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No. 397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瓔珞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捨城耆闍崛山中往古諸佛本所住處大塔之中。諸大菩薩之所讚歎。其地潔淨微妙最勝諸佛法座。諸天龍鬼乾闥婆等常行稱詠。又能增長無量善根。常有諸佛微妙光明。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具足諸佛所行之處。如來得成菩提道已。轉妙法輪。調伏無量無邊眾生。於一切法而得自在。世尊逮得一切法中無礙智慧。能善分別一切眾生諸根利鈍。永斷一切煩惱習氣。不待莊嚴了知諸法。與大比丘僧六萬八千。一切調伏斷煩惱習氣。皆是佛子善解深義。悉是福田能斷諸有。得淨戒果不生不滅。復有無量諸菩薩僧。具無礙智甚深智無知智。大慈大悲降注法雨。能施一切甘露法味。於諸眾生等心如地。增長成就助菩提法。智慧光明能破黑闇。悉能照明善惡之道。能開眾生善心蓮華。能令眾生善根成熟。增長善芽乾煩惱海。具智慧翼遊空無礙。喻之如日。善能增損眾生善惡。喻之如月。為諸善本如須彌山。至心寂靜修行梵行。不為世論之所動轉。安住無上出家之法。能見諸佛一切世界。積善法藏猶如大海。具足成就諸陀羅尼。寂靜聖行及大慈悲。清淨莊嚴定慧二目。久已遠離深法怖畏。無量劫中所修菩提。未畢竟者終不休息。成就菩薩所有功德。其名曰慧光無礙眼菩薩摩訶薩。見一切田莊嚴瓔珞菩薩摩訶薩。不斷如來性出世意菩薩摩訶薩。為諸眾生示現細行神足菩薩摩訶薩。無量樂說無礙神足幢名稱菩薩摩訶薩。淨眾光(丹雲生)自在王菩薩摩訶薩。善能論解字義廣說論義神足菩薩摩訶薩。無量功德智慧莊嚴住菩薩摩訶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常與如來同止共住。如來常為分別宣說菩薩所行法門之法。爾時如來成得佛道。始十六年廣知眾中多修梵行悉來大集。堪任受持菩薩法藏。爾時如來即作是念。我今當於如是無量象王眾中宣說菩薩所行之法。先當示現諸佛如來大神通力。為諸菩薩令知諸佛深境界故。爾時世尊即入三昧。其三昧名佛境神通實見眾生。以佛功德威神力故。於欲色天二界中間出大坊庭。猶如三千大千世界。定慧二力之所成就。其處堪任佛所遊居。復出大光其明清淨。遍照十方諸佛世界。能令眾生得知足心。於諸天宮最為殊勝。能勸十方放逸菩薩。其坊四匝白琉璃樹真金為牆。功德寶室馬瑙垂簷。雜寶欄楯。白真珠網以覆其上。種種幡蓋以為莊嚴。眾香塗地燒散雜香。十方世界眾生所有上妙莊嚴悉於中現。安置無量百千萬億師子法座。其座各有無量雜色柔軟敷具。能令眾生歡喜愛樂。諸四天下各以七寶作四梯梐。金剛階磴廣十由旬。如其行時出微妙音。如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亦復如是。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大千世界六種振動。亦放無勝最大光明。即與聲聞菩薩大眾。前後圍繞欲往彼坊。一切諸天尊重讚歎。香花伎樂塗末燒香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訶曼殊沙花等以為供養。能動無量無邊世界。光明遍照無不大明。示現諸佛神通福德。當爾之時耆闍崛山一切大眾忽然不現。蹬中階節上昇虛空。時無量億諸天龍等及不護神。伎樂神。非天神。金翅鳥舞神。腹行神。嗜肉神。善餓鬼神。甕耳鬼神。住廁羅剎。厭人鬼。能狂鬼。影鬼。產乳羅剎。持髮鬼。常醉鬼。如是等眾悉侍從佛。以天香花微妙天樂而供養之。爾時四天王合掌長跪以偈讚佛。  如來光明勝一切  能壞三惡道黑闇  今我歸依樂依止  薩婆悉達無上尊   時四天王與諸天人。偈讚佛已尋侍佛後。爾時帝釋與忉利天人。於其界次階上見佛。以天香華微妙伎樂而供養之。以偈讚佛。  如來具足六神通  所得大悲無能勝  以佛功德嚴十方  我今敬禮無與等   時帝釋與忉利天。偈讚佛已尋侍佛後。爾時夜摩天王與夜摩天子。於其界次階上見佛。以天香花微妙伎樂而供養之。以偈讚佛。  無礙智慧無有邊  善解眾生三世事  一心能知無量心  是故稽首禮無上   時夜摩天王與夜摩天子。偈讚佛已尋侍佛後。爾時兜率天王與兜率天子。於其界次階上見佛。以天花香微妙伎樂而供養之。以偈讚佛。  佛知諸法如幻炎  無受無作無字說  愍眾故說不可說  記說無我知法性   時兜率陀天王與兜率天子。偈讚佛已尋侍佛後。爾時化樂天王與善化樂天子。於其界次階上見佛。以天花香微妙伎樂而供養之。以偈讚佛。  如來具足得十力  知諸法界如虛空  無色哀愍示形色  其心平等視眾生  如來常行世尊行  為眾生故行世行  開無分別諸法界  我今敬禮非天人   時化樂天王與諸天子。偈讚佛已尋侍佛後。爾時他化自在天王與他化自在天子。於其界次階上見佛。以天香花微妙伎樂而供養之。以偈讚佛。  如戒而住寂靜地  修集無上三昧定  其智無礙無有邊  我禮畢竟解脫者  大慈大悲微妙語  真實能知道非道  勇健精進力無勝  我今敬禮無能動  常能修集三解脫  無能稱讚盡其德  烏雖不同金鳥飛  亦能任力而遊翔  我今如烏任力讚  唯願哀愍受微歎  不種不收其果實  不讚如來無解脫  憐愍為葉智慧花  三昧為鬚解脫敷  菩薩蜂王食甘露  我今禮佛法蓮花  大悲智慧光圓滿  能破眾生無明闇  其戒清淨眾樂見  我今敬禮佛法月  其心平等如虛空  香塗割刺心無二  能淨無量眾生垢  我今敬禮佛法河   時他化自在天王與諸天子。偈讚佛已即尋佛後。諸天各各讚歎佛已。爾時如來示現無量神通道力。漸漸至彼七寶坊中。如四天下見佛上昇。三千大千世界所見亦復如是。爾時世尊。至寶坊中昇師子座。聲聞菩薩各各次第坐於寶座。爾時世尊入佛三昧。其三昧名無礙解脫。一一毛孔放大光明。其數無量如恆沙等。照於東方無量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地獄蒙光眾苦得息。其餘眾生除貪恚癡。慈心相向如父如子。爾時以佛功德力故其光明中說如是偈。為勸放逸諸菩薩故。  如來精進無量邊  精進力過無量劫  誰能讚佛光明德  唯有十方諸世尊  為勸十方諸菩薩  樂於放逸不修禪  釋迦如來放是光  召諸菩薩集此界  成就具足佛十力  能破世界諸魔王  世法不污如蓮花  是其光明無有量  如來轉此無上輪  諸天世人所不能  為諸眾生轉法輪  如本十方佛所轉  如來今者集大會  難見猶如優曇花  若有信心成就者  悉為聽法至佛所   是光明中所說偈頌遍告十方。勸喻一切諸菩薩等。振動一切世界大地。普施一切眾生安樂。能淨一切眾生煩惱。破壞眾生無明癡闇。能蔽一切天魔宮殿。光遍十方還從頂入。爾時東方有佛世界。名無量功德寶聚神通。有佛世尊號淨大淨光七菩提分寶花無斷光王。彼有菩薩名諸法自在功德花子。遇斯光已。與十恆河沙等諸大菩薩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中。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遶萬匝。以妙香花而供養佛。即於佛前以偈讚曰。  一切功德到彼岸  常為十方佛所稱  無礙名號遍十方  大慈大悲釋師子  如來法界無差別  為鈍根者說差別  宣說一法為無量  如大幻師示眾事   時諸菩薩偈讚歎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於佛東邊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南方有佛世界名曰佛光。有佛世尊號無量功德寶。彼有菩薩名曰寶杖。遇斯光已。即與十恆河沙等諸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中。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遶萬匝。以妙香花而供養佛。即於佛前以偈讚曰。  大慈法雲降法雨  常說無常空無義  以八正水滅結火  能長眾生諸善根  佛光能破無明闇  能誨放逸諸菩薩  能焦三有諸愛種  能示真實道非道   時諸菩薩偈讚歎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於佛南邊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西方有佛世界名曰光明。佛號普光。彼有菩薩名稱力王。遇斯光已。即與十恆河沙等諸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中。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遶萬匝。以妙香花供養於佛。復於佛前以偈讚曰。  於無量劫發善願  是故得身淨無漏  如來行業如虛空  無礙音聲遍十方  如來梵聲如雷音  此聲無業非因出  無聽無受無眾生  大悲何故音聲說   時諸菩薩偈讚歎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於佛西邊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北方有佛世界名寶莊嚴。佛號無量功德莊嚴。彼有菩薩名大海智。遇斯光已。即與十恆河沙等諸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中。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遶萬匝。以妙香花供養於佛。復於佛前以偈歎曰。  如來無上金光明  能壞一切世間闇  若有眾生遇斯光  遇者悉能壞煩惱  設身高出大千界  神通道力無邊際  是人不能見頂相  大悲曠世造何業   時諸菩薩偈讚歎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於佛北邊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東南方有佛世界名曰無憂。佛號能壞一切闇。彼有菩薩名無勝光。遇斯光已。即與十恆河沙等諸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中。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遶萬匝。以妙香花供養於佛。復於佛前以偈讚曰。  無量界入一毛孔  亦不嬈害諸眾生  如來境界無知者  是故神通難思議  能令一身作無量  而其真身無增減  雖為眾生現神變  然其內心無憍慢   時諸菩薩偈讚歎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於佛東南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西南方有佛世界名曰善見。佛號心平等。彼有菩薩名大悲心。遇斯光已。即與十恆河沙等諸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中。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遶萬匝。以妙香花供養於佛。復於佛前以偈讚曰。  無量世中護禁戒  猶如犛牛愛其尾  見有毀戒生悲心  亦不憍慢讚己身  如來之心如須彌  十方邪見不能動  智慧甚深無得底  猶如大海難思議  佛自解脫一切有  亦令苦縛得解脫  所得解脫實無差  隨道行時有別異   時諸菩薩偈讚歎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於佛西南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西北方有佛世界名曰壞闇。佛號大神通王。彼有菩薩名曰寶網。遇斯光已。即與十恆河沙等諸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中。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遶萬匝。以妙香花供養於佛。復於佛前以偈讚曰。  如來世尊猶如幻  而為眾生說幻事  寶無真物故名幻  無有眾生說眾生  如人夢中見諸色  寤已真實無色相  為度眾生示世行  如來真實無世行   時諸菩薩偈讚歎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於佛西北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東北方有佛世界名曰淨住。佛號心同虛空。彼有菩薩名無邊淨意。遇斯光已。即與十恆河沙等諸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頭面作禮右遶萬匝。以妙香花供養於佛。復於佛前以偈讚曰。  佛知甚深諸法界  常樂寂靜修無想  及知眾生諸心想  亦說諸法如虛空  住一心中知三世  亦復能知種種業  不生心想眾生想  無量世修無相想   時諸菩薩偈讚歎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於佛東北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下方有佛世界名曰樂光。佛號寶優缽花。彼有菩薩名莊嚴樂說。遇斯光已。即與十恆河沙等諸大菩薩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遶萬匝。以妙香花而供養佛。復於佛前以偈讚曰。  無量智者佛真子  數如十方微塵等  於無量劫諮問佛  不盡如來一字義  是故如來智無邊  功德總持亦如是  名稱力勢無邊際  猶如大海十方界   時諸菩薩偈讚歎佛頭面作禮。以己神力於如來下方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上方有佛世界名瓔珞莊嚴。佛號大名稱。彼有菩薩名一切法神通王。遇斯光已。即與十恆河沙等諸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遶萬匝。以妙香花而供養佛。即於佛前以偈讚曰。  佛身身業無邊際  心口及業亦如是  唯佛能知佛三業  餘不知如虛空邊  如來無師無教者  是故眾生稱大師  諸佛法界叵思議  菩提法輪入涅槃   時諸菩薩偈讚歎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於佛上方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一念中間十方無量諸大菩薩。一時雲集大寶坊中。爾時世尊即從三昧安詳而起。謦欬之聲徹於十方。一切眾生悉得聞之。聞已即於佛法僧寶生信敬心。十方世界所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人非人聞佛聲已身心寂靜。以佛功德威神力故。悉得睹見寶階梯磴。於一念頃悉蹬寶階至寶坊中。各隨其位次第而坐。諸梵天人亦聞其音。梵天。大梵天。梵師天。梵眾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無雲天。福德天。廣果天。無誑天。無熱天。善見天。樂見天。阿迦尼吒天。亦一念頃俱至寶坊。見佛世尊頭面禮已。次第而坐化作床座。爾時世尊。見諸大眾皆已集會。放眉間光。其光名曰示菩薩力。遶諸菩薩七匝已。於諸菩薩頂髻而入。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諸法自在功德花子。即入三昧。其三昧名瓔珞莊嚴。以三昧力故。於寶坊中出師子座。座高八萬億多羅樹。七寶莊嚴散種種花。為諸眾生之所樂見。能淨一切眾生之心。爾時諸法自在功德花子菩薩摩訶薩。化作如是師子座已。從其三昧安詳而起。合掌恭敬頭面作禮。即於佛前以偈讚曰。  日月光明壞現冥  佛光能壞三世闇  如來具足神通力  勝於一切諸天光  佛了法界無覺知  如幻水月無去來  無生無受無作者  真實知已為眾說  知色心中無色心  方便為眾說色心  如來神通猶如幻  知諸法界亦復然  一切眾生心常淨  或時為客煩惱污  諸佛如來得解脫  示現神通等如幻  虛空無地無住處  如來之心亦如是  為眾故昇師子座  如先諸佛說甘露  一切大眾無去來  亦無聽說無受者  諸法悉皆如虛空  唯願開闡真實界  世尊受我師子座  願為眾生師子吼  愍眾故演梵音聲  熾然智燈破癡闇  十方諸來聽法眾  悉來集會此寶坊  願佛當施大法施  破無量世貧窮際   爾時世尊。以大慈悲憐愍諸法自在功德花子菩薩摩訶薩。昇其所奉師子寶座。欲說一切諸菩薩行無礙法門。具足一切佛法。十力四無所畏。入一切法自在陀羅尼法門。入四無礙智法門。入大神通法門。不退轉法輪。不退住處。攝一切乘具一切法界無分別法界。善知一切眾生心根。法界真實堅固難沮。能壞一切四魔怨讎。調伏一切惡見煩惱。獲得不共善權方便。得大平等心無二故。一切諸佛等入之處無罣礙處。說一切法悉真實故。演說諸法非覺非非覺故。十二因緣平等相觀故。具足智慧大莊嚴故。莊嚴佛身佛音聲故。無盡念意行智慧故。演說真實四聖諦故。能令聲聞身心淨故。令辟支佛坐紹位床故。大乘菩薩得法自在故。廣宣諸佛所有功德故。解說宣示一佛法故。說諸菩薩大功德故。裂諸眾生疑網心故。摧滅一切惡邪論故。增長如來佛正法故。顯示眾生佛神力故。以如是等諸因緣故。如來昇於師子寶座。爾時寶杖菩薩。承佛神力入佛瓔珞莊嚴三昧。以三昧力故。能令大眾悉得種種瓔珞莊嚴。時稱力王菩薩。復承佛神力入蓮花三昧。以三昧力故悉令大眾皆得妙花。供養於佛及諸菩薩。時大海慧智菩薩亦承佛神力入妙香三昧。以三昧力故能令大眾皆得妙香。供養於佛及諸菩薩。時寶網菩薩亦承佛力入光明三昧。以三昧力故悉令大眾身得光明。時悲心菩薩亦承佛神力入無瞬三昧。以三昧力故。悉令大眾仰瞻如來目未曾瞬。時無邊淨意菩薩亦承佛神力入喜三昧。以三昧力悉令大眾喜樂聽法。時莊嚴樂說菩薩亦承佛神力。入寂靜意三昧。以三昧力悉令大眾遠離五蓋。時一切法神足王菩薩亦承佛神力入不忘三昧。以三昧力悉令大眾專念菩提心不忘失。時勇健菩薩亦承佛神力入無勝三昧。以三昧力悉令大眾摧伏諸魔。時破魔菩薩亦承佛神力入壞魔三昧。以三昧力召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億魔王。來集寶坊至於佛所。頭面作禮合掌恭敬。鹹作是言。唯願如來。廣為眾生開甘露門。我等皆因破魔菩薩威神力故。當得遠離一切魔業。於諸大眾心無妨礙。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今已得離魔業。以是因緣於未來世復當得離一切魔業。善男子。譬如一處百年闇室一燈能破。汝等亦爾。無量世中無明黑闇。今日能破如日月寶光。住信戒施慧禪定亦爾。善男子。汝等今者請佛說法。以是因緣。汝等當得破無明闇。為諸眾生作智慧明。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法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如來境界不可思議。何以故。如來發心將欲說法。能令一切大眾雲集。為菩提故作大莊嚴大法神通。無量世間得大名稱。身心寂靜獲得解脫。及得不可思議法界十方諸佛之所讚歎。具足一切十波羅蜜。成就通達善權方便。能裂一切諸魔疑網。能滅眾生惡邪諸論。能善分別一切法界。逮得具足無礙智慧。具念意行智慧勇健。具足獲得四無礙智。善知眾生諸根利鈍。知眾生界隨意說法。常能宣說清淨法界。善解一切方俗之言。能得一切清淨梵音。具足成就慈悲之心。諸邪異見不能令動。不可破壞如金剛山。具修三相建立法幢。已渡甚深十二因緣河。斷斷常見能調大眾。無量劫中得不可思議法聚。能療眾病如大醫王。聞深法已不生怖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具足成就三十七品及八解脫。身口意業純善無雜。能令眾生悉來聽法。世間之法所不能污。常受安樂常修法界。惠施法寶於法無厭。於諸有法心不染著。猶如蓮花塵水不染。明勝諸光智深如海。紹三寶性調眾生界。能開佛藏護持佛法。具足無量功德智慧。無量劫中修集莊嚴無量功德。常欲獲得一行之心一色一處。具如是等功德菩薩悉來集會。唯願如來。說菩薩行無礙法門。利益過去未來現在諸菩薩等。令初發心得不退故。久發心者得增長故。行菩提道得淨意故。不退菩薩學佛法故。一生菩薩瓔珞莊嚴故。後身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定性眾生增長因緣故。未定性者作因緣故。未入佛法者令得入故。已入佛法者敬佛法故。樂三乘者說一乘故。施於世間人天樂故。世尊。如來出世。有如是等不可思議事。世尊。今此大眾一一菩薩。悉能示現諸大神通。是故諸佛及諸菩薩不可思議。世尊。雲何眾生無明愛重。雖見菩薩如是神通。而故生於聲聞緣覺卑下之心世尊。菩薩初發菩提心時。已勝一切聲聞緣覺。世尊。譬如有人捨諸琉璃取於水精。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捨於大乘喜樂聲聞辟支佛乘。若有眾生已發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如是之人悉當獲得如是功德。爾時會中有三十億那由他百千萬億眾生天與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大方等大集經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第二之一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悉已大集。作是思惟。今日如是善丈夫等。鹹欲得知諸法實義。能持如來甚深法藏。欲得聞受諸菩薩行無礙法門。尋放眉間白毫光明。名無所畏。遶諸大眾滿七匝已。於陀羅尼自在王菩薩頂上而入。爾時陀羅尼自在王菩薩。承佛神力。化作寶蓋。猶如三千大千世界。七寶莊嚴。以覆如來寶座之上。頭面作禮合掌長跪。說偈讚佛。  如來於法得自在  其光能破世間闇  世尊佛眼無罣礙  能見諸法真實義  具足無量諸功德  無師獨悟諸法界  如來放光為眾生  今入我身何因緣  我本所知念不明  陀羅尼根亦如是  此光今來入我身  了了得知諸法界  身心獲得大清淨  受樂無上無有邊  我今已知佛境界  亦得樂說無礙辯  十方諸佛親近難  愚者不能師事之  我今承佛神力故  欲少發問利眾生  何因緣發菩提心  復以何義佛出世  何緣放光遍十方  復以何因示神通  何緣佛為眾授記  願為大眾分別說  今此大眾勝無上  悉能受持佛法界  此眾無魔及魔業  唯有開示佛法藏  我智淺近有邊崖  何能諮請無上尊  今問如來無邊智  雲何得知諸方便  願今教誨諸弟子  我學已得法自在  得已能施大法雨  當報十方諸佛恩   世尊。諸佛如來不可思議。菩薩所行無有邊際。是故我今欲問如來無上法王大慈悲聚。為利眾生問甚深義。雲何名為菩薩之行。以何瓔珞莊嚴菩薩。能令菩薩所行清淨。雲何能壞愚癡諸闇。雲何能斷疑網之心。雲何菩薩為諸眾生修慈悲心。雲何菩薩擁護眾生。雲何菩薩真實能修菩薩之業善業不誨業。唯願如來哀愍宣說。又此大眾利根智慧。能解佛語能知法界。能達菩薩所行無礙法門。能壞一切魔及魔業。破大疑心能解諸佛甚深境界。知眾生界眾生心性。能見無量諸佛世界。能護如來無上正法。能於諸法得大自在。爾時佛讚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問如來甚深之義。能善行佛無量行者。乃能如汝發斯深問。汝今至心。當為汝說。菩薩若能成就具足如是功德。當於諸法得大自在。世尊。今正是時唯垂宣說。佛言善男子。菩薩有四瓔珞莊嚴。一者戒瓔珞莊嚴。二者三昧瓔珞莊嚴。三者智慧瓔珞莊嚴。四者陀羅尼瓔珞莊嚴。戒瓔珞莊嚴有一種。謂於眾生無有害心。菩薩若無惡害之心。一切眾生常所樂見。復有二種。一者閉塞惡道。二者能開善門。復有三種。一者身淨。二者口淨。三者意淨。復有四種。一者所求悉得。二者所願具足。三者所願成就。四者所欲能作。復有五種。一者信。二者戒。三者定。四者念。五者慧。復有六種。一不破戒。二不漏戒。三不雜戒。四不悔戒。五自在戒。六無屬戒。復有七種。所謂七淨。一者施淨。二者忍淨。三者精進淨。四者禪定淨。五者智慧淨。六者方便淨。七者善方便淨。復有八種。謂八具足。一者無作具足。二者地具足。三者不忘心具足。四者不緩具足。五者諸根具足。六者佛世具足。七者離難具足。八者善友具足。復有九種。一者不動。二者不畏。三者定智。四者寂靜。五者至心。六者清淨。七者結緩。八者調心。九者住調伏地。復有十種。一者淨身。為三十二相故。二者淨口。為言無二故。三者淨意。為解脫故。四者淨田。為令眾生福德增故。五者淨心。為調眾生故。六者淨有。為行化眾生故。七者菩薩名淨。為得如來諸功德故。八者淨慧。大神通故。九者淨方便。破諸魔眾故。十者淨戒。為不共法故。善男子。如是等事。名戒瓔珞莊嚴。三昧瓔珞莊嚴有一種。所謂為諸眾生修集慈心。復有二種。一者質直。二者柔軟。復有三種。一不虛誑。二不粗獷。三不邪諂。復有四種。一者不愛行。二者不瞋行。三不畏行。四不癡行。復有五種。所謂遠離五蓋三昧。復有六種。所謂修集六念三昧。復有七種。所謂修集七覺三昧。復有八種。所謂修集八正三昧。復有九種。一者菩薩修集菩提心及大慈悲心。於一切無量眾生修集念心。遠離惡欲不善之法。有覺有觀寂靜喜樂得初禪。二者遠離覺觀內得喜心。至心思惟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三者離喜修捨具足念心。無有放逸身受安樂得第三禪。四者遠離苦樂滅憂喜心。非苦非樂修集捨念寂靜念得第四禪。五者遠離色相修無量空相。六者遠離空相修無量識相。七者遠離識相修無所有相。八者遠離無所有相修非想非非想相。九者雖未成就善方便智。以三昧力教化眾生。復有十種。一者觀法無有錯謬。二者具足成就捨摩他。三者精進無有休息。四者善能了知時節。五者至心受持善法。六者寂靜其心。七者觀身。八者常觀法界。九者心得自在。十者獲得聖性。是名三昧瓔珞莊嚴。善男子。智慧瓔珞莊嚴有一種。所謂心無疑網。復有二種。一者遠離疑心。二者遠離瞋心。復有三種。一者遠離無明。二者破無明□。三者作大光明。復有四種。一者知苦。二者斷集。三者證滅。四者修道。復有五種。一者戒眾清淨。二者定眾清淨。三者慧眾清淨。四者解脫眾清淨。五者解脫知見眾清淨。復有六種。一者淨檀波羅蜜有三種。一者內淨觀法如幻。二者眾生淨觀之如夢。三者菩提淨不求果報。二者淨屍波羅蜜有三種。一者觀身如影。二者觀口如響。三者觀心如幻。三者淨羼提波羅蜜有三種。一者聞毀不瞋。二者聞讚不喜。三者若被割截及奪命時能觀法界。四者淨毘梨耶波羅蜜復有三種。一者不想。二者堅固。三者不見法相。五者淨禪波羅蜜有三種。一者不著諸法。二者心不退轉。三者所緣清淨。六者淨方便波羅蜜有三種。一者攝取眾生。為解脫故。二者淨陀羅尼。為持法故。三者所願清淨。為淨佛土故。復有七種。一者修四念處不取不著。二者修四正勤不出不滅。三者修四神足身心清淨。四者修於五根知根無根。五者修於五力能破煩惱。六者修菩提分知法界真實。七者修集聖道無有去來。復有八種。一者修定。為畢竟淨故。二者修智。為壞闇故。三者修知陰智。為知法眾故。四者修知界智。為解法界等虛空故。五者修知入智。為知法性平等故。六者修知十二因緣智。觀無我無我所故。七者修觀諦智。壞四倒故。八者修集分別知法界智。為知真實故。復有九種。一者觀無常想。二者觀無常苦想。三者觀苦無我想。四者觀食不淨想。五者觀於世間不可樂想。六者觀諸生死多過患想。七者觀解脫想。八者觀離貪想。九者觀於盡想。復有十種。一者觀於諸法猶如幻想。二如夢想。三如炎想。四如響想。五如芭蕉樹想。六如水中月想。七如影想。八者觀於法界無增減想。九者觀諸法界無有去住。十者觀於無為無有生滅。是名為慧瓔珞莊嚴。善男子。陀羅尼瓔珞莊嚴有一種。所謂念心。復有二種。一者先受。二者畢竟能持。復有三種。一者知義。二者知字。三者知說。復有四種。一者正語。二者了語。三者無礙語。四者不謬語。復有五種。所謂五依。一者依義不依於字。二者依智不依於識。三者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四者依法不依於人。五者依出世不依於世。復有六種。一者如說而持。二者所言誠實。三者發言人所樂聞。四者憐愍語。五者生善芽語。六者時語。復有七種。一者利語。二者莊嚴語。三者無礙語。四者無滯語。五者無二語。六者先知而語。七者了語。復有八種。一者知方俗語。二者知鬼神語。三者知諸天語。四者知諸龍語。五者知乾闥婆語。六者知阿修羅語。七者知金翅鳥語。八者知畜生語。復有九種。一者無畏語。二者無縮語。三者無難語。四者知解說語。五者知如法答語。六者知廣說語。七者知次第語。八者說無常語。九者無盡語。復有十語。一者壞疑網語。二者開示界語。三者開法門語。四者開智慧語。五者破闇冥語。六者解一一字語。七者讚歎佛語。八者呵煩惱語。九者分別根利鈍語。十者開佛功德妙語。善男子。是名陀羅尼瓔珞莊嚴。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以偈頌曰。  四莊嚴瓔珞  能端嚴大乘  所謂戒定慧  無上陀羅尼  能令三業淨  一切人所愛  永斷三惡道  是名戒瓔珞  如願得具足  獲得人天身  能修勤精進  是名戒瓔珞  能修無上定  得二種解脫  見無上涅槃  是名戒瓔珞  其戒不破漏  無上戒不雜  能得大自在  名瓔珞莊嚴  戒淨能淨施  戒淨能淨忍  戒淨淨五度  名戒瓔珞嚴  戒淨能淨有  淨大不放逸  無畏心不悔  是名戒瓔珞  戒淨得聖性  亦能淨身心  獲得無邊定  是名戒瓔珞  不怖畏不動  定得清淨有  能斷煩惱縛  是名戒瓔珞  能調難調根  能得大名稱  莊嚴自在心  是名戒瓔珞  能如說而作  能淨口四種  遠離諸煩惱  名瓔珞莊嚴  能淨自佛土  能調諸眾生  能修大慈悲  名瓔珞莊嚴  不作諸惡業  修於菩薩行  能大力無畏  名瓔珞莊嚴  能嚴大涅槃  能得大因果  慈心滿眾生  名瓔珞莊嚴  能離慳誑心  修柔軟四攝  斷愛瞋怖癡  名瓔珞莊嚴  能破五惡蓋  修集十念心  助道不放逸  名瓔珞莊嚴  具足於二翼  如法思惟義  樂素住寂靜  名瓔珞莊嚴  於法無所疑  亦無癡亂心  真實解四諦  名瓔珞莊嚴  持戒心無著  亦復不生慢  不取戒戒者  名瓔珞莊嚴  無上慧淨定  亦知二淨慧  能了知三界  名瓔珞莊嚴  意淨不生慢  見不淨不輕  知法不可說  名瓔珞莊嚴  慧能莊嚴智  智亦莊嚴慧  自他菩提淨  名瓔珞莊嚴  知法如夢幻  不說諸法無  能隨世間說  名瓔珞莊嚴  慧能莊嚴戒  戒能瓔珞慧  身口菩提淨  名瓔珞莊嚴  見法如水月  亦如熱時炎  說法如響相  如乾闥婆城  非法不作法  名慧瓔珞嚴  慧能莊嚴忍  忍能莊嚴慧  身口菩提淨  名瓔珞莊嚴  隨法不增減  解已調眾生  至心觀法身  名瓔珞莊嚴  慧能莊嚴進  進能莊嚴慧  不悔動心淨  名瓔珞莊嚴  慧能莊嚴定  定能莊嚴慧  能說深法界  得無勝神通  能知諸方便  得無上總持  法土眾生淨  名瓔珞莊嚴  知眾根利鈍  壞煩惱諸魔  身心得自在  名瓔珞莊嚴  道無有去來  亦無去來者  非過非未來  非現非修者  不分別法界  能淨畢竟定  知諸陰入界  名慧炬莊嚴  陰入界如空  無我無我所  生滅因十二  是名智慧淨  諦知第一義  亦知陰入界  於法不生諍  知三世無礙  分別三聚眾  能為說三乘  能以三寶教  修三無相定  無相知一相  非幻知如幻  無說能為說  空說於不空  諸法非常變  不毀壞法界  和合因緣故  流佈於法界  是名為真智  不分別法界  知二動不動  知於二淺深  知二常無常  是名大淨智  常不失念心  了知於法界  知字及知義  於世諦無闇  一聞能持法  解了眾生語  能壞諸邪道  修於無上智  依無上四依  瓔珞大總持  我說功德鬘  為嚴菩提心  於眾說無畏  善解天神語  能壞眾疑網  能開諸法界  能讚於三寶  勸人令供養  親近佛與眾  修集無上智  我說四瓔珞  能嚴佛菩薩  若有至心信  即得是莊嚴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一   大集經第一卷校正後序   按此經國本宋本。皆六十卷。凡十七品。丹藏中。三十卷十一品。又經初首。國宋兩本則有瓔珞品名。丹藏所無。其虛空藏品。兩本在不可說後。丹藏在無言品前。又於寶髻品後。兩本有無盡意品四卷。丹藏即無。而有日密分三卷。如是不同者何耶。今以開元錄前後文。括而統之。此經凡有六本。錄雲。按梁沙門僧祐大集記雲。有十二段說。共成一經。第一瓔珞品。二陀羅尼自在王品。三寶女品。四不眴品。五海慧品。六無言品。七不可說品。八虛空藏品。九寶幢品。十虛空目品。十一寶髻品。十二無盡意品。按雲。此則第一本也。今以品次驗之。是兩本六十卷中。前分三十卷矣。又雲。今撿經本。與祐記不同。第一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二寶女品。三不眴品。四海慧品。五虛空藏品。六無言品。七不可說品。八寶幢分。九虛空目分。十寶髻品。十一日密分。按雲。此則第二本也。今以品次驗之。則今丹藏經三十卷者是矣。又雲。隋朝僧就合大集經。乃以明度五十校計經。題為十方菩薩品。編月藏後。及無盡意成五十八卷者。按雲。此則第四本也。又雲。其合大集經。亦有六十卷成者。三十一二兩卷。重有寶髻品。足成六十卷。其寶髻品在日密前。二十六七卷是。此復重編。未詳何意。又日密日藏梵本不殊。重重編載誤之甚矣。按雲。此則第五本也。今以品次驗之。則今兩藏本經六十卷者是矣。但不重載寶髻品。斯為小異耳。即於前第四本五十八卷經中。分彼日藏分十卷。為十二卷。足成六十耳。其第三第六兩本。今以諸藏所無。故不煩敘。經本如是不同。藏中致斯有異耳。謹按開元錄前後文相。今此兩藏本經六十卷者。有六失故不可依行。錄雲。亦有經本。分為瓔珞品者不然。此是一段不合分二。按雲。此經分之一失也。又雲。僧祐記中無日密分。有無盡意品者不然。今以無盡意經。雖大集別分。非無讖譯。又非次第不合入中。按雲。此經入中。又為無讖譯。二失也。又雲。其虛空藏品。祐在不可說後。未詳所以。按雲。此經在彼。三失也。又雲。日密日藏梵本不殊。重重編載。誤之甚矣。按雲。此經重載。四失也。又雲。明度五十校計經。題為十方菩薩品。編月藏後者非也。既無憑準故不依彼。按雲。此經依之。五失也。又明度經安世高譯。而雲那連提耶捨譯。按雲。此亦誤人。六失也。不獨如是。其十方菩薩品。即下難函中。明度五十校計經二卷耳。無盡意品。即下最函中。無盡意經六卷耳。而於此中並重編之。是亦雜沓難依者也。是則理須正之。正之如何。略則如開元錄及丹藏經。為三十卷乃正矣。合則如開元錄中第六本。為八十卷方備矣。然今不能即正者。以此六十卷本是本朝芬皇宗選行經。行來已久久。則難變耳。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第二之二   ◎佛復告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八光明。以是八明能壞諸闇淨菩薩行。何等為八。一者念光。二者意光。三者行光。四者法光。五者智光。六者實光。七者神通光。八者無礙智光。念光有八種。一者不失過去善法。二者作未來善。三者。聞法不忘。四者思惟實義。五者不為六塵所壞。六者憶持如守門人遮止惡法。為真善法守善法城門。七者不為邪法之所誑惑。八者能大增長純善之法。是名念光八種。意光亦有八種。一者義意非字意。二者智慧意非識意。三者法意非人意。四者實意非虛意。五者菩薩意非聲聞意。六者上意非下意。七者佛意非退意。八者憐愍意非害意。是名意光八種。行光亦有八種。一者法行。二者一切行。三者眾生行。四者眾生心行。五者十二因緣行。六者廣說行。七者行行。八者一切佛法行。是名行光八種。法光亦有八種。一者世法光。二者出世法光。三者無漏法光。四者無為法光。五者解脫法光。六者心解脫法光。七者畢竟解脫法光。八者破無明慧法光。是名法光八種。智光亦有八種。一者八正智光。二者須陀洹智光。三者斯陀含智光。四者阿那含智光。五者阿羅漢智光。六者辟支佛智光。七者菩薩智光。八者正覺智光。是名智光八種。實光亦有八種。一者正定行。二者得須陀洹果。三者斯陀含果。四者阿那含果。五者阿羅漢果。六者辟支佛果。七者菩薩。八者佛菩提。是名實光八種。神通光亦有八種。一者眼光。能見正色。二者耳光。能聞正聲。三者念光。能念過去阿僧祇劫所有眾生。四者性光。為觀性淨眾生之心。五者虛空光。以大神通光。遍到十方無量世界。六者方便光。具無漏智故。七者功德莊嚴光。為利益一切眾生故。八者智慧莊嚴光。為壞一切眾生疑心故。是名神通光八種。無礙智光亦有八種。一者智光。二者意光。三者慧光。四者佛光。五者正見光。六者淨眾生心光。七者解脫光。八者畢竟光。是名八無礙智光。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修集於念心  不忘善惡業  樂聞讚誦經  修集不放逸  能調伏諸根  安住於寂靜  增長於善法  修集於念光  能遮止惡法  猶善守門者  能守護法城  不令四魔入  不隨逐音聲  思惟真實義  親近善知識  喜樂如法住  其意無邊上  永斷諸煩惱  邪法不能動  惡世不生謗  誠心念菩提  不說小乘心  常樂念上意  為眾破下意  不畏魔煩惱  修集大慈悲  不念害眾生  其得大智光  能壞諸疑心  解了甚深義  知真實方便  修四無礙智  樂觀十二緣  眾生之所因  知無作受者  能修大光法  能知諸佛法  行世出世行  能到十方土  了知人天業  修集無上智  說三歸一乘  修集八正道  為壞三世法  於有漏無漏  如實而知之  能利益人天  令斷有漏法  不謬為無為  真實而知之  寂靜光無暗  不著有為相  知結入出緣  知眾心性淨  若有大乘定  即知如是法  樂住無漏流  了四沙門果  知菩提道行  故修無礙智  破邪修實光  入眾無所畏  樂說真實義  為破生死法  眼耳淨無障  能見聞色聲  過去念不謬  亦了知他心  到十方無礙  知法如虛空  得無漏智慧  為調諸眾生  具功德智慧  為利諸眾生  於無量世中  求是二莊嚴  樂受持淨戒  樂護於佛法  修集真實光  為於如法住  我說無量光  為令眾生得  有信此經者  即得此諸光   爾時世尊復告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集大悲有十六事。何等十六。一者菩薩摩訶薩見諸眾生貪著我見。以我見故增長諸見。常為生死之所繫縛。是故菩薩為此眾生修大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法化。為壞眾生如是妄見。二者見諸眾生心懷顛倒。常見無常無常見常。苦見於樂樂見於苦。淨見不淨不淨見淨。我見無我無我見我。是故菩薩為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法要。為壞眾生如是四倒。三者見諸眾生心懷憍慢。實無有物而生物想。實無有事而生事想。以是因緣起七種慢。以是慢故增長惡法。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法要。破壞眾生如是憍慢。四者見諸眾生五蓋所覆。以覆蓋故。心多生疑不解深義。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法要。為壞眾生如是五蓋。五者見諸眾生沈六入海。眼取色相。耳取聲相。鼻取香相。舌取味相。身取觸相。意取法相。是名為沈。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拔眾生如是沈沒。六者見諸眾生有七種慢。一者慢。二者大慢。三者慢慢。四者我慢。五者增上慢。六者下慢。七者邪慢。菩薩摩訶薩。於下慢者。自言勝汝。於慢慢者。自言最勝我色勝乃至識勝。於增上慢者。菩薩語言。汝實非聖。不應便起聖人之想。為邪慢者。宣說正見。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憍慢。七者見諸眾生離於聖道。樂行世道惡道。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斷眾生世道惡道。八者見諸眾生造惡道行。屬無明愛妻息所繫不得自在。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繫縛。出離惡道。九者見諸眾生親近惡友遠離善友。其心甘樂造作惡業。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惡業。遠離惡友親近善友。十者見諸眾生造作慳貪。於無明愛心無厭足為施智慧。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慳貪無明及愛。施與智慧。十一者見諸眾生我見斷見。為施眾生十二因緣真智慧故。菩薩於此而生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斷眾生我見斷見。施與十二因緣智故。十二者見諸眾生行無明闇。我見眾生見命見士夫見。別異見邪見著見。菩薩為施智光明故。於此眾生而生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所見。十三者見諸眾生樂於生死。於五聚陰而生親想。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三有。十四者見諸眾生為魔所縛。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壞眾生如是魔網。十五者見諸眾生甘樂快樂。而不能知真實樂因。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示諸眾生真實樂因。十六者見諸眾生求涅槃門不能知處。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此眾生開涅槃門。善男子。菩薩修悲。悉因如是十六因緣。   善男子。一切眾生有三十二不善之業。菩薩見已修集善業。為壞眾生如是惡業。何等三十二。一者有諸眾生無明睡眠。菩薩見已修集智慧。為悟眾生如是睡眠。二者見諸眾生下解下欲。菩薩見已修集上解上欲。為以大乘而教化之。三者有諸眾生樂為非法。菩薩見已修集正法。為令眾生於諸法中得大自在。四者有諸眾生修集邪命。菩薩見已修於正命。為壞眾生如是邪命。五者有諸眾生入於邪林。菩薩見已修集正見。為令眾生出邪林故。六者有諸眾生樂為放逸。菩薩見已修不放逸。為令眾生離放逸故。七者有諸眾生樂為粗穬。菩薩見已修如法住。為壞眾生如是粗穬。八者有諸眾生慳貪吝惜。菩薩見已修一切施。為壞眾生慳貪心故。九者有諸眾生毀犯禁戒。菩薩見已修持淨戒。為破眾生毀禁心故。十者有諸眾生心常瞋恨。菩薩見已修慈悲忍。為壞眾生如是瞋恨。十一者有諸眾生懶惰懈怠。菩薩見已修勤精進。為壞眾生如是懈怠。十二者有諸眾生其心狂亂。菩薩見已修集定心。為壞眾生如是狂亂。十三者有諸眾生邪智覆心。菩薩見已修集正智。為壞眾生如是邪智。十四者有諸眾生說義顛倒。菩薩見已思惟正義。為壞眾生如是顛倒。十五者有諸眾生樂造世行。菩薩見已修善方便。為壞眾生樂世行故。十六者有諸眾生繫屬煩惱。菩薩見已先自除斷。為壞眾生煩惱繫縛。十七者有諸眾生我見所縛。菩薩見已自除我見。為斷眾生如是我見。十八者有諸眾生諸根不調。菩薩見已自調諸根。為調眾生如是不調。十九者有諸眾生。說言無作無有受者。菩薩見已宣說有作及有受者。為壞眾生如是邪說。二十者有諸眾生不知恩義。菩薩見已說知恩法。為壞眾生如是不知恩義。二十一者有諸眾生未得謂得。菩薩見已修集正法。為壞如是增上慢故。二十二者有諸眾生惡口粗穬。菩薩見已修善。口語。為壞眾生如是惡口。二十三者有諸眾生貪無厭足。菩薩見已修集知足。為壞眾生不知足故。二十四者有諸眾生。不能恭敬父母師長。菩薩見已修不放逸。為令眾生供養恭敬父母師長。二十五者有諸眾生貧窮困苦。菩薩見已修集七財。為壞眾生如是貧窮。二十六者有諸眾生。常為四大毒蛇所病。菩薩見已修身念處。為令眾生遠離如是四大毒病。二十七者有諸眾生行無明闇。菩薩見已修集智慧。為令眾生然慧燈故。二十八者有諸眾生樂三有獄。菩薩見已修出離道。為示眾生知出離故。二十九者有諸眾生常行左道。菩薩見已修集右道。為令眾生捨左道故。三十者有諸眾生貪著身命。菩薩見已於自身命修不貪著。為令眾生捨貪著故。三十一者有諸眾生。不能恭敬供養三寶。菩薩見已修集信心。為令眾生信三寶故。三十二者有諸眾生。實非世尊自謂世尊。菩薩見已修集六念。為令彼等知真實法故。善男子。是名眾生三十二業。菩薩見已修治自業。成就具足一切善法壞諸惡業。勸諸眾生令行善業。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無量業。何以故。眾生煩惱有無量門。為閉眾生煩惱門故。菩薩修集無量善業。善男子。如恆河沙等世界眾生。悉住聲聞辟支佛乘。欲比菩薩初發心業。百分千分不可為喻。何以故。二乘之人自為解脫觀於煩惱。菩薩不爾。常為眾生得解脫故觀諸煩惱。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所作諸業。於諸凡夫二乘業中最為殊勝。何以故。眾生之業性是顛倒。二乘之業有邊際故。菩薩之業無邊無量。是故菩薩勝於一切聲聞緣覺。   爾時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聞是法已。心生歡喜踴躍無量。白佛言。世尊。甚奇甚特。快說如是不可思議。如來於此已說菩薩瓔珞莊嚴。菩薩光明。菩薩大悲。菩薩善業。唯願宣說。雲何如來觀諸眾生起於大悲。雲何名悲。悲有何行。有何相貌。何因緣起。雲何名佛業。佛業有何行。有何相貌。有何因緣起。善哉世尊。一切知見。唯願廣說如來之業。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善男子。一切如來所有大悲不出不行。何以故。常不變故。無量劫中修集得故。是故大悲不行不轉。不修不捨亦能為於一切眾生。善男子。一切諸佛所有大悲。無量無邊其心平等。從久遠來。無量舌力不能宣說。善男子。如來世尊。未嘗遠離如是大悲。無上菩提及與大悲。如是二法等無差別。如來所得無上菩提無根無住。根名我見。住名四顛倒。如來世尊知根知住。是故菩提無根無住。一切眾生皆悉無有無根無住。欲施眾生無根無住起大悲心。如來於此欲令知故演說正法。善男子。夫菩提者清淨寂靜。雲何為淨。雲何寂靜。淨名為內。寂靜名外。內名眼空。空名無我。無有我所。何以故。性是一故。乃至意亦如是。何以故。性是一故知眼空已。不著於色不著色心。是名寂靜。乃至意法亦復如是。一切眾生不知菩提清淨寂靜。如來於此而起大悲。演說正法為令知故。善男子。一切眾生心性本淨。性本淨者。煩惱諸結不能染著。猶若虛空不可沾污。心性空性等無有二。眾生不知心性淨故。為欲煩惱之所繫縛。如來於此而起大悲。演說正法欲令知故。善男子。夫菩提者不取不捨。雲何不取。如來不見一切諸法此岸彼岸。何以故。一切諸法離此彼故。如來世尊如實知之。是名不取。雲何不捨。一切眾生不知法界。如來教令了了知故。是名不捨。如來於此而起大悲。演說正法為令眾生知是二法。善男子。夫菩提者無想無緣。雲何無想。不見眼識乃至意識。不見色相乃至法相。於是法中不知不見故無取著。是名無緣。無想無緣是名聖行。雲何聖行。所謂不行三界之行。善男子。如是不行名為聖行。一切聖人不行於行。眾生不行如是聖行。如來於此而起大悲。演說正法欲令知故。善男子。夫菩提者非是三世。非三世者名為三等。過去意未來識現在貪。是名三分。以能了了知三分故。意識及貪無有住處。以是義故。不念過去不求未來不愛現在。若見三世悉平等者。是名正見。如來為令一切眾生得如是等平等正見。而起大悲演說正法。善男子。夫菩提者。無身無為非眼識界。乃至非意識界。是名無身。不生不滅不盡不住無有三相。是為無為。善男子。一切法性是名無性。若無性者則無有二。是故菩提無身無為。一切眾生不知菩提無身無為。如來為令了了知故。而起大悲演說正法。   善男子。夫菩提者。無有分別無有句義。雲何分別。雲何句義。無所住者名無分別。字不攝故名無句義。非有二故名無分別。不入法界名無句義。無動搖故名無分別。不變易故名無句義。不可說故名無句義。空故名無分別。無覺觀故名無分別。無相故名無句義。不發故名無分別。無願故名無句義。知眾生界同於虛空。名無分別。無眾生界名無句義。不生故名無分別。無宅故名無句義。不滅故名無分別。無為故名無句義。不行故名無分別。平等故名無句義。知平等故名無分別。寂靜故名無句義。眾生不知如是等義。如來為令了了知故。而起大悲演說正法。善男子。夫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何以故。身心如幻故。若能了知身心真實。是名菩提。為流布故名為菩提。而其性相實不可說。善男子。夫菩提者。不可說身不可說心。不可說法不可說非法。不可說有不可說無。不可說實不可說空。何以故。性不可說故。菩提者無有住處。不可宣說。猶如虛空。為真實知一切諸法。不可宣說。字中無法法中無字。為流布故。故可宣說。一切凡夫不知真實。是故如來於此眾生而起大悲。演說正法為令知故。善男子。夫菩提者無取無緣。雲何無取。雲何無緣。知眼真實名為無取。知眼無境名為無緣。乃至知意真實名為無取。知意無境名為無緣。如來世尊以如是義。知於菩提無取著故名為無取。無屋宅故名為無緣。眼識不住於彼色中名無屋宅。乃至意識亦復如是。一切眾生心無住處。如來世尊。如實而知心無住處。無住處者有四種。色受想行。於是四法心無所住。是名心無住處。是故名為一切諸法悉無住處。如來世尊如實知之。一切凡夫不能知故。如來於此而起大悲演說正法。善男子。夫菩提者名之為空。而菩提中無有空相。是故名空。一切法空菩提亦爾。如來世尊。真實能知如是之空。是故如來名為知空。諸佛名覺。一切諸法而不覺知。空中之空亦能了知。無上菩提空及菩提即是一如。空與菩提是一非二。離空菩提別有法者可得說二。以無二故名之為空。無名字故名之為空。無相貌故名之為空無威儀故名之為空。無修行故名之為空。無言說故名之為空。善男子。第一義者謂無諸法。雲何說空。善男子。譬如虛空無言無說。無言無說故。故名虛空。無言說中無有言說是名為空。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名字法說為名字。如是名字亦無住處。若名無住處。名下之法亦復如是。如來真實知如是法不生不滅。以真知故名得解脫本無繫縛。雲何說言名得解脫。是故如來無縛無解。如是等法一切凡夫不能知見。如來於此而起大悲。演說正法為令知故。善男子。夫菩提者同於虛空。虛空之性不平不下菩提亦爾。若法無性不可說言有平有下。如來世尊。知一切法無平無下。乃至微塵不作平下。若法有性即如實智。如實智者。知一切法本無今有已有還無。出時滅時無所繫屬。從緣而出從緣而滅。以是義故名之為道。斷是道故名為菩提。凡夫眾生不知如是真實道故。如來於此而起大悲。宣說正法為令知故。善男子。夫菩提者名真實句。真實句者即是菩提色亦如是如是二句等無差別。受想行識地水火風。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亦復如是。名法流布。真實覺知如是陰入界法無有顛倒。不顛倒者。知過去法不生不滅。未來之法不生不滅。現在之法亦不生不滅。如是知已。名不顛倒名真實句。真實句者。如一法一切法亦如是如一切法一法亦如是。是真實句凡夫不知如來於此而起大悲。演說正法為令知故。   善男子。夫菩提者非內非外。雲何為內。雲何為外。非內者無所造作。非外者無所覺知。內者謂作外者謂相。菩提之體非作非相。是故名為非內非外。又非內者非身口意業。非外者非三業緣非內者無相解脫門。非外者空解脫門。如是等義凡夫不知。如來於此而起大悲。演說正法為令知故。善男子。夫菩提者無漏無取。雲何無漏。雲何無取。無漏者遠離四流。四流者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無取者遠離四取。四取者欲取有取見取戒取。而諸眾生無明所覆行於四取。以渴愛故作我我所。如來了知我取根本。是故我淨。我淨故能淨眾生。我淨者。則不覺知一切諸法。亦不思惟一切非法。不起無明。不起無明因緣故。不起十二因緣有。十二因緣有不起故則不生。不生故入決定聚。入決定聚者名為了義。了義者名第一義。第一義者名無眾生。無眾生義者名不可說。不可說義者即十二因緣義。十二因緣義者即是法義。法義者即是如來。以是義故我經中說。若有得見十二因緣則為見法。見法者為見如來。見如來者即無所見所見是邪。夫邪見者謂想數法。如來無想亦無想數。以是義故見如來者為無所見。若見如來無想無作無知無覺。是名真實見於如來。如來亦爾。覺知一切諸法平等。如法界無取。一切凡夫不能覺知。如來於此而起大悲。演說正法為令知故。善男子。夫菩提者。清淨寂靜先明無諍。雲何為淨。雲何寂靜。雲何光明。雲何無諍。不雜煩惱名之為淨。空解脫門名之寂靜。無相無願名為光明。無生無滅名為無諍。又無生者名之為淨。無滅者名為寂靜。無取者名光明。不出者名無諍。性名為淨。無諸煩惱名為寂靜光明無諍。法界名淨。真實之性名曰寂靜光明無諍。虛空之性名之曰淨。無分別法界。名曰寂靜光明無諍。內外清淨名之為淨。於內外法不取不著。名為寂靜光明無諍。真知五陰名之為淨。真實知界名為寂靜光明。遠離諸入名為無諍。見過去盡名之為淨。見未來不生名為寂靜。見現在法住於法界無有動轉。名光明無諍。清淨寂靜光明無諍。如是四法等入一界一法一句。如是三法即是涅槃。遠煩惱故名之為淨。畢竟淨故名曰寂靜。無闇冥故名曰光明。不可說故名為無諍。以是故言釋迦如來默無所說。善男子。夫菩提者即是虛空。虛空者名之為法。如法眾生亦爾。如眾生福田亦爾。如福田涅槃亦爾。以是義故。一切諸法同於涅槃。如來能覺如是法界。是故名佛。修集具足清淨寂靜光明無諍。如是四句名之為佛。如來能知善方便故。初得菩提默然而住。無所宣說待梵王請。爾時屍棄梵王與六萬八千諸梵天人來至我所。頭面作禮合掌而言。唯願如來。為諸眾生轉正法輪。而說偈曰。  如來法離淨寂靜  大光無礙無有諍  無字無聲亦無說  真實覺知如法界  佛為眾生無量劫  苦行受持世間戒  為悟無明睡眾生  久行放逸迷實義  又此會中無量眾  於無量佛積善根  能解甚深真實義  唯願轉於無上輪  此眾已調一切魔  欲令開闡甘露門  如來號為真導師  示闇眾生無上道  如來雖有大慈悲  憐愍眾生如一子  我今勸請法應爾  願轉無上正法輪  如往三佛轉法輪  唯願如來亦復爾  畢竟導師無退轉  示暗眾生一真道  如雨潤長諸草木  令諸眾生除熱渴  佛施法雨於眾生  為得無上無異果  如來初生發誓言  我當救彼苦眾生  眾生渴仰甘露味  願大施主施法雨   爾時世尊既受請已。往波羅奈鹿野林中仙人住處。轉正法輪。如是法輪。諸天魔梵及餘沙門。婆羅門等所不能轉。爾時世尊說四諦時。憍陳如比丘得法眼淨。其聲遍聞三千大千世界。爾時世尊說優陀那。  甚深之義不可說  第一實義無聲字  憍陳比丘於諸法  獲得真實之知見  即是我往無量世  所得菩提今已得   如來轉是正法輪時。無量眾生悉得調伏。示現如是大悲神通。眾生見已。阿僧祇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如來如是十六大悲。悉為眾生而修起之。如來以是悲因緣故。為一一眾生。於恆河沙劫大地獄中。受諸苦惱心不悔退。而其悲心亦無損減。以是義故如來大悲不可思議。善男子。聲聞人悲猶如畫皮。菩薩大悲猶如破肉。如來大悲破骨徹髓。聲聞之悲讚佛所知。菩薩大悲勸他令行。如來大悲授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聲聞悲心為慈因緣。菩薩大悲為調眾生。如來大悲為畢竟度。聲聞悲心因粗苦生。菩薩大悲因離苦生。如來大悲因斷一切因緣而生。善男子。如來修集如是大悲。若為一人住經一劫百劫千劫萬劫。至無量劫終不畢竟入於涅槃。善男子。如來大悲成就如是無量功德◎。善男子。乃往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栴檀窟。界名大香劫名上香。爾時世尊於三百三十二萬劫中。常以正法教諸聲聞。時佛身上一一毛孔所出香氣。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爾時此界無有臭穢名。所有草木山河之屬悉栴檀香。眾生身香亦復如是。一切無有身口意惡。諸佛弟子聞此香已即得四禪。爾時乃有一萬諸佛。次第興世皆同一號。號栴檀窟。是故彼劫名曰上香。爾時如來作佛事已欲入涅槃。觀諸眾生誰未調者我當調之。爾時如來以淨天眼。見有一人在非有想非無想處。已於先佛種下上善根。定當因佛而得度脫。非因聲聞得解脫也。壽過八萬四千劫已。乃當下生來受五欲。當得聞於大乘經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安住不退。爾時世尊以大悲故起大方便。告諸比丘。我涅槃時到。作是言已即便入於不悔三昧。示諸眾生令知涅槃。既知如來入涅槃已。令諸大眾廣設供養。正法住世滿足六十八萬四千歲。當爾之時佛諸弟子。乃至無有一人於正法所作邪法想。爾時世尊以定力故。八萬四千劫隱密此身不令眾見。過是劫已。彼人即下生於人中大長者家。經八十年彼佛即從三昧而起詣長者家。其家大小悉無見者。唯是童子獨得見之。爾時世尊為令彼人於五欲中心生厭離。而為說法。彼人聞已。即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來知已即為授記。善男子。汝於來世過七萬二千阿僧祇百千劫。當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寶上。如是音聲餘無聞者。唯有一萬二千諸天同得聞之。聞已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俱作是言。願彼寶上成佛之時。我等當於是佛法中。諮受正法而為弟子。爾時如來知是事已復與授記。寶上如來成作佛時。汝等當作受法弟子。彼佛亦當授汝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時栴檀窟佛授彼記已。爾乃畢竟入於涅槃。一切諸天大設供養。善男子。如來具足如是大悲。非諸聲聞緣覺所知。善男子。爾時彼佛不斷佛種。若有眾生供養三寶亦復如是。佛說如是大悲功德時。此會眾中有三恆沙等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半會大眾得成於忍。半中之半得具如是十六大悲。其餘半半得佛法忍。爾時一切諸天世人聞法歡喜。同聲讚歎。善哉善哉。◎甚奇甚特。快說如是大悲法門。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第二之三   善男子。如來復有三十二業。何等三十二。善男子。如來能知是處非處。雲何是處。雲何非處。善男子。若有造作身口意惡。得受安樂無有是處。是名非處。若有造作身口意善。受樂果者斯有是處。是名是處。若習慳貪得大富者無有是處。修行惠施得大富者斯有是處。毀破禁戒得受天身無有是處。護持淨戒得受天身斯有是處。瞋恨之人得身端正無有是處。修集忍辱得身端正斯有是處。懈怠之人得大神通無有是處。勤修精進得大神通斯有是處。放心散亂得定地者無有是處。攝心不亂得定地者斯有是處。愚癡之人斷煩惱氣無有是處。修智之人斷煩惱氣斯有是處。若作五逆得無漏者無有是處。若無五逆得無漏者斯有是處。以女人身作轉輪王無有是處。以男子身得轉輪王斯有是處。帝釋梵王佛亦如是。若轉輪王非法治國無有是處。轉輪聖王正法治化斯有是處。鬱單曰人墮三惡道無有是處。鬱單曰人壽終生天斯有是處。殺生因緣得長壽者無有是處。以是因緣壽命促短斯有是處。若有邪見得聖道者無有是處。若有正見得聖道者斯有是處。須陀洹人得第八有無有是處。須陀洹人即涅槃者亦無是處。阿那含人受欲有身亦無是處。阿羅漢人受後有者無有是處。賢聖之人諮承異師無有是處。得不退忍退菩提者無有是處。菩薩坐於菩提樹下。不得菩提而起去者無有是處。如來若有煩惱習者亦無是處。諸佛世尊。知有障礙無有是處。若有能見如來頂者亦無是處。若有眾生能知如來心境界者無有是處。如來之心不常定者亦無是處。如來世尊有二語者無有是處。如來世尊有過失者亦無是處。善男子。是名如來第一之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大地可說動轉相  猛風可說停住相  虛空可說有色相  佛不說處為非處  虛空可說作界像  佛不說處為非處  如來演說處非處  下中上分悉真實  不說是處非處一  如是二處各無二  如來亦說下中上  各各無有三種相  佛知是處非處已  故能宣說無上法  如來了知眾生心  善能分別細微相  沙門梵志闇處行  不知是處非處因  眾生不知處非處  是故不能得解脫  如來悉知處非處  是故稱為無上尊  若諸眾生無法器  如來於是修捨心  設大方便待時節  為令彼得真解脫  如來世尊智無上  是則名為第一法  如是清淨第一業  為令眾生得調伏  如來說是第一力  甚深難測無能知  如是妙法難可宣  為破邪見憐愍說   復次善男子。如來世尊。善知去來現在眾生所有諸業。知業知報。知恩知處。若過去業是不善因。如來知是未來之世得不善果。若未來業有退因緣。如來了知實是退因。若未來業能增長法。如來悉知以是因緣能增長法。若現在業若進若退。如來悉知以是因緣有進有退。若有作業是聲聞因。是緣覺因。是菩薩因。是如來因。如來悉知以是因緣。是聲聞因是緣覺因。是菩薩因是如來因。是名如來第二之業。爾時世尊復說頌曰。  如來獲得無上智  是故能知業因果  智知三世非三攝  能知眾生三世業  善解眾生安樂因  亦能了知苦惱因  如來壞邪無因果  是故修集第二業  通達進退二法因  善惡業果亦復然  如來知見無障礙  如觀掌中菴羅果  知下中上真實相  三乘所因亦復然  如來善知眾生業  亦知善惡諸業果  眾生業果三世攝  知見不謬名正覺   復次善男子。如來世尊。知諸眾生種種欲解。若貪慾若瞋恚若愚癡。現在世貪起未來世貪恚愚癡。現在世瞋起未來世貪瞋恚癡。現在世癡起未來世貪瞋恚癡。如來悉知。現在住善欲未來惡欲。現在住惡欲未來善欲。如來悉知。現在住下欲。未來世下中上分。現在住中欲。未來世下中上分。現在住上欲。未來世下中上分。如來悉知。邪聚眾生能作正聚。不定眾生住於正定。如來悉知。欲界眾生有色無色界欲解。知聲聞人。有緣覺欲解。有佛欲解。如來真實通達知故而為說法。是名如來第三之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眾生欲解有種種  其意若干非一徒  如來真實知諸欲  故能隨意演說法  貪慾瞋恚愚癡性  隨相而知無顛倒  下中上品亦如是  善惡業因果真實  通達三聚無有定  一切三乘亦復然  智知三世非三攝  為諸眾生說三力   復次善男子。如來悉知無量世界。若修善行。若行惡法。若無礙行。雲何名知。內空外空內外空故。復次如來知眼知色及知眼識。雲何而知如虛空故。復次如來知欲色界及無色界。雲何而知如覺觀故。復次如來知於行界。雲何而知如行性故。復次如來知煩惱界。雲何而知客塵性故。復次如來知不污界。雲何而知。一切諸法性本淨故。復次如來知生死界。雲何而知無明緣故。復次如來知涅槃界。雲何而知實思惟故。復次如來知世住界。知世愛界。知世瞋界。知世癡界。知世淨界。知世淨心界。以知界故能實說法。是名如來第四之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人中師子王  能真實知眾生界  如來智慧無有邊  是故能知世無邊  知善惡行解脫行  亦知眼色眼識行  通達一切無量法  其性本來常清淨  內外真實無所有  五陰諸入十八界  身口意業及四大  如是諸法悉無實  知如是等眾生界  皆悉同於虛空境  三界性相無真實  諸煩惱界亦如是  煩惱性相無堅牢  無漏解脫亦復然  如來雖知真實界  終不言知而生慢  虛空無量無邊際  一切眾生界亦然  如來智慧無邊際  遠離三種有為相  佛智無上甚深奧  一切眾生不能知  如來憐愍眾生故  宣說如是第四力   復次善男子。如來善知一切眾生諸根利鈍。雲何而知。知上中下知增知減。亦知貪慾有一億種。瞋恚愚癡各一億種。知貪慾重知貪慾輕。知瞋恚重知瞋恚輕。知愚癡重知愚癡輕。知一種根能增生死。知一種根能滅生死。了知善根知不善根。知非善非不善根。知解脫根。知六情根。男根女根命根。苦根樂根。憂根喜根。捨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知眼根因乃至意根因。知耳根因作眼根緣。知鼻根因作舌根緣。知舌根因作身根緣。知戒莊嚴能修於施。知施莊嚴能修於戒。如來悉知誰可說施。誰可說戒。乃至智慧亦復如是。知誰可為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誰可為說聲聞之乘。辟支佛乘。無上佛乘。知緣覺根學聲聞乘。知正覺根學聲聞乘辟支佛乘。知下根人能修上根。上根之人修於下根。知眾生根未可調者。則生捨心。可調伏者為說正法。如來悉知熟不熟相。不熟熟相。不熟不熟相。熟有熟相。知生死根。知解脫根。知莊嚴根。知具足根。一切根性因緣果報。悉知悉見。是名如來第五之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知根到彼岸  故知眾生種種解  亦了知根下中上  並及諸業亦如是  亦知煩惱輕重相  及知諸根難易調  知樂生死及解脫  了知眼根至意根  知根行處及滅處  了知一切三乘根  有可轉者不可轉  知眾生根熟不熟  隨其意種為說法  善知呵責軟語調  知有不受教誨者  則於其人修捨心  如來善知諸方便  為破煩惱莊嚴智  為破眾生煩惱故  演說如來第五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真實知至處道。雲何而知。知正定聚。知邪定聚及不定聚。知於因力及果報力。知過去世福德因緣。知現在世莊嚴因緣難調易調。略說廣解廣說略解。知是眾生能得解脫不得解脫。知不定者遇善知識住正定聚。不得善友則無解脫。如來知已。隨其意趣而為說法。彼聞法已。繫念思惟獲得善果。如來出世惟為不定。終不為彼邪定說法。何以故。非是器故。不能獲得真解脫故。是名如來於是人所修集捨心。菩薩摩訶薩真實知已勤修莊嚴。為破如是邪定眾生。是故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來善知貪有三種。一者因見淨故。二者受因緣故。三者本因緣故。瞋有三種。一者瞋因緣故。二者受因緣故。三者本因緣故。癡亦三種。一者無明因緣。二者我見因緣。三者疑網因緣。復次如來。知諸眾生苦遲得通。苦速得通。知苦遲者能得樂速。知樂速者能得苦遲。知樂遲者能得樂速。知有修力知有智力。又知有道具足修力不具智力。有具智力不具修力。有具修力及以智力。不具修力不具智力。又知有道能作淨心不能莊嚴。有能莊嚴不能淨心。有作淨心能具莊嚴。有不具淨心不具莊嚴。又知有道能淨其身不淨口意。有淨口意不淨其身。有身口意淨。有身口意不淨。是名如來第六之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善知所至處  亦知眾生諸因緣  亦能了知定不定  通達明曉調不調  不為邪定演說法  亦不調伏下根者  知貪瞋癡三種說  亦知諸結輕重相  知於四道轉不轉  是故佛知道畢竟  修力智力真實知  下中上力亦如是  知身口意淨不淨  心及莊嚴亦復然  眾生諸根煩惱界  如來知已為破壞  為彼無明闇眾生  宣說如來第六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知禪解脫三昧煩惱解脫。雲何而知。知諸眾生以因緣故貪樂生死。以因緣故貪樂涅槃。雲何名因。雲何名緣。若諸眾生思惟不善。是名生死因緣。因不善思惟故生長無明。是故不善為因無明為緣。因無明故則生於行。是故無明為因諸行為緣。因諸行故則生於識。是故行則為因識則為緣。因識故則生名色。是故識則為因名色為緣。因名色故則生六入。是故名色為因六入為緣。因六入故則生於觸。是故六入為因觸則為緣。因觸生受。是故觸則為因受則為緣。因受生愛。是故受則為因愛則為緣。因愛生取。是故愛則為因取則為緣。因取生有。是故取則為因有則為緣。因有生生。是故有則為因生則為緣。因生則有老死等苦。是故生則為因老死為緣。煩惱為因諸業為緣。諸見為因愛結為緣。煩惱為因五蓋為緣。是名為因是名為緣。而諸眾生以是因緣貪樂生死。何因緣故貪樂涅槃。有二因二緣。令諸眾生樂於涅槃。一者樂喜聽法。二者樂正思惟。復有二種。一者捨摩他。二者毘婆捨那。復有二種。一者不去智。二者不來智。復有二種。一者觀生死。二者觀涅槃。復有二種。一者如法持。二者得證。復有二種。一者修解脫門。二者得解脫果。復有二種。一者盡智。二者無生智。復有二種。一者諦智。二者觀十二因緣。是名為因是名為緣。而諸眾生。以是因緣樂於涅槃。如來悉知如是等禪三昧解脫。既了知已。捨離欲惡不善之法。有觀有覺離生喜樂入於初禪。入初禪出滅定。入滅定出初禪。乃至八解脫亦復如是。一切眾生悉不能知如來世尊出入之處。如來悉知住定平等。及以上下眾生。謂佛入一三昧。而佛實入一切三昧。眾生見佛起一切定。而佛實入一定三昧。如來三昧無有次第然非不定。一切聲聞緣覺菩薩悉不能知。如來又知說法因緣。得聲聞三昧說法因緣。得緣覺三昧說法因緣。得菩薩三昧。知已隨意而為演說。是名如來第七之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了知生死因  亦復通達解脫因  既了知已為說法  破壞生死不善因  不善思惟無明因  無明因緣長生死  煩惱因緣受業果  諸見因緣增愛結  若得親近善知識  至心聽受無上法  觀察內外空三昧  即能越度生死海  修集無上定智慧  觀法平等無去來  若能觀見無出滅  即得了了寂靜眼  修集無上三脫門  具足盡智無生智  既自獲得無礙智  復能為諸眾生說  入於初禪出滅定  入於滅定隨意出  如來三昧無次第  是故名為常在定  如來所入種種定  與諸法界無差別  二乘不知佛住處  菩薩不知甚深定  眾生常行無明闇  不知如來入出處  無上世尊憐眾生  是故宣說第七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善知自身所有過去世業。若一生二生至無量生。一災二災至無量災。一劫二劫至無量劫。憶念生名種姓飲食。色貌形質苦樂壽命。是諸眾生造是業因得此有身。念他有滅生於他有。如自身他亦如是。亦知眾生所有業因。是諸眾生造是業因得他有身。知眾生心及因緣。是心滅已次第生心。如是等事恆沙眾生所不能知。佛宿命智悉知三世無有始終。如是智慧不可稱量。勸諸眾生汝今當念。過去世中所更善惡。以佛力故悉得憶念。往昔所種無量善根。若佛邊種若於聲聞緣覺邊種。既憶念已。如來即為隨意說法令不退轉。是名如來第八之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憶念無量世  若自若他善惡業  明見無量劫中事  猶觀掌中菴羅果  種姓生名悉能知  色劫生滅亦如是  亦知壽命及住處  善惡業因亦復然  知眾無量次第心  及知心因生滅處  遍知無量劫中生  亦不盡於無礙智  佛智無量不可稱  二乘不知其境界  為令眾生念過去  隨意宣說第八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天眼清淨微妙。見諸眾生生滅墮落。若受善色若受惡色。若生善有若生惡有。亦能明瞭知諸業因。知是眾生身口意惡。誹謗聖人增長邪見。以惡業故捨此身已即墮地獄。知是眾生身口意善。不謗聖人增長正見。以是業緣捨此身已即生善有。如來天眼能見十方諸佛世界。無有邊際猶如虛空。無有限量猶如法界。悉見眾生生時滅時。見諸世界成時壞時。亦知眾生發菩提心生時滅時。見一切佛始成正覺。轉正法輪入涅槃時。見諸聲聞證得解脫。得解脫已取涅槃時。見諸緣覺以神通力。報諸眾生信施恩時。如是等事。一切五通聲聞緣覺及諸菩薩所不能見。如來天眼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以天眼故觀諸眾生。誰應為佛之所化度。誰復應為聲聞緣覺之所化度。若應從佛而得度者。如來即為示現其身。其餘眾生悉無見者。是名如來第九之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無量劫中修善業  獲得如是淨天眼  能見十方諸眾生  具足成就善惡色  見上中下諸眾生  亦見受於善惡有  能知身口意善業  業因所得諸果報  亦知聲聞辟支佛  菩薩之人善法境  見十方佛破魔兵  轉正法輪入涅槃  見諸聲聞得解脫  教化眾生取滅度  見辟支佛示神通  以報施主之恩德  如來所說真實法  聞已能度生死海  聲聞緣覺及菩薩  不能知佛所見處  如來睹見細微塵  亦見無量無邊界  如來教化佛所度  是故宣說第九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世尊知諸漏盡畢竟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無後有。佛漏盡智清淨微妙。言清淨者無諸習氣。聲聞之智有邊有量。何以故。有習氣故。辟支佛智亦有邊量。何以故。無大悲故。佛漏盡智無量無邊。何以故。知一切行故。具足成就一切智故。永斷一切諸習氣故。攝取大慈大悲。莊嚴四無所畏。於一切法無取相習。一切世間所不能勝。行住坐臥無諸過失。猶如虛空清淨明瞭不雜煙雲。佛漏盡智亦復如是。不雜一切諸煩惱習。如來成就清淨具足是漏盡智。能為眾生敷揚宣說。令彼聞者斷諸煩惱。菩薩聞已發大莊嚴為斷煩惱。是名如來第十之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佛漏盡智無有邊  清淨不雜煩惱習  聲聞緣覺習結氣  是故漏盡智不淨  如來具足大慈悲  是故其智無邊際  具足成就一切行  故知眾生漏行處  所可演說無常我  令眾生知空無樂  修善思惟得淨眼  知無眾生無士夫  大悲憐愍諸眾生  具足十力四無畏  為斷煩惱智無礙  是故宣說第十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具足四無所畏。成如來業。如來業者。悉已覺知一切諸法。若天若人若魔若梵若沙門若婆羅門。如實而言如來不覺不知法者。無有是處。何以故。如來世尊名為正覺覺平等法。若凡夫法若聖人法。若聲聞法若緣覺法。若菩薩法若佛法。若學法若無學法。若世法若出世法。若善法若不善法。若有漏法若無漏法。若有為法若無為法。如是等法平等覺知。故名正覺。言平等者。見空平等法真實故。無相平等壞諸相故。無願平等不著三界故。不生平等無生性故。無行平等無行性故。無出平等無出性故。無至處平等無至處性故。真實平等無三世性故。智解脫平等無無明性故。涅槃平等無生死性故。見如是法皆悉平等。是故如來名為正覺。如是觀已以大慈悲。為諸眾生稱揚宣說。若非世尊作世尊想。若非正覺作正覺想。若非漏盡作漏盡想。如來具足四無所畏。能壞如是諸惡想等。是名如來第十一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佛知一切法平等  是故得名一切智  凡聖菩薩及佛業  世與出世善惡業  空無相願無生滅  一切悉見其真實  如來悉見平等故  為眾演說十一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真實永盡諸漏。是故唱言我盡諸漏。我都不見人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真實而言佛漏未盡。雲何名為如來漏盡。佛於欲漏心得解脫。有漏無明漏。一切習氣一切見漏。心得解脫。是故如來名為漏盡。第一義中聖人真知。無覺無斷無證無修。為流布故說言盡漏。何以故。盡者即是無生無滅。無盡者不可宣說。不可說故名之無為。夫無為者無出滅住。佛若出世不出於世法性常住。如來不覺我及我斷。如來住於大慈大悲。為眾生故宣說我斷。是名如來第十二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永斷諸漏結  及以無邊諸習氣  是故世法不能污  如花處水泥不著  大悲人中師子王  為眾生故說流布  真實而知無出滅  無我我所亦復然  一切諸法無增減  隨其性相真實說  如來得大自在力  為眾故說十二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真實說遮道法。我都不見人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說言是法不能遮。雲何名遮。雲何不遮。有一法能遮道。所謂放逸。復有二法。所謂無慚無愧。復有三法。謂身口意惡。復有四法。所謂欲瞋怖癡。復有五法。所謂殺生偷盜婬泆妄語飲酒。復有六法。所謂不敬佛法僧戒三昧不放逸。復有七法。一者慢。二者大慢。三者慢慢。四者邪慢。五者邪語。六者邪命。七者邪念。復有八法。一者邪見。二者邪思惟。三者邪語。四者邪業。五者邪命。六者邪方便。七者邪念。八者邪定。復有九法。所謂有人欲作諸惡。現作作已加於己親。有人以善加於己怨。有人以惡加於己身。亦復如是。是名為九。復有十法。所謂十惡。一者殺生。二者偷盜。三者婬泆。四者妄語。五者兩舌。六者惡口。七者無義語。八者貪嫉。九者瞋害。十者邪見。若有比丘起惡思惟。以是因緣。不知有為多諸過咎。以不知故生顛倒心。顛倒因緣增長五蓋。五蓋增故令諸煩惱遮障善法。煩惱因緣身口意業造作諸惡。如來如實知如是法能遮於道。既自知已為眾演說。為壞如是遮障道法。是名如來第十三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若有修集於放逸  真實不能得解脫  身口意等諸惡業  無慚無愧諸煩惱  親近惡法能遮道  善覺對治不對治  為壞煩惱故演說  大慈大悲十三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實說聖道畢竟。若有眾生親近正念必得解脫。我都不見人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真實記言修道者不得畢竟無上解脫。雲何名為真實聖道。有一種。所謂一乘。復有二種。謂捨摩他毘婆捨那。復有三種。謂空三昧無相無願。復有四種。謂四念處。復有五種。謂信等五根。復有六種。謂六念處。復有七種。謂七覺分。復有八種。謂八正道。復有九種。所謂初禪乃至滅定。復有十種。所謂十善。是名畢竟真實聖道。又畢竟道者。無有能作增減取捨無執無放。非正非邪非一非二。是名真實畢竟之道。如來世尊憐愍一切。為諸眾生說如是道。是名如來第十四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了知寂靜法  有親近者得解脫  如來無師無教者  自然而得甘露味  有修三十七助法  煩惱結滅得解脫  思惟善知真實法  不著法性真解脫  如來見法如虛空  猶如幻化熱時焰  具足十力無邊身  為眾故說十四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身業無有過失。若愚若智。無能宣說佛有過失。何以故。如來若行若坐若住。著衣持缽若受飲食。若見若聞若有所說。入出城邑村落舍宅。足不蹈地常行千葉蓮花之上。若有眾生遇觸佛影。七日安樂無飲食想。捨是身已生於善有。如來衣服離身四寸。暴猛風力所不能動。如來雖有如是等事。而其內心未嘗不定。是故如來身無過失。善男子。如來口業亦無過失。何以故。時語真語。實語。正語。期語。義語。不多語。如持而語淨語。解一切語。微妙語。無異語。一音語。是故如來無口過失。如來意業亦無過失。何以故。如來常作一切佛事。而其內心初無憍慢。不役智慮而知法盡。是名如來無罣礙智。是故如來意無過失。為壞眾生如是過失故宣說法。是名如來第十五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身口意寂靜  是故無能說有過  實不可說為流布  是業非業說為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不與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而生諍訟。何以故離愛恚故。一切世間供養恭敬。心不生高亦不歡喜。一切世間毀呰輕慢不生愁惱。凡所造善事無不成。終不造作不善之業。如來實無世間諍事。亦常修集無諍三昧。如來無我無有我所。為壞眾生是非諍訟。說如是業。是名如來第十六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修集無諍定  是故其心無瞋喜  如來為斷眾煩惱  是故宣說十六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之心無有忘誤。於八解脫不失念心。常觀一切眾生意行。觀已復能隨宜說法。於四無礙亦無念失。於三世中憶念不忘。既自不失憶念之心。復為眾生說是念法。是名如來第十七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修集八解脫  故於諸法不失念  知眾生心隨意說  為令得念說是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真實無不定心。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常知諸法深妙之義。一切世間若有入定若不入定。悉無能知如來心也。唯除諸佛借其道力。欲令一切無量眾生常在定故。說如是業。是名如來第十八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正覺常在定  所作諸事無散亂  常入三昧無知者  是故宣說十八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真實無種種想。所謂無分別福田非福田想。亦無分別諸眾生想及以法想正覺之想及法界想。分別持戒及毀戒想。亦無分別怨想親想受不受想。分別正見邪見之想。是故如來無種種想。為壞眾生如是諸想宣說是業。是名如來第十九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永斷一切想  是故了知諸法界  為破眾生若干想  宣說如來十九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從智捨心無不知捨。何以故。修身故。修戒故。修心故。修慧故。斷癡故。如來捨心出於世間。即是聖捨。是畢竟捨。轉梵輪捨。共大悲捨。為利眾生捨。知對治捨。如是等捨。無增無減不高不下。不雜煩惱不一不二。不觀時節無礙無對。不住不動不隱不顯。真實不虛。如來成就如是大捨。而能為諸眾生說法。是名如來第二十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修身戒心慧  從於智慧修捨心  於諸眾生無愛恚  不動不住真實捨  大慈大悲無上尊  具足如是之大捨  無礙智慧調眾生  演說清淨二十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欲業無增無減。何等名欲。欲於善法。所謂大慈大悲說法度人安住寂靜。勸諸菩薩學菩提道。令三乘種相繼不絕。如是諸欲。不隨欲出隨智而生。欲令一切眾生具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演說正法。是名如來二十一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欲者無增減  大慈大悲故說法  不斷三乘無邊身  為眾演說如是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精進無有休息。雲何不息。所謂調伏眾生說法化度。假使有一人能無量劫佛邊聽法。如來當為說不休息。若有一佛於無量劫演說法者。如來亦聽心無懈廢。若過無量恆沙世界。有一眾生應受化者。如來要當隨逐。不捨。不食不息。不生疲倦悔退之心。常勸眾生令勤精進。是名如來二十二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具精進人師子王  於大眾中讚精進  精進說法無休息  是故進業二十二   復次善男子。如來念心無有增減。何以故。如來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遍觀一切去來現在眾生之心。後說法時不失先念。念本三聚及三種根。凡所演說無不作念。是名如來二十三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初得菩提時  遍觀眾生如實心  凡所說法不失念  二十三業佛所說   復次善男子。如來三昧於一切法平等無減是故諸佛一切平等。於一億種貪慾恚癡。及一億種無貪恚癡。其心平等無有差別。有為無為生死涅槃亦復如是。具如是等平等三昧。不雜眼耳鼻舌身意。四大三界非此非彼。亦非一切非增非減。為令眾生得是三昧。宣說正法。是名如來二十四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等觀一切法  是故常定心無亂  不為三界之所攝  諸根四大亦如是  一切諸法無差別  平等觀察善不善  如來所說如是業  為諸眾生得是定   復次善男子。如來智慧常無減少。以是智力知一切法。能隨眾生意趣說法得無礙智。知一切義。知一切字。知一切句。於無量劫演一句法。出無量義斷一切疑。說三乘法並及八萬四千法門。亦說八萬四千法聚。是名無量無邊智慧。為令眾生得是智故宣說正法。是名如來二十五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佛智無礙無有邊  能說無礙無邊法  演一字作無量句  演一句作無量義  說八萬四千法門  亦及爾所諸法聚  為令眾得無礙智  是故宣說如是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解脫無有減少。聲聞之人從他聞故而得解脫。緣覺之人從因緣故而得解脫。如來無師自然覺悟。永斷煩惱及以習氣。過去不斷。未來不著。現在不住。亦不貪著眼色二法。乃至意法亦復如是。知心性淨。是故唱言如來一念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令眾生一念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演說正法。是名如來二十六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為諸聲聞聞解脫  亦為緣覺因緣悟  如來解脫不著有  不著三世心性淨  凡所演說為解脫  勸諸眾生無上道  二十六業非業故  大慈大悲處眾說   復次善男子。如來身業隨智慧行。智所圍遶以是業故。眾生聞見說法默然。行住坐臥飲食出入城邑聚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得調伏。是故如來一切身業隨智慧行。是名如來二十七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身業為眾生  故示種種妙相好  凡所舉動調眾生  大悲為眾說是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口業隨智慧行。何以故。說法淨故。無脫失故。真正語。易解語易知語。非高語非下語。非曲語非粗語。非惡語非闇語。柔軟語非輕語。非疾語非畏語。非不解義語。非惡聲語。非緩語。甘露語可愛語。次第語莊嚴語。恭敬語樂聞語。不貪語不垢語。清淨語畢竟語。不誑語不癡語。無礙語廣語。真實語不作語。不盡語安樂語。身寂靜語心寂靜語。貪寂靜語瞋寂靜語。癡寂靜語壞魔語。破邪論語。梵聲迦陵頻伽聲。釋聲大海潮聲。拘崙闍聲。秋月孔雀聲。拘枳羅聲。命命鳥聲。鵝王聲鹿王聲琴聲鼓聲。貝聲。伎樂聲人樂聞聲耳根樂聲。增善法語。句義無盡語。合字句義語。時語略語。知足語。調諸根語。施莊嚴語。清淨戒語。共忍行語。精進神通語。遠離欲界語。具足智慧語。慈語悲語。喜語捨語。說三乘語。不斷三寶語。解三聚語。解三世語。解三解脫語。分別四諦語。修集語讚歎語。佛語聖語。無邊語無行語。善男子。如來成就如是等語。是故如來所有口業隨智慧行。是名如來二十八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所說如淨珠  成就無量諸功德  其聲遍滿十方界  一音能令種種解  凡所演說不作念  更不觀眾心境界  如來音聲如響相  無說無聞亦如是  大慈大悲清淨語  為眾生解種種法  是故宣說如來業  二十八業如先佛   復次善男子。如來意業隨智慧行。何以故。如來了知一切眾生心意識等。亦不隨意隨緣隨貪隨恚隨癡。遠離誑惑及我我所無明闇翳。平等清淨無有邊際猶如虛空。是故如來所修意業隨智慧行。是名如來二十九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之心不可量  如以毫毛舉須彌  常觀眾生心所緣  遠離說魔煩惱界  人中象王說善業  為壞眾生種種惡  為淨眾生身口意  二十九業今已說   復次善男子。如來智慧知過去世。其智無礙亦無障者。雲何為智。知過去佛無量無數。及其世界所有草木眾生之數。其心所緣種種音聲。亦知其佛說幾所法。有幾眾生得聲聞乘辟支佛乘及菩薩乘。亦知彼佛所有世界壽命脩短。眾數多少名字種種喘息飲食。眾生根界意界法界心界行界。其心次第生滅出沒。如實了知知其數量非比智知。是名如來第三十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佛智無礙無障者  故能悉知無量土  了知一切諸佛事  眾生諸根及法界  人師子王知過去  如觀掌中阿摩勒  無邊身說三十業  為令眾生知過世   復次善男子。如來智慧知未來世。其智無礙亦無障者。雲何為智。知未來世若出若滅。一切世界幾劫水災。幾劫火災幾劫風災。成壞之數。幾佛世界幾佛出世。世界之中有幾微塵。有幾聲聞緣覺菩薩。亦知彼佛幾食幾息。幾行幾住幾坐幾臥。幾人獲得聲聞解脫。幾人獲得緣覺解脫。幾人獲得正覺解脫。幾人修集慈悲喜捨。亦復了知幾所眾生次第心生次第心滅。了了能知如是等事。亦非比智。是名如來三十一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了知未來世  一切諸法之出沒  知佛世界及以佛  眾心次第生滅等  既得知已無憍慢  名三十一如來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智慧知現在世。其智無礙亦無障者。雲何為智。如來悉知十方現在世界。諸佛聲聞緣覺菩薩眾數日月星宿草木微塵。地水火風四大海渧。眾生毛髮種種形色。心意次第生滅出沒。亦知地獄畜生餓鬼現業果報。幾時住世幾時解脫。亦知人天業果因緣。幾時住世幾時解脫。知煩惱界及諸根界意界法界。如來雖復種種知已。不生高心口亦不出二種之言。是名如來三十二業。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無上如來叵思議  無有知佛所緣境  如來所知如虛空  無量無稱無邊界  所說微妙第一義  為令眾生得是業  總持自在能問佛  無上世尊隨意答   善男子。如來世尊具足如是三十二業。則能調伏無量眾生。善男子。如來世尊雖為眾生說是諸業。而如來業真實無量不可稱計。善男子。如來業者。一切世間所有眾生。不能思惟不能了知不能宣說。如是業者。悉能等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何以故。十方諸佛悉平等故。善男子。諸佛所說。觀察眾生及佛世界。解脫涅槃等無差別。佛觀法界皆一味已。轉不可轉正法之輪。善男子。譬如善識真寶之匠。於寶山中獲得一珠。得以水漬從漬出已。置酢漿中從酢漿出已。置之豆汁意猶不已復置苦酒。苦酒出已置眾藥中。從藥出已以□褐磨。是名真正青琉璃珠。善男子。如來亦爾。知眾生界不明淨故。說無常苦及以不淨。為壞貪樂生死之心。如來精進無有休息。復為演說空無相願。為令了知佛之正法。如來精進猶不休息。復為說法令其不退菩提之心。知三世法成菩提道。名大珍寶良祐福田。是故當知。如來諸業不可思惟。不可稱量不可宣說。如來具足三十二業。雖知己身猶如虛空。而於世界示現其身。亦復宣說不可說法。永斷一切心之因緣。悉知一切眾生心界。亦知一切菩薩境界。善男子。如來世尊真實業者。終不斷絕菩薩授記。是名如來真實之業。爾時世尊說是業時。十方世界六種震動。大光普照雨於無量無邊香花。諸在此坊天人大眾。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及非人。聞如來業心大歡喜。復以種種香花伎樂寶幢幡蓋供養之具而供養佛。其中或以周羅寶頂寶髮手玔雜寶瓔珞。日珠月珠指環珠帶寶珮髮飾。或以耳環以奉如來。謂青琉璃。及蓮花珠金翅鳥珠。閻浮寶珠帝釋寶珠。火珠光珠無量光珠。無量色珠柔軟淨珠。金剛寶珠及白真珠。復以雜香。所謂末香。金沙和雜栴檀之香。多伽羅香沈水。彌佉多摩羅跋香。復散諸花。所謂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訶曼殊沙花。拘毘陀羅花波利質多羅花。樂花。娑羅花大娑羅花。百葉花千葉花。饒葉花大光花。香葉花樂香花樂見花。無量色花無定色花。水生花。優波羅花波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陀利花。陸生花。婆利師花摩梨花。須曼那花育坻花。檀內伽梨花。阿提目多伽花。瞻婆花阿叔迦花。種種伎樂種種幢幡蓋。十方界諸來菩薩。各昇虛空寶坊之上。放身投下供養於佛。投身散已其身不現。化七寶網遍覆其上。復現其身在珠網中。爾時十方一切諸佛。各各遣一波利之樹。以用供養釋迦如來。以佛力故一一諸樹各至寶坊莊嚴其處。爾時會中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眾生。得無生法忍。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第二之四   爾時世尊。舉身顧眄觀諸大眾。如象王迴而作是言。諸善男子。誰能守護如是供具及此寶坊。令不毀壞滅沒損減。以待彌勒成正覺已。十六年後供養彼佛及賢劫中五百如來。是時會中有一菩薩名諸法神通自在王即從坐起。□跪合掌而作是言。世尊。我能守護如是供具及此寶坊。令不毀壞滅沒損減。以待彌勒成正覺已。十六年後供養彼佛及賢劫中五百如來。爾時眾中有一魔王名曰神通。其所住國名四天下。語諸法神通自在王菩薩言。善男子。汝今安置如是供具並及寶坊。置何器中而守護之令不毀壞。善男子。凡言器者性是無常。而我此身常住無變。善男子。汝今應當諦觀我身。爾時魔王聞是語已。如教諦觀見其□中。有一世界名水王光。有佛世尊號寶優缽羅。其世界中有大寶山。如來處中結加趺坐。與諸菩薩宣說正法。爾時魔王見是事已。心甚奇訝。即禮諸法神通自在王菩薩。讚言善哉善哉。大士。我今始知汝有妙器堪任護持如是供具及此寶坊令不毀滅。爾時魔王即白佛言。世尊。我往未見如是菩薩。未聞如是微妙法時。欲學聲聞入於涅槃。我今既見諸法神通自在王菩薩威神之力。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世尊。假使我身恆沙劫中受地獄苦。然後乃成無上道者。亦終不捨菩提之心。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汝亦當得如是無量神通之力。是時會中復有菩薩名師子幢。語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獲得何等陀羅尼門。而能受持一切佛語。凡所演說字句及義無有窮盡。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言。善男子。有八陀羅尼。菩薩摩訶薩若有得者。則能受持一切佛語。凡所演說字句及義而無窮盡。何等為八。一者淨聲光明陀羅尼。二者無盡器陀羅尼。三者無量際陀羅尼。四者大海陀羅尼。五者蓮華陀羅尼。六者入無礙門陀羅尼。七者四無礙智陀羅尼。八者佛莊嚴瓔珞陀羅尼。是名為八。若有菩薩安住如是八陀羅尼。則能受持一切佛語。凡所演說字句及義而無窮盡。師子幢菩薩言。善哉大士。唯願廣說。菩薩聞已當得受持一切佛法。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言。善男子。諦聽諦聽當為汝說。淨聲光明陀羅尼者。菩薩摩訶薩若得住者。能於無量無邊佛所。具足成就無量功德得淨四大。以是因緣其聲微妙宣說法時。其音遍滿一佛世界二佛世界。五佛世界十佛世界。二十佛世界三十佛世界。四十佛世界五十佛世界。百佛世界千佛世界。萬佛世界乃至百千萬佛世界。不可稱不可數。隨所說法即得遍聞。其說法時所坐法座師子之床。或一由旬或如須彌。或如梵處坐如是處。設有十方無量諸佛講宣道化。普得聞之受持不忘。善解字句及其義味。自說法時及聽佛說。於是二事各無妨礙。於一字中說一切法。一字者所謂為阿。阿者諸字之初。菩薩摩訶薩說阿字時。即能演說一切諸法。阿之言無。無者。諸法無根諸法無生。諸法無初諸法無邊。諸法無盡諸法無作。諸法無來諸法無去。諸法無住諸法無性。諸法無出諸法無行。諸法無增諸法無高。諸法無減諸法無主。諸法無用諸法無願。諸法無戲論亦無覺觀。無說無聽無處無入。諸法無我及無眾生。無淨無命無名無主。無有士夫無內無外無常無相無億無量。無為無跡無句無字。無礙無共無隨他無隨己。無執無放無取無捨。無數無身無淨無穢。無轉無變無受無聲。無相無結無污無狂。無漏無有無覆無濁。無對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無因無果無陰入界。無因緣無境界。無受無慾無色無無色。無誘導無黑無白。無滓無思惟。無時無歸無淨無雜。無燒無習無屋無支。無動無住無堅無脆。無可見無可觸。無光無闇無曲無罪。無實無虛無癡無觀。無見無修無見無聞。無覺無智無觸無識。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獲得如是淨聲光明陀羅尼時。於此一字說一切法。菩薩於此一字之中說無量義。無有錯謬。不壞法界不失字義。菩薩得是陀羅尼已身口意淨。舉動進止眾生樂見。是名身淨。凡所演說眾生樂聞。是名口淨。修集慈悲喜捨之心。是名意淨。菩薩得是陀羅尼已。能淨二施財施法施。能淨於戒見毀戒者不生噁心。能淨於忍見害眾生不生瞋惱。能淨精進修行善法無有休息。能淨禪定壞憍慢故。能淨智慧除無明故。能淨於業壞惡因故。能淨於眼得三眼故。能淨於耳獲得天耳聞佛聲故。能淨於鼻悉嗅諸佛淨戒香故。能淨於口於甘露味不貪著故。能淨於身得化身故。能淨於意善思惟故。能淨於色三十二相故。能淨於聲說妙法故。能淨於香戒聞施等得清淨故。能淨於味得無上味故。能淨於觸修集無上諸三昧故。能淨於法觀諸法界無分別故。能淨於念如所聞法不忘失故。能淨於意永不繫屬諸魔黨故。能淨於行觀察甚深諸法界故。善男子。菩薩住是陀羅尼已。隨說音聲所至之處。身之光明亦如是照。善男子。是陀羅尼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無盡器陀羅尼者。菩薩住是陀羅尼已。說色無常不可窮盡。說色是苦亦不可盡。說色無我說色如沫。如幻水月夢響影焰。亦不可盡。說色無性亦不可盡。說色無相空不可說。不可願求不可造作。不生不滅。非是過去未來現在。非內非外非淨非穢。非我我所非去非來。非對非礙非一非二。非是眾生亦非壽命。亦非丈夫非貪瞋癡。非有非無非漏非無漏。非有為非無為。非盲非聾非跛非躄。非狂非亂非草木石。非樹非地。非水火風。非捨非宅非城非郭。非大村落非山。非圓非方非四大造。非作非受非聲非聞。非是可說。十二因緣不可窮盡。非常非斷。無業無果非陰入界。非住欲界色無色界。非同非異亦非煩惱。非淨非污非平非曲。菩薩摩訶薩說色如是不可窮盡。善男子。是無盡器陀羅尼者。有無量無邊不可說分。分此一分以為千分。我於如是千分之中。唯說一分猶不能盡。無量際陀羅尼者。際者所謂常見斷見。無量者謂十二因緣。際者所謂無明行識。乃至老死眾苦聚集。又無量者所謂生死。又復際者謂無始終。又復際者謂無取捨。又復際者無出無滅。又復際者無污無淨其性淨故。又復際者所謂可見。又復際者所謂名色。又復際者有為無為。又復際者。所謂三世內外業果。無業無果善及不善。有漏無漏業及煩惱。我以無我生死涅槃。善男子。夫無量者所謂微塵。際者所謂地水火風。是名無量際陀羅尼。菩薩住是陀羅尼已。無量劫中為眾說法。而其所說字句義味不可窮盡。是陀羅尼成就如是無量功德。大海陀羅尼者。善男子。猶如大海。四天下中所有諸色。眾生卉木藥樹穀子。日月星宿雲氣雷電。國邑聚落城郭殿堂園池山河。如是一切諸種種色悉於中現。菩薩住是陀羅尼已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身口意業。各各於是菩薩身中一一印現。十方世界所有眾生所有口業。悉於菩薩口中印現。是故菩薩有所言說皆悉真實。印者名無所有。謂諸法無有覺觀。無說無邊無作無貪。是名第一真實之義。復有遮印遮之言眼。眼即無常可淨可見。復有那印那之言名。一切諸法流布故名真實無名。復有邏印邏之言世。一切世間屬愛無明。復有陀印陀之言十。佛具十力能化眾生。復有波印波之言五。如來遠離除滅五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殺印殺之言六。如來真實了知六入故。能調伏一切眾生。復有殺印殺之言六。如來具足六念處故。得大自在。復有殺印殺之言六。如來具足六神通故。能以神通教化眾生。復有婆印婆之言左。如來世尊離左道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多印多之言實。如來善覺真實之性故名正覺。復有耶印耶之言彼。如來等知此彼平等。復有婆印婆之言結。如來遠離諸煩惱故名阿梨呵。復有闍印闍言生老。如來已過生老之分故名世尊。復有曇印曇之言法。如來說法清淨無垢。復有奢印奢之言奢摩他。如來成就修奢摩他。復有佉印佉之言虛空。如來知見一切諸法同於虛空。復有迦印迦言苦行。如來遠離一切苦行。復有婆印婆之言實。如來所說四真諦者即是真實。復有摩印摩之言道。如來能說八正之道。復有伽印伽之言深。如來所說其義甚深。復有羼印羼之言忍。如來具足忍波羅蜜。復有呼印呼之言讚。如來常讚十方諸佛。復有若印若之言遍知。是故如來名一切智。復有婆印婆之言有。如來已解一切諸有。復有車印車之言欲。如來欲於一切善法。復有波印波之言前。如來常為一切眾生現前說法。復有頗印頗之言果。如來常說四沙門果。善男子。因如是字演說諸法。所有諸字悉於菩薩口業印現。是名大海陀羅尼也。蓮花陀羅尼者。菩薩住是陀羅尼已。所說法處常出七寶淨妙蓮花以為法座。菩薩坐上宣說法化。又復多雨無量蓮花。是諸蓮花亦出種種清淨法音。其音深廣多諸方喻。十二部音。清淨之音。斷煩惱音。爾時菩薩默然而住。是諸蓮花皆能演法。亦出種種無量光明。一切眾生皆見菩薩坐諸花臺施作佛事。是名蓮花陀羅尼也。入無礙門陀羅尼者。菩薩摩訶薩說一法時無有罣礙。若說二法三法四法。乃至百千無量無邊恆沙等法。如四天下微塵等法。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法。乃至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微塵等法。於字句義亦無罣礙。是名入無礙門陀羅尼也。四無礙智陀羅尼者。所謂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東方無量世界眾生有問法者。菩薩隨以法無礙答。南方無量世界眾生有問義者。菩薩隨以義無礙答。西法無量世界眾生有問辭者。菩薩隨以辭無礙答。北方無量世界眾生問樂說者。菩薩隨以樂說智答。是名四無礙智陀羅尼也。佛瓔珞莊嚴陀羅尼者。若有菩薩獲得如是七陀羅尼。其頂髻上有佛像現。其色真金有大光明。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爾時菩薩身口意等悉作佛業。其所思念如佛所念。菩薩具足如是佛業。能知大眾種種之心。知已隨意而為說法。若一日若二日。乃至無量百千萬歲。不能盡其所知法門文字句義。又復具足四種智慧。何等為四。一者知眾生心。二者知諸字句。三者知所說無盡。四者知於真實。菩薩具足如是四智。能調眾生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名佛瓔珞莊嚴陀羅尼也。善男子。是八陀羅尼其分無量。於是分中分其一分以為千分。於是分中唯說一分猶不能盡。是陀羅尼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爾時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即說頌曰。  如來說八陀羅尼  若有菩薩具得者  能解諸經種種義  其辭句義不可盡  具足善業得妙聲  能令無量世間聞  眾生聞已修善法  修已獲得於解脫  無量劫中說無法  因一法根說無盡  亦因一字解多義  是名如來說際持  人中牛王斷二際  說中道義無有邊  具足智慧平等觀  雖成是持無得者  四方色等現大海  一切字印印菩薩  說法之時無障礙  成就大海陀羅尼  坐寶蓮花演說法  亦雨蓮花散大眾  蓮花亦說無量法  是名寂靜蓮花持  說於一字無障礙  無量字中亦如是  說無量義無有滯  具足如是無礙持  說法深義無有盡  辭及樂說無有邊  能破眾生疑網心  獲得無上智總持  頂髻常出如來像  身口意業佛無異  若具如是八持者  窮劫讚歎不可盡  具足是八陀羅尼  處世不污如蓮花  在世最高如須彌  不可稱計亦如是  世邪不動亦復然  是人具足如是持  能壞世道諸邪見  猶如師子獸中吼  若得無上陀羅尼  能達世間清淨行  能增無量諸善法  亦能教化多眾生  具足如是陀羅尼  能壞眾生無明闇  作大光明如朝日  亦能除破諸黑闇  說法無礙如虛空  為眾生行如猛風  施於法藥壞煩惱  如世良醫救病者  若得具足無上持  有讚功德不能盡  能作清涼如秋月  增長善法亦如是  菩薩成就如是持  能化無量諸眾生  若具如是陀羅尼  獲得自在如大王  能化眾生於大乘  能施法財破貧窮  能降法雨如龍王  摧滅煩惱如惡雹  若得如是陀羅尼  能化眾生於菩提  不能說過如帝釋  字義不盡如虛空  若得成就陀羅尼  一切大眾樂見聞  其意不散常在定  修集無量慈悲心  清淨梵行遊神通  是四皆如大梵天  若得成就陀羅尼  即能供養十方佛  了了觀見十方界  於其世界化眾生  若具如是陀羅尼  即得具足佛功德  常為十方佛所念  亦如父母念一子  若有菩薩得是持  能讚功德無量鬘  具足成就戒念慧  能解眾生心所行  若得成就陀羅尼  無有憍慢及慳貪  善知方便調眾生  修集慈悲壞煩惱  若得成就陀羅尼  煩惱不污如虛空  善解眾生隨意語  亦能隨意演說法  若具如是陀羅尼  悉能了知眾生根  能解眾生種種解  隨其所解而說法  隨對治門為說法  三十七品調眾生  若得如是陀羅尼  修奢摩他無有邊  若得如是陀羅尼  具足六度如諸佛  了知一切煩惱界  通達寂靜而壞之  身口意業悉寂靜  行住坐臥亦如是  若得成就如是持  無復煩惱諸習氣  得淨法身無有邊  非生所生常化生  身口意業隨智行  所有定念亦如是  若得成就如是持  有讚歎者不能盡   爾時世尊讚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久得是陀羅尼。是故能善分別解說所有無量功德之義。不但今日。已於過去無量佛所亦作如是分別解說。善男子。過去無量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淨光明。世界名淨劫。亦名淨純。淨琉璃以為世界猶如明鏡。地平如掌。所有林樹七寶所成。妙寶蓮花大如車輪。清淨鮮潔人所樂見。其土人民悉處七寶樓殿堂閣如天無異。貪慾恚癡漸已經微。土無日月唯有佛光。青蓮花開則知是夜。赤蓮花敷則知是晝。時彼佛有六萬百億大菩薩僧。出家之人不可稱計。皆悉志樂無上大乘。世界乃至無二乘名。一切皆是不退菩薩。其佛壽命具足半劫。人之與天無有差別。在地為人處空為天。無有王者除佛法王。其土人民無有宗事。諸天邪神及歸依者。亦無女身毀戒之名。具足三戒。何等為三。一從戒戒。二從心戒。三從慧戒。發菩提心厭悔生死名從戒戒。修三昧慧名從心戒。修集智慧得大智慧名從慧戒。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光頂。從坐而起頭面禮足。右遶恭敬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所言陀羅尼者。雲何名為陀羅尼也。菩薩住何陀羅尼中。能持一切諸佛名號。為諸眾生分別解說。佛言。善男子。有陀羅尼名曰寶炬。菩薩住是陀羅尼中。能持一切諸佛名號。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隨諸眾生種種語言。光頂菩薩復白佛言。唯願世尊分別廣說。我等聞已當得修持。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心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遠離一切諸煩惱  清淨無垢猶真實  其心能作大光明  是名寶炬陀羅尼  身口意業悉寂靜  猶如秋月之明淨  修集大慈心平等  是名寶炬陀羅尼  其心無有諸覺觀  悉得遠離於二見  亦非有想非無想  是名寶炬陀羅尼  具足成就念意慧  能入無上大法門  清淨無垢如虛空  是名寶炬陀羅尼  遠離三種塵勞垢  成就三種清淨慧  已於三有得解脫  是名寶炬陀羅尼  能悉破壞貪恚癡  亦得遠離煩惱濁  除滅無明諸邪闇  是名寶炬陀羅尼  眾生音聲上中下  一切悉能了了知  能隨眾生意說法  是名寶炬陀羅尼  具足甚深無量義  亦復具足諸字句  遠離於我及我所  是名寶炬陀羅尼  具足成就四依法  亦復具四無礙智  其心常在於四禪  是名寶炬陀羅尼  能廣分別第一義  具足而得四梵行  修集具足五神通  是名寶炬陀羅尼  受持專憶四念處  精進獲得四正勤  莊嚴成就四如意  是名寶炬陀羅尼  成就五根及五力  一切邪風不能動  修集無上七覺分  是名寶炬陀羅尼  成就定慧二翅翼  遊翔平坦八正路  趣向無上智解脫  是名寶炬陀羅尼  能踐菩薩之道地  及住無上真解脫  永斷一切煩惱習  是名寶炬陀羅尼  能作無量大光明  猶如世間之日月  能淨三種清淨眼  是名寶炬陀羅尼  能淨一切諸煩惱  亦得遠離諸魔業  觀察五陰味過咎  是名寶炬陀羅尼  善知調伏諸眾生  永離六根之因緣  為眾說法令得念  是名寶炬陀羅尼  住於如是陀羅尼  能到十方佛世界  見佛至心聽受法  亦能廣說如是法  既聞法已至心持  能為眾生說字義  以大念力因緣故  能解諸佛微妙語  能說無常苦無我  諸法悉從緣得果  了了觀察諸法界  是名寶炬陀羅尼  成就樂說無礙智  三明三慧亦如是  若有住是總持者  乃能得八解脫義  佛說無量陀羅尼  悉來攝在此持中  若得如是陀羅尼  是名成就無量持  若入無量諸禪定  及得無量諸神通  皆由如是總持力  是故名為持中王  如四大海無障礙  一切河泉皆投之  諸法眾流亦如是  皆悉歸趣是持海  得身無邊意無盡  能廣分別說法界  成就無量功德者  乃能獲是陀羅尼  若得如是微妙持  即得三十二相好  其色殊勝上種性  多饒財寶得自在  於諸有中得無生  能廣分別諸法義  安住不動不退地  皆由得是陀羅尼  菩薩若欲修菩提  當修如是陀羅尼  得是持已修道易  能演說法調眾生  於無量劫說法時  字義二法不可盡  能淨眾生諸煩惱  以得如是陀羅尼  能轉無上正法輪  能令眾生脫眾苦  能進眾生無上道  以得如是陀羅尼  若有眾生千萬口  一口而有千萬舌  不能宣說成持者  所得無量之功德   善男子。爾時淨光明佛說是法時。光頂菩薩及與三萬二千菩薩悉皆獲得是陀羅尼。善男子汝知。爾時光頂菩薩。豈異人乎即汝身是。是故汝今能廣分別是陀羅尼。是大眾中得是持者汝最第一。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慧聚。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得寶炬陀羅尼。得已不失。能以此法調伏眾生。善男子。若有菩薩安住慧根造作慧業。如是菩薩能得是持。得已不失。能以此法調伏眾生。慧聚菩薩復作是言。善哉世尊。唯願演說。雲何慧根。雲何慧業。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心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未聞智慧而得聞之是名為根。聞已廣說名之為業。始觀諸法名之為根。觀已廣說名之為業。初觀善根名之為根。轉以化人名之為業。觀不放逸名之為根。轉以化人名之為業。調伏自心名之為根。調伏他心名之為業。住於寂靜名之為根。淨身口意名之為業。知於一乘名之為根。為眾生說名之為業。修奢摩他名之為根。具三種慧名之為業。修三解脫名之為根。證得三慧名之為業。修四念處名之為根。不念於念名之為業。修四正勤名之為根。離煩惱性名之為業。修四如意名之為根。知無如意名之為業。修集信心名之為根。放捨一切名之為業。修無所畏名之為根。能廣說之名之為業。修集三昧名之為根。知定次第名之為業。修集智慧名之為根。知一切法名之為業。莊嚴菩提名之為根。得菩提時名之為業。證苦習道名之為根。證盡滅時名之為業。不依不了義名之為根。依了義經名之為業。初聽受法名之為根。依止其義名之為業。不依於人名之為根。依止於法名之為業。見法無常名之為根。法無生滅名之為業。知諸法苦名之為根。知法無作名之為業。知法無我名之為根。知法性淨名之為業。知涅槃淨名之為根。知法本淨名之為業。聞義不畏名之為根。依止於義名之為業。聞真不怖名之為根。依止真法是名為業。知字不畏名之為根。知已樂說名之為業。聞說如來無礙智力。不生怖畏名之為根。依止如來無礙智力名之為業。生法二緣名之為根。無緣之慈名之為業。憐愍眾生名之為根。能為壞苦名之為業。思善得喜名之為根。心不著法名之為業。無愛恚捨名之為根。無一無二名之為業。念佛名根。念於法身名之為業。念法名根。知法性淨名之為業。念僧名根。知僧無為名之為業。念戒名根。知無持者名之為業。念施名根。能捨煩惱名之為業。念天名根。獲得淨天名之為業。聞已思惟名之為根。不著世間名之為業。知本無今作名之為根。無作無受名之為業知。於涅槃名之為根。得大解脫名之為業。自利名根。自利利他名之為業。受持八萬四千法聚名之為根。通達其義名之為業。能演說法名之為根。解無明等名之為業。勸諸眾生於菩提道名之為根。勸修智慧方便不退名之為業。不畏諸有名之為根。願生諸有名之為業。從聞得忍名之為根。思惟得者名之為業。隨意得忍名之為根。因不生得名之為業。餘一生在名之為根。最後邊身名之為業。坐菩提樹名之為根。了知諸法名之為業。說是慧根慧業之時。一切十方諸佛世界。及此寶坊六種震動。爾時慧聚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十方世界及此虛空七寶坊庭如是震動。善男子。是慧根慧業。亦是過去諸佛所說。是故此地為大震動。爾時具足四無礙智菩薩白佛言。世尊。何四緣故慧聚菩薩名之為聚。佛言。善男子。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功德藏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土名善生劫名無垢。其土眾生一切純善。爾時佛有三萬二千大菩薩眾。八萬四千聲聞大眾。爾時世尊欲試菩薩。以百億事問諸菩薩。諸善男子於是眾中誰能解說如是等義。其中有言我當思惟。經一月日乃能解之。或復有言我過半月。復有言曰我過七日。或言我過一日一夜乃能解之。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念意。白佛言。世尊。我今不起此坐能解是義。爾時菩薩於大眾中師子吼已。其地即時六種震動放大光明。勸諸地神乃至阿迦尼吒諸天。一切悉來詣如來所。爾時大眾所坐之處。縱廣滿足百萬由旬。念意菩薩。見諸大眾悉以集會。以神通力智慧念力。陀羅尼力四無礙力。無所畏力佛神力故。於是百億一一事中解百億義。不豫思惟無有停滯。說是義已。是大眾中六萬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四萬眾生得無生忍。從地神諸天乃至阿迦尼吒天。一切悉聞說法之聲。善男子汝知。爾時念意菩薩豈異人乎即慧聚是。以是因緣名為慧聚。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聞說法故名為根  演說法故名為業  思惟諸善名為根  解說深義名為業  如法而住名為根  隨意說法名為業  修奢摩他名為根  具三種慧名為業  四種念處名為根  四正勤法名為業  信等五根名為根  信等五力名為業  七菩提分名為根  八正道分名為業  不依止字名為根  依止於義名為業  不依於人名為根  依止於法名為業  不依不了名為根  依止了義名為業  不依於識名為根  依於智慧名為業  了知無作名為根  通達無生名為業  生法二慈名為根  無緣之慈名為業  無所畏懼名為根  能宣正法名為業  六思念處名為根  六念之義名為業  能自利益名為根  自利利他名為業  受持正法名為根  能為人說名為業  餘一生在名為根  最後邊身名為業  若菩薩心得不退  即解了知慧根業  能得無生之上忍  能開無上菩提門   爾時陀羅尼自在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佛所說法不可思議。無上菩提亦不可思議。何以故。非字說故非字攝故。如來所說無量無邊故。入無量無邊法門故。十二因緣深難解故。著二法者不能知故。利智之人漸漸知故。非是六情所知見故。亦非二乘智境界故。世尊。如是菩提悉是一切諸法之印。不可造作猶如虛空。非是屋宅離屋宅故。知一切行一切眾生所有因果。一切智慧廣大無邊。莊嚴一切無量善法。能為善法而作應器。能以神通顯示於人。住二道者示以無二。示一切佛平等無差無字無義。不可宣說不可聽聞。能示眾生三寶正聚。及三脫門解脫三界。示三種慧金剛定因。住於一切諸佛正法。悉聞一切諸佛智慧。利一切眾亦能宣說一切諸佛。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作如是讚歎菩提所有功德。得聞如是方等經典。受持讀誦書寫演說。是名能報諸佛之恩。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說得無量功德。善男子。一切十方諸佛世界滿中七寶以獻如來。若有人能受持是經。書寫讀誦解說其義。所得福德無有差別。爾時世尊告諸菩薩。善男子。於此眾中誰能於我滅度之後。護持如是無上菩提。廣說是義令法久住。爾時眾中有諸菩薩及諸天人各六萬億同聲而言。我等能於如來滅後。護持如是無上菩提。廣說是經令法久住。唯願如來加之願力。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我實同十方佛  永渡生死大苦海  如是功德無上法  應當久住無毀滅  若我無量世修慈  真實為於諸眾生  觀眾平等無有二  是故正法得久住  若我具足二莊嚴  無量世中利眾生  以是二法化眾生  是故正法得久住  若能破壞煩惱結  並及除滅諸邪見  具足一切諸善法  故能善發是願力   善男子。不獨汝等一切人天一切魔梵。於我滅後悉能護持如是正法。善男子。虛空可作色。色可同虛空。我願神通力不可得令異。爾時四天王作如是言。若有人能於佛滅後。受持是經讀誦書寫解說其義。我等常當隨逐守護。諸梵天言。我等當捨禪定妙樂守護是人。兜率天言。我等亦當守護如是持經弟子。時魔波旬復作是言。世尊。若有人能受持是經。我於其人終不造作魔業魔事。功德藏天子言。世尊。一切諸佛所得菩提悉在是經。若有人能受持讀誦書寫解說。當知是人即得菩提。彌勒菩薩言。世尊。我當於彼兜術天上。廣宣如是無上經典。大德迦葉復作是言。世尊。我聲聞人智慧雖微。應當任力受持讀誦宣說其義。阿難復言。世尊。我於此經真實受持。乃至不失一字一句。如佛口出無有異也。若有眾生發菩提心。我亦能為是人廣說。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悉能於我滅後。護持正法不令毀滅。善男子。若有眾生求於大乘。未得法忍受持是經。當知是人不過七佛便得授記。若聲聞人有受持者。彌勒成佛在初會中。若緣覺人有受持者。於我滅後得成道證。說是法時。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眾生成就忍辱。無量眾生得不退心。無量世界六種震動。十方世界諸來菩薩。以好香花伎樂幡蓋供養於佛。鹹作是言。我等來此七寶坊中得大善利。若我脫有少福德力。願以此力令釋迦如來久住於世。如是正典流布遍滿十方世界無有毀滅。若有優婆塞優婆夷等持是經者。令離一切憂愁怖畏無諸病苦。爾時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言。世尊。今所說法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一切邪法不能傾動。乃是一切善法之本三乘根栽。復是一切諸法初門。若有眾生來問我言。是法何名雲何受持。當雲何答唯願說之。佛言。善男子。是名大悲說大悲法。名如來業受菩薩記。當如是持。說是經已。人天大眾歡喜頂戴信受奉行。◎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寶女品第三之一   爾時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師子座上。與諸大眾圍繞說法。爾時會中有一童女名曰寶女。即從坐起。右手執持白真珠貫。而作是言。若我真實能於十方無量世界。受持如是大集正典。讀誦書寫演說其義廣流布者。願此珠貫著佛頂髻及諸菩薩。說是語已即擲珠貫。以佛神力及以誠言。珠貫即在如來頂上。亦遍一切諸菩薩首。而諸菩薩各各自於首貫珠中。見其來世成佛之時所有世界菩提之樹。眾生調伏及往願力了了見知。見已各各生奇特想白佛言。世尊。是寶女者。雲何乃有如是無量大功德也。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所有誓願。今於一念悉見了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實如所言。是寶女者已於過去九萬六億那由他佛。種諸善根發大善願。所生之處常得真實。是故是女凡所思念言無虛發。若欲令此大千世界滿中寶花即言而有。若言欲令滿此三千大千世界。種種妙香言已即有。若欲示現種種形色。轉輪王色。四天王色天帝釋色梵天王色。或沙門色婆羅門色。或比丘色比丘尼色。優婆塞色優婆夷色。如言即得。若風災起時轉為火災。火災起時轉為水災。水災起時轉為風災。如言即轉。若有魔王將諸兵眾。執持刀杖弓弩箭矢鉾槊戈楯。欲令轉變成寶花者。如言即成。若於空曠無水多乏。為諸眾生發大誓願。其中即有城邑聚落。人民大小漿水無乏。若願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諸色如如來色。即如其言成佛妙色。若言一切所有大眾悉住虛空。言已即住。善男子。若是寶女。欲於此處虛空之中。遍聞十方諸佛所說。如言即聞。善男子。寶女童女成就如是無量無邊諸大功德。爾時寶女即於佛前說偈歎曰。  我今成就大寶聚  故能讚歎無上尊  遠離一切諸煩惱  具足大寶助菩提  如來具足無上寶  大光能照無邊世  無上寶幢佛世尊  我今獻寶以供養  車□□□駝□駒□□□□□紐□□襯捊 以如是寶供養佛  為令眾生成菩提  世尊身光勝諸寶  眾生樂見無疲厭  處在一方見十方  令眾各見前有佛  有見如來身行住  或見坐臥及說法  或見默然無所宣  或見入定修智慧  如來一一毛孔光  能照十方諸世界  光明清淨最無上  猶如秋月淨蓮花   爾時寶女偈讚佛已復作是言。世尊。我今於此大集經中欲少問義。如來若許乃敢諮啟。佛言。善哉善哉寶女。隨意發問。若有疑網我當為汝而除滅之。爾時寶女即白佛言。世尊。雲何實語雲何為實。雲何法語雲何為法。佛言。善哉善哉至心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寶女。菩薩摩訶薩有三種實。何等為三。一者不誑諸佛。二者不誑己身。三者不誑眾生。雲何名為不誑諸佛己身眾生。寶女。若有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貪著聲聞辟支佛乘。是則名為欺誑諸佛己身眾生。雲何不誑。寶女。若有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若在地獄受大苦惱。若遇魔業邪見同止。若生惡國起惡煩惱。身遇刀槊斫刺燒炙。於如是時終不捨離菩提之心。不休不息不畏不悔。令菩提心遂更增廣。為諸眾生受大苦惱。見受苦者心更增廣。勤修精進欲得菩提。不為邪語之所誑惑。一切邪風不能傾動。是名菩薩不誑諸佛己身眾生。寶女。若有菩薩不誑諸佛己身眾生。是名菩薩真實之實。寶女。不誑諸佛復有四事。一者其心堅固。二者住於至處。三者具足勢力。四者勤修精進。不誑己身亦有四事。一者淨心。二者至心。三者不誑。四者不曲。不誑眾生亦有四事。一者莊嚴。二者修慈。三者修悲。四者攝取。寶女。是名菩薩第一之實。菩薩實者。初發願時不捨眾生。復次寶女。菩薩實者。不多語守護語。不粗語真實語。若在獨處大眾王邊發言誠實。非為財物而故妄語。非為自在而故妄語。若有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尚不為之而生妄語。況復小事而妄語也。寶女。如是實者。有三十二淨。何等三十二。一者慚語。二者功德語。三者愧語。四者柔軟語。五者不虛語。六者無譏呵語。七者不貪著語。八者不畏語。九者閉諸惡道語。十者開諸善道語。十一者聖行語。十二者慧行語。十三者內淨語。十四者外淨語。十五者樂受語。十六者樂聽語。十七者不澀語。十八者微妙語。十九者分別語。二十者妙音語。二十一者純善語。二十二者不誑語。二十三者不熱語。二十四者歡喜語。二十五者自勸喻語。二十六者勸喻他語。二十七者不失語。二十八者安隱語。二十九者福田語。三十者如佛語。三十一者實圍遶語。三十二者淨口語。復次寶女。菩薩實者。凡所言說口意相稱。雲何名為口意相稱。修集施故獲得菩提。非因慳貪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稱而語。能施一切名之為實。修集淨戒獲得菩提。非因毀戒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稱而語。如戒而住名之為實。修集忍辱獲得菩提。非因瞋恚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稱而語。具足修忍是名為實。勤行精進獲得菩提。非因懈怠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稱而語。修精進故名之為實。修集禪定獲得菩提。非因亂心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稱而語。修集定心名之為實。修於智慧獲得菩提。非因愚癡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稱而語。修智慧故名之為實。三十七助菩提之法。四無量心亦復如是。復次寶女。夫真實者所謂聖行。聖行者苦無常行。又復聖行。所謂知苦遠集證滅修道。知於五陰無出生相。是名知苦。五陰因者。所謂愛結畢竟遠離。不貪不著。不讚不求。不去不來。是名離集滅一切相。然其滅時無一法滅。不平等法作平等法。是名證滅觀。奢摩他。毘婆捨那。其相平等。無覺無觀無有平等。無繫無取無作無變。是名修道真實了知。如是等諦又能分別廣說其義。是名菩薩摩訶薩實說是真實法。時十千菩薩得真實忍。寶女。法語者。凡所演說依法而語。觀法念法奉行於法。行至處法求法欲法樂法修法。法幢法杖莊嚴法器。法燈法明。法念法意。法有法疑。莊嚴瓔珞法床法儀。法護法財法無窮盡。廣大無邊。法事法身法口法意。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如是等法。是名法語。法者真實之語守護法語。教人供養父母和上耆舊有德。讚歎菩提及菩提道。令人不捨菩提之心。至心繫念不忘菩提。不離莊嚴修菩提法。親近賢聖善知識等。修集信心專念聽法。慕求正法勤於精進。不貪著法知恩報恩。樂於寂靜不斷聖種。教化頭陀勤行十善。讚歎惠施一切善法願向菩提。至心受持清淨戒律。修集忍辱。除去懈怠。修淨禪定。智慧方便。慈悲喜捨。修四真諦趣向於諦。四無礙智得大神通。隨順法施修四念處。乃至修集八聖道分定慧二法得智解脫。如法解脫聲聞緣覺菩薩諸乘。讚說一切所有福德。當觀十二甚深因緣。分別空門無相無願無所畏懼。說五陰如幻如化。說十八界如虛空相。說諸入性同於空性。常說七財六念六敬。解說具足六波羅蜜。說六常行修六神通。具足五眼說第一義。流布世間成就業語。一切眾生其心平等讚歎佛語。寶女。若有菩薩具足如是法語。口終不說我語。不說眾生語。不說壽命語。不說士夫語。不說斷語不說常語。不說有見語不說無見語。不說兩斷語。不著中語不說聚語。不說滅語不說諍語。不說偏語不覺知語。不顛倒語。不增疑心語。不逆法語。觀法界語破憍慢語。說法菩薩如法而住。如法而說實語法語不斷語不折語。說法菩薩一切世間不能共論見者怖畏。法語菩薩能演說空無相無願。不著三界及以諸有。不從他乞。無心意識。無有塵垢無明無闇。不繫屬他不繫屬自。無有高下。不雜一切境界因緣。清淨寂靜無有導首。難知難覺不可思惟不思惟行。清淨智者。乃能知之。無受受者永斷諸受。過於三世不滅無滅相。不生無生相。無有豐儉。無生無斷。無增無減。無當有無已有。非修非見。非魔見非真實見。非相非非相。非一相而亦一相。非有屋宅遠離屋宅。非近非遠非離非別非縛非解。非有漏非無漏亦非相似。非苦非樂非具足非不具足。非名非色非著非脫非破非完。雖非金剛不可壞相真實如爾。非近非遠無色無因。亦非頑嚚非此非彼。非內非外非自非他。非見非聞非憶非忘。非識非知非識境界非知境界。寶女。是名為法。若能廣說如是等法。是名說法。復次寶女。法語菩薩不與一切世間諍競。不輕不慢於他未學。心不輕笑不生高心。不自讚歎不謗他說。不以飲食為他說法。不遮他善令生疑惑。見他犯罪終不說之於他法中不生輕賤。不遮止他所修行法。凡所說法。不離於空無相無願。終不分別一切法界。不動法界不動實性。不依字識人不了義。雖不依止亦不誹謗。於自他眾不生分別。亦不誹謗十二因緣。非在世間淨於世間。非法淨法無貪無慳。無有毀戒不捨破戒。無瞋無妒無有懈怠。不失道心不忘菩提。為欲莊嚴無上智慧。不休不息心不生悔。於他法中心無妒嫉。不以著於非修多羅謗修多羅。毘尼摩耶亦復如是。於正法所終不見非。不因於慢而增長慢。不謗因果及業果報。於正法中心無退轉。知恩念恩報之不忘。終不懷抱瞋恨之心。不著我見不嫉他利。於怨親中無有二想。得他譏刺終不報之。不作兩舌鬥亂彼此。不懷諂曲顯異惑眾。不為他喜受菩薩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式叉摩那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優婆塞戒優婆夷戒。住空閑處思惟寂默。勤心受讀十二部經。不為勝他故受持守護如是等戒。不為供養現作知足。不為顯他不知足故自修知足。不信諸佛無上菩提。他之所作。不造惡業邪惡活命。不捨七財不貪於食。不斷聖種。不誹謗他不自讚歎。於佛法中不作數量。讚歎大乘心無厭足。是名法語。◎爾時世尊復告寶女。菩薩義者雲何名義。所謂信心修莊嚴時無有虛誑。為欲莊嚴一切善根。至心專念修行善法。破眾生疑不求果報。施諸眾生安隱快樂。護持禁戒不失忍心。勤修精進增長善法。修寂靜定攝諸散亂。具無上智破無明闇。修集慈心等諸眾生。修集悲心隨眾所作親往營理。修集喜心施眾法喜。修集捨心不觀苦樂。捨財法已心無悔吝。所言柔軟壞眾噁心。利益於他具足甚深。修行同事勸發大乘。以是四攝調伏眾生。見一切行皆是無常苦空無我。淨諸煩惱。依止於義不依於字。依止於智不依於識。依了義經捨不了義。依止於法不依於人。說義無礙無有窮盡。而於法界無所分別。說辭無礙獲得解脫。說樂說無礙如法而說。莊嚴惠施不知厭足。莊嚴於戒善願成就。莊嚴多聞如法而作。莊嚴功德具足相好。莊嚴智慧知諸眾生上中下根差別之相。莊嚴於定為心清淨。莊嚴於智得三種慧。修四念處為心不散亂。修四正勤為得善根。修四如意往來諸方。修集五根辯分別句。修集五力為壞煩惱。修七覺分為知諸法。修八正道不為惡動。修集神通為不退失。菩薩摩訶薩解如是義。是名為義。若有菩薩能說是義。是名說義。復次寶女。又復義者。修集空定壞諸有法。修集無相壞諸法相。修集無願不求三界。若能演說如是三空。是名說義。一切諸行不可修行。是名為義。菩薩說是不可修行。是名說義。斷一切生是名為義。菩薩若說諸法無生。是名說義。諸有無出是名為義。如是說者是名說義。四真諦者名之為義。如是說者是名說義。無我我所名之為義。如是說者是名說義。字不可說名之為義。如是說者是名說義。真實之義名之為義。如是說者是名說義。一切菩提之法。不可稱計。是名為義。菩薩摩訶薩。如是說者是名說義。多聞之人如法而作。是名為義。如是說者是名說義。一切諸乘大乘為最。是名為義。能如是說是名說義。復次寶女。無所分別名之為義。無有眾生。亦無受命。一味不動不盡。一事不生不出。不來不去不滅不二。不可觀見。無有造作。無為無作。心不諂曲。三世平等。三分無差。不失不得。不熱不冷。不淨不穢。不行如爾。不取不捨。非道示道。非常非斷。亦非中道。不瞋不濁。不觀於法及以非法。非一切字音聲辭語。無心意識。於貪瞋癡不生分別。一切諸法作相有相。空無相願是三即空。真實入法等與不等皆悉平等。因於智慧獲得解脫。寶女。菩薩若能如是具義。是名為義。說如是義是名說義。寶女。雲何菩薩說於毘尼。佛說毘尼凡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犯毘尼。二者煩惱毘尼。雲何為犯。雲何毘尼。犯已尋覺不善思惟。因於無明顛倒虛妄欺誑煩惱。著我眾生疑心。不得解脫。掉悔憍慢放逸寡聞。因如是等是名為犯。若破疑心獲得解脫。得解脫故見有犯處。即是非處亦非非處。非身口意。不取不捨不可睹見。非是身作及心口作。若是三作即是滅法。若是滅法。誰作誰犯如犯。一切諸法亦復如是。諸法無根無作無處。若能破壞如是等疑。是名為淨。是名不熱。隨師教作。是名有信。是名有定。是名毘尼。雲何煩惱。雲何毘尼。十二有支。所謂無明乃至老死。是名煩惱性。能調伏一切煩惱。是名毘尼。何以故。空無相願能調諸法。若法是空無有性相不可願者。雲何而有貪恚癡等。無作能調一切諸法。若一切法不可作者。雲何而有煩惱諸結。一切諸法從因緣生。若從緣生雲何可見。見如是等十二有支。亦知煩惱及煩惱相。若是空智能觀菩提。即以此空空於煩惱。若能觀察如是平等。是名毘尼。若能如是演說義者。是名菩薩能說毘尼。若是毘尼能知我者。即是了知煩惱毘尼。雲何名為知我毘尼。謂觀無我觀於我性。知我淨我實。知我分別我空我修。知我不動不說不著不生不滅。若能如是知於我者。即是了知煩惱毘尼。若實無我而作我想。於無煩惱作煩惱想。亦復如是若我本無煩惱亦爾。若有具足毘婆捨那。則能如是觀察了知。是名知我煩惱毘尼。煩惱者非過去未來現在。若能不作不念不求。是名知於煩惱毘尼。毘尼亦非去來現在。如心非色。非內非外。亦非中間。煩惱亦爾。非色非內外及以中間。何以故。無覺知故。無諍競故。無清淨故。無造作故。若能如是知諸煩惱。不出不滅是名了知煩惱毘尼。寶女。菩薩若得如是等知煩惱毘尼。亦為眾生說如是法。是名菩薩演說毘尼。說是法時。十千菩薩得無生忍。爾時寶女心大歡喜。前白佛言。世尊。如來所說真實法義。及以毘尼不可思議。若有菩薩能如是說。是人則能實知實見。爾時舍利弗語寶女言。汝今已具如是等法。能演說不。寶女答言。大德舍利弗。實名無貪無貪即義。如是義者即不可說。不可說者即是毘尼。大德。若如是者雲何可說。復次舍利弗。實者即滅滅者即法。法者即淨淨者即義。義者即毘尼。如是等法無有文字。若無文字雲何可說。大德。實者即如如者即法。法即無二無二即義。夫無二者亦不可調。若不可調雲何名調。如是等法悉無所有。若無所有雲何可說。舍利弗言。汝今成就何等寶故。立如是名名寶女耶。答言。大德。有三十二菩薩寶心。如是心中悉無聲聞辟支佛心。何等三十二。一者發心為度一切諸眾生故。二者發心為令佛種不斷絕故。三者發心為持佛法不滅盡故。四者發心守護僧故。五者發心為施眾生聖法之樂。六者發心為諸眾生修集大慈。令眾遠離煩惱諸苦。七者發心修集大悲舍內外物。八者發心護持禁戒調毀戒故。九者發心修忍破壞不忍。憍慢噁心顛心醉心狂心放逸自在心故。十者發心精進為破懈怠畏退悔心調伏懈怠諸眾生故。十一者發心修定為破亂心狂心妄念。為令眾生獲得四禪及八解脫。調伏欲界諸眾生故。十二者發心修智破一切闇。真實知見入於法界。十三者發心為知眾生平等無二皆一味故。十四者發心為得無貪無瞋利衰毀譽。其心無二安住善法苦樂不動。為如是等護眾生故。十五者發心為得無怖無畏。欲解甚深十二因緣離一切見。十六者發心為欲莊嚴智慧。及以功德無有厭足。十七者發心為欲不離見佛常聞法故。十八者發心為欲如聞而說。十九者發心為得廣大法聚心無食吝。二十者發心為欲讚歎淨戒。如聞而住教化慰喻毀禁人故。二十一者發心為破一切眾生七種慢故。二十二者發心為知一切眾生上中下根。二十三者發心為破諸魔惡業。二十四者發心為施眾生安樂。二十五者發心為欲壞破眾生。所有眾苦心不生悔。二十六者發心為欲具足成就得佛法故。二十七者發心為知有為之法。一切無常苦無我故。如已不離心無厭悔。二十八者發心為樂修集一切助菩提法。二十九者發心為見空無相願。以眾生故而不取證。三十者發心為於雖畏諸有亦護諸有。三十一者發心為於見生死過而不厭悔。三十二者發心為於若近菩提受無上樂捨。是妙樂為眾生故受貧窮苦。舍利弗。是三十二發心之寶。悉無聲聞辟支佛心。是故菩薩名為寶聚。爾時世尊讚寶女言。善哉善哉。汝真實說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而菩提心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不可齊說三十二事何以故。非聲聞寶能得佛寶。非緣覺寶能得佛寶。以菩薩寶能得佛寶。得佛寶已。則得聲聞辟支佛寶。菩薩佛寶。是故菩薩名為寶聚。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寶女所說不可思議。我觀其說。是女似得四無礙智。佛告舍利弗。汝今方謂。是女未得四無礙耶。是女久已成就具足。寶女說法字不可盡。文句義味亦不可盡。時舍利弗語寶女言。仁者今當廣分別說四無礙智。於一切法悉成其事。大德。菩提心者名無礙句。何以故。菩提心中攝諸義故。是名義無礙智。一切法界入菩提心。是名法無礙智。實無文字而說文字。是名辭無礙智。不可說法說不斷絕。是名樂說無礙智。義不可說名義無礙。一切諸法皆如幻相名法無礙。無言說業名辭無礙。於六入界無有障礙名樂說無礙。了達於義名義無礙。樂於寂靜名法無礙。字不合法法不合義名辭無礙。說即是聲名樂說無礙。如來正覺即菩提義名義無礙。菩提義者能生於法名法無礙。法可作句名辭無礙。說已得義名樂說無礙。法義者名義無礙。解脫者名法無礙。演說法相非有法性名辭無礙。分別法界及非法界名樂說無礙。僧即無為名義無礙。諸僧一味名法無礙。和合僧故名辭無礙。說僧功德名樂說無礙。大德。是四無礙遍一切法。時舍利弗言。世尊。是女人者發心已來為久近耶。在何佛邊種諸善根。佛言舍利弗。過去無量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分別見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土名大淨。如兜率天。與菩薩僧七萬六千。一切皆是清淨梵行。得不退轉陀羅尼門。爾時有轉輪聖王。名淨德報王。千世界而得自在。後宮婇女八萬四千。千子具足。其力皆等蓮花力士。爾時聖王。於三萬六千億歲。種種供養佛及菩薩。所謂房舍臥具衣服飲食病瘦醫藥。舍利弗言。世尊不審。彼佛壽命幾時。舍利弗。其佛壽命滿十中劫。時轉輪王。與其後宮眷屬婇女及外人民九萬二千億那由他。齎持種種無量無邊供養之具。往至佛所。以八千億上妙珍寶而散佛上。頭面作禮長跪合掌。口宣是言。世尊。我今所設供養之具。頗復更有殊勝供養勝我者不。時佛答言。大王。有異供養勝諸供養。如是供養於此供養。百分千分萬分百千萬分。不及其一。王言。世尊是何供養。願樂欲聞唯願說之。爾時世尊即說偈曰。  如恆河沙等世界  滿中妙寶持用施  雖有如是無量福  不如憐愍發菩提  無量億等恆沙佛  淨妙花香以供養  如是福德猶不如  發菩提心七步退  如是發心即為施  戒忍精進禪智慧  若為憐愍發大心  其福無量不可盡  上色力財上族姓  是人乃能發菩提  主千世界至梵天  得大自在乃能發  若樂喜發菩提心  如是乃能斷惡有  能為人天開正路  能開八正邪嶮徑  諸根具足不盲聾  皆由至心發菩提  能見十方諸世尊  能聞天上甘露味  若能至心發菩提  是人能破疑憍慢  無量智慧得自在  能為眾生說法界  眾生見之如父母  亦如良醫師友想  能療眾生煩惱病  教誨令趣菩提道   爾時聖王聞佛說是發菩提心所得功德。其心歡喜踴躍無量。與其眷屬內外人民。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我今憐愍於眾生  是故發此菩提心  若欲獲得大自在  不應於此生退轉  生死無量受苦惱  而於自他無利益  寧發於此受大苦  非以不發受安樂  若有眾生發菩提  即得人天聖王樂  亦得寂靜無漏樂  及得無上菩提樂  最上慧忍三昧定  具四無量及六度  三種淨慧六神通  四無礙智大自在  無上十力四無畏  及三念處及大悲  成就具足十八法  如是皆由發菩提  能動十方諸世界  亦知十方眾生心  能度無量諸眾生  皆由發於菩提心   舍利弗。說是偈時。四萬夫人無量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聖王。復於萬億年中。供養彼佛。供養佛已厭世出家。既出家已思惟四句。一者實句。二者法句。三者義句。四者調句。於一億年常思如是四句之義。舍利弗汝知。爾時轉輪聖王。豈異人乎。即寶女是也。舍利弗言。世尊。何業緣故受是女身。佛言。舍利弗。一切菩薩不以女業而受身也。乃以神通智慧之力示女身耳。為欲調伏諸眾生故。舍利弗。汝今實謂寶女菩薩是女身耶。莫造斯觀。何以故。受女身者即是慧力神通之力。舍利弗。是女久已於無量劫中離男女身。如是身者非是過去。亦非未來現在。此身即方便身。是方便身化此世界。九萬二千諸女人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故示現是方便身。爾時寶女語舍利弗。大德。汝今能以女人之身說正法耶。舍利弗言。我於男身尚生厭悔。況女身乎。舍利弗。汝於男身生厭悔耶。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大德。是故菩薩勝諸聲聞辟支佛等。何以故。汝諸聲聞所厭悔處。菩薩於中受樂不悔。聲聞之人不求諸有。菩薩於中甘樂受之。聲聞之人於諸功德生知足想。菩薩之人無有厭足。聲聞之人厭離煩惱。菩薩之人處而不懼。舍利弗言。寶女。菩薩之人有何等力。以是力故心無厭離。寶女答言。大德。菩薩摩訶薩有八種力處之無厭。何等為八。一者慈力。心無礙故。二者悲力。為調伏故。三者實力。不誑諸佛以眾生故。四者慧力。離煩惱故。五者方便力。心不悔故。六者功德力。無所畏故。七者智力。壞無明故。八者精進力。破放逸故。是名八力菩薩具足如是八力其心不悔。舍利弗言。寶女。汝今已具足八力耶。答言大德。言具足者即是顛倒。顛倒者即是二相。二相者即是有為。有為者即無所有。無所有者即是平等。大德。若平等者雲何有力。雲何無力。雲何可說一二之數。大德。一切諸法皆如虛空。而是虛空。不可說內不可說外。不可說明不可說闇。一切諸法亦復如是。若一切法同虛空者。雲何可說有力無力一二之數。大德。菩薩摩訶薩。亦有力亦無力。雲何有力。雲何無力。無煩惱力有智慧力。無慳吝力有惠施力。無破戒力有持戒力。無瞋恚力有忍辱力。無懈怠力有精進力。無亂意力有禪定力。無無明力有智慧力。是故菩薩遠離惡法修集善法。是故菩薩無惡法力有善法力。爾時世尊讚寶女言。善哉善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如是說即是實說。寶女菩薩說是法時。五百菩薩成就忍心。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六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寶女品第三之二   爾時寶女復白佛言。世尊。如經中說。如來具足十神力者。為即十力是世尊耶。為離十力有世尊乎。若即十力是世尊者。是名二法若是二者即是無常。若離十力有世尊者。雲何如來說諸法等。世尊。若一力中具十力者。何故如來不說百力。若不說百。當知一力非十非百。爾時世尊讚寶女言。善哉善哉。如來世尊。非一非二。若非一二。雲何言十。雲何言百。菩薩摩訶薩遠離一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世尊非即十力。非離十力。能說十事。故名如來具足十力。如來雖說如是十力。而一力中具無量力。為流布故說言十力。寶女復言。善哉世尊。唯願廣說如是十力。佛言寶女。至心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求聲聞乘及造惡業。無有是處。以是堅心。得菩提時成就初力。如來成就如是力故。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法輪。如是法輪。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所不能轉。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了知諸業悉是一業。以是力故。了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業業因緣處及以非處。得菩提時成第二力。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了眾生根知已說法。以是力故。得菩提時成第三力。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觀眾生界。觀已隨界而為說法。以觀界故。得菩提時成第四力。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觀諸眾生上中下根。觀已隨解而為說法。以知解故。得菩提時成第五力。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觀至處道。若有為道。若無為道。若聲聞道。若緣覺道。若菩薩道。以觀道故。得菩提時成第六力。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恭敬尊重修諸禪定。為調眾生而說法要。以修集故。得菩提時成第七力。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於過去善根不生誹謗。成就念心不作放逸。不放逸故。得菩提時成第八力。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見未學者不生輕心。自既學已不生憍慢。能施眾生智慧光明。以施明故。得菩提時成第九力。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教諸眾生遠離漏法不令增長。讚歎解脫修無漏道。亦為眾生說無漏道。以修無漏故。得菩提時成第十力。寶女。菩薩修集如是十力。能具如來十種之力。寶女復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修行何法。得四無畏及十八法。佛告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所得妙法不生貪吝。不作是念。若我教彼彼則勝我。於諸眾生其心平等。能舍內外施於一切。觀察法界無種種相。以是因緣。得菩提時成初無畏。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諸遮道法了了而知。以了知故不行不隨如是遮法。亦不稱讚不以教人。知遮道已而遠離之。以是因緣。得菩提時成二無畏。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常修淨道常說淨法。修治莊嚴得淨法故。如是莊嚴亦自修治亦教眾生。以是因緣。得菩提時成三無畏。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終不起於憍慢之心。終不自說我知我見。覆藏功德顯露罪過。以是因緣。得菩提時成四無畏。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失道眾生示以正道。除去道路瓦石惡刺。津途嶮絕施作橋樑。闇冥之處為設燈明。見犯罪者能令調伏。能除眾生所有疑悔。於非犯者不強言犯。除壞眾生疑法之心。施法光明勸請說法。見說法者稱讚善哉。恭敬尊重不生輕心。欲解一切眾生言音。不正語者心不輕之。以是因緣。得菩提時成初無失。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實語法語。義語時語。調伏語。不錯語。離諸惡語。聖人之語。若聞法已轉為他說。為於自利及利他故。說時不輕。不生諍訟。信佛法僧。亦令眾生信佛法僧。觀諸法界不可宣說。以是因緣。得菩提時知一切語。得無量門總持方便。是故其身一切相好一一毛孔。悉出如來微妙音聲。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常修六念。亦化眾生令修六念。以是因緣。得菩提時不失念心。亦得法證總持方便。無量眾生於無量劫。思惟深義一時來問。如來不假思惟之力。而能一時各隨問答。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常護一切眾生之心。不與眾生作亂心因諸苦惱因。見諸眾生行善法時。不遮不亂。善知諸法悉如幻相。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知諸法界同於一味。以是因緣。得菩提時其心常定。得無邊聞總持方便。得是持已。心常在定而作佛事。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想不顛倒心不顛倒。以不倒故。於無我中不作我想。眾生命人士夫男女。憍慢煩惱。常斷有無。善惡垢淨。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生死涅槃等想。一切眾生有顛倒故。有如是想。若無顛倒則無是想。行於中道。以是因緣。得菩提時成就一想無有二想。修是定故。得無盡器總持方便。以是持力。心常修集無想三昧。憐愍眾生修集大悲。說法不息。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修集捨心捨於苦樂。不苦不樂。不喜不愁。不愛不瞋。以是因緣。利衰毀譽心無有二。常觀無常苦無我等。亦化眾生修如是捨。以是因緣。得菩提時名為大捨。得是捨已。得大海印總持方便。以是持力。雖得人天阿修羅乾闥婆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釋天梵天恭敬供養。不以為欣。邪見惡人輕慢罵辱。不以為慼。其心平等。如地水火風。不上不下不動不濁。修大慈悲。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至心求菩提甚深之法種種善根。不求聲聞乘。修集大悲。如是等心無有退轉。以是因緣。得菩提時成如來欲。無增無減。得金剛幢總持方便。得大自在。知雲何說。知說何事。知何時說。知何處說。知為何眾生。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常勤精進。於諸善法不知厭足。恭敬供養和上善友。亦常親近樂聽正法。隨聞而持。如是精進為調眾生。為欲供養無量諸佛。為令無量無邊眾生得無上道。亦令獲得如是精進入於法門。以是因緣。得聞佛法總持方便。是故菩薩得菩提時。成就如是精進無減。以精進故具足神通。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具足念心修四念處。觀內外身無常苦無我。受心法念亦復如是。修空無相無願三昧。為如來身。觀身念處不證解脫。以是因緣。得菩提時成就如來念心無減。得知心通知諸眾生根界。解業煩惱行習心處。善根惡根果報生滅。諸有次第。諸佛世界諸乘大眾。菩薩諸行得授記□。父母親族師長和上。知如是等心不失念。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常修智慧。利慧。疾慧。無邊慧。甚深慧。解慧。淨慧。不動慧。無礙慧。無勝慧。了知聲聞緣覺乘慧。無上慧。不知足慧。具足如是等慧。求慧求法持法說法。甘樂於法。以樂法故。於內外物不生貪著。於師和上能忍眾苦。以所須物奉獻貢上。為於一字一句之義。能以十方世界珍寶奉施法主。一偈因緣捨於身命。雖於無量恆河沙等劫修行佈施。不如一聞菩提之事心生歡喜。於正法所樂聞樂說。常為諸佛諸天所念。以念力故。世間所有經典書論悉能通達。以是因緣。得菩提時成佛智慧無增無減。如是等智名為無礙。知眾生心。善不善無記。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垢法淨法。生死涅槃。一切法門。一切菩提事。一切菩提道。一切世界。一切劫一切微塵去來現在。於如是事通達無礙說時無盡。以是因緣。如來能於一法之中說無量法。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不樂在家求受五欲。樂處空閑修出家法。樂修深義及三脫門。以是修力得無礙法門無罣礙智。過魔境界莊嚴具足。遠離煩惱及諸惡見說甚深義破眾疑心。除去一切諸惡覺觀。破於欲界色無色界。為貪眾生演說正法令離貪心。為喜瞋者演說慈心令離瞋恚。為愚癡者說十二因緣令離無明。為慳貪者說檀波羅蜜。為破戒者說屍波羅蜜。為瞋恚者說羼提波羅蜜。為懈怠者說毘梨耶波羅蜜。為亂心者說禪波羅蜜。為無智者說般若波羅蜜。為凡夫人說四真諦。為顛倒者說無常無淨無樂無我。為結縛者說三十七助菩提法。菩薩具足如是等法。以是因緣。得菩提時成就解脫無增無減。如是解脫無能動者。畢竟清淨畢竟解脫。能知能見一切聲聞辟支佛乘。亦得清淨總持方便。以持力故能說解脫。於一切法得大自在。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恭敬智慧得智勢力。得智光明。知眷屬智。知無貪心。知無瞋心。知無癡心知無愛心。知無垢心。知無諍心。知無食心。知無貪心。知無上心。知無礙心。知無記心。知善心。知不善心。知噁心。知淨心。知不淨心。大心小心。狹心廣心。遍知心不遍知心。貪心捨心。持戒心破戒心。忍心不忍心。懈怠心精進心。定心亂心。癡心慧心。凡心聖心。正定聚心。邪定聚心。不定聚心。聲聞心。緣覺心。菩薩心。苦諦心。集諦心。滅諦心。道諦心。雖知如是而不取證。為調眾生常說正法。謂四真諦十二因緣。遠離斷見及以我見。說因緣果從緣而生。非因於我眾生命等。了知無明因緣於行。行因緣識。識因緣名色。名色因緣六處。六處因緣觸。觸因緣受。受因緣取。取因緣愛。愛因緣有。有因緣生。生因緣老死憂悲苦聚。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處滅。六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取滅。取滅故愛滅。愛滅故有滅。有滅故生老死憂悲苦惱滅。大苦聚滅。作是觀已復作是念。如是等法。實非我作眾生壽命士夫等作。非常非斷。若非眾生士夫等作。是名為空。如其空者即是無我眾生壽命及以士夫。無常無斷。若無常斷無生無滅。無生滅者三世不攝。三世不攝即名為無。如其無者不可算數。無算數故即第一義。第一義者即是如來語。如來語者即無鬥諍。無鬥諍者名沙門法。沙門法者即是虛空。若能了知如是等法名真實知。若觀思惟諸惡因緣。則生無明至大苦聚。惡思惟滅則無明滅。乃至大苦聚滅。作是觀已。不著常見不著斷見。知一切法從緣而生從緣而滅。知一切法無我眾生壽命士夫。不見此彼及以中間。何以故。若無彼此雲何有中。是故菩薩如是說法。以是因緣。得菩提時成解脫智無增無減。亦得無邊總持方便。以得持故。依於法界觀虛空界。說是處非處。至漏盡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宣說甚深祕密之藏。兼以是法化於眾生。是名不與二乘共之。身口意等具足神通。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不欺眾生而作妨礙。不貪不慳無有害心。梵行清淨勤修精進。集助道法不惜身命。為諸眾生起大慈悲。以是因緣。得菩提時名為如來。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得一切光總持方便。以是持力。能作種種方便之身。所謂天身。龍身。阿修羅身。迦樓羅身。乾闥婆身。緊那羅身。摩□羅伽身。梵身。釋身。四天王身。剎利身。婆羅門身。毘捨身。首陀身。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示現如是種種身已。為諸大眾隨意說法。說法既竟即滅不現。令一切眾不知所在。或身滅已而故說法。一切眾生六情瞻對而無厭足。若不見時心常緣念。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不欺眾生。妄語兩舌。惡口無義語。常安隱語。法語毘尼語。不熱語。佛語義語。喜聞語。樂見語。以是因緣。得菩提時名為如來一切口業隨智慧行。獲得三分總持方便。以是持力。善解一切眾生語言。說諸眾生所有之業。佛所出言是真實語。十二因緣語。隨解脫語。不貪語。寂靜語。因緣語。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不欺眾生。不妒不害。不作邪見修於正見。起大慈悲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終不忘失菩提之心。具足智慧捐除憍慢。以是因緣。得菩提時。名為如來一切意業隨智慧行。獲得無垢總持方便。以是持力。住一心中能知一切眾生諸心。觀眾生心悉皆平等。如幻化相本性清淨。觀諸眾生身業平等。皆如水月。見諸眾生悉在己身。己身亦在眾生身中。猶如影現。能令眾生悉作佛身。亦令己身作眾生身。一切無有能動轉者。◎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信過去世諸佛智慧。善身口意業無有疑網。若聞佛事不可思議。不驚不怖。信過去佛世界眾生。已得調伏。信如來身遊十方界往返無礙。能解一切眾生言語。隨其種種而為說法。一切三世智慧無礙。了知過去一切法界一切諸乘知諸眾生業果神通。知他心智於如是等心信無疑。亦化眾生令同已信。以是因緣。得菩提時名為如來知過去世智慧無礙。因往修集勇健三昧。獲得健行總持方便。以是持力。能知過去諸佛世尊壽命種姓。亦知過去菩薩聲聞辟支佛等。一切眾生業果神通。亦知過去所有諸劫。有佛出者無佛出者及其名字淨以不淨。若廣若狹若粗若細。若微塵等若倒若順。於如是等悉得了知。如觀掌中菴摩羅果。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信未來世諸佛智慧。善身口意業無有疑網。若聞佛事不可思議不生驚怖。信未來世界眾生悉當調伏。信於如來遊十方世界往返無礙。能解一切眾生語言。隨其種種而為說法。一切三世智慧無礙。了知未來一切法界一切諸乘。知諸眾生業果神通。知他心智於如是等心信無疑。亦化眾生令同已信。以是因緣。得菩提時名為如來知未來世智慧無礙。因修悲定得師子吼總持方便。以是持力。能知未來諸佛世尊壽命種姓。亦知未來菩薩聲聞辟支佛等。一切眾生業果神通。亦知未來所有諸劫有佛出者無佛出者。及其名字淨以不淨。若廣若狹若粗若細。若微塵等若倒若順。於如是等悉得了知。如觀掌中菴摩羅果。復次寶女。菩薩修行菩提道時。信現在世諸佛智慧。善身口意業無有疑網。若聞佛事不可思議不驚不怖。信現在佛世界眾生悉得調伏。信如來身遊十方界往返無礙能解一切眾生言語。隨其種種而為說法。一切三世智慧無礙。了知現在一切法界一切諸乘。知諸眾生業果神通。知他心智於如是事心信無疑。亦化眾生令同己信。以是因緣得菩提時名為如來知現在世智慧無礙。因修淨定獲得金剛總持方便。以是持力能知現在諸佛世尊壽命種姓。亦知現在菩薩聲聞辟支佛等。一切眾生業果神通。亦知現在所有諸劫。有佛出者無佛出者。及其名字淨以不淨。若廣若狹若粗若細。若微塵等若倒若順。於如是等悉能了知。如觀掌中菴摩羅果。寶女。是名十八不共之法。如來。復有不共之法。謂無見頂。何以故。無邊身故。無能勝者。名不共法。何以故。一切事具故。見者除惱名不共法。何以故。身如藥樹故處眾無畏。名不共法。何以故。一切清淨故處眾無怯。名不共法。何以故。四無畏故知眾生心。名不共法。何以故。隨意說法故徒眾寂靜。名不共法。何以故。隨師教故出言清淨。名不共法。何以故。不說無義語故。凡所宣說聞者歡喜。名不共法。何以故。離怨親想故。說法之聲齊眾而聞。名不共法。何以故。餘無利益故。各各見佛正在已前。瞻對之時目未曾眴。名不共法。何以故。身不可思議故。聞佛所說要生善芽。名不共法。何以故。成就無量諸功德故見者無厭。名不共法。何以故。覺一切法故。舉身迴顧如象王視。名不共法。何以故。威儀清淨故大師子吼。名不共法。何以故。具足大力故威儀純善。名不共法。何以故。所有身業隨智行故口業純善。名不共法。何以故。所有口業隨智行故一切眼目。名不共法。何以故。所有意業隨智行故眾生樂聞。名不共法。何以故。語微妙故受上供養。名不共法。何以故。無上福田故無盡功德。名不共法。何以故。不求果報故無能壞者。名不共法。何以故。一一節中有那羅延力故記事不虛。名不共法。何以故。知諸根故為一切師。名不共法。何以故。通達一切故壽命無盡。名不共法。何以故。得法身故有親近者得大利益。名不共法。何以故成就一切諸善法故。所得智慧無能濁者。名不共法。何以故。知三世智性清淨故。出身血者得五逆罪。名不共法。何以故。成就一切諸善根故煩惱習盡。名不共法。何以故。了知一切煩惱因故知一切行。名不共法。何以故。覺一切法故。寶女。是名如來不共之法。爾時寶女復白佛言。世尊。如來所得三十二相。是何業因之所成就。佛告寶女。如來成就無量功德。是故得成三十二相。我今於是無量事中。當略說之。如來至心護持淨戒。得足下平相。修行種種惠施業故。得千輻輪相。不欺一切諸眾生故。得足跟□□裀□禭□□埤□息秺橕□裀□□H檇襤鞢樂ヾ樁o裀□馜□首□埤□酋□□率裀□詣□練□埤□礸□妻率裀□□J□□埤□穹硫□□□‥憨寶□□兣¥を朔陛慼慼澆式慰^¥趨縑撥N□□□¥踤□憒□□□□兣¥纂慼殤砥慼慝周□□另兣¥攣_□柛相。見他事業樂佐助故。得手摩膝相。常修十善故。得清淨身相。常施病藥故。得所食之物至喉悉現相。常發莊嚴修善法故。得師子頰相。於諸眾生其心平等故。得四十齒相。和合諍訟故。得齒密相。珍寶施故。得齒齊相。身口意淨故。得二牙白相。護口四過故。得廣長舌相。成就無量功德故。得味中上味相。於眾生中常柔軟語故。得梵音相。修集慈心故。得紺色目相。至心求於無上菩提故。得牛王□□裀□□H褓□□散量禕埤□枯□□裀□□□榯□□祒□□埤□稂驫□裀□□□□□埤□稚□□率裀□□祅禕奾穇□駛裀□□□□□橖□□埤□礸□□□□□率裀□□祖□□□禕饋□埤□稚□□□□裀□□妃□□□D□埤□穫y□□K裀□襋觜D錄E馘禕埤□稚□□復□□詙□裀□倫魯□□□□□埤□穗□奻楊□裀□楥□□騖饉驒樖饋□□□龍□壘量逆□□福□露膳□□裀□楥□驒□□楰□□騖饉驒樖送□呂□□□□飥□檢□□□□埤□□楰□□楥□□□□饖□飀□□□□□□□秜D度ヵ龤摯鞢慼樞驉慼慼撢S量逆□式慼摯鞢慼潦A□□□壘量逆□□靈妙□□□馱□龍□□桌□□鎯鰤鞢慼撰D慄□餾□□□□□騖餖耔□勵□□□□襤驛觨Xz□□□I蛂憫芋慼慼慼慼潸D亮□□□龍□□□□檇剜峞慼慼播ZЖ_□本□□□□□露□□□誇膳□□裀□鷺□式慼敵縑慼慼慼慼慼慼模F□□□□□□□□靈埤□□□埤□□□□□□□稿s□玲□埤□礽量稿芊暴倰ㄐ慼慼慼慼慼慼樞驉慼慼慼播Zj□式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潤握謐陛撓堙慼潯紐H□□楥□驒□□楰□□□□呂□□□□示褥E□呂□□□L□臨□椸□呂□□□□餿□妘鷺□□穘切襤□誇□□騏餾□□楰□□□娏騖餿部慼慼慼毅搳慼敵E饉驒樖送□□□□□妁□□館□□□逆□馭褾□姵□□覣□□□□妖□餾□□□□禳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潰D礪西□禈□□□稜□騭息□□埤□□奿妳□□妨□□□訊姩□□□□□□□□秜D醴診□□□□□□□慄□稅□□□襋觜D練□餾□□□□□□楅研□礹裀□□□□□□廬□□□姪□模□娶□□□□□□□□□稿槨j□□□□鷺檳□□□□□楚慼慼潛□逆□□□□□贊□禕飀□□□□□□□□滿撐}□餖逆□□□□□□□□□□西□□□禖□□飀□社□□□□□□裀□襋□部慼慼戮R□□□詡信襖□餾□□□□□觜D北□□□□□裀□h□娙夾□□□□□檢□縷□騖餿部慼慼慼數[□□□□□□□□□□□□□□□□□□□□□□□□馱□粿□□□□□□□□□□□□□□□規□覃□□□□龍□□□妃□□□y□□□y□y□□□y□模□□y□y□模□□y□□□□y□y□□□□y□□□□y□y□□□□y□□吟□□y□□吟□□y□□□□□y□□□□y□模□□y□□□□y□□□□y□□□□y□□□□□y□□□□縷□□□□□□□□□飥□□□楥□□□□□□□□□□□縷□□□□□□□□□□□□□□□□□龍□□□縷□□□□□□□槄□餽神埤□□□鶴規□□□鞳慼慼歎ョ慼熱~□□□□殮□□瑮滶鞢E□G□□[□槏i裀□k□獢q□纂慼楚D北□□□□□均酈f□楚楚慼慼t□e□□縷□□□□縷□□埤□縷□神埤□縷□妀逆□縷□娙埤□縷□□婝城鞢慼慼摩城鞢慼撓堙撬s□駛忡□□□□□□□□部慼慼潑O□規□耔□□□娃□嬪□□吝馳埤□縷□履埤□縷□檳埤□縷□垓埤□□騏騖騃□□省裀□□觜D□□□玲□□□□妧□□□□飀□縷□騖駜說榳□□□□靈妙□□□騖饋□□□□□□楥□糕姨X□橛□飀□□□□□□□□□□楰□□□騏騖駩□靈□□□□錄部慼樣r□□□□禎□襝□餾□飀□□□切襤□誇□□騏餾□□□□餅□|楥□□□□娏騖送□□□檢□□楥□□□□□□  諸眾生界及法界  若能平等觀無異  不生分別一一數  是名菩薩不退印  過去未來及現在  十方世界諸世尊  皆悉平等觀法界  是名菩薩不退印  觀有為界皆無常  有漏無漏亦如是  知一切法本性淨  是名菩薩不退印  觀於生死無有量  不可稱計知其數  若能一念通達知  是名菩薩不退印  一切世間諸法界  及以出世諸聖法  若知平等悉真實  是名菩薩不退印  若能了知諸佛界  及以諸魔波旬界  通達是二無差別  是名菩薩不退印  貪慾瞋恚愚癡等  一切眾生諸煩惱  知從顛倒因緣生  是名菩薩不退印  生死之法及涅槃  無上正道及菩提  觀察是法無差別  是名菩薩不退印  知是五陰如菩提  如菩提性入界然  觀是諸法無有二  是名菩薩不退印  地水火風及造色  觀之猶如虛空等  如是即得真實印  亦如十方諸佛印  如眼界等菩提然  是二平等無差別  自能受持為他說  是名菩薩不退印  知諸眾生所有心  能為一切心因緣  如是因緣無障礙  是名菩薩不退印  能遍觀察諸眾生  所有諸根上中下  能觀生死盡彼岸  是名菩薩不退印  所有字義句無盡  於無量劫而演說  無能破壞作障礙  是名菩薩不退印  虛空邊際尚可盡  世間猛風可繫縛  菩薩所有不退心  一切世間不能轉  成就無量陀羅尼  於諸法中不失念  次第演說諸法義  如佛口出無有異  十方世界佛世尊  為度眾生說無量  悉能受持解深義  是名菩薩不退印  無量劫中所聞法  猶如現聞而演說  無量世學陀羅尼  獲得如是無盡印  成就具足如是持  及以無上真知慧  若得菩薩不退印  則能宣說如是法  若觀一切諸法空  亦不親近不遠離  若有成就不退心  當知是人有空印  一切諸法虛空印  其性本來無生滅  若能了知是法界  是名菩薩不退印  諸法皆從因緣有  離於眾緣無法界  若能了知如是者  當知是有不退印  所有威儀諸色聲  能空一念悉示現  為欲教化諸眾生  即是菩薩不退印  惠施之心如虛空  無量劫中不可盡  成就無量諸功德  即是菩薩不退印  修集淨戒為佛戒  獲得佛戒如虛空  成就如是無上戒  即是菩薩不退印  一切眾生所有戒  及以學戒無學戒  雖有如是無量戒  不及不退十六一  若得最上無生忍  成就無量無有邊  若得如是無生忍  如過去佛之所得  為眾生故善莊嚴  無量世中不休息  常勤修集精進行  即是菩薩不退印  常樂修集諸禪定  亦為眾生宣說法  雖復示現諸威儀  而其內心不離定  具足無上正知見  遠離一切煩惱習  若有成就不退心  則能近於佛境界  具足三種之神通  及其如來善方便  若有成就不退心  是人欲得正覺印  一切眾生不能知  是人心行及境界  為諸眾生無量行  即是菩薩不退印  其實未得無上道  而能示現如來身  生及成道轉法輪  處眾示現大涅槃  未捨菩薩不退印  亦能獲得如來印  猶如虛空無有邊  所得佛印亦如是   說是偈時。三千大千佛之世界六種震動。五千菩薩得不退印。爾時世尊讚寶女言。善哉善哉。快說菩薩不退轉印。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寶女定得不退轉印。是故能作如是宣說。若不證者何能如是。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寶女久已得不退印。忍辱成就已盡大乘甚深邊底。爾時寶女白佛言。世尊。何故名大乘。佛言。其乘廣大故名大乘。於諸眾生無罣礙故故名大乘。是一切智善根根本故名大乘。無有煩惱諸結黑闇故名大乘。所有光明無處不遍故名大乘。周遍其邊有眼目故故名大乘。本性常淨初無沾污故名大乘。斷諸煩惱一切習氣故名大乘。護持禁戒故名清淨。修集定故名為安住。修智慧故名為無漏。修解脫故名無繫縛。示一切法等無二故名解脫智。攝十力故名無能動。具四無畏故名無怖懼。攝取十八不共法故名為無礙。修集大慈故名平等。破壞一切諸魔眾故名為最勝。摧煩惱魔故名寂靜。壞陰魔故名不可數。破死魔故名為常住。具足檀那波羅蜜故名為富足。具足屍羅波羅蜜故名為無熱。具足羼提波羅蜜故名為無怨。具足精進波羅蜜故名為無動。具足禪那波羅蜜故名無漏無轉。具足般若波羅蜜故名勝一切世間出世間。具足方便波羅蜜故名為攝取。一切諸乘斷諸有故名無有。有因八道得故名為安。具定慧翼所往無礙調諸根故名大神通。修正勤故能見一切諸佛世界修念處故遠離惡法。親近善法。修七覺分遠離一切諸煩惱結。無為無漏無勝無上。無能見頂無能知者無有遮障。無有聽聞無入出處。大眾大堂一味不作。不作數量平等無二。得大名稱十方無礙。一切人天之所恭敬。成就無量無邊功德。永斷一切慳吝破戒害心懈怠亂心無明。能令眾生獲得多聞。為作安樂斷一切苦。能令作善業。佛智無礙智。無上智平等智。一切智。是名大乘。說是法時。萬二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既發心已復作是言。若有眾生能發如是大乘心者。即得無量善法利益。爾時寶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礙故。不令眾生疾得大乘。佛告寶女。有三十二事。以是因緣為作障礙。何等三十二。一者樂聲聞乘。二者樂緣覺乘。三者樂釋身故。四者樂梵身故。五者樂為世樂受持禁戒。六者樂修一善。七者常懷嫉妒。八者多財貪著慳吝。九者不樂勸化眾生令修善法。十者心憍慢故。十一者不求菩提心故。十二者畏菩提心故。十三者於一法中生著心故。十四者不善思惟故。十五者不能親近師長和上善知識故。十六者誹謗餘部故。十七者不能淨於身口意業故。十八者不能護持無上法故。十九者得少法味吝不說故。二十者少解法義生大慢故。二十一者遠離四攝故。二十二者不能恭敬同師同學故。二十三者不樂念於六波羅蜜故。二十四者遠離三聚故。二十五者不發願故。二十六者少善根故。二十七者倒解義故。二十八者不歎三寶故。二十九者誹謗大乘菩提事故。三十者自不解義誹他說故。三十一者不覺了知諸魔事故。三十二者樂生死故。是名三十二事障礙大乘不令眾生疾得大乘。寶女。如是障礙其事無量。我於今者但略說耳。大乘所有功德無量。障礙之事亦復如是。亦如涅槃功德無量。障礙之事亦復無量。如生死過無量無邊。即是大乘之障礙也。寶女。若有人能遠離如是無量惡法。當知是人即得大乘。寶女。若有菩薩能得淨心。是人即能獲得大乘。世尊。眾生雲何速得成就無上大乘。寶女。有三十二事。眾生修集能速得之。何等三十二。一者眾生不請而往親附。二者見他福德不生妒心。三者至心修集無量善根。四者營他事業不生愁惱。五者至心不濁身口業淨。六者不為利養改四威儀。七者如說而住。八者於諸眾生其心清淨。九者終不放捨菩提之心。十者清淨莊嚴檀波羅蜜。十一者清淨屍波羅蜜。憐愍毀禁故。十二者淨忍波羅蜜。不惜身命故。十三者淨精進波羅蜜。得十力無畏故。十四者淨禪波羅蜜。遠離煩惱故。十五者淨般若波羅蜜。除煩惱習故。十六者修勇健定。壞諸魔業故。十七者至心度脫諸眾生故。十八者修四攝故。十九者心平等故。二十者不捨一切諸眾生故。二十一者知恩報故。二十二者護持正法故。二十三者修助道法不休息故。二十四者於諸善法無厭足故。二十五者破憍慢故。二十六者供養三寶故。二十七者於一切法不生諍故。二十八者善解十二深因緣故。二十九者具七財故。三十者於一切法得自在故。三十一者修六神通故。三十二者修集定慧故。是名三十二眾生修集疾得菩提。說是法時。七萬二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萬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一切諸天以諸花香種種伎樂。供養於佛尊重讚歎。作如是言。若有得聞如是等經。當知是人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梵天釋天四天王天白佛言。世尊。如來今者演說如是無限量義了了之義。壞煩惱義。摧諸魔業。破諸邪見。能持一切無上正法。我等亦能受持讀誦書寫解說。若佛弟子有能受持讀誦書寫廣說之者。我等亦當為作衛護。若有惡鬼欲為是人作嬈害事。我當遮止不令成就。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爾時。若能護我諸弟子者。即是護持我之正法。如是護者法則久住。爾時世尊告阿難言。阿難。汝當受持擁護演說如是經典。若有菩薩於無量劫樂修惠施。復有菩薩受持是經。讀誦書寫為人廣說。修大慈悲兼以此義勸人令學。其人所得福多於彼。亦能速疾獲得大乘。阿難白佛言。世尊。是經何名。雲何奉持。佛言阿難。是經名為真實法義毘尼方便。成就發心無量寶聚。無量陀羅尼十力四無畏不共法聚。菩薩摩訶薩不退轉印廣說大乘寶女所問。如是等名汝當奉持。爾時阿難及諸人天聞經歡喜。信受奉行。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七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藏譯   不眴菩薩品第四   爾時世尊。故存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與諸大眾圍遶說法。爾時眾中有金色光。其光明淨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悉蔽一切日月四天釋梵光明。照已即滅。一切大眾瞻睹如來目未曾眴。當爾之時寂然無聲亦無聲欬。出入氣息。爾時大德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今何因緣有是光明。一切大眾瞻睹如來目未曾眴。爾時佛告須菩提言。東方過於無量世界。彼有菩薩名曰不眴。與萬菩薩俱共發來。欲聽如來微妙方等大集經典。是其光明所言未訖。不眴菩薩已至佛所。大寶坊中齎持種種香花伎樂供養於佛。頭面禮足恭敬右遶。卻坐一面寶蓮華上。爾時須菩提。復白佛言。世尊。不眴菩薩。所來世界去此遠近。國土何名佛號何等。佛言。須菩提。東方去此七萬二千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土名不眴。佛號普賢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不眴菩薩從彼而來。爾時不眴菩薩摩訶薩長跪合掌。說偈讚佛。  如來世尊眾寶聚  具足一切波羅蜜  無上法師天中天  為眾生故我敬禮  寂靜戒定不可動  無上智慧調諸根  為諸眾生說大集  故我歸依師子王  樂施天人諸安樂  眾生喜見如滿月  具足力勢破魔眾  我今歸依大藥樹  成就善根施甘露  能度眾生生死海  我今歸依無上尊  具足妙相三十二  世尊莊嚴此大眾  猶如須彌顯四域  名稱無礙遍十方  人中象王我敬禮  如來智慧如虛空  通達三世無障礙  隨眾生根而說法  我今敬禮自在王  過無量劫勤精進  超勝同業諸菩薩  所得佛法如先佛  我今敬禮一切覺  十方諸佛悉讚歎  精進殊勝無邊量  無量眾生得聞已  悉皆同發菩提心  於正法中無厭足  兼以勸化諸眾生  能說清淨法之性  我今稽首大法王   爾時不眴菩薩偈讚佛已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此大集經中欲少發問。唯願如來垂哀聽許。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隨意發問。吾當為汝分別宣說。除卻汝等疑網之心。不眴菩薩既蒙聽許。心大歡喜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修何三昧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大念心大智大意。慚愧勇健修施教戒。被忍辱鎧建精進幢。遊戲神通莊嚴慈悲。深樂法喜登陟捨山。能說能答摧伏魔怨。壞諸邪見不離諸佛。菩薩善友常得化身。不失念心深信大乘。樂施眾生無上智光。不為世法之所染污同於四大。如地利益一切眾生。如水能洗一切垢穢。如火能熟眾生善根。如風能於戒聞慧等無所障礙。修集慈悲猶如虛空。慧眼無量猶如帝釋。心得自在如自在天。正法化世如轉輪王。聚大福德如須彌山。於善無厭聚眾珍寶猶如大海。思惟十二因緣深義亦復如是。無所畏懼如師子王。具善法財猶如商主。一切依止如大醫王。能作光明猶如庭燎。破闇如日清涼如月。煩惱不污猶如蓮華。具足一切諸佛妙法猶如滿月。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以此義諮啟如來。至心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善男子。有三昧名一切法自在。菩薩修集是三昧者。則能獲得如是等事。亦得無量無邊福德。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佛之時世界所有一切具足。善男子。一切法自在三昧者。所謂信佛法僧。苦集滅道。陰入界等空無相願。出生滅沒十二因緣。內外因果業及果報信於開塞觀一切法如幻如化如焰如響。如水中月龜毛兔角。空中之花石女之子。如著影衣夢乘白象。若有若無及以有無。非有非無非常非斷。非生非滅非內非外。非見非斷信如是等。則能信佛菩薩大事而不自輕。菩薩事業雖復廣大。我亦能知心得自在。能大惠施護持禁戒。不妨外事憐愍眾生常修忍辱。為不退故勤行精進。為令眾生離煩惱故修集智慧。為壞一切分別想故修集三昧。得妙音聲一切樂聞。修於念佛觀諸如來平等無二。修於念法觀一切法同一性相。修於念僧觀一切僧無有退轉。修於念捨捨諸煩惱。修於念戒常念佛戒。修於念天念後邊身。淨身口意不隨他人。戒定智慧清淨施已。能得具足三十二相。施種種物具足成就八十種好。為欲莊嚴出世智慧具四念處。為欲遠離一切煩惱故具四正勤。為令其心得自在故具四如意。為欲壞破諸魔怨故修集信根。為不顛倒一切法故修精進根。勸令憶念諸罪過故修集念根。為諸眾生心清淨故修集定根。為於一切諸法頂故修集慧根。為無壞故修集五力。為真實知一切法故修七覺分。為真實知道非道故修八正道。樂於寂靜少欲知足遠離惡友。雖復通達一切事業。終不於中生獨師想。於諸煩惱心不貪著。不瞋眾生不疑諸見。於我我所心不生著。常修欲度眾生之心。於師和上父母善友生念恩心。常思報答往昔之恩。見毀禁者不生譏刺。捨棄重擔真觀陰故。不競不諍護法持戒。攝取持戒及護法者。聽法念法供養於法。於正法中心無疑網。凡所演說不為飲食。至心演說說時不輕。亦不自高。為出善芽所聞不失。瞻病所須供給走使。供養法師不說其短。不觀種姓戒與非戒。常樂聞法至心不忘。不失時節常請法師。敷揚道化。有所講說不生憍慢。聞已解義亦不自大。不觀他人所有過失。所可聽法為知足故。為不斷絕三寶種故。為得無礙宿命智故。為得真實見法性故。為發無上菩提心故。為護如來真實法故。為得上族好種姓故。為見佛法比丘僧故。為得堅固不退心故。為行聖行入聖數故。為得無盡大財寶故。為得無邊大功德故。為得清淨梵音聲故。為得具足佛功德故。為得具足菩薩法故。為欲受持讀誦書寫菩薩法藏及摩夷故。為欲受持如是等法廣宣說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獲得一切法自在三昧者。於一切事無能教者。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其心敬信佛法僧  亦復明信四真諦  若得智慧無罣礙  是名諸法自在定  能知於苦第一諦  亦能遠離於集因  證獲第三真滅諦  修集無上聖道諦  具足成就大念心  真實觀陰如虛空  其身威儀大寂靜  是名諸法自在定  能觀六入性相空  亦能調柔於諸根  能壞眾生疑網心  是名諸法自在定  能修集空無相願  破壞一切諸憍慢  所行諸行無黑闇  是名諸法自在定  遠離斷見及我見  令身口意業寂靜  其心不著有無法  是名諸法自在定  所說正義無顛倒  調伏一切眾生心  既說法已無憍慢  是名諸法自在定  修集一切諸善根  不為煩惱之所污  其心無熱亦無濁  是名諸法自在定  不為他喜求菩提  亦不虛誑修善法  十方諸佛觀其心  是名諸法自在定  常樂惠施護持戒  憐愍心故忍諸惡  精進修定及智慧  是名諸法自在定  為諸眾生修慈心  亦無分別怨親想  樂施眾生無上樂  是名諸法自在定  調伏眾生於菩提  修捨離欲得安樂  常樂修集五神通  是名諸法自在定  所說正法眾樂聞  其義難盡如大海  真實了知於法性  是名諸法自在定  觀察佛身如諸法  佛性法性無差別  護法之心無退轉  是名諸法自在定  身口意業得寂靜  具足戒定心無為  遠離一切煩惱習  是名諸法自在定  能證無上真解脫  亦能獲得實知見  修集定慧無有邊  是名諸法自在定  不淨之物不以施  不受一切不淨戒  三十二相具足成  是名諸法自在定  修行種種諸惠施  是故獲得八十好  於佛法中得自在  是名諸法自在定  修集具足四念處  正勤能壞諸煩惱  為調眾生修如意  是名諸法自在定  為入佛法修信根  為壞魔眾修五力  為知諸法修七覺  是名諸法自在定  修八正道破邪徑  施於眾生無上樂  心無憍慢一師想  是名諸法自在定  若得修集自在定  是人則能離煩惱  親近諸佛菩薩等  樂修少欲知足行  為在無上聖人數  以眾生故修大悲  不為飲食演說法  是名諸法自在定  為法不惜於身命  護持正法不吝財  常樂修行二種施  是名諸法自在定  常勸眾生令聽法  如其未解心不輕  不為勝他護持戒  是名諸法自在定  無量世中所聞法  至心受持為他說  無上法師大名稱  不觀時節戒非戒  演說不休亦不息  不失時節隨意說  所說諸法如幻相  是名諸法自在定  所言真實甘樂聞  聞已如說而安住  其心無貪無嫉妒  是名諸法自在定  有問無瞋無輕慢  常修憐愍無二相  能自淨除諸過失  是名諸法自在定  具足七種無上財  成就壽命無上命  具足十力四無畏  是名諸法自在定  常樂聞法善思惟  善思惟已如法住  如法住已為眾說  是名諸法自在定  不忘菩提上種性  供養三寶得化身  勸化大眾具菩提  是名諸法自在定  其目清淨見諸佛  得梵音聲無上邊  其音遍滿十方界  是名諸法自在定  財寶惠施無有盡  智慧演說無窮竭  供養父母師和上  是名諸法自在定  成就具足宿命智  不失無上菩提心  六波羅蜜無厭足  是名諸法自在定  為欲利益眾生故  受菩薩藏及摩夷  樂為眾生廣分別  是名諸法自在定  遠離一切惡思惟  了了睹見十方界  一心能知無量心  是名諸法自在定  一心了知三世事  修集無量諸神通  得後邊身智無礙  是名諸法自在定  憐愍眾生修大悲  觀察諸根隨意說  一切佛法得自在  是名諸法自在定  若有得聞如是事  至心受持生信順  即能獲得無上道  亦如往世諸世尊◎   爾時不眴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成就何法獲得如是一切諸法自在三昧。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一法則能獲得如是三昧。所謂不著一切諸法。復有一法不著於戒。何以故。若不著戒則能不著一切善法。具足戒故則能成就一切佛法。得大利益無上大道。是故我言。戒是一切善法根本。戒名大燈。若著戒者是人則於菩提障礙非菩提道。若於諸法生貪著者。去菩提道則為大遠。若不貪著則為鄰近。復有二法。菩薩具足則能獲得如是三昧。一者為於菩提方便。修集捨摩他。二者為於善法方便。修集毘婆捨那。復有三法。菩薩具足得是三昧。何等為三。一者不捨眾生修空三昧。二者不捨於法修無相三昧。三者求於諸有修無願三昧。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調伏眾生修集空  護持法故修無相  不捨諸有修無願  是人則得是三昧   復次善男子。復有四法。菩薩具足則能獲得如是三昧。何等為四。一者具足四諦方便。二者具足四無量心。三者具足四無礙智。四者具足四攝之法。復有五法。菩薩具足得是三昧。何等為五。一者具足五神通。二者具足五根。三者具足五力。四者具足真智觀於五陰。五者具足五眼。復有六法。菩薩具足得是三昧。何等為六。一者具足六波羅蜜。二者具足六念。三者具足智慧觀於六入。四者具足遠離六道。五者具足六通。六者具足六和敬法。復有七法。菩薩具足得是三昧。何等為七。一者無貪遠離煩惱。二者於眾生所無有瞋恚。三者於諸法中無有疑心。四者具無礙智無有五蓋。五者觀十二因緣無有疑網。六者成就無上智慧。七者成就無上三昧。復有八法。菩薩具足得是三昧。何等為八。一者修集八正道分。二者離八邪道。三者遠離八難。四者具足八大人覺。五者具八解脫。六者具八勝處。七者專念菩提。八者斷煩惱習。復有九法。菩薩具足得是三昧。何等為九。一者不失念心。二者解甚深義。三者破壞魔業。四者具佛三昧。五者淨身口意。六者具足方便。七者威儀純善。八者勤行精進具六波羅蜜。九者遠離聲聞辟支佛道。復有十法。菩薩具足得是三昧。何等為十。一者具足佛智。二者具足法界無分別智。三者於真實性無有動轉。四者具足三世平等智慧。五者具足眾生心平等智。六者具知諸根上中下智。七者具足四無礙智。八者具足三解脫門。九者具足諸法同一味智。十者具足諸法無生滅智。說是法時。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得是三昧。爾時須菩提語不眴菩薩言。是大眾中三萬二千諸菩薩等。皆悉獲得如是三昧。善男子。汝今得耶。不眴菩薩言。大德。乃至無有一法可得名為三昧。我雲何得。凡言得者即是顛倒。夫顛倒者即我我所。菩薩若著我我所者。則不能得如是三昧。須菩提言。菩薩摩訶薩住於何處得是三昧。不眴菩薩言。如須菩提所住之法得解脫者。我如是住得是三昧。須菩提言。我實不住一切法中而得解脫。大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住諸法得是三昧。須菩提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將不住於空無相願得三昧耶。不眴菩薩言。空無相願可得住耶。不也善男子。大德。是故空無相願所住之處。得是三昧。善男子。如是三昧住在何處。不眴菩薩言。如一切法真實性住。住是三昧者亦如是。住一切諸法真實性者名聖解脫。聖解脫者名無所住。無住之住住一切法。一切諸法不住煩惱不住解脫。大德。得解脫者。為具煩惱不具煩惱。善男子。我亦不具非不具也。大德。若仁不具非不具者為何所得言解脫也。須菩提言。善男子。若使法界有縛繫者。我則解脫。而法界性無縛解相。非相非非相。非種種相。非一相非多相。如法界相解脫亦爾。時須菩提說是法時。八千比丘得阿羅漢果。須菩提語不眴菩薩言。善男子。如佛所說。若能具足如是等法得是三昧。汝今具足是三昧不。不眴菩薩言。大德。一切諸法無有根住。若法無根即是無住。夫無住者名為無作。若無作者雲何可住。須菩提言。若無住者何故如來常作是言。住如是法得無生忍。不眴菩薩言。大德。無所住者亦名為住。是故如來亦說住貪而得解脫。而智慧性不能壞貪住於解脫。若有菩薩能知如是不住之住。是名無生智慧。住是無生智慧中已。則能獲得無生法忍。復次大德。若有菩薩不離凡夫能知聖法。以凡夫心觀察聖法。以聖法性觀察於忍。忍性觀忍。復以是忍觀一切法。知如是等名無生忍。   復次大德。若有菩薩觀二種界。一眾生界。二者法界。以法界性觀眾生性。以眾生性觀法界性。若離法界無眾生界。法界眾生界無生無滅。若能如是通達知者名無生智。無生智者即無生忍。復次大德。菩薩摩訶薩知從十二因緣生法。從六境界作六因緣。若善不善。是善不善即無生滅。何以故。境界之性不能生法。六入亦爾不能生法。何以故。無生性故。如其六入能生法者。則應常生不須外緣。若外境界性能生者。亦應常生不假於內。若俱生者則有二相。二相之法性無真實。通達了知如是等者名無生忍。若得如是真智慧者。是名菩薩得無生忍。復次大德。若有菩薩具足成就二種莊嚴功德智慧。觀是二事平等無二。雖如是知不言我知。亦於此知不生貪著。是名無生忍。復次大德。菩薩摩訶薩身意寂靜觀法寂靜。法寂靜已觀菩提靜。菩提靜已觀忍寂靜。亦不隨他不著內外。是名菩薩無生法忍。說是法時不眴菩薩等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爾時世尊讚不眴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所演說無生法忍。即是真實如先佛說。復次善男子。菩薩若得心自在者。即得諸法自在三昧。雲何名為心自在耶。善男子。若有菩薩遠離貪愛。得帝釋身或轉輪王身。雖為無量諸眾生等說五欲樂。而其內心實不貪著。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修集三昧。四無量心求諸有時。不以有心以智慧心。雖生欲界不因欲心。其心常不遠離三寶。修集莊嚴諸波羅蜜。以四攝法攝取眾生調伏眾生。修三十七助道之法。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修空無相願。自不證於空無相願。亦為眾生說如是法。為調聲聞辟支佛等。入於無生正定之聚而為說法。彼既聞已即得解脫自不證之。亦令眾生不捨菩提。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為調聲聞辟支佛故。入無生滅正定之聚。亦得滅定。又能通達一切三昧出入相行。雖得如是通達自在。亦不證於滅盡三昧。何以故。未具佛法故。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以平等智觀於法界。種種世間種種眾生種種說法種種方便。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生長壽天未盡天壽。其身亦生短命之中。為欲調伏諸眾生故。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具足快樂。捨是樂已為諸眾生受大苦惱。護眾生故護菩提故。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同於聲聞辟支佛行。而心護念菩提之道。亦修菩提微妙之行。為諸聲聞緣覺之人。隨意說法而亦不證。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解八萬四千法門。亦復通達煩惱行處。為斷眾生諸煩惱故。處中說法。亦不為諸煩惱所污。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具足神通。若有眾生盲聾跛躄。菩薩摩訶薩自變其身。亦同其像而為說法。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具足智慧。通達外典善解邪論。而其內心不為邪見。為欲調伏諸眾生故修集其道。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善男子。菩薩具足如是等事。名心自在。亦名得一切法自在三昧。須菩提言。世尊。不眴菩薩得是三昧。為久近耶。佛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自在王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淨劫亦名淨。其佛國土地平如掌。金銀琉璃頗梨莊嚴。常有幡蓋。如兜率天多饒飲食。爾時眾生所有貪慾瞋恚愚癡無有勢力。多有利智能解佛語。一切悉樂無上大乘。爾時世尊與八萬四千大菩薩眾。三萬二千聲聞大眾。爾時世有轉輪聖王。名曰廣持號曰法士。成就七寶輪寶象寶馬寶女寶珠寶兵寶主藏之臣。千子具足王四天下。治以正法不加刀杖。憐愍眾生教以十善。一切眾生亦樂受之。爾時千子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聖王供養如來菩薩聲聞一切大眾。衣服飲食臥具湯藥房舍資生。經萬歲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無上道修三十七助道之法。爾時彼佛壽命滿足八萬四千歲。王有一子名曰法語。於彼佛法信心出家。勤行精進清淨持戒。為得無上菩提道故。爾時法語比丘。二萬年中無有睡眠。如彈指頃不生貪心瞋心癡心不善覺觀。不念父母宗親眷屬飲食衣服房舍臥具資生之物。亦不覺知晝夜之相。二萬年中常修念佛。須菩提。法語比丘勤精進故。獲得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過二萬年已往詣佛所。頭面禮敬右遶三匝。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施一切眾生安樂。為欲調伏一切眾生。唯願世尊哀愍示導。雲何令我化諸眾生宣說正法。佛言比丘。有八陀羅尼門。若成就者得無礙語。則能為諸眾生說法。何等為八。一者念佛知法身故。二者念法知淨法故。三者念僧知無礙故。四者真實思惟破惡覺觀故。五者知字不可說故。六者修捨摩他。為知諸法同一昧故。七者修毘婆捨那。為知諸法本性淨故。八者修方便智。為得忍故。比丘。具如是八陀羅尼門。則能堪任宣說正法化諸眾生。比丘。復有八精進。菩薩具者能宣說法化諸眾生。一者求法勤行精進。二者持法勤行精進。三者觀法勤行精進。四者說法勤行精進。五者護法勤行精進。六者供養法師勤行精進。七者護受法者勤行精進。八者如法而住勤行精進。是名為八。復有八法。菩薩具足能化眾生。何等為八。一者修慈等觀眾生故。二者修悲調伏眾生故。三者觀法得無上法故。四者觀智破憍慢故。五者護諸眾生施安樂故。六者善思惟壞諸煩惱故。七者修助道法莊嚴菩提故。八者護法具足六度故。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若能具足如是等法。則能教化一切眾生。爾時比丘聞是法已。於十千年繫心思惟。勤行精進為得是法。以精進故即得無盡器陀羅尼。善解一切眾生語言隨語為說。得是持已復有無盡辯才。成就如是陀羅尼已。周遍城國村邑聚落。化無量眾於三乘道。為其父母兄弟眷屬宗族說法。悉令獲得隨順法忍。須菩提。爾時比丘復往佛所。頭面敬禮右遶三匝。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說我已證得。佛神力故得聖智慧。世尊。頗有三昧菩薩修已心不退轉增長善法。佛言比丘。有三昧名一切法自在。菩薩修已其心不退。亦得增長無量善法。爾時比丘聞三昧名。即白佛言。世尊。菩薩雲何行。雲何修。雲何學。而能獲得如是三昧。比丘。有八法八莊嚴八發心。菩薩具已得是三昧。何等為八。一者淨心。二者至心。三者施心。四者離煩惱心。五者觀六界。六者修忍。七者勤精進。八者修定身心寂靜。是名八法。八莊嚴者。一者捨。二者戒。三者功德。四者智。五者捨摩他。六者毘婆捨那。七者發菩提心。八者莊嚴一切佛法。是名八莊嚴。八發心者。一者發心無有眾生壽命士夫。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二者發心一切諸法無常苦無我。三者發心一切諸法空無相願。四者發心未來之法無有住處。五者發心現在之法無有住處。六者發心一切諸法無業果報。七者發心一切諸法無有作者。無有受者。八者發心一切諸法無有繫屬。菩薩具足如是等法得是三昧。比丘聞已進修不久。即得如是一切法自在三昧得三昧已即放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爾時比丘即往佛所。頭面作禮右遶三匝。上昇虛空一多羅樹。結加趺坐滿一千年。不動不搖法喜為食。獲得比智樂說無礙。令三萬六千億眾生得不退心。無量眾生安住三乘。爾時法語比丘。過千年已從座而起作如是言。如來世尊。勤精進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懈怠也。善男子。汝於無量無邊世中。成就無量無邊功德。故能速得如是神通。善男子。汝已於往七萬六千億佛所。種諸善根淨修梵行。是故因此過去善根。獲得如是現在善果。佛告須菩提。汝知爾時法語比丘得三昧者。豈異人乎。即是今之不眴菩薩。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爾時世尊為須菩提。說是菩薩往因緣時。三萬二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虛空之中諸天龍神乾闥婆等。雨諸華香以用供養不眴菩薩。而作是言。我等今日見此菩薩得大利益。爾時須菩提語不眴菩薩言。善男子。汝已久修清淨梵行。不眴菩薩言。大德。夫梵行者。非是過去未來現在。若非過去未來現在即是無作。若無作者即名為行。如是行者名為無生名為無諍。無有言說及以威儀。大德。非眼行故名為梵行。非耳鼻舌身意行故。名為梵行。非色聲香味觸法行故。名為梵行。亦非色受想行識行故。名為梵行。非相非緣。非見非聞非知非覺。大德。如是等法無去來住。無牽無挽無有數量。無上無下是名梵行。須菩提言。善男子。夫梵行者名八正道。不眴菩薩言。大德。雲何八正道名為梵行。若以正見為梵行者。不見諸法名為正見。等見諸法名為正見。不見之見乃名正見。若不見者。雲何得名為正見耶。若無正見。雲何得名為梵行乎。無有思惟名正思惟。夫思惟者名為顛倒。若顛倒者。雲何得言正思惟耶。一切音聲皆悉平等。若善若惡若一若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一切字若一切聲。是名為響。若是響者。雲何得言為正語耶。聲平等者。一切行法皆悉無常。是苦無我涅槃寂靜。若能等觀一切諸法。如涅槃相及演說者是名正語。無身無身業。無口無口業。無意無意業。何以故。無業處故。若有業處則有我我所。若無我我所則無業果。若如是觀名為正業。若為壽命行於邪命。遠離邪命故名正命。若觀是等無我我所。無有眾生壽命士夫。如其無者。何故得名為正命耶。於眼識色不生染著。眼識性空。以識性空故眼色亦空。若眼色識空至意識法亦復如是。若如是觀是名正命。無有顛倒。斷諸精進名正精進無精進法。無精進者。無有具足成就精進。無有精進為利益者。若能觀察如是等法是名正精進。若能等念一切諸法平等如空。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如一切法陰入界等亦復如是。若能觀於如是等法是名正念。觀一切法皆悉平等無我我所。若能如是平等觀者是名正定。大德。若能如是觀一切法性平等者名八正道。是名梵行。非以數故名八正道。非八正道名為梵行。非世道故名為梵行。非著心故名為梵行。非二相故名為梵行。無作相故名為梵行。若見諸法無有住處乃名梵行。爾時不眴菩薩。為諸大眾說如是等梵行法時。五百比丘離諸煩惱。得阿羅漢果。須菩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說是法。如離煩惱阿羅漢人。其所宣說等無有異。大德。我今亦是遠離煩惱。亦是阿羅漢。我亦遠離聲聞緣覺煩惱諸法。我如法住故名阿羅漢。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不眴菩薩。樂說無礙不可思議辯才利智。隨問而答。佛言須菩提。不眴菩薩得一切法自在三昧。以是故能隨問而答。若有菩薩得是三昧。一切世間人天魔梵。不能障其樂說無礙。爾時帝釋白佛言。世尊。若有人於無量世中。具足功德乃能得見。不眴菩薩聞其所說。世尊。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是經讀誦書寫為人解說及聞法者。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知是輩一切皆當如不眴菩薩作師子吼。世尊。我當擁護如是等人。佛言善哉善哉。憍屍迦。汝今至心護持正法。爾時梵王復白佛言。世尊。我當樂修捨定三昧。捨禪定樂來護佛法及說法者令離病苦。隨何國土有說法處。我當往彼至心聽受。若有國土信受此經供養三寶。我亦當為除滅惡相。令其土境清淨安怗正法治化。佛言善哉善哉。梵王。汝真護法。若有人能如是護法。當知是人終不遠離三寶之寶。爾時四天王。復白佛言。世尊。我亦能護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如是法者。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知法者是人乃能擁護是法。汝於我所得聞法已。即獲法眼斷諸惡道。若復至心護持正法。不久當斷一切諸有。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當受持如是經典。為四部眾廣說其義。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能受持如是經典。如佛所說等無有異。廣為四眾宣釋分別。爾時人天阿修羅乾闥婆一切大眾。聞經歡喜讚歎善哉。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八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海慧菩薩品第五之一   爾時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與諸大眾圍遶說法。是時三千大千世界。大水盈滿猶如大海。又如劫盡水災起時。然諸世界國邑村落。城郭舍宅山林樹木。上至色界無所嬈害悉皆如故。而諸大眾皆見是水。爾時水中出生無量分陀利花。青琉璃莖真金為葉。功德寶臺帝釋寶鬚。周匝多有無量之花。縱廣十里在寶坊中。高一多羅樹。爾時大眾。各各自見在此花上。其花爾時出大光明。遍照十方無量世界。爾時大眾心生歡喜。我等今者必當得聞殊勝妙法。爾時彌勒菩薩即從坐起。前禮佛足右遶三匝。於蓮華上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如是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水猶如大海。又如劫盡水災起時。復出無量分陀利花。大光如是遍照十方無量世界。佛言彌勒。下方過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國。有一世界名寶莊嚴。其土有佛號海智神通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有菩薩名曰海慧。欲來至此大寶坊中。與無數菩薩俱共已斷一切數想。欲來聽是大集經典。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彼佛世界去此甚遠。海慧在彼。頗得聞此佛所說不。佛言舍利弗。如汝今於我前所聞。彼亦如是。如汝今日及諸大眾睹見於我。海慧菩薩見我亦爾。世尊。菩薩摩訶薩所有神通不可思議。住於極遠無量世界。而有如是無礙天眼無障耳通。世尊。誰有聞是不思議事。而當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唯除下劣不肖人耳。   爾時海慧菩薩。具足無量神通之力。於一念中在彼國滅。忽然現此大寶坊中即入三昧。令此大眾悉得遙見。彼佛世界所有人民。城邑聚落屋舍殿堂。山林樹木飛鳥走獸。及見彼佛與諸大眾圍遶說法。現是事已。即從三昧安詳而起。前禮佛足右遶三匝。以其世界所有香花種種伎樂。供養於佛作如是言。下方世界海慧神通如來。致問無量如來身命及以大眾悉安隱不。卻坐一面寶蓮花上。時有梵王名曰修悲。作是思惟何因緣故有是大水。滿此三千大千世界而非水災。我今當往問於世尊。即與六萬八千梵俱詣如來所。頭面敬禮右遶三匝。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此中三千大千世界。七寶蓮花莊嚴遍滿。無量菩薩各各次第坐寶花上。三千世界大水盈滿。佛言梵天。善男子。此是海慧菩薩摩訶薩神通之力。梵天言世尊。如來所說大集妙典猶未訖耶。佛言梵天。如來所有樂說無礙不可窮盡。梵天。佛與無量菩薩大眾。觀察法界講論法界。法樂微妙亦不可盡。梵天言世尊。如來所言海慧菩薩其誰是耶。佛言梵天。汝今不見坐寶蓮花。其花縱廣滿十由旬。為諸菩薩之所恭敬讚歎者乎。其身色像光明煒燁。唯除如來餘無及者。爾時梵天。見已即生恭敬之心。頭面禮拜作如是言。若有得見如是正士得大利益。我今遇之亦復如是。世尊如是正法當久近住。佛言善男子。如是正法如如來壽。我涅槃後是諸菩薩亦護是法。何以故。此經即是過去未來現在佛印。爾時海慧菩薩踴在空中高七多羅樹。示現己身智慧之力。為令大眾生信心故。莊嚴此經故。而說偈言。  下方有土過塵數  有佛海智神通尊  常為眾生演說法  我聞能受為人說  我今來此大眾中  供養恭敬十力尊  所來眷屬諸菩薩  為破法中細疑心  我今敬禮最無勝  如法而作上供養  為欲莊嚴上菩提  教化眾生無上道  若觀諸色無有相  亦能斷離三種受  若無相貌及種性  是人能禮無上尊  若不貪著我我所  亦復修集於中道  觀一切法如虛空  是人能禮無上尊  若不貪著諸境界  亦能寂靜於內入  於諸法界不生著  是人能禮無上尊  若見如來真法身  能豎無上大法幢  見一切法如幻相  是人能禮無上尊  若見無施無受者  無作無受亦如是  若無正見及邪見  是人能禮無上尊  亦不定在菩提中  又不決定在生死  遠離一切諸煩惱  是人能禮於如來  若有至心修善法  淨身口意三業等  亦能調伏於諸根  是人能禮無上尊  若忍諸法無有我  不成菩提捨眾生  為菩提故持淨戒  是人能禮無上尊  若觀諸法猶如焰  眾生平等如虛空  淨心不作諸心想  是人能禮無上尊  為諸眾生受大苦  為菩提故修忍辱  觀一切法如水月  是人能禮於正覺  觀無眾生命士夫  亦為眾生修菩提  觀法唸唸滅盡相  是人能禮無上尊  受地獄苦心不退  勤加精進修集道  聞諸法空心不怖  是人能禮無上尊  一切境界無罣礙  猶如空中動手者  亦觀三世相平等  是人能禮無上尊  若魔不能知其心  是人能得大神通  若說法字義無盡  是人能禮無上尊  若能遍聞諸佛音  聞已受持廣宣說  不見三寶差別相  是人能禮無上尊  如來具六波羅蜜  無有去來如虛空  了了知諸眾生界  是故我禮無上尊  如來成就大功德  終不生於似我慢  我今敬禮佛色像  是身世間不能作  佛光勝於一切光  其意殊妙亦最上  一切眾生不見頂  是故我禮一切勝  如來知諸眾生解  隨解而為演說法  能知煩惱之對治  是故我禮於世尊   爾時海慧菩薩。偈讚佛已從空而下。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此欲少諮問。唯願如來哀愍聽許。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隨意致問。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海慧菩薩言世尊。我先聞有淨印三昧。若有菩薩住是三昧。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願如來說是三昧。令諸菩薩普皆得聞。聞已皆當莊嚴修行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佛言善男子。至心諦聽吾今當說。善男子。如淨寶珠。匠者琢磨價直無量人所珍重。善男子。菩薩初發菩提心已。修集善法多聞思惟。觀察法界淨於初心。初心既淨鹹為諸佛菩薩敬念。即便獲得淨印三昧。善男子。淨寶珠者離九種寶。何等為九。一者金性。二者銀性。三者琉璃性。四者頗梨性。五者馬瑙性。六者蓮花性。七者車□□逆□□奊量禎□逆□□姏□□逆□縷□□□□□魯□祐□襯槏□□屋馱□□□□□槎□□□粳裀□紐□馘騿摯e□□□□祭□□騖饉驒樖駙□餾□□□飥□□□□□砥牖黑齱潘U逆□姭駂□□□□奇□□逆□□□□□逆□□妳□□逆□□奅□□逆□□婠詙□餘逆□□妖□□□逆□□婘□□□逆□□婘茶妼□逆□□娾璉綠□逆□□魯□祅□□砥牖黑齱潘U逆□奅榷覕奮□□□稿□g□□□□□□秜D聾馘j□□祭□□襯槏□娀□觩力□□□□□□□□姎□□□祭□□雜□馘示□飥□□□□祭□□□姪雜□馘逆□縻坫X□衽□□埤□部樅禳慼慼D□□□褓□□□□類檢□□誇□礿撢陑諶ョ憐隢D碌□□□埤□□椸□祰西奅□埤□祿飼□飾□□娶□□□稿槨偎}詬□北禳慼慼慼慼慼慼慼撳晼慼慼澆遄歐捸慼慼憫砥澄□娭禳埤□□□□埤□□□□礿□□□j□□觷□誇□祖□埤□□□□□觨□□逆□妁□□□信□□□□禖□□□□□糕椿諢潘嚏慼慼槭O□襜□□□□□□□□椿縻耤慼慼慼牷慼慼慼慼慼撐齱慼熱u□□□□□□□□飀□□□□觀□纂慼慼瞴憐銵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鞳j□□□□穚□糖□埤□□□□□□□□□□□娜□□□□襼裀□祤□姪訧□玲□j□□餾□□□□□□□饌檇D練□礹褸□□□祭□□騖饅□□□吝馳埤□褸□覆□□□切襤□誇□□騏餾□□□縷□槏□□□楰□□□□□□  若有修集大慈心  具足成滿十善法  是人定見彌勒佛  故菩提心難思議  修集大悲為眾生  亦常教化於大乘  為除煩惱修捨心  故菩提心難思議  具足修集念智慧  及能調伏於自心  能修知足及少欲  是故菩提心最勝  遠離一切諸惡法  其心柔軟於眾生  增長一切諸善法  是故菩提心最勝  恭敬供養師和上  紹繼增長聖種性  遠離一切諸憍慢  是故菩提心最勝  其心質直不欺誑  常樂寂靜化眾生  除去憍慢不輕他  是故菩提心最勝  護持正法能聽說  化諸眾生離煩惱  至心專念無上乘  是故菩提心最勝  供養三寶信四諦  遠離諸惡修善法  不瞋不恚於眾生  是故菩提心最勝  客煩惱起生慚愧  即向十方佛懺悔  修集善法調諸根  是故菩提心最勝  淨身口意知業果  知恩念恩知酬報  信十二緣淨威儀  是故菩提心最勝  具捨摩陀修智慧  具足持戒樂菩提  受大苦惱心不動  是故菩提心最勝  其心平等如四大  視諸眾生如虛空  常樂出家修菩提  是故菩提心最勝  貪樂寂靜淨身心  修行法行觀四諦  實語法語真義語  是故菩提心最勝  有所說法而安住  勤修精進壞魔業  於所修法無懈怠  是故菩提心最勝  親近善友佛菩提  能度眾生生死海  能淨一切六境界  是故菩提心最勝  遠離障礙除五蓋  諸根清淨無憍慢  貪慾瞋恚癡對治  是故菩提心最勝  觀善思惟具念心  修助菩提得神通  不畏生死樂涅槃  是故菩提心最勝  凡所說法不為食  於諸法中心無吝  修行善法不求報  是故菩提心最勝  不以餘乘攝眾生  所說眾樂而受持  其心無量無有邊  是故菩提心最勝  內外清淨無過咎  不畏生死修菩提  修菩提時心不悔  是故菩提心最勝  知眾生界淨國土  莊嚴菩提不自為  迷惑眾生示正道  是故菩提心最勝  善知法界真實性  無分別智不可說  能破眾生怖畏想  是故菩提心最勝  若能具足如是法  是能淨發菩提心  不為世法之所污  煩惱魔業亦復然  若有能發菩提心  是則能勝一切乘  能淨一切眾生心  亦能演說無上道   善男子。雲何名為菩提之心押而不壞。押者名為大悲。緣於一切眾生。紹三寶種不令斷絕。為佛法故莊嚴善根。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嚴淨世界。為護正法不惜身命。善男子。若為諸惡眾生打觸惱亂嬈害。悉當忍之。亦應不捨一切眾生。心不生悔不愁不惱。為調眾生勤加精進。若遇罵辱瞋恚打擲。默然受之終不加報。應作是念。夫大乘者與世共諍。何以故。一切眾生順生死流。大乘之法逆生死流。一切眾生各各諍訟。大乘之法破壞鬥諍。一切眾生瞋恚熾盛。大乘之法除滅瞋心。一切眾生各各虛誑。大乘之法質直無虛。十方世界若有眾生。以諸刀杖隨逐菩薩。而作是言。誰有發此菩提心者。我當假假支解其身如胡麻許。菩薩聞此終不退轉菩提之心。亦不放捨慈悲喜捨惠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何以故。菩薩思惟。我於無量無邊世中。受大地獄畜生餓鬼人天等身。受行惡法不能自利及利他人。若我或於無量世中。為彼惡人刀杖隨逐節節支解。我終不捨於菩提心及諸眾生。何以故。若我不能忍受如是世中苦者。何能堪忍地獄諸苦。行善法時。多有惡法來作障礙。我若不忍。雲何能作種種善法。一切眾生施我惡事。我要當以善法施之。眾生施我刀杖罵辱。我以無上大忍施之。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思惟觀者。當知不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觀已能忍三押。謂身口意。雲何押身。若菩薩身被支解時。爾時依法將順惡人。具足六波羅蜜。雲何菩薩身被支解。而得具足六波羅蜜。菩薩若被支解身體不惜身命。爾時具足檀波羅蜜。於彼惡人修集慈心。爾時具足屍波羅蜜。不瞋不罵不以惡事還往加之。爾時具足忍波羅蜜。為諸眾生勤行精進。終不捨離菩提之心。爾時具足精進波羅蜜。若他瞋打其心不動。不失正念其意清淨。爾時具足禪波羅蜜。觀身無常苦空無我。猶如草木瓦石等類。爾時具足般若波羅蜜。具足如是六波羅蜜已。押而不壞。是名押身。雲何押口。忍於一切惡言罵辱。若實不實但責己身煩惱諸結。終不怨他為諸眾生修集慈悲。菩薩摩訶薩修集如是。忍惡罵時。即得具足忍波羅蜜。菩薩摩訶薩遇罵辱時即作是念。是人往世慳貪因緣。親近惡友得是噁心。我破慳貪修集惠施親近善友。是故我能捨是瞋恚。爾時具足檀波羅蜜。菩薩摩訶薩遇罵辱時作是念言。是人破戒不信業果。是故罵我。我受持戒信於業報。是故修忍念於菩提。護持正法將順眾生。爾時具足屍波羅蜜。菩薩摩訶薩遇罵辱時作是思惟。是人懈怠不修善法。是故罵我。我勤精進修集善法捨離瞋心。於善法所心無厭足。我今要當設大方便。先令是人坐菩提樹。然後我當取菩提果。爾時具足精進波羅蜜。菩薩摩訶薩遇罵辱時復作是念。是人失念狂亂放逸煩惱所污。我今破壞一切煩惱。為如是等諸惡眾生發菩提心。若諸眾生悉清淨者。我復何緣發菩提心。是故專心緣念菩提心不匆務。爾時具足禪波羅蜜。菩薩摩訶薩遇罵辱時復作是念。是人著我我所眾生壽命士夫。我依法界。法界之中唯罵誰受。我亦不見一法是罵及以罵者。爾時具足般若波羅蜜。若能至心受持修行五波羅蜜。爾時具足忍波羅蜜。是名押口。雲何押心。不畏魔眾退菩提心。不畏一切眾邪異見退菩提心。不畏地獄餓鬼畜生種種諸苦退菩提心。若見佛像來作是言。汝亦不能發菩提心。菩提之道甚為難得。不如早修聲聞乘法。速證涅槃受大安樂。菩薩爾時聞是語已即自思惟菩提之道難之與易。我終不退。定當得到菩提樹下坐金剛床。我昔己請一切眾生。許當以法而惠施之。我今未與雲何欺誑。我當隨順一切佛心。堪忍如是押心之事。不誑諸佛人天大眾及以已身。是名押心。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向菩提道心不壞  大慈大悲亦復然  又不斷絕三寶種  無量莊嚴為菩提  為佛十力四無畏  三十二相八十好  無量世中捨財施  亦受種種大苦惱  為得三寶諸功德  受持正法而廣說  為度眾生生死海  是故堪受種種苦  十方世界惡眾生  執持刀杖逼我身  心終不動失菩提  憐愍一切眾生故  無量劫中受苦惱  不能自利及利他  今我此忍大利益  亦能得佛無量德  為佛功德碎其身  猶如胡麻心不悔  心亦不退無上道  多受諸苦為菩提  行住坐臥念菩提  其心寂靜離煩惱  若欲起瞋於眾生  先當怨己及煩惱  三惡道中受諸苦  為諸眾生得佛道  不求人天上快樂  甘樂為眾受諸苦  若於人中所受苦  不及地獄百千一  雖受三惡無量苦  亦不退失菩提心  觀身無常及無我  四大之性如四蛇  至心放捨如是身  能得智慧無上道  流轉諸有受諸苦  以不能觀身真實  菩薩能觀身真實  是故永離諸苦惱  行惡之時無妨礙  修行善法多留難  諸佛世尊為證知  是故我受種種苦  我今能忍如是等  身口意業無量苦  以是因緣菩提心  堅牢畢竟不可動  捨身具六波羅蜜  於身無貪具足檀  於彼惡人生慈心  是故具足於屍羅  割身能忍不生瞋  以是因緣具羼提  受苦時心不動轉  是故具足毘黎耶  不失念心樂寂靜  是故具足於禪那  觀身無我無我所  爾時具足於般若  若我能作是莊嚴  不久定得無上道  若我不忍惡口業  雲何能壞眾煩惱  若我調伏身口意  則能忍受眾苦逼  能壞一切諸魔眾  雖有眾邪我不動  若欲具足波羅蜜  如來十力四無畏  獲得無上無價寶  當學調伏身口意   善男子。雲何名為穿菩提心。菩薩既發菩提心已。終不生於相似我慢。不著菩提心。不貪菩提心。不愛菩提心。不觀菩提心。如是則能令心寂靜。觀深法界觀諸佛法。深法界者。謂十二因緣遠離二邊。一切諸法性自無我。觀於我性一切法性空無有主。住空三昧無相無願。知諸行法無所造作。觀色如沫受如水泡。想如熱焰行如芭蕉識則如幻。觀界無作無有動搖。入如聾盲。心無暫住。憍慢之結都無生處。諸法無二無有分別。一味一乘一道一源。觀一切聲無有聲相。一切音聲次第不合。一切諸法不可宣說。了知苦相。集無我所。於滅無增。知道畢竟。無障礙故觀身念處。知去來受念心出滅。知於法界觀界非界。故修正勤欲得自在。故修如意離諸煩惱。名為信根。樂於寂靜名精進根。非有念故名為念根。非思惟故名為定根。遠離一切名為慧根。不隨他故名為信力。無障礙故名精進力。不退轉故名為念力。心得自在名為定力。不觀善惡名為慧力。不放逸故名念覺分。入諸法故名擇法覺分。如法行故名進覺分。遠離惡故名喜覺分。身心寂靜名除覺分。知實三昧名定覺分。不觀於二名捨覺分。遠離諸見名為正見。離諸覺觀名正思惟。知諸聲性名為正語。於身口意不生貪著。名為正業。離嫉妒心名為正命。不增不減名正精進。於善不善不生貪著。是名正念。觀諸心界是名正定。實相之性其性寂靜。畢竟義者。名無常苦無我。假名清淨大淨。能調心者名之為施。身心清淨名之為戒。諸法無常名之為忍。勤修是智名為精進。內外清淨名為三昧。觀真實故名為智慧。知諸眾生心性本淨是名為慈。觀於一切等如虛空是名為悲。斷一切喜名為喜心。遠一切行名為捨心。一切諸法未來世淨。過去種種現在無我。善男子。若能真實觀察了知如是等法。是名為穿菩提心寶。菩薩觀察如是法已。次第得一切法自在陀羅尼。善男子。譬如日月不作往來照明之心。以諸眾生福德力故。自行往返壞諸闇冥。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能觀了如是等法。亦復如是不作是念。我當利益無量眾生。而令眾生大得利益。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作是觀是名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何以故。入定乃能作如是觀。亂心不能定者。即是禪波羅蜜。觀者即是般若波羅蜜。如是乃能觀於真實。了了見於一切法相。雲何名見一切法相。一切法相名無相相。言無相者即是無作。即此無作名之為相。若能永斷如是無相即無相相。又無相者名無生相。無相相者名無滅相。無生無滅名無相無相相。若見無生無滅無作無一無二無瞋無諍無有。如爾不動不轉知於法性。是名真性。是名法性。是名實性。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真實知如是等法。名非住住。說是法時。十二那由他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萬六千天得無生忍。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能破一切諸法相  清淨無上菩提心  若能如是觀察者  即得不著一切法  明見甚深諸法界  亦不怖畏於涅槃  以是不怖因緣故  則能增長於佛法  明信於因及果報  十二因緣亦如是  遠離二邊常斷見  隨意種種說正法  於常無常心不著  又能演說於中道  知一切法是空性  無有眾生無壽命  一切諸法空無相  亦復無有次第生  其性本來常寂靜  無有能作如虛空  不觀一切諸法相  了了覺知無有生  觀色如沫受如泡  想如熱焰行芭蕉  觀心如幻四大空  觀入猶如聾盲者  又觀心意無內外  心無住處界無二  不著諸法色色相  雖有是知無憍慢  觀一切法皆平等  一味一乘一道源  能知如是真實義  了了能觀於法界  無有音聲能觀聲  無有心意能觀心  無有文字觀文字  是能真實知法界  一切法義不可說  聲及文字亦復然  真實知苦集滅道  具足繫心四念處  於諸法界無分別  其心能得大自在  遠離一切諸煩惱  修四正勤行精進  為得無礙大自在  勤心修集四如意  於一切法不貪著  為於如是修信根  常樂住於大寂靜  是故修集精進根  心無念慮知真實  是故修集於念根  悉能調伏諸心想  是故修集於定根  為能觀察於法界  是故修集於慧根  為欲了知諸法界  是故修集七覺分  不觀諸法一二數  是故修集八正道  如意能以財物施  亦能如意受持戒  又能清淨於內外  是則名為大神通  一切諸法本性淨  是故修集於慈悲  斷一切喜諸煩惱  是故修集於喜心  一切諸法本性淨  去來現在亦復然  若觀諸法無生滅  是人即得真實知   爾時世尊。復告海慧菩薩言。菩薩得是淨大淨已。其心真實無有欺誑於諸眾生平等無二。得真實智畢竟大智淨印三昧。安住淨印三昧根本。雲何名為三昧根本。為諸眾生修大慈悲。雖得供養其心不高。瞋恚毀辱心亦不下。心不高故。則能生於不憍法性不憍名字。亦不生於相似我慢。身口意業從智慧生。是故一切所作諸業非不隨智。雲何菩薩身業隨智。所得身形殊勝微妙。眾生見者即得調伏。身四威儀亦能調伏。離諸身過身曲身滓。其身清淨相好莊嚴。諸根具足無有缺減。不恃此身而生憍慢。見下色者心亦不輕。自於其身不生貪著。觀身法界及以身業。知是色已。念於法身不求食身以定為食。為調眾生現受其施常修聖行。所謂非為貪慾瞋恚愚癡受持清淨戒擁護正法。菩薩摩訶薩具足如是隨智身業。得大神力無所畏力。以是力故。於諸佛土普示其身。如此世界所示色身。餘諸世界亦復如是。放大光明遍照十方無量世界。其光柔軟眾生遇者離煩惱熱。離煩惱已受大快樂。是名菩薩身業隨智。雲何菩薩口業隨智。所謂遠離六十四種惡口之業。粗語濁語非時語妄語。漏語大語高語輕語破語不了語。散語低語仰語錯語。惡語畏語吃語諍語諂語調語誑語惱語。怯語邪語罪語啞語。入語燒語地獄語虛語慢語輕語。不愛語說罪咎語。失語別離語。利惡語兩舌語。無義語無護語。喜語狂語殺語害語。繫語閉語縛語打語。歌語非法語。自讚歎語。說他過語。謗三寶語。是名六十四(丹本雲少十一種無處訪本)。善男子。菩薩摩訶薩遠離如是惡口等事。凡有所說。說實說真。說解脫說如實。說隨諦。說利眾生。說隨眾生心實不實。說眾樂聞。說一切聲。說一切語。說淨眾生根。說令眾生離於煩惱。說於佛語。說於甘露其聲遍聞十方世界。說令眾生永離苦惱。說於深義。說調眾生。說不造作惡。是名菩薩口業隨知。雲何菩薩意業隨智。住一心中能知一切眾生之心。常在禪定現諸威儀。一切眾魔聲聞緣覺。悉不能知心所緣處。終不生心欲自毀害方便害他。了一切法通達無礙。得如是心不受能受亦不證滅。是名菩薩意業隨智。是名淨印三昧根本。如是根本復有十種。一者淨初發心。二者淨菩提道。三者淨六波羅蜜。四者淨乾慧故修於三昧。五者淨相。六者淨好。七者淨陀羅尼。八者淨如法住。九者淨於無失。十者淨三十七助道之法。是名為十。善男子。淨印三昧具三十法。一者內淨。二者外淨。三者心淨。四者憍慢淨。五者身淨。六者眼淨。七者一切眾生無眾生淨。八者一切法本性淨。九者一切法同一味淨。十者空無相願淨。十一者解脫法門淨。十二者一切諸法入法界淨。十三者一切諸法入一性淨。十四者信心無壞淨。十五者無障礙淨。十六者一切解脫淨。十七者無為淨。十八者觀十二因緣淨。十九者十力四無所畏淨。二十者無勝淨。二十一者一切法智淨。二十二者過去業淨。二十三者慈悲淨。二十四者不捨眾生淨。二十五者破諸魔業淨。二十六者離內貪淨。二十七者離諸習氣淨。二十八者一念知一切法淨。二十九者不失念心淨。三十者具足莊嚴淨。菩薩具足如是等法。名淨印三昧。得是三昧已。得八不共法。何等為八。所得世界金剛為地。一樹之上種種枝葉。種種華果。一切眾生不起煩惱。地獄餓鬼畜生之類。悉見菩薩坐菩提樹。見已即得微妙快樂。金光遍照無量世界。一切大地六種振動。無一眾生有嬈害者。一念之智知一切法。是名為八。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若知諸法如虛空  淨於本性不生滅  即能淨於如來印  亦得住於定根本  雖得供養心不喜  呵責罵辱心不瞋  修集慈悲心平等  是則名為淨印定  遠離一切諸憍慢  離已其心不自高  能呵煩惱諸結縛  是則名為淨印定  其身永離諸惡業  莊嚴妙相三十二  具足清淨於諸根  亦復不生憍慢結  見有下色醜陋者  貧窮斯下心不輕  為菩提故淨說法  是則名為淨印定  觀察於身真實性  壞於眾生貪身想  是故獲得上法身  遠離一切雜食身  常在禪定法喜食  為眾生故受揣食  甘露上味增法命  是則名為淨印定  愛樂聖行持佛戒  遠離貪慾恚癡等  菩薩先自調其身  然後復為眾生說  神通遍遊諸十方  為調眾生演說法  如彼色像示其身  隨其意趣為說法  身出無量金色光  遍照十方諸世界  能壞眾生煩惱熱  增長菩提心功德  若有三惡苦眾生  遇已悉得無上樂  皆得遠離惡道苦  信心成就修善業  如來所說身淨業  為令眾生淨佛身  若有能修如是業  獲得淨身如先佛  若有遠離惡口業  即得從智微妙聲  凡所演說眾樂聞  聞者皆得生善芽  遠離六十四惡口  是人則能說甘露  能說無為之大乘  亦得善解眾生語  能離貪慾恚癡語  演說甚深真實義  其聲遍聞十方界  為眾宣說實解說  呵毀打害不瞋諍  心常憐愍柔軟語  為眾演說不可說  說已其心不生慢  若能清淨如是業  是人遠離口諸惡  如來所說口淨業  為令眾生廣長舌  若有修集善意業  是人一念知諸心  常在禪定示威儀  壞諸魔業心不高  不受能受為眾生  了知真實不證滅  一切眾魔不知心  聲聞緣覺亦復然  不生害心於自他  能觀甚深諸法界  若欲得是淨印定  常當修集於十法  清淨莊嚴佛境界  淨於善法及六度  具足功德及身相  得無礙說陀羅尼  如法而住淨其心  不失念心說無我  離一切障慧無礙  其意無失具功德  修助菩提無放逸  為諸眾生說菩提  無量世界身無礙  演說正法化眾生  具足八種不共法  獲得無上大利益  金剛為地樹種種  悉見菩薩坐菩提  若欲具足如是德  當修淨印三昧定  如來修集是定故  獲得功德不可議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九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海慧菩薩品第五之二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欲獲得淨印三昧。應當修集淨於菩提。遠離一切滓濁之心。善男子。若不能見諸法性淨。則為渴愛煩惱所污。一切諸法不可思惟。不作不行清淨寂靜。無有塵垢亦無過失。畢竟清淨如解脫性。法界不壞無有分別。實性法性無有差別。一切諸法空無相願。如解脫性無礙平等。一切諸法亦復如是。若能如是正觀察者。是名無濁。善男子。菩薩若能為諸眾生。說如是法是名無滓。善男子。若有菩薩心無滓濁。是人則得淨印三昧。海慧菩薩言。世尊。如是三昧其義甚深不可說故。不可睹見斷數法故。難可解了不可見故。是大智慧攝諸法故。一切菩薩皆悉平等。無垢無滓無諸障礙。無有住處微妙難明不可喻說。其性堅固猶如金剛。不生不滅不破不壞不繫不縛。是大光明遠離闇故。不可思議無垢清淨遠離貪故。無有諍訟修集慈故。不覺不觀離去來故。一切平等如虛空故。世尊。觀何因緣得是三昧。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欲遊虛空。大自莊嚴菩薩亦爾。欲得是定當大莊嚴。平等莊嚴一切諸法。何以故。世間之法從子得果。善男子。一切有為識為種子。此三昧者無有種子。何以故。而此三昧非眼識識。乃至非意識識。非作非色。非受非想非行非識。觀一切法普皆平等。是名三藐三佛陀。善男子。非異相故名為生死。非異相故名為涅槃。善男子。隨生死相即涅槃相。何以故。一切諸法本性淨故。本性性者名為無性。夫無性者名無性相。若無相性即是無作。如是無作即是法性無有文字。若無文字即名為如。如前中後亦爾是名三世。夫三世者即名為空。空即無作。如是無作何有作者。是故無作名之為空。若無作作者。當知無法。若無法者無求無願。若無願求則無身口意業。無身口意業即名無礙。無礙者名為不出。不出不滅不住。不滅不住即無為相。無為相者是名不住。不住者謂無一切所作之業。意不住色乃至意不住行。若是四處意無住者是名無住。若無住者則不生於相似我慢。若無如是相似我慢則無增長。若無增長則無有因。若無有因則無覺觀。若無覺觀是名默然。善男子。如是等法其義甚深。若能信者即得解脫。永離顛倒煩惱障礙。即能受持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有法藏。是大船師導師商主咒師醫師。則能供養三世諸佛。是名佛子。過於魔業破諸魔眾。不久當得淨印三昧。能大莊嚴堅牢船舫。濟渡眾生於生死海。世尊。雲何菩薩能壞一切諸魔伴黨。佛言。菩薩若能不求諸法。爾時則能壞破魔眾不求一切境界因緣。善男子。有四種魔。一者陰魔。二者煩惱魔。三者死魔。四者天魔。善男子。若能觀法如幻相者。是人則能破壞陰魔。若見諸法悉是空相。是人則能壞煩惱魔。若見諸法不生不滅。是人則能破壞死魔。若除憍慢則壞天魔。復次善男子。若知苦者能壞陰魔。若遠離集破煩惱魔。若證滅者則壞死魔。若修道者則壞天魔。復次善男子。若見一切有為法苦則壞陰魔。若見諸法真實無常壞煩惱魔。若見諸法真實無我能壞死魔。若見諸法寂靜涅槃能壞天魔。復次善男子。菩薩若能於身無貪。捨身施時迴向菩提能壞陰魔。施時遠離慳貪之心壞煩惱魔。若觀財物一切無常能壞死魔。為眾生故修悲佈施能壞天魔。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不為我見受持淨戒能壞陰魔。不為有貪受持淨戒壞煩惱魔。若為遠離生死過失受持淨戒能壞死魔。若能生心令毀禁者悉持淨戒。受持淨戒則壞天魔。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不見我忍我修於忍則壞陰魔。不見眾生有修忍者壞煩惱魔。不見生死則壞死魔。不見菩提則壞天魔。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勤修精進。其身寂靜則壞陰魔。勤行精進其心寂靜壞煩惱魔。勤行精進觀法無生能壞死魔。勤行精進為調眾生令轉生死則壞天魔。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不為五陰修集禪定能壞陰魔。不著界處修集禪定壞煩惱魔。不著入處修集禪定能壞死魔。所有諸善迴向菩提能壞天魔。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知陰方便能壞陰魔。知界方便壞煩惱魔。知入方便能壞死魔。以如是等種種方便迴向菩提能壞天魔。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觀一切法皆是空相能壞陰魔。觀一切法悉是無相壞煩惱魔。觀一切法悉是無願能壞死魔。具是三法迴向菩提能壞天魔。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觀身身處不覺不著能壞陰魔。觀受受處不覺不著壞煩惱魔。觀心心處不覺不著能壞死魔。觀法法處不覺不著能壞天魔。作如是觀終不失於菩提之心。是人則能壞破四魔。善男子。若著我者則增魔事。菩薩摩訶薩亦知有我亦知無我。若有法非有我非無我。如是則無一法增減。一切眾生無明所覆。是故菩薩為欲莊嚴無上大乘。非為我故而發莊嚴。發莊嚴已作是思惟。誰莊嚴法堅固不壞。我當莊嚴我亦不為壞我眾生壽命士夫而行莊嚴。為破眾生著我邪惑眾生壽命士夫等見。而行莊嚴。眾生顛倒見是五陰常樂我淨。我當為說如是無常苦空無我。為令眾生得真實智。若有眾生心有願求。當知是人即名為著。若不願求則無有著。若不著者是人不誑。若不誑者得真實智。知於過去未來現在。不著過去未來現在。何以故。過去已盡未來未至現在不住。若於三世不作著想名不顛倒名菩薩行。了知一切眾生諸行。知已了了說業及果。亦知貪行瞋行癡行。知有眾生行於貪慾莊嚴於瞋。行於瞋恚莊嚴於貪。行於愚癡莊嚴於貪。行於貪慾莊嚴於癡。行於瞋恚莊嚴於癡。行於愚癡莊嚴於瞋。善男子。有諸眾生於色生貪於聲生瞋。復有眾生於聲生貪於色生恚。復有眾生於香生貪於味生恚。復有眾生於味生貪於香生恚。復有眾生於觸生貪於法生恚。復有眾生於法生貪於觸生恚。復有眾生貪慾羸劣瞋恚猛健。復有眾生貪慾猛健瞋恚羸劣。復有貪羸癡健癡羸貪健。瞋羸癡健癡羸瞋健。或有眾生為色調伏。非為聲香味觸法等。有為聲調伏。非為色香味觸法等。有為香調伏。非為色聲味觸法等。有為味調伏。非為色聲香觸法等。有為觸調伏。非為色聲香味法等。有為法調伏。非為色聲香味觸故。復有眾生心寂靜故而得調伏。非身寂靜而得調伏。或有眾生身寂靜故而得調伏。非心寂靜而得調伏。或有眾生聞說無常而得調伏。非因於苦不淨無我而得調伏。或有眾生聞說苦故而得調伏。非因無常不淨無我而得調伏。或有眾生聞說不淨而得調伏。非因無常苦無我等而得調伏。或有眾生聞說無我而得調伏。非因無常苦不淨等而得調伏。復有眾生見身神通而得調伏。非他心智而得調伏。或有眾生因他心智而得調伏。非因神通而得調伏。善男子。有諸眾生勤修精進遲得解脫。有少精進速得解脫。有勤精進速得解脫。有少精進遲得解脫。有因解脫非緣解脫。有緣解脫非因解脫。有因緣解脫非因緣解脫。有諸眾生觀於內法而得解脫。非觀於外有觀於外而得解脫。非觀於內有觀內外而得解脫。有不觀內外而得解脫。有諸眾生因樂行故而得解脫。非因苦行有因苦行而得解脫。非因樂行或因苦樂而得解脫。或有不因苦行樂行而得解脫。有諸眾生因讚美故而得調伏。非因呵責或因呵責而得調伏。非因讚美或因讚毀而得調伏。或有不因而得調伏。有諸眾生因逆說法而得調伏。不因順說或有因順而得調伏。不因於逆或因逆順而得調伏。或有非因逆順說法而得調伏。有諸眾生因聞略說而得調伏。非因於廣或有因廣而得調伏。非因於略有因廣略而得調伏。或有不因廣略說法而得調伏。有諸眾生因四真諦而得調伏。有因念處而得調伏。有因正勤而得調伏。或因如意而得調伏。或因五根而得調伏。或因五力而得調伏。或因七覺而得調伏。或因八道而得調伏。善男子。眾生之行不可思議。眾生之心亦不可思議。眾生調伏不可思議。所入法門不可思議。眾生境界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獲得如是不可思議智。然後乃知一切眾生。所行之行不可思議。善男子。譬如羅網多有諸結。有人在中以咒術力。破網得出隨意而去。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眾生中以智咒力。壞煩惱網隨意自在。雖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能通達眾生所行。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初發無上菩提心時。聞諸眾生有如是行。不驚不怖是事實難不可思議。佛言。舍利弗於意雲何。如師子子。雖復初產聞師子吼。有怖畏不。不也世尊。菩薩摩訶薩初發無上菩提心時。聞眾生行亦復如是。舍利弗於意雲何。火勢雖小畏乾薪不。不也世尊。菩薩摩訶薩初發無上菩提心已。得智慧火亦復如是。舍利弗。如來今以非喻為喻。舍利弗譬如猛火與諸乾薪。結期七日當大戰鬥。爾時一切乾樹草木種種枝葉悉共聚合如須彌山。爾時猛火有一親友而語之言。汝今何故。不自莊嚴多求援助。彼薪眾多汝唯一己何能當之。時火答言。彼怨雖多我力能敵不須伴黨。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諸煩惱悉共和合其勢熾盛。菩薩智慧力能消伏。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有二種力。一煩惱力。二智慧力。菩薩若無煩惱力者。則不能共諸眾生行。亦不能知眾生行處。亦當證於聲聞緣覺。是故菩薩以煩惱力遍遊諸有不生怖畏。是名菩薩行於方便。舍利弗。如小毒蛇不須伴侶。初發心者亦復如是。舍利弗。譬如螢火雖有無量千萬億數。不能障蔽日之光明。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有煩惱無量無數。不能障蔽菩薩智光。舍利弗。如阿伽陀一丸之藥能破大毒。菩薩智慧亦復如是。小智慧藥能壞無量大煩惱毒。舍利弗。譬如天降一味之水。隨地差別得種種味。菩薩摩訶薩一解脫智亦復如是。隨眾生根說種種異。舍利弗。如閻浮樹下有金泥。是金泥中有種種寶。菩薩摩訶薩初發菩提金泥心中。亦復有聲聞辟支佛寶。舍利弗。如餘小王一切悉屬轉輪聖王。一切人天亦復如是。悉來歸屬初心菩薩。舍利弗。如薄福人不遇寶雨。若不能於無量佛所種諸善根。則不能發菩提之心。舍利弗。無甘蔗子則無種種石蜜諸味。若無菩提心者。亦無種種三寶諸味。舍利弗。如耆婆醫王常作是言。天下所有無非是藥。菩薩亦爾說一切法無非菩提。舍利弗。如阿修羅王盡其勢力。不能遮障日月之道。一切魔眾亦復如是。盡其勢力不能遮障。勤行菩薩修菩提道。舍利弗。如色界天宮殿屋宅依空而住。勤行菩薩所得菩提。亦復如是依空而住。舍利弗。譬如虛空悉能容受一切萬物。而是虛空初無增減。無量佛法亦復如是。雖有菩薩發心推求。而是佛法亦無增減。舍利弗。譬如有人任力遊空。而虛空性無增無減。菩薩亦爾。住其信力行於佛智。而是佛智亦無增減。舍利弗。譬如陶師未成器時不得器名。菩薩善法亦復如是未發心時亦不得名。舍利弗。如人已見轉輪聖王。則不求見諸餘小王。菩薩亦爾。若已發起菩提之心。則不更發聲聞緣覺心。舍利弗。如餘處中不出眾寶。眾寶要出於大海中。舍利弗。聲聞寶中不出三寶。三寶要從菩薩寶出。舍利弗。譬如太子不名為王。非不名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非名為佛非不名佛。舍利弗。譬如小寶亦不可輕。何以故。如是小寶能作大事多所利益。菩薩亦爾。初發心時亦不可輕。舍利弗。我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如是喻。若有菩薩聞是諸喻即得安樂。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若欲證得於佛道  應當除滅疑網心  勤修無上信心者  即能獲得於菩提  若修淨印三昧者  宣說諸法皆如夢  無量世中淨其心  即能得證正覺道  佛所得道非身業  亦非口意二業等  無為真實性亦爾  是故不可以喻說  佛道無對不可見  非眼識界如虛空  非是一切諸情根  又非諸根之境界  非相非陰非入界  非是心意受想識  非知非知之境界  是故佛境不可知  諸佛大悲難思議  無量無邊無障礙  無字無聲不可說  是故無能知佛界  若有眾生無量世  親近善友聽正法  聞已即得大福德  常受妙樂如先佛  一切諸魔不得短  諸根調伏行樂處  能以方便壞四魔  如法而住行佛界  若行如是菩提道  即得菩提為人說  能渡眾生生死海  能破一切大邪見  即得無上相好等  成就十力四無畏  能知眾生煩惱行  能壞一切諸有道  若有菩薩勤精進  即能破壞諸煩惱  如火能焚乾草木  菩提心能燒煩惱◎   爾時世尊復告海慧菩薩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勤行精進。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誰有修行勤精進者。當知是人即有菩提。誰有精進是人即具檀波羅蜜。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自利益亦利於他。善男子。過去無量劫有佛世尊。號勤精進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善見劫名華聚。爾時世界大水彌滿。其水出生八萬四千上妙蓮華。一一縱廣滿十由旬。有無量億金色光明。其香微妙。阿迦膩吒諸天。見已多受安樂。作如是言。是世間中多有蓮華。當知亦當多有佛出。是故此劫名曰華聚。是時彼國寂靜無聲。以寂靜故。無量世界諸菩薩等常樂觀察。以觀察故各各皆得喜行三昧。是故彼世名曰善見。其國多有七寶林樹樓閣殿捨。眾生安樂如兜率天。多饒飲食易獲神通。無有女身一切化生。亦無二道皆修大乘。爾時彼佛有三萬六千出家菩薩皆悉獲得不退轉心。無量人天初發菩提堅固不退。彼佛世尊常樂宣說勤精進行。時大眾中有一菩薩。名堅固莊嚴。從座而起前禮佛足。長跪合掌作如是言。世尊。雲何菩薩勤行精進。佛言。善男子。勤行精進凡有四法。何等為四。一者發心。二者作心。三者觀心。四者如法住。如是四法即是具足佛法因緣。何以故。善男子。發者即是生善法因。作者名為增善法因。觀者名為利眾生因。如法住者名入一切佛法因緣。又復發者求聞正法。作者聞已能說。觀者善思惟義。如法住者如說而住。又復發者調伏慳心。作者能一切施。觀者為眾生施迴向菩提。如法住者不求施果。又復發者求覓受人。作者見來求者生慈愍心。觀者觀財無常。如法住者不求果報。又復發者如法求財。作者求於淨命。觀者於不堅物修於堅法。如法住者一切捨時不生憍慢。又復發者離諸惡戒。作者至心受持諸淨禁戒。觀者至心調伏毀禁之人。如法住者淨持禁戒不生憍慢。又復發者淨於口業。作者淨於身業。觀者淨於意業。如法住者修集善法。又復發者遠離瞋心。作者修集忍辱。觀者將護自他。如法住者修忍辱已不生憍慢。又復發者常樂教化邪見眾生。作者能壞眾生瞋恚之心。觀者不見內外。如法住者遠離一切煩惱諸結。又復發者遠離懈怠。作者勤修精進。觀者調伏一切懈怠眾生。如法住者勸諸眾生令修精進。又復發者名為善慈。作者所作已竟。觀者不求餘乘。如法住者不失無上菩提之心。又復發者莊嚴禪支。作者莊嚴三昧。觀者終不生於相似我慢。如法住者破壞眾生行惡之心。又復發者莊嚴念心。作者莊嚴諸有。觀者其意堅固。如法住者勇健無怯。又復發者名如法因。作者名如方便。觀者名為門戶。如法住者名為解脫。又復發者謂求名字。作者持於文字。觀者字不可說。如法住者遠離文字。又復發者離惡知識。作者親近善友。觀者於善友所至心聽法。如法住者不謬解義。又復發者樂於捨家。作者遠離怨親。觀者求於善法。如法住者不隨他意。又復發者所謂少欲。作者所謂知足。觀者易養易滿。如法住者善知時宜。又復發者如戒而學。作者於戒不漏。觀者如意學戒。如法住者如慧學戒。又復發者檀波羅蜜屍波羅蜜。作者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觀者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如法住者智波羅蜜。方便波羅蜜。又復發者行施攝取。作者軟語攝取。觀者利他攝取。如法住者同利攝取。又復發者所謂大慈。作者所謂大悲。觀者所謂大喜。如法住者所謂大捨。又復發者護持正法。作者淨於福田。觀者莊嚴相好。如法住者調伏眾生。又復發者實知陰魔。作者離煩惱魔。觀者壞於死魔。如法住者摧伏天魔。又復發者謂身念處。作者謂受念處。觀者謂心念處。如法住者謂法念處。又復發者了了知苦。作者遠離於集。觀者證真實滅。如法住者謂修於道。又復發者所謂信根。作者謂精進根。觀者所謂念根。如法住者所謂慧根。又復發者謂七覺分。作者謂八正道。觀者謂捨摩他。如法住者毘婆捨那。善男子。如一切行皆名為發。修一切善悉名為作。一切淨心名之為觀。知一切業名如法住。善男子。彼佛復告堅固莊嚴。善男子。勤精進者寂靜其心。心若寂靜即是精進。若壞貪身即是精進。若知身意即是精進。斷我我所即是精進。斷諸繫縛即是精進。障煩惱盡即是精進。若能遠離一切障礙即是精進。若能除卻十種憍慢即是精進。能壞貪恚即是精進。若能遠離無明有愛即是精進。若不放逸者修於善法即是精進。若能真實觀內外入即是精進。若真實知陰界諸入即是精進。心寂靜者即是精進。破壞疑心即是精進。若於三世不分別者即是精進。若觀法界不動轉者即是精進。若不漏者即是精進。若不害者即是精進。若不生悔即是精進。若不求者即是精進。若不滅者即是精進。若不作者即是精進。若無增減即是精進。無上無下即是精進。不捨不著即是精進。不縛不解即是精進。不去不來即是精進。不生不滅即是精進。非有放逸非不放逸即是精進。無作作者即是精進。無闇無明即是精進。非見非不見即是精進。善男子。彼佛說是精進法時。無量菩薩得無生忍。善男子。今此會中五千菩薩亦得如是無生忍法。七千天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爾時堅固莊嚴菩薩聞是法已。為得如是無量法故。勤修精進獲得下忍。為求法故不坐不臥乃至命終。既捨身已得生梵世。受梵天身於無量世。供養於佛聽受正法。於彼劫中。周遍供養八萬四千諸佛如來。聽受正法勤行精進。善男子汝知。爾時堅固莊嚴豈異人乎。即我身是。善男子。我久具足是精進故。超彌勒等諸大菩薩先成正覺。是故我言誰有精進。當知是人即有菩提。善男子。我勤精進猶尚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況懈怠耶。若有菩薩能精進者。是人則能自利利他。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我念過去無量世  花聚劫中精進佛  善見世界水彌滿  出生八萬四千花  其國猶如兜率天  豐饒飲食無女身  不由父母悉化生  亦無二道純一乘  十方世界諸菩薩  觀善見國受安樂  三萬二千出家眾  無量人天發菩提  爾時彼佛讚精進  唯為堅固菩薩說  若能發心勤修善  繫心思惟如法住  爾時世尊為我故  分別廣說是四句  發菩提心如法行  思惟得忍如法住  若求正法名初發  如法而說名為作  受義不謬善思惟  修集於忍如法住  若勤行施是初發  求覓受者名為作  明見無常善思惟  不觀二相如法住  如法求財是初發  清淨活命是名作  破壞慳心善思惟  不求憍慢如法住  遠離惡戒是初發  不漏護戒是名作  調伏毀戒善思惟  戒淨無慢如法住  遠離惡口是初發  其心寂靜是名作  其心寂靜善思惟  諸法寂靜如法住  遠離害心是初發  修集忍辱是名作  將護自他善思惟  忍不生慢如法住  誘喻瞋者是初發  遠離惡人是名作  內外寂靜善思惟  不著我心如法住  遠離懈怠是初發  勤修精進是名作  知於真實善思惟  修集於道如法住  始求善法是初發  求已畢竟是名作  念心受持善思惟  不失於法如法住  求於禪支是初發  修集三昧是名作  無相似慢善思惟  無有過失如法住  念慧之心是初發  獲得法門是名作  擁護正法善思惟  勇健精進如法住  正念因緣是初發  修善方便是名作  觀於內法善思惟  得解脫已如法住  始求文字是初發  通達解了是名作  知不可說善思惟  了無文字如法住  遠離惡友是初發  親善知識是名作  聞已如聞善思惟  不遠離法如法住  佛法出家是初發  除捨怨親是名作  修集善法善思惟  不隨他意如法住  少欲知足名發作  樂於寂靜善思惟  住寂靜已說無諍  亦自修集如法住  從戒而學是初發  不行漏戒是名作  無戒之戒善思惟  從智慧戒如法住  不說世事是初發  常樂寂靜是名作  易養易滿善思惟  觀察無常如法住  樂修施戒是初發  忍辱精進是名作  修禪智慧善思惟  修智方便如法住  行施攝取是初發  軟語攝取是名作  利益眾生善思惟  自利利他如法住  修集慈悲名發作  不別三世善思惟  為諸眾生淨身心  修集喜捨如法住  獲得正法是初發  清淨福田是名作  莊嚴自身善思惟  調伏眾生如法住  破壞陰魔是初發  離煩惱魔是名作  能壞死魔善思惟  摧魔怨敵如法住  修集身念是初發  修集受念是名作  修集念心善思惟  修集法念如法住  了了知苦是初發  遠離於集是名作  證滅真實善思惟  修於正道如法住  修於信根是初發  修集諸力是名作  修念三昧善思惟  修於智慧如法住  身心寂靜是初發  遠離邪見是名作  觀於名色善思惟  精進不悔如法住  無我我所是名發  無縛無解是名作  無去無來善思惟  法性不動如法住  遠離憍慢是初發  除去貪恚是名作  觀十二緣善思惟  離癡有愛如法住  若能遠離一切相  破壞所有諸障礙  具足十力四無畏  能說功德勤精進  如來說是精進法  十千眾生悟無生  五千菩薩得法忍  無量人天發菩提  堅固莊嚴我身是  精進超過諸菩薩  若欲獲得上真道  當修精進如先佛   爾時修悲梵天。語海慧菩薩言。所言佛法。佛法者雲何名佛法。海慧菩薩言。梵天。佛法者名一切法。一切法者名為佛法。如佛法性即一切法性。如一切法性即佛法性。佛法性一切法性無有差別。一切法寂靜佛法亦寂靜。一切法空佛法亦空。梵天。一切法即十二因緣。菩提者亦十二因緣。梵天言。善男子。夫佛法者將不過於三界法耶。梵天。三界佛法性無差別。三界平等佛法平等無有二相。善男子。譬如虛空無有增減。佛法亦爾。無增無減性是空故無上無下。梵天若善男子。欲見佛法當作是觀。復次梵天。夫佛法者非處非非處。非生非滅。非青黃赤白班駁琉璃虛空界色。雜色無色。非有形質方圓脩短。無相無相相。無縛無解。無如是相名為佛法。無相無句無有文字。清淨寂靜。空義。無相義。無聚義。畢竟無出義。覺知義。不可宣說不可睹。不可見者名寂靜義。寂靜義者即是空義。空義者即無聚義。無聚義者即真實義。真實義者即是畢竟不出之義。畢竟不出義者即不滅義。不滅義者即無處義。無處義者即是法性。法性者即是佛法。是名學法名阿羅漢法名緣覺法。名為佛法。如是佛法及餘諸法。亦無住處不出不滅。無色形質方圓脩短。無智相貌無明無闇。一切諸法等無差別。求佛法者。謂佛佛法及一切法。菩薩摩訶薩坐於道場菩提樹下。乃能了了真實知見。何以故。諸佛正法無住處故。一切諸法亦無住處。佛法不可得。一切諸法亦不可得。佛法平等。一切諸法亦復平等。若無因緣即無種性。若無種性即無出滅。若無出滅即名真實。真實知者即是實性。過去未來現在諸法即是佛法。何以故。通達三世無障礙故。無障礙者即是佛智佛智者即是十八不共之法。不共之法者攝一切法。是故諸法即是佛法。諸法佛法無二無別。梵天言。善男子。汝今了了見佛法不。梵天。佛法非色不可睹見。汝雲何言了了見耶。一切諸法悉不可見。夫了了者即是佛法。無有二相。梵天言。善男子。如來何故。說佛知見一切諸法。梵天。如來佛法若有定相。可得說言了了知見。善男子。佛法無耶。梵天。法若無定不可說有。不可說無。若不可說有無相者。雲何得言了了知見。善男子。如來雲何說於佛法。梵天。如說虛空。虛空之性實無定相。佛法亦爾。善男子。佛法如是不可思議。菩薩初發菩提心時。聞如是法不驚不怖不可思議。正覺之性亦不可思議。梵天。佛所說者。乃能發是菩提之心。是故聞之不生怖畏。梵天。若有著者則生怖畏。若不著者不生怖畏。惜身命者則生怖畏。不惜身命無所怖畏。有障礙者則生怖畏。無障礙者無所怖畏。著我我所則生怖畏。斷我我所無所怖畏。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何力故聞深佛法不生怖畏。梵天。有八種力。聞深佛法不生怖畏。何等為八。一者信力。二者善友力。三者多聞力。四者善根力。五者善思惟力。六者破憍慢力。七者大慈悲力。八者如法住力。梵天。菩薩具足如是八力。聞說深法不生怖畏。爾時世尊讚海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能宣說菩薩諸力。實如汝言。菩薩具足如是諸力。聞深佛法不生怖畏。善男子。一切言說名之為聲。菩提之性亦不可說亦不可見。不可說見名第一義。如來了了知見如是不可宣說。愍眾生故而為宣說菩提。非心亦非心數。何況聲字。善男子。如來憐愍諸眾生故覺甚深法。覺甚深法已。無知無覺無心心數。無聲無字不可宣說。為眾生故說有文字音聲次第。善男子。譬如虛空非是色法。不可睹見非對非作。善男子有人善畫畫空作像。若男若女若象若馬。如是之人可思議不。不也世尊。善男子。是猶可信。如來世尊知不可說。而能演說是事甚難。雖復說此不可說法。然真實知性不可說。善男子。若聞是法不驚不怖。當知是人久於無量諸如來所種諸善根。善男子。如是經典不可思議。若有人能受持讀誦書寫解說。是人則能受持一切諸佛法藏。攝取一切眾生解脫。善男子。若有菩薩了了得見無量世界所有諸佛。見已即以上妙七寶滿是世界。持用奉獻諸佛世尊。是人福德寧為多不。甚多世尊。如是功德難以喻說。善男子。不如有人擁護正法為憐愍故。受持讀誦解說是經。何以故。法施之施勝於食施。夫食施者即是世施。法施之施是出世施。善男子。若人能護佛正法者。即為四攝。何等為四。一為佛攝。二為天攝。三為福攝。四為智攝。佛攝眾生。復有四事。一者常得親近諸佛。二者諸魔不得其便。三者獲得無盡陀羅尼。四者得住不退轉地。天攝眾生。亦有四事。一者說法之處諸天清淨。二者說法之時眾樂受聽。三者終不為他因緣所害。四者不信者信。福攝眾生亦有四事。一者莊嚴於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二者莊嚴於口。凡所演說眾生樂聞。三者莊嚴佛土。四者莊嚴種姓。所謂釋梵轉輪聖王。智攝眾生亦有四事。一者知眾生根如意說法。二者知眾生病苦隨病施藥。三者得大神通遊諸佛土。四者了了通達法界。善男子。若欲獲得如是功德。應當勤心護持正法。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若能護法生憐愍  受持是經及廣說  我說千分中一分  猶如大海取一渧  知恩念恩念如來  是人可信付法藏  供養無量十方佛  如是則能護佛法  雖施無量國珍寶  不如至心誦一偈  法施最妙勝食施  是故智者應護法  十方諸佛天龍神  功德智慧所攝取  莊嚴修行諸相好  是人皆由護正法  常遇諸佛善知識  常聞無上真實道  速得無量陀羅尼  是人皆由護正法  身口意戒得清淨  具大神通遊諸國  不退菩提具六度  是人皆由護正法  世界微塵可說盡  護法功德不可量  欲得不可宣說知  應當堅心護正法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功德寶光。即從坐起頭面敬禮長跪合掌前白佛言。世尊。如來於是大經典中。說言佛法不可宣說。若不可說雲何可護。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來正法實不可說。如來覺知不可說法。如是正法雖不可說而有字句。以字句故可得宣示。如是字句受持讀誦書寫解說。是名護法。善男子。復有護法。見有受持讀誦書寫解說之者。恭敬供養親近禮拜尊重讚歎。生於師想擁護供給衣服飲食臥具湯藥房舍燈燭。聞其所說稱讚善哉。護其種姓所住宅舍。亦復護其侍使之等。聞惡隱蔽聞善稱揚。善男子。若能擁護是持法者。是人即能護佛法僧。復次善男子。若有能修空無相願。是人即是護持正法。復次善男子。見有誹謗方等經者不與同止。言語談論調伏其罪。是人即是護持正法。復次善男子。若有人能修集悲心。無飲食想憐愍眾生。宣說正法是名護法。復次善男子。不惜身命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如是等經。是名護法。復次善男子。若有聽法一字一句。往一由旬乃至七步入出息頃。是名護法。善男子。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號曰大知聲力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淨光。劫名高顯。其土純是青琉璃寶。諸菩薩眾一切成就無量勢力。具足神通智慧無礙。一切菩薩悉受天身至心聽法。無有出家在家差別。爾時世尊為護法故。與諸大眾頒宣正法。彼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法慧。白佛言。世尊。何等是法而言擁護。佛言。善男子。夫六入者樂求境界。若能遮止是名護法。善男子。眼識於色是名非法。若能遠離是名護法。乃至意識於法亦復如是。善男子。若見眼空見已不觀於色不著於識。是名為法。若能真實知如是法。是名護法。乃至若見意空。見已不觀於法。不著於識是名為法。若能真實知如是法。是名護法。善男子。若法能生法。於是法中不求不取。心不貪著。是名護法。若有見法能生邪見。於是見中不求不取心不貪著。是名護法。若有無明不能淨心。於是垢中不求不取心不貪著。是名護法。善男子。若有一法求取之後不能施人。此法非法亦非比尼。若能施者即是正法即是比尼。若有無取無求無施。即是正法即是比尼。夫取求者即是非道。若不施即是非法即非比尼。若能施者即是正法即是比尼。不取不求不施。即是不出不生不滅。若非出生滅雲何可施。不可施者乃名為法。乃名比尼。何以故。未生煩惱作障因緣故。是故無盡。無盡者無出。無出者名為法。名為比尼。於如是法不求不取。是名護法。善男子。爾時彼佛說是法時。三萬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海慧菩薩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法及非法是名為法。何以故。若有分別法非法者。是人不名護持正法。若作法相是名非法。世尊。若能了達見一切法是無法者是名第一真實之義。世尊。若無法無非法即是無數。若無數者即是實性。實性者名為虛空。虛空之性無邊無節。法性亦爾。法性實性無有差別。何以故。無邊無節故。若有菩薩。見如是等即真實見。世尊。我不見一法。以不見故不見有增不見有減。世尊。我如是見。將不誹謗如來說耶。是實見不。善男子。如是見者不謗如來。是真實見。說是法時。海慧菩薩及萬天人得無生忍。善男子汝知。爾時海慧菩薩豈異人乎。即我身是。是故我於無量世中。所求正法今以付汝。爾時眾中有六萬億諸菩薩等。同共發聲白佛言。世尊。我等當共擁護正法受持廣說。佛言。善男子。汝今雲何如法而住護持正法。山王菩薩即作是言。世尊。惜身命者不能護法。我不惜命如法而住。故能護法。功德山王菩薩言。世尊。有貪利者不能護法。我無貪利故能護法。寶幢菩薩言。世尊。若見有法非法二相不能護法。我無二相故能護法。福德藏菩薩言。世尊。具煩惱者不能護法。我有智力已遠離之故能護法。持炬菩薩言。世尊。不破闇者不能護法。我今破闇故能護法。電光菩薩言。世尊。若隨他心不能護法。我隨自意故能護法。遍藏菩薩言。世尊。不調諸根不能護法。我今調伏故能護法。淨光菩薩言。世尊。若作種種諸法相者不能護法。我今於法無種種相故能護法。增行菩薩言。世尊。心狂亂者不能護法。我修三昧故能護法。商主菩薩言。世尊。不知道者不能護法。我今了知故能護法。善念菩薩言。世尊。有疑心者不能護法。我已斷疑故能護法。善見菩薩言。世尊。不如法住不能護法。我如法住故能護法。慧光菩薩言。世尊。愚癡之人不能護法。我今修智故能護法。平等菩薩言。世尊。取怨親相不能護法。我今平等故能護法。法行菩薩言。世尊。不知眾生諸根境界不能護法。我今知之故能護法。神通王菩薩言。世尊。見我我所不能護法。我今不見故能護法。師子吼菩薩言。世尊。不知佛性不能護法。我今知之故能護法。彌勒菩薩言。世尊。若遠菩提不能護法。我今已近故能護法。功德聚菩薩言。世尊。若無無量功德聚者不能護法。我今已有故能護法。文殊師利言。世尊。如是等語悉是謬語。何以故。如來世尊。坐於道場菩提樹下不得一法。汝雲何言我當護法。世尊。我於諸法不取不捨。為眾生故修集悲心不護不捨。   爾時佛讚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來昔坐菩提樹下實無所得。無所得故便從中起。文殊師利言。如來真實坐於道場菩提樹耶。何故而言從坐而起。世尊。如來若坐菩提樹下。如來世尊則有二相。一者如來。二者菩提。如來世尊已離二相。佛言。善男子。菩提眾生一切法性等無差別一味一性。如來坐於菩提樹下見如是法。是故名為逮得菩提。我都不見離菩提外別有一法。見一切法皆悉平等。而是平等不入於數。是故平等名為無礙。以是因緣如來名為一切無礙。善男子。若能如是見如來者。是人即得如來解脫。得解脫已則能如是真實知見。說是法時。海慧菩薩所將眷屬諸菩薩等。歡喜踴躍各作是言。我等今者得大利益。現見釋迦牟尼如來。及見文殊師利菩薩。世尊。隨是經典所住世界。當知其土得大利益。若有供養是經典者。及有受持讀誦書寫廣說其義。亦得利益。爾時世尊。告諸菩薩言。汝今知得何等利益。諸菩薩言。世尊。我等當以如是之義諮問文殊。諸菩薩言。文殊師利。雲何名為得大利益。文殊師利言。有十利益。何等為十。佛出於世見已生信。既生信已聽受正法。聞正法已永壞疑心。壞疑心已得清淨命。得清淨命已不為利說法。彼聞法已發菩提心。既發心已堅固不退。心不退已如法而住。如法住已得無生忍。諸善男子。是名十利不可思議。說是法時。三萬六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種震動。出金色光。◎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海慧菩薩品第五之三   ◎爾時海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大乘經能多利益無量眾生。何以故。一切眾生因大乘故。得人天樂及涅槃樂。世尊。夫大乘者。何法攝取。何法利益。何法難得。何法障礙。何因緣故名為大乘。佛言。善男子。有一法攝取大乘。所謂初發菩提之心。既發心已修不放逸。復有一法明信業果。復有一法觀十二緣。復有一法於諸眾生其心平等樂修大慈。復有一法謂不退失菩提之心。復有一法所謂念佛。復有一法如法住已念於正法。復有一法以不退心念於眾僧。復有一法不失道心念於淨戒。復有一法遠離煩惱心念於捨。復有一法欲得無量寂靜之身專念於天。復有一法念欲安隱一切眾生。復有一法勤行精進。復有一法欲令眾生悉得解脫。得解脫已受於喜樂。復有一法樂求正法。復有一法遠離退心為眾說法。復有一法於聽法者生愛念心。復有一法於說法者樂為供養。復有一法於正法中生藥樹想。復有一法於自己身生大醫想。復有一法至心專念護持正法。復有一法紹隆三寶不令斷絕。復有一法遠離懈怠。復有一法所謂知足。復有一法於一切財無貪慳想。復有一法自持戒已能化毀禁。復有一法自修忍已。能化眾生令離瞋心。復有一法得少利益生大恩想。復有一法少得恩分生大報想。復有一法自持淨戒不輕毀禁。復有一法破於憍慢。復有一法至心求覓聽法之人。復有一法離惡知識。復有一法至心修善。復有一法不隨他意。復有一法調伏諸根。復有一法於法師心如如來想。復有一法不惜身命護持正法。復有一法行於世法不為沾污。復有一法不惜身命求於正法。復有一法調伏眾生受苦不恨。復有一法如來現在若涅槃後。供養塔像等無有二。復有一法眾生不請樂為善友。復有一法於好物中心無貪著。復有一法樂念出家。復有一法樂稱人善。復有一法樂求莊嚴菩提之法。復有一法於同師同學心無嫉妒。復有一法教化眾生發菩提心心無悔退。復有一法覆藏他過。復有一法求一切語。復有一法求一切作。復有一法所謂實語。復有一法發言之後要終其事。復有一法於善法所心無厭足。復有一法隨所得物悉與人共。復有一法善知魔界。復有一法破壞憍慢修真實知。復有一法心樂寂靜。復有一法離我我所。復有一法不自讚歎。復有一法隨俗而行。復有一法修正命已樂於寂靜。復有一法持淨戒已思惟善法。復有一法修多聞已不生憍慢。復有一法修善行已即住初地。復有一法修空三昧觀於法性。復有一法得供養已其心不高。復有一法樂說世者不與同止。復有一法得如法物與同學共。復有一法真實方便。復有一法一切知已不生貪想。復有一法未學學已心不生悔。復有一法既學知已心不輕慢。復有一法遇罵辱已心不生瞋。復有一法供養罵辱其心無二。復有一法聞說正法稱讚善哉。復有一法為欲具足六波羅蜜常求莊嚴。復有一法信心不退。復有一法為菩提道求於莊嚴。復有一法受供養已常淨己心。為令施主得大利益。復有一法具足七財。復有一法能破眾生貧窮困苦。復有一法以善方便調伏眾生。復有一法以四攝法攝取眾生。復有一法不與眾生而共諍訟。復有一法聞法之時於法師所不求其短。復有一法未得無上沙門果證心不生悔。復有一法常行世間。不為八法之所染污。復有一法常觀己過。復有一法於舉罪者不生瞋恚。復有一法見世間法其心生捨。復有一法不誑善友。復有一法先淨其心教他令淨。復有一法不為利養受持淨戒。復有一法為增善法修集寂靜。復有一法為於善法修淨莊嚴。復有一法為淨功德而修莊嚴。復有一法為淨智慧而修莊嚴。復有一法修集無想三昧方便。復有一法如法而忍。復有一法修三解脫。復有一法知處非處。復有一法修捨摩他。為欲莊嚴毘婆捨那。復有一法知於解脫。復有一法觀於三世等。復有一法謂不分別一切法界。復有一法一切法性不生不滅。菩薩摩訶薩觀是百法。如是名為攝取大乘◎爾時世尊。復告海慧菩薩言。善男子。有二法利益大乘。一者樂念佛法。二者樂離聲聞。復有二法。一者擁護解脫。二者能演說法。復有二法。一者求菩提心。二者調伏眾生。復有二法。一者觀菩提心猶如幻相。二者觀諸眾生悉無有我。復有二法。一者不捨菩提之心。二者觀法平等。復有二法。一者淨於善根。二者無作無淨。復有二法。一者為善法故而修莊嚴。二者畢竟。復有二法。一者自身畢竟。二者眾生畢竟。復有二法。一者內淨。二者外淨。復有二法。一不作罪。二作已悔。復有二法。一能佈施。二不求報。復有二法。一平等施。二能迴向。復有二法。一者持戒。二者不求善果。復有二法。一不自譽。二不毀他。復有二法。一者忍辱。二者軟語。復有二法。一者於貪不貪。二者於瞋不瞋。復有二法。一者為於善法勤修精進。二者不輕懈怠。復有二法。一身寂靜。二心寂靜。復有二法。一求禪支。二調伏心。復有二法。一樂在禪定。二不厭欲界。復有二法。一者求法。二者樂法。復有二法。一者樂觀法。二者欲法。復有二法。一者樂求善友。二者恭敬供養。復有二法。一至心聽。二至心受。復有二法。一數諮問。二如法住。復有二法。一者知法。二者知義。復有二法。一者聞已無厭。二者知已無厭。復有二法。一者修善。二者離惡。復有二法。一者樂說正法。二者於受法者生憐愍心。復有二法。一者於法無慳吝心。二者說時無有食想。復有二法一者至心聽。二至心受。復有二法。一離五蓋。二修七覺。復有二法。一者喜。二者樂。復有二法。一者知已。二者知時。復有二法。一信果報。二作善業。復有二法。一者不斷聖性。二者實語。復有二法。一者如說而住。二者不藏如來功德。復有二法。一者淨身。二者遠離三不善根。復有二法。一者觀身猶如草木。二者為淨心故修行善法。復有二法。一者淨口。二者遠離四過。復有二法。一者觀一切法悉不可說。二者觀聲如響。復有二法。一者淨心。二者遠離無明嫉妒邪見。復有二法。一者內淨。二者外無行處。復有二法。一者修慈。二者遠離親怨之想。復有二法。一觀眾生猶如虛空。二者修慈。復有二法。一者不捨悲心。二者求善不悔。復有二法。一者能調不調。二者調時不悔。復有二法。一者持法。二者護持法者。復有二法。一者樂法。二者護法。復有二法。一者稱揚人善。二者樂藏他過。復有二法。一者離貪。二者離瞋。復有二法。一者不捨眾生。二者修捨。復有二法。一者念佛。二者知無念處。復有二法。一者觀身。二者求三十二相。復有二法。一者念法二者化諸眾生令住法中。復有二法。一者觀無貪處。二者於貪者所生於悲心。復有二法。一者念菩薩僧。二者依無退僧。復有二法。一者觀於無僧。二者擁護四沙門果。復有二法。一者念戒。二者知菩提心不可宣說。復有二法。一者觀戒無住。二者護毀禁者。復有二法。一者念施。二者施已無悔。復有二法。一者遠離煩惱。二者離煩惱故演說正法。復有二法。一者念天。二者樂寂靜。復有二法。一者具足念心。二者擁護亂心。復有二法。一者功德莊嚴。二者智慧莊嚴。復有二法。一者觀無造作。二者樂修善法。復有二法。一者無縛。二者縛者解脫。復有二法。一者遠離誑心。二者至心清淨。復有二法。一者知恩。二者念恩。復有二法。一者說一切過。二者而遠離之。復有二法。一者自修聖行。二者化他令行。復有二法。一者願求善法。二者心無厭足。復有二法。一者遠離惡法。二者親近善法。復有二法。一者請佛說法。二者至心聽受。復有二法。一者知一切法不生不滅。二者說字句義。復有二法。一者知無眾生。二者以己善根與眾生共。復有二法。一者遠離諸相。二者深求三十二相。復有二法。一者觀空。二者將護眾生。復有二法。一者修集無願。二者及願眾生。復有二法。一者修一切善。二者願諸眾生同修善根。復有二法。一者智慧無礙。二者受諸有身。復有二法。一者不動。二者不悔。復有二法。一者慚。二者愧。復有二法。一樂寂靜。二求靜法。復有二法。一者修集無諍三昧。二者觀無眾生。復有二法。一者少欲。二者知足。復有二法。一者覆藏他罪。二者顯露己過。復有二法。一者觀十二因緣。二者深信。復有二法。一者無我。二者無眾生。復有二法。一者防自煩惱。二者壞他煩惱。復有二法。一者觀無作無受。二者樂修善法。復有二法。一者觀生死過。二者不斷生死。復有二法。一者自樂生死。二者化諸眾生令度生死。復有二法。一者求波羅蜜。二者求已無處。復有二法。一者求智。二者化他令同己智。復有二法。一者不求供養。二者為供養故造作諸業。復有二法。一者於有恩處常欲報之。二者於恩無恩等而報之。復有二法。一者修不放逸。二者修無緣慈。復有二法。一者入於出家。二者既出家已心生愛樂。復有二法。一者自成功德。二者於無德者生憐愍心。復有二法。一者修於身念。二者無有念處。復有二法。一者念於受處。二者無有念處。復有二法。一者念於心處。二者無有念處。復有二法。一者念於法處。二者無有念處。復有二法。一者遠離不善之法。二者親近能生善法。復有二法。一者遠離已生惡法。二者護持已生善法。復有二法。一者為令未生善法得生。二者為令增廣而擁護之。復有二法。一者獲大神通。二者得已教化眾生。復有二法。一者安住法界。二者遍見諸佛世界。復有二法。一者信心不動。二者化不信者令同己信。復有二法。一者淨心。二者教化狂亂之人。復有二法。一勤精進。二化懈怠。復有二法。一者具足無礙智慧。二者化彼無明眾生。復有二法。一者觀界。二者觀緣。復有二法。一者求智莊嚴。二者其心不悔。復有二法。一者觀諸煩惱。二者出煩惱已了知解脫。復有二法。一者一切法解脫。二者煩惱不合三界。復有二法。一者莊嚴菩提。二者修學菩提。復有二法。一者盡智。二無生智。復有二法。一者觀聖道方便。二者觀生死方便。復有二法。一者畢竟道。二者知退轉道。復有二法。一者如法而住。二者於諸法中不生著見。復有二法。一者從緣生滅。二者從緣解脫。復有二法。一知魔業。二知已離。復有二法。一者於恚生忍。二者於忍生愛。復有二法。一者為菩提故而修莊嚴。二者雖修莊嚴心無貪著。復有二法。一者不捨煩惱。二者不捨修善莊嚴。復有二法。一者知處非處。二者以諸善根迴向菩提。復有二法。一者觀菩提心猶如幻相。二者修向無上菩提莊嚴。復有二法。一者觀諸眾生及以菩提等無差別。二者知諸眾生因緣菩提而得解脫。復有二法。一者知法無生。二者為善法故而修莊嚴。復有二法。一者不可說法而能宣說。二者一切眾生悉同一乘。復有三法。一者初發菩提之心。二者親近善友心不生悔。三者修集大悲心不退轉。復有三法。一者破壞慳吝。二者惠施一切。三者攝取菩提。復有三法。一者具足淨戒。二者調伏毀禁。三者迴向菩提。復有三法。一者心不瞋恨。二者調瞋恚者。三者迴向菩提。復有三法。一者於生死中心無悔退。二者甘樂營他所作事業。三者迴向菩提。復有三法。一者得三昧定。二者不生憍慢。三者迴向菩提。復有三法。一者求於多聞。二者得已不生憍慢。三者迴向菩提。復有三法。一者生緣。二者法緣。三者無緣。復有三法。一者自悲。二者悲他。三者離自他悲。復有三法。一者為於自利修集智慧。二者以是智慧轉化眾生。三者自利利他。復有三法。一者知過去已盡。二者知未來無生。三者知現在無住。復有三法。一者為正定者修集慈心。二者為邪定者修集悲心。三者為不定者修集解脫。復有三法。一者淨身。二者淨口。三者淨意。復有三法。一者修不淨觀為壞貪慾。二者修慈為壞瞋恚。三者觀十二因緣為壞無明。復有三法。一者安。二者樂。三者知足。復有三法。一者聞已能持。二者能廣分別文字句義。三者觀察罪過。復有三法。一者具足七財。二者能大法施。三者能施眾生。復有三法。一者實義。二者真義。三者不誑義。復有三法。一者自知。二者知他三者知時。復有三法。一者五陰法陰平等。二者諸界法界平等。三者諸入法入平等。復有三法。一者修空。二者無相。三者無願。復有三法。一者不謗因果。二者方便生法皆從因緣。三者和合因緣而得名字。復有三法。一者信佛不可思議。二者信法不生誹謗。三者信僧良祐福田。復有三法。一者遠離貪慾。二者遠離瞋恚。三者遠離愚癡。復有三法。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三者不著二諦。復有三法。一者遠離煩惱。二者遠離憍慢。三者於福田所禮拜供養。復有三法。一者不染欲界。二者不著色界。三者於無色界不生憍慢。復有三法。一者供養不喜。二者毀辱不恚。三者離世八法。復有三法。一者藏覆諸根。二者解了諸根。三者寂靜諸根。復有三法。一者趣向善地。二者離善地障。三者觀善地德。復有三法。一者至心。二者淨心。三者淨莊嚴。復有三法。一者學戒戒。二者學心戒。三者學慧戒。復有三法。一者受樂不生貪逸。二者受苦不生惱恚。三者不苦不樂修集於捨。復有三法。一者轉因不造作故。二者轉於煩惱不觀相故。三者轉於三世無願求故。復有三法。一者眼空。二者色寂靜。三者受無住處。復有三法。一者藏戒。二者護定。三者觀慧。復有三法。一者憶持念法。二者思惟觀法。三者如法而住。復有三法。一者音聲因緣聲聞解脫。二者十二因緣緣覺解脫。三者六度因緣菩薩解脫。復有三法。一者施。二者大施。三者畢竟施。復有三法。一者護法。二者護持正法。三者護持大乘。復有三法。一者行於生死。二者觀其罪過。三者知已遠離。復有三法。一者至心聽法破除五蓋。二者常樂寂靜。三者如法而住。復有三法。一者依義。二者依法。三者依智。復有三法。一者求多聞已樂於寂靜。二者樂寂靜已思惟善法。三者善思惟已知法平等。復有三法。一者親近智者。二者諮問多聞。三者護於善人。復有三法。一無貪心為人說法。二見聽法者慈心視之。三者一心觀於菩提。復有三法。一者視諸眾生其心平等。二者觀心平等。三者觀佛平等。復有三法。一者過去已盡。二者未來不合。三者現在不住。復有三法。一者觀苦無常。二者諸法無我。三者涅槃寂靜。復有三法。一者聞已堅持。二者三昧堅持。三者智慧堅持。復有三法。一者犯已不覆。二者悔先所犯。三者至心護戒。復有三法。一者破壞疑心。二者破壞悔心。三者破障礙心。復有三法。一者善欲。二者離談世事。三者樂於寂靜。復有三法。一者忍甚深法。二者說甚深義。三者解種種義。復有三法。一者具足聲忍。二者具思惟忍。三者具於順忍。復有三法。一者智慧方便。二者大慈。三者精進堅牢。善男子。菩薩具足如是等法。能利益大乘。善男子。復有四法障礙大乘。何等為四。一者聽不應聽。二者不欲聽受菩薩法藏。三者行諸魔業。四者誹謗正法。復有四法。一者貪慾。二者瞋恚。三者愚癡。四者不樂求法。復有四法。一者嫉他得利。二者於財慳貪。三者樂誑法師。四者不樂親近見善知識。復有四法。一者於善知識生惡友想。二者於惡知識生善友想。三者非法法想。四者法非法想。復有四法。一者不樂惠施。二者施已生悔。三者施已觀過。四者不念菩提心。復有四法。一者為欲而施。二者為瞋而施。三者為癡而施。四者為怖畏而施。復有四法。一者為名字施。二者為本而施。三者為善友施。四者為勝故施。復有四法。一者不至心施。二者不自手施。三者不現見施。四者輕慢施。復有四法。一者下物施。二少物施。三者不至心施。四者輕慢施。復有四法。一者毒施。二者刀施。三者不淨施。四者無利益施。復有四法。一者見持戒者生瞋恚心。二者見毀禁者生愛念心。三者隨惡友語。四者不念施戒。復有四法。一者非法求利。二者如法得財不與人共。三者斷他供養。四者心不知足。復有四法。一者為貪利養故攝持威儀。二者為利養故下聲而語。三者其心諂曲。四者邪命自活。復有四法。一者於同學所生瞋恚心。二者於同乘者生瞋恚心。三者不知魔業。四者樂說他過。復有四法。一者憍慢不聽正法。二者不能恭敬法師。三者不能禮拜父母師長善友四者意隨惡業。復有四法。一者覆他功德。二者廣說他過。三者增長憍慢。四者瞋恚堅固。復有四法。一者懈怠。二者不樂聽聞善語。三者不隨順語。四者住於非法。復有四法。一者不調。二者不淨。三者不藏。四者不忍。復有四法。一者不喜聞受無上善法。二者樂在城邑聚落村屯。三者毀破禁戒樂受供養。四者不能調伏根門。復有四法。一者不能攝取眾生。二者不能調伏眾生。三者不能護持正法。四者樂說法師過罪。復有四法。一者不修信心。二者不能觀察眾生罪過。三者不觀惡知識過。四者不觀疑心罪過。復有四法。一者不觀內。二者不觀外。三者無慚。四者無愧。復有四法。一不知恩。二不報恩。三者背恩四者樂邪見。復有四法。一者誹謗聖人。二者將護世人。三者不信福田。四者呵毀法施。復有四法。一者不淨身業。二者不護口業。三者不捨意業。四者厭悔大乘。復有四法。一者為破和合而作兩舌。二者於師和上出瞋恚語。三者為壞利益作無義語。四者欺誑人天而生妄語。復有四法。一者不護戒因。二者亂禪定因。三者不信後世。四者樂著世事。復有四法。一者粗穬。二者憍慢。三者樂說世間。四者常樂睡眠。復有四法。一者假菩薩名而受供養。二者不能瞻視病苦之人。三者不種善子。四者不向菩提。復有四法。一者自輕。二者輕法。三者輕福。四者數念聲聞辟支佛乘。復有四法。一者貪身。二者貪心。三者貪命。四者貪戒。復有四法。一者貪房舍。二者貪檀越。三者貪邪見。四者貪破戒。復有四法。一者多作。二者多語。三者多受。四者多視。復有四法。一者我見。二者邪見。三者斷見。四者常見。復有四法。一者不作。二者作已轉。三者心悔。四者不樂。復有四法。一者不向道地。二者不修禪定。三者退失智慧。四者不樂方便。復有四法。一者障礙於法。二者障礙善業。三者煩惱隱礙。四者魔業障礙。善男子。如是等法名障大乘。說是法時。四萬四千人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二萬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種震動。虛空之中無量天人。異口同音作如是言。善哉善哉。世尊。今日如來大師子吼。憐愍眾生開大乘門。世尊。若有眾生於是法中得少分者。即得斷除三惡道苦。漸漸當得無量法寶。譬如有人於村邑外見大寶聚。見已憐愍即還入村告語眾人。誰欲斷貧當與我俱。是人說時。或有信者或不信者。其中信者即與相隨俱至寶所。隨意採取即破貧苦。而是寶聚亦無增減。亦不念言聽是人取不聽彼人。破是人貧不破彼人。聽是持去不聽彼持。如來世尊亦復如是。於無量世勤求如是無上法寶。求已得見生大憐愍。以大梵音語諸眾生。若有欲壞生死貧窮。當至心聽。有諸眾生薄福不信。則不能壞生死貧窮。其中信者隨任智力。取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大乘。是大寶聚亦無增減。若有至此寶聚之中。乃至不能取一寶者。是人常住三惡道中。若有能取一字一句。乃至一念受持之者。是人能壞生死貧窮。何況取是大乘經典一品二品。及其具足聽受讀誦為人解說。爾時世尊讚諸天人。善哉善哉。諸天子。若有受持如是經典。是人則具一切善法。頂戴如來無上佛智。是大智聚。能大利益無量眾生。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諸乘之中大乘最  猶如虛空無邊際  遠離一切生死有  趣菩提樹無障礙  若能清淨其心意  所有惠施於一切  至心受持清淨戒  趣菩提樹無障礙  於諸眾生心平等  常觀煩惱諸罪過  能勝一切下劣乘  調伏眾生於大乘  若有至心受讀經  具足寂靜戒忍辱  具足智慧壞魔眾  憐愍眾生趣道樹  莊嚴慈悲乘四禪  智慧利刀摧魔眾  道樹下觀十二緣  起已愍眾說大乘  十方眾生乘大乘  乘無增減如虛空  大乘神通叵思議  是故如來修集之  安住念處嚴正勤  如意為足根勢力  遊八正路採覺寶  是故如來趣道樹  其心寂靜離煩惱  壞破諸闇獲智光  是故梵天及帝釋  敬禮如來乘大乘  具足六度六神通  具善方便修三脫  能壞諸魔及邪見  是故如來乘大乘  若有具足諸善根  及以成就不善根  有信則得破煩惱  是故大乘難思議  所有一切世間法  及以無上出世法  若有學法無學法  一切攝在大乘中  若有眾生行惡道  親近邪見惡知識  憐愍是輩修方便  為調伏故說大乘  下劣不樂於大乘  心迮不能壞人結  常求自樂捨餘人  聞說大乘生恐怖  若有智者具力勢  憐愍眾生作利益  聞說大乘心歡喜  壞眾苦惱心不悔  若欲了知眾生行  一切眾生諸界根  菩薩一念能通達  是故大乘難思議  得身寂靜相莊嚴  得口寂靜眾樂聞  得心寂靜具神通  如是皆因趣大乘  若有人能行大乘  是則不斷三寶種  能為眾生作利益  破壞貧窮諸苦惱  能到十方諸世界  現見無量佛世尊  如是趣向大乘者  是人即得無量福  一切世間無能勝  趣向無上大乘者  具足大力壞魔眾  是故大乘難思議  得色得力大自在  梵釋轉輪聖王身  若有乘此大乘者  是人受於三界樂  施已終不生悔心  所重之物不吝著  捨身自施修慈悲  是故大乘難思議  持戒精進樂梵行  能以神力障日月  不貪著身善果報  修如是乘調眾生  說法有受不受者  於是不生瞋愛心  身心勤修大精進  為得難得之大乘  能得無上大法王  亦得難忍之忍辱  無量劫中受苦惱  為得大乘勝一切  勤作利益多眾生  身口意業悉柔軟  修集慈悲及神通  為住大乘大利益  了知法界生住滅  無我無諍調諸根  若能安住於大乘  即受安樂如先佛  具足念心及精進  四如意足大神力  依止正法及真義  皆由樂住於大乘  具足無上無所畏  能師子吼無上尊  微妙相好自莊嚴  皆由樂住於大乘  具足三種之神通  調伏教化於眾生  其心寂靜無憍慢  若行大乘具忍辱  具足梵音聲微妙  一切眾生甚樂聞  若樂修集大乘者  是人善解眾生語  所作諸業為淨土  不久當得無邊身  若有至心聽是法  當受無邊無上樂  能遊虛空達邊際  能知大海水幾渧  不能演說大乘德  是故是乘難思議   爾時世尊。復告海慧菩薩。善男子。若欲受持如是等經。欲自寂靜其深心者。應當受持門句法句金剛句。至心觀察門句者。一切法中而作門戶。所謂阿字一切法門。阿者言無。一切諸法皆悉無常。波亦一切法門。波者即第一義。那亦一切法門。那者諸法無礙。陀亦一切法門。陀者性能調伏一切法性。沙亦一切法門。沙者遠離一切諸法。多亦一切法門。多者一切法如。迦亦一切法門。迦者一切諸法無作無受。娑亦一切法門。娑者一切諸法無有分別。伽亦一切法門。伽者如來正法甚深無底。闍亦一切法門。闍者遠離生相。曇亦一切法門。曇者於法界中不生分別。奢亦一切法門。奢者具奢摩他得八正道。佉亦一切法門。佉者一切諸法猶如虛空。叉亦一切法門。叉者一切法盡。若亦一切法門。若者諸法無礙。他亦一切法門。他者一切法是處非處。蠱亦一切法門。蠱者觀五陰已得大利益荼亦一切法門。荼者一切諸法無有畢竟。迦亦一切法門。迦者身寂靜故得大利益。至亦一切法門。至者心寂靜故離一切惡。優亦一切法門。優者受持擁護清淨禁戒。蛇亦一切法門。蛇者善思惟。替亦一切法門。替者住一切法。修亦一切法門。修者一切諸法性是解脫。毘亦一切法門。毘者一切諸法悉是毘尼。毘尼者調伏己身。時亦一切法門。時者一切諸法性者不染污。阿亦一切法門。阿者一切諸法性是光明。娑亦一切法門。娑者修八正道。婆亦一切法門。婆者一切諸法非內非外。善男子。是名門句。能淨念心。能淨其心。知眾生根。法句者一切諸法解脫印。一切諸法無二印。一切諸法無常斷印。一切諸法無增減印。一切法等如虛空印。一切諸法五眼道印。一切法如虛空印。一切諸法無有分別如虛空印。一切諸法入法界印。一切法如印。一切諸法無去來現在如印。一切諸法本性淨印。一切法空印。一切法無相印。一切法無願印。一切法無處無非處印。一切法苦印。一切法無我印。一切法寂靜印。一切法性無過咎印。一切諸法第一義攝取印。一切諸法如法性住印。一切諸法畢竟解脫印。一切諸法無時印。一切諸法過三世印。一切諸法味同一印。一切諸法性無礙印。一切諸法性無生印。一切諸法性無諍印。一切諸法性無覺觀印。一切諸法非色不可見印。一切諸法無屋宅印。一切諸法無對治印。一切諸法無業果印。一切諸法無作無受印。一切諸法無出滅印。善男子。是名法句。如是法句。即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菩提。如是法印句。攝取八萬四千法聚。善男子。若能如是觀法聚者。即能獲得無生法忍。善男子。若有未種善根之人。聞是法已。即得種之壞於魔業。善男子。若如是觀即能獲得無盡器陀羅尼。如是等法悉能攝取八萬四千三昧八萬四千眾生行性。是名法句。金剛句者。其身不壞猶如金剛。何以故。法性不壞故。智慧之性能破無明。是故智慧名金剛句。五逆之罪壞一切善。是故五逆名金剛句。不淨之觀能壞貪慾。是故不淨名金剛句。慈心之觀能壞瞋恚。是故慈心名金剛句。觀十二緣能壞愚癡。是故觀緣名金剛句。一眾生心攝取一切眾生之心。名金剛句。一眾生心一切眾生心悉皆平等。名金剛句。一切佛一佛皆悉平等。名金剛句。一福田一切福田無盡平等。名金剛句。一切諸法如虛空等。名金剛句。一切諸法等同一味。名金剛句。一切諸法及以佛法平等無二。名金剛句。金剛三昧能壞一切諸魔惡業。名金剛句。如來妙音壞諸惡聲。名金剛句。觀無生滅過生老死。名金剛句。善男子。如是等法名金剛句。名堅牢句。名不壞句。名不破句。名平等句。名為實句。名無二句。不退轉句大寂靜句。無能作過句。不增不減句。無有有句無有法句。真句有句。不謗佛句依法句共僧句如爾句。分別三世句。勇健句梵句。慈句心句虛空句。菩提句不低句。法相句無相句。心意識無住句。波旬句破魔句。無上句無勝句。廣句行己境界句。入佛境界句。無覺觀句。於法界所不分別句。無句句。善男子。若有菩薩。能解如是等句義者。必當坐於菩提樹下。金剛師子法座之上。說是法時。八千菩薩得入法門陀羅尼。亦獲一切眾生平等三昧。爾時十方諸來菩薩。以妙香華種種伎樂。供養於佛。說偈讚曰。  我今敬禮無上尊  能知一切眾生聲  說相無相實一相  而得妙相三十二  若有眾生一一心  平等攝諸眾生心  說行無行實一行  是故我禮無上尊  如來真實知因果  故為眾生說業報  真如法界非有無  是故我讚無上尊  一切眾生無覺觀  其心本淨無有貪  從因緣故生貪慾  是故我禮真智因  我見佛身種種色  而如來身實無色  愍眾故示無色色  我禮人中師子王  一切福田入一田  而是一田無增減  不動法界不轉移  是故我禮人像王  觀諸眾生心如幻  諸法菩提亦復然  知一切法皆平等  是故我禮無平等  觀諸法界悉平等  故說諸法無一二  非有非無是解脫  是故我禮斷二見  日月可說墜落地  猛風可說索繫縛  須彌可說口吹動  不可說佛有二語  實語真語及淨語  身心清淨如虛空  世法不染如蓮花  是故我禮無上尊  若有能讚如是德  即獲如是之功德  我為如是諸功德  敬禮如是功德聚   時諸菩薩既讚歎已。白佛言世尊。夫大寶者所謂佛也。佛出世者即是樂出。佛出世者即是信出。佛出世者即是念出。佛出世者即是智出。佛出世者即是施戒忍精進禪定慧出。佛出世者即是慈出悲喜捨出。佛出世者。即是十二因緣法義智出。佛出世者即是念處正勤如意根力覺道一切善法出。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慧聚。白佛言世尊。生老病死出於世者即是佛出。無明愛出即是佛出。貪恚癡出即是佛出。一切疑網煩惱出者即是佛出。何以故。若如是等法不出世者。佛以何緣出現於世。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實如所言。爾時海慧菩薩言。世尊。若有不見如是等法。時如來為出於世不出於世。善男子。菩薩初發菩提心時。真實不知如是等法。是故我為而宣說之。善男子。菩薩有四種。一者初發菩提之心。二者修行菩提之道。三者堅固不退菩提。四者一生當補佛處。發心菩薩見佛色相。見已即發菩提之心。修行菩薩見佛具足一切善法。見已即發菩提之心。不退菩薩見如來身及一切法皆悉平等一生菩薩不見如來所有功德及一切法。何以故。所得慧眼了了淨故。斷二見故。淨智慧故。若不見淨不淨。不見非淨非不淨。是人即能明見如來。善男子。我昔如是見然燈佛。見已即得無生法忍。亦能了了知得無得。得已即時上昇虛空。高七多羅樹。處空住已。了了得知一切法界。了了知已心無所住。無所住已。得六萬三昧門。時然燈佛即授我記。摩納。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我於爾時都不聞是授記音聲。亦無佛想及授記想。我於爾時三種淨慧。不見我想不見佛想及授記想。復有三淨。不見於我不見眾生及以正法。復有三淨。不見名不見色。不見因。復有三淨。見一切陰悉入法陰。見一切界悉入法界。見一切入悉入法入。復有三淨。過去已盡。未來不生。現在不住。復有三淨。觀身如水月。觀聲不可說。觀心不可見。復有三淨。空無相願。若如是見即是真實見於授記。善男子。若有菩薩作如是見。是名實見。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海慧菩薩品第五之四   爾時海慧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若有具足如是等見發何等願。佛言。善男子。如是之人如本發願。菩薩摩訶薩若心在定若不在定。為眾生故如本發願。善男子。譬如人有甘蔗稻田。具滿一頃其地平正。欲溉灌時開其水口縱之令去。更不施功自然周遍。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在定中繫心思惟。若不在定不思惟時。為眾生故如本發願。所作善根。悉皆願與眾生共之。共已迴向無上佛法。菩薩心淨戒忍定慧亦復清淨。觀於佛法及諸眾生平等無二。雖有是願初無有心。是故菩薩雖復無心。於諸眾生而誓願力未常不及。所有善根悉與共之。共已迴向無上菩提。善男子。如娑羅樹有人斫伐根。既斷已隨斫而倒。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集三昧常向菩提。假使有人唱言是樹莫斫處墮。是樹猶故隨斫處倒。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所修善法。欲令不向無上菩提則無是處。何以故。法性爾故。菩薩摩訶薩所修善法。唯為不斷三寶種性。為淨佛土。為莊嚴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莊嚴口說法之時眾生樂聞。為莊嚴心觀諸眾生平等無二。為得佛法諸佛三昧。菩薩雖不貪如是法。而能自在得如是法。何以故。誓願力故。善男子。譬如陶師泥在輪時不得物名。既成器已名隨物立。菩薩善法亦復如是。未發願時。則不能得波羅蜜名。是故菩薩一切善法要當發願。善男子。譬如金師金未成器。亦不得名。及其成已得瓔珞名。菩薩善法亦復如是。未發願時則不能得波羅蜜名。善男子。譬如比丘欲入滅定先立誓願。我今入定。若揵椎鳴乃當起出。而是定中無揵椎音。以願力故鳴揵椎時則便出定。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憐愍眾生作如是願。諸未度者我當度之。諸未脫者我當脫之。修菩提時入深三昧。以悲力故念諸眾生。不證聲聞辟支佛乘。是故菩薩雖復修集三十七品而不得果。善男子菩薩所行不可思議。雖入深定亦不證得沙門道果。善男子。譬如二人欲過猛火。其一人者著金剛鎧即能過之。其一人者身被乾草為火所焚。何以故。草則易燒金則堅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憐愍眾生專念菩提。莊嚴甚深無量三昧。以三昧力能過聲聞緣覺正位不取果證。從定起已得正覺道如來三昧。被乾草者喻於聲聞。聲聞之人厭悔生死。於諸眾生無慈悲心。是故不能過於聲聞緣覺正位。何以故。二乘之人於福德中生知足想。菩薩之人於福德中心無厭足。金剛鎧喻空無相願。大猛火者喻諸行法。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無相願。而能不證沙門道果。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是事不可思議。修是三昧而不取證。行生死火不為所燒。菩薩摩訶薩成就方便入一切定。亦不為定之所誑惑。具方便故。雖行諸行心無染著。雖為邪見說沙門果。亦自不證沙門道果。佛言。善哉善哉。實如汝說。善男子。如三染汁盛以一器。所謂羅差鬱金青黛。染三種物。所謂毳□及憍奢耶衣。毳以漿浸則成青色。疊淨浣故成於黃色。憍奢耶衣先以灰浸則成赤色。如是三物。雖同一器受色各異。善男子。三乘之人亦復如是。器者喻於空無相願。三種色者。喻於聲聞緣覺菩薩。隨衣受色喻三種菩提。空無相願亦不生念。與如是果不與是果。善男子。毳喻聲聞。疊喻緣覺。憍奢耶衣喻菩薩乘。菩薩摩訶薩見一切法。如聾如盲無有眾生。如是見時心無染著無有悔退。是時心中真實了知。我於眾生非有利益非無利益。亦為眾生修集大悲。善男子。譬如微妙淨琉璃寶。雖復在泥經歷百年。其性常淨出已如本。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了知心相本性清淨。客塵煩惱之所障污。而客煩惱實不能污清淨之心。猶珠在泥不為泥污。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若我心性煩惱污者。我當雲何能化眾生。是故菩薩常樂修集福德莊嚴。樂在諸有供養三寶。樂為眾生趨走供使。於生貪處不起貪心。護持正法。樂行惠施。具足淨戒。莊嚴忍辱。勤行精進。莊嚴禪支。修集智慧。多聞無厭清淨梵行。修大神通三十七品。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行如是法。不為煩惱之所染污。不著三界。菩薩摩訶薩行善方便功德力故。雖行三界身心不污。善男子。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心甚愛念。其子遊戲誤墜圊廁。時母見已惡穢不淨。父後見之呵責其母。即便入廁牽之令出出已淨洗。愛因緣故忘其臭穢。善男子。長者父母喻於聲聞緣覺菩薩。廁喻三界。子喻眾生。母不能拔喻聲聞緣覺。父能拔濟喻諸菩薩。愛因緣者喻於大悲。菩薩摩訶薩具善方便入於三界。不為三界之所染污。是故道有二種。一者聲聞。二者菩薩。聲聞道者厭於三界。菩薩道者不厭三界。善男子。菩薩修集空無相願。雖行諸有不墮於有。既不墮有復不取證。行三界者是名方便。不取證者是名智慧。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無有二相。若觀法等眾生亦等。如是等者涅槃亦等。是名智慧。若能如是等觀眾生不證涅槃。是名方便。清淨惠施是名為慧發願迴向是名方便。世尊。雲何名為清淨智慧清淨方便。善男子。菩薩若見無我眾生壽命士夫是名為慧。若修集空無相無願。以諸善根願及眾生迴向菩提。是名方便。復次善男子。知諸眾生下中上根。是名為悲。知已隨意而為說法。是名方便。淨智慧故雖行諸有心無染著。淨方便故雖修二乘不證其果。善男子。若能不為一切煩惱之所污染。是名為慧。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菩薩發願悉令眾生得無盡財無盡福德增長善根。諸學無學聲聞緣覺。一切菩薩隨意得法名淨方便。若能受持一切佛法。廣分別說。無窮盡說。無障礙說。不空而說。隨樂而說。是名淨慧。菩薩摩訶薩生生之處不失無上菩提之心。是名淨慧。生生之處所作善法願及眾生。名淨方便。淨慧因緣知菩提心無住無根。淨方便故化諸眾生趣於菩提。世尊。菩薩摩訶薩若具如是二淨。所作諸業無非菩提。何以故。一切法中悉有闇障。壞闇障故即是菩提。是故菩薩常不遠離於菩提也。菩薩若作如是念言我離菩提。當知是人不得菩提。若念我今有菩提者。是人菩提有淨不淨。若能如是觀諸法者即得菩提。即是淨智方便也。善男子。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無邊光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土名不眴劫名光味。爾時世尊初坐道場菩提樹下。未成佛時。十方世界一生補處。不退菩薩悉來睹見。至其所已以種種華而供養之。華處空中高七多羅樹。成佛道已放大光明遍照十方。十方世界多有諸天。見佛光已各作是言。無邊光佛真實出世。彼佛世界莊嚴麗飾。如彼他化自在天宮。彼劫初時過十千年。有佛出世號曰光味。是故此劫名曰光味。善男子。光味劫中有十四億諸佛如來出現於世。其佛世界有九萬六千小國。一一國土縱廣八萬四千由旬。一一國有八萬四千城。其城縱廣滿一由旬。一一城中居止人民八萬四千。彼土具足如是等事。其土純以四寶挍飾。所謂金銀琉璃頗梨。多饒飲食無所乏少。其土人民無我我所。猶如北方鬱單越土。其佛壽命滿十中劫。聲聞大眾九萬六千億。菩薩大眾萬二千億。土有二城。一名樂。二名淨。其佛世尊生於淨城住於樂城。其土有王名曰淨聲。七寶具足統領三千大千世界。後宮婇女三萬六千。姿顏端嚴如天無別。有十萬子雄猛勇健。悉皆具半那羅延力。各各成就二十八相。一切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有八萬女清淨無穢。形容瑰異如天無差。一切亦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王爾時經二劫中。供養如來及聲聞菩薩大眾。為如來故造作寶坊滿五由旬。是寶坊中復有寶樓其數十萬。為供養僧。爾時聖王與其眷屬。一切皆修清淨梵行。時佛教化無量眾生於大乘法。復化無數於聲聞乘。爾時其王供養佛已。與諸眷屬俱至佛所。頭面禮足右遶恭敬。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修行大乘不隨他語。雲何菩薩生得畢竟。雲何菩薩得無所住。雲何菩薩得無動慧。雲何菩薩得清淨慧。雲何菩薩力能遠見。雲何菩薩諸根猛利。雲何菩薩具足佛土。雲何菩薩行不放逸。雲何菩薩聞甚深法心不怖畏。雲何菩薩得名菩薩。佛言。大王有四事法。修行大乘不隨他語。何等為四。一者具足聖信出於世界。二者具足智慧觀諸法性。三者具諸神通。四者修淨精進為化眾生。大王。菩薩具足如是四法。修行大乘不隨他語。復有四法生得畢竟。何等為四。一者知於善法為調伏心。二者不貪己樂。三者為諸眾生修集慈悲。四者常樂大乘。是名為四。大王。復有四法得無所住。何等為四。一淨於心。二淨莊嚴。三離虛誑。四修堅慧為具福德。是名四法。大王。復有四法得淨智慧。何等為四。一者淨眼。二者以四攝法攝取眾生。三者淨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四淨佛土觀淨法界。是名為四。大王。復有四法。能得遠見諸根猛利。何等為四。一者念菩提樹不捨菩提心。二者念佛智慧亦不著智。三者念法身。修集於空無相無願。四者念佛涅槃。於生死中心無厭悔。是名為四。大王。復有四法具足佛土行不放逸。何等為四。一者受帝釋身。為化諸天令不放逸。二者受梵天身。為化諸天令不放逸。三者受轉輪王身。為化眾生令不放逸。四者受於大臣長者之身具足珍寶。為化眾生令不放逸。是名為四。大王。復有四法聞甚深法心不怖畏。何等為四。一者親近善友。二者善友為說甚深佛法。三者善能思惟。四者如法而住。是名為四。大王。復有四法得菩薩名。何等為四。一者求波羅蜜。二者為諸眾生修集悲心。三者樂求佛法。四者化眾生時心不厭悔。是名為四。善男子。時淨聲王從彼如來聞是法已。及諸眷屬一切皆得無生法忍。捨其國土於佛法中出家修道。爾時世尊告彼王言。大王。汝今出家即是報佛。若能如是生信捨離。是名大報。是名功德。多所利益。大王。菩薩出家有二十四利益之事。何等為二十四。一者捨於世事得大自在。二者捨於煩惱獲得解脫。三者身服染衣得無染道。四者具足四事得四性種。五者樂於頭陀。遠離一切大欲惡欲。六者不捨戒聚受人天樂。七者不捨菩提獲得佛法。八者常樂寂靜離世談語。九者不著法故得大淨心。十者具足禪支。得禪定故。十一者求於多聞。得智慧故。十二者破壞憍慢。得智慧故。十三者破除邪見。得正見故。十四者不生覺觀。為真實知諸法界故。十五者等觀眾生。得大慈故。十六者化諸眾生心無疲惓。得大悲故。十七者不惜身命。為護法故。十八者寂靜其心。為得神通故。十九者念於如來。為見佛故。二十者修善思惟。為得十二緣深智慧故。二十一者得於順忍。二十二者得無生忍。二十三者信一切功德。二十四者得佛智慧。是名二十四。善男子。爾時聖王聞是法已。轉以教化一切男女眷屬臣民。時彼國中有九萬九千億眾生悉共出家。善男子。淨聲比丘既出家已復白佛言。世尊。我今雲何得名出家。佛言。比丘汝名淨聲當淨自界。自界既淨則名比丘則名出家。爾時比丘聞佛說已。心樂寂靜作是思惟。界者即眼觀。眼空者即是淨界。夫淨界者即是佛土。耳鼻舌身亦復如是。意者即界。若觀意空即是淨界。夫淨界者即是佛土。即是一界。即是空界。即眾生界。即無相界。即無願界。即無作界。即無為界。善男子。淨聲比丘如是觀已。即時獲得身輕心輕。身心輕已得無量神通。得神通已得樂說無礙陀羅尼門。善男子汝知。爾時淨聲比丘豈異人乎。即汝身是。男女眷屬即汝所將來菩薩聽法眾是。說是伊帝曰多伽時。萬八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八千眾生得無生忍。善男子。若有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如法說如說而住。雲何名為如法而說如說而住。善男子。若有人言。我當作佛請諸眾生許以法味。請已不能受持讀誦分別解說微妙經典。不能護持清淨禁戒。勤修精進不修知足。於善法中少得知足。是名欺誑不如法說不如說住。若有人言。我當作佛請諸眾生許以法味。請已受持讀誦演說。護持禁戒勤修精進。少欲知足多得善法不生足想。是名不誑如法而說如說而住。善男子。譬如國王多請賓客。請已不設供賓之具。賓客既至方雲未辦。於是賓客各作是言。昨受王請家不設食。今赴王信復無所得。呵責愁恚怨歎啼泣。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請諸眾生許以法食。不求多聞持戒精進。不修三十七助道法。眾生呵責人天涕泣。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能如作應如作說。不應欺誑一切眾生。復次善男子。復有眾生請求菩薩為我說法。菩薩許言。當為汝說許已放逸。眾生既見菩薩放逸。即便勸喻。既勸喻已方為說法。說時或問甚深之義。以放逸故而不能答。不能答故心生慚愧。護於身心誑於眾生而便捨離。善男子。菩薩若欲如說而住。無惜身心以護眾生。善男子。過去世有一師子王住深山窟常作是念。我是一切獸中之王。力能視護一切諸獸。時彼山中有二獼猴共生二子。時獼猴向師子王作如是言。王若能護一切獸者。我今二子以相委付。我欲餘行求覓飲食。時師子王即便許可。時彼獼猴留其二子。付彼獸王即捨而行。是時山中有一鷲王名利見。師子王眠。即便搏取獼猴二子處嶮而住。時王寤已即向鷲王而說偈言。  我今啟請大鷲王  唯願至心受我語  幸見為故放捨之  莫令失信生慚恥   鷲王說偈報師子王。  我能飛行遊虛空  已過汝界心無畏  若必護是二子者  為我故應捨是身   師子王言。  我今為護是二子  捨身不惜如枯草  若我護身而妄語  雲何得稱如說行   說是偈已即至高處欲捨其身。   爾時鷲王復說偈言。  若為他故捨身命  是人即受無上樂  我今施汝獼猴子  願大法王莫自害   善男子。時師子王即我身是。雄獼猴者即迦葉是。雌獼猴者善護比丘尼是。二獼猴子即今阿難羅□羅是。時鷲王者即舍利弗是。善男子。菩薩為護是依止者不惜身命。善男子。雲何名為如說而作。菩薩若言我當惠施即便大施。是名菩薩如說而作。菩薩若言我能持戒。即化一切同己護戒。是名菩薩如說而作。菩薩若言我修忍辱。即化眾生同修忍辱。是名菩薩如說而作。菩薩若言我勤精進為於佛法。即化眾生同修精進為於佛法。是名菩薩如說而作。菩薩若言我修禪定即化眾生。除去亂心修集禪定。是名菩薩如說而作。菩薩若言我修智慧如法分別。是名菩薩如說而作。善男子。菩薩若言我當壞破一切惡法。即便修集一切善法。是名菩薩如說而作。善男子。能莊嚴者名為如說。能畢竟者名為如作。能發心者名為如說。得果證者名為如作。能淨心者名為如說。能至心者名為如作能發心者名為如說。不退心者名為如作。至心聽法名為如說。聞已如住名為如作。能淨口者名為如說。能淨身者名為如作。初受戒者名為如說。至心護持名為如作。發菩提心名為如說。行菩薩道是名如作。得住忍地名為如說。住不退地名為如作。得一生身名為如說。得後邊身名為如作。趣菩提樹名為如說。得菩提果名為如作。善男子。是名菩薩如法而說如說而作。說是法時。五百菩薩住無生忍地。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蓮華。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如說如作不可思議。如佛所住即是如說即是如作。善男子。汝於是事能了知不。已知世尊。若知正法是真實者名如法住。山王菩薩言。世尊。無所住法名如法住。何以故。見一切法無有覺故。以無覺故不見一法名之為覺。若無一法雲何有住。若如是見名如法住。福德王菩薩言。世尊。若隨心者非如法住。若有菩薩觀意如幻名為無住。若無住者名如法住。然燈菩薩言。世尊。無有貪心名如法住。雲何貪心。謂於法中有損有益。若無貪心名如法住。日子菩薩言。世尊。若有菩薩有所著者是名為動。若於法中心無所著。是名無動。若無有動名如法住。勇健菩薩言。世尊。一切世間皆隨心行。若知心行名如法住。樂見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因受受苦。若能不受諸受則斷。若能不取諸取則斷。雖不受取不捨眾生名如法住。香像王菩薩言。世尊。一切眾生悉有重擔。所謂五陰。若有能知五陰真實。為壞陰見棄捐重擔。而於諸法亦無擔想名如法住。持世菩薩言。世尊。若行世間非如法住。若正莊嚴名如法住。正莊嚴者見一切法等如虛空。堅意菩薩言。世尊。若有菩薩。不生於生不滅於滅。亦復不見生滅之性名如法住。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言。若能知見真實涅槃。見法是滅及無生滅。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為趣菩提而修莊嚴名如法住。光無礙菩薩言。世尊。若有行處即是魔業。非如法住。若無行處則壞魔業。若壞魔業名如法住。淨進菩薩言。世尊。若作念言我當得法。為是得法勤行精進。如是精進是空精進。若能觀察諸法不定。以是不定勤修精進名如法住。過三惡道菩薩言。世尊。一切諸法無作無變無覺無觀。無覺觀者名為心性。若見眾生心性本淨名如法住。不可思惟思惟菩薩言。世尊。知諸眾生一切心性不作心想。名不可思惟而思惟也。若能於是不思惟中而思惟者名如法住。樂寂靜菩薩言。世尊。若有菩薩淨諸心界。是則能離一切諸漏。若能遠離一切漏者是名正行。若正行者名如法住。商主菩薩言。世尊。菩薩若有清淨善法。福德莊嚴智惠莊嚴。觀二莊嚴平等無二。以功德等觀智慧等。以智慧等觀功德等。無差別者名如法住。維摩詰菩薩言。世尊。不觀於二名如法住。若於法界不壞不別名如法住。依義菩薩言。世尊。若有菩薩依於正義不依於字。為正義故受持讀誦。廣說八萬四千法聚。無失無動名如法住。淨意菩薩言。世尊。若有菩薩發菩提心。至心擁護是菩提心。修菩提時知諸法性。夫法性者非處非非處名如法住。畢竟淨意菩薩言。世尊。若有菩薩遠離垢穢如浣去垢。能令煩惱不污其心名畢竟淨。其心淨已隨菩提行名如法住。海慧菩薩言。世尊。若有親近惡知識者非如法住。不修聖法非如法住。若近惡友則行魔業墮於魔處。世尊。若有欲離一切魔業諸魔行處諸惡法者。當近善友。佛言。善男子。汝今真知魔業行不。已知世尊。善男子。汝今當為無量菩薩大眾而說。世尊。夫魔業者即是眼色。若人見色生貪著心即是魔業。乃至意法亦復如是。復次世尊。菩薩修行檀波羅蜜時。不愛之物持用惠施。所愛財貨貪吝不捨。愛者則施恚者不與。分別受者及以財物。若有分別如是二者是名魔業。復次世尊。菩薩修行屍波羅蜜時。護持禁戒近持戒者。讚歎己身毀呰破戒是名魔業。復次世尊。菩薩修行忍波羅蜜時。於大力者能生忍辱。於少力者不能生忍。見大力者軟語謙下。見小力者粗語輕蔑是名魔業。   復次世尊。菩薩修行進波羅蜜時。說聲聞乘說緣覺乘說菩薩乘。修菩提時。輕慢聲聞辟支佛乘。口不宣說。樂於世行不樂供養恭敬三寶。所謂華香幡蓋伎樂。尊重讚歎不求多聞。見多聞者不能親近是名魔業。復次世尊。菩薩修行禪波羅蜜時。獲得禪定不能調伏一切眾生。心生悔厭貪著禪樂。呵說法者不樂講論。讚歎寂靜貪著禪味。呵毀二界愛無色身。壽命極長不見諸佛。不聞正法遠離善友。不知方便受捨修捨是名魔業。復次世尊。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時。知於因果。不以四攝攝取眾生而調伏之。不知眾生上中下根是名魔業。復次世尊。菩薩若樂空閑寂靜。樂寂靜已受寂靜樂。不樂聽法說法問疑。以寂靜故煩惱不起。以不起故不知知想。不離離想不證證想。不修修想不得實義是名魔業。復次世尊。菩薩若有修集多聞。好語樂語。微妙之語。軟語喜語。若為衣食臥具利養而演說法。若有信解能至心聽而不為說。若有放逸致供養者便為說之。可為說者而不為說。不可說者反為說之是名魔業。復次世尊。若有菩薩說法之時祕藏深義。有諸天人得他心智。知已不悅即作是念。我為如來真正法來。不為世間淺近語來。是人欲毀如來正法不能增長。若人有毀佛正法者。我不樂見聞。其所說即便捨去是名魔業。復次世尊。若有菩薩於惡知識作善友想。惡知識者不以四攝攝取眾生。不修多聞不化眾生。不說出法樂說世語。不知法不知時不知義是名魔業。復次世尊。惡知識者。不能開示分別解說聲聞緣覺菩薩佛法。不化眾生令修慈悲遠離八難修行施戒。柔軟語言親近平等教忍無力。說言佛道甚為難得。無量世中勤苦乃獲。是名惡友名為魔業。復次世尊。菩薩若有憍慢之心。以憍慢故不能供養佛法眾僧師長和上父母長宿同學同師。若見勝己不能親近聽法問疑。是故雖聞聞已便失。見下己者親近愛念。是故惡法漸漸增長。惡法增故遠離善法。世尊。譬如大海漸漸深故一切諸流悉共歸之。菩薩壞慢亦復如是。漸漸增長一切善法。菩薩若不壞憍慢者是名魔業。世尊。譬如有人高原陸地種瞻波樹。水常行處復作坻塘。地既高燥又不得水。漸漸枯黃不能增長。世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憍慢增故不親善友。不聞正法雖聞復失。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身色具足端正自在。多有眷屬福德莊嚴。未能具足智慧莊嚴。以是因緣生於憍慢。以憍慢故。若有菩薩具智莊嚴。思惟正法身體羸瘠。見已輕慢不能供養。以是因緣復增憍慢。無明放逸不調魔業。如是菩薩為色生慢是名魔業。爾時世尊告海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能分別宣說魔業。善男子。至心諦聽。吾今當說壞魔業道。善男子。一切諸法其性空寂。若知諸法其性空已。亦知一切眾生皆空。既知空已而修慈心調伏自身。是名菩薩破壞魔業。若觀諸法性是無相。而為眾生修集慈心。是名菩薩破壞魔業。若觀諸法性是無願。為諸眾生至心求有。既求有已隨而調伏。是名菩薩能壞魔業。觀一切法性是無貪。眾生之性亦復無貪。為調伏貪而攝取之。是名菩薩能壞魔業。若觀諸法性是無恚。眾生之性亦復無恚。為調伏恚而攝取之。是名菩薩能壞魔業。若觀諸法性是無癡。眾生之性亦復無癡。為調伏癡而攝取之。是名菩薩能壞魔業。觀諸法性無生無滅。壞生滅故宣說正法。是名菩薩能壞魔業。觀一切法性是平等。雖說三乘不捨大乘。是名菩薩能壞魔業。若不貪著心意識等。亦能遠離一切因緣。為諸眾生得解脫故修法莊嚴。雖過諸行終不捨離菩薩所行。是名菩薩能壞魔業。說是法時。天魔波旬莊嚴四兵來趣寶坊。如先趣向菩提樹時。如來見已告海慧言。汝說魔業我說壞魔。以是因緣魔王波旬。莊嚴四兵而來至此。欲設何計以當禦之。海慧菩薩言。世尊。我今欲持魔王波旬及其眷屬置莊嚴國。我身當住魔所住處。爾時舍利弗言。善男子。莊嚴世界去此遠近佛號何等。舍利弗。在此東方過於十二恆河沙等世界。其土有佛號破疑淨光。今現在世為諸菩薩說淨菩薩行。彼國三千大千世界有一億魔。一一魔王有十千億人兵眷屬。其佛初坐菩提樹時。如是諸魔悉共莊嚴至菩薩所。爾時菩薩先為諸魔講宣正典。令其得住不退轉地。然後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正法輪。彼佛世尊。其大弟子及侍使者亦悉是魔。如是等魔悉能教化調伏眾生。是故我今取魔波旬安置彼土。為欲壞其所行魔業。莊嚴如來無上正法。時魔波旬聞是語已心生恐怖。四望顧視欲求退處。四方障礙不得從意。復欲滅身亦不能得。方計不立倍復生懅。白佛言。世尊。唯願大慈少見救護。佛言。波旬我於此事不得自在。汝當歸向海慧菩薩求哀懺悔。時魔波旬即向海慧合掌而言。善男子。我從今日不敢復作如是魔業。唯願仁者聽我懺悔。海慧菩薩言。我於汝所都無瞋心。菩薩之法常應忍辱一切眾生。波旬。汝可往彼禮覲彼佛。汝身當得無量利益。爾時菩薩即以右手摩其頂上作如是言。若諸菩薩於諸法中無貪吝者。以我神通令汝必至彼佛世界。言已波旬即至彼土。既至彼土見佛敬禮卻住一面。彼諸菩薩白佛言。世尊。何等國土有如是等不淨之人而來至此。佛言。善男子。西方過十二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佛號釋迦牟尼。為過數量諸菩薩等說大集經。彼有菩薩名曰海慧。說魔業時。是魔莊嚴四種兵眾來至會所。海慧菩薩以神通力移來至此。彼世界中諸菩薩等語波旬言。善男子。汝今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遠離魔業。我當與汝共為同學。時魔波旬聞是語已。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諸菩薩即請波旬昇師子座。問波旬言。承彼如來為諸大眾說大集經。斯有何事惟仁說之時魔波旬。以海慧菩薩神通力故宣說所聞。乃至不失一句一字。彼諸菩薩即白佛言。我等願樂欲見彼佛釋迦牟尼及眾菩薩。彼佛即告諸菩薩言。且待須臾。自當得見此寶坊中。諸菩薩等復白佛言。世尊。我等欲見魔王波旬。於彼世界為何所作。爾時世尊觀此彼界眾生心已。告海慧菩薩言。善男子。汝今當以此佛世界示彼菩薩。爾時海慧菩薩即於十指放大光明。其光即過十二恆河沙等諸佛世界遍照彼土。此間大眾悉見彼土佛及菩薩魔王波旬處師子座說大集經。時諸菩薩即從座起。向彼如來頭面敬禮。散種種華而以供養。所散諸華當彼佛上變成華臺。彼諸菩薩見是華臺即白佛言。世尊。如是華臺從何處來。佛言。善男子。娑婆世界諸菩薩眾所散供養。諸菩薩言。世尊。雲何令我得見彼土娑婆世界。佛言。善男子。汝等今當敬禮是光至心念持。自當得見彼佛世界。時彼菩薩如佛所言。敬禮光明至心念持。即得見此娑婆世界。見已即起禮釋迦牟尼佛。以諸香華遙供養之。又見三千大千世界。淨水澄滿猶如大海。彼所散華至此世界大寶坊中。當如來上變成寶蓋。時魔波旬白彼佛言。世尊。我當雲何還彼世界。佛言。善男子。若欲還者應當至心念於海慧。時魔波旬至心念於海慧菩薩。念已即得還此世界。時舍利弗見魔波旬即作是言。波旬汝得見彼佛世界不。波旬言。舍利弗。我已見之。及見彼土清淨菩薩所住之處。舍利弗言。汝於彼土作魔業不。大德。我至彼土至心勤求無上菩提。何緣復得造作魔業。若有至心求菩提時見魔業者。是人則得勤修精進。此界大眾見魔波旬還來至此。六萬眾生十千魔眾。同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言。願我等輩所受身形。如彼菩薩身形無異。海慧菩薩言。世尊。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多有怨敵。善哉世尊。為護法故建立神通。以通力故是經當得久住於世。佛言。善男子。我今所立善願神通。為諸眾生種於善根。爾時世尊告四天王。汝等當知。若我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持讀誦書寫廣說如是等經。汝等四王當深護助。無為欲樂而作放逸。吾今出世為壞放逸護正法故。而說咒曰。所謂。   三咩(羊鳴音)三摩三咩 沫頓禰 婆羅跋坻陀禰 陀那跋坻 投彌陀那跋坻阿婆散提 阿摩隸 毘摩隸 闍毘羅提 迦羅提 迦羅那 阿梨 阿羅跋坻阿隸婆散提 涅伽旦尼 阿跋坻 沫提 摩呼沫提 摩羅夷提 毘首提 毘首提跋坻 尼薩隸 莫罕泥   善男子。是名四天王咒。若有法師受持是經當誦是咒。誦已修慈緣念十方。至心念於四天王等。爾時四王當示其夢或自往護。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聞是咒已。即與眷屬至法師所擁護侍衛。若是法師所須資生。我當方便令其得之。遠離病苦身受安樂。爾時世尊告海慧菩薩。善男子。汝今至心聽帝釋咒。所謂。   闍耶 闍耶末坻 阿跋坻 跋坻 摩拘隸 斯陀跋坻 輸泥 羶帝羯隸 檀提曇摩尼 多迦隸 叉耶叉耶目佉 阿跋蔕那 涅伽蔕那 莎坻 莎坻散提   來憍屍迦。阿修羅壞諸天則勝。諸天勝故佛法增長。憍屍迦。欲受安樂當護正法。善男子。是名釋咒。善男子。若有法師欲說法時。當先洗浴令身淨潔。持妙香華正東而禮。一心憶念十方諸佛。慈心普及一切眾生。然後乃昇師子法座。誦如是咒而作是言。憍屍迦來。四天王來。為諸大眾除卻障礙消滅煩惱。爾時帝釋及四天王。念法師故即便共來。是故大眾樂聞說法。善男子。汝今復聽十方諸魔及眷屬咒。所謂。   奢咩 奢摩跋坻 奢摩密□ 阿浮隸摩羅欻坻 瞢崛隸 婆羅綈 迦由犁 坁祁跋坻 阿慮迦尼 比捨荼尼 尼末坻 阿跋持 區區隸 伽羅薩尼 憂目企 奢蜜坻 波羅目企 槃檀那涅伽熙坻 奢摩□□   如是咒者。力能繫縛一切論師一切魔眾。是名佛印。不可破壞魔眷屬怨。善男子。若有法師受持讀誦如是等咒昇師子座。專念諸佛慈及眾生。自於己身生醫師想。於所說法生良藥想。於聽法者生疾苦想。於如來所生善友想。於正法中生常恆想。若能如是說正法時。其處四邊各一由旬魔不能到。時魔波旬白佛言。世尊。若佛弟子有能讀誦如是神咒。其身清淨我當擁護不作魔業。我以海慧神通力故捨於魔業。隨有國土城邑村落說是法處。我當化身親往聽受。佛言。善哉善哉。波旬。汝若能得如是心者則壞魔業。亦當獲得如是等法。善男子。復當至心聽梵天咒。所謂。   迷多伽隸 迦樓那伽隸 無經多伽隸 憂比叉伽隸 佛陀伽隸 曇摩伽隸 僧伽伽隸 蘇羯多毘闍耶 摩訶毘檀尼 毘獸提目爾 尼波隸陀耶 烏闍跋坻 烏闍嚴彌 捺檀尼 曇摩波坻吒跋尼 薩遮坻優波跋坻毘獸坻 莎折多優波捨彌 烏盧迦耶梵摩 毘盧迦耶梵摩   若欲具足受持如是梵天咒者。當行梵行清淨持戒。讀誦是咒請召梵天。梵天汝來擁護如是大眾。令其至心樂聽正法。念於三寶轉正法輪護持法城。若有法師能調諸根。至心淨護身口意等。勤修戒忍精進多聞。發菩提心修四無量。昇於法座誦如是咒。誦是咒已。梵天王等與諸眷屬悉來集會是講法所。爾時梵王白佛言。世尊。若有法師讀誦是咒。我在初禪聞是咒已。當捨定樂而往其所。當施八法。何等為八。一者施念。持所聞故。二者施慧。思惟深法故。三者施解。分別深義故。四者施樂說無礙。為壞疑心故。五者施辭無礙。為解一切眾生語故。六者施無所畏。為眾無勝故。七者施法光明。為不謬說故。八者施其不謬授記。世尊。我等亦能廣宣是法。善男子。我涅槃後如是等天當護正法。海慧菩薩言。世尊。如來正覺涅槃之後。若有信者應以此法付囑其人令得久住。爾時世尊眉間白毫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如來化身充滿其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數如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卉木莖節枝葉。是諸化佛同作是言。十方諸佛釋迦如來。同願正法久住於世。何以故。雖有一切惡魔眷屬。不能破壞如是等法。大地可壞。大海可焦。須彌山王可碎如塵。眾生諸心可合。是一虛空可畫。四大可轉。諸佛誓願不可變易。爾時世尊即告阿難。汝當受持如是等經讀誦廣說。海慧菩薩言。世尊。今此會中多有無量諸大菩薩。如來何緣顧命阿難令受持之。時諸大眾鹹有疑心。海慧阿難誰念心多。爾時世尊知眾會疑。告大迦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數為多不。甚多世尊。迦葉。假使如是無量眾生。悉得人身常問如來。如來所說不可窮盡無有障礙。善男子。如天降雨無有障礙。一切眾流歸集大海。而是大海無增無減。海慧菩薩所可受持。十方佛法亦復如是。迦葉。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具足總持。如阿難等。欲比海慧所受持法。百分千分百千萬分不及其一。說是語時百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妙華香貢上供養海慧菩薩。爾時蓮華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人能信順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其義。供養恭敬如是經者得幾所福。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滿三千大千界  七寶奉施十方佛  不如信順是經典  受持讀誦福多彼  四法所成諸功德  佛說無量無邊數  發菩提心常法施  如法而住修集悲  佛說四法無邊量  智者聞已不怖畏  虛空之性眾生界  如來正智菩提心   說如是等法寶聚時。十方所來諸菩薩等。以妙香花種種伎樂。供養於佛尊重讚歎作如是言。世尊。若有人能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如是等經。所得功德不可稱量。十方諸佛說不能盡。何以故。世尊。眾生若聞如是等經。無有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是故此經名大寶聚。爾時一切大眾人天。一切聲聞及阿難等。諸迦樓羅乾闥婆等及世間人。聞經歡喜。信受奉行。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二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無言菩薩品第六   爾時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與諸大眾圍繞說法。時王捨城師子將軍家產一子。當其生時。虛空之中多有諸天作如是言。童子。當應念法思惟於法。凡所發言莫說世事。常當頒宣出世之法。常當守口慎言少語。莫於世事起諸覺觀。當依於義莫依文字。爾時童子聞是語已。不復涕泣無嬰兒相。乃至七日色貌和悅。見人歡喜目未曾眴。是時有人語其父母。是兒不祥不應畜養。何以故。瘖無聲故。父母答言。是兒雖復瘖不出聲。然其身根具足無缺。當知是兒必有福德。非是不祥薄福之人。因為立字字曰無言。時無言童子漸漸長大如八歲兒。所遊方面人所樂見。隨有說法轉法輪處。樂往聽受口無所宣。爾時無言童子。以佛神力與其父母眷屬宗親往寶坊所。到已見佛心生歡喜。禮敬供養右繞三匝。合掌而立。並見十方諸來菩薩生大喜心。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師子將軍所生之子。身根具足而不能語。是何惡業因緣所致。佛告舍利弗。汝今不應作如是語輕是童子。何以故。是人即是大菩薩也。已於無量無邊佛所種諸善根。不退轉於菩提之道。是兒生時。多有諸天來誡敕之。善哉童子。當念正法思惟正法。無得宣說世間之事。常當頒宣出世之義。常當守口慎言少語。莫於世事起諸覺觀。當依於義莫依文字。舍利弗。如是童子從天教誨。是故無語默然思惟獲得四禪。舍利弗。無言菩薩示如是身。則能調伏無量眾生。是故默然無所宣說。舍利弗。我今說是大集經典。無言菩薩。當於此中能大利益無量眾生。時無言菩薩。以己願力神通道力。令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各自見其右手之中有大蓮華猶如車輪。色香具足微妙第一人所樂見。一一華臺有一菩薩結加趺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爾時無言菩薩現如是等大神通已。低頭合掌作如是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諸蓮花臺中一切菩薩。亦復如是同作是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發是言已。十恆河沙等世界大地六種震動。虛空諸天以妙香華種種伎樂供養於佛。爾時無言以佛神力及己願力。與諸菩薩踴在虛空高七多羅樹。正向於佛而說偈言。  如來無色示現色  亦復於色無染著  若有眾生入佛法  雲何當知真實色  非色聚中有如來  亦不離色有如來  如來已離諸色聚  哀愍眾生故示色  如來哀愍眾生故  以諸相好莊嚴色  實無色相為眾說  是故如來難思議  如來正法無文字  離文字已無有聲  無有文字無可說  甚深寂靜無有覺  如佛先在菩提樹  所覺諸法亦如是  此法無字無音聲  亦無造作無可說  如是諸法無相貌  亦以遠離一切相  一切諸法若無相  如來雲何而演說  如來具足大慈悲  是故憐愍為利益  不可說法而演說  亦知真實不可說  如來了知不可說  亦知音聲性空寂  真實了知一切義  是故名佛真實覺  所說之法名世諦  如來真實覺知之  世諦不出無有性  不可造作無有期  真實無有色相貌  為眾故示種種色  知法無法無上尊  為眾生故而演說  我初生時受天語  是故默然無所說  至心念法思惟法  是故不見色與聲  若得入於深法界  爾時則無色聲等  若能遠離於心業  即得遠離於口業  無有言說即是語  雖復言說亦無語  語亦非作亦非說  言語本性寂靜故  我今至心念菩提  亦復至心修其道  我今說是無上語  亦當定得真實道  我心不得菩提道  口及口行亦不得  無上菩提即是空  其性本來常寂靜  如菩提性聲亦爾  不見不取法性故  我聲如是不可見  所求菩提亦如是  為菩提故有修行  是行亦無所至處  是行如是無至處  是故菩提處非處  六波羅蜜如菩提  一切善法亦如是  一切語言無語言  於無語中能說語  若有惠施妙音聲  惠施之主及財物  如是等施即菩提  一切皆悉不可說  若是佈施可口說  菩提體亦應可說  菩提之性如虛空  一切音聲亦如是  若有心能真實知  知已亦能宣說聲  隨知是聲而處滅  即是菩提真實相  若能遠身口意業  一切煩惱亦復然  即是一切波羅蜜  如來所說實法性  惠施不在菩提中  菩提不在惠施中  如是二法即音聲  亦無所住無至處  若有能知如是等  即是真實大菩薩  若於施時不生慢  即是無上大施主  護持禁戒即是聲  無有形色無至處  諸法不生及不滅  即是無上持戒相  如是禁戒無能作  亦復無身口意業  若不出滅不造作  雲何可說是禁戒  為流布故出音聲  眾生立名名禁戒  如諸禁戒聲亦爾  如是二法俱無漏  口之所說為戒故  而說種種諸莊嚴  音聲實無諸莊嚴  真實知之無所有  身業口業及心業  能迴此戒向菩提  禁戒音聲及菩提  如是二法如虛空  若有能作如是知  是人即行戒行處  即能得到戒彼岸  彼處甚深難得見  說忍音聲即是空  空性無處無造作  忍辱與空是二法  無有差別如虛空  忍辱之聲非色作  不可睹見無處所  若有修集平等心  即是忍之真實相  忍辱雖復唸唸滅  而與色身常共行  一切文字皆無漏  眾生立名名忍辱  若有能調身口意  即是無上之忍辱  若有能忍忍辱者  是亦即是無上忍  若有眾生碎其身  節節壞末如胡麻  觀身猶如乾草木  是則名之為身忍  若聞惡口罵詈時  其心不動如法住  觀察音聲如虛空  即是無上之口忍  若能通達煩惱因  遠離一切諸煩惱  是則名之為心忍  不為一切煩惱污  如忍即是菩提性  身口意業亦如是  若能迴是向菩提  是則名為得菩提  若有眾生勤精進  上中下等及粗細  於無量劫修集之  無所獲得無畢竟  若不獲得精進者  是故菩提名無得  若能不得一切法  即是無上勤精進  若有如是精進者  不增不減如虛空  如是即是大菩薩  勤行精進無所畏  一切諸禪無有聚  無有造作無至處  若有思惟一切法  即是真禪波羅蜜  遠離一切諸惡色  惡身惡口亦復然  能焦一切諸煩惱  即是真禪波羅蜜  若能觀心真實性  一切法中亦不見  若能無心遠離心  即是真禪波羅蜜  若能觀心及菩提  即是無上真實見  若有如是真實見  獲得菩提不為難  若能知見無文字  一切諸法無生滅  若作如是觀見者  是即名為大智慧  雖復口說於智慧  智慧亦不住口聲  若知口聲實無聲  即是智慧之真性  若法無有此彼住  中間亦復無住處  一切法性無住處  即是無上大智慧  無有文字無有行  無有相貌無有性  無有取捨等二相  是名無上大智者  若觀一切波羅蜜  其性平等如虛空  是即名為無平等  能觀一切法平等  若能平等一切法  亦能觀於眾生等  悉能等觀一切佛  所得智慧無平等  若諸菩薩有智者  能觀如是無等法  即得無上菩提果  猶如先佛之所得   無言菩薩說是偈時。萬二千那由他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六萬菩薩得無生忍。時華臺中諸菩薩等。悉從座起頭面禮佛。以妙蓮華恭敬供養無言菩薩。口宣是言。我是知恩我今報恩。時舍利弗言。世尊。如是菩薩何因緣故發如是言。我是知恩我今報恩。佛言。舍利弗。如是菩薩皆悉因於無言菩薩發菩提心。是故說言我是知恩我今報恩。今復因於無言菩薩聽受如是大集經典。並來睹見供養於我。爾時無言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有所疑今欲啟請。唯願如來哀愍聽許。佛言。善男子。隨意致問當為汝說。時舍利弗語無言菩薩。仁者。若無言語雲何得問。大德。一切諸法皆悉無言無字無說。何以故。一切眾生性無言故。以覺觀故而有聲出。若無覺觀雲何有聲。雲何可說。雲何有字。大德。夫覺觀中無字無聲。離於覺觀亦無聲字。覺觀之體即非覺觀。我作文字亦不覺觀。我因覺觀有大功德。若能觀於如是深法。是則名為十二因緣。若從緣生即是空寂則無定相。若有如是真實知者。即是真實知於法性。大德。諸法悉從因緣和合。而和合中實無作者生者出者。是故諸法無主無音無聲無心。無有覺觀非無覺觀。何以故。顛倒因緣而有出滅。是故若有問者聽者及解說者。不合不散一相無相。大德。夫問難者即是大悲。我有大悲是故問佛。如是問者即是悲問非口問也。夫口問者是聲聞問。聲聞著聲故名聲聞。菩薩普悲故無口問。舍利弗言。善男子。若一切法性無定者。一切眾生性亦無定。若無定者菩薩為誰而修悲心。大德。若諸眾生有定性者。一切菩薩終不修悲。一切眾生實非眾生。以顛倒故作眾生想。是故菩薩修集悲心。為壞顛倒宣說無我。大德。菩薩摩訶薩不為壞有而說正法。不為壞我壽命士夫而修慈悲宣說正法。為知真實深法界故而宣說法。真法界者即空三昧無相無願。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我亦如是真實了知。所以相問試汝智耳。為令佛法增長故問。為欲利益眾生故問。爾時無言菩薩白佛言。世尊。如經中說有二因緣能生正見。所謂聞聲及善思惟。唯願哀愍為諸菩薩廣宣說之。雲何聞聲及善思惟生於正見。佛言。善男子。至心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善男子。為菩提心而聽法者即是聞聲。至心憶念菩提之心。是善思惟。觀菩提心是名正見。復次善男子。為菩提道而聽法者。是名聞聲。不遠離道是善思惟。如法而住是名正見。為調伏心而聽法者。是名聞聲。遠離噁心是善思惟。獲得善心是名正見。為嚴善法而聽法者。是名聞聲。修集莊嚴是善思惟。願向菩提是名正見。為聽善法是名聞聲。增長善法名善思惟。願向菩提是名正見。為聽惠施是名聞聲。能捨一切是善思惟。不求果報是名正見。為聽戒聚是名聞聲。至心護戒名善思惟。願向菩提是名正見。為聽法忍是名聞聲。打罵不報是善思惟。願向菩提是名正見。為聽精進是名聞聲。破壞懈怠是善思惟。願向菩提是名正見。為聽三昧是名聞聲。能淨身心是善思惟。願向菩提是名正見。為聽智聚是名聞聲。聞已正觀是善思惟。願向菩提是名正見。聽四攝法是名聞聲。攝取眾生是善思惟。知是攝法無取無作空無所有是名正見。聽五通法是名聞聲。得身心輕名善思惟。願向菩提是名正見。聽四無礙是名聞聲。修集無礙是善思惟。願向菩提是名正見。聽四依法是名聞聲。勤修四依名善思惟。願向菩提是名正見。聽三十七品是名聞聲。若聞演說四念則是念處。說於捨離謂四正勤處。說於定聚謂四如意。說無所畏謂諸根處。說無能壞謂諸力處。說離煩惱謂七覺分。說真知法謂八正道。是善思惟不著斷常。以如是道願向菩提是名正見。聽四諦法是名聞聲。知苦離集證滅修道。是善思惟。見如是法不生不滅是名正見。聽三解脫是名聞聲。信空三昧。不畏無相。不疑無願。是善思惟。以如是法願向菩提名為正見。修空三昧調心明見。修集無相為除覺觀。修集無願為求諸有。是名正見。聽發心法是名聞聲。修菩提道是善思惟。其心不退是名正見。得善知識是名聞聲。供養親近名善思惟。受其教誨是名正見。聽於法界是名聞聲。觀於法界是善思惟。如法而住是名正見。見佛世尊名為聞聲。念諸菩薩名善思惟。得畢竟道是名正見。初聽八萬四千法聚是名聞聲。觀諸眾生如是行處是名思惟。調伏八萬四千諸根是名正見。善男子。隨何因緣能生善法是名聞聲。聞已不離諸善因緣名善思惟。以如是法願向菩提是名正見。善男子。如是二法無有差別。謂善思惟及以正見。何以故。一切諸法平等無二。是善思惟能觀平等。是正見故。無增減者即是正見。無取捨者即是正見。無作作者即是正見。無覺觀者即是正見。無唸唸處即是正見。無作無思即是正見。無一無二即是正見。一門一味一乘一行其性是一。無諸煩惱憍慢等結。無聞無說無垢無淨。法界之性不可分別。如如不動三世平等。無我我所。無有眾生壽命士夫。無字無聲。不可宣說。不知不見。一切法中得知足心。遠離諸相。斷一切喜覺觀屋宅。乃至讚佛不生佛相。若入定時。觀如是等甚深法界。名善思惟。從定起已為諸眾生。宣說如是甚深法界。是名正見。說是法時十千菩薩得是正見。   爾時舍利弗語無言菩薩言。善男子。從誰聞法而得正見。無言菩薩言。大德。若有不得去來現在菩提心者。我從彼聞而得正見。觀三世等一切法等。於一切法不生覺觀。其心不住有為無為。遠離一切眾生之相。而為眾生修諸苦行。亦復遠離二種之相。一眾生相。二者心相。遠離二節知實法性。實法性者無有有有。通達一切諸佛深法。不生憍慢自言我知。大德。我從是人聽受正法。是人亦不宣說一字。亦令一切而樂聞之。知法真實不可宣說。為眾生故而宣說之。出於世間不為世污。畢竟修集無有能知修與不修。我從是人聞受正法。住於法性於眾生性不生分別。觀眾生性法性空性皆悉平等。我於如是人邊聞法。是人不坐菩提樹下。不起不行不眠不臥。不睡不寤而得菩提。得菩提已終不作相言得菩提。一切眾生亦不知彼獲得菩提。無得乃得故無得相。大德。夫正法者無有光明。無光明者即無處所。無處所者即是無身。無身者即是無畏。無畏者即是不出。不出者即是不生。不生者即是不滅。不滅者即是不著。不著者即是不動。不動者即是不變。不變者即無駃無闇。無駃無闇即無覺觀。無覺觀者即是無世。無世者即是無器。無器者即是無貪。無貪者即是性淨。性淨者不合煩惱。不合煩惱者即不顛倒。不顛倒者即是平等。平等者即是真實。真實者不生不滅。不生不滅者名從因緣。從因緣者即不去來。不去來者即無境界。無境界者即是無句。無句者即是不狂。不狂者即是無聞。無聞者即是無作。無作者即是無住。無住者即是無字。無字者即是無相。無相者即是過於心意識句。過心意識即是寂靜。寂靜者即是無熱。無熱者即是無瞋。無瞋者即畢竟。畢竟者即是無有。無有者即是涅槃。是名為法。大德。即是正法。即是說法。即是聞法。即是正見。大德。夫正見者不見於身。身行病行。不見於見。不生貪著。不覺不觀。是名佛法聖見正見。復次大德。觀無明愛與解脫等無有差別。是名正見。如是見已不著不取。是名聖見。復次大德。觀貪恚癡空無相願平等無二。不見於相見無相相。是名聖見。不觀一二等一切法。名聖正見。復次大德。若能觀我及眾生等。眾生等故如來平等。如來等故佛法平等。佛法等故聖眾平等。聖眾等故大慈平等。慈平等故虛空平等以不住住。如是平等名聖正見。大德。如一切法聲亦如是。如聲即是聖見即是正見。大德。聖正見者亦無生出。若無生出從誰聽法。舍利弗言。如我解仁所說義者。一切諸法無所語言。大德。如是如是。一切諸法實無言語。善男子。若言如來成就功德。如是言中得何等罪。大德。若如是說。當知是人有大過咎。何以故。如來功德不決定故。所以者何。無福無罪故名如來。若觀如來有功德者。是名為欲。夫有欲者即是大欲。有欲大欲即是過咎。善男子。雲何得名無過咎耶。大德。如第五大。如第七情。如十九界。無出無入無生無滅。無有造作無心意識。乃名無過。若有知見遠離證修。是名罪過。若有諸界是名罪過。若無諸界是名無過。   爾時佛讚無言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即是善說。說是法時萬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無言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摩訶薩有四種力。所謂信力進力念力慧力。唯願如來廣分別說。雲何名為菩薩四力。佛言。善男子。至心諦聽吾亦當說。若有菩薩於佛正法深信順解不作疑心是名信力。若勤精進求於佛法。不休不息不生疑悔是名進力。若有菩薩求於善法。得已不失念菩提心。所作善根。願向菩提是名念力。若有菩薩內自思惟不隨他語了知法性是名慧力。復次善男子。若有信心親近聖人是名信力。若能供養如是聖人是名進力。至心聽受聖人之言是名念力。聞聖法已如法而住是名慧力。復次善男子。信業果者是名信力。既生信已不作諸惡是名進力。過去善業現世猶增是名念力。若知諸法有因有果是名慧力。復次善男子。若信心法不可說者有名信力。若因此信能調伏心是名進力。若能至心是名念力。觀法如幻是名慧力。復次善男子。若見法空是名信力。若斷邪見是名進力。若見內外悉皆空寂不生怖畏是名念力。若能觀見第一義空是名慧力。復次善男子。若能觀見無相無願是名信力。為他演說無相無願是名進力。至心觀察無相無願是名念力。了知是法不可宣說是名慧力。復次善男子。能一切施不求果報是名信力。施已不悔亦不休息常行不絕是名進力。施時至心念於菩提發願迴向是名念力。不觀財物受者施者及以果報是名慧力。復次善男子。若有受持清淨禁戒不求果報是名信力。不生煩惱毀壞禁戒是名進力。如是淨戒至心護持願向菩提是名念力。觀身口意如水中月響幻炎等是名慧力。復次善男子。若有修行忍辱之法不求其果是名信力。若有打罵能忍受之是名進力。為忍辱故修集慈悲及不放逸願向菩提是名念力。觀身口意都無所忍是名慧力。復次善男子。若有了知勤精進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懈怠得是名信力。若能調伏一切眾生。護持聽受供養正法。能為眾生趨走給使能淨佛土是名進力。能令眾生遠離懈怠。勤修精進願向菩提是名念力。若修精進不增不減是名慧力。復次善男子。若樂寂靜離說世事是名信力。若住空寂獲得四禪及八解脫是名進力。若於諸禪無有退失是名念力。若觀諸禪無常苦無我是名慧力。復次善男子。若聞一切諸波羅蜜三十七助菩提之法信不生疑是名信力。聞已轉為眾生演說是名進力。心善思惟是名念力。如法而住是名慧力。復次善男子。為諸眾生修集慈心是名信力。憐愍眾生令其離苦是名進力。觀察法已心得大喜是名念力。於怨親中其心平等修集大捨是名慧力。復次善男子。觀察是身無量眾惡之所成就誑惑凡夫猶如幻相是名信力。受死苦時專心繫念佛法僧寶不惜身命是名進力。亦不生於諸惡之心。聲聞心辟支佛心。貪心瞋心癡心。妒心慳心毀戒心是名念力。若觀法界分別法界觀無礙智。亦知過去未來現在是名慧力。復次善男子。喜者名信。不退轉者名為精進。不狂亂者名為念力。了了知者名為慧力。復次善男子。以信力故能有所作。以進力故事得畢竟。以念力故無所漏失。以慧力故能如法說。復次善男子。觀疑網故名為信力。遠離疑故是名進力。更不生疑是名念力。說能壞疑是名慧力。復次善男子。信佛法者是名信力。為菩提故而修行之是名進力。得順忍故是名念力。得無生忍是名慧力。善男子。信根信力無有差別。進根進力。念根念力。慧根慧力。亦復如是。說是法時。百千菩薩得無生忍地。四萬二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蓮華。語無言菩薩言。善男子。汝向問佛。佛即為汝分別解說。汝心喜耶。無言菩薩言。善男子。我亦不問不聽一法。雲何生喜。蓮華菩薩言。善男子。汝於佛所不聽法耶。無言菩薩言。諸佛如來都無所說。我雲何聽。何以故。我非法器故。蓮華菩薩言。汝今若非是法器者。是何等器。無言菩薩言。善男子。我身今者尚非法器。況復餘器。蓮華菩薩言。汝若非是真法器者。雲何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言菩薩言。善男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非是器。善男子。若離佛法有菩提者。當知有器。一切佛法即是菩提。菩提即是佛法。善男子。是故我若遠離煩惱。不見佛法不見菩提。煩惱菩提及以佛法無有差別。若煩惱中見菩提者即是如見。若離煩惱見菩提者是名倒見。蓮華菩薩言。善男子。雲何名倒見。見我壽命士夫摩納。離是之外別有貪慾瞋恚愚癡。是名倒見。一切法性及菩提性無有差別。無作無受我性眾生壽命士夫摩納。即是貪慾瞋恚愚癡。如是等法即是菩提。是名如見。即四大中及四大造求於菩提不餘處求。雲何名求。求時不見一切諸物。不見者即是無處。無處者即是無住。無住者即是一切諸法之性。一切諸法若無性者即是實相。實相者非常非斷名畢竟節。若有能見如是等節。當知是人不流不散。不流不散即無生滅即是涅槃。即是實知一切諸法。若如是等得涅槃者。即是聖句入於涅槃。是故如來於經中說。自不調伏能調伏他。自不解脫能解脫他。自不寂靜能寂靜他。自不涅槃令他涅槃。無有是處。若自調伏令他調伏。若自解脫令他解脫。若自寂靜令他寂靜。若自涅槃令他涅槃。斯有是處。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菩提道。解了一切眾生所行。於諸法相及以法界不生分別修行一切善法之時。亦不見有諸魔徒眾。雖求佛法不見求者。雖調眾生不見我人。雖行諸法煩惱不污。雖順世法世法不染。負五陰擔亦無住處。遠離諸界不動法界。修解脫法門不退善法。明見三界不雜煩惱。行檀波羅蜜不生憍慢。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隨一切行實不行於一切諸行。若能修行如是等行。當知即是行菩提道。於菩提道及菩提行不生分別。若行如是菩提道行。於諸法中不見有我。無貪無瞋無親無怨無有障礙。若無障礙即無為行。若無為行即是真實大菩薩也。蓮華菩薩言。善男子。何因緣故名為菩薩。善男子。能覺眾生所不覺者故名菩薩。能寤無明睡眠眾生故名菩薩。演說隨順菩提之法故名菩薩。能令眾生深樂寂靜是名菩薩。增長佛語豎正法幢護念聖眾。於菩提心無有動轉。不住聲聞辟支佛心。終不捨離至誠之心。發願畢竟能度未度能解未解。為無依者而作歸依。能滅未滅能調煩惱。不脫煩惱觀生死過亦求諸有。修空三昧不捨眾生。修集無想不捨菩提想。修集無願深樂諸有。雖樂佛法於貪無貪。知有為法多諸罪咎。而其內心不捨有為。雖離諸闇不得大明。得大智慧以為器鉀。深樂惠施嚴施瓔珞。淨佛世界具足淨戒。具足誓願具足忍辱。能調一切不忍眾生。勤修精進求無壞身。能壞欲界樂受下身。雖受諸有其心不悔。善知方便常自調伏求於菩提。為諸眾生修習慈心。為壞眾苦修集悲心。為調不調修習喜心。非畢竟捨修集捨心。通達了瞭解甚深義。非諸聲聞緣覺境界。依於義法了義經智不依世法。亦為眾生而作依止。為諸眾生莊嚴身口。如說而作莊嚴於心。為諸眾生莊嚴神通。利益眾生猶如大地。能淨一切猶如大水。燒諸煩惱猶如熾火。於法無礙猶如猛風。於法平等猶如虛空。得陀羅尼持一切門。樂說無礙令眾喜聞。至心念佛為淨心故。能大法施假食施故。正命自活威儀清淨。修無諍三昧深樂寂靜。樂調眾生離說世語。見樂世者呵嘖教誨。具七種財其心柔軟。樂行惠施堅固不退。眷屬不壞親近善友。知恩報恩觀過去業。隨眾生意能壞疑心。觀察生死多諸過咎。所作至心解一切語。修集大乘不疑三乘。眾生樂見隨問而答。得無礙智諸佛所念。時節語不多語。光明清涼猶如秋月。善法具足猶如滿月。眾生樂見猶如明月。增長善法猶如初月。一味甘甜如月一味。觀一切法如水中月。清淨無垢如月無翳。易共語言諸根具足。於一切法猶如橋樑。能度眾生於四駃水。為諸眾生營作佛事。其心初不動菩薩界。以如是義故名菩薩。爾時蓮華菩薩白佛言。世尊。無言菩薩作如是說。當知不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於無上法寶之輪。若有能信受持如是無言菩薩所說法者。亦復當得如是功德。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無言菩薩得慧燈三昧。是故若欲於無量劫說一句義不可窮盡。蓮華菩薩言。世尊。唯願如來垂矜哀愍。增長眾生諸善法故。莊嚴無上大集經故。少為大眾開示如是慧燈三昧。若有智慧菩薩。聞已亦當獲得如是三昧。得已亦當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善男子。至心諦聽。吾當為汝少分別說。言慧燈者即是智燈。智燈者即是破闇。無闇者即是破疑。破疑者即是慧燈。慧燈者即是諸法無二相也。善男子。了了智。不疑智。不失智。不挽智。不隨智。無闇智。聖智。猛利智。捷疾智。分別智。廣大智。純一智。種種智。過去智。未來智。現在智。三世平等智。三界智。三解脫門智。三慧智。三寶智。三乘智。三眼智。三垢智。三滓智。三聚智。心意識智。陰入界智。因緣和合智。見畢竟智。如法界智。自相智。第一義智。方便智。一切聲語智。一切字智。無礙智。不壞智。能說法智。知下中上根智。無作無受智。一切咒智。一切醫智。一切世事智。莊嚴陀羅尼智。日月三昧智。入三昧智。聖智。聖三昧智。金剛三昧智。無諍三昧智。心等三昧智。壞魔三昧智。日光三昧智。無想三昧智。寶幢三昧智。一切法門三昧智。一切法器三昧智。無邊光三昧智。福德三昧智。無住三昧智。樂見三昧智。善見三昧智。無盡器三昧智。畢竟盡智。一切智。無動智。那羅延三昧智。一切見智。如是等六萬三昧門智。我於往昔見燃燈佛。即得如是諸三昧門。如是諸三昧門。一切悉是慧燈三昧之所攝持。善男子。譬如日出能為四事。一者有大光明。二者除滅闇冥。三者示種種色。四者令諸眾生得造事業。菩薩摩訶薩住是三昧亦復如是能為四事。一者破壞一切煩惱闇冥。二者出大慧光。三者示諸眾生種種諸行。四者開示眾生道非道等。善男子。譬如淨寶之珠置之高幢。其明遍照四由延所。施諸眾生所須之物。而珠體相無有增減。慧燈三昧亦復如是。住是三昧菩薩摩訶薩。永斷一切煩惱習氣。淨戒淨定淨慧淨身心淨於方便淨陀羅尼。修集大悲放大光明。遍照無量諸佛世界。隨眾生意而作事業。菩薩雖作如是諸事。而其相性無有增減。善男子。譬如虛空容受佛土無有障礙。亦不障礙一切雨渧風火水災。一切眾生無量無邊。善男子。慧燈三昧亦復如是。住是三昧諸菩薩等。為諸眾生說一切法無有障礙。方便教化一切眾生。為因力者演說方便。令其解脫調伏成熟。為邪定者方便演說令壞邪定。無善子者令種善子。無法器者令作法器。為法器者分別演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求聲聞人方便說法。令其獲得四沙門果。求緣覺人方便教誨。令其獲得辟支佛道。復為方便說法漸進。令其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住不退地。通達八萬四千法聚。為壞眾生疑網心故。種種開示分別解說。解說一事於無量劫不可窮盡。雖作如是無量之事。而是三昧亦無增減。善男子。譬如一燈力能顯示種種諸色。慧燈三昧亦復如是。於一心中能於無量諸佛世界示種種色。而是三昧無有傾動。是故四念處中法念為頂。四正勤中未生善法能生善法名之為頂。四如意中身心寂靜名之為頂。五根五力中慧根慧力名之為頂。七覺分中擇法為頂。八正道中正見為頂。一切外道所有捨摩他毘婆捨那名之為頂。四真諦中滅諦為頂。四依之中依義為頂。四無礙智義無礙智名之為頂。六神通中漏盡為頂。四無量心悲心為頂。修梵行中智慧為頂。諸波羅蜜中般若為頂。一切方便知眾生心名之為頂。一切諸力處非處力名之為頂。諸無畏中初名為頂。不共法中無礙為頂。三十二相無見頂相名之為頂。八十種好不空說法名之為頂。莊嚴口中解一切語名之為頂。莊嚴心中破慢為頂。一切法中智慧為頂。是名慧燈三昧。說是經時。蓮華菩薩及萬菩薩得是三昧。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種震動。一切大眾以妙華香種種伎樂供養於佛尊重讚歎。時會菩薩各作是言。世尊。我等昔來未曾聞是三昧名字。況得聞其廣說分別。我今皆得如是三昧。是故報恩設此供養。若有聞是三昧名字。即能獲得大利益事。不失無上菩提之心。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若有眾生。已於無量無邊佛所。殖諸善本親近善友。然後乃得聞是三昧。爾時世尊說是法時。於其□中出一菩薩身真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除佛光明餘無及者。是時菩薩敬禮佛足右繞七匝。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慧憍如來致意無量。問訊世尊起居輕利身無病患大眾安不。我今此界有六萬億諸菩薩等。欲往聽受大集妙典。並欲覲見無言菩薩。及以十方諸來菩薩。並復欲聞慧燈三昧。善哉善哉釋迦牟尼。幸為開示。令諸往者悉得慧燈三昧還來此土時舍利弗言。世尊。慧憍如來住何方面去此遠近世界何名。而是菩薩復名何等。是六萬億諸菩薩等住在何處。舍利弗。其佛世界去此東方過一恆河沙等恆河沙世界。世界名曰金剛堅根。佛號慧憍。舍利弗。何因緣故。世界名曰為金剛堅根。舍利弗。彼佛世界地悉金剛。其佛願力故致如是。其佛身體眾生菩薩身悉金剛。是故世界得如是名。此菩薩者名金剛□。是人能於一念之頃。破壞一切金剛諸山。直至無量諸佛世界。示現諸佛□中而出。以佛神力及已願力。是故名為金剛□也。舍利弗。汝向所問如是菩薩住何處者。汝今當問彼金剛□。自當答汝。爾時舍利弗。即問金剛□言。善男子。汝言六萬億菩薩者住在何處。金剛□言。如來說汝智慧第一。當以聖智觀是菩薩所住之處。時舍利弗。即以聖智觀之不見。語金剛臍。善男子。我盡聖智不見。大德。汝之同學阿尼樓陀。天眼第一。當令觀之住在何處。爾時阿尼樓陀。以天眼觀三千大千世界亦不能見。語舍利弗。我以天眼都不能見。金剛□菩薩言。大德。汝之同學若不能見。不名天眼應名肉眼。舍利弗言。善男子。汝之天眼其義雲何。大德。我之天眼。汝諸聲聞所不見色我能見之。舍利弗言。善男子。何等色法我不能見而汝得見。大德。汝今得見金剛堅根世界。慧憍如來及菩薩不。不也善男子。我唯聞名不能得見。大德。如是佛土如來菩薩及諸眾生。我之天眼悉能得見。是名菩薩清淨天眼。如是天眼。一切聲聞辟支佛等之所無有。說是法時。求聲聞者六萬眾生捨離本志。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各作是言。願我獲得無礙佛眼不用聲聞辟支佛等障礙之眼。爾時金剛□菩薩即入三昧。以佛神通及己力故。令一切眾悉見六萬億諸菩薩等。在佛身內坐蓮華臺。至心專念聽佛所說。然不逼觸如來之身而如來身無增無減無有障礙。時諸大眾見是事已。供養禮敬歡喜讚歎如來之事不可思議。復作是言。如來之身智慧三昧。一切悉皆不可思議。何以故。是六萬億諸菩薩等。悉住身內無障礙故。金剛□菩薩觀諸大眾作如是言。諸大眾汝等不知如來之身如虛空也。是無邊身。無障礙身。廣身法身。無相貌身。無量身耶。諸善男子。如來若欲內一切物所謂國土城邑村屯聚落山河樹木置身中者亦無障礙。是故如來不可思議。善男子。十方世界無量淨土無量菩薩來詣如來。聽大集經成就妙色。具二十八大人之相。如來亦內置其身內。何以故。此土眾生梵釋諸王。若其見者生愧恥故。是故不令得見一人。爾時世尊功德力故。及金剛□菩薩力故。悉令大眾見如是等六萬億菩薩。悉從如來一毛孔出。出已禮佛右遶七匝卻坐一面。爾時金剛□菩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無言菩薩名無言也。佛言。善男子。汝自諮問無言菩薩。自當答之。金剛□菩薩。即問無言菩薩。善男子。何因緣故字無言耶。無言菩薩默然而住。二問三問亦復如是。金剛□言。善男子。何故不答。無言菩薩言。我求言辭都不可得。是故默然無所宣說。善男子。若求言辭不可得者。雲何有是不得之言。善男子。我答一切佛語世語。雲何名為答佛語耶。善男子。我以念力受持一切諸佛所說。不忘不失。然都不見音聲字句。為流布故而宣說之。亦為眾生壞是聲字及以文句而宣說法。雲何名為答世語耶。解諸眾生種種言音。隨其所言而為說法。善男子。汝能如是隨順說法為久近耶。善男子。我從除滅覺觀已來能作是說。善男子。何因緣故作如是說。善男子。若無覺觀聲雲何出。以是因緣作如是說。善男子。夫聲出者。為從身出從心出耶。善男子。夫音聲者不在身心。何以故。身如草木心如幻化。眾因緣故有聲而出。若從緣出即是無常。若無常者即是無定。無常無定即是空無。夫音聲者猶如虛空。不可睹見不可宣說如虛空。一切諸法亦復如是。若聲無者。聲所了法亦復是無。是聲空故一切法空。聲寂靜故諸法寂靜。聲不可見一切諸法亦不可見。聲不出生一切諸法亦不出生。若不出生即無去來。若無去來即是甚深十二因緣。甚深因緣無作無屬。若無作屬即無生出。無生無出即是無句。若無句者即是不生。眼色及識乃至法識。無有生老病死等苦。日月光明親怨之想。斷一切行難可睹見不近不遠。金剛□言。善男子。如是等說是何等說。善男子。如是即是畢竟不出。善男子。何等名為畢竟不出。善男子。不近不遠是畢竟不出。善男子。何等名為不近不遠。善男子。即是虛空。若見諸法如虛空者是名平等。善男子。以何義故。名一切法如虛空耶。善男子。過去之法無有終竟。未來現在亦無終竟。三世無終即是實相即是無二。二者所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心法是名為二。若有二者即是可說。若無二者即不可說。不可說者即是無識無心無意。以是義故不可宣說。夫可說者即是二法。不可說者即是無二。善男子。誰作是二。善男子。夫無二者不可作二。二亦不可作於無二。若堅牢者不可作脆。脆亦不可作於堅固。生死之法不作無二。涅槃之法不得作二。正見之性不作邪見。邪見之性不作正見。金剛□菩薩白佛言。世尊。無言菩薩凡所解脫。似得如是慧燈三昧。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謂無言不得慧燈三昧耶。爾時金剛堅根世界。慧憍如來諸菩薩等。語無言菩薩言。善男子。汝住何地能作是答。無言菩薩言。善男子。如佛所說。菩薩摩訶薩。若住戒地能如是答。善男子。善哉善哉。唯願解說如是戒地。善男子。若無身住心住意住內住外住及內外住即是住戒。善男子。若無相無命無作無行即是住戒。若有菩薩住如是戒即是無住。若無住者終不生念。我能出聲有所演說。善男子。如汝所問住在何地。能如是答者。我住法性實相法界能如是答。若如是知法真實者則無覺觀。若無覺觀雲何有說。諸菩薩言。善男子。如是說時為何所說。善男子。如是說時即說二法。一者滅盡。二者不出。一者過去。二者未來。現在不住故不可說。善男子。過去之法不可作相。未來現在亦復如是。若使有人於三世法而作相者即是顛倒。是故一切諸法之義不可宣說。一切法義身口意等所不能說。何以故。無業無作。無有色貌。無有口業。無有覺觀。猶如響相。如佛化故。善男子。諸佛菩薩凡所言說皆逆世語。是故一切諸佛菩薩不可思議。諸佛菩薩所有智慧。不可思議不可窮盡不動法界。爾時一切菩薩摩訶薩。同聲讚歎無言菩薩。善哉善哉。善能分別如是法門。令我等輩得大利益。並得覲見如是無量諸大菩薩。金剛□語無言菩薩言。善男子。我欲與汝俱還金剛堅根世界覲見供養慧憍如來。無言菩薩言善男子。金剛堅根世界。即是此間娑婆世界。慧憍佛者。即是釋迦牟尼如來。我何用往彼佛世界。金剛□言。善男子。此佛世界地非金剛。雲何而言即彼世界。無言菩薩言。善男子。汝之神通能壞無量。金剛之山直過無礙。汝今試壞此土微塵。如其壞者然後乃知汝名金剛。爾時無言。即便入於金剛三昧。悉變此土一切山林草木微塵皆為金剛。時金剛□盡其神通。乃至不能破一微塵。時金剛□白佛言。世尊。我之神力能壞一切世界金剛及諸山壁。以何因緣今於此土。乃至不能壞是一微塵。為是如來神通之力。為是無言道德力耶。佛言。善男子。是無言菩薩入金剛三昧。三昧力故令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所有悉為金剛。若欲復使無量世界為金剛者其力亦能。金剛□菩薩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幾法。能得如是金剛三昧。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四法。則能獲得如是三昧。何等為四。一者至心念於菩提。二者所作善法畢竟。三者至心莊嚴善法願向菩提。四者能觀十二因緣。是名為四。復有四法。一者成就神通。二者修三脫門。三者持戒精進。常觀法界知一切法無有根本。無有覺觀不可宣說。四者知義知時。知實知一切法皆悉平等。是名為四。復有四法。一者從大悲心求大智慧。二者從善方便求三十七助菩提法。三者從大慈心觀諸眾生一切平等。四者從於捨心觀四真諦。復有四法。所謂身口意業。及菩提心不可沮壞悉如金剛。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如是等法。則能獲得金剛三昧。說是法時。六萬億菩薩一切悉得金剛三昧。爾時無言。啟白其父師子將軍。尊者。佛出世間即是具足無量功德。大功德聚即是如來。佛出世時無量眾生得大利益。大利益者即是涅槃。夫涅槃者常不變易。尊者何故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父答言。吾初生時。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亦有無量諸天。來勸如汝無異。如是事者唯佛證知。師子將軍所將眷屬滿五百人。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無言菩薩。讚其眷屬。善哉善哉。善能莊嚴菩提之心。諸眷屬言。雲何名為莊嚴菩提心。無言菩薩言。有四十事莊嚴菩提心。何等四十。所謂信佛不疑。不動法界。供養聖眾。親近善友。於諸菩薩作醫王想。於諸眾生其心平等。供養恭敬諸師和上。父母有德順受其語。護法求法。至心聽法。既受持已為人廣說。供養恭敬護法之人。為他說法。不生食想。破壞憍慢。知恩報恩。常善思惟。如法而住。能施難施。至心護戒。精進勤修一切善法。具足成就功德莊嚴。心無嫉妒護諸眾生。防制煩惱。調伏其心及以施心。調諸眾生能斷煩惱。知足寂靜。修淨梵行。不斷聖種。世法不污。供養恭敬說法之人。隨順世間。遠離懈怠。無有放逸。不求下乘菩提之心初不動轉。處在生死心不厭悔。遠離一切不善之法。具足一切純善妙法莊嚴梵行。是名四十。爾時師子將軍言。汝當時時示現其身。為令我等不退無上菩提之心。無言菩薩言。尊者。具足十法常得親近諸佛菩薩。何等為十。所謂自捨己樂以施眾生。修集忍辱護無力者。常勸眾生修集善法。化導一切趣向菩提。願諸眾生先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當供養聽其所說受持擁護然後我當成無上道。知實法性不惜身命。為護法故聞深法界不生恐怖。觀無菩提無有得者。觀己平等一切眾生亦復平等。以眾生等觀法亦等。以法平等觀虛空等。觀生死苦亦不捨離。見生死過心無悔恨。具足如是諸善法者。常得親近諸佛菩薩。說是法時。師子將軍及諸眷屬得柔順忍。爾時世尊告阿難言。阿難。汝當受持讀誦書寫如是經典。何以故。是經典中分別演說一切法相。亦令無量無邊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若有能於無量佛所植諸善本。是人乃能信受是經。持讀誦寫廣分別義。受是經者有三事。一者定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二者得不退心。三者能護正法。爾時大眾聞是語已。有七那由他菩薩。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我等能於如來滅後。受持是經讀誦書寫。無言菩薩言。世尊。如來世尊得何等法。而令是等受持守護。善男子。若能護是持法之人。即是護法。所謂書寫讀誦解說文字。文字可說法不可說。善男子。有二種人能守護法。一者如法而住。二者誦是文字。若無文字法不可說。爾時一切大眾。及師子將軍所將眷屬諸天世人。聞是法已心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三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不可說菩薩品第七   爾時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與諸大眾圍遶說法。是時會中有一菩薩名不可說。從座而起更整衣服。偏袒右肩前禮佛足。長跪合掌而說偈言。  無礙智慧無礙行  如虛空性不可說  三世平等無覺觀  我今敬禮無上尊  觀於無相樂寂靜  調伏諸根遠離相  了諸法性無有二  我禮人中師子王  觀眾生性及法性  如是二性無差別  等心觀於諸眾生  今我永斷一切性  所得菩提無所得  如菩提性色亦爾  無相莊嚴莊嚴相  我今敬禮無上尊  一切法界無覺觀  凡夫觀之有相行  法界之性不破壞  佛真實智故我禮  如來身業不可說  口意等業亦如是  一切法性及眾生  無上勝尊了了知  如來住於真實地  所可演說無聲字  眾生樂聞得大利  是故如來難思議  所說諸法無相貌  調伏眾生斷諸有  善說眾生法性空  是故我禮大丈夫   爾時不可說菩薩。偈讚佛已。白佛言。世尊。此會菩薩。各各當已已諮請竟。我今於是大集經中復欲少問。唯願如來垂哀聽許。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隨疑致問。吾當為汝分別解說。爾時不可說菩薩。既蒙許可即入定意。入定意已悉令大眾處大寶臺。上虛空中雨散華香種種伎樂。而以供養復出是聲。是不可說菩薩摩訶薩。今於是中欲問大事。爾時不可說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諸佛菩提清淨寂靜。大靜無垢無闇大光。真實如爾其性平等。微妙甚深無有覺觀。遠離諸垢不可宣說。無字無句無有音聲。廣大無量無有邊際。離一切邊不增不減。不前不卻無有住止。無峻無平無有無無。堅固無壞無我我所。無取無捨無廣無狹。無法無眾生。無盡畢竟盡。不空空性。非處非非處。非心非作非生非滅。如地水火風。無有邊際不可度量。平等遍有無有障礙猶如虛空。非眼識界乃至非意識界。斷一切有不可譬喻離一切喻。如一切佛真實知故非不是如。何以故。一切眾生皆悉得故非異於如。何以故一切眾生悉平等故其性是有。何以故。是實性故其性是實。何以故。無有去來現在節故。無作無受無色無心。無想無受斷一切受。無想斷想。無行斷行。無識斷識。無陰入界斷陰入界。無初中後離諸魔業。無有流布無漏非攝。非行非訟無諍無罪。常住自性無有分別。無生無能生。無滅無能滅。無有根本無上無下。無有屋宅無方無間。非智非慧亦非慧行。非諦所攝非生死攝。無有對治無具功德遠離諸相。世尊。若如是義名菩提者。即無變句。即無覺句。即無貪句。即無諍句。即堅固句。即不壞句。即不動句。即不作句。即無身句。即無生句。即無智句。即平等句。即無二句。即是實句。有句。真句。第一義句。無分別句。一味句。一事句。一乘句。無盡句。三世平等句。分別三世句。空句。無相句。無願句。無行句。寂靜句。性句。如句。無生句。無出句。盡句。無屋宅句。法句。實性句。自身性句。無身句。無作句。無想句。無諍句。無斷句。無常句。十二因緣句。可觀句。定句。上句。勝句。無罪咎句。無上句。畢竟句。淨句。無頂句。無勝句。無等句。無依句。念句。無相似句。勝一切世間句。無句句。一切句之所依句。如是菩提。非青非黃非赤非白非色非非色。非長非短非圓非方無有規矩。非三界攝。非道非畢竟非行非到。非有處所非取非捨。離諸煩惱無有愁畏。斷一切喜無真無化。離一切入無我我所。無有眾生壽命士夫。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有分界猶如虛空。其性畢竟不可宣說。成就如是無量之法乃名菩提。說是法時。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種震動。一切諸天大設供養香華伎樂。各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作是說。爾時會中有八萬四千菩薩。得無盡器陀羅尼一切法自在三昧無礙解脫法門。若有人能如是信者。是人亦當得是法利。   爾時不可說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菩薩之戒不可宣說。何以故。身之本性不可說故。是故身戒不可宣說。口之本性亦不可說。是故口戒不可宣說。意之本性亦不可說。是故意戒不可宣說。世尊。若有菩薩修行無上菩提道時。護十善法亦不可說。若以十善勸諸眾生。所勸眾生亦不可說。修集慈悲喜捨之心亦不可說。何以故。修集慈心觀無眾生。修集悲心無作無受。修集喜心離憍慢醉。修集捨心遠離二相。世尊。若有菩薩如是修集四無量心。即是修於清淨梵行。住於梵道。是梵方便勝一切梵。常為諸梵之所供養。何以故。勝出一切諸梵行故。不修眾生因緣慈故。不修諸法因緣悲故。不修二相因緣喜故。不修內外因緣捨故。遠離一切世間行故。捨棄世間諸梵行故。是故常為一切諸梵之所供養。世尊。以是因緣。菩薩之戒不可宣說。菩薩戒者終不自誑亦不誑佛。何以故。自即無性無性即無無即無出無出即是無有因緣。無因緣者即是無字。無字者即是不可言說。若有菩薩能如是學即不自誑。雲何名為不誑。諸佛如來覺了一切諸法非法非非法。若非法非非法者即是平等。如是平等不可宣說。若有菩薩作如是學。是名不誑諸佛如來。復次自者即是無我無有我所。知亦無我無有我所。若能如是修集學者。亦是無我無有我所。若能如是思惟觀者即不自誑。又如來者能隨於如。隨於如者即隨眾生。隨眾生者即是隨順一切諸法。隨一切法即是不出不滅不住。若法不出不滅不住即是無為。是故說言無為之法有三種相。所謂無出無滅無住。以是義故名為無為。無為即聖聖名無怨。如來遠離一切怨故故名為聖。怨者所謂無明。如來永離一切無明。是故不為一切怨讎之所侵害。凡夫之人具無明故。是故常為怨仇所害。如來世尊能觀怨界及智慧界。知煩惱界及寂靜界。知生死界及涅槃界。知眾生界及法界。了知魔界及以佛界。觀於色界及以眼界。耳界聲界鼻界香界舌界味界身界觸界意界法界。知無明界及智慧界。皆悉平等即是平等。佛界不可說界。生死涅槃二界平等。即是佛界不可說界。名色界知名色界皆悉平等。即是佛界不可說界。知六入界六神通界皆悉平等。即是佛界不可說界。觸界滅界皆悉平等。即是佛界不可說界。受界滅界皆悉平等。即是佛界不可說界。愛界滅界皆悉平等。即是佛界不可說界。取界滅界皆悉平等。即是佛界不可說界。有界滅界皆悉平等。即是佛界不可說界。生界滅界皆悉平等。即是佛界不可說界。老病死界及以滅界皆悉平等。即是平等佛界不可說界。世尊。菩薩若能作如是等觀即得入於一切諸界。菩薩若入如是等界。見有貪者不生瞋恚。見斷貪者亦不生愛。見有瞋者不生瞋心。見斷瞋者不生愛心。見有癡者不生恚心。見斷癡者不生愛心。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等三種界中了了知故。如是菩薩了知三聚。世尊。菩薩若欲作是學者不誑如來。何以故。知諸如來所覺諸法。而是菩薩隨順學故。是故菩薩不誑如來。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無所畏。問不可說菩薩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雲何而學名誑如來。不可說菩薩言。善男子。若有菩薩自作是言。我是持戒彼是破戒。如是菩薩名誑如來。我是施者彼是慳貪。我是修忍彼是瞋恚。我是精進彼是懈怠。我是定者彼是亂者。我是智慧彼是愚癡。我是知足少欲之人。樂於寂靜易養易滿。乞食糞衣唯畜三衣不處眾中。多聞諍語所言柔軟。眾生樂受具念智慧。淨諸威儀及以口業。具四攝法慈悲喜捨。真語實語如說而作。知魔境界知已遠離。常能修學六波羅蜜。能善說法為諸眾生發大誓願。能化眾生不令放逸。若作如是自讚己身毀呰他者。是名菩薩誑於如來。復次善男子。菩薩若言我能觀察。如是等法遠離修滅。是亦名為誑於如來。何以故。諸佛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以常住故一切法界不可知見。不可遠離不可修滅。菩薩若說我及我所。是亦名為誑於如來。何以故。無二相故。若有說言我已得證我能遠離。是亦名為誑於如來。何以故。性清淨故。若言我有四念處者。是亦名為誑於如來。何以故。如來覺了一切諸法無有念故。若言我有四正勤者。是亦名為誑於如來。何以故。如來覺了一切諸法本性離故。若言我有四如意分。是亦名為誑於如來。何以故。如來覺了一切諸法無分別故。若言我具根力覺道。是亦名為誑於如來。何以故。如來世尊性無為故。若有說言我異道異。是亦名為誑於如來。何以故。身即是道故。若言無明異於有愛。是亦名為誑於如來。何以故。無明與愛即是智慧即解脫故。若言三毒異三解脫門。是亦名為誑於如來。何以故。空無相願即是貪慾瞋恚癡故。若言四倒異四果者。是亦名為誑於如來。何以故。四倒即是四道果故。若言八邪異於八正。是亦名為誑於如來。何以故。為壞八邪修八正故。若言眾生九居止處異九次第。是亦名為誑於如來。何以故。無二性故。若有說言十善異於無學十善。是亦名為誑於如來。何以故。一切諸法無修學故。善男子。菩薩若學如是等法。是名為誑諸佛如來。善男子。一切眾生及一眾生無二無別。何以故。性無我故。言一眾生一切諸法無二無別。若言一法一切法界無二無別。一佛世尊一切法界無二無別。言一佛界一切佛界無二無別。言一福田一切福田無二無別。一切福田及以虛空無二無別。一切聖人遠離煩惱。一切凡夫無二無別本性清淨。一眾生心一切眾生心。無二無別本性清淨。一界一切界。一入一切入。一眾生行一切眾生行無二無別。若言諸法乃至無有一念暫住。不造眾惡不著善法不生憍慢。於不得中不作得想。於不證中不作證想。知於生死及以涅槃無作無受。知諸煩惱無有根本無生無長。隨於戒戒心戒慧戒。遠離煩惱不捨眾生。淨檀波羅蜜。無戒於戒。淨屍波羅蜜。無人於人及無有我。淨羼提波羅蜜。無作於作。淨毘梨耶波羅蜜。無淨於淨。淨禪波羅蜜。無行於行。淨般若波羅蜜。無盡無生獲得忍辱。得無記心而受記□。不入正位亦不退轉。一生不生兜率陀天。不從天下而處母胎。於一切法心無所住。亦不自說我已過於生老病死。不行七步。亦不自言我是世間無上之尊。不處中宮婇女娛樂。不習世間技藝之事。示現老人為壞貪身。示現病苦為壞貪壽。示現死相為壞貪慾及我我所。示現沙門為令眾生不求釋梵人天之身。勤求出世無上之法。踰出宮城。示現出離三界繫縛及示悲果。前後顧視示無瞋愛。三十二相莊嚴其身。為示眾生良祐福田。剃除周羅棄捨瓔珞。遣馬揵陟放闡陀還。示現遠離一切煩惱。現剃髭髮示不貪著於一切法。受著袈裟示調眾生。從鬱陀伽阿羅邏邊諮問受法。示現破壞自高之心。六年苦行為壞外道。現受飲食示隨世法。現受槁草示於知足。坐草蓐上示壞憍慢。諸天龍神讚歎戴仰。示現功德莊嚴果報。降伏魔怨示勇猛力。右手指地示往福力。大地震動示報恩故。獲得無上菩提之道。示現了知一切法相。觀諸法等名之為佛。佛之智慧無能勝者。以是義故名為如來。了了知見善不善法名薩婆若。真實語故名天人師。不出諸法名轉法輪。無轉無說故名轉說。無入之入名為法入。無門之門名為法門。無作之作名為法作。無禪之禪名為正禪。無脫之脫名正解脫。一切法性無繫無縛。若是滅法即是過去。即是不生。是名佛出。無出之出即名佛出。若有菩薩能作是學。是名不誑諸佛如來。◎爾時世尊。讚不可說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能分別如來出世。若有能信如是佛出。是人不覺一法微相。若不覺者乃能了知如來出世。何以故。無出之出即是佛出無作。無作者無受。無受者無漏。無漏者無諍無見。無入無轉。無生無滅。無有菩提。無諂無誑。無心意識。無眼無二。無有眼行乃至意行。無說無教。是名佛出。爾時無畏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如來出世及不可說。所說佛出誰當信之。爾時寶女語無畏言。法兄。如來出世不可思議。難可莊嚴難可證得。若人懈怠心不真正虛偽諂曲憍慢喜瞋嫉妒慳貪。不知恩義受恩不報。三戒不淨貪著三界。三垢所污不敬三寶不修三脫。粗獷惡口樂說無義不知慚愧。為利養故外現細行。自誑誑他貪於供養諸根不調。樂求聲聞辟支佛乘。心不真實寡聞愚癡。無念喜忘不知方便。不修慈悲喜捨之心常行魔界。貪著於人眾生壽命。說無因果無業行緣。其心放逸樂為惡行。捨離頭陀樂行世法自讚己身毀呰他身。貪於身命色等五法。樂於睡眠。喜聞世法不知時節。親近惡友不能修行四攝之法。法兄。如是等人不知佛出不信佛出。無畏菩薩言。寶女。汝今已得遠離如是惡法不耶。寶女言。法兄。我已遠離如是惡法。雲何遠離如不貪節。雲何不貪猶如貪節。雲何貪節如真實節。雲何實節如我見節。雲何我見如過去節。雲何過去如無明節。雲何無明如貪愛節。雲何無明貪愛等節。猶如智慧解脫等節。雲何智慧解脫等節。猶如幻節。無畏菩薩言。寶女。幻者非心非意。智慧解脫即是心意。法兄。一切眾生心意智慧。及以解脫悉皆如幻。無畏菩薩言。寶女。如不可說菩薩所說。汝能信不。寶女言。法兄。不可說者終無所說。如其說者非不可說。若不可說有所說者。雲何得名不可說耶。即應是說。以不可說實無所說。是故名為不可說也。若不可說實無所說。我於今者為何所聞。若無所聞何所信耶。無畏菩薩言。寶女。是不可說實有所說。今有證知所謂大眾一切大眾皆悉得聞。是不可說之所宣說。寶女言。法兄。此大眾中若有言我聞不可說之所說者。即是虛妄。何以故。是不可說實無所說。雲何大眾而言聞耶。無畏菩薩言。寶女。汝於今者信佛語不。法兄。若有世間無信之人。即是佛也。何以故。信者即是貪慾瞋恚。如來無有貪慾瞋恚。是故無信。若無信者即是無證。法兄。空無相願真實無證。是故如來亦無有證。法兄。法界實性無作無為。虛空等法真實無證。是故如來亦無有證。無畏菩薩言。寶女。以何為證。寶女言。法兄。若有不見無量佛法。如是之人可以為證。無畏菩薩言。寶女。此舍利弗。目揵連等是證信不。寶女言。法兄。如是如是是證是信。何以故。聲聞人戒則有邊際。如來之戒無有邊際。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亦復如是。爾時舍利弗語寶女言。寶女。聲聞亦有三解脫門。如來亦有三解脫門。汝今何故以聲聞人而為證信不以如來。寶女言。大德。如阿耨達池。有八味水雨閻浮提。而已一切草木叢林。悉得增長。如是雨水有差別不。舍利弗言。不也寶女。大德。如阿耨達池水本一味。德人用之則有種種微妙甘味。薄德之人用其味則一粗惡不美。大德。如來聲聞三解脫亦復如是。是故如來聲聞之人。則有差別。而法界性實無差別。爾時世尊讚寶女言。善哉善哉。寶女。善能分別宣說是義。寶女。說是法時。天與人三萬二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寶女復語舍利弗言。大德。譬如大海其水一味。多有諸寶。亦有水精下價之珠。法界亦爾。雖復平等。諸佛學之得無價寶。聲聞學之得下價寶。大德。如須彌山上有諸天人多受快樂。或復有天少受快樂。而須彌山實無差別。法界亦爾。雖復無差。如來處之受無量樂。聲聞處之受有量樂。大德。如轉輪王。雖有千子皆亦不得稱紹尊位。聲聞之人亦復如是。雖有智慧不名為佛。大德。如然燈器。金則黃光銅則赤光。其色雖異燈無差別。法界亦爾。諸佛然之智光無邊。聲聞然之智光有邊。而法界性實無差別。大德。如轉輪王入城邑時一切悉知。薄福之人入城邑時。乃至親厚猶不覺知。如來世尊入法界時亦復如是。一切天人皆悉覺知。障覆一切外道異學。勝諸聲聞辟支佛等。聲聞之人入法界時。聲聞猶尚不覺不知。況復餘人。大德。譬如山間有師子吼。瞿枳羅鳥。迦陵頻伽。孔雀等聲。人聲牛聲。驢聲馬聲。響隨聲發。而是響者實無差別。隨聲發故響則不同。如來聲聞三解脫門亦復如是。如來能壞一切魔眾。能勝一切外道邪見。能知一切眾生心念。能知眾生種種所行。能調聲聞辟支佛等。能出諸佛如來音聲。聲聞之人雖同法界。則不能同作如是等事。大德。譬如甘蔗其味雖一。與白石蜜為福德人。出黑石蜜為薄福德人。法界亦爾。菩薩摩訶薩則得大智甘露之味。不雜聲聞辟支佛味。聲聞唯得有邊智味。大德。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多有大海。為利無量無邊眾生。亦有小河利少眾生。法界亦爾。大德。如日月星宿俱遊虛空而星宿明不及日月。是虛空性實無差別。法界亦爾。如來聲聞雖俱遊止。智慧光明實不同等。而法界性亦無差別。大德。譬如二人同學一業。一則工巧多得利益。一則疏拙獲利無幾。如來聲聞法界亦爾。大德。如一疊華無有差別。巧方便故得上價衣。拙方便故得下價衣。法界一性亦復如是。如來乃以智慧方便大慈大悲業因緣故。得大寂靜無價智慧。聲聞之人得下智慧而不清淨。大德。如大海中有羅□羅阿修羅王。亦有其餘眾生之類。唯阿修羅王能得其底餘則不得。法界亦爾。如來則得畢竟智慧。聲聞不得。大德。譬如大地生千葉華及七葉華。諸天世人見千葉華悉生歡喜。如來聲聞法界亦爾。諸天世人見佛歡喜心生愛樂。非聲聞也。大德。以是義故。如來智慧無量無邊。聲聞智慧有量有邊。而法界性實無差別。無畏菩薩語寶女言。是不可說菩薩摩訶薩定是汝師。能以妙法調伏於汝。寶女答言。善男子。不可說菩薩無所調伏。何以故。如是菩薩。不見自他及以此彼。如其爾者何所調伏。善男子。若有不覺一切魔界及自境界。如是之人則能調伏。復次善男子。若能知見一切諸法。不見有我及以我所。如是之人則能調伏。復次善男子。若有能自勤修苦行。不勸他修。修苦行已心不生高。如是之人則能調伏。復次善男子。如諸菩薩為眾生故。在大生死即得解脫不行涅槃。如是之人則能調伏。是名第一實義調伏。爾時世尊告無畏菩薩言。善男子。是寶女者。真實從彼不可說菩薩而得調伏。以調伏故未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時寶女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實無調伏。若調伏者即是大悲。悲能調伏非是人也。聲聞之人則須調伏。何以故。無大悲故。世尊。如菴羅果樹上熟者。其味甘美人所貪嗜。若生鬱者其味則苦人所薄賤。如來智慧亦復如是。從大悲生。是故自調不由於他。無畏菩薩語寶女言。汝亦能報是不可說菩薩恩不。寶女言。善男子。我若知恩何得不報。若有眾生不能修行菩提道者。如是之人則不能報。寶女。雲何名為修菩提道。寶女言。善男子。三十二業名菩提行。何等三十二。終不退失菩提之心。不貪聲聞辟支佛心。至心修行無有諂曲。凡所修行無有障礙。為眾生行心無厭悔。雖行生死離貪恚心。於諸眾生其心平等。悉能教化而調伏之。以四攝法而攝取之。為眾得樂修大慈心。為苦眾生修行大悲。如說而行精進堅固。終不欺誑一切眾生。所修莊嚴為助菩提。不求一切世間之樂。心不貪著世間利養。不為身故造作眾惡。不貪壽命不見他過。其心調伏淨三種戒。莊嚴修集相好之業。常念出家報往善業。常樂寂靜多聞無厭。智慧能利自身他身。凡所說法無有食想。能捨一切不求果報。淨於戒聚不生憍慢。終不自讚所有功德。為他人故勤修忍辱。為淨土故勤行精進。為知方便求一切智。永斷一切煩惱習氣。為得神通護持正法。親近善友善心思惟。遠離魔業如法而住。得無生滅微妙智慧。善男子。若有不能行如是法。當知是人不能報恩。亦復不能知如來恩。善男子。有二種人必死不治。畢竟不能知恩報恩。一者聲聞。二者緣覺。善男子。譬如有人墜墮深坑。是人不能自利利他。聲聞緣覺亦復如是。墮解脫坑不能自利及以利他。爾時無畏菩薩。即脫己身所著上衣。以報寶女說法之恩。爾時寶女不肯受之。無畏菩薩言。我為法故唯願受之。善男子。法離於貪。是故不應說法。而受法者無取。是故不應取供養物。法者無貪。是故不應貪供養物。法者無我及以我所。是故不應以我所物而為供養。法者清淨。是故不應以不淨物而為供養。法無身心。身心行者非供養也。法非心意識。心意識者非供養也。法無牽挽。有牽挽者非供養也。法非有無。是故有法非供養也。法非諸有。是故有想非供養也。法非覺觀。有覺觀者非供養也。法無增減。有增減者非供養也。法無高下。有高下者非供養也。法不可說不可聽聞無有名字。捨一切聲遠離聖道。是故不可以衣供養。法無境界。非眼境界。至意境界。無有屋宅。是故不應以衣供養。法者即是十二因緣。非常非斷。是故不應以衣供養。法無障礙不顛不倒。不可量度。無我眾生士夫壽命。不生不滅不出無為。是故不應以衣供養。無畏菩薩言。寶女。如來世尊亦受如是法之供養。善男子。如來雖受法之供養。如法界性而不分別。寶女。雲何名為分別法界。善男子。若言法異法供養異。受施者異施者亦異。是則名為分別法界。若不分別法及供養受者施者。是則不名分別法界。無畏菩薩言。寶女。如其法界無分別者。雲何說言分別法界不分別耶。寶女言。善男子。法界之性雖無分別。而諸眾生心顛倒故生於分別。善男子。如有器故名為完破。若有作業有所取者。則名為破名為分別。善男子。如器雖壞器中虛空終不可壞。法界之性亦復如是。爾時世尊讚寶女言。善哉善哉。若有人能成就是法。如是之人堪受三千大千世界人天供養。佛說是已。大眾諸人各各脫身烏多羅僧奉上寶女。爾時不可說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凡可說者即是世間。不可說者即是出世。可宣說者即是愛心。不可說者即是離愛。可宣說者是世間行。不可說者是出世行。世尊。出世之義無所造作。無所作者即無諍訟。無諍訟者即沙門法。沙門法者即出世法。出世法者即無罪過。無罪過者即是不取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即是出世。出世之法不可宣說不可顯示。以是義故。一切諸法不可宣說。爾時眾中有一天子。名曰勝意。語不可說菩薩言。善男子若一切法不可說者。眾生雲何而得言說。不可說言。善男子。汝寧知響有言說不。勝意言。善男子。響者皆從因緣而有。善男子。是響之因為定在內為定在外。天子言。善男子。如是因者不定在內不定在外。天子。一切眾生強作二想而有所說。諸法之性實不可說。天子言。善男子。若不可說。雲何如來宣說八萬四千法聚。令諸聲聞受持讀誦。天子。如來世尊實無所說。無所說者即是如來。天子。汝知何等為如來也。將不謂色受想行識是如來乎。將不說佛是去來現在。有為無為陰界諸入三界所攝。是因是果是和合耶。或想非想亦想非想非想非非想耶。不也善男子。天子。若如是等非如來者。雲何可說。若不可說雲何而言如來。世尊演說八萬四千法聚。是故八萬四千法聚實不可說。聲聞受者亦不可說。不可說者即是正義。義若無說即是真實。若可說者則為不定。若不可說則為可證。若可說者不可為證。何以故。以顛倒故。爾時勝意天子白佛言。世尊。是不可說菩薩所說誰當信之。爾時不可說菩薩。以神通力化作比丘作如是言。我今深信是不可說菩薩所說。何以故。我如如來亦如法界。如來諸陰不可宣說。我陰亦爾不可宣說。如來界入不可宣說。我之界入亦不可說。如來菩提我之菩提。亦爾等無差別。如來了知諸眾生界。我亦了知諸眾生界。如來轉於無上法輪。我亦如是轉於法輪。如來入於無上涅槃。我亦如是入於涅槃。天子言。比丘汝今將非魔所造耶。而說是言等於如來。比丘言。天子。若有人言我異佛異。當知是人即魔弟子。若有說言以我平等觀法平等。法平等故眾生平等。眾生平等如來平等。如是之人即真實知能過魔界。時化比丘說是語時。五百比丘漏盡解脫。八千菩薩成就忍辱。即以香華供養比丘。舍利弗言。諸善男子。何故供養是化比丘。諸菩薩言。大德。誰作是化。諸善男子。汝今不知是不可說之所化乎。諸菩薩言。大德。譬如如來復化如來。有人供養為供養誰。諸善男子。是人即是供養如來。大德。若有供養是化比丘。即是供養不可說菩薩。舍利弗言。善男子。是不可說菩薩摩訶薩。設何供養任供養之。大德。若有智人無有聲行。無字無色無名無作。無所宣說無自無他。無法非法無淨無穢。如是供養乃任供養。時化比丘語舍利弗言。大德。汝意將無謂我今者異於汝耶。舍利弗言。不也比丘。何以故。如來常說一切諸法皆悉如幻。如來如說我亦如信。大德。若有人能供養如來。即是供養化無異也。時舍利弗。語不可說菩薩言。善男子。誰入是化今作是說。大德如鏡中像。其誰在中而有像現。善男子。無在中者直以清淨四大因緣故有像現。大德。化亦如是法性淨故能作此說。善男子。若爾者一切眾生何故不能如是宣說。大德。鏡之背後俱不離鏡像何不現。善男子。鏡背四大不清淨故。大德。眾生亦爾。不能清淨法界性故不能宣說。善男子。汝先後語義不相應。何以故。汝常說言。一切法界性自清淨。今雲何說法界不淨。大德。若不爾者。汝雲何因阿濕比丘得法眼淨。善男子。我但因其開導除滅客煩惱故名法眼淨。實無所得。善男子。若有人言我得虛空。是義不然。何以故。虛空之性常自清淨。若常清淨。雲何可得。客雲覆故眾生不見。除客雲故名之為見。法界之性亦復如是。是故我實不得法眼。善男子。汝今雲何作如是等不相應說。言法界性或淨不淨。不可說菩薩言。大德。汝之所說及我所說者。皆是諸佛如來境界。非是我等之所知見。舍利弗言。善男子。若言是說是佛境界非我所知。雲何復言法界之性無有分別。若有分別當知法界則有無量。不可說言。大德。法界性一實非無量。舍利弗言。善男子。如其法界性是一者。雲何說言是佛境界非我所知。若法界一以何因緣一切眾生不名如來。大德。汝欲分別眾生如來有異相也。善男子。如汝先說。我不欲令眾生如來有別異想。大德。汝意定謂有無生耶。善男子。有所謂法界。大德。汝意復謂有邪正耶。不也善男子。邪正聚者即是顛倒。大德。汝謂有法不生生耶。不也善男子。若是不生畢竟不生。大德。汝意謂是不生之法有分別耶。不也善男子。大德。如其不者。何故說言一切眾生非如來耶。若如是者誰是眾生。誰是如來。善男子我以先解如是之義。為顯智慧故作此問。善男子。若有不解汝意所說。是諸眾生當墮地獄。何以故。以生誹謗故。不可說菩薩言。大德。如是法者無人能誹無人能受。何以故。若有誹受當知是人亦當獲得如是等法。大德。如大力士。弱劣之人不能生疑。我法亦爾。若有不於無量佛邊種善根者。終不能疑不能受持。善男子。如我解汝所說義者。有人信順如是法語。勝無量劫行檀波羅蜜。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世間般若波羅蜜。爾時世尊讚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若有信解如是語者。當知是人已於無量阿僧祇劫。修行如是六波羅蜜。若有不能信是語者。則不能得受佛記□。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能信者則得受記。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我念往昔無量劫中。修六波羅蜜。以不能信如是語故不得受記。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後信已即得受記。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當知。若有人能信解是語即得受記。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說菩薩白佛言。世尊。以何等分而得受記。若過去分得受記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是滅法故。若未來分得受記者是亦不然。何以故。以未生故。若現在分得受記者是亦不然。何以故不可說故。若是三分無受記者。雲何說言菩薩受記。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薩摩訶薩。信不可說知不可說說不可說。於不可說不生怖畏。知不可說及色二法無有差別。受想行識眼乃至意。佛法僧寶生死解脫。法界不可說亦復如是。是名菩薩得忍辱分。得無生分。得無出分。得無取分。得無污分。得無有分。得無作分。具足成就如是等分。於一切法不生二相。二心二意二分二緣。若有菩薩能如是觀。是名不去不來不住。以不住故故無所作。無所作故無所願求。無願求故不斷不常。若無斷常即是中道。中道即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無作無求。以是義故。名為甚深。無有作者無有受者。以是義故復名甚深。不生而生不出而出。以是義故復名甚深。譬如熾火從因緣生。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是火滅已無有去處。無有來處。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作者無有受者。善男子。若有菩薩能如是知。當知是人則得受記。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得是忍已。上昇虛空七多羅樹。合掌恭敬而說偈言。  若能觀是色陰分  及不可說無二相  是人即獲平等智  猶如先佛之所得  若觀受想行識陰  亦復如是無有二  能諦了知不可說  即得受記如先佛  若欲觀察入界等  及一切法無二相  無聲無字無有節  是故諸法不可說  不可說分三世分  即是一分無差別  實性真相悉平等  如是觀名義菩薩  貪慾瞋恚及愚癡  空無相願悉平等  生死涅槃無差別  佛法僧寶亦無二  一切法義不可說  無有生滅如虛空  無作無受如火性  從緣而生非緣滅  滅已不知去來處  一切諸法亦如是  諸法皆從因緣生  因緣斷故名為滅  若法不生而不滅  亦復不常而不斷  即是甚深十二緣  更不從緣而出生  本無有生而今生  本無有出而今出  無有造作無受者  無有諸因及果報  亦復非有而非無  非有彼此二種相  亦不在內非在外  即是甚深十二緣  是法本無而今有  已有之法後還無  若是有法三世攝  當知性相如前說  若是內法外中無  外法之性內中無  一切諸法亦如是  是名第一真空義  一切眾生心本性  清淨無穢如虛空  凡夫不知心性故  說客煩惱之所染  若諸煩惱能污心  終不可淨如垢穢  諸客煩惱障覆故  說言凡夫心不淨  如其心性本淨者  一切眾生應解脫  以客煩惱障覆故  是故不得於解脫  心不能生次第心  心不能見次第心  一切諸心從緣生  是故次第心不斷  若能知見如是心  猶如虛空及幻相  是人即得心自在  亦能了知次第心  猶如幻師所作幻  無量世業師亦爾  如心眾生亦復然  若知即得心自在  若有能得如是忍  猶如幻法無因緣  若知如是不生貪  不由因緣得解脫  一切眾生諸心性  如來攝為三世攝  猶如幻物無真性  眾生之心亦復然  心能了知諸眾生  眾生亦能了於心  心者非色不可見  如心眾生亦復然  如眾生性一切法  無為之性不可說  如來學得真法性  是故名為無礙智  一切凡夫不知見  流轉無量生死中  無明所覆迷於實  不知如爾及法界  法界之性如虛空  一切世間不能說  如來修集大慈悲  無字法中而演說  猶如世間六種味  各各不能自覺知  眾生雖說陰入界  而不能了其性相  眾生智慧不生滅  猶如虛空及以幻  遠離一切顛倒故  是則名為淨智慧  如來覺了一切法  無受無作如草木  若能觀察如是法  是人即得無生忍  若有無量諸菩薩  獲得如是忍辱者  是人即為無量佛  授其無上菩提記  若能放舍內外物  乃至不惜於身命  能調一切諸眾生  是人即為佛授記  若能清淨諸眾生  既清淨已不生慢  說諸眾生悉清淨  以是因緣得受記  若知諸法唸唸滅  為眾生故修忍辱  復能演說眾生忍  因是忍故得受記  遠離惡法勤精進  為修善法不休息  若能演說勤精進  因精進故得受記  一切諸法本性淨  平等無差如虛空  若能演說是平等  因三昧故得受記  若能知法不可說  說時不生於怖畏  能以方便化眾生  因是智故得受記   爾時魔王將四種兵。車兵馬兵象兵步兵來至佛所。魔自化身作比丘像。語不可說菩薩言。善男子。魔王波旬。今將四兵來至佛所。汝今欲設何等方便。不可說言。彼若來者我當令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比丘言。善男子。彼魔波旬都無善心。雲何能令發菩提心。不可說言。我當調伏令得善心。得善心已以是因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調伏。我當往彼他化自在王。其境界彼當屬我。既屬我已我當隨意而調伏之。爾時波旬聞是語已心生憂怖。即欲退還而不能得復作是念。我於今者既不被縛又不得解。亦復不能作神通力。時魔即聞空中聲曰。是不可說神通之力。魔王波旬。即時便前向不可說。禮拜懺悔而作是言。我今捨離一切魔業。不可說言。波旬。誰繫縛汝。波旬答言。善男子。我無繫放而不能行。不可說言。善男子。如汝今者。不繫不放而不能行。一切眾生亦復如是。無繫無放而不能行。何以故。無明愛等顛倒繫縛不得解脫。波旬。汝今若欲壞繫縛者。應當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波旬答言。善男子。一切眾生成就幾法。能發無上菩提心耶。波旬。眾生成就十六種法。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等十六。所謂常修上心瑩磨諸根。勤修諸善莊嚴功德。至心持戒不生悔厭。修集大悲憐愍眾生。信佛世尊有大慈悲。為諸眾生受行諸苦。能壞眾生所有苦惱。調伏諸根具足正念。心無所畏不求諸有。樂求佛智不樂二乘。受樂無慢受苦無悔。恭敬智慧破壞憍慢。知恩報恩具足身力。護持正法不斷三寶。是名十六。善男子。若有眾生具如是法。當知是人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波旬言。善男子。眾生若具如是等法。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我今實無如是等法。雲何能發無上道心。不可說言。波旬。譬如種樹為華果實。初雖未有當知其後必得不疑。眾生若為向菩提心行。亦復如是。雖未現有。漸漸當得是十六法。波旬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說是法時天與人眾。三萬二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波旬言。善男子。雲何名為向菩提心行。善男子。有三十二法。向菩提心而得增長。何等三十二。一者至心。二者定心。三者淨心。四者欲心。五者不放逸心。六者修集善法。七者莊嚴趣向無上菩提。八者能以四攝攝取眾生。九者樂行方便。十者調伏眾生。十一者能熟眾生。十二者能知因緣。十三者勤行精進。十四者親近善友。十五者具足信心。十六者具足信心故便生歡喜。十七者。供養恭敬師長和上有德之人。十八者能瞻病苦。十九者能善思惟。二十者如法而住。二十一者為護法故不惜身命。二十二者成就總持。二十三者具足念心。二十四者能說深法。二十五者具足智慧。二十六者具足諸力。二十七者願於菩提。二十八者不捨眾生。二十九者修集慈悲喜捨之心。三十者。遊於生死心不生悔。三十一者為受身故莊嚴福德。為發淨願莊嚴智慧。三十二者知一切法不可宣說。是名三十二。菩薩若能增長是法。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譬如秋夜初月增長亦明亦淨。眾生未發菩提之心。具足如是三十二法。亦復如是。善男子。菩薩若能具足如是三十二法得妙色相。常為天人之所供養。能捨一切不求果報。發大誓願淨於三世。持戒完淨不漏不破。修於忍辱得從聞善。無生法忍莊嚴善法。身心寂靜不貪善根。終不修集愛味諸禪。亦不修習緣眾生慈。唯修法緣無緣之慈。修集大悲作他所作。知恩報恩不捨眾生。樂聽正法如聞而說。演說法時無有食想。能調自他離貪恚心。以四攝法攝取眾生。修行福智二種莊嚴。毘婆捨那及捨摩他。具足念心淨諸威儀。成就獲得四無礙智。身口意業從於智慧。其心堅固無有退轉。常能利益一切眾生。波旬。為諸眾生入佛法故。示有文字音聲演說。第一義中都無如是文字聲說。是則名為一切法性。一切法性性不可說。波旬言。善男子。若一切法不可說者。菩薩雲何發大誓願向於菩提。不可說言。波旬。譬如虛空其性無邊。是中寧可作井池不。不也善男子。波旬。若一切法性無不可說者。終不可證不可宣說。波旬言。雲何名為發菩提心。不可說言。了知貪性則名發心。若復了知瞋癡慳妒陰入諸界。無明行識名色六入。乃至生老病死大苦是名發心。波旬言。一切諸法有何等性。波旬。一切諸法無出是性。波旬言。雲何無出。夫無出者即無魔跡。魔跡即是我及我所。離我我所是名無出。覺觀因緣行想聚取。說想非想生滅善惡。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世及出世即是魔跡。若無如是即是無出。說是法時八千菩薩得無生忍。虛空之中出如是聲。善哉善哉。波旬。說是法時八千菩薩得無生忍。波旬言。善男子。菩薩具足何等法故得無生忍。空中聲曰。修集具足六波羅蜜得無生忍。爾時不可說菩薩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諸菩薩說不可說。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薩。行檀波羅蜜時。觀身如幻。觀受如夢。觀於菩提猶如虛空。行施之時不見一法。是名檀波羅蜜不可宣說。若有菩薩觀戒戒地毀戒及地。觀諸眾生無有我性。觀於法性。是名持戒不毀破戒。具足戒已不發三眼。一持戒眼。二破戒眼三菩薩眼。雖復持戒不求一法。不見菩提去來現在。是名屍波羅蜜不可宣說。善男子。若有菩薩觀諸眾生。不生不出而修於忍。觀於菩提眾生諸法皆悉空寂。眾生空中無瞋喜心。亦復不覺一法怨相而修於忍。亦復不覺遠離一法而修於忍。是名羼提波羅蜜不可宣說。善男子。若有菩薩勤行精進。都不見有身口意等一法是生一法是滅。而修精進不壞法界。為度眾生而修莊嚴。於空無我不生錯亂。為欲具足一切佛法而行莊嚴。聞說佛法即是無法。於是事中不生恐怖。清淨莊嚴如來世界。雖復莊嚴觀之如空。亦不莊嚴轉於法輪。何以故。一切法性不可說故。是名毘梨耶波羅蜜不可宣說。善男子。若有菩薩修禪波羅蜜。修已不見過去心性。淨本性已不見住處。亦復不見貪恚癡心上中下心及無貪恚。愚癡慧心亦不分別。何以故。如貪恚癡性。無貪恚癡亦復如是。如是觀已亦入禪定。亦不能作平等平等。亦不能以不平等法而作平等。亦能了知陰界諸入。善惡淨穢。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生死涅槃對治等法。是名禪波羅蜜不可宣說。善男子。雲何名為不可宣說般若波羅蜜。若無慧行。無我我所眾生壽命士夫。常斷有無等見。欲界色界及無色界是名無行。無有諍訟無去無來。是則名為隨於慧行。離無明闇及惡邪見。觀如是法即真實觀。善男子。火災起時一切燒盡。無有因緣唯除虛空。菩薩行是不可宣說般若波羅蜜時。亦復如是無有因緣。見一切法本性盡滅。以方便故為諸眾生宣說涅槃。亦知眾生無有名字。以方便故宣說名字。以慧力故知過去未來說於出滅。雖復了知無有身心。以方便故說於身心。雖知諸法不可宣說。為眾生故方便而說。雖知無施及以受者。以方便故說施說受。雖知諸法本性清淨。以方便故說有禁戒。雖知諸法本無瞋性。以方便故修集忍辱雖知無修無有遠離。以方便故勤修精進。雖知諸法本性寂靜。以方便故修行禪定。雖知無有生死涅槃。以方便故修集智慧。雖知諸法本性自滅。以方便故說於涅槃即是般若。夫般若者無聲名字不可宣說。不可見聞無心無識。不取不捨非我我所。非有處所形質規矩。不高不下非色非見。非對非作非覺非想。無有住處非去來現在。非色聲香味觸法意。非明非闇非是虛空。非內非外非作非有。非肥非瘦非增非減。本性清淨非貪恚癡。亦非狂亂無有邊際不可稱量。是名般若波羅蜜不可宣說。說是法時。魔王波旬。於繫得脫心生歡喜即作是言。如我今聞不可說法而得解脫。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法者。亦當如我於顛倒中而得解脫。一切眾魔不得其便。爾時會中萬二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正法名字何等雲何奉持。佛告阿難。是經名為方等大集。亦復名為不可說法。亦復名入一切佛法。斷一切佛所有名字。若有人能頂戴受持如是等法。即能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空中多設伎樂香華。供養不可說菩薩。是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四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虛空藏品第八之一所問品第一   爾時婆伽婆。遊如來行處妙寶莊嚴堂上。如來威神大功德莊嚴眾相具足。因於本行佛地得報。菩薩宮宅稱無量讚。如來神力之所建立。入無礙智行處生勝喜悅。思念進智分別巧說。眾德具足來世所歎。世尊正覺善轉法輪。善能調順無量眾生。於諸法中皆得自在。知諸眾生心所趣向。善能分別一切諸根。彼岸善斷結習永盡無餘。所施佛事自然成辦。與大比丘眾六百萬人俱。其心調柔結習已斷。皆是如來法王之子。行甚深法善能解了無所有法。殊妙端正威儀具足。是大福田。正住如來所教法中。復與大菩薩僧俱。度一切諸行。不捨菩薩所行。得無我忍。於諸眾生不捨大悲。過諸世間而順世法勤化眾生。亦能善入如來行地。又復不離菩薩行地。其名曰普明菩薩摩訶薩。無礙明菩薩。於一切法自在王菩薩。無礙行處菩薩。分別辯覺菩薩。淨無量網明燈王菩薩。不染行處菩薩。壞魔界放光明菩薩。如是等不可計阿僧祇。不可思不可稱不可量。無齊限不可說菩薩摩訶薩俱。   爾時世尊。說諸菩薩出要之行。名無礙法門莊嚴菩薩道。成就佛法諸力無畏。得知諸法自在。入陀羅尼印門。入分別諸辨門。入大神通門。入說不退轉輪諸乘平等門。入一相法界無分別門。入說隨眾生根所解差別門。入堅法分別壞諸魔界善順思惟門。入斷諸結及見無礙智慧門。入無等願方便智門。入諸佛等智門。入諸法無滯礙如實分別門。入無變異平等法門。入甚深十二因緣門。入功德智慧莊嚴佛身口意堅固思進念專無盡門。入四聖諦門。為調伏聲聞故。入遠離身心行門。為調伏辟支佛故。入授一切智記門。為調伏菩薩故。入諸法自在門。為顯佛功德故。所謂開示解說顯現令解。教讀施設次序開張。分別令易隨順正說。爾時世尊如是善分別大法方便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諸色像。若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王。及諸黑山。四天下及閻浮提。聚落城邑舍宅。大海江河泉源陂池。藥草樹木及諸叢林。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等宮殿。地神宮殿。虛空中諸神宮殿。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及梵天宮殿。上至阿迦膩吒天宮殿。一切大地及欲界色身眾生。悉皆隱蔽眼所不見。喻如劫盡火災起後。大地焦盡大水未出。當爾之時乃無一色與眼作對。爾時三千大千世界。亦復如是亦無少色。是欲色界所攝。唯除妙寶莊嚴堂中所見色像。爾時於妙寶莊嚴堂中虛空中。無所依著。自然成無量百千那由他寶臺。微妙莊嚴世所樂見。喻如大妙莊嚴世界。一寶莊嚴佛土菩薩所住寶臺。此諸寶臺亦復如是。見諸大眾坐寶臺中。於妙寶莊嚴堂內。自然踴出淨妙真金師子之座。高十千由旬。此師子座出妙淨光明。普照此三千大千世界。映諸菩薩光明令不明顯。爾時大眾歡喜踴躍。心情悅豫歎未曾有。合掌向佛作如是言。今者如來必說大法現此瑞應。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從寶臺起更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是何瑞相有如是等生勝喜悅現大神變。世尊。此諸大眾皆生疑惑。願如來說何因何緣。現此未曾有事。爾時佛告舍利弗。東方去此過八佛世界微塵數等佛土。有世界名大莊嚴。彼國有佛號一寶莊嚴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今現在說法。以何因緣世界名大莊嚴。若廣說彼世界莊嚴事者一劫不盡。是故彼土名大莊嚴。何因緣故。彼佛名為一寶莊嚴。舍利弗。彼如來因一寶說法。所謂無上大乘之寶。是故彼佛名一寶莊嚴。彼佛與諸菩薩眾各昇師子座。踴在空中高八十億多摩樹。為諸菩薩說虛空印法門。何謂虛空印法門。如一切法以虛空為門無住處故。一切法無住處門無形相故。一切法無形相門過諸行處故。一切法無行處門內外淨故。一切法淨門性無染故。一切法無染門自性寂靜故。一切法寂靜門。心意識本無故。一切法本無門離物非物故。一切法無物門無教相故。一切法無教門無形段故。一切法無形段門。離因緣境界故。一切法無因緣境界門寂滅相故。一切法寂滅門離二相故。一切法無二門捨別異故。一切法無別異門入一相故。一切法一相門自相淨故。一切法自相淨門過三世故。一切法過三世門不離平等故。一切法不離平等門。幻化相非相故。一切法幻化相門體不實故。一切法無體門無作相故。一切法無作門身心遠離故。一切法遠離門離相無相故。一切法無相門相不動故。一切法不動相門無依處故。一切法無依處門住無際故。一切法無際門無樔窟故。一切法無樔窟門。無我無我所故。一切法無我無我所門無主故。一切法無主門性無我故。一切法無我門。內清淨故。舍利弗。彼一寶莊嚴如來。為諸菩薩廣說如是虛空印法門。彼如來說是法時。無量阿僧祇諸菩薩。解知諸法性與虛空等於諸法中得無生忍。舍利弗。彼大莊嚴剎土一寶莊嚴佛所。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虛空藏。以大莊嚴而自莊嚴。於諸不思議願最為殊勝。得一切功德中之威德無礙知見。不可思議菩薩功德以自莊嚴。以諸相好莊嚴其身。以善說法隨所應度莊嚴其口。不退於定莊嚴其心。以諸總持莊嚴其念。入諸微細法莊嚴其意。順觀法性莊嚴於進。以堅固誓莊嚴淳至。以必成辦莊嚴所作。以從一地至一地莊嚴畢竟。捨諸所有莊嚴於施。以淨心善語莊嚴於戒。於諸眾生心無有礙莊嚴忍辱。眾事備足莊嚴精進。入定遊戲神通莊嚴於禪。善知煩惱習莊嚴般若。為救護眾生莊嚴於慈。住不捨眾生莊嚴於悲。心無猶豫莊嚴於喜。離於憎愛莊嚴於捨。遊戲諸定莊嚴神通。得無盡寶手莊嚴功德。分別諸眾生心行莊嚴於智。教眾生善法莊嚴於覺。得慧明淨莊嚴慧明。得義法辭應莊嚴諸辯。壞魔外道莊嚴諸無畏。得佛無量功德而自莊嚴。常以諸毛孔說法莊嚴於法。見諸佛法明莊嚴自明。能照諸佛國莊嚴光明。說不錯謬莊嚴所記。神通隨所樂說莊嚴教授。神通到四神足彼岸莊嚴變化。神通入佛密處莊嚴諸如來護持。自悟正智莊嚴法自在。如說而行無能壞者。莊嚴一切善法堅固。彼虛空藏菩薩。成就如是等無量功德。與十二億菩薩摩訶薩俱。發意欲來詣此娑婆世界見我。禮拜供養恭敬圍遶。亦為此大普集經。分別少法門分故。又為此十方諸來會菩薩生大法明故。又為增益開大乘法故。又為受持如來法故。又為無量眾生善根出生故。又為以善法調伏諸魔外道故。又為示現菩薩師子遊戲神通故。彼虛空藏菩薩。欲來至此是其瑞應。   爾時世尊說此事已。即時虛空藏菩薩。與十二億菩薩摩訶薩恭敬圍遶。詣一寶莊嚴佛所。白佛言。世尊。我欲詣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禮拜供養。彼佛報言。欲往隨意宜知是時。即頂禮一寶莊嚴如來足下已右遶七匝。承佛遊戲無作神足。於彼大莊嚴國土忽然不現。以一念頃與諸菩薩眾俱。來至此娑婆世界。寶莊嚴堂妙寶臺上。爾時虛空藏菩薩。雨妙華香供養世尊。及此大寶集經。所謂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波利質多羅華。摩訶波利質多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盧遮那華。摩訶盧遮那華。水陸諸華大如車輪。百葉千葉百千葉。皆出光明香氣普薰妙香。適意開敷鮮淨。雜色光耀眼所樂見。雨如是等種種無量妙華滿妙寶堂中。高一多羅樹。作諸天樂其音皆出無量百千法門之聲。與檀波羅蜜相應聲。屍羅羼提毘梨耶禪那般若波羅蜜相應聲。與四無量相應聲。與四攝法相應聲。與助道法相應聲。與三脫門相應聲。與四聖諦相應聲。與十二因緣相應聲。   爾時虛空藏菩薩供養世尊頂禮佛足。遶七匝已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彼一寶莊嚴如來應正遍知致問無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彼一寶莊嚴如來又言。有十二億菩薩。與虛空藏菩薩俱往。至彼娑婆世界。願世尊說如是如是法。使諸菩薩得自然智。亦使成就大法光明已還來至此。所以者何。以世尊昔來已曾化此。善男子等發菩提心。爾時虛空藏菩薩當世尊頂上。化作大寶蓋。廣十千由旬。以青琉璃為軒。真珊瑚寶為子。以琉璃及閻浮檀金為升垂。雜妙真珠縵網瓔珞寶鈴和鳴。其蓋光明普照十方。與諸妙華互相綺錯。爾時虛空藏菩薩於如來不思議功德深生敬重合掌向佛以偈讚言。  法義智慧最勝尊  本淨無垢無所著  喻如虛空無染污  我禮不動聖足下  行無與等無涯底  現法嚴身最殊勝  佛真法身如虛空  普生大悲而濟度  人中師子能示現  百福莊嚴世尊身  斷諸言語無音響  離諸言說無戲論  雖知如是而現說  無性眾生令悅豫  眾心非心得此心  能知非心幻化心  善知眾生心行性  而能不住彼我心  示現威儀濟眾生  善逝身無作不作  佛知眾生隨所樂  即能示現如是形  世尊於法不計我  不生憶想著於法  能知以何法受教  而隨所悟應時說  大眾渴仰瞻世尊  世所希有最無比  世尊無心於示現  無能令諸大眾悅  此等諸法從緣生  虛無寂寞非真實  世尊善知如是法  得至清涼泥洹道  去離二邊不著中  知虛非真無自性  此等諸法無作者  善說業報非斷常  法無眾生命及人  寂靜不名如虛空  如實分別無眾生  而安多眾至甘露  昔行多劫不思議  求進勢力勝菩提  所為妙行今已成  至無至義覺無餘  一切諸法上中下  悉知平等常無異  智者所知知不著  是故世尊定不亂  陰入諸界如幻化  三界皆如水中月  眾生虛偽性如夢  以智分別說是法  世人假稱名得道  實無有得無得相  如道無得輪無轉  如輪無轉無度者  故能度眾於四流  自度度彼繫顛倒  善能安慰苦惱者  自滅滅彼至無為  眾生無生無涅槃  眾生本淨不可得  道及眾生猶如幻  自覺此際覺多眾  如虛空中不見色  一切群生色亦爾  諸法離色及色相  能知此色則得離  作諸妙喻以讚佛  執見而讚是其毀  佛德如空無差別  無所限量是讚佛  故禮淨尊淨他者  無緣無心入微心  如佛功德世尊知  如如功德我今禮  能知眾生無我者  知諸法際離欲者  見法身者則見佛  即為供養十方佛   虛空藏菩薩說此偈已。即時妙寶莊嚴堂及虛空中諸寶臺六變振動。一切大眾心淨悅豫。踴躍歡喜歎未曾有。皆言虛空藏菩薩。善能說此妙偈。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行此法者。乃至夢中不見有法。以漸皆當得師子吼。如虛空藏菩薩。爾時虛空藏菩薩。以如斯妙偈讚如來已。白佛言。世尊。欲少所問。唯願聽許。若聽問者。爾乃敢問。所以者何。世尊。有無量知見能知眾生諸根。有淳熟未淳熟者。世尊明達去諸闇冥故。世尊了義善說分別諸句義故。世尊知時不過限故。世尊所記不謬如說不錯故。世尊知時隨諸眾生行說法故。世尊善遊戲通達諸神足故。世尊善觀。體眾生心行故。世尊最無染於諸法中得自在故。世尊自悟覺了諸法故。世尊正御邪趣眾生。教令入正故。世尊是大醫王。能令無始世界眾病永斷故。世尊大力成就佛十力故。世尊無畏成就四無畏故。世尊無勝成就十八不共法故。世尊大慈行救一切眾生心無礙故。世尊大悲行知見無我。拔一切眾生苦故。世尊大喜行於禪解脫定入定到彼岸故。世尊大捨行斷一切憎愛。心如虛空故。世尊得平等覺了諸佛法無礙故。世尊無憎愛心畢竟清淨毀譽不動故。世尊無悕望智慧滿足於利養讚歎無慾求故。世尊一切知見一切佛行處到彼岸故。我知見世尊有如是等無量無邊功德成就。是故我欲於法門中少有所問。虛空藏菩薩作是語已。爾時世尊告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我當聽汝問隨汝欲問恣汝所問。吾當隨汝所問悅可爾心。爾時功德光明王菩薩問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汝為誰故欲問如來。即時虛空藏菩薩。以偈報功德光明王菩薩言。  一切等心諸眾生  平等能至彼岸者  遊戲無垢悲心中  我為是等問世尊  能到正見無垢穢  已無猶豫斷彼疑  自得了達利眾生  我為是等問世尊  知我無我無與等  為眾發心不著眾  能脫眾生計我見  我為是等問世尊  能護威儀慎所行  其心清淨如虛空  堅固不動如須彌  我為是等問世尊  進心無涯慧無等  勇健能害煩惱怨  已結已斷斷彼結  我為是等問世尊  樂施威儀調伏心  常住聞進戒忍力  禪定諸通勝慧明  我為是等問世尊  樂空無相無願法  而現受形處生死  無生無終達甘露  我為是等問世尊  知見甚深無崖際  聲聞緣覺所不及  而知一切眾生行  我為是等問世尊  善能了達樂正行  於法非法繫已斷  常處正定心不亂  我為是等問世尊  不斷佛種諸賢士  能護正法及與僧  多聞三世諸佛讚  我為是等問世尊   爾時虛空藏菩薩。以此妙偈答功德光明王菩薩已。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行檀波羅蜜與虛空等。雲何行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與虛空等。雲何行功德與虛空等。雲何行智與虛空等。雲何菩薩不離如如。如來所許。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雲何菩薩修行諸法平等如泥洹。雲何菩薩善分別行相。雲何菩薩持諸佛法寶藏。隨如來所覺法相性。如實知諸法相性已不取不捨。雲何菩薩分別眾生。從始已來清淨而教化眾生雲何菩薩善順發行成就佛法。雲何菩薩不退諸通。於諸佛法悉得自在。雲何菩薩入甚深法門。諸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入。雲何菩薩於十二因緣。因善得勝智方便。離二邊諸見。雲何菩薩為如來印所印。如如不分別智方便。雲何菩薩入法界性門。見一切法平等性。雲何菩薩淳至堅固猶如金剛。於此大乘心住不動。雲何菩薩自淨其界如諸佛界。雲何菩薩得陀羅尼終不失念。雲何菩薩得無障礙如來加持辯。雲何菩薩得自在示現受生死。雲何菩薩破諸怨敵去離四魔。雲何菩薩利益眾生莊嚴功德。雲何菩薩世無佛時能作佛事。雲何菩薩得海印三昧。善能得知眾生心行。雲何菩薩能得知諸塵界無礙。雲何菩薩威儀行成就。離諸闇冥得勝光明。於諸法中得自然智。速得成就一切智行。   爾時世尊告虛空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善能分別問於如來如斯妙義。如汝已曾供養過去無量諸佛。種諸善根心行平等喻如虛空。禮敬諸佛至慧明處。發勤精進欲度一切。諸佛如法不捨一切眾生。度大慈悲彼岸。及過諸魔行不離世法。以虛空同量之心。成就此無上大乘妙法虛空藏。汝之功德無有邊際難可校量。汝已曾於過去恆河沙等。諸佛世尊所問如此事自亦能說。是故虛空藏。汝今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所問諸菩薩事復過於此。能得無上大乘。如來自然智。一切種智。虛空藏菩薩言。唯然快哉願樂欲聞。佛告虛空藏。善男子。菩薩成就四法。行檀波羅蜜與虛空等。何謂為四。善男子。若菩薩於一切處。無障礙不分別。行檀波羅蜜。以我淨故於施亦淨。以施淨故於願亦淨。以願淨故於菩提亦淨。以菩提淨故於一切法亦淨。善男子。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行檀波羅蜜與虛空等。善男子。若菩薩成就八法能淨檀波羅蜜。何等為八。離我能施。離為我施。離愛結施。離無明見施。離彼我菩提相施。離種種想施。離悕望報施離慳嫉施。其心平等如虛空。是為菩薩成就八法能淨檀波羅蜜。離此八法是謂淨施。喻如虛空無所不至。菩薩慈心行施。亦復如是。喻如虛空非色叵見。菩薩所行諸施不依於色。亦復如是。喻如虛空不受苦樂。菩薩所行諸施離一切受。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相智。菩薩所行諸施離諸想結。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是無為相。菩薩所行諸施無為無作。亦復如是。喻如虛空虛假無相。菩薩所行諸施不依識想。亦復如是。喻如虛空增益一切眾生。菩薩所行諸施利益眾生。亦復如是。喻如虛空不可窮盡。菩薩所行諸施。於生死中無有窮盡。亦復如是。善男子。喻如化人給施化人。無有分別無所戲論不求果報。菩薩亦復如是。如化人相去。離二邊而行諸施。不分別戲論悕望果報。善男子。菩薩以智慧捨一切結使。以方便智不捨一切眾生。是為菩薩行檀波羅蜜與虛空等。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燈手。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何等菩薩能行如是檀波羅蜜。佛言善男子。菩薩若過諸世間。得出世間法。非色無體無行知見清淨。非闇非明離一切諸相。至無相智際成就無盡忍。近如來知見已。紹菩薩決定界分。已得受記為不退轉印所印。已得灌頂正位。已得善行知眾生行相。至一切處亦無所至。如是菩薩能行是檀波羅蜜。說此法時。萬六千菩薩。見諸法性猶如虛空得無生法忍。佛告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菩薩成就四法。行屍羅波羅蜜與虛空等。何謂為四。善男子。菩薩知身如鏡中像。知聲如響。知心如幻。知諸法性猶如虛空。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行屍羅波羅蜜與虛空等。善男子。菩薩成就八法能護淨戒。何等為八。善男子。諸菩薩不忘菩提心能護於戒。不求聲聞辟支佛地能護於戒。持戒不限於戒能護於戒。不恃諸戒能護於戒。不捨本願能護於戒。不依一切生處能護於戒。成就大願能護於戒。善攝諸根為滅煩惱能護於戒。是為菩薩成就八法能護淨戒。善男子。喻如虛空離諸悕望。菩薩以無求心能護於戒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清淨。菩薩持戒清淨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垢污。菩薩持戒無垢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熱惱。菩薩持戒無惱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高下。菩薩持戒無高無下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樔窟。菩薩持戒而無所依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生無滅畢竟無變。菩薩持戒無生無滅畢竟無變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悉能容受一切眾生。菩薩持戒普能運載亦復如是。為利益眾生能護正戒。善男子。如水中月無持戒破戒。菩薩亦復如是。了知一切諸法猶如月影無持戒破戒。是為菩薩行屍波羅蜜與虛空等。善男子。菩薩成就四法。行羼提波羅蜜與虛空等。何等為四。善男子。若菩薩他罵不報。以分別無我想故。他打不報以無彼想故。他瞋不報以離有想故。他怨不報以去離二見故。是謂菩薩成就四法。行羼提波羅蜜與虛空等。善男子。菩薩成就八法。能淨羼提波羅蜜。何等為八。善男子。菩薩善淨內純至。修羼提波羅蜜。善淨外不悕望。修羼提波羅蜜。於上中下畢竟無障礙。修羼提波羅蜜。隨順法性無所染著。修羼提波羅蜜。離一切諸見應空。修羼提波羅蜜。斷一切諸覺應無相。修羼提波羅蜜。捨一切諸願應無願。修羼提波羅蜜。除一切諸行應無行。修羼提波羅蜜。是謂菩薩摩訶薩成就八法。能淨羼提波羅蜜。善男子。喻如虛空無憎無愛。菩薩修羼提波羅蜜。無憎無愛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變易。菩薩畢竟心無變易。修羼提波羅蜜。亦復如是。善男子。喻如虛空無有虧損。菩薩畢竟修羼提波羅蜜。心無虧損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生無起。菩薩修羼提波羅蜜。心無生起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戲論。菩薩修羼提波羅蜜。心無戲論亦復如是。喻知虛空不望恩報。菩薩修羼提波羅蜜。於一切眾生不望果報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漏無繫。菩薩修羼提波羅蜜。離一切漏不繫三界亦復如是。善男子。菩薩行羼提波羅蜜時不作是念。彼來罵我我能忍受。亦不見罵者受罵者及所罵法。不作是觀。不作是戲論言。彼空我亦空。亦不作是思惟。音聲如響何由而出。亦復不作是觀我是彼非。又復不作是見。彼無常我亦無常。亦復不作是念。彼愚我智。亦不作是想。我等應行忍辱。善男子。譬如有人求娑羅枝。為娑羅枝故。齎持利斧入娑羅林中。至一大樹下斫其一枝。餘枝不作是念。彼已被斫不斫我等。其被斫者亦不作是念。我已被斫餘者不斫。二俱無想不生憎愛。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行羼提波羅蜜時觀知一切法性。如草木牆壁瓦石等。而示現割截身體。為教化眾生故。無憎無愛無憶想分別。善男子。是為菩薩行羼提波羅蜜與虛空等。   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與虛空等。善男子。菩薩成就四法行毘梨耶波羅蜜與虛空等。何謂為四。善男子。若菩薩勤求一切善法。而知一切法自性不成就。以一切最勝供具。給侍供養諸佛世尊。然不見如來及所供侍之法。善能受持一切諸佛所說妙法。亦不見文字而可受持。亦能成就無量眾生。見眾生性即是泥洹。畢竟無生無起。善男子。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行毘梨耶波羅蜜與虛空等。善男子。若菩薩成就八法。能淨毘梨耶波羅蜜。何等為八。善男子。菩薩為淨身故。發勤精進。知身如影。不著於身。為淨口故。發勤精進。知口語如響。不著於口。為淨意故。發勤精進。知意如幻無所分別。不著於意。為具足諸波羅蜜故發勤精進。知諸法無自性。因緣所攝不可戲論。為得助菩提分法故發勤精進。覺了一切法真實性故無所礙著。為淨一切佛土故發勤精進。知諸國土如虛空故不恃所淨。為得一切陀羅尼故發勤精進。知一切法無念無非念故不作二相。為成就一切佛法故發勤精進。知諸法入一相平等故而不壞法性。善男子。是為菩薩成就八法。能淨毘梨耶波羅蜜。善男子。喻如虛空無有疲惓。菩薩於無量劫。發勤精進無有疲厭。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悉能容受一切諸色。然此虛空無有覆障。菩薩為容受一切眾生。發勤精進平等無礙亦得如是。喻如虛空能生一切藥草叢林。然此虛空無有住處。菩薩為增益一切眾生諸善根故發勤精進。無所依著無有住處亦復如是。喻如虛空至一切處然無有去。菩薩發勤精進為至一切法故。而無至無不至亦復如是。喻如虛空非色。而於中見種種色。菩薩為一乘故發勤精進。而為成就純至故。示諸乘差別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本性清淨。不為客塵所污。菩薩發勤精進本性清淨。為眾生故現受生死。不為塵累所染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性是常法。無有無常。菩薩究竟為不斷三寶故。發勤精進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始無終不取不捨。菩薩發勤精進。無始無終不取不捨亦復如是。善男子。精進有二種。始發精進。終成精進。菩薩以始發精進習成一切善法。以終成精進分別一切法不得自性。唯所集善根見是平等。所見平等亦非平等。善男子。喻如工匠刻作木人身相備具。所作事業皆能成辦。於作不作不生二想。菩薩為成就莊嚴本願故。發勤精進修一切業。於作不作不生二想。去離二邊亦復如是。善男子。是為菩薩行毘梨耶波羅蜜與虛空等。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與虛空等。善男子。若菩薩成就四法。行禪波羅蜜與虛空等。何等為四。善男子。若菩薩專其內心。亦不見內心遮緣外界諸心。亦不見外心行處。以己心平等故。知一切眾生心平等。亦不依二法心及平等思惟。法界定性無攝無亂。知一切法性無有戲論。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行禪波羅蜜與虛空等。善男子。若菩薩成就八法。能淨禪波羅蜜。何等為八。善男子。若菩薩不依諸陰修禪。不依諸界修禪。不依諸入修禪。不依三界修禪。不依現世修禪。不依後世修禪。不依道修禪。不依果修禪。是為菩薩成就八法。能淨禪波羅蜜。喻如虛空無所依著。菩薩修禪無所依止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所愛戀。菩薩修禪離諸染著亦復如是。喻如虛空不著諸見。菩薩修禪捨離諸見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諸慢。菩薩修禪離諸憍慢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究竟無滅。菩薩修禪善入法性究竟不退亦復如是。喻如虛空不可破壞。菩薩修禪不壞本際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變易。菩薩修禪不變如如亦復如是。喻如虛空非心離心。菩薩修禪離心意識亦復如是。善男子。菩薩以平等心修禪。非不平等心。雲何心平等。若心不高不下。無求無非求。無作無非作。無分別無非分別。無行無非行。無取無捨。無闇無明。無知無念。無非知無非念。不一不異。非二非不二。無動無不動。無去無不去。無修無非修。心不緣於一切境界。是謂平等心。以菩薩心平等故。不取於色。去離眼色二法。而修於禪。以心平故。不取聲香味觸法。去離意法二法。而修於禪。善男子。喻如虛空火災起時不能焚燒。水災起時不為所漂。菩薩不為諸煩惱火之所焚燒。不為諸禪解脫三昧所漂。受生自無定亂。亂心眾生能令得定。自行已淨不捨精進。與平等等示現差別。而不見平等及不平等二相。善能遍觀智慧真性。其心不為愛見所覆。於諸行中行無所著與虛空等。善男子。是為菩薩行禪波羅蜜與虛空等。   善男子。雲何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與虛空等。善男子。若菩薩成就四法。行般若波羅蜜與虛空等。何等為四。善男子。若菩薩以我淨故。知眾生亦淨。以知淨故知識亦淨。以義淨故知文字亦淨。以法界淨故知一切法亦淨。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行般若波羅蜜與虛空等。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八法。能淨般若波羅蜜。何等為八。善男子。若菩薩精勤欲斷一切不善法而不著斷見。精勤欲生一切善法而不著常見。知一切有為法皆從緣生。而不動於無生忍法。善分別說一切字句。而常平等無有言說。善能辨宣一切有為無常苦法。於無我法界寂靜不動。能善分別諸所作業。而知一切法無業無報。善能分別垢法淨法。而知一切法性常淨。善能籌量三世諸法。而知諸法無去來今。是為菩薩成就八法能淨般若波羅蜜。善男子。喻如虛空非行無行。菩薩行般若離一切行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能破壞。菩薩行般若一切諸魔無能壞者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性常寂靜。菩薩行般若覺見寂靜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性常無我。菩薩行般若了知無我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性非眾生。菩薩行般若。離一切眾生見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性無有命。菩薩行般若。離一切命見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性無有人。菩薩行般若。離一切人見亦復如是。喻如虛空非物非非物。不可名字。菩薩行般若。離物非物見亦復如是。善男子。般若是寂靜句義無微覺故。是不作句義自相淨故。是無變句義無行相故。是真實句義不發動故。是不誑句義無有異故。是了達句義入一相故。是通明句義斷習氣故。是滿足句義無慾求故。是通達句義能正見故。是第一句義無所得故。是平等句義無高無下故。是牢固句義不可壞故。是不動句義無所依故。是金剛句義不可摧故。是已度句義所作辦故。是真淨句義本性淨故。是無闇句義不恃明故。是無二句義不積聚故。是盡句義究竟盡相故。是無盡句義無為相故。是無為句義離生滅故。是虛空句義無障礙故。是無所有句義真清淨故。是無處句義無行跡故。是無樔窟句義無所猗故。是智句義無識別故。是無降伏句義無群匹故。是無體句義不受形故。是知見句義知苦不生故。是斷句義知集無和合故。是滅句義究竟無生故。是道句義無二覺故。是覺句義覺平等故。是法句義究竟不變故。善男子。此般若不從他得。自證知見如性行故。知一切文字句義其猶如響。於諸言音隨應而報。其辯不斷。亦不執著文字言語。菩薩摩訶薩。如是能於一切言說中善能報答。知諸音聲言說如響。解不可得故。不生執著亦不戲論。善男子。是為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與虛空等。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離著而行施  普及適眾性  終已無礙心  亦不生分別  我淨故施淨  施淨故願淨  願淨菩提淨  道淨一切淨  無我我所想  離愛及諸見  捨除彼我相  施心如虛空  去離諸想施  無有望報心  捨嫉妒心結  施心如虛空  空非色無猗  無受想分別  亦無行及識  施時心亦然  如空益一切  始終無窮盡  解法施無盡  利益一切眾  如化人相施  不望所施報  慧者施亦爾  終不望其報  以慧斷結習  方便不捨眾  不見結及眾  如是施如空  知身如鏡像  知聲猶如響  知心如幻化  法性如虛空  不捨勝菩提  不求於二乘  於過去諸佛  常敬慎護戒  不捨本願故  能於諸趣中  善成就本願  攝意護淨戒  如空無悕望  無熱惱高下  無濁無變易  淨戒者亦爾  如空受一切  水月不持戒  護戒者如是  淨戒如虛空  罵打瞋怒等  忍力故不瞋  無我及彼見  以去離二想  內純至善淨  外行亦清淨  純至故無瞋  順如法能忍  離諸見忍空  捨覺而離想  無願無悕望  捨諸行所取  無愛如虛空  不戲不懷恨  無戲不求報  無漏忍者爾  無忍無罵者  彼人聲如響  非是及無常  無如是戲論  彼愚及我智  無生而示生  雖如是分別  猶修無生忍  如斫娑羅枝  餘枝不分別  斷身無分別  此忍淨如空  勤修無所依  供佛無佛想  持法不著文  度眾無眾想  淨身淨法身  淨口無言說  淨心無意行  具諸波羅蜜  具助菩提法  淨土如虛空  成就辯總持  求如是佛法  如空受無惓  故能生叢林  遍至無形色  精進亦如空  常淨如虛空  無始亦無終  人精進亦爾  無始無終成  如機關木人  所作無分別  行者無二想  其進如虛空  知止住內心  攝外境界心  自心彼心等  依止無心禪  諸法性常空  以無漏智知  不依陰界入  亦不依三界  不依於三界  不依界道果  如空常無依  修禪者亦爾  空無愛見慢  修禪者亦爾  空無退壞變  修禪者亦爾  平等寂解脫  智者不緣界  無結無禪等  是故禪如空  我淨眾生淨  智淨識亦淨  義淨文字淨  法淨界亦淨  斷不善及習  大士集諸善  知有無緣生  無生不著滅  善分別文字  說無常苦法  示現受業報  言有垢及淨  知法性常淨  而籌量三世  空無行非行  慧無行亦爾  如空無能壞  無我人壽者  非物非無物  拔斷二邊見  知句假不染  不變真實句  滿足通達句  達義慧等句  等不動牢句  金剛度淨句  明盡無盡句  無為虛空句  處樔識別句  降伏體智句  斷集滅道句  法覺智慧句  如響隨聲應  無盡辯亦爾  說法無所依  此慧淨如空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五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虛空藏菩薩品第八之二   佛復告虛空藏言。善男子。何謂菩薩行功德與虛空等者。若菩薩聞佛無量法廣大如虛空故。發薩婆若心彼作是念。如薩婆若無量。佛無量。自在覺無量。於如是無量中。生無量欲精進不放逸行。為佛道故當行無量菩薩所行之法。所以者何。如諸佛無量功德莊嚴身故。我亦為莊嚴其身。應成就無量善根。如諸佛無量功德。莊嚴口莊嚴意。莊嚴道場莊嚴佛土故。我亦當莊嚴口意道場佛土。應成就無量善根。我當教化無量眾生。為成就善根。我於無量生死中。為成就善根故不生厭惓。諸佛世尊。有無量國土。無量智慧。無量神通。彼諸眾生。無量行。無量心。無量諸根差別。於生死中受無量苦惱聚。起諸煩惱。我為入無量諸佛法。為捨無量眾生所行諸根生死苦惱聚故。成就無量善根。菩薩以如是正觀之心。所作功德與諸波羅蜜相應。與四攝法相應。與四無量心相應。與助菩提法相應。成就眾生受持正法。恭敬供養諸佛世尊。及淨菩薩所行相應法。如是等所作無量功德與虛空等。以眾生性無量故。佛智慧無量故。法界無量故。所修亦無量。如虛空眾生性。佛智慧法界無處不至。一切眾生皆得蒙益。菩薩所作功德亦復如是。至一切處利益眾生。以無依著故。以願方便力故。善男子。菩薩能如是行功德與虛空等。   善男子。雲何菩薩行智與虛空等者。若菩薩從善知識得聞法已。善順思惟所作諸行終不放逸。修少境界想已受無量想。受無量想已得如是智明。得是智明已得陰方便智。得界方便智。得入方便智。得諦方便智。得十二因緣方便智。知眾生垢亦知垢性。知眾生淨亦知淨性。所謂眾生有染心。如實知有染心無染心。如實知無染心有恚心。如實知有恚心無恚心。如實知無恚心有癡心。如實知有癡心無癡心。如實知無癡心有諸煩惱心。如實知有諸煩惱心無諸煩惱心。如實知無諸煩惱心。彼菩薩不見有垢心為卑無垢心為勝。所以者何。以菩薩入不二性清淨法門智故。如法性我性亦爾。如我性無我性亦爾。如無我性諸法亦爾。性清淨故。若入一切諸法性清淨者。則不求諸法有垢有淨。亦不見諸法文字相貌。不受不著故。亦不見諸法障礙蓋纏及不障礙蓋纏。菩薩思惟無量境界。離心識二法。名之為智不名為識。喻如虛空無心意識。菩薩亦復如是。離心意識。知諸法性與虛空等。智行無礙過諸礙故。善男子。是為菩薩行智與虛空等。   善男子。雲何菩薩成就不離如如來所許念佛者。菩薩若在阿練若處。或在樹下。或在曠野。或在露處。以得定力故能攝心不著諸緣。以不散亂心善攝所念。以行相觀如來。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莊嚴其身取一一相貌。為成就己身故。心向一切智地於如來身。憶念放鬘網光明。菩薩以得解悕望觀如來身。滿一由旬二由旬。三四五十由旬。乃至百由旬。若過百由旬。以得解悕望。觀坐道場。或見轉法輪。或見現種種威儀說法調伏眾生。或見於一佛世界施作佛事。或五佛世界。或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或百佛世界施作佛事。乃至百千無量世界施作佛事。得解悕望觀自見隨意。若聽法若供養給侍諸佛世尊。於餘威儀隨意自在。菩薩如是觀如來色身已憶念佛功德。或觀戒。或觀定。或觀慧。或觀解脫。或觀解脫知見。或觀力無所畏。或觀佛不共法。或觀菩薩本行。或觀成就佛地。普憶念如來成就功德已。憶念如來業。何等相貌雲何造業。身造耶。口造耶。意造耶。威儀造耶。可見耶。不可見耶。可說耶。不可說耶。何國造耶。幾種身造耶。如是種種憶念勝業。成就不可思議諸善根已。觀如來法。諸佛世尊以法身故名為如來。不以色身。彼菩薩不見色是如來。不見相是如來。不見種性是如來。不見陰界諸入是如來。不見威儀是如來。不見過去未來現在世是如來。不見因是如來。不見緣是如來。不見所以是如來。不見和合是如來。不見有是如來。不見無是如來。不見成就是如來。不見敗壞是如來。不見彼有如來。不見此有如來。不見如來在何所。不見如來。不恃如來。不分別如來。不得如來。喻如虛空無有陰界入名。非不利益眾生。諸佛世尊。無有陰界入名。亦非不利益眾生。善男子。是為菩薩不離如如來所許念佛。善男子。雲何菩薩不離如如來所許念法者。若菩薩念法。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三脫門。四聖諦。甚深十二因緣。六波羅蜜。菩薩所應學藏。不退轉輪淨三境。是為菩薩所應念法。雲何應念。念捨念欲。離念滅念。無來無去念。無樔窟念。無自性念。出世間念。解達念。盡念無生念。無取念。無漏念。無為念。涅槃無自性。作如是念。於諸法中猶有法想。所以者何。以有想故則有動念。有動念故則住顛倒。住顛倒者無有念法。若離念法非法二想。知一切法是無生已。斷法想故得無生忍。得無所得無所有故。善男子。是為不離如如來所許念法。   善男子。雲何菩薩不離如如來所許念僧者。僧謂四雙八輩。僧中或是阿羅漢向。阿羅漢果。或是阿那含向。阿那含果。或是斯陀含向。斯陀含果。或是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是為聲聞僧。復次有僧。所謂不退轉菩薩得決定忍。上聖正位已離諸相恃著戲論。次得如來功德無間。彼菩薩念如是等大菩薩眾。應供養讚歎。合掌給侍右遶禮敬。是良祐福田。是第一僧入聖眾數。是僧所應作事皆已成辦。是菩薩念僧。親近菩薩僧。不親近聲聞僧。彼菩薩雖憶念僧。不取僧數不取有數。知僧是無為。憶念無行無變異無生無滅。作如是憶念。不生心行境界。善男子。是為菩薩不離如如來所許念僧。   善男子。雲何菩薩不離如如來所許念捨者。所謂捨財捨法。復次有捨身及命。捨一切邪道。復次有捨不取一切法。所以者何。有取者則無捨。若不取者。名為究竟捨。究竟捨中則無有求。無求者則不望報。不望報故謂為真實捨者。若菩薩行如是堅固捨。隨捨發願。若捨時及發願時。不見菩提及佛法而專念捨。念過去諸菩薩行道時。雲何行捨。我今雲何行捨。將無不及為智者所譏耶。即能一切捨。捨已分別所捨。誰是捨者捨何等物誰作憶念。如是分別已都無所得。不見捨者所施物及所憶念。是為菩薩不離如如來所許念捨。善男子。雲何菩薩。不離如如來所許念戒者。若菩薩持戒至解脫處威儀行成就。乃至微戒畏如金剛。恆修淨命善護持戒。菩薩自念戒攝身口。是無作相而謹慎奉行。修勝正命於薩婆若心終不廢捨。純至不動亦終不捨大慈大悲。攝取教誨破戒眾生。寧捨身命不求餘乘。是名為戒。菩薩念勝戒。不瑕缺戒。不荒穢戒。不求戒。不染戒。無濁戒。智者所歎戒。菩薩念如是等戒。不恃持戒。不毀破戒。不稱己德不譏彼過。終不捨戒亦不依戒亦不住戒。雖捨一切諸所恃著而行色行。是為菩薩不離如如來所許念戒。   善男子。雲何菩薩不離如如來所許念天者。若菩薩念天。所謂念欲界天。或色界。或無色界天。念欲界天持戒果報故。受適意色聲香味觸。以天五欲遊戲娛樂。天衣飲食自恣滿足。一向受愛喜適意樂。菩薩作是念。此一切興盛皆當衰滅。是諸天等亦當無常變異。由放逸故不造善根。先有善業今悉當盡。此諸天等雖生天上。猶未脫地獄畜生餓鬼之分。菩薩作是念已。不悕望生欲界天處。唯除兜率天宮。兜率宮中有一生補處菩薩。於一切菩薩行以到彼岸。一切諸地。一切神通。一切諸定。一切陀羅尼。一切辯才。一切菩薩事。於一切方便等以度彼岸。但憶念如是功德。於此天中心生欣仰。若欲生天者當願生如是天中。菩薩發心言。我何時當得如是天身。菩薩復念色界諸天。此諸天等。由諸禪四無量心果報故生彼天處。已過欲界欲患一心處定。以喜為食一向知受第一樂報。菩薩作如是念。彼色界諸天。受少味故用為歡喜。無常有常想。苦有樂想。無我有我想。無涅槃有涅槃想。此色界諸天。亦有無常變。異未脫地獄餓鬼畜生之分。是菩薩不願生色界諸天處。唯除淨居天即彼入涅槃不還此間者。菩薩作是念。此是清淨諸天。已脫五道流轉生死。是菩薩以如是故。生敬重之心。亦不願樂求生彼處。菩薩復念無色界諸天。受無色定果報。已過欲界色界心處定寂靜。菩薩作是念。此無色界諸天。離見佛聞法及供養僧。此諸天等。不知求出無色界法。假令久住會當變滅。未脫地獄餓鬼畜生之分。是故於彼天處亦不願生。但作是念。我當作天中天如來應供正遍知。是菩薩雖念諸天。不依欲界色界無色界天處。而於三界眾生起大悲心。是為菩薩不離如如來所許念天。   善男子。雲何菩薩。行諸法平等如涅槃者。若菩薩知入諸法平等如涅槃。見一切眾生性同涅槃。知已入涅槃者。無陰界諸入。如是菩薩見眾生性同涅槃。過諸陰界入見如影如夢。無有生死而現生死。凡夫眾生所因結使造煩惱業。造煩惱業已受無量苦報。菩薩以般若波羅蜜力故。善觀結使斷令不生。亦不因彼作業而受苦報。得至涅槃平等之處。名之無為。過一切算數智道。不捨本願故。遊戲大慈。已到慧方便彼岸。已入佛神通力。已能善知分別諸想。自已得度度未度者。自已得解解未解者。自已得安安未安者。自已得涅槃使未得者得。於涅槃生死無有二想。是為菩薩行諸法平等如涅槃。   善男子。雲何菩薩善分別行相者。若菩薩翹勤精進求勝善法。於甚深法門心入籌量。清淨通利分佈慧明。得大智明門。以此大智明門力故。知一切眾生心行所趣。總說一一眾生。有八萬四千諸行皆能了知。所謂貪慾行二萬一千。瞋恚行二萬一千。愚癡行二萬一千。等分行二萬一千。是為八萬四千諸行。一一眾生皆有是行。若廣說者則有無量行。一一行相門中。知有八萬四千諸根。一一根門中。知有八萬四千種差別解。盡知諸行諸根諸解差別相。知所應修習相。雲何知差別相。知此諸行諸根諸解。是貪慾相。是瞋恚相。是愚癡相。是等分相。是減相。是增相。是住相。是達相。是名知差別相。雲何知所應修習相。知諸行諸根諸解無常相。苦相。無我相。空相。寂滅相。離相。如實相。涅槃相。相自空相。相自離相。若能知如是等諸行諸根諸解。如如來成就諸行無障礙智。知一切眾生諸行諸根諸解差別相。菩薩亦次如來智知。而不捨菩薩所行。教化眾生無有疲惓。是名善分別行相。   善男子。雲何菩薩持諸佛法寶藏者。善男子。如來藏無盡亦無量。至一切處。悅可一切眾生。如眾生諸行諸根諸解。無量阿僧祇。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量。諸佛法寶藏。無量阿僧祇。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量。亦復如是。佛法寶藏文字。假令一切眾生如阿難等。一劫乃至百劫。不能受持讀誦。能令通利除義。所以者何。如來一切法寶藏唯有一義。所謂離欲義。寂滅義。涅槃義。若菩薩聞如來法寶藏已。隨力所受。受持讀誦通利。善順正觀如所受行。菩薩入法藏門。堅持思惟。不依一切相行。則得陀羅尼門三昧門。得陀羅尼門三昧門已。能持一如來法寶藏文字及義。若二若三若四若五。若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若百若千若百千。乃至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量。無有量過諸量。於一切諸佛法寶藏心不散亂。受持讀誦通利文字及義。廣為人說。依義不依文。淨意成就所聞說法。乃至一句文義不失。能淨辯門。善能巧說悅可眾心。為諸佛所歎。亦能降伏諸魔外道。及供養三寶。乃至不見一法異於法性。不壞本際。不動於如。如來所覺了性法。以知一切法性如如來所覺故。乃至不見一法不入佛法者。所以者何。如來知一切法性如幻無成就故。知一切法性如野馬無所取故。知一切法性如鏡中像不彼此故。知一切法性如夢不真實故。知一切法性如響從緣起故。知一切法性空虛無實故。知一切法性無相無分別故。知一切法性無願無發動故。如來如實知一切法性如是相。菩薩如是知一切法性無生。能持諸佛法寶藏。乃至一切非念非不念。是為菩薩持諸佛法寶藏。   善男子。雲何菩薩分別眾生從始以來清淨而教化眾生者。若菩薩為教化一切眾生故。修於大慈大悲時。作如是思惟。何等是眾生。作是念言。此諸眾生但假名字。顛倒虛假謂為眾生。一切眾生本際清淨。畢竟無生無起。但因虛妄愚癡故造種種業。造種種業已受無量憂悲苦惱。喻如有人夢中劫盜他物。為王者所捉種種苦治。夢作賊人虛妄憶想受諸苦惱。作是念言。我何時當得脫此苦惱。是人夢中實無成就無所覺知。一切凡夫及一切諸法。皆亦如夢無有覺知。為顛倒所覆。受無量妄想憂悲苦惱。亦復如是。菩薩作是念言。是諸眾生我應令如實覺知諸法。使脫妄想苦惱。於諸眾生中。亦不見眾生性。而不捨大悲教化眾生。是為菩薩分別眾生從始以來清淨而教化眾生。善男子。雲何菩薩善順發行成就佛法者。若菩薩聞甚深微妙。於諸世間最勝佛法。發大欲精進。我應成就此甚深微妙。於諸世間最勝佛法。如是善思惟分別。是何等法與何法相應。是何等法知何法。菩薩作是念言。無有法與法相應者。無有法與法不相應者。無有法知法者。無有法不知法者。此諸法性鈍性無性故。是一切法從因緣生。無有定主。而能隨意莊嚴。有種種果報相諸法無性故。佈施是莊嚴寶藏大富相。佈施得大富不離因故。佈施不知大富。大富不能知施。持戒是莊嚴生天相。持戒得生天不離因故。多聞是莊嚴智慧相。多聞得智慧不離因故。思惟是莊嚴斷結相。思惟得斷結不離因故。思惟不能知斷結。斷結不能知思惟。菩薩如是憶念諸法無生能莊嚴相。是故佈施已迴向薩婆若。成就檀波羅蜜。行是菩薩檀波羅蜜。則能具足佛法。持戒迴向薩婆若。成就屍波羅蜜。行是菩薩屍波羅蜜。則能具足佛法。修羼提波羅蜜迴向薩婆若。成就羼提波羅蜜。行是菩薩羼提波羅蜜。則能具足佛法。發毘梨耶迴向薩婆若。成就毘梨耶波羅蜜。行是菩薩毘梨耶波羅蜜。則能具足佛法。入禪定迴向薩婆若。成就禪波羅蜜。行是菩薩禪波羅蜜。則能具足佛法。淨般若迴向薩婆若。成就般若波羅蜜。行是菩薩般若波羅蜜。則能具足佛法。菩薩如是善順行時。不見一法無因無緣而生者。亦不著因緣。自善順入一切法。如我無生無起。一切法無生無起。亦復如是。如我空一切法空。亦復如是。如我離一切法離亦復如是。知一切法入平等如性非作非不作。是為菩薩善順發行成就佛法。   善男子。雲何菩薩不退諸通。於諸佛法悉得自在者。若菩薩戒身真淨。心定不動。得大智光明。已成就福德智慧資糧。已到諸波羅蜜彼岸。已成就四攝。已修四梵行。已修欲進念慧定。以善修四神足故得五神通。諸菩薩本業淨故。勤進不廢捨故。常不散亂行故。善伏結使故。離念聲聞辟支佛心故。受持方便故。攀緣上地諸法故。無我無依行故。是以菩薩不退諸通。是故諸菩薩。究竟知諸法無退。知諸法與法性等無有變異如虛空無變。是為菩薩不退諸通。於諸佛法悉得自在。   善男子。雲何菩薩入甚深法門。諸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入者。若菩薩入甚深因緣法。知逆順因緣法。善知出知離。知生知滅。知集知盡。善知眾生。以何因緣故。受垢離垢。捨淨得淨。乃至不見一法有垢有淨。知一切法性相清淨。亦不得清淨法相。以我甚深故知一切法甚深。以我離故知一切法離。以我無二故知一切法無二。以眼色二俱離故乃至意法亦離。則入第一義。以世諦故假名諸法。亦不執著真諦世諦。是為菩薩入甚深法門。諸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入。善男子。雲何菩薩於十二因緣善得勝智方便。離二邊諸見者。若菩薩知一切緣生法。屬他所攝。屬因屬緣。屬和合。屬所由。所謂諸法皆從境界緣生。各有所因各有所依。諸法各各九相分別。譬如外諸藥草叢林及諸樹木等。皆無諸根。無記無知。依諸大故便得增長。各各無相分別。內有諸法亦復如是。依造業增長一切諸法。無我人眾生壽命。亦無作者受者。諸法生時無能生者。滅時無能滅者。菩薩作是念言。是諸緣生法各無自性。無自性者他不能生。所因亦無性。所緣亦無性。無自性者則無他性。若法無自性他性者則無生。無能生未生。不可生已。生亦不生。若未生非未生。不生者則究竟無生無能生。是故一切諸法皆無生無起。但以名字故。假名從因緣生。而實無生。亦無斷無常。所以者何。若法有生性者。則當有滅則是斷見。若無滅者即有常見。離斷常見故。當知一切諸法皆無有生。是為菩薩於十二因緣。善得勝智方便。離二邊諸見。善男子。雲何菩薩為如來印所印。如如不分別智方便者。若菩薩於甚深法。得現前知見力。離一切倚著。過諸戲論。得無終無始無生法忍。如來盡知諸菩薩所成就根已。以如來印印之。所謂受決定三菩提記。是如來印無錯無謬。無諸障礙無諍競不可沮壞。無能非者無能發印者得。如來印願行成就。智水所灌菩薩為如是印所印。所謂究竟無生無起印。空印。無相印。無願印。離染印。寂滅印。涅槃印。菩薩智行成就。不壞如性。不變法界。不離本際。於諸法中。不見上中下黑白等差別。菩薩亦見一切眾生。為此印之所印。無憶想分別。不捨本大誓願。是為菩薩為如來印所印。如如不分別智方便。   善男子。雲何菩薩入法界性門。見一切法平等性。若菩薩見諸法界。無處不至。無來無去。無生無滅。無相無起。無戲無行。菩薩作如是思惟。此諸法等皆同法界。如法界是離欲界。離塵垢界故。是無生界不可作故。是無滅界無滅盡故。是無來界不入根門故。是無去界無所至故。是不可安界無形質故。是無樔窟界無依止故。是真實界三境分斷故。此法界中無眼界。無色界。無眼識界。如法界。一切法界亦如是。是故名一切法入於法界。乃至無意界法界意識界。如法界。一切法亦如是。是故名一切法入於法界。是菩薩知一切法入於法界。知地界法界無二無別。水界火界風界法界亦無二無別。欲界法界亦平等無二無別。色界無色界有為界無為界法界。亦平等無二無別。如是知無心境界及覺。是為菩薩入法界性門。見一切法平等性。   善男子。雲何菩薩淳至堅固。喻如金剛心住不動於此大乘者。若菩薩以直心行。成就淨淳至以不退。畢竟不減。勤進以無礙。大慈以無惓。大悲以普至。方便得成就真實觀慧。無礙等法皆悉成就。菩薩見一切眾生有垢有濁。凡愚粗獷拒逆不順。是故菩薩為教化一切群生故不廢精進。見此生死有無量過患憂悲苦惱等。不退於來際莊嚴。亦解無量無邊阿僧祇諸佛法。為成就難集難持難滿諸佛法故。種諸善根而能入如來無量法寶藏。眾生性無量故。法性無量故。虛空性無量故。為受持一切如來法寶藏故。不捨精進。聞一切法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解了分別觀行身證。成就未具足佛法。終不中道證於實際。善入諸禪解脫三昧。亦不厭離欲界而現受生。已離陰界諸入。無形無色無行。而隨眾生性。隨意示現種種形色而為說法。轉菩薩輪示大涅槃。亦不捨菩薩行。入如是不思議法門。知一切法無性相。不動不壞不散。於此大乘不退轉。如金剛寶珠能鑑餘寶。餘寶無能鑑此珠者。諸菩薩亦復如是。能以聲聞辟支佛乘。度無量無邊眾生。令入涅槃。而自不滅度。亦不退究竟大乘。是為菩薩淳至堅固。猶如金剛心住不動於此大乘。善男子。雲何菩薩自淨其界。如諸佛界者。若菩薩知一切法無界無非界。至一切處無至無不至。若菩薩見法發六情皆知是佛法。亦不見凡夫法佛法有異。作是念此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至一切處故。一切諸法及佛法但假名字。亦非是法亦非非法。是故我等不應取著。以自界淨故知諸佛界淨。此法與平等等。眼界是佛界。耳鼻舌身意法界是佛界。我不應分別有尊有卑。菩薩如是至一切法平等界。是為菩薩自淨其界如諸佛界。   善男子。雲何菩薩得陀羅尼終不失念者。若菩薩已得成就陀羅尼行。雲何陀羅尼行。善男子。陀羅尼行有三十二。何等三十二。修於得法為陀羅尼故。修於欲法。修於尊法。修於向法。修敬仰法。修於樂法。修求法無厭。修親近供養多聞智慧者。修於和上阿闍梨所。無憍慢心尊重給侍。修如來教誨無所拒逆。修於說法人所生世尊想不求其短。修於受持正法開示解說。修所得法無所吝惜。修無悕望而行法施。修求智慧根栽。修如所聞法善順思惟。修於諸法堅固受持。修於梵行無有休息。修樂遠離行阿練若行。修心常寂靜。修勤行諸念。修順行六和敬。修於諸長宿無調慢行。修於一切眾生中生無礙心。修緣生法得。修順忍。修三脫門正觀心無驚怖。修四聖種順行不驚疑。修勤受持諸佛正法。修為眾生行於大慈。修受持正法不惜身命。修大智行不生憍慢。修常教化眾生而無厭惓。善男子。是為三十二種修陀羅尼行。菩薩修已得如是陀羅尼門。以得是陀羅尼門故。能總持一切諸佛所說。不忘不失陀羅尼者。所謂於如所聞法不忘不失。以念而念。以意分別。以進能覺。於諸文字入無邊崖。於諸言音隨類善解。言辭辯說無有滯礙。於不了義經善能進入。於了義經進入微覺。於世諦有分別智。於第一義諦知無言說。於諸諦有分別智。於四念處有不忘智。於四正勤等無壞智。於四神足有遊戲智。於諸根門有差別智。於諸力中得無勝智。於七覺分覺一切法如性智。於八聖道無退沒智。於定法中得善住心。於慧法中得遍至智。於明解脫得隨順智。於諸辯中得深入智。於諸神通得生起智。於諸波羅蜜得分別智。於四攝法得方便智。於講法處授不及智。於諸經義得無分別智。於諸文字得無盡智。於一切眾生得稱足智。隨所受解得說法智。於一切文字得所因辯智。於一切垢淨得如實覺智。於一切法得無障翳明智。是為陀羅尼。得陀羅尼平等心者去離憎愛能堪受法雨。斷一切結使熱惱。順諸助道法。是為陀羅尼菩薩。住此陀羅尼故常行無失。是為菩薩得陀羅尼終不失念。善男子。雲何菩薩得無障礙。如來加持辯者。若菩薩善淨淳至。善護戒眾。拔諸慢根。離彼我想諸佛世尊知如是菩薩是大法器令持正法。以佛神力及自善根力故。得捷辯。得疾辯。得無礙辯。得無滯辯。得巧說辯。得甚深辯。得眾音具足辯。得善莊嚴辯。得無減辯。得無畏辯。得妙偈讚辯。得快說修多羅辯。得善說譬喻本緣辯。得無壞勝辯。得分別句無盡辯。得圓足辯。得威德無違辯。得說法不唐捐辯。得斷眾疑辯。得利應辯。得分別文字不錯謬辯。得悅可眾辯。得問答方便辯。得以法降伏一切外道辯。已成就如是等二十四辯。此諸辯修行二十四種因故。能得成就。何等二十四。善男子。若菩薩不違逆師長教故。能得捷辯。不諂曲故能得疾辯。捨離煩惱故得無礙辯。無我行故得無滯辯。離兩舌故得巧說辯。入因緣法無際故得甚深辯。行種種施故得眾音具足辯。嚴飾如來塔廟故得善莊嚴辯。不捨菩提心故得無減辯。善護誡眾故得無畏辯。施種種幢幡華蓋寶鈴故。得妙偈讚辯。恭敬供養給侍諸尊及師長故。得快說修多羅辯。昔殖修習無量善根故。得善說譬喻本緣辯。不輕賤惡趣眾生故。得無壞勝辯。施無量寶藏故。得分別句無盡辯。真實言說無粗獷故。得圓足辯。講說法時無諍競故。得威儀無違辯。以德淳淨順法律行故。得說法不唐捐辯。不吝於法不恃己德故。得斷眾疑辯。求法之時不威逼他生恭敬心故。得利應辯。常省己過不譏彼缺故。得分別文字不錯謬辯。等潤眾生不望報故。得悅可眾辯。受持大乘不求小乘故。得問答方便辯。不著我見入平等性故。得以法降伏一切外道辯。是名二十四種成就諸辯因。善能隨彼眾生所應受解說法無有錯謬。所受法者亦不退失。是為菩薩得無障礙如來加持辯。   善男子。雲何菩薩得自在示現受生死者。若菩薩成就十二法。得自在示現受生死。何等十二。親近真善知識故。消除我見故。成就戒身故。善知入出定故。並修智慧方便故。善知深入諸通遊戲故。如實親知諸法無生無起故。淨本願種故。常不捨大慈大悲故。知一切法如幻化故。知一切法如夢想故。一切諸佛加威神故。是為菩薩成就十二法。無生現生無起現起。而現一切生死。於一切諸佛大會示現其身。在在佛國皆現受生。而常不動於真法身。是為菩薩得自在示現受生死也。善男子。雲何菩薩破諸怨敵去離四魔者。若菩薩翹勤修習。觀五陰如幻。得離陰魔。觀諸法性淨故。得離煩惱魔。觀一切法從緣生性不成就故。得離死魔。觀一切法緣所莊嚴是無常敗壞相故。得離天魔。菩薩如是觀故得離四魔。發趣菩提終不懈息。所有障菩提魔業。菩薩皆能遠離。何謂魔業。所謂心向小乘是為魔業。不護菩提心是為魔業。於眾生生異想是為魔業。行施望報是為魔業。為受生故持戒是為魔業。有色想行忍是為魔業。為世事精進是為魔業。於禪生著味想是為魔業。於慧生戲論是為魔業。厭惓生死是為魔業。作諸善根而不迴向是為魔業。厭惡煩惱是為魔業。犯罪覆藏是為魔業。憎嫉菩薩是為魔業。誹謗正法是為魔業。不受正法是為魔業。不知報恩是為魔業。不進求諸波羅蜜是為魔業。不敬順法是為魔業。吝惜於法是為魔業。為利養說法是為魔業。不知方便而化眾生是為魔業。捨四攝法是為魔業。輕毀禁者是為魔業。嫉持戒者是為魔業。學二乘行是為魔業。悕望正位是為魔業。捨離大慈而觀無生是為魔業。欲證無為法是為魔業。厭離有為功德是為魔業。不愍眾生是為魔業。不謙下尊長是為魔業。習行兩舌是為魔業。諛諂多姦是為魔業。顯己淨行是為魔業。作惡不恥是為魔業。不流布法是為魔業。以少德為足是為魔業。不遮結使是為魔業。不捨心垢是為魔業。忍沙門垢是為魔業。善男子。若親近行一切不善法。遠離一切善法儘是魔業。善男子。是謂諸魔業。行是業者障菩提道。彼諸菩薩已過捨離能正受行故。雲何為正受行。若菩薩成就四法能正受行。何等為四。一者於諸波羅蜜法無懈退行。二者不捨欲進及不放逸。三者正住方便大慈法中。四者入甚深無愛無樔窟法門。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四法。正受行故能破諸怨敵。是為菩薩能破諸怨去離四敵。   善男子。雲何菩薩莊嚴功德資糧利益眾生者。若菩薩善根迴向向無等等。若有所種善根。若佈施。若愛語。若利益若同事。盡以施與一切眾生。以淨戒眾故得自在力。用此自在力故。隨諸眾生所應受樂而度化之。以種功德無厭故得無盡寶手。用此無盡寶手能施眾生無量富樂。以求無邊智慧資糧故。得無礙陀羅尼辯。用此無礙陀羅尼辯能總持一切諸佛所說。能說妙法悅可眾心。以善調身心故。不退於諸通。用此不退諸通力故。能過無量佛剎。以無數方便度多眾生。以常勤求法無疲惓故。得一一毛孔出無量法門。用出無量法門力故。能常以法施利益眾生。以並修慧方便波羅蜜故得分身智。用此分身智力故。能於諸趣中在在現身。度化群生。常以無相敬侍諸佛故。得無厭見聞。以此無厭見聞力故。其有眾生得見聞者。彼諸眾生乃至為作大涅槃因。是為菩薩莊嚴功德資糧利益眾生。善男子。雲何菩薩世無佛時能作佛事化度眾生者。若菩薩已成就菩薩十力。已於菩薩四無畏中而得自在。已於菩薩十八不共法中不從他受。已修如來力無所畏不共法等。已得遊戲首楞嚴三昧。已於四辯。得智力自在。已於諸佛法得灌頂正位。於一切諸菩薩行得次佛神力。若有菩薩成就如是等法者。若諸佛土眾生應見佛身而受化者。然彼土世無佛時即於彼國而現入胎。現初生時。現出家時。現坐道場轉法輪時。現捨壽命未入涅槃時。亦能示現大涅槃。亦現法住時節久近。亦復不捨菩薩行法。亦不用所化以為滿足。是為菩薩世無佛時能作佛事化度群生。善男子。雲何菩薩得海印三昧能知一切眾生心行者。若菩薩多聞如海。成就慧眾常勤求法。菩薩為聞法故。盡能施與珍寶庫藏。為聞法故盡能施與僕從給使妻子眷屬。為聞法故捨家飾好嚴身之具。為聞法故謙下給事。為聞法故捨國土榮位及己身命。菩薩以如是等無數方便。勤求法門而不恃所行。菩薩為聞法故。去至一由旬乃至百由旬。為聞一四句偈受持讀誦廣為人說。不捨是精進。是菩薩自成就多聞。於一切眾生生大悲心。無憂心。不望報心。乃至一眾生不生輕賤而為說法。從一日乃至七日而無食想。乃至命終不捨說法。以說法善根迴向海印三昧。隨所聞法受持讀誦通利。善知義趣不依文字。真實堅持終身不捨。菩薩發大欲精進。以此大欲精進力故。不久便得海印三昧。得此三昧已。即得自然無量阿僧祇百千萬法門。得無量阿僧祇百千萬億修多羅。不從他聞自然能說。一切諸佛所說悉能受持。能了一切眾生心行。善男子。喻如閻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印。菩薩亦復如是。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別見一切眾生心行。於一切法門皆得慧明。是為菩薩得海印三昧。見一切眾生心行所趣。   善男子。雲何菩薩得知諸塵界無礙者。若菩薩以眼空故知色亦空。以色離故知眼亦離。耳鼻舌身亦如是。意空故知法亦空。以法離故知意亦離。菩薩如實知空性離性。於內外法無有障礙。知諸結本性淨故則不起使。於一切法無所有著。以不見諸法著處著法著者。是為菩薩能得知諸塵界無礙。   善男子。雲何菩薩威儀行成就。離諸闇冥得勝光明。於諸法中得自然智。速得成就一切智行者。若菩薩發起所作修習正行。諸業儘是如來所許智者所讚。所謂身口意業。以行此業故。悅可諸佛及餘賢聖善知識等。所造諸業無能譏嫌。最勝無上無與等者無能毀損。所作諸業終不悔退。所作諸業不離愚癡。所作諸業皆能觀知。所作諸業終不動轉。所作諸業究竟吉祥。是菩薩知所作業非憍慢。所造慧所作業非愚癡所造。如是所作善業已。一切三昧諸陀羅尼門。悉現在前不從他聞。菩薩若見諸佛。若不見諸佛。終不退轉助菩提道諸善根。若遇適意善知識不適意善知識。不退菩提法。是菩薩過一切障礙地。離一切諸魔結使修三解脫。般若波羅蜜力故。疾得佛道自然道一切智道如來道。是為菩薩威儀行成就。離諸闇冥得勝光明。於諸法中得自然智。速得成就一切智行。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已離邊無礙  慧功德莊嚴  彼離諸著相  迴向無上道  捨我慢憍慢  慧者莊嚴智  無障礙解脫  具足一切智  非色非種性  念佛非功德  不憶念法身  是念佛所許  離欲性寂靜  非相非明闇  無心無意行  如是名念法  聖無為無愛  無諸煩惱染  以解脫得稱  名念僧無礙  已捨一切受  無陰界入行  解脫諸動念  名究竟念捨  不依無漏戒  不行身口意  不生過三有  名念無漏戒  如天淨無垢  兜率灌頂天  憶念自業報  當作天中天  持世尊正法  捨離諸煩惱  解脫法非法  是持世尊法  如佛得道相  受持法亦然  善思惟真際  無法可攝持  如我性淨故  諸法性亦淨  知眾生如相  而教化眾生  不見眾生增  亦復不見減  說斷顛倒想  教化無量眾  說諸陰界入  不異於佛界  知如虛空性  則入於佛界  言語諸文字  猶如呼聲響  知非內非外  即得陀羅尼  受持讀誦利  進求說諸法  無我無法想  安住陀羅尼  持諸佛所說  善說悅眾心  不失諸禪定  是陀羅尼力  不持不誦文  不積集諸法  常說法無礙  如龍降大雨  無住無障礙  說無量契經  不生眾生想  慧者得是辯  以佛力說法  莊嚴自威儀  悅眾隨所樂  是辯佛所許  知法實性者  知與虛空等  無我人壽命  如是持佛法  眾生同涅槃  究竟不生滅  得是不動忍  是為不放逸  見諸陰如幻  諸界如法性  六入如空聚  得離於陰魔  知使如浮雲  究竟無和合  於法無妄想  則離煩惱魔  知眾生不生  無生則無死  諸法無去來  如是過死魔  無愛無動者  行道無道想  無我人行悲  則能降眾魔  知智識平等  不住為無為  知眾心如幻  心健無能壞  此彼無障礙  成就勝法船  渡眾無眾想  是謂大船師  知空無有我  淨生死渴愛  將導渡眾生  是謂大導師  善知進退相  隨法而依止  方便示涅槃  佛說善導師  知心心相續  二心不共俱  是名知心性  佛讚能護眾  知諸法性淨  如空水中月  知者離煩惱  是謂淨眾生  知一餘亦然  入諸法如夢  虛空不可取  得道無染污   說此分別諸法門時。七十二那由他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三萬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時大寶莊嚴堂。六種震動大光普照。諸天於虛空中作百千種伎樂。雨種種天華。說如是言。此諸眾生為如來印所印已入如來法中。聞此法門心得信解。受持通利能為他說如法修行。白佛言。世尊。我等一切向此佛土。深心供養恭敬禮拜。以如來應供正遍知出世故。聞說此方便法門。及見此土菩薩。爾時虛空藏菩薩聞佛解說已。心淨歡喜。心淨歡喜已。以無價寶網供養於佛。寶網中放大光明。照十方諸佛國土。供養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來無礙智如是甚深難解。如來應供正遍知。如所聞法門。佛以無礙智如實解說。一切大眾皆得歡喜。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六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虛空藏菩薩品第八之三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速辯。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此虛空藏菩薩。何因緣故名虛空藏。佛告速辯菩薩。善男子。譬如大富長者多諸民眾。無量庫藏財寶充滿。能行佈施心無慳吝。若行施時。貧窮往者隨意所須。開大寶藏悉能給與。彼諸眾生皆得適意。長者施已心喜無悔。善男子。虛空藏菩薩亦復如是。常行功德成就方便力迴向故。戒身善清淨故。得成就神足力故。純至究竟善清淨故。所願增益成就故。知一切法如幻化故。得如來神足力故。於虛空中隨眾生所須。若法施若財施。盡能施與皆令歡喜。以是故善男子。是賢士以此方便智故名虛空藏。復次善男子。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復過無量阿僧祇劫。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量不可算數。爾時有佛出世。號普光明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曰大雲清淨。劫名虛空淨。是大雲清淨世界。豐足熾盛安隱快樂多諸天人。地平如掌無諸沙礫荊棘。寶繩界道。雜寶莊嚴軟如天衣。閻浮檀金華遍佈其地。眾寶間錯。世界眾生無上中下。人天同等如兜率天。彼世界無有村營城邑聚落。是諸天人各有寶樓臺觀。人宮在地天處虛空。以此為異。是普光明王如來壽命十六中劫。純以菩薩為僧有六十那由他。皆得神通遊戲。於菩薩行悉得自在。爾時於三千大千世界處中有一四天下。名曰日明。如來於中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三千大千世界而作佛事。彼日明四天下中。有轉輪聖王名功德莊嚴。於四天下而得自在七寶成就。是大聖王。於四天下中起七寶臺。東西八由旬南北四由旬。周匝有五百園觀。是功德莊嚴聖王。有三十三萬六千宮人婇女。端正殊妙如天玉女。有四萬童子端正勇健。各與半那羅延力等。爾時功德莊嚴王與童子婇女及諸眷屬俱。出詣大樂莊嚴園遊觀。作樂歌舞以自娛樂。爾時眾中有二大夫人。一名德威。二名德光。離本坐處詣一樹下。思惟諸行無常。當作是思惟時。各有一子化生抱上。端正殊妙成就第一微妙之色。相好嚴身觀者無厭。身放大光普照園觀。於上空中諸天唱言。此二童子。一名師子。二名師子進。從是以來常名師子師子進。爾時二子適生不久說諸妙偈。讚功德莊嚴王言。  昔造善惡不敗忘  供養諸佛亦不失  純至不捨菩提心  堅持所聞不忘智  調伏自守不失戒  忍辱軟和善防護  能報恩者造善業  能勤精進不失道  善能專心定諸根  心能分別思惟慧  以智能造不濁業  以此淨法證菩提  不為煩惱所染著  善能分別諸義趣  是故能捨受胎形  化生清淨蓮華中  我等從上醫王佛  聞此普光明如來  智慧無等叵思議  故來至此為法故  願共父王到佛所  禮拜供養大法王  諸佛世尊甚難值  亦如優曇波羅華  王聞是語甚適意  時會大眾皆歡喜  百千萬種導從王  俱共發進向佛所  到已瓔珞及雜華  塗香伎樂諸供具  供養圍遶七匝已  合掌敬禮在前立  爾時師子師子進  頂禮兩足天人尊  以口嗚足而讚歎  言辭妙巧順法義  世尊是捨依止護  為世盲冥開大明  體眾心行到彼岸  隨所信樂能悅可  今此大王恃王位  貪著色聲香味法  是故不來至佛所  失供養佛不聞法  快哉世尊生大悲  願說無上菩提法  令此大王發道心  堅固不退於佛智  佛踴八十多羅樹  處在虛空告王言  人王汝今至心聽  聞已如法而奉行  五欲無常喻如夢  命喻草木如霜露  王及國邑如幻化  是故智者不足貪  習行欲者無厭足  習欲渴愛更增心  習猶未足而命終  唯得聖智者乃足  汝當善順觀己身  諸陰如幻不堅固  四大其猶如毒蛇  六情無實如空聚  妻子珍寶及王位  臨命終時無隨者  唯戒及施不放逸  今世後世為伴侶  觀我神足力無畏  以諸相好莊嚴身  辭應弟子徒眾等  是故王宜發道心  大王即時聞法已  妻子眷屬皆歡喜  七十六千億眾俱  皆發無上菩提心  皆言我已發道心  誓度一切諸眾生  我等涉行為眾生  成正覺已度脫之   爾時功德莊嚴王從佛聞說如斯等偈。及見神變已。復增益堅固菩提之心。頂禮佛足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及菩薩弟子大眾。受我八萬四千歲請願。以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給侍所須。   爾時世尊及諸大眾。為憐愍王故即便受請。於是功德莊嚴王。知佛受其請已。歡喜踴躍頂禮佛足。遶已便去。時王子師子師子進。及二萬王子捨世王位。於佛法中剃除鬚髮出家修道。勤行精進樂求善法。師子及師子進出家未久。得五神通堅固不退。彼佛知此二人得神通已。加其威神。常為眾生演說妙法。彼二比丘。即於彼三千大千世界。從國至國。從四天下至四天下。施作佛事而為說法。彼二比丘。以如是因緣。化度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堅固不退於無上大乘。爾時功德莊嚴王於八萬四千歲中。以諸樂具供養世尊及大眾已。與一切群臣前後侍從。為聽法故往至佛所。而作是念。我諸子等剃除鬚髮出家修道。常受供養自不行施。亦未見得過人之法。寧可還家捨財佈施修諸功德。如我所種善根耶。爾時普光明王如來即知功德莊嚴王心。告師子進菩薩言。善男子。現汝自在功德神力。大菩薩變現使此大眾普得見聞。迴彼邪心使得正見。為降伏諸魔外道故。爾時師子進菩薩即時入定已。現如是等相。使三千大千世界六變振動。於上虛空中雨種種妙物。所謂諸華香。末香塗香。繒蓋幢幡。作種種天樂。美膳飲食。瓔珞衣服。種種珍寶。皆從空中繽紛而下。雨如此寶。滿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得未曾有皆大喜悅。爾時從地神諸天上至阿迦膩吒天皆歡喜踴躍。唱如是言。此大菩薩。可名虛空藏。所以然者。以從虛空中能雨無量珍寶充足一切。爾時世尊即印可其言名虛空藏。於是功德莊嚴王見師子進。作如是無量神變。心淨踴悅得未曾有。捨憍慢心合掌向佛作如是言。希有世尊。菩薩功德智慧乃能如是。自然而雨無量珍寶。充足一切終無窮盡。世尊。在家者施所益無幾。夫出家者。以神通力施無崖際。在家者施不稱彼意。雖施猶吝以為苦惱。出家者施能適彼意。亦不吝惜不生苦惱。爾時功德莊嚴王即捨王位與子吉意。以真信心剃除鬚髮。於佛法中出家修道。出家已。為增長善法故常勤精進。出家未久修得四禪四無量心及五神通。時吉意王以法治化國無怨者。精進不廢供養世尊。佛復告速辯菩薩。善男子。爾時功德莊嚴王者豈異人乎。莫造斯觀。即拘留孫如來是。爾時師子菩薩者則我身是。爾時師子進菩薩者。即虛空藏菩薩是。善男子。虛空藏菩薩當乎爾時。初於空中雨無量珍寶。以是因緣常名虛空藏。善男子。爾時王子吉意者。今彌勒菩薩是。爾時二萬王子於彼佛法中出家者。今與虛空藏菩薩來此眾中聽法者是。於彼佛法中先出家者。彼王內外眷屬及王子所化眾生。今現在十方行菩薩道。是故速辯菩薩。應常淨戒眾增長本願。以淨戒眾增長本願故。隨欲所作皆能成辦。爾時眾中有諸菩薩。渴仰欲見虛空藏神變之力。虛空藏相貌雲何。   爾時世尊知眾心所念。即告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現汝神變虛空藏相。爾時虛空藏菩薩即入稱一切眾生意三昧。入已以此三昧力故。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妙寶莊嚴堂上虛空中。雨種種妙物。隨眾生所欲盡給足之。所謂須華雨華。須鬘須香。須末香須塗香。須繒蓋幢幡。須種種音樂。須嚴身之具瓔珞衣服。須餚膳飲食。須車乘翼從。須金銀琉璃頗梨車渠馬瑙真珠珊瑚。雨如是等種種珍寶隨意與之。有須法欲法樂法之者。於虛空中隨所樂聞。出眾法音悅可耳根。所謂契經。音合偈經。受記經。偈經。結可經。因緣經。雙句經。本生經。勝處經。方等經。未曾有經。大教敕法。須如是等經者。盡出應之。須譬喻者。須那羅等變音者。須巧言語音者。須種種雜音者。須甚深音者。須方便淺音者。須如是等音者。盡出應之。須聲聞乘度者。出四諦法音應之。須緣覺乘度者。出甚深十二因緣法音應之。須大乘度者。出六波羅蜜不退轉法音應之。又於空中出諸妙偈曰。  說諸法性  如虛空等  今說其門  眾鹹諦聽  如空無高  亦無有下  以無高下  亦無體性  如空無生  亦無有滅  以無生滅  性不敗壞  如空無增  亦無有減  以無增減  同諸法相  如空無明  亦無有闇  以無明闇  心性亦爾  如日照空  亦無有喜  不照不憂  智者學爾  如雨鉾箭  不傷於空  行者修空  亦不可傷  如空水潤  無有喜悅  智者稱利  亦無喜悅  如空毀譽  無有分別  智者毀譽  亦復如是  如動大地  空終不動  智者無依  不動法性  如乾大炭  不燒虛空  知煩惱者  不為所燒  如空常住  無有敗壞  諸法亦爾  常住法界  喻如虛空  受一切色  法界亦爾  受一切法  如空非色  相不可見  心性如是  同空無相  虛空假名  無有形貌  心意識然  亦假名說  如空無邊  終不可取  大人智然  與虛空等  如鳥行空  無有足跡  行菩提然  行不可見  身滅過去  如虛空等  現在諸陰  同虛空相  四大亦然  同如虛空  如三災後  無諸異相  一切眾生  不能滿空  凡夫如是  五欲無滿  若有聖智  知一切法  彼足無求  離婬貪著  如空廣大  無有邊崖  佛法亦爾  無有邊際  知諸法性  是佛法者  彼不依物  亦不捨物  知物非物  住於實際  於物非物  無有二相  以聲明空  空性非聲  無有音聲  是名為空  佛雖說空  終已無說  空性叵說  是故名空  如幻化夢  野馬影響  諸佛說法  皆悉如是  為導眾生  說如是喻  真淨之義  更無譬喻  諸法無相  以相如說  相及無相  法性俱無  空相為相  空亦無相  體此相者  是為菩薩  無滯無礙  無戲無動  無始無終  是為菩薩  不離眾生  非眾生數  如眾生性  是為菩薩  喻如幻師  殺眾幻人  實無死者  所度亦爾  幻與眾生  泥洹佛法  知同一性  無性無相  此大士得  無漏空藏  充足一切  不可窮盡  昔殖眾德  故獲斯藏  不有貯聚  乃能如是  能知諸法  因緣生者  其藏無盡  不可思議  救世大仙  說四無盡  空及道心  眾生佛行  若財是寶  則可貯聚  非寶無寶  是以無盡  究竟空法  已盡無盡  無盡不盡  是謂無盡  知此門者  近於菩提  住此門故  速成菩提   以虛空藏菩薩神力故。於上空中雨如是等妙法及財。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得無量不可思議快樂所願具足。有患苦眾生蒙藥除愈。孤窮眾生得無量珍寶。繫閉眾生得開悟解脫。諸根不具者悉得具足。應被刑戮者。空中雨諸化人而代受之。親愛久別悉得歡會。被憂煎眾生悉得無憂。墮三塗眾生。蒙光觸身除一切苦身心快樂。爾時此三千大千世界中眾生各各飲食遊戲。五欲具足共相娛樂。或有行施作諸功德。一切眾生成就如是等樂。各作是言。乃有此大士能施世樂。此虛空藏菩薩出世故。能施世間甘露。乃能常勤為與一切眾生樂無疲惓也。虛空藏菩薩現如是等神變。悅可一切眾生性。示現菩薩神力。以財施法施攝眾生故。令無量阿僧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令無量菩薩得無生法忍。復令無量阿僧祇不可說不可說諸菩薩發勤精進故。得成就諸三昧門陀羅尼門。得遊戲神通門。爾時生疑菩薩作是念。此不可思議未曾有也。虛空藏菩薩但於娑婆世界。示現種種神足也。亦於他方世界現種種神足也。爾時虛空藏菩薩知生疑菩薩心所念。即放身光。以此光明力故普照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爾時生疑菩薩及餘菩薩。皆見虛空藏以神變力。於十方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世界。應化眾生亦如此娑婆世界等無有異。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為。生疑菩薩見如是神變已。疑網即除。合掌禮虛空藏菩薩而作是言。希有大士。乃能安此無盡之藏在虛空中。普雨充足無量世界而猶不盡。大士有安此藏在於空中其已久如。虛空藏言。善男子。自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來。常有此藏在於空中。生疑菩薩又問。大士。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來幾時。虛空藏答言。世尊當知。汝可問之。生疑菩薩即白佛言。世尊。虛空藏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來為經幾時。唯願說之除我等疑。佛告生疑菩薩言。善男子。此事久遠甚深難知。若當說之令諸天人皆生疑惑不信佛語。以不信故得無量罪。生疑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若有久殖善根者必當信受。佛告生疑菩薩。善男子。汝已慇懃欲聞。豈得不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為堅固善根久殖德本者生喜悅故。善男子。喻如一恆河沙數等諸恆河沙。以此諸恆河沙一沙為一佛土。末爾所佛土盡為微塵聚著一處。有一長壽之人於此塵聚中。百劫乃取一塵盡此塵數。欲知虛空藏菩薩發心已來劫數。復過於此。非算數所知。善男子。當以此比知虛空藏發心久近。善男子。乃往過去過恆河沙數等諸恆河沙。以此諸恆河沙一沙為一佛土。末爾所佛土盡為微塵。復過是數百千萬劫。爾時有佛。號曰淨一切願威德勝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世界名曰現無量諸佛剎土。劫名眾寶莊嚴。彼世界。何故名曰現無量諸佛剎土。善男子。以彼剎土真淨故。能現十方諸佛剎土。喻如無翳淨月現於清水。善男子。以是因緣故。十方無量阿僧祇諸佛剎土。及彼諸佛並師子座。眾生所作皆現彼國。是故彼世界名為現無量剎土。彼世界與百億三千大千世界等。廣博嚴淨豐樂安隱天人熾盛。地平如掌無有丘陵堆阜穢惡不淨。多諸珍寶。間錯而成端嚴可樂。懸諸繒綵幢幡華蓋莊嚴。燒栴檀沈水眾妙雜香。以雜色劫波育張施其上眾寶妙華以布其地。在在處處。生寶華樹果樹衣樹瓔珞樹伎樂樹寶器樹香樹燈樹藥樹等。普以莊嚴。以界八道平正分明。真珠瓔珞寶網莊嚴。觀者無厭彼世界中不假日月光明。以諸燈樹及摩尼樹。而以照明無有晝夜。唯以寶華開合知有時節。彼世中眾生。無盲瞎僂躄痤短跛蹇形體。不具顏貌醜惡污面睞眼。無有如是等醜惡眾生。一切眾生皆成就三十二相。莊嚴其身。彼世界中乃無三塗八難諸惡名字。亦不聞外道異學音聲。彼世界眾生皆必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聲聞辟支佛名。彼佛純說諸菩薩乘。彼世界中無女人及胎產者。一切眾生結加趺坐自然化生。無老病名盡彼壽命。命終之後。生餘清淨佛土。或還生本土。善男子。彼土成就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我若一劫若減一劫。說彼功德終不能盡。善男子。爾時現無量諸佛剎土中有一轉輪聖王。名曰眾天灌頂。典領三千大千世界。於諸佛所久殖德本。利根慧猛威德成就。灌頂聖王有三萬六千子。皆於蓮華中化生。皆於過去諸佛所久殖善根爾時淨一切願威德勝王如來。與諸天世人大眾恭敬圍繞。遊於眾天灌頂聖王住處。諸菩薩眾無量無數。非算師及算師弟子所能算知。彼佛壽命百千劫。劫數長短如此賢劫。彼世界眾生。經爾所劫謂如一劫。爾時眾天灌頂聖王請淨一切願威德勝王如來及菩薩僧。四十中劫劫數長短。如此中劫供養適意。餚膳飲食。衣服臥具。房舍臺觀。園林浴池。如是等種種所須之物。而以供養。爾時眾天灌頂聖王為供養佛故。莊嚴一小千世界以為妙堂。純以琉璃寶莊嚴其地。周匝垣牆眾寶合成。以赤栴檀及憂陀羅婆羅栴檀為柱。以車□□槂□覬□□□玲□□□大□吝騎□□覈□□濾□□□楰□□量□E馘滋逆□覭□□□□襤秜鴃慼撕ㄟ鞢撳M□□□□礸□□送□飀□□□□楏□騖饃禖□椸□□□妗□□詣率□□楦□□□□¥愧□□§辦邧□□□‥□□□婈p□□譥□踥□耙□|□□儈□葷□□□¥踤□耙臦肥巢□j□□丑潠U□|漧辦邐邦逤□□ョ慼撩瘁蝖慼摯j恁嬈□□□譥□|漦□U旅□□□□艨□f剝□苤慼潠U□¥□潤耨□§嶢鎧辦祤蜀□□譥V□□□□□□晦□|漦邧□□□‥□哄慼慼情慼慼慾Jh飼□連□   爾時世尊知彼聖王功德淳淑堪任有用。於時世尊及眾天灌頂轉輪聖王等。七日七夜都無食想。處師子座身不傾動說大乘經。名攝菩薩淨行不退轉輪方便。世尊說如是法。為欲令盡受持不忘失故。灌頂聖王於七日七夜心不分散。從佛聞法歡喜踴躍。其心悅豫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右繞七匝。繞七匝已右膝著地。合掌向佛深心淳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即說偈言。  我發無上心  請召諸群生  無救者作救  冥世開大明  非為一法行  非為供一佛  非為一眾生  願度無餘故  生老病死苦  眾惱所逼者  一切莫憂懼  我誓要當度  欲瞋癡慢覆  失道造諸惡  正斷邪惡業  導至無畏城  墮三塗眾生  難處受眾苦  強志莫憂懼  我生施無畏  無明癡所翳  不識解脫門  我為然法炬  得明至涅槃  為四流所漂  沈溺不得邊  為造勝法船  令度諸有流  處生死飢饉  食先甘業盡  我為作導師  當令至安樂   佛告生疑菩薩言。善男子。爾時灌頂聖王說此偈已。彼佛世界即六變振動光明遍照。於時聖王發道心已。即得菩薩三昧名曰不退菩提心。以得此三昧力故。常得見諸佛無礙。乃至夢中一切煩惱不為作患。自是已後其心不與嫉妒共俱。不與破戒俱。不與瞋恚俱。不與懈怠俱。不與散亂俱。其心不與愚癡等俱。彼灌頂聖王。盡其形壽常給侍世尊左右。為聞法故。又常教化三萬六千子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亦復教化餘無量無邊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爾時眾天灌頂轉輪聖王者。豈異人乎。莫造斯觀。即今虛空藏菩薩是也。爾時彼諸王子及諸大眾。教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我今即見在此會中大力精進大智慧諸菩薩摩訶薩聽法者是也。善男子。虛空藏菩薩發心已來。經如是無量阿僧祇劫行菩薩道。此虛空藏菩薩從發心已來。未曾失菩提心未曾胎產。常值諸佛聽法供養眾僧。於諸佛所受持正法。攝法為首未曾失念。能善分別成就遍行。初發心已得甚深難解菩薩初地能行諸施。成就大悲得無戲論。無有厭惓發勤精進。學一切諸論知一切世法。成就慚愧得堅固念力。此菩薩住於初地。於無量阿僧祇不可稱不可量不可思議不可說不可說諸劫。能淨淳至具足行檀波羅蜜。於諸眾生常行大慈。勤修攝法一切波羅蜜及諸助道法。成就欲進不放逸等。皆隨順檀波羅蜜。是菩薩住於初地。常勤給侍供養諸佛。勤求方便教化眾生。淨佛國土住於初地。得入一切地智慧光明而不過初地。然後乃成就無量功德智慧資糧。得如來力持不退神通已。離諸地障礙。而從初地入菩薩第二地。住無量阿僧祇劫淨於二地。修屍羅波羅蜜乃至十地。為一一眾生所經劫數亦復如是。於一一地中過無量阿僧祇劫成就菩薩行。為諸眾生現作佛事。而不捨菩薩所行。善男子。少有菩薩能行如是甚深不思議殊勝不散亂淳至勤修進行。如此虛空藏菩薩所行成就者。爾時生疑菩薩問虛空藏菩薩言。希有善男子。乃能如是發弘誓願。於此大乘久住生死無疲惓耶。虛空藏答言。善男子。此大地運載諸山河石壁樹木叢林一切藥草百穀苗稼及諸眾生有疲惓不。答言。不也大士。虛空藏言。善男子。諸菩薩心亦如大地。淳至成就故行菩薩行無有疲惓亦復如是。虛空藏復言。善男子。如此大地住於水上。此水持地無有疲惓。諸菩薩心亦如大水。以大悲力故教化眾生無有疲惓亦復如是。虛空藏復言。善男子。如此大水住於風上。此風持水無有疲惓。諸菩薩心亦如大風。以大方便力故淨佛世界無有疲惓亦復如是。虛空藏復言。善男子。喻如大風住於空上無所依止。此空持風無所障礙無有疲惓。諸菩薩心亦如風空。以般若波羅蜜力故集一切佛法無有懈廢疲惓亦復如是。所以者何。菩薩知一切法相。所以成就無生質。無作者無受者。因緣合成故而有所作。所作諸法亦無有實。本際空故本際離故實無成就。自性空故無生無滅。知一切諸法性相如。是故不見有法可生疲厭及疲厭者。所以者何。菩薩知一切法無二故。知生死性與涅槃性等。知涅槃性與一切法性等。知一切法性與無性等故。亦不恃不著。知一切諸法過去際未來際無自性。以定力故。誓願力故。不起於定而能現一切所作。   爾時生疑菩薩問虛空藏菩薩言。唯願大士說諸菩薩三昧行業。何謂三昧。何謂行三昧業者。虛空藏菩薩答生疑菩薩言。善男子。有八萬四千種諸三昧門。此諸三昧門能總攝一切諸餘三昧。何等是八萬四千三昧門。善男子。菩薩有三昧名曰不忘菩提心。能成就不散亂行。有三昧名曰降伏。能淨淳至。有三昧名曰不顯行。能究竟成就不退所作。有三昧名曰不依。能增進成就畢竟。有三昧名曰無垢。能成就白心。有三昧名曰照耀。能開示善法。有三昧名曰真淨。能迴一切魔行。有三昧名曰踴出。終不為外道諸論之所降伏。有三昧名曰捨離。能調伏一切諸煩惱結。有三昧名迴伏。能令一切入真實道。有三昧名曰轉進。能離聲聞辟支佛地。有三昧名曰樂遊。能不厭生死。有三昧名曰趣向。能從一地至一地故。有三昧名曰怡懌。能成就悅可大眾故。有三昧名無礙光。能於一切眾生成就等心。有三昧名曰知所作。能順一切所作不逆故。有三昧名曰師子相。能成就大眾無所畏。有三昧名曰心勇。能降伏四魔。有三昧名曰蓮華莊嚴。能成就不染世法。有三昧名曰光莊嚴。能普照諸佛世界。有三昧名曰清涼。能斷離憎愛故。有三昧名曰幢相。能成就一切佛法光明故。有三昧名曰炬王。能成就大智慧光明。有三昧名曰日光。能成就斷除無明闇冥。有三昧名曰集德。能成就辭辯無盡。有三昧名曰那羅延。能成就金剛身。有三昧名曰堅固。能成就不掉動心。有三昧名曰彌樓幢。能成就不見頂相。有三昧名曰堅自在。能成就度本願。有三昧名曰金剛士。能成就不退諸通。有三昧名曰金剛場。能成就昇於道場。有三昧名曰喻如金剛。善能鑑徹一切諸法。有三昧名曰行王。能觀一切眾生心行。有三昧名曰慧王。能成就勝智。知諸根滿足未滿足者。有三昧名曰隨類。能成就隨眾生性而為說法。有三昧名曰修一切諸身。能成就法身。有三昧名曰不眴。能得成就無礙見見諸如來。有三昧名曰無諍。能得分別一切因緣。有三昧名曰無垢輪。能得成就轉妙法輪。有三昧名曰電光。能得覺諸法因緣。有三昧名曰善分別。能知諸界盡同一界。有三昧名曰莊嚴王。能得成就相好。有三昧名曰隨解王。能以一音報於一切。有三昧名曰不分別法界。能知一切三昧同一三昧。有三昧名曰堅固。能得不退於諸法性。有三昧名曰不可壞。能知諸法同於法性。有三昧名曰無終。能知本際非際。有三昧名曰無作。能成就如如無有變易。有三昧名曰無動。能知諸法平等如虛空。有三昧名曰淨住。能得成就諸波羅蜜。有三昧名曰善攝。能成就四攝法。有三昧名曰等行。能得成就四梵行。有三昧名曰無礙觀。能得成就諸助道法。有三昧名曰海印。能得總持諸佛所說。有三昧名曰空。能斷一切諸見。有三昧名曰無相。能斷一切諸覺。有三昧名曰無願。能得淨成就一切諸願。有三昧名曰決了。能得成就無生法忍。有三昧名曰不脫。能得成就不失所聞法。有三昧名曰無翳。能以善說悅可眾生。有三昧名曰得豐。能得成就寶手。有三昧名曰法雲。能雨一切法門。有三昧名曰寶莊嚴。能得成就不斷三寶勝種。有三昧名曰無比。能成就智所作業。有三昧名曰虛空門。能得離一切障礙。有三昧名曰智印。能得遍知一切諸法。有三昧名曰見現在諸佛。能得成就諸如來功德。有三昧名曰選擇寂靜如意。能得成就離於本際。有三昧名曰分別一相法門。能得成就於未來世說一相法門。有三昧名曰了知一切法平等性。能得成就解了一切經書。有三昧名曰集諸功德。能得潤益一切眾生。有三昧名曰遊戲神通。能得成就不思議解脫。有三昧名曰自覺。能入如來祕密之藏。有三昧名曰首楞嚴。能於菩薩地中乃至示大涅槃。有三昧名曰遍至。能得成就在在現生。有三昧名曰灌頂王。能得成就菩薩所行無餘。有三昧名曰無勝。能得成就如來十力。有三昧名曰無盡。能得成就四無所畏。有三昧名曰無等。能得成就佛不共法。有三昧名曰願王。能得成就諸所聞法。自利利彼功不唐捐。有三昧名曰善入無垢印。能現前覺了一切佛法。有三昧名曰善知覺。能得成就薩婆若智無有遺餘。有三昧名曰盡無邊。能得成就一切佛事受行無餘。善男子。此謂八萬四千三昧門。以此等為首。菩薩坐道場時。便得八萬四千諸三昧門。一一三昧。以無量阿僧祇百千萬億三昧以為眷屬。善男子。是諸三昧能知八萬四千種眾生諸所行法。以能顯現八萬四千法聚。善男子。是為略說諸菩薩行。及諸佛法藏少分。而諸菩薩行無量無邊。諸佛法藏不可思議。   爾時虛空藏菩薩說是法時。有萬六千菩薩得柔順忍無量三昧而現在前。復有八萬四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世尊讚虛空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說是諸三昧法門。善說如來勝智。如汝自身證行此法不從他得。爾時生疑菩薩合掌白虛空藏言。希有大士。乃能成就如是不可思議功德。不從他聞。而能入於如來勝智行處。我亦願樂欲令一切眾生得此不可思議法如來行處。爾時大德舍利弗問生疑菩薩言。善男子。誰為汝作此生疑名也。生疑菩薩答舍利弗言。菩提心為我作此生疑名。所以然者。若不發菩提心。於佛法中終不生疑。其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其人於一切佛法則生疑惑。為欲現知明瞭一切佛法故。譬如灌頂剎利王最大太子成就王相。應作國主次父之後應紹王位。是故其子每常諮問治國之法。我當雲何監領國事。大德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畢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次如來後亦應紹繼無上法王尊位。亦常思惟諮問一切智相應之法。我等應當雲何持無上法王法也。是故亦於一切佛法每常生疑。大德舍利弗。當知以此因緣由菩提心故立此生疑名也。生疑菩薩復語舍利弗言。大德。我從昔來不憶值諸佛菩薩及善知識。未曾不問諸佛妙法。是故我真名生疑也。◎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七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虛空藏菩薩品第八之四   爾時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諸佛行處不可思議。菩薩所應行法亦復無量。是故此行不可以少誓莊嚴。不可以少言說。不可以小乘道而得成就。快哉世尊。唯願說諸菩薩大誓莊嚴及道莊嚴。菩薩以大誓莊嚴及道莊嚴故。能乘大乘行真實最上出世間道。為當得出世無上大乘。成就一切自然大智。雖未成一切智。能作佛事利益一切。佛告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諸菩薩大誓莊嚴乘莊嚴道莊嚴。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佛言。善男子。菩薩有二十莊嚴法以自莊嚴。自莊嚴已能乘大乘。何等為二十。善男子。若有菩薩畢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一切眾生生最勝大悲。生利益眾生心。利益眾生心已。便能莊嚴無上大誓。何謂大誓莊嚴。為度未度者大誓莊嚴。乘大船舫故。為解未解者大誓莊嚴。脫虛妄顛倒故。為安未安者大誓莊嚴。安止無畏道故。為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大誓莊嚴。捨五陰重擔故。為常勤給足眾生大誓莊嚴。精進不懈怠故。為不捨無量生死大誓莊嚴。不疲厭故。為悅可一切諸佛大誓莊嚴。現前供養恭敬故。為受持一切佛法大誓莊嚴。不斷三寶種故。為受持一切所聞不忘大誓莊嚴。得陀羅尼故。為善說法悅可一切眾生大誓莊嚴。得辯才故為集無量。功德資糧大誓莊嚴。成就相好故。為悅可一切善知識大誓莊嚴。堅固所行故。為遮馳散心大誓莊嚴。生諸禪解脫三昧故。為在阿練若處捨離身命大誓莊嚴。得六通故。為欲大師子吼無所畏懼大誓莊嚴。現前得無我法故。為欲至一切世界大誓莊嚴。欲知一切諸法如幻如夢如影故。為普照嚴飾一切世界大誓莊嚴。淨戒眾受持成就力故。為成就如來十力大誓莊嚴。滿足諸波羅蜜故。為得四無所畏大誓莊嚴。如所說行故。為盡得十八不共法大誓莊嚴。如所聞菩薩地法不戲論故。善男子。是為諸菩薩二十大誓莊嚴。以此莊嚴力故能乘於大乘。菩薩以此自莊嚴力故。斷三惡趣因緣。是名莊嚴。具足善為諸佛所護持。是名莊嚴。隨所欲至便得往生。是名莊嚴。捨一切胞胎能化生諸佛前。是名莊嚴。能行無諍身口意業。是名莊嚴。住不放逸行為諸天世人之所恭敬。是名莊嚴。善通達三脫門而不證實際。是名莊嚴。一切無我法皆現在前而猶不捨大誓莊嚴。是名莊嚴。是為菩薩具足大誓莊嚴。雲何雲為莊嚴菩薩乘。善男子。乘者謂無量也。無邊崖故。普遍一切喻如虛空。廣大容受一切眾生故。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是故名大乘。復次乘者。以正住四攝法為輪。以真淨十善業為輻。以淨功德資糧為轂。以堅固淳至畢竟為□轄釘鑷。以善成就諸禪解脫三昧為轅。以四無量心為善調。以善知識為御。以知時非時為發動。以無常苦空無我之音為驅策。以七覺寶繩為鞦紖。以淨五根為索帶。以弘普端直大悲為旒幢。以四正勤為網。以四念處為安詳。以四神足為速進。以勝五力為鑒陣。以八聖道為直進。於一切眾生無障礙慧明以為軒。以無住六波羅蜜迴向薩婆若。以無等四諦度到彼岸。是為大乘。此乘諸佛所受。聲聞辟支佛所觀。一切菩薩所乘。釋梵護世所應敬禮。一切眾生所應供養。一切智者所應讚歎。一切世間所應歸趣。一切怨憎不能輕毀。一切諸魔不能破壞。一切外道不能測量。一切世智不能與競。此乘殊勝無能遏者。一切賢聖之所守護。此乘隨願能至一切佛界故。此乘普照能放縵網光明故。此乘有大名稱能出法門故。此乘強志不退還故。此乘堅牢不懈緩故。此乘正住不傾動故。此乘眾事備具。能滿一切所願故。善男子。是名大乘諸大誓莊嚴。菩薩乘此乘。乘此乘已能從一地至於一地。是其莊嚴。能捨諸地過患是其莊嚴。能捨諸魔業是其莊嚴。能化度眾生是其莊嚴。能淨佛世界是其莊嚴。能現菩薩神變是其莊嚴。能度生死大飢饉是其莊嚴。能入如來行處是其莊嚴。善男子。雲何菩薩莊嚴道。善男子。菩薩大誓莊嚴及乘大乘。已捨一切邪道。捨一切邪道已趣於真實正道到薩婆若。何謂正道耶。所謂不捨善法故行於大欲。不退菩提道故勤修精進。善根不失故行不放逸。不動淳至不沒於所作。必能究竟仰攀上法。求功德資糧無有滿足。求智慧資糧終不廢捨。是為菩薩正道。復次善男子。菩薩道者。所謂四禪。四無量心。四空定。五神通。三福業。三學。六應敬。六念。四攝法。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三解脫門。知陰方便。知界方便。知入方便。知諦方便。知因緣方便。是名為道。菩薩得成就此道方便。皆能隨順入六波羅蜜道。所以然者。以菩薩六波羅蜜道不與一切聲聞辟支佛共故。此道一切諸佛皆所稱歎。從諸如來口出成就方便。菩薩能知一切法實性者。能住出世間六波羅蜜聖道。雲何為住。善男子。若有菩薩。成就自然慧方便而求菩提。於此五受陰中為如實覺故求於菩提。是菩薩知色無常而行佈施。知色苦知色無我。知色鈍知色無智。知色如幻。知色如水中月。知色如夢知色如影。知色如響。知色如旋火輪。知色無我知色無眾生。知色無命知色無人。知色無主知色無養。知色空知色無相知色無願。知色無作。知色無生知色無起。知色無出知色無形。知色寂靜知色離。知色無終知色無成。知色與虛空等。知色如涅槃性而行佈施。菩薩如是行施時。以施離故知色亦離。以色離故知施亦離。以色施離故知願亦離。以願離故知色施亦離。以色施願離故知菩提亦離。以菩提離故知色施願離。而知一切法同菩提性。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檀波羅蜜。受想行亦如是。知識無常應行佈施。知識苦知識無我。知識鈍知識無智。知識如幻知識如野馬。知識如水中月。知識如夢知識如影。知識如響知識如旋火輪。知識無我知識無眾生。知識無命知識無人。知識無主知識無養。知識如空知識無相知識無願。知識無作。知識無生知識無起。知識無出知識無形。知識寂靜知識離。知識無終知識無成就。知識與虛空等。知識如涅槃性而行佈施。菩薩如是行佈施時。以施離故知識亦離。以識離故知施亦離。以識施離故知願亦離。以願離故知識施亦離。以識施願離故知菩提亦離。以菩提離故知識施願離。而知一切法同菩提性。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檀波羅蜜。復次善男子。菩薩知色無常而護於戒。乃至知色如涅槃性而護於戒。知受想行亦如是。知識無常而護於戒。乃至知識如涅槃性而護於戒。以戒離故知識亦離。知戒離故乃至於識亦離。乃至知一切法同菩提性。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屍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亦如是。知色無常而行於慧。乃至知色如涅槃性而行於慧。知受想行無常而行於慧。乃至知識如涅槃性而行於慧。以慧平等故知識平等。以識平等故知慧平等。以慧識平等故知願平等。以願平等故知慧識平等。知慧識願平等故知菩提平等。以菩提平等故知慧識願平等。即知一切法同菩提性。善男子。是為出世間般若波羅蜜。是為菩薩出世間波羅蜜道。悉能攝取一切諸道。當知一切諸道皆入在中。何故名之為出世間耶。善男子。五受陰名為世間。菩薩善分別五陰。觀是無常乃至如涅槃性。已知此道中無有世間及世間法。知此道是無漏是出世間無所繫著。是名出世間。善男子。是名菩薩道。復次道者。所謂如實求一切諸法。分別選擇不見一切諸法。相續積聚無二無別。是故名道。而此道者無有憎愛。無憎愛故名為平等。離思惟觀察餘乘故名為廣大。去離諂故名為端直。去離曲心故名為無姦。斷除諸蓋故名無繫滯。去離欲瞋恚害覺故名無塵垢。不愛色聲香味觸故名為安樂。去離諸魔事故名為清涼。去離煩惱眾賊故名為無畏。能到涅槃故名為出要。成就靜定故名清涼水。慧善解故名為常明。善修慈故名為涼樂。不捨大悲故名進無厭。常行喜故名為悅豫。成就捨故名無過失。順攝法故名為大富。成就施食波羅蜜力故。得薩婆若智辯。諸佛善護持故名過四魔行法。不捨本願故名進無滯礙。渡一切煩惱流故名無有上。一切世間無能降伏故名無詶對。善男子。此道成就如是等及諸餘無量功德。一切大士乘此道故能往來教化無量眾生。是為莊嚴。無諸煩惱現入煩惱。是其莊嚴。觀於生死而不證實際。到空無相無作門。而能教化行諸見諸相諸願眾生。是其莊嚴。現入聲聞辟支佛涅槃而不捨生死。是其莊嚴。現諸趣受生而不動於法性。現說一切言教而不動於無言。是其莊嚴。能現一切佛事而不捨菩薩行。是其莊嚴。善男子。是為菩薩大誓莊嚴大乘莊嚴道莊嚴。菩薩以大誓莊嚴自莊嚴故。能乘大乘順出世間聖道。未得薩婆若為眾生故能作佛事。◎   爾時眾中有菩薩名曰寶德。問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汝已修此出世間聖道耶。虛空藏答言已修。寶德言。雲何修。虛空藏答言。如得清淨道如是修。寶德問言。雲何為清淨道。虛空藏答言。善男子。我淨故道淨。寶德問言。雲何為我淨。虛空藏答言。如世淨。寶德問言。雲何世淨。虛空藏答言。善男子。色過去際淨。所以然者。以色本際無來故。色未來際亦淨。所以然者。以色未來際無去故。色現在際亦淨。所以然者。以現在色無住故。善男子。是為世淨。受想行識過去際淨。所以然者。以識本際無來故。識未來際亦淨。所以然者。以識未來際無去故。識現在際亦淨。所以然者。以識現在際無住故。善男子。是為世淨。善男子。以世中世淨故則我淨。以我淨故是名道淨。寶德言。善男子。如是淨道能何所為。虛空藏答言。能作大智慧光明。以此慧明力故。能知一切法過去未來際。寶德復問言。何謂過去未來法際。虛空藏答言。一切法於過去際無生。於未來際無滅。是名知過去未來際。寶德復問。若見過去未來際者。為何所見。虛空藏答言。見二俱離。寶德復問。何謂二俱離。虛空藏答言。離斷常者。善男子。若有見法生及著法者。則是斷常見。所以然者。由有生故則有滅。有生滅故則有斷常之見。若不見有法從自性他性生者則見因緣。若見因緣則見法。若見法者則見如來。若見如來者則見如。若見如者則不滯於斷亦不執於常。若不常不斷者即無生無滅。寶德復問。善男子。若無生無滅。雲何有名數。虛空藏答言。假言說故名之法耳。善男子。猶如有空故。有色差別名。所謂青黃赤白色。紫色頗梨色。琉璃色。粗色細色。長色短色。方色圓色。虛空不為如是等法所染。然一切色自性亦空。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同虛空性。但假言說有名數耳。所謂善法不善法。世間法出世間法。應作法不應作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而菩薩亦不作一切非福行。所作福行皆是虛誑。非真不堅固。是菩薩知一切行非行。平等捨離一切相。成就般若波羅蜜力故。迴向菩提而亦不見菩提有增有減。不於色中求菩提。亦不於受想行識中求菩提。菩薩以無求故。住於清淨戒眾。修無願解脫門。滿足一切諸願。知生死性同涅槃性。雖入究竟涅槃為斷除眾生虛妄顛倒故行菩薩行。亦無行法可行。善男子。如是菩薩入於涅槃行菩薩行。善男子。凡有所作皆是生死。無有所作是名涅槃。菩薩所行是無所作。是故菩薩名入涅槃行菩薩行。善男子。凡有染著樔窟妄想戲論取相。是名生死。涅槃者無染著樔窟妄想戲論取相。是名涅槃。菩薩以修無樂著樔窟妄想戲論取相。行菩薩行。是名菩薩入於涅槃行菩薩行。當說此法時有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   爾時世尊讚虛空藏菩薩言。善哉善哉賢士。快說法性稱菩薩行真實不異。虛空藏白佛言。世尊。此是如來快也。所以者何。由世尊慧明故。我等得斯辯分。世尊。喻如日光照閻浮提。由日威德力故。有眼之者得見色像作諸事業。由於如來大智力故。照一切眾生及諸世界亦復如是。諸法實性不可言說。諸言說性與虛空等。是故諸法不可得數。凡有數法則有限量。凡有限量則是有為。凡有有為則可知可斷可修。凡是可知可斷可修則有得有證有名數法。思惟籌量分別。不見有法可知可斷可修可證可得故。即無有得。所以然者。以一切法無生故。能如是正見諸法。於諸法中不生愛染。以無愛染故則無有著。以無著故則無近。以無近故則無受無取。何謂無受無取。謂色若常若無常無受無取。受想行識。若常若無常無受無取。色若苦若樂。若有我若無我。若淨若不淨無受無取。受想行識若苦若樂若有我若無我無受無取。色若空若非空。無受無取。受想行識若空若非空。無受無取。色若離若非離。無受無取。受想行識若離若非離。無受無取。菩薩以無受無取故。得諸法無受三昧。住是三昧已。諸佛世尊以無上心通授是菩薩記。是菩薩雖入涅槃見一切眾生究竟同涅槃性。為教化眾生故。不捨大誓莊嚴及菩薩大悲。雲何菩薩入於涅槃行菩薩行。善男子。凡有所作名為生死。凡無所作名為涅槃。菩薩以正智慧。見一切諸行離相。菩薩以法明眼明瞭見故。能說如來智明。   爾時寶德菩薩問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汝何為自隱己智言儘是如來力耶。虛空藏答寶德言。善男子。如來豈不說隱善顯惡也。善男子。我還問汝隨意答我。善男子。於汝意雲何。若無阿那婆達多龍王時。阿耨大池能出四河。使諸眾生得受用不。寶德答言。不也。虛空藏言。善男子。若無如來則無法律。菩薩無由得成大智之海。亦不能利益一切眾生。以如來出世故則有法律。諸菩薩得成大智之海。亦能度化一切眾生。善男子。是故當知一切菩薩所得辯說。能以利益眾生。皆是如來神力。寶德復問。善男子。諸如來辯。可得轉至菩薩心不。虛空藏答言。不也。寶德言。雲何由如來力故得辯說也。虛空藏答言。善男子。喻如巧種果樹。因緣和合便得果實。然樹非即果。果不離樹。善男子。如來所說法。菩薩於此法中善順行故。便生大智明辯。因佛說得亦無有轉。寶德言。希有善男子。因緣生法如是甚深難測。虛空藏言。善男子。一切諸法究竟無生。寶德言。善男子。諸法謂從緣生。虛空藏言。善男子。生已生也。未生生也。寶德言。善男子。生已不生。未生亦不生。虛空藏言。善男子。是故無生。寶德言。善男子。緣中有因耶。虛空藏答言。無也。寶德言。因中有緣耶。虛空藏答言。無也。寶德言。於汝意雲何。若因若緣自實有性耶。虛空藏言。無也。寶德言。善男子。於汝意雲何。諸法無因緣生耶。虛空藏答言。不也。善男子。是故一切法無自性無生無起無出。是以緣不生因。因不生緣。自性不生自性。他性亦不生他性。自性不生他性。他性不生自性。是故說一切法自性無生。所以者何。以如無生無滅。法性實際亦無生無滅。如如法性實際。如來所覺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生無滅。寶德言。善男子。如來亦不出世也。虛空藏答言。此不應說也。所以者何。如來於一切法。盡不可說不可言出。不得言不出。若有人問言。如來出世耶。不出世耶。智者為不謗如來故應置不答。寶德問言。雲何應置。虛空藏言。如法性住。應如是置。寶德言。雲何法性住。虛空藏答言。如虛空性住。住無所住。法性亦如是住。如法性眾生性亦爾。如眾生性一切法亦爾。如一切法如來亦如是住。住無所住。無住處故無住無不住。是故不得言生。不得言滅。寶德言。善男子。如來出世事。甚深甚深。虛空藏答言。善男子。若能如實解了緣生法者。名為佛出世。寶德言。善男子。誰當解此說也。虛空藏答言。若於一切法中不得增減者。寶德問言。何謂為增。虛空藏答言。增者所謂增上句。謂於無中妄生增上。無增上句者是平等句。無等句無文字句。無句無教句。無教之中。無句無增上。亦無心意識。以是故非句。喻如空中鳥跡究竟已無。當無而言鳥跡。於一切法中無有字句亦復如是。無句而假名為句。如無跡假名為跡。如來出世亦無有出。假名為出亦復如是。是故智者不應取著。以無取著故假名為出。而常依無出。所以者何。以無生是一切諸法實性故。無生者則無所有。是故名一切法無所有性。無所有性無有住處。無住處故是無住際。一切諸法及無住際。即是實際實際即是一切法際。是故言一切法與實際等。言實際者是三場分斷際。不可壞際。不斷不常際如實際。三世等際。以如是等際等一切法際。所以者何。實際及我際無二無別。實際及眾生壽命養育人際。無二無別。實際及我見際無二無別。於我見中無有實際。能如是如實知者則無有二十種我見。所以者何。以實際中無一無多故。實際與平等等。無來無去無盡無減。實際究竟空故。是故言一切法是無盡門無盡際。涅槃者無盡。所謂空故無性故。如涅槃無盡無不盡。一切法亦復如是。以是故言一切法與涅槃等。諸法無等無不等無儔匹故。喻如虛空無有儔匹。一切諸法亦復如是。若見有詶匹。言有涅槃者。已言有涅槃。便求涅槃則與賢聖相違。已言有涅槃故。便言此應知此應斷此應證此應修此應生此應滅。如是行不具者。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則不識不解。不知不見。不識不解一切法故。則著於文字。於諸法中妄生諍競。生諍競者於佛法中則為可愍。所以然者。如來說言。沙門之法不應諍競。   爾時大德阿難白佛言。希有世尊。此賢士才辯乃能如是甚深明瞭難解難測也。於一切法不從他受。如身自證能如是說。虛空藏菩薩即謂阿難言。大德。我已自身證知。是故如所證知能如是說。何以故。我身即是虛空。以虛空證知一切法。為虛空印所印。大德阿難。凡諸菩薩修身善解身相者。能以此身作諸佛事。現種種色像。而亦不退於真法身。亦復不離結業生身。又復不過於平等性。現變化身悉得自在。於一切佛國普能示現。終已不隱應化之身。如是行者皆可名之為身證行。阿難問言。善男子。汝於法頗有證耶。虛空藏答言。大德阿難。我不見法離於身身離於法。阿難言。善男子。汝若身證者汝得阿羅漢果耶。虛空藏言。大德。無得不得無所得故。於一切法無惱行故。離貪慾瞋恚愚癡故。是謂阿羅漢。阿難言。善男子。汝何時當般涅槃耶。虛空藏言。大德。阿羅漢者無般涅槃。知一切法究竟是涅槃亦無涅槃相。凡愚之人有如是分別戲論行。言此是生死此是涅槃。阿羅漢者無是戲論也。大德阿難言。善男子。如我解汝所說義。夫菩薩者。不應言是凡夫。亦不應言是學。不應言是無學。去離二相故。虛空藏言。大德阿難。善哉善哉。以非凡夫非學非無學故。在在處處皆能示現。於一切處亦不取著。   爾時五百大聲聞。各以己身所著憂多羅繒奉上虛空藏。奉上衣已。一時同聲說如是言。其有眾生深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快得善利。於如是大智法藏中不墮其外。所上之衣即便不現。彼諸聲聞問虛空藏言。衣何所至也。虛空藏答言。入我藏中。又言。如來知之汝等可問。爾時諸聲聞即白佛言。世尊。衣何所至也。佛告諸比丘。東方去此過無量阿僧祇諸佛剎土。有世界名曰袈裟幢。其界有佛號曰山王如來。虛空藏已遣此衣至彼世界。諸聲聞即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遣衣至彼耶。佛言。欲以此衣於彼世界施作佛事。虛空藏菩薩於此所說。如虛空藏等三昧印法門。此三昧於彼衣中當演其義音。彼世界無量阿僧祇諸菩薩。聞此法故當得無生法忍。諸比丘當知。菩薩作如是種種方便利益眾生。說此法時於上虛空中雨無量金色華。以此諸花遍覆妙寶莊嚴堂。於諸花中出如是法音。其有眾生信此虛空藏所說法。善順思惟分別其義者。皆當為不退轉印所印。畢定得至無上道場。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是何瑞應乃雨此花。出如是妙音安慰眾生。佛告阿難。有梵天名曰光明莊嚴。從梵天上與六十八百千梵眾俱欲來詣此。如來說此語已。時諸梵眾忽然來至妙寶莊嚴堂上。頂禮佛足右遶七匝。遶七匝已在一面立。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希有世尊。虛空藏菩薩不可思議。戒眾。清淨善修諸定。善分別大智慧。善能遊戲諸大神通。善能滿足大弘誓願。善能成就大權方便善能莊嚴身口及意。善能於諸法中成就大自在力。是虛空藏菩薩。身口及意都無所作。無有分別憶想。而能現此不可思議莊嚴神變。又能顯現無量百千法門。亦能出入百千諸三昧門。從昔以來常樂修習成就諸善法故。世尊。諸菩薩不應於往昔所修善根不知其因。集諸善根亦應無厭。所以者何。是因往昔所種善根果報故。能現如是不可思議神變。佛告梵天。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諸菩薩已成就善根資糧及出要智方便故。能現如是不可思議功德莊嚴之事。無憶想分別。亦無不分別。梵天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集善根資糧及出要智方便。佛告光明莊嚴梵天言。善根有三種。何等為三。所謂無貪善根。無恚善根。無癡善根。是名善根。資糧者。所謂捨一切所有修慈觀諸法。是名資糧。方便者。所謂去離凡夫地。不願樂聲聞辟支佛地。進入諸菩薩地是名方便。智者。所謂知捨不善法智。知集善法智。知迴向菩提智。是名智。菩薩能住如是等正行者。是名出要。復次善根者。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資糧者。所謂求一切善法。方便者。所謂已作未作善根終不廢忘。智者。所謂知心如幻化。如是等法現前了知。是名出要。復次善根者。所謂淳至。資糧者。所謂發動。方便者。所謂深心。智者。所謂無持無動。能行如是等法者。是名出要。復次善根者。所謂欲善法。資糧者。所謂勝進。方便者。所謂安住不放逸。智者。所謂捨一切依著。能行如是等行者。是名出要。   復次善根者。所謂正信。資糧者。所謂不捨本願。方便者。所謂不捨念定。智者所謂慧。能正住如是等行者。是名成就善根資糧智方便出要。復次善根者。所謂悅可諸善知識。資糧者。所謂給侍所須。恭敬供養尊重利益。方便者。所謂於善知識生世尊想。智者。所謂知時非時而問法。能正住如是等行者。是名出要。復次善根者。所謂善順聽法。資糧者。所謂受持不廢忘。方便者。所謂隨聞能觀。智者。所謂隨所聞而行。能正住如是等行者。是名出要。復次善根者。所謂值佛悅可。資糧者。所謂護一切諸波羅蜜諸攝法及助道法。方便者。所謂能從一地至於一地。智者。所謂得無生法忍。菩薩能正住如是等行者。是名成就善根資糧方便智出要。爾時光明莊嚴梵天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能以四句義。總說一切菩薩行。世尊。一切佛法應於中求。爾時虛空藏菩薩語梵天言。一句亦能總攝一切佛法。何謂為一。所謂離欲句。所以然者。以一切佛法同於離欲。如佛法一切法亦然。梵天。是為一句總攝一切佛法。復次梵天。一空句總攝一切佛法。一切佛法同於空故。如佛法一切法亦然。梵天。是為一句總攝一切佛法。所謂無相句。無願句。無作句。無生句。無起句。如句。法性句。真際句。離句。滅句。盡句。涅槃句。總攝一切佛法。以一切佛法同於涅槃故。如佛法一切法亦然。梵天。是為一句總攝一切佛法。所以者何。以如是等句皆非句故。一切佛法非句。假名為句。復次梵天。欲是離欲句。所以者何。離欲性即是欲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瞋恚是離瞋句。所以者何。離瞋恚性即是瞋恚故。愚癡是離愚癡句。所以者何。離愚癡性即是愚癡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身見是實際句。所以者何。實際性即是身見。一切佛法亦同是性。無明是明句。所以者何。明性即是無明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乃至苦惱是離苦惱句。所以者何。離苦惱性即是苦惱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色是虛空句。所以者何。虛空性即是色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受想行識是無作句。所以者何。無作性即是識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地大是虛空句。所以者何。虛空即是地大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水大火大風大是法界句。所以者何。法界性即是風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眼是涅槃句。所以者何。涅槃性即是眼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耳鼻舌身意是涅槃句。所以者何。涅槃性即是意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梵天。是為一句總攝一切佛法。菩薩入如是等一一智門。皆見一切佛法入於一句。梵天。喻如大海能吞眾流。一一句中攝一切佛法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悉能苞容一切色像。一一句中攝一切佛法亦復如是。如是等一切佛法。若攝若不攝。若說若不說。不增不減。究竟離相故。梵天。喻如算師數數以算籌。布在算局上。然局中無籌。籌中無局。所以者何。究竟不相應故。究竟離故。如是於上一一句中假名數故。言一切佛法皆入一句。而諸佛法不可名數算計。究竟不相應故。究竟離故。梵天。如佛法名數。即是一切法名數。何以故。一切法即是佛法。此法非法非非法。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究竟無性故。無性即是虛空。虛空性同一切法性。此法性非生相非滅相。非有處相非無處相。是故一切法名無相無非相。說如是一法門時於彼梵眾中有萬二千梵天。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昔殖德本五千梵天得無生法忍。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寶手。問虛空藏菩薩言。希有善男子。一切諸法及如來法。甚深難測不可思議。又善男子。何謂安一切佛法根本耶。虛空藏菩薩答寶手言。善男子。菩提心是安一切佛法根本。一切法住菩提心故。便得增長。寶手菩薩言。善男子。菩提心者。何法所攝得不忘失能速至不退轉地。虛空藏言。善男子。菩提心為二法所攝得不忘失速至不退轉地。何等為二。所謂淳至畢竟。是名為二法所攝得不忘失能速至不退轉地。寶手言。善男子。此二者為幾法所攝。虛空藏言。此二法為四法所攝。何等為四。所謂淳至者。為不虛詐不諂曲所攝。畢竟者。為無我及上進所攝。是為二法為四法所攝。寶手言。善男子。此四法為幾法所攝。虛空藏言。善男子。此四法為八法所攝。何等為八。所謂不虛詐者。為不猶豫及體真淨所攝。不諂曲者。為正直及正住所攝。無我者。為不退沒及進所攝。上進者。為功德資糧及智資糧所攝。是為四法為八法所攝。寶手言。善男子。此八法復為幾法所攝。虛空藏言。善男子。此八法復為十六法所攝。何等十六。所謂不猶豫者。為大慈及大悲所攝。體真淨者。為身調及心調所攝。正直者。為忍辱及柔和所攝。正住者。為無憍慢及無滯礙所攝。不退沒者。為堅固及力所攝。上進者。為如所作及正行所攝。功德資糧者。為始發及究竟不捨所攝。智資糧者。為求多聞及思惟所聞所攝。是為八法為十六法所攝。寶手言。善男子。此十六法復為幾法所攝。虛空藏言。善男子。是十六法。為三十二法所攝。何等三十二。所謂大慈者。為無礙心及於一切眾生等心所攝。大悲者。為無厭惓及勤給足一切眾生所攝。身調者。為不觸撓及不加害所攝。心調者。為定及寂靜所攝。忍辱者。為受正教及順行所攝。柔和者。為慚及愧所攝。無憍慢者。為謙卑及禮敬所攝。無滯礙者。為無垢穢及不強梁所攝。堅固者。為不犯所行及成就本願所攝。力者。為住正意及不掉動所攝。如所作者。為如說及能行所攝。正行者。為正發及正進所攝。始發者。為必勝及不退所攝。不捨者。為樂勝及上求所攝。求多聞者。為親近善知識及悅可善知識所攝。思惟所聞者。為智慧及善觀所攝。善男子。是為十六法為三十二法所攝。寶手言。善男子。此三十二法。復為幾法所攝。虛空藏答言。善男子。是三十二法。為六十四法所攝。何等六十四法。所謂無礙心者。為護我及護彼所攝。於一切眾生等心者。為無別異及一味所攝。無厭惓者。為如夢觀及知。生死如幻所攝。勤給足一切眾生者。為諸神通及方便所攝。不觸嬈者。為羞恥及信有業報所攝。不加害者。為少欲及知足所攝。定者。為無發惱及無散失所攝。寂靜者。為捨吾我及離我所所攝。受正教者。為求法及欲法所攝。順行者。為敬重及平等無疲惓所攝。慚者。為內心斷除及外不行所攝。愧者。為信樂佛智及在屏處不行惡所攝。謙卑者。為不傲慢及知自下所攝。禮敬者。為身端心直所攝。無垢穢者。為具靜定及修智慧所攝。不強梁者。為不粗獷及不兩舌所攝。不犯所行者。為不捨菩提心及念道場所攝。成就本願者。為捨魔事及佛神力持所攝。正住意者。為不輕躁及不掉亂所攝。不掉動者。為如石山及不可移轉所攝。如說者。為所作善業及無熱惱所攝。能行者。為無虛誑及不捨歸趣所攝。正發者。為離邊見及順觀甚深因緣所攝。正進者。為善巧及方便所攝。必勝者。為不懈慢及勇猛所攝。不退者。為大欲及增進所攝。樂勝者。為見如來及聞法所攝。上求者。為捨諸地過患及得諸地功德所攝。親近善知識者。為無憎嫉及信樂所攝。悅可善知識者。為敬順及不逆教敕所攝。智慧者。為無常觀及無我觀所攝。善觀者。為修無相及不怙涅槃所攝。善男子。是三十二法。為六十四法所攝。寶手復問。此六十四法。復為幾法所攝。虛空藏答言。善男子。此六十四法。為百二十八法所攝。何等為百二十八法。所謂護我者。為斷一切惡及成就一切善根所攝。護彼者。為忍辱及柔和所攝。無別異者。為猶如水心及如風心所攝。一味者。為法界觀及如如觀所攝。如夢觀者。為無移轉觀及無真實觀所攝。如幻者。為適性示現及無自性觀所攝。諸神通者。為了義及了智所攝。方便者。為大悲及般若波羅蜜所攝。羞恥者。為不覆藏所犯及悔過所攝。信有業報者。為不放逸及畏惡趣所攝。少欲者。為淨處有齊限及離宿穢所攝。知足者。為易稱及易養所攝。無發惱者。為究竟及究竟邊際所攝。無散失者。為得忍及不退轉地所攝。捨吾我者。為不計我身及與壽命所攝。離我所者。為無貪及無愚癡所攝。求法者。為智及斷所攝。欲法者。為不著五欲及離煩惱所攝。敬重者。為起世尊想及療救想所攝。無疲惓者。為身輕及翹勤省眠所攝。內心斷除者。為身念處及受念處所攝。外不行者。為心念處及法念處所攝。信樂佛智者。為深敬重及淨信所攝。在屏處不行惡者。為自證知及諸神天證知所攝。不傲慢者。為不自歎譽不譏彼人所攝。知自下者。為不虛稱及不顯己德所攝。身端者。為不行三不善業及不犯禁戒所攝。心直者。為常省己過及不說彼短所攝。具靜定者。為寂靜心及滅煩惱所攝。修智慧者。為選擇諸法及知無我所攝。不粗獷者。為常行益事及順忍所攝。不兩舌者。為自足眷屬及和合別離者所攝。不捨菩提心者。為眾生及為佛智所攝。念道場者。為欲壞於魔眾及成正覺所攝。捨魔事者。為正觀及不捨菩提志所攝。佛神力持者。為堅固行及善淳至所攝。不輕躁者。為堅護諸根及不捨境界所攝。不掉亂者。為觀苦及觀空所攝。如石山者。為不高及不下所攝。不可移轉者。為斷愛及除恚所攝。所作善業者。為智所作業及捨魔事所攝。無熱惱者。為淨戒及淨定所攝。無虛誑者。為誠實語及不望果報所攝。不捨歸趣者。為成就賢士業及不行怯弱所攝。離邊見者。為觀無生及不敗壞觀所攝。順觀甚深因緣者。為觀因及觀緣所攝。善巧者。為第一無諍競及不傲慢所攝。方便者。為離方便及無生方便所攝。不懈慢者。為身力及心力所攝。勇猛者。為勝進心及害怨敵所攝。大欲者。為不求利養及不愛身命所攝。增進者。為無愚冥及不退還所攝。見如來者。為修念佛及清淨信所攝。聞法者為樂至講所及樂請問所攝。捨諸地過患者。為不散亂行及捨離惡知識所攝。得諸地功德者。為方便迴向及不捨本行所攝。無憎嫉者。為能施一切及稱意而捨所攝。信樂者。為無垢行及不濁心所攝。敬順者。為知世宜及隨順行所攝。不逆教敕者。為捨除不淨及淨正行所攝。無常觀者。為動轉觀及敗壞觀所攝。無我觀者。為不得作者及不得受者所攝。修無相者。為不緣境界及除覺所說所攝。不怙涅槃者。為除去無明及斷愛著所攝。善男子。是為六十四法。為百二十八法所攝。爾時寶手菩薩。從虛空藏菩薩聞分別如是等法門已。歡喜踴躍得未曾有。即白虛空藏菩薩言。希有大士。汝乃能成就如斯捷疾辯才及巧分別辯。事事所問盡能開解。如我今者。解汝所說義趣及與文字。以如是方便。若一劫若減一劫。說不可盡辯亦無斷。爾時佛告寶手菩薩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言。此虛空藏菩薩若演一句之義。若一劫若減一劫。說不可盡辯亦無斷。虛空藏菩薩有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盡辯才。爾時寶手菩薩。以手遍覆妙寶莊嚴堂。於其手中出無量花香瓔珞末香塗香衣服嚴身之具及諸幢幡妙蓋。雨如是等上妙供具。供養如來及虛空藏。於上空中。百千音樂不鼓自鳴。於諸音中出諸妙偈。以讚如來。  持德開德具百福  上意調伏念不動  沙門賢士降天人  十力佛子十方吼  大稱威德自在尊  降伏有畏除癡闇  能度漂流諸天人  閉惡趣門使清涼  聖尊巧說音微妙  無錯無謬音恬靜  三界無等無三垢  十方所說施眾樂  意念堅固樂寂靜  最勝十方降彼力  已捨諂曲得甘露  無有塵累眾歸仰  世尊處眾不動轉  而化十方無量眾  隨眾生行能隨順  佛子亦樂修此行  如日無翳能普照  能令眾華得開敷  佛智慧光照長流  諸子得悟亦如是  如風無礙山不動  淨如虛空照如日  佛子放光雨甘露  是故我禮佛及子  大千海水尚可量  十方虛空猶可涉  諸眾生心尚可同  世尊功德不可盡◎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八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虛空藏菩薩品第八之五   說此偈已。時魔波旬嚴四種兵來詣佛所。到已化作長者形。前禮佛足。在一面立而白佛言。希有世尊。此諸大士。乃能成就如是不可思議種種神變。又能示現不可思議莊嚴之事。世尊。於未來世有幾所眾生。聞此不可思議神變而得開悟。決定不疑者也。佛告魔波旬言。於未來世中。少有眾生若一若二。聞此不可思議神變經典。得信解者少耳。波旬。喻如一毛析為百分以一分毛於大海中取一渧水。於汝意雲何。取者多耶。在者多耶。波旬言。世尊。取者甚少。在者甚多。佛復告波旬言。如海中所取水甚少。眾生聞是不可思議神變經典。能信解者少亦如是。如大海中水在者甚多。不信解不可思議神變經典者。多亦如是。佛復告波旬。若有一人於恆河沙等劫。日日以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珍寶持用佈施。不如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不可思議神變經典能信解者其福甚多。所以者何。波旬。若有信解是經典者。則知其人親從釋迦牟尼如來。聞是經典信解無疑。何以故。波旬。若未種善根眾生。聞此世所難信經典。能信解者無有是處。波旬。我般涅槃後法欲滅時。多有憍慢眾生。彼諸眾生著我所說文字。不知方便故。各各生於諍競。捨思惟法捨已正行為利養名譽衣服飲食。自纏縛故。樂論世俗種種諸事及世典文辭。而不論第一實義不樂翫習佛無上道反向他人譏論如是等真實深妙經典。則為誹謗諸佛。積集無量大苦惱聚。魔神諸天佐助彼人。為利養恭敬及名聞故。重增放逸傲慢。彼諸人等以傲慢故。若見有持戒賢行比丘受持讀誦此經典者。而輕慢憎嫉橫生謗毀。彼諸愚人則為現世破犯禁戒。其中或有畏不活者。或慚恥於人者。假被袈裟。或有捨戒還附俗者。如是等人身壞命終。墮阿鼻地獄受諸苦報。佛復告波旬。於未來世中若有求菩薩乘眾生。著諸因緣善根微淺。新發道意但著文字不能了義。於如是等甚深經典。受持讀誦為人說時。則為他人所見輕賤陵蔑。以為他人所輕賤陵蔑故。便捨如是等甚深經典。讀誦聲聞辟支佛相應經典。為利養名譽種種所須之所纏縛故。反誹謗毀呰如是真實甚深經典。又復輕賤受持讀誦此經典者。乃至不欲以眼觀之。常樂卑行退失菩薩大乘之法。所謂退失淳至心及深心。魔神諸天得如是等人便故。勤作方便壞亂其心。乃至使令不聞如是等經。設當聞者。生大誹謗無有信心。此人亦復積集無量罪聚。成就破法重業。永離三寶不得見佛聞法及供養僧。所以者何。波旬。以於如來所說法律中生疑猶豫故。   爾時魔波旬。自見有過憂愁惶恐。前禮佛足在一面立。時虛空藏菩薩問魔波旬言。汝何以憂愁憔悸戰慄悚息。狀如失志人。在一面立耶。魔波旬答言。善男子。我從如來聞說如是等可畏之事。是故以為憂愁恐怖。當墮何趣誰當救我。我於如來所說法律之中。數作無量諸留難事。是故憂耳。虛空藏言。波旬。佛法之中有出罪法。汝可來至世尊所。可誠心懺悔所作諸惡。更莫復作。若能如是可獲善利。為不空過。爾時天魔波旬。即前五體投地。禮世尊足下。仰視如來流淚涕泣而白佛言。世尊。我今誠心懺悔。從昔以來於如來所說法律之中。數作無量諸留難事。唯願世尊起大悲心。以慈愍故願受懺悔。佛言善哉善哉。波旬。汝乃能自見所作諸惡。為上善哉。能如是悔過罪者。於佛法中則為弘廣如來法藏。諸佛亦受其人悔過。是故汝今勿更復作。爾時世尊告眾菩薩言。諸賢士。汝等各說過魔界行法。為生憐愍魔波旬故。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金山王。在眾中坐即白佛言。世尊。若有防護內界者。則為未過魔界。若復有菩薩見一切諸界同佛界者。知此佛界即是非界。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寶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有依倚樔窟者。是為魔界。若有菩薩不倚樔窟。知一切法無得相者。則能為諸眾生。說斷倚樔窟法。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寶手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取我我所者。是為魔界。若有菩薩不取我我所者則無諍競。以無諍競故則無心行。況當有魔界耶。是為菩薩能過諸魔界。   爾時無諍勇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觸有離則有諍訟。有諍訟者魔得其便。若無觸無離自不諍訟。亦不令他諍訟。以得無我故。無惱行者能過魔界。   爾時寶思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妄想分別則是煩惱。及有煩惱處則是魔界。若有菩薩知一切諸法無相貌者。於諸煩惱則無妄想。若內若外亦不別知。去離一切妄想分別故。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樂作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樂不樂處。則有憎有愛。若有憎有愛則是魔界。若有菩薩去離憎愛平等行者。於諸法中則無二想。得入不可思議界。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離諍菩薩白佛言。世尊。魔界由我而起。若菩薩能知我者。得無我忍即知我淨。知我淨故知一切法淨。知一切法淨故。知諸法性淨如虛空。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法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若順煩惱法為愛所使者。魔則得其便。世尊。若有菩薩於諸法中最得自在自然開悟。以為諸佛之所授記。於菩提法終不退轉。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山相擊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心有缺漏則是魔界。若菩薩戒無缺漏心無缺漏。成就一切諸空法行者。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喜見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不見佛不聞法者。魔得其便。若有菩薩常見諸佛而不著色像。常聽諸法而不著文字。以見法故則為見佛。以無言說故能聽諸法。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帝網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恃有動則是魔界。若菩薩善相順精進。知一切法究竟。無成就相故不恃不動。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德明王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行二法者。則魔得其便。若有菩薩知一切法同於法性。則不見魔界與法性有異解。知法性與魔界等。以不二相故。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香象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性弱畏甚深法者。則魔得其便。若勇健菩薩善能通達三解脫門。於甚深法不驚不畏。以能現前證知諸法實性故。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喻如大海中水同一鹹味。佛法海中亦復如是。同一法味。所謂解脫味離欲味。若菩薩善解一味法者。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喻如虛空究竟無垢究竟明淨究竟不為一切煙塵雲霧之所幹繞。菩薩亦復如是。心如虛空。知一切法性常清淨。亦復不為客塵煩惱之所幹繞。得度般若波羅蜜彼岸離諸闇冥。於諸法得慧光明者。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言語則有滯礙。若有滯礙則是魔界。若法不為一切言說所表者。乃無滯礙。何謂法不可言說。所謂第一義。其第一義中亦無文字及義。若菩薩能行第一義諦。於一切法盡無所行。是為菩薩能過魔界。無所過故。   爾時世尊告波旬言。汝聞說過魔界法不也。波旬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聞。佛言波旬。若有行如是等法者。一切諸魔無如之何。若有諸魔。欲於行人起魔事者。終不能辦。而更成就無量罪聚。是故波旬。汝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如是過魔界法。應堅持奉行。汝若能如是行者。則能過一切諸魔國界。波旬。喻如百千年垢膩可於一日浣令鮮淨。如是於百千劫中所集諸不善業。以佛法力故善順思惟。於一日一時盡能消滅。波旬。如有乾草□□福□襴□□奰□□誇□糖□□□□□碌奰□祊□埤□□□□□飼詗祆威□□□□埤□□□□禘X秋□埤□□W□□埤□□□□□□□勵埤□禪褸楰□□□□□□□□□□□餾□□埤□□□□首□□櫸□}□□飀□□靈□□□椽□□□□□□餞樓□□□□□觓□芊犛授b□□□□□□□□褽□楰□□槔□□□吝騫□□霸饅□樇□楰□□□□□埤□□□駜□□□□饅□□□□\□□□□□□□□□餞樓□□□□□駓□芊犛授b飀□□楰□□□□□□□槙□切襤□誇□□騏餾□□□謊詭□□□襤送□□餾□□埤□□襗□□飼檢□□□驒□□□馳□□□□□□驖□鍊祉□□□s□璘□□□裀□□□□□□□□樀埤□□□榬□□驖□鍊酋□襑□□駩□□□□□□□□□c□□□□□□□□□□□詭□□飀□馱□□□□□□□□礽零驖□鍊逆□延視駩□□馭□□埤□□饅□樨□視餾碌□□吝駶□□□□□□□例□□埤□桌椻□□騭祊飀□□□□奪椻□□□□槂□□□□□□□奼□□襢唌摯e□□□□□□□□□綠飼規□□稻秪LD崙□稿F□□觀□襤票□稱□□□□□□騬礹□□y   爾時世尊。告虛空藏菩薩言。賢士汝聞此諸魔子出是惡言不耶。虛空藏白佛言。唯然已聞。佛言。善男子。是故汝當安慰護助此妙經典。為降伏諸魔神故。於是虛空藏菩薩。即白佛言。諸佛世尊。皆已護持如是等經。我等亦當安慰受持。爾時虛空藏菩薩。即說咒曰。所謂。   阿跋低(一)跋低(二)毘跋低(三)婆醯多□散提(四)頭樓陀羅尼(五)涅伽多涅伽多尼(六)缽伽多尼(七)迷羅育低(八)伽樓那涅耐提(九)薩遮跋低(十)浮多勒差(十一)達摩涅折低(十二)達摩勒差(十三)郁鳩離(十四)尸鳩離(十五)咻樓咻樓咻樓德迦攡(十六)多婆婆帝低(十七)屍羅□婆帝低(十八)阿叉夜涅涕池(十九)枳奢婆迦利拖(二十)佛馱遏提魅低(二十一)達摩蔚耆羅泥(二十二)僧伽□銅咩(二十三)阿□頭隸(二十四)不可濟度(二十五)壞魔眷屬(二十六)若犯此者(二十七)無諸刀杖(二十八)順已處行(二十九)聖眾所住(三十)吉吉等句(三十一)順流解脫(三十二)破諸外論(三十三)降伏魔眾(三十四)  四王常護  及天帝釋  梵王世主  奉佛諸天  護菩提者  如是等神  常當擁護  降伏諸魔  利眾生故  受持正法  護說法師  盡當擁護   虛空藏菩薩說此咒已。即時此妙寶莊嚴堂及三千大千世界六變振動。時諸魔子見上虛空中。有五百蜜跡執金剛杵。熾然如火甚可怖畏。時諸蜜跡。唱如是言。若有魔子及諸魔神。若聞此咒。其有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吾等當擊破其頭令作七分。爾時魔子及諸眷屬。驚怖戰悚身毛皆豎。即合掌禮佛而白佛言。我等今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哉世尊。願救我等離此恐怖得無畏樂。爾時世尊。告侍者阿難言。如向此諸魔子所說言。我等當於來世於此經典作留難者。必當稱其本誓而作留難如斯經典。唯當以佛神力及諸菩薩受持故。當得流佈於世。而無有多人受持讀誦分別解說。佛復告阿難。汝見此諸魔子為脫恐怖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阿難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見。佛復告阿難言。此語即為諸魔子。當作離魔事因。以不深心發菩提故。佛復告阿難。於未來世。當有佛出現於世。名無垢相如來應正遍知。此魔波旬。於彼佛所乃當不退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彼無垢相如來。知其深心成就故。當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當於爾時。亦當作魔王。深心敬信於如來正法。如彌勒出時。有魔王名曰導師。深心敬信佛法聖眾。此諸五百魔子。亦當於彼生於魔中。當於彼佛所為菩提故種諸善根。乃至波旬成佛之時。當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佛告阿難言。此魔波旬。今雖發菩提心。猶豫不定。如少疊毳。雖爾當漸漸成就無量功德。為世之尊如今我身。   爾時眾中有無量無邊諸天世人釋梵護世。聞授魔波旬記當得成佛。歡喜踴躍怪未曾有。合掌向佛而作是言。甚奇希有。其見佛者必得成就無量功德法寶之聚。所以然者。或有不信眾生。為欲撓亂如來故。而得見佛。或有遇會得見佛者。即為彼眾生作因。乃至令得涅槃。又白佛言。世尊。自除如來應正遍知。誰能如是分別。知眾生根。佛告諸天人言。如汝等所言。其有得見如來者。無不蒙益。汝等當知。或有眾生善根都盡。於無量阿僧祇那由他劫。無人身份者。如是眾生見如來故。即便得作善因乃至涅槃。如來乃能如是。作無量不可思議無上福田。佛復告諸天人言。心性常淨。而凡愚眾生不能如實知見。以不能如實知見故。言是垢。能正知見故。便言是淨。而第一實義中。無有一法可淨可污。汝等當知。諸煩惱者。無方無處非內非外。以不善順思惟故便生煩惱。善順思惟故則無煩惱。增減不等則生煩惱。無增減者則無煩惱。虛偽妄想便是煩惱。無有妄想則無煩惱。是故我言。如實知邪見則是正見。而邪見亦不即是正見。能如實知者。則無虛妄增減取著。是故名為正見。佛復告諸天人言。喻如大地依水界住。大水依風界住。大風依虛空住。虛空無所依住。如是大地無所依住。而假有依住之名。是故汝等當如是知之。苦依於業業依於結。而苦業結都無所依。以心性常淨故。如是當知。一切諸法無有根本。都無所住。以假言說故。言有而實無也。是故說一切法本性常淨。究竟無生無起。佛復告諸天人言。是故汝等當知。此法門名為性常淨法門。菩薩通達此門者。不為一切煩惱之所染污。而亦不恃此清淨門。以捨一切諸恃動故。便得平等道。能過魔界入於佛界。亦能得入諸眾生界。而不動法界知一切法無界無非界。而能速生一切智界。當說此法時。有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爾時申越長者在於眾中。從座而起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為我故說如是等甚深經典。我先為觸惱世尊故。作大火坑及設毒飯。而大聖如來是不可害者。故我於佛生信敬心。自爾以來。疑悔心結常未能除滅。今者從佛聞此甚深微妙經典。疑悔即除心無障礙得安樂行。世尊。是故我信敬心轉復增長。今我家中多諸財寶。當以供佛法僧及諸沙門婆羅門貧窮孤獨下賤乞兒。世尊。誰當聞是斷一切縛甚深經典。而於一切諸物生貪著者乎。   爾時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無上菩提。甚為甚深難可測知。若有菩薩於未來世。捨己身命及利養名譽。而能侍佛菩提者。甚為難有。爾時眾中有六十八億菩薩。從座而起合掌向佛。一時同聲而說偈言。  世尊滅後  我等能忍  捨身壽命  為護正法  舍利名譽  離諸貪著  願護正法  為佛智故  罵詈呵責  及譏刺語  護正法故  當忍受之  輕賤毀弄  唱說惡名  當以慈忍  為護此經  來世比丘  計著諸有  與魔為黨  誹謗正法  毀禁行惡  樂著俗累  為利所覆  不樂正法  恃翫俗典  憍慢放逸  高歎己利  蔑正行者  常捨閑靜  樂處憒鬧  習世文辭  計著吾我  不營教化  不業智慧  捨離坐禪  不親三寶  無有智慧  群黨求利  動與結俱  樂受他供  他慈心施  惜猶己有  數往到彼  說諸世事  田宅居業  及販賣事  勤求息利  猶言沙門  傲慢著有  依邪嶮見  聞性空法  當大驚怖  言後長遠  但求現報  當虛妄說  非法言法  如是大災  弊惡比丘  魔及魔子  復當佐助  經文是一  說義各異  各是己論  愚者當爾  諸深妙經  能與解脫  當擁遏之  及說淺事  我勝汝劣  由勝得果  於佛法中  當如是競  如是競時  眾生數壞  為非法王  之所惱逼  於是末世  壞甚可畏  我持正法  救世所說  我常慈心  不捨法律  生正大悲  為世作護  毀禁作惡  不住正法  墜墮何道  我常憂愍  見故作惡  謗毀正者  我終不共  與為親黨  常任我力  善護口過  見無用人  不說其短  我住聖種  頭陀護戒  處定習慧  常勤修行  離世憒鬧  樂處閑靜  無著如鹿  善調知足  若至聚落  攝根少語  見說法者  共論正法  愛語利益  以化眾生  又與說法  令斷惡行  我為正法  極遠當往  為彼說法  利益眾故  若見凡愚  有缺失者  但當自護  住法行忍  毀辱恭敬  當如須彌  不染世法  為世導師  毀禁比丘  若來呵責  自省己行  將是業報  當為是等  嫉惡眾生  先意善言  現為恭敬  彼即生念  我亦沙門  成就是德  無若干惡  諸毀禁等  如失志人  聞是經憂  如劓照鏡  其作方便  不欲聞之  復教餘人  言非正法  又教國王  壞臣民心  誹謗正法  言非佛說  我等於時  以佛力故  為持正法  不惜身命  世尊知我  言無有二  當堅護持  住是正法  作誠實語  如說而行  悅可諸佛  乃成菩提   爾時虛空藏菩薩讚諸菩薩言。善哉善哉諸大士。汝等乃能發誠實願。受持如來甚深微妙無上大法。甚為快也。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其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典者。得幾所福。佛告虛空藏言。賢士。譬如東方十三千大千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各十三千大千世界。盡末為微塵。以爾所塵集為一聚。設有一人成就神足無量威德。壽命長遠。此人持諸微塵。過東方爾所塵數世界。乃下一塵。如是展轉東行。盡此塵聚。而諸世界猶不可盡。如東方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過爾所佛土乃下一塵。如是展轉諸方世界。盡此塵聚而諸世界猶不可盡。虛空藏。於汝意雲何。是諸世界寧為多不。虛空藏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無量無邊不可計知。佛言賢士。是諸世界微塵所著處及不著處盡此微塵所及世界已。還為一大城。縱廣高下悉皆同等。於其城中滿葶藶子。賢士。是諸葶藶子。可數知不。虛空藏白佛言。世尊。假設譬喻猶不能了況可數知。唯除如來無能數者。佛告虛空藏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唯如來能知是諸葶藶子。若百數千數百千萬數。佛言賢士。設有一人成就神足無量威德。能以口吹是諸葶藶布散十方。一葶藶子墮一佛世界。終不過一。賢士。於汝意雲何。是諸葶藶所及世界。寧為多不。虛空藏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乃非心力所能分別。說分別者。令人心迷錯亂。賢士。我今告汝。若有行菩薩道善男子善女人。日日以滿爾所等世界。無量珍寶持用佈施。無有休廢不營餘事。若復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書寫此甚深經典。不求利養為菩提故。乃至為一人說。使其人聞已。勸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發一善念。欲令正法久住世故。此人功德復過於彼佈施者上。百倍千倍百千萬倍。乃至非算數譬喻所及。何況能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何以故。賢士。以能說如是無量善根。成就諸菩薩。為護持正法故。賢士。我不見菩薩更有餘法能過於是。堅固正行攝諸善法。教化眾生者也。爾時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希有如來不可思議。如來大法亦不可思議。如如來大法不可思議。其受持此經典者。所得功德亦不可思議。唯願世尊。護持此經為當來世。令受持此正法。諸善男子善女人手得是經。執在胸懷不離是經。若應離生死者。不從他聞。自然得悟菩提。悟菩提已。廣為他說。佛言賢士。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護此經故。當說章句召護世四天王天。帝釋梵天王等諸神。以此章句召故。護世四天王天。帝釋梵天王。皆當擁護諸說法師持此經者。說此世所難信甚深經典時。使無能作留難。所謂若王大臣驅遣出國。若得重病。若鬥諍時起。若國土疾疫。如是等事起時。以咒術力故。即令消滅不得成就。何等為咒術章句。所謂。   頭頭麗(一)提提麗(二)陀夜簸帝(三)陀夜羅伽羅(四)泥帝提(五)毘婆知(六)賒咩(七)賒彌多毘(八)目仚(九)羶帝低(十)尼□襼騰□□耩阿□多麗(十二)鳴多羅尼(十三)婆簸斯(十四)缽他輸陀尼(十五)缽陀□枳(十六)缽陀散提(十七)般若牟麗(十八)阿娑究麗(十九)浮陀勒差(二十)伊那薩枝(二十一)多婆薩枝(二十二)多婆缽低(二十三)   隨佛意 順法性 恭敬僧 世主信 護世四王 為諸佛子 受持此咒 護說法者。   爾時四天王即從座起。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等當護此諸佛子受持經者。即說咒曰。   首鞞(一)首婆缽低(二)首提帝(三)因哆擁(四)陀梨擁(五)陀羅尼(六)頗耽麋(七)阿丘擁怯卑(八)阿目仚(九)阿羅尼陀擁(十)藪首曬婆醯那(十一)脾提脾陀賴散提(十二)三咩(十三)婆夜咩(十四)三摩賴彌(十五)波扇多[口*第](十六)休休(十七)醯醯(十八)丘樓丘麗(十九)   於時四大天王自在者。說此不可犯咒已。   爾時天帝釋即從座起心淨悅豫。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末世飢饉時  大稱諸賢士  受持說此經  我當為給侍   於是帝釋說此偈已。即說咒曰。   彌低(一)首脾(二)摩訶彌低(三)達摩彌低(四)天多加麗(五)三摩彌低(六)薩遮彌低(七)那提咩(八)阿□多麗(九)阿□頭離(十)阿□勒差(十一)薩婆薩埵阿□伽醯(十二)阿那□多卑(十三)修冀低(十四)阿毘盧提(十五)阿毘伽醯(十六)浮提菩捨咩(十七)膩魑(十八)遏他尼低(十九)泥提羅尼(二十)阿那他婆差帝(二十一)咩低(二十二)咩低闍耶私(二十三)修莎羅(二十四)  汝等起禪樂  來護持法者  諸世界世尊  皆悉共受持   爾時梵自在天王即從座起。讚彼釋梵護世諸天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為護正法持法說法者故。發大莊嚴。汝等正應如是。甚得其宜隨如來法律。住世久近。於爾所時中。當有識別正行法行。於爾所時中諸天世人。甚當熾盛充滿宮宅。此法滅後。諸天世人轉當減少宮宅空荒。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汝受持此甚深經典。讀誦書寫廣為人說。彌勒。我今以如斯等甚深經典囑累於汝。令此大法久住世故。降伏諸魔故。為利益一切眾生故。令一切外道不得便故。教敕一切菩薩。使親近此經不遠離故。欲令佛法大明久住於世不衰滅故。使佛法僧種不斷絕故。爾時彌勒菩薩即白佛言。世尊。我於如來在世及滅度後。常當受持此甚深經典廣宣流布。所以者何。受持此法者。則為受持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正法。非但受一如來法也。世尊。我亦為自護己法故。世尊。我常與諸天人眾。普會處兜率天宮。每為廣說如是等甚深經典。我復當令人中。受持讀誦此經典者。使手得是經執在胸懷不離經卷。世尊。若復末世法欲滅時。其有受持此經轉為人說者。當知皆是彌勒威神之所建立。世尊。當於爾時雖多諸魔事嬈亂行人。諸說法者。依煩惱魔為魔所持故。不樂此經不勤修習。互相是非。我等俱當勤作方便。令說法者愛樂是經。常勤修習讀誦通利。廣為人說。爾時世尊讚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彌勒。汝乃能為護持正法故作師子吼。汝不但今於我前作師子吼。亦於過去無量阿僧祇諸佛前作師子吼護持正法。爾時世尊告大德阿難言。阿難。汝受持此經耶。阿難白佛言。唯然世尊。以佛神力故我已受持。佛言阿難。汝常當廣為四眾分別解說。若有先種善根樂勝法者。如是等人聞已。則能信解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其人則得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大功德聚。阿難即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斯經。雲何奉持。佛言阿難。此經名勸發菩薩莊嚴菩提。當如是奉持之。爾時功德莊嚴菩薩。在於眾中即從座起。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為擁護正法及說法者故。善能如是快讚此經。世尊。諸新學菩薩為菩提故種諸善根。以種種華香瓔珞末香塗香。勤供養如來。而不受持此經。是人頗成以第一供養供如來不。佛言。善男子。不成第一供養如來。亦不能以此因緣得無量功德。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經者功德甚多。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我以佛眼  所見佛剎  周遍十方  廣大無邊  爾所諸界  盛滿珍寶  菩薩以此  恆用佈施  若有於此  甚深妙經  無所得法  諸佛所說  而能受持  為人演說  此人功德  復多於彼  華香瓔珞  塗香末香  寶蓋幢幡  上妙衣服  以是供具  普滿諸界  供養如來  迴向佛道  若後末世  法欲滅時  於救世法  勤修護助  受持正法  不放逸行  此功德聚  復多於彼  十方世界  一切巨海  盡盛滿中  上妙香油  作大燈炷  猶如須彌  然以供養  一切諸佛  法炬若欲  斷滅之時  知世眾生  無明所覆  若能然此  大法炬者  此人功德  復勝於彼  我之所見  無量諸佛  雖億千劫  種種供養  諸天上妙  適意供養  不能受持  此妙經典  若於諸佛  知有重恩  擁護三寶  為報恩故  為欲饒益  一切眾生  受持此經  福勝於彼  我以佛眼  所見眾生  若有能教  盡成釋梵  所得功德  不如書寫  持此經者  功德甚多  大千世界  所有眾生  若有能教  盡成二乘  若有能發  菩提心者  護持此經  功德復勝  持經功德  假令是色  悉當充滿  十方世界  唯除如來  無上大智  更無能知  此功德者  如如來智  無有邊際  虛空法界  亦無邊際  能持如來  此經法者  功德無邊  亦復如是   爾時功德莊嚴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信解如來所說義趣。後五百歲。法欲滅時。諸發大乘眾生。其不受此經法者。將知是等為魔所持墮佛法外。世尊。我今堪任如來滅後受持此經。欲令佛法久住世故。爾時世尊為囑累此經法故。放大光明。普照十方無量阿僧祇諸佛世界。彼諸如來。亦為囑累此經法故。皆放眉間白毫相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無不周遍。說此經已。如來以大神力放光明。時無量阿僧祇諸佛世界。六變振動。有無量阿僧祇眾生發無上道心。無量阿僧祇菩薩得無生法忍。復有無量阿僧祇菩薩。得一生補處善根。又復過是無量阿僧祇眾生得聲聞乘住學無學地。佛說經已。虛空藏菩薩大德阿難諸菩薩大眾。及諸聲聞諸天世人。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九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寶幢分第九魔苦品第一   爾時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與諸眷屬圍繞說法。告大眾言。我昔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住王捨城迦蘭陀長者竹林。爾時城中有二智人。一名優波提捨。二名拘律陀。具足成就十八種術。五百弟子常相隨逐。是時二人各相謂言。若有先得甘露味者要當相惠。時有比丘名曰馬星。於其晨朝從禪定起。入王捨城次第乞食。憂波提捨。中路遙見馬星比丘。即作是念。我久住是王捨城中。初未曾見若人沙門婆羅門等威儀庠序。如此人者。我當往問所事何師從誰受法。時憂波提捨。即往趣彼馬星比丘。作如是言。比丘。汝師是誰從誰受法。馬星答言。善男子。有釋迦牟尼如來大士。勝諸出家無上之尊。已度生死獲得解脫。能度一切無量眾生。名之為佛。能悟眾生。善作諸行能乾苦河。具足成就如是等法。即是我師我從受法。憂波提捨言。汝師常說何等法義。善男子。汝今諦聽。我當為汝分別解說。法從緣生。通達是因。因緣滅故。即是寂靜。世間即苦。苦因名集。若修八正。世間集滅。若無苦集。我師說言。名為涅槃。善男子。我師唯說如是等法。憂波提捨聞是語已。得法眼淨名須陀洹。即說偈言。  我聞比丘說四諦  即得過於三惡道  昔來未聞今得聞  昔所未得今已得  我今已過三惡趣  真實了知道非道  我今誠心歸依佛  以能宣說是法故   說是偈已復語比丘。如是世尊今住何處。馬星答言。世尊。今在王捨大城迦蘭陀長者竹林之中。與迦葉等千比丘俱。菩薩十千。汝可往彼。憂波提捨言。比丘。我今先當還問同學及我徒眾。時憂波提捨。敬意禮拜馬星比丘。右遶三匝還所住處。拘律陀梵志。遙見憂波提捨。即便問言。憂波提捨。汝今諸根清淨悅豫顏色光澤。將非獲得甘露味耶。善男子。我已得矣。諦聽諦聽當為汝說。法從緣生。通達是因。因緣滅故。即是寂靜。世間即苦。苦因名集。若修八正。世間集滅。若無苦集。我師說言。名為涅槃。拘律陀言。善男子。如是之言能盡諸苦。即是梵行。能斷邪見一切因緣。亦說一切有為皆空。善男子。唯願更說。憂波提捨復如本說。說已即得須陀洹果。拘律陀言。如是之言。能過四流度於生死。通達五陰永滅煩惱。是甘露味我今已得。不宜住此。善男子。如是師者住在何處。憂波提捨言。我聞住在王捨大城迦蘭陀竹林。爾時憂波提捨及拘律陀。告諸弟子。此間今有釋迦如來。我已諮受其所說法。汝等今者欲何所趣。爾時魔王告諸天眾。鴦伽摩伽陀國有二大人智慧最勝。一名憂波提捨。二名拘律陀。今欲為彼瞿曇弟子。若此二人從彼瞿曇沙門受法。我境則空。我今欲往轉彼二人出家之心。爾時魔王即化其身作馬星像。至憂波提捨拘律陀所。而作是言。善男子。我先所說試汝智耳。汝既無答。釋迦如來。真實不作如是之言。如來常說。無善業果無惡業果。若能親近五欲樂者。是人即得甘露法味。又言無有今世後世。是故無業。若無業者誰作誰受。既無種子雲何得果。釋迦如來唯作是說。爾時憂波提捨與拘律陀。各相謂言。如是語者即是魔說。非如來語。又非馬星比丘所說。魔知是已即便滅去。爾時二人復告弟子摩納。汝常諦觀生老病死世無免者。我今已能永滅諸苦。汝等今日欲何志求。爾時魔王復更化作馬星形像。而作是言。誰能破壞生老病死。譬如有人說言。我能壞彼虛空。無有是處。若言能壞生老病死。亦復如是。時拘律陀語魔王言。我欲通達清淨之法遠離諸苦。一切出家皆悉無有解脫如是煩惱苦者。是故我今欲詣如來。魔王如野狐鳴。而雲師子吼。色雖相似實非師子。魔王汝今雖作比丘形像。汝之所說非比丘說。夫比丘者破諸煩惱。破煩惱語即是清淨。言無善惡非比丘語。時虛空中一切諸天。各各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一切出家佛道最勝。夫佛道者即是涅槃。汝今不受魔之所說。善哉善哉。爾時魔王受大苦惱即便隱滅。時諸弟子白二師言。如師今受瞿曇沙門無上正法。我等亦爾。當往啟受。時二大師與五百弟子前後圍遶。往迦蘭陀長者竹林。爾時魔王復於其路化作大坑深百由旬。欲令諸人不得詣佛。如來知已即以神通。令彼二人所見平坦無有坑嶮。魔復於前化作大山高廣千里。如來神力令其不見。時魔復遣百千師子遮其道路。時諸師子見憂波提捨及拘律陀五百弟子。善心即生默然潛伏。諸人即得前至佛所。到已頭面禮敬佛足。卻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聽我出家。我欲修佛清淨梵行。佛言。善來諸善男子。恣意修集清淨梵行。作是言已具比丘戒。爾時魔王見是二人得出家已。即便化作自在天像。向於佛所而說偈言。  世間若有智慧人  具足成就世方術  悉來禮敬供養我  我亦為彼說淨道  瞿曇若欲度生死  今當誠心見歸依  我今所說清淨道  如先佛說無有異   我時以偈答魔王言。  我真實知八正道  能永遠離破諸苦  汝等真實不能知  無以狐身師子吼   爾時魔王隱自在天像。復現梵像而說偈言。  真實遠離諸煩惱  能過三千大千界  莫為眾生受諸苦  應當默然受禪樂  世間乃至無一人  堪任盛受甘露味  我今憐愍故告汝  應當速入於涅槃   我時以偈復答魔言。  我見世間多眾生  能度生死大嶮河  如是上中下品類  先得度已我乃滅   爾時魔王受大憂惱。入於苦宅還其所止。其諸眷屬各作是言。我王何故受是大苦。雖作是語無能知者。時魔婇女其數五百。身佩瓔珞莊嚴飾好。為魔波旬作諸伎樂。歌舞嬉戲以相娛樂。波旬以手而遮止之。婇女於是默然而住。從二至七。魔亦如是遮止至七。時有一女名曰電光。語波旬言。大王何故如是愁惱。如失天位火災起耶。將無有怨不能壞乎。波旬答言。我有大怨謂釋種子。是大惡人成就幻術。若不治者我界則空。諸婇女言。彼釋種子。以何莊嚴。有何道力。誰為伴黨。能空王界。魔王答言。彼人以戒施忍莊嚴。無常苦空以為器甲。若壞眾生諸有受生。我莫能知其所住處。具足無上大神通力。大慈大悲而為伴黨。能度一切三有眾生。是故能令我界空虛。時諸婇女聞佛功德。齎持香華及諸伎樂。來至佛所盡心供養。是大眾中唯佛見之。其餘眾生悉無睹者。爾時大眾鹹有疑心。即白佛言。世尊。如是香華伎樂供養。將非舍利弗目揵連等力所作耶。佛言不也。此是波旬五百聞女供養之具。魔王不久當來至此。時諸婇女聞佛語已。心生歡喜即得不失菩提心定爾時婇女長跪合掌。而說偈言。  如來永斷諸煩惱  能施眾生淨法眼  令眾生度生死河  是故至心讚歎禮  一切人天讚供養  具足無量無邊智  願佛為我開方便  令我得解於女身  世尊修大空三昧  了了通達第一諦  具足法寶大商主  願壞魔力調我等   爾時婇女說偈讚已。即還魔所而說偈言。  王之自在非常我  亦未離生老病死  眾苦煩惱繞王身  常行癡闇處惡道  若欲度生老死河  當生信心詣如來  我今欲還至佛所  諮受甘露斷諸味   爾時波旬生大噁心。欲以五繫繫諸婇女。佛神力故而不能繫。時諸婇女即還佛所。波旬眼見不能遮止。復於空中作毘嵐風。欲令諸女處處散滅不見於佛。以佛力故不能令壞。爾時魔王啼哭懊惱。以大音聲告其妻子。我今喪失大神通力。有一毒樹今出於世。為諸眾生說於斷滅。成就大幻有巧方便。魔諸眷屬聞是語已。悉來聚集至魔王所。大王何故生大愁苦。既無退相又無火災。欲界之中亦無怨敵。魔王言子。汝今不見。世有一人坐菩提樹。壞四兵聚猶如猛火焚燒乾草。世間所有一切智人。今已歸屬如此。即是我之怨敵。汝今不見五百婇女。捨我而去歸依彼耶。汝等若不治彼釋子。如此三千大千世界。不久當空。汝等各當牢自莊嚴。鹹共盡力除彼釋子。魔子言曰。善哉大王。我當莊嚴盡其神力。若我能除善哉快矣。如其不能復當歸依。魔王復曰。惡人汝今雲何發如是言。大王。瞿曇沙門往獨一己坐菩提樹猶難沮壞。況今眷屬無量殷多而可除滅。魔王言。愛子若能殺彼瞿曇沙門。甚善甚善。如其不能自守土境。爾時四兵其數無量。滿閻浮提高八十由延。放大惡風降注大雨。手拍須彌動四天下。出大惡聲如大龍王夜叉諸鬼。振動一切河池泉源。一切龍鬼人天之等。鹹皆怖畏心驚毛豎。時彼魔眾於須彌山取一大石。欲令覆蓋王捨大城迦蘭陀林諸善男子。我於爾時即入破魔力勢三昧。魔子爾時所雨刀槊箭石火毒。以我力故。皆悉變為憂缽羅華。缽頭摩華。拘勿頭華。分陀利華。墮王捨城。復雨種種微妙好香。變是惡聲作如來聲。法聲僧聲神通之聲。波羅蜜聲不退轉聲。菩薩之聲破四魔聲。涅槃音聲。壞其惡風令無遺餘。其土所有一切草木。悉皆變為微妙七寶。我身爾時高至初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悉照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所有一切天人。諸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地獄畜生餓鬼等類。皆見我身。無量諸天大設供養。華香幡蓋伎樂之屬。三惡眾生稱南無佛。即得解脫受人天身。爾時魔眾見佛示現如是神力皆生信心。生信心已即說偈言。  我今歸依於如來  淨身口意無上智  能示魔界八正道  施闇眾生大光明  具足大力無能勝  等視一切如子想  其心平等如虛空  故我稽首大商主  煩惱不污修慈悲  獲得吉祥示因果  能施眾生真解脫  是故我今稽首禮  大慈大悲天中天  最勝無上之世尊  說一切法如水月  我今敬禮大幻師  眾生遇重煩惱病  是故歸依大醫王  三惡眾生貧七財  今當歸依離諸漏  唯願哀愍聽我懺  於佛所生諸噁心  佛是眾生慈父母  我今棄捨諸魔業  我能請召諸眾生  為其發起菩提心  願為我說無上道  具足何等得菩提  我今獻奉妙香華  為眾生故供養佛  親近善友善思惟  至心聽受如法住   爾時五百婇女及魔眷屬。以妙香華幡蓋伎樂。供養於我。此供養具。遍至無量恆河沙等諸佛世界。一時供養無量諸佛。一切魔眾悉皆睹見一切諸佛形色修短方圓之相。等無有異。唯師子座世界樹林。所居舍宅差別不同。魔眾見已各心歡喜。坐於佛邊至心聽法。聽受法己還波旬所。啟白魔言。我等往至彼瞿曇所。盡其神力乃至不能令一毛動。大王當知。我今已屬瞿曇沙門。爾時波旬心惡生瞋。即作是念。我當雲何殺彼釋子除滅此怨。爾時波旬及其眷屬。心生憂惱。入於苦宅。   大方等大集經寶幢分中往古品第二   爾時魔眾。復還我所而白我言。世尊。我欲大乘念於大乘。欲具神通大慈大悲。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幾法不近惡友。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四法不近惡友。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四。一者若有菩薩不貪諸法不捨諸法。不受諸法不覺諸法。亦無有我及以我所想。行於佈施不求果報。不生貪著不捨不取。亦無覺知我我所想。乃至般若亦復如是。二者若有菩薩不見眾生壽命士夫。亦復不捨於眾生界。不貪不取。亦無覺知我我所想。三者若有菩薩不見色聲香味觸法。不捨色聲香味觸法。不捨不取。亦無覺知我我所想。四者若有菩薩能深觀察如是等法。於佛正智不生覺觀。何以故。斷一切行斷一切智。名為佛智。無有無乘。無聲無想無字。無有無量。無生無出無滅。無想無礙無障。無見寂靜。無我無命無名。無明無闇無處無界。無根無翅無有思惟。無食無貪無淨無垢。無塵無節無邊無數。無行無受無業無宅。無取無作無可顯示。無唸唸滅即是佛智。猶如虛空如空無覺不可宣說。無有染著無有覺知。善男子。菩薩具足如是等法。不親惡友。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若有能求如是智慧。當知是人能觀二法。所謂眼色乃至意法。復有二法生死涅槃。復有二法一生二有。復有二法一常二斷。復有二法眾生壽命。復有二法一此二彼。復有二法一內二外。諸善男子。若有欲求如是佛智。離是二法。觀異法者。當知是人則不能得。善男子。譬如有人求火取水。求水取火。求食取石。求華取鐵。求香取屍。求衣取木。求於塗香而取虛空。求佛智者。若離是二更觀異法。亦復如是。是時寶坊大會之中。有一菩薩名曰地意。聞是語已白佛言。世尊。不可說義可覺知不。若不可覺。雲何得名一切智耶。善男子。不可說智即一切智。善男子。我今問汝隨汝意答。於意雲何。我得如來一切智時。有所得不。地意菩薩即便思惟。我若說有即是常見如其說無即是斷見。我等當遠離如是二邊說於中道。思惟是已。白佛言。世尊。如是義者亦有亦無。世尊。若不出滅無數無量。非明非闇即是佛智。電意菩薩言。世尊。若無去來即是佛智。善見菩薩言。世尊。無得無離無證無修。即是佛智。無盡意菩薩言。世尊。若法不為三世所攝。不墮三界。非是三結。三智三乘陰入界等。無有增減即是佛智。金剛意菩薩言。世尊。若不分別凡法聖法學無學法。聲聞緣覺及以佛法。即是佛智。堅意菩薩言。世尊。如法無轉即是佛智。寶手菩薩言。世尊。若觀諸法生壞之相。觀已通達知無得失。即是佛智。善覺意菩薩言。世尊。三界眾生。從意觀意亦不覺意。即是佛智。分別怨親菩薩言。世尊。若有人能不樂煩惱。不厭煩惱。不愛不瞋。不捨不求。不施不念。即是佛智。蓮華子菩薩言。世尊。不樂罪福得深法忍。不覺不知我及我所。若不覺知我我所者。即是佛智。月光童子菩薩言。世尊。若能觀察一切諸法。猶如水月。亦不見法有增有減。即是佛智。無邊意童子菩薩言。世尊。若於諸法不見明闇。於一切心不見生滅。即是佛智。彌勒菩薩言。世尊。若能觀察四種梵行及不善行平等無二。即是佛智。無盡意菩薩言。世尊。若觀三世六波羅蜜二相無差。即是佛智。文殊師利童子菩薩言。世尊。若於諸法心無貪瞋。亦觀諸法甚深境界。亦不了知非不了知。亦不觀法有增有減。不觀智慧及以無明。即是佛智。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樂欲。語文殊師利言。善男子。如來世尊以何因緣。說如是等甚深之義。文殊師利言。善男子。為令眾生遠離邪見得正見故。得正見已不生染著無有慳吝。不近惡友正命自活。不著三結憐愍眾生。不著三寶不誑一切。於諸眾生不捨不著。不著財物不著三界。眾生怖畏能為救護。能壞惡道開示正路。不著忍辱離一切想。滅一切垢除一切闇。不求果報。善男子。以是因緣求一切智。得是智已。於聲字句不生覺觀。佛語邪語佛行餘行。佛法餘法陰界諸入。功德莊嚴智慧莊嚴。十波羅蜜三解脫門。業之與果世智佛智。於如是法不生分別。是故如來說如是等甚深之義。樂欲菩薩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實如所言。甚深義者即是佛智。何以故。無所覺故。若無所覺故不可說。不可說者即是佛智。若有能知是不可說。當知是人即得佛智。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能分別宣說佛智。何以故。不著諸法不生不滅。即是佛智。善男子。不著諸法。即不出邊不破壞邊。無明涅槃真無出邊虛空涅槃。一切諸法一切眾生不可說邊。是虛空邊無罣礙邊。無有物邊無有陰邊。三行空邊法陰業陰。果非果陰。聚陰無物。無物邊虛空邊。一切諸法不可說邊。菩薩摩訶薩若能具足如是等邊。即得佛智。說是佛智不可說時。一切魔眾得無生法忍。捨於粗身獲得細身。隨心意身法化之身。復有二萬八千眾生。於諸法中得無生忍。九萬二千菩薩得無量陀羅尼。一切眾魔以妙香華伎樂供養。讚誦如來。作如是言。世尊。善知識者。即是一切善法根本。我今遇佛善知識故。得大利益。佛告善男子。汝當至心觀於諸業。爾時世尊。即為眾會說過去業。善男子。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劫名電持。時世眾生壽命滿足六萬八千。世界名曰妙香光明。是中有佛。號香功德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爾時彼世具足五滓。有轉輪王名曰華目。王四天下。與諸眷屬大臣人民至於佛所。以妙香華幡蓋伎樂。供養於佛及比丘僧。敬意禮拜右遶三匝。以偈讚佛。  佛為人天所讚歎  遠離諸惡樂寂靜  具足七財破貧窮  雲何令眾得深智  修集三種解脫門  已得離生老病死  能度三惡道諸生  雲何令眾過魔業   佛言大王。具足三法得甚深智。何等為三。一者至心緣念一切眾生。二者修集大悲破眾生苦。三者見一切法無有眾生壽命士夫。不生分別。又有三法能過魔業。一者於諸眾生不生噁心。二者修行施時不觀福田及非福田。三者觀一切法平等無二猶如虛空。不生不滅無行無物。無有相貌不可宣說。菩薩具足如是等法。得甚深智能過魔業。爾時聖王有一夫人。名曰善見。與八萬四千諸婇女俱共供養佛。既供養已。即說偈言。  大千世界無勝者  常樂寂靜修子想  善行遠離諸塵垢  雲何令我離女身  已得遠離一切怨  真實見生老病死  唯願為我演說道  令我具足男子身  離諸有得無上有  能施歡喜增善法  具足十力四無畏  雲何令我離女身  摧滅四魔修四梵  實語具足巧方便  三十二相八十好  雲何令我離女身   佛言。善女人。有巧方便。得離女身能壞女業。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復受女人之身。除其誓願巧方便者。所謂寶幢陀羅尼門。若有能修是陀羅尼。得離女身。淨身口意。遠離三障。若有聞是陀羅尼名。即離女身受男子身。得具足身微妙智慧。淨身口意。樂於善行。具足多聞。遠離惡業及受苦報。能滅五逆無間重罪。何以故。如是寶幢陀羅尼者。即是過去無量諸佛之所演說。為破惡業增長善法故。十方現在無量諸佛亦共說之。為破惡業增善法故。未來之世十方諸佛亦共說之。為破惡業增善法故。我今現在亦復宣說如是寶幢陀羅尼門。十方現在無量諸佛。悉共讚歎是陀羅尼。善女人。若剎利王所領國土。若有如是陀羅尼名。讚歎受持讀誦書寫。其王則為十方現在諸佛世尊護念讚歎。乃至阿迦尼吒諸天。亦復護念而讚歎之。是王行住坐臥之處。亦有無量天龍夜叉悉共護念。令其國土和安無諍。無有疫病。兵革不起。無惡風雨。不寒不熱。穀米豐熟。諸惡鬼神及惡禽獸。悉懷喜心不生惡想。隨是經典所住國土。其土若有惡星不祥惡想惡病。皆悉除滅。若剎利王興兵攻伐。專念是經能伏強敵。令已得勝二王俱念。則二兵和同不相侵害。若有國土城邑村落人。若畜生有疫病者。當寫是持安著幢頭。其土不祥疾疫悉皆除滅。若有法師持戒精進。月十五日淨自洗浴。以妙香華供養三寶。昇師子座讚陀羅尼。是人能護所住國土。所有惡相尋即消滅。亦能調伏教化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女人。若有人能讀誦此經乃至一偈。如是之人終不復更受女人身。亦得不退菩提之心。   爾時香功德佛。說是陀羅尼已。足指按地。即時大地六種震動。乃至十方亦復如是。其中所有天龍夜叉。以佛如來功德力故心生歡喜。亦見亦聞說陀羅尼。爾時如來。說寶幢陀羅尼曰。   闍落翅 闍落翅目翅闍隸 闍羅闍憐泥闍羅跋賴帝 闍醯隸波羅 富婁沙 三摩奢阿摩彌沈 摩彌摩訶彌闍摩彌 婆羅彌婆婆毘 婆婆毘 婆婆毘 婆闍毘 婆羅訶 婆隸蓰 闍訶彌 婆羅訶 婆隸蓰 阿羅闍醯 闍鬥目呿 婆沛羅 婆沛羅 私陀 跋賴坻 檀帝隸 檀帝羅 檀帝隸 修隸毘訶伽 旃陀毘 訶伽旃陀毘訶伽斫啾 樹提沙毘呵伽 薩婆叉裔帝多凡 修羅毘訶迦 闍羅闍羅迦奢彌隸呵 奢彌隸呵 奢彌隸呵 奢彌隸呵 奢彌隸呵 奢彌隸呵 毘婆車陀羯摩 豆寧 豆寧 豆寧 溫摩 渥毘婆車提 闍那吃栗多 阿訥婆陀隸 奴鴦崛隸 多崛隸 毘婆崛隸 究羅呵 因陀婆隸 婆訶那毘婆車陀羯婆 遮婆坻 遮婆坻 遮婆坻 呵暮阿陀捨尼 婆隸跋坻 婆師久摩羯 摩樹坻 羯闍醯闍醯樹坻膩迦毘羅娑毘羅娑毘羅娑毘羅娑 毘賴闍 毘賴闍 劫婆摩訶劫婆醯 利嘻隸嘻隸阿 那婆坻那婆坻曇摩檀那闍那阿婆羅彌隸絁阿羅軍陀羅 波食毘婆坻那 帝隸婆凡羯摩叉裔婆羅咄頗婆 富婁沙多凡阿三摩 三摩三摩 毘坻 若多陀 阿竭陀莎訶   爾時世尊。即為大眾說陀羅尼。五百婇女聞已即得男子之身。復有無量人天諸女。亦受男子身。及得不退菩提之心。永斷一切決定女業。善男子。爾時夫人聞是持已。所將八萬四千女人亦轉女身得男子身。復有無量人天婦女。亦轉女身得男子身。爾時聖王。以四天下委付千子。與無量人出家修道。爾時復有無量諸天。各作是念。轉輪聖王以何因緣捨國出家。復相謂言。此界如來演說妙法。以法力故女轉為男。有人出家能施袈裟。為諸白衣說人天樂。壞三惡苦滅一切有。摧諸魔業令魔受苦。魔既受苦不樂聽法。大幻師者。謂香功德沙門是也。復有說言。當知沙門即是魔也。何以故。能轉女身得男子身。時有大臣名曰善行。作如是言。我諸婦女悉為男子。汝等無量妻妾諸女。亦捨本形受男子身。剃除鬚髮被著袈裟。鹹皆歸向屬彼沙門。唯我一己獨住不往。我等當捨是國土去。永不見聞是大惡人。爾時諸人聞是語已。唱言善哉。我今若欲不見不聞。遠離惡沙門者。當入深山。爾時諸人既入山已。捨家修集婆羅門法。作如是言。無有解脫無善惡果。此世今有一沙門出。宣說斷見。說於魔業欺誑眾生。是大幻師。若人往見聽其所說。親近禮拜供養恭敬。心即狂亂無所曉知。剔除鬚髮被著袈裟。捨家所有受乞食制。住於塚間受一食法。於生死中生厭離想。不樂受於五欲之樂。及諸香華瓔珞伎樂。不樂宣說世間之事。具足如是諸不善法。說斯斷見行於魔業。是諸眾生之大怨讎。教化無量無邊眾生。令生斷見。若不見聞得大利益。時華目比丘。聞無量人生大邪見。即作是念。我若不能調伏如是邪見眾生。雲何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華目比丘。即便往請香功德佛。與無量比丘僧。周遍國土城邑聚落處處說法。所謂遠離惡法修進善法。或說大乘。或緣覺乘及聲聞乘。或沙門果。或比丘戒或優婆塞戒。或說三歸。或復演說轉女身法。或說寶幢陀羅尼門。或說十善。說是法時破除無量眾生疑網生於善心。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令無量眾生來至佛所。唯除一人。善行大臣向彼華目。發惡誓願。汝若未來成無上道。我當於汝成佛國土。而作惡魔。詣菩提樹作大恐怖。若成佛已當壞汝法。若我於汝生信心者。汝便當與我受記□。諸善男子。爾時比丘即我身是。夫人善見即彌勒是。善行大臣魔波旬是。波旬。汝於爾時發是誓願。若於我所生信心者。當與受記。是故我今稱汝本願。與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波旬。汝於往昔香功德所。禮拜供養以是善根。我今與汝授菩提記。說是法時。五百婇女得男子身。無量眾生。以三乘法。而得調伏。◎   大方等大集經寶幢分中魔調伏品第三   爾時世界百億魔王。悉來集聚。至波旬所。波旬語諸魔王言。諸善男子。汝等知不。有釋種子出現於世作大幻術。六年苦行趣菩提樹。我於爾時。將領三萬六千億眾。至於彼所然我盡力。乃至不能動金剛座。爾時瞿曇。於菩提樹成就幻術。以幻力故。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使我眷屬顛倒墮落如樹拔根。當爾之時。釋子成就無相幻術。以幻力故。十方智人悉皆歸屬。推求瞿曇所度眾生。心相所在莫知其處。若有人能至心歸依。盡力不能動其一毛。不可誑惑不可怖畏。我今婇女五百之眾。及諸眷屬悉復歸向。而我不能遮止動轉。汝等今者福德弘大多有幻力。若能有心見助佐者。然後我能壞彼釋子斷絕其命。亦能摧破諸歸依者。滅沙門法增長魔業。爾時我當受無上樂。爾時有魔名曰親近。即作是言。彼釋子者。悉已成就無量功德。功德莊嚴智慧莊嚴。不住諸有悉能調伏一切眾生。能壞種種眾苦煩惱身淨心淨。汝等不能起惡加害。波旬言。我諸眷屬為彼釋子之所誑惑。汝等若不作方便者。如是世界不久當空。復有魔言。如來不住一切諸有心淨身淨。遠離一切諸惡煩惱。於三界中而得解脫。一切有為不能繫縛。是故名為無上寂靜。如是寂靜誰能毀害。波旬言。若欲界中所有眾生。貪著五欲歸釋子者。是人則能破壞四魔。是等惡人若不治者。汝等雲何能治欲界。復有魔言。彼釋子者如幻如炎。不可宣說無有處所。無諸障礙。如是之人云何可害。波旬言。釋子於此欲界之中。受食供養誑惑眾生。我當雲何而不治耶。復有魔言。我今所有神通之力。及我眷屬神通之力。不及釋子神通之力十六分中一。我當雲何而能加害。波旬言。若彼瞿曇入城乞食。我當方便令其終日不得一粒。當放大石罵辱使瞋。我唯一己猶望能辦。況於汝等多諸眷屬。復有魔言。設使造作如是等事加彼釋子。不能令彼生瞋喜心。若不瞋喜雲何可害。波旬言。彼釋子者有大智慧。以智力故瞋處不瞋喜處不喜。修集大慈大悲之心。於諸眾生平等無二。是故於我不生瞋喜。復有魔言。若為三界所繫縛者。我則能害。彼釋子者。不為三界之所繫縛。我何能害。波旬復言。汝等若能隨我計者害彼不難。汝等悉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像。至諸國土城邑聚落。向諸國王大臣長者。作如是言。我等已屬沙門瞿曇。沙門瞿曇實非沙門空言沙門。非婆羅門虛自稱言是婆羅門。實非持戒現持戒相。真實破戒不異凡夫。汝等若信。善哉善哉。如其不信七日之後。當雨大石猛火利刀。作是言已。便當於空而降雨之。若作如是種種方便。瞿曇眷屬將壞不久。時諸魔王鹹言善哉。爾時諸魔各自莊嚴。莊嚴畢已。趣向鴦伽摩伽陀國。爾時波旬所有一切弊惡眷屬。悉莊嚴已趣向雪山。時雪山中有一仙人。名曰光味。眷屬五百悉具五通。波旬到已頭面禮敬。作如是言。沙門瞿曇悉壞一切異見外道。處在大眾宣說是言。一切眾生中實無沙門及婆羅門。大德。若能與我俱至摩伽陀國。我則能壞沙門瞿曇。沙門瞿曇殊不能與大德論議捔試神力。沙門瞿曇若摧滅已。一切眾生悉當恭敬供養於汝。爾時波旬作是語已。還來向於無量魔眾廣說上事。時有一魔復作是言。瞿曇沙門入王捨城。乞食之時我當於其中路。而作師子虎狼羅剎惡鬼等像。令彼見已生怖畏心。既生怖畏不能論議現神通力。復有魔言。我當於彼虛空之中。降雨大石壞破瞿曇。復有魔言。我當詐作瞿曇弟子。既為弟子當得親近。得親近已當斷其命。復有魔言。我當現作長者之像設食請之。彼若受請我當害之。復有魔言。我當現作婬女之像。至諸王所云彼瞿曇與我交通。復有魔言。我當至彼瞿曇沙門。現壞其身而為七分。汝等當言。如此屍者瞿曇所殺。復有魔言。我當於彼虛空之中。大聲唱言沙門瞿曇是大惡人。若有男女供養之者。命終當生阿鼻地獄。爾時世尊知魔心已。變此三千大千世界悉為金剛。以遮石雨火雨刀雨。悉令眾生眼不睹見如是魔業。爾時世尊四大弟子。入王捨城次第乞食。時舍利弗從東門入。中路值遇五百魔子執持刀杖。語舍利弗。汝若歌舞善哉善哉。如其不者當斷汝命。舍利弗言。善哉童子。我今當歌汝等當舞。諸魔子言。善哉大德。時舍利弗。即說偈言。  我今不求陰界入  無量世中誑惑故  若有求於如是法  是人終不得解脫   時舍利弗說是偈已。復說陀羅尼句。   婆呵羅(一)婆呵羅(二)婆羅婆呵囉(三)摩利至婆羅呵(四)薩陀婆囉呵(五)阿摩[(口*皮)/女]呵囉(六)莎呵(七)   時舍利弗。說是陀羅尼已。五百魔子心得調伏。得調伏已禮拜懺悔。即作是言。大德我今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歸依三寶。捨離一切魔之惡業。爾時大德大目犍連從南門入。中路亦值五百魔子手執刀杖。語目連言。汝若歌舞善哉善哉。如其不者當斷汝命。目連答言。善哉童子。我今當歌汝等當舞。諸魔子言。善哉大德。爾時目連。即說偈言。  我今不求陰界入  無量世中誑惑故  若有求於如是法  是人終不得解脫   時目犍連說是偈已。復說此陀羅尼句。   阿[(口*皮)/女]摩(一)阿[(口*皮)/女]摩(二)摩囉拏(三)囉闍(四)闍呵奢(五)摩他(六)奢摩他(七)奢摩他(八)伽伽那[(口*皮)/女]摩(九)莎呵(十)   時目犍連。說是陀羅尼已。五百魔子心得調伏。得調伏已禮拜懺悔。即作是言。大德。我今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歸依三寶。捨離一切惡魔事業。爾時彌多羅尼子從西門入。中路亦值五百魔子執持刀杖。語富樓那。汝若歌舞善哉善哉。如其不者當斷如命。富樓那言。善哉童子。我今當歌汝等當舞。諸魔子言。善哉大德。時富樓那。即說偈言。  我今不求陰入界  無量世中誑惑故  若有求於如是法  是人終不得解脫   時富樓那說是偈已。復說此陀羅尼句。   呿竭[(口*皮)/女](一)呿竭[(口*皮)/女](二)呿竭[(口*皮)/女](三)茂遮濘(四)茂遮濘(五)阿跋多尼(六)比跋多尼(七)莎呵(八)   時富樓那。說是陀羅尼已。五百魔子心得調伏。得調伏已禮拜懺悔。即作是言。大德。我今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歸依三寶。捨離一切惡魔事業。時須菩提從北門入。中路亦值五百魔子執持刀杖。語須菩提。大德。汝若歌舞善哉善哉。如其不者當斷汝命。須菩提言。善哉童子。我今當歌汝等當舞。諸魔子言。善哉大德。時須菩提。即說偈言。  我今不求陰入界  無量世中誑惑故  若有求於如是法  是人終不得解脫   時須菩提說是偈已。復說此陀羅尼句。   娑茂提(一)比茂睼(二)茂利蛇闍醯(三)思隸(四)思隸(五)思隸(六)婆思隸(七)婆思隸(八)啊[(口*皮)/女]思隸(九)復多拘置思隸(十)莎呵(十一)   時須菩提說是陀羅尼已。五百魔子心得調伏。得調伏已禮拜懺悔。即作是言。大德。我今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歸依三寶。捨離一切惡魔事業。爾時世尊神通力故。令王捨城所有眾生一切皆見百由旬地。城四門中各各皆有一大弟子。其城中出一大蓮花。縱廣滿足二十五丈。琉璃為莖黃金為葉。金剛為鬚有無量葉。光明遠照。眾生皆見高出三丈。四天王處乃至阿迦膩吒天處。亦如是見高出三丈。時蓮華中說如是偈。諸天世人隨處皆聞。  此世界中一佛出  悉能摧伏一切魔  能轉無上妙法輪  調伏此間諸眾生  二足中尊能成就  憂婆提捨拘律陀  能破二種煩惱根  佛欲來此調眾生  了知三世如掌果  具足三戒所說淨  遠離三垢愍一切  佛欲來此調眾生  具足如意無所畏  調伏四眾說四果  常樂說法真實義  聖師子王為我來  具足五力及五根  成就功德無礙智  無上世尊為眾生  修悲拔出三惡眾  調伏六根得上信  遠離六入修六念  具足六通真實語  世尊欲來調眾生  一切眾生煩惱縛  處闇不知解脫道  常行魔路不知實  貪著顛倒失智慧  不知此彼及生死  貪五欲故遠離禪  是故不能得解脫  不能修道報昔善  眾生不知生老死  是故不修三解脫  遠離一切施戒慧  是故不出三惡道  眾生若離五欲樂  親近如來聽正法  至心受持一偈義  是人解脫如先佛   又復偈音聞於色界十六住處。  若有修集清淨法  遠離諍訟修禪定  至心專念諸解脫  無有散亂壞煩惱  獲得十三忍辱法  遠離惡觸及亂心  出過一切生老死  修四無量諸禪定  永斷常見及斷見  過三惡道得正定  深觀無常無我樂  獲隨法忍如先佛  若欲捨樂如涕唾  觀一切空行無異  淨於法界及菩提  於法無礙如虛空  能壞四魔滅煩惱  修集正道諸方便  不畏邪見如師子  當親如來則獲之   出如是等偈音聲時。無量眾生趣蓮華所。爾時波旬耳聞是偈。又見王捨城中蓮華。無量眾生悉坐其下。次第乃至阿迦膩吒。亦復如是受大苦惱。告諸魔言。諦聽諦聽。瞿曇沙門作大幻術。汝等不能造作魔業。不久當失所居之處。汝等當雨刀石猛火。時有一魔語波旬言。瞿曇沙門。悉已成就無量功德具二莊嚴。所謂功德智慧。彼神力故。令我狂亂不能造作魔之事業。我今於彼實懷恐懼。復有一魔語波旬言。汝今愚癡行於邪道。無心之人若見瞿曇尚生信敬。況有心者。汝今若欲得大利益。應當至心歸依宗敬。復有一魔語波旬言。波旬。汝今雲何常樂惡行造作惡業。汝當遠離惡魔之業。汝今不見如來世尊。趣王捨城欲施眾生甘露味耶。汝來當共歸依瞿曇。爾時無量魔眾乘空而下至王捨城。或作王像或轉輪王像成就七寶。或復示作自在天像。或作沙門梵志尼乾。或作四天王像日月等像帝釋梵像。或有坐立及以禮拜而讚歎者。或有周遍繞王捨城。或有示現上其城上。或有青色白衣白瓔珞白幡白蓋。或有黃色赤衣赤瓔赤幡赤蓋。或有白色種種色衣種種瓔珞黃幡黃蓋。或有赤色青衣青瓔青幡青蓋。或七寶色七寶衣服七寶瓔珞七寶幡蓋。或琉璃色或頗梨色。種種色衣種種瓔珞。種種幡蓋。或有向佛散種種華燒香禮拜。或有歌頌讚歎起舞。波旬見已舉聲啼哭。即作是念。我今喪失所有福報。一切魔眾悉皆歸屬瞿曇沙門。爾時波旬語梵天言。我雖失福無有伴黨。猶故能壞瞿曇沙門。我今當示最後勢力。我今能拔如是蓮華。爾時波旬則趣蓮華。雖復目睹捉不能得。如世人言我能捉電。電雖可見而不能捉。蓮華亦爾。魔雖得見而不能捉。是時波旬心生懊惱。如是蓮華捉之尚難雲何可拔。復作是念。我今當出無量惡聲令諸四眾聞已怖畏。當捨瞿曇迸散而去。波旬爾時即出大聲。一切四眾都無聞者。唯魔自聞。聞已復生大怖畏心。爾時波旬怖畏戰慄。兩手拍地而不能著。猶如拍空。復欲取杖以打四眾。亦不能見。倍生怖畏舉身戰慄。猶如猛風吹動樹葉。復作是念。我今永失一切功德一切神力。不如速還本所住處。若不還者必死不疑。於是欲去莫知道徑。復作是念。我今住此瞿曇沙門多將眷屬今至不久。如其到者必見屠戮。我今正欲沈身此地。復恐此界眾生見之。是時波旬不能上下四方遁走。即見己身被五繫縛。見已涕泣愁憂苦惱。時有一魔名曰聖道。作轉輪王像。向彼波旬而說偈言。  汝以何緣出惡聲  啼哭愁憂受苦惱  如來今將趣蓮華  能壞眾生種種苦  汝等若欲受安樂  當至心依無上尊  汝若不樂五繫縛  應受我語歸世尊   爾時波旬聞是偈已。即作是念為我得脫當詐歸依非實心也。即向如來所住方面。合掌說偈。  我今歸依世中尊  能壞眾生諸苦惱  亦復懺悔一切惡  於佛眷屬更不造   時魔波旬說是偈時。於五繫縛尋時解脫。得解脫已欲趣己界。復還被縛第二第三乃至第七。爾時波旬既不得去。至心聽法。◎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九   闍路翅(一) 闍路迦慕翅(二)闍梨 (三) 闍羅闍梨尼(四) 闍羅[(口*皮)/女]賴坻(五) 闍唏隸(六) [(口*皮)/女]囉富樓沙勒叉拏(七) 娑摩留呵蛇(八) 阿摩咩(九) [(口*皮)/女]摩咩(十) [(口*皮)/女][(口*皮)/女]咩(十一) 摩呵咩(十二) 闍摩屣(十三) 闍呵咩(十四) 呿[(口*皮)/女]囉咩(十五) [(口*皮)/女]囉鞞(十六) [(口*皮)/女][(口*皮)/女]鞞(十七) [(口*皮)/女]呵脾(十八) 登伽脾(十九) [(口*皮)/女]闍脾(廿) [(口*皮)/女]呵囉[(口*皮)/女]離屣(廿一) 闍呵咩(廿二) 呿[(口*皮)/女]囉脾(廿三) 阿羅闍唏梨(廿四) 禪□□訥□□ 禪□□娌□□仚](廿六) [(口*皮)/女]呵囉(廿七) [(口*皮)/女]呵囉(廿八) [(口*皮)/女]呵囉(廿九) 婆呵囉思陀婆囉極(卅) 彈帝羅(卅一) 彈帝羅(卅二) 脩利蛇比呵呿(卅三) 旃陀羅比呵呿(卅四) 斫啾樹帝沙比呵呿(卅五) 薩[(口*皮)/女]叉蛇唎埵(卅六) 脩囉比呵呿(卅七) 闍呿伽(卅八) 闍呿伽(卅九) 闍呿伽(四十) 脩呿伽(四十一) 比呵摩(四十二) 阿勿呵(四十三) 阿勿呵(四十四) 阿勿呵呵(四十五) 阿勿呵(四十六) 阿勿呿(四十七) 阿勿呿(四十八) 阿勿呿(四十九) 阿勿呿(五十) 阿勿呿(五十一) 勿呿(五十二) 勿呿勿呿(五十三) 鞞[(口*皮)/女]車陀羯摩(五十四) □□駁□□□ □□駁□□孩 □□駁□□□ □□駁□□嫩 郁皺陀鞞[(口*皮)/女]車陀(五十九) 蘘那吃多(六十) 阿□皺陀(六十一) 鴦究隸(六十二) 朋究隸(六十三) 比遮究隸(六十四) 究羅呵(六十五) 因陀羅波利[(口*皮)/女]呵[(口*皮)/女](六十六) 鞞[(口*皮)/女]車陀竭婆(六十七) 遮[(口*皮)/女]賴坻(六十八) 遮婆賴坻(六十九) 遮[(口*皮)/女]賴坻(七十) 遮婆賴坻(七十一) 阿暮呵陀捨奴波利□□□胥□□ [(口*皮)/女]沙呿摩(七十三) 羯摩樹喻極(七十四) 呿伽闍唏(七十五) 闍呵樹極(七十六) 膩呿(七十七) 毘囉娑(七十八) 毘囉娑(七十九) 毘囉娑(八十) 毘囉娑(八十一) 毘囉娑(八十二) 毘囉娑(八十三) [(口*皮)/女]闍摩皺伽囉摩吃波(八十四) 摩訶吃波(八十五) 唏隸(八十六) 唏利隸(八十七) 阿拏[(口*皮)/女]賴坻(八十八) 娑摩蛇膩[口*仚](八十九) 陀摩(九十) 陀那(九十一) 阿波囉勿□債漶慼慼@呵羅軍荼羅婆呿(九十三) 比□□□掠靨□□ 唎婆畔羯摩叉蛇(九十五) 波囉□□曨口*皮)/女]富留沙埵(九十六) 阿娑摩娑摩蛇(九十七) 比提蘘(九十八) 多他伽多(九十九) 莎呵(百)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寶幢分第九三昧神足品第四   是時如來四大弟子與諸魔子。遊王捨城歌舞頌偈。爾時大地六返震動。無量天人悲感啼泣。苦哉苦哉。今者如來猶在於世。而四弟子為諸魔眾之所戲弄。即共和集往至佛所而作是言。世尊。唯願如來放捨捨心。何以故。一切諸魔欲壞佛法。佛言。我今當入王捨大城。教化眾生欲破壞魔業。示大神通施作佛事。爾時佛欲入王捨城。時諸天眾悲□。向佛而作是言。今佛入城實非時也。何以故。無量惡鬼彌滿虛空。無量魔眾持刀大石。若佛入城如來法燈將滅不久。爾時如來默然不許。復有天言。世尊。王捨城中。五百魔子執持刀戟欲害如來。復有一天啼泣而言。今者釋種不久當壞。復有天言。無上法船今當散滅。三界眾生誰當濟渡令至彼岸。復有天言。一切眾生常為煩惱之所纏遶。無上大師如其滅者。誰當令彼得解脫耶。復有天言。世尊。不見空中無量魔眾。欲雨刀劍大石猛火。唯願如來。愍眾生故且莫入城。復有天言。世尊。王捨城中有二萬魔。各各示作婆羅門像。執持刀劍欲害如來。復有二萬持槊待佛。復有二萬執持弓箭。復有二萬持大炬火。唯願如來。受我等語勿復入城。如來爾時默然不許。爾時世尊入王捨城門。其守城天啼泣向佛作如是言。唯願如來勿復入城。何以故。今此城中惡眾彌滿。若使如來於此滅者。我當雲何見諸天眾。魔眾今者欲雨刀劍猛火大石。如來若滅眾生闇行滅大法炬壞大法山。生老病死歡喜受樂。佛於爾時。雖聞是語亦不許可。時天復言。世尊。若不惜身命必欲放捨有六大城何必於此。如來若於此間滅者。則令我於無量世中得大惡名。爾時復有無量諸天俱至佛所。作如是言。世尊。我已曾見無量諸佛說法教化無量眾生。實未曾見如是魔眾。世間眾生常為無量諸惡煩惱之所圍遶。值遇良醫通達無量醫方方便。如來何故。放捨大慈大悲之心。復有天言。如來往昔無量劫中為諸眾生修集苦行。今者雲何欲捨眾生放棄身命。唯願憐愍演說正法。調伏一切闇昧眾生。願施眾生光明。迷行之人示以正路。永斷一切三惡道苦。唯願久住莫捨身命。爾時復有淨居諸天。告諸天言。且勿□哭放捨愁惱。如來具足十力無畏。今欲摧滅一切魔眾。假使無量無邊魔眾。乃至不能動佛一毛。爾時梵王釋提桓因。往至佛所白佛言。世尊。一切魔眾今者定欲毀害如來。唯願勿往。如來當滅一切眾生無明闇行。世尊往昔請諸眾生。許以甘露斯事未果。雲何便欲放捨身命。莫猗往昔菩提樹下壞一魔已輕蔑餘者。如來若入王捨城中。即便滅沒無復疑也。   爾時世尊出大梵音聲。遍三千大千世界已。而作是言。諦聽諦聽。假使諸魔悉皆遍滿十方世界。盡其力勢乃至不能動我一毛。我昔已請無量眾生許以甘露。今當演說第一義諦。增長善法說於正道以稱我願。我於往昔無量世中。為諸眾生多受苦惱。放捨一切金銀琉璃頗梨寶貨國城妻子衣服飲食及以身命。以妙香華幡蓋燈明供養諸佛。受持淨戒修行忍辱。誰能以惡加於我身。我於眾生常修慈悲。誰能令我而滅沒耶。如我先已摧魔眷屬。當知今者亦能破壞。汝等於此勿懷怖畏。時無量天聞是語已。心生喜樂各各而言。南無大士如來世尊。壞大魔眾破諸煩惱。永斷習氣摧憍慢山。拔生死樹。滅死日月除無明闇。勸化一切邪見眾生。焦涸四流然大法炬。示菩提道擊大法鼓。施諸眾生善法之樂。復令覺悟四真諦相。度生死海入無畏處。說是語已。以妙香華幡蓋伎樂供養於佛。復以種種微妙好華散王捨城。所謂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波樓沙華摩訶波樓沙華。迦迦羅華摩訶迦迦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瞻婆羅華摩訶瞻婆羅華。歡喜華大歡喜華。愛樂華大愛樂華。波利質多華。俱毘遮羅華。憂婆缽羅華。俱物頭華。波頭摩華。分陀利華。如是等華。莊嚴遍覆如來行處。於路二邊七寶行樹高一多羅樹。間有八味清泉。上虛空中多有諸天。手持上妙七寶幡蓋。雨諸雜華金銀頗梨琉璃等寶。牛頭栴檀及白栴檀。堅□沈水種種華香。遍雨如來所行之處。復有種種微妙伎樂。一切人民悉共嚴治王捨城外如來行處。諸魔眷屬莊嚴城內。時佛世尊入王捨城。爾時心遊首楞嚴定。示現微妙八十種好。若事象者即現象像。事師子者現師子像。有事牛者即現牛像。事命命鳥現命命像。有事兔者即現兔像。有事魚龍龜鱉。梵天自在建陀八臂。帝釋阿修羅迦樓羅虎狼豬鹿。水火風神。日月星宿。國王大臣。男女大小。沙門婆羅門。四王夜叉。菩薩如來。各隨所事而得見之見已皆稱南無南無無上世尊。合掌恭敬禮拜供養。爾時雪山光味仙人。與其弟子在西門下。側立待佛。光味仙人睹見佛身。是仙人像。為無量眾生之所供養。即作是言。如是人者真是大仙。堪受世間人天供養。何以故。福德相故。我雲何知彼大我大。我今當問生姓經書出家久近。光味仙人即趣佛所。告其弟子摩納。彼仙人者德相成就。了了可知聰明叡哲能解深義汝等應當至心生信。如我所見相書所載。是人必能說無上道。彼定能令我度生死。五百弟子同聲歎言。善哉善哉如和上言。爾時光味與五百弟子。前後圍遶即至佛所。作如是言。汝是誰耶。佛言。是婆羅門。光味復言。姓何等耶。答言。我姓瞿曇。又問。受何戒耶。答言。吾受三戒。又問。修集何行。答言。吾修三空行。又問。出家已來為久近乎。答言。具大智時。又問。汝頗讀誦星宿書不。答言。汝今讀誦得何利益。光味復言。我以此法教諸眾生。受我語者多獻供養。佛言。汝知此書。頗能得過生老死不。光味復問。瞿曇。生老病死雲何可斷。佛言。汝若不能斷生老死何用讀誦如是星書。光味復言。瞿曇。汝若不知星宿書者。身上何故有星行處。如我知者。定謂瞿曇通達如是星宿彼岸。佛言。雲何名星宿道。光味答言。謂二十八宿日月隨行。一切眾生日月年歲皆悉繫屬。瞿曇。一切星宿跡有四分。   瞿曇。東方七宿。謂角亢氐房心尾箕。若人生日。屬角星者。口闊四指額廣亦爾。其身右邊多生黑子。上皆有毛。當知是人多財富貴。廣額似像。聰明多智眷屬熾盛。其項短促。腳兩指長。左有刀創。多有妻子。惡性輕躁。尋命八十。四十年時一受衰苦。長子不壽。心樂法事。衰患在火。瞿曇。屬角星者有如是相。   屬亢星者。心樂法事。受性多巧。聰明富貴。多懷慚愧。怨不能害。樂欲出家。受性柔軟。輕躁確盡無所隱藏。壽六十年。三十五時身遇篤病。遶頸四指。當有瘡□逆□□□□□□鍊逆□□□切□飥□率裀□   屬氐星者。生人受身勇健。巨富豪貴。壽二十五。左有黑子。於父母所悔(丹本雲恆)生噁心。敬出家人。於己眷屬不能增長。瞿曇。屬氐星者有如是相。   屬房星人受性弊惡。愚騃無智巨富豪貴。右有黑子。壽三十五當被兵死。宜於兄弟。瞿曇。屬房星人有如是相。屬心星人富貴多財。愚癡風病。壽三十五頭有瘡□逆□飣祐□□□□□□□□□□□□□鍊逆□□□鷺□飥□率裀□□ЮO□稫觛襆□□□說□□祤梱□裀□糖□□裀□飣祐□□□□□馘X□□□裀□□q褙□□□□埤□□□□□□暈粿□□觰鞳慼慼撬`□逆□□□芋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撐{檢□覜餖□觜D令□□□□□榯□□鍊逆□□ЮO□飥□率裀□   屬箕星人樂喜諍訟。多犯禁戒。受性弊惡人不喜見。貪慾熾盛。壽六十年。貧窮困苦。常樂遊行。牙齒疏小。胸臆確瘦。瞿曇。屬東方宿有如是相。   屬井星人多饒財寶人所恭敬。心樂於法。□有瘡□逆□□□□□□襭□□□榯□□逆□覽榯□□□□□□□□餡□逆□□□覷□□鍊逆□□妘切□飥□率裀□   屬鬼星人慳吝短壽。□下四指當有黑子。不宜父母。喜樂諍訟。瞿曇。屬鬼星者有如是相。屬柳星者富貴持戒。慕樂法事。壽七十五。增長眷屬。死已生天。腰有赤子。敬受法者人所信伏。瞿曇。屬柳星者有如是相。   屬七星者樂為劫賊。盜物為業。姦偽諂曲。薄福短壽。舉動粗獷。愚癡狂駭必被兵死。瞿曇。七星生者有如是相。屬張星者。壽命八十。善於音樂。首髮稀少。衰二十七及三十三。富貴勇健有大名稱。聰明無吝。樂法慚愧。不宜父母及以兄弟。頂(丹本雲項)有瘡□逆□E膳□□□飯□□□□駐□□□□駐□□□鍊逆□□妘切□飥□率裀□   屬翼星人善知算數。慳吝惡性鈍根邪見。右有黑子。壽命三十三。絕無子息。瞿曇。屬翼星者有如是相。   屬軫星人巨富豪貴。多饒眷屬奴婢僕使。聰明勇健。樂法愛法。敬受法者。壽命百年。死已生天。瞿曇。屬南方星者有如是相。   屬奎星者。其人兩頰當有黑子。持戒樂法。敬受法者。富貴樂施。身有火瘡。壽五十年。瞿曇。屬奎星者有如是相。屬婁星者壽命短促。貧窮困苦。樂見毀戒。其心慳吝。膝下瘡□逆□□膳□□□□□□□鍊逆□□□切□飥□率裀□□□切誇□□榯□□□□□檢□□□□埤□□駐□□□G□□□祤禎□□□□□□□□鍊逆□□□切□飥□率裀□□□切妨□□□埤□累□騾□□□|□□□□饐□□□息□□□□□□□□□□□磻飀□□駝□□□□□□□□鍊逆□□□切□飥□率裀□□□切奪□□□□□□祖□□□□□□駔練□□□□□□□裀□覂□觝□□□□□□□榜駐□□□□□□□□鍊逆□□□切□飥□率裀□   屬觜星者富貴樂施。慚愧無貪。無有病苦。眾生樂見。死已生天。衰在七十。壽滿八十。瞿曇。屬觜星者有如是相。屬參星者受性弊惡。多造惡業。作守獄卒。貪慾偏多。聰明貧苦。壽六十五。多有黑子。瞿曇。屬西方星有如是相。屬斗星者受性愚癡。貪不知。貧窮惡性。壽命短促。當病食死。黑色羸瘦。瞿曇。屬斗星者有如是相。   屬牛星者性癡貧窮。樂為偷竊。心多嫉妒。壽七十年。無有妻子。瞿曇。屬牛星者有如是相。屬女星者持戒樂施。其人足下多有黑子。增長眷屬。壽八十年。有大名聲。無有病痛。宜於父母及以兄弟。瞿曇。屬女星者有如是相。屬虛星者福德富貴。眷屬愛樂。慳吝不施。壽六十五。其人足下當有黑子。瞿曇。屬虛星者有如是相。   屬危星者身無病苦。聰明持戒。通達世事。富貴多財。壽八十年。宜諸眷屬。瞿曇。屬危星者有如是相。   屬室星者受性弊惡。多犯禁戒。為人富貴。壽命百年。死墮惡道。不宜父母及以兄弟。瞿曇。屬室生者有如是相。屬壁星者雄猛多力。尊榮富貴。有大名稱。眷屬增長。不宜父母。壽命千年。名聞無量。樂法出家。敬受法者。聰明多智。善解世事。瞿曇。屬北方星有如是相。若有通達如是相者。到於彼岸得大智慧。   佛言。眾生闇行。著於顛倒煩惱繫縛。隨逐如是星宿書籍。仙人星宿雖好。亦復生於牛馬狗豬。亦有同屬一星生者。而有貧賤富貴參差。是故我知是不定法。仙人汝雖得禪。我是一切大智之人。何故不問解脫因緣乃問是事。光味又言。汝今現身如世無異。而尊其事與仙無別。我今真實不知汝是天耶仙耶。龍耶鬼耶。聲如梵音色如古仙。我從昔來未曾見聞如是色相如是事業。是故今問。汝為是誰繫屬於誰。姓氏何等。宣說何事。唯願廣說我當聽受。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有學習著相書  是人不能知此彼  若有煩惱所縛者  不得解脫常受苦  我今具足六神通  是故名大婆羅門  六波羅蜜是我性  以六和敬調諸根  我以受持三種戒  行空無相三脫門  我往初發菩提心  爾時得名大出家  我都不覺一法相  是故不說星宿書  法無眾生無壽命  是故演說無我淨  已度三受三行岸  斷諸根故無有相  我已真實知諸法  是故獲得大寂靜  若無罣礙如虛空  雖行菩提不學法  修集禁戒大忍辱  即得無想大智慧  若不覺業求果報  如法不轉得菩提  心不貪著一切陰  亦復不觀於此彼  又不覺知菩提道  是能速得菩提道  無有相貌無想念  於一切法無覺觀  亦不貪著於諸法  即能獲得一切覺  若有修集淨梵行  是人得名婆羅門  觀察諸法如虛空  是人即得名大覺   於是世尊說是偈已。光味仙人及諸眷屬。一切皆見如來本身。見本身已。往善所追。即各獲得寶幢三昧。得是三昧。能遍觀察一切三昧。故名為幢。於諸三昧而得自在。遊入一切三昧境界。是故名為寶幢三昧。爾時光味合掌恭敬。持微妙華滿其手掬。說偈讚佛。  如來成就無量德  猶如大海水彌滿  功德光明甚微妙  悉照三千大千界  勇猛精進大智慧  出勝一切諸眾生  具足大慈大悲心  是故我禮無上尊  如來永斷諸煩惱  故我稽首大仙師  清淨金色戒光明  我今禮敬於佛日  能乾眾生諸煩惱  能說真實菩提行  能壞一切煩惱山  轉於無上正法輪  今我修於菩提道  為得無量大智慧  如來具足一切相  願記我等菩提時  我當雲何斷煩惱  度脫一切苦眾生  演於真實正真道  平等猶如十方佛  眾生三世造惡業  我當雲何令其斷  若我身口意善業  願此因緣斷彼結  永斷一切煩惱病  身受妙樂如先佛  令眾妙色諸根具  遠離諸惡修善法  斷除眾生諸邪見  修習具足於正見  得識宿命樂善行  度生死河至彼岸  六波羅蜜得具足  知佛深法常住世  樂降無上大法雨  令諸眾生離貧渴  若我身口意惡業  今於佛前悉懺悔  我今所有福德力  施與眾生早成佛  我請一切諸眾生  勸之令種菩提子  我為眾生受苦時  願不生悔及退轉  淨於世界及眾生  得無礙智淨法界  若我真實得佛道  願此所散成華蓋   爾時光味即以華散。是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無量眾生生敬喜心。有諸眾生奉事象者。見佛是象作如是言。雲何此像有大福德。令是仙人敬意供養。乃至若有敬事佛者。見彼仙人敬心供養。見已生信禮拜讚歎。爾時世尊出首楞嚴定。從定起已一切眾生悉見佛身。見已心生供養歡喜。各任己力而作供養。爾時世尊告光味言。善男子。一切諸天見汝決定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歡喜踴躍故。令是地六種震動。善男子。汝當成就無量智慧。然後獲得無上佛道。乃當復於無量世界然大法炬。善男子。汝於來世過三阿僧祇劫。當於此土北方世界名曰香華。其界莊嚴如阿彌陀。當於彼中得成為佛名光功德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於無量世宣說大乘。終不說於聲聞緣覺。爾時大眾耳聞目見光味仙人得受記□。悉共歡喜供養恭敬。五百弟子。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意堅固無有退轉。◎   ◎大方等大集經寶幢分中相品第五   爾時佛知諸魔心已即入三昧。三昧力故令王捨城有十二門。一一門中有一如來。爾時諸魔見十二佛。自現其身為五通像。乃至示現梵天王像。以妙香華幡蓋伎樂供養於佛。佛入城時足指案地。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其中天人阿修羅等。帝釋梵天及四天王一切眾生。悉皆得見十方世界十方眾生。皆悉來集王捨大城。齎持香華供養於佛。佛神力故。令香華中說如是偈。  若欲永斷三惡道  應當發起菩提心  若於生死獨覺者  是能度脫諸眾生  若欲離於惡匆務  應當修集於正道  若有值遇諸如來  是人即得受道記  如來大士利眾生  今來入此王捨城  欲摧一切諸魔眾  欲轉無上正法輪  佛為五滓諸眾生  宣說三乘首楞嚴  如來今欲大授記  欲聽實義應往彼   是偈音聲周遍而聞。迦蘭陀竹林精舍有諸菩薩阿羅漢等。悉往集會王捨大城中。乃至十方無量世界淨土穢土有佛之處及無佛處。一切眾生悉來聚集。爾時世尊入佛莊嚴瓔珞三昧。入三昧已。令此娑婆世界清淨莊嚴。猶如未來遍見如來所有國土。爾時世尊光明淨妙。眾生樂見。十方無量微塵世界淨穢等土有無佛處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樂見如來淨妙光明。亦復樂聞如來音聲。爾時十方一一方面。無量佛土無量菩薩。悉來至此娑婆世界王捨大城。爾時此界具足多有無量菩薩。如是菩薩悉共供養如來世尊。或有菩薩於娑婆世界雨諸雜香以供佛養。或有菩薩於此世界雨真珠寶以供養佛。或有菩薩於此世界雨妙瓔珞。或雨金銀琉璃頗梨車□□□飀□橛□□□覷□試飀□□馜驛覺□□□□□橛信訏□覛□□碌夾□□□□榜騏騖糕姜說榳娮□禳慼慼撩]駏J□□□□□□□駎□□□□駎□□□□□□□□□襤饃□□婧□饃□□□□饃□□□□□□□屋辰□□□馞秭饃□□梱□稀委祥□□秉□□□□□□饃□□□□弄□□□□□q稓▽丑慼慼慼摯X□淚□□埤□蓮□□穭□D祥□祰累□觜□□□概饋妐槔磻禁□本□□□□□□□□媽□□搥_□壟X埤□□□□□礸□□□□□□□檢□□餖送□□奢Fj□□□□□□露桌□餺□□□□□□姷□□□姪裀□□詭□□□□□姪訏騖□箋橛榜□□椸桌□□□鷺□□餽□□□□□□楰□馘g□秜D令□□□□□埤□□□□□□□□□送□□裀□餽□勵埤□□□□誇□□□□□□□□□□□□□□□□□□□□□□□□□□□  我今歸依於如來  已得歡喜至心樂  願見放捨還本處  還已乃當聽正法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我不勸汝以去來  諸法性相亦如是  汝今若有大神通  隨意自在無遮者   是時波旬復說偈言。  如佛世尊真實語  今者實無遮我者  我適欲還本處時  尋即見身被五縛   佛言。我已永斷一切繫縛。欲解一切眾生繫縛。我亦不念眾生諸惡。是故得名解脫繫縛。爾時世尊見十方眾生悉來集會即說偈言。  一切大眾至心聽  遠離一切疑網心  我今所說不思議  應當諦觀業因緣  無上世尊甚難有  法僧二寶亦復然  人身難得信亦爾  施心福田亦復難  無上世尊難得見  見已聞法亦復難  難得遠離於八難  得如法忍亦復難  其心難得而調伏  修空三昧亦復難  修善思惟如法住  如是二事亦復難  一切煩惱難遠離  獲得菩提亦復難  我今說趣菩提事  猶如世人說變化  我之所說遠離愛  能壞闇冥修善法  所示無上正真道  應當至心勤修行  若欲遠離三惡垢  及餘一切諸魔業  不為煩惱之所害  應當從佛聽正法  若欲具足三種戒  應學具足三脫門  即能破壞三界結  亦能過於三惡道  若不斷絕三寶性  為於正法喪身命  即能具足無量通  是人名為如法住  若欲三世無覺觀  亦復不著三世法  是人能過於三界  亦復獲得如法忍  一切凡夫無明覆  常為四倒所圍繞  於無法中作法想  於無物中作物想  以是因緣名顛倒  如是之人行邪道  若有說言眼見色  乃至意能知諸法  如是之人行顛倒  流轉生死無量劫  若有修集四禪定  是則名為世間慧  能度一切諸顛倒  亦於生死得解脫  若能調伏諸眾生  亦復遠離於四流  如是之人乾生死  亦復能到於彼岸  若能具足四如意  是名菩薩無所畏  亦能永斷於生死  令諸眾生脫恐怖  若能了了知五陰  是人能到無漏邊  了知不生亦不滅  能令眾生到彼岸  若能於佛世尊前  懺悔發露一切罪  是人遠離於邪見  能到生死之彼岸  若觀生死多受苦  行業因緣逕三惡  以近惡友因緣故  造作無量之惡業  若能遠離惡知識  亦能遠離諸邪見  是人能觀生死過  亦能諮問第一義  若有能觀第一空  是人能服甘露味  我常說於第一義  至心聽者無有相  我說六入真實空  無有造作無受者  眾生顛倒謂有相  法性真實無所有  若有眾生六受愛  是能生於六觸因  如是六觸真實空  一切諸法亦復然  如一法性諸法爾  如一切法一法然  一切諸法無生滅  亦無相貌無有物  我所宣說無勝道  一切諸法如一法  若見諸法無性相  是人獲得真實義  若有修行十三忍  即能度於生死岸  真知法性眾生性  得無上道如先佛   於是世尊說是偈時。十方如恆河沙等五滓世界一切眾生悉得聞之。一一世界無量眾生。聞已即得不退轉心。或有獲得陀羅尼者。或復有得三昧定者。或有成就得諸忍者。此佛世界無量眾生聞已亦得不退轉心。教化眾生於三乘中。爾時光味菩薩於蓮華邊造七寶梯具種種華。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如來佛日大慈悲光。無量眾生多受苦惱。唯願降注無上法雨。除滅眾生煩惱疾病。有諸眾生任為法器。堪受如來無上法味。願說八道淨於法眼。上昇蓮華摧伏眾魔。十方世界無量菩薩悉為證人。了了能見諸法空寂。無有相貌猶如虛空。知法無我。唯願如來憶念往昔初發菩提心時所立誓願。如來爾時自言。我若具足十力四無所畏。當施眾生甘露法味。悉令得度生死大海。今已果之。唯願演說清淨之法。度諸眾生於生死海。化無量人於菩提道。爾時世尊即蹬寶梯坐蓮華上。遍觀十方告波旬言。波旬。汝亦當生歡樂之心。何以故。以汝因緣有是大集。亦因於汝令我說法。說法因緣斷諸生死度於四流。令諸眾生獲得正道得虛空相。如是等事皆因於汝。汝當請我。我當說法。魔波旬言。瞿曇。若無瞋心憍慢嫉妒。何故惱我而宣說法。若有瞋恚憍慢嫉妒。雲何自言我得解脫。佛言波旬。我住母胎經歷十月。汝於爾時欲來殺我。我心於汝亦無瞋恚。我初生時地六種動。汝於爾時復降石雨。我飲乳時汝持毒藥置之乳中。我昔初乘香象之時。汝動此地令六種震欲令我墮。我在林野修世禪時。汝將婇女欲來亂我。我乞食時汝以臭豆持來施我。我時雖受竟不食之。我初出城汝自變身為黑毒蛇。又作惡賊圍城四邊。我行虛空復放風雨。我下馬時雨大猛火。我苦行時復作惡聲故令五人恐怖捨我。我身羸瘦復放冷風。及其洗浴放大暴水。我度河已復欲危害。化作無量師子惡獸。受牧牛女所奉乳糜。汝復持毒置之而去。我趣菩提道樹之時。復於中路降金剛雨。我坐樹下金剛座上。復遣四女來嬈亂我。汝雖如是欲來害我。然我於汝都無噁心。如是等事終不能令我心擾亂。復將無量百千萬眾。造作種種無量惡事。欲令我身不得菩提。我既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復來請我令捨壽命。因於汝欲令我於彼娑羅大村乞食不得。又因汝故令阿闍世放大醉象欲令害我。又因汝故提婆達多放下大石。又因汝故令我受彼婆羅門請。三月之中食噉馬麥。又因汝故令我為彼孫陀利女之所詐謗。又因汝故尸利踘多火坑毒食以請於我。汝於爾時作如是等無量惡事不能害我。今復聚合如是魔眾欲來害我。然我於汝都無瞋心。我今當度無量億魔。我為眾生常勤修集慈悲喜捨。汝若不信十方諸佛諸大菩薩可為明證。唯為汝故使我於此惡世之中施作佛事。汝雖於我作無量惡。然我猶故隨逐於汝。我今實無瞋妒憍慢。我於汝所修集慈心。汝於我所生大噁心。善哉波旬。應離噁心啟請於我說無上法。我欲與汝受菩提記。既受記已當廣為汝宣說法要。汝聞法已。當得遠離一切惡業。我常思念種種方便令汝解脫。而汝於我常生噁心。我常於汝生憐愍想。汝今當捨惡見惡意。我當授汝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爾時波旬聞是語已。生瞋噁心欲還所止。復還見身被五繫縛。欲出大聲而不能出。即吐惡氣欲歔殺佛。爾時如來變其惡氣成須曼華。佛神力故令是化華遍至十方恆河沙等諸如來所而以供養。於諸佛上一一化作須曼華蓋。爾時無量諸佛世尊無量菩薩。各各自問其土如來。如是變化誰之神力。無量諸佛各各說言。娑婆世界釋迦如來。欲為具足五滓眾生演說法要。所謂法印句門入陀羅尼能壞一切魔境界力。開顯一切佛功德力。豎大法幢不斷佛種。能令一切善法增長。能壞一切邪見眾生。能壞一切惡夢不祥。能斷疾病刀兵飢饉鬥訟等事。復能調伏一切天龍乾闥婆人。熾然慧炬示導一切平等之道。能令一切遠離惡見。能斷一切諸惡種性。能令一切同於一性。能護一切城邑聚落沙門婆羅門。能知一切星宿運度。能學一切世間諸事。能令一切遠離惡口獲無礙辯。觀一切法通達其性如法而住。能說大乘安慰菩薩。悉令能得不退轉心。能施無上甘露法味。能令獲得無生法忍。轉正法輪利益調伏無量眾生。悉令得住六波羅蜜。能令眾生見無上道。能降法雨示諸佛事過四魔界。入大涅槃金剛法心因緣自在陀羅尼。持欲演說如是等法。如過去佛未來諸佛之所宣說。現在十方諸佛世尊。住世說法教化眾生。皆是金剛法心因緣自在陀羅尼也。過去未來諸佛世尊亦復如是。爾時諸方無量菩薩各白佛言。世尊。我初未曾聞金剛法心因緣自在陀羅尼。雲何名為金剛法心因緣自在陀羅尼。唯願如來分別解說。乃至為令入大涅槃。利益無量人天雜類。爾時十方諸佛世尊。各各告其諸菩薩言。善男子。我亦欲見釋迦如來聽受是法。為欲利益一切眾生。為壞一切眾生惡業。乃至為欲入大涅槃。爾時十方諸佛世尊告諸菩薩言。善男子。若欲供養一佛世界無量諸佛。各欲聽受無上正法所未聞法。見大集會。宜當往詣娑婆世界釋迦如來所住之處。爾時無量諸菩薩等。默然而受佛之教敕。各作是言。我欲於彼一佛世界供養恭敬無量諸佛。亦欲於彼無量佛所聽受種種無量法義。亦欲睹見無量神通及以無量不思議事。不知彼土有座處不。若有座處則得供養聽受正法。爾時諸佛告諸菩薩言。善男子。汝等不應於如來所生疑慮心。何以故。諸佛境界不可思議。智慧方便不可思議。為欲調伏一切眾生。善男子。娑婆世界釋迦如來。智慧方便不可限量。善男子。釋迦如來一切眾生陰所攝身。一一皆如須彌山王。能令葶藶容其座處。是名如來智慧方便。亦令眾見葶藶不寬所座不迮。而葶藶子其質如本無增減相。復次善男子。一切世界所有大地。悉令入於一微塵中。亦令微塵無增減相。是名如來智慧方便。復次善男子。一切世界所有諸水。悉能令入一微塵中。亦令微塵無增減相。是名如來智慧方便。復次善男子。一切世界所有諸風。悉能令入一毛孔中。亦令毛孔無增減相。是名如來智慧方便。復次善男子。一切世界所有諸火。悉令入於一毛孔中。亦令毛孔無增減相。是名如來智慧方便。復次善男子。十方所有一切眾生。悉能令入一微塵中。亦令微塵無增減相。是名如來智慧方便。復次善男子。一切眾生三世所有身口意業三世所受苦受樂受無苦樂受。三世眾生身口意業所受果報。三世所有地水火風。至一切法界。釋迦如來於一念中了了通達。亦不稱言我知我覺。又不役慮然後而知。善男子。釋迦如來具足如是智慧方便住娑婆世界。爾時十方無量佛土無量菩薩。既得聞佛無量功德。即各具足無量神通。◎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寶幢分第九中陀羅尼品第六   爾時東方有樂世界。佛名阿□。與諸無量神通菩薩發彼世界。一念來至娑婆世界釋迦如來大集之處。到已坐於化蓮華上。無量菩薩亦復如是。各各皆坐化蓮華上。如是東方無量諸佛無量菩薩各各來詣娑婆世界。到已皆坐化蓮華座。南北二方亦復如是。爾時西方安樂世界無量壽佛。亦與無量神通菩薩發彼世界。一念來至娑婆世界釋迦如來大集之處。到已坐於化蓮華上。無量菩薩亦復如是。各各皆坐化蓮華上。各各以己神通福力作供養具。或作金沙和微妙香以散佛上。或作種種微妙香華。或起右遶娑婆世界。或有長跪說偈讚歎。或有繫心善思惟者。或雨金華乃至優缽羅華。或以妙眼瞻睹佛身。時有童子名須菩提。以己神力及佛神力。出大音聲而說偈言。  諸佛無量大寶幢  能壞一切疑網心  我初未曾得見聞  如是無量大會眾  滿此世界無量佛  具足福德諸菩薩  此地即是大寶塔  皆得供養十方佛  無量諸佛何因緣  悉來集是惡世界  今此國土惡眾生  亦復不能信佛事  為壞一切大魔業  為欲具足大功德  為欲示現大神通  是故諸佛集會此  此會若有諸眾生  至心生於信喜心  若以此心聽受法  是人即能破魔業  若欲通達無上乘  及欲修行八正道  若欲永斷諸煩惱  應當至心聽正法  諸十方佛及菩薩  皆來至此坐化華  釋迦如來欲說法  為護正法住無量   如是音聲充遍大會。無量菩薩得無量忍。異口同聲作如是言。我今坐已。唯願如來宣說正法。攝一切法無畏微妙。能壞魔業過於魔道。摧伏魔幢建立勝幡。壞諸煩惱調伏怨敵。裂諸疑網入種智門。過諸怖畏護眾菩薩。亦令菩薩一切受樂。得諸菩薩慧方便門。及以一切安樂之處。一切三昧忍辱光明慧方便門。三十七品心陀羅尼。唯願如來廣分別說。為令眾生受諸安樂。獲得上色上力上樂上觸上辯上念上意。為聞法已不忘失故。為壞國土惡瑞應故。受持戒故。修集道故。不失無上菩提心故。唯願如來為如是事。頒宣廣說是陀羅尼。為護法故。不斷一切三寶種故。示諸菩薩菩提道故。為不分別虛空法性空相等故。顯示明闇有相無相。觀平等相此彼法故。為不分別眾生壽命士夫等法。不生不滅斷一切相。一切變易等相無物。虛空實性故。唯願釋迦牟尼如來及與諸佛廣宣分別大陀羅尼。為令無量無邊眾生真實睹見三寶性故。為令無量無邊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爾時一切無量諸佛默然許之。許已即入諸佛上妙境界誓願功德三昧。爾時此間娑婆世界。所有地獄畜生餓鬼諸苦即滅得見諸佛。有諸眾生疑網無信即得淨信。一切眾生。悉見無有貪慾瞋恚愚癡憍慢惡見疑網狂亂等病。身心寂靜。各各皆作如是念言。唯我一人獨坐佛前聽受正法。如來世尊唯為我說。獨調伏我斷諸煩惱。如我所請而為我說。爾時世界一切眾生。異口同音作如是言。願佛說法我當頂受。爾時釋迦如來。勸此世界所有眾生。令供養佛。爾時眾生既聞勸已。即各供養一切諸佛香華幡蓋伎樂讚歎。爾時世尊即作是言。十方諸佛諦聽諦聽。我以往昔本願力故。在此世界具足五滓惡眾生中。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眾生迷失正道無明所覆。失於正念增長煩惱。安處三趣樂作十惡。遠離善根捨功德業。喜造五逆耽著非法。誹謗正典毀呰聖人。瞋恚熾盛不樂修慈。招提僧物隨意而用。於業果報不能深信。不樂供養師長和上有德之人。為如是等弊惡人故。修集如是大慈悲心。以是因緣。於是世界而得成道。既成道已。常樂修集勤精進法。忍於飢渴寒熱等苦。遊諸國土城邑聚落。為諸眾生宣說正法。或有眾生貧窮病苦受身醜陋。為憐愍故。受其所施臭穢之食。為欲增長施主福德。皆悉食之。亦受眾生粗澀臭穢弊壞衣服。山間河澗空曠林野所有住處悉亦受之。若草若葉。若石若塼。為眾生故隨施受之而臥其上。以勤精進修善方便。為剎利故演說王事。為婆羅門說四毘陀星宿祀天。為諸大臣說治化事。為諸醫師演說四大增減等病。為諸農夫商賈之人。說護財穀。為諸女人說護瓔珞。勤修諸善得不共夫。為出家者說於忍辱。為調伏故說如是法。未得善利勸之令得。未得證者勸令得證。未解脫者勸令解脫。為調眾生受諸苦惱。我為眾生修集慈悲。然諸眾生猶於我所生不善心。或打或罵。或生嫉妒。或有說言。沙門瞿曇即是幻士。雖讚持戒自畜妻婦。雖讚慈心而害眾生。讚捨富貴自往王家。瞿曇沙門善知方術。雖畜妻婦不生子息。瞿曇沙門能治女身故。令末利生愛重心。瞿曇沙門善知咒術故。令須達生宗敬想。瞿曇沙門善知藥法。是故其身常有光明。得如是等無量惡名。或有以石土木刀毒遙見打擲為欲殺我。為殺我故。故放惡象毒蛇。於我住處放大猛火糞穢不淨。造作種種諸惡方便。欲壞我法。為滅我法。為摧法幢。為破法船。為壞法性。為破法藏。十方諸佛。唯願觀察。過去諸佛。有於如是五滓世界成得佛道。無有不說如是大集金剛法心因緣自在陀羅尼者。為壞一切諸魔力故。為三寶種不斷絕故。為諸眾生增善法故。為壞一切佛法怨故。為令眾生遠離苦故。滅身口意諸惡業故。為令人天性調柔故。為諸國土受安樂故。為破世間諸惡相故。為令眾生悉得具足六波羅蜜故。為發無上菩提心故。為教菩薩善方便故。為令菩薩次第住故。以如是等諸因緣故。過去諸佛為如是等五滓眾生。說是大集金剛法心因緣自在陀羅尼也。今此世界十方諸佛悉來集會。唯願諸佛。各說如是陀羅尼咒。為憐愍故。為當流布大乘經故。為此世界法久住故。令諸惡魔不得便故。爾時諸佛即皆同聲。說此陀羅尼句。   ◎安伽邏(一)安伽邏(二)半伽邏(三)婆[(口*皮)/女]伽邏(四)婆邏[(口*皮)/女]伽邏(五)婆蛇比呵(六)曼囉婆毘(七)阿[口*仚](八)阿佉婆呤(九)題咩(十)度慕汦(十一)翹婆知(十二)翹由離(十三)三摩婆阿尼(十四)三摩多婆提呤(十五)陀彌(十六)陀移(十七)陀摩翹闍(十八)彌囉□破犁(十九)破羅婆汦(二十)伽濘(二十一)伽那婆邏汦(二十二)希利(二十三)希提(二十四)希邏(二十五)希邏翹(二十六)譫婆提(二十七)婆迦斯(二十八)吒迦汦(二十九)吒迦婆邏汦(三十)伽那[(口*皮)/女]呵汦(三十一)希利汦(三十二)尸利汦(三十三)頻地利[(口*皮)/女]汦(三十四)具婆希(三十五)酬呤(三十六)彌囉酬呤(三十七)酬蓰(三十八)阿其離(三十九)阿婆彌(四十)娑利也(四十一)多哆旦(四十二)富流(四十三)希利(四十四)戰地離(四十五)摩陀彌(四十六)陀彌(四十七)究周流(四十八)牟周流(四十九)阿遮吒(五十)至利(五十一)至彌利(五十二)遮婆呵(五十三)周婆(五十四)周婁(五十五)悉囉[(口*皮)/女]呵(五十六)究婁(五十七)娑羅究侜(五十八)究侜(五十九)摩訶娑邏娑(六十)□K□孥□耩□K□孥□□摩訶薩哆希力陀蛇(六十三)富羆(六十四)修富羆(六十五)度摩波利呵利(六十六)阿婆移(六十七)流之濘(六十八)迦邏叉(六十九)阿陀摩兜(七十)比婆呵(七十一)提提利(七十二)摩摩利(七十三)波捨佉(七十四)或或邏(七十五)路迦比那蛇迦(七十六)[(口*皮)/女]時離(七十七)[(口*皮)/女]時羅陀呤(七十八)[(口*皮)/女]時離陀提(七十九)斫迦邏婆時離(八十)遮尼離(八十一)遮迦邏婆提(八十二)陀呤(八十三)陀呤(八十四)牟離吒呤(八十五)休休呤(八十六)朋伽頻婆呤(八十七)舍利奢(八十八)流流周(八十九)之利周利(九十)牟呤慕陀呤(九十一)慕荼濘(九十二)慕荼濘(九十三)伽伽邏尼(九十四)牟荼濘(九十五)散婆邏牟荼濘(九十六)提提羅蛇尼(九十七)摩醯首邏羅蛇尼(九十八)律師婆尼(九十九)陀邏[(口*皮)/女]至(一百)戰荼羅素咩(百一)薩婆薩寫阿提□多(百二)車陀兜[(口*皮)/女]阿那(百三)摩彌尼(百四)[(口*皮)/女]羅邏提(百五)烏闍其離(百六)比比那(百七)[(口*皮)/女]那邏訶(百八)復佛呤(百九)仇留(百十)仇留(百十一)牟留(百十二)牟留(百十三)希希(百十四)希希(百十五)阿邏(百十六)阿邏(百十七)迦迦荼婆呵(百十八)希希多(百十九)阿由那(百二十)鞬荼譫婆斯(百二十一)竭陀尼(百二十二)阿婆陀呵濘(百二十三)末力伽比流比流(百二十四)破羅薩哆(百二十五)阿路沙[(口*皮)/女]提(百二十六)希利希利(百二十七)夜哆婆闍蛇(百二十八)莎其羅(百二十九)夜多波蘭遮(百三十)希力陀蛇婆呵(百三十一)薩多波利[(口*皮)/女][(口*皮)/女](百三十二)末力伽毘盧呵尼(百三十三)阿遮羅佛提(百三十四)陀陀波羅遮羅波遮蛇(百三十五)賓荼希力陀蛇(百三十六)戰陀邏[(口*皮)/女]邏濘(百三十七)阿遮呤輸陀濘(百三十八)波邏冀邏摩力伽(百三十九)伊羅(百四十)伊利呤(百四十一)波臘脾(百四十二)波邏[(口*皮)/女]邏汦(百四十三)薩婆囉多哆多(百四十四)薩多□竭脾(百四十五)阿那[(口*皮)/女]羅那伏律汦(百四十六)阿羅茶(百四十七)安伽呤(百四十八)捨彌尼(百四十九)比婆羅[(口*皮)/女]俞希(百五十)阿希多(百五十一)阿婆希(百五十二)尼邏[(口*皮)/女]蛇[(口*皮)/女](百五十三)阿之邏末力伽(百五十四)羅[(口*皮)/女]那(百五十五)邏仇婆呤(百五十六)犁勒那朋捨(百五十七)陀摩伽蛇(百五十八)闍羅戰陀(百五十九)三牟陀羅[(口*皮)/女]提(百六十)摩訶復多脾蛇(百六十一)三牟陀比伽婆(百六十二)陀羅尼牟陀離那(百六十三)摩呿牟陀邏(百六十四)波邏波羅提(百六十五)思比陀牟陀(百六十六)阿婆多尼(百六十七)娑波多尼(百六十八)三慕迦邏(百六十九)比豆多邏斯那(百七十)廁提牟地離都思(百七十一)移迦之(百七十二)卑利癡比迦蛇(百七十三)[(口*皮)/女]呵婆冀荼(百七十四)迦[(口*皮)/女]吒(百七十五)屍邏波邏提多希力陀蛇(百七十六)三牟陀多陀羅尼(百七十七)陀邏(百七十八)陀邏(百七十九)陀邏(百八十)彈提羅(百八十一)彈堤羅休尼羅薩婆希力陀蛇勿陀離都思闍吒(百八十二)闍婆吒(百八十三)闍呿[(口*皮)/女]吒(百八十四)修摩堤(百八十五)摩提(百八十六)摩訶復多勿陀離多(百八十七)易翅之散迦羅(百八十八)婆荼蛇多那尼(百八十九)首力多復多(百九十)伊尼彌尼(百九十一)裟遮尼(百九十二)輸沙薩遮尼(百九十三)牟地離多遮利也阿堤咩那(百九十四)婆比哆(百九十五)阿那若哆(百九十六)摩呵富若三牟遮蛇[(口*皮)/女]多邏(百九十七)摩訶迦留尼迦牟地離多(百九十八)薩婆三藐波羅提般(百九十九)至邏邏邏羅闍羅兜(二百)薩婆尼犁(二百一)薩婆牟尼婆羅沙婆摩訶迦留那三摩堤若那婆離難(二百二)咩囉多竭毘(二百三)比利也比利也(二百四)婆犁那提□多(二百五)薩婆復都波蛇(二百六)莎呵   爾時娑婆世界一切眾生。聞是咒已。各各稱言南無一切十方諸佛。第二第三亦復如是。甚奇甚特。諸佛大會不可思議。諸菩薩事亦不可思議。我等昔來未曾得聞如是持名今得聞之。能壞一切魔境界力。紹三寶性斷魔羅網。得諸善法具足佛事。為如是等說是大持。為諸眾生著心封印。印諸眾生陰入界法。乃至獲得大般涅槃。爾時會中有一童子菩薩。名曰月光。從蓮華起。一心合掌觀察十方。以佛力故出大音聲。其音遍聞娑婆世界。而說偈言。  如是大集甚難得  具足智慧亦復難  難得親近善知識  如是法印亦難聞  如來憐愍諸眾生  為眾生故護正法  說是無上陀羅尼  為壞種種諸魔力  十方諸佛說是持  為不斷絕三寶性  能和一切諸忿諍  亦能增長無上忍  增益眾生諸善根  消滅國土諸惡相  能破眾生三惡業  亦令遠離諸惡見  如來說是無上持  為欲顯示無上道  亦為具六波羅蜜  真實修於菩提道  是持即是善方便  亦能增長無閡智  攝取一切諸善法  是故名為無上持  具修三十七道品  是名無垢菩提道  能斷一切疑網心  及斷眾生諸煩惱  是持即是真實語  了了睹見菩提道  我今欲說陀羅尼  是則名為無上勝  為欲擁護說法師  及以聽受是持者  其誰欲受欲聽者  我今當說勿生疑  無上無勝陀羅尼  即是最上之智慧   爾時有恆河沙等菩薩童子。異口同音作如是言。我等亦欲說陀羅尼。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先當澡浴淨於身心著新衣服。以妙香華供養三寶。昇於法座說陀羅尼。如是四眾無有眾生能起惡事以加之者。身心不濁四大清淨。身諸病苦皆得遠離。如是法師。若有過去業因緣病。悉皆消滅。聽此法者亦復如是。滅過去業因緣病苦。爾時月光童子菩薩。向十方佛。長跪合掌而說咒曰。   那提阿三摩路卑(一)咩羅素摩[(口*皮)/女]泯(二)伊希那遮久遮尼(三)那婆久遮尼(四)那遮久遮尼(五)牟羅輸陀尼(六)[(口*皮)/女]荼呿(七)[(口*皮)/女]荼呿(八)修羅囉尼(九)那[(口*皮)/女]修羅囉尼(十)復多拘知(十一)波利車陀(十二)闍羅呿(十三)闍羅呿婆移(十四)闍羅呿那(十五)摩叉呿(十六)迦迦呿(十七)呵呵(十八)呵呵(十九)休休休(二十)撥施脾陀那婆利車陀(二十一)阿摩摩(二十二)若摩摩(二十三)呿摩摩(二十四)三牟陀陀羅(二十五)阿陀羅呿婆(二十六)散迦羅尼(二十七)波利車陀菩提娑廁提比摩(二十八)比比摩摩訶比比摩(二十九)復多拘知(三十)阿迦奢或婆娑波利車陀莎呵   爾時娑婆世界。十方諸佛菩薩聲聞。釋梵龍王。阿修羅王。乾闥婆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羅伽王等。同聲唱言。善哉善哉。菩薩童子。善能說是大陀羅尼。為壞魔業及惡知識身心諸病。是上慧印。爾時會中有一梵王。名菩提自在。自變其身而為女像。端嚴殊特踰於人天。以妙瓔珞而自莊飾。在西方佛阿彌陀前。作如是言。唯願世尊。加我神力。令我一音遍滿此間娑婆世界。我今欲說陀羅尼咒護說法者及聽法者。亦令釋迦如來滅後無有能於是說法者生起惡事。若魔若魔父母子息眷屬親友僕使。若天若龍。若阿修羅若乾闥婆。若伽樓羅。若緊那羅。若摩□羅伽。若鳩槃茶。若富單那。迦多富單那。荔□多。毘捨遮。夜叉羅剎等。父母子息眷屬僕使。亦復如是。於是法師不能為惡。乃至不能動其一毛之分為其身心而作惡事。唯願世尊。加我神力。令我音聲遍此世界。爾時會中有一帝釋。名曰高持。語菩提自在梵言。姊。莫於如來生戲弄心。何以故。夫戲弄者即凡夫法。如來已過凡夫事業。一切有為悉是無常。如來不增有為之法。唯增於空斷聲字句。姊。如來於汝不生諍訟。但觀平等一相無相。猶如虛空。夫虛空者無三有為。無有覺觀。不離有為。無有障礙。如來世尊亦復如是。於一切法無有障礙。如來於欲亦復如是。一切覺觀壽命士夫。陰界諸入音聲字句。悉皆無礙。姊今雲何。於如來所而生戲弄。無量壽佛告帝釋言。善男子。當先思惟然後發言。無得於後而生悔恨。何以故。是女人者即大丈夫。已於無量諸如來所。久修善本。為欲莊嚴此大眾故。現為女身實非女也。即是菩薩摩訶薩身。汝雲何言稱之為姊。爾時帝釋聞佛語已。即前懺悔。自在梵言。我受汝懺。令汝不得惡口等果。爾時梵天。白無量壽佛。世尊。若彼高持不懺悔者。當得何等惡口果報。佛言。善男子。彼若不懺。當於八萬四千世中常受女身。其形醜陋臭穢不淨。是故眾生應當護口。爾時無量壽佛。告菩薩言。我今施汝威神道力。便可說之。爾時梵天。敬白十方無量諸佛及諸菩薩一切人天。唯願善聽。若有欲令如來正法久住於世。擁護說法及聽法者。唯願諸佛悉施我欲。說是語時。其音遍滿娑婆世界。爾時一切梵王釋王。各作是言。我施仁欲並欲受持。爾時梵天即說咒曰。   阿摩犁(一)比摩犁(二)伽那沙踟(三)波利戰踟(四)摩訶戰踟(五)遮彌(六)摩訶遮彌(七)素咩(八)哆彌(九)阿[(口*皮)/女]呵(十)比[(口*皮)/女]呵(十一)修伽闍尼囉呿婆(十二)牟羅波利車陀(十三)夜叉戰踟(十四)比捨遮戰荼(十五)阿婆阿多尼(十六)三婆邏哆尼(十七)娑伽羅尼(十八)譫婆尼(十九)慕呵尼(二十)郁遮吒尼(二十一)阿摩呵(二十二)阿多遮尼(二十三)呿伽捨婆(二十四)阿摩羅(二十五)阿牟羅(二十六)牟羅波利跋汦(二十七)阿娑羅呿婆(二十八)莎呵   阿遮遮(一)阿[(口*皮)/女]呵遮遮(二)周尼羅叉(三)遮遮吒(四)呿遮遮(五)那呿伽遮遮(六)遮遮(七)遮遮遮遮(八)阿牟羅遮遮(九)呵摩摩牟羅遮遮(十)阿牟羅呵牟婆茶婆呵(十一)莎呵   爾時一切諸天世人。鹹皆讚言善哉善哉。是陀羅尼不可思議無能勝者。爾時梵王復作是言。若有不能調伏惡鬼。聞是持已即便能調。若有受持如是咒者。隨所住國。信心諸王一切男子女人。若大若小。若天若人。皆於是王不能起惡。若有起惡首為七分。其心乾焦身被癩病。有神通者即便還失。暴風所吹身陷入地。隨是持咒流布之處。我亦當護令得遠離一切諸惡。受者聽者不乏衣食臥具醫藥資生所須。爾時會中有一梵天。名曰正語。亦現女像。復作誓言。我今於此娑婆世界。現在佛前至心護法。乃至釋迦如來滅後亦當護之。隨是持咒流布之處。護其國土。說者聽者令離魔業一切惡事。若有法師欲說法者。為調眾生。先當讀誦是陀羅尼。即說咒曰。   阿婆咩(一)比摩咩(二)菴婆羅(三)菴婆呤(四)波利軍闍那荼(五)富沙波邏婆呵(六)闍留迦(七)摩呿羅蛇(八)伊利彌利(九)冀利彌利(十)冀提遮羅牟蛇離(十一)牟陀羅目[口*仚](十二)莎呵   若有法師。先讀誦說如是持者。我以天耳當往聽之。聞已身往在其會中。令諸會者遠離諸惡。至心聽受如是持咒。若我聞已而不往者。則為欺誑過去未來十方現在無量諸佛。亦於未來。不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我往者。即令法師逮無礙辯得無所畏。聽法之人。遠離病苦及疑網心。飢渴寒熱。兵革怨敵。虎狼毒獸。一切諸惡。唯願十方一切諸佛加我神力。爾時釋迦如來。白諸佛言。今我當與此梵天咒。為護法故。即便說咒。   遮慕踟(一)慕茶波利車陀(二)阿牟摩(三)阿牟摩(四)呵牟摩(五)娑羅叉(六)[(口*皮)/女]羅究思(七)彌呿波利[(口*皮)/女]呵(八)遮羅摩(九)蛇哆[(口*皮)/女](十)修比呿(十一)阿牟羅波利車題(十二)薩婆佛陀阿提□汦(十三)莎呵   於是如來說是咒已。即告梵天。善男子。如是持咒力。能調伏一切眾生。爾時梵天白佛言世尊。我今所以現此女身。為欲調伏一切女人。若有女人欲生男者。當讀是持。讀是持已即得生男。厭兒息者便不復生。若有受持讀誦之者。我當至心營衛擁護。◎   ◎大方等大集經寶幢分中護品第七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善繫意。立於寶光功德佛前。現身如梵。或如帝釋。或自在天。或他化自在天像。或兜率天。或夜摩天。或提頭賴吒天。或毘樓勒迦。或毘樓博叉。或毘沙門。或作龍王。或阿修羅王。或緊那羅王。或伽樓羅王。或夜叉王。或羅剎王。或畢力迦王。或毘捨闍王。或拘辦荼王。或作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或作師子象虎毒蛇牛馬之形。復作種種飛鳥之身。一時之中能示八萬四千種色。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白釋迦如來言。世尊。何因緣故。是善男子變現如是八萬四千種種諸色佛言富樓那。是善繫意菩薩摩訶薩。所入三昧不可思議非是聲聞緣覺境界。是善男子以如是等諸善方便調伏眾生。隨眾生身意色三昧。悉能住之。若有眾生宗事梵天敬念梵天。即現梵像為說三乘法。乃至或有奉事佛者。即現佛身為說三乘。若有眾生宗事畜獸。即現獸像為說三乘。若有奉事山谷河澗樹林百卉。即現其像而調伏之。若有眾生貪於財利。先以財施後為演說三乘之法為壞貪故。若有病者隨其所須給施醫藥。若悟時與。若夢中與。令其病者眾苦除愈。為調伏故而為說法。富樓那。是善男子於一日夜。能以三乘調伏恆河沙等眾生。富樓那言。是善男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來。為久近耶。富樓那。是善男子已於無量恆河沙等劫中發心。是人得是三昧已來。調伏眾生。已經六萬四千億阿僧祇劫。富樓那言。世尊。是善男子久近當得成無上道。成道之時在何國土。富樓那。此世界中過六大劫。劫名星宿。於是劫中當成正覺。號曰寶髻。是時眾生壽四萬歲。多造惡逆具足五滓。成正覺已四十年中。宣說三乘便入涅槃。富樓那言。世尊。彼時眾生未調伏者。復當雲何。富樓那。彼時眾生無有一人不調伏者。富樓那。如是菩薩常立誓願。十方各各千佛世界所有眾生。乃至一人不調伏者。我終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我不能了了知見如是世界所有諸佛。亦復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十方千佛世界所有眾生。若有一人非我調者。我亦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他世界所有惡人願生我國。生我國已。我當以三乘之法而調伏之。富樓那。如是菩薩具足如是不思議事。富樓那言。世尊。我於今者得大利益。而得見聞如是正士。若有人能至心聽受是大集經。是人亦得如是利益。   大方等大集經寶幢分中授記品第八   爾時阿□佛。告大眾言。今是眾中梵釋四王。阿修羅王。人王非人王。如是等眾集會甚難。汝等今日而得值遇。應當至心於諸佛前隨其至樂發深重願。時有魔王名莊嚴華。現七寶首而為女像。身佩種種微妙瓔珞。作如是言。今我至心於諸佛前立大誓願。願於賢劫娑婆世界。以此女身常施眾生香華甘果而調伏之。以是因緣。令其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一切十方諸佛。同時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有信喜。而於今日大作佛事。當隨汝願悉得成就。魔王復言。世尊。隨何國土有人受持讀誦書寫思惟分別是陀羅尼處。我當住中為作種種華果樹林泉源浴池穀米所須令無所乏。若有眾生於是經中。義說非義。非義說義。我當治之。或令病苦狂亂錯謬。國主擯之生瞋害心。此言若虛則為欺誑十方大眾。亦莫令我於未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此世界及他世界佛諸弟子。不得供養利安之者。無有是處。除過去業必應受者。如我所施華果浴池泉源穀米。即是我之檀波羅蜜。受我施已。獲得無上慈善之心。即是我之屍波羅蜜。受我施已。勤修精進集諸善法。即是我之進波羅蜜。受我施已。深觀諸法無常之相。即是我之禪波羅蜜。受我施已。能忍一切身口意惡。即是我之忍波羅蜜。受我施已。能觀諸法空無相願。即是我之般若波羅蜜。如是我則具足成就六波羅蜜。唯願十方無量諸佛令我得之。爾時十方無量諸佛。默然許可。爾時慧幢如來。讚莊嚴華。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願當令汝果。汝既果已當得利益無量眾生。爾時魔王即以女身說此陀羅尼。   遮彌呿(一)遮咩呿(二)遮咩呿(三)涅伏多阿提(四)[(口*皮)/女]呵(五)[(口*皮)/女]呵(六)[(口*皮)/女]呵(七)沫羅(八)沫迦(九)娑羅知(十)比婆婆比(十一)娑羅娑利地離(十二)娑羅摩希地離(十三)娑羅[(口*皮)/女]時離地離(十四)多波蛇沬迦(十五)休休休休(十六)阿沙伽闍脾(十七)多呿(十八)多呿(十九)多呿(二十)婆油婆醯(二十一)烏波那蛇(二十二)薩多波蛇(二十三)頻闍破羅(二十四)富逋沙陀(二十五)陀那陀濘那(二十六)遮居離廁移(二十七)闍羅[(口*皮)/女]呵尼(二十八)沫羅沫迦(二十九)三藐波羅提波那婆延(三十)薩多迦利(三十一)蛇摩咩(三十二)摩咩(三十三)摩咩(三十四)闍婆羅(三十五)莎呵   世尊是陀羅尼流布之處。若國土城邑聚落村屯。我當住中調伏眾生。悉令具足無上佛道。爾時一切十方諸佛無量菩薩。梵釋四王。阿修羅乾闥婆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同聲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以是女人之身。護持如來無上正法調伏眾生。修行具足六波羅蜜。演說無量諸佛功德。爾時釋迦如來。告諸大眾。誰能與此同心護法。爾時會中無量眾生。鹹作是言。我等能與是善男子。同共護法不相捨離如影隨形。願是菩薩成無上道。當復與我授佛道記。時莊嚴華白釋迦如來言。世尊。如來滅後。我當於此護持如來無上正法及受法者。唯願如來憐愍我故。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佛言。善男子。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世界名法行。佛名功德意。時莊嚴華。既聞記已。即以香華供養如來。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吉意。白娑婆世界十方諸佛言。世尊。是人已於賢劫之初迦羅鳩孫陀佛所。發大誓願。願以女身教化成就無量眾生。亦令遠離四百四病故。說四百四善方便。根藥果藥散藥丸藥。下藥吐藥。阿伽陀藥。油蘇湯藥。各四百四。以如是等調伏眾生。復於四萬四千歲中。供養恭敬迦羅鳩孫陀佛及以眾僧。供養佛已即得受記。彼佛告言。善男子。未來眾生壽命百三十年當有如來號釋迦牟尼。以大願力。娑婆世界當有十方無量諸佛菩薩集會。是大集時。汝於彼中當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迦那牟尼迦葉等佛。亦復如是。是人爾時白彼佛言。世尊。我以本願力故。常以女身持種種藥。給施一切病苦眾生。以我是願福德力故。一切樹木華果悉出甘露之味。若有食者。即是我之檀波羅蜜因。若有食我如是所施華果穀米甘露味者。捨除毀禁受持淨戒。即是我之屍波羅蜜因。受我食已勤行精進修集善法。即是我之進波羅蜜因。堪忍持戒思惟修善即是我之羼提波羅蜜因。深觀諸法無常之相。即是我之禪波羅蜜因。觀法苦空無常無我。即是我之般若波羅蜜因。如此世界女身教化。調伏眾生令離病苦。十方世界亦復如是。世尊。我說是事。令莊嚴華增長成就精進力勢。如來滅後。我當與彼共護佛法。唯願世尊。於此大眾與我授記。爾時一切十方諸佛讚言。善哉善哉。釋迦如來當授汝記。爾時世尊告吉意言。善男子。汝於當來蓮華世界。得成為佛。號曰善見。如吉意女。地天水天。火天風天。虛空天。種子天。華天果天。山天樹天草天。抵天□天。寶天四天下天。乃至六萬七千神天。亦復如是。皆是菩薩現受女像為調伏眾生。是等女天悉得授記。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現為女像教化。為令眾生轉女身故。若轉男身得女身易。若轉女身為男則難。是故以此女身教化是等六萬七千諸女得授記已。百億龍王。百千億夜叉。百萬億阿修羅。七萬億天。九萬九千億魔王。恆河沙等人。所謂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不可數拘辦茶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數眾生得不退轉菩提之心。不可數眾生得菩薩三昧。不可數眾生得無生忍。不可數眾生得陀羅尼。不可數眾生得菩薩地。不可計眾生成就忍辱。不可計眾生得沙門果。不可計眾生得盡諸漏。不可計眾生於聲聞心無有退轉。不可計眾生於緣覺心無有退轉。不可計眾生得不退心。   大方等大集經寶幢分中悲品第九   爾時釋迦如來。白諸佛言世尊。憐愍我故悉來集此娑婆世界。時莊嚴華吉意菩薩。為護法故發深重願。如願即得。時十方佛。為二正士大誓願故。即說咒曰。   樹提婆婆(一)持律提婆婆(二)牟尼婆婆(三)薩多婆婆(四)富若稜伽婆婆(五)[口*長]那婆婆(六)摩訶迦留那婆婆(七)摩訶伏律多婆婆(八)阿慕呵婆婆(九)流提婆婆(十)廁提婆婆(十一)娑利羅婆婆(十二)卻伽婆婆(十三)婆由婆婆(十四)跋多婆婆(十五)阿提單那婆(十六)阿摩婆婆(十七)阿頗那婆婆(十八)多他多婆婆(十九)復多拘置婆婆(二十)尼提提婆婆(二十一)梨究捨羅婆婆(二十二)梨養那婆婆(二十三)梨陀兜婆婆(二十四)梨比目叉婆婆(二十五)梨道居羅婆婆(二十六)賴吒提那婆婆(二十七)婆婆(二十八)婆婆(二十九)婆婆(三十)三摩多(三十一)阿那若三摩多(三十二)吒吒吒吒吒吒吒吒吒(三十三)娑吒思提(三十四)薩婆佛陀究捨羅牟羅阿提啅那(三十五)莎呵   說是咒已。復告二人。善男子。汝等若欲教化眾生。應當受持如是等咒。時莊嚴華菩薩。與諸菩薩其數十萬。作如是言。十方諸佛為眾生故。所說神咒。我等要當受持在心。若我今於十方佛前。立大願已。聽是神咒不能受持。則為欺誑諸佛世尊。亦莫令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人天持是咒者。設有於其起噁心者。我若不護令我不得成無上道。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是咒。亦無有能於是四眾起噁心者。時十方佛。同聲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受持無上法雨。爾時釋迦如來。告魔波旬。汝於佛法當生信心。以汝因緣。當令無量無數眾生得解脫果。汝今失離一切伴侶。誰當與汝復共為惡。我憐愍故。慇懃告教。汝可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魔波旬言。世尊。我今乃至無一念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瞿曇今者。未能永斷欲界眾生。雲何令我失離伴侶。我終不能歸依三寶。   大方等大集經寶幢分中護法品第十   是時會中有佛。名曰曼陀羅華微妙香。語釋迦牟尼佛。如過去世十方諸佛。以憐愍故。亦悉集會五滓世界。為護法故。壞魔怨故。憐愍眾生故。施大智炬故。為說正道故。十方現在無量諸佛。亦復如是。今日十方無量諸佛。悉來集會娑婆世界。誰可付囑釋迦佛法。釋迦如來言。我之正法可以付囑頻婆娑羅等諸大國王四王帝釋梵天王等。如是等眾能護我法。若有能發菩提心者。當知是人則能護法。爾時一切大眾所有天王梵王龍王。異口同聲作如是言。世尊。我等要當至心護法。何以故。如來正法難得難值。一佛界中無量佛會。亦復難遇。十方諸佛尚為眾生而來集會。我等雲何不護正法爾時十方諸佛。同聲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剎利能護法者。所有國土衰惡之事。四百四病皆令除滅。及其國土所有樹木華果穀米滋茂豐登。護其人民親戚眷屬令離諸惡。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當護之。何以故。過去菩薩。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皆由擁護正法因緣。未來現在亦復如是。若能護是受者聽者。當知佛法久住不滅。是故娑婆世界。天王人王當守護法。為久住世不斷絕故。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令佛法久住於世不滅盡者。應當供養是大集經受者說者何以故。是大集經即是十方諸佛印封。若能供養如是大集。即是供養十方諸佛。釋迦如來滅度之後。隨有是經流布之處。若有聽受持讀誦說書寫經卷乃至一偈一句一字。而其國主一切惡事即得消滅。所有樹木穀米藥草。四大天王降施甘露。而以益之。國土王法悉得增長。鄰國惡王勤求和同。各各自生喜心慈心。一切諸天佛弟子者悉來擁護。如是國土王子夫人及諸大臣。各各生於慈愍之心。穀米豐熟食之無病。亦無鬥訟兵革不起。無諸惡獸及惡風雨。遠離一切過去惡業。若諸眾生有女業者。現受生受及以後受。即能令滅除五逆罪。謗方等經及以聖人。犯四重禁一闡提輩。其餘惡業如須彌山。悉能遠離增長善法。具足諸根身口意善。遠離惡見破壞煩惱。修集正道供養諸佛。具足善法及內外事。令諸眾生壽命增長念慧成就。爾時彌勒菩薩等九萬七千億菩薩得無生忍者。作如是言。我等亦能佛滅度後護持正法。為憐愍故。當於都邑城村聚落廣說是經。爾時娑婆世界無量諸佛。同聲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娑婆世界一切人天。復作是言。我等亦能於佛滅度後。護持正法及四部眾中受持說者。時十方佛。復讚歎言。善哉善哉。汝等真能護持正法。善男子。汝等若能護持正法。應當供養如是諸佛世尊。我等要當擁護是經流布之處都邑聚落人民眷屬及受持者。並令土地穀米豐熟藥木滋茂。何以故。隨有是經流布之處。我於是中有大力勢。以力勢故我能護之。令離一切衰禍之事。亦令是國所有眾生遠離惡業生於慚愧。是時十方諸佛讚言。善哉善哉。汝今真能護持正法。亦能供養十方諸佛護持法者聽受法者。   大方等大集經寶幢分中四天王護法品第十一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梵天帝釋四王。善男子。我為如是惡眾生故。本願力故。大憐愍故。於此惡處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欲利益無明闇冥渴法眾生。常樂增長煩惱眾生破壞魔眾建立法幢。施其法雨。令諸眾生離煩惱苦。令不可計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諸佛及諸菩薩。悉來在此世界集會。為壞眾生無量惡業紹三寶種。我涅槃後所有正法當付汝等。汝等便當深心守護。若有菩薩福德成就。如是等輩。亦能擁護我之正法。若有眾生。已於諸佛種諸善根者。是人於後法欲滅時餘五十年。守護正法信敬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其義。如是法師。若於都邑城村聚落。欲多饒益無量眾生。當淨澡浴著新好衣莊嚴香華。於一案上安置種種諸甘味漿。置高座前。汝等爾時若不來集為護法師遮諸惡事聽受正法自利利他。汝則欺誑十方諸佛。爾時梵天白佛言。世尊。隨是經典流布之處都邑聚落。我當至心而擁護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欲說是經。當淨洗浴著新淨衣。聚集香華乃至甘漿。置高座前。我與眷屬定往其所。若我不往。則為欺誑十方諸佛世尊。此世界中。隨有是經流布之處。當令其地無諸兵革及諸惡事。我今至誠十方佛前立深重誓。即說咒曰。   安仇呵(一)登伽(二)富羅那呵(三) 蛇咩呿(四)呿呿(五)婆呿(六)[(口*皮)/女]呿[(口*皮)/女](七)居離那呿[(口*皮)/女](八)莎呵   爾時釋提桓因。即說咒曰。   呿[(口*皮)/女]密(一)摩奢密奢(二)那羅呿(三)阿牟若(四)阿牟[(口*皮)/女]呵(五)阿呿吒(六)阿呿(七)阿伽呿時那休律[口*仚](八)莎呵   爾時東方天王提頭賴吒。即說咒曰。   頻頭闍那(一)呿婆闍那(二)羅牟呿(三)叉娑羅(四)富那呵(五)阿末伽婆吒(六)莎呵   爾時南方天王毘留勒叉。即說咒曰。   郁呿那婆闍荼(一)三牟陀斯若(二)多哆周多(三)婆邏那[(口*皮)/女](四)婆邏闍(五)莎呵   爾時西方天王毘留博叉。即說咒曰。   闍路伽(一)阿郁伽(二)阿摩慕伽(三)阿摩摩娑邏闍(四)婆脾也牟闍(五)莎呵   爾時北方天王毘沙門。即說咒曰。   □□□□耩□□萸閿地離(二)呿□□□□艩阿尼□□□□□希力多□□□□□娑竭邏希力多(六)□□□□□楨□茥□□七)陀摩叉地□□□□嫩莎呵   爾時十方諸佛。讚梵釋四王等言。善哉善哉。汝等今真能護持正法。時梵釋四天王等白佛言。世尊。我等隨是經典流布之處。要當至心護持。十方諸佛及諸菩薩。同共讚言。善哉善哉。毘沙門等。汝能真實護持正法。爾時娑婆世界。有萬二千大鬼將軍。護此世界。復有四萬四千小將。成就大力及大功德。同音而言。世尊。我等亦當於未來世。隨有是經流布之處。我則隨護。若說法時我亦當往。有聽法者。當為壞其種種魔業護說法者。令得增長一切善法。當勸諸王大臣長者。施其衣食種種資生所須之物。亦令其土無有兵革寇難之事及惡風雨。若我虛妄則誑十方無量諸佛。爾時娑婆世界。有一菩薩。名曰疑心。白釋迦牟尼佛言。世尊。此娑婆世界。有百億魔不。如其有者悉來集不。佛言。一切都集。世尊。若都集者。有信心不。佛言。善男子。皆有信心。唯除波旬眷屬千人。當於未來破壞我法常求過罪。是魔波旬及其眷屬破壞三寶。何以故。皆是過去惡因緣故。過去不種善根因緣。善男子。我法滅時是魔波旬及與眷屬。於如是法乃得信心。種菩提子修菩薩道。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會中有一魔天。名曰太白。已於無量諸如來所。成就功德。所有信根無能傾動。奉敬三寶。已於諸佛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現仙人像。從坐而起長跪合掌。以大音聲遍諸佛土。而白佛言。世尊。釋迦如來本願因緣。生憐愍故。於此具足五滓世界謗法眾中。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憐愍故。說三乘法脫三惡道。復為無量無邊菩薩。說無生忍。不斷十方諸佛種性。是故我當於未來世至心擁護。令釋迦法久住不滅。令諸魔眾不得其便。我終不壞如來正法。若無持者佛法則滅。若諸四眾無說聽者法則衰滅。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修立三業紹三寶性。為壞三界諸惡煩惱。修行正道。能壞眾生三惡道苦。一切魔眾無能為也。唯願十方無量諸佛。施我功德智慧二力。我欲誦咒。為壞一切惡魔眷屬。時十方佛同共讚言。善哉善哉。時太白魔即說咒曰。   阿摩犁(一)阿漢呿咩(二)阿闍婆[(口*皮)/女](三)阿闍婆婆(四)阿闍婆婆(五)牟羅娑犁(六)脾也呿娑[口*仚](七)闍摩娑犁(八)呵呵(九)呵呵(十)呵呵(十一)伽羅娑吒(十二)闍囊卻伽(十三)若蛇卻伽(十四)比若蛇娑呿伽(十五)阿牟叉邏(十六)叉叉(十七)叉叉(十八)叉叉(十九)牟邏婆呵呿迦(二十)莎呿若(二十一)莎波利婆多(二十二)牟邏(二十三)阿若若(二十四)戰陀修利蛇若若(二十五)婆提若若(二十六)那婆呵若若(二十七)呿邏叉若若(二十八)那波邏若若(二十九)復多拘知若若(三十)多哆多若若(三十一)薩菩婆比若若(三十二)邏提悉多若若(三十三)遮居邏摩頻婆多叉婆(三十四)叉摩摩(三十五)叉波若(三十六)差比多(三十七)摩羅比沙蛇(三十八)莎呵   說是咒時地六種動。一切魔眾心生怖畏。一切天人。乃至迦羅富單那皆離怖畏。得不退轉菩提之心。爾時魔王問堅意言。善男子。是太白魔王從何處來。有何等力。而能破壞一切魔眾及諸黑業。增長瞿曇斷滅之法。我今睹見心欲變吐。四方皆闇身心苦痛。而彼見之甘樂愛著。唯願憐愍為我說之。堅意菩薩言。波旬皆是一切諸佛威神。令是太白有如是力。以是力故壞諸魔眾。增長如來無上正法。是太白菩薩所有德力。乃至人天無能壞者。波旬。汝於三寶宜應生信發菩提心遠離一切身口意惡。波旬言。大士。我今方欲造成種種身口意惡。實不能發菩提之心。   大方等大集經寶幢分中曠野鬼品第十二   爾時曠野菩薩即現鬼身。散脂菩薩即現鹿身。慧炬菩薩現獼猴身。離愛菩薩現羖羊身。盡漏菩薩現鵝王身。如是五百諸菩薩等各各現受種種諸身。其身悉出大香光明。一一菩薩手執燈明。為欲供養十方諸佛。爾時疑心菩薩。至心觀察是五百人。即知悉是菩薩大士。語曠野鬼言。善男子。汝等何故現如是身供養諸佛。曠野鬼言。善男子。往古過去九十一劫。有佛世尊。號毘婆屍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我於爾時。與如是等同一父母共為兄弟。受持五戒勤修精進。聰明智慧心樂善法。種種供具供養彼佛。既供養已。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調伏一切眾生。屍棄。毘捨浮。鳩留孫佛。亦復如是。皆供養已。散脂大士於彼佛前立大誓願。願我來世以鬼神身教化眾生。若有弊惡惡鬼眾生。我當演說三乘之法而調伏之。乃至無量恆河沙等惡鬼惡獸悉令調伏。然後乃當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有一萬二千大鬼。於此世界發大誓願調伏眾生。爾時我復發大誓願。若有惡鬼。欲壞如來如是正法。我當治之。是故我受如是鬼身。若有惡鬼。能殺眾生。令其心亂。噁心殺害。深著邪見。能令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亂心作惡。於國土中移轉日月。錯易年歲使國荒亂。寒暑失所變改時節。降惡風雨穀米不登。及壞一切樹木果子。願我悉能調伏教化令住三乘。我亦不害奪其命根。同其受身。與共軟語言談戲笑。以三乘法而教化之令離惡道。若有眾生遠離善法。行身口意不善之業。捨是身已生三惡道。或有雜作善惡諸業。是人捨命則受鬼身。是故爾時。惡鬼滋多善鬼鮮少。是故我欲調伏惡鬼現受是身。亦令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遠離噁心。善男子。有金剛槌咒。以是咒力。一切惡鬼於彼四姓不能為惡。善男子。若有都邑城村聚落有是咒處。一切惡鬼無能為也。是處眾生皆修慈心。遠離一切不善之事惡病惡雨亢旱鬥諍。乃至鳥獸皆生善心。遠離一切諸惡怖畏。我今於此十方佛前發大誓願欲說是咒。爾時釋迦如來告曠野鬼善男子。十方諸佛。今已施汝神通之力。便可說之。時曠鬼即起合掌而說咒曰。   豆摩(一) 豆摩(二) 陀摩(三) 陀摩(四) 豆摩(五) 豆摩(六) 那那羅(七) 尼羅(八) 尼羅(九) 究吒尼(十) 究吒尼(十一) 摩訶究吒尼(十二) 吒吒吒株(十三) 摩訶吒吒吒(十四) 阿娑婆(十五) 阿比(十六) 利尼(十七) 利尼(十八) 摩訶利尼利尼(十九) 利彌(二十) 利彌(二十一) 利彌(二十二) 陀利蓰(二十三) 摩訶利蓰(二十四) 首流首流(二十五) 摩訶首流首流(二十六) 首流多(二十七) 摩訶首流首流(二十八) 郁究摩(二十九) 仇摩(三十) 仇摩(三十一) 仇摩那(三十二) 利彌(三十三) 利彌(三十四) 希利(三十五)希利(三十六) 希利(三十七) 希利(三十八) 希利(三十九) 希利(四十) 希利(四十一) 希利(四十二) 希利(四十三) 希利(四十四) 希利(四十五) 希利(四十六) 尼彌(四十七) 尼彌(四十八) 希尼(四十九) 希尼(五十) 牟尼(五十一) 牟尼(五十二) 牟提尼(五十三) 娑邏娑邏娑邏吒(五十四) 路迦那利也(五十五) 祇儜(五十六) 祇儜(五十七) 時儜力沙婆(五十八) 時那(五十九) 時那(六十) 時那邏沙婆(六十一) 莎呵   世尊。隨有國土誦此咒處。彼諸惡鬼雖聞是咒。於諸眾生。猶懷噁心兇暴難伏。不受法教不起慈心者。我為是等諸惡鬼故。更說此咒以調伏之。   阿車(一)阿車(二)牟尼(三)牟尼(四)尼休休(五)牟尼(六)牟尼(七)摩那邏沙婆(八)休休(九)阿尼羅那荼(十)阿多但荼(十一)阿多阿提(十二)流吒(十三)希尼(十四)希尼(十五)希利(十六)希利(十七)希利(十八)希利(十九)希利(二十)希利(二十一)希利(二十二)希利(二十三)郁仇摩(二十四)仇摩(二十五)仇摩(二十六)仇摩(二十七)希梨(二十八)希梨(二十九)希梨(三十)尼利(三十一)尼利(三十二)摩訶尼梨(三十三)三牟陀呼呿(三十四)阿吒(三十五)阿吒(三十六)阿吒(三十七)陀羅咩呿(三十八)叉[(口*皮)/女]呿(三十九)叉[(口*皮)/女]呿(四十)卑利癡比(四十一)阿波(四十二)泯闍(四十三)婆由(四十四)阿迦奢(四十五)啅啅啅(四十六)究脾(四十七)婆窮脾(四十八)阿叉窮脾(四十九)視靴窮脾(五十)薩多伽窮脾(五十一)邏闍窮脾(五十二)薩多兜窮脾(五十三)莎呵   大方等大集經寶幢分中還本品第十三   於是十方無量諸佛。各各欲還本佛世界。其地即時六種震動。上虛空中雨種種華。微妙伎樂不鼓自鳴。種種諸香而以供養一切大眾。悉共合掌禮敬諸佛。爾時梵天白月香佛言。世尊。是誰神力成幾福德。於未來世能信受持讀誦書寫如是經典。梵天。皆是十方現在諸佛。本願力故破壞魔眾。除國霜雹暴風惡雨。護持正法。為調眾生宣示正道。亦是諸佛本願力故。來世眾生成就十法。能於未來護持正法。是人亦為諸天所護梵天。若有人能具足念心善意方便。是人則能擁護正法。不貪五欲常修習空。忍辱如地得深大忍。以四攝法攝取眾生。此彼無礙。修行清淨菩提道行寶幢三昧。如是之人。於未來世能護正法。書寫受持讀誦解說。是人捨身得見十方現在諸佛及比丘僧諸菩薩等。亦聞諸佛所說妙法。聞已即得聖人喜樂。滅除一切不善之法。得生清淨諸佛國土。常聞演說大乘經典。終不生於五滓世界。常得親近娑婆世界如是諸佛。是人於後餘五十年。以佛力故。則能護持如來正法。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梵天言。隨是經典流布之處。其土則無一切惡事惡雨疾病。受者聽者身無患苦。衣食無乏。爾時華幢佛告諸大眾。若以滿此娑婆世界微妙七寶施十方佛。不如有人於佛滅後餘五十年受持讀誦書寫是經。所得福多先福德。佛復告大眾。假使有人。以恆河沙等上妙七寶施十方佛。不如有人於佛滅後餘五十年受持讀誦書寫是經所得福多。佛說是已。諸天世人聞已歡喜信受奉行。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一   ◎安伽邏(一) 安伽邏(二) 半伽邏(三) 婆婆伽邏(四) 婆邏[(口*皮)/女]伽邏(五) 婆蛇比呵(六)曼囉婆毘(七) 阿□(八) 阿呿婆泠(九) 題咩(十) 度慕泯(十一) 翹婆知(十二) 翹由離(十三) 三摩婆阿尼(十四) 三摩多婆提泠(十五) 阿彌(十六) 阿移(十七) 陀摩翹闍(十八) 彌囉□破梨(十九) 破羅波泯(二十) 伽濘(二十一) 伽耶婆[這-言+羼]泯(二十二) 希利(二十三) 希提(二十四) 希羅(二十五) 翹希羅(二十六) 譫婆提(二十七) 婆迦斯(二十八) 吒迦泯(二十九) 吒伽婆羅泯(三十) 伽那婆呵泯(三十一) 希利泯(三十二) 尸利泯(三十三) 頻地利婆泯(三十四) 具婆希(三十五) 酬泠(三十六) 彌囉酬泠(三十七) 酬蓰(三十八) 阿其離(三十九) 阿婆彌(四十)婆利也(四十一) 多哆且(四十二) 富流(四十三) 希利(四十四) 戰地離(四十五) 摩陀彌(四十六) 陀彌(四十七) 究周流(四十八) 牟周流(四十九) 阿遮吒(五十) 至利(五十一) 至彌利(五十二) 遮婆呵(五十三) 周婆(五十四) 周婁(五十五) 迷囉婆呵(五十六) 究婁(五十七) 婆羅究洞(五十八他公切) 究侗(五十九) 摩訶婆邏娑(六十) □K□孥□耩 □K□孥□□ 摩訶薩哆希力陀蛇(六十三) 富罷(六十四) 修富罷(六十五) 度摩波利呵利(六十六) 呵婆移(六十七) 流之濘(六十八) 迦邏叉(六十九) 阿陀摩兜(七十) 比婆呵(七十一) 提提利(七十二) 摩摩利(七十三) 波捨呿(七十四) 或或邏(七十五) 路迦比那蛇迦(七十六) 婆時利(七十七) 婆時羅陀吟(七十八) 婆時離陀提(七十九) 斫迦羅婆時離(八十) 遮居離(八十一) 遮迦羅婆提(八十二) 陀吟(八十三) 陀吟(八十四) 婆泠(八十五) 牟離吒吟(八十六) 休休吟(八十七) 多伽頻婆吟(八十八) 舍利奢(八十九) 流流周(九十) 之利周利(九十一) 牟吟慕陀吟(九十二) 慕荼濘(九十三) 慕荼濘(九十四) 伽伽羅尼(九十五) 牟荼濘(九十六) 散婆邏牟荼濘(九十七) 提提羅蛇尼(九十八) 摩醯首羅邏蛇尼(九十九) 律師婆尼(一百) 陀邏婆至(百一) 戰荼邏素咩(百二) 薩婆薩寫阿提□多(百三) 車陀兜婆阿那(百四) 摩彌尼(百五) 婆邏邏提(百六) 烏闍其離(百七) 比比那(百八) 婆那訶邏(百九) 復佛吟(百一十) 仇留(百一十一) 仇留(百一十二) 牟留(百一十三) 牟留(百一十四) 希希(百一十五) 希希(百一十六) 阿邏(百一十七) 阿邏(百一十八) 迦迦荼婆呵(百一十九) 希希多(百二十) 阿由那(百二十一) 鞬荼譫婆斯(百二十二) 竭陀尼(百二十三) 阿婆阿呵濘(百二十四) 末力伽比流(百二十五) 破羅薩哆(百二十六) 阿路沙婆提(百二十七) 希利希利(百二十八) 夜哆婆闍蛇(百二十九) 莎其羅(百三十) 夜哆波蘭遮(百三十一) 希力陀婆呵(百三十二) 薩多波利婆婆(百三十三) 末力伽毘盧呵尼(百三十四) 阿遮邏佛提(百三十五) 陀蛇波羅邏遮波遮蛇(百三十六) 賓荼希力陀蛇(百三十七) 戰陀邏婆邏濘(百三十八) 阿遮吟輸陀濘(百三十九) 波邏冀邏摩力伽(百四十) 伊邏(百四十一) 婆邏冀邏摩力伽(百四十二) 伊邏(百四十三) 伊利吟(百四十四) 波臘脾(百四十五) 婆羅婆邏泯(百四十六) 薩婆邏多哆(百四十七) 薩多□竭脾(百四十八) 阿那婆邏那伏律泯(百四十九) 阿羅荼(百五十) 安伽吟(百五十一) 捨彌尼(百五十二) 比婆羅婆俞希(百五十三) 阿希多(百五十四) 阿婆希(百五十五) 尼邏婆蛇婆(百五十六) 阿之羅末力伽(百五十七) 邏婆那(百五十八) 羅仇婆吟(百五十九) 犁勒那朋捨(百六十) 陀摩伽蛇(百六十一) 闍羅戰陀(百六十二) 三牟陀羅婆提(百六十三) 摩訶復多脾比伽婆三牟陀(百六十四) 陀羅尼牟陀離那(百六十五) 摩呿牟陀邏(百六十六) 娑邏婆提(百六十七) 思比陀牟陀(百六十八) 阿婆多尼(百六十九) 婆婆多尼(百七十) 慕迦邏(百七十一) 比豆多邏斯那(百七十二) 廁提牟地離都思(百七十三) 移迦之(百七十四) 卑利癡比迦蛇(百七十五) 婆呵婆呵冀荼(百七十六) 迦婆吒(百七十七) 尼羅波羅提多希力陀陀蛇(百七十八) 三牟陀多陀羅尼(百七十九) 陀羅(百八十) 陀羅(百八十一) 陀羅(百八十二) 彈提羅(百八十三) 彈提羅休尼羅薩婆希力陀蛇勿陀離都思闍吒(百八十四) 闍婆□(百八十五) 闍呿[(口*皮)/女]吒(百八十六) 修摩提(百八十七) 摩提(百八十八) 摩訶復多勿陀離多(百八十九) 易翹之散迦羅(百九十) 婆荼蛇多那尼(百九十一) 首力多復多(百九十二) 伊彌尼彌尼(百九十三) 婆遮尼(百九十四) 輸沙薩遮尼(百九十五) 牟地離多遮利也何提咩那(百九十六) 婆比哆(百九十七) 阿那若哆(百九十八) 摩訶富若三牟遮蛇[(口*皮)/女]多羅摩呵加留尼迦牟地離多(百九十九) 薩婆三藐波羅提般(二百) 至邏闍羅兜(二百一) 薩[(口*皮)/女]尼梨(二百二) 薩婆牟尼婆羅沙娑摩訶迦留那三摩提若那若那婆離難(二百三) 咩囉多竭毘(二百四) 比利也比利也(二百五) 婆梨那提□多(二百六) 薩婆復都波蛇(二百七) 娑呵(二百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二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虛空目分第十之一初聲聞品第一   爾時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與無量比丘僧諸大菩薩。圍遶說法。時舍利弗目揵連等。出家未久。以舍利弗目連因緣。說聲聞法雜四真諦。爾時眾中有諸人輩。本是外道。諸根闇鈍自謂有智。起大憍慢。增長色慢欲慢無明慢勝慢非法慢。未得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證。是故如來為如是等。宣說中道。為離如是惡煩惱故。如來說是中道義時。如是諸人各各論說斷見我見。爾時世尊即作是念。哀哉諸人本外道故。雖入佛法猶生大慢。於未得中而生得想。於未知中而生知想。於如來法中而不修行。雖順四諦而不能得四無礙智。乃至不得第四果證。爾時世尊二手舉捉瞻婆華鬘。發大誓願。以願力故。於華鬘中出生四寶。一帝釋寶。二天光寶。三金剛光寶。四勝諸光寶。一一寶中出大光明。遍照此間娑婆世界。光明出已擲之虛空。時華鬘中說是偈言。  雖除鬚髮不去結  被服染衣不離染  示佛為師不隨教  如是之人污大眾  如來宣說正法時  而復不能至心聽  是人不得真實義  亦不能離諸煩惱  若能睹見實法性  是能破壞無明慢  若有親近善知識  是人速得甘露味  若能呵責於生死  是則能得到彼岸  是人具足戒多聞  亦具禪定智慧聚  若人欲壞煩惱魔  遠離陰魔及死魔  摧伏天魔諸眷屬  常當親近無上尊   說是偈已。聲聞弟子有憍慢者。鹹作是念。如來知我並有污心。是故為我說如是偈。即時心中生大慚愧。及四天下佛諸弟子。亦復如是生慚愧心。於一念頃悉來集會。爾時無量百千萬億聲聞大眾悉來聚集。於是佛知眾會已定。即為宣說雜四真諦。時此寶鬘直往南方。過九萬二千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金剛光藏。其土眾生具足五滓。有佛世尊。號金剛光明功德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亦為四眾宣說如是雜四真諦法。而彼會中有諸菩薩聲聞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見是寶鬘大光明已。觀察四方。仰見寶鬘在佛頂上虛空中住。即白佛言。世尊。如是寶鬘從何處來。誰之所遣。彼佛答曰。善男子。北方去此。九萬二千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有佛世尊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亦為具足五滓眾生。宣說開示雜四諦法。如我今於此土無異。善男子。彼佛世界所有眾生甚大癡闇粗獷輕躁。生大憍慢多作惡業難調難解。是故釋迦牟尼如來。為此大集於大集中演說正法。為壞如是諸大惡事。彼世界中所有眾生。於未得中而作得想。於未證中而作證想。於未修中而作修想。是故彼佛為大眾說法。如法修行。為壞如是大憍慢故。為得盡智及無生智。將欲宣說虛空目法行。為得聲聞緣覺佛果。欲開如來無上法藏。是故彼佛遣此寶鬘。從我索欲我今與之。並欲以是法目陀羅尼贈彼為信。能作無量微妙大明能乾一切諸惡煩惱。能持一切所聞不忘能淨一切心之垢污。能護一切諸善禁戒。能入一切大智慧中。能護一切無上三昧。能護己心生他喜心。受持聖法遠離諸病。所求之法如願即得。增長一切資生所須。亦能長養一切善根。能調惡王及以四姓。諸惡鬼神鳥獸水蟲。護持一切諸善根本。能得如來一切諸法。乃至能得十八不共。是故我今。欲遣如是法目陀羅尼至彼世界與釋迦如來。即告金剛山童子言。善男子。汝可往彼娑婆世界稱我名字問訊彼佛。金剛光明功德如來。以此法目陀羅尼門遠贈世尊。金剛山童子言。世尊。善哉善哉。我亦欲往禮覲彼佛。並欲啟受所未曾聞虛空目法門。爾時復有六萬億菩薩摩訶薩八十千億聲聞大眾。同聲而言。世尊。我等亦欲詣彼世界禮覲彼佛。並欲啟受所未曾聞虛空目法門。唯願如來加我神力令得往返。彼佛答言。善哉善哉。諸善男子。宜知是時。是金剛山童子者。能調伏汝。即是汝等善知識也。爾時彼佛。即告金剛山童子言。善男子。諦聽諦聽。我當為汝宣說如是法目陀羅尼。即說咒曰。   ◎阿[(口*皮)/女](一)阿[(口*皮)/女](二)阿[(口*皮)/女](三)若那蛇吒(四)摩訶摩呿(五)三摩呿呿[(口*皮)/女][(口*皮)/女](六)樹提(七)阿他(八)那[(口*皮)/女]那蛇濘(九)佛闍羅哆(十)安豆賴哆(十一)闍邏迦哆(十二)阿那耨德叉(十三)凡浮婆(十四)那婆荼婆(十五)勒叉盧戰那(十六)莎致呿婆(十七)陀邏尼叉闍(十八)波邏迦啅婆(十九)鞞那叉(二十)婆那鞞吼(二十一)阿那迦呿(二十二)戰荼咩修(二十三)波陀呿多(二十四)修盧遮那(二十五)盧戰那婆(二十六)盧遮蛇若婆婆斯(二十七)莎呵(二十八)   善男子。汝當受持讀誦書寫是陀羅尼。往彼世界問訊釋迦牟尼如來。如我辭曰。四部弟子樂受法不。四姓之人能供養不。眾生之心不濁亂不。常能親近於如來不。復能尊重讚嘆佛不。增廣流布佛正法不。金剛光明功德如來。以此法目陀羅尼門遠贈世尊。能作大明。乾焦一切諸惡煩惱。乃至獲得如來十八不共之法。時金剛山童子。受持讀誦書寫如是陀羅尼已。告諸大眾。若欲往彼娑婆世界覲見釋迦牟尼如來。並欲啟受所未曾聞虛空目法門者。應當遠離一切色想。亦莫念於分別之相。常當修集虛空之相。遠離一切取捨等相。放捨一切塵勞等相。解諸結縛專念虛空。爾時大眾鹹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即前禮佛禮已。繫念觀虛空相。於一念頃即來至此娑婆世界。覲見釋迦牟尼如來。頭面禮足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右遶三匝。卻在一面合掌而立。是時寶鬘復往西方。過八萬億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慧闇。具足五滓。有佛世尊。號曰智幢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亦為四眾宣說如是雜四諦法。彼時會中有諸菩薩聲聞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見是寶鬘大光明已。觀察四方。仰見寶鬘在佛頂上虛空中住。即白佛言。世尊。如是寶鬘從何處來。誰之所遣。彼佛答言。善男子。東方去此。八萬億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具足五滓。有佛世尊。號釋迦牟尼十號具足。亦為四眾宣說開示雜四諦法。如我今於此土無異。乃至欲開如來法藏。是故彼佛遣此寶鬘。從我索欲我今與之。並欲贈彼淨目陀羅尼。能作大明乾焦煩惱。乃至能得如來十八不共之法。是故我今。欲遣如是淨目陀羅尼至彼世界贈彼如來。彼佛即告勝幢童子。汝可往彼娑婆世界稱我名字問訊彼佛。並以如是淨目陀羅尼門。遠相贈遺。時彼眾中復有無量菩薩聲聞。同聲而言。善哉世尊。我等亦欲詣彼世界禮覲彼佛。並欲聽受所未曾聞虛空目法門。乃至彼佛即說咒曰。   ◎蜜呵(一)蜜呵(二)蜜呵(三)蜜呵(四)阿婆蜜呵(五)薩多蜜呵(六)修婆捨蜜呵(七)那婆蜜呵(八)修破婆(九)阿能伽提比叉(十)闍蛇私羅(十一)那羅烏難(十二)呿婆波囉(十三)那邏邏禪(十四)修叉(十五)翅奢私羅(十六)阿婆羅私摩(十七)摩訶廁提闍那(十八)阿那叉陀(十九)阿婆呿伽(二十)那由多文陀(二十一)娑婆邏(二十二)阿若伽伽(二十三)薩遮首留婆竭婆車那(二十四)莎呵(二十五)   善男子。汝當受持讀誦書寫是陀羅尼。往彼世界。乃至一面合掌而立。是時寶鬘復至北方。過九萬九億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為常具足五滓。有佛世尊。號發光功德。十號具足。亦為四眾宣說開示雜四諦法。而彼會中有諸菩薩聲聞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見是寶鬘大光明已。觀察四方。仰見寶鬘在佛頂上虛空中住。即白佛言。世尊。如是寶鬘。從何處來。誰之所遣。彼佛答言。善男子。南方去此。九萬九億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具足五滓。有佛世尊。號釋迦牟尼十號具足。亦為四眾宣說開示雜四諦法。如我今於此土無異。乃至欲開如來法藏。是故遣此四寶華鬘。從我索欲我今與之。並欲贈彼光目陀羅尼。能作大明乾焦煩惱。乃至能得如來十八不共之法。是故我今。欲遣如是光目陀羅尼。至彼世界贈彼如來。彼佛即告勝意童子。善男子。汝可往彼娑婆世界稱我名字問訊彼佛。以是光目陀羅尼遠相贈遺。時彼眾中。復有無量菩薩聲聞。同聲而言。善哉世尊。我等亦欲詣彼世界禮覲彼佛。並欲啟受所未曾聞虛空目法門。乃至彼佛即說此陀羅尼。   ◎闍婆摩(一)闍婆摩(二)闍婆摩(三)阿拘盧吒(四)比婆闍婆(五)摩訶陀摩(六)呿婆(七)阿邏闍(八)散菩陀若呿婆(九)阿邏闍[(口*皮)/女]婆(十)三牟婆邏[(口*皮)/女]婆(十一)三摩邏[(口*皮)/女][(口*皮)/女](十二)闍[(口*皮)/女][(口*皮)/女][(口*皮)/女][(口*皮)/女](十三)闍提叉蛇婆婆(十四)摩希闍婆涅畔陀(十五)比牟遮婆婆(十六)那蛇那婆婆(十七)遮□婆婆(十八)輸盧多婆婆(十九)其浪那婆婆(二十)靴婆婆(二十一)迦蛇婆婆(二十二)質多婆婆(二十三)三牟陀婆婆(二十四)提邏那婆婆(二十五)瞋那修留提婆婆(二十六)莎呵   善男子。汝當受持讀誦書寫是陀羅尼往彼世界。乃至一面合掌而立。是時寶鬘復至東方。去此六萬千億佛土。彼有世界名曰寶頂。具足五滓。有佛號曰寶蓋光明功德。十號具足。亦為四眾宣說開示雜四諦法。而彼會中有諸菩薩聲聞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見是寶鬘大光明已。觀察四方。仰見寶鬘在佛頂上虛空中住。即白佛言。如是寶鬘從何處來。誰之所遣。彼佛答言。西方去此。六萬千億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具足五滓。有佛世尊。號釋迦牟尼十號具足。亦為四眾宣說開示雜四諦法。如我今於此土無異。乃至欲開如來法藏。是故遣此四寶華鬘。從我索欲我今與之。並欲贈彼聖目陀羅尼。能作大明乾燋煩惱。乃至能得如來十八不共之法。是故我今欲遣如是聖目陀羅尼至彼世界贈彼如來。即告虛空聲童子。善男子。汝可往彼娑婆世界稱我名字問訊彼佛。並以如是聖目陀羅尼遠相贈遺。乃至復有無量菩薩聲聞大眾。同音而言。善哉世尊。我等亦欲詣彼世界禮覲彼佛。並欲啟受所未曾聞虛空目法門。乃至彼佛即說此陀羅尼。   ◎阿羅摩(一)阿羅摩(二)阿羅摩(三)闍蛇邏闍(四)首路羅闍(五)伽闍手(六)[(口*皮)/女]邏遮羅(七)阿尼遮(八)阿呿莎邏(九)呿伽莎闍那(十)那烏訶(十一)那邏他(十二)那烏訶(十三)摩醯首邏遮摩(十四)阿摩暱(十五)阿蛇莎利邏(十六)遮□□璩間慼撫B□□□駃迭慾Q八)那[(口*皮)/女](十九)那婆摩闍(二十)阿[(口*皮)/女]呿[(口*皮)/女](二十一)車婆那婆呿伽禪頭(二十二)娑羅戰陀羅(二十三)摩醯首邏尼羅那[(口*皮)/女](二十四)薩陀摩叉蛇(二十五)莎呵   善男子。汝當受持讀誦書寫是陀羅尼往彼世界。乃至一面合掌而立。時四童子變此世界。地平如掌。香華幡蓋七寶具足為供養佛。一切天宮阿修羅宮悉為震動。諸天悅豫多受喜樂。鹹以香華七寶幡蓋種種伎樂供養於佛。時四童子作如是等。供養佛已。上昇虛空高七多羅樹。各執四寶說偈讚歎。  佛是清淨大法王  為諸眾生說甘露  於諸眾生心如地  大寶商主愍一切  為眾生說清淨法  令離諸苦及煩惱  如來心等如虛空  其語微妙知真道  具足戒禁及智慧  永滅煩惱降甘露  為渴法者出惡世  智炬大明能壞闇  雖無修集八聖道  及以證得解脫者  如來猶故生憐愍  施諸人天淨法眼  能度眾生生死岸  能施無上七財寶  能令眾生悔生死  具修三十七助道  法寶久失佛今示  是故得名無上尊  四方眾生已大集  唯願憐愍轉法輪   爾時一切無量大眾心生歡喜。各作是言。如是無量無邊眾生從何處來。威儀清淨具無量德。慚愧智慧皆悉成就。我從昔來未曾睹見如是妙色五通大仙。爾時世尊告憍陳如比丘。憍陳如。四方多有無量菩薩。悉來集會。為聽法故。今當至心清淨其意。爾時世尊以微妙音告四童子。諸善男子。善來甚快。從何方面何處而來。時四童子敬禮佛足周匝圍遶。爾時金剛山童子言。世尊。南方去此。九萬二千億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金剛光藏。具足五滓。有佛世尊。號金剛光明功德如來。十號具足。今現在為諸眾生。宣說開示雜四諦法。彼佛勸我至此世界。問訊世尊。並欲聽受虛空目法門。世尊。彼金剛光明功德如來。致敬慇懃。問訊世尊。並遺如是陀羅尼。能作大光明乾焦煩惱。乃至能得如來十八不共之法。即於佛前說如是咒。乃至四童子亦復如是。說是咒已。其地即時六種震動。一切龍王各作是言。我等亦當共至佛所。爾時東方有二龍王。一名牛護。二名寶護。是二龍王與六萬龍王。南方亦二。一名為月。二名婆修。與七萬龍王來至佛所。頭面敬禮。前白佛言。世尊。我等皆能受持讀誦書寫如是法目陀羅尼。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持讀誦書寫如是法目陀羅尼者。我等皆當誠心守護。西方北方亦復如是。爾時世界一一各有十萬龍王。來至佛所頭面禮敬。爾時龜茲國土有一龍王。名曰海德。是阿那婆達多龍王弟。與九萬龍王。于闐國土有一龍王。名樂藏寶。亦是阿那婆達多龍王弟。與萬八千龍王。波羅越國有一龍王。名曰山德。亦是阿那婆達多龍王弟。與二萬龍王。師子國土有一龍王。名曰寶藏。與四萬八千龍王。毘茶國土有一龍王。名曰長髮。與四萬二千龍王。念蜜奢山有一龍王。名曰婆修吉。與八千龍王。烏萇國土有一龍王。名阿缽羅羅。與二萬五千龍王。乾陀羅國有一龍王。名伊羅缽多。與三萬龍王。真丹國土有一龍王。名曰三角。與萬八千龍王。難陀龍王。優波難陀龍王。亦與無量龍王。共至佛所頭面禮敬。白佛言。世尊我等皆能受持讀誦書寫如是陀羅尼門。乃至不忘不失一字。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真實能護正法。爾時世尊。告正語天女。天女。汝能守護我正法不。世尊。如來在世及滅度後。是陀羅尼流布之處我當守護。有受持者隨其所求我當與之。若復有欲見我身者。我當現之。世尊。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欲見我者。當淨其身持戒精進。於一日中三時洗浴。斷食三日獨在靜處若佛像邊。若在塔中。若處靜室。以妙香華種種幡蓋及諸味漿供養於佛。面正東向讀誦如是陀羅尼句。   [(口*皮)/女]吒置(一)[(口*皮)/女]吒置(二)休婁(三)休婁(四)屯豆婁(五)屯豆婁(六)呿吒(七)呿吒(八)比莎訶   是時四眾。誦是陀羅尼已我當隨諸四眾之所願。求我悉當令一切成就。若我不來。即為欺誑十方諸佛。亦莫令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佛告羅□阿修羅王。毘摩質多阿修羅王。毘婁遮那阿修羅王。我今以此淨目陀羅尼。付囑汝等。何以故。汝有大力。若有眾生不信三寶。能令信故。諸阿修羅言。善哉世尊。我等護持。若有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佛在世。若滅度後。受持讀誦書寫廣說是陀羅尼。我於是等能施八事。何等為八。一者健行。二者樂聽受法。三者心無怖畏。四者常明無闇。五者善願具足。六者解脫。七者具足辯才。八者善法增長。世尊。若阿修羅父母兄弟妻子眷屬。惱是人者我等當治。若我不於此世界中護佛法者。則為欺誑十方諸佛。爾時世尊觀四眾已。告憍陳如比丘。憍陳如。一切大眾甚樂聞法。無量世界無量眾生。悉為法故來集於此。鹹皆欲知法行方便。成大智慧。遠離貪慾一切煩惱。真實了知法行方便。時憍陳如白佛言。善哉世尊。誠如聖教。世尊。四方世界。無量菩薩。悉持四佛所與欲來並欲啟受虛空目法行。今正是時唯垂憐愍。為眾生故而宣說之。世尊。所言法行。法行比丘。雲何名為法行比丘。唯願世尊。分別演說法行比丘。佛言憍陳如。至心諦聽當為汝說。若有比丘。讀誦如來十二部經。謂修多羅。乃至優婆提捨。是名樂讀。不名法行。復有比丘。讀誦如來十二部經。樂為四眾敷揚廣說。是名樂說。不名法行。復有比丘。讀誦如來十二部經。能廣演說思惟其義。是名思惟。不名法行。復有比丘。受持讀誦十二部經。演說思惟觀其義理。是名樂觀。不名法行。憍陳如。若有比丘能觀身心。心不貪著外一切相。謙虛下意不生憍慢。不以愛水溉灌業田。亦不於中種識種子。滅覺觀心境界都息。永離煩惱其心寂靜。如是比丘。我則說之名為法行。如是比丘。若欲獲得聲聞菩提緣覺菩提如來菩提。即能得之。憍陳如。如工陶師埏埴調泥。置之輪上隨意成器。法行比丘亦復如是。憍陳如。若有比丘修法行者。當觀三事。一者身。二者受。三者心。觀三事已得二種智。一者盡智。二者無生智。憍陳如。雲何盡智。雲何無生智。知盡煩惱名為盡智。知盡有支名無生智。復次無行行智名曰盡智。無行果智名無生智。盡諸使智名曰盡智。盡煩惱智名無生智。復次知盡諸行名曰盡智。盡一切有名無生智。分別盡物是名盡智。知諸縛解名無生智。知盡根界名曰盡智。知盡緣界名無生智。不覺觀煩惱名曰盡智。不覺觀果報名無生智。復次盡三地智名曰盡智。盡一切漏名無生智。復次我生已盡梵行清淨。名曰盡智。更無餘有名無生智。如是二智即名一智。亦名一行知於三道。若有比丘能斷三道。是名法行。能作是觀。是觀心受。雲何比丘能觀察身。若有比丘觀息出入。是名觀身觀受觀心。雲何名為觀息出入。息入出者。名阿那波那。入名阿那。出名波那。觀於出入如門如向。若有比丘能如是觀。是名法行。若有比丘能觀能數。隨息入出冷暖長短。若遍滿身。繫心鼻端。能觀新故。分別諸相能觀生壞。求捨摩他善入於定。亦能觀察息之粗細。乃至觀於內身。身作身想。是名比丘修於法行。憍陳如。修數息時獲得二事。一者離惡覺觀。二者觀息相貌。修集隨時亦得二事。一者專唸唸心。二者離善覺觀。觀於冷暖亦得二事。一者分別出入。二者觀心數相。修觀身時亦得二事。一者身輕。二者心輕。轉觀生滅亦得二事。一者知一切法是無常相。二者知一切法是無樂相。善男子。法行比丘念入出息繫心一處。雲何數減。二數為一。三數為二。乃至十數為九是名數減。雲何數增。一數為二。乃至九數為十。是名數增。何故修增。壞一切覺觀故。得初禪時觀息入出。及以心相。初禪五支。一覺。二觀。三離生喜。四者受樂。五者定。具五支時離貪恚癡。若有比丘具是五支。是名法行。遠離五事成就五事。修集梵行成大功德。憍陳如。若有比丘能得二禪。名為法行。若有比丘觀息出入。繫心一處遠離喜樂。得第三禪不喜不樂。何以故。一心繫念息入出已。遠離喜樂得第四禪。若有比丘觀息入出則觀五陰。若觀五陰是名法行。若比丘見一切法行生滅。乃至見一切煩惱生滅。是名法忍。若比丘見眼空。乃至見意識空。是名空忍。若比丘見眼無相。乃至見意識無相。是名無相忍。若比丘不願於眼乃至意識。是名無願忍。若比丘觀苦異樂異不苦不樂異。是名中諦忍。若為眾生行於生死。如是名為隨上諦忍。雲何隨忍隨根隨力隨於覺觀乃至隨涅槃。於如是法心不著者。是名信忍。是名為信。不名信根。若攝身心不令造惡。是為精進。不名進根。若能專念如是等法。是名為念。不名念根。心心數法能繫一緣。是名為定。不名定根。若能不觀如是等相。是名為慧。不名慧根。若觀如是無根。是名法行。   憍陳如。若有比丘觀於頂法世第一法。觀三解脫空無相願無常苦空。是名法行。是名空三昧。如是三昧。緣無受命。緣無自在。無相三昧。緣盡緣壞。緣滅緣厭。無願三昧緣於甘露。非甘露行。有甘露行非緣甘露。有空三昧緣於甘露。非甘露行。有甘露行非緣甘露。無相三昧緣於甘露。非甘露行。有甘露行非緣甘露。憍陳如。若有比丘緣慧滅莊嚴入無願三昧。是名緣於甘露非甘露行。若有比丘緣慧滅而得解脫。名甘露行非緣甘露。空與無相亦復如是。憍陳如。若有比丘能如是觀。是名法行。憍陳如。若有比丘觀受觀心。是名法行。何以故。能壞我見二十種故。憍陳如。斷見我見各有五種。色斷乃至識斷。是名五斷見。色我乃至識我。是名五我見。憍陳如。五種斷見分別則有四十四種。十六種說想。八說無想。八說非想非非想。六說種種想。六種說斷。是名四十四種。我見分別十八。四定說我。四種說邊。四說異事。六說無求三昧。是名六十二見。二十我見因緣。能生四百四種煩惱為離如是諸煩惱故。觀於身心是名法行。如是比丘能觀身心。憍陳如。雲何八人。雲何決定。憍陳如。斷見之人言一念斷。常見之人言八忍斷。是二種人俱得決定後離煩惱俱亦無妨。憍陳如。能得八忍是名八人。得十六心是名決定。是名如法。憍陳如。若有比丘成出入息。即得八人名。亦名決定。憍陳如。若有比丘成就數息。即得信根乃至慧根。若得五根。即得世間第一法。如是比丘。能破一切疑網之心。是名真實修集聖行。若有比丘成就苦智。則斷十種煩惱。是名修初無漏心觀。爾時次第觀無願三昧。觀無願時修三十七助道之法。是名無漏定智。得苦法忍苦法智集法忍集法智。爾時觀於色界五陰無色界四陰。如欲界苦。色無色界亦復如是。如是觀已。斷色無色十八種煩惱。十八種斷已。作是思惟。如是諸苦從何業來。誰之所造。作是觀已。了知是苦從愛因緣。我若不拔如是愛根必當生苦。是故觀集。作是觀已斷七煩惱。觀欲界集已。色無色界亦復如是。如是觀已。得比忍比智。作是觀時斷十二煩惱。憍陳如。具八忍者是名見法。斷三界集已。復作是觀。何因緣故斷於苦集。為安樂故。夫安樂者即是滅諦。爾時初觀欲界滅諦。得滅法忍斷七煩惱。色無色界亦復如是。作是觀已得滅比忍滅十二煩惱。復作是觀。何因緣故得是比忍。因修八道。以八正道力故。知欲界苦集滅諦色無色界苦集滅諦。爾時次生道法忍。得已能斷八種煩惱。爾時復觀色無色界。得道比忍。斷十四煩惱。以修集故。遠離八十八種煩惱。是名決定得須陀洹果。是名十六心。是名必得菩提。是七往來斷一切苦。憍陳如。有人從信決定。有人從法決定。有人從一生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有人入信根乃至慧根。有人修定。有人修慧。有人得初禪乃至四禪。入決定觀。觀一切行無常次第生滅。遠離一切凡夫之法。有人觀一切行無常苦空不淨。不得自在無有寂靜。從緣而生從緣而滅。作是觀已。得寂靜滅諦。是名比丘如法而行。憍陳如。如來了知一切眾生諸根利鈍。亦知一切眾生心性諸煩惱性。是名如來隨應眾生而為說法。隨諸煩惱宣說對治。是故得名薩婆若智。   憍陳如。我涅槃後有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書寫讀誦顛倒解義。顛倒宣說。以倒解說。覆隱法藏。以覆法故名曇摩踘多憍陳如。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讀誦書寫。而復讀誦書說外典。受有三世及以內外。破壞外道善解論義。說一切性悉得受戒。凡所問難悉能答對。是故名為薩婆帝婆。憍陳如。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書寫讀誦。說無有我及以受者。轉諸煩惱猶如死屍。是故名為迦葉毘部。憍陳如。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讀誦書寫。不作地相水火風相虛空識相。是故名為彌沙塞部。憍陳如。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讀誦書寫。皆說有我不說空相。猶如小兒。是故名為婆嗟富羅。憍陳如。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讀誦書寫。廣博遍覽五部經書。是故名為摩訶僧祇。善男子。如是五部雖各別異。而皆不妨諸佛法界及大涅槃。雲何名為隨於信行。若信三寶具足信根。從信根因緣入於決定。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過色無色界。得阿羅漢果。從信得解名信解脫。亦名一分。亦名身證。名慧解脫。是名隨信行。憍陳如。雲何名為隨於法行。若有從法入於決定。具足慧根。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過色無色界。得阿羅漢果。是名見到二分解脫。亦名身證慧得解脫。心得解脫得滅盡定。是故名為二分解脫。是名無學解脫。是名法行。是名成就觀身乃至成就法法觀。是名成就毘婆捨那及奢摩他雲何名為奢摩他。奢摩他者。名之為滅。能滅貪心瞋心亂心。名奢摩他。雲何名為奢摩他相。能滅貪相及瞋癡相。名奢摩他相。雲何名為隨奢摩他入於決定。若能隨修捨摩他行。尊重讚歎。向奢摩他方便莊嚴。是則名為奢摩他相。若有比丘。深自思惟。我之貪心唯觀不淨乃能壞之。瞋恚之心慈能壞之。十二因緣能壞愚癡。是名奢摩他相。雲何名為毘婆捨那。若修聖慧。能觀五陰次第生滅。是名毘婆捨那。復次若觀諸法皆如法性。實性實相真實了知。是名毘婆捨那。雲何名為毘婆捨那相。若能成就具足念心。觀一切行從緣而生從緣而滅。一切行無自在無作無受。是名毘婆捨那相。雲何名為從毘婆捨那入於決定。至心念於毘婆捨那。恭敬尊重向莊嚴道。是名從毘婆捨那入於決定。雲何名為出法攝心非滅法攝心。若比丘能觀心出因緣乃至一切行出因緣。是名出法攝心非滅法攝心。雲何名為滅法攝心非出法攝心。若比丘能深觀察滅心因緣乃至一切行滅因緣。是名滅法攝心非出法攝心。雲何名為非出法攝心非滅法攝心。若比丘能觀心性眼性乃至識性。是名非出法攝心非滅法攝心。雲何緣攝心非思惟攝心。若比丘能觀出息不觀入息。是名緣攝心非思惟攝心。雲何名為思惟攝心非緣攝心。若比丘觀於入息。是名思惟攝心非緣攝心。雲何名為非緣攝心非思惟攝心。若比丘觀於心性眼性乃至意性。是名非緣攝非思惟攝。憍陳如。若比丘能攝心者。則得八十諸三昧門。及修三解脫門。若比丘觀過去身。及修莊嚴。觀身見身。是名修無願解脫門。若比丘觀過去身已。唯見於心而不見身。及修莊嚴觀身見身。是名修無相解脫門。若比丘觀過去身已。亦不見作及以作者。作者無身身無作者。修莊嚴道觀身見身。是名修空解脫門。觀受心法亦如是。復次憍陳如。三解脫門修莊嚴觀。觀一切行不出不滅。出已則滅滅無所至。不至去來。是名莊嚴無願解脫門。復次觀未來世諸行未出。若行未出。則無有滅。是名莊嚴無願解脫門。不畢竟盡。畢竟盡者。則無生滅。若無生滅即畢竟盡。若畢竟盡即空因緣。若如是觀畢竟盡者。是名莊嚴空解脫門。若觀諸行是畢竟盡。即無生滅。若無生滅即無有空。何以故。先有後無名之為空。若本無者則無後無。若無後無雲何名空。若無行者即是無為。畢竟盡者。非是有為亦非無為。空亦非行亦非無行。是故畢竟盡者。非有為攝非無為攝。是名莊嚴無相解脫門。若一切行畢竟盡者。即是涅槃。非過去未來現在。是故非過去行滅名為涅槃。非未來現在行滅名為涅槃。須陀洹人見是涅槃。乃至阿羅漢人見是涅槃。雲何名苦諦。觀一切行不見第一諦。觀一切因不見第二諦。觀一切滅不見第三諦。觀一切道不見第四諦。雲何名生。本無後有是名為生。雲何名滅。有已還無是名為滅。無有出滅是名為盡。何因緣故。無有出滅名之為道。道有六行。修非修。行非行。知非知。若有比丘。能見如是生滅法者。是人能厭一切諸行。能見一切行無常相。雲何無常相非無常法。若有相雜初無漏根行。若有相雜無願解脫門行。若有空相苦相不淨相無我相。是名無常相非無常法。雲何無常法非無常相。所謂三界色相乃至法相。是名倒相。是名捨相。非無常相。是名無常法非無常相。雲何無常相亦無常法。所謂一切眾生未得決定。以世俗道入諸三昧。隨法相忍。是名無常相亦無常法。雲何非無常相非無常法。所謂寂靜常相解脫淨相。是名非無常相非無常法。雲何名為得第一諦。所謂觀於六根五陰猶如鏡像。名得第一諦。雲何一心觀於四諦。若觀諸行悉是苦因。以苦因故可見可滅可得遠離。如是名為心緣無漏。是故一心獲得四諦。名離有漏心得解脫。若有比丘觀於心心。是名無願解脫門觀心心已觀十二事。一者業。二者行。三者苦。四者空。五者壞。六者不自在。七者過去。八者現在。九者未來。十者因緣。十一者無作。十二者無受。是名見於心心。名無願解脫門。若有比丘觀察是心。無有心主無出入者。無能遠離無可遠離。是名見於心心得空解脫門。若觀無有入定之心。而得遠離一切煩惱。無因緣故煩惱不生。是名遠離見於心心得無相解脫門。若如是觀。即得遠離有漏之心。得無漏解脫。憍陳如。一切有為諸行無有決定。若不定者。雲何而得入於定聚。若言觀察於三世已得入定聚者。是義不然。何以故。過去已盡。未來未出。現在無常。三世觀異。雲何得入正聚聚耶。是故一切異觀性不決定。憍陳如。譬如殿堂有四梯橙。若言不由初第一橙至四橙者。無有是處。登初橙時亦不得名登第四已。如是四橙亦不名一。憍陳如。若是四諦即一諦者。可一心得。憍陳如。觀時亦異得時亦異。觀時異者。因果盡壞。得時異者。苦智集智滅智道智。若有比丘觀行無常。是苦無我不淨無住。是漏結緣是一切有。是名繫縛。是故不求諸陰諸行。厭一切行樂求涅槃。至心思惟涅槃功德。深樂寂靜不惜身命。修奢摩他毘婆捨那。是名比丘修集法行。憍陳如。雲何比丘心能見心。若有比丘能觀察心。心是無常是生滅法。是名比丘心能見心。如是比丘修空三昧。雲何名空。陰入界空。諦空實空。十二因緣空。性空。雲何陰空。所謂色空無我我所。乃至識空無我我所。是名陰空。入界二空亦復如是。雲何諦空。所謂苦諦無得無捨。乃至道諦亦復如是。雲何實空。一切法中無有覺觀我及我所。是名實空。雲何十二因緣空。十二因緣即是十二有支。觀十二支無我我所。是名十二因緣空。雲何性空。若有比丘。觀於眼空無我我所。乃至意空亦復如是。是名法行能觀心心。如是比丘不見眾生壽命士夫某甲。知諸法性真解世諦。為流布故說陰入界。知一切法性無出滅。如是比丘能度生死。能知一切苦集滅道能斷煩惱。憍陳如。若有比丘修集法行。知一切法從因緣生從因緣滅。如是比丘得三解脫知色真相。色真相者。所謂礙相。受受相。想覺相。行行相。識知相。是名真知一切法相。如是觀已得空解脫門。見一切法無作受者壽命自在。唯見無常苦無我等。是名得無願解脫門。觀一切法無生無滅。是名得無相解脫門。憍陳如。法行比丘能得神通。無惡覺觀。口終不說四種惡過。無有鬥諍不聽惡言。爾時即得遠離五蓋增五善根。是法行比丘獲得初禪。入初禪已欲得身通。繫心鼻端觀息入出。深見九萬九千毛孔息之出入。見身悉空。乃至四大亦復如是。如是觀已。遠離色相獲得神通。乃至四禪亦復如是。雲何法行比丘獲得眼通。憍陳如。若有比丘觀息出入真實見色。既見色已作是思惟。如我所見三世諸色。意欲得見隨意即見。乃至四禪亦復如是。雲何法行比丘得天耳通。憍陳如。若有比丘得初禪時。觀息出入已次第觀聲。乃至四禪亦復如是。雲何法行比丘得他心智。若有比丘觀息出入得初禪時。修奢摩他毘婆捨那。是名他心智。乃至四禪亦復如是。雲何法行比丘得宿命智。憍陳如。若有比丘觀息出入。得初禪時獲得眼通。得眼通已。觀於初有迦羅羅時乃至五陰生滅無量劫中五陰生滅。乃至四禪亦復如是。所言禪者何故名禪。疾故名禪。疾大疾。住大住。靜寂靜。觀滅遠離是名為禪。初禪者亦名具足。亦名遠離。雲何具足。雲何遠離。言遠離者遠離五蓋。言具足者具足五支。所謂覺觀喜安定。雲何名覺。如心覺大覺思惟大思惟。觀於心性是名為覺。雲何名觀。若觀心行大行遍行隨意。是名為觀。雲何為喜。如真實知大知心動至心。是名為喜。雲何為安。所謂身安心安受安。受於樂觸。是名為安。雲何為定。若心住大住不亂。於緣不謬無有顛倒。是名為定。第二禪者。同離五事所謂五蓋。具足三支。一喜二安三定。入第三禪。亦離五事具足五支。一者念。二者捨。三者慧。四者安。五者定。入第四禪。亦離五事具足四支。一者念。二者捨。三者不苦不樂。四者定。憍陳如。若有比丘具足四禪是名法行。憍陳如。若有比丘觀身厭患。遠離身相一切身觸喜觸樂觸。分別色陰遠離色陰。觀無量空處。是名法行比丘入空處定。是名比丘修集法行。憍陳如。雲何比丘得識處定。若有比丘修捨摩他毘婆捨那。觀心意識。自知此身不受。知三受已。得遠離是三種受。是故名為得識處定。是名法行。憍陳如。雲何比丘得少識處定。若有比丘觀三世空。知一切法行亦生亦滅空處識處亦生亦滅。作是觀已次第觀識。我今觀識亦非識非非識。若非識者是名寂靜。我今雲何永斷此識。作是觀已得少識處。是名比丘得少識處定。憍陳如。雲何比丘獲得非想非非想定。憍陳如。若有比丘有非心想。作是順忍。我今此想是苦是漏。是瘡是癰。是不寂靜。若我能斷如是非想及非非想。是名寂靜。若有比丘。能斷如是非想非非想。是名獲得無想解脫門。何以故。法行比丘作是思惟。若有受想。若有識想。若有觸想。若有空。若有識。若有非想非非想。如是等想名為粗想。我今若修無想三昧。則能永斷如是等想。是故見於非想非非想。為寂靜處。如是見已。入非想非非想定。若得非想非非想定已。不愛不貪能破無明。破無明已。名為獲得阿羅漢果。前三種定二道所斷。後第四定終不可以世俗道斷。凡夫離於非想非非想處無粗煩惱。亦有十法。所謂一受二想三行四觸五思惟六欲七解八念九定十慧。雲何為受。所謂識受。雲何為想。所謂識想。雲何為行。所謂法行。雲何為觸。所謂意觸。雲何為思。所謂法思。雲何為欲。所謂欲入出定。雲何為解。所謂法解。雲何為念。所謂念三昧。雲何為定。所謂心如法住。雲何為慧。所謂慧根慧力。觀向四果行。乃至得阿羅漢果。觀於生滅及空三昧。觀於四大如四毒蛇。如是十法。第四空處具足而有。以其無有粗煩惱故。一切凡夫謂是涅槃。憍陳如。若有比丘修集聖道。厭離四禪及四空處。觀於滅定莊嚴之道。作是思惟。諸出入息悉是無常。我若能斷出入息者。即是安樂。是故一切諸行因緣悉滅受滅乃至慧滅。覺觀滅故。陰入界滅。貪恚癡滅。一切心數法滅。一切非心數法亦滅。是名不與凡夫共法。非是世法是無學法。憍陳如。若須陀洹斯陀含。終不能得如是滅定。若次第得須陀洹果。亦不能得。若須陀洹捨是身已。得阿羅漢果。亦不能得。若有具足八解脫者。是人能得。憍陳如。若使如來窮劫盡劫說是法目陀羅尼法乃能窮盡。是名法無礙智。憍陳如。如是法目陀羅尼者不可思議。憍陳如。假使有人。能以兔毛渧數知海水渧。不能數知法目陀羅尼所有功德。若除如來欲說盡者無有是處。乃至一切娑婆世界微塵亦爾。爾時世尊。告金剛山童子言。善男子。汝所持來法目陀羅尼。吾今所說頗有異不。不也世尊。善男子。如是說不。世尊。實如是說。善男子。若有人能受持如是法。讀誦書寫廣為人說。當知是人。常為一切人天龍神阿修羅乾闥婆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等之所守護。一切四魔不能得其便。度煩惱河入八正道。金剛山童子言。善哉善哉世尊。實如聖教。爾時世尊。告憍陳如。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修行是法無能壞者。是名施光能淨寂靜。無有行處無濁無動。無有舍宅無少無多。名至處行細行堅行。能壞四魔及四魔眾一切邪見。度生死河入智慧海。常為諸聖之所讚歎。得近如來所入之處。雖復未斷一切煩惱。亦得上身無上菩提上色上力上辯上念上慧上處。或得典領作四域王。若三二一。若作帝釋。乃至得作他化自在王。若作梵王。若復獲得菩提樹下金剛之床。梵音深遠其心平等。得大悲心得捨摩他。壞諸煩惱名無上尊。說是法時。舍利弗目揵連等。於一坐處得阿羅漢果。爾時一切世人諸天而讚歎言。如來功德不可思議。無量眾生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四天王及功德天白佛言。世尊。隨是經典所流布處。我當護其四部弟子。及其國土城邑村落。諸王人民。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二   ◎阿[(口*皮)/女](一) 阿[(口*皮)/女]阿[(口*皮)/女](二) 蘘那蛇沙吒(三) 摩訶摩呿(四) 摩訶他娑婆娑(五) 樹喻低(六) 阿他(七) 那[(口*皮)/女]那他禰(八) 佛闍囉□□革 安縷瀨□□□ 闍羅迦他(十一) 阿那耨得叉(十二) 滼復婆(十三) 那[(口*皮)/女]□□口*皮)/女](十四) 勒叉魯遮那(十五) 莎吒呿[(口*皮)/女](十六) 陀羅尼茂闍(十七) 波囉伽啅[(口*皮)/女](十八) 鞞那廁(十九) 婆那鞞孚(二十) 阿那迦他(二十一) 栴茶咩脩(二十二) 婆羅呿多(二十三) 脩魯遮那(二十四) 魯遮那[(口*皮)/女](二十五) 魯遮蛇蘘[(口*皮)/女][(口*皮)/女]斯(二十六) 莎訶(二十七)   ◎勿力呵(一) 勿力呵(二) 勿力呵(三) 勿力呵(四) 阿[(口*皮)/女]勿力呵(五) 薩□□壘□娥孩 修[(口*皮)/女]奢勿力呵(七) 那婆勿力呵(八) 修頗[(口*皮)/女](九) 阿能伽(十) 柢比叉(十一) 闍蛇私羅(十二) 那[(口*皮)/女]噢[日*男](十三) 呿伽缽羅(十四) 那囉那諂(十五) 宿沙(十六) 翅奢私羅(十七) 阿[(口*皮)/女]羅思羅(十八) 摩訶迫坻闍那(十九) 阿那閃陀羅(二十) 阿婆呿伽(二十一) 那猶多閃陀羅(二十二) 娑頗囉(二十三) 阿蘘伽伽(二十四) 那囉拏(二十五) 娑遮(二十六) 守留多竭婆侈那(二十七) 莎呵(二十八)   ◎闍[(口*皮)/女]摩(一) 闍[(口*皮)/女]摩(二) 闍婆摩(三) 阿駒盧吒(四) 比[(口*皮)/女]闍婆(五) 摩訶陀摩[(口*皮)/女]呿(六) 阿囉闍(七) 珊菩陀(八) 蘘呿[(口*皮)/女](九) 阿囉闍[(口*皮)/女][(口*皮)/女](十) 囉闍[(口*皮)/女][(口*皮)/女](十一) 闍坻叉蛇[(口*皮)/女][(口*皮)/女](十二) 摩醯闍[(口*皮)/女]尼畔陀(十三) 比牟遮[(口*皮)/女][(口*皮)/女](十四) 那囉蛇拏[(口*皮)/女][(口*皮)/女](十五) 斫啾[(口*皮)/女][(口*皮)/女](十六) 輸盧多[(口*皮)/女][(口*皮)/女](十七) 輸盧多[(口*皮)/女][(口*皮)/女](十八) 伽恨拏[(口*皮)/女][(口*皮)/女](十九) 嗜貺[(口*皮)/女][(口*皮)/女](二十) 迦蛇[(口*皮)/女][(口*皮)/女](二十一) 質多[(口*皮)/女][(口*皮)/女](二十二) 娑茂陀囉[(口*皮)/女][(口*皮)/女](二十三) □囉拏[(口*皮)/女][(口*皮)/女](二十四) 叱那修留坻[(口*皮)/女][(口*皮)/女](二十五) 莎呵(二十六)   ◎阿羅摩(一) 阿羅摩(二) 阿羅摩(三) 闍蛇囉闍(四) 字犁蛇囉闍(五) 伽闍孚(六) [(口*皮)/女]囉闍羅(七) 阿那遮(八) 阿呿莎囉(九) 呿伽莎闍那(十) 那烏呵(十一) 那囉蛇那烏呵(十二) 摩醯濕波羅遮摩(十三) 阿摩暱呵(十四) 阿蛇[(口*皮)/女]利羅(十五) 斫啾遮摩(十六) 斫啾娑斫啾那(十七) 那[(口*皮)/女]那[(口*皮)/女]摩闍(十八) 阿[(口*皮)/女]呿[(口*皮)/女](十九) 車[(口*皮)/女]那[(口*皮)/女](二十) 呿伽禪縷(二十一) 娑囉旃陀囉(二十二) 摩醯濕波羅暱羅那[(口*皮)/女](二十三) 娑檀摩叉蛇(二十四) 莎呵(二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三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虛空目分第十之二中世間目品第二   爾時世尊。即放眉間白毫相光。悉蔽十方諸佛世界。日月星宿珠火燈明所照之處。一切石山諸惡刺棘為不復現。十方無量恆河沙等世界眾生。見是光已。各各繫念思惟善事。其中諸佛見是光已。各告己眾而作是言。善男子。過於無量恆河沙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具足五滓。有佛出世。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無量世界無量菩薩無量聲聞。悉集彼土坐彼佛前。彼佛即為宣說法行法目陀羅尼門。為諸聲聞。說法行已放大光明。將欲演說淨目法門陀羅尼法。為中乘者得緣覺果。為諸菩薩。莊嚴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具足十地如來十八不共之法。轉不退輪壞三惡趣。令修八聖得無上果。爾時十方恆河沙等世界諸眾。聞是語已。各各白佛言。世尊。我欲往彼娑婆世界至說法處。聽受如是淨目法門。爾時無量諸菩薩眾。悉共來詣娑婆世界。到於佛所頭面禮拜卻坐一面。時此世界無量梵天。往至佛所供養恭敬卻坐一面。百億魔天。百億化自在天。百億兜率天。百億夜摩天。百億帝釋天。百億四天王天。百億日月天。百億自在天。百億閻羅王。百億地鬼。四百億阿修羅。四百億龍王。如是等眾悉向佛所。恭敬供養卻坐一面。無量沙門及婆羅門悉得神通。來向佛所恭敬供養卻坐一面。諸世界中外道相師。見光明時作是思惟。如是光者。非是日月星宿之明。必是異光。如是不久七日並出。當焦四海須彌山王一切草木。其後欲界火災當出。或復有言。卻後不久必當雨毒害於一切。或復有言。卻後不久必當雨刀害諸人物。惡時將至誰能救之。或復有言。瞿曇沙門憐愍一切。唯是能救施其壽命。爾時一切無量眾生至心念佛。念已即見是大寶坊。以佛力故即至坊中。爾時波斯匿王。以佛神力故亦見寶坊。以佛力故得到坊中。憂填耶那王。惡性王。輸頭檀王。摩醯陀王。修陀奢那王。頻婆娑羅王。如是等王亦因佛力得見寶坊。悉至坊中供養禮拜次第而坐。各作是念。今此眾中有大仙人。有佛世尊。此光因緣今當問誰。當問仙人。問佛可耶。爾時須陀捨那王言。我今有大婆羅門師。名曰電髮。善知相法能解能說。是最可問。電髮聞已即作是言。我所博覽一切相書都無此事。我實不能解此光瑞。閻浮提中一切相師其數五百悉不能解。爾時頻婆娑羅王。語諸王言。汝何故狂。此大眾中有佛世尊。號釋迦牟尼。具一切智。善知世間出世間相。了十二月善相之書。大悲憐愍一切眾生。實語正語。唯佛能說是光報應。爾時諸王及諸大眾一切宗仰。共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我等說十二月相書。佛言大王。今此大會不應宣說世間相書。頻婆娑羅王白佛言。世尊。今此會中有諸眾生。不信如來所有功德。又不信是一切智人。唯願破壞如是疑心。而宣說之。是諸眾生若得聞已心生喜信。生信心已。乃可為說出世之道。如是眾生。亦當樂受易可調伏。佛言大王。至心諦聽。我當說之。大王。往昔雪山有一仙人。名婆伽婆。食果草根修集慈心。而不能除諸煩惱結。不能調伏貪慾之心。時彼住處有一雌虎。即共行欲。虎便懷妊日月已滿。至此人所產十二子。是時仙人心憐愍故。即取洗浴而哺養之。虎母心愛隨時乳養。爾時仙人各為立名。一名竭伽。二名跋伽婆。三名為虎。四名師子。五名擔重。六名婆羅墮闍。七名步行。八名婆羅奴。九名健食。十名惡性。十一名師子擔。十二名健行。是十二子年始七歲。食草根華果。是時父母俱時命終。時十二子心懷愁惱。仰天號哭。如何一旦無所歸依。時有樹神聞是聲已。作如是言。諸童子且莫啼哭。有歸依處。所謂梵天憐愍眾生。汝等應當晝夜六時淨自洗浴。向於虛空至心禮拜求哀梵天。梵天當以無礙天耳聞汝等聲。聞已當來至汝住處。以憐愍故。來已當壞汝等癡闇施慧光明得智慧已。一切諸天當供養汝。況世間人。時十二子聞是語已。如教而行經十二年。然後梵天乃聞其聲。即來下至三十三天。爾時帝釋見梵天來即前供養。既供養已。即復白言。大士。欲何所至。憍屍迦。汝不見彼雪山之中十二仙耶。憍屍迦可共往彼。時釋提桓因與無量天。相隨俱下至雪山中。時十二仙見梵天來。歡喜踴躍禮拜供養。時梵天王。告十二童子。汝等何故。十二年中精勤苦行供養於我。欲何所求。為求名聲色力財寶聖道智慧諸天身耶。時竭伽仙白梵天言。大士。我今不求如是等事。我欲求智慧。為眾生故。我等孤稚少失覆蔭自隨其心。無教告者。唯願大士施我智慧。令我識知善惡等業。及了眾生善惡等業。亦知眾生國土城邑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男女大小善惡等相受苦樂事。諸王貪國無厭足者。興兵相伐衰盛等相。若我知已。當以方便教滅惡相。令得受樂。   大方等大集經虛空目分中彌勒品第三   爾時彌勒菩薩即於佛前。心念說偈。問於如來。  非有途路  而有輪轉  如來亦不  住一切道  非道見道  道見非道   佛言。善男子。非道者即是不出不滅。不住非智。非智境界。非明非闇。非常非斷。非善非惡。非是色陰乃至識陰。是名實性。是名法性。名一切行。名真實際。是名非道。如是中道。諸佛如來轉於法輪。而不貪著如是諸道。若有眾生。道見非道非道見道。如是眾生不能達於道與非道及知三道。如來悉能分別解說。及以斷道。善男子。如來世尊於無道中而轉法輪。為壞眾生三種道故。何等三道一煩惱道。二者苦道。三者業道。業道者。所謂行有。煩惱道者。所謂無明愛取。苦道者。所謂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等。如是三道。何因緣有。觸緣故有。善男子。因眼見色而生愛心。愛心者即是無明。為愛造業即名為行。至心專念名之為識。識共色行是名名色。六處生貪是名六入。因入求受名之為觸。貪著心者即名為愛。求是等法名之為取。如是法生是名為有。次第不斷名之為生。次第斷故名之為死。生死因緣眾苦所逼名之為惱。乃至識法因緣生貪。亦復如是。如是十二因緣。一人一念皆悉具足。出有三種。一者因出。二者初出。三者道出。若有比丘修行法行。觀察所有愛心相貌。比丘當觀。若有愛心即是無明。無明之體能出二過。一者出行。二者出識。識亦有二。一者出名。二者出色。名色亦二。一者無住。二住六入。六入亦二。一不厭欲。二能生觸。觸亦有二。一生受心。二者求受。受亦有二。一受苦樂。二生貪愛。愛亦有二。一者繫縛堅固。二者求取。取亦有二。一者貪心。二者求有。有亦有二。者樂住。二生因緣。生亦有二。一者生老。二者苦緣。老亦有二。一壞壯色。二作死因。死亦有二。一壞壽命。二愛別離。是名出因。雲何初出。若有比丘修集法行。觀如是法。亦出亦滅是名初出。爾時世尊。告憍陳如。雲何道出。若比丘見道有二種。一者行行。二者慧行。憍陳如。汝頗知是行行慧行耶。憍陳如言。未知世尊。唯願如來為觀十二因緣比丘得大智慧壞諸煩惱。分別解說。比丘聞已當具受持。爾時世尊。告寶幢童子。善男子。汝頗能知息出入不。不也世尊。善男子。法行比丘。先觀無明乃至老死。雲何名為觀於無明。先觀中陰。於父母所生貪愛心。愛因緣故四大和合。精血二渧合成一渧。大如豆子名歌羅羅。是歌羅羅有三事。一命二識三煖。過去世中業緣果報。無有作者及以受者。初息出入是名無明。歌羅羅時氣息入出。有二種道。所謂隨母氣息上下。七日一變。息入出者名為壽命。是名風道。不臭不爛。是名為煖。是中心意名之為識。善男子。若有欲得辟支佛果。當觀如是十二因緣。後觀三受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雲何為觀。隨於念心觀息出息入。觀於內身皮膚肌肉筋骨髓腦如空中雲。是身中風亦復如是。有風能上。有風能下。有風能滿。有風能焦。有能增長。是故息之出入名為身行。以出入息從覺觀生。故名意行。和合出聲名為口行。以如是等三行因緣。故有識生。識因緣故則有四陰及以色陰。故名名色。五陰因緣行六處。故名六入。情塵相對故名為觸。觸因緣故念色至念法。是名為受。貪著於色乃至於法。是名為愛。愛因緣故四方求覓。故名為取。取因緣故受於後身。故名為有。有因緣故有生老死種種諸苦。是名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之大樹也。是故緣出入息。能生一切諸苦煩惱。是故凡夫生時。亦為煩惱繫縛。死時亦爾。終不能得身心自在。不得三昧。不盡諸漏。若有比丘觀入出息。如空中風無我我所。無有作者及以受者。從緣而生從緣而滅。無相無物無有覺觀。眾生風者亦復如是。共四大行。生歌羅羅九孔乃至九萬九千諸孔出入無作無受。是風出入如是肉段。以是因緣故。有無明乃至老死眾苦聚集。善男子。譬如虛空無物無我。出入諸息地水火風。壽命煖識。無明乃至生老病死。亦復如是。眾生顛倒於非我中而橫見我。於如是等同虛空法。作陰界入想。一切凡夫因是顛倒。輪轉生死無有窮已。若法行比丘。觀是息冷則舉身冷。觀是息煖則舉身煖。是身爾時隨意隨風。若觀冷時不得禪定不入定聚。是人則墮冷地獄中。若觀煖時不得禪定不入定聚。是人則墮熱地獄中。若佛弟子修集法行。觀察出入息冷煖等時則得正道。法行比丘如實觀察無明乃至生老病死。心不顛倒。是名淨目陀羅尼也。善男子。汝若能受是陀羅尼。即是真實觀入出息。寶幢菩薩白佛言。世尊。諸佛境界不可思議。非是聲聞緣覺所及。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隨是經典所流布處。我等要當隨侍守護。所有惡事悉令消滅。   大方等大集經虛空目分中四無量心品第四   爾時頻婆娑羅王白佛言。世尊。因諸聲聞辟支佛等修行法行。令閻浮提無有疾疫飢饉惡事。世尊。菩薩摩訶薩修四無量心。若有四姓供養恭敬。得幾所福。佛告大王。若有菩薩修四無量。隨所住國具八上事。一者其土人民供養父母增長慚愧。恭敬沙門諸婆羅門耆舊有德。受持禁戒。大王。若諸國土有諸菩薩修四無量。其土人民。則能成就如是初事。復次大王。若有菩薩修四無量。隨所住國其土人民。修集慈心遠離殺害。其心調柔無有濁心瞋恚之心。平等無二。是名為二。復次大王。若有菩薩修四無量。隨所住國其土人民。不貪財寶。樂為惠施。呵責盜竊。是名為三。復次大王。若有菩薩修四無量。隨所住國。其土人民。自足妻色。遠離非法。呵責欲心。是名為四。復次大王。若有菩薩修四無量。隨所住國其土人民。真語實語無破壞語。常修善語。是名為五。復次大王若有菩薩修四無量。隨所住國。其土人民。無有嫉妒濁惡之心。是名為六。復次大王。若有菩薩修四無量。隨所住國其土人民。正見不謬無有邪見。是名為七。復次大王。若有菩薩修四無量。隨所住國其土人民。一切供養恭敬三寶。遠離惡見。是名為八。大王若有菩薩修四無量。隨所住國其土人民。具足如是八種功德。大王。若有菩薩修四無量。隨所住國。其土無有八怖畏事。何等為八。一者無內外軍畏。二者無諸惡鬼畏。三者無惡星宿畏。四者無諸惡病畏。五者無諸惡獸畏。六者無諸惡賊畏。七者無諸旱澇畏。八者無諸穀難畏。大王。若有菩薩修四無量。隨所住國。其土無有如是八畏。大王。若有菩薩修四無量。隨所住國。其土具足八大丈夫。何等為八。一者有諸眾生。已於過去無量佛所。深種善根。如是之人樂生其土。二者復有眾生。已於過去無量世中。修戒多聞。如是之人樂生其土。三者復有眾生。已於過去無量世中。供養父母師長和上耆舊有德。如是之人樂生其土。四者復有眾生。已於過去無量世中。成就天業。當受天身。故轉天身來生其土。五者復有眾生能壞一切三惡道業。如是之人樂生其土。六者復有眾生具聲聞乘。如是之人樂生其土。七者復有眾生樂緣覺乘。如是之人來生其土。八者復有眾生。已於過去無量世中。修六波羅蜜。如是之人樂生其土。大王。若有菩薩修四無量。隨所住國。其土具足如是八人。大王。若有菩薩修四無量。隨所住國。其地具足上地水味無上法味眾生之味。一切眾生心相親愛。如是眾生捨是身已。復生天上。乃至鳥獸亦復如是。大王。譬如一筐盛四種香。一者沈水。二者多伽羅。三者牛頭栴檀。四者多摩羅葉。如是四香合有四兩。有四姓人。以四種衣置之筐中。經數日已各自齎去。而是四香銖兩不折。然是衣中各各有香。大王。若有菩薩修四無量。隨所住國其土人民。各各成就種種功德。而於菩薩無所損減。爾時頻婆娑羅王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修四無量心不可思議。何以故。菩薩摩訶薩自身修集。能令無量無邊眾生得大利益。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淨光。告無勝菩薩言。善男子。汝今已得無上利益。何以故。汝常修集四無量心。無勝菩薩言。善男子。我今雲何得大利益。如是法中無作無受。無覺無見無知。無此無彼。善男子。如人自言。能畫虛空瓔珞莊嚴。雖有是言。真實不能。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出無壞。無生無滅。無有處所。無有覺觀。淨三解脫。無相無作無願。如爾法界。無轉無散。無合無礙。無濁無邊。猶如虛空無有和合。無慾無性。無見無說。法性無數。無少無多。無有境界。無二無著。無量無色。無聲寂靜。無變無量。猶如虛空。無比無勝。無常無斷。難見難知。難可思惟。堅固無行。無有瞋恚。攝諸佛界。是名梵行。名四無量。如來修集。心無厭足。勤行精進。是名佛法。大信大念。大不放逸。至心不忘。若菩薩摩訶薩修集如是四無量心。即是菩薩修行菩薩甚深法界。如是菩薩將欲近入無生法忍。行六波羅蜜護諸佛法。已近第三如法順忍。真見佛身。能摧魔眾及壞邪道。度生死河入大智海。通達一切諸佛境界。具足莊嚴諸佛功德。諸所有色種姓財物。勝諸眾生。次第當坐如來法座。具足一切三昧總持。不為一切聖人所輕。為諸緣覺之所讚歎。常為諸佛之所護念。能解一切國土眾生種種語言。於諸法中。不見受者及以施者。亦無說者及聽法者。無有作者及以受者。猶如虛空。淨光言。善男子。是故我言。汝今成就無量功德。何以故。已於無量無邊世中勤修集故。善男子。若佛獲得十力無畏一切佛法。出家苦行逮成正覺。轉妙法輪示大神通入大涅槃。如是等事悉皆因修四無量心。如是即是四無量果。以是義故。諸善男子及善女人。應當修集四無量心。說是法時二萬眾生得隨慈忍。無量眾生具四無量心。一切大眾鹹供養佛。   大方等大集經虛空目分中淨目品第五   爾時有一菩薩童子。名無勝意。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慈無量心。有何等相。有何等體。何等因緣。何等果報。雲何具足。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問如是甚深之義。爾時如來即入三昧。其三昧名調伏眾生無所畏懼。入三昧已。從其肉髻放大光明。其光猛盛有種種色。遍照無量無邊世界。復出妙音。而說偈言。  淤泥之中生芙蓉  亦復生於種種華  眾生以之供養佛  並及一切諸天神  一切惡國亦如是  生諸聖人大菩薩  能調難調不調眾  猶如眾生華供養  娑婆世界惡土地  釋迦住中宣說法  若欲獲得無量利  應當往彼娑婆界   無量世界所有眾生。聞是偈已。各各供養其土世尊。既供養已。乘佛神力。悉來集會娑婆世界。至於佛所頭面禮拜卻坐一面。爾時此界大寶坊中。無量眾生具足彌滿。是諸眾生各作是念。獨我至此供養如來。獨在佛前諮問正法。如來獨為我一人說。爾時世尊。告無勝意童子。善男子。慈有三種。一眾生緣。二者法緣。三者無緣。善男子。眾生緣者緣於五有。若有法行菩薩。欲得具足六波羅蜜大慈大悲菩薩十地。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正法輪。調伏無量無邊眾生。令度無邊生死大河。欲壞無量惡魔伴黨入大涅槃。如是菩薩。應當修集四無量心。應雲何修。若菩薩摩訶薩。為下方眾生乃至上方一切眾生。修集是慈。視諸眾生如父如母。如師和上。如佛世尊聲聞緣覺。爾時應作如是思惟。若有眾生。橫於我所起諸惡事。菩薩爾時應作是念。若我瞋是惡眾生者。則為十方諸佛所見。是大可恥。當見呵責。雲何是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自不能調伏其心。譬如有人無有腳足而欲趣彼鬱單曰土。如無目者而欲讀書。如無手者而欲執作。遠離慈心。而欲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亦復如是。若不能斷如是瞋心。尚不能得聲聞菩提。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我不能調伏自心。當為諸佛聲聞緣覺天龍八部之所呵責。若我不能調伏自心。當得大罪受地獄苦。不得現在未來利益。是故應當修集慈心。復作是念。若有於我已作諸惡。始作欲作。或以惡事加於我親。以利養事益於我怨。亦復如是。如是觀已。菩薩先於一方眾生。修集慈心。二三四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善男子。是名菩薩慈緣眾生。爾時會中有一天子。名曰明星。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初修慈心。如是慈心有何等果。為是現在。為在未來。具足成就幾所福德。世尊。如是菩薩修集慈心。頗復當墮三惡道不。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於昔供養恭敬無量諸佛。是故今能發如是問。已種善子善根堅固。無量世中修集慈心。不與聲聞辟支佛共。為欲利益無量眾生。是故今者能作是問。善男子。諦聽諦聽。今當為汝分別解說。若有菩薩。能如我先所說修慈。是人則得臥安寤安不見惡夢。資生所須無所乏少。諸天守護人天樂見。不聞惡聲身不惡病。常樂寂靜勤行精進樂受正法知見無我。常為國主沙門梵志男女大小乃至鳥獸之所供養。親近善友。所謂聲聞緣覺諸佛菩薩。樂行惠施能度眾生。所有善心。不為三毒之所破壞。善名好譽流布四方。能療眾生所有惡病。能令眾生遠離眾苦。能解眾生一切繫縛。能調眾生諸惡煩惱。能壞一切惡邪異見。能與眾生信心念心。大智慧心。心住大乘無能傾動。不隨他語。能壞眾生身口意惡。能滅眾生三種障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賢聖之人。劫招提僧物。善男子。菩薩若能如是修慈。當捨命時。面見十方諸佛世尊手摩其頭。佛手觸故心則歡喜。心歡喜故。尋得往生其佛國土。亦聞如是善妙之言。所謂莫生怖畏。莫生怖畏。汝是修慈純善之人。定當得生淨佛世界。覲見無量諸佛世尊。離三惡道必入涅槃。亦聞法緣無緣之慈。亦得具足四無量心。乃至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明星天子。聞是法時。於諸禪定出入自在。無勝意童子白佛言。世尊。如是天子。以何力故。於禪定中速入速出。佛言。善男子。是天子者。已於無量諸如來所。殖諸善根。無量世中修法緣慈。本願力故生四天處。在日天前十千由旬。所住宮殿縱廣三萬二千由旬琉璃所成。前後左右滿十由旬。諸天男女而共圍遶。是人在中離其眷屬。三由旬所獨坐寶床。出入禪定一日一夜。此四天下有八十天處。六十龍處。四阿修羅處。四迦樓羅處。五十二緊那羅處。四十六摩□羅伽處。八拘辦荼處。三十富餓鬼處。三十毘捨遮處。於如是處。悉能調伏如是眾生。以本願力故。往昔發願。此閻浮提夜五分過。餘一分在。當在日前十千由旬。先當破壞閻浮提闇而作明相。若閻浮提諸善眾生。欲度生死修禪定者。當為是人除去睡眠施其念力。若欲見我。我當於夢現作和上師長父母。若有凡夫修集外道。我當破壞其人邪心示以正道。若有眾生於世間事及出世事。生懈怠者。睹見我已除去懈怠勤修事業。若有眾生迷失正路。得見我時則還見道。若有眾生身遇重病。得見我者苦痛休息。身得安眠受大快樂。若有老人身受眾苦心多忘誤。得見我者還得念心。然我出時能令眾生繫心念善。若有眾生命將欲盡。最後一念。我當為說大乘經典。彼既聞已面見佛像。捨身得生淨佛世界。若有欲求辟支佛者。我當為說辟支佛乘。若有欲求聲聞乘者。我亦當為說聲聞乘。若有眾生。有三惡業。聞我說法惡業即滅。世尊。我先行於閻浮提國。然後次行於瞿陀尼。瞿陀尼後次鬱單曰鬱單曰後。次弗婆提。以如是等本願力故。常得修行六波羅蜜。乃至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明星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今為欲利益一切眾生故。說此陀羅尼。   廬遮羅(一) 盧遮羅(二) 盧遮那(三) 娑羅叉婆(四) 娑羅叉婆(五) 娑羅叉[(口*皮)/女](六) 阿[(口*皮)/女]呵呵(七) 阿[(口*皮)/女]特荼(八) 阿婆闍婆(九) 阿婆叉那(十) 阿叉叉叉(十一) 富羅婆邏(十二) 阿婆叉叉(十三) 闍婆闍婆(十四) 摩呵迦波(十五) 阿婆阿婆(十六) 摩呵娑摩(十七) 頻豆(十八) 莎闍羯波(十九) 阿靴(二十) 阿靴(二十一) 呵呵尼摩(二十二) 沫邏莎律闍(二十三) 迦留那闍邏(二十四) 莎呵。   世尊。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男若女若大若小。若有至心念我事者是人則得淨於諸業。神通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解脫佛土四無礙智。如是諸人不得成就如是事者。我則欺誑十方諸佛。於未來世。亦莫令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無勝意童子白佛言。世尊。他方佛土所有人民。常作是言。娑婆世界雜穢不淨。然我今者常見清淨。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說。又此世界諸菩薩等。或作天像調伏眾生。或作龍像。或作鬼像。或阿修羅像。或迦樓羅像。或緊那羅像。或摩□羅像。或夜叉像。或拘辦荼像。毘捨闍像。薜荔陀像。人像畜生像鳥獸之像。遊閻浮提。教化如是種類眾生。善男子。若為人天調伏眾生。是不為難。若為畜生調伏眾生。是乃為難。善男子。閻浮提外。南方海中有琉璃山。名之為潮。高二十由旬。具種種寶。其山有窟名種種色。是昔菩薩所住之處。縱廣一由旬高六由旬。有一毒蛇在中而住。修聲聞慈。復有一窟名曰無死。縱廣高下亦復如是。亦是菩薩昔所住處。中有一馬修聲聞慈。復有一窟名曰善住。縱廣高下亦復如是。亦是菩薩昔所住處。中有一羊修聲聞慈。其山樹神名曰無勝。有羅剎女名曰善行。各有五百眷屬圍遶。是二女人常共供養如是三獸。善男子。閻浮提外西方海中有頗梨山。高二十由旬。其山有窟。名曰上色。縱廣高下亦復如是。亦是菩薩昔所住處。有一獼猴修聲聞慈。復有一窟名曰誓願。縱廣高下亦復如是。亦是菩薩昔所住處。中有一雞修聲聞慈。復有一窟名曰法床。縱廣高下亦復如是。亦是菩薩昔所住處。中有一犬修聲聞慈。中有火神。有羅剎女。名曰眼見。各有五百眷屬圍繞。是二女人常共供養是三鳥獸。善男子。閻浮提外北方海中有一銀山。名菩提月。高二十由旬。中有一窟名曰金剛。縱廣高下亦復如是。亦是菩薩昔所住處。中有一豬修聲聞慈。復有一窟名香功德縱廣高下亦復如是。亦是菩薩昔所住處。中有一鼠修聲聞慈。復有一窟名高功德縱廣高下亦復如是。亦是菩薩本所住處。中有一牛。修聲聞慈。山有風神名曰動風。有羅剎女名曰天護。各有五百眷屬圍繞。是二女人常共供養如是三獸。善男子。閻浮提外東方海中有一金山。名功德相。高二十由旬。中有一窟名曰明星。縱廣高下亦復如是。亦是菩薩昔所住處。有一師子修聲聞慈。復有一窟名曰淨道。縱廣高下亦復如是。亦是菩薩昔所住處。中有一兔修聲聞慈。復有一窟名曰喜樂。縱廣高下亦復如是。亦是菩薩昔所住處。中有一龍修聲聞慈。山有水神名曰水天。有羅剎女名修慚愧。各有五百眷屬圍遶。是二女人常共供養如是三獸。是十二獸。晝夜常行閻浮提內。天人恭敬。功德成就已。於諸佛所發深重願一日一夜。常令一獸遊行教化餘十一獸安住修慈。週而復始。七月一日鼠初遊行。以聲聞乘教化一切鼠身眾生。令離惡業勸修善事。如是次第至十三日。鼠復還行。如是乃至盡十二月。至十二歲。亦復如是。常為調伏諸眾生故。善男子。是故此土多有功德。乃至畜生亦能教化。演說無上菩提之道。是故他方諸菩薩等。常應恭敬此佛世界。   爾時會中有一優婆塞。名曰淨德。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睹見如是十二獸不。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欲得睹見是十二獸。欲得大智大念大定大神通力。欲受一切所有典籍四無量心。欲行正道得奢摩他。欲得寂靜。欲增善法。是人當以白土作山。縱廣七尺高十二尺。種種香塗金薄薄之。四邊周匝二十尺。所散瞻婆華當以銅器盛。諸種種非時之漿置之四面。清淨持戒日三洗浴敬信三寶。離山三丈正東向立。誦如是咒。   ◎戰陀羅呵(一)修利蛇比摩(二)其羅□條艩沸己牟邏(四)若蛇牟邏(五)阿呵希(六)娑呵囉希(七)若蛇□兩□嫩薩婆復多呵(九)梨蛇婆呵休(十)摩莎車婆牟梨(十一)迦[(口*皮)/女]浮(十二)邏奢浮(十三)修邏蛇牟(十四)呿迦那(十五)摩希叉婆(十六)迦婆摩訶(十七)阿叉比婆邏(十八)多波比莎(十九)沙持因持利蛇鞞莎(二十)阿闍牟他婆(二十一)婆盧婆叉(二十二)槃陀哆(二十三)遮羅叉婆希(二十四)呵迦比牟(二十五)哆比勒搜(二十六)散遮勒搜(二十七)[(口*皮)/女]婆浮(二十八)娑邏[(口*皮)/女]叉搜(二十九)沸己遮(三十)哆莎賴莎(三十一)陀叉邏莎(三十二)波利波遮(三十三)修羅修(三十四)搜婆莎彌(三十五)希邏莎(三十六)[(口*皮)/女]邏牟莎邏莎(三十七)牟莎邏私(三十八)邏婆邏娑(三十九)頻婆思邏莎(四十)[(口*皮)/女][(口*皮)/女]邏娑(四十一)陀摩盧遮那邏娑(四十二)富囊挫蘭呵邏娑(四十三)首陀盧遮那邏娑(四十四)[(口*皮)/女]摩摩邏娑(四十五)比摩盧遮那呿伽(四十六)薩顛摩邏娑(四十七)阿利耶盧遮那耨耨(四十八)比摩牟(四十九)婆羅呵芒[(口*皮)/女]呵邏私□□(五十)阿由比目猛(五十一)牟尼邏提致汦(五十二)莎呵   住十五日。當於山上見初月像。爾時則知見十二獸。見已所願隨意即得。善男子。若能如是修行苦行。即得眼見是十二獸。爾時淨德優婆塞語明星菩薩言。善男子。汝能教化調伏眾生。雲何調伏。為以身耶。口耶意耶。善男子。我非身口。唯以心業。善男子。若是心業。為過去耶未來耶現在乎。善男子。亦非去來。唯是現在。制限在心不令作惡。善男子汝猶不能令現在心獲得解脫雲何而能調伏眾生。明星答言。我今受持四無礙智淨目持力故。能調伏一切眾生淨德言。四無礙智淨目持者。亦復不能調伏眾生。何以故。無覺觀故。雲何而言。能調眾生。善男子。我今問汝隨意見答。善男子。攝入繫縛解脫清淨道及寂靜。雖復平等亦不平等。如是平等及不平等。何因緣生。何因緣出。何因緣增長。汝寧不知乎。淨德答言。善男子。如是等事。因我我所生出增長。明星菩薩言。善男子是我我所何因緣生。善男子。是我我所風因緣生。明星菩薩言。風住何處。善男子。風住虛空。又問虛空為何所住。答言。虛空住於至處。又問。至處復何所住。答言。至處何處住者不可宣說。何以故。遠離一切諸處所故。一切處所所不攝故。非數非稱不可量故。非覺非觀。非有非無。非行非生。非出非滅。非有增長。非字非念。非作非受。非闇非明。非增非減。非壯非老。真實之性是一切法無罣礙門。是故至處無有住處。明星菩薩言。善男子。如是即是四無礙智淨目陀羅尼。若有菩薩修集如是陀羅尼者。一切煩惱則為爛敗入法緣慈。一切法中無有疑心。說是法時十方世界無量眾生得法緣慈。無量眾生得近四無礙智淨目陀羅尼。爾時世尊讚是二人。善哉善哉。善男子。能如法問。能如法答。是陀羅尼因緣力故。四天王等。於我滅後能守護法。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三   戰阿羅呵(一) 修利蛇比摩(二) 其羅貶(三) 佛已牟邏(四) 若蛇牟邏(五) 阿呵希(六) 婆呵囉希(七) 若蛇呵希(八) 薩婆復多呵希(九) 梨他婆呵休(十) 摩沙車婆牟梨(十一) 迦[(口*皮)/女]浮(十二) 邏奢浮(十三) 修邏蛇牟(十四) 呿迦那(十五) 摩希叉婆(十六) 迦婆摩呵(十七) 阿叉比婆邏(十八) 多波比婆(十九) 沙持因持利蛇鞞婆(二十) 阿闍牟他婆(二十一) 婆盧婆叉(二十二) 槃陀哆(二十三) 遮羅叉婆希(二十四) 呵迦比牟(二十五) 哆比勒搜(二十六) 散遮勒搜(二十七) 婆婆浮(二十八) 婆羅婆叉搜(二十九) 佛已遮(三十) 哆□□□騤楫□耩 陀叉邏娑(三十二) 波利波遮(三十三) 修邏修(三十四) 搜婆娑彌(三十五) 希邏(三十六) 婆羅牟娑羅娑(三十七) 牟娑邏私(三十八) 羅婆邏婆(三十九) 頻婆思邏娑(四十) 婆婆邏娑(四十一) 陀摩盧遮那邏娑(四十二) 富囊挫蘭呵邏婆(四十三) 首陀盧遮那邏娑(四十四) 婆摩摩邏娑(四十五) 比摩盧遮那呿伽(四十六) 薩顛摩邏娑(四十七) 阿利那遮那褥褥(四十八) 比摩牟(四十九) 婆遮呵芒婆呵邏私葂葂(五十) 阿由比目醯(五十一) 牟尼邏提致沙(五十二) 娑呵(五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四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虛空目分第十之三中聖目品第六   爾時明星菩薩白佛言。世尊。聲聞之人行聲聞乘。辟支佛人行辟支佛乘。如是二人云何修悲。思作何法離何煩惱。佛言。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聲聞乘辟支佛乘。不觀眾生所有樂相。不作怨親父母等相。憐愍眾生修起悲心。乃至十方亦復如是。若我不能於惡眾生修集悲者。當觀是人八種苦相。生苦乃至死苦。是人具足如是八苦。我當雲何於是人所不生悲心。是人復有三種大苦。亦復未得脫三惡道。我當雲何不生憐愍。雲何名為觀於生苦。從業因緣父母和合。初受意識。歌羅羅時。其身猶如葶歷子許。是時未有入出氣息。亦不覺知苦之與樂不苦不樂。離先色相。未具後色。無力無慾。無有精進。無有憍慢上色上性上自在相。無五欲相。諸根不具。如是眾生我當雲何不生憐愍。如是眾生過去愛取名為無明。過去業有名之為行。初入胎心名之為識。歌羅羅中。初色四陰名為名色。是時未具十二有支。以生因緣故。可說有十二因緣。眾生如是何有智者不生憐愍。歌羅羅時住六七日。六七日轉名頞浮陀。是時形色猶如小棗。住七七日轉名伽那。是時形色如胡桃殼。住八七日轉名閉屍。形色猶如頻婆羅果。是時身邊有五胞出謂頭手腳。十二七日始有腸相。二十七日男女根別。二十一七日始生骨節。乃至三十六七日中。其身具足血肉毛根。三十八七日具足身肢。四日四夜住在腹中臭穢之處。是人如是我當雲何不憐愍耶。爾時還憶本生之事。憶已愁苦。作是念言。若我出胎當修善法。願後更莫生如是處。修不放逸遠離受生。初出母胎。爾時舉身受迫迮苦。入風觸身亦復受苦。身初至地。以水摩洗復受大苦猶如地獄。爾時還失憶宿命事。生已復有老病死苦隨逐不捨。復有風病白水黃水和合等病。如是四病數各百一常隨逐之。是故名為生。是大苦既受生已老復隨逐。髮白面皺。失智慚愧。髮毛稀疏。諸行陳故諸根衰熟。易破易壞。爛朽危脆。唯貪二味。所謂鹹酢。能壞安樂身根遍惱。是大苦河。能破眾生三世壯色。妄如嬰兒。狂如鬼著。眾生具足如是惡事。我當雲何不生憐愍。爾時復為死所侵逼。失於智慧壽命諸有。捨棄諸陰。身壞命壞四大離散。三世眾生壽命之怨。一切眾生成就死法。我當雲何不生憐愍。爾時復有所不愛物。而來親近。所謂寒熱飢渴惡人惡獸。眾生如是我當雲何不生憐愍。復有所愛別離。所謂盛年財寶。康強壽命。父母妻子親戚眷屬上妙六塵。眾生既受如是等苦。我當雲何不生憐愍。或有眾生於三世中。求上六塵而不能得。以是因緣具受眾苦。若我於此惡類眾生不生憐愍。我當雲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眾生受五陰擔。我亦如是。若我不修大悲之心。雲何得捨如是重擔。一切聖人已得遠離五陰重擔。若不修行三種淨戒。不善思惟。其心放逸不行正道。不得解脫如是之人受百種苦。眾生既受如是百苦。我當雲何不修悲心。若有眾生於一日夜。能如是觀。是人得心猶如虛空。是人能於一切眾生修集大悲。是人能得身心寂靜。是人不遠正真法界及以法性。如是方便。能得聲聞緣覺眾生緣悲。若有菩薩初修道時。作是思惟。設令我有恆河沙等如須彌身。當以是身為於一人。於無量世受大劇苦。令彼一人得受樂者。我終不悔。亦不退轉於菩提心。復作是念。假令一切所有眾生。各各執椎如須彌山。來打我身經無量歲。我當忍受不生噁心乃至一念。復作是念。是人所受百種之苦。一切眾生亦受是苦。而不知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今是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雲何不受刀劍火石。亦復如是。若我當於一切眾生生噁心者。諸佛賢聖當見呵責而作是語。是人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雲何如是而不忍辱。菩薩摩訶薩修淨意者。即是忍辱。忍辱者即是瓔珞精進道性器四財寶。菩薩修集如是忍辱。能淨身心。能淨莊嚴堅固莊嚴。得大智慧。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於諸眾生最為殊勝。一切四魔不得其便。邪不能動。煩惱折減一切怨讎不能為惡。言辭所說不可窮盡。其智甚深猶如大海。精進堅牢如須彌山。等諸眾生如海一味。能大利益猶如大地。淨眾垢污猶如清水。能作光明猶如朗日。於眾無礙猶如猛風。世法不污猶如蓮華。下視眾生如金翅鳥。眾生樂見如夏日雲。眾生樂受如夏時雨。見無餘求猶病遇醫。壞諸貧窮如如意珠。施眾禪定猶如梵天。生死無礙猶如虛空。示平不平猶如明燈。人天恭敬猶如帝釋。若有菩薩起瞋恚心。一切怨賊悉得其便。喪失一切善根財寶。一切眾魔獲得其過。為諸煩惱之所污染。入大闇處失一切善根。為諸聖人之所呵責。若有菩薩起瞋恚心乃至一念。則為喪失一切善法。設我悉受一切眾生無量億數打罵毀辱。乃至不應起一念瞋。何以故。如是眾生不學慈悲。若彼眾生心無瞋打。我當雲何修集慈悲。以是義故。眾生瞋時我應生喜。何以故。即是我之悲因緣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作是觀。即得不共聲聞緣覺眾生緣悲。亦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復有眾生觀三惡道苦眾生已。修集悲心。復有觀察三界所有諸苦眾生。而修悲心。復有觀察五陰眾生。而修悲心。入界亦爾。善男子。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修慈悲。何以故。夫慈悲者。即是一切善法種子。若有眾生得色界身。亦是修集慈悲因緣。若無色身。若聲聞道若緣覺道。若諸菩薩莊嚴堅固行六波羅蜜。調伏眾生得無生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因慈悲種子因緣。說是慈悲因緣法時。明星菩薩得無生法忍。是忍不與緣覺聲聞共之。八萬四千眾生得如法忍。五萬五千那由他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萬八千眾生得不退心。二萬眾生成就慈悲。五千比丘得阿羅漢果。五百比丘尼盡一切漏。十萬億眾生破大邪見得正見心。爾時世尊告無勝意童子。善男子。過去有佛名發功德意。亦說如是大慈大悲。無勝意童子言。世尊。所言如者雲何名如。佛言。善男子。遠離身相名之為如。無勝意童子言。所言身者即是實性。即是寂靜。即是法界。即是無漏。即是無盡佛言。善男子。如身者即是一切眾生之身。即是過去未來邊際。即是寂靜。無勝意童子言。世尊。若一切佛如即是身。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法界無有增減。三世平等不生不出不滅。猶如虛空。如身亦如是。說是法時。三萬眾生得如法忍。爾時世尊告明星菩薩言。善男子。雲何修集緣眾生喜。善男子。若有菩薩不修慈悲。不念眾生所有樂相。乃至不觀三趣三界所有諸苦。而亦觀於五陰出滅。如是觀已生於喜心。但樂觀法。觀已生喜。如是喜心願及眾生。是名為喜。世尊。雲何修捨。善男子。若有菩薩不修慈悲及以喜心。修捨念捨父母乃至聲聞緣覺菩薩諸佛。修是捨時。遠離一切愛瞋法心。是人修集空無相願。既修集已。不久定當得入涅槃。若人修集如是等四無量心。是人則為十方諸佛菩薩天龍夜叉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所供養。隨有國土若四部眾修集如是四無量心。其土則已遠離一切衰禍之相。其中眾生樂離惡法受持善法。善男子。四無量心。具足如是無量福德。   大方等大集經虛空目分中辟支佛乘品第七   無勝意童子復白佛言。世尊。修緣覺乘。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善男子善女人。雲何修集慈悲喜捨。佛言。善男子。若有修集辟支佛乘。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善男子善女人。觀眾生樂。解眾生樂。念法緣慈。終不憶念緣眾生慈。如自心中所受樂事。亦願眾生同共得之。觀法平等。觀樂平等。觀心平等。觀如平等。如是觀已。乃至不於一人生惡。設有因緣生噁心者。應作是念。若我於彼生噁心者。雲何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摩訶薩。成就無量純善功德。若於一人生瞋噁心。尚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況我未成諸善功德。以是因緣。修眾生慈及法緣慈。悲喜捨心亦復如是。善男子。若有欲學緣覺乘者。應如是修慈悲喜捨。說是法時。六萬億眾生得住初地。或得二地三地四地五地。或有眾生得無生忍。或有獲得辟支佛道及聲聞道。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大方等大集經虛空目分中聖無礙智品第八   爾時眾中有一童子名虛空聲。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莊嚴無上菩提之道。修一切智目方便。無緣梵行一切法目方便。無緣梵行一切陰入界方便。解脫方便。三昧方便。陀羅尼方便。得忍方便。諸地方便。世尊。雲何菩薩摩訶薩。修一切智目門。同虛空慧度於彼岸。無緣梵行。越度四流斷四魔繫。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能入四無量海。欲度眾生於生死河。是故今者發如是問。復欲不斷佛大智海。善男子。十方佛土若有菩薩。同共汝行三昧智慧。我說法時。如是等輩悉為明證。若無如是菩薩證者。我則不說無緣梵行。何以故。我若說者。多於是中而生疑心。若有未得無緣梵行亦復生疑。以是義故。不應宣說。爾時世尊。即入三昧。其三昧名虛空幢。入已面門出大光明。其明種種遍照十方諸佛世界。蔽於日月令不復現。其光明中出大聲言。娑婆世界釋迦牟尼。為諸眾生宣說梵行壞諸煩惱。說聲聞乘辟支佛乘無緣梵行。無量眾生及諸菩薩。次第而坐聽受正法。亦說清淨菩提之行。為欲利益無量眾生故。作大集說種種行。無量眾生獲得一生及以後生。十方眾生聞是語已。一切悉集娑婆世界。或有菩薩現真金身雨於金沙或現銀身雨於銀沙。或琉璃身雨琉璃沙。或頗梨身雨頗梨沙。或沈水身雨沈水沙。或栴檀身雨栴檀沙。或多摩羅跋身。雨多摩羅跋沙。供養於佛。供養已畢頭面敬禮卻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虛空聲童子。善男子。今日十方諸大菩薩。其中或有得法忍者得無生忍一生後生。悉為我證如是菩薩修集慈悲喜捨之心。了了通達諸法之性。亦能遠離身相業相。其心不著有為無為。亦不貪著眼乃至意色乃至法。至心修集無緣梵行。無諸覺觀不生憍慢。無所貪著知真實性。觀一切法皆悉平等。所謂三世三界三戒。亦得增長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一切眾生。遠離三界陰入界等。離一切字聚名聚句聚有為之法。作是觀時。即得具足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修集同空三昧梵行六波羅蜜。諸佛護念。具善方便住第三忍。過於聲聞辟支佛道。遠離一切眼色因緣乃至一切意法因緣。觀法界如隨順不倒。獲得大慈大悲等力。於諸法中得大自在。而於生死不生厭悔。有大力勢調伏眾生。於三乘中得智方便。能雨法雨得無礙智。解諸眾生異語方便。善男子。是名聖目陀羅尼。具無礙智修集梵行。善男子。若有菩薩修是梵行。如是菩薩常得見佛。能具佛法淨佛世界。性淨眾淨。行淨智淨。意淨供養亦淨。能具十地。次第當坐如來法座。如是名為清淨法行。是名如來。是名世尊。名過四潮。名菩提道。能得菩提轉大法輪。雲何名為一切智耶。若智能觀一切平等。眾生平等三世平等不倒平等。如是等一切法見虛空目。見法虛空目。見無行虛空目。見性虛空目。見如空虛空目。見如內空虛空目。見如外空虛空目。見如內外空虛空目。見如大空虛空目。見如第一義空虛空目。見如有為空虛空目。見如無為空虛空目。見如畢竟空虛空目。見如無始空虛空目。見如性空虛空目。見如散空虛空目。見如自性空虛空目。見如一切法空虛空目。見如無所覺空虛空目。見如無法空虛空目。見如無性空虛空目。見如無法有法空虛空目。見如實性空虛空目。見如無相無願虛空目。見如一切法無邊無處虛空目。見如大慈大悲虛空目。見一切知見虛空目。見一切智。如是見已轉正法輪。是名不共眾生法界。是名一切智。名佛境界。說是無緣梵行時九萬二千眾生成就是法。恆河沙等眾生得如法忍。恆沙眾生遠離垢穢得法眼淨。一千比丘得阿羅漢果。無量人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大方等大集經虛空目分中護法品第九   爾時一切欲色界天。以妙香華幢蓋伎樂供養於佛。白佛言。世尊。如來先已於閻浮提。轉正法輪。今復於此大寶坊中。轉大法輪。為菩提行故。一切大眾復作是言。如來境界不可思議。何以故。如來在此大寶坊中。轉法輪時。十方無量佛世界中。所有菩薩悉來集此。為聽如是虛空目法行。爾時文殊師利童子。金剛山童子。無勝幢童子。無勝意童子。虛空聲童子。如是等童子。其數九萬二千億。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以願力故。令是虛空目法行久住於此娑婆世界及十方土無有滅沒。何以故。如是法中說三梵行。菩薩若行如是三行。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善男子。南方世界金剛光明功德如來。西方世界智幢如來。北方世界發光功德如來。東方世界寶蓋光明功德如來。是四如來以先有願。以是願故。是經後當流布十方令諸菩薩悉得修行如是三行。我今以此正法。付囑四大天王。功德天女。四大龍王。誠實語天。四阿須羅王。具天。大自在天。八臂天地神女等。何以故。善男子。或有眾生。其性弊惡。有大勢力。多造重業不受是經。是人死已受惡鬼身惡龍之身。是惡鬼龍欲壞佛法。降注惡雨惡風塵坌。為諸修行三業比丘。而作重病。以手探腹取其心肝。吹吐惡氣置飲食中故。令食者得大重病。良醫拱手不能療治。如是修行三業比丘。盡捨命已。是名法滅。如是惡鬼。復令如來所有弟子。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大臣長者悉生噁心。噁心既生互相殘賊。當爾之時。閻浮提內國土城邑。空荒無人。人民既無。誰當流布如是經典。是故我今不以是經。付囑菩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國主。以付四王乃至地神。如是天神至心護持。若有國土。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持讀誦如是經者。是諸天神。當至心護。勸諸檀越令致供養。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藥房舍燈燭。是諸檀越若有惡相諸惡病瘦。諸天力故悉令消滅。以是因緣法得增長無有滅沒。爾時一切諸天神等。白佛言世尊。若今現在若佛滅後。我等要當捨離自事守護是法。若佛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有能受持如是等經勤行精進。雖復受畜八不淨物。畜養妻息金銀琉璃頗梨。田宅奴婢僕使。我為法故。亦當守護遮諸惡鬼不令嬈近。隨是經典所在之處。令其土地日月五星不越常度。怨讎兵革皆悉消伏。所有眾生若男若女。若大若小。悉樂受誦如是經典。持戒清淨勤行精進。世尊。以是因緣。一切諸天樂處人間。是人捨身即得生天。諸天增長色力壽命。所有惡相滅無遺餘。其無信者我能令信。若佛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不能受持如是經典。讀誦書寫。不樂寂靜。不善思惟。樂求供養不持淨戒。嬾惰懈慢。心無慚愧。親近白衣。如是比丘。以財俗力毀佛弟子。若打若殺若縛若罵。向王大臣說其過惡。佛諸弟子。聞是事已生大噁心。生噁心已。諸善鬼神捨至他土。是故惡鬼即得其便。既得便已。諸國興兵互相討伐。降惡風雨令穀不登。人民飢饉共相茹食。爾時十方世界菩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為如是等五滓眾生。制於禁戒。唯願如來為法久住複製禁戒。所謂身戒口戒意戒。不得受畜一切惡物。噁心鬥諍。親近國王大臣長者。受畜一切俗人之物。如餘佛土所制淨戒。佛言。善男子。止止。佛自知時。善男子。因緣未出。如來則不豫制禁戒。爾時世尊告頻婆娑羅王。大王。汝之國法何名大罪。何名小罪。頻婆娑羅言。世尊。我之國法。有四重罪。一者斷他命根。二者偷至五錢。三者婬他婦女。四者為五錢故大眾王邊故作妄語。如是四罪犯者不活。佛言。我今亦為未來弟子制是四重。復次大王。王子幾歲不聽入宮。世尊。過二十年則不聽入。佛言。我亦如是。沙彌二十乃至得道不聽入眾。王言世尊。如我國法。有作罪者必死不疑。或打或罵閉繫輸物。擯出界外。如來法中其義雲何。大王。我之法中亦復如是。有犯罪者或令苦作一月二月。或不與語共坐共食。或不共住。或擯令出。或出一國。或出四國。有佛法處。治如是等惡比丘已。諸善比丘安樂受法。故使佛法久住不滅。大王。若未來世有我弟子。饒財多寶有大力勢。王所親愛。一切大眾不能擯治。如是等人汝等當治。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不能治者。如是四姓。則為斷我三寶種性。能滅法炬。破壞法船。燋涸法味。奪眾生眼。我法壞時。心則放捨。大王。譬如一人奪一切眼。於意雲何。是罪多不甚多。世尊。不可稱量。不可計數。大王。若有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有大力勢。見我法滅捨不守護。其所得罪亦復如是。大王。若有國主。於無量世修施戒慧。見我法滅捨不擁護。如是所種無量善根悉皆滅失。其國當有三不祥事。一者穀貴。二者兵革。三者疫病。一切善神悉捨離之。其王教令人不隨從。常為鄰國之所侵嬈。暴火橫起多惡風雨。暴水增長吹漂人民。內外親信鹹共謀叛。其王不久當遇重病。壽終之後生地獄中。若宿善追及。還得人身。無量世中常盲無目。貧窮□跰行乞自活。常生噁心。因是噁心。復當還墮於地獄中。如王夫人。太子大臣城主村主。將帥郡守宰臣。亦復如是。頻婆娑羅耳聞是語。悲泣哽咽收淚而言。世尊。我值如來猶故不能如法治國。況未來世放逸諸王。不能持戒修行精進。治惡比丘護持佛法。不能紹繼三寶種性。如是諸王。長夜常行於三惡道。爾時諸王夫人。太子大臣。城主村主將帥郡守宰官。皆白佛言。我等於今現在之世。要當勤心守護佛法。亦當供養受持法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治惡比丘紹三寶性。佛言。善男子。汝等若能建立此事。則為供養三世諸佛。亦得無量不可思議諸善功德。   大方等大集經虛空目分中大眾還品第十   爾時世尊復告諸天。善男子。汝等今者勿懷憂慮。我今當與未來弟子。為護法故。立嚴峻制。為不斷絕三寶性故。為欲增長諸善法故。為增長多聞滿寶藏故。為離一切苦煩惱故。為成無上菩提道故。善男子。我今所說。一切聲聞。具足成就得聲聞乘。一切緣覺具足獲得辟支佛乘。一切菩薩。具足成滿三種梵行。得無上智。善男子。是經能離諸惡眾生。能壞眾生惡不善法。能滅身口意不善業。能破一切諸惡果報。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是經。則為供養十方諸佛。爾時娑婆世界一切眾生。異口同音而作是言。善哉善哉。世尊我初未聞是大法聚。今得聞之。世尊。我能受持守護是法。為護法故不惜身命。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是經者我當供養。隨其所須一切給與。若復有能供養如是受持經者。我等亦當勤守護之。內外財寶令無損秏。隨是經法所流布處。亦護其土令無諸惡。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如是守護法者。則為供養三世諸佛。善男子若諸眾生有護法心。若生人天得大自在。乃至畜生亦有大力。為人所重不經寒苦。善男子。是護法者惡不能加。心無所畏無能破壞。諸魔煩惱不得其便。多饒眷屬智慧具足。凡有所說無所罣礙。樂行十善修集正定。父母諸王見則恭敬。能昇法座轉正法輪。凡有所聞終不忘失。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五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寶髻菩薩品第十一之一   爾時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坐師子座。放大光明猶如日月。得大自在猶如梵釋。功德高顯獨如須彌山。法界甚深猶如大海。於大眾中演說正法。初中後善字義真正。具足清淨班宣梵行。為諸菩薩淨於法印。令諸菩薩聞已修集。爾時東方過九萬二千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善華。其土有佛。號曰淨住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為化眾生宣說正法。有一菩薩名曰寶髻。與諸菩薩其數八千。沒彼世界欲來此土。齎妙寶蓋欲奉如來。其蓋周覆一千世界。及諸香華欲供養佛。妙音說偈讚歎如來。  若諸人天得睹佛  則為獲得大利益  如來所受苦無量  勤精進故得菩提  往昔精進修菩提  超過一切諸菩薩  為令眾生得利益  故轉無上正法輪  如來如是難得見  所說正法亦難聞  獲得人身亦復難  諸根具足亦如是  若諸眾生行不善  亦不能作三善業  若人欲得大利益  應當覲見釋中尊  若欲聽受無上法  並見十方諸菩薩  具足三十二妙相  應當速詣大寶坊  今若不種諸善根  後必不得大涅槃  若欲具足人身者  應當速詣娑婆界  若欲破壞三惡道  欲受人天微妙樂  獲得無上無比樂  應當詣於娑婆界  大醫今施甘露味  除滅眾生諸煩惱  如來商主大法王  今日演說無上界   寶髻菩薩說是偈時。其聲遍滿大千世界。時舍利弗聞是偈已即白佛言。世尊。如是偈音何處演說。佛言。舍利弗。東方過於九萬二千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善華。其土有佛號曰淨住。彼有菩薩名曰寶髻。與八千菩薩俱來至此。是其所說。其聲聞乎大千世界。勸諸眾生令修善法。爾時寶髻菩薩。與八千菩薩。及無量人天。來至佛所。頭面禮拜。白佛言。世尊。善華世界淨住如來。致敬問訊。起居輕利氣力安不。眷屬大眾樂受法不。世尊。我從彼來至此世界。為聽菩薩淨行法印。唯願如來。普為一切。大慈憐愍分別解說。令諸菩薩聞已修集。破壞一切煩惱習氣修菩薩行。了知一切眾生之心。能修菩薩所有行相。能得解了智慧之行。能知一切煩惱等行。能修菩薩所修法行。能深觀察一切罪過。身得無礙見一切佛。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諦聽諦聽。我今當說如是淨行十分之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四行。何等為四。一者波羅蜜行。二者助菩提行。三者神通行。四者調眾生行。波羅蜜行者。是願方便。助菩提行者。是修道方便。神通行者。是調心方便。調心方便者。是菩提心堅固方便。善男子。雲何名檀波羅蜜。檀波羅蜜即是淨行。能壞癡心能修捨心。修捨心已能一切施。若有菩薩能一切施。即得四種無分別心。何等為四。一者不分別眾生。二者不分別法。三者不分別心。四者不分別願。是名為四。不分別眾生。是可與是不可與。此多與此少與。此上與此下與。此恭敬與此輕慢與。此全與此半與。此持戒此破戒。此福田此非福田。此得大報此不得大報。此是正見此是邪見。此行正聚此行邪聚。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得如是心。名不分別心。無憍慢心。無上下心。無罣礙心。是平等心。真正之心。平等施戒。平等慈悲。無有分別猶如虛空。是名不分別眾生。不分別法者。菩薩終不作是分別受者為說不受不說。受法者施其所須。不受法者則不供給。終不觀察凡夫之人不可惠施。賢聖之人則應佈施。是名不分別法。不分別心者。觀諸眾生心皆平等。不為報施。無內外貪。非為名施。不求果施。所愛之物施已不悔。為攝眾生故行惠施。是名不分別心。不分別願者。施時不為得帝釋身梵王之身轉輪王身魔身長者大臣之身。亦復不為大自在故。大眷屬故。不為上有。不為聲聞辟支佛乘。乃至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而行佈施。是名不分別願。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惠施時。具足成就如是四事。則得遠離八不正見。一者我見。二者眾生見。三者壽命見。四者士夫見。五者常見。六者斷見。七者有見。八者無見。是名為八。復得遠離四種功德。一者凡夫功德。二者聲聞功德。三者緣覺功德。四者餘習功德。如是施已。不觀四相。一者常相。二者樂相。三者我相。四者淨相。能淨四法。一者淨身。二者淨口。三者淨心。四者淨願。遠離三礙。一果報礙。二聲聞礙。三悔心礙。善男子。菩薩修行如是施時。遠離三畏。一者憍慢畏。二者上慢畏。三者魔業畏。菩薩修行如是施時。具四種印。一者內空印。二者外空印。三者眾生空印。四者菩提空印。如是施時具四精進。一者滿眾生故具足精進。二者護佛法故具足精進。三者為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故具足精進。四者淨佛土故具足精進。是時復得具足四念。一者念菩提心。二者念欲見佛。三者心常念慈。四者念離煩惱。如是施時淨於三事。一者自身。二者他身。三者菩提。如是施時淨於四智。一者界智。二者眾生滿足智。三者願智。四者助菩提智。善男子。菩薩若能行如是法。則能淨於檀波羅蜜。善男子。雲何菩薩淨於屍波羅蜜行。善男子。有一種淨。所謂菩薩憐愍一切世間眾生。勝於聲聞辟支佛慈。能壞魔業調諸眾生。具足無量功德寶聚。無有放逸。復有二種。一者於諸眾生。不生噁心。二者調諸眾生令向菩提。復有三種。一者淨身。遠離一切身惡業故。二者淨口。遠離一切口惡業故。三者淨意。遠離一切貪恚邪見故。復有四種。一者勸諸眾生令持禁戒。二者勸諸眾生具足淨戒。三者能調諸毀戒者。四者見持戒者。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復有五種。一持戒已不生憍慢。二見毀戒不生輕慢。三見持戒心無嫉妒。四終不求聲聞之乘。五者不念辟支佛乘。復有六種。一者念佛。為過戒故。二者念法。為過戒已心不生悔。三者念僧。為能具足如來戒故。四者念戒。為不求諸有果報故。五者念施。為能一切悉施與故。六者念天。為欲具足諸善法故。復有七種。一者深信一切佛法。二者勤行精進。為得佛法故。三者具智。為知一切諸佛法故。四者聞已能說一切佛法故。五者供養父母師長和上。六者畏於現在未來惡業。七者有慚愧心。復有八種。一者不為利養顯異惑眾。二者不說自事。離一切故。三者不讚供養。心知足故。四者行聖種性。樂善法故。五者隨頭陀法。不惜身命故。六者樂於寂靜。離說世事故。七者深心樂法。厭三界故。八者至心護法。不惜身命故。復有九種。一者離九噁心。過九眾生所居處故。二者念淨。三者念修。四者增長善法。五者心樂寂靜。六者離煩惱熱。七者莊嚴捨摩他。八者勤行精進。九者不欺眾生。復有十種。一者淨身三業。二者淨口四業。三者淨意三業。四者遠離嫉妒。五者離諂曲心。六者至心念戒。七者為持戒故。勤行精進。八者軟語。為調眾生。九者受身為眾生使。十者於諸福田不生輕慢。善男子。菩薩修行屍波羅蜜。有二種淨行。一者有心有相及以莊嚴。寧捨壽命終不毀戒。二者無心無相及無莊嚴。於一切法心無所著。復有二種。一者淨於內入。二者不求一切外入。復有二種。一者常願菩提之心。二者不觀本向菩提戒相。善男子。雲何菩薩淨羼提波羅蜜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受罵不報口業淨故。受打不報身業淨故。受瞋不報意業淨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雖受罵辱所以不酬。護眾生故。受諸楚毒所以不報。護後世故。被截手足慈心不瞋。護菩提故。見有求者。心不生瞋。為四攝故生慈心故。增菩提道故。壞慳貪心破魔業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念佛已。行於忍辱。受一切苦。為得佛身故。善男子。復有菩薩修於忍辱。為欲具足得十力故。復有菩薩修於忍辱。為欲成大師子吼故。復有修忍。為知三世無罣礙故。復有修忍。為得大慈大悲力故。復有修忍。為得具足一切智故。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二力。能成就忍。一者智力。二者修力。以智力故觀於身心。是故為忍。以修力故不著諸法。是故為忍。復次善男子。淨忍菩薩則能觀察一切法中無有眾生。是故修忍。一切諸法其性解脫。是故菩薩觀一切法。無忍無瞋。若於諸法心無所著。是名為忍。善男子。菩薩有二忍。一者觀如法身。二者觀如法界。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觀二法者。是名菩薩淨羼提波羅蜜行。善男子。雲何菩薩。淨毘梨耶波羅蜜行。若菩薩摩訶薩於諸修行不息不悔。於諸善法心無厭足。亦樂修行五波羅蜜。常求莊嚴一切善法。擁護正法樂宣說之。調伏眾生心無休息。過於聲聞辟支佛乘。擁護一切諸佛正法。修諸苦行其心不悔。終不喪失本昔善根。廣修多聞心無厭惓。為眾走使不生愁悔。是名精進。如是精進雲何名淨。若能觀身猶如影像。口無言說心畢竟淨。以盡智觀諸滅法。以無生智知諸有盡。如是觀時則能莊嚴三種精進。一者體莊嚴。二者覺莊嚴。三者分別莊嚴。復有三種不著精進。一不著眼。二不著色。三不著識。乃至法亦復如是。是名不取不捨精進。具足如是勤精進已。不取惠施不捨慳貪。不取持戒不捨毀戒。不取忍辱不捨瞋恚。不取精進不捨懈怠。不取禪定不捨亂心。不取智慧不捨愚癡。不取善法不捨惡法。不取佛道不捨二乘。是名二種勤精進也。是二精進能具佛法。復有二種。所謂內外。若菩薩能修如是勤精進者。是名毘梨耶波羅蜜行淨。善男子。雲何菩薩淨禪波羅蜜行。若菩薩摩訶薩。取諸禪支觀諸禪支。觀已入定。既入定已。不貪著色受想行識。是名為禪。非著眼禪乃至意禪。是名為禪。非著色禪乃至法禪。是名為禪。非著地水火風空禪。是名為禪。非著日月釋梵自在天禪。是名為禪。非著欲界色無色禪。是名為禪。非著此彼禪。是名為禪。非觀身心禪。是名為禪。非著上下禪。是名為禪。非著四取禪。是名為禪。非著眾生壽命士夫我人相禪。是名為禪。非著常見斷見有無見禪。是名為禪。非畢竟盡漏禪。是名為禪。非入定聚禪。是名為禪。非得沙門果禪。如是禪者。非畢竟行禪。名空調伏禪。非真空禪。名無相調伏禪。非真無相禪。名無願調伏禪。非真無願禪。是菩薩具足成就大慈大悲一切空行禪。雲何名為具一切空。若能不觀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慈悲喜捨。四諦菩提。智慧誓願莊嚴。捨摩他毘婆捨那。解脫慚愧。是名諸佛方便三昧神通無礙智。攝取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不為二乘之所染污。斷諸習氣。具足無量大神通智。為諸眾生之所歸依。莊嚴世法及出世法。能善調伏一切眾生。渡於四流生死大海。能斷一切所有繫縛。淨諸法性。是名性寂靜。非向法寂靜。亦取向法捨性。了了向法盲性。有聞向法聾性。勤調伏向法停住。涼滅寂靜。調伏熾然。是名一切行空。善男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悉善知畫。其中或有善能泥塗。或能磨彩。或曉畫身不曉手足。或曉手足不曉面目。時有國王。以一張□與是諸人。而告之言。凡能畫者。悉來聚集於此□上。畫吾身像。爾時諸人悉來聚集。隨其所能而共作之。有一畫師。以緣事故竟不得來。諸人畫已持共上王。善男子。可言諸人悉集作不。不也。世尊。善男子。我說此喻。其義未顯。善男子。一人不來故。不得言一切集作。亦不得言像已成就。佛法行者亦復如是。若有一行不成就者。不名具足如來正法。是故要當具足諸行。名為成就無上菩提。說是法時。六萬菩薩於一切行。得具足空。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淨般若波羅蜜。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十二慧。一者知過去無礙。二者知未來無礙。三者知現在無礙。四者知有為無礙。五者知無為無礙。六者知一切世作無礙。七者知出世無礙。八者知辯才無礙。九者知實無礙。十者知世諦無礙。十一者知第一義諦無礙。十二者知諸眾生利鈍無礙。是名為慧。難破能破。難觀能觀。難解能解。譬如金剛不可沮壞。是名出世之慧。畢竟慧。一切眾生真解心慧。難行難入難見。甚深難可習學。正見正聚。遠離諸見及以習氣。自知了了知見一切眾生之心。法智義智無所貪著。曠大光明無諍無迮。善知時節過於時節。護正法聚。畢竟覺正覺實覺。遠諸垢穢不為一切之所呵責。一行無行。一切眾生行。無足跡行。雖離一切世間之行。亦不遠離一切世行。雖離世界不離佛土。雖離一切諸行莊嚴。亦不遠離調伏眾生。雖離諸行不離善行。雖離眾生心行因緣。不離知於眾生心行。雖離世行不離世法。雖離諸身亦入眾生心。是名為慧。如是智慧甚為難得。非善根純熟終不能獲。不能常修行善法者。亦不能得如是智慧。菩提樹下乃能得之。真知法性諸佛所護。度至彼岸。知一切法施甘露味。是故名為般若波羅蜜。善男子。如是智慧。畢竟了知一切緣一切相。一切眾生心之所行。以是義故名為智慧。如是智慧有二寂靜。一者知礙相寂靜。二者知無礙相寂靜。復有二種。一者無覺淨。二者離諸見淨。如是智慧菩薩摩訶薩常遊眾生利鈍根中。眾生心中。一切法中。觀諸煩惱即是智慧。菩薩雖住諸界。多住佛界。能善觀見十方世界。離一切蓋。悉是一切佛法根本。具足一切無上佛法。不學諸法不離諸法。不壞一法不成一法。菩薩成就如是智慧。能作功德能讀誦說一切佛法。一切福德悉能得之。皆能修成一切善法。是名菩薩淨般若波羅蜜行。說是法時。二萬二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八千菩薩得無生忍。五百比丘漏盡意解。十千天人得須陀洹果。爾時一切天與人同聲而言。世尊。若有人能信是經者。當知是人諸佛所護。何況有能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淨菩提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觀身念處。有二種行。一者不淨行。二者淨行。不淨行者。觀身不淨臭穢充滿。無常無住誑諸凡夫。淨行者。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我今因是不淨之身。得淨佛身。得淨法身。淨功德身。一切眾生所樂見身。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觀身身已。能淨二行。一者無常。二者常。菩薩摩訶薩觀身無常畢定當死。如是觀已。不為身故造諸惡業邪命自活。修三堅法。一者身堅。二者命堅。三者財堅。如是觀已。能為眾生而作給使。即得遠離身口意曲。菩薩如是觀身無常。得如是等無量功德。雲何為常。菩薩摩訶薩觀無常已則得常身。因無常故得功德身。因無常故。不斷佛種法種僧種。善男子。又復常者即是無盡。無盡者即是無為。無為者即是一切智所行處。一切智所行處者。是空無相願。又復常者即是虛空。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猶如虛空。是名菩薩摩訶薩常行。善男子。復有菩薩修身念處。觀察一切眾生之身。畢竟當是如來佛身。如如來身法身亦爾。如是二身我身亦爾。是名菩薩觀無漏身。菩薩爾時所得善法。隨其多少悉是無漏。以如是法。發願迴向一切種智。得無漏已終不起漏。所言漏者即是三漏。所謂欲漏有漏無明漏。菩薩了了知三漏已。為眾生故生於欲界。亦復不為欲漏所污。色無色界亦復如是。無明漏者已拔其根。何以故。拔無明故則無見漏。菩薩摩訶薩修身念已。於是身中。不見我及我所不生憍慢。離我我所故。不求不取一切財物。不求取故於物無諍。以無諍故即是寂靜。夫寂靜者即是忍辱。住於忍辱不上不下。不上不下者即如法住。如法住者。不行善法不行惡法。不上下已即得善友。得善友已遇善知識。遇善知識故得聞正法。聞正法故不以漏心向有漏法。是名過於諸漏境界。過漏境已常入禪定。既入定已。乃至一法不生覺觀。無覺觀故。不作一法不變一法。是名如法。是名一切法平等。若得如是諸法平等。是名一切智。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觀身念處。是名觀身身念。善男子。菩薩爾時次觀受念處。於有受者生慈悲心。向諸眾生作如是言。畢竟樂者斷一切受。若人能斷一切受者。即是常樂。菩薩爾時隨所受者生慈悲心。若自若他受樂受時。遠離愛心生於慈心。若受苦時。遠離瞋心生於悲心。若受不苦不樂。離無明心生於捨心。是故菩薩受樂受時不生貪著。受苦受時不生瞋恚。受不苦不樂不生無明。菩薩爾時觀一切受無常苦無我。見受樂者即知是苦。見受苦者如癰如瘡。見不苦不樂受是不寂靜。觀於樂受即是無常。觀於苦受即是空無。不苦不樂即是無我。菩薩爾時作是觀已。見是諸受即是無受。見一切受即是有為。若是有為即是生滅散漏無住。如是觀已。不見於我不見受者。是名菩薩大智方便。因是方便。見一切受無常生滅。觀一切法悉是空無。無受無受者無作無作者。從緣而生從緣而滅。無屬無取於諸因緣不生覺觀。因無覺觀。作如是言。諸因緣法皆悉是空。菩薩摩訶薩如是觀時成受念處。能令身心皆悉寂靜。知一切行。是名一切智。是名受受念處。雲何菩薩修心念處。菩薩摩訶薩住菩提心。觀是心性。不見內入心。不見外入心。不見內外入心。不見陰中心。不見界中心。既不見已作是思惟。如是心緣為異不異。若心異緣。則一時中應有二心。若心即緣。不應復能觀於自心。猶如指端不能自觸。心亦如是。作是觀已。見心無住無常變異。所緣處滅。即知是心非從緣生非不緣生。非常非斷非內非外非有非無。觀心如是。不妨如法知心寂靜。是名菩薩修心心念。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觀心非色不可睹見。非是覺觀。是名菩薩修心念處。如心心數亦如是。如心數心行亦如是。如心行心所求法亦如是。如所求法。菩提亦如是。如菩提一切善法亦如是。菩薩若觀心。如獼猴畫水朝露蜂王魚母。如河如焰。如想遠事獨行無身。常轉無停。貪著諸界次第生滅。能攝如是無量之心。令住一處不動不轉。不漏不錯不亂不散。是名捨摩他。菩薩若能作如是觀。是名成就觀心心念處。是名知心境界。是名知心法界。是名知心真實之相。是名知心真實之性。即是廣知即真淨知。了知真知實知如幻。是名知法。名知心性。名知心盡。名無取知無罣礙知。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已。善知一切眾生心性。知已如應而為說法。如知自心性。知一切眾生心性。亦復如是。如自知心相。知一切眾生心相亦復如是。如知自心空。知一切眾生心空亦復如是。如觀自心平等。觀一切眾生心平等。亦復如是。作是觀已不動法界。是名菩薩修心心念處。善男子。雲何菩薩修法念處。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觀。法出法滅。無我眾生壽命士夫。無生無滅無沒無出。是名法性。若能求法是名出法。若不求法是名滅法。若善不善。出者從緣滅者從緣。如是觀時觀於三行。所謂惡行善行不動行。是三行中。我當常行福善之行。為十善法。十善法者。為淨身業。欲求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不能害。淨口業者。凡有所說眾樂聽受。淨心業者。於諸眾生其心平等。常入禪定。淨四無礙智。淨慈心故施眾生常樂。淨悲心故。無量世中為眾生受苦其心不悔。淨於十力。為知眾生諸根利鈍。淨四無畏。為知眾生障無障故。淨十八法。為知三世無障礙故。淨一切佛法。為一切眾生無能勝故。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觀。於諸善法及諸功德。不生厭足親近善行。遠離惡行及煩惱習。真實了知於不動行。雖知不貪心得自在。隨願往生非結業生。生於欲界為眾生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得善方便。觀法念處。修集莊嚴助菩提法。遠離一切障菩提垢。得是功德。不著常見不著斷見。離是二見行於中道。夫中道者有二種法。一者不善念。二者無明。是二法中心不放逸。是名中道。復有二法。一行二識。復有二法。一者名色二者六入。復有二法。一觸二受。復有二法。一愛二取。復有二法。一有二生。復有二法。一老二死。是二法中不放逸者。是名中道。如是中道。世間智慧所不能見。不可宣說不可顯示。無有相貌無色無處無取無捨。清淨寂靜。善男子。夫中道者。不可眼見。乃至不可觸觸。亦無至處亦世出世。不可宣說非多非少。故名中道。善男子。我與無我名為二邊。若有說言非常非斷。非命非士。非想非非想。非覺非非覺。非實非虛。非此非彼。非有非無。非有為非無為。非行非非行。非生死非涅槃。不作如是。是名中道。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觀法法念。不分別法界。如法界眾生界亦如是。如是二界名虛空界。一切諸法悉入法界。夫法界者即眾生界。眾生界者即無分別。是名觀察一切法。等見一切界即是法界。雖明瞭見而心不著。以不著故則無分別。菩薩摩訶薩不以肉眼天眼慧眼觀法念處。何以故。如是三眼無相貌故。是故觀法則以法眼。雖了了知而心不著。雖復不著不失法界。是名佛智。能知如是甚深法界。亦不失於一切智念。是名菩薩修法法念處。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何故修集是四念處。為欲遠離四顛倒故。修身念處為離淨倒。修受念處為離樂倒。修心念處為離常倒。修法念處為離我倒。又離四食。修身念處離於摶食。修受念處離於觸食。修心念處離於識食。修法念處離于思食。又復遠離識四住處。修身念處離住色處。修受念處離住受處。修心念處離住想處。修法念處離住行處。復離五陰。修身念處遠離色陰。修受念處遠離受陰。修心念處遠離識陰。修法念處離想行陰。是名菩薩淨四念行。善男子。雲何菩薩修四正勤行。菩薩摩訶薩常樂修集一切善法。未生惡法為不生故勤行精進。已生惡法為遠離故勤行精進。未生善法為令生故勤行精進。已生善法為住不失故勤行精進。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無量世修集善行。是故性善。不以方便令惡不生。若有菩薩修四正勤心得自在。四正勤者。菩薩爾時心及心數與大慈悲和合共行。故名正勤。菩薩爾時次第修集四如意足。一者欲。二者心。三者進。四者慧。專念至心念於菩提。是名為欲。修大悲故覺心輕便。是名為心。遠離惡法是名精進。得方便故名之為慧。菩薩修四如意足已。得四自在。一者壽命自在。以自在故。雖生短命自得長壽。為調眾生。與長壽者演說正法。於長壽中能現短壽。隨是菩薩所生之處。若天若人得命自在。二者身得自在。以自在故。隨心作身隨心作色。示現威儀為眾生故。菩薩若欲於諸眾生其身同等。高大微小悉皆能作。三者得法自在。以自在故。能知一切世出世法。示諸眾生一切世事。於出世行心亦不退。明知甚深十二因緣。得無礙智。能為眾生說種種法。無量眾生聞是法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四者願得自在。以自在故。令四大海合作一海。不來不去無有動轉如本不異。亦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合為一山。不來不去無有動轉如本不異。於四天王三十三天無所妨礙。欲令三千大千世界。悉作金寶七寶栴檀華香瓔珞。虛空水火皆隨意成。是名菩薩得四自在。善男子。菩薩若得四如意足。則得面見十方諸佛。與共語言進止一處。一切梵天帝釋四王。阿修羅乾闥婆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亦復如是。雲何淨嚴四如意足。善男子。若能供養父母和上師長有德。見諸眾生先意問訊。柔軟與語如語而作。視諸眾生其心平等。善心正心恭敬心慚愧心。遠離貪慾瞋恚愚癡。無欺無貪無姤無慳。營他事業如己所作。無勢力者助其力勢。泥塗之處發治土石。河□溝渠造作橋樑。或以身負或施船濟。常施眾生所須之物。口不說他衰惱之事。亦不譏刺他所犯罪。有犯罪者能如法除。遮諸煩惱令不生起。所重之物能以施人。既施之後心不生悔。為諸眾生發願迴向。信心以善勸諸眾生。不惜身命少欲知足。於他利養心無悕望。常念出家亦勸眾生。念善知識無心捨離。於怨親中平等無二。以種種乘施行路者。羸乏之人施床臥具。有恐怖者能為救護。視諸眾生如父母想。不輕毀戒施貧財物。有病瘦者給其醫藥。施恩於他不自稱說。終不斷絕三寶種性。常念無為。遠離世事一切諸惡不善之法。不為世法之所污染。不失菩提至心之念。是名莊嚴淨四如意足行。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六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寶髻菩薩品第十一之二   雲何菩薩淨五根行。菩薩信心不可動轉。名為信根。不由他教而行精進。名精進根。常念菩提名為念根。常修大悲名為定根。攝取善法名為慧根。復次信諸佛法名為信根。求諸佛法名精進根。念諸佛法名為念根。得佛三昧名為定根。斷諸疑網名為慧根。復次心向菩提無有疑網。名為信根。增長善法名精進根。求善方便名為念根。視諸眾生其心平等。名為定根。觀諸眾生上中下根。名為慧根。復次心淨無濁名為信根。壞眾濁心名精進根。念清淨法名為念根。觀心性淨名為定根。能令眾生住清淨法。名為慧根。復次遠離一切弊惡之法。名為信根。求諸善法名精進根。得已不失名為念根。既得善法如法而住。名為定根。思惟善法不善無記。名為慧根。復次信根者即是施心。精進根者即是樂施無有休息。念根者既施之後不求果報。定根者即平等施心無分別。慧根者不觀福田及非福田。復有信根。即是初入善法之心。精進根者能壞憍慢。念根者離我我所。定根者遠離一切六十二見。慧根者遠離一切諸惡煩惱。是名菩薩淨五根行。   雲何菩薩淨五力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五根。不為諸魔之所破壞。故名為力。一切聲聞辟支佛乘所不能及。一切眾生不能令其退大乘心。一切煩惱不能破壞。能令其心知足少欲。身得大力善覆諸根得金剛身。是名為力。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信力時。終不造作一切諸惡。住進力時造一切善。住念力時不失善法。住定力時不為五欲樂之所壞。住慧力時遠離一切諸結煩惱。復次住信力時不隨他語。住進力時求善不息。住念力時得陀羅尼。住定力時說法平等。住慧力時能壞一切眾生疑心。復次住信力時具得解力。住進力時具精進力。住念力時具解脫力。住定力時具足願力。住慧力時具諸行力。復次住信力時見慳罪過。住進力時遠離慳貪。住念力時以所修善願向菩提。住定力時其心平等。住慧力時心終不求施戒定報。復次住信力時能離一切破戒之垢。住進力時至心具戒。住念力時以所持戒願向菩提。住定力時具清淨地。住慧力時遠離作戒。復次住信力時遠離瞋心。住精進力修習忍辱。住念力時以所修忍願向菩提。住定力時護諸眾生。住慧力時不觀眾生士夫壽命。復次住信力時遠離懈怠。住進力時所修諸行到畢竟岸。住念力時所修精進願向菩提。住定力時身心寂靜。住慧力時不住善惡。復次住信力時遠離一切匆務之事。住進力時勤求禪支。住念力時以所修定願向菩提。住定力時其心常定。住慧力時不著諸定。復次住信力時遠離無明。住進力時勤求諸善。住念力時以所修智願向菩提。住定力時修善思惟。住慧力時如法而住。復次住信力時具足七力。住進力時得住七覺。住念力時得八念處。住定力時離七識處。住慧力時離八邪支。復次心於菩提無有退轉。是名信力淨信力行。不取不捨是名進力淨進力行。修四念處是名念力淨念力行。調伏於心是名定力淨定力行。遠離諸見知善方便。是名慧力淨慧力行。善男子。雲何菩薩淨七覺行。終不失於助菩提法。名念覺分。不取不捨奢摩他。名擇覺分。離一切惡名進覺分。離諸愁惱名喜覺分。身心寂靜名除覺分。得解脫味名定覺分。所作已辦名捨覺分。復次不捨菩提心名念覺分。至心護法名擇覺分。調諸眾生無有休息名進覺分。具足善法名喜覺分。離諸煩惱名除覺分。能令眾生住三昧中名定覺分。令諸眾生悉知法界名捨覺分。復次不念聲聞辟支佛乘。名念覺分。分別一切法字句義。名擇覺分。求善法時三業不息。名精進覺分。離怨親心名喜覺分。如法而住名除覺分。隨諸世間而能調伏。名定覺分。不觀二法名捨覺分。善男子。助菩提者。覺一切法知一切法。分別諸法籌量諸法。知諸眾生心性心行。是名菩提分。亦名聖行。如是聖行。非是一切凡夫魔眾邪見所行。非是色聲香味觸行。非一切相一切受。諸心意識見聞覺知。有想無想一切法行。故名聖行。夫聖行者。非覺非非覺亦非大覺。而能對治一切諸法。然復不與諸法諍訟。是名聖行。聖行者即是佐助菩提之法。   善男子。雲何菩薩淨八道行。八道者。所謂正見。雲何正見。正見者。見一切法皆悉平等。如是正見不名空見。何以故。自有正見非是空見。如是二見亦名同見。復有我見眾生見空見。不名正見。如是三見亦復同見。又眾生見命見空見。不名正見。如是三見亦復同見。又有我見斷見空見。不名正見。如是三見亦復同見。又有有見無見空見。不名正見。如是三見亦復同見。復有四見。佛見法見僧見空見。是名正見。如是四見不名空見。善男子。若有人著如是見者。不名正見。若不著者乃名正見。何以故。夫正見者。見無分別平等無二。雲何名為平等見耶。若作是念。凡夫法下學法為上。如是名為非平等見。凡夫法漏學法無漏。凡夫法食緣覺無食。凡夫法垢菩薩法淨。凡夫有為佛是無為。如是見者非平等見。若能觀察凡夫之法乃至佛法無有差別。乃名平等。若能觀見凡夫法空至佛法空。是名正見。觀凡夫法從因緣生辟支佛法亦從緣生。乃名正見。若觀凡夫法寂靜菩薩法寂靜。是名正見。若觀凡夫法不具足。乃至佛法亦不具足。是名正見。若觀我與無我無有差別無差別見。乃名正見。若如是見則不見於上中下法。於一切法亦無覺觀。是名正見。正見者名無所見。無所見者即是正見。若如是見。是人乃至不見一法一法相貌一法光明。善男子。若如是見。是名佛法之正見也。說是法時。五百比丘得阿羅漢果。善男子。雲何正覺。正覺者離一切覺。覺者名為智慧方便。觀法知法是名正覺。觀察諸法何者是垢何者是淨。如是觀已。都不覺知等與不等。離一切覺是名正覺。雲何正語。口所出言不自焦惱亦不焦他。不自污辱亦不污他。不自生慢不生他慢。不自誑惑不誑惑他。是名正語。復次正語凡有所說。說一切法皆悉平等。善能分別有為之相。是名正語。復次正語說一切法空無相願。無生無滅無出無沒。是名正語。復次正語說有為苦無常無我涅槃寂靜。是名正語。若有眾生說言眾生。一切無有壽命士夫。一切諸法從因緣生從因緣滅猶如子果。是名正語。淨正語者即是佛語。是名淨正語行。雲何正業。正業者。若業雖能壞一切業。亦不名業。若業能作寂靜之因。不垢不淨能壞煩惱不令增長。是名正業。知業如是猶作善業。亦觀諸業皆悉空寂。無有堅實是苦無樂。是名正業。雲何正命。正命者。若命不妨自身他身。不增一切諸惡煩惱非惡業活。是名正命。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淨於正命。以是正命願向菩提。是名正命。如是正命能利自他。正精進者。勤作方便求諸善法。欲心不息無有厭悔。是名精進。推求諸法平等之性。亦不觀法等與不等。不作非不作。了知於如法性實性。名正精進。宣說正法令諸眾生離邪精進。亦知眾生所修行行。是名正精進。雲何正念。若念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四無量心。是名正念。復有正念。攝諸煩惱不令妄起。不近一切惡魔諸業。不墮惡道不起噁心。常修一切正善之法。遠離一切邪惡之法。是名正念。菩薩住是正念之中。獲得正聚沙門正果。是名正念。雲何正定。修行聖行知苦離集證滅修道。是名正定。復有正定。觀一切法皆悉平等。若觀我淨一切亦淨。若觀我空一切亦空。雖作是觀不入正位。是名菩薩之正定也。菩薩摩訶薩住是定中。於一念頃得一切智。是名正定。說是法時。萬六千天與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雲何菩薩淨神通行。善男子。天眼五種。悉能睹見十方世界。及見十方世界諸佛。亦見眾生出生退沒。所見十方無有罣礙。勝於一切聲聞緣覺及諸天人。菩薩具足如是五事。則能了了見一切法。是名菩薩淨天眼行。菩薩摩訶薩得天耳通。聞五種聲。人聲。非人聲。地獄聲。十方諸佛說法之聲。一切眾生語言音聲。是名菩薩淨天耳行。雲何菩薩淨他心智行。知他心智亦有五種。悉知一切人天之心。地獄餓鬼畜生等心。知過去心。知未來心。知現在心。是名菩薩淨他心智行。復有他心智。知是眾生是正定聚。是邪定聚。是不定聚。知是眾生有貪瞋癡。既了知已隨應說法。眾生聞已得壞煩惱。是名菩薩淨他心智行。雲何菩薩淨宿命智行。了知是身從貪恚癡因緣而生。了知是身從施戒忍精進定慧慈悲喜捨因緣而生。了知是身具足不具足。了知是身因無明愛及四倒生。了知是身施因緣故具足財物及以眷屬。如是等智。是名菩薩淨宿命智行。雲何菩薩淨神通行。神通行者亦有五種。一者示色。二者解種種語而為說法。三者善能了知心意識等。四者能覺諸法說一切法。是名菩薩淨神通行。   善男子。如是五通為漏盡故。菩薩修習而不盡漏。為欲了知一切諸漏。何以故調眾生故。善男子。譬如一城縱廣一由旬多有諸門。路嶮黑闇甚可怖畏。有入城者多受安樂。復有一人唯有一子愛念甚重。遙聞彼城如是快樂。即便捨子欲往入城。是人方便得過嶮道。到彼城門一足已入未舉一足。即念其子。尋作是念我唯一子。來時雲何竟不與俱。誰能養護令離眾苦。即捨樂城還向子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為憐愍故修習五通。既修習已。垂得盡漏而不取證。何以故。愍眾生故捨漏盡通。乃至行於凡夫地中。善男子。城者喻於大般涅槃。多諸門者喻於八萬諸三昧門。路嶮難者喻諸魔業。到城門者喻於五通。一足入者喻於智慧。一足未入者喻於菩薩未證解脫。言一子者喻於五道一切眾生。顧念子者喻大悲心。還子所者喻調眾生。能得解脫而不證者。即是方便。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寶髻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大慈大悲不可思議。實如聖教。不但慈悲不可思議。善方便力亦不可思議。菩薩了了自知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證之。為眾生故行於生死。不為生死之所污染。世尊。菩薩摩訶薩具何等法。在生死中心不厭悔。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二十一法。在生死中而不生悔。一者所修善法共大慈行。二者所修慈心共大悲行。三者所修大悲共調眾生行。四者調伏眾生共精進行。五者所修精進共善心行。六者所修善心共方便行。七者所修方便與慧共行。八者所修習慧共禪定行。九者所修四禪共神通行。十者所修神通與智共行。十一者所修習智與欲共行。十二者所修習欲與念共行。十三者所修習念共菩提心行。十四者所修菩提共四攝行。十五者所修四攝與戒共行。十六者所修戒禁共多聞行。十七者所修多聞共如法住行。十八者如法共住陀羅尼行。十九者陀羅尼共無礙智行。二十者無礙智共功德莊嚴行。二十一者功德莊嚴共智慧莊嚴行。是名菩薩二十一法在生死中不生厭悔。   寶髻菩薩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莊嚴自身。亦令眾生得大利益。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具多聞則名莊嚴。為他演說名大利益。復次得大總持名為莊嚴。為他演說名大利益。復次無有放逸名為莊嚴。調伏眾生名大利益。復次三十二相名為莊嚴。具大智慧名大利益。復次口言柔軟名為莊嚴。說如說行名大利益。復次能一切施名為莊嚴。不求果報名大利益。善男子。是名菩薩莊嚴自身。亦令眾生得大利益。善男子。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劫名樂喜。彼中有佛號一切眾生樂念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世界名曰天觀。善男子。何故彼劫名曰樂喜。彼大劫中具有六萬諸佛出世。彼劫之初首陀婆天。唱如是言。是劫當有六萬佛出。眾生聞已心皆樂喜。是故彼劫名曰樂喜。善男子。其佛世界莊嚴微妙無有限量。快樂好妙如天無別。是故世界名曰天觀。其土皆悉栴檀為地。一切無有土沙塵霧。其香遍薰無量佛土。其地周遍出諸蓮華。一一諸華有大光明遍照其土。其土眾生悉得神通足不蹈地。乃至無有一人處胎皆悉化生。一切不聞女人之名。亦無受苦三惡道名。一切眾生禪喜為食其土無有三乘之名。一切皆以真金瓔珞天冠寶飾而自莊嚴。雖無剃髮染衣袈裟。而亦得名出家之人。何以故。於一切物捨無貪故。彼土如來色如梵天。現梵天身。為諸菩薩演說法要。若他世界有諸菩薩。見彼佛已受大歡喜。善男子。彼佛若欲宣說法化。昇大法座在大眾上七多羅樹。常略說法。何以故。一切眾生根猛利故。如來所說唯是一句。而諸眾生解百千句。如來常說四淨之法。何等為四。一者波羅蜜淨。二者助菩提淨。三者神通淨。四者調眾生淨。時有菩薩。名曰寶聚。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莊嚴自身。亦令眾生得大利益。彼佛答言。善男子。菩薩若具無礙智者名為莊嚴。能作智明名大利益。爾時彼佛說是法時。六千菩薩得無生忍。時彼菩薩復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莊嚴菩提樹。佛言。善男子。菩薩若能修不放逸。是名莊嚴菩提之樹。雲何名為不放逸。不放逸者名如法住。如法住者如說而住。復次不放逸者。名無量莊嚴。無量佈施。無量持戒。無量忍辱。無量精進。無量禪定。無量智慧。無量佛法。無量調伏。無量功德智慧莊嚴。供養無量諸佛世尊。具智慧故無量多聞。為增智慧故無量修奢摩他毘婆捨那。成就如是無量等法。名為莊嚴菩提之樹。亦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一切佐助菩提之法。以不放逸而為根本。具大莊嚴一切智慧。不失一切善法。遠離一切煩惱。攝取一切諸法。於一切法無有罣礙。調伏諸根護諸善法不令退失。知時非時。具足十力四無所畏。佛法頂法名不放逸。善男子。說是法時。萬二千菩薩得無生忍。爾時寶聚菩薩。即汝身是。善男子。汝今當知具不放逸菩薩摩訶薩。則能莊嚴菩提之樹。   善男子。雲何菩薩淨於調伏。善男子。眾生之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調伏亦爾。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菩薩行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一心至心調伏眾生。善男子。有諸眾生聞說惠施則得調伏。或有眾生聞說持戒而得調伏。復有眾生聞說施戒而得調伏。復有眾生軟語調伏。復有眾生瞋語調伏。復有眾生具二種語而得調伏。復有眾生聞說身業而得調伏。復有眾生聞說捨身而得調伏。復有眾生勝能調伏。復有眾生強可調伏。復有眾生聞說呵責而得調伏。復有眾生施時調伏。復有眾生初時調伏。復有眾生見妙色已而得調伏。聲香味觸亦復如是。復有眾生常親近故而得調伏。復有眾生。常遠住故而得調伏。復有眾生見佛調伏。或有眾生聞法調伏。或有眾生聞無常法而得調伏。苦空無我亦復如是。或有眾生聞說施聲而得調伏。戒忍精進禪定智聲。亦復如是。或有眾生聞說一切有為無常而得調伏。或有眾生聞讚人天而得調伏。或有眾生聞聲聞乘而得調伏。辟支佛乘佛乘亦復如是。或以四攝而得調伏。或以三攝二攝一攝而得調伏。或復不以四攝之法而得調伏。或因內施而得調伏。外施內外施亦復如是。或聞宣說地獄中苦而得調伏餓鬼畜生人天亦爾。或說純樂而得調伏。或聞純苦而得調伏。或聞苦樂而得調伏。或有睹見比丘形像而得調伏。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像而得調伏。或因種種作倡伎樂而得調伏。善男子。菩薩如是能知種種調伏眾生行。是名菩薩能行六波羅蜜。具足佐助菩提之法。具足神通調伏眾生。善男子。若有菩薩具足四法。則能調伏一切眾生。一者心不悔厭。二者不貪諸樂三者知時非時。四者了知諸心。復有四法。何等為四。一者正語。二者愛語。三者淨語。四者如法語。復有四法。一者於諸眾生心無罣礙。二者悲心。三者利益心。四者自調諸根。復有四法。一者淨於自心。二者憐愍他心。三者勤行精進。四者遠離受樂。善男子。是故菩薩摩訶薩調伏之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善男子。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劫名愛。是中有佛號廣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寂靜。彼佛具有九萬六千億聲聞眾。八萬四千諸菩薩眾。其土人民壽命十七萬二千歲。爾時有一大王之子。名財功德。婆羅門種。顏貌端正眾生樂見。年十六時自恃端正而生憍慢。初不向佛恭敬禮拜。爾時如來即作是念。如是王子今將退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不熟。若得善友則得詣佛聞法受持。爾時如來即於八萬四千菩薩大眾之中。行籌而言。誰能調伏是婆羅門子。誰能於是八萬四千年中。經常往返是王子家若受眾苦。所謂罵打心不生悔。八萬四千諸菩薩等乃至無有一人取籌。第二第三亦復如是。第三唱已。有一菩薩名淨精進。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而言。世尊。我今能詣彼王子家甘心受苦。說是語時三千大千世界為大震動。一切人天鹹共同聲唱言。善哉善哉大士。時淨精進菩薩。即便往彼王子門立。王子見之惡言呰毀以土坌面。刀杖瓦石而加其身。菩薩爾時不瞋不去心不疲厭。經一千年受如是苦。過二萬歲乃得至彼第二門下。八萬四千年七日未滿。方得至其第七門下。爾時王子見是菩薩。便作是言。道士今來何所求索。即於菩薩生不思議心。雲何是人經爾所時。多受眾苦而心不厭。第二第三亦如是言。道士今來欲何所求。爾時菩薩知彼王子心已調伏。即說偈言。  世間所有一切財  金銀琉璃及頗梨  及四供養我不須  唯為法故來至此  此世有佛名廣光  為眾生說無上法  眾生聞已離煩惱  亦受無量甘露味  諸佛世尊出於世  甚難於彼靈瑞華  今此世出無上尊  汝乃放逸沈慾海  一切眾生常闇行  無上如來施慧炬  自恃財色生憍慢  而不往詣如來尊  一切財寶眾生命  佛說是二悉無常  眾生若聞是甘露  不詣佛者名放逸  汝本往昔行菩提  請諸眾生許法味  汝今猶屬諸煩惱  雲何能調諸放逸  我今求汝共詣佛  破壞憍慢離煩惱  勤修精進捨國事  令汝終時心不悔  是時王子聞是已  遠離憍慢即生信  讚歎恭敬淨精進  懺悔先來所加苦  我今捨離國土事  及以上妙五欲樂  壞破憍慢至佛所  聽甘露法調眾生  八萬四千眾圍遶  持妙香華往供養  到已即便奉獻佛  破慢至心而聽法  禮拜合掌心歡喜  向佛世尊發是言  我今歸依淨精進  受苦不悔調伏我  雖設多供不能報  今於佛前至心悔  我所修行菩提道  以慈悲心調眾生  我更不造放逸心  乃至獲得菩提道   善男子。爾時王子即捨王位。在佛法中出家聽法。如法而住得無生忍。善男子汝知。爾時淨精進者豈異人乎。莫作斯觀即我身是。財功德者即彌勒是。善男子。是故菩薩調眾生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有菩薩能調眾生。是真菩薩所修之業。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四種業。一者淨佛國土菩薩業。二者淨身菩薩業。三者淨口菩薩業。四者求一切佛法菩薩業。復有四業。一者知心。二者知根三者知病四者能治。   爾時寶髻菩薩聞是法已。即以髻上真寶之珠價直無量。從無量業之所出生。奉獻如來。作是誓願。我今以是頂寶施佛。願此功德為眾生首。因是因緣得無上智。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是時口中出大光明。種種雜色。悉能隱蔽一切光明。爾時疾辯菩薩即起合掌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如來微笑。佛言。善男子。汝見寶髻施我頂寶不。已見世尊。善男子。如是菩薩已於無量無邊佛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持戒精進求於菩提。供養無量恆河沙等諸佛世尊。亦已調伏恆河沙等無量眾生。善男子。如是菩薩於未來世。過十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寶出。世界名淨光。劫名無垢。其佛世界七寶所成。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一切人民無有飢渴。一切皆是清淨菩薩。耳初不聞二乘之名。常聞純一大乘之法。是故如來名曰寶出。一切菩薩具足神通。其土無主唯除法王。一切眾生悉得化生。亦復無有三惡之名。及男女根愛慾之名。無有眾生不具諸根。亦無邊地。眾生壽命四萬中劫。是佛世尊不說餘事。唯除六度菩薩慈悲一切利根。聞說一句悟解千句。是佛常為一切菩薩說陀羅尼金剛句。雲何名為陀羅尼金剛句。陀羅尼金剛句者即是一句。如是一句即攝一切法句無盡法句。無盡法句一切諸佛所不能盡。是故名為無盡法句行。無盡法句攝一切字。一切字者攝一切法句。一時不得說於二字。一字亦復不合二字。是故名一句。名為作句名為字句。若不分別字句法句作句。是名陀羅尼金剛句。善男子。如是陀羅尼金剛句。彼佛常為諸菩薩說。善男子。若我一劫若減一劫。說彼如來所有功德不能具盡。爾時寶髻聞授記已心大歡喜。說偈讚歎。  一切知見一切事  得到一切法彼岸  遠離一切諸煩惱  是故名佛無上尊  我所供養無量佛  如來善了如一佛  如來獲得無礙智  故知三世無障礙  如來今為我授記  令我遠離疑網心  我亦當得真實道  如今釋迦牟尼尊  一切大地能令散  虛空日月可令落  如來之言無有二  是故我定得菩提  正語實語微妙語  授我無上菩提記  若我真實得菩提  當善調伏無量眾  我之所得淨妙國  及其大眾佛已說  我今聞此無上法  壞疑趣向於菩提  我今精進修菩提  調伏眾生心不悔  今佛口施我信力  無上智慧及佛力   說是偈時。萬二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各作是言。願我皆得生彼世界。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當受持如是正法。讀誦廣說為大利益諸天世人。阿難。若有眾生信受是經。定當為我之所授記。善男子。若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給施眾生。滿一千年。不如有人受持讀寫如是經典。阿難白佛言。世尊。是經何名。雲何奉持。阿難。是經名曰方等大集大陀羅尼大行菩薩入處。爾時阿難聞佛說已。諸天世人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七   宋涼州沙門智嚴共寶雲譯   無盡意菩薩品第十二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遊王捨城如來行處寶莊嚴堂。是大功德之所修成。佛一切法本行果報。苞容無量諸菩薩眾。其所講宣悉是無量甚深之義。皆是如來神力護持。入無礙行微妙智門。其心歡喜得念進意。分別智慧無輕毀者。若有稱讚歎其功德。盡未來世不可窮盡。如來正覺覺平等法。善轉法輪度無量眾。於一切法而得自在。知眾生意盡其根源。善為眾生斷諸習氣。雖為佛事心無所作。與大比丘六百萬人。悉是如來法王之子。善得解脫斷煩惱習。曉了甚深無生法忍。成就威儀其行端嚴。堪受供養為眾福田。善持諸佛所說教戒。復有菩薩摩訶薩眾。其數無量不可稱計不可思議不可宣說。是諸菩薩於一念頃。能過無量無邊佛剎。已曾供養過去諸佛。諮受妙法無有厭足。常勤教化無量眾生。善解方便智慧具足。其心安住無礙解脫。善除憶想取相戲論。近一切智悉是補處。其名曰電天菩薩。勝諍菩薩。日藏菩薩。勇健菩薩。離惡意菩薩。遊行菩薩。觀眼菩薩。離闇菩薩。如是無量菩薩大士。德皆如是。   爾時世尊入諸菩薩所行無礙諸法門經。所謂莊嚴諸菩薩道甚深佛法。十力無畏智慧成就。獲得自在總持印門。分別諸辯大神通門。轉不退轉無生法輪。通達諸法同於一相。於一相法不生分別。知諸眾生根性無礙。善能觀察諸法實相。破壞一切諸魔境界。入於通達善思惟門。能除一切煩惱諸見。無礙智慧善權方便。一切佛法平等無二。受持諸佛智慧之門。演說諸法如真實相。憶想取相入平等門。成就功德入深因緣。莊嚴佛身身口意業。念意進持顯示四諦。分別妙慧化聲聞故。身心寂靜化緣覺故。得一切智化大乘故。入一切法得自在智。讚歎如來諸功德故。如是等門宣說開示教導分別。   時佛說是大集經時。於此東方自然出現大金色光。照此三千大千世界靡不周遍。除佛光明其中所有日月釋梵護世天王。諸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所有光明悉不復現。諸牆壁等樹木叢林。小山大山。目真鄰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及國土中間其光徹照。若此世界所有地獄皆蒙其光。其中眾生光觸身時。除一切苦受微妙樂。爾時佛前大眾之中。其地自然出六十億淨妙蓮華。好香流布種種莊嚴。諸華雜色悅可眾心。其華各有億百千葉。以寶羅網彌覆其上。華質柔軟猶如天衣。其有觸者受妙快樂。是一一華所出諸香。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是世界中若天若人。所有諸香悉滅不熏。諸龍八部聞其香者。皆得妙喜漸離煩惱。爾時尊者阿難見是金色光明及諸蓮華白佛言。世尊。今此瑞應誰之所為。有是光明及諸蓮華。佛告阿難。有菩薩摩訶薩名無盡意。在此東方。與六十億諸菩薩俱。眷屬圍繞欲來至此故先現瑞。未久之間。時無盡意即以神力。感動此地令大震動。放無量光雨種種華。億那由他諸天人等。作百千伎樂。與六十億諸菩薩眾周匝圍繞來至佛所。至佛所已尋於佛前住虛空中高七多羅樹。合掌向佛出微妙音。其聲遍聞大千世界。即以偈頌而讚歎佛。  清淨永離垢  勇健除諸欲  能滅眾塵勞  而得淨妙眼  三垢荒穢等  善斷吐洗滅  一切皆無餘  稽首大慈覺  除去諸怖畏  善滅無明網  十力聖主王  邪論不能伏  外道異見人  皆悉懷怖畏  猶如師子王  獨步無所懼  正覺淨光明  無垢普照曜  天人世間中  能離一切闇  除盡眾闇冥  無有無明網  其光常明淨  如日出雲霧  眾生老死苦  無有救護者  為調是等故  而受無量苦  能生堅慈悲  唯有等正覺  猶如大醫王  勤行療眾疾  一切諸法本  其性無有我  譬如山谷響  皆從眾緣生  眾生本無性  無作無受者  而能為此故  生於大慈悲  諸有之淵海  無明闇甚深  其中多覺觀  勇溢而波浪  不從他聞法  自然到彼岸  如蓮華在水  行世不染污  秋月草木零  盛熱河池竭  比智知世法  遷動不常住  愚人所親近  聖智所呵棄  解法不牢固  獨拔渡有流  其面目開明  譬如優缽羅  微妙甚清淨  過百千日月  所有過去世  及現在眾生  一切所讚歎  如來悉堪受  調不調伏故  除熱得清涼  是故我今日  稽首無上尊  度世增上福  功德無有極  如人中牛王  頂禮佛福田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如實讚讚歎佛已從空中下。及六十億諸菩薩眾頂禮佛足。禮佛足已右遶三匝。於華臺上結加趺坐。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無盡意菩薩摩訶薩。從何處來。佛號何等。世界何名。去此遠近。佛告舍利弗。汝可自問。無盡意當為汝說。時舍利弗。敬順佛教問無盡意。唯善男子從何處來。佛號何等。世界何名。去此遠近。無盡意言。唯舍利弗。有來想耶。舍利弗言。唯善男子我知想已。無盡意言。若知想者應無二相。何緣問言從何處來。唯舍利弗。有來去者為和合義。如和合想。是無合無不合。無合無不合即不去不來。不去不來者是聖行處。唯舍利弗。有來去者即是業相。如業相無作無非作。無作無非作即不去不來。不去不來者是聖行處。唯舍利弗。有來去者是國土相。如國土相。無國土無非國土。無國土無非國土即不去不來。不去不來者是聖行處。唯舍利弗。有來去者即是緣想。如緣想無緣無非緣。無緣無非緣即不去不來。不去不來者是聖行處。唯舍利弗。有去來者即因等生相。如因相。無因無非因。無因無非因即不去不來。不去不來者是聖行處。唯舍利弗。有去來者即是文字語言。如文字相。無文字無非文字。無文字無非文字即不去不來。不去不來者是聖行處。舍利弗言。唯善男子。汝今所說微妙事相。吾從昔來所未曾聞。向之所疑當還啟請。如主關人。若見空行若見擔者。即應詰問。汝所齎持悉是何物。若知種稷應收其稅。唯善男子。我等如是。從他聞法隨音聲解以自照心。是故我今應當諮稟。汝等大士。為護大乘出生無量聲聞緣覺。唯善男子。願為分別說其來處。無盡意言。唯舍利弗。汝今自可諮請如來。如來當說斷汝疑網。   時舍利弗。即白佛言。唯願世尊。說是菩薩從何處來佛號何等世界何名去是遠近。若聞彼佛及世界名。則令無量無邊菩薩莊嚴菩提。佛告舍利弗。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今當說彼土功德及佛名號。汝聞是時勿懷疑懼。應當一心信受奉持。時舍利弗。聞是語已。讚言善哉善哉。世尊。願時宣說。我當一心頂戴受持。佛告舍利弗。東方去此度十恆河沙國土微塵等世界。彼有世界名曰不眴。是中有佛號曰普賢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今現在。舍利弗。其土無有聲聞緣覺。乃至不聞二乘之聲。一切聖眾純是菩薩。已於過去久修德本。善業成備佈施調伏。自守防護戒忍多聞。心不放逸安住功德。威儀成就忍力無礙。於無上道堅固精進。所修善根一切成就。諸禪解脫三摩婆提。遊戲神通大智照明。善分別知一切諸法。所懷慈心等如虛空。大悲堅固拯濟眾生。常行喜心令彼同歡。所有捨心善滅憎愛。魔網諍訟悉使無餘。善解眾生諸根所趣。隨其根量授與法財。其心平等如地水火風。能壞一切外道異論。摧伏敵陣建立勝幡。入深佛法十力無畏。於諸大眾心無所懼。常觀甚深十二因緣。離有無見行於中道。我及我所眾生壽命。養育士夫作者受者。斷常有無一切諸見。結縛因緣皆滅不起。總持王印而以印之。所有辭辯分別敷演。那由他劫說不可盡。得大神力感動無量無邊佛土。於諸佛土善能往來。斷除瞋怖憍慢放逸。其所演說如師子吼。一切眾生怨親中人。悉皆安止究竟涅槃。法雲垂布以興雷震。三明解脫以為電光。無上法雨以為甘露。能惠法財三寶不斷。內外清淨譬如寶珠。相好殊勝最上無比。以諸善根瓔珞其身。佛法灌頂得補處位。善能分別諸眾生行。隨而調伏令得解脫。能淨道場坐師子座。於諸法中得無所畏。能自變形猶如佛身。一切佛事悉能示現。心得自在轉於法輪。舍利弗。彼土純有如是菩薩摩訶薩等以為眷屬。爾時大會聞佛稱讚彼菩薩眾功德智慧踴躍歡喜。以天優缽羅華。拘物頭華。波頭摩華。分陀利華。曼陀羅華。散無盡意及諸菩薩。異口同音作如是言。我等今日快得善利。得見如是諸正士等。禮拜供養恭敬圍遶。若有眾生聞其名者。亦得如是無量善利。若聞讚歎稱其功德。悉皆當發無上道心。說是語時大會中有三百六十萬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告舍利弗。彼佛世界無三惡道及其名字。亦無邪行越戒之名。又無女人慳貪嫉妒破戒瞋恚懈怠亂心愚癡之名。及以障礙蔭蓋集名。眾生根等無上中下。純是一乘無大小名。佛土無有淨穢之名。亦無三寶差別之稱。不聞飢渴飲食之聲。及我我所遮護之名。無諸魔網妄見集名。彼佛世界平坦廣大。一日月照周匝六十億百千那由他由延。是希有事是彼菩薩本願所致。其土平正猶如手掌。琉璃眾寶雜廁共成。其地柔軟猶如天衣。若有觸者受微妙樂。寶樹莊嚴行伍相當。寶繩連綿以界八道。所有諸華常自開敷。亦無石沙荊棘穢惡。所有諸山純以眾寶而挍飾之。人天無別法喜禪味以為飲食。其土無有王者之名。唯除普賢如來法王。彼佛世尊及諸菩薩。不以文字而有所說。彼諸菩薩唯修觀佛。諦視無厭。目不曾眴。即便能得念佛三昧悟無生忍。是故彼土名曰不眴。雲何念佛。謂不觀色相。出生種性過去淨業。是時心中不生自高。不觀現在陰界諸入。見聞覺知心意識等。無有戲論生住滅相。不取不捨不念不思。不觀思想及非思想。不分別想法想己想無一異想。境界功德內外中間。不起覺觀始終之念。不觀形貌威儀法式。不觀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十力無畏不共之法。正念佛者。不可思議。不造行不作想。無等等離思惟。無所念無思處。無陰入界生住滅想。無有處所非無處所。非動非住。非色非識非想非受非行。於識不生識知。於地水火風不生識知。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心法亦復如是。如是不緣一切境界。不生諸相我及我所。不起見聞覺知之想。究竟能到一切解脫。心心數法滅不相續。淨諸憶想非憶想等。善除愛恚滅因緣相。此彼中間悉斷無餘。是法清淨無文字故。法無歡喜不動轉故。法無有苦不味著故。法無燋熱本寂滅故。法無解脫性捨離故。法無有身離色相故。法無受相無有我故。法無結縛寂無相故。法相無為無所作故。法無言教無識知故。法無始終無取捨故。法無安止無處所故。法無有作離受者故。法無有滅本無生故。心數思惟所緣住法。不取其相不生分別。不受不著不然不滅不生不出。法性平等猶如虛空。過於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心法。是名菩薩念佛三昧。菩薩得是念佛三昧。一切法中得自在智陀羅尼門。聞佛所說悉能受持終不忘失。亦得曉了一切眾生言辭音聲無礙辯才。舍利弗。彼普賢如來。不如此土以二因緣演說正見。所謂從他聞聲內正憶念。彼諸菩薩當見佛時。尋能分別諸深妙義。具足成就六波羅蜜。何以故。若不取色相即是具足檀波羅蜜。若除色相即是具足屍波羅蜜。若觀色盡即是具足羼提波羅蜜。若見色寂滅即是具足毘梨耶波羅蜜。若不行色相即是具足禪波羅蜜。若不戲論色相即是具足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即觀佛時。尋具如是六波羅蜜得無生忍。舍利弗。諸佛世界嚴淨微妙。少有如彼普賢如來不眴世界。   時舍利弗語無盡意。唯善男子。快哉仁者。汝等大士。得在彼土見普賢佛獲無量利。時無盡意語舍利弗。大德今者。頗欲得見不眴世界普賢世尊及大眾不。舍利弗言。唯然欲見。令此大眾增長善根。時無盡意。即入菩薩示現一切佛土三昧。入三昧已令此大眾及舍利弗。尋見彼土普賢如來及其大會。見是事已即從座起。合掌遙禮彼佛大眾。此會大眾以佛世尊及無盡意神通道力。得微妙華世所希有。其華色香未曾見聞。自然滿掬遙散東方。以用供養普賢如來。華尋遍至彼佛世界普賢如來及其大眾。彼諸菩薩見是華已白佛言。世尊。是華嚴麗世所希有。為從何處而來至此。彼佛答言。是無盡意在娑婆世界。是中亦有十方世界諸來菩薩。而共聚集能仁佛所。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聽佛世尊說大集經。是其大眾所散之華。彼諸菩薩復白佛言。其佛世界在何方面去是遠近。彼佛答言。諸善男子。在此西方去是佛土十恆河沙世界微塵等國。彼有世界名曰娑婆。諸菩薩言。願樂欲見釋迦文佛及其大眾。爾時普賢如來尋放大光。其明徹照此佛世界。彼諸大眾因佛光明。悉得遙見娑婆世界釋迦文佛及諸大眾。見已歡喜合掌恭敬作如是言。希有世尊。其土菩薩一切大眾。從何所來而作此集。遍滿其界間無空處。彼佛答言。諸善男子。其諸大眾悉從十方無量世界而來集會。諮啟聽受甚深妙法。   時舍利弗問無盡意。誰字仁者為無盡意。無盡意言。唯舍利弗。一切諸法因緣果報名無盡意。所以者何。一切諸法不可盡故。舍利弗言。唯善男子。願仁當說無盡法門。無盡意言。唯舍利弗。初發無上菩提心時已不可盡。所以者何。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發心不壞魔不沮故。發心恆順善根增長故。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故。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護助故。發心勝妙離衰損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發心金剛壞諸法故。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就故。發心平等利眾生故。發心普覆無別異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發心無垢智慧明瞭故。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生故。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知故。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樂故。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就故。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發心如願戒清淨故。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辱故。發心難壞具精進故。發心寂滅具禪定故。發心無毀具智慧故。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大悲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唯舍利弗。菩薩如是為一切智發菩提心。豈可盡耶。舍利弗言。唯善男子。譬如虛空不可窮盡。為一切智發菩提心。不可得盡亦復如是。無盡意言。唯舍利弗。佛戒無盡。因戒發心故不可盡。佛定無盡。因定發心故不可盡。佛慧無盡。因慧發心故不可盡。佛解脫無盡。因解脫髮心故不可盡。佛解脫知見無盡。因解脫知見發心故不可盡。唯舍利弗。如來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其性無盡。因是五眾發菩提心。豈可盡耶。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無盡。因如是等故發菩提心是故無盡。唯舍利弗。舉要言之。一切如來悉皆無盡。因是發心故不可盡。三寶不斷故無有盡。眾生性無盡故無盡。如實智無盡故無盡。隨諸眾生無量心行智無盡故無盡。迴向無上無盡故無盡。教化眾生無盡故無盡。無盡智無生故無盡。離性無生故無盡。知一切法本性無盡故無盡。唯舍利弗。是名菩薩發菩提心不可盡也。   復次舍利弗。是菩薩心清淨無盡。心清淨者不作諂故。不作諂者無姦詐故。無姦詐者善分別故。善分別者無邪命故。無邪命者心清白故。心清白者常正一故。常正一者性殊勝故。性殊勝者無輕毀故。無輕毀者滅諸曲故。滅諸曲者心質直故。心質直者入平正故。入平正者心堅實故。心堅實者不可壞故。不可壞者性牢固故。性牢固者不可動故。不可動者無所依故。無所依者除我心故。除我心者無伴等故。無伴等者息呰蔑故。息呰蔑者作善業故。作善業者無呵責故。無呵責者消過失故。消過失者不熱惱故。不熱惱者性真實故。性真實者無虛誑故。無虛誑者如說行故。如說行者能善作故。能善作者無瑕疵故。無瑕疵者不錯謬故。不錯謬者無所滯故。無所滯者不退轉故。不退轉者觀眾生故。觀眾生者大悲根深故。大悲根深者善化眾生不疲惓故。善化眾生不疲惓者不求己樂故。不求己樂者不貪利養故。不貪利養者不染愛故。不染愛者緣諸法故。緣諸法者觀羸劣故。觀羸劣者見眾生故。見眾生者常擁護故。常擁護者為歸依故。為歸依者無垢累故。無垢累者善觀察故。善觀察者無譏論故。無譏論者心純善故。心純善者。不動搖故。不動搖者善清淨故。善清淨者常精進故。常精進者內清淨故。內清淨者常鮮明故。常鮮明者無垢染故。唯舍利弗。其淨心者能斷慳惜。亦化他人令斷慳惜。其淨心者能斷破戒。亦化他人令斷破戒。其淨心者能斷瞋恚。亦化他人令斷瞋恚。其淨心者能斷懈怠。亦化他人令斷懈怠。其淨心者能斷亂心。亦化他人令斷亂心。其淨心者能斷愚癡。亦化他人令斷愚癡。舍利弗。淨心如是能斷一切諸不善法。安諸眾生於善法中。是故名曰菩薩淨心不可得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心行清淨亦不可盡。何以故。菩薩行施時。一切皆見捨諸所有。菩薩行戒亦不可盡。一切皆見持諸禁戒頭陀正行威儀無犯。菩薩行忍亦不可盡。一切皆見於諸眾生心無恚礙。菩薩行進亦不可盡。一切皆見於諸善法精勤修集。菩薩行禪亦不可盡。一切皆見於諸禪定無有錯亂。菩薩行慧亦不可盡。一切皆見修習多聞。是名菩薩行施行戒行忍行進行禪行慧。菩薩修行慈悲喜捨亦不可盡。一切皆見利益拔苦歡喜踴躍善斷愛恚。是名菩薩慈悲喜捨。菩薩所行三業清淨。離身三惡及口四過。心離三惡。所謂貪慾瞋恚邪見。菩薩修學多聞無盡不吝惜故。菩薩修行無吝惜者集一切智故。菩薩修集一切智者勸餘菩薩發道心故。勸餘菩薩發道心者修行安止於善根故。修行安止於善根者願向無上菩提道故。願於無上菩提道者攝取一切諸佛法故。攝取一切諸佛法者四事攝取故。菩薩修行四事攝者懺悔諸罪故。菩薩修行悔過法者發露諸惡故。菩薩修行發露諸惡者迴向一切諸功德故。菩薩迴向諸功德者積聚無量諸珍寶故。積聚無量諸珍寶者勸請諸佛故。勸請諸佛者攝取諸法故。攝取諸法者行大士法故。行大士法者能為眾生作重任故。為諸眾生作重任者不捨堅牢諸莊嚴故。不捨堅牢諸莊嚴者成就眾生一切善事故。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有四行無盡。何等為四。菩薩心行無盡。法施無盡。教化無盡。善根無盡。是為菩薩四行無盡。菩薩復有四行無盡。何等為四。樂在空閑攝持威儀無有厭足。常樂聚集無量功德而無厭足。多求學問廣知諸義而無厭足。常願無上菩提智慧而無厭足。是名菩薩四行無盡。菩薩復有四行無盡。何等為四。覺校計無盡。覺稱量無盡。覺思惟無盡。覺觀法無盡。是為菩薩四行無盡。菩薩復有四行無盡。何等為四。覺垢因無盡。覺白法無盡。呵諸煩惱無盡。讚歎白法無盡。是名菩薩四行無盡。菩薩復有四行無盡何等為四。觀諸陰盡無盡。觀諸界盡無盡。觀諸入盡無盡。觀因緣盡無盡。是名菩薩四行無盡。菩薩復有四行無盡。何等為四。說無常行無盡。說苦行無盡。說無我行無盡。說寂滅涅槃無盡。是名菩薩四行無盡。舉要言之。菩薩所行一切無盡。向一切智。尊一切智。仰一切智。一切智無盡。以是因緣菩薩所行悉皆無盡。是名菩薩心行無盡。   復次舍利弗。是菩薩心畢竟無盡。何以故。其所思惟乃至一念常緣菩提心不疲惓。專趣諸地過生死故。畢竟增長到彼岸故。畢竟本行轉勝增上故。畢竟離負攝勝法故。畢竟無等具足一切諸佛法故。畢竟所緣增長善法故。畢竟能到過心行處故。畢竟莊嚴無疲厭故。畢竟修行吉祥菩提種種苦行悉成就故。畢竟不望不求己樂故。畢竟隨順無諸惡故。畢竟調伏住聖法故。畢竟不雜離煩惱故。畢竟難施不吝頭目故。畢竟難戒擁護犯禁故。畢竟難忍忍無力勢諸過惡故。畢竟難進專修苦行捨二乘故。畢竟難定心不味著諸禪定故。畢竟難慧不著一切諸善根故。發行能到一切善事悉成就故。畢竟遠離憍慢增上慢勝慢我慢下慢憍慢邪慢善分別故。畢竟能捨施諸眾生不求報故。畢竟不驚觀深佛法故。畢竟增進不停滯故。畢竟無盡常精進故。畢竟不誑必為眾生作重擔故。又畢竟者。調柔眾生。慈覆利益諸賢善人。悲心救拔諸行惡者。恭敬尊長。護無護者。歸無歸者。照無照者。依無依者。伴無伴者。直諸曲者。善不善者。無姦姦者。淨邪命者。恩於恩者及無恩者不知恩者。利不利者。實虛謗者。不憍憍者。不毀作者。軟語教呵。諸作惡者。護邪行者。見行方便不以為過。於諸受者等心恭敬。於餘菩薩常行誘導。以柔軟語而演教誨。樂在空處修行善法。離諸利養不惜身命。無有邪念心寂滅故。言無邪諂攝口過故。不以邪業而求利益。其心少欲常知足故。心調柔和無垢穢故。迴在生死具善根故。能忍諸苦為眾生故。是為大士一切畢竟而不可盡。是菩薩心。生死煩惱永不能壞。何以故。是心增長諸功德故。含受一切諸眾生故。成就無盡妙智慧故。大德。是名菩薩摩訶薩畢竟無盡。◎   ◎爾時舍利弗。語無盡意菩薩摩訶薩言。唯善男子。頗復更有無盡法不。無盡意言有。菩薩修行檀波羅蜜不可窮盡。何以故。菩薩摩訶薩行施無量。所謂須食與食具足命辯色力樂故。須飲與飲離渴愛故。須衣與衣具清淨色除無慚愧故。須乘與乘得一切樂具神通故。須燈與燈具足佛眼清淨故。須音樂者施與音樂具足天耳清徹故。須香與香身出具足微妙香故。須鬘與鬘具陀羅尼七覺華故。須塗香末香悉施與之。具戒定慧熏塗身故。須種種味隨意與之。味相成就故。無依止者施與依止。能為眾生具足救護為歸依故。須敷具者悉施與之。具足究竟斷除陰蓋。成就梵天賢聖諸佛妙床座故。須座與座具足三千大千世界以為道場。金剛座處悉成就故。隨其所須悉能與之。成就菩提諸所須故。隨病施藥得無老死。甘露法藥悉成就故。須僕使者皆給與之。自在智慧得具足故。若以金銀琉璃頗梨真珠珂貝璧玉珊瑚種種諸珍用惠施者。具足大人三十二相故。能以種種瓔珞施者。具足八十隨形好故。若以象馬車乘施者。具足大乘故。若持園林以佈施者。具諸禪支故。若持妻子以佈施者。具足無上道法愛故。若以倉庫穀財施者。具足諸善法寶藏故。以閻浮提若四天下隨意施者。具足法王得自在故。以諸樂具持用施者。具足無量法樂樂故。若持腳足以佈施者。法足具成進至道場故。若以手施。具足法手安撫眾生令得樂故。若以耳鼻用施與者。具足諸根悉通利故。若以眼目持用施者。為欲具足無礙法眼故。若以頭施。於三界中具足殊勝一切智慧故。若以血肉持用施者。諸不堅牢具堅牢故。若以髓腦持用施者。具金剛身得不壞故。菩薩不以邪命求財而行佈施。不逼眾生強求他物轉以施人。無恐怖施。無羞恥施。無慳惜施。如其所許無損減施。無不愛施。畢竟常施。無不畢竟施。無諛諂施。無姦詐施。不疑業報施。無邪命施。無愚癡施。無不信施。無不解施。無疲難施。無依著施。無選擇施。無異相施。不求受者施。無有眾生不堪受者持戒犯戒無增減施。於受者所不望報施。不求名施。不毀譽施。無慢非慢施。無熱惱施。不悔心施。不自讚施。無雜穢施。不望業報施。無定處施。無有瞋怒垢愛等施。有來乞者不惱害施。無輕易施。不□面施。不撩擲施。無不故施。無手不與施。無不常施。無斷絕施。無嫉慢施。無齊限施。如其所許不貿易施。無有堪任不堪任施。無非福田施。不輕小施。不讚多施。無衰耗施。不求後生施。不求自在得財寶施。不求釋梵護世天王轉輪聖王諸果報施。不願聲聞緣覺乘施。不求王子得自在施。不為一世故施。無厭足施。無不迴向一切智施。無不淨施。無不時施。無刀毒施。無惱眾生施。菩薩行施。不為智者之所輕笑。何以故。觀空寂行施。是故無盡。無作所熏施。是故無盡。出三有相施。是故無盡。不取處施。是故無盡。為解脫果是施無盡。為伏眾魔是施無盡。為斷結愛是施無盡。為增上施是故無盡。善分別施是故無盡。助菩提施是故無盡。正迴向施是故無盡。莊嚴道場解脫果施是故無盡。是施無邊是故無盡。是施無壞是故無盡。是施不斷是故無盡。是施廣大是故無盡。是施無住是故無盡。是施無伏是故無盡。無等等施是故無盡。是施進趣一切種智是故無盡。唯舍利弗。是名菩薩修行佈施而不可盡。   爾時舍利弗語無盡意言。善哉善哉。唯善男子。仁已快說菩薩摩訶薩修行檀波羅蜜而不可盡。唯願仁者當說菩薩屍波羅蜜如諸菩薩所得無盡屍波羅蜜。無盡意言。唯舍利弗。菩薩戒眾六十七事清淨修治亦不可盡。何等六十七。於諸眾生不起惱害。於他財物不生竊盜。於他婦女中不生邪視。於諸眾生無有欺誑。初不兩舌於自眷屬知止足故。無有惡口忍粗穬故。無有綺語常善說故。於他樂事不貪嫉故。初無瞋恚忍惡言故。正見不邪賤餘道故。深信於佛心不濁故。信順於法善觀法故。信敬於僧尊重聖眾故。五體投地誌念佛故。五體投地思惟法故。五體投地宗敬僧故。堅持禁戒。一切無犯。乃至小禁不放捨故。持不缺戒不依餘乘故。持不穿戒離惡處生故。持不荒戒不雜諸結故。持不污戒專長白法故。持甚深戒隨意迴向得自在故。持讚歎戒智者不呵故。持純善戒正念知故。持不呵戒一切戒不散故。持善堅戒防護諸根故。持名聞戒諸佛所念故。持知足戒無不厭故。受少欲戒。斷貪惜故。持性淨戒身心寂滅故。持阿蘭若戒。離憒鬧故。持聖種戒不求他意故。持威儀戒一切善根得自在故。持如說戒人天歡喜故。持慈心戒護眾生故。持悲心戒能忍諸苦故。持喜心戒心不懈怠故。持捨心戒離愛恚故。持自省戒心善分別故。持不求短缺戒護他心故。持善攝戒善守護故。持惠施戒教化眾生故。持忍辱戒心無恚礙故。持精進戒不退還故。持禪定戒長諸禪支故。持智慧戒多聞善根無厭足故。持多聞戒博學堅牢故。持親近善知識戒助成菩提故。持遠離惡知識戒遠離惡道故。持不惜身戒觀無常想故。持不惜命戒勤行善根故。持不悔戒心清淨故。持不邪命戒心行清淨故。持不焦戒畢竟清淨故。持不燒戒修善行業故。持無慢戒心下不憍故。持不掉戒遠離諸欲故。持不高戒心平直故。持柔和戒心無抵突故。持調伏戒無惱害故。持寂滅戒心無垢穢故。持順語戒如說行故。持化眾生戒不離攝法故。持護正法戒不違如實故。持如願成就戒於諸眾生心平等故。持親近佛戒願求如來無上戒故。持入佛三昧戒具足一切諸佛法故。舍利弗。是名菩薩六十七事淨治戒眾而不可盡。   又舍利弗。菩薩無盡清淨戒中無有倚著。所謂破我人眾生壽命養育士夫色受想行識地水火風。是淨戒中無眼色相。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等相。亦無身心。是戒定相一向不共故。是戒分別相方便緣一切法故。是戒空相得無相際不雜三界故。是戒不作無生忍故。是淨戒中無有已作今作當作。是清淨戒過去不滅未來不來現在不住。又舍利弗。是淨戒中心淨無垢識不止住思不親近。是清淨戒不依欲界不近色界不住無色界。是清淨戒捨離欲塵除瞋恚礙滅無明障。是清淨戒不斷不常不逆因緣。是清淨戒無有我相捨我所相不住身見。是清淨戒不取假名不住色相不雜名色。是清淨戒不繫於因不起諸見不住疑悔。是清淨戒不住貪瞋癡不著善根。是清淨戒不惱不熱寂滅離相。是清淨戒不斷佛種求正法故。不斷法種不分別法性故。不斷僧種修無為故。   舍利弗。持淨戒者相續不斷故不盡。所以者何。凡夫戒者在所受生是故有盡。人中十善盡故有盡。欲界諸天福報功德盡故有盡。色界諸天禪無量心盡故有盡。無色界天所入諸定盡故有盡。外道仙人所有諸戒退失神通盡故有盡。一切聲聞學無學戒入涅槃際盡故有盡。辟支佛戒無大悲心盡故有盡。舍利弗。菩薩淨戒皆無有盡。何以故。於是戒中出一切戒。如種無盡果亦無盡。是菩提種不可盡故。如來戒禁亦無有盡。以是故諸大士等所持諸戒皆不可盡。舍利弗。是名菩薩修持淨戒而不可盡。   爾時舍利弗語無盡意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仁已快說菩薩屍波羅蜜而不可盡。唯願仁者。當說菩薩羼提波羅蜜。如諸菩薩所得無盡羼提波羅蜜。無盡意言。唯舍利弗。菩薩具三十二事。修行忍辱亦不可盡。何等三十二。斷諸結故當知是忍。不生害故當知是忍。無有纏故當知是忍。無有惱故當知是忍。無覆蔽故當知是忍。無有瞋故當知是忍。無忿諍故當知是忍。無鬥訟故當知是忍。於諸塵界心不異故當知是忍。護自他故當知是忍。順菩提心故當知是忍。善思惟故當知是忍。無二想故當知是忍。識業報故當知是忍。莊嚴身故當知是忍。口演淨言故當知是忍。心清淨故當知是忍。心堅牢故當知是忍。言語自在故當知是忍。不憶想故當知是忍。善分別心故當知是忍。護他心故當知是忍。修梵世行故當知是忍。受人天報故當知是忍。身相勝故當知是忍。具妙梵音故當知是忍。除諸過患故當知是忍。斷諸荒穢故當知是忍。斷一切不善根故當知是忍。殺諸結賊故當知是忍。於惱害眾生得超越故當知是忍。具足一切佛法故當知是忍。舍利弗。是名菩薩三十二事修行忍辱而不可盡。   舍利弗。雲何為忍。若見罵者默受不報。善知音聲如響相故。見有呵責默而受之。善知身相如影像相故。見有瞋者心不懷恨。善知心法如幻相故。忿不報忿心清淨故。聞有稱名心不生愛不自高故。聞不稱名心不生礙功德具足故。若遇榮利不生喜悅善自調故。若遇衰耗不生罣礙心寂滅故。見有稱者心不驚動善知分別故。見有毀者心不縮沒其心廣大故。見有譏者其心不下善安住故。見有譽者其心不高不傾動故。若遇樂事心不歡逸觀有為法無常相故。若遇苦事心不疲惱為眾生故。世法不染不依止故。忍受諸苦見危逼者以身伐故。忍節節支解具足覺支故。眾苦加身悉能堪受具佛身相故。忍他過患善作業力故。示現燒熱修諸苦行伏外道故。現入諸道出過釋梵護世諸天故。是名菩薩之忍辱也。   又畢竟忍者無有諍訟。何以故。若見他罵我能忍者。如是忍者是觀二相非畢竟忍。若言誰罵我者。如是忍辱是法功德非畢竟忍。若罵眼耶。如是忍者是觀入相非畢竟忍。耳鼻舌身若罵意耶。如是忍者是觀諸入非畢竟忍。若無罵者。如是忍辱是觀無我非畢竟忍。若知假名。如是忍者是觀響相非畢竟忍。彼之與我二俱無常。如是忍者是觀無常非畢竟忍。彼是顛倒我無顛倒。如是忍者是觀高下非畢竟忍。彼不勤行我是勤行。如是忍者是觀勤懈非畢竟忍。彼住惡道我住善道。如是忍者是觀善惡非畢竟忍。我忍無常不忍有常。我能忍苦不受諸樂。我忍無我不忍有我。我忍不淨不忍於淨。如是忍者。是觀有對非畢竟忍。我忍於空不忍諸見。我忍無相不忍諸覺。我忍無願不忍於願。我忍無作。不忍於作。我忍結盡不忍結在。我忍於善不忍不善。我忍出世不忍在世。我忍無諍不忍於諍。我忍無漏不忍於漏。我忍白法不忍黑法。我忍寂滅不忍生死。如是忍者是觀相對非畢竟忍。   雲何名為畢竟忍耶。若入空寂。不與諸見和合不倚著空。是諸見等亦復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若入無相不與諸覺和合。不倚無相是覺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若入無願不與願合。不倚無願是願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若入無作不與作合。不倚無作是作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若入盡結不與結合。不倚盡結諸結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若入於善不與不善和合。不倚於善不善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若入出世不與世合。不倚出世在世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若入無諍不與諍合。不倚無諍是諍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若入無漏不與漏合。不倚無漏諸漏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若入白法不與黑合。不倚白法黑法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若入寂滅不與生死和合。不倚寂滅生死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若性不自生不從他生不和合生。亦無有出不可破壞。不可壞者是不可盡。如是忍者是畢竟忍。無作非作。無所倚著。無分別。無莊嚴。無修治。無發進。終不造生。若無生者是不可盡。如是忍者是無生忍。無生忍者是不出忍。不出忍者是畢竟忍。如是菩薩修行是忍得受記忍。舍利弗。是名菩薩行忍無盡。說是忍時。一切大眾讚無盡意言。善男子。善哉善哉。快說此忍。言已即雨種種希有諸華末香塗香無數雜衣幢幡寶蓋。以用供養於無盡意。百千伎樂於上空中自然出聲作如是言。若有眾生欲得如來甚深忍者。聞作是說不應驚怖。時諸華香雜衣幡蓋普遍充溢。滿此三千大千世界。   爾時佛告無盡意言。善男子。汝所供養華香等物。可自求器除去摒擋。無盡意言。唯然世尊。我今當以神通之力即身為器。時無盡意。即入菩薩色身三昧。入三昧已一切所有供養之具悉入□中。身界如故不增不減。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大莊嚴。問無盡意。善男子。所入三昧名為何等。而仁入已諸供養具悉入身中。身界如故而不增減。無盡意言。善男子。其三昧者名為一切色身三昧。大莊嚴言。是三昧定。頗復更有餘力勢不。無盡意言。是三昧力。能令身界悉受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色相。身界如故亦無增減。爾時眾中或有人天作是思惟。寧可得見是定力不。爾時佛知一切大眾人天所念。告無盡意。善男子。汝可示現是定神力。時無盡意菩薩摩訶薩。於是三昧久已通達。是故能以一切大眾十方諸來大菩薩等佛及聖僧悉內身中。爾時其身猶如大寶莊嚴世界。受諸菩薩摩訶薩等所有種種莊嚴之事。是時大眾悉自見形在無盡意菩薩身內。時無盡意示現如是大神通已。是時大眾各還如本。時大莊嚴菩薩摩訶薩問無盡意。善男子。我從昔來未曾見聞如是三昧神通變化。無盡意言。善男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所有悉入我身猶無增減況於此耶。說是無盡忍辱現大神變時。七十六那由他天及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萬二千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舍利弗。是名菩薩修行忍辱而不可盡。◎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八   宋涼洲沙門智嚴共寶雲譯   無盡意菩薩品第十二之二   ◎爾時舍利弗。語無盡意言。善哉善哉。唯善男子。汝已快說菩薩羼提波羅蜜而不可盡。唯願仁者。當說菩薩毘梨耶波羅蜜。如諸菩薩所得無盡毘梨耶波羅蜜。無盡意言。唯舍利弗。菩薩具足八事。修行精進而不可盡。何等為八。發大莊嚴而無有盡。積集勇進而不可盡。修行諸善而不可盡。教化眾生而不可盡。助道功德而不可盡。助無上智而不可盡。助無上慧而不可盡。集助佛法而不可盡。雲何菩薩莊嚴無盡。於諸生死心不疲倦。不計劫數當成佛道。若干劫在而作莊嚴。若干劫在不作莊嚴。菩薩莊嚴所經劫數不可稱計。如從今日至生死。本為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於是百千萬歲。一發道心一見如來。如是發心。所見諸佛。如恆沙數。於爾所佛邊。方得知一眾生心行。如是遍知一切眾生心之所行猶不退沒。是則名曰不懈莊嚴無盡莊嚴。經於如是見佛發心。知他眾生心所行時。常修具足檀波羅蜜。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修集一切助菩提法。具修相好十力無畏不共之法。具修一切諸佛法故。是名不懈莊嚴無盡莊嚴。若有菩薩聞作是說。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菩薩不懈精進。是名菩薩莊嚴無盡。雲何菩薩勇進無盡。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盛火。為見佛故。要當從是火中而過。若為聞法教化眾生安止眾生於善法故。亦應如是從火中過。是名菩薩勇進無盡。何因緣故。名曰勇進。常為他故。為靜他故。為調伏他故。為滅盡他故。常不懈慢堅牢不退。心善安止於大悲中常勤精進。而為眾生故名勇進。菩薩行時步步御心。悉向菩提常觀眾生為化度故。雖作是觀不起煩惱。是名菩薩勇進無盡。   雲何菩薩修習無盡。如所發起一切善心常願菩提。是名菩薩修集無盡。何以故。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初無盡故。舍利弗。譬如天雨一渧之水墮大海中。其渧雖微終無滅盡。菩薩善根願向菩提。亦復如是無有滅盡。修集善根者。所謂正迴向修集善根。為護眾生修集善根。為隨眾生諸所須故修集善根。為欲成就一切智故修集善根。是名菩薩修集無盡。   雲何菩薩教化無盡。眾生之性不可稱計。菩薩於中不應稱計。若言一日教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如是計數乃至無量不可思議不可稱劫教化眾生者。雖作如是教化眾生。不可稱計不可思議。於眾生分猶未是教化百分千分百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知眾生。何以故。是眾生性無量無邊不可稱計不可思議。若菩薩聞作是說。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菩薩勤修精進。是名菩薩教化無盡。雲何菩薩助道無盡。菩薩所修助道功德無量無邊。菩薩於中不應限量。何以故。一切眾生所有功德。若去來現在。及聲聞緣覺所有功德。於佛世尊始是成就一毛孔功德。如是一一毛孔所有功德。乃至一切毛孔功德。聚集成就始成如來一隨形好。如是一一隨形好等。乃至一切隨形好功德。聚集成就如是成就如來一相。如是一一相至三十相。聚集如是三十相百倍功德。始成如來眉間毫相。乃至修集倍是毫相百千功德。始成如來無見頂相。是名菩薩助道功德無盡。雲何菩薩助智無盡。菩薩所修助智無量無邊。菩薩於中不應限數。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如一信行所成就智。如是信行。比一法行所成就智。百分千分百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為法行。比一八人所成就智。百分千分百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悉為八人智。比一須陀洹所成就智。百分千分百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悉為須陀洹智。比一斯陀含所成就智。百分千分百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悉為斯陀含智。比一阿那含所成就智。百分千分百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悉為阿那含智。比一阿羅漢所成就智。百分千分百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悉為阿羅漢智。比一緣覺所成就智。百分千分百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悉成緣覺智。比一百劫菩薩所成就智。百分千分百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悉為百劫菩薩所成就智。比一得忍菩薩所成就智。百分千分百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悉為得忍菩薩所成就智。比一不退菩薩所成就智。百分千分百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悉得不退菩薩智。比一補處菩薩所成就智。百分千分百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無量無邊世界眾生。悉如補處所成就智。比一如來是處非處智。百分千分百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總說如來諸力無畏不共之法亦復如是。若菩薩聞作是說。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菩薩勤行精進。是名菩薩助智無盡。雲何菩薩助慧無盡。一切眾生所有心行不可窮盡。菩薩於中不應計數。若過去未來現在眾生所有心行。若有人於一念中。具如是等三世眾生所有心行。如是唸唸皆亦如是具諸心行。如一人心中所具心行。一切無量無邊眾生皆亦如是。若過去未來現在眾生。所有貪婬瞋恚愚癡及諸煩惱。若有一人於一念中。具如是等三世眾生所有煩惱。如是唸唸當亦如是。具諸煩惱無量無邊。如一人心中所具諸結。一切無量無邊眾生皆亦如是。菩薩於中生慧光明。一念慧光無諸塵翳。悉照過去未來現在眾生煩惱諸心所緣境界生住滅相無有遺餘。是菩薩於諸眾生三世相應諸煩惱等無不盡知。舍利弗。譬如虛空無所不覆。菩薩慧光亦復如是無所不照。若菩薩聞作是說。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菩薩勤行精進。是名菩薩助慧無盡。   雲何菩薩修集助佛法無盡。菩薩所行修助佛法無量無邊。若菩薩於中不應限量。從初發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修行具足六波羅蜜。修行具足諸助道法。如是一切發心修行一切善根不可稱計悉助佛法。是名菩薩修助佛法而無有盡。是名菩薩八事修行精進無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精進亦不可盡。若身善業若口善業若意善業常勤不住。何以故。菩薩所作精進。常與身口意相應。雖身口精進皆由於心。心為增上。雲何菩薩心精進耶。所謂心始心終。雲何心始。初發心故。雲何心終。菩提心寂滅故。雲何心始。於諸眾生起大悲故。雲何心終。無我人故。雲何心始。攝眾生故。雲何心終。不取諸法故。雲何心始。不厭生死故。雲何心終。無三界故。雲何心始。捨所有故。雲何心終。無所輕故。雲何心始。受持戒故。雲何心終。不持戒故。雲何心始。修行忍故。雲何心終。無忿諍故。雲何心始。發行諸善故。雲何心終。獨不雜故。雲何心始。修集定故。雲何心終。心清淨故。雲何心始。多聞無厭故。雲何心終。善思惟故。雲何心始。習問義故。雲何心終。法無言說故。雲何心始。求智慧故。雲何心終。斷戲論故。雲何心始。修四梵行故。雲何心終。捨真智故。雲何心始。具五通故。雲何心終。具漏盡故。雲何心始。發念處故。雲何心終。念無思惟故。雲何心始。發正勤故。雲何心終。脫善不善故。雲何心始。發如意分故。雲何心終。具報得故。雲何心始。發諸根方便故。雲何心終。觀諸根法故。雲何心始。集諸力故。雲何心終。智不壞故。雲何心始。發助菩提分故。雲何心終。善知分別諸學方便故。雲何心始。求助道法故。雲何心終。無進趣故。雲何心始。求寂滅故。雲何心終。心永寂滅故。雲何心始。發起慧故。雲何心終。善知法故。雲何心始。覺知因故。雲何心終。善知因故。雲何心始。從他聞故。雲何心終。於諸法中無放逸故。雲何心始。發嚴飾故。雲何心終。知身性故。雲何心始。莊嚴口故。雲何心終。聖默然故。雲何心始。行三脫故。雲何心終。無所作故。雲何心始。降四魔故。雲何心終。捨結習故。雲何心始。知方便故。雲何心終。了於慧故。雲何心始。善知發故。雲何心終。善知度故。雲何心始。知世俗故。雲何心終。善知真諦故。是名菩薩心精進也。是心具足精進無盡故說始終。菩薩具足如是作相。而心未常住於作業。是菩薩於諸業相知而故作。雲何菩薩知而故作。為諸善根故。為諸眾生修大悲故不離有為。為一切佛真妙智故不隨生死。是名菩薩摩訶薩毘梨耶波羅蜜而不可盡。說是法時。七十那由他諸天及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   ◎爾時舍利弗。語無盡意言。善哉善哉唯善男子。仁已快說菩薩毘梨耶波羅蜜而不可盡。唯願仁者。當說菩薩禪波羅蜜。如諸菩薩所得無盡禪波羅蜜。無盡意言。若菩薩摩訶薩以十六事修行禪定而無有盡。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何等十六。菩薩修定無有吾我。具足如來諸禪定故。菩薩修定不味不著。不求己樂故。菩薩修定行於大悲。斷諸眾生煩惱結故。菩薩修定增益諸禪觀。見欲界諸過患故。菩薩修定具諸通業。為知眾生諸心行故。菩薩修定其心柔軟。於眾生中得自在故。菩薩修定諸禪三昧善知入出。過於色界無色界故。菩薩修定其心寂滅。勝於二乘諸禪三昧故。菩薩修定更無有發。畢竟已作故。菩薩修定無諸衰耗。善斷除滅諸習氣故。菩薩修定常入智慧。過諸世間到彼岸故。菩薩修定為知眾生心。度脫一切諸眾生故。菩薩修定不斷三寶種。具足無盡諸禪定故。菩薩修定無有退失。其心常定無諸錯謬故。菩薩修定而得自在。具足一切諸善法故。菩薩修定內善思惟。斷入出息得勝智故。舍利弗。是名菩薩以十六事修行禪定而無有盡。不與聲聞辟支佛共。雲何名為菩薩修定。具諸通智故。雲何為通。雲何為智。若見諸色相是名為通。若知一切色盡法性而不證儘是名為智。若聞音聲是名為通。解了三世一切音聲無言辭相是名為智。若知一切眾生心行是名為通。若知心行悉皆滅盡不證於滅是名為智。若念過去是名為通。若知三世無有罣礙是名為智。若能遍至諸佛世界是名為通。若知佛界同虛空相是名為智。若求諸法無破壞相是名為通。若不見法是名為智。若不壞世間是名為通。若不雜行是名為智。若過梵釋護世天王是名為通。過於二乘學無學智。是名為智。是名菩薩修行禪定通智差別。   唯舍利弗。菩薩若知一切眾生煩惱亂心。是故修集諸禪定法。助成住心。舍利弗。如是眾生煩惱心亂。菩薩於中。善修聚集助成禪定。令此禪定住平等心。是名菩薩修行禪定。若住眾生平等智中。是名為定。心行平等性相平等畢竟平等發行平等。是名為定。住於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諸法等。是名為定。如定等者則眾生等。眾生等者則諸法等。入如是等是名為定。如是等定則等於空。等於空者則眾生等。眾生等者則諸法等。入如是等是名為定。如空等者則無相等。無相等者則無願等。無願等者則無作等。無作等者則眾生等。眾生等者則諸法等。入如是等是名為定。自心等故他心亦等。是名為定。一切等者。所謂利衰如地水火風。得是等心心如虛空。無有高下常住不動。所行威儀常定不轉。本性自爾不恌不高。自在無畏寂默無言。知義知法知時非時。隨世所行不雜於世。捨世八法滅一切結。遠離憒鬧樂於獨處。菩薩如是修行諸法。於諸禪定心安止住離世所作。是菩薩以方便慧入禪波羅蜜。入禪定時生大悲心為諸眾生是名方便。其心永寂是名為慧。入時念佛是名方便。不依止禪是名為慧。入時攝取一切善法。是名方便。不分別法性。是名為慧。入時趣向莊嚴佛身。是名方便。於佛法身不生分別。是名為慧。入時念佛聲如梵音。是名方便。於法性中無言說相。是名為慧。入時受持心如金剛。是名方便。思惟諸法本性不亂。是名為慧。入時不捨本所誓願教化眾生。是名方便。於一切法思惟無我。是名為慧。入時思惟一切善根。是名方便。思惟善根性無所住。是名為慧。入時遍觀諸佛世界。是名方便。見諸佛界同於虛空。是名為慧。入時莊嚴菩提道場。是名方便。觀所莊嚴同於寂滅。是名為慧。入時欲轉無上法輪。是名方便。思惟法輪無轉不轉。是名為慧。入時一向修助覺分。是名方便。為知眾生諸熱惱心。是故修集如來禪定。知一切法相應不相應有相無相一切相續。隨順菩薩決定思惟。是名為慧。是名菩薩入於禪定方便慧也。如是菩薩。禪波羅蜜方便智慧。二事俱行得佛法器。一切諸魔不能破壞。說是法時。三萬二千菩薩得日燈三昧。何因緣故名日燈三昧。譬如日出。燈火月光星宿諸明悉不復現。菩薩大士得是定已。先所修智一切二乘學與無學。及餘眾生所得諸智。皆亦如是悉不復現。是名日燈三昧。菩薩住於禪波羅蜜。即於無量百千種種諸禪三昧而得自在。今於此中當說少分。其名曰電燈三昧。淨三昧。月光三昧。淨莊嚴三昧。日光三昧。不可思議三昧。勇出三昧。照明三昧。無垢光明三昧。功德光明三昧。一切法中得自在三昧。吉道三昧。無憂三昧。堅稱三昧。勇出如須彌山等三昧。法炬三昧。法健三昧。法尊三昧。自在知一切法三昧。住法聚三昧。總持法淨三昧。隨知他心行三昧。法幢瓔珞三昧。燒一切煩惱三昧。破四魔力三昧。十力聲勇健三昧。無礙斷礙三昧。手燈三昧。施得名聞三昧。持地三昧。住無我如須彌山三昧。勝諸明智三昧。智焰三昧。生慧三昧。修禪三昧。無量自在三昧。心調伏無我無我所成就三昧。水月三昧。日聲三昧。無有高下如佛三昧。離相三昧。如善調象師子遊戲三昧。念佛三昧。念法得智自在無礙三昧。無退不退三昧。不眴三昧。勝淨光無我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住心平等三昧。金剛三昧。增上三昧。無能勝三昧。旋三昧。淨聲三昧。善分別三昧。離煩惱三昧。廣大如空三昧。入諸功德三昧。念意進覺三昧。勇慧三昧。辯無盡三昧。語無盡三昧。總持三昧。不忘三昧。善作三昧。觀一切世三昧。善知所樂三昧。生踴躍三昧。勇慈心淨三昧。大悲根本三昧。入喜三昧。捨離三纏三昧。法義三昧。法作三昧。智炬三昧。智海三昧。不波蕩三昧。一切心喜三昧。調伏三昧。解脫智三昧。已自在三昧。法場金剛幢三昧。蓮華三昧。蓮華增上三昧。離世法三昧。不動三昧。慧增上三昧。諸佛所念首楞嚴三昧。無諍三昧。火三昧。火明三昧。解脫勝智三昧。莊嚴佛身三昧。遍照三昧。入眾生心歡喜三昧。順助道三昧。莊嚴諸波羅蜜三昧。寶鬘三昧。與諸覺華三昧。與解脫果三昧。甘露三昧。速疾如風三昧。實際三昧。遮海濤三昧。山相搏三昧。廣大神足三昧。見無量諸佛三昧。聞持三昧。不亂三昧。一念智無量功德海淨三昧。如是等不可計那由他諸三昧。入禪波羅蜜時悉得清淨。舍利弗。是名菩薩修行禪定而不可盡。   爾時舍利弗。語無盡意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仁已快說菩薩禪波羅蜜。唯願仁者。當說菩薩般若波羅蜜。如諸菩薩所得無盡般若波羅蜜。善男子。般若波羅蜜。雲何行雲何入。無盡意言。唯舍利弗。般若波羅蜜。如聞修行善入思惟。舍利弗言。唯善男子。雲何如聞修行。無盡意言。聞者具八十行。何等八十。欲修行順心行。畢竟心行。常發起行。親近善友行。無憍慢行。不放逸行。恭敬行。隨順教行。從善語行。數往法師所行。至心聽法行。善思惟行。不亂心行。勤進心行。生寶想行。起藥想行。除諸病行。念器行。進覺行。意喜行。入覺行。聞無厭行。增長捨行。調智行。親近多聞行。發歡喜行。身輕悅行。心柔和行。聞無疲倦行。聞義行。聞法行。聞威儀行。聞他說行。聞所未聞行。聞諸通行。不求餘乘行。聞諸波羅蜜行。聞菩薩藏行。聞諸攝法行。聞方便行。聞四梵行。聞念正智行。聞生方便行。聞無生方便行。觀不淨行。思惟慈行。觀因緣行。觀無常行。觀苦行。觀無我行。觀寂滅行。觀空行。觀無相行。觀無願行。觀無作行。作善行。持真實行。不失行。好惡住處防護心行。勤進無懈行。善分別諸法行。知諸煩惱非伴侶行。護諸善法自伴侶行。降伏煩惱非伴侶行。親近正法財行。斷諸貧窮行。智者所讚行。欣樂利根行。眾聖所勸行。令非聖者生歡喜行。觀諸諦行。觀陰過患行。思量有為多過患行。思義行。不作一切惡行。自利利他行。隨順增進諸善業行。進增上行。得一切佛法行。舍利弗。是名菩薩如其所聞具八十行。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具三十二事善入思惟。何等三十二。善入受持定。善入分別慧。善入心柔和。善入身獨行。善入十二緣。善入不斷。善入不常。善入因緣生法。善入無眾生無命無人。善入無來去住處。善入無進不斷因果。善入空不懈。善入無相不廢。善入無願不捨。善入不證空無相無願。善入生諸禪三昧。善入不隨禪定生。善入生諸通智。善入不證無漏法。善入內觀法。善入不證決定。善入思量有為法過患。善入不著有為法。善入觀一切眾生無我而不捨大悲。善入一切趣諸怖畏處。善入雖生諸趣非業故生。善入離欲。善入不證離欲法。善入捨所樂欲。善入不捨法樂。善入捨一切戲論諸覺。善入不捨方便諸觀。舍利弗。是名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三十二事善入思惟。   又復善思惟者所謂善順句。善順句者是不始句。是不終句。是不住句。是無依句。是不動句。是不猗句。是平等句。是非等句。是真實句。是正真句。是不變句。是清淨句。是永寂句。是不然句。是不舉句。是不下句。是不滅句。是不增句。是不共句。是不戲論句。是如句。是不如句。是如非如句。是非如非不如句。是如實句。是三世平等句。是三際句。是不住色句。是不住受想行識句。是不住地大句。是不住水火風句。是不住眼界色界眼識界句。是不住耳界聲界耳識界句。是不住鼻界香界鼻識界句。是不住舌界味界舌識界句。是不住身界觸界身識界句。是不住意界法界意識界句。是念義句。是念智句。是了義經句。是念法句。是名菩薩善入思惟。   又復善思惟者。所謂一切諸法。若我無我如是諸法隨順觀察。若知眾生無有我者。即是隨順觀察諸法。如是觀察即是善入思惟。如善思惟即是思惟生死涅槃同一法界。觀是二句無有差別。如是見者是名勤進善入思惟。若觀黑法及以白法二性平等無有差別。是名勤進善入思惟。若觀諸枙及以無枙不動不恃。是名勤進善入思惟。若菩薩起善思惟。為諸眾生而不捨離。於諸法相亦不分別。是名菩薩發善思惟。舍利弗。如聞行者。如是得入報善思惟是名為慧。   舍利弗。菩薩慧者。有十六法不於中住。雲何十六。不住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乃至不住無明滅至生死滅。不住根本身見乃至不住六十二見。不住高下乃至不住世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不住慢慢增上慢勝慢我慢下慢憍慢邪慢乃至不住二十煩惱。不住因貪所起諸結。若粗若細若上中下。乃至不住貪慾所起一切諸結。不住癡闇覆蓋諸礙。乃至不住因癡所起一切諸結。不住婬欲愛濁。不住陰死煩惱天魔乃至不住因魔所起諸魔事等。不住我人眾生壽命養育士夫。乃至不住取眾生相。不住業障報障法障煩惱障諸見障乃至不住一切習氣。不住思想憶想分別想緣相想境界見聞覺知乃至不住一切諸結。不住隨眾生心行智乃至不住八萬四千法聚。不住慳貪佈施破戒持戒瞋恚忍辱懈怠精進亂意禪定愚癡智慧乃至不住諸波羅蜜伴非伴等。不住定亂邪正善不善世間出世間可作不可作有漏無漏有為無為黑法白法生死涅槃乃至不住一切諸法伴非伴等。不住眾生異相諸乘異相佛界異相諸佛異相諸法異相聖眾異相乃至不住一切異相。不住知不知識不識世諦真諦乃至不住一切諸相。所謂菩薩思惟慧者。無聞無行無身無相無形無為。如是真慧。不住一切憶想思惟心作止住名字異相。舍利弗。是名菩薩真智慧者不住如是十六法中。   舍利弗。雲何菩薩慧者。處所具八方便。何等八。諸陰方便。諸界方便。諸入方便。諸諦方便。諸緣方便。三世方便。諸乘方便。諸法方便。雲何諸陰方便。若說諸陰如沫如泡。如熱時焰。如芭蕉樹。如幻如夢。如呼聲響。如鏡中像。如影如化色。如水沫如水沫性。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人。色亦如是。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色方便。受喻如泡。想喻如焰。行如芭蕉。識喻如幻。如泡如焰如芭蕉幻性。無我無眾生。無命無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受想行識方便。諸陰如夢如響。如像如影。如化如化等性。無我無眾生無命無人。是諸陰等亦復如是。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陰方便。所謂陰者即世間相。世間相者是可壞相。如可壞相即無常性。苦性。無我性。寂滅性。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陰方便。雲何菩薩知界方便。法界地界。水火風界。是法界中。無有堅相濕相熱相動相。法界眼界耳界鼻舌身意界。是法界中。無有見相聞相嗅相別相覺相知相。法界色界聲香味觸法。是法界中。無眼可見相。耳可聞相。鼻可嗅相。舌可別相。身可覺相。意可知相。法界眼識界。耳鼻舌身意識界。是法界中。無眼識知色。乃至無意識知法。法界色界法界非色作相。乃至法界亦復如是。法界我界無二無別。法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我界生死界涅槃界無二無別。法界虛空界。一切法界我界空界。無相無願無作不出不生無所有等如涅槃。虛空涅槃。及一切法等。無有二。如是無量有為法界入無為界。能如是知如是說者。是名菩薩知界方便。   雲何菩薩觀入方便。如佛所說。眼空我空我所空。何以故。是眼性中。無我無我所。耳鼻舌身意空亦復如是。觀是入者見一切法。若善不善。無有二相。是名菩薩觀入方便。若眼入色。入若見眼色離欲。不證離欲法。是名菩薩觀入方便。耳入聲入鼻入香入舌入味入身入觸入意入法入。若見離欲不證離欲法。是名菩薩觀入方便。所謂入者。若聖入非聖入。雲何聖入。若修集道。雲何非聖入。不修集道。若菩薩住道。於不修道者生大悲心不捨入道。是名菩薩觀入方便。   雲何菩薩。觀諦方便。所謂甚深難入。雲何難入。若苦智集智滅智道智。苦智者觀陰無生。集智者觀斷愛因。滅智者觀無明等諸煩惱無有和合。道智者得平等觀。於一切法無所倚著。菩薩若於四聖諦中作如是觀。而不取證為化眾生。是名菩薩觀諦方便。復有三諦。何等三。俗諦。第一義諦。相諦。雲何俗諦。若世間所用語言文字假名法等。雲何第一義諦。乃至無有心行。何況當有言語文字。雲何相諦。觀一切相同於一相。一相者即是無相。菩薩隨順俗諦而不厭倦。觀第一義諦而不取證。觀諸相諦一相無相。是名菩薩觀諦方便。復有二諦。何等二。俗諦。第一義諦。何等俗諦。若說苦集道諦。若世間語言文字假名法等。雲何第一義諦。若於涅槃法終不忘失。何以故。如與法界其性常故。菩薩隨俗不生厭倦。觀第一義而不取證。復有一諦。何等為一。於一切法無所倚著。為化眾生現有所著。是名菩薩觀諦方便。復次五陰苦。若見五陰苦相。是名為苦觀。苦即空是名苦智觀苦聖諦。若觀五陰諸煩惱愛因見因是名為集。若觀愛因見因。不取不著不希不求。是名集智觀集聖諦。若五陰畢竟盡相。過去已滅。未來未生。現在不住。是名為滅。能如是知。是名滅智觀滅聖諦。若得道者證集滅智比智知已是名為道。若於是中悉見空性。是名道智觀道聖諦。若能如是觀四聖諦。是名菩薩觀諦方便。若一切受是名為苦。若於諸受思惟分別。是名苦智觀苦聖諦。受因和合是名為集。若於受因知如真實。是名集智觀集聖諦。若除諸受無受者受。觀受滅盡不證於滅。為化眾生。是名滅智觀滅聖諦。若有所受是名為道。雖有和合猶如筏喻。不為所受不求於道。是名道智觀道聖諦。作如是知。見四聖諦清淨平等。是名菩薩觀諦方便。復次略說生苦是名為苦。若觀於生。是名苦智觀苦聖諦。生從因緣是名為集。若觀有非有。是名集智觀集聖諦。一切生非生是即非滅。若法不生即無有滅。是名為滅。若觀此滅即是滅智觀滅聖諦。若如是等。推求稱量思惟分別是名為道。若滅如是求稱量等。入法門者是名道智。觀道聖諦。若住於智不證聖諦。是名菩薩觀諦方便。雲何菩薩觀緣方便。集不善思惟故無明集。無明集故行集。行集故識集。識集故名色集。名色集故六入集。六入集故觸集。觸集故受集。受集故愛集。愛集故取集。取集故有集。有集故生集。生集故老死集。老死集故憂悲苦惱集。若知如是諸苦聚集。是名菩薩觀緣方便。若住如是諸法聚集。則不長養。無所作。無諍訟。無有主。無所屬。無繫縛。所謂若因善法。因不善法。因不動法。若因向涅槃法。如是等法如實分別。若諸眾生根量齊限。因是諸根所作諸業。若有受報及非受報。善知其因聚集方便。是名菩薩觀緣方便。不善思惟滅則無明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滅。老死滅故憂悲苦惱諸苦聚滅。若知如是諸苦聚滅。是名菩薩觀緣方便。一切諸法屬因屬緣屬和合。若法屬因緣和合。是法則不屬我人眾生壽命。若法不屬我人眾生壽命則不入法數。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緣方便。若菩薩所修諸法。為助菩提安止菩提。如是諸緣悉見滅盡。而不取證為化眾生。是名菩薩觀緣方便。雲何觀三世方便。若念過去己身他身。善不善心心數法。不善心法。呵責毀呰善心數法。悉以迴向無上菩提。是名菩薩觀過去方便。若未來世心心數法。一向專念菩提之道。若起善心願悉迴向無上菩提。所有不善心心數法不令入心。發如是願是名菩薩未來方便。若現在世心心數法。善思惟等所作諸業。悉以迴向無上菩提。是名菩薩觀現在方便。作如是方便。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復次善解三世空無所有。若作是觀觀三世空智慧力故。若於三世諸佛所種無量功德。悉以迴向無上菩提方便力故。如是方便。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復次雖見過去盡法不至未來。而常修善精勤不懈。觀未來法。雖無生出不捨精進願向菩提。觀現在法。雖唸唸滅。其心不忘發趣菩提。如是方便。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雖如是觀心心數法生滅散壞。而常不捨聚集善根助菩提法。如是方便。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   復次若諸神通。念過去世所作善根。念已迴向無上菩提。念未來世未生善根。願心所圖如意成就。現在世中常生善根。專念不懈迴向無上菩提之道。如是方便。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復次若化眾生。念過去世所作善根助道功德。所謂隨眾生心應可化者。如其所樂悉已化訖。若未來世所有眾生。或須見佛及諸聖人而得度者。隨形應適悉令得度。若現在世所有眾生。若應聞法應見神力。亦隨所應皆悉化之。隨所教化諸眾生已。即於三世成自他利。如是之利悉為菩提具無礙智。如是方便。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   舍利弗。雲何菩薩觀諸乘方便。世有三乘。何等三。聲聞乘。緣覺乘。大乘。復有二乘。何等二。天乘人乘。雲何菩薩觀聲聞乘。佛未出世無聲聞乘。何以故。從他聞法生於正見。所謂聞者持戒威儀。威儀具故戒聚具足。戒聚具足已定聚具足。定聚具足已慧聚具足。慧聚具足已解脫聚具足。解脫聚具足已解脫知見聚具足。如是方便。是名菩薩觀聲聞乘方便。復次觀聲聞乘。若善不善及不動行。心常毀呰厭離三界。觀一切行無常苦無我寂滅涅槃。乃至一念不悕受生。常懷怖懼心不甘樂。觀陰如怨界如毒蛇。入如空聚。於一切趣不願受生。若能如是開示分別。是名菩薩觀聲聞乘方便。雲何菩薩觀緣覺乘方便。若緣覺出世。觀其所行如實知之。緣覺所行出過聲聞所有功德。欲精進不放逸。持戒少聞不多供養諸佛世尊給侍使令。以中根故常有厭心。所作眾事皆悉鮮少。厭患憒鬧常樂遠離。獨住空閑威儀庠序。出入凝重安心靜默簡於人事。能為眾生現世福田。其心翫樂觀十二緣。常念一法出世涅槃。數遊禪定不從他聞自然覺了少分境界。因緣悟道故名緣覺。若能如是開示分別。是名菩薩觀緣覺乘方便。雲何菩薩觀大乘方便。其乘無量。今於此中當說少分。是乘無量悉能容受。一切眾生。無罣礙故。是乘增長一切善根。令無量眾生得受用故。是乘具足諸波羅蜜。能隨眾生心行化故。是乘能過助道之法。進趣無礙至道場故。是乘平等無礙光明照於一切無量眾生悉堪受故。是乘無畏過怯弱道。悉能示現諸佛法故。是乘能壞一切諸魔外道邪眾。了十二緣。建立佐助菩提幢故。是乘能除一切諸邊有無斷常因緣。諸見所起煩惱障礙。覆蓋疑網調戲。得佛無礙真智慧故。是乘富足具諸珍寶。真實不虛能益眾生。大悲勇猛本願成就故。是乘具足十力無畏不共之法。相好嚴身身口意故。如是方便。是名菩薩觀大乘方便。雲何菩薩觀一切法方便。所謂若有為。若無為。菩薩於中善知方便。雲何善觀有為方便。所有身善業。口善業意善業。願以迴向無上菩提。是名有為方便。若觀身口意業同菩提相。迴向菩提。是名菩薩觀無為方便。復次有為方便。若能聚集五波羅蜜。是名有為方便。雖知般若波羅蜜其性無為。於所聚集終無厭賤。要欲具足諸波羅蜜。深解善根同無漏菩提。而猶願成一切種智。是名菩薩無為方便。復次有為方便。住於無礙平等心中。以四攝法攝取眾生。是名有為方便。雲何無為方便。善解眾生無我無人無所悕求。知四攝法同無為解脫。而能迴向一切種智。是名無為方便。復次有為方便。若諸煩惱生死相續斷令不起。所有善根助菩提者令不斷絕。乃至不行少煩惱分。是名有為方便。雲何無為方便。雖觀空無相無願。知此三空即助道方便故能不證。是名無為方便。復次有為方便。雖在三界不為三界煩惱所污。是名有為方便。雲何無為方便。雖出三界不證於出。是名無為方便。如佛所說知諸法方便則能具足一切種智。何以故。一切種智無量無邊。具足正念慧方便故。是故名為一切法方便。舍利弗。是名菩薩智慧所緣八方便也。舍利弗。是八方便能攝菩薩無盡智慧。舍利弗。是慧能解。觀了善法不善法故。是慧如箭。善射法故。是慧財行。聖法現在故。是慧真解。斷除諸見煩惱障礙諸覆蓋故。是慧定願。悉能滿足本所求故。是慧消融。能除煩惱諸焦熱故。是慧悅豫。不斷法樂故。是慧正念。了所緣義故。是慧安住。具三十七助道法故。是慧得相。如所行乘能具足故。是慧解相。性智照故。是慧能度。過諸流故。是慧能進。成正定決定故。是慧正見。具足一切諸善法故。是慧歡喜。墮煩惱者能拔濟故。是慧殊勝。得頂法故。是慧微妙。自然覺故。是慧不行。不近三世故。是慧攝取。具一切方便故。是慧能斷。過諸思想故。是慧不放逸。捨離闇曚故。是慧初始。發行一切諸善法故。是慧能發。具諸乘故。是慧照明。除無明網故。是慧與眼。一切眾生如其所解得明瞭故。是慧無依。過眼色故。是慧第一義。出真實故。是慧無諍。善分別故。是慧明瞭。向智門故。是慧無盡。能遍行故。是慧不逆。見十二緣故。是慧解脫。諸纏繫縛悉善斷故。是慧不雜。離於一切障礙法故。舍利弗。一切眾生所有心行。如是智慧悉能照達。如眾生心行慧思智諸煩惱門。如是智慧皆悉觀了。若聲聞緣覺菩薩如來所有智慧。是菩薩悉能遍學。舍利弗。是名菩薩無盡之慧。以是無盡慧具無盡智。說是法時。三萬二千菩薩善根熟者。得無生法忍。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九   宋涼州沙門智嚴共寶雲譯   無盡意菩薩品第十二之三   爾時無盡意菩薩復語舍利弗。菩薩修慈亦不可盡。何以故。菩薩之慈無量無邊。是修慈者無有齊限等眾生界。菩薩修慈發心普覆。舍利弗。譬如虛空無不普覆。是菩薩慈亦復如是。一切眾生無不覆者。舍利弗。如眾生界無量無邊不可窮盡。菩薩修慈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無有窮盡虛空無盡故眾生無盡。眾生無盡故菩薩修慈亦不可盡。是謂大士所修慈心不可得盡。舍利弗言。善男子。齊幾名眾生界。無盡意言。所有地界水火風界其量無邊。而猶不多於眾生界。舍利弗言。唯善男子。頗可得說譬喻比不。無盡意言可說。但不得以小事為喻。舍利弗。東方去此盡一恆沙佛之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皆一恆沙佛世界。作一大海其水滿溢。使一恆河沙等諸眾生聚集。共以一毛破為百分以一分毛渧取一渧。如是一恆河沙共取一渧。二恆河沙共取二渧。如是展轉乃至盡此滿大海水盡。是眾生界猶不可盡。菩薩慈心悉能遍覆如是眾生。舍利弗。於意雲何。是修慈善根豈可盡耶。舍利弗言。實不可盡。唯善男子。是虛空性尚可得盡。菩薩慈心不可盡也。若有菩薩聞作是說不生驚怖。當知是人得無盡慈。舍利弗。是慈能自擁護己身。是慈亦能利益他人。是慈無諍。是慈能斷一切瞋恚荒穢繫縛。是慈能離諸結及使。是慈歡喜。是慈不見一切眾生破戒之過。是慈無熱身心受樂。是慈遠離一切惱害。是慈能離一切怖畏。是慈能順眾聖人道。是慈能令瞋者歡喜。是慈能勝一切鬥諍。是慈能生利養稱歎。是慈莊嚴釋梵威德。是慈常為智人所讚。是慈常護凡夫愚人。是慈常能隨順梵道。是慈不雜遠離欲界。是慈能向解脫法門。是慈能攝一切諸乘。是慈能攝非財功德。是慈長養一切功德。是慈過諸無作功德。是慈悉能莊嚴相好。是慈能離下劣鈍根。是慈能開天人涅槃諸善正道。是慈能離三惡八難。是慈愛樂諸善法等。是慈如願一切所欲成就自在。是慈平等於諸眾生。是慈發行離諸異相。是慈正向持戒之門。是慈能護諸犯禁者。是慈能成無上忍力。是慈能離諸慢放逸。是慈發起無諍精進入於正道。是慈根本入聖禪定。是慈善能分別於心離諸煩惱。是慈因慧而生總持語言文字。是慈定伴離魔結伴。是慈常與歡喜同止。是慈善為心之所使。是慈堅持威儀戒法。是慈能離諸掉動等。是慈能滅種種諸相。是慈善香慚愧塗身。是慈能除煩惱臭氣。舍利弗。夫修慈者。悉能擁護一切眾生。能捨己樂與他眾生。聲聞修慈齊為己身。菩薩之慈悉為一切無量眾生。舍利弗。夫修慈者能度諸流。慈所及處有緣眾生。又緣於法又無所緣。緣眾生者初發心也。緣法緣者已習行也。緣無緣者得深法忍也。舍利弗。是名菩薩修行大慈而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修行大悲亦不可盡。何以故。舍利弗。如人命根即以出息入息為本。菩薩如是修學大乘。以大悲為本。如轉輪聖王。以輪寶為本。菩薩如是修一切智以大悲為本。如大長者唯有一子愍愛情重。菩薩大悲亦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如是大悲我已行已。如是大悲作己利已。如是大悲不假他事。如是大悲己心所作出不諂曲。如是大悲所作畢竟出正決定。如是大悲種性所作出於直道。如是大悲心無邪曲出生正直。如是大悲無有憍慢出眾生境。如是大悲捐捨己身出如來身。如是大悲不貪壽命出不作惡。如是大悲擁護眾生出於菩提。如是大悲護真實法出心清淨。如是大悲見諸窮厄出拔濟事。如是大悲本誓堅固出不動心。如是大悲不欺己身人天賢聖出不虛誑。如是大悲其行清淨出於善業。如是大悲自捨己樂出與他樂。如是大悲不與他苦出不焦熱。如是大悲能令眾生捨於重擔出堅精進。如是大悲有忍勢力出護無力。如是大悲不厭可污出瞻病者。如是大悲得法自在出教化鈍根。如是大悲覆自功德出顯他功業。如是大悲出離諸苦。如是大悲出求無漏樂。如是大悲出捨所愛物。如是大悲出作眾善業無所嬈惱。如是大悲出善持禁不捨毀戒。如是大悲出教化眾生。如是大悲出不惜身命。如是大悲出捨自支節。如是大悲出生他善根。如是大悲出自利益善根。如是大悲出無味諸禪。如是大悲出不厭欲界。如是大慈出於觀慧。如是大悲出不污善根。如是大悲出諸眾生如所願成。如是大悲出有為無為。如是大悲出不證無為。如是大悲出知眾生性同無為而能教化。如是大悲出護毀戒者。如是大悲出讚歎佛戒。如是大乘諸悲出於大悲。以是因緣故名大悲。謂大悲者。必定善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諸助道法。為得自然無師智慧。營他眾生所作事業。精勤專著如修己務。以是因緣故名大悲。舍利弗。是名菩薩修行大悲而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修行於喜亦不可盡。雲何為喜。常念於法歡喜踴躍。不生懈怠無諸惱熱。離五欲樂住於法樂。心和悅豫身輕柔軟。意勤勸督心常生悲。樂求如來無上法身。樂修相好以自莊嚴。聽法無厭念行正法。行正法已心生歡喜。生歡喜已具得法悲。常於眾生不生礙心。以增上欲勤求於法。勤欲法已深心得解甚深佛法。遠離二乘發無上心。除諸慳惜發於捨心。見來乞者心生歡喜。捨時歡喜施已無悔。如是佈施三時清淨。得清淨已心則悅豫。於持戒者常行佈施。於毀禁者喜心攝取。自持禁戒心則清淨。能令惡道怖懼眾生得無所畏遠離惡處。一心迴向如來禁戒。堅持牢固不可虧壞。惡罵加己堪忍不報。於諸眾生心無憍慢。於諸尊長謙下恭敬。言常和悅離於嚬蹙。先以愛語終無諂曲。不以邪心誘誑於人。不以利養為他執役。其心清淨無有粗過。於諸不可不見其過。不求他短不舉人罪。專心正念諸和敬法。於諸菩薩生如來想。愛說法者重於己身。愛重如來如惜己命。於諸師長生父母想。於諸眾生生兒息想。於諸威儀如護頭首。於諸波羅蜜如愛手足。於諸善法生珍寶想。於教誨者生五欲想。於知足行生無病想。愛樂求法生妙藥想。於舉罪者生良醫想。攝御諸根無有懈怠。是故名喜。是喜寂靜覺知微妙故。是喜寂滅無恌戲故。是喜行倚不戲論故。是喜根本心不亂故。是喜多聞取善語故。是喜平等心柔軟故。是喜勇猛善作業故。是喜不悔專行善故。是喜正住不懈怠故。是喜不動無所依故。是喜不共難摧伏故。是喜實義不忘失故。是喜真實無變異故。是喜誠諦如所作故。是喜能捨力堅牢故。是喜大力無能勝故。是喜能作諸佛神力求諸佛法故。舍利弗。是名菩薩修行於喜而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修行於捨亦不可盡。雲何菩薩修捨無盡。菩薩行捨。捨有三種。雲何為三。捨諸煩惱。捨護己他。捨時非時。雲何捨諸煩惱。恭敬供養其心不高。輕蔑毀呰心亦不下。若得利養心不貪恃。若遭衰惱心亦不愁。若遇譽讚心無喜慶。若遭毀者心不退縮。若遇譏者心無虧□j□□□□獎□靈□□□婁□褓□□□□逆□婁禨□□腹慼歎ョ熨D□□禖□□□□□□腹毆騿撫j□□□□□□龍□蝖慼慼慼慼慼慼潯恣歎ョ慼慼部慼慼慼摯f□c□□□□□□□□□□□恣慼慼摯f□□榵情撫儺s□□□□觜D量祹□餓□□□□□□秭饅馘j□□□□□□□□]□□□□□□椸□榳奿□禸姪裀□□榳姭餖椏騖饃裀□縷□騖饃視□粿□□□娏騖饃設禱□檢□□□□□□□璘□□□□□褸□□m□□奾禍西□娃□□□□祤樺□□□□□□□飼□□□□□梗□□馬□□□□□□駢□□□覆靈奪□飥□□□妖□□□□飼□輦□奐□裀□□礸□□□奐□裀□設禱□矩□奐□裀□□駝U餓□□□馘□奐□裀□□□□送□飼□矩□奐□裀□□□□□□□楈妘□奐□裀□□□□□□奐□裀□□□樺□□奐□裀□騖餿撐齱敵瓷慼憫u□西□□褽□楰□□□騖首□觜D切□□西□□□□埤□騖□□b牷慼潯楚毅諢慼慼熱u□縷□騖饃設禱□檢□□妍診□□□f觜D轢褸□妎埤□□□廓榍言□□禍□□□楚慼慼摯鞢慼慼慼慼慼說慼慼說慼慼撐齱慼慼慼恣慼慼撐齱慼慼慼b牷慼撐齱慼慼慼慼慼慼慼撐齱慼慼慼□褙□□□□娜□□□餽□□□餽□□□飼觀奮餽麗□□□X□秋□□□部慼撙\□騖餿鞳慼歎ョ   復次舍利弗。菩薩諸通亦不可盡。雲何諸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名通。如意通。雲何天眼通菩薩天眼於諸天龍鬼神諸乾闥婆學無學人聲聞緣覺所有天眼為最第一。微妙殊勝開達明瞭。向一切智功德所成。不與天龍二乘共之。若有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所有形貌色像光明。若粗若細若近若遠。菩薩天眼一切悉見。照了分別善解善見。亦見其中所有眾生生諸趣者。除無色天其餘業行生死相續。若業業果分別諸根悉知無遺。若於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尊。所有莊嚴淨妙國土悉見無餘。如是見已清淨持戒。願以迴向莊嚴己土。住是持戒如其所願。悉得成就無量大利。菩薩天眼亦見其中。菩薩大眾修行於道。身四威儀及正憶念。得解脫法安住總持。辯才方便入慧方便。見已自修如是諸行悉令備足。是菩薩眼清淨無礙得見色故。是眼不污不著色故。是眼解脫遠離諸見煩惱故。是眼清淨性明瞭故。是眼不依離所緣故。是眼不發斷煩惱故。是眼無翳斷疑網故。是眼不起斷障礙故。是眼得明照了法故。是眼念知不行識故。是眼無貪瞋恚愚癡能斷一切諸結使故。是眼無上趣聖本故。是眼無礙平等光明照眾生故。是眼無垢斷惡法故。是眼不染性清淨故。是眼入佛眼畢竟不捨故。是眼不縛斷愛恚故。是眼行義出於真實修行念知淨道法故。何以故。是大士安住大悲深解法相。善分別義無有諍訟。隨見聞說背不善法。趣向道場心無障礙。見慳惜人能捨財施。見毀禁者修持淨戒。見瞋恚者修忍不諍。見懈怠者攝取勸勵。見散心者示諸禪支。無智慧者施與慧眼。行邪道者示以正道。修下行者為說甚深微妙佛法令入一切智。不退諸通具足菩提。舍利弗。是名菩薩天眼神通而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天耳神通亦不可盡。雲何菩薩天耳神通。若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所有諸聲。所謂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聲。及以聖聲。所謂聲聞緣覺菩薩正遍知聲。一切凡是耳根所對。乃至地獄餓鬼畜生。蠅蟻蚊□所有諸聲一切悉聞。若諸眾生心所緣處。若善不善無記所作事業。出諸音聲。一切悉解。若口善業口不善業口無記業。如是諸業悉如實知。若有口業因於愛慾說瞋說癡。若有口業因於瞋恚說欲說癡。若有口業因於愚癡說欲說瞋。若因欲說欲因瞋說瞋因癡說癡。如是諸聲亦皆能知。或有口業心淨口粗。或有口業口淨心粗。或有口業口淨心淨。或有口業口粗心粗。如是一切無礙耳通能如實知。是菩薩天耳。亦知聖聲及非聖聲。若聞聖聲不生愛著。聞非聖聲心不生礙。於聖人聲得具大慈。非聖人聲得具大悲。若聞過去未來諸聲。得盡本際如實正智。是菩薩天耳。得聞一切諸佛世尊所說妙法。聞已憶念正智總持不忘不失。隨眾生器而為說法。善知諸法堅不堅相。是菩薩若聽一佛說法。不聞餘佛所說法者無有是處。一切諸佛所可演說悉能聽受。菩薩若聞善不善無記法聲。皆悉善知時與非時。所謂若有眾時非說法時。聞已默然而無所說。若有說時非有眾時。所謂正為一人能堪受者。是故雖說不為一切。事若真實或畏傷他故不為說。事若不實為利益他。以清淨心方便得說。若所喜聲即能得聞。所不喜者便不復聞。若於大眾為諸眾生演說法時。隨其耳識所解所受。是菩薩天耳悉得聞知。若說法時或有眾生。應解悟者便得聞法。不解悟者則便不聞。是菩薩耳界法界其性清淨。知見我人眾生悉清淨故。是菩薩正分別耳界。如言語文字所說之相。若有五趣雜類眾生。隨其所解言語音聲而為說法。持是天耳迴向如來所得耳界。不求餘乘故。舍利弗。是名菩薩天耳神通而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知他心通亦不可盡。雲何菩薩知他心通。若諸眾生上中下心菩薩悉知。知是眾生因施根心相。知是眾生因戒根心相。知是眾生因忍根心相。知是眾生因進根心相。知是眾生因定根心相。知是眾生因智根心相。知是眾生因慈悲喜捨根心相。知是眾生因聲聞緣覺大乘根心相。知是眾生因力增上善根具足。知是眾生因行增上善根故得生此。知是眾生其行清淨心不清淨。知是眾生其行不淨而心清淨。知是眾生心行俱淨。知是眾生行之與心二俱不淨。知是眾生過去世心諸根行因。知是眾生隨緣悟法。是名菩薩知他心智。又復知他未來世心。知是眾生未來世中有持戒因。現在世中有佈施因。知是眾生未來世中有忍辱因。現在世中有持戒因。知是眾生未來世中有精進因。現在世中有忍辱因。知是眾生未來世中有禪定因。現在世中有精進因。知是眾生未來世中有智慧因。現在世中行俗心因。知是眾生未來世中發大乘因。現在世中有下根因。未來眾生有如是等諸因諸緣。是諸因緣能如實知。是菩薩於未受化眾生終不疲厭。如其心根如實能知。隨其器量而為說法。若樂少聞則不多說。說必有益功不唐捐。是名菩薩知他心智。若現在世眾生所行。心心數法悉如實知。所謂欲心如實知。欲心離欲心如實知。離欲心恚心如實知。恚心離恚心如實知。離恚心癡心如實知。癡心離癡心如實知。離癡心散心如實知。散心攝心如實知。攝心懈怠心如實知。懈怠心精進心如實知。精進心下心如實知。下心上心如實知。上心亂心如實知。亂心定心如實知。定心無解脫心如實知。無解脫心有解脫心如實知。有解脫心無寂靜心如實知。無寂靜心有寂靜心如實知。有寂靜心有量心如實知。有量心無量心如實知。無量心一一眾生一一煩惱纏覆心者一切皆知。如是知已。如其出道而為說法。又是菩薩所住之處。先觀眾生知其根量。隨而為說出要之法。是諸眾生上中下根悉如實知。是菩薩心知他心時無有障礙。何以故。是菩薩心智猛利善分別故。念意進慧之所知故。善能解了菩提相故。斷諸習氣故。清淨無垢故。明瞭無諍故。無諸煩惱故。無有淵流故。照一切法故。善入一切眾生心故。能如是解。是菩薩心智猛利。於如是法正入知者。是名菩薩他心智通而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宿命智通亦不可盡。雲何菩薩宿命智通。是菩薩念宿命事。若自若他善受憶持。安住法界無有傾動。無傾動者能善解了善作業故。是念無惱安住禪定故。是念無畏善攝智慧故。是念不從他求現得善知故。是念正憶畢竟不失故。是念助功德善解大乘故。是念助智不從他具足故。是念善根諸波羅蜜具足能到一切佛法故。是宿命智。若念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乃至百生千生百千生無量百生無量千生無量百千生。及天地成壞無量成世無量壞世無量成壞世無量成壞劫。知諸眾生於是中生如是種姓如是名字如是色像如是飲食如是壽命受苦樂等。於是中死還是中生。於彼中死還彼中生。是菩薩念如是等無量生死。自念宿世及他眾生盡過去際。是菩薩念自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念他善根願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菩薩以正念心。於本生死行苦。善觀無常苦無我。若觀無常苦無我者。於諸色慾封祿壽命眷屬自在悉無貪著。亦復不貪釋梵護世轉輪聖王及受生處五欲歡樂。為化眾生故現受生。是菩薩念於無常苦無我已。過去穢行發露懺悔。現世諸惡乃至失命終不為之。過去善根欲令增廣。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在善根與眾生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離諸惡願不斷三寶種故。所有善根悉以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是名菩薩念宿命智而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意神通亦不可盡。雲何菩薩如意神通。若欲進心慧所攝諸法。調伏柔和心得自在。善修集故。現在能得是如意通。是菩薩作種種神通變化。以是神通為化眾生。是菩薩一一示現種種神通教化眾生。所謂若色相若力勢若變化。是菩薩示種種色相。令眾生見見已心伏。所謂若佛色像若緣覺色像若聲聞色像若釋梵護世轉輪聖王色像。及餘種種無量色像。乃至示現畜生色像。化眾生故作是示現。示現是已隨其所應而為說法。若有眾生自謂己身有大勢力。而起憍慢瞋恚貢高。菩薩欲為調伏如是諸眾生故示現大力。所謂示現那羅延力四分之一或四分之二或四分之三。或全示現須彌山王高十六萬八千由旬縱廣八萬四千由延。以三指舉擲置他方無量世界。譬如擲一阿摩勒果。於菩薩力而無損減。斷取三千大千世界。下盡水際以手舉之。高至有頂住經一劫。菩薩成就示現如是大勢力時。能令如是瞋恚憍慢貢高眾生內善調伏。知調伏已然後隨應而為說法。是菩薩修如意通。能得智慧變化勢力。以變化力諸所欲作悉得成就。能變大海以為牛跡大海不小。又變牛跡以為大海牛跡不大。若劫欲盡火災起時。欲變為水能如意變。水災起時能變為火。風災起時能變為火。火災起時能變為風。風災起時能變為水。水災起時能變為風。如是變化皆悉成就。若上中下法隨意變化。唯除諸佛。更無有人能移動留礙破壞。菩薩如意神通。所謂釋梵天王魔王波旬及其眷屬。是菩薩作種種變化。示諸眾生令歡喜已。然後隨意而為說法。是菩薩神通勇健自在。能過諸魔煩惱境界。入於佛界不惱眾生。所有善根皆悉成就。一切魔眾無能斷者。舍利弗。是名菩薩如意神通而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四攝亦不可盡。雲何為四。一者佈施二者愛語三者利行四者同利。雲何佈施。施有二種。財施法施。雲何愛語。於求財人及聽法者柔和與語。雲何利行。於求財人及聽法者。隨其所求悉令滿足。雲何同利。求財法者以大乘己利令彼安止。又復施者。見諸乞求心生清淨。愛語者。於諸乞士心生歡喜。利行者。於諸乞士隨其所利而令具足。同利者。常以大乘勸誨眾生。復次施者。所謂捨心。愛語者。行無限齊。利行者。畢竟不悔。同利者。迴向大乘。復次施者。起慈行捨。愛語者。不捨喜心。利行者。大悲莊嚴利於眾生。同利者。捨於高下。發心迴向一切種智。復次施者。如法求財清淨行施。愛語者。將導愛者安止善法。利行者。說於己利以利益他。同利者。令諸眾生發一切智心。復次施者。捨於內外。愛語者。功德智慧心無吝惜。利行者。捨自利行而行利他。同利者。棄捨重位心初無悔。復次法施者。如所聞法悉能演說。愛語者。不為利養而演說法。利行者。誨他諷誦心無疲厭。同利者。一切智心所得妙法。即以此法勸勵眾生。復次法施者。若有眾生一一聽法次第為說而無錯謬。惡語者。為人說法不辭遠近。利行者。有求法人供給衣服飲食臥具病瘦醫藥令無所乏。既施所安然後隨應而為演說。同利者。凡所講說常勸眾生。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法施者。於諸施中知其最勝。以此勝法為人演說。愛語者。常為利益眾生故說。利行者隨義而說不隨文字。同利者。常為具足佛法故說。復次施者。具足檀波羅蜜。愛語者。具足屍羅羼提波羅蜜。利行者。具足毘梨耶波羅蜜。同利者。具足禪那般若波羅蜜。復次施者。初發菩提。愛語者。修行菩提。利行者。不退菩提。同利者。一生補處。復次施者。安住菩提種子根本。愛語者。滋長菩提芽莖枝葉。利行者。漸以開敷生菩提華。同利者。已能成就菩提果實。舍利弗。是名菩薩以四攝法攝取眾生而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四無礙智。亦不可盡。雲何為四。一者義無礙。二者法無礙。三者辭無礙。四者樂說無礙。雲何義無礙。於諸法中知第一義。是比智。是因智。是緣智。是和合智。是不墮邊智。是不住中智。是十二因緣智。是不異法性智。是如實智。是真際智。是覺空空智。是無相相智。是無願願智。是無為為智。是觀一相智。是觀無我智。是觀無眾生智。是觀無命智。是觀無我第一義智。是觀過去無罣礙智。是觀未來無有邊智。是觀現在一切種智。是觀諸陰如怨賊智。是觀諸界如毒蛇智。是觀諸入如空聚智。是觀內法永寂滅智。是觀外法無行處智。是觀所緣如幻化智。是觀念正住智。是觀忍正法智。是觀自身智。是觀了諸諦智。是苦不和合智。是集不作智。是滅自性智。是道能到智。是分別諸法智。是觀眾生諸根心行隨所入智。是諸力無能伏智。是諸覺如實解智。是禪定受持智。是慧光明智。是幻化莊嚴智。是熱時焰迷惑智。是夢中所欲智。是響所緣智。是鏡中像無去來智。是種種相無相智。是扼離扼智。是取生離生智。是聲聞乘從他聞智。是緣覺乘觀十二緣智。是大乘具足一切善根智。舍利弗。是名菩薩義無礙智。又復義無礙者。思一切法義。何以故。是一切法無我眾生無命無人。如無我眾生無命無人即名為義。如命義者色等諸法亦復如是是名義無礙。又復義無礙者。是無住說。是無盡說。是得一切法說。如是義無礙者。諸佛所許。是真實義無別無異。智慧分別無有障礙。是名菩薩義無礙智而不可盡。舍利弗。雲何菩薩法無礙智。若觀諸法。所謂善法不善法。世法出世法。可作法不可作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黑法白法。生死法涅槃法。是智法性平等。是智菩提平等。是智性平等。是名法無礙智。又復法無礙者。觀於眾生。多欲心行。少欲心行。初發欲心行。欲相心行。現在所緣欲心行。現在因緣欲心行。有眾生內有欲行外無慾行。外有欲行內無慾行。有內外欲行。有內外無慾行。有色慾行非聲香味觸。有聲欲行非色香味觸。有香欲行非色聲味觸。有味欲行非色聲香觸。有觸欲行非色聲香味。入如是觀眾生諸欲行門行。欲行者二萬一千行。恚行者二萬一千行。癡行者二萬一千行。等分行者二萬一千行。觀如是眾生八萬四千心之所行如實而知。隨其所應而為說法。舍利弗。是名菩薩法無礙智。而不可盡。   舍利弗。雲何菩薩辭無礙智。於諸音聲悉觀了知。所謂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如是言語文字音聲皆悉能知。如是五道雜類眾生。隨其種類一一音聲語言文字而為說法。是名辭無礙智。如是語法文字思惟覺了無礙。是菩薩知一語二語三語乃至多語男語女語非男女語過去語未來語現在語。知積一字至多字語。是名辭無礙智。是辭無礙智。說時無謬無有滯礙。妙語通暢所言審諦正直無粗。所有文辭具足莊嚴。大眾聞者無不歡喜。如是種種微妙音聲。深遠廣普莊嚴俗諦第一義諦。以智慧箭善射邪見。是辭無礙諸佛所許。能令眾生皆得歡喜。舍利弗。是名菩薩辭無礙智而不可盡。   舍利弗。雲何菩薩樂說無礙智不可窮盡。所說無礙所說不住。所說速疾所說捷利。如所問答無罣礙答。無違逆答。是相應答。住忍力答。依二諦答。依施戒忍進定慧答。依一切法章句而答。依於念處正勤如意根力覺道甚深義答。依寂滅思惟答。所謂樂說無礙智者。若一切言語文字。口所分別正直而答。所謂一切禪定三摩□提真諦智答。辯暢三乘隨諸眾生一切心行如應而答。所言巧妙非如啞羊。強梁粗惡卒暴恌戲。如是之語悉無復有。所宣寂滅人所受用。威德之言無諸纏縛。相應無違微妙柔軟。無可譏訶聖人所讚。如佛世尊所教誨語。梵音清徹一切悉聞。是樂說無礙智諸佛所許。為他眾生說微妙法。聞是法者得出世樂滅盡諸苦。是名樂說無礙智也。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四無礙智而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有四依法亦不可盡。何等為四。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法不依人。雲何依義不依語。語者若入世法中而有所說。義者解出世法無文字相。語者若說佈施調伏擁護。義者知施戒忍入於平等。語者稱說生死。義者知生死無性。語者說涅槃味。義者知涅槃無性。語者若說諸乘隨所安止。義者善知諸乘入一相智門。語者若說諸捨。義者三種清淨。語者說身口意受持淨戒功德威儀。義者了身口意皆無所作。而能護持一切淨戒。語者若說忍辱斷除恚怒貢高憍慢。義者了達諸法得無生忍。語者若說勤行一切善根。義者安住精進無有終始。語者若說諸禪解脫三昧三摩跋提。義者知滅盡定。語者悉能聞持一切文字智慧根本。義者知是慧義不可宣說。語者說三十七助道之法。義者正知修行諸助道法能證於果。語者說苦集道諦。義者證於滅諦。語者說無明根本乃至生緣老死。義者知無明滅乃至老死滅。語者說助定慧法。義者明解脫智。語者說貪恚癡。義者解不善根即是解脫。語者脫障礙法。義者得無礙解脫。語者稱說三寶無量功德。義者三寶功德離欲法性同無為相。語者說從發心至坐道場。修集莊嚴菩提功德。義者以一念慧覺一切法。舍利弗。舉要言之。能說八萬四千法聚是名為語。知諸文字不可宣說是名為義。雲何依智不依於識。識者四識住處。何等四。色識住處。受想行識住處。智者解了四識性無所住。識者若識地大水火風大。智者識住四大法性無別。識者眼識色住。耳鼻舌身意識法住。智者內性寂滅外無所行。了知諸法無有憶想。識者專取所緣思惟分別。智者心無所緣不取相貌。於諸法中無所悕求。識者行有為法。智者知無為法識無所行。無為法性無有識知。識者生住滅相。智者無生住滅相。舍利弗。是名依智不依於識。   雲何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經者分別修道。了義經者不分別果。不了義經者所作行業信有果報。了義經者盡諸煩惱。不了義經者訶諸煩惱。了義經者讚白淨法。不了義經者說生死苦惱。了義經者生死涅槃一相無二。不了義經者讚說種種莊嚴文字。了義經者說甚深經難持難了。不了義經者多為眾生說罪福相。令聞法者心生欣慼。了義經者凡所演說必令聽者心得調伏。不了義經者若說我人眾生壽命養育士夫作者受者。種種文辭。諸法無有施者受者。而為他說有施有受。了義經者說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有我人眾生壽命養育士夫作者受者。常說無量諸解脫門。是名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雲何依法不依於人。人者攝取人見作者受者。法者解無人見作者受者。人者凡夫善人信行人法行人八人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辟支佛人菩薩人。一人出世多所利益多人受樂。憐愍世間生大悲心。於人天中多所餘潤。所謂佛世尊。如是等名佛依世諦為化眾生故作是說。若有攝取如是見者。是謂依人。如來為化攝人見者故。說依法不依於人。是法性者。不變不易無作非作無住不住一切平等。等亦平等。不平等者亦復平等。無思無緣得正決定。於一切法無別無異。性相無礙猶如虛空。是名法性。若有依止是法性者。終不復離一相之法。入是門者觀一切法同一法性。是故說言依一切法不依於人。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四依無盡。◎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   宋涼州沙門智嚴共寶雲譯   無盡意菩薩品第十二之四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修集助道功德智慧亦不可盡。雲何修集功德無盡。若佈施持戒心所修集。發行慈悲自所有罪發露懺悔。亦代眾生發露懺悔。已行懺悔次當隨喜。一切眾生學無學人及辟支佛發心菩薩已習行者。堅住不退一生補處。如是諸人於三世中所集功德。當以一心隨其歡喜。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所有善根生隨喜心。是隨喜菩薩悉當成就如是功德。隨喜已訖。次當勸請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始成道者請轉法輪。示涅槃者常住於世。及請一切菩薩聖人。常為眾生住世說法。如是善根如菩提想。悉以迴向無上菩提。是菩薩未發心者勸令發心。已發心者為說諸度。有貧窮者救攝以財。病施醫藥隨時瞻療。無勢力者勸行忍辱。有犯禁者令不覆藏。已覆藏者勸令發露。現在諸佛及涅槃者。悉皆發心供養恭敬。敬重師長如佛世尊。若求法時沒命不懈。於此法寶生無價想。於說法者生諸佛想。為聽法故。過百由旬心力勇銳無疲勞想。凡所講說不為利養。於父母所知恩報恩。供養給事心初無悔。所作功德常無厭足。護身口意令無諂曲。建立佛塔所得功德。等於梵天勸請之福。具足諸相開門大施故。得隨形好修諸善根故。莊嚴身者無憍慢故。莊嚴口者離口過故。莊嚴意者不住法故。莊嚴佛土者神通教化故。莊嚴法者離諸欲故。莊嚴大眾者不兩舌惡口破壞他故。於受法者如實說故。說法歡喜稱讚善哉。所作功業不唐捐故。離覆蓋者故往聽法故。莊嚴菩提樹者以妙園林奉施佛故。莊嚴道場者成就一切諸善根故。出生清淨者不為煩惱所染污故。得寶手者能捨一切所重物故。得無盡者無量寶藏以佈施故。見者歡喜常和悅故。體得法性者心慧光明等照眾生故。莊嚴光明者不輕未學善誘導故。生生清淨者持戒功德悉成就故。處胎清淨者不見他罪故。生人天者淨行十善故。慧明獨步者所可教化不生分別故。於法自在者所愛重法無吝惜故。世中獨勝者畢竟清淨故。微妙解脫者不求少分行故。行一切功德者不捨一切智心故。七財滿具者信為根本故。攝取正法者不惜身命故。不誑世間者具本誓願故。具足一切佛法者諸善根本本已行故。舍利弗。是名略說菩薩功德。若廣說者。若經一劫若過一劫不可得盡。   雲何菩薩智慧無盡。若一一因聞說智慧。若一一緣得於智慧。雲何為因。內增上欲。雲何為緣。外勤求法。如是因緣依佛智慧。非依聲聞緣覺智慧。親近智者心無憍慢。常於其人起世尊想。是諸智者知受法人。心已柔和。為說智慧教令依止。隨其正器說無染法。聽法之人於是法中。勤修聚集。助法精進是為智慧。雲何菩薩助法精進。若無悕求簡絕事務省少語言。於諸所欲心常知足。初夜後夜減損睡眠。凡所聞義能善思惟籌量分別。數求善法心無愛濁。除諸陰蓋無有障蔽。所犯過失尋能除滅。正行堅固趣向傾仰。尊敬法行具精進行。求法不懈如救頭然。無有我行不遲緩行。不捨本行心增上行。呵眾鬧行愛樂獨行。向阿蘭若處思惟行。聖種知足行。不動頭陀行。欣樂法行。不思惟世間言語行。求出世間法行。不失正念行。發諸法義行。真正道行。知緣總持行。慚愧莊嚴行。智慧堅牢行。除無明網纏結繫縛淨慧眼行。善覺了行。廣覺了行。不滅覺行。分析覺行。現在知行。不從他功德行。不自恃功德行。讚歎他人諸功德行。善修作業行。因果不動行。知清淨業行。舍利弗。是名助法精進。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有四種施。具足智慧。何等為四。一者以紙筆墨施與法師令書寫經。二者種種校飾莊嚴妙座以施法師。三者以諸所須供養之具奉上法師。四者無諂曲心讚歎法師。舍利弗。是名菩薩四種佈施具足智慧。菩薩復有四持禁戒具足智慧。何等為四。一者持戒常演說法。二者持戒常勤求法。三者持戒正分別法。四者持戒迴向菩提。是名菩薩四種持戒具足智慧。菩薩復有四種忍辱具足智慧。何等為四。一者於求法時忍他惡罵。二者於求法時不避飢渴寒熱風雨。三者於求法時隨順和上阿闍梨行。四者於求法時能忍空無相無願。舍利弗。是名菩薩四種忍辱具足智慧。菩薩復有四種精進具足智慧。何等為四。一者勤於多聞。二者勤於總持。三者勤於樂說。四者勤於正行。舍利弗。是名菩薩四種精進具足智慧。菩薩復有四種禪定具足智慧。何等為四。一者常樂獨處。二者常樂一心。三者求禪及通。四者求無礙解智。舍利弗。是名菩薩四種禪定具足智慧。菩薩復有四種智慧具足智慧。何等為四。一者不住斷見。二者不入常見。三者了十二緣。四者忍無我行。舍利弗。是名菩薩修行四慧具足智慧。菩薩復有四擁護法具足智慧。何等為四。一者擁護法師如己君主。二者護諸善根。三者將護世間。四者護利益他。   舍利弗。是名菩薩四擁護法具足智慧。菩薩復有四滿足法具足智慧。何等為四。一者說法滿足。二者智慧滿足。三者利益滿足。四者諸法滿足。舍利弗。是名菩薩四滿足法具足智慧。菩薩復有四力具足智慧。何等為四。一者精進力求於多聞得解脫故。二者念力菩提之心不忘失故。三者定力等無分別故。四者慧力修多聞故。是名四力具足智慧。復有四方便具足智慧。何等為四。一者隨世所行。二者隨眾生行。三者隨諸法行。四者隨智慧行。是名四方便具足智慧。菩薩復有四道具足智慧。何等為四。一者諸波羅蜜道。二者助菩提道。三者行八聖道。四者求一切智慧道。是名四道具足智慧。菩薩復有四無厭足行具足智慧。何等為四。一者樂於多聞無有厭足。二者樂於說法無有厭足。三者行慧無厭。四者行智無厭。是名菩薩四無厭足具足智慧。復次助智慧者。隨一切眾生心行。隨一切法行。隨佈施行。隨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行。隨慈悲喜捨行。得具足智慧。何以故如諸菩薩所發起行。皆以智慧而為根本。智慧成已還依止智。是菩薩安住於智依一切智。諸魔眷屬不能留難。是故能得具一切智。舍利弗。是名菩薩助智無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四念處亦不可盡。是菩薩觀身修身行。見過去未來現在諸身顛倒和合。如外草木牆壁瓦石。從因緣有不可長養無所繫屬。此身如是從因緣生不可長養無所繫屬。是陰界入中我我所空常無常空。是身無我無有我所。是身不堅不可依怙。當求菩提正覺之身。雲何菩提正覺之身。所謂法身。金剛之身不可壞身。堅牢身出三界身。我身雖有無量過患。願當除滅成如來身。是菩薩所以堪忍久處四大諸結焦然。皆為利益諸眾生故。如外四大地水火風。種種門。種種所作。種種形貌。種種器物。種種所用。皆為利益一切眾生。我今此身為利眾生亦復如是。菩薩摩訶薩見如是利益已。觀身眾苦不生厭離。觀身無常不厭生死。觀身無我不捨教化。觀身寂滅不隨於捨。是菩薩觀內身時不生煩惱。觀於外身亦復如是。是菩薩離黑污身成白淨身業。具足妙相以自莊嚴。於天人中多所利益。是名菩薩觀身修身行。雲何菩薩觀受修受行。菩薩如是思惟。諸受一切皆苦善分別受。智慧籌量知受寂滅。若受樂時不貪所欲。若受苦時觀三惡道。起大悲心不生瞋恚。若受不苦不樂時不起愚癡。是菩薩正念受處。如其所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於是諸受知出知修。觀諸眾生受寂滅莊嚴。是諸眾生於諸受中不知出修。若受樂時生於貪著。若受苦時便生瞋恚。若受不苦不樂時便生愚癡。我今要當進修智慧。除一切受發諸善根。起大悲心攝取智慧。亦為眾生除斷諸受而為說法。未解受者受苦。解受者受樂。雲何解受者。所謂無受者無我人眾生壽命養育士夫。除攝取受者。攝者。受取者。受受者。受有者。受顛倒者。受分別者。受諸見者。受眼相者。受耳鼻舌身意相者。受色相者。受聲香味觸法相者。受眼緣色生觸。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耳聲鼻香舌味身觸心緣法生觸。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是名為受。復有一受心意覺了。復有二受內受外受。復有三受過去未來現在受。復有四受覺了四大。復有五受思惟五陰。復有六受分別六入。復有七受七識住處。復有八受八邪法也。復有九受九眾生居處。復有十受十不善法。舍利弗。舉要言之。無量眾生諸受思惟所緣境界一切名受。菩薩於中修受觀行起大智慧。知諸眾生善不善受生住滅相。舍利弗。是名菩薩正受念處而不可盡。   雲何菩薩觀心念處。菩提之心不忘不失。正念不亂如是觀心。心生已滅無有住相。不於內住不從外來。我初所發菩提心者。是心已盡過去變異。不至方所不可宣說無有住處。若心所集諸善根等亦是過去盡滅變異。不至方所不可宣說無有住處。若心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亦滅盡變異之法。不至方所不可宣說無有住處。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心不生心。我以何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提心不與善根心合。善根心不與迴向心合。迴向心不與菩提心合。若菩薩作是觀時不驚不怖。是名菩薩勤精進也。又復思惟觀察甚深十二因緣不失因果。知是心性屬眾因緣。不可長養無作無繫。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如法修行如所莊嚴。我今當勤修集莊嚴不離心性。雲何心性。雲何莊嚴。心性者。猶如幻化無主無作無有施設。莊嚴者。所作佈施悉以迴向嚴淨佛土。心性者。如夢所見心相寂滅。莊嚴者。具足持戒修集諸通。心性者。如鏡中像其相清淨。莊嚴者。所修諸忍悉以迴向無生法忍。心性者。如熱時焰究竟寂滅。莊嚴者。於一切善深發精進迴向具足無上佛法。心性者。無色無對無所為作。莊嚴者。一切所修禪定解脫三摩跋提迴向具足佛之禪定。心性者。不可得見亦不可取。莊嚴者。於一切問難善能分別迴向具足佛之智慧。心性者。無緣不生。莊嚴者。常觀善根。心性者。無因不生。莊嚴者。因助菩提而發起心。心性者。捨離六塵心則無起。莊嚴者。入佛境界。如是菩薩觀是心行繫念神通。得神通已能知一切眾生諸心。既知心已如其心量而為說法。又觀心行繫念大悲。教化眾生無有厭倦。又觀心行不起盡滅變異之相。不捨生死相續煩惱。正念是心知無生起成正決定。如是行者不墮聲聞辟支佛地。極是心勢以一念智。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是名菩薩正心念處而不可盡。   舍利弗。雲何菩薩觀法念處。常以慧眼見一切法。至坐道場未曾中失。是菩薩當觀法時。不見一法乃至微相。離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滅無物。亦不見一法乃至微相不入十二緣者。菩薩觀法。見諸非法無不是法。雲何為法。謂無我義。無眾生義。無壽命義。無人義。是名為法。雲何非法。謂我見眾生見。壽命見人見。斷見常見。有見無見。是名非法。復次一切法是法。一切法是非法。何以故。觀空無相無願。是名一切法是法。我慢憍慢我及我所攝取諸見。是名一切法非法。是菩薩觀法時不見有法。非菩提因出世道因。是菩薩知一切法悉是出世。得無礙大悲。觀一切法煩惱結縛如幻化相。知是諸法非有煩惱非無煩惱。何以故。了諸法義無有二性。是諸煩惱無隱藏處無有聚集。若解煩惱即解菩提。如煩惱性即菩提性。是菩薩安住正念。無有一法可作分別。無諸障礙善能解了正住法性。如住法性即住眾生性。如住眾生性即住虛空性。如住虛空性即住一切法性。菩薩觀法時。依於佛法解一切法即是佛法。其心爾時不生盡智無為。雖盡而亦不盡入無生智。亦觀眾生不捨假名。法念處者。安住正念一切諸法。所謂聲聞緣覺菩薩正覺所知一切假名諸法。盡未來際終不忘失。又法念處者。說無量行親近佛法。壞諸魔眾得自然智。舍利弗。是名菩薩正法念處而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四正勤亦不可盡。何等為四。若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未生善法為生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已生善法安住修集為增廣不失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勤進。所謂欲者。善思惟也。勤精進者。不捨善思惟也。攝心正除者。觀善思惟也。何以故。善思惟時。惡不善法不令入心。雲何惡不善法。惡不善法。非戒聚伴。非禪定伴。非智慧伴。雲何非戒聚伴。若破重戒及毀餘戒。是名非戒聚伴。雲何非定聚伴。若毀威儀及餘亂心法。是非定聚伴。雲何非智慧伴。若攝取諸見及餘見障礙。是非智慧伴。是名惡不善法。善思惟時如是等惡法不令入心。是名初正勤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如上所說。惡不善法心不聚集。無有方所無有住處。是不善法心行斷故。已覺了故。從緣生故。淨故生欲礙故生恚。無明緣故生於愚癡。是善思惟觀不淨時滅於欲心。修集慈心滅於瞋恚。觀十二因緣滅於愚癡。如是煩惱永寂滅者。即是除斷一切假名。亦復不見有可斷者。是名第二正勤未生善法為生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是諸善法說有無量。何以故。無量善法菩薩修集。於是法中欲為根本。勤進修集攝心者出過善法。正除者在在處處常在善法。是名第三正勤已生善法安住修集為增廣不失故攝心正住。是諸善根悉已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善根迴向無上菩提者則不可盡。所以者何。如是善根不依三界。若依三界是則損耗。是故迴向一切種智諸善根等不可得盡。是名第四正勤。舍利弗。是名菩薩修四正勤不可窮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四如意分亦不可盡。何等為四。欲進心思惟。如是四法。以慈悲喜捨而為根本。是四無量心常親近。常親近故心得調柔。心調柔故得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入諸禪故身得輕軟。成就如是身輕心柔。入如意分。善入如意分已即生神通。若欲若進若心若思惟。欲者專向彼法。精進者成就彼法。心者觀察彼法。思惟者彼法方便。是如意分已具足故能得神通。欲者莊嚴。進者成就。心者正住。思惟者能善分別。是菩薩得如意分隨其所解。如其所作心得自在。隨意所往善作諸業。畢竟成就一切本行。如風行空無所罣礙。舍利弗。是名菩薩四如意分不可窮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五根亦不可盡。何等為五。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雲何信根。信於四法。何等四。於生死中行世正見信於業報。乃至失命終不作惡。信菩薩行不隨諸見。專求菩提不求餘乘。信解諸法同空無相無願之法。同第一義同於了義。甚深因緣無我眾生無有分別。信一切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如是信已消除疑網修集佛法。是名信根。何等進根。若法信根所攝。是法即為進根所修。是名進根。雲何念根。若法進根所修。是法終不忘失。是名念根。雲何定根。若法念根所攝。是法不忘不失一心不亂。是名定根。雲何慧根。若法定根所攝。是慧所觀是慧體性。內自照了不從他知自住正行。是名慧根。是五根者。共相續生具一切法得授記別。譬如外道五通神仙不能定知胎中差別。男女相現然後乃知。多有菩薩無信等根。諸佛世尊不為授記。若成就者便與授記。舍利弗。是名菩薩五根無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五力亦不可盡。何等為五。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雲何信力。是信一向不可沮壞。乃至天魔變為佛身。示現出入禪定解脫。不能傾動菩薩信力。是名信力。雲何進力。菩薩精進於諸善法得堅固力。如所得力。修諸禪定諸天及人所不能壞。如本所願皆悉成就。是名進力。雲何念力。菩薩住諸善法不為煩惱之所破壞。何以故。是菩薩正念之力能摧伏故。如是念力無能壞者。是名念力。雲何定力。遠離憒鬧常樂獨行。是菩薩雖有所說。言語音聲不礙初禪。善住覺觀不礙二禪。心生歡喜不礙三禪。是菩薩雖樂化眾生。不捨佛法而亦不礙於第四禪。是菩薩行四禪時。諸妨定法無能為也。菩薩爾時不捨於定亦不隨定。而能自在處處往生。是名定力。雲何慧力。是菩薩知世間法出世間法。無有一法能壞是智。菩薩在在所生之處。一切伎藝不從師受悉自然知。世間外道苦行難行。是菩薩為教化故。亦悉現受同其所行。是出世法能過世者。慧力成就故。諸天及人所不能伏。是名慧力。舍利弗。是名菩薩五力無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七覺分亦不可盡。何等為七。念覺分擇法覺分進覺分喜覺分除覺分定覺分捨覺分。雲何念覺分。若念覺分能觀於法。能分別法撰集思智。亦能觀察諸法自相。何等為自相。觀一切法自性皆空。念如是等令其覺了。是名念覺分。雲何擇法覺分。若能分別曉了八萬四千法聚。如所了法。了義是了義。不了義是不了義。世諦是世諦。第一義諦是第一義諦。假名是假名。正了無疑是正了無疑。如是等法分別選擇。是名擇法覺分。雲何進覺分。若念法擇法喜法除法定法捨法。以智攝取精進勇猛。欲不退轉勤修力勵。不捨本意行於正道。是名進覺分。雲何喜覺分。所修法喜。於無量法心生悅豫無有懈怠。清淨樂法是喜踴躍。能除身心捨諸煩惱。是名喜覺分。雲何除覺分。若除身心及諸煩惱。離於覆蓋入定境界令心正住。是名除覺分。雲何定覺分。如所入定悉能覺了。非不入定是覺了法。又了諸見煩惱結縛。無始無終其心平等。一切諸法無別異相。能覺如是諸法等者。是名定覺分。雲何捨覺分。若法憂喜其心不沒。亦復不為世法所牽。無高無下正住不動。無有諸漏無喜無著。無諸障礙正直隨順真諦正道。是名捨覺分。舍利弗。是名菩薩七覺分亦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八聖道分亦不可盡。何等為八。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雲何正見。若見出世不起我見眾生壽命養育士夫斷見常見有見無見。亦復不起善與不善無記等見。乃至不起生死涅槃二相之見。是名正見。雲何正思惟。若思能起貪慾瞋癡諸煩惱等。是不名正。是正思惟不思不起如是等事。唯思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是正思惟能思如是住戒等聚。如是思惟名正思惟。雲何正語。凡所演說不令其身而有燋惱。亦不損他。成就如是善妙好語趣於正道。是名正語。雲何正業。若業黑有黑報。白有白報。黑白有黑白報。終不敢作。若業非黑非白有非黑非白報。若業能盡業是業必作。是菩薩所依止業。勤修如是諸正業等。是名正業。雲何正命。若不捨聖。種頭陀威儀。不動不轉無諸姦諂。不為世間利養所牽。易養易滿常自堅持威儀禮節。見他得利心不生熱。於己利養常知止足。如是正行聖人所讚。是名正命。雲何正進。若進向邪非聖所讚。所謂貪婬瞋恚愚癡煩惱。是不正精進終不為之。若法能入正諦聖道寂滅涅槃攀緣正路。是正精進修集勤行。是名正進。雲何正念。若念不失不動於法。正直不曲。見生死過進向涅槃。繫心不忘不失正道。是名正念。雲何正定。若定不亂於一切法。是菩薩如是住時成正決定。是名正定。菩薩住是三昧為一切眾生得解脫故。成正決定。是名正定。是八聖道悉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之道。是菩薩覺了已演說開示。分別顯現成就佛道。舍利弗。是名菩薩八聖道分亦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修行定慧亦不可盡。雲何為定。若心寂靜正寂靜寂滅不然。心常不亂守護諸根。不動不轉無有卒暴。安詳靜默堅持不失。善調柔軟獨處閑靜。其身遠離心不迴轉。思樂空寂阿練若處。無有惡求亦無所求非有多求。正命正行威儀堅固。知時隨時常知止足。易養易滿堪忍力故。心無高下能忍惡罵。發心專向善法思惟。樂思惟處及諸禪支。發起慈心入於悲心。安住喜心善修捨心。正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善能思惟九次第定。是名為定。舉要言之。菩薩助定無量無邊勤行修集。是名菩薩定不可盡。雲何為慧。是慧修道入於諸法無我無人眾生壽命。如是智慧分別諸陰如幻如化。諸界平等入如空聚。分別諸諦皆悉明瞭。隨順觀知十二因緣。分別諸見因果果證。所謂分別者。於一切法能得正見。如實而見真見空見無相願見。又分別者無分別故分別。所謂見者。亦無所見無所別知。如是見者為真實見。見真實者即得方便。是菩薩如是慧見不隨無為。修行諸善心無所住。是名為慧。舍利弗。是名菩薩修行定慧而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總持辯才亦不可盡。雲何總持。所修善根正念積集。所有八萬四千法聚。能正受持不忘不失。是名總持。又復總持。若一切佛所說妙法。一切菩薩緣覺聲聞凡夫眾生音聲善語。悉能受持是名總持。設劫災起捨命餘生。菩薩爾時正念總持不忘不失。如觀掌中阿摩勒果。菩薩觀見一切諸法亦復如是。是名總持。雲何辯才。菩薩所說無有滯礙。所說無住所說無斷所說通利所說喜豫所說捷疾。如是所說皆是先業清淨果報。諸佛護念諸天攝受。說無錯謬功不唐捐進向涅槃。菩薩成就如是辯才。所有色像及眾生類。辯才應機不豫思惟不豫分別。善能讚說契經偈頌。若至大眾剎利眾婆羅門眾長者眾沙門眾四天王眾三十三天眾魔眾梵眾。在在處處自然能知眾生根量。以無礙辯而為說法。是菩薩如本喜樂講宣法要終身不斷。是名辯才。舍利弗。是名菩薩總持辯才亦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撰集四法亦不可盡。何等四。是菩薩知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一切法寂滅涅槃。雲何無常。義無所有是無常義。無所破壞是無常義。是無常義者即無我義。若法無我無能壞者。性寂滅故。是名無常義。雲何苦義。無所求故是苦義。愛染盡故是苦義。無所願故是苦義。空無有故是苦義。是名苦義。雲何無我義。畢竟無我是無我義。如無我義即是空義。無所有義。虛誑不實義。是名無我義。雲何寂滅涅槃義。是寂滅義非唸唸滅。如非唸唸滅即是寂滅。菩薩得是無盡智慧。知一切法相同於寂滅。寂滅者即是涅槃。是名寂滅涅槃義。舍利弗。是名菩薩撰集四法而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一道亦不可盡。雲何一道。菩薩所得真實智慧不從他聞。又一道者菩薩獨一無有伴侶。已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大莊嚴。以自力勢精進攝取。畢竟自修不假他作。自以因緣勇猛之力。建立如是堅固莊嚴。如諸眾生所作善業。我亦如是悉當作之。及諸聖人從初發心所作諸行我亦當作。施非我伴我是施伴。戒忍精進禪定智慧非是我伴我是彼伴。諸波羅蜜不能使我。而我能使諸波羅蜜。一切善根皆亦如是。如是等法雖非我伴我要當行。不恃於他勇猛自力獨行無伴。坐於道場金剛座處壞諸魔眾。以一念慧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當如是覺了分別。舍利弗。是名菩薩一道無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所修方便亦不可盡。雲何方便。見一切法是方便。發起諸法是方便。為菩薩使是方便。畢竟分別是方便。無有齊限是方便。志意常求出世之法是方便。於佈施時即能具足諸波羅蜜是方便。持禁戒時在在處處自在往生是方便。行忍辱時莊嚴自身及菩提道是方便。行精進時心無所住是方便。修禪定時無有退失是方便。修行慧時不證無為是方便。修慈心時愍無力勢是方便。修悲心時不厭生死是方便。修喜心時無樂處樂是方便。修捨心時發心修集一切善根是方便。能修天眼為欲成就諸佛眼故是方便。修集天耳為欲成就諸佛耳故是方便。修他心智為得佛智知諸眾生根量深淺故是方便。修宿命智為得佛智。知於三世無罣礙故是方便。修集神通為得諸佛神通力故是方便。隨眾生心是方便。既自曉了復了眾生是方便。能自度已示現未度。而方勤修求於度世是方便。已離煩惱示有煩惱是方便。已捨重擔示有重擔是方便。能知根量隨量說法是方便。善能誘進鈍根眾生是方便。知時非時是方便。知可行道墮邪眾生安置正道是方便。能令量作無量無量作量是方便。令損壞者還復如本是方便。示現勝地是方便。示說涅槃有五欲樂是方便。已得解脫示有繫縛是方便。處在生死不墮生死是方便。於諸威儀無所專當亦不退失是方便。唯觀眾生不觀持戒及以毀戒是方便。攝諸見緣不生諍競是方便。悉是音聲假名無實是方便。常行三界是方便。得解脫相行是方便。親近凡夫如親近聖人是方便。不證涅槃常處生死是方便。於魔行處顯大光明無有煩惱是方便。一切是一切非是方便。舍利弗。是名菩薩修行方便亦不可盡。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八十無盡。是八十無盡悉能含受一切佛法。無盡意菩薩摩訶薩說是法門品時。六十七百千眾生未發心者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五百二千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   爾時大眾以種種華香種種華鬘種種華蓋。供養如來及無盡意並是經典。於上空中有無量天樂。自然出聲作如是言。諸佛世尊於無量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盡意菩薩今於是大集經中已說其義。若有聞是無盡法門。信解受持讀誦解說。當知是人則為具足是無盡法。   爾時世尊以覆肩衣與無盡意讚言。善哉善哉。大士快說是義。非但我許。十方諸佛亦復如是。爾時無盡意菩薩摩訶薩兩手捧衣置自頂上。而白佛言。世尊。諸天世人當視是衣過於塔想。以是如來所受用故。爾時多有種種寶衣。種種寶蓋。種種寶幡。種種寶樹。種種寶鬘。從十方世界自然而來。覆無盡意而為供養。是時寶衣幡蓋樹鬘自然演出如是之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能說是無盡法門。如汝所說我等所許。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是寶衣供養之具。從何處來乃出是言。佛告舍利弗。是無盡意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所化眾生皆於十方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彼諸佛正遍知等。知恩報恩故。遣是來稱揚讚歎。是無盡意真實功德。並復供養所說經典。爾時大眾於無盡意菩薩摩訶薩。倍生恭敬尊重讚歎。作如是言。我等今者快得大利。得見無盡意菩薩。恭敬供養尊重讚歎。並得聞是無盡法門。若有直得聞無盡意菩薩名字亦得善利。何況眼見兼聞是典。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聞是語已。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學菩薩道。於一劫中供養諸佛。學戒威儀。以堪忍力盡諸眾生生死苦際。精勤修集如救頭然。於諸禪定一心成就智慧方便。若離此經。我說是人未能具足六波羅蜜。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典信解受持讀誦解義如說修行。我說是人已為具足諸波羅蜜。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舍利弗。若有菩薩受持此經為他演說。即為具足檀那波羅蜜。何以故。於諸施中法施為勝。初不忘失菩薩之心。若持此經即是持戒。故能具足屍羅波羅蜜。何以故。一切菩薩所學禁戒是經所攝。若於此經能堪忍樂。一切眾生所不能壞。能於是中進修忍辱。即為具足羼提波羅蜜。若是經典勤行轉說。身口意業精勤修集。即為具足毘梨耶波羅蜜。若於是經其心寂滅無有散亂。一心定意分別法相。即為具足禪那波羅蜜。若於是經自得現智。不從他聞得正行智。即為具足般若波羅蜜。舍利弗。若有菩薩勤學是經。若欲具足諸波羅蜜則為不難。舍利弗。若有菩薩學習此經。受持讀誦如說修行書寫經卷。當知是人一切佛法已為在手。四大之性可變令異。是菩薩心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復轉。舍利弗。此經典者即是菩薩不退轉印。是故菩薩當求是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親近是印者則為親近一切佛法。   爾時四天王及其眷屬即從座起。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是佛弟子已得道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我等堪任為作衛護供給侍使。當於是人起如來想。何以故。是經典中出諸乘故。   爾時釋提桓因即從座起。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數從佛聞無量無邊百千經典。未曾得聞如是經典分別深義。世尊。在在處處國土郡縣城邑村落有說此經者。我躬當與三十三天故往聽受。並護法師益其氣力。勇猛精進正念辯才。令是法師於諸大眾得無所畏廣能宣說如是經典。佛言。善哉善哉。憍屍迦。汝欲擁護是說法者。令得勇進正念辯才。憍屍迦。若欲擁護是說法人。即為擁護諸佛正法。護正法者則為擁護一切眾生。   爾時梵自在天王。合掌長跪前白佛言。世尊。若是經典流布之處。我躬當與其餘梵眾並諸眷屬。捨禪喜樂往詣彼所聽受諮請。我往彼時當現四瑞令其覺知。雲何為四。一者令見微妙光明。二者得聞殊異之香。三者令說法者得無礙辯及正憶念。所說吉祥不失章句。四者令其大眾發善欲心。喜樂聽法無有厭足。以是四瑞。應知梵天王與其眷屬躬來聽法。   爾時第六魔王波旬。合掌白佛言。世尊。如是經典。令我勢力一切羸劣。何以故。若有菩薩聞是經典受持讀誦為他廣說。當知其人即為受記。世尊。如是菩薩所往之處至諸佛界。當知如佛世尊。我今所有憍慢嫉妒貢高之心。以無盡意威德力故皆已摧伏。我今當護如是經典及說法者。是經所在流布之處。乃至不起一念之心而作留難。何況身往故作因緣。   爾時佛告尊者阿難。汝從今日當為正法久住世故。受是經典持讀誦說。爾時阿難正服而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前白佛言。世尊。我今敬奉佛教受持是經。但恨不能廣宣流布如諸菩薩。佛告阿難。汝且自安。今此會中有諸菩薩摩訶薩等。自能護持令此經典廣宣流布。爾時會中有六十億諸菩薩摩訶薩應護法者。即從座起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要當宣傳此經。令至十方。娑婆世界彌勒大士。自當於中護持是典及說法者。世尊。若佛滅後後五百歲。若有菩薩聞是經典受持讀誦。當知皆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爾時佛讚護法菩薩摩訶薩眾。善哉善哉。諸善男子。汝等不但今於我前護持正法。亦曾護持過去恆沙諸佛正法。   爾時無盡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今自以少智慧分說是經典。文字句義必不具足。今於佛前及無盡法所可成就諸菩薩等懺悔過失。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菩薩得四無礙智。凡所講說無有錯謬。如是菩薩得真空義分別法門。乃能宣說如是經典。善男子。汝今已到第一之處。成就四辯自在無礙。是大乘經不從他聞而能分別。善男子。汝今成就如是住位。身口意業無有錯謬。何以故。菩薩所修三業成就。常以智慧為根本故。善男子。已有無量百千萬億諸佛世尊。皆共稱揚聽汝所說。無盡意。汝本已於我所及諸佛所。畢竟懺悔無有漏失。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此經何名。雲何奉持。佛告阿難。此經名無盡意所說不可盡義章句之門。又名大集。當如是奉持。阿難。汝應信受如是經典。何以故。汝受是已所得持念倍前千數。若為他說則立佛事。佛說是已無盡意菩薩摩訶薩。尊者阿難捨利弗。諸天龍神乾闥婆阿修羅等。一切大眾莫不歡喜。作禮而去。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   按此經。宋鄉藏中皆六十卷凡十七品。丹藏中三十卷十一品。又經初首宋鄉則有瓔珞品名。丹藏所無。其虛空藏品宋鄉在不可說後。丹藏在無言品前。又於寶髻品後。宋鄉有無盡意品四卷。丹藏即無。而有日密分三卷。如是不同者何耶。今撿開元錄。此經凡有六本。錄雲。按梁沙門僧祐大集記雲。有十二段說共成一經。第一瓔珞品。二陀羅尼自在王品。三寶女品。四不眴品。五海慧品。六無言品。七不可說品。八虛空藏品。九寶幢品。十虛空目品。十一寶髻品。十二無盡意品。按雲。此則第一本也。今撿品次。是宋鄉本六十卷中前分三十卷矣。又雲。今撿經本與祐記不同。第一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二寶女品。三不眴品。四海慧品。五虛空藏品。六無言品。七不可說品。八寶幢分。九虛空目分。十寶髻品。十一日密分。按雲。此則第二本也。今撿品次。則今丹藏後三十卷者是矣。編又雲。隋朝僧就合大集經。乃以明度五十校計經。題為十方菩薩品編月藏後。及無意盡成五十八卷者非也。既無憑準故不依彼。按雲。此則第四本也。又雲。其合大集經亦有六十卷成者。三十一二兩卷重有寶髻品。足成六十卷。其寶髻品在日密前二十六七卷是。此復重編未詳何意。又日密日藏梵本不殊。重重編載誤之甚矣。按雲。此則第五本也。今撿品次。則今宋鄉藏經六十卷者是矣。但不重載寶髻品。斯為小異耳。則似於前第四本五十八卷經。中分彼日藏分中卷為十二卷。足成六十耳。其第三第六兩本。今以諸藏所無故不煩敘。經本如是不同。藏中致斯有異耳。謹按開元錄前後文相。令此合經六十卷者。有六失故不可依行。錄雲。亦有經本分為瓔珞品者不然。此是一段不合分二。按雲。此經分之一失也。又雲。僧祐記中無日密分。有無盡意品者不然。今以無盡意經。雖大集別分。非無讖譯。又非次第不合入中。按雲。此經入中又為無讖譯二失也。又雲。其虛空藏品。祐在不可說後。未詳所以。按雲。此經在彼三失也。又雲。日密日藏梵本不殊。重重編載誤之甚矣。按雲。此經重載四失也。又雲。明度五十校計經。題為十方菩薩品。編月藏後者非也。既無憑準故不依彼。按雲。此經依之五失也。又明度經安世高譯。而雲那連提耶捨譯。按雲。此亦誤人六失也。既有六失。理須正之。正之如何。略則如開元錄及丹藏經為三十卷乃正矣。合則如開元錄中第六本為八十卷方備矣。今宋鄉二藏於目錄則取開元錄。而經本則仍僧就本者。直以無心於相校耳。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日密分中護法品第一   爾時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與大菩薩其數無量。為諸大眾說虛空目出息入息甘露門已默然而住。一切大眾亦復如是。各作是念。如來今日深知我心欲法無厭。必當降注甘露法雨。作是念已。合掌恭敬樂瞻如來。猶如篤病樂見良醫。處闇之者樂睹光明。如沒水者樂至彼岸。如受苦者樂得歸依。一切大眾亦復如是。是時眾中有一菩薩。名蓮華光功德大梵。已於無量無邊佛所。種諸功德善根增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退轉。成就具足法緣之慈。從坐而起合掌恭敬。長跪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心所緣處。無有邊際。駿速無形其性本淨。於諸有中無能障礙。欲得通達知真實故。精勤修集四無量心。因修集故獲得盡智。世尊。若使三界性本淨者。何故修集如是盡智。惟願如來為諸菩薩敷揚散說。令退轉者得不退故。摧滅無量煩惱界故。斷破無邊諸苦聚故。惟願如來。垂心憐愍說未曾聞。眾生聞是未曾聞已。度生死海摧折愛樹。何以故。一切煩惱愛為根本。惟願垂哀分別演說愛之過咎。如來能淨眾生六根。重願演說清淨法聚。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能行六波羅蜜。即能自知心所行處。是人終不念聲聞乘。雖復修行無量諸行未得其邊。亦不怖畏退墮聲聞辟支佛地。若諸菩薩不能修集四無量者。如是菩薩於菩提道則為有退。是名不得清淨六根。是名於法有貪有慳。如是名為行於他行不行自行。是名不能成就七財不能度脫一切眾生於生死海。是故我說如是行者。即是聲聞辟支佛行。我初演說四聖諦行。後復續說諸菩薩行。爾時一切大眾鹹作是念。如來將欲說聲聞乘。不說大乘耶。將非如來不樂如是菩薩眾耶。如來不欲斷三寶種性耶。何故不說大乘妙法。為諸天人得信心故。未發菩提心者為發心故。已發心者得增長故。為諸眾生得信心故。如來若說大乘法者。無量眾生當得發起菩提之心。因得修行不共之法。成就具足法陀羅尼。善男子。聲聞乘者即是大乘。大乘者即聲聞乘。如是二乘無有差別。爾時眾中諸住十住諸菩薩等作如是言。世尊。我等已得無生法忍。我已能行如來十八不共法行。我已解了諸聲聞乘及以大乘。如是眾中無量眾生。不能得解小乘大乘。諸善男子。汝等當修不退禪定。時諸菩薩即便修入。入已或有身放光明猶一燈炬。如釋梵身光。如日月光。如三日光。如四日光。如八日光。如十日光。如億日光。如是遍照娑婆世界。是光能令無量眾生身心寂靜。在三惡者離諸苦惱。邪見之人遠離惡見。永離貪慾瞋恚癡怖飢渴等患。爾時此佛世界眾生。皆共供養佛法僧寶增長善法。爾時此佛世界。並及十方恆河沙等無量世界。若空不空及淨不淨光。悉遍照十方佛界。所有菩薩能行聖行菩提道者。於一念頃悉來聚集大寶坊中。頭面禮佛卻坐一面。爾時世尊告聲聞眾。汝等比丘頗見如是善神足不。如是神足能壞一切惡魔境界及諸有處。能護法界。能行一切諸佛境界。分別聲聞辟支佛界。出勝一切所有神通。善男子。一切菩薩所以示現大神通者。為增眾生諸善根故。為不斷絕三寶性故。為未信者得信心故。為已信者得增長故。為令眾生受五樂故。為欲長養大乘法故。為令身得常樂我淨故。以如是等諸因緣故。示諸眾生如是神通。善男子。隨如是等菩薩行處。是中佛法即得增長。若現在未來久住不滅。所有眾生修立塔廟供養眾僧。求無盡身無苦惱身。所作供養。皆作生身法身。生身供養者即是塔像。法身供養者書寫讀誦十二部經。如是勝以七寶香華伎樂幡蓋瓔珞供養。善男子。我於爾時心亦受之。由如是施如是眾生具足當得三乘果報心不退轉。若諸眾生具造屋室及經行處。我即受用。若樹林華園講堂精舍。及供養我所有弟子。飲食臥具病藥房舍。我亦受用。若諸法師高座說法。我於是時亦至心聽。若施法師衣食臥具病藥房舍園林服乘田宅奴婢。我亦受之。是名法供養。如是之人能淨身心莊嚴身心。亦能莊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得無上微妙快樂。能一切物施一切人施一切時施。能一切果受一切人受一切時受。是名成就惠施之福。是人終不到三惡道得不墮法。如意所求不轉三乘。是人常得具足二種。所謂財法。所求之物隨意即得。常為十方諸佛所念。能壞一切魔之境界。若有信者以其所有奉施法師。若有破戒受如是物。乃至一葉一華一果。如是癡人。以是因緣得大不善報。現在即得四大惡果。一者惡名遠聞。二者所親師友悉皆遠離。三者得大重病苦惡而死。所謂死時不下飲食睹見惡色。以是因緣口不能語臥失糞穢。四者所有六物及餘財貨不至僧中。或為火燒惡賊所劫。後世復受四種惡報。所謂地獄餓鬼畜生。若得人身身無手足。若受餓鬼。無量歲中不見水漿不聞其名。受畜生身常食泥土。若得為人處在空土無三寶處五滓之世。盲無眼目常遇重病食諸糞穢。捨是身已還墮地獄。何以故。以受法師所得物故。是惡比丘能壞能滅能斷三寶。是故獲得如是惡果。爾時眾中有一大德比丘名伽耶迦葉。白佛言。世尊。如是人者可名人不。我今思惟非是人也。何以故。是人深為利養心故受持禁戒。故名非人。佛言。善哉善哉。迦葉。寧受地獄等身。終不受取如是等物。善男子。人身難得已得。佛法難遇已遇。禁戒難受已受。而不趣向聖行梵行。是名喪失大利益事。如是惡人。貪食心故受持禁戒非為法心。如是癡人以多聞力。及以國王大臣力故。受如是物。即便當得大惡業果。爾時頻婆娑羅王白佛言。世尊。出家之人受如是物得如是果。在家人受其罪雲何。佛言大王。汝今不應問如是事。王言世尊。我修聖行終不受取如是等物。為未來世諸惡王等問如是事耳。佛言大王。我若宣說未來惡王所得果業。有不信者得大罪報。是故我今置之不說。王言世尊。惟願如來為未來世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有信敬者。奉持佛法守護法師及財物者。具分別說。佛言。善哉善哉。大王。若未來世諸惡王等。侵奪法師如是等物。當知是王現世獲得二十種惡。一者天不衛護。二者惡名遠聞。三者親友遠離。四者怨敵增長。五者財物損耗。六者心多散亂。七者身不具足。八者不得睡眠。九者常患飢饉。十者所服飲食變成惡毒。十一者民不愛敬。十二者鄰國數侵。十三者所有眷屬不受其教。十四者祕密之事謀臣顯露。十五者所有財物水火侵奪。十六者常有重病。十七者湯藥不行。十八者醫藥不療。十九者漿水不下。二十者常念不淨。是名二十。捨是身已尋復當生阿鼻地獄一劫受苦。過是劫已得餓鬼身處大空野。不聞漿水飲食之名。諸根殘缺身不具足。無量歲中受大苦惱。受是果已生大海中受大獸身。無量由旬如大肉團。常為眾生之所唼食受大苦惱。若得人身生無佛處五滓之世。耳目不具。大王。未來惡王得如是等諸大惡報。王言世尊。我今寧受地獄之身。終不受是惡王身也。佛言大王。今以是法法師財物付囑汝等有信諸王。何以故。夫法師者。即是如來法身之藏。王言世尊。若諸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有能護持如是法財。其人當得何等功德。佛言大王。如是人者勝於一切聲聞緣覺。大王。譬如有人能斷一切十方眾生所有壽命奪其眼目截其手足。大王。如是人者所得罪報為多少耶。頻婆娑羅王默然不答。佛言大王。何故默然。王言世尊。是人所得惡業果報。不可稱量不可計數。世尊。若於一人造此惡業罪尚難計。況一切人。大王。若佛在世及滅度後。若有惡王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侵奪法師如是等物。所得罪報分為百分。上所得罪不及其一。頻婆娑羅王言。世尊。如法治國是王難得。若不放逸則能護法。若放逸者則不能護。世尊。能護法者得何功德。大王。譬如有人能與如上眾生壽命眼目手足。是人得福寧為多不。世尊。能與一人命目手足。其福尚多。況爾所人。大王。若有護法所得功德分為百分。先所得福不及其一。王言世尊。若有受取一法師物。是得罪不。若有擁護一法師者。復得福不。大王。若有受取一法師物至五法師。護一法師及五法師。所得罪福正等無別。大王。若一廟寺若一村落。若一樹林住五法師。若鳴揵搥集四方僧。客僧集已次第賦給房舍飲食臥具醫藥。無吝惜心。初夜後夜讀誦講論。厭患生死專樂涅槃。不自讚身不訟彼短。少欲知足常樂讚歎。少欲知足勤心精進。志樂寂靜修於念定。憐愍眾生。大王。是名眾僧如法而住。護戒精進持佛密藏。讀誦書寫分別教詔。是名眾僧憐愍眾生利益眾生。能持如來十二部經。亦能奉持寂靜禁戒。具足慚愧賢聖功德。大王。是名眾僧大功德海。為天人師能大利益無量眾生。能斷一切眾生苦惱。能施一切眾生解脫。是五比丘猶名眾僧。何況無量。大王。若無量僧悉破禁戒。但令五人清淨如法。若有施者得福無量。不可稱量不可計數。何以故。以有護持佛法者故。憐愍一切諸眾生故。其心平等無二相故。王言世尊。破戒比丘可得處眾受信施不。大王。如王國內有一罪人未及擯驅。王若給施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是人頗得受樂不耶。不也世尊。大王。破戒比丘亦復如是。雖在眾中受取信施不得安樂。何以故。破禁戒故。不如法故。大王。如是人者一切十方無量諸佛所不護念。雖名比丘不在僧數。何以故。入魔界故。持禁戒者即佛弟子。毀禁戒者即魔弟子。又持戒者即出世道。破禁戒者即入世道。我都不聽毀戒之人受人信施如葶藶子。何以故。是人遠離如來法故。王言世尊。言破戒者有何等相。可得知不。大王。有智能知。大王。若有不能恭敬三寶。不生信心無有慚愧。於師和尚耆老長宿同師同學不生恭敬。摧滅聖幢不修梵行。增長慳貪樂在居家。不能清淨口四種業。常修食心遠離法心。樂說世間無益之事。是名比丘初破戒相。未名具足毀禁戒也。若如是等受畜奴婢象馬牛羊駝驢雞豬乃至八種不淨之物。是名具足毀禁戒也。如是名為沙門中滓。沙門中曲。沙門中幻。沙門中賊。沙門中醉。沙門中旃陀羅也。如是比丘不應共住不共和合。不應共作九十九羯磨。是名喪失比丘事業墮在貪處。大王。寧與旃陀羅人而共同止。不與如是惡比丘住。何以故。如是比丘燒滅善根。斷三世善慈愍之心。是惡比丘。即是圊廁增生死法。即是人天諸惡種子。何以故。是人欺誑自他人天。如是比丘滅解脫燈能摧法幢。能涸法海破說法者。能誑施主破和合僧。若有惡王若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擁護如是諸惡比丘。是王便當增三惡道。種殖天人諸惡種子。大王。若惡比丘呵罵責數如法住者。敬信諸王應當擯驅。若驅擯者王多得福。若王無信如法比丘不應與彼惡比丘住。如法比丘有智慧者。應先往王所作如是言。大王。今者能持法不。王若答言。大德。我能如法護持佛法。智者爾時便應默然。若彼大王有貪心者語比丘言。大德。是寺廟中多有大眾。我當雲何為五比丘驅遣多人。智者聞已不應復往。便當捨去至寂靜處。王言世尊。若有惡王隨順如是惡比丘語。而是大地雲何能載是王。從此過於無量恆河沙劫。終不能得復受人身。無量眾生得解脫已。是生猶故。未能得斷三惡道業。大王。若未來世有信諸王。若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能護法師造立塔像。供養眾僧種種所須。治惡比丘為護法故能捨身命。寧護如法比丘一人。不護無量諸惡比丘。是王捨身生淨佛土常值三寶。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王。我今不聽一人受畜八不淨物。惟聽大眾得受畜用。大王。若有人能護持法者。當知是人乃是十方諸佛世尊大檀越也。護持大法。大王。僧物難掌。我今惟聽二人掌護。一者羅漢比丘具八解脫。二者須陀洹人。大王。除是二人更無有人掌護僧物。   大方等大集經日密分中四方菩薩集品第二之一   爾時世尊為頻婆娑羅王說是法已。東方有國名曰無量。彼中有佛名五功德。常說妙法教化眾生。有一菩薩名曰日密。至心聽法仰瞻虛空。見有無量無邊菩薩從東方來趣向西方即白佛言。世尊。我見東方無量菩薩趣向西方。以何因緣。捨淨妙國趣向穢土。善男子。西方過此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五滓具足弊惡眾生充滿其土。釋迦如來於中宣說三乘之法。為欲增長佛正法故。為不斷絕三寶種故。為破魔界豎法幢故。為法久住不滅盡故。彼佛世界有無量佛無量菩薩。宣說寶髻陀羅尼法。既說法已。釋迦如來復說三乘四無礙智四種梵行及四攝法。無量眾生聞是法時心無疲厭。樂甘露故。以彼如來本願力故。四方無量諸佛菩薩悉集其土。佛說法時諸菩薩眾悉入禪定。既入定已身放光明。如一燈炬至億日光。善男子。若欲護法可從定起詣娑婆世界。善男子。彼佛世界所有眾生。煩惱堅牢繫縛深重。其形醜穢多起憍慢。惡口兩舌遠離實語。其實愚癡現智慧相。多起慳貪現捨離相。多有諂曲現質直相。心多濁亂現清淨相。多有嫉妒現柔軟相。樂離別人現和合相。多起邪見現正見相。彼國眾人隨女人語。以隨語故斷絕善根增三惡道。善男子。汝今頗能為我作使至彼國不。我欲與欲。令彼如來善說法要。所言欲者。謂真陀羅尼。是陀羅尼成就具足無量功德。能斷欲貪。色無色貪憍慢我慢一切取貪。一切五蓋。一切我見斷見。戒取見取見常見。眾生見。士夫見。作者見。受者見。人見天見。色見聲見香見味見觸見。四大見。出見生見。滅見住見。是名隨如真忍。是陀羅尼能真實知色乃至識眼乃至意陰入界諸入。解脫法界無上妙樂。善男子。彼界眾生如生聾生盲生啞貪慾狂醉。是故與欲。隨如真實陀羅尼法一切法藏不可思議諸法之門。能壞一切諸魔伴黨及魔境界。善男子。是陀羅尼亦能調伏一切魔眾。能怖一切諸惡毒龍。能使惡鬼生知足想。能化一切阿修羅眾。能調一切大金翅鳥怖緊那羅。令諸羅剎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生於敬信。能壞一切貪女身者。令多聞者生愛樂心。習禪之人心得寂靜。善療一切諸惡重病。能除一切國土惡相。所謂惡賊惡鳥惡獸惡風惡雨惡寒惡熱。善男子。若有人能誦如是陀羅尼者。則能得見無量諸佛。善男子。汝持是咒至彼國土。向彼四眾具足宣說。爾時世尊即說是陀羅尼。   婆移婆蛇波利婆呤(一)婆醯婆訶波利婆呤(二)卑利癡比卑利癡波利婆呤(三)阿脾阿婆波利婆呤(四)汦祇汦闍波利婆呤(五)摩呤摩羅波利婆呤(六)呿岐卻伽波利婆呤(七)阿路翅阿路迦波利婆呤(八)哆咩哆(九)摩波利婆呤(十)思呤思羅波利婆呤(十一)伽咩伽摩波利婆呤(十二)阿步[(口*皮)/女]阿步婆波利婆呤(十三)羅摩(十四)羅摩(十五)羅摩(十六)羅咩(十七)羅摩(十八)邏羅(十九)邏羅(二十)邏羅(二十一)摩比挫若那(二十二)復多其醯復多其力摩波利婆呤(二十三)遮□其力醯遮□其力摩波利婆呤(二十四)輸路多其力醯輸路多其力摩波利婆呤(二十五)其浪那其力醯其浪那其力摩波利婆呤(二十六)時貺其力醯時貺其浪摩波利婆呤(二十七)迦蛇其力醯迦蛇其力摩波利婆呤(二十八)摩那其力醯摩那其力摩波利婆呤(二十九)撥陀其力醯撥陀其力摩波利婆呤(三十)脾陀那其力醯脾陀那其力摩波利婆呤(三十一)窒囊其力醯窒囊其力摩波利婆呤(三十二)優波陀其力醯優波陀其力摩波利婆呤(三十三)婆婆其力醯婆婆其力摩波利婆呤(三十四)闍提其力醯闍提其力摩波利婆呤(三十五)闍邏摩那羅其力醯闍邏摩那羅其力摩波利婆呤(三十六)[口*(或-口+(一/口))]呿薩多波其力醯[口*(或-口+(一/口))]呿薩多波其力摩波利婆呤(三十七)阿邏波邏膇闍其力醯阿邏波邏膇闍其力摩波利婆呤(三十八)阿拔多(三十九)比跋多寫(四十)阿婆邏牟波摩薩寫比伽(四十一)比尼跋多(四十二)阿陀利也賴咩(四十三)散比伽扇提(四十四)莎呵(四十五)   爾時日密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能向彼宣說是咒。但於彼土生怖畏想。何以故。如來向者為我宣說。彼土眾生多諸弊惡。猶如生聾生盲生啞隨女人意。世尊。若有隨順女人意者。當知是人永斷善根。佛言。善男子。汝今不為現利後利。當為饒益一切眾生。但往宣說勿生疑慮。善男子。汝非彼土維摩詰耶。何故生怖。日密菩薩默然不對。善男子。何故默然。日密言。世尊。彼維摩詰即我身也。世尊。我於彼土現白衣像。為諸眾生宣說法要。或時示現婆羅門像。或剎利像。或毘捨像。或首陀像。自在天像。或帝釋像。或梵天像。或龍王像。阿修羅王像。迦樓羅王像。緊那羅王像。辟支佛像。聲聞像。長者像。女人像。童男像。童女像。畜生像。餓鬼像。地獄像。為調眾生故。是時眾中有諸菩薩其數八萬。同一三昧出入共俱。復有無量無邊菩薩。其心掉動至心繫念。欲得親近親見禮拜釋迦如來及諸大眾。並欲聽受微妙大典。如是大眾皆共同心欲往彼界。我為是輩欲說大事。何以故。是等大眾其心未定。若往彼界或生顛倒近惡知識。爾時彼佛告日密言。善男子。汝今不應生怖畏想。何以故。我今當施汝等菩薩。不共法行。無想行。調伏行。解脫行。分別生死行。不斷三寶行。大慈大悲行。一切智解脫行。破壞四魔惡邪論行。盡智無生智行。畢竟入涅槃行。是名蓮華陀羅尼。令諸菩薩不樂三界。證無相解脫門。入無行解脫門。善男子。若有信者能至心聽是蓮華持。是人能薄一切貪慾一切煩惱。捨身七世常得生天識知宿命。雖處欲界不為欲污常樂出家。一切人天樂與供養。善男子。若有人能至心七日及聽是持者。終不墮墜三惡道中。善男子。若有人天聽是持者。遠離欲法修集禪定。若有人能於王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耳中。宣說是陀羅尼。聞者尋發出家之心。若有女人能至心聽是陀羅尼受持讀誦。即轉女身得男子身。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退轉。乃至證得大般涅槃。終不更受女人之身。除自發願。善男子。若有人以是總持咒餘藥草。持塗鼓貝若打若吹。若有聞者邪見蠱道諸弊惡病無能加之。善男子。是陀羅尼成就如是無量福德。爾時世尊即說是陀羅尼句。   思陀摩提(一)比路迦摩提(二)伊梨翅汦利蓰(三)流遮修流遮(四)佛提比佛提(五)摩訶佛提(六)溫摩提溫摩多波羅提蓰陀濘(七)羅伽婆羅迦陀羅波利提蓰陀濘(八)頻豆頻豆摩提(九)至吒至吒波羅提蓰陀濘(十)遏翅戰陀豆(十一)呵呵至置(十二)呵多尼咩(十三)呵多迦摩比岐(十四)比摩多佛題(十五)呵多蛇其攡(十六)呵多比三摩其攡(十七)呵多三牟陀闍脾(十八)呵多比摩多邏祇(十九)呵多希醯(二十)呵多遮知(二十一)呵多達波羅闍(二十二)呵多婆休羅闍(二十三)呵多婆闍摩提(二十四)呵多留伽摩提(二十五)呵多烏伽賴咩(二十六)呵多陀摩密提(二十七)呵多薩婆優波陀那(二十八)若若若(二十九)比闍若若(三十)比婆闍若若(三十一)婆邏末力伽若若(三十二)伊沙安兜邏伽豆□(三十三)莎呵(三十四)   爾時世尊告日密菩薩言。善男子。是蓮華持能斷四流。汝當至心受持是持向彼世界。何以故。彼佛世界有百億魔眾。能壞眾生所有善法。善男子。汝等若誦是陀羅尼。則不為彼惡魔所侵。爾時日密。與無量億諸菩薩俱。無數人天白佛言。世尊。如來智慧不可思議。我等昔來初未曾聞是陀羅尼。爾時彼佛世界女人八萬四千。聞是持已。尋轉女身得男子形。時彼佛以瞻婆華鬘。告日密言。善男子。汝持此鬘並陀羅尼。往娑婆世界。供養彼佛釋迦牟尼。爾時日密從彼如來默然而受。是時會中八萬菩薩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欲往彼世界。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汝等若往一切當現梵天之像。爾時大眾即便化為梵天之身。往娑婆界釋迦如來所。到已即於此娑婆界雨瞻婆華。頭面禮敬釋迦如來。右遶三匝即坐一面。時佛故為頻婆娑羅王。宣說法行。   爾時南方過一由旬滿城沙數諸佛世界。有一世界名袈裟幢。其中眾生具足五滓。其土有佛名山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今現在為諸眾生宣說法要。彼佛世界有一菩薩名香象王。仰瞻虛空。見無量菩薩從南方來趣向北方。見已白佛言。世尊。如是菩薩摩訶薩等何因緣故。從南方來趣於北方。佛言。善男子。北方過一由旬城沙世界。有國名娑婆。釋迦如來在中宣說大集妙典分別三乘。為不斷絕三寶種故不斷法行。破魔界故豎法幢。故一切十方諸佛世尊。悉於彼土宣說敷演寶幢陀羅尼。說已各各還本住處。釋迦牟尼。為諸菩薩及聲聞眾宣說法要。善男子。汝等頗欲詣彼世界聽受法不。我今亦欲與彼佛。欲所謂斷業陀羅尼隨順空門。斷於色貪憍慢慢慢我慢。乃至為得盡智無生智故。爾時世尊即說此陀羅尼句。   豆幕提(一)豆幕提(二)奧叉豆幕提(三)波羅婆裟豆幕提(四)薩婆阿迦捨豆摩(五)阿鞞呿伽(六)鞞咩多呿伽(七)阿鞞叉呿伽(八)阿婆慕阿卻伽(九)阿那若卻伽(十)脾也佛提卻伽(十一)婆路遮卻伽(十二)式[口*仚]卻伽(十三)比堤彌邏卻伽(十四)烏數摩卻伽(十五)烏羅卻伽(十六)阿叉卻伽(十七)蛇婆摩那卻伽(十八)溼波卻伽蛇婆比若那卻伽(十九)遮□□□□□□□□蛇婆摩那比若那陀兜卻伽(二十一)卑利癡比陀兜卻伽(二十二)蛇婆比若那陀兜卻伽(二十三)折挫利蜜兜波那卻伽(二十四)蛇婆阿脾陀尼迦卻伽(二十五)豆呿卻伽(二十六)蛇婆末力卻伽(二十七)比婆娑那(二十八)阿比叉婆(二十九)阿婆那那(三十)比那那(三十一)婆牟陀那那(三十二)薩婆迦邏那那(三十三)薩婆散哆那比具波那那(三十四)阿冀之那那(三十五)叉婆(三十六)叉婆(三十七)伊利(三十八)蜜利(三十九)伊伊利(四十)伊伊蘭彌利(四十一)莎呵(四十二)   爾時世尊。告香象王菩薩言。善男子。是名隨空三昧陀羅尼也。永斷一切欲貪色貪及無色貪。乃至斷除一切煩惱。善男子。汝當一心受持讀誦是陀羅尼。往彼世界教化眾生。香象王菩薩言。世尊。我已至心受誦是持。今欲往彼然生畏想。何以故。我曾從佛聞彼世界眾生弊惡多貪瞋癡。時山王佛。告香象王言。善男子。汝常化作婆羅門像教化眾生。或摩醯首羅像或帝釋像。或那羅延像或鬼像。天像龍像阿修羅像。轉輪王像。婆羅門剎利毘捨首陀像。大臣長者像。聲聞像男女等像。教化眾生。雲何方言於彼世界生怖畏耶。善男子。我當施汝大法行法一切智慧。能知諸行破四魔行。能調一切眾生行。能喜一切眾生行。不斷三寶行。能調一切惡龍行。能壞一切眾生惡業行。大慈大悲行。破三惡道行。救眾生行。破惡見行。能壞女業行。一切法無盡行。能破一切慳貪行。能得一切三昧神通行。能令眾生歡喜行。乃至能得菩提道行。善男子。若有眾生聞是等行。當知是人能得破壞恆河沙等惡業因緣。斷絕三障。惟除五逆謗方等經毀呰聖人。善男子。若有人能信心聽受如是等行。是人隨意獲得三乘。不離十方諸佛菩薩阿羅漢等。常淨三業隨眾生意。當知是人能一切捨乃至頭目。一切諸惡不能加害。是人若行屍波羅蜜。得具忍戒聖所樂戒。聖所念戒。大寂靜戒。調伏梵釋四天王戒。調伏婆羅門剎利毘捨首陀戒。是人終不自讚己身毀呰他身。心常呵責世中利養。臥安悟安身無病苦。易得飲食。一切眾生之所樂見。是人臨死則得睹見諸佛菩薩。諸佛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持禁戒精進無懈。當生我國。我能令汝住十住位。既見佛已心生歡喜。以是因緣。捨身則得往生淨國。位階十住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若行毘梨耶波羅蜜。成就大力身心無病。健行佈施戒波羅蜜。人天龍鬼阿修羅等悉來供養禮拜是人。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若行羼提波羅蜜時得法緣忍。不覺不見一切眾生。是人若為一切眾生之所割剝。終不生於一念噁心。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為人天之所供養。是人若行禪波羅蜜。獲得法緣禪定解脫。十方諸佛無時不念。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為人天之所供養。是人若行般若波羅蜜時。常為諸佛菩薩所護。樂於寂靜調伏心界。了了通達一切法界。心無疑閡。人天不能沮壞其心。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為人天之所供養。善男子。受是行已。往娑婆世界不應生怖。善男子。若淨世界所擯之人悉在彼土。所謂五逆謗方等經毀呰聖人犯四重禁。如是人等多共污辱。娑婆世界釋迦如來。本願因緣於彼現身。善男子。若彼世界所有惡人聞是行已。七年之中修慈悲心。離口四過修集六念善男子。是人復當淨自洗浴著鮮潔衣。向於東方至心作禮。誦如是等行陀羅尼。乃至七年所有諸惡皆悉除滅。若有女人能如是行。即轉女身得男子身。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即說此陀羅尼。   捨羅那脾蛇(一)式叉脾蛇(二)蜜提脾蛇(三)波羅呵那脾蛇(四)律提脾蛇(五)因提利蛇脾蛇(六)婆羅脾蛇(七)蒲澄伽脾蛇(八)三摩提脾蛇(九)陀羅尼脾蛇(十)叉提脾蛇(十一)長那脾蛇(十二)阿留波脾蛇(十三)阿尼闍脾蛇(十四)末力伽脾蛇(十五)阿邲若脾蛇(十六)波羅提散比陀脾蛇(十七)復彌脾蛇(十八)邲陀脾蛇(十九)摩訶咩羅脾蛇(二十)摩訶伽留那脾蛇(二十一)卑利癡比脾蛇(二十二)薩埵脾蛇(二十三)陀摩脾蛇(二十四)多摩脾蛇(二十五)阿路迦脾蛇(二十六)波羅提婆娑脾蛇(二十七)波羅提首六迦脾蛇(二十八)伽伽那脾蛇(二十九)摩留多脾蛇(三十)首若他脾蛇(三十一)波羅提多脾蛇(三十二)阿尼蜜多脾蛇(三十三)具沙脾蛇(三十四)靳遮那蛇(三十五)阿比婆娑(三十六)阿□那(三十七)阿□那(三十八)阿婆訶遮遮(三十九)遮遮羅比牟(四十)叉蛇比牟(四十一)阿摩脾蛇比牟(四十二)阿三牟陀遮羅比牟(四十三)車陀比比牟(四十四)阿迦捨比牟(四十五)蒲波捨摩比牟(四十六)阿那婆娑比牟(四十七)阿訶訶比牟(四十八)阿羅波邏比牟(四十九)郁波捨摩娑利羅比牟(五十)莎呵(五十一)   爾時。香象王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當受持讀寫大行陀羅尼已往娑婆世界。是時彼土多有無量菩薩摩訶薩。俱從定起共白佛言。世尊。我亦欲往娑婆世界覲見禮拜釋迦如來。聽受諮啟大集經典。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欲往隨意今正是時。善男子。汝等可化作帝釋像。時香象王菩薩摩訶薩及其大眾悉皆變身為帝釋像。俱共發來詣娑婆界到已即於娑婆世界雨散諸香。所謂牛頭栴檀匈堅鞭香。多摩羅拔沈水諸香多伽羅香。以用供養釋迦如來。爾時香象王菩薩。與其大眾從空而下。頭面禮佛右遶三匝。卻坐一面。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二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日密分中四方菩薩集品第二之二   爾時西方過四十恆河沙等諸佛世界。有佛世界名曰堅幢。具足五滓。其土有佛名高貴德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今現在宣說法要教化眾生。彼大眾中有一菩薩。名光密功德。仰瞻虛空見諸菩薩從西方來趣於東方。見已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無量菩薩。從西方來趣於東方。佛言。善男子。東方去此四十恆河沙等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具足五滓。釋迦如來以是因緣。為諸眾生宣說妙法名曰大集。分別三乘為不斷絕三寶性故。破魔界故豎法幢故。一切十方無量諸佛悉集彼國。鹹共宣說寶幢陀羅尼。說已各各還本住處。釋迦如來為諸菩薩及聲聞眾。敷揚宣說四無礙智清淨梵行。善男子。汝今頗欲詣彼世界見彼佛不。我今亦欲與彼佛欲。所謂斷業陀羅尼。隨無願定。成就具足無量功德。能斷欲貪色無色貪。憍慢慢慢我慢。乃至盡智無生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即說陀羅尼句。   捨那捨[(口*皮)/女](一)摩捨那捨[(口*皮)/女](二)阿[(口*皮)/女]叉捨(三)叉□□□口*皮)/女](四)遮□□□口*皮)/女](五)輸盧多捨[(口*皮)/女](六)其浪那捨[(口*皮)/女](七)視貺[(口*皮)/女](八)迦蛇捨[(口*皮)/女](九)摩那捨[(口*皮)/女](十)叉[(口*皮)/女]邲陀(十一)遮□□□駙□□雨口*皮)/女](十二)輸盧多阿[(口*皮)/女]叉[(口*皮)/女](十三)其浪那汦祇叉[(口*皮)/女](十四)視貺[(口*皮)/女]由叉[(口*皮)/女](十五)迦蛇迦邏摩叉[(口*皮)/女](十六)摩那烏闍叉婆(十七)阿路迦若蛇叉婆(十八)頻闍散迦羅摩叉婆(十九)安仇邏卻伽叉婆(二十)三摩流波脾蛇叉婆(二十一)捨摩迦闍叉婆(二十二)叉蛇邏婆叉婆(二十三)扇多脾娑邏叉婆(二十四)那奴那(二十五)泥那奴那(二十六)阿婆泥那奴那(二十七)那蛇波那移那奴那(二十八)伊槃都頭呿寫莎呵(二十九)   爾時佛告光密功德言。善男子。汝持是持至彼世界。先問起居然後說之。時諸菩薩白佛言。世尊。我已受持是陀羅尼。我雖欲往然生畏想。何以故。曾從佛聞。彼土眾生惡見成就。多貪恚癡隨女人語。能速造作阿鼻獄業。佛言。善男子。汝非彼土諸四天下。二界中間二十一日大金翅鳥。恐怖大海六萬四千億諸大龍王。令得歸依佛法僧寶發菩提心耶。世尊。實如聖教。善男子。國土亢旱。汝非像龍馬龍金翅鳥龍。於七日中降注大雨。令諸惡龍生恐怖耶。世尊。實如所言。善男子。汝於如是諸惡龍中猶不生畏。何緣而今生怖畏耶。世尊。譬如智人聞於他處多有寶藏。是人即往以抓把之。把已漸見心生歡喜。竟無疲厭。我亦如是。因問如來。得聞如是實語。因聞是語得大勢力。能執佛印調伏彼土。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我當施汝大神良咒。能淨諸業。淨於因緣。淨於調伏。淨於欲。淨增長。淨平等。淨惡風。淨行。淨無明。淨生死。淨一切煩惱。淨一切三界有為之法。淨於彼此。是名曰咒。善男子。如是神咒彼國聞已。上中下結皆悉微薄。色無色有亦復如是。皆得超越恆河沙等劫中諸業。一切五有身口意惡。皆能令淨。善男子。若有人能聽受是咒。持諷誦讀乃至七日至心不忘。當知是人一切惡罪皆悉消滅。除五逆罪謗方等經毀呰聖人犯四重禁。是人所求乃至菩提隨意即得。若欲修行檀波羅蜜亦得成就。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善男子。娑婆世界所有眾生。無有因緣得呵責法。何以故。十方世界所可擯遣諸惡眾生。皆往生彼娑婆世界。是故能作五逆惡罪。謗方等經毀呰聖人犯四重禁。是人以是業因緣故。多生惡道受無量苦。既受苦已。又不能得十善之法。以是因緣復還生於娑婆世界。是人若本修集信根乃至慧根。終不生於弊惡國土。以修如是惡法因緣故。生於惡國諸根殘缺不具人身無有念心。飲食衣被臥具醫藥。嚴身資生所須難得。壽命促短不得安眠。智慧善根福德不具。吉事鮮少無有慈心。樂行惡業樂修惡見。樂讀邪書樂信惡友樂發惡願。多諸病苦多惡遽務。常喜增長三惡道法。敬事邪神受性弊惡。調戲嫉妒。具足成就諸不善業。樂謗三寶樂行三惡道。善男子。是惡眾生聞是咒已。於生死法而生悔心。離三惡道。修集信根乃至慧根。亦樂修行六波羅蜜清淨梵行。增壽益算除惡病苦。智慧熾盛親厚無損。一切善法無有耗減。具足成就十善之法。長益三寶樂修法行。令諸眾生具足如是無量善法。善男子。釋迦如來娑婆世界。若有眾生受持禁戒。敬信三寶諮啟妙法讀誦書寫得歡喜心。以是因緣。即得過於三惡道業。若有未來重惡之罪。即現在受苦。小遇頭痛。若失財物眷屬離壞惡名遠聞。若被打罵則得除滅。善男子。如是神咒成就具足無量功德。能壞一切所有惡業。能為眾生作大利益。能浣眾生無量噁心。作大光明。得大念心作大寂靜。是人常為十方諸佛菩薩聲聞緣覺諸天龍鬼人王之所擁護。是人臨死得見十方無量諸佛。聞佛所說諸佛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來生我淨妙國土。我能令汝速住十地。是人尋時生歡喜心。歡喜心故則得深信。以是因緣則得生於淨妙國土。生已即階十住正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汝可受持如是神咒讀誦通利。向娑婆世界先往問訊釋迦如來。然後宣說。爾時世尊即說此陀羅尼。   卻伽波利車陀(一)竭婆叉斯(二)竭婆呤(三)邲陀波邏婆伽差(四)叉婆俞岐(五)波邏提呵呤(六)捨摩那思迦提(七)三摩咩伽受蓰(八)阿叉蛇那汦(九)叉婆[(口*皮)/女]祇(十)尼陀那闍蓰(十一)三摩那闍蓰(十二)阿陀捨蛇闍蓰(十三)比波邏[(口*皮)/女]闍蓰(十四)斯叉闍蓰(十五)斯若闍婆闍蓰(十六)娑利羅仇呵闍蓰(十七)沙羅仇呵闍蓰(十八)廁婆那拘施(十九)婆陀那拘薄(二十)思婆陀那緹(二十一)比婆波邏羅汦(二十二)優波迦羅摩那緹(二十三)阿那婆哆羅□(二十四)波羅提迦邏咩那(二十五)婆迦他施(二十六)婆盧遮那[(口*皮)/女]咩迦羅他陀呤(二十七)迦摩娑施(二十八)阿捨卻岐(二十九)那蛇軍祇(三十)邲陀[(口*皮)/女]濘(三十一)基離那婆濘(三十二)留遮婆濘(三十三)婆咩摩迦呤(三十四)舍利蛇[(口*皮)/女]濘(三十五)摩伽闍蓰(三十六)訶利拘那婆(三十七)那蛇那目□(三十八)婆羅叉拘羅(三十九)那蛇那受呤(四十)因陀羅[(口*皮)/女]娑濘(四十一)烏阿(四十二)阿婆阿(四十三)阿邏[(口*皮)/女]阿(四十四)[(口*皮)/女]邏阿[(口*皮)/女]邏(四十五)婆咩伽豆佉尼提羅涅槃希(四十六)莎呵(四十七)   爾時彼佛說此陀羅尼已。時彼會中復有無量菩薩大眾。同聲讚言。善哉善哉。我等今日亦欲往彼。彼佛告言。宜知是時。汝若往者。一切變身為那羅延像。皆言。如是世尊。爾時光密菩薩與諸大眾。一切化為那羅延像。俱共發來至娑婆界。既至此已。於虛空中雨細金沙。持以供養釋迦如來。既供養已。從空而下頭面敬禮。右遶三匝卻住一面。   爾時北方過於八萬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普香身。具足五滓。是中有佛號德華密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今現在為諸眾生宣說法化。彼大眾中有一菩薩名虛空密。在會聽法。仰瞻虛空見諸菩薩其數無量。從北方來趣於南方。即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無量菩薩從北方來趣於南方。佛言善男子。南方過於八萬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具足五滓。有佛世尊名釋迦牟尼。今現在世為諸眾生宣說妙法。分別三乘豎大法幢廣說法聚。十方諸佛悉集彼國。為諸菩薩解說寶幢陀羅尼已。各各還歸本所住處。釋迦如來故為大眾菩薩聲聞宣說法要。多有祕密甘露之語。若欲聽者可往彼國。釋迦如來常發大願。若有十方諸菩薩等來聽我語。即得十八不共之法。又復願言。我成佛已願我土地具足上味。彼佛世界所有菩薩有大念心。精進持戒智慧具足。猶如諸佛清淨世界。修集禪定成就具足。若入禪定其身放光。或如一燈或如百千無量日月。悉共集會聽佛說法。若有十方諸菩薩等來至彼者。皆從定起往至彼國。覲見釋迦牟尼如來及其大會。聽陀羅尼遊戲神通。善男子。汝若欲往娑婆世界。彼土眾生壽命短促多諸惡病。智慧善根福德善行。皆悉薄少。於三惡道不生怖畏。貪著財物心不清淨。多懷嫉妒無有慚愧樂行十惡。是諸眾生或有雜行。捨是身已。即於其國作大惡鬼。乃至作惡迦那富單那。作惡鬼已收取地味。乃至一切果蓏穀米草木等味。若有食者身得惡病無有勢力。是諸惡鬼常伺眾生初生長大能斷其命。是故其土眾生短壽。善男子。我本修集菩提道時。亦常發願。願我來世常勤精進不休不息。恭敬供養無量諸佛。聽受正法問難深義。我當雲何護處胎者。令其母子產生安隱。若天龍鬼若羅剎鬼若阿修羅。若迦樓羅若緊那羅。若摩□羅伽。若拘辯荼。若荔□多。若毘捨遮。若富單那。若迦多富單那。若受多羅。若阿衛末羅。若一行乃至四行。若起死屍鬼。若毒蠱道。若惡藥。若觸身心。如是等事。不能為是母子作惡。乃至生已。乳哺飲食長養大時。不能作惡令其心濁。乃至夢中亦復如是。常行十善樂施樂戒。於三惡道心生怖畏。世尊。有何咒藥能辦是事。時無量佛即時施我淨陀羅尼。以是持力令我於往無量世中。調伏無量無數眾生。勸之令行六波羅蜜。我於無量無數世中。常念何處有是妊身。諸女人等防遮惡鬼乃至惡藥。是故我往先教三歸。教三歸已。一切惡眾及諸毒藥。無能加害。是兒生已常得善心。智慧具足身體無缺。若遊行時。常為無量善神擁護。面貌端正眾生樂見。樂修慈悲。佈施持戒忍辱精進。處在寂靜樂修禪定。近善知識具足智慧壞諸苦惱。一切天鬼樂為供養。厭離生死甘樂涅槃。若發無上菩提之心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發辟支佛心即得辟支佛道。若發聲聞心即得如實忍。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常行善道。善男子。我以如是無量方便調伏眾生。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若有眾生遇大重病。取師子皮以咒咒之持與病者。如其無皮若肉若骨。若無肉骨若取糞塗及屎處土。若無糞土以咒結索。或作符書以與病者病即除愈。若樹無華果。以咒雨水持以溉灌便得華果。若亢旱時求覓龜心。五返咒之置龍泉中。則降大雨。若多雨時。壞敗穀麥城邑聚落。求蟒蛇皮七返咒之。置龍泉中霖雨即止。若其國土多有怪異。惡風惡雨惡星日月。應於七日中淨自洗浴。服食乳糜。七日之中讀誦是咒。諸惡異怪尋即消滅。善男子。若有人聞是陀羅尼。所有煩惱尋即薄少入正定聚。善男子。我以如是無量方便調伏眾生。令得修集六波羅蜜。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陀羅尼。能為眾生作大利益。能斷一切諸惡重病。能護一切妊身女人。及處胎者滅一切結知陰入界。摧伏四魔所有境界。能令一切諸天歡喜。令諸惡鬼生知足想。能令惡龍心大怖畏。能壞一切惡邪諸論。令諸四姓心生歡喜。能令女人貪心自除。令多聞者念心堅牢。坐禪之人心得善寂。能壞一切國土惡相。令三寶種無有斷絕。能令法果增長無減。能令佛法廣普流布。能壞一切無明癡聚。能得盡智及無生智。爾時世尊即說此陀羅尼句。   摩那叉(一)阿[(口*皮)/女]叉(二)伽羅婆叉(三)闍羅叉(四)摩摩那叉(五)叉婆叉(六)摩陀叉(七)那茶叉(八)那茶羅休(九)比婆那吒(十)卻伽那吒(十一)阿吒那吒(十二)究那吒(十三)波利究婆那吒(十四)那茶那吒(十五)富利迦那吒(十六)遮凡婆羅那吒(十七)卻鉗[(口*皮)/女]羅那吒(十八)佛迦羅那吒(十九)帝婆留陀邏那吒(二十)三摩羅蛇那吒(二十一)尸利拘婆那吒(二十二)憍多吒(二十三)多茶羅婆(二十四)摩留多卻婆(二十五)提休叉(二十六)婆提邏酬(二十七)挫摩那酬(二十八)婆呵那富置(二十九)散提邏闍婆(三十)阿摩摩闍婆(三十一)摩休羅伽闍羅(三十二)阿涅那(三十三)阿涅那邏婆(三十四)阿涅那叉(三十五)阿[(口*皮)/女]呵末力伽涅那叉(三十六)伊槃都豆呿寫(三十七)莎呵(三十八)   畢竟盡苦是名為咒。說是咒時彼大眾中六萬億人得如法忍。復有六萬人入正定聚。善男子。我今以是淨陀羅尼與彼佛欲。汝當受持諷讀誦寫。時虛空密菩薩摩訶薩敬承佛教。受持讀寫是陀羅尼。與無量菩薩俱共發來至娑婆界。悉自變其身為轉輪王。以種種寶供養如來頭面敬禮。右遶三匝卻坐一面。   大方等大集經日密分中分別說欲品第三   爾時頻婆娑羅王見無量菩薩。或作梵像及帝釋像。那羅延像轉輪王像。從座而起敬意合掌在一面立。爾時日密菩薩摩訶薩即於佛前以偈讚歎。  於諸足中最殊勝  施諸惡見大光明  行正道者施法印  摧滅惡龍及四魔  堅豎法幢施解脫  以大法炬壞眾闇  親近善友修集定  愍眾生故說福田  佛法僧寶甚難得  人身信心亦復難  雖得人身善友難  得善友者壞煩惱  眾生闇行沒結河  如來船師能拔濟  四方諸佛遣我來  今於大會說與欲   日密菩薩說是偈已。如其本土所教誡事悉皆說之。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是陀羅尼四方諸佛所與欲也。為欲利益此土眾生。舍利弗。汝當受持讀誦書寫是陀羅尼。於四眾中廣分別說。時虛空密菩薩摩訶薩復以偈讚於佛。  如來真實知法界  示魔眾生正直道  若有真實生信心  是則能破三惡道  供養如來一香華  無量世受無上樂  無量世中身具足  亦得無上真智慧  若能一聞是總持  即得摧滅諸煩惱  一切人天所供養  獲得無生及盡智   大方等大集經日密分中分別品第四   爾時世尊告四大菩薩。善男子。汝若住此世界者。隨意修集所有善法。時四菩薩及其大眾。即便各各隨意入定。既入定已。身出光明猶如一燈。乃至猶如無量日月。爾時大德阿若憍陳如。承佛神力即作是念。我今若問如來一義。如來因是或當分別廣說如是四陀羅尼。如來說時其聲必聞娑婆世界。眾生聞已疑網心壞。於向法中得大光明。度於彼岸到正定聚不墮惡道。一切悉行純善之法。作是念已即從座起。敬意默然合掌而立。爾時佛告阿若憍陳如。汝將不欲問大義耶。如是世尊。實欲諮啟惟願聽許。佛言。憍陳如。汝今知時。我當破壞一切疑網。憍陳如言。如佛經中說有二種。所謂愛與士夫行於生死。雲何名愛。雲何士夫。何故如來說是二種行於生死。佛言。善哉善哉憍陳如。快發斯問。能大利益無量眾生。是知時問是如法問。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憍陳如。愛有三種。所謂欲愛。色無色愛。復有三種。所謂有愛。斷愛。法愛。憍陳如。雲何欲愛。所言欲者名為放逸。放逸因緣則為貪觸。以觸因緣則生樂想。樂想因緣則焦身心。焦身心故樂行十惡。十惡因緣則能增長三惡道苦。若受人身貧窮困苦。貪因緣故五道受生。生在羊中多受苦惱。雖受是苦心無慚愧不生悔恨。若因少善還得人身愛心增長。愛增長故身口不淨。造作無量諸重惡業乃至五逆。以是因緣復於地獄受大苦惱。一切受苦皆因愛心。是故如來為愛解脫。宣說正法呵責欲法。若有眾生得聞如是呵責欲已。觀欲如果如大毒樹。毒盆行廁如刀如賊。如旃陀羅如熱鐵丸。如惡雹雨如惡暴風。毒蛇怨家空野羅剎如殺害人。如糞如塚。若有人能作如是觀。是人所有愛之與貪。愛膩愛著愛宅愛熱。愛憎等法尋即除滅。滅已念法樂法。學法受法取法。勤求於法財法藏法淨法行法。歸依於法。是人臨死獲得法念。因法念故。尋得聞於十方諸佛宣說法要教化眾生。既聞法已心生歡喜。生歡喜故即得睹見諸佛色身。是人捨身生淨國土無三惡道。常與善人遊止共俱具足智慧。捨施精進修集慈悲。調伏眾生斷煩惱習。具足無量莊嚴功德。譬如香篋以盛衣服。衣服皆香篋香不減。憍陳如。若諸眾生善願力故生淨國土。共善眾生同共事業。亦復如是。自增諸善彼善無減。憍陳如。是故善男子善女人。若欲自利利他共利。常當勤求依於善友。憍陳如。若人能作如是觀察欲性之相。當知是人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雲何善友。憍陳如。夫善友者。所謂諸佛菩薩諸阿羅漢。又善友者即我身是。何以故。我常憐愍一切眾生。能說諸欲所有過患。是故大眾應受我語。我所出語終無有二。言不虛妄不兩舌語。非無義語非粗惡語。所言誠實慈語悲語安眾生語。我今當說諸欲罪過。汝等應當一心受持。既受持已。脫三惡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娑婆世界一切眾生同發聲言。世尊。唯願宣說欲之罪過。我等今當至心受持。佛言。諸善男子。有四種欲。一者色慾。二者形欲。三者天欲。四者欲欲。是名為四。雲何色慾。四大造色。凡夫不見無我眾生。生顛倒想見男女想。上下色想是色可愛是色可惡。因是顛倒見男女相故。令貪慾未生便生。生已增長。是人因是遠離善根及善知識。不能善護身口意業。是故名為惡法之聚。何以故。不能觀察欲解脫故。以是義故增三惡道。受於地獄餓鬼畜生無量世中受大苦惱皆由貪慾。貪慾因緣令欲增長。若有智者觀察女色。見不淨相皮膚肌肉筋骨血脈。見已心樂修集是想。如女身男身亦爾。如近遠亦如是。如此彼亦如是。如他自亦如是。是人若能修集是心。即於貪愛疾得解脫。觀是身骨筋節相連。心隨身行。爾時繫心在於額上。如棗許處。心樂修集如是相已。身得寂靜不見惡相。不見惡事不見惡緣。是則名為奢摩他。名心寂靜。雲何復名身寂靜耶。是人入定滅於入息。既無入息何有出息。是則名為身心寂靜。身心寂靜即捨摩他之因緣也。是人觀身所有骨節離散如沙為風所吹。見已即生空無物想。觀於虛空。是則名為身心寂靜。是名因於捨摩他定而得解脫。世尊。虛空相者。是有為相不。憍陳如。是有為相。世尊。虛空若是有為相者。為是自相是他相耶。憍陳如。若能觀察一切法界。及有為界。是名為自相。何以故。若能觀察色寂靜者即見佛身。所以者何。若人觀骨能令如沙為風所吹。是人能破色貪色慾。能深觀察色之實性。是人所見皆如虛空。十方諸色空如琉璃。於中復見無量諸佛。乃至十方亦復如是。復見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方世界亦復如是。是人若得悔生死法。即自思惟我當問佛。如是虛空誰之所作。當雲何滅。作是念已。我已問已我已知已。虛空之性無有作者。當雲何滅。言虛空者。無有覺觀無物無數。無有相貌無出無滅。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作是觀時得阿那含果。是阿那含悉斷一切貪慾之心。唯有五事未能除斷。一者色愛。二者無色愛。三恌。四慢。五者無明。是人若得見如來身。便作是念我當知數。是人爾時觀少見少觀多見多。復作是念。如是諸佛從何處來。復作是念如是諸佛。無所從來去無所至。我三界心是心因身。我隨覺觀欲多見多欲少見少。諸佛如來即是我心。何以故。隨心見故心即我身我即虛空。我因覺觀見無量佛。我以覺心見佛知佛。心不見心心不知心。我觀法界性無堅牢。一切諸法皆從覺觀因緣而生。是故一切所有性相即是虛空。虛空之性亦復是空。若有初發菩提心者。當觀無量諸法因緣。是人若發求聲聞心。爾時即得無相三昧。令彼無明永滅寂靜。亦復獲得隨順空忍。是人若見虛空是空。爾時即得身心寂靜。是則名為空解脫門。取阿羅漢則為不難。若復修行滅定解脫。為滅無量諸法因緣。說是法時。九萬九千億眾生得修定忍。八萬四千眾生得修空忍。六萬眾生得空三昧解脫門。二萬眾生悉得現見諸佛三昧。八萬四千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得須陀洹果。復次憍陳如。若有比丘自觀己身作不淨想。不能調伏自己心者。是人次應諦觀死屍。若青色若爛壞。若赤色若膀脹。若離散若骨白如貝。當深觀心樂住何處。知已即取如觀外色自身亦爾。若青色乃至如貝。如晝夜亦如是。如夜晝亦如是。如去來亦如是。如來去亦如是。爾時若見外物樹木人畜雜物皆作骨想。作是觀已乃至命終不生貪心。是人現在能離於欲。他世未能。是人若能獲得修空陀羅尼者。即能觀骨作離散相如沙微塵。若自若他不見色相如一微塵。即時獲得虛空之相。見一切色如青琉璃。見已復觀虛空黃色。能觀黃色赤色白色雜色琉璃色。若見地水亦如琉璃。是人能觀一切大地如四指許。若欲動者。即以足指躡之令動隨意久近。乃至大地樹木山河悉為之動。若觀諸水作種種色。或分陀利華優缽羅華。拘物頭華波頭摩華。於一切水行住坐臥。觀一切山作種種色。其形細軟如兜羅綿。而於其中行住坐臥。又自觀身輕漂如風。作是觀已能遊虛空行住坐臥。是人復入火光三昧。身放種種妙色光明。又復遊入焰摩迦定。身上出水身下出火。作如是等大神變已。復作是念。我當雲何得見諸佛。爾時隨其所觀方面悉得見佛。多觀多見少觀少見。見已復念。諸佛世尊無所從來去無所至。我三界心是心因身。我隨覺觀欲多見多欲少見少。諸佛如來即是我心。何以故。隨心見故。心即我身我即虛空。我因覺觀見無量佛。我以覺心見佛知佛。心不見心心不知心。我觀法界性無堅牢。一切諸法皆從覺觀因緣而生。是故法性即是虛空。虛空之性亦復是空。我因是心見青黃赤白雜色虛空。作神變已。所見如風無有真實。是則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是人復作是念。若有虛空即是無取。無有覺觀不可宣說。如我心離觀虛空相。亦觀心相不作遠離。離一切作不作發心。設發尋滅以心緣滅故。是心便滅。淨身口意修集滅定。是人長夜繫心在定。從滅定起捨其壽命入於涅槃。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雲何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若有能作如是思惟我隨意觀。色即是見。色即是我心。我心即色。如我遠離一切色相。觀虛空相是人爾時修虛空相。是則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若有能作如是觀。色即是虛空。我以如是色因緣故得觀虛空。虛空之性名無障礙。是風住處。如是風者因四大生。我是色相亦復如是因四大起。虛空風色等無差別。一切法性性自空寂。觀自他性亦復如是。虛空者即是無生無滅。作是觀時繫念如來。作是念已見虛空中有無量佛。即時獲得阿那含果。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也。復作是念。言虛空者即是我也。即是淨我即是我心。我者無色如空無邊。我亦如是。是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若有能觀一切法中無我無我所。言空處者即是無我色無有我。若念如來若觀如來即是我也。我見佛已。得沙門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也。若觀淨我者即是空處空即我心。若能永斷一切煩惱即是淨心。若能修集八直正道是名淨心。能如是修。即能獲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復有觀色。觀色相者即分別相。分別相者即是瞋相。瞋恚相者即生死相。我今為斷生死相故。觀心相空。是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又復觀我即是寂靜。我今亦未斷於覺觀。若我觀我我如虛空。我我者即是苦。苦所從生即名為集。如是苦集是可斷法是名為滅。觀苦集滅是名為道。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又復念言。我何以故觀於虛空。空者即我我若遠離虛空觀者。次觀識處如虛空觀。識觀亦爾。如空無邊心亦如是。是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若能觀識即是苦者。知苦所從名之為集。若集可斷是名為滅。觀苦集滅是名為道。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若觀識處即是覺觀瘡疣煩惱。如我遠離空處識處修無想處。是人修無想已得無想定。是名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若觀識處。即是瘡疣苦惱之法。如我遠離觀於識相。次觀無想相。言無想者即是無我無我所相。作是觀已。即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若有能觀無想處者即是細想。如我遠離是無想處。觀非有想非無想處。是名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若觀非想非非想處即是大苦。是處可斷可得解脫。作是觀時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永斷一切欲貪色貪。離凡夫名得聖人號。永斷一切三惡道因。是名如實陀羅尼也。是彼諸佛之所遣來。日密菩薩所齎持。欲能斷一切諸結煩惱。一切惡見我見取見戒見常見斷見命見作見士夫見受見色見觸見出見四大見。能斷如是等見。是陀羅尼善能了達陰入界等。能淨諸見能令受者永受安樂。沮壞眾魔調伏惡龍令諸天喜。壞阿修羅調迦樓羅。能喜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能斷惡欲。令坐禪者貪樂寂靜。能療一切諸惡重病。能防一切諸惡鬥訟。能增法界能護三寶。能得盡智及無生智壞無明聚。如來說是陀羅尼時。無量眾生得須陀洹果。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獲得是持。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眾生得無生忍。◎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三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日密分中分別品第四之二   ◎爾時阿若憍陳如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蓮華陀羅尼。如日密菩薩之所宣說。智者受持讀誦書寫得大利益。不樂三界得無相解脫門者。皆能斷諸煩惱。七返常受人天之身。雖在欲界不為欲污。諸天世人常所恭敬。佛言。憍陳如。所問蓮華陀羅尼者。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陀羅尼乃是十八不共法行。憍陳如。假使我於無量劫中。宣說是持終不可盡。亦令聞者生迷悶心。是陀羅尼唯佛能說唯佛能聽。何以故。是陀羅尼難知難解餘三亦爾。世尊。唯願如來當說如空空行陀羅尼。憍陳如。至心諦聽當為汝說。憍陳如。若有眾生放逸因緣生觸欲心。是人不知解脫之處。流轉生死無量世中。在三惡道受大苦惱。菩薩摩訶薩見諸眾生受如是等無量苦惱。生憐愍心勤行不息遍修諸道。作是行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說苦解脫。眾生聞已即得脫苦。苦解脫者。即是初果乃至阿羅漢果。憍陳如。雲何觸欲。言觸欲者二身共合。因身合故則生於觸。因觸生樂因樂生苦。苦因緣故。生死苦惱從是而生。憍陳如。如四毒蛇以四因緣能害眾生。見噓齧觸。欲亦如是。有見因緣。有聞因緣。有念因緣。有觸因緣。因是四緣令諸眾生遠離一切諸善根本。於生死中受大苦惱。憍陳如。雲何名為觸欲解脫。若有比丘能觀白骨作是思惟。色者即是四大所造。四大所造即是無常性無堅牢。離散之法皮毛肉血。智者雲何。於是身中生淨好相。作是觀已。悉於一切十方淨色。即時獲得不可樂相。是比丘復作是念。我於是相樂修集者。則得斷除一切煩惱生老病死。是名捨摩他。若觀足骨乃至頭骨。是名毘婆捨那。既得如是毘婆捨那捨摩他已。觀息出入。見息出時即作是念。如是風者從何處來去至何處。如是觀時遠離身相。生於空相不見內法。是名內空。不見我所及外色相。是名外空。觀內外色空。復作是念。我今修集入息相已作大利益。能壞一切內外諸色。我壞如是內外色相。皆是入息觀因緣也。以是因緣令我不見內外諸色。我無色相即是空力。我今定知一切諸法。無有去處無有來處。作是觀已。所有覺觀一切永斷。復觀是識。知是一切覺觀因緣。我當遠離心意識行。何以故。若有生者當知定滅。作是觀時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或有獲得如法忍者或得菩提。若觀覺觀是滅相者即得滅定。是名不共凡夫如空陀羅尼。是持成就無量功德。永斷無量諸大苦惱。說是法時。九萬二千眾生得須陀洹果。六萬眾生得阿羅漢果。九萬九千眾生得如空陀羅尼。八萬眾生得辟支佛果。八千億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眾生得不退心。爾時阿若憍陳如白佛言。世尊。高貴德王佛。所持來欲隨無願陀羅尼。唯願如來分別解說。憍陳如。我今當說至心諦聽。憍陳如。有諸眾生觸欲繫縛不知解脫。是人應觀無願解脫。作如是念。欲欲色慾及無色慾。觸欲解欲。知是諸欲因覺觀生諸行因緣。如是諸行無有作者無有受者因風而生。我身口行亦復如是因風而生。因是風故身得增長。因是風故口得增長。如我觀風即入出息。諦觀一切身諸毛孔從風因緣。復觀一切不淨之物。復觀是身命終之時。是屍更無風息入出。復作是念我身口行因緣於風。若無風者無身口行因緣。是故爾時得空三昧修集增長。因修集故能斷欲貪乃至觸欲。作是觀已。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或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善意覺觀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聲聞人修不淨相。得成相已有何等相。善男子。若為破壞欲貪之結。修不淨相。繫心眉間自觀身骨。是名一相。若觀自身及以他身。是名二相。又觀一切悉是不淨。是名三相。是人能觀苦集盡淨。名捨摩他得煖法相。是人如是觀白骨時見智如燈。觀身四行乃至微塵。是名頂法。觀四真諦。是名聲聞不淨觀。成就獲得捨摩他定。是名白骨觀相。觀是相時得八正道。因八正道。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善男子。光明佛土聲聞之人。觀如是法即得道果。說是法時。無量眾生得如法忍。無量眾生得如實忍。◎爾時世尊復告憍陳如。若四真諦可一念證者。如來應為一切眾生。演說一行一法一事。若一人證時。一切眾生亦應同證。何以故。煩惱同故亦不應有八萬法聚差別之異。憍陳如。是故眾生。應以種種因緣調伏。不以一緣。憍陳如。一切眾生非實一乘一行一貪一念一欲一解一信。是故如來宣說種種句偈名字種種法門。以是義故。如來具足十種神力。憍陳如。一切眾生具有種種顛倒之相。是故如來為淨顛倒。說無常相苦相無我相。脹相爛相青相壞相離散等相。世尊。雲何名為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雲何復名食不淨想。佛言。憍陳如。汝今不應問如是事。何以故。彼界得道此界得道。其相各異。憍陳如。我若具說眾生聞者或生迷悶。世尊。唯願憐愍為諸菩薩能信解者。分別宣說。世尊。是諸眾生若聞宣說如是二相。能種善子增長善根能破無明。世尊。一切眾生癡愛因緣樂於生死。是故生死無始無終。世尊。一切眾生以食因緣增長貪慾。世尊。一切眾生初未得聞如是二相。是故流轉生死五道受大苦惱。如來世尊大慈大悲無量世中常念眾生。唯願如來憐愍故說。不可樂想食不淨想。若佛宣說不可樂想食不淨想。眾生聞者不生欲貪不生食貪。世尊。若有眾生能苦呵責欲心食心。當知是人速到彼岸。佛言憍陳如。至心諦聽。我今當說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食不淨想。憍陳如。世有二種。一眾生世。二者器世。眾生世者。所謂五道眾生。器世者。欲界之中有二十處。色界十六。無色四處。雲何欲界有二十處。八大地獄。一一地獄有十六圍遶。一者等活。二者黑繩。三者眾合。四者叫喚。五者大喚。六者熱。七者大熱。八者阿鼻地獄。若有眾生身口意惡。悉生如是大地獄中受大苦惱。是諸眾生雖見妙色。不生樂想。以是因緣復生大苦。聲香味觸亦復如是。有智之人觀是事已。生不樂想。憍陳如。若觀畜生其身細小。猶如微塵十分之一。有如微塵乃至如棗。有一由旬乃至百千萬由旬等。是諸眾生或有壽命。如一念頃至七念頃。或有一劫至千萬劫頃。是諸眾生無有法行。智慧慚愧憐愍之心。當受苦惱生大怖畏。各各常生相害之心。遠離一切諸善之法。常行黑闇常行邪道。是故智者修不可樂想。憍陳如。智者復觀餓鬼之身。或長一尺或如人等。或百由旬或如雪山。當患飢渴裸形無衣。被髮纏身無有慚愧。羸瘦骨立身無血肉。各生噁心心無憐愍。濕冷諸氣永無復有。或食鐵漿鐵□鐵丸。熱糞熱膿。熱血熱風。熱草熱果。然不能得恆不供足。壽千萬劫常受苦惱行於黑闇。智者觀已。修集世間不可樂想。憍陳如。有智之人。次觀人身一切皆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飢渴困苦。欲苦瞋苦嫉妒等苦。兩舌惡口寒熱等苦。諸惡獸苦。惡王等苦。是人身中受如是苦。智者雲何而不修集不可樂想。憍陳如。智者雲何。觀於欲天不可樂想。智者觀初欲界六處。是中眾生欲愛所焦。所受果報不等故苦。無常故苦。取苦盡苦。愛別離苦。智者雲何於中不修不可樂想。次觀色界十六住處。是中諸天修世禪定。有漏故苦。無寂靜苦。所欲故苦。有勝定苦。善法藏苦。未解脫苦。不知彼岸不盡地獄餓鬼畜生人因緣苦。觀是苦已。智者即修不可樂想。復次色界眾生。或有修集無漏禪定。是等不能具足八正道苦。欲具八正道方便時苦。得無學地不自在苦。不得緣覺三昧故苦。不得如來三昧故苦。   不能觀察一切眾生境界故苦。如是眾生於色界中。若入涅槃受如是苦。智者雲何於色界中不修世間不可樂想。次復觀察於無色界不可樂想。彼中眾生修有漏三昧苦。學地不得自在苦。又不得聽聞正法故苦。不能畢竟斷受故苦。捨命退時生邪見苦。不能永斷三惡道苦。捨命墮苦。知如是時修集世間不可樂想。復次憍陳如。世間者即是行。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身行者謂入出息。口行者所謂覺觀。意行者所謂想受。是三種行。其相是一。智者雲何能分別知。智者觀息出入數時。深觀息之冷煖乃至一切毛孔入出。是人觀息。諦知是息本無今有。若本無今有是無常相。無決定相如電畫水。如是觀時得身行相。觀如是相從何因緣。即知是相因於覺觀。覺觀之性本無今有。是故無常是可斷法是可解脫。是覺觀相因心而生。心亦本無今有。本無今有是無常相。可破壞相無歸依相。無有物相無有我相。作是觀時。於諸行中心則生悔。能修世間不可樂想。汝等比丘。若能深觀如是三行。則能永斷一切煩惱。能淨正見斷生死法。成平直道正聚所攝。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憍陳如。智者於諸行中修不可樂想。憍陳如。雲何比丘觀所著衣作不樂想。若有比丘裁衣縫衣。見衣觸衣。著衣脫衣。觀如是時。如血塗皮爛臭可惡。蟲所住處無可樂處。如是觀時。於衣貪心即時除滅。憍陳如。雲何修集食不樂想。若有比丘執持缽時。如血塗髑髏。爛臭可惡蟲所住處。若得食時。應觀是食如死屍蟲。若見□時如末骨想。得飯漿時作糞汁想。得諸餅時作人皮想。所執錫杖作人骨想。得乳酪時作膿血污想。若得菜茹作髮毛想。得種種漿作生血想。憍陳如。若有比丘作如是觀。是名於食不可樂想。憍陳如。雲何於房舍生不可樂想。比丘若入房舍之時。應生是念如入地獄受諸苦惱。如是房舍即是和合。所有材木即是人骨。土是人肉。乃至一切床榻被褥。亦復如是。作是觀時。是名世間不可樂想。若能觀察如是想者。是人即得如實法忍。隨空無相無願等忍。是人樂修空相。因修空相見一切法悉是生滅苦空無我。觀陰入界十二因緣。一切法性苦空無我。如是見已。即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憍陳如修集世間不可樂想。能斷欲貪色無色貪。一切憍慢疑恌無明。乃至得無學地。是名具足隨無願陀羅尼。憍陳如。是陀羅尼能破一切惡魔。乃至能令三寶增長。說是法時。無量眾生得法眼淨。無量億眾諸漏永盡。八那由他眾隨無願陀羅尼。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五萬八千眾生得不退菩提心。無量眾生得如法忍。爾時無量眾生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若聞是法。雲何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今護持聽受是法。佛言。善哉善哉。諸大檀越。汝等今者欲護大法。因護法故未來之世。當得無量福德果報。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德華密佛遣虛空密菩薩摩訶薩。所持來欲淨陀羅尼。唯願說之。佛告舍利弗。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德華密佛所遣來欲淨陀羅尼。為壞此土眾生四倒。舍利弗。此土眾生實無有我。顛倒心故。橫生我想。智者深觀知無有我。作是觀已則破顛倒。舍利弗。雲何智者觀於無我。所謂觀身諦知無我。何以故。以和合故。復次觀眼亦無有我。何以故。四大合故。若眼轉瞬即是風力。如是風者。因於虛空去來迴轉。而虛空性性無所有亦不可說。若無所有不可說者即是無我。是故虛空實無有我。是空中風亦復無物。不可宣說是故無我。如觀風地亦如是。地亦無物不可宣說是故無我。水火亦爾。是故當知眼之四大亦復無物。不可宣說是故無我。若復有言眼色因緣故有我相者。是義不然。何以故。眼中無我色亦如是。而和合中亦復無我。和合因緣生於眼識。而是識中亦復無我。因識生色名為名色。名色因緣生於六入。六入因緣觸。觸因緣受。受因緣愛。愛因緣取。取因緣有。有因緣生老病死等。如是等法因眼識生。而是眼識亦復不從十方而來。所因之念生眼識者。是念亦滅。眼識不住於二念中。亦不語念汝住我滅。而是滅法亦無處所。是故諸法緣合故生緣離故滅。若因緣故生無緣則滅。是故當知實無有我。而是因緣亦無作受無有作者。是故無我。若無我者我所亦無。是故眼性無我我所。無合無散即是生滅。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一切法性無取無捨。非諸聲聞緣覺諸佛之所造作。如眼識空一切法空亦復如是。作是觀時得空三昧門。或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觀眼既然耳鼻舌身亦復如是。觀身無我髮亦無我。皮毛血肉筋骨膿髓。腸唾煖氣上下諸風。壽命名字皆無有我。直以眾緣和合故名為身。身觸因緣故生身識。識因緣名色。名色因緣六入。六入因緣觸。觸因緣受。受因緣愛。愛因緣取。取因緣有。有因緣生老病死等。如是等法因生身識。而是身識亦復不從十方而來。所因之念生身識者。是念亦滅。身識不住於二念中。亦不語念汝住我滅。而是滅法亦無處所。是故諸法緣合故生緣散故滅。有緣故生無緣故滅。是故當知實無有我。而是因緣亦無作受無有作者。是故無我。若無我者我所亦無。是故身性無我我所。無合無散即是生滅。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一切法性無取無捨。非諸聲聞緣覺諸佛之所造作。如身識空。一切法空亦復如是。作是觀時得空三昧門。或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舍利弗。若有比丘能如是觀眼身無我。當知是人得三昧門。為諸天世人之所供養。說是法時。無量眾生過去惡業悉得除滅。無量眾生得法眼淨。無量眾生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九萬四千眾生獲得如是淨陀羅尼。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眾生於菩提中心不退轉。無量眾生得如法忍。無量眾生得破欲貪色無色貪。無量眾生得隨空無相願陀羅尼。無量眾生成就不淨觀。無量眾生成阿那波那。或得捨摩他。或得毘婆捨那。或得性地。或得聲聞辟支佛法。或得菩薩法。一切女人聞已悉得轉於女身。欲界眾生悉受快樂如三禪地。爾時一切天人八部。供養於佛歡喜而住。◎爾時頻婆娑羅王白佛言。世尊。此世界中無量菩薩。所可成就光明妙色。我從本來初未曾見初未曾聞。世尊。是菩薩光能照一切娑婆世界。若是菩薩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其光雲何。大王。若有菩薩成就無上菩提道者。其光能照十方世界。何以故。善法莊嚴諸功德故。成就具足莊嚴法故。一切善根多增長故。以近無上菩提道故。畢竟無上菩提道故。受於如來正法果故。分別演說無邊法故。所可得身無罣礙故。獲得清淨真實法故。所可修集到彼岸故。未來世業已得盡故。成就無量佛正法故。能轉無上妙法輪故。於一切法得自在故。通達一切眾生根故。永斷一切煩惱習故。是故光明悉能遍照十方世界。大王。隨佛功德大勢力故。亦能睹見十方諸佛。王言世尊。我今欲見十方諸佛菩薩聲聞。爾時世尊告阿若憍陳如。若我弟子聲聞之人在家出家。是人各各深自思惟所有善法。我亦欲入如來三昧。若有人天得如實忍。若有不退於三乘者。如是眾生亦入於定。復有眾生於三寶所得信敬心。亦復如是入於禪定。爾時世尊即入三昧。其三昧名一切佛境界。行智廣如虛空一切智者喜日月光明。如是三昧。聲聞緣覺及諸菩薩。所不能知不能計量。是名佛境界三昧。如來入是三昧已。娑婆世界百億四天下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乃至百億有頂。如是等土悉入佛身。娑婆世界地獄餓鬼畜生天人。有受苦者皆得除滅一切歡喜。譬如比丘入第三禪。所有一切菩薩摩訶薩悉從定起見佛光明。見光明已。自所有光尋滅不現。一切聲聞所受快樂。譬如比丘入第三禪。爾時一切無量眾生悉皆自睹如來毛孔一一毛孔出無量光。如恆河沙等日月光明。亦如恆河沙十住菩薩所有光明。如是光明悉能遍照十方佛土。爾時十方諸佛世尊。各告大眾。諸善男子。汝等頗見釋迦如來大光明不。如是光明成就無量無邊功德。是光因於大慈大悲。為於憐愍諸眾生故。是故今者示諸眾生大神變相。一切眾生見是光已。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他方世界有諸眾生得神通者。皆集至此娑婆世界。其不得者遙禮供養。爾時一切諸佛菩薩及聲聞眾。皆悉來詣娑婆世界。一切菩薩悉以七珍種種華香伎樂幢蓋。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有諸眾生處佛身者。皆悉見之。見已復受無量快樂。爾時娑婆世界一切眾生。同共發聲作如是言。我等以是善因緣故。願後共生一國土中。令得睹見十方諸佛。三惡業道已得消滅。若有眾生見佛神變。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知是人常行黑闇。諸菩薩等。為眾生故受種種苦。或化作佛或作辟支佛。或作聲聞梵天帝釋。四大天王那羅延像。自在天像龍像鬼像。阿修羅像轉輪王像。若有佛界應以聲聞得調伏者現聲聞像。如是等化自非十住不能為也。是故無上菩提之心。成就無量無邊功德。爾時一切諸佛身內所有眾生。以偈頌曰。  以諸噁心因緣故  流轉生老病死者  以不親近善知識  是故不能到彼岸  若能遠離諸噁心  諸惡邪見惡因緣  能斷三有生死者  是則能到於彼岸  眾生難得於人身  得已值遇善友難  篤信之心復難得  得已難得聽正法  若有能發菩提心  是人能斷諸煩惱  亦能教化無量眾  現大神變如今佛  若能永斷二法者  所謂常斷二見等  若見一切行無我  是人名為善思惟  若能修集苦集諦  是人能斷諸煩惱  若能發起菩提心  是人則勝諸世間   說是偈已。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眾生發緣覺心。復有眾生發聲聞心。或有眾生得無量陀羅尼。復有眾生得如法忍不退忍如實忍。或有獲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   爾時波旬。悉見娑婆世界在佛身內。見已悲泣涕淚橫流心生愁惱。若坐若起若行若立進止出入以手拍頭亦受苦惱。乃至一切魔之眷屬亦復如是。時魔波旬有一大臣。名曰空樹。見魔愁惱。而說偈言。  何故愁惱而獨行  其心迷亂如狂人  所至之處心不樂  唯願天王說因緣   時魔波旬。復以偈答。  我見瞿曇大神力  是故生惱而狂行  內心躁動無安所  愁熱逼切及眷屬  睹見如來無邊身  悉受一切娑婆界  令我境界悉空虛  是故我今生愁惱  十方所有諸聖人  悉來集會此世界  大設供養供養佛  是故令我生愁惱  瞻睹如來大神力  及見眷屬歸依佛  我今獨行無伴侶  是故令我生愁惱   爾時大臣。復說偈言。  我今多有諸眷屬  其心弊惡具器甲  力能破壞如來身  及能毀壞大神力   時魔波旬。復說偈言。  我今眷屬深畏佛  雲何能壞神通力  若欲生心毀壞時  則自見身被五縛   是時大臣。復說偈言。  如其怨敵勢力大  當詐現親則可壞  若知瞿曇有大力  先當現詐親厚心   時魔波旬。復說偈言。  我若詐現親厚心  為欲毀壞瞿曇身  即現頸下繫死屍  為一切人所呵責   是時大臣。復說偈言。  一切欲有是魔界  所有人天屬如來  願王切敕惡龍王  是能破壞瞿曇身   時魔波旬。復說偈言。  若汝審知龍有力  我已失心汝自約  若實能壞瞿曇者  我還得土及本心   爾時大臣即便宣告諸惡龍王。汝當為我壞瞿曇身。時諸惡龍將欲飛空而不能動。即語大臣。敬奉來命欲往毀壞。適生此心便不得去。爾時大臣即生怖畏。作如是念。我若今者現魔大力。令諸惡龍心生瞋恚。以瞋恚故則能毀壞瞿曇之身。爾時龍宮有化死屍充滿側塞。諸龍見已。自於宮室心不甘樂。作是念言。是誰化作此死屍耶。雖復思惟莫知誰為。爾時一切四天下中諸大龍王。及其男女大小眷屬。即出宮室至佉羅坻山。其山平坦廣縱正等四萬由旬。皆是先聖所遊居處七寶具成。乃至難陀婆難陀王。亦捨住處至此山中。四大海中。所有龍王。及其眷屬無量無邊。伊羅跋龍王。善住龍王。龜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目真鄰陀龍王。德海龍王。水德龍王。捨德龍王。樂德龍王。阿波那羅龍王。山德龍王。牛德龍王。伊羅跋多龍王。長臂龍王。長髮龍王。淨龍王。迦羯羅龍王。水□龍王。黑髮龍王。金色龍王。捨拘龍王。念彌龍王。像龍王。利牙龍王。有行龍王。疑網龍王。長面龍王。赤眼龍王。樂見龍王。如是等閻浮提土所有龍王。其數八萬並其眷屬。乃至四萬四千國土所有龍王。皆至佉羅坻山。北鬱單越有二龍王一名無遍二名金身。是二龍王。與無量眾及四萬四千國土龍王。亦至此山。東弗婆提有二龍王。一名為月。二名婆私吒。是二龍王。與無量眾生及四萬四千國土龍王。至此山中。西瞿耶尼有二龍王。一名寶髮。二名光髮。及四萬四千國土龍王至此山中。及四天下四生龍王。並其眷屬亦至此山。是諸龍王其身皆如四寸藥根。以瞋恚故身如須彌。時魔波旬。見如是等諸龍王已。告其眷屬。諦聽諦聽。以我力故令如是龍從宮室出。至彼大山悉失勢力。不能毀壞瞿曇沙門。◎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三   ◎爾時復有大臣名曰戒梯。即白魔言。大王。如是龍王為欲破壞釋迦身故。集會一處各作是念。我今當以何等方便。壞瞿曇身。波旬答言。我有是事若審汝當往看。爾時大臣與百千萬眾生。欲往彼山。爾時如來從禪定起。坐於一面示現常身。大臣既見如來常身在摩伽陀國。見已即作是念。瞿曇沙門退失神通。將不於我生怖畏耶。欲於我所生大惡乎。我應先至彼瞿曇所。與共談論。爾時大臣即與大眾往至佛所。而說偈言。  汝身未度生死海  雲何當能度眾生  瞿曇勿誑諸眾生  說言當得大涅槃   爾時如來。復以偈答。  我已得度生死海  亦得永脫一切有  我以慈悲因緣故  說言眾生當涅槃  汝已於昔無量世  發起無上菩提心  已曾供養無量數  百千巨億諸世尊  汝今定當得佛道  雲何言我誑眾生  我今施汝大念力  便可至心觀本身   爾時大臣聞是偈已。即自觀察過去本身。了了明見發菩提心。供養無量無邊諸佛。見已即時心大慚愧。於如來前頭面著地。懺悔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已憶無量世中發菩提心。已曾供養無量億佛。於諸佛所聽受妙法。已得修行六波羅蜜。世尊。迦葉佛時有一比丘。說聲聞乘我不思惟。便言是語非是佛語魔之所說。是人已發菩提之心行菩薩道。以是因緣。迦葉如來不授我記。我因是事生於魔界。受是身來。已經五萬七千億歲。世尊。我寧以是過去等身受地獄苦。終不退於菩提之心。佛言大臣。善哉善哉。若人以金如須彌山並七寶物。於無量世供養於佛。其福不如發菩提心。何以故。發是心者。乃是供養十方諸佛。爾時戒梯菩薩即於座上得如法忍。從坐而起頭面作禮。繞佛三匝。以身上衣供養於佛。乃至四萬四千大眾亦復如是。時魔波旬。見其大臣及其眷屬。已歸依佛心生苦惱。牢閉門戶卻坐一面。爾時世尊。即為大眾說三種慈。所謂生緣法緣無緣。如虛空目中之所宣說。爾時一切諸天龍王。悉皆集會佉羅坻山先聖住處。欲動不能欲行亦然。欲現大身而復不能。尋向難陀婆難陀王而作是言。大王。先者所作臭穢死屍。皆是波旬之所為也。是故令我悉來至此受是小身。若能歸依魔波旬者。可得解脫。爾時伊羅跋羅龍王言。魔王今者喪失本心及其神足。雲何當能救濟汝等。爾時龍王或有歸依四天王者。或有歸依忉利天或焰摩天或兜術天或化樂天或他化自在天或梵天等。爾時海龍王即作是言。汝等不見釋迦如來。一切賢聖人天雜類。大設供養而歸依耶。爾時或有龍王。歸依那茶仙人或馬藏仙人。或歸廣仙人或光味仙人或跋伽婆仙人。歸依如是等五種仙人。是五仙人悉得五通住於雪山。悉在光味大仙人所聽受正法。光味菩薩。亦以種種無量讚歎。讚歎如來。爾時仙人悉聞一切龍王音聲。聞已即白光味仙人。頗聞諸龍哭聲不耶。答言已聞。大士。唯願往彼救濟其苦。光味答言。汝等可往我不得去。所以者何。今有大天。欲得聞受無緣慈故。時四仙人禮拜光味。往佉羅坻山而救濟之。諸龍見已。即各舉聲求哀求救。仙人答言。我不能救。彼雪山中有一菩薩名曰光味。彼能救拔吾等不能。汝當一心求哀作禮。時諸龍王各自同聲向彼作禮。爾時光味聞是聲已。與無量諸天大眾至佉羅坻山。龍王見已頭面作禮。唯願大士救我等苦。爾時光味菩薩知時已到欲說星宿。爾時大海龍王。白光味菩薩言。大士。是星宿者。誰之所說。誰作大星。誰作小星。誰作日月。何日之中。何星在先。雲何滿月。雲何為時。如是星宿繫屬何天。性是何等。何輕何重。何善何惡。何食何施。誰造此晝。誰作此夜。影有幾步。名曰為轉。雲何南轉。雲何北轉。大士。汝於諸仙最為第一。唯願具足分別解說。爾時光味菩薩。告諸龍王。大王。先過去世賢劫之初。旃陀延城。其城有王名無量淨。正法治國。不貪慾樂常樂寂靜才智聰達。王有夫人。欲心發動與王遊行。在一林中貪心視王。即便妊身。是時夫人時滿即生其兒。頭耳項眼脣口悉皆似驢。餘分似人。其母見已即生怖畏。擲之廁中身未至地。是時驢鬼於空接取。往雪山之中。瞻看哺養猶如生子。時雪山之中有甘美藥。驢鬼採取以食是兒。是兒食已身則轉異。有大光明福相具足智慧慈悲。以是因緣。諸天禮拜供養讚歎。為是兒故。於雪山中有諸種種藥草果蓏。餘相悉轉唯脣似驢。是故名為驢脣仙人。於六萬年受持禁戒常翹一足。一切梵天魔天帝釋。大設供養而供養之。皆悉合掌。白驢脣仙人。欲求何願唯願語之。若我力能我當施汝。仙人答言。我今欲得了知星宿。為眾人故心生憐愍。一切天言。若為憐愍一切眾生。欲得知者願當說之。仙人言。梵天。我實不解最初宿。說是星時。諸大龍王。於光味菩薩心生歡喜。爾時光味菩薩為諸龍王出微妙音讚歎三寶。又作是言。我今真實不能救拔汝等苦惱。唯有如來釋迦之尊乃能救之。釋迦如來為欲調伏諸眾生故。於無量世能捨所珍。修習慈悲為救苦惱。爾時一切龍王男女大小至心念佛讚歎歸依。南無世尊於眾生中最為殊勝。一切法中心得自在。於諸法海已到彼岸。能救一切眾生苦惱。施其安樂平等無二。憐愍一切能示正道惠施正眼。一切天龍之所供養。能受一切十方世界所有人天微妙供具。世尊。我今多受無量苦惱。唯願慈悲少垂救拔。是諸龍王心念佛已。尋自見身如先無異。時光味菩薩語諸龍王。如來功德不可思議。為眾生故於無量世修行具足六波羅蜜。說三慈悲調伏眾生。說一切法無我無作。說陰入界四大煩惱。說煩惱性及眾生性。說一切法無性無相。無礙無作無垢無淨。無明無暗無取無捨。無行無住無一無二。陰入界等及以四大亦復如是。名第一義空。是故如來能調眾生為無上尊。是故如來能拔汝等無量苦惱。   日密分中救龍品第六   爾時世尊告光味菩薩。善男子。汝今欲聞諸龍業不。光味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正是時。唯願演說。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心諦聽當為汝說。爾時一切天人。以好香華妓樂旛蓋供養於佛。爾時世尊與欲色界一切諸天無量聲聞及菩薩眾。從摩伽陀國趣須彌山。爾時梵天設七寶座以待如來。復有造作七寶街道。是時梵王作如是言。唯願如來經涉此路坐我座上。爾時他化自在天。復以閻浮檀那寶造床及道。亦言。如來願行此路坐我座上。爾時化樂諸天。復以天金造床及道。亦言。如來願行此道坐我金床。爾時刪兜術陀天。復以天銀造床及道。亦言。如來願行此道坐我銀床。時夜摩天。復以琉璃造床及道。亦言。如來願行此道坐琉璃床。時忉利天。復以真珠造床及道。亦言。如來願行此道坐真珠座。時四天王。復以瑪瑙造床及道。亦言。如來願行此道坐瑪瑙床。時四阿脩羅。復以栴檀造床及道。亦言。如來願行此道坐栴檀座。爾時世尊心憐愍故。化作佛像遍行六道。遍坐六座。以如來真身。處在梵王所設道座。一一化像皆有無量聲聞菩薩。以為眷屬。一一化像所有光明。猶如無量日月光明。是諸龍王見化像已。心生恭敬各作是言。今須彌山乃至如是千日月耶。難陀婆難陀言。如來世尊。與無量梵天趣須彌山。是其光明非日月也。汝等若欲得解脫者。應當至心專念如來。如來世尊已壞無明。是故今有如是光明。阿那婆達多龍王言。是光明者。是魔所有非佛光也。何以故。一切欲界屬魔波旬故。是魔波旬能作是惡。波旬今者憐愍故能救如是諸龍王苦。或有說言。如此乃是化自在天。化樂天。兜率陀天。夜摩天。忉利天。四天王等。以憐愍故能救如是諸龍王苦。善住龍王言。是光明者。即是光味菩薩光明。以憐愍故救諸龍王苦。寶髻龍王言。是光明者。乃是出家剃除鬚髮大德人光。以憐愍故救諸龍王苦。海龍王言。是光明者是如來光。何以故以憐愍故。如來世尊。於諸眾生修一子想。能救眾生一切苦惱。於無量世修行具足六波羅蜜。唯為救濟一切眾生無量苦惱。是故一切欲色界天。設大供具而供養之。爾時世尊告帝釋言。憍屍迦。如我遊此娑婆世界為化眾生。如汝在於三十三天為度諸天。憍屍迦言。世尊。我今未有無邊之智。雲何說我能化諸天。世尊。是須彌山有無量天。無量梵天。無量鬼神。無量乾闥婆。無量緊那羅。無量迦樓羅。無量阿脩羅。無量摩□羅伽。無量諸龍。無量大仙。無量聖人。唯願如來。以憐愍心化度如是無量眾生。爾時世尊熙怡微笑。無量色光從其口出。青黃赤白玻璃雜色。遍照十方幽冥之處。勝無量億梵天光明。無量億數釋天日月。能壞一切諸惡魔業。爾時世尊告帝釋言。憍屍迦。娑婆世界所有諸山須彌為最。我亦如是。於諸眾生最為第一。爾時一切龍王聞是語已各白佛言。世尊。唯願憐愍救我等苦。佛言。諸善男子。汝等先當至心念佛。我當救之。爾時世尊告憍陳如。其音遍聞十方世界。憍陳如。一切諸法悉皆無常。一切諸法生住無常。何以故。生因緣故。一切因緣生法。即是苦也。若法生時即是苦。即是癰瘡。即是有支。即是生老。即是生滅。憍陳如。眼即無常。若眼生者即是苦。即是癰瘡。即是有支。即是生老。即是生滅。乃至意亦如是。憍陳如。若眼滅者。即是生老病死等滅。即是一切有支滅。乃至意亦如是。眾生不知眼之生滅。是故流轉在五道中。如來為斷眼生滅故而演說法。亦為說苦斷苦行法。是故如來是梵中大梵。天中大天。像中大象。是沙門中大沙門。婆羅門中大婆羅門。慈中大慈。悲中大悲。無上之尊為大丈夫。已到生死大海彼岸。最大福田無勝施主。其心平等為大法王。持大禁戒無上精進。善修梵行了知正道。為大導師通達餘業。憍陳如。善知眼之生滅因緣故名如來。不了知故名為凡夫。雲何不知名為凡夫。憍陳如。一切眾生皆說有我。是故不見眼生滅相。輪轉五道。憍陳如。有諸外道。說言見者名之為我。乃至知者是我。眼者即是我之因緣。乃至意者亦復如是。憍陳如。諸外道說眼喻於向。我者喻見。若如是者是名顛倒。何以故。所言見者即是和合。於和合中而生我想。是故顛倒。若言向喻於眼見喻我者。是義不然。何以故。向中見者。亦見亦聞。亦識亦觸。眼不如是。是故見者不得名我。向雖久故見猶明瞭。眼若久故不得如是。我者名常。若我見聞我則無常。若無常者雲何說我。憍陳如。眾生以是顛倒因緣不見四諦。如來了是顛倒相故。名為正智。我者即是如來。若有能知如來我者。是人則能壞顛倒相。若壞顛倒則破魔業。若破魔業。是人則能救拔諸龍。憍陳如。是故我今能救諸龍。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四   隨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日藏分護持正法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捨城迦蘭陀竹園。與大菩薩其數無量不可稱計前後圍繞。及餘十方諸佛世界。無量無數不可思議阿僧祇。諸大菩薩聲聞之眾。地及虛空皆悉遍滿。俱來集會前後圍遶。復有十方無量世界帝釋天王.梵天王.四天大王.諸大龍王.夜叉王.乾闥婆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羅伽王。如是等無量無數不可稱計俱來集會。復有欲界色界天龍.夜叉.羅剎.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等。皆悉一心瞻仰如來。爾時世尊為諸大眾說虛空目安那波那甘露法門四無量已。默然而坐。娑婆世界地及虛空。一切大眾亦皆默然合掌向佛。唯悕如來甘露法雨而無厭足。猶如重病思遇良醫。如在大闇思見光明。如溺大河思登彼岸。如遭急難思求依護。如是遍滿娑婆佛剎地及虛空諸大菩薩及諸聲聞。釋梵天王摩□羅伽王。乃至人非人等合掌默然。瞻仰法王亦復如是。爾時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功德蓮華光。已於昔日供養無量無邊諸佛。於諸佛所殖諸善根。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繫心緣法善修慈愍。即從坐起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大聖神通力  能速遍諸剎  如心無所障  光照十方國  巧說奢摩他  盡智及方便  阿那波那念  及四無量等  佛於三界中  生死際已捨  淨慧悉滿足  勝人天修羅  已離於愛縛  度疑到彼岸  了知諸菩薩  現證於佛法  眾生心亂故  墮在生死河  如盲無所見  常為苦所沒  遠離善知識  不聞清淨法  輪迴生死中  為諸結所縛  佛度生死海  慈悲故說法  為煩惱眾生  斷生死羅網  愛為煩惱本  諸眾生染著  能仁巧分別  令盡生死際  以癡愛因緣  不修諸功德  若能斷之者  六根皆寂滅  大慈牟尼王  悲心為說法  聞已除癡愛  獲甘露涅槃   爾時佛告功德蓮華光大梵天王。而說偈言。  過去修諸度  今亦如是行  不樂聲聞乘  及辟支佛地  復有諸眾生  數起瞋恚心  及念二乘等  是則為障礙  以是諸障故  退失於佛法  不起是障者  得佛法滿足  有四生眾生  俱來至此剎  非唯愛慾身  非盡念不淨  是中大智人  能行菩提道  已曾久修習  定忍總持等  能守護諸根  正念加趺坐  安住自境界  佛當為汝說  樂五眾眾生  為說不淨法  令斷於繫縛  七菩提分滿  我無嫉妒心  憐愍故為說  菩薩聞此法  不捨菩提心  十方一切佛  已曾住此剎  晝夜常加護  令佛法久住  汝等諸菩薩  愍此剎眾生  常生歡喜忍  令我法久住  我說聲聞法  為斷貪慾心  示五陰諸入  及十八界空  十三奢摩他  及毘婆捨那  能斷難斷愛  是人得清淨  顯說無漏行  聲聞四真諦  憐愍眾生故  為令法久住  說此四諦法  令度生死海  復告諸菩薩  汝等莫生疑  佛當為汝等  廣說菩薩行   爾時此娑婆世界中。所有眾生在佛會者作如是念。如來今者。欲說聲聞法。不說菩薩道。十方世界諸來菩薩復作是念。如來慈愍欲令我等於此世界修諸禪行。使三寶種不斷絕故。於此剎中所有天龍夜叉羅剎乾闥婆阿修羅乃至人非人等。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增進故。欲令一切眾生悉受安樂捨諸疑悔。滿足涅槃八正道故。令此佛剎有大福德。具足熏修眾善法故。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作如是念。娑婆佛剎福德吉處。我今恭敬尊重供養禮拜彼佛剎中諸菩薩等。各作是念。我今應當於此世界結加趺坐。各各入於種種勝忍陀羅尼門及諸三昧。放大光明利益安樂諸眾生故。作是念已。即於此剎加趺而坐。入於勝忍陀羅尼諸深三昧。是諸菩薩或有經於百大劫中修菩薩行。有得無生法忍乃至十地。具足修習十八不共四無所畏等諸功德法。各以勝忍陀羅尼諸深三昧因緣力故。放大光明。其中或有光。如燈炬野火之明。有如釋梵諸天大梵王光。又如一日之光。二三四五如是轉倍。乃至百千萬億日光。此諸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其中眾生遇斯光者。身心安樂皆大歡喜。如人熱悶入清涼池。是光能除眾生三惡道苦。飢渴寒熱種種諸病。及貪瞋癡邪見等患。乃至能令三界獄中所有恐怖厄難眾生。令盡苦際。是時此剎諸眾生等蒙光力故。鹹共深心恭敬供養。尊重讚歎佛法僧寶。厭捨諸惡勤修善法。從是諸光乃至遍照十方。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淨穢等剎。有佛無佛皆悉普照。猶如重夜幽闇之中忽有百千萬億日光俱時普照。此及他方恆河沙剎土。光明遍照亦復如是。爾時十方恆河沙等諸佛世界。有諸菩薩摩訶薩等。承佛神力於一念頃來至此剎。各在一面結加趺坐。是諸菩薩或有已經百千大劫修菩薩行。或有乃至具足十地。皆悉修習十八不共四無畏等諸功德法。各以善根福德力故。入深三昧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所有魔王龍王乃至人天。諸光明等皆悉不現。爾時世尊告諸聲聞四輩等眾。汝今應知。此諸菩薩摩訶薩等。大善根力入於三昧放此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又彼十方諸佛如來。曾於此剎作佛事已。而還本國今共加護。此諸菩薩摩訶薩等。令入禪定現神通力。為令現在及未來世三寶久住不斷絕故。以是菩薩神通光明因緣力故。令諸天龍.夜叉.羅剎.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增長。於正法中發大精進。如法修行自在無礙得不退轉。乃至修學涅槃正道具足滿故。是諸菩薩隨所住處。於當來世是中皆應起立塔寺造作法堂。安置舍利經法形像。以種種七寶而修供養。所謂金銀琉璃車□□□驠禢觜紐□□□秎□□□□埤□X部慼慼慼樟C逆□X芋慼撲Z靈□□□XC□﹛潔牷犛授b駇□飀□□讋□□滿慼慼慼慼慼慼潑R玲□D鈴□妧□□W量禕埤□□楰□□□□□□□□椸通□饖□祭□□□□□□餞櫸□□兩□□□□礹□□□□D練□糖褸□□櫸□□礸□□飀□奾馜餺□□□□埤□橀□□□□禮□□□□□□奸□□□逆□□□□輻奅祺□埤□X霂q娀□□□□□榜□□□□□楠□□□□□□□□□□□□□埤□□□□察□□□□□X衝桿h□□奅逆□□覹益娳粳黎□裀□□□妯□診□□驚□□□□荂慼慼澆徥u□□□部慼慼慼慼慼樞騿慼潠襣滿慼摯鞢慼慼慼憫芋播m□榕埤□襦□吝□X衝梅u□□□□稫訏騖□□□LJ概□礹□□□□椸榜饖□祭□□□□□□□□餞榕埤□□襦□裡X衝梅u□□□□□楠□□□□□□楅櫸□裀□□駟嬪□□□襖□□稫訏騖□□□L]□□粳裀□□□埤□□□吝餖祤祰□□□□粿□□榵□□埤□□櫸□□□糖褸□礸□□飀□□□□□糖言□□妧□埤□襖□祭□□□□□大□吝□X衝掙H□□□□埤□□□椸桌槍□□飀□姭駂□□□□妳奈飀□□媧□飀□羇□神娳稻□□□刺□□□埤□飼覺送□礪□□騃□視□□□□□□□覯□□□□榆Q□□禕埤□□椽神埤□楜襱□禨送□禮□娙□□□騁□□□諾□□□夾□埤□□□□□怒□□□□襴□□觚□□榖□□羚□觭□祽□□□□□□埤□駕□□驚□櫸□觚概散□逆□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汝等當知。十方諸佛已曾於此娑婆世界。入深禪定現大神通。破壞魔王及諸龍等。慈愍眾生故演說妙法。為令三寶久住世間。各於此土作佛事已歸還本國。爾時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有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摩訶薩。欲見於我禮拜供養。聽聞正法及受持故。復為聞說虛空目修多羅四無礙法。各於他方來集此剎。慈悲憐愍諸眾生故。入於禪定現大威力。破壞魔王及諸龍等。欲令此土諸眾生輩供給供養施其所須修諸功德。於三乘中得解脫故。是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心清淨為欲供養如法修行諸比丘故。或捨家宅園林田地奴婢乃至資生種種所須。   爾時若有破戒比丘。受他所捨乃至一華一果。是惡比丘以愚癡故。受他淨心所施諸物獲大惡報。於現在世得四惡報。何等為四。一者惡名遠聞流布十方。二者父母師長兄弟眷屬。奴婢親戚皆悉離散。三者獲大重病臥糞穢中。惡報。相現痛苦而死。四者衣缽坐具所有資財。悉為五家之所分散。是名四種惡報。於未來世復獲四種大惡果報。何等為四。一者身壞命終墮大地獄。二者於地獄中久受勤苦。地獄終已復生畜生餓鬼道中。得無手足報。居在曠野無水之處。經百千萬歲具受辛苦。三者從彼命終生毒蛇中。得無眼報經無量歲唯食於土。四者於彼命終得生人中。墮五濁世不值諸佛。於彼世中雖得人身。常無眼目亦無手足。住在曠野唯食世間所棄穢食恆不充足。不得與人同共住止。從彼命終復墮地獄。於三惡道難得免出。何以故。彼善男子善女人。淨心捨施田舍園林衣服湯藥種種諸物。唯欲供養如法比丘。然破戒者受他所施唯欲供身。不與如法持戒比丘。以是因緣獲如是罪。又破戒者久處生死具受諸苦。雖得人身不值佛世。所以者何。諸佛如來不可思議難可值遇。彼破戒者。斷滅法母不求精進。不用見聞佛法僧故。以是因緣不值佛世。彼惡比丘於當來世得如是等大惡果報。   爾時大德伽耶迦葉。聞此語已悲泣雨淚而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寧處地獄具受眾苦。終不受此破戒身也。所以者何。雖得此身而復出家。為衣食故具犯禁戒受他淨施。獲如是等種種苦惱。佛言迦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寧處地獄受種種苦。不受人身起如是等破戒罪業。何以故。地獄罪畢更不造新故。業盡已便於苦報而得解脫。迦葉。諸身之中人身難得。得人身已值佛出世復難於是。雖值佛世出家受戒是最為難。所以者何。得受戒已如法修行能盡苦際。斷諸漏結而得解脫。是淨信心善男子善女人。若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欲供養淨行持戒比丘。以其具足福德善根故。或捨家宅園林靜室奴婢象馬牛羊等物種種資生。以為常住僧業。令彼比丘身心安隱集善根故。是愚癡比丘毀犯淨戒捨諸善根。遠離靜念專為非法。彼善男子等而不供養。以是因緣衣服臥具資生所須皆不充足。便作是言。我大智人堪可受彼所施諸物。或假檀越豪強勢力。奪他如法比丘所受諸物。唯自供身以為私用。言是己有此非僧物。彼愚癡人造是罪故。於當來世受如是等諸惡果報。   爾時頻婆娑羅王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若剎利婆羅門等。欲供養如法比丘故。捨彼田宅園林種種諸物資生所須。是破戒者奪他所受唯自供己。以是因緣獲如是等大惡果報。若在家人奪彼持戒行法比丘如是佈施種種資生。而自用者。是諸人等得幾許罪。佛言大王。不須問此得幾罪報。王復白佛。若未來世有剎利等。以種種諸物施與持法比丘。以是因緣諸比丘等多有資生。是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不信佛法及因果故又不畏罪。如是人輩奪而用者得幾許罪。佛言大王。是諸人等奪他施故。當得無量大惡果報。若我具說重增彼罪。所以者何。是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淨心施彼行法比丘種種諸物。是比丘等多有資生。如是愚人猶彼癡驢。以不信故奪他所受種種施物而自供己。以是因緣故當得大罪。彼人若聞我說惡業差別種種果報。誹謗不信。如是愚人得二種罪。一者奪他所施。二者於我所說誹謗不信。時頻婆娑羅王復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於當來世若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四種姓中。有信佛法深識因果怖畏罪者。聞佛所說初中後善義味甚深。純備具足清淨梵行。如是之人聞已能信。如法修行作諸功德。復為供養行法比丘故。捨種種諸物給其所須。若有破戒比丘及愚癡人。奪彼持法比丘如是種種所受諸物。彼信心人方便擁護持戒比丘。終不令彼侵奪欺陵。頻婆娑羅王說是語已。佛言大王。善哉善哉。快說是語。大王。於當來世若有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為欲供養行法比丘故。或捨田宅園林奴婢象馬衣服臥具飲食湯藥資生所須。若有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以不信故奪他所施。而彼愚人於現身中得二十種大惡果報。何者二十。一者諸天善神皆悉遠離。二者有大惡名流布十方。三者眷屬知識違背乖離。四者怨憎惡人同共聚會。五者所有資財悉皆散失。六者心狂癡亂恆多躁擾。七者諸根不具。八者睡臥不安。九者恆常飢渴。十者所食之物猶如毒藥。十一者所愛之人悉皆離別。十二者共事之人常多鬥諍。十三者父母兄弟妻子奴婢不信其言。十四者所有隱密覆匿之事。知識親友共相顯露。十五者所有財物五家分散。十六者常遇重病無人瞻視。十七者資生所須常不稱意。十八者形體枯悴。十九者久受勤苦難得免離。二十者常處糞穢乃至命終。大王。是愚癡人於現身中得如是等二十種諸惡果報。命終之後墮阿鼻地獄一劫受苦。飢食鐵丸渴飲融銅。用熱鐵鍱以為衣服。行住坐臥所受之物皆是火聚。六方熾焰更相通徹。彼諸罪人於阿鼻地獄具受如是種種等苦。從彼命終生末伽車□餓鬼中。居在曠野無水之處。生便無眼。又無手足。四方熱風來觸其身。形體楚毒猶如劍切。宛轉在地受大苦惱。脂髓膏流猶居熱熬。魂神迷亂出大惡聲。具受如是百千種苦經無量歲。然後命終生大海中受肉團身。其形長大滿百由旬。然彼罪人所居之處。於其身外面一由旬。滿中熱水狀若融銅。經無量百千歲受如是等種種苦惱。如地獄中等無差別。從彼命終於閻浮提曠野澤中忽然化生。形如肉團猶若大山。四方熱風來燒其身。飛禽走獸競來食之。經無量歲。爾乃命終還墮地獄。復經無量百千萬歲備受眾苦。然後命終生餓鬼中。乃至肉團之身。經無量百千歲。往反輪迴具受眾苦。其罪漸薄得出為人。生無佛國五濁剎中。從生而盲諸根不具。身形醜惡人不喜見。佛告頻婆娑羅王言。大王。如是罪人於當來世。獲如是等大惡果報。所以者何。是持法比丘如法行故。有信心者種種資財具足施與。彼惡比丘愚癡人等。奪而自用故獲如是諸惡果報。   爾時頻婆娑羅王。聞此語已悲泣雨淚而白佛言。世尊。我今寧受地獄等身。終不欲受是人身也。何以故。以此人等造是罪故。獲如是種種大苦果報。爾時佛告頻婆娑羅王言。大王。汝等諸王及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聚落主等。如今現在及未來世乃至法住。於是時中所有持法比丘。付囑汝等應好擁護。若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為供養行法比丘故。或捨種種資生雜物。汝好擁護。勿令非法比丘及諸惡人欺奪侵陵。若有惡人欺奪如法比丘所受信施。汝等應當如法治之。王白佛言。世尊。若有國王見彼非法比丘及諸愚人奪彼行法比丘所受信施。不如法治者當得幾許罪報。乃至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聚落主等。見此非法比丘及諸愚人侵奪行法比丘所受信施。當得幾許罪報。佛告大王。我今問汝。隨汝意答。除諸佛如來所有功德。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所有福德。若有一人具足成就如是等大福德聚。是人福德是為多不。王言世尊。如是如是。是人福德甚多甚多。佛言大王。如彼一人所得福德。如是一切眾生各皆備足是等功德。若有惡人於彼一切有福人所。割其手足耳鼻生挑其眼。如是惡人得幾許罪。王聞此語悲泣哽咽不能自勝。佛言大王。何以不答。時王聞已猶復悲泣。而白佛言。世尊。如是愚人所獲罪報。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稱計。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世尊。若毀壞一人具上福者。手足耳鼻生挑其眼。其罪大多不可思議。何況毀壞一切具是福者。佛言大王。如我現在及未來世乃至法盡。於其中間若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俱捨如是資生所須田宅園林象馬奴婢衣服臥具湯藥等物。施與行法比丘。若非法比丘及諸愚人奪彼所施。是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聚落主等。見此非法惡人不如法治者。獲大重罪復過於彼。   爾時頻婆娑羅王白佛言。世尊。如是國王治國之事。甚難甚難。何以故。彼放逸王等不如法治。是非法惡人獲如是罪。若有國王及剎利等不放逸故。擁護是等持法比丘。若有信心檀越施彼所須。若有非法惡人侵奪欺陵。當如法治者得幾許福。佛言大王。如上所說具福諸人。若復有人有大勢力。禁閉獄中具受飢渴無量苦惱。若有一人具足大力。勝於前者出彼獄中。爾許諸人悉令解脫。經於百年四事供養。衣食湯藥種種所須無不備足。佛言大王。彼有力人得幾所福。王白佛言。世尊。彼有力人所得福德。不可思議不可稱計。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佛言大王。彼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及聚落主等。如今現在及未來世乃至法住。是諸人等如法治彼非法比丘及愚癡人故。所得福德復過於彼。若復有人於今現在及未來世乃至法欲滅時。若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具捨種種所須施彼行法比丘。若有非法惡人侵奪欺陵。若復有人方便教化不令侵奪。語言。汝等今者。若不隨教當治汝罪。如彼惡人隨其教誨止彼欺心。不復侵奪持法比丘所受信施。是剎利乃至聚落主等。所得福德甚多甚多。王復白佛言。世尊。若有乃至一比丘能如法住所有諸物。若有惡人欺陵侵奪者。我等剎利及婆羅門乃至聚落主等。不如法治當獲大罪。是一比丘所有資生。彼非法惡人有侵奪者。我等剎利乃至聚落主等。如法擁護不令彼人侵奪欺陵。乃至如法治之獲大功德。佛言大王。不如汝所說。所以者何。於我法中有諸比丘。假令如法始從一人乃至四人。我不聽受彼田宅園林象馬車乘奴婢等常住僧物。若滿五人乃可得受。若在僧伽藍中或阿蘭若處。持法比丘在中止住。鳴鐘集僧和合布薩羯磨等事。房舍床榻臥具湯藥同共受用。乃至百千眾僧在一伽藍若阿蘭若處。鳴鐘集僧和合布薩。房舍臥具衣服湯藥同心受用。而不貪著亦不繫念。不如其驎陀鳥貪著諸肉。食盡乃止終不中捨。持法比丘則不如是。初中後夜減省睡眠。精進誦經坐禪修道。背捨生死向涅槃路。如是比丘不稱他短不說己長。謙下卑遜不自憍高。衣食知足頭陀精進不放逸行。係念思惟心不馳散。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憐愍覆護。大王。如是僧中有劫奪者獲大罪報。守護饒益得大功德。復次大王。隨其所在若僧伽藍或阿蘭若處。有五比丘止住其中。持戒不破清淨具足。乃至於小罪中生大怖畏。如佛修多羅中所說空行。若自讀誦。教他讀誦。不誹謗他不說他過。不稱己長謙下自卑。不生憍慢嫉妒之心。慈悲憐愍一切眾生。求解脫道出生死海。如是眾僧。若在伽藍或阿蘭若處。鳴鐘集僧和合受用。常住僧物乃至湯藥。若復有人如法供養獲大功德。劫奪侵陵得大罪報。大王。是五比丘。精進持戒慚愧具足。於小罪中生大怖畏。行頭陀法住四聖種。如是眾僧所有福德猶若大海。即是世間天人阿修羅中最上福田。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而得涅槃。何況十人二十三十乃至百千。若有信心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為供養故鳴鐘集僧。是僧集時其中或有非法比丘若多若少。共如法比丘同處集者於是眾中乃至有五比丘。持戒清淨具足慚愧。於小罪中恆生怖畏終不毀犯。如是眾僧大修精進。棄捨世間所有諸事。惟希出世涅槃之道。所有功德無量無邊。是大福田。應受世間天人供養。是故大王。汝等應好擁護如法安置。供給所須勿令乏少。若有非法之人欲相欺陵輕心毀辱者。汝好護持勿令是等侵擾之也。頻婆娑羅王白佛言。世尊。我於今者欲有所問惟願聽許。佛言大王。隨汝意問。王白佛言。世尊。若有破戒比丘。得與如法眾僧和合共住。受彼上妙衣食臥具資生所須乃至湯藥不。佛言大王。我今問汝。隨汝意答。如王國中群臣百官乃至親屬。如是之人若一若二乃至眾多。犯王國法合其重罪。王時瞋怒方欲刑戮。王於爾時設於大會。歌舞作樂歡樂集時。是犯罪人得在會次同食歌舞歡娛作樂不。王白佛言。如是之人不得在會。乃至不令與我相見。何況共受集會歡樂。佛言大王。如是如是。若有比丘破戒犯罪。實非沙門自言是沙門。實非梵行言我梵行。如是之人猶如盲人。於生死中流轉退沒。大王。如是之人於三世諸佛法中具犯禁戒。以是因緣諸佛如來之所棄捨。非佛弟子是魔眷屬。常趣惡道不墮僧數。不得在如法僧中行住坐臥同受房舍臥具資生諸物。乃至糠□亦不得受。何況得受眾僧上妙供具資生所須。如是之人佛法之外眾所棄捨。頻婆娑羅王白佛言。世尊。是破戒比丘不得與如法眾僧和合共住同受種種衣食臥具湯藥等物。世尊。是破戒人有何等行類相貌而可得知。佛言大王。是破戒相初未現時難可了知。何者是破戒初相。所謂不樂供養三寶和尚阿闍梨。亦不信重四聖種法而不修習。又不修行三十七助道法。是名破戒初相。心貪利養無有慚愧。與諸俗人以為親友。稱讚己德以自貢高。輕蔑誹謗毀呰他人。心不樂說正法之言。唯喜好談無益之語。專行魔業惱亂眾僧。他說一言十語加報。縱心蕩逸終不相下。猶如惡狗。復似飛烏眾聲亂鳴唯欲求勝。雖復出家處在眾中。諂曲虛偽專行刺毒。又如商人持種種物在道而行逢彼惡賊。是破戒人為沙門中賊。又似獼猴糞塗身已搪突於人。在於眾中猶如俱蘭吒華無色無香。心不和合恆出諍訟之言。常貪利養名聞等事。樂惡比丘及諸俗人以為伴侶而共談語。是諸比丘乃至未盜眾僧田宅園林奴婢象馬駝騾牛驢。如是等物難可了知。是名破戒初相。若盜如是等物是名破戒等相。是相出已失比丘法。是波羅夷非沙門。不得與如法眾僧同共止住。應當擯出。眾告大王。是持戒比丘。寧與旃陀羅同共止住。不與破戒之人同住居止。如樹枯朽火從內起。根本既燒枝葉亦盡。破戒比丘亦復如是。以破戒火燒諸功德。善根果報悉盡無餘。於未來世墮三惡道。遠捨慈悲而行魔業。譬如廁溷不可為淨。謗諸賢聖斷三寶種。法海乾竭壞正法城。誑惑施主惱亂清眾。如法比丘僧和合時違諍不隨。彼破戒比丘盜僧物因緣故。國主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乃至若男若女一切施主等。雖捨所須空無所得。失人天路墮惡道中。是故大王。汝等當知。彼破戒人無有慚愧。以劫盜心取彼僧物以為己有。是如法比丘隨其住處。若在林中或在伽藍。不應共住應生慈愍。方便示教遣令出眾。語言。長老汝等不應住此。如是三諫。是破戒人若去者善。若不出眾如法比丘不得瞋罵。應告國王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及有勢力者言。此有比丘不如法行恆相擾亂。不令我等安心行道。惟願撿挍勿令侵惱。而彼國王剎利乃至聚落主等。應當治之驅逐令出。若彼剎利王等取彼破戒比丘飲食財物而不驅遣者。如法比丘亦不應瞋。莫貪住處及資生等。默然捨去更求餘處無難之所。若在山林窟中。或阿蘭若地。隨其靜處就彼而住。頻婆娑羅王聞此語已。悲啼號泣而白佛言。世尊。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乃至聚落主。為衣食資財故護彼破戒比丘與其勢力。令此如法比丘捨其住處。以是因緣於當來世墮大地獄受無量苦。於三惡道輪迴往反難得免出。於未來世有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佛出現於世。具大慈悲入生死中度苦眾生。而不能令彼等國王剎利婆羅門及聚落主捨惡趣報得人天身。何以故。不受如法比丘語故。又不供給供養故。受如是等大罪果報。佛言大王。於當來世諸國土中有信心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為供給供養如法比丘因緣故。若造伽藍靜處。或阿蘭若處起立房堂。施與如法比丘。或捨田宅園林奴婢種種所須資生雜物乃至湯藥。以如是供養因緣故。彼諸施主於當來世。或生剎利婆羅門大姓等家。六欲諸天乃至有頂。或生他方淨佛世界值佛聞法。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復有人於我法中。為求福德涅槃道故。應當供養供給如法比丘。爾時頻婆娑羅王白佛言。世尊。是諸比丘雖犯破戒初相。然未盜僧物。如是之人。雲何不得與如法比丘同共住止同飲食衣服等和合受用。佛言大王。我今問汝。隨汝意答。若王眷屬大臣宰相。犯王國法造種種罪。唯不合死有刑流者。如是之人。王若設會歌舞作樂大集之時。得在會次同受飲食共歡樂不。王白佛言。世尊。如是之人尚不欲見。何況得在會所同受歡樂。爾時佛告王言大王。若有富伽羅具造諸惡。於三惡趣不能勉離。如是之人受他田宅園林象馬車牛資生之具。如此之人非佛弟子。非沙門非釋子。於三世佛法中是大罪人。不得與行法比丘乃至和合少時共住同受衣服臥具飲食湯藥。若有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及聚落主等。見破戒人與持法比丘同住共受衣服等物而不驅遣。彼剎利等。是三世諸佛正法之中為大罪人。如是剎利婆羅門等。若不驅擯彼惡比丘。雖復更修功德種種佈施。欲免此罪終不能滅。要必當墮阿鼻地獄。是故大王。若有欲得自利利他者。於彼破戒人所不應擁護。何以故。若有供養彼惡比丘。失人天善根斷三寶種墮諸惡趣。若剎利婆羅門等。擁護行法比丘。不令彼惡比丘與共同住和合受用衣服飲食。是剎利等雖不佈施修餘功德。即是三世諸佛之大檀越。能持三世諸佛正法。是人命終生於他方淨佛國土。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大王。汝等剎利婆羅門等。應當擁護供養供給行法比丘。乃至法欲滅時所有如法比丘。應當擁護供養供給。以是因緣能令三寶久住不滅。若不擁護如法比丘我法即滅。若法在世能令人天充滿惡道減少。王言世尊。有何等人堪為知事守護僧物。供養供給如法比丘。佛言大王。有二種人堪持僧事守護僧物。何者為二。一者具八解脫阿羅漢人。二者須陀洹等三果學人。此二種人堪知僧事供養眾僧。諸餘比丘。或戒不具足。心不平等。不令是人為知僧事。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五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日藏分陀羅尼品第二之一   爾時世尊共頻婆娑羅王說是法時。東方過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佛國土。有佛世界名無盡德。佛號瞻波迦華色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於今現在常說妙法教化眾生。彼有菩薩名日行藏。仰觀虛空見有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摩訶薩眾從東方來往趣西方。復見西方有大光明。是等菩薩尋光而去。爾時日行藏菩薩見此事已。即從坐起頂禮佛足。恭敬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見空中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菩薩眾。從東方來往向西方。復見西方有大光明。以何因緣有此大光。諸菩薩等尋光而去。爾時瞻波迦花色佛告日行藏菩薩言。善男子。西方過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娑婆具足五濁。其國有佛名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於彼世界召集大眾。以方便力廣說三乘。論議法門教化眾生。為令法母久住故。為令三寶不斷絕故。為令法行常住故。為令魔王失勢力故。為建立法幢故。為令正法久住故。以是因緣諸菩薩等集彼世界。十方諸佛已於彼處說寶幢陀羅尼竟各還本土。今釋迦牟尼佛。復於彼界為諸菩薩摩訶薩大阿羅漢一切大眾。演說三乘四無礙智四梵天行及四攝法。娑婆世界地及虛空大眾充滿。鹹皆渴仰樂聞佛說。何以故。彼佛如來所說妙法猶如甘露。一切聽者心無厭足。又以彼佛本願因緣。十方佛剎諸菩薩眾皆集其土。彼諸菩薩或有百劫修行者。乃至一生補處者。有於十八不共法中自能修習不由他悟者。有得自在無礙智慧方便具足者。是諸菩薩既集彼已一切皆坐。以自善根方便力故入於三昧。入三昧已身放光明。有菩薩光如一燈者。有如山上烽火者。有如一日十日百日千日光者。有如無量千萬日光明者。以彼菩薩力故。於大集所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為欲令彼娑婆世界福德莊嚴。四大滋味地轉增勝。眾生受用增益身力。得四念處得大精進。遠離慳貪能行佈施。如淨佛剎諸眾生等以是因緣諸菩薩眾各各端坐。以自善根力入諸三昧放大光明。復有十方諸佛剎中菩薩摩訶薩未來集者。從禪定起見大光明。亦欲往詣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及大集眾。恭敬禮拜聽受妙法。欲聞日藏法行壞龍境界焰品一切眾生惡業盡陀羅尼故。諸菩薩等欲集彼處。以自善根力入種種三昧。汝今亦可從禪定起詣彼世界。善男子。彼佛世界諸眾生等。有種種惡多諸渴愛。為諸煩惱之所繫縛。猶如廁豬樂處不淨。諸女人等身體醜陋自謂端正。猶如醉人不自覺知。種種臭穢自言清淨。兩舌惡口遠離實語。常樂婬欲行非梵行。實大愚癡現智慧相。心大慳貪現能施相。心懷諂曲虛幻不實現質直相。於他善事心生妒忌。口言讚美心懷瞋嫉現慈忍相。常樂破壞現和合相。邪見偏多現正見相。彼土眾生有得禪定獲身通者。或有具足得五通者。或有久修四禪定者。如是智慧丈夫為諸女人之所惑亂。心隨染著為欲所使猶如僮僕。於一念頃退失是等諸妙功德當墮惡道。以諸女人惡因緣故得如是罪。善男子。彼佛世界有如是等種種諸惡。汝今頗能往彼國不。我欲與欲。善男子。彼釋迦牟尼佛。說日藏法行壞龍境界焰品盡一切眾生惡業陀羅尼。我今說欲。所謂四諦順忍陀羅尼汝可持去。此陀羅尼有大勢力有大利益。能除一切欲貪色無色貪。能除我慢大慢增上慢。能除一切不淨資生。能除一切惡貪種種戲笑及諸歌舞無利益事。能盡一切我見。一切邊見一切疑。一切戒取。一切常見。一切斷見。一切眾生見。一切障礙見。一切逋沙見。一切富伽羅見。一切作者見。一切受者見。一切色見。一切聲見。一切香味觸見。一切四大見。一切生見。一切滅見。一切法見。此四諦順忍。能如實知色陰乃至識陰。能知十二入十八界。知已能捨。此陀羅尼能照諸法。悉能現見諸涅槃道。何以故。彼界眾生甚大愚癡如生盲人。此四諦順忍一切法常住藏不可思議法門。能斷一切惡見。能得一切自在。能破魔王境界及魔伴黨。能破魔事及他境界。悉能降伏一切外道。能怖一切諸惡毒龍。能令一切諸天歡喜。能令善夜叉皆得安隱。能怖諸惡阿修羅迦樓羅。能令緊那羅心生歡喜。能令摩□羅伽生大怖畏。能令剎利生大信心。能攝婆羅門令住佛法。能令毘捨生大信心。能令首陀羅生歡喜心。能斷一切婦人貪慾。令多聞人生大歡喜。令坐禪人心得安隱。能卻一切種種惡事及諸鬥諍。能除飢饉及夭橫死。能除外賊惡風惡雨惡獸瀑水非時寒熱枯澀苦辛惡草等物。能令法母常住不斷。能建三寶。佛法欲滅生大怖畏能令不滅。怖畏眾生能施無畏。能生盡智覺無生智。能破一切無明闇障。能除一切生死苦擔。爾時世尊即說咒曰。   □□□□耩婆裔婆野波履婆隸(二)婆醯婆訶波履婆隸(三)必利洟(他地反)仳必利洟(他地反)鼻波履婆隸(四)阿捭阿跛波履婆隸(五)低誓低□靈□妳□□孩末隸末邏波履婆隸(七)卻偈(其隸反)卻伽(其箇反)波履婆隸(八)阿盧翅阿盧迦(其可反)波履波隸(九)薩他迷(芒閉反)薩他麼波履婆隸(十)曷羅誓曷羅(釐可反)□靈□奩橚□□耩徙隸徙邏波履婆隸(十二)伽迷伽麼波履婆隸(十三)阿蒱婆阿蒱婆波履波隸(十四)羅麼羅羅麼(十五)羅謎(芒閉反)羅麼(十六)曷羅剆(勒可反)曷羅邏(十七)何囉羅何囉羅麼(十八)□踏[(口*皮)/女](蒱麼反)攘娜復□(登我反十九)伽邏彌復□(登我反二十)揭邏磨波履婆隸(二十一)斫芻揭邏醯斫芻揭邏訶波履婆隸(二十二)輸嚧呾囉揭邏醯輸嚧呾囉揭邏訶波履婆隸(二十三)伽羅娜揭邏醯伽羅娜揭邏訶波履婆隸(二十四)什婆揭邏醯什婆揭邏訶波履婆隸(二十五)迦(居佉反)耶揭邏醯迦耶揭邏訶波履婆隸(二十六)麼娜揭羅麼那揭邏訶波履婆隸(二十七)馺跛曷利捨揭邏醯馺跛曷利捨揭邏訶波履婆隸(二十八)鞞□娜揭邏醯鞞□娜揭邏訶波履婆隸(二十九)怛履瑟那揭邏醯怛履瑟那揭邏訶波履婆隸(三十)憂波陀那揭邏醯憂波陀那揭邏訶波履婆隸(三十一)婆[(口*皮)/女]揭邏醯婆[(口*皮)/女]揭邏訶波履婆隸(三十二)闍帝揭邏醯闍帝揭邏訶波履婆隸(三十三)□拏饉饛飩□□□□□□□□蜦□□趑□□糟□三十四)獨佉珊多跛揭邏醯獨佉珊多跛揭邏訶波履婆隸(三十五)阿囉波邏翕陛□憐□□□拏馳□騹驙□□□□趑□□糟□三十六)阿跋□鞞婆□寫(三十七)阿跋囉摸跛麼娑卸(思夜反)鞞也(三十八)毘尼跋阿利(三十九)彌也曷囉捨(四十)薩鞞伽羯帝莎波訶(四十一)   善男子。此日藏法行壞龍境界焰品盡一切眾生惡業陀羅尼欲四諦順忍。汝可持往娑婆世界。問訊釋迦牟尼佛作如是言。東方過無量恆河沙佛剎。彼有世界名無盡德。佛號瞻波迦華色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今現在說法。彼佛如來令我送欲並問訊釋迦牟尼佛。少病少惱氣力安樂。及諸弟子悉安隱不。聞佛說法如教行不。彼釋迦牟尼佛已能破壞一切魔王境界一切龍王境界。獨超眾聖轉妙法輪。但彼五濁諸惡眾生障礙未盡為是等故我今說此日藏法行壞龍境界焰品一切眾生惡業盡陀羅尼欲。此四諦順忍陀羅尼有大威德。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得大勢力。爾時日行藏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言。我已受持此陀羅尼得大勢力。能向彼國具足宣說。但彼世界有諸惡事我甚怖畏。何以故。我向親聞佛口所說。彼土眾生多諸貪慾如生盲人。諸女人等多諸姦諂誑惑於人。實不端正自言端正。實大愚癡現智慧相。能令眾生迷沒貪著。乃至久修禪定得五神通。諸智慧人於一念頃。為諸女人之所惑亂。退失是等神通智慧一切善根。墮大地獄。彼諸眾生有如是事故我怖畏。時瞻波迦花色佛聞此語已。告日行藏菩薩言。善男子。汝今不為自身得力自身安樂。當為利益一切眾生故往彼宣說。   爾時瞻波迦花色佛。告日行藏菩薩言。善男子。彼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大集眾中。有一優婆塞名毘摩羅詰。是汝身不。時日行藏菩薩默然不答。爾時世尊復更問言。善男子。何故默然。如是三問然後乃答。作如是言如是如是。我於彼剎為欲教化諸眾生。故名毘摩羅詰。彼諸眾生皆謂。我是優婆塞毘摩羅詰世尊。我於無量阿僧祇諸佛剎中。為化眾生作種種身。或於餘剎作梵王身。或作帝釋。或作炎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天王等身。復於餘剎。或作龍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羅王如是等身復於餘剎或作聲聞辟支佛身。或作人王.剎利等身.婆羅門身.長者身.女人身.童男身童女身。復於餘剎或作畜生身.餓鬼身.地獄身。世尊。於此剎中有八十百千諸菩薩等。同眾禪定行住坐臥未曾捨離。是等菩薩見我欲往娑婆世界皆樂隨從。欲見釋迦牟尼佛及大集眾。禮拜供養並欲聽法。而諸菩薩有初行者其心未定。而彼世界多諸惡事。是等菩薩或生貪染。恐於彼處近惡知識心生顛倒。我甚怖畏。爾時瞻波迦華色佛。告日行藏菩薩言。善男子。勿怖勿畏。今為汝等一切菩薩說離受不共行。法無相處行。調伏地行。解脫之行。到有海岸行。三寶性久住不盡行。大慈大悲行。一切智解脫行。壞四種魔降外道行。盡智無生智行。盡一切作業一切壽命陰行。善男子。今為汝說日眼蓮華陀羅尼。此陀羅尼能令眾生厭離生死三有牢獄。得無相三昧解脫門蘇息處。得無相三摩跋提。捨最後一念身智而入涅槃。善男子。若有人能一心聽受此日眼蓮華陀羅尼。是人所有一切貪慾及諸煩惱皆悉微薄。捨身之後七返生天得宿命智。不為欲染而得聖道。一切諸天皆樂供養。天上壽盡復得七返生於人中。雖處欲界不為欲染。即於人中得成聖果。常為一切禮拜供養。善男子。若有得聞此陀羅尼。乃至七遍一心善聽者。此人命終七返生天。獲得五通為諸天師。一切諸天皆悉禮拜恭敬供養。天上壽盡七返生人。得五神通為人中聖師。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等皆悉供養。善男子。若有人能於天眾中。七遍宣說此蓮華陀羅尼。一切諸天及天女等能一心聽。皆離五欲樂修禪定。若有人能於國王所或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等眾中。七遍宣說此陀羅尼。如是等眾能善聽者即得出家。若有女人得聞此咒一心善聽。七日七夜不念餘事專心誦持。捨此身已得轉女身。隨所生處能薄貪等一切煩惱。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退轉。乃至得證大般涅槃。終不更受女人之身。除化眾生自願受身。善男子。若有誦此蓮華陀羅尼七遍。咒諸藥草用塗鼓貝。若打若吹隨其音聲所至之處。一切咒咀一切厭蠱。一切毒藥一切符書。一切諂縛婬欲煩惱不能為害。善男子。我今說此大力日眼蓮華陀羅尼。即說咒曰。   多絰他(一)徙陀麼帝(二)毘盧迦(基我反)麼帝(三)□隸(四)羈(居離反)□(丁可反)矣利師(五)漚制(六)蘇樓漚制(七)佛地(徒紙反)毘佛地(徒紙反八)摩訶佛地(九)鬱奴摩提(十)鬱奴摩爹(徒娜反十一)缽剆底篩(疏皆反)達膩(十二)阿羅伽摩蘆婆(十三)阿囉伽度蘆婆(十四)缽剆底篩達膩(十五)頻豆頻豆麼底(十六)質吒質吒缽剆底篩達膩(十七)頞勒羈(居離反十八)旃陀羅提(十九)呵呵(虎我反)質[木*郅](竹几反二十)訶□膩弭(二十一)訶□迦(基我反)麼鞞祇(基犁反二十二)訶□富娜曷囉婆[(口*皮)/女](二十三)曷囉栘(社奚反二十四)訶□斫三芻(二十五)摩帝(二十六)訶□毘麼□佛地(徒紙反二十七)訶□夜奇離(二十八)訶□毘三麼揭離(二十九)訶□三姥爹囉社裨(三十)訶□鞞麼□曷囉誓(三十一)訶□咥(呼旨反)□(呼計反三十二)訶□者者帝(嘲隸反三十三)訶□達麼曷囉誓(三十四)訶□蒱呼曷囉誓(三十五)訶□跛社麼帝(三十六)訶□嚧伽曷囉捨彌(三十七)訶□達麼徒蜜帝(三十八)訶□薩婆優波陀娜(三十九)若(如者反)茹若(如者反四十)毘社樹豎(四十一)毘者社若若(如者反四十二)娑羅末伽(其我反)若若(如者反四十三)□沙案□(四十四)娑囉伽(其我反四十五)獨敧莎波訶(四十六)   善男子。此日眼蓮華陀羅尼能乾一切欲河能出一切苦海到於彼岸。汝當至心持此陀羅尼往彼世界。如從我聞至彼說之。何以故。彼佛世界有百千萬種種魔事咒藥蠱道。能壞眾生所有善法。汝等若誦此陀羅尼。一切魔王內外眷屬所作種種無量惡事。及上妙五欲不能侵惱。何況餘人鄙陋穢欲而能為害。   爾時日行藏菩薩。與無量千萬億那由他諸菩薩等及無量百千那由他諸天及人白佛言。世尊。如來功德智慧辯才不可思議。大不可思議。最大不可思議。我等昔來未曾得聞如是壞欲大陀羅尼。說此語時眾中八萬四千天女。至心聽受生大信心恭敬供養。即轉女身得男子身。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爾時瞻波迦華色佛。捉瞻波迦花鬘。告日行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持此華鬘並日眼陀羅尼四諦順忍陀羅尼。往彼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此陀羅尼有大勢力猶如電光。速能破壞一切欲事。能大利益能盡一切欲貪。乃至能除一切苦擔。汝可持去問訊釋迦牟尼佛。時日行藏菩薩於彼佛所默然受之。爾時眾中八萬菩薩。俱白佛言世尊。我等皆往彼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及大集眾。禮拜供養聽受妙法。佛言善男子。隨汝意去。鹹可一心作梵天像。形色長短威儀服飾往彼世界。爾時日行藏菩薩及無量百千那由他諸菩薩等。皆作大梵天像。形色長短威儀服飾等無有異。作此化已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遶已復禮。禮已於彼界沒。如一念頃即至娑婆世界。初入娑婆世界即以瞻波迦華。散釋迦牟尼佛積至於膝。如是漸行往詣佛所。到佛所已頂禮佛足卻一面立。當爾之時釋迦如來。猶為頻婆娑羅王宣說法行。   爾時南方去此娑婆世界。譬如有城方一由旬沙滿其中。復有一人具大神力。擔負而行盡一世界乃下一沙。過是數已有佛世界名袈裟幢具足五濁。佛號山帝釋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今現在說法。於彼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香象。仰觀虛空見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摩訶薩眾從南方來往詣北方。又見北方有大光明。見此事已。問山帝釋王佛言。以何因緣諸菩薩等從南方來往詣北方。爾時山帝釋王佛告香象菩薩言。善男子。北方過一由旬城沙滿其中。從是北行。一沙為一世界。過是數已有佛剎土名曰娑婆。具足五濁有佛號釋迦牟尼。於今現在為無量大眾。以方便力廣說三乘論議法門。為教化眾生故。為令法母常住故。三寶性不斷絕故。增長法行故。壞魔境界故。建立法幢故。十方諸佛已於彼剎說寶幢陀羅尼竟各還本土。今釋迦牟尼佛復為諸菩薩摩訶薩大聲聞眾。宣說妙法。娑婆世界地及虛空。大眾充滿間無空處樂聞佛說。何以故。彼佛如來所說法要。言辭美妙猶如甘露。一切聽者心無疲厭。善男子。汝能往彼娑婆世界聽受法不。我今亦欲與彼佛欲。並說隨順空忍陀羅尼。此陀羅尼有大勢力能大利益。能盡一切欲貪一切色貪一切無色貪。能盡一切我慢大慢增上慢。能生盡智能覺無生智。能裂一切無明闇障。能捨一切苦擔。爾時世尊而說咒曰。   哆絰他(一)頭摩帝頭摩帝(二)惡踦(□□□□□□蝨三)缽囉娑婆頭摩帝(四)薩婆迦頭摩帝(五)阿鞞卻伽(其我反六)培鞞娜卻伽(七)碎(蘇骨反)朱卻伽(八)阿[(口*皮)/女]摸訶卻伽(九)阿娜涅也卻伽(十)毘耶佛履帝卻伽(十一)僧迂嘍者卻伽(十二)阿泥麼卻佉(十三)盧者那卻伽(十四)屍棄卻伽(十五)毘底(都履反)寐囉卻伽(十六)郁芻麼卻伽(十七)塢囉卻伽(十八)惡攲卻伽(十九)耶婆麼那卻伽(二十)尤嘍跛卻伽(二十一)耶婆毘娘那卻伽(二十二)斫芻陀妒卻伽(二十三)耶婆麼娜毘娘那陀妒卻伽(二十四)必利洟陛(蒱比反)陀妒卻伽(二十五)耶婆毘娘娜陀妒卻伽(二十六)靼埵(都和反)履悉蜜駐跛薩他娜卻伽(二十七)耶婆阿虱吒達奢阿鞞尼迦佛陀達摩卻伽(二十八)獨佉卻伽(二十九)耶婆磨勒伽卻伽(三十)毘婆哪毘踦[(口*皮)/女](三十一)阿那娜娜(三十二)阿陛(蒱比反)娜娜(三十三)三姥陀剆娜娜(三十四)薩婆迦囉娜娜囉(三十五)薩婆僧薩他娜毘瞿跛娜娜(三十六)阿緊(吉因反)若(女我反)柘娜娜(三十七)叉(初詐反)婆叉(初詐反)[(口*皮)/女](三十八)伊犁伊儸(三十九)伊犁伊羅(四十)寐利莎波訶(四十一)   善男子。是名順空陀羅尼。汝可持往娑婆世界教化眾生。問訊釋迦牟尼佛。爾時香象菩薩作如是言。我已受持此陀羅尼。得大勢力得大利益。今欲往彼唯有一事心生怖畏。何以故。我親從佛聞彼土眾生多諸惡貪。乃至女人諂詐弊惡。令久修禪得五神通智慧之人於一念頃退失神通及諸功德。墮大地獄。故我今生怖。爾時山帝釋王佛告香象菩薩言。善男子。譬如雪山以十三因緣。令虛空中有清涼風。以冷風故熱惱皆除。一切河水悉皆清涼。善男子。如是久學無生忍智慧菩薩。以十三因緣防護身心。不生煩惱六根無熱。不為無明河之所漂流。智慧之人能為愚人說無眾生等法。令離癡縛除五陰重擔。善男子。汝以十三種因緣。久學無生忍。何故而言我今怖畏。汝於餘界或作梵天身教化眾生。復於餘剎或作摩醯首羅身教化眾生。復於餘剎或作帝釋身教化眾生。復於餘剎或作那羅延身教化眾生。復於餘剎或作天身教化眾生。復於餘剎作夜叉身教化眾生。復於餘剎或作龍王身教化眾生。復於餘剎或作阿修羅王身教化眾生。復於餘剎或作轉輪聖王身教化眾生。復於餘剎或作大醫王身教化眾生。復於餘剎或作剎利身教化眾生。復於餘剎或作婆羅門身教化眾生。復於餘剎或現聲聞身教化眾生。復於餘剎作大臣身教化眾生。復於餘剎作辟支佛身教化眾生。如是無量剎中以種種色身。現化眾生而作佛事。雲何方言。我今怖畏。善男子。勿生怖畏。今為汝說無盡根大受記持心法行。一切智智壞四魔行。三寶久住行。壞一切毒龍境界行。盡一切眾生惡業行。大慈教化眾生行。大悲淳至入三惡道救拔眾生行。於一切眾生作歡喜心行。斷一切眾生惡見惡愛惡願惡乘行。解脫一切眾生地獄行。斷一切女身得丈夫身行。說一切法陰無有盡行。斷一切眾生慳嫉行。得一切三昧神通無盡行。攝一切眾生安置菩提道行。捨聲聞辟支佛乘行。乃至說得無上最勝涅槃行。善男子。若有眾生聞此無盡根授記法行生信樂者。彼人所有無量生死。恆沙業障眾生障法障煩惱障。能障一切善根。未受未盡未吐者。如是等業皆悉滅盡。不受罪報不生惡處。唯除三事。何者為三。一五無間。二謗正法。三謗聖人。此三種罪必定受報。善男子。若有眾生乃至一念。聞此無盡根受記陀羅尼。能至心聽信受憶念生尊重者。彼人所有恆沙罪業不受果報。常樂修行一切善根。若行檀波羅蜜時。十方諸佛一切菩薩辟支佛大阿羅漢。皆以神力加護。是人得聖加故多饒財寶。以用佈施不可窮盡。乃至能捨頭目髓腦。遠離嫉妒得平等心。於一切田心無優劣。亦復不見我能行施彼為受者。作是施時一切天龍鬼神阿修羅夜叉乾闥婆等不能為障。唯除三種。所謂五逆。誹謗正法。毀呰聖人。此三種罪。一切聖人神力不加故有障礙。若行屍波羅蜜時。常勤精進住忍辱中。得歡喜心得隨順心。憐愍眾生猶如一子亦如己身。常為一切聖人之所讚歎。常為諸天釋梵四王龍神夜叉人非人等。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禮拜供養得聖力加。心不自高亦不毀他。亦復不樂多積衣食。趣得支身心無憂惱。於一日夜六時自省。臥覺安隱無多惱患衣食豐饒。於一切眾生慈悲不捨。隨心所念皆悉不空。臨命終時得見諸佛。一切諸佛皆讚歎言。善哉善哉大丈夫。善能持戒清淨不破。善來將汝往詣清淨佛剎。令汝得住十地位中。彼人見佛得清淨心得歡喜心。心歡喜故。捨身則得往生淨國速得十地。不久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一念聞此無盡根受記陀羅尼得如是利。是菩薩若學行羼提波羅蜜時。一切聖人神通力加令得法忍。不見眾生不見彼不見此。若有人來截其手足割其耳鼻。乃至不起一念瞋心。離瞋心已。一切天王一切人王。禮拜供養。乃至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若學行毘梨耶波羅蜜時。得無患身成就大力。壯健智慧精進勇猛。能行四攝佈施愛語利益同事教化眾生。具四攝已。一切天王龍王夜叉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羅伽王人王。合掌燒香恭敬禮拜。是人名聞流布。常為一切人天之所愛念。樂欲見之常欲擁護。乃至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若學禪波羅蜜時聖人加故。得四禪四空三摩跋提。乃至千萬三摩提門。陀羅尼門忍門。常為一切諸佛所念。常為一切天王人王。擁護愛念恭敬拜禮。乃至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菩薩若學般若波羅蜜時。常為諸佛菩薩阿羅漢辟支佛之所擁護。心得安隱遠離憒鬧得勝法念心心數。成就得聖人智慧根。具足入一切法中。所作已辦度疑網河。於一切法不生疑礙。一切天人阿修羅所不能壞。常為天人八部。供養恭敬愛念守護。聞名見形皆生歡喜樂欲親近。若自供養若教人供養。此人臨終見十方佛。一切諸佛皆悉授手。讚言。善哉善哉大丈夫。善來將汝往向我清淨佛剎。令汝得住十地位中。是人聞已得歡喜心。心歡喜故命終即得生佛淨土。生已速得住於十地。不久即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此無盡根大授記陀羅尼。有如是大力如是大利益。汝當受行。往彼世界不應怖畏。善男子。釋迦牟尼佛本所誓願。若有眾生造作五逆謗方等經毀呰聖人犯波羅夷。如是之人清淨佛剎所不容者。皆生我國我當教化。以是因緣諸惡眾生悉集其國。善男子。若彼世界諸惡眾生。聞此無盡根大授記陀羅尼。能於七年常行慈心不動心憐愍心平等心。遠離兩舌不惡口不妄語不綺語。如是晝夜常念諸佛。當淨洗浴晝三夜三。整衣服右膝著地。合十指掌對十方佛前。念無盡根大授記陀羅尼。一心誦者彼人經七年已。所有諸難極重罪業皆滅無餘。若有女人欲求自在。能於七月晝三夜三。如前念此無盡根大受記陀羅尼。一心誦者如是女人隨所生處得大自在。於流轉中更不復受女人之身。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除自願。若有女人求好夫主。求好種姓。求大自在求不用男女。或願多有男女者。應當澡浴清淨著淨潔衣。獨處閑靜晝三夜三。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一心誦念此無盡根大授記陀羅尼者。隨心願樂皆得稱意。所求男女多少皆得。端正聰明無有疑難。善男子。此無盡根大授記陀羅尼。如是大力如是大利益。汝從生死已來未曾得聞。爾時世尊即說咒曰。   哆姪他(一)捨囉娜毘夜也(二)式叉毘夜也(三)徙寐履帝毘夜也(四)缽囉河娜(奴可反)毘夜也(五)矣履地毘夜也(六)因地利夜毘夜也(七)[(口*皮)/女]剆毘夜也(八)蒱滕伽毘夜也(九)三摩地毘夜也(十)陀羅尼毘夜也(十一)羼帝(都利反)毘夜也(十二)毘梨耶毘夜也(十三)闍娜毘夜也(十四)缽邏若(女我反)阿霤(驢□反)必也毘夜也(十五)阿紉(奴鄰反)社毘夜也(十六)摩伽毘摩也(十七)遏鼻娘毘夜也(十八)缽囉帝(都利反)三陛(蒲履反)爹毘夜也(十九)步寐(莫履反)毘夜也(二十)坒(父一反)絰□(余歌反)毘夜也(二十一)摩訶梅怛利毘夜也(二十二)摩訶迦霤(驢□反)那毘夜也(二十三)摩訶牟帝多毘夜也(二十四)摩呼卑叉毘夜也(二十五)必利洟鼻毘夜也(二十六)薩埵毘夜也(二十七)達摩毘夜也(二十八)答摸毘夜也(二十九)阿盧迦毘夜也(三十)缽囉帝(都利反)婆娜毘夜也(三十一)缽囉帝(都利反)輸盧得迦毘夜也(三十二)伽伽那毘夜也(三十三)摩霤□毘夜也(三十四)缽囉帝(都利反)多三姥波爹毘夜也(三十五)輸娜(奴下反)多毘夜也(三十六)阿尼蜜多毘夜也(三十七)揜(烏合反)缽囉尼系毘夜也(三十八)侯嘍□毘夜也(三十九)瞿沙毘夜也(四十)緊(吉因反)柘那毘夜也(四十一)阿鼻三摩夜毘夜也(四十二)阿怒娜(四十三)阿怒娜(四十四)揜[(口*皮)/女]呵者者(四十五)者遮囉(四十六)者遮囉毘姥(四十七)柘陛(蒱履反)斫芻者遮囉毘姥(四十八)毘夜也毘姥(四十九)察夜毘姥(五十)阿麼毘夜也毘姥(五十一)阿三姥陀遮囉毘姥(五十二)摀眵陀毘姥(五十三)阿迦捨毘姥(五十四)驃缽捨麼毘姥(五十五)阿那婆娑毘姥(五十六)呵呵呵毘姥(五十七)阿囉波囉毘姥(五十八)優波捨麼毘姥(五十九)薩利羅毘姥(六十)莎波呵(六十一)   善男子。此無盡根大授記陀羅尼。有大威德有大勢力。能大利益一切眾生。攝護眾生憐愍眾生。洗除眾生令得寂滅。善男子。持此陀羅尼往詣娑婆世界。如我所言問訊釋迦牟尼佛。爾時山帝釋王佛說此陀羅尼已。一切大眾皆大歡喜。讚言。不可思議大不可思議。得見離障第一智慧。說此大授記陀羅尼。一切眾生所有小罪中罪大罪最大罪輕重業障牢固難捨。能與善根作障礙者。此陀羅尼速能除盡得無漏道。爾時香象菩薩生大歡喜。而說偈言。  此無盡根陀羅尼  最勝第一無過者  能盡眾生諸惡業  亦斷一切罪駃河  生死流轉自所作  悉能遠離無有餘  以福德力因緣故  於一切苦得解脫  能竭生死三有海  速生清淨有佛國  於流轉中大怖畏  現見無量大障礙  悉能傾動諸煩惱  疾證無上勝菩提  一切眾生不能壞  若有聞此陀羅尼  速能受持常憶念  具足如是諸功德   爾時香象菩薩白山帝釋王佛言。我已持此無盡根授記陀羅尼竟。今欲往彼娑婆世界。是時眾中有無量阿僧祇菩薩摩訶薩。從無垢三昧起。異口同音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渴仰欲見釋迦牟尼佛及大集眾禮拜供養。我從昔來未曾得聞日藏法門。惟願聽我往彼世界。爾時世尊告諸菩薩言。善男子。隨汝意去。鹹可一心作帝釋像。身色形貌長短威儀勢力自在往彼世界。爾時香象菩薩及無量阿僧祇菩薩。鹹共一心悉皆化作帝釋王身。形貌色像長短威儀勢力自在皆無有異。作此化已。三禮山帝釋王佛。右遶三匝遶已從彼界沒。如一念頃即到娑婆世界。入此剎已。放諸香雲雨種種末香。所謂牛頭栴檀香。龍身牢固香。多摩羅葉香。沈水香。多伽羅香。隨六時變異香。為供養釋迦牟尼佛故放香雲已。次第漸向釋迦牟尼佛所。到佛所已。以帝釋身頂禮佛足。右遶三匝卻一面立。當爾之時釋迦如來猶共頻婆娑羅王。宣說法行。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六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日藏分陀羅尼品第二之二   爾時西方去此佛剎。四十二恆河沙等諸佛國土。過是數已。有佛世界名堅固幢。其國有佛號智德峰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於五濁世與諸四眾眷屬圍遶而為說法。時彼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炎德藏。在大眾中聽佛說法。仰觀虛空見無量無數阿僧祇菩薩摩訶薩眾從西方來而往東方。復見東方有大光明。睹是事已。即白智德峰王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如是事。爾時智德峰王佛告炎德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東方去此四十二恆河沙等諸佛世界。有世界名曰娑婆。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現處五濁為無量無邊眾生說三乘法。欲令法母三寶種久住故。法行不斷故。破魔界故。為欲建立佛法幢故。十方一切諸如來等。皆悉至彼娑婆世界。共說寶幢陀羅尼。說已各還本剎。今釋迦牟尼佛復為菩薩摩訶薩及聲聞眾。更大集會。以四無礙智說三解脫門清淨梵行。娑婆世界地及虛空皆悉充滿。是諸大眾皆悉樂聞釋迦如來所說法門。心無厭足。爾時智德峰王佛告炎德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可持我語往娑婆世界問訊釋迦牟尼佛。彼佛今說日藏法行壞龍境界名曰炎品。能盡一切眾生惡業。善男子。我有陀羅尼欲名無願順。汝可送往。此陀羅尼有大勢力有大利益。能盡一切欲貪色貪無色貪。能盡一切我慢慢慢增上慢。能破一切無明闇聚。能捨一切諸苦重擔。乃至能得盡智無生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彼世尊而說咒曰。   怛絰他(一)捨那捨婆(二)奢摩那捨婆(三)阿婆叉捨婆(四)斫芻捨婆(五)輸嚧哆羅捨婆(六)伽拏捨婆(七)什婆捨婆(八)迦耶捨婆(九)摩那捨婆(十)叉婆毘陀(十一)斫芻畢利洟鼻叉婆(十二)輸嚧哆囉阿婆叉婆(十三)伽囉拏帝闍叉婆(十四)視婆婆喻叉婆(十五)迦耶羶囉摩叉婆(十六)摩那烏闍叉婆(十七)阿盧迦若那叉婆(十八)毘闍僧羯摩叉婆(十九)唵句囉呿伽叉婆(二十)婆摩嘍畢也鼻耶叉婆(二十一)捨摩迦闍叉婆(二十二)叉耶囉娑叉婆(二十三)羶哆鼻耶婆叉婆(二十四)那都那(二十五)泥那都那(二十六)阿婆泥那都那(二十七)那耶波那夷那都那(二十八)伊沙伊婆都度呿□□□□革莎呵(三十)   善男子。汝可持此無願順陀羅尼。往彼娑婆世界如我辭曰。智德峰王如來問訊釋迦牟尼佛。起居輕利氣力安樂不。轉正法輪無障礙不。彼惡眾生樂聽所說日藏法行壞龍境界炎品不。爾時炎德藏菩薩白智德峰王佛言。世尊。我今已受持此陀羅尼。今雖欲往娑婆世界。而懷怖畏。何以故。我親從佛聞彼佛世界五濁熾盛。彼諸眾生眾苦逼迫。貪慾瞋恚愚癡邪見貪著女色。於須臾間能成阿鼻地獄惡業。以是義故我甚怖畏。爾時智德峰王佛告炎德藏菩薩言。善男子。汝飛於彼娑婆世界四天下中。二十一日化作金翅鳥王。令彼大海六十四萬億諸龍見汝形故皆生怖畏以是因緣受三歸依。乃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炎德藏菩薩言。如是世尊。實如聖說。爾時智德峰王佛復告炎德藏菩薩言。善男子。汝往於彼娑婆世界四天下中亢旱之處。於七日中化作象頭馬頭大龍王身。令舊住龍心生怖畏。不安本處悉騰虛空。七日之中澍大甘雨耶。炎德藏菩薩言。世尊。實如聖說。佛言。善男子。汝於如是諸惡龍中尚不怖畏。又汝過去發弘誓願。在在處處利益眾生。何故今者忽生恐畏。汝受我使莫生驚怖。爾時智德峰王佛告炎德藏菩薩言。善男子。我復教汝智慧依止大授記陀羅尼。汝持往彼得無怖畏。爾時炎德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譬如智人坐伏藏上。以手把土忽得一寶。得已歡喜復更重把。如是漸漸得寶轉多。我亦如是重問如來望得如來無價法寶。得是寶已。為欲教化諸眾生故。若蒙如來開大法印。以法印力如來力故。則能教化一切眾生。爾時智德峰王佛即說咒曰。   怛絰他(一)珊提(多夷反)囉那奢摩(二)三摸他那奢摩(三)阿跋闍那奢摩(四)莎凌楞伽奢摩(五)僧逾伽奢摩(六)拔□那奢摩(七)三摩毘沙摩奢摩(八)婆多那奢摩(九)三摩羯嵐摩奢摩(十)遏毘馱奢摩(十一)耶婆闍羅摩羅拏奢摩(十二)耶婆薩婆摩奴闍奢摩(十三)耶婆薩婆怛利陀都(十四)三斯羯利哆奢摩(十五)阿邏波羅奢摩(十六)   佛言。善男子此智慧依止授記陀羅尼。彼土眾生若有聞者。皆能輕薄下中上結。色無色有亦復如是。恆河沙等劫生死過惡皆悉散滅。過去五有身口意業。生於有中受不愛果。所在生處障修善根四大衰惡。所愛之財求不能得。舊所親愛悉皆離散。所不樂事而悉和合。身受諸苦心多濁亂。不樂修習一切善根。樂著一切諸不善法。如是等業悉滅無餘。善男子。若有一聞此陀羅尼。一心聽受七日七夜專精修習。如上所說諸惡罪業皆得消滅。除五無間誹謗正法毀呰聖人犯四重禁。此四種人失陀羅尼力畢定受罪。若復有人無是四罪樂修善根。修行檀波羅蜜種種佈施。是人則為一切諸佛諸菩薩眾聲聞緣覺之所加護。以聖加故得無盡物。亦樂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一切天人阿修羅等不能沮壞。常為一切天王人王。見者恭敬供養禮拜。聞者歡喜心常憶念讚歎守護。臨命終時得見十方曾所念佛。皆來授手作如是言。善男子來。我今將汝向我世界。令汝安住十地位中。彼人見佛心大歡喜。以歡喜故得生清淨有佛國中。速住十地。是人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此智慧依止大授記陀羅尼。有如是大力有大利益。善男子。彼娑婆世界有諸眾生。不到涅槃道。何以故。造五無間誹謗正法毀呰聖人犯四重禁如是眾生十方淨土所不容者皆生彼國。是諸眾生於三惡道長夜受於種種諸苦。彼眾生等雖出三塗。已無清淨業因緣故。釋迦如來本願力故。還復生於彼娑婆界。若諸眾生過去所有信根乃至慧根。曾修佈施乃至智慧。曾修願行不樂流轉。學涅槃道淨修梵行。如是人等生彼世界。惡業眾生得醜陋身。諸根缺減其心暗鈍。衣服飲食臥具湯藥。資生乏少壽命短促。癡無智慧睡眠不安。薄善根少福德。諸適意事而不從心復無悲心。樂行惡行樂著惡見。樂習惡論樂起惡願。樂受惡法不信正法。多諸病苦多散亂心。多樂惡事造三惡業。虛妄憶想非吉為吉。心不樂忍其心粗獷。常樂修習十不善業。誹謗三寶趣三惡道。善男子。彼佛剎中如是眾生。聞此智慧依止授記陀羅尼。至心一聽者。彼諸眾生生厭離心度三惡道。復有眾生曾修信根乃至慧根。亦曾修習六波羅蜜。不樂流轉淨修梵行。若得聞此陀羅尼已。增益壽命身少病苦。智慧增益資財無損。長善根海增善知識。乃至增益一切善業皆悉成就。成就正見具足十善種三善根。樂三自歸樂起諸願。樂阿蘭若光顯三寶。復能於此智慧依止大授記陀羅尼。至心聽受專精修習。讀誦受持乃至七日七夜憶念不捨。成就如是無量功德。除五無間誹謗正法毀呰賢聖犯四重禁。如是眾生墮於惡趣。於彼命終而來生此娑婆世界。以彼業氣習未盡故。於未來世應受惡報。由得聞此智慧依止大授記陀羅尼。於現在身雖不能得勝妙果報。以陀羅尼力故。於當來世無量惡報悉滅無餘。彼諸眾生為滅如是諸惡業故。應當書寫此陀羅尼門。復應造作七佛形像。於釋迦牟尼佛法之中。建立寺捨供養供給法行比丘。亦當數數受八戒齋。勤行精進樂聽正法如說修行。此諸眾生於三寶中得決定信生歡喜心因緣故。能滅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在在處處應受惡道種種諸苦。於現在世多諸病苦。受身形殘資生減失。眷屬離散為人奴僕。受諸撾打惡口粗獷。不得自在為人誹謗。已受如是種種苦故。過去惡業皆悉滅無。如是善男子。此智慧依止授記大陀羅尼。於諸眾生有大勢力我今更說。爾時世尊即說咒曰。   怛絰他(一)佉伽波利眵(尺之反)提(二)伽唎婆叉(側檀反)西(三)伽跛利(四)鼻陀缽囉婆伽叉(惻檀反五)叉婆踰岐(強予反六)缽底呵黎(七)奢摩那四迦涕(八)三摩迷伽闍師(疏齋反九)阿叉夜那低(十)叉婆跋栘(常兮反十一)禰□那闍師(十二)娑摩娜闍師(十三)娑摩伽邏闍師(十四)阿地呵奢夜闍師(十五)鼻缽囉婆闍師(十六)西叉闍師(十七)西禰夜闍婆闍師(十八)娑利羅瞿咥(聲指反)夜闍師(十九)娑利羅瞿咥夜阿阿鞞綺婆那鳩世(二十)薩檀拘帝(二十一)私婆檀那梯(二十二)毘哆缽囉鼻利低(二十三)嘔波羶囉磨娜梯(二十四)阿那叱地夜跋羅企(羌予反二十五)缽羅帝羯迷那(二十六)三迦太夜世(二十七)薩盧遮那婆迷(二十八)拘嚧太黎(二十九)迦摩薩世(三十)阿世奢佉岐(□□襏□膳□□□□□獨三十二)鼻地夜跋泥(三十三)羯羅那跋泥(三十四)鬱遮跋泥(三十五)三迷摩迦黎(三十六)奢利夜跋泥(三十七)摸伽闍師(三十八)呵利拘那婆(三十九)那夜那目企(四十)娑囉叉拘黎(四十一)那邏延拏樹黎(四十二)因陀羅婆薩泥(四十三)烏阿(四十四)阿婆阿(四十五)阿阿(四十六)何羅婆阿(四十七)婆囉(四十八)阿婆囉(四十九)何羅薩彌伽(其我反五十)豆佉禰提(都夷反)羅(五十一)涅槃醯莎和呵(五十二)   善男子。此大授記陀羅尼有大功德有大勢力有大利益。能盡一切惡業。憐愍救護一切眾生。悉能洗除諸罪垢穢。身心光潔能與念力與寂滅力。若有眾生一心聽受如說修行。一切如來一切菩薩一切辟支佛一切阿羅漢悉皆加護。乃至天王人王亦常護念。敬愛禮拜供養供給。彼人臨終。得見過去曾所誦念十方諸佛。皆悉授手作如是言。善男子來。我今將汝生淨佛土。汝生我國速住十地。彼人見佛得大歡喜。大歡喜故命終得生淨佛國土。既生彼已得住十地。不久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此智慧依止大陀羅尼。有如是力能淨惡業成就淨心證涅槃道。爾時智德峰王佛告炎藏菩薩言善男子持此陀羅尼。往詣娑婆世界至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辭曰。智德峰王佛問訊世尊。炎藏菩薩摩訶薩言唯然受教。時彼眾中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摩訶薩。異口同聲作如是言。我等今者樂欲見彼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禮拜供養及見大眾。聽受日藏壞龍境界能盡諸惡業陀羅尼門。我等昔來初未曾往彼娑婆界。今從定起欲往彼土。惟願世尊聽我等往。爾時智德峰王如來告眾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欲往隨意。應當攝心以遊彼國。汝等各自變身如那羅延具足莊嚴。時炎藏菩薩與諸菩薩摩訶薩眾。一切皆作那羅延身莊嚴示現。頂禮佛足右遶三匝。即從彼發如一念頃至娑婆界四天下中摩伽陀國釋迦牟尼佛所。到已以閻浮金末而散佛上。既供養已頂禮白佛言。世尊。智德峰王如來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安不。轉正法輪無障礙不。作是語已卻住一面。爾時北方去此娑婆世界。八十恆河沙佛剎。過是數已有佛世界名普上香五濁充滿。彼國有佛號德華藏如來應供正遍知。現在說法。彼佛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虛空藏在會聽法。爾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仰觀虛空。見虛空中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摩訶薩。從北方來往詣南方。復見南方有大光明。見是事已即白佛言。世尊。我始從定起在會聽法。見虛空中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摩訶薩。從北方來往詣南方。復見南方有大光明。以何因緣有如是事。   爾時德華藏佛告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於此南方過八十恆河沙佛剎。有佛世界名曰娑婆。亦如我剎五濁充滿。彼中有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今現在世。為諸眾生說三乘法。欲令法母久住世故。令三寶種不斷絕故。建大法幢壞魔網故。十方諸佛皆集彼國說寶幢陀羅尼。說已各還本土。釋迦牟尼佛為諸菩薩摩訶薩大聲聞眾作大集會。以四無礙智說三解脫門。彼佛土中地及虛空大眾充滿。如來處於師子之座。放大光明說深妙法。清淨梵行及以四攝。日藏法門壞龍境界炎品。除諸眾生不善惡業陀羅尼門。一切樂聞無有厭足常作是念。若有十方一切剎中菩薩摩訶薩。億百千劫行菩薩行。欲得逮於一生補處。乃至十八不共之法。自具足得無障礙智不隨他教者。彼諸菩薩悉應來集娑婆世界。以自善根入種種三昧。令此世界大地得大利益。令諸眾生不失念力。佈施持戒忍辱精進得大智慧。亦如他方清淨佛土具諸功德。今此娑婆世界亦有十方諸大菩薩摩訶薩眾悉來集會。彼菩薩眾於娑婆世界。隨自分力各入三昧。從於身邊而放光明。或如大燈。或如百千萬億無量無邊日月光明。彼諸菩薩摩訶薩皆大集會彼娑婆界。以是因緣有大光明。彼十方佛剎諸菩薩眾未至彼者。從三昧起趣於南方。往娑婆世界欲見釋迦牟尼佛及諸大眾。欲聞破壞一切惡業陀羅尼門。結加趺坐。各各入於奮迅遊戲諸深禪定。善男子。汝今可往彼娑婆世界。善男子。彼中眾生短命多病少智慧少善根少福德。於三惡道心無怖畏。乏少資生多貪愛慾。行不淨行無慚無愧樂行十惡。如是眾生捨此身已墮於惡道。復有生於惡夜叉中。迦吒富單那中。乃至阿迦富單那中。既生彼已收地精氣及種種穀華果草木一切等味。其有食者身力減損。彼諸惡鬼增益勢力。常伺人便住胎出胎。隨其成長乃至奪命。是故彼諸眾生多病短命無念慧力。不畏未來三惡道苦。乃至樂行十不善業墮於惡道。善男子。我於過去行菩薩時作如是願。牢固勇猛勤無休息。供養諸佛如說修行。諮問彼佛何等陀羅尼咒。能護胎藏及以母身令得安隱。令諸惡龍夜叉羅剎阿修羅迦樓羅緊陀羅摩□羅伽。鳩槃茶裨黎多。毘捨闍。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烏摩羅。阿跋思摩羅。或一日瘧乃至四日。或毒藥惡咒。或行惡藥。能令身心逼迫苦者。令是諸惡悉不得便。或在母胎乃至出胎乳哺長養種種飲食及其精氣。身心濁亂悉不得便。令彼眾生安隱住胎。乃至乳哺長養身心不濁。無病長命增益智慧。乃至能行十善業道。樂行佈施樂持禁戒。怖畏未來三惡道苦。何等陀羅尼能得如是。唯願大慈為我宣說。我得聞已於當來世教化眾生。爾時彼佛即為我說奢摩裴多悉致蔓多羅。大授記陀羅尼。我聞此咒受持流布無量億劫。常以此咒化導眾生。令得修行六波羅蜜牢固精進。復以此咒護諸母人及護胎藏。若天若烏摩羅。阿跋娑摩囉人非人等。於彼婦人及以胎藏。不能令彼四大不調身心濁亂。奪人精氣惡咒惡藥乃至阿修羅。及餘世間壞胎藏者亦不得便。胎藏安隱產生無難。諸根滿足身體清淨顏貌端正。具足智慧不失念力。大力諸天百千萬億。及諸眷屬無量眾數常隨衛護。能令彼得宿命智慧。怖畏惡道生慈悲心。樂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樂善知識易得聖智。能得盡苦具足智慧。樂空寂處滅諸煩惱。天龍夜叉諸鬼神等供養供給。厭惡生死志求涅槃。乃至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在在生處終不忘失菩提之心。速得成就菩薩三昧。若生辟支佛心現得順忍。於未來世成辟支佛。若發聲聞心得四諦順忍。不墮三惡生天人中。善男子。我於過去行菩薩行時。以無量方便教化眾生。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此陀羅尼如是大力有大利益。善男子。若諸眾生遇重癩病。應以此陀羅尼咒師子乳與病者服。一切諸病悉皆除愈。若不能得師子乳者。取祭死屍邊食。以此陀羅尼咒之與病者服。一切諸病亦悉除愈。若無此食應取塵棄藥。持此陀羅尼咒之與病者服。一切諸病亦得除愈。善男子。我於過去行菩薩行時。如是勤求方便教化眾生。乃至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見諸樹無華果者。我時即以此咒用咒雨水澆灌樹根。彼樹華果即得滋茂。乃至蒱桃種種穀草皆令茂盛。若天無雨取溝瀆中諸不淨汁。安龜甲中以咒咒之。以瞻波迦樹葉裹此龜甲。置龍池中即時大雨。若天多雨損敗苗實。當取阿闍迦羅蛇頭中珠以咒咒之。置龍泉中雨即便止。若非時黑風大寒大熱。日月星宿失其常度。年節四時變異災怪。應愍眾生七日七夜淨修梵行澡浴身體。服食乳糜若但食菜。一心專念更無異想。七日七夜諷誦受持此陀羅尼。復以此陀羅尼咒。咒淨葵菜。裹摩陀那果安天廟中。即除非時風雨寒熱種種災惡。日月星宿還依常度。善男子。我於過去修菩提時。欲令眾生所在安隱。若見虛妄憶想倒見眾生。我於爾時為彼說此陀羅尼咒。彼諸眾生聞此咒已。虛妄顛倒皆悉捨離。修十善業起於善願婬欲薄少。善男子。我於過去以方便力教化眾生令住六波羅蜜。亦自具行六波羅蜜。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此陀羅尼能與眾生如是大力。與大利益。能除一切諸病苦惱。能護懷妊婦人及以胎藏。能壞一切煩惱諸結。能知四大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示方便道。能覺安隱快樂涅槃。能令眾生信心清淨。能入諸法差別法門。攝諸外道壞魔境界。善男子。此陀羅尼力能令一切諸天歡喜。夜叉惡鬼心生知足。諸阿修羅極大怖畏。迦樓羅緊陀羅等亦皆歡喜。摩□羅伽不能反顧。摧伏邪論。能令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信心歡喜。能令女人薄少婬欲。於多聞者益其念力。修禪定者樂阿蘭若。能卻一切盜賊鬥諍飢饉疫病旱澇寒熱粗澀惡觸。如是等事皆悉除滅。法母增長佛法流布。三寶不斷除生死畏。破無明聚棄捨苦簷。能得盡智及無生智爾時世尊即說咒曰。   怛絰他(一)摩那叉(惻我反二)阿婆叉(三)羅伽娑叉(四)闍羅叉(五)末磨那叉(六)阿婆叉(七)曼陀叉(八)那茶叉(九)那茶羅休(十)鼻薩那吒(十一)佉伽那吒(十二)阿吒那吒(十三)拘那吒(十四)缽利鳩薩那吒(十五)那茶那吒(十六)富利迦那吒(十七)鬱怛羅那吒(十八)迦毘那吒(十九)軍闍那吒(二十)蘇目伽那吒(二十一)遮婆茂婆羅那吒(二十二)佉伽凡鉗婆囉那吒(二十三)富沙迦囉那吒(二十四)系娑(蘇我反)鬱盧達囉那吒(二十五)三摩羅耶那吒(二十六)失囉鳩三(二十七)憍怛吒(二十八)怛羅(二十九)摩妒佉囉婆(三十)提畜叉(三十一)婆帝囉豎(三十二)豆婆那摩囉豎(三十三)婆呵那否智(三十四)僧低囉闍婆(三十五)阿摩囉闍婆(三十六)摩呼囉伽闍羅(三十七)阿禰拏婆囉(三十八)阿禰拏叉(三十九)阿婆呵摩唎伽禰拏叉(四十)□沙□婆都豆佉寫(四十一)娑和呵(四十二)   爾時世尊說此陀羅尼時。彼大眾中六萬億人得柔順忍復有六十頻婆羅人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善男子。汝可持我此陀羅尼往娑婆界如我辭曰。北方去此八十恆河沙佛剎。過是數已有佛世界名普上香。亦具五濁。彼中有佛號德花藏如來應供正遍知。現在說法。問訊釋迦牟尼佛。少病少惱氣力安不。諸弟子眾樂聽法如說行不能摧四魔諸惡龍不。佛轉法輪無障礙不。善男子。於彼釋迦牟尼佛所。說日藏法門。能壞魔王龍王境界。滅除惡業。說此奢摩裴多悉致大授記陀羅尼。欲令此陀羅尼有大勢力大利益。能令眾生安隱快樂滅諸煩惱。乃至棄捨苦擔。爾時德華藏佛諸弟子眾鹹共讚言。善哉善哉。希有世尊。希有世尊。如來智慧一切法中無障無礙。我等從昔已來初未得聞如是甚深大陀羅尼。能與眾生安隱快樂。聽此陀羅尼已悉發勇猛讀誦受持。何以故。此陀羅尼有如是無量無邊大功德故。爾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怖畏生死欣樂涅槃。一心稱名禮拜供養德華藏佛。並誦此陀羅尼生希有心。彼諸眾生增長善根獲大利益。爾時德華藏佛告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善男子。我於往昔修菩提時。勤求方便作如是願。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若有十方諸佛國土。其中眾生樂行佈施乃至智慧。若能至心稱我名號禮拜供養。令彼眾生無有天人阿修羅等能加惡者。亦無有能障礙修行六波羅蜜者。又能增益無量善根。唯除過去造極惡業者。若此願不成我誓不取成等正覺。善男子。若有婦人欲求子者。若復不願有多子者。若有懷妊怖畏產難。彼諸人等應當至心稱我名號禮拜供養。若人非人無能得便。亦無惡咒毒藥能令身心受逼迫苦。乃至一念能加惡者。我誓不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於往昔求菩提時作如是願。覆護利益一切眾生。是故眾生應當至心稱我名號禮拜供養。一切諸惡皆悉除滅決定無疑。唯除過去極重惡業現受報者。爾時虛空藏菩薩白佛言。希有世尊。不可思議。我今欲往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但彼眾生弊惡嫉妒。無慈悲心不知報恩。言常粗獷多行邪見無惱我耶。我今往彼或無利益。佛言。善男子。無如是事。誰是成就四無量心而能加惡。假使百千諸魔眷屬亦無障礙者。善男子。汝於往昔無量劫來。而常修行四無量心。汝莫怖畏。善男子。我有陀羅尼從四無量梵行中生。能滅諸惡乃至惡夢。汝可受持此陀羅尼。若有多瞋眾生聞此咒者皆生慈心。若不生者或便惛睡。爾時世尊即說咒曰。   怛絰他(一)呼呼鼻利呵(二)浮浮囉(三)□羅囉婆(四)一邏(五)娑呵(六)呵籌(七)伽籌(八)伽伽那叉(九)奢摩奢摩(十)蜜多囉蜜多囉(十一)斫迦囉(十二)跋帝帝隸(十三)娑伽囉帝隸(十四)豆利哆□(香指反)寐(十五)□黎呵跋醯(十六)那邏闍嚌(十七)夜婆那蜜低黎(十八)綺底蜜低黎(十九)婆利蜜低黎(二十)始佉蜜低黎(二十一)摩都囉蜜低黎(二十二)佉伽蜜低黎(二十三)薩都闍蜜低黎(二十四)薩婆羯摩蜜低黎(二十五)摩那跋利哆蜜低黎(二十六)陀胝(張夷反)濕婆囉蜜低黎(二十七)莎和呵(二十八)   善男子。此陀羅尼名滅一切惡及諸惡夢。其有誦持者。應以瞻蔔油咒之七遍。用塗兩手及用塗面。諸噁心人睹見之者皆生歡喜。乃至惡龍夜叉迦吒富單那等。乃至千萬諸魔眷屬不起噁心。況加惡事。假使滿四天下諸惡眾生。咒一合水而以散之。令彼眾生皆生信心。乃至不起一念之惡。若有濁水滿四大海。取一合水以此咒咒之投彼大海。能令濁水悉變澄清。善男子。汝可持此陀羅尼往娑婆界。爾時無量阿僧祇菩薩摩訶薩。異口同聲作如是言。我等今者渴仰欲見大德世尊釋迦牟尼佛。禮拜供養尊重讚歎。亦欲觀彼大眾集會。聽日藏法門壞龍境界炎品。為除一切眾生諸惡業故。惟願世尊聽我往彼。佛言。善男子。欲往隨意。應當一心以遊彼國。汝等皆可變作轉輪聖王。七寶成就千子具足。莊嚴其身如轉輪王法。即時八十千萬菩薩摩訶薩與虛空藏菩薩。恭敬圍遶德華藏佛。遶三匝已上昇虛空。是諸菩薩摩訶薩眾。各自化作轉輪王身。七寶成就千子具足。像兵馬兵車兵步兵。如是種種莊嚴如輪王法。即從彼發一念之頃至娑婆世界。以閻浮提金末散娑婆世界佛及菩薩聲聞大眾。如是金末皆悉遍滿娑婆世界。復以龍栴檀香末而以散之。復以真珠亦以散之。復以真珠金瓔珞具亦以散之。復以頸珠而用散之。復以種種瓔珞種種衣服而以散之。復以種種幢幡寶蓋亦以散之。其諸菩薩摩訶薩眾。皆為供養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彼諸菩薩摩訶薩眾。作是供養已恭敬圍遶右遶娑婆世界。遶三匝已而來至此四天下中摩伽陀國釋迦牟尼佛所。到已恭敬禮拜遶佛三匝卻住一面。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七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日藏分菩薩使品第三   爾時頻婆娑羅王。見未曾見無量阿僧祇梵天。帝釋天。那羅延天。四天下轉輪聖王。見已心大歡喜。從坐而起在一面立。爾時四使菩薩摩訶薩及其眷屬。合掌向釋迦牟尼佛。時日行藏菩薩以瞻波迦華鬘散釋迦牟尼佛上。而讚歎曰。  於諸足中最殊勝  施諸惡見大光明  能說出世平等行  行正道者施法印  摧滅毒龍及四魔  解世煩惱佛為勝  豎堅法幢施解脫  以大法炬滅眾闇  親近善友修集定  愍眾生故說福田  佛法僧寶甚難得  人身信心亦復難  雖得人身善友難  得善友者壞煩惱  眾生惡智煩惱覆  速能為滅煩惱網  眾生沒於煩惱河  佛如大船能拔濟  我等諸佛使說欲  隨喜如來佛法藏   爾時日行藏菩薩白釋迦牟尼佛言。世尊。東方過無量恆河沙佛剎。彼有世界名無盡德。佛號瞻波迦華色如來應供正遍知。現在說法。彼佛如來使我送欲。並問訊釋迦牟尼佛。少病少惱無多患不。弟子眷屬身力樂不。常安隱不。樂聽法不。聞佛所說如教行不。樂阿蘭若不。世尊於此破壞眾魔。獨超眾聖轉於無礙微妙法輪。但此五濁諸惡眾生障礙未盡。於佛法輪不信受者。為是等故彼瞻波迦華色佛說此日藏法行壞龍境界炎品一切眾生惡業盡陀羅尼欲。名四諦順忍陀羅尼。此陀羅尼有大勢力有大利益。能盡一切欲貪色無色貪一切慢增上慢我慢等。如上所說。此四諦順忍陀羅尼。能壞一切魔王勢力。能令諸天心生歡喜。能令阿修羅迦樓羅生大怖畏。能令緊陀羅心生歡喜。能令摩□羅伽生怖畏心。能壞外道。於剎利所能與知足。能攝婆羅門令入佛法。能令毘捨生大信心。能令首陀羅生歡喜心。能令女人離諸貪慾。能令智人生歡喜心。令坐禪人樂阿蘭若。能卻一切種種惡事及諸鬥諍飢饉疫病夭橫死者。能除外賊非時寒熱惡風雨惡獸瀑水苦辛枯澀諸惡觸等。能建立法幢光顯佛法。令法母久住佛種不滅。能安慰生死流轉眾生。能生盡智。能覺無生智。能裂一切無明暗聚。能捨一切苦擔能乾一切苦海。爾時日行藏菩薩。即說如上四諦順忍陀羅尼。   □□□□耩婆裔婆野波履婆隸(二)婆醯婆訶波履婆隸(三)必利洟(他地反)仳必利洟(他地反)鼻波履婆隸(四)阿捭阿跛波履婆隸(五)低誓低社波履波隸(六)末隸末邏波履波隸(七)卻偈(其隸反)卻伽(其箇反)波履婆隸(八)阿盧翅阿盧迦(其可反)波履婆隸(九)薩他迷(芒閉反)薩他麼波履波隸(十)曷羅(釐可反)誓曷羅(釐可反)社波履婆隸(十一)徙隸徙邏波履婆隸(十二)伽迷伽麼波履婆隸(十三)阿蒱婆波履婆隸(十四)羅麼羅麼(十五)羅謎(芒閉反)羅麼(十六)曷囉剆(勒可反)曷羅邏(十七)阿囉羅阿囉羅麼(十八)□蹋婆(蒱麼反)攘娜復□(登我反十九)伽邏彌復□(登我反二十)揭邏磨波履婆隸(二十一)斫芻揭邏醯斫芻揭邏訶波履婆隸(二十二)輸嚧怛囉揭邏醯輸嚧怛囉揭邏訶波履婆隸(二十三)伽羅娜揭邏醯伽羅娜揭邏訶波履婆隸(二十四)什婆揭邏醯什婆揭邏訶波履婆隸(二十五)迦耶揭邏醯迦耶揭邏訶波履婆隸(二十六)麼那揭邏醯麼娜揭邏訶波履婆隸(二十七)馺跛曷利捨揭邏醯馺跛曷利捨揭邏訶波履婆隸(二十八)鞞□娜揭邏醯鞞□娜揭邏訶波履婆隸(二十九)怛履瑟那揭羅醯怛履瑟那揭羅訶波履婆隸(三十)憂波陀那揭邏醯憂波陀那揭邏訶波履婆隸(三十一)婆[(口*皮)/女]揭邏醯婆[(口*皮)/女]揭邏訶波履婆隸(三十二)闍帝揭邏醯闍帝揭邏訶波履婆隸(三十三)社囉摩囉娜揭邏醯社囉摩囉娜揭邏訶波履婆隸(三十四)獨佉珊多跛揭邏醯獨佉珊多跛揭邏訶波履婆隸(三十五)阿囉波囉蹋陛社揭邏醯阿囉波囉蹋陛社揭邏訶波履婆隸(三十六)阿跋□鞞婆□寫(三十七)阿跋囉摸跛麼婆卸(思夜反)鞞也(三十八)毘尼跋□(三十九)阿利耶曷囉捨彌(四十)薩鞞伽羶帝莎波訶(四十一)   說此咒已白佛言。世尊。此四諦順忍陀羅尼。是彼瞻波迦華色佛所送。爾時釋迦牟尼佛聞此咒已讚言。善哉善哉。乃至一切娑婆世界諸佛剎中十方來眾及此剎眾。亦稱善哉。除入定者。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日行藏菩薩言。善男子。我今不起此座。於大眾中廣為眾生說此四諦順忍陀羅尼。文字及義不增不減。善男子。汝欲來此彼瞻波迦華色佛。為護汝身不怖畏故。說身受行陀羅尼。乃至說涅槃道日眼蓮華陀羅尼。汝今當為一切眾生於此宣說。爾時日行藏菩薩即於佛前。說所持來日眼蓮華陀羅尼。   怛絰他(一)徙阿摩帝(二)毘盧迦(基我反)麼帝(三)□隸(四)羇(基離反)□矣利師(五)漚制(六)蘇樓漚制(七)佛地(徒紙反)毘佛地(徒紙反八)摩訶佛地(九)鬱奴摩提(十)鬱奴摩爹(十一)缽剆底篩(疏皆反)達膩(十二)阿羅伽度蘆婆(十三)阿囉伽度蘆婆(十四)缽剆底篩達膩(十五)頻豆頻豆麼底(十六)質吒質吒缽剆底篩達膩(十七)頞勒羇(居離反十八)栴陀羅提(十九)呵呵(虎我反)質□褉□□獺慼撰F□膩弭(二十一)訶□迦(基我反)麼鞞祇(其利反二十二)訶□富娜曷囉婆(二十三)曷囉栘(二十四)訶□斫芻(二十五)三摩帝(二十六)訶□毘麼地(徒祇反二十七)訶□夜奇離(二十八)訶□毘三麼揭離(二十九)訶□三姥爹囉社裨(三十)訶□鞞麼□曷囉誓(三十一)訶□咥(呼旨反)□(呼戒反三十二)訶□者帝(嘲隸反三十三)訶□達麼曷囉誓(三十四)訶□蒱呼曷囉誓(三十五)訶□跋社麼帝(三十六)訶□噓伽曷囉捨彌(三十七)訶□達麼徙蜜帝(三十八)訶□婆憂波陀娜(三十九)若(如者反)茹若(如者反四十)毘社樹堅(四十一)毘者社若若(四十二)娑羅末伽(其我反)若若(四十三)□娑案□(四十四)婆囉伽(其我反四十五)獨敧莎呵(四十六)   說此咒已白佛言。世尊。彼瞻波迦花華佛。為護我故說此陀羅尼。爾時釋迦牟尼佛告長老耶捨。汝可持此日眼蓮華陀羅尼。何以故。佛出世難。聞此陀羅尼亦復甚難。若佛如來及弟子眾。或阿羅漢須彌山王。及於大海其德可說此日眼蓮華陀羅尼。非於一劫若百千劫可說其德。此陀羅尼如是甚深。汝當一心受持讀誦。於四眾中廣宣說之。彼娑婆界一切眾生聞此咒已。一切欲貪色無色貪悉皆除滅。乃至能得漏盡智證得涅槃樂。爾時香象菩薩復以偈讚。  唯佛坐於菩提樹  能壞眾魔及眷屬  獨得無上勝菩提  證知一切眾生類  佛放勝光蔽外道  如日能映諸熒火  法母三寶種常住  聖集為度諸眾生  為求善法及菩提  供養佛故同集此  唯佛甘露洗眾生  演說菩提勝行故  能度眾生更不生  盡漏盡思盡煩惱  安置眾生寂滅城  唯佛於世如妙藥  能除眾生諸憂愁  彼佛使送陀羅尼  並復問訊牟尼月  多聞智海慈悲行   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譬如有城方一由旬沙滿其中。如是一沙為一佛剎。過是數已。南方有佛世界名袈裟幢。具足五濁。佛號山帝釋王如來十號具足。今現在說法。彼佛如來使我送欲。並問訊釋迦牟尼佛。少病少惱常安樂不。弟子眾等無多患不。樂聽法不。既聞法已如說行不。樂阿蘭若不。樂坐禪不。佛於此剎破壞魔王及諸惡龍。光顯正法轉無障礙清淨法輪。但此佛剎諸惡眾生障礙未盡。不受法輪者。為是等故。彼山王如來。令我送此日藏法行壞龍境界炎品一切眾生惡業盡陀羅尼欲。名空順忍陀羅尼。此陀羅尼有大勢力有大利益。能卻一切欲貪。能盡一切色非色貪。能盡一切慢增上慢。如上所說乃至能捨苦擔。爾時香象菩薩即說所送空順忍陀羅尼。   怛絰他(一)頭摩帝頭摩帝(二)惡踦(驅置反)頭摩帝(三)缽囉娑婆頭摩帝(四)薩婆迦捨頭摩帝(五)阿鞞卻伽(其我反六)培鞞娜卻伽(七)碎(蘇骨反)朱叉卻伽(八)阿[(口*皮)/女]摸訶卻伽(九)阿那涅也卻伽(十)毘耶佛履帝卻伽(十一)僧迂嘍者卻伽(十二)阿泥麼卻伽(十三)盧者那卻伽(十四)屍棄卻伽(十五)毘底寐卻伽(十六)郁芻麼卻伽(十七)嗚囉卻伽(十八)惡敧卻伽(十九)耶婆麼娜卻伽(二十)尤嘍跛卻伽(二十一)耶婆毘娘那卻伽(二十二)斫芻陀妒卻伽(二十三)耶婆麼娜毘娘那陀妒卻伽(二十四)必利洟陛陀妒卻伽(二十五)耶婆毘娘娜陀妒卻伽(二十六)靼(之結反)埵(都和反)履悉蜜駐跛薩他娜卻伽(二十七)耶婆阿瑟吒達奢阿鞞尼迦佛陀達摩卻伽(二十八)獨佉卻伽(二十九)耶婆磨勒卻伽(三十)毘婆[(口*皮)/女]娜毘敧[(口*皮)/女](三十一)阿那娜娜(三十二)阿陛娜娜(三十三)三姥陀剆娜娜(三十四)薩婆迦囉囉娜娜(三十五)薩婆僧薩他娜毘瞿跛娜娜(三十六)阿緊(吉因反)柘若(女我反)娜娜(三十七)叉(初詐反)婆叉婆(三十八)伊犁伊儸(三十九)伊犁伊羅(四十)寐利蘇波呵(四十一)   說此咒已白佛言。世尊。此陀羅尼是彼山王如來所送。爾時釋迦牟尼佛心大歡喜讚言。善哉善哉。並及一切娑婆世界諸大集眾。皆大歡喜同讚善哉。除空靜處入禪定者。爾時釋迦牟尼佛語香象菩薩言。善男子。我今不起此座。於大眾中廣為眾生說此空順忍陀羅尼。文字及義不增不減。善男子。汝欲來此彼山王佛為護汝故。說無量根陀羅尼汝可說之。何以故。能卻一切心受行故。得平等一切智智故。四魔境界壞故。法母三寶性不斷故。爾時香象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說。即於佛前說所持來無盡根大授記陀羅尼。   怛絰他(一)捨囉娜毘夜也(二)式叉毘夜也(三)徙寐履帝毘夜也(四)缽囉河拏(奴下反)毘夜也(五)矣履地毘夜也(六)因地利毘夜也(七)囉剆毘夜也(八)蒲騰伽毘夜也(九)三摩地毘夜也(十)陀羅尼毘夜也(十一)羼帝(都利反)毘夜也(十二)毘梨耶毘夜也(十三)闍娜毘夜也(十四)缽邏若(女我反)阿霤(驢□反)必也毘夜也(十五)阿紉(奴鄰反)社毘夜也(十六)摩伽毘夜也(十七)遏鼻娘毘夜也(十八)缽囉帝(都履反)三陛(蒲履反)爹毘夜也(十九)步寐(莫履反)毘夜也(二十)坒(父一反)絰耶(余歌反)毘夜也(二十一)摩訶梅怛梨毘夜也(二十二)摩訶迦霤(驢□反)那毘夜也(二十三)摩訶牟帝多毘夜也(二十四)摩呼卑叉毘夜也(二十五)必利洟鼻毘夜也(二十六)薩埵毘夜也(二十七)達摩毘夜也(二十八)答摸毘夜也(二十九)阿盧迦毘夜也(三十)缽囉帝婆娜毘夜也(三十一)缽囉帝輸盧得迦毘夜也(三十二)伽伽那毘夜也(三十三)摩霤□毘夜也(三十四)缽囉帝多三姥波爹毘夜也(三十五)輸娜(奴下反)多毘夜也(三十六)阿尼蜜多毘夜也(三十七)揜缽囉尼系多毘夜也(三十八)侯嘍□毘夜也(三十九)瞿沙毘夜也(四十)緊(吉因反)柘那毘夜也(四十一)阿鼻三麼夜毘夜也(四十二)阿怒娜(四十三)阿奴娜(四十四)阿[(口*皮)/女]呵者者(四十五)者遮囉(四十六)者遮囉毘姥(四十七)柘陛(蒱履反)斫芻者遮囉毘姥(四十八)毘夜也毘姥(四十九)察夜毘姥(五十)阿磨毘夜也毘姥(五十一)阿三姥阿遮囉毘姥(五十二)塢眵陀毘姥(五十三)阿迦捨毘姥(五十四)驃缽捨麼毘姥(五十五)阿那婆婆毘姥(五十六)阿呵呵毘姥(五十七)阿囉婆囉毘姥(五十八)優波捨麼毘姥(五十九)薩利羅毘姥(六十)娑波呵(六十一)   說此咒已白佛言。世尊。此是山王如來所說無盡根授記陀羅尼。護我身故。爾時釋迦牟尼佛告長老憍陳如。汝可受持讀誦此無盡根陀羅尼。憍陳如。佛出世難。聞此陀羅尼者亦復倍難。善男子。若佛如來或佛弟子大阿羅漢等。於百千劫可得數知一切眾生三世心心數法。此陀羅尼德非百千劫說能盡其邊。以是故。憍陳如。當受持此無盡根陀羅尼。於四眾中如聞廣說。若有眾生得聞此法。能盡惡業乃至得四無礙不壞辯才。能常樂說於三界中得最勝身。爾時炎德藏菩薩摩訶薩合掌向釋迦牟尼佛。以偈讚曰。  六道煩惱苦所□  佛智如船自他度  六根所迷魔□縛  佛出世難說實道  智人能捨六種家  佛為世親除儉法  得六神通諸三昧  諸佛大聖實語者  能解眾生流轉縛  我等信心聞佛讚  世親使我來此剎  唯願世尊聽我說   爾時炎德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西方過四十二恆河沙等佛剎。有佛世界名堅固幢。佛號智德峰王如來十號具足。今現在說法。彼佛如來使我說欲並問訊釋迦牟尼佛。安隱住不。起居輕利不。弟子眾等無多患不。樂聽法不。若聽法已能如說行堅固住不。樂阿蘭若行不。如來於此破壞眾魔及龍眷屬。光顯正法最勝無礙轉妙法輪。但此世界諸惡眾生障礙未盡。於佛法輪不順行者。是故彼佛說此日藏法行壞龍境界炎品一切眾生惡業盡陀羅尼欲。所謂無願順陀羅尼。此陀羅尼有大勢力有大利益。能盡一切欲貪色無色貪。一切慢增上慢我慢等。如前所說能裂一切無明暗聚。能捨一切苦擔爾時炎德藏菩薩。即說所送無願順陀羅尼。   怛絰他(一)捨摩那捨婆(二)阿婆叉捨婆(三)斫芻捨婆(四)輸嚧哆囉捨婆(五)伽拏捨婆(六)視婆捨婆(七)迦耶捨婆(八)摩那捨婆(九)叉婆毘陀(十)斫芻畢利洟鼻叉婆(十一)輸盧哆囉阿婆叉婆(十二)伽羅拏帝闍叉婆(十三)什婆婆喻叉婆(十四)迦耶 羯羅摩叉婆(十五)摩那烏闍叉婆(十六)阿盧迦若那叉婆(十七)毘闍僧羯摩叉婆(十八)唵句囉呿伽叉婆(十九)婆摩嘍畢也鼻耶叉婆(二十)捨摩迦闍叉婆(二十一)叉耶囉娑叉婆(二十二)羯哆鼻耶婆叉婆(二十三)耶耶耶(二十四)泥那都那(二十五)阿婆泥那都那(二十六)那耶波那夷那都那(二十七)伊沙伊婆都度呿□□^妝□□嫩   說此咒已白佛言。世尊。此無願順陀羅尼。是彼智德峰王如來所送。爾時釋迦牟尼佛及一切娑婆世界諸大集眾。皆讚善哉善哉。唯除在定。爾時釋迦牟尼佛告炎德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我今不起此座。於大眾中廣為一切眾生說此無願順陀羅尼。文字句義不增不減。善男子。汝從彼來。智德峰王佛為護汝故。說智慧依止陀羅尼。汝今當為一切眾生於此宣說。若有眾生聞此法已。所有上中下結。欲有因緣所生煩惱悉皆微薄。復能除卻恆河沙劫生死之苦。一切惡業亦皆除滅。一切善根具足圓滿。爾時炎德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我今當說。即於佛前說智慧依止陀羅尼。   怛絰他(一)佉伽波利眵(尺之反)提(二)伽唎婆叉(惻檀反三)西伽跋梨(四)鼻也缽囉婆伽叉(惻檀反五)叉婆踰岐(強子反)缽底呵梨(六)奢磨那四迦涕(七)三摩迷伽闍師(疏齊反八)阿叉夜那低(九)叉婆跋栘(常兮反十)禰□那闍師(十一)婆摩娜闍師(十二)娑摩伽邏闍師(十三)阿地呵奢夜闍師(十四)鼻缽囉婆闍師(十五)西叉闍師(十六)西禰夜闍婆闍師娑利囉瞿咥(馨之反)夜闍師(十七)娑利羅瞿咥夜阿鞞綺婆那鳩世(十八)薩檀拘帝(十九)私婆檀那梯(二十)毘哆缽囉鼻利低(二十一)嘔波羯囉磨那梯(二十二)阿那比地夜跋羅仚(羌兮反二十三)缽羅帝羯迷那(二十四)三迦太夜世(二十五)薩盧遮那婆迷拘嚧太梨(二十六)迦摩薩世(二十七)阿世奢佉岐(□□襏□□□□□□□獨二十九)鼻地夜跋泥(三十)羯羅那跋泥(三十一)鬱遮跋泥(三十二)三迷摩迦梨(三十三)奢利夜跋泥(三十四)摸伽闍師(三十五)呵利拘那婆(三十六)那夜那目仚(三十七)娑囉叉拘梨(三十八)那羅延拏樹梨(三十九)因陀羅婆薩泥(四十)烏阿(四十一)阿婆阿(四十二)阿阿(烏可反)何羅婆阿婆囉(四十三)阿婆囉(四十四)阿羅薩彌伽(其我反四十五)豆佉禰提(都夷反)囉(四十六)涅槃醯(四十七)莎和呵(四十八)   說此咒已作如是言。此是智德峰王佛所說陀羅尼。爾時釋迦牟尼佛告長老舍利弗言。汝可受持此智慧依止陀羅尼。所以者何。佛出世難。聞此陀羅尼亦復倍難。舍利弗。若佛如來及佛弟子大阿羅漢。於百劫中可得知此四天下微塵等數。此智依止陀羅尼德於百千劫說不能盡。此陀羅尼如是甚深。是故應受持讀誦。於此眾中廣為人說。若有眾生能聽受者。彼人所有下中上欲有因緣所生煩惱及色無色有因緣所生煩惱皆悉微薄。復能除卻恆河沙劫生死之苦五無間業。及於女人舊所造業皆悉除滅。乃至漏盡得涅槃道。爾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如來真實知法界  示魔眾生正真道  若有真實生信心  是則能破三惡道  供養如來一香華  無量世受無上樂  無量世中身具足  亦得無上真智慧  若能一聞是總持  即能摧滅諸煩惱  一切人天所供養  獲得無生及盡智  華德藏佛功德具  彼佛使我來問訊   爾時虛空藏菩薩白釋迦牟尼佛言。北方去此八十恆河沙世界。彼有佛剎名一切香上。具足五濁。佛號德華藏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今現在說法。彼佛使我送欲。並問訊釋迦牟尼佛。如來於此降伏眾魔及龍眷屬。最勝無礙轉妙法輪。但此剎中諸惡眾生。於佛法輪不順行者。是故彼德華藏佛。說此日藏法行壞龍境界炎品一切眾生惡業盡陀羅尼欲。所謂奢摩裴多悉致那利陀羅尼。此陀羅尼能令眾生得大勢力得大利益得大安隱。能除一切病苦。能壞一切煩惱一切陰入界。能差別知一切法。能示一切方便。能清淨涅槃道。能令一切眾生心生歡喜。能入一切法門無有障礙。能以正法降伏外道令住佛法。能壞一切魔王境界。此陀羅尼有大力用。善攝一切諸魔外道令失勢力。能令諸天生大歡喜。能令夜叉心生知足。能怖阿修羅。能壞金翅鳥。能令緊陀羅生大歡喜。能令摩□羅伽不敢迴顧。能令外道默然無對。能令剎利心生歡喜。能令婆羅門信入佛法。能令毘捨首陀羅等皆大歡喜。能令女人不樂多欲。能令懷孕女人產生安隱。能令多聞人心不失念。能令坐禪人樂阿蘭若。能除一切患難一切鬥諍飢饉疾疫。能除內外姦宄。能除非時寒熱風雨暴水。苦辛枯澀惡觸等事。能光顯法母建立佛法。紹三寶種令不斷絕。於生死中作大安慰。能生盡智。能證無生智。能壞無明暗聚一切苦擔此名奢摩裴鞞多悉致陀羅尼。爾時虛空藏菩薩即於佛前。說奢摩裴多悉致那利大授記陀羅尼。   怛絰他(一)摩那叉(惻我反二)阿婆叉(三)羅伽婆叉(四)閻羅叉(五)末摩那叉(六)阿婆叉(七)曼陀叉(八)那荼叉(九)那荼囉休(十)鼻薩那吒(十一)佉伽那吒(十二)阿吒那吒(十三)拘那吒(十四)缽利鳩薩那吒(十五)那荼那吒(十六)富利迦那吒(十七)鬱怛羅那吒(十八)迦毘那吒(十九)軍闍那吒(二十)蘇目伽那吒(二十一)遮婆茂囉那吒(二十二)佉伽凡鉗婆囉那吒(二十三)富沙迦囉那吒(二十四)系娑(蘇我反)鬱盧達囉那吒(二十五)三摩羅耶那吒(二十六)失囉鳩三(二十七)憍怛吒(二十八)怛羅(二十九)摩妒佉囉婆(三十)提畜叉(三十一)婆帝囉豎(三十二)豆婆那摩羅豎(三十三)婆呵呵那否智(三十四)僧低(當梨反)囉闍婆(三十五)阿摩囉闍豎(三十六)摩呼囉伽闍羅(三十七)阿禰拏婆囉(三十八)阿禰拏叉(三十九)阿婆阿唎伽禰拏叉(四十)□沙□婆都豆佉寫(四十一)莎波呵(四十二)   說此咒已白佛言。世尊。此陀羅尼有大勢力。有大利益。彼德華藏佛令我送來。爾時釋迦牟尼佛。讚言善哉。及一切大眾皆讚善哉。除坐禪者。爾時佛告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我今不起此坐。廣為大眾說此陀羅尼。文句及義不增不減。善男子。汝從彼來。德華藏佛為護汝故說陀羅尼。令噁心者生歡喜心。諸不信者悉皆惛睡。此陀羅尼從德華藏佛所久修四無量行生。汝今當為一切眾生於此宣說。若有聞此陀羅尼。一切惡人皆生歡喜。   爾時虛空藏菩薩。即說一切噁心眾生生歡喜心不信眾生悉皆惛睡陀羅尼。   怛絰他(一)浮呼鼻利呵(二)浮浮羅(三)□邏囉浮(四)一邏(五)娑呵(六)呵籌(七)伽籌(八)伽伽那叉(九)奢摩奢摩(十)蜜多囉蜜多羅(十一)斫迦羅(十二)跋帝帝隸(十三)娑伽囉帝隸(十四)豆利哆□(香指反)寐(十五)□利呼跋醯(十六)那羅闍齋(吒戒反十七)夜婆那蜜低黎(十八)綺底蜜低梨(十九)婆利蜜低梨(二十)始佉蜜低黎(二十一)摩都囉蜜低黎(二十二)佉伽蜜低黎(二十三)薩都闍蜜低黎(二十四)薩婆羯摩蜜低黎(二十五)摩那跋利哆蜜低黎(二十六)陀胝(張夷反)漯婆囉蜜低黎(二十七)莎和呵(二十八)   說此持已。一切惡龍各還所住悉皆睡眠。唯除得忍不退轉者。乃至惡夜叉。惡阿修羅。惡迦樓羅。惡緊那羅。惡卑離多。惡毘捨闍。惡富單那。惡迦吒富單那。彼一切眾各還所住皆悉睡眠。唯除得忍不退轉者。若復有人噁心粗獷無有慈悲。彼此懷恨常不捨離。不畏當來墮於惡道。造五無間誹謗正法。毀呰聖人樂行不善。彼惡眾生聞此咒已悉皆惛睡。有信心者得慈悲心。不鬥諍心得不濁心。得念法緣心。畏當來世墮三惡道。得恭敬三寶心。得念法心念寂滅心。一切眾生聞此陀羅尼已。即得住於如是等心。爾時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欲來此。彼德華藏佛。為護我故。說此陀羅尼。爾時釋迦牟尼佛告長老目乾連言。汝可受持此陀羅尼。目連。如來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出世甚難。聞此陀羅尼亦復倍難。所以者何。此陀羅尼從無限齊四梵行生。目乾連。如來百千劫不行餘業。說此陀羅尼義。一切天人無有能知者。乃至十地菩薩亦不能知。唯除諸佛。此陀羅尼如是甚深如是大力。能與大利益。能速滿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能滿足大慈大悲教化眾生。是故目連。汝當受持讀誦此陀羅尼。於大眾中廣為人說。若有聞此陀羅尼者得大利益。多瞋眾生於未來世應受惡者。皆悉盡滅不受果報。能知生死多諸過惡。修大善根取大福德。親近大善知識供給供養。是故速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目連。此陀羅尼能然法燈。紹三寶種。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八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日藏分定品第四   爾時世尊。告四使菩薩及其眷屬諸菩薩等。善男子。汝若樂住此娑婆界者。各各隨意入所修學。自福德善根。三昧陀羅尼。三摩提。三摩跋提。時四菩薩及其眷屬。即便各各隨意入定。入禪定已身出光明。有菩薩光如大炬火。有菩薩光乃至如百千萬日月光者。爾時大德憍陳如。承佛神力作如是念。我今欲問如來一義。如來因是。或當分別廣說如來四陀羅尼文字及義。如來若說。此娑婆界十方之眾。若得聞者壞疑網心。於一切法得大光明速得四果。未得須陀洹速得須陀洹。未得斯陀含得斯陀含。未得阿那含得阿那含。未得阿羅漢得阿羅漢。過三惡道得人天身。一切悉得純善之法。作是念已即從座起。合掌向佛默然而住。爾時佛告阿若憍陳如。汝將不欲問我義耶。憍陳如白佛言。如是世尊。我實欲問。願佛聽許如我意說。佛告憍陳如。隨汝意問。我當廣說令汝心喜。一切天人聞此語已皆生歡喜。爾時憍陳如白佛言。世尊。如佛經中說有二種。所謂愛及富伽羅。行於生死。雲何名愛。雲何名富伽羅。何故如來說此二種行於生死。佛告憍陳如。善哉善哉快發斯問。憍陳如。汝為憐愍一切眾生故作是問。欲與一切眾生樂故作如是問。如是問者是知時問。憍陳如。至心諦聽我今當說。憍陳如言。如是如是。如佛所說我當受持。爾時世尊告憍陳如。愛有三種。所謂欲愛。色愛。無色愛。復有三種。所謂有愛。離有愛。法愛。憍陳如。何者欲愛。欲名放逸。放逸因緣則生貪觸。以觸因緣。則生樂想。如是等法眾生樂著。欲心發動如火所燒。欲因緣故。樂造十惡捨離十善。以是因緣。墮於地獄畜生餓鬼。生貧窮夜叉中。欲因緣故於生死中。受五陰身具種種苦。雖受是苦不生怖畏。心無慚愧不樂修善。於流轉中難得人身。設得人身以欲因緣身口不淨。造作無量諸重惡業乃至五無間業。以是因緣。復於生死三惡道中受大重苦。一切受苦皆因欲心。欲集因緣猶如糞豬被於繫縛。趣三惡道受諸苦惱。是故如來為斷貪慾。宣說正法呵責欲法。若有眾生得聞如是呵責欲已。能如實觀諸欲不淨。如毒生果。如大火聚。如滿□□□埤□□陸槳j□□饈□□□□□□□奊□□□□□□誇裀□□穛驛裀□□□褶□橢裀□□□□逆□□□瞴慼慼憬^耤慼慼慼慼慼慼慼慼Xc翩慼慼慼歎晼摯f□鷺□□履妒□情慼慼慼慼慼潤邪[桌□□禈□埤□□妨□奭觀妒□□□□□怴慼慼慼慼慼慼慼樟O□嬌□裀□□□誇□隸姪西□□□婁□□□□□□□□令□埤□□□觥□□禭□埤□奿妳□埤□□□□□埤□妳妞□□埤□□□餽□襤秜E□□□嬪□饌檇D□□□犓恁滕^□□□□□□□□覕襾稦□褽□□□□鷺□□□□粿□□列餽□j□計祖□□□□□□□□□□□□□牷慼慼慼慼慼o□□□□妧□□□禪覂□□饌檇D□□□稫褽□□~□□量礹□□□[□□驛粿□□□□檻□埤□□觜D量福□□□□□□□□□□□□X部慼慼潮錶u□□□騏露□□□飀□□□樉□□□閭□□□□□駜D令□□□□□襑□□□稦□褽□□□□□□禭□□□□□□□委列餽□j□□□D縷□褓□□□□飥□輻□c□飀□□XC□~□□□□□□奾穘切襤□誇□□騏餾□□□□□□□□□□妝□□□□□饖□祭□□□□□□□駛□□楈駛□□□□□駛□□霸□□□□□襖□□埤□言c□□媧□□姨X情慼慼憤式慼慼慼潤握謐陛撓堙慼潯紐H□□□□□□□□□□□埤□□褽□騖騾璉綠□茶妼□□襖□□飯□□□□□□□埤□□□□榆□□D□□□□□□□程榃□□□□覬□□榵情慼慼慼模間潦A□楚慼慼j□觜說橫鞳熬^j□M□□棚禳慼j□□□橫□覬□□j□□□駕椸□□息□□□息□□□□粿□□量褉□□□□□穘切襤□誇□□騏餾□□   爾時一切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一切大集。諸來眾等同發聲言。唯願如來宣說欲過。我等聞已。如佛所說至心受持。佛言憍陳如。諦聽諦聽。四種因緣眾生生欲。何者為四。色貪。長短赤白等貪。觸貪。樂貪。樂歌舞種種莊嚴瓔珞服飾等貪。何者色貪。色名四大和合。生滅不住。無我無眾生。如是四大。無我無眾生。一切凡夫無明顛倒。橫於色中而生覺觀。此是男此是女。此好此惡。此可樂此不可樂。慾火入心猶如鬼著。男見女身執相。取著長短黑白。以是因緣。未生欲能令生。已生欲能令增長。是人如是念欲轉多常不捨離。一切善根悉皆減少。不復愛樂諸善知識。不能善護身口意業。與一切罪而共和合。不見一切諸欲過患。以不見故。命終即入三惡道中。或在地獄。或在畜生。或在餓鬼。於彼惡道。無量世中受諸大苦。皆由貪慾。貪慾因緣令欲增長。諸有智者觀察女色念不淨想。不念女身所有髮毛皮肉筋血。但念白骨專心不捨。如女人身男子身亦如是。如見近身遠身亦如是。如他身自身亦如是。但念白骨不念髮毛皮肉筋血。如是念已數數思惟。心常信念不忘失者。此名心順行道初斷欲法門。是人復念彼骨中心三摩跋帝。住於眉間如棗許處。如是念已數數思惟心住不失。彼人爾時心得寂靜。氣息不出不入。不見惡相不見惡事。不樂不念乃至不緣一法。是則名為奢摩他名心寂靜。此名煩惱順行道第二斷欲法門。雲何身寂靜。是人如是念故。能令身中出入息定。不入不出。彼智慧人波囉娑佛陀。身心樂寂滅。如是念故心速順奢摩他。此名第三寂滅攀緣斷煩惱道法門。是人復念頭骨頂中如一小棗處。如是數數念已見彼中空。如是數數念空。見彼頂骨如一沙塵。如是第二第三見骨末。依此法用一切頭骨皆如塵末。見彼骨末為風所吹。如是見一切身骨。皆悉如末為風所吹。如是不見身骨乃至見虛空。彼中身心波囉娑三跋帝。此名第四順奢摩他寂滅攀緣斷煩惱道法門。   爾時長老阿若憍陳如白佛言。世尊。虛空相者。是有為相不。佛言如是。善男子。虛空之相是有為相。時憍陳如復白佛言。世尊。若虛空相是有為者。為是自相為他相耶。佛言憍陳如。若能觀察一切法界及有為界。是名自相。何以故。若能觀察色寂靜者。當知彼人能見如來。所以者何。若人觀骨。見骨如末為風所吹。見是事已。能深觀察色之實性。是人爾時見一切色悉皆空寂。乃至不見一切諸相。唯見虛空但念虛空。於彼虛空數數修習。見十方色一切皆空如淨琉璃。於中復見無量諸佛。乃至十方亦復如是。見佛身已。又見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乃至十方悉見諸佛色身具足。光照團圓如尼俱陀樹。彼人過去若曾習學涅槃之道。有善根者。即作是念我當問佛。如是虛空誰之所造。久近當滅。作是念已即便問佛。爾時如來即為宣說。夫虛空者。但有名字無有作者當何所滅。言虛空者。無有覺觀無物無數。無有相貌無出無滅。一切法相亦不可得。能想所想亦皆是無。了知是已。於諸想縛悉皆解脫。即便獲得阿那含果。能斷一切貪慾之心。唯有色愛無色愛結。及於掉慢諸無明在。彼人爾時見佛身已。作如是念。我今當知如來身相長短廣狹。作是念已。見所在處十方空中悉有如來。彼人爾時欲得觀少即便見少。欲得觀多隨意見多。無量無邊亦復如是。復次彼人更作是念。如是諸佛從何而來。復作是念。如是如來無所從來去無所至。彼人爾時不見諸佛有去來已。又作是念。三界受身心但虛假。以是因緣我隨覺觀。欲多見多欲少見少。諸佛如來即是我心。何以故。自心作佛自心見故。心即我身身即虛空。我因覺觀故見無量無邊諸佛。我以覺心見佛知佛。非心心知非心心見。見心相者則不可斷。我觀法界性無牢實。隨念生故。是故一切所有性相。及心覺觀即是虛空。虛空之性亦復非有。若能如是見彼空者。已於過去發菩提心。彼人修習三昧因緣。即得諸佛現其前住。是人若發求聲聞心。即得一切無相三昧。既修習已。復得無著清淨智心遠離無明。亦復獲得隨順空忍。不久得於四果真證。彼人若見空即是空。爾時即得身心寂靜。得寂靜已。是則名為空解脫門。入是門已。欲得取於阿羅漢果則為不難。是名第五修習空寂滅諸攀緣斷煩惱道真實法門。爾時世尊說此法已。彼大眾中有九十九百千萬億諸天及人。得奢摩他順忍。八萬四千人得空順忍。如是六萬天人得空三摩提解脫法門。二萬眾生皆得諸佛現在三昧。無量眾生得須陀洹果。八十四百千比丘得無漏道。   爾時佛告憍陳如言。若復有人自觀頭骨心若不停及不樂者。是未調伏。既未調伏亦復不能得於解脫。彼人爾時應當更詣屍陀林所觀察死人。或見青瘀膀脹血塗。或見膿流處處淹漬。皮肉爛潰筋脈相交。禽獸往來爭共唼食。或見白骨其色如珂。髏頷差移手足分散。見是相已。當熟察心樂住何處。知已即觀常念不捨。一切外色敗壞若斯。自揆我身亦應如是。始從青瘀臭處腥臊。終至白骨支離消散。心常專念勿使他緣。若住若行若坐若臥。勤修觀行滑利流通。晝夜相續不令馳散。閉目開目恆使分明。從少至多內外洞徹。如是展轉乃至山河草木叢林人畜等物。皆作骨相亦復如是。於四威儀常見自身骨具等事。未曾捨離。如是心住不動如山。於一緣中常定無亂。不淨念等悉具足滿。彼人爾時於此身中作是觀已。乃至命終不起染心。於現在時能離貪慾。他世未能。此人若得順虛空陀羅尼。即能觀骨作離散相。如是念已。四方俱時皆令風起吹此骨身。皆悉磨散使如微塵。如是自身風因緣故。皆作塵已一切諸色一切大地。亦各以風因緣力故散如微塵。如是作已。身及萬物悉皆隨風。塵飛消散都無所見。猶如虛空離諸言說。如是觀已得虛空相。見一切物如青琉璃。數數修習。如是等念令不馳散。如是觀已。復觀虛空作於黃色係心憶想。亦令成就無分散意。如是觀已。復觀赤色想念赤色。觀赤色已。復作白色想念白色。觀白色已。復觀紫色紫色成已。觀頗梨色。於虛空中作如是念。如是萬法色及地等一切諸物。皆見青色及頗梨色令不馳散。作是觀已次作水想。亦見青色及頗梨等一切諸色。皆見於水更無餘想。唯見大地如四指許。餘皆為水。彼人見是四指地已便無增減。復作是念。我於今者當以足指動此大地。使令動轉隨意久近。若欲令於少分動者即隨所念。如是動已。乃至能令諸山大地大海江河。一切隨動出大音聲。其聲遠徹聞於餘方。復觀諸水有種種色。或優缽羅華。拘物頭華。缽頭摩華。分陀利華。如是種種一切諸華皆隨念見。復觀虛空皆作地想。於其地上行住坐臥俯仰屈伸。復觀一切土石諸山作種種色。事形細軟如兜羅綿。於其山上迴轉去來經行宴坐。彼人爾時作如是等諸外觀已。悉皆放捨還更攝念。復自觀身作輕微想。更增修習令其成就。如兜羅綿隨風飄散。作是觀已於虛空中行住坐臥。是人復入火光三昧。身現種種妙色光明。青黃赤白及頗梨色。又復遊入炎摩迦定。於身上下互出水火。乃至地中現於出沒。如鳥處空無諸障礙。日月威力有大光明。能以手摩不生驚畏。又復身上到於梵天。作如是等現神變已。復隨所樂作如是念。於其身內或青或黃或赤或白。或復見紫及以頗梨。復作是念。我當雲何得見諸佛。隨其方所皆悉睹見。彼人爾時若欲見小隨念即見。若欲見大亦隨念見。乃至充塞遍滿虛空。復作是念。是等諸佛。無所從來去無所至。唯我心作。於三界中。是身因緣唯是心作。我隨覺觀。欲多見多欲少見少。諸佛如來即是我心。何以故。隨心見故心即我身。即是虛空。我因覺觀見無量佛。我以覺心見佛知佛。心不見心心不知心。我觀法界性無牢固。一切諸法皆從覺觀因緣而生。是故法性即是虛空。虛空之性亦復是空。我因是心見種種色青黃赤白。一切雜色及以虛空。種種示現作神變已。所見如風無有真實。但妄想心依止於色。是則名為共凡夫人順四諦陀羅尼。佛言憍陳如。何者名為不共凡夫四諦順陀羅尼。若有人能作如是念。此虛空者不可捉持。無有覺觀不可宣說。心亦如是猶如虛空。不可捉持不可宣說。如是二種。皆悉虛妄憂愁惱亂。猶如火燒虛誑鬥諍。我今捨離是空色等。一切諸念亂想覺觀。如是捨諸虛空色等虛妄覺觀一切心已。心不復生。離諸念故心得寂滅。得寂滅已更不復生。何以故。心緣滅故是心便滅。身心釋悅悉皆捨離。以捨離故身得安隱。捨覺觀故口離語言。心安一緣修習滅定。是人爾時一日一夜。入於如是寂滅三昧。如意自在經無量億百千萬歲。於是三昧堪忍不散。從滅定起捨有漏法及其壽命。入於涅槃。此名無漏不共凡夫四諦順陀羅尼第一解脫門。佛復告憍陳如。雲何名為共凡夫人四諦順陀羅尼。若有人能作如是念。我隨覺觀觀如是色觀如是我。我心即色色即我心。若我遠離一切色相觀虛空相。是人爾時修虛空相。即入無量空處三昧。此則名為共凡夫人順四諦陀羅尼義。若有人能作如是念。色即是空我以此色因緣空故。得見虛空。何者境界是虛空相。虛空之性名無障礙。是風住處。如是風者是四大相我色亦爾是四大攝。此二法者無有差別。心亦如是猶如虛空。復作是念。此四大者以何為體。一切諸法性自空寂。自他等性亦皆空寂。夫虛空者即無所有。不生不滅無處無家。作是觀時係念諸佛。既係念已。見虛空中有無量佛。一心念已得阿那含果。此則名為不共凡夫四諦順陀羅尼第二解脫門。   復次行者作如是念。何者境界是虛空相。復何因緣名為我相。行者自念。言虛空者即是我也。即是淨我即是我心。我者無色如虛空無邊。我亦如是此則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若有能觀一切法空無我我所。言空處者即是無我色亦無我。若觀如來即是我也。我見佛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乃至一切有漏法盡得阿羅漢果。此則名為不共凡夫四諦順陀羅尼第三解脫門。   復次行者。若觀於我清淨不濁。即是空處空即我心。若能永斷一切煩惱即是淨心。若能修習八直正道是名淨心。作如是學。即能獲得須陀洹果乃至證得阿羅漢果。此則名為不共凡夫四諦順陀羅尼第四解脫門。   復次行者。若有欲觀於色相者即分別相。分別相者即是瞋相。瞋恚相者即生死相。我今為斷生死相故觀心相空。此則名為共凡夫人四諦順陀羅尼。行者若觀於我即是寂靜。我今亦未斷於覺觀。若觀於我及我我所如觀虛空。我我所者即是苦也。苦所從生即名為集。如是苦集是可斷法是名為滅。觀苦集滅是名為道。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乃至獲得阿羅漢果。此則名為不共凡夫四諦順陀羅尼第五解脫門。   復次行者作如是念。何以故。我今已觀此虛空相。夫虛空者即是於我。我若遠離虛空觀者。次觀識處。如虛空觀識觀亦爾。如虛空處無量無邊。識亦如是無量無邊。此則名為共凡夫人四諦順陀羅尼。行者若念識名為想。亦名覺觀。識即是苦。知苦所從名之為集。苦集可斷是名為滅。觀苦集滅是名為道。得須陀洹果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此則名為不共凡夫四諦順陀羅尼第六解脫門。   復次行者若觀識處即是覺觀。如刺入身如瘡如病。如我前時遠離空處。離空處已亦離識處。離識處已修無想處。是人爾時得無想已不緣一法。即得住於無想三摩跋提。此則名為共凡夫人三摩跋提。若觀識處即是瘡痍苦惱之法。如病如癰。如我遠離觀於識相。次觀無想。言無想者即是無我。無我我所想。觀念清淨大般涅槃。作是觀時。即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乃至得於阿羅漢果。此則名為不共凡夫四諦順陀羅尼第七解脫門。   復次行者若有能觀無想處者。即是細想。如我遠離是無想處觀。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復如是。此則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若觀非想非非想處即是大苦。是處可斷可得解脫。作是觀時。彼人即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乃至得於阿羅漢果。此則名為不共凡夫四諦順陀羅尼第八解脫門。   憍陳如。此陀羅尼有如是等不可思議種種利益。又能除斷一切欲貪一切色貪一切非色貪。離凡夫位得聖人法。永斷一切三惡道因。於當來世不更受於地獄畜生及以餓鬼。是名四諦順陀羅尼。汝今當知。此即是彼瞻波迦華色如來所遣。日行藏菩薩所齎持欲。我今在此說大集經。是故彼佛送此欲來。此陀羅尼能斷一切諸結煩惱。又能永盡一切結恨諸增上慢及我慢等一切嫉妒。能卻世間一切家業一切戲笑。能斷一切我見一切疑見及婆羅多觸。能斷一切常見斷見壽命見逋沙見富伽羅見作見知見一切色見乃至觸見一切生見一切四大見。能斷如是一切諸見。能知一切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能令受者得涅槃樂。能壞眾魔調伏惡龍。能令一切諸天及諸夜叉皆生歡喜。能怖阿修羅及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能壞一切惡邪外道。能悅一切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羅。能令一切多貪婦女念於少欲。能令多聞人心生歡喜。能令坐禪人樂阿蘭若。能療一切諸惡重病能卻一切鬥諍飢饉疾疫凶衰及諸橫死。能除外賊惡風惡雨惡水瀑河非時寒熱。種種苦辛粗澀惡味。能光法母建立法幢。紹三寶種使不斷絕。又能安慰生死流轉恐怖眾生。令其快樂。能生盡智證無生智。能裂無明破諸闇聚。能捨苦擔入於涅槃。佛說此四諦順陀羅尼忍時。無量無邊阿僧祇眾諸天及人。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九十六億那由他眾生。捨諸煩惱心得解脫。八十億百千那由他眾生。得此四諦順陀羅尼。無量無數阿僧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亦復得於不退轉道。四萬二千眾生得無生法忍。一切天龍夜叉羅剎阿修羅迦樓羅乾闥婆緊陀羅摩□羅伽。薜荔多鳩槃茶。毘捨遮人非人等皆悉讚言。善哉善哉無上世尊。言音微妙不可思議。最勝難量不可稱說。無慧眼者為出智光。苦擔眾生能為除卻。於流轉海作大船筏。如是善巧無礙智說。誰有聞者不樂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長老阿若憍陳如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日眼蓮華陀羅尼。如日行藏菩薩摩訶薩之所宣說。智者受持讀誦書寫得大利益。於三界獄不生樂想。得無相三摩提解脫門。得無所有處三昧。得雙頭滅結。若有聞者能薄煩惱。七返常受人天之身。於人天中能得聖道。不為貪慾之所染污。諸天世人常所恭敬。佛告憍陳如。諦聽諦受。精勤用心莫生疲懈。汝所問此日眼蓮華陀羅尼者。非是一切聲聞辟支佛心行境界。何以故。此陀羅尼乃至清淨十八不共佛法力生。憍陳如。若我今於百千萬劫。說此日眼蓮華陀羅尼終不可盡。亦令聞者一切天人心生迷悶。此陀羅尼唯佛能說唯佛能聽。何以故。此陀羅尼有無量義難知難覺。如日眼蓮華陀羅尼。自餘三方無盡根陀羅尼。智依止陀羅尼。惡睡眠眾生陀羅尼。亦復如是。憍陳如白佛言世尊。唯願說彼南方山王如來香象菩薩所送空順陀羅尼。佛言。如是如是。至心諦聽當為汝說。憍陳如。若有眾生觸欲因緣惛醉迷亂。不知解脫醒覺之處。流轉生死於無量劫在三惡道。受諸苦惱不可堪忍。菩薩摩訶薩大慈悲心。見諸眾生受如是等無量苦惱。起大精進修行諸道。修行道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說出苦道。若有眾生能至心聽如說順行即得脫苦。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佛告阿若憍陳如。雲何觸欲。若有眾生和合欲事。因和合故則生於觸。因觸生樂。因樂生苦。苦因緣故。生死苦惱從是而生憍陳如。如四毒蛇。以四因緣能害眾生。所謂見毒噓毒嚙毒觸毒。如是一切念欲眾生亦復如是。有見因緣有聞因緣。有念因緣有觸因緣。以是四緣。令諸眾生遠離一切諸善根本。於生死中受大苦惱。佛告憍陳如。雲何名為觸欲解脫。若彼行者作如是念。以何方便得離觸欲。復作是念。若我能觀骨瑣遠離貪慾。是則名為最勝方便。作是思惟。色者即是四大所造。四大所造即是無常。性無牢固破壞離散。皮肉髮抓膿血筋骨。智者終不於是身中生淨好相。作是觀已。若晝若夜悉見一切十方清淨猶如珂貝。見是事已。即時獲得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如是行者復作是念。我此生死煩惱鼓作。我於此想若樂修者。則能斷除一切煩惱生老病死。如是行者於一切骨正覺觀已。一心正念不失不動。此名奢摩他。如是次第正觀頭骨乃至足骨。一心正念不失不動。此名毘婆捨那。復作是念。以何方便得破生死。作是思惟。觀於口鼻和合入出風方便故。破生死鼓。如是行者自觀身骨。猶如碎末為風所吹。於自身中骨想皆盡不見身相。如是觀時遠離身相。生於空相不見內法。此則名為第一空門。復次行者。於自身中復更思惟。一切外色風力所壞。作是觀已。於此內外一切諸色不念不見。此則名為第二空門。復次行者作如是念。我今不見一切內外諸色相貌。皆是空力。我今定知一切諸法無有去相無有來相。作是觀時。一切覺觀悉皆永斷。此則名為第三空門。   復次行者作如是念。識為大罪。復觀是識知是一切覺觀因緣。我當速離心意識行。何以故。若有集法當知定滅。一切有法體非真實。一切有法性是寂滅。此則名為第四空門。作是觀時。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或有獲得法順忍者。或有獲得菩提證者。復次行者。若觀覺觀是滅相者。即得滅定。此則名為不共凡夫空順陀羅尼。是陀羅尼成就無量一切功德。有大力勢能大利益。永斷無量諸大苦惱。善能除斷一切欲貪一切色貪乃至一切想非想貪。能捨一切煩惱苦擔。此即是彼山王如來香象菩薩摩訶薩所送。以我說此大集經故。彼佛送此陀羅尼欲。說此法時九十二萬百千眾生得須陀洹果。六百萬諸眾生等不生煩惱。得無漏道慧心解脫。九十那由他百千眾生。於初學中得此空順陀羅尼。八百萬諸眾生等。得辟支佛證智定心。六十六頻婆羅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眾生亦得住於不退轉道。一切大眾皆讚善哉。天雨雜華並散香末。爾時憍陳如復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我說彼智德峰王佛。遣炎德藏菩薩摩訶薩所送無願順陀羅尼。佛言。如是如是憍陳如。至心諦聽當為汝說。有諸眾生處在世間。愛樂於欲晝夜貪味不知出道。不知出故。於流轉身受大苦惱。是人應當觀於無願解脫法門。作如是念。欲欲。色慾。及無色慾。觸欲。解欲。如是等欲因覺觀生。諸行因緣和合故有。復次行者更如是念。如是諸行無有作者無有受者。因風造作故有。於我身口意行亦復如是。因風而生。因是風故身得增長。因是風故口得增長。復作是念若身口意因風造者。我當碎身令如微塵。如是念已諦自觀察。我此身中入出氣息即同彼風。諦觀一切身諸毛孔。從風因緣故有生死。復觀一切不淨之物。肉血髮抓因風故成。復觀是身命終之時。是屍更無風息入出。復作是念。我身口行因緣於風。若無風者無身口行。是故爾時得空三昧修集增長。因修集故一切有本葉薄華萎。乃至漸漸能斷欲貪及以解欲。作是觀已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或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次行者若心亂時。應如是觀彼欲因緣。念種種色乃至念天。以是心散。時彼行者更如是念。若我一切諸生處中。欲未斷故此心更生。譬如伐樹不去於根唯卻枝幹。不除根故其樹更生。愛亦如是。愛入未斷能生諸苦。復次行者不念於取一心專修。乃至我身。骨瑣雪白色如珂貝悉皆筋連。見骨瑣已。是時若眼中見內外色。或復見彼一切皆空。但骨瑣連色白如貝不增不減。時彼行者如是念已不失於心。此名奢摩他。復次行者若如是學。此我頭骨齒骨項骨。乃至此是我腳指骨。如是念者坐不得禪。何以故。以有奢摩他毘婆捨那兩種念故。心不得禪。時彼行者。攝念緣中心住不動。歡喜快樂速疾得修。若獨念一毘婆捨那。心正住者。應當速疾念彼骨瑣專係思惟。此行若明。更好觀察骨相成塵。磨滅分散隨逐因緣。作是觀者。此名毘婆捨那順忍覺。若一切骨離垢色白。碎末為塵與心和合。如是思惟。此名生順忍覺。若彼行者觀一切色。離垢潔白及骨成塵。離我和合心識去來。如是觀者。此名無我盡順忍覺。若一切色為識境界。眼中來者。離垢淨白及以骨塵。作如是念。彼不可說。不可捉持。亦不停住。如是念者。此名奢摩他順忍覺。如是行人。得此順忍覺因緣故。於三世中現在未來。一切貪慾悉皆除滅及盡三有。於三界中脫三垢縛。即得入於三解脫門。如是念已。得須陀洹果。乃至如是一相念者。得阿羅漢果。復次行者。觀一切色。及以骨瑣猶如珂貝。離垢筋連見骨瑣已。時彼行人心定不動。若心不動。行住坐臥常係一緣。如是念者。名奢摩他調柔修習。時彼行人。復更內外觀察於空。念內外空得入三昧。觀一切色悉皆青相。念此骨瑣亦作青色。見諸骨瑣作青色已。時彼行人復作是念。誰作此色及骨瑣青。誰造誰安。乃至琉璃及頗梨色。作此思惟分別想已更如是念。此青色者心因緣見。是虛妄見非是實見。如是念已。知法從緣精勤修習。於諸世間常為眾生禮拜供養。佛告憍陳如。此無願順陀羅尼義。除不樂想。及除食中諸顛倒想。是彼智德峰王如來遣炎德藏菩薩摩訶薩所送來欲。爾時座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正念智白佛言。世尊。若諸聲聞修不淨相及奢摩他。得成相已有何等相。佛言。善男子。若為破壞貪慾之結。修不淨念係心眉間。自觀己身三百碎骨。如是相出及不淨念。於是時中彼行人身亦熱亦動。此名初相。得是相已。乃至常觀彼如是相。見自己身澀觸等相及以他身亦復如是。名第二相。又彼行者修不亂心。一切悉觀亦皆不淨。名第三相。是人能觀苦集盡淨。名奢摩他。行者身中如是相出得於煖法。如溫乳汁灌澍身心。此則名為不動心相。時彼行者若有心中樂如是相。當捨念心。此相清淨貪染。自除無明污心。智慧斷故。行者如是觀白骨時。念此骨相乃至寂滅因緣故。有如是觀察。即見一切身中煖出。此如是相若奢摩他。得具足滿。此則名為煖相善根。行者爾時緣於過去福德善根。今作此修心行清淨。見智如燈內心自知。復次行者觀身四行。從於瑣骨乃至微塵洞徹明瞭。如自額中睹於燈炎。見一切色及以自心並心數法。盡分別知。譬如窗中日光明照。微塵迴轉無暫時停。一切有為譬如塵性。作如是念。乃至世間一切有法見無我見寂滅實智。行者爾時得頂善根。是名頂法。復次行者得頂法已。更自觀身。或見火出或見火然。或見大光滿十方面。從初禪地乃至四禪善根所生。如是色陰微妙四大。彼行者身亦如是得所見身色。滿足禪樂不異於天。時彼行人更從心奡_出日光。見於十方處處日輪皆悉遍滿。見是相已不生心念。是時得入空三昧中。復見頂上種種色出猶如傘蓋。此名頂相功德善根。復次行者不取緣相四諦順忍。爾時彼中得四諦證。善男子。此名聲聞修習不淨正念因緣不淨正念。因緣成已得奢摩他。是名白骨燈光觀相。復於彼中如是相生。亦見是相。見是相已得歡喜心。歡喜因緣得八正道。因八正道能斷一切煩惱愛結。得須陀洹乃至阿羅漢果。善男子。汝自剎中勝炎佛土。聲聞之人若富伽羅樂阿羅漢。觀如是法不淨因緣即得道果。說此不淨解脫法時。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證得四諦如法順忍。乃至無量無邊眾生得如實果。爾時世尊復告阿若憍陳如言。善男子。若一切眾生共同一心。其四真諦可以一念而證得者。如來應為一切眾生演說一行一法一事。亦不應有八萬法聚。隨逐因緣差別之異。若一人證時。一切眾生亦應同證。若一人斷時。一切眾生亦應同斷。不應別有聲聞三乘。不應別有菩薩十地。何以故。煩惱同故。斷時證處處所是同。憍陳如。是故眾生應以種種因緣調伏。不以一緣及以一事。憍陳如。若一切眾生覺觀未盡。如是時中一切有法大瘡大莿種種有生。種種生中有法。增長種種相種種色種種心。時彼行者如是思念。若欲自心樂心取相。觀此骨瑣心和合生。彼念因緣。作此初心次第思惟。如是必定得涅槃道果證不難。又見此身得樂因緣不退轉故。復次行者作如是念。何因緣故心和合生。彼因緣故樂說方便。能知是者。此則名為第二勝心。現見法樂。住必定心得不退轉。復次行者如是思念。我今此心幾許因緣和合共生。處處覺觀攀緣取捨。如是身心有樂受故。或妄想住。我於彼身心樂寂滅。又如是念。若我因緣和合故生。緣骨瑣故。身心安樂樂已還滅。若彼行人生於眼識乃至意識。生及住滅方便因緣亦皆寂滅。作如是念。此則名為第三勝心現見法樂。必定不退得涅槃道。以是因緣及得四果不久不難。復次行者作如是念。若我此身一切法界。通達方便清淨體性。亦非體性寂滅方便住。復如是念。我一切心相寂滅方便住。又一切心相覺觀想滅寂靜心住。此則名為第四勝心。現見法樂。如是必定得涅槃道。身雖未證欲證不難。憍陳如。如是四種最勝尚心和合現時。即得明見八十四百千三摩提行門。見是行己得阿那含果。乃至得阿羅漢果。爾時又得二種解脫。有大勢力具大神通。為諸天人禮拜供養。憍陳如。一切眾生非實一乘一行一貪一念一欲一解一信。是故如來宣說種種句偈名字種種法門。以是義故。如來具足十種神力。憍陳如。一切眾生具有種種顛倒之想。是故如來為淨眾生顛倒想故。說無常想或樂苦想。或無我想或樂死想。或膀脹想或樂爛想。或樂膿想或青瘀想。或樂種種蟲噉食想。或樂臭想或樂骸骨離散等想。爾時阿若憍陳如重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雲何復名一切世間食不淨想。憍陳如。汝今不應問如是事。何以故。我此剎中別有方便。得涅槃道及四果法。彼剎眾生根性不同。信心行別。方便力別得涅槃道。國界既殊其相各異。憍陳如。若我具說如是之法。唯除得無生忍菩薩摩訶薩能信受此。其餘眾生聞即迷沒。時憍陳如復白佛言。世尊。唯願憐愍為諸菩薩能信解者分別宣說。世尊。是諸眾生。若聞宣說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及以食中不淨想等。聽聞如是二種相已。能生種種上妙善根。能破無明種種障礙。一切眾生愛入和合。癡見纏縛如揭頭羅。於流轉中處處受生。於流轉中處處造行。又過去際諸流轉中不可見知。以是因緣樂於生死。是故生死無有始終。何以故。一切眾生在流轉中。不聞如是食不樂想。以食因緣增長貪慾。又不聞於此法門故。是故五處流轉受生困苦疲極。如來世尊大慈大悲。無量世中常念眾生。唯願如來憐愍故。說此具足滿無願順陀羅尼。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九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日藏分惡業集品第五   爾時世尊告憍陳如言。善男子。彼智德峰王如來。愍此世界五濁眾生及天人故。命彼焰德藏菩薩摩訶薩送此欲來。為欲安樂諸眾生故。時憍陳如重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惟願如來廣演分別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食不淨想。若佛宣說不可樂想食不淨想。眾生聞者能捨欲貪不著諸味。世尊。若有眾生能於諸欲及飲食中皆生怖畏。於此二事生厭離心。苦切呵責應修清淨。當知是人越流轉河速到彼岸。能得解脫諸有繫縛。佛言。憍陳如。如汝所說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食不淨等。對諸天人及餘大眾。如智德峰王如來無願順陀羅尼焰德藏菩薩摩訶薩所送。汝至心受。憍陳如言。唯然世尊。我今諦聽。佛語憍陳如。雲何名為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憍陳如言。世間者凡有二種。一者眾生世間。二者器世間。雲何名為眾生世間。所謂五趣眾生。天人餓鬼畜生地獄。此名五趣眾生世間。器世間者。欲界之中有二十處色界十六無色有四。此四十種。名器世間眾生住處。欲界之中有二十處者。第一謂於八大地獄一一地獄四面各有十六隔子。以為眷屬周匝圍遶。彼中觀察生不樂想。雲何名為八大地獄。一名一死一活地獄。二名黑繩地獄。三名眾合地獄。四名叫喚地獄。五名大叫喚地獄六名熱地獄。七名大熱地獄。八名阿鼻地獄。若過去未來及現在世有諸眾生。自身口意造諸惡業故。生於彼大地獄中。經無量劫備受種種百千苦惱。彼地獄中設睹妙色。以心逼切不生樂想。以見因緣無樂想故復生大苦。如是轉轉從一地獄至一地獄。苦中極苦不可堪忍不可言說。若耳聞聲及鼻嗅香。舌嘗其味身中覺觸。心緣諸法亦復如是。彼一切心不愛不樂不曾歡喜。一切不好無一可意。身常火然食熱鐵丸飲融銅汁。所有觸處悉皆是火。不可忍耐極大苦受。彼諸眾生以其惡業未畢盡故如是不死。乃至一切未受果報。亦彼中生。次復人中。身口意行造惡業故亦彼中受。憍陳如。世間眾生多樂於樂不樂辛苦。彼地獄中誰欲樂入。此名最初惡業地獄眾生所住之處。智慧之人觀是事已生不樂想。憍陳如。何者名為第二所居畜生生處。觀察彼已生不樂想。憍陳如。畜生之中身有差別。或有眾生。其身大者。如析一毛以為百分如一分許。有於如是不可思議微細之身。復有眾生身如窗中遊塵。復有眾生身如十千由旬。復有眾生壽命如一時頃。復有眾生壽命如七時頃。復有眾生壽命一劫。乃至百劫千萬億劫。以惡業故在彼中生。不樂善法不種善根。無有法行亦無智慧。無慚無愧無慈悲心。常受苦惱生大怖畏。各各互生相害之心。遠離一切諸善之法。常行不善無明黑暗。嶮惡道中造地獄業。起瞋忿心不樂福德。是報熟時惡道中受。下身下心生如是處。常受種種飢渴寒熱捶打乘騎。負重困乏領穿背破。蚊虻毒蟲競相唼食。如是苦惱無量無邊。何有智人樂於彼處。智慧之人觀是事已。於畜生中不生樂想。是名第二惡業眾生畜生住處。憍陳如。雲何名為第三所居餓鬼生處。觀察彼處生不樂想。憍陳如。餓鬼之中身有差別。或有餓鬼身長一尺。或有餓鬼身量如人。或有身如千踰闍那。或復有鬼身如雪山。彼諸餓鬼裸形無衣。被髮自纏黑瘦羸瘠。唯皮裹骨肉血都無。身體粗澀猶如枯樹。恆苦飢渴思念食飲常不能得。口內火然焰出於外。心常瞋忿無有慈悲。熱悶慞惶求涼不得。又為飢渴之所逼切。飲銷銅汁食燒鐵丸。及諸熱惡臭爛膿血。熱屎熱尿熱□熱漿。及諸熱風或復熱雨。一切草木江海河池。樹葉華果所食之物。求覓甚難恆不能得。設復得之或經千年或百千年。如是壽命常受苦惱。行住坐臥黑闇無明。何有智人樂於彼者。智慧之人觀是事已。於餓鬼中不生樂想。是名第三惡業眾生餓鬼居處。憍陳如。雲何名為第四人間所居之處。觀察彼處不生樂想。憍陳如。有智之人次觀人中。一切皆有種種諸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飢苦渴苦貪苦瞋苦妒嫉等苦。妄言綺語兩舌等苦。惡口罵詈誹謗等苦。寒苦熱苦惡風惡雨疫蝗等苦。毒惡禽獸傷害等苦。惡世惡王牢獄等苦。貧窮下賤短命等苦。既念此苦更生重苦。緣苦生苦還造苦因。於未來身復受苦報。如是轉轉無量無邊。受諸辛苦無有窮盡。何有智者樂於彼中。是名第四眾生人中居處。智慧之人觀是事已。於人道中不生樂想。憍陳如。雲何名為第五所居欲天生處。觀察彼處生不樂想。憍陳如。有智之人觀初欲界有於六天。是中眾生常樂欲事欲愛所纏。所受果報差別不等生於苦受。或復果報勝劣不同。或上或下。其下果報見上果報。恥媿羞慚常生苦受。或於過去修福來者今得生此。果報將終福德欲盡。如是念時則生苦受。或復種種有所為作。勤勞辛苦故生苦受。或所愛人翫弄之物。分張離散故生苦受。一切福德果報畢盡。見好處所心生愛樂。既不得往生大苦受。又知業行速墮惡道畜生餓鬼及地獄中。以如是故倍大苦受。如是種種無量諸苦。何有智者樂於彼處。此名第五欲界六天受報處所。智慧之人觀是事已。於彼欲天不生樂想。復次憍陳如。雲何名為色天中不生樂想。智慧之人觀彼色界十六住處一切諸天。修於世禪得生於彼。因既有為是有漏法。苦未盡故。不得寂滅心意快樂。及於種種其餘勝樂。是故苦受。又未到於樂彼岸故。是故在此苦流轉中不知出道。以是義故三惡趣中未得解脫。是故苦受。何有智者樂於彼處。此名第六有漏色天。智慧之人觀是事已。於彼色天不生樂想。復次憍陳如。智者觀彼色界眾生。如是修習無漏禪故得住彼天。以未具足滿八正道。是故苦受。為八正道欲滿足故精勤方便。是故苦受。一切無學三摩提地。心未得故生於苦受。彼辟支佛諸陀羅尼。未自在得故生苦受。於諸如來三昧境界。未自在得故生苦受。一切眾生境界皆苦。如是眾生於色界中。若欲雙頭入般涅槃。如上所說種種諸苦具足受之。何有智者樂於彼處。是名第七無漏色天。智慧之人觀是事已。於色天中不生樂想。復次憍陳如。雲何名為觀無色天不生樂想。智慧之人觀無色界四種天處。以能修習有漏三昧。故得生彼一切漏中。未得解脫。是故生苦。一切學地及無學地未得自在。是故生苦。不得聽聞諸佛正法。是故生苦。一切愛慾未畢竟斷。於流轉中不得自在。是故生苦。彼處壽終不得勝趣生於邪見。如是大苦一切三惡。煩惱業道未能永斷。如是生苦。一切三惡道中未得度脫。如是生苦。何有智者樂於彼中。是名第八無色四天。智慧之人觀是事已。於無色天不生樂想。故得出於一切有獄。及離一切諸有中生。如是八種和合觀時。智慧之人乃能獲得。雖不生心而常至心修八正道。憍陳如。此則名為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復次憍陳如。言世間者即名為行。雲何智者於行世中。不生樂想。行有三種。何者是三。一者身行。二者口行。三者意行。雲何身行。身行者謂氣息入出。是名身行。雲何口行。口行者所謂覺觀言說。是名口行。雲何意行。意行者名為想受。是名意行。是名三行。此三種行其相如是。一切眾生一種心想。智者雲何能分別知。於身口意生不樂想。智者觀身出入氣息取九十九數時。深觀息之涼煖和合方便。一切身份出入氣息。彼一切身出入氣息從口鼻中。乃至一切毛孔道中氣息出入。是人觀息諦知是息。本無有生亦無有滅。若本來無今始有者。是無常想無決定相。如水上泡如空中霆。如是觀時一切行中得身行相。觀如是相從何因緣。即知是相因於覺觀。覺觀之性本無今有。是故無常。是可斷法。是解脫法而是覺觀因妄心生。而此心性本無今有。本無今有是無常相。可破壞相。無歸依相。無有物相。無有我相。無有實相。作是觀時於諸行中心則生悔。能修世間不可樂想。復次智者若能深觀如是三世。則能永斷一切煩惱十二入等。能淨正見斷除流轉相續之法。成平直道正聚所攝。作如是等方便修時。決定能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憍陳如是名智者於諸行中得不樂想。以是義故名不樂想方便攀緣。復次憍陳如。雲何智者觀所著衣作不樂想。憍陳如。若智慧人觀於衣裳。或造或縫或割或染。及成就已在其身邊。或見或摩或著或脫。如是想念此如人皮。見新色衣作血塗想。諸惡臭蟲之所居停。蚊□蟣虱不淨充滿。智者見已不生樂心。如是憍陳如。此名智人於衣服中得不樂想。憍陳如。雲何名為智慧之人觀於食中得不樂想。憍陳如。若有行者執持缽時作如是想。此之皿器如剝髮皮膿血所污。不淨髑髏爛臭可惡。諸蠅□藪遍滿其中無可貪者。若見食時應觀是食。如死屍蟲穢惡充遍。若得□者作如是觀。此□榍塵猶如骨末。若得於□。應觀是□作人皮想。如是得臛或復得漿。得粥得羹如是想念。此如膿血或大小便。或如人脂或如人腦。若得種種眾雜菜茹。復作是觀此如馬髦或如人髮。若得蘿蔔虀者。復作是念此如人齒。若得肉者作如是念此如人肉。得白石蜜或黃石蜜。或蒱桃飲或石榴漿。乳酪醍醐生熟蘇等。作如是念此如人血。或如人膿或涕或涎腦髓唾等。如是惡露臭處難看。智慧之人於是食中不生樂想。復次憍陳如。雲何智人於房舍中生不樂想。智者如是入諸堂宇房廊屋室。或樓閣中。入已思惟應生怖畏。我今入此外有四門。如大地獄焚燒我身。若見屋樑椽柱脊檁。如是觀察此之材木共相牚柱。猶如人身一切碎骨。見泥泥壁如肉覆骸。見畫莊嚴如血塗漫。又觀種種床蓐鋪席猶如人皮。又觀坐臥眠止處所。或如骨鎖或如死人。如是種種飲服湯藥丸散煎膏。皆作是想起諸厭離。憍陳如。是名智人一切食中得不樂想。如是念已得何利益。即能獲得三種順忍。何者三忍。謂空順忍。無相順忍。無願順忍。是人如是得三忍已樂修空想。因修空想住是空中。見一切法悉皆是空。入是空已復得利益。能知生滅方便利行。如是陰界無常苦空無我不淨。見十八界及十二入。乃至四諦十二因緣。一切法性苦空無常及以無我。如是念已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得解脫相。復次憍陳如。此三摩提無學解脫。如是利益一切世間不生樂想。善能除斷一切欲貪一切色貪及非色貪。一切疑慢。一切調戲。一切無明。又能安置於無學地。憍陳如。此名二種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如是種種名具足滿無願順陀羅尼微妙之義。此陀羅尼有大勢力。能除欲色非色調慢。能證盡智及無生智。能裂一切黑暗羅網。能捨一切苦惱重摧。以我說此大集經故。彼智德峰王如來。命焰德藏菩薩摩訶薩。手中送此無願順陀羅尼欲來。憍陳如。是陀羅尼能摧一切諸惡魔等。能勝一切毒害龍眾。諸天敬信倍更歡喜。夜叉順奉生大踴悅。諸阿修羅內心怖畏。又能恐懼迦樓羅王。令緊那羅生於愛樂。摩□羅伽自然攝伏。能破一切邪見外道。令剎利王生歡喜心。諸婆羅門信心增長。又令毘捨及首陀羅悉生歡喜。能令多欲女人貪心止息。令多聞者進益受持。坐禪行人樂阿蘭若。能除一切種種諸患。能卻一切鬥諍怨家。飢饉非時外賊橫死。惡風雹雨暴水災霜。寒熱苦辛粗澀味觸。如是變怪悉能消除。光讚大乘紹三寶種。照曜佛母豎立法幢。安慰流轉怖畏眾生。此名微妙無願順陀羅尼。說是法時無量無數阿僧祇眾生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九十八頻婆羅人得阿羅漢果。八那由他眾生得彼無願順陀羅尼。無量無數阿僧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轉。五百八十萬眾生得無生法忍。爾時一切無量大眾。天龍夜叉羅剎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餓鬼毘捨遮鳩槃茶。富單那迦吒富單那人非人等。異口同音俱稱讚言。善哉善哉大聖世尊不可思議。最大最妙不可思議。如來世尊得無礙智。明見我等於此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敢有不發歡喜心者。世尊如來。知諸眾生。善知諸根知諸煩惱。知諸方便知到彼岸。能令眾生充足法味。能令眾生見八聖道。能除眾生擔苦之擔。能與眾生樂擔令擔。我今一切天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等一切合掌。各各如是齊心唱言。在在處處有佛世尊。說此四種無願順忍陀羅尼處。乃至國王大臣長者。沙門婆羅門毘捨等眾。有能書寫置此經處。或復有人能讀能誦講說之者。如是等處我等衛護加助威神。有所求須一切供養。禮拜供給彼說法人。不令乏少無有衰秏。不如意事一切怨家不能得便。一切資生常使具足。身無病惱得歡喜心。樂於法者我如是護。彼人終不更生惡道。以是因緣成於法器。一切供養得具足滿。佛言。善哉善哉。諸大檀越。汝等今者。欲護大法。因護法故三寶不斷。未來之世當得無量福德果報。爾時長老舍利弗。於大眾中即從座起。一心合掌前白佛言。世尊。德華藏佛遣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所送奢摩裴多悉帝那惡業眾生不信心者令彼睡眠陀羅尼欲。我及一切世間天人欲得聞知。唯願如來廣為宣說。佛告舍利弗。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廣分別說德華藏佛所送淨陀羅尼欲。彼佛如來為於此土諸眾生等薄少善根多諸煩惱。以煩惱故起四倒心樂著我想。著我想故顛倒迷惑。流轉生死失八正道。是故彼佛送此欲來。舍利弗。一切眾生實無有我此土眾生顛倒心故橫生我想。舍利弗智慧之人深自觀察知無有我。作是觀時則破四倒。舍利弗。雲何智者觀於無我。所謂觀身諦知無我。何以故。以和合故。復次觀眼亦無有我。何以故。眼識初生。如是觀察至心思惟。或見種種服飾衣裳鋪臥床蓐結加趺坐。坐已攝念一切六根不相捨行。心不捨故如是可見。而此眼根四大合生。筋連水滿餘不能動。若眼轉時但是風力。風故能轉。而彼風性因於虛空。出入根中左右迴轉。根清淨故則能明見。而彼虛空性無所有無有依止。不可捉持亦不可說。若無所有不可說者即是無我。是故虛空實無有我。是空中風亦復無物。以無物故不可宣說。是故無我。是風因緣亦入根中。左旋右轉清淨照了。彼風吹幻亦不可捉亦不可說。離於我所覓不可得。如是眼中地界牢固。如尼拘陀子。至心諦觀觀已拔出。碎末為塵吹令飛散。如是推求永不見我。如是決定知無有我。此地界中分析無我。彼地地相但有名字。不可捉持無我無主。如是次第觀察水界及以火界猶如風界。如是思惟。既思惟已定知無我。故不復疑眼大中我。是故當知。眼之四大一切無物不可宣說。是故無我。若復有言眼識因緣故有我者是義不然。何以故。眼中無我色亦如是。而和合中亦復無我。和合因緣生於眼識。如是識中亦復無我。風中空中悉亦無我。如是推覓竟不可得。此識但是十二因緣循環流轉。離十二因緣識不可見。但因識生名色名為名色。名色因緣故六入生。六入因緣故觸生。觸因緣故受生。受因緣故愛生。愛因緣故取生。取因緣故有生。有因緣故生生。生因緣故則有衰老及以病死。如是等法因眼識生。而是眼識非東方來。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所因之念生眼識者。是念亦滅眼識不住。第二念中亦不語念。汝住我滅而是滅法。亦復非去至十方面。亦復不專一處住止。是故諸法因緣故生。若離因緣則不得生。因因緣生。因因緣滅。如是因緣名相續法。是故當知。實無有我而是因緣。亦無作者無有受者。無有起者。無他起者是故無我。若無我者我既是空我所亦空。何以故。然體性爾故。是故眼性無我我所。無有積聚非合非散。即生滅故。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一切法性無取無捨。非羅漢作。亦復非是辟支佛作。非菩薩作非如來作。如眼識空一切法空亦復如是。離我無我空故不見。作是觀察無相無願三種解脫空門之時。悉能除斷一切慳貪及諸煩惱。如是念已或有得於須陀洹果阿羅漢果。觀眼既然。耳鼻舌中亦復如是。復次行者知身無我。次觀於髮析一一毛以為百分。燒使成灰風吹散滅。如是一髮體性既空。行人心疑自然明瞭。何以故。一髮之中不見有我。如是皮中肉中血中唾中涕中腸中腦中骨中髓中。筋脈甲爪喘息冷煖。上下諸風壽命名字皆無有我。直以因緣共相和合。故名為身。如是思惟至心觀已。知身觸因故生身識。識因緣名色。名色因緣六入。六入因緣觸觸因緣受。受因緣愛。愛因緣取。取因緣有。有因緣生。生因緣老死。彼一切法心識依止。故生身識。而是身識非東方來。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所因之念生身識者。彼念滅時身識不住。第二念中亦不語念。汝住我滅而是滅法。亦無處所不見聚處不見散處。是故諸法緣合故生緣離故滅。有緣故生無緣故滅。一切因緣相續故見。若離相續則不可見。是故當知實無有我。而是因緣亦無作者。無有住者無有起者無使起者。如是因緣不可得故。是故無我。若無我者我所亦無。是故身性無我我所無聚無散。生滅法故。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彼法性中亦不可得無取無捨。非聲聞作。亦復非是辟支佛作。非菩薩作。非如來作。如身識空一切法空亦復如是。體性無我亦無我所。彼空故我不可見。一切諸法悉皆離我亦離我所。以離故空。作是觀時即能獲得無相無願三種解脫空行法門。證空因緣能斷一切慳貪煩惱。或有得於須陀洹果。乃至第四阿羅漢果。智者如是一一推尋我不可得。不可得故自知無我。諦觀無我離疑網心。爾時知身了了無我。舍利弗。若有行者能如是觀。當知是人得此無相無願解脫三種空門。為諸天主釋提桓因之所供養並護其身。令常受樂猶如帝釋。如是梵天乃至一切諸天餘王。一切龍王一切夜叉王。一切迦樓羅王。一切緊那羅王。一切摩□羅伽王。彼諸王等如是禮拜。供養供給無令乏少。常加衛護親奉所須。噁心眾生不得其便。若在一切諸人王中。所得禮拜供養護身亦復如是。舍利弗。此名奢摩裴多悉帝(都地反)那持陀羅尼。是德華藏如來命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送來至此。以我此剎說於日藏大集經故彼持欲來。此陀羅尼有大勢力能大利益。慈悲憐愍一切眾生。能救一切危厄患苦。能捨一切煩惱諸結。能知一切陰入界等。能辨一切法之差別。能示一切善巧方便。能與一切涅槃道樂。能入一切諸法之門。能摧一切難降伏魔。能破一切邪論外道。能與一切諸天歡喜。能令一切夜叉知足。能怖一切諸阿修羅。能令一切諸迦樓羅心生喜悅。能令一切諸緊陀羅歡樂無厭。能令一切摩□羅伽不得迴顧。能令一切剎利喜歡。諸婆羅門信心增廣。毘捨眷屬及首陀羅皆大歡喜踴躍。無量多欲婦女能令少貪。妊娠女人使得安隱。令念持者樂於多聞。修習定人樂阿蘭若。能卻鬥諍國土飢荒。能除死殃及諸盜賊。非時風雨凍暍苦辛粗澀肥羶如是惡觸。照曜法母豎立法幢。於流轉中紹三寶種。解諸繫縛怖畏眾生。能生盡智證無生智。能破黑暗與大光明。能捨眾生苦惱重擔。如此奢摩裴多悉帝(都地反)那持大授記陀羅尼。能令一切三有眾生惡業道中截流而過入佛界中。於一切法自在無礙。乃至十八不共佛法無為彼岸。能轉法輪雨諸法雨。善能教化一切眾生。悉令得住於涅槃道。說此惡業盡陀羅尼法時。無量眾生過去惡業悉得除滅。無量阿僧祇諸天及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無量眾生得須陀洹果。百千頻婆羅眾生。得於無漏阿羅漢果。七十那由他眾生。獲得如是奢摩裴多悉帝(都地反)那持陀羅尼。得此陀羅尼已於三乘中更不退轉。無量無數阿僧祇諸天及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眾生於菩提中亦得住心不退轉道。八萬四千諸眾生等得無生忍。一切現在娑婆世界剎中眾生。聞此四種四諦順空順無願順奢摩裴多悉帝(都地反)那持等陀羅尼義已。悉得破壞一切欲貪長短色貪觸貪樂貪色非色貪。又諸眾生得如實見知貪障礙。聽聞法已其中有得不淨觀善根者。有得六入念者。或有得於普不散心善根者。或有得於遍善根者。或有得於阿那波那善根者。或有得於奢摩他者。或有得於毘婆捨那者。或有得於初禪定者。或有得於中間禪者。或有乃至得四禪者。或有得於四空定者。或有得於四諦順忍者。或有得於性人地者。或有得於八法地者。或得和合小乘善根者。或得小乘非和合者。或復有得一切智知善根者。或復有得三摩提忍陀羅尼善根者。又彼眾中有諸女人厭離心生。觀察女身有種種過窮極鄙惡。我以何故受於此身貪著色慾。作是呵責。以聞法故。一切婦人悉各修念不樂自身。其中九十一頻婆羅人中女人。轉女人相得男子身。九十九百億天中女人。八萬四千龍中女人。八百六十萬夜叉中女人。八十四萬阿修羅中女人。七萬迦樓羅中女人。十二頻婆羅緊陀羅中女人。一千摩□羅伽中女人。九十頻婆羅餓鬼中女人。四十二頻婆羅毘捨闍中女人。如是一切諸女人等。悉失本根得成男子。其中若有妊娠婦人。胎藏安隱無諸傷損。乃至畜生亦復如是。其產生者具足五根。男女聰明智慧端正。或有藏內未時即生。或有他患皆能除卻。悉令安隱如第三禪。修習行人得於定樂。身心悅豫亦復如是。爾時一切天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緊陀羅摩□羅迦。薜荔多。毘捨遮。鳩槃茶。富單那。迦吒富單那。人及非人。一切大眾同作是唱。善哉善哉。佛婆伽婆。如是妙法不可思議。我等昔來未曾聽受。如今如來所轉法輪。能令我等一切惡業障礙盡除。於流轉中度一切有。飲甘露漿得寂滅樂。教化擁護一切眾生。捨於五濁得勝智慧入佛境界。照曜三寶不令斷絕。如來今者降諸法雨。稱我等力一心供養。如是乃至迦吒富單那等種種諸天。作於諸天種種音樂。復雨天上細末金銀猶如雨下。乃至華香衣服繒綵種種瓔珞種種天鬘。以散如來。為供養故一切天人悉皆雲集。唯除坐禪入三昧者。如是眾生各於生處。所有華香衣服瓔珞金銀寶鬘。供養佛已歡喜而住。◎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日藏分護持品第六   爾時一切諸天大王並其眷屬。一切龍王。一切夜叉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陀羅王。摩□羅伽王。薜荔多王。毘捨遮王。富單那王。乃至迦吒富單那等一切諸王。各並眷屬禮拜於佛。同心合掌作如是言。世尊。我等從今在在處處。若有比丘或比丘尼。諸優婆塞及優婆夷。但有信心若男若女。能作如是念不淨觀寂滅三昧如前佛說善根因緣得攝心住者。我等一切天諸眷屬。乃至清淨信心之人。或男或女。常當救濟猶如導師。令彼身心及其眷屬為作供養。衣食床鋪臥具湯藥種種資生所須皆與。如是具足令其安隱更不愁於一十五種濁惡之事。設復有者我等於中常共加護。何者名為十五濁心。所謂或以石撩。或以杖打。或以刀斫。或以槊貫。或毒藥中。或崖上擲。或復惡人或復不信或四大動。我為作護。或以噁心送彼人所好飲食湯藥者我為作護。貪瞋妒嫉兩舌惡口。如是惡事欲相加者我為作護。或有惡人用濁噁心。以諸衣缽床臥鋪具病患湯藥常作檀越。或勸化他。或自親舊為供養者。彼諸惡事我為作護。或復怨家。或復惡鬼。如是等惡我為作護。或毒中護。或惡天子。或內國土。或外國土。如是賊起我為作護。此十五種濁惡之事。或比丘或比丘尼。或優婆塞或優婆夷。或餘信心男子女人。或今現在或復當來。乃至劫盡末法世時。何者名為末法世時。謂讀誦人無不依於波羅提木叉道中行。若不坐禪則不能得於三摩提。乃至不得第四之果。乃至不得寂滅三昧。是則名為末法世時若如上說。初夜後夜不曾睡眠讀誦是經或坐禪定。如是住者。彼諸眷屬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乃至信心或男或女一切眷屬乃至住處。或復聚落都邑國城。或阿蘭若處或聚落主家。隨所在處有此十五濁者。我盡救濟為作擁護。令是諸惡一切悉除。於何聚落有福德人常住之處。或多人住或一人住。乃至復有一日一夜修福德者。乃至一日一夜所住處者。或復城邑或聚落家。我皆救濟為作護助。不令其人經於惡事。無問一切諸檀越家。或復剎利或婆羅門毘捨首陀。或男或女小男小女。一切救濟常為守護不令入惡。若有如是修福德者身心精進。若有人供養禮拜恭敬種種供給。或為造房或大寺捨。或林或苑或作衣裳。食飲所須坐臥處所。或復病患湯藥針灸種種醫療。如是檀越。我等如是十五濁中一切悉護。若有胎藏妊娠女人。供養如是福德人時。我等護持無時暫捨。設諸惡人及以惡鬼欲加惡者。迴彼噁心悉令歡喜。如是兒女在在處處修福德者。念善根者為他愛敬。或餘眾生勸助讚美。或復家人稱說其名。或咒結索擁護眾生。或教福德或教捨惡。我等於彼如是眾生。十五濁中常親護持。諸惡鬼神不得其便。若有如是修福德者或人非人。能信其語如教而行。如是一切我等亦護。若有惡人。於彼行者修福人中。或瞋或罵或欲加惡或生障礙者。如是等輩諸惡眾生。我等不護是惡眾生。十五濁事不得護者名字雲何。十五濁者。第一惡患。第二失於自在。第三散失種種資生。第四身中四肢種種割截。或眼或耳口鼻手足。或復斫頭。第五失於所愛妻子及諸眷屬。第六失於官位。第七失居家。第八為諸怨家所侵。第九心常憂愁。第十瞋於剎利心常行惡。第十一邦邑國城眾生濁惡。第十二諸偷盜來失種種物。第十三自家婦女恆相鬥諍。第十四國土賊盜他國賊來。第十五短命速死。若惡眾生有如是十五種事。我等不護富伽羅等言。若復有人雖修福業不受善語恆起惡瞋。欲為造福德者作諸惡事。種種福中為作障礙。若有如是諸惡眾生來歸於我。望咒術中得種種力。如是咒中種種法用雖具足有。我等於彼如是眾生。不加不護不與其力亦不救濟。若彼眾生意欲規求望得如是如是之物我亦不與。若有眾生於常修常命福德之人。生瞋作惡種種障礙者。如是我等亦如上說。或復今世及未來中。能依此法憶念修行及法欲盡。常有諸天龍神乃至迦吒富單那等。噁心瞋忿無有慈悲。不樂當來妙好之身。不畏三塗惡道果報。若有如是造福德人。樂阿蘭若種諸善根。或住塚間或復樹下或在寺捨。或屍陀林行住處所。福德之人悉如上說。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惡見噁心。此福德之人。是處住止。或身心濁或奪精氣。或被行人供養檀越。我諸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等。離慈悲心不知恩報。於當來生不怖惡道。垢濁身心奪其精氣。唯除過去極重惡業。此惡業中非可得護。若我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等應可得護。而不護者現世則為欺誑一切三世諸佛。於流轉中不見羅漢及辟支佛。常令我身不成福器不得涅槃。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如是發於此心。亦如一切三世諸佛。過去世時修行無異紹三寶種豎立法幢光照法母。汝等如是則為供養一切三世十方諸佛。汝善男子。或男或女能作如是勤精進心。於正法中好守護者。如是法行富伽羅故。常護常念常供給足。如是眾生於流轉中。常得尊貴和合眷屬。常受安樂不經辛苦。乃至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善男子。汝等求樂不求於苦。是故應當常勤精進作諸善根。諸天等言。善哉善哉。我從今日如是修習如是發心。爾時此娑婆界。有於噁心諸餓鬼等。常仰食噉一切眾生精氣血肉以為生活。如是鬼等無量阿僧祇。同白佛言。世尊。我等惡業罪報所招。常噉於人肉血精氣以活性命。今日發心入佛法住。為佛弟子。更不造惡不生惡念。若佛弟子如佛今說不淨觀法。常如是修如是習行一種無異。若我不如富伽羅心所在念者。令於我眼黑暗常盲。一切四肢不能動轉。又不具足身中五根。我等亦如富伽羅。護此福德人並其施主。造立寺捨房室樹林園菀。浴池衣缽飲食臥具。倚床湯藥一切所須。如是檀越我等亦護。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好發心。常當如是莫令放逸。   爾時牢固地天。從座而起作如是言。世尊。若佛弟子常攝五根。如佛今說不淨觀法。如是繫念至心行時。我等地天為此行者。常出地味滋潤。彼人令其身中增益壽命。是地精氣充溢因緣。行者身中得色得力得念得喜得精進得大智慧。佛言。善哉善哉。汝大檀越能發是心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與如是食益於彼身。此福因緣速於大乘成就滿足。   爾時眾中有大德天。復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如是法行比丘佛弟子等。彼諸檀越。或以種種金銀寶珠種種資生種種穀米具足供給。若諸弟子如佛所說不淨觀法。乃至寂滅三昧空門如是繫念。從於初夜至中後夜坐臥行立。如是念法心無外緣。彼諸檀越為營寺捨。或造一屋或一樹林。或復衣食坐臥床鋪。病患湯藥種種資生常供給之。彼得如是無乏少。己身得安隱無有憂愁。心常歡喜得好福田成就法器。如是施已當來之世得大果報。深心樂法不生惡道不造惡法。我如是護彼人。即得修慈悲心。如是種種勝妙善根增長不減。佛言。善哉善哉。大檀越。此是汝等精進之心。於大乘中速能增長福德之力。爾時眾中金剛力士。復白佛言。世尊如來。說此大集經已。諸大檀越並眷屬眾。各各發心護持佛法利益眾生。彼因緣故此娑婆界佛剎之中。法母照曜增進光明。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為欲利益於未來故。即於眾中問金剛力士言。善男子。何者為虛空之法此可見不。若不可見此事雲何。又復問言。何者名為諸法和合。金剛力士報彌勒言。實際之岸不可見故此和合法亦不可見。彌勒又問。善男子。何者名為真實虛空不和合法。金剛力士報彌勒言。彼中無異。彌勒又問。善男子。何者名為虛空之法。何者名為不和合法。金剛力士報彌勒言。不動不生法界入事是故不異。彌勒又問。善男子。雲何名為有為無為漏無漏法。金剛力士報彌勒言。如本真實如是如如性無有異。漏無漏法虛空和合是故不異。彌勒又問。善男子。何者名為真實如如漏無漏法。金剛力士報彌勒言。虛空合故真實如如。非是漏法非無漏法。彌勒又問。善男子。何者名為虛空和合法。金剛力士報彌勒言。一切諸法離於障礙。和合故空非集非散。何以故體性不失故。而彼空中亦不可得物及空故。故名空法。善男子。一切法中此方便故。當知一切如如體性。體性本來是空故空。如是萬法和合故空。想離想故此空非想非想亦空。何以故。如是一切和合法空不可說故。一切諸法體性爾故。此如是法非沙門造。非羅漢造。非辟支佛造。非菩薩造。非如來造。如是如是真實如如。漏無漏法一切皆空。和合法故。非相離故。非異法故。彌勒菩薩如是當知。爾時金剛力士說是法已。無量眾生。曾於過去學空來者。一切惡業悉皆除盡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九十二那由他眾生。於此法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眾生亦得住於不退轉道。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方等大集經日藏分◎佛現神通品第七   爾時頻婆娑羅王。聞佛說此不淨觀法。一切大眾各欲護持。踴躍歡喜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如是法門福德最勝不可思議。今此國土娑婆世界佛剎之中。無量諸大菩薩摩訶薩。所可成就光明妙色。我從本來初未曾見初未曾聞。世尊。是菩薩光悉能遍照大千世界乃至有頂亦皆充滿。我今眼中不睹餘色。但見於此娑婆世界佛剎之中乃至大小諸鐵圍山悉滿光明。世尊。如是菩薩摩訶薩等。若得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其光雲何。如來入於三昧所。放光明相復雲何。如來光明我得見不。緣彼光明復得見於其餘佛剎種種妙好奇特事不。佛言。如是如是。大王。若有菩薩成就無上菩提道者。其光能照十方世界。何以故。能於如來境界之中。行大福德莊嚴力故。於過去世菩薩行中。成就具足大福德力莊嚴法故。一切菩薩修行善根多增長故。具無量福生於佛家。親近無上菩提道故。畢竟無上菩提妙道。於不可宣說如來智力奮迅。遠離一切障礙。佛境界中勝疾智故。入佛智慧正法果故。分別過去無量劫來。無邊佛法境界依故。此地最勝轉妙法輪。一切自在所可得身。如是福德無罣礙故。獲得清淨真實法故。所可修習到彼岸故。未來世業已得盡故。通達一切眾生善根。永斷一切煩惱習故。離於障礙住佛界中。是故光明悉能遍照十方世界。大王如是隨佛功德光明力故。亦能睹見一切十方無量無數阿僧祇佛。王言世尊。我今欲見如是十方無量無數阿僧祇佛並諸菩薩摩訶薩及聲聞眾。時頻婆娑羅王隨從眷屬有無量億諸眾生等。異口同音復白佛言。如是世尊。亦願如來示現我等諸佛境界過去所行福德莊嚴離障礙事。我等見已發歡喜心。   爾時世尊。告阿若憍陳如。汝等大眾在家出家聲聞弟子。皆各繫念深心思惟。以自善根力入於禪定。我於今者亦欲入於如來三昧。當於爾時此佛剎中天龍夜叉乃至一切人及非人。或有見四諦者。或有得順忍者。或於三乘得不退者。如是眾生皆結加坐亦入禪定。復有眾生於三寶中得信敬心。亦復如是入於禪定。爾時世尊。即入一切如來境界日月三昧。行智廣大悉能遍覆一切虛空。能令一切智慧眾生皆生歡喜。如是三昧不可計量不可睹見。非諸聲聞及辟支佛乃至十方恆河沙等補處菩薩之所能知。唯佛如來乃能得之。是名如來境界三昧。如來如是入三昧已。此娑婆世界三千大千百億四天下。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乃至百億諸有頂天。皆悉影現入佛身中。如是娑婆世界一切佛剎入佛身已。其中所有一切眾生地獄餓鬼及以畜生或天或人。彼諸眾生或身或心。有苦受者皆得除滅。一切自在悉生歡喜。譬如比丘入第三禪得具足樂。爾時一切諸大菩薩摩訶薩眾。先在座中入三昧者皆從定起。從定起已見佛光明。見光明已自所有光尋滅不現。如是聲聞及佛弟子。乃至一切諸天人眾入禪定者各各皆起。彼諸大眾身心得樂。譬如比丘入第三禪。爾時一切無量眾生生大歡喜。踴躍無量不可思議未曾聞見。又其六根一切清淨現佛身中。或坐或行或住或臥。復見如來一一毛孔出無量光。譬如十方恆河沙等日月光明。亦如一切恆河沙等大摩尼珠。亦如恆河沙等十地菩薩摩訶薩眾。一時普放大焰光明。如是光明悉能遍照十方佛土。如是如來一一毛孔所出光明。處處皆滿於十方剎最為殊勝。爾時十方一切諸佛。於其剎中自在而住。各為大眾異口同音。稱讚我名說於此偈。  汝觀具足功德滿  憐彼一切諸眾生  智慧大力能拔除  釋迦如來勝中最  慈悲心故放此光  一切佛剎皆充滿  又愍是諸眾生故  令其悉現於身中  一一佛剎滿光明  眾生見者皆歡喜  發心清淨悉牢固  得勝無上實菩提  汝等若有得神通  一切宜應急疾往  恭敬接足稽首禮  釋迦師子最勝尊  若有未得神通者  向彼低頭遙禮拜  速起菩提真智念  得見牟尼正覺身   爾時十方一切諸佛。各於其國說如是偈。慈悲教化諸眾生故。又以如來過去修行。願力莊嚴具足滿故。彼諸佛剎一一如來。亦有無量恆河沙等諸大菩薩摩訶薩眾並大弟子聲聞比丘。復有無量億恆河沙諸天及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陀羅摩□羅伽等。無量大眾圍遶彼佛。各乘神通俱來詣此娑婆世界。到此剎已向於如來。頭面接足右遶三匝。右遶畢已各齎持來一切所有種種寶物種種寶衣種種袈裟種種瓔珞種種幡蓋種種雜華種種熏香種種塗香種種音樂種種讚歎種種歌舞供養如來。設供養已與其眷屬各還所住。時諸眾生在娑婆界佛身中者。皆悉見之。見已歡喜。復受無量無邊快樂。又諸眾生得見十方一切諸佛。於其剎土坐金剛座而演說法。又見諸佛各各剎中於自坐處。為諸眾生說此世界釋迦如來一切功德。有大名稱大智慧力。福德莊嚴具大精進大慈悲力教化眾生。彼諸剎中無量阿僧祇恆河沙等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自剎中得受記別。無量眾生於緣覺乘得受記別。彼諸大眾亦見此土一切眾生入於佛身。亦得如是受於記別。其中眾生或有受樂或有受苦。一切皆現釋迦如來身內住止。若空五濁佛剎眾生得見如來。及見十方無量無數說法諸佛。一一如來各有無量無數眾生恭敬圍遶。見已起大愛敬生歡喜心。彼諸眾生一切身中。所有惡受悉得除捨安隱快樂。若不空五濁剎者。十地菩薩摩訶薩等。教化眾生故。隨何剎中得見於佛。見已生信。得信心已聽受妙法。彼諸菩薩各於彼處化作佛身。以一音聲滿一切剎。各各異口同說偈言。  十方諸佛同一乘  成就善根故來此  離佛及餘菩薩眾  更無如是大德人  汝等一一諸眾生  速發菩提無上道  若不勇猛勤精進  流轉苦海無出期  汝等宜應一切來  速隨於我相逐往  供養人中釋師子  頂禮右遶彼世尊   時諸菩薩摩訶薩等。化作佛身說此偈已。各與無量無邊恆河沙數得神通力。一切眾生俱來詣此。見釋迦牟尼佛。見已右遶三匝。遶已各持齎來種種寶物種種寶衣種種音聲種種歌舞。以用供養釋迦如來。供養畢已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或有眾生於辟支佛乘而發願者。如是悉得不退轉道。彼諸眾生又皆各各得種種忍種種陀羅尼種種善根。得已各還本剎。或有菩薩化作辟支佛身。或復化作阿羅漢身。或復化作梵天王身。或復化作帝釋天身。或復化作四天王身。或復化作那羅延身。或復化作摩醯首羅。或復化作自在天身。或復化作星宿天身。或復化作阿修羅身。或復化作轉輪聖王。如是種種龍身鬼身。隨所在處佛剎之中。若有眾生樂見阿羅漢身。見羅漢已歡喜受法。彼諸菩薩摩訶薩等。為欲教化諸眾生故。即於彼中作羅漢身。為彼眾生說種種法。彼諸眾生見大光明及釋迦佛。得見佛已心中愛敬生大歡喜。具足六根滿一切願。惡業皆盡悉樂受生。又彼菩薩摩訶薩等。於佛剎中化作如是阿羅漢身。說法教化大福德聚。具足成就善根力故。能以一音遍一切剎。作諸言辭說如是偈。  眾生久處流轉中  愚癡不知出要道  以諸種種罪業故  得此生死苦惱身  是故應速捨噁心  邪見顛倒諸煩惱  早度有流到彼岸  雲何汝等不覺知  難見導師今已見  難得人身今已得  難遇善友今逢值  難聞正法今得聞  是故汝等應至心  速發無上菩提道  出離一切生死獄  證佛微妙功德身  若能永離兩種邪  所謂斷常等二見  知於一切行無我  如是名入正觀門  愛行取入有於生  智水洗除悉令淨  同共往詣娑婆國  恭敬供養釋師子   時諸菩薩摩訶薩等。如是化作阿羅漢身。說此偈已與於無量恆河沙等得神通力一切眾生。俱共發引來到此剎。到已頭面頂禮釋迦牟尼如來並其眷屬。恭敬圍遶三匝佛已。出所齎來種種寶物種種寶衣種種袈裟種種瓔珞種種傘蓋種種幢幡種種寶華種種寶香種種音樂偈讚歌舞。以用供養釋迦如來。供養畢已各還自剎。到自剎已坐於自座。各為於己眾稱楊讚說釋迦如來作如是言。釋迦如來。憐愍教化一切眾生。能與眾生一切利益。是諸菩薩各自眾中如是稱說。彼眾聞已悉皆讚歎釋迦如來。既讚歎已無量無數阿僧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或復有於辟支佛乘而發心者。或復有於聲聞乘中而發心者。各各乘中得不退道。有得種種陀羅尼忍種種善根。亦見此土娑婆佛剎諸眾生等入釋迦如來身中。是諸眾生見此不可思議神德變已。無量阿僧祗恆河沙等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中或有發聲聞辟支佛心者。各於自乘得不退轉。或有作於轉輪聖王微妙之身得受記別。◎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一   隨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日藏分中星宿品第八之一   爾時欲界魔王波旬。悉見一切娑婆國土所有眾生及諸天宮閤家眷屬在佛身中。時魔波旬見已悲泣涕淚橫流。心大懊惱遍身汗出。啼哭失聲稱怨大喚或起或立或坐或行。入出家居東西狂走。頻申欠呿怖懼慞惶。憤歎長歔喘息粗短。合眼張口吐舌舐身。露背現胸申臂縮腳。搖動頭項索手揩摩。種種施為受大苦惱。乃至一切魔之眷屬。心內愁憂亦復如是。時魔波旬有一軍主。名戒依止。見王身心如是煎迫。說偈問言。  何故愁惱獨行住  唱喚馳走似顛狂  出入家居心不安  如是因緣願王說   時魔波旬聞是語已。倍更懊惱啼哭雨淚。說偈答言。  我今身體汗遍流  心中分裂如刀割  啼哭眼中淚如血  為睹瞿曇現變通  其形廣大無有邊  剎土悉皆居腹內  我失臣民及眷屬  境界宮殿悉空虛  復有十方大眾來  充滿於此娑婆界  各設無邊大供養  禮拜圍繞或往還  令我自在無威力  伴侶眷屬歸於彼  如來有是大神力  雲何令我心不愁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為於波旬復說偈言。  我所統領諸軍眾  強壯勇健實難當  刀輪奮擊擬如來  須臾破身令粉碎   時魔波旬說偈答言。  我等諸軍及眷屬  久已歸依佛世尊  設欲自往生噁心  即見項邊帶枷鎖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復說偈言。  我今多設諸方便  誘誑於彼惡怨家  詐現親善作知識  得便然後當摧滅   時魔波旬說偈答言。  若我發起毒噁心  如是方便欲毀佛  即見死屍繫頸下  如是臭惡難可看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復說偈言。  一切欲界屬於魔  唯有天人信歸佛  諸惡毒龍亦王領  願敕速害瞿曇身   時魔波旬復說偈答。  若審知龍有力能  我已荒迷汝自敕  若實能壞瞿曇者  我還得土復本心   爾時戒依止大魔軍主即自念言。世間難摧謂三種毒。一者天魔。二者惡龍。三者得定五通仙人。我今魔宮已被破壞。唯龍境界牢固。光明照耀海中。威力自在眷屬圍繞不可思議。龍既屬魔其餘兵眾悉皆統領。今當為王約敕速往壞彼瞿曇魔波旬言。善哉善哉。智慧軍主汝可疾去。到彼龍宮如是切敕。早與瞿曇共相鬥戰。時戒依止大魔軍主。辭王畢已即自舉手。普告無量百千軍眾唱如是言。汝等宜應速整衣鉀。我今欲往彼龍王宮。令諸惡龍興發毒風。害瞿曇命使令破碎。如是說已一切軍眾悉不能動。其戒依止軍眾及身既不得前。眼中淚出身毛皆豎。合掌向魔波旬說言。我等今者不能得去。沙門瞿曇姦偽多幻。知我等家繫縛於我。令我身內一切火燃焦沸熱惱猶如湯煮。我今如是力不自在。雲何復欲假力於他。時魔波旬倍更懊惱憂愁不樂。令戒依止具以上事宣告諸龍。汝當為我壞瞿曇身。時諸惡龍將欲飛空而不能去。語戒依止敬奉來命欲往毀壞適生此心便不得往。時戒依止即生恐怖作如是念。若我今者現魔大力。令諸惡龍心生瞋忿。以瞋忿故則能破壞瞿曇之身。時魔波旬及戒依止。化龍宮內作諸蚊虻蠅疽毒蟲死屍人糞。臭處狼藉充滿其中。諸龍見已於自宮室心不甘樂。作是念言是誰化作此惡物也。雖復思念莫知誰為。爾時一切四天下中。諸大龍王及其男女大小眷屬悉生瞋忿。即出宮殿至須彌下佉羅坻山。其山平坦於山頂頭有大聖人先所居住。彼山周匝縱廣正等四萬由旬。一切莊嚴純是七寶。乃至難陀優婆難陀龍王。亦與無量百千眷屬。捨自住宮往佉羅坻大聖人處請求救濟。彼龍奮身如須彌山。即到彼已其身皆小猶如銅□□□楦□履誇□□□j□□□□□□馬□□□□□埤□□裨□□□論□□□□馜飩□□偷□□□樈耔□籠□□□槙Z□□□□□祿□婉□□□□□稜□□□□□□量祏騿橾□□□□□□□橁□□□□□□率L□□□□□□□例□穾□□□□數楩□□□□□□磻□穾□□□□□□□□□□□□□□□□婂□□□□□辰□穾□□□□柳□□□□□□□益□Q□□□□祿□婉□□□□□□憐□□□□□□□□數槾□□丘+冊]那龍王。如是斯羅摩羅龍王。如是迦迦吒行龍王。如是稽羅綺龍王。如是水行龍王。如是安闍那殊致龍王。如是迦那迦賓闍那龍王。如是奢俱奢伏綺龍王。乃至閉眼龍王。乃至白象腋龍王。乃至天利龍王。乃至天婆婆遮羅龍王。乃至天迦龍王。乃至伊羅口龍王。乃至天眼赤龍王。乃至端正龍王。乃至光行龍王。乃至此間閻浮提地八十六千諸大龍王。時彼一切一一龍王。各有無量百千眷屬悉皆來詣此聖人處請求救濟。如是乃至八十四萬諸海洲中。一一海洲則有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龍。各捨宮宅為救濟故來佉羅坻大聖處。如是鬱單羅拘盧洲中。鼻擔比龍王大遍龍王。彼二龍王各與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龍眷屬圍繞。請求救濟故來到此聖人住處。如是弗婆毘提洲中。蘇摩婁叉龍王婆斯目叉龍王。彼二龍王亦與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眷屬圍繞。悉來到此求於救濟。如是瞿耶尼洲中。曷賴多那龍王瞿波羅婆龍王。彼二龍王亦與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龍眷屬圍繞前後隨從。為求救濟故來到此大聖人處。爾時復有此四天下八萬四千一切洲中。所有諸龍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如是諸龍如在生處。龍婦龍男龍女龍子。為救濟故一切悉來此大聖人牟尼處所。到已一切皆得小身譬如銅□□□□□□縷□□勵埤□□馜□□□襴□□□□奪□大□林□□□□□□□□□哅□□箋楅□□殺□□□□祰□□□□□□□□□□□□槔吏□呂桌露□飀□R檇矷慼慼慼慼慼慼潸ヾ慼慼潦D哅□□媽□□娮□楮搳慼毅隉慼撓X□□□奏□訇□□XcY□□榍訇□箋權□□□褓□□□□飣□□□□騇□裀□□□□暟R□鍊逆□□□□□穭□□□□□□□□秎□□□言□□j□□飼哅□禭□□埤□Лs驖□鍊酋□檢□□□榜□□媽□□□□□□□□禖餾葉□□□□□□□□□□□切獎□□□漏□□諒□□□□□滿慼憫紐H□□量堙慼牖R□鍊秠□瞴慼慼暴陑p媽□□□□□G楅裀□□□□□穭□□□□□□IZ□□菕慼慼慼慼慼慼慼毅砪G□□□□□楰□□□[□□稫詡裀□□□理□槫龍□裀□□稿褓□i褸樀埤□□秉殺□□□□飀□□秜D□饌桌□檢□□稫褽□□□槔□□扆齱慼撥╮慼j□□椏騖饉驒樖駜j□□旅□□□鞳j□□祤駕□□駾奉G□□G□□稦□□稫褽□i□□馘荂慼X~□□□榭□□□□送□糯褽□E□□□R馘芊慼慼慼慼撰q祛□□禭□□□□褽□E□□示□□箋榭□j□□□滿慼毅氶撬芊播活慼W□埤□□□桌□□□餽□露□秜D聾□□□逆□□痢牷撙滿慼慼敵D餾□□□□觜D都□□□飀□□Z□送□稫褽□桌□□J楅妻暈禛□□騃□□□飀□□□□□□□飯□□□楦□椸□呂□□□q腹慼慼摯X騖飥□飯□□□□姨X﹛撬^模□訣狀□□X鞢慼慼慼慼撬芊慼慼慼慼慼撥XZ□□V滿慼澆腄慼慼慼慼模E□祤駕□□駾奉篹n□楩□姷□□□駝□夼□馧□□□□□計□|□唌慼慼慼唌慼慼慼慼憧隉慼G□□樨□XK□□□□□□\□E□橀□□□度□埤□□□□□穭□□□□穠觜□□視□□i□□□□□□□楜觜E□□□□孜E□馱椸□埤□穭□□□□□□□□驖□鍊秤□q稚□□□馜□□□餼□□□諾□□□□□□□□穭□□j□桌磻□□□駥牷慼慼慼慼慼熟丑慼慼撳J□勵埤□驖□鍊祤□□禪逆□□□□□□旅□□□□□觕楈□鍊酋□□□□□□餾拏□□□楅□稫樧□權□□□□□□□穭□□□□□□□V□□□□□□□槫□□□□□□  未能度脫於自身  生死海中得出離  何以誑他眾生類  雲我安汝置涅槃   爾時如來。答戒依止大魔軍主。而說偈言。  我久超度流轉海  更不生於諸有中  慈悲愍念諸群生  是故說於出要道  汝於往昔無數劫  已發最勝菩提心  值遇然燈佛世尊  修行佈施及持戒  如是過去億千佛  悉已恭敬曾供養  當得於此清淨乘  我今決定授汝記  未來成佛還如我  雲何乃說誑眾生  我今施汝智慧眼  可念前生行本末  時戒依止魔軍主  即得宿命識往身  頭陀苦節習於禪  業果福德皆明瞭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聞此偈已。念彼過去福德因緣。對於如來五體布地眼中淚出。長跪合掌作如是言。如來世尊。我大懊悔我大慚愧。如大癡人如迷如醉如著鬼癲。我念過去經一阿僧祇劫。大精進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六波羅蜜。修習聖道作諸福德。值佛現在種種供養。聽受妙法發弘誓願。乃至迦葉如來法中。有一比丘說聲聞法。有大乘人說菩薩法。我於爾時心錯口惡謗此說人。言是魔語或魔眷屬。大乘人邊說小乘過。如是惡口說因緣故。我於彼中。迦葉如來不授我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彼惡口罪業因緣。我於彼死魔界中生。受是身來已經五十七億千歲。世尊。我寧更歷六百千年受地獄苦。終不一念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況退於四梵行念。第一第二如是懺悔。乃至第三如是懺悔。並餘眷屬亦復如是。又過去世流轉際中。如是當來於生死海及在地獄。終不暫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言軍主。善哉善哉善男子。若復有人。燃於大燈如須彌山。並七寶物於無量世供養諸佛。是福德聚不如有人至心慈悲發菩提心。何以故。發是心者乃是供養十方諸佛。彼過去福此最為勝。汝善男子。今盡此罪更莫餘念。生死五陰一切有中得導師身。爾時戒依止菩薩摩訶薩。即於坐處得法順忍。從坐而起頭面作禮繞佛三匝。即脫身上無價寶衣真珠瓔珞供養如來。脫佈施已說偈問言。  菩薩雲何修諸法  達了一切悉皆空  觀察世間如水泡  能盡諸有無明縛  一切惡見性非實  得勝無生順忍心  常於菩提道中行  能令眾生得解脫   爾時世尊。答戒依止而說偈言。  不動如山四種心  智慧之人乃能有  無量億劫受諸苦  為愍一切諸眾生  佛說禁戒堅固持  乃至不破如一點  一切三世佛正法  具足圓滿悉能行   爾時八萬四千魔軍及戒依止菩薩眷屬。聞戒依止得授記已心大歡喜。即於佛前至心悔過。一切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菩提心名為三昧順菩提心。得此心已歡喜踴躍。各各脫衣以用佈施佈施已坐。爾時波旬見其軍主並及眷屬已歸依佛。心生瞋忿苦惱不安。更大怖畏作如是言。我今得出沙門腹中。復失眷屬未知幾人。於此得出作佛弟子有幾人在。速閉城門莫放一人令其出外。自魔境界安隱住止。爾時世尊。更為彼魔大眾眷屬說三種梵行。所謂眾生攀緣。法攀緣。離攀緣。如虛空眼品中說。爾時一切諸天龍王。悉皆集會佉羅坻山牟尼聖人處所中住。彼一切龍各見自形。小如銅□□□誇□□□□□□□□孌□□□□□□□□餑□□□□梱□漅鉦隉慼慼慼慼憮p祐□□□□□□□□□滿慼慼慼慼慼樞□□□□□□□□□騚□□□妯□□Y□XE□裀□矩吏鍊礹□□□□□□媽□□榍襮{埤□楈□□□□□□□□褸□□穛□□□□□妀桌□□娃□褾□□楰□奏量祅□□蓮□□□□□□□□□□□□□□驖□鍊祤□視餾裡X芋慼慼慼牖窗撞慼毅隉{駽怴慼慼慼慼慼播□饌椽□□稫覃□□□□桌菉榭□□□□□妲驖□□□□□□□首餾痢牷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牖窗憮r□□□□□殺□□□□□□□駽禳慼毅芊潑□□娃□□碌□□桌□□□稫哅□□□□□□□□□□列馭□□□□罹滿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撈媗憛慼慼慼□□奩橾□□□餽□□□□□騫哅□□驪□□□□□埤□驖□鍊禱□□□□□□□□□□□□□□□省□□□□□襖□□□□□槥W□□□□□□□鈴□飀□□哅□□□I□奩楦□飯□□□榜騰滿慼潸芊摯鞢撩]騰滿慼慼慼摯鞢撩]騰滿敵陛樊H飀□榜騰滿慼慼慼慼慼撩]騰滿撥c□□埤□榜騰滿毅毇瞴歎ョ撩]騰滿潭洁慼摯鞢□□□偷□□□騪E□稫哅□□□□□送□□□襤駎□□□G□□□□j□滿慼慼牖R□鍊稀□褾□檢□□哅□□馭褾□橤褻騁檢□□□□□饅□褓□□□□□祰□飀□□□□□□□□饐□璉榱□□□□□□覢襑埤□□□□艗□□□□□□□□茶獎□□耙剝□。彼一切龍。或有歸於蘇屍摩邊作禮拜者。或有歸依於那籌者。或有禮拜阿收求多。或有禮拜毘梨呵者。或有歸依婆揭蒱者。或有歸依殊致羅娑。彼一切龍。皆悉歸命此六聖人請求救濟。是六聖人得五神通。悉各在於雪山邊住。彼五聖人皆在殊致羅娑菩薩摩訶薩大聖人所聽於正法。時殊致羅娑菩薩。亦以種種無量言辭。讚歎釋迦如來神德。時五聖人悉聞一切龍王哭聲。求乞救濟聞已即起。白殊致羅娑菩薩摩訶薩言。大德頗聞彼龍啼哭□咷求救聲不。答言已聞。大士今聖人處。一切諸龍大懊惱心。我等聞知尚欲往救況大德乎。唯願慈悲往至彼所。救一切龍與其解脫。時殊致羅娑大聖人言。汝等可往我未及去。所以者何。此中大天龍王夜叉。百千萬眾今對我坐。問離障礙四梵行法。彼心歡喜聽我所說。時五聖人禮彼殊致羅娑大士三匝繞已。以神通力飛騰虛空。到佉羅坁大山頂頭牟尼聖人處所。爾時彼處一切龍王。見五聖人心生歡喜。恭敬禮拜作如是言。汝等大仙福德之人。智慧方便一切莊嚴。於苦惱中已到彼岸。願救濟我出惡獄中令得解脫。彼五聖人如是答言。我等不能救濟汝等。所以者何。現今雪山有大菩薩名殊致羅娑。諸聖人中最大智慧大解方便。彼菩薩能與汝解脫。汝可一心求哀勸請。諸龍聞已。如是異身同共合掌。遙向殊致羅娑聖人。恭敬禮拜皆唱是言。大德聖人。願救濟我願憐愍我。爾時殊致羅娑菩薩摩訶薩。聞彼龍王唱救濟聲。即與大天緊那羅等。夜叉羅剎百千萬人前後圍繞。以神通力發於雪山乘空而往。到佉羅坻山頂。時諸龍王見彼聖人。各各恭敬合掌禮拜。一心同聲作如是言。大仙聖人願救濟我。於此獄中與我解脫。令我自身及以眷屬。安隱還家離諸苦惱。爾時殊致羅娑菩薩。善解方便知世因緣。欲為諸龍說星宿法。星宿法者。各有度數和合時節。合時則易不合則難。時節未合不得解脫。諦聽次第我當為汝分別解說。今此月者名奢婆拏。星宿名為富那婆藪。富那婆藪屬此五月。此月復繫屬於日天。汝諸龍王。與此星辰時未和合。爾時娑伽羅龍王白殊致羅娑菩薩言。大士。是星宿者本誰所說。誰作大星誰作小星誰作日月。何日之中何星在先。於虛空中復誰安置三十日月十二月年。雲何為時。繫屬何處姓何字誰。何善何惡何食何施。若為是晝若為是夜。日月星宿復若為行。何者名為月初一日何者滿月。若為時節若為行度。一一各幾復若為停幾許時行。何者是輕何者是重。何者是合何者非合。雲何力多雲何力少。雲何名為日前後行。上行幾影下行幾影。影有幾步名曰為轉初轉。雲何月北月南。雲何次第。大士。汝於諸聖第一最尊。願愍我龍具足解說。我等聞已脫苦奉行。爾時殊致羅娑菩薩告諸龍言。大王。過去世時。此賢劫初有一大城名曰瞻波。彼中人民和合熾盛。有一天子名大三摩多。端正少雙才智聰明正法行化。常樂寂靜不著世榮。為諸人民之所宗仰。恭敬禮拜而侍衛之。彼三摩多。清淨慈悲愍念眾生猶如赤子。不樂愛染常自潔身。王有夫人多貪色慾。王既不幸無處遂心。曾於一時遊戲園苑。獨在林下止息自娛。見驢命群根相出現。慾心發動脫衣就之。驢見即交遂成胎藏。月滿生子頭耳口眼悉皆似驢。唯身類人而復粗澀。□□□□□秕□□□□□□□□□□桌□□□不□□妖□露□□姦壘□娙姩□□□□□駾奉v□□□□j□□□□□□□省□□□□□□奏榴息□□□□□□□□□□□楦□□□馱□駕□□□□禈□馜□□埤□祤駉奭□□□□□□馜飣祤餺箋欖□禭□□□□倫覞□□騺□□駕□□量稅□□祅驛稀□□□磻駜]□□□j□蓼□駛稙□□□耩翨□大仙聖人。以是因緣彼雪山中並及餘處。悉皆化生種種好華。種種好果。種種好藥。種種好香。種種清流。種種和鳥。在所行住並皆豐盈。以此藥果資益因緣。其餘形容粗相悉轉身體端正。唯脣似驢。是故名為驢脣仙人。是驢仙人學於聖法。經六萬年翹於一腳。日夜不下無有倦心。天見大仙如是苦行。時諸梵眾及帝釋天。並餘上方欲色界等。和合悉來禮拜供養。乃至龍眾修羅夜叉一切雲集。所有仙聖修梵行人。皆來到此驢聖人邊。種種供奉讚歎稱揚。如是苦行生來未睹。設供養已合掌問言。大仙聖人欲求何等。唯願為我諸天說之。若我力能即當相與終不吝惜。爾時驢脣聞是語已。內心慶幸答諸天言。必能稱我情所求者今當略說。我念宿命。過去劫時見虛空中有諸列宿日月五星。晝夜運行各守常度。為於天下而作照明。我欲了知分別識解。愍暗瞑故不憚劬勞。此賢劫初無如是事。汝等一切諸天龍神憐我故來。願說星辰日月法用。猶如過去置立安施。造作便宜善惡好醜。如我所願具足說之。一切天言。大德仙人。此事甚深非我境界。若為憐愍一切眾生。如過去時願速自說。◎爾時佉盧虱吒仙人告一切天言。初置星宿昴為先首。眾星輪轉運行虛空。告諸天眾。說昴為先其事是不。爾時日天而作是言。此昴宿者常行虛空歷四天下。恆作善事饒益我等。我知彼宿屬於火天。是時眾中有一聖人名大威德。復作是言。彼昴宿者我妹之子。其星有六形如剃刀。一日一夜歷四天下行三十時。屬於火天姓鞞耶尼。屬彼宿者祭之用酪。佉盧虱吒仙人語諸天曰。如是如是如汝等言。我今以昴為初宿也。   復次置畢為第二宿。屬於水天。姓頗羅墮。畢有五星形如立叉。一日一夜行四十五時。屬畢宿者祭用鹿肉。   復次置嘴為第三宿。屬於月天。即是月子。姓毘梨伽耶尼。星數有三形如鹿頭。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嘴宿者祭根及果。   次復置參為第四宿。屬於日天。姓婆私失絺。其性大惡多於瞋忿。止有一星如婦人黶。一日一夜行四十五時。屬參宿者祭用醍醐。   次復置井為第五宿屬於日天。姓婆私失絺。其有兩星形如腳跡。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井宿者以粳米華和蜜祭之。   次復置鬼為第六宿屬歲星天。歲星之子。姓炮波那毘。其性溫和樂修善法。其有三星猶如諸佛胸前滿相。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鬼星者亦以粳米華和蜜祭之。   次復置柳為第七宿。屬於蛇天。即姓蛇氏。止有一星如婦女黶。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柳星者祭用乳糜。右此七宿當於東門。   次置南方第一之宿名曰七星。屬於火天。姓賓伽耶尼。其有五星。形如河岸。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七星者宜用粳米烏麻作粥祭之。   次復置張為第二宿。屬福德天。姓瞿曇彌。其星有二形如腳跡。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張宿者毘羅婆果以用祭之。   次復置翼為第三宿。屬於林天。姓憍陳如。其有二星形如腳跡。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翼星者用青黑豆煮熟祭之。   次復置軫為第四宿。屬沙毘梨帝天。姓迦遮延。蠍仙之子。其星有五形如人手。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軫星者作莠稗飯而以祭之。   次復置角為第五宿。屬喜樂天。姓質多羅延尼。乾闥婆子。止有一星如婦人黶。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於角者以諸華飯而用祭之。   次復置亢為第六宿。屬摩姤羅天。姓迦栴延尼。其有一星如婦人黶。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亢星者當取菉豆和蘇蜜煮以用祭之。   次復置氐為第七宿。屬於火天。姓些吉利多耶尼。氐有二星形如腳跡。一日一夜行四十五時。屬氐宿者取種種華作食祭之。右此七宿當於南門。   次置西方第一之宿其名曰房。屬於慈天。姓阿藍婆耶尼。房有四星形如纓絡。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房宿者酒肉祭之。   次復置心為第二宿。屬帝釋天。姓迦羅延那。心有三星形如大麥。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心星者以粳米粥而用祭之。   次復置尾為第三宿。屬獵師天。姓迦遮耶尼。尾有七星形如蠍尾。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尾星者以諸果根作食祭之。   次復置箕為第四宿。屬於水天。姓特叉迦旃延尼。箕有四星形如牛角。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箕宿者取尼拘陀皮汁祭之。   次復置斗為第五宿。屬於火天。姓摸伽邏尼。斗有四星如人拓地。一日一夜行四十五時。屬斗宿者末粳米華和蜜祭之。   次復置牛為第六宿。屬於梵天。姓梵嵐摩。其有三星形如牛頭。一日一夜行於六時。屬牛宿者以醍醐飯而用祭之。   次復置女為第七宿。屬毘紐天。姓帝利迦遮耶尼。女有四星如大麥粒。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女宿者以鳥肉祭之。右此七宿當於西門。   次置北方第一之宿名為虛星。屬帝釋天。娑婆天子。姓憍陳如。虛有四星其形如烏。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虛宿者煮烏豆汁而用祭之。   次復置危為第二宿。屬多羅拏天。姓單那尼。危有一星如婦人黶。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危宿者以粳米粥而用祭之。   次復置室為第三宿。屬蛇頭天。蠍天之子。姓闍都迦尼拘。室有二星形如腳跡。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室星者肉血祭之。   次復置闢為第四宿。辟屬林天。婆婁那子。姓陀難闍。辟有二星形如腳跡行一日一夜四十五時。屬辟星者以肉祭之。   次復置奎為第五宿。屬富沙天。姓阿風吒排尼。奎有一星如婦女黶。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奎宿者以酪祭之。   次復置婁為第六宿。屬乾闥婆天。姓阿捨婆。婁有三星形如馬頭。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婁星者以大麥飯並肉祭之。   次復置胃為第七宿。屬閻摩羅天。姓跋伽毘。胃有三星形如鼎足。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胃宿者粳米烏麻及以野棗而用祭之。右此七宿當於北門。二十八宿有五宿。行四十五時。所謂畢參氐斗辟等。二十八宿言義廣多。難曉深趣不可具宣。我今略說。說是宿時同聞諸天。皆悉歡喜。◎   大集經卷第四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二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日藏分中星宿品第八之二   ◎爾時殊致阿羅娑仙人。告諸天曰。是佉盧虱吒仙人。於過去世亦造惡業。罪因緣故。雖得人身半為驢狀。以有慈力其罪除滅。更得最好端正之身猶如帝釋。告諸龍等。我以福德諸因緣故如彼仙人。為一切天而作導師今亦如是。能教汝等深實語言。諸龍當知。佉盧虱吒似釋身已。是天人眾皆悉歡悅。一心合掌作如是言。今大聖人為我等說往昔之事。何者星宿行最在前。食何等食作何事業。行於虛空復幾許時。如是問已仙人答言。汝等一切至心聽受。我以慈力還得端正。今復憐愍安隱眾生。說一年內事之終始。令於汝曹如盲得目。初日星宿乃至月滿。諸星所在皆悉具說。為欲利益諸眾生故。安置昴星在眾星前。汝等諸天以為是不。一切天言。善哉善哉。我等經歷星宿。知昴最尊大威德天之外甥也。其有六子運行虛空。是故昴星可為先首。佉盧虱吒仙人言。月合諸星起昴終胃。月行宿訖一月將滿。八月黑初月合在胃。如是次第輪轉不息。我今復說剎那之數。一千六百剎那名一迦羅。六十迦羅名摸呼律多。三十摸呼律多為一日夜。   胃宿縱惡自在如首羅天。能護四方皆得安隱。汝等天人見彼為惡勿生嫌怪。嚴治刑法乃護眾生。一切天言。如是如是如聖人教。嚴於法令乃濟眾生。月與胃合。其日病者或輕或重難可療治。其日生者性多瞋憤。獷惡剛毅難可親暱。有大官位能勝眾生。亢虛參胃。此四宿日不得入陣鬥戰。不可遠行。不得剃頭及以治鬢。畢牛軫星。此三宿日。乃宜鬥戰及以遠行剃頭洗頭。柳張宿日。可得造作一切諸事。昴宿翼宿斗宿。此三宿日求財可得。宜服醫藥持戒佈施。宜作新衣及造瓔珞。嘴宿角宿女宿七星之宿。此四宿日宜於行來道路安隱。氐宿井宿危宿。此三宿日作惡得成。房宿柳宿心宿婁宿七星之宿張宿。此六宿日得造輿車床及繩床並諸衣服。要結知識。   昴宿速疾作種種業。其速如火。其日得病酪飯祭之四日除愈。其日生者常得大富。其日入胎。斗宿房宿虛宿柳宿室宿。此五宿日不宜造作一切諸事。唯得共於大敵鬥戰。井氐翼宿。此三宿日善惡之事皆悉得作。畢宿之日亦得自在。井氐危宿。此三宿日。昴宿生者於此日內。不得作事遠行鬥擊。假令急事亦不得作。女角嘴宿此三宿日亦為最惡。翼宿之日與怨家鬥獲得其勝。或剛或柔還致和合。軫宿牛宿。此二宿日求伴不得。服藥合藥出家佈施。造新衣服瓔珞床鋪。臥具等物皆得成就。參宿虛宿亢宿。此三宿日行來安隱。鬼尾室宿此三宿日。共他造惡離於慈心種種得作。七星宿日心宿房宿柳宿辟宿。此五宿日宜結婚姻。宜造輿車及以床縟。參宿之日作事亦吉。然於一切須生憐愍。   畢星水性。汝等於此第二宿日。造柔軟事悉得和合。其日病者以香祭火五日後愈。其日生者其人大富福德樂法。牛宿奎宿七星宿日。及心宿日而受胎者。其人薄德常作下事。鬼尾室宿。此三宿日。一切事業皆不得作。不得鬥戰不得遠行不得詣官。賣買交易工巧作務皆不得作。亢宿虛宿此二宿日。若作好事不得和合。唯宜鬥戰剋獲勝捷。軫宿之日為事有利。利作柔軟無有障礙。嘴宿角宿女宿等日眾事和合。所作成辦服藥得力。若欲捨施。若造衣服及以瓔珞皆悉得作。井宿氐宿危宿等日遠行安隱。房宿柳宿辟宿等日。欲離慈心造惡得成。斗宿箕宿婁宿胃宿室宿翼宿此六宿日。宜結親友婚聚知識。床鋪輦輿皆悉得造。   嘴宿四日用事。於此世間作諸事業疾速自成。其日病者豆糜祭月八日除愈。其日生者為人猛健大富饒財。當為婦女見諸惡事宜自防護。我說不虛。嘴宿生人。若以女宿婁宿斗宿張宿等日而入胎者為惡不善。昴宿房宿柳宿此三宿日。不得鬥戰不得遠行及向官府。有須行者應止勿去。井宿氐宿危宿等日。造作眾惡不相和順。妄言諂曲欲殺怨家皆得成就。角宿之日欲作事者剛柔並得。參宿之日作事利益能致自在。亢虛二宿不相和合。參星之日乃得利益。其日服藥出家佈施。瓔珞衣服並皆得作。鬼宿尾宿室宿等日遠行安隱。心宿奎宿七星宿日。此三宿日欲作惡者惡事得成。軫宿胃宿畢宿牛宿箕宿等日。宜結親友得好知識婚嫁吉事。輿車床縟皆悉得造。   參宿五日用事能成諸惡。欲為業者少於利益。其日病者以生蘇糜祭於四道十日得愈。其日生人性雖聰明而心懷惡。求於錢財遂至於死。亦主作賊致失身命。其日生人及入胎者。虛宿心宿奎宿翼宿斗宿胃宿。此六宿日多為障礙。乃至鬼尾室宿等日。亦不和合。一切諸事皆不得作。亢宿之日欲造作者。宜為輕事。氐宿危宿井宿奎宿。此四宿日乃得自在。   井宿六日用事。其為惡業分判果決。其日得病炒粳穀華祭於日天。八日得愈。其日生人及受胎者。宜為田作當得大富。又饒畜生象馬羊等。於辟宿日百事不宜。柳宿房宿。此二宿日造作百事多有耗散。氐宿之日宜作眾事。如意自在。鬼宿參宿尾宿等日。宜造百事所求稱意。心宿星宿奎宿等日。宜出遠行。道路安隱所向和合。斗宿翼宿奎宿等日。宜結朋友求善知識。亢宿畢宿觜宿虛宿。此四宿日為井生人作諸障礙。   鬼宿七日用事。能為柔軟不破善法。其日得病以黃石蜜祭於歲星五日除愈。其日生者此人持戒好樂善事。得大官位國師宰輔。常教國王善法治世。至於娶妻特難和合。慇懃因人然後成就。其日生人。欲在室宿鬼宿翼宿婁宿斗宿等日受胎者吉。畢角女宿。此三宿日為其障礙。七星心宿奎宿之日。作事不成當失財物。尾宿之日作事得成。房宿之日亦多利益。辟宿柳宿。此二宿日為事不稱。張宿之日遠行安隱。婁宿箕宿為其障礙。軫牛昴宿。此三宿日作事和合必得良伴。亢宿觜宿參宿虛宿。宜結朋友及善知識亢宿危宿。此二宿日所求者得多有利益。   柳宿八日用事。一切惡業皆悉能作。於世間中如閻羅王。其日病者不可療治。其日生者性多瞋怒無有慈悲。多造□□G□□x飀□□□□奸襆□奰□□葉柳□□□□□聯奅娃p奐飀□□輦□聾娃p奇檢□□神□鷺□良奮□□□□聯誇□□□□□□禕□□奮數□麗葉吝馗埤□□□G□祥□□□□□魯□埤□□葉聯埤□□魯□婁□□驚□□□練祰便□吝馗埤□□嚏澗s屆慼慼慼慼播m祰淚□殺{崙□□□□□聯奮□□娭裀□□累□鷺奮葉□□□□□埤□□飲□□觟娭裀□□魯□委□□□□觜D了□□□□□榗姍娀□娃□□饒□□□痢□楅□□□□婧□裀□榗委切威□V量禍觀□□□□樂□□□r□□□□娭祅樺□□s□j□褓□□□飀□□聯奧{聆□□□□飲聯奏稃p媧礹殺□□飀□□淚□崙□吝馗奏稃p奇楸褽□□□□□便□□□□□聯奏稃G樲逆□□□□□□□□祰□□□飲聯娀□稃p埤□□□□襾婼□飀□□良奮燐奮吝馗埤□□□□□□□□飀□□柳□輦□聆□□□□□聯□□楮驚□□□□裀□□□□□□□□聯□□橚□飀□奮淚□委□□□□□鷺□驚□橖□□榗姍娀□婠□榞□禮粘□j□□奾禱j□榗委切妀禨□□駩□□□j□□□□□□饗□□□奜觜E□訇□Q檢□□鷺奮□□□□聯奏稃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敷S飲聯奏稃G榃□□□□□□□□□□□□飲聯奪□□□飀□奮魯□夾□梱□裀□   胃宿斗宿。此二宿日有所求者不得如意。氐宿之日其受胎者能除障礙。亢宿參宿畢宿女宿。此四宿日遠行安隱。柳宿奎宿鬼宿心宿房宿辟宿。此六宿日欲結知識障礙不成。翼宿十一日用事。行四天下作兩種業。所謂諂曲及柔軟事。其日得病煮黑青豆以用祭神十日除愈。其日生者宜於種種。然性愚癡。慳貪鄙吝不能喜捨。亦能不食。五日六日乃至七日。不為世人之所愛樂。善須謹慎防護怨家不宜鬥諍。胃宿之日而入胎者多造諸惡。危宿參宿氐宿房宿。此四宿日善惡二事並皆得作。房宿之日無有善惡。辟宿鬼宿。此二宿日有受胎者好失財物。胃宿婁宿斗宿。此三宿日受胎之者。軫牛昴宿。此三宿日作事和合。若於虛宿觜宿亢宿。此三宿日作事者成。得三宿力遠行安隱。井室尾宿。此三宿日無善無惡。婁宿七星奎宿柳宿心宿等日。結善知識嫁娶之事皆得和合。   軫宿十二日用事。為惡自在速疾如風。其日得病以酪祭神五日除愈。其日生者大富饒財。能用五兵刀槊弓箭鬥輪鞙索。能作大賊殺害眾生。若修善者亦能持戒喜捨佈施。種種功德皆悉能作。其人行處。七步之內蛇不敢前。其日入胎於諸賊眾而得為主。又能持戒喜捨佈施。尾宿之日其受胎者所在之處無有障礙。入陣鬥戰能勝怨敵。井宿室宿二宿之日。其受胎者從生至死常宜作事。牛亢虛宿。此三宿日其受胎者。唯除牛宿不宜作事。其餘亢虛及女觜宿。此四宿日作事利益得於自在。亢畢危等。此三宿日遠行安隱。氐宿參宿房宿辟宿。此四宿日作種種事得人氣力。又宜娶婦要結親友及善知識。箕宿七星婁宿斗宿張宿胃宿。此六宿日有造作者如上利益。角宿十三日用事。為惡速疾。其日病者去菉豆皮生擣祭神六日除愈。其日生人嘲戲音樂歌舞作倡。皆悉能解。復能捨施。又多色慾。亦復愛樂有知之人。其人入胎宜畢宿日。婁宿七星箕宿等日。其人入胎多造作惡事。辟宿房宿鬼宿等日。其人作事種種皆吉無有障礙。危宿氐宿參宿等日。若作事業亦得自在。觜宿亢宿虛宿尾宿。此四宿日遠行安隱。觜宿柳宿。營事業者得知識力。心宿奎宿斗宿昴宿翼宿牛宿張宿。此七宿日宜結親友婚姻等事。   亢宿十四日用事。能於世間作諸惡業。其性疾速為業快利。其日得病極惡難治。華蜜祭神。二十五日乃可得愈。其日生者善能算計大富饒財。其性慳貪不能喜捨。又多瞋恚心意難得。若見特牛及黃腰者須自防護。其人若在觜宿箕宿。此二宿日而入胎者為惡不善。張宿胃宿柳宿心宿。此四宿日欲作事者無有善惡。室宿尾宿井宿等日。欲為事者多有障礙。參氐危宿。此三宿日有所營者得他人力。婁宿箕宿七星之宿。此三宿日遠行安隱。房鬼辟宿。此三宿日宜結親友娶婦之事。軫宿女宿畢宿昴宿牛宿翼宿亢宿此七宿日。但宜行來餘不可作。   氐宿十五日用事。能作諸惡人所畏敬。其日得病以華祭神。滿十五日乃得除愈。其日生者威德肅然大富饒財。其性慳貪婬他婦女。須自治身勿行此事。其人入胎宜在參宿。欲作諸事宜在危宿。若七星宿婁宿箕宿日。作事者成無有善惡。若昴宿日牛宿翼宿。營事則惡多有障礙。辟宿房宿尾宿。此三日則有利益。室宿之日遠行安隱。心奎柳宿。此三宿日欲為事者得他人力。張宿斗宿胃宿。此三宿日宜結親友娶婦之事。   房宿白月一日用事。能於世間作速疾事。其日病者作青豆飯以用祭神十日除愈。其日生者有墮崖岸刀兵之厄。於此二事須自護身。宜於治生販賣之業。軟弱儒雅樂法信福。其人入胎宜井宿日張宿斗宿胃宿等日。欲作諸事無有善惡。軫畢女宿。此三宿日作事者凶。心宿柳宿奎宿。此三宿日作事者吉。室宿房宿鬼宿辟宿。此四日作事安隱而得自在。箕宿婁宿。此二日遠行安隱得知識力。虛宿昴宿張宿翼宿。作事有利得他人物。箕宿觜宿角宿虛宿亢宿參宿。此六宿日要結親友大小知識娶婦皆吉。心宿二日用事好作惡事。其日得病以粳米飯並大麥飯黃石蜜等祭帝釋天。經十三日然後除愈。其日生者性多瞋恚無有慈心。縱持戒者亦復破戒。若見於他行淨行法。宜於此處須自慎儆。生產之所亦須護身。此心宿日入胎者吉。角虛觜宿。此三宿日入胎不吉。昴牛翼宿。此三宿日宜作諸事。辟宿之日若作事者多有障礙。七星箕婁。此三宿日乃得自在多有利益。尾宿柳宿奎宿危宿軫宿畢宿。此六星宿得他人力。胃張斗宿。此三宿日宜遠行來道路安隱。室宿亢宿危宿井宿氐宿參宿。此六宿日宜結親友及以娶婦。   尾宿三日用事剛柔二事皆悉能作。其日得病取諸果根及果華氣。以用祭神三十日愈。其日生者大富饒財多有穀麥。其人有相神德之人。唯生產處須自防慎。亦復好為草馬所蹋。至草馬所又須自備。尾宿之日而入胎者。柳宿角宿危宿參宿。此四宿日宜作惡事。軫宿房宿畢宿奎宿。此四宿日不可造作諸種事業。危宿之日惡事得作。斗宿翼宿胃宿。此三宿日欲作惡事。無有利益多諸煩惱。箕宿七宿婁宿。此三宿日乃得自在為有利益。角宿虛宿觜宿。此三宿日得他人力而獲自在。昴宿牛宿張宿。此三宿日行來安隱。室宿辟宿井宿鬼宿房宿氐宿。此六宿日宜結知識大小親友婚姻嫁娶其事皆吉。   箕宿四日用事。其日得病應以麻糜尼俱陀子。祭於水神八月(丹本雲日)乃愈。其日生人善能耕田行船之業。其性精進行十善業。多聞智慧有大名譽大富饒財。常與智人共相隨逐。七星宿日及婁宿日宜作諸業角觜虛宿。此三宿日。造作諸事無善無惡。氐宿室宿。此二宿日為事不吉。井宿之日經營事者失於舊業。翼宿昴宿牛宿等日欲為事者。自在如意能有利益。張宿胃宿斗宿等日造作事者。得他人力亦為有利。參宿亢宿危宿等日。欲作事者亦得他力。軫宿畢宿女宿等日。若欲遠行道路安隱。奎宿鬼宿柳宿房宿辟宿。此五宿日宜結親友娶婦之事。   斗宿五日用事作柔軟業。其日得病炒粳穀華以蜜和之。用祭諸神七日除愈。其日生者是智慧人。少病大富多有知識。其人入胎宜在張宿。若在危參亢宿等日平無善惡。欲營眾事皆悉成就。辟宿房宿鬼宿胃宿。此四宿日作事不吉。畢女軫宿。此三宿日欲求自在多有障礙。昴宿牛宿翼宿等日。欲營事者自在如意。氐宿井宿室宿等日。亦宜作事有其福力。角宿觜宿虛宿等日。若遠行者道路安隱。奎宿柳宿房宿婁宿七星心宿。此六宿日宜結親友嫁聚之事。   牛宿六日用事。其日生者為性剛毅心無怖畏。猛健勝人能破國土。前無強敵大富饒財。若入胎者宜在翼宿。一切眾星不為障礙皆作善友。   女宿七日用事。其日得病經十二月。石蜜及華祭於山神乃得除愈。其日生者遠行遇伴。宜以治生作柔軟事。其人有智少於病疾。常得世間國王供養。軫宿之日入胎者平無有善惡。鬼宿房宿。此二宿日為作障礙。七星宿心宿女宿畢宿。此四宿日宜造眾事。亢宿危宿參宿等日作事不合。虛宿觜宿。乃得和合如意自在。室宿井宿氐宿等日。遠行安隱亦得自在。奎宿房宿柳宿等日欲營事者。得他人力亦遇良友。昴宿張宿翼宿等日宜結親友。   虛宿八日用事。其日得病一年乃愈。應以菉豆烏豆小豆江豆作四種臛。香華祭神。其日生者性多瞋貪貧無衣食。於色慾間亦復乏少。依約親屬常多怖畏。若角宿日受胎者吉。張宿胃宿箕宿之日。受胎者惡多有障礙。房宿柳宿奎宿等日。入胎者平無有善惡。氐宿井宿室宿等日。受胎亦惡離散不合。亢危參宿。此三宿日作事利益得有和合。觜宿之日。欲作事者一切得作。鬼宿尾宿辟宿。此三日宜以遠行道路安隱。婁宿七星心宿等日。若為事者得善知識及於良伴。翼宿箕宿昴宿等日。亦宜要結諸親友等。畢宿牛宿。此二宿日亦復宜於結大善友。   危宿九日用事其性柔軟。其日得病蘇乳酪糜以祭水神七日除愈。其日生者性多瞋忿。猛健勇銳而有水厄。若至水所須自防慎。亢宿之日入胎者吉。婁宿七星心宿等日。若作事者平無善惡。斗宿昴宿翼宿。此三宿日作事者惡。辟宿鬼宿尾宿參宿。此四宿日作事亦惡不得如意。室宿井宿氐宿之日。作事和合而得安隱。七星之宿。房宿柳宿奎宿等日。遠行安吉。張宿箕宿胃宿等日。欲作事者得良伴力。角宿女宿觜宿軫宿畢宿牛宿。此六宿日宜結善友及以納妻。   室宿十日用事其性速疾。其日得病以種種華用祭於神三十日愈。其日生者姦偽作賊。愚癡妄語殺害眾生。心常作惡不畏父母。若鬥諍盜賊如是等處橫羅其殃。其人入胎必在氐宿。若作事者箕宿胃宿張宿之日。無有障礙處處可為。畢宿軫宿牛宿。此三宿日若作事業一切皆惡。井宿之日作事乃吉。房宿柳宿奎宿之日造作事者。多有障礙不得利益。鬼宿尾宿辟宿之日。宜作事業為得利益。婁宿七星心宿等日遠行安隱。昴宿斗宿箕宿等日。若作事者得良伴力。虛宿觜宿角宿等日。宜以要結小知識者。虛宿參亢宿等日。宜以要結大知識者。   辟宿十一日用事。其日得病華及鹿脯以祭火神滿七日愈。其日生者其人智慧樂聖人法。學於眾藝種種皆能。歌舞伎倡亦復悉解。又主大富多有金銀及饒穀帛。若入胎者宜尾宿日。昴宿斗宿。此三宿日造作眾事平無善惡。觜女鬼宿。此三宿日為事成就。心婁七星。此三宿日為事多障。柳宿房宿。此二宿日欲作事者和合如意。軫宿牛宿畢宿之日。作事自如逢遇良伴。張宿胃宿箕宿之日行來安隱。亢宿虛宿參宿。宜可要結小知識者。井宿氐宿危宿等日。宜可要結親友大吉。   奎宿十二日用事。其日得病宜以香華祭於神祇。經二十日乃得除愈。其日生者作柔軟事有大勢力。人所尊重。唯於闇媔椰袹@身。大富饒財金銀穀帛無有限量。治生有利得他人物。彼人入胎宜在心宿軫宿畢宿牛宿等日。亦多蓄積。亢宿虛宿。此二宿日。作事者平無有善惡。參宿之日不可作事。柳宿翼宿斗宿昴宿。此四宿日行來安隱。女宿畢宿角宿之日。若作事者為得良伴。箕宿張宿胃宿等日欲作事者。無有障礙為得人力。婁宿心宿尾宿。此三宿日欲結知識為有利益。井宿氐宿危宿。此三宿日宜可要結知識小者。鬼宿尾宿室宿。此三宿日宜可要結知識大者。   婁宿十三日用事。其日得病麥粥祭神二十五日然後除愈。其日生者為性躁疾。常護眾生不害物命。若至關津須自防慎。當作醫師善解方藥能療眾病。亦復善能歌舞之事。心宿之日有入胎者。無有障礙。角宿觜宿女宿虛宿井宿亢宿危宿。此七宿日若作事者平無善惡。此星宿日。唯莫賣買。不宜行來及以剃頭。亦不得至相鬥處所。昴宿斗宿張宿。此三宿日宜報怨仇鬥諍得勝。宜作輕利濡事得成。七星宿日作事牢固亦有利益。張宿箕宿胃宿。此三宿日欲遠行安隱。辟軫畢宿。此三宿日作事利益亦宜密語。參宿虛宿亢宿之日宜作惡事。鬼宿尾宿室宿等日。宜可要結諸小知識。柳宿房宿辟宿等日。宜可要結諸大知識。為得眾人愛護於己。宜造床輿及買牛馬。   胃宿十四日用事。人生吉凶造作善惡疾病等事如上說了。月行虛空周匝宿訖還更起昴。是故言日虛空月滿。三十晝夜亦名月滿。八月滿者起胃終昴其月如是。夜十五時晝十五時。日午之影長六腳跡。婁宿夜行房在日前。熒惑日子是時隨日。是八月時蠍神主當昴宿為業前已說竟。是白月內。次十五日昴又用事。月合昴星是八月滿。昴與月合一日夜訖。其次復轉合於畢宿。九月初日畢用事也。   九月黑月。一日合畢二日合觜。三日合參四日合井。五日合鬼六日合柳。七日合星八日合張。九日合翼十日合軫。十一日合角十二日合亢。十三日合氐十四日合房。十五日合心。是黑月滿。   白月一日合尾二日合箕。三日合鬥四日合牛五日合女六日合虛。七日合危八日合室。九日合辟十日合奎。十一日合婁十二日合胃。十三日合昴十四日合畢。十五日合觜是白月滿。九月合觜宿滿。晝十四時夜十六時。日午之影長八腳跡。日行南陸。昴宿夜行尾在日前。其九月時歲星用事。為一切天之所尊敬。得失諸事皆悉由之。是九月時。射神主當。   十月黑月一日合參。二日合井三日合鬼。四日合柳五日合星。六日合張七日合翼。八日合軫九日合角。十日合亢十一日合氐。十二日合房十三日合心。十四日合尾十五日合箕。是黑月滿。   白月一日合鬥二日合牛三日合女虛。四日合危五日合室。六日合辟七日合奎。八日合婁九日合胃。十日合昴十一日合畢。十二日合觜十三日合參。十四日合井十五日合鬼。是白月滿。   十月合鬼宿滿。晝十三時夜十七時。日午之影長十腳跡。觜宿夜行女在日前。當此之時辰星用事。是十月時。磨竭之神主當其月。十一月。黑月之內一日合柳。二日合七星三日合張。四日合翼五日合軫。六日合角七日合亢。八日合氐九日合房。十日合心十一日合尾。十二日合箕十三日合鬥。十四日合牛十五日合女。是為黑月滿。白月一日合虛。二日合危三日合室。四日合辟五日合奎。六日合婁七日合胃。八日合昴九日合畢。十日合觜十一日合參。十二日合井十三日合鬼。十四日合柳十五日合七星。是白月滿。   十一月合七星滿。晝十二時夜十八時。日午之影十二腳跡。鬼宿夜行危在日前。近南轉辰星用事。是十一月。水器之神主當其月。十二月。黑月一日合張。二日合翼三日合軫。四日合角五日合亢。六日合氐七日合房。八日合心九日合尾。十日合箕十一日合鬥。十二日合牛十三日合女。十四日合虛十五日合危。是黑月滿。   白月一日合室。二日合辟三日合奎。四日合婁五日合胃。六日合昴七日合畢。八日合觜九日合參。十日合井十一日合鬼。十二日合柳十三日合七星。十四日合張十五日合翼。是白月滿。   十二月合翼宿滿。晝行十三時夜行十七時日轉近北。日午之影十二腳跡。七星夜行天師歲星用事之時。是十二月。天魚之神主當其月。   正月黑月一日合軫。二日合角三日合亢。四日合氐五日合房。六日合心七日合尾。八日合箕九日合鬥。十日合牛十一日合女。十二日合虛十三日合危。十四日合室十五日合辟。是黑月滿。   白月一日合奎。二日合婁三日合胃。四日合昴五日合畢。六日合觜七日合參。八日合井九日合鬼。十日合柳十一日合七星。十二日合張十三日合翼。十四日合軫十五日合角。是白月滿。   正月合角宿滿。晝行十四時夜行十六時。日轉近北。日午之影長八腳跡。張宿夜行婁在日前。日子熒惑嚴惡速疾此時用事。是正月時。持羊之神主當其月。   二月黑月一日合亢。二日合氐三日合房。四日合心五日合尾。六日合箕七日合鬥。八日合牛九日合女。十日合虛十一日合危。十二日合室十三日合辟。十四日合奎十五日合婁是黑月滿。   白月一日合胃。二日合昴三日合畢。四日合觜五日合參。六日合井七日合鬼。八日合柳九日合星。十日合張十一日合翼。十二日合軫十三日合角。十四日合亢十五日合氐是白月滿。   二月合氐宿滿。晝行十五時夜行十五時日近北行。日午之影長六腳跡。角宿夜行昴在日前。阿修羅師名曰太白此時用事。是二月時。持牛之神主當其月。   三月黑月一日合房。二日合心三日合尾。四日合箕五日合鬥。六日合牛七日合女。八日合虛九日合危。十日合室十一日合辟。十二日合奎十三日合婁。十四日合胃十五日合昴是黑月滿。   白月一日合畢。二日合觜三日合參。四日合井五日合鬼。六日合柳七日合星。八日合張九日合翼。十日合軫十一日合角。十二日合亢十三日合氐。十四日合房十五日合心是白月滿。   三月合心宿滿。晝行十六時夜行十四時日行近北。日午之影長四腳跡。氐宿夜行觜在日前。日子名曰佛陀懸多此時用事作柔軟業。是三月時。雙鳥之神主當其月。   四月黑月一日合尾。二日合箕三日合鬥。四日合牛五日合女。六日合虛七日合危。八日合室九日合辟。十日合奎十一日合婁。十二日合胃十三日合昴。十四日合畢十五日合觜是黑月滿。   白月一日合參。二日合井三日合鬼。四日合柳五日合七星。六日合張七日合翼。八日合軫九日合角。十日合亢十一日合氐。十二日合房十三日合心。十四日合尾十五日合箕。是白月滿。   四月合箕宿滿。晝行十七時夜行十三時日近北行。日午之影長兩腳跡。房宿夜行日隨井星。是四月時。蟹神主當其月。   五月黑月。一日合鬥。二日合牛女三日合虛。四日合危五日合室。六日合辟七日合奎。八日合婁九日合胃。十日合昴十一日合畢。十二日合觜十三日合參。十四日合井十五日合鬼是黑月滿。   白月一日合柳。二日合七星三日合張。四日合翼五日合軫。六日合角七日合亢。八日合氐九日合房。十日合心十一日合尾。十二日合箕十三日合鬥。十四日合牛十五日合女。是白月滿。   五月合女宿滿。晝行十八時夜行十二時。日極行北。日午之影長半腳跡箕。宿夜行心在日前。是時日光。焰熾大盛。此五月時。師子之神主當其月。   六月黑月一日合虛。二日合危三日合室。四日合辟五日合奎。六日合婁七日合胃。八日合昴九日合畢。十日合觜十一日合參。十二日合井十三日合鬼。十四日合柳十五日合七星。是黑月滿。   白月一日合張。二日合翼三日合軫。四日合角五日合亢。六日合氐七日合房。八日合心九日合尾。十日合箕十一日合鬥。十二日合牛女十三日合虛。十四日合危十五日合室。是白月滿。   六月合室宿滿。晝行十七時夜行十三時強。日近南行。日午之影長二腳跡。女宿夜行張在日前。月子名覺此時用事。此六月時。天女之神主當其月。   七月黑月一日合辟。二日合奎三日合婁。四日合胃五日合昴。六日合畢七日合觜。八日合參九日合井。十日合鬼十一日合柳。十二日合七星十三日合張。十四日合翼十五日合軫。是黑月滿。   白月一日合角。二日合亢三日合氐。四日合房五日合心。六日合尾七日合箕。八日合鬥九日合牛女。十日合虛十一日合危。十二日合室十三日合辟。十四日合奎十五日合婁。是白月滿。   七月合婁宿滿。晝行十六時夜行十四時。日轉近南。日午之影長四腳跡。室宿夜行角在日前。阿修羅師名曰太白此時用事。是七月時。秤量之神主當其月。   爾時佉盧虱吒告天眾言。是諸月等各有主當。汝可救濟四種眾生。何者為四。救地上人諸龍夜叉乃至蠍等。如斯之類皆悉救之。我以安樂諸眾生故。佈置星宿各有分部。乃至摸呼羅時等亦皆具說。隨其國土方面之處。所作事業隨順增長。   佉盧虱吒於大眾前合掌說言。如是安置日月年時大小星宿。何者名為有六時也。正月二月名暄暖時。三月四月名種作時。五月六月求降雨時。七月八月物慾熟時。九月十月寒凍之時。十有一月合十二月大雪之時。是十二月分為六時。又大星宿其數有八。所謂歲星熒惑鎮星太白辰是日月荷羅□星。又小星宿有二十八。所謂從昴至胃諸宿是也。我作如是次第安置說其法已。汝等皆須亦見亦聞。一切大眾於意雲何。我所置法其事是不。二十八宿及八大星。所行諸業汝喜樂不。為是為非宜各宣說。爾時一切天人仙人阿修羅龍及緊那羅等。皆悉合掌鹹作是言。如今大仙。於天人間最為尊重。乃至諸龍及阿修羅無能勝者。智慧慈悲最為第一。於無量劫不忘。憐愍一切眾生故獲福報。誓願滿已功德如海。能知過去現在當來一切諸事。天人之間無有如是智慧之者。如是法用。日夜剎那及迦羅時。大小星宿。月半月滿年滿。法用更無眾生能作是法。皆悉隨喜安樂我等。善哉大德。安隱眾生。是時佉盧虱吒仙人復作是言。此十二月一年始終。如此方便大小星等剎那時法皆已說竟。   又復安置四天大王。於須彌山四方面所各置一王。是諸方所各領眾生。北方天王名毘沙門。是其界內多有夜叉。南方天王名毘留茶俱。是其界內多鳩槃茶。西方天王名毘留博叉。是其界內多有諸龍。東方天王名題頭隸吒。是其界內多乾闥婆。於四方維皆悉擁護。一切洲渚及諸城邑。亦置鬼神而守護之。   爾時佉盧虱吒仙人。說法已。諸天龍夜叉阿修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皆稱善哉歡喜無量。是時天龍夜叉阿修羅等。日夜供養佉盧虱吒。次復於後過無量世。更有仙人名伽力伽出現於世。復更別說置諸星宿。小大月法時節要略。爾時諸龍在佉盧氐山聖人住處。尊重恭敬光味仙人。盡其龍力而供養之。   大集經卷第四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三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日藏分送使品第九   爾時娑伽羅龍王白光味菩薩言。大德。乃能憶念如是過去宿命劫中種種善業無量往事而不忘失。及說虛空星宿照明安施法用。悉皆了達一一無遺。於三界中最尊最勝。智慧第一更無能過。是故彼龍並及我等。如是方便得脫此獄離於苦惱。憐愍眾生慈悲一切。功德戒行及婆羅多。莊嚴於心一切滿足。是時光味語諸龍言。我今非是佉羅虱吒苦行仙人。亦復不能於虛空中置於星宿。今我說者神通力知。汝娑伽羅諸龍王等莫作是說。我實不能然。此佉羅虱吒仙人。宿往因緣說猶未盡。爾時帝釋及諸梵天各向佉羅虱吒仙人。齊共合掌作如是言。我等樂聞唯願更說。我等梵天諸天中尊。猶如大仙聖人中尊。我諸天中有梵行者。若放種種神祇咒術我皆了知。亦能為他分別廣說。時虱吒仙言。若能如是。亦可教化一切眾生悉令知之。是時青眼帝釋天主在於眾中。虱吒仙人語帝釋言。天主。一切善法必令具足。住持於世常使照明。修善法人擁護勿捨。若有精進樂善眾生。持戒多聞修禪學慧。如是等眾。天主應當供給所須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種種施與令無有窮。我說虛空星宿法已。今此世界諸地分中。各有龍王停止守衛。如娑伽羅龍婆婁那德叉迦寶護大行瞿娑羅婆蘇婆呼嚧俱叉婆私無俱叉等。此八龍王護於海中。能令大海無有增減。阿奴馱致毘昌伽蘇致婆婁那得於問婁叉婆。此四龍王守護池中出一切河。是故諸河流注無竭。難陀優波難陀。此二龍王守護山中。是故諸山叢林鬱茂。婆須吉娑羅囉蓋輸盧瞿摩祇利。亦為守護。毘梨沙閻浮伽赤眼娑羅婆帝。於小河水而為守護。悉陀摩奴阿囉囌摩賀盧唱利。於聖人所及諸藥草而為作護。堅固緊輸迦歡喜。此於地中而為守護。最勝光毘喻婆三婆毘離耶屍棄。此於火中作護。動摩都劣三摸地羈蘭耶羈賴車。此於風中作護。優羅婆羅阿闍耶帝羅娑羅。此於樹中作護。吁嚧呵張火薄腳羅沙斯。此於花中作護。香常跋陀耶邏婆遮富婁那迦羅。此於果中作護。阿匙林婆毘遮婆多吁嚧脂多末羅伽。彼中毘首羯磨蘇摩敧師奇和沙月眼。此四種一切工巧為最守護。羈羅□陀羅僧伽那斯阿蘭那懼無迦。如此四種夜叉。於一切福德佈施等中能為作護。金剛眼師子眼善見眼三槊。如此四種一切龍護。如是等各各為護。爾時光味菩薩。於諸仙聖天人龍中最上最勝。憐愍一切苦惱眾生。是故於此救諸龍厄令得解脫。時光味菩薩作是思惟。雲何當令彼諸龍等。於三寶中迴心歸向。即以方便善巧音辭。次第教言一切龍王。信於我者。我實不能拔濟於汝。今有大聖一切智人。乃能施汝安隱無畏。我所讚歎。佉羅虱吒仙人功德如是。說法非我小德辦於斯事。彼聖人者。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已曾修習種種福德。一切難事皆悉能捨。所謂象馬種種寶車。妻子國城金銀輦輿。奴婢衣裳床榻敷具。眾生須者稱意與之。或復手足耳鼻舌身。頭目筋骨皮肉肌膚求無吝惜。速能滿足六波羅蜜。具大慈悲於苦惱眾生能令解脫。為諸眾生得安隱故。乃至處於地獄之中。救濟眾生心無暫捨。亦不自為得成佛道。欲令一切惡趣眾生得脫種種老病死苦。是大仙人。乃往過去無邊劫中。經歷是等種種願行。而是仙人。生生世世堅固精進勇猛慈悲。引接眾生安涅槃道。又彼佉羅虱吒仙人。無量劫來種種福德具足圓滿。   乃至生於淨飯王家。託在摩耶夫人腹內。既出生已舉手唱言。我三界中最尊最勝。放種種光能與一切眾生安樂。光因緣故感動無量天龍夜叉及阿修羅人非人等。一切悉來而共供養。又於生時一一方面各行七步。腳所蹈處皆有蓮華承捧其足。以此腳踏行步因緣。一切山河地及大海悉皆濤動。如是變現出生功德。又釋迦子。能令我等一切眾生解脫生老病死。寂滅安隱。離諸怖畏到涅槃城。說是語時。一切諸天阿修羅眾。龍及夜叉乾闥婆緊陀羅摩□羅伽人非人等。各散種種眾寶雜華塗香末香。於虛空中猶如雨下。以用供養。種種讚歎。爾時光味菩薩為諸大眾而說偈言。  過去無量僧祇劫  種種佈施習檀那  清淨屍羅及羼提  精進坐禪學般若  安樂一切眾生故  備忍種種諸苦辛  宮中六萬后妃嬪  棄捨出家如脫屣  獨處六年修苦行  日食一麻一米麥  精進晝夜不睡眠  身形唯有皮骨在  菩提樹下思惟坐  八十萬眾天魔來  四方上下地及空  八十由旬悉充滿  如是魔軍及眷屬  皆能破壞使歸降  成就無上勝菩提  得證第一義諦果  見聞種種無怖畏  其心寂靜如涅槃  常於一切眾生中  等心愍念無偏黨  真實智慧具足滿  教導一切諸天人  無一眾生起邪惡  如是慈悲徹骨髓  又於一切眾生類  乃至蟻子及蜎飛  不生惱亂毒害心  一切眾生流轉中  悉能令其得解脫  又於繫縛諸有獄  拔出眾生使獲安  絓是小小如□□□ 大聖悉皆往救濟  彼諸龍等一切眾  能卻其惡及憂愁  是故大聖哀愍來  慈心出汝此獄中  廣說無邊深秘要  不自在者悉稱心  一切歸寂安隱住  得彼聖人救濟者  不畏金翅諸鳥王  各還所止恣意遊  如本受樂心無異  大聖過去修萬行  不許惱亂一眾生  汝等所有諸災惡  魔王所為非佛作  莫起餘心謗毀佛  受我教誨發菩提  勿生疑惡自迷沒  一一皆如我前說   爾時一切諸大龍王所有眷屬男女大小。在於牟尼聖人處者。聞此說已各各一心齊共合掌。作如是言。南無南無大聖。一切世間眾生中勝。具一切法到自在岸。能與一切眾生解脫。能與一切眾生安樂。能與一切眾生歡喜。能令一切到智慧彼岸。於諸眾生慈悲平等。令修善法悉具足滿。成就一切善業眾生。安立善道與實法眼。於天龍中作上福田。於三界中最勝最尊。能受世間一切供養。我等諸龍同共辛苦。滿此獄中未能得出。如是至心禮拜歸命。說此語已。一切龍等悉得本形。雖復舊身而猶不能。於彼山中免離得出。爾時一切諸龍王等復白光味菩薩言。惟願救濟。如大德說。彼聖人者。於諸眾生不起惱亂常施安樂。此言誠實我今信受無有疑心。若愍眾生慈悲救濟。惟願速來令我等輩出彼魔獄。是時光味告諸龍言。彼大聖人具足智慧。牟尼如來心常憐愍一切眾生。修習諸善捨於諸惡大悲普覆。於流轉中精勤勇猛接引眾生。於菩提道令得安隱。現見因果成就佛眼。一切菩薩摩訶薩過去久遠不瞋因緣。悉皆具足慈悲喜捨四梵行法。復次菩薩摩訶薩道行因緣中生。因緣生已。種種惡趣及慈等行皆已說竟。復次彼佛如來世尊住無量阿僧祇恆河沙等諸佛剎微塵等無量無邊。清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故。六波羅蜜悉具足滿。菩薩摩訶薩出於流轉生死海故。到大涅槃智慧彼岸。壞四魔故。紹三寶種不斷絕故。能以法水洗諸眾生。一切煩惱垢令清淨故。如來如是永離攀緣說四梵行。復說如性出相離相。及離我見。一切法等無盡方便。謂於五陰十八界十二入實諦觀故。四大差別生死等法皆得滅盡。方便離於貪瞋癡等。一切煩惱體性悉空。無眾生界離諸攀緣。無喜離喜無行離行。無物離物無想離想。無諸障礙無有處所。無塵無染無暗無明。不可捉持。無自無他不來不去。無異離行。乃至一切陰入界等。智眼體性非暗非明。不行不生。法界真實。不滅不壞。如如不生。法界真實皆空。過去一切諸法等中悉皆了達。是真攀緣如來從生。若有菩薩於是法中達到彼岸。具足充滿六波羅蜜。猶如虛空離色離觸。如是心得無障礙智。普斷一切諸見及習悉皆除盡。如是得離一切煩惱。是名菩薩摩訶薩離觀四種梵行之法。是時光味說此法已。時彼眾中娑伽羅龍王。毘昌伽蘇脂龍王。須摩呼嚧迦沙護寶龍王。如是等龍王。已於過去菩薩行中修習福德發弘誓願。念宿命已即得光明照耀陀羅尼。餘諸龍眾八十那由他。亦曾過去種種願行悉修習來。一切皆發三菩提心得於三昧。爾時光味即自化作聖人之身如菩薩形。與諸仙等乘神通力。從虛空中往如來所。   大方等大集經日藏分念佛三昧品第十   爾時一切諸龍眾等。信受光味菩薩之言。皆悉至心歸依於佛。歸依於法。歸依於僧。作是歸時。魔王波旬親見親聞。既見聞已大生驚怪怖畏不安。瞋恚憂愁遍身流汗。舉手摸頭而說偈言。  呵呵看彼甚大笑  姦偽幻惑釋沙門  誘誑諸龍皆歸已  迷忤一切諸眾生  惑亂道中妄安立  實非言是我法真  如是實法若得時  彼中始終應不失   爾時波旬說是偈已。彼眾之中有一魔女名為離暗。此魔女者曾於過去殖眾德本。作是說言。沙門瞿曇名稱福德。若有眾生得聞佛名一心歸依。一切諸魔於彼眾生不能加惡。何況見佛親聞法人。種種方便慧解深廣。父王今者欲於如來及學佛道者邊興造噁心終不能成。時魔王言。沙門瞿曇解達真如智慧廣大。於空法中深入堅固。自既度脫生死大海。又教眾生亦皆出離。魔女答言。如王所說。若於空法覺實際者。設千萬億一切魔軍。終不能得須臾為害。如來今者開涅槃道。女欲往彼歸依於佛。即為其父而說偈言。  離相不著人中勝  如如常住天中尊  到於彼岸智慧城  我今欲往歸依彼  修學三世諸佛法  度脫一切苦眾生  善於諸法得自在  當來願我還如佛   爾時離暗說是偈已。父王宮中五百魔女姊妹眷屬。一切皆發菩提之心。是時魔王見其宮中五百諸女。皆歸於佛發菩提心。益大瞋忿怖畏憂愁即作是念。我今當行大魔王力大魔王威。於自宮中魔王坐處極盡神化。當彼聖人牟尼住所。一切諸龍和合集處。作大火石從虛空中一時雹下。碎彼諸龍及光味仙人使其遠散。若彼去者我魔王宮乃可安樂。作是念已。即於空中放大火雹如雨而下。是時如來以神通力變彼火石悉為天華。繽紛亂墜墮佉羅坻。滿山頂上聖人住處悉皆充遍。一切龍王莫不歡喜。是時魔王見雹下於聖人住所。即自指示五百女言。諸女好看。今彼處所一切諸龍眷屬大眾。歸依沙門瞿曇邊者。我已破碎一切如塵。何況我宮而不能壞。若我宮中有欲歸向於瞿曇者。要當使其如彼不異。是時五百諸魔女等。更為波旬而說偈言。  若有眾生歸佛者  彼人不畏千億魔  何況欲度生死流  到於無為涅槃岸  若有能以一香華  持散三寶佛法僧  發於堅固勇猛心  一切眾魔不能壞  何況畢定求作佛  若有精誠持一戒  或復至心來佛邊  聽受一句微妙法  即發不退菩提道  決定一切眾中尊  得佛金剛不壞身  能摧一切四魔眾  父王但看諸龍等  各散種種香華雲  惟佛世尊能了知  非是魔王之境界  獨一導師處於世  說於殊勝難思議  所作一切皆吉祥  能令眾生罪業除  我等過去無量惡  一切亦滅無有餘  至誠專心歸佛已  決得阿耨菩提果   爾時魔王聞是偈已。倍大瞋恚怖畏煎心。憔悴憂愁獨坐宮內。是時光味菩薩摩訶薩聞佛說法。一切眾生盡離攀緣得四梵行。當於佛前從空而下到佛所已。光味菩薩與其大眾。為佛作禮右繞三匝。卻住合掌而白佛言。世尊如來。說彼四禪地依止心念陀羅尼。以是陀羅尼咒術力故。我憶過去。有二婆羅門子。以欲事故罪應合死。為官所收殺時未到。王敕有司付於牢獄。半月半月時給一餐。五縛繫身。兩手兩足悉皆桁械。咽喉被鎖飢渴難堪。兼復畏於死時將逼。獄中一心歸依於佛。彼時有佛名曼陀羅華香。專意佛邊遙求救濟。是時彼佛憐愍眾生及我等故。於自座中現佛境界大神通力。說四禪地依止心念陀羅尼作如是言。我以佛力令彼獄中二婆羅門聞此四禪地依止心念陀羅尼。聞已歡喜至心憶念。以是因緣令其所有一切惡業一切障礙。若今生中惡業障礙。若多生中諸惡業障。若煩惱障。法障。眾生障。捨施障。智慧障。生活障。壽命未盡橫死障。意欲不生繫地所牽業力障礙。若有清淨佛剎之中。情願欲生而不得往違心障礙。如此一切惡業障礙。聞此四禪地依止心念陀羅尼因緣故。喉及手足五種枷鎖。自然一時脫落在地。即於獄中得陀羅尼力。以神力故得出於獄。從虛空中到曼陀羅華香佛所。禮拜供養盡其壽命。即得往生山光佛剎。彼佛世尊名曰雲色。從雲色佛求請出家。既出家已。生生世世無量劫中。常得不生於空佛剎。恆值佛世如今此剎。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佛土。地及虛空乃至阿迦膩吒天。人非人等皆悉充滿。時彼佛剎一切眾生。地及空中乃至阿迦膩吒天。亦復如是。一切眾生具足惡業及諸障礙。以彼如來為眾生故。說此四禪地依止心念陀羅尼。身口意惡悉皆消除。若聽聞此陀羅尼力。一切三世諸罪惡業悉滅無餘。又彼眾生種種更得人忍三昧陀羅尼。乃至壽命欲盡之時。此間死已如願欲生他方清淨佛剎。應念即生得於宿命。常勤精進行十善法。常不復墮三惡道中。常能修行六波羅蜜。常行四攝。常得見佛。常聞於法。常供養僧。常得四禪及五神通。常具足得四梵行。念生生世世。常與彼法和合共生。乃至涅槃未曾捨離。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為大利益眾生故。作如是說。過去宿命發心因緣。   爾時世尊復告光味菩薩言。善男子。諦聽諦聽。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或男或女有信心者。欲於三乘及餘道中。願得速證涅槃道盡一切苦者。欲得一切聞持在心。一切身口意業清淨。欲護佛法。欲求種種利益。種種衣食一切豐饒。自在殊勝端正大力。眷屬強盛國土富安。職位高遷多人敬奉。聰明智慧最尊最勝。行住四儀常無所乏。及樂種種施戒坐禪。得諸三昧乃至無色。一切有頂所有三昧。亦復樂於四梵天行。若有樂於陀羅尼人。望得如是種種眾事。而彼惡業堅固厚重。諸業障礙。煩惱障礙。乃至欲生清淨佛剎。不生障礙。以如是故。種種善願不得稱心。欲令如是種種惡業速滅盡者。而此眾生應淨洗浴著鮮潔衣。菜食長齋勿噉辛臭。於寂靜處莊嚴道場。正念結加或行或坐。念佛身相無使亂心。更莫他緣念其餘事。或一日夜或七日夜。不作餘業至心念佛。乃至見佛小念見小大念見大。乃至無量念者見佛色身無量無邊。彼佛身形三十二相。於一一相亦念亦觀皆令明瞭。隨所見相見青光明。於彼光相專精繫意無令心亂。作是念時而誦是咒。   哆絰他 毘視林婆 毘視林婆 鬱頭波馱避耶毘視林婆 斯那婆頗 羅斯那婆頭 羅阿□那多他恀阿□那多他恀復噓多俱致毘視林婆毘視林婆 莎呵   如是一相在於前心。□□專念不起亂想。然後誦此陀羅尼咒。乃至念於佛身相中青色出光。彼光出已從行者頂入。爾時安心慎莫驚怖。於自身中見於此光。如彼青色念此青光。於自身中各各肢體處處遍行。乃至一切身中火然。見火然已乃至成灰。及四方風來吹散滅。如是念時。見於自身無有一相惟有空在。乃至十方皆悉是空不見一色。如是念佛青色力緣。誦持於咒成就此行。善男子。若復有人如是繫念不散亂心。學四禪地依止心念陀羅尼。而彼眾生一切業障。煩惱障。法障。罪業皆盡。惟除五逆破毀正法誹謗聖人。若復有人。如是樂者。能如上習念佛三昧。一日一夜口能誦持一切佛法。一切外道十八種論智慧勝處。如是種種句義文章悉皆憶持無有遺忘。又一日夜得於四禪。四種神通四無量行。四種辯才。及四無色三摩跋提。如是等法一切成就具足得之。如是修者乃至能於一彈指頃。到一佛剎及無量剎。又以一足能動如是無量剎土。過是等剎亦能動搖。能以一身結加趺坐遍滿諸剎。如是世界能令水滿。十方塵數皆能數知。能以七寶滿諸國界。又復彼人於一念頃。悉能得知生死業報。過去現在及以當來。一切眾生所有心數。又彼行人能以一身。種種化作一切佛身。帝釋天身。梵天王身。那羅延身。摩醯首羅身。四天王身。轉輪聖王身。乃至水火遍虛空。又復彼人如是念者。能一念中一切十方地及虛空種種華滿七寶充遍。一切眾香傘蓋幢幡。種種衣裳種種纓絡。一切虛空皆悉能滿。若復有人至心修習此四禪地依止念佛三昧。一一差別諦識了達。時彼眾生如是無量惡業悉盡。如是無量福德精進種種三昧。種種陀羅尼種種忍及五神通。於餘乘中速得滿足。流轉海中畢定疾出。除五無間謗法誹聖不得是法。彼人應須經七七日。此四禪地依止念佛三昧心內熏修。於此法中常說修習不捨離者一切罪盡。若不專心罪兩分盡。平常用心罪一分盡。如是修習須精進心純信敬心。能如是者彼惡乃盡。若復有人此四禪地依止念佛三昧。或天中說。或人中說。若彼天人信心聽受如此三昧。內自思惟生於歡喜。如是之人若在牢獄五鎖繫身。或復餘處受辛苦者悉得免脫。若失生活或復求財。或打或燒或臨河水。或被毒藥或為種種怨家來侵。或一切鬼或一切幻。或復國王種種怖畏。或自家中鬥諍口舌。或復他人橫來瞋怒。或死怖畏或惡道中欲墮怖畏。如是怖畏此業皆盡生人天中。若復有人一聞如是四禪地依止念佛三昧。至心信受如是念佛三昧。有大勢力。有大利益。小小用心尚得如是。何況至心無有疑惑。說此三昧法時眾中八十六頻婆羅那由他百千從十方來諸天人等。過去已曾為此三昧所熏修者。皆悉獲得如上所說。復有八十四那由他眾生得苦智忍。無量眾生得此三昧。或須陀洹至羅漢果。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時。彼離暗五百魔女。承佛神力在魔王宮。悉皆得此念佛三昧。悉捨本形得男子身。曾於過去修學如是念佛三昧故。時此五百諸魔王女得三昧已及男子身。心生歡喜欲往佛所。一切化作大梵天身。一一梵王無量千億眷屬圍繞。或作無量帝釋天身。亦有千億眷屬圍繞。各以無量種種音樂種種莊嚴。如是化已從魔宮下。向如來所設於供養。種種華鬘末香塗香散於佛上。頂禮佛足右繞三匝。卻住一面。   大方等大集經日藏分昇須彌山頂品第十一   爾時佛告光味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今當知。彼一切龍惡道中生罪業悉盡。復告光味。空觀心念故。時光味言。如是世尊。如來清淨戒行具足。如來當為一切諸龍作莊嚴故。復次光味。我於是時實為諸龍。不可思議業報差別欲廣說故。爾時一切諸色慾天。乃至夜叉鳩槃茶等。從虛空中雨種種華散種種香。衣服幢幡七寶瓔珞。種種伎樂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一時俱作歌詠讚歎出妙音聲。人與非人僉然恭敬。爾時世尊從座而起。四面顧視向北方看。此何處山與須彌接近。彼欲界及於色天。爾時如來與諸大眾菩薩聲聞天人龍神一切八部四面圍繞。前後導從趣須彌山。是時如來欲以足步躡於山根。次第登上大梵天等。知佛欲昇須彌山頂。即為如來化作七寶階橋。持諸天衣及華香末種種校飾。如是作已前白佛言。惟願如來行我橋上。他化樂天亦為佛故。用閻浮金化作寶橋。以龍栴檀末而散橋上。作如是言。惟願如來行我橋上。化自樂天亦為佛故用諸天金化作寶橋。種種牛頭細栴檀末散於橋上。作如是言。惟願如來行我橋上。兜率陀天亦為佛故以諸天銀化作寶橋。以諸種種應時所出微妙之香名黑栴檀。末而散橋上。作如是言。惟願如來行我橋上。須夜摩天亦為如來。以天琉璃化作寶橋。散諸種種多摩羅葉細末香。作如是言。惟願如來行我橋上。天帝釋亦為佛故以赤真珠化作寶橋。以天種種栴檀一切寶末用散橋上。又以天繒七寶妙網而羅覆之。覆已作如是言。惟願如來行我橋上。如是四鎮四大天王。亦以珍琦天石藏寶。為如來故化作寶橋。亦持細妙種種天衣覆於橋上。覆已作如是言。惟願如來。從我橋上上須彌山。是時四大阿修羅王並其眷屬。為如來故以其所出摩娑羅寶化作寶橋。持天金銀細末之屑散於橋上。散已作如是言。惟願如來行我橋上。爾時世尊為彼一切梵釋四鎮及阿修羅諸天王等。以憐愍故一時化作八佛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有殊異。八部四眾菩薩聲聞圍繞導從。彼一切天阿修羅等。如是大設諸莊嚴已。時佛世尊即上寶橋昇須彌頂。或餘處起或餘處去。彼八如來身大明耀。一一佛身皆放光明。如百千億日月之光一時照明。如是八佛放身光已。時諸龍眾一切皆在此佉羅山聖人處所集聚而住。諸龍見已一切怪言。此是何處八大護世。今來依止於須彌山。爾時難陀優波難陀龍王作如是言。此是梵天一切欲色圍繞而住。一切天中最為殊勝到智慧岸。憐愍我等故來至此。今一切龍若欲得出此苦獄者皆可禮敬。是時阿那婆蹋多龍王作如是言。此非梵天乃是魔王。於欲界中威力自在。愍我等故。妻子眷屬皆悉圍繞。為欲界中一切眾生脫於怖畏。故來是中救我龍厄。時地利致色龍王作如是言。此非魔王乃是欲界他化等天故來此中。欲令一切諸龍解脫。爾時眾中一切龍王。皆發大聲作如是言。願諸天等。與我解脫。與我解脫。施我安樂。令我早得出於地獄。時娑伽羅龍王復作是言。彼非兜率化自樂等。此是天主釋提桓因所放光明。照於欲界及四天下。觀彼一切四域眾生樂於善法。汝等一切起慈悲心。更勿生瞋。於彼天所求乞解脫速離此苦。時善住龍王作如是言。此非帝釋。乃是一切諸色界天。捨於禪樂從彼下來。欲雨法雨與眾生樂。汝諸龍等一切至心禮拜乞救。時毘昌伽蘇脂龍王復作是言。此非色天神通力來。是四天王毘沙門等。為護四方各各自將眷屬而來。欲除罪惡諸眾生故。爾時寶護龍王復作是言。此非四天王。我見染衣剃除鬚髮身服袈裟。相好端然盛德自在。為諸天人之所瞻仰。恭敬供養合掌圍繞。如日月天星宿遍繞。此八大聖皆悉顯赫。堅固照明身紫金光。三十二相慈悲一切。於三界中得受供養。爾時毘昌伽蘇脂龍王更如是言。真實導師我親見來。能救能護一切眾生能竭苦海。能於此獄與解脫樂。今近住此須彌山頂。如是世尊神通力故。此須彌頂忽更廣闊。八十四百千踰闍那。爾時欲色一切諸天。各欲供養於如來故。為佛造作七寶階橋。樓閣梯橙次第節級。乃至上到阿迦膩吒天。各以種種不可思議天雜琉璃羅網校飾。猶如寶蓋巧妙少雙。一切眾生見無厭足。無量百千種種珍寶以用莊嚴。種種天衣種種瓔珞。種種傘蓋繒綵幢幡。□鼓鍾鈴花香伎樂。如是供養遍滿虛空。爾時世尊告帝釋言。天主。如是三千大千世界娑婆剎土。一切諸佛。並大菩薩摩訶薩。大阿羅漢。大仙聖人。及樂福德大力魔王。種種色慾天龍夜叉人非人等。於此三千大千剎住受用皆訖。如是帝釋。此須彌山。如來世尊十方佛剎。諸來菩薩大阿羅漢一切聖人。樂福魔王大德諸天。乃至於龍夜叉羅剎人及非人。此須彌山皆悉停住。汝諸天等當來世中多得勢力。時天帝釋白佛言。若佛如來憐愍我者。如是受用神通力作。及此三千大千世界娑婆剎中所有菩薩大阿羅漢。大梵魔王。他化樂天。諸帝釋天。乃至於此娑婆世界所有天王。龍王。夜叉王。乾闥婆王。阿修羅王。迦婁羅王。緊那羅王。摩□羅伽王。復有大力福德眾生。天中聖人。人中聖人。一切皆來供養佛故。見於佛故。禮拜佛故。聽於法故。如是等眾。此須彌山若受用者。我於當來增大勝樂得大安隱。爾時世尊受帝釋天於彼中住。端坐正念熙怡微笑。笑已口中出種種光。青色黃色赤色白色紫頗梨色。照此三千大千佛剎之中。百億魔王宮。百億帝釋宮。百億梵天宮。百億一切諸天王宮。百億阿修羅王宮。百億聖人牟尼住處。是一切光如是照已。如上所說一切福德大力魔王。乃至聖人一切驚覺。各各尋光乘神通力。如一念頃來到於此須彌山頂。爾時世尊現神光已告帝釋言。天主。如是三千大千世界一佛剎中。則有百億須彌山王。是時一切諸須彌中。此須彌山最尊最勝。何以故。我及天人一切大集在此受用度諸龍故。說此語時無量百億帝釋天等。一切梵王皆大歡喜。如是如來神通力故。時四龍王皆得從彼聖人住處而出。既得出已各還自方。如是娑伽羅龍王。還於南方大海岸中。復其本身大如須彌。乃至舉頭到帝釋宮自見於佛。如是西方護寶龍王。北方毘昌伽蘇脂龍王。東方蘇摩呼嚧叉龍王。各還大海於舊宮中悉復本形。乃至如前須彌山頭自來見佛所。餘無量那由他百千萬億。猶在彼處不能得出。時一切龍向大聖人如是稱說。願救濟我。願救濟我。於此獄中令速解脫。爾時難陀優波難陀二龍王等。從佉羅山聖人住處。各以自身依須彌山。化作大橋拄帝釋宮。作如是言。惟願如來踏此橋上。從須彌頂下佉羅坻聖人處坐。為一切龍歸依說法。時帝釋天如是念言。此龍身澀毒氣皮粗。或傷如來足不安隱。作是念已即以天服覆於龍身。又持天中牛頭栴檀。優羅伽娑羅栴檀。多摩跋香。此三種香及以天華種種屑末。散於橋上並蔽龍身。時佉羅坻牟尼住處。以佛力故更增廣博。八十四億那由他百千踰闍。彼處廣已大梵天王以天金銀化作師子須彌寶座。種種莊嚴幡華帳蓋而安置之。爾時一切諸龍王等聞是語已各白佛言。世尊。惟願憐愍救我等苦。佛言龍王。汝等先應至心念佛。我當救之。爾時世尊在須彌頂。告於長老憍陳如言。憍陳如。諸佛境界奮迅神通加被之力如是說法。及此一切三千大千。娑婆世界佛剎之中。所有一切無量眾生。彼諸眾生。聞我說法能聽受者。憍陳如。一切諸法悉皆無常。一切諸法生住無常。何以故。生因緣故。如眼識生。生已住。住已念。念更生。此即是苦。是生因緣。即是苦生。即是癰瘡。即是一切十二有支。即是生老病死因緣。如是唸唸生滅。如眼因緣。耳鼻舌身亦復如是。憍陳如。住雖暫有滅更漸生。此譬如窗。此生住緣。此苦因緣。有此百種老病及死。如是展轉漸生因緣。眼見造業。隨見隨念隨念隨造。所造生死因緣無窮。憍陳如。如眼寂滅。光滅沒故不見眾色。如彼日沒窗中不見。若因緣滅一切患滅。十二有支一切寂滅。生死寂滅如日沒緣。耳鼻舌身亦復如是。憍陳如。如心寂滅所緣亦滅。此窗因緣如本不生。一切萬法亦復如是。此名苦滅一切患滅。十二有支一切寂滅。究竟生死盡諸有邊亦復如是。憍陳如。眾生不知眼之生滅。隨逐耳鼻舌身所染。是故流轉於五道中。我之聖法能離生死過於彼岸。是故如來為斷一切眼生滅故而演說法。亦為說苦斷苦行法。一切苦中得盡其底。是故如來得此法已。是一切天梵中大梵。天中大天。人中大人。沙門中大沙門。婆羅門中大婆羅門。大慈悲中大悲最勝。無上之尊為大丈夫。已度生死流轉彼岸。一切世中最勝檀那。曇摩。僧琰摩。何者檀那。所謂捨施。乃至頭目手足所須肢節皆悉能捨。況復餘物。此名檀那。何者曇摩。清淨持戒。乃至人來索頭與頭。心不瞋忿慈悲不失。是名曇摩。何者僧琰摩。不捨六根一心禪定。一切福德言語誦持憶念不忘。此二思量思念已修。此二種名僧琰摩一切眾生平等心法。若我捨法曇摩檀那。及僧琰摩。四梵行法聖八正道。如是之法慈心熏故。此一切法於無量劫慈心修故。如我所得一切諸法。於眾生中廣演宣說。亦作導師悲憐眾生開解其意。演說此事無所缺減。汝等今者應當一心信受奉持學習諸禪。種種蘭若。或林樹下。或復塚間。種種山巖崖岸中住。於彼坐禪。為盡生死故。勤大精進身心不倦。莫作下心。無所成故死時悔惱。此我一切所教之法。如是說已此娑婆界三千大千佛剎之中百億四天下。一四天下。則有無量億那由他百千眾生。彼諸眾生種種善根福德具足。或得陀羅尼。或得於忍。或得法眼。或得須陀洹。乃至阿羅漢。或有眾生。地獄畜生餓鬼等中。餘報惡業悉得盡滅。如是夜叉貧窮因緣一切皆盡而得大富。或有眾生人中貧窮惡業報盡。及諸惡病皆得除愈。獄禁眾生皆蒙解脫爾時娑伽羅龍王即於佛前說偈讚歎。  真金離垢滿月面  清淨行具最勝田  三界天人龍中尊  能去眾生濁垢惱  施戒忍辱及精進  成就真實平等心  解脫諸龍施安樂  憶念往昔誓願力  慈悲久修眾業行  堅固勝彼諸眾生  如是備受眾苦辛  不忘彼龍諸所惱  種種流轉得越度  出過生死海彼岸  自身解脫濟群生  智水洗龍使清淨◎   大集經卷第四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四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日藏分中三歸濟龍品第十二   爾時空中自然而雨種種香華種種寶衣種種音樂種種歌舞充滿虛空。一切天龍夜叉羅剎及阿修羅悉皆恭敬。爾時世尊與諸大眾菩薩聲聞。左右圍繞前後隨從。從須彌頂蹈龍身橋。下佉羅坻聖人住處。梵天所敷寶師子座。坐於彼座。時虛空中一切天龍夜叉羅剎。並阿修羅。緊那羅等各設供養。種種香末種種華香種種寶衣以散佛上。右繞三匝禮已而坐。爾時娑伽羅龍王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我等一切在龍中生。佛言龍王。諦聽諦聽。我今為王分別廣說。有十種業來生龍中。何者為十。有諸眾生行六波羅蜜。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亦願欲得無惡障礙。或復欲得多修佈施以時捨施。願因緣故來生龍中。復次龍王。或有眾生於大乘中修行捨施。福德果報因緣故願生龍中。復次龍王。或有眾生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行於佈施。福報雖多不能清淨。怖畏地獄餓鬼畜生中因緣故願生龍中。復次龍王。有諸眾生欲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生高心大慢力因緣故願生龍中。復次龍王。有諸眾生發菩提願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多生瞋恚恨他眾生。以瞋忿向彼地獄餓鬼畜生因緣故長起瞋忿。如是死已願生龍中。復次龍王。有諸眾生求於小乘。欲得福田覓聖人中。捨佈施報福德供養。如是因緣自願力故來生龍中。復次龍王。有諸眾生嫉妒慢故。彼業因緣來生龍中。復次龍王。有諸眾生多起憍慢饒於語言。以彼自業來生龍中。復次龍王。有諸眾生不信佛法僧寶。又不供給和上阿闍梨及餘大德。又不供養父母二親。於中種種瞋忿毒心愛憎憍慢癡因緣故。於福田中邪錯行故。以是業緣來生龍中。復次龍王。有諸眾生種種癡慢惡業力多福德力少。心怖畏故願生龍中。復次龍王。有諸眾生妄語兩舌惡口無慈。此三業緣故而生龍中。佛言龍王。以此十種業因緣故來龍中生。復次龍王。復有三業因緣而生龍中。何等為三。有諸眾生。堅固惡業造身口意。彼業熟故生地獄中經無量劫。受大極苦難得解脫。雖免大業小業未盡生於龍中。或畜生中。或餓鬼中。以此三惡業因緣故來生龍中。時娑伽羅龍復白佛言。如是世尊。而此龍中或有諸龍所受樂報猶如諸天。或有餘龍受樂如人。有如餓鬼。如畜生者。或有餘龍如地獄中受大辛苦。說是事已時娑伽羅大龍王子名青蓮華面前白佛言。世尊。我何惡業罪因緣故來生龍中。身大端正。所有色觸或復衣裳及坐臥處。於一切時我身受用猶如火燒。常無衣服赤體而行。如我父王樂受最勝。如轉輪王果報不異。佛言華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當為汝說於本事。乃往過去三十一劫。有佛世尊名曰屍棄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彼世中有王名曰裴多富沙。彼富沙王。於三月中供養彼佛並及無量百千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並大菩薩摩訶薩眾。以種種衣服飲食湯藥而供給之至心聽法。既聞法已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是三月設供養已。彼富沙王。為屍棄佛及餘眾僧造立寺捨。施種種衣飲食湯藥床臥被褥具足豐饒。彼富沙王第一太子名裴多娑樹帝。彼娑樹帝見佛聞法。於流轉中生大怖畏。從父王邊禮拜諮啟。請欲就佛願求出家。王報子言。欲往隨意。任汝出家。既出家已又白父言。我欲父王寺上停止。富沙王言。亦隨汝意。住彼寺中。時屍棄佛眾僧弟子。在彼寺中坐臥受用敷噉飲食。彼富沙子裴多樹帝妒嫉心生。忿彼舊住佛弟子眾恆瞋罵之。時彼眾僧被瞋罵已悉皆離寺。彼娑樹帝見僧去已生歡喜心即自念言。彼去者好我大安隱。眾僧去已。時娑樹帝。恣用寺內衣服飲食。有餘人來即不聽住。彼娑樹帝具造如是諸惡業已。命終之後生大地獄中。經無量千萬那由他歲受諸火燒。地獄得脫生餓鬼中。復經無量百千萬歲而受辛苦。餓鬼中死還墮地獄。脫地獄已生餓鬼中。如是經由三十一劫。汝等諸龍諦聽諦受。其娑樹帝於流轉中。具足如是受諸辛苦。佛言華面。彼娑樹帝者豈異人乎。即汝身是也。乃往過去惡業因緣故生大地獄餓鬼畜生輪轉受苦。經是三十一大劫中備受眾苦未曾暫捨。餘殘業故來生龍中受是惡報。時華面龍。聞是語已大聲啼哭。舉身自投四支布地。禮拜白佛作如是言。我今至心從佛懺悔。我大癡惑大慢愚曚。不解方便差別好惡造是罪業。低頭合掌至心發露不敢覆藏。如來世尊。我今至誠入於骨髓。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從今發意乃至壽盡。於是時中作優婆塞。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有於地獄餓鬼惡道業報。如是至心歸依我者得盡彼業。此中死已值彌勒佛得於人身。於彌勒佛法中出家證羅漢果。佛言華面。莫更狐疑。時彼裴多富沙人王。於三月中以種種資生供養屍棄如來。及諸菩薩聲聞眾故今得此報。受娑伽羅大龍王身猶如天樂。三十一劫不生三惡。常生天人受如是報。彼亦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因緣故。來此龍中願欲得生。說是語時一切諸龍皆大懊惱悔往先咎。悉於佛前至心供養。◎   ◎爾時眾中有一盲龍名曰頗羅機梨奢。舉聲大哭作如是言。大聖世尊。願救濟我。願救濟我。諸佛慈悲憐愍一切。我今身中受大苦惱。日夜常為種種諸蟲小蛇蝦蟆之所唼食。居熱水中無暫時樂。佛言梨奢。汝過去世於佛法中曾為比丘。毀破禁戒內懷欺詐。外現種種善相威儀。廣貪眷屬弟子眾多。名聲四遠莫不聞知。彼諸弟子如是說言。我和上得阿羅漢果。以是因緣多得供養。得供養已獨受用之。見持戒人反惡加說。彼人懊惱如是念言。世世生中願我所在食汝身肉。如是惡業死生龍中。是汝前身。眾生願故食噉汝身。惡業因緣得此盲報住熱水中。又於過去無量劫中。在融赤銅地獄之中。常為諸蟲之所食噉。爾時龍眾聞此語已。憂愁啼哭作如是言。我等今者。皆悉至心鹹共懺悔。願令此苦速得解脫。爾時如來出金色手摩彼龍面作如是言。汝等諦聽。我於過去曾作國王名曰善眼。是時有一盲婆羅門。來從我乞求索一眼。我時歡喜兩眼皆與。若我此言誠不虛者。令汝梨奢清淨眼生。一切諸罪悉皆除盡。即說咒曰。   多絰他 斫芻佉婆 娑蘭那佉婆 羯磨佉婆 阿難闍那 毘囉闍佉破 蘭多若摩 尼婆羅那都夜 阿鞞栴陀羅 樹低 頻頭輸第 吃利波輸第頗羅輸第 阿誓 多誓 多隸 多隸 婆細陀索繼陀索繼鳴盧羅避 摩訶鳴盧羅避 帝腹阿邏多那婆羅帝莎呵   爾時世尊說此實淨眼陀羅尼已。彼梨奢龍得清淨眼。餘五萬三千龍亦得淨眼。及餘八十四那由他夜叉鳩槃荼餓鬼薜荔多毘捨遮人非人等。罪垢消滅皆得淨眼。爾時善德天子向佛合掌。而說偈言。  看彼十力世導師  能使諸龍眼清淨  今生若不得值佛  諸失眼者常盲冥   爾時世尊告長老憍陳如。汝可持此淨眼陀羅尼咒。若有眾生過去惡業。於今現在或當來世。或四大病。或惡人咒。或因毒藥。以此緣故即便失目。如是眾生。應當誦此淨眼陀羅尼。自悔過去所造惡業。於諸眾生起大慈悲。至心念佛捨於餘事。七七日中晝夜六時以手拭眼。以是因緣得清淨眼。若有眾生於過去世作諸惡業。或毀於法或謗聖人。於說法者為作障礙。或抄寫經洗脫文字。或損壞他眼或暗蔽他。此業緣故今得盲報。如是重惡業因緣故。七七日中不得差者。應當抄寫此陀羅尼至心誦持悔過彼業。復以海沫。甘草。呵梨勒。阿摩羅。毘醯羅。此五種藥擣末蜜和。盛著舊龜甲中以久年蘇火上煎已。誦此陀羅尼一千八遍。以咒此藥用塗眼上。捨諸緣事七七日中念佛造像至心發願。時彼眾生惡業消盡得清淨眼。若有財者並營寺捨。隨力所辦佈施資生。如是一切惡業皆盡。於當來世無量生中常不失眼。爾時一切諸龍眾等作如是言。南無南無大悲世尊。能施三世眾生利益。失眼得明。一切惡業清淨無垢。爾時有龍名曰青色。大聲唱喚而說偈言。  世尊能除諸罪垢  猶如大河洗一切  悉知眾生種種行  是故稱佛眾中尊  我所居停住澤中  大野枯泉無有水  熱風吹身劇於火  形體屋舍臭難堪  八千億年住於彼  曾無一日受歡樂  常為眾生所食噉  眷屬大小悉皆然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若有眾生造諸罪  而復修營於福德  建立寺捨施鍾鈴  種種飲食供養僧  以此雜福因緣故  在所生中隨業受  造惡苦辛如地獄  施食快樂似天堂  或復來生於龍中  緣彼善業因緣故  於龍頭中自然出  希有如意妙寶王  所慾念者皆隨意  種種果報皆悉具  雖處枯泉及旱澤  能出上妙清流水  清淨虛空布密雲  地平如掌泉池湧  行住坐臥所在處  皆能應念生諸水  若有一切諸眾生  雖復能得於人身  備造種種罪惡業  不能供養於三寶  死後眾苦皆聚集  地獄餓鬼具受之  設復得為龍王身  所有眷屬並妻子  貧窮飢餓諸熱惱  頂上無有如意寶  居住空澤多毒蟲  枯涸常乾無有水  如是皆由過去世  曾於佛法作比丘  或見蘭若苦行人  嫉妒慳心惜飲食  遠客比丘來寄止  瞋忿懷怒心不喜  檀越平等施飲食  於中遮止便罵詈  設有清淨好流水  屎尿糞穢滿其中  所有居住行坐處  一切臭穢皆不淨  或有清淨持戒者  如是見已皆遠離  若有餘處好人聞  無心欲來於此者  彼人惡業因緣故  死墮地獄無量世  灰河沸屎燒赤銅  無量億年受楚毒  如是餓鬼中飢渴  生曾不聞漿水名  餘報復生龍道中  具足多年受辛苦  雖得龍身常飢餓  在所生處空無水  或在枯澤惡焦山  絕水常乾無飲食  死已數入地獄中  大火熱惱充遍身  在彼經於無量歲  如是循還餓鬼中  自非修禪能救濟  禮拜供養佛如來  持戒智慧學多聞  精進捨於慳慢想  妒嫉毒心最為惡  此業因緣須斷除  憶念死時受是殃  決定無疑早懺悔   爾時如來說是偈已。彼龍眾中二十六億諸餓龍等。念過去身皆悉雨淚。作如是言。唯願哀愍救濟於我。大悲世尊。我等憶念過去世時。於佛法中雖得出家。備造如是種種惡業。以惡業故經無量身在三惡道。亦以餘報故生在龍中受極大苦。如青色龍我亦如是。爾時世尊語諸龍言。汝可持水洗如來足。令汝殃罪漸得除滅。時一切龍以手掬水水皆成火變作大石。滿於手中生大猛炎。棄已復生如是至七。一切龍眾見如是已驚怖懊惱啼泣雨淚。佛告諸龍。汝造罪業得是惡報。修善業人受於好果。我今教汝說真實誓。若佛導師憐愍一切。於諸眾生平等無二。此言不虛。願我諸龍火炎時滅。作是誓已火炎皆滅。時餓龍等乃至八過。以手捧水洗如來足。至心懺悔。我從今日更不造惡。如是懺已各白佛言。如來大慈願救濟我。佛言諸龍。汝此惡業有餘未盡。彌勒佛世當得人身。值佛出家精進持戒得羅漢果。時諸龍等得宿命心。自念過業啼泣雨面。各如是言。我憶往昔於佛法中。或為俗人親屬因緣。或復聽法來去因緣。所有信心。捨施種種華果飲食。共諸比丘依次而食。或有說雲。我曾喫噉四方眾僧華果飲食。或有說言。我往寺捨佈施眾僧。或復禮拜如是喫噉。或復說言。我毘婆屍如來法中曾作俗人。或復有說。我屍棄佛如來法中曾作俗人。或復有說。我毘葉婆如來法中曾作俗人。或復有說。我迦羅拘村馱佛法之中曾作俗人。或復有說。我迦那迦牟尼佛法之中曾作俗人。或復有說。我迦葉佛如來法中曾作俗人。或復有說。我釋迦牟尼佛法之中曾作俗人。或以親舊問訊因緣。或復來去聽法因緣往還寺捨。有信心人供養僧故。捨施華果種種飲食。比丘得已迴施於我我得便食。彼業因緣。於地獄中經無量劫。大猛火中或燒或煮。或飲洋銅。或吞鐵丸。從地獄出墮畜生中。捨畜生身生餓鬼中。如是種種備受辛苦。惡業未盡生。此龍中常受苦惱。熱水爛身熱風吹體。熱沙熱土熱糞熱灰。食入口中變成銅汁或作鐵丸。於一切時。所食之物。入口口焦。入咽咽爛。入腹腹然。直過墮地遍體穿穴。受如是苦不可堪忍。惟願如來慈哀救濟。佛告諸龍。此之惡業與盜佛物等無差別。比丘逆業其罪如半。然此罪報受未盡故難可得脫。汝等今當盡受三歸一心修善。以此緣故於賢劫中值最後佛名曰樓至。於彼佛世罪得除滅。時諸龍等聞是語已。皆悉至心盡其形壽各受三歸。時彼眾中有盲龍女。口中膀爛滿諸雜蟲狀如屎尿。乃至穢惡猶若婦人。根中不淨臊臭難看。種種噬食膿血流出。一切身份常為蚊虻諸惡毒蠅之所唼食。身體臭處難可見聞。爾時世尊以大悲心見彼龍婦眼盲困苦。如是問言。妹何緣故得此惡身。於過去世曾為何業。龍婦答言。世尊。我今此身眾苦逼迫無暫時停。設復欲言而不能說。我念過去三十六億於百千年生惡龍中受如是苦。乃至日夜剎那不停。為我往昔九十一劫於毘婆屍佛法之中作比丘尼。思念欲事過於醉人。雖復出家不能如法。於伽藍內敷施床褥。數數犯於非梵行事。以快欲心生大樂受。或貪求他物多受信施。以如是故於九十一劫。常不得受天人之身。恆三惡道受諸燒煮。佛又問言。若如是者。此中劫盡妹何處生。龍婦答言。我以過去業力因緣生餘世界。彼處劫盡。惡業風吹還來生。此時彼龍婦說此語已。作如是言。大悲世尊願救濟我願救濟我。爾時世尊以手掬水。告龍女言。此水名為瞋陀留脂藥和。我今誠實發言語汝。我於往昔為救鴿故棄捨身命。終不疑念起慳惜心。此言若實令汝惡患悉皆除差。時佛世尊。以口含水。灑彼盲龍婦女之身。一切惡患臭處皆差。既得差已作是說言。我今於佛乞受三歸。是時世尊。即為龍女授三歸衣。時彼眾中復有一龍。種種臭惡一切諸蟲。滿其口中及咽喉內膿血流出。有見聞者皆悉捨去。時佛見已即便問言。善男子。汝於過去作何惡業受如是報。彼龍張口。於其口內出種種蟲。膿血流溢猶如熱火。雖復張口竟不能言即還閉口。爾時世尊即為彼龍而說偈言。  汝以過去盜因緣  輕戲聖人受是報  至誠聽我此實言  即得清涼滅諸苦   爾時世尊說實語已。即以少水瀉龍口中。火及蟲膿悉皆滅盡。龍口清涼作如是言。大聖如來。我憶過去迦葉佛時。曾作俗人在田犁地。有一比丘。來從我乞求五十錢。我時報言。聽待穀熟當與汝食。比丘復言。若當五十不可得者願乞十文。我於爾時瞋彼比丘而語之言。乃至十錢亦不相與。時彼比丘心生懊惱。又於餘時往寺捨中入樹林下。輒便盜取現在僧物十菴羅果而私食之。彼業因緣地獄受苦。惡業未盡生野澤中作餓龍身。常為種種諸蟲食噉。膿血流溢飢渴苦惱。又彼比丘以瞋忿心惡業緣故。死便即作小毒龍身。生我腋下□練□□□□□□診□□怒□□□□媽□□□□□□□□□□□□禂□楰□□□覅襓□□練□□□□□□□襮榯□□□□楰□□□□□□□□□橫J□□□□□□迭慼慼慼摯e檢□□褽□稚□D□禍□□□□姥牷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瞴慼樊H稚□□□□□□□□□量□楅樺□飀□□□□累量礸□□□□□椸□□G□飀□隉慼慼慼毆鐓獺毅邅f魯□□□隆說堅椿□□□□□□□□□□□□□□□□□□□□□楰□□□糖□□□□□□□□□□□□□□□□□□□穇□□□□□□□□埤□□饛□□褽弄秉飀□槏V□秉飀□□□□□□□□飀□樏麗榞□搾饋楜□□□□粳梁□□祅秖G妹益誇□酋□裀□□□□覈□□□檢□x租娭□□□□□□□□□□□□□□□祰□□□□妱□□累礸馭裀□褸餞楷□□量礽練□禰□□□□露□□□逆□□□驚□祅□□□□□楰□□□□哅□□□□□□  寧以利刀自割身  支節身份肌膚肉  所有信心捨施物  俗人食者實為難  寧吞大赤熱鐵丸  而使口中光焰出  所有眾僧飲食具  不應於外私自用  寧以大火若須彌  以手捉持而自食  其有在家諸俗人  不應輒食施僧食  寧以利刀自屠膾  身體皮膜而自噉  其有在家諸俗人  不應受取僧雜食  寧以自身投於彼  滿室大火猛焰中  其有在家俗人輩  不應坐臥僧床席  寧以火熱炎鐵錐  拳手握持便焦爛  其有在家俗人等  不應私用於僧物  寧以勝利好刀枯  而自臠切其身肉  勿於出家清淨人  發起一念瞋恚心  寧以自手挑兩眼  捐棄投之擲於地  其有習行善法者  不應懷忿瞋心視  寧以熱鐵鍱其身  東西起動行坐臥  不應瞋忿心妒嫉  而著眾僧淨施衣  寧飲灰汁鹹滷水  熱沸爍口猶如火  不應懷貪毒噁心  服食眾僧淨施藥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一萬四千諸龍眾等悉受三歸。所有過去現在業報。諸苦惱中而得解脫。深信三寶其心不退。復有八十億諸龍眾等。亦於三寶起歸敬心。爾時世尊告憍陳如。汝觀此等諸惡眾生自誑其心。或以怖畏貧窮因緣。或於惡道生於恐畏修行善法。或作比丘所得種種資生之具。皆是信心檀越所施。而是眾生或自食噉。或與他人或共眾人。盜竊隱藏私處自用。如是業故墮三惡道久受勤苦。復有眾生。貧窮下賤不得自在。是故出家望得富饒解脫安樂。既出家已。懈怠嬾墮不讀誦經。禪慧精勤捨而不習。樂知僧事。復有比丘晝夜精勤樂修善法。讀誦經典坐禪習慧不捨須臾。以是因緣感諸四輩種種供養。時知事人得利養已。或自私食或復盜與親舊俗人。以是等緣久處惡道出已還入。如是愚瞑不見當來果報輕重。我今戒敕沙門弟子。念法住持不得自稱。我是沙門真法行人。猗眾僧故。他信施物。或餅或果或菜或華。但是眾僧所食之物。不得輒與一切俗人。亦不得雲此是我物別眾而食。又亦不得以眾僧物貯積興生種種販賣雲有利益招世譏嫌。又亦不得出貴收賤與世爭利。又亦不得為於飲食及僧因緣。使諸眾生墮三惡道。應須勸引安善法中。令比丘眾真信三寶。攝諸眾生乃至父母。令得安隱置三解脫。   ◎大集經卷第四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五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日藏分護塔品第十三   爾時長老阿若憍陳如白佛言。世尊。此日藏修多羅長夜照明。說一切龍惡業果報不可思議。復說菩薩真實行法。佛言。如是如是。憍陳如。此四天下有大支提聖人住處。若有眾生精勤方便坐禪正慧。當知此處則為不空。如是福地則為流布日藏法寶。何者名為大支提處。此閻浮提內王捨城中。聖人處所大支提者。乃是過去無量如來。無量菩薩。無量緣覺。無量聲聞。曾於其中修道滅度。今悉現有當來亦然。過去諸佛菩薩聖人。皆以付授婆婁那龍。令使擁護住持安立。我今亦欲令此處所光明久住。還以付囑婆婁那龍。若有眾生能護我法。精勤方便坐禪正慧。諸富伽羅。應常守護供給供養。爾時婆婁那龍王作如是言。如是如是。如世尊教。往昔過去迦羅鳩村馱應正遍知。亦以此處令我守護供給供養。精勤方便坐禪正慧。修善法者為作檀越。我於爾時供給守護乃至法滅。次復有佛。名拘那迦牟尼乃至迦葉。亦以此處付囑於我守護供養。我於爾時供給守護。乃至法盡亦復如是。彼佛法中或有弟子。不受奴婢僮僕田地。以清淨心精勤苦行。如是一切我皆守護。今日如來。復以此處付囑於我住持守護。爾時世尊。復以西瞿耶尼須彌山下何羅闍低羅山中聖人處所名曰雲盡。付寶護龍王。時寶護龍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如世尊教。過去迦羅鳩村馱如來。亦以此雲盡聖人住處付囑於我。我於爾時守護此處。及佛弟子如法行者乃至法滅。   爾時世尊。復以東弗婆提須彌山下青鴦伽那山中支提聖人住處名聖人生。付蘇摩呼嚧叉龍王。時彼龍王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如世尊教。爾時世尊復以須彌山下北脅之間華齒山中支提聖人住處名香峰牟尼。付毘昌伽蘇脂龍王。乃至清淨法行比丘亦皆付囑。時彼龍王作如是言如是如是如世尊教。過去迦羅鳩村馱如來。亦以此香峰聖人住處付囑於我。及法行比丘守護供養。乃至迦葉如來。亦復如是。今日如來。又以香峰支提處所付囑於我。我當守護。佛言。善哉善哉。汝大龍王。如是能護我法住持法母。汝是我伴大善知識如法檀越一切眾生依於我法。國土久住利益照明。爾時世尊復以西瞿耶尼洲中那焰牟尼聖人處所。付囑瞿娑嵐婆龍王。乃至法行弟子。守護供養亦復如是。復以東弗婆提洲中暱迦羅陀蓮華牟尼聖人住處。付囑婆私摸極叉龍王。乃至法行弟子。守護供養亦復如是。復以北鬱多羅越洲中香峰炎聖人住處。付囑地行龍王。乃至法行弟子。守護供養亦復如是。復以大海之中娑伽羅龍王宮摩尼藏炎牟尼聖人住處。付囑娑伽羅龍王。乃至供養亦復如是復以須彌山頂帝釋住處開華藏殿牟尼聖人住處。付囑伊羅跋羅龍王。守護供養亦復如是。復以此閻浮中難陀婆陀那大德聖人牟尼住處。付囑閻浮迦龍王守護供養亦復如是。復以此閻浮中鞞奢利善住牟尼聖人住處。付囑婆須吉龍王。守護供養亦復如是。復以此閻浮中迦毘羅婆須都善香迦那迦燈牟尼聖人住處。付囑阿那婆達多龍王。守護供養亦復如是。復以閻浮提中摩伽陀國毘富羅朋迦牟尼聖人住處。付囑山德龍王。守護供養亦復如是。復以閻浮提中摩偷羅國名愛雲炎牟尼聖人住處。付囑閻婆迦質多羅龍王。復以閻浮提中憍薩羅國名闍耶首馱牟尼聖人住處。付囑吃利彌迦龍王。復以閻浮提中蘇波洛罽薩遮牟脂鄰陀羅名香牟尼聖人住處。付囑牟脂鄰陀羅龍王。復以閻浮地中乾陀羅國名大利捨那若摩羅牟尼聖人住處。付囑伊羅跋多羅龍王。復以閻浮提內罽賓國中名宮宮摩尼佉牟尼聖人住處。付囑吁留邏龍王。復以閻浮提中菴浮利摩國名億藏炎牟尼聖人住處。付囑邏浮邏龍王。復以閻浮提中震旦漢國名那羅耶那弗羅婆娑牟尼聖人住處。付囑海德龍王。復以閻浮提內于闐國中水河岸上牛頭山邊近河岸側。瞿摩婆羅香大聖人支提住處。付囑吃利呵婆達多龍王。守護供養。此大支提皆是過去大聖菩薩。大辟支佛。大阿羅漢。得果沙門。五通神仙諸聖住處。是故過去一切諸佛次第付囑。欲令流轉怖畏眾生增長善根得菩提故。如是十方無量無數阿僧祇剎過去諸佛及諸菩薩。皆住於彼大支提處常加守護。令諸眾生惡業盡故。於未來世無量無邊阿僧祇剎。諸佛菩薩摩訶薩聲聞緣覺。亦復住此二十大支提常加守護。令諸世間增福德故。一切眾生惡業盡故。復次一切菩薩摩訶薩。一切辟支佛。一切阿羅漢。得果沙門。一切五通神仙聖人。於此二十聖人住處大支提中常加護持。一切眾生福德增故。一切眾生惡業盡故。如是過去一切聖人。付囑如是二十支提。我今付囑亦如前佛。欲令一切流轉海中怖畏眾生得安樂故。堅固護持不散壞故。時一切龍受佛付囑二十支提聖人處已。作如是言。大聖世尊。我等諸龍多於障礙。貪嗜睡眠如癡無異。一夜睡眠當於人中二十一年。如是我等睡猶不覺。或有惡人及非人等。或水或火毀壞支提。我等或睡或食飲時。或復喜歡為世欲事。如此因緣。此之惡事則不能卻。是故我於一切過去現在當來佛法之中成諸不善。爾時世尊告二十八夜叉將言。我今持此聖人住處付囑於汝。此二十支提福德住處。好加愛敬精心護持。時二十八夜叉將言。敬順佛教。二十支提如來付囑豈敢不持。但瞿摩娑羅香山一處我難受取。時祇利呵婆達多龍王。即白佛言。世尊。如來今者。以于闐國牛角峰山瞿摩娑羅乾陀牟尼大支提處付囑於我。然彼國土城邑村落悉皆空曠。所有人民悉從他方餘國土來。或餘天下或餘剎中。菩薩摩訶薩。大辟支佛。大阿羅漢。得果沙門。五神通人坐禪力故。向彼供養瞿摩娑羅舊無眾生。一切來者皆是他國。世尊。此二十八諸夜叉將。不肯護持我今怪此。所以者何。以彼不護我等諸龍得於惡名。佛言。龍王莫如是說。何以故。今有二萬大福德人見於四諦。從沙勒國而往彼住。以彼二萬福德眾生有大力故。於此瞿摩娑羅香山大支提處。日夜常來一切供養。龍王當知。如是之時恆不饑乏。又迦葉佛時。彼于闐國名迦邏沙摩。國土廣大安隱豐樂。種種華果眾生受用。彼國多有百千五通聖人世間福田。依止其中係念坐禪。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其國土安隱豐樂。彼土眾生多行放逸貪著五欲。謗毀聖人為作惡名。以灰塵土坌彼聖人。時諸行者受斯辱已。各離彼國散向餘方。時彼眾生見聖人去心大歡喜。是因緣故。彼國土中水天火天皆生瞋忿。所有諸水河池泉井一切枯竭。時彼眾生無水火故飢渴皆死。是時國土自然丘荒。佛告龍王。我今不久往瞿摩娑羅牟尼住處。結加七日受解脫樂。令于闐國。於我滅度後一百年。是時彼國還復興立。多饒城邑郡縣村落。人民熾盛皆樂大乘安隱快樂。種種飲食及諸果華無所乏少。時僧兒耶大夜叉將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佛言。大夜叉將。汝憶過去久遠事不。僧兒耶言。我念往昔迦葉佛時。此牛角山聖人住處。迦葉如來。亦於彼處七日結加受解脫樂。過七日已從禪定起。我時到彼瞿摩娑羅香牢尼住處禮拜供養。彼迦葉佛。亦以平等法行比丘。精勤方便坐禪正慧。修善法者付囑於我。時祇利呵婆達多龍王白佛言。世尊。我誓於此瞿摩娑羅香大支提所常護不捨。乃至佛諸弟子法行比丘。精勤修善不受畜者我等守護。乃至法盡。或水或火。或龍夜叉。或鳩槃茶。彌勒佛時瞋忿作惡。如是時中非我所護。佛言。善哉善哉。龍王。若能如是發至誠心。加護我法住持法母令法久住。是我真伴是好檀越。是時座中有六十億菩薩摩訶薩並及十方餘佛剎中一切菩薩。皆悉來集娑婆世界。聽於日藏大授記經。聞已一切同白佛言。如是世尊。我等從今常來於此四天下中牟尼住處禮拜供養。持種種華種種幡蓋種種金銀而以奉散。亦復持此日藏授記惡業盡陀羅尼。如佛所說廣為一切眾生而宣說之。我今為利自身他身惡業盡故。行菩提道滿足六度。今此眾中有多億魔。及於無量阿僧祇天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緊陀羅摩□羅伽。悉在此會圍繞世尊。惟願如來。以此二十牟尼聖人住處普皆付囑。莫遣當來魔天龍王夜叉羅剎。及緊陀羅阿修羅等生於異心。於此二十大支提處空無守護。令彼惡人及非人等欲興破毀。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莫怖畏。何以故。過去諸佛亦以此處。付囑一切龍王夜叉。我亦如是。以此二十大支提處。付囑諸龍及夜叉眾。所以者何。未來眾生多在八難。欲令彼等惡業盡故。薄慢心故。樂涅槃故。乃至資生所須。飲食湯藥無所乏故。風雨順時華果茂盛五穀熟成常安樂故。以是因緣。付囑諸龍及夜叉等。於未來世一切諸佛。亦於二十大支提處林樹經行坐禪苦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於法輪。乃至涅槃安置塔廟。及佛弟子法行比丘。四果聖人亦於彼住。一切天人皆於彼處禮拜供養。多生功德起涅槃道。彼佛世尊。亦以二十大支提處及諸弟子。付囑龍王及夜叉等令加守護。善男子。我今為汝說。一切噁心眾生悉得歡喜。亦得生於諸三昧力。亦除一切惡邪煩惱。大授記陀羅尼咒。此陀羅尼。過去未來一切諸佛加助隨喜。此咒能令噁心眾生得柔軟故。教修一切諸福德故。令習惡人心歡喜故。一切福德皆成就故。種種大願達彼岸故。大智慧中安隱住故。得大聞持陀羅尼故。大方便智得究竟故。一切怨家生歡喜故。能除一切諸災患故。出大難故。離怖畏故。辦大事故。大諦見故。得大忍故。大智海中深遠入故。得四神足三摩跋提。能除一切諸惡見故。乃至能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而說神咒。   多絰他阿摩 阿摩婆婆 阿摩波利婆婆 三捨耶揭婆 波利婆婆 蜜多羅蜜多羅捨羅耶 蜜多羅波利婆婆 蜜多羅三寐若耶尼瞿盧陀三寐若耶 摸極叉三寐若耶 示利苦伽婆優婆矣羅闍 毘那捨耶 三摩捨羅耶帝羅阿那 薄迦嵐摩 婆婆迦嵐摩示利地毘迦羅婆那三摩若那阿波婆伽 那羅夜那跋伽摩 薩婆多 他阿伽多地悉他那跋伽 莎呵   爾時世尊。說是咒已告大眾言。此陀羅尼亦名賢面。一切諸佛之所加護。能生禪定三摩提。能盡一切諸惡。乃至能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今現在及未來世。大支提處。若有餘眾。或魔或天。或龍夜叉。或復羅剎。或阿修羅。或迦樓羅。或緊陀羅。或鳩槃茶。人及非人。或以水火種種惡事欲壞支提。汝等應念三世諸佛。念諸佛已於彼眾生起慈悲心。誦持如是大陀羅尼。令諸一切噁心眾生悉皆除滅。若諸魔王及人非人。於如來所心不樂者。悉生歡喜恭敬供養。時佛神力令魔波旬於自宮內即得安住。自然得聞此陀羅尼。聞此咒已即於佛所生歡喜心得大信心。得信心已啼泣雨淚。集諸眷屬作如是言。汝等一切諦聽諦聽。我今於此大牟尼處。得大忍心不動如山。彼牟尼尊慈悲滿足。放大光明照一切龍一切天人一切修羅。我亦在彼於牟尼所興造諸惡。今欲懺悔受三歸依。汝若曾於佛邊作惡。今可懺悔受三歸依。我今共汝俱往見佛。禮拜供養至心聽法。斷煩惱魔入清淨道。離於怖畏到涅槃城。時魔波旬。與其眷屬八十億眾。前後圍繞往至佛所。到已接足頂禮世尊。說如是偈。  佛兩足尊世中勝  自得寂滅亦教他  忍辱精進愍眾生  我等愚癡興惡意  不知過去諸業行  惟佛世尊能了知  苞藏國土內身中  令我心遠種種惑  三世諸佛大慈悲  受我禮懺一切殃  法僧二寶亦復然  至心歸依無有異  願我今日所供養  恭敬尊重世導師  諸惡永盡不復生  盡壽歸依如來法   時魔波旬說是偈已白佛言。世尊。如來於我及諸眾生平等無二。心常歡喜慈悲含忍。佛言如是。時魔波旬生大歡喜發清淨心。重於佛前接足頂禮右繞三匝。恭敬合掌卻住一面。瞻仰世尊心無厭足。時彼眾中有一魔子名加羅支。與其眷屬從座而起。到於佛前接足頂禮。長跪白佛作如是言。世尊。雲何名眼。為眼是色因緣。為色是眼因緣。乃至意法因緣亦復如是。佛言。善男子。非眼是色因緣。非色是眼因緣。乃至非意是法因緣。非法是意因緣。善男子。眼眼性空。眼識識性空。善男子。眼因緣眼識生。彼因緣故色可見。乃至意因緣意識生。彼因緣故法可知。非眼識可得。何以故。非餘處來非餘處去眼非常住。於三世中一切皆空。如是眼者亦非滿見。亦非減見。非和合見。非相離見。亦非相觸。亦不依止。譬如日出光照一切。其有窗處明焰皆入照於壁上。而是壁光不作是念我暗我明。此光非但獨在一壁及眾多壁。以因緣故有是光生。此壁及光。非合非離因壁見光。而此壁光不作是念日能生我。日亦不念我生此光。何以故。日滅沒已光亦隨滅。去處來處一切皆空無一可見。以日因緣故能照耀見此光色。以光顯赫照耀因緣故得可見。於彼生識亦復如是。是內六入生外六入。亦外六入生內六入。外六入亦非因緣。內六入亦非因緣。何以故。彼此性離亦非聚集。亦非和合亦非依止。乃至內入外入。彼和合識亦非聚集。亦非和合亦非依止。何以故。各不相持境界離故。此法及識智慧知見諸行因緣。行因緣故有識。而此識生則三種行。雲何三行。身行口行及以意行。雲何身行。身行名為氣息入出。此名身行。彼息出入去來動作。彼此出入各不相識。新識若生舊識不住。體性爾故。非聚集故。亦非異故。於如如中各不相依。虛空平等風行空中。風亦非空空亦非風。何以故。彼此不觸各非境界。彼二皆空亦不可說。何以故。相離相故。無增減故。不依此岸及彼岸故。第一義諦如如住故。此名身行。是故身行非識依止。亦非伴侶。非是和合。非是聚集。常不依止。相離相故。是識亦復非依止身離和合故。此名身行。雲何口行。口行二種名為覺觀。雲何是覺何者是觀。於出入息生二種心。思惟憶念是名為覺。乃至細心次生。如是漸除得清淨心亦名為覺。是覺依止出入故生生已即滅。根塵亦復不覺。此彼境界相相離故。性相無故。乃至不可說其長短此名為覺。何者是觀。若有人觀冷相觸身於是中行。或復熱相一切氣息皆猶於風。彼風因緣觀觸知者此名為觀。各離境界彼此離相。乃至不可說其長短是名覺觀。雲何意行。意行名思。雲何名思。知一切法。乃至能知時出入氣息。非時出入氣息。知此出息非彼入息。知彼入息非彼出息。差別悉知。如是思量。知行順相非行順相。此則名為彼風依止。如是二種不可得說。雲何是思雲何心相。乃至知行差別作已。入涅槃道過凡夫地名出生死。於禪定中心能除卻此則名思。如是風者不去不來。彼思識中如是依止。眼如眼乃至意如意各不相觸。三受盡已名為聖人。如是善男子。非眼是色因緣。非色是眼因緣。乃至非意是法因緣。非法是意因緣。何以故。此二境界非遠非近。亦非聚集。亦非思量。亦非和合。何以故。不可說故。此岸彼岸中不依止故。依實際故。佛說此已。是時魔子伽羅支二萬眷屬。曾於過去佛法之中。修行福德皆得順忍。復有無量無邊眾生。亦於過去殖眾德本。或得初禪乃至四禪。或有得於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或有當來於小乘中為福種子。乃至當來辟支佛中得為種子。或復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彼眾中有六十頻婆羅龍。過去已來未曾值佛。今聞此法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此一切三千大千佛剎大地。六種震動大動遍動。一切十方諸來菩薩摩訶薩。各得種種菩薩三昧。得三昧已各以種種寶種種衣種種香種種花。散於佛上供養如來。作如是言。如是世尊不可思議。我從昔來未曾見聞如是大集說此三昧力陀羅尼。此即釋迦牟尼如來第二利益轉妙法輪。我等今者於此日藏大授記鞞富略修多羅一心奉持。為諸眾生廣分別說是時眾會魔天龍王夜叉羅剎阿修羅迦樓羅緊陀羅摩□羅伽鳩槃茶薜荔多毘捨遮。現在集者悉如是說。不可思議釋迦如來。能作如是利益眾生。各大歡喜。以種種音樂種種寶種種衣種種瓔珞花鬘燒香塗香。從空而散供養如來。是時娑伽羅龍王白佛言。世尊。惟願如來暫入海中。往我家內受我微供憐愍我故。若佛如來至我宮者。我之眷屬一切皆得聞此日藏授記大陀羅尼。時娑伽羅龍王復白佛言。世尊。彼大海中一切男女。若得聞此大乘日藏大授記經。專心聽者得幾許福。佛言龍王。若善男子。以四天下滿中七寶佈施如來。復有眾生。具足聞此大乘日藏大授記經一心聽者。於前福德百倍不及。百千億倍不及。乃至算數所不能及。大王。若有聽是甚深經典其福難量。   爾時娑伽羅龍王。復作是言。若佛世尊不入大海。我當抄此日藏授記大集經典置我宮中。以是因緣。於彼海中幾許諸龍福德增長。佛言龍王。隨所有處抄此日藏大授記經。如法安置恭敬供養。則能獲得十種利益。何等為十。若有人能如法抄寫此經一心供養。令其家內一切吉祥。若在眾中得大自在。五穀豐饒種種資生錢財寶物悉皆具足。復次龍王。若有宅內。或復眾中抄此日藏大授記經抄已供養。於其處所。則有六十億菩薩摩訶薩。數來禮拜供養此經。以是因緣。種種惡事鬥諍疾疫種種惡病。穀米貴儉國土饑荒。他方賊盜非時風雨一切皆滅。彼六十億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當種種擁護供給令得稱心。復次龍王。若有家內或大眾中。抄此日藏大授記經如法安置。彼帝釋天及諸梵天四天王天。二十八大夜叉將並其眷屬。乃至大德天並其男女。娑羅娑陀天。牢固地天。善住樂天等。一切眷屬皆至其國。日夜至心常加守護與其安樂。時帝釋天乃至善住樂天等。聞是語已作如是言。如是如來。我及眷屬常當至心往護彼國。復次龍王。若有居家乃至國土抄寫此經。福德天下於過去世供養多佛佈施持戒。如是之人往彼受生。復次龍王。若有居家乃至國土抄寫此經。其中眾生精進勇猛。不樂五欲常行檀那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復次龍王。若有居家乃至國土抄寫此經。福田眾生常樂安住。復次龍王。若有國土抄寫此經。其國常有種種善法如雨而下。復次龍王。若有國土抄寫此經。其中眾生於十善業常行不捨。復次龍王。若有國土抄寫此經。其中眾生常生慈心。復次龍王。若有居家乃至國土抄寫此經。其中眾生常人天生不入惡道。大王如是日藏大授記經。隨何國土如法抄寫。安置供養數數讀誦。具足得此十種利益。何以故。若有讀誦此日藏經如說行者。彼福德聚於百劫中說不可盡。龍王。此日藏大集大授記經。如是甚深能滿大願能大利益。說是經已。十方佛剎諸來菩薩。到此三千大千世界娑婆國土。大集聚會並此菩薩摩訶薩眾。乃至魔王天龍夜叉羅剎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人非人等。隨分悟解滿足於心。皆大歡喜各設供養。僉然而住。   大集經卷第四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六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月藏分第十四月幢神咒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佉羅帝山牟尼諸仙所依住處。與大比丘眾有學無學六百萬人。於諸煩惱堅牢纏縛悉得解脫。唯勤方便求斷習氣。及諸菩薩摩訶薩眾。無量無邊不可算數不可稱計。悉得忍力化諸龍眾。說日藏經已。即時西方現大華雲。所謂優波羅華。波頭摩華。拘牟陀華。芬陀利華。阿提目多華。瞻波迦華。婆利師迦華。如是華雲悉皆來現。其華雲中現一半月。廣十由旬。於半月中復現真金重閣講堂。莊嚴微妙。其堂光明過百千萬億日月光明。其光悉照佉羅帝山。復現種種奇異華雲。所謂優波羅華。乃至婆利師迦華。其華光艷。照牟尼仙所依住處。七寶五柱重閣講堂。甚奇微妙。隱蔽日月光不能現。於其堂中復現半月。於半月中有於千葉青色蓮華。其華臺上復有世尊端坐說法。其光普照一切大眾。一一頭上皆現半月微妙天鬘。復雨種種寶種種華種種香。   爾時慧命大目揵連。見如是等神通變化生希有心。又知大眾心有所疑。從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惟佛悉除諸煩惱  於盲冥中能覺悟  為群生故閉惡趣  令諸眾生住善道  惟佛降伏諸億魔  令諸外道失光顯  調伏眾生住檀屍  枯涸眾生煩惱海  八功德水令洗浴  以覺分寶濟眾生  無量億眾入涅槃  能轉無上法輪寶  一切所有諸龍眾  為瞋所使行諸惡  渴愛所逼無有慈  惟佛能益令歸信  四天下龍皆來集  一心歸於佛法僧  盡諸業障及煩惱  皆護正法而安住  於此復現妙華雲  中有半月光照曜  一切現此半月鬘  今當欲有何佛事  積此諸華如大山  雨諸香華及眾寶  大眾睹瑞心有疑  當欲雨於何法雨  此處微妙最第一  如此大眾皆依住  於諸過佛修供養  是人師子如是來   爾時佛告大目揵連。西方有世界名月勝。佛號日月光。有月藏童真菩薩摩訶薩。將諸眷屬八十億那由他。百千菩薩摩訶薩。欲來向此。為欲見我禮拜供養。與大眾集說欲隨喜。又欲付囑諸天龍夜叉乾闥婆等。正法眼故。應時月藏菩薩摩訶薩。與其眷屬八十億那由他百千菩薩摩訶薩。從彼世界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右遶三匝住立佛前。皆悉合掌一音說偈。  吉祥無數劫  所修為眾生  吉祥見眾生  生死苦所逼  吉祥以檀施  大仙作饒益  吉祥能行施  超越於人天  吉祥護淨戒  眾生不能動  吉祥令怒者  住於慈善心  吉祥發勇進  度脫懈怠者  吉祥離惡道  安置於善趣  吉祥善修忍  容恕怒噁心  吉祥希有事  是故悉歸依  吉祥修諸禪  諸天生希有  吉祥悉枯竭  眾生諸苦海  吉祥熏修智  追迴惡道輪  吉祥上菩提  到最難到處  吉祥降魔眾  建立正法幢  吉祥所轉者  最是正法輪  吉祥愍異空  降伏諸外道  吉祥降法雨  充足渴世間  吉祥作明證  天人乾闥婆  吉祥滿世界  我為最上師  吉祥安四果  應受世供養  吉祥令億眾  安住於涅槃  吉祥久住時  法眼所建立  吉祥久住世  世間無與等  吉祥菩提果  眾所獲大利  吉祥為眾生  宣說無上法  吉祥以法水  洗浴諸眾生  吉祥善能度  是諸天人等  吉祥能顯現  無垢真妙法  吉祥除眾生  所有諸煩惱  吉祥諸僧眾  世間最第一  吉祥善生世  能益於人天  吉祥令四眾  明淨善光顯  吉祥令四眾  全護戒律儀  吉祥行檀捨  持戒及精進  吉祥修忍禪  及以妙般若  吉祥大梵王  娑婆世界主  吉祥大魔王  諸欲自在王  吉祥憍屍迦  輔佐諸眷屬  吉祥諸天眾  及諸宮殿等  吉祥毘沙門  及諸夜叉眾  吉祥提頭賴  眷屬乾闥婆  吉祥毘樓勒  並與鳩槃茶  吉祥毘樓博  及諸龍軍眾  吉祥日月天  星辰及諸宿  吉祥大自在  兒及造界主  吉祥風火神  及以地神等  吉祥諸龍眾  及以阿修羅  吉祥諸羅剎  及與緊那羅  吉祥迦樓羅  摩□羅伽等  吉祥雨甘雨  行雨大神王  吉祥護持國  一切人中王  吉祥婆羅門  剎利毘捨陀  吉祥所供養  最勝尊導師  吉祥願聞者  真正無過法  吉祥諸現未  供養三寶者  吉祥一切眾  滅除諸煩惱  吉祥諸眾生  同住於正法  吉祥檀屍羅  精進之彼岸  吉祥禪那度  忍辱波羅蜜  吉祥諸一切  到彼智岸者  吉祥令諸病  一切皆除愈  吉祥皆休息  一切濁惡世  吉祥諸眾生  願令悉解脫  吉祥令一切  悉得諸無漏  吉祥於大地  種子所生者  吉祥諸禾稼  藥草樹林果  吉祥彼一切  依時悉成熟  吉祥勝地精  一切處充滿  吉祥人精氣  一切皆安住  吉祥法精氣  充滿一切眾  吉祥皆休息  一切諸罪惡  吉祥令眾生  而得勝菩提  吉祥於諸法  自在到彼岸  吉祥正法雨  普潤諸眾生  吉祥諸眾生  悉度於三有  吉祥令一切  悉證大涅槃   大德婆伽婆。我今欲說吉祥章句大力神咒。如是神咒過去諸仙之所宣說。建立守護善能增長吉祥之事。能除一切罪垢惡見。入諸善根增長大悲。以此咒句。悉能資益一切眾生。乃至一切獐鹿鳥獸所得聞者。令如是等心得安隱。離濁惡世一切諸障。眾生障法障如是等障皆悉休息。一切善根隨所觸法令得入心。念慧堅固名稱形色人所喜樂勇健無畏。於十善業道堅固安住。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堅固安住。大慈大悲大方便力一切種智乃至究竟無上涅槃堅固安住。除其造作五無間業誹謗正法毀呰賢聖斷常二見。唯除如是諸罪人等。是吉祥句。常為先聖建立加護。如此咒句。亦復能令諸天信受得入十善業道。亦令得入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方便力。乃至一切種智無上涅槃。復能令彼諸魔眷屬悉得歸信。諸神龍王夜叉羅剎阿修羅乾闥婆緊那羅伽樓羅摩□羅伽餓鬼毘捨闍。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令入十善業道。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大慈大悲大方便力。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智一切種智無上涅槃惟除五逆誹謗正法毀呰賢聖。作是語已。而說咒曰。   多地夜他 栴達梨 栴達囉毘提 栴達囉磨咩 栴達囉婆婆犀 栴達囉跋帝 栴達囉不□□□□□餼氠&□□□菠□□ 栴達囉闍移 栴達囉頞寄 栴達囉底□□□□□颼饒飀□□□□□□□餼楛□&□□□□□□ 栴達囉婆地移 栴達囉婆咩 栴達囉佉祇 栴達囉因達□□□□□粿□j□□□□詞j□□□駰□驞j□□□騷□□□□□餕□□□□□駰詬□□□□驠滶鞢慼慼潰c簠□&□□□□莿&□□□≦□□ 栴達囉盧咩 栴達囉鳩閉 栴達囉娑閉 栴達囉受婆隸 栴達囉賓滯 栴達囉惡差 栴達囉藪帝 栴達囉伽泥 栴達囉什鞞 栴達囉悉缽屍 栴達囉磨泥 栴達囉跋帝 迷底唎耶跋帝 迦嘍拏跋帝 薩底耶跋帝多剃耶跋帝 差耶跋帝 扇多跋帝 底囉跋帝 栴達囉盧寄 藪婆呵   世尊。如此神咒。過去諸佛牟尼仙聖建立守護。如此神咒名月幢月。能令眾生悉得吉祥歸信三寶。滅除一切諸惡重罪。乃至逮得無上涅槃。月藏菩薩說是咒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依欲界色界一切眾生。皆大戰悚驚怖不安。於時諸天雨種種寶種種花種種香種種末香種種衣服種種臥具種種瓔珞。雨如是等種種物時。如是諸物互相掁觸。出於種種妙法音聲。謂三寶聲三律儀聲三解脫聲三明聲三學聲。離三界欲聲三種菩提聲。無常聲苦聲無我聲空聲。不悕望聲離喜聲無生聲。如體性聲實際聲。法界聲如如聲不去不來聲。無處不建立不退轉不行無窟宅無所依發精進聲。檀波羅蜜聲乃至般若波羅蜜聲。慈悲喜捨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聲。奢摩他毘婆捨那聲。四攝聲四無礙聲攝受正法聲因緣法聲護正法聲。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隨諸眾生應得度者而攝受之。厭離流轉出向空閑阿蘭若處。為他說者已自行之不相違背。悉皆如法堅固安住而求一切善根聲。十地聲無生忍聲。十八不共法聲一切種智聲。轉法輪聲。生死流轉令住八聖道不隨流轉聲。降伏四魔令入無餘涅槃聲。聞是聲已。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及地獄眾生等。於彼一切諸眾生類。一一眾生皆以前身親善知識因緣力故。隨其差別所種善根。若檀若屍若修禪定。若於聲聞及緣覺乘發心起願。若於無上大菩提果發弘誓願。於彼眾生隨本所習。如前諸聲悉入其耳。隨其善根曾所修行造作業緣。皆能憶念此宿命事。愛重敬信佛法僧寶。速來歸依。彼眾生中自有業障悉得除盡。於彼命終。一時生天。及生人間。俱至佛所而坐聽法。如是畜生餓鬼亦悉來集。皆是先業。親善知識因緣力故。種善根故若檀若屍。乃至業障而得盡滅。其中亦有即身來至佛所聽法。亦有於彼命終生於天人來詣佛所聽受正法。如是人天悉來佛所。惟除魔王及諸眷屬。四阿修羅王並其眷屬。於時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當於爾時。須彌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黑山。是等諸山。大海樹林皆悉不現。惟除佉羅帝山。其山廣博如十四天下。於中人與非人間無空處。上方亦如十四天下。無量不可計無有邊際。於虛空中大眾充滿。為見佛故。禮拜供養故。成熟眾生。見大眾集為聽法故。而來集會。此三千大千世界。隨其所有宮殿舍宅林樹藥草。莖葉華果眾雜寶物。如是一切。皆悉變成半月而現於彼。一一半月之中。出是色光如千日月和合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佛土。如是色相廣大莊嚴。是時十方無邊佛土。一切皆現。於彼佛土。菩薩摩訶薩。釋天王。梵天王。及餘天王。龍王。夜叉王。緊那羅王。一切神王。承佛威神。得見此佛及大眾集。復見如是妙色光明。見已皆悉發意欲來。承佛神力。於一念頃即至佛所。禮拜供養至心聽法。   爾時月藏菩薩摩訶薩。以天寶末天花天香天鬘天衣。散於佛上。三遍散已右遶三匝。住立佛前合掌白言。大德婆伽婆。我有罪過。不及於此大眾集會。十方所有菩薩摩訶薩。於此悉集。我有因緣後來至此。大德婆伽婆。我在本國月勝世界。與諸眷屬七日之中入阿頗那迦定。從定起已。即問日月光如來。大德婆伽婆。徒眾眷屬今何所去。日月光佛。即答我言。善男子。東方去此過百千億佛世界已。次有世界。名曰娑婆。彼土有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住世說法未入涅槃。今於彼處大眾集會。十方諸佛國土所有菩薩摩訶薩。一切皆集於彼世界。為見釋迦牟尼佛禮拜供養聽大集經故。我眷屬亦復往彼。汝今亦可詣彼佛所禮拜供養說月幢月咒。以是因緣我來在後。是時月藏菩薩。而說偈言。  惟佛獨是眾生父  於煩惱火而救拔  我今謝過最勝佛  以我因緣後來故  惟佛人天作大明  普照十方諸國土  我今謝過佛法王  以我因緣後來故  惟佛能示涅槃道  趣惡道者追令迴  謝過牟尼大商主  以我因緣後來故  惟佛世間大醫師  於失目者與法眼  謝過最勝大醫王  以我因緣後來故  惟佛能示諸船筏  令眾生度四疾河  謝過人中最勝者  以我因緣後來故  惟佛慈雲降法雨  洗眾生意煩惱垢  謝過大聖勝法尊  以我因緣後來故  唯佛一人於四流  能度眾生三有海  謝過世尊實語者  以我因緣後來故  惟佛開諸正法藏  以七聖財濟眾生  謝過大勝法施主  以我因緣後來故  惟佛能與眾生眼  於無明闇拔盲瞽  我本端坐一三昧  阿頗那禪心安住  我不見佛現神變  以我因緣後來故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大精進能於七日入深禪定。如是妙定。是丈夫住處。是如來住處無上住處。善男子。汝及眷屬七日安住阿頗那迦禪。以是義故今悉成就。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天龍王。夜叉阿修羅緊那羅人非人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除其業障。眾生障。法障禪障。煩惱障。覺分障。悉滅無餘。彼諸眾生。有得不忘菩提心三昧者。於無上道不退轉者。復有眾生。於一切佛法得大明忍。彼等眾生以此善根。不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覺。如是善男子。汝以七日入禪定故。一時能滅眾生大苦。令得成就大福德聚。善男子。若有眾生。惟依讀誦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人多喜著於世俗。以世俗故尚不得調己心煩惱。何能調伏他人煩惱。善男子善女人。樂著讀誦求菩提者。便有嫉妒求名利。富貴高心自是輕慢毀他。以自高故。尚不能得欲界善根。何況能得色無色界一切善根。又不能得聲聞菩提。何況能得辟支佛道及無上菩提。何以故。第一義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是故非以世俗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勝善根大福德聚。善男子。譬如星火不能枯竭甚深大海。如是如是。善男子。不以世俗能竭自身煩惱大海。何能竭他眾生煩惱。善男子。譬如一人口所吹風。不能損壞世界大地。如是善男子。不以世俗能得成就大慈大悲。善男子。譬如藕絲不能秤動須彌山王。如是善男子。不以世俗能自滿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何能令他得第一義。如是善男子。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者。非世俗也。何者是第一義。所謂修造一切福事。若修福者。亦當數數熏修身心。若修身者。則能修心。能修心者。則能修慧。若能修身心修慧。如是之人則能速滿六波羅蜜。能以四事攝諸眾生。成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等正覺。不以世俗也。於世俗中。復有眾生計斷常二見者非第一義。復有眾生。於世俗中。我見邊見亦非第一義。復有眾生。於其世俗。求現世樂及後世樂。亦非第一義。而我不見更有一法。能盡業障乃至煩惱障。一日一夜令無量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悉得敬信佛法僧寶。成熟安住無上大乘。若有禪士。雖復持戒。不能具足。禪法不周。未得三昧。是人於禪。若坐若行。初夜後夜。得與禪定相應而住。則能除斷無量業障。能令多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悉得歸信。成熟菩提種種善根福德之聚。況具持戒。得真法三昧諸陀羅尼忍。得四梵住宴坐寂定。於七日中。所得福德。不可思議不可為喻。何況能除眾生障煩惱障等。盡滅無餘。乃至成熟無量眾生。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能積集無量福聚。又能滿足六波羅蜜。何以故。是修禪者。若行若坐除諸障法令心清淨。於一切行。捨攀緣想。是檀波羅蜜。於捨攀緣想。常不休息。是屍波羅蜜。於諸境界不生瘡疣。是羼提波羅蜜。不捨於離。是毘梨耶波羅蜜。於諸事中心不放縱。是禪波羅蜜。諸法體性無生樂忍。是般若波羅蜜。復次若於境界不起擾濁。是檀波羅蜜。若於境界無有瘡疣。是屍波羅蜜。若於境界不能染污。是羼提波羅蜜。若於境界無有動轉。是毘梨耶波羅蜜。若於境界無有計念。是禪波羅蜜若於境界一向清淨行。是般若波羅蜜。復次於諸陰捨。是檀波羅蜜。於諸陰不計念。是屍波羅蜜。於諸陰求無我想。是羼提波羅蜜。於諸陰起怨家想。是毘梨耶波羅蜜。於諸陰不令熾然。是禪波羅蜜。於諸陰畢竟棄捨。是般若波羅蜜。復次於諸界捨。是檀波羅蜜。於諸界不擾濁。是屍波羅蜜。於諸界捨因緣。是羼提波羅蜜。於諸界數數棄捨。是毘梨耶波羅蜜。於諸界不起發。是禪波羅蜜。於諸界如幻想。是般若波羅蜜。復次菩薩於諸眾生。起於慈心。是檀波羅蜜。於諸眾生心無憎愛。是屍波羅蜜。於諸眾生。起於悲想。是羼提波羅蜜。於諸眾生起救濟想。是毘梨耶波羅蜜。於諸眾生。以喜攝想。是禪波羅蜜。於諸眾生。不作彼此吾我等想。是般若波羅蜜。復次菩薩。於諸眾生。以法施之。不生二想。是檀波羅蜜。於諸眾生柔和愛語。是屍波羅蜜。於諸眾生。不起諸惡。是羼提波羅蜜。於諸眾生愛語不退。是毘梨耶波羅蜜。於諸眾生。利益憐愍。是禪波羅蜜。於諸眾生。同行其法。是般若波羅蜜。復次菩薩。安置眾生於諸善處。是檀波羅蜜。於一切法。而不依倚。是屍波羅蜜。於一切法。以一道入。是羼提波羅蜜。於一切法及一切難。無擾濁想。是毘梨耶波羅蜜。於一切法。而不分別。是禪波羅蜜。能以一字。入一切法。為眾生說。是般若波羅蜜。   善男子。如是菩薩摩訶薩。以此第一義甚深法要。能滿六波羅蜜。非世俗也。如是如是。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等。第一義諦善巧方便。皆以此法自為為他。勤修令滿六波羅蜜。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覺。如是十方現在諸餘世界。所有菩薩摩訶薩等。第一義諦善巧方便。一切皆悉以此道法。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覺。當來十方無量阿僧祇諸佛世界。諸菩薩摩訶薩等。皆悉勤修如是甚深第一義諦善巧方便。修六波羅蜜。能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覺。非世俗也。彼諸菩薩摩訶薩。為法眼久住紹三寶種使不斷絕。勤求修學。為一切眾生。執大明炬而作照明。令其止息煩惱道苦道。與其慧眼。令度一切三有流轉。安置無上菩提之道。彼等於聖法默然。初夜後夜捨得相應。善能出生三昧正受。與三解脫門相應而住。善男子。汝今七日於阿頗那迦禪而入定故。成熟無量諸眾生故。是故勸汝及諸善男女等。若現在世未來世末世。於我法中初夜後夜常與於捨相應而住。以正法眼而作照明。紹隆三寶使不斷故。為成熟眾生故。勤修如是第一義諦。為滿六波羅蜜勤修而住。佛告一切諸天人眾龍神夜叉。應當養育供給是人。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隨其所須盡給與之。亦當守護除其災橫。離諸凶衰殃惡疾病悉令除滅。何以故。與禪相應者是我真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若有施主天龍夜叉。能於現世及未來世與捨相應。以第一義諦為滿六波羅蜜故。為除眾生諸煩惱道及苦道故。法眼久住紹三寶種使不斷故。汝等施主天龍夜叉皆應護養。並與衣服飲食臥具病瘦湯藥。隨其所須盡給與之。亦應勸請及以讚歎。以彼施主天龍夜叉持我正法。為欲令我法眼久住。紹三寶種使不斷故。如是等輩是我真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故。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清信士。若善男子善女人。以第一義乃至求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及養護者。我以彼等寄付於汝。彌勒為首及以賢劫諸菩薩等。當以四事攝受勸化。授其禁戒。復令住於四無量心。四禪四無色定。大方便力。大慈大悲。乃至十八不共法。當復授與無上道記。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以為上首。及與賢劫諸菩薩等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大德婆伽婆。我當護念彼諸眾生。乃至與其授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現在世。及未來世。乃至法住。是諸施主。作大明者。亦當與授無上道記。天龍夜叉揵闥婆等。於阿蘭若處靜默修行。求第一義者。信樂受持供養供給。衣服臥具乃至湯藥。隨所須者。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於此世間一日出  無量億華悉開敷  如佛一人出世間  眾生所怖福華現  若欲速得十勝力  及度堅固誑煩惱  復欲速得最勝定  靜默獨住阿蘭若  欲得人天信敬受  及除心之煩惱渴  欲斷於心苦重擔  安心聖道奢摩他  若欲排卻諸惡難  及諸功德自莊嚴  於諸苦海欲自度  應當安心妙菩提  若欲得彼七法財  及欲得於方便忍  欲為眾生說妙法  常當樂住阿蘭若  六根常與三昧合  應當寂住阿蘭若  少欲頭陀善知足  此人能入賢聖道  若能速捨五欲樂  得五力故滅煩惱  若於五道度眾生  自捨過惡住三昧  若欲得於四無量  及得無礙四辯才  欲得四禪彼岸處  是人應修第一義  若欲速知於三有  欲知諸法苦無常  及知諸行性相空  應當樂住阿蘭若  若欲速知二種法  毘婆捨那奢摩他  及欲速知有為過  要當住於菩提心  獨住閑靜不放逸  便能疾捨於世諦  以精進求第一義  能速捨離諸惡道  若欲枯竭膿血海  及欲枯竭煩惱海  若欲速竭三有海  常與聖種心相應  若欲成熟眾生海  若欲滿諸大願海  若欲得知生死際  如救頭燃處閑靜  欲知本生及居處  久遠微細所從來  以諸方便樂閑靜  攝心於彼得三昧  若欲遊戲禪定海  若欲覺悟神通海  若欲度於渴愛海  若欲得於天中最  若欲得飲正法海  若欲見於莊嚴土  若欲見於諸佛海  欲問甚深諸義海  欲得如是勝功德  及欲速得勝菩提  當離眾惱住蘭若  以此得道亦不難  若人百億諸佛所  於多歲數常供養  若能七日在蘭若  攝根得定福多彼  若人讀誦千億法  及解妙義如佛說  若於七日住蘭若  三昧福聚轉多彼  若人多歲營僧事  更不造作餘種業  若人七日住蘭若  其人福聚多於彼  為眾說法解深義  於多年歲無餘業  若能七日心住寂  其福德聚不可數  若人營造多佛塔  伽藍田業給施僧  若能七日在蘭若  其福轉多勝於彼  閑靜無為佛境界  於彼能得淨菩提  若人謗彼住禪者  是名譭謗諸如來  若人破塔多百千  及以焚燒百千寺  若有譭謗住禪者  其罪甚多過於彼  若有供養住禪者  飲食衣服及湯藥  是人消滅無量罪  亦不墮於三惡道  是故我今普告汝  欲成佛道常在禪  若不能住阿蘭若  應當供養於彼人  若能住禪不放逸  則能速滿於六度  欲求大明菩提道  以此方便疾能到  欲求菩提住寂靜  當捨一切諸緣業  及離煩惱捨諸樂  則能速到檀彼岸  若捨境界陰界入  及捨貪瞋愚癡過  棄諸煩惱修善業  以此能到檀彼岸  當以慈悲念眾生  息諸分別不自是  常能憐愍諸眾生  即滿屍羅波羅蜜  勤捨罪業修諸禪  亦當捨諸陰界入  愛諸方便常求禪  除障到於精進岸  境界不動不味著  為捨因緣修悲喜  一道清淨不移動  以此得滿忍辱度  於境界中不念慮  離疾不樂得於喜  諸法離掉無分別  不染不愁是為捨  陰界如幻無起作  相續修行不斷絕  善修了知如是法  以此得滿般若度  故我今告一切眾  若有欲除諸罪業  求忍三昧陀羅尼  當知如是住寂靜  若欲超越聲聞乘  及欲超越緣覺乘  又欲疾得勝佛地  應當速住阿蘭若  若心攝住阿蘭若  以此即是供諸佛  於是能捨一切罪  是則能滿於六度  當得作佛三有最  能轉清淨正法輪  枯竭眾生諸惡趣  度脫眾生三有海  當捨惡見諸緣事  常發最勝菩提心  應當速向蘭若處  於彼當成如是德   爾時世尊。說此經時。諸會大眾聞是甚深第一義禪。有於過去善修集者九萬二千人。得無生法忍。七十億那由他百千眾生。得種種三昧諸陀羅尼及無生忍。八萬一千人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如恆河沙等眾生未發無上菩提心者。悉皆發心。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大集經卷第四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七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月藏分第十四魔王波旬詣佛所品第二   爾時復於魔王宮中。所有一切諸雜林樹果實華葉。衣冠瓔珞莊嚴之物。皆悉變成半月而現。放大光明照魔王宮。內外明徹。琴瑟箜篌一切樂器。及非樂器寶莊嚴具。及餘諸物。自然演出如是偈句。  世間無等大導師  於諸法中最自在  今住佉羅帝迦山  為眾顯示佛法海  開說一道清淨法  聞者必得勝菩提  波旬獷戾爾不如  令汝魔界悉空無  汝本曾作一邪善  今得如是自在報  汝今法應當退落  何不速去見導師  一切所來諸眾生  曾作邪善千億數  福藏大眾皆來集  聽受最上無病法  各各向佛心敬仰  見尊導師修供養  以其淨信滅煩惱  更不重生於欲界  專信禮拜尊導師  滅三界苦煩惱縛  億世受於勝妙報  速與三界為親友  又於三界作法王  說真實法度眾生  一切諸法如水泡  有為相現猶如幻  福報無常悉空無  當疾捨離我見過  速發無上菩提心  以此定受勝妙福   爾時魔王波旬。及諸官屬。見聞是已。驚怖戰悚從床而墮。兩手掩耳而作是言。當觀沙門作此幻惑。必奪我等諸魔勢力。令諸色像悉成半月。復出如是種種音聲。沙門瞿曇現大神力。盡攝欲界以為己有。可速擊鼓集諸大眾皆到此處。作是語已。於其宮中即便擊鼓。擊彼鼓時。於其鼓中。即出如是音聲偈句。  諸法空寂風和合  遠離所依眾色像  於作無用誑眾生  事相詐現猶如幻  和合因緣故成字  如書虛空字不住  陰界空寂離眾色  無常義現不自實  聲塵入於耳根門  無常義現不暫停  其識如幻若分別  顯現無我不自在  眼根迅速故空寂  是苦自性義相應  鼻根香塵與舌味  身根及與一切觸  心法並與無常俱  迷惑眾生無所覺  如是六境生諸苦  能令失壞涅槃道  以是凡夫轉五趣  不能離縛得解脫  於諸境界除渴愛  則能速到勝妙處  此心自性清淨相  觀是了知菩提道  若己境界得自在  則能悲愍一切眾  於彼當得檀戒忍  智慧功德自莊嚴  得最無上菩提智  能度無量諸眾生   說此偈時。魔之宮殿。一切眾生驚怖不安。男夫婦女。童男童女。迭共相喚。詣魔王所。住立其前。魔王以偈告彼眾言。  汝等悉見此魔宮  如是無量極醜惡  諸聲不息生大苦  定奪我等魔勢力  沙門瞿曇作是聲  欲滅魔力境界事  可速往詣瞿曇所  鹹共讚歎而歸依   爾時魔子名鴦瞿羅歇。即以偈頌。而白父言。  我今嚴駕著鎧甲  將諸勇健鬥戰士  弓刀鉾槊及刀輪  刀面鼓面諸獸面  魔軍夜叉龍修羅  及諸眷屬滿虛空  速詣噁心瞿曇所  碎滅令彼如灰塵   爾時魔王。說偈答言。  我從昔來於彼人  曾作無量惡留難  汝亦應見菩提樹  瞿曇勝我及軍眾  如是我等數惱亂  瞿曇常勝於我等  不見天龍阿修羅  能動彼人一毛端   爾時復有魔之大臣。名珊盧遮那。而說偈言。  我等可速捨欲界  但當自護己宮殿  瞿曇昔來未至此  今來拒之莫聽前   爾時魔王。甚大憂愁默然不答。   復有大臣名起怖畏。而說偈言。  惟有巧力可伏怨  當以諂偽詐為親  我等將眾往詣彼  詭詐而歎彼沙門   復有大臣。名毘闡陀行。而說偈言。  昔此宮殿眾盈滿  沙門侵奪今減少  已歸彼者眾甚多  我等亦可往歸依   爾時魔王。聞其所說即瞋彼臣。瞋已默然。   復有大臣名曰老智。而說偈言。  瞿曇力加諸宮殿  出此種種異音聲  我等若不疾詣彼  沙門必速來到此  此處無人能遮護  以力止彼瞿曇仙  我等寧可共一切  速詣歸彼大沙門   爾時於彼諸宮殿中。所居大眾男夫婦女眷屬大小。悉作一朋復作是言。大王。今可將諸眷屬速詣彼所。我等今當守護此諸城邑宮殿。爾時魔王。即作是言。如是如是。我與他化自在天王及諸軍眾眷屬大小往詣彼所。並與化天兜率陀天須夜摩天釋提桓因及其軍眾共詣彼所。復與毘沙門天王並諸軍眾。毘樓勒叉天王並鳩槃茶軍眾。提頭賴吒天王並乾闥婆緊那羅軍眾。毘樓博叉天王及諸龍眾。往詣彼所。作是語時。復有魔王輔佐大臣。名珊遮羅拏。白言大王。今者所有諸天宮殿皆悉空寂欲界諸天及諸天女一切眷屬。悉在瞿曇大沙門所聽法而住。如是緊那羅龍鬼夜叉伽樓羅鳩槃茶。悉在彼處種種供養沙門瞿曇聽受其法。   爾時魔王自觀察已。見諸欲界一切宮殿皆悉空寂。欲界之中所有諸天人非人等。皆悉集在於瞿曇所而坐聽法。惟有阿修羅未到於彼。而作是言。我今當與諸阿修羅俱詣彼所。令其會眾皆悉惑亂不得正信。勿使瞿曇教彼大眾諸法如幻。不去不來不合不散不生不滅。令我欲界皆悉空寂。復作是言。我今當共諸阿修羅並及軍眾疾詣彼所。遮諸眾生不令速得越度苦海到於彼岸。以沙門力速背死法。令我境界勢力減少。我今速往遮護彼諸人非人等。時魔波旬。即以魔之神通境界。念四阿修羅王及其軍眾一切眷屬。速來集在須彌山頂。然後相將共下詣彼瞿曇沙門所。詐設美言謙下讚歎。示作歸依求見因緣。當以方便令諸大眾悉生怖畏斷其正信。又不令彼於瞿曇所生其尊敬。以是令彼沙門瞿曇厭患於世速入涅槃。如是魔王。數數悕望阿修羅眾。然諸阿修羅。為佛神力之所加故。茫然不知魔之悕望。其魔即時惡意於佛及一切阿修羅。便作是言。觀瞿曇一人於我境界。已得解脫不可追迴。我於欲界悉得自在。此凡賤畜生阿修羅不受我教。我當為其作大衰惱。令彼速捨所治宮殿。然後我當以神通力。將諸眷屬往見瞿曇。又復與諸大臣勇將左右諸軍男夫婦女營從圍遶。以第一最勝五音作樂調戲歌舞。一切衣服莊嚴之具。眾寶香華幢幡寶蓋音聲和合令速嚴辦。往見瞿曇。我今亦將夫人婇女及以男女大眾圍繞。以第一最勝魔之境界神通遊戲五音和合。往見瞿曇。何以故。唯除瞿曇。諸餘大眾天龍乾闥婆人及阿修羅等。世間大眾悉令迷惑。當以堅牢欲網而羅網之。於生死大海不令速度。是故詣彼。餘者留住守此宮殿。時魔波旬。即將九百六十萬頻婆羅眷屬男夫婦女童男童女大臣左右。以魔境界神通加持。作第一最勝五音伎樂歌舞調戲。一切所有令人多喜生染著者悉具備之。時魔波旬。住彼諸宮告言。悉出往詣彼所。而復合掌。說偈頌曰。  唯佛盡除諸煩惱  唯佛能化諸世間  唯佛能然正法燈  三界中最我歸依   爾時魔王。既作如是魔之神通境界力已。從彼宮出以手散華。所散之華於四天下悉作華蓋在空而住。於一切處悉雨種種寶種種華如雲而下。當於爾時。世尊。仍說住阿蘭若第一義諦。佛告大眾。汝等一切守攝諸根擊心專念莫令馳散。此魔波旬。多將諸眾歌舞調戲。五音作樂眾伎和合。又與婦女眷屬大小圍繞而來。   爾時魔王與諸眷屬。尋即來到佉羅帝山牟尼諸仙所依住處。到佛所已。即於佛上虛空之中化七寶蓋。縱廣七由旬而覆佛頂。復以無價真珠瓔珞嚴置佛上。復以種種眾寶華香塗香末香天鬘幢幡寶蓋金縷真珠瓔珞及五音伎樂。供養世尊。右遶三匝。而說偈言。  我今歸命佛世尊  從是終不起噁心  瞿曇心定容恕我  我當守護佛正法  於世更無如世尊  憐愍利益眾生者  自得解脫令他得  是故我歸最勝尊  唯佛慈愍一切眾  已越生死煩惱山  常慈樂度諸眾生  今速歸依汝世尊  能了有為及無為  離二如蓮不著水  積德梵行所依身  是故我今歸依佛  世無寂定無病法  清淨常勝伏煩惱  唯有正法及涅槃  是故歸依無等法  於世更無如僧眾  和合解脫八丈夫  能離一切煩惱縛  是故歸依大德僧  閑居靜默常一食  第一義心恆相應  慈悲愍念諸眾生  我亦歸依於彼等  於三寶種作熾然  護養所有佛聲聞  我勸一切諸眾生  名衣上饌而供養   爾時會中諸來大眾。若天若人乾闥婆等同聲讚言。善哉善哉。爾時世尊。告慧命憍陳如。而說偈言。  我已告汝聲聞眾  所有相應求解脫  常樂所依四聖種  以彼得滿菩提道  如樹果繁速自害  竹蘆結實亦如是  如騾懷□□□□□□□□□□餺□馱捊 亦如盛夏惡雹雨  傷害一切諸苗稼  如是貪求利養者  必當速失勝菩提  又如諸樹華開敷  而復為火所焚燒  如是貪求利養者  亦當退失菩提道  若有比丘得供養  樂求利養堅著者  於世更無如此惡  故令不得解脫道  如是貪求利養者  既得道已還復失   爾時魔王。聞說偈已。即自念言。沙門瞿曇。知我虛偽詐現歸依。羞愧默然。退坐一面聽法而住。魔諸婦女。諸根形貌容狀光色。皆悉枯悴變成惡色。背僂跛躄醜陋弊惡。所有男夫都不復能歌舞調戲。五音作樂皆悉閉塞不能出聲。卻坐一面。聽法而住。   大方等大集經月藏分諸阿修羅詣佛所品第三   爾時月藏菩薩摩訶薩。為欲攝化諸眾生故。說月幢月咒句之時。於彼四大阿修羅王所治之處。一切所有草木華果眾寶瓔珞莊嚴之事衣服臥具皆悉變成半月而現。彼等諸事迭相掁觸出五音聲。所有鼓貝箜篌箏笛具足作樂。彼等音中。亦復演出如是偈句。  唯佛化導以安隱  並眾住在佉羅山  於臭煩惱拔眾生  為其說法永斷除  凡夫悉墮生死海  煩惱駛河起波浪  三有更無哀愍者  如牟尼尊慈善心  多眾聚集一方所  天人鳩槃龍夜叉  悉依佉羅帝山所  於諸苦畏求解脫  我等俱時速詣彼  為欲聽聞正法故  魔王不久或來此  而為我等作留難  一心聽受勝妙法  於彼淨心得大福  以福長壽除諸怨  於世常受威德樂  若以此福求解脫  斷諸煩惱得羅漢  及斷諸緣作辟支  亦能成佛具諸樂  如是當得無有疑  是故速捨諸緣縛  一切當起清淨心  速到佛所修供養  從此賢劫初以來  未有如是大眾集  於後久遠彌勒興  我等不得許時壽   爾時於彼四阿修羅城邑宮殿。有如是事。以菩薩力莊嚴加持故。聞是句義皆生信心。各各於其城邑宮殿雲集一處。共相謂言。今當於此欲有何事。所以者何。我等昔來未曾見者今得見之。昔未聞者今得聞之。無人知者。時魔波旬。從己宮下欲禮佛故而往散華。所散之華於四天下皆作華雨。當雨之時。於四阿修羅城邑宮殿。遍一切處皆悉變作最極臭穢。及惡煙塵灰土□□□鐠鑭□□‥□黨□□□□矷慼齱堙慝悅□□□滎□□肣§□漧辦那‥□迤□kI6禲慼慼慼慼摩秫麰ㄐ瑩m□□馥交□□□嶢|≦緦□塏悅□□□犖膚□□¥□漥緩錨□□□□‥糯籧埶j□鍤□□c迤□m恁L撥□□E嵥□悅□|R□□□o迤□m恁L臨□□□〣搳熟鶦秫麰ㄐ瑩m□□馥交□□□嶢|□o奔迤□m恁L狦□S□□□迤□m恁L臨□□□〣搳犛S□□馥交□□□嶢¥□m□o迤□m埧搳I9□□臐L擁□悅諢□□□□□黨□□矷慼樂寣熟楹ㄐ瑩m牷撢壹m□o迤□m堀s|漥鍤□□|R□□□迤□m恁L□剮m□o迤□m恁L□□□稐□  一切修羅諸宮殿  猶如地獄等無異  熱風暴起來至此  一切狀似火燒焚  所有樹林諸果實  悉皆墮落在於地  諸有蓮華及浴池  草苗眾華悉枯竭  煙塵□□□漦葧□#)迤□kH□  及有蚊虻蚤惡蠅  無量諸惡毒蟲等  今聞如是眾惡聲  眾生多惱不喜樂  諸阿修羅受此苦  悉為飢渴所逼惱  苦逼無所可歸依  一切驚怖心焦枯  生死畏等誰威力  而不利益我天龍  以何方便令休息  如是種種怖畏事  非是惡龍來至此  降伏我等阿修羅   爾時羅□羅阿修羅王。說偈答言。  阿修羅輩汝諦聽  我等昔日具安樂  五欲所須皆稱意  神通勇健有大力  所持弓刀及箭槊  □索矛□劍輪等  一切今當悉退落  城邑巷陌盡茫然  男夫婦女先凶健  顏色端正有勢力  悉與諸天共齊等  於今時中定當盡  命盡眾生白法盡  羞恥慚愧解心盡  及聰明人所知盡  巧行與善聖智盡  苗稼及諸華藥盡  果味等盡諸戒盡  所欲稱意音樂盡  眾寶衣服飲食盡  喜樂事盡人天盡  夜叉乾闥修羅盡  婆羅門種剎利盡  並諸毘捨首陀盡  惟共諸惡眾生等  非聖諂曲殺盜婬  妄語兩舌綺惡口  貪恚膽佞癡邪見  儉短增長及飢渴  愛離怨會與捕獵  見他得利生嫉忌  割截斬斫諸破壞  毒害刀槊劍輪增  面目流淚憂悲苦  蚊虻惡風及煙塵  斯等並來為觸惱  地獄畜生與餓鬼  是等境界大苦海  此非善行相應時  唸唸退失於正見  白業之人惡事增  如是眾惡皆興盛  是阿修羅盡時至  唯無等乘能遮止   爾時波羅陀阿修羅王。白羅□羅阿修羅王說偈問言。  唯王為諸眾生故  常勤精進修諸法  具大福德神通力  及以智慧莊嚴身  此是何力誰所作  欲滅我等阿修羅  誰能救護於我等  當禮敬彼而歸依   爾時羅□羅阿修羅王。說偈答言。  此非釋梵天王力  亦非自在那羅延  又非夜叉及龍神  惟除魔王欲自在  昔惱諸龍亦如是  大仙瞿曇為斷除  我等禮彼瞿曇仙  能施我等安樂故   爾時跋持毘盧遮那阿修羅王。以偈問言。  為是天人龍夜叉  能施一切安樂者  彼何神通精進力  為當方便造幻惑  於何法中得自在  何誰能受彼教敕  為於魔力得解脫  而得何力使其然   爾時羅□羅阿修羅王。以偈答言。  昔見端正大沙門  端坐菩提樹陰影  魔將軍眾而詣彼  以慈悲力速降伏  於彼得成勝菩提  超過一切諸天眾  具大慈悲入涅槃  故能枯竭眾苦海  此諸仙中最勝幢  具足十力眾生藥  釋梵自在修羅仙  欲自在魔那羅延  悉禮於彼作歸處  是人能示眾解脫  於諸一切三界中  超勝所有諸天眾  調伏寂靜降諸根  樂寂七聖財莊嚴  安住涅槃到彼岸  悉能枯竭煩惱海  是故我等一切眾  悉歸能滅諸苦者  皆持種種妙香花  各各合掌而求請   爾時羅□羅。毘摩質多羅。波羅陀。跋持毘盧遮那。四阿修羅王。及男夫婦女童男童女。所有一切阿修羅眾皆悉雲集。有以燒香供養禮佛而求請者。有持種種雜色妙華。有持種種摩尼寶珠。有持種種幢幡寶蓋金縷真珠瓔珞衣服。以用奉佛而求請者。有持種種箏瑟箜篌簫笛鼓吹五音作樂。供養禮拜求請佛者。羅□羅阿修羅王。以己神通境界之力。大身遊戲兩手執持帝釋毘楞伽摩尼寶鬘。頭面禮拜遙奉世尊。說偈讚曰。  佛為眾生樂  久修諸苦行  憐愍一切眾  願亦愍我等  忍辱如大地  悲愍諸眾生  休息諸濁惡  愍覆於我等  佛度諸畏訖  得於無上智  等心於眾生  願愍阿修羅  佛以八聖船  度脫苦眾生  涅槃味充飽  慈念阿修羅  佛於諸眾生  不恥惡種姓  一切如赤子  是故歸依佛   爾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以兩手捧持一切諸天登祚所著摩尼寶鬘。頭面作禮以偈讚曰。  勝過天龍眾  修羅鳩槃茶  盡除諸煩惱  心意所作惡  降伏業苦道  而到於彼岸  遠離於有想  及無想眾生  悲念眾生故  不入於涅槃  為諸眾生故  能忍一切苦  視於諸眾生  如母念一子  願愍於此等  苦處灑悲水  休息苦惱觸  煩惱水所溺  起發堅勇者  願救眾生苦  念今苦苦至  為魔力所壞  苦觸阿修羅  願灑大悲水  眾生若於佛  起於瞋噁心  而不能動佛  身心少分者  若彼所有樂  境界身心事  佛常等慈悲  於此更無異  惟佛於天人  能施一切樂  我等為魔惱  心孤無所依  無有餘眾生  能滅於魔業  惟佛速除遣  盡壞無有餘  諸天龍證知  夜叉阿修羅  如佛眾生最  能救一切苦  魔欲速滅我  修羅諸宮殿  願速放戒光  施我滿足樂   爾時波羅陀阿修羅王。兩手捧持梵天光幢摩尼寶珠和合天鬘。頭面作禮說偈讚曰。  流轉獄所縛  離諸一切樂  極惡大巨海  沒溺無所依  唯佛精勤行  於三阿僧祇  自度到彼岸  悉竭煩惱海  為諸眾生故  六年行苦行  而得無上智  滅除彼煩惱  我等為魔嬈  無力受諸苦  願除魔所加  洗浴我等宮  此等僧祇眾  為諸苦所惱  願救此諸苦  當往見世尊   爾時跋持毘盧遮那阿修羅王。兩手捧持梵天艷光摩尼寶鬘。頭面作禮以偈讚曰。  今禮牟尼尊  於法自在者  超過釋梵王  降魔及軍眾  超過日月光  及與四天王  慈悲明日月  普照諸眾生  五日並出時  海水悉枯竭  若供佛功德  無能枯竭者  超度於三界  而入無畏城  大悲覆眾生  諸苦悉除滅  等心諸眾生  如母視一子  我等憂翳障  慈風願吹散  更無餘歸依  可救我等苦  如佛功德滿  莫捨修羅宮   爾時世尊以佛耳聞。以佛眼見諸阿修羅城邑宮殿。魔力所加。一切諸難皆悉周遍無有遺餘俱受熱惱。願樂求我蔭覆救護。為歸為趣。我當救護諸阿修羅。今正是時。於時世尊以大悲威勢現一切樂。即入悲風光明三昧。三昧力故。令四阿修羅宮殿所有魔之神力所加苦事。一念之頃皆悉休息還復如故。亦如三十三天宮殿。於中即現第一妙樂可樂之事。彼諸阿修羅見已。踴躍心生歡喜。口眼皆悅熙怡微笑皆作是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作是語已即以諸天勝妙寶鬘。向佛方所遙擲奉獻。其羅□羅阿修羅王所擲寶鬘即到佛所。於佛頂上空中而住。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所擲寶鬘。亦到佛所於虛空中住右肩上。波羅陀阿修羅王所擲寶鬘。亦到佛所於虛空中住左肩上。跋持毘盧遮那阿修羅王所擲寶鬘。亦到佛所住於佛前放光而照。其餘所有諸阿修羅。復持種種眾寶香華幢幡寶蓋。及以金縷寶珠天鬘真珠瓔珞種種衣服塗香末香。彼等一切悉向世尊遙擲奉獻。而以供養。是時於此佉羅帝山牟尼諸仙所依住處。雨種種華乃至末香如降暴雨。   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求斷疑。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禮佛以偈問曰。  大仙世尊無量智  於先已雨如是雨  現諸神通變化瑞  月藏菩薩來到此  今復雨於種種寶  誰當復來到於此  為是大德諸菩薩  為是他方諸佛使   爾時佛告求斷疑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此是魔王波旬。於四阿修羅城邑宮殿。化作陰闇灰塵煙霧蚊虻毒蠅及以種種毒蛇蜂蠍。於彼一切樹林草木華果泉池皆悉枯涸。一切阿修羅苦困欲死。彼等向我一心歸依合掌作禮。以種種華乃至末香。於彼阿修羅所住城邑。向我遙擲而作供養。羅□羅阿修羅王所擲寶鬘。今我頂上者是也。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所擲寶鬘。今我右肩者是也。波羅陀阿修羅王所擲寶鬘。在我左肩者是也。跋持毘盧遮那阿修羅王所擲寶鬘。今在我前者是也。爾時魔王波旬從坐而起。向佛合掌恭敬禮拜而作是言。此諸阿修羅蒙佛恩福。我今亦令諸阿修羅還得具足饒益安樂佛告波旬。汝今不須作如是言。我已令其充足安樂。我諸阿修羅城邑宮殿。轉勝微妙樂具悉有還復如故。何以故。彼等四大阿修羅王是我親舊。如是其餘所有一切阿修羅等。於我得信敬仰尊重心生希有。今當不久來至於此為聽法故。魔王波旬復生噁心而作是念。我是一切欲界之中最勝自在。於諸眾生能作苦樂。沙門是人。何能狡猾幻惑異端妖邪多語。敢共我競而欲與我挍量比並。釋梵四王摩醯首羅那羅延天。轉輪聖王。一切眾生。無能與我挍量比並作相違者。今此瞿曇。作幻誑惑一切眾生。遍四天下地及虛空一切盈滿。皆悉欲見瞿曇故來。今此下賤畜生之類諸阿修羅亦復蒙攝。我今當作魔之境界神通勢力遊戲所加。更作幻惑惱亂於彼沙門瞿曇。及以降伏諸來會眾。時魔波旬觀其眷屬而說偈言。  諸魔各作念  我常降伏怨  及惱此會眾  並禁阿修羅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汝等見我力  昔於菩提樹  天神為證明  我修真正法  隨汝所有力  恣汝當現之  若能惱我者  我當作歸依   爾時魔王波旬復增第一極重瞋恨。以一切魔力境界神通遊戲所加。念於四方最熱之風。令其一切諸來大眾熱風觸惱而作降伏。於時世尊即入摧伏魔力三昧。其三昧力。即於四方復起第一妙香涼風。觸其身份皆受快樂。魔王波旬知是事已。復於佛前化大火聚。世尊即於彼處化作清涼大池。水湧上出。魔王見已。復於空中降雨大石。佛即變其所雨之石。悉令化作種種天華而雨其處。魔王波旬及與眷屬。復以兩手捉佉羅帝山。而欲速疾震動三千大千世界。佛復以此三千地界加作金剛。尚不能動乃至一塵。況能多也。魔王復以瞋怒之力。向阿修羅所住之方。放口噓氣成黑氣雲。令其城邑宮殿陰闇。使諸阿修羅重複迷惑不能去來。爾時世尊即復變其所吹氣雲。令作種種天妙華雲。爾時於彼四阿修羅城邑宮殿。復雨種種天華之雨。其華雨中演出百千微妙法門。所謂佛聲法聲僧聲。檀那波羅蜜聲乃至般若波羅蜜聲。三善行聲。三歸依聲。三律儀聲。三不護聲。三依止聲。三種菩提聲。三乘聲。三修聲。三種善根聲。越度三界聲。三受聲。三解脫聲。三示現聲。四念處聲。四正勤聲。四如意足聲。四不壞信聲。四禪聲。四梵住聲。四攝聲。四無礙智聲。四無色定三摩跋提聲。四聖諦聲。五根聲。五力聲。五支三昧聲。五解脫入聲。顯示六根聲。六和敬聲。六念聲。六通聲。七聖財聲。七識住聲。七覺分聲。八聖道聲。九次第定聲。十聖處聲。佛十力聲。大慈聲大悲聲。因緣生起聲。心不可壞聲。捨一切惡見聲。不忘菩提心聲。不退轉聲。忍聲。三昧聲。陀羅尼聲。授記登祚聲。無生忍聲。苦行聲。十地聲。十八不共佛法聲。到菩提聲。轉法輪聲。不可壞佛聲。捨聲。厭聲。解脫定聲。滅聲。成就眾生聲。攝受正法聲。辯才聲。無常聲。苦聲。無我聲。空聲。無所作聲。寂靜聲。無生聲。如聲。實際聲。入法界聲。無眾生無命無養育無受者如如。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去不來不住不行聲。大神通變化聲。加護三寶種聲。乃至大般涅槃聲。地獄畜生餓鬼人天苦五陰重擔聲。數數流轉生死與愛別離聲。一切有為流轉之獄如幻芭蕉水月響聲。信念精進忍及智慧十善業道護持聲。出彼流轉獄聲。於彼華雨出是無量百千種聲。彼諸音聲。能令無量阿僧祇等阿修羅。於三寶中深得敬信。尊重歸依生希有心。渴仰欲見釋迦牟尼。及欲聽法供奉眾僧。極甚驚怖。流轉生死與愛別離。悕望涅槃。彼諸一切阿修羅等俱發聲言。南無釋迦牟尼如來。南無釋迦牟尼如來我等今往見於釋迦牟尼如來。禮拜供養故。聽法故。及供奉眾僧故。為看大集故。為求無上菩提乘故。為退落魔幢故。為建立法幢故。為三寶種不斷絕故。為聽第一義聖諦法門故。為休息煩惱道苦道故。為斷截魔縛故。為枯竭愛河故。為滿法海故。為入智海故。為成熟眾生海故。為供養諸佛海故。是故我等及諸眷屬往詣佛所。不為惡魔於我等中更得自在。我等從今不復重遭如是之苦。   爾時牟真鄰陀阿修羅王。復作是言。我今亦與婦妾宮人男女大小。諸阿修羅婦女眷屬八萬四千。一切皆悉著青衣服青色莊嚴。青傘青蓋青幢青幡青車青華。青色摩尼琴瑟箜篌。青寶青鼓。我今將諸五音作樂歌舞調戲第一莊嚴。及將眷屬而往見佛。恭敬禮拜聽受妙法。供奉眾僧故往詣佛所。   爾時須質多羅阿修羅王復作是言。我今亦與婦妾宮人男女眷屬九十九百千阿修羅婦女。一切皆著黃衣莊嚴。乃至供奉眾僧故往詣佛所。   爾時睒婆羅阿修羅王復作是言。我今亦與婦妾宮人男女眷屬百千億阿修羅婦女。一切皆悉著紺色衣瓔珞莊嚴。乃至供奉眾僧往詣佛所。   爾時跋持毘盧遮那阿修羅王復作是言。我今亦與婦妾宮人男女眷屬九十九頻婆羅阿修羅婦女。一切悉著朱色衣服瓔珞莊嚴。乃至往詣佛所。   爾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復作是言。我今亦與婦妾宮人男女眷屬九十九惡初矣尼百千阿修羅婦女。一切悉著頗梨色衣瓔珞莊嚴。乃至往詣佛所。   爾時羅□羅阿修羅王復作是言。我今亦與夫人婇女男女眷屬及土田主附庸王並及長者臣將左右城邑聚落所有人眾。如恆河沙等阿修羅婦女。一切悉著馬瑙色衣瓔珞莊嚴。復持馬瑙色衣。及與幢幡寶蓋金縷真珠瓔珞摩尼寶珠香華塗香及所乘車。皆悉同是馬瑙之色。並以鼓角琴瑟箜篌簫笛伎樂。如是等事皆馬瑙色。相與作樂歌舞戲笑。最勝莊嚴在於虛空。為欲見佛禮拜供養。及為聽法供奉眾僧故。往詣佛所如前所說。皆悉嚴備彼諸色相。第一微妙希有未有。昔來未聞如是等大莊嚴事。從彼阿修羅所居處出住在空中。   爾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及與眷屬五音作樂歌舞戲笑。詣羅□羅阿修羅王於前而引。   爾時波羅陀阿修羅王。及與眷屬皆大嚴持。到羅□羅阿修羅王右廂而引。   爾時跋持毘盧遮那阿修羅王。並與眷屬亦復如是具大莊嚴。到羅□羅阿修羅王左廂而引。   爾時睒婆羅阿修羅王。及與眷屬亦悉嚴持。詣羅□羅阿修羅王於後而引。   爾時牟真鄰陀阿修羅王。及與眷屬亦大嚴駕。到羅□羅阿修羅王在上而引。   爾時須質多羅阿修羅王。及與眷屬如是莊嚴。亦到羅□羅阿修羅王在下而引。   爾時於中羅□羅阿修羅王及與眷屬。如是色相以大莊嚴。五音伎樂一時俱作。歌舞戲笑音聲和合而詣佛所。復以兩手持種種寶華天鬘塗香。向佛方所遙散奉獻。到佉羅帝山上變作大雲空中而住。其佉羅帝山牟尼諸仙所依住處。雨種種寶種種華種種天鬘種種塗香。   爾時會中有諸眾生作如是念。欲有何事。是何等力先作此瑞。   爾時世尊告慧命耶捨言。汝等比丘當自正念繫心而住勿得散亂。世尊復告慧命耶捨。汝等比丘當以精勤繫念而住勿得散亂。若能精勤繫念不散。則能休息煩惱之道及除苦道。能住第一義諦。能滿六波羅蜜。不久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是諸阿修羅及與一切眷屬妓女而今欲來。並作五音妓樂和合而作莊嚴。為禮拜我供養聽法。是故汝等。勿得散亂繫念而住。爾時一切阿修羅及與眷屬。尋即來到佉羅帝山。到已即時右遶其山。三匝訖已。將諸眷屬詣世尊所。   爾時羅□羅阿修羅王向世尊頭面作禮右遶三匝於前住立。持梵天髻上光明艷色摩尼寶珠置於佛前。復用種種寶華末香幢幡寶蓋。及以金縷真珠瓔珞。復以種種歌舞作樂而用供養。合掌向佛說偈讚曰。  心調士中最  能施一切樂  法燈常法施  增長法智慧  世尊然法炬  天人皆悉知  了達悕望法  安住涅槃道  唯佛蔭諸眾  如蓋覆一切  摧伏諸陰魔  死魔煩惱魔  降魔及軍眾  並及噁心意  稽首於世尊  勇健愍諸有  是魔極噁心  常行諸惡事  此是彼戲笑  欲得眾生苦  此諸修羅宮  苦雲悉彌覆  佛即起悲心  觸我諸修羅  佛為眾生故  修諸苦行訖  多劫修檀戒  行忍及智慧  世尊更不作  諸餘惡行事  佛以如是事  足令我得樂  惟佛精進士  三界無等雙  離諸煩惱縛  解脫於三有  佛仍於眾生  慈悲而常轉  禮佛不動山  慈心正安住   爾時毘摩質多阿修羅王及與眷屬。頭面接足禮拜世尊。右遶三匝佛前住立。即以千斤閻浮檀金置於佛前。復以日愛寶摩尼珠置在佛上。如是種種寶種種香華。乃至種種歌舞伎樂而作供養。合掌恭敬說偈讚曰。  釋梵大自在  輪王那羅延  護世及波旬  悉無如是力  天龍夜叉等  人及阿修羅  亦無如世尊  慈悲大勢力  惟佛眾生最  如地不瞋喜  能忍一切惡  並作惡業者  等視諸眾生  如母愛其子  心平於一切  是故禮佛足  願護此一法  勿使魔更來  不令彼得勝  作此惡惱害  一切惡瞋怒  及以最極惡  實語願說咒  降伏諸魔軍  如人身無病  不求諸醫師  如是阿修羅  無事不想佛  我今甚歡喜  來詣於佛所  願說清淨法  令到菩提道  顯示諸賢聖  寂定如虛空  遠離於諸惡  及離我我所  速知於實際  能除諸煩惱  速斷一切縛  得知最上道   爾時波羅陀阿修羅王及與眷屬。頂禮佛足右遶三匝。持眾雜色種種寶樹。狀如波吒羅七寶之樹置於佛後。種種寶葉華果。金縷真珠瓔珞。天生寶鬘。天瓔衣服。指印環玔。寶蓋幢幡。手瓔珞腳瓔珞臂瓔珞。寶莊嚴具於佛頭上空中垂下。乃至種種歌舞作樂而供養佛。一心合掌說偈讚曰。  眾生常為彼  煩惱火所燒  求樂恆不得  不遇施樂者  一切住惡道  惟佛眾生藥  安住解脫道  能救一切苦  惟佛賞人主  三有中更無  愍進智慧水  眾德滿如海  為盲失道者  安住於正路  導引諸眾生  住勝涅槃道  凡夫飢無厭  唯佛能充飽  常為煩惱溺  唯佛能救拔  遭溺之病苦  苦逼失其念  如此苦苦者  導師為親救  噁心眾生等  龍鬼諸羅剎  見佛得正念  安住大悲心  唯佛於三界  能作救護者  我等已孤獨  悉為眾苦溺  我等皆一心  一切樂法住  願說最上義  令我得菩提  以得於佛眼  最上諸佛智  速伏諸魔怨  願降正法雨   爾時跋持毘盧遮那阿修羅王將諸眷屬。頂禮佛足右遶三匝。於佛右左積閻浮檀金。復以種種寶種種華種種末香寶蓋幢幡。及以金縷真珠瓔珞歌舞作樂。合掌供養說偈讚曰。  福田福德水  福種福德牙  福樹福德枝  福條福德葉  福華福味果  最上福味漿  福色福陰影  福德子成就  佛福善堅固  福勇能伏他  福色勇健士  福德不動山  福華覆蓋土  福藥所依身  福山最上頂  放福智慧水  福德海甚深  福德眾生依  妙福眾寶磺  福味如巨海  福器盛甘露  福願皆盛滿  福商恆將向  無漏寶國土  我等眾福盡  是故歸依佛  福德賢寶瓶  願愍施我等   爾時復有阿修羅仙。名一切菩提鬘。具有大福大威德大智慧大苦行。以菩提心而作莊嚴。得五神通離諸塵垢。安住成就一切眾生。常化一切阿修羅等堪受彼供。是諸阿修羅無上導師。與九萬五千具足五通阿修羅仙。前後圍遶來詣佛所頂禮佛足。以真金瓶盛八功德水。置於佛前並獻寶杖。復與九萬五千眷屬各各執持異種寶蓋。以奉世尊右遶三匝。合掌向佛說偈讚曰。  忍辱如大地  忍水常盈滿  安住於淨忍  寧心無所失  煩惱渴愛盡  安處於信財  佛住慈悲心  置眾菩提道  說法猶如水  若聞如是法  愛樂菩提心  能成第一義  大悲願調伏  此諸下劣行  願受我修羅  所獻眾寶物  三界所有供  棄捨不求染  唯佛無煩惱  堪受世供養  佛以大菩提  嚴三有眾生  願說第一義  為得菩提故  我於拘留孫  曾聞第一義  拘那含牟尼  迦葉佛亦然  我以自願力  應現阿修羅  為化修羅故  修行菩提道  聞法獲德藏  復能轉示他  降魔惡徒黨  熾然正法朋  於此濁惡世  難有功德人  現佛境界事  是佛妙神力   大集經卷第四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八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月藏分第十四本事品第四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即從坐起。偏袒右肩整理衣服。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既是釋迦貴種剎利大姓。迦毘羅城淨飯王子。此四阿修羅畜生種類極成卑下。世尊。何故言與我親。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於過去世第三十一劫有佛出興。號毘捨浮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常為四眾說法。爾時有一大婆羅門。名弗沙耶若。已於過去無量佛所種諸善根。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深信具足歸依三寶。受持五戒離諸放逸。時弗沙耶若有弟八人。一名弗沙金剛。二名弗沙那毘。三名弗沙闍利。四名弗沙跋摩。五名弗沙車帝。六名弗沙樹。七名弗沙毘離。八名弗沙那提。時弗沙耶若婆羅門勸諸弟言。汝等賢首。今可歸依佛法僧寶。受持五戒離諸放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彼諸弟皆悉不肯歸依三寶。乃至不肯發菩提心。時弗沙耶若數勸諸弟經於多年。復問諸弟。汝等。何故皆悉不肯歸依三寶。乃至不肯發菩提心。竟有何意何所願求。時彼八弟即作是言。兄能千年修二威儀。惟行惟住不坐不臥。經七日夜限食一揣。修此難行足滿千年。然後我當歸依三寶受持五戒離諸放逸發於無上菩提之心。彌勒。時弗沙耶若聞是語已。一心喜悅。即為八弟而立誓言。汝等。若能歸依三寶。乃至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退轉者。我今必當千年之中不坐不臥七日七夜限食一揣。我立誓已。於千年中若晝若夜。乃至一剎那頃念於坐臥。乃至於七日夜過食一揣。永當使我違三世佛。違六波羅蜜。違十善業道。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空中。有百千億那由他無量諸天讚言。大士善哉善哉。堅固勇猛大力決定。汝於來世盲冥眾中當得成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聲震於世。時毘捨浮佛。以弗沙耶若頭陀功德故讚言。善哉善哉大婆羅門。汝今以此苦行威儀。行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故。於未來世第三十一大賢劫中人壽百歲於彼成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聲震於世。汝當爾時。與此八弟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彌勒。彼弗沙耶若婆羅門。足滿千年不坐不臥。經七日夜限食一揣。滿千年已。令彼八弟安住三歸受持五戒。及發無上菩提之心。善男子。是弗沙耶若化其八弟及餘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等。諸婆羅門長者居士男子女人童男童女。皆成熟已。即於毘捨浮如來法中出家學道。爾時所有解說經論及諸外典。誦持不忘為人解說。然後至閑林中。與第一義諦禪波羅蜜相應而住經五萬年。於彼時中。成熟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天龍夜叉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畜生餓鬼毘捨遮人非人等。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不退轉。彌勒。彼弗沙耶若婆羅門者豈異人乎。莫作異觀我身是也。我於爾時為欲成熟彼八弟故。於千年中不坐不臥。但行但立經七日夜限食一揣。我為成熟彼諸弟故。乃至於閑林中住第一義諦經五萬年。成熟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天龍夜叉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畜生餓鬼毘捨遮人非人等。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不退轉。爾時弗沙金剛者今羅□羅阿修羅王是。弗沙那毘者今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是。弗沙闍利者今波羅陀阿修羅王是。弗沙跋摩者今婆稚毘盧遮那阿修羅王是。弗沙車帝者今魔王波旬是。弗沙樹者今汝彌勒是。以是因緣得無礙智。一生補處安住大乘。弗沙毘離者今毘摩羅詰是也。弗沙難提者今提婆達多是也。當如是觀。我昔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為欲成就魔波旬故。作如是等無量苦惱毛豎驚怖難行之事。是故今此魔王波旬。以福德智慧二種莊嚴故。有如是等神通威力。有大功能。於欲界中最勝自在。此魔波旬及餘眷屬。今於我所起勤害心。於正法幢起推折心。於僧寶所起破壞心。於八聖道起斷除心。於正法燈起毀滅心。於諸眾生一切善法起隱沒心。致留難心。作恐怖心。不憐愍心。違反之心。令諸眾生退捨善道墮惡趣心。於諸龍眾起驚怖心。於阿修羅宮起破壞心。於此說法大眾會所。慾障礙故而來至此。復起欲壞大眾集心。興此惡意顧視而坐。若有眾生為障礙他故。嬈亂他故。降伏他故。欺陵他故。求稱譽故。求名聞故。依於五欲戲笑樂故。求富貴故。修行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不為解脫。不為信敬。不為離欲寂靜。唯為自身五欲樂故。修行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為如是等諸結所縛雜於愚癡。於欲界中果報成熟。為魔波旬如是苦惱。此魔波旬以本障礙他故。嬈亂他故。降伏他故。欺陵他故。求稱譽故。求名聞故。依於五欲戲笑樂故。求富貴故。於毘捨浮如來法中。修行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因緣。今於現在白法盡滅。五濁惡世得作魔王。於三寶所不生信敬無尊仰心。如是波旬常於眾生而作諸惡。不利益故。令苦惱故。令墮落故。提婆達多亦復如是。此羅□羅阿修羅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波羅陀阿修羅王。婆稚毘盧遮那阿修羅王。牟真鄰陀阿修羅王。及餘阿修羅等。亦於毘捨浮如來法中。憍逸自舉不勤修習。復懷疑惑雜諸煩惱。貪慾瞋恚愚癡邪見。無明膽佞斷常之心。修行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因緣。今生下類苦惱畜生阿修羅道。為諸結所縛疑惑愚癡。是故彼等尚不能發世俗正見。何況能發無上善根。唯有彌勒菩薩摩訶薩毘摩羅詰及菩提鬘阿修羅仙等。於毘捨浮如來法中。不為障礙他故。乃至不求富貴故。但樂離欲化眾生故。修六波羅蜜。以是因緣。此大丈夫彌勒菩薩毘摩羅詰及菩提鬘阿修羅仙等。得無礙智。以諸菩薩功德莊嚴。巧成一切眾生智藥。是故我今告於汝等。若有欲求無上智者。是人應當深信清淨。以第一義諦而求菩提。莫以世諦。譬如五大河水能滿大海。不以小河。如是以依第一義故。速能充滿一切智海。不以世諦。又如須彌山王依於大地久住不動。不以依水。如是以依第一義諦。一切善根而得堅固。不以世諦。又如一切草木依於大地而得生長。不以草葉。如是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等。依第一義諦而得生長。不以世諦。又如猛風依於虛空而能吹盪煙雲塵霧。不依於地。如是為求菩提諸善男子善女人等。依第一義諦。能吹諸惡見雲煩惱煙霧十惡道塵。不以世諦。又如依日大光明故。得見高下及諸色像種種作業。不以依彼油燈小光。如是以依第一義諦菩提之心。無有迷惑作諸善業。不以世諦。是故應捨一切愛取攝受之事。住閑林中。不作放逸修第一義。不以世諦。汝等如是便能速滿六波羅蜜。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覺。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一生處彌勒  問於尊導師  雲何畜生類  言與人為親  世尊見久遠  告於彌勒言  修羅等往昔  皆是我兄弟  第三十一劫  毘捨浮佛時  我作婆羅門  聰慧字耶若  六度常相應  菩提不退轉  時我有八弟  邪見婆羅門  勸令信三寶  及發菩提心  彼皆不肯行  愚癡邪見故  既歷多年已  鈍根作是言  兄能千年中  常離於坐臥  復經七日夜  限食飯一揣  如是千年滿  我當住菩提  我時一心喜  誓住二威儀  既滿千年已  方得成熟彼  又化多眾生  出家離俗已  復與第一義  相應五萬年  如是第一義  我時本安住  轉化無量眾  堅住無上道  羅□毘摩質  婆稚波羅陀  波旬毘摩詰  彌勒及提婆  如是八人等  先是我兄弟  為彼修苦行  成熟於菩提  我為無上道  行諸苦難事  波旬提婆達  常欲危害我  魔於過去時  所作諸善業  初無有信敬  恆欲惱眾生  但為富貴欲  求名不尊重  毘捨浮法中  而行於六度  白法盡滅已  惡法增長時  得為魔波旬  欲界中自在  又於三寶所  不肯生信敬  波旬提婆達  常欲惱眾生  如是修羅王  增上憍逸士  疑惑有欲垢  及諸嫉妒行  今在畜生類  而作修羅王  於諸最勝法  無智不能了  彌勒毘摩詰  道鬘修羅仙  於毘捨得信  修行無上道  彼與六度合  常化諸眾生  是故今殊勝  成熟無礙智  故我今示汝  宜捨諸疑惑  勤修第一義  證菩提不難  如海常充滿  種種眾寶物  如是修真諦  能令智滿足  又如依大地  生長諸苗稼  如是真諦合  能生勝菩提  又如風依空  吹盪諸塵曀  如是修真諦  能滅諸煩惱  又如依日光  明見諸色像  若住第一義  能睹諸佛法  是故若欲求  於世速成佛  宜捨諸見著  安住第一義  往詣閑林中  端坐修禪定  勇決獨無侶  求無上菩提  精勤自調伏  防護於己心  棄捨諸邪見  遠離於斷常  怒心龍夜叉  並及諸鬼神  無量百千億  化之以真諦   大方等大集經月藏分第十四第一義諦品第五   爾時月藏菩薩摩訶薩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有所問。惟願如來。隨時聽許為我解釋。爾時佛告月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如來應正遍知。恣汝所問。當隨意答令汝心喜。爾時月藏菩薩摩訶薩聞佛語已即白佛言。唯然受教。大德婆伽婆雲何菩薩摩訶薩住阿蘭若修第一義諦得如月。以四無礙成熟眾生能滿六波羅蜜。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問是義。汝於過去無量佛所殖諸善根。修諸功德圓滿之行。已曾問此甚深之義。汝今直欲為彼未曾修習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善男子善女人故問如是義。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善男子。若有清信善男子善女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作是觀。三界所有一切眾生。皆為貪慾瞋恚愚癡三毒猛火焚燒熾然。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皆亦熾然不得解脫。作是觀時。菩薩於彼諸眾生所起大悲心。復作是念。一切眾生莫不厭苦求樂。彼等如是為苦所轉如五節輪。復作是念。何因緣故此諸眾生眾苦增長無有休息。作是念時。知諸眾生皆為愛取因緣所攝故。受是苦增長不息。是故我當棄捨愛取所攝因緣。出向閑林獨而無侶。於第一義諦思惟而住。如是先自除苦。然後乃能除眾生苦。如是菩薩以真實心欲令眾生離苦得樂。當知此心從大悲起。菩薩摩訶薩棄捨一切愛取因緣。出向閑林獨而無侶如犀牛角。於四聖種喜悅而住。不念地不念我地不念地我。水火風大亦如是。不念色不念我色不念色我。受想行識亦如是。不念眼不念我眼不念眼我。如是不念眼識不念我眼識不念眼識我。如是不念眼觸不念我眼觸不念眼觸我。如是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念樂不念我樂不念樂我。乃至不苦不樂亦如是。耳鼻舌身亦如是。不念意不念我意不念意我。乃至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念樂不念我樂不念樂我。乃至不念不苦不樂亦如是。不念四大不念我四大不念四大我。乃至不念三受。不念六想。不念三行。不念六識。不念色聲香味觸亦如是。不念虛空處。不念識處。不念無所有處。不念非想非非想處。不念見不念聞不念覺不念知。不念代謝。不念覺觀。不念心。不念此世間不念彼世間。不念過去不念未來不念現在。不念斷不念常。不念三昧不念禪。不念捨不念盡不念用。不念生不念滅。不念我不念數。不念黑不念白。不念勝不念劣。不念行不念住不念坐不念臥。不念闇不念明。不念作不念三界。不念剎那亦如是。   呵呵呵呵呵呵 噠囉咩 達囉膩移 沓婆差 沓婆揭勒叉移 陀婆木叉移 蘇婆賀   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住於閑林修第一義諦。佛說如是阿蘭若第一義諦時。有八十億百千頻婆羅諸天及人。於第一義諦曾修習者皆得無生法忍。復有恆河沙等天人。得柔順忍。復有過虛空量諸眾生等。得不忘菩提心三昧。復有八萬四千比丘。得無漏心解脫。   爾時世尊復作是言。善男子。若有菩薩摩訶薩。如上所說棄諸愛取所攝因緣。乃至如我所說修第一義諦時。雲何菩薩摩訶薩得如月。以四無礙成熟眾生。能滿六波羅蜜。善男子。如菩薩摩訶薩觀諸眾生。皆為三毒猛火熾然。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皆亦熾然不得解脫。作是觀時。菩薩於彼諸眾生所起大悲心。此是菩薩摩訶薩得如月。照除眾生無明黑闇如初日月。如菩薩摩訶薩為除眾生諸苦惱故。捨諸愛取所攝因緣。此是菩薩摩訶薩得如月。照除眾生無明黑闇。與義無礙相應成熟眾生。為滿六波羅蜜故如二日月。   如菩薩摩訶薩出向閑林獨而無侶如犀牛角。於四聖種喜悅而住。此是菩薩摩訶薩得如月。照除眾生無明黑闇。與法無礙相應成熟眾生。為滿六波羅蜜故如三日月。   如菩薩摩訶薩修第一義諦。此是菩薩摩訶薩得如月。照除眾生無明黑闇。與詞無礙相應成熟眾生。為滿六波羅蜜故如四日月。   如菩薩摩訶薩於三界境界及一切樂。皆悉棄捨修第一義諦。此是菩薩摩訶薩得如月。照除眾生一切渴愛。與樂說無礙相應成熟眾生。為滿六波羅蜜故如五日月。   如菩薩摩訶薩棄捨現在人中樂。亦不悕望於五欲樂而修第一義。此是菩薩摩訶薩得如月。照除眾生一切瞋闇。成熟眾生能滿檀波羅蜜。是故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如六日月。   如菩薩摩訶薩於諸境界得奢摩他定。此是菩薩摩訶薩得如月。成熟眾生能滿屍羅波羅蜜。是故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如七日月。   如菩薩摩訶薩三界境界休息相應。不分別瞋不分別慈。此是菩薩摩訶薩成熟眾生能滿羼提波羅蜜。是故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如八日月。   如菩薩摩訶薩一切三界休息相應。不分別極不分別。此是菩薩摩訶薩成熟眾生能滿毘梨耶波羅蜜。是故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如九日月。   如菩薩摩訶薩為悲愍眾生故而修第一義。此是菩薩摩訶薩成熟眾生能滿禪波羅蜜。是故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如十日月。   如菩薩摩訶薩為眾生故。於諸三界陰界諸入三受等事。不分別極不分別。住如實際而修第一義。此是菩薩摩訶薩成熟眾生能滿般若波羅蜜。是故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如十一日月。如是善男子。此是菩薩摩訶薩住於閑林修第一義時得如月。以四無礙成熟眾生能滿六波羅蜜。   復次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修第一義時成熟眾生復得如月。善男子。如菩薩摩訶薩住於閑林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捨離分別一切三界陰界入等。住不分別修第一義。時諸地行天龍夜叉羅剎阿修羅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飢渴寒熱更相怖畏。逼迫身心常懷瞋惡。於諸眾生而無慈愍。不觀後世畏。彼諸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往菩薩所見已大笑。而欲奪於菩薩精氣。又以惡氣而欲噓之。及欲打害散亂其心。彼諸鬼神雖起此惡。去一由旬不能往到彼菩薩所。何能以氣噓之奪其精氣。及以打害散亂其心。彼諸鬼神心極生怪。復示第一最惡形色。欲令菩薩畏之心裂。然此菩薩若行若住乃至不能動其一毛。何況能作諸餘惱亂。彼諸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以一切方便不能少分惱亂。於彼修第一義諦菩薩摩訶薩。彼等便於修第一義諦菩薩摩訶薩所。心得敬信尊重敬仰心生希有。以於菩薩生敬信故。身心苦盡得樂充滿。彼等複數詣菩薩所接足禮敬。還其本處遊行止住。復於眾生更相敬重。常生慈心不怖畏心不膽佞心不惱害心無怨讎心不鬥諍心作平等心休息殺生心。乃至休息諸邪見心。彼等數數向於菩薩極作敬重。頭面禮足發願懺悔一切罪業。而作是言。我等從今乃至久遠。生死流轉隨幾時中。亦常恭敬供養仁者。以為左右親友知識兄弟眷屬及作檀越。乃至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成正覺。是時仁者。於三乘中與我授記。以仁者力故。我等當於生死流轉而得解脫入無畏城。此是菩薩摩訶薩修第一義時。成熟眾生能滿六波羅蜜。是故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如十二日月。   如菩薩摩訶薩住於閑林修第一義時。所有空行天龍夜叉羅剎阿修羅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於諸眾生獷惡瞋恚無有慈愍不觀後世畏。作如是等諸惡形色非威儀事。乃至不能惱彼住於閑林修第一義諦菩薩摩訶薩一毛。何況能作諸餘惱亂。彼等天龍便於菩薩摩訶薩所心得敬信。乃至休息十不善道。彼等數數向菩薩所發願懺悔一切罪業。乃至仁者於三乘中與我授記。我等當於生死流轉而得解脫入無畏城。此是菩薩摩訶薩修第一義時。成熟眾生能滿六波羅蜜。是故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如十三日月。   如菩薩摩訶薩住於閑林修第一義時。彼諸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向彼菩薩摩訶薩邊。懺悔業障眾生障法障煩惱障。乃至是諸眾生得成熟故能滿六波羅蜜。是故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如十四日月。   如菩薩摩訶薩住於閑林修第一義時。彼諸天龍夜叉羅剎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獷惡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慈愍。不深敬信不觀後世畏。乃至於彼修第一義諦菩薩摩訶薩所。深得敬信尊重敬仰生希有心。一切皆悉棄捨惡業及捨舍宅。晝夜詣彼修第一義諦菩薩摩訶薩所。修行如上休息殺生。於諸眾生生悲心利益心憐愍心而住。休息偷盜邪婬妄語。此是修第一義菩薩摩訶薩能滿檀那波羅蜜。如彼休息兩舌。此是菩薩摩訶薩能滿屍羅波羅蜜。如彼休息惡口。此是菩薩摩訶薩能滿羼提波羅蜜。如彼休息綺語。此是菩薩摩訶薩能滿毘梨耶波羅蜜。如彼休息貪瞋。此是菩薩摩訶薩能滿禪波羅蜜。如彼休息邪見得正見數數作如是願。當令我等得無上智。此是菩薩摩訶薩能滿般若波羅蜜。如彼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於彼修第一義菩薩摩訶薩所深得敬信。亦復不勤怖畏剎利沙門婆羅門毘捨首陀。亦不怖畏男夫婦女童男童女。亦不怖畏象馬師子虎豹豺狼獐鹿鳥獸。亦不怖畏國土城邑聚落舍宅。亦不怖畏地水火風。亦不怖畏藥草林樹花果等物。此是菩薩摩訶薩修第一義時。成熟眾生乃至能滿六波羅蜜。是故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如十五日月一切圓滿。如是菩薩摩訶薩住於閑林修第一義諦。速能滿足六波羅蜜。譬如十五日月眾星圍遶微妙可愛。如是修第一義諦菩薩摩訶薩。為彼信心諸天龍等乃至迦吒富單那。善行圍遶微妙可愛。譬如十五日月照除一切無明黑闇。如是修第一義諦菩薩摩訶薩。照除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等十不善曀。譬如月體性涼冷。能令熱惱諸眾生等身心得樂。如是修第一義菩薩摩訶薩。令彼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等瞋怒所惱者。令住慈心身得安樂。譬如月令失道者見道。如是修第一義諦菩薩摩訶薩。令諸失道天龍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等。於天人所皆生慈愍。乃至能見於三乘道。譬如十五日月一切圓滿照於月愛摩尼寶珠。如是寶珠以月光照故。能出多水滿於小河及諸大河又滿大海。如是修第一義諦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威儀力故。乃至迦吒富單那得深敬信。不怖剎利乃至不怖童男童女。不怖城邑乃至不怖樹林花果。以此因緣人非人等乃至迦吒富單那獐鹿鳥獸。各於所須具足充滿。以彼所須得充滿故。不相惱害身心安樂。於十善業道堪能修行。乃至於天人中得受果報具足快樂。以是因緣於三乘中得不退轉。如是諸天人等多得饒益。如菩薩摩訶薩住於閑林修第一義。能令諸天人等得安隱樂。以是等故速能滿足六波羅蜜。是故菩薩摩訶薩當住閑林修第一義。於一切善根三昧陀羅尼。忍辱堅固得住成熟。   如須彌山王善得安住。如是修第一義諦菩薩摩訶薩。於一切善根檀波羅蜜善得安住。如師子獸王。以屍羅波羅蜜降諸煩惱。如那羅延。以羼提波羅蜜伏諸三界一切惡見。如波利質多羅樹花始開敷。以毘梨耶波羅蜜種種善根花得開敷。如日輪焰光。以禪波羅蜜能除一切無明黑闇。如十五日月一切圓滿。以般若波羅蜜功德莊嚴所願圓滿。如如意寶能除貧窮。以方便力種種善根不可窮盡。智財無減法願充滿。猶如大雲能降大雨。如是菩薩摩訶薩住於閑林修第一義。乃能降注諸法寶雨。如菩薩摩訶薩修第一義。善能安住於菩薩行。一切魔事終不能動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得圓滿。種種功德寶花莊嚴。得到一切諸法智明。如幢上摩尼寶能成一切義。如毘沙門王賢瓶能到一切智炬。如得月愛摩尼寶珠在於手中。一切所知皆得圓滿。猶如大海。亦如冬時著慚愧衣。如勇健人巧用種種堅牢器杖。如善化伏藏養育一切眾生。如阿那婆達多池緊那羅等均平受報。猶如蓮花諸煩惱泥不能染污。如寶花聚。百千法門種種圍遶。猶如寶鬘。一切聲聞辟支佛等之所瞻仰。猶如泉池淨水盈滿。洗除眾生諸煩惱垢。如斯陀大河。盪除眾生一切煩惱諸惡見垢。如大河中船。能度眾生諸煩惱河。如枳薩利師子。降伏一切眾邪異道。如帝釋金剛杵。降伏一切煩惱阿修羅。猶如傘蓋。遮障眾生諸煩惱雨。如大梵王。令諸眾生度於流轉。生死曠野示涅槃道。是名菩薩摩訶薩住於閑林修第一義時成熟如是無量功德。如是善男子。第一義諦是何句義。第一義諦是五根句義。第一義諦是三昧根義。大慈大悲義。深信一切智義。以四攝法攝受一切眾生義。護持正法義。勤求一切佛法義。遠離諸難義。住佛功德義。超過聲聞辟支佛地義。能淨三業義。以諸三昧莊嚴心義。淨三惡趣令諸眾生捨邪道義。信解忍義。成熟眾生無生忍義。捨離憎愛義。於諸法決斷義。分別一切法義。勤求一切智義。得一切助菩提義。覺了十二因緣義。分別上首義。三不護義。四無畏義。十力義。大慈大悲成熟眾生義。方便勤求如來十力第一義諦義。十地義。登祚地義。降魔義。得一切種智義。轉法輪義。降法雨義。度一切眾生義。建立八聖道義。第一義諦有如是等無量大義。善男子。第一義諦盪諸結垢滅一切惡。能度眾生煩惱淤泥。枯竭愛河超過一切流轉曠野。破諸見網照除無明。降伏諸怨斷除憂慼。諸根適悅令入正道。覺悟諸法增長善根。捨諸凡愚入賢聖位到菩提道。善男子。如是第一義諦一切功德皆悉圓滿。成熟無上最勝智慧。能令眾生到於一切生死彼岸。   爾時月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所謂三昧。三昧者是何身。是何攀緣。是何想。是何相。是何性。第一義諦是何身是何攀緣是何想是何相是何性。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三昧久已修習善根圓滿。汝今為於諸眾生故問於如來如是等義。善男子。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月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唯然受教。佛言。善男子。諸聲聞乘三昧者。名不善三昧。三界身。顛倒攀緣。不淨想。厭離相。不喜樂性。   地界三昧者。不分離身。取攀緣。重想。堅相。碎壞性。   水界三昧者。不分離身。滿攀緣。潤想。稀軟相。枯竭性。   火界三昧者。不分離身。成熟攀緣。熱想。燒相。盡滅性。   風界三昧者。不分離身。吹舉攀緣。無礙想。急疾相。輕舉性。   分別陰三昧者。渴愛身。緣起攀緣。棄捨想。苦相。無我性。   空三昧者。通利法身。諸法攀緣。無物想。開視相。畢竟空性。   無相三昧者。捨三結身。涅槃攀緣。空想。休息相。究盡作性。   如是無願心心法三昧者。五識身。因緣攀緣。常修行想。速疾相。無所依性。此等是聲聞乘三昧。   修是緣起三昧。名緣覺乘三昧。   安住大乘。善男子。慈三昧者。憶念身。眾生攀緣。無礙想。無瞋相。不濁性。   悲三昧者。憶念身。眾生攀緣。不害想。救拔相。愍惻性。   喜三昧者。憶念身。眾生攀緣。樂著想。愛樂相。常慶喜性。   捨三昧者。憶念身。眾生攀緣。無瞋喜想。常捨相。無功用性。   念佛三昧者。法性身。形像攀緣。色處想。愛敬相。歡喜性。   念阿那波那三昧者。以身為身。念為攀緣。不住想。冷熱相。生滅性。   善男子。如是第一義諦四禪滅空三昧三摩跋提。依阿那波那念。何謂阿那波那念。阿那言入息。波那言出息。念謂心法。   善男子。彼入息出息當修。修已身猗心亦得猗。當雲何修。一者數。二者隨順。三者止住。四者觀相。五者轉還。六者快淨。數有二種作。一者依彼除覺觀。二者取出入息相。隨順亦二種作。一者依出除覺觀。二者取入息相。止住亦二種作。一者示現出入息漸漸減盡。二者安住三昧。觀相亦二種作。一者示現出入息漸漸減盡。二者觀察心心諸法。種種別異處處止住。轉還亦二種作。一者息三種受。二者止三種行。以此得淨空三昧。何者為空三昧。見諸法無命。觀諸法無主。於彼得住七種空。何者為七。所謂陰空界空入空諦空因緣空法空性空。是名空三昧。住是空三昧則增長因緣息。增長因緣息則事休息。事休息故則道休息。善男子。此是菩薩摩訶薩第四禪不可得無言說得第一義諦三昧。非聲聞辟支佛境界。菩薩摩訶薩得禪定處。畢竟不墮聲聞辟支佛地。能滿六波羅蜜。於七日夜成熟無量億那由他百千眾生。天龍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等。何況能多日夜。隨其所有國土城邑。有如是等住第一義禪。菩薩摩訶薩於彼國土有十二種功德利益。何等十二。一者於彼世界國王不瞋惱。婆羅門不瞋惱。沙門不瞋惱。毘捨不瞋惱。首陀不瞋惱。男夫婦女童男童女及畜生類禽獸等不瞋惱。二者於彼國土他方怨敵不來侵國兵杖不起。三者於彼國土無賊寇無欺詐無矯誑。四者於彼國土惡人不入無諸疫病。唯除四大相違病者。終不橫死除自報盡。五者於彼國土亦無非時風雨寒熱。六者於彼國土一切眾生無有瞋惡急躁粗獷。顛倒見取為癡所覆。天龍夜叉羅剎阿修羅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師子白象虎豹豺狼毒蛇蝮蠍。七者於彼國土亦無蚊虻惡蠅虱蚤鼨鼠野狐訓狐兔梟及以鷹鷂並餘傷害食苗稼蟲。八者於彼國土花果美味皆悉甘脆。無苦辛澀無味等物。亦無飢饉。果藥豐饒。九者於彼國土大地平正無有曠野高下嶮難。地無鹽鹵亦無坑□。花果樹林常得青翠扶疏蔚茂。是故眾生不乏衣食。所須常得饒益安樂。十者於彼國土人無怨讎鬥諍毀訾亦無言訟。皆生慈心利益心同心喜心。施心戒心忍心精進心禪定心智慧心。求法心不違反心。勤求三乘心求解脫心知足心。唯除過去諸不善業怨仇心等。十一者於彼國土當得諸佛住世。若無諸佛有緣覺住。若無緣覺有聲聞住。若無聲聞有五通仙住。於彼國土常有如是應受供人。十二者於彼國土無惡名稱不可樂聲。所謂謫罰聲鬥訟聲獄繫縛聲。殺害聲著鎧甲聲。捕獵聲偷盜聲。罵詈聲期剋聲。儉聲飢饉聲少衣服聲。欺陵聲病聲邪婬聲。妄語聲兩舌聲。粗獷語聲綺語聲。貪聲瞋聲歸依惡天神聲。於彼國土常無如是諸惡邪聲。常有如是好聲滿足。所謂三寶聲三律儀聲。四梵住聲四攝聲。六波羅蜜聲。無生法忍聲。登祚聲不受後有聲降魔聲。轉法輪聲降法雨聲。於彼國土以此諸聲常得充滿。修第一義禪菩薩摩訶薩。隨所住處於彼國土諸眾生等。皆得趣向無上菩提。於三界中聲震於世。若有菩薩摩訶薩欲得速滿六波羅蜜。及欲成熟無量無數萬億眾生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詣閑林於四聖種相應而住。如是菩薩摩訶薩以第一義諦得八地智。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月藏問尊天人師  願為我說上月語  雲何菩薩住蘭若  雲何修習第一義  雲何於彼得如月  與義相應無礙智  能成無數億眾生  亦能速滿於六度  斷除煩惱及諸行  佛說修習第一義  見三界苦煩惱火  老病憂悲死熾然  於諸眾生生憐愍  速捨愛取攝因緣  喜樂聖種住蘭若  於第一義常相應  修諸禪者捨六根  亦捨愛取陰界入  三界境界愛盡除  遠離三世及斷常  於禪損減盡不念  是人得離黑白塵  亦離明闇諸分別  亦常修習第一義  捨離陰界住菩提  於諸世間得如月  國土眾生息驚怖  猶如滿月照世間  如是眾生得安樂  如月性冷焱光明  於諸國土惡聲息  如是功德亦如月  若人修習第一義  微妙音聲滿世間  儉病鬥諍悉休息  令諸眾生向菩提  信順忍成第一義  悟無生忍亦復然  亦以此成無礙智  亦能速滿於六度  亦以此法成眾生  亦以此法速成佛  聲聞不善處  顛倒亦應離  地界不分離  堅重碎壞性  水界不分離  希潤枯竭體  火界燒煮熟  熱想盡滅性  諸陰是愛性  因緣得休息  空有於七種  法物令開現  無相除渴愛  休息於諸結  捨諸集因緣  皆以無願力  修習因緣起  唯是緣覺乘  大乘諸眾生  修行諸梵住  安般念三昧  開示於身心  心能住無事  休息三種取  不可得言說  是名第一義  非彼二乘地  安住此實際  若以此三昧  成熟無數眾  名稱滿於中  是人速成佛  是故若欲滿  檀等波羅蜜  及欲成佛道  常樂阿蘭若  若常樂蘭若  修諸聖德行  速捨諸緣礙  得成佛菩提   爾時世尊說是第一義時。於彼眾中五百七十菩薩摩訶薩。曾於過去修此法者。一切皆得無生法忍。復有六十百千頻婆羅菩薩摩訶薩。曾修此法。彼等皆悉於十地行得自然智。復有六十百千那由他頻婆羅眾生。曾於過去修四梵住及四無礙。彼等皆得月藏三昧自然成熟得八地智。復有八萬四千比丘。得盡諸漏心得解脫。如恆河沙數諸眾生等未發無上菩提心者。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大集經卷第四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九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月藏分第十四令魔得信樂品第六   爾時有一帝釋天王。名曰火光。與大眾集在於會坐。白憍屍迦帝釋言。憍屍迦。此魔波旬。為當欲令住於閑林與第一義相應菩薩摩訶薩等得三昧故。勤作惱亂為欲退彼三昧故也。時憍屍迦。答彼火光天帝釋言。是魔波旬。於四天下一切處中。令諸眾生退失留難善朋黨故。勤作惱亂。又令退失留難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故。勤作惱亂。復令退失天人種故。三種菩提故。增長三惡道故。勤作惱亂。魔諸眷屬亦復如是。為欲增長一切眾生大苦海故。勤作惱亂。憍屍迦說是語已。於時一切諸來大眾。皆以慈心瞻視魔王。有諸菩薩摩訶薩等。慈愍勸諫魔王波旬。是時火光帝釋復與一萬帝釋天眾。悉共合掌向魔波旬作如是言。大王。慶喜慶喜。於三寶中應生信敬。是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與六十億百千梵眾及四天王。慈心眼視魔王波旬亦作是言。慶喜慶喜。汝魔波旬。若於三寶不得信敬。未來長夜有大損失。無所利益墮諸惡道。是魔波旬。為彼一切諸來大眾。各各皆以慈心眼視。及諸菩薩摩訶薩等釋天梵天護世四王勸諫之時。從座而起合掌向佛頭面禮足。而說偈言。  智者一向棄王位  以有煩惱嫉妒慢  故令失壞勝善道  墜墮諸惡不善趣  我以富貴狂因緣  於善導師多留難  遮障眾生諸善業  初不見佛起瞋心  世尊一向常忍辱  慈悲憐愍諸眾生  等心一切已慢除  枯竭眾生煩惱海  惟佛燒盡煩惱薪  能示人天解脫道  令億眾生度有海  我盲無智入闇冥  我今啟請諸大眾  願以慈愍助我等  謝過如來住堅信  更不重起惱亂心  我今一向護佛法  熾然光顯正法眼  自捨所有貪妒慢  懺悔無餘諸罪業  我今發大菩提心  及勸一切眾生等  自修精進滿六度  置彼眾生於八道  我為一一眾生故  顯說無量諸法門  隨所能令入法城  如是勤勸一切眾  未曾見有如此會  悉能淨信於三寶  由我噁心被厭賤  故今捨之及眾過  從今永住淨信心  願後更不被厭賤  心與聖德常相應  不復造作眾惡業   爾時魔王說此偈已。即向佛所。到已禮拜。而說偈言。  我於世尊作留難  願以上忍見容恕  救孤獨者受我懺  大智慈仁不懷瞋   爾時一切諸來大眾鹹同一音而白佛言。婆伽婆。唯願容恕魔王波旬。魔今深信誠心懺悔。當持佛法熾然法眼。令世尊法久住於世。復使人天長夜當得利益安樂。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忍為世間最  忍是安樂道  忍為離孤獨  賢聖所欣樂  忍能顯眾生  忍能作親友  忍增美名譽  忍為世所愛  忍得富自在  忍能具端正  忍能得威力  忍照於世間  忍得諸欲樂  忍能成工巧  忍力降伏怨  及以除憂惱  忍得好容色  忍能具眷屬  忍招諸勝報  忍能超善道  忍得人樂觀  忍能得妙好  忍能息諸苦  忍得壽命長  忍得大梵王  忍得欲自在  忍得天帝釋  輪王具神通  忍得人中主  忍力難降伏  忍得龍夜叉  修羅中自在  忍能息諸怨  不害於眾生  忍能離偷盜  忍能捨婬欲  忍能止妄語  兩舌綺惡言  忍能除貪瞋  及離邪見意  忍力成施戒  精進及禪那  般若波羅蜜  能滿此六度  忍能除諸惑  忍得羅漢樂  亦得辟支佛  及住無生忍  忍能具十地  速得菩提道  忍於諸眾生  得為無上勝  忍能降眾魔  及伏諸外道  忍能於世間  轉最無上輪  忍令多眾生  枯竭三惡道  忍斷煩惱障  及能淨法眼  忍授眾生記  三乘隨所求  忍能伏剛惡  夜叉羅剎等  忍與種種人  授記最勝道  忍已降諸怨  亦能滅眾惡  忍能息一切  非時暴風雨  忍能作大集  此諸所來眾  我恕汝波旬  於我諸獷戾  但自謝己心  是我第一恕  今於大眾前  證知勸誡汝  莫壞我所習  一切佛正法   爾時一切諸來大眾。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同聲歎言。善哉善哉。婆伽婆。如來常於一切眾生慈悲憐愍。以諸善法饒益安樂。魔王波旬。常於世尊起憎噁心怨心害心。與諸眾生為惡知識。於諸善法常作留難令住不善。時有梵天名曰威德。白不動大梵天王。而說偈曰。  如空無邊亦無等  一切眾生所依住  佛智如是不思議  於一切法到彼岸  世尊有歎檀行處  憐愍一切眾生故  以檀得為功德士  速能滿諸波羅蜜  或有廣說戒忍進  及以禪那般若等  世尊於此一一中  具足能顯於六度  如來唯以禪定法  說能趣向菩提道  是故常應樂住禪  速能證於大菩提   爾時復有一切梵王。諸帝釋王諸餘天王。諸龍王諸夜叉王諸阿修羅王諸伽樓羅王諸緊那羅王諸乾闥婆王諸摩□羅伽王諸羅剎王諸鳩槃茶王諸餓鬼王諸毘捨遮王等。從座而起向魔波旬。合掌而禮作如是言。大王敬信敬信牟尼世尊。以此世尊解脫諸過。到於一切功德彼岸。慈悲憐愍諸眾生等。施一切樂覺了諸法。捨諸流轉住於彼岸。又言大王。若有眾生。乃至一念深信如來敬仰尊重歎未曾有。以敬信故得作輪王。統四天下七寶具足。乃至得作帝釋天王。欲自在主魔王波旬。娑婆界主大梵天王。何況常能具信三寶。是故大王。應捨魔見諸惡濁心具足淨信。於生死流轉富貴自在受諸果報。後成正覺能施眾生一切安樂。得為世間無上福田。爾時魔王復與諸臣頂禮佛足。專心敬信牟尼世尊慇懃懺謝。   爾時世尊以偈告曰。  噁心姦慧汝當起  我常容忍天人證  至心修行菩提道  汝當作佛無邊慧   爾時魔王極生淨信。即持無價摩尼寶鬘。無價咽瓔珞臂瓔珞腳瓔珞及以指印。奉獻世尊合掌而禮作如是言。我昔於佛多作留難。為欲破壞正法眼目斷三寶種壞滅法炬。何以故。遠離善法迷惑心故。今於三寶深得敬信。本昔所作一切業障今已懺悔。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蒙得授記。唯願世尊。哀受我等摩尼寶鬘瓔珞指印。爾時世尊。慈悲憐愍魔波旬故。即便受之。爾時魔王。心生大喜作如是言。若佛所有聲聞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復餘人。宴坐閑林與第一義相應住者。現在未來若魔魔子魔婦魔女。魔諸左右男夫婦女。及依魔住所有眾生。若天天子天婦天女。天諸左右男夫婦女。若龍龍子龍婦龍女。龍諸左右。男夫婦女。乃至迦吒富單那若子若婦若女。若諸左右男夫婦女。嬈亂衰害取其精氣。氣噓其身散亂其心。若奪衣服飲食湯藥。若教他奪若奪其味。若以鼻嗅若放臭氣滿其住處。若復見彼住於閑林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眾生修第一義者。若不勤作供給供養衣服飲食及以湯藥。我當令彼若魔魔子乃至迦吒富單那左右男女。得頭病眼病耳病腹病如是等病之所逼惱。退失神通不復能得飛空遠逝一切方所皆迷闇冥。魔王波旬作是語已。即說咒曰。   菴摩差(叉戒反)喝囉摩差 菴摩摩囉差 莫叉鞞闍婆帝 莫叉蘇兜帝 阿婆羯簁 阿婆坻□□□□□騤蘆□那摩伽娑婆犀 頞囉棄摩那底□□□憿慼熱u□□婘綠雥□樓]差摩佉跛彌 陀羅阿鞞斯囉佉鞞娑 牟達羅佉鞞 畢□□□裀□□□□□騿檢□□□□□□□□□□樀楩榶□□□□□楥□駾埤□□□□槤□□飣□□□餼榶妖禔□□驆□楩楛□妖禔□□泌□v檢□妖禔□□饅□屋□□叢□裀□妖禔□□□饉驠H檢□妖禔□□□餼□□□□驠H檢□妖禔□□□叢□飣□□姛q□□□饉驠H檢□妖禔□□□祩楑半   爾時一切諸來大眾。於中所有惡行噁心。於諸眾生無慈悲者皆悉驚怖。魔王波旬復作是言。若有違我此教令者。當得如上眾病等惱。復次世尊。我今攝護佛子聲聞伏諸惡行。不令現在及未來世作諸衰惱。能使世尊法眼久住。令三寶種不斷於世。爾時世尊復讚魔言。善哉善哉。如是波旬。汝於長夜具大功德。無復諸惡一切衰惱。   爾時一切諸來大眾。諸天及人乾闥婆等皆悉讚言。善哉善哉。魔王波旬。能於三寶深得淨信。如是佛法長夜熾然。天人當得入無畏城。閉塞惡道常開善趣解脫之門。於四天下所有鬥諍疫病飢饉非時風雨皆得休息。又令四天下常得安隱豐樂可樂多眾盈滿。爾時魔王禮世尊足。右遶三匝退坐一面。爾時大眾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魔心決定得歡喜  懺謝如來及眷屬  真心踴悅作是語  慈悲人前捨諸惡  猶如虛空無邊際  佛智境界亦如是  覺了無邊諸法已  於世說法最第一  或有說檀勝無等  以檀能得妙菩提  或復有說屍羅忍  精進禪定及智慧  如是種種方便說  示現無等大菩提  天人修羅應當知  世尊降伏自在魔  此經佛說忍為最  能得一切安隱樂  忍能休息諸煩惱  能示勝妙解脫城  卑心合掌鹹向佛  懺悔已作諸惡業  當發最勝菩提願  我等必當作導師  自然如來授記已  魔王速成等正覺  及餘百千眾生等  亦與無上菩提記  已滿忍辱波羅蜜  速為無等大導師  與諸善法作依止  護諸聲聞故說咒  若魔依魔諸神鬼  夜叉修羅富單那  如有惱害佛子者  當以惡病著其身  一切大眾皆踴悅  歡喜鹹作如是言  以此業故法熾盛  則得久住於世間  魔王安住淨忍心  三寶水泉難枯竭  當息世間一切濁  飢饉暴風及亢旱  是故人天得諸樂  本所修習忍辱行  樂檀屍羅忍方便  到進禪智大彼岸   爾時世尊顯說如是忍功德時。九百八十萬諸天人等曾修忍者。一切悉得無生法忍。十頻婆羅百千人得柔順忍。億那由他百千天人得須陀洹果。過於數量諸眾生等得世正見。十頻婆羅百千天人阿修羅夜叉羅剎。昔未曾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悉得發心及不退轉。百萬眾生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大方等大集經月藏分第十四一切鬼神集會品第七   爾時護世四大天王。從座而起合掌向佛。頭面禮拜作如是言。婆伽婆。此閻浮提種種國土。城邑村落園林寺捨山澤等處。所有諸惡天龍夜叉羅剎阿修羅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依彼住者。瞋惡穬戾無慚無愧。於諸眾生無有慈愍。常害他命及作惱亂。彼諸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等。於閻浮提非時數數起於亢旱惡風雹雨闇□□□奚□□□□□妘療□□翩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潛椿禲慼潸泧u□□□D磻□□X鶠潸矷憐k□婛□檇瓷慼摯f□□□□熗h□□□□要□□□覦□U首□□□□□□R礸□閭馨□□□□□□覃□□禲驖□槾婖□計□橙□□祤□楥□委秫奧□□□騧覃□□□□□□□鏨\□□年□□□秦□觚椻□覃□□□觜D裡Xh□□□□□□□□□□□□V□□□□□□□□□□稚□□□□□襖□□概饈□□□妘拏□□□□駭饖□□□□□褻□□鴃慼慼慼撓堙撢o□□□□送□礸□□膩f□□□楰□穛椹□埤□□祤旅□騖饉驒樖騫言□LJ概驛橛□□□祤駎□□秜□□□□穾□□錄n姎□□□□□襛計□□□駢秜□□箋橛榜□□楰□□□首□□□鴃慼模憿撕唌慼慼慼撩捸慼慼牖□埤□□褸楰□□樓□襛□□駕□□駾奉篹n嫿馧□橤□□計□]飀□□□息□□好□駕□□□計□j□□□鴃慼慼慼熟ㄐ慼撐驉慼□詛觖□姻□餞□□餺□□□□□樀□錳□□妖□□鴃慼摯芋慼撐驉慼憤獺撫m□詛襯□□餺□概餼□□□□□鴃慼潯神|□□散□□□□□□誾稒□□□□□□□禈□□□□騋□□□□□j□□□鴃摯T奪□□□L□姍裀□□櫸□□槄□殺□□□□□埤□□□D錄衛矷慼慼隉慼慼L說模□□p□□□□□襖□踕窗慼慼暱割唌慼慼慼慼鴃敷憛慼慼慼慼潠颻菕撢o□□□楰□□奉□礹□□□□示□□□覷□□□D廬餖□□□□□□妧□□□粿□□□□餞槨唔窗摩羺鞢□□駎□□□隉熱u□奩詠□□□  於此閻浮提  所有諸國土  惡天龍夜叉  羅剎鳩槃茶  餓鬼毘捨遮  迦吒富單那  瞋惡無恩養  無慈於眾生  彼等無慚愧  觸惱諸剎利  沙門婆羅門  毘捨及首陀  師子象虎豹  非時惡風雨  疫病及飢饉  能令眾生苦  彼等害眾生  毀壞於世間  殘害諸苗稼  及滅正法燈  我等四天王  不能遮此惡  願佛當分佈  國土城邑等  付囑龍夜叉  羅剎鳩槃茶  令彼各遮護  非時惡風雨  息諸怖畏惱  令無病飢饉  華果藥苗稼  充足眾美味  眾生不乏少  所用諸供具  一切善法增  令得可樂事  佛法得久住  眾生趣善道  三寶種不絕  願佛常哀愍  大地具眾美  離諸苦辛味  華果皆具足  種種味充滿  泉池陂河等  淨水常充滿  於諸苗稼等  不能奪精氣  彼所進飲食  心軟無粗穬  慈念常相向  流轉淨無垢  捨家眾事業  住於阿蘭若  勤修菩提行  令多眾生信  法朋得增益  令魔眾損減  四天下豐樂  諸處人充滿   爾時世尊問四天王釋提桓因娑婆世界主大梵等言。諸天王輩。若見若聞此賢劫初拘留孫佛及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等出現世時。雲何以此閻浮提中所有天龍夜叉鳩槃茶等分張付囑。為如我今菩提樹下初成正覺。以此一切閻浮提中天龍夜叉鳩槃茶等分張付囑安置不也。如是問已。四大天王釋提桓因娑婆世界主大梵王等白佛言。大德婆伽婆。我等見聞此賢劫初拘留孫佛菩提樹下初成正覺。以此閻浮提天龍夜叉鳩槃茶等分張付囑。如今世尊菩提樹下初成正覺。以此閻浮提天龍夜叉鳩槃茶等分張付囑等無有異。彼拘留孫佛出現世時。眾生壽命四萬歲。彼時大地精氣眾生精氣法精氣等力得增上。味增上威增上德增上慈增上勝增上智增上。如是等事皆得增上。爾時依地果味眾華藥等眾生食者皆得軟心。慈心悲心喜心捨心。施心戒心忍心精進心禪定心智慧心。離殺生心乃至離邪見心。少欲知足少煩惱垢。多福長壽離欲閑居。愛樂正法厭患流轉熾三寶種。以是因緣得離惡道趣向善道。爾時諸天乃至迦吒富單那。一切禽獸悉得具足如是等事。次後眾生名壽損減。名壽損減故福德損減。福德損減故地味精氣損減。地味精氣損減故眾生精氣損減。眾生精氣損減故眾生心法作善慚愧損減。眾生心法作善慚愧損減故正法甘露精氣損減。彼諸眾生名壽損減。乃至正法甘露精氣損減故。廣作殺生乃至邪見。乃至禽獸亦復如是。如是眾生遠離善道及涅槃道趣向惡道。彼命終已生惡道中。若彼眾生生於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中者。瞋惡無慈不視後世可怖畏事。廣作殺生乃至邪見彼等眾生於閻浮提。未得入於付囑護持分中。如是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於菩提樹下初成正覺。以此閻浮提天龍夜叉鳩槃茶等分張付囑。如今世尊於道樹下初成正覺。以此閻浮提天龍夜叉鳩槃茶等分張付囑等無有異。如是白法漸減黑法增長。從是已來無量那由他百千惡龍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生長番息。常瞋穬惡不懷慚愧。於諸眾生無有慈心。不觀後世可怖畏事。殘害他命食其血肉。彼等不入分佈分中無定住處。此惡龍等不守護人乃至畜生。常欲奪人精氣斷他命根。滅壞國土城邑村落寺捨等處。能令諸王瞋惱。乃至能令畜生等惱。又復能令非時風雨嚴寒毒熱。壞滅一切華實苗稼。如是惡龍乃至迦吒富單那等不受我教。我於彼等不得自在。是故於今五濁極惡白法損減。如來出世。一切眾生於慈導師得生敬信尊重愛樂。佛所發言稱機利益。具足功德智慧之聚得成大悲。六波羅蜜相應究竟所願得滿。獲六神通於法自在。覆護攝受一切眾生。能與眾生一切善道及涅槃樂。今者於此本未曾有。昔來未聞如是大集。一切天王及與眷屬皆來集會。一切龍王乃至日王夜叉王羅剎王阿修羅王乾闥婆王緊那羅王伽樓羅王摩□羅伽王鳩槃茶王餓鬼王毘捨遮王。悉與眷屬皆來集此。所未來者今願世尊。以神通力盡皆攝之。若有諸惡鬼神無所繫屬。不受他教瞋惡粗獷無有慈愍。不觀後世可怖畏事。殘害他命飲血食肉。所不來者。惟願世尊當復慈愍以神通力命彼鬼神及其眷屬皆來至此。使得分佈入他分中。不令數數惱亂眾生。以此方便令四天下大地餘味而不速滅。精氣安住不復損減。以地精氣不損減故。眾生精氣不損減。眾生精氣不損減故。正法甘露精氣住不損減正法甘露精氣不損減故。眾生心法作善平等增長。以是因緣令三寶種得不斷絕。如是如是。法眼久住。閉三惡道開於善趣及涅槃門。如是如是白法增長黑法損減。如是如是天人增長。無量天人悉得充足涅槃快樂。四天王等說是語時。世尊觀察默然不言。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憍屍迦及諸釋天四大天王。皆共合掌告諸大眾。我等鹹白一切菩薩摩訶薩一切聲聞。一切天龍夜叉羅剎乾闥婆阿修羅緊那羅伽樓羅摩□羅伽餓鬼毘捨遮富單那等一切大眾。願悉勸請如來法尊。當使世尊令諸天眾悉集於此。一切龍眾乃至一切迦吒富單那等亦悉來集。彼等於閻浮提所有國土城邑村落寺捨園林山谷曠野河井泉池。如是等處遊止住者分張付囑。令彼一切諸善天龍乃至一切迦吒富單那分取安置。各自當分平等守護。不令縱捨不令生惱。各各教彼同行其法。常作善念折伏噁心。復令各各護持自分。而不縱捨不惱於他。彼若各各當分平等作護持者。名稱流布得大勇猛獲大福報。爾時一切菩薩摩訶薩一切聲聞一切天龍夜叉羅剎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乾闥婆摩□羅伽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乃至一切諸來大眾。歡喜踴躍從座而起。合掌向佛一時同聲作如是言。我等勸請如來應供正遍知。愍我等故。利眾生故。得大悲心。一切諸天乃至迦吒富單那悉令集此。彼等於此閻浮提中城邑村落乃至依止泉池住者。分張付囑。令彼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分取安置。若彼諸天乃至迦吒富單那等。各捨己分猶作惱害。不遮惱他應當治罰而折伏之。願佛發勇作大佛事。一切盡皆分張安置。爾時世尊說偈答曰。  於此佛法中  無有惱他義  度於苦彼岸  諸處心平等  諸法無有二  導師捨憎愛  一道如虛空  此是佛境界  若有有為心  思惟去來事  彼以法非法  能攝鬼神來   爾時復有一大梵天名曰正辯。住第十地聖無上聖。以諸菩薩功德莊嚴在會而坐。此正辯天白諸天王一切龍王一切阿修羅王乃至一切迦吒富單那王作如是言汝等如是。今從如來得聞是義。如佛世尊。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不惱眾生。汝等今悉一時同聲發願悕求應當說言。所有非人一切天龍鬼神所攝。常食精氣。惱害於他食肉飲血者。彼等一切願護世四王力勢折伏。所有化生濕生胎生卵生。如是隨其所有諸龍夜叉羅剎阿修羅伽樓羅乾闥婆緊那羅摩□羅伽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一切等類四生所依。彼等悉為四大天王力所攝伏。願四大王攝彼一切所不來者悉至於此。   爾時一切天王乃至迦吒富單那王作是願言。除三十三天已下所有四天王天及諸龍眾。乃至迦吒富單那四生所依一切無餘。悉願依於四大天王。彼等四王力所攝伏。若有諸天乃至迦吒富單那等。於四天王如有違反一一王力不受教敕。即當為彼熾然鐵輪截其耳鼻。若截耳鼻猶故違者。復令鐵輪截彼手足。若截手足猶故違者。復斬其首。若有乃至違四天王教敕之者必令如是。   爾時毘沙門天王。即以熾然焰赫鐵輪向於北方而遙擲之。即說咒曰。   多地夜他 窮窮尼邏窮(其鳳反) 叉婆窮 伽佉伽伽 尼迦佉闍羅廁 蘇婆呵   爾時毘樓博叉天王。亦以熾然焰赫鐵輪。向於西方而遙擲之。復說咒曰。   多地夜他 屍梨器 屍羅器 伽伽那 屍梨器 叉屍羅器底 闍梨 蘇婆呵   爾時毘樓勒叉天王。亦以熾然焰赫鐵輪。向於南方而遙擲之。即說咒曰。   多地夜他 闍邏鼻唎師 闍囉鼻唎師 悉多婆 闍囉鼻唎師 達羅屍 闍邏闍囉 鼻唎師 蘇婆呵   爾時提頭賴吒天王。亦以熾然焰赫鐵輪。向於東方而遙擲之。即說咒曰。   多地夜他 阿那易(戈利反)阿那阿那耶 阿那浮毘 阿迦奢浮毘 摩系(下帝反)都易 蘇婆呵   爾時四方諸天。乃至迦吒富單那。及諸大小樹林藥草神等。遙見鐵輪熾然焰赫。悉大驚懼愁憂不樂恐命不存。觀十方已各作念言。誰當有能救於我等。為歸為趣施我等命。即便觀見大悲世尊。如實利益諸眾生者。佉羅帝山牟尼諸仙所依住處。大眾悉集圍繞而坐。唯彼當能救我等命。即往佛所疾如電光。到佛前住。如是十方所有諸天乃至迦吒富單那等皆往佛所到已而住。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時我兩足尊  問釋梵四王  為見為聞彼  過去諸導師  分佈四天下  為令天等護  可不如我今  道樹下分佈  天王答我言  如是昔諸佛  坐於道樹下  分與夜叉等  後因過及時  轉生諸雜惡  鳩槃龍夜叉  羅剎鬼單那  穬惡無慈愍  常食他肉血  彼惱於諸國  及惱四姓人  非時作風雨  及以寒熱等  飢饉病鬥諍  滅壞大地味  無慈於一切  惱害多眾生  莫能遮護者  不伏於我等  是以地精氣  眾生精氣沒  正法妙精氣  難得者日損  時過因緣故  天人等損減  增長諸惡世  法朋難可得  法不久住世  滅壞正法燈  斷絕三寶種  世間當盲冥  今佛大勇猛  於白法盡時  出現閻浮提  大悲眾生藥  中言具六通  究了諸法岸  利益眾生故  作此大集會  一切天龍王  護世等來集  諸鬼惡無慈  恆食他肉血  龍鬼富單那  彼等不來此  無所受教令  不依屬他分  一切受佛語  令彼皆來集  願分於彼等  各令有所囑  不令更惱害  奪他精氣等  三種精氣住  令人修法行  白法得增長  黑法得消滅  以是惡道息  天人得增益  解脫門得開  三寶種熾然  福流諸眾生  速能得解脫  於時我嘿然  不隨於彼等  梵王諸帝釋  四大護世王  俱白一切眾  所來在會者  勸請天人師  攝諸鬼來此  分張付囑彼  城邑諸村落  晝夜常護持  各令住自分  菩薩等大眾  從座起合掌  勸請大導師  攝諸鬼來此  一切分作分  護持閻浮提  勿惱於眾生  發勇人中上  我不惱亂他  遠離去來事  了知法無二  離諸眾生想  正辯大梵王  告諸天王言  導師不惱他  佛法無此事  悉共發願言  令鬼不為害  分佈各依止  彼四天王等  諸王作是言  我今依汝語  誓敕於彼等  悉令得作分  若彼不依教  速為輪所燒  於時四天王  使輪向四方  乃至一時頃  盡皆到佛所  頂禮世尊足  合掌於彼住   大集經卷第四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月藏分第十四諸惡鬼神得敬信品第八之一   爾時護世四大天王。見無量阿僧祇天龍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等。種種色。種種形。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性。彼等於諸眾生性無慈愍。瞋惡粗穬。不觀後世畏。不入他分無所護持。數惱剎利乃至畜生。奪其精氣。食其血肉。是諸鬼神俱來集已。時四天王歡喜踴躍。各自問其所領大將。   毘沙門天王問散脂夜叉大將言。此四天下所有夜叉。若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依城邑聚落舍宅塔寺。園林山谷河井泉池。塚間樹下曠野田中。閑林空捨大海寶洲。若地行水行空行一切無餘。今悉來集世尊所不。散脂大將言。大王。此四天下所有夜叉。乃至大海寶洲。若地行水行空行一切無餘。今悉來集在世尊所。   提頭賴吒天王問樂欲乾闥婆大將言。此四天下所有乾闥婆餘如上說。毘樓勒叉天王問檀帝鳩槃荼大將言。此四天下所有鳩槃茶餘如上說。   毘樓博叉天王問善現龍王言。此四天下所有諸龍摩□羅伽伽樓羅諸餓鬼等。若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依城邑聚落舍宅。乃至大海寶洲。若地行水行空行一切無餘。今悉來集世尊所不。善現龍王言。大王。此四天下所有諸龍乃至餓鬼一切無餘。今悉來集在世尊前。   爾時四大天王。釋提桓因。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正辯梵天。合掌向佛一心敬禮而作是言。大德婆伽婆。此四天下所有天龍乾闥婆緊那羅夜叉羅剎鳩槃茶毘捨遮摩□羅伽伽樓羅諸餓鬼等。若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地行水行空行一切無餘。今悉來集在世尊所。我等受諸大智人語勸請如來。惟願世尊。哀愍我等諸眾生故。令惡眾生得敬信故。為正法眼得久住故。紹三寶種不斷絕故。令地精氣眾生精氣正法精氣久住增長故。又令善道及涅槃道八真聖道常不滅壞及增長故。世尊。此閻浮提所有城邑聚落舍宅乃至寶洲一切無餘。天龍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等。隨其所宜分佈付囑。令護持故。今此大集一切天王。一切龍王乃至毘捨遮王。各將眷屬皆悉來集。以彼一切付囑是等。令其教授憶念攝受同行其法。令彼諸天乃至迦吒富單那等。各於己分護持養育。勿自縱捨亦莫惱他。見惱他者令其遮護不得縱捨。令彼各於己分發大勇力正護養育。若彼發大勇力應生歡喜。彼則喜樂。名稱流布獲大福報。爾時世尊受其勸請。慈悲憐愍彼等眾故。遍觀一切諸來大眾。即舉右臂而作是言。汝等賢首一切大眾。各各諦聽。我當解說。佛出世難如優曇花。離八難難如順時香樹。聞正法難如雨閻浮檀金。遇戒定僧為供養難如詣大海寶洲。於三寶所得淨信難如求如意珠。值遇三寶為佈施難如求功德天賢瓶。受持戒難如牛頭栴檀洲難可得到。於眾生所起悲愍難。如值勇健怨賊執金剛杵難可得度護身命。知足難如善作阿濕婆迷陀耶若(阿濕婆者齊雲馬也迷陀者寶柱也耶若者祀也為此祀者唯閻浮提王之所能也)。   諸賢首。有十種平等。若有眾生具此平等。於流轉時恆受勝報。速能得入無畏大城。何等為十。一者眾生平等。二者法平等。三者清淨平等。四者佈施平等。五者戒平等。六者忍平等。七者精進平等。八者禪平等。九者智平等。十者一切法清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眾生平等。眾生者。謂三界所有一切眾生。若有眾生自愛己身。欲得活命求樂離苦。應如是學。若有丈夫壽者作業。若善不善自作教他現見受報。是故諸仁者。若求樂離苦。彼應如是。若身口意作諸善業不作惡業。若此身若後身自益益他。自善善他不作惡業。諸仁者。是名眾生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法平等。法者若有眾生。求樂離苦欣生畏死。恩愛不離怨憎不會。如此之人心海所溺。何以故。若有眾生。計著我者生死流轉。不見清淨解脫道故。是故於法平等思惟觀察。不離眾生有法。不離法有眾生。如眾生體性即是我體性。如我體性即是一切法體性。如一切法體性即是佛法體性。如是觀諸法平等時。眾生即陰不可得。離陰不可得。和合不可得。離和合亦不可得。非法非非法。是人如是得住無相。是名法平等。諸仁者。於彼何者清淨平等。謂得人身具滿十德。何等為十。一者離下賤家。二者不鈍。三者不啞。四者諸根不缺。五者得男子身。六者顏容端正。七者得好眷屬。八者不貧。九者不為他欺發言有中。十者多人瞻仰。何以故。言得人身名清淨平等。如得人身故得三律儀離三惡道。能求三乘三種菩提隨所而得。雲何清淨平等。若人能得菩提於一切法心無所依。於一切內外境界心無所依。是人不依一切法。於如如無所取。見一切法不取內心不取外心。於二境界極得寂定。是人如是正見清淨法時。不見內外有眾生。命者。壽者。生者。人者。眾數。養育。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是人如是於諸眾生得見無我清淨平等。無眾生無命無我。離欲清淨不起邊見。如是得入眾生清淨平等。如是得入一切法空。無行智印無相無願。如是得入眾生清淨平等。是人以彼法成熟眾生。而不壞我。亦不壞事及不壞財。若知一切眾生體性平等。則知一切法體性。若一切法體性。即是佛法體性。是名一切法平等佛法。是名清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佈施清淨平等。諸仁者。以四種佈施清淨平等。以佈施故。眾生於流轉時恆受勝報。速能得入無畏大城。何等為四。一者於一切眾生起憐愍心。二者平等心。三者大慈心。四者大悲心。此為四種佈施清淨平等。眾生於流轉時恆受勝報。速能得入無畏大城。   諸仁者。於彼何者於一切眾生起憐愍心清淨平等。若有眾生。求樂離苦。恩愛不離。怨憎不會。欲得長壽利養名稱富貴五欲。應如是學。如我愛慾喜重自己身命無有厭足。以一切方便無上護持無有價量。如是於一切眾生。一一眾生乃至蟲蟻。愛慾喜重自己身命無有厭足。以一切方便無上護持無有價量。我何故於他眾生於他壽者。作惱作害。奪活命具。離其命根。壞其命根。若我於他眾生於他壽者生惱離命。以離一一命故。我當億百千世於世世中還彼離命受諸苦惱。我從今日於諸眾生。起父母想及男女想。乃至蟲蟻亦作父母及男女想。更不惱害他命。亦不奪他活命之具。不離壞命。亦不教他奪其精氣及斷命根。如是我當億那由他千百劫流轉生死於世世中受身命時。無能惱害奪活命具及離壞命者。何以故。一切眾生。無有非我父母兄弟男女等者。如是我於一切眾生無有非其父母兄弟男女等者。以是因緣我曾與一切眾生親。一切眾生曾與我親我若於親而生惱者。是所不應。所謂惱者。我若觸惱剎利。令彼剎利於己境界國土人民。於諸所欲不生知足。及婆羅門乃至畜生。觸惱其心令不知足。以是因緣共相戰鬥諍論譏毀訴訟諂誑妄語。互相支解及斷命根。是故我今於諸眾生休息觸惱及斷命根。我以此佈施清淨平等因緣故。於流轉時無能觸惱。共我鬥戰諍論譏毀訴訟諂誑妄語支解斷命。是名觸惱。   於彼何者害命。彼應如是學。一切眾生與我親。我與一切眾生親。我若害眾生命是所不應。我若作非時風雨亢旱災雹雨塵闇曀枯涸諸水損減花果藥草眾味。以是因緣眾生飢渴。四大增動生種種病。因其病故而取命終。是故我於一切眾生休息害命。以休息故。地味精氣不復隱沒。以是因緣令諸眾生離於飢渴。四大不動諸病不生。不因於彼而取命終。我以此佈施清淨平等。乃至於流轉時。我更不受飢渴病苦。是名害命。   於彼何者活命之具。彼所資身命者。應如是學。一切眾生與我親。我與一切眾生親。我若於彼奪活命具。是所不應。若奪眾生花果藥草五穀精氣活命具者。令彼眾生食惡花果藥草五穀眾味精氣。令其身心損瘦無力失念瞋惡輕躁粗□惡色多病。是故我當隨順過去諸天仙教。於一一花果眾味精氣六十四分中。取一分精氣以活身命。餘六十三分留活眾生令受安樂。我今以是知足因緣。乃至於流轉時。我更不食無味精氣殘害之食。具大威力強記軟心好色無病。是名活命之具。於彼何者離別命。若以噁心視諸眾生。氣噓其身散亂其心。於彼節節奪其精氣。奪精氣故令其身心為苦所惱。應如是學。我與一切眾生親。乃至是所不應。我若於親噁心視之。氣噓其身散亂其心。於身支節奪其精氣。故令我親身心得苦。以是因緣乃至於流轉時。無有非人噁心視我。亦不氣噓我身散亂我心。不奪精氣是名離別命。   於彼何者壞命。若諸眾生為自食故。割截支節盡奪精氣。山木高處深水大河推令墮落。若與毒藥使起屍鬼。若作厭蠱及餘物害。若斷飲食。或斬其首以斷命根。以是因緣汝等若自愛己欲得長壽求樂離苦。名稱富貴及求解脫。應如是學。我與一切眾生親。一切眾生與我親。若我為自食故。奪其精氣割截支節乃至斬首。是所不應。以此因緣乃至於流轉時。無能斬首壞我命者。是名壞命。此是清淨平等。諸仁者。若復憐愍一切諸眾生故。為之積集功德智慧。斷除一切虛誑幻見。得堅固勇猛求一切善如說修行。為命因緣於他眾生不起惡念。於諸眾生不起害心。所持禁戒與眾生共。見眾生樂深生歡喜。於己樂緣自能知足。一切愛事無不能捨。於一切法無吝惜心。常怖三界於諸忍事力能堪受。信無常相能如說行。於己有失能自觀察。見他有失則生悲愍。於諸善法無有厭足。常發露懺悔得無邊迴向能求深法。於諸眾生作福田心。求厭離智。於三界獄流轉煩惱能得怖畏。勤息眾生一切苦惱。能求一切佛法。能發休息諸惡道心。於一切法善得安住。諸仁者。是名世間清淨平等。   諸仁者。我今當說第一義清淨平等。作是說已。即說咒曰。   多地夜他 夜咩夜咩 缽羅佉夜咩 優缽囉佉夜咩 耶夜咩佉夜夜咩 蘇婆呵   說此法門時。八百六十萬緊那羅乾闥婆等。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世尊。復說咒曰。   多地夜他 瞿竭□□□□櫳匿□□&意醥□醣'禲慼慼@蘇婆呵   爾時世尊。復說咒曰。   多地夜他 陀羅緄陀羅陀緄 憂跛陀羅 陀羅陀緄 蘇婆呵   說此法門時。九百四十萬夜叉。遠離塵垢得法眼淨。   爾時世尊。復說咒曰。   多地夜他 阿闍泥 叉叉闍泥 伽叉叉阿闍泥 毛囉阿闍泥 叉差蘇婆呵   說此法門時。七千萬龍。於遠塵離垢法而得三昧。   爾時世尊。復說咒曰。   多地夜他 呵呵呵呵呵呵 系杅婆 呵呵呵 視若視若視若 呵呵呵 蘇婆呵   說此法門時。三百萬那由他阿修羅得不忘菩提心三昧。   爾時世尊。復說咒曰。   多地夜他 阿奴那 阿那蒱那 阿婆那奴那 阿婆矣□□□□數□□□□□祩楑半   說此法門時。八萬四千頻婆羅鳩槃茶得喜樂三昧。   爾時世尊。復說咒曰。   多地夜他 陀伽陀闍 阿婆陀伽陀闍 阿婆伽陀闍闍 揵陀揵陀闍 蘇婆呵   說此法門時。七十萬那由他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得電王三昧。過諸數量天龍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等昔未曾發無上菩提心者。皆悉發心。諸仁者是名第一義佈施清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戒清淨平等。若一切世間若出世間。善道及涅槃樂。戒為根本能安住聲聞辟支佛地。能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此戒清淨平等。所謂十善業道。休息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瞋邪見。諸仁者。休息殺生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於諸眾生得無所畏。二者於諸眾生得大慈心。三者斷惡習氣。四者少諸病惱為事決斷。五者得壽命長。六者為非人護持。七者寤寐安隱無諸惡夢。八者無諸怨仇。九者不畏惡道。十者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殺生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休息殺生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證無上智。彼人到菩提時。於彼國土離諸害仗長壽眾生來生其國。   休息偷盜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具大果報為事決斷。二者所有財物不共他有。三者不共五家。四者眾人愛敬無有厭足。五者遊行諸方無有留難。六者行來無畏。七者以樂佈施。八者不求財寶自然速得。九者得財不散。十者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偷盜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休息偷盜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彼人到菩提時。於彼國土具足種種花果樹林衣服瓔珞莊嚴之具。珍奇寶物無不充滿。   休息邪婬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得諸根律儀為事決斷。二者得住離欲清淨。三者不惱於他。四者眾人喜樂。五者眾人樂觀。六者能發精進。七者見生死過。八者常樂佈施。九者常樂求法。十者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邪婬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是休息邪婬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彼人到菩提時。於彼國土無有生臭。亦無女根。不行婬欲皆悉化生。休息妄語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眾人保任所言皆信。二者於一切處乃至諸天發言得中。三者口出香氣如優缽羅花。四者於人天中獨作證明。五者眾人愛敬離諸疑惑。六者常出實語。七者心意清淨。八者常無諂語言必應機。九者常多歡喜。十者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妄語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休息妄語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彼人到菩提時。於彼國土無有生臭。眾妙寶香常滿其國。   休息兩舌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身不可壞平等。二者眷屬不可壞平等。三者善友不壞平等。四者信不壞平等。五者法不壞平等。六者威儀不壞平等。七者奢摩他不壞平等。八者三昧不壞平等。九者忍不壞平等。十者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兩舌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休息兩舌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彼人到菩提時。於彼國土所有眷屬一切魔怨及他朋黨。所不能壞。   休息惡口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得柔軟語。二者捷利語。三者合理語。四者美潤語。五者言必得中。六者直語。七者無畏語。八者不敢輕陵語。九者法語清辯。十者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惡口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休息惡口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彼人到菩提時於彼國土法聲充遍離諸惡語。   休息綺語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天人愛敬。二者明人隨喜。三者常樂實事。四者不為明人所嫌共住不離。五者聞言能領。六者常得尊重愛敬。七者常得愛樂阿蘭若處。八者愛樂賢聖默然。九者遠離惡人親近賢聖。十者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綺語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休息綺語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彼人得菩提時。於彼國土端正眾生來生其國。強記不忘樂住離欲。   休息貪慾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身根不缺。二者口業清淨。三者意不散亂。四者得勝果報。五者得大富貴。六者眾人樂觀。七者所得果報眷屬不可破壞。八者常與明人相會。九者不離法聲。十者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貪慾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休息貪慾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彼人得菩提時。於彼國土離於魔怨及諸外道。   休息瞋恚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離一切瞋。二者樂不積財。三者眾聖喜樂。四者常與賢聖相會。五者得利益事。六者顏容端正。七者見眾生樂則生歡喜。八者得於三昧。九者得身口意光澤調柔。十者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瞋恚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休息瞋恚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彼人得菩提時。於彼國土所有眾生悉得三昧。來生其國心極清淨。   休息邪見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心性柔善朋侶賢良。二者信有業報乃至奪命不起諸惡。三者敬信三寶設為活命不信天神。四者得於正見不怪異事。亦不簡擇良日吉時。五者常生人天離諸惡道。六者常樂福德明人讚譽。七者棄俗禮儀常求聖道。八者離斷常見入因緣法。九者常與正趣正發心人共相會遇。十者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邪見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休息邪見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速滿六波羅蜜。於善淨佛土而成正覺。得菩提已於彼佛土。功德智慧一切善根莊嚴眾生來生其國。不信天神離惡道畏。於彼命終還生善道。諸仁者。於彼行佈施清淨平等時。於戒休息殺生。修平等行。具大清淨平等果報。得於長壽離諸怖畏。   彼行佈施清淨平等時。於戒休息偷盜修平等行。具大清淨平等果報。不共他有。修一切善無有留難。   彼行佈施清淨平等時。於戒休息邪婬修平等行。具大清淨平等果報。修習善根無有留難。無邪婬念觀自他婦。彼行佈施清淨平等時。於戒休息妄語修平等行。具大清淨平等果報。不被譭謗。發心堅固如說修行。於天人中獨作證明。口出香氣如優缽羅花。彼行佈施清淨平等時。於戒休息兩舌修平等行。具大清淨平等果報。得不壞眷屬丈夫眷屬敬信眷屬。   彼行佈施清淨平等時。於戒休息惡口修平等行。得微妙音不聞惡聲。   彼行佈施清淨平等時。於戒休息綺語修平等行。具大清淨平等果報。發言得中斷一切疑。眾生樂見。   彼行佈施清淨平等時。於戒休息貪慾修平等行。具大清淨平等果報。受果報已還復能捨。受解脫果具大勢力。   彼行佈施清淨平等時。於戒休息瞋恚修平等行。具大清淨平等果報。顏容端正眾人愛敬。為事無礙諸根不缺。   彼行佈施清淨平等時。於戒休息邪見修平等行。具大清淨平等果報。正見國土正見家生。常值諸佛菩薩聲聞。見佛聞法供養眾僧。修菩提行。常不捨離清淨平等。   諸仁者。此是戒清淨平等。以是戒清淨平等自莊嚴者。是人不久成佛功德。具足相好音聲清淨。降諸魔怨得清淨平等。是人不久得一切佛法禪念慧行清淨大智大慈大悲。乃至能滿一切佛法清淨平等。是名世間戒行清淨平等處。   諸仁者。於彼何者出世間戒行清淨平等處。若於戒三摩跋提信解行者。不依色陰持戒。不依受想行識陰持戒。不依眼不依色。不依眼識不依眼觸不依眼觸因緣生。受愛取有生持戒。乃至不依意不依法不依意識。不依意觸不依意觸因緣生。受愛取有生持戒。不依地界持戒。不依水火風界持戒。不依無邊虛空入持戒。乃至不依非想非非想入持戒。不依欲界色界持戒。不依現世後世持戒。不依聲聞乘辟支佛乘一切種智持戒。不依聞不依禪不依智持戒。不依聽力不依三昧力。不依陀羅尼力不依忍力。不依有漏力不依無漏力。不依有為界力。不依無為界力。不依善不善力。不依明闇力持戒。諸仁者。是名出世間戒清淨平等處。是名修戒梵路聖道。能入無上無畏大城。眾聖所依戒清淨平等。以護第一義清淨戒故。能入淨智。戒者是何義。譬如大鐵圍金剛山間熱惱之風。以山障故不令得至四天下。如是學聖清淨平等戒。愛熱之風。修四念處故不令得起。以是義故名之為戒。譬如大鐵圍山間臭穢之風。以山障故不令得至四天下。如是護聖清淨平等戒。以四無所畏故愛取臭穢不令得起。以是義故名之為戒。譬如大鐵圍山間黑闇。以山障故不得至四天下。如是護聖清淨平等戒。無明有為有漏相。修七覺分故不令得起。以是義故名之為戒。離欲義是戒義。解脫義是戒義。休息義是戒義。無盡義是戒義。滅義是戒義。此諸句義名為戒義。諸仁者。是名有為無為戒清淨平等。若有世間沙門婆羅門。住此有為無為清淨平等戒者。彼人名為世間福田。若有於彼敬信尊重護持養育。給施衣服床褥臥具飲食湯藥一切所須。是人以此善根乃至於流轉時恆受勝報。速能得入無畏大城。諸仁者。於彼何者忍清淨平等。忍有二種。一者捨忍。二者息怒忍。諸仁者。於彼何者捨忍。若有眾生。求一切樂息一切苦。是名捨忍清淨平等。若復有人求樂離苦。彼人觀於三界一切苦道煩惱毒熱。唯除聖人。是人為己利故生大怖畏。如是怖畏。觀於三界一切熾然。為諸煩惱大火所燒。一一眾生為諸苦害。驅馳流轉不能自脫。如彼為苦所逼未得解脫。我亦如是為苦所逼。以何方便能自脫苦。即作是念。不以餘事我以捨忍解脫諸苦令具諸樂。作是念已。即便起發。以忍知足。能捨種種資身之具。所謂飲食衣服臥具屋宅象車馬乘。隨其所須皆悉給與。是人以忍佈施欲滅諸苦。是人數數修忍知足。住時能行捨施於正。趣正行人應往其所。親近供養隨順其教。以供養故如是如是聞於種種生死過患涅槃利益。是人或於聲聞乘發心。或於緣覺乘發心。或於大乘發心。為己樂故。復增忍知足護養眾生。是名捨忍清淨平等。乃至捨外資財及自己樂。忍受諸苦令他得樂。是名捨忍清淨平等。若見乞人種種形色。種種威儀。種種音聲。種種瞋怒。種種罵辱。種種欺陵。種種粗穬不喜之言。來從求索。是人如是如是。心未調柔。瞋恚未淨。未住淨忍。彼作是念。誰能勝我。何以故。彼食血肉。諸惡夜叉羅剎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等。未聞生死苦惱涅槃功德。不觀後世畏眾苦所惱。未得解脫一切諸苦。何以故。彼等離善知識不聞正法。故在生死為苦所溺。我已數數得聞生死苦惱涅槃功德。觀後世畏勤息諸苦。近善知識得聞正法。我今欲度生死沈溺。何故起瞋。是故我應作是思惟。罵辱音聲及諸違事皆悉如風。我當棄捨不應起瞋。如是於諸眾生。欲捨種種想。一切文字語言分別皆悉如風。於諸眾生離種種想。修忍清淨平等。是人數數於諸眾生。捨種種想一切文字分別想。修忍清淨平等。如是如是。是人心則住忍清淨平等得喜得淨。如是如是。是人修四無礙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是人數數修法無礙乃至樂說無礙。是人則能捨身皮肉筋骨眼耳鼻舌手足頭等所愛之命。是菩薩摩訶薩。修分別無分別忍清淨平等。是名菩薩捨忍清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息怒忍清淨平等。   諸仁者。若菩薩摩訶薩。能於一切言語音聲文字。捨分別想。及一切色身形相。舉動威儀。去來意業戲笑。捨分別想。亦捨一切愛取所攝。不求果報離於苦樂。無分別想乃至於己身命分別無分別想。得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譬如虛空。於明於闇不瞋不喜不分別。如是菩薩摩訶薩。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一切有為行戲笑。言語文字形色苦受樂受。離分別。分別不瞋不喜。菩薩於彼眾生。離分別想。得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譬如虛空不動不正遍動不震不正遍震。如是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業有為諸行。身心不動不正遍動。亦復不震不正遍震。譬如虛空清淨離垢。如是菩薩摩訶薩。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於彼一切有為身心。善得清淨。譬如虛空長養一切眾生。如是菩薩摩訶薩。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養育一切眾生。譬如虛空不為劫火所能燒壞不為劫水劫風所壞。如是菩薩摩訶薩。若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乃至未到無上菩提。不為貪瞋癡等毀壞其心。譬如清淨虛空十五日夜極圓滿月普放冷光。令熱惱眾生身心涼樂。如是菩薩摩訶薩。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以身口威儀。休息眾生諸煩惱熱。譬如清淨虛空十五日夜極圓滿月眾星圍遶臨四天下光明照耀。如是菩薩摩訶薩。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隨所住處。常為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等之所圍遶。暉顯照曜。譬如清淨虛空十五日夜極圓滿月照海島上。月愛摩尼從彼珠中。流出大水能滿大海。如是菩薩摩訶薩。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所有天龍夜叉羅剎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粗穬瞋惡無有慈愍。於諸眾生不觀後世畏。是菩薩。以第一義忍清淨平等。放勝光明。照耀一切天龍夜叉羅剎乃至迦吒富單那等。以是令彼天龍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等。悉得清淨善心。於諸眾生起慈悲心。利益心。休息眾生苦惱心。令住一切樂心。觀後世畏心。離一切噁心。於一切善法起大精勤心。以是彼等極得清淨心。乃至於一切善法。發大勇猛心。彼等次第漸離一切不善。悉得充足一切善根。能滿大涅槃海。諸仁者。汝等應當觀此菩薩。雖未至究竟。以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故。已得超過聲聞緣覺。以第一義忍成熟眾生。如我昔作忍辱仙人。常在林中食諸甘果。時有國王名曰迦利。支解我身而為八段。我於彼時。以能善修第一義忍故。從所割處流出白乳。以是忍辱苦行因緣。成熟無量億那由他百千天龍夜叉羅剎乾闥婆阿修羅緊那羅摩□羅伽伽樓羅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等。彼時無量億那由他百千人非人等。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昔為人生非難處。作此苦行不足為難。諸仁者。汝等諦聽。如我往昔生在難處。受於兔身止住林中。為令仙人得於食故。即自踴身投大火聚。以能善修第一義忍清淨平等故。令彼火聚變成蓮池。淨水盈滿。我於爾時臥花臺上。以是苦行因緣。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爾時無量釋梵四王。天龍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等。及諸仙人人非人等。以種種供具供養於我。作是願言。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當與我等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我昔兔身。以能善修第一義忍清淨平等。是忍不共聲聞緣覺。我於往昔作兔身時。梵釋天王護世四王天龍夜叉乃至人非人等。悉以種種香花塗香末香種種寶珠寶幢幡蓋眾妙音樂。尊重讚歎。生未曾有。而作供養。今阿羅漢之所無也。諸仁者。如是菩薩。善修第一義忍清淨平等。諸仁者。是第一義忍清淨平等。是何句義。第一義者。謂到生死彼岸故名第一義。忍者見三界陰究竟空。及見一切界入究竟空。故名為忍。清淨者。謂以聖慧。除淨三界諸煩惱道業道苦道。故名清淨。平等者。謂以聖慧。如實知一切三界行一切法性如如實際。如實知非如實際非非如實際。斷一切煩惱道。故名平等。諸仁者。是名菩薩第一義忍清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精進清淨平等。以精進能與佈施清淨平等作因。是名精進清淨平等。乃至以精進能與般若清淨平等作因。是名精進清淨平等。以精進能捨一切見。以精進能與四念處清淨平等作因。以精進能超過一切聲聞緣覺。以精進能與四正勤四如意足作因。以精進能捨一切煩惱。以精進能與四攝事。四無礙辯。四梵住。四無色定。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九次第定。如來十力。十二善有支。十八不共法作因。以精進能與大慈大悲般若清淨平等作因。是名精進清淨平等。以精進能與成熟眾生清淨平等作因。是名精進清淨平等。以精進為集無量佛法種種善根。乃至能集無量方便智無量勝願。習無量功德智慧。與無量種種眾生有生取作因。是名精進清淨平等。以精進居兜率天宮。觀其時節一生補處。乃至以精進捨彼宮殿。了了知入母胎。乃至以精進於藍毘尼林。從母右脅安隱而出。乃至以精進行於七步。震動大地諸山大海。乃至以精進受難陀憂波難陀龍王灌水洗浴。乃至以精進童子遊戲示現一切工巧。乃至以精進處在宮中五欲不染。乃至以精進夜半踰城往詣閑林。乃至以精進詣憂陀羅迦羅茶迦羅摩仙人所而修供養。乃至以精進六年苦行。乃至以精進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覺。乃至以精進轉於法輪。無量人天為證。是名精進清淨平等。我以精進今於佉羅帝山牟尼諸仙所依住處。作此大集。十方所有菩薩摩訶薩有如佛土微塵數眾。悉令集此。有如佛土微塵等數。諸天龍夜叉羅剎乾闥婆阿修羅摩□羅伽伽樓羅緊那羅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等。悉來大集為聞法故。是名精進清淨平等。諸仁者。以四大海水分為渧數。如彼渧數。具修精進清淨平等。能令菩薩摩訶薩等滿足毘梨耶波羅蜜。是名精進清淨平等。   大集經卷第五十   ◎大方等大集月藏經卷第五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諸惡鬼神得敬信品第八上   爾時護世四大天王。見於無量阿僧祇眾。天龍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等。種種色種種形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性。彼等眾生性無慈愍。於諸眾生常起瞋恚惱害之心。不觀後世可怖畏事。無所繫屬無所護持。是等恆常觸惱剎利乃至畜生。奪其精氣食其血肉。是四天王見諸鬼神俱來集已。歡喜踴躍各自問其所領大將。毘沙門天王問於散脂夜叉大將言。此四天下。一切所有夜叉羅剎。若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依城邑聚落舍宅塔寺園林山谷河井泉池陂濼塚間樹下曠野田中閑林空捨。及大海內眾妙寶洲。彼諸鬼神。若在地行水行空行一切無餘。今悉來集世尊所不。散脂大將言。大王。如王所言。此四天下。所有夜叉。乃至大海寶洲。若地行水行空行。一切無餘今悉來集在世尊所。提頭賴吒天王問於樂欲乾闥婆大將言。此四天下一切所有乾闥婆眾餘如上說。毘樓勒叉天王問於檀帝鳩槃茶大將言。此四天下一切所有鳩槃茶眾餘如上說。毘樓博叉天王問於善現龍王言。此四天下所有龍眾摩□羅伽迦樓羅諸餓鬼等。若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依城邑聚落舍宅。乃至海內眾妙寶洲。若在地上水中空中。所遊行者。一切無餘今悉來集世尊所不。善現龍王言。大王。如王所言。此四天下所有諸龍乃至餓鬼。一切無餘今悉來集在世尊所。爾時四大天王。釋提桓因。大梵天王。正辯梵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大德世尊。此四天下所有天龍乾闥婆緊那羅夜叉羅剎鳩槃荼毘捨遮摩□羅伽迦樓羅諸餓鬼等。若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所有地行水行空行。一切無餘今悉來集在世尊所。我等大眾皆同勸請。唯願如來。哀愍我等。慈悲一切諸眾生故。令惡眾生得敬信故。令正法眼得久住故。紹三寶種不斷絕故。彼地精氣眾生精氣正法勝味甘露精氣令得久住利益增長故。又令善道及涅槃道常不滅壞利益增長故。大德世尊。此閻浮提一切城邑聚落舍宅。乃至寶洲一切無餘。天龍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等。今悉來集。天王龍王乃至毘捨遮王。悉將眷屬亦皆來集。唯願世尊付囑此王。同行其法憶念攝受。令彼天龍夜叉羅剎。乃至迦吒富單那等。各有所屬隨於己分養育護持。恆常不捨莫令惱他。見惱他者令其遮護常不捨離使得安隱。若彼各各於其己分勸發勇力平等護持。彼等則得喜樂名聞多受福報。爾時世尊受其勸請。慈悲憐愍彼一切故。遍觀大眾觀大眾已。舉其右臂而作是言。汝等賢首。一切大眾各各諦聽。我當解說。佛出世難如優曇華。離八難難如順時香樹。聞正法難如雨閻浮檀金。遇戒定僧得供養難。如入大海詣妙寶洲。信敬三寶難如求如意珠。佈施三寶難。如求功德天賢瓶受持戒難如牛頭栴檀國難可得到。於眾生所起慈悲難如值勇健怨賊執金剛杵難得脫免。謹慎知足難。如善作馬祀(梵語阿濕婆迷陀耶若此雲馬寶柱祀為此祀者唯閻浮王之所能也)。諸仁者。有十種平等。若諸眾生具十平等。於生死中恆受勝報。速能得入無畏大城。何等為十。一者眾生平等。二者法平等。三者清淨平等。四者佈施平等。五者戒平等。六者忍平等。七者精進平等。八者禪平等。九者智平等。十者一切法清淨平等。諸仁者於彼何者是眾生平等。若有眾生。為求身命受樂離苦應作是見。若受者作業。若身口意。若善不善。自作教他。彼受現報及後世報。是故汝等。若欲離苦求二世樂。應當造作身口意善。莫起諸惡。若求二世自益益他自樂樂他自好好他勿作諸惡。此是眾生平等。諸仁者。於彼何者是法平等。若有眾生。求樂離苦欣生畏死。恩愛不離怨憎不會。如此之人心海所溺。何以故。若有眾生。計著我者生死流轉。不見清淨解脫道故。是故於法平等思惟觀察。眾生不離法。法不離眾生。若眾生體性即是我體性。若我體性即是一切法體性。若一切法體性。即是佛法體性。若如是觀諸法平等。是人得無所有不見眾生。亦無眾生去來合散。亦不見有眾生可得非法非非法。是人如是得住無相。此是法平等。諸仁者。於彼何者是清淨平等。謂得人身具滿十德。何等為十。一者離下賤家。二者不鈍。三者不啞。四者諸根不缺。五者得男子身。六者顏容端正。得好眷屬。七者不貧。八者不為他欺。九者發言有中。十者多人樂見。何以故。言得於人身清淨平等。如得人身得三律儀離三惡道能求三乘。以此則得三種菩提。不以餘法。雲何清淨平等能到菩提。是人令心不依諸法。令心不依內外境界。不依如如見。一切法無和合相。不取內心不取外心。於二境界極得寂定。如是清淨正見理時。不見有我內有眾生。外有命者壽者。生者人者。眾數養育。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此十六名皆出妄想。是人如是於諸眾生。得見無我清淨平等。以是義故離欲清淨不起邊見。如是得入眾生清淨平等。及諸法空無行智印無相無願。如是得入眾生清淨平等。復以彼法成熟眾生。而不自壞亦不壞財。若知眾生體性平等。則知一切法體性平等。若一切法體性平等。即是佛法體性平等。是故一切諸法名為佛法。此是清淨平等。諸仁者。於彼何者是佈施清淨平等。謂四種心清淨佈施。以佈施故。眾生於流轉時恆受勝報。速能得入無畏大城。何等為四。一者於一切眾生起憐愍心。二者平等心。三者大慈心。四者大悲心。憐愍心清淨平等者。若有眾生。求樂離苦恩愛不離怨憎不會。長壽利益名譽流轉富貴五欲悉稱心者。應如是學。如我喜樂愛慾自己身命。以一切方便無上護持。無有價量。如是於一切眾生。一一眾生乃至蟲蟻。亦皆喜樂愛慾自己身命。一切方便無上護持。無有價量。我若惱害眾生。若復奪他活命之具及斷命根。我於億百千世生死流轉。還被惱害失活命具。及斷命根受無量苦。我從今日於諸眾生。起父母想及男女想。乃至蟲蟻亦作父母及男女想。是故更不惱害眾生。亦不奪彼活命之具及斷命根。亦不教他奪人精氣及斷命根。如是我當億那由他百千萬劫。生死流轉無能惱害。亦不被奪活命之具。及斷命根。何以故。一切眾生。無一眾生非我父母兄弟男女如是我於一切眾生。無一眾生非是父母兄弟男女。以是義故。我曾與彼一切眾生無非是親。一切眾生亦曾與我無非是親。若於父母乃至男女作惱害者。是義不然。諸仁者。於彼何者是不觸惱。若諸眾生。求樂離苦應如是學。我若於剎利觸惱其心。令彼剎利於己境界國土人民。本所欲者不生喜樂。及婆羅門乃至畜生。觸惱其心。本所欲者不生喜樂。以是因緣遞相征伐。鬥亂諍訟。膽佞妄語。互相支解及斷命根。以是因緣我從今日於諸眾生休息惱害及斷命根。以此清淨平等佈施業因緣故。我當久遠生死流轉。無能觸惱共我鬥亂諍訟及斷命根。以是義故。名不觸惱。諸仁者。於彼何者是不害命。若諸眾生。求命不害應如是學。一切眾生無非我親。我若暴雨或非時雨。若雨灰塵令多闇□□□椹奪□□禮□□飀□□訏咽□□餺□□^□□□□妘拏□□□□□□姻□饛□檢□奅楛□枯□XG埤□□□□□□奊□□□茶送□檢□妘茶囊埤□□□D□□□□□□誇□□□□□腄潟砥慼摯鞢敵R□□□□□騋檢□□□□□XG委累□□□□□妘隸姪襹□□□□□□□婁□玲□□飀□□穰□駗□□騋檢□妘茶囊奐□□□□□褻□埤□□□娀婝ヱK□榴□□□逆□延觜D□□□□□婦飥□省裀□□秜D龍□楚慼慼慼撰齱撮唌慼慼潯恣慼腄慼慼慼摯f□□觜D□□□姻諒□□□腄慼慼慼慼潯恣慼慼摯鞢撫魽慼潑O□饋□□□□妃□稼□□□逆□N□□□裡XG埤□奊□□矩茶送□檢□□媽□□祽□言堅襤囊饋埤□□□^□驪餖祏槬□□□□□槲腄慼樟S□□□□□□饈楜□□腄慼撕央D碌□祰馨□□□垓娶□□□□埤□□□婁□玲□□飀□□□□馱□□□□□腄慼慼樟C檸□埤□票□祊□□稨西埤□□□□□葉駉玲□□觝□檢□縷□□□□□□逆□褻□埤□□□娀妘陋□□婛□□妱□□婦飥□省裀□□秜D龍□楚慼慼憐m□□□楏□□□□□□□□□□□璘□□槲腄慼敵R□□□□□程檢□茶送□檢□妘拏□□□□椹婁□玲□□飀□□駝G□□□□榕□□□□□槲腄慼暱部憤楚慼慼樊寣慼撙間摯鞢慼慼樁e妘露□^□□延觜D□□□□□□□□□檢□□|□□□□□□□飥□省裀□□秜D龍□楚慼慼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慼腄慼慼慼慼慼慼熱琚慼摯e□詖□□□褻□╮慼慼潠諢摯鞢摯□□□□□襮□□□□□□妖穰□□□□奈□□□樺□檢□□榖餾練祽□□飀□奊□□矩茶送□檢□妘拏□□□□□婁□□玲□□飀□□□D便□槲腄慼慼慼慼慼慼模魽熱u□妘茶囊奐□□^□□□兩□□姪襹□飀□馬□□□姪襹□□埤□□□□稫觜D□埤□□□□楊量褙□逆□□襹□□牷慼慼慼慼慼摩炕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潼CD露□祰□□□□□□□秜D縷□□□D令□□玲□□□□□□□□□娶□□□□□□概騃□裀□□襋□□□□□□□瘕侗r□□□□裀□□□觛襦□□部慼慼慼慼撚}□□□□□□□□雷粳廬□□□c□□□駽□□□□□□□□□□□檢□視□D綠□倫□□□□□D碌□旅□□□□□禳奿□□□□□□露堅楸□□姪襹□飀□□□橫□□□騫楸□□姪襹□飀□□楰□□□□□□□   多地也他 夜咩夜咩 缽囉佉夜咩 憂缽囉佉夜咩 夜寐 耶夜咩 佉夜夜咩 蘇婆訶   說此法門時。八百六十萬。緊那羅乾闥婆等。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世尊。復說咒曰。   多地也他 瞿竭□□□匿□□%□醧禲慼慼@憂婆夜婆 瞿竭□□□祩樨捊   爾時世尊。復說咒曰。   多地也他 陀媲 陀羅媲 陀羅陀媲 憂跛陀羅 陀羅媲 蘇婆訶   說此法門時。九百四十萬夜叉。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爾時世尊。復說咒曰。   多地也他 阿闍泥 叉叉阿闍泥 伽叉叉 阿闍泥 毛羅阿闍泥 叉差 蘇婆訶   說此法門時。七千萬龍。於遠塵離垢法。得勝三昧。   爾時世尊。復說咒曰。   多地也他 訶訶訶訶訶訶 系打婆 訶訶訶 若若若 訶訶訶 蘇婆訶   說此法門時。三十那由他百千阿脩羅。得不忘菩提心三昧。   爾時世尊。復說咒曰。   多地也他 阿奴那 阿奴那 阿婆那奴那 阿婆夜□□□數□□□□□祩樨捊   說此法門時。八萬四千頻婆羅鳩槃荼。得喜樂三昧。爾時世尊。復說咒曰。   多地也他 陀伽陀闍 阿婆陀伽陀闍 阿婆陀 伽陀闍闍 犍陀犍陀闍 蘇婆訶   說此法門時。七那由他百千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得電王三昧。過諸數量天龍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等。昔未曾發無上真實菩提心者皆悉發心。此是第一義諦佈施清淨平等。諸仁者。於彼何者是戒清淨平等。若一切世間及出世間。所有善道及涅槃樂。戒為根本。以是因緣。得住聲聞辟支佛地。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所謂十善業道。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瞋邪見。諸仁者。於彼遠離殺生因緣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於一切眾生得大無畏。二者於諸眾生得大慈心。三者得斷習氣。四者無諸病惱。五者得壽命長。六者非人護持。七者寤寐安隱無諸惡夢。八者無有怨家。九者不畏惡道。十者得生善道。以是遠離殺生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證無上智。得菩提已。於彼佛土離諸害殺。長壽眾生來生其國。諸仁者。於彼遠離偷盜因緣。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具大財報。二者不共他有。三者不共五家。四者眾人愛敬常不厭捨。五者遠遊十方無有疑慮。六者行處無畏。七者常樂佈施。八者不求財寶自然速得。九者得財即施。十者得生善道。以是遠離偷盜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彼佛國土具足種種花果樹林。衣服瓔珞莊嚴之具。珍奇寶物無不充滿。諸仁者。於彼遠離邪婬因緣。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得攝諸根律儀。二者得住離欲清淨。三者不惱於他。四者眾人稱譽。五者眾人樂觀。六者能發精進。七者見生死過。八者常樂捨施。九者常樂求法。十者得生善道。以是遠離邪婬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彼佛國土無有腥臭亦無女人。不行婬欲皆悉化生。諸仁者。於彼遠離妄語因緣。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眾人信語。二者於一切處乃至諸天發言得中。三者口出香氣如優缽羅花。四者於人天眾獨作證明。五者眾人愛敬離諸疑惑。六者常出實語。七者心意清淨。八者常無諂語言不失機。九者常多歡喜。十者得生善道。以是遠離妄語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彼佛國土。無有腥臭。種種妙香芬馨遍滿。諸仁者。於彼遠離兩舌因緣。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得身不壞。二者得眷屬不壞。三者得交友不壞。四者得信不壞。五者得法不壞。六者得律儀不壞。七者得奢摩他不壞。八者得三昧不壞。九者得忍不壞。十者得生善道。以是遠離兩舌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彼佛國土眾生眷屬不為諸魔他人所壞。諸仁者。於彼遠離惡口因緣。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言音柔軟。二者語辭流利。三者言音潤澤。四者得和合語。五者言必得中。六者得質直語。七者得無畏語。八者得不諂語。九者得如法語。十者得生善道。以是遠離惡口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彼佛國土法音充滿。遠離一切鄙惡言辭。諸仁者。於彼遠離綺語因緣。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天人愛敬。二者天人隨喜讚歎。三者常樂實語。四者常與明人共住不離。五者聞言悉領。六者得智慧人愛敬尊重。七者常得愛樂阿蘭若處。八者愛樂賢聖默然。九者遠離惡人親近賢聖。十者得生善道。以是遠離綺語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於彼佛土顏容端正強記不忘。樂遠離者來生其國。諸仁者。於彼遠離貪慾因緣。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身根不缺。二者口業清淨。三者心不散亂。四者得勝果報。五者得大富貴。六者眾人樂觀。七者得不壞眷屬及不壞財。八者常與明人相會。九者不離法聲。十者得生善道。以是遠離貪慾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彼佛國土離彼魔怨及諸外道。諸仁者。於彼遠離瞋恚因緣。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得離瞋恚。二者不樂積財。三者隨順賢聖。四者常與賢聖相會。五者得利益事。六者面部端嚴。七者見眾生樂則生歡喜。八者常得三昧。九者三業調柔。十者得生善道。以是遠離瞋恚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彼佛國土所有眾生。悉得三昧心極清淨。諸仁者。於彼遠離邪見因緣。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心性柔善伴侶賢良。二者信有業報乃至奪命不起諸惡。三者歸敬三寶不信天神。四者得於正見不擇歲次日月吉凶。五者常生人天離諸惡道。六者得賢善心明人讚譽。七者棄於世俗常求聖道。八者離斷常見信因緣法。九者常與正信正行正發心人共相會遇。十者得生善道。以是遠離邪見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速滿六波羅蜜。於善淨佛土而成正覺。得菩提已於彼佛土。功德智慧一切善根莊嚴眾生來生其國。不信天神離惡道畏。於彼命終還生善道。諸仁者。於彼佈施清淨平等行時。於戒遠離殺生平等行。以是因緣。具大果報離諸怖畏。諸仁者。於彼佈施清淨平等行時。於戒遠離偷盜平等行。以是因緣。具大果報不共他有。修一切善無有留難。諸仁者。於彼佈施清淨平等行時。於戒遠離邪婬平等行。以是因緣。具大果報修習善根。無有留難。無邪婬念觀自他婦。諸仁者。於彼佈施清淨平等行時。於戒遠離妄語平等行。以是因緣。具大果報。若被譭謗人不信受。如說修行發意所為莫不堅固。於天人眾獨作證明。口出香氣如優缽羅花。諸仁者。於彼佈施清淨平等行時。於戒遠離兩舌平等行。以是因緣具大果報。得不壞眷屬丈夫眷屬敬信眷屬。諸仁者。於彼佈施清淨平等行時。於戒遠離惡口平等行。以是因緣具大果報。離粗獷語得微妙音。具足清淨離弊惡聲。諸仁者。於彼佈施清淨平等行時。於戒遠離綺語平等行。以是因緣具大果報。發言得中斷大眾疑。眾人樂見。諸仁者。於彼佈施清淨平等行時。於戒遠離貪慾平等行。以是因緣具大果報。正受其報還能捨施。具受勝報備大威力。諸仁者。於彼佈施清淨平等行時。於戒遠離瞋恚平等行。以是因緣具大果報。端正豐美眾人愛敬。一切無礙諸根不缺。諸仁者。於彼佈施清淨平等行時。於戒遠離邪見平等行。以是因緣具大果報。正見國土正見家生。常值諸佛及諸菩薩聲聞緣覺。見佛聞法供養眾僧。修菩薩行常不捨離清淨平等。諸仁者。此是戒行清淨平等。以是戒行自莊嚴者。是人不久具足相好。成佛功德音聲清淨。降伏魔怨禪念慧行。清淨大智大慈大悲。乃至能成一切佛法清淨平等。此是世間起發戒行清淨平等。諸仁者。於彼何者是出世間起發戒行清淨平等。若戒清淨及三摩提起信解行者。不依色事而持禁戒。不依受想行識事而持禁戒。不依眼事而持禁戒。不依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愛取有生事而持禁戒。乃至不依意事而持禁戒。不依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愛取有生事而持禁戒。不依地界水火風界事而持禁戒。不依無邊虛空處。無邊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事而持禁戒。不依欲界色無色界事而持禁戒。不依現在及未來事而持禁戒。不依聲聞及辟支佛無上大乘一切智事而持禁戒。不依聞事禪事智事而持禁戒。不依聞力三昧力陀羅尼力忍辱力事而持禁戒。不依有漏無漏力有為無為事善不善力明闇力事而持禁戒。此是出世間起發戒行清淨平等。梵路聖道入無畏城。彼諸賢聖所依戒行清淨平等。第一義諦入清淨智。諸仁者。所言戒者。是何句義。譬如金剛鐵圍山間熱惱之風。以山障故不令得去至四天下。如是聖戒清淨平等。修四念處力能障彼愛熱之風不令得起。以是義故名之為戒。譬如鐵圍山間臭穢之風。以山障故不令得去至四天下。如是聖戒清淨平等。修四無畏力能障彼邪臭之氣不令得起。以是義故名之為戒。譬如鐵圍山間甚大黑闇。以山障故不令得曀此四天下。如是聖戒清淨平等。修七覺分力能障彼無明有為有漏之相不令得起。以是義故名之為戒。諸仁者。離欲義是戒義。解脫義是戒義。休息義是戒義。盡義是戒義。滅義是戒義。此諸句義名為戒義。諸仁者。此是有為無為戒行清淨平等。若有沙門及婆羅門。修此有為及無為戒平等住者。彼人應受世間供養。若世間人於彼沙門及婆羅門。敬信尊重護持養育。衣服飲食床褥臥具。病患因緣施其湯藥活命之具。彼人流轉於生死中。恆受勝報速能得入無畏大城。諸仁者。於彼何者是忍清淨平等。忍有二種。一者捨忍。二者息怒忍。捨忍清淨平等者。若欲得一切樂捨一切苦。是名捨忍清淨平等。若有眾生。求樂離苦觀彼三界一切苦道及煩惱火之所逼熱。唯除聖人。是人為已生大怖畏。作是見時。三界眾生皆為煩惱熾然逼熱。一一眾生種種苦害。驅馳流轉不能自救。如是我共一切眾生為苦所惱以何方便而能自救。即作是念。不以餘事。唯應修忍脫一切苦具一切樂。便能喜樂修平等忍。能捨種種資身之具。所謂飲食騎乘衣服臥具屋宅床榻。隨其所須皆悉給與。以忍佈施為滅諸苦。是人數數修忍住時。能行捨施。於正發心人正修行人。應到其所而修供養。數供養故。從彼人聞生死過患涅槃功德。是人如是。若聲聞乘及緣覺乘無上大乘發心求證。為彼樂故。重複樂忍養育眾生。此是捨忍清淨平等乃至若捨身外資財。能自忍苦令他得樂。亦名捨忍清淨平等。若彼種種形色種種威儀。種種音聲種種瞋怒罵辱欺凌粗獷非實不喜之言。乞士來求諸如是等。是人心未柔軟瞋恚未淨不得住忍。是人生念。誰能勝我。是故被辱未能行忍。復作是念。彼食血肉夜叉羅剎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等。何故未聞生死大苦涅槃至樂。不觀後世可怖畏事。眾苦所惱未能解脫。應知彼等離善知識及不聞法。是故生死為苦所溺。我已近善知識。數數得聞生死苦惱涅槃安樂。觀後世畏常勤修習斷一切苦。當得度彼生死沈淪。何故起瞋而不行忍。是故我應作是分別。罵辱音聲及諸違事皆悉如風。我當棄捨不應起瞋。如是應捨諸眾生想。作是念時。罵辱音聲及諸違事悉如風過。離眾生想修行忍辱清淨平等。是人若數於彼眾生。捨種種想。罵辱聲音及諸違事離分別想。修行忍辱清淨平等。是人住忍心喜得淨。如是則能修無礙智。謂法無礙及義無礙。如是則能悉舍內財。所謂皮肉筋骨眼耳鼻舌手足及頭所愛之命。如是菩薩摩訶薩修無分別非無分別忍清淨平等。是名捨忍清淨平等。諸仁者。於彼何者是息怒忍清淨平等。若菩薩摩訶薩能於一切言語音聲文字。捨分別想及於一切色身形想。舉動威儀去來戲笑捨分別想。亦捨愛取不求果報。離於苦樂無分別想。乃至於己身命無分別想。得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譬如虛空遇闇不瞋得明不喜。不作如是分別之心。如是菩薩摩訶薩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於彼一切有為諸法語言形色及苦樂受。離於分別不作分別。不瞋不喜。於諸眾生離分別想。得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譬如虛空不動不止。遍動不震不止遍震。如是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業有為諸行。身心不動不止遍動。亦復不震不止遍震。譬如虛空清淨離垢。如是菩薩摩訶薩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於彼一切有為身心善得清淨。譬如虛空長養眾生。如是菩薩摩訶薩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養育眾生。譬如虛空非劫盡火所能燒壞。非劫盡水及劫盡風所能毀壞。如是菩薩摩訶薩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乃至未到無上菩提。不為貪慾瞋恚愚癡三毒熾火燒壞其心。譬如清淨虛空十五日夜極圓滿月。普放冷光熱惱眾生身心涼樂。如是菩薩摩訶薩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皆息己身威儀憂惱。亦息眾生諸煩惱熱。譬如清淨虛空十五日夜極圓滿月。眾星圍繞照四天下。如是菩薩摩訶薩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隨所住處為諸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等之所圍繞暉顯照曜。譬如清淨虛空十五日夜極圓滿月。照海島上月愛摩尼。從彼珠中流出大水能滿大海。如是菩薩摩訶薩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以第一義忍清淨平等。放勝光明照曜一切。諸天及龍夜叉羅剎。乃至迦吒富單那等。令彼悉得善心清淨。於諸眾生起大慈悲心。深利益心。休息苦惱心。令住一切樂心。觀後世畏心。離一切噁心。於一切善起勤進心。彼諸鬼神以得如是諸勝善心。次第漸離一切不善。一切善水悉皆充足。故能流滿涅槃大海。諸仁者。應當觀此菩薩善根。雖未能至究竟處所。以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故。已得超過一切聲聞及辟支佛。能以善法成熟眾生。如我昔作忍辱仙人。常在林中食諸甘果。時有國王名曰迦利。支解我身而為八段。我於彼時以能善修第一義忍故。從所割處流出白乳。以是忍辱苦行因緣。成熟無量億那由他百千天龍夜叉羅剎乾闥婆阿脩羅緊那羅摩□羅伽迦樓羅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等。彼時無量億那由他百千天龍乃至人非人等。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諸仁者。我昔人身生非難處。作此苦行不足為難。如我往昔生於難處受彼兔身。為使仙人得肉食故。即自踴身投大火聚。以能善修第一義忍清淨平等。令大火聚變作蓮池。時彼兔身臥花臺上。以苦行因緣。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彼時帝釋護世四王天龍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等。及諸仙人人非人等種種供養。而語我言。汝若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於彼時我等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得授記。諸仁者。我昔兔身以能善修第一義忍清淨平等故。已得不共聲聞緣覺所有供養。是故彼時梵釋天王護世四王天龍夜叉。乃至人非人等。悉以種種勝上香花塗香末香音樂眾寶幢旛等事。讚歎尊重希有供養。今阿羅漢之所無也。諸仁者。菩薩如是善能修住第一義忍清淨平等。此四句義今當解釋。第一義者。能到彼岸。以是義故名第一義。忍者。見三界陰為究竟空。及見界入為究竟空。以是義故名之為忍。清淨者。謂以聖慧除淨三界諸煩惱道業道苦道。以是義故名為清淨。平等者。謂以聖慧於三界行一切法理真如實際得如實知。無煩惱道業道苦道。以是義故名為平等。此是菩薩摩訶薩第一義忍清淨平等。諸仁者。於彼何者是精進清淨平等。以此精進。能與佈施清淨平等作因。乃至能與般若波羅蜜清淨平等作因。以是則能捨一切見。以此精進能與四念處清淨平等作因。超過一切聲聞緣覺。以此精進能與四正勤四如意足作因。以是則能捨諸煩惱。以此精進。能與四攝事四無礙辯四梵住四無色定。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分九次第定。斷十二有支。得如來十力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般若波羅蜜清淨平等而作因緣。以此精進。能與成熟眾生清淨平等作因。以此精進。為得無量佛勝法故集諸善根。以此精進。能習無量巧方便智。無量願智轉轉殊勝。修習無量大功德聚。以此精進。隨願受生教化利益。以精進故。居兜率天宮觀其時節捨彼宮殿正知了了而入母胎。以精進故。於藍毘尼林從母右脅安隱而出。以精進故。行七步已震動大地及諸山海。以精進故。受彼難陀及婆難陀龍王兄弟淋水洗浴。以精進故。童子遊戲示現一切工巧奇能。以精進故。處在宮中五欲不染。以精進故。夜半踰城向閑林下。以精進故。詣優陀迦迦羅荼迦羅摩諸仙人所而修供養。以精進故。六年修彼難行苦行。以精進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精進故。轉大法輪無量人天得證聖道。是名精進清淨平等。諸仁者。我以是精進。今於佉羅帝山牟尼諸仙所依住處。作此大集。十方所有菩薩摩訶薩。有如佛土微塵數眾悉令集此。有如佛土微塵等數諸天及龍夜叉羅剎乾闥婆阿脩羅摩□羅伽迦樓羅緊那羅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等。悉來大集。為聞法故。是名精進清淨平等。諸仁者。以四大海水分為滴數。如彼滴數。具修精進清淨平等。能令菩薩摩訶薩等。滿足毘離耶波羅蜜。是名精進清淨平等。   大方等大集月藏經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一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月藏分第十四諸惡鬼神得敬信品第八之二   諸仁者。於彼何者是禪清淨平等。有禪聲聞緣覺如來共。有禪緣覺如來共不共聲聞。有如來禪不共聲聞緣覺。有如來禪共聲聞緣覺一切眾生。   諸仁者。於彼何禪聲聞緣覺如來共。若有眾生。求樂離苦觀後世畏。是人修行佈施清淨平等時。若有正趣正發心者。應到其所起卑下心隨順供養。從彼人邊得聞正法。聞已知義如法修行。心樂離欲流注相續。是人得離諸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離喜行捨念增上正知入第三禪。捨苦捨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度一切想滅有對想不念別異想入無邊虛空處。度無邊虛空處入無邊識處。度無邊識處入無所有處。度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度非想非非想處入滅受想定。   諸仁者。住初禪者滅音聲刺。住第二禪者滅覺觀刺。住第三禪者滅喜刺。住第四禪者滅出入息刺。住無邊虛空處者滅色刺。住無邊識處者滅虛空刺。住無所有處者滅識刺。住非想非非想處者滅無所有刺。住滅受想者滅受想刺。是名身行得倚口行得倚意行得倚。八解脫禪士。得滅盡定到彼岸。阿羅漢依此處得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三解脫門四無礙辯。依此處得奢摩他毘婆捨那。此非菩薩行清淨平等。不得四攝事四梵住三不護四無所畏十力十八不共法一切智智。是名禪波羅蜜平等聲聞緣覺如來共。   諸仁者。若復有人。先修緣覺乘退入聲聞乘行聲聞行。是人入初禪乃至入滅盡定。依此定得三解脫門四無礙辯。不得四攝事四梵住三不護。乃至不得一切智智。是名禪平等聲聞緣覺如來共。   諸仁者。若復有人。先修大乘退入聲聞乘。是人入初禪乃至入滅盡定。得三解脫門四攝事四梵住。不得三不護。乃至不得一切智智。是名禪平等聲聞緣覺如來共。   諸仁者。於彼何禪緣覺如來共不共聲聞。若有眾生。久修聲聞乘後入緣覺乘。是人昔來未得初禪。得已思惟求因緣法。乃至得第四禪已思惟求因緣法。入空無願無相三昧。以彼三昧思惟捨離證無色定。以彼三解脫門入滅盡定。於一切處思惟求緣覺法。是人求於因緣第一義三行滅無餘非想受滅。是名禪平等緣覺如來共不共聲聞。若復有人。未學聲聞乘善學緣覺乘。是人入初禪思惟求因緣法。是人依初禪超彼餘禪及無色定。入三行滅無餘第一義滅定。是名禪平等緣覺如來共不共聲聞。   諸仁者。若復有人。未學聲聞緣覺乘。先學大乘退入緣覺乘。是人入初禪。於彼禪中思惟求因緣法。如是乃至第四禪中思惟求因緣法。如是四無色定一切處思惟求因緣法。如是三行滅無餘第一義滅定。以三解脫門得不可說三昧。其處無生無滅。非證非修非有非無。非此岸非彼岸。非闇非明。非可測非分別非不分別。是名佉伽毘沙拏劫(佉伽齊雲犀牛毘沙拏雲角)辟支佛世間獨福田。是名禪清淨平等第一義緣覺如來共不共聲聞。其處一切生死有海斷。行苦苦苦壞苦斷。於不可說義能自覺知。是名第一義禪清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如來第一義禪清淨平等不共聲聞緣覺。若如來入初禪。不依陰入定。不依界入定。不依入入定。不依地界水火風界入定。不依虛空處界識處界無所有處界非想非非想處界入定。不依滅界入定。不依現在及未來世入定。不依生不依滅入定。不依有不依無入定。無所依不依所依。如如來入初禪如是。第二第三第四禪虛空處界識處界無所有處界非想非非想處界如是。如來入滅界定不依陰入定。乃至不依所依。如來入滅界定。是名如來第一義禪清淨平等不共聲聞緣覺。   諸仁者。於彼何者是如來禪清淨平等共聲聞緣覺一切眾生。如來入世間初禪。乃至入世間第四禪。緣覺聲聞亦能入世間初禪乃至第四禪。一切眾生劫欲盡時。亦曾能入世間初禪乃至第四禪。於後噁心因緣退失修禪。瞋惡粗穬不觀後世畏。於諸眾生無有慈愍。食其血肉趣三惡道。   復次如如來入世間初禪。乃至入世間第四禪。彼一切眾生。若天若人畜生餓鬼地獄眾生作是念。如來心心數法行在何處住在何住。彼一切眾生乃至蟲蟻。佛力加故。亦如實知佛心心數法住於初禪。乃至知住第四禪。此亦是如來禪平等共一切眾生。此禪平等。非一切聲聞辟支佛地。是名禪清淨平等。諸仁者。於彼何者智器清淨平等。智有二種。一者世間智。二者出世間智。諸仁者。何者世間智。其世俗書典。口所言說結集解釋。言語之道音聲演說。文字顯示聞諸論說。若書字句義。若算若數若印。若種種苦行法。若學工巧事。如是所說種種作業。隨其所求皆得成就。諸餘三世俗念作事。若觸若受若想若思若念。如是一切非涅槃器。是名世間智器平等。諸仁者。於彼何者世間智器平等。諸仁者。世間智器平等者。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聞慧智器平等何者世間佈施智器平等。諸仁者。若有人乃至盡形休息殺生偷盜邪婬妄語飲酒諸放逸處。於一切眾生安住慈心憐愍心救濟心是涅槃器。諸仁者。是名世間佈施智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世間戒智器平等。諸仁者。若於一切眾生具哀愍心觀後世畏。常住慈心柔軟心利益心無怨讎心無嫉妒心無粗穬心無兩舌心無憍逸心安住慈心。諸仁者。是名世間戒智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世間忍智器平等。諸仁者。若聞眾生種種惡口純粗穬言。聞已不取不起卒暴不生變濁不現瞋相。於諸眾生亦復能忍。不順言辭音聲所出。諸仁者。是名世間忍智器平等。   諸仁者。若見眾生於其我所作惡作過作罪作無利益。若壞色若壞聲香味觸若壞身若壞命。於此眾生常能修忍應如是學。是諸眾生。從無始流轉習貪恚癡離善知識未曾修學。我近善知識我能修學我求一切樂。若於一切眾生不起瞋嫌。是人得一切樂。是故於彼一切眾生見已不取不起卒暴不生變濁不現瞋相。是名世間忍智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世間精進智器平等。諸仁者。若於眾生勤施不斷。及修戒忍精進禪智不斷。諸仁者。是名世間精進智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世間禪智器平等。諸仁者若入世間初禪乃至第四禪。入無邊虛空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仁者。是名世間禪智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世間聞慧智器平等。諸仁者。若與如是空法相應。大乘言教有所堪能。讀誦受持言辭清淨。為人演說不諂不幻。一切煩惱惡業障盡。知法知義。是人於彼言教知法知義。晝夜精勤求無上智。諸仁者。是名世間聞慧智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出世間智器平等。諸仁者若善男子。不取色受想行識。不取眼色不取眼識不取眼觸。不取眼觸因緣生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如是乃至不取意法不取意識不取意觸。不取意觸因緣生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如是不取地界水火風界。不取虛空界。乃至不取非想非非想界。不取現在及未來世。不取善不善。不取有漏無漏。不取聲聞乘。不取緣覺乘。不取無上大乘。不取三界不取三乘。不取有不取無。不取無所有無有言說。得無緣慈三昧。非諸聲聞辟支佛地是人以此三昧故。能見入首楞嚴三昧門。次第當得首楞嚴三昧。諸仁者。是名出世間智器清淨平等。非決定清淨平等。是方便力求智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安住出世間一切法器般若一切法界清淨平等。諸仁者。一切法界。非肉眼見非天眼見。是聖法慧眼相應。以聖慧眼觀諸法界不增不減。不見諸法有盛有衰。不見近遠方所無所至去。不見有生有滅。是人如是見諸法清淨平等時。更不見眾生有實可得。若入眾生不可得。是人則得入一切法不可得。何以故。不離眾生有一切法。不離一切法有眾生。其眾生體性是一切法體性。其一切法體性是眾生體性。其一切法體性是我體性。其我體性是一切法體性。其一切法體性是佛法體性。其佛法體性是無我界體性。其無我界體性是實際體性。其實際體性是如如體性。如是知一切法。諸仁者。是名安住出世間一切法器般若一切法界出世間智器清淨平等。   諸仁者。於彼何者出世間一切法器清淨平等。若菩薩摩訶薩如是安住般若入禪定時。不見有法可得。住於禪定而不捨離於一切法境界。無住無滅無所覺知住於禪定。是人不以身禪住於禪定。不以心禪住於禪定。是人住如是禪時。入於如如實際法界。能入諸法無所取著。超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是人於如是禪住於禪定。是未決定菩薩。能斷一切諸煩惱見及上煩惱纏。若復菩薩能住如是禪者。則能入於一切諸法。入此法時能知眾生善惡諸欲而成熟之。是人不見眾生。不見我人壽命眾數生者養育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是人若復入於如如法界時。見諸眾生顛倒煩惱。以顛倒故受種種苦。是人如是入於微細如如實際法界。是菩薩於眾生不見眾生而成熟之。眾生非實故。眾生無眾生故。眾生無我故。眾生離故。眾生無自性故。眾生不可說故。眾生空故。眾生無相故。眾生無願故。眾生無作故。眾生如性故。眾生無生故。眾生不滅故。眾生清淨故。而成熟眾生如是亦不見我。乃至不見受者。亦不壞事。是諸法自性相。不可說不可說法界。一切語言文字不能說不可顯示無所有。是菩薩以大悲故。於不可說法而說諸法。此有漏此無漏。此世間此出世間。此有罪此無罪。此有為此無為。此有煩惱此無煩惱。此應修行此應捨離。此凡夫法。此學法。此無學法。此緣覺法。此菩薩法。此佛法。諸仁者。是未決定菩薩。如是安住出世間一切法器般若入一切法界。清淨平等分別說法。菩薩於所說法不見其相。諸仁者。譬如幻者。遍虛空界化作種種色種種花。未曾作事而能現作。佛不出世。於彼花中。能出如是妙義句味。入於法門演法音聲。作如是事。是為難不。時一切天人及鬼神眾作如是言。大德婆伽婆。此事為難。大德修伽陀。此第一難。佛言。諸仁者。此轉難此第一轉難。其未決定菩薩。於無所屬法如是法。無色不可見非文字非言說。自未知未證未善修未自在未到彼岸。而能於他眾生除諸煩惱而成熟之。此為轉難。彼諸眾生。於如是甚深無言說法未作證。聞已不謗。此為第一轉難。彼諸眾生。能碎一切諸煩惱樹。住柔軟心作業心。於一切眾生慈心愍心不害心悲心共心同心。彼諸眾生。以柔軟心故。枯竭有海渡煩惱海速入無畏城。於如是無言說未作證。聞已不謗。彼亦轉難第一轉難。何故汝等噁心鬼神不自製心。於諸眾生不作柔軟心。不觀後世畏。諸仁者。若有住出世間一切法器清淨平等三昧菩薩摩訶薩。能使一切眾生守護六根各住自境。豈況不能遮障汝等噁心鬼神。是善丈夫皆得是法住大慈大悲心不惱於他。何以故。以修大慈大悲方便力故不惱於他。是諸菩薩入如是甚深法已。能擲眾生虛空界中。多億那由他劫各不相見。豈況不能制於汝等諸惡鬼神。亦復能擲一切眾生世界中間大黑闇處。乃至能令一切眾生唯食風食水食土食石。是諸菩薩以住如是甚深出世間法器清淨平等三昧故。能令一切眾生於多億劫不食。豈況不能制於汝等食他眾生精氣血肉諸惡鬼神。何故縱捨汝等。是諸菩薩以大慈大悲方便力故縱捨汝等。於此四天下所有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甚深出世間法器清淨平等三昧。其名曰眾自在菩薩。慈自在菩薩。文殊音菩薩。電自在菩薩。日自在菩薩。月自在菩薩。地自在菩薩。想自在菩薩。觀世自在菩薩。水自在菩薩。如是等萬八千菩薩摩訶薩居此四天下。彼諸菩薩摩訶薩住此十種第一甚深出世間一切法器清淨平等。何等為十。所謂眾生平等。法平等。清淨平等。佈施平等。戒平等。忍平等。精進平等。禪平等。般若平等。一切法清淨平等。住此十種第一甚深出世間一切法器清淨平等三昧菩薩摩訶薩。一一皆能制於汝等諸惡鬼神。如上所說。何故縱捨汝等。是諸菩薩以修大慈大悲方便力故縱捨汝等。何況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諸仁者。假使一切眾生。住如是十種出世間甚深一切法器清淨平等。如前所說菩薩摩訶薩。以一如來一念之智勝於彼等。何況如來於一切時。以大悲心覆護汝等。不生瞋恚亦不棄捨。如來於一切時憐愍汝等。欲令得於利益安樂。汝等如是無有慚愧。不觀後世畏。於一切眾生作不愍心不柔軟心噁心怨心不慈心不悲心。汝等不應作是非法。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大雄見如是  無餘鬼神集  即時舉右臂  宣說如是言  佛出世甚難  法僧亦復難  眾生淨信難  離諸難亦難  哀愍眾生難  知足第一難  得聞正法難  能修第一難  得知難平等  於世常受樂  此十平等處  智者當速知  初眾生平等  捨離諸惡業  造作諸善業  久受於勝樂  修行法平等  一切法等等  佛聲聞緣覺  凡夫等如如  此清淨平等  於彼人中得  遠離取境界  亦復不壞我  佈施平等喜  不害他眾生  不奪活命具  不壞諸花果  無有一眾生  非我父母者  一切諸眾生  曾與我親知  我更不觸惱  乃至一眾生  休息於非時  一切惡風雨  豐盛可樂事  養育諸親知  眾生精氣增  常得不損減  不氣噓他身  不瞋惡眼視  不奪他精氣  充滿一切樂  我心利一切  不瞋有失者  為斷諸煩惱  求於諸佛法  十種善業道  智者常守護  於世常歡喜  後得見涅槃  不依陰持戒  亦不依界入  滅諸有支戒  滅諸有渴愛  捨離種種想  能息於瞋怒  如是字言合  智者離分別  如虛空空故  離一切分別  如是修忍者  智者離分別  譬如空中月  眾星共圍遶  如是修忍者  安隱眾中顯  月光照摩尼  海水得盈滿  忍照噁心鬼  令得清淨信  一切離諸惡  修於菩提行  彼眾生次第  能滿諸佛海  我昔作仙人  林中修忍辱  節節支解身  不起瞋怒心  作兔為仙人  自投身入火  我以修忍故  火變為蓮池  我以彼忍力  成熟多眾生  今諸阿羅漢  無有如是忍  智者常精進  修行為福慧  智海得增滿  得成諸佛海  修禪及般若  得離諸煩惱  不分別三界  得住於如如  智者修禪智  出世住實際  不染於諸法  離一切分別  不分別諸法  不見有眾生  諸法唯一相  得見佛境界  無量菩薩眾  安住此法性  不惱於汝等  以住聖般若  如來於汝等  容恕不為惱  汝等無羞恥  遠離於慚愧  作惡諸眾生  弊性多剛強  見佛大勇猛  皆得柔軟心  汝等各應當  自遮己噁心  汝等當次第  速證大涅槃  汝等若柔軟  得離諸惡業  為護此法故  付囑於汝等  我所說聲聞  具智大名稱  彼憐愍汝等  令得福智慧  當得飲食利  諸天所供養  得於勝住處  及得增壽命  若聞導師語  如說能修行  人天世間中  常受勝樂報   爾時世尊於彼諸惡鬼神眾中說法訖時。於彼諸惡鬼神眾中。彼惡鬼神昔於佛法作決定信。彼於後時近惡知識心見他過。以是因緣生惡鬼神。彼九十二那由他百千諸惡鬼神得住須陀洹果。億那由他頻婆羅百千諸惡鬼神昔行大乘者得隨順忍。無量阿僧祇諸惡鬼神得柔軟心。得已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於彼鬼神眾中。有羅剎王名牛王目。與萬羅剎王合掌向佛。一心敬禮而作是言。大德婆伽婆。我等為瞋使故久於世間受不愛果。我等今者承佛神力得自憶念此賢劫中宿命之事。我等於鳩留孫如來法中曾得出家。誦持八萬大乘法聚。復誦八萬聲聞法聚。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我等彼時於阿蘭若住法比丘所起瞋怒心。以是業障於彼命終生於地獄。久被燒煮失念無餘。於彼命終生此食他血肉惡羅剎中。正由我等昔出家時共作惡業。今受於此惡羅剎身。為飲食故斷無量億那由他百千眾生命。以是我等今於佛所悔諸惡業更不復作。如是至三。至到堅固修行律儀。惟願世尊。授於我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佛言。諸仁者。我不見更有一法遠離菩提心如於阿蘭若比丘所而起噁心者。諸仁者。於未來世。此賢劫最後如來名曰盧遮。彼佛當授汝等勝菩提記。彼萬羅剎王垂淚而言。寧處地獄不作人身於阿蘭若比丘所一念之頃。而起噁心。以彼能斷一切善故。何況數數而起噁心。   爾時復有諸惡鬼神敬信三寶。住柔軟心觀後世畏。一切同音而作是言。大德婆伽婆。我等從今休息諸惡。懺悔過去一切惡業。我等今當食花食香食果食水食風食法食喜。更不惱他。護持佛法受佛付囑為久住故。及受世尊聲聞弟子住阿蘭若者增上護持。佛言。善哉善哉。善丈夫。汝等應當如是善受我之付囑。我今復以汝等付囑。賢劫一切菩薩一切聲聞。彼憐愍汝等。於其晝夜作善助道。與汝善分稱名勸請。以是汝等增長精氣大力威德及大功能親知眷屬。彼彼如是護持我法故。亦復善護阿蘭若住法比丘若大乘小乘。如是如是精氣增長乃至眷屬。如是如是汝等作勝供養三世諸佛。以此善根能捨惡趣得世間樂及涅槃樂。   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諸天王護持品第九   爾時世尊。示世間故。問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言。此四天下是誰能作護持養育。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作如是言。大德婆伽婆。兜率陀天王。共無量百千兜率陀天子。護持養育北鬱單越。他化自在天王。共無量百千他化自在天子。護持養育東弗婆提。化樂天王。共無量百千化樂天子。護持養育南閻浮提。須夜摩天王。共無量百千須夜摩天子。護持養育西瞿陀尼。   大德婆伽婆。毘沙門天王。共無量百千諸夜叉眾。護持養育北鬱單越。提頭賴吒天王。共無量百千乾闥婆眾護持養育東弗婆提。毘樓勒叉天王。共無量百千鳩槃茶眾護持養育南閻浮提。毘樓博叉天王。共無量百千龍眾護持養育西瞿陀尼。   大德婆伽婆。天仙七宿三曜三天童女護持養育北鬱單越。彼天仙七宿者。虛危室辟奎婁胃。三曜者。鎮星歲星熒惑星。三天童女者。鳩槃彌那迷沙。大德婆伽婆。彼天仙七宿中。虛危室三宿是鎮星土境。鳩槃是辰。辟奎二宿是歲星土境。彌那是辰。婁胃二宿是熒惑土境。迷沙是辰。大德婆伽婆。如是天仙七宿三曜三天童女護持養育北鬱單越。   大德婆伽婆。天仙七宿三曜三天童女護持養育東弗婆提。彼天仙七宿者。昴畢觜參井鬼柳。三曜者太白星歲星月。三天童女者。毘利沙彌偷那羯迦吒迦。大德婆伽婆。彼天仙七宿中。昴畢二宿是太白土境。毘利沙是辰。觜參井三宿是歲星土境。彌偷那是辰鬼柳二宿是月土境。羯迦吒迦是辰。大德婆伽婆。如是天仙七宿三曜三天童女護持養育東弗婆提。   大德婆伽婆。天仙七宿三曜三天童女護持養育南閻浮提。彼天仙七宿者。星張翼軫角亢氐。三曜者。日辰星太白星。三天童女者□契□通奅□埤□□祩椼□檢□□糕送□露□良姿□聯奜異□□Ⅵ□諢煄L□□□鵻摫薄慼慼L令□諢煄慼暫I□騤荂熱荂慼慰D壓l諢煍D□匟獢撙煍D悅該□□胥鯆央撥炕慼戮o□□□□□灤宦憛   大德婆伽婆。彼天仙七宿三曜三天童女護持養育西瞿陀尼。彼天仙七宿者。房心尾箕斗牛女。三曜者。熒惑星歲星鎮星。三天童女者。毘離支迦檀□婆摩伽羅。大德婆伽婆。彼天仙七宿中。房心二宿是熒惑土境。毘利支迦是辰。尾箕斗三宿是歲星土境。檀□婆是辰。牛女二宿是鎮星土境。摩伽羅是辰。大德婆伽婆。如是天仙七宿三曜三天童女護持養育西瞿陀尼。   大德婆伽婆。此四天下南閻浮提最為殊勝。何以故。閻浮提人勇健聰慧梵行相應。佛婆伽婆於中出世。是故四大天王。於此倍增護持養育。此閻浮提有十六大國。謂鴦伽摩伽陀國。傍伽摩伽陀國。阿槃多國。支提國。此四大國。毘沙門天王與夜叉眾圍遶護持養育。迦屍國。都薩羅國。婆蹉國。摩羅國。此四大國。提頭賴吒天王與乾闥婆眾圍遶護持養育。鳩羅婆國。毘時國。般遮羅國。疏那國。此四大國。毘樓勒叉天王與鳩槃茶眾圍遶護持養育。阿濕婆國。蘇摩國。囉囌吒國。甘滿闍國。此四大國。毘樓博叉天王與諸龍眾圍遶護持養育。   大德婆伽婆。過去天仙。護持養育此四天下故。皆亦如是分佈安置。於後隨其國土城邑村落塔寺園林樹下塚間山谷曠野河泉陂濼乃至海中寶洲天祠。於彼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諸龍夜叉羅剎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等。生於彼中還住彼處。無所繫屬不受他教。是故願佛於此閻浮提一切國土。彼諸鬼神分佈安置為護持故。為護一切諸眾生故。我等於此說欲隨喜。佛言。如是大梵。如汝所說。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示現世間故  導師問梵王  於此四天下  誰護持養育  如是天師梵  諸天王為首  兜率他化天  化樂須夜摩  能護持養育  如此四天下  四王及眷屬  亦復能護持  二十八宿等  及以十二辰  十二天童女  護持四天下  隨其所生處  龍鬼羅剎等  不受他教者  還於彼作護  天神等差別  願佛令分佈  憐愍眾生故  熾然正法燈   爾時佛告月藏菩薩摩訶薩言。了知清淨士。此賢劫初。人壽四萬歲時鳩留孫佛出興於世。彼佛為無量阿僧祇億那由他百千眾生。迴生死輪轉正法輪。追迴惡道安置善道及解脫果。彼佛以此四大天下。付囑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他化自在天王化樂天王兜率陀天王須夜摩天王等。護持故。養育故。憐愍眾生故。令三寶種不斷絕故。熾然故。地精氣眾生精氣正法精氣久住增長故。令諸眾生休息三惡道故。趣向三善道故。以四天下付囑大梵及諸天王。如是漸次劫盡諸天人盡。一切善業白法盡滅。增長大惡諸煩惱溺。人壽三萬歲時。拘那含牟尼佛出興於世。彼佛以此四大天下。付囑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他化自在天王乃至四大天王及諸眷屬。護持養育故乃至令一切眾生休息三惡道趣向三善道故。以此四天下付囑大梵及諸天王。如是次第劫盡諸天人盡。白法亦盡。增長大惡諸煩惱溺。人壽二萬歲時。迦葉如來出興於世。彼佛以此四大天下。付囑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他化自在天王化樂天王兜率陀天王須夜摩天王憍屍迦帝釋四天王等及諸眷屬。護持養育故。乃至令一切眾生休息三惡道趣向三善道故。彼迦葉佛以此四天下。付囑大梵四天王等。及付諸天仙眾七曜十二天童女二十八宿等。護持故。養育故。了知清淨士。如是次第至今劫濁煩惱濁眾生濁大惡煩惱濁鬥諍惡世。時人壽百歲一切白法盡。一切諸惡闇翳世間。譬如海水一味大鹹。大煩惱味遍滿於世集會惡黨。手執髑髏血塗其掌共相殺害。如是惡眾生中。我今出世菩提樹下初成正覺。受提胃波利諸商人食。為彼等故。以此閻浮提分佈天龍乾闥婆鳩槃茶夜叉等。護持養育故。以是大集十方所有佛土一切無餘菩薩摩訶薩等。悉來集此。乃至於此娑婆佛土。其處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百億四大海。百億鐵圍山大鐵圍山。百億須彌山。百億四阿修羅城。百億四大天王。百億三十三天。乃至百億非想非非想處。如是略數娑婆佛土。我於是處而作佛事。乃至於娑婆佛土所有諸梵天王及諸眷屬。魔天王。他化自在天王。化樂天王。兜率陀天王。須夜摩天王。帝釋天王。四大天王。阿修羅王。龍王。夜叉王。羅剎王。乾闥婆王。緊那羅王。迦樓羅王。摩□羅伽王。鳩槃茶王。餓鬼王。毘捨遮王。富單那王。迦吒富單那王等。悉將眷屬於此大集。為聞法故。乃至於此娑婆佛土所有諸菩薩摩訶薩等及諸聲聞一切無餘悉來集此。為聞法故。我今為此所集大眾。顯示甚深佛法。復為護世間故。以此閻浮提所集鬼神。分佈安置護持養育。   爾時世尊。復問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言。過去諸佛。以此四大天下曾付囑誰令作護持養育。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言。過去諸佛。以此四天曾付囑我及憍屍迦令作護持。而我有失不彰己名及帝釋名。但稱諸餘天王及宿曜辰護持養育。   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及憍屍迦帝釋。頂禮佛足而作是言。大德婆伽婆。大德修伽陀。我今謝過。我如小兒愚癡無智。於如來前不自稱名。大德婆伽婆。唯願容恕。大德修伽陀。唯願容恕。諸來大眾亦願容恕。我於境界言說教令得自在處護持養育。乃至令諸眾生趣善道故。我等曾於鳩留孫佛已受教敕。乃至令三寶種已作熾然。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所。我受教敕亦如是。於三寶種已勤熾然地精氣眾生精氣正法味醍醐精氣久住增長故。亦如我今於世尊所頂受教敕。於己境界言說教令得自在處。休息一切鬥諍飢饉。乃至令三寶種不斷絕故。三種精氣久住增長故。遮障惡行眾生。護養行法眾生故。休息眾生三惡道趣向三善道故。為令佛法得久住故。勤作護持。佛言。善哉善哉。妙丈夫。汝應如是。   爾時佛告百億大梵天王言。所有行法住法順法厭捨惡者。今悉付囑汝等手中。汝等賢首。於百億四天下。各各境界言說教令得自在處。所有眾生。弊惡粗獷惱害於他無有慈愍不觀後世畏。觸惱剎利心及婆羅門毘捨首陀心。乃至觸惱畜生心。如是作殺生因緣。乃至作邪見因緣。隨其所作非時風雨乃至令地精氣眾生精氣正法精氣作損減因緣者。汝應遮止令住善法。若有眾生。欲得善者。欲得法者。欲度生死彼岸者。所有修行檀波羅蜜者。乃至修行般若波羅蜜者。所有行法住法眾生。及為行法營事者。彼諸眾生。汝等應當護持養育。若有眾生。受持讀誦為他演說種種解脫經論。汝等當與彼諸眾生念持方便得堅固力。入所聞不忘智信諸法相。令離生死修八聖道三昧根相應。若有眾生。於汝境界住法。奢摩他毘婆捨那次第方便與諸三昧相應。勤求修習三種菩提者。汝等應當遮護攝受勤作捨施勿令乏少。若有眾生。施其飲食衣服臥具病患因緣施湯藥者。汝等應當令彼施主五利增長。何等為五。一者壽增長。二者才增長。三者樂增長。四者善行增長。五者慧增長。汝等長夜得利益安樂。以是因緣汝等能滿六波羅蜜。不久得成一切種智。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為首。共百億諸梵天王鹹作是言。如是如是。大德婆伽婆。我等各各。於己境界弊惡粗獷惱害於他無慈愍心不觀後世畏。乃至我當遮障與彼施主增長五事。佛言。善哉善哉。汝應如是。爾時復有一切菩薩摩訶薩一切諸大聲聞一切天龍乃至一切人非人等讚言。善哉善哉。大雄猛士。汝等如是。法得久住。令諸眾生得離惡道速趣善道。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我告月藏言  入此賢劫初  鳩留佛付囑  梵等四天下  遮障諸惡故  熾然正法眼  捨離諸惡事  護持行法者  不斷三寶種  增長三精氣  休息諸惡趣  令向諸善道  拘那含牟尼  復囑大梵王  他化化樂天  乃至四天王  次後迦葉佛  復囑梵天王  化樂等四天  帝釋護世王  過去諸天仙  為諸世間故  安置諸宿曜  令護持養育  至於濁惡世  白法盡滅時  我獨覺無上  安置護人民  今於大眾前  數數惱亂我  應當捨說法  置我令護持  十方諸菩薩  一切悉來集  天王亦來此  娑婆佛國土  我問大梵王  誰昔護持者  帝釋大梵天  指示餘天王  於時釋梵王  謝過導師言  我等所王處  遮障一切惡  熾然三寶種  增長三精氣  遮障諸惡朋  護持善朋黨   大集經卷第五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二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月藏分第十二諸魔得敬信品第十   爾時會中。有一魔王名曰歲星。即起合掌。向諸魔眾。而說偈言。  今此瞿曇仙  大欲欺□□□ 分佈四天下  一切諸鬼神  與諸四天王  皆悉令護持  唯除於我等  而不見與分   爾時會中。復有魔王名那羅延月。舉手指示魔王波旬。而說偈言。  由此波旬故  而不分與我  如是一惡人  毀滅我等眾   爾時會中。復有魔王名盧陀弗師吒。而說偈言。  我等今當共  遠棄魔波旬  如是弊波旬  鄙踐極惡法  我等從昔來  未曾見聞此  我今鹹勸請  大師瞿曇仙  真正法寶聚  熾然令久住  我等當護持  養育令增長   爾時魔王波旬。見聞諸魔作一朋黨共平論已羞慚恥愧。從座而起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一切佛世尊  於諸世間中  永離於妄語  最尊獨第一  我今已懺謝  一切尊導師  深得生敬信  一向定歸依  世尊今何故  猶見生厭賤   爾時世尊。告彼月藏菩薩摩訶薩。而說偈言。  了知清淨士  如是魔波旬  今實於我所  種種作留難  無能盡說過  今於大眾中  誠心懺謝我  非是諂曲意  深敬信三寶  尊重未曾有  是故我今與  如是魔波旬  當授於無上  正智菩提記   爾時月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凡夫心輕猶豫不定。於三乘中未住究竟。於善於惡不能決定。願亦不定。以不定故遇善知識得生淨信。以信因緣。身口意業所作諸善能發勝願。以彼善心勝願因緣。隨所悕求得彼最勝妙善報果。大德婆伽婆。譬如群牛食種種草若生若枯亦飲種種清濁等水。及搆捋時出純淨乳。從彼淨乳出香味酪。從香味酪出生熟酥。從生熟酥出上醍醐勝果成熟。大德婆伽婆。如是凡夫。善心相續能生淨信。以信因緣次發勝願。如是次第得大妙果。如是世尊。發大乘者亦復如是。乃至未得柔順忍來。心常猶豫動轉不定。得順忍已。於大乘中修六波羅蜜。心不疲惓次第增進。乃至得作自然法王。大德婆伽婆。譬如糞穢散置野田下諸種子以水溉灌。人功助成因緣具足。於諸種子花葉果實具足成熟。大德婆伽婆。如是凡夫以猶豫心於大乘中行六波羅蜜。次第修學得柔順忍。不久能滿六波羅蜜。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覺。如是波旬。雖復昔有種種諸惡煩惱熾然種種心行身口意業作諸不善應受苦報。今於佛所深得敬信至誠懺悔發於無上菩提之心。既發心已。即得受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次第得成無上法王。大德婆伽婆。譬如商主昔雖未見大海寶洲。辦具資糧道路不錯。共諸商人勤用功力。次第得度大海彼岸到彼種種摩尼寶洲。大德婆伽婆。如是波旬。若能誠心發露懺悔一切惡業。以諸善根至誠迴向無上菩提。發大勇猛則能速滿六波羅蜜。能度三有生死大海。無邊功德皆悉圓滿。得到一切智慧寶洲。非是二乘之所能到。   爾時佛告月藏菩薩摩訶薩言。了知清淨士。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此魔波旬。今於我前發露懺悔昔所造作一切惡業。已得清淨發於無上菩提之心。是故我今與是波旬授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於未來世當得成於無上法王。   爾時復有百億諸魔。俱共同時從座而起。合掌向佛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亦當發大勇猛護持養育佛之正法熾然三寶種久住於世間。令地精氣眾生精氣法精氣皆悉增長。若有世尊聲聞弟子住法順法三業相應而修行者。我等皆悉護持養育一切所須令無所乏。復有世尊聲聞弟子。無所積聚。離諸煩惱濁亂鬥諍。不相言訟。不求名利。於諸惡法羞慚恥愧。不與四眾親友交通。棄捨聚落獨住閑林。堅固勇猛如救頭然。於諸善法相應住者。我等當共護持養育一切所須令無所乏。所有一切諸惡眾生我悉遮障。於一切處所有鬥諍飢饉疾疫他方怨敵非時風雨冰寒毒熱蚊虻蛇蠍諸雜蟲獸我皆遮護令得敬信。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乃至畜生。亦令敬信於佛正法。一切天.龍.夜叉.羅剎.阿修羅.乾闥婆.緊那羅.摩□羅迦.迦樓羅.鳩槃荼.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等。亦令敬信佛之正法。復令一切天龍夜叉羅剎阿修羅乾闥婆緊那羅摩□羅伽迦樓羅鳩槃荼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等。精氣具足色力豐盛好香美味充足無乏。所有依地一切草木。根莖枝葉華果繁茂。五穀苗稼增長光澤。及諸衣服亦悉豐饒。土地肥良皆悉可樂。寺捨園林河泉池井宮殿屋宅山藪林野悉令具足。令諸眾生於彼住處心得悅樂身不疲惓。若復世尊聲聞弟子。有所積聚煩惱散亂懈怠嬾惰不應法者。我當棄捨不復護持安置養育自修而住。我今終不於三世佛所而故妄語犯染污罪。佛言。善哉善哉。諸欲自在士。汝應如是熾然我法。乃至能與一切眾生安隱快樂。諸仁者。我以法眼復寄閻浮提一切人王。若我弟子於我法中。貪愛積聚煩惱鬥諍。與俗相染親友交通貪求名利。於身口意不應正法。令諸天人不得敬信。樂作諸惡住不善道。令閻浮提諸國王等當如法治。為令佛法得久住故。諸天人等得敬信故。   爾時世尊。復告百億他化自在天。百億化樂天。百億兜率陀天。百億須夜摩天。百億釋提桓因言。諸仁者。如我所說法律毘尼。付囑汝等。汝當護持如上所說安置養育。作是語已。彼五天王即白佛言。世尊。若有世尊聲聞弟子住法順法三業相應而修行者。我等皆共護持養育供給所須令無所乏。若復世尊聲聞弟子無所積聚護持養育亦如上說。若復世尊聲聞弟子住於積聚乃至三業與法不相應者。亦當棄捨不復養育自修而住。我今終不於三世佛所而故妄語犯染污罪。佛言。善哉善哉。妙丈夫。汝應如是令我佛法熾然久住。與諸眾生安隱快樂。爾時一切諸來大眾。天人乾闥婆等。亦復讚彼五天王言。善哉善哉。妙丈夫。我等昔來未聞如是護持養育。諸佛正法久住世間。天人熾盛惡道減少。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於此娑婆界  初入賢劫時  拘樓孫如來  已囑於四天  帝釋梵天王  護持令養育  熾然三寶種  增長三精氣  拘那含牟尼  亦囑四天下  梵釋諸天王  護持令養育  迦葉亦如是  已囑四天下  梵釋護世王  護持行法者  過去諸仙眾  及以諸天仙  星辰諸宿曜  亦囑令分佈  我出五濁世  降伏諸魔怨  而作大集會  顯現佛正法  諸天鹹勸請  分佈四天下  我時問梵天  誰昔受付囑  梵天不自稱  及以天帝釋  遍觀諸天已  然後懺謝佛  一切諸天眾  鹹共白佛言  我等所王處  皆護持正法  熾然三寶種  增長三精氣  令息諸病疫  飢饉及鬥諍  過去諸如來  教我令安置  如今尊導師  亦敕令護持  世尊復告語  百億諸梵天  百億天帝釋  百億四天王  汝等各皆悉  於己四天下  隨其所王處  遮障惡眾生  不令心擾濁  安住於善處  修行正法者  當與不妄念  若有諸聲聞  勤求涅槃者  一切有所須  悉皆供給之  亦與彼施主  增益五功德  壽命報安樂  精進及智慧  能速滿六度  證於大菩提  如是百千億  諸天大梵王  鹹共白佛言  我各於己土  護持諸聲聞  遮障惡眾生  安住佛正法  熾然三寶種  三種味精氣  皆悉令增長  百億諸魔眾  皆共生慚愧  亦悉從座起  合掌白佛言  我等皆發心  護持佛正法  熾然三寶種  增長三精氣  安置諸眾生  令住於善道  為諸眾生故  休息一切惡  護持於世尊  行法諸聲聞  持佛真妙法  三業常相應  以諸所須物  養育令無乏  若有諸聲聞  無所積聚者  遠離鬥諍訟  羞慚於名利  堅固勤精進  猶如救頭然  能令無量眾  安住於正法  一切諸惡處  皆令可愛樂  依地所生種  果藥諸苗稼  悉皆令滋茂  膏澤香味具  若有諸聲聞  貪求積聚者  瞋妒多諍訟  求利無羞恥  若有如是輩  我等當捨離  我於三世佛  終不犯妄語  導師復告語  汝等諸魔眾  護國諸人王  遮障惡眾生   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提頭賴吒天王護持品第十一   爾時於此世界四天下中。有日天子月天子。告彼疾行堅固天子言。世尊今在佉羅帝山牟尼諸仙所依住處作大集會。佛及弟子為令佛法得久住故。紹三寶種不斷絕故。三種精氣不損減故。令惡眾生得敬信故。使三惡道得休息故。令三善道得增長故。汝等速往彼大集所說欲隨喜。我及眷屬。於佛正法護持養育。時彼疾行堅固天子往詣佛所。到已頭面禮足而白佛言。世尊。彼日天子月天子。遙禮佛足作如是言。我等既是乘車疾行。不得往詣彼大集所。我及眷屬說欲隨喜。於佛正法我當護持。安置養育令三寶種而得熾然。亦令五星二十八宿皆得正行。三種精氣悉令增長。遮障一切不善眾生。令善法朋皆得充盛。人天善道具足盈滿。佛言。日天子月天子。汝於我法護持養育。令汝長壽無諸衰患。爾時復有百億提頭賴吒天王百億毘樓勒叉天王百億毘樓博叉天王百億毘沙門天王。彼等同時及與眷屬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敬禮作如是言。大德婆伽婆。我等各各於己天下。勤作護持養育佛法。令三寶種熾然久住。三種精氣皆悉增長。乃至世尊聲聞弟子三種善業相應住者。我等於彼勤加護持攝受養育。令心不濁離諸散亂趣涅槃門。隨幾時中我等常當遮障一切噁心眾生令善法朋久住增長。一切鬥諍疫病飢饉非時風雨冰寒毒熱苦辛澀觸無味枯燥臭穢眾惡不可樂事悉令休息。何以故。世尊弟子。不作積聚常修慈心與善相應離諸散亂而安住故。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當如是勤加護持攝受養育我所修習諸佛法眼。諸來大眾亦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佛告樂勝提頭賴吒天王言。妙丈夫。此四天下閻浮提中東方第四分汝應護持。何以故。此閻浮提諸佛興處。是故汝應最上護持。過去諸佛已曾教汝護持養育。未來諸佛亦復如是。並及汝子乾闥婆眾諸夜叉等一切眷屬。應令敬信護持養育。汝有九十一子樂種種行。彼或乘象遊行十方。或復乘馬。或復乘駝。或乘特牛。或乘羖羊。或乘白羊。或復乘龍。或復乘鳥。或乘男夫。或乘婦女。或乘童男。或乘童女遊行十方。汝亦應令得生敬信。當共彼等護持閻浮提東方第四分。   復有乾闥婆大臣大力軍將。初名般支迦。次名般遮羅。次名郎伽羅。次名扇陀。次名奚摩跋多。次名質多斯那。次名那荼王。次名禪那離沙婆。次名屍婆迦。次名牟真鄰陀。次名毘濕婆蜜多羅。次名除珍達羅斯等。皆是汝之大臣大力軍將。汝亦應令得生敬信。當共彼等護持閻浮提東方第四分。   復有四大剎多羅大力軍將。有多兵眾。一名好長耳。二名好長鼻。三名善充滿。四名佉陀梨缽帝。斯等剎多羅皆是汝之大力軍將。汝亦應令得生敬信。當共彼等護閻浮提東方第四分。   復有乾闥婆大力軍將兄弟三人。常將兵眾有大勢力。彼等皆悉受汝教令。一名樂欲。二名著欲。三名喜歌。復有乾闥婆兄弟十一人初名鞞利迦。次名槃梯。次名藍菩屍□。次名迦羅荼。次名拘□羅聲。次名耶捨失利。次名耶捨槃多。次名耶輸達羅。次名摩羅槃妒。次名摩羅縵都。次名摩頭曼多。復有乾闥婆兄弟三人。一名尸利曼都。二名頭坻曼多。三名富師波曼多。復有乾闥婆三十三人初名薩陀曼都。次名耶闍曼多。次名檀那曼多。次名難提迦。次名憂波羅。次名波頭摩。次名栴檀。次名栴檀那。次名度盧摩羅娑。次名般遮羅。次名拘□囉囌婆羅。次名霑浮羅。次名般遮屍佉。次名搔跋尼。次名蘇羅斯。次名摩羅毘。次名跋達那。次名迦摩尸利吒。次名尼乾吒。次名尼乾吒迦。次名婆提浮羅。次名耶輸陀羅。次名毘首婆蜜多羅。次名屍騫陀。次名天鼓。次名摩兜羅。次名質多羅斯那。次名那荼王。次名禪那梨沙婆。次名屍婆迦。次名牟真鄰陀。次名毘首婆蜜哆廬。次名除珍達羅。如是乾闥婆有多軍眾大有勢力。汝亦應令得生敬信。當共彼等護持閻浮提東方第四分。   復有十六天神有大勢力具足神通。初名最勝。次名上勝。次名成就義。次名他不勝。次名上喜。次名喜軍。次名樂喜。次名增長喜。次名饒財。次名多饒財。次名具毛。次名十毛。次名饒毛。次名憂波羅。次名缽摩迦。次名賒摩。如是十六諸天神王大有威力。汝亦應令得生敬信。當共彼等護持閻浮提東方第四分。   東方有處名遮波羅。過去諸佛曾依彼住。亦是羅漢諸賢聖眾得證果處。諸天人等發心修行所依住處。汝等應以大精進力護持閻浮提東方第四分。   東方有山名阿跋多。次名梨師三婆婆。亦是過去諸佛賢聖本修行處。諸天人等依於此處得見聖諦。是故汝等當以大精進力護持閻浮提東方第四分。   東方復有三曜七宿三天童女。應令彼等於其晝夜正行世間。汝共彼等護持閻浮提東方第四分。   東方復有天龍夜叉羅剎鳩槃荼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等住汝東方無所屬者。我當於後分佈彼等安置諸國令汝護持。爾時樂勝提頭賴吒天王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大德婆伽婆。過去諸佛付囑安置護持養育。亦教我等護持東方弗婆提界。如今世尊教我安置一等無異。我當深心頂戴敬受於佛正法。護持閻浮提東方第四分。並我諸宮眷屬大小亦令護持。於三惡趣皆令休息。於三善道皆悉熾然。   爾時樂勝提頭賴吒天王。復有剎多羅輔佐大臣男夫婦女童男童女。一切皆共從座而起。合掌向佛頭面禮足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於導師世尊得生深信。尊重敬仰得未曾有。法寶僧寶亦生深信。尊重敬仰得未曾有。大德婆伽婆。我等從今精勤護持閻浮提界東方第四分。世尊所有聲聞弟子。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餘眾生於三善業相應住者。敬信三寶供養奉施聽受法者。於佛正法發心修行受持禁戒相應住者。並勤供養諸眾僧者。我等常當護持養育。若復有餘諸眾生等住阿蘭若。及佛弟子住法順法。發心堅固如犀牛角。獨而無侶住於閑林。我等當以一切所須供養奉施護持養育。若復有餘一切眾生見彼閑林相應住者能以所須勤供養者。我等亦當護持養育令其所須悉得稱意。亦令長壽無諸衰病財富自在安隱快樂善名流布。大德婆伽婆。我等當作如是等事護持養育。於佛正法亦令一切鬥諍疫病飢饉儉短非時風雨悉令休息。復令一切花果藥草五穀等物滋茂成熟肥膩軟澤善香美味妙色增盛。又令地味眾生味法醍醐味滋茂增長。如是精味得增長故。息三惡道善道盈滿。佛法久住熾然世間。佛言。善哉善哉。妙丈夫。汝等精勤作如是事護持養育。令我法眼久住熾然。善說法律能生信解。則為具足供養三世一切諸佛。汝等便得壽命增長法增長眷屬增長名稱增長色力增長善朋增長舍宅增長信增長戒增長聞增長精進增長念增長慧增長。如是等事得增長故。便能速滿六波羅蜜。得成無上自然法王如我今也。爾時一切諸來大眾。天人乾闥婆等鹹皆讚言。善哉善哉。妙丈夫。汝應如是精勤護持諸佛正法令得久住熾然在世使不斷絕。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世間二神通  日月遣使來  疾行堅天子  今與大眾欲  如是佛正法  我等當守護  熾然三寶種  星辰得正行  增長三精氣  遮障惡眾生  法朋得增長  善道皆盈滿  百億提頭賴  勒叉毘樓博  百億毘沙門  鹹共白佛言  我於己天下  各皆勤護持  乃至諸比丘  少欲離積聚  我等遮諸惡  法朋得增長  鬥諍病飢饉  諸惡令休息  導師佛告言  樂勝提頭賴  過去諸如來  已教汝安置  護持閻浮提  東方第四分  汝軍及眷屬  亦令法眼增  提頭白佛言  唯然大雄猛  我軍大力眾  法眼令熾然  除諸不善法  遮障惡眾生  常護諸聲聞  無所積聚者  乾闥婆悉起  亦復白佛言  聲聞無積聚  飲食令無乏  我等護持法  住法境界者  養育彼施主  我等亦護持  遮障惡眾生  法朋令熾然  三種精氣增  善道皆充滿   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毘樓勒叉天王品第十二   爾時佛告火花毘樓勒叉天王言。妙丈夫。此四天下閻浮提界南方第四分。汝應護持。何以故。此閻浮提諸佛興處。是故汝應最上護持。過去諸佛已曾教汝護持養育。未來諸佛亦復如是。並及汝子一切眷屬大臣軍將夜叉羅剎。皆令護持。汝有九十一子。樂種種行。或復乘象遊行十方。乃至或乘童男童女遊行十方。汝亦應令得生敬信。共護閻浮提南方第四分。   復有鳩槃茶大臣有多兵眾大有勢力。初名跋那拘。次名阿吒薄拘。次名婆吒迦。次名藪支盧摩。次名阿斯目佉。次名跌荼屍帝。次名摩兜羅。次名跌荼泥彌。次名帝利揵吒迦。次名栴檀那。次名伽羅竭陀。次名藪目佉。次名陀提目佉。乃至復有四剎多羅。一名金剛輪。二名金剛焰。三名箭毛。四名風王。彼等皆有大力兵眾。乃至復有鳩槃荼大力軍將兄弟九人。一名檀提。二名憂波檀提。三名葛迦賒。四名缽濕。五名摩訶缽濕婆。六名大肚。七名象手。八名十手。九名火手。復有鳩槃茶兄弟三人。一名地行。二名山行。三名左行。復有鳩槃茶兄弟三人。一名黑色。二名朱目。三名雲色。復有鳩槃茶兄弟四人。一名無垢。二名無瘡疣。三名雲天。四名大力。復有鳩槃茶二十六人。初名長耳。次名長乳。次名獨象。次名編髮。次名十杵。次名十目。次名孤樹。次名樂欲。次名大欲。次名木師。次名愛子。次名三鳩槃荼子。次名一切巷。次名雜色。次名綵眼。次名滿瓶。次名瓶眼。次名無病。次名芻叉。次名黃髮。次名多茶叉。次名叉叉。次名縷綖。次名噉蠅。次名馬水。次名噉髓。斯等鳩槃茶大力軍將。有大勢力多有兵眾。汝亦應令得生敬信。共護閻浮提南方第四分。   復有十六諸天神王。初名雜止。次名雜髮。次名芬陀利。次名妙光。次名火光。次名獨闇。次名多闇。次名斑駮。次名月尊。次名眾雜。次名夜暮。次名欺□□□□□□□□|□□□□|□□醨臦□|□□□滎□|毧□□孱□□□恝□□嵧□□□□□|□□□□纂撬芋慰D屨□灤宦蝖撈憿慼潭□   南方有塔名善安住。過去諸佛諸仙賢聖曾於彼住見四聖諦。南方有山名曰善現。過去諸佛諸賢聖眾亦於彼住見四聖諦。南方復有三曜七宿三天童女。汝亦應令正行於世。共護閻浮提南方第四分。   南方復有天龍夜叉羅剎乾闥婆鳩槃茶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住汝南方無所屬者。我當於後分佈安置隨其國土。亦令汝等護持養育。爾時火華毘樓勒叉天王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大德婆伽婆。去諸過佛已曾囑我教令安置。亦為過去諸天神仙教我安置護持閻浮提南方第四分。如今世尊亦教安置。我當頂受護持養育。我及眷屬大臣軍將亦復護持養育佛法。乃至於三惡趣皆悉休息。於三善道增長盈滿。   爾時火花毘樓勒叉天王眷屬。剎多羅等大臣輔佐鳩槃大將男夫婦女童男童女。彼等皆悉從坐而起。向佛合掌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於導師世尊得生深信尊重敬仰得未曾有。法寶僧寶亦生深信尊重敬仰得未曾有。大德婆伽婆。我等從今精勤養育護持閻浮提南方第四分。乃至令佛正法久住熾然。惡道休息善道盈滿。佛言。善哉善哉妙丈夫。乃至一切諸來大眾。天人乾闥婆鹹共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佛告毘樓勒  大臣鳩槃茶  過去佛教汝  護持於南方  古昔諸天仙  亦教汝安置  熾然正法朋  遮障惡眾生  導師今告汝  令我法熾然  當受我寄付  如來正法眼  熾然三寶種  三種精氣增  飲食眾味藥  膏澤豐可樂  住法諸比丘  乃至無積聚  應當護養育  令無所乏少  亦護彼施主  財命樂富慧  五事常饒益  悉令得增長  正行諸宿曜  星辰歲四時  令竭三惡趣  善道皆盈滿   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毘樓博叉天王品第十三   爾時佛告栴檀華毘樓博叉天王言。妙丈夫。此四天下閻浮提界西方第四分。汝應護持。何以故。此閻浮提諸佛興處。是故汝應最上護持。過去諸佛已曾教汝護持養育。未來諸佛亦復如是。並及汝子大臣眷屬亦令護持。汝有九十一子。樂種種行如上所說。復有諸龍大臣兵眾有大勢力。一名師子。二名師子髮。三名自在。四名黃頭。五名黃鼬。六名赤目。七名瞿耽摩。八名山水。乃至復有四剎多羅。一名鴦瞿。二名盲瞿。三名儚(亡曾反)伽叉。四名闍叉附。乃至復有諸龍軍將。有大勢力常將兵眾。初名難陀。次名憂波難陀。次名善現。次名阿那婆達多。次名和修吉。次名善建立。次名天齒。次名得叉迦。次名婆樓那。次名婆娑婆。次名阿樓那。次名侯樓荼。次名冰伽羅。次名生伽羅。次名功德。次名妙德。次名功德滿。次名虛妄行。次名波賒。次名摩訶波賒。次名禪那。次名宅施。次名海施。次名閻浮施。次名睒婆羅。次名善臂。次名蘇摩那。次名日光。次名月光。次名月眼。次名栴檀。次名妙賢。次名妙耳。次名質多羅。次名施色。次名頞支。次名牟真鄰陀。次名藍淨羅。次名迦那迦。次名象耳。次名般籌迦。次名聲佉。次名伊羅缽。次名阿波羅邏。次名那羅達。次名憂波那羅。次名尸利迦。次名菴羅提他。次名婆稚子。次名提到羅吒。次名瞻波。次名瞿曇摩。次名般遮梨。次名項力。次名黚(九嚴反)婆利。次名毘摩。次名山臂。次名恆伽。次名辛頭。次名博叉。次名私陀斯。如是等六十一龍。皆是汝之大力軍將。乃至西方十六天神。亦有兵眾有大勢力。初名薩沙婆帝。次名西賒婆帝。次名耶輸陀羅。次名耶賒跋帝。次名鬱伽摩。次名第一善。次名善覺。次名善起。次名闡陀。次名毘闡陀。次名離垢。次名毘樓茶。次名牛仙。次名瞻婆迦。次名優樓闍。次名迦迦吒誓。乃至西方有塔名曰極雨。乃至有山名曰香風。乃至有山名眾色重閣。乃至西方復有三曜七宿三天童女。皆令正行共護閻浮提西方第四分。西方所有諸天龍鬼乃至迦吒富單那等住汝西方無所屬者。我當於後分佈安置隨其國土亦令汝等護持養育。   爾時栴檀華毘樓博叉天王。作如是言。大德婆伽婆。過去諸佛已曾如是教我安置護持養育此閻浮提西方第四分。如今世尊教我安置等無有異。我今佛前深受教敕護持西方諸佛正法。乃至善道皆令盈滿。爾時毘樓博叉復於佛前。而說偈言。  毘樓博叉王  共諸龍臣言  過去佛天仙  敕我護西方  並諸龍軍眾  遮障惡眾生  鬥亂諸病疫  汝應令休息  增長三精氣  及護我法眼  住法諸比丘  少欲無積聚  護持增壽命  及色力樂瞻  如是天人師  今悉向我說  深信佛所敕  我今頂戴受  護持三寶種  熾然正法眼  住法諸聲聞  我等當護持  共諸龍軍眾  除諸不善法  遮障惡眾生  令彼悉休息  華果藥豐饒  膏澤眾味具  令諸剎利王  敬信佛正法  毘捨及首陀  龍神夜叉眾  我令彼得信  深敬佛所說  護持在閑林  少欲無積聚  正行諸宿曜  星辰歲四時  令竭三惡趣  善道皆盈滿   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毘沙門天王品第十四   爾時佛告拘鞞羅毘沙門天王言。妙丈夫。此四天下閻浮提界北方第四分。汝應護持。何以故。此閻浮提諸佛興處。是故汝應最上護持。過去諸佛已曾教汝護持養育。未來諸佛亦復如是。並及汝子大臣眷屬夜叉毘捨遮皆令護持。汝有九十一子。樂種種行。彼或乘象遊行十方。或復乘馬。或復乘駝。或乘特牛。或乘羖羊。或乘白羊。或復乘龍。或復乘鳥。或乘男夫。或乘婦女。或乘童男。或乘童女。遊行十方。汝亦應令得生敬信。共護閻浮提北方第四分。   復有夜叉大臣大力軍將。初名無病。次名吉祥。次名安隱。次名成利。次名他不勝。次名滿願。次名豐饒。次名歡喜。次名水盡(丹蓋)。次名南浮沙度。次名電光。次名火光。次名水眼。次名郁伽。次名好耳。次名攝受。斯等夜叉是汝大臣大力軍將。應令彼等得生敬信。共護閻浮提北方第四分。   復有四大剎多羅。一名長目。二名長面。三名坐甕。四名花杖。斯等剎多羅皆是汝之大力軍將。汝亦應令得生敬信。共護閻浮提北方第四分。   復有夜叉大力軍將。常將兵眾。初名因陀羅。次名蘇摩。次名婆樓那。次名婆闍波帝。次名婆羅波闍。次名伊奢那。次名勝欲。次名栴檀。次名尼乾吒。次名尼乾吒迦。次名婆稚。次名摩尼遮羅。次名波尼邏。次名憂般遮迦。次名娑陀祇利。次名奚摩跋多。次名薩他。次名波羅末檀那。次名乾竹迦。次名迦摩多卑。次名富樓那。次名佉陀利。次名瞿波利。次名祇呵知。次名阿吒迦。次名阿吒薄拘。次名那羅提。次名那羅邏擔。次名禪那梨沙婆。次名質多羅迦。次名質多斯那。次名施婆利。次名涅伽多。次名長牟。次名摩那吒。次名摩那婆。次名枲何度。次名毘盧遮那。次名伏龍。次名毘摩。次名護門。次名多摩那。次名能迷惑。次名取意。次名子男婆。次名伽吒僧叉。次名缽乾沓婆。次名明月。次名阿婆娑婆。次名三牟達羅。次名牛仙。斯等五十夜叉軍將。皆是汝之大力軍眾受汝教敕。汝亦應令得生敬信。共護閻浮提北方第四分。   復有十六諸天神王。初名伊荼。次名鞞荼。次名那荼。次名天蓮花。次名缽陀摩跋帝。次名黟(一兮反)乾絺多。次名摩訶軍闍。次名阿奚多。次名奚多奢耶。次名毘樓稚。次名憂波羅。次名月。次名如月。次名婆樓那。次名三波帝。斯等十六諸天神王亦有大力有多軍眾。汝亦應令得生敬信。共護閻浮提北方第四分。北方有塔名屍佉利。過去諸佛諸仙賢聖依彼住處見四聖諦。北方有山名曰申渠。日月天子所居住處。及大神力名稱鬼神所依住處。汝以彼等大精進力。共護閻浮提北方第四分。   北方復有三曜七宿三天童女。汝亦應令正行於世。共護閻浮提北方第四分。北方所有天龍夜叉羅剎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住汝北方無所屬者。我當於後分佈安置隨其國土亦令汝等護持養育。   爾時拘毘羅毘沙門天王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大德婆伽婆。過去諸佛已曾教我令作護持安置養育此閻浮提北方第四分。我今如是深受佛教護持閻浮提北方諸佛法。   爾時拘毘羅毘沙門王兒及大臣剎多羅等諸夜叉將十六天神一切眷屬男夫婦女童男童女皆從座起。合掌向佛頂禮佛足。而白佛言。大德婆伽婆。我及眷屬。今於佛所得生深信尊重敬仰得未曾有。法寶僧寶亦生深信尊重敬仰得未曾有。大德婆伽婆。我等從今誠心慇懃攝伏噁心諸眾生故。勤加護持此閻浮提北方第四分。我今亦與上首毘沙門王。同心護持此閻浮提北方諸佛法。   爾時拘毘羅毘沙門王復白佛言。世尊。若佛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於佛正法三業相應者。專心聽法如說修行學持戒者。若餘眾生於三寶所得敬信者。供佛施僧勤修福業者。我與眷屬皆共同心受佛寄付為作安置護持養育。若佛弟子依阿蘭若住法順法勤加修行。如犀牛角獨而無侶住於閑林。我當倍復護持養育。若有眾生。於彼閑林世尊所有修行聲聞勤修供養無所乏者。我當方便護持養育五事饒益。何謂為五。一者壽命增長。二者財增長。三者無病增長。四者樂增長。五者稱譽增長。我以如是護持養育令具足故。三寶熾然佛種久住。若有眾生。於己境界貪求聚積無有厭足。不觀後世可怖畏事。瞋惡躁急無有慈愍。觸惱剎利種種兵仗共相戰鬥。屠割斫刺捕獵殺害。牢獄繫閉謪罰擯黜。殺生偷盜乃至邪見。而與剎利作惡因緣。及婆羅門毘捨首陀男夫婦女童男童女乃至畜生共相觸惱作惡因緣。令彼眾生迭相殺害種種劫奪。無量惡行因緣集會。我當遮障諸惡眾生。令住慈心悲心信心戒心捨心聞心慧心。令離不善安置善處。遮諸鬥諍疫病飢饉非時風雨及惡霜雹。亦復遮障一切惡象師子虎狼惡牛惡馬熊羆鷹鷂蚊虻蠅蚤。亦令一切花葉果藥五穀滋茂眾香美味好色膩澤。皆悉可樂常令豐足。地味精氣眾生味精氣法醍醐味精氣。如是精氣增長。世間所有枯燥粗澀惡色無味臭穢花葉果藥不可愛樂不中用物。我令彼等皆悉隱沒。如是地味精氣眾生味精氣法醍醐味精氣增長久住。以地味精氣眾生味精氣法醍醐味精氣增長久住故。如是佛法增長久住。以是佛法增長久住故。一切眾生生死煩惱長夜休息。得入無畏大涅槃城。以是因緣。我共軍將大臣眷屬。護持閻浮提北方第四分。令佛法眼久住熾然。乃至亦令世尊弟子無所積聚住於閑林。如犀牛角獨而無侶。三業相應如救頭然。不相調弄欺□□□□□□觜D倫礪西□□□□□□□□□西□牷慼暴牷慼慼撓S□□□祩椼□檢□□飥□碌□□姜□□露橖□□□餞槨鵱牷慼慼毅瞗潮晼慼模D露□令□□樧觭駉餕糕□□□□瓷D糧□□□埤□露粿□□E饖□□□奾送楰□□型晼慼慼澗y□妣□漶憬嚏澗y□□□研□楏□□橫□□□覭□□□部慼慼撙{□榥□XD聾祕□裀□荂慼歐捸熱u□□□□□□□□□□□□□□□L□駟□□□□□□櫸□餺□□□唌慼慼慼慼潑a□□□礿示□□□□□驀□□□□□裡□□□□□□□□粒□□□□樲□餺□飲設稗旅□□□□□饑□□椻媸觕□糕樇□□□大□切媽□送□□息□□□□□□□□□送椽□□□大□顴P□□□□□□□□饖□飀□送襤□□□□□□弄粘祊□□漇腹慼慼慼憬o□□□□□□屢□□息□□□□□切埤□□□□□送堅褽□□□飥□雷□旅□□蝵_□覤禲賝陛豍峞潠觰鞳慼諕搚褉ㄐ誽A□蝵Zo誽牷蝥酖蝮S奢衚I禰蝪f□妘異觰蝖慼慼摯鞢撚}□僚聾□□娜□□馭□□□楦□□□禈□□□□榳姎□□□□糕□□□□埤□襛□□鴃敵曼憿慼慼慼慼暴苤戮均慼慼慼慼潼銦撰A□覅□禱□□□埤□□□□□□□□□□□□切□□X{榥□領□□□羚□裀□□鴃慼敵曼憿慼慼撫r橁魽撈E□□□□□詁j□息□□□□□□埤□   爾時一切諸來大眾。天人乾闥婆阿修羅人非人等。鹹皆讚言。善哉善哉妙丈夫。汝為佛法得久住故勤加護持。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佛告毘沙門  及千夜叉眾  汝等皆應共  護持於北方  住法諸比丘  慚愧聲聞等  汝受我寄付  勤加護養育  過去尊導師  敕汝令安置  護持佛正法  遮障惡眾生  增長三精氣  息諸鬥諍訟  相應諸聲聞  亦當勤護之  毘沙門王言  如是佛正法  寄付我頂受  勤加護養育  熾然正法眼  增長三精氣  遮障惡眾生  勤斷諸鬥訟  無積聚聲聞  少欲知足者  能離諸惡業  我亦勤護持  若有能供養  修行諸聲聞  當以五事增  饒益於彼等  膩澤香美味  華果眾藥草  為令彼受用  我悉令豐饒  三種味精氣  彼得增長故  我等勤護持  佛法久熾然  我復令國王  剃髮無慚者  彼等王應遮  大眾鹹皆讚◎   大集經卷第五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三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月藏分第十二咒輪護持品第十五   爾時世尊。復告四天王言。我今與汝大力雄猛不可害輪大明咒句。如是咒句。過去億百千萬諸佛之所演說。汝若持此大力雄猛不可害輪大明咒句。一切諸魔及魔眷屬尚不敢近何能觸嬈。   爾時世尊。作是語已。即說咒曰。   哆絰夜他(一)阿婆夜陀提(二)毘嘍陀毘羯囉咩(三)阿那毘□□□阿那羅移(五)阿毘懃泥(六)阿拘毘移(七)阿咒帝(八)輸婆提市(九)提闍婆底(十)摩訶提帝(十一)憂簸捨咩(十二)迷哆囉伽帝(十三)阿婆嘍□□□□迷達涕(十五)頞他悉地(十六)舒婆謨遮(十七)婆蒱娑婆帝(十八)娑摩竭囉舒祇(十九)阿□哆□□□□達摩毘訶□□□□耩哆他多娑摩底(二十二)佛陀地虱他泥(二十三)屍囉毘首地(二十四)阿□竭囉咩(二十五)阿僧訶唎移(二十六)復多具致(二十七)阿毘市聶帝(二十八)蘇婆呵(二十九)   諸仁者。此是汝等四大天王。大力雄猛不可害輪大明咒句。如是咒句。過去億百千萬諸佛之所演說。汝若持此大力雄猛不可害輪大明咒句。一切諸魔及魔眷屬尚不敢近何能觸嬈。爾時所有一切諸魔及魔眷屬皆悉驚怖無有勢力。各各羞慚向佛合掌。   爾時世尊。復告毘沙門天王言。我今與汝北方大力雄猛不可害輪大明咒句。汝以持此大力雄猛不可害輪大明咒故。於己眷屬及他眷屬.天.龍.夜叉.羅剎.阿修羅.乾闥婆.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尚不敢近何能觸嬈。汝於一切惡鬼神所。當得大力雄猛不可害輪。   爾時世尊。作是語已。即說咒曰。   哆絰夜他(一)勿檀泥(二)缽羅勿檀泥(三)勿達那跋帝(四)渠唎乾陀利(五)朱唎(六)旃茶唎(七)頞唎毘闍耶末提(八)驅驅勿檀泥(九)跋羅(十)吠羅(十一)勿檀泥(十二)蘇婆呵(十三)   汝以此咒北方當得大力雄猛不可害輪於己眷屬及他眷屬尚不敢近何能觸嬈。   爾時世尊。復告提頭賴吒天王言。我今與汝東方大力雄猛大明咒句乃至當得不可害輪。   爾時世尊。作是語已。即說咒曰。   哆絰夜他(一)丘嘍闍帝(二)勿嘍闍帝(三)缽羅帝虱蠆(四)摩訶薩[黍-禾+唎](五)崎囉跋帝(六)鬱那婆帝(七)伽樓婆帝(八)求嘍鞞(九)勿嘍鞞(十)求嘍勿嘍鞞(十一)求嘍求嘍(十二)勿嘍乾提(十三)勿嘍闍帝(十四)阿羅娑婆帝(十五)摩羅娑婆帝(十六)黟泥迷泥(十七)多豆婆南(十八)多豆婆南(十九)蘇婆呵(二十)   汝以此咒。東方當得大力雄猛不可害輪。於己眷屬及他眷屬尚不敢近何能觸嬈。   爾時世尊。復告毘樓勒叉天王言。我今與汝南方大力雄猛大明咒句。乃至當得不可害輪。   爾時世尊。作是語已。即說咒曰。   哆絰夜他(一)耆唎耆唎(二)耆盧那跋帝(三)□□娥□呵膩泥(五)阿泥那跋帝(六)群籌群籌(七)蘇婆呵(八)   汝以此咒。南方當得大力雄猛不可害輪。於己眷屬及他眷屬尚不敢近何能觸嬈。   爾時世尊。復告毘樓博叉天王言。我當與汝西方大力雄猛不可害輪大明咒句。汝以持此大力雄猛不可害輪大明咒故。於己眷屬及他眷屬諸龍夜叉羅剎阿修羅乾闥婆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等。尚不敢近何能觸嬈。   爾時世尊。作是語已。即說咒曰。   哆絰夜他(一)阿毘婆嘍泥(二)婆嘍拏跋帝(三)勿囉竭囉跋帝(四)婆嘍泥(五)婆嘍拏耶世(六)憂受婆羅(七)缽囉受娑[黍-禾+唎](八)膩受婆隸(九)摩呵受婆隸(十)受婆邏(十一)摩身達囉捨(十二)娑闍鞞(十三)薩婆哆囉毘唎帝(十四)訖利多耶世失蠆(丑芥反十五)蘇婆呵(十六)   汝以此咒。西方當得大力雄猛不可害輪。於己眷屬及他眷屬尚不敢近何能觸嬈。   爾時世尊。復告四大天王。而說偈言。  諸山有稱譽  自在者化作  極兩雞羅娑  香仙佉羅擔  風火及雪山  日月所居處  北方常護持  世尊真妙法  般支般遮羅  訖尼伽羅度  彼等常護持  四維佛正法  地神大地神  黑色大黑色  羅□毘摩質  須質波羅陀  婆稚睒婆利  及牟真鄰陀  共護於下方  世尊真妙法◎   ◎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忍辱品第十六之一   爾時有一阿修羅王。名曰火味。在彼會中。從座而起。舉手而指羅□羅阿修羅王。向四百億阿修羅王。作如是言。此羅□羅阿修羅王。是我等輩尊重師長。能以福慧益諸眾生自在勇猛。諸阿修羅中最勝第一。羅□羅王及與我等。皆為瞿曇之所欺□□□□□□奾稈騢_埤□襛□觜p□□□禕埤□□□□祤禁娾□□□馜送□錄n姎□□□Е隉熱u□□□□□□□馘□檢□□□□□□送□□□穇□□□□□誁□飀□□□芋慼慼慼慼慼慼撬^祏轢覭□□□□□□□唌搳慼潠礡滕^□娃□□福□□□_|□該□□□□葧□□□□您□|邧m□o迤□m恁慼戮栘﹣A§□□痢□□□□⊥剞a□_□犖漥硤苨□獢慼慼慼慰^□□□彤□□□□兣|□□□□|□□匣警□□窺□□□漥□□愧復邥怴慼敷敯糷J悅諍韣□   爾時月藏菩薩摩訶薩。合掌向佛一心敬禮。而作是言。導師當觀此羅□羅阿修羅王。具有如是堅慧勝慧。安住堅信樂善樂忍。持戒清淨深信三寶。不久速成無上導師。唯願世尊。熾然法故應當與此羅□羅分。   爾時世尊。告四百億阿修羅王。而說偈言。  汝先具諸德  各已住淨信  如是昔諸佛  囑法與汝等  我今以此法  悉亦付囑汝  當以諸方便  護持我法眼  汝等作是福  增滿大智海  各於自境界  守護我正法  住法常樂忍  護持定根者  汝等若如是  鹹供三世佛  常詣於善趣  命智果具足  於世流轉時  得離諸惡道  諸求勝報者  當熾我法眼  各於己國土  遮障惡眾生   爾時諸阿修羅悉起合掌。鹹作是言。  我等阿修羅  各各於己國  休息一切惡  熾然世尊法  習行法施者  於惡作護持  增長三精氣  離惡住善道   爾時諸來一切大眾。諸天及人乾闥婆等。鹹皆歎諸阿修羅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亦復歎彼四百億阿修羅王及諸眷屬。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妙丈夫輩。汝能如是。是名供養三世諸佛。當懃護持養育我法。佛之法眼而得熾然。令三寶種久不斷絕。是故我今將於汝等及諸眷屬。付囑十方一切諸佛現在住世未涅槃者。及付賢劫一切菩薩摩訶薩。汝等常與彼諸阿修羅生生相值。汝當於此賢劫之中得成正覺出於世時。當與汝等作上施主。護持正法持戒第一得禪三昧具足忍力。如此賢劫最後如來。名曰盧遮應正遍知。出現於世。爾時盧遮當授彼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便得速滿六波羅蜜。不久當為無上法王。得入無畏涅槃大城。如是若復有諸眾生。若現在世及未來世。於我法中出家修道三業相應。若復放人出家修道。若復有能勤加護持養育供給。我諸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令三寶種得不斷絕。若有能修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若有營造塔廟形像及以修故。種種捨施供養供給四方眾僧。置立寺捨及以修故。又復於彼四方僧寺。捨施種種衣服臥具器物所須。及施田宅財寶園林僮僕給使乃至畜生。若復見他捨施諸物還追奪者以力遮護。若復施我聲聞弟子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所須。我之所有聲聞弟子。或有因緣遭遇苦惱。若以自力若假他力方便令脫。我以如是諸眾生等。悉皆付囑十方現在一切諸佛。及付賢劫所有菩薩摩訶薩等。令其攝受生得相值。若彼賢劫諸佛出世。是諸眾生。於彼佛所作大施主。守護正法持戒第一得禪三昧具足忍力。如此賢劫最後如來出現於世。於時彼佛當授彼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便得速滿六波羅蜜。不久當為無上法王得入無畏涅槃大城。   爾時復有無量億百千眾生。悲淚滿目瞻仰如來作如是言。我今觀諸大悲世尊所有解脫。出於三界一切諸道生死牢獄。捨於渴愛離世八法及我我所憍慢煩惱。離於一切十二有支。知一切法猶如虛空住不顛倒。常於眾生起大悲心。然諸如來。為眾生故令此法眼及三寶種於此娑婆久住不滅故加護持。如來今復以諸天.龍.夜叉.羅剎.乾闥婆.緊那羅.迦樓羅.摩□羅伽.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人.非人等。寄付諸佛及諸菩薩。彼諸眾生。現在未來若佈施若持戒若修定慧。於此佛法精勤相應。寄付諸佛及諸菩薩摩訶薩等。為滿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若有眾生厭苦求樂。無不於現在世及未來世方便精勤護持養育熾然法眼紹三寶種而能得之。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有愛已厭苦求樂。應當護持諸佛正法。從此當得無量福報。若有眾生。為我出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設不持戒彼等悉已為涅槃印之所印也。若復出家不持戒者。有以非法而作惱亂罵辱毀呰。以手刀杖打縛斫截。若奪衣缽及奪種種資生具者。是人則壞三世諸佛真實報身。則挑一切天人眼目。是人為欲隱沒諸佛所有正法三寶種故。令諸天人不得利益墮地獄故。為三惡道增長盈滿故。何以故。我昔為於一切眾生修菩薩行。為此法眼於諸眾生起大悲心。捨己身血猶如大海。與諸乞者捨頭猶如毘福羅山。眼耳亦爾。捨鼻猶如。百千突盧那。捨舌猶如一突盧那。捨手捨腳各皆亦如毘福羅山。捨皮可覆一閻浮提。亦捨無量象馬車牛奴婢妻子及以王位與諸乞者。亦復捨於無量國土城邑宮殿村落舍宅寺廟園林衣服臥具山澤林藪與諸乞者。於諸佛所受持禁戒而無缺犯。一一佛所無量供養。一一佛所稟受無量那由他百千法門。受持讀誦護持戒行善修三昧陀羅尼忍。又我亦曾供養恭敬無量無邊菩薩摩訶薩。供養恭敬無量緣覺。供養無量佛聲聞眾。供養無量到果聲聞。供養無量外道仙人。供養無量父母師長。供養無量病苦之者。亦於無量苦逼眾生無救護者為作救護。無歸依者為作歸依。無趣向者為作趣向。令其安住及以供養。我已無量長遠劫數修諸苦行持戒威儀梵行具足。諸仁者。我已如是於彼三大阿僧祇劫悲愍一切苦眾生故。發大堅固勇猛之心。久修無上菩提之行。我今於此盲冥世間無大導師儉法之時。極惡增長白法盡時。五無間業誹謗正法毀呰賢聖與不善根相應眾生。瞋惡穬澀離諸羞恥無有慈愍。不觀後世可怖畏事。於如是等諸眾生中。發心願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於一切淨佛國土所棄眾生中降大法雨。復願與彼諸眾生等除如金剛堅固煩惱。彼等眾生隨其所欲於三乘菩提令不退轉。復願救度三惡眾生安置善道及涅槃樂。與彼眾生作正法眼加護令得久住於世長夜熾然。彼諸眾生於我法中出家剃髮被服袈裟不持禁戒。若有供養彼等人者。如是眾生亦得大果。何況為我出家持戒住法相應。供養侍者即得無量阿僧祇大福德聚。何況復能種種供養我諸聲聞聖弟子眾。而當不得無量不可說阿僧祇大福德聚。是故我今於如是等諸眾生中。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覺。一切世間天人中最以大悲故。建立一切諸聲聞眾為上福田。所謂得向八大丈夫。以是緣故。所有眾生於現在世及未來世應當深信佛法眾僧。彼諸眾生於人天中當得受於勝妙果報。不久當得入無畏城。如是乃至供養一人為我出家及有依我剃除鬚髮著袈裟片不受戒者。供養是人亦得乃至入無畏城。以是緣故我如是說。若復有人為我出家不持禁戒剃除鬚髮著袈裟片。有以非法惱害此者。乃至破壞三世諸佛法身報身。乃至盈滿三惡道故。是故我上如是告汝。若有愛己求樂離苦。應當精勤護持養育熾然法眼紹隆三寶令不斷絕。以是因緣。從此當得無量福報。   爾時月藏菩薩摩訶薩復與八千億那由他百千菩薩摩訶薩。俱從座起合掌向佛。一心敬禮作如是言。如是如是。大德婆伽婆。於我住處月勝世界大師如來日月光。時時稱揚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昔菩薩時大勇猛力極苦精勤而修諸行。如是菩薩以大慈悲大願力故。今者於彼五濁惡世無間罪業誹謗正法毀呰賢聖不善相應諸眾生中。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覺。是佛於彼計斷計常瞋惡粗□□□餡覆□褾□□□□X均慼慼慼毅謏f桌鷺□觜D露□□□□□埤□堅觜D屢□□餾憐□□□槉殺□□檢□椻妯□□□切□飀□椻奈□榃□□□□□□□禖餾憐□□□榜騬稨□□□□□□樨□D禈樨□□□□樨□□□□□□吝□X熬]逆□□馜糕奡奜鈴□□□榜首□秜E□□□娩觨X煄慼慼撩]首□□神□延訇□□□襼□馱□□覷□□榜□□奕□□□□□榜□□奐觜□駝□□榜□□娃□□□□□送□□□饋榆Z□□□□□槉殺□□榖□□□□□D露□□□□□福□龍□隆瓷播□□□首□□覃□D露□□□□□□送□診□□□視□□觜D□祤禂□□□□褙□婚詀□椹□□□□覺□□流□□□□祤祿□□□□□榯□□□□□□□□□□槉殺□□褓□飥□□□□觜D聾□□□飀□□禂□婚詀□□□□□粿□□□□魯□□禳慼慼慼暱滿慼慼慼潤佺禲敷Q饅□□□□□□槉殺□□楨□椸桌□□□□□□□□□□祤秜q隉慼慼慼潑R兩□禜□侗j□□□□□□□□□□□□□□□□祩椼□檢□□餺褥j□椻姲X□祋秋□□□□□□弄粘祊□ ̄H□□□□□□娜□□□□□妳□娜□□□稜□禖餾麗□飼觜D□埤□□膚u□楦□□槉殺□□椽□騖香□□ ̄H□□□視□□□□褸桌□□D露□□□切襤□誇□□騏餾□□□□□□□□駽E□秜D練□襖□□□妧□□□□楦□□□視□□□□褽□□□□切襤□誇□□騏餾□□□□□□□麗□鷺□□□□□□□祽□褸□□駛霸駜D□□駽c□□□妧□□□□觜D淚□□□□□餽□□□□□襾禎□言埤□   爾時會中復有無量恆河沙等菩薩摩訶薩。是於十方為見釋迦牟尼佛故。為供養故見大集故而來此者。彼諸菩薩鹹同一音作如是言。大德婆伽婆。我等亦各於己佛土從彼如來各聞如是稱揚世尊。如月藏菩薩之所說也。於彼各有那由他諸菩薩等。悉皆如是發大誓願。為欲成熟諸眾生故而作佛事。亦如月藏菩薩摩訶薩之所說也。   爾時復有於彼諸來一切天龍乃至一切迦吒富單那人非人等。皆悉合掌作如是言。我等謝過大悲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我等於佛若身口意所作罪過。若於法僧及於世尊一聲聞弟子所作罪過。今於佛前誠心懺悔。願更莫造堅持禁戒。我等無知猶如小兒不善所行。唯願世尊。大悲深愍受我懺悔。我等受寄護持養育世尊法眼。以諸方便令得熾然。護持三寶久住不滅。亦能增長三種精氣遮障諸惡。於佛一切聲聞弟子。乃至若復不持禁戒剃除鬚髮著袈裟片者。作師長想護持養育與諸所須令無乏少。若復有諸剎利國王。作諸非法惱亂世尊聲聞弟子。若以毀罵刀杖打斫。及奪衣缽種種資具。若他給施作留難者。我等令彼自然卒起他方怨敵。及自國土亦令兵起。病疫飢饉非時風雨鬥諍言訟誹謗譏調。又令其王不久復當亡失己國。如是若復諸婆羅門毘捨首陀男夫婦女童男童女。若餘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等。於佛所有聲聞弟子作其惱亂。若奪精氣氣噓其身。乃至噁心以眼視之。我等悉共令彼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等。所有諸根缺減醜陋不依處所。我以誓力悉令如是。我等遊止及常居處。令彼不復得與我等共住共食。亦復不得同處戲笑。如是擯罰。若有惱亂乃至剃髮被服袈裟不持戒者亦復如是。若復世尊聲聞弟子。乃至無所積聚有慈愍心三業相應。如是時來我等能護令世尊法眼熾然不滅。   爾時世尊而讚歎言。善哉善哉。諸妙丈夫。汝若如是則於一切所作事中無諸過失。汝等以是受我付囑護持養育熾然法故。便為供養三世諸佛。若汝勤加護持養育熾然我法紹三寶種令不斷絕。若有為我已出家者。及與未來諸出家者。汝等亦應護持養育。此是汝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   爾時羅□羅阿修羅王。與無量百千阿修羅等。俱從座起合掌向佛。一心敬禮作如是言。大德婆伽婆。我等亦為勤護養育熾然佛法。令三寶種不斷絕故。為降伏他故。休息遮障一切諸惡故。令三精氣得增長故。復為護持攝受養育世尊所有聲聞弟子及正法故。復為利益諸眾生故。遮諸罪過摧諸惡人降伏諸怨。併除一切邪鬼魍魎息諸鬥諍。成就一切諸禾苗稼。令諸惡人得作善友。悉攝一切散亂者故。又令所欲皆得稱意故。說大陀羅尼。名曰電光噤縮。作是語已即說咒曰。   多地夜他 囉婆系 囉婆系 囉婆系 曼讎囉系 阿婆讎囉系 跋囉摩囉系 珊都囉系 闍婆勒那囉系 阿婆蜜唎也囉系伽那底囉囉系 伽婆叉收達囉囉系首收達囉 首收達囉 首收達囉囉系 牟尼婆遮那囉系 底唎囉且那羽捨羅系 失勤那 底唎鳴闍牟尼囉系 質囉迦羅 底唎牟尼囉系 旃達囉 □那頭婆囉系邏 蘇婆呵   大德婆伽婆。此電光噤縮大陀羅尼。悉能饒益一切眾生。乃至令諸所欲稱意。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餘清信善男子善女人等。能與禪法相應而住。若復營事。若行蘭若。若在樹下。若在露地。如是人等若能受持讀誦念此電光噤縮大陀羅尼。若有阿修羅阿修羅婦阿修羅父阿修羅母及與兒女若阿修羅左右眷屬男夫婦女及阿修羅給使之人。欲來惱害伺其便者。皆悉不能得彼少分。是阿修羅不復還能入己城邑。令其頭破以為七分。如阿梨樹枝。爾時諸來一切大眾鹹皆歎言。善哉善哉。爾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復與百千阿修羅等俱從座起。合掌向佛一心敬禮作如是言。大德婆伽婆。我等亦為護持養育世尊所說正法眼故。乃至增長三種精氣故。復為護持攝受養育世尊所有聲聞弟子故。又為降伏一切怨家令諸惡人皆生歸仰。休息一切所有疾病。伏諸剛強攝諸惡人令作善友具好眷屬。令諸種子得生不壞。成熟一切果實苗稼故。說大陀羅尼名師子遊步。作是語已即說咒曰。   多地夜他湅(娑樓反)唎夜 跋囉企(佉帝反)跋囉企跋囉企 阿牟尼 阿牟佉牟尼闍耶毘闍易 阿婆囉題 耶闍夷泥 婆呵薩囉叉 佉□□□□□□&T□蝖慼慼慼撙□殮□□□黍-禾+唎] 阿蜜多 受沙佉[黍-禾+唎] 何婆咩娑斯那婆系 常伽囉奢咩 頗邏囉娑勿達[黍-禾+唎]設闍嘍 奢摩那 仚博憩僧 伽奢咩憂波扇多呵唎 蘇婆呵   大德婆伽婆。此師子遊步大陀羅尼。能伏諸怨。乃至成熟一切苗稼。若有比丘乃至清信善女人等與禪相應。乃至露地受持讀誦流布如是師子遊步大陀羅尼。若有阿修羅乃至給使。欲來惱害伺其便者。終不能得彼之少分。是等亦復不能還入阿修羅城。令其頭破而作七分如阿梨樹枝。爾時諸來一切大眾亦皆歎言。善哉善哉。   爾時牟真鄰陀阿修羅王。與無量百千阿修羅等俱從座起。合掌向佛一心敬禮作如是言。大德婆伽婆。我等亦為護持養育世尊所說正法眼故。乃至增長三種精氣故。復為護持攝受養育世尊所有聲聞弟子故。說大陀羅尼名伏諸龍。作是語已即說咒曰。   多地夜他 毘□□□飀□□寣熱u□□寣熱u□Ⅸ須凌反) 呵毘唎矢至迦毘唎沙佉那 摸囉曷多 呵呵紂呵紂呵紂伽伽紂渠竭[黍-禾+唎] 渠竭[黍-禾+唎] 三牟達囉渠竭[黍-禾+唎] 薩婆 闥邏 渠竭[黍-禾+唎] 悉那婆渠竭[黍-禾+唎] 薩婆浮闍伽 渠竭□□□契婀□□□&□□糟榥□&蠹□□ 娑緊柘那 渠竭□□□數□□暴飣□□榖□榯襤□□暴飣□□□橖楩檢□n婬□□□□綠驗□□嬈飣□□□槾婬□□襴□□□暴飣□□□□□j□嬈飣□□祩楑半   大德婆伽婆。此伏諸龍大陀羅尼。悉能休息一切疾病。亦能捲縮打縛一切惡鬼不令為害。能止非時惡風暴雨諸惡毒氣。亦能降伏。眼視殺人眾惡龍等斷諸欲著。於諸龍身能作熱惱及能熱惱。其所住處熱惱其心熱惱其業熱惱所有資生之具。大德婆伽婆。若有比丘乃至清信善女人等與禪相應。乃至露地受持讀誦流布如是降伏諸龍大陀羅尼。若有龍若龍婦若龍父若龍母若龍兒女若龍左右男夫婦女若龍給使。欲來惱害伺其便者。乃至不能得彼少分。令其反得熱惱之病。頭破七分如阿梨樹枝。爾時四天下所有諸龍來在會者皆悉瞋怒。怖彼所來阿修羅城。諸阿修羅令使驚怖不能自安。   爾時復有娑伽羅龍王。從座而起向諸大龍。合掌作禮而說偈言。  若有見大聖  是人則除瞋  離瞋即為聖  應當止恚惱  忍辱世第一  忍得世間樂  忍辱離諸怨  忍趣安隱城  無量阿修羅  恆與我等怨  但當自容忍  佛常如是說  由瞋趣惡道  瞋還增長瞋  以瞋捨朋友  瞋不得解脫  我等畜生道  惡戒瞋恚故  若能除瞋慢  得生於人中  既得人身已  歸佛而出家  修習解脫行  當為大導師   爾時娑伽羅龍王如是說已。一切諸龍皆得忍辱。面色熙怡各坐本處。   爾時跋持毘盧遮那阿修羅王。復與無量百千阿修羅等俱從座起。合掌向佛一心敬禮作如是言。大德婆伽婆。我等亦為護持養育世尊正法令三寶種不斷絕故。勤降伏他一切惡事。及諸惡人皆悉休息。令三精氣而得增長故。復為救護攝受養育世尊一切聲聞弟子故。說大陀羅尼名休息眾病。作是語已即說咒曰。   多地夜他 摸楞伽摩 摩朋伽摩 阿毘朋伽摩 闍邏朋伽摩 悉多婆毘□□□□伽摩 跋屍夜毘□□□飀□□□謖□□□)迨滎□\□伽摩 婆呵毘□□□飀□@□囉毘囉婆梨珊底囉毘恆伽摩 娑伽囉闍邏丘肘闍邏丘肘毘鞞捨丘肘薩婆盧伽 因地利耶丘肘 悉蜜唎底 毘朋楞捨丘肘 蘇婆呵   大德婆伽婆。此休息眾病大陀羅尼。能除所有一切病苦。息諸毒害一切惡雹。亦能降伏一切惡龍。令與世尊聲聞弟子奉給所須猶如奴僕。   爾時諸來一切龍眾諸大龍王皆悉瞋忿。於虛空中即起大雲在阿修羅上。欲聲大鼓欲降大石。雨鐵□索□U□楈□□奏□駑□□□□楏□□吝餑□□□□□詘錄n娀□□□逆□y   大集經卷第五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四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月藏分第十二忍辱品第十六之二   ◎爾時世尊告諸龍眾阿修羅言。汝等莫鬥應修忍辱。仁者。若能離於瞋怒成就忍辱。速得十處。何等為十。一者得作王王四天下自在輪王。二者毘樓博叉天王。三者毘樓勒叉天王。四者提頭賴吒天王。五者毘沙門天王。六者釋天王。七者須夜摩天王。八者兜率陀天王。九者化樂天王。十者他化自在天王。諸仁者。若具足忍。是人速得如是十處忍辱近果。復次諸仁者。若能深忍轉增具足。當知是人復得五處。何等為五。一者梵眾。二者大梵天王。三者聲聞道果。四者緣覺。五者如來應正遍知。諸仁者。若能深忍轉增具足。是人速得如是五處。又若具足修行忍者。自然近得一切世間勝妙五欲。資生所須皆悉具足。是人若復至到修行忍功德者得聖安樂。若有非聖凡下之人。獷戾自高性常瞋怒。於多人所現大瞋恚。當知是人身壞命終墮於地獄。若復儻得出彼地獄。生於下劣畜生道中。作下劣龍身阿修羅身。若得生人極下卑賤諸根殘缺。或長諸根或復無根或復二根或復大根。形容醜陋跛躄背僂身體臭穢。生旃陀羅妓作邪媚。如是等餘下賤之家。若生邊地少衣乏食下賤家。生及無福田喜作種種不善之處。以是因緣。是人展轉復趣地獄畜生餓鬼。諸仁者。我今略說如是不忍瞋怒果報。諸仁者。以瞋恚故於生死中增長無量惡不善法。以是因緣。是人轉復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諸仁者。是故我今如是告汝一切諸龍阿修羅等。汝已長夜各各迭相違反而住。汝等一切今悉於我及與諸來大眾之前。各各迭相應生至到忍辱之心。當息久積心心瞋怒。若不能忍。必令汝得所不喜果。是故汝等各相容忍。若能不瞋。鬥諍譏調言訟嫉妒自守而住。汝等如是必定當得勝妙之事無諸過惡。   爾時諸來一切大眾鹹皆歎言。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受佛教誡。各各如是迭相忍辱。便得於此四天下中常得勝報無諸惡事。   爾時月藏菩薩摩訶薩復告娑伽羅龍王。羅□羅阿修羅王。阿那婆沓多龍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婆樓那龍王。牟真鄰陀阿修羅王。善住龍王。跋持毘盧遮那阿修羅王。以偈教言。  汝等得授記  最勝非餘乘  何故於導師  而無羞慚恥  執持筏而溺  多眾隨駛流  如是棄最勝  一切所厭賤  凡龍阿修羅  瞋故被厭賤  汝等妙丈夫  悉應捨恚怒  慈能趣善道  具受諸欲樂  慈能離諸難  及作善知友  慈能得大智  及依大明師  慈能離諸惡  亦令人樂觀  慈得具大富  常能施一切  慈能樂戒定  復得最勝慧  慈能得工巧  善學一切事  慈於最勝處  端坐化眾生  慈得勝妙身  備相端正容  慈能具妙音  眾人悉樂聞  慈得善眷屬  梵行無嫉妒  樂法具慚愧  明人常隨喜  慈能得官位  坐於勝座處  能息眾生惡  安置菩提道  慈能得十地  及忍陀羅尼  慈能成就悲  捨離於諸著  慈能得神足  值遇明導師  慈能得淨土  清淨離煩惱  慈能降眾魔  到大菩提岸  慈於天人中  能轉正法輪  慈能化眾生  置於三乘處  慈能善說法  降伏諸外道  慈以八聖道  度脫天人等  安置不死處  汝等皆能入  我今與汝等  慈心陀羅尼  我於億佛所  專心得聽聞  汝以己眷屬  安置慈忍處  相於起慈心  長夜得安樂   爾時月藏菩薩摩訶薩說此偈已。即說咒曰。   多地夜他 迷帝□□□驒樿禍□□□□□□□徇蝣(□□□□□(□□□檸(□□j╮(□□□□(□□□ 迷帝□□□算□□熒均慼慼慼熬W飀□驂□褼□□□□□楑妳埤□□例夾母芊慼憤視j□□□□□□□□嵂怴慼慼撮遴s□馳埤□驗□|□□驚祥□□飀□饉饛馳埤□憿慼慼菕慼%崨櫫□間憎t 阿囉尼企 剎哆囉豆嘍咩 阿求隸耆 唎哆囉匙阿囉悉那鞞 阿俱卑易鴦鳩匙摸叉毘缽囉易 俱嚧他叉易(以世反)蘇婆呵   諸仁者。此大慈心陀羅尼。我曾往昔於億佛所從彼得聞。汝等應當於己眷屬及他眷屬息怒噁心而教授之。月藏菩薩摩訶薩說是慈心陀羅尼時如來歎言。善哉善哉。一切所有諸來大眾。諸天乾闥婆阿修羅人非人等。亦皆歎言。善哉善哉。   爾時諸天各得住於慈心忍心無怨心無言訟心。迭相謝過。天向諸龍龍向諸天。慈心忍心無怨心無鬥諍心無言訟心迭相謝過。諸天向阿修羅阿修羅向諸天。乃至謝過。諸龍向阿修羅阿修羅向諸龍。乃至謝過。諸天向夜叉夜叉向諸天。乃至謝過悉如上說。如是如是。天向.羅剎.乾闥婆.緊那羅.伽樓羅.摩□羅伽.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住於慈心忍心無怨心無鬥諍心無言訟心。乃至迦吒富單那向彼諸天。住於慈心乃至謝過亦如上說。龍向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住於慈心。乃至謝過。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向於諸龍。乃至謝過亦皆如是。乃至迦吒富單那向迦吒富單那。住於慈心。乃至謝過亦復如是。彼等皆以大慈心陀羅尼力因緣故。一切天龍阿修羅夜叉羅剎乾闥婆緊那羅伽樓羅摩□羅伽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等。迭相住於慈心忍心無怨心無言訟心無鬥諍心離瞋怒心離嫉妒心。是大慈心陀羅尼力因緣故。一切人類迭相住於慈心忍心憐愍心無怨心無言訟心無鬥諍心。一切畜生若禽若獸乃至極下微小諸蟲迭相住於慈心忍心憐愍心無怨心無鬥諍心無違反心。   爾時諸天乃至一切迦吒富單那人非人等所來大眾。合掌向佛恭敬禮拜。同時一音作如是言。我等皆已承佛威神。迭相謝過。迭相住於慈心忍心憐愍心無怨心無諍訟心。我等一切今當亦復謝過。如來應正遍知。我等昔來於世尊所。若身口意所作罪過。及於法僧若身口意所作罪過。乃至世尊一聲聞弟子所。若身口意所作罪過。乃至若有為佛剃髮著袈裟片作違反行非法器者。若身口意所作罪過。是等諸罪悉於佛前誠心懺悔。修戒威儀。願佛容恕受我等懺。當令我得住戒威儀。又復我等從今以往。乃至剃髮著袈裟片作違反行者。及佛聲聞弟子所。悉當發心作導師想。護持養育具足供給一切所須不令乏少。佛言。善哉善哉。諸妙丈夫成就忍辱。乃至汝等於我佛所。若身口意所作罪過。若於法僧所作罪過。乃至於我一聲聞弟子。若身口意所作罪過。乃至為我剃除鬚髮著袈裟片者。若身口意所作罪過。各自深觀如是罪業誠心懺悔。皆得除滅不受惡報。如是汝等皆當護持養育我法。乃至為我出家剃髮不持禁戒著袈裟片者。汝等皆應護持養育。若能護持養育此者深可讚歎。若我所有聲聞弟子持戒具足多聞捨慧解脫知見悉具足者。汝等皆應護持養育。彼等自以過去善根福德因緣善得供養。若有眾生於未來世無智慧福德。為我剃髮著袈裟片。不受禁戒或受毀犯。於諸善法不得相應。若復護持養育此者得無量福。我與彼等作善導師憐愍利益。何以故。當來之世有惡眾生。於三寶中少作善業。若行佈施若復持戒修諸禪定。以其如是少許善根作諸國王。愚癡無智無羞慚愧憍慢熾盛。無有慈愍不觀後世可怖畏事。彼等惱亂我諸所有聲聞弟子。打縛罵辱。或復驅使令其供給。奪其飲食衣缽湯藥所須之物寺捨園田。繫閉牢獄擯徙謪罰。乃至剃髮著袈裟片者亦復如是。及以群臣諸斷事者。愚癡無智離諸羞慚。無有慈愍不觀後世可怖畏事。彼等惱亂我諸聲聞。乃至繫獄擯徙謪罰。乃至為我剃除鬚髮著袈裟片者亦復如是。我今以此諸出家者悉付於汝。勿令彼等飢渴孤獨致於命終。   爾時上座阿若憍陳如。從座而起作如是言。大德婆伽婆。彼等剎利若婆羅門毘捨首陀。如是等人惱亂世尊聲聞弟子得幾許罪。且置持戒。若復為佛剃除鬚髮著袈裟片。不受禁戒受而毀犯。惱亂此者得幾許罪。佛言。止止。憍陳如。莫問此事。   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即從座起而白佛言。大德婆伽婆。唯願說之。大德修伽陀。唯願說之。若有為佛剃除鬚髮被服袈裟不受禁戒受已毀犯。其剎利王與作惱亂罵辱打縛者得幾許罪。佛言。大梵。我今為汝且略說之。若有人於萬億佛所出其身血。於意雲何。是人得罪寧為多不。大梵王言。若人但出一佛身血得無間罪。尚多無量不可算數。墮於阿鼻大地獄中。何況具出萬億諸佛身血者也。終無有能廣說彼人罪業果報。唯除如來。佛言。大梵若有惱亂罵辱打縛為我剃髮著袈裟片不受禁戒受而犯者。得罪多彼。何以故。如是為我出家剃髮著袈裟片離不受戒或受毀犯。是人猶能為諸天人示涅槃道。是人便已於三寶中心得敬信。勝於一切九十五道。其人必速能入涅槃。勝於一切在家俗人。唯除在家得忍辱者。是故天人應當供養。何況具能受持禁戒三業相應。諸仁者。其有一切剎利國王及以群臣諸斷事者。如其見有於我法中而出家者作大罪業大殺生大偷盜大非梵行大妄語及餘不善。如是等類但當如法擯出國土城邑村落不聽在寺。亦復不得同僧事業。利養之物悉不共同。不得鞭打。若鞭打者理所不應。又亦不應口業罵辱。一切不應加其身罪。若故違法而謪罰者。是人便於解脫退落受於下類。遠離一切人天善道。必定歸趣阿鼻地獄。何況鞭打為佛出傢俱持戒者。   爾時復有一切諸天一切諸龍。乃至一切迦吒富單那諸來大眾。於三寶中得增上信尊重敬仰及希有心。復作是言。我等一切從今以往。護持養育世尊正法。及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乃至毀犯佛禁戒者。我等亦當攝受護持乃至為佛剃除鬚髮著袈裟片不受禁戒無所積聚。我亦於彼作導師想。護持養育供給所須。皆令具足。若諸國王見有如是為佛出家受持禁戒。乃至為佛剃除鬚髮著袈裟片不受禁戒受而毀犯無所積聚。如其事緣治其身罪鞭打之者。我等不復護持養育。如是國王捨離彼國。以捨離故令其國土而有種種諂詐鬥諍疫病飢饉刀兵俱起。非時風雨亢旱毒熱傷害苗稼。又若我等捨離彼國。當勤方便令其國土所有世尊聲聞弟子悉向他國。使其國土空無福田。若有世尊聲聞弟子。乃至但著袈裟片者。若有宰官鞭打彼等。其剎利王不遮護者。我等亦當出其國土。復作是言。我等今者一切相與隨所堪能。勤作種種供養世尊。爾時諸天及與諸龍。乃至一切迦吒富單那等。俱時發心因緣力故。即時於此四天下中。所有諸山皆悉變成七寶之山。為欲供養世尊故耳。所有樹林枝葉花果。一切亦皆變成七寶。於其花果復出種種勝妙供具。及五音作樂而為供養。四天下中所有依地眾藥草苗。一切亦皆變成七寶而為供養。此四天下所有地界一切變成青琉璃地而為供養。彼諸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四天下中上盡欲界一切所有各隨力能而作供養。有雨種種寶種種花種種衣服種種瓔珞種種天妙花蓋幢幡而為供養。有持種種天妙幢幡寶蓋金縷真珠瓔珞摩尼寶器而為供養。有以種種琴瑟箜篌簫笛齊鼓□□□□□□□□□□□楰□□糕姨X隉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敷緛IX鞢慼慼憎央慼慼慼慼撚|姨X~□□□切□□□□□襛□送□□□切埤□□G□飀□□□□祤祰飼訟□概□□j□□送□程楏禮□栗槔令□逆□覜□X怴慼慼暴勍陛摯龤慼慼撩蛂潭峞侗j□□□餞椸□□禕□□□   爾時世尊大悲憐愍。一切眾生為成熟故。彼等一切音聲語言。皆是賢聖之所加被。如是一切人非人等所有語言。及從寶中所出音聲。枝葉花果琴瑟箜篌簫笛齊鼓□□□□□□□□□□□拌矩度楊□□□□□送□拌□禍□禜□佹□□□□□□□□□□□祏秩□□□□□□□設觩□□□隆□姜□姩□□□□□娀□□□□姩□聾妄聾姩□□□降□娉□姩□□饑□□威□饑□□姩□奅妳奅姩□□□隆□□□□□□□鶴觕□鶴觕□□□□履□□□□裀□誇□禳婛□□裀□誇□禳□□□□裀□誇□禳大□□□□履娀埤□鷺□□□□□□埤□鷺□□□□露□秜D旅□□□□□□□褉□□□□D旅□□□□□□覃□□□妃□□□鶴觕□□□鷺□□怒□□駽E□秜D練□糖規□□□□□奪□娃□□□□祽□騫觀埤□□□R秩□概□祤概□□□秩□□□駩□駂□□□□□□裡□□□□□□秩□□觩□□禳姩□□量秩□□姩□馳姩□□□馳姩□□馜馳妳姛觩□□□□□姛觩□□□嬌□姛觩□□榳□榳姛觩□□娃□□錄o□□禭□觀姩□□□□□□□駽E□秜D練□糖規□□□□□駩□□□妳婖□租奅秩□□□□□馳姩□□□□□姩□□□□□□`□祅祤槭馳埤□娀奐□□祤榳埤□禳娀埤□□□□□□□□□□□大□檳姜□□□Y□□□北E□累檢□□□□□觀妀秈j□□□妄濾裡□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秩□□□□□婦飥□檳埤□榳娀埤□□□□□饑□觀埤□□大□檳娉□□□□□妳姩□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概□□□□□婦飥□檳埤□娀奐□□祤概□□祤榳娀埤□□祅□□楅□埤□□大□檳奅祤楅姩□Y□□□北E□累檢□□□延觀妀秈Щ\□祤概□□□□□婦飥□檳埤□娀奐□□□□□□埤□□稫觀姩□□好□□姩□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婦飥□檳埤□娀奐□□秩□□□馝□駩□□□□□□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秩□□□□□婦飥□檳埤□娀奐□□□□駩□□□□□□□□妧□□□禮妧□妶妧□姩□□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駩□□□□□婦飥□檳埤□娀奐□□駂□□□駂□奐□□□□□□□□□□□□□□□□□□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駂□□□□□□婦飥□檳埤□娀奐□□□□□□□龍□誇□露□□□縷□□□□□□□□□姩□□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婦飥□檳埤□娀奐□□□裡□□□縷□觀嬌□露□量逆□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裡□□□□□婦飥□檳埤□娀奐□□□□□□楎□□量逆□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婦飥□檳埤□娀奐□□□□□□□榍裀□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婦飥□檳埤□娀奐□□秩□□□禜駂□□□妀逆□q□J□g□□□s□椽□□妀秩□□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秩□□□□□婦飥□檳埤□娀奐□□□觩□□□ン陛歎ョ慼潑瓛痋歎ョ撢e覘旅□裀□□□□□裀□檳妘鶴觛裀□□吝馜駂□□□□禳嬌□訇□觩□□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觩□□□□□婦飥□檳埤□娀奐□□□禳姩□□□禳娀埤□□□□□□□裀□□□□□□□□□埤□□□□□鶴襼□□靈□□□鶴裀□□駂□□□觀埤□縷□□禳埤□□觀姩□□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禳姩□□□□□婦飥□檳埤□娀奐□□□量秩□□□禳誇□量逆□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量秩□□□□□婦飥□檳埤□娀奐□□□姩□□□耔□送□量逆□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姩□□□□□婦飥□檳埤□娀奐□□馳姩□□□□褸□□飀□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馳姩□□□□□婦飥□檳埤□娀奐□□□□馳姩□□□馱□駩□駉馜餾概□□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馳姩□□□□□婦飥□檳埤□娀奐□□妳姛觩□□奐□□□□□□□□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妳姛觩□□□□□婦飥□檳埤□娀奐□□□□□姛觩□□□奐□□□埤□龍□□姩□□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姛觩□□□□□婦飥□檳埤□娀奐□□□嬌□姛觩□□觀嬌□姩□□裡□□□腹慼慼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嬌□姛觩□□□□□婦飥□檳埤□娀奐□□榳□榳姛觩□□□□□通誇□□檢□□靈姛觀□□□□□橚□□□贊褽龍□騮□□j□□觀姩□□Y□□□北E□累檢□□□延觀妀秈j□縷□榳□榳姛觩□□□□□婦飥□檳埤□奷□□□D□□D旅□□□□□□□□□□□覃□□□□□□□旅□□□□□□□妃□□□□駽E□秜D練□糖規□□□□□駩□埤□□□觀大□槏V□埤□祐□□j□□觜D輦□□□奷□o□埤□□溺□□□□威□妖□□飀□榜駜D露□c□飀□□靈威□楅妖□□□榜□□□西□□□□□□□耔□□□□箋槏V□□□□唔窗慼敷銦慼慼慼慼敵R□禳畚裀□榜駜D列馱□言□妖□□飀□榜騋樁□□□□□□□□□餖□□□□□娙威□□□□□□□□□□□□□□騁□□□□□□□□樁□□□□樁□□堅樁□□□□威□□□度□□□□□□□騾度□□□□□□□□□□□□□□□□娜□□□禖餾度□□馘□□奰□□□□□F言□□□□言□□礹言□□□□饜□□□□□□□□粿□□□□□D□□□□□威□□□□駂□□壘量稅□□□□□□□姪言□□禪言□□禂□□□送□稿□□□□度□□□□□□□□□□威□□□□□威□□□□□□□□□□□□□□□□□□□□馳娼□□□霸餃樀姏U嚏慼慼慼滕堙慼慼慼慼潼CD理□鞳慼牖滔滿慼慼慼撕}言□□□U奅妖□□飀□飼觜D魯□□□□□□□飀□□龍□慄Z□婖□妖□□飀□□觜D量秬□□□馭□□□□□□餞椸□奾礿□□□□觜D暈粿□□□□D□□婚□□□饈椸□□楷□□□□觜D度ヱ蛂慼慼慼慼憫匊葒D輦□粿□□埤□□餕餖□□魯□□□□□□□□□褉□□楏呂桌鷺□□□R□□餺□□飀□好□言□□□□□弄粘秜D玲褾□餞檢□□□息□□□言埤□□馜餖穠詙□馞□□□□餖穘茶妼□□□馜馱□□弄粘秜D□□□□□觨衛矷熱u□馜馱□□弄粘秜D□□□切襤□誇□□騏餾□□□□礽練□□□饜□□馜馱□□弄粘秜D□□耔□靈奿□□□楰□□□□隉熱u□□□□□□  火味阿修羅  指示羅□羅  是我最勝師  福慧莊嚴具  佛告於彼等  當息妒瞋怒  付囑是法眼  護持故當受  彼諸修羅喜  敬答尊導師  我當護法眼  乃至法久住  我等說最勝  不隱法神咒  令彼一切龍  皆失憍慢力  爾時諸龍輩  各各皆瞋怒  欲以憍慢力  共諸修羅鬥  佛告諸龍王  及以修羅主  汝等於長夜  各各常獷戾  若不除瞋怒  於諸樂非器  常為苦所觸  下劣臭穢身  身份支不具  恆乏於資生  聞說此諸苦  皆以瞋為本  惡罰諸枷鎖  牢獄飢渴等  地獄鬼畜生  由瞋受此苦  一切應忍辱  能忍者則無  丈夫得最勝  富貴具諸欲  汝等二朋眾  諸龍阿修羅  各自修忍辱  忍故無諸惡  大眾皆喜悅  一切鹹讚歎  汝今聞是語  皆悉得於忍  天龍阿修羅  夜叉及諸鬼  一切皆得忍  慈心共相視  人與畜生等  得忍皆和順  禽獸及小蟲  慈悲相憐愍  大眾皆合掌  瞻仰導師言  我等迭相蔭  皆得慈心住  又我諸大眾  於佛尊導師  所作諸罪業  若身口意犯  於法眾僧所  一人邊有過  人中堅固士  唯願見容恕  我於世尊法  一切所作惡  今悉至到懺  願佛慈納受  於時兩足尊  告彼大眾言  汝懺惡業盡  終無有苦報  剃髮不受戒  被服袈裟片  而作導師想  於彼人中上  惡王障法眼  貪癡打比丘  如出導師血  當墮阿鼻獄  大眾作是言  我等護比丘  若有諸惡王  惱諸聲聞眾  我等於諸事  皆捨於彼國  其土有沙門  令向於餘處  毀壞彼諸國  飢饉兵疫起  沙門所詣國  我等亦詣彼  悉令得勝樂  具足衣飲食  於彼熾法眼  供養人中上  無餘四天下  悉變成七寶  復雨諸香華  珍寶及衣服  歌舞妓樂等  供養於導師  眾生所見聞  皆得充足樂  聖加令諸音  盡變作佛聲  說諸有為苦  無常空無我  三世一切法  悉空無所有  集散二俱空  眼識二亦然  乃至心法界  陰身等法空  如是知諸法  則能救眾生  若知三界空  能解眾生縛  諸有十二支  一切皆性空  若昔於此法  如是修習者  彼等聞諸聲  悉皆得於忍  智力無所畏  得住菩提道  薄福諸眾生  得聞有為聲  無量眾精勤  得入菩提行  檀戒忍精進  禪定及智慧  佛土福莊嚴  精進故令淨  汝等當作佛  到彼諸法岸  降魔及軍眾  而降正法雨  無量眾生界  能與正法眼  汝等一切眾  速入安隱城  無量眾聞聲  得趣大菩提  及得二乘道  有得人天樂  有得至於果  羅漢三摩提  如是惡眾生  得於柔軟意  怖畏諸惡業  安住慈善心   大集經卷第五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五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月藏分第十二分佈閻浮提品第十七   爾時世尊。既知一切諸來大眾於三寶所皆生深信尊重敬仰得未曾有更不信事諸餘天已。告他化自在天王。化樂天王。兜率陀天王。須夜摩天王。帝釋天王。四大天王及諸眷屬。娑伽羅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羅□羅阿修羅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睒婆利阿修羅王跋持毘盧遮那阿修羅王。大樹緊那羅王。樂欲乾闥婆軍將。檀提鳩槃茶軍將。因陀羅夜叉軍將。寒葉餓鬼王。垂脣毘捨遮王。阿那竭囉富單那王。巷路喚聲迦吒富單那王等作如是言。諸仁者。汝等一切如是勸我。分佈安置此閻浮提。一切國土城邑宮殿王都聚落山巖寺捨。園池曠野諸樹林間。付囑護持勿令有惡。又令大地精氣眾生精氣正法精氣增長熾然。佛正法眼久住於世。紹三寶種使不斷絕。損減惡趣增益善道。令此閻浮提一切安隱豐樂可樂以是因緣。我今分佈此四天下囑汝一切諸大天王一切龍王。乃至一切迦吒富單那王。汝等各應發心捨離眷屬。分佈安置護持養育並汝諸天一切眷屬乃至。迦吒富單那王一切眷屬。亦令於此閻浮提中一切國土乃至樹林。分佈安置護持養育。是故汝等諸大天王及諸眷屬。乃至迦吒富單那王及諸眷屬。於閻浮提皆應誠心隨喜讚歎。莫瞋莫恨亦莫生怒。   爾時所有一切菩薩摩訶薩。色界諸天。欲界天人一切龍眾一切乾闥婆。乃至一切迦吒富單那等諸來大眾。皆悉合掌各作是言。我等一切誠心隨喜敬受佛教。如佛世尊分佈安置此閻浮提。我等發心受佛教敕。護持養育佛正法眼令得熾然。佛言。善哉善哉。妙丈夫。汝等應當如是誠心說欲隨喜。   爾時世尊告彼法食喜食禪食諸天言。此四天下大海水中八萬洲渚一切國土。汝等法食喜食禪食諸天。應等護持養育我法。住法比丘如法順法。發心修行三業相應。剃除鬚髮身著袈裟。汝等應當護持養育。時彼法食喜食禪食諸天各作是言。我當護持大海水中八萬洲渚一切國土諸佛正法。若佛弟子乃至不畜婦女畜生田宅資產。我等皆當護持養育。   爾時世尊讚彼天言。善哉善哉。一切大眾亦復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告月藏菩薩摩訶薩言。了知清淨士。若我住世諸聲聞眾。戒具足。捨具足。聞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我之正法熾然在世。乃至一切諸天人等。亦能顯現平等正法。於我滅後五百年中。諸比丘等。猶於我法解脫堅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禪定三昧得住堅固。次五百年讀誦多聞得住堅固。次五百年於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堅固。次五百年於我法中鬥諍言頌白法隱沒損減堅固。了知清淨士。從是以後於我法中。雖復剃除鬚髮身著袈裟。毀破禁戒行不如法假名比丘。如是破戒名字比丘。若有檀越捨施供養護持養育。我說是人猶得無量阿僧祇大福德聚。何以故。猶能饒益多眾生故。何況我今現在於世。譬如真金為無價寶。若無真金銀為無價。若無銀者瑜石無價。若無瑜石偽寶無價。若無偽寶赤白銅鐵白鑞鉛錫為無價寶。如是一切諸世間中佛寶無上。若無佛寶緣覺無上。若無緣覺羅漢無上。若無羅漢諸餘聖眾以為無上。若無聖眾得定凡夫以為無上。若無得定淨持戒者以為無上。若無淨戒污戒比丘以為無上。若無污戒剃除鬚髮身著袈裟名字比丘為無上寶。比餘九十五種異道最尊第一。應受世供為物福田。何以故。能示眾生可怖畏故。若有護持養育安置是人。不久得住忍地。   爾時世尊告六欲諸天言。汝等應如過去佛時所分得分當勤護持。復於此四天下。時時之中勤加思惟佛正法義。為令我法得久住故。紹三寶種不斷絕故。時彼諸天各作是言。唯然受教。爾時世尊讚言。善哉善哉。一切大眾亦復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告四天王言。汝等及諸眷屬。應如過去佛時所分得分。還作護持安置養育我之正法。時四天王各作是言。唯然受教。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告乾闥婆等言。諸仁者。汝等及諸天仙。於優曇林菴羅林閻浮林呵□□□穘撚駾妞稒□□逆□□吝馞禖□□□□□饅□□駎□衝偉滿熱u□□□□奾礹□□埤□駕□□綠□□姾飀□□暽敯媊ョ慼慼慼慼慼慼樂擂禲撬芊撬s楏禕飀□□□秜_觚□□□□□饖□飀□   爾時世尊告娑伽羅龍王難陀龍王婆難陀龍王善現龍王婆樓那龍王婆修吉龍王得叉迦龍王阿難陀龍王阿樓那龍王歲星龍王言。汝等各在大海之中住本宮殿。護持養育我之正法。時龍王等各作是言。唯然受教。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告阿那婆達多龍王善住龍王清脅龍王摩利尼龍王優婆羅龍王乾闥婆龍王雲池龍王主雹龍王摩奚曼多龍王美音龍王言。汝等各住本宮護持養育我之正法。時龍王等各作是言。唯然受教。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告鳩槃茶檀提大將優婆檀提大將迦羅迦大將摩訶缽賒大將摩呼陀遮利大將堀求尼大將婆朱賒尼大將鴦堀盧大將鞞羅差大將一眉大將言。汝等各住本宮護持養育我之正法。時鳩槃茶大將等各作是言。唯然受教。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告因陀夜叉大將蘇摩大將婆樓那大將波闍缽帝大將跋羅頭婆闍大將伊奢那大將旃檀那大將月眼大將婆多竭梨大將奚摩跋多大將言。汝等各住本宮護持養育我之正法。時夜叉大將等各作是言。唯然受教。大德婆伽婆。我等護持養育安置世尊正法。及住法比丘供給所須。乃至剃髮不持戒者。亦復供給一切所須。為令佛法得久住故。紹三寶種不斷絕故。三種精氣得增長故。休息一切鬥諍言訟怨仇疫病飢饉短乏非時亢旱曜宿失度為斷除故。乃至世尊聲聞弟子三業相應不積聚者當勤養育。   爾時世尊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如是為利益安樂一切三界眾生故。及一切大眾。亦復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告一切畢利多依曠野住者。一切毘捨遮依空捨住者。一切富單那依野田住者。一切迦吒富單那依於塚間及廁邊住者言。汝等各於住處護持養育我之正法。時畢利多等各作是言。唯然受教。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復作是言。諸仁者。所有諸天乾闥婆.緊那羅.夜叉.羅剎.龍王.阿修羅.鳩槃茶。如昔世尊所分得分國土城邑聚落舍宅。隨所得處為作護持安置養育我當隨喜。一切大眾亦復隨喜。若復有諸天龍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等。如昔世尊所分得分國土城邑。不正護持安置養育者。我當轉付諸餘天龍。令其安置護持養育。各隨國土善作護持。我今以波羅奈國付囑善髮乾闥婆千眷屬。阿尼羅夜叉仙五百眷屬。須質多羅阿修羅無量眷屬。德叉迦龍王百眷屬。大黑天女五百眷屬。汝等護持養育波羅奈國。為令我法得久住故。紹三寶種不斷絕故。遮障一切惡眾生故。時善髮乾闥婆.阿尼羅夜叉仙.須質多羅阿修羅.德叉迦龍王.大黑天女等。各與眷屬鹹作是言。大德婆伽婆。我等護持養育安置波羅奈國周遍土境。遮障不饒益養育饒益者。乃至遮障一切不善諸惡眾生。   爾時世尊。讚言。善哉善哉。諸來大眾亦復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迦毘羅婆國。付囑火護緊那羅仙千眷屬。拘翅羅聲乾闥婆萬眷屬。婆闥跋帝夜叉大將千眷屬。奢摩那遲阿修羅二萬眷屬。跋那牟支龍王一萬眷屬。摩訶缽奢鳩槃茶大將五百眷屬。栴遲栴茶梨二大天女各一萬眷屬。汝等共護迦毘羅婆國。乃至遮障諸惡眾生。彼等一切皆作是言。我等及諸眷屬。護持養育迦毘羅婆國周遍土境。乃至遮障諸惡眾生。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摩伽陀國。付囑善住炎光天子千眷屬。優波羅乾闥婆千眷屬。樂聲阿修羅千眷屬。善臂龍王善意龍王各萬眷屬。孔雀味阿修羅五百眷屬。拘那羅大夜叉三千眷屬。軍毘羅夜叉百千眷屬。十象鳩槃茶大將百千眷屬。懆惡天女奪意天女各十千眷屬。汝等共護摩伽陀國。乃至遮障諸惡眾生。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拘薩羅國。付囑迷提羯那天子千眷屬。樂勝乾闥婆大將十千眷屬。烏麻緊那羅千眷屬。具德龍王千眷屬。弗沙缽帝阿修羅五百眷屬。婆樓那夜叉大將婆樓那王夜叉大將各五萬眷屬。那荼迦鳩槃荼五百眷屬。摩尼毘梨天女千眷屬。汝等共護拘薩羅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鴦伽國。付囑月音天子萬眷屬。樂欲乾闥婆大將霑浮樓乾闥婆大將各十千眷屬。阿摩羅軍緊那羅五百眷屬。師子藏阿修羅五百眷屬。旃檀大夜叉力幢大夜叉各五千眷屬。奴羅車鳩槃荼二千五百眷屬。摩訶迦梨天女二千五百眷屬。汝等共護鴦伽國土。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般遮羅國。付囑羅拏時天子五百眷屬。樂歌乾闥婆七百眷屬。摩葉緊那羅千眷屬。般支迦夜叉將五千眷屬。安闍瞿波阿修羅千眷屬。樂法鳩槃茶五百眷屬。左黑天女王鬘天女各二千五百眷屬。汝等共護般遮羅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蘇摩國。付囑寶髻天子五千眷屬摩頭曼多乾闥婆千眷屬。勝縷緊那羅千眷屬。優波般遮迦夜叉將二千眷屬。黑龍王千眷屬。知欲阿修羅千眷屬。鳩羅婆鳩槃茶六百眷屬。斯多天女博叉天女各五百眷屬。汝等共護蘇摩國土。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阿濕婆國。付囑盧醯奴天子千二百眷屬。流水乾闥婆千眷屬。摩尼拓羅夜叉軍將五千眷屬。阿周羅阿修羅六百眷屬。日光龍王無量眷屬。摩尼拓利鳩槃茶五百眷屬。不可取天女馬勝天女各二千五百眷屬。汝等共護阿濕婆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摩偷羅國。付囑善擇天子十千眷屬。靜明乾闥婆千眷屬。遊梯迦緊那羅二百眷屬。勝欲夜叉乘人大夜叉各千五百眷屬。無垢龍王千眷屬。伽楞拓利阿修羅千眷屬。墨色鳩槃茶千眷屬。奪意天女二千眷屬。汝等共護摩偷羅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支提耶國。付囑善賢天子五百眷屬。阿吒迦乾闥婆五百眷屬。無垢緊那羅千眷屬。除結夜叉無結夜叉各五百眷屬。妙賢龍千眷屬。普竹阿修羅五百眷屬。牛王鳩槃茶三百眷屬。勝優波羅天女子眷屬。汝等共護支提耶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婆蹉國。付囑月光天子十千眷屬。蓮華香乾闥婆千眷屬。摩陀那果緊那羅五千眷屬。大果夜叉五千眷屬。阿樓那龍千眷屬。惡樹阿修羅百眷屬。葉眼鳩槃茶五百眷屬。阿那迦華天女千眷屬。汝等共護婆蹉國土。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賒耶國。付囑摩醯首羅天仙五千眷屬。不酒乾闥婆千眷屬。離垢緊那羅千眷屬。因陀羅夜叉蘇摩夜叉各二千五百眷屬。善現龍千眷屬。牟真鄰陀阿修羅王五百眷屬。優波檀提鳩槃茶訖利迦賒鳩槃茶各二千五百眷屬。鬼子母天女善護天女各萬眷屬。汝等共護賒耶國土。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優禪尼國。付囑月雲天子五百眷屬。門牟乾闥婆千眷屬。摩尼耳乾闥婆五百眷屬。五惡夜叉千眷屬。山臂龍王五百眷屬。木手阿修羅三百眷屬。善現鳩槃茶五百眷屬。毛齒天女千眷屬。汝等共護優禪尼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修羅吒國。付囑法華天子百千眷屬。具欲乾闥婆將萬眷屬。山怖緊那羅仙一百眷屬。難陀龍王十千眷屬。驢眼阿修羅五百眷屬。善燈大夜叉千眷屬。大肚鳩槃茶將千眷屬。安隱天女千眷屬。汝等共護修羅吒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摩訶羅□(丑加反)國。付囑孔雀髮天子五百眷屬。樂欲乾闥婆虎就乾闥婆各五百眷屬。乳味緊那羅百眷屬。主水龍王千眷屬。樂寶阿修羅五百眷屬。羖羝腳大夜叉軍那羅大夜叉各千眷屬。缽頭摩迦鳩槃茶大將五百眷屬。婆樓尼大天女五千眷屬。汝等共護摩訶羅□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輸盧那國。付囑千金天子千眷屬。善脅乾闥婆千眷屬。白色緊那羅五百眷屬。世辯夜叉千眷屬。大富鳩槃茶五百眷屬。極惡天女摩尼果天女各五百眷屬。汝等共護輸盧那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摩尼諂鞞國。付囑華音天子五百眷屬。那羅延乾闥婆二百眷屬。摩醯首羅華緊那羅三百眷屬。團眼夜叉五百眷屬。波羅奈子阿修羅百眷屬。赤目鳩槃茶百眷屬。雪王天女百眷屬。汝等共護摩尼諂(市瞻反)鞞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波吒羅弗國。付囑娑羅流支天子千眷屬。人華乾闥婆五百眷屬。摩尼瞿沙緊那羅三百眷屬。聲佉流支夜叉五百眷屬。娑羅地阿修羅五百眷屬。尸利瞿沙龍八百眷屬。浮流尼鳩槃茶百眷屬。毘樓池天女五百眷屬。汝等共護波吒羅弗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次鴦伽國下)。   爾時世尊以乾陀羅國。付囑火布天子三千眷屬。喜歌乾闥婆千眷屬。大勝緊那羅五百眷屬。師子髮夜叉五百眷屬。伊羅缽龍王千眷屬。賢力龍王千眷屬。精氣主阿修羅五百眷屬。猿猴聲鳩槃茶百眷屬。摩尼天汝頻頭天女各千眷屬。汝等共護乾陀羅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阿槃提國。付囑師子愛天子五千眷屬。摩羅曼多乾闥婆二千眷屬。勝目緊那羅百眷屬。蘇摩夜叉地行夜叉各千眷屬。冰加羅阿修羅三千眷屬。婆私陀荼龍千眷屬。軍那羅叉鳩槃茶百眷屬。憂波羅天女流泉天女各二千眷屬。汝等共護阿槃提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婆樓挐跋帝國。付囑雞娑利天子千眷屬。眾綵乾闥婆五百眷屬。博叉流支緊那羅二百眷屬。迦茶龍王憂波迦荼龍王各二千眷屬。毘摩阿修羅百眷屬。月焱鳩槃茶三百眷屬。自護天女摩尼頻頭天女各千眷屬。汝等共護婆樓挐跋帝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帝跋尼國。付囑師子齒天子五千眷屬。薩陀曼多乾闥婆五百眷屬。牟尼薩羅緊那羅百眷屬。摩尼賢夜叉滿賢夜叉各二千五百眷屬。鐵耳阿修羅五百眷屬。阿槃多鳩槃茶百眷屬。薩市尼天女般支天女各千眷屬。汝等共護帝跋尼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瞻波國。付囑香雲天子並諸天仙一千眷屬。德鬘乾闥婆二百眷屬。求籌遮緊那羅百眷屬。堅毛夜叉五千眷屬。迦那迦阿修羅百眷屬。善現鳩槃茶近現鳩槃茶各五萬眷屬。什目天女五百眷屬。汝等共護瞻波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悉都那國。付囑赤雲天子千眷屬。霑浮樓乾闥婆五百眷屬。摩尼遮婆緊那羅百眷屬。難勝夜叉千眷屬。泥荼鳩支阿修羅五百眷屬。鞞□迦鳩槃茶百眷屬。靜默天女善目天女各一千五百眷屬。汝等共護悉都那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西地國。付囑山眼天子二百眷屬。法喜乾闥婆百眷屬。藪支羅婆緊那羅百眷屬。大身夜叉千眷屬。執刀阿修羅百眷屬。止流鳩槃茶三百眷屬。金光天女黑光天女各二千五百眷屬。汝等共護西地國土。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富樓沙富羅國。付囑阿羅脯斯天子千眷屬。難提乾闥婆百眷屬。淨眾緊那羅百眷屬。摩尼華夜叉千眷屬。迦荼龍王阿婆羅羅龍王各二千五百眷屬。大怖伽樓羅百眷屬。訖多孫地阿修羅五百眷屬。燒竹鳩槃茶五百眷屬。多盧斯天女三目天女各五百眷屬。汝等共護富樓沙富羅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烏場國土。付囑習音天子五百眷屬。華光乾闥婆三百眷屬。善怖緊那羅百眷屬。迦羅婆提夜叉五百眷屬。郎浮羅龍三百眷屬。遮曼池阿修羅百眷屬。曼陀果鳩槃荼百眷屬。呵梨帝天女染賢天女各五百眷屬。汝等共護烏場國土。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寄薩離國。付囑黑色天子千眷屬。金色乾闥婆百眷屬。跋那牟至緊那羅八十眷屬。散髮夜叉五百眷屬。力天龍王百眷屬。那佉遮利阿修羅百眷屬。無垢聲鳩槃茶八十眷屬。勝鍼天女蠍天女各五百眷屬。汝等共護寄薩離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金性國。付囑禪那離沙婆天子五百眷屬。摩那婆乾闥婆百眷屬。善稱緊那羅百眷屬。禪那離沙婆夜叉五百眷屬。寶冠阿修羅百眷屬。香意鳩槃茶八十眷屬。汝等共護金性國土。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摩都羅國。付囑歌讚天子百眷屬。五髻乾闥婆五百眷屬。威德緊那羅八十眷屬。堅鉾夜叉五百眷屬。冰伽羅阿修羅五百眷屬。賢目鳩槃茶百眷屬。霑浮樓天女五百眷屬。汝等共護摩都羅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藪離迦國。付囑財目天子千眷屬。善頂乾闥婆百眷屬。賒摩鳩斯緊那羅五百眷屬。堅固夜叉五百眷屬。耶婆那夜叉千眷屬。無畏緊那羅百眷屬。跋羅頭婆闍夜叉五百眷屬。嚪婆何利阿修羅八百眷屬。瞿伽叉鳩槃茶三百眷屬。嚪婆何利羅剎五百眷屬。釋迦羅剎五百眷屬。汝等共護藪離迦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般遮囊伽羅國。付囑婆婆叉天子千眷屬。月光乾闥婆百眷屬。圍目夜叉千眷屬。大雲阿修羅五百眷屬。訶奴闍鳩槃茶百眷屬。摩尼枳薩梨天女五百眷屬。多摩羅婆利天女千眷屬。汝等共護般遮囊伽羅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波斯國。付囑檀□師天子五千眷屬。拘毘羅乾闥婆三千眷屬。梨鞞摩師緊那羅千眷屬。住勇夜叉五百眷屬。那摩羅王夜叉五百眷屬。菴羅提他乾闥婆千眷屬。伊沙那時緊那羅千眷屬。竭娑拘支鳩槃茶四千眷屬。那羅斯羅剎五千眷屬。呵梨達羅剎二千眷屬。汝等共護波斯國土。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敕勤國土。付囑佉樓那天子千眷屬。妙好乾闥婆五百眷屬。帝利迦緊那羅五百眷屬。三缽夜叉二萬眷屬怖畏夜叉十千眷屬。休流歇龍千眷屬。金耳阿修羅千眷屬。善林樹鳩槃茶千眷屬。金枳(金支反)薩羅羅剎五千眷屬。汝等共護敕勤國土。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叵耶那國。付囑海怖天子千眷屬。那茶浮乾闥婆百眷屬。馬目緊那羅百眷屬。華齒夜叉二千眷屬。大齒夜叉千眷屬。憂波羅耳龍五百眷屬。動手阿修羅百眷屬。解脫鳩槃茶百眷屬。質摩只薩梨羅剎女五百眷屬。黑闇羅剎護門羅剎各二千五百眷屬。月光羅剎千眷屬。汝等共護叵耶那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尸利耶摩國。付囑黑髮天子百眷屬。金臂乾闥婆八十眷屬。風響緊那羅百眷屬。阿樓那夜叉千眷屬。八髮夜叉千眷屬。上踴龍王百眷屬。快作阿修羅百眷屬。香筒鳩槃荼五百眷屬。黑澤天女五百眷屬。汝等共護尸利耶摩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跋離迦國。付囑赤銅色天子八百眷屬。媚眼乾闥婆百眷屬。鍼黑緊那羅百眷屬。牟耳夜叉五千眷屬。黟羅羯那龍百眷屬。息牛阿修羅百眷屬。阿毘拏薩利鳩槃茶五百眷屬。長苗天女妙勝天女各五百眷屬。汝等共護跋離迦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罽賓那國。付囑怖黑天子五十眷屬。五音乾闥婆千眷屬。水性緊那羅五百眷屬。廣執夜叉三萬眷屬。長生夜叉流雲解脫夜叉各二千五百眷屬。□羅荼龍十千眷屬。鬱金阿修羅千眷屬。陀樓跋尼鳩槃茶五百眷屬。正辯天女千眷屬。園林羅剎女十千眷屬。汝等共護罽賓那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憂羅賒國。付囑那羅摩乾闥婆百眷屬。五怖夜叉二千眷屬。尸利沙夜叉千眷屬。汝等共護憂羅賒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佉羅婆羅國。付囑時蘭那乾闥婆百眷屬。華寶夜叉千眷屬。善樂目龍千眷屬。怖人鳩槃茶五百眷屬。順欲天女百眷屬。汝等共護佉羅婆羅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阿疏居迦國。付囑牟尼佉利夜叉二千眷屬。好施羅剎千眷屬。婆稚龍五百眷屬。止雲鳩槃荼百眷屬。呵梨帝羅剎女千眷屬。汝等共護阿疏居迦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達羅陀國。付囑鞞婆達利乾闥婆百眷屬。道路夜叉黃頭夜叉勇健夜叉各千眷屬。跋陀龍王二千眷屬。孔雀毛龍王百眷屬。生解天女毛羅闍利天女各二百五十眷屬。汝等共護達羅陀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弗梨沙國。付囑奪意夜叉戒賢夜叉各五百眷屬。雲腹龍王三百眷屬。離惡鳩槃茶八十眷屬。搔跋質羅天女百眷屬。汝等共護弗梨沙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伽賒國。付囑持華乾闥婆摩□羅伽乾闥婆各千眷屬。金枳(金支反)持夜叉毘持夜叉各二百五十眷屬。光掌龍王勝奪龍王各五百眷屬。阿樓尼天女華目天女各二百五十眷屬。汝等共護伽賒國土。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遮居迦國。付囑劍婆羅龍王五百眷屬。極惡鳩槃茶百眷屬。那朱波毘捨遮百眷屬。星目羅剎女五百眷屬。天鎧餓鬼將二百眷屬。歇惡夜叉三百眷屬。汝等共護遮居迦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簁堤國。付囑具足龍王善道龍王各百眷屬。堅目鳩槃茶百眷屬。八毘那耶迦天女一百眷屬。道神天女尸利天女各二百五十眷屬。珂貝天女安住天女各五十眷屬。汝等共護簁堤國土。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沙勒國。付囑髮色天子百眷屬。護國乾闥婆百眷屬。佛護夜叉助雹夜叉各五百眷屬。孔雀項龍王百眷屬。山目龍女五百眷屬。訖利波賒鳩槃茶五百眷屬。持德天女龍護天女各二百五十眷屬。汝等共護沙勒國土。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於填國土。付囑難勝天子千眷屬。散脂夜叉大將十千眷屬。羖羊腳大夜叉八千眷屬。金華鬘夜叉五百眷屬。熱捨龍王千眷屬。阿那緊首天女十千眷屬。他難闍梨天女五千眷屬。毘沙門王神力所加共汝護持於填國土。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龜茲國土。付囑牟鎧天子千眷屬。黃頭大夜叉千眷屬。厭財羅剎女千眷屬。□護大夜叉千眷屬。疏齒鳩槃茶千眷屬。尸利遮吒羅剎鹿齒羅剎各五百眷屬。汝等共護龜茲國土。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婆樓迦國。付囑騫茶夜叉千眷屬。阿婆迦利鳩槃茶百眷屬。垂乳羅剎千眷屬。汝等共護婆樓迦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奚周迦國。付囑王活乾闥婆五百眷屬。奚卑羅龍百眷屬。汝等共護奚周迦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億尼國。付囑勇健執蠡大夜叉將千眷屬。像耳龍王三千眷屬。吉迦知羅剎女雪池羅剎女各二千五百眷屬。汝等共護億尼國土。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鄯善國。付囑阿羅知天子百眷屬。阿沙迦夜叉五千眷屬。無著羅剎女十千眷屬。汝等共護鄯善國土。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緊那羅國。付囑赤目大夜叉十千眷屬。不動鳩槃茶千眷屬。汝等共護緊那羅國。乃至佛及大眾鹹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以震旦國。付囑毘首羯磨天子五千眷屬。迦毘羅夜叉大將五千眷屬。法護夜叉大將五千眷屬。堅目夜叉大將五千眷屬。大目夜叉大將五千眷屬。勇健軍夜叉大將五千眷屬。摩尼跋陀夜叉大將五千眷屬。賢滿夜叉大將五千眷屬。持威德夜叉大將五千眷屬。阿荼薄拘夜叉大將五千眷屬。般支迦夜叉大將五千眷屬。婆修吉龍王五千眷屬。須摩那果龍王五千眷屬。弗沙毘摩龍王五千眷屬。呵梨帝鬼子母天五千眷屬。伊羅婆雌大天女五千眷屬。雙瞳目大天女五千眷屬。汝等賢首。皆共護持震旦國土。於彼所有一切觸惱鬥諍怨仇忿競言訟兩陣交戰飢饉疫病非時風雨冰寒毒熱悉令休息。遮障不善諸惡眾生瞋恚粗獷苦辛澀觸無味等物悉令休息。令我法眼得久住故。紹三寶種不斷絕故。三種精氣得增長故。利益安樂諸天人故。勤加護持。以是因緣汝等今世及以後世常得安樂。毘首羯磨天子及與眷屬。迦毘羅大夜叉法護夜叉堅目夜叉大目夜叉勇健夜叉摩尼跋陀夜叉賢滿夜叉持威德夜叉阿荼薄拘夜叉般支迦夜叉及與眷屬。婆修吉龍王須摩那果龍王。弗沙毘摩龍王及與眷屬。呵梨帝鬼子母天。伊羅婆雌天女雙瞳目天女及與眷屬。各作是言。大德婆伽婆。我等共護震旦國土。休息一切鬥諍乃至增長三種精氣。我等勤加護持養育。乃至世尊聲聞弟子三業相應不積聚者。倍復安置護持養育。   爾時世尊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應如是護持我法。諸來大眾亦復隨喜讚言。善哉善哉。   諸仁者。我以閻浮提一切國土。付囑諸天乾闥婆緊那羅夜叉龍王阿修羅鳩槃茶諸天女等。各令安置護持養育一切眾生。是故汝等諸大龍王不得分者。應當容忍莫恨。所謂娑伽羅龍王阿那婆沓多龍王。伊羅跋龍王。婆樓那龍王。善住龍王。德叉迦龍王。恆河龍王。辛頭龍王。博叉龍王。私陀龍王。堤首尼龍王。摩醯謨遮利龍王。金脅龍王。跋致蘇多龍王。弗婆缽賒龍王。眾色雲龍王。拘那跋帝龍王。阿斯多龍王。遮彌羅龍王。香山龍王。那羅延面龍王。婆婆牟支龍王。那陀叉龍王。如是等一百八十萬諸大龍王。住閻浮提不得分者。應當容忍莫恨。汝等各住本宮護持養育我之正法。當作利益一切眾生行。以是因緣汝等今世及以後世自利利他何以故。彼諸天龍乾闥婆緊那羅夜叉阿修羅鳩槃茶天女羅剎女等。隨其國土昔所住處。彼諸天龍乃至天女。為護彼彼諸國土故。安置養育一切眾生。是故汝等大夜叉王不得分者。應當容忍莫恨。所謂箭毛夜叉。賒羅毘夜叉。迦吒首利夜叉。婆羅目企夜叉。婆羅稚夜叉。婆摩羅夜叉。其梨迦吒夜叉。由梯迦夜叉。其梨呵夜叉。滿面夜叉。迦賒毘提夜叉。護國夜叉。樓迦夜叉。箭爪夜叉。波那流支夜叉。狼爪夜叉。師子怖夜叉。阿樓尼夜叉。修羅闍毘夜叉。阿茶闍梨夜叉。得叉梨師夜叉。灰手夜叉。蘇摩那虎夜叉。羅摩那時夜叉。惡叉尼棄羅夜叉。質多羅夜叉。佛護夜叉。如是等八頻婆羅諸夜叉大將。依閻浮提種種寺捨園林泉池山巖林藪樹下安住不得分者。應當容忍莫恨。隨所住處乃至山林樹下各住本處。護持養育我之正法。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行。以是因緣汝等今世及以後世自利利他。何以故。彼諸天龍乾闥婆緊那羅夜叉阿修羅鳩槃茶天女羅剎女等。隨其國土昔所住處。彼諸天龍乃至天女。為護彼彼諸國土故。安置養育一切眾生。是故汝等諸阿修羅王不得分者。應當容忍莫恨。所謂羅□羅阿修羅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波羅陀阿修羅王。睒婆利阿修羅王。牟真鄰陀阿修羅王。須質多羅阿修羅王。跋稚毘盧遮那阿修羅王。悉利羅耆阿修羅王。黟羅跋支阿修羅王。瞿摩闍毘阿修羅王。毘茶叉阿修羅王。那耶遮利阿修羅王。伽闍彌羅阿修羅王。初羅檀茶阿修羅王。阿斯末羅阿修羅王。迦摩跌知阿修羅王。婆羅乾荼阿修羅王。畢他摩尼阿修羅王。波羅那佉阿修羅王。薩婆鴦伽叉阿修羅王。訖賒婆□阿修羅王。如是等六萬那由他阿修羅王住閻浮提不得分者。應當容忍莫恨。各住本宮護持養育我之正法。當作利益一切眾生行。以是因緣汝等今世及以後世自利利他。何以故。彼諸天龍乾闥婆緊那羅夜叉阿修羅鳩槃茶天女羅剎女等。隨其國土昔所住處。彼諸天龍乃至天女為護彼彼諸國土故。安置養育一切眾生。是故汝等諸大天女應當容忍莫恨。所謂歇大天女。造光天女。地解天女。增護天女。解脫天女。增水天女。少熱天女。淨目天女。饒財天女。寶藏天女。摩尼爪天女。黑繩天女。隨時天女。王頂天女。天水天女。眼目天女。蓮華天女。憂曇婆羅天女。賒屍天女。明炬目天女。善意天女。難勝天女。勝目天女如是等六十二百千諸大天女。依閻浮提種種塔寺城邑聚落園林泉池河邊山谷大海邊住不得分者。汝等隨所住處各各於彼護持養育我之正法。汝等於彼所有怖畏鬥諍怨讎飢饉疫病他方怨敵非時風雨冰寒毒熱悉令休息。遮障不善諸惡眾生瞋恚粗獷苦辛澀觸無味等物悉令休息。令我法眼久住世間。紹三寶種不令斷絕。三種精氣增長熾然。利益安樂諸天人故勤加護持。以是因緣汝等今世及以後世常得利益安樂眾生。時彼六十二百千天女白佛言。大德婆伽婆。我等護持養育佛法。休息鬥諍增長一切三種精氣。乃至世尊聲聞弟子三業相應無所積聚者。我等勤加護持養育。佛言。善哉善哉。善女人輩。汝等應當如是護持。諸來大眾皆亦隨喜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復告一切諸天乾闥婆乃至諸大天女言。我今與汝息諸諍訟大陀羅尼心。汝等以此陀羅尼心故。各於己國若曜宿失度。攝諸眾生令得敬信。一切鬥諍悉得休息。作是語已。即說咒曰。   哆地夜他 摩陀那 摩陀那 瞿摩陀那阿婆摩多 阿兮摩多 摩陀那佉 阿差摩坻波羅 賒摩帝 阿唎婆三摩摩帝尼佉摩帝 波賒摩帝 蘇遮囉拏摩帝阿毘婆摩帝 阿囉毘婆摩帝 悉陀頞他摩帝 叉婆摩帝 蘇婆呵   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從坐而起向佛合掌頭面作禮而作是言。大德婆伽婆。我今復以大陀羅尼。降諸惡龍及惡鬼神。護持國土。遮障一切諸惡眾生。作是語已。即說咒曰。   哆地夜他 曇無囉牟嘍囉牟嘍 那伽牟嘍 那伽牟嘍 阿藪囉牟嘍 藥叉牟嘍鳩槃茶牟嘍 浮單那牟嘍 迦吒富單那牟嘍 阿耶婆牟嘍侯呵侯呵牟嘍 呵呵呵呵 牟廚帝藥叉牟嘍囉婆呵囉婆呵 囉婆呵 薩婆烏闍囉婆呵 蘇婆呵   爾時所有諸天龍王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飲血食肉者。皆悉驚怖憂愁恐懼。向佛合掌頭面禮足而作是言。唯願世尊。大悲覆護。我等雲何復得存活。佛言。汝等且莫憂愁。大地所有華果五穀藥草眾味清淨未食墮落地者。如是華果眾味精氣汝等食之足得活命。若復有人作食清淨遺落在地。汝等亦當食其精氣而自充濟。復有我諸聲聞弟子修禪定者。以己善根咒願。汝等亦得色力精氣豐盛眷屬朋黨具足勢力。若有施主施我弟子寺捨園林田地舍宅稱名咒願。汝當於彼與欲隨喜護持養育。以是事故汝等宮殿當得增長。若有施主施我弟子飲食衣服臥具湯藥受取之時稱名咒願。汝亦隨喜。以彼咒願汝隨喜故。汝等便得壽命增長顏容增長安樂增長朋黨增長勢力增長。汝等晝夜應當精勤護持養育如是施主及以受者。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兩足大法王  觀眾作是言  帝釋汝問我  各隨與其分  天龍鳩槃茶  夜叉修羅剎  閻浮諸國土  城邑眾聚落  曠野諸樹林  山巖井泉池  法眼得久住  諸惡令休息  豐饒悉可樂  為於閻浮提  四天中鬼神  付囑勤護持  汝等捨眷屬  我復更分佈  莫瞋怒嫉妒  與欲當隨喜  法喜禪味食  如是諸天眾  一切皆悉起  鹹作如是言  我等為正法  護持閻浮提  聲聞具持戒  不為積聚者  剃頭不持戒  欲令法眼增  我等皆至心  勤加護養育  導師告彼言  正法我滅後  具滿五百年  堅固住解脫  五百年禪誦  五百造塔寺  至後五百年  堅住於鬥諍  後時有剃頭  破戒無羞恥  供養如是輩  亦得無量福  譬如金無價  除金至銀寶  瑜石偽銅鐵  白鑞及鉛錫  世間若無寶  錫鑞為最上  佛寶亦如是  最尊獨第一  次寶辟支佛  羅漢餘證果  得定淨持戒  破戒名字僧  深信求解脫  若能供養彼  不久住忍地  必速證菩提  六欲諸天子  寶國諸鬼神  住林乾闥婆  海中十大龍  十大鳩槃茶  夜叉十神通  各住本宮殿  護持我正法  餓鬼住曠野  毘捨遮空室  富單依野田  迦吒塚間住  如是各隨喜  依分皆護持  依分不正護  復勤惱於他  我以如是等  更轉付餘天  諸龍夜叉眾  乾闥緊那羅  天女修羅等  羅剎鳩槃荼  普遍諸國土  安置護養育  迦毘波羅奈  摩伽拘薩羅  般遮鴦伽國  蘇摩阿濕婆  摩偷支提國  婆蹉及賒耶  羅吒憂禪尼  羅□輸盧那  摩尼諂鞞國  乾陀波吒羅  般提婆樓帝  跋尼悉都那  瞻波缽浮尼  富樓沙富羅  烏場寄薩梨  金性摩都羅  波斯敕勤土  般遮囊伽羅  尸利耶摩國  叵耶藪利迦  罽賓跋利國  佉羅憂羅賒  伽賒遮居國  達羅弗離沙  簁提沙勒國  婆樓兮周迦  於填及鄯善  龜茲緊那羅  震旦等國土  護持令安置  於此一切國  諸龍無分者  一百八十萬  夜叉等無分  及八頻婆羅  修羅不得分  六萬那由他  天女等無分  六十二百千  我今悉謝汝  各住本宮殿  護持我正法  當與汝神咒  遮障惡眾生  休息諸惱害  一切鬥諍訟  亢旱及水潦  病儉諸賊寇  增長三精氣  諸惡令休息  護持我正法  熾然三寶種  聲聞諸比丘  三業常相應  剃頭不持戒  一切皆護持  為諸聲聞故  具捨諸田宅  飲食及湯藥  一切有所須  如是諸施主  汝等護養育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六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月藏分第十二星宿攝受品第十八   爾時佛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四天王言。過去天仙雲何佈置諸宿曜辰。攝護國土養育眾生。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四天王等。而白佛言。過去天仙分佈安置諸宿曜辰。攝護國土養育眾生。於四方中各有所主。   東方七宿。一者角宿主於眾鳥。二者亢宿主於出家求聖道者。三者氏宿主水生眾生。四者房宿主行車求利。五者心宿主於女人。六者尾宿主洲渚眾生。七者箕宿主於陶師。   南方七宿。一者井宿主於金師。二者鬼宿主於一切國王大臣。三者柳宿。主雪山龍。四者星宿主巨富者。五者張宿主於盜賊。六者翼宿主於商人。七者軫宿主須羅吒國。   西方七宿。一者奎宿主行船人。二者婁宿主於商人。三者胃宿主婆樓迦國。四者昴宿主於水牛。五者畢宿主一切眾生。六者嘴宿主鞞提訶國。七者參宿主於剎利。   北方七宿。一者斗宿主澆部沙國。二者牛宿主於剎利及安多缽竭那國。三者女宿主鴦伽摩伽陀國。四者虛宿主般遮羅國。五者危宿主著花冠者。六者室宿主乾陀羅國輸盧那國及諸龍蛇腹行之類。七者壁宿主乾闥婆善音樂者。大德婆伽婆。過去天仙如是佈置四方諸宿。攝護國土養育眾生。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汝等諦聽。我於世間天人仙中一切知見最為殊勝。亦使諸宿曜辰攝護國土養育眾生。汝等宣告令彼得知。如我所分國土眾生各各隨分攝護養育。大梵王等而白佛言。如是大德婆伽婆。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於摩國。陀樓國。悉支那國。奈摩陀國。陀羅陀國。佉沙國。羅佉國。賒摩國。侯羅婆國。捨頭迦國。頞闍婆國。沒遮波國。此十二國。付囑角宿攝護養育。亦護角宿日建立國土城邑聚落及角宿日所生眾生汝等宣告令彼得知。梵王等言。如是大德婆伽婆。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阿羅荼國。訶利那國。叔迦羅國。波盧羅國。弗利賒國。那摩帝國。俱致娑國。蘇那婆國。賒摩國。跛陀婆國如是十國。付囑亢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佉搜迦國。信頭婆遲國。阿摩利國。餘尼目佉國。難陀婆國。伽沙國。跋使俱闍國。由婆迦國。婆佉羅國。沙婆羅國。伽樓荼國。鳩籌迦國。婆遮利婆國此十三國。付囑氐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波頭摩國弗色迦羅國。目帝國。嵩伽摩國。耆利國。不摩婆國。南耆利國。遮波羅國。修帝達賒國。提婆那國。奚周迦國。此十一國。付囑房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羅婆國。鳩羅婆國。牟羅婆國。能伽婆國。蘇提闥國。鳩知迦國。天王國。毘那婆國。波搜多國。奚迦國如是十國。付囑心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伽闍弗國。迦羅婆國。迦迦波他國。悉陀叉國。鬱瑟吒羅婆國。帝羅南國。阿羅毘國。那婆國。弗色迦羅婆國。摩兜利國。迦鄰伽跋帝國。摩於達利國。畢姜闍國。缽利犀羅婆國此十四國。付囑尾箕二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婆蹉國。憂禪尼國。憂樓頻螺國。輸尼般多國。摩荼婆國。毘使拏提波國。遮羅羯波國。婆羅斫迦羅國。羅摩伽摩國。迦屍弗國。鳩樓沙國。陀修國。盧醯多國。阿婆陀荼國。帝拏槃那國。遮達那國。毘伽闍國此十七國。付囑井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波吒利弗國。摩尼藍婆國。婆樓那國。那遮羅國。羯那國。北般遮羅國。帝跋拏國。娑羅蹉國。瞻波國。蘇都那國。鳩樓差多國。西地國。富樓沙富羅國。侯彌單國。藍摩婆國。瞿羅國。奚摩國。闍耶波梯國。婆求彌國。恆河門國。頭婆羅婆帝國。旃達羅跋帝國。婆樓迦車國。蘇尼棄國。瞿沙跋帝國。此二十五國。付囑鬼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寄薩梨國。摩訶尼梯國。烏場國。須尼棄國。波羅婆國。憂羅婆國。區荼國。尼佉國。乾荼波羅婆國。婆寄多國。如是十國。付囑柳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阿鞞遮國。蘇跋拏國闍吒國。金性國。摩兜羅國。毘摩尸利國。檢婆樓遮國。蘇梨國。婆求遮國。頻頭羅婆國。婆羅那國。般遮囊伽羅國。此十二國。付囑星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波斯國。訶利陀國。敕勤國。阿摩羅國。婆羅婆國。蘇摩尼棄國。叵耶那國。三牟遮國。屍梨沙國。婆利國。伽菟娑國。摩遮國。兜佉羅國。摩頭師利國。此十四國。付囑張翼二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伽羅婆羅國。憂羅賒國。罽使拏國。婆耆國。檀多摩利國。婆樓遮國。陀荼國。達拏國。藪牟寄賒國。鳩論遮差國。呿羅婆羅國。阿疏俱迦國。此十二國。付囑軫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鳩賒弗利國。緊那羅國。迦卑羅摩利國。三謨師國。□羅尼國。時婆利國。奚闍尼國。摩兜褰遲國。般荼梨國。蜜拏梨國。修羅毘國。侯摩多尼國。此十二國。付囑奎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提帝賒婆國。蘇摩跋羅國。多羅比尼國。阿賒若國。俱薩羅斯國。悉都那國。娑羅瞬遲國。緊拏多利國。濕婆尼利國。羅婆師飢國。佉吒梨毘國。佉娑利國。白馬國。此十三國。付囑婁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阿斯那棄國。軍陀羅毘國。安尼師國。遮俱波國。兜伽帝國。逋支國。支多毘悉帝國。憂簁帝國。槃頭波羅國。毘羅梨迦國。摩陀羅毘國。迦拏波帝國。達婆娑梨國。此十三國。付囑胃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波羅耽羅國。只叔迦國。婆樓遮國。輸盧那國。迦毘羅婆國。奢耶國。馬面國。伽樓荼國。憍羅跋陀國。吳地國。闍婆跋帝國。鞞樓國。伽樓訶國。於填國。伽頗羅國。狗面國。尼婆羅國。俱那娑國。此十八國。付囑昴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摩伽陀國。鞞提訶國。薩羅國。奚浮迦國。牟尼奢耶國。羅羅國。餘尼迦國。拘薩羅國。跋沙伽國。阿荼國。鞞訶迦國。頞那婆國。伽耶國。尼婆國。槃羅婆國。跋知尼國。陀樓國。尸利曼多國。彌伽頗羅國。摩醯首羅膩羅耶國。罽賓國。婆盧師多國。沙勒國。憶尼國。簁堤國。此二十五國。付囑畢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尼娑國。迦屍國。奢鳩尼國。阿吒摩闍國。緊陀國。摩婆摩國。達毘迦國。八城國。殊提沙國。婆毘迦國。婆求荼國。摩訶羅吒國。乾陀羅國。迦婆摩國。般遮羅國。多荼沙國。首婆迦國。摩師跋那國。兜羅婆國。蘇摩國。婆求國。摩多摩利國。摩羅婆國。鳩留國。瞿沙國。此二十五國。付囑嘴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阿濕婆國。奢跋那國。摩偷羅國。鴦伽吒婆國。摩頭曼多國。俱周羅國。曼遮國。婆求摩國。俱闍婆國。震旦國。首羅犀那國。阿那牟佉國。佉羅婆羅國。犀摩娑國。那□邏婆跋陀國。曼遲羅婆國。奚周迦國。此十七國。付囑參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辛頭鳩羅國。瞿那悉鬚國。迦羅差國。娑羅差國。達羅膩缽帝國。海果國。阿樓瑟拏羅婆國。那婆弗使波羅婆國。摩那兜利國。民陀羅跋帝國。如是十國。付囑斗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剎利天祠如是二處。付囑牛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阿樓那國。鳩私娑羅闍利國。瞻波兜簁國。龜慈國。摩藍浮沙國。捨迦國。物陀羅多國簁提國。瞿師國婆羅彌國。如是十國付囑女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難提跋彌國。波羅屍國。滿福國。憂羅奢國。藍浮沙國。娑婆國。摩陀羅婆國。簁提國。佉沙國。娑羅斯國。師子國。訶波他國。訶利鳩時國憂婆毘羅國。多羅尼國。毘捨離國。憂迦利國。此十七國。付囑虛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迦車鞞帝國。波利支國。龍花國。鳩荼婆國。難提跋檀那國。婆樓迦國。乾陀俱致國娑彌利國。夜瑟吒俱利國。如是九國。付囑危宿。攝護養育。乃至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侯曼陀國。奢曼陀國。頭摩迦國。酬摩迦國。犍沙婆國。鳩支國。博叉利國。德叉屍羅國。婆彌婆利國。跋陀跋帝國。憂摩差國。跋娑多牟利摩國。婆樓迦車國。婆羅跋帝國。此十四國。付囑室壁二宿。攝護養育。亦護二宿日建立國土城邑聚落。及二宿日所生眾生。汝等宣告令彼得知。梵王等言。如是。大德婆伽婆。唯然受教。   爾時佛告梵王等言。所言曜者。有於七種。一者日二者月三者熒惑星四者歲星五者鎮星六者辰星七者太白星。所言辰者。有十二種。一名彌沙二名毘利沙三名彌偷那四名羯迦吒迦五名□契奅□□通誇□□□聾□□覢覓□椹□□□□雜□□餼□飯□□□馧□□□□□□□□□□□覛□□饌□祜□寧唌慼慼慼慼D□□□飲□□□□租埤□姎□驒□□□磻□祩椼□檢□龍楏禕飀□   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釋提桓因護世四王及諸眷屬而白佛言。大德婆伽婆。若有世尊聲聞弟子不得畜養奴婢畜生園林田宅俗人資具及不交往。除四方僧物。起發精進三業相應常懷慚愧。獨住閑林集諸善法。我於彼時令宿曜辰正行於世遮惡眾生觸惱鬥諍。兩國兵仗疾病飢饉非節風雨失時寒熱悉令休息。護佛正法久住熾然。紹三寶種使不斷絕。三種精氣增長安住。亦使世尊聲聞弟子身口意業清淨相應發大勇猛循法而住。   爾時佛告阿若憍陳如言。為令我法得久住故。成熟眾生故。閻浮提中一切諸國。一名諸國。多名諸國。同名諸國。及不列名國。分佈與彼天龍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等令作護持及宿曜辰亦付諸國令作護持。乃至令三寶種不斷絕故。所有諸國多名同名。於彼諸國同名夜叉同名羅剎。有國無鬼神名有鬼神住。還付彼等令作護持。於閻浮提有餘鬼神不列名者亦使護持。憍陳如。一切鬼神皆悉發心護持養育。乃至隨我聲聞弟子三業相應常無聚積循法而住。於一切時護持養育。憍陳如。汝等應當常不聚積住阿蘭若。三業相應背捨生死趣向涅槃成熟眾生。應如是學。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或熟眾生故  我問諸天王  雲何昔天仙  配宿攝諸國  梵天答我言  過去天仙等  安置諸宿曜  護如法眾生  今付汝國土  應當加養育  亦付鬼神等  而令作護持  及彼宿曜辰  各令攝國土  護持養育故  熾然正法眼  護不畜田宅  清淨聲聞眾  遮諸惡眾生  及息諸濁惡  不絕三寶種  增長三精氣  汝告宿曜等  令彼作護持  我告諸聲聞  令住正法眼  應當捨憍慢  精勤住蘭若  背捨於生死  趣向於涅槃  樂住禪境界  成熟億眾生   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建立塔寺品第十九   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四天王等及諸眷屬。從座而起合掌向佛一心敬禮而作是言。佛說於此四天下中所有過去諸佛如來之所建立住持大塔牟尼諸仙所依住處。於現在世及未來世而常不空。佛為菩薩摩訶薩等降大法雨皆悉充滿。初名眾仙所興。次名德積。次名金剛焰。次名香室。次名睒婆梨。次名賢城。次名須質多羅。次名水光。次名香薰。次名善建立。次名遮波羅。次名金燈。次名樂依。次名牟真鄰陀。次名金剛地。次名慈窟。次名那羅延窟。次名渠摩娑羅香。次名慧頂。次名大德窟。次名善現。次名青鬱茂窟。次名虛空子。次名牛頭栴檀室。次名難勝。此是過去諸佛建立住持大塔。常為菩薩摩訶薩等之所加護。是於我等常所供養。世尊所有聲聞弟子。於現在世及未來世。復有幾所塔寺住處。令我等輩護持養育。   爾時世尊熙怡微笑。從其面門放種種光照曜諸方。即時於此四天下中。而有無量百千諸佛處處而現。東弗婆提八萬佛現。北鬱單越百千佛現。西瞿陀尼五萬佛現。諸海島國百千佛現。此閻浮提二百五十千佛處處而現。波羅奈國六十佛現。迦毘羅婆國二十佛現。摩伽陀國三十佛現。鴦伽摩伽陀國二十佛現。拘薩羅國五十佛現。須羅吒國二十佛現。摩訶羅吒國三十佛現。乾陀羅國十佛而現。阿槃提國二十六佛現。般遮羅國二十五佛現。蘇摩國十二佛現。阿葉婆國十佛而現。摩偷羅國十佛而現。毘羅國十八佛現。婆蹉國五十六佛現。奢耶國四十二佛現。優禪尼國二十三佛現。舒盧那槃多國二十五佛現。舒盧那國三十八佛現。摩尼藍婆國二十五佛現。波梨弗國五十五佛現。婆樓那跋提國四十八佛現。提跋那國二十九佛現。瞻波國二十五佛現。悉都那國三十六佛現。西地國七十佛現。富樓沙富羅國五十佛現。烏長國二十六佛現。□薩羅國二十二佛現。金性國二十九佛現。摩兜羅國四十佛現。涑利迦國二十八佛現。般遮囊伽國五十八佛現。波斯國二十佛現。敕勤國四十佛現。尸利沙國三十二佛現。婆佉羅國五十八佛現。罽賓國五十五佛現。憂羅奢國二十五佛現。佉羅婆羅國十二佛現。阿疏拘迦國二十二佛現。陀羅陀國十五佛現。波盧那國二十佛現。弗離沙國十五佛現。迦沙國二十八佛現。遮拘迦國二十佛現。簁提國四十五佛現。沙勒國九十八佛現。於填國百八十佛現。龜茲國九十九佛現。婆樓迦國二十四佛現。奚周迦國十八佛現。億尼國八十佛現。鄯善國二十九佛現。緊那羅國八十佛現。震旦國二百五十五佛現。羅羅國二十四佛現。吳地國五十佛現。新陀跋持國二十五佛現。   佛言。諸仁者。如是等佛。於此四天下國土城邑村落山林處處而現我今神力之所加故。還有如是等數塔寺。於彼彼處。我諸聲聞現在未來三業相應。及與三種菩提相應有學無學具足持戒多聞善行。度諸眾生於三有海。及諸施主為我聲聞而造塔寺。亦復供給一切所須。及彼眷屬付囑汝等。勿令惡王非法惱亂。又復勿令他方冤敵盜賊水火人非人等之所恐怖。亦勿令彼飢渴乏少。以乏少故於三善業不得相應。退捨禁戒善朋損減。   爾時復有諸梵天王諸釋天王諸龍王諸夜叉王諸阿修羅王諸鳩槃荼王。皆與眷屬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大德婆伽婆。已有一切如來塔寺及阿蘭若處。現在世尊聲聞弟子所有住處。及未來世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若在家人若出家人。為於世尊聲聞弟子造塔寺處。隨有世尊聲聞弟子三業相應。及與三種菩提相應。有學無學住於持戒多聞善行。我等悉共守護於彼。令離一切諸難怖畏。諸有世尊聲聞弟子所立塔寺及阿蘭若處。如有給施飲食衣服臥具湯藥一切所須。如是施主我等亦當護持養育。若復世尊聲聞弟子。乏少晝夜所須眾具貧苦之者。我為彼等作大施主。受其寄付護持養育除諸怖畏。佛時讚言善哉善哉。諸賢首。汝等一切於四天下應當如是。如今汝等受我教敕如說修行。我以汝等及諸眷屬付囑彌勒。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天王皆悉起  敬禮瞿曇仙  問諸塔寺數  說佛所依處  於此四天下  復有幾塔寺  聲聞所依者  我等共護持  兩足尊微笑  於此四天下  化作諸佛現  無量百千數  四方神力加  故現諸化佛  示佛諸聲聞  所立諸塔寺  為住三乘道  是故而建立  樂三業相應  如是聲聞住  以諸聲聞寺  付囑於汝等  供養彼施主  亦當護養育  不令相違惱  勿使他得便  莫令有乏少  退捨於禁戒  天王及眷屬  稟受佛教敕  我等悉護彼  導師所建立  我等及眷屬  勤護諸塔寺  已作當作者  一切勤護持  知足諸比丘  住於無積聚  離欲慈悲心  我等當守護   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法滅盡品第二十   爾時月藏菩薩摩訶薩復從座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合掌向於十方一切諸來菩薩摩訶薩眾。口眼微笑顧視月燈菩薩摩訶薩。而說偈言。  觀此希有慈悲士  釋迦大仙尊導師  今以此法甘露味  付囑夜叉令護持  普告一切作是言  我之正法汝當護  一切聲聞器非器  當視如子護養育  為我剃頭著袈裟  勿令於後有惱害  休息諸惡儉病疫  亦息非時風熱雨  如是三種精氣增  正法久住於世間  眾生不墮諸惡道  速能趣向大涅槃  我從昔來未見聞  慈悲希有餘土無  除佛更無餘眾生  能令正法久熾然  諸佛慈悲慧無量  廣持正法令久住  導師滅後佛正法  熾然久住事希有  此土不善煩惱山  堅固希有最難壞  轉正梵輪法眼住  悉令住善到涅槃  此土極惡人與魔  夜叉修羅鳩槃荼  彼等究竟滅煩惱  護持世尊真妙法  以是因緣得最勝  能盡所作諸惡業  彼勤供養於三寶  是故速能趣涅槃  斷除煩惱牟尼尊  世間自在大導師  憐愍一切眾生故  告令護持佛正法   爾時月燈菩薩摩訶薩。聞月藏菩薩說是偈已。復說偈言。  我欲問佛無邊慧  法眼幾時住於世  如此佛月滅度後  煩惱癡諍闇世間  雲何賢聖復得集  當作何人方便護  雲何示世安隱道  能度三趣億眾生   爾時一切諸來大眾。向諸菩薩摩訶薩。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月燈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整理衣服。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頭面作禮。以偈問曰。  我今問佛無邊慧  以我今有諸疑網  以何因緣法眼滅  雲何法燈久熾然  誰能破壞此法鼓  誰能枯涸正法河  雲何法眼得久住  我當於彼助護持  為以屍羅精進力  為以羼提禪般若  為以何力法久住  唯願速說何方便  雲何法水得久流  有多億數助佛者  我等精勤堅固行  為令法海不速竭  大地精味常增長  及以眾生法精味  枯涸眾生煩惱海  眾生更不趣惡道   爾時佛申金色右臂。而說偈言。  汝等共諦聽  一切有為法  無常火所燒  無有少常者  譬如諸戲人  作於種種戲  如是等眾生  皆為煩惱轉  猶如幻芭蕉  亦如水中月  三界有為法  一切皆如是  諸法我自覺  道成如先佛  我今大眾會  天人作證明  正法付天神  護持眾苦盡  成於三界尊  能令法熾盛  顯現八正路  邪意惡覺滅  沙門剎利王  激動相瞋惱  我今當不久  涅槃滅無餘  大智諸聲聞  亦隨我涅槃  餘方諸佛國  一切諸菩薩  具大神通者  復還向他方  福德諸國王  大臣長者滅  限滿百年後  佛法漸隱沒  薄福眾生等  於我法出家  不樂於三乘  亦不畏後世  活命故出家  多詐無羞恥  貪求諸名利  處處諂嫉妒  遠離於禪誦  善捨諸善法  晝則樂言訟  夜則多睡眠  樂讀外雜典  捨離佛所說  復與女人通  嚴飾身衣服  為求名利故  但營世俗業  常為他作使  通致諸信命  往返俗人家  販賣以自活  樂作諸田業  又復喜鬥諍  見諸善比丘  梵行多聞者  嫉妒復瞋罵  不容彼坐臥  而作粗穬語  誹謗及毀呰  於諸俗人邊  稱揚不善業  言此詐比丘  是賊最惡人  若有供養者  多得惡名聞  於彼不獲福  亦莫信彼說  諸寺惡比丘  盜說梵行者  種種不善事  是以剎利瞋  彼諸惡比丘  雜以外文頌  稱讚彼剎利  能令剎利喜  毘捨婆羅門  利喜亦如是  以是得供養  持戒被欺□□ 剎利婆羅門  嫌恨持戒者  嫌恨持戒故  致使諸天瞋  棄捨彼國土  剎利輔相臣  向於寶國土  在彼而安住  輕賤持戒故  菩薩亦捨離  諸天捨離後  其國大可畏  惡龍惡夜叉  羅剎鳩槃荼  入國奪精氣  及食其肉血  惡王婆羅門  毘捨首陀等  共護國城邑  及以諸村落  宮捨國園林  惡鬼遍充滿  常奪彼精氣  觸惱諸剎利  婆羅毘捨陀  男女等皆瞋  復令心變惡  互共相鬥諍  彼等鬥諍故  布薩行檀絕  其國水枯涸  非時風雨起  飢饉極儉短  乏少資生具  果苗不成熟  地味眾生味  法味及精氣  一切皆損減  興動諸兵仗  互共相劫奪  如是慳貪國  惡比丘往返  復以佛僧物  飲食諸果藥  持用與俗人  因此得供養  奴婢及田宅  與彼令攝受  不善比丘等  以之為尊長  少智詐多聞  不喜禪戒者  禪戒者去後  為財共鬥諍  剎利聞生瞋  打害惡比丘  還俗捨法服  繫閉於牢獄  以是諸天瞋  迭共相告語  如是國土中  旃陀羅王治  朋黨惡比丘  毀破袈裟服  自壞己國土  不久當敗亡  墮在阿鼻獄  受苦極長遠  於是賢劫中  無脫地獄時  是旃陀羅王  眾聖所厭賤  聽讀檀屍法  諂曲虛詐現  是王多詐偽  速滅己國土  苗稼不成熟  亢旱及水潦  鼨鼠惡象暴  自他國兵起  曜入非常宿  大地普震動  白虹妖星墮  時氣多疫病  焚燒諸聚落  速壞國城邑  剃頭著袈裟  諸佛所加護  一人出家者  天人所供養  唯除諸如來  無有自在者  彼旃陀羅王  謪罰惡比丘  毀壞三世佛  二種淨法身  煩惱瘡深重  難得值諸佛  諸天皆捨離  彼旃陀羅王  如是國土壞  法眼當散滅  諸天捨離故  如是國土壞  三種精氣減  毀滅天宮殿  白法善朋少  黑法惡黨增  於彼濁惡世  無有明智人  所住阿蘭若  樂法安隱住  彼持我正法  能令多眾信  鬼神敬信故  遮障諸怖畏  增長三精氣  熾然我正法  彼以禪定樂  充滿天宮殿  是故以我法  付諸鬼神王  遮障惡剎利  莫惱我聲聞  國王於持戒  親近常供養  破戒不親供  捨離各隨住  國王不惱彼  持戒及毀禁  剎利淨持戒  彼此皆信敬  毘捨婆羅門  不惱諸天神  正法得久住  白法常增長  汝等於此土  隨意而安住  汝等若發心  此土常安住  乃至我法盡  莫向諸餘國  以檀屍羅法  令多眾歸信  智者能成熟  彼非是希有  於彼惡世時  熾然我正法  遮障惡剎利  此事為希有  慈心常相應  莫打我聲聞  彼二說正法  能救地獄苦  比丘不護戒  國王莫謪罰  汝諸剎利王  莫共沙門鬥  俗人作諸惡  速趣於地獄  軟語向彼二  遮除諸惡業  莫以粗穬語  亦莫打治罰  以是國不壞  增長三精氣  正法得久住  佛法久熾然  多有說法者  能閉三惡趣  休息世間惡  增益諸天眾  涅槃門得開  無漏者則入  菩薩得增長  猶如明分月  能以於六度  充滿諸佛法  是故諸智者  所來諸菩薩  當住於此土  熾然我正法  盲冥失道者  當與正法眼  眾生以六度  成熟於菩提  汝等則成供  三世諸如來  速證菩提果  淨國作導師  大眾皆默然  唯有賢劫眾  彌勒為上首  一切皆悉起  合掌而白佛  鹹作如是言  我不詣餘方  護持佛正法  盡我精進力  成熟大菩提  隨於彼時中  應機而說法  欲有留難時  我等不能遮  法欲滅盡時  我亦不能遮   爾時世尊。告彼白智童真菩薩摩訶薩。而說偈言。  觀此諸菩薩  勇猛執智炬  無量阿僧祇  他方佛土來  種種善根寶  歸依諸佛海  慈悲方便力  於佛法不動  於此無有一  能持我法者  賢劫諸菩薩  堪能持我法  於我滅度後  佛法欲滅時  所有出家者  而無有慚恥  遠離功德智  懈怠不精進  捨道學世業  不樂持禁戒  愚癡與俗交  多言復無羞  貪取佛僧物  染著五欲樂  如是比丘等  資生與俗同  疑惑多貪財  邪婬怒嫉妒  見住蘭若者  說其諸過惡  不樂讀誦經  嗜睡多喜鬥  如是等沙門  厭賤禪蘭若  堅著於惡事  自高輕蔑他  沙門及俗人  慳貪不捨施  噉食佛僧物  多遭種種病  無有慈愍心  少力惡喜鬥  以是天不雨  潤澤悉枯涸  飢饉遍世間  果實無滋味  乏少於飲食  瞋諍相侵奪  造十不善業  少福無供養  法味不純厚  行法心亦薄  迭共作粗想  殺害無慈愍  不孝於父母  亦不供尊長  多修世俗行  疑惑復嫉妒  貪染於邪法  非法無厭足  貪求無厭故  是以久流轉  如是諸國王  及以輔相臣  沙門婆羅門  毘捨首陀羅  樂鬥憎持戒  互共相謗毀  南方邊夷國  王名波羅帝  百千諸軍眾  士將共圍繞  西方邊夷國  有王名百祀  亦將百千軍  前後共圍繞  北方邊夷王  名善意釋迦  士將諸營從  圍繞亦百千  東方睒彌國  王名為大軍  眷屬百千眾  圍繞而侍衛  大軍王有子  名之為難看  生時身著鎧  把刀血塗身  大力身堅固  而從母胎生  是時長者等  大臣五百人  同時俱生子  身亦著鎧甲  執刀血塗身  皆從母胎生  是日於其國  天龍降血雨  五百長者子  難看同處養  難看年七歲  父王授其位  邊夷三惡王  又至北天竺  破國殺害人  怨仇妒女色  積財以火燒  瞋怒向中國  邊夷王等來  毀破佛塔寺  殺害諸眾僧  劫奪佛僧物  病瘦諸比丘  不能走逃避  少壯強力者  散走於諸方  諸餘比丘等  少年初出家  未善學戒者  威儀法不具  處處走逃避  隨至被欺□□ 毀辱而打罵  恆受諸苦惱  彼三邊夷王  及與諸軍眾  漸詣拘睒彌  十二年中鬥  三王及眷屬  難看王殺盡  統領閻浮提  而作一蓋王  於後大悔恨  我獲無量罪  頗有明比丘  當於我懺悔  說言有三藏  父名為火施  種姓常清淨  是大婆羅門  子名失師迦  高才智勇博  釋子中大名  今住波梨國  時王即遣使  請彼三藏來  為王演正法  令王生敬信  我於十二年  戰鬥大作罪  三王及眷屬  軍眾我殺盡  我亦十二年  具設般遮會  普告閻浮提  釋子皆來集  所有諸比丘  住在閻浮提  願各悉來此  受我等供養  比丘等悉集  睒彌般遮會  在路有餓死  或病在道傍  中有遭水毒  或值賊虎傷  或復墜山□  比丘死無數  餘殘到睒彌  威儀法則壞  百千皆來集  設大般遮會  初起般遮日  大雲皆悉起  普遍閻浮提  降澍於大雨  時王甚歡喜  此是眾僧力  比丘既集已  互共相借問  頗見我和上  及問阿闍梨  知識諸等侶  同學何處去  我今得來此  彼或道路亡  高聲大悲哭  相戀而嗥啼  失師三藏起  少時靜默住  比丘大嗥哭  惆悵不自抑  王見彼嗥哭  曉諭亦不止  時王自思惟  此有羅漢不  天神夜告王  還於波梨弗  善財長者子  名曰涑羅多  是大阿羅漢  恆在香山中  三明解脫具  而來安住此  今於此大月  十五日布薩  由此布薩故  百千眾集會  中有一三藏  復有阿羅漢  於時諸天眾  皆來聽布薩  今是最後集  當作無上護  法幢當摧折  法炬當散滅  法山欲崩頹  法海當枯涸  八種功德水  最後當亦竭  比丘眾聲亂  三藏於時起  高聲言寂靜  諦聽戒律儀  所有諸釋子  一切皆來集  我於此眾中  多聞到彼岸  學戒猶不淨  何況於餘人  若有一比丘  能持此禁戒  威儀無缺者  今當為布薩  若於毘尼戒  威儀無缺犯  於此大眾前  有者今當現  為學戒律者  今當作布薩  羅漢涑羅多  即起師子吼  依如經中說  我學戒清淨  決定無有疑  布薩我當聽  如佛之所說  禁戒我善學  三藏有弟子  名曰鴦伽多  懆惡即瞋罵  咄彼涑羅多  經中未見汝  是學戒律者  大德如是說  雲何故違反  鴦伽瞋極盛  兩手執大棒  打殺阿羅漢  淨戒可敬者  諸善比丘等  大哭而嗥啼  各各相瞋怒  毀破身衣服  時有大夜叉  名目佉檀提  於佛深生信  敬重佛正法  即以金剛杵  殺害彼鴦伽  由殺阿羅漢  無著涑羅多  復有惡比丘  名曰雞多羅  兩手亦執棒  復殺彼三藏  比丘皆悉起  各各共相殺  百千諸比丘  存活者無幾  是時須臾頃  大地普震動  於其虛空中  出大惡音聲  四方起大惡  火爨數百千  火幢大可畏  現住在空中  彗星及妖星  四方而流墮  千億諸天神  皆作如是言  釋迦所集法  今日當隱沒  色界諸天子  一切欲界天  正法隱沒已  大聲悲嗥哭  見佛諸夜叉  墮地而宛轉  從今於世間  更無有佛法  律儀木叉戒  一切悉空無  闇冥遍世間  無救無歸趣  諸人等不久  無異於獐鹿  法幢當摧折  法鼓聲亦絕  甘露門閉塞  法師亦喪亡  法炬當散滅  法輪更不轉  正法橋破壞  法足不復行  法水止不流  法河永枯涸  法山欲崩頹  法海當復竭  住林阿蘭若  所有諸天子  於時大怖畏  悲嗥而自撲  有諸魔眷屬  邪見諸惡黨  歌舞皆歡喜  踴躍弄衣服  釋迦所說法  趣彼甘露者  隱沒是其宜  我法得熾盛  難看王既知  正法隱沒已  從初至後夜  出城往詣彼  見諸比丘屍  墮地即悶絕  良久乃得穌  而復更悲啼  見殺阿羅漢  三藏失師迦  無量比丘死  我亦不久活  收拾阿羅漢  別取三藏屍  及諸比丘喪  種種而闍維  餘殘在比丘  召喚集一處  餚饌眾美味  種種而供養  復捨千萬寶  一寶直百千  以此眾寶物  擬造五百寺  一一諸比丘  各施百千物  師等在此住  我等當養育  為我說正法  我當至心聽  一切皆默然  無有說法者  其王三勸請  白諸比丘已  亦皆默然住  一切無說者  王白諸比丘  可不知法耶  語已袈裟白  染色不復現  從床皆墮落  宛轉在於地  鹹皆稱佛言  佛法寶隱沒  鬚髮爪皆長  諸法亦忘失  當時虛空中  大聲震於地  一切皆遍動  猶如水上輪  城壁碎落下  屋宇悉圯坼  樹林根枝葉  花葉果藥盡  唯除淨居天  欲界一切處  七味三精氣  損減無有餘  解脫諸善論  當時一切盡  所生花果味  希少亦不美  諸有井泉池  一切盡枯涸  土地悉鹹鹵  剖裂成丘□  諸山皆焦然  天龍不降雨  苗稼皆枯死  甘蔗劫貝藥  生者皆死盡  餘草更不生  雨土皆昏闇  日月不現明  四方皆亢旱  數現諸惡瑞  十不善業道  貪瞋癡倍增  眾生於父母  視之如獐鹿  眾生及壽命  色力威樂減  遠離人天樂  皆悉墮惡道  如是不善業  惡王惡比丘  毀壞我正法  損減天人道  諸天善神王  悲愍眾生者  棄此濁惡國  皆悉向餘方  先佛不作者  我今為眾生  棄捨身壽命  為增三精氣  悲愍眾生故  捨壽第三分  令我法海滿  洗浴諸天人  過去諸如來  依壽而滅度  彼於七日後  正法皆隱沒  今我涅槃後  正法五百年  住在於世間  眾生煩惱盡  精進諸菩薩  得滿於六度  行者速能入  無漏安隱城  像法住於世  限滿一千年  剃頭著袈裟  持戒及毀禁  天人所供養  常令無所乏  如是供養彼  則為供養我  若有為我法  歸依而剃頭  身著袈裟衣  說彼是我子  假使破禁戒  悉住不退地  若有撾打彼  則為打我身  若有罵辱彼  則為毀辱我  是人心欲滅  正法大明燈  故為器非器  捨壽第三分  為眾得安樂  饒益諸天人  我昔行苦行  為諸眾生故  捨已自身樂  令法久熾然  我昔捨身命  為諸病人故  亦為貧眾生  令法久熾然  我昔為菩提  捨財及妻子  寶象馬車乘  令法久熾然  我昔供諸佛  緣覺及聲聞  父母諸師長  令法久熾然  為聞菩提故  無量阿僧祇  備受種種苦  令法久熾然  我修戒律儀  長夜常勤行  十方佛為證  令法久熾然  我昔常忍辱  忍諸惡眾生  為眾除煩惱  令法久熾然  我昔勤精進  堅固常伏他  度脫諸眾生  令法久熾然  我修禪解脫  無色三摩提  恆沙不可數  令法久熾然  我昔為般若  住在於閑林  演說無量論  令法久熾然  我昔常憐愍  捨已身血肉  及捨身支節  為增長法眼  我愍惡眾生  以慈而成熟  安置於三乘  增長正法施  我昔智方便  度脫諸惡見  安置於正慧  法雨令不絕  我昔以四攝  救度諸眾生  滅惡煩惱火  令四眾久住  我昔除外道  諸惡邪見網  安置於正路  四眾得供養  我為彼捨命  慈愍度眾生  不令世間闇  而有所歸趣  如是於後時  欲令法不壞  是故囑法眼  饒益諸眾生  於我滅度後  菩薩向餘方  為欲不滅壞  一切賢聖法  故我今說咒  令法久熾然  金剛密無缺  解脫味所依  所有十方佛  當與我說欲  在此所來者  大眾亦與欲   爾時世尊。為令正法得久住故。說大陀羅尼咒。   哆地夜他 阿婆牟寄 婆牟寄 質闍牟寄 佉羅牟寄 遮羅摩兮 阿兮 阿兮 達囉婆帝 摩呵地唎滯 悉耽婆羅兮 闍迦利 磨什婆隸 達囉牟駛 能伽咩什婆隸 什婆囉摩涅婆波 蘇婆呵   爾時世尊。說此金剛堅固深密解脫味體陀羅尼句時。遍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天降花雨。一切樂器不鼓自鳴。諸來大眾遍滿大地。皆悉悲泣流淚讚歎。而作是言。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甚為奇特。未曾有法大悲具足。隨彼眾生為成熟故。安置顯現未來法故捨第三分壽。說是語時。在會眾生依煩惱身者心得敬信。盡虛空量諸眾生等未發無上菩提心者皆悉發心。九十二那由他眾生得柔順忍。八那由他眾生得首楞嚴三昧聖燈三昧。十萬諸夜叉見四真諦。二千菩薩得共行測量毘尼三昧。六十四百千阿修羅得殊勝行那羅延三昧。八那由他百千諸天得清淨行三昧。三十那由他百千鳩槃茶得勝幢上燈三昧。二十那由他百千諸龍得不欺□□□□馘逆□□□□觛□覜□勵□褉□□□   爾時智炬童真菩薩摩訶薩。白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言。了知清淨士。觀此釋迦牟尼如來。以大名稱充滿十方諸佛國土。雲何充滿。謂釋迦牟尼佛從初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來。於一切眾生平等安置。以福田心種種勤修而行佈施。於一切菩薩道修最勝行。成熟一切諸眾生故發最勝願。捨清淨國至此五濁眾苦世界。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覺。以大慈悲因緣力故。為無間業誹謗正法毀呰賢聖一切不善惡業纏縛。十方一切清淨佛土所棄眾生為諸煩惱之所縛者。成熟如是諸眾生故。於此娑婆世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一切菩薩道修最勝行。是人今於五濁世界。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覺。此無間業諸眾生等。種種罵辱誹謗如來。輕賤毀呰勤加逼惱。彼等以嫉妒因緣故。種種方便心欲殺害。復以種種兵仗刀箭□驉樊H租□□□□□□□饌□□□□辭_□□□祋□□□□□□□槌榖□□騫觜D黎□□□禪覂□□□□逆□□□榯□楅椸□□□□□榵禖餾曆□□□碌□□□□楦□檢□□□餽□縷□□qj□□駂□□觜D□埤□誇□禳□襛□駕□詬□]飀□□□姜□□阮騔芊潔蛂D轢觬□饈楣□□槂□姜□□阮騔芊慼播Z□f褻婝f裀□□襉□□稢訣切埤□□息□埤□□□□埤□踕窗腄摯鞢暱部慼毅氶潑B□□□送□礽□露□福□椸□椏騖饉驒樖送□祤褙□襤餺□□□奾祐□□妻淚□飀□□誇□稫褾樏騖饉驒樖駭飀□□□計穚□□□□□樨□□□□□□逆□□□□楰□□□□□   爾時一切諸來大眾菩薩摩訶薩等。從座而起口眼微笑。彼諸菩薩於此娑婆世界。遍雨種種寶供養具供養世尊。有雨碎金。有雨碎銀。有雨碎毘琉璃。有雨碎頗梨。有雨赤真珠。有雨碎馬瑙。有雨碎車□□□驛哅□逆□□□□娟洁慼熱u□驛覺□□□□飀□驛襤□駾娷□飀□驛詻□妲覷□飀□驛觨XLs餞樊□□驛褸□樓□□楹□□楹□□秜紐□□B□逆□饁□□□□說搾飀□饁□模□飀□饁□樊□飀□饁□楙□飀□饁□橦馨飀□□□楰□□馜騏騖首□□楜黎□馨馞稊□馞□椸□稍馜裀□□□□樀□□□□□馜騏騖飀□□□楜露□酋□飽□□□檢□□□□樀□□□□□馜騏騖飀□□□楜露□酋□飣祜□□檢□□□s騫襤餞橦□□□□□□□秜D菉□□切埤□□送□誇□□□□□□通延襤飀□馜騏騖首□□楜露□酋□飣禰□□檢□□□襤駬□□s駔□□^□馽□祅禰□□□D露□誇□□□□□□通延襤飀□馜騏騖糕誇□穢研□□s□姪試驢言□□□□□□粿□□□駜D□□□耔□試驢訧覕埤□□誇□□□□□□通延襤飀□□□□□樆饐□飀□□□□駎□□□□襤饑□□耔□裀□□姨Xs驟□□□E楰□□糕姨X隉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樂慼熱u□□穠奉j□□□馧□檢□□礹暽暌芊慼潤曾n埤□□秷□□婤□□計□|□唌慼慼慼唌慼G□飀□□送□穚□□□□□X嚏j□□□XK□□楰□□   爾時世尊告上首彌勒及賢劫中一切菩薩摩訶薩言。諸善男子。我昔行菩薩道時。曾於過去諸佛如來作是供養。以此善根與我作於三菩提因。我今憐愍諸眾生故。以此報果分作三分。留一分自受。第二分者。於我滅後與禪解脫三昧堅固相應聲聞令無所乏。第三分者。與彼破戒讀誦經典相應聲聞正法像法剃頭著袈裟者令無所乏。彌勒。我今復以三業相應諸聲聞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寄付汝手勿令乏少孤獨而終。及以正法像法毀破禁戒著袈裟者。寄付汝手勿令彼等於諸資具乏少而終。亦勿令有旃陀羅王共相惱害身心受苦。我今復以彼諸施主寄付汝手。我今所有器以非器為我出家而供養者。汝等亦當護持養育。彌勒。若於現在及未來世。讀誦受持此法門者彼等當得十種清淨功德。何等為十。身清淨故離殺生離偷盜離邪行。口清淨故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心清淨故離貪慾離瞋恚離邪見。是為十。從是已後百千萬生常得如是十種精淨功德。若有至心聽此法門者。是人住如實際得於八種清淨功德。何等為八。一者長壽。二者端正。三者富貴。四者名稱。五者常為諸天守護。六者所須常無所乏。七者盡諸業障。八者命欲終時有十方佛及諸大眾。放大光明照其眼目。令其人見得生善處。於百千萬生。常得如是八種功德。我今更復略說。是人當得十三種清淨功德。何謂十三。一者生死流轉。終不更起顛倒惡見。二者不生五濁無佛國土。三者常得見佛。四者常聞正法。五者常得供養眾僧。六者值善知識。七者常與六波羅蜜相應。八者不墮小乘。九者常以大慈大悲大方便力成熟眾生。十者常發勝願。十一者乃至菩提而常不離如上等法。十二者速能滿足六波羅蜜。十三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覺。若有受持書寫讀誦為他解說如說修行此月藏法門者。所得功德如前所說。作是語時。月藏菩薩摩訶薩。尊者阿若憍陳如。及於一切諸來大眾。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一切眾生聞佛所說。皆悉歡喜頂戴奉行。   大集經卷第五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七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須彌藏分第十五聲聞品第一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佉羅帝山。依牟尼仙住處。與大聲聞眾過出眾數。一切皆是佛大弟子。與大菩薩眾無量無邊。悉從十方諸佛世界而來集會。次第究竟梵翼記分。   爾時眾中去佛不遠有功德天住於佛前。為聽法故即從座起。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大德婆伽婆。有諸菩薩以施福船□□□玲□逆□□□埤□□□桌□□□姩□□□駜D壘量褙□禂□□□□□妘拏□□埤□騖饉驒樖首□□D□祤禂□□□覭□D飯□□□檢□稻□履□□□樿□□□□□逆□□訏騖騋誇□□□□□□樂□□□D□□□延訏騖餽□□勵埤□□□□□橎滋祤蒔牷慼禳慼慼慼慼慼摹_|諢□□橦□趨檸□□□胦潧揥鋤□□□獎□□□芥□巢□部糧□獺槨飽慝□瓴S□□蜀□¥齱慼慼樓r□蹤擁□鏨□□‥□□□□□蕁□嚏L□橨□葷□□擭潣¥釤犖蕭查□□□□|詳全□橦□趨橦逢舥踧□□工□□閒D騿撓荂慝葧嶡□□舥踧□□|□□悅詳□蒩`檑。欲度生死大海。乃至得受灌頂法王之位。是諸菩薩以持戒福事行及十善道。成熟眾生令入無上諸佛大海。乃至安置灌頂法王之位。世尊。此復有眾生行十善道而不清淨。於殺盜婬乃至貪瞋等。身見眾生福德智慧減少故貲財乏短。勤苦追求亦不能得。彼諸眾生若不以出家清淨戒。無以成熟。是故菩薩摩訶薩。於彼殺盜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瞋等身見惡行眾生所。起大悲心。以無常方便。令諸眾生入佛法中。以出家戒成熟眾生。此即是我忍進鉀冑。是出家戒。即為船□□□玲□逆□妘立□埤□騖饉驒樖糕□□□量祏□□視餾□□饌櫚□磊□□□□□D□□□騖糕妘殮□埤□□□□□□□褽□□逆□□□駽臐慼樟G□□□□騖饉驒樖餾輻□□□□□褽□□逆□□量祤駙□□□□□祩椼□檢□□娏騖饉驒樖飀□□□z觸□□娜□□□□□□延觸□檢□□□□□□□□麗□□□□□□□□□□牷慼慼慼慼慼慼樣r□捈Ns□□□□□礽□□□□□埤□□□D露□荂摯鞢樁v駂□飀□□□□粿□□橁□□□□□□娜□□□妻□□□□娜□□□□□□娜□□□□□□娜□□□量穘切襤□誇□□騏餾□□□□□饖□飀□姪診□□□姪診□□□□誇□□□□磟癒慼慼慼慼D□埤□□□□櫬馭□□□□□練□□飀□□姪診□□樇□□□□□夾□□□□□□楈妼□□□量祤驒□□□露楰□□□樁□祔□訪□□□□露楰□□□量祤驒□□姪診□□□□□□□□娏騖饉驒樖馜□□z觸□□娜□□□□□□□□□檢□□菕慼慼憧隉敵R□□□□□□□□□□牷慼慼慼慼慼慼樣r□捈Ns□□□□□礽□□□□□埤□□□D露□荂摯鞢樁v駂□飀□□□□粿□□橁□□□錄荂慼慼數O□□□□□□娜□□□□娜□□□埤□□□□□娜□□□□□□娜□□□量穘切襤□誇□□騏餾□□姪診□□□騖饉驒樖饈□V□□□□□祇□妁率□□□□埤□□騖饉驒樖糕誇□□□□聾妁□□□妁□西□□□妁□西□奐□□□□□□□西□□□□□西□奐□□□□□□□□□□□□□□祇□□□□□□□□□□□□□□□□□露□□□埤□禖□□□□□騧□□□□□飥□率□逆□□稚□概□橛祋奅婁□□□□娏騖□E□秋□□□奰褽諒□□□糖□妖□□□□□□□□秬□□□□□□□bX□□□□□獎□□秬□騰□□□騖驅□樺□馨□□楦□椹□姁□□□□禍□馨□□騺□□□□禈□□□屢□□□□餞椸□禰E□□□□餽□勵埤□□□駛□□秜D□□□□穎祋□V□□□□□饃診□□□□騖饉驒樖馭□□妁□□觛觺□□□□□□□□□□□□妁綠勵□□□□訧□□□唌慼j□委履妻埤□觟好□□唌敷Q囊□鞳慼慼慼慼慼熟芊潸薄慼慼慼慼慼慼慼敷b褸□□□□大□□□□妣□診□□□□好□委僚埤□姬□□□□□□飥□率□逆□騖驛□驖駛s□禗奅驛稦□G檢□□騖餽□勵埤□□□□□馘K覕埤□□秜D□□□誇□禰蝯z騔芊慼慼撫r□□□□□□□馘j□□首□□妻妖餾轢襏□□□覆橛槔僚埤□奮□姪襖□□□j□玲□□□殮□□□騖驂□{□逆□□□妁率裀□□西姛□□姩□□□Y□□逆□騧□□妁倫僚□□□裀□聾□□褸馘逆□鞳撙對U滋逆□□□妁說□埤□龍□襮□□□雷稃□縗唌槽[奏□騧□□□□□騖糕□□□妁倫僚埤□□□僚□□h□□□□□□□騖糕□□□妁磊□□裀□糖□礿縗唌□□□□□妁□埤□□□□R樺□楦□□埤□□□礿篟O□飀□奇□妁磊□□餾□□□露駩□□□菉糖□篟O□□□□婧□□妁累□□餾□□□□□□埤□□錄E□餾□榻□□□□奇□妁□視餾勵□□j□□祤祜□□□□□梗□□槄□裀□□□駛規□騪滿慼慼潸洁慼慼潯炫均慼潰h□□□□□□□埤□耔□□馘逆□□□縷□□□□□□□娜□□□□訏騖饉驒樖飀□□□稿□剡ㄩ鞢慼慼慼慼慼播m□□誇□牷慼慼犛v詙□馞□榖□□□□□□□□□椹□□□茶妼□□□娏騖□□□牷毆禲慼慼撓S誇□秜D□□□罹量褙□稿□□□□j□□騖饉驒樖首□□罹□□□□□□馘禖餾葉餽□□□□切襤□誇□□騏餾□□□q□遄慼慼慼慼慼敵瓷慼慼慼撚o逆□□騖饉驒樖馻□□□□娜□□□□□□娜□□□糖□□□□□娜□□姪診□□□□奜□露□榯□覯□□□□榆Q□□逆□□□□F裀□□□□□裀□橇□礹裀□楖□祭□□□□□□□罹□□□□□馘礿□妀□切埤□羇□神埤□□□露□祤駎□襖□設逆□□穾□□□□祤□駎□□□穘錄n姎□□□秷□□姎□□□□駝□夼□□□□糯□□□□□襛計□□□□□穠奉□飀□楖□祽□□□奜□露□飥□罹□霸騰倫□切埤□□□諒□U駎□□衽□\濾□□埤□姭駂□□□□奮驚□誇□禂□□□婕祑□□□奾礸□騉□□□姚v□矷慼慼慼撚Z□濾□□□奾祖□□□□□娃□c□□□□□□妅覂□餾□□□妁□祐□□陵觛霸飀□□契□□練□送□□蓼□□□襴□□量餖禈□□□搳慼撫p□□姭駂□□□□誇□□□□□□□□□□□□奪槄□□□□誾□□稟□飀□□□□馗□楏□□詛襯□□騧裀□□奜樂□□□□褸襢□料禘p飀□□好□□□□z□□□託□馜覞禨驗□□□□□□訾□榾□□饑□咽□□□□□覃□□□□□檸□駗如□□□□□□好□□D□祑□玲□□馨□□規□□□□□□□□□□□部播m□送□□□奅楜□露□觸倫□襼□□□□□□□詠槦□□馘逆□□好□□D□□黎□覂□槄□□□□□濾□禈□□逆□□榠餘禰覣T□埤□□奅楜鷺□□祁奼稨覜餡覂□□□□磻飀□姪診□□□□熉□□□□□□□□□姪診□□□騖饉驒樖糕妥□□饃詛□礹裀□度□i□點檇D□□□度□V□□娜□□□馘逆□□H□□檳妻□□□檢□□駕□葉奏□覜駸□□□□□麗□□□□□□E駕□龍□襜□□□牷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撙飽慼部慼慼慼慼潦D褽□□□□J□□量熆I槔□□□楦□□□榕誇□□□褽□菉□□褽□J□□埤□□送□□[□D露□荂慼憤翩慼慼慼慼潘U稀埤□□櫸□樂□□□□福□□祊量祈飀□   大集經須彌藏分第十五菩薩禪本業品第二   爾時佛告功德天言清淨智。雲何菩薩摩訶薩不共一切聲聞辟支佛禪波羅蜜本業差別滿足。若菩薩摩訶薩滿足禪波羅蜜已。便能滿足餘五波羅蜜。清淨智。此菩薩摩訶薩於一切出入息中及五受陰。觀其生滅。既觀察已消竭渴愛。不墮聲聞決定聚中。於四神足遊戲神通。善能往詣一切佛剎迅疾如電。於諸佛所供養聽法。乾竭一切眾生三道。謂煩惱道業道苦道。雖出欲界而不捨欲界。為化眾生故現生諸趣。不為胎染。斷除眾生煩惱羅網。然於眾生而無所得。清淨智。此菩薩摩訶薩隨出入息各各別觀。但新非故如實了知。如是出入息中色受陰如實了知。受想行陰亦如實了知。如是出入息中識受陰如實了知。於出息異入息異。知出息異知入息異。知入息異中受想思觸念。知出息異中受想思觸念亦如是。入息受時非出息受。出息受時非入息受。如是三有輪轉受想思觸念因緣故相續不斷。漂生死海而不能渡。數數生老死已還生。不能如實覺知此法。不能如實出彼生死。於出入息不能如實覺察。復次如是出入息。於九瘡門出入往來。如是九十九那由他百千毛孔門。一切皆悉息出息入。而於九十九那由他百千毛孔不增不減。不能覺知非過去非未來非初非中非後。不知住不知出。復作是念。我今一切毛孔出息入息生滅方便。應與生滅相相應住。是菩薩摩訶薩隨九瘡門出息入息生滅。觀察如是。九十九那由他百千毛孔門。一一毛孔中觀察出入息生滅。觀察出入息生滅相應住。若菩薩欲觀毛孔小相但見毛端息從往來。即能見小。若欲見大。便能得見如芥子許。若欲得見如菴摩勒果許。即能得見。若欲得見頻螺果許。亦即能見。若欲得見一由旬千由旬乃至一四天下。一一毛孔而觀察之。隨欲見廣即能見廣。彼時菩薩作如是念。眾生以眼迷惑。係縛生死相續不斷。漂生死流受種種苦。彼菩薩復作是念。我今棄捨一切色想。已得無言三昧。非諸聲聞辟支佛地。於彼地界亦無所得。水界火界風界虛空界識界亦無所得。不行陰界入。非前際非後際。非此世非他世。非善業報非惡業報。非生非滅。非有煩惱非離煩惱。無有所得。菩薩如是住寂滅住。彼若欲得於無量劫於此一切法無語言空三昧。若住若加。菩薩如是自智加持三昧力故。便能於此一切法無語言空三昧。無量劫住。亦能滿足六波羅蜜。為成就眾生因緣故。清淨智。如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此一切法無語言空三昧。到自在彼岸。是菩薩若欲入此三昧時。以福德智慧力。為成熟眾生故。先作是願。乃至我未出三昧已來。於此時中欲令此國土境界及四天下。此佛世界一切眾生諸有所須資生之具。隨其相貌隨其多少隨其所樂。所謂飲食衣服臥具瓔珞莊嚴之具。園林屋宅形色狀貌胑節身份。可愛色聲香味觸等。欲見如是等事。是時菩薩便入此三昧。菩薩入此三昧已。隨其時節。於此佛世界四天下一切眾生。如上所說所須之具便得充足。或復作是念。隨我住定時節遠近。隨諸眾生多少分齊。欲除眾生身心之病。謂風黃印等分之病。或人非人所作。如是欲滅貪瞋癡等煩惱諸病。及滅十不善業。令住十善業道中。便即入此三昧。彼菩薩摩訶薩隨其住定時節久近。隨其所為多少眾生。如上所說身心病苦悉皆除滅。又菩薩復作是願。隨我住定時節已來。欲滅地獄種種諸苦。畜生之中互相殘食等苦。閻魔羅界飢渴等苦。及寒熱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隨願分齊。令諸眾生離一切苦惱及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令諸眾生慈心相向。生利益心。不動心。無怨心。無諍心。無鬥訟心。哀愍心。乃至禪正受善住心。不迷惑心。及滅眾生愚惑之心。又滅眾生常見斷見及諸見聚。於三寶所恭敬供養生希有心。令諸眾生離四顛倒住四不顛倒。於四聖諦及第一義諦。心善安住。如是菩薩福德智慧善巧方便力之所加持。菩薩爾時為化眾生因緣故欲入三昧。乃至未出三昧已來。令此國土及閻浮提四天下。乃至此一佛剎所有眾生。隨其分齊安樂之事。如上所說欲令獲得。然後入於無語言一切法空三昧。彼菩薩摩訶薩入此三昧時間乃至佛剎。隨所要期眾生分齊。彼菩薩以福德智慧三昧力故。隨住定時。如上所說種種資生及諸樂具。乃至未出定來。令諸眾生悉皆獲得。彼菩薩入此定時。無有身苦心苦亦無飢渴。火不能燒水不能漂。乃至劫火所不能害。及以劫水亦不能爛。不為風災之所散壞。又復不為疫病飢饉刀兵等劫盡其命根。欲取滅度隨意自在。又人非人毒風暴熱不能侵惱。又彼菩薩在定未起隨其所念。欲令無量佛剎入一微塵。又復十方國土一切諸佛及大菩薩聲聞眷屬。於一爪甲悉能得見令無遺餘。又令一切眾生入一毛孔。而彼眾生於自境界悉見如故。又十方世界無量佛剎所有諸風。菩薩悉令入一毛端。隨風境界遊行虛空。廣狹去來無諸障礙。於彼毛端亦無增減如本不異。又十方一切諸佛世界所有水界。菩薩能令入一豆□檢□覷□□馵□襾□褓槄□□飀□□□氥□□□□蛣¥鴃慼潮凄l鐠□c館窩□□□熒□□棣□滎訇W□□熒□若□‥□□巨泧載熒□蛣‥□□□□□□□□□□熒□漧□□薧匣c館窩□□□□□□|諢□櫫踤藎□□卡□□□e腹慼慼慼滕陛慼樑V妘薯l□另湤騞滿慼慼慼撲_z大漧□蘆慦恢¥悅詳腦稦□¥□□橦□趨橨□漥悅該□□□S|□蝤□氝F□n□□季‥□□□匣□不檥膣|淩餤□□營□□□□部糠□玩漥□守泣¥愨□h飼耙賢□鎨{澥惱□□j□耙臨□□□□□□□□□□□邐□艩□|□□婦□□孩□□□¥悅詳腦稦□‥□橦□趨橦□泧檦□n□粣□鶠慼憚d學□n□|□泥學□n□粣c□ぉ丑慼瑩j艨琤艨□憛捫魽撓鴃慼撓秫F□n□□學那|漥□□譣□□□□□□漩□l□□□□|詳晃□纂慼慼瞽D嫨□□□□櫫ヾ樁\□艦解□靨□靨□□櫫獺樟爟F□n□§□珧□□□□貂□□□□芨□間捷I該虜f□藎(□□□   大集經須彌藏分第十五滅非時風雨品第三   於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告功德天言。清淨智。汝今當觀此四天下端嚴殊妙。一切菩薩所應供養憶念守護。於其長夜應當恭敬。今釋迦牟尼佛集一切菩薩摩訶薩故。顯示一切菩提道行不退轉輪。究竟善巧方便佛灌頂地。乃至汝行檀波羅蜜。滿足最上不退轉行。若汝於如是最上福田。以諸飲食而修供養。以此精勤速能滿足六波羅蜜。滿足六波羅蜜已。則能究竟安住一切種智。時功德天作如是言。如是如是。如仁者所說。唯願聽我說本因緣。我念往昔過無量劫。我共釋迦牟尼佛修菩薩行同發誓願。汝若能得成無上道時。願我於彼四天下中到功德處。得功德處已。於一切眾生中。隨其所須衣食之具悉皆給與。仁者善聽。於過去世過無量劫。彼時有佛。號因陀羅幢相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人壽千歲。彼時有優婆塞名光無垢德。聰慧調柔多聞無畏。為四眾說法。眾所歸伏多有眷屬。彼有長子名無垢德。即以偈頌問其父曰。  父今何故  勤心不下  捨其事業  及自身命  為護眾生  勇猛增勤  何故此身  不取滅度   爾時光無垢德。復以偈頌而報子言。  吾見世苦  極迷眾生  生老病死  之所逼迫  煩惱火熾  沈流惡道  故我勇猛  欲滅彼火  又智減少  不見未來  墮生死河  極重惡處  對於惡道  迷失正路  為救度彼  故我修行  又不能成  佈施調攝  而常遠離  人天安樂  於善知識  常相乖背  願示眾生  出世要路  煩惱獄中  常係眾生  無有眼目  復無救者  執著惡見  噉食血肉  為除彼故  故我修行  我於眾生  如是悲念  為一一人  住阿鼻獄  具受種種  尤劇苦惱  如為一人  眾多亦然  我不樂求  聲聞智慧  及緣覺智  亦不願求  唯求無上  最勝智慧  子今當知  我行勝道  乃至無量  恆河沙數  苦惱眾生  未脫苦來  為欲度彼  諸眾生故  我終不取  菩提正覺  汝今當知  亦應如是  於諸眾生  常應起悲  應常勇猛  修行善法  以此迴向  無上聖道  煩惱火中  救脫眾生  汝應勇猛  何極苦惱  應當修行  佈施調柔  得成佛道  無有疑也  若我得成  無上菩提  汝於眾生  給施飲食  我時授汝  勝菩提記  汝當安住  堅固誓願   爾時功德天語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我於爾時於因陀羅幢相王佛所。作如是願。乃至我住世間隨其久近。種種精勤難行苦行。佈施調伏。禁攝放逸。及諸禪定。營助眾事多聞捨行。皆悉修習。所有種種難捨能捨。如是我父。於當來世人壽百歲煩惱怨諍穢濁迷惑惡世界中。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彼國中現為功德主。於釋迦牟尼佛境界眾生及其眷屬。得施無上衣服飲食資身之具。即於釋迦牟尼佛前。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彼土眾生暴惡粗獷無慈愍心。亦無反覆惡行噁心。成就如是種種諸惡。風雨不時或復旱潦。寒熱不調作諸災變。眾生所有諸華果實。五穀藥草及諸美味。悉皆殄滅奪其精氣。眾生資產皆悉衰耗而作闇冥。願我爾時於彼眾生福德加被。智慧威力。悉令遮止生其信心。又令眾生資生不乏。不令行惡。增長善法。佛所應度受化眾生。紹三寶性使不斷絕。勢力增盛又令我得依報自在。教化眾生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今佛前所發誓願。於未來世得滿足者。唯願印可賜言善哉。爾時因陀羅幢相王佛即便印可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願必得滿足。又善男子。我當施汝作世水宅心陀羅尼。汝以此陀羅尼心能成就眾多眾生。又令無量眾生豐足資生果報無乏。又能度於煩惱暴流。即說咒曰。   多地耶他 闍藍婆 摩訶闍藍婆 阿奴呵闍藍婆娑囉闍藍婆 郁伽闍藍婆 夜叉毘梨闍藍婆 那伽毘梨闍藍婆優羅伽毘梨闍藍婆 阿薩帝鼻梨闍藍婆 阿輸婆比梨闍藍婆 摩嗟比 梨闍藍婆 曼廚迦比梨闍藍婆 佉目羅比梨闍藍婆 崩起比梨闍藍婆 阿摩比梨闍藍婆蘇脂目佉闍藍婆婆摩囉婆摩囉闍藍婆摩囉比闍迦茶缽多羅布疏波頗藍婆素叉犛牛婆索 達摩耶若(如耶反)比利使致搔醯藍婆 伽苫步(上) 羅婆窮(去) 窮(去) 婆羅窮頻頭窮 婆羅闍比 娑婆呵   是陀羅尼句。若為他人及自己身。稱其名號為誦此陀羅尼。一切怖畏一切殃禍悉皆消滅。善男子。此作世水宅心陀羅尼。汝若以此心陀羅尼。便能成就眾多眾生。汝善男子。我昔於彼因陀羅幢相王佛所。受持此作世水宅心陀羅尼。於彼佛所種種供養。持戒多聞佈施精勤。從是以來。復於十千佛所。增進如是願行。以此善根。今於賢劫中得大功德處。今猶不堪成此大業。何以故。從昔以來無量惡龍及夜叉羅剎。阿修羅鳩槃茶餓鬼毘捨遮等出生世間。於諸眾生毒惡凶暴無信無悲。無慈愍心行於惡法。非時風雨旱潦災雹。寒熱不調種種返逆。自軍他軍怨憎鬥諍。熱風暴起不顧來世。是諸眾生於彼過去諸佛之所加持作世水宅心陀羅尼。不生信樂。彼惡眾生不信樂故。於諸種子芽莖枝葉花果美味五穀藥草及諸資生。破滅毀壞奪其精氣。於諸地味放毒氣吹。以是毒氣令其地味雜毒澀惡。雜病無膩臭穢無味。令此大地作如是等。由是因緣眾生不樂。若依地味眾生食此種子芽莖枝葉華果諸味五穀藥草資身之具者。便生噁心剛獷毒惡。於諸眾生無悲愍心不顧後世。為諸病所逼身色粗惡。種種煩惱諸苦所害。具足惡見住邪歸依。於三寶所不生信樂尊重恭敬希有之心。乃至禽獸亦復執於種種惡見。迷失本道。諂曲無實但有口言。彼諸眾生於三寶中身口心意違失善法。破戒比丘不能禁攝。於彼持戒任放相應。辯才大德諸比丘所常生遠離不能親近。罵詈譭謗輕弄惱亂稱揚其過。遠離慚愧離十善道。心不愛樂一切善行。起遠離心。爾時眾生遠離福智。壽命短促趣向惡道。是故我今於彼眾生。不能令其豐足所須。亦復不能成熟眾生。汝於今者是大丈夫。於正法中而得自在智慧善巧。又汝已度一切三昧陀羅尼忍。善能觀察智慧彼岸。慈悲莊嚴通智彼岸汝悉已度。又汝於彼諸菩薩中為最勝幢。已能成就一切眾生。汝今為我應當於此四天下中起悲愍心自智觀察。雲何能令此四天下諸惡毒龍。夜叉.羅剎.阿修羅.鳩槃茶.餓鬼.毘捨遮.迦吒富單那等。一切惡鬼皆悉降伏。風雨順時水旱調適。秋實豐茂寒溫和平。以是因緣令諸地味增長勢力氣味香美。食用無患增益念力。色貌充潤甚可愛樂。稱意之事皆出於世。依此大地諸眾生等。食用無過增長念力如上所說。   爾時地藏菩薩告功德天言。清淨智。我今能令此佛剎土所有四大普遍無餘。悉能令變為天飲食。使諸眾生於百千劫食不能盡。何以故。但此眾生薄福德故所不能食。於此勝報非其應器。清淨智。我又能令此娑婆佛剎變為天宮及天臥具。莊嚴衣服香華果樹。種種音聲眾妙伎樂。眾寶莊嚴悉能為作。此諸眾生遠離福德。又非其器不堪受用。唯除如來應正遍知。十住菩薩及住首楞嚴三昧得自在者乃能受用。清淨智。又我能令一切眾生置第四禪。令無有餘。豈可不能降伏龍富單那等。又我不應佛未聽許而現神變。譬如轉輪聖王主兵藏臣。不奉王教而發四兵無有是處。如是菩薩悉是佛子。從佛心生。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是故一切諸菩薩等。無有不請如來而現神變。清淨智。復有陀羅尼輪。名水風摩尼宮集一切咒術章句。建立一切三世諸佛三寶之性。清淨智。汝今可問如來水風摩尼宮大陀羅尼輪集一切咒術章句。若佛說者我亦隨喜。汝等若能受持此陀羅尼者。一切所願皆悉滿足。爾時大功德天女與大辯天女。大堅固天女。作光大天女。可喜天女。安隱天女。多摩羅堅固天女。明星主天女。奢摩天女。頗梨天女。如是等上首天女。八萬四千那由他天。百千眾前後圍遶。從座而起合掌向佛。時功德天女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能滅極惡濁煩惱  離垢無垢清淨行  我等渴仰陀羅尼  唯願演說總持輪  牟尼說寂無穢濁  三寶熾然最勝句  令修羅等得淨心  增長地味無毒惡  能除寒熱暴風雨  願說守護奪精氣  令食穀藥果味等  強記除患修善行  滅除毒害諸惡見  歸信最勝無上法  或奪精氣多煩惱  雲何教化此眾生  此諸天等於牟尼  希求最上甚深妙  顯示趣向菩提道  令諸眾生入大乘  大眾雲集果願滿  十方菩薩讚佛德  雲何降伏諸惡龍  雨澤調適苗稼茂   爾時佛告功德天言。清淨智。此大陀羅尼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來今於大眾會前而自要誓。此水風摩尼宮陀羅尼輪。一切十方三世諸佛之所加持。今當顯示。一切十方諸來菩薩得聞此者。彼諸菩薩能住十方無佛國土五濁世中。能顯示此水風摩尼宮陀羅尼輪。以此陀羅尼力故。其國所有非時風熱寒溫旱潦悉皆除滅。由此陀羅尼故。令彼毒惡無慈愍眾生不顧來世。謂天龍夜叉羅剎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人非人等乃至禽獸得信樂心柔和軟善。念力善巧樂求正法。護持正法紹三寶種。以此陀羅尼力故。彼佛剎土所有眾生。增長壽命。增長身色。增長五穀。增長資生。增長安樂。增長無患。增長名譽。增長持戒。增長多聞。增長佈施。增長慈悲。增長智慧。增長方便。增長三昧。增長陀羅尼。增長地觀。增長樂出世。增長化眾生。增長入大乘。增長勝願。增長地地轉入。增長觀察陰界入。增長慚愧。增長攝功德莊嚴佛土。增長六波羅蜜行。增長一切十方諸佛常所護念。增長值遇佛一切菩薩善友。增長遊戲神足。增長壞一切煩惱不令增長。增長神通度於彼岸。不令退減一切善法乃至無上涅槃。即說咒曰。   多地他 蘇婆羅 婆羅底 那耶婆羅底 掣(平聲)沙吒婆羅底 阿那婆羅底 奢婆多喝囉婆羅底 奢囉拏婆羅底 鳩牟尼婆羅底 珊支囉婆羅 底掣(平聲)陀娑羅婆羅底 娑羅婆羅底 娑羅缽利訶利 娑羅婆羅多(上聲)缽利訶利 那耶缽利訶利 婢毘迦缽利訶利耶若缽利訶利蘇婆羅缽利訶利 頻頭缽利訶利 闍羅缽利訶利 憩多羅缽利訶利 特叉缽利訶利 珊尼摩缽利訶利 蘇婆婆缽提犁 劬摩耶婆 末陀索谿 阿那耶波盧誓 迷羅跋迷 阿羅那求師佉羅 毘闍鞞 那羅延拏婢諶林鞞 憂羅伽阿尼彌簁 宮闍囉婆胡迷 訶闍賃鞞羯摩毘羅犁捨羅摩拏婆離犁 佉曷羅伽奢迷阿斯那迷 阿耆尼缽底利 能求耽鼻犁 婆耶遮婆留尼揵他賃鞞犁 釋迦囉是若移阿那鴟提帝利那耶娜尼利 帝利耶頭婆佛阿訶地子瑟癡帝 莎婆訶   使此國天子及其眷屬悉皆吉祥莎婆呵   那羅延拏 尼羅移莎婆呵 斫迦囉跋多迦羅迷 莎婆呵   說此水風摩尼宮陀羅尼輪一切咒術章句時。一切佛剎所有大地六種震動。諸來大眾戰慄不安。心驚恐怖同聲唱言。南無南無佛陀耶。   爾時佛告功德天言。清淨智。汝以此水風摩尼宮陀羅尼輪力。能除一切鬥諍。一切毒害夜叉羅剎修羅惡龍。乃至人非人等及諸禽獸。一切非時風熱寒冷災雹旱潦等過。悉皆消滅。清淨智。此陀羅尼能令五穀悉皆成好。令諸眾生增益壽命。增長果報。乃至增長一切善法。未入無上涅槃已來不令失壞。若聞此陀羅尼。受持讀誦如說行者。彼人必定趣於涅槃安住三界。爾時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亦欲說磨刀大陀羅尼。以此陀羅尼力。令一切眾果報所須及以地味悉無減損無能毀奪地之精氣。又亦無能放毒氣者。亦復無能壞其美味。不能令其變為澀惡。亦復不能令其隱沒。亦復不能令此大地不生五穀芽莖枝葉華果藥草。亦復不能奪其精氣。又復不令有其毒氣。亦不乾枯。又不澀惡。不令不熟寒熱不傷。食用無障食已無毒。若食有毒能令食者腹痛吐下。身心逼惱支體攣縮。熱病顛狂心亂失念。迭相劫奪鬥諍。殺生偷盜乃至邪見。是諸眾生常與如上惡法相應。所謂若天或龍。或夜叉羅剎。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鳩槃茶乾闥婆餓鬼毘捨遮。或富單那或迦吒富單那或人或非人。於諸眾生不能惱害。   多地他 那鼻 摩訶那鼻 初何囉那鞞 阿鼻具那鞞(去聲)僧輸沙拏那鞞 鼻何囉闇佉鞞阿婆囉牟尼 多嚧那胡嚧醯(呼計反)那他(上聲)缽帝 利闍婆徒迷 摩囉婆帝 帝弭羅缽帝 利蹇荼 涅利何隸 斫初婆嘶 佉拏(上聲) 毘迷踦(上聲)帝都裔 莎波呵 鴦求囉踦 莎波呵 布疏簸耶迷 莎波呵 頗羅賃鞞 莎波呵 薩智耶都裔 莎波呵 賒梨囉 那婆迦羅摩毘沙 莎波呵   此陀羅尼句擁護此國主 莎波呵   汝清淨智。此是磨刀大陀羅尼。汝以此磨刀大陀羅尼力。於諸眾生。能作如上諸大業事。能為大藥。以是因緣故。汝今則能令諸眾生稟受汝化。於是一切諸來大眾。讚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亦讚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能為一切眾生如大妙藥。何以故。汝身即是微妙大藥。汝於此四天下一切眾生中眾生之藥。能滅一切眾生苦惱。能施一切眾生樂具。成就大悲。汝能顯示。如是甚深磨刀大陀羅尼力故。令此眾生地味精氣種子芽莖枝葉華果諸味五穀藥草而不衰損。無毒增長。具足成就眾生食者。令彼眾生穢濁鬥諍悉皆消滅堪修善行。此四天下非時風熱寒溫旱潦皆悉消除。日月星宿晝夜月半月盡時節年歲變怪。為滅此故說此磨刀大陀羅尼。以此陀羅尼力故。令我三寶種及以法眼得久住世。使此愚闇薄福我慢所壞者不修善根。惡剎利及諸宰相。於我如是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精勤苦行所集之法。不滅不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無有惱亂。以無惱故諸天不忿。天不忿故。一切眾生悉皆獲得如上樂具。   大集經卷第五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八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須彌藏分第十五陀羅尼品第四   爾時世尊告功德天言。清淨智。我於往昔與汝二人。於因陀羅幢相王佛所同發誓願。我今與汝得願滿足。我今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亦住於功德之處。功德天言如是如是。大德婆伽婆。如是如是大德修伽陀。我與世尊所願已滿。我與世尊善欲已滿。我共世尊昔於因陀羅幢相王佛所同發誓願。今願悉滿心意滿足。是故如來出現於世。我今得住功德之處。我今雖復得功德處。猶故未能滿昔本願成熟眾生。何以故。此處多有象龍馬龍蛇龍魚龍蝦蟆龍。彼於此界諸眾生中起於惡行。雖說甚深作光陀羅尼。猶故未制此諸惡龍。彼龍常起非時寒熱惡雲暴雨旱潦不調傷害眾生及以五穀芽莖枝葉華果藥草。大德世尊。今此世界四天下中。諸龍大龍及龍眷屬男龍女龍龍男龍女。所有龍趣生者。彼一切皆已來集。又十方世界一切佛剎。諸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及一切天.夜叉.羅剎.乾闥婆.緊那羅.鳩槃荼.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等一切來集。又復世尊。聲聞弟子人非人等。亦悉來集在大集會。為聽法故住於佛前。一切眾生依四食活。大德婆伽婆。今正是時。唯願除此諸惡毒龍災害方便。於如來所無有信心。其心常與惡法相應。惱亂眾生損壞眾生。資生之具毒惡粗獷。於諸眾生無悲愍心不見後世。莫令於我所化眾生為作障難。是故世尊。於彼眾生應起大悲滅彼諸惡。   爾時世尊告須彌藏龍仙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於往昔然燈佛所。為化諸龍發大勇猛弘誓大願。汝須彌藏。有四生龍大龍毒惡。過去未來現在所有氣毒龍見毒龍。觸毒齧毒貪毒瞋毒癡毒龍等。此諸惡龍。今當雲何如法除彼所有惡業。令諸眾生所有種種資生之具無所損減。於三寶中信樂愛敬。深信後世離於惡業。爾時須彌藏龍仙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當入彼毒龍宮中結加趺坐入龍頻申三昧。以此三昧力故。令彼惡龍貪瞋傲慢皆悉消滅。柔和調伏其心寂靜深信後世。於一切眾生所。慈悲憐愍起救濟心。令彼毒龍心生敬信。亦不惱亂一切眾生。安置救濟眾生心地。又世間所有風雨旱潦。有雲大雲寒熱所害。彼諸眾生當稱我名合十指掌作如是言。大慈悲者。念我念我能化伏龍。須彌藏菩薩種種方便智慧勇猛修行無上菩提道者。唯願救我除滅我苦。作是言已即說咒曰。   多地耶他 薩耽婆步闍 毘梨荼步闍 輸拒盧梨荼步闍 迷盧闍婆 伽除婆步闍炎(於劍反)炎阿泥婆步闍 蘇摩羅阿跋多步闍債菩步闍 莎波呵   此陀羅尼咒句擁護某甲 莎波呵   大德婆伽婆。若有眾生為諸毒龍之所惱亂。當稱我名並誦此陀羅尼。能滅此龍貪瞋慢妒毒惡之心。我以清淨天耳過於人耳而得聞之。我得聞已。若四生龍大龍龍父龍母龍男龍女及龍眷屬。不能令彼生敬信心。猶作如是非時風雨寒熱旱潦災雲惡等。若不滅者。又我不與一切眾生安樂因緣滿其願者。我便欺誑一切十方三世諸佛。亦莫令我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大德婆伽婆。我於過去然燈佛所。於佛眷屬大眾之前。發於如是堅固大願。從是以來常善安住教化眾生。又從是來。復於億那由他百千佛所諸佛現在眷屬前。亦作如是堅固大願。我常安住大精進力。教化眾生策勤不惓。如我今者於世尊前堅固精進等無有異。為欲降化諸惡龍故。世尊。我念過去阿僧祇劫已來。未曾憶念於一念頃捨於堅固勇猛精進心。常安住堅固精進教化眾生。乃至今日亦復教化一切眾生。此諸龍王。於大乘法精進修行。謂此善住龍王為一切象龍王。此難陀龍王婆難陀龍王為一切蛇龍主。此阿耨達龍王為一切馬龍主。此婆樓那王為一切魚龍主。此摩那蘇婆帝龍王為一切蝦蟆龍主。如是等諸大龍王。能與眾生作諸衰惱。自餘諸龍自力不堪作上衰患。此五大龍王安住大乘有大威德。是大龍王各各佛前約率眷屬。不令起作如上災禍。於佛法燈三寶種姓。久住於世不令速滅。爾時一切諸來大眾。同聲讚須彌藏龍仙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   爾時善住龍王。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大德婆伽婆。依屬於我諸龍大龍。所謂胎生卵生濕生化生。隨佛弟子聲聞菩薩徒眾眷屬。所住國土慈心相向。無怨害心住安等心。又彼國土得為王者。於佛法中得淨信心擁護佛法。不恃傲貴自在而生憍慢毀壞佛法。亦不惱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依佛出家若器非器。剃除鬚髮服持袈裟至於彼人信心護持。其國土中或餘眾生於佛法中起怨刺者。國王應當如法遮約。又其國中先王敬信。曾施沙門及婆羅門田宅封邑。令其受用更不追奪。若有輔相明智大臣。和合一心共治國事。得財堅固嘗舒施手。是剎利王善護國土。一切國中所有鬥諍穢濁。如前所說。我等諸王。各各自敕己之眷屬不起災變。何故我今作如是敕。此袈裟染衣一切過去諸佛常所加持。又此袈裟則為一切諸菩薩種。則是趣向涅槃正路。即是剛刀能斷煩惱。則是涅槃種子。則是失道者燈明。亦是除病者藥。如大猛風吹無明雲。則是欲行惡道者杖。則是吐藥能吐煩惱毒。則是金剛壞修羅冤。則是一切善法寶藏。如清淨水能洗罪染。觀諸法猶如明鏡。能攝亂心猶如羅網。能容禪定猶如寶篋。猶如大地能生諸波羅蜜。應當頂戴如髻明珠。能容忍辱猶如屋宅。則是淨器容十地行。障諸外道猶如城郭。則是良醫治煩惱病。於諸學者如須彌山。除煩惱蒸猶如明月。除邪見闇猶如淨日。為智慧藏猶如大海。於菩提分法猶如華鬘。於一切智智猶如賢瓶。一切佛護猶如意珠。又此袈裟一切諸佛之所加護。於諸眾生雨法雨故。是故婆伽婆。若惡剎利王破壞佛法。惱亂比丘比丘尼乃至器非器依佛出家者。若治罰其身。或稅其物乃至斷命。是故其國中。有敬信佛天夜叉羅剎阿修羅鳩槃荼餓鬼等有大威德。於彼一切剎利王所起瞋恚心。令彼國土鬥諍飢儉疫病刀兵競起。非時風雨旱潦寒熱。損傷五穀種子芽莖枝葉華果藥味。此非龍過。是諸龍等實自無辜橫得惡名。大德婆伽婆。譬如婆羅門自食蒜已與寶女通。不言己臭妄怨寶女言汝臭穢。世尊。是剎利惡王亦復如是。捨剎利法行首陀行。以是因緣。彼護國土威德諸天乃至薜荔等。心生瞋忿破壞國土。國王臣民不審已過。妄與諸龍大龍而作惡名。佛言龍王。已曾教敕一切諸王。若順教行者得人天樂。乃至獲得涅槃之樂。若惡剎利王不順教行者。乃至墮於阿鼻地獄。復告龍王。各各自誡己之眷屬。當設嚴教勿令違犯。令彼現在及未來世莫壞我法及三寶種。爾時龍王白佛言。如是如是婆伽婆。如是如是修伽陀。世尊。隨彼彼土若有持戒多聞所居之處。於彼國中隨其所有我之眷屬。若男龍女龍龍父龍母龍男龍女及龍眷屬。於彼國土若城邑聚落一切諸處。作非時風雨霜雹寒熱。傷壞五穀華果藥味資生之具。世尊。若彼福田所居之處。若有諸龍違背我教。我與立誓令彼惡龍其身焦瘦退失神通。焦熱觸身依報滅壞。無復辭辯不堪為作。即說咒曰。   多地耶他 那伽嚪步蓰 那伽泥迷 那伽陀囉 輸伽囉 輸伽囉 闍邏輸伽囉 阿鼻摩祇娑 波呵 娑囉目仚 迦羅帝步簁 那婆薩耽鞞 帝闍耶婆頗隸 毘目賒羯隸 莎波呵   如是陀羅尼句擁護某甲令一切怖畏一切災害悉令消滅 莎波呵   爾時一切大眾讚善住龍王言。善哉善哉。大龍王。能護一切眾生。爾時會中一切龍眾驚怖恐懼。時難陀龍王。婆難陀龍王。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大德婆伽婆。若現在世未來世。若惡剎利王。慳惜資財自不受用。亦不施他。於己資財慳惜耽著不舒施手。於沙門婆羅門不信。不施貧窮行路乞丐之者。皆不給濟於己宮內及其眷屬。亦復不與如法樂事。彼彼守護國土。諸天夜叉羅剎阿修羅鳩槃茶餓鬼等有大威德。彼等一切於惡剎利王起瞋怒心。令彼國土鬥諍飢饉疫病刀兵競起。乃至五穀藥味悉皆損壞。非彼諸龍及大龍過。彼龍王等實無過失橫得惡名。譬如有風吹彼臭屍。世間之人便言臭風然彼風性實非臭也。如是世尊。惡剎利王亦復如是以慳貪故。一切護國土者起瞋恚心。以瞋恚故破亂其國。橫為諸龍而作惡名。雖然我為彼龍而作教令。若彼諸龍。若過去若未來違我教者。若於如是諸佛所有聲聞弟子持戒多聞所居國土。若我眷屬胎生卵生濕生化生。若男龍女龍龍父龍母龍男龍女及龍眷屬。於彼城邑聚落山川谿谷。作非時風雨旱潦災雹大寒大熱。傷害眾生五穀華果及諸藥味資生之具。於佛聲聞弟子福德人所。作損害者。彼諸龍等違我命者當為立誓。令彼諸龍身體攣縮不能遊行。退失神通焦熱觸身。一切依報悉皆損壞。無復辭辯無所能作。即說咒曰。   多地他 婆囉拏輸迷 鳩牛婆頭囉踦婆嚧拏懼鞞 阿迦羅踦 翅賒泥毘摩何囉伽踦 鳩拏鼻 阿羅耆 阿多沙隸 那耶那耽鞞 迦羅鳩世 衰鴦懼波羅製乾 陀何羅婆斯 莎婆呵   此陀羅尼句擁護某甲 莎波呵   爾時一切大眾。讚難陀跋難陀言。善哉善哉。爾時阿那婆達多龍王。亦於佛前自誓擁護。敕諸眷屬亦如上說。即說咒曰。   多地他 那摩比梨世 那婆那摩比梨世阿奴差那婆躬 闍鼻踦 佉伽裴佉缽囉都嚧安 廌(徒賣反)賀耶斯隸那囉耶拏瞿迷比 那悉鬚隸 阿賒迦囉迷 阿初是泥 移簁牟尼薩鞞 莎波呵   此陀羅尼擁護某甲令無怖畏殃禍 莎波呵   爾時婆樓那龍王。亦於佛前教令眷屬。及自要誓亦如上說。即說咒曰。   多地他 兮摩鞞迷 簸羅綺拏瞿泥 多摩頻 度帝利泥 婆羅叉達利迷伽僧俱迷 比耶牟芩 翅世 徒嚧謨提摩移(上)多那鋸斯 折摩奚雞 遮羅何囉鴦耆 那荼達坻犍荼加都隸 莎波呵   此陀羅尼句擁護某甲 莎波呵   爾時摩那蘇婆帝龍王。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大德婆伽婆。若有依我諸龍大龍。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婆伽婆。若現在未來有惡剎利王等。捨剎利王法行於惡行。是王當趣阿鼻地獄先道。當知皆是惡剎利王過。龍王無辜橫加惡名。以此因緣龍王瞋忿作諸惡業。雖然我等敬受如來之教。世尊。譬如人眾之中有妙寶女。澡浴清淨以香塗身。著轉輪聖王上妙衣服。於其頭首著勝七寶鬘。以真金繩臂印環釧以自莊嚴乘大象乘。眷屬圍遶送詣剎利王所。如是世尊。我等諸龍畜生所攝損壞之身。為貪瞋慢之所染污。如來今者是法輪王。以第一調伏水。洗浴我等服慚愧衣。以三十七助菩提分鬘。莊嚴頭首。以種種三昧陀羅尼忍地。莊嚴我等心意識。昇大乘車。我今欲往離於五濁清淨佛土隨佛世尊為諸清淨大菩薩眾之所圍遶說大乘法處。是故我等敬受佛教。我於今者及自眷屬。安住堅固弘誓大願。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川邊城。若聲聞乘人。若辟支佛乘人。若菩薩乘人。若出家若在家。若持戒若破戒。若多聞若少聞。若精進若懈怠。若定若亂。若念若失念。但於如來所愛信恭敬心生希有。於法僧所及聖愛戒亦復如是。於三菩提隨意趣向。愛信恭敬生希有心。堅固安住隨所住處。若我眷屬若龍父龍母若男龍女龍若龍男若龍女及龍眷屬。隨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川邊嶮。非時風雨旱潦災雹寒熱暴起。傷害五穀種子芽莖枝葉及諸藥味資生之具。在在處處隨有佛諸聲聞弟子福田住處。若有諸龍違我命教。我今立誓令其身體一切攣縮。退失神通不能遊行。焦熱觸身諸根閉塞。依報失壞不能為作。即說咒曰。   多地耶他 佛陀闍耶 婆羅差 阿摩尼迷菩哆娑離梨 阿婆末提 缽囉帝耶尼梨阿婆尼邏迷 仚罷輸簁那蘇都卑缽梨卑 娑什鞞娑揵陀婆梨 婆囉諵訖利移 莎波呵   此陀羅尼擁護某甲 莎波呵   爾時一切諸來大眾歡喜踴躍。合掌讚嘆摩那蘇帝龍王言。善哉善哉。大丈夫。汝所應作為欲利益一切眾生。是時一切龍眾。驚怖戰慄悶亂失性。爾時有乾闥婆仙名曰藥生。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諸佛大眾當一心念。若現在若未來。惡剎利王愚癡無智憍慢所害。不顧後世欺誑無悲。惱亂比丘比丘尼。乃至歸依如來剃鬚著袈裟衣者。而作惱亂。我當於彼惡剎利王所。以三昧力故而作是誓。令彼惡王現得果報。當令王身及其眷屬資生樂具為諸敵國之所侵奪。及為內賊反逆擾亂。河池枯竭或復潦溢。疫病所惱惡星變現。寇賊競起耽荒著樂。家親眷屬乖散不安。四大變異鬼神嬈亂。天及諸龍乃至餓鬼有威德者悉皆不安。有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若男若女亦悉不安。師子虎狼惡獸毒蟲亦皆不安。我今為欲破壞彼惡王國故作此誓。何以故。是諸惡王於如來所出家剔髮一切諸佛之所住持興三寶種者。而作惱亂。即說咒曰。   多地他 跋泥 耶婆那缽隸 摩訶跋那泥 度嚧 摩遮嚌 鳩蘇摩婆羅帝 育多衫婆差 鞞摩地利多差婆(上)嚧缽那耶 缽利婆利菩摩 度嚧迦囉 迷泥何鎌闍斯 邏迷帝利 裴摩跋多 磨輸嚧佉誓 那耶那嫌居隸 卑婆車鞞梨遷 陀那謨制僧伽毘捨差 波羅剎帝 波羅民 陀達隸 浮彌頗師嚌於嚧摩陀隸 婆那伽逝浮摩嚌 阿婆嚌 頗那耶比梨使 什婆迦羅迷修多羅差 乾闥婆斯迷 莎波呵   此陀羅尼句擁護某甲令無怖畏災禍 莎波呵   令惡剎利王及不見後世惱亂比丘者得如是惡。   爾時一切諸來龍眾及乾闥婆眾。各作是言。願放捨我。若剎利王違法行惡惱亂法僧。我當順誓還。令我等於自宮內遊戲歌舞自在受樂。爾時一切諸來大眾同聲讚言。善哉善哉。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合掌禮佛而作是言。世尊我有一切三昧遊戲神通。今亦欲說幢杖大陀羅尼門。若於此幢杖大陀羅尼門一經耳者。所有耳病悉得除愈。亦除一切貪瞋癡等煩惱諸病。設不全滅能令輕薄。以此咒咒於海皮。安禪百千遍用塗王鼓。有聞聲者。所有貪瞋癡等一切煩惱悉皆微薄於佛法中得清淨信恭敬愛樂希有之心。亦得勇猛隨順法行。深信後世資生豐足。眾人愛樂莫不喜見。即說咒曰。   多地他 崩伽婆 末帝阿盧波 摩帝器多羅浮 革波那蹇地 句那摩仚隸磨蹉奴隸 橋何囉那地那叉跋迷 槃陀何囉輸迷 捭伽羅耆梨迷盧醯多何羅鞞儜伽囉囌 婆伽那子梨泥安陀柘逝梨迦囉浮逝 雞捨盧醯 三摩提頭婆利 莎波呵   此陀羅尼句擁護某甲令離怖畏 莎波呵   爾時如來讚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丈夫。及一切大眾亦共讚言。善哉善哉。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佛及大眾唯願隨喜。我今亦欲說大陀羅尼。名一切如來語言音聲發幢蓋摩尼願眼。有大威德。有大威勢。有大威力。滿多聞藏滿智慧藏。諸佛聲聞之所成就。若有於如來所。盡形壽安住淨戒。安住優婆塞戒。若住沙彌戒。若住具足戒。若器非器。若於此幢蓋摩尼願眼大陀羅尼。能受持讀誦七日七夜。慧觀方便恆常觀察於五受陰。數數誦此幢蓋願眼大陀羅尼。於七日七夜能誦滿百千遍。便得聞持隨聞能受。得無量辯才。能令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及一切眾生生敬信心。又復能令豐足資財趣向天道。常得親近生諸佛前。即於佛前而說咒曰。   多地他 帝利拏 僧是若翅 鼻帝利拏頻鞞迦□陀差 蒱婆蘇閉 遮摩羅諶鞞 阿婆羅差 阿差耶盧 臂阿遲耶兜摩帝彌利尸利婆毘莎婆利鴦□□□□罹□□□□饑□逆□□□□襜□□褽饅架□~姾奩楚□□□楷插慼慼v楈飀□綠□贊□禭埤□v楛餽驀□□糯贊□觀埤□漶憧b   此陀羅尼擁護某甲 莎波呵   爾時世尊讚無盡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丈夫。於我法中善作住持。汝能顯現此幢蓋願眼大陀羅尼。能示一切眾生多聞眼。爾時一切菩薩大眾讚無盡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丈夫。汝於現在及未來世若有趣向一切大乘眾生。則能增長住持多聞之聚。汝今於此幢蓋願眼滿足多聞大陀羅尼。能顯示故。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亦欲令此四天下所有樹木華果五穀藥味芽莖枝葉。及依地眾生資須之具令其豐足。為擁護故說大陀羅尼。名能懼尸利子利奴。此四天下中希有未有未見未聞。如來所作如是大集我今說此能懼尸利子利奴大陀羅尼。有大威力。增長一切種子芽莖枝葉華果藥味。潤澤甘美悉皆豐饒。令一切眾生能作信戒多聞佈施智慧慈悲方便。長養一切助菩提分法。即於佛前而說咒曰。   多地他 阿曼禰耶居閉 伽婆叉毘誓渠 盧遮盧迷 缽吒叉盧迷尸利耶叉居蘇迷那 婆鋸聞 地(徒買反)何囉闍跋迷車吒婆波摩嚌 畢素狼祇阿佛囉素隸 何娑伽闍差 盧摩浮闍差 鉗毘囉婆素迷 阿奴摩耶薩利缽羅賒都裔 莎波呵   此陀羅尼句擁護某甲 莎波呵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以此陀羅尼書高幢上。以大音聲而讀誦之。復以此陀羅尼咒磨陀那果汁一千遍。用散樹木田苗五穀。若以此咒咒諸□鼓而吹擊之。隨其音聲所到之處。所有華果五穀藥味依地生者。一切災害無能毀壞。無能乾枯。不能燒滅。亦復不能奪其精氣。又亦不能損其勢力。無能劫奪。若天若龍乃至大威德薜荔鬼。若魔若魔子若魔眷屬不能為害。況餘眾生及眾生數。惟除宿業定障。爾時世尊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於四天下中升施德乘。善男子。汝復又能助成無量眾生無上菩提之道。爾時一切諸菩薩眾讚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如汝所作常應如是。爾時觀世音菩薩語彌勒菩薩摩訶薩言。我今與汝大陀羅尼。名船華功德。以此陀羅尼句。於諸眾生被以大慈鎧音而為說法。是等眾生以汝三昧神通力故得聞正法。除諸噁心及諸邪見諸惡知識及諸惡伴。恆常憶念慈悲善根。於一切眾生所起憐愍心。深見後世心。遠離十不善心。住十善道心。悉能清淨一切眾生心。降注法雨稱眾生欲。一切冤家令其欣喜生信樂心。即說咒曰。   多地耶他 藍步莎婆利 迦莎耶跋迷 三稱移婆竭隸 陀婆何楞伽闍隸 暮力差素何 叉莎婆梨蘇呵 風祇 阿婆路迦隸 悉陀阿毘婆差馳呵 那頻婆子梨 阿毘扇陀遏鞞 搔婆遮羅 阿婆囉何羅斯 婆羅呵初地利 □□椽□驃□□□饉餾□靈埤□槾婗□□□飀□驒榵q□□槴□□拏饞殺□裀□槾契娳□祰□奱娘稿逆□漶憧b   此陀羅尼句擁護國主 莎波呵   如是彌勒。此船華功德大陀羅尼。以此陀羅尼鎧。菩薩摩訶薩為眾生說法。若諸眾生聞此陀羅尼音一經耳者。乃至微細蚊蚋蟲等。濁惡之心皆悉消滅。於善法中得安住心。況復人等得聞此陀羅尼。若有人欲求雨者。當至泉源龍居之處。誦此陀羅尼一日誦一千八遍。日日如是乃至七日。復以種種好華名香百味飲食散龍池中。唯除酒肉五辛不淨之食。從月七日至十四日。於十五日旦當以胡椒末和篦麻油咒一千八遍。塗白□上棄龍泉中。能令此龍於彼人所生大欣喜便澍大雨。   爾時會中諸大龍及諸龍仙諸來集者。得聞船華功德大陀羅尼。欣喜踴躍不能自勝。深自慶幸起於慈心信後世心。於三寶中淨信尊重。生恭敬心希有之心。懺悔自己生畜生趣惡業之心。入無上大乘心。彼諸龍等各隨力能欲供養佛。諸龍大龍或有雨於金末銀末牛頭栴檀堅黑沈水龍堅栴檀多摩羅葉香又雨優缽羅華波頭摩種種諸華種種衣種種蓋種種幢幡金繩珠瓔。一切諸龍大龍向佛合掌。一時同聲而作是言。大德婆伽婆。我等一切於三寶所。住增上信樂心。我等今者於世尊前說誠實誓。在在處處城邑聚落人民之中。顯示如是船華功德陀羅尼。如是一切諸餘陀羅尼。謂水宅心陀羅尼。磨刀陀羅尼。幢蓋願陀羅尼。能求尸利子利奴陀羅尼。船華功德陀羅尼。及四天王所說陀羅尼。並四龍心陀羅尼。如是等大陀羅尼。在在處處一一顯示演說受持讀誦。我等諸龍隨彼彼處城邑聚落邊地山川。隨其時節起雲降雨。寒溫調適。我等於彼彼處。滅除自軍他軍鬥亂諍訟疫病飢饉死亡等。令其處處安隱豐熟。人民安樂甚可愛樂。我又令彼種子芽莖枝葉華果樹木五穀藥草。增長其味不令損減。眾生依報豐饒。肥膩甘甜勝味妙香能令出生。我等亦能令閻浮提一切諸王悉生慈心利益心無怨心無違諍心。如是婆羅門剎利毘捨首陀。乃至夜叉令生慈心。乃至優婆塞優婆夷。令生和合心。隨此陀羅尼所至到處。我等能為如上所說之事。   爾時世尊讚諸龍言。善哉善哉。爾時一切諸來大眾亦讚諸龍。善哉善哉。爾時須彌藏菩薩亦讚善哉。讚善哉已。告功德天言。清淨智。汝今乃有如是無量諸大菩薩以為善友。猶故不能轉調伏輪成熟眾生。時功德天語須彌藏菩薩言。若菩薩摩訶薩以願力自在因緣故。於此穢惡五濁佛剎受生。得值如是善知識伴。如我今日得遇如是相應善友者。彼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在掌中。則為滿足六波羅蜜。若有勇猛精進菩薩為善友所攝者。一切種智便在掌中。佛言。如是如是。清淨智。如汝所說。若有菩薩摩訶薩願力自在。為成熟眾生因緣故生五濁世。勇猛精進堅固不退。以四攝法相應。為如是大善知識伴所攝。一切智智已在掌中。當知彼人便為滿足六波羅蜜離三惡道。當知是人遠離胞胎。當知是人住無學地盡諸有漏。當知彼人為一切諸佛憶念護持。當知是人住離欲地。   爾時會中有天帝釋。名無垢威德。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何因何緣。是諸龍大龍損壞世間眾生資財。佛言。有二因緣。是諸龍等能壞世間眾生資財。何等為二。一者貪力因緣。二者瞋力因緣。以是因緣故。起非時雲雨霜雹寒熱。損壞眾生所有種子芽莖枝葉華果五穀藥味。悉令燒然乾枯墮落。損減眾生資生之具。令身口意造作種種諸重惡業。眾生以此重業障故。燒滅過去一切善根無有遺餘。遠離善知識常在三惡道。或有眾生。於現在世為衣食故。乃至造作五逆重業。以惡業故於無量劫不得人身。設使久後得人身者。或諸根殘缺或失正念。生真陀羅家下劣種姓工巧之家。貧窮下賤衣食不充資生乏短。又復以惡業故離善知識。以身口意惡業障行。復墮三惡道中乃至阿鼻地獄。是其勝路。如是善男子飲食乏短故。是諸眾生久處生死沈流不絕。具受三塗種種極苦。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所有諸苦生  皆由於飲食  若離於飲食  諸苦則不生   爾時無垢威德帝釋。即說偈言。  奇哉恩愛□  乃至於有頂  如是廣大□  皆因飲食生  凡夫二種因  愛繩係縛身  不能得逃避  猶如鹿著□  或走或徐行  起已還復墮  愛毒藥過故  或啼或喜笑  機關苦輪逼  猶如壓油麻  一切諸人天  愛逼迫亦然  百千眾伎術  雖見種種巧  愛戲弄人天  巧妙過於彼  貪愛毒之過  能害一切人  設學武勇怨  猶尚不能及  如夜叉所執  狂亂種種語  愛夜叉所執  狂亂過於是  世有吉祥人  能離恩愛怖  若能乾竭愛  則度世彼岸   爾時觀世音菩薩。亦說偈言。  貪瞋癡惑人  狂亂無正念  遠離一切善  造作重惡業  不敬尊父母  散滅於善道  不敬信三寶  又造諸逆業  無有悲愍心  暴惡甚可怖  彼瞋心力故  入阿鼻地獄  眾生瞋恚故  迭互相食噉  數數惡道中  眾苦所逼迫  遠離善知識  噁心所躓頓  常處諸有海  遊行黑闇路  菩薩大悲身  為如是眾生  自捨於己樂  令彼得解脫  修習菩提行  造作三種事  建立勝法幢  除滅眾生惡  為一眾生故  廣集諸苦行  精勤修道法  捨財及身命  為一一眾生  無量劫受苦  救拔眾生故  堪忍世苦惱  功德天勇猛  住教化眾生  為貪慾眾生  發起菩提心   爾時功德天以一斛器盛諸種子。奉上觀世音菩薩摩訶薩。而作是言。我今以此一切種子施善丈夫。為欲增益一切種子。願令我意所欲成滿。又令我能於四天下充足眾生資生之具。於惡暴虐斷善眾生拔其苦惱。令得安住菩提之種。   爾時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即以手執彼種子器。遍示十方作如是言。一切十方諸佛菩薩及以諸龍今現在者。願悉念我。令使一切諸四天下所有種子芽莖枝葉華果五穀及諸藥味。地味精氣眾生精氣善法精氣增長無損。又復令此四天下中三寶種性相續不斷。使功德天一切所願皆悉滿足。常使功德天能令一切眾生資財豐足。亦能教化一切眾生。遠離一切惡令發菩提心。又令諸眾生得離三惡道生於天中。即說咒曰。   多地他 牟尼屍婆 牟尼那佉 牟尼波羅 牟尼婆利 薩□v榖□□均q□馳□婂□□駾奩樀楩樖餼榯詗□□楩概饈□裀□漶憧b   此陀羅尼句擁護某甲 莎波呵   爾時世尊讚觀世音菩薩功德天言。善哉善哉。告功德天言。清淨智。一切諸佛及諸大眾已作加護。於此四天下中五穀種子芽莖枝葉悉令成熟。又亦令汝能化眾生。汝今應當教化眾生。   爾時帝釋憍屍迦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雲何受持。佛告憍屍迦。此經名曰如來共功德天本願要誓經。亦名須彌藏菩薩所願。亦名陀羅尼篋。亦名增長地味。亦名三昧方便教化眾生。說此法時功德大天。須彌藏菩薩摩訶薩。及一切諸來龍大龍並其眷屬。一切神仙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九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十方菩薩品第十三   佛在王捨國法清淨處時。自然師子座交絡帳。佛時坐現三十二相。光影表現十方。諸菩薩皆來謁問佛。菩薩何因緣。有癡者。有黠者。有慧者。有能飛者。有能坐行三昧禪者。有能徹視者。有不能飛者。有不能坐行禪行三昧得定意不能久者。智慧有厚薄者。同菩薩行。何因緣有薄厚。同有心意識。同眼耳鼻口身。何因緣得行異。佛言。善哉善哉。十方過去佛現在佛諸當來佛。皆說人能計心意識眼耳鼻口身。皆說為同法。佛言。人能校計六情為一切。得十方佛智慧。佛告諸菩薩言。諸菩薩有薄厚。諸菩薩問佛。何等為薄厚。佛言。菩薩。厚者謂菩薩行道隨道行深。菩薩薄者。行道不能悉隨行。謂行有多少隨道少。是為菩薩薄。諸菩薩問佛。何等為菩薩常隨道不失行。佛言。謂菩薩常守心意識令不動。歸滅盡種道栽。謂菩薩能守眼令色不著。歸滅盡種道栽。謂菩薩能守耳令聲不著。歸滅盡種道栽。謂菩薩能守鼻令香不著。歸滅盡種道栽。謂菩薩能守口令味不著。歸滅盡種道栽。謂菩薩守身令細滑不著。歸滅盡種道栽。菩薩如是能守六情得好惡不動常守滅盡。是為厚隨道深。菩薩復問佛。何等為菩薩行薄。佛言。謂菩薩失行。有時得行有時不得行。有時菩薩能守心意識隨道。有時眼不能守。便失行不隨道。有時守眼不能守耳。有時能守耳不能守鼻。有時守鼻不能守口。有時能守口不能守身。有時能守身不能坐禪。有時能坐禪不能校計。有時能校計不能行。有時能行不能分別。有時能分別不能知細軟微意。用是故。菩薩隨道有失行有得行。用是故。菩薩行道有薄厚不等。菩薩問佛。如是當作何等行。佛言。要菩薩當自行校計。當自知墮校計。不墮校計墮校計者。菩薩為黠不知校計為癡。問曰。當校計黠。當校計癡者雲何。佛言。已校計癡。便能校計黠。佛言。人有百八愛令癡。欲校計得黠者。有五十校計。知五十校計中細微罪便得黠。諸菩薩問佛。何等為五十校計。佛言。五十校計者謂從心本起。欲知者。第一當校計百八癡。第二當校計百八疑。第三當校計百八顛倒。第四當校計百八欲。第五當校計百八墮。第六當校計百八愛。第七當校計百八栽。第八當校計百八識。第九當校計百八因緣著。第十當校計百八種。是為十校計。   佛言。菩薩復有十校計。第一當校計百八關生。第二當校計百八止行。第三當校計百八斷生死。第四當校計百八滅不滅。第五當校計百八罪入空不見。第六當校計百八不捨盡。第七當校計百八不捨淨入淨。第八當校計百八精還戒。第九當校計百八進入道。第十當校計百八忍戒。是為菩薩十校計。   菩薩復有十校計。第一當校計百八辱道。第二當校計百八合道願。第三當校計百八本信入道。第四當校計百八出癡入慧。第五當校計百八歡喜滅。第六當校計百八未得佛悲。第七當校計百八未得佛愁第八當校計百八未得佛惱。第九當校計百八未得佛經黠未得佛泥洹要。第十當校計百八出罪要未得入泥洹要。是為菩薩十校計。   佛言。菩薩復有十校計。第一當校計百八求入慧出罪法。第二當校計百八求入空法度出空。第三當校計百八罪法起空時當知滅時歸空。第四當校計百八持空法解盡法。第五當校計百八盡法不復生。第六當校計百八泥洹長生不滅。第七當校計百八應相念。第八當校計百八捨相念。第九當校計百八雜相念當知雜相。第十當校計百八受相長生不滅。是為菩薩十校計。   佛言。菩薩復有十校計。第一當校計百八十方生死萬物本末成敗。第二當校計百八十方成敗作證。第三當校計百八十方人所有皆癡。第四當校計百八牽十方癡作證。第五當校計百八十方阿羅漢泥洹去無所有作證。第六當校計百八牽十方辟支佛泥洹去作證。第七當校計百八牽十方過去若師泥洹去當牽作證。第八當校計百八十方今現在佛亦當泥洹去今我作釋迦文佛所主天地自在變化要當復泥洹去若當牽我用作證。第九當校計百八十方當來佛亦當泥洹去當牽作證。第十當校計百八盡力卻貪求佛如我亦當般泥洹去。是為合菩薩五十校計。諸菩薩皆稽首受教。   諸菩薩問佛言。當校計百八癡從心本起者雲何。佛告諸菩薩言。若有菩薩心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轉入意。意有所念。不自知意生意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自知為癡。轉入識。識有所識。不自知識生識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轉入眼。眼見好色不自知著不自知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眼所見中色。不自知著不自知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眼所見惡色。不自知著不自知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轉入耳。耳聞好聲不自知著不自知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耳所聞中聲。不自知著不自知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耳所聞惡聲。不自知著不自知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轉入鼻。鼻所聞好香。不自知著不自知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鼻所聞中香。不自知著不自知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鼻所聞惡臭。不自知著不自知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轉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語言。不自知著不自知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口所得中味中語言。不自知著不自知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口所得惡味惡語言。不自知著不自知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不自知著不自知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身所得中細軟。不自知著不自知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身所得惡堅苦痛不可身。不自知著不自知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癡。菩薩行道要當數息校計如是。菩薩即稽首受行。   諸菩薩言。佛雖為我說癡我未解。諸菩薩問佛言。設我知百八癡著知滅滅。當為癡為黠。佛報諸菩薩言。雖知著知滅。續尚癡未解。諸菩薩復問佛。我未聞佛說數息時癡。我聞佛說已知。何以故為癡。佛告諸菩薩。譬喻如新學菩薩未能飛。但耳聞十方佛欲願往。要未能飛。如是為見十方佛未。諸菩薩報言。如是為但有願。要為不見十方佛。佛告諸菩薩言。若曹今雖聞我說百八癡著滅。譬如新學菩薩但願欲到十方佛國不能飛往。佛復問諸菩薩言。新學菩薩。何以故願到十方佛國不能飛往。諸菩薩報佛言。用不能壞癡未滅罪故。未能飛行至十方佛國。佛言。譬喻諸菩薩但能說著說滅。但說不行名為癡。諸菩薩問佛。何從當得黠。佛告諸菩薩言。所著為癡要當滅。不著乃為不癡要未為黠。諸菩薩問佛言。何以故復未為黠。佛告諸菩薩言。復有百八疑不解故。諸菩薩問佛言。何等為百八疑。佛言。菩薩不自知心生心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不自知意生意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不自知識生識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轉入眼眼所見好色不自知生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眼所見中色不自知生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眼所見惡色不自知生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轉入耳。耳所聞好聲不自知生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耳所聞中聲不自知生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耳所聞惡聲不自知生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轉入鼻。鼻所聞好香不自知生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鼻所聞中香不自知生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鼻所聞惡臭不自知生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自知為疑。轉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語言不自知生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口所得中味中語言不自知生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口所得惡味惡語言不自知生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不自知生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身所得中細軟不自知生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不自知生滅。中有五陰中有習。不知為疑。佛言。菩薩不去是未應為菩薩。諸菩薩問佛。何以故。不應為菩薩。佛言。用不行安般守意不校計百八顛倒故。諸菩薩問佛。何等為百八顛倒。佛言。謂菩薩心所多念為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為顛倒。轉作意。意所多念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顛倒。意轉作識。所多識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為顛倒轉入眼。眼所多視好色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為顛倒。眼所多視中色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為顛倒。眼所多視惡色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為顛倒。轉入耳。耳所多聞好聲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為顛倒。耳所多聞中聲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為顛倒。耳所多聞惡聲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是為顛倒。轉入鼻。鼻所多聞好香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是為顛倒。鼻所多聞中香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是為顛倒。鼻所多聞惡臭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是為顛倒。轉入口。口所多得美味好語言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是為顛倒。口.所多得中味中語言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是為顛倒。口所多得惡味惡語言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是為顛倒。轉入身。身所多得好細軟可身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是為顛倒。身所多得中細軟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是為顛倒。身所多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生死罪。中有五陰中有習。自言我無罪。如是生死無數劫是為顛倒。佛言。是為百八顛倒。如是菩薩為不解。諸菩薩報佛言。我雖生死顛倒。我欲依經法度人。佛問諸菩薩言。汝度人欲求使人作何等道。諸菩薩報佛言。我欲使人悉得佛道。佛言。若曹輩眾多。何以故。不自取佛但群輩相隨。諸菩薩言。我雖相隨不離經行。佛問諸菩薩言。若曹輩寧能一日俱得佛不。諸菩薩報佛言。我不能俱得佛。佛問諸菩薩。何以故。諸菩薩報佛言。我輩中有相未具者。我曹輩中有功德未滿者。我曹輩有生死罪未盡者。佛告諸菩薩。若曹輩有相未具者。有功德未滿者。有罪未盡者。如若曹言。相未具者自不能得佛。何能使他人得佛。若曹功德未滿不能自得佛。何能使他人得佛。佛言。若曹生死罪意未盡不能自得佛。何能使他人得佛。諸菩薩皆稽首慚。   諸菩薩復問佛言。如是我何因緣不得佛。佛報諸菩薩言。若曹坐不行安般若守意校計百八欲欲不捨故。諸菩薩言。行安般守意校計捨百八欲欲者雲何。佛報諸菩薩言。若曹心所唸唸復念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欲欲。轉入意。意復念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轉入識。識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轉入眼。眼所見好色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眼所見中色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眼所見惡色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轉入耳。耳所聞好聲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耳所聞中聲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耳所聞惡聲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轉入鼻。鼻所聞好香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鼻所聞中香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鼻所聞惡臭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轉入口。口所得美味語言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口所得中味語言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口所得惡味惡語言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身所得中細軟可身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身所得惡粗堅痛不可身為欲。欲中有五陰中有習為欲欲。佛言。諸菩薩。若曹但坐不解欲欲。諸菩薩報佛言。我曹無有欲欲。佛問諸菩薩若曹欲求佛度十方人不。諸菩薩言然。我曹欲求佛度十方人。佛報諸菩薩言。如是為欲欲。何以故言無慾。佛問諸菩薩。若意寧念十方勤苦人不。諸菩薩言然。我曹念勤苦人。佛言。若念諸勤苦人為欲。何以故言無慾。佛問諸菩薩言。若曹至十方佛所問經。若今為忘不。諸菩薩報言。我所問經我皆識不忘。佛問諸菩薩。汝識十方佛說經。寧傳為人說經不。諸菩薩言然。我日行為人說經。佛言。若為人說經。寧欲使人解不。諸菩薩言然。欲使人解。佛言。如若為人說經。為欲使人解如是為欲欲。何以故言無慾。佛復問菩薩。若為人說經。寧教人佈施不。諸菩薩言然。我曹教人佈施。佛問諸菩薩。若教人佈施。持何等與佛。諸菩薩報言。我第一欲使人持好色華。佛言。汝曹不欲色。何以故使人持五色好華可眼與佛。如是汝為欲色。何以故言我曹不欲色。佛復問諸菩薩。若寧聞十方佛說經為可耳不。諸菩薩報言。十方佛為我說經可耳。我曹皆歡喜。佛言。如汝聞經歡喜為欲。何以故言無慾。佛復問諸菩薩言。若欲教人為佛燒香不。諸菩薩報佛。我日自行採眾華名香持用上佛。佛言。如汝行採眾華香。欲得可鼻持行上佛。佛言。如若欲得香華可鼻如是為欲。何以故言無慾。佛復問諸菩薩言。若曹為人說經寧欲可口不。諸菩薩言。我曹為人說經。欲分別可口。欲使人意解。佛言。如若可口為欲。何以故言不欲。佛復問諸菩薩言。汝寧欲具三十二相可身不。諸菩薩言。我勤苦具相但欲可身耳。佛言。如若可身為欲。何以故言不欲。諸菩薩稽首各自慚。   佛言。如是菩薩尚未有所怙。諸菩薩稽首言。願佛哀我當為說。佛因為說。行菩薩道若數息行禪。若自怙定意。當校計百八墮。滅者應禪不滅者不應禪。諸菩薩問佛言。禪為棄惡。百八墮滅者為棄惡。不滅者不為棄惡。若從禪覺起。若行步坐起。得因緣為人說經。所見萬物能自校計百八墮能使不著。能使不墮罪。是為菩薩校計行。諸菩薩問佛言。校計百八墮。當從何所起。佛告諸菩薩。校計百八墮者。菩薩心所念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心轉作意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意轉作識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轉入眼。眼所見好色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眼所見中色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眼所見惡色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轉入耳。耳所聞好聲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耳所聞中聲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耳所聞惡聲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轉入鼻。鼻所聞好香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鼻所聞中香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鼻所聞惡臭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轉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語言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口所得中味中語言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口所得惡味惡語言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身所得中細軟可身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墮。是為百八墮行。佛告諸菩薩言。校計百八墮。不自知墮罪。苦痛當在後。亦不知羞慚。自說言能斷百八墮道行。佛言。是人譬如婬泆妒女上頭婬泆自可己妊身。不知胞胎兒在腹中日大幾所。婬泆妒女為復婬泆自可。至兒成就十月當生。兒當轉未轉。當生未生。其母腹痛自慚自悔。當墮痛時妒女啼聲聞第七天。兒生已後其母痛愈。便復念婬泆。便不念慚不念痛。便復婬泆如故。如是苦不可言。妒女亦不能自覺苦痛。佛言。菩薩行道不校計百八墮。譬如婬泆妒女不自知罪多少。亦不厭苦痛。亦不自校計還慚罪。不知生死五道苦痛。不自知墮三惡道。不自慚行言我墮道。如是世世自受殃。還自慚斯無有利。學道弟子諦學。是諸菩薩皆歡喜稽首受行。   佛言。菩薩如是尚未應為解。諸菩薩問佛言。何以故為未解。佛言。謂菩薩不能校計百八愛故。諸菩薩問佛。校計百八愛者雲何。佛言。菩薩行禪不能一意一心令滅。但坐著百八故。一者菩薩心有所念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心轉作意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五意轉作識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轉入眼。眼所見好色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眼所見中色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眼所見惡色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轉入耳。耳所聞好聲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耳所聞中聲不能滅。是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耳所聞惡聲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轉入鼻。鼻所聞好香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鼻所聞中香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鼻所聞惡臭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轉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語言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口所得中味中語言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口所得惡味惡語言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身所得中細軟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身所得惡粗堅苦痛癢不可身不能滅為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愛。佛言。菩薩行道不校計卻百八愛。不自知百八愛墮罪。譬如新生小兒從小至大不能自知日增幾所大。菩薩行道不能覺罪多少。譬如是。若菩薩行道覺百八愛墮罪。便當自慚。便當自斷。便當自離。便當自滅。如是愛斷為應菩薩。佛說如是。諸菩薩皆稽首受行。   佛言。菩薩行道當校計百八栽。行道不校計百八栽。不應為菩薩行。去栽者乃應菩薩行。諸菩薩問佛言。當去栽者雲何。佛告諸菩薩言。菩薩獨處一處當坐行禪。數息相隨止觀還淨。得淨為除栽。不淨者為不除栽。如是從禪起若在人中。當行校計當斷去栽。諸菩薩問佛言。當校計去栽者雲何。佛言。行道不得一心定意。為不滅栽。佛言。不得一心定意者。心有所念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轉入意。意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轉入識。識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轉入眼。眼見好色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眼所見中色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眼所見惡色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轉入耳。耳所聞好聲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耳所聞中聲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耳所聞惡聲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轉入鼻。鼻所聞好香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鼻所聞中香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鼻所聞惡臭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轉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語言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口所得中味中語言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口所得惡味惡語言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身所得中細軟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中有五陰中有習。便生栽。如是為栽不斷。佛言。若有菩薩行道言我無是栽。如是為貢高。為自種栽。便不能自度脫。便無有黠意。不能知栽罪多少。譬如身生毛。其人亦不能自校計一一數。不能自知毛多少。諸菩薩行道不能自除罪。反言我求佛道欲度十方。如是尚不能自度。何能度十方。菩薩行道能去栽者。便能度十方。不去栽便不能度十方。佛說如是。諸菩薩皆歡喜受行。   佛言。如是菩薩尚未應解。諸菩薩復稽首言。如是未解。願佛為我解。佛言。菩薩有百八罪識。不滅者不應為菩薩。諸菩薩問佛言。何等為百八罪識。佛言。謂菩薩心所念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轉入意。意所念復念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轉入識。識所念不忘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轉入眼。眼所見好色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眼所見中色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眼所見惡色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轉入耳。耳所聞好聲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耳所聞中聲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耳所聞惡聲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轉入鼻。鼻所聞好香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鼻所聞中香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鼻所聞惡臭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轉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語言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口所得中味中語言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口所得惡味惡語言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身所得中細軟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為罪。中有五陰中有習為識。是為罪識。佛問諸菩薩。若曹有是罪不。諸菩薩言。我但有五陰無有罪。佛復問諸菩薩言。天下何等為使人有罪不得道者。諸菩薩報佛言。天下人皆坐貪不得道。佛言。天下人貪生死。為有五陰習不。諸菩薩言有罪。佛問諸菩薩言。若曹持見身取佛當復生死。諸菩薩報佛言。我曹當復生死。不從是現在身得佛。佛問諸菩薩。若曹要當更幾生死當得佛。諸菩薩報佛言。我曹生死尚未有要。佛復問諸菩薩。何以故無有要。諸菩薩言。我不自知罪福多少。用是故我不知要。佛告諸菩薩。如是若曹與天下人有何等異。諸菩薩報佛言。我能飛到十方佛國。我能曉佛所語。佛言。若曹能飛到十方佛國。能曉十方佛所語。若曹何以不應時取佛。何以故復生死要。諸菩薩報佛言。我曹尚有本罪未盡故。用本願功德福未滿故。用是故我曹不應時得佛。佛言。若曹言天下人但坐五陰生死習故有罪。今若曹亦當復生死習有罪。若曹何以故語我言無罪。諸菩薩皆慚稽首受行。   佛言。我雖說是菩薩尚未解。諸菩薩稽首言。願佛當復為我解。佛言。菩薩有百八因緣著痛。諸菩薩問佛。何等為百八因緣著痛。佛言。菩薩心有所念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轉入意。意有所念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轉入識。識有所識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轉入眼。眼所見好色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眼所見中色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眼所見惡色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轉入耳。耳聞好聲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耳所聞中聲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耳所聞惡聲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轉入鼻。鼻所聞好香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鼻所聞中香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鼻所聞惡臭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轉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語言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口所得中味中語言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口所得惡味惡語言為因緣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身所得中細軟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為因緣著痛。中有五陰中有習。當坐因緣生死痛。佛言。諸菩薩尚未厭因緣生死痛。諸菩薩言。我用厭因緣生死痛故作菩薩耳。佛言。汝曹厭生死痛。何以故不種道栽。何以故種因緣生死痛罪罪栽。諸菩薩報佛言。我日種道栽。佛言。如若種道栽。何以故有因緣生死百八痛。諸菩薩即慚稽首受行。   諸菩薩皆稽首問佛言。佛雖為我說經我不解是。佛言。我見若曹種百八痛。我知汝曹不解。諸菩薩復稽首言。願佛解我。佛言。菩薩心有所念。欲得心不能。以時得坐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轉入意。意有所念復念可意不可意為種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轉入識。識有所識不可我為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轉入眼。眼所見好色為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眼所見中色為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眼所見惡色為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轉入耳。耳所聞好聲為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耳所聞中聲為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耳所聞惡聲為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轉入鼻。鼻所聞好香為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鼻所聞中香為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鼻所聞惡臭為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轉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語言為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口所得中味中語言為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口所得惡味惡語言為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轉入身。身所得細軟可身為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身所得中細軟為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為痛。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種痛。佛言。菩薩斷是百八痛。乃應為菩薩行。不斷痛者不應為菩薩行。是為菩薩十校計。佛言。諸菩薩如是尚未解。當復校計。諸菩薩問佛。當復校計何等。佛言。菩薩當校計百八關生。諸菩薩問佛。何等為百八關生。佛言。菩薩心所貫痛癢思想生死識。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佛言。關心不使入痛癢思想生死識。便無五陰無有習。佛言。關五陰習令心不動。為斷生死痛關者。為貫地水火風空痛癢思想生死識。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關意便不動。不受地水火風空痛癢思想生死識。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關意便不動。不受地水火風空痛癢思想生死識。不受五陰習。不關者墮罪。關意不動者墮道。是為關生。轉入識。識亦貫地水火風空色痛癢思想生死識。便有五陰習便貫生死。不關者墮生死痛。關者為墮道不為生死。轉入眼。眼所貫好色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死。關令不動者墮道。不關者墮罪。眼所貫中色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死。關令不動者墮道。不關墮罪。眼所貫惡色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死。關令不動者墮道。不關者墮罪。轉入耳。耳所貫好聲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死。關令不動者墮道。不關者墮罪。耳所貫中聲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死。關令不動者墮道。不關者墮罪。耳所貫惡聲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死。關令不動者墮道。不關者墮罪。轉入鼻。鼻所貫好香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死。關令不動者墮道。不關者墮罪。鼻所貫中香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死。關令不動者墮道。不關者墮罪。鼻所貫惡臭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死。關令不動者墮道。不關者墮罪。轉入口。口所貫美味好語言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死。關令不動者墮道。不關者墮罪。口所貫中味中語言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死。關令不動者墮道。不關者墮罪。口所貫惡味惡語言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死。關令不動者墮道。不關者墮罪。轉入身。身所貫好細軟可身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死。關令不動者墮道。不關者墮罪。身所貫中細軟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死。關令不動者墮道。不關者墮罪。身所貫惡粗堅苦痛不可身中有五陰中有習。是為貫生死。關令不動者墮道。不關者墮罪。佛言。菩薩行要當關令不動。動者為未解。諸菩薩報佛言。我曹當坐禪令不動。佛問諸菩薩言。禪已復動不。諸菩薩報佛言。禪覺復動。佛問諸菩薩。何以故復動。諸菩薩言。自然動。佛問諸菩薩。何以故自然動。諸菩薩言。我不解不知從何因緣動。佛言。如是諸菩薩尚未解。諸菩薩言。願佛當復為我解。佛言。菩薩所以禪自然動覺者。菩薩有百八關生。動不動不止故。佛說如是。諸菩薩皆稽首受行。   佛言。菩薩如是尚未應解。諸菩薩言。何以故復未解。佛言。但坐菩薩有本不止守百八行故。諸菩薩皆稽首言。願佛當復為我解。佛言。菩薩心本多所念不止守故。心本罪百八行。轉入意。意本多所念。不止守故意本罪百八行。轉入識。識本多所念。不止守故識本罪百八行。轉入眼。眼本多所見好色。不止守故眼本罪百八行。眼本多所見中色。不止守故眼本罪百八行。眼本多所見惡色。不止守故眼本罪百八行。轉入耳。耳本多所聞好聲。不止守故耳本罪百八行。耳本多所聞中聲。不止守故耳本罪百八行。耳本多所聞惡聲。不止守故耳本罪百八行。轉入鼻。鼻本多所聞好香不止守故鼻本罪百八行。鼻本多所聞中香。不止守故鼻本罪百八行。鼻本多所聞惡臭。不止守故鼻本罪百八行。轉入口。口本多所得美味好語言。不止守故口本罪百八行。口本多所得中味中語言。不止守故口本罪百八行。口本多所得惡味惡語言。不止守故口本罪百八行。轉入身。身本多所得好細軟可身。不止守故身本罪百八行。身本多所得中細軟。不止守故身本罪百八行。身本多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不止守故身本罪百八行。佛說如是。諸菩薩皆歡喜受行。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九   此經自下二卷。則丹藏所無。故今無可相校。而宋鄉二本。此卷之中皆有三節之文。文斷義絕。難取解處。第一第九幅十七行雲。有五陰中有之下(更雲)所多得中味中語言等。第二第十幅二十一行雲。言相未具者自不之下(更雲)習自言我無罪等。第三第十二幅二行雲。是為顛倒口之下(更雲)能得佛何能使人得佛。是為三節文斷處也。今准明度經此中二本。皆錯將是為顛倒口之下。所多得中味中語言乃至相未具者自不等。凡二十七行。總三百七十九字。進而寫之於五陰中有之下。卻將五陰中有之下。習自言我無罪乃至是為顛倒口等。凡二十七行。總三百七十六字。退而寫之於相未具者自不之下。致令三節之文文斷義絕。今依明度經。進退而正之。又為看舊鄉宋藏者。略錄正文於左。   中有五陰中有(便雲)習自言我無罪乃至是為顛倒口(便雲)所多得中味中語言乃至相未具者自不(便雲)能得佛何能使人得佛(云云)。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7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六十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捨譯   十方菩薩品之二   佛言。菩薩坐禪數息不得定意。得定意不久。但坐不斷本罪故使禪不安。菩薩自言。我何因緣本罪不斷。佛言。用菩薩坐不校計斷生死故。令本罪不斷。佛言。欲斷本罪者。當斷當來生死意。當滅本罪生死意。諸菩薩問佛言。何等當斷當來生死意。當滅本罪生死意。佛言。心所動為本罪轉得因緣。為當來生死罪。要當斷當來生死乃應菩薩。諸菩薩皆稽首言。願佛當復為我解當來生死罪。佛告諸菩薩。心所動得因緣合。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菩薩意所動得因緣。不能遠意。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菩薩為本識動。復欲識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轉入眼。菩薩眼所見好色為本。好色動欲分別。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眼所見中色為本。中色動欲分別。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眼所見惡色為本。惡色動欲分別。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轉入耳。菩薩耳所聞好聲為本。好聲動欲分別。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耳所聞中聲為本。中聲動欲分別。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耳所聞惡聲為本。惡聲動欲分別。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轉入鼻。菩薩鼻所聞好香為本。好香動欲分別。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鼻所聞中香為本。中香動欲分別。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鼻所聞惡臭為本惡臭動欲分別。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轉入口。菩薩口所得美味好語言為本。美味好語言動欲分別。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口所得中味中語言為本。中味中語言動欲分別。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口所得惡味惡語言為本。惡味惡語言動欲分別。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為本。細軟動欲分別。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身所得中細軟為本中細軟動欲分別。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為本。惡粗堅苦痛不可身動欲分別。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薩要當斷是盛百八生死。佛言。菩薩要當斷是乃應菩薩。不斷者不應為菩薩。如是尚未解。諸菩薩報佛言。我已解因緣。諸菩薩言。我聞佛所說。我一切不墮罪中。佛問諸菩薩。汝寧見菩薩髡頭剔鬚作沙門者不。諸菩薩言然。見作沙門。佛問諸菩薩。沙門當髡頭剔鬚時。沙門頭鬚了盡□□□□訏騖驒□□頤□□稐§嶧□□時。沙門寧願復欲使頭鬚生不。諸菩薩言。沙門不願使生。佛問諸菩薩。頭鬚髮何以故復生。諸菩薩言。自然生。沙門亦不使生。佛言。沙門頭鬚髮生。寧能自知日長幾分。諸菩薩報佛言。沙門頭鬚髮生不能自知日長幾分。佛言。菩薩不能自覺微微盛百八罪行。譬如沙門自有頭髮生不知日長幾分。如是菩薩罪坐不能自知。言我無罪者雲何。佛問諸菩薩。寧有是不。諸菩薩即稽首慚受行。   諸菩薩報佛言。願佛當復為我解。佛言。菩薩不可自怙言我無罪罪滅。佛言。要校計百八本罪滅不滅。菩薩問佛。何等為百八本罪滅不滅。佛言。菩薩心生轉便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轉入意。意生轉覆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轉入識。識生轉覆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轉入眼。眼所見好色生轉便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眼所見中色生轉便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眼所見惡色生轉便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轉入耳。耳所聞好聲生轉便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耳所聞中聲生轉便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耳所聞惡聲生轉便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轉入鼻。鼻所聞好香生轉便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鼻所聞中香生轉便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鼻所聞惡臭生轉便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轉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語言生轉便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口所得中味中語言生轉便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口所得惡味惡語言生轉便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生轉便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身所得中細軟生轉便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生轉便滅。滅中有百八後世當復生受不滅。菩薩言。我何以故罪生覆滅。何以故我了不見。佛問諸菩薩。汝曹心寧轉不。諸菩薩報佛言。我心轉生。設我心不轉生。亦不能與佛共語。佛問諸菩薩言。若心生時寧還自覺心生不。諸菩薩言。我但識見因緣時。不覺初起生時。佛言。如汝所說尚不能知心初生時。何能無罪。佛說如是。諸菩薩皆慚稽首受行。   諸菩薩報佛言。為我解微太促。願佛更復為我解。佛問諸菩薩言。汝曹生以來。寧能覺身中溫熱有幾所火。覺身中寒有幾所風。合身中有幾所水。諸菩薩言。我不能還自具分別知多少。佛言。若不知多少。寧知寒熱為水火不。諸菩薩報佛言。我知寒熱有水火。佛言。汝尚知寒熱水火。何以故不知多少。諸菩薩言。我但能覺寒熱。不能知多少。佛言。菩薩不自覺心生正受罪百八罪多少。譬如不覺寒熱水火不知火生以來多少。菩薩不自知心轉生以來多少。如是菩薩但能覺枝不能覺根。如是菩薩罪入空中尚未解。諸菩薩皆稽首問佛。願更為我解罪入空中。佛言。菩薩有百八罪入空中不可見。何等為百八罪。若菩薩心有所念。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心生滅。譬如人語有聲不可見。要為有聲在空中但不可見。轉入意。意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轉入識。識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轉入眼。眼所見好色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眼所見中色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眼所見惡色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轉入耳。耳所聞好聲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耳所聞中聲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耳所聞惡聲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轉入鼻。鼻所聞好香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鼻所聞中香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鼻所聞惡臭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轉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語言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口所得中味中語言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口所得惡味惡語言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身所得中細軟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生空中覆滅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見。佛告諸菩薩。若不見罪生空中。亦不見滅空中。如是諸菩薩尚未應解。諸菩薩言。如是我為覺知解。佛問諸菩薩。若何因緣覺。諸菩薩何以故。不常坐禪。何以故。復飛行到十方佛所。菩薩言。用我有本願故。不得不行耳。佛言。如若有本願到十方佛所。何因緣坐禪棄罪。設令汝坐禪棄罪本願當滅。諸菩薩言。我坐禪但滅當來罪耳。我未滅本願罪。佛問諸菩薩。若曹從無數劫以來所作。過去生死罪當滅不。諸菩薩言。我當滅過去無數劫本罪。佛言。若尚能滅無數劫本罪。何以故。獨不滅本願罪。諸菩薩言。佛問我是我不能卒解。佛言。如是若曹為未解。何以故言我解。諸菩薩皆稽首慚受行。   諸菩薩報佛言。佛雖為我解我尚未解。願佛當復為我解。當復何等行。佛言。諸菩薩行道無數劫以來意生死本意。譬如果實種著土中生大樹。已成大樹。樹上生百種億億枝枝。生億億萬葉枝。枝生億億萬實。一實者當復轉生一樹。菩薩坐禪棄我本罪。譬如取樹葉一一滅之。取實一一滅之。便不復種生。取枝一一滅之。如是葉實枝滅盡了□□榜□飀□□□□□□□褸□黎□禜□□□□□□□馞□駔崙□馻夾□□□娀□橕糯□□駔□□娀誇□駔□□騖飲覆□□□□□□送□礽令馞□餞槔□□蓼□E箋槽□□娀□□□E箋槽□□□□□□□□□騖馜□□□□埤□觕□妊R□□觛□□訏騖□□樨□□褽□□□□□□□□□□□□觛□□□□埤□勵婂□□R□率□□蓼□□觛□□饅妄□□倫勵婂□□R□率□□蓼□□觛□□饅娭裀□觔勵婂□□R□率□□蓼□□觛□□饅姜□□□□□□□婂□□R□率□□蓼□□觛□□□□□□□婂□□R□率□□蓼□□觛□□□□□□□婂□□R□率□□蓼□□觛□□饅娀□□□□r□□婂□□R□率□□蓼□□觛□□□□E□□婂□□R□率□□蓼□□觛□□□□瓷慼樊瞴慼R□率□□蓼□□觛□□饅婼□□□□r□餓婂□□R□率□□蓼□□觛□□□□E□餓婂□□R□率□□蓼□□觛□□□□瓷慼樊瞴慼R□率□□蓼□□觛□□饅奏□□□□穠^□□滿樊瞴慼R□率□□蓼□□觛□□□□礸□□□滿樊瞴慼R□率□□蓼□□觛□□□□□□□□滿樊瞴慼R□率□□蓼□□觛□□饅□□□□□祥□□累□□婂□□R□率□□蓼□□觛□□□□礸□□勵婂□□R□率□□蓼□□觛□□□□□□□□橋□□□□婂□□R□率□□蓼□□觛□□□□騖送□觛□□聾妊R□裀□□□□□□訏騖□榭□□□楏□□□   諸菩薩復稽首問佛言。為何等為百八淨。佛言。若有菩薩心起生出念。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轉入意。意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轉入識識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轉入眼。眼所見好色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眼所見中色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眼所見惡色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轉入耳。耳所聞好聲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耳所聞中聲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耳所聞惡聲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轉入鼻。鼻所聞好香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鼻所得中香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鼻所聞。惡臭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轉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語言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口所得中味中語言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口所得惡味惡語言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身所得中細軟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生出。即還入滅為入淨。為滅百八不捨淨。菩薩行如是不捨淨。便能精還百八應戒。佛說如是。諸菩薩皆歡喜受行。   諸菩薩復稽首問佛言。何等精還百八應戒。佛言。諸菩薩行道心起。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轉入意。意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轉入識。識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轉入眼。眼所見好色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眼所見中色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眼所見惡色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轉入耳。耳所聞好聲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耳所聞中聲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耳所聞惡聲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轉入鼻。鼻所聞好香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鼻所聞中香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鼻所聞惡臭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轉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語言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口所得中味中語言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口所得惡味惡語言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身所得中細軟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生即精還滅百八。為還應戒。佛說如是。諸菩薩皆歡喜受行。   佛言。諸菩薩以精還應戒便進行入道。諸菩薩問佛言。何等為精還戒便進行入道。佛言。菩薩心有所念從心盡力。盡所念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轉入意。意有所念從意盡力。盡所念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轉入識。識有所識從識盡力。盡所識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轉入眼。眼所見好色從好色盡力。盡好色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眼所見中色從中色盡力。盡中色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眼所見惡色從惡色盡力。盡惡色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轉入耳。耳所聞好聲從好聲盡力。盡好聲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耳所聞中聲從中聲盡力。盡中聲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耳所聞惡聲從惡聲盡力。盡惡聲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轉入鼻。鼻所聞好香從好香盡力。盡好香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鼻所聞中香從中香盡力。盡中香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鼻所聞惡臭從惡臭盡力。盡惡臭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轉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語言。從美味好語言盡力。盡美味好語言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口所得中味中語言。從中味中語言盡力。盡中味中語言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口所得惡味惡語言。從惡味惡語言盡力。盡惡味惡語言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從好細濡可身盡力。盡好細軟可身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身所得中細軟。從中細軟盡力。盡中細軟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從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盡力。盡惡粗堅苦痛不可身滅百八。是為進行入道。佛言。進行入道便能忍持行戒。   諸菩薩問佛言。何等為忍持行戒。佛言。菩薩已能當能忍持戒不離戒。如是乃應菩薩行。菩薩心動當忍百八不得令轉。是為忍心忍行戒。轉入意。意有所念。當從意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忍行戒。轉入識。識有所識。當從識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忍識忍行戒。轉入眼。眼所見好色。從好色當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忍好色忍行戒。眼所見中色。從中色當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忍中色忍行戒。眼所見惡色。從惡色當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忍惡色忍行戒。轉入耳。耳所聞好聲。從好聲當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忍好聲忍行戒。耳所聞中聲。從中聲當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忍中聲忍行戒。耳所聞惡聲。從惡聲當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忍惡聲忍行戒。轉入鼻。鼻所聞好香。從好香當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忍好香忍行戒。鼻所聞中香。從中香當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忍中香忍行戒。鼻所聞惡臭。從惡臭當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忍惡臭忍行戒。轉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語言當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美味好語言忍行戒。口所得中味中語言。從中味中語言當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忍中味中語言忍行戒。口所得惡味惡語言當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忍惡味惡語言忍行戒。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從好細軟可身當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忍好細軟可身忍行戒。身所得中細軟。從中細軟當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忍中細軟忍行戒。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從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當忍不得令轉。百八便不得行。是為惡粗堅苦痛不可身忍行戒。佛言。是為菩薩十校計。   佛言。菩薩復有十校計。諸菩薩稽首問佛。何等為十校計。佛言。菩薩當能耐辱。能耐辱便入道。諸菩薩問佛。何等為耐辱入道。佛言。菩薩心有所念。當辱心不得令念。便辱百八罪不得勝。是為辱心入道。轉入意。意有所念當辱意不得令念。便辱百八罪不得勝。是為辱意入道。轉入識。識有所念當辱識不得令念。便辱百八罪不得勝。是為辱識入道。轉入眼。眼所見好色。當辱好色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勝。是為辱好色入道。眼所見中色。當辱中色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勝。是為辱中色入道。眼所見惡色。當辱惡色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勝。是為辱惡色入道。轉入耳。耳所聞好聲。當辱好聲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勝。是為辱好聲入道。耳所聞中聲。當辱中聲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勝。是為辱中聲入道。耳所聞惡聲。當辱惡聲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勝。是為辱惡聲入道。轉入鼻。鼻所聞好香。當辱好香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勝。是為辱好香入道。鼻所聞中香。當辱中香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勝。是為辱中香入道。鼻所聞惡臭。當辱惡臭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勝。是為辱惡臭入道。轉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語言。當辱美味好語言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勝。是為辱美味好語言入道。口所得中味中語言。當辱中味中語言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勝。是為辱中味中語言入道。口所得惡味惡語言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勝。是為辱惡味惡語言入道。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當辱好細軟可身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勝。是為辱細軟可身入道。身所得中細軟。當辱中細軟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勝。是為辱中細軟入道。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當辱惡粗堅苦痛不可身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勝。是為辱惡粗堅苦痛不可身入道。佛言。菩薩行如是。為應菩薩忍戒行。菩薩以忍辱便得百八合道願。便得百八本信入道。便得百八出癡入慧。便得百八歡喜還滅。便得百八佛悲心。便得百八未得佛道愁。何等為佛百八悲心。何等為百八未得佛道愁。謂菩薩得佛悲心。念十方泥犁中人難得度脫。謂菩薩得佛悲心。念禽獸蜎飛蠕動難得度脫。謂菩薩得佛悲心。念薜荔中餓鬼難得度脫。謂菩薩得佛悲心。念二十八天及諸天長壽憍樂不知苦習難得度脫。謂菩薩得佛悲心。念世間帝王豪貴難得度脫。謂菩薩得佛悲心。念世間癡人不解難得度脫。謂菩薩得佛悲心。念世間人多癡難得度脫。謂菩薩得佛悲心。念十方五道一切五道一切同法難得度脫。如是菩薩為得佛悲心。便得佛愁。謂菩薩念十方五道勤苦難得度脫愁。菩薩已悲已愁百八愛復增多。如是菩薩不可用百八愛增多故不悲愁。佛言。我但用十方五道勤苦悲愁故得佛。是為菩薩未得佛百八悲。是為菩薩未得佛百八愁。佛言。復有菩薩未得佛百八惱。諸菩薩問佛言。何等為菩薩百八惱。佛言。謂菩薩未得佛。見十方泥犁中人拷掠毒痛。欲往度脫不能度脫便生惱。謂菩薩未得佛。見禽獸蜎飛蠕動及人民轉相拷掠毒痛相殺。菩薩欲度不能度便生惱。謂菩薩未得佛。見薜荔餓鬼無所食。欲度脫不能度便生惱。謂菩薩未得作佛。見世間人所作惡貪婬瞋恚烹殺祠祀貪利強盜快心恣意。見是曹人死生五道苦痛無有斷絕。雖上為諸天無有別異。要五道死生苦痛。便不時得佛便生惱。便增盛百八愛行。是為菩薩未得佛百八惱。謂菩薩未得佛經要百八黠。未得佛泥洹要。諸菩薩復問佛。何等為百八得佛經黠。佛言。謂菩薩能自護六情百八不行。為得佛經黠。何等為未得佛泥洹要。佛言。謂菩薩未得佛。未得泥洹要。佛言。諸菩薩當校計百八出罪要。便得入泥洹要。菩薩復問。佛言。何等為出罪要便得入泥洹要。佛言。謂菩薩所念為罪出要當滅。滅者為得入泥洹要。一切六情百八滅。亦為入泥洹要。是為菩薩出百八罪入泥洹要。是為菩薩十校計。   佛言。菩薩復有十校計。第一菩薩相聚會。但當校計百八當令盡。當求入慧出罪。便應菩薩法。二者當校計菩薩百八求入空法。便出罪空法。是為菩薩百八校計出罪入道空。三者菩薩當校計百八罪法初起空生時。當知校計滅歸空時。是為菩薩校計百八生滅。為合空以知生滅是為菩薩諦校計。四者菩薩當校計百八持空法解盡法。諸菩薩復問佛。何等為持空法解盡法。佛言。菩薩一切知十方所有本末皆空已。知空知所有當覆滅盡。菩薩知盡以為諦。即不復貪百八。不復行著欲。菩薩能自解當知盡。是為菩薩校計持空法解盡法。是為菩薩校計百八解盡應法。五者菩薩當校計百八盡法不復生。已知不復生。是為菩薩校計盡法不復生已知不復生法。六者菩薩當校計百八盡。當得泥洹長生不覆滅不死。菩薩得是校計自知苦。是為菩薩法知泥洹樂校計法。七者菩薩當校計知百八盡泥洹念。是為菩薩知泥洹校計相念。八者菩薩當校計百八滅盡捨相念不復念。是為菩薩百八捨相念不復念校計。九者菩薩當校計所念不盡便生雜相念。以知雜相念。當校計泥洹無所有何以故復有雜相念當覆滅。是為菩薩知雜相念校計。十者菩薩當校計自知滅無所有。長受泥洹相。泥洹長生不覆滅。是為菩薩校計受泥洹相。是為菩薩十校計。   佛言。菩薩復有十校計。諸菩薩問佛。何等為菩薩十校計佛言。一者菩薩自知百八罪。亦當為十方人說百八罪亦當為人說十方生死五道苦痛。常當為十方人說萬物成敗本末生死無所有。是為菩薩一校計。二者菩薩當校計十方成敗牽證用示人。是為菩薩牽證校計解人法。三者菩薩當校計十方人所有皆坐貪故著以貪著皆為癡。菩薩常當為人解貪著解人癡。菩薩亦當持貪癡還自況。我未知菩薩道時貪癡亦劇。是菩薩得是校計。常當慈心解人貪癡。是為菩薩校計。四者菩薩常當校計百八牽十方癡人作證。諸菩薩復問佛。何等為牽十方癡人作證。佛言。十方人所念皆坐百八癡故。菩薩去百八乃為不癡。菩薩失行百八行便為癡。常當牽十方癡人作證不得失行。是為菩薩校計法。五者菩薩當復校計百八牽十方阿羅漢作證者。諸菩薩言。復校計百八牽阿羅漢作證雲何。佛言。菩薩失行但坐貪著故。當牽阿羅漢泥洹去無所有。我何為所念失行。何為當坐是苦所念。牽阿羅漢泥洹常作證。是為菩薩校計法。六者若復失行。當校計百八牽辟支佛泥洹無所有作證。是為菩薩校計法。七者菩薩若失行。當復校計百八無所有。當牽十方過去佛泥洹無所有。十方過去佛皆我師。皆取泥洹去。我何為失行行在世間。菩薩已牽證便還攝行。是為菩薩牽證校計法。八者菩薩復失行。當復牽現在十方佛亦當泥洹去。常當牽自證已自證當即還行。是為菩薩百八牽證還行校計法。九者菩薩當校計百八復失行。佛言。我今作釋迦文佛。我所主天地帝王人民皆屬我。自在飛行大威神。我要般泥洹去歸無所有。常當牽我作證。常當堅意求佛。持我作證意不轉。轉者為失行。便墮盛百八愛行中。是為菩薩校計。十者菩薩常當盡力卻貪令不得受求。受求者為不應菩薩。菩薩諦求分別思惟我所校計。是為菩薩五十校計。佛言。諸菩薩行安般守意常苦失行。無有不失行。時諸菩薩問佛。何以故。我曹作菩薩常苦失行。佛言。菩薩不厭生死苦習故。不自覺生死習故。不諦知生死盡無所有。不諦知有佛泥洹道故。佛言。諸菩薩不可自用作菩薩道故。貢高勝十方人。佛言。未得佛生死苦習未與盡合未與道合。常有身體苦痛。亦有寒熱苦。亦有飢渴苦惱不能斷。如是菩薩未可自怙其善。佛言。我未得佛時。自謂智慧無能及者。自謂知禪無能及者。自謂知細微滅心無有及者。佛言。我已立身作釋迦文佛。還自校計作菩薩時所知譬如一菩薩智。今已作佛有所知譬如十方佛國中所有萬物菩薩。佛言。十方佛所有菩薩智慧。未能得一方佛一小塵智。菩薩即稽首問佛言。我曹癡何以多不能及佛一塵智佛言。用汝不厭生死苦習故。不早取佛故。不知細微意故。不知滅本斷根故。汝曹盡力精進行。亦當知十方佛智慧。諸菩薩問佛。我何因緣生死多如是。佛言。汝曹不諦行安般守意三十七品經十二問三向中微意。不知分別校計生死百八中細微意故。使生死多難得佛。佛言。汝心未起時。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心轉作意。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意轉作識。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轉入眼。眼所見好色。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眼所見中色。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眼所見惡色。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轉入耳。耳所聞好聲。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耳所聞中聲。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耳所聞惡聲。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轉入鼻。鼻所聞好香。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鼻所聞中香。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鼻所聞惡臭。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轉入口。口所得好味美好語言。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口所得中味中語言。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口所得惡味惡語言。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轉入身。身所得好細軟可身。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身所得中細軟。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佛言。一心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五百四十百八愛行中。一愛者當受一生死。一愛者當受一身。如是不盡五百四十為受。五百四十生死身。意亦爾識亦爾。好色亦爾中色亦爾惡色亦爾。好聲亦爾中聲亦爾惡聲亦爾。好香亦爾中香亦爾惡臭亦爾。美味好語言亦爾。中味中語言亦爾。惡味惡語言亦爾。好細軟可身亦爾。中細軟亦爾。惡粗堅苦痛不可身亦爾。佛問諸菩薩。寧知是不。諸菩薩言。聞佛說皆知。佛言諸菩薩。汝曹寧信有是無。諸菩薩言。信有是眾不疑但不解。佛問諸菩薩汝曹發起來至我所。寧知汝意中幾轉。汝聞我造說經以來。知汝意幾轉。諸菩薩報佛言。不知幾轉。佛問諸菩薩。何以故不知幾轉。諸菩薩言。我聞佛說經。歡喜不知覺幾轉。佛言。汝曹來至今不覺意轉墮生死。譬如是摩竭國中塵不知多少。菩薩但坐失行。不自知覺生死多少。是故不即時得佛。諸菩薩各各稽首歡喜受行。   諸菩薩各各稽首言。未聞佛五十校計時。自用不失行。聞佛解五十校計。自知失行。佛言。汝亦失行亦不失行。菩薩復問。何以失行亦不失行。佛言。汝至十方佛前自貢高自譽言。我解無有是五十校計罪。便墮罪失行。是為亦失行。佛言。不失行者。菩薩至十方佛前。常當自慚身體自慚生死自慚。生墮罪不能校計知。常持五十校計還自慚是為菩薩不失行。不自慚者常失行。佛說如是。諸菩薩各各自慚。各各自悔。各各自念滅盡非常苦空非身。諸菩薩聞經皆大歡喜。前為佛作禮頭面著佛足。受行而去。   大集經卷第六十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8 大哀經   No. 398 [No. 397(1-2)]   大哀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諸菩薩所生莊嚴大會法典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捨城靈鷲山。古昔諸佛之所遊居。如來威神之所建立。其地道場。諸菩薩眾所共咨嗟。無極法座。天龍鬼神揵沓和等。鹹俱歸命稽首為禮。而於佛土宣暢德本。如來威光。慕樂法門菩薩神明等。入無量無限功德如來所行。成等正覺轉妙法輪。為極元首善宣開化。於一切法而得自在。所度無極。明曉眾生志性所趣。睹其諸根。便度彼岸曉了一切。蠲除罣礙。諸所止處為作佛事而無俗業。堅住於行莫能當者。大比丘眾六百萬人。一切人民。滅除塵欲無眾蔽礙。則為如來法王之子。行深妙法。其所由生不從顛倒。柔軟和雅威儀禮節而皆備悉。為大眾祐如來之道。而得親近。諸菩薩眾不可稱計。行無罣礙。決了普智諸通敏慧。又諸大菩薩大慈大哀。興布法雲而演電明。為雨甘露滿飽眾生諸久飢渴。等心一切執志如地。諸所妄想倚著結縛皆已除棄。熙降弘恩。道品之法三十有七。猶如日殿聖慧之宮。明智光曜靡所不照。滅大幽冥顯示世間。指其道路宣其德本。若如蓮華開□之時。枯竭恩愛。志深淵池。興立正業具大神通。遊於虛空。譬如月宮照乎夜闇。所可遊行等心眾生。得其志性靡不忻悅。善權方便有益無損。至於道誼亦無增減。普現所行。志若須彌堅住不動。常修梵行供養三寶。於諸境界無能移轉。過諸世間之所有法毀呰誹謗。現於一切諸佛國土。而現親厚。神曜遠照志如大海。其器廣大盛滿法水。修菩薩行。一切眾生之所宗戴。猶如師子君主最尊。奉四聖諦懷於大悲心慕慈愍。寂然觀察。所察普顯。於深妙法而無所畏。壞諸外道。於無央數百千諸劫。究竟無抵。其若菩薩行不以懈惓。一切諸德悉已具足。   其名曰普觀見無盡菩薩。皆睹諸國莊嚴遍現菩薩。如來種性成就無退菩薩。威儀化眾示無瞋恚菩薩。無量辯才幢英變音菩薩。積累清淨金光威神王菩薩。分別光明辯解散句菩薩。生無量福積累親業菩薩。如是等類無數菩薩。   於是世尊班宣法門。名曰生諸菩薩。佛成正覺時十六年。見諸梵行普皆興盛。睹諸菩薩鹹來集會。欲演如來諸持法藏。而眾開士皆悉雲至。佛自念言。吾寧重增諸菩薩行。使得將護興立道行。曾有經典講無蓋門。如來所為無極變化。為諸菩薩大士之眾。當令進入如來境界。於時世尊以佛境界。變現如來三昧正受。佛適以此佛境。變現定意正受眾祐聖旨。上虛空中自然高座。如三千大千佛土。廣大高遠。上至欲界及無色界。悉佛正行如來功德之所興化。諸菩薩眾性行清淨。照於十方諸佛世界。悅可無量眾生意行。一切諸天龍神宮殿靡不蒙曜。請召十方諸菩薩等。咨嗟無量名德之稱。悉坐無數重閣交露。或有紫金以為牆壁。吉祥藏寶以為軒窗。以瑪瑙寶而作戶牖。明月藏寶以為欄楯。離垢光寶以為戶扇。以普明寶而為重閣。一切眾寶而為垣障。垂諸貫珠豎眾幢幡。而然錠鐐。懸諸繒蓋。上好栴檀而用堊塗。異妙栴檀可意眾香。懷來越度。海中名香而用然之。龍所出寶若干種華。而散其上。眾寶之樹羅列而行。諸寶香鑪巍巍微妙。其所光飾。普周十方諸佛世界。清淨奇妙歡悅人心。普悉現於高座之中。其師子座不可稱數。億百千垓而自然現。高座粲麗廣長而峻。眾所欽樂莫不忻慶。此四大域所有部界。則自然生四萬宮殿而甚高大。又其欄楯高四丈九廣二十里。以夜光珠離穢寶珠梵英寶珠。懸在幡蓋。而以紫金莊飾交露。出自然音。從地以上乃至高座。又既崇妙自然化成無有作者。如是此四域所興變化。三千大千世界亦復如是。諸有四域悉等無異。皆自然生無極宮殿。於時世尊安隱寂然從三昧起。應時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其大光明靡所不照。佛與菩薩諸弟子眾眷屬圍遶。諸天在上歌詠功德。而雨眾華散諸天衣覆蓋虛空。燒眾名香。空集樂器而自然鳴。十方佛國皆自然動。光照無量諸佛國已。佛大神足無極變化。境界無限威神無際。聖光無邊感動無底。於靈鷲山忽然不現。與大眾俱。諸天龍神揵沓和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勒。侍從世尊欲聽經法。又四天王與諸天俱。見佛世尊欲詣講經。於上叉手雨諸天華。供養大聖以偈讚曰。  日月之威曜  明珠天然暉  佛光悉蔽之  消滅三惡趣  其明遍佛土  越須彌鐵圍  悉歸命最勝  鹹各懷踴躍   時四天王從諸天人。各以此偈讚世尊已。忻戴無量。時天帝釋與忉利天。見於大聖欲詣大殿。至高座所則施供養。雨諸天香散於佛上。叉手以偈而歎頌曰。  神足度無極  顯變化無等  現乎億佛土  最勝日以出  降伏諸魔界  普德淨莊嚴  其神足自在  稽首無等倫   忉利諸天偈讚佛已。侍從世尊。   時須深天王。見佛欲詣宮殿高座。雨於天衣叉手讚佛。  安住慧無量  普知眾生性  無著如虛空  皆遠三世事  一心入諸行  悉曉群生性  是故可奉敬  三世悉戴仰   時炎天王偈讚佛已。侍從世尊。   兜率天王與諸天俱。見於世尊欲詣宮殿大高座所。雨天珍寶而供養佛。叉手讚曰。  宜暢於經誼  觀如幻野馬  彼則無文字  何有意心像  興愍哀眾生  故佛讚尊法  歸知法自然  勝曉無吾我   時兜率天王偈讚佛已。侍從世尊。   無憍樂天王與諸天俱。見於世尊欲詣宮殿大高座所。雨寶瓔珞供養佛上。叉手讚曰。  顯示乎法身  十方如虛空  最勝現色像  愍哀而開化  宣法無有色  最勝行普平  禮法自然慧  明識一切誼   無憍樂天以偈歎佛。侍從世尊。   化自在天與諸天人。見於世尊欲詣宮殿講堂高座。雨天寶珠而供養佛。叉手讚曰。  禁戒離諸垢  則立於清淨  勸化其高尊  定意不可動  智慧無等倫  如海無瞋恨  已度於終始  稽首得自在  神聖之足底  自然立相輪  顯修乎慈哀  從本此為先  解脫三逕跡  稽首佛德行  則以悲哀故  增加以平等  以寂然為華  解脫成其實  猶如蜂之王  勸化諸眷屬  安住如蓮華  以頭腦稽首  善建立禁戒  住於安諦地  精進之勢力  超殊無能逮  稽首正品類  甚尊不可動  愍哀為清淨  道場成光曜  智慧離垢穢  威明消闇冥  無數百眾生  鹹共歸稽首  則為無極覺  頭面禮大聖  其脫門之跡  音暢於虛空  智慧馳懸遠  光明照十方  眾生華百千  令得解開彼  覺了離垢穢  稽首無所著  察之無等倫  何能有踰者  求之於十方  導師不可逮  功勳甚眾多  一切德備悉  吾今而咨嗟  其志無飽滿  阿須倫諸龍  帝主所歸禮  無數諸天人  僉共歎其德  其所讚名稱  眾多難思議  舉譽禮世尊  功勳皆流布   化自在天偈讚佛已。侍從世尊。   於時世尊則以無量佛之境界。感動變化。為百千天人所共咨嗟。詣寶高座。時佛世尊適昇高座。四域宮殿悉知見之。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諸在四域皆復如是。悉知見之。於時大聖坐於三千寶護高座師子之床。諸菩薩眾及大弟子亦復次坐。於是大聖有三昧名無蓋法門娛樂。以此定意正受。佛適三昧。聖體諸毛一一毛孔。各出江河沙等光明。威曜盡照東方諸佛世界。靡不周至。南西北方四隅上下。亦復如是。盡照諸界遍無遺漏。所照十方諸佛國土。應時諸土一切地獄。懃苦拷掠悉為休息。畜生解脫。餓鬼得安。時諸眾生諸患消除。不為婬怒愚癡所惑。而無瑕穢苦勞之難。慈心相向共相瞻視。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子如身無異。如來光明照諸菩薩諸菩薩眾承佛威神。光曜之中說此頌曰。  精進力無量  廣普無所住  又以精懃力  越度億載劫  十力功流布  普達於十方  釋迦文威光  廣照於一切  其欲求法誼  故往百千土  禮佛聽尊法  而至忍世界  其在兜率天  十方諸菩薩  斯等察此光  佛演安眾生  魔塵異學眾  降以精進力  如蓮華出日  須彌照十方  其身曜無底  暉普於一切  詣彼聽尊法  最勝轉法輪  今日無等倫  班宣無比經  十力愍眾生  故轉尊法輪  今日眾集會  廣普難可遇  篤信欲見佛  今當詣忍土   爾時光明普告十方諸佛國土。說斯頌已。動諸佛國安於眾生。燿諸法界淨除一切塵勞之境。滅眾幽冥蔽魔宮殿。與諸菩薩無數眷屬。還迴忍土。在佛頭上忽然不現。   於時東方無量功德寶福普辭世界。其佛號離垢淨光海華無斷光言王如來。佛土有菩薩。名首藏華諸法自在。彼光所請。與十江河沙等諸菩薩眾會眷屬圍遶。忽沒彼土。須臾之頃至此忍界。詣寶高座住世尊前。稽首足下遶佛萬匝。雨夜光珠眾寶瓔珞供養散佛。以頌讚曰。  十力功勳髮  皆達於十方  嗟嘆無等倫  德祚度彼岸  我等所詣土  欲聽經法故  一切聞名稱  釋師子之號  世尊為平等  離垢光普曜  如諸法無本  亦無有瞋恨  見危懼眾生  輒令得解脫  為諸法之王  如幻師善學   時諸菩薩無央數眾。嗟嘆佛已。各神足力悉化作座而坐其上。   南方佛辯世界。無量德寶辯如來佛土。有菩薩名寶柱。與十江河沙等諸菩薩俱眷屬圍遶。在於彼土忽然不見。須臾之頃至此忍界。詣寶高座住於佛前。以白珠交露覆蓋佛上。稽首足下遶佛萬匝。以頌讚曰。  世尊悉周匝  愍雨於眾生  開□光明焰  以空無吾我  以八平正路  消竭塵欲淵  寂秘諸樹王  長育清白林  則以智慧光  化滅陰冥母  悟久夢眾生  溺沒終始流  為顯示正路  消竭恩愛池  令逮清淨眼  使度如前勝   時無數菩薩頌讚佛已。各神足化變作其座皆自處上。於時西方照燿世界。普明如來至真佛土。彼有菩薩名顯音契王。與十江河沙等諸菩薩俱眷屬圍遶。在於彼土忽然不現。須臾之頃至此忍界。詣寶高座住於佛前。雨瑛真珠供養世尊。稽首足下繞佛萬匝。以讚頌曰。  其聖體之行  猶如虛空界  所願悉清淨  劫數無有量  其身淨無垢  永無有眾漏  能周於十方  無思議佛土  所講如時雨  雷震梵妙音  悅可群萌類  應如志所慕  其心無所行  亦無有不行  所演暢諸音  出應眾生心   時無數菩薩頌讚佛已。各神足化變作其座皆自處上。   於時北方眾寶錦界。無量德寶光如來佛土。彼有菩薩號曰海覺。與十江河沙等諸菩薩俱眷屬圍遶。在於彼土忽然不現。須臾之頃至此忍界。詣寶高座住於佛前。稽首足下繞佛萬匝。以頌讚曰。  體色紫磨金  覺施以寂然  善照於十方  快普現其身  其體無儔匹  眾人若觀察  則滅諸欲塵  忻豫長安隱  最勝諸學子  瞻戴世光明  其志鹹忻仰  如須彌頂王  皆諸神足力  若干種變化  不能見最勝  頂上之威相   時無數菩薩頌讚佛已。各各神足變作其座皆自處其上。   於時東南方無憂世界。除眾戚冥如來佛土。有菩薩名普曜。與十江河沙等諸菩薩俱眷屬圍遶。在於彼土忽然不現。須臾之頃至此忍界。詣寶高座住於佛前。稽首足下遶佛萬匝。以寶交露供養上佛。以頌讚曰。  於一毛孔堙@ 懷無限佛土  眾生不以患  國土不迫迮  最勝救濟行  為諸無眼目  諸佛為最妙  識勝之光明  以一之剎土  暢無數佛國  其諸所顯現  剎土不增減  隨如應方便  大稱隨時入  普入一切變  神足所感動   時無數菩薩頌讚佛已。各神足變化作其座皆自處上。   於時西南方善觀世界。大哀觀眾生如來佛土。有菩薩名思於大哀。與十江河沙等諸菩薩俱眷屬圍遶。在於彼土忽然不現。須臾之頃至此忍界。詣寶高座住於佛前。雨妙衣服供養覆佛。稽首足下遶百千匝。以頌讚曰。  禁戒甚清淨  人尊如寶珠  長夜自將護  如犛牛愛尾  見於毀禁者  加之以愍哀  不自嘆己身  不呰毀他人  住如須彌山  意定不可動  智慧如江海  尊超於神靈  已度一切有  有為縛刑獄  化億載眾生  療其塵勞病   時無數菩薩頌讚佛已。各神足化變作其座皆自處上。   於時西北方離暗冥世界。光淨王如來佛土。有菩薩名光曜網。與十江河沙等諸菩薩俱眷屬圍遶。在於彼土忽然不現。須臾之頃至此忍界。詣寶高座住於佛前。以寶瓔珞之具用覆佛上。稽首足下遶百千匝。以頌讚曰。  身覺了生死  猶如幻師化  示現所感動  如幻無所有  假如師幻化  眾生皆如茲  其界不可動  眾生無自然  如人臥寐夢  睹見若干形  寤則無所見  諸色想無為  聖說法如夢  有為從念生  見有所退轉  不退不迴還   時無數菩薩頌讚佛已。各神足化變作其座皆自處上。   於時東北方住淨離垢世界。空城離垢心如來佛土。有菩薩名覺無底離垢。與十江河沙等諸菩薩俱眷屬圍遶。在於彼土忽然不現。須臾之頃至此忍界。詣寶高座住於佛前。以常鼓音交露覆蓋佛上。稽首足下遶百千匝。以頌讚曰。  明識深妙法  等解指自然  省察諸空相  一切諸所法  普知一切世  眾生心所趣  其心如虛空  清淨慧無底  群黎之所行  三世諸馳逸  一心一時行  悉知諸所有  無有眾生想  其心諦離念  已除眾妄想  善權普平等   時無數菩薩頌讚佛已。各神足化變作其座皆自處上。   於時下方照明世界。深青蓮首如來佛土。有菩薩名曰辯嚴。與十江河沙等諸菩薩俱眷屬圍遶。在於彼土忽然不現。須臾之頃至此忍界。詣寶高座住於佛前。以明珠交露共覆佛上。稽首足下遶百千匝。以頌讚曰。  如億載佛土  其中所有塵  安住諸子孫  來詣於最勝  各欲自啟問  無數億千劫  則以一文字  意化於一切  聖慧不可喻  權智無等倫  總持定無量  功德無崖底  洪勳無能限  斑宣無數劫  毛孔所咨嗟  不可盡究竟   時無數菩薩頌讚佛已。各神足化變作其座皆自處上。   於時上方莊嚴世界。名稱如來佛土。有菩薩名諸法變王。與十江河沙等諸菩薩俱。眷屬圍遶在於彼土忽然不現。須臾之頃至此忍界。詣寶高座住於佛前。一切莊嚴眾寶紫金交露之帳覆蓋佛上。稽首足下繞百千匝。以頌讚曰。  一切安住業  今顯無崖底  於心得自在  導師行亦然  獨諸佛所知  非眾生所行  如空無邊際  群庶本如此  其行無儔匹  今日顯無底  成佛轉法輪  導師滅度如  猶若有所種  法不失果實  十方諸最勝  不可稱限量   時無數菩薩頌讚佛已。於佛空中。各神足化變作其座皆自處上。   大哀經嘆會品第二   彼時須臾之間。十方菩薩悉會面現。其菩薩眾不可稱限無能計會。億百千數莫能稱載。光明所勸集於忍界。詣寶高座住世尊前。時佛□耔□{□行裀□矩□梱□機□□□樇□機□□^□□膳□衽□桌□□□R榕飀□□□錄□□□埤□□□饙覯□覯□□□□委秫奧□□□G□□駕□□憑H□□□幘□桌駾姜□□□駝□□□J□□□□□槄檢□□□□□□綠□□j□□樀□飥餞楮搳慼敵C□□□□訇F□□□橫襺逆□□椽□□樁椸饌□□□□□□□覭□驟□□妢□飀□奿□駎□□□□駎□□妻磻駎□□□樑祤駎□□禢□駎□□□□飀□□飣飀□□聾飣飀□驟□飀□襚□飀□□襤飀□□醴襤飀□□□飀□診□飀□覞□飀□□□飀□□磻饖□□飀□□□□飀□□□飥□□□□楯橫襺逆□□橇□□椽□□□□□奜□□□奅楺逆□□□楰□□□秜P馱箋榜□□駥R□□□□紐j□訏騖散□驖□□□□□馘j□堅訏騖送□□亮□□□訏騖驠□□□□□□騏騖饐□樗□飼觀嬌□裀□禭□□□□香□唔窗撐|□□□□送馘禱□□楯橫襺梱□槂□□□□□□逆□□□□□慄Z□□□□餞槂□□□□□□駩□礸□□□稫訏碌□□椸□□妄飼襯椻□□□j□□椏騖□馭□□□茵□□埤□椻□芊慼敵C矩j□廬誇□秜D□□R□□黎□□□裀□□□褓槄□琉櫻□□□樗□飼觀嬌□訏騖飀□糕奊□榖□覃□□馘禭□逆□點楦□□禍□□逆□□葉驚□□E馘滋禁□□□□□饅本□寑峞慼慼慼  其日光明者  但照世俗耳  天帝威神德  營從樂忉利  其梵天尊王  慕戀梵天上  佛之聖威化  變動界若此  觀察法自由  自然如虛空  若幻野馬比  亦如水中月  諸所作所造  悉為無有主  曉了如誑詐  見眾生清淨  其心慕於色  斯色何所在  其心為自然  所由皆不實  一切雖清淨  此亦如幻化  其於自然者  虛偽何有處  能分別本淨  執御心鮮潔  其境從容來  彼無有塵欲  思想念諸念  其心已脫此  則見若干種  幻化之所為  虛空無所有  從地而出生  顯示國土地  若干明珠寶  向者為法王  建立師子座  當處於此座  開化億眾生  跱立繒幡蓋  大幢諸嚴飾  此無所從來  亦無所越至  若能曉諸法  無所從來者  便能為眾生  現諸勝變化  大聖梵音聲  所演善哉快  為世巨錠燎  威神德無極  愍傷吾之故  當昇處高座  講說於經典  斷生老病死  其清淨眾生  十方來會此  各各次第坐  欲聽愍法誼  本所因發舉  願解於此慧  聖在師子座  安詳頒宣法   於是世尊見首藏華諸法自在菩薩志性清淨。即便處於大清淨法師子之座。尋時講說諸菩薩行。當所立趣。又有經典名無蓋門。淨菩薩道諸佛法力。成就寶身聖明屋宅。於一切法而得自在。入總持中分別解說。剖判入門大神通慧。入於微妙不退轉輪。無能迴還。導御一切諸定意乘。入於一乘無毀法界。說眾生性根原所趣。為之唱導解發諸法。毀壞諸魔入應順法。去諸塵勞六十二見。開化當入柔順之法。令諸愛慾邪見亂律入無礙慧。勸眾德本普無不接。頒宣權慧。皆入一切佛平等聖。悉無陰蔽無處所門。所宣諸法分別如誼。入於諸法。無念不念無應不應覺了深妙十二緣起。聖慧功德乃達魔天。佛身口意皆令莊嚴。所念志趣智慧明達而不可蓋。入乎聖諦開化聲聞。曉心所歸緣覺之律。普得一切諸慧境界諸菩薩律。一切所入於法自在。頒宣如來功勳名稱。   時佛講說如是比像無極法典。說是語時。教化告敕諸菩薩德。所願至誠悉已具足。示現如來變化感動。解諸眾會狐疑結網。降攝一切諸魔之場。光顯如來訓誨之誼。備佛本業欲使具足。是故世尊。處師子座宣無蓋門。於時寶幢菩薩承佛聖旨用佛莊嚴三昧正受。令普眾會致佛莊嚴。建立威神。   時名聞力菩薩承佛聖旨用紅蓮華三昧正受建立眾會。一切諸華令成法華。以此眾華散於世尊一切菩薩。三昧時海覺菩薩承佛聖旨以眾香定三昧正受。使諸毛孔建立演出妙味栴檀。四明網菩薩承佛聖旨以光明定三昧正受。令一切光建立眾會。靡不蒙安。五大哀念菩薩承佛聖旨以無眴定三昧正受建立眾會。瞻戴如來目不敢眴。六離垢察無底菩薩承佛聖旨以法悅定三昧正受建立眾會。慕樂正法好法志法樂以法樂。七辯嚴菩薩承佛聖旨以願跡定三昧正受建立眾會。皆令蠲除五蓋之患。八變諸法王菩薩承佛聖旨以無忽忘三昧正受建立眾會。志在佛道慕如來行。九心勇菩薩承佛聖旨建立眾會。使伏諸魔及外怨害。靡不從化。十降諸魔菩薩承佛聖旨以毀魔場三昧正受。適三昧已。應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魔其數百億及諸魔兵。速疾速疾。各從宮殿忽然不現。詣寶高座住於佛前。稽首足下遶於世尊。無央數匝不可稱計。奇異妙物供養大聖。恭敬悚息一心叉手。勸助天師頒宣經典。唯願以時開化說教。吾身今日降魔菩薩威神所建。故來勸助。唯天中天。吾當放捨所作魔事不亂眾生。今以法故來至於斯。由是大聖當察吾身志操所趣。於時世尊察魔心念讚曰。善哉善哉。諸仁者等。汝黨乃能放捨魔事。勸助如來令說經法。緣是之故。汝等之身因此獲報皆當越度一切魔業。所以者何。猶百千歲屋室闇冥一燈入中尋即消昧。如是諸人於百千劫興發塵勞闇冥之欲。一善本心力之所變。消滅眾患令無有餘。譬如諸人一日之宮一月之殿。一大寶珠。一一各出光明之曜消除眾冥。如是諸人一心善本觀其修行。而念應順。皆除一切無明眾冥六十二見九十六逕眾患之難。以是之故。今日諸仁來覲如來加復勸助。因此德本。稍漸蠲除一切無慧愚癡之冥。當獲無極導法之門。   大哀經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8 大哀經   大哀經卷第二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無蓋法門品第三   於是法□姎□騖饜視□□□□□□□□□龍椸楰□□□楢□□□呂□□□□炕慼播Z楨□飀□□訏騖馰規□□□□□□部慼摹[楮□□□□□□禜□奓□□□娀□埤□□禜□□□驛榭□□槂□騖飀□□□□穎礸□呂□□□□□粘牷慼撞慼慼慼慼撩]散屢□□□□飀□□□蝘部慼慼慼慼慼慼暱飽慼慼慼摯鶠慼慼潑_□褽□□□襗葉□□屢□□□□□禳奾祰□□裀□□襺槄□娶□□□裀□□□拌□菕撳H倫□□□□□襌橭□□□埤□□□□露□稫襤□□□□□□□□楈妖餾館□□□□□檢□□餡耔□□香□槄□娶妖□□裀□□□欖輻□□禭□□□q槸□□□□□□□□□黎□□逆□□□餺檇D裂饎黎□□□□□□壟送□□埤□□□飼觜D量間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慼慼慼慼慼慼m□□□□□□□□□機□診□□勒□埤□□□F□□橾□祐□□楦□威□□□□覆□D切□□□檢□椻妅覆□□郃r□□□□□□霸祟耔□夾□裀□□□□稟禊□□□□□□□□□□□怒□□□□屢埤□□□霸飀□□□□[□她□理□□飀□□□□□祠奼秋楦□□□□□易□s□奜□□□□□□□□□褸□□□□□□□□□姪□饈楈姎□衽□□□逆□□□□□□驚□離奸□□□稫□□□□□□□□□逆□□□□楦□礹觾□榳姎□□詀□□□聾妖□□□膳□屆歐}梱□□□□膳□□鞳纂慼慼慼慼慼撰A榙□逆□膳□□□穆□□□G□埤□婧□D龍□□奮央撫|□□□楫□艦□擦□□。三十四此諸菩薩大師子王所撫育子。三十五一切諸行若聽異音。聞說如來秘密之誼。亦不恐懼。三十六而以相好莊嚴其身。三十七皆以大哀具足祠祀。三十八其心勇猛不懷怯弱。三十九降伏四魔愛慾境界。四十善施橋樑開寤眠寐。四十一如是根力覺意禪思解脫定意正受。以善修成所當為業。四十二常以慇懃欲度眾生。四十三逮得總持攬制一切。四十四若利無利。歎譽誹謗。有譽失名。若苦若樂。於世八事而無所著。四十五其心得入歡喜悅豫樂愛經典。四十六頒宣流布道法之寶。四十七充滿智慧備悉道空。四十八其行鮮明猶如蓮華。四十九蠲除一切諸有為法。五十其光清淨覆蔽日月釋梵暉曜。五十一悉已逮得海中三昧。五十二道御一切諸法之寶。五十三而於三寶由得自在無能斷截。五十四明識解說一切諸界。五十五執持諸佛經典之要五十六積累合集無量功德咨嗟之稱。五十七造立無限功祚智業。五十八而得親近具足佛慧。五十九達了當來無央數劫本末之際。六十(第六十法本內少)。法□姎□騖駙□□□□□露楰□□□訏騖飣旅□□□屢□娌□□□磻稿檢□□□□□□椻□楰□□訏騖飲□□□□禜□奓□□訏騖駜腹憮菕慼慼慼慼刱H送□□飀□褽□□□□□□□□稃□奏□騖飣旅□□量禈□逆□箋樏騖餖禜□`□□楈□□□騖□姪吟□□□□□誇□褽露□□飀□訏騖駜R□□□埤□□旅□露□□□埤□□榞□□□□□□□□駜D黎□□矩挈翩慼慼慼憚懋情慼毅凗什□□椸□□□椻□□妖□□奓□榜駜D聆襜□□□□□□□□鈴□槶□□□糖言□□□□言□□□j□襤駕□龤慼慼慼慼G□褓□□証□□□稒驢□□□娀□埤□□□□楯槂□□飀□□羚□□□□□侜獢慼慼熱u□□襼□□□T□□□祅□駟埤□□襤稿檢□吝馭□□□魯□□□□□□□□緄襺逆□□稿□\□觷□□□□Z□□□□□j□H妘□奿□□□□□□□□□□□坱u□□□□飀□□□□□□降□痢□□檢□□嬪□□□□駢觙□□F□□□□□□□□娀□埤□榜饈□□騖餓□埤□膘央g□□□j□□□獎□□□□楰□□□□□□D□□埤□襤□飣禎槏□□榰□□□□□□□□□□□□G□□□□飥□□□襼q礹裀□馱□□g□□□裀□奾馜餺□□秜說檢□□□□□□□□□奷□□倫□□切埤□桌椸□奅□□□□□靈嬪□□鮮薞痋潮獺潺﹛憎滯D□□□□楫□□□知□□§□□□蘆□□□□□   大哀經莊嚴法本品第四   爾時世尊睹諸菩薩皆來大會。此諸菩薩皆以法故。而來集此。悉以執持如來妙藏。宣暢菩薩諸所行住無蓋法門所由品奧。修御法典。復有光明名無畏辯。應時眉間大人之相放斯光曜。遶諸菩薩七匝已竟。因復遶於總□姎□騖騺□Z□□□□姘□薞痋潮剒l£c□□□□□□聧垣c□□□橧□□□¥嶡□≧姥□□珵□¥嶨□□□□驉慼慼樅p獥獸§□□□□謹□□檸§轟□王菩薩。時見如來無極威變。即從座起。偏出右肩右膝著地叉手。於世尊上虛空之中。化成如來莊嚴寶蓋。佛所建立。琉璃為幢上至炎天。瑰異琦珍帝青琉璃寶藏殊妙而以嚴飾。垂貫真珠繒綵旗旛而為莊校。紫金交露周匝繚遶。覆諸菩薩大會之眾。其蓋廣長大如三千大千世界。如是比像建立寶蓋奉獻如來。雨於天華。威變伎樂而自然鳴。尋時以頌而讚世尊。  光明普遍靡不見  目所周悉為顯誼  諸法自在權自由  不可思議趣諸德  大聖正士演光明  其口清淨宣辯才  道光繞我百千匝  在吾頂上沒不現  如本意志所懷念  辯才照明持亦然  所知百千勝於前  用蒙人雄道師恩  其身巍巍心清淨  踴躍以時獲如願  乃知正覺慧無量  其大辯才入我身  佛實難及威無極  其羸劣者不所樂  承佛聖旨今悉見  當復啟問愍眾生  諸菩薩眾行所入  等趣世間而御眾  所生光明所變處  當復諮啟阿惟顏  魔眾無量悉來會  而獨遊步上道乘  及餘志求微妙法  為是等故問最勝  當善執持此魔場  而常諦受斯佛慧  今適是時世尊說  為眾生故開法藏  鄙身明智無不及  人中之尊慧無量  能了最勝無限智  今當啟問無極權  世尊聖慧由自在  本於長夜所修學  善遵□奰□□姎□□□蓼□□□□□□   總□姎□騖糕婠□□□□□□楰□□□□楢□□□呂□□□訏騖駩□□□□□□\□芊慼撈_□樇□吝馭□□□□□埤□□[□樦首□D□□□□楰□□q祓□□奕玲□□嫵□楰□□騖騎□□□□□j□娏騖駩□□□騪□□嫵□騖送□呂□□獑C馘瞴慼憔獢慼撚}□□□□禳婖□□□姪裀□嫵□騖饜觜D殺□□□□祓□部撢苤慼慼慼慼慼慼潼CD□□嫵□騖驀J□騖□□□腆□□□□□誇□□□獎□送楰□□□楈□□褽□騖糖□□□吝騶□婖□□楦□騖驙□□□j□□□□□大□桌□□騖□□□餺椸□秜D勵禓□□□□姪覓□椽□寧息□□□□s□榕□□□觀婀量梱□規□□□飀□   佛告總□姎□騖飀□□饖□飀□□□□□□練□□檢□□□□堅褽□騖飀□□□倨T□復□櫸□□褓檢□不□□□樁□□□夾□□槂□□□□□訏騖駩□□訏騖散屢□□□□E□稫觀嬌□裀□□薞痋潠U丑慼慼挩飽慼慼慼漿A‥□橦□□□q□□□□□□耦□蒨q□□□u恣□□□獢璃q□□□□□□艦□麥姨q□滿暱a□¥□□車□q□□□滎O|詫□□櫫□□q□|漥□□□□蒨q□|珥瓥□§便釧□耤□□蒨q□□□□稐¥踦□□□滓瑤B§ゾ〧鶠摩砢R□□□□嬦□鋨棳滯鴃慰D齱慼慼慼潦q□□□□□□□耦□□□□棣□□□擁愨棩尤¥齱潠獺慼潦q□□□□□艣□耦□□□腦稨□□□□□□□□耦腦稨滕陛慼慼敵央澆k兢稦□□□□¥齱慼慼慼潦q□□□□□□□耦□悅迴唌z吽暱縑慼慼戮恣慼慼慼藝蝖慼敵央戮敉搯晡z蕭□□¥□□悅迴□嫥□霽n糝|詫□□¥齱慼慼慼潦q□□□□□□□耦□臧恦□□□屧□□□□□吽撲虧薄慼撬諢慼敵央慼蚇i□犖緦墦□¥□□□□擁サ□□□爣□□□□□□□□漧□芧□塏□□|詫□□¥齱憬t□□蒨q□□□□□季□耦□□邐u□□犖緦□□□□□□□□□犖□ㄣ□艦□犖□□□□邐□□¥□□熒□□浤□耦腦稨□□□□□□□眄l活熬鋡D學□□□□□蕁□□□|詫□季¥齱憮N□□蒨q□□□□胣□耦□□サ腦穌□□□胦潦腦穌□艦□b腦穌¥□□□□腦穌□□□檦□腦穌¥學□麥姦腦穌□胦□憒□腦稨□□儈□|詫□胣¥齱播@□□蒨q□□□□嫣□耦□□櫓巨泣□□□嶡□鶧□□艦□迴峞慼摃D□□□□□晼慼慼潺C□璥D禳撬蝖慰D學□□舥纖蜀纂慼慼慼標f□□□□□¥嫦□哄撚肭j句巨泣|詫□嫣¥齱摩p□□蒨q□□□□面□耦□□逢□奸□邐□縑□□□□□橨撥□犖□□□艦□□□麥姣¥□□□襆憒□□□□呬腦逢□□□氿¥學□□□恦□您□恁慼標f□□□嶡楚慼慼慼慰D嫦□嶡說慼撩瑤w□□□靦□□禳勱荂樂m□|詫□面¥齱慼慼慼潦q□□□□□□耦□q□嶨□巨注□□□□□嶡□q□耨□□□□艦□嶡凜q□□□□浣¥□□□□q□巨□奔□□□□擁□□□q□恁撓ˋq¥學□□□q□耙臧□□□□□□□胦□□橨□q□□□苤慰D嫦□□姨q□犖編窺□□靦□□□q□□□□ヨD□□□□□古滎屨□q□§□蒧□□□□□恣|詫□轟□王菩薩十事莊嚴。   佛告族姓子。何謂菩薩定意莊嚴。定有一事。何謂一。常懷慈心愍哀眾生。復有二事定意莊嚴。何謂二。一曰修行威儀禮節。二曰性行質直而無諂飾。復有三事定意莊嚴。何謂三。一曰無有諛諂。二曰志性清和。三曰無有虛偽。復有四事定意莊嚴。何謂四。一曰為人仁調而不佷戾。二曰不懷毒害見他瑕疵。三曰不犯禁忌致諸患難。四曰不從愚戇以趣闇蔽。是為四。復有五事定意莊嚴。謂去五蓋。何謂五。一曰貪慾。二曰瞋恚。三曰睡眠。四曰調戲。五曰狐疑。復有六事定意莊嚴。謂六思念。何謂六。一曰常念於佛。二曰常唸經法。三曰常念聖眾。四曰常念禁戒。五曰常念佈施。六曰常念諸天。復有七事定意莊嚴。謂不捨道心修七覺意。何謂七。一曰意念覺意。二曰法覺意。三曰歡悅覺意。四曰精進覺意。五曰信覺意。六曰定覺意。七曰護覺意。復有八事定意莊嚴。謂八正由路。何謂八。一曰正見。二曰正命。三曰正語。四曰正業。五曰正念。六曰正便。七曰正意。八曰正定。復有九事定意莊嚴。謂菩薩不捨道心常立大哀亦無所住。其心不捨一切眾生。何謂九一曰蠲除愛慾寂滅眾惡不善之業。憺怕悅安。此念俱行修第一禪。二曰其人寂除思念所行。其內庠序而為專一。無思無行憺怕悅安修第二禪。三曰永觀歡悅離欲之行而常安詳。其身適安猶如聖賢所說所觀。其意行安修第三禪。四曰斷除苦樂究盡往古憂慼歡悅。觀察於斯無苦無樂修第四禪。五曰皆度一切諸色之想。究暢盡竟性之如地。不復思念若干諸想。遊於無量虛空之慧而為修行。六曰過於一切虛空諸想。遊無量識諸識之慧而為修行。七曰皆越一切諸識智慧。不計有身不用識慧而為修行。八曰皆超一切不用識慧。於有想無想之處而為修行。九曰皆出一切有想無想之處。悉入一切思想所愚。定意思惟以為正受。以權方便不於本際而取證也。住於本願開化眾生。復有十事定意莊嚴。何謂十。一曰心無所生不懷瞋恚。二曰具足寂然之行。三曰不捨所願。四曰寂在閑居。五曰不失德本。六曰其心憺怕。七曰身心休息圖度計校。八曰度安諸法。九曰心得自在。十曰得賢聖性。是為十事定意莊嚴。   佛告族姓子。何謂菩薩智慧莊嚴。計有一事智慧莊嚴。何謂一。於一切法而不卒暴。復有二事智慧莊嚴。一曰捨於狐疑。二曰離諸愛處。復有三事智慧莊嚴。一曰斷除愚戇。二曰燒盡無明壞諸陰界。三曰永滅闇冥幽昧之事。復有四事智慧莊嚴。一曰曉斷諸苦。二曰了絕諸習。三曰明於造證。四曰不住由路。復有五事智慧莊嚴。一曰戒禁清淨而無所獲。二曰定意清淨精度智慧。三曰解品清淨遊於眾生。四曰度知見品而為清淨。皆於三世無所罣礙。五曰法品清淨以用成行。復有六事智慧莊嚴。謂淨三場施度無極。淨於己場身如野馬。人場清淨猶等如夢。道場清淨無望報故。戒度無極淨乎三場。身場清淨等如影故。言場清淨如浮響故。心場清淨等如幻故。忍度無極亦淨三場。棄捐粗辭所言清淨。除去冤結常喜諮嗟。若有段段支解其身。觀察法身清淨無穢。進度無極亦淨三場。清淨無厭好遊生死睹之如夢。堅強清淨志如金剛故。無應不應。清淨行者度想著故。寂度無極清乎三場。愚冥清淨退入慧故。棄捐清淨入於諸法。無所著故。勤心清淨發神通故。智度無極亦淨三場。四思清淨化眾生故。總持清淨攝正法故。所願清淨嚴佛土故。復有七事智慧莊嚴將護其意。一曰於四意止不起不滅。二曰於四意斷身意憺怕。三曰其神足者曉了諸根。四曰其五根者。降棄一切諸魔塵勞。五曰其五力者明曉諸法自然之故。六曰其覺意者無所不達致未曾有。七曰其由路者無往無來無往來故。復有八事智慧莊嚴。謂不失聖慧行權方便。一曰寂然觀慧而為憺怕。二曰觀察見於諸法為憺然故。三曰慧品曉法品故。四曰界品其性本行等境之故。五曰曉於諸入本無慾故。六曰明十二緣曉無我故。七曰達於誠信永無瞋故。八曰一切諸法無所破壞如實觀故。復有九事智慧莊嚴。一曰知過去事。本清淨故。二曰知於當來未然清淨故。三曰知於現在究竟淨故。四曰知定了了。報應之誼無所失故。五曰知於未定。導因緣故。六曰曉處於邪為開化故。七曰知佛平等達法身故。八曰等於諸法法無慾故。九曰諸聖平等修無為故。復有十事智慧莊嚴。一曰所有如夢為惑相故。二曰了如所夢思想相故。三曰了如野馬分別相故。四曰了如實見因緣相故。五曰了如影見形用事合故。六曰了如呼響用雜會故。七曰了於法界無壞相故。八曰了於無本不住相故。九曰了於本際無動相故。十曰曉於無為。其無為者自然相故。是族姓子。菩薩所行十事智慧莊嚴。佛告族姓子。何謂菩薩總持莊嚴。以有一事而為莊嚴。其意常達未曾忽忘。復有二事總持莊嚴。一曰懷來道誼。二曰總攝無違。復有三事總持莊嚴。一曰曉了諸誼二曰分別嚴飾美辭。三曰明誡所歸隨其方便。復有四事總持莊嚴。一曰言無所著。二曰無剛□娾□□□□□□□□□□□□□□□□馜餺□□□□□□□□□羇□q□玲視□□□□□騫診□□玲視□逆□□□□秶□□玲觶□檢□□□堅□□凜玲視□埤□□□視□餿禭襺椸模□□馜饅□□□□□□□□□□□霸飀□□□□w□□□□姪裀□□□□梱□□□□□逆□□□□騫□□□□□□□□□禳模瞗慼熬^□埤□□□餾□襓□□□□□騬□褙□□馜送□□□□□樾黎□□駙□□□□□□黎□□□□□□□黎□秖j□□□黎□□飀□□□黎□□□□□□黎□□□□□□黎□騪□□馜饅□□□□□□□□□餺堅襤□□□□□□□信哅□□□□□□|□□滿慼慼慼慼毅訧嘐H□□j□□□□□幘□□□□□□□□駾娾□□□□□□□□□□□□□□駝□□□觜D累□□□□□馜糖□□□□□□□□□□耔□□□□□羇□部慼慼憎}□□□□秋□□埤□□□榙□稿椸□□□□□□□餺櫸□□□R□□□□□樲□言婠槂□□埤□□□祹□□□□□□□□□椹□□□□□騙娀□□W□□□□□禰□□婚□業襼言□□□□□馜膳□□□□□□□□□R□禓□□□D葉□□稿□□□□J□□□o□禘j□□餓禪誇椿礹□□□□□□□率□礸□稿□□□□□槄□□蓼□□□埤□□□□□褽□d龍□□□□□□□□□奮M□□□□□□□□椸□裡□□□□□□□D龍□□馜□□□□J□□飀□□□□□楈娶□□黎□□聯不□□□騖膳□□□□□□□□露楰□□□□□□□□□□□□□□□□  諸大聖人  有四莊嚴  以此應誼  尊之上乘  戒禁定意  及最智慧  總持如是  明解分別  為諸眾生  所見欽敬  其身口意  常以清淨  悉斷狐疑  諸所句跡  其奉戒者  以此莊嚴  生天世間  功勳流布  其所志願  輒得成就  常修正行  以行為上  其奉淨戒  以此莊嚴  其人得近  速逮定意  智慧解脫  聖慧若茲  親近無為  歸此行者  戒禁清淨  斯為莊嚴  戒無所犯  禁不缺漏  不弄戒法  性無卒暴  名響暢溢  靡不宣持  戒清淨者  斯為莊嚴  其戒清淨  佈施鮮潔  忍辱清淨  精進亦然  一心清淨  智慧無異  善權清淨  亦無放逸  所住堅固  強不可動  逮明諦地  行不懷恨  性不舒緩  志常謹敕  戒清淨者  斯為莊嚴  其戒茂盛  未常退轉  其心不生  眾惱煩熱  秉意興行  未曾悔變  戒清淨者  斯為莊嚴  不恐不懅  未曾慷慨  其意寂靜  無能毀稱  其犯禁者  常被繫閉  戒清淨者  斯為莊嚴  其心修禁  功勳無極  志性仁和  斯意安調  則為己身  莊嚴相好  戒清淨者  斯為莊嚴  如口所言  身行若茲  莊嚴其口  所護莊嚴  不以欲塵  嚴飾其心  戒清淨者  斯為莊嚴  斯人則為  莊嚴佛土  開化眾生  使入大道  此明哲者  莊挍生處  以是之故  不犯眾惡  所謂莊嚴  常奉佛道  修治最勝  於佛道場  莊嚴諸力  四無所畏  以為莊嚴  聖慧無慢  普加慈愍  一切眾生  其明智者  所見正真  無有諛諂  不懷細碎  不隨貪慾  瞋恚愚癡  志性猛毅  無有五蓋  修六思念  而無放逸  為七覺意  奉道若茲  稍漸皆惟  一切定意  親近所行  修乎寂然  善順隨時  不失眾德  住樂靜思  所察入亂  於道自在  為賢聖種  未曾猶豫  不達經典  無有狐疑  亦無沈吟  除去無明  無有愚冥  常處至誠  明識聖慧  戒清淨者  無所逮得  智慧最上  定意清淨  順從二事  解脫清淨  不懷慢者  聖慧清淨  睹見三世  度眾為惠  曉了離欲  則法清淨  斯清淨者  不懷自大  其智慧者  此為莊嚴  智慧行施  以為莊嚴  若能清淨  於三品場  己身眾生  及修道教  如夢幻化  而無所著  以戒智慧  而為莊嚴  又復淨治  於三品行  身行口言  心念亦然  影像幻化  亦如浮響  是為智慧  而成莊嚴  則能清淨  於三品事  無能屈者  亦不動搖  普觀一切  常察法身  智慧精進  而自莊嚴  亦復清淨  於三品事  未曾懈惓  志性堅強  未常懷應  亦無不應  所以智慧  一心莊嚴  亦以三事  修行清淨  其所觀察  無有闇昧  斯明哲者  興立五通  善權智慧  以莊嚴者  亦復清淨  於三品事  善受總持  了平等誼  示眾生法  亦淨佛土  於四意止  志不退轉  於四意斷  不行二事  身心憺怕  斯為神足  曉了一切  眾生根原  於魔塵欲  永無所有  諸法自在  隨順決了  無所從來  及致來道  是為威儀  智慧莊嚴  永致湛然  為寂禪定  所觀察者  行無崖底  曉諸陰衰  修乎法品  明識諸界  猶如虛空  分別情入  空無所有  法無吾我  從緣而起  曉了真諦  慧無懷恨  無恐懼慧  因緣隨念  於三世慧  無所罣礙  明瞭三聚  之所歸趣  曉識三寶  則為一相  其智慧者  以此莊嚴  明曉幻化  為悉惑相  恨從惑相  譬如若夢  等如芭蕉  為悉惑相  諸法無會  猶如影相  從緣合生  如水中月  亦如呼響  因對而出  其法界者  慧常無壞  明瞭無本  智無所住  法動無動  本際常然  有為無為  此無有二  深要智慧  清淨為道  是為莊嚴  諸佛之法  其人未常  意懷惑亂  懷來遭遇  總持經典  而常解說  誼理微妙  而恆遊步  滅度之惠  言不卒暴  亦無粗獷  口所宣傳  無有不可  諸所說音  眾當察誼  所仰聖慧  常以了了  識經誼理  靡不聞達  以歸於法  不計有人  一切諸法  度世為要  以此總持  而自莊嚴  口所頒宣  常說至誠  口之所言  恆趣平等  有所為者  常講經典  隨時不虛  無有為事  欺人興此  說其辯才  速及正慧  常無罣礙  而無所住  隨順無失  善自莊嚴  如好華鬘  聞知天龍  所說言辭  鬼神揵沓  及阿修倫  迦留真陀  及摩□勒  亦復曉了  眾生所說  此等不來  在於眾會  亦復不住  而就見之  此勇猛者  為頒宣法  則以智慧  而達知之  其自大者  見懷亂意  睹斯所說  順從應時  自大貢高  睹其所說  其懷慢者  無有瞋恚  為分別說  三乘之教  斷諸狐疑  令無結網  則得親見  佛法正真  不依仰人  智慧如是  於一切字  常曉滅盡  所分別曉  誼無質礙  諮嗟諸佛  無量功德  其逮總持  以此莊嚴  毀諮塵欲  所知無限  善權方便  隨時開化  曉了一切  眾生根本  諸佛所知  逮分別辯  其以總持  而莊嚴者  斯人用此  稱名普聞  吾住一劫  歌嘆其行  不能究竟  斯功德勳   大哀經八光品第五   世尊復告總□姎□騖飀□騖馜饅□馘j□□□馘j□□□呂□□詗禘逆□蝡縉u□□嫵□□□□□□奅馘j□□□祅馘j□□□□馘j□□□奅馘j□□□祅馘j□□□□□馘j□□□牷潘Uj□□□駩□馘j□蓼□騖饅□祅馘j□□□嫵□奅馘j□饅□□□奅馘j□嫵□□□□□□□唔□□□效陛慼慼慼慼潦@妗姩□□□□□漶慼效陛慼O□□楈楈□□□□□R□□□□婖□□稫□獑C□□□稦馜餅祿□□褽□楰□□□□□□息□□捉u示憿慼E□禳奾稫□馘j□□娏騖饅□□馘j□□□祅馘凋痁C□□□嫵□□□褉□□椸□祚□j□祜言□礸□秸訑逆□祜視□誇□祡妒□□祜觲牷慼潦D□□□祜褽□□□稿□g□□□祜襾s送□祰魯裀□祜視□□□穭□□□祜襤禪襤祓□□□嗓捸慼慼D□□蓼□□□□祅馘j□□馘凋痁C□□□嫵□□□□□□□□詠□□埤□□姜D勵禓□□埤□□□□奈楈娾礪逆□□□□奸訧□□膳□□□逆□□□□□□□□□規□□□□□□□媸餺□姪襉□□縑慼慼慼慼憫O送□稫褽□□埤□蓼□□□奅馘凋痁C□□□嫵□□□矩鐖萄吽慼慼慼慼憫砥慼慼慼數[□D寮□椸榳埤□□□□逆□□碌□□觿□□埤□□靈奅饖□□□飀□□龍□\□□諢慼慼慼憔癒慼撫丑慼慼撒銵憫炕潘Uj□□縗o□□□糖□□楅馘熉□黎□□□夾□□□□□奅餓□□姪裀□□柳魽數[□襯□□蓼□□□□祅馘凋痁C□□□嫵□□□□□□□饅騫詁□□□□詁□□餡逆□□□□楅驛逆□□□E□□j□□□□□禛□□□□□□□□□□□騖餡禘j□□□□樇□玲□□馘j□蓼□□□□□馘凋痁C□□□嫵□□□□楢縗o□嬌□□□禛□□□□模□□槬□□□□祅驛祽□□模□□樇□□□□堜r祽□□模□□□秬□馞□□驛祽□□模□□□秬□□□□驛祽□□模□□□秷□□□□驛祽□□模□□□椏騖餓□□驛祽□□模□□櫚□□□□□驛祽□□蓼□□□牷潘U凋痁C□□□嫵□□□□□□馘鵅慼慼慼慼慼潸ヾ撬岌吽慼慼慼敷芋牖B雷堙慼慼q輛B□□□奅馘縝銵慼纂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潘U|都送□秜D勵□□□□□□□饅馘\□槥□□□□□褽□□□□祅馘p媽□□度檢□□祅馘銵潰D綠錄c□□□祺□馘遄牖窗模D淪□□□蓼□□□□駩□馘凋痁C□□□□□駩□□□□□q□逆□□□褙□禘j□□□□□□j□□□騧□聾飀□□□秜D呂禛□□□□饅樄□□□□□□□□□□□□□R矩H□觩槫□□蓼□□□□□□□□  以往古淨業  心初不忽忘  意習無所習  善勸無懈廢  所聞未曾忘  速得解法誼  寂然界憺怕  志強棄非法  曉了於念門  選擇所造業  懷勇者睹之  建立勝自在  守護於法城  等一眾生法  智者離諸冥  利益於群萌  逮得光明曜  無疑決猶豫  志強慧自在  速成至佛道  志在於誼理  不逸存嚴飾  慧士不著想  不猗於文字  其志於法者  善調欲離癡  有志淨善權  不諍安住道  意常存於道  不念聲緣覺  常懷微妙業  不念於小乘  思惟於佛道  不從諸魔教  常懷於大哀  不嬈於眾生  假使所頒宣  所遊無狐疑  隨時化眾生  所在群萌行  所遊分別辯  彼慧無罣礙  明於因緣法  無有緣起事  曉了方便慧  安住所步頂  一切能普入  諸佛所興法  世間法光明  悉知人民業  及度世聖慧  雄為智慧光  所生無罪舋  大慧修本淨  善遵於道路  常宣無罪業  於漏無有漏  法光明照曜  斷一切諸漏  利潤於眾生  於有數無數  法常遊於慧  是無垢離冥  遊入滅盡行  塵勞諸諍訟  其慧無蔽礙  明識眾塵欲  其心本清淨  其智得滅度  曉不起寂然  如是類無限  大乘光明業  彼於八等慧  遊達於道跡  亦曉了往來  分別於不逮  無著及緣覺  菩薩世吼護  慧皆能達此  所遊解聖賢  至誠明無量  勇猛善修行  其逮得果證  無恚議第一  其行至誠者  入寂第一果  第二三第四  逮緣覺之果  設有能加精  逮法忍平等  如最勝得道  至誠皆照彼  又其天眼者  普見十方佛  成就於天耳  聞十方音聲  識念那術劫  前世慧光明  隨順知他心  清淨慧悉照  遊億垓佛土  神足照十方  輕舉如虛空  逮無為之慧  功德光無底  神通益眾生  慧界無罣礙  決群黎狐疑  奉行所應誼  志彊法慧光  至成明無限  則為神通光  修行聖智慧  意廣辯無底  等觀於正見  究竟無結恨  其淨於此八  斯光威無極  雖未成佛道  常行作佛事   大哀經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8 大哀經   大哀經卷第三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大哀品第六   佛復告總□姎□騖飀□騖馜膳□□□□褻□祓□□□D□□嫵□□□□□□騖驙□□□□□D神奜□她□□□□□□禕□□□□□□□□□埤□蓼□騖駢觙□祓□□□D□□D神奜訊□□□□□孝驉歎ョ毆ヾ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撐驉慼潑_□□□□□□□□騖首□□觙□祓□□□□裀□D神奜□覜饐楚慼慼標T□□□□餑□□槂□□□楚慼慼慼敵E餺活樅ョ模瞗慼慼慼慼慼慼慼D神奜□□□□□樔□□i覬□□□□□□□□□□哄慼慼慼慼慼慼慼毅芊撩e□埤□E槂□□□詙□□□騖餺活樅ョ模瞗慼慼慼摯鞢D神奜□□姽□飀□□□□□□□□穰j□□□□駢□□□覆靈埤□□□□秋祏禖穰j□槂□□馻婧□□埤□騖餺活樅ョ模瞗慼慼慼慼慼D神奜忡□訇□逆□□□□□□麗□□□□挨J□□祰□□□□□□□□□□□□□□□□□□□□□飾□□□□襋□□□漶樓齱毆W漥茲恣L窨□□□□竇偵□|□□□□窨□營□□蕁□□□蕁□□□‥鐓漩□攔□□□□¥□嶧□□□粻擒墨□□窺□‥□橤□□□鼥□〧□□擩□§□□櫓□□□□□□逢□篣§嶧□餩□□亨□□‥□橤□□□鼥□〧□□擩□§□□櫓□雥□□□鋨□‥□漥灤□□崢g□□季¥□□□□□□燭□§嶧□粻□□□□□‥□橤□□□鼥□〧□□擩□§□□櫓□□屨□蟦□□滎□|緧吧唌慼慼滕說慼梢a□粻□□□唌慼L□橤□□□鼥□〧□□擩□§□□櫓□□牄搳嬈□漥□銌謘慼憬u§嶧□粻□□□泌□□哄腄L□橤□□□鼥□〧□□擩□‥□□鐓漦巒□□□□熒復燭□□逢□姣§嶧□粻□巒□□□船□□姣‥□橤□□□鼥□〧□□擩□§□□櫓□□□鋦季¥□□蹤□淦□鋨揀§嶢□大漦籥奸磨□鋦季‥□橤□□□鼥□〧□□擩□§□□櫓□□莦□楣§□□□□□□§嶧□餥l耙臩□揀□□□□□腦掠鋧□‥□橤□□□鼥□〧□□擩□§□□櫓□蛦胚□□‥譥洁熱陛慼潸r㊣§嶧□餥l耙賢□匣鋦□□□‥□橤□□□鼥□〧□□擩□§□□鐓漩□擰髧蛣‥鐓漦□□□詳葦邐犅賢犖牣§嶢□磨□□滄髧蛤K□□□‥□橤□□□鼥□〧□□擩□§□□櫓□□□□怩攔□棦趑兣§嶧□□□□鋩尤‥□橤□□□鼥□〧□□擩□□□耬轟□王菩薩。是為十六事菩薩大士興發大哀愍加眾生也。   大哀經開化品第七   爾時佛告總□姎□騖飀□馜送膳□□□□c□□□□□榕駽□□□□□嫵□膳□□□D樂視□□秝□□□□□□□塈恣撐}□楰F□聾婁□飀□蓼□騖駬□□□□□禨□□淚□□□裀□襐楚慼慼潤部毅牷憫砥s馱□□礹裀□D廓娙婝瑮瞴慼撓哤~□埤□穖□椹□奷□□□□夾□饋□騪襼□□首□D麗□□姪裀□□□魽慼模諢慼慼堙慼慼慼潰D□□□觜D異G唌慼慼慼慼慼慼堙慼慼慼毅牷慼慼樑n□p□□□□□□□D省襜規□腹慼慼慼慼潤部毅牷撞z□□j□□烈□褓□騇□□□□□飀□□□D□□□□□□□滶鞢潮晼播□練□□埤□□驚診□□□□飀□□□D礪□□□□□□□□□□酋□□□□□□□□□褓□□羇□飀□□觜D流練□覃□露□餡j□□□覈□楌榖□□□□腆□□□□D磻□□□吏□□□□□□恣慼慼憐銵慼慼慼熬W褓□餺朝苤慼慼慼D神奜霸漶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毅諢慼牷慼慼熬W褓□飣□□□□□□D聾□□□□□禔砢ョ慼慼慼敷S□□□□□□□□□欖葉騩□□橖□褓□□□□□□□□D神妖□□窗慼慼摯f□□□穛□部摯鞢堙潛□□□椹□□□禘逆□D神妖□□□□□梱□j□□□餾錄芋潰h□□楌榖□□□□診□□□馥□□D神妖□妒□□□□□□□□吟□饜褸□飀□□□詙□餛□□□□椻點褓□□覷姩□□□□D切□媧□□樇□□□□□□□□□□□□e□□□□楌檇G□視□□□□穡□□□□□D露□龍□□□□□餺榜□褉□□□□葉□□襾□飀□楌檇G□葉□□□□□□D露□飯□樀□□□褊P禜□□□省□□椿堆a飾秸祖□□□觫□G□錄z□□□西奏□送□□禜□□D神妖□□飀□誾□□瓷熱u□□樔□飀□楌檇G□□□□飀□D神妖□瓷慼熱u□□□言椸□檇U□□□饖□□□飀□楌檇G□□x□祒襏祅詁□□D神妖□□□□騙□□□□□□□□□□槾駐楋駜剜峞慼慼熬W褓□□□部慼撳矷慼慼G□妖□祌□□□□□樲□□□鞳荍砥慼慼慼慼慼慼播Z禳慼摯f□楋觫□□□□□□□D神妖□詁□駖j□□饛□樺□鞳慼敷憛慼慼慼毅濇G□□□觝□褻□□□□D神妖□她□祆婛□祅馘j□□吽慼澆憛G□□□祅駜D神妖□駕□□駔玲□□□□馱□□□□□□□駕□□逆□□檇G□診□□□駕□□□□G□妖□橁□□□□□□□□□□隉慼慼澆憛G□鷺\□□□D神妖□□□□□□餕□□□□□□□□□□□□楌檇G□□稚□□履姜瞴慼D神妖□□□姜j□□□唔窗牖耋^檢□槫□G□褸餞榕飀□□□D轢□隉摯鞢慼樂ヾ歎ョ毅濇G□秸祤祅裀□□□□駉□隉摯鞢慼慼D綠□□楰□□□□□騺□□□埤□楌檇G□饅□□埤□□□D量禳撫m□魯□□□□□□埤□楌檇G□轢覮□□□□□D切□E□礸□□□妙瞴c□□□c□妍視□滶鞢毅濇G□練□□烈□椹□埤□聯不□□□騖□□□□糖□□□楏黎□□□楦□□□祥馭□龍□□祺□□   大哀經道慧品第八   佛告總□姎□騖驒□□覗不□□□騖糖□□□裡□飀□□娀□埤□襦□D□□□□□□騖餿唌慼憚L量逆□詛檇部慼慼樊魽慼慼撙p不□□□零□駭騫褽□桌□露□D□□椻□□□□g□□□糕□□送□秜D黎□□□□□□□□□騖散屢□□M□□□□□□□襄□□□□□□□□□□娀□埤□□禜□酋□□妒□□□g□□練□□裀□騖飣旅□□□□秜D率奮腹憧腄歎訄鞢慾ㄐ慼慼慼模D黎□□□□□□g□□□□禜□□□騖馥□□□□□□□糖□飀□□娀□埤□□□□□□鞳慼慼毅牷慼慼慼g□□橚觷□□□騖馥□埤□□□□屢□□□□妘魯□埤□騖飣旅□禳D□□□□□g□□□□□□□□薞痋潮獺慼慼慼慝□木芨□□滿慼慰D□□撘姜鴃敷搳慼L□□□□□央}¥□枅插潮類q□□櫫□莨□櫫□〨□櫫□季¥□□蜀□□陔部慰DI□□憩獥磨□□□□□□□漧□□□□□〣¥□〤□邐迭慰D嶢□□□□祈|□牣□□□□□□連‥□□蜀□□孤□□¥□□蜀□¥□洁潤芋慼潘k揀|逢□奔□孱□橦□□|□□葧□□□□□□   佛告總□姎□騖飀□樁□□□□□桌橫□□□□祓□□□橀□□□□練□□□不□□埤□褽□楰□□襤祓□椸□駩□□□□娀□埤□褽□楰□□□祓□□觜D□□鞳慼撓怴憤G□□□矩魯□埤□□□□送□觜D□□雷祐□□□□祓□□楓□□露□裡□裀□□□崙檢□□葉騙埤□t□□□□□□飀□□娀□埤□□□榵□霸祤祓□□□D□□□椽□□祓□楦□□□嫵□□□梱□□□□□□□魯□□榵□□□□嫵□□練□□□□診□□□□褸□□□□□□□妘魯□埤□□橚診□覈□□□□□□□□□槄□□□□妘復□櫚□□□□□□□□誇□秜D龍□龍□□□□櫸□埤□槂□□□□□□□□榛餺檢□□大□榖□觜D兩霸祤祓□□覗不□□□□□□褓□□馳□□嫵□□檢□□妾馳□□□禎□榖□榾馳□□□娀□埤□檇□姩□□龍□楚慼潑O□□逆□□□□□□□□駩□□□槄□楚潑O□□逆□蓼□□□□□婧□□□□□裀□館□□檢□□□□□鷺□駩□□□□婧□□□□□觀□□□□□□館□□埤□D魯□E□□餺檢□□□□□輦艙齱慼慼慾j□榖□觜D切□祤祓□□   又族姓子。道者本淨亦復顯曜。所謂淨者。心本清淨。何謂言曰其本清淨亦復顯曜。所謂淨者。無所著故亦無所犯。等如虛空。空本淨故與空合同。等如虛空故曰空等聚。究竟本淨又極顯曜。以故名曰本淨顯曜。愚癡凡夫不覺其實。反為客塵而見染污。吾當解彼本淨顯曜。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無精進亦無不精進。何謂無精進亦無不精進。攝一切法是則名曰為無精進。已能受習一切法者。如來於彼亦無精進。亦無不進。則度諸瀆。又如來者。於流諸彼不見此跡彼岸。以故名曰離此彼中。如來至真皆解諸法故成正覺。由是名曰為如來也。是無精進亦無不精進。愚戇凡夫亦不曉了。吾當斑宣令解其意。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又族姓子。道者無想亦無因緣。何謂無想亦無因緣。其眼於識而無所得。其無想者。不見諸色則無因緣。耳鼻口身意亦復如是。亦無所得亦無思想。不見諸法則無因緣。是無想無緣為賢聖行。何謂聖行。其於三界而無所行是賢聖行。其此無行為賢聖行。愚戇凡夫不能曉了此賢聖行。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無往無來現在。等於三世斷於三場。何謂三場。其心不退遊於過去亦不馳騁。於當來慧亦不退念。於現在事於心意識而無所住。不想過去不念當來不戲現在。等於此三則淨三場。愚癡凡夫不能曉了此賢聖行。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無身亦復無數。亦無明識。亦無耳鼻口身意識。所識者。無為無數。所謂無為不起不壞亦無處所。是則名曰離於三相。是以無為。如其無為解了有為亦復俱然。所以者何。一切所有皆為自然。悉無所有。其無所有彼則無二。以故無身亦復無為。愚戇凡夫不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又族姓子。道者無所壞跡。何謂為跡。何謂無壞。無本為跡。其無所住曰無所壞。界則為跡無我無壞。本際為跡無動無壞。空則為跡無獲無壞。無想為跡無念無壞。無願為跡無處無壞。泥洹為跡無毀無壞。是無壞跡。愚戇凡夫不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不從身而成正覺。亦不從心。所以者何。身者愚騃。如草木牆壁瓦石影譬。心者如幻。其以身心覺了如此。是名曰道。假有言辭而言興盛。又其道者無有言辭。亦無身心法與非法。無道不道。無誠無欺。所以者何。道者無言。於一切法而無有道。何所是處。其於言辭而無所說。猶如虛空無有處所。亦無所住無有言辭。道亦如茲則無所住亦無文辭。如是其於諸法審實求道。則無文辭法亦無言。若能曉了諸法無言。是為諸法之所生也。愚戇凡夫未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無取亦無所依。何謂無取而無所依。斷於眼識而不受色。亦無所得。不依耳鼻身口意。斷無識者亦無所受亦無所得。諸法無獲是謂無依。如來以此無受無依。懷來於道致最正覺。眼於受色不以為依。識不退從。耳聲鼻香口味身。更意法亦無所依。識不退從。已不住識。則能分別此一切眾生心之所處。何謂眾生心之所處。眾生心處則有四事。何謂為四。一曰色心之處。二曰痛癢。三曰思想。四曰生死之處所。彼於處所而無所住如來明此於無住際。愚戇凡夫不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則空。謂空者。道則為空。所以空者諸法皆空。如來於彼達無本空。解一切法而致正覺。空亦復空故成正覺。以此一慧則別空事。彼則無二。其無二者。空與道慧則無有二。已無有二法則無二。已無有二。則無有名無想無底無行。無所流布所可謂言。所依受者是為歸趣。非真諦誼。何所有法而逮色者。空者曰空猶如虛空。所言虛空。虛空無言故曰空。空無言亦空。諸法處所為若此也。至於無名不言有名。如是無慢無言。處所亦無處所。已無慢說無處所。已名亦若茲。所說法者。又計彼法無有言教。亦無不教。一切諸法亦復如斯。生亦復然無正無邪。如來無生曉了無本。如來所知所解脫者。不解不縛是謂平等。愚戇凡夫不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起大哀。   又族姓子。道等如空。其虛空者無等無邪。道亦如茲無等無邪。計於諸等無成道者。彼無有等亦無有邪。如來以此無等無邪。解一切法而悉無本成最正覺。又於諸法。而不受正亦不受邪。如其法數慧數亦如。承佛聖旨。何謂佛聖法有所受者故曰為有。是則歸趣無所受者。斯無所有則無有主。以是自然而得逮成。離於自然後無遊行。亦無有進亦復無退。是謂進行。有所除斷。如來說法斷如是行。愚戇凡夫不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如真跡。何謂真跡。計如道者色復亦如。無本不退。又如道者。痛想行識亦復無本而不退轉。又如道者。地水火風其種亦如而不退轉。又如道者。眼種色種及眼識種。耳鼻身口意法雜種。亦復無本而不退轉。諸法所絕。使了三際種諸入。如來於彼覺了真諦而成正覺。所曉了者不從顛倒。又如去本中後亦如。其無本者而不退轉。其本種者則無所生。其他種者亦復無為。中種澹泊。是則名曰如真諦跡。又如一事一切亦如。如一切事一事亦如。如一事者眾多亦然而不可得。是為真諦。愚戇凡夫不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入室則入無室。何謂為室何謂無室。修行一切諸德善法。是曰為室。於一切法而無所獲。是曰無室。所以無室。心無所住無有處所。故曰無室。無想三昧至解脫門。故曰無室。觀察想念稱量計校越度稱量。故曰有室。其無識業是曰無室。觀察有為故曰有室。觀察無為此則無室。察於無為是則無室。得入無室則為道矣。愚戇凡夫不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無穿漏亦無所受。何謂無漏。何謂無受。離於四漏名曰無漏。一曰欲漏。二曰有漏。三曰癡漏。四曰見漏。離此四漏。所謂無受。離四事受。一曰受欲。二曰受有。三曰受見。四曰猗戒離此四受。彼此四受。悉歸無明恩愛所纏。依猗於內從內發起。如來至真除於內受。所生根本於內清淨。歸趣一切眾生清淨。其內淨者彼無想念已。無想念除於顛倒。唯念柔順不住無明。已不住無明。則不復住十二有數。已能不住十二有數。則無所生。其無所生彼則寂然。其寂然者彼則無誼。其無誼者乃第一誼。其第一誼乃為究盡其究盡者彼無人誼。其無人誼無所獲誼。其無獲誼則如來道。是十二緣。已了十二則曰法誼。其法誼者是則名曰睹見緣起。其睹緣起則見於法其見法者則見如來。如是觀者則無有本。性極本末有見想乎。何曰所有。於諸所想不興因緣。此謂於想而無因緣。如是察者。乃為正覺如來所解。如是像法普行平等。其所等者亦無偏邪。如是平等無有諸漏。亦無所受。愚戇凡夫不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清淨無垢無染。何謂清淨無垢無染。空則清淨。無想離垢。無願無染。無生清淨。無污離垢。無起無染。本性清淨。解脫無染。無遊逸則清淨。亦無輕戲為離垢。寂調則無染。無本為淨法界顯曜。本際無染虛空清淨。虛無無垢慌惚不染。除內為淨於外無逸。則曰無垢。無內外行則曰無垢。不習諸入則曰無染。慧盡過淨了。淨於當來不起無垢。分別現在住於法界。則無所染是謂清淨無垢無染。而平等御於一法矣。至寂然跡。其寂然者則為憺怕。寂然憺怕是謂仁和。是族姓子。猶如虛空道亦如之。如其道者法亦如之。如一切法眾生亦如。又如眾生國土亦如。如其國土泥洹亦如。如泥洹等見於諸法。究盡寂然此已辯矣。於諸部黨而無部黨。是為清淨無垢無染。如來於彼於諸色像。了一切法而無色像。遂成正覺。觀於一切眾生之界。無淨無垢。於此諸數。是則名曰悟寐眾生而懷大哀。如來則以善權方便。感致梵天。不以無請而轉法輪。於彼應時六萬八千梵天之眾。自於天宮忽然不現。在波羅奈鹿苑之中。住世尊前稽首足下。勸請世尊令轉法輪。唯願大聖。班宣經道。若說法者多所救濟。梵天。爾時歎此頌曰。  正使諸法  寂然憺怕  清淨鮮潔  無垢無染  既不可獲  無音無作  則以道慧  最勝悉了  於無數劫  造立愍哀  勤行難量  精修長久  欲得開化  眾生迷惑  睡眠來久  大愚所蔽  眾生多有  曉了積德  本以曾修  故詣最勝  必當識別  殊異尊法  唯願如來  時轉法輪  已得攝伏  魔所處場  尋時開闡  於甘露門  為眾廣演  賢聖句跡  唯願導師  顯示道逕  假使正覺  矜哀無盡  垂愍眾人  轉無思議  我身今日  勸請至尊  唯聞最上  道法之輪  設使大聖  懷乎恩慈  猶拘那鋡  佛講說教  亦如迦葉  轉其法輪  唯願世尊  頒宣經道  譬如天雨  多所潤澤  生於藥草  及茂五穀  以大哀雲  普周世間  如來為雨  正法之水  從始生時  口宣妙言  聖自發生  當度眾生  群庶悉集  渴仰飢虛  唯以法味  除其痟渴   佛言。如是族姓子。其梵天王勸請如來慇懃若茲。又佛正覺不捨大哀。在波羅□仙人所止苑園之中。尋時即轉無上法輪。沙門梵志諸大魔神梵天王世人。所不能制。所講經道出非常音。告於三千大千世界。比丘拘輪(晉言本際)第一解法。於時世尊宣乎讚頌。  深妙不可獲  第一無所作  拘輪解本際  不懷於結恨   如來說此法輪之經。不可稱計無央數人眾生之類。受教隨律見於如來。興闡大哀。無量無限難不可計會群黎之黨。皆發無上正真道意。是族姓子。諸佛世尊以十六事。愍念眾生而懷大哀。常以慈愍未曾忽忘。彼亦無業不懷恐怖。如來所修無極之哀。不可稱載。為一一人而造立行。江河沙劫忍在地獄。初不退還。以是方便。使諸眾生隨律受教賢聖之法。以此比像如來至真。為諸眾生。各各一一受形命者。為一一人各各恆河沙劫。忍於地獄勤苦之患。欲使眾人隨律受教入賢聖法。如來不以懈倦而厭。不違大哀。族姓子知。諸佛世尊愍哀眾生。巍巍如是常懷大哀。又族姓子。諸弟子眾聲聞種類志懷恐懼。其所愍哀。畏怖如魚慈猶肌膚。菩薩之慈猶如骨髓。諸佛世尊懷無極哀。常當勸助求於佛慧。化聲聞哀。令入道心奉菩薩哀。諸佛世尊。決於道慧故懷大哀。聲聞哀者察於慈心。瞻察開化為菩薩哀。究盡啟導為佛大哀。厭造立行為聲聞哀。精勤轉上為菩薩哀。超越諸行為佛大哀。是族姓子。諸佛世尊。而於眾生常懷大哀。一劫百劫千億萬劫。為一人故住在世間。劫數難計不可稱載。而於泥洹不永滅度也。必當濟之故。族姓子。當解知此其佛大聖如來至真在於眾生而懷大哀。   大哀經宣劫世品第九   佛言。族姓子。乃往過去久遠之世。不可計會無能稱載。長遠懸曠不可議劫。爾乃有佛名栴檀香如來至真等正覺。而出乎世。世界曰香土。劫號上香。其佛壽命千二百六十八萬六千歲。其聲聞眾亦八百六十八萬六千人。諸菩薩眾不可稱限。其如來至真。有一毛孔所演妙香。熏週三千大千世界。其熏巍巍資美難量。彼佛世界曾無穢氣。其土所有牆壁樹木。山陵谿谷所有形色。以如來香皆被蒙熏。香氣芬馥不可為喻。以故世界名曰香土。其有人眾生。彼佛土皆悉被荷如來聖香使身口意不被殃舋。若有出家在其佛所作沙門者。聞此妙香皆得四禪。其土已更曾與千佛悉同一字。號曰栴檀香。以故其劫名曰上香。栴檀香作佛事竟。然後乃當取般涅槃。臨滅度時察眾生界。何許是人。吾應當化。令隨律教。則道眼見有想無想天。而有所化異人。宿世曾以殖眾德本。志在微妙佛應所化。在彼天上八萬四千劫。在於彼境乃生人間無有欲塵聞大乘德。當發無上正真道意志不退轉。時栴檀香如來至真。以權方便。懷抱大哀故示因緣。告諸比丘。今是吾時當般泥洹欲取滅度。於時其佛興隆大哀。有三昧名曰無厭定意正受。現大滅度。然後廣佈舍利靡不周接。其正法住千八百四十八萬四千歲。斯法開化多所救濟。當爾之世無有像法。彼佛世尊以三昧力。等以神足建立神聖。八萬四千劫。在彼沒形而不自現。如是族姓子。於八萬四千劫多所開化。其彼天人在有想無想天。竟八萬四千劫壽已。還生人間生尊者家。年適八歲。是栴檀香如來至真乃從三昧起。在尊者家。顯佛身形住諸子前。又其家中餘人不睹。八歲童子獨見之耳。其童子者曾志大乘。如應說法演家患難。咨嗟大道不可稱載。於時童子至心淳和。發於無上正真道意。尋時得成不退轉法。佛見彼心則授其決。過七萬二千阿僧祇劫。當成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名曰寶上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為佛眾祐。其餘人者不聞授決。獨此童子一身知耳。本應器故。時萬二千天子聞所授決。淑淳一心發無上正真道意。各自興願。寶上如來成正覺時。吾等當生於彼佛土。其佛所說必當如願。生乎彼土寶上佛所。時栴檀香佛。授諸菩薩□已。乃就泥洹而取滅度。諸天人民供養舍利。故族姓子。諸佛世尊。大哀具足巍巍若斯。非聲聞緣覺地所能及。又族姓子。諸佛聖教若斷絕時。故尋復續立。諸天中天所發眾祐。其等功德益加熾盛。所化轉茂。至不滅度思報功祚。終不相違而亡失也。如來講此大哀誼時。於大會中三分江河沙等眾生之類。皆發無上正真道意。減半江河沙等諸菩薩眾。逮柔順法忍。江河沙等諸菩薩眾。成立大哀逮得總持。如佛世尊。又其法忍名阿惟顏。逮成此忍。於時眾會聞說此言。歡喜踴躍善心生焉。俱共咨嗟世尊之德。便雨天華供養世尊。樂器自鳴。當是之時莫不亙然。   大哀經處處品第十   佛告族姓子。何謂如來所作事業。如來事業有三十二。何謂三十二。則以佛無上之慧。處處如有知。非處如有知。有限無限有為無為靡不通達。彼何謂處。何謂無處。所言非處。無家救濟。身行惡。口言惡。心念惡。欲得可意所欲必獲。歡悅之報生於善處未之有也。所謂處處如有。所望得護。身行善。口言善。心念善。欲得可意歡悅安隱。恩德之報歸於善處。此事必果。其慳貪者。欲得財富。犯於禁戒而作眾惡望生天人。懷毒瞋恚欲求端正。懈怠得道。其志迷亂眩惑放逸欲入寂滅。其懷邪智馳騁不正。欲得壞除罣礙正處。懷來真正。此不可果。施望大富。持戒生人。忍辱端正。精進得度。禪定入寂。正慧聖達。蠲除罣礙。所止之處此事必果。又復豫知其犯逆者。心不存定。禁戒清淨心常寂然。如行顛倒。不能逮得柔順法忍。如篤信空逮得法忍。如狐疑者心不休息。如除結網心得止息。知於女人不以此身成轉輪王天帝梵天魔王之主在世尊前。佛知於女人轉女形已成轉輪王釋梵魔天在世為佛。如轉輪王以正治國慈愍萬民不行邪惡民知轉輪王不行藶謋H邪治邦侵怨萬民。知鬱單越人終不犯惡墮苦地獄。知其域人必生天上快樂之處。知殺生者欲得長壽。盜竊不失。婬姪化生。妄言求辯。醉酒不亂兩舌求和。惡口咨嗟。綺語求名。瞋求好顏。諍頌求安。邪見望度。此事未果。慈人不殺欲聖長壽。清廉不盜慾望。不失貞潔不婬。忠信不欺。聖慧不醉。不鬥彼此。言和不粗。辭質不飾。忍辱不瞋。放捨不貪。正見不邪。必得長壽。財安不失。妻息貞良。口氣香好。黠慧講誼。眷屬和穆。眾人讚揚。聽採其言。財寶豐饒。莫不瞻顏。世世識道。此事悉果。豫知八等不得不至於果證也。知得果證得入於時。知於道跡不復往來八反生死。又知往還不復三反而周旋。知於往來二反周旋。棄於五陰而取滅度。知於不還不復還反歸於此世。知所在處而取滅度。知無所著不復牽連而有處所。知無所著無餘終始。知賢聖士不捨佛道歸於異學。知賢聖士當歸命佛不信外道。又豫睹知菩薩逮得不起法忍終不退轉。還就小乘無所從生。法忍菩薩必成其道不復迴還。豫知菩薩坐佛樹下不成正覺終不起也。坐於樹下成於無上正真之道。必果不疑。豫知如來道慧廣遠而無罣礙。欲求如來慧不通達而有蔽礙未之有也。欲令如來聖慧損耗。而不周普未之有也。世尊道慧懸曠周接靡不通達。豫知假使有人欲見佛心未曾有也。如來心者。天上天下無能見者。知天上天下欲見佛頂無能堪任睹佛頂者。豫知如來常定心未曾忘普見一切眾生所念。豫知佛心未曾罣礙心常一定見於本際。豫知世尊從本已來而無有失。所說至誠言滿十方常無口過。豫知欲求世尊使有闕漏。諸佛大聖身行清淨。超明月珠日月釋梵。虛空清淨無能及者。佛天中之天。道慧超殊巍巍無侶不可為喻。是族姓子。如來處處力無限量。所說無際。所暢文字真諦無欺。佛於是頌曰。  地尚可擘裂  空無動使動  欲使佛所說  無能令有處  丈夫尚能化  令空為五色  世尊所說處  無能令有處  佛之所宣暢  上下並中間  一切悉至誠  莫能令不及  若說非處處  上下及中間  此事悉真正  終無有變異  曉了其處處  而為講經法  是故實無虛  悉見心志性  異學外道士  所在皆馳逸  用不達處處  佛正覺無此  其知處非處  隨時度眾生  諸佛名稱廣  尋為說其處  眾生無應器  佛亦觀於彼  隨時而觀察  以何能將養  是為第一業  諸佛殊勝道  所作無殃舋  則以度眾生  無量不可計  說處及非處  是為大仙力  外道無能逮   大哀經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8 大哀經   大哀經卷第四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了三世品第十一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別知當來過去今現在諸所行業所在因緣處所報應。雲何別知。於是如來悉解過去所可作者。諸善報應若不善事。當來所作善不善事。報應之方。現在所作亦復如是。當來之世。兩當所作殃舋功德。當悉分野如來悉知。當來所作與眾殊特。當來所作方損耗者。當來所作有增益者。如來悉知。假使現在所立造業而有增益。於當來世而復損耗。如來悉知。設於現業如有損耗。復於當來亦復折減。如來悉知。若於現在有所增益。於當來事亦復增益。如來悉知。若於過去修習瑕疵卑賤之業。於當來世又習微妙正士之業。如來悉知。其所行者。因薄少功報以大德。或行大業殊異之德。致超異功不可稱載。或以聲聞之故而有施與。或緣覺故。或佛道故。因其施與。如來悉知。若於現在所遭苦痛若過安隱。若現作安或現得苦。或現在作惡。尋遭惱患。或現作惡未來致樂。或現作善輒獲安報。如來悉知。一切眾生過去當來今現在。罪福因緣所致報應。此皆如審而無有異。罪福之應亦無殊別。如來悉知。以知之故。則為如本而為說法。是為如來第二之業。佛於是頌曰。  如來曉因緣  明眼別報應  三世無罣礙  知眾生所行  因當報安樂  福趣天世人  緣其致苦患  安住悉知之  善惡所造業  因獲其果實  安住亦了此  如明珠在掌  或為少事業  所獲無限量  是廣若薄淺  佛悉知本末  或為聲聞施  若住緣覺乘  立於最勝業  安住悉知之  所因造苦行  或復成安樂  從樂而獲苦  因復住於業  或復苦惡行  反成住於樂  或有行善惡  報以苦勝患  或從苦致苦  從樂而作樂  罪福為自然  佛悉知報應  三世所展轉  眾生因緣報  佛了以聖慧  不虛無有異   大哀經了眾生所品第十二   佛告族姓子。如來曉於眾生他人異種所好不同志學各異。於脫未了悉知如審。雲何知之。或時有人住於貪慾志好恚脫。或復有人住於瞋恚因貪慾脫。或復有人住於愚戇信欲恚脫。如來悉知。或復有人住於善德好不善脫。或復有人住於不善志信善道。如來悉知。或復有人。專精下劣信微妙脫。如來悉知或復有人。專精微妙志好解脫。或復志好專精下劣。住於殊特超異之誼。或復住在殊特專精。墮在下劣所可好信。永在邪業不決了界。或覆信樂在不決定成於正業。或有好樂向正定門而得解脫。如來悉知。或有信樂當度欲界。或因信樂得度色界。或有好信超於三界。或從信喜耗減緣致殊特。或好殊特致於損耗。如來悉知。所可生處其色若干。財業各異所受不同。所信樂致頂相。或得住限。如來悉知。如其心所知輒為說法令斯得解。是為如來第三之業。佛於是頌曰。  世間志不同  意所好各異  志操不可限  佛悉知無際  佛知志所趣  或之於信樂  住欲瞋恚貪  或住怒愚戇  或住癡而欲  住於善不善  所行特不特  安住悉知之  因下劣微妙  志性好幽玄  或從殊異業  專精信解脫  或從信下劣  因致上微妙  或從超殊行  便獲下勝智  猶邪不決了  從不了正受  好信度三界  佛知志所樂  所生色若干  其在中各異  從頂異發相  因信得解脫  三界諸眾生  佛悉知說法  隨其應得受  是為十力業   大哀經號眾種類品第十三   佛告族姓子。如來悉知世間眾類若干種形不可計身。雲何知之。其身所為積於罪舋。如來悉知。若以其身積累功德。如來悉知。若以其身種於穢惡。致無擁護不獲濟界。如來悉知。又如來者悉知境界眼界色界眼色識界。了其本末根源所起。雲何知之。其內則空於外亦空。內外亦空。耳鼻口身意亦復如是。意法識一切諸界。了其本末所從出也。雲何知之。內空外空內外皆空。地種水種火種風種亦復悉空。雲何知之。了如虛空是故知之。亦知欲界色界及無色界。雲何知之。知從想念而致注此有為界無為界。知有為界無行為想。知無為界不以非行而造想矣。知塵勞界因從客塵致欲之相。知瞋恨界其本清淨鮮潔為相。知於行界從不順念無明為相。知泥洹界因從順念顯明為相。世間眾人身所猗界。為如是也。所可住界所催迫。因界現儀。專精其界。從志性界。因界而住。由界而生。如來悉知。隨其所知而應說法。是為第四之業。佛於是頌曰。  其人中師子  皆曉了諸界  於斯世間人  從身之所行  其界所興起  廣普不可限  安住一切智  根源所從出  罪福所從生  諸身所因出  由緣所可歸  及身之所生  由是界所立  因得脫諸種  咸知如是身  最勝為大聖  眼種亦如是  色種並意種  最勝悉知空  本淨無憂慼  耳鼻亦如斯  舌種及身界  其意法諸種  當知悉為空  地水火風種  此諸界適等  其人中師子  等解如虛空  欲界亦如此  色無色界然  別知是諸界  因思想成立  佛知因客相  起欲為自然  安住解瞋恚  亦復為本淨  分別覺於此  諸行及無行  又復計泥洹  則無有三想  所因界出相  猶從不解明  一切所因出  如巧師合散  是世身無數  其形為若干  佛僉曉了知  不自念我知  猶如於虛空  十方無邊際  其人中師子  普知諸境界  彼最勝聖慧  極上無崖底  眾人所不及  不能知涯際  是為第四誼  聖人離垢穢  善明識諸界  因開化眾生  以律啟悟意  所作罪福業  不復起瞋恚  其志悉有別   大哀經曉眾生根本品第十四   佛告族姓子。如來悉能曉了他人眾生諸根精進。雲何曉了。知於眾生軟劣根者若中間。亦復有人諸根通利。若殊特根若下劣根。所因其根緣猗思想。其根本際而興情故。從瞋恚際起愚癡原。如來皆知諸根想念為何等類。雜碎之穢起婬怒癡。如來至真。亦悉知此諸根想念為何等類。其婬怒癡因緣諸根。而有所為。從不善緣而有此根。或從無智而有此根。或從諸念而有此根。如來悉知。又復如來知眼諸根。耳鼻身口意亦復如是。男根女根。命根樂根。苦根歡根。恐根觀根。信根進根。意根定根。慧根無異根。所當知根悉知此根。其根所由眼根因緣。耳根所住。鼻口身諸所根本。有所立處如來悉知。因耳之緣而有鼻根之所立處。從鼻因緣有立舌根。從舌因緣而立身根。從身因緣立於眼根。如來悉知。何所眾生因從施根而致應戒。如來悉知。此等諸根增減進退。各為分別演佈施事。或有眾生因從戒根而行佈施應戒。如來則為演戒本末。或有眾生從忍辱根而應精進。如來即為演忍本末。或有眾生從精進根而應忍辱。如來則為演其精進之本末也。或有眾生因一心根而應智慧。如來則為分別禪思。或有眾生從智慧根而應一心。如來則為分別解說諸根增減進退之原。宣暢智慧根力覺意。八由正路三十七品。亦復如是。具足周審演其本末靡不究暢。各為一切而令判了。或有眾生從聲聞根學緣覺乘。如來知根演聲聞乘。或復有人從緣覺根學聲聞乘。佛知此等諸根所趣。則為解說緣覺之乘。或有眾生從大乘根學於聲聞緣覺之乘。如來悉知此等諸根之所歸趣。而為斑宣大乘之業。或有眾生各緣異根而學大乘。如來悉知此等諸根各各別異。則為解說。無修行根眾生之徒。不能修根不應法器。如來見此不應器者。因令學觀。或人修學根順應器。如來睹之懷來應器。則以慇懃為說經道。如是族姓子。如來悉知。一切眾生他人身根及其異身。諸根所趣所念不同識其本末。若不念者。曉知諸根從其比類。知諸人根志操所應因緣所為而可化者。方便從誼坐起經行進退之誼。鹹達其根。如來悉暢靡所不通而為宣經。是為如來第五之業。佛於是頌曰。  知根廣無極  了眾生志性  其根為何類  最勝悉知行  下劣中上妙  諸根佛所知  無等倫如是  從所應解意  其際欲惡塵  其根若薄鮮  若復性卒暴  假使懷粗獷  勝知之何因  曉了其本末  其不善無別  所依當解脫  從眼意男女  亦復曉眼根  苦樂及歡悅  何從致憂惱  所因觀義道  精進意慧定  及知他餘事  意勇復如是  眼因緣耳處  成致鼻耳舌  因身至因緣  得興立眼耳  施根志戒禁  為說佈施事  戒根學佈施  為說戒法誼  忍根現精進  為演忍辱事  精進現忍辱  為宣精進事  從智根致禪  為人說智慧  從精進致忍  為人說勤力  從禪根致慧  為人說禪思  從慧根致禪  為人說聖智  其聲聞乘根  而至於緣覺  最勝演聲聞  為捨緣覺義  若志緣覺行  學習聲聞行  佛便捨聲聞  為講緣覺事  其根在尊業  斯人學下劣  佛說度無極  分別捨緣覺  見處處有行  勝觀為分別  降以純熟根  十力為解說  眾人以何緣  諸根所應行  知其志性趣  報應之所為  從其盡諸根  如坐成實本  自以智慧明  是世尊分別   大哀經普遊品第十五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皆知。普由一切靡所不達。密如有知。雲何知之。眾生必救於真諦界。知眾生界或在邪業矣。悉復分別此群生界。必定不定處於邪事報應之力。彼亦如是。其眾生界必在決定。前世宿命報應之果致此功勳。明識精勤諸根通利應當被訓。如來則為廣說經典。此等之類。於賢聖說當為應器。如來則觀宿本緣跡。尋為如應為演經道。眾生之界在不決定。存因緣力為教授相。宜以戒度尋為訓誨。如應禁戒不得解脫。不致濟度。如來則為誘入無本。因緣報應病與藥。若從如來聽聞經典。奉順道教便致德果。諸佛世尊由此等故興出世間。眾生沒溺永在邪業未立德本。意劣弱顏不為應器。如來至真為講經道。其不應器令得解脫如來睹此不應器者觀察護之。以是之故菩薩大士被弘誓鎧而救濟之。又復如來則以三事了貪慾者。世尊。或以貪慾人故而興出矣。又以貪慾而見繫縛。欲令出家故興出矣。或以宿命貪吝緣故。而為興出。又知瞋恚復有三事。或以瞋恚而見繫縛。思想之故。故興出世。或有所願不具足故。故興出世。或有宿世陰蓋所纏故。故興出世知其愚戇當有三事。或有愚戇行無明事。或有貪見身故。或有沈吟之故。如來悉知。又如來知則以苦行了本神通。諸根明者因從苦行加痛致神通。懦劣根者。以安隱行速成神通。根通利者。以勤苦行成神通定。懦劣根者。亦因加痛而致神通。以捨因緣行於調和。了別神通。不信於道而不休息。當本加杖令成神通。佛悉知之。心性不和其行促暴。知疾可化令致神通。使無暗冥而歡喜悅。或有行者。因集道力使具足成。如來所知不復勤學。或有所行從修道力而具足成。不因集力。或有所行。不因集力不行道力。而具足成。或有所行從合集力。亦行道力而具足成。如來悉知。或有所行志性和雅其行不應。如來悉知。或有所行應機成就性不和雅。或有所行性不和雅所行不成。或有所行志性和雅所應成就。如來悉知。或有所行其身清淨心口不淨。或有所行口言清淨身心不淨。或有所行身口心淨。或有所行其身口心俱不清淨。如來悉知。如是之類所可行者。因緣報應所可依倚所從出生一切眾生之所行者。如來悉知。慧無損耗普達悉見是為如來第六之業。佛於是頌曰。  其有因行者  如往悉知之  決定之種類  識別眾生界  其不決定者  所行動虛偽  不應器如是  隨邪見之業  其貪慾行者  則有三因緣  瞋恚行復三  愚戇亦如是  斯塵欲之界  無量雜種類  世尊悉知之  所行因緣應  所行勤苦事  謂意聰達者  其懦劣之根  亦復當如是  諸根通利者  因行安隱來  世吼悉護知  如是等無異  而行調和者  而住寂清淨  則以因此故  速得致清淨  亦疾成其行  究竟道調和  亦復加疾使  寂然尋歡悅  合集諸所行  積累其功德  或不以行道  而達於道慧  或有從行道  而獲於成就  俱知其二事  從殊特行成  或有修行者  志性而和調  或有應所行  而不順應行  有大人之行  兩事俱清淨  佛普見一切  無所不曉了  或有人作行  其身修清淨  其所言心念  而不能清淨  或復有修己  身口行清淨  其心之所為  未曾行清淨  或有在世間  身口心清淨  眾生之所行  佛皆見普達  或有能成就  或不能究竟  是為安住佛  第六所了業   大哀經一心定意品第十六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知其一心脫門定意正受之業。塵勞瞋恚之所從發。審如有知。雲何知之。眾生塵欲之所繫縛。所因報應而致此緣。當復何緣而致清淨。如來悉知。何謂緣報。何謂事業。從不慎念而致緣報。從無明事眾生之類而致欲塵。從無明事而致行矣。從行致識。從識致名色。從名色致六入。從六入致所更。從更致痛。從痛致愛。從愛致受。從受致有。從有致生。從生致老。從老致塵欲。為報應因致事業。因見致愛。從結愛處。是為緣報。是為事業。緣致愛慾塵勞之縛。彼復何謂緣報。雲何事業令其眾生致於清淨。有二報應及十二事。眾生因此而致清淨。何謂為二。一曰因從他人聞柔順誼。二曰內自己身如應念法。復有二事而致清淨。一曰而一其心專志學問心不憒亂。二曰曉了方便寂然之誼觀察其源。復有二事而致清淨。一曰知無所來發動所起。二曰知無有來亦無所至。復有二事而致清淨。一曰觀無所生本無處所。二曰致於滅度亙然寂靜。復有二事而致清淨。一曰其行成就無有不辦。二曰明慧之事造其正證。復有二事而致清淨。一曰志修道法順入脫門。二曰其本清淨至度知見。復有二事而致清淨。一曰至滅盡慧而無所著。二曰無所生慧常無所猗。復有二事而致清淨。一曰則以至誠而致道德。二曰常以審實獲於成就。是二報應及二業清淨眾生。如來悉知。又塵勞結方便無量。清淨方便亦復無限。又其塵勞而致清淨。便近成就因審觀故。又淨方便。隨塵勞行而漸近法。攝其慢者。如來聖慧悉達知此拔其因緣。此族姓子。如來之慧寂然於欲澹泊。諸惡不善之法。興行俱念忽靜安隱。行第一禪以能一心。住寂滅界靜然正受。從第一禪起修八解門反覆逆順而修正受。所見皆知三昧正受。顯示平等又現定意。如來三昧無所畏難無能壞者。如來三昧無有因緣不從方便。如來常定一心不忘。於諸三昧最為上尊。常住一定普見一切三昧正受。其心不退未嘗增減。其所顯現無有不定。如來三昧初無所生。無能觀察。聲聞緣覺所不能及。過諸菩薩及正真覺。如來三昧無能越者。卓然殊絕巍巍無量。一切眾生所不能知。如來之慧亙然無際。無窮無極無可為喻。以權方便開化聲聞令得定意。如來悉知。了諸緣覺菩薩行事。隨其應時而教誨之。是為如來第七之業。佛於是頌曰。  眾生因緣事  其塵勞愛慾  自在悉知之  其慧無崖底  如其行清淨  及復不清淨  佛大慧自在  悉能曉了此  不慎念報應  因緣生明慧  事業無明行  及其所造作  識名色如是  其本情六根  世尊悉達之  因緣所事業  其緣勞塵欲  所貪諸所作  睹見其因緣  事業於欲行  思想所縛結  因是為緣起  眾人所住處  從是致因緣  眾人所誓願  則有二因緣  因從人聽者  慎省受其言  內已如應念  觀諸法悉空  彼人致解脫  生死之江海  寂然而觀察  精勤蠲除二  思惟而睹之  無來無有去  稱量省其源  無生亦無終  彼寂滅入道  爾乃為清淨  常住於正行  慧者修行三  其無放逸者  遵崇三脫門  成於滅盡慧  至誠逮無生  是緣報事業  清淨興上願  最勝一心知  常三昧正受  逮成於寂滅  意勇復起立  觀察而思惟  一切諸逆順  其佛大法王  八解門正受  則以一定意  致無量億定  無等倫悉見  其行而普平  其心定所行  道法無窮極  由是之行故  勝心無所定  若聲聞緣覺  定意亦如是  諸菩薩若茲  若干種定意  安住之意定  皆超越其上  如來所修業  隨時慧教化   大哀經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8 大哀經   大哀經卷第五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知眾生本行品第十七   佛告族姓子。如來見已及他眾生。知於往古不可稱計本所行業。一世十世百世千世百千世無數世不可計載。百千億世天地成敗劫立劫盡。亦不可計無能限量天地及劫之反數也。而悉知之靡不徹了。本於某處名字種姓。居止飲食顏色形容壽命長短。所更苦樂善惡之事。於某處沒生於某處。於某處沒復生彼處。言語學問音辭章句。而悉說之。己身本末一切眾生。皆以了了為眾生講。如來咸知。眾生因所從來本末根源。所更苦樂隨其應時。察其本末而為說法。識其過去心所執懷心所抱緣使其罣礙。或無朽廢所因興緣。本為何從而有是心。如來皆知。其一人心所行如是。因其行而起陰蔽。如來能悉頒宣無數恆河沙劫所行本末。亦復觀察一切十方眾生心之本末等無差特。說其本際當來亦然。心之所緣如來所睹。而演本無有過於此而無窮極。是為如來知其往古過去眾生之心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佛之聖智不可稱計。如來察於眾生之行。心懷恐懼擾擾不安。周旋生死。某在某處。某從某來。本殖德本志在佛道。或為聲聞緣覺之乘。緣其種德承佛聖慧。悉識念之。是為如來而知眾人所殖德本因緣之報。應其根源而為說法。而令聽者立不退轉。各從本行心所信樂。使得其所。是為如來第八之業。佛於是頌曰。  其劫之數  無底億垓  世之錠燎  悉識往古  又察己身  及知眾生  所觀了了  如掌中珠  名字種姓  顏像亦然  住此終沒  所周旋處  因何所緣  而受其身  其平等乘  演說彼法  其有過去  無量無底  眾人之心  所想念法  所可由從  而其發心  最勝大慧  而皆知之  其中間心  從古過去  因人所行  安住悉知  恆河沙劫  稱量本末  諮嗟講說  不得涯底  當來無底  本際之源  而為頒宣  往古所行  其無儔疋  慧不可盡  世尊如是  聖慧如海  若有眾生  立德求佛  設於過去  奉敬最勝  住佛神足  力無所畏  悉念於此  前世所作  世尊皆知  眾生所念  如其往本  所種眾德  悉識於此  住三乘者  成不退轉  解脫淨道  安住別識  過世善行  一切眾生  無能思議  是為大聖  第八之業  以化眾生  所度無底   徹視品第十八   佛告族姓子。如來至真。以淨天眼過於凡俗。皆見眾生生者死者微妙瑕穢善惡禍福好顏醜姿趣安趣苦。如其眾生所興禍福報應之果。如其本末悉知斯實。其人如是。身行惡口言噁心念毒害。謗毀賢聖墜於邪見。以此邪見所行事業。壽盡身壞墮於惡趣危害地獄苦惱之中。於是民人其身行善。發口言善。心所念善。不謗賢聖隨其正見。則因正見所行快事。壽盡身散。便趣安處快樂世生。如來於彼則以天眼。如其方面觀諸佛土。等如空界無邊無際。思其法界而不可得。亦無所著。超過一切諸所句跡。其有眾生受形類者。敢有現世皆見終沒而復生者。其諸佛土今現在者。皆見有外散壞合成。又復所現諸菩薩眾。悉復睹此盡終沒。來就其生而復出家。或復所現坐於樹下。成最正覺轉於法輪。捨其壽命而取滅度。聲聞解脫滅度。皆復見此緣覺之法。顯示神足而為眾生作祐。或有眾生形不現者。外道異學五通仙人明所不睹。聲聞緣覺及諸菩薩所不能逮。如來至真。則以天眼悉睹此類。如來見於眾生所有微神。根如車輪多於三千大千世界。其不現者不可稱載。眾生之界如是無量。浩浩昊昊無有崖底。如來天眼巍巍如茲。悉睹一切諸佛國土眾生種類本末源界。何許眾生。佛所應化而隨律者。從其人本修行佛戒。尋立其前便化其人。餘人在邊猶不見知。是為如來第九之業。佛於是頌曰。  如來之天眼  清淨無垢穢  嚴治無量劫  功德威神聖  睹見於十方  諸佛土眾相  所有及與無  諸所可興衰  彼所有眾生  有色並無色  歸於善惡趣  生上下中間  退沒來受胎  行惡墮苦惱  積德則安樂  最勝悉知此  其諸菩薩眾  一切諸佛土  遊步所作行  出生棄家去  若在佛樹下  降伏魔官屬  諸佛皆知此  天眼悉睹之  若佛為法王  逮上最正覺  所可轉法輪  度脫諸天人  為作尊佛事  或復放壽命  若復現滅度  佛亦悉睹彼  其聽導師法  思惟而修行  致尊清淨業  興立無惱熱  自聞於經道  毀呰於生死  已度至彼岸  最勝悉見之  其外道聲聞  緣覺及菩薩  天眼之所睹  不究見生界  如來之天眼  清淨無垢穢  普見於眾生  微妙身神處  所現如車輪  眾生細妙身  多於三千界  諸天人民形  生死若干種  眾生界如此  悉知天人想  普為現佛道  如來所開化  眾生根通利  世雄在前住  為說尊上法  餘人在其邊  不見如來化  是為導師業  天眼之勢力   大哀經諸漏盡品第十九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皆盡諸漏以無漏心而修解脫。以智慧度已證神通而尊其行。生死已斷建立梵行。所作已辦知名色源。如來於彼以無漏慧。清淨無垢鮮潔顯曜。蠲除一切諸所止處罣礙之蔽。諸聲聞眾諸漏所盡。而有限礙未至止處。其緣覺者所盡諸漏。若有限礙於大哀行而無辯才。如來至真。所盡諸漏眾行普會而悉備足。皆除一切諸所止處執懷大哀辯才勇猛而無所畏。威神巍巍無能諦察。一切世人所不能逮。一心一時而僉平等。如來至真。亦無罪業罣礙止處。威儀禮節亦無缺漏。猶如虛空而本清淨。一切諸魔及諸外道所不能當。功德名稱。是為如來諸漏盡慧。不與一切塵欲罣礙而俱合同。是無漏慧住於堅固。為諸塵漏眾生之類。講無漏法。除諸所著而說經典。從不誠思而出生矣。眾生由此而成眾漏則受陰入。以故汝等觀察而審。如來則為興喻示本。而現其前如應說法。令知塵欲虛偽無實。使知如審以了真諦無受法者。是族姓子。如來至真第十之業。佛於是頌曰。  其導師者  為無漏慧  明闡廣普  清淨無量  所以十方  以勢超殊  堪任於此  篤信遵道  諸漏盡慧  謂聲聞眾  不除止處  縛在罣礙  人中之上  為眾導師  已除止處  獨無限礙  其得緣覺  亦復如是  無有大哀  及與辯才  有佛世尊  諸漏已盡  以無盡慈  辯才無量  清淨尊人  住無盡慧  知其眾人  諸漏所因  緣其好此  而與眾生  不能曉了  其應真跡  最勝則為  愍哀此三  講無常法  苦空非身  今此諸法  本從無出  了是若干  致尊佛道  亦無有人  及與壽命  號名為人  所作亦然  一切眾生  猗此若干  世尊興愍  故說解脫  又其安住  不以懈惓  亦復未曾  減損佛智  以故最勝  常懷慇懃  心恆憐傷  頒宣經道  佛業如是  倫匹若茲  是為十方  降伏外道  十力所住  建立勢強  轉無稱量  殊勝法輪   大哀經四無畏品第二十   佛告族姓子。如來至真。有四無畏諦住勇猛所作業者。吾為至真平等之覺。自了如此。諸天世人沙門梵志魔王釋梵。不能障塞如來之法。言不曉了。成最正覺未之有也。何故如來名等正覺。了一切法悉為平等無有偏黨。其凡夫法及與佛法。則悉平等故成正覺。其所學法及不學法緣覺之法。與菩薩法。至諸佛法悉亦等之。故曰正覺。其計世俗及於度世。有罪無罪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有數無數。此二諸法亦悉等之。故成正覺。彼何故等以空故等。故曰為等。諸見自然以無想等。想自然故。以無願等。三界自然故。以無想等。所想自然故。以無行等。行自然故。以無起等。所起自然故。以無依等。所依自然故。能如審等。三世自然故。以慧等。無明恩愛自然之故。以泥洹等。生死自然故。又族姓子。如來至真。於一切法如是平等。故成正覺。是故名曰平等正覺。如其如來曉了諸法成最正覺。如是建立住於大哀。便為眾生。若干方便種種因緣。各為如應而分別說。則歸命法因法而生。尋時滅盡苦惱之源。其此非師自稱為師。不尊稱尊。未成正覺自謂正覺。是故如來於此儔類獨無所畏。超絕無侶而無倫匹。是為如來十一之業。佛於是頌曰。  於諸法平等  由已成正覺  是故平等覺  如來而普現  其凡夫之法  佛法則亦等  所學不學法  及諸緣覺乘  諸有世俗法  及與度世法  諸善不善行  泥洹一等類  解空及無相  棄捐於諸願  無生無所行  等見於此事  等明如是業  所說亦如茲  因此度眾生  是為大仙法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自知諸漏已盡。彼諸天人天上世間。無能譏謗如來至真敢言諸漏不盡者。所謂如來諸漏盡者。如來已脫愛慾之源。心解諸欲無所罣礙。又佛心者已度諸漏。蠲除一切塵勞之行無所罣礙。是故名曰如來至真。諸漏已盡故顯現世。以賢聖慧第一真諦。無敢當前能遮蔽法雨。當令除滅穢修之行使其造證。以故曰盡。無有不盡。未曾生盡。以此名為盡。如來所盡。謂真諦者無所復盡。已無所盡此則無為。其已無為彼則無受。無在不在。此無處所。是謂興立。成諸如來住無所生。是諸法住如法界住。此為應慧。如是應者。則無所應亦不滅度亦無所成。如是像法則不可得。諸漏形色亦不除漏。如來大哀住權方便。皆為眾生而演經典使除諸漏。是為如來十二之業。佛於是頌曰。  最勝已盡諸漏欲  未曾復有貪罣礙  人尊皆脫諸生死  已斷瑕穢無有餘  安住皆棄諸無明  未曾可得愚癡冥  人中師子諸餘見  是故無礙無慾塵  安住所說隨其時  皆盡諸漏無死生  究察諸法無所有  豈能使盡復令長  其所盡者無伴黨  若已盡者假名盡  其有盡者二有為  計彼又無於三相  住於此界無取作  佛以聖慧度彼岸  曉了是以應說法  是為安住十二法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悉了蔽礙塵欲諸罣惑法而無罣礙。天上世間諸天人民。無能堪任毀於如來言不應法。於彼何謂廢退於法。又有一事令法廢退。何言毀於如來為不為一。謂心憒亂不能專精。復有二法。一曰不慚。二曰無愧。復有三法。一曰身行惡行。二曰口出粗辭。三曰意念毒害。復有四法。二行於四至不可至。一曰□□逆□□□□□□□□西□□□□□□□馜餺□埤□□□□□□□□□□□□□□□□□□□□□□□驅□□馜饅□埤□□□□□□□□□□妃□□裀□□□妯□□□□□□□襮□□□□□□禳奿埤□□□□□奸□□馜送□埤□□□□逆□□□□□□□□□□□□□麗□□□□□□□□□褊搳歎ョ慼慼慼慼慼慼慼潔痁C□埤□□□□□□□□□埤□□□□□□□□□□□□□□□□□□□□□□□□□□□□□□□馜糖□埤□□□□□□□□□□□娀□□□□□□□□峞慼慼慼慼憚嚏澗t埤□□□□□p娀□□□□□□□□菕慼慼慼慼憚濩D□□□□□K妯□□□□□□K媽□□□□社箋媽□□□魯□娵□□□□□馜膳□埤□□□□□□□□□□□□□□□□□□□逆□□□□□□□□駢□□□□□□□□□□j□□□□j□□□□□□□□□□□蓼□□□E□□埤□□驠榳娀□□□□□禳慼慼慼歎晼慼慼慼慼慼慼撬_□□□□祤□□婁婁□襻□□□□□□□概駟埤□□櫸□垓延誾□飀□□□□飀□□靈娀嬌□□□飀□橙□□埤□□□□□□□□埤□□觜D漏□詙□□□楉祇□□蓼□□本□糖□□□□□□□□□  諸最勝曉了法  其習此不得脫  著心懷不能捨  謂不知羞慚者  身口意亦如是  初未能將護斯  貪瞋恚癡恐懼  犯殺生偷竊人  犯人妻妄語醉  六失行七憍慢  說於八邪脫門  皆妨廢解脫跡  若不能制其意  乃及十不善句  由不捨不順念  是等類未解脫  見隨逐顛倒著  而依猗放逸誼  不當習如是法  可成茲人中尊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曉了賢聖所行。尋造平等盡苦惱。眾生習善因是得生。若造平等便滅患害。假使諸天世間人民。不能障蔽如來正法。謂於至尊。不應眾聖之所宗奉不任大道。佛永無畏。何謂所宗。謂一乘道淨眾生。有二法。一曰寂然。二曰所願。復有三法。一曰空。二曰無想。三曰無願。復有四法。謂四意止。一曰身意。二曰痛癢意。三曰思想意。四曰法意。復有五法。一曰信根。二曰精進根。三曰意根。四曰定根。五曰智根。復有六法。一曰念佛。二曰念法。三曰念眾。四曰念施。五曰念戒。六曰念天。復有七應法。一曰意覺意。二曰法覺意。三曰精進覺意。四曰歡悅覺意。五曰信覺意。六曰定覺意。七曰護覺意。復有八應法。一曰正見。二曰正念。三曰正言。四曰正業。五曰正活。六曰正便。七曰正意。八曰正定。復有九應法。一曰第一禪。二曰第二禪。三曰第三禪。四曰第四禪。五曰虛空慧正受。六曰以慧正受。七曰不用慧正受。八曰有想無想而為正受。九曰滅於一切諸痛思想正受。復有十應法。一曰離殺生。二曰離盜竊。三曰離貪婬。四曰離妄言。五曰離兩舌。六曰離惡口。七曰離詈罵。八曰離綺語。九曰離瞋恚。十曰無邪見住於正業。是謂應行。離於所生。是為諸善三十七品。合集戒品成於定品合於慧品究竟解品。通達度知見品成賢聖諦離於所生。復次所謂離於所生。謂修行平等賢聖之事。所謂應賢聖者。彼無法品若二不二有權無權。有進或退若生不生無受無捨。道所越度諸不平等二事之行。諸法無二。則如審慧修所依生。如來以此無所生行。為眾生說。若能行此眾生歸斯尋盡苦惱。是為如來第十四業。佛於是頌曰。  近斯清淨  至不可量  人所依猗  逮到清淨  最勝普聞  而悉知之  已知經典  樂說甘露  至乎眾善  無數諸法  道品清淨  為佛世尊  勇猛習此  而得解脫  十力所演  無有所處  如應順念  滅盡塵勞  方便等法  無憂豐茂  不依於法  不猗非法  逮平等脫  精進平均  其緣善德  不依道法  慌惚虛無  如空無念  猶如幻化  如夢所見  彼則得度  生死所趣  是為十力  所行之業  人所獲致  於所周旋  是以大哀  而度脫之  興隆慈愍  故無等倫   大哀經十八不共法品第二十一之一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而無缺漏。智者愚者。得未誤失所行正法。所以者何。如來至真身行無闕。則為至真平等之覺。威神巍巍端正殊絕。威儀禮節視瞻舉動。順於等行。被服法衣手執應器。行步進止往來周旋。經行坐立猗臥出入。郡國州城大邦縣邑聚落。足不蹈地。千輻相文自然輪現。柔軟殊妙香潔蓮華而現乎地。如來之足踐於其上。其有蟲蟻含血之類。遇如來足晝夜七日而得安隱。壽終之後復生天上。其法衣被自然四寸不[打-丁+親]其體。隨藍之風不能動衣。其傍眾生皆得獲安。是故言曰如來之身無有缺漏。又族姓子。如來至真。有所演辭未曾有短。智者愚者。不能得便求瑕闕者。所以者何。如來至真所言以時。演辭至誠如實無虛。應誼合法順如律教。所言平等言行相應。語無違失應不應時口所說者。皆悅一切眾生之心。無有復重。誼理美要成就莊嚴。口演一音。悉應眾生志性所念。各得聞知忻然解達。是故名曰如來至真言辭無短。   又族姓子。如來至真心之所念亦無誤失。而令智者及與愚者求得便者。心念法失。所以者何。如來常定無有不寂。懷眾生類得其心本。除諸誤失而為說法。是為如來十五諸業。佛於是頌曰。  其尊大人  無有闕漏  身行口言  勝心所念  其世吼護  無短無罪  愍哀入中  憐傷等現  欲求佛失  一切悉無  以此經法  示人令寂  使皆棄此  諸瑕闕行  是為最勝  十五之業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無有粗教。所宣音響而令諸魔及與官屬。並外異學裸形露精殊別異術而得便者。如來無言亦無有聲。離諸猗著。如來難說一切眾生。鹹皆啟受不以有為。亦復不處在於無為。如來身行靡不究暢。口言無短而今所行。人得其便不與世諍。是故如來無有音響。常順空行。如來無我亦無所受。復無貪業離一切趣。是故如來無有諍訟。設無音響。因此蠲除眾生音響。而為說法。是為如來十六之業。佛於是頌曰。  若聞諮嗟  不以動悅  若聞毀呰  亦不愁慼  除諸所著  亦無猗望  本修善行  行無所著  最勝諦修  常順空行  無我無受  彼無憎愛  如其所住  講說經法  是為至誠  所說尊業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常念未曾忽忘亦無憒亂。意不迷慌而違遠法也。如來常定為一切智諸通之慧。則以脫門定意正受以無能忘。普見一切眾生心行之所住處。觀察其本。便以應誼而為說法。不違法誼辯才開明。隨順無逆。其不忘者。去來今慧無所罣礙。鹹見三世因其己身。自以其心未曾忽忘。慈愍十方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慇懃念濟而為說法。是為如來第十七業。佛於是頌曰。  導師所念  未曾忽忘  順從法禪  脫門為行  一切眾生  志性所行  應其所之  而為說法  所分別了  未曾忘失  達於三世  應無所犯  設無所忘  應其說法  是諸大聖  所行之業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心常靜然無有不定。坐起行步臥寐飲食言辭寂然常以一心。如來至真三昧微妙所度無極。越乎彼岸。禪思一心初無陰蔽。普察眾生諸有形類。行定者不定者。永無敢睹察如來思惟念所見心也。除其如來神聖所建。作其威靈乃能見耳。設如大聖常定一心三昧亦然。不可上下為人說法不復觀察。所以者何。常見一切眾生心故。佛之聖慧巍巍如是。不可攀逮。玄如虛空無有表媄不通達。是為如來第十八業。佛於是頌曰。  佛無進退  心常永定  行步住止  坐臥寢食  言辭寂然  無能亂者  最勝常定  莫敢迷惑  八方上下  終無得便  亦無敢知  其心所定  因其所定  為人說法  常演道誼  是最勝業   大哀經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8 大哀經   大哀經卷第六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十八不共法品第二十一之餘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無若干想亦無眾念而令其心迷惑忘也。所以如來無若干想。如虛空土不可窮盡。不察眾生而各各異。用其本淨無若干故。察於諸佛無若干種。用其法界不可破壞。慧平等故。亦於諸法無差別想。用無慾故。如來不壞奉禁戒者。偏愛順念。亦不毀呰於犯戒者。睹修道者不往肅敬。不尊道者不以棄忽。不計律教是我所也。永處邪見不輕忽之。如來至真所行平等於一切法。是故名曰如來至真無若干想。設無若干。則便宣此無若干想。開化眾生令不各異。眾想消除而為說法。是為如來十九之業。佛於是頌曰。  諸安住道  無若干想  一切最後  見諸佛土  計於經典  無各各異  諸大名稱  所行普等  設奉禁戒  若毀失者  眾生易化  若不可化  諸兩足尊  彼心平等  開度眾生  各懷貪相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無有猶豫。所觀察者悉見根源不復思惟。所以者何。如來大聖道德已成莫觀不成。身行謹敕心懷柔軟。戒禁鮮明智慧殊絕不當瞻覲。如來聖明不有超異也。佛以智慮常察普護。不從愚冥則由度世。不墮方俗迷惑之行。如來所護因從賢聖。不從不聖賢。如來所護。轉於清淨無上梵輪。愍哀眾生而得自在。獨步十方不從他人。而有所譽無有偏黨。又其如來所觀護者。無卒不暴常順庠序而無錯謬。若有所往得無受捨。已離於二諸所氾流。已度四瀆稱量一劫。思惟本末不能究盡。各各異所不念所。不知過去念無所嬈觸。不自現功。如是審實而無有異。佛悉究暢靡所不達。是為如來觀察大哀巍巍若此。護諸眾生具足說法。是為如來二十之業。佛於是頌曰。  如來所觀護  未曾有懈惓  善修其道誼  卓然殊特行  其心身如是  禁戒及智慧  尊上為大人  所行常至誠  如來未曾懷  猗著諸危害  亦無想諸念  不為虛偽事  其所觀護者  真諦無華飾  便則以此誼  為眾生說法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無有貪損。何謂為貪。唯樂善法。其善法者為何謂乎。如來大哀未曾損秏。亦不猗貪。鹹於大哀所說經典亦無誤失。不令眾生從律貪慾而致迷秏。開化眾生初不謬惑。不捨閑靜。亦無所啟而有違廢。勸諸菩薩未曾喜忘。而於三寶恆不斷絕。如來至真無所貪著。聖明至真道德為樂。是故名曰如來正真。無有貪慾而致損秏。為諸眾生頒宣經典。令其慕樂無上正真具諸通慧。是為如來二十一業。佛於是頌曰。  最勝常不貪  慕樂善德業  慈哀施以法  度脫於眾生  喜樂濟群萌  隨時而開導  最勝不損道  勸不斷三寶  無貪嫉瞋恚  不從愚禁忌  由因諸通慧  善慕經典教  見眾生懈怠  最勝化勤修  積無量慧業  以此度群黎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於精進事而不損秏。所謂如來精進。雲何謂開化眾生。觀察慇勤求之所在。因而度脫不遺一人。於聽經典常令清徹。是為精進。如來至真。如是比像得諸聽經。為諸應器一劫不倦。因而聽採甚深法者。大聖宣之一劫不廢。為說經典離於食饌將護眾生。如來至真以一人故。於恆河沙諸佛國土而獨遊步。從如開化令發道意。如來身心及口所言不以懈倦。身心靜然無有閑據。如來方便精進勤修靡不諮嗟。因隨平等則以精進。化乎眾生至聖解脫。其致道真。乃至申暢如來功勳。是為如來二十二業。佛於是頌曰。  其人中師子  因精進之力  以此精進力  常而諮嗟之  其精勤勢力  未曾有損秏  所演說經法  用應法器故  安住所精進  無能究暢者  其身口及心  初未嘗勞倦  已精進平等  一切無罪舋  其意懷愍哀  常為眾生說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意之所念一切未曾而中忘也亦不損秏。如來所念竟無中廢。所以者何。族姓子。從初得成至最正覺道。以普見一切眾生過去當來今現在心之所懷念。悉憶識之不中忽忘。永存普達眾生之行。如來未嘗復重惟極遣慧往察。如來所念實無損秏。入於眾生三處諸性。入諸人根觀眾生行。如來所興不有觀察亦不思惟。而為眾生講說經典。豫知時節進退遲疾。而為分別授其決矣。所以者何。其意永存不中忘故。如其心定因無所忘。識念眾生尋為說法。是為如來二十三業。佛於是頌曰。  世雄所念  心未曾忘  又最勝尊  不憶重思  其所遊步  如成正覺  知眾生心  無有遺漏  亦復未嘗  猗於識知  見於眾生  久長性行  令其建立  無有事業  人中之尊  為眾法王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無失定意三昧正受。一切諸法無有偏黨。諸法如審。何故如來不失定意。用修平等無卒之故。三昧亦等故。如來等於欲際。無慾之際亦復等矣。如生死際等。泥洹際亦復如是。以平等故。故能正受此之謂也。讚於如來三昧不忘。所以者何。則於平等無忽無忘亦不退轉。如來定者不合於眼。亦復不合耳鼻身口意而同塵也。諸根不定。其三昧定不依地種。亦復不依水火風空。亦復不怙欲界色界無色界。不慕今世不恃後世。無所著故。故不損耗。是故名曰如來至真定意不忘。亦為眾生講說經典。令應法器致乎定意。是為如來二十四業。佛於是頌曰。  最勝為常定  定意不損耗  等順一切法  正從佛定意  不猗地水火  風欲色無色  大聖不著此  故不損三昧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智慧未曾損耗。何謂為知。敬達諸法無所不通。慧不仰人。為他眾生班宣聖智。方便隨時所決無盡。明瞭一切章句顯跡。令入一品住所說經億百千劫。假使來問去來進退。為決疑網靡不坦然。其慧遍入宣暢三乘。剖判歸趣。以諸眾生八萬四千行。則為講說八萬四千諸經法藏。是為如來智慧無極無量無盡。所說無限慧不損耗。亦為眾生顯示如是無盡智慧而為說法。是為如來二十五業。佛於是頌曰。  佛正覺智慧  現在志慕乘  善宣分別解  自在度無極  為眾生說法  從本性所樂  則以一文字  入無底章句  知於眾生行  所察無邊際  則為此等班  八萬四千藏  安住之所宣  智慧無損耗  是為十力業  故號人中尊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解脫無有損耗。何謂如來說。諸聲聞因聲而脫。其緣覺者由了因緣而得解脫。諸佛世尊。皆離一切罣礙諸二而得解脫。所以名曰解脫者何。無過去界不與當來。諸界合同不住現界。其眼於色離於二受。名曰解脫。耳聲鼻香舌味身更心法。離於二受而得解脫。心所依倚心本清淨而悉了之。故曰發心之頃成無上正真道。如來隨時為諸眾生講說經典使離猗受令無所著。是為如來二十六業。佛於是頌曰。  諸聲聞眾  依音解脫  諸緣覺學  因緣為慧  過諸罣礙  無垢如空  是為諸佛  無依所猗  其心繫在  於過去事  清淨解脫  是為執心  如應解脫  察眾生根  開度眾生  不令損耗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知於過去一切身行所可造業。其本明識而不廢退。如來所睹諸勝所行。因其隨時而化眾生。有所講說而度群黎。默然亦度。飲食亦濟。威儀禮節顯示眾生令隨律教。或復現於三十二相。因而得救。或以自示八十種好。因而得度。或復欲觀如來頂相。威神巍巍不得諦視。光踰日月超絕無侶。因益喜悅而從得度。或有眾生趣來見佛輒隨律教。或演光明睹其曜暉而得濟度。或見經行舉足下足悅而得濟。或入城郭從其還出令受開化。諸佛世尊。舉動進止威儀禮節。皆以此事益於眾生。靡不受化未曾唐舉。是故名曰如來至真。一切身業本慧□□裀□□□駛□□□□逆□蓼□□槬□□□□□□□□□□□□  其目睹見  威儀禮節  行步所入  若復還出  諸相種好  及頂威曜  以此開化  而度眾生  導師假使  演其光明  無數群萌  億載安隱  見其威曜  則隨往教  諸兩足尊  常修此業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口所演業。皆為慧黨曉了自在。所以者何。諸佛世尊所說經道。悉為應時所說無虛。善哉隨宜。所可宣言至誠無欺。無有罪舋。舉動安詳而不卒暴。離於粗疏未曾荒迷。常懷質直無有諛諂。初不惡口不演粗辭。無所猗著口言柔軟。進止應法不為羸弱。性不飄颻亦不狹劣。不為雜碎行步安諦。發言和雅其聲柔軟。音響香美。擇言徐語舒緩時出。辭章粲麗滋味具足。無有獷□言無疾病思而後語。自護己身。所為應節。心念隨時。滅其貪慾而除瞋恚。燒其愚癡降伏諸魔。危害眾惡療治諸疾。別其義理悅智者意。音如哀鸞聲如天帝。其響哀和亦如江海。聲靖如地。如鵰鷲王命諸眷屬。其意安隱如須彌山。所發言辭殊赤觜鳥。其聲慈愍猶如鴛鴦相呼和時。亦如鴈王將導營從。亦如鹿王鳴呼官屬。又如箜篌琴箏簫瑟鼓吹。應節吹唄吹笙發音。斯音相和各各悲快。佛之音響柔軟清和。過於彼節百千億倍。深奧微妙聲無穢濁。聞者入耳心中歡然。積累德本。所宣章句不可窮盡。隨時應宜前後相副。不失句義合於法句。各從方便不違時節。見一切人諸根增減。而為說法。佈施莊嚴將養戒禁。常令嚴淨。合集忍辱。精進超殊究暢聖業。觀察智慧雲集慈心。不厭愍哀其喜顯曜。不釋所護建立三乘。不斷三寶別三峻聚。淨三脫門。所修至誠斑宣智慧。為諸明者不見誹謗。諸賢聖所咨嗟。志玄曠如虛空。一切功勳悉為備足。告族姓子。如來言辭發教應節。巍巍如是。復過於此無可為喻。是故言曰一切所說。如來言辭慧響超殊。越諸言聲。三界無逮最為慧上。靡不應命而順從者。是為如來二十八業。佛於是頌曰。  無等倫言辭和  以無垢超諸德  發一響入諸聲  響周遍諸三千  令聲聞聽其教  緣覺乘亦如是  或有聞廣其志  發其心求佛道  其聞慈如次第  各暢辭不錯亂  若講說殊勝法  又其心無退念  猶如山之呼響  應其音而來報  人中上言如是  所演說悅眾心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皆如一切眾意所念。取為慧黨靡所不達。所以者何。察於如來無心意識。初無想念而有進退。以慧照曜消化眾冥。其如來慧。普至一切眾生心念。亦復遍入存一切意。超諸群生其識所念。諸消化法。其三昧定無所依仰。越於陰蓋。離十二緣起之行。永捨三念。去於臭穢。降伏魔事。去虛偽列諛諂之穢。捨乎吾我。除去無明愚冥根株。淨修道業心如虛空。而無想念不壞法界。告族姓子。如來至真。其心意業慧黨若茲。是為如來二十九業。佛於是頌曰。  不當稱最勝  兩足尊聖心  積累眾聖明  導師業清淨  此安住之慧  處在眾生性  普入靡不周  在自然法界  禪定意如是  一切善備悉  其察心意識  一切無想念  已過諸魔界  超於危害業  自然如虛空  離垢無所在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知於過去慧無罣礙。其所睹見智無損秏。所及雲何。其諸過去諸佛國土。合者成者。皆知其數多少進退。其土所有草木山谷諸藥叢林。悉分別之。其佛國土所有眾生。蚑行喘息身形種類。悉識知之。人民言語音聲種類。蜎飛蠕動悉曉了之。彼土前後諸佛興出多少之數。悉亦演之。諸佛之所斑宣經典卷數多少。有所顯照亦悉暢之。化諸聲聞其限若干。開諸緣覺入其律乘。悉亦識之敢可勸導。為菩薩學。使發大乘無上正真。亦悉具足。其佛國土所有好醜言教行跡。轉相瞻侍亦悉恤之。其比丘眾言行舉動。上下相順進退之宜。亦悉別之。有睹壽命長短久存中夭。亦復曉之。復知隨法建立年歲。亦識喘息長短好醜。飲食衣服所止居業。如來悉知。過去眾生。終始周旋所當往生。諸根若干其行不同志性各異。所懷心意境界殊特。其心悉暢而不中忽。心念多少好醜善惡。如來悉知。其數之限則見目睹。不以二慧而復再思。如來至真亦不遣心。追推過事而推知之。以慧心悉睹豫見。不復重念。其慧如是巍巍無量。見眾生性。不中有廢而為說法。是為如來三十之業。佛於是頌曰。  佛之聖明慧  無限無罣礙  在諸佛之土  而斑宣經典  勸諸眾生界  令篤信佛道  諸佛國土中  其所行進退  諸人民根原  志性所歸趣  所有藥草木  音響之好醜  過去心名何  諸所可造行  平等覺悉達  睹見如所有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知於當來而無損秏。慧無罣礙皆睹悉達。雲何知之。於當來世所當興成若復毀壞其合若散。如來悉知。劫起所燒。其水色何等像類。其佛國土當還復者。其地廣長闊狹遠近。塵埃之數。一一佛土。諸佛所興教化群黎。諸聲聞數緣覺之眾諸菩薩等。飲食衣服所止居澤。出入喘息行步舉動。所可遊居威儀禮節。一一如來所化眾生。立於聲聞緣覺之乘。若學大乘。如來悉知。一一佛土諸眾生類。當往生者。其心生念若干之數。諸念所滅。如來悉知。皆達此已。如來不復而重思念。心察懷抱觀於當來。常睹悉見。而為眾生廣說經道。是為如來三十一業。佛於是頌曰。  於當來世  世之所有  當所合成  若復毀散  剎土眾生  諸佛之數  其佛正覺  皆成此數  其心未曾  而有忽忘  其意觀察  普達當來  而為眾生  應時說法  是兩足尊  之所行業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或見現在而不損耗。其慧所睹無所罣礙。所見雲何。知於現在十方世界一切國土所有多少之數。諸現在諸佛所現在一切菩薩。聲聞緣覺之數多少。星宿形像進行運轉。為有幾所。現在一切樹木藥草山林谿谷。十方土地境界遠近。國中塵數。悉明其限。十方諸水以執一毛。搵取水知有幾渧。十方諸火境界興焰。若復衰滅存亡所在。亦悉達之。十方諸風所由形色。所從因出往來周旋成敗增益。亦悉知之。十方虛空迥遠悠邈。其裡億數無邊無際。佛悉知之。無有不及如毛塵者知於現在三品之行。眾生之界。進退難易。根本深淺。受教遲疾。佛知現在地獄眾生所犯殃舋。罪適歸此其所因由。從其中出。當所生處。復知方便所用除殃。又知現在眾生之種蚑行喘息蠕動之類。所因行業而墮此難。了其所便可除殃罪。當所生處。復知現在餓鬼之界。所因慳貪而墮此患。所當因由方便除罪。決所當生。知於一切現在眾生心所懷念所為塵勞愛慾之病。復知離欲無塵穢者。又知現在一切眾生當以何律而受開化。或復有人不從往教。緣知諸天生天上意退沒所歸。佛悉知之。如是本末初未曾念。二慧重思入於無二。而為眾生廣說經法。是為如來三十二業。佛於是頌曰。  諸最勝慧  普靡不周  無限無量  不可思議  等如虛空  虛無無喻  一切世間  所不能逮  其於十方  一切眾生  諸所現在  當所造行  如來悉知  睹其根原  是諸佛業  見悉究暢   如來道品第二十二   佛復告族姓子。是為如來所行道業。如來以此所行道業。開化眾生。以無言辭而演文字。難當難成。又族姓子。如來至誠。無有□學能禁制者。其業無量不可思議。諸天龍神及世間人。無能計會稱載所知。初無所言而文字現。難是難及無能抑制。遍諸佛土定意周普。現諸正覺皆已超越。無諸邪業無所想念。猶如虛空三昧平等。察諸法界而無差異。所以者何。諸佛世尊所可宣說無有若干。所因興出無有偏黨。等諸眾生國土亦然。所說悉同道神不別。解脫無異。所至滅度亦無若干。又族姓子。如來至真有諸法界為一種味成最正覺。於眾生界無所蔽礙。善權方便以無礙法而悉明瞭。則為眾生轉其法輪令不退轉阿惟越致。譬如族姓子。上工珠師修於清淨無垢寶珠。重治令曜。手執此珠寶。舉著濁水令水凝然。去濁就清。不復勤而勞其功。然後則出著於食味。上於瓶甕。若於缽器。令其中水皆使清澄。所勞功夫不足言耳。然後服著大藥味中。以微細重而重洗之。所洗已淨去諸刺蕀。是則名曰夜光寶珠。如來至真亦復如是。察諸眾生瑕穢境界。為演無常苦。空非身悲哀辛酸苦毒之災。眾生迷惑愛樂生死。苦惱患厭爾乃令入賢聖法律。如來精進於彼無難。然後乃達空無相願。如來以慈而開導之。所勤精進而無所著。便次得成於不退轉。斑宜經道三場清淨。何謂佛界。而令眾生來入其境。已得越度入如來法。故曰無上眾祐之要。是族姓子。以此因緣。當作此觀。如來至真所入三昧不可思議。修乎平等達於三世。不斷三寶。如來於彼不可思議。住於道業猶如是空。其身自然無能逮者。現形一切諸佛國土。而於諸法永無所獲。不擇自在隨其音響而教化之。若為眾生宣經典時。皆離一切心諸所緣。而悉知見眾生心行志性所趣。諸菩薩眾志操清淨。諸佛世尊。以此等故興出世間。是族姓子。是為如來至成之誼。由無本業。謂無所住而不違遠。亦無懈息。授菩薩決不斷言教。是利名曰如來道業。佛講說此如來業時。十方無量不可計會無數佛土六反震動。其大光明。普照諸界。雨天華香。其寶清淨佛師子座。諸來集會大聲聞眾。天龍鬼神犍沓和等。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勒。比丘比丘尼童士童女。鹹共聽聞如來宣此道業法典。歡喜踴躍不能自勝。善心生焉。各各齎持若干種華名香雜香華鬘塗香衣服幡蓋及大幢幡。鼓諸伎樂琴瑟箜篌。供養如來。取頭上寶而以散之。或齎麻油。或執雷音。或取其髮。或脫寶瓔以珠挍飾。或明月珠。或懷月珠及解脫華。或持無瑕精潔之供。或獲印綬原赦之養或有寶果或以鷹鳥。或以綖縷。或寂然物不猗空物。或頭寶瓔。或頸著珠。或手或腳所有莊嚴。而供養佛悉遍散之。或復又取夜光寶珠。或復又取紫磨寶飾。以散其上。或馬藏寶天帝殊紺大青寶珠火色寶珠。月光寶珠若干種色。瑰異奇寶以供養散。紫磨粟金雜碎白銀。本榓雜香。儋堂雜香。栴檀雜香。黑妙雜香。丹赤真珠。似人雜香。而自退漏雨散。及諸天華。加雨意華。無極意華。月度月華。柔軟音大軟響華。其華曜目。大地陸地諸華。其輪離垢而有百葉。或有千葉。或百千葉。其光遠照香悉周遍。其香美妙洋溢所觀靡不欣樂。其光照曜執持其焰。其色無量文飾交露。青蓮芙蓉諸所雜華。而自然墮。又復雨地須蔓那華。思怡無憂華瓶。梧桐捨著。徐詳平順而雨此華。箜篌樂器簫成鼓吹。鼓舞諸伎自然而鳴。又復加雨諸天華香雜香眾寶瓔珞寶珠衣服臥具。其諸十方來會菩薩。踴住空中。自投其身用供養佛。適各投身不惜軀命。應時空中。周遍自然覆寶高座。有寶交露。垂無央數諸珠瓔珞。周遍挍飾。紫金雜廁其飾殊特。誠非世有。出若干種諸寶蓮華。一切所有珍寶瓔珞。一一枚珠各有無數不可稱載化菩薩現鹹悉共見。諸菩薩出適來出已。繞佛七匝。則復還坐於寶蓮華。十方無量諸異國土。不可稱計諸佛世尊。一一諸佛各各一切共嗟嘆之。其供養以經典之要。以供養故致於清淨。各共嘆德窮劫不竟。供養法故。佛以威神遣諸弟子。詣此忍土所齎供養。入此忍界。其寶莊嚴超踰於此。嚴飾寶座殊絕難及。彼時大會無數眾生見是變化。皆發無上正真道意。不可稱載諸菩薩眾逮得無所從生法忍。於時世尊。周匝遍察諸菩薩眾。汝等正士。誰能堪任。如是比像清淨莊嚴。菩薩所住所當建立。如來至真。意所遣使在遍止宿。將護視之無有思想。亦無音響。所敷氍□□賣□□逆□□□□櫚□□□□□□□□□楝□□□襯橫襺逆□蓼□騖駩□覭訶□□□□□□禜□奓□□襼□□□桌楻□□楈奅橫□□□□□□□椏騖飀□桌樈觙□□□□埤□□□□楏□□□□訏騖駜j□□□□□送□騖飀□□□延觀姎□□□庖逆□□ˍS□□□稷□□□□□□□龍椸楰□□□□□□□秸禖□□姪觀□j□□聾□□□餘□□□X□□□□□襻□□□□□□□□□檢□褾□□□□□□□□襦□檇w□吝馭□□飀□□馭□飀□□□□□□□奼稙埤□祛□菉楜襴□□□□□延觀姎□騖飀□不□□□楙□□埤□□姭□p□□楙裀□禭□□褻□□□□□□延觀姎□騖飀□□□□□□不□□埤□□稫襙觚榭襣襤f□□襭言□□□□逆□列駩□□□露□□□□□襻□□□襙褸□□□□□□□□楮□楯麗□□□鞳模鞳慼憤翩慼慼慼慼摩c裀□□□□□□□□□延觀姎□騖飀□樦楅樺□□E□□□□□□延觀姎□騖餐□□馰□□馘E桌□□□奐□□□□馘j□椽□桌□馻隆腄慼撐□□□□□驁□楦□□□逆□□飥□檢□□□□﹛澆瞴憫[馭□□□□□i裀□□訏騖駂□□礹裀□榰□□□覜驗﹛慼慼慼慼慼慼撮痋慼毅謘摯X騖□□□□□□□□□□□□□□□□榭襑□□延觀姎□騖飀□□延觀姎□騖飀□□□□□□□□□□□訏騖饙裀□□□□□□楙規□埤□□□聆□□□□逆□□弄龍□□饙裀□□Z□□□□□□襼□□j□□□□□□j□□□匿□□□□襌檢□□□□□□□槦J□□□褸楰□□□□□奿祜詛□j□□□□□覭□□飀□□稿Щ{□□□□□□禈□□g□□□榻□檢□□奏□□□延觀姎□騖飩□式慼慼隉慼撢邿蟝^□檢□襻□□□□□槙□□□□□□□□□□□□□□奻□□□□□□□秜D□□□□驚□□□秸逆□礽縷怴慼撕s□散□□□□□□□□□□□□□□□橁□□□□□□□□□褽□□□□□襗黎□□□□□□饖□飀□□□□□榵□□埤□□□□□訪□穎逆□□□□□□□穡裀□□□妞□□   大哀經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8 大哀經   大哀經卷第七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八總持品二十三   時有菩薩名師子英。在會中坐。問總□姎□騖飀□聯不□□□騖□□□□□姘□□□楏息□□褽□□□□□□褸□離K□□媦□餕奏隆D□□□□□楦□嬪馘j□□薞痋撢f¥□□□□‥□橦逤□□□車□|Ⅵ□□□□ず隉慰D□奸□□□□□□嫦□車□□耙□□剩□□□□□□□珣□楫□□珩)□¥□□工□□□□□□□□¥孥□□§□□□□胥□奧□□|¥嫥□□□□q□|詫□嫣‥□橤□□□邐□□|Ⅵ□□□|邥□□□¥奲l轟□王菩薩。仁族姓子。寧可屈意垂哀一切。復重解此八總持誼廣演其旨。設諸菩薩聞此總持。所得辯才必當勤學。總□姎□□□不□□□□□□□□□□□□□□□裀□嫵□□驟□□礽□騖餽玲□□□□櫸□婖□□□□飀□□□魽犛Jm嬪□□欖玲□□□□□裀□機□□騁E□□□□褓□椸饋楛□褓□□本□□□膳□□□□□褽□□□□槙極說慼撫驉敵□褽□□□□本□□□膳□□□□□Z□□褽□□□□R機□飀□□驀□馱□龍□□褽□□□□鳥丑慼慼慼慼慼敷Z□J延褽□□□□□□□如騃□□□□□黎□□□□□□□□□□送□秜D□□□□□埤□□□□□□G□稿j□椸膳□□□椸□襴□□樇□□飀□R檇D列□驪騪□□奸□□□□□□逆□□觜D館□□□埤□奏聾□□□□□□□□騙妖□□□禱□□□騫褽□槏R樺□□褽□□姚□稿F□□騁式慼樂禳慼慼慼熬c西夾□□倌j裀□妖靈奅訧□□橫□□櫸□□延襏度□逆□□□練逆□妖□□穟□魯□□□□□□□□禖祭逆□R延讋飼襛□□埤□妖祭禕奅□□□□□□□觀□□餾檻裀□觀□□□□□□埤□觀嬌□槄□□榕埤□觀婦社槄□□□埤□□姪覕埤□觀□□飀□規□騙□□龍□□埤□觀□□□□□□埤□觀□□□□□□埤□觀□□龍□□□埤□觀誇□耔□□□埤□觀誇□馱□□□埤□觀誇□□□餖□埤□觀誇□□□駔□埤□觀□□□□□覕埤□觀□□□□□粿□婦送□囊埤□觀□□□□□□□埤□觀□□飀□覜□□□□飣□埤□觀□□□□餒覕埤□觀□□□□□禕埤□觀□□□□騙□埤□觀□□耔□□□埤□觀□□視□□囊埤□觀□□□規□□埤□觀□□槄□□□埤□觀□□龍□囊囊埤□觀如□規□餾榕埤□觀□□□□□榕埤□觀□□□□姪覕埤□觀□□□□祭覕埤□觀□□□妖□□埤□觀□概□□禎□埤□觀□□□□榜□□□□驚□埤□觀□□規□□禕埤□觀□□□規□□埤□觀□□□□娶□□秫□□□埤□觀誇□□□□□埤□觀□□耔□□□埤□觀嬌□槔規□□埤□觀□□□□□覕埤□觀□□□□□□埤□觀□□□□□覕埤□觀□□規□□襤鞢數[□□規□□榕埤□觀□□□□轢囊埤□觀□□□□□禕埤□觀□□規□□□埤□觀□□龍□□□埤□觀□□餓耔□□埤□觀婀姪規□□□兣‥□□□□□□鰷兣‥□□□鰣□□□踦兣‥□□□盧□奔□兣‥□□□□□□□兣‥□□□□□□□兣‥□□□□□邐啦兣‥□□□笲□麧□兣‥□□□□抨□匭兣‥□□□□□□□兣‥□□□□□邐□兣‥□□□□□鐓邐兣‥□□□□□奔□兣‥□□□梴]□撦兣‥□□□澗□迴□兣‥□□□□□□□兣‥□□□□□藏□兣‥□□□□□迴□兣‥□□□踧殷蕁□兣‥□□□□□邐□兣‥□□□□□□□兣‥□□□□□迴□兣‥□□□魍□□璦兣‥□□□□□□□兣‥□□悅□□□P兣‥□□□□□腦稦兣‥□□□腦掠滎□帶兣‥□□□□□□□兣‥□□□□□□□兣‥□□□□滎□□兣‥□□□□臧麧□兣‥□□集□□□□兣‥□□□□□□□兣‥□□□□□邐□兣‥□□□姦□□莦兣‥□□□砥慼慼慰^‥□□□□□匭□兣‥□□□柍□□□兣‥□□□鄖□□□兣‥□□□□□逢苦兣‥□□□□□憒學兣‥□□獎集□蝖慰^‥□□□□□□□兣‥□□□擰□□□兣‥□□□□□□□□兣‥□□□砥慼慼慰^‥□□□□□□□兣‥□□□磩□飽慼慰^‥□□□□□鳧□兣‥□□□穌□□□□□滎龤慰^□   如是族姓子。菩薩已逮淨光音。於諸因緣文字章句。咨嗟其誼。若於一劫復過一劫。頒宣經典。不捨諸緣文字章句。隨時所應不以為難。取要言之。一切諸文各各諸字。以一一文為眾說法。於彼文字而無窮盡。善住法眼諦演辭誼。其言粲麗。於是菩薩住於總持。究暢清淨威儀隨時。辯才鮮明其心顯曜。遵修慈心。其所佈施亦復清淨。法施衣食俱無所吝。其戒清淨行無缺漏。忍辱清淨心不懷害。精進清淨造安隱業。一心清淨寂然無冥。智慧清淨捨於闇昧。廣有所照其業清淨。無所違失。其目清淨三眼無垢。其耳清淨得天耳聽。聞諸如來所講說業。其鼻清淨。聞於如來戒法之香。其舌清淨。無可意味志道法味。其身清淨。所生一切不為胎垢之所沾污。其心清淨。善權隨時普入諸法。其色清淨相好莊嚴。所聞清淨。悅耳之音而無亂響。其香清淨。戒聞施香所見被熏。其味清淨。味味復味成大人相。細滑清淨。手腳柔軟猶如幼童。其法清淨逮法光明。其意清淨。所聞經法懷憶不忘。其志清淨越魔徑路。行步清淨。普入深妙無極經典。菩薩已住於此總持。自恣從志告誨教授。幾何佛土光明所照。其數亦然。又其光明。演出一切十方諸佛所演法教。以用逮致於此總持。因得殊特無言辭故。是族姓子。淨光音總持也。所可演出。若有所入所可稱說。不可限量。此淨音總持。分別所趣不可思議。言辭無極所決無限。所搖方面曠而無際。入無罣礙。   佛言族姓子何謂無盡法藏總持。謂色無盡。以色無常故。曰無盡說色無常。以色苦故亦說苦惱。色無我故亦說無我。色寂然故亦說寂然。色恍惚故亦說恍惚。色如沫故亦說聚沫。色如幻故亦復說幻。色如野馬故亦說野馬。色如水月故亦說水月。色如夢故亦說夢。色如呼響故亦說呼響。色如形影故亦說形影。色如照面像故亦說面像。色無有故亦說無有。色無學故亦說無學。色無究竟故亦說無究竟。其色空故亦說於空。色無想故亦說無想。色無願故亦說無願。色無行故亦說無行。色無生故亦說無生。色無起故亦說無起。色本自然故亦說本自然。色用本無故亦說本無。色過去自然故。亦說過去自然。色當來自然故亦說當來自然。色中自然故亦說中自然。色憺怕故亦說澹泊。色靜嘿故亦說靜嘿。色無遊故亦說無遊。色無戲故亦說無戲。色不可思議故亦說不可思議。色無貌故亦說無貌。色無體故亦說無體。色無人故亦說無人。色無壽故亦說無壽。色無命故亦說無命。色無養故亦說無養。色愚騃故亦說愚騃。色不仁故亦說不仁。色無神故亦說無神。色如束薪故亦說束薪。色如草木牆壁瓦石之類。故亦說草木牆壁瓦石之類。色如誑相故亦說誑相。色為四大故亦說四大。色無聲故亦說無聲。色無教故亦說無教。色不可得故亦說不可得。色念淨故亦說念淨。色緣起故亦說緣起。色無斷故亦說無斷。色非常故亦說非常。色如屋故亦說如屋。色無痛故亦說無痛。色從罪福生故亦說罪福。色法界苦故亦說法界。色住法界故亦說住法界。色於本際法界而無動故。亦說本際。色無我故亦說無我。色無受故亦說無受。色無載故亦說無載。色無念故亦說無念。色無怯故亦說無怯。色無量故亦說無量。色無邊故亦說無邊。其色於道本清淨故。亦說道淨。色空等故亦說空等。色於泥洹本清淨故。亦說泥洹清淨。舉要言之。五陰六衰諸法諸名身形句跡。徑路偏章及諸識身。悉入一音之所顯曜。說無盡慧。計是四大寶藏之篋。所諮啟慧亦不可盡。其寶藏篋聖法經典。亦復遊入於無盡慧。所頒宣智。是為無盡法藏之總持也。一切諸所講說宣傳。若於一劫復過一劫。咨嗟此德無盡法藏猶不可盡。   佛告族姓子。何謂無量退進總持。於彼迴旋斷絕計常。而反其流。十二緣起從無明緣而自致行。從行致識。從識致名色。從名色致六入。從六入致更。從更致愛。從愛致痛。從痛致受。從受致有。從有致生。從生致老病死。從死致於哀泣憂慼所不可意。從致五陰大惱之患已除無明。行識名色六入更愛痛受有生老病死啼哭愁慼。不可陰意大患永除。彼從無量宣無限門入於無底。是故名曰無量退進之總持也。亦受亦捨故曰迴旋。無受無捨此之謂也。亦起亦滅所以迴旋。不起不滅此之謂也。與塵勞合而致諍訟。所以迴旋。反本清淨無著放逸。此之謂也。於一切法而有所行。受應不應念與不念。所以迴反。無想無念無應不應。此之謂也。因緣諸見所以迴反。斷因緣見此之謂也。名之與色所以迴反。無名無色此之謂也。有為無為所以迴反。淨於三場此之謂也。有內有外所以迴反。不住於識此之謂也。罪福報應所以迴反。無罪福報此之謂也。善與不善所以迴反。永無所行不處善惡。此之謂也。有漏無漏所以迴反。無有二事此之謂也。殃舋所蔽塵勞之冥所以迴反。本淨自然此之謂也。計我不我所以迴反。其際清淨此之謂也。生死泥洹所以迴反。諸法泥洹其源靜然此之謂也。是族姓子。說無量總持進退無底。若有菩薩。住是無量進退總持。志無所生達法無起。於無央數百千劫中。講說經典不能究盡。總持之慧其誼微妙。此無量退進總持。若入中慧有所宣暢。則能覺了清淨道門。照曜幽冥靡不亙然。   佛告族姓子。何謂海印意總持。猶族姓子。諸四方域世界之中。諸有形色。又其像貌山谷樹木。諸所生草眾藥之類所有形貌日月光明明珠水曜焰電。諸有像貌。州城大邦郡國縣邑居捨屋宅。所有像貌。園觀浴池川流泉源。入流行色生活之業。自睹形像好醜善惡。中上下貌一切諸色。及與歸之。皆依大海而不別異。是謂大海。菩薩若住此海印意總持。等印一切眾生之身。亦復等演文字之教。以等心印而印眾生。十力諸佛。口演所宣無極大法。此典皆從菩薩口出。佛印見印。所說法者忻而無限。講諸法印。慧無所印。所可講說。悉如來印分別眾諦。其無印者。永無所行心。自然寂。其離印者。得離欲法清淨之行。其度印者。所演究竟靡所不通。其號印者。皆宣名物各各暢了。其樂印者。除去欲貪放逸恩愛。其十印者。具足十力。其被恐印者淨除諸意。其燒吒印者捨於燒熱。其六印者成六神通。其左披印者棄捐左道。其審印者說於真諦。其如印者所行如實。其哆印者蠲除一切諸所根本。其迦印者離所作業。其娑印者宣暢至誠。其現勢力故。其生印者度生老死故。其志印者謂意清淨故。其界印者不壞法界故。其寂印者具足憺怕故。其虛印者。虛靜空無無不可盡故。其盡印者。消化盡想慧無起故。其立印者覺意諦住故。其知印者。別知一切眾生類故。其普印者。而悉頒宣諸所興衰。其有印者。覺了分別所有無有。其貪印者。消除貪婬瞋恚愚癡之忌難也。其己印者。己身已通而成正覺。其自印者身自解故。其旦印者。旦自釋捨諸所猗相。其數印者滅遣根源。其處印者。則於處處如有悉知。其無印者無有若干。其果印者逮得果證。其陰印者除諸陰蓋。其疾印者離邪疾故。其施印者。得成施戒香熏故。其堅印者。已逮斷堅剛強性故。其究印者。究暢文字攄其根源。如是族姓子。菩薩說法演若干文。悉知一切文字印說。是為海印入總持門。   佛告族姓子。何謂蓮華嚴總持。菩薩大士若入眾會。在所住處輒為說經。設有所宣。於時於彼即生蓮華。其色殊妙。菩薩適坐於蓮華。逮虛空中則雨蓮華。又諸蓮華各各演出若干種音。講說經法唯說深誼。無有雜句嚴飾之教。攀引典喻正典上要。分別誼歸。十二部經。一曰聞經。二曰得經。三曰聽經。四曰分別經。五曰現經。六曰應時經。七曰生經。八曰方等經。九曰未曾有經。十曰譬喻經。十一曰住解經。十二曰行經。其所演法。若有聽者輒盡眾苦。菩薩如是自然精進。不釋常定。於時蓮華所演經典。適斷眾苦便行佛事。又其菩薩一切毛孔。悉出光明化為蓮華。諸蓮華上各化菩薩。詣於十方不可涯底無數佛土。奉現諸佛。是族姓子。名曰蓮華嚴入總持門。佛復告族姓子。何謂入無礙總持門。假使不捨一言辭已。至二三四乃至乎千。所生之處常不忘之。或億百千種種之說悉能識念。為眾宣暢世世不忽。諸根和悅顏色殊絕。與眾超異悅可眾人。無有恨亂或能所說聞於。無量江河沙等諸佛剎土。或能通暢如佛國塵諸佛國土。於是所演諸法門者。隨時方便。又彼法門。一時悉遍諸佛國土滿中塵數諸世界也。或二三四。或五至十百千無量。所說應聲亦無所著。則無所住。其音柔和合眾人心。辭美隨時其誼雅妙不失其節。莫不忻豫入無礙門。   佛復告族姓子。何謂入分別總持。曉了其誼。所宣旨慧而不可盡。分別法者。所宣正慧亦不可想。隨時分別。所說明慧亦不可窮。分別辯者。所宣正智亦無涯底。菩薩已獲如此慧者。其於東方所有眾生。悉能合會集在一處。各各隨意言語各異音聲若干。從其宜便所知多少。來難菩薩悉能發遣申暢其誼。南方西方北方。四隅上下亦復如是。來難菩薩各各問誼。一時各各盡為發遣。隨音清濁若干種言。悉得開解。各隨本心而得入道。各聞其言音不錯亂。則以一音入無數音。以無數音則入一音。是為名曰分別莊嚴總持。   佛告族姓子。何謂建立佛想總持。若有菩薩得此總持。處大法座在於眾中。常於虛空。值其頂上變交露帳化佛處上。紫磨金色三十二相眾好嚴身。自承其德頂近如來右手所在。化佛舉手適著頭上。應時菩薩。其身即變成為佛形莊嚴相好。建立其口言辭如佛。被蒙其意亦如佛意。適能成就建如是法。則入一切眾會心念。從其本行而為宣法。一日二日至乎五日。半月一月半歲一歲五百千歲。從意自恣至乎無窮不可計歲。離於飲食。為諸眾生而講說經。所宣經典而無有窮盡。其身不懈心亦不怠。悉是如來之所建立。聖感所接。彼則成致於四大慧。何謂四。一曰慧解一切眾生志操。二曰分別章句靡不通暢。三曰則以聖智所宣無窮。四曰則從其人本。而所學乘。了其意歸而解說法。是族姓子。如來相建立總持。所入門者。有所宣說。又此總持可演誼。不可稱載。無有邊際。通佛境界。爾時總□姎□騖飀□首□□橫□□飯□□娮□□□□  安住已宣說  於八總持行  此乘所宣獲  分別得解暢  說億載經典  辭不得邊際  其誼所分別  說者無所損  佛音甚柔和  其聲微妙快  宣告江河沙  無量千佛土  眾生得聽聞  逮成得滅度  此總持清淨  所暢音無際  講說無數劫  其法無窮盡  一句之言辭  宣佈不可說  一切諸文藻  智者得隨時  是為法篋藏  覺意無涯底  皆棄諸非受  其行甚清淨  亦不著中間  不隨退轉界  斯勇普惟法  專精而奉行  其逮得總持  蠲除眾根源  其於四域界  諸所有形類  一切悉等印  江海無思惟  其有逮得此  海印之總持  彼行者印門  所說無思議  若在中眾會  大人講說法  逮於虛空中  廣雨諸蓮華  又諸蓮華者  演億千法教  蓮華嚴總持  清淨德若茲  一音所演句  二三及五六  諸音各各聞  聲而不錯亂  千億百那術  言辭不可盡  有逮得總持  所覺無罣礙  其所宣辯才  法誼說應時  十方眾生來  各各共難問  悉為發遣之  決了所疑律  其逮得總持  意所覺如此  其大人正士  若坐於高床  諸佛以右手  而摩著頂上  其人得辯才  如佛無有異  用逮此佛化  妙上總持故  假使此菩薩  逮成總持者  彼意所懷德  無際不可念  講說億千劫  猶如江河沙  咨嗟其功德  境界不可盡  如蓮華自然  踴處於三世  堅住如須彌  所部無能動  假使有逮得  無上之總持  其慧則普流  周遍於三世  若在眾會中  勇猛如師子  調御諸外學  降伏令成就  假使有逮得  此上之總持  在所遊行處  悉棄諸恐懼  其光踰大明  所照而隨時  其行若如水  洗除眾垢穢  其行亦如火  無相無有念  其行亦如風  不著諸境界  其行亦如醫  療治諸疾厄  隨時給法藥  湯火而救濟  其有逮得者  極上妙總持  彼慧無瞋恨  隨根而解說  其行如月明  能除夜眾冥  心等光明正  而演大暉曜  其有逮得此  總持最無覺  眾生來觀瞻  視之無厭極  其行喻日光  照曜於闇冥  開三界眾生  使得其悟解  若逮得於此  最上之總持  枯竭於眾庶  愛慾塵勞源  其行亦如王  典領其國土  如息意王教  以法施所聞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一切無所受  不著於諸有  其行猶如龍  意強有神變  興雲雨眾生  亦復出電焰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此放諸法雨  消滅眾惱熱  其行如天帝  不為諸容色  而見所迷惑  心廣而思法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諸來眾會者  悉瞻戴其顏  其慈之所行  等遊如梵天  一切無等倫  來生於此世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彼生於梵天  所在常清淨  則成大五通  常與眾超異  遊百千佛土  難計無思議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彼供養十方  無央數諸佛  諸佛所咨嗟  隨所止方面  悉共愍哀之  念之如一子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計如是不久  當逮佛功勳  其辯甚廣遠  所演無窮盡  說種種微妙  無數諸經典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嚴行如華鬘  辯才如流泉  在眾意堅強  所覺而通暢  其慧無涯底  所行如虛空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彼則無憍慢  離諛諂自大  其智慧善權  所遊而自恣  能精進奉行  當修慈愍哀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一切皆蠲除  有為之瑕穢  知眾生言辭  所說之善惡  了眾人所好  一切諸根行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本所可宣暢  其誼不可盡  精勤神定意  諸根及五力  覺意路如是  其寂然最上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彼則觀諸法  所獲甚清淨  於諸度無極  已逮至彼岸  意強而明達  慧了諸四思  其逮得於此  最上之總持  其人自然解  安住諸所行  寂然成澹泊  仁和無放逸  威儀禮節行  分別住安諦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其人未曾有  不與諸塵勞  以成如法幻  志性離瑕穢  所在胎生處  不能垢所染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則住於蓮華  立在諸佛前  其人身口意  威神無缺漏  普興一切慧  周流歸眾生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諸佛所建化  說法而自立  已成大智慧  為眾生行道  於無數劫中  歎德不可窮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若有欲歎譽  無能得源際   於是世尊。讚總□姎□騖飀□□饖□飀□□□□□襗笠□□□□□□□□□樀埤□□嬌□槄□□□飀□□□褓□□奷□迭[□褽□□□醴□駸□□□埤□妘魯□埤□□不□□□椽□□□□馱□駕□□   大哀經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8 大哀經   大哀經卷第八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往古品第二十四   佛告族姓子。乃往過去久遠世時。劫數無量不可計會。懸曠極遠不可思議。爾時有佛。號離垢光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世界曰善離垢。劫名照明。其界清淨。地紺琉璃淨如明鏡。地平如掌。其界之土琉璃之土。生七寶樹。枝葉華實皆亦寶成。又自然生眾寶蓮華。大如車輪其色若干。見者心歡。其形微妙香潔甚美。寶為交露屋宅精舍。諸天人民被服飲食。猶如第六自在天上。人民鮮潔行步安詳。其婬怒癡鮮而薄少。舉動言教。其佛世界無有日月。其佛離垢光明。身出大暉遍諸佛土。晨夜常明昧爽不別。蓮華合者則知為冥。蓮華開者則知為明。其離垢光如來至真。諸菩薩眾有八百億。出家菩薩居士菩薩。無能限量不可稱載。建立無上正真之道。其佛土地不聞異學無有異乘。唯修大乘。行悉淳淑立不退轉。世尊雲何。為彼說法。唯演空慧空無相教。佛壽半劫。眾人居宅若干種寶。佛即行步皆隨時節。諸天亦然。其於地上立交露帳舍宅居中。名之為人。其處虛空而立屋宅柵閣。名之為天。起止飲食等無差別。又其佛界無復國君。唯離垢光世尊。則為無上大法之王。諸天人民無各各異。皆來事師無各異名。所作不別無有異念。唯奉如來諮受經典。思惟其誼。彼無女人。無罪處名。無犯塵欲。其土眾生唯學三度。一曰禁戒。二曰守心。三曰學智。何謂為戒。習諸通慧心念不捨。棄捐諸行。何謂守心。住於定意逮得神通。何謂為智。住智度無極得分別辯。如是族姓子。有學如此。名曰學度。是諸菩薩不受禁戒。其土清淨巍巍如是。世尊說法嚴妙殊絕。卓然無喻。時彼佛土諸菩薩中。有一菩薩名曰光首。即從坐起。偏出右肩右膝著地。叉手白佛。唯然世尊。所言總持為何謂也。菩薩何住。諸佛所說皆能執持。為眾生演令心歡悅。佛告光首。又族姓子。有總持名為寶曜菩薩住此。悉受諸佛之所講說。悅眾生心。光首又問。唯願如來。宣寶曜總持。其中誼理我等聞之。奉之如教逮此總持。離垢光佛。尋為光首菩薩。歎此頌曰。  欲逮得寶曜  永除諸塵穢  於垢而無垢  捨諸一切染  心常淨離著  是寶曜總持  逮得此持者  其明無不照  其身口清淨  光明性離垢  等意行慈心  是寶曜總持  已脫三十二  解諸一切想  則離眾悕望  是寶曜總持  所遊入懷勇  大德如虛空  解明如虛靜  是寶曜總持  不斷乎三寶  絕三垢三世  窮盡眾苦源  是寶曜總持  害貪婬恚癡  除塵諸穢濁  寶樹受欲意  寶曜總持尊  諸所有音響  世間上中下  入於一切聲  寶曜持離垢  精勤深奧法  無數妙句誼  不著吾我人  總持離此二  逮得分別辯  堅住於四道  四禪震於梵  是寶曜總持  第一法藏義  啟受四等行  尊修五神通  寶曜總持尊  諦住四意止  常順四意斷  奉於四神足  是寶曜總持  已受持五根  而立於五力  無能七覺意  是寶曜總持  奉於八由路  化寂然所觀  至於明解脫  是寶曜總持  遊戲所住地  近順解脫道  斷除一切惱  是寶曜總持  照明一切世  寂光之道場  眼清淨廣照  是寶曜總持  天眼淨如此  智慧眼曜冥  眼淨為法目  是佛眼清淨  是塵淨於魔  此五陰消害  亦淨於死魔  歸命力降魔  住於此總持  至億那術土  見垓數諸佛  得聞上經典  以聽廣妙法  意力懷總持  分別其義趣  為天世人宣  心明發意知  解了所報應  其法入於慧  住總持逮此  辯才無罣礙  三達三眼淨  逮得三脫諠  精進逮總持  無數諸總持  無限說無量  逮此總持勝  便獲一切所  其禪及脫門  正受極三昧  神通自娛樂  當入此總持  若海諸水王  萬川流河歸  是勝總持然  諸法門無量  入於無盡意  悉解無窮慧  其福無涯底  行總持逮此  色像眾相好  種姓慧清淨  珠寶離垢掌  逮總持如此  入乎深要藏  懷無從生忍  在不退轉地  說是總持者  無數諸菩薩  求於無上道  已逮此總持  成佛不為難  十方諸最勝  說法愍眾生  逮此總持者  辯才無斷絕  悅億垓眾生  知根意所信  口未有所說  逮此總持者  則轉於法輪  度百千眾生  立之於尊乘  勇住此總持  無數那術劫  嗟嘆其功勳  逮此總持者  不能盡究暢   如是族姓子。離垢光如來至真。說此總持竟。諸大眾中三萬二千菩薩逮此總持。光首菩薩亦復逮得此寶曜持。於族姓子所憶雲何。爾時光首菩薩。豈異人乎。勿作斯觀。所以者何。則爾身是。以是之故。總□姎□□□□□□堅觩□□□□首□□b復□檢□□婀□飀□□櫻□□□橐□□□□魯□埤□□楋秋□祕雷□□□□□□矩鈴□□□□□礸橖□□鷺規檢□□□瑢o飽慼摯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數z祋秋□□□□□□□   大哀經智本慧業品第二十五   於是智積菩薩。時在彼會。前白佛言。菩薩雲何逮寶曜時。已能獲致不復忽忘益於眾生。以總持力而自立業。佛告智積。族姓子。其有菩薩。住於智本而為智慧業。爾乃逮得寶曜總持。不復忽忘益於眾生。智積菩薩復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為解說。何謂智本。何謂慧業。佛言且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智積菩薩受教而聽。佛告族姓子。諦聽義旨思存心懷。是為智本。如所聞法則以具足為他人說。是為慧業。觀察分別是為智本。啟發眾會令得開解。是為慧業。隨順觀察知其根源。是為智本。隨時開化建立眾生。是為慧業。修平等行而無偏黨。是為智本。奉平正行不為邪疑。是為慧業。心無所生都無所著。是為智本。雖心不生能宣經典。是為慧業。閑處靜思其心寂寞。是為智本。身心宴然而無憒亂。是為慧業。心常樂一萬事不起。是為智本。識一乘道而不違捨。是為慧業。專修憺怕而普觀察。是為智本。得明解脫蠲除眾冥。是為慧業。遵乎專一三脫之門。是為智本。證明三達去來今事。是為慧業。篤信道議而無疑惑。是為智本。度於一切諸所罣礙。是為慧業。其心不怯志懷勇慧。是為智本。身心休息離於汲汲。是為慧業。其意安詳而不卒暴。是為智本。思惟懸曠而悉識念。是為慧業。如有所毀尋即覺制。是為智本。心常正定而得其所。是為慧業。遵修意止申暢意法。是為智本。意無所存亦無所念。是為慧業。奉四意斷令捨根源。是為智本。則已淨本蠲除眾瑕曉了諸法。是為慧業。修學神足忽然輕舉。是為智本。已無所行而遠神足。是為慧業。習化五根根源常寂。是為智本。分別諸根之所歸趣。是為慧業。住於五力勢不可動。是為智本。降魔塵勞令欲不起。是為慧業。曉了七覺逮柔順忍。是為智本。分別諸業一切自然。是為慧業。合集由路勇暢無滯。是為智本。若以識別浮筏譬喻。其非法者立之於法。是為慧業。明識苦習而修道業。是為智本。明證盡諦智本無盡。是為慧業。諷誦經典識其句誼。是為智本。已通經典而能奉行。是為慧業。一切所聞皆能執持。是為智本。道御眾義不違其理。是為慧業。於受音響而無所著。是為智本。順其經典而識正旨。是為慧業。觀諸萬物一切無常。是為智本。而悉曉了於無所行一切諸法。是為慧業。觀諸萬物一切皆苦。是為智本。一切諸法計本空無。是為慧業。察一切法而無吾我。是為智本。觀諸眾生本悉清淨。是為慧業。聞真諦法不懷恐怖。是為智本。分別諸法之所歸趣。是為慧業。觀察寂然泥洹憺怕。是為智本。一切諸法本淨寂滅。是為慧業。聞於經誼不懷猶豫畏懼之難。是為智本。曉了義理知其正歸。是為慧業。聽如審法不疑深洽。是為智本。分法辯才剖判其本。是為慧業。於一切音聽不恐懼。是為智本。隨時宣暢各令得所。是為慧業。聞佛辯才不懷弱怯。是為智本。識其辯才而遍頒宣。是為慧業。為眾生故慈奉法行。是為智本。不捨慈愍以慈加眾。是為慧業。自為己身亦為他人而興愍哀。是為智本。俱於二事而無所著發無蓋哀。是為慧業。愛喜道法而懷悅豫。是為智本。不舉不下無所違失。是為慧業。離於結縛危害之事而以觀察。是為智本。曉了己身舉動進止。是為慧業。常念於佛心無他思。是為智本。明識法身而無所猗。是為慧業。常唸經典識其義理。是為智本。而能分別離於欲法。是為慧業。常念聖眾供養諸道。是為智本。逮於無為觀察無塵。是為慧業。常念惠施濟諸窮厄。是為智本。捨一切塵而順道意。是為慧業。常念戒禁而自謹慎。是為智本。而已習行於無所識行別禁戒。是為慧業。常念於天使意開解。是為智本。其法清淨離於穢塵。是為慧業。若有所聞覆疏其議。是為智本。與諸世俗無所覆挍。是為慧業。所作事業安諦無失。是為智本。而悉曉了無作無報。是為慧業。不懷貢高而不自大。是為智本。得無極慧而成大智。是為慧業。所行為已自省其身。是為智本。為已亦及二事俱興。是為慧業。若能執持八萬四千諸法經藏。是為智本。分別八萬四千諸行。是為慧業。曉了隨時而宣經典。是為智本。如應講經無所違失。是為慧業。開化眾生建立於道。是為智本。智度無極善權方便。教誨眾生立不退轉。是為慧業。未曾畏懼五趣所生。是為智本。所生之處多所將護。是為慧業。精勤自修逮音響忍。是為智本。常以修行無所懷生。是為慧業。自將其節得柔順忍。是為智本。若以逮得不起法忍。是為慧業。發意勤修不退轉地。是為智本。超然進前阿惟顏地是為慧業。其已行成坐佛樹下。是為智本。所當曉了斷除疑礙解是平等。皆以一時發心之頃。隨時順誼。成於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是為慧業。佛欲重解宣暢此誼。爾時頌曰。  若聽受其法  啟問無放逸  斯清淨眾人  諮奉於智本  聞之則能演  慈心布諸民  其菩薩殊勝  為造慧之業  善意而思惟  是為明智本  分別說所行  是為慧之業  行如所順念  是則為智本  此行為人說  是為慧之業  逮心無所生  此則智之本  心行無所趣  是為慧之業  淨修正真行  是則為智本  宣轉造所行  是為慧之業  專一寂道行  是則為智本  身心不計我  是為慧之業  畏難生死習  是則為智本  愛樂一乘道  是為慧之業  好樂寂然觀  是則為智本  思惟明脫事  是為慧之業  精勤三脫門  是則為智本  明證三達智  是為慧之業  精修四意止  是則為智本  念無意無我  是為慧之業  棄惡修善行  是則為智本  本淨除此法  是為慧之業  勤致四神足  是則為智本  不貪習神足  是為慧之業  篤信淨解脫  是則為智本  度一切罣礙  是為慧之業  精進不猗息  是則為智本  身意已休息  是為慧之業  其志了安詳  是則為智本  不住一切處  是為慧之業  自覺識定意  是則為智本  行本淨正受  是為慧之業  善建立五根  是則為智本  知眾生諸根  是為慧之業  奉行於五力  是則為智本  慇懃得聖慧  是為慧之業  覺意柔順忍  是則為智本  解了一切法  是為慧之業  勤修道精進  是則為智本  棄捐法非法  是為慧之業  方便苦自然  是則為智本  於證不滅盡  是為慧之業  修持隨誼典  是則為智本  導御從誼理  是為慧之業  不厭惓諸聞  是則為智本  履順其要行  是為慧之業  如應求其議  是則為智本  奉行於聖達  是為慧之業  不猗於壽命  是則為智本  所念如法教  是為慧之業  求觀物無常  是則為智本  於是知無生  是為慧之業  信脫萬物苦  是則為智本  諸法悉無為  是為慧之業  解諸法無我  是則為智本  其性以清淨  是為慧之業  信脫泥洹寂  是則為智本  眾生永滅度  是為慧之業  觀察其誼理  是則為智本  覺誼而分別  是為慧之業  若篤信經典  是則為智本  暢達於經法  是為慧之業  不畏一切音  是則為智本  曉了諸歸趣  是為慧之業  不離佛辯才  是則為智本  曉了自恣說  是為慧之業  建立眾生慈  是則為智本  得無緣之愍  是為慧之業  哀己及他人  是則為智本  不想著我人  是為慧之業  常得歡喜悅  是則為智本  不悅無所起  是為慧之業  不造為恩愛  是則為智本  心不得二脫  是為慧之業  其意常念佛  是則為智本  若隨法身教  是為慧之業  常思惟經典  是則為智本  明識法報應  是為慧之業  念聖眾功勳  是則為智本  若覺了無為  是為慧之業  若心好佈施  是則為智本  設捨一切塵  是為慧之業  思戒具清淨  是則為智本  住無漏之禁  是為慧之業  念於大神天  是則為智本  若念淨復淨  是為慧之業  所聞而覆疏  是則為智本  不與世同塵  是為慧之業  善修謹敕業  是則為智本  於作無所作  是為慧之業  謙遜不自大  是則為智本  不計吾有慧  是為慧之業  己身常精勤  是則為智本  為眾生造行  是為慧之業  若持諸法藏  是則為智本  曉了眾生行  是為慧之業  度一切諸惡  是則為智本  歸三處眾生  是為慧之業  惠施為仁愛  等立益眾生  開化使離穢  是為慧之業  皆以等利之  視如佛功德  正士則如是  是為慧之業  畏所有然熾  是則為智本  思惟生於彼  是為慧之業  不瞋得盡慧  是則為智本  興無所生慧  是為慧之業  若得音響忍  是則為智本  其行如所念  是為慧之業  致柔順法忍  是則為智本  無所從生忍  是為慧之業  住不退轉地  是則為智本  得阿惟顏地  是為慧之業  坐於佛樹下  是則為智本  已逮諸通慧  是為慧之業  計其智之本  是曰為道心  依怙於此心  所作為慧業  常諦住道心  則能不動轉  是業為慧事  所行常隨時  若修行佛道  是心道之本  佛神力如此  亦分別辯才  若於無數劫  諮嗟此功勳  佛德及光明  不可得邊際  其過去諸佛  現在亦如是  若當來安住  十方不可計  其有欲供養  此無量最勝  當順隨道心  則成無放逸   佛說於此智本慧業時。十方無量諸佛國土六反震動。寶嚴高座亦復如是。於是智積菩薩前白佛言。唯然世尊今者何故十方世界不可計會無數佛土六反震動。其虛空中所立高座亦復如是。佛言。族姓子。是智本慧業經典要品。過去如來之所歎說。往古世時。智積菩薩在於虛空。多所持護。啟問如來。佛為解答。是故地大震動光明普照。   大哀經智積菩薩品第二十六   爾時有菩薩。名逮分別辯。前白佛言。智積菩薩何故號曰為智積耶。佛告族姓子。乃往過去久遠世時。有佛號名首寂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為佛世尊。世界曰精勤。劫名阿摩勒。其佛世界安隱快樂眾生無患。首寂如來諸菩薩眾四萬二千。諸聲聞眾八萬四千。皆悉恭恪謙卑順教。其佛辯才以方等經。為諸菩薩興百億難。歌頌悉周告諸菩薩。汝等正士。誰能堪任受百億難。一一解說而發遣之。彼諸菩薩又報佛言。過今夜已當發遣之。或言七夜。或言半月。或言一月。思惟然後乃能發遣。各各自思。白世尊義。時彼眾會有一菩薩。名曰覺意。前白佛言。唯願大聖。我不起坐不整威儀。無所思察。於如來前令尊證明。悉當發遣所可難誼。時此正士適師子吼。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其大光明普照世間。以此威光。告地上神四天王天。忉利天。炎天兜率天。無憍樂天。化自在天。上至魔界天。梵天梵身天。梵滿天。梵度著天。大梵天。光曜天。鮮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嚴淨天。鮮淨天。無量淨天。難及天。善見天。善勝天。離果天。一善天。空慧天。識慧天。不用空慧天。有想無想天。悉來集會。諸比丘比丘尼童士童女不可稱計。亦皆來會。及諸十方諸所千界。悉來住立於高座前。時覺意菩薩見諸大眾悉來集會。承己福力意強霸力及總持力分別辯力無所畏力。奉佛威力在於佛前諸眾會中取百億難。一一諸難興百億義。而發遣之。不轉其時。不移其坐。亦不起立。不動膝腳。所說流滑義不差錯。聞者亙然若冥睹明。因時會中六萬人眾。皆發無上正真道意。八萬四千菩薩。逮得無所從生法忍。首寂如來則讚之曰。善哉善哉。其音應時遍告三千大千世界。其地上神上至淨身諸天之眾。皆聞其聲悉共諮嗟。今此菩薩乃能發遣百億眾難。當號名之為智積也。族姓子。智以是之故。故曰智積欲。知爾時覺意菩薩。豈異人乎。莫作斯觀。所以者何。則是智積菩薩也。   大哀經歎品第二十七   於是總□姎□騖饉□□□□□□佪}□□楰□□褽□橛□□□□□□□醴□□□□□魯□□□□榖祭礸□□□□□□□□□□穛□□□□榷□膳□□□逆□□□□裀□槂□□□□褓□□□□□□埤□聾□婛□埤□□□□禬□□□□□ЭS□樁□g□□□□□p埤□□騖駩□□□禳埤□□□□□埵o□飀□楦□□□□□餽□□馱□□逆□□□□□姜D□□□餺椸□祠□糖□□□□驠□□□槄□埤□□c□□駝□□埤□俳牷慼樁v駩□埤□□□□□□餉爦u□□□她□□飲□□□□規□□□□馱□□飀□褽□□驛□□□□□部慼慼慼撐瓛蔑f□迭慼撚|□楈□□□□機□練□馱□□□□秭駿□駩□餞檢□□騄□□榖□駕□□餺椸驁□觙□□裀□□□□□□稃□□□褽□□埤□社椽□□□□□逆□褽□□j□龍椸楰□□妗不□□□不□□□騃□□□□椻□□□□羚□黎□□□□□魯□逆□□□□□□□□□□□□□秸禭□埤□s□□□□襼□□□□□□□□□□□□秦龍□埤□禖□□槂□□□飯□楠□飀□□□□□復□□□不□□□□腹慼暱竣ㄐ慼慾ㄐ慼慼慼腹慼慼敵岏滿慼i□僚露□□檢□□襆首□□樇□吝馭□□□奾馜餺□□臨□裀□□□□□□□□□□□{□□□褚□牷撞紨^□裀□礹□□□□□□妖礸餞椹□飀□□□□埤□□夾活慼撓怴慼慼慼慼樑縑慼慼慼慼慼隉慼慼慼  吾以佛眼  睹諸國土  諸如來等  如積紫金  供養如來  福尚鮮少  若聞此典  功德乃廣  其有應器  得聽斯經  深奧玄妙  第一至真  已具即受  持諷誦讀  計此功祚  為最上尊  最勝若此  常住於法  從法養生  不從衣食  是故當奉  安住之法  則為孝順  報諸佛恩   爾時世尊告眾一切諸會菩薩。誰能堪任受是過去當來現在諸佛世尊無上正真道法之護。吾滅度後於五濁世時俗憒擾能傳此經使廣流布。令其正法住在久存。應時彼會六萬億垓諸菩薩眾。同時舉聲而歎頌曰。  吾等世尊  僉共堪任  將護如來  無數億劫  百千那術  所集無上  正真道教  於後來世  當廣宣佈  又復大聖  唯加威恩  建立神德  令此經典  於後末世  使廣流布  令眾生類  鹹共奉命  宣令人民  得殖德本  已積德者  耳得逮聞   於時世尊即歎頌曰。  正覺言至誠  住於真諦法  以此建誠言  順立於斯經  彼於無盡哀  而住無極慈  演愍傷眾生  故建立斯經  成就功德品  越諸聖慧黨  普入諸所行  故建立斯經  降伏一切魔  消化諸異學  壞一切邪見  故建立斯經  四王天帝釋  梵王演佈施  天龍犍沓和  故建立斯經  地神虛空天  雜碎諸小天  見佛名所建  當奉持此詔  修於四梵行  四諦自莊嚴  將護於所部  故建立斯經  虛空無色像  令無色有色  佛之所建立  無能動移者   於時四天王異口同音。則於佛前以頌讚曰。  吾等順此典  佛威所將護  子孫及眷屬  還逮而侍衛  若有受持者  精勤於道教  我等當奉事  四面營翼之   於時天帝釋。則於佛前歎此頌曰。  吾等報佛恩  當護導師法  是神妙經者  行者得成佛  我等為諸佛  孝順報護經  將養如是典  以此奉持法   於時梵三缽天王。則於佛前歎此頌曰。  其不習放逸  越度一切乘  悉從是經生  深奧誼殊絕  當捨梵天安  設此經所在  故當往聽受  亦當隨營護   於時兜率天王。則於佛前歎此頌曰。  其一生補處  從兜率天下  便當奉持此  佛所說經典  世尊我堪任  棄捐天安樂  遊住閻浮提  聽說此經典   於時魔子導師。則於佛前歎此頌曰。  以畢魔罪業  不復從害教  其受持此經  識誼而奉行  我當擁護此  如來之經典  令興其精進  普使具足獲   於時魔波旬。於世尊前歎此頌曰。  吾於眾生類  不復為敗亂  其有受持此  攝壞眾欲塵  諸魔不得便  說此經典者  諸佛所建立  吾當將護之   於是須深天子。於世尊前歎此頌曰。  諸佛之正道  此經悉演說  若有持斯經  則奉一切佛  我當執此典  為億數天讚  勸助發道意  聞者則遵行   於是彌勒菩薩。於世尊前歎此頌曰。  若有志有道  其慈不須屬  擁護一切法  自出意佈施  吾詣兜率天  佛之所建立  如是正像經  當令普流布   於是耆年大迦葉。於世尊前歎此頌曰。  吾等慧薄少  聲聞之所說  當任其勢力  執持世尊法  若有受持此  當往侍衛之  堪以宣辯才  讚之為善哉   於時舍利弗。於世尊前歎此頌曰。  法猶如虛空  世護之所說  吾當將養之  奉敬斯正典  若所在方面  奉持如是經  住在於後世  將念一切族   於時耆年大目犍連。於世尊前歎此頌曰。  世尊今現在  清淨諸眾生  以持此經典  察誼觀奉行  於百千劫中  終不歸惡趣  已授於佛決  得為法王子   於是賢者阿難。於世尊前歎此頌曰。  我面於佛前  聞無數千經  從本未曾更  聞如是比經  今已遇此典  親從聖諮受  當令普流布  為求佛道者   爾時世尊諮嗟釋梵護世四天及諸天子菩薩聲聞。善哉善哉。仁等正士。汝等乃能擁護正法。又如是比演師子吼。今我重囑於正士等。慇懃委累。其有眾人。志於大乘未得法忍。若遇如此建立經典。受諷誦讀。常與如來而面相見。如是不久當得其決成於無上正真之道。若聲聞學受佛此經。當於彌勒如來至真第一會數。若緣覺乘以此經典持諷誦讀。吾滅度後雖無所聞成緣覺道。佛說於此總□姎□騖□□臨□觾香□□□纂慼潑\□□□□□□□□□□覜□訏騖駜[□□□饜□□□裡□騫訏騖駭飀□倨T□□D靈奿□□□□桌□□□祋埤□□祅馘荂慼熱u□驛觜ˍ手B□□餾榜□騖飀□菉□□□囊□□裀□\□□禎楚□襺逆□椽□樏□□□□騁□□□量逆□]饖□駍□□妅檢□□□□□梱□□□□qs□鈴□□□裀□椻□楰□□榖祰□楑□□□祭視□檢□玲□□襜詖□鴃撰E銦慼慼潑M□覯□□□□□奧□□息□□□□臨□埤□吝餺椻□□散□逆□椽□旅□□褻奼要散□□D廬駷□祺檢□   大哀經囑累品第二十八   於是總□姎□騖饉□□□□□□□坱u□楰□□□楈□□□□觾飀□□□s饅樾□□逆□騖饅□櫸□模□埤□□椸□稫詭□□裀□餾□診□迭慼歎ョ慼潸贖絮q秜D勵□□□露□稫襼襼□□□饅大□槄□奊屢□□□稫詡詡紐q榵□□臨□言埤□□□□埤□□奧駩□□□□□薞痋撢f|詫擨韥□矷慰禳慼摯j硫U嶡□□邪‥□□俉靡I□□雥愣§嶡□□邪□□□悅詣§轟□王菩薩十方世界來會開士。諸大弟子釋梵四王。天龍鬼神犍沓和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勒比丘比丘尼童士童女。一切眾會諸天世人。聞佛所說莫不歡喜。   大哀經卷第八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9 寶女所問經   No. 399 [No. 397(3)]   寶女所問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問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遊於如來寶淨高座。則為如來之所建立。積無極德已為莊嚴。所遊道場。佛慧報應蠲除所行。升菩薩宮講無量頌。如來所歎顯立威變。聖導無礙普有所入。志存微妙誘進權行。等過去慧於當來劫弘大究竟。其德無量。順平等覺善轉法輪。無限之首諦分別慧。於一切法而得自在。悉睹眾生心之諸根。度於彼岸。曉了方便斷除諸著邪業之行。為造佛事。莫不篤信化令寂定。與大比丘俱六百萬。其心調和。消除罣礙塵勞之欲。乃為如來法王之子。修深妙法興發道化。無有顛倒威儀顯曜。成就聖路為大眾祐。如來安詳獲善究竟。復與菩薩大聖眾俱。無量無限不可思惟浩浩大會行無所拘。諸菩薩等斯須之間。尋能超越無量佛國。便設權宜供養奉事十方如來。有所諮啟聽受經典。不以厭倦。而常精勤勸化眾生。智慧善權以用超殊。至於彼岸。得度無極而以建立無礙脫門。便得超越一切眾想望報羅網。近一切智諸通之慧。   其名曰明天菩薩。選遊步菩薩。擇戰鬥菩薩。照明藏菩薩。蠲慢意菩薩。踴步菩薩。眼觀菩薩。雷音菩薩。離冥菩薩。如是等類諸菩薩眾不可限量。無邊無際不可引喻。   爾時世尊歎詠菩薩所生道場。其法名曰無陰蓋辭。一切菩薩徑路清淨。諸佛之法力無所畏。具足究竟聖慧之事。於諸法典而得自由。總持之門。所入法印敢可遭遇。決眾法門聖通無極。超入於慧不退轉輪。說不迴還。諸乘平等所導無二。遊無所壞一品法界。而分別說眾生心根所入之慧。獨步堅強決了諸法。滅除一切諸魔之場。已度眾患隨應順法。律化眾塵諸邪之見。入無限慧方便勸助。行無邊際諮嗟權慧。十方諸佛所共宣暢。達無希望行無罣礙無處之門。分流興隆一切諸法。決了如應而等普入。有想無想體解聖達。遊於深妙緣起之事。顯明道業無極德慧。佛身口意而以莊嚴。於此三事心行所歸智慧無盡。越諸聖諦壞聲聞乘。身心澹泊開演明哲。教化緣覺致諸通慧。導利大乘入於道品。於一切法而得信忍。宣揚如來所因興德。講說分別誦讀宣現。智慧教授。開示流布靡不周遍。   爾時世尊講說於斯善慧法典。宣弘普誦。時眾會中有一女人。名曰寶女。即從坐起。右手執持妙珠瓔珞白世尊曰唯然大聖。如我所言至誠不虛。設此眾會佛所說法大士所講。吾能具足持斯經典。普於十方流布弘廣。勸無量人。於此法寶建立無上正真之道。如是所誓不改易者。如來威神使斯貫珠顯示聖旨。於時世尊。因眾現變。令諸菩薩。皆於其上。化成棚閣珠交露帳。斯諸正士。然後來世成正覺時。如其佛土微妙嚴淨佛道場樹。當使於今現此瑞應。眾寶棚閣珠交露帳令斯會者睹其嚴淨悉皆悅豫。於時寶女。前詣佛所則散珠瓔。散珠瓔已。佛之威神。寶女之德誓願至誠。在於佛上及諸菩薩上虛空中。化成棚閣珠交露帳。辟方弘廣。若干種變奇特殊妙。周匝平等莊嚴校飾。分佈安處正無傾斜。時諸菩薩各心念言。如我等身本往古時志所誓願。當令吾等佛土嚴淨。道場覺樹亦復如是。斯諸菩薩如心所念。各各自見交露棚閣。適睹此已怪未曾有。前白佛言。甚為難及。天中之天。其寶女者所建立力。能為我等顯現瑞應。無央數劫所發志願。今此寶女。一心念頃悉令現矣。世尊告曰。如是正士。如汝所言。寶女發意如志所建。行道以來於六十二百千億垓諸佛之所。殖眾德本。乃致若茲至誠所建真實誓願。以是之故。今斯寶女如其所誓。被德之鎧尋使成立。諸正士等。又寶女者設欲志願。於斯三千大千世界。普雨天華悉令周滿。則如所言輒雨名香擣香澤香雜香衣服膳饌。設復欲令幢蓋繒幡自然莊飾周遍虛空。尋如意成。若復欲令天地水災自然興者。若復火災則如所言。便有水災自然火災。設復欲令水災火災蠲除。還復如其所言悉能致之。設欲令此一切眾會。悉自然變形體被服如轉輪王。尋悉能成。為四天王形體被服。天帝形像。梵天顏貌。大神妙姿容之像。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色像顏貌。則如所言悉能成之。正使欲令變怪現化億百千魔。一一魔者手各執持百種刀杖。令此眾魔堅住不動。不設刀杖悉使化成若干品種諸珠瓔珞。須縵眾華思夷之華。皆輒如言。若復欲令玄絕曠野。自然變有飲食衣被。為大城郭。十八億家遊居其中。如其所言皆能致之。三千世界所有形像。欲令顏貌皆成如來。尋輒如志。若復欲令一切眾會處在虛空。悉當如言。諸族姓子。斯寶女身欲令無量無限無有邊際佛之境界。諸佛世尊所說經典。於虛空中皆為通達。具足眾備普聞音聲。如佛所言無有缺減。十方佛辭亦如所說但能宣暢。於是寶女。立願之力神足變化。普示現之如此色像。則於佛前說是頌曰。  以寶為業  執妙聖珍  演說豪尊  無量道德  則以蠲除  塵欲瞋結  乃布惠施  七覺之寶  以寶光明  照眾窈冥  若干品類  明月珠曜  尊上琦珍  寶英最勝  今以瑰珠  恭奉安住  假使瑪瑙  首藏明珠  焰光之珠  無垢藏珠  日月之明  所出光暉  蒙尊所照  而悉覆蔽  觀能仁身  無能限量  所荷之祐  致獲十力  住立斯土  極至上界  觀察聖體  轉顯加倍  一切眾會  各各見佛  悉自念言  尊在我前  皆從方面  悉見佛顏  紫金縱容  無比之貌  正使坐時  臥寐經行  若復現在  處眾會中  言辭若嘿  樂立禪定  威儀無比  聖智無限  一一毛孔  所演光暉  則能普照  一切十方  身如蓮華  最勝弘滿  猶如志性  令意寂然  常立誠諦  所云真實  如口所言  尊行相應  曉了分別  諸法之誼  稽首道備  得度彼岸   爾時寶女以此頌偈讚佛德已。白世尊曰。我身今欲咨問如來。於斯經典章品之句志所趣向。設見聽者乃當自陳。佛告女曰。恣所欲問。吾當為汝分別說之令心悅豫。於時寶女見佛聽之歡喜踴躍。白世尊曰。何謂菩薩常懷至誠。雲何如來為諸菩薩說真實辭。何謂菩薩而應順法。雲何如來為諸菩薩講說經典。何謂菩薩尋應威儀。雲何如來為諸菩薩而說議趣。何謂菩薩奉順律教。雲何如來為諸菩薩講決律事。   佛言。善哉善哉。寶女所問。欲暢仁賢真要辯才。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唯然世尊。願樂欲聞。於時寶女受教而聽。佛告寶女。菩薩有三法常懷至誠。何謂為三。未曾欺佛。不自欺身。亦不欺誑一切眾生。何謂菩薩欺於諸佛而欺己身及與眾生。假使菩薩興發無上正真道意。志慕聲聞緣覺之地。而誓求願意甘樂之。是為菩薩欺佛己身及與眾生。何謂菩薩不欺諸佛己身眾生。假使菩薩發大道意。設令勤苦遭眾惱患為諸眾魔所見嬈試。為諸外道所見逼迫。毀辱誹謗而戲弄之。百種罵詈撾捶危害虛妄之事而以加己。志性寂然不起怨結。不懷怯弱不成迷誤。不恐不畏不以憂慼不以為恨。續秉一志志性堅強。平等之行不捨道意但執惠心珍寶之心。常懷道心。一切世間最尊第一。又復發心為諸眾生。救護歸命令得超度。所興之心而無等倫無以為喻。不退不捨不在餘乘。常立一志樂於佛道。導御法輪。令諸群萌悉得面見。現於諸力興顯如是。行步舉動遵脩精進。終不破壞他人言教。是為菩薩不欺諸佛不自欺身亦不侵欺一切眾生。假使菩薩不欺諸佛不自欺己不誑眾生。是為菩薩第一至誠。彼以四事不欺諸佛順於堅固。而應威施。所為力強。精進慇懃。復以四事不自欺身。志性仁和。質直其心。無有諛諂。亦無虛訑。彼以四事不欺眾生。方便應病。慈心愍哀。加以四恩。是為菩薩第一至誠。不捨道心而不違失往古之願。佛復告寶女曰。菩薩至誠。謂口寂然護於言語。所說無缺口辭真諦。在於獨處若大眾中。言常至誠。不以國故而兩舌也。不以珍寶具足貨業而欺虛言。不以父母親族貪財惜費而兩舌也。佛語寶女。有三十二事口辭清淨。何謂三十二。羞慚(一)。造德(二)。常懷恥愧(三)。等修於善(四)。不為劣惡(五)。不索譏謗(六)。不為卒暴(七)。教化諸天(八)。不興恐懼(九)。燒諸惡趣(十)。開演善歸(一)。賢聖所命(二)。恭奉明智(三)。其內清淨(四)。善修於外(五)。而受言教(六)。分別言辭(七)。無[革*亢]□說(八)。口演柔軟(九)。言語殊特(十)。口暢香潔(一)。而隨教命(二)。無有欺詐(三)。無所熱惱(四)。造業可愛(五)。內無有失(六)。外亦無誤(七)。不為罪業(八)。造眾祐地(九)。樂於佛道(十)。傳語至誠(一)。言輒獲利(二)。是為三十二事也。   佛告寶女。所謂至誠求願具足。所以者何。喜佈施者為菩薩道。無慳貪故斯成志願。一切所有設能慧施。睹是以後此則至誠。清淨之誡為菩薩道。不為毀禁斯成所願。假使戒禁具足清淨。睹是以後此則至誠。建立忍力為菩薩道。志不懷結斯成誓願。其忍辱者此為柔和。睹是以後則為至誠。遵修精進為菩薩道。不為懈廢斯成所願。設能普行一切德本。睹是以後則為至誠。建立禪定為菩薩道。不為亂心斯成所願。設能懷來習一心者。睹是以後則為至誠。建立智慧為菩薩道。不為邪黠斯成所願。曉了聖慧。睹是以後則為至誠。四意止行為菩薩道。不為放逸斯成所願。意以寂定。睹是以後此則至誠。四意之斷為菩薩道。不興眾噁心若滅除。斯成所願。睹是以後此則至誠。四神足行為菩薩道。無有不達已能飛行。斯成所願。睹是以後此則至誠。五根之事為菩薩道。諸根寂然無有錯亂。斯成所願。諸根澹泊。睹是以後此則至誠。五力之行為菩薩道。不為無勢具足十力。斯成所願。睹是以後斯則至誠。七覺之意為菩薩道。無所不了已能覺達。諸情不起斯成所願。睹是以後此則至誠。八聖道行為菩薩道。無有邪徑。設處聖路斯成所願。睹是以後此則至誠。四恩之行為菩薩道。不為無救攝諸危厄。斯成所願。睹是以後此則至誠。修四梵行為菩薩道。不為天人。慈悲喜護救濟群黎。斯成所願。睹是以後此則至誠。神通之慧三達之智。正觀寂寞為菩薩道。無諸瑕穢眾行普具。斯成所願。睹是以後此則至誠。具足一切諸德法本。為菩薩道。不為無度。蠲除一切諸不善法。斯成所願。設能宣備仁賢之法。睹是以後此則至誠。佛告寶女。菩薩亦當翫習奉行賢聖之諦。知於苦慧斷於所習。曉了滅盡修行聖路。彼所謂知於苦者。分別五陰無所起故。斷於習者。於五陰愛無所習故。究竟恩情無所習行。其為脫門。無所遊居不懷所施。其無所懷則於過去而無所至。設於過去無所至者。彼則正法無所蠲除。已於諸法無所除者是為斷習。彼知滅盡一切想著。所興方便睹究竟盡。其滅盡者。為不復懷得於生死。等於所有終始均平。於一切法而無增減。已等觀者。斯為曉了滅盡之慧。彼察平等於八正路則能等療。無所想念而無邪想。求諸塵勞無有吾我。以無吾我便無所受。則無所生無造業者。悉能善修於一切法。是則名曰為聖路矣。假使於斯至誠之慧。曉了一切。皆暢眾生。亦無有內亦無所證。是為菩薩之至誠也。佛說是至誠教時。一萬菩薩。具足聖慧逮得法忍。   佛告寶女。何謂菩薩應順於法御行如法。則隨法教思惟於法。法為志性恭敬於法。遵修法行欲慕於法。樂於法樂多存於法。法為妙英法為刀杖。被法之鎧誓法自嚴。修法光明法之錠燎。常志法念以法為意。遊步於法分別經典。方便應法遊步法行。法為臥寐法為威儀。將護法事以法佈施。法為財業法無有盡。普弘演法法為嚴辨。常修法身法為言辭。思惟法念而不放逸。如是比類遵修法行具足成就。而順法主不為非法。彼為何謂順法主者。設使如斯至誠真諦。被佛法鎧以法為護。恭敬聖眾慇懃聽經樂於道意。積累眾善不捨至真。志性本淨而無所著。不違所應。見諸賢聖習眾善友。常行恭敬隨其示現。離於憍慢多所咨嗟。遊在法會至心聽經。慕求法典不以厭足。講說道義則不懈倦。而於經法無能為師。念報恩慈以有反覆。所作成辦。處於閑居而無恐懼。賢聖之教無所犯負。不捨止足順從十善。咨嗟佈施勸助佛道。奉於禁戒忍辱為力。遵修精進而不怯弱。禪定寂然遊入智慧。興隆道化顯揚善權。慈多所護入於愍哀。悅豫行喜護離二事而順至誠。所可遭遇以善為業。興發神通導利正法。在所遊至以法惠施。於四意止不忘失志。四意斷者遵修平等。四神足者現在究竟。諸根明達修治諸力。曉了諸覺超越徑路。入於寂寞觀察所行。真諦之惠聖明解脫。頒宣暉曜順諸聲聞。隨其本地教化緣覺。咨嗟一切大乘之德。則以應誼而理緣起。便於空無無所恐畏。遊於無想則無所著。觀察無願五陰如幻。觀諸四種亦如虛空。又諸入者本淨悉空。七財之業遵修六念。及樂於六行度無極。而獲五眼第一之議。常自將護多所超度。善修道業等心一切眾生之類。歌頌一切無量諸佛功德之法。佛言寶女。順法菩薩。不言有我不計有人。亦不計命亦不念壽。不思斷絕不睹有常不見所有。若復不離之所睹者。不釋邊際不猗中間。不從朋友亦無諍訟。亦無不和亦無偏黨。不處顛倒不在邪見。越度狐疑蠲除陰蓋諸所罣礙。不違遠法亦不亂法。不誹謗經不輕慢道。不滅究竟一切諸法。順道菩薩志存諸法。具足經典所言至誠為順法矣。無所興舉。於諸異學順法言者。姦難邪行悉以滅矣。於一切世而順法言。菩薩順空行無所獲。則無邪想無瞋恚法。順無願教。而於三界悉無所行。慇懃專精睹諸瑕穢。順法菩薩。則無所起亦無所滅。則不受生。本性清淨義在寂寞。佛告寶女。所謂法者則不可獲。無有文字而無言說亦無辭意。無色無見亦無所趣。無有言誨亦無所教。離心意識無有塵垢。以離瑕疵遠於貪慾。無有窈冥無所積聚。則無吾我而無所受。亦無所取離於所受。無有境界便無差特。於十方界而無所著。則為澹泊。棄行身退亦不可睹。覺了玄曠亦無想念。亦無思行抑制聖賢。為明智者所蒙開化。亦無所遭亦無不遭。休息一切。所可遇者則如真諦。三世為空便無永沒。亦無終亡亦無退還。亦無所生無所成就。亦無毀滅亦無所有。亦不不有亦無所成。亦不不成亦無所行。亦無所視亦無不見亦不離視。亦不成相亦無不相則為一相。亦復無相亦無所著。離於所著亦無有餘。無著無縛亦無所脫。不是我所。亦無所屬無所遵修。亦無諸漏則無等倫。亦無平等等無所等。亦無至誠亦不虛妄。不樂不苦。亦不精進亦無不勤。亦無所應亦不不應。亦不專精亦無不精。亦無名色。亦無所起。不為堅固亦無不固。無所破壞亦無不壞。不為金剛亦不壞相。則為真諦。不違至誠。而無別異亦無所遠。亦無有像類無有倫比。無有處所亦無有想。亦無有此亦無有彼。亦無差特亦無有內亦無有外。亦無中間。亦無所樂不度彼岸。亦無所見亦無所聞。亦無所念亦無所教。亦無所知亦不無知。亦不有形亦不無形。亦不有作亦不無作。則離一切諸所有形。是謂為法。如是法者。則無音聲亦無不聲。亦無合會無言無說。是謂菩薩應順於法也。   佛告寶女。具足一切諸所言辭。則為順法。其順法者。未曾與人有所諍訟。其順法者不輕慢他其順法者。亦不輕易於未學者。亦不偏敬學成就者。其順法者。不自稱譽亦不顯己。其順法者不亂經典。其順法者。不以供養而說道義。其順法者。不為他人順發狐疑。其順法者。終不訟說他人之罪。其順法者不輕慢經。其順法者。終不妨廢他人經道。其順法者。終不睹見覺了諸法差特分數。其順法者。不睹諸法離於空者。其順法者。悉睹諸法不遠無常。其順法者。不睹諸法捨於無願。其順法者不壞法界。其順法者不動無本。其順法者。亦不超度於真本際。其順法者。亦不導御隨瞋恚也。其順法者。亦不御念於諸神識。其順法者。亦不導利有所猗著。其順法者。亦不思念計有人也。其順法者。不亂法議不違嚴飾。其順法者。不迷神識不惑道義。其順法者不毀正議。其順法者不錯法品。其順法者不迷於人。其順法者不造朋黨。其順法者。亦不順於緣起之事。其順法者則無有勢。亦無有法清淨因緣。其順法者。亦無慳吝塵勞之穢。其順法者不沒禁戒。其順法者。亦不捨於毀戒之人。其順法者。無有懈厭瞋恚結恨。其順法者。不與懈怠垢濁之人而俱同歸。其順法者不失道意。其順法者。未曾違壞智慧之本。其順法者。不求他人法之長短。其順法者。不用憎人厭於經典。其順法者。不用經典御於典籍。其順法者不違律教。其順法者不違法律。其順法者。亦不遵修而有所應具法非法。其順法者。不以心念而有所失。其順法者不沒經典。其順法者不壞成就。其順法者不取結縛。其順法者不得生死。其順法者不除無為。其順法者。無有親友怨讎之想。其順法者。不毀報應所殖之果。其順法者。亦不信樂罪福之應。其順法者。若加惡言則不念報。其順法者。不求鬥諍之瑕缺也。其順法者則不恣口。其順法者。將身口心不為諛諂。其順法者。不以自顯欲令人見處於閑居。其順法者。不以供養之所貪利而見少事。其順法者。不以無慾而造凶偽。其順法者。不用他人及與己身演說佛道。其順法者不興反教。其順法者不以七財而為貪吝。其順法者不以餱糧而為服食。其順法者。亦不破壞嚴父族種。其順法者不譏人短。其順法者。亦不稱譽己身之德。其順法者。不分別說佛之道德而有限礙。其順法者。咨嗟大乘不以懈厭。是為菩薩應順於法也。   佛告寶女。何謂菩薩尋應威儀。所謂議者。無求名聞非羸劣誼。遵修燎治一切德本積累善誼志性超異。興發道意合集空誼。假使佈施不望報誼。顯揚一切諸安之誼。不毀戒誼。忍不忍誼。精進之行一切所造則超度誼。而以禪定為寂寞誼。則於智慧無猶豫誼。遵修慈者等眾生誼。設為悲者則於眾生一切演誼。其為喜者歡樂法誼。若為護者於諸苦樂無動搖誼。若佈施者則無誨誼。欣樂所生無所害誼。造成誼者興法願誼。平等誼者。勤化眾生志干大乘。而以四恩化黎庶議。一切萬物非常苦誼。一切諸法無吾我誼。於諸塵勞至澹泊誼。而於識者曉聖慧誼。遊嚴飾事為將御誼。一切經典則為帑藏導利典誼。計人命者化以法誼。若能了識睹達法誼。說誼無盡。分別經卷不壞法誼。若睹順滅入無色慧。而遭辯才。隨其眾人應病說誼。設佈施業不以厭誼。為持戒業具足願故。博聞之業奉要行故。功德之業滿諸相故。為惠業者。曉了一切群生根故。寂然之業將心事故。觀察之業通達智故。四意止者制止志故。四意斷者。興顯一切功德法故。為神足者遊十方故。其五根者。不破他故亦不毀空。為五力者。而不錯亂諸塵勞故。七覺意者。曉了一切諸法之故。遊求路者。於一切法無結恨故。成神通者。究竟本末無缺漏故。在彼如斯。若茲像類順法議者。則為究竟法誼之要。若應此誼尋應威儀。不為非誼。如是菩薩尋應威儀。   佛告寶女。一切顛倒眾邪見滅則為空誼。行空菩薩為順誼矣。除一切想應以不應則無想故。無想菩薩便順應誼。離於一切三界之願則無願誼。無願菩薩便順應誼。休息一切諸所造行則無行故。無行菩薩便順應誼。捨遠所生一切滅盡則無生故。無生菩薩便順應誼。諸所起受以無所起則無起故。無起菩薩便順應誼。而以蠲除苦習盡道則為盡故。滅盡菩薩便順應誼。一切諸法無有人命則為無故。無人菩薩便順應誼。一切言辭音響之誼而不可得則為故矣。無獲菩薩便順應誼。諸行清淨則誠諦故。至誠菩薩便順應誼。一切道品法無放逸則為故矣。無騁菩薩便順應誼。一切所聞悉信奉行則為誼也。遵行菩薩便順應誼。一切諸乘由大乘故。若有菩薩隨大乘教便順應誼。   佛告寶女。無所壞者。無若幹事則為誼矣。一品類者若一味者則為誼矣。無所動搖若無所盡則為誼矣。無所行者不生不起則為誼矣。無所來者亦無所去則為誼矣。無所生者亦無所滅則為誼矣。無有二事不舉不下不高不卑則為誼矣。無所造作亦無有形則為誼矣。無所興為亦無所有則為誼矣。無有同像無所勸教。亦無有知則為誼矣。去於三瑕淨三道場。平等三世三垢永除而無三塵則為誼矣。無所遊止無所毀失則為誼矣。無有怨敵為澹泊行。無有惱熱則為誼矣。無燕居行則為誼矣。無所宣佈無有攝取。常如應行則為誼矣。斷去來今無有諛諂則為誼矣。亦不想念正法非法。除有限無限有常無常。平等之惠而超度去則為誼矣。於諸文字所應音聲而悉曉了。一切本淨無有言辭則為誼矣。曉心意識無所宣暢。而出家者則為誼矣。於婬怒癡塵勞之欲有想無想應與不應。悉分別之而無想著則為誼矣。等於諸法而無若干。不為差特則為誼矣。空無相無願無所造作。亦無有形則為誼矣。曉了第一至誠事者。不有所信不仰他人。不知相處則為誼矣。亦無敕教不著諸相則為誼矣。相如虛空靖寂之相則為誼矣。無所著相無所造作。無所悅相則為誼矣。無所壞相如其本無真諦無異。無差特相則為誼矣。善開化相計陰如幻自然之相則為誼矣。其四種者為法界相。而不遊出徑行外相則為誼矣。佈施戒惠寂然善權。無有相者則為誼矣。興設至誠無欺詐相。一切所有為無所有則為誼矣。猶如金剛堅無壞相。處於世間無所諍相則為誼矣。所作極善而諦究竟。具足之相則為誼矣。一切普入而悉濟相。無有陰蓋所向門相則為誼矣。等於諸趣入於一切諸法之相則為誼矣。平等無邪睹於平均。無所有相則為誼矣。定意智惠因遊生相。解度知見而為惠相則為誼矣。依於聖相若有所知。若教命相則為誼矣。如其真諦曉發遣相。等御一切諸法之相則為誼矣。假使菩薩如是具足所修之誼。能說若斯諸誼事者。則能分別一切眾誼。故謂大士菩薩尋應威儀者也。   佛告寶女。何謂菩薩奉順律教。如來講說而有二律。何謂為二。殃罪之律。決勞欲律。彼何謂殃罪之律。所言罪律。思想之本。不應順本。無明之本。愚癡之本。顛倒之本。無實之本。虛偽之本。貪身之本。猗我之本。著人之本。懈怠之本。無所捨本。無所歸本狐疑之本。慢恣之本。難致慧本。是謂殃罪之律。何謂決塵欲律。住無猶豫而無所念。無有罪處亦不說罪。不說方面。不樂王者。不為塵埃。無有慳貪。亦無所見心無所起。其志安雅離於滅盡。則無所有無有處所。亦無方面無有塵勞。無所吝惜亦無所睹。計如心者罪亦如之。如其罪者。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根本亦無所住。猶如心者不可攀引。清淨鮮潔超諸所有。寂然澹泊趣於滅盡。斷絕休息生死患難。信遵聖教而秉一心無有猶豫。志於同歸無有殃舋。是則名曰決塵欲律。   佛告寶女。何謂塵勞。何決欲律。所言塵者。謂婬怒癡無明恩愛。及以所受諸有十二所趣。有為因緣之行。是曰塵勞所決欲律。究竟開化一切諸法。所以者何。則以空事開化諸法。彼無慾行無恚恨癡。則以無相開化諸法。亦無翫習行眾勞塵。則以無願化於諸法。彼則習行諸德善事。於一切行而無所行。已無所有化於諸法。以無所行導利諸法。彼於所造而無所行。一切諸法依猗因緣。於一切見無所遵修。假使於此十二因緣有所歸趣。平等諸法於一切勞則無慾塵。本末寂滅。所云空者俗與道空。以是之空。一切塵勞欲事亦空。假使以空等於道者。是決欲律。其有言曰。彼典主律自開化者。乃名曰律。其能知己自化身者。則能曉了開化欲律。何謂開化己身之律。其能分別於我不我知身自然。解己澹泊了己如實。曉於己身無所瞋恨。分別身空己無所有。曉己無本了己無獲。分別己身而不動搖。分別己身無有倫比。曉己無生亦無所起。其有了己分別如是。則了塵勞而無有本亦復若斯。如無有我而想有我。彼則顛倒。設如是者。己無塵勞而起勞想。是為顛倒。又如吾我本淨無身。如是欲塵則為本淨無塵勞也。其有曉了如是觀者。是決欲律。彼亦不化過去欲塵。亦無當來亦無現在。所以者何。不習諸行亦不復念塵勞欲塵。其於己身無所念者。則無過去亦無當來亦無現在。又如心者無有色像。則無有內亦無有外亦無所得。欲塵如是則無色像。亦無有內亦無有外亦無所得。無所得者則無瞋恨。亦無諍訟無所滅除。亦無所造無所不造。亦無所作亦復不作。一切欲塵其有遊此。於諸欲塵了別恩愛。而無所有亦不離有。是則名曰決欲塵律。佛告寶女。假使菩薩曉了如是開化欲律。則能教導眾人欲塵而說法矣。是則名曰奉順律教。佛說是至誠真教之法隨誼奉順律事。一萬菩薩得不起法忍。寶女欣然志懷踴躍善心生焉。前白佛言。未曾有如來。快說此至誠法歎詠誼律。設使菩薩奉行如斯。則為第一無所諍訟。便能蠲除眾生所訟。則順經典。   寶女所問經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9 寶女所問經   寶女所問經卷第二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發意三十二寶品第二   爾時賢者舍利弗問寶女曰。今者女身豈能脩於至誠之法誼律行乎。寶女答曰。唯舍利弗。其至誠者無有言辭。法者無慾誼不可獲。計於律者身心寂然。又如彼者不可發遣亦無所受。唯舍利弗。其至誠者則滅盡相。法憺怕相。儀離嚴飾律解脫相。以是之故不有言辭亦不可說。唯舍利弗。至誠無本法無差特。議無有二律無造誼。以是之故不有所說。亦無言辭不可讚詠。時舍利弗復問寶女。女所執寶為何等類。而爾名曰為寶女也。於是寶女答舍利弗。菩薩則以三十二事而現目前興發寶心。一切聲聞緣覺之乘所不能及。何謂三十二事。救濟一切黎庶之類。皆令興發諸通慧心不斷佛教則發寶心。將護法教則發寶心。亦不斷絕聖眾之令則發寶心。勸導眾生立賢聖安無極之珍則發寶心蠲除黎庶塵勞之欲。去諸惱患至於大哀則發寶心。一切所有琦珍異寶悉能捨施。內外所有瑰琦之物無所貪惜則發寶心。自能護己禁戒善行。能以救濟毀戒之人則發寶心。忍辱之力和雅安詳精進合集。令諸瞋諍患厭怒害。貢高自大懷結之眾群黎之類。恃怙力勢欲有所加。使興忍辱。而令眾生觀於道法忍辱之力則發寶心。不怯不弱亦無懈怠。堅固慇懃永不迴還。於大乘行而不懈倦。開化懈怠眾生朋黨令大精進則發寶心。心意專精而修一行。同等禪定三昧正受。所歸差特開化眾生。令於欲界而無所著。以權方便退還於禪則發寶心。智慧分別破壞一切諸窈冥法。猶如真正而無有二。入施一品感動聖達則發寶心。等心一切而無加害。道無若干尋以一味為諸通慧則發寶心。離諸結滯而以平等。有為無為有形無形。亦無歡欣不離寂然。無心熙怡善住安諦。意不動搖苦樂不移。將護群黎則發寶心。離於恐懼。於深緣起十二相連奧妙之誼而無所畏。所當度者曉了超越不取諸見則發寶心。積累功德而無厭足周滿相好則發寶心。常志好樂欲見正覺。而不違遠恆睹諸佛則發寶心。求聞經法聽省典籍稱量誼趣則發寶心。如所聞法可講說者發無量心。所興諸法無所師受則發寶心。建立所行睹毀戒者而以恩濟則發寶心。其無所學志存新學而不輕慢則發寶心。捨於貢高自大甚慢邪憍之心。卑下謙順而受教命。自屈稽首一切眾生則發寶心。志存微妙諸根明達。蠲除卑賤下劣之乘。信樂大乘直心向道則發寶心。離於魔事除去勞塵。潔淨清白而無垢濁便無瑕疵。貪慾染污乃以永除。樂處所有不以懈厭則發寶心。而常專精行在澹泊。秉閑居德身心寂然。澹虛之行亦不污穢。生死之難志於大哀則發寶心。於是菩薩。捨於己身一切之安。欲安天人開化眾生遭苦患者。於眾惱熱不以懈惓則發寶心。斯菩薩者光明寂然。而如勢力逮無漏法。觀於解脫如察己事。假使欲令而不遠捨所有之事。悉欲具足十方諸佛之法則發寶心。斯為菩薩。非常苦空無我非身。觀斯諸法則無有厭不染塵欲。樂志無慾道品之法則發寶心。斯為菩薩空無想無願。於一切法而無所行。則以觀察睹見眾生。便於諸法而不造證則發寶心。斯為菩薩。睹於諸趣恐懼之難。忽如失火燒其頭髮。精進具足不可計會。無央數劫遊於生死。而不懈廢諸通之慧則發寶心。是為菩薩。設使親近於佛道者。漸漸加增微妙之身聖慧之業。彼時行者不捨大法。伏意樂順隨諸窮匱。不增穢之不以懈厭則發寶心。是為菩薩。假使勸化群黎之黨。第一精懃樂於道誼不計吾我。堅固志性至於大哀則發寶心。唯舍利弗。斯為菩薩三十二事而發寶心。則為名曰無極妙珍寶一切菩薩之寶心也。   於時世尊讚寶女曰。善哉善哉。甚快說此菩薩之行。所發寶心而得入道。又復寶女。斯諸正士有無量德所可歎詠。發於無上正真道意。所以者何。非聲聞寶非緣覺寶。斯則名曰為佛道寶為菩薩寶。加復興隆佛道之寶。因而生出聲聞緣覺菩薩發心所興之寶。皆悉出生一切諸寶。   聰明品第三   於是賢者舍利弗白世尊曰。至未曾有天中天。此寶女身所問辯才。分別解說如所了慧聰明之慧。本豈達乎演暢要事。世尊問曰。於舍利弗所念雲何。斯寶女者。不以聰明慧演說法要。莫造斯觀。此寶女者。已得聰明無斷辯才。於時耆年舍利弗問寶女曰。女樂堪任分別聰慧。解脫緣便。寶女報曰。唯舍利弗。一切諸法悉而應說。皆歸聰明所造之業。唯舍利弗。菩薩意者分別解說為聰明慧。所以者何。攝取一切諸誼之要故發道心。是為於誼聰明之慧。等御法界故發道心。是則名曰辯才之慧。彼所說者皆歸滅除。是為滅盡辯才哲慧。一切順旨為聰明慧。發此心已。至無礙頌無斷辯才。是為辯才聰明之慧。   寶女復謂。舍利弗。無所行誼無所著誼。心志大誼聰明了誼。而常善思法如幻誼。計其心者則為法事聰達之心。心了諸門有所歸者。歸於明哲不倚六情。心無所著辯才無礙。分別聰辯所有誼者則為非誼。見法澹泊所謂順趣。假音聲耳。其辯才者託於言辭。所云佛者無不覺誼。由是法生。緣斯順應分別法矣。有辯才者分別自恣法誼為誼。無恣之法乃為法矣。應順之法乃為順矣。法之辯才乃為辯才。無所有誼無為之誼。合會之誼為聰明誼。合會法者一法味誼。聖眾順滅乃為順滅。有所分別乃為辯才。是為舍利弗諸法講說章句。常觀此法則為聰明誼也。   問寶女品第四   爾時賢者舍利弗問世尊曰。其寶女者。發無上正真道意以來久如。為於何佛而志大道。佛告舍利弗。乃往過去久遠世。不可計會無央數劫。爾時有佛。號曰維衛如來至真等正覺興出於世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為佛眾祐。世界曰清淨佛土。衣被飲食居宅遊觀。皆如第四兜術天上諸菩薩眾。又彼佛時。純悉一類唯菩薩眾菩薩之會七十六億皆不退轉。得諸總持出於辯才。   佛言舍利弗。時維衛如來至真。有轉輪王名曰福報清淨。主千世界。帑藏珍寶不可稱計福報清淨。中宮之內夫人婇女八萬四千。皆國中上真人玉女。王有千子悉皆力士威勢難論。其王供養維衛大聖。三十六億歲一切施安。而諸菩薩奉衣食床臥之具病瘦醫藥。舍利弗問曰。唯然大聖。維衛如來壽命幾何。世尊告曰。壽十中劫。福報清淨王供養維衛如來。不可稱限。中宮諸子眷屬枝黨九十二垓。侍從圍繞詣維衛佛稽首足下。明月珠瓔其價百千奉上世尊。則而叉手白維衛佛。唯然大聖。吾身所有供養眾備。寧有供養超過此者進如來乎。佛告舍利弗。維衛如來答福報清淨王曰。大王欲知有異供養為尊為上為無儔匹。王所未施設。百倍千倍萬倍億倍巨億萬倍。超勝於王前所施與供養之具。又問何謂。維衛如來見彼大王心之所念。則說頌曰。  億千諸佛國  無數如恆沙  至億百千劫  滿中珍寶施  而供養如來  合集其福德  不及愍眾生  而發道意者  事億千諸佛  垓數如恆沙  奉無數億劫  亦如江河沙  佛道心哀勝  七步為超殊  斯供養諸佛  最尊豪無上  斯施為超越  誡無量上忍  此精進堅強  定意慧無動  其發道意者  志願於導師  是福最無限  所積不可盡  名稱遠流布  眷屬巍巍妙  財寶勢力豪  心念如僥獲  為轉輪聖王  威力天帝梵  若志性欣豫  斷意諸通慧  消滅諸惡趣  悉無八難畏  長益清淨道  常處天人路  若人建立志  離垢無上道  諸根恆明達  聖聰無闇塞  睹諸佛奉事  而聽聞經典  精求智慧聖  常知弘道心  心無猶豫結  離諂常質直  愍濟眾生故  其志願道意  不樂諸欲樂  志慕於法樂  普世無所著  行如水蓮華  不厭福德慧  志求度無極  發道心如是  孰不建大道  則以巨錠鐐  炤濟諸群□□ 為尊上明師  眾生大導師  處世為最上  施藥除諸病  建立於道意  億無量無盡   佛告舍利弗。福報清淨王者。從維衛如來。聞發道意咨嗟功德不可限量。歡喜踴躍不能自勝。則發無上正真道意。時王中宮太子官屬群臣百官。及諸小王眷屬翼從。說此頌曰。  今以建立  最尊道意  興發慈心  愍傷眾生  假使欲得  吾所敬重  則發道意  令其堅固  生死本際  而不可知  坐行非事  墮於苦惱  慇懃精進  志尚佛道  為眾生故  行愍善哉  則能長益  辯才智慧  具足供養  聖達如是  維衛之佛  得不可量  為通慧心  所行若斯  欲獲天世  之所安隱  帝釋梵天  轉輪聖王  有為之安  無為之樂  則當遵修  於斯道意  思攝禪定  不可限量  度於彼岸  道亦如之  聖通之慧  靡所不達  諸一切智  所行如是  十力佛勢  不可思議  四無所畏  如來所有  諸佛之法  弘廣無邊  從清淨心  而獲致斯  假使欲動  億千國土  音聲普告  而悉聞知  修清淨行  恢弘無垢  有聰達者  當發道意  則為十力  之所奉敬  而諸如來  悉咨嗟之  為諸眾生  無請之友  有聰慧者  當發道意  設使佛道  現無慧慈  說其功德  無數億劫  佛之道意  所有功祚  不可盡極  況欲限乎   爾時福報清淨大王。適說此偈。九十二垓民人之眾。及王后宮並千子。則發無上正真道意。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十四億天演勸助音發大道心。然後彼王轉輪聖帝則更恭肅。十億載供養維衛如來之尊。一切施安。淨修梵行清淨之戒。常聽如來所說經典。眷屬俱往啟受法教。則立長子而為國主。便下鬚髮以家之信。離家為道行作沙門。作沙門已尋則學是四無盡句。次第咨嗟稱限求趣。何謂為四。至誠章句。法典章句。妙誼章句。律令章句。具億千歲入權方便。其王出家學此以後。於千世界三昧正受超度眾生。悉於維衛如來之所而作沙門。佛告舍利弗。欲知爾時轉輪聖王。福報清淨者。豈異人乎。莫造斯觀。則是寶女。斯寶女者於維衛佛。初發無上正真道意。時舍利弗問世尊曰。以何罪蓋受女人身。佛告舍利弗。菩薩大士。不以罪蓋受女身也。所以者何。菩薩大士以慧神通善權方便聖明之故。現女人身開化群黎。於舍利弗意趣雲何。斯寶女者為女人乎。莫造斯觀。承聖通力而有所變。則真菩薩也。當造斯觀。無男子法無女人法。具足一切諸法之要。無來無去。此寶女者。處閻浮提開化教授。九萬二千諸童女眾。皆發無上正真道意。於時寶女謂舍利弗。耆年豈能現女人身。而為眾生講說法乎。舍利弗曰。如今吾者則不好樂男子之身。況當復受女人之像。寶女問曰。卿為穢厭於己身乎。便答女曰。實患厭之。寶女答曰。是故菩薩超越一切眾生之類而無有侶。舍利弗曰。以何等故。其女答曰。唯舍利弗。聲聞之家所可穢厭。其諸菩薩不以患難。聲聞之家何所穢厭。五陰四大衰入之事聲聞所患。菩薩執持五陰四大六入之事。不以為患。聲聞穢厭所生周旋及受吾我。菩薩受身無所患厭。諸聲聞眾惡受生死。菩薩遊入無量終始不以患厭。聲聞穢厭所生眾難。菩薩所生而無患難。聲聞懈厭功德之業。菩薩積累眾德。不以厭足亦無患難。聲聞惡厭在於眾會。菩薩開化群黎之黨。不以患難。聲聞穢厭郡國縣邑。菩薩普入郡國縣邑州域大邦。不以惡厭。聲聞穢厭。己身塵勞菩薩不患。一切眾生塵勞之欲。唯舍利弗。聲聞之家所可穢厭。菩薩大士無所患難。   八力品第五   於是舍利弗問寶女曰。菩薩大士。承何威力無所穢厭。寶女答曰。唯舍利弗。菩薩八力無所患厭。何謂為八。一曰慈力無所加害。二曰哀力不捨群黎。三曰和性之力不為下劣。四曰慧力離於塵勞。五曰權力心無所厭。六曰德力行無所著。七曰聖力則無愚戇。八曰進力本志上願。是為八力。菩薩周旋之所建立。道德之力無所患厭。耆年舍利弗問寶女曰。汝豈具足如斯力乎。若能平等往來周旋耶。寶女答曰。若以平等平等住者。設能如斯行諸平等。彼則無力亦不羸劣。其平等者。彼則不有亦復不無。無無所造不造所行。斯謂平等。平等猶空。一切諸法亦如虛空。其如空者則無虛空。空虛曰寂。便無言說若如曠野。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猶如虛空慌惚無形亦無言辭。如是平等則無羸劣亦無力勢。唯舍利弗。菩薩羸劣則有勢力。所以者何。假使若以塵勞愛慾而羸劣者。則以智慧而有力勢。若慳貪劣則用佈施致於堅強。設以犯戒而羸劣者。則以戒禁而堅強矣。設以瞋恚而羸劣者。則以忍辱為力勢矣。其以懈怠為羸劣者。則以精進為力勢矣。其以亂意為羸劣者。則以禪定為力勢矣。設以邪智為羸劣者。則以正智為力勢矣。斯一切法設使菩薩於不善德而羸劣者。則以德本為力勢矣。於時世尊讚寶女曰。善哉善哉。若有欲言當作斯說。說是語時五百菩薩逮得法忍。   十種力品第六   寶女白佛。所可謂言如來十力。以何等力為十力乎。而得成就。佛告寶女。假令菩薩行菩薩道。未曾歸於成立下乘也。終不興造不善之業。彼則以斯堅固之力遵詣道場。寶女又問。何謂十力。佛告寶女曰。力達處處以處處力審如有知。有限無限審如有知。設令寶女。如來處處非處處事。有限無限審如有知。是為如來第一之力也。如來以斯於眾會中而師子吼。解無著要轉淨法輪。沙門梵志天龍魔王梵天世人。巍巍之德莫能當焉。常如法故。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欲令餘殃罪福之報未之有也。彼以得蒙遵修力勢。逮成佛道。過去當來現在罪福悉知其原。設使如來知去來今罪福報應。善惡所趣審如有知。是為如來第二之力也。如來之力而於眾會則師子吼。解無著處轉淨法輪。沙門梵志天龍魔王梵天世人。巍巍之德莫能當焉。復次寶女。行菩薩道。觀眾生根而為說法。知其原已而度脫之。若使應於眾人之根。以此具足逮成佛道。為諸眾生以精進根限了黎庶審如有知。假令寶女。如來現知眾人根本而師子吼。是為如來第三之力。應如法故。復次寶女。行菩薩道入於眾生人物之界。隨人所好如其黎庶而建立之。彼入斯界究竟之力。逮成佛道。而曉世間無數之形若干種體。假令如來入眾生界。各從信喜而開導之。是為如來第四之力。應如法故。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群萌之類志若欲脫。因其所信而得勉濟。求於慧見。睹如慈信而不惡穢。彼則以是信解脫力究竟之事。逮成佛道。而知黎庶若干種信。無量之樂審如有知。假使寶女。如來了知仙人眾生若干種信。所樂無量審如有知。是為如來第五之力。而於眾中則師子吼。沙門梵志天龍魔王梵天。巍巍之德莫能當焉。復次寶女。行菩薩道顯發遣慧。有為無為有形無形之所有法。求聲聞乘緣覺之乘若復大乘。彼以斯慧具足之力逮我佛道。一切盡入究竟之慧。審如有知。假使寶女。如來普入眾慧靡不周達。審如有知。獨步眾中而師子吼。天上世間。巍巍之德莫能當焉。常應如法。是為如來第六之力也。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未寶廢失往古德本。而不放逸超越本願。彼則以斯往古本德不忘失力。具足究竟逮成佛道。心念過去無數劫事審如有知。假使寶女。如來知己及他眾生不可計量往古之事。悉誠念之審如有知。而於大眾師子之吼。是為第七之力。沙門梵志天龍魔王梵天。莫能當焉常如應法故。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遵修禪定三昧正受心無所生。離於欲塵調隱柔仁。彼則以斯柔仁之力。具足究竟逮成佛道。了於黎庶一切禪思脫門定意正受之行塵勞懷結。審如有知。假令寶女。如來曉於黎庶一切禪思脫門三昧正受塵勞懷結。審如有知。是為如來第八之力。而於大眾師子之吼。沙門梵志天龍魔王梵天。巍巍之德莫能當焉。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未曾覆蔽眾生之功。不輕未學不慢不及。逮致顯明照於眾生。彼則以斯弘大光耀。究竟具足逮成佛道。天眼徹視如有悉知。假使寶女。如來至真道眼徹視靡不睹見。是為如來第九之力。獨遊大眾而師子吼。沙門梵志天龍魔王梵天。巍巍之德莫能當焉。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不御眾生至有漏法。則為黎庶說漏盡法不長諸漏。以無漏道求於眾生。顯示正路。彼此無漏篤信之力。具足究竟逮成佛道。普達一切盡諸漏慧。審如有知。假使寶女。如來悉盡諸漏慧者。開示一切無漏之慧。是為如來第十之力。如來以致斯真力者。則於眾會而師子吼。了無著處轉淨法輪。沙門梵志天龍魔王梵天世人。莫能當焉。是為寶女如來十力。如來以是十種之力。具足成就乃得謂正覺。假使菩薩逮聞此力。以斯菩薩十種之力。而逮成就如來十力。   四無所畏品第七   寶女白佛。斯所可謂如來至尊。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又彼菩薩則以何行。致四無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世尊告曰。行菩薩道。未曾於法違失師命。了知是像。常以等心愍於眾生。一切所有施而不吝。等奉行法觀察所歸。無若干想以離眾著。適成佛道則師子吼。吾以逮成平等之覺。汝等當知。吾以曉了於此之法。無不覺達。假使若有沙門梵志天龍鬼神魔王梵天及與世人。不能睹見如來瑞應弘雅威曜。設不能睹現應之德。欲求佛短都不睹見。而敢生意心自念言。佛不得成平等正覺。設有言爾。佛無恐懼行無所畏。獨步大眾而師子吼。知無著處轉淨法輪。沙門梵志天龍鬼神魔王梵天及與世人。巍巍之德莫能當焉。是為如來第一無畏。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知於內行別內外法。又復曉了罣礙之法。亦不習行廢退之法。亦不順從亦不自行。不以化人亦不宣佈。見諸罣礙悉棄捐之。逮成佛道為師子吼。永不睹見沙門梵志天龍鬼神魔王梵天及餘世人而訟理言。如來講說罣礙之法而令人行。雖有斯言不以恐懼。行無所畏轉弘法輪。於大眾中而師子吼。是為如來第二無畏。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而常奉行清白之法。無諍訟路講說經典。淨化一切眾生之類。現在歸趣超異之德。無數重擔無為之業。則普得入淨除結恨。而自積累無為之業。其佛勸化黎庶之原。逮成佛道則師子吼。吾以淨除諸結恨事而講說法。遵修此行悉得嚴淨。永不睹見沙門梵志天龍鬼神魔王梵天及餘世人而訟理言。如來講說結恨之法。雖有斯言不以恐懼。行無所畏轉大法輪。於大眾中而師子吼。是為如來第三無畏。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未曾處於甚重憍慢。吾有所知吾有所見。餘人無知而無所見。志常謙遜而不自大。覺了眾事不著惡行。彼遵此法悉令具足。逮成佛道則師子吼。當知我身以盡諸漏。如是蠲除生死之患。復為眾生廣說經典蠲除諸漏。永不睹見沙門梵志天龍鬼神魔王梵天及餘世人而訟理言。如來講說不除諸漏諸漏未盡。雖有斯言不以恐懼。行無所畏轉大法輪。於大眾中而師子吼。是為如來第四無畏。   寶女所問經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9 寶女所問經   寶女所問經卷第三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十八不共法品第八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諸有眾生常失路者。導示其路溝坑嶮地高下邪徑。治令平等而設橋樑。窈冥之處邊曠之地。則立佛寺高曠彌弘。假令有人處狐疑罪。為無央數群萌之類。蠲猶豫罪。令不墮殃而有處所。亦不興盛他人狐疑。不說人短言某有罪。知無央數群黎志性。滅除一切眾生願行。而說經法無有狐疑。亦不猶豫。則為興顯法之弘曜。而以授與大智慧明。勸助諸佛一切菩薩令說經典。以法施恩而無諛諂。造立善業轉相勸化未曾輕人亦不調戲亦不易弈。不施加害亦不毀呰。國土所習亦不自大。一切言辭唯信佛言。隨文字教而得自在知文字空。於諸言辭所有之事不睹瑕穢。不求其短不瞻其缺。設使菩薩行如是法逮成佛道。斯則名曰無有瑕缺。以無瑕缺則能具足一切智慧。若有問事分別解說。靡不通達普悉照曜。善修三昧善能曉了。鹹入一切音聲總持。常歎如來無缺之辭而說經法。皆於文字而無所造。是為寶女如來第一不共之法。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棄捐一切口之惡辭。所言至誠。以法為本以議為主。教化為業不為虛妄無所傷害。而悉捨離非賢聖辭。遵修賢聖寂寞之事無有諍訟。順從沙門所造立法。若聞經典所求得議為他人說。皆為己身及與他人。志求精修滅定之事。未曾與人鬥結懷怨無所訟理。不求口舌亦不著空。信解空行則無所著。度法名號篤信如來無業道慧。勸化餘人眾生之類使入此法。遵斯法已逮成佛道。謂無諍訟彼無音聲。不以一字而有言辭。亦無所說不處諸業。勸化他人於斯正法。修是法已逮成佛道。則無言辭。以無音辭。不以一字而有所演。亦無所說無俗之業。為諸會者善說議理可眾人意。所說音辭順而應時感動國土。善修三昧分別曉了無量之行總持之門。則於如來一切順節諸相具足。及一切好一切毛孔。演出無量不可思議佛法音聲。能以一毛所暢音聲。悉敘悅可諸會人心。講說無量諸法之門。音自然出。乃是往古本願所建勢力所致。如來於彼無有思想。而常寂然無所業求。是為如來第二不共諸佛之法。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常不違失於六思念。而常念佛念法念眾有思念天念行佈施念行智慧。亦化他人令行六念。行此法已逮成佛道。常不失意救念眾生。於一切法而得自在。善修三昧分別曉了法錠總持。又如來尊。悉念諸法未嘗忘失。彼時則以未曾之行。察睹一切眾生之類心意所念。欲來問事。如來悉了不復思念。若有問者而解說之。如是所言心根明達無所罣礙。皆能善說悅眾人意。以一文字一時須臾而悉周至。是為如來第三不共諸佛之法。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而常將護他人之心。不令餘人造瞋恨心。不令心動。不惱人心。不令心臭。未曾妨廢他人德本。不斷絕法而信其心猶若如幻。無念無想不以自恣。等心一切眾生之類。等觀諸法。處一法界入無所壞。行是法已逮成佛道則得常定。無有須臾心不定時。觀行諸法一切自然。名等積三昧。而善分別普門總持如來常定。顯示一切諸佛之事無有異業。是為如來第四不共諸佛之法。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無有顛倒諸想之念。心不反行不造邪見不為虛妄。則不自計有我有身。無有人想。亦無壽想。亦無命想。無士夫想。無人意想。無學志想無斷絕想。無有常想。無諸見想。無三處想。亦無念離三處之想。亦無有善亦無不善。亦無有罪亦無不罪。亦無有漏亦無不漏。亦無世俗亦無度世。除塵勞根。無有生死及泥洹想。受聚會想。眾生志性思想顛倒。蠲除此已遵修眾善。則以遠離凡夫之想。棄捐一切眾邪之見。亦於中間而無所猗。觀平等法。行斯法已逮成佛道。無若干想。名曰如來永無諸念。則能善修無想三昧。曉無盡藏總持之門。如來遊步行無有想。則興大哀愍傷群萌諸妄想者。其有黎庶縛著行者。勸化說法不失時節。是為如來第五不共諸佛之法。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心常觀察遊生死者。省諸塵勞苦惱法已。則尋導御令至普安。立於法觀使不憂慼滅一切苦。於諸利求不以汲汲。則為蠲除戀慕之結。亦不貪惑一切供養所獲之利。則於諸利有所忘失不以憂結。觀諸萬物一切無常悉為苦矣。不觀身法信寂泥洹。而已觀察於眾黎庶。如是色像觀察諸法。奉行己達遵修斯法。究竟具足逮成佛道。名曰無礙。不可計會所觀察者。則為如來合會宣暢。善修三昧名離三觀。曉了有數海印總持也。如來普為諸天龍神阿須輪迦留羅真陀羅魔休勒釋梵四天王人非人。悉供養佛無不奉事。不以為厭亦無所著。一切異學諸外道奇術犯戒眾生。來嬈亂之。不以憂慼其心平等。解諸所有悉無所有。其心平等。譬若如地無所不忍。猶若如水洗諸穢濁。心若如火無所不燒。心若如風普無所著亦無戀慕。心如虛空亦無結恨。等心療治一切眾生。睹寂寞行則於斯法思惟觀察修於人行。所觀具足常興大哀。遍入眾生度無所度。開化群萌不捨時節。從人本行而為說法。不以動搖亦不懈怠。是為如來第六不共諸佛之法。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蠲除眾惡慇懃修行。求於一切善德之法。好於微妙愛樂無極。喜於至深若干之種諸善之本。棄捨聲聞緣覺之事。志於大乘而不退轉。興發大哀愍於眾生。思惟正義未曾忘捨。除己身想為他人故。合集一切諸佛之法。彼則以斯好樂於法不能絕去。志慕佛道。睹諸魔眾倚於顛倒反邪見者。故為斯等積累正法逮成佛道。因曰如來不失正樂。以能善遵所樂三昧分別曉了。金剛總持自在於法。所可應講而為說之。所向一時須臾之間。所歸時節有所持者。眾生意性如其法器。各從所行而說經法。常不違失三昧之定。是為如來第七不共諸佛之法。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常行精進。恆不捨遠不厭善本。合集應德而不違廢。敬於一切尊於善友。詣諸法師諸佛菩薩。親近諮受聞其經法。奉事侍從精進無量。遊無數土攝護生死。開解無限眾生之類。嚴淨無量諸佛國土。供養無量諸佛正覺。攬持無量諸佛之法。覺達無量諸佛聖慧。入干無量眾生之行。曉了無量講諸法門。彼則以斯勸法之故。究竟具足逮成佛道。斯則名曰不失精進。如來精進無所忘失。善修於斯精進之行。三昧定意神足變化。如來神足感動變化不可限量。亦現殊特開化度脫無數群萌。堅固至誠無礙陰蓋。遊諸佛土無所損耗亦無所行。而普周至遍於虛空。是為如來第八不共諸佛之法。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意常專秉第一執志。又恆安詳究竟具足真諦之心。未曾忘失一切世俗及度世法。遵修思惟於四意止。彼則自觀內身之行。而專惟於非常苦空非身之事。又觀外身身之所行非常苦空非身之行。觀內外身非常苦空非身之事。觀內痛癢見痛癢空專修於行。觀外痛癢見痛癢空。觀內外痛癢見內外痛癢。思惟知空。觀內心行見其內心。惟念無想。觀於外心見外心行。專惟無相。觀內外心見內外心。專惟無相。觀於內法見於內法。行無所願。觀於外法見於外法。專無願念。觀內外法見內外法。行無願念。彼則於身得四意止。思惟非常苦空非身。具足成就如來之身。而不斷絕身之善德。以解痛癢則獲意止。思惟空行察於一切諸趣黎庶而令休息一切惡趣。以設大哀除其苦患。心以解達名曰意止。專修無相亦不違失菩薩之心。稽累遵修大乘之行而不懈廢。心歸於法名曰意止。專修無願。不於無慾法而取證觀察佛法。等御入於無量法界。修斯法已究竟顯達逮成佛道。是則名曰不失道意。如來常定志未曾忘。蠲除眾行善修三昧。如來講說變化之事。見諸眾生去來現在心之所念信解諸根。度脫塵勞愛慾之行。曉了結縛因緣之著非善行業。報應罪福生死終始。知諸佛土聲聞合會。體解菩薩行受決時。自說父母親族知識朋友。心根明達而不忘之。分別八處言無一虛。是為如來第九不共諸佛之法。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常遵智慧。智慧光明。智慧威曜。智慧顯識。演智錠暉聖達之慧。深妙之明。厭欲之智。意不可喻。所興之慧達於一切。聲聞緣覺慧所不能及。未曾有慧。曠達窈窕無邊之慧。趣異之慧。滅定已慧。念無所住無所著慧。求聞無厭志於聖達。暢於博聞而歸智慧。睹於世間如首火然。慇懃志慕大學之慧。有所聽聞猶如大海。聞能分別。好樂經典樂於法樂。彼求於法故行精進。以斯法樂無有形類於內於外。而悉放捨無所吝惜。小心恭順奉敬尊舊常受言誨。於五陰苦靡不能忍。悉捨諸安所可娛樂。彼以好法慇懃為樂。聞一四句頌。不用具足千金之寶。寧欲得聞一句之法。不志獲於轉輪聖王。願樂欲求聞度無極。不貪得致帝釋梵天。寧樂為人說四句頌以法佈施。則不奉賴江河沙等廣說祠祀供一切乏。寧樂勸人發於道意。而不用致江河沙等轉輪聖王。寧樂為人講說經典。演度無極所可遵行。而不奉獲江河沙等帝釋梵王。其有性行。如是成就專精聽經。一心而為他人說者。如是精進所受奉行。少有及者一切諸天所見敬奉。諸佛所念。其為諸天所見擁護。諸佛念已。俗間典籍度世正經自然現矣。不學悉達則能堪任。致於無盡智慧光明。行是法已究竟具足逮成佛道。以故名曰為如來也。不共智慧真諦聖達。其明巍巍無所罣礙無有陰蓋。皆知一切群萌之等心所行念善惡所歸。有言無言。有罪無罪。有漏無漏。世俗度世。塵勞瞋恨。生死泥洹。皆分別說。一切法門所入聖覺。曉了講誦一切國土滿中諸塵。其智慧明知於過去當來現在之事。無所罣礙無有陰蓋。劫數如是一切悉了無有蔽礙。曉了本際當來之際諸去來世。說無邊際入識察行。善修三昧教授變化。如來至真以一法門。悉能分別一切法門。使一法門入一切法門。是為如來第十不共諸佛之法。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未曾志慕於居家矣。亦復不樂於捨家。而復示於出家行學。多為沙門好喜澹泊。寂然為上靖默為業。遵修精進深妙之法。而復奉行斯三脫門空無想願。一切諸魔及外仇敵所不敢當。一切顛倒及諸邪見無能犯者化諸想著眾生之類。彼則以此三脫之門而專惟行。便致無蓋解脫之門。自然興發無礙慧明。以度魔界具足聖界。不複習行一切陰蓋顛倒覆蔽所處邪見塵勞眾想。便以曉了無陰蓋門。以三脫門而自娛樂。則分別說深奧之法。但歸要義不歸嚴飾。但歸要慧不歸於識。歸分別要不歸多辭。但歸於法不歸於人所歸導利一切眾生。美辭嚴飾離諸想會。講說分別歸於要義而令解脫。於色想會講說分別歸於要慧而度脫之。在於多辭而合會矣。說色平等令歸正說而度脫之。依於人會分別勸化。使歸於法而度脫之。假使會在六十二見。為分別說□無之要使度脫之。設集遊在一切諸想因緣之惑。解脫無想而度脫之。遊在三界分別無願而度脫之。集在欲行。解脫空淨而度脫之。集在瞋恚。分別慈心而度脫之。會遊愚行。解說緣起十二相連而度脫之。入於貪會。分別現說施度無極而度脫之。在犯禁眾。分別現說戒度無極而度脫之。在瞋恚眾。分別現說忍度無極而度脫之。在懈怠眾。分別解說進度無極而度脫之。在亂意眾。分別現說禪度無極而度脫之。在邪智眾。分別現說慧度無極而度脫之。在凡夫眾。分別現說聖諦之議而度脫之。在四倒眾。分別現說無常苦空非身之法而度脫之。在於一切陰蓋之蔽顛倒邪見迷惑之眾。分別解說無蓋脫門而度脫之。在塵勞眾。分別現說十方諸佛道品之法而度脫之。行是法已究竟具足逮成佛道。所以名曰如來不失度脫。以能不失於解脫者。則無瞋怒。究竟根原無有缺減。本末清涼遊諸所趣入於深妙。所逮神智而不可及甚難當矣。過於聲聞緣覺之乘。普能獨步於諸佛道。離穢無垢則無瑕疵。究竟清淨而莊嚴治。寂觀之業志有所說。而不可盡無量無邊。則於無為無所罣礙修行平等等如虛空。善修三昧號離垢藏。皆悉照曜一切諸法。曉了總持。如來說法悉解脫想。一切所歸來親近者。普以暉曜多所開明。向於無為而崇滅度至重泥洹。究竟具足得其邊際。是為如來第十一不共諸佛之法。復次寶女。行菩薩道。以慧為尊慧為勢力。歸於要慧講論慧土。超越諸慧所歸趣者。嚴治聖道。興顯所行求於超異。淨修神通成一切智。修行道意具足究竟。則得聖達至諸通慧。若有欲心知有欲心之所興發。若無慾心知無慾心之所興發。若有瞋恚心知瞋恚心之所興發。離瞋恚心知離恚心之所興發。若有愚癡心知愚癡心之所興發。離愚癡心知離愚癡心之所興發。若有塵勞心知塵勞心之所興發。離塵勞心知離塵勞心之所興發。若睡眠心知睡眠心之所興發。離睡眠心知離睡眠心之所興發。若合會心知合會心之所興發。離合會心知離合會心之所興發。若冀養心知冀養心之所興發。離冀養心知離冀養心之所興發。若貪他心知貪他心之所興發。離貪他心知離貪他心之所興發。若過上心知過上心之所興發。若無上心知無上心之所興發。若陰蓋心知陰蓋心之所興發。若無陰蓋心知無陰蓋心之所興發。若無決心知無決心之所興發。若有決心知有決心之所興發。若有噁心知有噁心之所興發。若有善德心知有善德心之所興發。若有罪心知有罪心之所興發。若離罪心知離罪心之所興發。若有漏心知有漏心之所興發。若無漏心知無漏心之所興發。若世俗心知世俗心之所興發。若度世心知度世心之所興發。若有著心知有著心之所興發。若無著心知無著心之所興發。若清淨心知清淨心之所興發。若薄鮮心知薄鮮心之所興發。若眾憒心知眾憒心之所興發。若習更心知習更心之所興發。若無更心知無更心之所興發。若邊際心知邊際心之所興發。若無際心知無際心之所興發。取要言之若慳貪心佈施之心。若犯禁心奉戒之心。若瞋恚心忍辱之心。若懈怠心精進之心。若亂意心禪定之心。若邪智心以正智慧度無極心。凡夫之心聖賢之心。趣邪見心趣正見心。聲聞乘心緣覺乘心若大乘心。若復曉了大道之心。又知苦諦所因而有。是為習諦。是苦盡諦斯為苦盡。向道者諦審知如有。已能曉了苦諦如有。則知本淨慧無所起。究竟本末無所習慧。而知苦諦審如所有。亦無所斷亦無有信令永都盡。曉了徑路一切普入。而以等御猶若虛空。無有吾我無所貪愛。又其處所本來悉淨。彼皆了此四諦之原。審從而有無所造證。開化眾生蠲除諦願奉行明證。若為群黎講說經法。以所說法得真柔順。而不迷惑亂於緣起。棄捐一切眾邪異見。處入中正觀因緣法。則了諸法解報應緣。不在己土不在人土。不在壽土不在命土。亦復不在眾生之土。知彼無明而致斯行。知從所行而致有識。知從所識而致名色。知名色緣而致六入。知六入緣而致習更。知習更緣而致痛癢。知痛癢緣而致恩愛。知恩愛緣而致所受。知所受緣而致所有。知所有緣而致於生。知所生緣而致老死啼泣哀慼勤苦之患。如是因緣致大陰體。悉曉了空。無明已盡。行識名色六入所更痛愛受有生老病死啼泣哀慼大陰之身便永盡矣。彼造斯觀。其無明緣。非己身緣。亦非人緣。無壽無命。無眾生緣。設使無我無人無命無眾生者。斯則為空。已知空者不計有常。亦無斷滅不計無常。況斷滅者。則於過去而無所生亦無所起。設於過去而無所生無所起者。則於三世而無所著。已於三世無所著者悉無所獲。則無所有為自然矣。已無所有自然寂者。便則越度去來之路。已能越度去來路者則第一議。以第一議則曰正真。已為正真彼佛真辭。已佛真辭則無所諍。已無所諍則寂志法。已寂志法自然若空。從斯慧行而曉了之。從習不順則習無明。以習無明便致行識名色六入習更痛愛受有生老病死啼泣哀慼集大陰苦身惱之患亦不蠲除。所倚諸見悉究暢知。因緣報應而合會成。已能分別無我無人無壽無命。諸法自然不受邊際。亦不不受亦無所得。不得際者則無根源。已無根源則睹中正。假使不得諸法根源。於彼何緣當有中正。其中正者為何等類。彼以超度無限正法。則離彼此中間之法。便能講說無量中正經典之要。以能奉行如是法者。究竟具足逮成佛道。是故名曰如來至真終不違損度知見慧。設能不違度知見慧。以度知見慧尋能遵修力進三昧。曉了無量自在總持。而以等御無限中正之法界也。如虛空無有想念。便則講說無形業慧。分別報應無所忘失。演暢平等去來今事。而目睹察一切眾生諸根所趣。說其精進慧之所解。分別決了無央。數身不可計形。嗟詠解說世間之行。而善建立講無盡事。宣佈顯現無量之信。若干種信又分別說。一切方面諸內分部。悉能周達決無限難。諸所遊步說進退慧。演無思議諸法之門。宣示一切禪定脫門三昧正受。塵勞之欲瞋恚之結。搆諸黎庶終始所趣善惡中間。而悉曉了過去無數無陰蓋慧。普現無量若干之變。往古世事而皆念之。又鹹觀察靡所不睹。而悉曉了宣佈無量無蓋。天眼徹視而悉說之。一切諸礙悉無有餘。已能解脫除諸礙慧。一切漏盡及為慧耳。設無所有已為慧者。講無畏慧。皆無差特平等如稱。不斷佛事講說大哀勢力之慧。隨人本行而歎說法。讚揚諸法無有處所。開化眾生則轉法輪無有懈怠。差特之慧宣佈深奧若干殊異。超玄無底至化彌弘。智慧之力而為感動。一切聲聞緣覺之乘所不能及。是為如來十二不共諸佛之法。復次寶女。行菩薩道。興造聖業不求名號。則以己身興智慧業。不復設造一切身穢諛諂欺詐。無凶害行無慳貪行。常修梵行。身精進事則順道行。不為身患不逼他人。依度無極行大悲哀。常為眾生身所遵修。若茲具足。彼以斯法奉行如是逮成佛道。斯謂如來身所行事德慧自在。以身解了一切慧明。等自在已睹一切形。悉能示現諸色三昧。曉了普入總持之要。如來現已無數之形若干種像顏容之類。一切天龍鬼神。揵沓和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休勒。釋梵四王。梵志君子長者居士。農夫工師細民。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又無數人不可稱計百千之眾。悉來會坐。佛現無量威儀禮節。顏貌形像而為最尊。為長為上為極大人為無量正。而為眾會講說經法。勸化發遣多所誘進。中間沒身忽然不現。眾人因解。是故大會各各相合。共坐說議眾人歡喜。所演智慧寂然經行。若有睹者不以為厭。若所說者益用踴躍心逮悅豫。不復歡喜一切欲樂境界財業。設沒不現靡不渴仰。欲得奉覲聽說經典。設有睹者。貪慾之著恩愛之見。聞所說法好樂聽受。因斯報應至於無漏。身口心定而無瑕疵。獲斯行業。是為如來十三不共諸佛之法。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造聖慧業不求名聞。彼口所說惟興慧事。不為一切瑕惡諛諂佞邪所迷。所言至誠而不兩舌。亦無粗辭而不讒人。言辭柔潤不為獷說言輒說法。其口所宣不令己身及與他人心懷惱熱。口之所說如佛教法議歸於善。口之所說言辭則可眾生之心。無所中傷其慧安詳。言辭具足不遵修名。以此行法究竟具足。逮成佛道。斯謂如來口言等慧智德自在。彼則以此口言等慧智德自在。善修寶事三昧之定。得達三品曉了總持。如來所入以一口辭。以一法言普入一切。宣暢諸音等悅一切眾會之心。如來一切所演音聲。則合於議不違法理。至誠柔順觀因緣法。除諸瑕穢而離愛慾。寂定遊已必當獲致至誠之報乃至滅度。是為如來十四不共諸佛之法。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假使常修造智慧業不慕名色。以心思念聖慧所興。則令眾生離於瑕惡所著邪佞無明瞋恚倒見之事。遵修正見而行慈悲。等心黎庶不捨道意。遵奉慧已究竟具足。不為自大亦無慢恣。行是法已逮成佛道。斯謂如來心之所念精修聖慧志所暢達心等慧事聖明自在。彼已達已。一切慧心等聖自在。善修現在諸佛目前顯立三昧。所念清淨曉了鮮潔之總持也。如來一心普知一切眾生心念。已心等故則能普等一切黎庶。勸助平夷心等一切。則能等已所可勸助。心猶若幻。本性清淨。一切諸心自然如空。道法等御一切眾生身口心行。以眾生法等入己身。所修道法一切諸身猶若現影。若能以慧等御諸身。一切眾生入於己身。以能等御一切諸身入己身者。發意之頃令眾生身化立佛身。斯所建立無能毀者。亦無能動無能轉移。天上世間諸天人民。諸魔梵志沙門梵天無能進退。是為如來十五不共諸佛之法。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聞諸過去如來至真無罣礙慧。斯諸等正覺悉普周遍一切世界。無所罣礙無有陰蓋。身所行業威儀法式而悉篤信。一切世界音聲本寂。靡不得入無量無盡不可思議諸佛音聲。分別演說無量法門。斯諸過去如來言辭。則無有二。十方國土諸佛正覺。及眾正典。普諸黎庶一切菩薩。亦復如之。達諸聲聞緣一覺眾一切諸人因緣罪福。所可念行。則復篤信過去如來心之所行光明之曜清淨無量無有陰蓋。信斯過去諸如來者。不懷狐疑亦無猶豫。不恐不懼亦無畏難。諸佛境界不可思議。曉了眾生如是比像。悉樂諸法因勸助之。以行此法究竟具足。逮成佛道。斯名如來過去無量無損智慧所現自在。彼以過去自在智慧。則復善修於勇猛伏三昧之定。分別曉了威曜總持。而知過去諸如來眾。各各異名壽命之限。於其中間無邊之慧。欲求根源悉能盡極。過去菩薩聲聞緣覺亦復如是。眾生群萌所可造行。人所修業善惡禍福。有如過去一切劫數。以何等劫成為正覺。覺未覺者。於某劫中。而有若干如來至真等正覺。斯諸如來亦於彼劫。說無限量無礙之際不可盡極之根源也。又了過去諸佛世界其名各異。若有雜穢若復清淨。多少大小細軟微妙。塵勞限數所入之處。如其順應十方處所。金剛羅網分別所入。諸根羅網所入境界。一切過去無有邊際。諸佛國土不可究竟得其邊際。如來於此一切普說斯過去事。無有捐忘悉能決了。斯諸佛慧。如人觀掌視五指矣。是為如來十六不共諸佛之法。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聞諸如來至真等正覺慧無罣礙。斯諸正覺普則周旋一切世界。身無央數無有陰蓋。身之所行威儀禮節悉篤信之。音聲暢達靡不周遍。諸佛國土皆聞法教。乃入無限所說法門。信於當來如來言辭。十方國土諸佛正覺諸法眾生。一切菩薩聲聞緣覺。及諸凡夫所作罪福善惡之報。又覆信知當來諸佛心之所歸。光明威神清淨無數無有隱蓋。信斯當來諸佛之行。不懷狐疑亦無猶豫。不恐不懼亦無所難。而以篤信不可思議諸佛境界。則復於斯為諸眾生勸助合集。如是像法究暢信樂。行此法已究竟具足逮成佛道。斯謂如來當來無數無所損失現慧自在。彼以當來無所損慧。現自在已。則便興發大哀之力三昧之定。曉了分別師子雷音之總持也。則能了知當來正覺各各異名壽命限量。於其中間說無邊際不可盡極。得其根原。又復識知當來菩薩聲聞緣覺眾生群萌之所行也。黎庶行業所當遭遇禍福報應。又知當來一切諸劫。而於某劫當成正覺覺諸未覺。又於中間說所歷劫。無有邊際不可盡極得其根原。當來世界各各有名。雜穢清淨多少大小細柔微妙。如諸塵數所有齊限。如來知其無所捐忘。而柔順行十方處所。根原羅網之所有分。悉能普入當來無數諸佛世界。斯諸如來悉分別說。觀如手掌睹五指矣。是為如來十七不共諸佛之法。   復次寶女。行菩薩道聞諸現在如來至真無罣礙慧。斯現正覺其身無數而無陰蓋。諸佛境界身所行業。身之所趣鹹儀禮節。又其音聲鹹遍諸國。無所罣礙聲無覆蔽。皆篤信解不可思議諸佛音響。說於無量諸法道門。斯諸現在如來言辭。而悉信樂。口所宣暢。十方國土諸佛正覺及眾經典。一切黎庶諸菩薩等。聲聞緣覺一切人民選擇分別。此諸如來心之所行。心所興業光明清淨。不可計數無有陰蓋。皆覆信此現在如來。不懷狐疑無有結滯。不恐不懼亦無怖懅。諸佛境界不可思議。又復勸化於他眾生。如是色像信樂經典。行法若斯具足究竟逮成佛道。斯謂如來現在無數無所損失現慧自在。彼以無數現在如來無損智慧現已自在。則便善修離垢照印三昧之定。曉了分別金剛道場之總持也。如來現在普能分別。諸佛名號各各差特。壽命之限悉能宣佈。中間迴絕而無邊際。不可盡極得其根原。現在一切諸菩薩眾。聲聞緣覺眾生之行。群萌事業罪福報應。現在十方諸劫之數。於其劫中成為正覺。說其根原。現在十方一切國土。各各有名。雜糅清淨多少大小柔軟微妙悉得普入。如塵數限隨其所順。十方處諸諦根羅網。悉入現在十方世界。於其中間無限邊際。不可盡極得其根原。如來於彼。所說分別無所損耗。此諸如來選擇智慧。如觀手掌察其五指。是為如來十八不共諸佛之法。   是十八品。便得一切不共諸佛之法。何謂不共諸佛之法。無能睹見如來頂相。是為不共諸佛之法。身無限故。如來超殊一切諸形。是為不共諸佛之法。一切人中為最尊故。眾生見佛瑕穢消除。是為不共諸佛之法。身如藥故。如來之行英妙超殊。是為不共諸佛之法。無罪舋故如來無懼。是為不共諸佛之法。得無畏故如來獨步。無有諸漏而得自在。是為不共諸佛之法。遵平等故。如來之心行無所壞。是為不共諸佛之法。曉了賢聖之教誡故。如來調定志性和雅。是為不共諸佛之法。堅住建立於己行故。如來之辯應時而對。是為不共諸佛之法。講說經典無言教故。如來可悅一切眾生心之所念。因曰如來。是為不共諸佛之法。無所進故。如來音聲普聞眾會。不溢在外。是為不共諸佛之法。講說經法而不虛妄。開化應度。救濟諸根令純淑故。一切眾會在於道場。親近睹見如來顏貌。是為不共諸佛之法。變化感動無思議故。瞻察如來無有厭足。是為不共諸佛之法。如大德無極樹寶柱。大聖體故。如來說法無所侵枉。是為不共諸佛之法。平等覺故。如來之身不可諦視。是為不共諸佛之法。威儀禮節無希望故。如來之身如師子步。是為不共諸佛之法。於大眾中無所難故。如來遊步無有虛妄。是為不共諸佛之法。智慧為本身造行故。如來之行音聲真諦。是為不共諸佛之法。智慧元首口辭真故。如來之眼普視無邊。是為不共諸佛之法。聖慧為上心明達故。如來教授言辭顯曜。是為不共諸佛之法。卒對辯故。如來利養名聞流溢。是為不共諸佛之法。無上正真不可盡故。如來之福不可盡極。是為不共諸佛之法。第一分別了諸礙故。成為如來無能當者。是為不共諸佛之法。為大鉤鎖力士之身。而有十力四無所畏。第一最上度無極故。如來無倦常不退轉所說不懈。是為不共諸佛之法。曉了一切眾生根故。又如來者。為無數法而作聖師。是為不共諸佛之法。普於諸世獨尊師故。壽命無量。是為不共諸佛之法。顯法身故。其睹如來若聞音聲。親近稽首無有虛妄。是為不共諸佛之法。為究本末人稽首禮。即令眾生至大安故。如來之慧無有結恨。是為不共諸佛之法。解達三世平等之故。如來講說無有中間是為不共諸佛之法。順法本故。如來蠲除一切罣礙。是為不共諸佛之法。諸不善法永無餘故。如來無師。是為不共諸佛之法。已自然達諸法之故。如來普智。是為不共諸佛之法。分別諸覺曉了大道無有餘故。是為皆得一切不共諸佛之法。   寶女所問經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399 寶女所問經   寶女所問經卷第四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三十二相品第九   於是寶女問世尊曰。唯然大聖。今所可謂如來至真三十有二大人之相。前世宿命行何功德。而致逮得三十有二大人之相。遍佈在體。佛告寶女。吾往古世行無量德合集眾行。如來由是逮得三十有二大人之相遍佈於體。今粗舉要。如來之相。足安平立大人之相者。乃往古世堅固勸助而不退轉。未曾覆蔽他人功故。如來手足而有法輪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興設若干種種施故。如來至真指纖長好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則說經義救護眾生令無患故。如來手足生網幔理大人相者。乃往古世未曾破壞他人眷屬故。如來手足柔軟微妙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而以惠施若干種衣細軟服故。如來而有七合充滿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廣設眾施供諸乏故。如來之膝平正無節□□襦□磻示□言埤□□□□楥□秶□褸□□□埤□□椹□□橙□□磻示□言埤□□□□棇餡式慼慼慼慼摯鞢慼毅牷慼慼慼憬d琉楦□□□示□言埤□□□□楻□瘚氶部敷n埤□□樇□兩視□襉□□本□祤示□言埤□□□□樠□□□□□□□埤□□樂□□□□□□示□言埤□□□□榖□□□葉餡□□埤□□櫸□□祇□□□示□言埤□□□□褓□□□□□饋覕埤□□樺□言□□姎□示□言埤□□□□楥駩□□□□□□埤□□樅櫚楅妻良襂飣示□言埤□□□□楅榜駗娀埤□她□或c□槙□埤□□楸□□□示□言埤□□□□榮檇剜峞慼慼敷n埤□□楛□□□□示□言埤□□□□□稟秭糕□□D□埤□□槉駑□□驖□□示□言埤□□□□樨□□□□□襒□埤□□橠秉飣示□言埤□□□□楉婻s□濾魯□□□視□埤□□□妊□r□L飣示□言埤□□□□楖□□禱□□□□埤□□楻□稈□示□言埤□□□□櫸□□□□祏□□襤鞢慼澆遄慼憧隉憎弘鞢慼慼撚招w□□槫□□□□□□秜D□褽量稦樓□□□架威□□F□□示□言埤□□□□樨□峞慼慼模G□□祏□□□□□纂慼R櫸□鞳慼慼摯鞢慼熟S□□□□□示□言埤□□□□楸褻妅觛|隆G□埤□□椹□□□□□磻示□言埤□□□□槄□□□祿□祒□榕埤□□檇驖□□□示□言埤□□□□楒襗玲□橖□夾□秜G□□埤□□橠□□驫□□□示□言埤□□□□榕□□□槦}□禕埤□□樂□□□復饑□示□言埤□□□□□□奿婛榳奓□□埤□□樺□□□□□□示□言埤□□□□□□□□□奅祺□埤□□椹□□□□□磻示□言埤□□□□橛□□榜□餈}□埤□□椹□□□□□□示□言埤□□□□楰□□□□祖□□□□□襤鞢慼潮痋d□□□示□言埤□□□□欖□穠□j□□奈□樀□□□埤□□椹□□□□饜□□騾鍊□示□言埤□□□□楷□□D□□襌楮糖□□□□埤□□椹□□□稚□榙侀說慼慼慼慼樂憧隉憎弘鞢慼慼慼潑_□覭□□□觫□□粒□p|□□橛□□奮褽勒□裀□□□驪□□堅□切點椻□詠榕埤□□□夾□□迭潑G□□□□□露□□覜□唔□□□□楮露楥駩□□□□□□□□膳□餺□示□□裀□   爾時寶女白世尊曰。至未曾有天中天。如來往古所造德本誠不可及。而分別說諸佛之法。佛告寶女。如是如是如汝所言。如來則為分別解說諸佛之法。若有菩薩逮得聞此如來往古所殖德本諸佛所講。則獲善利無極之慶。即當歸趣於真諦行。鹹能具足諸佛之法。佛說於斯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及三十二大人之相法門品時。十方世界六反震動。甚大光明普照佛土。不可計量眾生之類。皆發無上正真道意。二萬五千菩薩得不起法忍。天於虛空百千之眾。而雨天華鼓天上樂。琴笛簫瑟舉聲歎曰。其有眾人。逮得聞此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三十二大人之相。功德具足無有罪咎。信樂不疑行如上教。則於大眾天上世間天人之前演師子吼。猶如今日如來至真等正覺矣。天人之前而師子吼。所以者何。斯正典者終不歸趣下劣少信。處於小乘眾人之首。當歸清淨遵修法者。其人得此經典之要。愛敬可意欣悅踴躍。   法行品第十   於是寶女。白世尊曰。至未曾有天中之天。如來乃講往古去世一切德本諸佛正典。何謂世尊。菩薩所行遵修經典為行法乎。善哉世尊。願說菩薩所行之法。佛告寶女。志性清淨則為菩薩所行法也。堅固親友則為行法。有反覆者則為行法。能修加恩則為行法。能忍罵詈則為行法。又歸命者而不棄捐則為行法。其羸劣者能為忍辱則為行法。所難致者而能施與則為行法。慈哀諸身則為行法。志性愍傷則為行法。護於犯戒則為行法。思惟經典則為行法。將順道教則為行法。好樂正典則為行法。將御諸經則為行法。而順寂然則為行法。而樂獨一則為行法。不厭閑居則為行法。等於屏處則為行法。捨於眾會則為行法。護於眾生則為行法。所睹無損則為行法。專修慈心則為行法。入於大哀則為行法。歡喜愛法則為行法。觀於禪思則為行法。興顯道心則為行法。嘆大乘法則為行法。棄捐重擔則為行法。心不怯弱則為行法。思惟止足則為行法。棄捐貪餘多欲之慳。則為行法。知節賢聖有足之德。而少言辭則為行法。無有諍訟鬥亂怨恚。忍辱仁和則為行法。信知報應罪福之業。則為行法。信戒聞施慚恥智惠。順此七財則為行法。奉敬尊長順從善友。恭禮受命則為行法。心常謙卑恭順自損。則為行法。不自毀身不呰他人。不歎己德不蔽他功。則為行法。蠲除塵欲棄捐瞋恚及愚戇冥。離於憍慢則為行法。威儀禮節所遵具足。則為行法。善聽經典歡喜悅豫。則為行法。不離於佛篤信正典敬從聖眾。則為行法。佈施調意智慧出家淨修梵行。則為行法。得利無利若譽若謗。有名無名若苦若樂不以動搖。以過世間之所有法。則為行法。若見親友及與怨敵。先人問訊面色和悅而無愁悴。則為行法。無有調戲離於闇昧而無諛諂。不為邪性而無瑕玼。志性本末究竟清淨。則為行法。而行四恩惠施仁愛。利仁等利一切合集救濟眾生。則為行法。行堅固法則為行法。念佛念法念於聖眾。思念佈施念奉禁戒思念諸天。則為行法。施度無極戒忍精進一心住慧所度無極。則為行法。善權方便勸助一切眾德之本為諸菩薩。則為行法。身口意淨護於十善。則為行法。非常苦空而無有身。無人無我無壽無命。信解如此則為行法。分別空行建立無想。曉了無願。在於三界而無所著。則為行法。意止意斷遵修神足。根力覺意而入徑路觀乎寂寞。則為行法。佛告寶女。其行法者。謂無有眼亦無眼行。無色想行。無有耳行亦無聲行。不想響行。無有鼻行亦無香行。不想香行。無有舌行亦無味行。不想味行。無有身行無細滑行。不想細滑。而無意行亦無法行。不想法行。亦無色行則為法行。無色想行無色苦想。無我色行不寂色行。則為行法不空色行非色無想行。則為行法。非色無願行。非色無造行。亦復非色恬怕之行。亦復非色清淨之行。亦復非色如審之行。亦復非色無生之行。亦復非色無起之行。亦復非色無著之行。亦不究竟色之所行。亦非於色無本為行。是則行法。如是痛癢思想生死識行。則為行法。非識無常行。非識苦行。非識無我行。非識寂行。非識空行。非識無想行。非識無願行。非識非無造行。亦復非識恬怕之行。亦復非識清淨之行。亦復非識如審之行。亦復非識無所生行。亦復非識無起之行。亦復非識無著之行。亦復非識究竟盡行。亦復非識無本之行。則為行法。亦復非識睹空之行。亦復非識無想之行。亦復非識無願之行。是則行法。亦非四種行。亦非諸入行。亦非欲色無色之行。是則行法。亦非有行亦非不行。亦復無行。是則行法。亦非往至亦非不行。亦無處所亦無所住。則為行法。無心意識之所行者。則為行法。是名曰為行法矣。其無有見不聞不知之所行者。是為行法。若使無身口心之行。是為行法。其不行法不行非法。是為行法。若無二行無若干行。是為行法。無過去行無當來行無現在行。是為行法。其無陰行無諸種行。無眾入行。是為行法。無慾塵行無有結恨無所念行。是為行法。若無合行無財業行。無我人壽命行無有含血。若有所受同像之行。是為行法。其無發起分數之行。是為行法。其無吾我無己所行。是為行法。無斷滅行不計常行。不得諸見崖底之行。不倚中行。是為行法。諸法若住若無所住。吾我之法處所自然。其處非處清淨法處。一切法處皆無有處。空無之處究本末處至竟無處。一切諸法無動無著。不可盡極。亦無所有亦無所行。亦無輕戲亦無所依。亦無不依亦無所住亦無所受。其於是法曉了慧者。慧無所念。是曰諦。真諦無本則法之慧。設使寶女。菩薩如是曉了諸法。遊在生死開化眾生。亦不違失滅度之法。斯為菩薩等造法行。世尊說此行法之時。八千菩薩逮得法忍。   不退轉品第十一   於時寶女。即以十億百千貴價珠瓔。貢上大聖口宣斯言。唯然世尊。其有菩薩遵修奉順此法行者。則具佛法悉能普備。如茲受決處佛道場。降伏眾魔怨敵之讎。以不退轉印而印之。當造斯觀。時舍利弗謂寶女曰。汝豈能知諸菩薩行不退轉印所可印乎。於時寶女答舍利弗以偈頌曰。  人界及法界  審諦解平等  了斯無二際  則不退轉印  其過去諸佛  當來並現在  法界皆平等  逮成不退轉  諸所有境界  並無為之界  寂寞轉空議  覺成不退轉  本際無崖底  不得其邊畔  一時等能解  覺了不退轉  其有方俗法  如行之所趣  智慧觀平夷  覺了不退轉  如魔之境界  佛界則平等  相應為一類  以是印見印  其婬怒癡者  欲塵不可限  覺了諸想著  達解不退轉  生死及無為  道教則寂然  等解於滅度  覺了不退轉  五陰道如之  有二分別慧  猶如幻貌像  明哲無思想  計於四種者  猶如虛空界  曉了無可取  真印而見印  覺眼則為道  解空無所著  若眼道如之  以等上平等  諸入皆如是  道空常平均  當作是了知  以此印見印  眾生之所念  一心悉知之  則無所罣礙  斯故不退轉  一切群萌根  卑劣妙中間  於彼度無極  逮成不退轉  辯才無罣礙  無逝無所住  億劫中誦說  其法不可盡  虛空尚可盡  風可尚執持  彼明辯才慧  則不可盡極  總持行如斯  攬攝一切法  名德不違心  不失於博聞  其十方諸佛  導師所說法  皆得於總持  慧心念不忘  於過去千劫  所聞大聖法  諮問真諦教  善學於總持  斯等總持然  辯才亦如之  智惠及諸根  逮成不退轉  以空印諸法  無著無所拔  以印印於空  故曰不退轉  虛空印諸法  清淨無所有  曉了此本際  以印不退轉  諸因緣法無  因緣其惟行  因緣則非真  諦相一切法  諸法相猶幻  猶如虛空相  以是相印之  印於不退轉  一切眾生行  色聲之禮節  一時普能現  覺了不退轉  於施捨無量  功德常無盡  供養虛空界  至誠命為一  禁戒高無極  懷來致佛戒  無限無有量  等遊若虛空  一切眾生禁  學不學緣覺  及不退轉戒  十六分無倫  忍辱悉盡極  遵修無所生  成就此忍辱  逮成不退轉  精進無限量  方便不可極  悅可群萌類  精進為大仙  常為專志定  無亂善謹慎  普見一切法  無諍定三昧  逮無礙智惠  淨除所睹處  得佛之尊行  淨土令成就  慧飛度無極  善學於善權  以佛印見印  遵修於道行  其行不可知  志性何所療  積行無邊際  開化於眾生  諸聲聞緣覺  一切魔異學  緣不能及知  大人之所行  彼不著諸行  感動神足定  解空無所有  皆讀逮所興  來過而出生  示現佛形像  坐於佛樹下  則轉於法輪  普現諸國土  面見十方佛  譬若如日月  等遊於虛空  示現取滅度  隨大信樂乘  不違示斯印  其印不退轉  無限如虛空  智慧普若斯  不退轉之法  曉了道如斯   於是寶女。說此頌已不退轉印時。三千大千世界為大震動。五千菩薩得不退轉受別之印。世尊則讚彼寶女曰。善哉善哉快說斯言。能演菩薩不退轉印。   大乘品第十二   於是賢者須菩提白世尊曰。唯然大聖。如今斯女。不退轉印而見印矣。不復疑也。乃能有斯如此像類上妙辯才也。設不爾者無緣講說若茲深法。佛言。如是須菩提。誠如所云。如斯寶女。不退轉印而見印矣。以逮法忍。乃得入斯大乘之行。於時寶女前問佛言。所云大乘為何謂乎。佛告寶女。所謂大乘弘廣之乘。慰撫一切眾生之類故。無有陰蓋。示現一切眾德異惠故離垢之乘。捨諸塵勞窈冥事故。普照之乘。一切所解脫門相故。顯曜之乘無慾著故。隨因緣乘脫所罣礙故。清淨之乘護戒品故。等善住乘。而諦慎護定品之故。無漏之乘選惠品故。解脫乘者照解品故。等現一切諸法乘者。曉了度知見品之故。不進退乘者攝十力故。無懼乘者。四無所畏師子吼故。無所往至離處乘者。攝受諸佛十八不共殊勝法故。普平乘者。等行慈心加眾生故。無害乘者。則以正法抑制一切諸外學故。消除乘者。降伏一切魔官屬故。寂滅乘者壞塵勞故。降化乘者。伏陰魔故。離限乘者。越死魔故。殊勝乘者。棄天魔故。豪富乘者。則能具足施度無極故。無熱乘者。戒度無極則具足故。棄怨乘者。忍度無極則具足故。堅無壞乘者。進度無極則具足故。斷除一切諸所自在瑕玼之乘者。心離陰蓋故。所修乘者。寂度無極則具足故。一切善德一切智惠世俗之事度世之法所遭乘者。智度無極則具足故。普御隨行一切乘者。權度無極則具足故。至無至乘趣滅度故。歸安乘者建八路故。其所至到無處乘者。遵修奉行觀寂之故。根力覺意具志乘者。一切諸魔及諸異學無瞻顏故。四神足乘。則能普現諸佛國故。等能超度正諦住乘。蠲除一切諸不善法。遵修眾行德善法故。善修謹慎意止乘者。無內怨故。假使不著三界乘者。奉無漏故。不著有為諸界乘者。逮得無為顯曜界故。不捨道心御善住乘。不樂一切聲聞緣覺所行惠故。超越乘者。則能施以無見頂故。莊嚴乘者功德成故。選擇眾生志性乘者。究竟慧故。闡門乘者。所可詞祀無所逆故。一味乘者等佛惠故。洪音乘者十方聞故。一切諸天普禮乘者。善修業故。釋梵四王所歎乘者。德無量故。其有慳貪能施乘者為元首故。若有犯禁施惠戒乘者。謂大乘故。志懷瞋怒施忍乘者。不加害心於眾生故。其懈怠者施精進乘。被堅固鎧未曾捨故。其亂心者施禪定乘。令心調定業仁賢故。其邪智者施正惠乘。博聞解故。惠施眾安除苦患乘。不造一切眾惡之故。佛之聖道無罣礙智無等倫惠所示現者。皆處一切諸乘頂故。以是之故為大乘也。佛講說此大乘議時。萬二千人發無上正真道意。口說斯言。吾等亦當乘斯大乘。令無數人眾生之類。皆使得立於此大乘。   於是寶女白世尊曰。唯然大聖。其大乘者。有何塹路。而不疾歸諸通之惠。佛告寶女。行大乘者。有三十二罣礙塹路。以此塹故不疾得成諸通之慧。何謂三十二。樂聲聞乘(一)。志緣覺乘(二)。求釋梵處(三)。倚著所生淨修梵行(四)。專一德本言是我所(五)。若得財寶慳貪愛吝(六)。以偏黨心而施眾生(七)。輕易戒禁(八)。不念道心專精之行(九)。瞋恚之事以為名聞(十)。其心廢逸(十一)。而心馳騁(十二)。不求博聞(十三)。不察所造(十四)。貢高自大(十五)。不能清淨身口心行(十六)。不護正法(十七)。背捨師恩(十八)。棄捨四恩(十九)。離堅要法(二十)。習諸惡友(二十一)。隨諸陰種(二十二)。不勸助道(二十三)。念不善本(二十四)。所發道意無權方便(二十五)。不以慇懃咨嗟三寶(二十六)。憎諸菩薩(二十七)。所未聞法聞之誹謗(二十八)。不覺魔事(二十九)。習恃俗典(三十)。不肯勸化於眾生類(三十一)。厭於生死(三十二)。是為三十二事違失大乘墮於塹路。其墮塹路不能疾成諸通之惠。又復寶女。其學大乘之威神德。以此之乘墮於塹路。所以者何。其於斯乘有為之穢。不如所乘為大乘者。則墮塹路。若以於彼無為之德。如斯行乘為大乘者。名聞之德。計於彼乘。於如來心即為塵勞一切不順。於斯大乘悉墮塹路。其於斯乘著如來覺。德稱之故。如是乘者大乘之德故墮塹路。是故寶女。菩薩大乘當棄塵勞所慕法乘。以斯之法致淨大乘。當習此法思惟奉行合斯恢弘。何所是法淨致大乘。有三十二法致淨大乘。何謂三十二。於諸眾生無請之友故。真諦究竟為他人故。志性堅強遵修眾德行不以厭至德成故。心無憒亂志性淨故。其身清淨威儀禮節無想念故。口言清淨言行相副故。其心清淨不捨道心故。佈施清淨不望報故。戒行鮮潔護犯禁故。忍清淨者不惜身命故。精進清淨十力無畏具足故。禪定清淨一切塵勞無雜錯故。智惠清淨蠲除一切罣礙之故。清淨心者降伏一切眾魔之故。堅固行者度諸願故。習諸四恩不捨眾生故。於佛反覆護正法故。以不懈惓則能具足道品法故。所聞無厭具聖智故。其歡喜者轉加勝故無慢善聖以能致到無見頂故。於一切法無諍訟者。因緣報應所見和故。無貧匱者獲七財故所以不僕由自在故。德慧成就不失通故。滅除眾生之塵勞者。定於寂然成就之故。如來惠解所變化者具足觀故。睹三脫門所示睹者。遵修於空無想願故。澹泊內者。令諸眾生覺了分別寂然惠故。興盡惠者不起法忍故。修行一切諸法要者。致受別故。佛言寶女。是為三十二法淨致大乘。說此三十二事法品典時。七萬二千天與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萬二千菩薩得不起法忍。天於虛空百萬之眾諮嗟歎吒。雨於天華鼓諸伎樂。各各舉聲而歌頌曰。其有逮聞於此大乘名德之稱。斯等眾生振救建立諸佛之德。其聞信樂篤信以後。若執持者審諦奉行。復超此功。   囑累品第十三   於是天帝釋。梵忍跡天王。四大天王。白世尊曰。至未曾有天中之天。乃能善說深奧應議。講斯經典多所導利。滅諸陰蓋及眾塵勞。化不順議示導正義。以降魔怨。棄捐一切諸外異學。總攝一切諸佛之法。是故世尊。吾當受持於斯法典諷誦講說。若諸法師。攬受奉持此經卷。歸身手執若在其捨。書著竹帛宣佈遠近。諸天龍神及揵沓和。若信是經欲奉持者。當令斯袖寬弘無役。其不悅樂而察陰蓋者當令諦受。而使斯等不犯法師不有所嬈。於是世尊告天帝釋梵忍跡天四大天王。善哉善哉諸仁者等。汝等乃欲將護法師。曉了志願已能將護於法師者。諸仁者等則為擁護於正法矣。已能擁護於正法者。則為擁護一切群萌。   爾時世尊告賢者阿難。汝當受此經卷之品寶女所問正法之典。受持諷誦為他人說。假使菩薩於百千劫。而行佈施忍辱者。設有菩薩取是經法。受則上口而諷誦者為他人說。建立大哀欲度眾生。具足大慈思惟經法立於忍辱。斯之獲德出彼福上。速疾得歸於此大乘。賢者阿難白世尊曰。吾尋奉受斯法典已。唯然大聖。斯之經法名曰何等。雲何奉行。佛告阿難。斯之經法。名曰真諦曉了義律達門之品當持。又名無量之德發意所說當持。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分別諸相。菩薩應時遵修法行。說不退轉輪印講演大乘當奉持之。聚會之品寶女所問當奉持之。阿難。汝若能持此法門品為他人說。便獲無量名德諸法法之光曜。則為眾生建立佛事。所以者何。是為去來今現諸佛世尊究竟之法。佛說如是。寶女阿難一切眾會諸天人民阿須倫世間人聞經莫不歡喜。   寶女所問經卷第四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No. 400 [No. 397(5)]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一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於如來神通境界大寶莊嚴最勝道場大菩薩宮中。而彼道場皆是如來威神建立。積集廣大勝福莊嚴。圓滿廣大福智妙行。現轉一切佛法勝報。顯示如來無邊神變加持之力。善入無礙境界大智。一切見者生大喜悅。入念慧行普遍運行。無動妙智。於無邊劫修集無量眾功德聚。而佛世尊。現證諸法平等覺道。轉妙法輪。能善調伏無邊學眾。已於諸法得大自在。善知一切眾生心意及諸根性。已能到於最上彼岸。善斷一切種子習氣。得無發悟佛身輕安。是時與大苾芻之眾六百八十萬人俱。皆住近心。悉斷一切煩惱種習。皆是如來法王之子。能善出生諸無所得甚深法行。身相端嚴威儀圓備。作大福田正智具足。復有無量無數不思議無等比不可說不可說諸大菩薩摩訶薩眾。悉獲無所得菩薩智忍。已超菩薩灌頂之位。而能遊戲無加行位菩薩神通。得無盡陀羅尼及諸菩薩陀羅尼門。於諸菩薩首楞嚴王三摩地中而得自在。一切眾生歡喜樂見。已得菩薩諸無礙解。出生菩薩無發悟行。深心安住殊妙莊嚴。其名曰無盡藏菩薩摩訶薩。無量慧菩薩摩訶薩。無邊慧菩薩摩訶薩。無緣觀菩薩摩訶薩。常精進菩薩摩訶薩。精進慧菩薩摩訶薩。無斷辯才菩薩摩訶薩。無著無畏積菩薩摩訶薩。畢竟義慧菩薩摩訶薩。如是等無量無數不思議無等比不可說不可說諸大菩薩摩訶薩眾而共集會。   爾時世尊。以菩薩行位。方便出生無障礙門甚深正法。而用莊嚴諸菩薩道。成辦一切佛法力無畏等真實智行。入一切法最上自在總持印門。入無礙解決定出生大神通智妙境界門。宣示一切不退轉輪。普攝諸乘住平等理。混入法界無分別性。隨諸眾生根性意樂開示演說。隨知真實決定正法。破諸魔境。以深固法理。止息一切煩惱見等。入無著慧。宣說普遍廣大迴向善方便智。入一切佛平等性智。以無著加持法門如實決定宣說諸法。於無分別非無分別悉入平等。覺了甚深緣生之法。積集無量福智妙行。佛身語心平等莊嚴。隨知一切念慧行等無盡慧門。以四聖諦理顯示聲聞乘法。以覺了身心智顯示緣覺乘法。以得一切智灌頂顯示大乘之法。入一切法自在理中。出生如來無邊功德。是故如來開示演說。施設表了。分別解釋。顯明宣暢。   爾時世尊。將說如是廣大甚深決定法時。忽然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大水充滿。猶如大海。下至地界。上至大寶莊嚴最勝道場。又如劫壞水災現時。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大水充滿。下至水輪混如一海。今此大水亦復如是。然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大水一切充滿。其中國土城邑聚落及諸人民悉無所壞亦無障礙。及閻浮提諸四大洲乃至大海須彌山等。欲界諸天一切宮殿。悉無少分損壞障礙。先現如是相已。後復於此大水之中。出現俱胝那庾多百千廣大蓮花。其花高顯。琉璃為莖。帝青為枝。閻浮檀金而為其葉。吉祥藏寶以為其鬚。馬瑙為臺。真珠交絡。一一花有無數俱胝多百千葉。其葉量廣一俱盧捨。是諸蓮花於大寶莊嚴最勝道場中。湧現虛空。高一多羅樹。一切大眾坐蓮花上。於蓮花中隨其色相放大光明。是光普照十方無量阿僧祇佛剎。此諸光明廣照耀時。而此會中一切大眾歎未曾有。合掌恭敬鹹作是言。今現如是希有瑞相。將非世尊說妙法邪。   爾時慈氏菩薩摩訶薩。見是廣大神變事已。即於所坐蓮花臺上。遍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恭敬頂禮而白佛言。世尊。何故今時先現是相。而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大水充滿混如一海。其中復現俱胝那庾多百千蓮花高顯。世尊。昔所未聞。昔所未見。如是廣大希有神變。願佛為說。   佛告慈氏菩薩言。慈氏當知。下方去此佛剎。過十佛剎不可說俱胝那庾多百千微塵等數諸佛剎土。有世界名無量功德寶無垢殊妙莊嚴。彼土有佛。號海勝持慧遊戲出高神通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現住彼說法教化。彼有菩薩名曰海意。與出過算數諸大菩薩摩訶薩眾。將同來此娑婆世界。瞻禮恭敬供養於我。又復於我所說法中而有所問。以是因緣。先現瑞相。   爾時尊者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彼海意菩薩去此甚遠。何故世尊說彼菩薩能聞此會佛說法邪。佛言。舍利子。如汝今時於我前聞所說正法。海意菩薩雖復住於彼世界中。而能聞我所說之法。亦復如是。舍利子。又如汝今現前觀我及諸大眾。彼海意菩薩能見我身及諸大眾。亦復如是。舍利子言。希有世尊。諸菩薩摩訶薩所有神通智力不可思議。而彼海意菩薩居於極遠剎中。能以無障礙眼見此色相。無障礙耳聞此音聲。世尊。若有聞是諸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功德威神者。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尊者舍利子作是說時。二萬四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海意菩薩摩訶薩與彼出過算數諸大菩薩摩訶薩眾。恭敬圍繞。同時瞻仰彼佛世尊海勝持慧遊戲出高神通如來已。即受教敕。承彼如來神足通力。及無加行菩薩已辦神通。於一念間瞬目之頃。於彼世界隱伏身相。即時於此娑婆世界大寶莊嚴最勝道場中。湧現虛空。高一多羅樹。於最高廣蓮花臺上師子座中安詳而坐。餘諸菩薩亦各處於蓮花臺座。下方世界無量無數諸佛剎中。復有無量無數菩薩之眾隨從海意菩薩而來聽法。是時大寶莊嚴最勝道場中所有十方世界普來集會一切菩薩摩訶薩眾。皆悉處於蓮花臺座。周匝充滿。殊妙奇特。而彼一切諸來大眾。心生歡喜。悉得清淨。歎未曾有。合掌頂禮彼諸菩薩。時海意菩薩。以彼無量功德寶無垢殊妙莊嚴世界之中諸勝妙花。其花名為無憂適悅愛樂喜見。量廣一俱盧捨。花有無數多百千葉。隨其所應供養如來。令諸菩薩一切見者深心無垢。宿世善根悉得清淨。是諸眾會皆生歡喜悅意愛樂。花有光明。復有妙香。此諸勝花於世尊前作供養已。復雨廣大殊妙花雨。其一一花可七人量。遍佈充滿大寶莊嚴最勝道場。一切大眾悉得離生喜樂禪悅之味。空中自然擊種種鼓鼓出微妙可愛之音。一切大眾聞者悉得禪定妙樂。   爾時海意菩薩摩訶薩。作如是等供養事已。從空而下。頭面著地禮世尊足。右繞七匝合掌恭敬。住立佛前。作是白言。世尊。海勝持慧遊戲出高神通如來。問訊世尊釋迦牟尼如來。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勢力安不。得妙樂邪。時彼同來一切菩薩。悉從空下。亦各頭面禮佛足已。右繞七匝。各各還復本座而坐。   爾時此三千界。有大梵王。名大悲思惟。居此梵世此四大洲無憂安隱。忽然見是三千大千世界。大水充滿混如一海。復有俱胝那庾多百千廣大蓮花高顯出現種種勝相。及此道場菩薩充滿。見是相已即自思惟。劫火未然壞相。安有大水充滿。此復何緣。將非如來神變力邪。我今宜往問佛世尊。此希有相。何因何緣。時大悲思惟大梵天王作是念已。即與六萬八千梵眾隱於梵界。恭敬圍繞。來詣大寶莊嚴最勝道場佛世尊前。住虛空中。曲躬合掌頂禮世尊。作是白言。世尊。何故今此三千大千世界大水充滿混如一海。復有俱胝那庾多百千廣大蓮花高顯而出。及諸菩薩大士皆悉處於蓮花座上。而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國土城邑聚落諸人民眾。及閻浮提四大洲等欲界天宮。乃至大海須彌諸山。悉無損壞亦無障礙。如是等相甚為希有。此何因緣。復何神力。願佛為說。   爾時佛告大悲思惟梵天言。大梵當知。下方世界有佛剎。名無量功德寶無垢殊妙莊嚴。其佛世尊。號海勝持慧遊戲出高神通如來。彼有菩薩名曰海意。與出過算數諸大菩薩摩訶薩眾。而共來此娑婆世界。瞻禮恭敬供養於我。又復於此廣大集會正法之中而有所問。是彼菩薩神通之力。於此世界先現瑞相。梵天白佛言。世尊。大集會中所有正法今尚說邪。佛言。大梵。諸佛境界。不可思議。所有如來智慧辯才及威神力。不應限量。汝或見於如來默然。勿謂無說。而我常為十方世界所來菩薩。廣大宣說決定正法。   爾時大悲思惟大梵天王復白佛言。世尊。佛所說言現神變者海意菩薩其誰是邪。佛言。大梵今此會中有大蓮花廣十由旬。花中有臺。臺上復有眾寶莊嚴師子之座。座中有一菩薩大士處於其上身真金色相好端嚴。唯除如來。餘諸菩薩所有身相皆能映攝。有無數千菩薩之眾圍繞頂禮者。汝可見不。答言。已見。佛言。大梵。圓具如是神通相者。即是海意菩薩。是時大悲思惟梵天。乃向海意菩薩恭敬頂禮已。即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得聞如是海意菩薩名字之者。當知是人得大善利。我於今日聞此菩薩大士名字。得見菩薩如是色相。深自欣慶快得善利。梵天復白佛言。世尊。此大集會正法當住為久如邪。佛言。大梵。今此正法。隨佛壽量久近而住。佛涅槃後。有諸菩薩。於此正法受持讀誦。廣為佗人開示演說。何以故。大梵。所有過去未來現在世中諸佛菩提從此中出。   爾時海意菩薩摩訶薩。承佛神力。普為此會一切大眾生歡喜故。及為大悲思惟大梵天王起信敬故。復為莊嚴此正法故。亦為顯示己之智慧辯才力故。即時同彼高廣蓮花及師子座。俱湧虛空高七多羅樹。乃於空中說伽陀曰。  下方過於塵數剎  有佛剎名功德嚴  彼佛化主現居中  其名海勝神通慧  剎中眾德皆圓具  菩薩依止無所畏  其佛如來說法門  我等聞已能持受  我等故來茲剎土  瞻仰敬禮十力尊  其諸菩薩此所來  佛大牛王各伸問  我今禮此法王已  亦禮無比佛大智  所應供養隨所施  廣伸供養佛正覺  若能觀佛色無色  離受離行亦離識  三種領納此亦無  是中潔白常清淨  若無色相及種好  是為正觀佛世尊  慧眼清淨照法身  乃見無垢真實義  若法無取亦無捨  二邊無我無我所  安住內入性寂然  止息心外諸所取  有無分別離分別  是心寂默如虛空  即能供養諸世尊  於正法幢善建立  若觀諸法猶如幻  此中施受二皆空  雖知造作本所無  亦不捨離於諸法  而不決定求菩提  又不決定住生死  亦無施者無慳心  遠離施中諸過失  止息調寂身語心  隨行三業無逼惱  除諸煩惱息燒然  利智諸根常寂靜  雖知菩提無所得  不捨眾生住無我  為度破戒諸眾生  修持廣大淨戒行  覺了諸法剎那性  亦不為諸境所壞  內心寂靜若虛空  外觀世間猶如幻  節節支解於身份  亦復不起瞋恚心  乃至坐樹成菩提  堅持忍行佛所說  能觀諸法如水月  如泡如幻如陽焰  了知無壽亦無人  及無摩拏縛迦等  菩提眾生雖無得  為利他故求菩提  若聞此理怖不生  是中能發精進行  若能於心無所著  乃於外境不生厭  知他眾生心所行  於三世中隨順轉  令諸魔眾不能知  心之所行隨所轉  到於彼岸善住心  圓滿禪定神通慧  我聞諸佛所說法  隨所聞已能受持  設經無邊劫數中  佛之辯才不能斷  復於一切佛法中  眾生無墮亦無著  具智慧藏有力尊  三界自在寂默者  能到所到二俱離  是中無去亦無來  隨諸眾生心所行  所向無住亦無動  雖到彼岸具眾德  亦於眾德無取相  無比釋迦大牛王  是故我今伸頂禮  如日清淨大明曜  能蔽螢光星宿光  又如劫火映諸明  上騰梵世下至地  復如須彌大山王  持地亦持諸山等  釋迦牛王毫相中  最勝光明出三界  十方一切菩薩眾  皆從百佛剎中來  瞻佛色相及威光  一切皆生大歡喜  隨諸眾生心意願  如來各各為開示  我知如來大威神  故從本土來斯剎  佛以一音演說法  隨諸眾生各知解  乃至眾生差別音  如來普為隨宜說  一切眾生意差別  如塵如沙尚可數  牟尼種種妙音聲  量等虛空不可數  虛空不能度其邊  眾生不能窮其數  乃至生死先際中  亦復不能知其限  虛空邊量眾生數  生死先際尚可知  諸佛戒定慧境中  畢竟不能知少分  眾生無量鹹歸命  牛王法主人中尊  多劫精修眾德嚴  色相邊際無比度  我佛具大威神力  遍知眾生諸信解  見此希有難思尊  頂禮善調諸趣者◎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二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爾時海意菩薩摩訶薩。說是伽陀已從空而下。向佛合掌恭敬頂禮。前白佛言。世尊。我於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有所問。若佛世尊。聽許我者。我即當問。佛告海意菩薩言。善男子。恣汝所問。如來應供正等正覺。隨有疑者。一一能為宣示演說令心開曉。海意菩薩乃白佛言。世尊。我先聞有諸菩薩自說淨印三摩地法門。若有菩薩摩訶薩住是三摩地者。而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應當雲何獲得如是淨印三摩地門。又復以何行相名為自說。雲何是淨印。何能得入彼境界門。又諸菩薩若得聞是三摩地已。雲何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願世尊善為宣說。   爾時佛告海意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菩薩大士。今汝所問極為賢善。善男子。汝應專一深固作意諦聽諦受。今為汝說。若諸菩薩。得是自說淨印三摩地者。即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海意菩薩白佛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於是海意菩薩受教而聽。佛言海意。若有菩薩於諸善根發勤精進。善心具足住正定聚。於生死中能以利根積集諸善。為善知識之所攝受。諸佛威神之所建立。因力具足。常當親近諸佛世尊。尊重恭敬。以妙香花塗香抹香花鬘衣服繒蓋幢幡。而供養之。若復得見諸佛如來具足相已。或聞正法美妙言已。或見圓滿清淨眾已。又復得聞無礙之智。或見如來神境智通。或見如來調伏眾生諸變化事。或教誡神變。或讚歎神變。如是見已。於眾生所。常以大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起大精進勤求善法。於一切智心而不忘失。以相應行清淨初心。初心淨已。即得清淨彼三摩地。海意。譬如種性所出大摩尼寶。善治寶人授其掌中。妙巧修治復加磨瑩。乃至其寶得清淨已。彼治寶人即自說言。此摩尼寶去除虛假。離諸瑕□。是為清淨大摩尼寶。諸有智者共所愛樂。海意。從菩薩種性。發一切智心寶。亦復如是。畢竟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由彼菩薩。初以宿世善根。及現聞善法。而用磨治。彼一切智心寶乃至是寶。去除意中諸虛假法。遠離過失。十方三世諸佛世尊共所愛樂。而彼菩薩乃可自說。獲得淨印三摩地門。海意。又如清淨大摩尼寶。離九種寶性。何等為九。一者金性。二者銀性。三者頗胝迦性。四者吠琉璃性。五者馬瑙性。六者珊瑚性。七者赤珠性。八者雞薩梨寶性。九者吉祥藏寶性。離如是等九種寶性已。乃名悅意清淨光明大摩尼寶。最勝無價。轉輪聖王之所受用。乃非餘王而受用之。又彼大摩尼寶光明殊妙。亦非餘寶光明等比。海意。諸菩薩一切智心寶。亦復如是。而能超越九種寶性。何等為九。一者異生性善寶性。二者隨信行人寶性。三者隨法行人寶性。四者無相行寶性。五者須陀洹寶性。六者斯陀含寶性。七者阿那含寶性。八者阿羅漢寶性。九者緣覺寶性。超越如是九寶性已。第十乃名一切諸佛共所加持深心堅固大悲寶性。菩薩如是磨治。所發一切智心寶。時超勝一切聲聞緣覺。而能照明一切眾生相續種子。海意。又如真實大摩尼寶。而能容受磨治。堪任摧壓穿亦不壞。彼摩尼寶能於世間善所作用。為諸眾生施作福事。菩薩久植諸善根者。亦復如是。而彼所發一切智心寶。容受磨治堪任摧壓。穿亦不壞。是寶真實離諸過失。而彼一切智心寶。能為一切眾生作大饒益。   復次海意。雲何是為能善磨治一切智心寶。所謂先當具修三戒淨十善業慈心隨轉故。以清淨心觀視一切眾生。悲心隨轉故隨諸眾生何所作事皆往營助。喜心隨轉故一切眾生諸有善法悉為成辦。捨心隨轉故於一切眾生而無損害。無諂誑故其心正直。無怠墮故於利益事深心勤行。心自在故即能發起一切善根得正念正知善伏心故其心調暢。常少欲故而能遍修頭陀功德。能善資養生喜足故即不斷聖種。於師尊聖賢之所不生侮慢故。即能謙下常起恭敬。心安定故。能離我慢及增上慢。無濁亂故無不清淨心。不恃己故能知自行。不毀他故能護眾生離增上慢故能親近正法隨授法藥。於諸義中能領解故是求法者。於諸法中初淺次深漸增廣故能具法欲。修無諍行故即常得法樂。遠離非法故能勤求正法。於三寶中常慚愧故能不斷淨信。信業報故於一切善法中如理作意。修正行故於威儀道隱密寂靜。心不高故而常柔軟。勤行奢摩他故能離掉舉。慧善安住故無毀無譽。安然不動故心如山王。能離高下諸對礙故其心如地。內意清淨故其心如水。無異想故其心如火。無繫著故其心如風。妙無垢故心如虛空。勤求出家故能令佛眼永不喪失。身能離故樂修寂靜之行。心能離故常修正法之行。於諸所行不為塵境之所盜故說真實語。誓願昭明故如說能行。不為煩惱所摧伏故心常清淨。畢竟無破壞故能修集淨戒。乃至小罪猶懷懼故即能於戒無缺無壞。不為求生天故於戒不斷。純一潔白行故戒無濁染。常能親近善知識故。而得開明大菩提道。眼清淨故得無礙光。耳清淨故得無礙聲。鼻清淨故得無礙香。舌清淨故得無礙味。身清淨故得無礙觸。意清淨故得無礙法。復次海意菩薩。若欲離貪結者。應當常修不淨之觀。欲離瞋結修慈心觀。欲離癡結修緣生觀。欲除五蓋善觀五根。欲拔諸障清淨五力。欲蠲現起諸煩惱故於出離道應常清淨。修正行故能離貪瞋癡慢等怖。無慳心故能行法施。無吝攝故能行財施。大菩提心常堅固故不樂餘乘之法。內心寂靜故能隱密諸根。外境寂靜故善觀諸過失。於生死中常怖畏故不作諸罪。心無懈倦故。積集善根而無厭足。為渡四流故常善修治大乘法船。為令眾生到彼岸故。善作橋樑。菩薩常以不懈退心。拔諸眾生出生死泥到安隱處。海意。菩薩若能具修如是諸行相者。即得圓滿佈施之行。亦能清淨持戒之行。此為菩薩能善磨治所發一切智心寶。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先當善戒身語心  防護十種清淨業  慈心觀視諸眾生  一切智心此磨瑩  悲心助營他所作  喜心他法為成辦  捨心不害諸眾生  一切智心此磨瑩  無諂誑故心常正  止罪能修利益事  深心增長諸善根  一切智心此磨瑩  心自在故念正知  善伏心故心調暢  少欲能修頭陀因  一切智心此磨瑩  喜足善行於聖種  復常恭敬於師尊  而能不生輕侮心  我慢邪慢皆遠離  定心不起增上慢  無濁亂故心清淨  不恃己故自了知  不毀他故為他護  親近深固妙法藥  離增上慢治諸病  希法名為求法人  勤求法乃具法欲  修無諍行名樂法  離非法故能求法  不壞三寶具信心  一切智心此磨瑩  於不善中心懷愧  於諸如來起慚心  慚愧具足護諸根  一切智心此磨瑩  明瞭業報勝所作  信解不著邊執心  於緣生法不相違  一切智心此磨瑩  善護威儀修正行  心無高故常柔軟  掉舉不生止行修  一切智心此磨瑩  慧善住故無毀譽  安然眾睹如山王  堅固願中無退心  一切智心此磨瑩  苦樂無動心如地  意淨如水滌塵勞  心如火無異想生  心如風行無繫著  心如虛空妙無垢  勤求出家佛眼明  身離能修寂靜心  心離常依正法行  所行常說真實語  如說能行誓願明  清淨不為染所摧  無破毀故修戒行  於戒無缺亦無壞  小罪能壞大懼心  護戒亦不求生天  戒常潔白無濁染  常能親近善知識  悉為開明菩提心  無礙光明照世間  斯由獲得清淨眼  智者隨聞種種聲  不生欣樂不生厭  一切聲中表義無  斯由獲得清淨耳  鼻香舌味皆如是  身觸意法亦復然  觸等高下想不生  斯由獲得諸根淨  欲離貪染及瞋癡  當修不淨慈心觀  於緣生法復善修  一切智心此磨瑩  若欲除去五種蓋  應當善觀於五根  欲拔諸障之所纏  善住清淨於五力  知出離道除現障  離不深固住深固  於四念處常勤修  正斷神足亦如是  復常增進七覺分  聖八正道亦增修  無貪無瞋怖不生  善護諸根離癡結  無慳能行於法施  不生鄙吝愛護心  於財無攝常施他  彼菩提心此成就  於諸財寶無希取  不捨菩提不求報  為攝眾生故常行  佈施愛語利同事  於菩提心不捨離  亦不愛樂於餘乘  隨觀如來功德門  如須彌山心堅固  內心寂靜省己過  外護他非不譏毀  諸所作中離瑕疵  怖生死故不造罪  勤行善法無懈倦  嚴淨佛土不疲勞  護法不生減失心  度脫眾生無退墮  常勤修治大法船  濟渡四流生死海  復為橋樑接眾生  引到涅槃安隱地  拔眾生出深淤泥  致於清潔無畏處  怖畏眾生施慰安  自渡渡他到彼岸  若於此法善成就  即諸菩薩大無畏  彼能常淨菩提心  諸煩惱垢不能染  虛空無垢尚能染  空中鳥跡尚可見  煩惱不染菩提心  自性本來常清淨   復次海意。雲何是為菩薩。於其所發一切智心寶。堪任摧壓。又復何謂摧壓行相。海意。若此菩薩。於其一切智心寶中。或有破戒不可意人。或復諸魔或魔徒眾。或魔力所加魔宮賢聖。或魔使者固來嬈惱。振擊動搖期剋打擲當於爾時。菩薩堅固大菩提心。令無所壞。亦復不壞度脫一切眾生大悲精進。亦復不壞勤力護持。令三寶種不斷不絕。亦復不壞諸佛法中勤行積集一切善根。亦復不壞為成辦相好故積修福行。亦復不壞為嚴淨佛土故勇力增進。亦復不壞為護正法故不惜身命。亦復不壞普為度脫諸眾生故不著己樂。菩薩若能如是深心具足。起如是意。乃能於彼諸眾生所。或遇瞋恚打擲罵辱譏毀之者。菩薩爾時悉能忍受。或為一切眾生之所摧壓。亦悉堪任。以其菩薩普為救度一切眾生。不疲不懈。不退不沒。增發勢力。勇起精進。捍勞忍苦。攝受心故。若有他人固來起瞋。菩薩爾時不以瞋對。他來打擲或復破毀。菩薩爾時皆不以對。作是思惟。我今應被大乘忍鎧。何以故。此大乘法。與諸世間極相違故。世間眾生順生死流。我大乘法逆生死流。世間眾生互相違背。我大乘法。令諸眾生斷相違故。世間眾生瞋恚熾盛。我大乘法忍力增強。世間眾生互相欺誑。我大乘法令諸眾生慧心圓滿。又復世間。或有眾生周行十方。執持器仗隨逐菩薩。於諸方處。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或有一人發大菩提心者。或修佈施心者。或修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心者。乃至或聞發一善根心者。我當隨於彼彼方處。斷割其身節節支解猶如棗葉。菩薩設遇如是等事。悉能堪忍。又若世間一切眾生。皆起瞋恚。巧出惡言罵辱譏毀。菩薩爾時。於諸眾生不起少分嬈動之心。所以者何。今我此身於無量無數生死之中。先際已來遍歷諸趣無所不作。或在地獄。或在餓鬼畜生等趣。乃至今在人趣之中。耽味飲食諸欲受用。聽受非法。艱苦追求。邪命資養多種逼迫。於己身命都無果利。雖復多所營作。不能自利亦不利他。是故我今乃至生死後際之中。設使一切眾生於我身份斷割支解。寧受眾苦我終不捨一切智心。亦復不捨一切眾生。亦復不捨諸善法欲。何以故。今我此身。多種逼惱苦切殘毀。比地獄中所受之苦。百分千分乃至優波尼殺曇分皆不及一。是故我於佛法之中。永不捨離。亦復不捨度脫眾生所緣大悲。何以故。如佛所說。一切善法多諸障難。世間眾生多於不善法中而能營助。少能營助於諸善法。是故我今於善法中發勤精進營助修習。非於不善法中而助其力。故我於彼一切眾生瞋恚等事。悉能堪忍。若諸眾生隨所起事。我即旋當施所對治。若有眾生於我起瞋加復嫌恨。我即施其辱忍之法。由我施彼忍辱法已。忍力現故。我於彼所寧捨身命終不起瞋。是故菩薩。若如是修。即不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又復若時。或以因緣瞋恚起時。菩薩當念我起斷瞋之法。斷法雲何。謂若愛樂於身。若繫屬身。若取著身。如是等法皆悉捨離。由能如是棄捨身故瞋恚不起。海意菩薩。若於如是等法。能善思惟勤修習者。即能堪任一切眾生之所摧壓。於一切智心。不壞不失。海意當知。堪任摧壓有其三種。一者堪任摧壓於身。二者堪任摧壓於語。三者堪任摧壓於心。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三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復次海意。雲何是為菩薩堪任摧壓於身。謂若菩薩或遇身份欲斷壞時。菩薩應當依法觀察餘諸眾生。又若有具善巧方便菩薩。即能修行圓滿六波羅蜜。何等行相是為善巧方便菩薩圓滿六波羅蜜。所謂菩薩或遇己身欲斷壞時。若不惜其身。棄捨其身亦不愛樂。此即能修施波羅蜜。又復若遇身欲壞時。於一切眾生起大慈心而不棄捨。此即能修戒波羅蜜。又復若遇身欲壞時。菩薩為度一切眾生故。設身斷壞堪任忍受。其心不動忍力發現。此即能修忍波羅蜜。又復若遇身欲壞時。不捨一切智心。發大精進勇力攝受。於生死中起諸善根。此即能修精進波羅蜜。又復若遇身欲壞時。於其所發一切智心寶。而不棄捨。當善伺察大菩提心。如是伺察內外寂靜。此即能修定波羅蜜。又復若遇身欲壞時。菩薩應當伺察其身。猶如草木土石等類。悟了己身不實如幻。如實義者。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若能如是諦察其身。此即能修慧波羅蜜。如是行相。是為菩薩修行圓滿六波羅蜜。乃得不退轉於大乘之法。此等名為菩薩堪任摧壓於身。   復次海意。雲何是為菩薩堪任摧壓於語。謂若菩薩或有人來若虛若實惡言譏毀瞋恚罵辱。菩薩爾時。堪任容受不起瞋恚斷彼怨縛。又若有具善巧方便菩薩。或遇他來惡言譏毀罵辱之時。菩薩聞已。應當修行圓滿六波羅蜜。何等行相是為善巧方便菩薩圓滿六波羅蜜。所謂菩薩。或遇他來惡言譏毀罵辱之時。菩薩聞已即作是念。此人先世造慳吝因。由如是故慳吝垢染。今所發現亦復不曾親近善友。是故此人不捨於瞋。我今為說斷瞋之法。何以故。我能信解施捨法故。不慳吝故。亦曾親近諸善知識。是故我今護其惡語。捨離瞋恚。此即能修施波羅蜜。又復他來譏毀罵辱。菩薩爾時即作是念。此人破戒惡業發現。故來瞋恚罵辱於我。我今修集清淨禁戒。故我於彼不生瞋恚。我復守護菩提心故。念業報故。此即能修戒波羅蜜。又復他來譏毀罵辱。菩薩爾時即作是念。此人粗猛過失多所瞋恚。故來譏毀罵辱於我。我今具其忍辱之力廣修慈行。故我於彼不生瞋恚。此即能修忍波羅蜜。又復他來譏毀罵辱。菩薩爾時即作是念。此人懈怠遠離善法。故來於我瞋恚罵辱。今我發起廣大精進。勤行修習植諸善本曾無厭足。我願此人先得坐於菩提道場。我乃最後取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若被如是精進鎧者。此即能修精進波羅蜜。又復他來譏毀罵辱。菩薩爾時即作是念。此人失念復不正知。而亦不能止息煩惱。故來於我瞋恚罵辱。今我止息煩惱。正念正知專注一境。復不忘失大菩提心。我今應為此等眾生不調伏者不寂靜者不護諸根者不止息者。作利益故被大乘鎧。若能如是安定心者。此即能修定波羅蜜。又復他來譏毀罵辱。菩薩爾時即作是念。此人執著我相情見有所得境。故來於我譏毀罵辱。今我依法。於已起瞋若未起瞋。二種之中如實伺察。瞋者瞋法皆不可得。如理推求。若自若他而悉遠離。有所得見故能堪任。此即能修慧波羅蜜。海意。如是行相是為善巧方便菩薩修行圓滿六波羅蜜。乃得不退轉於大乘之法。此等名為菩薩堪任摧壓於語。   復次海意。雲何是為菩薩堪任摧壓於心。謂若菩薩。遇諸魔來相嬈壞時。菩薩應當堅固不動大菩提心。又復一切邪異之語。以有所得有所著相來相嬈時。亦應如實安住內心。於一切智心勿當忘失。何以故。彼魔有大威力。乃至最後變佛形像來現汝前。作如是言。汝於大乘法中何有力能。汝宜棄捨如是重擔。止息所行勤苦精進。菩提難得。佛法難得。於生死中徒歷多苦。今汝大士。若欲息其苦者。宜速取證聲聞涅槃。若諸菩薩。或遇魔來以如是相固嬈壞時。當被如先堅固之鎧不應棄捨。亦當內心無動無壞。若如是者。即於無等等心不能減沒。菩薩爾時乃作是念。我當決定詣菩提場。我當決定以大智力摧魔軍已。然後取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我當決定轉妙法輪。我當決定普於三千大千世界說廣大法。我當邀以一切眾生普與法施悉令滿足。一切諸佛以他心智照明於我。一切賢聖證知我此大菩提心。實能堪任諸所摧壓。我不虛誑一切諸佛一切賢聖一切眾生。乃至亦不自為虛誑。海意。若諸菩薩如是修者。即能堪任摧壓於心。乃得不退轉於大乘之法。此等行相。是為菩薩於其所發一切智心寶堪任摧壓。若於忍辱波羅蜜被堅固鎧。即於精進波羅蜜而不懈退。若復此二波羅蜜中能圓滿者。是即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智心寶。堪任摧壓。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大菩提道心不壞  亦復不壞大悲心  於三寶中善護持  積集佛法亦無失  三十二相八十好  十力莊嚴妙相身  多種修作福智圓  堪任摧壓故無退  佛土功德無邊量  無願力故悉嚴淨  法寶無上最勝門  我願堅固常守護  多百眾生無邊際  我願普令得度脫  內心不壞利樂因  是故堪任於摧壓  所有十方世界中  乃至無邊眾生界  普盡一切諸眾生  各執器仗來逼惱  作大恐怖生瞋恚  如是期剋而打擲  菩薩為修功德因  起勇勝心能堪忍  經歷無邊多百劫  從本生死先際來  眾生惡言罵辱時  彼菩薩心無惱害  為大智故能堪忍  不生忿怒不生瞋  如是摧壓隨了知  故能忍受得清淨  又復普盡諸眾生  各執器仗來加害  於我身份悉支離  乃至假假而破折  菩薩爾時心無動  不生少分瞋恚心  大菩提意堅固持  堪任摧壓此清淨  菩薩若行若復住  坐臥威儀他所隨  於中伺求或有人  大菩提心不捨者  或行佈施等諸行  或復發起餘善心  即當斷割彼人身  節節支解而離散  菩薩設遇此苦時  亦於此人心生喜  思念無邊百劫來  遍歷諸趣靡不作  地獄鬼畜三塗界  乃至今得生人中  身雖破壞果利無  為求佛智身棄捨  今我雖得於人身  無數眾苦常逼迫  若比阿鼻地獄中  此苦百分不及一  我寧處彼地獄中  忍受其苦經百劫  佛及正法與眾生  此三我終不棄捨  我觀此身無常法  剎那謝滅猶如幻  四界虛假共合成  佛說此四如蛇毒  我若棄捨於此身  速離身中諸毒害  彼煩惱毒欲消除  自他成佛自然智  今我此身處世間  多怖畏事生恐怖  為求身諸安樂緣  因諸所欲飲食等  我若棄捨於此身  止息諸緣離諸怖  若能解入此思惟  即能堪任諸摧壓  世間眾生多百千  不善法中常營助  少人能於善法中  隨應勤力而營助  故我於諸不善法  是中不復助其力  我當助修忍辱門  忍辱之言佛所說  所有十方一切佛  一一皆為證明我  如我所起決定心  於佛乘中永不壞  彼大威力諸賢聖  亦悉證我堪忍心  我所堪任摧壓因  是中不作諸過失  如佛所說身語意  此三摧壓有多種  彼彼勇猛悉堪任  如先所說皆不壞  是身具有多種苦  彼一一苦無邊際  於如是苦若堪任  此身摧壓而清淨  若身遭苦而離散  節節支解斷壞時  六波羅蜜若圓成  彼善方便大智德  所謂佈施及持戒  忍辱精進與禪定  最勝慧等若同修  須臾攝受皆圓滿  或時若能棄捨身  亦復不愛而不惜  爾時應當如是修  圓滿佈施波羅蜜  若於眾生廣行慈  即不破毀淨戒行  現證菩提攝受因  圓滿淨戒波羅蜜  其身設欲斷壞時  應當堅固忍辱力  由斯忍力若勤行  圓滿忍辱波羅蜜  精進重擔荷無倦  內心亦復不生厭  身雖破壞力堅持  圓滿精進波羅蜜  其身設欲斷壞時  不念棄捨菩提心  於諸煩惱塵暗中  勤力為令皆消滅  為修禪定解脫力  寧當破壞於己身  普令眾生得離塵  圓滿禪定波羅蜜  我觀此身實無我  是身如幻復如電  作者受者二俱無  是中實無有少法  於身艱苦纏縛中  善為眾生作度脫  到勝彼岸自他圓  圓滿勝慧波羅蜜  若能於此深固法  方便思惟常善修  彼能堪任摧壓身  是中不起諸過失  菩薩若時聞惡言  不善譏毀而輕謗  聞已不生瞋恚心  能起慈心善調伏  棄捨瞋恚諸過失  清淨佈施波羅蜜  慈心廣大普運行  清淨持戒波羅蜜  忍力發現彼對治  清淨忍辱波羅蜜  數起精進佛智求  清淨精進波羅蜜  於諸境中定其心  清淨禪定波羅蜜  了不可得諸音聲  清淨勝慧波羅蜜  菩薩聞諸惡言已  應當思惟於深法  堪任摧壓於語言  是故不著諸過失  假使百千諸魔眾  邪異外見悉從來  勸令棄捨方便修  菩提分位言難得  菩薩爾時心不動  勢力增進轉精修  是故堪任摧壓心  多種摧壓皆無壞  忍辱精進此二行  善修安住如山王  諸所摧壓悉堪任  諸眾生同一勇猛  磨治心寶摧壓者  如來十力悉能知  得見現證菩提尊  亦復得受成佛記   復次海意。雲何是為菩薩於其所發一切智心寶穿亦不壞。謂若菩薩於彼一切智心。無所領納無所依著。亦無所住不出不入。無戲論無分別。壞諸分別無所安立。當以正智於甚深法如實伺察。何等是為彼甚深法。所謂隨順緣生之法如實覺了。無因所緣不斷不常。遠離邊見自性無我。我無自性故一切法亦無自性。諸法本來生無所生。解了於空。信順無相無願無求。於真實慧無所造作。畢竟無常。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法。諸界無所動。諸入互相生。心無所住亦無作意。於增上所作非增上所作。於平等法如實覺了。無種種行相等同一味。而悉同住一乘之道。修道行智依於勝義。以智了知於義無著。彼一切聲悟入非聲。智知一切聲。前後際斷故。文義二種智入無二。現證諸法不可說義。無我義是苦智。畢竟義是集智。不和合義是滅智。有為無為平等悟入是道智。離前後際是身念處生滅無住是受念處。觀無所緣是心念處。法界非界性平等平等義是法念處。心自在義是四正斷。離諸障礙是四神足。出生義是信根。無念是精進根。無作意是念根。超越戲論是定根。無他信是慧根。所緣無障礙是信力。通達諸力是精進力。心止息住是念力。無所動轉是定力。於念隨念是慧力。於一切法平等相應是念覺分。不出不入是擇法覺分。無我所是精進覺分。身心善住是喜覺分。平等覺悟是輕安覺分。離二法是定覺分。遠離諸見是捨覺分。一切分別無分別中離諸遍計是正見。一切音聲平等悟入是正思惟。離身心法是正語。一切所作悉得輕安名為正業。無高無下是正命。若善不善隨施設已平等而住是正勤。於心所緣平等悟入是正念。寂靜安住妙奢摩他是正定。於見非見而悉清淨無所生義是無常義。本來不生義是苦義。無所行義是無我義。止息義是寂滅義。善調伏心是佈施義。住清涼性是持戒義。隨知盡法是忍辱義。於一切法能善抉擇是精進義。止息內心是禪定義。如實了知諸法無相是勝慧義。一切眾生本來清淨是慈義。與虛空等是悲義。喜無所得是喜義。一切發行皆悉究竟是捨義。一切諸法先際已來三輪清淨是空義。後際清淨是離義。現在清淨是無我義。海意。若諸菩薩。於如是等諸甚深法。無起無滅離諸文字與虛空等。於順於違智入平等。若能如是思惟觀察如實所行。而彼菩薩即能於其所發一切智心寶穿亦不壞。雖復如是穿彼一切智心而無發悟。即於諸法自在理中乃能現證。海意。譬如日月各處自宮。於四大洲周遍普照。而彼日月天子都無發悟。亦不作是念我能往諸方處。或復不往而為照曜。但由一切眾生福果報力照明如是。海意。彼具善抉擇智菩薩。亦復如是。雖於無量諸佛剎中廣為眾生作大利益。而彼菩薩都無發悟。未嘗數起諸作意想。然彼所作隨應發現。   復次海意。若具抉擇智菩薩。應於定波羅蜜及慧波羅蜜中。如理伺察。何以故。住等引心菩薩。不修觀法。修觀行菩薩。不住等引心。若復修觀行者彼即有慧。由有慧故能善觀察。何所觀察。所謂觀於諸法實相。雲何是為諸法實相。若於諸相而無所行。此即是為諸法實相。何等是諸法相。謂有所表即諸法相。如是表中如實之相。此亦說名諸法實相。若復如是一切了知。即能悟達無相無無相。何者是相。何者是無相。相即是生。無相是滅。若無相無無相。即無生亦無滅。若法無生亦無滅者。即諸法性本來常住法界無壞。真如無動實際不變。如是法性。此即說名如實解了緣生之法。覺悟諸法真實之相。現證實際無二真理。如是乃以現量智知。海意。此即名為具抉擇智菩薩摩訶薩。當佛世尊宣說如是容受磨治堪任摧壓穿亦不壞法時。此會中有十那庾多天人。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萬六千菩薩皆得無生法忍。◎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四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菩薩若聞菩提心  乃能貫穿一切法  即此所有貫穿智  於諸法中無所著  雖復了知甚深法  菩薩於中不生怖  而亦不起恐怯心  彼能獲得最勝道  諸法若因若所緣  如實覺了緣生法  有慧隨順諸法生  而實不執於邊見  諸法若斷若常中  智者不生於著礙  覺了中際亦復然  是故實際不思議  若法自性本無我  是中我亦無自性  諸法無性亦復然  本來不生皆空寂  諸法無生亦無起  空無所取常清淨  遠離戲論無相門  一切皆與虛空等  無心亦復無求願  遠離一切諸欲貪  現觀諸色自性中  其猶聚沫知無實  受如浮泡暫起滅  想如陽焰妄相生  行如芭蕉中不堅  識如幻法非久固  所有四界性無動  與彼虛空界同等  內外諸入亦復然  境互相生而冥默  應知心法不在內  亦非於外有所得  意法無我亦復然  是中諸識皆無住  彼一切法無作意  而亦遠離於我相  於一切法平等中  如實覺了於正性  法本一味無異性  一道一乘皆同等  道智如實若了知  此義顯示於勝義  智者於義能悟入  觀聲非聲能覺了  世間所有一切聲  前際後際二俱斷  若文若義雖善解  於中了知無二法  解此不可說義門  即能現證真實性  諸法不生是苦智  諸法平等是集智  諸法盡義是滅智  諸法無為是道智  於彼身受心法中  如理隨觀一一法  無念復無作意行  此說是為四念處  若觀法界非界性  平等正盡而平等  無斷之斷正法門  此說是為四正斷  於心若得大自在  此說是為四神足  超越一切有著心  此即是名為信根  若於一切法寂靜  此說名為精進根  無念之念正法門  此說是名為念根  若了諸法無作意  此說是名為定根  超越諸法戲論門  此說是名為慧根  若法不起於他信  即能獲得真實智  於心亦無所覺知  此名信力精進力  若了無生無滅智  此即是名為念力  寂定於心無所行  此即定力得成就  非有非離於分別  此即是名為慧力  諸法義中實覺知  此說是為七覺分  於法平等無差別  此說是名為正見  無二法中如實觀  無生是觀諸正道  無生是為無常義  無起是名為苦義  無行是名無我義  止息句是寂靜義  調伏心即是佈施  寂靜心即是持戒  盡法隨向是忍門  正慧伺察名精進  畢竟寂止是禪定  如實了知是為慧  眾生本來清淨心  了知此說名為慈  與虛空等名為悲  清淨適悅是為喜  一切所緣無住心  此說是名為捨行  若復三輪得清淨  即能了知一切法  如是貫穿諸法門  而復永斷諸見執  此中所有定及慧  即此二法能貫穿  遍入無量境界門  此說是名正法智   爾時世尊。復告海意菩薩摩訶薩言。海意。若菩薩得如是淨遍淨已。於一切眾生所起無虛假意。若為眾生之所摧壓。不生逼惱及諸障礙。得善覺了智。得決定慧。而彼菩薩。即能於此自說淨印三摩地根本。無住中住。雲何是為安住三摩地根本。謂於一切眾生無障礙故。起大悲故。若得一切眾生常所恭敬。心亦不高。若不恭敬。心亦不下。由是之故。即法無所起。亦不生慢心。是故乃能隨住諸法。不住癡法。能生法智。普遍皆得。智為先導身業具足。智為先導語業具足。智為先導意業具足。若身語意諸所作業。一切皆以智為先導。菩薩即能隨智而轉。雲何是菩薩智為先導身業具足。謂若眾生應見色身而可化度及調伏者。菩薩即當現威儀相。令彼眾生心得調伏。菩薩雖復如是現相。然無發悟。亦無分別。若或菩薩身起過失。愛著於身。身起異相。身行屈曲。身有動亂身生計度。若如是者。而彼菩薩諸有過失集現其前。如斷多羅樹心。而於諸法後不復生。又若菩薩身得清淨。一切勝相莊嚴其身。手足柔軟殊妙可愛。成福生身。諸根無劣身份圓滿。菩薩雖具如是莊嚴之身。然於色相亦不驕恃。身雖嚴好而不生於和合之想。菩薩若見一切眾生種種色相有缺壞者。菩薩爾時不起慢心。為求法故謙下恭敬。所以者何。若自身法性與一切眾生身之法性。皆悉平等依止於智。菩薩於身及身法性。悉了知已。即得法身。不受分假身。何名法身。謂以禪悅而為飲食。非分假食。菩薩為欲順世間故。愍眾生故。示現受彼世間之食。不為身支治瘦劣故。菩薩但於法身。以其法命而為資養。非假世間假食所資。何名法命。謂所資養。不從因緣所造作故。不越聖行。何名聖行。所謂無貪無瞋無癡。離諸煩惱。隨所施設密護於戒。是名聖行。菩薩由此智為先導。身業具足。故獲諸智通。神力成就。以無發悟心。於一切佛剎中普為現身。隨諸佛剎一一眾生。應見菩薩色相光明莊嚴身者。菩薩即住無所發悟無分別中。具足光明莊嚴身相。於其身中放大光明。是光普照無量無數諸佛剎土。一切地獄惡趣眾生。蒙光照觸悉得快樂。由快樂故樂觸現前。得樂觸故。一切眾生煩惱燒然。皆悉止息。鹹得清涼身心調暢。彼諸眾生得調暢故善作佛事。海意。如是等法。名為菩薩智為先導身業具足。   復次海意。何名菩薩智為先導語業具足。謂若菩薩凡出語言。而常遠離語中一切粗惡過失。海意。何名語中粗惡過失。所謂菩薩常當遠離六十四種語之過失。何等六十四。一者菩薩無粗澀語。二者無濁亂語。三者無壞器聲語。四者無衰弱聲語。五者無極高聲語。六者無極下聲語。七者無猛惡聲語。八者無堅硬語。九者無謇吃語。十者無逼惱語。十一者無離散語。十二者無燒然語。十三者無迷惑語。十四者無怨恨語。十五者無密切語。十六者無染著語。十七者無呻吟語。十八者無童稚語。十九者無震吼聲語。二十者無熾盛語。二十一者無掁觸語。二十二者無不知時語。二十三者無貪隨卑語。二十四者無瞋障礙語。二十五者無癡狂亂語。二十六者無驚怖語。二十七者無慢執語。二十八者無作破壞語。二十九者無諂曲語。三十者無高慢語。三十一者無離慢卑下語。三十二者無隨愛覆藏語。三十三者無非愛訐露語。三十四者無不實說語。三十五者無缺失語。三十六者無虛妄語。三十七者無鬥亂語。三十八者無兩舌語。三十九者無惡口語。四十者無綺語。四十一者無破朋友語。四十二者無極利語。四十三者無極柔軟語。四十四者無凡俗語。四十五者無不藏護語。四十六者無繁多語。四十七者無瞋害語。四十八者無鬥諍語。四十九者無賤劣語。五十者無動亂語。五十一者無輕浮語。五十二者無面譏語。五十三者無戲劇語。五十四者無歌音語。五十五者無非法語。五十六者無離間語。五十七者無自讚語。五十八者無毀他語。五十九者無侮翫語。六十者無激動語。六十一者無違背佛法僧語。六十二者無譭謗賢聖語。六十三者無非理作證語。六十四者無一切粗惡過失等語。海意。如是六十四種語中過失。菩薩凡所發言皆悉遠離。即得語業清淨。凡所發言皆說無間斷語。說如實語。說正真語。說誠諦分位語。說隨諦轉語。隨入一切眾生語言。知一切眾生意樂。令諸眾生皆生歡喜。照明一切眾生根性。息諸煩惱。住佛威神。任持正法。所發語言。分明顯了。美妙可愛離諸過失。皆由福行之所成故。不生於貪攝功德語。不生於瞋深無源底。不生於癡。十方世界施設語言。非無義利。隨往一切處。皆無作相。海意。此為菩薩智為先導語業具足。   復次海意。何名菩薩智為先導意業具足。所謂菩薩剎那於一心中。遍入一切眾生心行。皆悉明瞭。住三摩呬多中。現諸威儀事。然亦不起彼三摩地。一切魔眾。悉不能知菩薩心業。遍入一切聲聞緣覺之心。彼亦不知。而是菩薩。終不生心自害害他。亦不俱害。非心意所表。無少法中而生障礙。於一切法中。起智了知。由彼心意無表了故。即無所了知。不受而受。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為取證。海意。此名菩薩智為先導意業具足。海意。如是等法。是為菩薩安住自說淨印三摩地根本。此根本者。謂即菩薩身語意業。皆以智為先導。由其三業智先導故。即能獲得自說淨印三摩地法。海意當知。有十種法。此三摩地名為自說。何等為十。一者初發起行。名為自說深心清淨故。二者菩薩之行。名為自說六波羅蜜多清淨故。三者顯示潔白之行。名為自說一切善法清淨故。四者相好圓滿之行。名為自說無礙福行清淨故。五者得辯才行。名為自說隨聞法行善令他得清淨故。六者念定不散亂智。名為自說遠離一切粗重蓋障。現起煩惱清淨故。七者菩提分法智。名為自說不放逸清淨故。八者表示奢摩他毘缽捨那智。名為自說心意識清淨故。九者十地次第之智。名為自說。一切對治建立法中。超越障礙悉清淨故。十者大菩提場莊嚴之智。名為自說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清淨故。海意。具是十種法故。此三摩地名為自說。海意當知。復有二十種法。此三摩地名為淨印。何等二十。一者內淨名為淨印。我清淨故。二者外淨名為淨印。我所清淨故。三者身淨名為淨印。一切見中悉清淨故。四者一切法無我清淨。名為淨印。本來清淨故。五者於一切法平等覺了清淨。名為淨印。一味清淨故。六者空無相無願清淨。名為淨印。一切解脫清淨故。七者虛空清淨。名為淨印。畢竟清淨故。八者眾生界法界清淨。名為淨印。離諸所作故。九者現所見清淨。名為淨印。自智通清淨故。十者日輪光明清淨。名為淨印。常照曜清淨故。十一者三世無礙知見清淨。名為淨故。離諸障礙清淨故。十二者表了門清淨。名為淨印。識智無住清淨故十三者無為清淨。名為淨印。有為自性清淨故。十四者了知緣生清淨。名為淨印。善觀緣法故。十五者隨證力無所畏佛法清淨。名為淨印。無能敵實智清淨故。十六者了知佛法相清淨。名為淨印。先業清淨故。十七者大慈大悲清淨。名為淨印。不捨眾生清淨故。十八者降伏諸魔外道清淨。名為淨印。一切所行清淨故。十九者破一切煩惱種習清淨。名為淨印。諸法自性清淨故。二十者於一剎那心中。普盡一切佛法之門。隨知清淨名為淨印。積集圓滿清淨故。海意。具足二十種法故。此三摩地名為淨印。海意當知。菩薩當坐菩提場時。乃能獲得是三摩地。得是三摩地後。當獲八種不共大神通相。何等為八。一者忽然此三千大千世界。悉變金剛所成之地。二者一切樹林花果枝葉。皆悉開敷俱向菩提樹。低垂曲折作恭敬相。三者一切眾生於剎那間。不為一切煩惱之所惱害。四者一切地獄惡趣眾生。悉見菩薩坐菩提場。見已皆獲快樂具足。五者一切世界。空中悉現金色光明廣大照曜。六者大地皆悉震動。然於其中亦無少分眾生而生嬈害。七者所有十方現住說法教化諸佛世尊。以無畏法施其安慰。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最勝最勝。是大導師。八者於一剎那心中。一切佛法集現其前。海意。而是菩薩得彼淨印三摩地已。後獲如是八種不共大神通相。而能出生無量功德之事。一切悉同此三摩地神通威力。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五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此法善淨復明亮  本無和合與空等  無住無滅無起生  是印隨攝於佛印  住彼根本得總持  長時修習慈悲行  若敬若慢世所行  平等慧中無喜恚  等智隨住於法性  不住癡暗及癡法  雖住智中無得心  安止等智常清淨  智常覺了身所作  以諸智行利世間  眾生若見清淨身  皆得離塵勝佛智  威儀善戒無散亂  有無分別中隨行  身諸過失雖無邊  本來不生無所斷  彼獲莊嚴妙相身  手足柔軟福嚴具  清淨圓滿諸根身  不恃色相智所作  若見貧賤苦眾生  謙下尊敬而不慢  尊奉知法持戒人  從彼聞法得聖道  實知自他身法性  知諸眾生實性身  獲得淨勝妙法身  不受分假身離染  常受定中禪悅食  不以假食益威光  順世受食非力資  法命滋養成甘露  常獲聖行善寂靜  解脫貪瞋癡染聚  密護戒學無順違  寧捨己身不造罪  神力能往俱胝剎  隨應現身而說法  世間瞻睹妙相身  彼皆獲得身高勝  身放光明妙清淨  廣照無邊諸剎土  光照福勝軟觸生  眾生悉除煩惱害  地獄眾生常受苦  蒙光照觸得快樂  身意調暢酸楚停  由斯得離地獄苦  如是及餘諸身業  隨智無邊善殊妙  能開佛事調伏門  菩薩身業此清淨  語言妙音淨悅意  天人世間聞皆喜  凡所說法果不虛  此法能成甘露滅  語言隨墮語過失  清淨福智善能斷  眾生語業及音聲  普令同等皆歡喜  相續平等真實說  言無濁亂皆如實  凡所說言誠實行  智隨諦轉善清淨  語言甘美貪止息  攝功德語瞋解脫  甚深無底斷除癡  於千剎中作善利  此所說言無分別  不假勤力隨解脫  應眾生根歡喜生  此智所作語清淨  善修意業常無障  一剎那心世悉知  不起滅定現威儀  魔不能知菩薩意  聲聞緣覺不能測  菩薩甚深心意道  不生自他損害心  無高無礙智平等  菩薩隨世善覺知  無受無思無伺察  不入滅定證樂門  無邊辯才總持具  聞法所行智常住  念定無亂住等引  清淨諸障煩惱除  極微瑕穢悉不見  菩提分法無邊量  悉能普攝離放逸  智常隨住止觀中  十地次第今成證  乃至道樹成智果  若具十種法清淨  菩薩得定名自說  現修諸行淨圓滿  一切善道淨勝上  隨諸地位淨諸度  一切善法超勝高  相好殊妙圓福果  坐菩提場善畢竟  染法勝怨悉能斷  積諸善法等須彌  不思議光淨成就  得是三摩地獲福  具二十法名淨印  如日光明照世間  證大菩提佛勝智  菩薩當坐道樹已  得八不共神通相  能於百佛剎土中  廣作利樂世間事  諸佛皆來施無畏  讚言勇猛汝最勝  悉能已伏諸魔軍  證佛菩提勝無上  獲此身心勝功德  決定能成此佛印  此功德門若欲修  當於菩提心堅勇   爾時世尊。復告海意菩薩摩訶薩言。海意。以是緣故。若諸菩薩欲得如是自說淨印三摩地法門。及自說無垢慧者。當住二種之心。一者無濁亂心。二者無滓穢心。無濁亂心者。謂心自性清淨明亮。而不容受客塵煩惱。法性常住本自光明。一切作意無所積集。無塵故離貪。無分別故離瞋。無我故離癡。清淨遍淨。畢竟無垢。自在光明如所解脫。一切法亦然。隨住真如平等故。如所解脫一切法亦然。隨住法界平等故。如所解脫一切法亦然。隨住實際平等故。如所解脫一切法亦然。隨住空平等。隨住無相無願無造無作無生無起諸平等故。如所解脫有為法亦然。隨住無為法平等故。即此隨住平等之法。無集無散。非智所知。此說名為無濁亂心。即以此法為他眾生。及餘補特伽羅。顯明開示。於自他法不起動亂之想。此即是為無滓穢心。海意。具是無濁亂心。無滓穢心者。即能獲得自說淨印三摩地門。   爾時海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此三摩地而極甚深。佛言。不得涯底故。海意又言。世尊。此三摩地而極難見。佛言。離二法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極難覺了。佛言。無我我所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而極難知。佛言。識智二法平等知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而無濁亂。佛言。得無礙解脫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而極微妙。佛言。離諸譬喻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而極精實。佛言。得金剛喻智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而不破壞。佛言。先後不破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悉無所著。佛言。一切有著隨超越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得大光明。佛言。離諸癡瞑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而極清淨。佛言。畢竟無染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本性無垢。佛言。離貪塵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而無所行。佛言。三界無行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而無戲論。佛言。超越戲論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無動。佛言。畢竟寂靜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隨入一切處。佛言。與虛空等故。   爾時海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如是者。何能發起勝行。雲何當獲自說淨印三摩地門。佛言海意。譬如有人欲與虛空而共戰敵。時彼虛空乃被甲冑。菩薩亦復如是。欲得自說淨印三摩地者。應當被於諸法平等甲冑莊嚴。何以故。海意。隨有所滅即有所起。又復海意。識種子是有為。無表種子是無為。此三摩地非眼識所知。非耳鼻舌身意識所知。此三摩地不可表了。應知無知亦非無知此三摩地無表了相。於一切法平等覺了故。此名三藐三佛陀。又復海意。我不見有法是染相故。成等正覺。亦不見有法是淨相故。成等正覺。若有相是染。即彼相是淨。所謂自性清淨相故。若彼自性清淨相者。即是無相。若其無相即無行相。若無行相。即無少法而可表了。由無表故即一切法無所了知。若法無能表及無所表故。是中即無文字集現。若無文字可集現者。即所說如。此復何名即所說如。謂後如於前中亦復然。此即是名一切諸法三世皆空。復何名空。所謂無作。即此無作。亦復無作。亦非無作。是故此說名之為空。所言無作義復雲何。無作者。謂無現前諸行造作。以無少法可造作故。是故此說名為無作。復何名為無現前行。謂無身現前行。語現前行。心現前行故。此說名無現前行。若無現前行。彼即無為。若其無為。即無生無滅。亦無處所。即此無生無滅無處所法。亦復無處。何名無處。所謂現前諸行無處。是故此說名為無處。所以者何。所謂識不住色中。不住受想行中。若識無所住即是正智。而彼正智即智無領納。若智無領納即無增上意樂。若無增上意樂即無諍論。若無諍論即無動亂。若無動亂即無逼惱。若無逼惱即無燒然。若無燒然即得止息。若得止息即住遍寂。若住遍寂即住近寂。若住近寂。此即名為得大寂默。是故前言智無領納。是佛所說。海意。此法甚深難見難解。若有得聞如是之法生信解者。是人所有一切顛倒煩惱執著纏縛等法。悉得解脫。即能任持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法藏。為大導師。開示一切眾生無量正道。為大醫王。善療眾生一切無相煩惱之病。是為能以廣大供養普供如來。不久當得自說淨印三摩地門。所作決定。於此大乘法中能善積集。為大法船。而能濟渡無量眾生出生死海。為大正士降伏諸魔。永不復隨魔境中語。   爾時海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雲何而能降伏一切魔怨。佛言海意。若菩薩以無所為心。能於一切普攝受者。而彼菩薩即能降伏一切魔怨。又若菩薩以無所為心。於彼一切所緣相中。能發起者。而彼菩薩即能降伏一切魔怨。海意當知。魔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蘊魔。二者煩惱魔。三者死魔。四者天魔。若或伺察幻法即能降蘊魔。安住空法能降煩惱魔。伺察無生無起之法能降死魔。俱時依止一切意法趣向滅道能降天魔。又復知苦能降蘊魔。斷集能降煩惱之魔。證滅能降死魔。修道能降天魔。又復伺察諸行是苦能降蘊魔。伺察諸行無常能降煩惱魔。伺察諸法無我能降死魔。伺察涅槃寂靜能降天魔。又復菩薩內斷煩惱垢而不忘失大菩提心。行於佈施。即能攝伏蘊魔。若菩薩不惜其身亦不繫著。行佈施已。而能迴向於一切智。即能攝伏煩惱之魔。若菩薩能念財富無常。我當與彼一切共用。真實施與。如是施已。而能迴向於一切智。即能攝伏死魔。若菩薩於一切眾生所。而不越失大悲之心。以解脫慧普攝眾生。行佈施已。而能迴向於一切智。如是即能攝伏天魔。◎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六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復次海意。若菩薩雖生諸趣。無所希望。善護戒行。即能降蘊魔。若我見無依止善護戒行。能降煩惱魔。若以淨戒。令諸眾生出離老死。自護戒行能降死魔。若起是念。我令一切毀禁眾生皆悉安住聖淨戒中。自護戒行能降天魔。又復菩薩於我無所得修行忍辱能降蘊魔。於眾生無所得修行忍辱能降煩惱魔。於生死無所得修行忍辱能降死魔。於涅槃無所得修行忍辱能降天魔。又復菩薩身寂靜故發起精進。能越蘊魔。心寂靜故發起精進。能越煩惱魔。了達無生無起故發起精進。能越死魔。於生死中未嘗懈倦。成熟眾生攝受正法。發起精進能越天魔。又復菩薩蘊無依止而修於定。能越蘊魔。界無依止而修於定。能越煩惱魔。處無依止而修於定。能越死魔。於餘禪支。亦悉一一迴向菩提。能越天魔。又復菩薩。能以正慧善知諸蘊。能降蘊魔。善知諸界能降煩惱魔。善知諸入能降死魔。雖善知緣生。而於實際亦不取證。能降天魔。又復菩薩解諸法空。即彼蘊魔伺不得便。意能信順諸法無相。即煩惱魔伺不得便。知一切法無求無願。即彼死魔伺不得便。知一切法無所造作。亦無疑惑。然於善行心不厭足。即彼天魔伺不得便。又復菩薩隨觀身中身念處而修。亦不與身俱起於尋求。能破蘊魔。隨觀受中受念處而修。亦不與受俱起於尋求。能破煩惱魔。隨觀心中心念處而修。亦不與心俱起於尋求。能破死魔。隨觀法中法念處而修。亦不與法俱起於尋求。於菩提意亦無所動。能破天魔。   復次海意。汝今當知。此如是等諸有魔業皆由我為根本。若或菩薩。於根本我而不起者。即於我無我。是中亦無少法可起。如是即以現量智知。又若菩薩。為彼無智諸眾生故。被大乘鎧者。菩薩應當不與自他俱時依止。故被其鎧。菩薩乃自思惟。我當雲何而得此鎧。堅固不壞。又復惟忖我所被鎧不為壞我。亦不壞眾生。不壞壽者士夫養者補特伽羅意生等類。若或依止我人眾生壽者補特伽羅等見。即有所著。是故我今諸所依止而悉棄捨。何依止邪。謂於蘊處界中顛倒依止。何所顛倒。以諸眾生於無常中而生常想。苦生樂想。無我我想。不淨淨想。菩薩若能正知彼想。即為如應說其法要。雲何正知想邪。謂若無受無取。即能正知。何以故。此若不受彼即不取。此若不取彼亦不受。若如是者。即無癡昧。能正知想。海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想雲何知。或過去耶。未來邪。現在耶。佛言。非過去未來現在。所以者何。過去想已盡。未來想未至。現在想無住。是故當知。於三世中想無所得。如是乃能正知於想。由正知想故。即能清淨菩薩一切所行之行。復能了知一切眾生種種之行。海意。若菩薩不能清淨菩薩之行。即不能知眾生之行。若復能知眾生諸行。乃能清淨菩薩之行。如是了知眾生行故。即為眾生如應說法。乃能隨諸眾生心轉。所應示現而悉能知。海意當知。或有眾生貪意中行瞋。有瞋意中行貪。有癡意中行瞋。有癡意中行貪。有貪意中行癡。有瞋意中行癡。有瞋癡意中行貪。有癡貪意中行瞋。又有眾生。假現於貪而取於瞋。假現於瞋而取於貪。假現於瞋而取於癡。假現於癡而取於瞋。假現於癡而取於貪。假現於貪而取於癡。假現貪瞋而取於癡。假現瞋癡而取於貪。假現癡貪而取於瞋。又有眾生先貪後瞋。先瞋後貪。先瞋後癡。先癡後瞋。先癡後貪。先貪後癡。先貪瞋後癡。先瞋癡後貪。先癡貪後瞋。先癡瞋後貪。又有眾生。於色起貪於聲起瞋。於聲起貪於色起瞋。於香起貪於味起瞋。於味起貪於香起瞋。於觸起貪於法起瞋。於法起貪於觸起瞋。又有眾生。因離色故而得調伏。不因離聲有離聲故而得調伏。不因離色。有離香故而得調伏。不因離味。有離味故而得調伏。不因離香。有離觸故而得調伏。不因離法。有離法故而得調伏。不因離觸。又有眾生。因身離故而得調伏。不因心離。因心離故而得調伏。不因身離。有亦因身離亦因心離而得調伏。有不因身離不因心離而得調伏。又有眾生。因無常聲而得調伏。不因苦無我寂靜等聲。有因苦聲不因無常無我寂靜之聲。有因無我聲不因無常苦寂靜聲。有因寂靜聲不因無常苦無我之聲。又有眾生。有因說法神變而得調伏。不因教誡神變。有因教誡神變而得調伏。不因說法神變。有因神境神變而得調伏。不因說法教誡神變。又有眾生。因說法神變故而生信解。有因教誡神變故而得遠塵。有因神境神變故而得解脫。又有眾生。利根勤行鈍根解脫。有鈍根勤行利根解脫。有鈍根勤行鈍根解脫。有利根勤行利根解脫。又有眾生。由因得解脫而不由緣。有由緣得解脫而不由因。有亦由因亦由緣故而得解脫。有不由因不由緣故而得解脫。又有眾生。因內觀過失故而得解脫。不因外觀。有因外觀過失而得解脫。不因內觀。有亦因內觀亦因外觀諸過失故而得解脫。有不因內觀不因外觀諸過失故而得解脫。又有眾生。修行於樂成證解脫不因於苦。有因於苦不因於樂。有亦因苦亦因於樂。有不因樂亦不因苦。又有眾生。因警發相而得調伏。因安止相而得調伏。因降伏相而得調伏。因善攝相而得調伏。有因善相而得調伏。有因不善相而得調伏。有因瞋相而得調伏。有因三相而得調伏。有因容緩相而得調伏。有因緣生法而得調伏。有因隨順行而得調伏。有因默然行而得解脫。有因差別行而得解脫。有因念處法聲。有因正斷聲。有因神足聲。有因根聲。有因力聲。有因覺支聲。有因正道聲。有因奢摩他聲。有因毘缽捨那聲。有因四聖諦聲而得解脫。海意。此如是等不可思議。眾生所行不可思議。眾生心意不可思議。眾生境界。若菩薩入不思議智。入已即能遍入一切眾生不可思議境界。海意。譬如有人周遍四方以繩為網。是人忽以因緣入其網中。此人普欲解除其網。而以此人善咒力故。其網後時為咒力所加而悉斷壞。是人隨意得出無礙。菩薩亦復如是。由具善巧方便故。遍入一切眾生心意。入已即能以般若波羅蜜多明咒之力。普斷一切眾生煩惱纏縛。菩薩然亦不證佛智。普為一切眾生現起施作一切佛事。   爾時尊者舍利子。前白佛言。希有世尊。所有無量眾生心行。乃至不思議佛智。又復甚奇。世尊。若新發意菩薩。或聞說此無量眾生心行無量佛智。聞已豈非生驚怖邪。佛言。舍利子。於汝意雲何。譬如新生師子之子。聞師子吼可驚怖不。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佛言舍利子。新發意菩薩。亦復如是。聞佛如來師子吼已。不生驚怖。聞說無量眾生心行。亦無恐畏。舍利子。又如小火光明。於彼一切草木不生驚怖。火亦不作是念。我無力能燒諸草木。新發意菩薩亦復如是。智慧光明雖復甚少。而於一切眾生所有煩惱。不生驚怖。菩薩亦不作是念。我不能息眾生煩惱。何以故。菩薩若起深固作意。以所成慧如實觀察。即能息諸眾生煩惱。舍利子。又如有火。與彼大地一切草木樹林花果。要期盡劫而共鬥戰。至第七日當起戰事。時彼大地草木。並餘一切草木等眾而共集會。乃相謂言。汝有力能與我援助。時諸草木積聚既廣量等須彌。時或有人來謂火言。草木眾多。汝唯單己。汝今何不多求援助。汝力何能敵草木眾。彼火答言。我今不須求其助力。何以故。而諸草木雖復眾多。隨彼一切我力能敵。令彼草木悉滅無餘。菩薩亦復如是。隨彼無量眾生一切煩惱。菩薩即放無量慧火。其力敵勝。又復菩薩起深固意。於一切眾生煩惱聚中。以所成慧如實觀察。即能息諸眾生煩惱。若或菩薩取證離煩惱法。捨煩惱者。彼即速墮聲聞緣覺之地。舍利子。以是緣故。汝應當知。若菩薩隨於一切煩惱聚中。能深固作意如實伺察者。即於彼彼一切煩惱力能勝伏。舍利子。若有得聞如是說已不驚怖者。當知是為善巧方便菩薩。舍利子。又如蛇毒。凡所傷□□□□餼□□□□□騖飀□□飥□□□翴篜H□榳妙□□□饖式慼慼潯迭慼澆瞴翴篜H□榳埤□襦□□□□□□□□Z□娼□□祅馘j□□秅粿□□飥□□□□□□娏騖餡祅飀□襦□□□□埤□□樇□□□□□□□□礹□□□騖餺□飥□□□□礹□埤□□騇□□□□□□□覓粿□□□襦□驙□□□□裀□羇□城鞢撓郅U媽□X^□□騖餺□飥□□□縻芊慼慼慼慼慼慼憤H觜D裡X狊l逆□X慼樁e□□駕□□襦□□晼慼慼慼E橖□□□□□糯信覯□檢□騖飣禎□□E橖□□□飥□□□□□□稿□g□□□襦□□□槎□□□E橖□□□祰硫□概馭襐□□騖馳姎□□□□□飥□□□妊□椏餾□□□□礸橖□餺□錄n姭飀□□□□□□馭襐□□襦□□隆D□□橁禎橛言□□□□□□c□騫觜D吝飀□□飥□□槙□餾□□□□□□□襦□橖□□□誾□z□□□□□練□□□□騖餺□飥□□□□□椏餾□□z□□□□□□□切襤□誇□□騏餾□□□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七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復次佛告舍利子言。譬如耆婆醫王。普觀大地一切草木無非是藥。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亦復如是。觀一切法無非菩提。又舍利子。譬如羅□阿修羅王雖有勢力。不能於其日月道中而為障礙。一切魔眾亦復如是。雖有勢力。不能於其勤行精進菩薩所修菩提道中而為障礙。又舍利子。譬如色界諸天子眾所有宮殿依空而住。修甚深行諸菩薩眾亦復如是。猶如虛空平等無礙。諸法亦然。與虛空等。如是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又舍利子。譬如世間諸有器用。既成就已。隨彼大小。空量現中。然彼虛空不增不減。菩薩亦復如是。修諸善力得成熟已。隨其深淺能受佛法。然彼佛法不增不減。又舍利子。譬如力士。極盡其力舉箭射空。終不能至虛空邊際。菩薩亦復如是。盡其信力。於佛法中而生信解。然不能得佛法邊際。又舍利子。如世陶器未成熟時。即不能得器用之名。菩薩亦復如是。菩提善根未成熟時。即不能得波羅蜜名。又舍利子。如人得見轉輪聖王已。不復樂見諸小國王。菩薩亦復如是。得見如來大法王已。不復樂見諸聲聞緣覺。又舍利子。譬如牛跡水中而不能出一切珍寶。聲聞戒中亦復如是。不能出生佛法僧寶。又舍利子。譬如大海乃能出生諸妙珍寶。菩薩亦復如是。聞戒海中而能出生佛法僧寶。又舍利子。譬如新生太子。不名為王非不名王。初發心菩薩。亦復如是。不名為佛。非不名佛。又舍利子。譬如世間未經治瑩摩尼之寶人不愛樂。初發心菩薩雖復說法。未得無畏亦復如是。又舍利子。如摩尼寶經治瑩者。清淨明亮人所愛樂。具修勝行菩薩亦復如是。獲得無畏而善說法。一切眾生皆生忻樂。又舍利子。如江湖中所出小寶亦不可輕。何以故。是寶雖小。若在房舍。或復闇中。能以光明普遍照耀。初發心菩薩亦復如是。勿生輕慢。何以故。而是菩薩得菩提已。能於一切佛剎土中。普放光明廣大照耀。又舍利子。譬如無價大摩尼寶最極殊妙離諸塵垢。不退轉菩薩亦復如是。離諸慢心。又舍利子。譬如世間穀稼成熟實穗垂□□□騖餺□飥□□□□c□埤□祜□亮□□□觜D館送□□飀□計□飯□□□□橖□□□□逆□□□祜□□稍馜覘□耔□裀□騖餺□飥□□□□□□椸□秅粿□z□□□□驅耔□裀□□姛□□□□□□騾切襤□誇□□騏餾□□□計□飯□□□□駁□□奰廓□執□膳□□□□□□禜□□□□□騖餺□飥□□□□騏騖饋□馭□□□□□騖饋□馭□□□□□禳嬌□福□□□□飯□□□吝騫覜騭□□□櫸□□□□□□稫訏騖駜j□□騏騖騁隉慼慼慼撕臐慼樁e□□□□□祖□□□餖禈□□□椽□□都□□妙□□□□餺□□□□□□□餾□□□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難得最上佛菩提  深妙無垢無所有  若人於此欲圓成  是中勿當生疑惑  淨妙智慧無虛假  真實光明普照耀  安住無垢妙印中  此佛菩提能觀見  心自性淨而明亮  前際後際亦復然  煩惱染污意中時  應當勿離深固意  是中無作無受者  諸法自在無主宰  無我人故說無我  如空如夢無自性  當觀此法非身業  非語非心所分別  無為實性異想無  譬喻言詞不能說  與虛空等自性淨  非色相故不可觀  非眼耳鼻識所知  非舌非身亦非意  遠離非相非無相  無依寂靜湛如月  非意亦非心所行  非識非想非思度  此非智業可能知  雲何識心而曉了  由佛無上大悲心  假以文字而說法  眾生先世勝行業  為善知識所攝受  如是相中聞法已  獲無等喜無愛著  非彼諸魔伺得便  不能知心及境界  隨何所作何所行  而彼魔業不能勝  菩薩超越四魔已  如理如教修福慧  善住諸佛境界中  此名修勝菩提者  眾生不能知所行  修菩提者所行勝  施設多種行門中  隨彼彼相為說法  如是世間種種行  互相所緣而和合  大智了知諸行中  隨所宣說無間斷  或有眾生多貪染  或復多瞋悉了知  見瞋煩惱逼迫時  彼癡性中起諸害  如是世間種種行  菩薩隨了而能入  行相所緣及緣成  隨其相言為宣說  譬如周遍置繩網  大智持明者善知  普遍能破諸網已  隨意所觀出無礙  菩薩勇智亦如是  世間心意悉能入  普使令諸煩惱除  周遍所行無覆障  如日舒光無援助  蛇毒亦無於等侶  師子振吼亦復然  菩薩所修無助伴  菩薩單己而無二  積集最上諸佛法  精進勢力悉具圓  摧滅世間諸煩惱  譬如有火得乾薪  隨處增長其勢力  菩薩增長慧光明  悉能照破諸煩惱   爾時世尊復告海意菩薩摩訶薩言。菩薩若能發起精進。常所堅固勤行樂欲。所起精進無有休息。而諸菩薩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為難得。何以故。海意。由精進故乃得菩提。若懈怠者於佛菩提遠中復遠。無懈怠者能行佈施。無懈怠者而能持戒。無懈怠者能起精進。無懈怠者能修禪定。無懈怠者能集智慧。無懈怠者能行自利。無懈怠者而能利他。以是緣故。汝今當知。菩薩若能發起精進。彼諸菩薩乃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為難得。海意。我念過去世中大阿僧祇劫前。彼時有佛出現世間。號勇猛精進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善見。劫名花積。以何緣故。劫名花積。海意。是時三千大千世界大水充滿。水中復出八萬四千廣大蓮花。花有無數俱胝那庾多百千葉。殊妙可愛。觀者悅意。爾時淨居天眾見是花已鹹生歡喜。意樂適悅。俱發是言。若此蓮花廣大出現。決定當有正等正覺出此劫中。此劫不空。有佛世尊出現於世。猶如花積。是故此劫名為花積。又復何緣而彼世界名為善見。以其世界最勝清淨。十方一切諸佛剎中。無量無數諸菩薩眾。鹹悉往詣於彼世界而共瞻仰。當瞻仰時。一切大眾。於彼世界皆得喜相三摩地。一切妙樂皆悉具足。於彼世界所觀善妙。故名善見。海意。此善見世界七寶所成。有眾寶樹及寶樓閣。是寶光明普遍照耀。而彼世界無有女人。不受胎藏。於蓮花中自然化生。加趺而坐。又其世界無有餘乘。諸修行者唯住大乘。其土人民諸所受用如兜率天。須飲食者悉得如意。復得神通遊戲。能履虛空。彼勇猛精進如來法中。有二十六俱胝出家菩薩。具菩薩道入菩薩眾。復有無量在家之眾。修大乘行。是時彼佛為諸菩薩宣說勤行精進之法。彼佛告言。汝諸大士。當勤精進。常所堅固。深極勤勞。深極樂欲。無令休息。海意。其佛會中有一菩薩名堅固鎧。從座而起白其佛言。世尊。雲何菩薩能發精進。復以何法如來教授諸菩薩眾。時勇猛精進如來告堅固鎧菩薩言。善男子。所謂精進有其四種。而能普攝一切善法。何等為四。一者發起。二者勤作。三者伺察。四者修行。如是四種而能普攝一切善法。又復雲何名為發起。何名勤作。何名伺察。何名修行。善男子。發起者。所謂發起大菩提心。勤作者。廣大積集一切善根。伺察者。於諸眾生作利益事。修行者。隨何等法悉住於忍。又發起者。勤求多聞。勤作者。如聞能說。伺察者。深固作意。修行者。起聖正見。又發起者。攝止慳心。勤作者。捨諸所有。伺察者。所有善利與一切眾生共之。迴向菩提。修行者不求果報。又發起者。振大捨聲。勤作者。諸來求者起善知識想。伺察者。諸所受用觀無常分。修行者。施已無悔。又發起者。諸所受用依法而求。勤作者。淨命自資。伺察者。行真實施。修行者。施時不起意念。又發起者。滌破戒垢。勤作者。禁戒無缺。伺察者。破戒眾生而將護之。修行者。雖具戒德不起意念。又發起者。身業清淨。勤作者。語業清淨。伺察者。心業清淨。修行者。諸法清淨。又發起者。諸有瞋心而不容受。勤作者。忍力發現。伺察者。自他作護。修行者。雖住忍辱不起意念。又發起者。諸有忿恚。皆令歡喜。復得清淨。勤作者。令諸忿恚歡喜和合。伺察者。內心清涼而無熱惱。修行者。自他無所得。又發起者。遣除懈怠。勤作者。於精進力而善抉擇。伺察者。懈怠眾生而救護之。修行者。隨何等法皆住於忍。又發起者。積集善法。勤作者。成辦善法。伺察者。不樂餘乘。修行者。不壞諸業。又發起者念。勤作者行。伺察者慧。修行者住。又發起者理。勤作者教。伺察者門。修行者出離道。又發起者。積集文字。勤作者。文義總持。伺察者。若聲若文皆悉不著。修行者。覺了諸法悉不可說。又發起者。親近善友。勤作者。遠離惡友。伺察者。於善惡友起心平等。修行者。如所說言隨能憶持。又發起者起出家心。勤作者。於愛非愛所觀平等。伺察者。隨何等善悉樂希求。修行者得現量智。又發起者。樂居曠野。勤作者。遠離憒鬧。伺察者。樂處寂靜。修行者。修寂靜行。又發起者少欲。勤作者知足。伺察者。獲得妙樂。修行者。知所應量。又發起者。修增上戒學。勤作者。所修無雜。伺察者。修增上心學。修行者。修增上慧學。又發起者佈施。勤作者愛語。伺察者利行修行者同事。又發起者大慈。勤作者大悲。伺察者大喜。修行者大捨。又發起者。剎土清淨。勤作者。相好圓滿。伺察者。護持正法。修行者。救度眾生。又發起者。了知蘊魔。勤作者。越煩惱魔。伺察者。遠離死魔。修行者。摧伏天魔。又發起者知苦。勤作者斷集。伺察者修道。修行者證滅。又發起者。修身念處。勤作者。修受念處。伺察者。修心念處。修行者。修法念處。又發起者信。勤作者精進。伺察者念定。修行者慧。又發起者。防斷不善之法。勤作者。圓滿生起一切善法。伺察者。若身若心輕安調暢。修行者。獲得無加行神足。又發起者。修七覺分。勤作者。行八正道。伺察者。修習止觀。修行者。得明解脫。又發起者。發起諸行。勤作者。表示潔白之行。伺察者。心得輕安。修行者。不轉境界相智。   復次海意。彼勇猛精進如來復告堅固鎧菩薩言。善男子。由精進故身心輕安。即此精進。若因若見悉當遠離。又此精進能知名色。又此精進能滅我我所見。又此精進能解所取之縛。又此精進能除五蓋及現所起一切煩惱。又此精進能斷惡作及彼疑惑。又此精進破諸結病。又此精進而能勤力除斷諸障。又此精進離慢過慢。又此精進超越一切所依所著。又此精進離諸喜恚。又此精進於無明有愛悉不染著。又此精進於貪瞋法而悉不行。又此精進於其癡法而常伺察。又此精進。知覺內外十二處法。又此精進。了知五蘊及十八界本來不生。又此精進。心住寂靜遍寂近寂。又此精進。決了諸法悉無所得。又此精進。於一切法不取二相。又此精進。了知法性本來常住。又此精進。知一切法不來不去。又此精進。知一切法無取無捨。又此精進。知一切法無作無止。又此精進。知一切法無高無下。又此精進。知一切法不出不入。又此精進。知一切法無縛無解。又此精進。知一切法無勤無墮又此精進。知一切法無放逸無不放逸。又此精進。知一切法無能作無所作。又此精進。知一切法無觀無不觀。又此精進。知一切法無止息無熾然。又此精進。知一切法無所護無不護。又此精進。知一切法無集無散。海意。彼勇猛精進如來。為諸菩薩說如是等勤行精進法時。會中有一萬人得無生法忍。堅固鎧菩薩。於彼佛所。得聞如是精進法已。轉復發起精進勤求善法。如是精進常無休息經俱胝歲。過是已後得柔順忍。如是精進勤求善法。經爾所時。即於彼滅。滅已還於彼如來前。重複化生聽受宣說大集會正法。又復精進勤求善法。海意。其堅固鎧菩薩。以是緣故。經爾許時。普遍親近八萬四千佛。於彼花積劫中。發起精進勤求善法。經如是時一切勤行。海意。汝今勿生疑念。是時堅固鎧菩薩者豈異人乎。即我身是。我昔曾歷多菩薩位。棄背生死勤求菩提。乃至我今得成正覺。廣行精進深歷艱苦。況復世間懈怠眾生。起下劣精進者。而能獲得菩提果邪。海意。若諸眾生能發精進者。於我法中即得清淨。非懈怠者而能成就。以是緣故。汝今當知諸有精進不放逸者。即得菩提。當佛說是過去所行精進法時。會中有五千菩薩得無生法忍。七千天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八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我念過去佛出世  號曰勇猛精進尊  劫名花積妙可觀  最上世界名善見  八萬四千蓮花出  有佛出現彼劫中  世界猶如兜率天  所須飲食皆如意  彼無女人不處胎  眾生化生悉嚴好  而復不修於餘乘  菩薩皆住大乘法  十方所來菩薩眾  於彼世界善可觀  皆獲喜相妙定門  受諸快樂未曾有  菩薩俱胝二十六  是眾莊嚴二足尊  復有餘多天及人  最上佛乘皆安住  其佛大仙智德海  數數宣說精進門  有菩薩名堅固鎧  於佛發問如斯義  所欲安住精進力  菩薩雲何精進修  此義願佛為我宣  我於是中修行住  彼大法王知意已  為說發勤精進德  發起勤作行相應  常所伺察修行住  發起所謂菩提心  勤作成辨眾善法  伺察利益諸眾生  修行隨何法住忍  發起恭敬此聽受  勤作宣說而開明  深固作意伺察門  修行謂起聖正見  發起滌除於慳垢  捨諸所有是勤作  具菩提心伺察門  修行所作不求報  發起謂振大捨聲  慈於丐者是勤作  伺察受用觀無常  修行施已不生悔  依法所受名發起  淨命自資是勤作  我真實施伺察門  修行施時無意念  發起滌除破戒垢  禁戒無缺是勤作  伺察將護破戒人  修行具戒無意念  發起所謂身業淨  語業清淨是勤作  心業清淨伺察門  修行是為諸法淨  不容受瞋名發起  忍力現行是勤作  自他作護伺察門  修行忍辱無意念  恚者常淨名發起  勤作於彼不捨離  內心清淨伺察門  修行自他無所得  發起謂除懈怠垢  擇精進力是勤作  護懈怠者伺察門  修行隨何法住忍  積集善法名發起  成辦善法是勤作  伺察不樂於餘乘  修行不壞諸業報  發起了知於正念  勤作悟入法行中  善護正慧伺察門  修行所謂堅固住  發起謂理勤謂教  彼諸法門謂伺察  知出離道即修行  此發精進善方便  發起所謂文總持  善宣說義名勤作  不著於聲伺察門  修行了法不可說  親近善友名發起  遠離惡友是勤作  觀善惡性伺察門  修行憶持於諸法  法中出家名發起  捨愛非愛是勤作  希求善法伺察門  修行於法無障礙  發起樂居曠野中  遠離憒鬧是勤作  樂居寂靜伺察門  修行謂修寂靜行  少欲善言名發起  歡喜知分是勤作  獲受妙樂伺察門  修行謂知所應量  增上戒學名發起  所修無雜是勤作  增上心學伺察門  增上慧學修行住  佈施持戒名發起  忍辱精進是勤作  禪定慧行伺察門  修行總起智方便  財法二施名發起  愛語所謂是勤作  利行是為伺察門  修行真實而同事  大慈圓滿名發起  大悲具足是勤作  法中大喜伺察門  修行此說大捨智  發起清淨佛剎土  圓滿相好是勤作  護持正法伺察門  度脫眾生修行住  不著蘊魔名發起  出煩惱魔是勤作  攝伏死魔伺察門  摧伏天魔修行住  了知苦果名發起  不立愛故是勤作  修道是為伺察門  滅智所謂修行住  發起身念處離縛  觀受念處是勤作  觀心念處伺察門  修行謂觀法念處  發起所謂信根方  精進根力是勤作  念定根力伺察門  修行謂即慧根力  防斷不善名發起  不壞善法是勤作  身心輕利伺察門  修行智起四神足  發起謂修七覺分  行八正道是勤作  修習止觀伺察門  修行真實明解脫  發起勤作起諸行  心得輕安伺察門  不轉諸相境界中  此說是為修行住  若身若心輕安故  於見於因當出離  是中名色若了知  諸聖稱讚此精進  於我我所若能滅  即解一切所取縛  現起五蓋悉蠲除  惡作疑惑皆斷滅  又復能破諸結病  此力除障無所覆  於慢過慢斷無餘  所作皆由精進力  遣除一切諸有相  止息一切諸戲論  斷滅一切煩惱因  智者稱讚此精進  聞此精進功德已  勇發精進咸稱讚  菩薩會中有十千  悉得無生妙法忍  釋迦如來此會中  為諸菩薩廣宣說  聞說精進先行時  五千菩薩忍清淨  復有天人阿修羅  緊那羅等諸會眾  爾時會中有百千  發菩提心善安住  我昔曾名堅固鎧  得最上忍菩薩位  棄捨身命精進修  經爾許時常無懈  親近八萬四千佛  棄捨己身而奉事  近侍諸佛一劫中  後居無數菩薩位   爾時大悲思惟大梵天王白海意菩薩言。善男子。所言佛法是何等增語。海意菩薩言。大梵。此言佛法者。是一切法增語。何以故。如來以無分別相。如量取證菩提。無分別相者。即一切法平等相。如來是中如量取證菩提。大梵。若了一切法平等。即是菩提。是故此說一切法即是佛法。若一切法如是即佛法。亦如是所有一切法自性。即佛法自性。一切法離故。應知佛法亦離。一切法空故。應知佛法亦空。大梵。一切法緣生。若能覺了。諸法緣生即是菩提。如如來於一切法如是見而彼佛法亦如是見。梵天言。善男子。豈非佛法越三界邪。菩薩言。大梵。三界自性即是佛法。何以故。大梵。而彼佛法平等相中無高無下。猶如虛空亦無高下。佛法亦復如是。同彼虛空無高無下。大梵。一切法亦然。自性空中等無高下。大梵。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知佛法者。應如是知。然於所知方便不應取著。   復次大梵。佛法無方分。無處所。不生不滅非青非黃非赤非白。故無顯色。非有形相故無形色。無形顯色故即是無相。大梵。無相義者即佛法義。佛法義者即不墮句義。不墮句義者即寂靜義。寂靜義者即是離義。離義者即是空義。空義者即無繫著義。無繫著義者即實性義。實性義者即真如義。真如義者即畢竟不生義。不生義者即不滅義。不滅義者即無住處義。   爾時海意菩薩重說頌曰。  所說無相義  是勝佛法義  其說佛法義  即不墮句義  不墮寂靜義  寂靜是離義  離義即空義  空義無著義  無著實性義  實性真如義  真如即畢竟  不生不滅義  不滅無處義  法義如是住  如所住法界  諸法亦然住  如諸法所住  佛法亦然住  如佛法所住  生滅法亦然  無著法等義  真如無異住  聲聞緣覺法  亦平等隨住  如是處住法  佛法勝無上  無方分處所  故佛法安住  勿於生滅中  隨觀諸佛法  彼非形顯色  無少法可得  無形亦無相  佛法而開明  如諸法自性  佛法亦如是  此所說平等  無差別無相  如是求佛法  諸法亦然求  若法無所得  彼即無分別  佛及諸佛法  一切法皆然  大仙處道場  得平等正法  佛及諸佛法  於道場觀察  彼所說佛法  平等等故常  等無高下法  如虛空清淨  若佛及佛智  彼佛此所說  謂諸法緣生  自性無所有  若自性不有  即無少法生  實際此若知  世間等無際  是際中起智  隨轉一切法  所謂過去法  及彼未來法  此名現在法  此是諸佛法  如是三時中  佛智無所著  由智無著故  牟尼乃說法  所謂佛十力  及四無所畏  諸佛十八種  不共功德法  於是中普攝  所有一切法  如是一切法  是即諸佛法   復次大悲思惟大梵天王重白海意菩薩言。善男子。汝於如是法中。雲何所見。菩薩言。大梵。夫佛法者墮色數邪。梵天言不也。菩薩言。若法非色即不可見。若無對礙即無表了。是中雲何有所見邪。梵天言不也。善男子。菩薩言。大梵。若佛法不可見者。即一切法亦如是。何以故。法本無二。此無二者即是一切法。大梵。若法有所見。彼即是有相。謂以無別可見無別佛法。若此如是見。彼如是佛法。若如是佛法。彼即如是見。梵天言。善男子。若爾者如來於一切法。不復有見。菩薩言大梵。若如來於佛法中有所見者。即彼如來及諸佛法。有實定性可得。梵天言。善男子。若如是者。佛法不有邪。菩薩言。大梵。若法無實定性。是中有無悉不可說。若法非有無。彼即無所見。梵天言。若爾何故。世尊今此會中說佛法邪。菩薩言。大梵。如說虛空。非彼虛空有實定性。佛法亦復如是。此說佛法。非彼佛法有實定性。梵天言。希有善男子。若初發心菩薩。聞此說已不生驚怖者。而是菩薩於佛法中被堅固鎧。菩薩言。大梵。若諸眾生。得佛加持已發菩提心者。聞此所說甚深佛法。即不生驚怖。又復大梵。有取有執者即生驚怖。無取無執者不生驚怖。有依止有繫著者即生驚怖。無依止無繫著者不生驚怖。有我我所見者即生驚怖。離我我所見者不生驚怖。梵天言。善男子。菩薩有幾種力。若諸菩薩。具是力者。即於如是甚深佛法中不生驚怖。菩薩言。大梵。諸菩薩有八種力。若諸菩薩具是力者。乃於如是甚深佛法中不生驚怖。何等為八。一者無障礙信力。於諸佛法生勝解故。二者尊重出生善知識力。諦意隨順如師尊故。三者多聞出生慧力。出世聞法悉圓滿故。四者福行出生承事之力。無量福行悉圓滿故。五者深固作意出生智力。破諸魔故。六者大慈出生大悲之力。於無我法離疑惑故。七者安定出生善思惟力。大菩提心不忘失故。八者無佗信出生忍力。獲得無生妙法忍故。大梵。此等是為菩薩八種勝力。若諸菩薩摩訶薩具是力者。能於甚深諸佛法中不生驚怖。   爾時世尊讚海意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海意。汝善說此菩薩八力。若諸菩薩具是力者。能於甚深諸佛法中不生驚怖。又復於佛法中。隨所聞已皆不生怖。海意當知。諸說法聲皆是分別。若於菩提勝義諦中即不能說。何以故。彼勝義諦。非語言非詮表。亦非文字積集所行。尚非心心所法而可能轉。況覆文字有所行邪。海意。如汝所觀諸佛世尊有所說者。但為不可思議一切眾生大悲轉故。乃於如是甚深法中成正覺已。於無文字無語言無記說無詮表法中。為他眾生及補特伽羅。假以文字建立宣說。海意。譬如有人知此虛空。非色相故不可見。非對礙故無表了。然於空中以種種色彩畫形像。所謂象馬車乘天龍夜叉乾闥婆等。現諸色相。海意於汝意雲何。是人所作斯為難不。海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是人所作最極為難。佛言海意。諸佛世尊。如復為難過極於彼。何以故。謂於不可說法中成正覺已。假以言說。為他眾生及補特伽羅建立宣說。由於不可說義中如實覺了。是故。諸佛難作能作。海意。若復有人於此甚深佛法之中。不驚不怖不生恐畏者。當知是人於先佛所深種善根作諸勝行。是故。於此甚深佛法不生恐畏。若復有人於此甚深經典一切世間難信解法如實知已。受持讀誦廣為他說者。當知是人能持如來一切法藏。能持一切眾生諸善法分。又復海意。若有菩薩得佛眼照明。能於無量諸佛剎中。滿積珍寶持用供養。彼彼如來廣行佈施。於汝意雲何。而彼菩薩以是緣故得福多不。海意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此之福蘊無量無數。乃至譬喻所不能及。佛言海意。我今語汝。如汝應知。若有菩薩能於如來法中善為作護。令三寶種不斷不絕。於諸眾生不捨大悲。於如是等甚深經典如來大智法中能了知已。受持讀誦。何況是中如理修行。而此菩薩所得福蘊倍多於彼。何以故。所有財施。但是世間之所愛樂。若法施者。彼即出過一切世間。   復次海意。若有菩薩能護持正法者。而此菩薩得四種攝受。何等為四。一者得佛攝受。二者得天攝受。三者得福攝受。四者得智攝受。若諸菩薩得佛攝受者。當得四種最勝之法。何等為四。一者常得不離瞻仰如來。二者一切魔眾伺不得便。三者獲得無盡陀羅尼門。四者速具神力住不退轉地。海意。諸有菩薩為佛攝受者。獲得如是四種最勝之法。又諸菩薩若得天攝受者。當獲四種清淨。何等為四。一者天眾神力。令其菩薩眾會清淨。二者使令聽受正法專注一心。三者遣除一切魔外之眾。四者由天威神。能令一切無不清淨。悉得淨心。海意。諸有菩薩為天攝受者。獲得如是四種清淨。又諸菩薩若得福攝受者。當獲四種莊嚴之相。何等為四。一者身莊嚴。謂相好圓滿。二者語莊嚴。謂勝出一切眾生語言音聲。三者國土莊嚴。謂諸所施作悉能顯示。四者所生莊嚴。謂在所生處或為梵王帝釋護世天等。海意。諸有菩薩為福攝受者。獲得如是四種莊嚴。又諸菩薩。若得智攝受者。當獲四種照明之法。何等為四。一者照明一切眾生根性。如其所應即為說法。二者照明一切煩惱之病。積集法藥隨為治療。三者神力照明。餘佛剎中悉能遍往。四者法界照明。於一切法如實了知。海意。諸有菩薩為智攝受者。獲得如是四種照明。以是緣故。菩薩摩訶薩欲得如是攝受稱讚功德法者。應當勤行護持正法。若諸菩薩而能勤行護正法者。當獲無量最勝功德。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九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諸佛正法能護持  當得種種善稱讚  彼稱讚法我略宣  如大海中水一渧  知諸佛恩能報者  諸佛付託持法藏  諸佛正法能護持  是即普供十方佛  佛眼照明觀佛剎  妙寶供養諸世尊  諸佛正法護持時  比前福蘊此最勝  雖以世財供養佛  不能解脫世間行  出世勝法若求時  智者出離世間法  諸佛正法護持者  即得諸佛所攝受  諸天龍等亦攝持  福攝智攝皆獲得  諸佛正法護持者  得念慧行悉具足  廣大勝慧普遍知  智者拔除煩惱種  諸佛正法護持者  非彼諸魔伺得便  惡作疑惑悉蠲除  彼無諸障亦無縛  諸佛正法護持者  所生剎土不空過  一切生中見佛身  見已即得心清淨  諸佛正法護持者  獲得宿命大智法  出家善利數能成  所修真實清淨行  諸佛正法護持者  戒聞勝生諸梵行  得五智通妙輕安  禪定解脫悉無礙  諸佛正法護持者  趣入甚深諸法中  佛境界空無所疑  信解眾生無我法  諸佛正法護持者  獲無礙解捷利慧  得無礙言無畏門  破諸眾生疑惑網  諸佛正法護持者  得大總持勝善利  不能聽受百劫中  由具辯才悉無礙  諸佛正法護持者  得諸智者常稱讚  天阿修羅等悅心  諸佛讚護如佛子  諸佛正法護持者  帝釋梵王得非難  及彼人中轉輪王  乃至菩提勝妙樂  諸佛正法護持者  具三十二殊妙相  大智圓成無壞身  一切觀者無厭足  諸佛正法護持者  得善知識亦非難  彼為宣明法印門  聽受無盡正法藏  諸佛正法護持者  身語心業皆清淨  戒定慧淨亦復然  得解脫智善清淨  諸佛正法護持者  常不捨離菩提心  波羅蜜行不棄捐  而能普攝多善法  諸佛正法護持者  若廣稱讚彼功德  正使住壽一劫中  亦不能說其邊際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功德光王。從座而起。前白佛言。世尊。如佛向者作如是言。我於不可說法中而成正覺。世尊。若法不可說。何故今言護持正法。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言。我於不可說法中而成正覺。然善男子不可說者。謂以世俗文字語言。於無為法中而不可說。若以文字語言詮總持門。施設建立顯明開示。乃有所說。此即是為護持正法。又善男子。有說法師。於如是等甚深經中。廣大受持為他演說如理修行者。若人能於此法師所恭敬尊重承事。種種供養密為護持。飲食衣服坐臥之具。病緣醫藥善作供施。能護善法善護語言。於非語言而為藏覆。此即是為護持正法。又善男子。若有人能解了。於空信順無相無願無求。於無加行中真實安止。此即是為護持正法。又善男子。若有人能於自所說無諍勝語。及他所說非法語言。是二同於法中所攝。此即是為護持正法。又善男子。若人能以無障礙心。相續普攝一切眾生。入解脫慧中。不以世間財利之心為他法施。此即是為護持正法。又善男子。若有人能棄捨身命。於如是等甚深經典密為作護。居寂靜處依法修行。此即是為護持正法。又善男子。若有人能為聽法因緣。或為說法因緣。乃至行於一步。或一出入息間能專注者。此即是為護持正法。又善男子。若了一切法無所護無所取。此即是為護持正法。復次功德光王。如是等緣汝應當知。善男子。我念過去阿僧祇劫復過阿僧祇劫數之前。彼時有佛出現世間。名大智力聲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淨光。劫名喜上。善男子。彼淨光世界琉璃所成。廣博清淨光照十方。彼有清淨諸大菩薩摩訶薩眾。依止遊戲大神通力。從甚深法之所出生。彼菩薩眾諸所受用。皆如化樂天子。悉以天子之狀。於彼佛所聽受說法。無復在家出家種種形相。時彼大智力聲如來。常為彼會諸菩薩眾。廣大宣說護持正法。作如是言。汝等善男子。應當勤行不惜身命護持正法。時彼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法語。白彼世尊大智力聲如來言。世尊。雲何是諸菩薩能護正法。又復雲何是所護法。彼佛告言。善男子。若於色心境界之中。善護諸障專注一境。調伏止息住寂靜法。此即是為護持正法。何以故。眼根色境眼識此三非法非非法故。耳根聲境耳識。鼻根香境鼻識。舌根味境舌識。身根觸境身識。意根法境意識。非法非非法故。若能了知眼色空已。即眼及色無所分別。眼識無住此即正法。菩薩若於如實智中。善令他得如是法者。此即是為護持正法。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了知空已。即意及法無所分別。意識無住此即正法。菩薩若於如實智中。善令他得如是法者。此即是為護持正法。又善男子。若有法於諸法中而可轉者。彼法即無所護無所取。如是解者。此即是為護持正法。又復於諸見中。依止邪見者。彼見即無所護無所取。如是解者。此即是為護持正法。又復以其無智癡障故。心不清白。若彼無智癡障中。無所護無所取。如是解者。此即是為護持正法。又善男子。若法有集有散即非法非律。若無集無散即是法是律。何等法集散。謂有為道諸法集散。若非法非律。何無集無散。是故當知。若無取即無生。由無生即無集亦無散。以無集無散故。即是法是律。何者是法是律。謂自性不生。諸煩惱等不令生起。此即名為是法是律。若是法是律故。即不生不滅者即是無盡。此無盡者。即是無生法律。如是無生法乃無所護。此無所護。是即真實護持正法。復次功德光王。彼大智力聲如來說是法時。彼眾會中三萬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法語菩薩於彼佛所。得聞法已心意快然。踴躍歡喜前白佛言。稀有世尊。善說如是護持正法甚深法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如我所得。即一切法無法。若無法即有法。何以故。世尊。若一切法有所取著即無法。若無所取著即有法。以法與非法二想。於一切法中。無法非法。二想可知。世尊。一切法與非法。若於勝義諦中。即無法可得。亦無非法可得。由無法想亦無非法想故。即無法可數。以無法可數故。即住實際。若住實際即是無際。何以故。虛空際即是諸法實際。以其虛空無所從來。是故無際。如虛空無所從來故無際。諸法亦然。無所從來故亦無際。乃說諸法即虛空際。世尊。若有菩薩。得聞如是實際法已。如實解者。彼即了達諸法無有二相。世尊。我不見有少法可得。若法無所有。是故我說護持正法。又復世尊。我說此法時。契順如來所說語不。是法語不。法隨法說我為正說不。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說。真實契順如來之語。是實法語。法隨法說是為正說。復次功德光王。彼法語菩薩說是法時。彼天子眾中。有十千天子得柔順法忍。功德光王。汝勿生疑念。彼時法語菩薩者豈異人乎。即汝功德光王是。汝今於此大眾會前。勸請於我。是故我今以彼阿僧祇俱胝劫中。積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付囑於汝。汝當受持。廣為他說宣演流布。   爾時世尊說是法已。而此會中有六十俱胝大菩薩眾。悉住佛前。異口同音鹹作是言。世尊。我等願為護持如來菩提正法。廣演流布。   佛告諸菩薩言。諸善男子。汝等修行住何法已。乃於如來阿僧祇俱胝劫。積集菩提之法而為護持。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山自在王。前白佛言。世尊。若護惜身命。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不惜身命故。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吉祥峰王菩薩言。世尊。若於利養有所希求。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於名聞利養等事而悉棄捨。非聖所許亦悉遠離。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大幢菩薩言。世尊。若法非法有其二想。斯即不能護持正法。若離二想得法平等。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勝密菩薩言。若煩惱病之所逼迫。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得諸聖智慧之力。勝伏煩惱。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持炬菩薩言。世尊。若處癡暗境界之中。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得無礙智光離諸癡暗。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電天菩薩言。世尊。法中若起比量智者。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已證得現量之智。於諸法中不起他信。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普密菩薩言。世尊。若世俗根性及散亂心。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於諸根諸門諸處。善調深密。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淨光菩薩言。世尊。若眾生法有種種性及種種想。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於一切眾生起平等心。及一切法亦得平等。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最勝步菩薩言。世尊。若起散亂非等引心。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住等引不散亂心。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導師菩薩言。世尊。若不了知正道之法。修行邪道。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已了知正道智法。邪道眾生置如實道。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善慧菩薩言。世尊。若猶豫心起於分別。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今已離猶豫之心。斷諸分別。復令一切眾生得除疑惑之病。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遍照菩薩言。世尊。若住非法壞修行道。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住正法真實修行。復置一切眾生皆住如實道中。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明觀菩薩言。世尊。若具染慧離法光明。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得決定慧圓善巧智具法光明。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無礙慧菩薩言。世尊。若有礙心不能隨護眾生之慧。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以無障礙心隨護眾生令住勝慧。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行淨慧菩薩言。世尊。若不善解諸眾生根。又不能知諸眾生行。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於一切眾生根行智解入已。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莊嚴王菩薩言。世尊。於法若有分別之想。依止我人及依止法。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於一切分別非分別。悉離遍計。三輪清淨。無我無人無法依止。亦無造作。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師子幢菩薩言。世尊。世間眾生聞一切法無生無起。鹹皆驚怖。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已了知一切法無生無起。無復驚怖。不見有法。若近若遠如實住已。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慈氏菩薩言。世尊。若於菩提起懸遠想。斯即不能護持正法。若有菩薩作是思惟。我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見菩提。若身若心有所和合。非不和合。彼菩薩者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功德光王菩薩言。世尊。若住非功德離真實功德。不求如來勝功德者。斯即不能護持正法。我已遠離諸非功德。安住菩薩真實功德。勤求如來最勝功德。如是乃能護持正法。   妙吉祥菩薩言。世尊。如世狂亂之人作如是言。我能護持如來正法。此非誠信。所以者何。如佛世尊坐道場時。無法可得亦無所證。是中雲何有法可護。世尊。我於一切法都無所護。離諸執著。而以大悲持諸法性。然於諸法無所成辦。非不成辦。   爾時世尊讚妙吉祥童真菩薩言。善哉善哉。妙吉祥。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我坐道場時無少法可得。無所得時乃作是言處於道場。妙吉祥白佛言。世尊。為於何時坐道場邪。若有所坐。即於菩提而有所得。斯乃有二對礙有別菩提有別。世尊。謂以佛及菩提無二對礙故。佛言。妙吉祥。菩提場自性我了達已。是故我乃坐菩提場。以我自性即是菩提場自性。而菩提自性即一切眾生自性。彼一切眾生自性即一切法自性。妙吉祥。同一自性等一味故。我於菩提場成正覺時。觀菩提場。無有少法而不解脫。謂以菩提平等故。現證諸法而亦平等。然平等法中不墮諸數。數與非數皆悉離故。彼平等法。是故如來說名無為。妙吉祥如來得是無為。超越一切有為之法。如來說是法時。妙吉祥菩薩深生信解。及一切眾會信解如來解脫之法。由信解故。普遍皆於平等法中無所違越。   爾時無量功德寶無垢殊妙莊嚴世界。先同海意菩薩。來此娑婆世界。諸大菩薩摩訶薩眾聞是法已。心意快然踴躍歡喜。鹹皆忻樂俱發是言。我等來此佛剎快得善利。見佛世尊。又見妙吉祥童真大士。得聞說此甚深正法。見佛出世見此正法現住世間轉大法輪。世尊。若此正法所在之處廣流布者。彼諸眾生得大善利。又若有人於佛在世或涅槃後。而能聽受如是正法。聞已信解。受持讀誦廣為他說。當知是人得大利益。佛言。諸善男子。如汝所知。菩薩善得幾種大利。彼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善得十種大利。此即不思議善利所轉。何等為十。所謂一者值佛出世而能親近得此大利。二者得見佛已深心清淨。三者起清淨心聽受正法。四者聞正法已離諸疑惑。五者離疑惑已於中出家。六者既出家已淨命自資。七者淨命資故能善說法。八者善說法已發菩提心。九者由不忘失菩提心故。而能聽受菩薩藏法。十者聞菩薩藏甚深法已。依法修行得此大利。世尊。如是等法。是為菩薩十種大利。此即不思議善利所轉若諸菩薩如是住者。此即說名善得大利。   時佛讚言。善哉善哉。汝諸大士。善說菩薩所得大利。說是法時。會中有三萬六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爾時海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希有世尊。多所饒益。修大乘者一切眾生。謂諸天人雖受天人中樂。乃能親近無上涅槃最勝妙樂。世尊。有幾種法而能隨轉攝受大乘。復有幾法於大乘中而能多作。復有幾法於大乘中而極難作。復有幾法增長大乘。復有幾法於大乘中而為障難。世尊。復以何緣說名大乘。   佛告海意菩薩言。汝當諦聽。我今為說。海意當知。有一種法攝受大乘。何等為一。謂不忘失大菩提心。復不放逸。海意。復有一法攝受大乘。謂信所作悉墮業報。復有一法謂起正見。於緣生法不相違背。復有一法離愛非愛。於一切眾生起平等心。復有一法。隨住大慈而自救度。復有一法。起大悲心不著己樂。復有一法。希求佛身隨念於佛。復有一法。依法真修隨念於法。復有一法。住不退轉眾中隨念於眾。復有一法。蠲除一切煩惱隨念於捨。復有一法。常不忘失菩提心故隨念於戒。復有一法。住清淨法隨念於天。復有一法。隨住利樂令他歡喜。復有一法。住堅固意極善樂欲。復有一法。起歡喜心為一切眾生施作解脫。復有一法。從甚深法如理出生勤求正法。復有一法。不以財利之心而行法施。復有一法。於聽法者作病人想。復有一法。於所說法如良藥想。復有一法。己說法者如醫王想。復有一法。常行衛護令法久住。復有一法。令三寶種不斷不絕。復有一法。無貪相續常生喜足。復有一法。捨諸所有不起愛著。復有一法。雖自守戒。而常將護諸破戒者。復有一法。諸惡作者不觀彼過而住於忍。復有一法。諸善作者現起饒益而住於忍。復有一法。於背恩者起悲愍慧。復有一法。於知恩者起恭敬悲。復有一法。於無智者不起慢心。復有一法。於有智者隨彼受學。復有一法。深固善根心無厭捨。復有一法。於諸善法心常隨轉。復有一法。無諂曲故三戒清淨。復有一法。於說法者愛敬承事如師尊想復有一法。捨諸外道文籍善聽正法。復有一法。修諸善根雖復艱苦。於生死中亦不疲懈。復有一法。於現住世及已涅槃諸佛如來。承事供養而無厭足。復有一法。與諸眾生為不請友。復有一法。以無依無取無著之心修四攝法。復有一法。了知在家諸過失已常樂出家。復有一法。於正士之業常自開發。復有一法。所作決定住菩提道增修勝行。復有一法。於同住大乘者不生惱恚。復有一法。教授菩提心法不生疲懈。復有一法。善護祕密法使不流散。復有一法。常當勤求法工巧智。復有一法。以真實語建立法幢。復有一法。所發誓願當令畢竟。復有一法。以無變悔心鈞行佈施。復有一法。常當覺了諸魔事業。復有一法。常應發起離慢智業。復有一法。遠於知識樂居寂靜。復有一法。離增上慢及貢高心不起他謗。復有一法。雖復了知諸煩惱已。而亦隨順世間行相。復有一法。淨命自資離諸貪染。復有一法。深固相應而常宴坐。復有一法。雖復多聞而常寂定。復有一法。如理正修瑜伽行地。復有一法。如實伺察空境界法。復有一法。於其利衰心無高下。復有一法。怖畏憒鬧獨處園林。復有一法。若得法利與他同分。復有一法。善解四聖諦智。復有一法。於諸智法而無祕惜。復有一法。為未學者成辦學故心無高勝。復有一法。若得若失。信業報故不生熱惱。復有一法。恭敬聽法之者善為說法。復有一法。於親友中離諸貪愛。於一切眾生起平等心。復有一法。於說法師所不起諂心而常讚歎。復有一法。以調順心故荷擔一切眾生。復有一法。於諸波羅蜜多相應勤求。復有一法。精進長養菩提道行。復有一法。建立信根令無動轉。復有一法。於國城中不空受食。復有一法。積集七種聖財而不匱乏。復有一法。內意真實安固命根。復有一法。以方便善巧成熟眾生。復有一法。行法施故而善攝法。復有一法。離諸諍論說最上法。復有一法。以無所得心聽受正法。復有一法。離沙門垢故而成沙門。復有一法。以無染愛心入王城聚落。復有一法。常當伺察過失善護一切眾生。復有一法。棄捨世間諸雜藝者。復有一法。於善知識所常當誠實。復有一法。自心清淨已起智復令一切眾生心得清淨。復有一法。無虛假故內意清淨。復有一法。趣向最勝道故深心清淨。而此一法善作勝業方便清淨。復有一法。福清淨已諸相清淨。復有一法。智清淨已煩惱清淨。復有一法。眾生清淨已剎土清淨。復有一法。雖觀無相而善迴向。復有一法。修隨順忍。復有一法。於三解脫門常當伺察修習出離。復有一法。住無所住。復有一法。證漏盡智神通遊戲。復有一法。住於止觀所作成辦得明解脫。復有一法。勤修方便所攝之慧。復有一法。住三界輪得菩提場莊嚴。復有一法。謂一切法平等現成正覺。復有一法。攝受大乘。謂一切法自性無性無生無起。如是知已即得無生法忍。海意。此之一法而能攝受大乘。如是等一法攝受大乘已。餘諸攝受依止而悉捨離。   復次海意。有二種法。於大乘中而能多作。何等為二。一者於佛法中生淨信解。二者不樂聲聞緣覺乘法。有二種法。於大乘中而極難作。何等為二。一者自解脫已善護未解脫者。二者隨為彼說解脫之法。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常不壞滅大菩提心。二者伺察眾生善為建立。復有二法難作。一者觀菩提心猶如幻法。二者觀一切眾生皆悉無我。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心無厭離。二者所修方便而不虛假。復有二法難作。一者內心清淨而為根本。二者無作無不作故修諸福行。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勤修善根方便。二者所修方便而令畢竟。復有二法難作。一者無戲論故而修方便。二者所修方便住畢竟故其心寂靜。復有二法多作。一者深心趣向勝道。二者於最勝法中作最勝所緣。復有二法難作。一者說悔自罪。二者出離他罪。復有二法多作。一者捨諸所有。二者不求果報。復有二法難作。一者起平等心而行施捨。二者善能迴向。復有二法多作。一者護戒無缺。二者不求生天。復有二法難作。一者於毀戒者起悲愍心。二者自具戒德不作貢高。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善樂於忍。二者迴向菩提。復有二法難作。一者捨離高心。二者尊敬忍者。復有二法多作。一者發起精進求諸善法。二者於諸善根生歡喜心。復有二法難作。一者身心寂靜。二者心離依著。復有二法多作。一者積集禪支。二者心業調暢。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不著禪味。二者不厭欲界。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勤求正法。二者常生法欲。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伺察於法。二者於法寂定。復有二法多作。一者親近善友。二者於師長所增加尊重。復有二法難作。一者專勤承事。二者善言隨順。復有二法多作。一者於時非時而常請問。二者隨所得義領納於心。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修義智。二者修法智。復有二法多作。一者聞財無厭。二者聞慧無厭。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伺察深固之法。二者遠離不深固法。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如理為他說法。二者於聽法者起悲愍心。復有二法難作。一者於法不吝。二者不以財利之心為他說法。復有二法多作。一者止息外聽。二者攝受諸心。復有二法難作。一者息除五蓋。二者修七覺分。復有二法多作。一者獲得歡喜。二者喜受相應。復有二法難作。一者知法知量。二者知自境界。復有二法多作。一者信於業報。二者善修勝行。復有二法難作。一者解了諸非業報。二者增長一切善法。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出誠實言。二者不誑聖人。復有二法難作。一者如說能行。二者不壞佛眼。復有二法多作。一者身業清淨。二者離三不善。復有二法難作。一者觀身猶如影像二者觀如草木瓦礫。復有二法多作。一者語業清淨。二者離語四過。復有二法難作。一者解悟不可說法。二者智了諸聲猶如對響。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心業清淨。二者遠離貪瞋邪見。復有二法難作。一者內心寂止。二者外無所行。復有二法多作。一者修慈心觀。二者於諸眾生起平等心。復有二法難作。一者心如虛空清淨無垢。二者自度度他而善迴向。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常不厭離大悲之心。二者勤修善根而無懈倦。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伺察無生。二者善護出離。復有二法多作。一者遊戲法園。二者除厭離心。復有二法難作。一者圓滿寂默之法。二者未具法者而令修行。復有二法多作。一者捨離愛染。二者斷諸損害。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修於捨行。二者觀察眾生而無艱苦。復有二法多作。一者修念佛觀。二者住於無念而起念心。復有二法難作。一者觀於法身。二者成辦諸相好身。復有二法多作。一者修念法觀。二者成辦諸眾生法。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伺察離貪。二者於其貪行眾生起大悲心。復有二法多作。一者隨念諸菩薩眾。二者歸向不退轉眾。復有二法難作。一者觀察無為。二者護得果者。復有二法多作。一者隨念於戒。二者常不忘失大菩提心。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伺察無加行戒。二者攝受將護破戒眾生。復有二法多作。一者隨念於捨。二者捨己不生變悔。復有二法難作。一者蠲除己之煩惱。二者為眾生說斷煩惱法。復有二法多作。一者隨念於天。二者不求生天。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住正念慧。二者散亂心者令住念處。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增修福行。二者增修智行。復有二法難作。一者善修無加行智。二者於諸福行不生厭離。復有二法多作。一者超越諸著。二者於諸愛著悉能解脫。復有二法難作。一者極善樂欲。二者不生諂誑。復有二法多作。一者知恩。二者報恩。復有二法難作。一者斷除欲貪。二者於善法欲而無厭棄。復有二法多作。一者說悔諸罪。二者不作諸罪。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不起惡作。二者不起隨眠。復有二法多作。一者隨喜他福。二者自福無厭。復有二法難作。一者於一切罪起盡滅智。二者於一切福起長養智。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勸請諸佛。二者護持正法。復有二法難作。一者雖知法界本無分別。二者智善分別說諸句義。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善解迴向。二者隨所迴向與一切眾生共之。復有二法難作。一者抉擇無相。二者修諸有相。復有二法多作。一者雖觀於空。二者觀照眾生。復有二法難作。一者慧起悉無所樂。二者方便而有所樂。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希求善根。二者為諸眾生成辦善根。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修習無願。二者積集所生之智。復有二法多作。一者無著。二者無動。復有二法難作。一者無慢。二者愛樂。復有二法多作。一者樂居寂靜。二者領納寂靜功德。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修寂靜行。二者自度復度一切眾生。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少欲。二者知足。復有二法難作。一者省察己之煩惱。二者審觀斷除一切眾生煩惱。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安定。二者伺察。復有二法難作。一者常省己過。二者不觀他過。復有二法多作。一者自離貢高。二者不起他謗。復有二法難作。一者觀我無我。二者觀眾生無眾生。復有二法多作。一者自常行施。二者容受他施。復有二法難作。一者出離輪迴。二者度輪迴中一切眾生。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勤求波羅蜜多。二者隨諸所求波羅蜜多如所說住。復有二法難作。一者得現量智。二者成辦他智。復有二法多作。一者不求世間名聞利養。二者勤求正法。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不饒益者為作饒益。二者已饒益者而令增極。復有二法多作。一者所作大慈而無邊際。二者所行大悲而無間斷。復有二法難作。一者已得度者而令證悟。二者未得度者而為濟度。復有二法多作。一者為諸眾生成就功德。二者無德眾生起大悲心。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不饒益者作饒益行。二者已作饒益而無異想。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常作身念處觀。二者身住清淨。復有二法難作。一者雖作身中身隨念觀。二者不與身俱起於尋伺及尋伺道。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常作受念處觀。二者於苦樂等受而無領納。復有二法難作。一者雖作受中受隨念觀。二者不與受俱起於尋伺及尋伺道。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常作心念處觀。二者心住清淨。復有二法難作。一者雖作心中心隨念觀。二者不與心俱起於尋伺及尋伺道。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常作法念處觀。二者常起抉擇法智。復有二法難作。一者雖作法中法念處觀。二者不與法俱起於尋伺及尋伺道。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已生諸不善法悉令除斷。二者已生一切善法而能守護。復有二法難作。一者未生諸不善法防令不生。二者未生一切善法當令生起。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常修欲勤心慧四種神足。二者應以神足得度眾生而善度之。復有二法難作。一者雖獲無加行神變。二者不動法界能於一切佛剎之中顯諸神應。復有二法多作。一者自所得信而無動轉。二者諸未信者令具於信。復有二法難作。一者自心而無雜染。二者染心眾生令得清淨。復有二法多作。一者發起諸精進根。二者安住念根不生散亂。復有二法難作。一者抉擇善觀諸精進根。二者不著空相而起於念。復有二法多作。一者於定慧根勤修諸行。二者所修諸行不生疲懈。復有二法難作。一者智無所行。二者成熟眾生而有所行。復有二法多作。一者於諸煩惱觀離煩惱二者已生煩惱勤求出離。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一切法不和合本離煩惱故。二者於三界和合。為斷一切眾生諸煩惱故。◎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復次海意。復有二法。於大乘中而能多作。一者精進修七覺支。二者深心說覺支法。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不住盡智。二者無生智忍。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善行正道。二者善知非道不行。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修向道智。二者安立正道。復有二法多作。一者隨順緣生之法。二者離二邊見。復有二法難作。一者善知一切眾生染因染緣。二者善知一切眾生淨因淨緣。復有二法多作。一者覺知魔事。二者遠離魔業。復有二法難作。一者出離諸魔。二者令魔隱伏。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已盡之法復無所盡。二者無盡之法而不可盡。復有二法難作。一者本來無盡。二者諦觀諸法剎那破壞。復有二法多作。一者從初發心而即伺察大菩提場。二者伺察菩提場故不樂餘乘。復有二法難作。一者初發心時。是即出生菩提場因。二者雖復起諸善心而無取著。復有二法多作。一者生死相續之者為斷諸結。二者善根相續之者。令其發心不生厭離。復有二法難作。一者若有方分若無方分。一切善根悉用迴向無上菩提。二者雖復迴向菩提。起心諦觀皆如幻法。復有二法多作。一者令諸眾生普觀菩提。二者已觀菩提眾生令觀解脫。復有二法難作。一者伺察菩提平等故眾生亦平等。二者成熟眾生精進無倦。復有二法。於大乘中而能多作。一者發心如理抉擇一切善法。二者發起大悲之心。以諸眾生置涅槃道。海意。此之二法於大乘中而能多作。復有二法。於大乘中而極難作。一者無生而生。二者無起而起。海意。此之二法於大乘中而極難作。◎   ◎復次海意。有三種法增長大乘。何等為三。一者發菩提心增修善根。二者為善知識之所攝受不生疲懈。三者建立大悲而無退轉。此之三法增長大乘。復有三法增長大乘。何等為三。一者勤修勝行。二者伺察諸行。三者於勝行中為諸眾生而善成辦。復有三法。一者攝止慳心。二者廣行施捨。三者迴向菩提。復有三法。一者自集淨戒。二者將護破戒之人。三者迴向菩提。復有三法。一者心無障礙。二者忿恚眾生令得清淨。三者迴向菩提。復有三法。一者精進無倦。二者懈怠眾生而能將護。三者迴向菩提。復有三法。一者從禪定生。二者不著禪定。三者迴向菩提。復有三法。一者勤求多聞。二者如聞伺察。三者迴向菩提。復有三法。一者起於緣眾生慈。二者起於緣法之慈。三者起於無緣之慈。復有三法。一者自所作故起於悲心。二者為他作故起於悲心。三者離二邊故起大悲心。復有三法。一者勤求自利之智。二者勤求利他之智。三者發勤精進二利圓滿。復有三法。一者過去已盡之智。二者未來未至之智。三者現在住法界智。復有三法。一者於其正定眾生起方便慈。二者於其不定眾生起解脫慈。三者於其邪定眾生起大救度慈。復有三法。一者得樂受故身業調暢。二者善護他故語言甘美。三者行正直故心業堪任。復有三法。一者雖修不淨之觀。而於貪行眾生類中不生厭離。二者雖修慈心之觀。而於瞋行眾生類中不生厭離。三者雖修緣生之觀。而於癡行眾生類中不生厭離。復有三法。一者利益修勝行故。二者歡喜常知足故。三者清涼永無熱惱故。復有三法。一者任持所聞。二者總持文句。三者入於智聲前後際斷故。復有三法。一者攝集七聖財故而不匱乏。二者法施無障礙故能行大捨。三者所有財利。鈞眾分故常得大富。復有三法。一者誠諦入勝義諦故。二者真實無虛誑故。三者如常無變異故。復有三法。一者自知今我雲何。二者知諸眾生當何施作。三者知時解時非時諸分位故。復有三法。一者蘊法蘊平等。二者界法界平等。三者處觀如空聚。復有三法。一者不壞因果。二者能善長養諸緣。三者和合互相涉入。復有三法一者不違背佛。二者不譭謗法。三者不輕慢眾。而常尊重恭敬承事。復有三法。一者止息於貪。二者遠離於瞋。三者開曉於癡。復有三法。一者入世俗諦。二者真實說相。三者勝義諦無住。復有三法。一者於諸眾生不起輕慢。二者於阿羅漢常生尊敬。三者不為煩惱之所制伏。復有三法。一者不染欲界。二者不樂色界。三者不著無色界。復有三法。一者於衰譏毀苦其心不下。二者於利稱譽樂其心不高。三者不染世之八法。猶如山王安固無動。復有三法。一者隱密諸根。二者善解諸結。三者善調其心。復有三法。一者建立地位功德。二者能離地位過失。三者於地地中善能勝進。復有三法。一者內心起勝上智。二者深心起差別智。三者方便起安立智。復有三法。一者定清淨已得增上戒學。二者慧圓滿已得增上心學。三者解脫圓滿已得增上慧學。復有三法。一者樂受斷除貪愛。二者苦受斷除瞋恚。三者不苦不樂受斷除無明。復有三法。一者雖轉於因而無加行。二者雖轉煩惱而無分別。三者雖轉三界而無願求。復有三法。一者抉擇於空遠離諸見。二者抉擇無相止息尋伺。三者抉擇無願三界寂滅。復有三法。一者眼空。二者色境離性。三者眼識無住。復有三法。一者耳空。二者聲境離性。三者耳識無住。復有三法。一者鼻空。二者香境離性。三者鼻識無住。復有三法。一者舌空。二者味境離性。三者舌識無住。復有三法。一者身空。二者觸境離性。三者身識無住。復有三法。一者意空。二者法境離性。三者意識無住。復有三法。一者密修於戒。二者善護於定。三者抉擇於慧。復有三法。一者修念任持正法。二者修慧深固伺察。三者修行覺了行義。復有三法。一者隨住聲聞聖諦聲中說解脫法。二者隨住緣覺緣生法中說解脫法。三者隨住菩薩六波羅蜜諸勝行中。說解脫法。復有三法。一者捨。謂捨一切珍寶。二者大捨。謂捨妻子奴婢眷屬。三者極捨。謂捨身份頭目手足。復有三法。一者護持正法。二者護持諸說法師。三者護持大乘之法。復有三法。一者不令生死相續。二者覺悟生死過失。三者遠離生死罪業。復有三法。一者無蓋障心聽受正法。二者無隨眠心而常宴坐。三者以出離心能正修行。復有三法。一者所聞依義。二者觀察依智。三者解脫依法。復有三法。一者多聞樂居寂靜。二者住寂靜已深固作意。三者深固作意相應而能覺了諸法平等。復有三法。一者恭敬智者。二者請問多聞。三者護修定者。復有三法。一者不以得利之心而行法施。二者於聽法者慈心攝受。三者起一切智心現前所作。復有三法。一者心平等故眾生平等。二者無種種性故諸法平等。三者智平等故諸佛平等。復有三法。一者智。知三世平等。二者慧解三解脫平等。三者了。悟三界平等。復有三法。一者善觀諸行無常亦復是苦。二者善觀諸法無我。三者善觀涅槃寂靜。復有三法。一者誓願真實住畢竟故。二者所聞真實如理修行。三者三摩地真實發生勝慧。復有三法。一者已作之罪而不覆藏。二者未作之罪防令不起。三者現所有罪悉令悔滅。復有三法。一者遠離惡作。二者遠離隨眠。三者遠離疑惑。復有三法。一者樂居寂靜。二者離於貪愛。三者起善法欲。復有三法。一者住深法忍。二者說種種法。三者得一切處通達辯才。復有三法。一者所聞決定總持。二者得佛加持辯才。三者諸所說法賢聖攝護。復有三法。一者從初發心坦平如地。二者諸行畢竟諸行相續。三者雖轉諸想而住不退轉地。復有三法。一者圓滿聞所成忍。二者思所成忍而不流散。三者獲得無生法忍。復有三法增長大乘。一者方便與慧和合修諸道行。二者大慈大悲和合成熟眾生。三者精進不放逸和合護持正法。海意此之三法而能增長大乘。   復次海意。有四種法。於大乘中而為障難。何等為四。一者惡聞。所謂尋求外道文籍。二者於其六波羅蜜菩薩藏正法不樂聽受。三者增上慢心起諸魔業。四者業障隨逐譭謗正法。海意。此之四法於大乘中而為障難。復有四法。於大乘中而為障難。何等為四。一者貪愛。二者瞋恚。三者愚癡。四者煩惱增盈不求善法功德。復有四法。一者嫉他得利。二者諂曲親近諸說法師。三者起黠。利慧誑行饒益。四者以不實心而作欺誑。復有四法。一者於善友所起惡友想。二者於惡友所起善友想。三者於非法中起正法想。四者於正法中起非法想。復有四法。一者常起慳染之心。二者見乞丐人即起損害過失之心。三者施已生變悔心。四者起背一切智心。復有四法。一者欲心行施。二者過失心行施。三者怖畏心施。四者愚癡心施。復有四法。一者為求名稱故施。二者為求美譽故施。三者為求善聲故施。四者為求讚歎故施。復有四法。一者以世俗情義故施。二者有所為事故施。三者不顯明施。四者不自手施。復有四法。一者以粗物施。二者不貴重施。三者不恭敬施。四者增上慢施。復有四法。一者以利刀施。二者以毒藥施。三者不軌法施。四者損害心施。復有四法。一者於持戒人生瞋恚心。二者於破戒人起彼損害不將護心。三者自所修戒而常雜亂。四者於說戒人起殺害想。復有四法。一者好求艱苦財利。二者若得法利不鈞他分。三者不欲他人所得利養。四者於自得利不生知足。復有四法。一者身曲非威儀道。二者語曲所言不實。三者心曲欲作諸罪。四者一切處曲不以淨命而資養故。復有四法。一者於其同住大乘之者起瞋恚心。二者不能覺了諸魔事業增上慢故。三者聞非所說而即喜行。四者聞說諸善功德而生惱意。復有四法。一者高慢正法不能親近。二者於說法師不起尊重。三者於其父母師長及親教師不生歸敬。四者身心堅獷諸所起行常生違背。復有四法。一者舉揚自德。二者隱覆他德。三者我慢熾然。四者堅猛瞋恚。復有四法。一者懈怠。二者惛沈。三者不正順。四者執著。復有四法。一者不調伏。二者不寂靜。三者不隱密。四者不柔善。復有四法。一者少聞入於國城聚落。二者不具戒蘊而求利養。三者不護身儀入女人捨。四者不住等引之心。解入一切眾生根性。復有四法。一者不能勤修四攝之法。二者棄捨成熟眾生。三者譭謗正法不作護持。四者於說法人而生嬈惱。復有四法。一者愚癡常生多欲。二者瞋恚樂作諸罪。三者貪愛不生喜足。四者求利心常無厭。復有四法。一者不信而常掉舉。二者親近惡友不厭捨罪。三者懈怠減沒善法。四者放逸所作善根而皆喪失。復有四法。一者不能內觀察故而常無慚。二者慧解不明曉故而常無愧。三者與無間業等故而不知恩。四者雖於他人少行善利。而自伐滅返生誣謗。復有四法。一者瞋。二者忿。三者恨。四者害。復有四法。一者虛誑諸聖。二者不護諸聖。三者輕慢施主。四者於阿羅漢起增上慢。復有四法。一者身業不能清淨。二者語業不能善護。三者心業雜染。四者於大乘中而生疲倦。復有四法。一者於眾聚中而起兩舌。二者於師長阿闍梨所而發惡語。三者於諸來求者而興綺語。四者虛誑人天。復有四法。一者不護戒蘊。二者不越他世。三者散失善根。四者破壞長養勝行。復有四法。一者於大眾中起強勝心。二者於集會所執高慢心。三者常出惡言欲離於罪。四者以雜亂語說世間典。復有四法。一者以不勤行心居寂靜處。二者多損害心居憒鬧中。三者不種善根起有福想。四者竊菩薩名求利活命。復有四法。一者心不柔順。二者其心粗獷。三者心不調伏。四者於諸眾生起艱苦心。復有四法。一者憍恃持戒。二者憍恃多聞。三者憍恃住阿蘭若。四者憍恃頭陀功德。復有四法。一者計我為勝。二者計法為勝。三者以少善根計為高勝。不迴向菩提。四者先修大乘之行。中樂聲聞緣覺乘法。復有四法。一者執著於身。二者執著於心。三者執著於戒。四者不向勝道。復有四法。一者親友家乞於非家用。二者追求利養自謂清淨。而復喜見破戒之者。三者耽樂俗捨。四者於具戒人而生瞋恚。艱苦所作起諸纏縛。復有四法。一者多作事。二者多求利。三者多語言。四者多知識。復有四法。一者我見取著於我。二者眾生見取著眾生。三者斷見取著無作。四者常見取著身命。復有四法。一者雖於諸事有所發起。二者既發起已不能攝持。三者不攝持故而生疲懈。四者以疲懈故乃起怖畏。復有四法。一者不修昇進地地之智。二者不能善修禪定。三者棄捨眾生勝慧不行。四者雖修願及方便。而起有得之想。復有四法。於大乘中而為障難。一者法障隨眠而根性鈍。二者業障隨眠。於諸善根而不勤行。三者煩惱障隨眠三蘊隨轉。四者魔事隨逐忘失菩提心。海意。如是等四法於大乘中而為障難。◎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二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鴻臚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世尊說是攝受大乘等諸法時。會中四萬四千眾生及千天人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二萬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而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有大光明廣照十方。有千天人處於空中。言音互發喜躍迴旋。復雨殊妙天諸寶花。鼓吹歌音奏天妙樂。而為供養。以妙偈詞而讚嘆曰。  如是最上大法藏  如來今日親開示  久已安住大悲心  為諸眾生明顯了   說此偈已。又作是言。世尊。若人於此如來所說大法寶藏。而能受持極少分者。是人速能解脫一切地獄恐怖。次第當轉無上法輪。世尊。譬如有人去彼州城聚落不遠。見地伏藏中有無盡珍寶充滿。是人以具利益心故。見已即時詣州城中語諸人言。汝等善來。汝若欲求諸珍寶者。我知方處。當示於汝無盡伏藏。世尊。彼州城中有一類人。雖聞其言而不信受。有一類人信其所說。即同其人詣伏藏所。隨自力能恣取其寶。如其智量得寶而還。然彼伏藏取而無盡。亦無分別此人我與彼人不與。此人應取彼不應取。何以故。而是伏藏無分別故。世尊。諸佛所說大法寶藏。亦復如是。佛於阿僧祇俱胝那庾多百千劫中。積集如是無上廣大妙法寶藏。既積集已。詣菩提場成正覺果。後於波羅奈國鹿野苑中轉大法輪。今日世尊。又復轉此集會正法。開示無上大法寶藏。而佛世尊以無取心。於諸眾生起大悲行作利益事。諸不知者。以妙梵音普遍告諭諸天及人阿修羅等。而表示言。汝等來此受持無上廣大法寶。此法能盡生老病死諸苦邊際。能施一切無盡妙樂。世尊。或有一類不具於信愚癡之人。於此正法不生勝解。復不正順不能分別故不生信。或有一類具信之者。於此正法。能善分別而生勝解。復起正順以能分別故深生淨信。是人乃能於佛如來大法寶藏。隨力堪任取其法寶。自取寶已。復令他人於彼諸乘解脫法中而生信解。或有樂住聲聞乘性。或有樂住緣覺乘性。或有樂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佛如來無上最勝大法寶藏而無窮盡。亦無分別。又復世尊。今此無上大法寶藏。如是廣大開發顯示。而諸眾生於此法寶總略乃至極少分中。有不能取者。是人不得寶故。於長夜中行三惡趣無有窮盡。世尊。若復有人於此無上大法寶藏少略。乃至或能受持一四句偈者。是人具足七種聖財而不貧匱。何況有能於此廣大集會正法少略一品信奉受持。或復二三四五。若十二十。逮七十品。乃至終畢能受持者。是人所獲功德不可稱計。何以故。今此法門不離菩提心故。為諸眾生起大悲心所逼切故。是故若人能起淨心。受持讀誦為他說者。應知彼人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當坐道場降伏諸魔。於大乘中得大神通。爾時世尊讚諸天子言。善哉善哉。諸天子眾。汝等善說。當知善能於此正法受持讀誦而生勝解如理修行者。是人建立一切語言勝妙功德。是人得至一切智頂。復知是人廣為一切世間作智慧光普遍照曜。詣菩提場。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何以故。由能乘御此大乘故。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建立此最勝  廣大諸佛乘  如虛空光明  越諸世間故  出離三有已  往詣菩提場  無彼有著心  已離諸繫著  俱胝劫積集  廣大清淨說  佈施調止門  令內心深固  由戒止諸罪  身心得清淨  離諸怖畏心  往詣菩提場  平等心及意  容受諸眾生  超勝於餘乘  謂諸下乘等  趣此大乘法  令眾生歡喜  高建大法幢  神足御如馬  聞精進相續  禪定為床坐  忍辱力隨得  大智慧灌頂  摧伏諸外眾  破諸魔軍已  詣淨菩提場  趣向大乘法  慈心為甲冑  怨惡不能壞  行堅固大悲  趣向深法理  四禪四神足  乘四無量行  調御菩提心  不捨諸正道  十方無邊際  一切眾生界  悉於此大乘  乘御而修進  無苦亦無樂  非減亦非增  最上佛乘中  具如是神力  修行四念處  及彼四正斷  四神足亦然  五根五力等  如佛所讚說  具七覺支寶  遊行八正道  往詣菩提場  寂止諸煩惱  圓具法光明  破一切暗塵  顯出於三有  神力普能召  帝釋梵王等  汝等各善御  此無比大乘  諸波羅蜜多  謂施戒及忍  精進禪定門  勝慧智神力  及彼方便行  所攝真實願  縱百千魔軍  此悉能摧伏  毀戒諸眾生  勤造諸罪業  高勝諸菩薩  集多種功德  若所起諸心  菩提心廣大  能御大乘人  彼悉能觀察  所有世間典  種種義及行  乃至出世間  真實諸善法  有學及無學  緣覺諸聖人  住於佛乘者  悉入彼彼門  若種種煩惱  及種種心行  諸苦惱眾生  輪轉有為界  住於佛乘者  菩薩悉能觀  令彼等息苦  趣向畢竟乘  又諸懈怠人  劣弱無勢力  而不能運心  盡眾生苦際  由聞大乘已  彼心生恐怖  唯求自樂因  不作利他行  若明解大力  有大智菩薩  精進力具圓  眾生常利益  行大悲方便  內心性清淨  由乘最上乘  故彼心歡喜  普盡諸世間  無邊種種行  上中下等差  根性及意樂  乘此最上乘  具大智菩薩  剎那能遍知  諸眾生心行  身得妙相好  莊嚴諸身份  語出悅美音  一切聞皆喜  心意得清淨  具禪定神通  由乘最上乘  獲廣大功德  此最上佛乘  三界遍聞故  乃至一切佛  聖佛眼不斷  增長最上眼  謂法眼熾然  超越三界眾  即諸阿羅漢  此乘淨微妙  不墮穢土中  菩薩御此乘  剎那見諸佛  十方界往已  無疲亦無減  觀此無比乘  有如是神變  御佛乘大士  遍行諸世間  超勝及比倫  求之俱不得  世間一勇猛  菩薩大威神  由乘最上乘  能怖魔軍眾  獲色力威勢  及得廣大富  或帝釋梵王  輪王護世等  乃至天及人  得是三界樂  由乘最上乘  妙樂悉圓具  菩薩心無高  而亦復無下  能施諸所愛  施已不求報  以歡喜慈心  亦施於頭目  由乘最上乘  迴向菩提故  菩薩持淨戒  或具於梵行  禁戒淨光明  煥耀踰日月  色相及富盛  悉無所希求  由乘最上乘  為救度眾生  菩薩聞惡言  不忿亦不恚  正使碎其身  亦護諸群品  此身即易得  法王值極難  由乘最上乘  得此忍清淨  菩薩於無邊  百千劫已來  循環惡趣中  流轉生死界  發大精進力  為救度眾生  由乘最上乘  精進力成就  菩薩得寂靜  柔軟勝妙樂  知定功德法  慈眼視眾生  是中無少分  味著禪定樂  唯思念希求  得見於諸佛  菩薩知諸法  因緣所生空  我法及眾生  彼皆無所得  諸見善清淨  勝慧調伏心  由乘最上乘  此妙慧清淨  所有四聖諦  四無量四定  及五種智通  四無礙解等  於四攝法中  法施為最上  如是功德門  皆從佛乘出  所有十力等  無邊諸佛法  佛人中師子  說法若其吼  眉間及口中  無見頂放光  由乘最上乘  菩薩不難得  諸佛有三種  最勝大神通  調伏於世間  照明諸心意  諸佛所說法  其果利不虛  由乘最上乘  疾速皆獲得  佛語義相應  無染無過失  緊那羅梵音  軟美復悅意  普攝諸世間  眾生言音等  聞佛妙音聲  一切皆歡喜  菩薩非久獲  如是佛言音  等空佛剎中  一切皆表示  普遍悉能聞  法義相應語  眾生聞皆樂  煩惱悉蠲除  假使以神力  能至虛空邊  十方海水中  亦能知其量  無邊眾生行  剎那心尚知  唯佛最上乘  功德說無盡   爾時世尊復告海意菩薩摩訶薩言。海意。是故當知。若有菩薩欲於如是廣大正法。密作護持令法久住。自心潔白已。於他眾生及補特伽羅。所有一切上中下根能遍知者。應當受持如是句義。所謂門句。印句。及金剛句。得受持已。如義解了。以慧相應。最勝方便如理伺察。海意。何者名為門句。所謂諸施設門。表示一切法分別義。阿字門。表示一切法無生義。波字門。表示一切法勝義諦。那字門。表示一切法了知名色義捺字門。表示一切法調伏寂靜義。娑字門。表示一切法出過諸著義。多字門。表示一切法隨住真如義。迦字門。表示一切法了達業報義。又娑字門。表示一切法平等無差別義。摩字門。表示一切法大悲義。哦字門。表示一切法最極甚深難徹源底義。惹字門。表示一切法超越老死義。馱字門。表示一切法法界無分別義。設字門。表示一切法圓滿奢摩他義。佉字門。表示一切法虛空煥明義。叉字門。表示一切法普盡無生義。倪野字門。表示一切法智無著義。他字門。表示一切法善解處非處義。塞迦字門。表示一切法了知諸蘊義。奼字門。表示一切法畢竟無邊際義。身寂靜門。表示一切法無貪染義。心寂靜門。表示一切法調伏瞋癡義。止息門。表示一切法歸趣無著義。深固門。表示一切法出離三際義。住實性門。表示一切法住法界義。無取門。表示一切法解脫相義。無執著門。表示一切法離諍論義。無雜染門。表示一切法清淨相義。法自性門。表示一切法本來明淨義。妙光明門。表示一切法煥明義。觀想門。表示一切法離散義。無攝藏門。表示一切法不和合義。菩提門。表示一切法平等一味義。涅槃門。表示一切法離諸煩惱義。海意。如是等門句。能受持者。得自心潔白已。於他眾生及補特伽羅上中下根。悉能了知。   復次海意。何名印句。所謂一切法解脫印所印。法本無二。二清淨故。一切法二邊無邊印所印。斷常清淨故。一切法盡離貪印所印。盡門盡際中無盡無邊際故。一切法無高無下印所印。平等性實際清淨故。一切法如虛空印所印。出過五眼道故。一切法住虛空印所印。法界即虛空界故。一切法無分別印所印。法界涉入故。一切法法界印所印。法無分別相故。一切法真如印所印。前後際如實故。一切法實際印所印。本來清淨故。一切法空印所印。有為同等故。一切法無相印所印。遠離差別諸所緣故。一切法無願印所印。離諸所求故。一切法無常印所印。自性無性無相故。一切法苦印所印。五蘊善積集相故。一切法無我印所印。自性無我故。一切法寂靜印所印。畢竟無動故。一切法誠諦印所印。普遍攝入勝義諦故。一切法無動印所印。種子無住故。一切法不壞印所印。畢竟決定故。一切法如如印所印。前後際不斷故。一切法三世平等印所印。於一切處同一味故。一切法無生印所印。自性無所有故。一切法無滅印所印。自性無生故。一切法不相待印所印。離增上慢故。一切法無戲論印所印。一切尋伺無積集故。一切法明瞭無相印所印。無諸色相所表示故。一切法無染印所印。依止斷故。一切法無成辦印所印。對治不可得故。一切法非業報印所印。一切無造作故。一切法無為印所印。悉離生滅諸分位故。一切法平等性印所印。諸法等虛空悉無差別故。海意。此等名為印句。是諸印句。乃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菩提之印。如是印句。所有八萬四千法蘊於中出生。如是印句。普攝諸佛及諸菩薩最上智印。速疾證得無生法忍。海意。如是等印句。所有不種善根諸眾生等而不得聞。又此法門善能降伏一切魔業。海意。所有無盡總持寶篋。而能藏攝彼一切法。是法皆從印句中出。又復八萬四千三摩地門。及遍入八萬四千眾生心行。及千波羅蜜門。悉從如是印句中出。而此印句亦復隨入彼彼法門。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三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復次海意。雲何是金剛句。謂即自身是金剛句。自性無分別故。海意。此金剛句於諸見中抉擇而轉無明。是金剛句。入諸明故。此金剛句。於所緣事中遍知而轉五無間際。是金剛句。無加行平等故。此金剛句。於諸加行遍知而轉貪際。是金剛句。離貪際平等故。此金剛句。於貪離貪平等而轉瞋際。是金剛句。慈際平等故。此金剛句。破諸瞋恚癡際。是金剛句。慧光明平等故。此金剛句。開顯明慧一切眾生一眾生。是金剛句。遍入眾生平等故。此金剛句。而隨覺了眾生自性一切眾生心一眾生心。是金剛句。入無心故。此金剛句。而隨了知心之自性本來明澈一切佛一佛。是金剛句。遍入真如平等故。此金剛句。而隨覺了平等性智一切剎土一剎土。是金剛句。遍入無盡剎土故。此金剛句。隨知虛空平等一切法一法。是金剛句。入一切法性平等故。此金剛句。而隨了知無二法門一切法佛法。是金剛句。於一切處智隨入解故。此金剛句。而隨覺了金剛喻定諸魔事業諸佛事業。是金剛句。入諸魔業隨警悟故。此金剛句出過一切魔之事業一切語言。如來語言。是金剛句遍入一切音聲隨解了故。此金剛句。而隨了知不可說法一切法無生。是金剛句。入無滅故。此金剛句。超越生老病死之道一切法無起。是金剛句。入無止息故。此金剛句。而能隨轉諸法寂滅。海意。此如是等諸金剛句。是不破壞句。是精妙句。是平等句。是聖諦句。是堅固句。是無種種句。是愛樂句。是不斷句。是寂靜遍寂近寂之句。是無作用句。是不和合句。是入無趣之趣句。是無行句。是真性句。是如實句。是不背佛句。是不謗法句。是不破僧句。是如所說句。是三輪清淨句。是勇猛句。是梵行句。是空寂句。是虛空句。是覺支句。是無相句。是無願句。是法相句是心意識無住句。是摧伏諸魔外道句。是清淨無垢明澈句。是觀照菩提句。是慧光明句。是無法顯示句。是畢竟不生不滅句。是自境界清淨句。是入佛境界句是無思惟分別遍計句。是法界無差別句。是入無句之句句。海意。如是等金剛勝妙諸句。若有菩薩隨能領受抉擇其義者。我說是人決定當坐菩提道場。作師子吼。當佛世尊說是門句印句金剛句時。此會中有八千菩薩獲得入一切法門印陀羅尼。及得遍入一切眾生意樂三摩地。   爾時十方世界所來集會一切菩薩摩訶薩眾聞是法已踴躍歡喜。心意快然。各以神力。隨自所來諸佛剎土。彼彼剎中各各所有花鬘塗香。及抹香等而悉集來。於此會中廣雨眾妙花鬘香等。普用持奉供養世尊釋迦牟尼如來及此正法。願此正法久住世間。是諸菩薩作供養已。同發妙音。讚歎世尊。說伽陀曰。  無相顯示於色相  一相離相大聖尊  諸相平等相無相  稽首安住真實相  遍入一切眾生語  所入音聲智隨入  一切音聲解脫門  稽首平等心解脫  世間差別諸心行  心如幻故無所覺  無行等行無所行  我禮虛空心明顯  有無平等邊無邊  法法分別離分別  一切心意本寂然  我今頂禮心寂靜  佛知因緣諸運用  佛能宣說諸因行  因緣解脫本際中  佛知實際真平等  今此遍入平等相  我觀善逝身非身  不可分別有相身  故現差別諸妙相  所有十方佛剎土  皆同入此佛剎中  而此佛剎無所增  彼剎無動亦無減  諸心平等心無心  幻心無異無分別  了知平等菩提心  世尊常行平等法  法界混入平等界  諸法無性而可入  性常平等染淨中  我禮世間利益者  日月尚可使墜地  風無形相亦可繫  須彌山可吹如塵  唯佛世尊無妄說  真實語言本清淨  淨心如空心明煥  世法貪愛不染心  如蓮不染居三有  或聞稱讚不生喜  或聞譏謗不生瞋  如須彌山不動搖  我禮世間與樂者   爾時彼諸菩薩摩訶薩眾說是伽陀讚歎佛已俱白佛言。世尊。由佛世尊出世間故。即是寶出。佛出世故。即是樂出。即念慧行智出。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勝慧出。即慈悲喜捨出。即勝義出。即實諦出。即正法出。即作證法出。即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之法出。即奢摩他出。即毘缽捨那出。即六通三明八解脫出。以要言之。即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出。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慧積前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以有身見生故。佛出世。以無明有愛生故。佛出世。貪瞋癡生故。佛出世。四顛倒生五蓋六入七識處。八邪法九惱處。十不善業生故。佛出世。何以故。為斷一切眾生諸不善業故。佛出世。然佛世尊。亦無對治及增勝力。以無所對治故。佛出世。世尊。若諸菩薩欲知諸佛出世因者。應如是知如是修學。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如佛出世應如是知如是修學。以佛出世如是因故。諸法出世亦如是知。   爾時海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彼初發心菩薩聞如是說佛出世因。彼不解了故。謂佛出世者。雲何如是。佛言海意。佛出世因而諸菩薩隨其所應心得清淨。所以者何。海意當知。菩薩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初發心菩薩。二者修行位菩薩。三者不退轉菩薩。四者一生補處菩薩。海意於此四種菩薩之中。若初發心菩薩觀佛如來色相莊嚴心得清淨。若修行位菩薩觀佛如來成辦一切勝妙功德心得清淨。若不退轉菩薩。觀佛法身心得清淨。若一生補處菩薩者。彼不觀佛色相莊嚴。亦不觀佛種姓族氏。亦不觀佛成辦功德。是中而悉無法可觀。何以故。慧觀照故。慧眼力故。慧所攝故。慧無行故。離諸戲論。彼不如是觀亦非無觀。何以故。有見無見斯為二種。此位菩薩於見非見離彼二邊。如是觀佛。以如是觀佛故。觀身亦然。觀身清淨已。即觀佛清淨。觀佛清淨已。應知一切法亦如是清淨。如是觀中若清淨者。是為智觀。此即名為真實觀佛。海意。由如是故。我昔得見然燈如來。我時見已獲得無生法忍。及無所得相應忍。即時湧身虛空。高七多羅樹處虛空中。得一切智智。無差別力永斷諸見。越諸思惟分別遍計。於諸境界意無所住。爾時復得六萬三摩地門。是故然燈如來。為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我當彼佛說記之時。我於耳根無所對礙。亦非餘識有所了知。我於和合有所得見中而無所住。我於爾時無佛及佛想。無我及我想。亦無授記及授記想。海意。是故菩薩三輪清淨。授成佛記。三輪清淨者。謂無佛及佛想。無我及我想。亦無授記及授記想。海意。復有三輪清淨。何等為三。謂無我執。無眾生執。無法執。復有三輪清淨。謂無名執。無色相執。無所緣執。復有三輪清淨。謂過去已盡智。未來未至智。現在住法界智。復有三輪清淨。謂身如影像智。語如響智心如幻智。復有三輪清淨。謂五蘊與法蘊平等。十八界與法界平等。十二處觀如空聚。復有三輪清淨。謂解了於空。信順無相無願無求。海意。若此三輪清淨即一切法清淨。是故諸菩薩若三輪清淨者應修善巧之智。   爾時海意菩薩復白佛言。希有世尊。彼不退轉菩薩而能具足甚深法智。世尊。若諸菩薩能具如是法智之者。彼即善能成熟功德。佛告海意菩薩言。海意。當知此位菩薩以本願力故善作勝業。而彼菩薩設在散位之中。以本願力。而亦不壞成熟功德。海意。世有一等無智之人。不能解我所說。今以喻言當令聞者由譬喻得解。海意。譬如世間有甘蔗田。或復稻田。或復豆田。農作之人。於彼諸田作治事已。開其水道。隨彼畎澮。流注周遍。水悉盈滿。是農作人善安布已。憩於他所。彼諸田中。隨處所經水自然入。不假田人更施功力。所植諸田各得成熟。菩薩亦復如是。或時雖居散位有善方便於一切眾生相續善根之中而能成熟。隨其所說一切佛法中。諸有善根悉能圓滿。而彼菩薩心意清淨。善護戒蘊。或在定位之中。以本願力故。而能成熟一切善根。令諸眾生於佛法中。相續滋長一切善法。海意。以是緣故。當知諸菩薩隨其所應不假施力。而自圓滿一切善根。復善迴向於一切智。是故諸菩薩若定若散。以本願力。於諸善根中身心調暢。念不散亂。不墮下乘趣向大乘。海意。譬如城中有一大樹。或有人來斷彼樹根。斷已即去。當斷樹時。樹漸低下。畢竟須隨斫處墮地。菩薩亦復如是。於長夜中修習善法。趣向一切智。漸入一切智。畢竟成熟一切善根。既成熟已。悉用迴向於一切智。迴向一切眾生共其功德。迴向願令三寶聖種不斷不絕。迴向圓滿身相莊嚴具諸相好。迴向圓滿語業莊嚴。廣為眾生說無誑法。迴向圓滿心業莊嚴。常念諸佛定願成就。而是菩薩不假功用。無所發悟悉能成熟一切善根。普用迴向於一切智。不墮餘乘若定若散。於菩提分法修習圓滿。皆由本願方便善巧迴向之力。海意。又如苾芻欲入滅定。先當要期聞犍椎聲然後出定。彼入定已而犍稚聲亦不入於定中。而是苾芻後假犍椎之聲乃從定起。菩薩亦復如是。為欲解脫一切眾生。起大悲誓願。我當救度一切眾生普令解脫。悉當成辦菩提事業。於諸眾生廣行慈心。於生死流中運心意識普為濟度。雖入定中以本度脫眾生大悲願故。終不墮於聲聞緣覺之地。後從定起開發正慧。還復積集菩提分法。廣為眾生成熟化度。海意。汝且觀是諸菩薩者所作事業而悉最勝。雖入寂靜三摩地中。而能出過聲聞緣覺解脫境界。◎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四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復次海意。我今復以喻明斯義。譬如世間。或有二人。一被金剛堅固甲冑。入於大火熾焰聚中。一被枯草而為甲冑。入於大火熾焰聚中。海意。於汝意雲何。彼二人中。何人為火所焚。何人不為火焚。海意白佛言。世尊。若被金剛甲冑之者。雖入大火熾焰聚中。以其堅固甲冑能善作護。是人不為火焚。世尊。若被枯草為甲冑者。入大火中。是人決定為其所焚何以故。為彼枯草於熾焰中力無能護。佛言。海意。彼身所被金剛甲冑入大火中。不為焚者。即是菩薩。常以大慈大悲而為甲冑內心堅固。金剛力護解脫眾生。所緣誓願。曾不棄捨。雖常觀察一切法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入於空寂三摩地中。而常超越聲聞緣覺正位。不求得果。於彼定中。雖受勝味而不嗜著。還從定起。從定起已。嚴淨佛土。成熟眾生。圓滿佛智。海意。彼以枯草而為甲冑入大火中。為所焚者。即是聲聞乘人。於諸行中而生怖畏。復觀三有熾然不息。棄捨眾生遠離大悲。於寂靜三摩地中。生味著已。無所容受。若復不得第八果證。能起是定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聲聞乘人於其福行罪行不動行中不能修習。諸菩薩者。能於無量福智行中修習成熟。不於中間取證實際。畢竟圓滿一切佛法海意。是故菩薩於空無相無願無作法中。常生大火熾焰之想。雖於此法審伺察已而復於是法中起智善行。終不取證實際。是故諸菩薩不成熟善根不應修習。海意。菩薩成熟善根者。謂於甚深佛法之中如理修行。不於中間取證實際。此即名為成熟善根。何故如是。以彼菩薩俱為成熟大乘之法。漸向漸入漸復增勝。非餘乘法而成熟之。海意。如陶家輪。日光未照。未成熟時。但是壞模。無有諸器用之名。後成熟已乃可得彼器用之名。菩薩亦復如是。雖復廣多修諸善根。若不迴向於一切智。即不能得波羅蜜多之名。若復迴向一切智者。乃得波羅蜜多之名。海意。又如妙好真金。未經工作。即不能得莊嚴具名。但名真金若經工作得成熟已。乃可得諸莊嚴具名。菩薩亦復如是。所修善根。若不迴向於一切智。即不能得波羅蜜多之名。若復迴向一切智者。乃得波羅蜜多之名。海意以是緣故。而諸菩薩常當運發廣大之心成熟諸善。隨所成熟諸善根已。即當迴向於一切智。以其迴向一切智故。菩薩當於甚深法中如理修行。不於中間取證實際。   爾時海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菩薩者難作能作。善能防護諸有過失。於所作中不生過染。世尊。若諸菩薩具於善巧方便之者。即能迴向。所以者何。菩薩有方便故。雖入禪定解脫三摩地三摩缽底中。而不為禪定解脫三摩地三摩缽底過失所著。彼具善巧方便而能現諸所作。不墮無作見中。善住諸法平等之性。若有趣向邪定聚中諸眾生類。菩薩為說正定聚法。而彼菩薩為令圓滿眾生願故。自亦不住正定聚中。   佛告海意菩薩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菩薩於一切處。常應修習善巧方便。何以故。海意。善巧方便者。即是菩薩菩提。若無善巧方便。即不成菩提。譬如世間於一器中置三種色。一者青色。二者赤色。三者黃金色。是三種色。同一器中染三種衣。一者毳衣染其青色。二者□衣染其赤色。三者無價上妙天衣染黃金色。彼三種衣。於一器中。從彼染師所治事已。隨諸意樂皆得妙色。須青得青。須赤得赤。須黃得黃。然其染器曾無分別。海意。其染器者即是空無相無願。有三種人合一器中者。一聲聞乘人。二緣覺乘人。三大乘人。是三種人。隨諸作用如心所樂。各隨所應皆取智色。而彼空無相無願之器。曾無分別彼毳衣者。當知即是聲聞乘人。□衣即是緣覺乘人。無價天衣即是安住大乘之人。海意。汝觀諸法無有實性。無作者性。無我性。無人性。無眾生性。無壽者性。無主宰性。隨欲所生。生已聚集。無所覺了。亦無分別。海意。若能解了此諸法生。即諸菩薩於諸法中無有少法而生懈倦。若得如是知見清淨。諸所作中亦無饒益無不饒益。即能如實了知諸法平等之性。如是如實了知諸法平等性已。常不棄捨大悲之鎧。海意。譬如世間琉璃珠寶。自體瑩潔淨無瑕翳。置塵穢中經於千歲。過千歲已取之治事。去其塵穢滌浣清淨。依然瑩潔離諸瑕翳。菩薩亦復如是。了知眾生心之自性。本來清淨明澈潔白。但為客塵煩惱之所覆蔽。菩薩觀已。即作是念。眾生心性本來清淨。但為客塵煩惱之所覆蔽。而彼煩惱實無所住。眾生橫起虛妄分別。我當為彼諸眾生類宣說斷除煩惱之法。起無懈心。於眾生所轉復增勝運心。普令皆得解脫。又復思惟。此諸煩惱能壞眾生諸有力勢使令劣弱此諸煩惱能令眾生於無實煩惱中虛妄分別。若能如實深固作意如理伺察者。彼即不為煩惱所動。如所伺察已。即彼煩惱不復和合。若與煩惱不和合者。斯即為善。又復我今若與諸煩惱合。雲何能為煩惱繫縛諸眾生等宣說斷除煩惱之法。故我今時不與諸煩惱合。應為煩惱繫縛眾生說斷除法。然我欲為化度眾生於輪迴中令諸善根相續不斷。亦復應當與煩惱合。雲何名為於輪迴中與煩惱合相續善根。所謂勤求福行而無厭足。菩薩作是思惟已。於三有中故現受生願值諸佛誓度眾生而無懈倦護持正法。諸所施作勇進無退。常生法欲。永不棄捨波羅蜜多勝行。海意。此即名為於輪迴中與煩惱合相續善根。菩薩當於是中雖合煩惱。不為煩惱過失所染。海意白佛言。世尊。今說善根。何緣故說諸煩惱邪。佛言。海意。菩薩了知此如是等諸煩惱法與三界合。從煩惱中出生三界。而彼菩薩具善巧方便故。積集善根緣力與三界合。此即名為諸有善根與煩惱合。以其三界合故。即不復心生諸隨煩惱。海意。譬如世間有大長者唯有一子。慈育憐愍深加愛念。時彼童子愚小無智。於穢井邊而為戲舞。以幼稚故忽墮井中。爾時其母及彼親族。俱見其子墮穢井中。見已憂愁競前觀井。深不可測。徒極悲苦。無能為計入其井中。雖痛愛子不能救拔。是時其父知已奔至。見彼童子墮穢井中。臨視哀惱蒼惶旋轉。深愛此子不生厭捨。即設方計入其井中。善為救拔令子得出。海意。當知彼穢井者。即是三界。其子即是一切眾生。菩薩觀於一切眾生如一子想。童子之母及親族者。即是聲聞緣覺乘人。見諸眾生墮輪迴中。見已雖復心懷憂惱。無有方便而為救拔。彼大長者即是菩薩。而諸菩薩雖以無垢潔白清淨之心住無為法。然復和合三界所修之行化度眾生。海意。此即菩薩大悲之行。菩薩畢竟自能解脫諸纏縛已。而復於其三有之中示現受生。具善巧方便勝慧所攝。己之煩惱無復有礙。能為一切眾生宣說斷除煩惱纏縛之法。海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諸菩薩者難作能作能以無垢潔白清淨之心。於輪迴中不生厭棄。如其所說甚深之法。如理伺察不住無為。不求果證。佛言。海意。此菩薩者。所修正道與禪支合。所謂般若波羅蜜多。及善巧方便。海意當知。若諸菩薩無垢潔白清淨心者。此即般若波羅蜜多。於輪迴中不生厭棄。示現受生化度眾生。此即善巧方便。   復次海意。若諸菩薩於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一切法中如理伺察者。此即般若波羅蜜多。若復發起大悲現前之心。不住無為。不求果證。此即善巧方便。   復次海意。若諸菩薩善住三世平等法故。即無有少法見種種相。若彼法界平等。即眾生界平等。若眾生界平等。即涅槃界平等。若涅槃界平等。即法界平等。若能入此法界平等性中。所入即是般若波羅蜜多。若復能入一法界。了知眾生界。不證涅槃界。是故不捨眾生界。不住於法界。不取於果證。此即善巧方便。   復次海意。若佈施清淨此即是慧。若迴向清淨即是方便。若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清淨此即是慧。若迴向清淨即是方便。以要言之。一切善根清淨此即是慧。迴向清淨即是方便。海意白佛言。世尊。何者是菩薩善根清淨。何者是迴向清淨。何者是慧清淨。何者是方便清淨。佛言。海意。菩薩善根清淨者。為離我人。眾生壽者之見。然後積集諸有善根。迴向清淨者。謂於空無相無願法中。成熟善根迴向菩提。慧清淨者。謂於一切眾生初後根性智悉了知。方便清淨者。善為一切眾生如應說法。復次海意。又善根清淨者。雖於諸有諸趣示現受生而無依止。然後積集諸有善根。迴向清淨者。謂離一切聲聞緣覺作意。善攝諸乘所有善根。悉用迴向大乘法中。慧清淨者。普為斷除一切煩惱種子習氣。方便清淨者。謂欲化度諸眾生故。先同其事。後為教示大乘之法。   復次海意。又善根清淨者。所謂菩薩舒其寶手。普施無盡一切受用。迴向清淨者。謂以一切眾生。一切學無學人。一切緣覺。一切菩薩。及一切佛諸有善根。普用收攝入迴向中。慧清淨者。所謂任持諸佛所說。悉以陀羅尼印印之。其所任持而無壞失。方便清淨者。謂以無斷辯才。無礙辯才。為諸眾生善說無誑之法。令諸眾生悉得歡喜。   復次海意。又善根清淨者。謂於生生之中。常不捨離大菩提心。迴向清淨者。謂不忘失大菩提心。以諸善根悉用迴向於一切智。慧清淨者。謂善知安住大菩提心而為根本。方便清淨者。謂於菩提心住平等故。為他教示菩提之法。   爾時海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諸善巧方便。是菩薩菩提。般若波羅蜜多清淨一切處通達。皆是菩提。無有少法非菩提者。何以故。世尊若了一切法平等性。即是菩提。是故諸菩薩勿於菩提生極遠想。菩薩於諸法中若六塵境來為障礙爾時應當如實覺了。即是菩提。若諸菩薩如是解者。即得善巧方便清淨。及般若波羅蜜多清淨。   爾時世尊讚海意菩薩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菩薩具善巧方便及般若波羅蜜多清淨者。於諸法中若六塵境來為障礙。爾時應當如實覺了即是菩提。海意。以是緣故諸菩薩者應如是知。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五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復次海意。我念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無等比劫數之前。彼時有佛出現世間。名無邊光照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善變化。劫名光味。以何緣故。彼佛如來名無邊光照。以彼世尊初坐菩提場。未證一切智。居菩薩位。爾時身放種種色光。是光普遍十方無量阿僧祇出過算數諸佛剎土。皆悉照曜而彼一切佛剎之中所有一切不退轉菩薩。及一生補處菩薩。見彼菩薩坐菩提場。見已即各向彼菩薩。散擲妙花。其所擲花。以佛威神力故。皆悉向彼菩薩身聚。而一一花。於彼善變化世界之中。廣大積集高七人量。以是緣故。建立彼佛及光味劫如是名字。海意。彼劫之中有十四俱胝如來出現世間。而彼善變化世界。具大威神安隱豐樂。一切天人眾多熾盛國土廣遠。有九十六俱胝那庾多百千大洲。彼一一洲縱廣八十四百千由旬。一一百千由旬有八萬四千州城。一一州城有八萬四千縣邑聚落。一一城中各有十俱胝那庾多百千人民而共居止一。一縣邑各有八俱胝人民居止。彼世界中人民富盛尚爾許數。何況大威德諸天龍鬼。又彼世界四寶所成。所謂金銀琉璃頗胝迦寶。又復彼土隨意所念。飲食衣服莊嚴具等自然充足。又彼人民無我我所。海意。彼無邊光照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壽量十中劫有三十六俱胝那庾多百千諸聲聞眾。一千二百俱胝菩薩摩訶薩眾。有一王城名善清淨。是彼世尊本所生地。彼佛出王宮已。別止一城其名樂生。而彼樂生大城之中。有轉輪聖王。名善淨境界。統王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具足。所謂輪寶象寶。馬寶女寶。摩尼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如是七寶王之受用。海意。彼善淨境界王。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深心具足。於一切眾生起無障礙心。王有八十四俱胝那庾多百千宮嬪婇女。端正殊妙如天女相。是諸宮女。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彼善淨境界王。延請世尊無邊光照如來及菩薩聲聞大眾。經二中劫而伸供養。如法清淨離諸過失。依沙門法所應受用。衣服飲食病緣醫藥坐臥具等一切供給。其王為佛世尊別立精舍。清淨嚴潔縱廣百千由旬。琉璃珠寶而為其地。七寶牆界重重間作。處處皆用赤旃檀香及烏囉娑旃檀之香間為其柱。巧妙殊特與天宮等。次復安布十千樓閣。命諸菩薩聲聞大眾次第安止。海意。彼善淨境界王。諦奉彼佛清淨之法。受持五戒精修梵行。與宮嬪眷屬。經二中劫。承事供養彼佛世尊。過二中劫已。其王即與諸眷屬俱。詣彼無邊光照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到已頭面禮足。右繞七匝。退住一面。   爾時善淨境界王。白無邊光照如來言。世尊。雲何菩薩於大乘中得不隨他信雲何菩薩雖復趣向最勝之道而無我相。雲何菩薩善能安住無動無不動慧。雲何菩薩得方便慧清淨。雲何菩薩得久遠觀察不斷根本。雲何菩薩於六塵境界。雖復增長而無放逸。雲何菩薩能於甚深義理之中不生驚怖。雲何菩薩得名真實菩薩。時彼無邊光照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告善淨境界王言。大王。諦聽諦聽。極善作意。今為汝說。大王。有四種法。若諸菩薩能具足者。即得於大乘中不隨他信。何等為四。一者從勝解出生故信出世聖法。二者勇猛不退故勤行精進化度眾生。三者善觀察故起神通智作諸遊戲。四者智隨知法故於一切法起抉擇相。大王。如是四法。菩薩若具足者。即得於大乘中不隨他信。大王。有四種法。若諸菩薩能具足者。趣向最勝道而不生我相。何等為四。一者不著禪味而心業調暢。二者不著己樂施於他樂。三者成大慈行安住大悲。四者得廣大信解。能起最上最勝樂欲。如是四法。菩薩若具足者。即得趣向最勝道而不生我相。大王。有四種法。若諸菩薩能具足者。即得安住無動無不動慧。何等為四。一者內心遠離諂誑。二者內心清淨具善方便。三者深心方便而不退轉。四者深心不捨所行。如是四法。菩薩若具足者。即得善住無動無不動慧。大王。有四種法。若諸菩薩能具足者。得方便慧清淨。何等為四。一者雖觀一切法無我。而常以其四攝之法化度眾生。二者雖知一切法不可宣說。常以音聲文字。為諸眾生演說法要護持正法。三者雖觀諸佛法身。而常信解一切如來功德。成辦相好精進無懈。四者雖觀一切佛剎空寂。而常嚴淨佛土勤行不息。如是四法。菩薩若具足者。即得方便慧清淨。大王。有四種法。若諸菩薩能具足者。即得久遠觀察根本不斷。何等為四。一者能善觀察菩提道場。以菩提心不捨離故。二者善觀佛智。自智無著故。三者善觀轉妙法輪。隨所聞法皆能為說不懈倦故。四者善觀大涅槃法。而不厭離生滅法故。如是四法。菩薩若具足者。即得久遠觀察根本不斷。大王。有四種法。若諸菩薩能具足者。於六塵境界。雖復增長而無放逸。何等為四。一者為轉輪聖王化度人民。善觀諸行無常。雖復六塵境界增長而無放逸。二者為帝釋天主。化諸天眾。善觀諸行是苦。雖復六塵境界增長而無放逸。三者現作魔王化諸魔眾。善觀諸法無我。雖復六塵境界增長而無放逸。四者為大梵王化諸梵眾。善觀涅槃寂靜。雖復六塵境界增長而無放逸。如是四法。菩薩若具足者。即於六塵境界。雖復增長而無放逸。大王。有四種法。若諸菩薩能具足者。即於甚深義理不生驚怖。何等為四。一者親近真實善友。二者於善友所相續無間。開示甚深佛菩提法。三者於如是等甚深經典。乃至多百由旬。亦往聽受抉擇其義。四者如所聞法。起慧推求。但依於義不依於文。如是四法。菩薩若具足者。即於甚深義理不生驚怖。大王。有四種法。若諸菩薩能具足者。即得名為真實菩薩。何等為四一者勤行精進修諸波羅蜜多。二者趣大悲心勤行化度一切眾生。三者以精進力。勤行圓滿一切佛法。四者能於無量生死之中。勤行攝化不生疲倦。復能積集福智勝行。如是四法。菩薩若具足者。即得名為真實菩薩。海意。彼無邊光照如來。說如是等四種法門時。彼會之中有十千俱胝那庾多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八俱胝那庾多百千苾芻。不受諸法漏盡意解。彼王太子妃主宮嬪。皆得柔順法忍。其善淨境界王。得利順法忍。彼王即時心大歡喜悅懌踴躍。即以王之一切所有諸妙受用。持獻彼佛。時彼無邊光照如來。告善淨境界王言。大王。汝已捨諸所有獻佛如來。汝宜於我最上法中淨信出家捨於非家。何以故。大王。若於如來最上法中淨信出家者。有大威力得大稱讚。大王當知。出家菩薩得二十種廣大善利。是即圓滿彼一切智無上勝利。何等為二十。一者棄捨王之所有富貴受用。得無我我所大利。二者樂出家已而能出離煩惱大利。三者被服袈裟得心無雜染大利。四者於其聖種生歡喜已即能圓具長養大利。五者修行頭陀功德斷除多欲得離染大利。六者戒蘊清淨已生天人中得斯大利。七者不捨菩提心得圓滿六波羅蜜多大利。八者居寂靜處得離憒鬧大利。九者心無愛著得思惟法樂大利。十者修習禪支得心調暢大利。十一者勤求多聞得大慧大利。十二者離諸慢故得大智大利。十三者少求少事故得抉擇聖法大利。十四者於一切眾生心平等故得大慈大利。十五者起解脫一切眾生心故得大悲大利。十六者不惜身命故得護持正法大利。十七者心輕安故得神通大利。十八者常念佛故(此下合有一句得大利文梵本脫落)。十九者常所伺察深固法故得無生法忍大利。二十者積集一切勝功德故速成一切智大利。大王。此如是等二十種法。是即出家功德勝利。諸出家菩薩不為難得。是故大王。汝今宜應於最上法中淨信出家。海意。時彼世尊。為善淨境界王。如應教授。王出家已。其王即捨一切所有。於王勝福乃至厭離。鬚髮自落袈裟著身成苾芻相。其王於彼世尊法中。淨信出家已。王諸宮嬪亦隨出家。太子妃主而亦出家。乃至國境之中所化庶民。有九十九俱胝那庾多百千人眾。悉隨出家皆發精進勤求善法。海意。汝且觀是諸佛誠言。能生淨信。一切福行與諸眾生而為依止。彼善淨境界王既出家已。後復與諸出家眷屬。同詣無邊光照如來所。到已作禮而白佛言。唯願世尊。教授於我。當如佛言堅固修行。令我於諸國土之中不空受食。   爾時彼佛告善淨境界苾芻。汝從今已往。名字苾芻。墮苾芻眾。應當於自境界清淨所作。及自境界深固伺察。隨所伺察如理而住。何名自境界。謂六塵境來為障礙。汝於爾時。應當如實現前覺了諦觀菩提。應於菩提起深遠想。勿起近想。時善淨境界苾芻。承彼世尊如所教授已。深固志意不生放逸。求離煩惱如理修行。於自境界如實伺察。復雲何是深固伺察。所謂眼境界即空境界。空境界即一切眾生境界。一切眾生境界空境界即佛境界。如是耳鼻舌身意境界即空境界。空境界即一切眾生境界。一切眾生境界。空境界即佛境界。又眼境界即無相境界。無相境界即一切眾生境界。一切眾生境界無相境界即佛境界。乃至意境界即無相境界。無相境界即一切眾生境界。一切眾生境界無相境界即佛境界。又眼境界即無願境界無作境界無生無起境界。無起境界即一切眾生境界。一切眾生境界無起境界即佛境界。海意。彼善淨境界苾芻。聞所說已。即入是法中。乃得身心堪任調暢。是故能修欲勤心慧四種神足。不久能起五種神通。一心專注而不放逸。得入總攝一切言義陀羅尼門。   爾時佛告海意菩薩摩訶薩言。汝今應當勿生疑念。彼時善淨境界苾芻。捨轉輪王最勝之位。於佛法中出家修道者。豈異人乎即汝身是。彼時隨王出家九十九俱胝那庾多百千苾芻者。豈異人乎即此會中隨汝海意同來聽法菩薩眾是。當佛世尊說是往昔因緣時。此大會中有一萬八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六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爾時世尊。告海意菩薩言。海意。若諸菩薩欲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修學。汝等大士諸所施作。菩薩不應但修捷語利辯。應當如說亦然能行。雲何是菩薩如說不能行。海意。謂若菩薩雖具辯慧。而不積集諸善菩提分法。而作是言。我當成佛已。普召一切眾生。廣行法施。令諸眾生得法滿足。然此菩薩。不能勤行修習多聞。亦不積集諸善菩提分法。虛誑一切眾生。此即是為如說不能行。海意。若有菩薩作如是言。我當成佛已。普召一切眾生。廣行法施。令諸眾生得法滿足。時彼菩薩而能勤行修習多聞。亦復積集諸善菩提分法。此即是為如說能行。   海意。又復如說不能行者。譬如世間若王若臣普召國中一切人民。欲餉美膳悉令飽滿。而不備辦所須飲食。虛誑國中一切人民。是諸人眾既誤所食。各於異處求以食之。心懷恚恨呵責而出。海意。菩薩亦復如是。願為一切眾生未度者令度。未解脫者令得解脫。未安隱者令得安隱。未涅槃者令至涅槃。而彼菩薩雖有是願而不勤修多聞。亦不積集諸善菩提分法。此即是為如說不能行。彼菩薩者。虛誑天人世間。賢聖呵毀亦復嫌棄。安立諍訟而不能為大智之主。不能畢竟圓滿誓願。海意。若欲發起最極難得最上大智。應當於彼無上大乘不生懈退。是故當知。菩薩不應但以語言虛誑一切天人世間。   復次海意。諸菩薩者。或有人來求請說法時。彼菩薩即當隨言。我為汝說如是之法。以如是法化度於汝。乃至棄捨己身亦不吝惜。而是菩薩即不虛誑一切眾生。如是因緣汝應當知。復次海意。我念過去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之前。有一師子獸王。名不壞身。處於深山巖窟之中。常行慈心。視護一切眾生。但以草葉花果而為所食。時彼巖中有二獼猴雄雌共居。後生二子。欲有陀行。乃以其子付託獸王而為守護。付已他行。有一鷲王名曰利見。飛處空中忽然至地。搏取猴子旋轉於空。時師子王見其被搏。即向鷲王。說伽陀曰。  奇哉鷲王汝知我  放捨此二獼猴子  我此守護令無畏  與彼歸趣勿生害   爾時鷲王。即說伽陀答師子王曰。  獸王若能捨己身  我當捨此二猴子  我處空中此為食  無食居空何所為   師子獸王。又復答曰。  我寧捨身與汝食  汝今速放此二猴  我願視護至菩提  智者應無虛妄語   於是師子獸王說伽陀已。深心堅固而無虛妄。將捨其身。   爾時鷲王見是事已。歎未曾有。說伽陀曰。  世間性命為滋長  能捨己身為護陀  我今捨此二猴子  令汝久住修法行   海意。汝今當知。彼時不壞身師子王者。勿起異見即我身是。雄獼猴者大迦葉是。雌獼猴者賢護苾芻尼是。二獼猴子者。今羅□羅及阿難是。利見鷲王者。善愛苾芻是。以是當知。菩薩摩訶薩寧捨己身。終不棄捨為他作護。此即圓滿如說能行。   復次海意。又雲何是如說能行顯明之相。所謂菩薩如說佈施。即當棄捨一切所有。如所顯示此名能行。菩薩如說持戒。即當成辦一切戒學及頭陀功德。如所顯示此名能行。菩薩如說忍辱。即於忿恚諸有過失皆悉斷除如所顯示此名能行。菩薩如說精進。即當於諸善法勤求修習。如所顯示此名能行。菩薩如說禪定即當修諸禪定解脫三摩地三摩缽底。如所顯示此名能行。菩薩如說智慧。即當分別一切章句。起善巧智辯才決定。如所顯示此名能行。以要言之。乃至菩薩如說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即當斷除一切不善之法。勤求修習一切善法。如所顯示此名能行。菩薩如說質直。即當無諸諂誑虛妄此名能行。如說方便。即當開示方便之門此名能行。如說勤勇。即當策勤離諸懈退此名能行。如說深心堅固。即當離著趣向勝道此名能行。如說誓願。即當畢竟圓滿諸願此名能行。如說聞持。即當如聞而善修習此名能行。如說積集善行。即當身心俱無懈倦此名能行如說離慢。即當圓滿勝智。此名能行。如說積集戒行。即當於戒無所缺漏。此名能行。如說初發心位。即當成辦菩薩勝行此名能行。如說無生法忍之位。即當進趣不退轉地此名能行。如說一生補處之位。即當進向坐菩提場此名能行。如說堅固積集。即當現證一切智果此名能行。如說轉妙法輪。即當於三寶種使令不斷此名能行。海意。如是等法。是為菩薩如說能行。當佛世尊說是如說能行法時。會中有五千菩薩。悉得無生法忍。   爾時有一菩薩。名蓮花莊嚴。前白佛言。希有世尊。諸佛如來。以如說能行故。即得一切最上佛法。世尊。如佛所言修行。是即如說能行。佛言。善男子。汝知修行法不。菩薩白佛言。我知世尊。佛言。善男子。隨汝樂說修行之法。汝今當說。菩薩白佛言。世尊。修行者。如佛所說。即一切法平等。平等知已。於正位中。以善巧智而不取證三摩缽底。此為菩薩正所修行。   山王菩薩言。世尊。我亦樂說修行之法。佛言。善男子。隨汝意說。菩薩白佛言。世尊。無所修是修行。何以故。菩薩觀一切法都無所得。若有所修而非修行。此即是為正修行。   功德光照王菩薩言。世尊。心若隨流乃識有所轉。何名修行。若菩薩識心於一切法無住。彼即無有少法可住。若無少法可住。彼即是為正修行。   高炬王菩薩言。世尊。無所樂是為修行。無所厭是為修行。世尊。菩薩於一切法中。無高無下。是故無有少法而可樂厭。此即是為正修行。   日藏菩薩言。世尊。若有所依即有所轉。若無所依即無所轉。菩薩以無依止無動轉故。即於一切法無所動搖。此即是為正修行。   勇猛心菩薩言。世尊。心者世間所行。世間馳流。若菩薩於一切心得無心者。即無所思亦無分別。此即是為正修行。   愛見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一切所知皆悉是苦。若菩薩於一切所知得醒悟者。即無所知亦無所取。是故不入滅受想定。不捨眾生不失大悲。此即是為正修行。   香象王菩薩言。世尊。愚夫異生荷諸重擔。起於五蘊深重之見。若菩薩了知五蘊得輕利者。即捨諸重擔。復能為諸愚夫。宣說棄置五蘊重擔之法。是故無有少法起真實想。了知諸法無生無滅。此即是為正修行。   持世菩薩言。世尊。正所行是修行。非邪惡所行。菩薩應當修正方便。雲何是正方便。謂一切法平等性。智虛空等故。此即是為正修行。   堅固意菩薩言。世尊。若菩薩有慧方便智。即無生而生。無起而起。於生滅中亦無所住。此即是為正修行。   吉祥峰王菩薩言。世尊。若菩薩觀一切法自性寂滅。即不棄捨大悲之鎧。見諸勤力不虛果利此即是為正修行。   無礙光菩薩言。世尊。若有所行之跡。是為魔事。若為魔事即非修行。若無所行亦無所住。而彼諸魔伺不得便。乃能超越諸惡魔道。此即菩薩真實修行。   勤精進菩薩言。世尊。若有少法樂欲成辦。彼即虛其勤力。以一切法無所成辦故。是中若有智及所知。即非無意。此即是為正修行。   滅惡趣菩薩言。世尊。若有種類分別所行。何名修行。無種類。無分別。是為修行。彼無種類無分別。即心自性。若能了知心自性者。此即是為真實修行。   善思而思菩薩言。世尊。菩薩隨入一切眾生心。彼隨入已。即了一切眾生心而無心。此中無心智所入故。此即是為正修行。   寂意菩薩言。世尊。近寂是為修行。非近寂是為修行。菩薩於其大寂遍寂近寂諸心所緣。若增若減悉無造作。離增減故平等覺了。此即是為正修行。   導師菩薩言。世尊。菩薩發起善根。是正修行。若有所成。即非發起善根。何以故。菩薩發起福行。即是發起智行。福平等故即智平等。智平等故即福平等。福智平等故即菩提平等。菩提平等故即一切法平等。此即是為正修行。   嬉戲王菩薩言。世尊。一切法無分別。是為修行。若菩薩了知一切法法界普攝已。即無有少法若離若合。此即是為正修行。   善思義菩薩言。世尊。諸法依義不依於文。若菩薩解了義故。即於八萬四千法蘊。慧能受持讀誦解說。然於真實不可說義中。無所動轉。此即是為正修行。   清淨意菩薩言。世尊。深固心是為修行。菩薩深心具足。即非語言記說。最上所得。但修真實正道。觀彼真實道亦無去無來。此即是為正修行。   畢竟無垢思惟菩薩言。世尊。如有垢之衣濯令清潔。無垢之衣其何滌邪。菩薩亦復如是。不以本來清淨之心。如實伺察使令清淨。若復菩薩。一切心垢煩惱本不轉者。彼即清淨。若如是清淨。此即是為真實修行。   海意菩薩言。世尊。菩薩為善知識所攝受者。即少歷辛勤能成正行。何以故。若菩薩力。不能超越諸魔事者。當知彼為諸惡知識之所攝受。若力能超越諸魔事者。當知彼為諸善知識之所攝受。世尊。是故菩薩若欲超越諸魔事者。應當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菩薩為善知識所攝受故。即少歷辛勤能成正行。   爾時世尊。告海意菩薩言。善男子。汝知魔事不。海意白佛言。世尊。我知魔事。佛言海意。隨汝意說。令諸菩薩聞已。即能超越摧伏諸魔外道。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於是海意菩薩而白佛言。如世尊敕當說魔事。唯願世尊。威神建立。世尊。所謂魔事。有十二種。何等十二。   一者菩薩行佈施波羅蜜多時。以非愛物而行惠捨。其心樂欲。以可愛物而行惠捨。心不樂欲。人不樂之物而固與之。人所樂之物而不與之。於所施物起種種想。於所與人起種種想。此為菩薩行佈施時第一魔事。   又復世尊菩薩行持戒波羅蜜多時。若見彼於善法戒行律範軌式。而能具足。乃至小罪猶懷大懼。淨命自資堅持戒行。諸沙門婆羅門。即當親近尊重。見破戒人呵毀恚怒。於彼之前。自恃戒德譭謗於他。此為菩薩持戒之時第二魔事。   又復世尊。菩薩行忍辱波羅蜜多時。欲成忍行。身雖能忍語不能忍。心生瞋恚。見有力人於彼即忍。見劣弱人於彼不忍。復於有力人前顯示忍力。於劣弱人前現瞋恚相。彼如是即忍。彼如是不忍。何等處可忍。何等處不忍。若行忍處起憍倨心。於不忍處不速懺悔。此為菩薩行忍辱時第三魔事。   又復世尊。菩薩行精進波羅蜜多時。發起精進。化度聲聞緣覺乘人。亦復化度大乘中人。但為聲聞緣覺乘人。相續說法。返以大乘之法化諸愚人(此下據梵本標列文義次第於海意菩薩說十二種魔事中止有上三段半少下八段半於佛說十種破魔法門中止有下四段闕上六段既梵本脫落無以補之)。此為第六破魔法門。   復次海意。一切法自性無染。以無染相。化度染污眾生。此為第七破魔法門。   復次海意。一切法自性無生無起。以無生無起相。為諸眾生宣說斷除生老病死之法。此為第八破魔法門。   復次海意。諸法自性。同於一味而無差別。以同一味無差別相。建立三乘各為說法。令諸眾生亦不捨離大乘意樂此為第九破魔法門。   復次海意。若菩薩心意識雖無所依著。而常不忘失大菩提心。雖離諸發起。然不捨離解脫一切眾生之心。雖超越諸行。而亦成辦菩薩勝行。此為第十破魔法門。海意。如是十種破魔法門。若諸菩薩勤行修習者。即當超越一切魔事。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七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爾時世尊。說是破魔法門時。一切魔宮皆悉暗暝。六種震動。如佛初坐菩提道場。未成正覺居菩薩位。爾時眉間放大光明。而諸魔宮亦皆暗瞑。同於今日。等無有異。是時諸惡魔眾。見斯廣大變異之相。速疾嚴整於四兵眾。猶如往昔詣菩提場所莊嚴相。今者亦然。領四兵眾。廣三十六由旬。皆悉遍滿。來至世尊大寶莊嚴大集會所。以佛世尊威神力故。而悉不能還復魔宮。又佛神力。魔眾來時。或見餘諸剎土有佛世尊。與不退轉諸菩薩眾。化度眾生。及斷諸有結證阿羅漢者。或有正見具足補特伽羅。   爾時世尊。告海意菩薩言。海意。汝今見此諸惡魔眾如是莊嚴來眾會不。海意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見。佛言海意。是諸魔眾至此會中。於我正法欲興難事。而汝今者當何所為。海意白言。世尊。我今以此惡魔之眾。置於他方諸樂莊嚴世界之中。   爾時會中尊者舍利子。即白海意菩薩言。善哉大士。諸樂莊嚴世界。為在何所。其佛說法復何名字。海意菩薩言。尊者舍利子。東方去此佛剎。過十二殑伽沙數等國土。有世界名諸樂莊嚴。其土有佛。號曰摧魔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見在說法。以何緣故而此世界名諸樂莊嚴。尊者。謂彼世界有諸樂事諸功德事諸莊嚴事。若廣宣說彼勝妙事。縱一劫中說不能盡。以是緣故。其世界名諸樂莊嚴。又其佛號摧魔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者。謂彼世尊初坐菩提道場居菩薩位。未證一切智時。身放光明普照諸魔。其光所照。彼魔界中百俱胝魔眾。而一一魔各有千俱胝眷屬。是時諸魔詣菩薩所。欲於菩薩興諸難事。而此菩薩威神力故。其魔不能作諸障難。即時各發希有之心。向彼菩薩歸依頂禮。菩薩即為如應說法。魔聞法已深心清淨。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後彼佛證道果已。是故立名摧魔如來。又復彼佛。於過去世莊嚴劫中。居菩薩位時。名降伏魔。今此賢劫之中。得菩提已。能令諸魔發菩提心而為承事。其佛但為諸菩薩眾。唯說最上大乘之法。無復二乘之名。尊者。是故我今置此魔眾。往彼諸樂莊嚴世界之中。置於彼已。使諸魔眾不復興於魔之事業。於彼佛剎。與其降伏魔菩薩。同發菩提心已。圓滿菩提分法。爾時諸惡魔眾聞是語已。生大驚怖身毛悚豎。即欲離彼眾會。以佛威神力不能去。又不能隱蔽其身而極增懼。即各向佛歸依頂禮。作是白言。救我世尊。救我善逝。無令海意菩薩置我於彼世界之中。   爾時佛告諸魔眾言。汝等諸魔勿生驚怖。菩薩大士。於諸眾生不起嬈害。汝等應當自於海意菩薩之前求忍悔謝。必當為汝善作救護。爾時魔眾即各合掌。向海意菩薩稽首白言。我今悔謝大士。忍可。勿置我於諸樂莊嚴世界之中。如我所作。不復第二往彼眾會。海意菩薩言。諸魔當知。我今於汝無復可忍。何以故。菩薩於一切眾生。究竟常忍。汝等諸魔今宜往彼諸樂莊嚴世界之中。觀彼世界眾莊嚴事。彼摧魔如來。於汝魔眾無所嬈害。爾時海意菩薩。即舒右臂金色晃耀。安於魔頂而為加持。作如是言。若法真實。此真實語。諸菩薩者。於法無慳亦無祕吝。以此真實語故。如我所有如是神力。令此魔眾皆悉獲得。海意菩薩作是語已。而諸魔眾即得自在神力具足。爾時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而諸魔眾。於此會中隱身不現。於須臾頃。到彼諸樂莊嚴世界之中。皆是海意菩薩加持力故。是時魔眾到彼國已。即詣摧魔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頭面著地禮佛雙足。右繞七匝退住一面。於是彼佛剎中有一菩薩。名降伏魔。見是相已。白其佛言。世尊。今此劣弱鮮有威光。狀貌異常人可惡者。從何所來。其佛答言。善男子。西方去此佛剎。過十二殑伽沙數等世界。有一世界名曰娑婆。彼佛世尊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現在彼大寶莊嚴道場。廣大宣說大集會正法。復有十方世界無量阿僧祇出過算數諸大菩薩。皆悉來集聽受正法。而彼會中有一菩薩。名曰海意。善被不可思議大堅固鎧。而能請問釋迦牟尼如來如是正法。當說法時有惡魔眾。至彼會中欲興難事。於是海意菩薩大士。置其魔眾而來至此。為欲化度作成辦故。   爾時降伏魔菩薩。白諸魔言。我等今者與汝諸魔。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我昔亦嘗處於魔類。於諸眾生種善根時。而生障難。其後於此如來法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故今時汝等諸魔。宜應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諸魔深心堅固。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既發心已鹹作是言。我等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永不復作魔之事業。於是降伏魔菩薩。即命其魔。同處於彼眾寶莊嚴師子之座。而勸請言。善男子。雲何是彼釋迦牟尼如來所說大集會正法。隨汝所樂今當演說。   爾時諸魔。承海意菩薩威神之力所加持故。尋即處於師子之座。從其口門及諸毛孔出清淨音。猶如釋迦牟尼如來所說大集會正法。如是文字如是章句。一一宣說滿足無遺。於其中間亦無增減。時降伏魔菩薩。於其魔所。得聞如是大集會正法已。生希有心。白彼佛言。世尊。我今欲見娑婆世界及釋迦牟尼如來。又欲見彼海意菩薩並十方世界所來集會諸大菩薩摩訶薩眾。時彼世界摧魔如來。即於眉間放大光明。名曰普現一切色相。是光遍照西方去此十二殑伽沙數等諸佛剎土乃至娑婆世界。廣大明耀相續不斷。彼諸樂莊嚴世界諸菩薩眾。皆見釋迦牟尼如來在於大寶莊嚴道場之中。處百千種色相嚴飾寶師子座。為十方世界諸來集會大菩薩眾。廣大宣說大集會正法。又復見此娑婆世界大水盈滿。猶如大海。普觀是中悉無障礙。又見十方世界所來集會諸大菩薩。各各坐於眾寶莊嚴大蓮花上。聽受正法。其花縱廣一俱盧捨。而諸大士見是相已。生歡喜心適悅慶快。即以妙花。遙向釋迦牟尼如來散擲供養。所散之花。以佛世尊威神力故。悉於釋迦牟尼如來頂上。結成廣大殊妙花蓋。時此佛會。一切大眾見是花蓋於佛頂上乘空而住。生希有心。俱白佛言。世尊。今此花蓋從何所來。佛言。諸仁者。而此花蓋。是彼諸樂莊嚴世界之中菩薩大眾。遙向此會散擲妙花而伸供養。而此眾會。鹹白佛言。世尊。我等樂欲見彼諸樂莊嚴世界及彼世尊摧魔如來。亦欲見此所往諸魔之眾並其世界所施作事。   爾時世尊。知其眾會之所樂欲。即告海意菩薩言。善男子。今此眾會樂見諸樂莊嚴世界。亦欲見彼摧魔如來。汝可現之使諸大眾鹹悉瞻奉。於是海意菩薩。承佛教敕。即時於其足十指間。放十千光明。其光普照東方去此十二殑伽沙數等諸佛剎土乃至諸樂莊嚴世界。廣大明耀相續不斷。時此會中一切大眾。悉見諸樂莊嚴世界。及得見彼摧魔如來。又見諸魔在彼佛會。處於法座。廣為眾說大集會正法。此會大眾見是相已。生希有心。各各從於蓮花座起。遙向摧魔如來合掌頂禮。各以妙花散擲供養。所散之花。以佛世尊威神力故。於彼摧魔如來頂上。結成廣大妙花樓閣。   爾時魔眾。白彼摧魔如來言。世尊。我等今欲還復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彼佛告言。諸善男子。汝可還復。今正是時。於是諸魔頭面著地。禮彼佛足。右繞七匝。以海意菩薩威神力故。於彼剎中隱而不現。經須臾頃還於娑婆世界。到已頭面禮釋迦牟尼佛足。右繞七匝。退住一面攝心諦意恭敬歸向。   爾時尊者舍利子。告諸魔言。諸仁者。汝等見彼諸樂莊嚴世界不。諸魔答言。我等已見。尊者彼土希有清淨可愛。是為清淨無垢最上所居。我等見已。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尊者舍利子言。諸仁者。汝等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復作諸魔事業。魔言不也。尊者。若有善住深固心者。諸菩薩眾乃能施作諸魔事業。何以故。如諸菩薩善住深固心者。即有力能隨其所應發起魔事。以是緣故。尊者當知。諸有菩薩施作魔事。此說即是佛之事業。非魔事業。   爾時諸魔。於此佛剎現神變已。此眾會中。有二萬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魔眾中。復有一萬天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異口同音作如是言。世尊。我等悉願生彼諸樂莊嚴世界之中作是語已。於是釋迦牟尼如來。即記之曰。汝等當生彼佛剎中。   爾時海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菩提之法。諸魔外道多生障難。惟願世尊威神建立。令此正法久住世間。復於如是甚深經典攝受護持。世尊若此經典。得佛如來所加持故而不隱沒。受持讀誦廣大流布。令諸魔眾伺不得便。佛告海意菩薩言。海意。我今建立此之正法。若有眾生欲發精進。種諸善根為作成熟。化度之者。當於如是甚深經典。如法受持為他演說。   復次佛告海意菩薩言。汝今諦聽極善作意。今為汝說。呼召四大天王祕密章句。而此章句速能召集四大天王。有此正法之處來為作護。亦當攝護其說法師。爾時世尊。即說陀羅尼曰。   怛[寧*也](切身)佗(引一句)三彌(引二)三摩散底(三)薩囉尼(引四)娑(引)囉縛底(五)達泥(引六)達那縛底(七)度度彌(引八)度度摩底(九)阿(引)縛哩多(二合)泥(引十)阿末裡(引十一)尾末裡(引十二)尾囉□□□□艩葛葛哩(引十四)葛葛尼(引十五)虎魯(十六)虎魯縛底(十七)虎魯散提(十八)爾哩伽(二合引)薩爾(十九)阿(引)縛致(引二十)尾縛致(引二十一)末末枯末底(二十二)摩(引)囉□□□□□□艩尾戍提(引二十四)尾戍馱縛底(二十五)彌彌裡(引二十六)末努(引)賀囉莎(引)賀(引二十七)   海意。如是祕密章句。速能呼召四大天王來護持此甚深正法。及能攝護其說法師。又此章句。能令法師善說此法。如所作已諦觀四方起大慈心。是時四大天王以此秘密章句所呼召故。皆來攝受諸說法者。   爾時四大天王現在此會。即從座起前詣佛所。合掌頂禮而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於此最上甚深正法。真實了知。而能為他如理宣說者。我等四王並諸眷屬。常來營衛護持正法。復當攝護其說法師。令無障難。及無衰惱。◎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八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復次海意。我今為汝宣說呼召帝釋天主祕密章句。而此章句。速能呼召帝釋天主。來護正法。爾時世尊。即說陀羅尼曰。   怛[寧*也](切身)佗(引一句)惹曳(引二)惹野縛底(三)阿胝(引四)摩酤哩(引五)悉馱末底(六)戌毘(引)扇底葛哩(引七)那禰(引)爾(引八)難(引)帝(引九)難(引)多末底(十)怛哩葛(二合)哩(引十一)叉曳(引十二)叉野目契(引十三)阿縛吒爾(十四)尾縛吒爾(十五)波哩縛吒爾(十六)波哩砌(引)禰(引十七)悉蜜哩(三合)底(十八)悉蜜哩(三合)底散提(十九)阿(引)哦蹉憍(引)屍迦爾哩□□□□多(引二十)阿蘇囉(引)惹煬底禰(引)縛(引二十一)三摩踰(引)帝(引)阿(引)半努(引二十二)達哩摩(二合)怛哩□□□□睹(引)囉摩(引)呬(二十三)莎悉爹(二合)野曩部(引)多(引)喃(引)摩(引)囉叉(引)達哩摩(二合)左(引)哩□楚慼慼慼   海意。如是祕密章句。而能呼召帝釋天主。有此正法之處。來為作護。及能攝護其說法師。而彼法師。應當以此祕密章句。作持誦已。潔淨身心。依法沐浴。著新淨衣。處師子座。向於東方散擲妙花。祈求諸佛。願賜攝受。於諸眾生起大悲念。虔想帝釋天主哀愍。故來為我安布聽法之眾。令其嚴肅。復令此陀羅尼文句和合。如是等事現前所作。若彼法師。內心清淨戒行潔白。即能令其帝釋天主來為攝受。安布眾會。和合文句。善作加護。爾時帝釋天主現在此會。即從座起前白佛言。如世尊敕。於後末世。若有法師而能受持此正法者。我當往彼。為其安布眾會。和合文句。而作加護又此正法所在之處。為其攝受。令法久住。世尊。又此正法於後末世。我當為彼三十三天諸天子眾。常廣宣說。何以故。今此正法。即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菩提之法。佛所讚故。又復我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菩提之法。起尊重已。是故我當說此正法。爾時世尊。讚帝釋天主言。善哉善哉。憍屍迦。汝能作師子吼。發如是言。於後末世護持正法。如汝所言應如是行。又憍屍迦。以此正法攝受力故。能令諸天隨所願求常得最勝。阿修羅眾威光退失。   復次海意。我今為汝宣說攝伏諸魔天眾祕密章句。而此章句。速能攝伏諸魔天眾。來護正法。爾時世尊。即說陀羅尼曰。   怛[寧*也](切身)佗(引一句)設彌(引二)設摩縛底(三)設彌多設訖囉(二合四)盎酤哩(引五)□匊□騥□孩摩(引)囉□□□□□葛囉(引)膩(引八)枳(引)踰(引)哩(九)帝(引)野囀底(十)烏路(引)野爾(十一)尾設奼(十二)爾哩摩(二合)梨(引十三)摩羅(引)缽那曳(引十四)枯枯哩(引十五)珂哦(十六)哦囉(二合)細(引十七)哦囉(二合)薩泥(引十八)烏目契(引十九)缽囉(引)目契(引二十)阿(引)目契(引二十一)設彌多(引)爾薩哩縛(二合)哦囉(二合)賀滿馱那爾(二十二)爾屹哩(二合)係(引)多薩哩縛(二合)波囉缽囉(二合)縛(引)禰那(二十三)尾目訖多(二合引)摩(引)囉播(引)捨(引二十四)塞陀(二合引)必多(引)沒馱母捺囉(二合引二十五)阿耨捺伽(二合引)致多(引)薩哩縛(二合)摩(引)賴(二十六)蘇左哩多缽哩戍□騥臨□□□□□尾哦蹉睹薩哩囀(二合)摩(引)囉葛哩摩(二合引)尼(二十八)   海意。如是祕密章句。而能攝伏諸魔天眾。復能消除一切煩惱。彼說法師。以此祕密章句作持誦已。處於法座。普觀眾會悉住道場。廣運無量大慈之心。當於己身起醫王想。法如藥想。於聽法眾起病人想。於佛如來起正士想。法眼不失起久住想。如是等事。以此祕密章句加持力故。現前施作。廣為一切如應說法。是時周匝百由旬內諸魔天眾。悉不能來作破壞事。設復諸魔至法會者。亦復不能作諸障難。   爾時諸魔天眾現在此會。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我今見此海意菩薩大士。以威神力加持我故。置我於彼諸樂莊嚴世界之中。世尊。我今最初。已悉棄捨諸魔事業。是故我等於此正法常當護持。後末世中。若城邑聚落若僧坊中。有人宣說此正法者。我等往彼離諸慢心。恭敬尊重專注聽受。爾時世尊。讚諸魔言。善哉善哉。汝等諸魔而能尊重如是正法。最先已捨諸魔事業。汝等今於如是法中有所獲得。此由海意菩薩大士神力所致。復次海意。我今為汝宣說呼召娑婆界主大梵天王祕密章句。而此章句。速能呼召大梵天王。來法師所當為作護。爾時世尊。即說陀羅尼曰。   怛[寧*也](切身)佗(引一句)昧怛囉野(三合引)哥(引)哩(引二)葛魯拏(引)哥(引)哩(引三)母禰多(引)哥(引)哩(引四)烏閉(引)叉(引)哥(引)哩(引五)沒馱(引)哥(引)哩(引六)達哩摩(二合引)哥(引)哩(引七)僧伽(引)哥(引)哩(引八)蘇訖哩(二合)多尾左曳(引九)摩賀(引)尾多(引)泥(引十)爾瑟波(二合)哩(引)那祇(引十一)烏惹缽底(十二)烏儒(仁祖切)哦彌(引十三)達哩摩(二合)那捺爾(十四)薩爹缽囉(二合)底瑟奼(二合引)那(十五)烏波缽底尾戍提(引十六)莎唧睹缽設彌(引十七)咩縛路(引)葛野沒囉(二合)賀摩(二合)末踰(二合)底瑟奼(二合十八)三摩(引)地阿(引)吠(引)叉(十九)達哩摩(二合)左囉□蛂憫屆慼撢贏F哩摩(二合)波哩哦囉(二合)□訖哩(二合)多摩耨播(引)羅野(二十一)沒馱泥帝零(二合)摩(引)咩縛親那(二十二)娑摩(二合)囉多達哩摩(二合)作葛囉(二合)缽囉(二合)縛哩多(二合)喃酤嚕(二十三)薩埵(引)尾輸(引)達喃缽囉(二)底屹哩(二合)賀(引)拏(二十四)達哩摩(二合)那哦囉播(引)羅(引)擔(引二十五)沒馱(引)提瑟奼(二合引)喃摩(引)尾酤(引)缽野(二十六)   海意。如是祕密章句。而能呼召大梵天王。其說法師以此祕密章句作持誦已。應當依止梵行。住無礙心。隱密諸根。善護諸念。所言決定。於其身業善令清淨。於其語業真實攝護。善固心慧。善修忍行。善淨戒蘊。善發精進之力。善持多聞諦。善觀想令心調暢。極利慧根。善修正行。善護菩提心。善修慈觀。安立大悲。普令眾生畢竟解脫一切苦惱。普令眾生獲得妙樂。其說法師起是心已。當處師子之座。祈求大梵天王。願垂攝受。然後如應為佗說法。即時大梵天王與諸梵眾。來法師所而為護持。又復海意。其說法師應當覺知。大梵天王至法會時。有諸善相。所謂一切眾會鹹起慈心。或復眾會諸根無缺。或復互相安住菩提法中。或復愛樂法及法師。起尊重想。或離諸染污。或專注一心離散亂意。或復繫念於諸善法。或攝斂諸念止絕外聞。諦意聽法。或於法師所。昔未曾說。昔未曾聞諸妙法門。聞已能說。若有如是等諸相現時。當知即是大梵天王來至法會。   爾時大梵天王現在此會。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在在處處若復有人宣說如是甚深正法者。我居梵界。雖有無量禪定之樂。悉能棄置。即當往彼說法師所為作加護。世尊加護之法。有其八種。何等為八。一者加護其念。令彼如所聞法而不忘失。二者加護其慧。令彼於甚深法不相違背。三者加護其行。令彼於義皆悉解了。四者加護辯才。令彼斷諸疑惑。五者加護記說。令彼一切語言音聲聞者皆喜。六者加護化度之法。令彼超勝一切眾會。七者加護現法光明令無暗鈍。八者加護得出離門。令其依法修證。世尊。我以如是八法。善作加護其說法師。而復我等於法師所。密常營衛令法久住。諸魔怨諍鹹悉除滅。此等皆是如來威神之所建立。令其正法廣大流布。爾時海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今此正法。惟願世尊威神建立。使令久住。於佛如來入涅槃後末世之中。若有深種善根諸眾生等。令得如是甚深經典。受於手中。或安篋笥展轉流布令不隱沒。爾時世尊。受海意菩薩伸勸請已。即於眉間放眾色光。其光遍照此三千大千世界。廣大明耀。而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一切藥草樹林砂石如是種類。蒙光照觸。皆悉變成如來形像。所變之像。皆於大寶莊嚴道場之中而為供養。以佛威神所建立故。其所變化如來之像。即時各各異口同音作如是言。世尊釋迦牟尼如來。威神建立此正法故。即彼十方一切如來。亦以威神共所建立。若彼諸佛威神建立故。即彼諸魔不能作其障難。世尊。正使魔眾其數猶如殑伽沙等。威勢增強盡其勇力。畢竟不能於此正法而興難事。所以者何。假使大地分裂破壞。一切大海而悉枯涸。諸須彌山碎若微塵。風可繫縛。日月墜地。空現色像。火中得水。水中得火。四大種中各有異性。一切眾生而同一心。虛空與地二事相合。假使若有如是等事。而亦不能於佛如來加持力中。而有少法可動可轉。   爾時世尊。即舉右手。置於尊者阿難頂上。而告之言。阿難。汝當受持此之正法。於後末世廣宣流布。令得受持讀誦演說。使佛正法久住世間。   爾時海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見何義故。乃以如是甚深正法。付囑阿難苾芻。而阿難者具分限智。此會中有諸大菩薩。念慧深廣猶如大海莫知淵際。此諸菩薩不付囑邪。佛言海意。非彼阿難己之慧力。而能受持如是正法。皆由如來威神建立。汝今當知。於後末世有諸眾生。於阿難所。聽受如是甚深正法。聞已信樂。生大歡喜。發希有心應作是言。皆是如來不可思議威神建立。聲聞之人。乃能如是受持甚深廣大經典。此即如來威神加持力故。時眾會中。或有天人作是思念。彼海意菩薩。念總持力豈有間邪。何故世尊。但說阿難多聞第一。   爾時尊者大迦葉。知眾有疑。觀察大會。前白佛言。世尊。海意菩薩念總持力豈有間邪。何故世尊。但說阿難多聞第一。佛言迦葉。假使殑伽沙數等佛剎土中。攝聚眾生皆悉遍滿。於汝意雲何。彼眾生界寧為多不。迦葉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言迦葉。正使如是諸眾生等。無前無後一時皆得人。身。一一皆具念總持力。悉與尊者阿難等無有異。若以如上諸眾生等念總持力。比海意菩薩念總持力。百分不及一。乃至烏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迦葉。此海意菩薩。能以十方諸佛世尊所說之法。皆悉任持而無障礙。非於一佛二佛所說之法無障礙故。譬如天雨入大海中。非但容受一渧二渧而無障礙。乃至容受一切雨滴悉無障礙。而彼大海不增不減。海意菩薩亦復如是。悉能任持諸佛世尊所說之法。皆無障礙。非於一佛二佛所說之法無障礙故。而是菩薩念總持力。亦無增減說是法時。會中有八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鹹作是言。我等當願各得念總持力。如海意菩薩。   爾時會中諸天及人。各以妙花向佛世尊。及海意菩薩。散擲供養。於是會中有一菩薩。名蓮花莊嚴。前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甚深法門。聞已信解。受持讀誦。如理伺察依法修行者。是人得幾數福。   爾時世尊。即說伽陀。答蓮花莊嚴菩薩曰。  正使大千世界中  遍滿真金用施佛  聞是法藏信解時  此福比前為最勝  正使十千世界中  滿中珍寶施如來  若能持讀此深經  其福比前不可數  又若十千世界中  滿中珍寶廣行施  若能宣說此深經  其福勝前不可數  正使千俱胝剎土  廣積珍寶滿其中  普施諸佛世間尊  修行此法勝於彼  十方殑伽沙數量  寶嚴佛剎施如來  此法真實修學時  其福比前不可數  四種法具無邊福  佛亦不能說邊際  發菩提心並護法  起大悲及修法行  四種法具無量福  智者聞已不生疑  虛空界與眾生界  菩提心及諸佛智  我此宣說正法寶  震動十方俱胝剎  放淨光明及雨花  不鼓自鳴百種樂  一切菩薩大智士  發最勝心伸偈讚  聞此所說妙法門  各得善利無虛果  從我得聞如是法  眾生普獲諸善利  皆由如來所護持  令菩提心無忘失  千俱胝數十方佛  各各合掌而頂禮  稱讚德海大聖尊  善住加持釋師子  天龍修羅緊那羅  乾闥婆及夜叉等  梵王帝釋護世天  各處空中作是語  願釋師子久住世  最上正法無減沒  勇猛菩薩聖眾尊  護持如是深妙法  有受持此法眼者  我等當往現其身  於彼尊重及策勤  密護令其無衰惱   爾時世尊。告海意菩薩言。海意。今此正法是大法眼。是妙法印。是勝法幢。抉擇諸法。分別諸法。而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皆說是法。海意。我先已說。汝等應當尊重恭敬。志誠堅固如理修行。   佛說此經已。海意菩薩等諸大菩薩摩訶薩眾。及諸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一切大會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八   澂。舉意刻藏。趙水臣。歷授此方撰述數卷。讀之心知其非佛語。不願刻。送還水臣。後得淨印經。則字字句句。無非甚深玅義。信是世尊金口所宣。快意踴躍。數十年前。曾夢大水充滿世界。而人民國土都無損礙。澂游衍其中。如常安樂。覺而異之。此非心想所及。無乃妖祥乎。今是經首。稱瑞應。適與夢符。則昔之現夢。今之值經。似非偶然。澂願藉是因緣。首度先父大學士。文靖公嚴訥。先母一品夫人吳氏。即生蓮界。見佛聞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次度一切冤親。一切眾生。悉成佛道。有一眾生不得度者。澂不取自度。   萬曆三十六年。歲在戊申。十月朔吉。邵武守道澈嚴澂書。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1 佛說無言童子經   No. 401 [No. 397(6)]   佛說無言童子經捲上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遊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摩訶菩薩無央數。爾時城中,師子將軍第一夫人孕有德男,天虛空唱大音聲而告之曰:「童子!汝當懷抱道教思惟經典,慎莫宣說世之言談,曉了方便度世之法,少言鮮辭捨方俗事,當歸正義不取美辭嚴飾之說。」童子遙聞如是音教,未曾啼泣亦不出聲,初不自現嬰兒之相,至於七日顏貌悅豫無有憔悴,眾人來觀視之無厭。或有人言:「此兒無聲,用為育養?」父母答曰:「是非隨宿,吾當育之。所以者何?今觀此兒,威容顏貌端正姝妙巍巍難量,非是凡庶之所能及,實不虛妄。」於時父母親屬知識見兒無聲,因共字之號曰無言。   於是無言童子,漸遂長大至於八歲,四方眾人來觀察者無有懈厭。其有方面或有法會分別義者,輒詣其所諮受法言,寂然靜思亦無所說。時彼童子而於異日,與其父母五種親屬朋友知識,至耆闍崛山而詣佛所,稽首足下右繞三匝,於世尊前叉手而立,睹無央數十方世界諸菩薩會億百千垓,各各處於嚴淨之座,心大歡然善意生焉。時舍利弗前白佛言:「唯天中天!是無言者師子將軍之子,端正姝好威光難量巍巍如此,離於言談而無所說,其人前世有何餘殃,生無有聲又不能言?」   佛告舍利弗:「止止!勿得輒慢無言童子。所以者何?此人則是菩薩大士,於過去佛殖眾德本,供養無數諸佛正覺,稽首足下得不退轉,當成無上正真之道。初生之時,天於虛空宣揚大音:『童子,汝當抱道意,思惟經典勿有世談。』以是之故,今此菩薩寂然不言,受柔順教於茲八歲,一心結舌而無所說,以斯憺怕奉行四禪。」   世尊復告舍利弗言:「其有眾生,若能睹無言菩薩悉順道教由此無言,以是之故今有大會,當說經法,開化導利於無央數不可稱人民之眾。」   於是無言菩薩即如其象,三昧正受而現瑞應,令諸聲聞及眾菩薩、天、龍、鬼神、揵沓和阿須倫、伽留羅、真陀羅、摩□勒、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眾會,各於右掌化生蓮華大如車輪,其色若干微妙鮮好,其香難量,見者心歡。彼蓮華上則有自然諸化菩薩,結加趺坐,三十二相莊嚴其身。無言菩薩見大神足,稽首世尊重自歸命,其蓮華上諸坐菩薩,叉手卑身亦三自歸。無言菩薩口適宣此稽首歸命,應時自然恆邊沙等諸佛世界六反震動,大音普聞,天於空中歎若雷震,則雨眾華,箜篌樂器不鼓自鳴。   無言菩薩承佛威神,大願所致,踴在空中去地四丈九尺,大菩薩眾亦復如是。無言大士而於中與菩薩異口同音,以偈讚佛: 「無形而現形,  亦不住於色,  欲以開化眾,  現身而有教。  佛者無色會,  亦不著有為,  皆度一切數,  導師故現身。  顯相三十二,  奇好八十種,  以嚴其身體,  為眾講說法。  法者則無相,  亦無有音響,  無聲不可得,  無念寂微妙。  佛法覺了法,  處在佛樹下,  彼道無言教,  言辭無所說。  其法無形法,  求相不可得,  以無相之法,  安可有所說?  愍傷於群生,  此佛之大恩,  分別無所獲,  所說不失時。  曉了無所得,  解空無所獲,  能如此養者,  佛義無名字。  有為之言教,  諸佛因所說,  彼數無所有,  無為無自然。  如無常形色,  導師緣見象,  此法無所有,  為眾說此經。  又始至八歲,  口未曾有言,  我初生之時,  諸天唱大音。  以入惟經典,  其耳不聞聲,  如是懷道業,  口亦無所說。  無言假有教,  辭語無所暢,  以言謂有說,  清淨妙光曜。  念誓願佛道,  志在於大乘,  當宣於尊教,  得佛人中上。  道心不可獲,  無言無相念,  是故曰道空,  解結成暉曜。」   於是童子謂諸眾會:「道與言教等無有異,不可見!不可持!所可說無能睹,口說志道,人計於道而有所求,其所處願斯無所有,不可得處則無所住,如是住者道之所立也!諸度無極亦復如是。及餘無數眾德之本,說於言教亦無所說,但是音聲無有言辭。又說佈施者,以施當施者,惠與有所向,道住一切等,口說愍哀施,道教亦行慈,其道為自然,平均如虛空,心所曉了有所說,計彼一切悉為清淨,其道為普虛端如是。身行、口言、心有所思,捨施施斯一切塵勞,是乃名曰施度無極。所可勸助亦復如是。佈施非是道之恩惠,有計道者不依佈施,是二事者但假聲耳!永無所著亦無形像。假使如是受道教者,為菩薩行,彼乃名曰施度無極。於佈施主則為清淨,有所惠與不想報故。耳聞禁戒不住於色,則無所生亦無所滅,是為戒者亦復如是。身口心事若無所造,悉無所有而反分別,所講說因緣合成。口有所說因名曰戒。如口所說戒亦如是。此二事者俱無形像,諸禁戒業,一切假言語無章句,計於道者無所言說。其口所暢及心意,以業是禁戒勸助道德,言戒為道欲曜於戒,一切無像猶如虛空,能曉了此,是謂獨步報行禁戒。所可遊志超絕無侶,入平等覺,亹亹深妙難及之道。」於是讚曰: 「如言道亦然,  無持不可見,  所說無所睹,  我宣者佛道。  誓願求於道,  所願無所住,  無住無處所,  道所立亦然。  諸度無極然,  及所作眾德,  言辭託音聲,  所說無所說。  所可謂佈施,  所施當所施,  方當所憲者,  悉住平等道。  口所暢佈施,  敷演於道事,  彼道亦自然,  等猶如虛空。  若能曉了心,  口之所說者,  彼一切清淨,  聞淨皆至道。  身口及心念,  捨一切塵勞,  所勸亦如斯,  是施度無極。  佈施不歸道,  道不倚於施,  此二者假名,  無著亦無象。  若無所依倚,  其受道若斯,  若不望想報,  是名曰佈施。  而假聞禁戒,  不住於形色,  不起無所滅,  是為戒之相。  不行戒亦爾,  身口心無異,  無作無所有,  假有言說耳!  因緣合有辭,  說號禁戒耳!  如吾戒正等,  此二事無漏。  諸可禁戒事,  一切假於言,  道義所獲者,  無言亦無業。  口說心所作,  禁戒勸助道,  計戒及道教,  一切如虛空。  若曉了此者,  獨步普入戒,  則遊居於道,  深妙難解句。」   童子又謂諸來會者:「所可謂言忍辱教者亦是言辭,解空空義乃為忍辱。忍如平等三界亦如,說忍形類無像無見,等心於此乃名曰忍。若能虛靜為忍辱根,音聲香味因緣合成,彼無所有但文字耳,是故宣暢言忍辱矣!如來正覺說有三忍,身、口、心念。若能曉了此忍辱者,是曰為忍。解斷其身節節離散,心無瞋恚,恩愛及身譬如牆壁,察身如是為忍辱。遠聞惡口所暢說,若能堪任,於諸言辭不味所說,乃為忍辱。若復遊志一切瑕穢,其心靜然而無憂結,意能分別諸文字者,心乃入於忍辱,計如忍道亦如此,身口意俱同爾,乃名曰道。宣傳於聖教,多所勸助者,一切精進上妙細微,及諸中間,億劫合集而不可得,至於成就。假使精進不可逮得,計於道德亦無所獲,不得諸法,是曰精進。所修精進設能如是,不懷怯弱亦無恐懅,是謂極上通大精進猛勇菩薩仁義備悉。」於是童子重頌曰: 「可所謂忍辱,  口之所宣暢,  空空義故忍,  如忍等三世。  說於忍色像,  不貌不可見,  若心等於斯,  爾乃名曰忍。  忍類為空靜,  緣合聲香味,  彼無有文字,  此乃名曰忍。  講宣此三忍,  身口及心念,  若人曉了此,  暢乃名曰忍。  節節解其身,  而心不懷恚,  身受如牆壁,  是為身忍辱。  遠聞有惡言,  不報於罵辭,  入此音乃忍,  悉能住所說。  若於諸瑕疵,  心不懷愛結,  設能了字空,  是心入忍辱。  如忍道亦然,  身口意如是,  此乃名曰道,  名所而勸助。  若諸所精進,  最上中微下,  合集億垓劫,  不得便成就。  精進不可得,  道亦無所獲,  不逮一切法,  是曰為精進。  若勤力行此,  無怯不懷難,  彼則大精進,  為猛勇菩薩。」   童子復謂諸來會者:「所謂禪思亦不有念,計於禪者亦無所住,棄一切想,是乃名曰寂度無極。則能寂然澹泊無言,無放逸,離諸漏而燒滅一切塵,是名曰寂度無極。心於諸法不遣往反,於心離心,是則名曰寂度無極。心及禪定常至道意,恆以平等觀此眾事,若能平等,於諸所觀無有邪正,斯謂佛道不為難得;無有文字亦無所說,不可究竟亦無所有,無有放逸亦不自恣,此乃曰智度無極。無有此際不度彼岸,又於此彼而無所住,正立法界以無所住,亦無所著,亦無文字,無所頒宣,無文字已!不復舉假一切思想,若能啟受於此法者,爾乃名曰智度無極。六度無極亦復如是,假使有人等觀此義,則能均平一切諸法,亦能等於一切眾生,若能同像一切諸法,則能均平一切眾生,若能平均一切眾生,則能平等一切諸佛。等諸佛已,則能奉修於一切智,是故菩薩勇猛無畏,猶斯名曰無極智慧。若能順從此教命者,則順法眼不可思議。」於是童子以偈頌曰: 「禪行無所思,  專心不有住,  斷一切諸想,  名寂度無極。  寂然而澹泊,  不逸無諸漏,  棄捐眾塵勞,  是寂度無極。  其心一切法,  未曾遣往反,  無心脫於心,  寂然度彼岸。  計心及與道,  觀之悉平等,  若能察平等,  佛道不難得。  捨文字無言,  無本無所有,  不樂不自恣,  乃名為智慧。  無此不度岸,  不住彼此際,  正立於法界,  不住無所著。  文字無班宣,  不與一切想,  以是受諸法,  乃名曰智慧。  諸度無極然,  所見一同類,  則能等諸法,  平均於眾生。  以能等諸法,  則能等眾生,  亦等於諸法,  便等一切智。  是故大智慧,  菩薩其勇猛,  能隨此教令,  法眼不可議。」   彼諸正士,說此章句分別所趣,以千二百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六萬菩薩得無所從生法忍。時蓮華上諸坐菩薩,尋即退下稽首佛足,及復禮於無言菩薩,俱共啟白無言菩薩:「吾等以報聖師之恩,欽樂正法奉事經典,修行孝順而有反覆。」   賢者舍利弗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此諸菩薩,何故口宣如來言辭:『吾等孝順而有反覆。』」   佛告舍利弗:「此諸菩薩,悉是無言菩薩大士之所勸發,令宣道教演於恩慈仁義禮節,無上正真大乘之教,開化未聞令發道意,是為孝順而有反覆。報師之恩,今者故來行供養德,亦欲睹見於此大會奉覲佛聖,聽省經典諮受所聞。」   於是無言菩薩白世尊曰:「我欲啟問如來.至真.等正覺所懷疑結,設見聽者,乃敢自陳。」   世尊即告無言菩薩:「恣意所問諸不了者,如來一一當為發遣,可悅其心令無餘疑。」   時舍利弗語無言菩薩:「汝族姓子,不能語言,雲何欲問如來義乎?」   無言答曰:「一切語法,悉無文字亦無言辭。所以者何?一切眾生皆悉自然,無諸言教及眾想念。唯舍利弗!因心所念口說言辭,若無所思則無所言。心所念者悉虛無實,言不可說,不可示人,亦不可得諮問行念。其想著者,悉無所有,而無文字。其虛無者亦無想念,亦不宣暢文字之說。其諸行念不自想言:『吾當宣佈文字之說。』文字不念當行想念暢文字說。唯舍利弗!十二緣起深奧難逮,巍巍如是,因緣所生,彼則自然,了無所有;假使自然無所有者,彼則無有逮成道者。唯舍利弗!一切諸法無所成因緣之事,依無所住有所造作,因於緣合,是故因緣無所興立。唯舍利弗!一切諸法悉無有主,而君長亦無常主,無有志念,因己思想多所馳騁,從對有念處於眾想,顛倒之黨從其起生。彼若有問、見難問者所想知,一切此法,有想無想悉為一相,謂無有想。彼所以問,是為菩薩行於大哀。唯舍利弗!吾以是故,興發大哀諮問如來,不以言辭聲音問事倚口言教,住於大哀菩薩所問。」   舍利弗問:「若族姓子,設無眾生無有人物,何因菩薩而於眾生興大哀乎?」   無言答曰:「唯舍利弗!設使眾生不求成就至於道者,爾乃菩薩不於眾生興發大哀;然而眾生,無有眾生起眾生想,是故菩薩處於眾生興發大哀。設說有人則反逆矣,一切五趣猶如幻化。嗚呼痛哉!諸人顛倒,無有眾生想,是故為彼講說經道,使無我本末皆空。由是菩薩為諸眾生興發大哀,無所破壞不毀所有,不壞吾我及人壽命,故曰菩薩入於大哀導利眾生。見暢審如分別空事,為諸客塵之所霑污,所可遊入等一切色,而自觀見本悉清淨,是故菩薩而於眾生興發大哀。」   時舍利弗讚無言菩薩曰:「善哉,善哉!族姓子!實如所云一無有異。又從仁賢向者聽者,所講辯才,故欲發問,當從正士啟受如是不可思議。所班宣法,設問所說,當令弊魔不得其便,使如來法得久存立,此諸眾會,天、龍、鬼、乾沓和、阿須倫、加留羅、真陀羅、摩□勒等人非人,逮得無量道法光明。」   於是無言菩薩前白佛言:「世尊常說修正見者,有二因緣:從他聞音、思惟其行。善哉!大聖!唯願如來.至真.正覺,分別宣揚。何謂菩薩承於他音?何謂思惟?何賢聖之正見也?」   佛告無言菩薩:「族姓子!諦聽,善思念之,今當分別。猶如菩薩承他音聲,因而思惟,奉順賢聖之正見。」   「善哉!世尊!願樂欲聞。」無言菩薩與大眾會,受教而聽。   佛言:「族姓子!若有菩薩,勸化眾生入於佛道,是為菩薩承於他音;設令其人心不懷亂,是為思惟;假使等觀於道意者,是為賢聖之正見也。又若聽省柔順道法,此承他音;若能奉持佛之道義,是為思惟;若能奉行菩薩之道逮得法忍,是為賢聖之正見也。   「復次,無言!若能宣於所聞微妙之慧無上正真,承此他音,假使能通達不計吾我,是為思惟;志性清淨無有諛諂發起洪業,是為賢聖之正見也。所聞順義而不違法,是承他音;修眾德本是為思惟;所行微妙勸助於道,是為賢聖之正見也。專精聽受是承他音;求殊特義是為思惟;勸助道意未曾忘捨,是為賢聖之正見也。順念如應勸助道意,初不廢退等觀賢聖,放捨一切所可聞念,是承他音;一切所有敢可尊敬,悉能施與無所愛惜,是為思惟;不望其報,不貪著道,至於大乘,是為賢聖之正見也。聞於禁戒弘雅之教,此承他音;所執戒心無所習捨,是為思惟;戒無所行,篤信至真勸助於道,是為賢聖之正見也。聽省忍辱仁義大慈,此承他音;而懷愍傷無有害心,是為思惟;究竟閑靜,信諸法盡勸助佛道,是為賢聖之正見也。聽省精進則而順之,是承他音;其心不住懈怠垢穢,是為思惟;無合無散無所違失,慇懃精進以勸助道,是為賢聖之正見也。令聞禪定三脫之門三昧正受,此承他音;心所為事而不可得,觀察心本,是為思惟;所修禪定不墮顛倒勸助佛道,是為賢聖之正見也。聽聞智慧身根華實,此承他音;所聞法觀察本末之所歸趣,是為思惟;棄捐諸流眾崖底源開化之意,是為賢聖之正見。示以四恩,聽攝所聞了無所著,此承他音;未曾放廢四恩之教,是為思惟;所可救濟恩及眾生,斯平等義,開度立之於一切智,是為賢聖之正見也。修四梵行慈悲喜護,此承他音;而不壞除愍愛眾類亦無所毀,所可奉行不求名稱,是為思惟;遵樂空無,為眾生故而修愍哀,以法之故而行歡悅,為二報故勸助道德,是為賢聖之正見也。設令聽省四分別辯,此承他音;觀察諸法威儀禮節,是為思惟;從法義等於平均,所行具足勸發道意,是為賢聖之正見也。若聞所當奉行微妙導利之事,此承他音;念御順行而不遠離,是為思惟;章句道跡,所由處所宣佈佛道,是為賢聖之正見也。若能令聞三十七品正覺之法,此承他音;修於意止悉不憒亂,行於斷意,未曾惑隨不善之心,而常順從德義之志,其神足者,精進禪定不懷怯弱,篤信如是,明解章句而不退還,慧能尋對一一觀察,心由力不行塵勞,入覺意法等於道心,是為思惟;假使無意無所思念,於四意止不起不滅,於四意斷柔和身心,於四神足審如真諦,曉了如是,所趣若斯,執智慧刀截斷眾垢,情慾不散入於正法,而於覺意下入等觀無有二事,所歸徑路勸助道心,是為賢聖之正見也。若使聽聞四聖諦者,此承他音;五陰苦患,恩愛之難,滅盡所習因緣之報,入於徑路,是為思惟;雖處諸苦慧無所起,於諸所習慧無所習,於諸所盡慧究竟盡,由於徑路慧無所著,勸發大道,是為賢聖之正見也。若以聽受於三脫門,此承他音;篤信於空不畏無相,而於無願無所志求,是為思惟;不生空行開化諸見,興於無相教導一切,諸所相行發於無願,所生至誠,是為賢聖之正見也。令初發意順從大業,此承他音;修菩薩行不捨一切,是為思惟;不退轉地當成正覺,是為賢聖之正見也。得善知識而從其教,此承他音;目見世尊諮受聖路,是為思惟;如口所言不違所言,身口相應,是為賢聖之正見也。聽所講法等於惑亂,此承他音;觀察諸法義之所歸,是為思惟;奉行法義不失道教,是為賢聖之正見也。親近如來諮受所宣,此承他音;識分別道心不捨大猷,是為思惟;受奉行有所開化能使成就,是為賢聖之正見也。設能聽受八萬四千諸道品法,此承他音;曉了分別八萬四千諸佛之行也,是為思惟;八萬四千眾生之類各異根者,如應說法,是為賢聖之正見也。在在所由悉無所樂,發功德心,此承他音;假使其心不捨功德,是為思惟;以是德心專精勸助於一切智,是為賢聖之正見也。   「此族姓子,設隨順念則為長命壽不可極無始無終賢聖正見。所以者何?五趣周旋,如幻、化、夢、影、響、野馬、水月、芭蕉,曉了若斯,是承他音;一切諸法悉為平等而無偏邪,是為思惟;若致平等,乃為賢聖之正見也。名曰思惟,不舉不下,於一切法無應不應、無進不進、無處不處、無行不行、無念不念、無想不想、無意不意、無惟不惟、無心意教,是為名曰不二入法門。曉了一品,無合、無散、無違、無順。曉了深念本性清淨,極為顯曜而當講說,無冥、無明,無濁、無清,無有品第,則為法界,無所破壞而於本際不為動搖。入於無本,處於三世而無所處,無我無人、無壽、無命、無音、無聲,等諸文字,義無所獲,無有財業,無所畢置,得諸所盡,一切所行無有眾念。離一切想,皆悉斷於放逸之事,滅除一切諸所惟行,而無所著捨諸所著,巍巍乃至如來所歎!無為之事,刈去眾想是為平等,無有形貌一如應思惟。假使行者從三昧起,則以此法而為眾生及他人說,便於其所推求斯本,如應思惟而療治之,無所動搖,是為名曰立於大哀賢聖正見。」   佛說賢聖正見之時,一萬菩薩尋即逮得賢聖正見。於是舍利弗謂無言菩薩:「仁族姓子!從何聞法,乃能興此賢聖正見?」   無言答曰:「唯舍利弗!吾所從聞法無所造,不從過去心得至於道,亦不當來、亦不現在。平等三世等一切法,有所有趣者而無所歸,亦無有法、亦無所等;吾從於彼而聽聞法。不有為、不無為,無識無住無心意識,於一切法莫有所奉,制止一切眾生之心,可悅諸人,義無所獲亦不動搖,於無力毒而無著;吾正從彼而聽聞法。見生於世者不生不起,一切法若不所興,分別無本而無所說;吾正從彼而聽聞法。其住法界等御人界,法界、人界及虛空界不以差別,平等諸界而無所生,不造若干;吾正從彼而聽聞法。不處道場,不坐樹下,亦不經行,亦不得佛,不倚於道,不捨於俗,不令諸著人民之等作是念心。如來得道亦不得道,得於相好若不得相,作證不作證,悉從本淨自然之性。唯舍利弗!法者無持,而不可捉則無有身,以無有身無所成就,以無所成就則無所生,以無所生則無所起,以無所起則無終沒,以無終沒則無所著,以無所著則不動搖,以不動搖則無所作,以無所作則游駛水。已游駛水則無所得,已無所得身度彼岸,已度彼岸無下,不下則無有器,已無有器則無所應,已無所應則離愛慾,已離愛慾則無有想,已無有想則斷眾亂,已斷眾亂本性清淨,以至清淨則無有垢,已無有垢則無塵勞,已無塵勞則無同像,以無同像則住平等,以住本平等則立無動,以立無動則無所求,以無所求則如真諦,已如真諦則如審實,以如審實則無所有,以無所有則於諸緣而無有緣,以於諸緣無有緣者則度境界,以度諸界所起無起則無所舉,以無所舉則無所下,以無所下則無有門,以無有門便離言教,以離言教則度識句,以度識句則不復還,以不復還則無有處,以無有處則無非處,以無非處則無種稷,以無種稷則無根芽,以無根芽則無為,超度諸識之跡,寂之然,以至寂然究竟澹泊,已至澹泊則至無惟然,以無惟然究竟無恨,已至無恨則至了意,以至了意不復更興,以不復興則歸平等無為之道,是為法。唯舍利弗!法如是比,說經如茲,其正見者為何像類?其正見者,等於己身,以等己身則離合會,以離合會,於諸平等不見平等,睹諸所見若無所想。是舍利弗,宣暢法律賢聖正見。」   無言菩薩謂舍利弗:「如等無明恩愛之著,亦等慧明解脫之事,等於滅度無作不作,是為等致賢聖正見;若有所睹不取異見,是為賢聖之正見也!復次念。舍利弗!若能等於婬怒愚癡,亦等於空,無相無願解脫之相則為一相,謂歸無相。已能歸此平等事者,是為賢聖之正見也。復次處正見者,於諸平等不造二事,已無二事不住相應,已無相應不有所住逮得諸法一切平等而無差特,是為賢聖之正見也。復次,等無二者則等眾生,則等諸佛,則等諸法。已等諸法則等國土,已等國土則等虛空,其於此等若不轉移,能於此等平等住者,修無所處,是為賢聖之正見也。是故,舍利弗!如法像類,聽者亦然,正見若茲。又,舍利弗!耆年為興正見乎?從何聞法?所見何類?」   舍利弗答曰:「如我於今,族姓子!聞所說法,察其義歸,有所講說皆墮短乏。」   無言答曰:「如是,如是!舍利弗!敢有言辭皆顧短乏。」   舍利弗又問:「族姓子!如來至真無量福會有所宣暢,其所說者豈墮短乏?」   無言答曰:「如是說者而無所說,不墮短乏。所以者何?如來至真不興名德,不當慕於如來上福。所以者何?其如來者無德無稱。若如來義,無本、如來亦復如是,在於無本而不動轉。若有不欲如來上德,彼所慕者則無平等,亦無偏邪於欲無慾,有所慕者則墮短乏。」   舍利弗問:「唯族姓子!何謂於法而無短乏?」   無言答曰:「無大.五陰.六入,不以頂受,無所招致,悉無所行,不有言辭,無誨不誨,而於道法令心意識無所起生,是法無短;假使有起心意識者,則墮短乏。若於諸法有作無作,則墮短乏;設於諸法無作不作,乃無短乏。復次,若於諸法有所分別、有所蠲除,而有所行、有所造證,則墮短乏;若無曉了、無除所去,亦無所行、不有造證,乃無短乏。假有所見無所聞說,教化獲致識知所趣,則墮短乏;於一切界而無所行,乃無短乏。其有睹見功德瑕穢,則墮短乏;設使所行無有瑕穢,無有德稱亦無所見,乃無短乏。」   時佛嗟歎無言菩薩:「善哉,善哉!族姓子!若欲講法,當作是說。」是時萬二千菩薩,逮得無所從生法忍。   無言菩薩復白佛言:「我識如來為諸菩薩講說四力,一曰信力、二曰精進力、三曰意力、四曰智力。唯如來.至真.正等正覺,廣分別說此四品力。何謂菩薩篤信、精進、意、智慧力?」   佛告無言菩薩:「諦聽,善念!」   「善哉!世尊!願樂欲聞。」無言菩薩受教而聽。   佛言:「族姓子!假使菩薩信諸佛法,愛樂順從不懷狐疑,亦無猶豫,是為信力;諸佛精進本求道時,志慕此典不以懈廢,不懷怯弱亦不退轉,是為精進力;若攝其志合集德本無所忘失,其意不亂不捨道心,所可興廢真正之心勸助於道,是為意力;所修智明於一切法,不須他慧而得自在,慧無所礙,是為智慧力。」   佛復告無言菩薩:「信於賢聖,獨步三界無所疑難,是為信力;所施精勤恭敬奉順,是為精進力;心之所念,常思賢聖之所班宣,未曾忘捨,是為意力;若從至聖所聞智慧經典之本則能奉行,是為智力。復次,假使篤信罪福之報而不疑亂,是為信力;若能勤行不當作而不為之,是為精進力;念所興業終無腐朽,是為意力;若能曉了無有罪福報應,有能分別一切諸法,是為智力。」   佛復告無言菩薩:「假使其心清澄無穢,能攝其意順道教者,是為信力;意所啟受而將養之,是精進力;若令其心常順志一,是為意力;心觀諸法一切如幻,是為智力。復次,信一切法皆悉為空,是為信力;所修精進解諸見縛,是為精進力;於內外空不懷恐怖,是為意力;觀究竟空本末悉空,為智慧力。無相無願於一切法,無所造行,是為信力;以此道法而為他人分別說者,是精進力;設使於此念於諸法所行安詳,是為意力;昔所講說方當宣暢令班宣者,一切推求永不可得,是為慧力。一切所有心自當思,欲以放捨信佈施處,是為信力;有所放捨不懷懈倦,未曾怯劣大道,未曾違,捨施與發佈施,又勸助道意,是為意力;不得施者亦無受者,不蒙想報,是智慧力。奉順禁戒成就真正信戒果實,是為信力;以所精進滅除諸毀戒之心,是為精進力;若以道心念之不忘,所尊禁戒,皆以勸助於一切智,是為意力;觀身如影、言如呼響、心如幻化,察於禁戒而無所行,是為智力。成就忍辱信於威勢,是為信力;所行精進,不聽眾想,不演粗辭欲加於人從邪徑,假使令支解割截身肉,集忍辱力,未曾懷瞋,慈心忍辱,是為精進力;所行忍辱則以勸助於一切智,是為意力;無身意識不得身心,是智慧力。道為精進不為懈怠,信於此者而心歡樂興盛篤信,是為信力;常行精進不捨須臾,亦無所著用化眾生,將護正典殖眾德本,奉事於佛供養隨順,皆為一切眾生之故,修治佛土莊嚴清淨名德之稱,是精進力;蠲除一切眾生瞋恚懈怠垢穢,以被德鎧所修精進,則以勸助於一切智,是為意力;若不慇懃妄想於道,不失威儀禮節之正,選擇精進,不得一切諸法處所,是智慧力。樂於閑居宴靜獨處,不慕眾會發興悅力,是為信力;所行精進修於禪定,興發脫門三昧正受,是精進力;因由所從致禪思者而不動搖,是為意力;於彼一心觀於無常.苦.空.非身,而不亂禪,不輕慢禪,不退轉禪,曉了善權方謀宜適,是為善權方便誘進牽致至於智力。聞於一切諸度無極道品之法,若能信此,是為信力;一切所聞執持不忘,能為他人嗟歎方便,設於彼法,若能奉遵若不奉遵,自察本末,是精進力;處於眾生其心不亂,遊於愛慾譬如蓮華,教化一切,是為意力;察三界空猶如泡沫、芭蕉、野馬、影、響、幻、化,開示未聞,是為智力。以清澄心慈向眾生仁靡不周,是為信力;信於大哀,心所興造不以懈怠,是精進力;心好正典不捨法樂常執奉行,是為意力;心無所著而不懷害,不造有二,無進不進,逮得靜觀修行正法,是智慧力。思惟人身,以無央數眾惡瑕穢荒亂眾力,不得久存,供養於此□□稛稚毼□□□□□□餺楦□□□蓼□□□□婀隆寣撫禲慼慼瓷澆瞴慼慼慼慼憔癒撫|□□□□綠□導□鱗牷慼慼樣r勵□□視□□□□□□□楚慼毅芊憎央g□□□西□□襡妒□□□□□椸□煄慼慼慼慼潛d□壘□□奅妳妅祈楈妅祏導□妖□□□□□□兜□[□箋椻□i覅兜□蓼□□□□□□□□諑□□□牷潛堙慼慼撞v諑□餺槂□□諑□□□□□□□詀□□□□□壘□□□祊□□□□□婦駗孌稗導□餺槽□饉□□□□□堅觿□□□□牷慼慼慼潯敦癒撙\□□□□□□駤饉□□□逆□□□□孌□_□□□孌觶□□□□□□□蓼□□□□餿L部撰A概□□□□□導□鱗牷慼慼慼潑W奿□□□壘□□□□倨T□□D靈奿□□雷褙□□□□駂□□□□□壘□□□□倨T□□D靈奿□□雷褙□□□□駂□□□□□駂□牷慼慼撐籔蛂撢S□□□□裂□□稿橁□□□□□訇□□蓮□祊□□□□□蓮□□□□騖驀倨T□□D靈奿□□□□□□□槙□□□□□□□□   無言童子經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1 佛說無言童子經   佛說無言童子經卷下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蓮華淨,問無言菩薩:「如族姓子屬者興意,白問如來,寧見答解及微妙行,如受法染,可悅心乎?」   無言答曰:「唯族姓子!吾始以來未曾問法,亦無所受,當以何緣而致法染可染心耶?」   曰:「族姓子!仁為不曾因於如來聽受法乎?」   答曰:「不也!」   又問:「何故?」   答曰:「非其器故。」   又問:「仁於講法為非器乎?」   答曰:「如是!」   又問:「仁何所器?」   答曰:「吾於諸法之類而為非器,無復奇異。」   又問:「族姓子!若為非器,何因當逮無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覺?」   答曰:「道者,非為法器。」   又問:「察其道者非佛法器乎?」   答曰:「假使其道離佛法者佛法非器,又其道者不離佛法。又計佛法則為是道,又其道者則為佛法故。族姓子!吾不欲令諸佛道法離於塵勞,常不志道,況樂佛法離於道乎?所以者何?有佛法者不離塵勞,又其塵勞不離於道,覺了欲塵則名曰道。吾以是故不計我所、不別佛道,其異意者各各計別,不當異處而求道也。假使有人於異處求此等諸異,設復有人無有異求,不以為別。」   又問:「以何為異?」   答曰:「謂吾我別與道不同,是名曰異。謂四大異我人壽命,而心意異,婬怒癡異,是謂為異。若能曉了吾我自然本末清淨,道者自然本末清淨,乃謂無異我人壽命,婬怒愚癡自然清淨,道亦自然究竟清淨,乃謂無異。假使異者,不可求異,則當於此四大之身於吾我中求一切法。如是求者,求無所得,設無所得中造所著,無所著者則無處所。一切諸法悉無所住,無有本際,設無本際則真本際,以真本際無斷絕際,不計當際,無有限際,無無量際,一切諸法本際如是。若入此際則不有念亦不無念,不在生死亦不滅度,究竟滅度了一切法;若以此法而滅度者則逮寂然,諸不滅度令得滅度。如世尊曰:『不能調己不寂滅脫,而不隨教不得滅度,欲開化人令得滅度,未之有也。其自寂然解脫隨律,得度無為能度未度。』此事如言是菩薩行,設使欲得至滅度法,輒當遵修菩薩之行,則能曉了一切諸行,達法界相。如是行者便能皆見眾德之本,目不復睹諸魔官屬輪跡之行,當遵修此合集佛法不失三昧。如是行者開化眾生,宣暢一切諸界度於無我。如是行者受一切法,皆使塵勞自然悉除。如是行者雖行於世不著方俗。如是行者執持五陰不住於識。如是行者受諸四大,立於法界而不動搖。如是行者攝於諸入致解脫門。如是行者所現諸界而度無極,獨步大猷入於三界,示現塵勞而無垢穢。如是行者施度無極,不想無極亦無所住,戒.忍.精進.一心.智慧,慧度無極不想智慧亦無所住。如是行者不捨眾行,所修審諦究竟清淨。如是行者修菩薩行,所可遵習道無若干。行菩薩者則無有二,無有二者乃菩薩行。行菩薩道無有吾我及與我所,不計有身亦無所受乃菩薩行,其修道者無有結滯,除諸福廢乃為菩薩。其修道者不患危害,覺了分別無會無為,乃為菩薩。」   又問:「何謂正號為菩薩乎?」   答曰:「為不曉了道義者故,因曰菩薩。順從道教興發寂然不毀佛教,奉持法言將護聖眾,而於道心則不動轉,心不住於聲聞緣覺,不亂淨性而不宣說無稱之辭。究竟要誓,度諸未度,安諸不安,諸不滅度令得滅度,受持塵勞不墮無慾。觀於無生所生,而審觀於空,無將濟群生,觀於無相不想著道,行於無願隨俗而生。求於佛身不為眾欲之所霑染,觀於有為覺了所會,亦無所失而不愚顛,得世間慧。執智兵仗降五陰賊、六衰之難,開化憍慢,施自莊嚴,嚴淨佛土,戒莊嚴心所願具足,被忍辱鎧教授瞋恚,精進堅強能成就已猶如金剛,處於憒亂志執禪定而無所著,智慧明瞭,而不惡厭所生之穢,行權方便,所在一切推極道源,修於慈心安詳柔和,發起眾生行於大悲,見於眾生未得度者,撫育使安遵修行喜,常為無依令護諸根,行於護觀不永寂滅修於觀也。遵承深奧難及之事,聲聞緣覺所不能逮,念本義藏不思世典,多所將順一切群生,莊嚴其身以相飾姿,莊嚴其口言行相應,莊嚴其心不捨道意,神通娛樂普能示現,一切所住持心如地,一切眾生之所戴仰,洗一切垢,譬如火燒焦一切,艱難衰入譬若如火,心猶若風無有惱熱遊步無礙,心如虛空未曾愁想,著一切諸法逮得總持,一切所聞識念不忘,辯才具足可悅眾生,歡然解釋,而為諸佛之所建立。能自修心則令清淨,順於法界曉了四食,不想諸應,威儀禮節清修己身,威儀禮節徑路清淨,為修正業,行步進止具足成就而修空行。樂於閑居開化眾生,而不穢厭於諸聚會,樂於禪思不患其意,未曾貧匱,備悉一切諸賢聖財,修於祠祀伏弊噁心,遊曠野者修於堅強,其心剛毅不可毀壞,遵行仁慈究竟滅度。身順反覆而不虛盡,往宿德本志常隨順,報前所由念行思好,為眾生故所學精勤,選擇舉要勸化無智,所修善業無煩惱熱,悉能分別行於大哀。一切普遊,導於三乘不懷狐疑,於一切法眾所瞻察,所問能答靡不戴仰,辯才無礙莫不受言,本願所立明說和雅,所至到處靡不歡悅,所語隨時未曾失節,功勳佈施人所欽仰如月盛滿,志性柔和辭無粗獷。得對能忍諸根不悴,善修其意等度往來猶如橋樑,度脫眾生於四使水譬如大舡,亦如導師將導一切諸行來者,常主救濟一切異學,為眾群黎興立佛事,故曰菩薩。而不退轉如是眾行及餘德勳,不可思議具足導慧,乃謂菩薩。」   於是蓮華淨菩薩白佛言:「唯然世尊!今我觀察無言菩薩智慧辯才宣暢道教,如是不久當成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當轉弘廣無上法輪。若復有人,得聞無言菩薩所說,信樂愛敬順而不訕,不久亦當具足致此功德之法。」   佛言:「如是!如汝所言,誠無有異。無言菩薩逮得慧明三昧,發意之頃,以一句法於百千劫分別說之,義不可盡。」   蓮華淨菩薩復白佛言:「善哉!世尊!愍傷我等及此眾會,宿之本德眾人雲集,為經典故當令莊嚴,惟願如來至真等正覺,敷演說此慧明三昧。若有菩薩得聞此教,悉當逮得慧明三昧,設有受者多所將濟一切群生,疾成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   佛告蓮華淨菩薩:「諦聽,善思,當為善說慧明三昧。」   「善哉!世尊!願樂欲聞。」蓮華淨菩薩受教而聽。   佛言:「族姓子!所云慧明,聖曜之謂,所以名曰慧明。聖曜者何?蠲除眾覆蔽結垢闇,通過諸礙,離於穢濁荏若之謂,故曰慧明三昧。解法無二,所觀明徹無有猶豫,慧無有侶,不戴仰人,滅眾瑕疵,捽髮尋對,分別滅度,曉了一慧,解暢過去、當來、現在三世之慧。嚴淨三場,明識三界,體三脫門,通三達智,廣佈三寶,暢示三乘,淨於三眼,毀三垢本,明三峻聚,決定未定處耶!此謂三峻聚也。識暢入於心意識中,分別陰種諸入之事,覺了因緣和合報應,斷不調定沈疑邪見。解知法界能說本無,審如本際最上第一方便至聖。明識一切文字音響,其所入處,若崇講說言無所毀,辯才無礙莫能制止。若敷演法無能抑者,知識一切諸根各異,決斷柔劣中容之源,有明無明入於三教,執持所應入於總持。班宣光暉歸趣日行三昧、無量頌三昧,分別宣暢金剛道場三昧、如金剛三昧、覺無瞋三昧、意勇三昧、降除魔場三昧、日光明三昧、曜魔不照無境界三昧、慧無齊限入無想念幢英至三昧、淳淑親近一切諸法照明華三昧、放無量光入音三昧、了別一切音聲所趣德事三昧、普能示現一切功勳善住三昧、知一切法所立之處光曜三昧、等入一切眾生之心盡尊王三昧、分別諸法一切悉盡無住三昧、了眾平等無恚三昧、一切諸法究竟永無無動三昧、不著諸法鉤鎖三昧、開化諸見超表三昧,於一切慧無所蔽礙。」   佛言:「族姓子!如是等類六萬三昧,吾於往昔見定光佛而見授決,尋時逮得此諸三昧。又計於此六萬三昧門,皆來入於慧明三昧,慧明三昧則為元首,入於此中乃致大明。」   佛告族姓子:「如日宮殿照於水中,顯現未曾興立四事。何謂為四?滅除一切闇冥蔽礙,放其光明所照廣遠,示現一切諸色形像。所當作者,皆由是日興業安。慧明三昧亦復如是,若有菩薩住此定者,現昔未有,亦興四事。何謂為四?滅除一切塵勞垢冥,照曜無量廣遠智慧,察見一切眾生心行像貌諸色,隨其所學三乘之行,名為指示建立道業。」   佛告族姓子:「譬如八角大如意珠,妙光暉善清淨玄妙,無諸瑕垢無有穢惡,建於幢首曜四十由旬,眾人所志敢有所求皆令得願,各各得所不失其僥,大如意珠無所愛吝。若有菩薩,得立於此慧明三昧,聖智超絕巍巍如是,清淨鮮明若如意珠。除諸塵勞結穢眾垢,住八清淨微妙禁戒三昧之定,智慧解脫度知見品,誠諦鮮潔,善權方便,總持辯才,分別忍辱,靡所不暢,彼以清淨,莫能當明。離於瑕疵,無極大哀以為大幢,照曜一切無量佛土,各隨眾生心本所願悉得解釋。菩薩如是,救濟五趣三處之礙,皆至大道,亦無想念。」   佛告族姓子:「譬如虛空,虛空無際悉能容受一切佛土,執持眾水,一切諸火劫燒之時,一切眾生無進退處,聽其所歸為作處所,虛空之域廣遠玄曠,不可限量無所罣礙。慧明三昧亦復如是,若有菩薩住此定者,為諸眾生一切諸法示導處所,無所歸者為受其歸,殖眾德本因緣之報,開解己心,為無央數一切眾生,導示徑路教化與眼,強於因緣,未得解脫永處邪見群萌之類,聽示處所。假使有人,不興德本,不反道器,不在無本,各各開化為示弘器,顯發無上正真道意,而示聲聞緣覺處所,聞吾說法尋受奉行,則獲果報。聲聞緣覺之所慕乘,當為宣暢曾所忘失六典之要,令入法門。緣是之故,諸菩薩眾欲求道者,當為頒宣六度無極四等之恩,善權方便勸助指道,各各為暢令心歡然,使不退轉,逮成無上正真之道,是為一切眾生之類開示處所。於彼何謂為一切法示現處所?假使菩薩口自敷演八萬四千經典法藏,若有眾人心懷狐疑猶豫不決來啟問者,菩薩皆常秉志一心,一一為人決其結滯。一句之義,億百千垓難限劫數普演分別,其慧無量玄曠廣遠,無所罣礙而不可盡,無有邊際,是為一切示法處所。」   佛告族姓子:「譬如大炬光明照遠,諸有覆蔽曀匿形色悉為現矣!炬之光曜所益如此。慧明定意亦復如是,若有菩薩住此定者,則能以一慧明之心顯示章句,十方無量不可計會諸佛國土,諸佛菩薩一切眾生,莫不睹見,亦不違遠志不動移,慧明之心所察無邊。」   佛告族姓子:「慧明之宅處於意止見諸法源,於四意斷未發意者為興慧源,於諸神足身意寂源,而於諸根處聖達源。所謂力者?雲智慧力,於覺意法入於慧源。所謂道者處正見源,寂然觀者觀察憺怕,行真誠者善滅之源,其聖諦者善寂慧源,所歸念者如義趣源,分別道者法義之源,神通達者漏盡之源,修梵行者興於大哀四等心源,一切普念思法之源,諸度無極,智度無極以為源首。善權方便應眾生心源,十種力者知限無限有處無處,以此為源。無所畏者,曉了平等佛道之源。不共法者,而於三世無所礙源。所言眼者,謂佛之眼莊嚴其身,眉間頂相無能睹源,莊嚴口者,頒宣經法無侵損源,莊嚴其心,行三昧定而不移源。是族姓子!一切諸法皆以歸趣智慧之源,是則名曰慧明三昧一切諸法之源首。」   說是語時,蓮華淨菩薩逮得是慧明三昧,復有萬菩薩亦逮斯三昧;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其大光明普照十方。爾時諸來一切眾會,諸天人民各各齎華供養散佛。於時會中諸菩薩眾志大乘者,悉白佛言:「我等本來未曾得聞此三昧名,何況廣解分別義者。今所可供世尊之福,願令我等逮是三昧漸漸進行,緣是所誓逮此定意,必獲無疑。吾等善利為致善慶,乃能遭遇聞是三昧,若有逮聞於是三昧而歡喜信,功祚難限,未曾違失菩薩之心,亦當不久致此三昧。」   佛言:「如是!如仁所言,而無有異。無德之人不種善本,不能值遇此三昧矣!何況得聞歡喜信者,未之有也。假使在於善知識邊,若隨明師,乃能信樂此定意耳。」   佛說是語向欲竟時,世尊□中一菩薩出,紫磨金色三十二相莊嚴其身,八十種好而飾其姿。適出於□,其菩薩身尋即演放巍巍光明無極弘曜,皆悉覆蔽一切眾明;唯世尊光獨得顯現。時彼菩薩稽首佛足右繞七匝,則在前住,啟白佛言:「唯然世尊!執慧曜如來.至真.等正覺,敬問無量,進止康強遊步輕利力勢安乎?使我宣傳問於大聖,斯六十億垓數菩薩,來詣此會聽說經典。奉覲世尊稽首諮受,又復欲見十方世界大會菩薩、無言菩薩,智慧辯才所可宣暢,啟受未聞,聽是慧明三昧之定。唯天中天,為諸菩薩如應說法,使逮得是慧明三昧,獲致無極大法光曜,而數周旋詣此佛土。」   於是舍利弗前問佛言:「唯然世尊!執慧曜如來.至真.等正覺,為在何方?今寧現世講說法乎?去是遠近,國土何類?並說於此正士名號,及六十億垓數菩薩,為何所處?」   佛告舍利弗:「東方去此恆河沙等諸佛國土,有世界名住於堅固金剛之根,執慧曜如來在於彼土,今者現在。」   佛告舍利弗:「彼之世界,何故名曰住於堅固金剛之根?其國下地從底至上,堅固甚牢不可破壞,悉是金剛。斯皆其佛本願所致。所以者何?其佛堅固金剛之行獨步無難,及諸菩薩造金剛行,勇猛牢固無能壞者,己身威力巍巍具足,乃如是也!假使世界泥土成者,則當破壞碎落微散,若其有人生彼世界,身如金剛皆亦堅固不可破壞。是故彼土,名曰住於堅固金剛之根。又舍利弗!卿屬所問,今此菩薩名曰何等?號金剛□。此金剛□菩薩,一發意頃通過鐵圍、大鐵圍山,越江沙等諸佛國土,各各在於江河沙等諸佛□出,悉是諸佛威神功德之所建立,亦復是己六通之慧、神足之力,是故菩薩號金剛□。又舍利弗!向者復問六十億垓諸菩薩眾為處何所?卿當以此問於正士,為汝發遣。」   賢者舍利弗問金剛□菩薩:「唯族姓子!六十億垓諸菩薩眾為住何所?」   金剛□答曰:「佛歎耆年智慧最尊,賢者舍利弗!以智慧眼推索本末,此諸菩薩為在何所?」時舍利弗以聖慧眼,周遍普求諸菩薩等,不知所在。   金剛□菩薩答曰:「尊者舍利弗!自有等類同學志脫,令求所在。」   即舍利弗謂阿那律:「佛歎耆年天眼最尊,求其所在。」   時阿那律,則以天眼清淨之目超越天人,於是三千大千世界遍察求之,如觀掌中果及寶珠,索諸菩薩永不能知,亦復不見之所住處。賢者阿那律報舍利弗:「吾普推索,永不能知此諸菩薩為何所處?」金剛□菩薩謂舍利弗:「諸賢者等但有肉眼,不可復言謂有天眼。雲何思惟共三昧禪,遍觀諸國而不睹見諸國,而不睹諸菩薩眾為何所住?」   舍利弗問:「仁族姓子!天眼何類?謂我等輩所未見焉?」   金剛□曰:「唯舍利弗!我之天眼未曾見色。舍利弗等及眾弟子諸大聲聞,從本以來不能見我,天眼之德為何等類?亦無能當巍巍之明。」   舍利弗又問族姓子:「說所見形像為何等類?而言我等本來未睹。」   金剛□曰:「耆年曾見住於堅固金剛世界及執慧曜如來至真?」   舍利弗答曰:「今日造聞彼世界名,何因得見?」   金剛□曰:「唯舍利弗!如是等類,不可稱計諸佛國土及眾菩薩人民眾生,各各異趣,所生不同。菩薩大士則以天眼皆悉見之,無有遺脫而不遍者,一切緣覺雖有天眼所不能睹,何況聲聞而能及見乎?」說是語時,有六萬人,曾求聲聞緣一覺乘,歡然大悅,尋發無上正真道意,同時發聲如嗟歎言:「令吾等身得佛法眼,不用聲聞及緣一覺之天眼也!蔭蔽罣礙。佛之法眼無有限齊,亦無所礙。」   於是金剛□菩薩,即如其像,三昧正受建立感應,而現神足。佛之聖旨,金剛□菩薩威德之變,宿福善本巍巍之力不可稱限,普令一切諸來會者,皆共目見六十億垓諸菩薩眾,在於佛身各處蓮華結加趺坐,叉手聽經,不近佛身,亦復不遠,皆是如來弘恩無極之感應也。又世尊身不增不減無所罣礙,悉現如故若前不損。一切眾會驚喜踴躍,得未曾有,一心叉手禮佛而立,各各歎言:「難及!難及!諸佛世尊身形廣長威聖無量,神變功德不可稱限,乃能容受六十億垓,在於佛身而坐聽經,見本聖之體不增不減。」   時金剛□菩薩,普察眾會而舉聲告:「以是之故當共知之!如來.至真.等正覺身,則為法身,廣長無極,無有相好而不方圓,身無邊際不可度量。如來至真發意之頃,欲令三千大千世界諸有眾水,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國土、州域、叢林、草木、諸山土地,悉入佛身不增不減,悉現如故。又諸賢者、諸無央數億百千垓、諸佛國土眾菩薩等,若千萬數,遙睹世尊微妙光明相好清淨無有塵垢,鹹皆發來欲見聖尊諮受經典。悉為天下,勸諸天人民、釋梵四天王,使蒙擁護,令得自歸故往聽經。設不來者,不見道變不能發心。佛欲開化度眾生故,是以如來取諸菩薩著於身內,而聽受法不見罣礙,無所疑難。或有菩薩住於地堙A入寶交露,而自省見坐於蓮華,皆佛威神之所感動,道德高遠巍巍難量。」   時諸菩薩承佛聖旨及金剛□至願威力,六十億垓一切同時皆從大聖毛孔中出,稽首佛足右繞七匝,各以威德神足之力,化微妙床身處其上。   於是金剛□菩薩前白佛言:「唯然世尊!無言菩薩何故字無言?」   佛言:「汝自以是問於正士,當為汝說。」   時金剛□問無言曰:「仁族姓子!何故自號為無言耶?」無言默然。如是問三,亦不答報。   時金剛□復重問曰:「何故三問而不相答?」   無言答曰:「我求此辭永不得處,以是之故不相答耳!又於族姓子!理不宜問於無言者,用何以故而字無言?計其無言則無辭說,亦無音聲。」   金剛□又問:「設無有言,今何以故口有所說?」   無言答曰:「吾悉法效諸佛所說,亦復效於眾生所語。」   又問:「雲何法於諸佛所說?」   答曰:「如一切佛所講經法,吾以意力承其威神,亦復如之。以是之故,吾今悉法諸佛所說,假其音聲而等文字,無所毀壞演說經法,是為法於諸佛所說。」   又問:「雲何復效眾生之言?」   答曰:「隨一切人眾生之類音響言語,而為說法。是為效於一切眾生人民所言。」   又問:「卿族姓子!失言以來為幾何乎?」   答曰:「從失心念以來。」   又問:「族姓子!此言何謂?」   答曰:「以是之故不親心念,亦非不樂,心無所念口則無言。」   又問:「族姓子!言從何出?為從心出?從身出乎?」   答曰:「不從身出,亦不從心出。所以者何?身非常存不得自在,其心如幻;以是之故,不從身出亦不從心。」   又問:「為從何出?」   答曰:「設欲問之,所講言辭為從何出?為從空出?空無有色亦不可見。今仁問吾,為何由乎?」   曰:「實因於空無見無像。」   答曰:「是故族姓子,言如虛空而不可見,所問亦如其所言辭,亦如虛空而不可見,虛空如是永不可睹,亦無有相。以是之故,求一切法及所言辭,都不可得。如求言辭不可得者,一切諸法寂寞澹泊,論語音辭亦復如是,一切諸法亦如人言,忽不知處。言如虛空無能見處,一切諸法亦如虛空,亦無處所,所言辭者因緣合成,一切諸法亦從緣起,推求諸法根源所在,緣從何起而不可得。其不可得則無所起,便無所生。又無所起則無所興,其無所興者則無所發。其無所發,彼無眼跡亦無色跡,亦無識跡,亦無耳、鼻、口、身、意之跡,亦無法跡,無意識跡。其無跡者無去無來,無去來者名曰獨步。其獨步者則無所去,於一切行而無所見,當作是觀,寧當睹見本所不見乎?」   又問:「本何不見?」   答曰:「不生不起。」   又問:「雲何不生不起?」   答曰:「所不可察無有來者。」   又問:「何謂所不可察無有來者?」   答曰:「虛空不可見,無有來者。虛空平等,一切諸法亦等如空。以是之故,諸法平等亦如虛空,故曰不偏一切諸法等如虛空。」   又問:「何謂諸法等如虛空?」   答曰:「無有侶故,以用諸佛平等之故,一切諸法究竟平等。過去本等,來本亦等,中本亦等,無有分別。計此諸等,以一切諸法本際,如是如真,本際無本。本際如真,本際如審。本際無本,本際等無有異,是則名曰無有二際亦無若干。何謂言二?用計吾我則名曰二,若不貪身不計吾我,則無有二。何謂有二?有眼有色則名曰二,耳聲鼻香舌味身更意法,是名曰二。取要言之,若有計著一切諸法,故名曰二。從使有二亦不可得。所以者何?觀無所此得則無二,亦無言辭,其法心意及所有識,假使不修於此三事,是名無二。此之無二不當講說。所以者何?有所說者不離於二,無所言者乃無有二。」   又問:「所云無二,誰為造二?」   答曰:「其無二者不可造二。所以者何?正使興發若干方便,欲變無二使有二者,終不可辯。」   又問:「所說法律為是二乎?為無二耶?」   答曰:「其法律者無有二也!堅固難移。所以者何?無言亂相亦無所御,以無言說而開導之,無能破壞,不可毀缺、用不可壞,是故名曰堅固導御,則無有二。」   於是金剛齊菩薩前白佛言:「唯然!世尊!無言菩薩所可宣暢,皆是慧明三昧勇猛之恩德也!」   佛言:「如汝所言皆慧明三昧之威恩也!」   爾時執慧曜國土諸菩薩來者,問於無言:「仁族姓子!為學何法,辯才之慧巍巍無量乃如是乎?」   無言答曰:「如佛所說,一切諸法皆從誡立。」   又復問曰:「唯族姓子!寧可垂意顧愍我等,分別敷演建立誡者?」   答曰:「賢者!其不住身、不住口心,是為立誡。不住內外亦無中間,是為立誡。若無思想無所惟念,及與教令言辭之事,是曰立誡。無應不應,無念不念,亦無異念,是曰立誡。不住於善亦無不善,不處於世亦不度世,無在不在,無害不害,無漏不漏,無為不為,無生死無滅度,此曰立誡。假使建立如是比像,住於誡者,於一切法則無所住,不住諸法,不作是念:『吾有所說宣暢分別。』是故,賢者!是名曰誡。有所說者則住於二,其真本際,及其住處並至無本。又法界處,吾以住彼而有所論,有所論者永不可得,斯所語者亦無所念,其所宣暢亦無所想。」   又問:「族姓子!其不可得無所念者及無所想,有何言說?」   答曰:「自然之數而不可獲,亦無所念無有思想,自然說之!」   又問:「其所辭者誰為說之?」   答曰:「賢者!吾所辭者,即時滅盡亦無所生。所以者何?向者諸所講法皆歸於盡,一切諸法悉無所生。所生法不可知處,現在有形悉無有形,不可得處。所以者何?斯閑盡而無諸相,其本際者無有言教。故世尊曰:『不可想像取過去心,當來現在亦復如之!』即起即滅碎散消盡,卒暴易轉,不可捉持形像何類。彼欲取想著念虛偽,倚受思想悉如化幻,是故推極一切所言,悉虛無實其義無獲,亦不可以有所講說,不可口宣若心念矣!所以者何?無所造作亦無所行,其有解識興趣此義,則不復用口之言辭,亦不以心有所念也!有所宣暢分別說者,猶如呼響音聲之報,如化如來有所頒宣,其人所講亦復如茲。是為諸佛及眾菩薩一切世人所可保義,不可思議!善權方便無能制止,辯才之辭所建立法,不可動移。」   時諸菩薩讚無言曰:「善哉,善哉!族姓子!快說斯言。是入法門我等亦聞,所歸於門實無有門,等如虛空,其佛世尊及諸菩薩,現說如是,吾等所受亦復如此。」   於是金剛齊菩薩問無言曰:「來族姓子!俱共往至住於堅固金剛根世界,見執慧曜如來.至真.等正覺,觀彼國土。」   無言答曰:「又族姓子,斯聞則是住於堅固金剛根世界,執慧曜世尊亦復在此,吾身何為捨此就彼?」   金剛齊問曰:「今此世界泥土所成,非為金剛。」   無言答曰:「汝族姓子發意之頃,越恆沙等諸佛國土,通過鐵圍無所蔽礙,為能堪任取是佛土舉一土塵,不爾乃當知而此世界泥土所成。」   無言菩薩尋聲則以金剛道場三昧正受,應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自然化成,甚大堅固不可傷毀,悉為金剛。於是金剛齊,作大威力興顯神變,被大堅固誡德之鎧,欲舉此地一土之塵而不能勝,心自念言:「怪未曾有,為是大聖之所建立巍巍之變?斯是無言之所感興?」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我者前時發心之頃,通過鐵圍大鐵圍山,越恆沙等諸佛國土。今者欲舉於此土地一土之塵而不能勝。唯天中天!此誰威神之所興立?是天中天慈恩聖旨?為是無言之所變動乎?」   佛言:「無言菩薩之所建立也!所以者何?無言菩薩金剛道場三昧正受,使此三千大千世界甚大堅固,不可毀缺悉成金剛。若有菩薩住是三昧,自恣其意,欲變幾何諸佛國土悉成金剛,輒如所志。智慧聖心興顯道德,以是三昧而以正受,令諸佛土悉成金剛無能毀觸,皆是三昧威神境界。」   於是金剛齊及其所從六十億垓菩薩,前白佛言:「菩薩行何法,乃能逮得金剛道場三昧?」   佛告族姓子:「菩薩有四法,逮得於此金剛道場三昧。何謂為四?一曰持志堅如金剛,常懷道心超越一切諸功德本。二曰性行具足,無央數劫修治方便莊嚴大業。三曰入於深法,分別十二緣起之原。四曰聖慧備悉無所缺漏。是為四。復有四而自歡娛。何謂為四?一曰超度慧德具足五通。二曰空無相願一心脫門,三昧正受心不戲逸而自娛樂。三曰建立於戒而住法界,所處無源成就慧明。四曰究竟至誠如深之義,曉了經義寂滅諸法靡所不達。復有四。何謂為四?一曰遵於大哀修四梵行。二曰奉行般若波羅蜜及六度無極。三曰行善權方便三十有七道品之法。四曰為諸眾生修諸脫門及四聖諦。是為四。復有四。何謂為四?一曰身所造業猶如金剛。二曰口之所言清微柔和亦如金剛。三曰執心堅固不可動轉亦如金剛。四曰志性秉毅不可毀壞。是為四法。菩薩所行速疾逮是金剛道場三昧。」   說是語時,是諸菩薩尋即獲此金剛道場三昧。於是無言菩薩自白其父師子將軍:「大人豈見諸佛興出,德馨之稱威聖無量,道慧高遠超絕無侶,得未曾有。難及!難及!如是比像不可譬喻,本所悲憶今悉現矣!為無央數眾生之類,導示滅度至於大安。惟願大人,發於無上正真道意。」   師子將軍報無言曰:「子當知之,生七日後天來相令,而見告語發大道意。佛天中天,道目所觀知我志操,其心夙夜念於佛道,無復異師發心可歸,惟當歸命無極大聖。」師子將軍及正夫人,男女內外親屬五百群從,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無言菩薩自報父母兄弟姊妹及其親族並大眾人:「仁者今日以發大意,當精進行莊嚴道心。」   即時問言:「何謂發意莊嚴道心?」   無言答曰:「有四十事莊嚴道心。何謂四十事?至信佛道心不疑毀(一)、喜樂於法而令久存(二)、不慢聖眾恭敬謙遜(三)、常當習善友(四)、見諸菩薩視之如佛(五)、未曾懷害向於眾生(六)、恭敬奉事尊長眾祐(七)、等心愛憎(八)、入法無厭(九)、勤聽經典(十)、聞趣尊習(一)、為他人說(二)、無希冀心(三)、法無有師(四)、所念如應(五)、奉行無本(六)、一切所愛而不珍惜(七)、奉順禁戒未曾缺漏(八)、宣暢分佈忍辱之力(九)、所行精進靡不周遍(二十)、令備修習禪定一心而順念於智慧之品(二)、以權方便開化眾生(三)、所可勸助未曾忘捨(四)、隨護群黎(五)、自調其心降伏他意(六;本闕一法第七)、於欲教授不著塵勞(八)、常棄憒鬧樂於寂靜(九)、思處閑居以為德稱(三十)、修賢聖行而知節限(一)、常行止足不可動移(二)、在於俗法不與同塵(三)、而以順從六堅之法(四)、又不捨廢於四恩行(五)、而常奉遵堅固志願(六)、恆不毀失善德之本(七)、所學業者而不放逸(八)、不樂小乘(九)、道心無動(四十)。篤信微妙志不怯弱,捨一切惡無所犯負,皆悉具足一切功勳,合集名稱無量福會,懷佩道法處於道場,而不退轉。是為丈夫四十事行,顯發一切諸通慧矣!珍寶道心,以此功德而自莊嚴,發意之頃三千大千佛之境界,所興德本悉現目前不復遠求。譬如日殿處於虛空靡所不曜。」   師子將軍報其子曰:「正士汝當數數往來念親相見,因告示誡將濟擁護,令不退轉究竟無上正真之道。」   無言答曰:「大人欲知,復有十法菩薩所行,諸佛大士所見常念。何謂為十?恆行精進欲安眾生,不念己身獨獲大安。身力堅強多所誘進,見羸弱人而以慰喻。所造德本皆以放捨施一切人,未曾懷憂。所可化人勸發道者,被大德鎧而自誓願:『此諸眾生若得佛道受於正法,當以供養而奉事之。然後我乃取最正覺。』用正法故沒棄身命,不捨正典,宣暢分別一品之義,於百千劫流布一切。被大德鎧,不以懈惓不懷怯弱。一切諸法皆悉本淨。設聞此言不以恐懼,不限大道,不捨佛法,不以為空,所觀睹者適知不虛。等於吾我亦等眾生,已等眾生則等於法,以等經法則便信樂虛空平等,不墮止觀,不復墮落生老病死惱患之徑。為諸世間所見動轉,無央數眾勤苦瑕穢,諸魔波旬所可興者,來說眾難故誡誹謗:『佛道難得,經法難遇,不如早求聲聞而速度矣!』菩薩聞此,堅持一心發無極志,不以懈厭,不退不轉,不捨大乘,住於真正審諦之法,言行相應未曾虛妄,身行至誠不欺己身,諸天眾生及十方佛,是為大人十法之事。菩薩所行則為諸佛及諸正士所見常念。」說是語時,師子將軍及與眷屬,尋時逮得柔順法忍。   爾時世尊告賢者阿難:「受是經法,持諷誦讀,具足廣普為他人說。所以者何?過去當來今諸佛大聖道德所興,皆出是法經典藏門。無言菩薩今來至此,思惟真諦宣暢於斯無量法門,勸化無數一切人民,令學佛道也!是故阿難!欲奉過去當來現在諸佛世尊啟受法藏,當奉此經懷抱在心,廣為人說是法藏門,發無央數眾生人民,使成佛道。如來在世滅度之後,假使有人受此經者,悉是佛旨建立所致,持諷誦讀行如上教。」   佛語阿難:「則有三事,福不可量。何謂為三?一曰將護正法,二曰身知道心,三曰未發意者勸發道心。是為三。功德之福不可限量,假使如來歎其功勳而不可盡,何況聲聞?」   爾時會中有七億垓諸菩薩眾,聞佛所說皆從坐起,欲護正法,各各說言:「我等輩類,當共奉持世尊正典廣遠流布,持此經卷為他人說勸發道意。」   無言菩薩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所可解暢□正覺者,彼法寧可受取持乎?」   佛言:「不也!」   又問佛言:「以何等故,諸族姓子,向者佛說此,諸菩薩悉起住立,欲護正法?」   佛言:「吾以將育諸族姓子,故以是像欲有所護,彼無為事不可得法而為頒宣,因文字教言護於法將順其意。所言護者,不以言問,不用文字而行道也,是則名曰護於正法。又族姓子!則有二事護於正法。何謂為二?一曰不可得者乃逮正法,所當擁護常將順之,不以所說而擁護也。二曰亦不將濟於諸虛妄,聞所說者即能奉行,不以慢恣求於名稱。是為二。」   時諸菩薩欲供養佛、無言菩薩及此經典,普雨天華散於佛上及諸菩薩,周遍大會,口宣此言:「願令世尊釋迦文尼久在世間,使此經法自然流布遍閻浮利。」   佛說:「如是!」   無言菩薩、師子將軍與諸群從,金剛齊菩薩及六十億垓諸菩薩等,舍利弗、大目揵連、阿難,諸天、世人、阿須倫,聞佛所說,莫不歡喜。   無言童子經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2 寶星陀羅尼經   寶星經序   唐釋法琳撰   寶星經梵本三千餘偈。如來初證覺道。度目連身子。及降伏魔王。護持國土。說此經也。自象化東漸。綿歷歲時。三輪八藏之文。四樹五乘之旨。顯神光於石室。流梵響於清臺。雖鞮譯相尋尚多疑闕。我大唐皇帝。迺聖迺神。允文允武。乘機撫運。拯溺救焚。反上皇之風。行不言之信。去泰去甚。既揜頓於八絃。無事無為。乃朝宗於萬國。瀚海天山之地。盡入提封。龍庭鳳穴之卿。鹹霑聲教。仁踰解網。治踵結繩。大德閑閑。外齊八則。小心翼翼。內整四儀。臨赤縣而溢慈悲。寄玄扈而敷弘誓。每以諸有非樂。物我俱空。眷言貞要。無過釋典。有中天竺國三藏法師波頗。唐言光智。誓傳法化。不憚艱危遠涉蔥河。來遊真丹。以貞觀元年景戍。洎於京輦。既登上席。爰懋錦衣。有詔所司。搜揚碩德。兼閑三教。備舉十科者。一十九人。於大興善寺。請波頗三藏。相對翻譯。沙門慧乘等證義。沙門玄謇等譯語。沙門慧明法琳等執筆。承旨慇懃詳覆。審名定義。具意成文。起貞觀三年三月。訖四年四月。凡十卷十三品。用紙一百三十幅。總六萬三千八百八十二言。歸命一切佛菩薩。   No. 402 [No. 397(9)]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一   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降魔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王捨城竹林迦蘭陀池邊。與大比丘眾一千人俱。皆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辦。捨諸重簷。逮得己利。盡諸有結。皆得正知。心善解脫。及大菩薩一萬人俱。其名曰持須彌頂童真。水智童真。地智童真。勝智童真。空智童真。明智童真。電智童真。文殊師利童真。降伏勝童真。水天童真。無垢童真。彌勒菩薩摩訶薩等而為上首。一切皆得羼提陀羅尼三摩提。具足一切法無障礙智。於一切眾生其心平等。過諸魔界。善入一切如來智境界。具足大慈大悲善解方便智。皆隨佛住王捨大城竹林迦蘭陀池邊。   爾時王捨大城有二外道。聰慧明達過十八明處。與五百人俱。一名優波底沙。二名俱利多。而為上首。共相謂言。契同甘露。爾時長老阿說示(唐言馬勝)於日初分著衣持缽。入王捨大城乞食。時優波底沙。見阿說示生希有心。我未曾見如此沙門威儀庠序。更無有人如彼比丘。我應往問。今此長老以誰為師。依誰出家。依誰求法。爾時優波底沙即往彼所到已問訊。種種語已卻住一面。白長老阿說示言。以誰為師。依誰出家。依誰求法。爾時長老阿說示答優波底沙言。有釋種子。勇猛精進能大苦行。於一切處最上自在。已度生死無邊大海。今以大悲欲度眾生。號名為佛。覺悟眾生乾竭苦海無與等者。我常歸依求無垢法。優波底沙言。彼師為汝說何等法。以何教示。時長老阿說示答優波底沙曰。善哉快哉。諦聽諦聽。當為汝說。便說偈言。  煩惱業因緣  世間如是轉  煩惱業不生  導師如是說  生老死定壞  彼解脫無上  如彼勇牛王  如來自悟說   爾時優波底沙聞此法已。遠塵離垢法眼清淨。得須陀洹果。而說偈言。  我證解實法  永竭生死河  所謂如來說  難得甘露藏  眾生得息苦  智慧能斷除  諸法種種修  能作究竟道  行此究竟道  得無等涅槃   爾時優波底沙說此偈已。白長老阿說示言。長老汝師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今在何處。阿說示答言。長老。我師如來。今在王捨城竹林迦蘭陀池邊。與大比丘眾一千人俱。本是外道值佛出家。優波底沙言。我今辭善知識及諸眷屬詣佛出家。爾時優波底沙禮阿說示足。右遶三匝辭已而去。往俱利多所。時俱利多見優波底沙從遠而來。見已白優波底沙言。仁者。諸根清淨顏色怡悅必得甘露。優波底沙言。如是長老。我於今者得甘露法。諦聽諦聽。今為汝說我所得法。爾時俱利多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便說偈請。  說此吉祥無憂道  此道疾度三界海  分別諸陰大怨賊  乘此道已不還有   爾時優波底沙以所聞偈。即為說之。  煩惱業因緣  世間如是轉  煩惱業不生  導師如是說  生老死定壞  彼解脫無上  如彼勇牛王  如來自悟說   爾時俱利多聞此偈已心大歡喜。重更讚歎請說前偈。  苦滅寂無垢  牟尼說此法  一切煩惱滅  諸見無知斷  穢惡有為空  無我不可信  重說無垢句  我聞得涅槃   爾時優波底沙。即便重為說所聞偈。  煩惱業因緣  世間如是轉  煩惱業不生  導師如是說  生老死定壞  彼解脫無上  如彼勇牛王  如來自悟說   爾時俱利多聞此偈已。遠塵離垢法眼清淨。得須陀洹果。復以偈讚。  如此真行法  度流之疾船  此智息三苦  能度於世間  諸陰煩惱魔  知此能調伏  解脫離怨諍  乾竭於苦海   時俱利多言。今佛世尊住在何所。優波底沙言。長老。我聞世尊在王捨大城竹林迦蘭陀池邊。與大比丘僧及菩薩眾俱。我今定當與汝俱往至世尊所求佛出家。俱利多言。如是長老。可語弟子往世尊所相隨出家。時優波底沙與俱利多往自眾所。爾時惡魔於一念頃。聞中摩伽陀國有二外道。優波底沙共俱利多及諸眷屬。聰明具足名稱廣遠。是善丈夫。欲於沙門瞿曇法中出家學道。彼作是念。呵奇哉。若此二人於彼沙門瞿曇法中而出家者。空我境界。我應至彼二丈夫所。破其出家令著惡見。爾時惡魔於一念頃從自宮沒。作阿說示形相威儀。便於中道現二人前。作如是說。  如我先所說  試汝非決定  如汝意所行  宜速受欲樂  一切黑白業  因果悉皆無  無生老病死  亦無於後世  福非福果業  無有此因作  釋子為利說  汝莫信故去   爾時優波底沙俱利多聞此說已鹹作是念。此惡魔來欲壞我等出家之事。爾時優波底沙顧謂弟子作如是言。汝等今者當憶世間所有過患。便說是偈。  眾生為老逼  死苦之所纏  應當斷彼二  決定當出家   爾時俱利多即以偈頌答魔王曰。  知無上善智  持法滅三苦  汝說不斷貪  我智終不動  如是堅固心  於餘人所無  我等出苦輪  正智所不惑  勿假師子像  而作野乾聲   爾時見諦諸天住虛空中讚二丈夫言。善哉善哉。汝二丈夫。於一切眾生中最為上首。此道勝妙。於一切世間最為第一。此道息一切苦。此道入一切如來行處。此道一切諸佛所共稱揚。所謂依佛出家。是時惡魔心生憂苦便沒不現。   爾時優波底沙共俱利多。自觀己眾喚諸弟子作如是言。汝等應知。我等欲度老死苦海故依佛出家。汝等若不樂佛出家可於此住。時五百弟子鹹作是言。我等解法皆依師學。二師決定大處出家。二師所依出家處。我等隨師。亦依彼眾出家學道。   爾時優波底沙及俱利多。與五百徒眾欲往佛所。是時惡魔知彼事已。於王捨城外化作大坑。深百由旬。令彼二人不得往詣佛世尊所。是時如來以神通力。令彼二人不見大坑直道而去。是時惡魔於二人前。復更化作高峻大山。高千由旬。峻嶮堅岨無有穿缺。於彼山中復更化作一千師子。威猛可畏。是時世尊以神通力加彼二人。不見大山及彼師子。又無威猛可畏之聲。直道而往詣世尊所。及彼無量百千之眾。圍遶供養說法之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見彼二善丈夫為眾上首。與諸徒眾來至我所。汝等見不。諸比丘答。鹹言我見。佛言。此善丈夫及諸徒眾我邊出家。一人於我一切聲聞弟子之中智慧第一。一人於我聲聞眾中神通第一。   是時眾中有一比丘。以偈讚曰。  此二聰叡眷屬俱  利益上者佛已記  具智神通無所畏  故我承迎二丈夫   爾時彼比丘說此偈已即從坐起。與無量比丘眾及出家優婆塞等迎彼二人。善言問訊。時彼二人往到佛所。到已頂禮佛足。右遶三匝住立佛前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求佛出家。受比丘戒修行梵行。   佛言。善男子。汝二人名字何等。優波底沙言。底沙是父。舍利是母。我今從母。故名舍利弗。父母今者聽我出家。俱利多言。憍陳如是父。目伽羅是母。我今從母故名目伽羅父母今者聽我出家。   佛言。汝等二人及諸眷屬。可於我所出傢俱足修行梵行。作是語已。時此二人成具足戒。五百徒眾未久之間。亦同二師得具足戒。   爾時惡魔即自化身作摩醯首羅像。住立佛前說如是偈。  世間利智能議論  方便勝智到彼岸  彼等悉來頂禮我  我是彼等大導師  瞿曇弟子並眷屬  一切宜速歸依我  我今為汝當廣說  安隱寂滅善妙道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汝所說道趣惡道  眾生行者沈苦海  我道能令動不動  世間苦海悉乾竭  何故傲慢耐無恥  復作矜高野乾聲  我今退破汝魔事  不復於我能所作   爾時惡魔變摩醯首羅像。即沒不現復作梵天王像。住於佛前。說如是偈。  煩惱有業芽  智慧已斬除  何故強於此  勤苦利眾生  於世無自在  以無堪道器  牟尼病已除  宜速入涅槃   爾時世尊。即以偈頌報魔王曰。  我觀諸眾生  過彼恆沙量  以大慈悲力  教化令解脫  上中下眾生  令世間解脫  眾生解脫已  然後乃涅槃  何故以惡惠  詐諂請於我   爾時惡魔心生憂悔。於佛前沒還自天宮。入憂惱室默然而坐。當於爾時一剎那頃。魔諸眷屬互相推問。今我大王以何因緣。入憂惱室無人知者。爾時魔王五百妓女種種莊嚴。各持華鬘末香塗香。鼓天伎樂五百音聲。第一微妙歌舞戲樂。甚可愛樂集魔王前。   爾時魔王悲啼握手抑止悲聲。如是作已暫時默住。諸妓女等復更歌舞。作欣悅狀令魔歡喜。爾時魔王舉手大叫作如是語。莫聲莫聲乃至七返。諸伎女等默然而住。爾時魔宮有一妓女名電可意聲。至魔王所曲躬合掌。說如是偈。  汝今居自在  如見死相憂  為是擔重擔  今乃生怖懅  誰有勝力怨  而憂不歡悅   是時魔王說偈報曰。  我有大怨調伏心  善學幻術釋迦子  我無方便能壞彼  如是不久欲界空   時彼妓女便說偈曰。  大家方便甚無量  勤力壞彼必無餘  三有長縛誰能解  貪海沈沒誰能竭   是時魔王說偈報曰。  檀那及苦行  悲願為□索  持空無相弓  器仗中第一  能斷於生死  諸有盡無餘  以空為城林  弟子居山谷  精懃常修定  盡諸有過患  方便神通力  慈悲為伴助  優波俱利等  牟尼悉降伏  於彼三界中  方便善調攝  欲空我境界  一切悉無餘   爾時五百妓女於魔王邊。聞歎如來所有功德。即得菩薩三昧。名離一切相電光三昧。時彼五百妓女。即以天上諸莊嚴具。雨天香華及天伎樂。遙向佛所供養世尊。於竹林上猶如雨下。以得如來神力加故。令彼天女遙見世尊及諸徒眾。見已歡喜生清淨信第一愛敬。   爾時眾中諸比丘等。見竹林間有如是相。便生疑怪。白佛言。世尊。我等昔來未曾見聞於竹林間如此瑞應香華等雨。將非舍利弗目揵連等現此相耶。何因緣故睹斯希有。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非此二人現神通相。此乃天魔五百妓女。於彼魔宮雨此香華及莊嚴具。持供養我。不久來此。皆於我邊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時彼魔王五百妓女遙聞佛記轉復歡喜生清淨信。以淨信故即得不忘菩提心三昧。爾時魔王五百妓女。著一肩衣右膝著地。於魔宮中向佛方面。合掌恭敬說如是偈。  一切世間盲無眼  唯佛一人名見者  能竭人天渴愛河  如來自度及一切  我等雲何速成佛  人天恭敬能說者  女身可厭宜應捨  速近牟尼聞正法  如來最上神通智  開示我等為勝導  持彼無上覺支寶  無垢妙說如淨燈  勝力降魔無等倫  覺悟我等當受記   爾時魔宮五百妓女。從坐而起至魔王所。異口同音而說是偈。  如來勝德終不動  雲何於佛而生瞋  此身眾苦之所逼  更起醉慢而自塗  應捨此瞋決定信  拔彼生死憍慢泥  眾生體性佛所知  我等應往慈悲所   爾時魔王念彼諸女。生於如是增上惡意。我今應以五種之縛。縛此五百諸妓女等。令住於此不往佛邊。此五百女以得如來念力加故。而彼魔王所不能制。   爾時五百諸妓女等。於彼魔宮欲往佛所。當發足時魔甚瞋恨。便作是念。我今自以境界之力制此諸女。即起非時毘嵐大風遍滿虛空。欲令諸女迷失諸方。還住我宮不見瞿曇。以佛力故尚不能起微細之風。乃至不能動一毛端。何況無量。   爾時魔王轉增憂苦。心生悔惱悲泣高聲。喚其諸子及其眷屬。一切魔宮大聲遍滿。而說偈言。  愛子眷屬悉皆集  我心熱惱如毒樹  壞我神通境界力  美言諂幻釋師子   爾時魔王所有男女並諸眷屬。聞此音聲悉皆馳赴住魔王前。彼眷屬中有一魔子名曰勝智。合掌住立說如是偈。  此非劫燒非死相  何故種種憂惱生  此無大力能勝怨  何故異智似愚癡   爾時魔王說偈報曰。  今此釋迦子  坐彼林樹下  現前有大怨  雲何汝說無  彼諂有勝力  令我心荒怖  我軍並我子  如炭入熾火  名稱勝丈夫  聰叡多才藝  現集及未集  今悉歸依彼  我怨以詐親  諂智力甚諍  高名勝智人  悉為法鉤牽  今此諸侍女  於我無悲心  見捨昔所愛  盡往沙門所  指我以為證  今日歸依彼  一切三有地  諂幻悉令空  彼雖有大力  我破令作灰  我輩一切眾  應當勤所作   爾時魔王一切諸子。並其內外所有眷屬。悉皆合掌鹹作是言。我等一切悉皆嚴駕。以神通力而自加被。以此境界示彼令知。退彼釋子令碎如灰。若當勝者我等善好。若不勝者當歸依彼。我等往昔大軍圍遶。詣菩提樹面睹釋子。獨一無侶以神通力。我等軍眾盡皆退壞。況復今時無量徒眾悉皆成就。時魔報言。且去子輩。若能殺彼沙門瞿曇。當須迴還。若不能者亦須還宮而自守護。是時魔王即以左右十二萬眾。復過此數乃至八萬四千由旬。所有兵眾悉皆遍滿。復以迅疾神通之力。現大黑風。吹大黑雲。雨大炬火。悉皆遍滿一切四洲。復以手擊須彌山王。一切四洲悉皆震動。復出最惡可畏之聲。須彌山王及諸山王。大地峰石一切驚動。由此震擊小大池河。及大海水悉皆波浪。一切諸龍大龍夜叉大夜叉。見是事已踴上虛空。此諸魔眾住須彌頂。復擲大石等由旬量。於中摩伽陀國如大暴雨振擊驚動。復雨刀杵撾鑱大石月釤曲撩短槊鐵把虎牙大棒及大月箭猶如雨下。   爾時世尊即入碎魔軍場三昧。於虛空中所有兵仗及大炬火變成華雨。所謂優缽羅華雨。波頭摩華雨。俱物頭華雨。分陀利華雨。曼陀羅華雨。摩訶曼陀羅華雨。雨中摩伽陀國。復變可畏驚動之聲。為彼種種微妙音聲。所謂佛聲法聲僧聲。波羅蜜聲神通聲。阿毘跋致聲。受職聲。四魔退聲。往菩提道場聲。乃至取俱聲不取俱聲。復變此四洲一切大地所有藥草叢林山石土地皆成七寶。是時世界無有風塵一切恬靜。   爾時世尊現其身相過於梵世自在而轉。從其身份一一諸相。乃至無見頂相出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普皆大明。是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羅伽.薜荔多.毘捨闍.鳩槃茶.人.非人.等。地獄畜生閻羅世界。如是一切悉見世尊及大光明。是時天龍夜叉人非人等。各與若干百千眷屬。地及虛空來詣佛所散華供養。到已右繞讚嘆禮拜。是時地獄及諸畜生閻羅世界。無量百千阿□毘俱胝那由他等。各自憶念先種善根。稱南無佛陀。惡趣終已生於天上。   爾時魔王所有諸子二萬二千並諸眷屬。見佛神變如是相已。各於佛所得希有信。共彼五百魔王妓女禮世尊足。合掌恭敬以偈讚嘆。  妙色淨身映智海  名稱高遠無不至  金色光焰類須彌  我等無怙歸依彼  眾生失道無能見  如來智日能明照  養護眾生永不退  親導我等歸依彼  積集智藏富無量  解脫心性如虛空  慈悲潤澤隨機說  一切成就歸依彼  生死曠野難濟越  如來解脫能開示  巧說因果能顯了  住第一慈歸依彼  境界幻炎如水月  無智翳闇著諸欲  佛為醫王救世間  是故我等歸依彼  佛真法橋渡四流  富有七財恆資給  世尊正道示世間  大悲我親應供養  我等惡意向如來  今悉懺悔第一覺  所有諸惡能永斷  願佛受我最上依  我等悉捨魔部黨  共發無上菩提心  普請一切眾生類  菩提大願至無餘  佛能顯示我勝行  如我所行波羅蜜  如來所說無異說  幾法具足到菩提  所散佛華成華蓋  示現無量諸剎土  我今頂禮兩足尊  願涅槃樂利世間   爾時一切魔諸眷屬並魔妓女。各持天華遙散佛上。以佛世尊神力加故變成華蓋。遍覆十方無量俱胝那由他百千恆河沙諸佛剎土。復過此數變成華蓋。遍覆十方現在諸佛。於虛空中鄰蓋佛頂。時彼魔王五百妓女並諸眷屬。一切悉見十方無量阿僧祇諸佛剎土安隱說法。及見彼佛眷屬圍遶眾坐微妙威儀熾盛。及見華蓋住上虛空鄰覆佛頂。彼彼諸佛皆同一色。形相示現悉皆同等。唯彼世尊在師子座。種種眷屬功德莊嚴所現不同。又聞諸佛音聲遍滿句義說法。此魔眷屬以佛世尊念所加故。得見如是神通變化。既見此已。第一愛樂生清淨信。禮佛足已佛前聽法。   爾時魔王所有諸子。並諸眷屬十二頻婆羅。退還魔宮白魔王言。我等廣作如此惡事。乃至不能毀壞瞿曇一毛孔等。爾時復有二萬諸魔歸依如來佛前聽法。   爾時魔王既失威德。復大瞋怒發如是言。我於今日無異覺意。乃至不能誅滅釋種所生之子令彼滅壞。雲何此住。便還魔宮。入憂惱室。默然而坐。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2 寶星陀羅尼經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二   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本事品第二   時魔妓女及魔王諸子並其眷屬白佛言。希有婆伽婆。我等今者志求如是相。如是乘。如是辯才智慧。如是神通大悲方便。希有婆伽婆。具足如是智慧方便神通等法。婆伽婆。具足幾法能令菩薩摩訶薩遠離惡友。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具四法遠離惡友。速疾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四。一者不取。二者不說。三者不見。四者空無分別。善男子。雲何不取。所謂不取一切法。無一法可得。不受不捨。不可非不可。不建立不念著。不分別非不分別。所謂行檀波羅蜜。不取檀波羅蜜果。不受不捨。不可非不可。不立不著。不分別非不分別。乃至行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不分別非不分別。復次善男子。雲何不說。所謂不說眾生可得。不說命者。不說壽者。不說人。不說眾生界可得。不說有意有所取。乃至不分別非不分別。復次善男子。雲何不見。所謂不見色聲香味觸法。不取色聲香味觸法。乃至不分別非不分別。復次善男子。雲何空無分別。所謂一切三世三界陰界入等因緣果報。所緣之法無起無依。無有生相不取不捨。乃至不分別非不分別。何以故。捨離一切行一切持一切身。及分別不分別故。一切智智相應不可得故。當如是行。所以者何。善男子。一切法及一切智。乃至無聲無相無字無願。無生無滅無體無著無緣無我。不可見寂靜。離相離念離滅。無闇無明無處所無境界。無根本無伴助。不可思不可量。無貪無慳無行無說。無深無淺無受無依。無識無取無影無一念頃。無分齊無所有畢竟無所有。何以故。一切智等猶如虛空。相應不可得故。不立相應。不取相應。不行相應。若相應若不相應。不分別非不分別。當如是行。善男子。是名具足四法能令菩薩摩訶薩遠離惡友速疾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所有一切內外境界。若以一切智智。觀察推求依持建立。著此二相以意分別。起二著故。彼便遠離一切智也。雲何二相。若觀察入等取立相二是名遠離一切智也。若取立行果是二分別。於諸眾生有取立相是二分別。開示施設語言之道。建立總持音聲之法。以智觀察是斷是常。是二分別。眾生壽命養育人丈夫。作使作想建立依持。是二分別。此彼所有建立籌量不建立籌量。是二分別。若以一切智智觀察三世。推求我作集業所作。彼此立取是二分別。若以分別有二相者。則不能得一切智也。善男子。如寒求火而返取地。如渴求飲而返取火。如飢求食而返取石。如莊求華而返取衣。如薰求香而返取屍。如行求衣而返取垢。如塗求香而返取空。如是如是。善男子。若行執著觀察是身取立相二。求一切智者。徒捐精進無道無果。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持智。從坐而起於世尊前。曲躬合掌作如是言。婆伽婆。若法不可說。彼不能得菩提。佛言。汝今當知。無得菩提。亦無菩提可說。善男子。諦聽諦聽。汝問如是。如汝所樂。隨汝意說。若所有物。若一切智。有性有相有名字耶。持智菩薩白佛言。不也婆伽婆。若有言說即墮常見。若無言說即墮斷見。乃至中道亦不可得。非有非無。不取不著。不生不壞。過阿僧祇不可量不可數。無闇無明。若如是觀乃得菩提。電慧菩薩言。婆伽婆。無來無去。如是善知如是善入乃得菩提。   毘盧遮那菩薩言。如是婆伽婆。法不到相非不到相。非得時非不得時。非作證非不作證。非滅非不滅。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三乘非不三乘。亦非行願合集稱量可得。如是知者乃得菩提。   地慧菩薩言。婆伽婆。若一切法。非三界非三結。非三明非三乘。非陰界入。非分別非不分別。非減非增無有合集。如是知已乃得菩提。   金剛慧菩薩言。凡夫法聖人法。學法無學法。聲聞法辟支佛法。非分別非不分別。亦非合集稱量之所能知。如是知者乃得菩提。   堅慧菩薩言。如如寂靜如如觀察。不捨不住乃得菩提。   寶手菩薩言。若一切法不生不到不時。無分別相乃得菩提。   不思議慧菩薩言。若以觀察三界心計入在心。是名二心。如是二心觀察不可得者。以無所得乃得菩提。   退怨菩薩言。若一切法。無著無貪無捨無礙無願無癡無執無放。乃得菩提。   蓮華藏菩薩言。若罪福性等入是如法。深忍不著我我所作。非分別非不分別。如是觀者乃得菩提。   月光菩薩言。若觀一切法聚散隨緣無有自性。猶如水月。如是解已乃得菩提。   虛空慧菩薩言。若一切諸法。有闇有明有生有滅有增有減。不於諸心數法而起分別。如是知者乃得菩提。   無盡慧菩薩言。若修習三輪清淨波羅蜜。相應不可得。不染非不染。如是修者乃得菩提。   彌勒菩薩言。若不緣不受三界依止梵住依止乃得菩提。   文殊師利菩薩言。婆伽婆。若解甚深一法門者。於一切法不染非不染。一法門者所謂無我。了彼一法不覺不觀。無有將來亦無送去亦無可聚可散可明可闇可生可滅可增可減可解脫者。不應染濁無分別故。以一法門一切智智乃得菩提。   壞愛樂菩薩言。文殊師利。如是一法門一切智智。悉入如法甚深空處。何故意有所作及修行方便。文殊師利言。捨離惡見修行正見不妄置立。捨諂曲心修質直行不妄置立。捨離十惡敬重三寶不妄置立。善說不妄置立。正命不妄置立。捨一切結不妄置立。大悲平等不捨一切眾生不妄置立。三護不妄置立。無虛誑法不妄置立。不生不滅不妄置立。護持正法不妄置立。捨一切所有不妄置立。少力眾生常作建助不妄置立。怖畏者得歸依不妄置立。非道者示正道不妄置立。忍辱柔和不妄置立。不執著一切相不妄置立。捨離一切塵垢闇陰不妄置立。捨離一切迴向果報不妄置立。善男子。此二十種方便能得一切智智。所有文字音聲語言句義差別。一切皆如是名入一切智智方便。一切如來所說。及餘外道所說。一切取捨生滅。乃至能知一切三解脫。依止因緣業行之法悉入於如。當知皆是一切智覺智方便也。壞愛樂菩薩言。如是如是。文殊師利。若解甚深法門者無一法可見。亦無所說法及以能說者。乃至文字句義皆應悉捨。若修行若識知無有相應。一切入如是名智覺智。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善說此一法門。以一切智智乃得是法。雲何一切法不妄置立。所謂不生不壞際不妄置立。生死涅槃際不妄置立。虛空涅槃際不妄置立。無生無說際乃至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示一切眾生一切法無實際。示一切著物一切三世三界陰界入等無所有際。入三行空際。入法陰報陰聚散陰無實際。入空入真際。具足一切無說法義。是名菩薩摩訶薩入一切智智。復以一切智智而得受記。說是法時魔諸妓女及魔王子眷屬二萬。聞佛所說。同時皆得無生法忍。悉捨身意所有粗業得自性生身。復有二萬八千眾生得無生法忍。九十二萬天人得菩薩種種三摩提陀羅尼無生法忍。   爾時得無生法忍諸菩薩摩訶薩等。雨天眾華散於佛上。繽紛而墜猶如雨下。頭面著地頂禮佛足。作如是言。婆伽婆。我等若值不善惡友。與惡和合自在作惡。於一切眾生一切功德善根之聚。終不能起一念善心。佛言。善男子。汝於過去無量億劫。親近供養無數諸佛。以此業緣今生愛樂還得值佛。我今為斷眾生疑故。當為汝說宿世因緣。善男子。乃往過去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有劫名曰具足大勢。此閻浮提有轉輪王名優缽羅華。得自在力統四天下。王及臣民皆壽六萬八千歲。時世有佛。號月光明香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國眾生雖居五濁。以修善故不染欲法。爾時彼佛常為四眾宣說三乘相應之法。時優缽羅王嚴四種兵。與其夫人後宮眷屬。往詣彼佛月光明所到已頂禮佛足。散種種華燒種種香。作眾伎樂。供養佛已右遶三匝。並復頂禮比丘僧足。以此二偈讚問彼佛。  天龍所仰大功德  過患永斷無上尊  以七法財利世間  願說得何等妙慧  作大慈燈滅世闇  降伏墮生老死憂  能遮人天三惡趣  說何等法脫魔道   善男子。爾時彼月光明香勝如來告優缽羅王言。大王。具足三法能得菩薩微妙智慧。何等為三。一者大悲如母能作一切眾生極依止處。二者精懃。不息能滅一切眾生苦惱。三者等觀一切諸法無命無養育無人無種種相。大王。是名具足三法能得菩薩微妙智慧。大王。復有具足三法。能令不著魔□。何等為三。一者所謂於一切眾生。得不起瞋不求過短。二者平等觀一切眾生作福田想。三者能得一切法作一法觀。所謂虛空等一切法。無作無種種無生無起無滅。一切空如實相。捨離不可得相應觀。大王。是名具足三法令善男子不著魔□永脫魔道。時優缽羅王第一夫人。名天孫陀利。共彼宮人婇女八萬四千人俱。前後圍遶往彼月光明香勝如來所。到已以種種華散彼佛上。頂禮佛足以偈讚曰。  煩惱翳障已永盡  無比功德解脫尊  雲何教我轉女身  令我具足男子相  速疾遠離諸惡趣  於法自在心調柔  最上善逝天人師  能與世間第一利  如蒙世尊捨女身  當得歡喜寂滅樂  雲何速說此丈夫  自調調他利益者  我得出離恩愛坑  世間無等最第一  念持廣大功德聚  能速調伏諸群生  今我於此必取轉  唯願速開甘露道   爾時釋迦如來作如是言。善男子。彼月光明香勝如來告優缽羅王第一夫人孫陀利言。夫人有智方便當依修習。速轉先世所種女身。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涅槃更不重受。除自發願。夫人依何方便無量先世所種女業速盡無餘。夫人有寶星陀羅尼建立大事。具大功德能大擁護。善滅女身三業惡行。一切苦報令無有餘。若有女人聞此寶星陀羅尼至心誦念。盡此女形後生當得端正丈夫。一切身份悉皆滿足。具質直行有大辯才。身口意業善相和順。能令現在未來一切怨嫌悉皆退散。若有身口種種惡業。現在將來應受苦報。以聞寶星陀羅尼威神力故。所作惡業現世消滅無復遺餘。置作五逆誹毀正法謗聖人者。以聞是經威德力故。至其身盡即捨命時。如是等罪亦皆隨滅畢竟無餘。若有女人身口所造惡業果報量等須彌。後世定受無量眾苦。如是種種苦報種種業障種子餘報。以聞經力盡滅無餘。所以者何。由過去一切諸佛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說此寶星陀羅尼。受持讀誦現前讚嘆稱揚隨喜。是諸眾生所有苦報。以經力故悉皆滅盡。所作善根隨時增長。若十方剎土現在諸佛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為眾生故各各方面。說此寶星陀羅尼。眾生聞者歡喜愛樂。所有罪障無不消滅。所作善根皆令增長。若當來世十方剎土。一切諸佛說是經處。乃至一念生歡喜心。是諸眾生皆得盡苦增長善根。我於今者亦說此經。若有聞者皆當隨喜。十方現在諸佛世尊說是經處。當共稱揚當共歡喜。夫人。若有已受璽印剎利王至他土境。得此寶星陀羅尼書持愛樂者。以經力故彼剎利王。威德高遠有大名稱。遍滿十方無量國土。乃至一切欲色界天聞其德聲。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等。無量俱胝那由他百千萬億剎利諸王。常所隨逐所共守護。彼王國土所有一切鬥諍飢饉。他方怨敵風雨寒熱疫病過患皆得除滅。一切惡鬼夜叉羅剎師子象狼皆生慈心。雖在其國不為損害。其王國土亦無一切粗澀苦味惡觸痛惱無不消滅。一切財寶。五穀果實。藥草華葉。滋茂美味皆得增長。若受印剎利王。欲與敵國餘剎利王共鬥戰時。應懸此經置自幢頭。以經力故。彼怨敵王所有兵眾。自然退散。若彼二剎利王受天印者共交戰時。各懸是經置一幢頭。以經威力。時彼二王便相欽愛共相和好。如是成就無量功德。利益安樂一切人王。是寶星陀羅尼隨有之處。若城邑聚落。若人非人四足多足諸惡毒蟲。無有能令聞是經者。疾病橫死及故惱亂。若是經典所在之處。應當盡心設大供養。應以供養之具奉迎此經。亦以經卷置師子座。讀是經人及聽經者。應當至心清淨洗浴。香油塗身著新淨衣。受持梵行。散雜色華。燒眾名香。種種美味。恭敬圍繞供養是經。其人若有一切病苦橫死之厄及以怖畏惡相之徵。以經力故悉滅不現。若有女人為求男女。皆應澡浴著新淨衣。修習梵行燒香散華。恭敬供養是妙經典。便生福德智慧男女。如是女人雖不為己。以經威重熏修力故。捨身之後。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得涅槃。畢竟不復受女身也。除自發願成熟眾生。夫人隨有此經一偈一句一聲經耳。乃至飛禽走獸聞此經者亦復如是。皆得捨彼畜生之身。亦令一切速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彼過去月光明香勝如來說是經時。便以右腳梅指觸地。而此世界六種震動。釋迦牟尼如來。今說此經亦復如是。佛神力故。時此佛剎山河大地六種震動。十方無量阿僧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薜荔多毘捨遮鳩槃茶人非人等。皆生疑怪。一切佛剎大光遍滿地平如掌。須彌山輪圍大輪圍樹林牆壁悉隱不現。當地動時。彼諸天龍夜叉先懷疑怪。如來神力所加被故。諸天龍等。四方觀望。去一箭道便見釋迦牟尼如來。各各驚喜生希有心。一時合掌瞻仰世尊。   爾時釋迦牟尼如來。作如是言。善男子。過去月光明香勝如來說是經時。以腳觸地六種震動。而此佛剎平如水面。一切天人皆生疑怪。四方觀望去一箭道。便睹彼佛月光明香勝如來。見已合掌生希有心。善男子。彼月光明香勝如來。即於天龍大眾之中。為眾生故。說此寶星陀羅尼咒曰。   ◎哆姪他(一)闍盧計(二)闍盧迦慕計(三)闍梨闍羅闍梨爾(四)闍羅婆囉帝(五)闍呬利(六)婆囉布樓沙羅叉那娑摩婁呬耶(七)阿摩迷(八)阿摩迷(九)婆摩迷(十)婆摩迷(十一)那婆迷(十二)摩呵迷(十三)闍呵迷(十四)闍呵迷(十五)呿婆羅迷(十六)婆羅鞞(十七)婆婆鞞(十八)婆呵鞞(十九)傍伽鞞(二十)婆闍鞞(二十一元本少三句)阿羅闍呬離(二十五)禪都木[山*(奚-大+ㄆ)](二十六)婆呵囉(二十七)婆呵囉(二十八)悉陀哱囉帝(二十九)檀地羅(三十)檀地羅(三十一)檀地馱羅(三十二)蘇利耶毘呵呿(三十三)栴達囉毘呵呿(三十四)折芻殊帝娑(三十五)毘呵呿(三十六)薩婆阿叉耶(三十七)悉帝唎埵蘇囉毘呵呿(三十八)闍呿伽(三十九)闍呿伽(四十)蘇囉呿伽(四十一)毘呵摩(四十二)阿波利呿(四十三)阿沒唎呿(四十四)阿沒唎呿(四十五)阿沒唎呿(四十六)阿沒唎呿(四十七)阿沒唎呿(四十八)阿沒唎呿(四十九)阿沒唎呿(五十)阿沒唎呿(五十一)沒唎呿(五十二)沒唎呿(五十三)沒唎呿(五十四)毘婆謑陀羯摩(五十五)度泥度泥(五十六)烏波陀毘耶謑陀(五十七)若那訖唎多(五十八)阿訥波陀呿伽例呶迦(五十九)鴦掘隸(六十)傍掘隸(六十一)毘薄俱隸(六十二)俱羅呵(六十三)因陀羅缽唎婆呵(六十四)毘婆謑陀揭婆(六十五)遮婆囉揥(六十六)遮婆囉揥(六十七)阿慕呵達唎捨奴(六十八)缽唎跋多婆沙咄摩(六十九)訖唎摩殊揥(七十)呿伽唎闍呬(七十一)闍呵(七十二)殊揥(七十三)爾虱迦(七十四)毘囉娑(七十五)毘囉娑(七十六)毘囉娑(七十七)毘囉娑(七十八)毘囉闍摩底唎囉摩婆婆(七十九)訖唎波(八十)摩呵訖唎波(八十一)呬隸(八十二)呬呬隸(八十三)阿嘍拏婆囉帝(八十四)三摩耶爾瑟髻(八十五)陀摩馱那(八十六)咥地夜那(八十七)阿波囉沒唎世(八十八)頗羅君茶羅薄[山*(奚-大+ㄆ)](八十九)爾跋唎多一悉揥唎婆婆(九十)羯摩叉耶缽囉突婆婆(九十一)布嘍沙埵阿三摩三摩(九十二)三摩耶毘地闍若(九十三)哆他伽多(九十四)娑婆呵(九十五)   爾時釋迦如來。說此寶星陀羅尼已。於時無間。而此大地復更震動。時彼魔王五百妓女。以聞寶星陀羅尼故。即轉女形具丈夫相。及無量阿僧祇天女龍女。夜叉女乾闥婆女。阿修羅女迦樓羅女。緊那羅女摩□羅伽女。乃至薜荔多毘捨遮鳩槃茶等一切諸女。聞此寶星陀羅尼故。亦轉女形具丈夫相。亦令一切諸善男子。速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一切諸女人等。於未來世當受女身。以經力故來業即滅。爾時一切女人皆共合掌。頭面禮足釋迦如來。同時高聲作如是言。南無南摩希有能作無上利益者。釋迦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唯願大悲廣為我等說此本事。我今何故女人形相皆已滅盡。丈夫身份滿足成就。以此希有轉變深生慶喜。我今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惟願世尊說此本事。令無量天人皆得道果。   爾時釋迦如來。重告賢首善男子言。過去月光明香勝如來。為優缽羅王夫人天孫陀利。宣說寶星陀羅尼時。孫陀利並其後宮婇女眷屬八萬四千人等。女人相滅丈夫相現。無量無數阿僧祇諸天天女。乃至人非人等一切諸女。各轉女形具男子相。及未來世應受女身之業亦滅無餘。   爾時優缽羅王捨其自在轉輪王位。以四天下委授太子。即與夫人天孫陀利丈夫並其千子。共八萬四千天孫陀利丈夫(唐言天愛)。及九萬二千諸餘民庶。於月光明香勝佛所。信家非家捨家出家。剃除鬚髮而披法服。既出家已勇猛精進。讀誦受持意樂寂靜。時彼無量俱胝那由他百千眾生皆生是念。何故轉輪聖王出家入道。其著邪者各共相謂作如是言。此香勝如來懃樂魔業解作諂幻。或時轉女人根成丈夫相。或時剃除鬚髮隨與染衣。或為生天上故說生天事。或為生人中故說人中事。或為畜生中生說畜生事。或為餓鬼中生說餓鬼事。或為地獄中生說地獄事。或說不生不滅之法。或復幻作女人之身。懃樂魔業具如上事。彼月光明作沙門像。我今決定離此住處。不忍見彼沙門形相。亦不欲聞所出語言。時彼眾中鳩摩羅臣心生疑倒。向彼國人作如是言。我等所有妻妾侍女皆被沙門之所幻化。改其女形作丈夫質。變化一切剃髮染衣。唯我獨身懷憂得脫。我今當入深山嶮谷無人之處。如仙人遊避其妖幻。汝等一切共我和合可相隨去。慎勿入彼沙門魔□。鄙幻沙門。我今不欲聞其音聲。何況目睹。而彼臣民未得心者。聞其所言一切歡喜。鳩摩羅臣說是語時。無量俱胝百千眾生皆墮邪網。復為眾生宣說邪法。無有生死亦無解脫。作善作惡未來亦無諸業報果。此虛誑沙門懃行魔業。若往見彼若禮拜彼。若聽彼法惑亂人心。唯欲剃髮捨家塚間修行。日唯一食以乞自資。樂寂靜處入房少語。常厭五欲伎樂歌舞。捨離華鬘塗香散香嚴身之具。亦復不樂種種華飾醉酒昏婬適情之事。而彼沙門懃樂宣說行魔□道。即是一切眾生怨家。我本不見不聞沙門所作。令無量俱胝百千眾生見如是相。往昔已來亦未曾睹此惡見者。善男子。復於後時。優缽羅大沙門聞其國人逃竄山谷。或復自行惡道。復教餘人令著惡見。毀呰三寶謗正為邪。聞是事已即自思惟。若彼眾生皆墮惡見。不得解脫不住正見。不利益者不安立者。我為沙門。雲何令彼未來之世盲冥眾生。離三惡道去四魔□。未解脫者能令解脫。乃至究竟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優缽羅大沙門作是念已。即白月光明香勝如來言。我於今者為眾生故發大勇猛行大慈悲。便與無量百千眾生。前後圍遶往彼邊地。城邑聚落空山嶮處。為諸眾生宣說正法。若彼眾生墮惡見者。我今當遮令入正見。乃至教其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有願求辟支佛乘。或求聲聞乘。或安立聖果。或令出家。或勸受持優婆塞戒。或八齋戒。或三歸行。或為安立一切女人。具丈夫形斷女根業。說此寶星陀羅尼咒。乃至無量百千萬億眾生。於如來邊曾生疑倒。如是一切著惡見者。我當遮斷令其發露。作是教已。悉令安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於月光明香勝佛所。俱共出家淨修梵行。男子。鳩摩羅臣先作是願。彼大沙門能說幻法。破我徒眾誘我眷屬。汝未來世當得佛時。我還於彼作種種魔事。所謂始處胎時。為童子時。盛年戲樂及出家時。菩提樹下坐道場時。我當種種惱亂種種破壞。令其退失菩提之心。善男子。時大沙門倍加懃苦。勇猛精進遊其本國。入彼山嶮慈語愛語。種種譬喻開曉其民。彼諸眾生鹹見本王。聞其說法皆生歡喜。即迴邪心斷昔惡見。於沙門所求哀懺悔。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鳩摩羅臣及其徒眾。調伏邪心俱懷正信。便作願言。若大沙門具大悲者。將來之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願垂為我授菩提記。善男子等。欲知往昔轉輪聖王優缽羅者。豈異人乎今我身是也。其王夫人孫陀利者。今彌勒菩薩是。誹謗正法懷惡見臣鳩摩羅者。今魔王是。爾時無量那由他百千眾生。聞我說法共捨惡見。住三乘道俱得出家。及無量女人以經力故成丈夫者。於今汝等大眾之中四部弟子是也。善男子。汝等今當信受我語。聞說過去優缽羅王本事之時勿生疑惑。所以者何。憶念在昔鳩摩羅臣。見其眷屬及彼無量百千眾生。同捨魔業在佛法中出家為道。便起惡念。願我當來興魔兵眾。破汝眷屬還如今日。善男子。汝等曾於月光明香勝如來所。生不淨信作不善語。以惡見報迷陷眾生。值佛因緣而得解脫。由一念善出家力故。從是已來親近無量百千諸佛。供養供給不生劬勞。於諸佛所發大誓願心樂聽法。乃至常行六波羅蜜。汝等昔來以身口意所行惡業。經無量劫常處三塗加諸苦惱。業障所引生魔道中。因我釋迦牟尼如來。說此寶星陀羅尼。彼魔眾中五百妓女。即轉女身。同時皆得無生法忍。無量無數那由他百千眾生。一切世間天人大眾。鹹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及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無量無數那由他等百千眾生。皆得不退聲聞辟支佛乘。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二   ◎多地也他闍盧計(一) 闍盧迦慕計(二) 闍梨闍羅(三) 闍梨爾(四) 闍羅婆囉帝(五) 闍呬利(六) 婆囉布樓沙羅叉那婆摩婁呬邪(七) 阿摩迷阿摩迷(八) 婆摩迷婆摩迷(九) 那婆迷(十) 摩呵迷(十一) 闍呵迷(十二) 闍呵迷呿婆羅迷(十三) 婆羅迷(十四) 婆羅迷(十五) 婆羅迷(十六) 婆婆鞞(十七) 婆呵鞞(十八) 傍伽鞞(十九) 婆闍鞞(二十) 婆羅多婆利篩(二十一) 闍呵迷呿(二十二) 婆囉鞞(二十三) 阿羅闍呬離(二十四) 禪堵離(二十五) 祖堵母溪(二十六) 婆呵囉(二十七) 婆呵囉(二十八) 迷陀哱囉帝(二十九) 檀地羅(三十) 檀地馱羅(三十一) 蘇利耶毘呵呿(三十二) 栴達囉毘呵呿(三十三) 斫芻殊底沙毘呵呿(三十四) 薩婆叉耶(三十五) 悉底履埵蘇囉(三十六) 毘呵呿(三十七) 闍呿伽(三十八) 闍呿伽(三十九) 蘇呿伽(四十) 毘呵摩(四十一) 阿沒履呿(四十二) 阿沒履呿(四十三) 阿沒履呿(四十四) 阿沒履呿(四十五) 阿沒履呿(四十六) 阿沒履呿(四十七) 阿沒履呿(四十八) 阿沒履呿(四十九) 阿沒履呿(五十) 沒履呿沒履呿沒履呿(五十一) 毘婆侈陀羯摩(五十二) 度泥度泥(五十三) 鬱波陀毘耶侈陀(五十四) 若那訖履哆(五十五) 阿訥哆波陀(五十六) 呿伽離紐迦(五十七) 鴦咎隸(五十八) 朋瞿隸(五十九) 毘簿俱隸(六十) 俱羅呵(六十一) 因陀囉缽履婆呵(六十二) 毘也婆侈陀揭婆(六十三) 遮婆囉底(六十四) 遮婆囉底(六十五) 遮婆囉底阿慕呵達履捨奴(六十六) 缽履跋多婆沙也呿摩(六十七) 訖履摩殊底(六十八) 呿伽履闍呬(六十九) 闍呵殊底(七十) 爾虱迦毘囉娑(七十一) 毘囉娑(七十二) 毘囉娑毘囉娑(七十三) 毘囉闍(七十四) 摩底履伽囉摩婆婆(七十五) 訖履跛也摩呵訖履跛(七十六) 呬隸呬呬隸(七十七) 阿嘍拏婆囉帝(七十八) 三摩邪爾瑟計(七十九) 陀摩馱那(八十) 地夜那(八十一) 阿波囉沒履(八十二) 頗羅君茶羅簿溪(八十三) 爾跋多悉底履婆婆(八十四) 羯摩叉耶缽囉突婆婆否嘍沙哆梵(八十五) 阿三摩三摩(八十六) 三摩耶毘地闍若(八十七) 哆他伽多(八十八) 娑婆呵(八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2 寶星陀羅尼經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三   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魔王歸伏品第三   爾時釋迦牟尼如來。說此寶星陀羅尼經時。放大光明。遍照此娑婆世界百俱胝四天下處。悉皆大明。應時此間百俱胝處欲界諸魔。以佛力故皆起驚動。共睹此光所現因緣。鹹作念言。決定是彼惡魔所為。於四天下有大威德。彼於我等大自在力故現此光。作是念時。觀見惡魔坐憂惱室極生悒恨。爾時此界百俱胝魔。各捨魔宮到此四天下惡魔王所。作如是言。汝欲界主有大自在。放此光明普照一切。復何因緣坐憂惱室。爾時魔王即便遍答百俱胝處所有諸魔。汝等應知。此是沙門出於釋種。第一諂幻放此光明。照於世界一切驚動。世間所有明慧之人。諸梵天王。及諸龍王。夜叉王。阿修羅王。摩□羅伽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乃至其餘人非人等。其中所有聰叡之士。一切歸向供養於彼。乃至六年獨坐無二。成就無相大幻之力。我以自力示現神通。嚴駕軍眾三十六俱胝周匝圍遶。一切魔力用大勤勞。畢竟不能令彼首陀驚畏一毛。何況復能作餘障礙動彼法坐。今此首陀成就如是無相之幻。所作示現動此大地並退我軍。如誅大樹根枝俱倒。一切魔界悉皆闇蔽。於彼坐處成就大明。從坐起已。為諸眾生開示演說。此四天下所有眾生聰明智慧。悉亦為幻鉤所牽。我亦不知彼等之心。何處何趣。何時死何處生。今此六趣歸依彼者。我尚不能驚動一毛。況復能令動彼信心。我此五百微妙妓女。及二萬子並諸眷屬。皆悉歸依沙門瞿曇在彼前坐。我於今日不能遮制。汝等今者有力有福有智自在。當助於我斷彼釋子首陀羅命。所有眾生歸依彼者悉令破散。幻諂沙門黑闇部黨悉令降伏。我等魔眾白淨部黨悉令明顯。從爾已後當受樂觸。   爾時有魔名曰光明。觀此閻浮於法坐上見如來身。又聞梵音美妙說法。見聞此已毛豎驚起。向彼魔王。說如是偈。  一切剎土中  此色最勝異  功德及智慧  久已淨其身  解脫諸煩惱  長夜善相應  解脫於諸有  盡彼一切憂  汝今勿復瞋  自在所不容  歸依此處者  三有第一歸  汝若於此處  起於剎那瞋  以彼愚癡故  自得於樂壞   爾時眾中。復有一魔名珊爾弭迦。向彼魔王。說如是偈。  彼大神通力  最上功德相  一切無所依  依者趣解脫  苦盡無有餘  能說苦盡道  無量百千魔  所不能惱亂   爾時魔王。說偈報曰。  我今所有自在人  彼大自在悉歸從  如是不久空我界  我無趣處復無得   爾時眾中。復有一魔名曰新塵。向彼魔王。說如是偈。  第一勢力汝先有  自在勇健之所作  汝今失力復無能  無得共比一切智   爾時眾中。復有一魔名曰刀月。向彼魔王。說如是偈。  慈悲眾生無惡意  自性清淨無所依  解脫三界遊行處  無趣無行無能害   爾時魔王。說偈報曰。  欲界所有諸眾生  迷醉倒情著諸欲  於我所作常隨轉  雲何共汝不害彼   爾時眾中。復有一魔名曰地水。向彼魔王。說如是偈。  諸有不堅如幻炎  能知諸有斷諸愛  不著諸有如虛空  雲何於彼能逼惱   爾時魔王。說偈報曰。  彼雖自在於三界  飲食衣服恆資用  彼於三受所樂住  雲何將死不能害   爾時眾中。復有一魔名曰捨愛。向彼魔王。說如是偈。  神通境界有所有  惡魔天龍夜叉等  種種惱佛無所觸  雲何將死能害彼   爾時魔王。說偈報曰。  我等昔日斷彼食  於虛空中雨大石  無邊罵詈百種聲  我欲動彼所依處   爾時眾中。復有一魔名曰知眼。向彼魔王。說如是偈。  汝於彼時作惱亂  頗見少許瞋過不  舒顏視汝不嚬蹙  軟音慰喻無惡聲   爾時魔王。說偈報曰。  彼有智慧能常忍  能斷愛癡諸過失  慈心一切諸眾生  聚集所行無不集   爾時眾中。復有一魔名難降伏。向彼魔王。說如是偈。  三結若能□縛者  我等可應惱亂彼  佛乃滅此癡□障  雲何將死能惱彼   爾時魔王。說偈報曰。  汝等助我力  裝束莫放逸  我變地為水  束四山為鬘  虛空雨大石  又放鐵沙聚  月箭曲刀□  擲彼身即碎  如是勤方便  極作惱亂彼  汝等相運助  釋子定為灰   爾時諸魔各各說偈。乃至百俱胝處所有諸魔。說偈問答皆亦如是。   爾時彼眾一切諸魔。同時發聲作如是言。如是應去各各自宮莊嚴甲冑。並諸軍眾悉皆擐甲。若使我等神通之力。一切境界示彼令知。沙門瞿曇雖復勇猛。豈當我輩軍眾之鋒。如是語時於剎那頃。百俱胝處所有諸魔。各從自宮甲冑莊嚴。一一魔軍千俱胝眾。著種種甲持種種器仗各別嚴駕。於夜分中下閻浮提。到中魔伽陀。各住虛空鄰近於佛。乃至四洲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伽樓羅吉那羅摩□羅伽薜荔多毘捨闍究槃荼。各於佛邊生不信心無恭敬意。於法僧邊亦不信心。彼一切魔各遣軍眾。種種器仗擐甲莊嚴。大集彼處欲害如來。有一仙人名曰光味。於十八明處及神通境界學過彼量。而常承事摩醯首羅。與五百徒眾住雪山邊。爾時魔王即自變身作摩醯首羅像。住仙人前。說如是偈。  瞿曇姓種生  大仙依通者  聰慧住摩伽  今王捨城乞  汝當堅固心  往共種種論  汝極五神通  當決定自在   爾時魔王。說此偈已即隱不現。還於魔宮自眷屬所。說如是偈。  汝等今日我邊聽  我今思得無比知  釋子所攝所共語  神通加彼令具足  彼幻示現自境界  奪我魔之廣大力  如母向子常軟語  悉令弟子生喜樂  恆日初分入城邑  徐步攝持正威儀  弟子所行所斷欲  彼彼自當我捉持  美妙歌舞現其前  令彼見聞生惑著  弟子記聞惑著已  應惱釋迦大仙意   爾時眾中。復有一魔。說如是偈。  我今化現可畏事  師子駝象虎水牛  速疾奔馳彼城邑  驚動現威雷震聲  神通化現無量事  復現兵器逼其前  彼彼所棄諸欲者  或時迷亂令忘失   爾時眾中。復有一魔。說如是偈。  我今於彼四衢道  化作樓觀俠其前  種種奇形醜惡面  種種器仗逼動彼  空中大聲雨刀劍  驚動可畏雷雹聲  於彼境界不自在  速令消滅不現前   爾時魔王。以神通力一切嚴駕。廣作如上一切境界。如來大慈威德力故。亦廣如彼種種示現。即時變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令此地性猶如金剛。一切魔力不能改轉。亦復不能更作惡聲。及以火山四方猛焰。亦不能作非時黑雲及惡風氣。佛力持故。乃至無有一龍能運其身下一渧雨。   爾時四大聲聞日初分時。著衣持缽入王捨大城乞食。時尊者舍利弗。於城南門值魔童子其數五十。第一端正妙色莊嚴大人子相。同在街路歌舞而行。遙見尊者舍利弗來。即前共持尊者兩手。謂尊者曰。汝舞沙門汝歌沙門。時舍利弗語童子言。汝當諦聽。先所未聞當令汝聞。即為童子。說如是偈。  諸入可厭患  殺處常欺我  我今厭患已  盡彼入邊際  諸陰可厭患  殺處常欺我  我今厭患已  盡彼陰邊際   爾時舍利弗為魔童子說此偈已。即說咒曰。   哆姪也他(一)婆呵囉(二)婆呵囉(三)婆囉(四)婆囉(五)末利支婆呵(六)薩遮婆呵(七)阿磨婆呵(八)薩婆呵(九)   爾時舍利弗。於歌音中說如是偈及陀羅尼。時魔王童子五十人等。聞是法音得未曾有。甚大歡喜信心清淨。向舍利弗說如是偈。  正導我等今懺悔  為世間親善說者  說陰可畏教我離  令我於此常證見   時魔童子說是偈已。頭面著地禮尊者足。便於道中共坐聽法。爾時尊者大目揵連。欲入王捨大城乞食。於城東門見五十童子。乃至於歌音中。說如是偈。  諸界可厭患  殺處常欺我  我今厭患已  盡彼界邊際  諸受可厭患  殺處常欺我  我今厭患已  盡彼受邊際  思惟可厭患  殺處常欺我  我厭思惟已  盡思惟邊際  諸想可厭患  殺處常欺我  我今厭患已  盡彼想邊際   時大目連。於歌聲中說是偈已。復說咒曰。   多姪也他(一)阿磨婆(二)阿磨婆(三)阿磨婆(四)阿磨婆(五)阿囉闍(六)囉挐闍呵(七)奢藐他(八)奢藐他(九)奢藐他(十)他伽那婆摩(十一)娑婆訶(十二)   爾時長老大目揵連。為魔童子。說如是偈及陀羅尼。時五十童子。第一歡喜生淨信心。說如是偈。  具足密神通  聖主牟尼子  生死道過患  法燈普照示  能斷諸過惡  故我生信樂  今既歸依佛  法僧亦歸依   爾時五十魔之童子。於街道中即便接足禮大目連。於彼前坐正儀聽法。   爾時長老富樓那彌陀羅尼子。於城北門入城乞食乃至街中。隨彼童子所唱歌聲。於歌音中。說如是偈。  諸觸可厭患  殺處常欺我  我今厭彼觸  故盡觸邊際  諸根增上主  殺處常欺我  我今厭增上  故盡增上邊  惑業常流轉  殺處常欺我  我今厭惑業  盡惑業邊際  諸有可厭患  殺處常欺我  我今厭諸有  盡諸有邊際   爾時富樓那於歌音中。為魔童子說此偈已。告童子曰。人命輕速難可保住。猶如山水迅浪奔流。命甚於彼。愚癡凡夫都不覺知。復次童子。一切凡夫色酒所醉無覺知者。聲酒所醉無覺知者。香酒所醉無覺知者。味酒所醉無覺知者。觸酒所醉無覺知者。復次童子。人命輕速甚彼山水。愚癡凡夫都不見知。法酒所醉無覺知者。陰酒所醉無覺知者。界酒所醉無覺知者。封食所醉無覺知者。樂酒所醉無覺知者。生酒所醉無覺知者。欲酒所醉無覺知者。復次童子。人命輕速猶如山水迅浪奔流。命甚於彼。愚癡凡夫都不見知。乃至為彼一切情識取著之酒。為所迷醉都不覺知。即為童子。而說咒曰。   多姪也他(一)揭伽婆(二)揭伽婆(三)揭伽婆(四)門致尼(五)阿伐多(六)毘伐多(七)呿伐多(八)跋囉磨阿囉他(九)殊底伐多(十)娑婆呵(十一)   爾時長老富樓那於歌聲中。為魔童子說如此偈及陀羅尼句。時彼五十童子。第一歡喜生淨信心。說如是偈。  汝今教我寂滅道  諸界猶如彼幻炎  世間唯從分別生  故我身命歸三寶   爾時五十魔之童子。於街道中即便接足禮富樓那。於彼前坐正儀聽法。   爾時長老須菩提。於城西門入王捨城次第乞食。於街道中逢值魔王五十童子。華年盛美顏色端正。容止庠雅大人子相。共戲街道歌舞而行。見須菩提即便趨往。各共捉彼尊者兩手。作如是言。汝歌沙門汝舞沙門。須菩提言。諦聽童子。汝先歌音所未聞者當令汝聞。汝且默然聽我歌聲。時須菩提。即為童子。說如是偈。  一切有為法  動性皆無常  如彼幻泡炎  雖見不可得  速疾生滅法  唯智者乃知  觸受是苦擔  愚癡者隨著  有為逼迫苦  一切悉無我  更無一知識  令脫於苦者  如信菩提道  親近修一相  謂離諸法想  不淨及無我  一切行相應  無實無性相  諸法無命養  無人無作者  汝捨魔諂意  發覺生淨信  諸識依本起  如電依虛空  觸受思無我  觀察無有實  愚癡凡夫聚  此陰恆流轉  淨心分別生  作者不可得  真際寂滅空  能離一切邊  此法無無明  故說菩提行  如彼大船師  普運到菩提   爾時長老須菩提。為魔童子說此偈已。即說咒曰。   多姪也他(一)蘇文第(二)毘文第(三)文陀(四)闍醯(五)賜離(六)賜離(七)賜離(八)阿婆賜離(九)阿婆呵賜離(十)多他多婆賜離(十一)步多俱胝賜離(十二)娑婆呵(十三)   爾時長老須菩提。為此童子於歌聲中。說此偈辭及陀羅尼句。時彼五十童子。第一歡喜生淨信心。說如是偈。  我依惡知識  未聞如是法  愚癡無智故  造作此惡業  我今發露悔  願尊證知我  尊從勝法生  故我發大願  願我得作佛  普利益世間   時五十童子。於街道中即便接足禮須菩提。於彼前坐正儀聽法。   爾時世尊以神通力。令此街道百由旬量。廣博嚴淨而為示現。時舍利弗北面而坐大目揵連西面而坐。富樓那南面而坐。須菩提東面而坐。四人住處共半由旬。應時於彼四大聲聞坐處地中現大蓮華。縱廣正等五十肘量。閻浮檀金為莖。青毘琉璃為葉。勝藏寶為鬚。真珠為蕊。華氣芬馥過彼天香。如此蓮花是出世間善根所生。從此蓮華出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於彼街道其華上踴。高三人量而為示現。乃至四天王天此蓮華現。以彼天量高五由旬而為示現。乃至三十三天此蓮華現。以彼天量高百由旬而為示現。阿迦尼吒天此蓮華現。以彼天量高半由旬以為示現。於蓮華葉宣示種種美妙句義。此地眾生及彼諸天。皆聞華中如此偈頌。  唯佛清淨生此剎  退彼魔王並軍眾  佛勇猛故轉法輪  世間因此故無疑  諸有聰慧解義論  知法求法求解脫  一切世間聰叡人  優波俱利最為上  此為導師已調伏  善巧說此妙大法  一切世間上供養  供養牟尼能說者  具三世智能善說  所學三學能開示  能救世間人天者  無量法義令解知  利益世間教善行  方便智燈照世間  巧說妙法斷三垢  智慧利益無疲倦  世間極苦令解脫  無明闇蔽諸眾生  能與法眼不顛倒  一切大眾普已會  此佛不久師子吼  如來能示第一義  妙色力具展轉說  見世沈沒大苦海  來處世間擊法鼓  六根護中住上護  此六隨行六通知  六度上法佛所說  決定說此六種子  能殺六根居村者  六無上事所念者  佛調御主令彼念   於蓮華中說是偈已。乃至於彼六欲諸天。於蓮華中復為諸天說如是偈。  汝等和合遊  樂著貪諸欲  放逸心迷醉  愛蓋之所覆  愚癡常樂著  諸欲酒所醉  以彼放逸故  不供養善逝  諸欲無常壞  如彼水中月  死生堅牢□  眾生無脫者  此等無所依  放逸著諸欲  以樂諸欲故  永不得涅槃  常處放逸地  與滅不相應  不看先所作  為淨為不淨  為業受老死  怖畏恆圍遶  汝等放逸故  三惡地所行  以施調繫心  恆修不放逸  先所作善業  應當勤護持  念捨欲不淨  難得後邊故  汝等歸善逝  聽彼說大義  汝等修智慧  解脫寂滅因  與妙法相應  聽如是大義   如是蓮華中說是偈已。乃至色界十六天。處於蓮華中復為諸天說如此偈。  分別善法勤修習  一心樂禪離憒鬧  寂靜不亂求解脫  慧所應作斷瞋恚  所有我相十三種  分別為說修勝忍  以此畢竟速解脫  得至生死解脫處  貪嗜色聚分別者  我性堅固見湛然  彼等不減所生法  由見流轉趣惡地  觀彼三界常無我  不實無自空無作  修忍分別隨順彼  得彼一切趣解脫  彼等不老不病死  不怨憎會離惡趣  一切諸法等虛空  所修相應不二修  畢竟淨道最無上  意無所著淨諸根  猶如釋子降四魔  應修無相一法性  所有一切相皆離  調順威儀二種斷  此道為彼最上說  一切法空分別修  若能分別修此空  無主無作受亦無  如空自性解菩提  遠離悕求最無上   爾時如來於此淨色蓮華臺中。出此大聲句義法時。此世界中一切所有人非人等。普來街中繞蓮華座。乃至無量無數阿迦尼吒天。悉下天宮遶蓮華座瞻仰聽法。是時魔王聞此偈已。周匝普觀見王捨大城。街中蓮華出此法聲。及見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由他人。圍遶蓮華共坐聽法。又見六欲諸天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由他等。一切諸天悉捨宮殿。隨遶蓮華而坐聽法。見聞是已轉過前量。加大憂苦悔惱纏心。毛豎戰慄遍身流汗。走虛空中。以大音聲喚餘魔眾。說如是偈。  汝等當聽  善攝外意  我於境界  無自在力  此乃釋迦  最上勝力  功德廣行  流布世間  令彼眾生  堅固所作  於蓮華臺  出此法聲  人天諸子  盡來無餘  決定善人  鹹皆渴仰  專意善逝  趣寂滅道  最上功德  第一無上  沙門所作  幻此三界  迷惑一切  令無餘意  人天大眾  圍遶蓮華  疾放雨石  作恐怖聲  以魔凶眾  往摧壞彼   爾時餘魔對彼魔王。說如是偈。  汝聽我等語  此語能利益  汝知何等法  而不止息意  如來勝持力  魔軍盡消滅  我等見善逝  心皆大迷悶  佛為大船師  光顏勝圓滿  置佛善歸依  更無勝歸處   爾時復有餘魔。對彼魔王舉體掉動。面目嚬蹙悲泣極瞋。說如是偈。  汝失善道住惡道  可不自知力所能  汝無羞愧比導師  魔力消滅由佛力  世間和合蓮華所  聽法怡悅淨身心  我等穢身失精進  不去消滅剎那頃  今者一切悉歸依  歸依牟尼因陀羅   爾時復有諸魔。悉皆合掌向彼魔王。說如是偈。  汝捨法行樂作惡  佛為恃怙利世間  於諸眾中佛眾勝  佛今已來於此城  我等宜以清淨眼  以喜樂心速往彼  歸依三界之所尊  一切眾生妙良藥   爾時此虛空中復有一魔。名曰智聲。向彼魔王即便高聲說如是偈。  汝等和合以信樂  一切相應聽我語  發意言行斷惡見  曲躬合掌捨瞋恚  以醒悟心當淨信  隨喜如來最上說  對佛歸依難得歸  我當今日信供養   爾時諸魔無量無邊。於剎那頃悉從空下。到王捨大城七寶之門。各持種種莊嚴供具來至佛所。為欲供養婆伽婆故。或有變作轉輪王像。或有變作梵天王像。或有變作魔醯首羅像。或有變作自在天像。或有變作那羅延像。或有變作兜率陀形。或有變作焰摩天像。或有變作釋提桓因。或有變作三十三天。或有變作童子之形。或有變作毘沙門像。或有變作毘樓勒叉。或有變作毘樓博叉。或有變作提頭賴吒。或有變作四天王天臣佐之形。或有變作日天子形。或有變作月天子形。或有變作星宿天子大小之形。或有變作阿修羅像。或有變作伽樓拏形。或有變作緊那囉像。或有變作摩呼囉伽形。或有變作寶山之形。或有變作金聚之形。或有變作種種寶形。或有變作寶樹之形。或有變作剎帝利像。或有變作餘外道形。或有變作輪寶之形。或有變作摩尼寶形。或有變作伊囉婆荼象寶之形。或有變作婆羅呵馬寶之形。或有變作女寶之像。或有變作主藏臣寶。或有變作主兵臣寶。如是種種各自現化。為供養故住於佛前。或有現於青色青身。以白色具莊嚴其身。各共執持赤蓋幢幡真珠瓔珞。以一多羅樹量之高住虛空中。或有現於白色白身。以赤色具莊嚴其身。各共執持黃蓋幢幡瓔珞之具住虛空中。或有現於赤色赤身。以金色衣莊嚴其身。各共執持青蓋幢幡行列而住。或有現於紅色紅身雨白真珠。或有現於白色白身雨紅真珠。或有現作天仙之色。住虛空中雨於華雨。或有變作聲聞之像。為供佛故種種天香雨虛空中。或有變作揵闥婆色擊天伎樂。或有變作天女之色。種種寶器香水灑地。或有變作淨金黑色燒種種香。或有變作諸天子像歌唱喜舞。或有變作種種之色。合掌瞻仰讚歎如來。或有魔眾隨佛方面一心瞻仰。各持種種摩尼之寶供養世尊。或有街衢殿堂樓閣窗牖門闕臺上。四階之道牆堞樓櫓。門間樹上重閣鉤欄。各隨所住合掌瞻仰供養如來。◎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2 寶星陀羅尼經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四   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魔王歸伏品之餘   爾時魔王見彼一切所有魔眾。各與眷屬歸依如來。是時魔王轉加瞋怒過於前量。驚怖迷亂舉聲悲泣說如是偈。  我失勝威德  無復有見助  沙門勝神通  奪我魔境界  應更勤方便  思後時所作  斫斷蓮華根  令眾散諸方  蓮華根斷已  令大眾迷亂  若眾迷亂已  此我後願力   爾時魔王說是偈已。如所思惟猶如疾風從空而下。至彼蓮華所現之街。即便前進欲拔蓮華。以佛力故尚不能觸。何況侵拔。既不能拔。復欲擿彼蓮華之葉及損華臺又不能損。即欲舉手遙拍彼華。是時魔王見彼蓮華如電如影。雖對眼根不可損觸。爾時魔王盡其神力如其所作。於彼蓮華竟不能損。復欲驚動一切大眾。即出高大可畏之聲。聲亦不出。復現威猛。以大力勢即舉兩手。欲拍大地令地震動。是時大地猶如虛空。乃至不可以手摩觸。況能令動。是時魔王見此大地不可得觸。復生是念。今此大會所有眾生。我當打之令使心亂。作是念時。乃至不見有一眾生可得可觸。況能加逼。以佛力故有如是相。是時魔王轉加憂惱。遍身掉動如大風樹。發聲□哭悲恨流淚。遍觀四方說如是偈。  沙門以幻力  普攝諸世間  令我心昏醉  迷亂一念頃  境界功德力  此是我所有  彼以幻力故  一切侵奪盡  我今被所棄  宜速還自宮  乃至若不去  復及我壽命   爾時魔王即欲還宮。雖生是念復不能去。轉加驚哭。復作是念。我今於此神通盡也。為復瞿曇自在力也。莫復於彼怨家之前令我命盡。復作是念。我今可隱出此娑婆佛剎之外。寧死於彼。莫令於此佛剎有一眾生見我死者。作是念時乃至不能離此方維。況能隱去。即時自見被五繫縛。轉復驚瞋高聲悲哭。復作是言。呵哉愛子及諸親屬不復可見。   爾時有魔名曰智聲。即自變身作轉輪王形。向彼魔王說如是偈。  汝意何故憂  □叫生悲惱  世間最上者  如來為上上  佛為無所畏  宜速求歸依  救護諸世間  如燈照諸趣  歸依恃怙者  畢竟脫三苦  若親近如來  當得寂滅樂   爾時魔王作如是念。若我用彼智聲語者。沙門瞿曇應當歸依。我此繫縛應得解脫。是時魔王隨佛方面。曲躬合掌作如是言。南無無上人中丈夫。佛能解脫老病死者。我今歸依。是時魔王以偈頌曰。  此縛甚嶮大可怖  我速歸依求善逝  歸依如來得解脫  今始歸依第一眾  我以癡盲瞋正覺  所造過失為最極  今依汝語故懺悔  置汝現前以為證   爾時魔王用彼智聲善丈夫語。即於佛前歸依世尊。應時自見身縛解脫。既解脫已。復念。欲還魔所住宮。即自見身復五繫縛。於此眾中無能去處。即時還復歸依如來。生此念時。即於佛邊復得解脫。作念欲去即見繫縛。生念欲住即見解脫。如是如是乃至七遍。繫縛解脫魔王自知。無所能為。便於佛邊默然安坐。◎   ◎寶星陀羅尼經大集品第四   時彼四大聲聞入王捨大城乞食。逢魔童子執聲聞手共走衢中。請四沙門非法歌舞。時大聲聞在歌音中。為說涅槃相應道句。爾時於剎那頃大地震動。如是無量百千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先於佛教中得清淨信者。面目流淚說如是偈。  最上導師現在世  於聖教中惡怪起  辱彼聲聞令世見  眾生雲何生淨信   爾時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天龍夜叉羅剎。面目流淚往到佛所。到已於佛前住。說如是偈。  聖教現在此  當善觀今日  智者勿放捨  為護正法故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我今自往彼魔所  令魔軍眾悉降伏  當作一切世間導  普教同向涅槃城   爾時一切大眾異口同音作如是言。世尊。勿往勿往。世尊先說。諸佛不可思議。諸佛境界不可思議。魔境界不可思議。龍境界不可思議。業及業境界不可思議。如是一切諸境界中。唯佛境界最勝無能及者。唯願世尊不起此坐。令無量俱胝那由他等諸魔軍眾自然降伏。復能開示無量百千那由他等陰界諸法。竭煩惱海壞諸見網。能令無量那由他眾生入智慧海。世尊。今日非是去時。佛言。所有眾生界眾生。彼一切眾生盡變為魔。乃至大地盡為微塵。如是一一塵復變作魔。彼一切魔力欲來害我。乃至不能動我一毛。況能損壞我此身份。我坐此座能勝無量俱胝那由他魔。又能調伏。唯置此魔眷屬難可調伏。雖然我今當往。所以者何。此魔以神通力。於王捨城已變作種種嚴飾之具供養於我。憐愍彼故我今當受。令彼魔心能發希有第一歡喜生清淨信。當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種子。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從座欲起。時彼護竹林天名曰端正。往至佛所涕淚交流而說偈言。  世尊於今日  非是入城時  此城極廣大  魔眾皆充滿  如是一一魔  中心懷重惡  鹹與億千眾  欲圍繞世尊  瞋火皆熾然  毒意轉狂亂  競持銳器仗  爭惱害如來  唯願釋師子  畢竟慎勿往  或當被非命  失我大歸依   世尊聞已默然不答。即起法座。時彼護伽藍天名曰持慧。頂禮佛足而說偈言。  惡魔大將有五千  各各競持精器仗  純懷噁心立待佛  今日勿往牟尼尊   世尊聞已默而不答。將出伽藍。時有藥天名曰成慧。頭面禮足而說偈言。  呵哉失正覺  法門當破壞  法舟俄欲沈  慧燈奄不照  世間法味減  煩惱賊盈滿  於諸有界中  我無少自在  最上法散壞  雲何能住持  彼魔軍甚眾  住於惡法中  各持利刀仗  毒心爭害佛  善逝用我語  為利世間故  唯願十力仙  善步莫入城   世尊聞已默然不答。將發伽藍。時大門內有一樹天名曰持勢。即於佛前大悲啼泣。以身投地向佛作禮而說偈言。  依怙三有當失眼  滿意所欲將滅壞  空中刀箭如毒蛇  伺求害佛願莫去   世尊聞已默然不答。爾時守大門天名曰水光。舉聲號泣。頭面著地頂禮佛足而說偈言。  城中名聞大梵志  持月刀仗候待佛  共懷毒害有二萬  在此城中願莫去   世尊聞已默然不對。將入王捨城門。時彼守城門天。名曰多摩羅樹葉堅固。於虛空中舉聲號哭。馳至佛所頂禮佛足。而說偈言。  此道師子象圍繞  起勇健心爭害佛  及惱比丘作障礙  悲愍天龍願莫去  四道眾中因陀羅  見佛教滅生憂苦  相與雲集共一處  怖畏戰慄共相謂  如來既是退魔者  魔今變作極惡面  恐大法滅世災起  日月失度星辰翳  睹惡相現皆拍頭  奇哉善逝有退相  日眼散壞法炬滅  蹂踐正覺竭法水  世間妙法壞將至  眾魔惡黨漸熾盛   世尊聞已默然不答。彼城門天諫佛不迴。悲啼流淚復說偈言。  普觀世間牟尼尊  最上說者去當死  莫近我城取死滅  我被三界常毀呰  願聽我說堅固者  今日莫向城中滅  憐愍眾生此處侍  解脫眾生生苦怖  如來當憶本誓願  得大菩提度眾生  無量眾生為苦燒  安隱眾生最上醫  無量俱胝劫住世  為諸著欲凡夫眾  說法令彼得寂滅  謂入自性空相義   爾時世尊默然不答。欲入大門。時彼地天與大滋味天。並其同類一萬天俱。被髮兩面共到佛所。合掌住立而說偈言。  佛憶昔行檀  施血過四海  頭骨如鐵圍  眼等恆沙數  及種種妙寶  妻子與象馬  衣食房臥具  隨病所須藥  作最上供養  護戒不放逸  數習多聞忍  常孝養父母  修難行苦行  解脫苦眾生  汝昔所發願  成佛說上道  濟拔世苦海  為眾生說法  令竭苦無餘  使入無畏城  置於菩提道  遍滿眾生界  行惡失道者  懺悔毀聞戒  隨順昔所願  說法俱胝劫  浴以八戒水  令度煩惱河  三界眾生中  更無如佛者  自既得解脫  復解脫世間  運度諸眾生  於此三有海  唯佛得如是  世間第一覺  唯佛是世親  願布甘露法   爾時世尊入城門已。剎那之頃。時有無量億那由他天龍夜叉八部鬼神。於虛空中各各雨淚而說偈言。  我見昔善逝  調眾安隱時  說法作利益  無如是惱亂  大師出惡世  自然成大覺  說煩惱障法  成熟世間故  常作師子吼  無量諸惡魔  欲如是滅法  佛今莫入城   時有餘天復說偈言。  諸佛轉法輪  住一方利益  今佛處處往  無令得逢惡   爾時復有餘天。同說偈言。  以悲為導師  常行利眾生  莫獨入城中  如我見有損   彼時復有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天龍夜叉羅剎阿修羅摩□羅伽等。面目雨淚從虛空中作行而下住於佛前。有無量種異形。或有被髮或絕瓔珞。或有寶蓋幢幡皆悉傾倒。或復舉身投地或捉佛足。或大哀號。或舉兩手搥胸懊惱。或有在佛足下躄踴悲哭宛轉於地。或於佛前合掌讚嘆禮拜。或散種種雜色妙華末香塗香華鬘芻摩繒綵嚴飾之具。或散織成寶服真珠瓔珞種種異物。時餘天眾供養佛已。同時舉聲而說偈言。  佛所行苦行  為利益世間  生此末世時  為眾勿捨去  作佛事未多  天人得證少  久住開示法  度三有世間  有行清淨行  成就甘露器  應起悲教我  救世間苦逼  六趣曠野中  生死失正道  為彼示善路  教聖法解脫  此最希有悲  願大覺久住  轉無上法輪  勿令世無怙   時有餘天復說偈言。  導師若滅沒  世間悉盲冥  八聖三解脫  於此悉皆無  我等已種善  三業不放逸  一切樂具足  久住功德藏   爾時復有淨居天眾。與其眷屬無量無邊億那由他集在一處。各共相謂而說偈言。  汝等勿怖佛無衰  應於大覺當了然  我憶往昔親見佛  欲界所有俱胝魔  遍滿三十六由旬  利斧利劍並刀槊  飄勇迅疾如雲奔  魔眾雄猛聲可畏  至菩提樹悉走散  於剎那頃皆驚怖  況今果圓名稱廣  彼等何能為障礙   時有餘天相與悲泣而說偈言。  昔一魔軍無大力  今有千億俱大勢  來壞如來定無疑  佛若滅沒世皆闇   爾時梵釋諸天護世間者。頂禮佛足而說偈言。  以我小智勸佛住  用我等語悲愍者  無量諸天憂火燒  今為彼等灑法雨   爾時世尊以大慈眼遍觀一切同來天眾。出妙梵聲普垂安慰而說偈言。  汝等勿怖今無畏  一切魔眾一時來  彼等不能損動我  乃至一毛況復身  我今安慰一切眾  常於世間說妙法  我於如是失道者  當廣分別示正道  我昔已行難行事  廣施眾生以飲食  房舍醫藥不乏少  誰能今日惱亂我  我捨車乘與象馬  嚴飾寶具亦如是  奴婢城廓及聚落  誰能與我作惱亂  妻妾男女並眷屬  愛重自在王種位  我與眾生利益故  我身何故今當壞  頭目及耳鼻  手足身皮血  以命施眾生  誰能惱亂我  無量俱胝佛  自手普供養  常樂戒多聞  誰能散壞我  作無量難事  甚能攝伏心  遍割身不嗔  今誰能惱我  煩惱已退成正覺  於諸眾生等慈心  永無嫉妒及穢怒  現前無有如我者  我今破魔所有力  能退無量俱胝魔  決定與汝作解脫  何故恐怖不入城  所有十方及此土  住此諸佛剎土者  彼等一切我普請  及大神通菩薩眾  願令世間悉遍滿  及以福智薰世間  共彼如佛法式住  亦持諸佛所順可   爾時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天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俱來大眾一時同聲唱言善哉。復作是言。南無希有未曾有無數精進具足如今世尊。南無南無大希有未曾有無數精進具足如今世尊。安慰一切天人及眾生類皆蒙度脫。退諸魔眾散滅眾生煩惱垢聚。破我慢山斫受生樹。碎生死日除無明闇。生外道信竭四流水然正法炬示菩提路。授與眾生柔和忍辱。遊戲三昧處禪定樂。普令覺悟四聖諦道。大悲導師廣度眾生。於生死海引諸天人入無畏城。時諸天人阿修羅等。各以種種天妙華香塗香末香雜寶華鬘莊嚴之具散於佛上。為供養佛故掃飾衢巷。以天寶衣天妙華天綺縠遍覆道上。又雨曼陀羅.波盧沙.迦盧遮.大盧遮.優缽羅.俱物陀.分陀利等種種蓮華。隨佛所履佈於足下。其道兩邊化作天樹枝葉華果悉以七寶而嚴飾之。七寶樹上復現種種妙寶天衣天冠耳璫環玔寶飾莊嚴之具。是諸樹間有天華池。其池四邊周匝七寶。清冷美水八德具足。眾寶蓮華及妙音鳥。雜色間發盈滿其中。   彼諸天眾供養佛故。於虛空中各持七寶幢幡華蓋。校以種種金繩露縵真珠瓔珞。又雨金屑銀屑毘琉璃屑。及散一切沈水末香。多伽羅末香。黑栴檀末香。多摩羅葉香。復雨牛頭優羅伽栴檀香等。種種末香遍於道上。復雨金繩交絡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如意珠瓔珞。繽紛布濩於虛空中隨風迴轉。其城內外有道上。悉以種種天莊嚴具而嚴飾之。乃至城中魔及眷屬。亦以妙好天莊嚴具而嚴飾之。爾時世尊憐愍一切諸眾生故。便入首楞嚴三昧。其心正受。以如所入定在道徐行。即現種種微妙色身。威儀相好光明希有。於其城內道中正立令彼道上一切眾生悉見佛身。所有事梵天者。應以梵身而得解脫。世尊即現梵身而化度之。所有事釋天者。應以釋身而得解脫。即現釋身而化度之。所有事那羅延者。應以那羅延身而得解脫。即現那羅延身而化度之。所有事摩醯首羅者。應以摩醯首身而得解脫。即現摩醯首身而化度之。所有事四天王天者。應以四天王身而得解脫。即現四天王身而化度之。所有事轉輪聖王者。應以轉輪王身而得解脫。即現轉輪王身而化度之。所有事諸小王者。應以諸小王身而得解脫。即現諸小王身而化度之。所有事大神通者。所有事沙門者。所有事童男童女婦女身者。皆現彼身而化度之。及至所有事師子事龍事象事兔事阿修羅雜類身者。是諸眾生應以彼身威儀色相而得解脫。如來悉皆現彼形相而化度之。世尊如是種種作示現時。彼一切道行眾生。見是事已皆共合掌。頭面著地禮拜讚嘆。圍繞如來得未曾有。所有事象事龍事阿修羅。乃至所有事兔神者彼等眾生即見如來。同兔形相威儀在道而行。所有眾生事於佛者。彼等眾生即見如來。如佛威儀在道而行。彼等眾生悉皆合掌讚嘆禮拜。相與依隨從佛後行。   爾時雪山光味仙人。與其徒眾五百人俱。為魔所遣詣王捨大城令至佛所。是時光味於城門內住待如來。見佛身相猶如仙人。威儀形相顯發莊嚴。及見無量百千俱胝諸天圍繞供養。見是事已復作是念。如此人者真大仙人有大加護。應受人天最上供養。及見一切身份莊嚴似聖智者。我等二人。誰為尊勝。智慧誰勝。我於今者如何了知。又作是念。我應近問。以何生類以何姓氏。受持何等以何志樂以何等行。光味仙人自觀徒眾。說如是偈。  今見多聞大福德  能持大行應供者  能知善道牟尼最  大忍智義法具足  汝等一切慇重心  以大方便常供養  我當於此功德者  聞其善說度彼岸   爾時光味一切徒眾摩那摩等。皆共同聲作如是言。如是大師應如是作。時光味仙人並諸眷屬往世尊所。到佛前已合掌住立作如是言。汝今是誰。世尊答言。我是婆羅門。仙人復言。汝姓何等。世尊答言。我姓瞿曇。仙人復言。汝何志樂世尊答言。三解脫門。仙人復言。行何等行。世尊答言。我行真際如。仙人復言。出家幾時。世尊答言。如彼無明久如所起。我今出家亦復如是。仙人復言。如是大仙星宿應現。如所明記頗誦不耶。世尊答言。如彼平等我不忘置。彼何所有有何堅固。如此相者世間智知。仙人復言。為欲令諸智慧之人心生歡喜故作此說。世尊問言。雲何名為星宿之句。仙人答言。二十八宿日月所依隨轉而行。各依彼人橫手八指以為量法。彼十二八指以為身量。以一八指用為頂量。以一八指為足掌量。如是十四八指。應知是為星宿量法之句。若解如此更無異法。各隨其人有靨記處以為定法。若不爾者大牟尼聽。我今當說星宿之句。卯星生者。於面右邊權下四指有赤黑靨。靨上有毛。名聞智慧爵祿相應威勢熾盛。卯星生者有如是相。畢星生者。身上有疵若四指量。聰叡貞實心常守法。智慧慚愧爵祿具足。於一切時心常勇健能摧勝怨。參星生者。頸下四指中有黑疵。為性勇健爵祿具足。嘴星生者。從頂(丹項)量已下一揭手半左相有靨。性多瞋癡而有爵祿。富那婆蘇(唐言井宿)星生者。於左脅下當有黑疵。財穀具足而少智慧牟尼今者富沙(唐言鬼宿)星生。有最上相手中輪相猶如日輪。上妙端正髮相右旋。一切依住上身圓滿。能破煩惱為大導師。阿失麗沙(唐言柳宿)星生者。胸有黑疵。好鬥犯戒難與共住性多婬欲。(上七星是東方宿)莫伽(唐言星宿)星生者。若胸若背而有小疣。是善丈夫能如法行而多財貨。初破求(唐言張宿)星生者。或臍左右必當有疵多慳短命。第二破求(唐言翼宿)星生者。臍下四指若見靨者。爵祿持戒皆悉失壞。阿薩多(唐言軫宿)星生者。臍關無下當有赤靨。性好作賊諂曲少智聰明薄福。質多羅(唐言角宿)星生者。男女陰上當有靨子。為性純直而多愛慾復好歌舞。薩婆底(唐言亢宿)星生者。或男根頭或在根下有黃靨生。受性多貪瞋惱大眾而無智慧。蘇捨佉(唐言氐宿)星生者。從跨已下八指量內隨處而有赤靨生者。眷屬具足多有僮僕。位居卿相聰明慚愧。勇健謀決能退怨敵。常受安樂命終生天(上七星屬南方)。阿奴邏陀(唐言房宿)星生者。從膝已上八指量內若有小疣。持戒有法爵祿具足。逝瑟吒(唐言心宿)星生者。髀內有靨。短壽貧窮犯戒少慈為人憎嫉。暮羅(唐言尾宿)星生者。髀上當有小疵。此有福德而速滅門。初阿沙茶(唐言箕宿)星生者。膝蓋有靨。性好捨施能知法道命終生天。第二阿沙茶(唐言斗宿)星生者。於右脛上當有青靨。性好鬥諍人不依附而不信受。失羅婆(唐言牛宿)星生者。於右脛上必有兩靨。常豐爵祿受身無病。人所愛樂命終生天。陀爾瑟吒(唐言女宿)星生者。脛上有靨多瞋少貪。雖有智慧而無爵祿(上七星屬西方元少虛宿)。捨多毘沙(唐言危宿)星生者。從膝已下十六指內當有黑靨為性愚癡溺水而死。第一跋陀羅跋陀(唐言室宿)星生者。從曲膝下八指內膊上必當有疵。令人瞋惱。愚癡貧窮好作賊盜。   第二跋陀羅(唐言辟宿)星生者。於虎口內當有靨子。好施持戒念力強記。有智有悲性無所畏。麗婆底(唐言奎宿)星生者。為人卑下庸力自活。阿濕毘膩(唐言婁宿)星生者。足母指間當有青靨。身無病惱而常大力。婆邏尼(唐言胃宿)星生者。於足掌下當有靨子。受性無悲好為宰手。破戒惡行死入地獄(此北方星)。如上所說此即名為星宿之句。以此得知人之性行貧富好惡。若知此者能令眾生到於彼岸。   爾時世尊告仙人曰。此是愚癡凡夫所見。依心隨著住分別行。凡夫熱病之所妄見。如彼狗蛇魚鱉之類。若復其餘種種眾生。此富沙星之所生者彼非樂分。如汝神通得定解脫。我復能為一切示者。汝今何故不問於我。時光味仙人生大歡喜以華散佛。即便以偈而讚請曰。  仙人人形相  我見最上相  不知彼種姓  為天為人耶  音聲言語法  猶如大梵天  持行持色相  久遠仙相似  昔所不聞見  具足牟尼相  所師何所說  及說汝之姓   爾時世尊。即便以偈答仙人曰。  不知此彼岸  故有相建立  被縛一切苦  汝非解脫器  六度是我姓  六通婆羅門  說彼六和敬  六根分別修  三法三解脫  平等知無我  菩提心發時  彼時我出家  我相不可得  善修於無相  無人無壽命  知無我亦空  三受三行法  分別修所空  我度智彼岸  此為無等說  無所著如空  菩提心作者  彼忍力具足  當得如是智  不著於諸法  得報者亦無  如是解順如  菩提不難得  不立於諸法  及不依彼此  真際分別修  此當得如來  無相無想相  離於有所得  諸法非和合  此當得如來  汝捨此等相  自心惑亦捨  汝覺等虛空  如是當得佛   爾時世尊說此偈時。時中無間。光味仙人並諸眷屬。即見世尊形相威儀。還如佛住復得憶念。自念久遠先種善根而得現前。時光味仙人即得菩薩三昧。名曰寶星。所得三昧於菩薩三昧一切觀見。如在高幢。觀見一切三昧。自在境界無所繫屬。不依他見。無人能壞無人能奪。時光味仙人即於佛前合掌而住。兩手捧華以偈讚佛。  無邊稱實說  世間善依怙  如來慧眼光  照一切眾生  出過眾生上  精進常慈悲  稽首堅固者  導師盡諸著  紫磨金色光  觸眾生清涼  覺一切眾生  以菩提功德  佛轉大法輪  能破煩惱山  最後所行訖  今得菩提智  眾生中大醫  真實相莊嚴  說我當得佛  眾生中導師  割壞諸愛網  自度亦度他  久近得佛記  當作人中上  苦流漂眾生  令度於有海  涅槃安隱處  置立無漏道  所有十方佛  功德如大海  彼為我作證  迴向菩提心  一切諸眾生  苦觸極惡惱  三世及福德  我本身口意  及一切眾生  苦滅得佛樂  眾生普具足  得常住涅槃  眾生病寂滅  煩惱水枯涸  得智等諸根  自性常堅固  眾生到殺處  及受眾苦縛  以我福德光  普令速解脫  一一眾生界  得如海功德  得無量福智  一切樂具足  棄彼諸惡見  速親近正見  憶念前生處  眾生得法行  一切得法船  度有海彼岸  既度彼岸已  得佛一切法  久住無量劫  普雨大法雨  法雲清淨水  淨洗諸眾生  若我身口意  一切所作惡  我一切發露  唯佛作證知  我生敬重意  莫復行惡業  佛不可思議  常得現前見  若有一福德  迴向為菩提  我因諸眾生  忍受一切苦  我勸請眾生  行菩提上道  淨諸剎土劫  及眾生智海  我得淨剎土  隨彼證菩提  得清淨徒眾  淨忍住諸地  決定五神道  我得師子說  無著智示者  導師當記我  若定得佛時  一切法調御  我所散之華  空中成華蓋  天龍人等眾  一切來作證  我頂禮佛足  令地大震動   爾時光味仙人所散之華。住處空中近佛頂上合為一蓋。時光味仙人見此事已。倍復過量無餘悕望。第一愛樂生大歡喜。即便稽首兩膝著地禮世尊足。光味大仙禮佛足時。應時無間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所有無量阿僧祇眾生。百千俱胝那由他等。普來集會悉皆悲喜。生大驚嘆怪未曾有。   是時如來隨彼眾生所應見者。現種種身。應以象形而教化者。即見如來如彼象形生愛樂心。又見大仙人所散之華。住上虛空變成華蓋。及大地動。既見此已倍復過量生希有心。到世尊所頂禮佛足。所有眾生應以佛身而教化者。彼見如來如佛身相生希有心。是時世尊即便起定。從首楞嚴三昧安詳而起。無量眾生所教化者。皆見世尊無餘悕望。皆大喜悅生愛樂心。各如所得。華鬘衣服末香塗香。諸莊嚴具持散供養。   爾時世尊。即為光味仙人說受記偈。  速起聽受記  導師今為說  大仙得菩提  地動華一蓋  住上虛空中  無比加護故  汝得兩足尊  自在利世間  佛有無邊福  邊量等虛空  三界中堅固  法燈照世間   爾時光味菩薩摩訶薩即前恭敬白佛言。世尊。我得佛剎似何等相。我於彼剎轉大法輪。是時世尊告光味言。汝未來世過無量阿僧祇劫。於北方分有世界名開敷香。具足莊嚴有如是相。如今西方安樂世界。汝善丈夫於彼佛剎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無垢香光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壽命十中劫量。唯諸菩薩摩訶薩俱。無有聲聞辟支佛乘。純說無上清淨大乘。時彼大眾聞佛世尊授彼光味仙人記已。各以所持供養之具供養仙人。時五百摩那婆等。及九十二那由他百千俱胝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及得菩薩不忘菩提心三摩提。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2 寶星陀羅尼經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五   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相品第五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百億諸魔生如是念。今佛世尊入王捨城門。我等應以最上莊嚴。嚴飾此城門之內及彼地方。如彼城外天龍夜叉之所莊嚴。   爾時世尊以他心智知百億魔心之所念。欲以神通最上色相莊嚴佛處。是時世尊以神通力。於王捨大城十二門內。一一門中皆有如來及諸大眾。共入城門。時百億魔即以神通種種莊嚴勝中勝者阿僧祇等諸莊嚴具。嚴飾城門及地方城壁諸樹。地上虛空勝妙莊嚴而莊嚴之。時百億魔並諸眷屬。或有作於梵天之形。乃至作於大仙之形。於諸重閣窗門樓櫓卻敵樹間諸處地及虛空各於中住。以種種華末香燒香金粟銀粟。以摩尼真珠及種種莊嚴以嚴衣服。並諸綺繡莊嚴具等普雨供養。又以種種天之音樂擊鼓拍手。種種讚嘆歌詠如來無量功德。悉皆聚集供養世尊。以如是第一最勝莊嚴大希有相。所未曾有所未曾聞。   爾時世尊住城門下。以右足指觸城門閾。應時無間一切三千大千世界普皆震動。及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釋梵日月護世大自在天。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等主。地天水天大海諸山城邑等天。及諸男女童男童女天仙等眾。乃至阿迦尼吒天宮已來。所有眾生得大滋味色貌光澤。彼一切眾見地大動光照覺悟。於王捨大城地及虛空圍遶而住。乃至華香黑栴檀末散佛供養。是時世尊釋迦牟尼佛。以神通力令彼散華乃至末香普遍十方微塵等剎。一一方分所有清淨及不清淨。空不空等諸佛剎土。悉皆供養供給彼佛。彼彼佛剎此所散華。並諸末香莊嚴具等。皆出如是偈句之聲。  汝等疾覺悟  觀不放逸行  最上菩提因  流轉甚生死  我今拔濟汝  宜速捨世事  憶往昔誓願  時到熟相應  各得菩提記  牟尼因陀羅  利益世間故  今入王捨城  大仙勝無憂  已降百億魔  轉清淨法輪  應當大歡喜  如是利世間  普示勇健事  解脫世間苦  今為摩利沙  當得菩提故  今授汝等記  速往彼剎土  見妙好莊嚴  自然如是得  入彼無憂城  漸次菩提行  決定當得佛   爾時十方微塵等一切佛剎彼彼大眾。以佛力故。悉見此佛竹林大眾菩薩摩訶薩各各三昧思量。是時竹林所有菩薩摩訶薩思惟住者。並諸聲聞大聲聞。皆見世尊於王捨城門調伏住待。彼諸大眾隨世尊後住。見大莊嚴具中出諸偈已。悉皆遍滿十方一切微塵等淨不淨空不空一切佛剎。彼諸佛剎所有菩薩摩訶薩及住聲聞。聞此聲已作如是念。何處有此法聲遍滿如是可意聲。如是美妙。如是可愛。如是可樂。如是可喜。如是勸發。如是大功德稱揚之聲。及見華末香雨。雨於十方無量莊嚴。無量華香細末之雨。時彼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捨所作業皆大驚歎。   爾時釋迦如來即入三昧。名依佛莊嚴嚴飾三昧。入三昧已應時無間一切娑婆世界及十方一切微塵佛剎所有大眾。悉見此佛剎中如是大莊嚴相。如彼未來世中普見如來淨無染聚世界功德莊嚴。唯無一事。謂城壁等而自然莊嚴。一切十方諸佛剎土微塵等世界諸佛世尊。普見釋迦如來住王捨大城。光明赫弈甚大端嚴。彼諸佛剎所有大菩薩摩訶薩等及大聲聞。聞此偈已各皆憶念觀於四方。見此世界如對目前。以一切諸佛境界力故。及見諸天種種莊嚴。時彼菩薩摩訶薩等及大聲聞作如是念。我等決定往於彼土大集會中莊嚴之處。及彼佛剎功德莊嚴普觀察之。見釋迦如來已修行供養我等於彼佛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時彼十方一切佛剎微塵等世界。諸菩薩摩訶薩等及大聲聞。釋迦如來神力加故。各自佛剎。於剎那羅婆摸呼多頃。彼沒此現到娑婆世界。時彼十方一一方分無量無數佛剎。微塵等菩薩摩訶薩。一切悉來到此佛剎。地及虛空遍滿而住。彼諸菩薩摩訶薩等。各依菩薩種種善根若干力故。修營供養釋迦如來。且置是事。或有菩薩於此佛剎。雨種種華一切遍滿。為供養事供養世尊。或有雨於種種真珠。乃至或有金銀毘琉璃頗梨。石藏寶摸薩羅。牛頭栴檀。龍堅栴檀。多摩羅葉。悉以為末而滿虛空。為供養事供養世尊。或有雨於種種嚴飾諸莊嚴具衣服綺繡。為供養事供養世尊。或豎種種幢幡華蓋。為供養事供養世尊。或燒種種之香。或散種種寶鬘。或擊種種伎樂。或有示現種種歌舞。或有種種香水雨此方地而灑潤之。或有種種寶器盛種種寶。於世尊前捧持供養。或有種種寶器盛滿香水。以華果葉而莊嚴之。於世尊前捧持供養。或有種種寶樹種種天衣。華果莊嚴舉手捧持。於世尊前為供養事。或有化作大梵天身合掌佛前。乃至廣說如前所作。或有化作師子之形。於世尊前如是禮拜。彼諸眾生以佛神力。及自善根加護力故。互相觀視。於自眼根不取諸色。以佛世尊現如是相及魔王所作。大境界天之所作若干境界。及以如來自念處正斷神足根力覺道。十八不共法諸佛境界若干變現。隨世尊後入王捨大城。向彼中街蓮華之所。世尊到已以右手掌摩蓮華葉而挽住之。時彼蓮華因挽動故。於此佛剎。一切魔宮魔所坐處悉皆振動。彼魔男女所有眷屬。及諸徒眾所居住者。皆生怖畏驚愕而住。自相謂言。無因無緣我此宮室如是震動。莫復我等魔王境界自失位耶。莫復我等所住宮室滅沒之法於此起耶。我等今者決須觀察。   時彼諸魔。見此事已作如是念。此佛剎土昔是五濁。誰復今者能令如是微妙莊嚴甚可愛樂。時彼諸魔。於自境界所居住處。並諸眷屬悉不復見。唯見釋迦如來三十二相大人之相。具足莊嚴光明赫弈甚大顯照。於此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及一切佛剎。種種諸相色貌現住眾生普遍。而無有一可識眾生。時彼一切無量眾生。於世尊前悉見修營為供養事。時彼諸魔作如是念。我等決定往彼釋迦如來所。見已禮拜並諸所問。我等魔王並諸眷屬。今日悉皆何處去耶。爾時此佛世界百俱胝魔。並諸眷屬往世尊所。到已恭敬於佛前住。時彼魔王向佛曲躬。合掌恭敬說如是偈。  我以清淨心  歸依於世尊  速放我令去  從今行法行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我不障一人  來者及去者  汝若能知道  隨汝欲所去   爾時魔王復說偈曰。  如我所欲去  所樂自宮室  今見五種縛  瞿曇之所縛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我斷諸分別  自解脫世間  我既解脫縛  令他離惱害   爾時世尊。即以佛眼觀視一切此佛剎土地及虛空眾生遍滿。而說偈言。  汝等今當聽  一切普來者  棄捨諸疑惑  且各默然住  世間佛難值  法僧值亦難  具足淨信難  菩提行復難  親於世尊前  得聞法甚難  能修於諸忍  此一時亦難  調伏心為難  及修於空行  能斷諸分別  一切世間惡  菩提行難得  如我先所行  我當為汝說  但說一華分  暗陰令滅壞  示現無上道  所得菩提者  今當斷三垢  聽大師善說  度彼岸諸流  捨諸大渴愛  建立三解脫  安立三護等  三界諸煩惱  散滅令無餘  汝為供三寶  復為法故來  世尊天及魔  三世加護故  三世惑覆心  皆得最勝斷  得解脫三界  滅煩惱之忍  及四種顛倒  顛倒諸凡夫  分別無體性  彼非有忍器  眼等著諸色  身口意覆翳  彼無四禪定  親近於生死  聰明智慧者  能修於禪定  彼今得解脫  離於四顛倒  及解脫眾生  自在拔四流  解知諸起滅  所有調柔者  當得度彼岸  菩薩具四行  及以無所畏  正智皆能斷  眾生諸有縛  能解知五陰  無漏離□縛  不複數數生  到有海彼岸  汝等諸佛前  速發露諸惡  諸惡斷無餘  到彼無畏岸  所有生死苦  隨受有為者  數數生諸有  隨逐於惡友  當遠離惡友  斷除於惡見  憶念生死苦  修習第一義  當飲無上水  應修習於空  第一義無體  無實亦無相  六根猶如空  此中無作者  分別相如是  唯分別無法  六受及六愛  六觸為其本  六觸入如是  亦須解知空  觀察無一切  如法自體性  無起亦無滅  此中見無實  諸法同法性  三世無一物  若知無熱惱  此道最無上  離十三我相  眾生想分別  如是修羼提  此彼得解脫   爾時世尊。以無礙福力而無所畏。依種殖善根故能變現出大圓音聲遍十方。說如此偈。   爾時十方無量阿□毘恆河沙譬喻等諸空不空五濁世界。悉皆聞此圓音演說。聞此聲已彼剎那頃。如是一一無量佛剎。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由他等。所有眾生甚無所欲。唯有清淨愛樂之心。於往昔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更不退轉。或得種種三摩提羼提陀羅尼。於此佛所集無量無數眾生。聞如此句義文字已即得阿毘跋致。復有無量無數眾生。於三乘法各隨得度。   爾時光味菩薩摩訶薩。以己神力化作七寶階。以華遍佈其上為蓮華座。欲令如來昇此座故。向佛恭敬曲躬合掌。說如是偈。  佛一切智月  觀世老病死  憂患所沒溺  世間動不動  為彼作法橋  佛觀滿剎土  無量大眾生  悉皆合掌待  分佈施法會  示現己所得  破眾生煩惱  無比方便智  於此普示現  佛昇蓮華座  普雨大法雨  十方一切佛  及餘智大仙  與佛作證明  牟尼因陀羅  降伏大魔王  自性空無有  知法如虛空  憶念昔誓願  轉無上法輪  今當拔眾生  住於四流者  人中師子王  佛今知此法  令度三有海  佛說無等法  除眾生罪垢  世尊大智慧  利益諸眾生  安置善逝道   爾時世尊。如其所化寶階之上缽頭摩座昇蓮華臺。如來坐已。遍觀十方一切大眾告魔王言。汝今於此應生歡喜。由汝因緣今得此處大集法門。說此法時。無量無數所有眾生。今世來世皆得解脫。處胎殃橫老死四流。普各得度住吉祥道。又復令得虛空等智。魔王汝今此處為首。令諸眾生善根增長。魔王汝可請我說法。令此眾中高慢眾生。度諸流故而為說法。是時魔王說如是偈。  瞿曇若無過  及無瞋慢者  雲何驚動我  今此說大法  若有此瞋慢  雲何得解脫  我今未審知  牟尼為我說   爾時世尊。即以偈頌答魔王曰。  我處十月胎  同彼人中事  汝魔欲害我  我都無穢憎  我忍度諸惡  穢惡悉無餘  我既出生已  汝復動大地  雨石來害我  復欲斷我乳  令乳速乾竭  無量不愛事  何種而不作  我住禪定時  遣諸女惱我  我又乞食時  障他令不施  請我作國王  令我輪生死  踰城出家時  復令夜黑暗  兵眾圍遶城  是皆汝所作  我乘神通往  復放大風雨  令地為□j□ 沙石高滿路  我住寂靜林  現作畏惡聲  於彼苦行處  吹作切寒風  在河欲度處  汝復放暴流  現作猛師子  復欲令殺我  我欲飲食時  汝以毒和食  我往菩提樹  雨下金剛雹  刀箭雨器仗  袈裟法衣服  悉欲令塗污  我處金剛座  利益諸眾生  彼時汝亦遣  諸女來惱我  汝並將軍眾  不憶害我時  我無微塵意  於汝作惱亂  我證無上道  已曾降伏汝  汝今乃無恥  復說是惡語  往以惡方便  惱大迦葉等  無量眾生善  汝皆所滅壞  汝既無悲憐  今復欲害我  我入城乞食  復放凶醉象  調達放大石  三月食大麥  孫陀羅惡聲  火坑惡毒食  是皆汝所作  決定重惡業  汝昔向道樹  威力並軍眾  以無量刀箭  持來欲害我  不動我一毛  何故復住此  如為醉毒塗  起發俱胝魔  那由他眾生  來滿此佛剎  如是證知我  我住慈悲心  憐愍於一切  而汝常於我  極作惡障礙  此諸牟尼尊  因陀羅牛王  悉現證知我  我今於惡時  施作於佛事  我為眾生故  住於解脫心  縱汝加諸惡  我終不捨忍  我無嫉妒意  穢惡諸過患  我為隨攝汝  如是常勤勞  我欲寂滅汝  今應請我說  甘露第一法  令三界寂滅  為汝除惡業  汝速清淨意  於我生依怙  我常清淨心  欲令汝解脫  汝常懷噁心  應當捨惡見  意作清淨信  汝今當覺知  不久得授記   爾時魔王。復於佛所倍增瞋恨。從此欲去自知五縛。即欲出於可畏之聲復不能出。以己瞋力發熱毒氣。其氣猛盛欲害如來。是時世尊以慈善力。變此惡氣為蘇摩那華蓋。普遍十方一切佛剎。於一切諸佛壽命安隱現說法者。蘇摩那蓋於虛空中近佛頂住。時彼佛剎所有菩薩摩訶薩各各請問。今此華蓋從何而來。是誰神力之所變化。時彼諸佛各答所問。諸菩薩言。諸善男子。彼有世界名曰薩訶。五濁不淨。有佛世尊。名釋迦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以本願力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現在說法。為欲摧滅諸魔境界力故。豎立一切諸佛力無所畏佛境界故。一切諸佛教法三寶種燈令久住故。一切善根增長故。以精進神力變化降伏一切外道之怨故。一切驚怖不吉諍論。惡夢惡相內外怨敵。鬥諍繫縛言訟不和。水旱荒儉非時之雨。寒熱風濕疫氣病癘。惡聲銷滅故。一切天龍夜叉人非人等悉令迴向故。一切剎利亦令迴向故。一切四姓誨以法義。然智慧炬示以正路故。一切家宅城邑聚落人主斷事。國王王宮市廛之處。悉令迴向故。一切星耀晝夜度數。半月一月時節年歲。悉皆正行故。一切五穀華果藥草。悉皆成熟故。一切工巧生業處所不令散失所作成就故。一切身口意業過患悉得銷滅故。善作籌量念慧總持。勇猛無畏色相樂說。悉皆增長故。一切法無障明覺四聖種法作受持故。光顯大乘增長菩薩摩訶薩安慰阿毘跋致地金剛心作護持故。作十地一味故。解無生法忍受佛職建立菩提故。所化眾生如所隨攝轉大法輪。大悲普覆一切眾生。住波羅蜜。住無上道。雨於法雨。以法滋味充足眾生故。滿足一切諸佛之事。解脫一切四魔境界故。建立無餘涅槃之界故。有陀羅尼印。名金剛摧碎心高緣法等句入差別記。欲說故。一切過去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名金剛摧碎心高緣法等句陀羅尼印入差別記。受持互相隨喜。及現在十方諸佛住世壽命將養。一切諸佛亦說彼金剛摧碎心高緣法等句陀羅尼印入差別記。現說受持互相隨喜。於未來世十方世界。諸餘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所有諸佛當出於世。亦說此金剛摧碎心高緣法等句陀羅尼印入差別記。亦當說受持互相隨喜。   爾時彼諸佛剎所有菩薩各各請佛。白言世尊。此是何法。我昔未聞金剛摧碎心高緣法等句陀羅尼印入差別記。能作如是無量利益。能具足如是不可思議法利。能作一切法無障礙明。乃至寂滅。諸佛世尊說此金剛摧碎心高緣法等句陀羅尼印入差別記時。一切魔力境界磨滅。乃至於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於諸眾生無量利益無量安樂。為欲憐愍一切世間。利益安樂無量天人眾生聚故。時彼諸佛告彼菩薩作如是言。善男子。我亦共汝往彼娑婆世界釋迦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之所住處。所有十方現在世尊壽命將養。諸餘世界彼諸世尊。共一切菩薩前後圍繞。並聲聞僧俠侍於前。彼諸世尊亦當往彼釋迦如來大集會所。彼釋迦如來共諸佛。亦當說此金剛摧碎心高緣法等句陀羅尼印入差別記。當共受持。當互隨喜。利益眾生遮惡業行。為滿賢行滿無上智故。一切諸佛今悉集彼。與諸菩薩聲聞僧等圍繞夾侍。今悉現前在彼佛所。若汝欲得此金剛摧碎心高緣法等句陀羅尼印入差別記。應往彼聽。及欲供養無量無數恆河沙等之所譬喻一切佛剎諸佛世尊。一時現在及欲見彼。昔所未見諸佛境界。菩薩境界。諸天境界。諸魔境界。佛剎莊嚴之所嚴飾。及欲見彼昔所未見無量佛集者。今正是時。可共我等往彼世界釋迦如來所住之處大集法會。時彼菩薩摩訶薩各白佛言。如是如是。大德世尊。我等當與如來俱往彼處娑婆世界釋迦如來所集法會。於彼佛所昔所未聞。為聽彼法金剛摧碎心高緣法等句陀羅尼印入差別記故。我等於彼無量無數諸佛世尊。一時一集住世將養者得供養故。及聞彼法。我等於娑婆世界。得見彼四種神通境界嚴飾普莊嚴事。及見彼大集法會莊嚴。我等若往彼佛剎說陀羅尼時。得容止處不。及得承事供養彼佛聽法以不。又彼如是所集徒眾菩薩摩訶薩得供養不。時彼諸佛各各告彼諸大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作如是言。諸善男子。汝等莫疑於彼世界有容止處不。何以故。諸佛境界入無邊平等智巧。無邊成熟眾生。無邊廣博空處。諸善男子。彼釋迦如來大巧方便具足。善男子。所有眾生眾生界所攝者。但界入所依處。彼諸眾生。若一一眾生。假使如須彌等身。彼釋迦如來。能令一切無量眾生。如是等身入芥子中。一一眾生所居之處。皆得廣博空處。遠不相見一切眾生。如是大身入一芥子。而不覺知有增減相。復次善男子。所有地界是堅□者。釋迦如來。悉能令彼一切地界入一最細鄰虛塵中。彼大地微塵亦不覺知有增減相。是名如來巧方便智如是具足。復次善男子。一切水界所有津潤。釋迦如來。悉能令彼一切水界入一最細毛端之中。彼一毛端一切水界。亦不覺知有增減相。復次善男子。一切火界所有暖相。悉能令彼一切三世所有火界入一最細鄰虛塵中。而彼火界入細微塵行自境界。猶如廣博虛空之處。復次善男子。所有風界可覺者。釋迦如來悉能令彼一切風界入一毛孔。彼一切風於一毛孔行自境界。猶如廣博虛空之處。復次善男子。十方佛剎一切眾生及彼四大。釋迦如來悉能令彼入一最細鄰虛塵內。一切眾生並彼四大。行自境界所用之事。猶如虛空不相嬈亂。亦不覺知彼一微塵有增減相。是名如來巧方便智如是具足。復次善男子。乃至三世所攝眾生。六入行取願持語言。音聲文字言說三行。作業陰界分別長養。種種所作。彼一切眾生往昔已來。三世所攝六趣生死起滅。乃至一切眾生三世所攝。過剎那。羅婆。牟忽多者。乃至一切眾生三世所攝。乃至及一切眾生三世所攝受。所受苦樂覺知。彼一切一剎那頃。彼釋迦如來悉能覺知。若干諸相悉具足知。而如來不分別。無分別無思念。如三世際悉知是相。善男子。諸佛入境界智方便。平等成熟眾生方便具足。爾時諸佛說釋迦如來如此相時。種種諸方彼諸如來各各徒眾。無量無數百千菩薩。願智神通勝妙境界。皆度彼岸。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2 寶星陀羅尼經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六   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陀羅尼品第六之一   爾時於彼東方之分。有世界名可樂。佛名阿□。與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俱。諸佛境界種種加護神通力故。於一剎那頃從彼發來。到此釋迦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中四天下所住之處。時阿□佛。如自所化坐蓮華座。彼諸菩薩摩訶薩亦如己功德神通之力。化作蓮華微妙法座。於蓮華臺向佛而坐。如是東方無量無數微塵等佛剎眾首。諸佛世尊住世將養。於剎那頃一一如來。與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百千俱胝那由他聲聞大眾。從彼發來。到此釋迦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於中四天下所住之處。彼來大眾如己神通。化作蓮華微妙法座。於蓮華臺向佛而坐。   爾時於彼南方之分。如來名寶星。乃至廣說。於蓮華臺向佛而坐。爾時於彼西方之分。有佛名阿彌陀。乃至廣說於蓮華臺向佛而坐。如是北方有佛。名曰鼓音。下方有佛。名毘盧遮那。乃至於彼蓮華臺上。廣說如前。上方如來名曰智光。與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由他如恆河沙佛剎微塵等菩薩摩訶薩俱。以諸佛境界種種加護。於一剎那頃從彼發來。到此佛剎中四天下釋迦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所住之處。時智光佛到已。如自所化坐蓮華座。彼諸菩薩摩訶薩等既到此已。各各如己所量功德神通之力。化作蓮華微妙法座。於蓮華臺向佛而坐。   時彼十方諸來菩薩普集會者。或有雨於閻浮檀金。為供養事供養世尊。乃至廣作如前所說。或有右遶一切佛剎者。或有渴仰合掌佛前如法聽者。或有以己常所行善根之分思惟住者。爾時須菩提童真恭敬合掌。以己神通及佛神力加護持故。於一切佛剎法聲遍滿。說如是偈。  一切疑斷者  牟尼月普來  此昔未見聞  眾成就悉現  一切諸佛滿  及淨戒菩薩  佛剎如塔廟  一切皆禮拜  佛今非無因  牟尼佛日來  此土五濁惡  眾生可穢污  今當降伏魔  黑暗黨破壞  攝受諸善行  為此今故來  聽聞寂滅法  魔眾悉摧散  生起清淨意  當得三佛陀  行於大乘道  汝應披忍鎧  及為盡諸惑  汝聽陀羅尼  各坐蓮華座  同聲請導師  說此擁護法  攝持一切法  不退陀羅尼  為正法久住  一切障銷滅   爾時無量無數得忍菩薩摩訶薩等。鹹共同聲作如是言。唯願世尊坐蓮華座。今大悲者為無上忍大慈所薰。依無畏說攝持一切法。除諸怖畏門。過諸魔道。摧倒魔幢。建立法幢。滅諸煩惱。降一切怨。斷一切疑。入一切智。解脫怖畏。於諸護中為最上護。能示菩薩一切法。所謂若念若慧若道若持。若不忘若巧方便。乃至一切行安樂成就福德所依加護三摩提。羼提陀羅尼。入巧明智。乃至持三十七助道法心。為諸眾生光色怡悅故。力名聞故。樂獨住故。樂說辯念令增長故。聞持不忘故。一切怨退故。五穀成熟故。持淨戒故。念器成故。行成就故。到菩提故。   世尊今為我說此陀羅尼法。正法隨攝久住故。三寶種不斷故。示現無上菩提道故。真際如如虛空無差別故。一切明闇相此彼分別無分別故。眾生壽命養育我人無差別故。不生不起不滅一切法平等相無體真際如如無差別故。地水火風虛空識界無差別故。諸佛世尊。我今說此一切法性出生道場陀羅尼時。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由他等眾生即聞法時。無量眾生於三寶中得不壞信。諸眾生等為善知識共相利益。及無量無數眾生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轉而得受記。   普請一切。諸佛世尊說大法故。彼諸佛等默受請已。即時於彼蓮華臺上端身正坐。即入如諸佛境界入平等願三昧。入三昧已。欲令一切諸佛剎內。諸來會眾一切眾生。一切諸苦皆悉銷滅。一切善根皆得圓滿。及得信淨念解成就。諸佛世尊即見如是。此佛剎內諸來眾生。貪瞋癡等見慢醉高。身見疑取有愛沈下等過。諸心心數皆悉銷滅。一一眾生皆如是解。唯我一人於如來前正身聽法。不為餘人。唯我一人如來以一切思。觀我一切心。一切熱惱皆得銷滅。更無餘人為聽法故請如來說。   爾時所有此佛剎內。一切眾生普來會者諸根猛利。合掌同聲白佛言。世尊。為我等說法。大德善逝。為我等說法。我等當共隨順成就佛世尊法。爾時釋迦如來。以香莊嚴最上勝妙出過一切。遍滿一切諸佛剎土。為供養諸餘佛世尊故住諸佛前。及一切諸佛剎內。諸來大眾一切眾生。復以種種寶。種種華。種種鬘。種種香。種種蓋。種種幢。種種幡。種種莊嚴捧持滿掬。現諸佛前以為供養。爾時釋迦如來作如是言。諸佛世尊一心念我。所有現在十方世界各各世尊。餘世界中普來問我。我於往昔本願如是。於種種穢惡五濁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眾生失所依止。失三乘道。無明暗室煩惱暗翳。不善法聚纏繞一切。捨遠善法趣三惡道。遠離一切聰慧之者。作諸惡逆者。謗毀正法者。謗毀聖人者。依無慈悲者。我為慈愍此等眾生故。發大悲力大精進力。於彼寒熱疲勞諸苦我忍受之。城邑國土道路宮室足步遊行。為欲利益諸眾生故。乏少粗澀少味飲食。最可厭惡不喜之食。為諸眾生殖善根故。忍受種種粗澀苦觸。捨那劫貝粗麻衣服。以如是等糞掃之衣而取著之。山谷林藪空捨塚間依此止住。乃至受草舍那粗麻樹葉。澀臭惡觸諸惡臥具。以巧方便我著大悲精進之鎧。為諸眾生說示種種。為剎利王說自在法。為婆羅門說四毘陀星論等法。為諸大臣說於教導眾生等法。為諸醫師說諸藥性所宜之法。為諸商人說賣買法。為諸農夫說田種法。為諸女人說於嚴飾養育自在無他行法。為諸沙門說忍辱柔和坐禪誦經勸營眾事。為欲示誨成熟眾生。未到者令到故。未證者令證故。未脫者令脫故。忍受種種諸苦惱事。成就眾生故遊於人間。   我今猶被此諸眾生。因嫉妒故罵詈毀呰。以婬欲法謗毀於我。復以惡言誹謗於我。道我詭言擊讚詐諂幻偽妄言粗穬。共諸女人說愛慾語。復以惡事加害於我。塵土坌污刀毒火輪。鐵搥箭槊鉞斧大石惡器仗等雨害於我。狂象毒蛇師子虎狼水牛惡牛。以大力士悉共打擲來害於我。   於我房舍止息之處及僧伽藍。以不淨臭穢污滿其中。我諸聲聞入城內時。此非法眾生。以非法歌舞。勸請聲聞為非法事。以無量百千方便欲害於我。為欲隱蔽正法故。欲滅法燈故。欲破法船故。欲散我法會故。欲倒我法幢故。   爾時釋迦如來作如是言。當觀過去諸佛法式。如彼諸佛。於此穢惡五濁惡世。普大集會作妙法式。為令妙法久住故。於一切魔諸惡境界令摧碎故。三寶種不斷故。為諸眾生增長善根故。一切外道所有言論以法摧伏故。為諸眾生飢饉荒亂鬥訟疫病。他方怨敵禁縛言訟。不時寒。不時熱。不時風。不時雨。身口意業諸過惡見令銷滅故。   為令一切天龍夜叉人非人等正迴向故。一切家宅聚落城邑。衢路諸處悉擁護故。一切諂毒蠱道惛悶。惡夢災相悉令壞故。一切五穀藥草華果滋味令資養故。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誨示善行故。菩提心令滋茂故。勤修諸波羅蜜故。為令菩薩摩訶薩巧方便智念行勇猛樂說辯才得增長故。受佛職位安慰入智度彼岸故。如彼往昔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說此金剛法等因緣法心建立摧碎陀羅尼印句入差別記法門。演說受持互相隨喜。善哉善哉。如是如是。   於今現在所有十方諸佛世尊住世將養者。悉來到此娑婆佛剎五濁惡世。來問訊我各在華座。彼諸佛等擁護此佛剎內諸眾生故。應說此金剛法等因緣法心建立摧碎陀羅尼印句入差別記法門。演說受持互相隨喜。令妙法久住故。一切諸魔惡境界力令磨滅故。如前廣說。乃至無障礙智度彼岸故。慈愍攝受及受我請故。為令此佛剎內說妙法門得久住故。一切外道不能過故。得不壞法及三寶種不斷絕故。一切眾生得受法味故。爾時一切諸佛世尊鹹如是言。如是如是。我等決定作如是事。於此佛剎護持妙法令久住故。一切諸魔惡境界力令摧碎故。乃至無障礙智度彼岸故。我等當說此金剛法等因緣法心建立摧碎陀羅尼印句差別門記大持法門。汝等大眾今當諦聽。一切諸佛大集此剎。說如是咒。   ◎多地也他鴦伽邏鴦伽邏(一)崩伽邏(二)缽囉朋迦邏(三)婆耶弭呵弭哆藍婆斯(四)阿溪阿佉門跋利度迷(五)徒曼帝(六)雞跋嚌雞榆利(七)三摩婆呵泥(去音八)三曼多跋達利(九)達迷達迷(十)馱摩雞(十一)闇破隸(十二)弭哆囉丑破隸(十三)破囉婆帝(十四)伽尼(膩宜反十五)伽拏婆藍帝(十六)哂利底利(十七)哂囉呬囉雞(十八)闍婆帝闍婆帝(十九)吒迦斯(二十)吒建帝(二十一)吒迦婆藍(二十二)迦拏婆漠帝(二十三)哂藺帝(二十四)始藺帝(二十五)嬪頭婆帝(二十六)衢婆(去音)醯(二十七)受離(二十八)弭多囉受離(二十九)受履(三十)阿伽離(三十一)阿婆迷(三十二)娑寫多他當(三十三)呼盧哂離(三十四)栴涕隸(三十五)三摩達迷(三十六)馱迷(三十七)俱朱盧(三十八)謨朱盧(三十九)阿質吒(四十)至離(四十一)至離(四十二)遮婆呵(四十三)朱盧朱盧(四十四)弭多囉婆呵(四十五)俱盧俱盧(四十六)娑囉娑囉(四十七)俱□俱□(四十八)摩呵薩囉(四十九)都□都□(五十)磨呵薩底耶離馱耶哺澀箄(五十一)蘇哺澀箄(五十二)度磨缽離呵隸(五十三)阿婆曳(五十四)盧至泥(五十五)迦樂差(五十六)阿婆耶磨薩都毘婆呵底隸(五十七)磨隸磨隸(五十八)缽濕縛呿(五十九)屍屍囉(六十)盧迦毘那耶迦(六十一)跋時隸(六十二)跋時跋時囉達離(六十三)跋時囉婆帝(六十四)跋時囉馱提(六十五)斫乞囉跋時隸(六十六)斫乞隸(六十七)遮婆泥(六十八)達隸達隸(六十九)婆隸婆隸(七十)布隸(七十一)吒隸(七十二)呼呼隸(七十三)傍伽嬪婆隸(七十四)捨鄰舍(七十五)至離(七十六)朱離(七十七)慕隸(七十八)漫茶隸(七十九)漫茶泥(八十)伽伽離(八十一)慕茶泥(八十二)薩波謨茶泥(八十三)地地囉耶泥(八十四)磨醯濕縛囉(八十五)羅耶泥(八十六)離莘闍泥(八十七)馱婆婆至(八十八)栴茶羅棲迷(八十九)薩婆薩寫呵地瑟魑(去音)多(九十)叱電都婆呵那磨弭泥(九十一)波羅囉底(九十二)烏闍惡伽隸(九十三)毘至泥(九十四)婆遮那囉呵(九十五)蒱隸蒱隸(九十六)瞿盧瞿盧(九十七)慕盧慕盧(九十八)哂離哂離(九十九)呵囉呵囉(一百)迦建茶婆呵(百一)哂哂當(百二)阿喻那建茶時縛羅婆棲(百三)揭馱泥(百四)阿陀阿泥(百五)末伽阿毘盧呵泥(百六)破羅薩底曳(百七)阿盧呵婆底(百八)哂離哂離(百九)耶陀婆闍耶薩縛惡伽囉(百十)耶陀波蘭者離馱耶婆呵(百十一)薩底耶缽離婆婆(百十二)末伽避盧呵泥(百十三)阿遮羅勃提(百十四)馱馱缽囉遮囉(百十五)波遮耶(百十六)賓茶離馱耶(百十七)栴達囉遮囉拏(百十八)阿遮隸(百十九)輸達泥(百二十)缽囉乞離底耶末伽(百二十一)伊羅伽離梨(百二十二)缽囉弊(百二十三)娑囉勃囉帝(百二十四)薩婆哆囉哆他多(百二十五)薩底耶阿奴伽帝(百二十六)阿那婆囉那勃囉帝(百二十七)阿羅多(百二十八)鴦瞿隸(百二十九)奢彌泥(百三十)毘勃囉磨婆喻哂(百三十一)阿哂多阿婆囉(百三十二)尼囉婆耶婆(百三十三)阿質囉末伽(百三十四)羅那羅瞿薩隸(百三十五)底離囉多那傍世(百三十六)達磨迦時縛羅□□□訧龤楫□□三沒達囉婆底(百三十八)磨呵馱步多毘耶(百三十九)三沒達囉鞞伽婆底陀羅尼沒達隸拏(百四十)磨佡沒達囉蘇囉缽囉底三毘陀沒達囉(百四十一)阿跋多尼(百四十二)三跋多尼(百四十三)三慕賀塞迦囉(百四十四)毘地喻多囉棲那廁底沒達離都呬(百四十五)曳雞質畢利地毘婆呵(百四十六)婆婆婆呵呵呵(百四十七)雞吒迦婆吒(百四十八)世羅缽囉底底離多曳那沒達離多(百四十九)陀囉尼(百五十)馱囉馱囉馱囉(百五十一)檀地羅檀地羅呼色(百五十二)迦薩婆離馱耶沒達離都呬(百五十三)闍茶闍跋吒(百五十四)闍呿娑吒(百五十五)蘇末底末底(百五十六)磨呵馱步多沒達離多(百五十七)曳雞質殺阿耶單那尼失離多步多(百五十八)伽尼弭尼(百五十九)薩遮尼(百六十)瞿沙薩遮尼(百六十一)沒達離多(百六十二)遮離耶阿地瑟佗那(百六十三)婆迦缽他(百六十四)那阿溺他(百六十五)磨呵布尼(百六十六)沒遮耶阿婆多囉(百六十七)磨呵迦盧拏耶(百六十八)沒達離多(百六十九)薩婆三藐(百七十)缽囉底缽地(百七十一)至囉囉多藍(百七十二)時縛羅都(百七十三)達磨泥底離(百七十四)薩鞞慕尼(百七十五)勃離娑婆(百七十六)磨呵迦盧拏(百七十七)三磨提(百七十八)若那羅婆跋隸那(百七十九)梅底離(百八十)底耶伽阿底毘離耶跋隸那(百八十一)阿地瑟魑多(百八十二)薩婆步都(百八十三)烏波遮耶也(百八十四)薩婆呵(百八十五)   爾時一切諸佛土中所有大眾。至此佛剎普來會者。皆共同聲作如是言。南無一切諸佛。南無一切諸佛。皆共三反作如是言。怪哉。牟尼眾集甚大希有。大菩薩集甚大希有。大聲聞集甚大希有。如是希有實未曾有。我昔未聞此金剛法等因緣法心建立一切法摧碎陀羅尼印句差別法門。一切教師正法住持。三寶種不斷絕。悉能摧破魔境界力。斷魔□縛降伏魔怨。建立法幢護持法分。乃至能滿諸佛境界故。今一切諸佛世尊說此陀羅尼印句差別法門記。是一切眾生心印大希有行。調伏六入。乃至令一切眾生得無上涅槃故。說此陀羅尼印記法時。三十恆河沙等菩薩摩訶薩。成就此陀羅尼得三昧忍。   爾時月光童子即從坐起。合掌普觀佛加護故。及自神通力出大法聲。悉皆遍滿此佛剎內。說如是偈。  佛月難得值  值是眾亦難  聰慧眾難得  及菩薩行者  如是妙法印  第一難得聞  如來大悲者  能護持正法  摧一切魔黨  及退諸怨敵  三寶永不斷  諸佛受持故  一切障壞破  忍辱柔和增  及眾生迴向  護王並國土  遮諸作惡者  及斷諸惡見  安慰諸菩薩  示現菩提道  增長波羅蜜  賢善行滿足  樂說方便智  如是等增長  皆受持佛語  攝持諸白法  擁護陀羅尼  明淨菩提道  熾然證實法  汝等一切眾  皆當斷疑網  信於陀羅尼  此是滿足道  所謂得菩提  我等復欲說  擁護陀羅尼  守護說法者  增長聞慧故  誰有與欲者  菩薩大名聞  及得無障故  能令諸眾生  利益增長故   爾時恆河沙等童真菩薩摩訶薩。鹹共同聲作如是言。我等今者與此受持陀羅尼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當淨洗浴著淨衣服。用種種華莊嚴為帳。燒種種香。設種種食。種種衣服安置敷設。嚴飾綺繡。豎立種種微妙幡幢。及諸華蓋莊嚴道場。昇軟妙觸師子之座。開示分別此陀羅尼者。於彼無有心亂者。四大亂身亂意亂。無有毒氣噓觸其身。無有能令頭痛者。內外身份及以四支悉無病惱。無有能令音聲蹇澀。若彼法師。往昔所有不善之業。四大亂聲亂者。若彼法師。讀此陀羅尼故。一切業障盡滅無餘得安隱住。有來聽者亦無四大亂及以聲亂。若有聞此陀羅尼者。彼不善業四大長病。及聲亂者一切皆滅。是時月光童子。瞻仰無量恆河沙等諸佛世尊。諸大菩薩之所圍遶。月光童子。曲躬合掌作如是言。諸佛世尊慈悲念我。當與我欲。今當說此陀羅尼咒。即於佛前說大明咒。   ◎多地也他羼帝(一)阿娑摩路卑(二)彌哆離(三)蘇摩婆坻(四)縊呬娜婆軍闍脾(五)娜婆軍闍娜婆軍闍脾(六)茂羅輸陀泥(七)婆茶呿婆茶呿(八)婆茶呿摩囉婆(九)哆他多跛履侈陀(十)婆婆婆頗頗頗娑娑娑(十一)阿茂羅(十二)阿者離(十三)陀陀波囉者羅(十四)脾地離(十五)縊迦娜耶跛履侈陀(十六)栴陀那抵履尼(十七)菩薩離(十八)菩薩囉坻履尼(十九)呿伽藪囉抵履尼(二十)娑娜婆藪囉抵履尼(二十一)復哆句胝跛履侈陀(二十二)闍閜(來可反)闍閜呿呿(二十三)婆栘闍閜呿(二十四)娜摩佉沙呿(二十五)迦迦佉(二十六)呵呵呵呵(二十七)虎虎虎(二十八)娑波履奢脾陀娜(二十九)波履侈陀(三十)阿摩摩(三十一)爾也摩摩(三十二)棄也摩摩(三十三)娑母陀囉母陀囉婆佉(三十四)僧塞迦囉孃跋履侈陀(三十五)菩提娑(上音)乞史坻脾摩(三十六)摩訶脾摩(三十七)部(去音)哆句胝(三十八)阿迦捨始婆娑跛履侈陀(三十九)娑婆呵(四十)   爾時一切他方佛土諸佛世尊。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釋梵護世天龍夜叉乾闥婆等。諸大神王大威德者。鹹共稱讚善哉善哉。白諸佛言。世尊。此陀羅尼甚大迅疾有大力勢。能遮一切怨敵怖畏病患諸難。惡夢惡相皆悉解脫乃至無障智無上智大福智聚之所依故。說此陀羅尼。   爾時世自在主大梵天王。以大梵力境界莊嚴。變為女人。於無量壽佛前坐。第一端正色相圓滿勝過於天。第一具足衣服莊嚴。華鬘塗香持用嚴飾。時世自在大梵天王。即從坐起合掌恭敬作如是言。世尊。當擁護我圓音演說。如是音聲悉能遍滿一切佛剎。普得聞知而無障礙。如我今者如此咒句。善能護持說法法師及聽法者。若於後時若魔若魔眷屬。若天若天男女。或龍龍女。或龍父母男女眷屬。乃至毘捨遮女。毘捨遮父母男女大小並其眷屬人非人等。於說法師及聽法者伺求其短。實作怨家詐為親友。於說法師及聽法者。乃至惱害損觸一毛。或奪精氣。或毒氣噓。或噁心視。乃至一念頃。我於彼等人若非人。諸魔鬼輩禁止斷除。令彼昏濁與其要誓。我當擁護諸佛世尊圓音演說。能以法聲滿諸佛剎。唯願世尊當念助我。時無量壽佛默然受請。時大眾中。有一釋天名曰持髻。以金天冠勝妙光明莊嚴其身。在於佛前不遠而坐。   爾時持髻釋天告自在如是言。姊妹。勿以染污之心於無量壽如來座前而坐。勿惱世尊。何以故。樂戲論者是凡夫法。如來世尊永無戲論。有為暫現是起盡相。一切名色句差別如如。汝若如是或倒如來。姊妹。如來平等無違無諍。一味如如等虛空界。虛空亦不妄置。三行盡相。如虛空不分別無分別。諸行如是。如來如是。諸欲功德。不為戲論。不分別無不分別。而無所住不受不取。如是無命無生者。無養育無人無陰界入。無取無戲論。姊妹。汝今雲何於如來前而作戲論。   爾時無量壽如來告天主言。汝應審諦然後發言。勿作不如法語。令汝得罪受不愛果。此是大善丈夫。為無量諸佛之所注意。於諸佛所種諸善根。又此善丈夫。為欲供養如來事故。現女人相妙飾莊嚴。汝勿於此說言是女。時持髻釋天白世自在梵天言。善男子。當起慈悲攝受於我施我歡喜。莫令我今以此粗言得惡果報。爾時懷樂菩薩白無量壽佛言。世尊。若此釋天不悔此語時得何果報。時無量壽佛告懷樂菩薩言。善男子。今此釋天若不悔過。於未來世八萬四千生中。作草驢身為他輕賤。是故善男子等。常須慎意護此口業。   爾時佛告世自在梵天言。善男子。隨汝樂說我已擁護汝所說也。世自在梵天。既蒙護念歡喜合掌。遍觀十方作如是言。唯願世尊一心念我。若佛菩薩及聲聞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欲令正法久住世者。願於此處同與我欲。若法師及聽眾。欲得隨順相應無惱亂者。當與我欲。若彼惡魔人非人等。未來之世於說法者及眾生類。作惱亂時。我當遮障與彼要誓斷其噁心。自在梵天作是語時。所出音聲遍滿一切諸佛世界。爾時一切諸梵天王。一時同聲作如是言。我等亦以此陀羅尼同共與欲。所以者何。我等於後亦當受持此陀羅尼。亦當擁護未來之世善男子等。有能開示演說如是法門及聽法眾。我當令彼隨順相應得如所願。我等今於佛世尊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眾前。與此陀羅尼欲。時彼自在梵天作如是言。唯願世尊。及菩薩聲聞大弟子眾。擁護於我。即說咒曰。   多地也他(一) 阿摩離(二) 毘摩離(三) 伽拏山地(四) 呵離(五) 氈地(六) 摩呵氈地(七) 遮彌(八) 摩呵遮彌(九) 蘇彌(十) 薩他彌(十一) 阿婆呵(十二) 毘婆呵(十三) 鴦伽闍(十四) 泥哆囉佉毘(十五) 茂羅波履侈啼(十六) 藥叉氈馳(十七) 毘捨遮氈馳(十八) 阿跋哆泥(十九) 三跋哆泥(二十) 僧塞迦囉泥(二十一) 諂波泥(二十二) 摸呵泥(二十三) 嘔遮吒泥(二十四) 呵摩呵(二十五) 呵摩呵呵摩呵(二十六) 阿軍遮泥(二十七) 佉伽捨婆(二十八) 阿摩羅(二十九) 阿茂羅(三十) 茂羅波履跋坻(三十一) 阿婆羅佉婆(三十二) 娑婆呵(三十三)   世尊。若有男子女人。違逆不行聖眾大集所說神咒者。眼睛墮落。頭頂破裂。支節分散。復說咒曰。   多地也他阿者者(一)阿婆呵者者(二)帚迦囉叉(三)遮遮吒(四)佉遮遮(五)那佉伽遮遮(六)遮遮遮遮(七)那遮呵茂羅遮遮(八)遮茂羅(九)遮遮呵摩茂羅遮遮(十)呵牟呵牟(十一)婆茶婆呵(十二)娑婆呵(十三)   爾時一切梵王乃至毘捨遮王。聞是說已皆唱善哉。作如是言。假使鬼神有大威力雄猛迅疾。所向摧碎力能過千。我今以此陀羅尼章句悉令□著。如是一切諸惡鬼神。能與眾生作不利者。皆使潛滅無逃活處。自在梵天復作是言。若有住惡無慈愍心。不知恩德惱眾生者。若鬼若魔及其眷屬常來伺求受灌頂職剎利王等。或伺求妃後王子王女及綵女等。乃至宰相官屬並餘民庶。於佛法中得清淨信者。若男若女童男童女。優婆塞優婆夷樂聽法者。比丘比丘尼禪誦精進不放逸者。如是鬼魔人非人等求其長短。我當擁護。乃至能令一剎那頃噁心不起。況復於彼一毛惱亂。若起噁心惱亂破壞。奪其精氣以毒噓身。如是伺求覓其過者。以此陀羅尼威神力故。若魔眷屬人非人等頭破作七分。眼精殞墜心水乾枯。得白癩病其身臭爛。失本神通陷沒於地。復為惡風所吹。擲置四方無人之處。塵土坌身狂迷心亂周慞馳走。所行之地地皆破裂隨墮其中。深八萬四千由旬。於彼命終。若是魔等違背此咒水行之類。於佛聖教得清淨信者。勤營僧事比丘比丘尼等。彼諸鬼神作惱亂者。亦得如上所說惡報。頭破七分及以命終。若是不退魔場陀羅尼。隨所在處。我等當勤加護。所有一切樂法眾生。我當勤心晝夜守護。及彼一切。惡毒夜叉富單那等。我當驅逐出其境界。若陀羅尼所在之處。一切國土鬥諍飢饉他方怨敵。非時風雨寒熱疫病。我當除斷令無有餘。亦令其國一切人民善根成就。隨順和合安隱豐饒。能令法師及聽法者。名聞高遠無有病苦。亦為勸勵四輩檀越。利養供給。◎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六   ◎多地也他鴦伽邏鴦伽邏(一) 崩伽邏(二) 缽囉朋迦囉(三) 婆耶弭呵弭哆藍婆斯(四) 阿溪阿呿門跋利(五) 度迷徒曼帝(六) 雞跋知雞榆利(七) 三摩婆呵泥(去音八) 三曼多跋達利(九) 達迷達迷(十) 馱摩雞(十一) 闍破雞(十二) 弭多囉紐破隸(十三) 破羅婆帝(十四) 伽尼(膩宜切十五) 伽拏婆藍帝(十六) 哂利底利(十七) 哂囉哂囉雞(十八) 閻(時瞻切)婆帝婆帝(十九) 吒迦斯吒建帝(二十) 吒迦婆藍帝(二十一) 伽拏婆漢帝(二十二) 哂藺帝(二十三) 始藺帝(二十四) 嬪頭婆帝(二十五) 衢婆(去聲)醯(二十六) 受離弭多囉受離(二十七) 受屣阿伽離(二十八) 阿婆迷(二十九) 娑寫多他當(三十) 呼盧哂離(三十一) 旃涕隸三摩達迷(三十二) 馱迷(三十三) 俱朱盧(三十四) 謨朱盧(三十五) 阿質吒至離(三十六) 至遮婆呵(三十七) 朱盧朱盧(三十八) 弭多囉婆呵(三十九) 俱盧俱盧(四十) 娑囉娑囉(四十一) 俱株俱株(四十二) 磨呵薩囉(四十三) 都株都株(四十四) 磨呵薩底耶(四十五) 奚離馱耶補數箄(四十六) 蘇補數箄(四十七) 度磨缽離呵隸(四十八) 阿婆移盧至泥(四十九) 迦樂差脾(五十) 阿婆耶磨薩堵毘婆呵(五十一) 底底隸(五十二) 磨磨隸(五十三) 缽濕縛呿(五十四) 屍屍囉(五十五) 盧迦毘那耶迦(五十六) 跋時隸跋時囉達隸(五十七) 跋時囉婆帝(五十八) 跋時囉馱提(五十九) 斫迦囉跋時提(六十) 斫迦囉跋時隸(六十一) 斫迦隸遮婆泥(六十二) 達隸達隸(六十三) 婆隸婆隸(六十四) 布隸(六十五) 吒隸(六十六) 呼呼隸(六十七) 傍伽嬪婆隸(六十八) 舍利舍利(六十九) 至離朱離(七十) 慕隸(七十一) 曼荼隸(七十二) 曼荼泥(七十三) 伽伽囉尼(七十四) 慕荼泥(七十五) 薩波謨荼泥(七十六) 地地囉耶泥(七十七) 磨醯濕縛囉羅耶泥(七十八) 奚離莘闍泥(七十九) 馱婆婆至(八十) 旃荼羅棲迷(八十一) 薩婆薩寫阿地瑟恥(去聲)多(八十二) 叱電堵婆呵那(八十三) 磨弭泥(八十四) 破羅囉底(八十五) 烏闍伽隸(八十六) 毘至泥(八十七) 婆那囉呵(八十八) 蒲蒲隸(八十九) 瞿盧瞿盧(九十) 慕盧慕盧(九十一) 哂離哂離(九十二) 呵囉呵囉(九十三) 迦建荼婆呵(九十四) 哂哂哆(九十五) 阿喻那建荼(九十六) 時縛囉婆棲(九十七) 揭馱泥(九十八) 阿陀呵泥(九十九) 末伽毘盧呵泥(一百) 破羅薩底(一百一) 阿盧沙婆底(一百二) 哂離哂離(一百三) 耶他婆闍耶薩縛伽囉(一百四) 耶他波蘭者奚馱耶婆呵(一百五) 薩底耶缽履婆婆(一百六) 末伽毘盧呵泥(一百七) 阿遮羅勃提(一百八) 馱馱缽囉遮羅(一百九) 波遮耶賓荼離馱耶(一百一十) 旃達遮囉拏(一百一十一) 阿遮隸輸達泥(一百一十二) 缽囉訖履底末祇(一百一十三) 伊羅伊離離(一百一十四) 缽囉鞞(一百一十五) 娑囉勃囉帝(一百一十六) 薩婆哆囉哆他多(一百一十七) 薩底耶奴伽帝(一百一十八) 阿那娑囉那勃囉帝(一百一十九) 阿羅哆(一百二十) 鴦瞿隸(一百二十一) 奢彌泥(一百二十二) 勃囉磨婆喻哂呵阿哂哆婆哂囉(一百二十三) 尼囉婆耶婆(一百二十四) 阿指囉末伽(一百二十五) 羅那羅瞿薩隸(一百二十六) 底履囉多那傍世(一百二十七) 達磨迦耶(一百二十八) 時縛羅旃達隸(一百二十九) 薩母達囉婆底(一百三十) 磨呵步馱毘耶(一百三十一) 薩母達囉鞞伽婆底(一百三十二) 陀羅尼沒達隸(一百三十三) 磨企沒達囉(一百三十四) 蘇囉缽囉底三毘陀沒達囉(一百三十五) 阿跋哆尼(一百三十六) 三□哆尼(一百三十七) 三慕賀塞迦囉(一百三十八) 毘地喻多羅棲那(一百三十九) 廁底沒達離都死(一百四十) 曳雞質畢利地毘婆呵(一百四十一) 婆呵婆呵婆呵(一百四十二) 雞吒迦婆吒(一百四十三) 世羅缽囉底底耶奚離多曳那(一百四十四) 沒達離多陀羅尼(一百四十五) 馱囉馱囉馱囉(一百四十六) 檀地羅檀地羅(一百四十七) 呼色迦薩婆奚馱耶(一百四十八) 達離堵死(一百四十九) 闍荼闍婆吒(一百五十) 闍呿婆吒(一百五十一) 蘇麼底麼底(一百五十二) 磨呵馱步哆達哆(一百五十三) 質殺荼耶單那尼失離多步多(一百五十四) 伊尼弭尼(一百五十五) 薩遮泥(一百五十六) 瞿沙薩遮泥(一百五十七) 沒達離多遮離耶阿地瑟侘那(一百五十八) 簿缽他那阿溺他(一百五十九) 磨呵布尼耶三沒遮耶阿婆多囉(一百六十) 磨呵迦盧拏耶沒達離多(一百六十一) 薩婆三藐波囉底缽指囉囉哆藍(一百六十二) 時縛羅堵達磨泥底離(一百六十三) 薩鞞慕尼勃離沙婆磨呵迦盧拏三摩提(一百六十四) 若那羅婆跋隸那(一百六十五) 梅底離底耶伽底(一百六十六) 毘離耶跋隸那阿地瑟魑多(一百六十七) 薩婆步都烏波遮耶也(一百六十八) 薩婆呵   ◎多地也他羼帝(一) 阿娑摩路卑(二) 彌帝隸蘇摩婆坻(三) 縊哂娜婆軍闍脾(四) 娜婆軍闍脾(五) 娜婆軍闍脾(六) 茂羅輸陀泥(七) 婆荼呿(八) 婆荼呿(九) 摩囉婆哆他多(十) 跛履侈陀(十一) 婆頗娑婆頗娑(十二) 阿茂羅(十三) 阿者羅(十四) 陀陀波囉者羅(十五) 脾地隸(十六) 縊迦娜耶跛履侈陀(十七) 旃陀那蒂(都泥切) 履尼(十八) 菩薩離(十九) 菩薩囉蒂履尼(二十) 呿伽藪囉蒂履尼(二十一) 娑娜婆藪囉蒂履尼(二十二) 步多句胝跛履侈陀(二十三) 闍拿(來可切)呿拿呿(二十四) 婆曳闍蒂呿(二十五) 娜摩去叉呿(二十六) 迦迦佉(二十七) 呵呵呵呵(二十八) 虎虎虎虎(二十九) 娑波履奢脾陀娜波履侈陀(三十) 阿摩摩爾也摩摩(三十一) 棄也摩摩(三十二) 娑母陀羅母陀囉婆佉(三十三) 僧塞迦囉孃跛履侈陀(三十四) 菩提娑(上音三十五) 乞史坻脾摩(三十六) 摩訶脾摩(三十七) 部(去音)哆句胝(三十八) 阿迦捨始婆娑跛履侈陀(三十九) 娑婆訶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2 寶星陀羅尼經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七   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陀羅尼品之餘   ◎爾時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音。位居十住摩訶薩地。若於梵中諸梵中尊。若於魔中諸魔中尊。若於釋中諸釋中尊。乃至毘沙門。毘樓茶。毘樓博叉。提頭賴吒。大自在。那羅延。阿修羅等。於諸天主天主中尊。是時妙音梵王。變作第一女人之形色相圓滿威儀具足。以勝莊嚴而自莊嚴。於釋迦如來前合掌而坐。以其兩手捧如意寶珠為供養佛故。瞻仰尊顏目不異視。諸根寂然不以諸相而觀如來。   爾時世尊。告妙音梵天。汝今何故目不暫瞬。乃至無相觀於我耶。善男子。頗有一法名為佛耶。頗有一物可為名耶。如貪瞋癡無明煩惱。有名物緣相。相緣無明。無明緣行乃至廣說。相滅無明滅行滅亦復如是。妙音梵天言。誠如聖說。何以故。無明不可得。世尊。若無明不可得者。彼十二有支從何而起。可從虛空生耶。虛空復不可得。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一切法如虛空。所以者何。虛空無物無相。非闇非明。不分別無分別。無成無壞不可說。無一物無分齊斷一切物。如是如是。善男子。佛法真際斷。佛法如如。佛法不取此彼岸。佛法不減不增。佛法非陰界入。體無分齊。若實若物若相一切皆無。佛法無動無住不妄置立。佛法一切言語道斷。說此法時。八萬四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有惡魔作如是言。若佛法如虛空。非物不可說。汝以何等智慧精進。劬勞方便惱亂於我。破我境界。乃至奪我境界眾生。復教眾生不來不去無物幻術。汝若如是教眾生者。不復見彼煩惱行起。汝以何故。為我於此娑婆世界。召集如是無量無數諸佛世尊。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梵釋護世摩醯首羅。有大神通有大加護。乃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等大眾。普皆同來滿於一切諸佛剎土。令此無慈大梵說如是咒。我等既聞普皆頭痛受大苦惱。乃至令身上下爛臭。爾時復有六萬八千諸魔王等。及其魔眾無量無邊。極惡夜叉羅剎鳩槃茶毘捨遮等。一切同聲唱如是言。我等徒黨即聞咒時。增益頭痛身皆爛臭受極重苦。釋迦如來告彼魔言。憶我昔日菩提樹下坐道場時。汝魔軍眾遍在八十由旬及以虛空。皆悉充滿欲來害我。乃至今日復將軍眾無量俱胝共來害我。我亦如是召集無量無數諸佛世尊菩薩摩訶薩。乃至人非人等普來集會。為欲令汝及餘諸魔。人非人等悉降伏故。滅一切苦得大涅槃寂滅樂故。亦為教汝不來不去。無所有性如幻法故。一切趣一切滅一切起。生死愛流悉枯竭故。亦令汝等及一切邪見眾生。入無餘涅槃境界而般涅槃故。魔王。汝等今者。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汝此頭痛當得解脫。漸漸修習性空佛法當得現前。及得諸佛境界。勝魔境界獲大利益。爾時六萬八千諸魔。及其徒眾同聲唱言。世尊。我等今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當得自性空等佛法現前。乃至得佛勝妙境界希有利益。時有惡魔作如是言。縱復令我盡後邊身得重頭痛。我終不以如是諂幻發菩提心。爾時妙音大梵作如是言。我今亦於一切佛前。以此佛剎微妙教法勇猛受持。於此五濁世界。流布釋迦如來尊重之教。從今已往乃至釋迦滅度之後。我當令此法化常得熾然。隨有國土正信眾生。皆令不退速出魔網。若此法門。世間不流行者。我令流行。若已行處。令其信心倍復增廣。所有城邑聚落善男子善女人等。我當擁護慈心將養。遮其非義示誨善義。隨處有此不退魔場陀羅尼法門。乃至書持。亦隨有法師之處昇師子座。欲開示演說此法門時。先當於彼至心誦此陀羅尼章句。召喚於我並諸眷屬。我當自往彼法師所為作擁護。令聽法眾得大吉祥。即於佛前。而說咒曰。   多地也他阿婆彌阿婆彌(一)菴婆離菴婆離(二)跋履軍闍那茶那茶(三)補沙迦囉婆呵(四)闍漏佉(五)摩佉耶(六)伊□□□□七)□□□□溯鄏N坻遮囉母陀離(九)母陀囉母跛(十)娑婆呵(十一)   世尊。隨有法師說法之處。要當先誦此咒章句。我以清淨天耳。在彼上界聞其音聲。而不往彼作守護者。我即欺誑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已。亦莫令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決定往彼法師說法之所接足頂戴。亦與法師樂說辯才。又令法師及聽法眾一切病苦。惡見惡作邪疑之心悉令斷滅。世尊。隨所方面說此法門。有能受持溫誦之者。我及眷屬當往彼所。若有一切鬥諍飢饉病患憂惱內外怨敵。亢旱水澇寒熱失序風雨不時。惡見惡作者當令消滅。人及非人畜生等畏。及彼一切不吉祥夢。惡相惡人無有潤澤。苦澀惡味辛臭惡觸。如是諸患悉當斷除。乃至師子惡獸毒龍野牛豺狼。盜賊奸詐人非人等。無量諸畏悉皆斷滅。為使眾生得樂具故。而令種種穀藥華果上味飲食。衣服舍宅氈褥臥具。果報成就悉皆充滿。隨有流通此法門處。不利益事我當遮之。利益之事當令成就。若彼眾生信樂正法行善行者。我當誨示令福增長。我今於此一切佛前立大誓願。唯願諸佛同憐愍我。令我所作佛事大願成就。願成就故意所依處皆令滿足。願滿足故即我丈夫所作成就。   爾時釋迦如來為首。與一切諸佛。同共憐愍攝受妙音大梵故。作如是言。善男子。我等當以陀羅尼咒與汝受持。所以者何。若一切釋梵護世四天王。及諸餘天龍夜叉阿修羅等於佛聖教起不淨心者。以咒力故皆當攝伏。妙音大梵作如是建立大丈夫所作事時。十方諸佛同唱是言。當願妙音大梵願力成就。即說咒曰。   多地他者問池(一)問茶跛履侈提(二)呵茂摩(三)呵茂摩(四)娑囉叉(五)婆羅九娑弭佉(六)跛履婆呵(七)遮囉麼(八)也他者鎪比佉阿茂羅跛履侈提(九)薩婆部馱地史恥坻(十)娑婆呵(十一)   爾時釋迦牟尼世尊。說是咒已作如是言。善男子。此陀羅尼。能令一切魔及釋梵護世。諸餘天龍夜叉阿修羅有大光澤。攝受一切人非人等。皆令迴向諸佛功德。汝今若能受持如是陀羅尼者。即是能作大丈夫所作事也。妙音大梵言。婆伽婆。我今以是女人形相。當善護持一切女人。當善成熟一切女人。婆伽婆。若有女人厭惡女身求丈夫相。應當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此經。我當往彼女人之所滿其所願。若有女人厭患男女。亦當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此咒。如是女人持咒力故。雖未離欲更不受胎。復有女人為他輕賤被人欺凌失諸樂受。亦應讀誦此陀羅尼。以陀羅尼威神力故。一切願滿諸樂成就。爾時大梵為供養故。為護持此陀羅尼神力法門故。為滿一切眾生願故。即以兩手捧摩尼寶珠。奉施十方一切諸佛。爾時諸佛同發聲言。如是如是。善男子。願汝常能護持佛教。滿眾生願。◎   ◎寶星陀羅尼經攝受妙法品第七   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訶薩。名妙慧通達。在勝珠炎如來前坐。去釋迦如來不遠。於牟忽多頃現作梵形。於剎那頃現作魔形。乃至現釋天形。他化自在天形。又復現作諸天主形。化樂兜率夜摩天形。四天王天大自在形。或現夜叉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羅剎餓鬼毘捨遮鳩槃茶。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等形。或現師子象馬水牛等形。乃至示現種種畜生之形。於剎那頃或現鳥樹山果。衣服臥具種種醫藥。寶莊嚴器。牟忽多頃示現比丘比丘尼像。一剎那頃示現佛像。或現八萬四千種種色相。乃至方圓處色淨妙形貌。爾時長老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起合掌問釋迦牟尼如來言。世尊。何因何緣。而此菩薩有如是八萬四千淨妙之相。方圓處色種種類身。佛告富樓那。此菩薩有大功德攝受力境界。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妙慧通達菩薩摩訶薩。隨彼住受力境界成熟眾生。一切聲聞辟支佛非其地。隨是眾生遍滿十方無量無數。若淨不淨。諸佛剎土。常以無障礙慧眼。如所願如所意。如是衰惱所纏。如所歸依。此菩薩入如是三昧。以是色貌威儀。隨處方圓。種種色相具足。乃至佛形。如所化度眾生。皆安置三乘住不退地。若眾生為貪不自在種種愛求。為斷彼貪故與其所須。然後置於不退之地。若病患須醫藥者即與其藥。然後立於不退地也。富樓那。此妙慧通達菩薩。於一日中能度如恆河沙數眾生。解脫諸苦置於三乘不退之地。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此善男子。成就眾生故為丈夫事其來久如。佛言。阿僧祇佛剎微塵數劫。此善男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經爾所時得三昧力加護。建丈夫事已來。復更經六十四阿僧祇劫。富樓那言。妙慧菩薩。從此久如於何佛剎。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更經二十六百千大劫。過彼已後有大劫名能度。世界名摩尼華鬚。其國眾生皆壽四十千歲。妙慧菩薩於五逆不善法惡眾生中。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佛號曰開敷無邊光如來阿羅呵三藐三佛陀。佛於四十千年中恆作佛事。以三乘法成熟眾生。乃至令其得般涅槃。於是已後無邊光佛。以無餘涅槃而般涅槃。富樓那言。世尊。此菩薩先所成熟彼諸眾生當生何處。佛言。此菩薩先作如是不自攝受願。十方世界於一一方微塵數等無間佛剎。彼剎土中所有諸佛令我得見。我若不見彼等諸佛。不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先所行菩薩道時勸發眾生。最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示教建立於六波羅蜜。已成熟者遍於十方諸佛剎土。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亦令我見。以如是三摩提莊嚴力加護故。於十方無間一一佛剎微塵等諸剎土中。能為如是大丈夫事。及彼諸佛剎中作五逆罪不可治眾生。乃至具足不善法眾生。於彼命終。乘我願力皆生我國。我為菩薩。令是眾生種諸善根置不退地。然後我身當取正覺。妙慧菩薩有是大願。爾時十方諸佛剎土俱來菩薩同作是言。我等今者普來雲集至此佛剎。今得見於大師所得有如是相。及見如是大集會大悲具足諸菩薩等。及以昔所未聞。過去未來現在諸佛金剛法等因緣法心能建立摧碎陀羅尼印句差別門記法式擁護。令我得聞。   寶星陀羅尼經授記品第八   爾時阿□如來。普告一切大眾。作如是言。我等勸汝諸善男子。梵釋四王天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諸有於佛教得清淨信來此集會者。得見一切諸佛世尊。及諸菩薩摩訶薩。釋梵天王人非人等普來雲集。如是大相甚為難得。汝等今見此處集會。皆應於如來前各各自願。汝今於此佛剎。若現在世及未來世。必能護持如是妙法。令三寶種常得熾然。爾時有魔名曰息華。以七寶器盛種種華果及諸穀萌芽。自變其形為女人像。具足微妙第一端正。色相圓滿無與等者。第一衣服嚴飾其身。持寶器華以供養佛。作如是言。一切諸佛世尊一心念我。若此世界及餘世界。所有諸佛已集會者。如是一切諸佛世尊。我今以一切華果諸穀萌芽。滿於寶器奉獻諸佛。唯願慈悲普皆攝受。與我成就滿菩提願。若我盡此賢劫。於一切佛剎。以女人形惠施眾生飲食華果。乃至成熟眾生。以是福報令我六波羅蜜具足圓滿。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我所化眾生。皆悉供給無所乏少。是時一切諸佛同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以清淨心建立大施。及供養一切諸佛世尊。我已受汝所施。令汝如所求如所為求。乃至爾所時求滿汝意願。功德成就神通成就。時息華魔復作是言。所有城邑村落。有能受持開示此經典者。書寫經卷及供養者。我當於彼國邑聚落乃至邊彊有人住處。叢林華果五穀秀實皆令成就。彼一切處所有眾生乃至禽獸食華果者皆令充足。世尊。若有一人於其方所應食果實。竟不得食而命終者。我今即為欺誑一切三世諸佛及此大會諸聖眾等。亦莫令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除業盡及命盡者。所有華果美味之屬。皆令眾生普得受用。以此因故。令我具足檀波羅蜜。若諸眾生食果實者。是等眾生當起悲心互相利益。以此因故。令我具足屍波羅蜜。若諸眾生受用華果。是等眾生起柔軟心。以此因故。令我具足羼提波羅蜜。若諸眾生受用華果。當令堅固精進之心。以此因故。令我具足毘梨耶波羅蜜。若諸眾生受我華果。心心數法起無常想。以此因故。令我具足禪波羅蜜。若諸眾生乃至禽獸食華果者。皆令樂法得住性空。以此因故。令我具足般若波羅蜜。復次隨所有處行此法門。彼諸眾生所有種種。稻禾麥豆雜類果實。我以是故心甚勤勞。為彼眾生多獲種子。亦令一切倉窖盈滿。若彼眾生乃至禽獸食華果者。以此因故。令我具足般若波羅蜜。若一一方流通開示此法門處。隨彼所有甘蔗蒱桃石榴等果。一切汁味無不香美倍勝於常。眾生所有瓶□□畚觚椻□覷□□延觜D累粳詣蓮□□餖禰貏□梗□□□□□□埤□□□□□□妳□娜□□楰□□□福□聾□□娜□襛□□□□□□穘切襤□誇□□騏餾□□□稫褽□□□椏騖饉驒樖駜j□橚襖□□□□□□騖駩□裀□□秜E□□□稫褽□規樨□□□□餽□□□□□□□□□□□□祭□□□榙翩慼模D蓼□禖□□□大□率襦□壘□□鱗牷憔謘慼慼撢S□E□□□□□祭□□□□□率□□牷摯鞢慼慼敵E送襤□□□□□□□□□□□綠□□□s□葉餡□□□□□□□□□褸楰□□□祿埤□禈□□□□□□□□襜訊娙埤□□□婖□□□□埤□□秜□□□奅楢□□妘靈婖□□□□埤□□秜□□□練□□□□楜樂□□娏咽□□馻□□□□駾^□□楅□□□D累粳□診□□□□□饜□概□檻觩□□□□□黎□魯□餺椻□□□□□□□糕□□□□□妳□娜□□楰□□□□□□□□□j□□觜D復□率襦□壘□□累粳詣□□□椻□娶□□楰□□□龍□龍□要□□駭飀□□□桌□□□i□□□□□□礽□□□□□□□□□穘切襤□誇□□騏餾□□楰□□□□□□^□□□訇□□□□□□□□□   多地也他遮彌佉(一)遮彌佉遮彌佉(二)毘毘履多呵沙帝(三)婆呵婆呵婆呵(四)娑麼囉阿娑磨劍(五)娑囉知(六)毘婆婆娑脾(七)娑囉娑練陀離(八)娑囉摩顯陀離(九)娑囉婆闍練陀離(十)珊怛跛夜娑摩劍(十一)杇杇杇杇杇杇(十二)阿僧伽社脾(十三)哆佉哆佉哆佉(十四)婆由婆義(十五)優波娜也(十六)珊怛跛夜(十七)鼻闍頗羅補所報所提(十八)陀那馱泥移娜(十九)氈陀囉差移(二十)社聞婆呵泥(二十一)娑麼囉(引)娑磨劍(二十二)三藐波囉底缽那婆炎(二十三)娑哆迦裡野麼彌(二十四)麼弭麼弭麼泯闍婆囉(二十五)娑婆呵(二十六)   時息華魔說是咒已。白佛言。世尊。所在之處。有能開示此經法門及陀羅尼章句。我往彼處。為欲自成熟故。為菩提行滿足故。爾時一切諸佛同共讚言。善哉善哉。在會大眾菩薩摩訶薩。及一切梵釋天王護世四王。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鳩槃茶毘捨遮人非人等。從一切佛剎中來者。皆共同聲唱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以此女形修行六波羅蜜成熟眾生。以我等福德精進劬勞力故。唯願令汝所作佛事當得成就。釋迦如來作如是言。誰有憐愍此善男子能佐助者。◎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2 寶星陀羅尼經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八   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授記品之餘   ◎爾時息華魔眷屬同聲唱言。世尊。我等眷屬隨順佐助。若汝善男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當與我等授菩提記。息華魔言。如是善男子。魔眷屬言。所有眾生下種於地收諸果實而受食者。以此善根當令我等得大安樂得大利益。息華魔復白釋迦如來言。我是護持世尊教法者。我是熾然世尊正法者。我於此中初作滅飢饉者。唯願世尊。與我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時息華魔。五輪著地頭面禮拜釋迦如來足已卻坐一面。   爾時世尊。即為息華。而說偈言。  汝起勇猛善逝子  無垢清淨蓮華面  今日能發堅牢願  當得第一大菩提  此諸眾生飢火逼  我為至親能救護  解脫一切眾生者  起大悲心當作佛  以空無相無願力  解脫六趣苦眾生  恆以虛空清淨法  令諸眾生得無垢  不久於此佛剎土  當證覺法名勝慧  於未來世得作佛  勇猛善智降勝怨   時息華魔聞是偈已。便生清淨第一歡喜。即以天華散於佛上。爾時復有菩薩摩訶薩名成就智。即起於坐向彼十方諸來世尊。先以聲覺作如是言。唯願世尊一心念我。所以者何。憶我往昔初入賢劫。當於拘留孫佛所發大誓願。普欲成就一切眾生示受女形。為令眾生四百四病得消滅故。復取大地精味。散佈種種諸草木根。和合四百四味。隨藥功能眾生受用病皆消滅。示以根藥四百四種。示以果藥四百四種。示蘇煎藥四百四種。示油煎藥四百四種。示以寫藥四百四種。示以諸治阿伽陀藥。乃至湯散丸等。總治身份內外眾藥。凡有一千四百種類。我為成熟諸眾生故。為欲消滅諸病苦故。亦為利益諸眾生故。如是眾藥並皆示之。世尊。我為拘留孫佛及彼眾會。常作種種驅使給侍。本心希望得授記□。是時拘留孫佛便告我言。善男子。未來之世人壽百歲。爾時有佛出現於世。名釋迦牟尼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釋迦如來以大願故。大集諸佛及菩薩眾。汝當於彼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從是已來。拘那含如來亦如是說。迦葉如來亦如是說。我自昔來久發此願。乃至恆河沙等大劫。於此佛剎作大藥天。為除眾生一切病故。我於彼時久以大地淳濃精味。布散種種諸藥根枝華葉果實。令諸眾生普得受用。及滅內外諸病苦故。所有眾生若正和合受用之時。令起無常苦空無我。分別心及心數法轉。以此善根令我具足般若波羅蜜。如是我於此佛剎作大丈夫事。如是如是。十方恆河沙等諸世界中以女人形。於一一世界如恆河沙劫。以如是相如是力。如是勇猛精進。如是劬勞乃至給侍。如是如是。病苦眾生令成熟故。然後我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我今日復於佛前增進本願。與此息華作大功德其心堅固。常為佐助無有劬勞。我等二人共為女形同一色貌。為欲成熟諸眾生故。乃至倍加成熟諸女人故。今我二人取地精氣和合飲食。令諸香味悉皆具足。老病眾生食此味者。一切病患皆得消滅。以此勝因令我具足般若波羅蜜。若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願佛世尊攝受我等為稱善哉。若佛世尊同與我等菩提記者。願為我等稱讚善哉。爾時世尊。稱讚成就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如是作大利益丈夫。即為成就智菩薩。而說偈言。  汝為世間病者醫  能持諸根得安樂  蓮華清淨最上剎  得佛號毘盧遮那   持地菩薩摩訶薩。亦作是願。以女人形化度眾生。如地持物悕念授記。釋迦如來。為說偈言。  汝如大地持一切  今當速得所希念  剎名勝攝功德滿  作佛名曰智自在   智上菩薩。願受女形化度一切。作如是念悕得授記。釋迦如來。為說偈言。  汝智充足諸眾生  及以華果方便攝  未曾聞剎上清淨  得佛名為上勝因   示現灰菩薩。作女人形。受用火事成熟眾生。願得授記。釋迦如來。為說偈言。  示諸世間無常想  成熟眾生於菩提  剎名生塵最吉祥  於彼作佛名燈火   動眾生離塵菩薩。願作女形。為成熟眾生故受用風事。悕念授記。釋迦如來。為說偈言。  搖動眾生令歡喜  能令煩惱究竟滅  剎名清淨現平等  當得作佛號月光   無障礙燈菩薩。願作女形。為成熟眾生故受用虛空事。亦悕授記。釋迦如來。為說偈言。  得無依智清淨者  能說無上正覺道  剎名調障無染著  當得作佛號智上   妙香說菩薩。願作女形。為成熟故受用華事。為菩提故悕望授記。釋迦如來。為說偈言。  現作香華普供養  開示諸佛無上道  蓮華藏剎清淨土  得佛號普香如來   袈裟色菩薩。願作女形。為成熟眾生故。受用種種染色願得授記。釋迦如來。為說偈言。  以袈裟衣利眾生  相應供養三寶種  青光剎中最無上  當得作佛號寶光   爾時無量諸種子天林天果天。乃至六十七俱胝那由他百千菩薩摩訶薩。為欲成熟諸眾生故。倍為度脫諸女人故作女人形。發願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釋迦如來。各說一偈各得記□。何以故。轉男為女其事則易。轉女作男其事則難。是時百俱胝諸大龍王及諸小龍。同作是願悕望授記。釋迦如來。各說一偈授菩提記。復有六萬四千頻婆。及八十俱胝阿修羅。七十阿□毘俱胝那由他百千諸天及諸天女。九十九頻婆俱胝百千諸魔及其眷屬。乃至恆河沙等人非人眾。及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男子女人童男童女。亦皆同心悕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如是等類。一一各得一偈授記。過於數量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薜荔多毘捨遮人非人等未發心者。今於佛前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過於數量眾生住阿毘跋致地。過於數量眾生得菩薩種種三昧忍陀羅尼。過於數量眾生漏盡離欲得阿羅漢果。亦過數量眾生迴聲聞辟支佛心。住佛阿毘跋致地。如是等一切同聲而作是言。我等依一切諸佛教故受此法門。若有受持讀誦書寫此法門者。我及眷屬。當共如法供給供養。◎   ◎寶星陀羅尼經慈愍品第九   爾時釋迦牟尼如來。復作是言。一切諸佛。若憐愍此佛剎眾生來相問訊者。當一心念。此息華善男子等。欲令眾生得衣服飲食及諸藥物。隨心受用令充足者。又以女人形相。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熟眾生者。一切諸佛應當加護。是息華等令願滿足。如彼善男子所願。如其所欲如其所為。隨彼種種所須衣服飲食並諸藥物。若化施設皆令滿足。使諸眾生所須供侍隨意受用。即發心時如是等事悉得成就。彼善男子能作如是建立丈夫所作之事。諸佛世尊。依大悲功德定慧莊嚴。憶念眾生作如是言。以此神咒章句施與汝等。隨意所願皆令具足。一切善根所依。一切三世諸佛世尊所共受持。即說咒曰。   哆地也他樹柢婆婆(一)地履底婆婆(二)牟尼婆婆(三)娑底也婆婆(四)否若楞迦囉婆婆地也娜(五)囉娑摩呵迦嘍拏婆婆(六)摩呵婆囉哆婆婆(七)阿慕呵婆婆(八)樓底婆婆(九)差底婆婆(十)娑履聞婆婆(十一)佉伽婆婆(十二)婆誘婆婆(十三)伐哆婆婆(十四)阿地所吒娜婆婆(十五)阿摩婆婆(十六)阿呵娜婆婆(十七)哆他多婆婆(十八)部哆句致婆婆(十九)涅鼻履底婆婆(二十)底履鳩捨閜婆婆(二十一)底履夜娜婆婆(二十二)哆疑馱計迦婆婆婆(二十三)底履毘慕去所婆婆(二十四)底履首迦羅婆婆(二十五)囉所吒囉地所吒娜婆婆(二十六)婆婆婆婆婆婆(二十七)娑摩多(二十八)阿娜若婆摩哆(二十九)吒吒吒吒吒吒吒所吒死地(三十)薩婆鳩捨邏地(三十一)所吒那也(三十二)娑婆呵(三十三)   善男子。此一切法平等神咒。能令一切悕望者悉皆滿足。汝等眷屬應當受持。令一切眾生隨所受用皆得成熟。能令汝等菩提行滿足故。   爾時息華勝天成智天地持天等。而為上首。與十千菩薩俱。為令眾生隨所受用得成熟故。以女人形勤勞化度。一時同聲作如是言。由此咒力。諸佛世尊。令我所願皆得滿足。如是神咒能與我等作大加護。能令我等得無上智。是故我等當共受持此陀羅尼。欲令一切眾生悉成熟故。以大勤勞供給所須。今於一切如來前。願一切眾生普得成熟住於自解。若有天乃至人。於如來所說妙法。欲破壞散滅者。我若不勤方便遮障令妙法久住者。我等則為欺誑一切三世諸佛世尊。亦莫令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善男子若天乃至若人。欲惱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我等若不勤作方便遮障。令彼憂惱不消滅者。我等則為欺誑一切三世諸佛世尊。亦令我等莫得菩提。若有求無上菩提善男子善女人。有遭水火毒害厭蠱熱病溫瘧等病。或一日二日三日四日數發動者。如是等畏。乃至天龍夜叉迦吒富單那。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師子犬等疾疫飢渴種種厄難諸餘災惱。有是等畏者。以此一切諸佛所持一切悕求滿足陀羅尼神咒章句。令誦念者悉得解脫。唯除先世決定業障。若我等不除彼障則為欺誑一切三世諸佛世尊。亦莫令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彼一切諸佛世尊。同來此佛剎集會者皆稱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所願甚為勝妙。能作如是大丈夫所作事。   爾時釋迦如來。即為魔王。而說偈言。  於諸來佛當起信  應生最上歡喜心  為菩提故生慶幸  應當速發利他意  汝魔境界無親友  亦無所欲如意者  汝以無力失魔業  何能等類我牟尼   於是惡魔。復說偈言。  我無一念信菩提  心亦不作歡喜想  語汝牟尼且默然  我亦自有親友者  由彼親友我有力  我今住於自境界  我有最上威德力  盡汝壽命我不從   寶星陀羅尼經擁護品第十之一   爾時會中。有佛世尊名曼陀羅香。白釋迦如來言。彼過去諸佛。從種種剎土中來於五濁佛剎大集時。並共擁護此法門也。亦令無量俱胝魔眾自然退散。以慈悲眼視諸眾生。有惡見者皆令解脫。熾然智炬安置眾生於吉祥道。說此金剛法等緣法心建立摧碎陀羅尼印章句差別門記法門之時。為令惡黨悉皆退散建立法幢。如是如是。我等十方諸佛今日住世。亦為將養憐愍諸眾生故。亦於穢惡五濁佛剎同作大集。擁護如此微妙法門。乃至建立無上法幢。釋迦佛日滅度之後。誰能於此剎土。當作第一護持妙法。當令正法熾然流布。當使眾生普皆成熟。入此大集數者。我等以此法門付囑誰手。釋迦如來。白曼陀羅香如來言。所有舊住此佛剎者。得忍菩薩及釋梵護世。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緊那羅摩□羅伽等王。勤加擁護此妙法門。及此世界四天下中舊住眾生。於此法門生淨信者。釋梵護世乃至摩□羅伽王等。以此陀羅尼印清淨法門付其手中。是時曼陀羅香如來。以無障礙圓滿之聲遍此佛剎。作如是言。諸善男子。諦聽諦聽。所有來此佛剎者。諸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難得興世。及一切諸佛世尊。於一剎那頃集一佛剎亦甚為難。如此一切諸佛世尊。憐愍汝等故來此集。攝受一切諸眾生故。護持諸佛大法門故。置立無上道故。一切諸佛入三世數者。今日護持一切地界一切水界一切火界一切風界一切空界。令此妙法久住世故。令三寶種不斷絕故。成熟一切諸眾生故。乃至度彼生死岸故。   爾時一切諸佛世尊。及諸佛剎舊住菩薩摩訶薩。釋梵護世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等王。及諸餘精氣中有大精氣眾生。乃至所有四天下世界居住者彼一切眾作如是言。善男子。我等以此諸佛所護正法重付囑汝。為令眾生普成熟故。汝等常應熾然如是不滅壞法不墜沒法。若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當共受持書寫大集法門。乃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彼等一切諸善男子。受持誦念此法門者。汝等常當擁護供給。以此法門如法付囑。若法師樂求法樂禪定樂聽法樂持法者。汝等宜應擁護乃至供給。何以故。所有過去如來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彼一切如來。亦於穢惡五濁佛剎集者。共以妙法付囑釋梵護世故令此妙法不隱沒故護持未來傳法人故。乃至成熟一切眾生故。如是如是。所有當來十方諸佛。於五濁世一剎那頃普皆雲集利益眾生故。當說陀羅尼。當擁護妙法。當付囑釋梵護世等。當供給所須。我等今者亦復如是。   汝此佛剎諸舊住者。及四天下釋梵護世。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等王倍加付囑。未來之世倍加擁護。倍加供給故。汝亦如是應當憶念。如金剛不可壞法廣令熾然。若有信心護持此法善男子善女人。及受持此法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乃至但書持經卷安置家中者。有能說法及樂聽者。有勤修禪定受持法者。汝等皆當護彼善心供養供給。何以故。一切諸佛普皆受持此法門故。隨所有處。若村若城若國中若邊地。若王宮內若阿練若處。若流通此法門。若開示宣說。若授與人。若能溫誦。乃至但書寫經卷安置家中者。是等眾生以此法力故。能令地味及眾生精氣悉皆增長。汝等以彼精氣光澤。精進勇健皆得增長。亦令眷屬及其田宅增長豐饒。當令人王常得擁護勢力自在。亦當擁護王之化內以彼法味常令充足。閻浮提內諸人王等。當生和合相利益心。恆信業報。種善根心無慳吝心。常於一切眾生作利益心。常於一切眾生起慈愍心。乃至令王能生正見。各各於己國土自生喜樂。能令具足行善之人充滿其國。豐樂倍常地土精味自然倍勝。花果藥物無不甘美。穀米財寶亦倍增多。觸處可樂。一切人民無病苦者。一切鬥諍他方怨敵。蚊虻毒蛇惡鬼羅剎。惡禽惡獸豺狼師子。非時風雨。如是惡事悉當消滅。晝夜常宿一月半月。時節年歲悉皆正行。是諸眾生多行十善。於彼命終皆生天上。還與汝等而作眷屬。如是無量功德甚多。皆由稱揚一切諸佛大法陀羅尼法門故。是諸眾生皆度生死此岸得入無餘。名聞增長果報滿足。所種女身現生後受。以法力故。如是等身一切皆盡。◎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2 寶星陀羅尼經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九   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擁護品之餘   ◎唯置作五逆者誹謗正法者謗無賢聖者。身口意業所作之惡業及果報一切皆滅。若此法門乃至經卷。若但書持置於宅中。彼等所有諸業煩惱能為障礙量等須彌皆悉消滅。一切善根悉得增長。一切善分皆悉滿足。意所悕望皆悉成就。身口意善悉當增長。一切惡見斷滅無餘。一切怨敵以法調伏。一切微細寂滅之道悉當得入。以此一切諸佛世尊所共護持大集陀羅尼法門加護力故。   隨所有國此陀羅尼法門當流行地。能令彼地肥膩精味倍上成就美果妙味當得增長。苦辛惡味當得遠離。華果財穀色類成就。倉庫貯器悉皆增滿。衣服飲食湯藥所用倍勝增多。由法力故。   若有眾生受彼飲食者。當得無病顏色成就。氣力強健憶念堅固。樂求善法遠離諸惡。彼諸眾生若命終已。當生汝等種類之中。眷屬增長勢力具足怨不能壞。以法力故。當得四姓之所擁護。當以法義共相示誨。汝等若能如是作者。即為供養一切三世諸佛世尊已。   爾時曼陀香如來。即依諸佛清淨境界智慧音聲隨類句義。以一切諸佛世尊語悉滿此剎。遍告此佛剎中一切諸菩薩摩訶薩及釋主梵主摩呼羅伽主所有居此佛剎者。倍復加勸此四天下中所居住者。汝等應當住持開示此諸佛語大集法門。擁護此經微妙正法。   爾時眾中九萬七千俱胝得忍諸菩薩摩訶薩。彌勒為首。居此佛剎者。一切同聲作如是言。我等今者奉諸佛教。為欲供養一切三世諸如來故。於此一切諸佛世尊微妙法門。恭敬頂戴尊重如佛。悲愍成熟諸眾生故。乃至安置無上道故。   我等於諸聚落城邑州縣國土王宮諸寂靜處。以此法門廣佈顯示。為欲成熟諸眾生故。令此妙法得久住故。   爾時一切諸佛世尊來此剎者鹹作是言。善哉善哉。汝等如是作所應作。是時一切釋梵摩呼羅伽主等居此士者。並餘來眾六十四俱胝那由他等。大精味中有大威德眾生。一切同聲作如是言。我等於此微妙大集法門悉當受持。乃至廣為開示顯說。成熟眾生故。妙法久住故。樂法聽法者悉當擁護。   我等今者奉諸佛教。隨此法門流行之處。令使一切鬥諍違背。謀計諍論。飢儉荒亂。他方怨敵。非時風雨。非時寒熱。苦辛澀味。惡人惡物悉當消滅。安隱快樂豐饒和合。悉當成就此妙正法當令久住。倍加勤勇擁護供給正法國王。及以勤修禪定眾生悉當擁護。   時彼一切諸佛世尊同聲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今者應如是作。勤作自他利益之事。即於一切三世諸佛為供養已。如汝等勤勞成熟諸眾生故。令此妙法得久住故。汝等皆當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中四天下釋梵天主。乃至摩呼羅伽主。及大威德中最上首者。一切悉皆從坐而起。恭敬合掌作如是言。我等亦奉一切諸佛世尊教故。悉共光顯此妙正法擁護住持。及此大集一切諸佛所護陀羅尼印法門。當如法受。   乃至於諸聚落城邑州縣國土王宮諸寂靜處。當廣開示。持妙法人擁護供給。所有住信正法法師及聽法者。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善男子善女人信受此法。乃至若但書寫經卷置之家中。勤修禪定。我等於彼擁護供給種種供養衣服飲食。華蓋幢幡塗香末香。乃至一切醫藥資具。諸有所須善作供給。若人能於此妙法門。誦時讀時開示說時。我等自往彼法座所。為聽法故如大師想。於此法門恭敬尊重一心讚歎。諸蓋幢幡持以供養。何以故。我等於此一切諸佛之所擁護陀羅尼法門廣開示時。以法味故當得精氣。具足力。具足精進。具足志。具足念。具足智。具足善友。具足眷屬。具足所有軍眾。怨不能壞。是故我等令一切國界所有鬥諍謀計言訟。飢儉疾病他方怨賊。非時風雨極寒極熱災旱愆時。惡夢惡相粗澀無膩苦辛惡味。惡人惡物諸不善分悉當消滅。倍復安隱豐熟喜樂。無病和合悉當成就。時風時雨寒熱以時。晝夜位分半月一月。時節年歲悉令正行。諸宿星曜日月之次不令失度。泉池陂河皆令滿足。隨有眾生所依住處。瀑水漂溺我皆遮斷不令覆沒。我等於彼國邑聚落利眾生故。所有枝葉華果根莖諸穀藥味。悉當肥膩色相鮮澤美味滋多。財穀藥味衣服莊嚴諸資具等。令諸眾生悉當具足無所減少。   彼諸眾生求善根心離諸惡業。勝福德聚。及彼壽命悉令成就。所有聚落國土。以此一切諸佛之所擁護陀羅尼法門開示。乃至書寫經卷安置家中。若讀若誦恭敬供養。於置經處。若有剎利灌頂之王。我當擁護供給所須令無所乏。所無利益當為彼等而除斷之。所有利益當為彼等隨而與之。一切災怪驚動不吉。惡見惡作為惡所持。惡願惡歸奸詐讚撽。幻諂妄語嫉妒瞋忿。諸慳吝等悉當消滅。正見正道直信調伏一心慚愧。如是等法悉當示誨。   妃後內宮宰相輔臣。主藏親族刑罰官將。一切人民四姓男女童男童女等。亦當擁護供給乃至慚愧示誨。所在諸方乃至四足亦當擁護。隨有國土以此法門宣佈開示。乃至書寫經卷及經捲住處。以大勤勇彼諸眾生悉當擁護。此妙正法隨處光顯不令隱沒。我等當起精進力故。作如是事。是時一切諸佛世尊。悉共稱讚諸善丈夫。善哉善哉。諸善男子。汝等如是作所應作。以此正法及三寶種。不令隱沒故作勤勞。汝等如是如汝所作。即於一切三世諸佛為供養已。◎   ◎寶星陀羅尼經護正法品第十一   爾時世尊釋迦如來告諸大眾。釋梵天王。毘樓勒叉。毘樓博叉。提頭賴吒。毘沙門等。諸善男子。我以大悲愍眾生故。於此五濁穢惡佛剎難得法時。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中眾生墮無明闇。煩惱怨賊奸狡惱害。我為眾生滅煩惱故。退諸魔黨建立法幢。無量眾生諸苦解脫。雨大法雨退俱胝魔。諸善男子。是故我今以此妙法。慇懃付囑汝等手中。如此十方無量世界。過數過量諸佛世尊。及諸菩薩摩訶薩等普來集者。以此金剛法等因緣法心建立一切法摧碎陀羅尼印句門記法門。擁護佛土並諸地味眾生所居者。諸過惡消滅故。成熟眾生故。一切不善業盡無餘故。三寶種久住故。乃至一切佛事成就故。是故汝等受持擁護我妙正法。能令善根福行增長。若溫誦教示為他說。授趣三歸依優婆塞護住淨梵行。諸善根等福行增長。若修初禪福行增長。乃至修滅受想定。若須陀洹果。乃至佛菩提果福行善根。如是等相皆得增長。現在所作乃至未來當作然妙法燈。能令一切福行增長。是故付囑汝等手中。如來所覺妙法令熾然故。勸發汝等福德增長。是故付囑汝等手中。若未來世於此法門。乃至書寫經卷安置家中。以法力故。一切惡業悉當滅盡。隨所有處若在村城。若欲受持當淨洗身著新淨衣。以華布散燒種種香。敷種種氈褥。嚴師子座。開示此法說此法門。乃至書寫經卷受持讀誦。若汝等於彼不來聽法。擁護法師及聽法者。自他惡業盡故。汝等則為欺誑諸佛愚失正道。   爾時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於今時若未來世。隨所有處。乃至此妙正法未滅已來。若聚落城邑州縣國土。邊疆遠處王城宮內。若僧伽藍若寂靜處。若婆羅門家。若長者大家。若庶民家。若說法師。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清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好洗浴好塗身著新淨衣。散華布飾莊嚴道場。燒種種香敷種種繒綵設種種味。昇師子座。廣為他人開示演說此陀羅尼印。若書若讀時。我共無量百千徒眾。當往彼處圍繞聽法。擁護彼法師故。及諸聽法者自他惡業盡故。一切善法成熟故。大妙正法熾然故。入大智明第一道故。彼諸城邑乃至庶民家。我當擁護彼諸眾生。令彼眾生財穀豐饒倉庫盈滿故。若我不來聞所未聞。即於一切佛世尊前違昔誓願。時梵天王即於佛前而說咒曰。   多地也他鴦咎呵澄(去音)伽否囉茶(去)拏(一)耶弭吐(二)佉佉(三)佉婆(四)佉婆(五)吉利那佉婆(六)娑婆呵(七)   時梵天王說此咒已。重白佛言世尊。若我於彼說法師處。不來聽者不擁護者。乃至財穀豐饒倉庫增長故。眾生充足故。即違本誓願。   爾時一切諸佛世尊。及大菩薩摩訶薩。一切天人人非人等。同聲讚彼大梵天王。善哉善哉。   爾時釋天主憍屍迦白佛言。世尊。隨所在處。若今現在若未來世。乃至村城。若我不往聞所未聞。即於一切佛世尊前。違昔誓願為有過者。即於佛前而說咒曰。   多地也他佉婆弭履佉(一)佉婆弭履佉(二)那閜伽(三)阿母若(四)阿母婆呵(五)阿呿吒(六)阿吐(七)婆捨吐(八)嗜那婆囉揭(九墟偈反)娑婆呵(十)   時釋天主說此咒已。重白佛言世尊。若我不作如昔所願者。此即是我自違誓願為有過者。是時大眾乃至人非人等咸稱歎言。善哉善哉釋迦天主。爾時毘樓勒叉天王白佛言。世尊。隨所在處。若今現在若未來世。乃至城邑有此法門。我若不往不作擁護。世尊。此即是我自違誓願為有過者。即於佛前而說咒曰。   多地也他歐佉(一)那婆娑荼(二)娑母陀囉賜兒(三)哆他負多(四)婆樓(上音)拏婆婆囉闍(五)娑婆呵(六)   是時大眾乃至人非人等。鹹共稱歎毘樓勒叉大護世言。善哉善哉。   爾時毘樓博叉天王白佛言。世尊。若今現在若未來世。隨所在處乃至城邑有此法門。我若不往為作擁護聞所未聞。即於佛前違昔誓願為有過者。即於佛前而說咒曰。   多地也他闍老伽(一)阿到伽(二)阿歷耄伽(三)阿歷麼(四)娑連社婆(五)脾(毘也反)耶母闍(六)娑婆呵(七)   是時大眾乃至人非人等。鹹共稱歎毘樓博叉天王言。善哉善哉。   爾時提頭賴吒天王白佛言世尊。若今現在若未來世。隨所有處乃至城邑有此法門。我若不往為作擁護聞所未聞。即於佛前違昔誓願為有過者。即於佛前而說咒曰。   多地也他頻頭社婆(一)佉婆社婆(二)囉母佉(三)叉娑囉(四)否迦婆呵(五)阿(上聲)末伽婆吒(六)娑婆呵(七)   是時大眾乃至人非人等。鹹共稱歎提頭賴吒天王言。善哉善哉。   爾時毘沙門天王白佛言。世尊。若今現在若未來世。隨所有處乃至城邑有此法門。我若不往為作擁護聞所未聞。即於佛前違昔誓願為有過者。便於佛前而說咒曰。   多地也他簉(初後反)陀利(一)簉簉簉陀利(二)佉陀利(三)阿爾簉陀利(四)那也那簉陀利(五)醯履哆簉陀利(六)娑伽囉醯履哆簉陀利(七)僧九娑簉陀利(八)達摩叉耶簉陀利(九)娑婆呵(十)   是時大眾乃至人非人等。鹹共稱歎毘沙門天王言。善哉善哉。   爾時於此世界。此四天下所有一百一十二夜叉大將主將軍眾。於四天下守衛擁護者。復有四萬夜叉。於此四天下居住者。復有大神通中最勝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呼羅伽等。鹹共同聲白佛言。世尊。若今現在或未來世。隨所在處有此法門。乃至此妙法燈不滅已來。若在聚落城邑州縣國土。王城王宮阿蘭若處。若婆羅門家長者家。居士家庶民家。若法師。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復有諸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應好洗浴以香塗身著新淨衣。散華布飾莊嚴道場。敷置種種氈褥衣服。燒種種香。種種美味盛滿淨器。施設妙好師子法座。昇此坐已。廣為他人分別開示此經。及讀誦時。我等一一與無量百千眷屬圍繞往彼聽法。為擁護法師。為擁護己眾及餘眾生。為擁護故。成熟眾生故。我等若不往彼城邑乃至庶民家。及以眷屬不受教敕不成熟眾生。不令眾生豐饒財穀倉庫盈滿。又復一切鬥諍。飢饉疾病。他方怨敵。非時風雨。極寒極熱。諸災難等若不遮斷。我等則為欺誑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違本誓願空無所得。得白癩病退失神通身體爛壞。   世尊。雖復如此。我等今者並諸眷屬。若今現在若未來世。於此世界四天下處。決定光顯釋迦如來微妙正法。及信此法人當為擁護供給所須。所作成熟惡業滅盡。我等於此法門教示開顯彼說法人。又令說法人及聽法者財穀豐饒。諸所受用悉當增長。於佛所說不壞不滅法。悉當受持。時彼一切諸佛世尊。一切大眾人非人等。鹹共同聲。讚彼天龍護法神等。善哉善哉。汝等如是善所應作。   爾時懷樂菩薩於大眾中即白釋迦如來言。世尊。雲何此百俱胝所有諸魔並諸眷屬。一切盡皆來到此耶。佛言善男子。此一切魔並諸眷屬悉來此會。懷樂菩薩復白佛言。雲何世尊。此一切魔並諸眷屬。於三寶中得清淨信不。佛言不也。復次善男子。此諸惡魔一千眷屬。於三寶中而不得意。不清淨信返生瞋恨。若今現在若未來世。乃至此妙正法熾然已來。當勤方便伺求其短。令正法滅壞故。隱沒故。如是復有十八諸魔。並其眷屬一萬三千。如是復有二百諸魔。並其眷屬二千一百。彼諸魔等。於三寶中悉不得意。不清淨信返生瞋恨。若今現在及未來世。乃至此妙正法廣流行時。常勤方便伺求其短。令我教法及妙正法滅壞故。隱沒故。何以故。往昔已來憎嫉力持故。不種善根故。為惡知識所攝故。於善離欲無受樂中。永無悕望無慾願故。   彼諸魔心。於如來心及菩薩心未曾和順。住不淨信不解脫故。是諸魔等今雖不信。以見如來大集妙色。及得聞此甚深陀羅尼。以是因緣故於後時得清淨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懷樂菩薩作如是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彼等眾生乃至不種善根。若但耳聞觸此法門。如是因緣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有魔名曰不去。曾於佛所極多供養。於三寶中淨信不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作大仙人形從坐而起。於釋迦如來前合掌遍觀如來。世尊威力加故。於一切佛剎大聲遍滿。作如是言。諸佛世尊一心念我。一切菩薩摩訶薩。及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呼羅伽人非人等。魔及眷屬聽我所說。今此世尊釋迦牟尼大悲導師。往昔之時誓願如是。於極穢惡五濁佛剎。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逆眾生誹謗妙法謗無聖人。具不善根惡行相應。心相續成就者。普令出過三惡道故。成熟三乘故。修忍三昧陀羅尼故。引向清淨諸佛剎土。令三寶種久住不斷。成就大願。斷除一切穢濁佛剎。成滿一切功德莊嚴。   是故我等當如是作。為令如來正教久住。及妙正法得不滅壞。若今現在若未來世。無有若魔若魔眷屬。於如來所受正法。欲滅壞陰沒。乃至不能惱一眾生。唯除少隨順不具信者。若持此妙法者。隨順此法者。說此法者。聽此法者。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信心善男子善女人。勤修三業能自策勤。坐禪誦經營理塔寺。恆勤作福。勤事供養佛法僧寶。勤斷三界煩惱繫縛。勤斷一切眾生諸苦。悉令解脫者。彼等行人若為魔使。若魔女魔男。若魔眷屬欲惱亂彼。伺求其短障難善業。作亂心因者。為彼等故。我今現前請諸世尊。當與我力善業成就。憐愍我故。一切菩薩摩訶薩等。並一切魔及魔眷屬。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呼羅伽人非人等。所有一切來此佛剎者。及大地眾。為欲利益諸眾生故。佛教正法得久住故。當憐愍我。今欲說咒與我成就。若魔若魔眷屬。欲惱彼等人及法者。我當降伏令其心亂令其身苦令身惱縮退失神通。故說此咒句。若諸惡魔並魔眷屬。魔男魔女。若魔使等。若於佛教起一念惡不清淨心。惱亂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乃至但起一剎那心。欲作惱亂退失善分。若於村城國邑。乃至王城宮內。邊疆靜處。隨所在處。有此法門開示分別。若於此等起破壞心。乃至一剎那。於彼諸方鬥諍疫死。飢儉諸病。他方怨敵。非時風雨。極寒極熱。瀑水卒起。地動地吼。火星流墮。有如是等諸惡相起。或於華葉果實諸穀藥味。欲於彼等起破壞心時。即令彼魔乃至魔使。鬱熱所燒熏污爛臭。無所能作不能起舉。五繫縛之令其自見乃至一切支節。捲縮不能舒展。令得黑闇不睹光色。退失神通心意錯亂。令彼六根不能緣境。即說咒曰。   多地也他阿摩離(一)阿□訥□□麼離(二)阿□詺□□艩阿闍婆婆(四)阿闍婆婆(五)茂囉沙離(六)鞞夜佉娑離(七)社麼娑離(八)呵呵呵呵呵呵(九)瞿囉娑吒(十)社那呿伽(十一)爾也呿伽(十二)泌(毘蜜反)爾也婆娑呿伽(十三)阿茂叉囉(十四)叉叉叉叉叉叉(十五)茂囉婆呵(十六)呿伽娑婆呿若(十七)娑婆跛履跛哆茂囉(十八)阿(上音)若若婆由若(十九)氈陀囉嗽履也若若(二十)那婆(上音)若若(二十一)丘囉叉若若(二十二)婆婆若若(二十三)倍哆句胝哆他(上音)多若若(二十四)薩婆爾脾囉地(上音)史恥多若若(二十五)婆迦囉麼(二十六)底履健哆叉婆(二十七)叉麼摩叉摩若(二十八)差(初幾反)上哆摩囉毘所也(二十九)娑婆呵(三十)   爾時不去魔說是咒時於剎那頃。由得一切智擁護故。諸魔境界悉皆滅壞無所成就。如是如是所有欲作不利益者。皆不成果。是時一切諸佛世尊。鹹共稱讚善哉善哉。及一切菩薩摩訶薩。天龍夜叉人非人等。亦共稱讚善哉善哉。是時大地皆大震動。四海湧沸。諸須彌山王。魔及眷屬悉大驚動。是時惡鬼神等亦復如是。唯除於佛教法清淨信者。及得忍菩薩不生驚怖。   爾時魔王問堅固慧菩薩言。善男子。何等因緣。此不去魔有是勝力。是誰加彼。此無慈悲。令我部黨及我境界力之所作。一切散滅悉皆退壞。乃更建立沙門瞿曇。黑黨親眷說斷惡見。我即聞此陀羅尼時。令我身體臭惡爛壞無所能為。一切諸方為我黑闇。不見諸光大熱所燒耶。   爾時堅固菩薩答魔王言。此是一切諸佛世尊神力加護。亦是一切人非人等。與此不去魔力故。令汝等一切諸魔境界之力。如所欲作悉皆摧碎。今說此不退陀羅尼句時。汝今應生清淨信心。於如來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汝今若能如是作者。此身口意諸苦惱觸悉當解脫。是時魔王答堅固菩薩言。我今寧當忍耐此苦。令身口意。受於無量無數大苦惱事。至於最後邊際劫。我終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2 寶星陀羅尼經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十   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阿吒薄俱品第十二   爾時夜叉眾中。大將軍主名阿吒薄俱。而作可畏夜叉之形。復有夜叉名曰為想。而作鹿形。復有夜叉名曰智炬。作獼猴形。復有夜叉名捨渴愛。作羖羊形。復有夜叉名曰斷流。而作象形。此五夜叉是善丈夫。去釋迦如來不遠。於憍陳炎如來前坐。此等五人一切身份。皆出清淨微妙香光。各以兩手捧光明大寶。為供養世尊故爾時懷樂菩薩摩訶薩。以清淨心觀彼五人清淨所依。乃是菩薩摩訶薩。即告阿吒薄俱大夜叉軍將言。善丈夫。汝等今者見何等義。現如是相威儀所作供養世尊。時阿吒薄俱答懷樂菩薩言。善男子。於過去世九十一劫。於此佛剎有佛出世。號毘婆屍如來應供正遍知。彼佛世時。我等兄弟同一母生。於彼佛所。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成熟眾生勤作方便。從彼已來於屍棄如來所如是毘葉婆如來所。乃至於此大賢劫中。最初如來名拘留孫。彼佛出世。從爾已來我等大願常作同母兄弟。於彼如來。我等兄弟以種種供養供給所須。彼佛世時想善丈夫為優婆塞。樂修禪定作如是願。願我常於大賢劫中作夜叉大將。若有夜叉居住空野之處。於諸眾生常懷噁心無有悲愍。種種雜類夜叉之形。乃至迦吒富單那等。我以方便現同彼類。為說正法令生淨信。得淨信已為受戒法。置之吉祥安隱善道。乃至隨所有處。諸畜生趣亦復如是。獐鹿虎狼豬羊犬等為其說法。乃至恆河沙數惡夜叉等。諸畜生趣盡同所作。為其說法令種善根。彼成熟已安置於彼三乘正道。然後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智炬夜叉願作獼猴形者。為成熟獼猴故。捨渴愛夜叉願作羖羊形者。為成熟住八難眾生故。斷流夜叉願作象形者。為成熟象等故。如是萬二千諸大神通夜叉。居四天下者。往昔已來作種種願。為成熟眾生故。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彼拘留孫如來前。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為成熟惡夜叉故。   願盡大賢劫彼惡夜叉無悲愍心。樂作惡法無恩慈心。乃至迦吒富單那奪精氣者。狂亂他心者。作不善心者。殺害眾生者。乃至邪見者。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等心狂亂者。道路城邑州縣國土等中作狂亂者。作諸災怪星宿日月。晝夜度數。半月一月時節年歲皆令失度。鬥諍謀計。飢饉疾病。他方怨敵。非時風雨。極寒極熱。和合集起如是惡事。種子藥草花果汁味悉欲破壞。眾生喜樂無病和合。於善法。欲地味精氣財穀寶物。食味法味解脫味皆令滅沒者。有如是等諸惡夜叉。教令受戒置不退地。然後我乃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我從彼已來。常生諸惡大夜叉中為大軍將。乃至極惡迦吒富單那等。以三乘法成熟安立。置於不退之地。從是已來。見下中上鬼不曾輕欺。如所見形我同彼形。隨類與語籌量漸進令其歡喜。斷除諸惡立慈悲心。滿悕望已。教令供養佛法僧寶。令不退轉。隨有夜叉眷屬之處。我當往彼以法教示。彼諸夜叉隨其住處。若見我來鹹共白言。善來阿吒薄俱。由彼稱我名阿吒薄俱故。我名阿吒薄俱。若今時人無先聖法。住於惡戒常行黑業。彼命終已生三惡道。少分眾生生於人中。若行雜業者。於三寶中時有淨信。彼命終已由雜業故。雜生諸惡夜叉迦吒富單那中。於世間中倍復增長。彼等一切白法之分方便滅壞。由彼惡故。今時鬥諍倍復增長。我又不能於一切時。於惡夜叉乃至惡富單那。以柔軟語置於白法。   我又不能於一切時。於沙門婆羅門剎利毘捨首陀羅等。男女長幼小男小女除其擾亂。我又不能於一切時。城邑州縣國土道路除其擾亂。我又不能於一切時。令諸鬼神等心心數法置解脫味。善男子。我今蒙一切諸佛威德力故。已得善入一切夜叉迦吒富單那等方便諂心智。善男子。有陀羅尼。名金剛佉婆娑履諸鬼心大暴惡明咒。若有行此咒者。諸夜叉女。夜叉父母。夜叉男女。夜叉夫婦並其眷屬。若羅叉羅叉女。乃至龍龍女。鳩槃茶鳩槃茶女。顛病鬼。瘧病鬼。若日日發。乃至四日發鬼。若迦吒富單那迦吒富單那女。迦吒富單那父母。迦吒富單那男女。迦吒富單那夫婦並其眷屬。不復更能惱亂。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乃至國土。復次善男子。隨所有處。若城邑州縣。若王宮內。乃至庶民家。此金剛佉婆娑履諸鬼心大暴惡明咒。隨處開示。時彼處所有惡夜叉迦吒富單那等。往昔已來憎嫉隨逐。不善業者願令悉捨。生於慈悲柔軟之心。於一切眾生起利益心。若一切聚落家宅。為天龍夜叉迦吒富單那等之所擾亂。一切日月星宿災怪。毒氣等之所加害。厭蠱擾亂。及身中風病黃病陰病瘧病。若日日發。或二日三日四日發。癩病癬疥。欬嗽丁瘡。腹痛支節等病之所擾亂。皆得除滅。願令人非人等及至禽獸。勤修白業斷諸怖畏。具足喜樂晝夜受樂。佈施調伏攝護身口而無懈怠。勤修樂求助菩提道。又作如是言。善男子。諸佛世尊隨喜加護。與我此咒成就業句。能除一切擾亂惡法。遮斷一切不善之分。增長一切善法之分。我今欲說此一切諸惡金剛佉婆娑履大明咒句。釋迦如來當加護我圓音演說。若我圓音演說此文字。聲滿一切佛剎者。如是諸來大眾。聞此圓音演說句義文字皆令歡喜。   爾時世尊釋迦如來。告阿吒薄俱大夜叉軍將言。善男子。我等諸佛已加護汝此圓音演說金剛佉婆娑履諸鬼心大暴惡陀羅尼咒。破壞黑黨熾然白法。善男子。汝當勇猛。說此能除一切擾亂金剛佉婆娑履諸鬼心大暴惡明咒。遮斷一切諸惡咒句。是時阿吒薄俱大夜叉軍將。即從坐起曲躬合掌。向釋迦如來以大音聲。盡此佛剎普皆告知。即於佛前說此咒句。   多地也他豆(上音)摩豆摩(一)馱摩馱摩(二)豆摩豆摩(三)爾履娜(四)娜羅努羅爾羅(五)鳩吒爾鳩吒爾(六)摩訶鳩吒泥(七)吒吒吒株(八)摩訶吒吒(九)阿婆娑(十)阿毘阿毘(十一)履尼履尼(十二)摩訶履尼履尼(十三)履弭履弭履弭(十四)陀履彌(十五)履簁(平音)摩訶履簁(十六)首樓首樓(十七)摩訶首樓首樓(十八)首樓首樓陀(十九)摩訶首樓首樓(二十)嘔舅摩舅摩(二十一)舅摩那(二十二)履弭履弭(二十三)醯履醯履(二十四)醯履醯履(二十五)醯履醯履(二十六)醯履醯履(二十七)醯履(二十八)爾弭爾弭(二十九)醯爾醯爾(三十)母爾母爾(三十一)部地(上音三十二)履跛囉婆囉(三十三)所吒(上音)所吒路迦(三十四)柘履耶視泥視泥(三十五)視娜履所婆(三十六)視娜視娜履所婆(三十七)娑婆呵(三十八)   是時阿吒薄俱大夜叉軍將說此咒已。即白佛言。世尊。隨所有處若城邑乃至庶民家。說此金剛佉婆娑履耶大明咒句時。若有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心不淨信。及身口意不受教戒。不於眾生起慈悲心。以是故。我今更說倍復嚴迅大明咒句。即於佛前而說咒曰。   多地也他阿(上音)□□耩阿□□□母泥母泥(三)阿(上)耆(上)泥朽朽(四)母泥母泥(五)歷娜履所婆(上音)朽朽(六)阿迦囉檀池(七)阿哆檀池(八)阿哆阿哆(九)阿底(十)嘔吒(十一)醯(上音)爾(十二)醯爾(十三)醯履醯履醯履醯履醯履醯履醯履(十四)哆哆囉舅歷(十五)舅歷舅歷舅歷(十六)醯履醯履(十七)爾裡爾裡(十八)摩呵爾裡(十九)三母陀羅爾(去音)佉(二十)呵吒呵吒呵吒(二十一)阿囉拏彌(去音)佉(二十二)叉婆佉(二十三)比履地毘(二十四)阿(去音)跛(二十五)帝(多易反)殊(二十六)婆由(二十七)阿迦捨(二十八)[口*陀][口*陀]陀窮脾(二十九)朋窮脾(三十)惡差(初飢反)窮脾(三十一)視許婆窮脾薩傍(去音)伽窮脾(三十二)囉袪窮脾(三十三)娑陀娑斗窮脾(三十四)娑婆呵(三十五)   爾時阿吒薄俱夜叉大將說此咒時。應時無間。一切天龍夜叉。迦吒富單那皆大驚怖。此佛剎土地及虛空住者悉皆戰怖。一剎那頃如是一切諸鬼。即於佛前合掌敬仰作如是言。南無一切諸佛。南無南無一切諸佛。最勝大悲願悲愍我。阿吒薄俱夜叉大將。說入一切鬼心咒句。   寶星陀羅尼經諸佛還國品第十三   爾時一切諸佛世尊。從十方來者。各從坐起現還國相。是時大眾地及虛空住者悉皆戰怖。一切大地悉皆震動。從空雨華。於虛空中作百億樂。燒香末香從空而下。光明遍照此佛剎內。一切大眾皆悉合掌。爾時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問大栴檀香佛言。世尊。是諸眾生。以何善根當得具足。諸佛世尊。以幾種法加護眾生。於未來世得此法門。當受當持當讀當溫誦。及為餘人。當廣開示。書寫此經。書寫已安置家中。   爾時世尊大栴檀香如來告梵天王言。如是梵王。一切諸佛。加護眾生六界之身。調伏魔黨故。息滅鬥亂故。成熟眾生故。妙法久住故。淨無上道故。如是一切諸佛世尊諸大菩薩。有十種法加護眾生。於未來世得此法門。當受持讀誦。書寫經已安置家中。何等為十。一者一切諸佛諸大菩薩。慇懃付囑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呼羅伽等。常令擁護受持法人。不起非法。身口意業。示誨善法。隨所受用衣服飲食。常令豐足無病安隱乃至捨己身命。護持法人令無過失。二者彼人所得念慧樂說。趣巧方便得無過失。及彼欲樂相應意覺深忍具足。隨所住心如空如地。三者以四攝法勸諸四眾及餘眾生。得住善法取堅固身。三事清淨行菩提道。四者得寶幢三昧。得是三昧巧能觀察諸三昧門。五者彼持法人隨處命終。無量無數諸佛世尊。諸比丘眾諸菩薩眾。常現在前將養說法。六者諸佛世尊所說成就句義文字法。時悉皆得聞。即得一切最勝聖法無受喜樂。彼一切業障。隨彼命終最後剎那。捨壽死識。得如法滅。猶如死法阿羅漢滅。七者如所悕望清淨佛剎隨意化生。彼諸世尊住世將養。常說清淨大乘教法。彼持法人。於此大乘無障礙智。具足如虛空心而住。八者不久於此功德悉得具足。九者彼持法人。穢濁佛土不復受生。除自本願。十者速疾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十法。諸佛世尊。以此十法加持法人。若於今時若未來世。此妙正法當得熾然。若有受持此陀羅尼法門。乃至但書寫此經安置家中。一切諸佛諸大菩薩當擁護彼持法之人。一切煩惱悉得解脫。即是菩薩摩訶薩也。   爾時世尊釋迦如來告釋梵護世。諸善男子。此諸世尊。皆從十方普來會者。憐愍汝等諸眾生故。令此世界外物清淨故。成熟一切眾生故。顯示菩提行故。退魔黨故建立法幢故。顯示一切佛事故。三寶種不斷故。滅一切病故。遮一切惡故。擁護一切怖畏故。斷一切惡見故。入菩提道故。滿足如來十力故。盡一切煩惱業故。說此希有大希有相。昔未曾有昔所未聞。甚深句義陀羅尼。擁護家宅城邑國土。乃至擁護此四天下。天龍人非人等。穀藥花果。護說法師及聽法者。為得無著陀羅尼故。入如虛空智故。以一法式得一切智智故。   復次善男子。以此法門故。一切諸佛依入大悲智。以十種法護此佛剎中一一諸物增長不壞。善男子。一切諸佛菩薩。於此佛剎遍皆受用無空缺處。護持一切善法故。一切佛土所受生者。於此佛剎當起尊重禮拜。如塔廟想如大師想。由此佛剎所受生者。善能建立一切法故。滅除業障五逆罪故。具不善法得不愛果。盡無餘故。住諸善法。善男子。此是諸佛於此佛剎大丈夫業。善男子。汝等應當恭敬受持此法。若有在家及出家人。受持此法者。及信此法者。汝等應當守護此人。汝等當得利益安樂故。   爾時俱蘇摩幢如來。於此法門稱揚功德。說如是偈。  淨金滿諸剎  捨供諸如來  不如持此經  福德無邊量   爾時勝寶蓋如來。亦復如是。稱歎此經無量功德。說如是偈。  若持金寶聚  施與恆沙佛  不得如此福  如彼持經者   爾時須彌峰如來。亦復如是。稱歎此經無量功德。說如是偈。  最上華聚蓋  連布覆虛空  普施於諸佛  淨喜心供養  末法欲盡時  多諸怖畏事  持此經福量  諸佛不能說   爾時釋迦如來亦復如是。稱揚此經無量功德。說如是偈。  若起淨心牟尼前  炷如須彌香油燈  無量俱胝大劫中  熙怡持此以供養  復有餘人樂福德  悕求無障解脫身  法欲盡時以此經  為信者說福勝彼   爾時阿□如來。亦復如是。稱讚此經無量功德。說如是偈。  若修持忍慧  常起精進行  禪定攝身儀  及以廣大智  末世鬥諍時  持此妙法印  修忍進無等  智慧亦無比   爾時淨三昧勇力如來。亦復如是。稱讚此經無量功德。說如是偈。  開示此經法  受持及書寫  授與他相應  復能常讀誦  燒香以供養  華鬘及上服  所得諸功德  無能度量者   爾時無量無數諸佛世尊。稱揚此經功德利益無量無邊。既稱讚已即告釋梵護世。諸善男子。汝等一切受此法門。盡煩惱障一切業障。於後末世。若有眾生但聞此經。盡煩惱障一切業障。佛說此經已。一切世間得信善男子。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十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3 阿差末菩薩經   No. 403 [No. 397(12)]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如來所遊居土。於寶嚴淨巍巍道場。悉是正覺之所建立。大德莊嚴而依積累神妙行業。成佛報應諸菩薩宮。宣揚無量如來變化。入無底慧遊於殊勝。心懷悅豫。剖判普等。所修聖行。諮嗟當來。無際功勳名稱無限。平等正覺以成佛道。善轉法輪。開化無數諸學門徒。而於諸法常得自在。知眾生性曉了諸根度於彼岸。隨時方便除諸罣礙。佛事無處住無所住。與大比丘眾六百萬人俱。心行和安。消滅塵勞恩愛眾弊。則是如來為法王子。修深奧法因正法生。威儀禮節進止光光。為大眾祐親歸如來。   復與無極諸菩薩俱。其數甚多不可稱限。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逮得總持辯才無礙。神智妙達不可攀喻。一心念頃遊無量國。供養十方諸如來眾。明識所奉聽法無厭諮受奉宣。常懷勤修訓誨群黎權智普備。所度無極立無蓋門。皆越妄想無應不應。近一切智諸通慧地。   其名曰天明菩薩。選戰菩薩。照藏菩薩。除慢菩薩。勇步菩薩。眼根菩薩。離言菩薩。除冥菩薩。如是等類菩薩會者。浩浩皓皓不可思議德皆如是。   爾時世尊。入諸菩薩所願成行。其法名曰無陰蓋門。淨諸開士嚴妙道場。正覺法力具無所畏。聖慧之室遊於諸法而得自在。攝總持印。曉了辯才。所入道門以大神通普至啟明。講暢分別不退法輪等御諸乘。通一法界無所破壞。頒宣眾生諸根意性。敏達堅要決一切法。降伏魔場隨應順法皆能開化。塵勞結著迷惑邪見六十二疑。闡無礙智明解無際。所勸助業尋為發遣。入於諸佛平等道慧。無施無望無處所門。演說諸法如審真諦。等處有想及與無想。曉了深奧十二緣起。積功累德不可稱限。莊嚴諸佛身口意行。志得由身所知無盡。修四聖諦。教授聲聞身心靜寂化緣覺乘逮一切智。具阿惟顏興大乘學。入一切法恣已獨步。嘆詠如來功勳之德。隨時宣示委靡撫恤訓誨以漸。導闡法藏顯其處所。除斯微翳開示明曜。世尊陶演講釋法教。使普流布周於十方。   於時東方自然出現大金色光。其光照此寶淨道場。及曜三千大千世界靡不周遍。大明□曄皆蔽此土。日月釋梵及四天王。所有威曜悉不復現。大神妙天諸尊巍巍。天龍鬼神揵沓和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勒。光明悉歇。諸明月珠焰光寶珠。大火錠燎悉亦消滅。如來至真無極大光。諸阿惟顏菩薩身明獨顯現耳。其餘一切所有光明皆沒不現。此大千國迥遠懸絕窈隱闇冥。日月光明雖為廣大。威神巍巍不能及逮。照於彼鄉悉蒙光暉。其明不礙樹木牆壁須彌大山雪山黑山目鄰山大目鄰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其明通過照於三千大千世界。至無擇獄極於上方。地獄餓鬼畜生中者。其身皆荷此道明曜。眾苦悉除惱痛休息身心為安。各相慶賀自謂遭時。於佛左側寶淨道場。尋自然生六十億垓七寶蓮華。其香芬馥普悉流布聞莫不歡。其華柔軟大如車輪。光色煒曄葉無數億。百千寶成其形正圓。而斯華上施交露帳校飾珠蓋。其華所演甘美好熏。悉遍三千大千世界。此三千國諸天人民所有名香。值斯華香悉亦消索。天上世間所遊居類。荷此華香鹹樂法香不好愛慾。   於時賢者舍利弗。睹如是像無極光明清淨蓮華。驚喜無量。即從坐起行詣佛所。長跪叉手問世尊曰。今者所睹為何瑞應。現如是像顯大光明。清淨蓮華不可稱計。自昔已來未曾見聞。佛告舍利弗。有一菩薩名阿差末從東方來。與六十億菩薩俱。與眷屬圍遶欲至此土故前現瑞。佛說未久。阿差末菩薩應時現身。與六十億菩薩俱進。則以菩薩無極威神顯大神足。開士變化震動佛國。奮大暉曜雨眾華香。亦復俱作百千伎樂。至於寶淨廣普道場。往詣佛所。住上虛空如處於地。叉手自歸。以一音聲請告三千大千世界。則以義偈。讚世尊曰。  聖雄捨貪慾  鮮潔無垢染  其慧除窈冥  施以清淨眼  斷三垢勞惓  消盡眾瑕疵  永滅諸塵勞  今故稽首佛  棄去所破壞  化裂愚癡網  聖主有十力  畏者悉降伏  超越於眾會  捨寂三放逸  獨步如師子  所遊無恐懼  其離垢光明  無所不照曜  普念於一切  濟度眾瑕穢  無明在蔽隱  消除諸闇塞  其光所照曜  如日出於雲  見眾人孤苦  則為興愍哀  蠲除老病死  無救為設護  導師誘眾生  弘慈常愍哀  其所修行業  如醫療諸疾  尊舍利御眾  化無明愚憃  聞已他人患  度之如船師  化無數塵勞  所興眾妄想  其所遊居處  無著如蓮華  了一切諸法  本淨是寂寞  口所演音聲  悉從因緣生  無本橫造作  由習而致此  愍世懷慈哀  降訓於眾生  歸命如虛空  見一切如此  處在於世法  不動如大山  眾生因無覺  習行不要業  雖遊習居處  皆度生死難  道眼甚鮮明  猶如青蓮華  其威神巍巍  如月之盛滿  一切世間人  鹹共諮嗟德  捨惱不樂俗  以故稽首佛   於是阿差末。與六十億菩薩。頌此偈讚佛已。從虛空下稽首佛足。遶聖七匝卻坐蓮華。時舍利弗。承佛威神而前問言。唯然世尊。阿差末菩薩為從何來。其佛所號。國土何類。世界遠近去是幾所。佛言。汝自以此問阿差末。當見發遣。時舍利弗問阿差末。仁族姓子。所從來處去此遠近。其佛所號。世界雲何。時阿差末報舍利弗。耆年續有去來想乎。舍利弗曰。唯族姓子吾想已斷。阿差末曰。唯舍利弗。其想斷者志不懷二。何緣興念而發此問從何所來。唯舍利弗。其有來者為合會跡。假使去者為別離跡。若令不會無別離者。彼無去來。其無去來為聖道行。唯舍利弗。其有來者自然造相。若有去者罪福盡相。計罪福者為自然相。若於罪福盡諸相者則無有相。無往相者聖道所趣。唯舍利弗。其有來者謂所願相。若有往者離於所願。其所願相離所往相則聖道相。唯舍利弗。其有來者為起生相。若有往者則為滅相。除生往相不起不滅。無所往者則聖道相。唯舍利弗。其有來者為訓誨門。若有往者教授盡索。生無教授無盡之門則趣聖道。唯舍利弗。若有往來則墮於俗。無有去來乃謂為道。唯舍利弗。以消去來。除於當來及諸境界。乃趣聖道。唯舍利弗。其有來者為現在相。若有去者為是離相。至於現在及去離相。則趣聖道。唯舍利弗。其有來者為是報應緣起之相。若有去者盡報應相。無有報應不起不滅。至於無相乃趣聖道。唯舍利弗。其有來者隨俗緣合而致徑路。若有去者謂是音聲。言教文字為徑路也。設除音聲文字因緣徑路則趣聖道。時舍利弗問阿差末。唯族姓子。吾今以此仁有辯才故欲相問。所以然者。欲得聽采本所未聞。猶族姓子。關尹主者。應得推問出入往反。設有重貨。若復空行。欲得責稅故宜難詰。卿何所齎以時輸稅。唯族姓子。吾亦如是鄙等徒類為聲聞種。依猗他音而得解脫。合與緣響常宜諮受。諸正士等以用護斯將養大乘。從是出生聲聞緣覺。以是之故。善哉族姓子為。分別說所從來處。去此遠近。如來國土號字雲何。阿差末曰。唯舍利弗。如來在前便可啟問。當為發遣。眾會被蒙決諸疑網。時舍利弗前問佛言。阿差末菩薩所從來處去是遠近。其佛所號。國土何類。其聞名者無央數人。鹹發道意被大德鎧。佛言。舍利弗。諦聽善思。彼世界名有稱功勳。及如來號若有聞者。勿得懷疑悉共信之。如來至真無所罣礙亦無陰蓋。一切敏達靡不通暢。鹹言受教。佛告舍利弗。東方去此度十江沙。諸佛國土滿中諸塵。過若干剎有世界。名阿尼彌沙。彼有佛號三曼跋陀如來至真等正覺。現在說法(阿尼彌沙者晉言不眴三曼跋陀者晉言普賢)。不眴世界無有聲聞緣覺之名。世尊聖眾純諸菩薩。於往古世造行已備。佈施調意。安庠聖哲。禁戒博聞寂無放逸。止足功勳建立閑靜。以忍辱力心不懷害。堅固精進積功累德。每生自克。普皆禪思脫門三昧而正受矣。以神通慧而自娛樂。以無極智光明之曜隨時分別。班宣一切章句義理。所懷慈心等如虛空。其哀堅強愍於眾生。知其志性而開化之。其喜悅者。為雨甘露道法之味。雪除一切瞋恨怨結。其行護者離於二乘。以空無想立無願法。拔濟塵勞眾魔穢濁危害之患。明識眾生根本所趣十二緣起。觀察其疾應病與藥。執御斯心平等恆一。如地水火風無有憎愛。降棄一切眾邪異學。若干法戰堅跱幢幡。猶如勇將大軍之師折伏嚴敵。入於深覺諸佛正法。十力無畏。離二品會。順從因緣有無之業。超越諸見中間之行。棄捐吾我及人壽命有無處所。反真向偽倒見之本。諸經典門。如來法王法印印之。所演辯才無所罣礙。於無央數億百千劫所暢音辭無能障塞使不通流。以佛神足感化無量佛國。周旋往反終而復始。曉了隨時。蠲除一切恐懼瞋恚憍慢自大。所演音聲如師子吼。亦如雷震。察於眾生上中下行。堅固親友永立究竟滅度之地。興無極雲感法雷震。暢慧解電雨甘露水。宣道法珍。不斷三寶。志性清淨如明月珠表堻q達。正覺照曜相好殊勝。則以禁戒而自莊嚴。以百千德而文飾體。以諸佛法至阿惟顏一生補處。奉遵修行。篤信眾生聞化解脫。隨其志性令各得所。覺意總持為師子座嚴淨道場。明識超入四無所畏。皆現諸佛所興事業正覺聖體。取捨進退其心強勇而得自在。轉於無上法輪之寶。   爾時眾會聞諸菩薩功勳之德。歡喜踴躍不能自勝明心生焉。則取天上青黃紅白上好蓮華及諸意華。僉共供養佛散阿差末諸菩薩上。同俱舉聲稱揚威德。我等善利為獲福慶。乃能遭值此等正士得睹曉遇。稽首歸命而供養之。其有眾生。得聞此黨諸菩薩名德不可量。因斯所聞悉當興發菩薩大心。於時於彼三萬六千諸來會人。鹹發無上正真道意。佛語舍利弗。阿尼彌沙土者。無地獄餓鬼畜生眾惡諸苦。無奉戒敕亦無犯禁。不聞見女人。所以者何。皆由化生蓮華交露。無有慳貪亦無婬恚離於癡畏。悉都無此三毒之名。何況餘乎。其土人民無上中下好醜差別普等無殊。亦無是我及非我所。復不飲食。所以者何。喜法為食解義為漿。常自坦然。了不念渴亦無飢想。亦非我故亦無他故亦無眾魔恐難之患。又其佛土甚極廣大。一日月照六十億四方之域。所以者何。諸菩薩本願之所致也。由是之故共一日月。又其土地無有丘墟高下斜傾。普悉平正。皆紺琉璃皆以眾寶而雜廁間。其地柔軟如天綩綖。以十八事莊嚴國界。其樹悉寶行伍相當。常生華實冬夏恆茂。無沙礫石眾穢之瑕。黑山雪山其土諸山。皆以諸寶雜合而成猶如須彌。   於彼佛土天上天下適等無異。捨於世業以法為土則無王者。唯以如來普賢至真而為法王。又其土法不用文辭告誨諸菩薩也。欲諮受經往詣佛所。觀之無厭不以為惓。所以者何。其心欣然應時逮得佛心定意。尋則近至無所從生法忍。由是之故其土號曰不眴也。何謂得佛心定意。不以色相不以種好。亦復不以本宿行故而致是德。亦不悕望作是致是。所以者何。不念過去當來之者。亦復不念今現在世。亦不由從五陰六衰而致之也。   何謂為五。其五陰者謂思六根。其六根者謂眼耳鼻口身意所別。其六衰者知色聲香味細滑法。不用見聞心意識此眾業之所致也。不以巧偽生滅之所致也。無等無邪亦不造意無所悕望。亦非以是亦非不是之所致也。亦不從一二三之所致也。不因心意識。亦不以曉內外眾念妄想是非之事而致之也。亦不色痛想行識之所由致。亦不用戒定意慧解度知見。十力不護四無所畏諸佛之法。不可以意想知之。不用見聞故之所致。不以想相亦無我想。不以五陰六衰生滅之處。亦無所住亦無不住。無色痛想行識之處。亦不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軟心法之所致也。亦不得處。所以者何。不可以目而見眾相。不可想處見不可見。不起不滅其不終者則不有始。斯住處者因緣所為乃致於是。消除歸滅塵勞之穢。所以者何。用愛慾故。故曰當滅。由斯之故斷於因緣。用吾我故以是當滅。其淨鹹明不增不減。亦復不念是安是苦。作是計者不離於欲。亦不用念而以為煩。諸想本脫故行備悉。已能備悉達如無身。色何可得無有痛者。何從有癢。常住如法。若不想道則非俗業。設無所聞何從有識。無所見者亦無所得。無所得者可謂脫矣。亦復不得意念普思心所惟法。亦不齎持無所生矣不睹來者不見往生。本不可得猶如諸法皆等無異。譬如有人上向瞻空。其目所睹不能別知何所是空。何非虛空。佛意如是。菩薩得佛心定意時。知諸佛法。眾相種好悉具足成道慧備悉。如來所宣。諸菩薩等皆能解暢。則尋啟受諷誦通利。普能周備曉諸佛法。佛告舍利弗。普賢如來。其所頒宣初無二言。何謂為二。一不講著。二不說斷。悉修平等無有適莫。何謂為無。未曾有念從人諮受。亦不自念己有所知。斯諸菩薩適見佛已。輒則具足六度無極。佛言。雲何具足。捨眾色想無所悕望。是則具足施度無極。不想佛身達之本無。則已備悉戒度無極。所以者何。不自想故以得成就三十二相。計於諸法假有號耳。相無有盡住是不起。是故名曰忍度無極。一切諸法普不可見亦無所聞。所以者何。菩薩大士。見善不悅見惡不慼心無適莫。是故名曰進度無極。心不想念。不可想者而寂恬怕。是故名曰寂度無極。解色相空。不以此相而懷自大。是故名曰智度無極。佛言。其諸菩薩在彼土者。因便具足六度無極。逮得無所從生法忍。遍察十方諸佛國土。眾菩薩學少有能逮不眴剎土普賢所誨諸菩薩者。   舍利弗謂阿差末菩薩。快哉仁者。彼之佛土諸菩薩眾功勳難量。阿差末尋問舍利弗。賢者欲見不眴國土普賢如來乎。舍利弗報。唯欲見之。及眾會者皆當被蒙鹹荷福慶功德轉增。時阿差末即於座上。三昧正受而現神足。所入三昧其號名曰遍見諸佛土。使諸會者及舍利弗。皆得盡見不眴佛國普賢如來。莫不欣然為未曾有鹹共起住。僉為彼佛稽首作禮。佛之聖旨使舍利弗及眾會者。於衣□上自然有天華香。則取東向散彼佛上。其華至彼。於其國土在於佛上。遍諸菩薩普同佛界。彼土菩薩自問其佛。今此眾華微妙殊特。為所從來光光若斯。普賢如來告諸菩薩。此之瑞應。是阿差末今到忍界。奉養諮受釋迦文佛。十方菩薩鹹往會彼。所以然者。講大乘故。彼土菩薩復問佛言。此間顯變何佛威神之所恩化。彼佛告曰。釋迦文佛十方菩薩鹹往會彼。所以者何。講大乘故。彼土菩薩復問佛言。此間聞之。彼佛告曰。釋迦文佛演暢分別大會緣品。時彼菩薩復問其佛。其忍世界去是遠近。佛言西方去此如十江沙。諸佛國土滿中諸塵。設舉一塵著一佛土。如是盡取一一諸塵。次布西方諸佛世界。眾塵悉索。過若乾土。乃至忍界釋迦文佛遊居教處。彼土菩薩復白佛言。唯願欲見能仁大聖興隆道化。時普賢佛演身光明通照十方。彼諸菩薩及眾會者皆睹此土。彼諸菩薩尋時皆起遙自歸命。為釋迦文佛一心作禮。彼眾菩薩遙見忍界充滿菩薩無空缺處。怪之驚喜自問其佛。彼佛告曰。十方佛國諸菩薩眾不可稱載。聞當頒宣大會緣品故往啟受。舍利弗問阿差末菩薩。誰字仁者名阿差末(阿差末者晉曰無盡意)。答舍利弗。用諸法故曰不可盡。所以者何。一切諸法亦不可盡。舍利弗言。願以不可盡法而解說之。阿差末言。本發意時亦不可盡。所以者何。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縛。所以者何。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故。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迷誤。一切眾魔不能壞意。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辦。遊於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曰為尊。出無常故。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業故。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其心永安。不可動故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故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切諸法之故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故。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故。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正而無偏頗。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者本清淨故。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曜窈隱皆明。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者。心若虛空。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生當因度故。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曠無所罣礙。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者。功德願故。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所奉故。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諸法常存在故。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者。成功勳故。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者。達聖慧故。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者。用廣佈施普及眾生。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者。具足戒禁。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者。無所不忍。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智度無極。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者。用無極慈故。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者。用行悲哀故。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教故。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眾故。   阿差末菩薩。復謂舍利弗言。一切智心寧可盡乎。舍利弗報言不也。猶如虛空不可窮極。其一切智心不可盡極亦復若斯。如來禁戒亦不可盡。所以者何。戒是根原故不可盡。如來定意由無有盡。智慧解脫度知見無根故不可盡。計於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斯則是根。此亦心本故不可盡。取要言之。一切諸佛法為元首。由斯心行故不可盡。三寶無斷。因是之心故不可盡。猶如一切眾生四大。何謂四大。地水火風亦不可盡。計是智慧用一切故。鹹復曉了不可思議眾生心行。本願不斷故不可盡。所以者何。修奉道願故不可盡。皆無所生靡不恍惚。一切諸法根原無窮。故不可盡。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3 阿差末菩薩經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二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阿差末菩薩謂舍利弗。發菩薩心永無窮盡。所以者何。不文飾故。亦不諛諂其心質直。故曰殊特。不為綺辭用清淨故。平正無邪。其心柔軟而無粗獷。篤信真要未曾變改。所立堅強而無動轉正住不搖。無能憎嫉而嬈害者。以何等故無能嬈者。其行治業莫能逮故。有所建立無能誹者。所以莫能譏謗者何。敢所興造無根原故。所以無根用中正故。所言至誠終無有異。有所興功無所悕望不求名稱。為眾所歎鹹共戴仰無能得短。所以無能得其短者。有所造作長安隱故。所以自致永安隱何。所興功德無懈惓故。所以不厭用愍一切眾生之故。所以愍念眾生者何。用無極慈為懈惓者而興精進。所以者何。欲以養育眾生之故。所以養育眾生者何。由斯之便成功德故。所修效力不悕望福。所以無求。其心淨故皆蒙法恩故。無所求人亦有力。何謂為力。曰是佛力。以是之義護一切故。所以護之。欲令群黎各得其所。所以欲令各得所者。使無恨故。所以無恨。所作事業極安諦故。所以諦者由是之故。無能制止無能諫抑令止寂然。猶若紫金而無點污。所以喻之如紫金色以無有穢。所以無穢用本淨故。所以為淨本行去穢故。所以去穢內以淨故。所以消瑕瑕已盡故由是清淨。阿差末謂舍利弗。心已淨者貪慾轉消。其無貪慾是不可盡。其諸噁心不能復亂。又其心明護於惡意。由是之故曰不可盡。其心瞋怒有所眾貪。汲汲於欲貢高自大。諸所不可皆悉盡索。將為菩薩常護是心。當曉是心而不可盡。捨無瞻勢及諸垢濁。當達是心不令懈怠。則知其心為不可盡。若憒亂者隨時將護。其無智者養育使成計於一切眾生之黨。有功德法無功德法。鹹便度脫至於大安。則知其心而不可盡。訓誨一切眾生之等諸在厄難。皆令興立無極功德。則知是心永不可盡。   阿差末菩薩謂舍利弗。菩薩所習亦不可盡。所以者何。用所佈施故不可盡。諸可惠與是名曰習施度無極。於一切物多少取足不以汲汲。是則名曰戒度無極。一切有嬈於菩薩身。不起瞋心如毛髮者。是則曰習忍度無極。所積功德常在眾前而不在後。是則曰習進度無極。一切所學悉勤用心。是則曰習寂度無極。諸所聽聞悉欲博達。是則曰習智度無極。菩薩當學修於大慈。何謂大慈。若有厄難來自歸者欲求救濟。寧亡身命不負要誓是則習慈。其行哀者等猶如稱。若有加益不以忻悅。設誹謗者不以憂慼。是為菩薩隨時等哀。菩薩所學則以三事。淨身口心終不傳惡。未曾念邪愚憃之業。菩薩雖學獨步無師亦不自大。其所學意不捨普智諸通敏慧。攬諸佛法菩薩之業。在人所求不逆其心無所短乏。致一切法而得自在。又習悔過。身有罪惡未曾藏匿。用無量福勸助功德。菩薩修學讚勸諸佛頒宣道義。奉習勤學正士之法。所以學此正士之法。欲成覺故。其心堅固不捨弘誓無極德鎧。所以不捨欲化一切眾生之故。阿差末菩薩謂舍利弗。菩薩有四為不可盡。何謂為四。一曰開示之心。二曰法施。三曰訓誨眾生。四曰積累功德。是為四。復有四。一曰習在閑居山巖獨處。有施多少趣足而已。二曰於眾功德而無厭足。三曰博學不惓。四曰所願智慧不以為勞。是為四。復有四。一曰校計規度。二曰思惟本末。三曰智慮通達。四曰所念普具。是為四。復有四。一曰離於眾惡而修上脫。二曰其上脫者是菩薩教。三曰解諸惡本。四曰念於微妙無上之脫。是為四。復有四事。一曰解於五陰。二曰。曉於四大地水火風。三曰了六衰之原。四曰其所睹見十二因緣無有邊際。是為四。復有四事。一曰無常生死之語而不可盡。二曰苦痛之教。三曰無吾我訓。四曰寂寞無為之業亦不可盡。是為四。阿差末謂舍利弗。舉要言之。諸菩薩學皆近佛道。以是之故分別道俗悉不可盡。   阿差末菩薩謂舍利弗。菩薩修行心不可盡。所以者何。於諸功德而不懈怠。從次轉上成就其處。所云處者。菩薩十地。其所修行猶如大海所苞無厭。所以然者。多所救度一切眾生。其所修行則為元首。所以然者出其上故。修行最上所可總攬。諸在下者令修專行一切法故若持眾善。所以者何。用最尊故。所以修度因則受決。皆由專精用不退故自致具足。因其專精所願輒成。以成大願。其所修行永無所恃則是定意。依修柔軟所造行者而不缺漏。修行伏意是其道業修行自守。所以者何。以不復與眾惡從事故。專精佈施。菩薩不以身心有所貪愛。轉增上故。專精奉戒亦為甚難。所以然者。教犯戒者使不為惡故。專精忍辱亦為甚難。所以然者。雖在尊位財富極樂。不輕貧賤羸劣弱者。是為忍辱。所修專行精進難。及坐佛樹下。若有人來。言起避去我坐其處。先取佛道即捨與處。是為精進。專精禪思所以難者莫能及逮。所修專精輒能成辦。無所悕望故。是曰禪思。專智慧難。所以者何。積功累德不以勞煩。是為智慧。出入行步安庠和雅威儀備悉。所以然者。其功祚強無能危者。修無所畏曉了深法鉤玄致遠故奉修尊心。所以然者。其明極微無不達故行不可盡。所以者何。所住堅固。何謂專精。其意坦然常念一切。無所依者令得其依。若有闇冥使睹道明。無所歸者悉受其歸。其無善友為之善厚。其諛諂者令修質樸。見其粗獷顯示忍辱柔軟和雅。所以者何。以德化故在譎詭中而為列露真正之義。於校飾中不為綺大。在無反覆行報恩德。在眾惡處而修善行。在廢退處奉修德祚。在欺慢處常行恭恪。在貢高處不懷自大。在求便處無能得短。不念人惡不宣缺漏。若在不正輒往將護使入正諦。一切眾生皆來到所。見之欣然無瞋恚心。其有諫喻示進退宜當然不然。心無增減。篤信禍福所作歸身。若在曠野山居巖處如法無異。不貪利害不惜身命。心淨之故初不增減。常護其口不忘傳語。不求奉敬。所以者何。恆知節限止足而已。其心柔和不隨弊惡失禮義者。有功德故。度於生死息眾苦患。所以者何。由是之故菩薩慧意永不可盡。生死往反亦不可盡。以權方便。明瞭隨時訓誨眾生迷於終始。不可盡者。使求佛道明不可盡。舍利弗問阿差末言。乃有異不可盡乎。阿差末言有。問何所是。阿差末曰。菩薩佈施復不可盡。所以者何。六度無極不可盡故。菩薩佈施悉無有限。所謂限者某是某非。當施與某不施與某甲。施不普濟不應為施。舍利弗問言。菩薩之法當雲何施。阿差末曰。飢者食之。所以者何。人依衣食乃得存命便能蘇息。坐起言語則為安隱。身體康寧氣力強盛。渴者施漿除其消渴。所以者何。若在後世。周旋生死常不渴乏。有求車者輒隨意與。由是之報後所生處。神足飛行在所至到。其無衣者因施與之。後世所生便不抵突常抱慚愧。若於冥處施之燈火。則得道眼通見十方。若於世尊師父寺捨二親長老前。而作倡伎以娛樂之。後世所生得道耳聽徹聞無極。若無香者則施與之。後世所生逮致戒香慧定解脫知見品香。是身為被德熏之香。若復有求雜香名熏。即與所好。後世所生身體香潔莫不悅豫。所有甘美殊異之味。人來求者輒從意與。後世所生常得餚饌。若不甘者入口即美。宿之所殖而得是相。其無手巾因施與之。後世所生清淨無垢。為人所護。其無護者為之將護。猶若屋室。所以喻室覆蓋人故。隨其所乏而施與之。後世所生悉獲所當尋得周給病與醫藥。後世所生身常無病不生不死。無有眾患恆獲安隱。一切備足靡所不主。其無僕使給與奴婢。後世所生自然具足。萬乘帝主制上御下無所乏少。其求眾寶則能與之。後世所生備悉成就三十有二大人之相。佈施雜物若干種品。後世所生得八十種眾好之姿。像馬施者後得大乘無極之意。以田施與因得具足寂度無極。妻子施與惠所珍愛。後無異心當得佛道。所以者何。佛者極上尊無儔匹。假使有人從其菩薩。求滿倉穀即能與之。未曾貪吝後逮法藏。充備道慧無所匱乏。菩薩設得為轉輪王主四天下。七寶盈滿。若有來求而不愛惜輒能盡施。後所生處逮一切智。諸通聖慧廣濟一切。以妙伎樂而施與者。後得經典樂以法樂莫不歡然。若為勢位有忠羽翼行菩薩法。猶如王者之忠臣。有人來求以自輔政即能與之。由是之故後佛法教欲坐道場。於佛樹下降伏魔兵。以手施人。後為一切道法之首。耳鼻施者。後身具足無一缺漏。以眼施者。後逮法眼為一切首道法之眼。以頭施者。後所生處。三世特尊。獨步無侶諸通敏慧。肌肉施者。後成佛道人來聽經。捨諸不要皆獲真正菩薩。破骨以髓施者。後得佛道身如金剛無能動搖。   阿差末曰。菩薩不以色故而有所施用修正故。若來求多後人求少。悉遍與之使各得足。若施與時不恐不怖不畏不懅。無貪行施不懷悔恨心未曾變。菩薩無輕慢施專心而與。無諛諂施。不持惡物無所中者以與人也。菩薩佈施。未曾觀察某有福祚。甲有罪殃無有狐疑不別好醜。不中斷絕遺漏施也。何謂中斷遺漏施於大會中獨與一人不與一人。悉欲遍濟。所以者何。菩薩所施常懷篤信。不念懈惓無惱患施。菩薩佈施不呼人至前。目自見面乃與之也。亦不思惟某善某惡。不必選求得成道者來者便與。施人之後不作是念。某已得道某不得道。菩薩施與見奉持戒人來受其物不以欣然。見無戒者亦無異心。其所施與不望還報。有所施者不求名稱。使遠近聞不自咨嗟。不惡誹謗菩薩施與。不行煩擾不懷恨施。無瞋恚施不歡喜施。菩薩佈施不念後世當得其福。不起忿心罵詈愚施。有來求者不前卻彼乃施與之。不輕易施。不倩他人持物往與。所以者何。手自斟酌。亦不念言值吾前施。不當前者不施與之。不罣礙施自用心施。不卒暴施手自授之。不沈吟施乍與乍不與。菩薩不念吾所可施疲惓勞極。施從來者不多不少。不選擇物惡者與之好者留之。若有來求如本言要未曾減損。菩薩所施愍念眾生弘無偏黨。欲令受者常獲安隱。若施與時則念其人是吾國界。所以者何。一切皆是菩薩之道地也。又所施者少不輕己多不歡喜。雖佈施多不自察言。我今廣施所與如法無悕望故。菩薩所施不念是福。當有所生受其功報。所以者何。施於一切眾生蒙恩故。所施人者亦不念之。吾於天上天下人中獨致尊勢。其所施與普為眾生。不以其福求慕四王釋梵之位。亦復不貪轉輪聖王。不習聲聞緣覺之心。菩薩施與心不念言。所施具足亦不惟少。足與不足有所施者。使一切眾不離於佛諸通敏慧。所施與者常得其時無有不應。不以兵仗毒藥施與。以安施人不加嬈害。菩薩佈施從佛法教。所可惠施知一切空。所以施者以為因緣有所興發。由斯之故而不可盡。所施與者悉曉無想。為諸想者建其因緣故不可盡。所可施者皆達無願。為諸願者作善因緣。由是之宜故不可盡。以道法意而有所施。其心堅強完具甚安無所破壞。菩薩所施其在三界無能逮者。所可施與欲令其福歸流一切菩薩之業。其志常建一切智心。以是之故為不可盡。所施與者以脫諸想。總攬眾魔令不自在。離諸煩苛故不可盡。菩薩所施與眾超異。明泥洹故。所可施者決眾疑心故不可盡。所施與者正住佛道不懷異心。所施等願故不可盡。菩薩所施坐佛樹下得成正覺。所施與者及無央數。不可稱計眾生之類。皆荷濟度故不可盡。所施與者不可盡矣。其事廣大。所施與者以得道處。無能動者無能超踰。況復施者故不可盡。所施與者其心坦然。如一切智故不可盡。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仁者阿差末。嘆菩薩施及不可盡。快哉乃爾。願欲受聽菩薩戒禁不可盡誼。阿差末曰。菩薩戒淨亦不可盡。有六十四事。何謂六十四。菩薩行仁不懷害心加於眾生。身亦不殺不取人物不犯他妻。若見菩薩及向眾生。常行至誠未曾兩舌。有諍訟者常和解之。終無罵詈不為惡口。所以者何。常有慚恥所言護舌不妄說事。於一切人不念嫉妒。不興恚心向於眾生。所以者何。由此能忍後世端正。常正其心不事餘學。恆抱悅心在於佛道。所以者何。其心清淨無有塵垢愛樂佛法。所以然者。解無異法能出上者。至心在道用慈仁故。若見沙門梵志輒以五體而自歸禮。何謂為五。兩手兩膝及其頭腦稽首足下。所以者何。因得佛道一切歸故。心常柔軟見人犯非慎己不為所不缺戒。無有聲聞緣覺心故。於諸犯戒而無所犯。所以者何。後世不欲生在於魚獵愚闇家故。常修精進而不懈怠。所以者何。不與邪惡共從事故。戒禁完具未曾闕漏。親近智德解深法者。不違遠故。篤信禁戒所奉正故。順戒如法一切眾生皆歌嘆故。其護戒禁清徹至真。本心快故行持戒要。無能傳非說其瑕穢。無邪心故。其戒完具。不復迷惑從六衰故。所奉戒行莫不宣聞諸佛正覺之所知故。戒無所求如己樂故。戒知止足無所貪故。其戒純淑不雜眾惡。身意坦然無所樂故。常好閑居未曾喜樂於眾鬧故。戒能備悉如道法訓。不從他人有所受故。謹慎禁戒不以好服而為綺飾。德無能逮誓如本願。不以甘美而亂意也。所以者何。以有道力制眾惡故。所行如戒諸天人民莫不悅故。行慈心戒護眾生故。修悲哀戒忍眾苦故。遵於護戒不懈怠故。以等心戒為一切眾。任於善惡無二心故。常察禁戒不為損耗。不聽其心為馳騁故。戒不念惡不傳人非護一切故。堅執持戒不聽其意隨所欲故。順佈施戒養育一切眾生之故。為忍辱戒不起心故。志精進戒不迴轉故。禪思之戒得安定故。奉智慧戒博聽正義無厭足故。修廣聞戒覺要法故。隨善師戒達諸法故。捨惡師戒離眾邪學不真路故。無猗身戒知諸萬物皆無常故。不貪命戒其功德業如紫金故。無悔恨戒其意淨故。無虛飾戒學清淨故。不煩苛戒其意鮮明無垢濁故。不焦然戒不燒身故。不迷惑戒不隨欲故。不危燒戒無所害故。無抵突戒心不亂故。伏心之戒意無誤故。通寂靜戒不為俗業之所廢故。順真正戒智如教故。具諸願戒本清淨故。如如來戒。所以者何。隨本要故。如佛定戒常懷等心度眾生故。從一切智入道門戒。所以者何。不抱恨故。是為菩薩六十四事。清淨禁戒而不可盡。   阿差末菩薩復謂舍利弗言。菩薩復有淨戒。不自貪身不念一切。不想我人不計壽命。不思名色痛想行識。不猗四種地水火風。各有四大戒。不有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心法。無身口心其戒向淨。是相一心而不迷荒。諦觀諸法戒以過空無想不願。亦無形像過於三界。不著不縛。其戒不念爾故不為已生。所以者何。無所生故。所以為戒無作不作本無所造。由是之故戒無部界。此止中間亦無所止。意淨為戒識無所住。所以者何。無想念故。戒無所拘。所以然者。無慾力故。亦不住色亦不無色。而俱同塵是名曰戒。離婬怒癡因愚冥脫是故曰戒。不著不斷捨十二緣是故曰戒。不念我所除我不我。不住欲故是故曰戒。無作不求不住色想。亦不處在一切名色是故曰戒。不隨因緣無煩無苛。無我非我不與疑合是故曰戒。亦不貪福不無功德。以越諸惡非法之事。所以者何。愚者非法是故曰戒。無有擾惱其身心止是故戒相。奉慎戒者如病得愈。不斷諸佛經典正籍。法身坦然不可盡故不斷法身。所以者何。無二業故。一者不著。二者不斷。不斷聖眾因用脫故。不斷諸學。所以者何。順禁戒故。   阿差末菩薩謂舍利弗。因本清淨故不可盡。何謂俗戒。謂生死處亦有盡矣。所以者何。在於五趣故名曰盡。所以盡者。有往反故不住一處。其外神仙五通之戒世俗之智。求上長壽神足命盡。所以者何。戒禁盡故。人戒十善亦復有盡。所以者何違捨戒故。諸欲天子戒亦有盡。所以者何。功德畢故。諸色天子定戒亦盡。所以者何。其定亂故。無色天子寂戒亦盡。所以者何。寂意荒故。其道跡學無學羅漢戒亦有盡。所以者何。猗泥洹故。其緣覺戒亦復有盡。所以者何。無大哀故。   阿差末謂舍利弗言。唯菩薩戒獨不可盡。舍利弗問。以何等故戒不可盡。阿差末曰。其戒盡者斯皆非戒。所以菩薩戒不可盡。其心不捨一切智故。是正真戒為不斷種故不可盡。何謂果實道果無盡。所言種者謂菩薩心。所云果實則佛十力至不可盡。故曰菩薩戒不可盡。   阿差末謂舍利弗言。菩薩忍辱亦不可盡。有三十二事。何謂三十二無盡。不著欲者不興此念。是我妻子身皆不犯不令他犯。是故忍辱亦不可盡。不念眾惡不恨一切。不恚眾生不惟人惡。不與人諍不忘助人。有所毀擊亦不掩戲。自護身行將護眾人。慎己心不隨。常思善德無愛慾意。得莊嚴身。信作善惡當得報應。口不妄語其心清淨。菩薩心強不捨一切。諦自思計心所念邪。即覺知之。心和柔軟。將護其心令惡不生。修清淨行生於梵天。從天上下還在人間。具足德相眾好八十。逮致和音猶如梵天。脫婬怒癡。不以惡顏恚恨向人。所作功德未曾亡失。降伏外學眾邪異術。以捨眾病不遭厄難。以順具足諸佛道法。是為忍辱悉不可盡三十二。是菩薩忍辱。何謂忍辱。若罵詈身默不和之。若撾捶者不念報之。是謂忍辱。所以者何。不見撾者不睹己身杖本空故。若有瞋者亦不懷恨。言若幻化其起意來不生心逆。能伏意故。若念惡者心若不知自思惟之。斯人齎惡吾不宜效。有稱譽者不用悸喜。所以者何。不生此念得利益也。降伏心故。若有衰耗不以憂慼己知足故。見人歎者不用為綺。若有誹謗不以為動。所以者何。智廣大故。有恭敬者不自貢高修性安故。設禮拜者不用悅豫。亦不說言卿宜當然。若得勢位不以自大。所以者何心不動故。愍哀眾生雖在勤苦不以患厭。在於樂處不用歡喜。曉了俗事皆無常故。不以世八事而見傾動。所以者何。不處其中為人所嬈。終不還報無敢犯者。假使有人節節解身悉能忍之。因欲具足菩薩業故。若害身者終無異意。了身四大合成散滅何足可貪。所以者何。緣是忍故當得佛身。悉忍眾惱不可計難。所以者何。緣是得致建立大安至道力故。菩薩若在梵志學中。現身入火無所傷害。欲令其人知心清淨。化於惑意使志反真因得上天。其梵志學好喜火祠。菩薩所現無所不變。道德超殊莫能逮者。所以者何。諸梵帝釋四方天王。稽首菩薩皆為作禮。菩薩忍辱無有邊底以是之故曰不可盡。其罵者忍不以為恨。亦不念之誰罵我者。因是寂然便入法忍。不思惟之罵吾眼耳鼻口身意。若罵心乎罵所在耶。則過諸衰便逮法忍不念一切誰來罵者。尋能得入無人之忍。是諸忍者悉不為忍。所以者何。假有號耳。諦計其忍猶山中響。有解此者入無常忍。不念得我及得他人。逮中和忍亦不自念。身隨法教某不住法。是名曰忍。我獨住道其餘人者不建立道不興斯念。我念空不念實。念無思想不念有想。念忍無餘不念忍餘。念忍無願不念有願忍無生死不有終始。忍為可無不可。忍為有德不為無德。念忍無生不念所生。忍度於世不與世合。忍為入道不為無道。念忍為脫不為無脫。解忍泥洹不為生死。菩薩忍辱不生此念。所以者何。不平等故。菩薩等忍為何謂也。解入空無所斷無所著。是菩薩忍。亦不念生不念不生。不念化生。若無化生。不興念言有之與無。曉了此義至不可盡。以是名曰不可盡。忍悉無所作。不思當然及與不然。無有現者無縛無脫。亦無所生無造起者。故無所生而不可盡。其忍如斯。是為逮得無所從生法忍。如計無所從生法忍。至於如來坐佛樹下。入此忍者應得受決曰不可盡。說是法忍品時其在會者鹹皆讚曰。善哉善哉。如阿差末所說誠無有異。時十萬天。悉以天華名香幡蓋。供養奉散阿差末身諸菩薩上。諸天伎樂自然為鳴以娛樂之。心各曠然懷寬弘意。一切皆言令諸眾生普悉得明。若如來忍其聞此音。不恐不懼心不在懅。諸華名香幡蓋充滿。遍於三千大千佛土。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3 阿差末菩薩經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三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佛告阿差末。仁者於今為能苞裹一切眾生乎。阿差末言。承佛聖旨具悉任受。阿差末菩薩適入三昧。應時一切諸有色身。供養華香繒蓋幢幡皆入臍中。其身如故不增不減。有一菩薩號曰大淨。問阿差末所入三昧名曰何耶。顯現變化乃能悉受一切色身華香幡蓋。其身如故而不增減。阿差末曰。其定號名普受色身。大淨復問。是三昧者但能受此復受餘乎。阿差末曰。三千大千國土悉入於身不見所在。所以者何。以威神故無所增損。時諸眾會諸天人民。菩薩聲聞皆各有念。猶如久渴望想飲矣。欲見大士所化神變。佛知眾心語阿差末。為一切人現是三昧。阿差末曰。輒奉聖教。應時十方諸會菩薩佛及眾僧。悉自見身坐阿差末臍。阿差末臍現有國土名普莊嚴。諸菩薩服如莊嚴國眾菩薩也。亦復皆現在其臍中。所顯普嚴巍巍如是現威變已眾會各坐續復如故。大淨菩薩報阿差末。三昧聖恩威德超殊光光乃爾。阿差末曰。是不足言。所以者何。三千大千天地山陵。悉受色身為微末耳。受江沙土不以為迮。況其餘耶。說忍辱品演神足時。七十垓仁和善人發大道心。萬二千菩薩皆得無所從生法忍。   舍利弗問阿差末。願樂復聞菩薩精進而不可盡。阿差末曰。菩薩有八精進無盡。何謂為八。一曰被於弘誓大德之鎧。是為精進而不可盡。二曰合集精進而無所退。三曰勤學長養一切功德。四曰常欲養育普及眾生。五曰造立無數福慶之原。六曰心元無求諸度無極。七曰曉了智慧而無窮極。八曰欲得備悉一切佛法以故無盡。是八精進而不可盡。阿差末曰。所以名曰被弘誓鎧。不以生死用為勞苦故。所以者何。不計劫數當成佛道。亦不思念於若干劫行菩薩業。所以名曰為弘誓者。不限長遠無量劫故。菩薩猶為一切之本。方俗所更始數。一日至十五日。若三十日合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是轉進至十萬歲。若百千萬歲發意求道。悉卻是數猶若干載。乃見一佛。如是比數諸江河沙。初發意等一切眾人。各皆發心各悉包容。江河沙等諸菩薩亦如是。無央數不可計一切人悉發意。意所知裁及一事。其未所知不可稱計。猶如供養江沙等佛。然後乃具施度無極。戒忍精進一心智慧。三十七品亦復若斯。菩薩聞是其心不懈。不捨弘誓大德之鎧。江沙等人皆發道意。合集此德乃能具足一大人相。一切如是各如前功。乃悉周備諸大人相。其大人者謂菩薩也。菩薩聞是不以為勞。所以者何。未曾違捨弘誓鎧故。是為菩薩被弘誓鎧而不可盡。   何謂增長精進而不可盡。若有菩薩勤欲聞法。不計遠近不惡水火。所以者何。無懈惓故。菩薩增長合集功德不用退卻。合會勸助眾功德故。何故合會。欲以開化眾生之故。令其度脫使入泥洹故。而般泥洹不以懈慢。有堅固心無能迴者。常求功祚不用厭惓。恆住大哀故曰合集。菩薩所至行步坐起不忘道心。如一念頃念佛法教。護於一切不以為煩。故曰合集而不可盡。何謂長養一切精進而不可盡。所立功德志願常存於諸通慧。以故名曰為不可盡。猶如眾龍還雨大海。不可別知渧數多少計之無盡。諸通慧者功德如是至不可盡。何謂造立無數功德。所作用心為一切故常懷等意。所立功祚不離通慧。所修福願欲使眾生皆共蒙恩。以故名曰立無數德。何謂心求諸度無極。眾生四大悉不可盡。不可數者入此諸數。一曰悉教三千大千世界眾生之類。如是比像不可稱載。阿僧祇人皆開化之無限如斯。百倍千倍萬倍億倍。百億萬倍不可計喻。所教度者為少少耳。聞是不恐亦不畏懅為應精進。是謂造立無數功德而不可盡。何謂曉了智慧而無窮極。菩薩功德不可盡故。如是悉計一切普智諸眾生本所作功德。乃及道跡往來不還。無著緣覺皆合此德。乃成於佛一毛功德合集計是。各各悉成體諸毛孔巍巍眾德。乃能成佛兩眉間相。若斯眉間千倍之福乃成頂相。所以者何。天上天下無能堪任見佛頂故。以是故曰德不可盡慧無窮極。又復何謂慧無窮極。正使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篤信佛。如是信佛其信百倍。乃與奉信者同等功耳。設奉信等周滿三千大千世界。其智百倍不及八等人。若八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其智百倍不如道跡。若三千大千世界充滿中人。求道跡業往來不還及與無著。其智百倍不如一緣覺智。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緣覺。猶不如一發意菩薩之智。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充滿其中初發意菩薩。其智百倍不如阿惟越致。正使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不退轉。其智百倍猶不如一一生補處菩薩之智。正使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為一生補處。其智百倍不如一如來處處慧力合諸力無所畏入佛法遊要慧所以者何。其一切智悉入佛意。菩薩聞是不恐不懼不畏不難。是則名曰習無窮慧而不可盡。何故習無窮慧而不可盡。用入一切眾生心故。正使過去眾生心念無限其發道意。一人明解悉曉了知此諸過去眾生心念。等於眾生猶如一人。如斯比像不可稱計。眾生之黨皆婬怒癡之所覆蓋。復有一人入婬怒癡惑亂之中。而為眾塵見憒迷荒。菩薩發意恆以道慧皆知眾生婬怒癡亂。是曰慧明之聖弘智。若諸眾生悉各發意。善惡因緣因緣所為起者滅者。如是慧者雖處其中心不以煩。皆能暢達猶如虛空。其虛空者無不空處。聖慧者然。心所明解三世眾生靡所不達。故名曰慧而無窮極亦不可盡。何謂一切佛法亦不可盡。悉具一切六度無極求諸佛法。若有菩薩從初發意所修方便。然後乃致坐佛樹下。發心功德不可稱計。普悉具足皆成佛法。故曰菩薩合諸佛法而不可盡。   復有菩薩合集精進亦不可盡。身所立德不以為難。口演功祚亦不以惓。意惟勤修。其身口心三事精進則是元首。何謂意精進其意泰然。何謂泰然用求佛道。用求佛道為何謂也。恢弘其心寂無所為。何謂發是。發是意者謂發道心是。此則菩薩之大哀也。何謂菩薩地。信樂無我是曰為忍。何謂發是其發是者悉能總攝一切眾生故。何謂為處。用得備悉具諸法故。不以生死為勤勞也。其發是者不著三界。其發是者身諸所有無所愛吝。又其處者所可施與。不嘆宣已有斯德行。所謂處者。不以禁戒而自稱嘆意存自大。又其處者忍眾苦惱不以是業而懷憍慢。所謂其處所獲功德。轉曰增益巍巍無量。所謂處者是志度脫。不離佈施伏心制意。所謂處者學問無厭如法習教。所謂處者如所聞義。奉行不改無有異意。所謂處者習學思惟不可講法。權謀方便不以為難。習無悕望所頒宣法。翫習諷誦念察曉了其義之所歸趣。不用勞厭而懈廢也。學修元元無所想報。是有四事是為菩薩之所修行。所以者何。其能發此慈悲喜護。又其處者所瞻察意普懷大哀。又其處者緣是之故。具足五通習無生死。又其處者得四意止逮於順理。不當所思而不惟之。又其處者知四意斷不廢功德。亦不抑制無福慶人。所以者何。修中間行。又其處者神足所習。如佛法教無所悕望。又其處者習學善德諸根不亂。無限非法悉能分別。又其處者謂十種力。無有能勝心懷聖智。又其處者欲求佛覺。諸興造行入眾法義。而不自大成七覺意。又其處者求斯道德不念諸來。及住去者亦無所想。又其處者慕求肅敬。寂靜其志而無憒亂。又其處者欲得正觀。明察諸法求其所存。又其處者曾所博聞便能修習。常如法住務修身德行。又其處者求於法身而損眾俗。妄想之著信達無形。又其處者謂彼音聲常欲莊嚴。隨時暢出通於十方。又其處者樂如道行。脫不脫者使至永安。又其處者謂不合非勸化四魔。何謂四魔。一曰身魔。二曰罪塵魔。三曰死魔。四曰天魔。又其處者離諸惡習修眾德本。諸穢寂然而不興亂。又其處者普見道慧察眾緣起。又其處者見諸所入世俗所作。消息方便因濟度之。又其處者鹹睹道法而隨時化。是意精進而不可盡。若有能具一切處者。終無諸難所作悉解。不以妄想住所行慧。亦不動轉一切所行皆不離慧。何謂菩薩行不離慧。所行功德悉因是法。常為一切興無極慈。無極慈者不盡世俗。因佛道慧不隨無為。是名菩薩無盡精進。宣說精進不可盡時。九十六垓諸天世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三萬二千天子悉得無所從生法忍。   舍利弗復問阿差末菩薩言。豈復有義施度無極不可盡乎。阿差末曰。用十六事而不可盡。聲聞緣覺所不能及。何謂十六。一曰所施不懷異心。而悉具足如來法施。二曰所施不興斯念。吾緣是故當獲福報。三曰所施普愍一切不懷異心。四曰所施不念望得三昧正受。所以者何。不樂生於淨居天上常好人間。五曰所施皆能達知眾生心行。六曰所施其意清和。所以者何。欲使其心隨己計故。亦令其身從心所念。七曰所施如受者意。所以者何。其德以過色無色天。八曰所施與寂寞俱亦復恬怕。所以然者。過諸聲聞緣覺上故。九曰所施不協恨心。所以者何。欲使究暢至成就故。十曰所施威神巍巍無能制斷。十一曰以智慧施普等眾生立度一切。十二曰其所施者所施與人隨意喜樂。而惠救之心常正安。所以者何。能御意故。十三曰其所施與不斷三寶。所以者何。不捨如來至真之種。十四曰所施常明不懷猶豫而不迷惑。十五曰所施與者順如法教。所以者何。所行隨義。十六曰所施與無所不知。有所興造樂智慧本。所以者何。欲令其智。無有窮極甚廣大故。是為菩薩十六事業施度無極而不可盡。   何謂為禪心寂靜故。何謂神通慧具足故。何謂為慧所見諸色是則不通。睹諸色盡其意不隨此名曰通。所以者何。而不中道行取證故。其所聽聞皆在不通。諸可有音悉無逮得此名曰通。悉能曉知眾生心行是則不通。心除此智不以盡心而造證矣。所以者何。不取羅漢此名曰通。能自知本因所從來是則不通。不於三世而有罣礙此名曰通。遍諸國土是則不通。雖遍諸國解無所有無剎土想此名曰通。信向諸法是則不通。達見一切諸法本末此名曰通。一切所作有妄想意是則不通。曉了眾生無所悕望此名曰通。樂欲往生若過諸天釋梵四王是則不通。菩薩皆知一切聲聞緣覺所修聖慧。悉能總攬此名曰通。為眾元首。所曰元首在於諸法最上之故。因是名曰通慧功德而不可盡。阿差末菩薩復謂舍利弗言。因諸亂意菩薩以故習自伏心。是曰為禪。其智慧者悉捨眾惡是曰禪定。又菩薩行習住定意則無變心。所以者何。雲修正住。修正住故習六度無極。正諸法故。習諸法者用正故學。習菩薩行等心眾生。已等眾生便等諸法。已等諸法知菩薩心。已知菩薩則能暢解眾生志操。知眾生已則知諸法。是名曰習弘等一切眾生之類。悉等諸法而無適莫。等住諸法。是名曰定意為正受矣。空無想願謂等生死。等生死者便等諸法。其已平等坦無偏黨。心普等者等眾生心。等眾生心已乃謂平等。故曰普等。其心所行平若虛空。如地水火風無有愛憎。其心等者無憂無喜。其身已住不眴佛土。定若三昧。不以諛諂如本際住。而不自大亦不賤。己不癡不惡亦不多辭。唯欲曉了法之本原。是時非時常隨時宜。不從一切世俗之穢越世八事。利衰毀譽苦樂有名失稱。捨諸有為不好憒鬧。隨是法者不離三昧。所以者何。皆見天下所造立行。隨其所行續在三昧莫能知者。是曰菩薩善權方便。深入智慧寂度無極。若欲三昧執御其心。由無極哀而隨因緣。所以者何。用眾生故。斯義名曰善權方便。寂然恬怕三昧之業。此為聖慧。已如三昧所建立者依仰佛慧是曰善權。而於諸法永無所求是曰智慧。奉執定意又以功德化護諸法是曰善權。其心坦然不壞法身是曰智慧。以三昧定住念佛身。諸相種好是曰善權。弘恩元元念佛法身是曰智慧。於三昧中念佛諸音。猶如梵聲是曰善權。思知諸法無有言辭是曰智慧。住於三昧心如金剛是曰善權。雖獲禪定不忘世俗眾生群黨是曰智慧。而於三昧念備本願長育一切。是為處處隨時善權。又於禪思解於眾生悉無吾我是曰智慧。遊於三昧不捨諸法是曰善權。曉無本末亦無根原是曰智慧。修於三昧思諸佛土悉為清淨是曰善權。解諸佛土都無所有是曰智慧。在三昧住惟有佛樹修之莊嚴是曰善權。身離眾欲而無穢濁是曰智慧。又在三昧念轉法輪是為善權。遵行禪定轉無所轉是曰智慧。住於三昧欲見菩薩。以相莊嚴是曰善權。以濟眾苦無有煩惱是如來禪。如來禪者了一切法。永不貪慾不想塵勞。知諸情樂除眾法想名曰禪思。是為菩薩所生地慧。開士大士以諸一心與法不同塵是乃名曰不可盡禪。不為一切眾魔得便。則為正覺造諸法器。所以者何。靡不含容。正士說此寂度無極不可盡時。四萬菩薩得日明三昧。何謂日明三昧定者。猶日出時燈火炬耀。星宿月光闇蔽無明。菩薩已逮是三昧者。一切眾聖鹹為覆蔽。所以者何。其慧巍巍明弘廣故。一切聲聞緣覺智明皆為覆蔽。以故名曰日明三昧。菩薩已住寂度無極。悉能逮成諸三昧定。粗舉都較。取要言之。演諸三昧名。有三昧名曰照明。有定名月光。有定名莊嚴。有定名嚴燿。有定名修嚴。有定名無極暉猛伏。有定名其明消冥。有定名如諸法教。有定名成光明。有定名無所憂。有定名立堅固。有定名等如太山。有定名法明。有定名法御。有定名法君。有定名法慧順教。有定名感法寶。有定名法城總持御。有定名知人意行。有定名幢英棄眾煩苛。有定名力制四魔。有定名已成十力。有定名斷諸罣閡。有定名造燈光。有定名堅住若地。有定名如須彌。有定名猶安明。有定名智行光燿。有定名智不可計隨具教。有定名心教柔軟。有定名無所求脫。有定名如水日月光。有定名猶如佛身。有定名等諸無我。有定名調象隨教。有定名見得諸佛念。有定名法意無礙。有定名無退不轉。有定名眾毒消淨如月。有定名入空寂。有定名曉眾想。有定名無願。有定名住一心。有定名如金剛。有定名無極光莫能當。有定名自在淨。有定名內諸勞煩盡。有定名廣大如空。有定名入一切業。有定名心思得慧。有定名慧悅人無盡。有定名成聖慧。有定名總無所忘。有定名冥普見明皆多樂。有定名慈行。有定名心本淨大哀。有定名入諸護。有定名心等入無所礙脫。有定名法法住。有定名智明達。有定名解暢。有定名不可數。有定名充飽眾。有定名無不了。有定名脫慧隨化眾。有定名金剛蓮華。有定名了無常。有定名尊智慧。有定名勇伏。有定名諸佛念。有定名隨教明脫。有定名嚴佛土。有定名開闢靜諸國。有定名入眾生心喜。有定名正真直。有定名以菩薩道六度無極嚴。有定名覺解結。有定名覺意華。有定名施脫若天藥。有定名光無不周。有定名明無住佛。有定名甚深妙。有定名積寶如海。有定名如山方面。有定名神足甚廣無不總。有定名見無數佛。有定名總諸學。有定名如彈指頃無不知。有定名智不可限計如大海。如是等定億億巨垓。菩薩以住寂度無極普備斯定。   阿差末菩薩復謂舍利弗言。智度無極而不可盡為何謂也。如所聞慧趣建立行故曰不可盡。應如斯行有八十事。何謂八十。   順所聞 尋如意 如教習 從善友命 不自大 所作不忘 常恭恪 從經業 如言從 數習智 勤心受 不失節 不忘念 意不亂 興寶意 顯藥志 除諸病 是意器 樂忍辱 思樂諦 入慧意 學無厭 施無所慕 施無適莫 所聞諦思 歡喜啟受 心悅身輕 其意清和 而無煩苛 所學如本 常喜說法 聞欲向道 法自守者 好聞正 不在異學   唯受雅智度無極 逮於菩薩方等經 但慕聽權方便經 又好聞習四等心 復察解了無神通 如初意耳無異念 心務於諦善方便 唯欲聽之無生法   不貪觀 但悅慈 了十二緣 達無常 知於苦 暢無我 欲知寂 分別空 解無相 體無願 曉生死 了功德 達眾生 知無忘 嚴其音 若城郭 所聞勤執 樂聽經寶 在俗知俗 啟於中意 以為伴侶 欲聞降伏 諸事業   常志思僥 普入諸法 慕斷貧乏 所云貧乏 謂智不足 念解遵通 曉解聖慧 悅受正道 曉無智者 悉化使知 了常遭苦 給不足者 別離一切 無功德業 明識其本 眾惡不為 暢益身義 達利眾生 解安隱行 樂不懷恨 欲別至尊 無極之事 念諸佛法 所因獲致   是為名曰如所聞慧輒建立行。   阿差末菩薩謂舍利弗言。菩薩有三十二事所入隨時。何謂三十二。隨音響入(一)。欲入於觀(二)。入心所行(三)。入身求脫(四)。而濟眾生(五)。入不斷無常(六)。入無所著(七)。入隨因緣所可作為(八)。所入無人(九)。入於無壽(十)。入於無命(十一)。入去來今之所住處(十二)。入功德業(十三)。入空不懈(十四)。入於無想(十五)。而入無願不廢勤修。不以空取證無想不願護已不墮(十六)。欲入三昧而修正受。悉向成就三昧正受。以故不生無色天。所以者何擁護所致(十七)。又入諸通智慧之原。雖爾不入盡滅之徑(十八)。又入無生濟諸所生(十九)。復入本際思惟其義(二十)。欲入無際而不取證。所以者何有將護故。所云無護則為聲聞(二十一)。欲入眾生解無吾我不捨大哀(二十二)。入一切畏生死之難(二十三)。所可遊入雖有生死無為生故(二十四)。又入所厭眾諸塵勞(二十五)。入厭欲者亦不墮落。所以者何不中取證(二十六)。又入不思貪慾之黨入不捨法(二十七)。入諸犯法而不為非(二十八)。入權方便所以者何。由因眾生意墮貪愛慾開化故(二十九本闕三十)。所入教授應病與藥(三十一)。菩薩所度各得其所(三十二)。是為三十二事所導如事。所以者何不失節故。猶欲入城會從門入。欲暢眾緣當眼察之。解緣業者則不諍訟。欲令無爭莫如自守。欲知無言為隹快者不如莫語。所以者何。不喜語者自護身口。不欲所止勿在彼居。不欲動者慎勿得轉。無悕望者亦無所想。是故曰等。欲不迷色當正堅住。已堅住者爾乃達至。不樂令變常自謹慎。若慕寂靜將養己者勿得稱己。不欲下者莫自矜高。不高不下具足正法。不喜損者無有能譴。若樂便安所作無失。無所失者則無有疑。無有疑者解無本故便無所失。等於三世而無差特。等三世者無所增損。不住於色痛想行識。亦無殊特。眼見色識則無所住。耳聲識鼻香識舌味識身軟識意法識。悉無所住。從本淨行如法如慧。如審諦行如無吾我。見諸法行無我曰慧。解諸所有皆無所有。亦悉無本是名曰慧。不以身綺而懷自大是名曰慧。知於菩薩習正真慧。達為一切眾生之故。眾生故者心常不捨不離諸法。是乃名曰菩薩習慧。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3 阿差末菩薩經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四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阿差末菩薩謂舍利弗言。菩薩習智入於諸法。故無所著是名曰慧。有十六事不與慧合。何謂十六。用無明故而起陰陽。從生老死皆不與慧同。諸所作為亦不同塵。亦復不與六十二見而雜錯也。不自貢高亦不卑己。有利無利若譽若謗。若稱失名若苦若樂。過世八事貢高自大謙卑恭慎。俗間有是二十一事。不與合同。去眾煩惱不為愚冥。覺寤睡眠脫諸恐懼。不與罪合及諸心垢。不除五陰故至生死。身魔罪魔死魔天魔而共合也。一切眾生我人壽命。無所悕望而造因緣。諸有悕望俗間之念。當爾不爾是與非事皆縛著業。有所貪慕與戒反矣。不奉禁戒。奉禁戒者。忍辱瞋恚精進懈怠。一心亂意智慧愚冥。以度無極貢高謙遜。皆離是事堅住不住謂梵志也。定意堅強功德剛柔。消一切念使無有餘。便屬無為。國土好醜眾生吉凶一切善惡。愚慧識明生死滅度。諦與不諦離一切念。其智者無所睹。無有見無有相不想泥洹。何謂為慧。察之計校八法功德曉了八法。何謂為八。曉於五陰了四大。解六衰別四諦。達十二緣暢明三世。識分別一切羅漢及緣覺。至菩薩演諸法。何謂曉五陰。諸所生滅猶如幻化。夢中所見芭蕉野馬山中之響鏡中之像水中泡沫。觀於諸色我人壽命。解色如此。痛如水泡。想若野馬。生死如芭蕉。識者如幻計。水泡沫野馬芭蕉幻化。所以者何。此微妙故。其微妙者無我無人無壽無命。是曉五陰我人壽命猶如幻矣。識亦如幻是曉五陰。五陰墮俗。世俗相者閃現便無。是為世相。其世相者非常苦空非身之業。其知是者曰曉五陰。何謂了四大地水火風。其法界者不為剛強。水者法界則無有水。火亦法界不以自熱。風者法界不用動搖。其四大者謂眼所識計於法界。不以眼視。視悉知之。其法界者不以耳而聽聲。鼻不向香口不味味。身不細滑意不著法。悉解法界悉以具足。眾生法界如講授之。嘆情志性法界平等平等如稱。欲界法界亦等如稱。色無色界法界悉等如稱。生死之界。泥洹之界。法身之界。等稱如空。法界亦如。所以者何。有德無德亦等如空而無有異。亦不可量悉叵稱載。其泥洹界亦復若茲不可講說。此入法界是名曰智號了四大。何謂解六衰。如解言曰。其眼亦空而無吾我。亦不無我是亦悉空。所以者何。解我空者在於諸衰而不為衰。是則名曰解於六衰。諦計六衰不著不斷。是為菩薩解於六衰。眼色為衰所視不墮。所以者何。不中道取證。耳鼻口身意亦悉如是。是曰菩薩解於六衰。何謂六衰。其能分別六衰。別六衰已便入於道。不別衰者則非是道。又如菩薩用大哀故不近不遠。以眾生故不捨大道亦不離施。是曰菩薩解於六衰。何謂別四諦。知苦習盡道不得五陰處。是曰知苦所生為習。色現尋滅名曰為盡。得道無道心以等住故曰為道。菩薩知四諦而不取證。所以者何。護一切故。是曰別四諦。復有三事。何謂為三。其真諦相審解如本。其世俗言假有號耳。了真諦心不念有無。審解本者一切諸色悉為平等。所以者何。不中道取證。以相為應。是則名曰別於四諦。阿差末菩薩曰。其諦有一無有二也。所以者何。如來至真無所悕望。亦不想求色與無色。無所悕望這得其中。是別四諦。復有五陰苦者是惱之相。好解空者。是曰苦諦。暢達五陰所從緣起。是曰習諦所見萬物皆有想求。別了其意而不貪慕。雖不求者亦復不忘。是曰等知盡滅之義。不與去來今現在事而俱同塵亦不住中。是曰盡諦欲致道者。了苦習盡不在二事。所謂二事猶豫結網。是曰盡諦。諦觀察之知之為苦。是為菩薩別於四諦。一切所見苦樂善惡。心睹世間悉了本末。是曰知苦諸緣皆苦。是名曰習。解慕世苦不以為求。雖不求望不墮盡證。所以者何。不中取證故。是曰菩薩因知求道。猶欲渡水而不求船。不能橫越思惟其便。若得板木乘騎其上可以得度。所以者何。不憂不度不愁在苦。作是行住如四諦教。不以色諍而墮取證。是曰菩薩別於諦矣。意察生苦苦從緣生亦不從緣。是曰知生。一切所生亦無所生無有起者。亦不滅盡不興滅意。是曰意寂而苦滅矣。樂知求勝而伏其心意解入此。是曰知道不住其中。所以者何。慧無住故。是曰菩薩別知四諦。   何謂達於十二因緣。謂因無明便致生死。如諸法教其有所生。了不可見亦不可知。所以者何。無有生故亦非不生。以了如斯因緣之事。緣求泥洹諦了眾生。所行不等有上中下。緣作罪福故造行道。所當致者興無生緣。修諸法業與道合者。是為名曰解十二緣。設無是緣則消除矣。所謂消除謂無明滅。無明滅者謂老病死滅。老死已滅。能達此者解十二緣。諸所有因悉法所總。諸所有緣皆法所合。其因緣合非我非彼。亦復不是我人壽命。悉無所入。如是入者不在一切諸所有也。其意普解是十二緣。菩薩悉欲具足諸法。具諸法已皆了無常不墮取證。所以者何。護眾生故。是曰菩薩解十二緣。何謂明三世。悉知去意有德無德。觀身他人等無有異。所以者何。身有誤失他人有過。悉代悔之逮所作福。因此福祚發心求道。是為菩薩過去功德。其當來意所作功德。悉用發心立菩薩願。諸所發心以護制持。執心堅固不受濁意。是當來福。今現在意所作求德。以正眾緣是為功德。悉捨諸穢不隨非教是不離德。所以者何。近佛道故。是現在福。察去來今。信三世空。觀三世法。則以智慧無元勸助。去來今佛用善權故。曰則三世諸去法盡。所以者何。不可見故。不以去德而變其心。諸當來法視無所生不以是疑。察現在法亦無所住則無處所。所以者何。不捨道心。是故名曰明於三世普達智慧。過去已滅當來未至。現在無住智無破壞。菩薩興德悉欲合同。是故名曰明於三世。以慧悉念過去功德。所以者何。今者所作皆前世福。因發來心當來發心故。斯智慧業具足所願。其現作德不以為難。所以者何。菩薩願故。是則名曰明於三世。為諸眾生於過去世悉知作德。所以者何。護眾生故。往古所教今續化之。所教訓者欲令其人見當來佛神足變化於法道義便有增益。有增益已亦增福利益諸群黎。佛以興世多所饒益。其所誓願悉無罣礙。是則名曰明於三世。   何謂明解羅漢及緣覺乘諸菩薩德。若無佛者則無羅漢。佛興於世有羅漢法。羅漢法者因聲聽解。得聞聲者便備戒禁。戒禁已備謂以如戒。已如戒者具戒定慧度知見品。是則名曰明解聲聞。從是所緣得阿羅漢。知德無德而了非常。得脫生死在於三界。悉厭眾欲達非常苦。所以者何。諸法無常。其泥洹寂亦無所有不求所生。所以者何。畏生死故。畏生死者不信俗業。身如怨讎四大若蚖。六衰空野不願所生。五趣周旋受泥洹護。如是行者明解聲聞。何謂識解緣覺者菩薩皆知。雲何緣覺所造立德。所興功祚出羅漢上。所以者何。所行精進超越過上。施與持戒聲聞不逮。所以者何。聲聞所行其心局迮。所奉供佛慧不足言。既入佛法所學樂小不愚不慧。所以者何。聞眾樂音而穢厭之。所學少少常喜懷恨。依大德勉而樂尊務。所興施與思十二緣。由求得脫己身校計。獨信守道從緣起行。而建立功德。是則名曰識解緣覺。   何謂暢解大乘之業。所入曉德不可稱載。其乘廣大曠然無極。為眾生黨行權方便。其德莊嚴不以為難。皆惠眾生之所欽樂。以度無極化成大乘。悉知一切人心所行。欲度脫之越眾緣起。不謂佛道為難得也。復以光明照於眾生。其心特尊卓然無侶。度一切苦曉了諸法。無有陰蓋。降伏眾邪皆令清和。總攝道法三十七品。威德殊特猶跱幢幡。遊十二緣不著不斷。諸所可見憂慼睡眠。婬恚調戲不可之事。悉遠離之真以佛慧。諸相種好而為綺飾。以乘嚴己身口意行。所以者何。無有罪咎。是則名曰大乘功德。大乘功德則是天上天下眾生之度。何謂一切眾生之度。諸法悉合謂脫不脫。脫不脫者。菩薩大士充續功祚。是名曰脫。曉了生死所興功德。謂身口心以明曉了口作功德身立福祚。身口心行三事生死。菩薩以緣曉知脫便。願薩雲若諸通敏慧。是曰明達。脫以復曉諸不脫者。五度無極入智度無極。謂為脫者不以為難。解度無極常悉總攝。菩薩善權皆蒙光明照於一切。所以者何。則以四事總及他人。無我無人無壽無命無執無捨。是故分別。用脫之故造菩薩願明解度脫。謂於生死稍稍得進以無所斷。無所斷者不滅生死。不滅生死者是為菩薩無所破壞。所以者何。不與無瞻勢者從事。以是故曰分別。未脫空無想願。以此法察曉了諸見菩薩信故。所以者何。於三脫中能不墮者。是曰未脫謂不取證。在於三界而無所著。是名曰脫。雖在三界廣施方便。所以者何。用明智故不墮取證。是則名曰曉了脫德。所造功法皆以具足諸通敏慧。已具通慧不離普智。是曉諸法。阿差末菩薩謂舍利弗。是八事法與智慧合而不可盡。是智慧法咸知分明以能分明。如佛法者無有殊異。所以者何。以去睡眠非法之故。是則願力便逮道法。諸經慧相智慧光明照於本際。已入於慧。諸欲見者悉以曉了能至泥洹。總持慧故不捨道法。以信智慧眾垢悉除。其大智者則是諸法之元首也。自然慧者無有師主。皆解諸欲而無所著。所以者何。因逮道明以慧斷根故不可盡。眾想悉空所以造根。由癡冥故欲致聖明。則以慧藥教守道者鹹得正住。其來學者以慧訓誨各使得所。用智慧明悉照癡冥各令得明。其無眼者悉獲法眼僉得徹視。無餘慧明皆越諸色。真諦之慧無復結網。以慧教告。其不伏者悉令自降。為諸闇冥顯智慧眼。不可盡慧靡所不入行莫不周。所以者何。暢十二緣。所宣智明。解諸縛著令無誤失。不以生死而為迷荒。阿差末菩薩謂舍利弗。菩薩大士以慧總攬。入眾生心隨其所行。皆見心念明解分別群黎之黨。無功德者以慧導利。菩薩智慧悉遍聲聞緣覺之乘上至正覺。是為慧處。斯菩薩學名曰智慧而不可盡。演智度無極暢不可盡。說道品法時。三萬二千菩薩悉得無所從生法忍。   阿差末菩薩復謂舍利弗。慈氏菩薩而不可盡。所以者何。其慈曠大無邊際故。仁若虛空不可限量。所以無邊者猶若眾生四大如空無所不周。以慈普覆亦如四大。地水火風不可稱限故不可盡。菩薩弘慈亦復若茲不可窮極。故曰無際。猶空無邊一切四大悉不可量。眾生無盡仁不可限。故曰菩薩大慈無盡。   爾時舍利弗問阿差末。眾生四大數不可盡為何謂也。阿差末曰。地水火風其數過於藥草叢林。時舍利弗復問。可為眾生興引譬乎。阿差末曰。可假借喻。不可以民庶為數極。舍利弗問。所喻雲何。阿差末曰。猶如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合為世界。各如江沙十方佛土合為大海。取一切人盡住海邊。各以一毛取海水數。舉一渧水為一江沙人。舉二渧水為二江沙人。如是渧數大海水盡。眾生之限不可盡極。群黎四大亦不可數亦復若斯。菩薩大慈靡所不周。阿差末菩薩謂舍利弗。若能弘慈。其德福慶不可盡極。舍利弗言。實不可盡。阿差末曰。若有菩薩聞眾生數不可窮盡。不恐不懼不以懷懅。爾乃應曰慈不可盡。阿差末謂舍利弗言。其弘慈者是菩薩護。復為眾生有功效業。所以者何。無有失故。眾惡粗獷悉永消除。伏眾怒害及諸愛慾。其有見者莫不悅顏。所以者何。無有眾邪。諸有恐懼鹹悉盡愛。其道正端而無偏邪。悉能化導諸亂心者。其有危難往就慰濟。所以者何。欲度脫故。諸有繫縛莫不解散。諸諛諂者修備質樸。唯學道要不慕世榮。悉為釋梵之所欽奉。常以智慧靡所不睹。所以者何。護眾生故。修四等心不懷異意。悉棄塵勞入佛道要總持慧業。以德自嚴以超眾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以具足諸不備悉。度脫快哉快哉泥洹顯導眾生。不在八懅不閑之地。樂以法樂以法自娛。總攝眾欲不貪王土。等心眾生所行無異淨此普慧。其犯戒者悉將護之。現忍辱力無得自用而懷慢恣。不捨精進禪思一心三昧正受。其心不亂以智慧業。諸所聽受弘慈具足。自從身出不依仰人。不從魔教。所以者何。以獲大安。因智慧解恥諸非法。悉愈眾病覆護眾生。常自安身亦安一切。羅漢法者但欲自護不護眾生。當以大慈加哀一切。阿差末謂舍利弗言。慈有三事。何謂為三。一曰慈施一切曉了慈施法等。二曰慈正真等。三曰常以普慈加於眾生。所謂等者發菩薩心。慈與法等謂成就業。與慈普等因成忍辱。是謂三事慈不可盡。   阿差末謂舍利弗言。菩薩大士奉無極哀而不可盡。何謂為人。所云人者喘息為本。本者謂命。菩薩至行以哀為本。成大乘故。猶轉輪王紫磨金輪以為始元。然後七寶輒來具足。菩薩大乘亦復若斯。以有大哀諸佛法寶普悉周備。猶如長者有一微妙清和之樂。其音哀美入於骨髓。菩薩大士逮致弘哀。愍念眾生過於骨肉。猶如長者而有一子愛之無極。菩薩之業大哀為本然後具足。所以者何。為一切教大哀無諂。無諂行者有弘哀故。便不自大專自用意。亦不虛飾以至真行。心中至直而無有異。是為弘哀。所以者何。無有邪心以逮愍哀。其心敦誠亦無憍慢而自放逸。順隨一切誘進開化而度脫之。身無所損。以勢力故不貪壽命。則自愛己眾惡離散。覆護眾生其心已淨。不捨貧匱諸厄難者。所以者何。不以勞故其心堅固。是則愍哀。其心不退因入大道。菩薩真意能勤將護。是為大哀。若為諸佛作證解明。亦為自己證明供養。復至大哀其心清淨所行無異。所以者何。能捨己安而安眾生。見危厄者身欲代之。心不協恨荷負一切。不以為重堅志精進。是名曰哀。所以然者。能忍辱故。其羸劣者將護扶之。若有病者身體臭處其心不惡。欲以勞來眾危難故。倩講法者不以為惓。具足道心隨人所喜。隨人所喜者。謂入異學各得開解。常抱功德以為莊嚴。身諸根具而不墮苦。因成愍哀心等無餘。以安一切所以曰哀。無人諍訟。所以者何。無所貪故乃能備哀。心無悔恨常護禁戒。悉樂導利一切眾生。身若金剛不可毀傷。以身惠施無所吝惜。勸助他人令興功德。是則愍哀。雖身立德而懷欣然。不如勸人建立福祚不用禪悅。所以者何。常為一切既在欲中。思察道慧不以為勞。是則愍哀。所造功德未曾懈惓。為無畏施捨貪吝心。欲使眾生鹹成所願。思開達者輒令建立無極大哀。所以者何。為懈廢護勸讚導首也。若有犯戒及誹謗人。菩薩靜定不念是言。所以者何。常以佛戒教訓十方。有行惡者心哀傷之。以如來忍誨無瞻勢及愚冥黨。所以者何。化令其人內入佛法。菩薩普教令學於佛三十二相哀。哀亦不可盡。   阿差末復謂舍利弗言。菩薩大士一切所施以哀為本。故曰建立無極大哀。亦皆以應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六度無極。亦復備悉三十七品。所以者何。獨能遊步無能為師。所行安諦而無瑕穢。以慧愍成一切眾生。曰菩薩哀為不可盡。何謂菩薩喜不可盡。所由等心為不可盡。所以者何。思察法典其心悅豫。不以為勞捨諸音樂。不以為樂心普住法。以法自娛身意降伏。所謂伏者見人所作不應義理。衣毛為堅心悲雨淚。好菩薩道其心欽樂。願如來身具諸種好。三十二相以為莊嚴。諸法功勳常欲聽經未曾厭飽。恆執經文常欲堅持。以應法者不以世榮而在心懷。常以法樂而以自娛。等心一切隨其所喜而開化之。所以者何。各令得所如佛法教。是曰行喜。執意覺弘不違如來至真之法。究暢威靈。其羸劣者心不慕法。諸貪珍者心不清淨。雖在三藏不懷自大。能謹慎者代之歡悅。其犯非者加之愍哀顯示道徑。身心已越惡趣恐懼。堅奉戒法猶如來禁等無差別。若罵詈者心不協恚伏令柔忍。尊敬長老謙遜年幼。顏色常和心無錯亂。應人隨順先人問訊未曾諛諂。是則名曰菩薩行護而不可盡。   阿差末謂舍利弗。菩薩神通亦不可盡。何謂神通。一曰天眼。二曰天耳。三曰知他心念。四曰知往古。五曰飛行。六曰漏盡。何謂天眼計諸天眼龍揵沓和及諸鬼神羅漢緣覺目所見者。不如菩薩目之所睹。悉超於彼一切徹視無能及者。為尊為上為最殊妙巍巍無匹。菩薩眼者。靡所不達睹諸徑路。其眼所見周於十方無邊世界。諸有色像粗細大小遠近廣狹。悉以天眼見之明了一一分別。因彼天眼見十方已。睹於五趣所生住處。而察群黎生死所歸。知其報應所當獲果。識斯根原。亦復曉了諸根強弱。其十方界諸佛世尊國土功勳清淨鮮明。鹹亦睹之察其戒淨。以此功勳勸助己土。常住禁戒所願輒成。以此天眼則觀諸佛。不退轉地諸菩薩眾這見斯義。正士之黨學其所行。威儀禮節舉動進止。安庠和雅立於法門。總持辯才智慧善權。隨時方便教學具足。以真諦眼普見一切無所罣礙。察一切色悉為虛偽無一真正。以至誠眼亦見解脫及與結縛。以至誠眼見之本淨顯曜鮮明。於諸境界悉無所著。以至誠眼不復起生塵勞結網。見若干冥不懷沈吟。以至誠眼不住顛倒一切蔽礙不慎之法。所視明徹用法光暉而照曜之。以至誠眼宣佈聖慧。不慕飾著因緣諸行。未曾懷恨無結無望。不猗塵勞一切放逸。以至誠眼剖判勞惓。厭賢聖者隨根所由而開化之。不違失相皆遣光明等照眾生。以至誠眼其心清淨。除諸根株永令無餘。離於自大無有垢穢。心性清淨而無所著。以至誠眼逮見佛眼。捨心自在而不馳騁。除去虛偽不安諸疾眾結之黨。以至誠眼達知義理進退所歸。其法淨者慧聖章句。行無罣礙執御眾生。建立大哀刈棄亂法。諦度彼岸使無有罣。所見審諦親近道場。無所依怙見乞求者不懷瞋恨。誨毀戒者護眾恨心將養懈怠。其亂心者為現禪定。其邪智者施以慧眼。若失徑者顯以正路。志在小乘教以佛道微妙大法。令入普智順從正覺不廢神通。是為菩薩天眼徹視無盡神通。   何謂天耳無盡神通。以此天耳普聞十方不可稱限。諸佛世界所有形類。天龍鬼神揵沓和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勒所說音聲。人與非人言語所趣。一切賢聖諸佛聲聞緣覺言辭。諸菩薩等所暢音教。以此天耳鹹悉得聞。所聽了了無一蔽礙。及復察聞地獄餓鬼畜生音聲。麼麼小蟲蚊虻蚊蜂。□拂音聲皆得聞之。其心所樂善惡是非。皆從眾生口之所演悉亦知之。口之所宣罪福報應。若有口說貪婬瞋恚愚癡繫縛。或有懷結口辭粗獷。或口貪恚出現愚憃。或口訥鈍所說粗獷弊惡之言。或口貪慾而演結染。或懷結怒演凶堅辭。或懷愚冥口演騃癡。或有心性清淨和調口言侏張。或口言善心性懷害。或口柔和心性安隱所說清淨。或身口意不相應者。悉天耳聽神通無礙皆曉了之。以此天耳聞諸仁賢及諸不賢。於賢不賢亦無所著。耳聽惡聲不懷憂慼。常興悲哀廣大慈愍。若遇惡聲致無極慈。悉知去來現在眾生一切所行達如審諦。以此天耳聞十方佛所頒宣法。輒能受持念之不忘。如己所聞常樂道法。察如應器而訓誨之。各令得所不但一反。聞如來法數數啟受。無能妨廢使心退忘。又其菩薩本行道時。皆從諸佛啟奉道教。若干眾會各各說法。悉察眾生諸耳所聽。輒能自然演其法教。彼若群生識經義者聽所說法。不識義者不肯聽之。假使耳根法界清淨。其天耳界聖慧清淨。設使耳界自然淨者眾生亦淨。若察耳界隨其音聲。文字言義悉能聽了。一切眾生生在五趣。傳若干響所語不同不可稱載。隨斯音暢而入說法。其耳所聽皆從真諦。鹹以勸助如來道耳不樂餘乘。是為菩薩天耳所聽無盡神通。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3 阿差末菩薩經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五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阿差末言。唯舍利弗。菩薩神通知他心念亦不可盡。何謂知心。達諸群黎過去所念當來所思現在所想。又其菩薩知心如幻。則隨時宜勸誨眾生。說報應行禍福所趣。某人心和所報善德。某人行中得中間報。某人行劣得劣弱報。某人志性心喜佈施。某人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某人志性愛樂慈心悲哀喜護。某人志性慕學大乘。某人志性好學聲聞緣覺之乘。某人體性本殖所種各異不同。某人德本當以某藥而療治之。用修薄福故生賤處。某行淨德心性不明。某人心淨所行清。某人心淨所行了定。如是比類悉知眾生古昔世時。心所念異所修不同。因其所行而為說法。是則名曰知他心念佛知當來眾人所懷。某人當來因奉禁戒報應如是。佈施所報亦復如是。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亦若茲。所行俗業得俗事報。某人來世修學大乘。所行法則威儀禮節報應如是。眾生當來舉動進止。威儀諸業心念各異。後當報受所種果實悉曉了之。某人志性行不淳淑。當隨顛倒眾患之難。因其所知心行則解。從其法器而為演法。所宣法者終不倒錯應病與藥。若演法時無所置思。鹹復達睹現在眾生。心念是非審諦明瞭。知於某人懷貪慾心。某性多瞋某挾癡冥。知某無慾某無瞋恚愚騃之心。因其塵勞心性馳逸。悉解此等眾生所念。緣其勞穢而為說法各令解達。所詣眾會察其心本。應病與藥各為宣暢。假使眾人心懷猶豫。志不自決迷惑馳騁。雖有進退懷抱沈疑。不明智慧惑心惡行。行來所念不能卒解。覺了心性斷除塵勞。又去罣礙離垢清淨。光明顯曜而無所受。無所造立捨於瑕疵。以法光明照於一切眾生心行。隨時入教而為說法悉令普達。是為菩薩知他心念無盡神通第三之業。   阿差末言。菩薩念往古知不可盡。敢可憶念思逮了本。群黎之類皆悉荷蒙。如來聖旨堅住法界。熟惟真宜而不可動。性不卒暴備悉禪定。不懷怨望住而審諦。知十五十百世千世。識不可計億載世事。天地成敗合散進退。一劫十劫百劫千劫。了無數億百千垓劫。名字種姓言語飲食所更苦樂。自知本原見他眾際。古昔從來別已種德。眾生善本身所立功。勸助佛道照眾生心。使識善本勸發道意。前世宿命苦樂安危。忽已悉過皆歸無常苦空非身。愚者迷惑。以色自倚貢高勢富。憍恣眷屬荒亂自大。恃怙貴位貪釋梵職。慕四天王轉輪聖帝。樂諸所趣終如五旋。好於愛慾尊高之處。喜為己身求想安隱。緣是欲得化於他人。設慕世位當察非常苦空非身。暢過去劫所行本末。其現在事無有處所。寧失身命不犯非義。古昔所立功德之本。鹹用勸助悉具大道。現在善本執御眾生。棄邪行業不斷三寶。佛法聖眾發一切智。是為菩薩知往古世而自證明第四神通不可盡誼。何謂菩薩神足飛行。神通已達不可盡者。自察己心而好精進攝受法典。所修業行輒能成就。恆得由己常諦奉行。於四神足現在目前。諸通悉達無所復為。以無數品顯現神足。威變無量。則以一身化無數身。以無數身還復一體。飛行飄疾如一念頃。不礙牆壁鐵圍山川。經自通過如鳥遊空。坐於虛空如處地上。履水而行如在陸土。出入無間如無門戶。以是神足觀察人根而開化之。從其眾生因可訓誨而顯神足。為現端正顏色無比。或因毛孔而演大光。或立威神隨其形類而開度之。應病與藥各令得所。或聲聞緣覺像色貌立之。或現佛身而開化之。或現釋梵色像形貌。亦如四鎮轉輪聖王。種種異形教誨群生。或現畜生形貌像類。從其眾人之所好喜。各為說法因而將養。勢力堅強多懷毒害。瞋恚盛者因其所宜而闡慈心。或顯大力或四征力。或半鉤鎖或具鉤鎖力。其力無極勢不可限。須彌山王甚大巍巍。高三百三十六萬里。廣長入海其數亦等。以一指擎擎之挑擲他方佛國如投一果。其菩薩力終不損耗。又此三千大千世界。廣長無邊下盡地際。極於上方三十二天舉著右掌。於若干劫擎之不勞。建神足力顯其聖慧。以此威德聖慧所致恣意所欲。能舉大海投之牛跡。在於牛跡亦不逼迮亦不漏逸。能變牛跡以成大海。假使劫燒天地欲壞。建立威神變為洪水。道化聖旨成為水災。欲使為火輒如意念。取要言之在所顯示無一蔽礙令變為幻。上中下法如意所欲無不成者。無能動移妨廢之者。釋梵魔天及與他方。所作如法輒從經教。捨諸佛道威神無盡。其餘眾人天上世間。無能作威移菩薩德。以此威力為諸民庶顯若干變。悅豫功勳頒宣經道。有是神足其心堅強未曾退還。度魔境界塵勞之穢。入佛境土不煩擾人。應其所乏各令得所。往古宿世所造德本。諸魔官屬不能毀之。是為菩薩神足變化。第五神通而不可盡。   阿差末復謂舍利弗言。菩薩漏盡神通要者。不住有為不處無為。以大慈故不造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滅度。欲成道德不著終始。欲現佛身不住滅度。顧戀一切不迷塵欲。化度十方不取滅度。行施戒忍精進一心智慧。隨時不惑流潤。行權方便不慕無為。欲具本願志性清淨。不違道慧方便開化。在於生死五道坦明。不樂無為六通平正。不難五趣六度四等。四恩四辯三十七品。療生病死成其佛土。嚴淨三場不處有無。生死無為皆觀自然等如虛空無進無退。是為菩薩第六神通而不可盡。   阿差末言。唯舍利弗。菩薩大士有四恩行而不可盡。何謂為四。一曰佈施。二曰仁愛。三曰利益。四曰等與。其佈施者謂有二品。一曰衣食金銀珍寶車馬人從。二曰法施。廣佈經典靡不周流。其仁愛者亦有二品。若有求者恣意與之。欲聽經者為講說法。其利益者亦有二品。自成己行具他人願。其等與者亦有二品。如自己身所念思惟建立功德。來求衣食諸所可乏悉施與之。加復勸人令住道業。又所謂施。見乞求者踴躍與之。面色不變益加熙怡。彼仁愛者見來乞求愍如赤子。彼利益者勸諸來求。令住坦然平等之地。彼等與者假使有人。身行口言心念缺漏。訓之令護三事相副令入大乘。復次捨心貪嫉則曰佈施。精進不斷名曰仁愛。有所利益志性清和後不懷恨乃曰利益。勸入大乘不墮小意是曰等與。復次慈心順窮則曰佈施。興發歡悅懷恕戀心乃曰仁愛。興大悲哀被戒德鎧。為群黎故而忍眾苦名曰利益。養護諸行令不損耗勸一切智是曰等與。復次若求法者亦能惠與。無所吝惜則曰佈施。其仁愛者有所施與。兼以法教使得坦然。其利益者。亦為己身復為他人興隆道化。其等與者。為一切故。尋發道意諸通慧心。復次內外所有皆能放捨。不懷妄想則曰佈施。稱譽一切功勳之慧。不違師友乃曰仁愛。捨身之安所便身誼。念憂他人名曰利益。合集要行若住苦惱。既自勤修思慧成道觀之如掌。以惠他人不懷悒悒是曰等與。何謂法施如己聞法為他人說。興仁愛者若有所演。不貪衣食利養之業。彼利益者若教他人諷誦經法。隨時而授未曾勞惓。何謂等與。未曾違遠一切智心。常隨法訓不以為患。何謂佈施。愛喜法者不乏衣食。缽器履屣諸床臥具病瘦醫藥所當得者。他人所乏輒能與之。觀其志性尋為說法各使得所。其等與者能加施人淨三道場。不望想報則用勸助無上正真最正覺心。復次其法施者。於諸施中最第一尊。作是察已乃興法施。其仁愛者斯心質樸顯愍哀義。其利益者念道義理不受嚴飾。其等與者班宣佛法道慧具足。復次其佈施者具足備悉諸度無極。其仁愛者成於戒禁忍度無極。其利益者進度無極。不墮顛倒退思補過。其等與者。廣大禪思智度無極。復次其佈施者。則應初發菩薩心行。其仁愛者。奉修正行順菩薩本。其利益者。成不退轉菩薩法教。其等與者。則謂一生補處菩薩之基業也。復次其佈施者。立道根本。其仁愛者。喻於備悉牙莖枝葉稍成道教。其利益者。喻於道法究竟華茂芬葩熾盛。其等與者。究竟果實道德之業。是為名曰菩薩四恩。   阿差末言。唯舍利弗。菩薩大士有四辯才亦不可盡。何謂為四。一曰義辯。二曰法辯。三曰應辯。四曰辭辯。何謂義辯。曉於諸法真諦之義。明己所達識報應慧。所知和雅不自修功。入因緣慧不壞法界。悉達本淨入於無本。悉解本無了住本際。永無有際曉解空義。奉修無想在於無願。曉無所求立無所行。明諸行者入一慧門。不計有人不見吾我。無壽無命道智則一。遊正真慧知於過去無央數劫。曉於當來無邊際義。識於現在一切眾行。悉解五陰猶如幻化。四種如蚖諸入若空。滅寂內行外無所遊。解諸國土無有境界。心意無形其所行至。為無所到觀其志性。明識審諦苦無處所。於諸所習而無所造。其滅盡者自然之相曉入徑路。分別諸法句義所趣。通入諸根暢達五力建立寂然。明察所觀一切所有。如幻芭蕉野馬形影夢中所見山中之響水中之月。悉虛無實。以若干相了為一相。知合會者必當別離。今欣欣者後會憂慼。曉聲聞乘因音而解。知緣覺乘從十二緣寂靜歸一。暢大乘學。積累無量一切德本。乃成大道是謂義辯。復次其義辯者唯歸仰義。一切諸法皆趣於義亦無所歸。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所歸趣者悉皆空空是謂為義。一切諸法悉無有想。其解無想是謂為義。一切諸法悉無有願。其無有願是謂為義。一切諸法悉歸澹泊。其澹泊者是謂為義。一切諸法悉無有人無壽無命。其無壽命是謂為義。若曉諸法分別如此。是謂義辯。其講說法無所處當言有處所。彼土所講則不可盡。所演辯才無能障翳。諸佛世尊之所言教。悉遙勸助所宣聖慧。真諦無異無有罪釁是謂義辯。   何謂法辯。若了諸法隨時而入。善惡禍福興德罪釁。有漏無漏在世度世。苦樂危害塵勞瞋恨。各有品類。入於生死若處泥洹。分別法界方俗之業。是謂法辯。復次其法辯者。曉諸貪慾心所戀慕某人好色知當何藥而療治之。某婬泆盛某貪慾強或有少欲。某可除欲某不可除。或從往本欲應欲來。或當來世習貪慾相。或於現世習貪慾相。或復有人內懷貪慾外無恩愛。或復有人外抱貪慾內無恩愛。或復有人內外有欲。或復有人睹其顏色。而發情慾聞聲不動。或復有人聞其音聲。而興貪慾不以色動。或復有人因其聲像而興色慾。或復因香諸味細滑。由心諸法而起貪慾。或復有人無色聲香味細滑之念。是為貪慾眾生所行。當作是入其貪慾門所習。或欲二萬一千。其瞋恚行亦二萬一千。其愚癡行亦二萬一千。其等分行亦二萬一千。若能解了於此諸行八萬四千。便能隨時而開化之無有損耗。其不入慧誘進令前。不失其節解知應器。殊特下劣有所頒宣無所侵禲C是謂法辯。   何謂應辯。若能普入一切音詞。諸天之聲。世間人聲。諸龍鬼神揵沓和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休勒人與非人所有音聲。悉能得聞五趣眾生所說之響。隨其音響而為黎庶講說經法。是謂應辯。如是隨順而為演法。是則應辯。曉了經典知其文字觀所入義。如是品類解一種言十種百種。了男女言大小嬰孩。亦知過去當來現在文字所趣。亦解一字。又了二字之所入處。亦知一字獨而無侶。亦知二字而無有伴。是謂應辯。應於真諦言無缺漏。了了分明而無誤失。訥隧之言義理備悉。所在眾人皆悅其辭無怨望者。頒宣深義文辭至質合宜文飾。自察其心從佛之教。觀於眾生志性所趣。而為應義使心開解。歡然踴躍各得其所。是謂應辯。   何謂辭辯。所說應時辭不亂錯。言不中止無能制者。所可說義無能障塞。卒問尋對應機飄疾。答不遲晚如所問報。不失應節不違問者。辯才無諍所說辯才。應真諦法立忍辱力。所宣深妙演若干義。辯才次第不越來意。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分別一切章句義理。講說意止意斷神足根力覺意。發心成道觀察寂然。解暢一切禪思脫門三昧正受。入於聖慧剖判三乘。悅可一切眾生所念。言詞和雅語無瑕穢亦無粗言。不合義者。口不卒暴舌不迷荒惡言之教。所語柔軟清淨無病。言語徐詳無不實詞。隨時事義所傳輒正。不卒不暴方便隨意。無有異詞亦無細言竊微盜語。所語列露無屏處言。極高舉聲言詞安隱。有所說者無能得短。諸賢聖眾所共咨嗟。所稱揚者通流他國。其音微妙亦如梵聲聞者悉達。口所言詞不違法教。皆見一切眾生根本應其心念而為說法。其聞法者。輒隨平等斷苦惱患。是為菩薩詞辯無盡。   阿差末言。唯舍利弗。菩薩辯才復有四事而不可盡。何謂為四。一曰取義不取識。二曰歸慧不取所識。三曰歸於要經而不迷惑。四曰自歸於法而不取人。何謂為義何謂為識。入於世法是謂識著。度世之法乃謂為義。所謂識者佈施調意明智安庠。所謂義者化於調定寂寞澹泊歸於聖慧。所謂識者。咨嗟生死而不患厭。所謂義者。雖在生死不處顛倒。悉能越度終始之患。所謂識者。咨嗟泥洹功德之勳。所謂義者。一切諸法本淨滅度不懷望想。所謂識者。隨其本乘而為分別。所謂義者。入一法慧。所謂識者。一切所有皆能佈施無所愛惜。所謂義者。淨三道場歸一大道。所謂識者。護身口意普學禁戒。嘆譽止足功德之行。所謂義者。護身口意解不可得悉無所作。是謂禁戒能為清淨。所謂識者見諸貢高自大憍慢放恣懷瞋含毒之士。為演安庠忍辱之德。所謂義者行能自致無所從生法忍。所謂識者。慇懃精進。分別一切德本之義。所謂義者。無應不應無雙無隻。所行精進而無所住。所謂識者解脫禪思脫門安庠三昧正受。所謂義者。曉了滅盡定意正受。所謂識者。一切所聞輒能受持智慧道原。所謂義者。觀於智慧無有處所亦不可得。所謂識者。頒宣於斯三十七品道義之訓。所謂義者。奉行遵修諸佛道法。因諸報應致道果證。所謂識者。剖判苦諦及習盡道。所謂義者。至於滅寂證明澹泊。所謂識者。因其所生悉由無明至老病死。所謂義者。以滅無明及老病死亦無永除所謂識者。講說所觀寂然之本根原所歸。所謂義者。因其慧明而得解脫至微妙智。所謂識者。解婬怒癡分數適等本不可別。所謂義者。以得永消眾惡諸想不念懷恨。所謂識者。解脫一切諸陰蓋法罣礙之難。所謂義者。遊無蔽礙解脫慧門。所謂識者。咨嗟三寶功德無量。所謂義者。以離於貪不與欲合奉宣功勳。所謂識者。若有菩薩從初發意常歎開士一切禁戒名稱之美。所謂義者。一心念頃皆能曉了。尋得成就一切敏慧。取要言之悉能講宣八萬四千諸品法藏。是謂為識。於諸文字諸所識著。解無所得義無處所。是謂為義。   何謂為慧何謂為識。住於識者則有四事。一曰識在於色心處其中。二曰而懷妄想處在縛著。三曰遊於生死識在周旋。四曰迷惑識著不能自拔。是謂為四。何謂為慧。其識不處住五陰地。斷諸陰蓋色痛想行識。是謂為慧。復次所謂識者。曉了四大地水火風。假使識行不住四種。識不馳騁不壞法界是謂為慧。復次所云識者。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心法。所識之著是謂為識。設使消除外不遊逸。慧之所導於一切法無所悕望是謂為慧。有所猗著則生識矣。亦從想念悕望多求而生識矣。是謂為識。若無所受亦無悕望。心不懷念無所慕樂。志不望報是謂為慧。有為行法則住於識。修無為行識無所住。奉無為明乃謂為慧。若住起分名謂為識。不起不滅識無所住乃謂為慧。   何謂為取經義。何謂為取。慇懃元元求諸經典是謂為取。若於經典致入道果是謂取義。若於諸經成就眾行是謂為取。若能分別諸經本末是謂取義。若在諸經入造行業是謂為取。若於諸經滅盡罪福。永除塵勞是謂取義。若於諸經採取要慧。而為他人說塵勞業是謂為取。若於諸經了了分別清淨章句是謂取義。若於諸經厭生死難。愁慼不樂是謂為取。其於諸經觀察生死及與滅度不以為二是謂取義。若於諸經但宣雜句嚴飾之教是謂為取。若於諸經愛樂深義鉤奧致遠坦然無為是謂取義。若於諸經想識無數心念眾生是謂為取。若於諸經喜於識知。心無所生是謂取義。若於正經計吾我人及與壽命。含血之類懷可不可造立悕望。所可說者悉無有主。強立本末君長之主是謂為取。其於諸經解空無想無願之法。不起不生悉無所行。不計吾我及與壽命。講三脫門是謂取義。何謂為法何謂為人。若著人者何從修法是謂為人。若在於人不捨諸法。而住境界是謂取法。復次所謂人者。雲諸凡夫凡庶性行乃謂為人。若於凡夫奉真人義。修於篤信執持經典合八等。人道跡人往來人。不還人無著人。緣覺人菩薩人。復有一人出現於世。多所愍傷多諸安隱。慈哀三界諸天世人及三惡趣莫不蒙濟。名曰如來。如來正真普安一切。顯示徑路化於黎庶使入道義。假使有人依猗著求則無有護。因欲開化此等迷惑。故為說是當歸於法莫取於人。計於法者無所造作。無有同像無作不作。住無所住亦無根本。普行平等等於正真。亦等邪業以邪等正以正等邪。邪正無二無所悕望悉無所行。於一切法逮致自然。其相究竟猶如虛空是謂為法。所開導法亦不思念以為恩德。若入於此法門義者觀一切法皆為道法。悉御諸法不以勞惓。是諸菩薩四歸之義而不可盡。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3 阿差末菩薩經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六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阿差末言。唯舍利弗。菩薩功德業及聖慧業亦不可盡。何謂德業。若能佈施出身所有。持戒之德道慧之業。常行慈心思惟定意。行無極哀奉眾善本。為己身施亦為他人。合集功德勸施一切。三世眾生普及諸學及與不學諸緣覺乘。亦復勸助諸初發意。學菩薩法逮入行者。不退轉等一生補處。過去當來諸現在佛。普勸德本所行休祚。鹹皆祝願諸佛賢聖。講經法師以是功德使得長存。壽命無極勸眾德本。雖合福祚其不發意勸發道心。已發心者使度無極。若有貧匱救攝以財。其身病者給與醫藥。隨時供養不懷諛諂。其羸劣者勸立忍辱。其蔽藏罪令不匿過。常懷羞恥列露殃舋奉敬現在諸過去佛。愛敬歸命其師和上。常行法施化無師主。勤修精進求法不懈。見諸法師視之如佛。聽法無厭抱念心懷。聞遠有經十四千里。故自舉往不以為勞。雖說經法不慕利養。孝順父母夙夜供養。不離左側常念反覆乳哺之恩。不以懷恨積德無厭。身行謹敕體無綺飾。常護口辭不演粗言。自守其意心不懷毒。建立佛寺講說精舍。所獲功報猶如梵天。何謂梵福。初成佛時尋欲滅度。諸天儼然皆來勸助。本為一切欲度十方。五江三源流泆不息。願守本誓開度一切。迷惑盲冥顛倒上下六十二見沈塞閉在九十六徑。唯須大聖以明濟之。佛言善哉天王懷慈。五濁之世甚難開化。當分三乘開化誘進。然後能入無上大道。此梵天福不可稱限。其興佛寺功德亦然。積無量度。因此功勳具足諸相三十有二。奉行若干眾善之本。由是周滿八十種好。修行十善而不自大。莊嚴其身端正姝好。棄捐一切惡言粗辭。緣是莊嚴口演辯才。常有慈心不懷毒害。則莊嚴心淨如明珠。莊嚴佛土神通變化。莊嚴經典為他人說。莊嚴眾會令奉道教。棄除兩舌惡口讒言鬥人。諮受經典而觀察之。以何開度令至大道。有所頒宣未曾越次。亦無所藽C色和悅。眾人見之莫不歡然。剪去陰蓋一心聽經。其意明利以為莊嚴。稽首歸命諸佛正覺莊嚴道場遵眾德本。以為元首淨所生處。將護罪福愛慾塵勞。逮得寶掌皆能佈施一切重寶故無所望。以無極財而施與者。得致無盡廣大寶藏。面常和悅不興慼顏。以故親友伴黨同學莫不喜歡。等心眾生緣是得致平坦如掌不輕未學。喜然燈火貢上佛寺。父母師友得淨光明靡所不照。積德奉戒行無點污。世世所生。在清淨處不演他穢。若在胎藏常無垢染。奉行十善生於天上。還在人間未曾想念一切結網。以故獨步而無虛妄。訓無師法故於諸法。最極尊豪。志性清淨普世眾人視之無厭不惜身命未曾欺中無所侵枉。因本諸願悉能具成諸佛道法。緣是之故備眾德本。是舍利弗薄立德本。將育隨時獲福無量。復過於此不可稱限。吾粗舉要不悉敷之。何謂慧業所從因由。受其神識知五慧通。何謂為因何謂為由其多欲者常求佛法。明慧親友常與其俱諮受奉敬。執御佛慧不求聲聞緣覺之乘。離於自大奉如尊聖敬如正覺。志性和調睹諸親友。遵於慧義不著言辭。見諸法師所行道品。不樂外形聞所說法勤修法教。斯行法者是為慧業。   何謂法業。希求少欲不在汲汲少辭鮮言。常自覺悟修行精進。有所聞義思惟稱量。飢虛於法未曾懈惓。其心鮮明不為五蓋之所覆蔽。悔其罪舋消化眾殃。其意質樸而無諛諂。以行為要愛法樂法。以法為本舉動為法。恆求經義如救頭然髮索及肌。勤勤修身習行元元。未曾違遠。馳趣殊勝捐棄亂會。獨在一處樂於閑居。習仁賢行限節知足未曾退還。樂於法樂不慕世榮。求度世法志不忽忘。舉動進止常樂要義。求柔順業積累堅要。常懷慚恥修敏念慧。遣諸無智棄除愚癡。盲冥羅網慧眼清淨。其所覺了極為曠遠。以無為慧聖意遠照。現在智慧當來功勳。不自揚名嘆他功勳。善修聖業不離罪福淨修道慧。復次其慧業者。有四事施而得致之。一曰施紙竹帛。二曰以筆施惠令寫經本。三曰施與好墨及以上硯。四曰法師所演講若干法。因從啟受。一切世間諸可難致供養法師。或以頌偈施與於人。若有妙法授與法師。不懷諛諂至誠佈施。施此四事得致慧業。逮於五事信戒慧解度知見品。將護四慧而得自在。何謂為四。一曰將護法師以為師主。二曰將護種姓不起亂心。三曰將護土地鄉邑人意。四曰自守護心令不馳騁。是為四事。復有四事親近慧業令德成就。何謂為四。一曰以深經典奉進法師。二曰晝夜慇懃親近慧義。三曰衣食供給所乏。四曰漸近道場而不退還。是為四緣。是之故致五力慧。何謂為五。一曰信力。二曰解脫力。精進不廢博聞無厭。三曰意力不捨道心。四曰定力等視諸法。五曰智力所聞不忘。是為五力。戒慧力業復有四事。何謂為四。一曰以法安諦奉行禁本。二曰思惟經典察義所歸。三曰以法勸助於正真道。四曰務求要訓以法為戒。是為四慧。忍行業復有四事。何謂為四。一曰精進求法。若加惡者罵詈其身而皆忍之。二曰愛樂法者。若遇鬥訟飢渴寒熱悉能忍之。三曰奉敬善師順和上命。四曰元元思法忍空無想不願之義。是為四。精進行業復有四事。一曰勤求聽經不以勞惓。二曰聞則執持未曾遺忘。三曰精修說法不以懈廢。四曰元元奉行以為正業。是為四。禪定行業復有四事。一曰根心寂靜而無憒鬧。二曰常一其意苦樂無二。三曰一心精專求諸神通。四曰入於佛慧消除俗智。是為四。智慧行業復有四事。一曰不住斷滅。二曰不處有常。三曰其心不迷曉了不亂緣起之本。四曰信無吾我。是為四矣。善權慧業復有四事。一曰樂世法者隨俗而化。二曰計有人者隨之牽來。三曰復以經道因遂誘進。四曰修慧解者因明而度之。是為四。道慧之業復有四事。一曰修六度無極而得至道。二曰以達歸盡遊於正化。三曰其學調心調七覺意。四曰常進遵行一切智慧之本。是為四。無厭聖業復有四事。一曰聞法無厭。二曰頒宣經典而無懈難。三曰試惱察原不以為勞。四曰明達高節通利無惓。是為四矣。   阿差末復言。其能周入。若佈施者當正觀業。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慈悲喜護。所以者何。菩薩一切雖未成就。演智慧首為聖土地。悉歸於道住於正慧。化無慧義使歸大乘。一切諸魔不得其便。皆為諸佛所見建立。至一切智無上正真。是為菩薩聖慧之業而不可盡。   阿差末言。唯舍利弗。菩薩意止亦不可盡。彼自觀身觀他人身。觀身本行成精進業。察身報應所從合成。知身無主無可貪者。猶如觀外草木眾果叢林芻草。從因緣生悉無主名。是身如是。猶如草木牆壁瓦石水中之影。五陰四大諸入所惑。觀己身空無有吾我。不得久常無有堅固。危脆之物分離之法。以是之故不當計身是我所也。以此危脆無堅固身當求要義。何謂為要。如來身者乃謂真要。吾當勤求成佛聖體無極法身。猶如金剛不可破壞。超越一切三界俗身。縱使此體瑕疵無量。因是當除一切穢濁。當致如來空慧法身。以勤修力合集眾德。真誠俱會察四大身。吾以此身皆為眾生志求修道。猶如察外所有四大地水火風成若干形。門戶井灶造立屋宅。生活之業以安眾人。吾四大身亦復如是。以若幹事而依怙之。興若干便無量財貨。爾乃得安養身之業。觀身苦痛不可稱限。觀形無常生死往反。不當復貪無極受形。觀身無我。而眾生類不解本末。當訓誨之令患厭此。觀身寂然將至一定令修靜默。當觀身空無想無願。便歸澹泊清淨本際。彼自觀身觀他人身。無所慕樂不計堅固。知不長存察內身行。不復聽從內諸塵勞愛慾之患。又觀外身。未曾得與外塵俱合。身無勞穢所行清淨。身以清淨然後遂致像好體嚴身像已成。為過諸天及世間人。顏容巍巍無有儔匹。是為菩薩自觀己身。觀他人身建立意止。   何謂菩薩自觀痛癢。觀他人痛癢而得意止。菩薩發意觀察如是。所可經歷皆是苦惱。彼察痛癢採求聖慧。選擇明智慕樂寂然。正使遭樂不繫在欲。若存在欲緣致苦痛。見諸眾生墮諸惡趣三塗之難。為興大哀。不以結網而見繫縛。雖身以值不苦不樂諸痛癢者。不為癡冥結網而見繫縛。雖在痛癢意故寂定。從來所更不苦樂痛。則以聖慧顯示眾生。棄捐痛癢無益之義。蠲除一切眾生痛癢。被澹泊鎧心自念言。此等群黎歸在痛癢。不自覺知。縛在眾苦痛癢之地常懷憂慼。依猗不苦不樂之痛為之迷荒。以是之故不入智慧。攝大哀者入於智慧。曉了休息一切痛癢。因此大哀使諸眾生免除眾難為宣經典。何謂名之為痛癢也。心中懷惱或復成樂。何謂選擇此無痛癢無我人壽。又彼菩薩不猗痛癢。亦無貪護。所受痛癢。無反覆行無倒痛癢。亦無妄想諸見痛癢。亦無眼耳鼻口身心之痛癢。亦無色聲香味細滑之痛癢。眼所屬者從因緣起。計於苦樂無苦無樂是謂痛癢。取要言之內外亦然。從因緣生以致痛癢。苦樂善惡不苦不樂。其一痛癢因一心識。二痛癢者謂有內外。三痛癢者隨過去教。從當來行因現在識。四痛癢者謂從四種地水火風。五痛癢者從念五陰色痛癢思想生死識。六痛癢者從六衰故。七痛癢者從七識故。八痛癢者或從八邪而迷荒故。九痛癢者謂九神處。十痛癢者謂十惡業。取要言之。一切痛癢皆由貪樂。因從念欲而致眾痛。是故言曰不可數人其痛無量。菩薩於彼觀己痛癢觀他人痛癢。知眾群黎起分痛癢。當顯慧業使諸眾生因痛癢慧睹見德本除去諸罪。是為菩薩觀己痛癢觀他人痛癢心意止也。   何謂菩薩自觀己心。觀他人心其意止也。其菩薩心未曾忽忘。舉動行步常自將護而復察之。心適起已尋便消滅。無常住處不住在內。亦不在外不兩間得。吾從初始發菩薩心已來。彼心盡滅離別星散悉無有處。其無無處不可處之。心在某處其心所集眾德之本。是亦滅盡離別星散。無處不處不可分別。所可因勸發道意者亦復自然。以是故曰心者不知心。心者不見心。心心不相待。何謂其心而發無上正真道意成最正覺。其道心者不與善合。其善本心不與勸助。意共俱合。其清淨心不捨道心。其人觀此不恐不怖亦不懷懅。又復心念十二因緣。甚為深妙不失報應所種果實。心亦不著於一切法。假使因緣從報應致。一切諸法無有真諦亦無君主。恣其所欲而自迷惑。吾當精進執其一心使不迴轉。何謂心法。何謂迷惑。心如幻化無能淨者是為心法。假使皆捨解迷惑事。勸助佛國是亦迷惑。心如夜夢覺不知處是為心法。若於禁戒而行謹慎然後自勸。是五神通是為化變。心如野馬本末滅儘是為心法。設以順從一切忍力。安和正覺莊嚴其心而化變矣。用勸助之是為化變。心如水月究竟自然。寂靜澹泊是為心法。若悉精進勸發具足。無數佛法是為化變。心不可持亦不可見是為心法。若復備悉禪思脫門三昧正受。願佛定意是為化變。心者無形無比無教。亦無像色是為心法。若能頒宣分別智慧。勸助佛道推往古世是為化變。心無因緣終不起生是為心法。若能導御一切德本是為化變。設無有對心終不起是為心法。若因法報修於道心是謂為變。其心境界永離垢濁初無所生是為心法。若導御心得致報應。至於佛界是謂為變。菩薩自觀己心觀他人心。得神通已其心一定。尋見一切眾生心念。因說罪福皆自然矣。菩薩自見其心見他心已則興大哀。已興大哀教化眾生不以勞倦。其心不滅亦復不盡。堅住其心不與生死。而俱同塵能自制心。以此聖慧通達之心。入於不起無所生法。不墮聲聞緣覺之地。常自御心堪任具足諸佛道法。一心念頃以智慧心。逮得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是為菩薩自察己心。觀他人心得至意止。   何謂菩薩自觀其法。觀他人法得法意止。以明智眼普見諸法。未曾中忘至成佛道。自觀其法觀他人法。是時菩薩悉見諸法。其想於空令脫空義。脫無想願度無所生。亦無所滅而離諸行。等見諸法捨於緣起。十二牽連觀法界行。菩薩察法不隨非法。不計吾我亦不計人壽命處所是謂為法。何謂非法。自見吾我計人壽命。睹於斷滅計有常存。而見有無合散之事。一切諸法皆亦是法。一切諸法亦復非法。所以者何。曉空無想及無願義。是一切法皆為應法。自計吾我縛在諸見。是一切法悉為非法。彼自觀法觀他人法。菩薩行此不見諸法。何所佛法誰非佛法其無徑路無有解脫亦無生死。皆能開導一切諸法。處於眾生逮得無蓋無極大哀。療諸塵勞己心發念。是無塵欲亦無不塵。所以者何。是所趣者開度平等。不疑塵勞不畏貪慾。曉了是者乃名曰佛。塵欲自然道亦自然立心如是。雖有所住亦無處所。不住立意而名曰住。是謂為住。立於法界不住法界。不住人界則無所住名曰虛空。一切諸法等如虛空。若有菩薩自觀身法觀他人法。則能導御諸佛道法。一切諸法皆歸解法。若曉了者乃能顯發。盡於無為亦無所盡。道無生處不生之處。觀察眾生未曾捨離。無生本際趣法意止。意在諸法而令堅住。不著聲聞緣覺佛法。何謂不著何謂處當。心所在處常能堅住。其住不迷未曾忽忘。觀已來際其法所由。亦觀他法而得意止。頒宣無量分別章句。所行無際等御佛法。可悅一切眾生心念。降伏眾魔得自在慧乃謂道義。是為菩薩自見己法。見他人法得至意止。何謂四意斷而不可盡。身諸惡法未興起者令不起生。以生尋滅而修精進。自攝其心所念順義益加精勤。是謂平等奉精進行。不失順節習修平均。以能攝心觀於正諦此之謂也。所以者何所念順義。惡不善法不復重來。何謂不善。毀戒亂定惑於智慧。何謂毀戒。欲生天上則謂毀戒。不從法教其缺戒品是謂毀戒。何謂亂定。違失禮誼行不專精。心在他念是亂定意。何謂惑於智慧。斷諸邪見見若干品顛倒諸事。陰蓋礙法其缺智慧是謂不善。假使諸惡如是像法興起來者。而不聽之是一意斷。假使諸惡不善法興即尋覺之。知之非法不善報應。了之損耗為行穢矣。名之冥室修奉順義消不淨欲。則以慈心而除瞋恚。解十二因緣而滅愚冥。其盡塵勞是謂為斷。同因緣起觀其所生。不得本末而無所斷。一切諸法從習行致是二意斷。設令善法未興起者勸令興發。顯使精進自攝其心嘆無量德。所以者何善法無量。菩薩大士所應修行。當樂慧根眾德之本。皆由精進致諸福慶。顯揚通致德祚之原是三意斷。所可謂言善法若興令得堅住。不畏失節不忽忘之。益樂元元夙夜精進。自攝其心以勸助道斯謂平等。所以者何。勸道心者德本不朽。所以者何。其心清淨。雖處三界而無所著。若有勸助德猗三界則謂盡索。若能勸樂志一切智。謂通慧本終不損耗是四意斷。何謂菩薩而修神足。神足有四。已自發樂慇懃精進。彼以何習興神足本。當行四等慈悲喜護。常當遵習四無放逸。廣大其心而不貪身。以能治心奉第一禪。如是至四以得禪定身心輕便。身心已便所謂入神通。以入神通。即生神足。勤修精進元元志道。以勤樂故輒親道義。以精進故能成此法。以勤修故而致此義。一心觀察以方便法。曉致神通故謂神足。常愛樂故能有所變。以精進故能使成就。以專精故能了廣大。聊自修德輒成於道。有計於彼菩薩神足。緣是之故而得親近。有心自在所欲至到無能違者。諦行所致究竟根原眾行備悉。魔不能制等如虛空。徹視無邊洞聽無際。定意無限神足無底。見一切根自睹其原。是為菩薩行四神足而不可盡。   何謂菩薩修於五根而不可盡。何謂為五。一曰信根。二曰精進根。三曰意根。四曰定根。五曰慧根。何謂信根常信諸法。何謂為法其正見者信遊生死。隨其神足以成彼行。不樂他神而解第一真諦之義。脫於深妙十二因緣。無吾我人空無想願無所著相。普信諸法不墮諸見。信諸佛法信於十力四無所畏。不懷狐疑亦無猶豫。合集佛法令無限際是謂信根。何謂精進根。所信法者因此精進諸根益明踰日月光是精進根。所可用法修精進根。由是之故不失意根。其意廣大不住崖際是謂意根。斯意靜然不違意根意廣如空。以之意根專精不亂是謂定根。其定意根常住寂名。而專守一是謂慧根觀察曉了。若於此法如是色像。分別無我是謂慧根。如是五根能具足者具諸佛法。其能具者住受決地而不動移。猶如外學五通仙人雖視胎中不能豫別男女之根。諸佛世尊亦復如是。菩薩所學未成五根則不授決。五根已達然後受決。是為菩薩五根無盡。   何謂諸力則有五力而不可盡。何謂為五。一曰信力。二曰精進力。三曰意力。四曰定力。五曰慧力。何謂信力。常懷篤心在一寂靜而不迷荒。無有色像住見佛形。亦知他法一心寂靜。所在信力未曾退轉是謂信力。何謂精進力。設常元元修於精進。在在修德勤於經典。所生之處其心堅強。所修德本天上世間無能毀者。亦不能制令不增益。由是之故德本興盛至無限量是精進力。何謂意力。所在念法心不懈廢。愛慾眾難無能犯者。以此意力越眾塵勞。其菩薩者意之所念。天上世間無能亂者是謂意力。何謂定力。若在眾會遊憒鬧中所在寂靜。頒宣道力進止行步。第一禪者無能蔽礙。所修德本專精道行亦無能毀。第二禪者修於歡悅。內清澹泊而不有礙。第三禪者欲化眾生。將護正法無所觀察。逮於四禪者亦無所礙。以此四禪修禪品類無能踰者。所修定意無能亂者。定意自在是謂定力。何謂慧力。若處俗法及度世法悉能曉了。所生之處無能為師。悉知世俗章句文字。所造立業神仙異術。五經六藝方俗異書。菩薩不學自然知之。及度世法無所不通。菩薩以此聖明之慧。心能通暢天上世間獨步無侶。隨時頒宣。是謂慧力而不可盡。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3 阿差末菩薩經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七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何謂覺意。菩薩所行有七覺意。何謂為七。一曰意覺意。二曰法覺意。三曰精進覺意。四曰喜覺意。五曰信覺意。六曰定覺意。七曰護覺意。何謂意覺意。所思念法而觀察經。審於正典思惟經法。稱揚專念自察其意。不得法相能曉了此。何謂諸法無有相者。其相自然諸法悉空。其能曉了如是覺念是謂意覺意。何謂法覺意。若能分別八萬四千諸經法藏。選擇諸法應於藏義。若不應藏歸於正義。若無正義近義遠義清義深義。若第一義曉了法力。合者散者決不決者。悉能選擇知其本末是謂法覺意。何謂精進覺意。若以此意由是宣法。攝取信定所護聖慧。以微妙力樂於強識無能制遠。精進修行此平等行是精進覺意。何謂喜覺意。所愛樂法篤信不離。常懷喜悅而不怯弱。其身口心常得休息。思務道法消化塵勞愛慾之患是謂喜覺意。何謂信覺意。若能所信永離身心。愛慾塵勞心住定意是謂信覺意。何謂定覺意。由以意定達了諸法。分別聖慧心以專精。明識諸法諸根通利。斷眾倒見所住無處。皆由定故能致此耳。解無吾我諸法平等是謂定覺意。何謂護覺意。若能思惟分別法界。心不馳騁猗在俗法心無邊際。不為俗法之所迷惑。不住假號無能動者。無思無念無喜無慼。由是之故得至聖路柔順法忍是謂護覺意。此七覺意而不可盡。   何謂正見。賢聖度世不住吾我。不住人壽命無所猗見。不住有見及與無見不住德本。不墮邪見六十二疑是謂正見。何謂正念。凡夫所念婬怒癡病塵勞之弊。菩薩學者不想念此。唯念戒定慧解度知見事所示現品。常念道義恆一其志。謂心不邪是謂正念。何謂正語。所說言辭不自見身不見他人。言語柔和不演粗義。以此宣教入於聖道。不說世談無益之言是謂正語。何謂正治。所修行者罪福眾義不行此法。唯修正道平等之義是謂正治。何謂正業。演賢聖辭多所悅豫。而知止足不捨限節。不貪利養不懷諛諂。心不遊逸所修輒善將養威儀。見他得供不懷嫉妒。己所得養安身而已。不犯殃釁隨佛教訓是謂正業。何謂正便。若修方便從其正教。不從婬怒愚癡愛慾而俱同塵。常遠此便樂於聖道。至成滅度無為之義。常思念此是謂正便。何謂正意。其意所住真正不受不懷諛諂。而悉睹見生死之難一心思惟無為之道。不忘聖路是謂正意。何謂正定。以定意故乃謂平等。由是之故諸法悉等。其於正定而立平等。若有菩薩住此定者。等度眾生不越正慧。是謂正定而不可盡。去來今佛皆遊此路。若有菩薩順從此教習學頒宣。是則名曰八道而不可盡。   阿差末言。唯舍利弗。菩薩寂然所觀察者亦不可盡。何謂寂然。其心澹泊寂寞定然。諸根不亂專精無想。作性安隱不卒不暴。庠序靜思捨不順念。樂於一義除眾憒鬧。好喜閑靜其身寂寞。心未曾亂思於閑居。無有眾惡不匿其過。不墮邪見而知止足。志性清淨威儀備悉。不越禮節知其隨時。舉動應宜供養順教。合集德力而不自大。不猗名稱功勳遠聞。其心專精樂於獨處。一心禪思興於慈悲。而行悲哀修於喜悅奉行觀護。從第一禪至八不思議定意之門是謂寂然。又其寂然業不可量。若能通達於此業者是謂寂然。   何謂為觀。分別智慧奉修道法。無我無人無壽無命。觀五陰身四大法種。觀諸衰入猶如空聚。分別具成而觀察知。十二因緣順無所亂。捨離諸見睹諸報應。因緣果實曉識德果。所造證明入於正真。已能入中省眾聖慧。所謂觀者平等法明。所見諸法而正諦觀。不見異法空無想願。唯睹於此三脫之門。所謂觀者。不見處所屋室之宅。亦復不無不見起分。不得顛倒妄想之業。所謂觀者永無所見。設無所見是謂為觀。於諸所見而無所見是謂為觀。如是見者名真諦見。乃能曉了隨佛之教。如是見者為菩薩故。不墮無行不住正行是謂為觀。此則名曰菩薩寂然正觀而不可盡。   阿差末言。唯舍利弗。菩薩總持辯不可盡。何謂總持積累德本。思惟大業八萬四千諸品法藏執持誦念。思之懷之不捨精進是謂總持。又總持者。皆能啟受諸法所說。聲聞緣覺諸菩薩眾。一切群黎文辭言說。所講義理悉能識念是謂總持。假使劫燒天地遇災其身壽終。又彼菩薩雖遭此難。續識總持懷在心中。未曾忽忘亦不迷荒。以聖慧眼普見諸法如自察掌。是為總持亦不可盡。   何謂辯才無有盡者。所謂辯者所說無礙。若講誼時無能制者。辯才通利無能斷者。音辯無限節。卒問尋對應機無難。通達如水無一質礙。前世宿命所造清淨行。報應所致乃得此辯。諸佛所護諸天宿衛。所講說者終不唐舉。辭無所侵趣無為道。如是辯才皆為備悉。恭恪謙下相人之器而為宣法。其有聞者各得其所不豫思惟。有來問者吾當說此。所詣眾會趣見人根。發生心念而為說法。本所從來生在人間。志性真正一劫宣經而不休息。所講經典無所罣礙。是為菩薩辯不可盡。   阿差末言。又有菩薩講一切法。皆歸無常物非我有。其慧所說而不可盡。一切皆苦諸法無我。菩薩宣此亦不可盡。何謂無常。觀本末事悉歸無常無有科律。其無常者不可令常。從始以來無不無常是謂無常義。何謂苦義。雖有歡樂會當歸盡。願不久存論說眾苦悉趣空無。其空無者亦虛無實。虛空苦義正等無異。何謂非身。於我不我永無本末。彼亦為虛寂靜無要。有計其空及空義者悉無有身。何謂寂義。於寂無寂乃謂為寂。所解脫者而於澹泊亦無澹泊是謂為寂。所謂脫者。修於靜默除一切想。除諸想已斯曰無為泥洹之寂。此謂寂滅義。是為菩薩行四諦之法而不可盡。   菩薩所行常修一道不遵他行。何謂一乘道。菩薩獨步而無有侶。唯一己身得成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被大德鎧。自攝精進無極勢力。其身獨立不從他教。超諸俗力一己遊步。被於堅固非常德鎧。以此開化一切眾生是謂教化。所訓誨者諸賢聖教菩薩大士。所訓誨者是謂教化。施非我伴我是施侶。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則非我伴吾是慧侶。亦復不住六度無極。吾順奉行諸度無極四恩之行。不興發我吾當建立攝諸四恩。取要言之。諸善德本不能立我。吾當建立攝諸德本。如是像法無有伴侶。當自獨立而無二伴。住金剛場以己身力降伏眾魔。一發心頃得成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是為菩薩一乘之道而不可盡。   阿差末言。唯舍利弗。菩薩善權亦不可盡。何謂善權。諸佛世尊隨時便宜。道法自遇有所開化。以權方便親近道心。其善權者因虛空生無有邊際。志性隨時令致殊特。其善權者皆能具足諸度無極。所生之處因權行戒佈施忍辱。護身口心得至佛道不廢精進。若無權者違失精進。善權一心轉進聖慧。不爾心亂善權智慧。不捨生死周旋之難。善權慈者多所養護除諸不仁。善權哀者不厭生死開化一切。善權喜者不樂一切諸所好慕。善權護者修眾德本而不迴還。善權天眼得佛十眼。徹視十方而無邊際。善權天耳得佛十耳。聞十方聲心所念形。善權知心見眾生根悉曉本末。善權方便念過世事。見於三世去來今義。善權神足在所至到而無限節。多所開化十方黎庶。善權方便知眾生性。隨以方便而誘□礹□□□□部潸G□覜□□□□□□□□橁禳慼慼慼慼慼歎ョ慼慼槭朝I檇部慼慼摯篳峞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撓怴熱u□延覜驙□□□□□□□□襌堅襼□□飀□詀□□□糧□□埤□妒□餾履奅榙□□□蝖慼慼□□□□妒□餾拏□榭□□□妖□□□D魯□j□練□□樓楅□□□□妒□餾糖□殺□□□□□逆□楻□稀娃□龍□□□妒□餾飼信□□夼□檻覆X褻□□裀□妒□餾聾楜褸□□魯襼□裀□綠量s飀□妒□餾量梱□□檢□□委玲□□□□□□妒□餾□□觿□□饡n姶□□妒□餾糖□北e□□祿□□□妒□餾兩襜襯□□□縗o□□妒□餾廬騃□□□□酋□j□□□_□□□□□□妒□餾□□觜D□□□□□□詠榭□□□妒□餾列□□□樀□□□□□妒□餾行□橁□奮□□□飀□妒□餾留覭誇駕□□□□□□妒□餾量梱□□□□□□□□妒□餾念□□□□□楜□椸□□祐□埤□妒□餾行榵□□□誇□□□□□□餾轢視□□□□□委玲□宅□情慼憫炕撳H聾妖□□□□稫襡奮部慼慼熱u□妒□餾□視□□逆□□送□示椸□□飀□雷祐□□騖□□□□□□餾聾誇□率□□   阿差末言。是舍利弗。菩薩所行八十品第而不可盡。諸佛世尊皆由此法。八十無盡而出生矣。阿差末菩薩說是法門不可盡品時。七萬八千人。從本以來未發道心。應時皆發無上正真道意。五萬二千菩薩。尋時逮得無所從生法忍。一切眾會鹹取眾華。若干種香諸寶華蓋。以用供散如來至真。及阿差末諸菩薩上。奉敬歸此無極經要。天於虛空鼓諸天樂。舉聲稱嘆佛者世尊。從無數劫所積德本。自致正覺廣度一切。今阿差末菩薩大士。稱舉經典宣揚本末不可盡誼。若有人聞此不可盡經典要者。心不懷疑信持諷誦為他人說。篤佛言者。亦當逮得如是功德不可盡誼。佛取體衣賜阿差末。一時嗟嘆阿差末菩薩言。善哉善哉快說此經。如來所勸代之悅豫。十方江沙今現在佛亦共咨嗟。時阿差末取佛所賜。著其頂上而嘆說言。此世尊衣當以頂奉夙夜承事。為是天上世間擁護至尊無量佛之所服。應時十方各有寶幢寶蓋寶幡。各自然至。覆阿差末菩薩之上。寶衣寶蓋寶幢幡中。自然演教而出音言。善哉善哉阿差末菩薩。快說此辭能講頒宣無盡法門。十方諸佛鹹共嗟嘆。   時舍利弗前問佛言。今此寶衣寶蓋寶幢。從何所來乃演此音。佛告舍利弗。阿差末菩薩前所曾化眾生之類。使發無上正真道意。各於十方皆成正覺。此如來等故遣此來。供養報恩正士本德。頒宣洪業大會之品。供養經典故覆其上。時諸眾會見此變化。聞佛所說益復加敬。阿差末菩薩大士。歡喜踴躍。我等善利宿本祿厚。乃得值見阿差末菩薩。稽首諮講其聞此法福不可量。假使有人聞阿差末菩薩名者。德無能限。況復面值得歸聞經。其佛大聖嗟嘆勸之。豈況凡庶。佛告舍利弗。若族姓子族姓女學菩薩乘。諸佛世尊住世一劫。鹹共供養佈施所有。奉修禁戒而無所毀。假使眾人加之痛害皆能忍之。元元精進行如救頭所火然熾。禪思一心不懷憒亂。觀察智慧不失時節。奉敬諸佛如是終劫。復有族姓子族姓女。聞此經典篤信受持。而諷誦讀專修奉行。進退在心。佛嘆此等六度無極。皆為備悉疾逮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所以者何。若有菩薩學此經典。心自發念我學斯經。具為人說頒宣悉周。是則名曰能悉備具施度無極。所以者何。受此經者計於法施。眾施之上近於佛道。若具禁戒所度無極無所犯負。眾行周悉無一缺漏。是故名曰戒度無極。所以者何。菩薩若宣此經典時普備禁戒。一切眾生不能稱載。功德之勳所不能逮。假使菩薩忍一切法。眾所嬈害而心不起。不如誦學此經典要。悉為人說以為行智。而得具足忍度無極。其身口心常行精進。欲度一切未曾懈廢。是則名曰進度無極。其有專精於此經典。思惟不亂一心定意。是第一禪所度無極。若於此經現在察惠。拾取其義知行所趣。是則名曰智度無極。是舍利弗若有精學此經典者。因少行故具足菩薩六度無極。以是之故當作斯觀。若有菩薩取此經典誦在心懷。若載竹帛上著經卷。為以得攝一切諸法。諸佛經典執在手掌。可使四大變之令異。無能作威轉其道意。所以者何。是經名曰諸菩薩印當求斯印。假使有人奉是印者。則能遵奉一切佛法。   時四天王與營從俱。皆執兵仗捨之一面。叉手白佛。我等四天是佛弟子。以得道跡能共堪任。供養此等諸族姓子及族姓女周匝宿衛。受是經典持諷誦者奉之如佛。所以者何。一切諸乘皆由此生。   於是天帝前白佛言。數從如來諮受經典。其數百千未曾得聞如此經義。暢達進理無有遺疑。我曾往昔與忉利天。數數聞經初未值斯。若有郡國縣邑村落州城大邦宣此經者。當詣其所聽所諮講。擁護法師益其氣力。精進堅強勇猛不怯。辯才通利獨步無畏。斯族姓子以無所畏獨在眾中。若在屏處廣宣此經。佛言。善哉善哉拘翼。若發勇意欲護法師。樂令氣力精勤無難。佛言拘翼。若護法師則護經典。以護經典則能將護一切眾生。時梵忍天王前白佛言。吾當捨離梵天之樂。禪思等心往詣法師所說經處。擁護法師現四瑞應令覺知之。其梵天王來至斯會從諸天人。何謂為四。一者令見微妙光明。二者得聞天香。三者法師所說流利而無質礙。四者章句相次義不相越。是謂四事。說是經時心無所忘口語辯慧。一切眾會悉欲來試無能亂者。心懷念法一心聽經。以此四事所現惠意。當知梵天與諸眷屬來詣彼會。   時魔波旬前白佛言。因此經典令我羸劣無一勢力。若有菩薩聞斯經典則為受決。所遊諸國視之如佛。唯然世尊。我身於今見阿差末威神聖力。棄諸貢高不懷自大。所以者何以此經典當興擁護宿衛法師。從今自制不敢違教。所在流布行此經典。遙將養之不敢嬈亂。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汝當勤受於此經典。持諷誦讀為他人說。當令正法永得久存。阿難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已啟受諷誦已達。但不能堪令普流布如諸菩薩。佛告阿難汝且默安。自當有人普令流布。今此會中有諸菩薩。主護正法當令奉宣佈此大化。   於時彼會有六十億諸菩薩眾。尋從座起應護正法。前白佛言。唯然大聖。吾等俱共當受此經大會法品。隨時流布遍於十方。及此忍界皆當蒙恩。彌勒菩薩護法王典。當廣宣佈斯經典要。佛滅度後若有菩薩。在於末俗五濁之世。得聞此經持諷誦讀。當知彌勒之所建立。時佛讚告諸菩薩曰。善哉善哉諸正士眾。汝等佛前而自咨嗟欲護正法。則為擁護十方江沙諸佛正法。   時阿差末菩薩前白佛言。唯然大聖當見原恕。向者我身所講經典。力少智薄所宣句誼或能不備。是故歸佛見捨罪釁。及諸菩薩奉無盡法。佛告阿差末。卿所說法句誼相次。無一違理逮無罣礙。若有菩薩無陰蓋者。所宣道教無有缺漏。分別經義審如所言。況今正士暢此經典。表堻q達所度無極豈不及乎。今阿差末得四分別。辯才智慧所暢自在。而於大乘無所依仰獨步無侶。宣決眾疑度於彼岸。若有菩薩住此道地。其身口心終無缺漏。於一切慧以為元首無所不通。身口心行而皆備悉。十方無數百千億佛。皆共咨嘆卿所講說。今佛相恕表堻q達無一遺漏。十方諸佛亦復俱然。   於是阿難前白佛言。此經典者所號雲何以何奉持。佛告阿難。此經名曰阿差末菩薩之所講說義理章句而不可盡。其要名曰阿差末品。阿難若有人受此經法者。其心轉明強識義理。功勳之正轉百千倍。為他人說則立佛事。佛說如此。阿差末菩薩。賢者阿難諸天龍神。莫不歡喜。稽首而去。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七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4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No. 404 [No. 397(8)]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一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鑑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如來境界寶莊嚴道場。而此道場皆是如來之所加持。積集廣大福德資糧。大行等流之所成就。是諸菩薩所住宮殿。演說無邊甚深法處。亦是如來遊戲神通無礙智境。能生廣大善巧念慧。入無所有智所行處。盡未來世稱讚無量殊勝功德。世尊現證一切諸法。平等自在善轉無上清淨法輪善能調伏諸弟子眾。善達一切有情意樂。善知一切諸根彼岸。善斷一切煩惱結習。於諸佛事任運施作無有休息與大苾芻眾六百萬人俱。此諸苾芻皆是如來法王之子。心善解脫慧善解脫。已斷一切煩惱結縛。善說一切甚深佛法。復能通達於無相法。端嚴殊特具足威儀。為大福田增長之處。善住如來之所教令。   復有菩薩摩訶薩眾。從諸佛剎而來集會。其數無量不可思議不可譬喻不可言說。此諸菩薩於剎那頃。遊戲無邊諸佛世界。供養奉事一切如來。勸請說法聞法不厭。常恆成熟一切有情。善巧方便能到第一清淨彼岸。住無礙解超越種種分別戲論。位皆鄰近一切智智。其名曰電天菩薩戰勝菩薩。遍照菩薩勇健菩薩。摧疑菩薩奮迅菩薩。觀察眼菩薩常舒手菩薩。與如是等上首菩薩摩訶薩俱。   爾時世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大集會甚深法時。一切大眾處在虛空住寶樓閣。而此樓閣莊嚴殊勝。猶如大莊嚴世界中一寶莊嚴佛土。諸菩薩眾所住樓閣無有異也。是諸大眾各各相見皆坐其中。時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色像。蘇迷盧山輪圍山。大輪圍山贍部洲等。聚落城邑江河泉流。陂池大海叢林草木。一切地居所有宮殿。悉皆隱蔽而不復現。欲色空居乃至有頂。諸天宮殿及諸有情。形色之類亦悉不現。猶如劫燒火災之後。大地焚爇唯有虛空。中無一色為眼所見。此亦如是三千大千世界之中。無一色相為諸有情眼所睹見。唯除此寶莊嚴道場聲聞菩薩。諸天龍藥叉乾闥婆等。一切眾會所有色像了然顯現。又此道場有師子座自然湧出。其量高廣萬踰繕那。此師子座出淨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映蔽日月釋梵護世。所有諸光皆不復現。佛坐其上時諸大眾。見此奇特勝妙相已。踴躍歡喜歎未曾有。互相謂言如是殊勝莊嚴樓閣善巧差別。假使我等住一劫壽說莫能盡。   爾時舍利子承佛威神。從寶樓閣起住虛空。整理衣服偏袒右肩。□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是何因緣先現此瑞。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色像。悉皆隱蔽如大虛空。唯有如是所居眾寶莊嚴樓閣自然顯現。佛告舍利子汝今見此寶樓閣不。答言已見。佛言舍利子汝能讚歎此寶樓閣功德盡不。舍利子言盡我壽量不能稱讚真實功德。如是舍利子有世界名大莊嚴。彼中所有妙寶樓閣一切眾會皆住虛空。今此樓閣如彼所現。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彼大莊嚴世界今在何許。佛告舍利子。東方過此八佛世界微塵數佛土。有世界名大莊嚴。佛號一寶莊嚴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今現在說法。舍利子以何因緣名大莊嚴。彼世界中所有莊嚴殊勝之事。若我住世以一劫壽說不能盡。是故名之為大莊嚴。復以何緣名為一寶莊嚴。彼佛常說唯以大菩提心而為其寶。是故名為一寶莊嚴。彼佛說法與諸菩薩昇師子座及寶樓閣。踴在虛空高八十俱胝多羅樹。為諸菩薩說虛空清淨法印。善男子雲何名為虛空清淨法印。所謂一切法離性無性故。雲何離性無性。謂一切法無所表示故。雲何無表示。謂一切法無光顯故。雲何無光顯。謂一切法遠離緣慮故。雲何無緣慮。謂一切法寂靜相故。雲何寂靜相。謂一切法無二相故。雲何無二相。謂一切法遠離別異故。雲何無別異。謂一切法入一道相故。雲何入一道相。謂一切法自性相清淨故。雲何自性相清淨。謂一切法超過三世故。雲何超過三世。謂一切法無依處故。雲何無依處。謂一切法無影像故。雲何無影像。謂一切法超過境界故。雲何過諸境界。謂一切法內外清淨故。雲何內外清淨。謂一切法性無雜染故。雲何無雜染。謂一切法性寂靜故。雲何性寂靜。謂一切法遠離心意識故。雲何離心意識。謂一切法出離相本不生故。雲何出離相本不生。謂一切法無我攝受故。雲何無我攝受。謂一切法無主宰故。雲何無主宰。謂一切法性無我故。雲何性無我。謂一切法本來清淨故。雲何本來清淨。謂一切法本無涅槃故。雲何無涅槃。謂一切法性如幻故。雲何性如幻。謂一切法無實事故。雲何無實事。謂一切法無造作相故。雲何無造作相。謂一切法遠離身心相故。雲何遠離身心相。謂一切法離相無相故。雲何離相無相。謂一切法自相不動故。雲何自相不動。謂一切法無所依止故。雲何無所依止。謂一切法無所緣故。雲何無所緣。謂一切法遠離阿賴耶故。舍利子彼一寶莊嚴如來。為諸菩薩說如是三十二虛空清淨法印。時無量菩薩知諸法性與虛空等。得法自在清淨智忍。舍利子彼大莊嚴世界所有菩薩。以佈施莊嚴。於無量劫隨順捨故。以淨戒莊嚴身心清淨無諸垢故。以忍辱莊嚴於諸有情無害心故。以精進莊嚴積集一切法資糧故。以靜慮莊嚴遊戲一切解脫等持等至故。以智慧莊嚴遠離一切煩惱習故。以大慈莊嚴拔濟一切有情故。以大悲莊嚴不捨一切有情故。以大喜莊嚴於一切有情常喜悅故。以大捨莊嚴於一切有情無憎愛故。   復次舍利子。彼一寶莊嚴如來世界中。有菩薩摩訶薩名大虛空藏。以大福德及大威力。而自莊嚴獲無礙智。以相好莊嚴於身。以辯才莊嚴於語。以勝定莊嚴於心。以多聞總持莊嚴於念。以平等捨莊嚴於實。以慧莊嚴於諸趣意樂。以勝進加行莊嚴於增上意樂。到於一切法無疑惑故。以神足莊嚴遊戲自在諸神通故。以福德莊嚴獲寶手功德常施捨故。以智莊嚴分別有情種種意樂故。以覺莊嚴令諸有情悟勝法故。以眼莊嚴能於五眼得清淨故。以耳莊嚴聞諸法義如響應故。以無礙解莊嚴法義詞辯無盡說故。以力莊嚴得佛十力壞魔怨故。以無畏莊嚴摧諸外論無所屈故。以功德莊嚴獲佛無邊諸功德故。以法莊嚴於眾毛孔演法如響故。以明莊嚴能見一切佛法藏故。以光莊嚴照耀一切諸佛剎故。以記心莊嚴無錯謬故。以教誡莊嚴令如說行故。以神境莊嚴變現一切種種相故。以一切佛讚歎莊嚴住無繫屬得自在故。以一切善法莊嚴入一切佛法境故。舍利子。彼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與諸菩薩發意欲。來詣此娑訶世界。瞻仰於我恭敬禮拜奉事供養。亦為分別此大集會微妙法門。令斯十方諸來菩薩。生大喜悅清淨信樂。又令菩薩攝受大攝受道法故。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與十二俱胝菩薩前後圍遶。一心瞻仰一寶莊嚴如來。白言。世尊。我今欲詣娑訶世界禮拜供養釋迦牟尼佛。願見聽許。彼佛告言今正是時。隨汝意往。即時頂禮一寶莊嚴如來足已住對面念。承佛遊戲無行神通。從彼國沒忽然不現。一念之頃與眾菩薩。至此娑訶世界寶莊嚴道場。住於虛空散彼世界眾妙花香如雨而下。所謂末香塗香幢幡繒蓋。月花大月花妙殊勝花。日月光花日燈花日精花。愛花大愛花照曜花娑闥羅花。勝妙娑闥羅華遍無垢花。清淨無垢花金光照曜花。虛空照曜花大白香照觸花。百葉千蕊花除憂花。作喜花天所讚花。龍花安樂生喜花。禪枝花令身快樂花。令心歡喜花香遍三千世界花。息除眾病華妙威德莊嚴花。流出無邊福德花照觸十方菩薩華。雨如是等種種妙華積高至膝。周遍三千大千世界。時諸大眾見此花已。白言世尊如是種種勝妙諸華。眾妙妓樂。昔所未見昔所未聞。從何所來願見開示。佛言是彼大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從大莊嚴世界而來此會住在虛空。先雨如是勝妙諸花。供養於我及此經法。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與俱來菩薩從空而下。頭面禮足遶佛三匝。住一面立而白佛言。世尊彼一寶莊嚴如來。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此有十二俱胝菩薩。昔以曾受世尊化導。與我俱來詣此娑訶世界。為欲聽聞大集經故。彼世尊為欲令諸菩薩。於一切法得自在故。成就大法故。唯願世尊哀愍攝受。為說如是甚深法要。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即於空中變大寶蓋。眾寶莊嚴覆如來頂。光明照耀遍徹十方。昇於如來師子之座。其座高廣萬踰繕那。於是大虛空藏菩薩。合掌讚佛說伽他曰。  上法功德妙智尊  清淨無垢無限量  如空平等寂無動  敬禮甚深無與等  能示身相微妙色  不離法身現是身  悲隨有情身亦然  普現百福莊嚴相  已離音聲無聞見  斷諸言詞無說示  雖知語性如空響  以大悲心而演說  於諸有情心平等  知心如幻無自性  悉知心行無思慮  平等究竟心為心  示現種種度世間  善逝身形無所得  以妙所依功德體  隨其所樂為現身  法無所得佛亦然  不著於法離分別  知法能度有情故  隨宜為說常無間  大眾普共觀佛身  所現色相皆差別  世尊已離身心相  隨現皆令眾歡喜  因緣和合諸法生  虛妄分別非真實  以知諸法悉如是  得成正覺證涅槃  既斷分別離中邊  知其空寂無自性  雖知諸法性清淨  善脫業果無差違  法無有情壽及人  寂然如空離名字  了彼有情實非有  悉令證入甘露門  已修百億行難思  精進求於無上道  由此因緣已成辦  到無行處覺涅槃  妙覺諸法性無殊  於上中下皆平等  住平等智無分別  故佛常無不定心  知蘊處界皆如幻  三界猶如水中月  有情如夢性非真  為說如此非真法  世諦說成無上覺  不可說得無得相  菩提無得輪亦然  轉無轉相無所轉  自度度他於彼岸  自解解他諸繫惑  自安安他置大乘  自他俱證涅槃樂  有情無生亦無滅  有情本來常清淨  有情自性如幻相  有情既悟證菩提  色如虛空無有生  一切世間亦如是  是法無色離色相  由知是義色寂靜  以喻稱讚如來德  有請聞讚皆深著  佛德如空不可量  如是無二真讚佛  敬禮能覺諸有情  無觀無心至無得  唯有諸佛能讚佛  我禮如如真德尊  了諸有情無我人  諸佛法界同一相  已知諸法離欲相  故我供養平等尊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說是伽他已。即時寶莊嚴道場妙寶樓閣六種震動。空中出聲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世尊。於無數俱胝那庾多百千劫中。所有積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此大虛空藏菩薩。以妙伽他悉能稱揚。善男子若於夢中。尚未曾聞何況得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伽他。能生信解解已修行。當知此人漸次不久。能師子吼如虛空藏菩薩。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為欲聞大集經典。故來至此娑訶世界。瞻仰世尊禮拜供養聽聞斯法今此眾中諸來正士。各各於法而有疑心。唯願世尊。令於諸法得法光明生決定慧。善哉世尊。我今欲問決定之義。唯願如來少賜方便。何以故世尊是無礙智者。善知一切有情諸根前後熟故。世尊得光明者。離諸闇瞑故。世尊知義者。善能分別諸句義故。世尊知時者。不越時授記故。世尊智宜者。於諸有情隨宜說法故。世尊遊戲者。於諸神通得自在故。世尊淨觀察者。了有情心行如掌中故。世尊高大者無能見頂故。世尊勇健者。三千界中無能陵屈故。世尊自然者。無師證悟一切法故。世尊導師者。於諸道中示正路故。世尊大醫王者。以甘露藥能永除斷有情惑障纏蓋病故。世尊持大力者。得於是處非處乃至三明故。世尊大無畏者。於一切世間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之中。大師子吼無所畏故。世尊成就不共法者。獲得三世無礙智身口意清淨。三摩缽底解脫知見等不共法故。世尊住大慈者。以無礙慧於諸有情。平等觀察如虛空故。世尊住大悲者。以平等慧於諸有情。善行惡行若苦若樂無所動故。世尊住大喜者。行於禪定解脫到彼岸故。世尊住大捨者。心無憎愛如虛空故。世尊住平等者。入一切如來平等智故。世尊無希望者。智慧滿足遠名利故。世尊一切智者。五眼清淨見一切法悉究竟故。我知世尊成就如是無量無邊功德。我等今者愛樂法故。於此法中欲小諮問。令諸有情於平等法。方便出生一切智智。   爾時佛告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正士汝於殑伽河沙佛所。已得授記。我今聽汝隨有所問。當為分別令得歡喜。於是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功德王光明。問虛空藏菩薩言。汝為何故問於如來。時大虛空藏菩薩即以伽他而答之曰。  普心等於諸有情  妙心等住於彼岸  悟心無心入妙理  是故我問於世尊  得光無暗清淨者  無疑能斷彼疑惑  為令決定得解脫  是故我問於世尊  知我無我悉清淨  常利有情住無我  解脫有情我見縛  為此等故問世尊  威儀善住於淨戒  意樂清淨虛空等  堅固不動若迷盧  是故我問功德者  精進無邊勇無退  能摧我慢眾魔怨  自淨淨彼煩惱纏  故我請問端嚴者  樂聞施戒忍精進  禪定解脫髮諸通  清淨無垢勝慧明  故我問於清淨義  住空無相無願者  示現生死或涅槃  無生無住無去來  故我問於清淨智  甚深知見無涯際  聲聞緣覺及餘眾  無能難問不可測  我為如是問世尊  樂於正法能通達  法與非法俱無取  常於善法心不亂  是故我問如來法  不斷佛種諸賢士  能護正法及僧伽  名聞三世諸佛稱  故我問於功德海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以伽他答功德王光明菩薩已。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修行佈施波羅蜜多猶若虛空。雲何修行淨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多猶若虛空。雲何修行福德智慧二種莊嚴猶若虛空。雲何不捨離佛隨念不捨離法隨念僧隨念捨隨念戒隨念天隨念。雲何菩薩修行諸行等於涅槃。雲何菩薩善知一切有情行相。雲何能持佛法寶藏。如來等覺彼法性相如實而知。雲何菩薩善知有情本來清淨而成熟之。雲何菩薩如理相應。修習佛法至於究竟。雲何菩薩不壞神通。於一切法而得自在。雲何菩薩得住甚深佛法理趣。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所不能測。雲何菩薩入緣起善巧智。遠離一切邊見。雲何菩薩以如來印印於真如。不間斷善巧智。雲何菩薩入於法界甚深理趣。見一切法互相周遍平等一性。雲何菩薩意樂堅固猶若金剛。於此大乘無有傾動。雲何菩薩於自境界清淨如佛境界。雲何菩薩得陀羅尼無忘法行。雲何菩薩獲得如來加持無礙辯才。雲何菩薩於生死中而得自在。雲何菩薩摧伏怨敵超越四魔。雲何菩薩積集無量福德資糧。為諸有情作所依止。雲何菩薩出無佛世。為諸有情而作佛事。雲何菩薩獲得海印三摩地。不染一切有情心行。雲何菩薩得無染著。心如虛空風無有障礙。雲何菩薩善知軌儀。修行離暗獲得光明。不隨他緣得自然智。速到大乘一切智智。   爾時佛告大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正士。復言善哉善哉正士。汝今善能問於如來如是深義。能為有情發如是問。汝能明瞭一切佛法。已曾供養奉事過去無量諸佛。於諸佛所種諸善根。被精進甲求法無厭。以智慧器杖出諸魔境。常樂利益一切有情。超越世間毀譽八法。心行平等猶若虛空。久已積集一切智智。如汝功德邊際叵量。已於恆沙過去佛所曾問斯義。是故正士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菩薩摩訶薩所獲功德。到於大乘一切智智。虛空藏菩薩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菩薩成就四法。修行佈施波羅蜜多猶若虛空。雲何為四。所謂以我清淨故有情清淨。以有情清淨故施即清淨。以施清淨故迴向清淨。以迴向清淨故菩提清淨。善男子是為菩薩成就四法。修行佈施波羅蜜多猶若虛空。復次若菩薩成就八法。能淨修行佈施波羅蜜多。雲何為八。所謂我清淨施。我所清淨施。因清淨施。見清淨施。相清淨施。異相清淨施。不望果報清淨施。心平等如虛空清淨施。是為菩薩成就八法。能淨修行佈施波羅蜜多。善男子。譬如虛空無有邊際。菩薩無限行施亦復如是。譬如虛空寬廣無礙。菩薩迴向行施亦復如是。譬如虛空無色。菩薩離色行施亦復如是。譬如虛空無有受者。菩薩離受行施亦復如是。譬如虛空無所染著。菩薩遠離染著行施亦復如是。譬如虛空無所為作。菩薩遠離有為行施亦復如是。譬如虛空無有識想。菩薩離於識想行施亦復如是。譬如虛空遍諸佛剎。菩薩大慈行施遍緣恆沙諸佛國土一切有情亦復如是。譬如虛空無有窮盡。菩薩不斷三寶種迴向行施亦復如是。譬如虛空無有暗瞑。菩薩行施離煩惱暗亦復如是。譬如虛空無相顯現。菩薩行施心體清淨亦復如是。譬如虛空含容一切。菩薩行施普攝有情亦復如是。又如變化人施變化者。無心分別不希其報。菩薩行施亦復如是。皆如幻化遠離能所不希果報。善男子菩薩行施以勝智慧捨諸煩惱。以方便智不捨有情。是為菩薩修行佈施波羅蜜多猶若虛空。   爾時燈手菩薩摩訶薩。在於會中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以何等相修行如是佈施波羅蜜多。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應以無相修行如是佈施波羅蜜多。何以故以一切法無身相身相清淨故。無有情相有情相清淨故。無法相法相清淨故。無智相智相清淨故。無慧相慧相清淨故。無心相心相清淨故。無世間相世間相清淨故。無色相色相清淨故。無見相見相清淨故。如是乃至無暗無明離一切相。無相究竟邊際獲無盡忍。得於如來決定記□。住於菩薩尼夜摩位。以不退印印之。得佛灌頂成就一切平等佛法。善知一切有情行相。菩薩以如是行修行佈施波羅蜜多。說是法時萬六千菩薩。於諸法中見諸法性。猶若虛空獲無生法忍。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心常清淨恆行施  為求菩提不望報  施已歡喜無追悔  是為妙施得解脫  智者知法皆如幻  不顧身命及以財  於餘資具皆不貪  志佛菩提心決定  悉皆等施無憎愛  不生退沒恆進修  由觀諸法如虛空  是故無喜亦無厭  知法性相本清淨  菩提與施亦復然  由於所施不生貪  故常能捨無戲論  平等普施離思慮  於上中下無分別  意樂清淨常無垢  所有慧施離悕望  知身幻化皆無常  財亦不堅如夢電  即生悲愍世間故  而能常施不染世  無我行施煩惱淨  即能建立於佛教  不為魔羅所得便  如是施心難校量  十力所說此施心  應住清淨屍羅行  由此善修獲靜慮  智慧便能速圓滿  施戒與心俱清淨  燒諸結使不復生  自他皆獲於利益  能得無為涅槃樂  為除貪結行於施  是故不染亦不著  惠彼令無於苦惱  自成清淨菩提因  所施心無於退沒  由斯得見菩薩性  已見菩提清淨德  則能度於無量眾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4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二   開府儀同三司持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鑑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爾時世尊復告大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菩薩成就四法。修行淨戒波羅蜜多猶若虛空。雲何為四。所謂知身如影像。知聲如谷響。知心如幻化。知慧如虛空。是為菩薩成就四法。修行淨戒波羅蜜多猶若虛空。復次若菩薩成就八法。能淨修行淨戒波羅蜜多雲何為八。所謂不離菩提心戒清淨故。離聲聞緣覺心得無限量心戒清淨故。不捨一切學處智慧清淨故。於一切處受生願清淨故。於戒不緩任運無作行清淨故。迴向菩提魔羅心清淨故。心無熱惱煩惱清淨故。大願圓滿菩提清淨故。是為菩薩成就八法。能淨修行淨戒波羅蜜多。善男子譬如虛空清淨。菩薩持戒清淨亦爾。譬如虛空無有垢穢。菩薩持戒無垢亦爾。譬如虛空寂靜不亂。菩薩持戒寂靜亦爾。譬如虛空無有邊際。菩薩持戒無邊亦爾。譬如虛空無有繫屬。菩薩持戒無繫亦爾。譬如虛空無有執著。菩薩持戒離著亦爾。譬如虛空無可積集。菩薩持戒無積亦爾。譬如虛空不離於性。菩薩持戒不離亦爾。譬如虛空其性常住。菩薩持戒常住亦爾。譬如虛空究竟無盡。菩薩持戒無盡亦爾。譬如虛空無有形相。菩薩持戒離相亦爾。譬如虛空無有來往。菩薩持戒無動亦爾。譬如虛空無有戲論。菩薩持戒離戲亦爾。譬如虛空遠離諸漏。菩薩持戒無漏亦爾。譬如虛空無所為作。菩薩持戒無為亦爾。譬如虛空無有變易。菩薩持戒不變亦爾。譬如虛空無有分別。菩薩持戒無取亦爾。譬如虛空遍一切處。菩薩持戒周遍亦爾。譬如虛空無有破壞。菩薩持戒無犯亦爾。譬如虛空無有高下。菩薩持戒平等亦爾。譬如虛空性離於染。菩薩持戒無染亦爾。善男子是為菩薩修行淨戒波羅蜜多猶若虛空。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護戒寂靜心無垢  能除熱惱無所得  身語意業無瑕疵  一切律儀皆具足  智者不以戒憍逸  內心恆寂而無亂  智者常依菩提心  而於心意不染著  遠離諸業無思慮  如是不生諸分別  既離青黃及赤白  亦不住於名色中  無取無捨無染心  譬如虛空無障礙  此戒智者所稱讚  不見所讚諸句義  是戒能令心寂靜  亦能寂靜諸煩惱  悉得止觀之邊際  了然顯現得解脫  解脫諸縛之聖者  悉皆安住於屍羅  是故戒為勝解脫  亦為菩提根本句  諸有杜多居蘭若  小欲喜足絕貪求  遠離憒鬧而住禪  心獲輕安離煩惱  如是戒是為根本  思惟寂靜解脫句  是故屍羅為莊嚴  一切處為安樂道  亦令遠離於散動  斷諸煩惱及諸見  慈心遍佈如虛空  能靜邊執令清淨  決定不捨菩提故  而於菩提無分別  智者若具如是德  皆由於戒到彼岸   善男子若菩薩。成就四法修行忍辱波羅蜜多。猶若虛空。雲何為四。所謂他罵不報知語如虛空。他打不報知身如虛空。他瞋不報知心如虛空。掉戲不報知意如虛空。是為菩薩成就四法。修行忍辱波羅蜜多猶若虛空。復次若菩薩成就八法。能淨修行忍辱波羅蜜多。雲何為八。所謂於諸有情心無限礙猶若虛空。修行忍辱得清淨故。於諸利養不生貪著猶若虛空。修行忍辱得清淨故。於諸有情利益平等猶若虛空。修行忍辱得清淨故。身心無壞猶若虛空。修行忍辱得清淨故。離諸惑結猶若虛空。修行忍辱得清淨故。離所觀境猶若虛空。修行忍辱得清淨故。觀諸法性不生不滅猶若虛空。修行忍辱得清淨故。於色無色以慈遍緣猶若虛空。修行忍辱得清淨故。是為菩薩成就八法。能淨修行忍辱波羅蜜多猶若虛空。善男子復有八法。能諦觀察修行忍辱波羅蜜多。雲何為八。所謂性空忍辱不壞諸見故。無相忍辱不遣於相故。無願忍辱不捨菩提故。無行忍辱不盡有為故。無生忍辱不住無為故。無起忍辱不住生滅故。無有情忍辱不壞體性故。如如忍辱不壞三世故。如是善男子是為八種諦察法忍能修忍辱波羅蜜多。又善男子行忍辱波羅蜜多時。若有毀罵於我。我當忍受名我忍辱。非忍辱波羅蜜多。若見罵者及以罵法。我當忍受名我忍辱。非忍辱波羅蜜多。住無諍行是音聲忍辱。非忍辱波羅蜜多。作是加行彼我俱空。思惟忍受彼我無常。思惟忍受此名施設忍辱。非忍辱波羅蜜多。善男子都不見有能行所行。譬加大娑羅林若復有人手持利斧。入彼林中斫其枝葉。彼樹終無一念之心。彼為能斫此為所斫不生憎愛。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行忍辱波羅蜜多時。亦復如是無有憎愛。無能分別無所分別。是為菩薩修行忍辱波羅蜜多猶若虛空。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盡智無生清淨忍  於境不染意成就  內外寂靜無所依  心淨忍辱虛空等  是身如影如草木  心形如幻無真實  是法性空無所見  身心變異等於彼  設有毀譽無喜怒  無所分別無高下  知忍如地如門閫  依教忍辱度有情  雖知一切法性空  無人無我無壽命  不違因緣及造作  此忍最為真實行  聞彼惡言不瞋恚  知語言性如虛空  修習身心空亦然  當淨有情修此忍   善男子雲何菩薩修行精進波羅蜜多猶若虛空。若菩薩成就四法。修行精進波羅蜜多猶若虛空。雲何為四。所謂勤修善根知一切法未成就故。於諸佛所作大供養了知如來身平等故。常樂成就無量有情知諸有情無所得故。從諸佛所受持正法不見諸法所厭離故。是為菩薩成就四法。修行精進波羅蜜多猶若虛空。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成就八法。能淨修行精進波羅蜜多。雲何為八。由莊嚴身勤行精進。知身如影像無所得故。由莊嚴語勤行精進。知語如露性無所得故。由莊嚴心勤行精進。得致於定知心無所得故。為具諸波羅蜜分勤行精進。展轉修習思惟無所得故。由成就一切菩提分法勤行精進。菩提性相思惟無所得故。為淨佛土勤行精進。知諸佛國等於虛空無所得故。為成就一切所聞悉皆能持勤行精進。知所聞法猶如響應究竟無所得故。為成就一切佛法故。勤行精進知諸法界平等一相。思惟無所得故。是為菩薩成就八法。能淨修行精進波羅蜜多。善男子菩薩復有二種精進。所謂加行精進限齊精進。以加行精進策身口意。修習成就一切善法。無有所住思惟無所得故。以限齊精進應住不出不入。隨順法界無所去來。則如虛空無所得故。如虛空無色於諸有情成就所作。菩薩精進亦復如是。依諸佛法成就一切有情事故。如虛空含容一切色。菩薩精進含容一切有情。離一切見亦復如是。如虛空一切草木生長無根無住。菩薩精進生長一切佛法。不住我見亦復如是。如虛空遍一切處無所動搖。菩薩精進遍一切善法。無所動相亦復如是。如虛空等現種種色。菩薩精進等為有情。示現修習平等思惟。皆無所得亦復如是。善男子是為菩薩修行精進波羅蜜多猶若虛空。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勇猛所生精進力  無吝於身及命財  能行威德大菩提  於諸有情恆利益  往昔所修功德利  不生厭倦常修習  愛樂解脫諸有情  於諸如來常供養  願遊無量諸佛剎  推伏一切諸魔羅  常樂給施一切人  常樂護持於淨戒  常樂大慈相應念  常樂勤集諸善根  思惟無量禪定心  以大智慧常觀察  無量慈心捨瞋恚  功德利益正修行  於身於命無所慳  善能解脫諸煩惱  常修無我空解脫  離相無相大威德  永離諸見修菩提  如幻陽焰觀自性  樂說空法無思慮  依世淨行讀諸經  於法無法二俱亡  不捨音聲及文字  於世常說諸經典  讚佛功德亦無邊  有情心行既難量  智者應生大精進  悟於無量有情性  不滯於生及不生  能以無邊精進心  常習度生諸淨法   善男子雲何菩薩修行禪定波羅蜜多猶若虛空。若菩薩成就四法。修行禪定波羅蜜多猶若虛空。雲何為四。所謂安心於內內心無所見。制心於外外心無所得。由自心平等故知一切有情心亦平等。彼心及平等思惟證知皆如幻化。是為菩薩成就四法修行禪定波羅蜜多猶若虛空。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成就八法。能淨修行禪定波羅蜜多。雲何為八。所謂不依蘊而修禪定。不依處而修禪定。不依界而修禪定。不依現世而修禪定。不依他世而修禪定。不依欲界而修禪定。不依色界而修禪定。不依無色界而修禪定。是為菩薩成就八法。能淨修行禪定波羅蜜多猶若虛空。   復次善男子菩薩以專注心禪定清淨。雲何專注。於法名字不除不加。無變異無差別無損無益。無取無捨無暗無明。無分別非不分別無想無作意。無一無二亦無無一二。無動無思無戲論。無積聚亦無無積聚。不思惟一切相。心無所住名為專注。專注心不流散。於色眼色識遠離故自相清淨。觀行專注心不流散。於聲耳聲識遠離故自相清淨。專注心不流散。於香鼻香識遠離故自相清淨。專注心不流散。於味舌味識遠離故自相清淨。專注心不流散。於觸身觸識遠離故自相清淨。專注心不流散。於法意法識遠離故自相清淨。善男子譬如虛空。於劫燒時不為所燒。於水災時不為所濕。如是菩薩修習禪定。不為一切諸煩惱火之所焚燒。一切解脫等持等至。諸禪定水之所漂溺。常無間雜令散動有情。安住禪定而於禪定不生愛味。出定亦然無復障礙。於諸聖人常現寂靜。非聖人所勤成就之。常令定心住於平等。不平等者說法化導。不見平等及不平等。於等不等亦不相違。心無有礙猶如虛空。是故名為修禪定者。亦名勝慧修禪定者。亦名不住識修禪定者。由此定故而彼菩薩。獲得如是無住禪定猶若虛空。   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善護諸根修靜慮  常定不著於有情  等引平等度世間  於內於外常安住  不依於蘊及處界  遠離境界住寂靜  智者其心常在禪  於等不等皆平等  達於法界無高下  見心與意皆寂靜  為令世間成就故  示現諸禪及變易  彼無變易及禪定  自在心趣亦復然  現境無色禪定中  示現欲界亦如是  皆為有情成就故  彼復不著於有情  境界如空如幻化  陽炎水月夢及雲  已知禪定及世間  即轉世心成智慧  不能覆蔽於心故  則得生於自在心  了達禪定及神通  遊歷遍於俱胝剎  普能供養於諸佛  無知惑障悉斷除  諸根調伏意寂然  度奢摩他無分別  世間及意俱清淨  常恆智力寂亦然  以無所得住平等  故名平等遍無相  若於平等無所住  是故名為得定者   善男子雲何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猶若虛空。若菩薩成就四法。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猶若虛空。雲何為四。所謂由虛空清淨故入一切有情清淨。由智清淨故入一切識清淨。由法界清淨故入我人有情壽者清淨。由義清淨故入一切文字清淨。是為菩薩成就四法。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猶若虛空。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成就八法。能淨修行般若波羅蜜多。雲何為八。所謂勤集一切善法不著常見。勤斷一切不善法不著斷見。知緣起法而不違於無生法忍。現四無礙解而不著於四辯。善能抉擇四鄔馱南不見無常苦無我寂靜。善說業果而亦不動。於無業果住無戲論。智常顯說一切法句差別之相。善得一切淨法光明。於諸有情說於清淨及雜染法。是為菩薩成就八法能淨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善男子當知般若是清淨句能摧惡覺故。是無變異句自相清淨故。是無分別句無可限齊故。是如實句性真實故。是諦句無動瑤故。是誠實句無虛誑故。是聰慧句解諸縛故。是滿足句聖者功德故。是通達句善能觀察故。是第一義句無所言說故。是平等句無差別故。是堅牢句不可壞故。是不動句無所依故。是金剛句能穿鑿故。是濟度句所作已辦故。是清淨句性無染故。是無暗句明無所得故。是無二句無有建立故。是盡句究竟盡滅故。是無盡句無為常住故。是無為句非生滅所攝故。是空句最清淨故。是虛空句無障礙故。是虛空道句無行跡故。是無所得句自性無故。是智句智識無二故。是無推句離對治故。是無身句無轉易故。是苦遍知句離遍計苦故。是集斷句害貪慾故。是證滅句究竟無生故。是修道句入無二道故。是佛陀句能生正覺故。是達摩句究竟離欲故。善男子如是等類句義差別。智慧光明不屬於他。於所說法隨入少分。都無分別及所分別。是名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猶若虛空。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明慧能斷煩惱習  示現作業及因緣  不依我見及有情  不住壽者並人相  於我無我二俱離  顯說般若到真源  般若能推於所有  般若能度於瀑流  般若能作清淨因  般若能安勝解脫  淨慧能離諸纏蓋  於蘊處界悉遍知  明慧照曜三界空  於能所相皆解脫  修行般若令清淨  一切世間無所著  通達能行般若行  常修淨慧照真空  五眼清淨五根明  能除五趣淨五蘊  至於彼岸常安住  入於法界亦復然  平等猶若大虛空  高廣善順於佛智  於得無得二俱離  能示中道甘露門  隨順聖人之所行  善能分別無分別  能知苦集斷貪愛  修道示滅顯無為  成就實智慧光明  故了三世無來去  於諸剎土皆平等  諸法寂靜等亦然  了諸有情無我人  是則真修智慧者   善男子雲何菩薩修行福德猶若虛空。善男子一切法性猶如虛空。以菩提心而為種子。所修福聚皆不捨離於菩提心。積集善根而皆迴向薩婆若海。由是獲得無量福德皆如虛空。善男子菩薩應當發如是心。虛空無量故。感招福聚亦復無量。何以故由意無量故福亦無量。菩薩於彼應作是觀。善男子復有十種無量莊嚴。菩薩應滿如是福聚。雲何為十。所謂無量身莊嚴相好圓滿故。無量語莊嚴隨說法輪皆清淨故。無量心莊嚴通達一切有情心故。無量行身莊嚴成熟無量諸有情故。無量行相莊嚴淨無量佛剎故。無量福德禪定精進莊嚴成滿無量佛威儀故。無量大菩提場莊嚴應滿一切相及行故。無量無遮施會莊嚴成滿無量佛毫相故。無量恭敬無我莊嚴成滿如來無見頂相故。無量無間定心莊嚴成滿無量無諂曲心順淨意故。善男子是為十種無量莊嚴。菩薩若能如是發廣大心猶如虛空。所獲福德如虛空故。   善男子雲何菩薩修行智慧猶如虛空。若菩薩遍緣一切有情。有欲心無慾心如實知。有瞋心無瞋心如實知。有癡心無癡心如實知。有雜染心無雜染心如實知。自既離欲。復能為他補特伽羅說調伏欲法。自既離瞋。復能為他補特伽羅說調伏瞋法。自既離癡。復能為他補特伽羅說調伏癡法。自離雜染。復能為他說調伏一切諸煩惱法。不見有貪瞋癡煩惱者為下劣心。離貪瞋癡煩惱者為勝上心。何以故以彼菩薩。於不二法界清淨法門以證知故。如是法界即貪瞋癡界。如是法界即離染界。是故法界與一切法互相涉入。法界即法。法即法界無所不遍。若知我界即知法界。法界我界無有二故。所以者何我清淨故法界清淨。如是一切法清淨故。光顯容受亦無容受。離於一切相無相故。無所安立。猶如虛空名無礙智由無礙智了一切法無所障礙。是為菩薩修行智慧猶如虛空。   善男子雲何菩薩佛所印可佛隨念。所謂念無漏戒是戒佛隨念。一切法平等不散是定佛隨念。一切法無所分別是慧佛隨念。不住於二心是解脫佛隨念。不著一切智是解脫知見佛隨念。三世平等不動是力佛隨念。不住一切漏是無所畏佛隨念。如是當念佛身所有一切功德皆是佛隨念。法界平等無所分別。復次佛隨念。念佛所有色自性清淨由見色自性清淨故無念智隨至。乃至受想行識。見識自性清淨故無念智隨至。如是十二處十八界亦復如是。由一切法自性智故。最殊勝慧一切作意。遠離一切見纏遠離如是知色無垢濁。念無垢濁。是謂佛所印可佛隨念。復次佛隨念。謂念於佛行住坐臥一切威儀。不生執著。於佛說法於佛寂嘿不生執著。亦不執著念與非念。所以者何。佛無念無作意非色非相非法非非法。由一切相緣慮不現行故。善男子是名佛所印可佛隨念。   善男子雲何菩薩佛所印可法隨念。法名離欲。於法無染故。亦無法隨念。法名無阿賴耶。於法無隱沒故。亦無法隨念。法名寂靜。以無心意識染著故。亦無法隨念。法名無相。於法無隨相識故。亦無法隨念。法名無為。於法無施設住故。亦無法隨念。復次法隨念。若念無間斷不起法想。即入正位證無生忍。觀一切法本來不生無法可證。即是一切學無學緣覺菩薩。正等菩提所證之處。如是一切聖所證解脫法。亦無自性。是為菩薩佛所印可法隨念。   善男子雲何菩薩佛所印可僧伽隨念。僧名無為。彼不可以造作而作。而無現行身語意業。但是施設而有所行。是無為僧離施設住超諸言論。善男子是為佛所印可僧伽隨念。善男子雲何菩薩。佛所印可捨隨念。所謂捨於一切所依資具。及捨於法亦無所捨。此名最勝捨。於一切法無取無捨亦無所求。無有緣慮非無緣慮。彼無心行亦無施設。亦不住於識。不生於心以無住心故。名為佛所印可捨隨念。復次菩薩捨隨念者。以所修行迴向平等薩婆若智。不見菩提為所隨念。何以故。以薩婆若與彼隨念性無二故。善男子如是法智相應。是名菩薩佛所印可捨隨念。善男子雲何菩薩。佛所印可戒隨念。戒名無為。無漏無礙永息功用成就一切禁戒。無識無相亦不住心作三摩地。最勝所依亦是發生淨慧根本。離於戲論及解脫相。亦無二種分別之相。智者所讚無有現色。能息煩惱亦無施設。安樂隨行亦無對治一切分別。菩薩常於如是類戒無有垢濁。是名菩薩佛所印可戒隨念。   善男子雲何菩薩佛所印可天隨念。應隨念二種天。一者五淨居天。有聖者故。二者睹史多天。以一生補處菩薩在彼天故。復次此一生補處菩薩住彼天宮。有十種頂法。何者為十。所謂一切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多而為其頂。一切神通之中。不退神通而為其頂。一切地中。唯灌頂地而為其頂。一切菩提分法之中。不退正見勝三摩地而為其頂。一切無礙解中。義辯無礙而為其頂。一切智中。無著無礙智而為其頂。一切根中。知上中下根無礙智而為其頂。一切力無畏中。照耀隨入智而為其頂。一切眼中。佛眼觀察一切佛法。了如掌內而為其頂。坐菩提場中當成正覺。一剎那心相應正慧而為其頂。是為十種頂法之相。應隨念之。若菩薩得是念已。見則不亂隨眠纏。不亂作意戲論。不亂於如是類。念無垢濁。應當如是隨念彼天。善男子是名菩薩佛所印可天隨念。   善男子雲何菩薩所行諸行等於涅槃。涅槃名寂靜。悉除一切煩惱。滅一切受。離一切所緣。出蘊處界。即彼正士獲得涅槃平等。以本願力遊戲大悲。方便智慧得如來加持故。善修智慧意樂。清淨住於如幻妙三摩地。悉知有情煩惱生死皆如幻化。示現受生。由此能斷諸生死縛無所染污。名曰涅槃。既得自在不生而生。無所不生亦無所生。常在涅槃不斷生死。而成熟有情無有休息。善男子此名菩薩大悲方便雙智慧門。若菩薩住此門者。獲得涅槃平等行菩薩行。善男子雲何菩薩。善知一切有情行相。善男子菩薩。有八萬四千行。是於根本。鄔馱南句有情行相。無量差別不可思議不可言說。唯佛能知。非諸聲聞緣覺所了。亦非菩薩之所能了。彼菩薩蒙佛加持及自智力。隨知一切有情行相。所謂如是自性相。如是行相。如是因相。如是緣相。如是作相。如是和合相。或種種相離相欲相。瞋相癡相等分相。地獄相傍生相琰魔界相天相人相。或聲聞尼夜摩相。或緣覺尼夜摩相。或佛尼夜摩相。或遠因相中因相近因相。如是有情一切行相如實知之。除一切智不被摧伏。善男子是為菩薩善知一切有情行相。   大集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二   丙午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敕雕造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4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三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鑑正號大廣知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善男子雲何菩薩能持世尊佛法寶藏。善男子諸佛法藏無有窮盡。以一切有情根性行相差別無量。諸佛世尊為令趣入。隨其爾所差別根性。說法寶藏。亦有爾所無量無邊。是故名為佛法寶藏。復次如來證菩提夜般涅槃夜於其中間已說今說當說。所有一切悉名如說不異說真說。雲何名為如說。如彼真如平等而說故名如說。雲何不異說。所說之法依勝義諦。平等無二名不異說。雲何真說。稱法自性名為真說。復次諸佛法藏。不可以文字說。假使滿於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如阿難陀多聞第一。於百千俱胝劫中。說於一義不可究盡。如是諸佛無邊法藏。菩薩悉能如法受持。一切文字皆不廢忘。於一切義無有差異。使諸有情皆得歡喜。供養奉事一切如來。摧壞一切魔怨。制伏一切外道。息滅煩惱顯揚正法。如是善男子。是名持佛世尊佛法寶藏。復次善男子。如我等覺彼法自性。菩薩如是如彼法性應當受持。雲何名為如來等覺彼法自性。謂知法自性。悉皆如幻不成就相故。悉皆如夢無境界相故。悉如陽炎畢竟無生相故。悉如光影無移動相故。亦如影像無自性相故。知空自性究竟如露故。知無相自性無分別故。知無願自性心無住故。知離欲自性一切欲遠離故。知無為自性超諸數相故。善男子如是言說為他了別故。我已現證是法自性彼法性相不可言說。若菩薩欲受持諸佛法藏。應如如來覺了諸法自性。而以文字語言為諸有情如是說法。是為菩薩能持諸佛正法寶藏。善男子雲何菩薩。善知有情本來清淨。而成熟之。善男子有情界本來清淨。於彼根本性。有情不可得。若菩薩欲成熟彼有情。應如是知根本清淨。復應念彼無我見。無有情見。無命者見。無受者見。復次所說有情名者。但從顛倒見。纏無明有愛。虛妄分別諸煩惱。生無有實性。而彼菩薩。應當斷除虛妄顛倒一切煩惱。而為有情說如此法。不壞其性。為令了如有情無故。有情離故。應當如是成熟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善知有情本來清淨而成熟之。   善男子雲何菩薩如理相應修習佛法。如理者名入緣生。何以故。如彼彼因緣。感彼彼果報。謂如佈施因。獲大財富。是故菩薩。行佈施已盡將迴向一切智智。滿足成就檀波羅蜜。屍羅是生人天之因。菩薩普令污戒有情。安住淨戒。要期迴向薩婆若已。滿足成就戒波羅蜜。忍辱柔和為莊嚴身口意之因。菩薩常行自利利他。不為惱害住於忍辱。迴向薩婆若已。滿足成就忍波羅蜜。精進為能引攝一切佛法之因。菩薩應發勤精進心。積集一切所有善根。盡將迴向薩婆若已。滿足成就精進波羅蜜。禪定為於正知之因。菩薩為欲求正知故。修習奢摩他資糧。盡以迴向薩婆若已。滿足成就禪波羅蜜。般若多聞為大慧之因。菩薩不取不執聞相。迴向薩婆若已。滿足成就般若波羅蜜。如是能於一切善法。知如是因感如是果。是名因緣如理作意。復次如理作意者。謂如於我及一切法如理作意。如是知我無我。一切法悉皆無我。知我是空一切法悉皆是空。我但有名一切法亦唯有名。菩薩如是如理作意。於一切法平等相應。即是具足一切佛法。是為菩薩如理相應修習佛法。   善男子雲何菩薩不退神通。於一切法而得自在。善男子若有沙門或婆羅門。不害身見。起於神通彼還退失。若時菩薩已害身見。及能遠離六十二等一切諸見起於神通。名為具智具慧具覺具施具戒具定。亦即名為身心遠離具足智已。內常寂靜外無所行。遍所知心可所欲心。善抉擇心善清淨慧。無煩惱濁得光明。無翳智積集福資糧。積集智資糧。積集奢摩他資糧。積集毘缽捨那資糧。資以檀那淨戒莊嚴。被以忍辱精進甲冑。依於禪定善修般若。隨順大慈安住大悲。超出方便成如是法。起妙神通高昇無礙。乃至坐於菩提道場。以神通故於一切法皆得自在。現一切色聞一切聲入一切心。憶念無量劫。獲得一切遊戲神通。伏斷諸漏乃至隨意轉變皆得自在。於一切法無復功用。善男子是為菩薩不退神通。於一切法而得自在。   善男子雲何菩薩入甚深佛法理趣。一切聲聞緣覺難測。善男子甚深者名為緣生理趣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由集為因為緣。生大苦蘊。令諸有情流轉雜染。菩薩於彼善能了知此。則名為緣生理趣。雲何名為緣滅理趣。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由是因緣滅則大苦縕滅故。令有情獲得清淨。如是名為緣滅理趣。若菩薩於彼如是了知。是名為入甚深理趣。非諸聲聞緣覺能於雜染得清淨者。此是諸佛如來境界。若菩薩以佛威神加持之力。則能於此隨分覺悟。復次甚深者名薩迦耶。薩迦耶清淨故一切法清淨。何以故。此薩迦耶推求根本無所得故。其無所得則為甚深。諸佛於我皆無所得。我本清淨如我清淨一切法亦清淨。以何因緣而名清淨。謂彼諸法本來不生。無所起滅故名清淨。復次無暗無明無阿賴耶。真實勝義名為甚深。彼無眼滅。乃至亦無意滅。無有境界。是無境界則是真實。第一義諦名為甚深。亦無心意執著。勝義以難測難見不可覺故。於此諸類甚深法理。但以假名隨順世諦。於他有情分別顯示。是為菩薩得入甚深佛法理趣一切聲聞緣覺難測。善男子雲何菩薩。入緣起善巧智遠離一切邊見。善男子緣起者無所緣是緣起。無事無成就是緣起。無常苦無我寂靜是緣起。無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育。無補特伽羅無人無儒童是緣起。無生無起是緣起。無所有無功用空無相寂靜無所行無戲論。是故名無戲論法如是生是為生。如是滅是為滅。復次無我無有情無壽命無養育。無補特伽羅無人無儒童。則無有法可為緣生。於彼無我主宰名故。譬如草木牆壁影像。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如外諸法之所生時。生無所有。滅時滅無所有。內法亦爾。生時生無所有。滅時滅無所有。除緣起法無實所生。闕緣無滅。如是相應則一切邊見悉皆離也。雲何邊見。邊見者名斷名常。生時不生壞時不壞。無生無壞於斷常邊自然清淨。自清淨故於諸邊見皆得清淨。善男子是為菩薩入緣起善巧智遠離邊見。善男子雲何菩薩。以如來印印於真如。不間斷善巧智。善男子如來印。印者不間斷印。無生無轉無所取無動無所動。一切世間人天阿修羅。無所傾動。何以故。世間人天阿修羅。以彼印印。如是如來印。究竟不生印。究竟空性印。究竟無相印。究竟無願印。究竟無為印。究竟離欲印。究竟真如印。究竟實際印。究竟虛空印。善男子譬如空中印無所現。如是如來印。於五眼而不現於光明之相。以自相印而印之。故乃至如來於一切法施設言說。皆以如來印印之。是為施設。彼所有識及境界法皆是作法。安立而於彼法。不作種種安立之相。以真如印印之。無有間斷。雲何於真如間斷。若分別諸法見上中下名為間斷。若於諸法無所分別名無間斷。復次於多分別而生分別。於彼真如無能壞亂。譬如有情於空中行。而彼虛空無有破壞。如是一切有情於真如中。行而彼真如無有斷壞。菩薩如是由以智故。於色於法以真如印印之。不於真如間斷破壞。是為菩薩以如來印。印於真如不間斷善巧智。   善男子雲何菩薩。入於法界甚深理趣。見一切法與諸法界。互相周遍平等一性。法界者亦名離欲界離一切塵故。亦名不生界無聚集故。不相違界本無生故。無往界無等故。無來界無礙故。無住界不生起故。如如界三世平等故。無我界本來清淨故無。壽者界由勝義故。無了別界無所住故。無阿賴耶界無染污故。無生起界性決定故。如虛空界。性清淨故。如涅槃界無戲論故。如是名為入法界理趣。若菩薩入如是理趣。凡所演說一一語言。皆與法界理趣互相周遍。即知欲界法界無二無別。復次欲性法界嗔性法界無二。嗔性法界癡性法界無二。癡性法界煩惱性法界無二。煩惱性法界欲界性法界無二。欲界性法界色界性法界無二。色界性法界無色界性法界無二。無色界性法界空性法界無二。空性法界眼界性法界無二。眼界性法界色性法界無二。色性法界眼識界性法界無二。眼識界性法界乃至意界性法界無二。意界性法界意識界性法界無二。意識界性法界蘊界性法界無二。蘊界性法界地水火風界性法界無二。地水火風界性法界空性法界無二。乃至八萬四千法蘊行一切法法界無二是為。一切法法性界若菩薩由平等智入如是法界。則能見一切法平等性理趣。善男子是為菩薩入法界理趣。   善男子雲何菩薩。意樂堅固猶若金剛。住此大乘無有傾動。善男子菩薩成就十二種法。意樂堅固猶若金剛。不為人天世間所壞。雲何十二。所謂菩提心。意樂增上意樂不壞故。於施戒忍精進禪定般若不壞故。大慈大悲不壞故。四攝法不壞故。成熟有情不壞故。淨佛國土不壞故。不厭患生死不壞故。無厭足善根不壞故。為莊嚴相好設無遮施會不壞故。為護正法棄捨身命不壞故。所有善根迴施一切有情不壞故。積集一切佛法不壞故。善男子若菩薩。於如是法修習不壞。當知爾時名為成就堅固金剛不壞意樂。如金剛寶能摧諸寶自體不壞。如是菩薩成就堅固意樂。能摧一切有情煩惱隨眠而自體不壞。善男子是為菩薩成就金剛堅固意樂。於此大乘無有傾動。善男子雲何菩薩於自境界。清淨如佛境界。善男子佛境界者無有境界。離於境界一切清淨。彼菩薩由自境界及佛境界悉清淨故。而淨眼境界即佛境界。亦無佛境界。及眼境界。無近無遠。何以故。遠離境界。與佛境界。亦無遠離境界及眼境界。其耳境界即佛境界。亦無佛境界無有遠近。何以故。遠離境界與佛境界。亦無遠離境界及耳境界。其鼻境界即佛境界。亦無佛境界無有遠近。何以故。遠離境界與佛境界。亦無遠離境界及鼻境界。其舌境界即佛境界。亦無佛境界無有遠近。何以故。遠離境界與佛境界。亦無遠離境界及舌境界。其身境界即佛境界。亦無佛境界無有遠近。何以故。遠離境界與佛境界。亦無遠離境界及身境界。其意境界即佛境界。亦無佛境界無有遠近。何以故。遠離境界與佛境界。亦無遠離境界及意境界乃至蘊處界十二因緣。亦復如是。善男子若菩薩入佛境界。遠離境界一切境界。若自境界清淨平等。是即名為入佛境界。如是六種境界所有影現。彼皆入於諸佛境界。不生取著悉遠離故。如是如來境界無有染礙。一切境界不染不礙亦復如是。善男子如是解者。是為菩薩成就隨入佛界清淨自界清淨。   善男子雲何菩薩。獲得陀羅尼無忘法行。善男子菩薩。應於此陀羅尼修持作業。雲何修持。善男子有三十二種修陀羅尼法。所謂求法故。愛樂法故。法苑樂故。隨法流故。隨順法故。尊上法故。承事供養多聞者故。常於和上及阿闍梨。無有我慢恭敬供養故。求法無厭故。於教授者隨順不逆故。於說法者敬愛如佛不求其短故。於所聞法悉皆受持故。不懈怠故。於法不吝故。所行法施無悕望故。於所聞法如理作意故。於所聞法善觀察故。求於多聞無齊限故。常於梵行無休息故。常樂遠離心寂靜故。常勤修習六隨念故。於六染法常棄捨故。於六和敬恆不捨故。於一切有情起無礙心故。於緣生法修順忍故。於三脫門作意觀察不驚怖故。不捨聖種杜多功德故。護持正法心無下劣故。觀於眾生起大悲故。求於正法不惜身命故。修大智行離愚惑故。成就有情不懈倦故。如是名為修陀羅尼無忘失業。復次善男子。若菩薩得是陀羅尼已。於佛所說悉能遍持令不忘失。謂所聞法無有忘失。以念不忘。以捨覺悟以慧照了。入於一切無盡文字。得諸言音隨類善解智。得無礙辯演說無滯智。於了義經入理趣智。不了義經入理趣智。入於世俗無盡說智。入於勝義不斷說智。於正斷精進得無退智。於四神足起遊戲智。於諸根中得差別智。於諸力中得無動智。於七覺支得開悟智。於八聖道得入理智。於奢摩他得心住智。於毘缽捨那得法抉擇智。於智解脫得隨順智。於諸辯說得深入智。於諸神通得生起智。於諸波羅蜜得分別智。於四攝法得隨機智。於諸音聲得語路智。於決定法得抉擇智。於諸經義得無間斷智。於諸文字得無盡智。於諸有情得歡喜智。於求法者得稱根說法智。於佛所說得念總持智。於一切文字得入詞句智。於諸垢淨得如實覺智。於諸業緣得悟果報智。於一切法得光明無翳智。是名陀羅尼。得陀羅尼平等身語心者。能雨無盡法。能息諸煩惱。能生一切諸佛法故。由得此陀羅尼甚深理故。常無忘失。是故名為菩薩得陀羅尼無忘法行。善男子雲何菩薩。獲得如來加持無礙辯才。善男子若菩薩常蒙如來之所加持。得二十四種無礙辯才。雲何名為二十四種。所謂迅疾辯利捷辯。無礙辯無滯辯。善詞辯甚深辯。間錯眾音辯勝妙莊嚴辯。無沈沒辯無畏辯。種種偈讚辯修多羅緣起本事辯。能摧伏他辯說差別無盡句辯。顯現微妙辯端嚴威德辯。說法無間辯天眾莊嚴辯。斷諸疑惑辯世出世法辯。不錯失辯慈悲喜捨悅可眾心辯。宿命通辯佛所加持辯。善男子如是二十四種辯。修二十四種業而得成就。何者二十四種業。所謂不逆師長教誨故獲迅疾辯。往來無諂故獲得利捷辯。離諸煩惱故得無礙辯。不好雜住故得無滯辯。不離間語故得善詞辯。悟緣生故得甚深辯。以種種施故得間錯眾音辯。嚴飾如來塔廟故得勝妙莊嚴辯。不捨菩提心故得無沈沒辯。善護戒蘊故得無畏辯。施種種幢幡鈴蓋故得說種種偈讚辯。承事恭敬種種捨施諸師長故得說修多羅緣起本事辯。不逼惱貧匱有情故得能摧伏他辯。施無盡寶藏令他入法故得說差別無盡句辯。所說真實無粗獷故得顯現微妙辯。不輕毀尊教及離間他人故得端嚴威德辯。於自得法住持故得說法無間辯。不謗毀他以歡喜心施所愛物故得天眾莊嚴辯。於法不師拳如聞說故得斷一切疑辯。觀於一切皆如師長不加逼惱施病者藥故得世出世法辯。不求他過常自省察故得不錯失辯。以平等心觀諸有情置涅槃道不著一切利養恭敬及名聞故得慈悲喜捨悅可眾心辯。善言柔軟如說修行心無濁亂故得宿命通辯。不謗大乘不樂小乘悲愍有情故得佛所加持辯。是名成就二十四種辯才之業。復次令他有情。到究竟故。名為辯才。於他住持。能警覺故。名為辯才。於他歡喜意相續故。名為辯才。於他有情說隨心智故。名為辯才。善男子成就如是法功德智。是為菩薩獲佛加持無礙辯才。善男子雲何菩薩於生死中而得自在。善男子菩薩成就十二種法。於生死中而得自在。雲何十二。所謂遠離惡友故。親近善友故。於佛所許見清淨故。戒蘊清淨從三摩缽底起於智慧方便而雙運故。獲不退神通故。觀諸法無生故。為滿本願於生死中而受生故。觀於有情起大慈故。以大悲定觀察諸法如幻化故。知一切法不生滅故。於如夢性法不虛妄法如實觀察故。以佛世尊威神加持或現生死而不染生死故。是為十二。若菩薩成就此十二法。能於無量阿僧祇所生之處。示現受身廣大利益一切有情。善男子如是一切從二種根之所建立。所謂神通智及大悲根。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於生死中。獲於神通而得自在。   善男子雲何菩薩。摧伏怨敵超越四魔。善男子若菩薩。以如幻智通達一切五蘊諸法皆如幻化。超越蘊魔。通達諸法本性清淨超煩惱魔。通達緣起超越死魔。不退菩提心故超越天魔。復次菩薩如是觀故。能害所有障。於菩薩一切魔業魔不得便。何謂魔業。謂愛樂小乘是為魔業。不護菩提心是為魔業。於諸有情簡別行施是為魔業。樂求生處而持禁戒是為魔業。為求色相而修忍辱是為魔業。作世間事相應精進是為魔業。於禪味著是為魔業。以慧厭離於下劣法是為魔業。在於生死而有疲倦是為魔業。作諸善根而不迴向是為魔業。厭離煩惱是為魔業。覆藏已過是為魔業。憎嫉菩薩是為魔業。誹謗正法是為魔業。背恩不報是為魔業。不求諸度是為魔業。不敬正法是為魔業。慳惜於法是為魔業。希利說法是為魔業。離於方便成就有情是為魔業。捨四攝法是為魔業。毀破禁戒是為魔業。輕持戒者是為魔業。順聲聞行是為魔業。順緣覺乘是為魔業。要求無為是為魔業。厭離有為是為魔業。心懷疑惑不利有情是為魔業。所聞好疑不善通達如理作意是為魔業。好懷諂誑假示哀愍是為魔業。粗獷惡罵是為魔業。於罪不厭是為魔業。染著自法是為魔業。少聞便足是為魔業。不求正法是為魔業。樂求非法是為魔業。於障蓋纏不樂對治是為魔業。不淨心口是為魔業。忍沙門垢是為魔業。善男子如是乃至好行十不善業。捨於善法。如是一切悉為魔業。若菩薩成就四法。而能超越。雲何為四。所謂不忘菩提心故。勤修六度不放逸故。住於善巧智成就有情故。住甚深理護持正法故。善男子菩薩若與此法相應。決定能摧諸魔怨敵。是為菩薩超出四魔。   善男子雲何菩薩。積集無量福德資糧。為諸有情作所依止。善男子若菩薩於一切有情。起同體大悲住於禪定。見來求者悉皆捨施以福無盡得於寶手令他受用。意樂清淨心如平地離於高下。有所悕望豐饒利益。戒清淨故得心無著善護諸根。復能成辦一切施會。得陀羅尼成就辯才。以如是等積集善根。迴向菩提普施有情。如外四大一切世間依住。如是內四大為一切有情依住。菩薩作是思惟。我所積集一切善根法智善巧。無有一法不與有情而為依住。是為菩薩獲得無量福德資糧。為諸有情作所依住。   善男子雲何菩薩。出無佛世為諸有情而作佛事。善男子若菩薩。為出生處非處智故修十力業。為出生漏盡智故修四無畏業。為出生三十無礙智修十八不共法業。為出生得佛眼光明故修五眼悉知業。為出生一切神通故修宿命業。為獲成就滿足菩提故修具足一切善法。斷身口意諸煩惱業。為出生相好莊嚴故修集一切福資糧業。為出生十地得灌頂一切佛法故修集一切智資糧業。如是善男子若菩薩。具修如是業已。於無佛世能為有情廣作佛事而成就之。   善男子雲何菩薩。獲得海印三摩地。不染一切有情心行。善男子以何因緣名為海印三摩地。如贍部洲諸有情等若干色類。皆於海中而現影像故名大海。如是若干有情一切心色之類。乃至音聲彼諸影像。皆於菩薩心海中現。是故名為海印三摩地。譬如大海同一鹹味。菩薩一味法解脫智亦復如是。譬如大海不越潮限。菩薩觀時非時故不越成菩提時。坐於道場亦復如是。譬如大海不宿死屍。菩薩不與一切習氣煩惱及聲聞緣覺心俱亦復如是。譬如大海容納萬流不增不減。菩薩容受一切諸法無有增減亦復如是。譬如大海其廣無涯。菩薩慧用無邊亦復如是。譬如大海深難得底。菩薩智海一切聲聞緣覺難測亦復如是。譬如大海能作。無量世界依止。菩薩作諸有情依止亦復如是。善男子是為菩薩善入海印三摩地已。不染一切有情心行。   善男子雲何菩薩。得無染著心如虛空風無有障礙。善男子若菩薩。於一切法遠離見纏心無所著。譬如大風於虛空中無所染著。如是菩薩於一切法心無所著亦復如是。是為菩薩得無染著。心如虛空風無有障礙。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三   丙午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敕雕造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4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四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善男子雲何菩薩善知軌儀。修行離暗獲得光明。不隨他緣得自然智。速到大乘一切智智。善男子若菩薩。於彼所行軌儀一切諸行。不退不動獲得光明。名為正法自智光明。亦名於法無障礙智。能離於暗獲得光明。不隨他緣得自然智。何以故。彼菩薩住自然智光明之時。於他有情及於此法。照了決定。不隨他緣。速疾能證薩婆若智。爾時世尊說伽陀曰。  已脫諸見之智者  於生死中具福德  住於瑜伽離諸相  迴向菩提無盡處  應具一切智資糧  無邊智慧虛空性  無色無相亦無法  則能滿足一切智  應念佛身勝生子  於彼心意不散動  不取色相及種姓  是故名為念如來  法體遠離於諸欲  湛然寂靜常無相  若能遠離於所緣  是故名為真念法  無為無染常解脫  是故名為念僧伽  一切資緣諸事物  悉能捨施無所著  無思清淨無分別  是故名為念於捨  無為屍羅無諸漏  離身語意不流轉  不生三有無所依  是為正念無漏戒  淨居諸天體無垢  及住兜率紹法王  應念如是清淨天  不久我常亦如彼  若持諸佛之正法  不應執著煩惱事  於法非法皆解脫  如是能持諸佛法  如佛所得菩提相  受持法者亦復然  若知本際無有塵  是則名持諸佛法  由我淨故有情淨  法淨智者隨行之  智諸有情心性淨  以如是行而成就  不作斷滅有情界  亦不見彼有增減  為說斷除顛倒見  化無量眾令清淨  應說世間諸境界  不異如來之境界  佛之境界如虛空  世間之境亦如是  一切語言及文字  悉皆猶如空谷響  中間無有所聞者  如是知已獲總持  受持修習及讀誦  盡能宣說法理趣  無我無人無法相  如是安住陀羅尼  能持一切諸佛法  善說聞者皆歡喜  正念不離三摩地  由此決定於總持  於法不動無散心  亦於諸法無疑惑  譬如龍王降大雨  彼人說法亦復然  無著無縛無障礙  能說千億俱胝典  於諸有情無法想  彼得辯才勝功德  承佛威神說妙法  千俱胝劫常無礙  令諸有情心歡喜  安住辯才佛功德  若知一切法理趣  體性皆若於虛空  無入無命無壽者  彼即名持佛正法  有情本性皆圓寂  究竟諸法悉無生  是忍境界無垢淨  得此名為不放逸  見於諸蘊皆如幻  則見諸法真實性  知於六處如空邑  是則能超於蘊魔  譬如空中起浮雲  一切諸惑亦如是  常於正理勤觀察  彼則能超煩惱魔  若知無生常不生  則知寂滅亦無滅  法無過去未來世  決定不為死魔侵  於法無動亦無思  不住菩提無覺想  無我無人起悲濟  是降天魔之眷屬  見於識智二平等  不住無為及有為  心如幻化知世間  是名勇健難摧伏  於此彼岸無所著  說法修習相應者  拔濟有情無人想  是名菩薩之導師  觀察三有如曠野  亦如空性不變異  無路無人無拔濟  是為說法大商主  善說有無真實法  了法本來常清淨  悲與寂滅理相應  是名菩薩導師者  前後流轉心相續  如此二心不和合  了知流注心體性  是名菩薩之勇健  知諸法性本清淨  猶如虛空如水月  不著一切諸煩惱  是淨薩埵常稱讚  若知一法同諸法  如幻陽炎無所取  虛妄空寂不常恆  彼人不久成真覺   說此決定法門時。七萬二千那庾多天人緊那羅摩□羅伽等。皆發無上正等覺心。三萬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大光普照。百千諸天雨種種花奏諸伎樂以鄔馱南而共讚歎。此諸有情。已為如來法印印之。若有聞此法門。能生勝解受持演說。如法修行一切智者。於此佛剎皆應禮敬以自莊嚴。所以者何。由佛世尊出興於世。演此祕密決定法門。令我等聞。非餘有情所聞見故。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從佛世尊聞說是已即時獲得六無垢清淨三摩地門。以價直三千世界摩尼寶網。覆於佛上而為供養。一心合掌作如是言。如來今者以無礙智。觀察一切有情根性前後善巧。宣說無障礙法甚深理趣。由此眾會皆大歡喜讚歎大乘。時十方世界所來集會諸菩薩等。復放光明皆言由於如來說如是法門。令我等聞深生慶幸靡不歡喜。   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迅辯。白大虛空藏菩薩言。正士汝名虛空庫藏。而汝豈以虛空為庫藏那。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我亦是虛空亦是庫藏。迅辯菩薩言。善男子我願見汝虛空庫藏差別之相。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如汝之心所思惟物。我令空中為汝雨之。迅辯菩薩言我昔。曾見亦優波羅吉祥如來蓮花莊嚴世界。彼有蓮花名曰一切光明遍照。其量廣於一俱盧捨。有多千葉香潔柔軟。猶若迦止栗那綿。身觸之時受極快樂。其香芬馥遍於無量百千世界。彼中菩薩聞香見花即皆得定。唯願仁者於此眾會而雨是花。時迅辯菩薩。一心淨意。未久之間於是大虛空藏菩薩以大威神加持力故。即於空中雨如是花。時此會眾見是花已。各各獲得愛樂花三摩地。從定出已異口同聲。讚大虛空藏菩薩言。善哉善哉。正士由汝加持智力故。令一切有情悉皆獲得如是之力。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名寶莊嚴。白大虛空藏菩薩言。大士唯願為我及諸有情。於虛空中雨細粖金。所言未訖即有無量粖金。從虛空中如雨而下。寶莊嚴菩薩復言。願於空中雨一切寶。所言未訖即於空中。有無量無數種種名種種色種種摩尼之寶如雨而下。所謂金銀頗胝迦。吠琉璃碼瑙赤珠牟娑羅藏寶。吉祥藏寶髻娑羅無垢光寶。月光寶日光寶照曜寶珠勝光寶。贍部光寶火光寶。硨磲璧玉珊瑚帝青寶。德藏寶寂靜光寶澄清濁水寶。不壞光明寶建立眼寶。旋轉寶釋迦楞伽寶。勝寶大勝寶。威德熾盛寶吉祥藏王寶。金剛蕊寶世光寶。光味寶持光半月寶。贍部檀寶贍部洲光寶。千光寶矩火光寶。勝莊嚴寶息熱寶。無熱惱寶除病寶。淨眼寶淨耳鼻舌身意寶。照曜支寶照曜寶。青光寶黃光寶。頗威迦寶白頗胝迦寶網寶。以要言之餘如是類。無量之寶悉皆雨之。如是無邊眾寶名字。若於一劫不可說盡。   爾時復有時王菩薩。白大虛空藏菩薩言。大士此娑訶世界。有無量受苦有情。貧匱飢餓無諸飲食。著破弊衣復有裸形。及諸餓鬼露體飢渴被髮覆身。常思所棄涕唾膿血。為如是類願生憐愍。雨以衣食而充濟之。時虛空藏菩薩。以加持力即於虛空。雨種種飲食異類衣服。百千色相無量無邊不可算數。上妙細軟過於迦止栗那綿。身觸之時受極快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貧匱孤露有情及諸餓鬼。蒙此飲食勝妙衣服悉皆充足。   爾時會中復有菩薩名曰醫王。白大虛空藏菩薩言。大士今此世界。無量有情嬰諸疾病。復無眷屬所能瞻視。以病纏綿受大苦惱。願為此等諸有情類。雨上藥草令彼患者悉皆除愈。所言未訖。即時虛空雨於無量甘露妙藥。由此藥故一切病者服皆除差。復有菩薩名摧惡趣。白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願以大悲。息三惡趣受諸劇苦一切有情。所言未訖。即於空中出大光明。照捺落迦傍生鬼趣。彼諸有情皆息眾苦得受安樂。又於虛空雨眾花鬘塗香末香。幢幡傘蓋燈濁音樂。奴婢妻妾童子婇女。像馬車乘宅舍。城郭村邑聚落國土。宮殿樓閣花園窗牖床榻。珍寶輦輿四牛十六牛。乃至千牛所駕之車。悉於虛空如雨而下。皆由大虛空藏菩薩加持力故。復告眾言。善男子汝等皆取如是等物隨用捨施。當令滿足檀波羅蜜。復有菩薩名戒莊嚴。白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汝已雨於檀波羅蜜。何不復雨戒波羅蜜。所言未訖。即時十方諸佛及諸菩薩。皆共讚歎戒波羅蜜莊嚴功德。如是讚歎戒功德聲從空中出。如是讚歎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莊嚴功德。所出之聲亦復如是。又聞諸佛菩薩百千詞句。稱讚諸法無增無減。由此法音警覺三千大千世界。令無量無數有情。修學三乘而得成就。   復有菩薩名普遍光明。白大虛空藏菩薩言。汝虛空庫藏。為唯於此世界中現饒益有情。為復亦能於餘世界現汝斯事。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告普遍光明菩薩言。善男子汝獲無垢妙淨天眼。當觀十方諸佛世界。為見何物說是語已。時普遍光明即以天眼。觀見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所雨寶物飲食衣服。一如此界無所減少。又聞空中所說一切微妙法音亦不增減。   爾時普遍光明菩薩。見是事已深生奇特嘆未曾有。以鄔馱南稱讚大虛空藏菩薩。不可思議難可測量。而能頓於一切世界。現如是等種種寶物。唯願以佛威神之力及於仁者加持之力。令此眾會及餘世界一切有情。普皆得見如是眾寶。普皆得聞虛空法音。爾時大虛空藏菩薩。即如其言更雨如是種種諸寶。皆令此會及他方國土一切有情。悉皆得見各各皆發無上正等菩提之心。   爾時王捨大城有五百女人。共詣大虛空藏菩薩所。到已白言。我聞正士能滿一切有情所願。然今我等夫主並死不知所趣唯願大士示我令見。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以威神力故。即為五百女人。各各現其本夫形狀住菩薩前。時虛空藏告諸女言。姊妹當觀此是汝等本夫。以不彼諸女等各見本夫。悲喜交集。時彼丈夫各自隨逐是諸女等還歸本家。七日之中為女說法令得成就鹹發無上菩提之心。住不退轉。時五百女相共來詣大虛空藏菩薩之所。一心同聲以伽陀讚曰。  我等今知是法相  猶如幻化虛空性  而為我等示現夫  今我成就最勝業  以是諸法皆變化  本空無心無所動  由此通達無漏法  永不隨逐諸煩惱  是故皆發菩提心  願欲拔濟有情類  蒙為我等授記□  當得成佛度有情  同名善調之如來  廣於後世修諸行  我等獲斯妙法雨  是故稱讚大導師   爾時復有五百丈夫被賊欲害。即聞空中聲曰。汝等當知有菩薩名大虛空藏。能於怖畏諸有情類施於無畏。汝等應當歸依稽首必無所害。時彼諸人以恐怖故。皆共一心異口同聲作如是言。南無大虛空藏菩薩。作是語時虛空藏菩薩。化五百人從虛空下。住彼人前告諸賊言。是等貧匱何用害為。寧殺我等。今當與汝衣服瓔珞所須之物。令無所乏勿斷彼命。時彼諸賊即殺化人。其五百人鹹離怖畏泰然安隱。皆共往詣大虛空藏菩薩之所。恭敬合掌頭面禮足作如是言。我等今者皆從大師得全性命故來頂禮。莫知所報廣大之恩。唯願為我說微妙法。當共受持成二利行。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告言。善男子汝等今者既無所懼。各各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得自利利他成就。說是語已彼等一時。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以上妙衣服價直百千。奉虛空藏菩薩以申供養。如是供養虛空藏菩薩已。即為供養一切諸佛。爾時世尊悉與彼等授於記□。於當來世過無量劫。修菩提分法已。當得成佛。同號無怖畏如來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爾時舍利子白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汝得此虛空庫藏已來。經今幾何不枯不竭。周給一切無有窮盡。虛空藏言。大德於意雲何。豈有虛空而竭盡耶。不也大士。虛空藏言。如是大德舍利子。虛空自性無盡。我今所有善根功德亦復如是。所以者何我為菩提。於無量劫積集無量無邊善根。悉皆迴向如彼虛空無有窮竭。是故周給不竭不盡。如汝所言而此空中施設庫藏經幾何者。乃至我發菩提心來。空中庫藏久近如是。時舍利子復言。汝發菩提心復經幾時。答曰如佛世尊知其近遠。舍利子即白佛言。世尊此虛空藏菩薩。發菩提心經幾許時。佛言善男子我若具說。人天聞者皆生疑惑。舍利子言。善哉世尊。唯願垂慈為我開示。又此會中有無量眾皆共渴仰。願為解說令得淨信。   爾時佛告舍利子。譬如恆河沙數世界所有微塵。一一微塵復為一劫。如是塵劫為一洛叉。復有無量那由他洛叉微塵劫。儘是微塵所有劫數。彼虛空藏發於無上正等覺心。經爾所時。舍利子復白佛言世尊。彼虛空藏初發心時。所遇如來名字何等佛。告舍利子。彼時如來出現於世。名一切勝願寶威德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現一切佛剎。劫名寶莊嚴。舍利子彼現一切佛剎世界。所有功德莊嚴成就。我以劫壽說不能盡。舍利子彼佛世尊所坐道場。周千世界。復有超過數量諸菩薩眾。以為眷屬。舍利子彼時世界有轉輪王。名一切天灌頂王。於三千大千世界。彼王復有不可思議寶藏有三萬六千子。悉皆化生有大威德。彼佛世界乃至無有女人之名。舍利子彼佛世尊壽百千劫。其一切天灌頂王。於四十中劫承事彼佛。一日之中用千俱胝上妙資具。積高須彌以為供養。所積福聚不可思議。其王諸子及諸眷屬。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子彼時一切天灌頂王莫作異觀今虛空藏菩薩是。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甚奇世尊。此大虛空藏菩薩。被不可思議甲冑。乃至久遠住於大乘。能證如是威德法行。佛言舍利子。是大虛空藏菩薩。所供養佛超過無量恆河沙數。於彼佛所淨菩提心。恆河沙數佛所菩提心淨則意樂淨。恆河沙數意樂淨則加行淨。恆河沙數加行淨則增上意樂淨。恆河沙數增上意樂淨則檀波羅蜜多淨。恆河沙數檀波羅蜜多淨則屍羅波羅蜜多淨。恆河沙數屍羅波羅蜜多淨則忍辱波羅蜜多淨。恆河沙數忍辱波羅蜜多淨則精進波羅蜜多淨。恆河沙數精進波羅蜜多淨則禪那波羅蜜多淨。恆河沙數禪那波羅蜜多淨則般若波羅蜜多淨。恆河沙數般若波羅蜜多淨則方便波羅蜜多淨。恆河沙數方便波羅蜜多淨則一切有情無礙心無礙光淨。恆河沙數有情無礙心無礙光淨則大慈淨。乃至大悲大喜大捨大神通智淨則身語心淨。由恆河沙數心清淨則一大人相淨。如是廣說三十二大人相乃至一切大人相善根淨則虛空庫藏淨。舍利子由如是故。此虛空藏菩薩。能於空中示現一切菩薩之行。舍利子譬如虛空無有窮盡。善男子如是菩薩一切願行清淨無盡亦復如是。是故名為虛空庫藏。說是法時會中有一萬菩薩。獲得無盡財寶於虛空庫藏滿足願忍。   爾時會中復有菩薩名曰法王。白大虛空藏菩薩言。我願從空中聞妙法音。虛空藏言善男子汝極生恭敬。心住虛空作大師想。我當令汝聞妙法音。爾時法王菩薩。並諸大眾一心合掌。向空禮敬瞻仰而住。以虛空藏菩薩加持力故。即於空中出伽陀曰。  心意與諸法  皆如於虛空  我今說少分  汝等次第聽  虛空無高故  下亦不可得  諸法亦如是  其性無高下  虛空無有生  滅亦無所得  諸法亦如是  生滅不可得  空中無損減  復無增益性  諸法如虛空  平等無增減  空中無有暗  亦無於所染  心性亦如是  無暗亦無染  譬如日月光  虛空無愛染  心亦同虛空  無愛亦無染  譬如於虛空  鉾槊無傷損  菩薩觀眾苦  亦無憂懼心  如空雨甘露  虛空無愛悅  菩薩於名利  不生染愛心  毀譽空不動  苦樂心恆靜  大地雖搖動  虛空性常住  菩薩於世法  遠離分別心  如空火不燒  菩薩惑無染  虛空離生滅  法界無去來  眾色現於空  諸法依心住  空無色非色  心性亦復然  虛空唯假名  心意識如見  如空無邊故  智者德如斯  猶空跡難成  菩提行無相  虛空無前際  五蘊性亦然  過現四大空  未來亦如是  如劫燒空界  難滿諸有情  五欲流注心  難滿亦如是  佛說大法句  離欲出世間  教法廣無涯  如空無所得  了知真實法  不壞不住性  知性即無性  正見住實際  聲性空無有  言說性亦然  法體本無言  無聲亦無說  諸法如幻炎  夢影響皆空  寂靜無比方  引導故為喻  法無相說相  能所相皆無  菩薩了真如  如空無所得  無著無所有  無覺無戲論  不度有情故  如性為菩薩  有情本涅槃  聞此不驚怖  被勇猛甲冑  名住菩提者  猶如於幻師  害多幻化眾  實無有所害  所度生亦然  幻化及有情  諸佛法亦爾  若悟同一性  無自性為性  虛空藏菩薩  得虛空庫藏  充足諸有情  此藏無窮盡  無邊功德聚  得此清淨藏  汝觀諸法性  其性無移動  應知一切法  因緣和合生  由此無有窮  法藏難思故  世尊常演說  四種法無盡  有情及虛空  菩提心佛法  如諸世間物  可說有窮盡  無物無所盡  是故說無盡  究竟滅盡法  盡法無所盡  無盡無不盡  是故說無盡  若人聞此法  名菩薩覺悟  則知如是人  速住菩提道   爾時大眾聞是伽陀已。即於會中有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一萬二千天子住虛空中。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4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五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鑑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爾時眾中。有菩薩名常希奇。從座而起白世尊言。未知此聲從何而出。佛言善男子。汝當問彼大虛空藏菩薩。當為汝說。爾時常希奇菩薩。即白大虛空藏菩薩言。大士我今不知如此法聲從何而出。唯願仁者為我說之。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於意雲何。彼谷中響從何而有。常希奇菩薩言。因於他聲之所顯出。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彼之谷響為是身耶為是心耶為是色耶為是聲耶。可實有不。不也大士。響無自體因聲顯發豈有實耶。善男子響既不實因聲而有。如是虛空所出法聲亦復如是。從不思議智之所顯。由心攝持自空而出故有流轉。非即流轉能顯其聲。善男子。汝觀因緣和合所作甚深之理。依因感果亦無因果性不流轉。而此二法無自性故無作者故。若知因緣不能感果。則了諸法本無和合。所以者何如世尊說。若知雜染是則清淨。不斷雜染亦自清淨。何以故。煩惱自性本清淨故。如此二法名施設句。所謂雜染及以清淨。依勝義際所建立故。勝義際中雜染清淨皆不可得。勝義際者名為無際。即彼無際名為實際。是實際即空際。是空際即我際。是我際即一切法際。若知一切法際空際寂靜際極寂靜際所有際門。則於一切諸法。無所取著獲無礙智。爾時舍利子。問常希奇菩薩言。善男子汝以何故名常希奇。答曰大德舍利子我於一切法。常勤精進生希奇心。樂欲滿足而不能解。又於一切菩薩之行生希奇心。當願入於一切有情心行之智而不能解。願於一切煩惱魔業令不得便而不能解。是故於法常生希奇。由此因緣名常希奇。爾時長老舍利子白佛言。甚奇世尊。而此正士辯才如是明瞭。一切諸佛之法無所染著。所說之法亦不取著。爾時會中有菩薩名寶吉祥。白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唯願為我說三摩地。我當如說而修行之。時大虛空藏菩薩告寶吉祥菩薩言。善男子有三摩地名為菩薩清淨意樂。能除道障詣菩提故。有三摩地名一切有情無礙光明。謂與有情作照明故。有三摩地名護自他。超越一切他惱害故。有三摩地名為無垢。能令獲得心清淨故。有三摩地名為遍照。謂能增長諸善法故。有三摩地名為端嚴。謂能獲得澄淨性故。有三摩地名為高廣。謂能獲得無見頂故。有三摩地名為遠離。謂能調伏諸煩惱故。有三摩地名為迴旋。能右迴旋入真道故。有三摩地名為退轉。能轉外道邪因見故。有三摩地名為作樂。遊諸法苑受快樂故。有三摩地名到究竟。殖清淨行到後地故。有三摩地名為威德。獲心自在無羸劣故。有三摩地名入平等。於諸有情心平等故。有三摩地名知作業。能隨所作知業果故。有三摩地名師子幢。能離怖畏身毛豎故。有三摩地名心勇健。能消一切煩惱魔故。有三摩地名芬陀利。於諸世間獲無染故。有三摩地名跛度摩。謂能獲得心莊嚴故。有三摩地名光莊嚴。能照一切諸佛剎故。有三摩地名善作業。謂能永害憎愛心故。有三摩地名幢莊嚴。謂能照耀諸佛法故。有三摩地名為有炬。能照一切諸習氣故。有三摩地名為日燈。能離一切諸黑暗故。有三摩地名為日旋。能觀一切有情心故。有三摩地名功德藏。諸功德法隨順轉故。有三摩地名那羅延。能伏一切他論難故。有三摩地名為堅固。能獲金剛不壞身故。有三摩地名為具堅。能超一切世間慧故。有三摩地名曼荼羅。能獲不退諸神通故。有三摩地名金剛場。謂能往詣菩提場故。有三摩地名金剛喻。善能穿鑿諸漏法故。有三摩地名為具行。能知有情諸心行故。有三摩地名為治地。能令遠離愛慾過故。有三摩地名為摧壞。能令摧壞四魔怨故。有三摩地名日觀身。能觀一切色身相故。有三摩地名為不□逆□□□觀褸□□禕埤□送饉饜□□娙□□□□褸□蒔牷慼摯鞢摯e饉饜□□□□□□□誇□酋□□□埤□送饉饜□□□□□□□□姪襦馳娼□埤□送饉饜□□□□飀□□□勵□唌襤鞢摯e饉饜□□□□□□□□樂□飼襖□□埤□送饉饜□□□□裀□□礸□礸□□□埤□送饉饜□□□□□□□磻示□□襆□埤□送饉饜□□~□□□婟□□□□c□埤□送饉饜□□□□□□□襖□誇□□襤鞢摯e饉饜□□□□□□□祠□□□□囊埤□送饉饜□□□首□□□覜粿□□□□埤□送饉饜□□□□檢□□□穡覂馻□□埤□送饉饜□□□□□□□□□□□□□埤□送饉饜□□牷慼慼慼慼慼撞_賠牷摯鞢摯e饉饜□□□益□□□□姎□□□□埤□送饉饜□□□□飀□□□□□□□□埤□送饉饜□□□襹□□□□粿□□夼□埤□送饉饜□□□覘裀□□□□練□□囊埤□送饉饜□□□□□□□礸□穚□□□埤□送饉饜□□□衽□□□XX腹慼慼摯鞢摯e饉饜□□□聯□□□礸□稫覃□□埤□送饉饜□□□□逆□□□□稫觛□□埤□送饉饜□□□□裀□□榵□信□楈□埤□送饉饜□□□□裀□□□姪信詡觛覕埤□送饉饜□□□□埤□□□□祋妄呂□埤□送饉饜□□□□□□□□□耔□騾□埤□送饉饜□□□□□□□□□酋□漶摯鞢摯e饉饜□□□西埤□□□息□褽□□埤□送饉饜□□□□□□糕□粿委玲□□埤□送饉饜□□□楚□□□□□□禎櫸□埤□送饉饜□□□□□□□覜粿姍□□□埤□送饉饜□□□□□□□粿娶□□□□埤□送饉饜□□□聾埤□□□□栗□姪覕埤□送饉饜□□□婛□□□楋□□觀婛覕埤□送饉饜□□□□□□□駔□□姪觀□埤□送饉饜□□□妳埤□□驛□□襖□□埤□送饉饜□□□□逆□□□□誇□□囊埤□送饉饜□□□妍裀□□□祅禂騃□覕埤□送饉饜□□□媽□□□□褽□妠馜□埤□送饉饜□□□□飀□□□觀□□q□埤□送饉饜□□妳□□□誇□禳奪□□□埤□送饉饜□□□□逆□□□禳如馱□囊埤□送饉饜□□□呂逆□□□□耔□勵□埤□送饉饜□□E□j□□祏奷U□獎□褙□騃□□埤□送饉饜□□騪□□□□騖飀□□禭□饉饜□□□唌慼慼慼暴挋籥H椏餾□埤□□祭□□聾□□饉饜□□□□□榜餺□E饉饜□□□□□□□詛槮稨裀□□□□□饉饜□□□姪詛□□□□□□□饉饜□□□□□□□□□□□□□□餺□E饉饜□□□□姪詛□□□覈□□□□□饉饜□□□□□□杻腹敵D饜□□□腹樊遄慼摯f□饋□□楅□□□□U妳娘□□□□粿奅□□□□□□□埤□□祭□馜□□□逆□□覜粿奅□□□□鶴概□埤□馬□□礽□□□誇□禜粿奿□□□□□娗□□□龍□□□呂□□□IZ□□□□□□□□□□□饉饜□□□□□檢□□□妙□□□送□□□□騖飀□□饉饜□□馱□靈奿□□□□□□□駙□切襤□誇□□騏餾□□□□楰□□稙□□□騖驒□□□饖□饖□祭□□□□□露饉饜□量禳婖□□憐□□□s饋□□□□□婖□□□□飀□□□概□□□□駥娏騖駙□□□□楰□□□□□□□□□騖首□□櫸□□□哄慼撐齱|檢□□□□駥娏騖驒□□□祭□□婁[□□露□□□□□□餽□□視□檢□龍□□鞳敷方芊慼敵h餾□□□妘部慼慼慼潮晼慼慼慼慼撰q□襤□餺□□□楰□□桌□□□駾埤□□□量祅飀□□祭□樂□駾誇桌□□□葉馨□□□K□□□槂□□楹□□□□姪覟□琉通□榭□祤□□□□訧診□祋□□□□□晼慼撬抖倎芊慼X褐典吽慼慼j□□奅□□搾駩□逆□□楌□飀□羇□粳觚橁饅欖□□□□駜採C□□□搘O□□□□姻□□覆栗樇□□□祭□□□□鞳敷方芊慼撬芊敵C□□□□樏騖饉驒樖駜j□榖□□□□騽□□槎□□□怒□□□□□楅□□□槎□□s□□瞪□□奮搳慼慼撞\祌祛□□□□□□婂□□□露□椻□□□□□馜餺□i□□□G□□□□祭□罹怒□□□□□饅□□□□祥□玲□□飀□饛□□□概駉讀□□□耔□埤□餺□楥□□□駥獎□□□□駥奅飀□□祩祥□□覦□□□□□□檢□□□□□□□□□□□□□p□□□□□鷺□楥□□□礸□槔露□□□玲□□□□□馘j□捻□□饋□□□□□禱□□□□騏餾□□□□□□□□□□禭埤□饌槔亮□□□□□□□□槎□□□□□□  昔造善惡皆不亡  供養如來亦不失  不捨菩提意樂故  堅固多聞亦不忘  不失檀那及淨戒  忍辱柔和行成就  知恩報恩作善業  精勤不捨菩提願  一心禪定得解脫  定與慧俱心不惑  能修智業常不動  是故速得證菩提  滅諸煩惱而不染  由此不生胞胎藏  化生處在蓮花上  如蓮在水而無染  東方有佛名醫王  我等自彼來求法  親近供養無垢佛  成就三世無礙智  父王可共往佛所  奉事禮敬以修治  如來出世遇甚難  猶若優曇缽華現  王聞是語極歡喜  悉與妻子並侍從  一千俱胝諸眷屬  往詣於彼見如來  慇懃致敬彼世尊  妙華塗香以供養  頭面禮足而右遶  合掌端身住佛前  師子並及彼勇步  亦復頂禮於佛足  禮佛足已伽他讚  為求正法利有情  願為拔濟勝歸依  於世盲瞑作燈燭  妙達有情心意樂  隨彼勝解能開悟  今我父王恃尊位  為諸五欲之所纏  不往親近於如來  亦失供養及聞法  善哉世尊生悲愍  願說最勝菩提道  鹹令一切聞法已  皆得不退於佛乘  時佛踴在虛空中  高於八十多羅樹  王今聽我最勝法  聞已如說而修行  五欲無常命難保  身如朝露水上泡  欲樂如夢如嬉戲  誰有智者生貪著  習欲之人無厭足  轉令熾盛增渴愛  愚夫隨境無休已  唯聖慧者能知足  五蘊如幻而不堅  誑惑世間應善察  諸界如彼毒蛇類  六處喻若空村邑  無王無國無妻子  助伴但有於無常  唯施戒定及精進  今世他世為伴侶  觀我神通威德力  相好端嚴具辯才  汝樂來世如是業  應發無上菩提意  福報大王聞法已  並與七十俱胝眾  妻子侍從諸眷屬  皆發無上菩提心  鹹言已發最勝心  悉願廣度眾生類  誓行殊勝菩提行  願得成佛世間尊   善男子時福報莊嚴王。從佛所聞是伽陀已。與其眷屬合掌恭敬。稽首作禮而白佛言。世尊唯願垂慈受我供養。爾時世尊心生憐愍即受其請。時福報莊嚴王即以種種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皆是殊勝上妙珍異離過之財。於八萬四千歲以為供養。時師子及師子勇步。並餘二萬王子。發淨信心捨世榮位。於彼佛法出家為道。時王二子勤行精進。於菩提分法。修習不久獲五神通。以如意通力及知願力。能於一切諸佛世界施作佛事。廣為有情說於妙法。令無量無數阿僧祇有情。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其福報莊嚴王。過八萬四千歲已。為聞法故。往詣無垢炎無量光王如來所。見二童子出家修道窮自思惟是童子出家有何所獲。不知於我八萬四千歲中。以種種樂具供養功德。善男子時無垢炎無量光如來知王心念。即告師子勇步童子言。善男子汝應示現慧神通福神通力神通。映蔽大眾所有威光並魔宮殿一切光明顯菩提相。令此大眾生希有心。得於正見降伏異論。然大法炬息諸煩惱。遊戲菩薩自在神通。爾時師子勇步菩薩。即時舉手捫大虛空。三千世界六種震動。復更舉手捫摸虛空。即於空中而有百千俱胝天樂。不鼓自鳴其音和雅。復更舉手捫摸如前。即雨無量昔未聞見極妙天花。柔軟猶如迦止栗那綿。手觸之時受勝快樂。並種種寶末香塗香。繒蓋幢幡衣服飲食。一切受用莊嚴資具。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會得未曾有。爾時無垢炎無量光王如來。告福報莊嚴王言。如是雨寶廣大惠施可得知其數量以不。王白佛言。世尊所雨寶施猶如虛空不可知量。佛言大王此師子勇步菩薩。若以神通智慧之力。是剎那頃雨如是寶。遍於恆河沙數世界。一切有情隨意所取。皆得滿足悉令歡喜。善男子當爾之時。有地居天唱如是言。此菩薩於當來世。必得成就虛空庫藏。能隨有情心之所求。皆從空中雨如是寶。如是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大梵王天。展轉相告悉皆如是。   爾時無垢炎無量光王如來即便印可。如是當成虛空庫藏。作是言已恆沙諸佛。悉共發聲同時印可亦復如是。善男子彼福報莊嚴王。見師子勇步菩薩神變如是。合掌向佛白言。世尊菩薩神通福德之力。乃能如是不可思議。即立王子勝慧繼嗣為王。自捨國位剃除鬒髮。於彼佛法出家為道。既出家已作是思惟。所捨施者為欲利益身口意故。夫出家者令身口意悉清淨故。所捨施者為濟闕乏。夫出家者無所闕乏。所捨施者得報危脆。夫出家者獲果堅實。所捨施者有我所攝。夫出家者無所攝受。所捨施者有於身見。夫出家者離一切見。所捨施者猶如嬰孩。歡喜遊戲而無所知。夫出家者寂靜智慧悉皆遍知。作是思惟已閑居寂靜。不生放逸勤加修道。其後未久獲五神通。善男子爾時福報莊嚴王者莫作異觀。即拘留孫如來是也。爾時師子菩薩者即我身是。師子勇步菩薩者即大虛空藏菩薩是。是虛空藏菩薩。於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從虛空庫藏。常能雨寶無有休息。善男子爾時勝慧王子者。今慈氏菩薩是。善男子悅意清淨。宿植善根所聞法教。當知皆是有情依處。說此大虛空藏菩薩昔因緣時。有十二萬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出世間道。佛告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出世間道者。所謂六波羅蜜。三十七菩提分法。奢摩他毘婆捨那。四攝法。四無量心。四禪四無色定。五神通。善男子此名菩薩出世間道。世間者所謂五蘊。菩薩為求菩提。以慧方便知色無常。行於佈施知色苦知色無我。知色寂靜知色空。知色無相知色無願。知色無行知色不生。知色不起知色緣生。知色遠離知色無執。知色無阿賴耶知色不發起。知色如幻知色如夢。知色如陽焰水月谷響光影。知色如影像如草木瓦礫。而行佈施。菩薩如是行施之時。知色真如。由知色真如故即知施真如。知施真如故即知迴向真如。知迴向真如故即得菩提真如。得菩提真如故即知有情真如。知有情真如故即知我真如。知我真如故即知一切法真如。知一切法真如故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隨知如是而行佈施。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如是知受想行識無常已而行佈施。如是知識無我知識寂靜。知識空知識無相。知識無願知識無行。知識無生知識無起。知識緣生知識遠離。知識無執知識。無阿賴耶。知識不發起知識如幻如夢陽焰水月谷響光影影像。知識無形相已而行佈施。如是行施之時。知識真如故即得施真如。由得施真如故即得迴向真如。得迴向真如故即得菩提真如。得菩提真如故即得有情真如。得有情真如故則得我真如。得我真如故則得一切法真如。得一切法真如故。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而行於施。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復次善男子菩薩。知色無常已而護於戒。乃至知色如草木瓦礫已而護於戒。菩薩如是護戒之時。知色真如。由知色真如故則知戒真如。戒真如故則得迴向真如。迴向真如故則得菩提真如。菩提真如故則得有情真如。有情真如故則知我真如。我真如故則得一切法真如。一切法真如故。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則隨護於戒。善男子是名菩薩出世間道。如是知受想行識無常已。而護於戒。如是乃至知識無形相已。而護於戒。如是護戒之時。由知識真如故則得戒真如。戒真如故即得迴向真如。迴向真如故則得菩提真如。菩提真如故則得有情真如。有情真如故則知我真如。我真如故則得一切法真如。一切法真如故。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則隨護戒。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復次善男子菩薩。知色無常已而行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乃至知色如草木瓦礫已而行般若。菩薩如是行般若之時。知色真如。由知色真如故則得般若真如。般若真如故則得迴向真如。迴向真如故則得菩提真如。菩提真如故則得有情真如。有情真如故則知我真如。我真如故。則知一切法真如。一切法真如故。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行於般若。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如是知受想行識無常已。而行般若。如是乃至知識無形相已。而行般若。如是行般若時。由知識真如故則得慧真如。慧真如故則得迴向真如。迴向真如故則得菩提真如。菩提真如故則得有情真如。有情真如故則知我真如。我真如故知一切法真如。一切法真如故。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而行般若。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復次善男子菩薩。知色無常已。於身觀身修身念處。乃至知色如草木瓦礫已。修身念處。菩薩如是修身念處之時。知色真如知色真如故。知身真如。乃至知一切法真如。一切法真如故。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修身念處。不共身俱行尋伺。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如是受想行識。知無常已修身念處。如是乃至知識無形相已修身念處。如是修身念處之時。由知識真如故則得身念處真如。身念處真如故則得迴向真如。迴向真如故則得菩提真如。菩提真如故則得有情真如。有情真如故則知我真如。我真如故則知一切法真如。一切法真如故。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修身念處。乃至修受心法念處。亦復如是。不與法俱行尋伺。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如是知色無常已。修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奢摩他四攝四無量四禪四無色五神通。亦如是知色苦色無我色寂靜色空色無相色無願色無行不生不起緣生遠離。乃至知色如草木瓦礫已。引神通智。如是知受想行識無常已引神通智。乃至知識無表相已。引神通智。如是蘊真如神通真如故。乃至一切法真如。一切法真如故。非真如不妄真如不異真如引神通智。亦復如是。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何以故。此道超越世間道故。知色真如不壞其色。不斷不常從於緣生無生自性。如是知受想行識真如。不壞其識。不斷不常從於緣生無生自性。超蘊世間並欲色無色。而無染著以不染故。為於五趣受生有情。說此名為出世間道。由佛假說有於世間。是故不壞。何以故無常相不壞世間苦相無我相寂靜相空相無相相無願相無行相。乃至真如相不壞世間故。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此道清淨。菩薩若住此清淨道。即能於彼惡道有情作大光明。由得光明名為安住出世間道。此道最勝能令住趣菩提場故。此道淨勝。能離一切不善心故。此道殊勝。能到於佛智慧頂故。此道無上。能度生死諸瀑流故。此道無比。能超一切偏異道故。此道無等。無有一法能相類故。此道無等等。不離往昔因佛道故。此道安隱。善能摧伏諸魔怨故。此道無礙。如意通智所遊戲故。此道無暗。有慧光明故。此道平正。無諸諂曲故。此道端直。離諸邪曲故。此道平等等有情心故。此道廣大。容諸有情故。此道寬博。互不相逼故。此道能生。無有疲倦故。此道福資糧。檀波羅蜜故。此道無熱惱。戒波羅蜜故。此道無怖畏。忍波羅蜜故。此道不退轉。進波羅蜜故。此道離諸境。禪波羅蜜故。此道遍虛空。慧波羅蜜故。此道隨順智。能令變化故。此道常滿足。集諸善法故。此道隨法輪所聞不忘故。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道。如是殊勝清淨無比。若菩薩欲住此清淨道。當被大甲冑成就大乘。由此往詣菩提場故。何等名為被大甲冑。此諸菩薩。若被未度者令度甲冑。修治大船故。被未解脫者令解脫甲冑。解脫煩惱諸見縛故。被未安者令安甲冑。令捨一切攝受怖故。被未涅槃者令得涅槃甲冑。令顛倒者獲正道故。被解脫一切有情甲冑。令著我有情命者壽者無所得故。被受持正法甲冑。不貪身命故。被淨佛剎土甲冑。修習善根無厭足故。被莊嚴相好甲冑。積集種種福資糧故。被摧諸魔外道所說甲冑。獲神通力故。被令一切有情歡喜甲冑。獲四無礙智故。被求諸佛正法甲冑。得陀羅尼智故。被觀一切有情心甲冑。得神通智故。被知一切有情根前後智甲冑。由方便智慧故。被滿足十力甲冑。積集智慧力故。被無所畏甲冑。於一切處心無退沒故。被滿足十八不共法甲冑。修一切善法斷一切不善法故。被聞一切法不驚不怖不畏甲冑。知一切法如幻夢光影谷響水月故。被大悲甲冑。知諸有情本來涅槃悉成就故。被善巧方便甲冑。聞空無相無願無行一切法不生。而能示現處生死故。被先加持不動甲冑。聞說超過尼夜摩相。一切諸法不生一切行不滅。不取果證故。是為菩薩大乘甲冑。菩薩被此二十大甲冑已。乘於大乘到於彼岸。復次乘者。以四攝法為輪。善能攝取諸有情故。以淨十善為輻。善能通達諸正行故。以淨意樂善根為軸。善作甚深行根本故。以廣大緣生智為轂。堪任荷負有情善故。以大慈悲為輞。攝受法寶眷屬而莊嚴故。以堅固力為繫縛。最勝功德無退失故。以先誓願及善巧智為運動。大悲方便能雙運故。以奢摩他為轅。引發正慧善能遍知四聖諦故。以無遮施輻為資糧故。以如意足遊諸佛剎故。以正念繩持菩提心不退失故。復次乘者。廣博容受一切有情。摧伏二乘制諸外道破壞魔眾顯現明智。能到究竟一切菩薩所應學故。梵釋諸天皆讚仰故。如師子座安處一切說法者故。亦能顯現微妙色相觀無厭故。金剛鉤鎖堅固意樂。常無壞故。以菩提心而為先導。令身行願功德滿故。以淨天眼常觀察故。以淨光明照十方故。常雨清淨覺支花故。常奏無礙法音樂故。善說正理相應法故。善化同類諸有情故。一切菩薩為眷屬故。無量功德所莊嚴故。流出無上薩婆若故。善男子如是菩薩擐彼二十清淨甲冑。乘此大乘住出世道。以作佛事安立有情。說此大乘甲冑莊嚴時。七萬二千人天。發於無上正等菩提之心。三萬二千菩薩。於出世間道。皆得清淨獲無生忍。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五   丙午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敕雕造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4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六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鑑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爾時寶吉祥菩薩。問大虛空藏菩薩言。仁者汝已淨出世間道耶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如是已淨。復問言雲何已淨。答言我清淨故已淨。復問言雲何我清淨。答言世間清淨故我清淨。復問言雲何世間清淨。答言善男子色前際清淨無去故。色後際清淨無來故。色中際清淨不住故。如是受想行識。識前際清淨無去故。識後際清淨無來故。識中際清淨不住故。善男子是故名為世間清淨。復問仁者如是世間清淨。欲何所顯。答言善男子顯一切法悉皆清淨。復問雲何顯一切法清淨。答曰以智慧故。知一切法前際後際之分齊故。復問雲何一切法前後分齊。答曰不斷不常故。復問於彼不斷不常是何言說。答曰不斷不常是不生不滅言說。復問於彼不生不滅是何言說。答曰不生不滅是無言說。復問雲何法無言說。答曰是法無數故。復言仁者法若無數雲何隨於名數。答曰善男子譬如虛空不隨名數。但以名數假名虛空。如是名數即非名數。復問雲何數非數門答曰數門者說有為法。非數門者說無為法。又數非數法皆是無為。是故佛說應以智慧遠離一切稱量數法。於有為數以識稱量如理觀察。爾時不見是法應斷是不應斷。是法應證是不應證。是法應修是不應修。不見諸法亦不作限量。若無見無量。是時即獲無所執著得無悕望。若無悕望則無所緣。得無所緣則得無我。若得無我則無所執。雲何無所執。不執色是常無常。不執受想行識是常無常。不執色是苦是樂。不執受想行識是苦是樂。不執色是我無我。乃至不執識是我無我。不執色是淨非淨。乃至不執識是淨非淨。不執色是空非空。乃至不執識是空非空。即獲無所執著三摩地。得是三摩地已。常起大悲度諸有情。不見流轉生死煩惱。所以者何生死涅槃性無別故。於諸有情現見涅槃。亦知自身本來涅槃。是名菩薩般涅槃行。善男子雲何菩薩般涅槃行。般涅槃者名無有觀行。迴向薩婆若。於薩婆若不作色求。不作受想行識求。以無求心住清淨戒滿足本願。於一切法不見增減。獲於平等住於法界。由住法界行菩薩行。亦無行法而為所行。善男子是為菩薩般涅槃行。復問雲何無行有行觀察涅槃。善男子菩薩作意觀察涅槃。名為有行證於無行。以無行故名為涅槃。復次菩薩於言說詮表不生分別。名為涅槃。又涅槃者名為彼岸。而彼岸者無有諸相。於彼諸相心不取著。名為涅槃。又彼岸者名無分別。於彼不起分別心故名為涅槃。又彼岸者無阿賴耶。於彼不起阿賴耶心故名為涅槃。善男子。如是行已名為菩薩般涅槃行。爾時世尊讚虛空藏菩薩言。善哉善哉正士。快說此法契於菩薩般涅槃行。說此法時。會中有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由於如來智慧光明照曜我等故得斯辯。非我能也。譬如日光照閻浮提所有色像。如是世尊大調御士慧光明力。能令我等曉了諸法。亦復如是。   爾時寶吉祥菩薩。謂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汝今雲何隱其自智。皆言儘是如來加持。虛空藏言。一切菩薩所獲辯才。皆是如來之所加持。非唯於我。善男子若無如來所說諸法菩薩從何而有辯才寶吉祥言若因如來生菩薩辯。當知佛辯可移轉耶。虛空藏言。如來辯才無有移轉。但為其因。以因如來所說之法。生菩薩辯。譬如無明不轉至行。但為行因生起行故。如是佛辯無所移轉。但為作因生菩薩辯。又如象馬人聲不轉至谷。因彼等聲生於谷響故。彼聲等但與谷響而作其因。佛辯亦爾無有移轉。但與菩薩辯才作因。寶吉祥言。如來常說甚深緣生。又說諸法而無所生。善男子豈無緣生一切法耶。虛空藏言。若緣有作者。是法有生。因緣之法無有作者。是故諸法說無有生。寶吉祥言。如來今者出現於世。豈非生耶。虛空藏言。若真如有生。可說如來有其生也。若許真如無有生者。不應徵責如來出世以為有生。是故無生說為如來。如來者於一切法隨所覺悟。名為如來。汝善男子復雲何言如來生耶。此應置答。復問雲何置答。對曰如法性住。是名為置。復問法性雲何住。虛空藏言。住不生不滅不住非不住。是名法性住。如法性住無所住。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住無所住。如來亦爾。住無所住。不生不滅非住非不住。如是非住非不住。名如來住處。善男子言如來生者。是著一邊。言不生者亦著一邊。離此二邊。名為中道。善男子觀如來者應如是觀。若異觀者非正觀也。寶吉祥言。如來生義。如是甚深。住無所住不生不滅。虛空藏言。善男子若解此佛生之義者。不生增上。復問善男子雲何名增上。虛空藏言。增上者名增益句。謂於無中妄生增益。法無增益。若能於法不生增益。名平等句無等句。無句無句句。無文字句無了別句。於彼無心意識所行無所行句。其無所行句。譬如空中實無鳥跡。假以音說說鳥跡聲。如是如來實無有生。假以言說說佛出世。其智慧者。方能曉了不生句義。所以者何此不生句義。即是一切諸法自性。所謂無生。而此無生亦無自性。無自性者無有所住。無所住際是一切法際。住一切法際名為實際。亦名邊際際遍一切處故。由是證得一切法實際。猶如虛空平等無有限齊。彼法實際亦無限齊。若限齊際者。不名一切法實際。如是平等一切法實際則我際。知我際則知一切有情際。若知一切有情際則知一切法實際。是實際是我際。是一切有情際。是一切法際。是名盡際。夫盡際者涅槃之謂也。證此理者名得涅槃。又一切法者無有相待。離相對治。譬如虛空無能對治。如是諸法亦無對治。若言有涅槃可入可求。是生滅見。此法應生此法應滅。彼人則為行於生滅。不知涅槃平等一性。以不知故則著諸法妄生諍論。如世尊言若知我教授。應知則為滿足沙門最勝功德。爾時具壽阿難陀白佛言。甚奇世尊。大虛空藏菩薩無礙辯才。乃能如是由自身證。能作斯說。時大虛空藏菩薩語阿難陀言。大德不應說言我自身證。所以者何我身即虛空。以身虛空故。知一切法悉為虛空。雲何大德言我身證。阿難陀言。身若空者。汝以何身而作佛事。虛空藏言。以法身故法身者無有遷變。蘊處界等不生不滅。非顛倒身得隨意現。意所成身而作佛事。阿難陀言。大士汝證法身耶。虛空藏言。大德如我所解離法無身。我身即法法即我身。若法若身無有二相故言身證。阿難陀言。大士若身證者汝得阿羅漢耶。答言無所得故而得。所以者何。阿羅漢者。善能通達無諍法故。不染不恚亦不癡故。復言大士若如是者。汝應究竟般涅槃耶。虛空藏言。大德阿羅漢者不般涅槃。何以故知一切法究竟涅槃斷涅槃想。但諸異生作是分別言我涅槃。乃至分別計有種種涅槃差別。阿難陀言。大士如汝所說。菩薩非阿羅漢。非異生非學非無學。非辟支佛非菩薩非如來。虛空藏言。善哉善哉具壽阿難陀。以非阿羅漢非異生非學非無學非辟支佛非菩薩非如來故。菩薩於一切處皆能示現。亦不住於一切位地。說是法時。會中有五百阿羅漢。各各脫身所著上服。而以供養虛空藏菩薩。作如是言。願一切有情獲得辯才如虛空藏。爾時大虛空藏菩薩。以加持力故。令其所奉上妙法衣。盡入虛空隱而不現。彼等羅漢苾芻。問虛空藏菩薩言。大士如是等衣。為何所在。虛空藏言併入於我虛空庫藏。   爾時世尊熙怡微笑。阿難陀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而現微笑。如來微笑非無因緣。唯願演說。佛告阿難陀言。彼諸苾芻所奉衣服。以虛空藏菩薩威神力故。令衣盡入虛空。庫藏往彼袈裟幢世界山王如來所。而作佛事。虛空藏菩薩所說法音。於彼世界皆從袈裟之所流出。無量菩薩聞此法已。皆得無生法忍。阿難陀當知菩薩神通智勝。以如是等種種言音。成就有情以是因緣故我笑耳。說是法時忽於空中。雨無量日月光花。皆如火色昔所未見。花中出聲而作是言。若人聞此大虛空藏菩薩所說不退法印得生信解。必定當趣菩提道場。   爾時訶難陀白佛言。世尊如是之花從何所來。佛告阿難陀。有一梵王名光莊嚴。為百千世界主。是彼梵天為供養虛空藏菩薩故雨如是花。阿難陀言。世尊我等鹹願見彼梵王。佛言且待須臾汝當自見。   爾時光莊嚴梵王。與諸梵眾六十萬八千人。前後圍遶。從彼天沒至於佛前。頭面禮足右遶三匝。退坐一面合掌向佛。白言甚奇世尊。此虛空藏菩薩不可思議。具足淨戒。威德三摩地威德。神通威德智慧威德。滿願威德善巧方便威德。增上意樂威德法身自在威德。身莊嚴威德口意莊嚴威德。於一切法自在威德。世尊是虛空藏菩薩。都不從於身口意業。勤發示現一切化事。但由往昔修習之力。積集善根滿足諸佛甚深之行。由此能作大師子吼。佛言如是如是。梵王如汝所說。菩薩皆由昔善根力積集福智資糧。而於無上正等菩提。誓不退轉。能現如是神通化事。   爾時光莊嚴梵王白佛言。世尊雲何為菩薩善根。雲何為福雲何為智。佛告梵王言。善根者謂諸有情。最初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福者謂發心已起。於一切聲聞緣覺。為諸有情修行佈施持戒。及修所成一切福業。智者謂以所集善根迴向薩婆若故。復次善根者謂淨意樂無矯誑故。福者加行積集一切福故。智者增上意樂悉殊勝故。復次善根者於諸善法願堅固故。福者集善資糧無厭足故。智者所有善根觀如幻故。復次善根者謂獲善友。福者不捨善友。智者數問善友。復次善根者樂求佛法。福者所聞不忘。智者悅於法樂。復次善根者常求佛法。福者說法無所悕望。智者於法無吝。復次善根者常樂聽法。福者如理觀察。智者如法修行。復次善根者常樂見佛。福者常供養佛。智者隨順佛教。復次善根者謂獲出家。福者修聖種行。智者樂住蘭若。復次善根者善能修習少欲知足。福者於諸衣食任運不貪。智者於所受用任運無染。復次善根者修念處觀。福者滿四正斷。智者獲如意足。復次善根者謂入信根。福者修於進念。智者觀三摩地慧。復次善根者住於五力。福者隨順覺支。智者入聖道智。復次善根者心住妙理。福者求奢摩他資糧。智者得毘缽捨那善巧。復次善根者謂施所成福業事。福者謂戒所成福業事。智者謂修所成福業事。復次善根者謂增上戒學。福者增上心學。智者增上慧學。復次善根者說悔諸罪。福者隨喜眾善。智者勸請諸佛。復次善根者捨諸所有。福者不悕望報。智者迴向菩提。復次善根者於戒要期。福者持戒不缺。智者持戒迴向。復次善根者於諸有情不懷損害。福者所聞惡語而能忍受。智者能捨身命成就有情。復次善根者勤求善法不生厭倦。福者以所有善根迴施有情。智者積集善根迴向菩提。復次善根者謂能修習諸禪支等。福者謂獲禪定一切善根。智者從諸禪定現生欲界。復次善根者慧力多聞。福者所聞觀察。智者慧得圓滿。復次善根者等視有情。福者證得慈定。智者慈心平等猶如虛空。復次善根者謂修習三地資糧。福者積集四地資糧。智者圓滿八九十地資糧。復次善根者謂初發心菩薩。福者住行菩薩。智者不退菩薩。復次善根者謂平等行。福者相好莊嚴。智者無見頂相。復次善根者莊嚴佛上。福者心念惠施。智者利諸有情。復次善根者聞說魔業。福者覺察魔業。智者能超魔業。復次善根者謂具大悲。福者善巧方便智者謂修般若。復次善根者莊嚴菩提道場。福者善能摧壞諸魔。智者謂一剎那心相應慧成於正覺。梵王如是名為善根福智。   爾時光莊嚴梵王白佛言。甚奇世尊。能以三句義說一切法。時大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告光莊嚴梵天言。梵天有一句能攝一切法。雲何為一謂性空句。所以者何由一切法同空性故。是謂一句。復有一句攝一切法。謂無相句無願句。皆攝一切法。如是廣說。乃至無行句離欲句。寂靜句無阿賴耶句。法界句真如句。實際句不生句。不起句涅槃句。各攝一切法亦如是。復次梵王欲者是離欲句。以離欲性即是欲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嗔者是離嗔句。以離嗔性即是嗔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癡者是離癡句。以離癡性即是癡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乃至身見者是無身見句。以無身見性即是身見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色者是無色句。以無色性即是色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如是受想行識。識者是無識句。以無了別性即是識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如是廣說處界十二緣生。無明者即是明句。以明性即是無明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乃至生者是不生句。以不生性即是生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一切法句者是無法句。以無法性即是諸佛法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梵王是為一句攝一切法。若菩薩入此法門者。則於一句入一切佛法。梵王譬如大海吞納眾流。是一一句攝一切法亦復如是。譬如虛空能包萬像。此一一句攝一切法亦復如是。是故此句無盡展轉無量。譬如算師數以算籌布在局上。然局中無籌籌中無局而能展轉成無量數。如是一句成無量句亦復如是。梵王如是等百千劫。所說校量佛法。若身若心皆無所得。亦不可以數知。何以故一切法者是佛法故。是佛法者即非法故。所以者何以想分別以想遍知。假名說故。於中無相亦非無相無法非無法究竟無相。此相清淨自相遠離。猶如虛空同一自性。佛法亦爾性相皆空。虛空藏菩薩說是法時。於彼梵眾二萬二千梵天。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次五千梵王。以宿植善根獲無生法忍。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六   丙午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敕雕造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4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七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鑑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爾時寶手菩薩摩訶薩。問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菩提心者。以何法攝持得不退轉。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菩提心者。以二法攝持住不退轉。雲何為二。所謂意樂及增上意樂。復問言善男子。此意樂及增上意樂以何所攝。答言善男子以四法攝。雲何為四。所謂意樂以無諂及無誑所攝。增上意樂以不雜心及勝進修行所攝。是為四法攝於二法。復問言而此四法於幾法攝。答言以八法攝。雲何為八。所謂無諂以正直及正住所攝。無誑以無虛假及清淨意樂所攝。不雜心以不退沒心及不退精進所攝。勝進修行以福德資糧及智慧資糧所攝。是為八法攝於四法。復問善男子。又此八法以幾法攝。答言以十六法攝。雲何為十六。所謂正直以寂靜及柔和所攝。正住以無我及無矯所攝。無虛假以大慈及大悲所攝。清淨意樂以身清淨及心清淨所攝。不退沒心以堅固及力所攝。不退精進以如說所作及正修行所攝。福德資糧以加行及增上加行所攝。智慧資糧以多聞及思所聞所攝。是為八法以十六法攝。復問言此十六法以幾法攝。答言善男子此十六法。以三十二法攝。雲何為三十二。所謂寂靜以慚及愧所攝。柔和以善語及安樂住所攝。無我以謙下及不動所攝。無矯以無垢及無傷語所攝。大慈以於一切有情平等心及無礙心所攝。大悲以無疲倦及供給有情一切作使所攝。身清淨以不害及自財知足所攝。心清淨以調柔寂靜性所攝堅固以不缺要期及決定拔濟所攝。力以善住慧及不動慧所攝。如說所作以如說性及能作所攝。正修行以正加行及正精進所攝。加行以超勝及不退轉所攝。增勝加行以從他聞及如理作意所攝。多聞以親近善友及隨順善友所攝。思所聞以正行勇猛及靜慮觀察所攝。善男子是為以三十二法攝十六法。復問言善男子此三十二法。以幾法攝。答言此三十二法。以六十四法所攝。雲何為六十四。所謂慚以內觀察及攝諸根所攝。愧護外境及敬有德所攝。善語以求法及愛樂法所攝。安樂住以身靜及心靜所攝。謙下以不貢高及如法語所攝。不動以身不曲及心不曲所攝。無垢以除三垢及修三脫門所攝。無傷語以無粗獷及無離間語所攝。無礙心以自護及護他所攝。於一切有情平等心以無簡別及一味性所攝。不疲倦以如夢自性及如幻自性所攝。供給有情一切作事以神通及方便所攝。不害以羞恥及信業報所攝。於自財知足以少欲及知足所攝。調柔以不躁動及不欺誑所攝。寂靜性以捨吾我及無我所所攝。不缺要期以觀菩提心及順菩提場所攝。決定拔濟以覺悟魔業及諸佛加持所攝。善住慧以不輕躁及不掉動所攝。不動慧以心如山及不移轉所攝。如說性以善作業及不追悔所攝。能作以實性及真性所攝。正加行以順緣生及離斷常所攝。正精進以加行及如理所攝。不退轉以正斷及不懈慢所攝。超勝以勇猛及精進所攝。從他聞以善友及求法所攝。如理作意以奢摩他資糧及毘缽捨那資糧所攝。親近善友以承順及恭敬所攝隨順善友以身輕利及心輕利所攝。正行勇猛以涅槃及離欲所攝。靜慮觀察以因不壞及果不壞所攝。善男子是為三十二法以六十四法所攝。復問言善男子此六十四法以幾法攝。答言善男子。此六十四法以一百二十八法所攝。所謂內觀察。以觀空及觀性所攝。攝諸根以正念及正知所攝。護外境以防諸根及不馳散所攝。敬有德以觀自過智者及不求他過智者所攝。求法以自要期勇猛不退及於他作惡不念所攝。愛樂法以求法及順法所攝。身靜以離昏沈及離癡性所攝。心靜以遍知及斷除煩惱所攝。不貢高以不憍慢及斷暴惡所攝。如法語以斷不善法及滿一切善法所攝。身不曲以不粗語及不惡語所攝。心不曲以正念及正三摩地所攝。除三垢以不淨觀及慈悲觀所攝。修三解脫門以無數取趣及勝義所攝。不粗獷以利益語及安樂語所攝。無離間語以不壞語及和合語所攝。自護以不作一切罪及積一切福所攝。護他以忍辱及柔和所攝。無簡別以等虛空心及如風心所攝。一味性以真如及法界性所攝。如夢自性以見聞覺知法及所經不受用法所攝。如幻自性以誑惑及遍計分別所攝。神通以成辨利益及順智慧所攝。方便以慧光明及觀有情所攝。羞恥以悔已不生及無覆藏自過所攝。信業報以現證諸法不生放逸及畏後世苦所攝。少欲以清淨受用及離無厭足心所攝。知足以易滿及易養所攝。不躁動以究竟盡及無諍所攝。不欺誑以實語及法柔和所攝。捨吾我以不計因及摧惡見所攝。無我所以無我慢及無貪所攝。觀菩提心以不希望劣乘及悲愍有情所攝。順菩提場以摧伏諸魔及現證佛法所攝。覺悟魔業以善友教授及修習般若波羅蜜多所攝。諸佛加持以如說所作及不捨一切有情所攝。不輕躁以心如地及斷愛憎所攝。不掉動以離惡作及觀無常所攝。心如山以不高及不下所攝。不移轉以不退壞願行及勝進願行所攝。善作業以智所作及不追念魔事所攝。不悔以戒清淨及三摩地清淨所攝。實性以世俗諦及勝義諦所攝。真性以真如及真實所攝。順緣生以因及緣所攝。離斷常以無生及無滅所攝。所加行以信業果及拔除業所攝。如理以遠離道及不生道所攝。正斷以斷不善及不斷善所攝。不懈慢以心力及身。力所攝。勇猛以審諦及不失修行所攝。精進以不雜心及不退轉所攝。善友以恭敬及供養所攝。求法以求正智及求解脫所攝。奢摩他資糧以身遠離及心遠離所攝。毘缽捨那資糧。以聞法不厭及如理作意所攝。承順以禮拜及合掌所攝。恭敬以實語及不欺誑所攝。身輕利以於食知量及初中後夜警策睡眠相應所攝。心輕利以無慾及正思惟所攝。涅槃以離無常及苦所攝。離欲以無我及無攝受所攝。因不壞以寂滅因及勝解所攝。果不壞以如瑜伽不欺誑及如勝解果讚歎所攝。善男子是為六十四法以一百二十八法所攝。善男子如是我已略說一切法所攝。若倍倍說諸法增數。以我無斷辦才。或於一劫或餘一劫不可窮盡。   爾時寶手菩薩聞大虛空藏菩薩說是諸法所攝之時。得未曾有踴躍無量。即以右掌覆此三千大千世界。於剎那頃。盡十方界所有花鬘塗香末香。幢幡衣服眾妙音樂。皆從寶手右掌之中如雨而下。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花至於膝。幢幡衣服周遍虛空嚴飾交映。百千音樂不鼓自鳴。於其聲中出伽陀曰。  持德顯德百福滿  摧魔念慧具修行  善說法要大沙門  能摧十方有漏行  殊勝修持吉祥滿  降伏怖畏離塵惛  能度人天置涅槃  十力盡漏心無相  以微妙音演說法  不失不謬三垢除  人天無比三界尊  隨順世間能與樂  念慧修持悉圓滿  十力最勝壞魔軍  由是能開甘露門  無有塵累善調御  遊行不動出於眾  十方調伏利人天  妙慧如空無所依  法界不動安如地  聲光能壞諸塵暗  是故妙讚離垢尊  慧光照曜滿吉祥  光顯牟尼蔽魔眾  隨化人天在三有  示定示亂離攀緣  世間無礙悉如空  故佛調伏人天者  三千大海量可悉  十方虛空猶可步  一切有情心可知  如來功德難思測   說此伽他讚歎佛時。天魔波旬嚴四種兵。來詣佛所住眾會前。現其自身如長者形。頭面禮足住在一面。白佛言。世尊此大虛空藏菩薩。及寶手菩薩是二正士。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又能示現如是種種奇特神通利益之事。於未來世。而有有情聞此經典開悟信解思惟者不。佛告波旬未來世中。信此經者其數甚少。如以一毛端折為百千分。以此一分於大海中取一滴水。善男子信此經者如毛端水。不信之者如大海水。時魔波旬聞是語已。心大歡喜。踴躍歌舞出於眾會。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此是何人。歡喜踴躍出於眾會。佛告舍利子是天魔波旬。現長者形來至我所。欲隱蔽正法聞說後世信經者少心生慶快。是故唱言。沙門瞿曇眷屬減少。我眷屬多。   爾時魔波旬生歡喜已。出於眾會欲還天宮。作如是念。此虛空藏及餘菩薩。並於瞿曇所有功德。皆悉減少時。虛空藏菩薩。即以神力制魔波旬及其眷屬。住於空中令不得去。而告魔言。波旬虛空無礙。何不速去還。   爾時天宮魔即答言。汝見虛空無有障礙。我觀空中盡唯暗黑。不知所從。唯向下觀見佛世尊光明普照。時虛空藏菩薩。告波旬言。波旬豈有內心意樂白法外見暗耶。無如是理。時魔波旬自知內心常懷嫉惱。深生愧恥白虛空藏菩薩言。我從今日之後更不復作魔羅之業。虛空藏菩薩言。波旬是為希有是為難事。能發如是堅固之願。波旬汝及眷屬。宜應下來於如來所聽聞法要。所以者何。佛世難值。時魔波旬意還本宮志不樂聽。以虛空藏告敕之故。與諸眷屬從於空中。俛仰而下。   爾時虛空藏菩薩。告眾菩薩言。諸仁者頗能宣說超越諸魔之法門耶。各隨所樂說之。時彼會中有菩薩名曰山王。作如是言。若有求離魔之境界。是墮魔界。若知一切境界皆是佛界無有魔界。是人則名隨佛境界。入佛境者尚不見有佛之境界。況餘境界。菩薩由此超越魔道。是故名為超魔法門。寶吉祥菩薩曰。心緣慮者為魔境界。若復於法無所緣慮。知一切法皆無所得。則獲無阿賴耶。彼何有魔之所為作。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寶手菩薩曰。若有執著則墮魔境。若不取著則無諍競。與一與二不共心俱。何況諸魔。若菩薩證此不俱法門。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寶勇菩薩曰。若墮空有是為有諍以有諍故。則住魔境。若不墮空有隨順相識。而無所轉住無相際。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寶思惟菩薩曰。如來說一切妄想煩惱。如光影如影像。不轉非不轉。不來不去不住內外。若如是知者。則於分別煩惱不起。於分別煩惱不滅。則斷遍計。超於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寶藏菩薩曰。若有染不染則有愛憎。以有愛憎則墮魔行。若離憎愛名住平等。若住平等則於諸法種種相離。離諸相故平等思惟。得是平等名超魔境。是名菩薩超魔法門。離寶菩薩曰。起於我者則為魔業。若我清淨何有魔為。所以者何。由我淨故煩惱清淨。煩惱淨故一切法清淨。由一切法淨故虛空清淨。住是虛空清淨法者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法王菩薩曰。譬如大王得灌頂已有大營從無所怖畏。得灌頂菩薩亦復如是。以眾法寶而為眷屬。於一切魔無有怖畏。所以者何。彼灌頂位。滿足一切無量佛法法寶眷屬。能持十方一切諸佛所說之法。若菩薩住如是心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山相擊王菩薩曰。譬如有孔隙處風入其中。搖動於物有往來相。菩薩亦爾。若心有間隙心則搖動。以搖動故魔則得便。是故菩薩守護於心不令間隙。若心無間隙則諸相圓滿以相圓滿故。則空性圓滿。是為菩薩超魔法門。喜見菩薩曰。於諸見中見佛見法。是為最勝。此中見佛者不以色見。不以受想行識見。於一切法都無所見。是真見佛見法者。於一切法離於作意。不見文字不生貪著。是真見法。以見佛見法得成就故。能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帝網菩薩曰。起念思惟名為魔業。菩薩於彼因緣。若有動念思惟。不如理作意。皆是魔作。若不動不念。不起思惟不生於觸。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功德王光明菩薩曰。若有對治則為魔業。若無對治即為法界。一切諸法皆順法界。若入法界則無魔界。所以者何。離於法界魔不可得。法界魔界同真如性無有少異。菩薩解此則入一道超於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香象菩薩曰。無力者魔得其便。有力者魔不得便。無力者謂於三解脫門聞生驚怖。有力者於三解脫門聞不驚怖。何以故。若證解脫則不驚怖。通達此者不生驚怖。善修行者亦不驚怖。無驚怖故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慈氏菩薩曰。猶如大海同一鹹味。佛法智海同一法味。亦復如是若佛若法。悉皆平等空無相願。不生不起一相平等一味平等。若菩薩了知一味相者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虛空藏菩薩曰。仁者譬如虛空起過一切所有境界。亦無眼耳鼻舌身意。菩薩如是知一切法自性清淨。猶如虛空等身口意入智光明。若得智光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文殊師利菩薩曰。仁者汝等所說悉是魔境。何以故。施設文字皆為魔業。乃至佛語猶為魔業。無有言說。離諸文字魔無能為。若無施設即無我見及文字見。以無我故。則於諸法無有損益。如是入者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告魔波旬言。汝聞說此超魔境界法門不邪。波旬答言。唯然已聞。虛空藏言。波旬汝敢於此諸大菩薩所說超魔境界法門。作魔事不。答言大士。我或昔聞超魔境界殊勝法門。或復當聞終不敢能為其魔業。何況現證。   爾時會中。有四護菩提場眷屬天。一名町卻梨。二名三牟得卻梨。三名具香。四名淨信。時此四天告波旬言。我昔見汝於菩提樹下。如來正坐道場成正覺時。汝率營從與作留難。世尊彼時以慈悲調柔戒聞定慧堅固勇猛精進福智。以其寶手擊觸於地。無量世界應時震動。世尊神力已摧伏汝及其眷屬。應自證明。今復更於佛菩薩所欲為魔業。波旬汝及眷屬。而今之後於佛菩薩。宜應尊重修諸供養。   爾時波旬。即時變化八萬四千俱胝寶蓋遍覆大眾。又以種種無量天諸妙花塗香末香。持散佛上及諸眾會作如是言。所有一切欲界莊嚴。及一切佛剎莊嚴。乃至我宮殿所有莊嚴殊勝珍寶。天上人間妙受用具。悉以奉獻佛及眾會。亦以供養虛空藏菩薩。時虛空藏菩薩語波旬言。汝及眷屬皆應發於無上正等菩提之心。   爾時波旬並其八萬四千眷屬。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彼眾中有一魔子名為惡面。於眾魔中最為上首。心不敬信樂為非法。作如是言。何用發此菩提心為。我等當設種種方便。令如是經隱沒於地不得流布。爾時世尊告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汝今聞是魔言不耶。汝當宣說摧伏制止諸魔眷屬明真言句。令無能為。亦使由此明真言句。恆沙魔眾悉得安住無上菩提。   爾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即說明真言曰。   怛爾也(二合)他阿靺□訧泌□尾靺□褸駝□u□□□□□□□妀□騤□□嬭(平聲呼)涅(奴一反)伽怛爾(平奴政反)昧怛囉(二合)庾羯鞮(二合)迦嚕拏爾(奴政反)刪泥婆底(鞮以反)也(二合)靺底(鞮以反)步多□糖臐慼慼撕F摩涅(奴一反)物哩(二合)鞮達磨□糖\□□□鞮烏驅(上聲)裡爾企裡戶盧戶盧戶盧戶盧怛羯□□□楚糖Jt□奧□□妝聤□惡乞曬(二合)耶涅(寧逸反)爾勢(平聲)羯犁(二合)奢跛羯哩(二合)勢(平聲)沒馱地瑟恥(二合)帝達牟入縛(二合)羅爾僧伽奴哦迷阿努杜□□□□姾拏騤□□摩抳曳 爾□襛騤□□呵尼麼囉跛乞灑(二合)斯庾紇底(二合)紇哩(二合)鞮安拏□阿奢娑怛□□□□薩尾灑也努哦銘阿哩也(二合)虞拏迦□□駬□餭氶憬o□臐慼慼憫V句黎爾□襛騤□□呵抳跛囉縛爾喃達哩灑(二合)爾麼囉缽哩灑(二合)諾阿尾扇睹者怛縛(引二合)嚧摩訶囉惹諾捨羯嚧(二合)泥(平聲)縛那泯捺□□□□沒囉(二合)訶摩(二合)娑憨跛底母馱缽囉(二合)薩那泥縛那哦藥乞灑(二合)羯哩(二合)擔(平聲)跛哩怛囉(二合)喃薩他(二合)比擔娑縛(二合)娑丁也(三合)也喃達摩婆拏迦那摩□□臐慼慼憐笨贏F摩寫跛哩櫱囉(二合)訶耶裟縛(二合引)訶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說是真言已。即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時彼惡魔心無淨信不樂法者。聞空中聲曰。若有聞此明真言句。若魔若魔男若魔女若魔民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捨魔業者。則令金剛手藥叉。以大火焰金剛之杵摧碎其頂爾時魔眾心驚毛豎。即皆同時仰觀虛空。見有五百大金剛手。各各臨於惡魔頭上垂欲下擊。皆悉怖懼一時鹹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世尊熙怡微笑。時具壽阿難陀。一心合掌白佛言世尊。世尊微笑非無因緣。唯願如來為我解說。   爾時世尊告阿難陀言。汝見此五百眾魔以怖懼故發菩提心不。阿難陀言。唯然已見。佛復告阿難陀言。此魔波旬當成佛時。與諸眷屬於彼彼世界。各各異名。爾時具壽阿難陀白佛世尊經於幾時。此魔當成無上菩提。得菩提已佛及世界名為何等。佛告阿難陀。此魔波旬。當於來世十千佛所。為作魔事。從彼佛所聞金剛場摧壞煩惱清淨法門。又於彼佛所聞於祕密甚深軌則威儀功德屍羅處行。勤行方便於最末後無邊無垢幢如來所。當作魔事於彼佛所。善根淳熟心得決定。獲得一切佛法光明。發菩提心。然後經於過阿僧祇數量佛所。恭敬供養於彼佛法。出家修道護持正法。教化成就無量有情。復更過於四萬阿僧祇劫。當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妙住得法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清淨安立。劫名清淨。復次阿難陀。清淨安立世界。國土豐盛人民快樂。如睹史多天宮所有受用樂具。彼國菩薩受用樂具亦復如是。彼妙住得法光如來壽命四十中劫。有六十四俱胝諸聲聞眾一萬二千大菩薩眾。阿難陀如是諸魔若魔男若魔女若魔民悉發住於無上正等菩提之心。皆隨生彼清淨世界。時妙住得法光如來知其深心。皆悉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4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八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鑑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爾時會中釋梵護世。見與波旬授菩提記。一切皆生奇特之心。歎言希有甚奇世尊。彼等諸魔於佛善說法毘奈耶。而作魔事猶見如來。福不唐捐皆蒙授記。當證無上正等菩提究竟涅槃。世尊豈有善男子善女人。以善信心入於佛法。所獲福業而得校量。當知皆是諸佛境界。非餘聲聞緣覺所測。   爾時佛告釋梵護世諸天人等。如汝所說誠諦不虛。實是諸佛如來境界善男子。夫心者是緣生法。譬如染纈或處受色或處不受。有情心行亦復如是。或起煩惱或復不起。或有利根或有鈍根。如來隨根設法教化。悉令解悟引入法中。善男子。夫煩惱者無有方所。亦無住處復無積聚。從不如理作意和合而生。若如理觀察是雜染性則為清淨。然我密意說名邪見。若如實知則為正見。非邪正見過現實有。若於邪見正見。知己不生取著。是則名為入正見道。善男子煩惱如皮清淨為性。由彼所覆慧明無力。是故不見根本清淨。復次有分別者名為煩惱。無分別者名清淨性。善男子譬如大地依水而住。水依風住風依空住。是四界中空無所依。以其虛空不壞不動無所積聚。無積聚故住不生滅自性相應。是故三界不久不住。無常變異非虛空界。如是蘊處界依業煩惱而住。業煩惱依非如理作意而住。非如理作意。依自性清淨心住。是清淨心不為客塵煩惱所染。所有非如理作意業煩惱蘊處界等。一切皆是因緣和合故有。因緣若闕則不生起。彼清淨性無有因緣。亦無和合亦不生滅如虛空性。非如理作意如風。業煩惱如水。蘊處界如地。由是一切諸法無有堅牢。根本無住本來清淨。善男子是名自性清淨法光明門。菩薩由證此法門故。不為一切諸煩惱垢之所染污。亦不思惟此清淨法。以不思故。則滅一切尋伺緣慮證清淨性。由證清淨。則超魔境。以超魔境則安住佛境。以住佛境則超有情境入不動法界。以入不動清淨法界。則入平等無差別境。則名獲得一切智智。說此法時有無量菩薩。於業煩惱障一切纏垢。悉得遠離證無生忍。   爾時室利踘多優婆塞。於大眾中即從座起。頭面禮足而白佛言。世尊我今從佛聞此解脫清淨法門。頓除疑悔。所以者何我昔曾設深大火坑及和毒食。於如來所起損害意。世尊威德無所損傷。為我說法雖少信向。心猶疑惑仍生追悔。今於佛前復得聞此甚深經典。疑網悉除心無憂悔。獲法光明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世尊我於今者名為大益得殊勝利。爾時佛讚室利踘多長者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聞我所說法故生淨信樂。由是因緣於賢劫中所有諸佛。悉皆承事恭敬供養。於彼佛所廣修梵行護持正法。過七百萬阿僧祇劫。當得成佛號曰離一切纏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時室利踘多優婆塞。聞佛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歡喜踴躍得未曾有。即解嚴身上妙瓔珞。散於佛上作如是言。世尊今我宅中有四大藏。無量金寶充滿其中。以第一藏捨與妻子僮僕及營事者。第二大藏捨與一切貧窮下賤孤獨乞人。第三大藏捨與一切往來苾芻及四方僧。第四大藏奉獻如來及上首苾芻。唯願世尊令我速獲無住相施功德成就。我今欲於如來善說毘奈耶中。出家受戒修習梵行。於是世尊聽其出家。時室利踘多優婆塞。即便出家受具足戒。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於無量阿僧祇劫之所積集。甚深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於佛滅後誰當奉持。時彼眾中有六十俱胝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合掌禮佛。異口同音說伽他曰。  如來滅度後  我等悉皆能  不惜於身命  護持佛正法  捨一切名利  及離諸眷屬  不捨此正法  為證佛智故  毀呰及罵辱  粗言不善語  由護正法故  如此皆能忍  輕賤及掉弄  誹謗不稱讚  如此悉皆忍  為持此經故  當來諸苾芻  往相希名利  為魔之伴黨  於法為障礙  毀戒破法者  親近於俗人  貪著供養故  不專求正法  好習於外道  無知懷憍慢  自讚歎己身  惱亂寂靜者  棄捨阿蘭若  常樂無利言  好習惡咒術  計著於身見  或樂知僧事  與僧作留難  捨離於禪誦  交雜諸世務  常求於利養  不樂戒多聞  雖行於佈施  心恆懷雜染  計種種我相  但念於乞食  樂往白衣家  論說世俗事  田農諸俗務  貿易並販賣  好作如是事  自稱是沙門  堅執於諸有  計著種種見  聞說真空法  怖畏如深嶮  不信有業果  言無後世報  但作虛誑語  非法言是法  惡世中苾芻  自在力如王  於此末法時  我能持正法  於諸修多羅  不求亦不讀  各自師己見  執異互相非  所有深經典  與解脫相應  於如是正法  心皆不樂說  及樂世俗論  稱揚為希有  如斯惡人輩  不久滅正法  微妙甚深經  文義俱善巧  於彼惡世時  悉皆被滅壞  非法無道王  人庶皆流竄  於如是惡世  無不懷恐怖  我等悉皆能  處如是末世  護持佛所說  無上之正法  以慈於有情  設破於正法  亦起悲愍心  由持此經故  若見持戒人  起於貪愛心  我以憐念故  方便令棄捨  若見噁心者  謗毀於正法  為之起慈悲  令見我歡喜  隨力護彼人  不加粗惡語  亦不與之言  彼當自安住  復以四攝行  成熟彼等人  又令生警覺  省悟虛妄過  我當捨憒鬧  住於阿蘭若  不親近俗務  猶如鹿自在  少求及知足  修行四聖種  住戒及頭陀  具禪定智慧  我當無間修  調柔靜解脫  若入於聚落  為說微妙法  若有求法者  令遠住空閑  寂嘿自修持  常安於法樂  若有於現前  作諸過失者  我為利眾生  當自觀身行  住法常寂靜  於敬與不敬  安住如須彌  不染世間法  我當為導師  苾芻毀戒者  來加以惡言  觀是自受業  亦不起報心  於他無害想  常住於正法  此非我應作  我是於沙門  彼無沙門行  聞我正教誨  則謗修多羅  或斷於耳鼻  亦不樂見我  若聞實警覺  則謗於正法  當來諸苾芻  受持正法者  為其作留難  不令聞正法  於王離間語  破壞於大眾  我等承佛力  皆今得聞法  當彼惡世時  寧捨於身命  為持正法故  作眾生利益  先知他意樂  後方共語言  當來大怖時  住是真實行  我問世間眼  法王光明尊  由持此經典  為得幾所福   爾時世尊告大虛空藏菩薩及諸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譬如東方一世界□為十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各各□為十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盡末為塵。復以一塵為一世界。若復有人於東方過爾所塵世界下於一塵。復更東行過爾所塵世界又下一塵。如是展轉盡爾所塵。於東方諸佛世界無有邊際。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善男子於汝意雲何。如是十方世界。所下微塵知其數不。不也世尊。如是微塵世界唯有如來以無礙智之所究了。非餘能知。佛言善男子是諸世界。若下微塵及不下處。盡諸世界以為大城圍遶牆壁。上至有頂下窮水際。滿此城中著淨芥子。以一芥子為一佛世界。善男子於意雲何。是諸芥子世界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言善男子。如是芥子及諸世界。我知其數知百知千。乃至知緊迦羅彌未羅阿□婆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菩提故。以七寶滿爾所世界。施於爾所芥子數住功德法。菩薩諸佛及恭敬供養若復有人聞此甚深微妙經典。能淨信忍所得福德勝前福德。若復有人以爾所芥子數行無遮施。或復有人得聞此經。於諸有情生無礙心住調柔忍。如七步頃繫念思惟。所得福德勝前福德。若復有人修諸福業。成就爾所芥子數天主帝釋大梵天王轉輪聖王。或復有人受持此經。能知無常苦空無我涅槃寂靜。如是知已於諸有情生於大悲。為不斷三寶種故。發無上正等菩提之心。如是福德勝前福德。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加持此經。後末法時於贍部洲廣令流布。是時佛告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我以此法付四天王。所以者何由此四王護持世界故。令此法久住世間廣得流布。我今復以微妙真言。加持四大天王。即說真言曰。   怛爾也(二合)他度度□□楜□觀□騤□□惹跛底特縛(二合)惹楞迦(引)□□逸□靺怛爾捨迷捨麼缽底扇底(丁以反)目谿爾哦囉(二合)賀博乞叉(二合)哆阿奴娜囉鄔那囉尾哦摩三摩缽地簸他輸地缽他奴哦摩缽他輸地缽囉(二合)枳娘(二合)目谿阿哩也(二合)句梨 步多□□□吽慼慼憚爾泥灑遮茗泥灑遮多(引)麼灑遮多怛簸灑遮沒馱簸那達摩奴散地阿哩也(二合)哦拏怒哦摩阿那哩也(二合)爾伽哆爾嚧瑟吒(二合)缽囉(二合)娑娜寧咿濕縛(二合)囉簸那魯迦失止(二合)怛唎(二合)訖哩(二合)多阿奴囉訖沙(二合)演都伊□娥□達摩散地(啼寢反)尼婆惹都爾魯訖鞮(二合)涅泥(上)世(引)缽囉(二合)底路乞灑(二合)睹達摩馱哩尼   爾時四大天王。由此真言所加持故。心懷悚慄身毛皆豎。即往佛所頭面禮足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護持此經。當令未來久住於世。我能攝持如是經典所流行處。有不樂法諸神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無能障礙。若有樂法善神。即當令彼心得寂靜。若有法師於說法會。忘失文句能令憶持。獲得辯才增長慧解。   爾時世尊告四天王。善哉善哉汝等四王。皆是我子從法化生。由我勸汝守護正法功德因緣得為天王。當超世間速證圓寂。   爾時世尊。復告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我今亦以真言加持帝釋。令護此經久住於世。說真言曰。   怛爾也(二合)他輸第輸婆末底輸婆尾庾(二合)係那捺□□□飭□饓飭□□禍訿穄□□訿□襐□□詻篢均憿慼撕╮樁堈翩慼潠穇陛慼敷帢C□褽篜嫖W夏□□□□騿礸饉餀餃誇饉饛驢好□□□阿世呼呼奚奚驅嚧驅梨阿那底羯囉(二合)銘爾縛□□臐慼慼撮砥撙癆8♂風屆慼潟腹慼慼憚□註□饃觾讀禳奚□馳轢□騤□□那捺捨多那夜那縛羅摩矩吒達囉伊捨縛(二合)嚕末嚕捺婆(二合)縛那爾縛斯娑縛(二合引)訶(引)   爾時天帝釋。聞此真言已歡喜踴躍。所住宮殿悉皆震動。即與百千眷屬圍遶。來詣佛所頭面禮足。白佛言。世尊我等諸天擁護此經。於贍都洲廣宣流布令得修行。若有法師受持此經。我等眷屬鹹共擁護。令無惱患使得歡喜生淨信樂。受持斯經皆得成就以法莊嚴。若於王城聚落村邑說法之處。我當率諸眷屬。相共往詣彼法師所與作衛護。若有輕賤嗔罵彼法師者令發淨心。若有諸魔作諸障難。我當擁護悉使退散不令得便。   爾時佛告天帝釋言。善哉善哉憍屍迦。汝當獲得天妙自在。住法自在。於一切佛所護持正法能師子吼何以故憍屍迦以能受持一佛正法。即於三世諸佛所說正法。皆能守護。   爾時世尊復告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我為娑訶世界主大梵天王。說威德真言句義由此真言故。大梵天王護持此經。即說真言曰。   怛爾也(二合)他每怛哩(二合下同)輸婆每怛哩(二合)達摩每怛哩(二合)每怛哩(二合)也怒娑呬鞮三摩每怛哩(二合)珊地每怛哩(二合)阿努哦摩每怛哩(二合)阿怒囉訖叉(二合)每怛哩(二合)阿努度囉每怛哩(二合)薩丁那(二合)每怛哩(二合)達磨每怛哩(二合)阿努蘗囉(二合)訶每怛哩(二合)阿尾缽囉(二合)底(丁以反)娑囉每怛哩(二合)嗢盧迦那每怛哩(二合)尾盧迦那每怛哩(二合)母□散□□馯呂□騤□□沒馱地瑟奼(二合)那每怛哩(二合)阿努囉乞叉(二合)每怛哩(二合)達摩缽囉(二合)底(丁以反)□□\騤□□拏每怛哩(二合)母乞叉(二合)每怛哩(二合)阿那奴哩嚧馱尾嚧馱每怛哩(二合)阿多牟每怛哩(二合)沒囉(二合)賀麼(二合)簸他每怛哩(二合)□驂□挶晤銣f□騤□□怛寫努珊地迦嚧那每怛哩(二合)怛寫奴珊地暮爾多每怛哩(二合)怛寫奴珊地庾(二合)閉訖叉(二合)每怛哩(二合)沒囉(二合)賀摩(二合)缽地努哦摩那每怛哩(二合)質都爾尾哩也(二合)每怛哩(二合)阿奴娑囉拏每怛哩(二合)爾娑底(二合)囉拏每怛哩(二合)薩縛怛囉(二合)拏哦麼那每怛哩(二合)阿□車末囉(二合)含門(二合)嗢悉□□□□惹□驂□□祰溯搎e逾底(丁以反)瑟奼(二合)娑縛(二合)婆縛(二合)三摩提爾瑟羯囉(二合)摩摩訶尾麼難(引)尾也(二合)縛魯迦耶染摸爾尾崩(補甘反)句嚧濕縛(二合)達摩□□楏騤□□麼底(丁寅反)羯囉(二合)彌沒馱地瑟吒(二合)南   爾時娑訶世界主大梵天王在於梵世。由此慈心真言加持及佛威神力故。天耳聞已。即共六十六萬梵眾來詣佛所。頭面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蒙佛大慈大悲加持力故。令護此經。若當來世有諸法師。於此甚深秘密經典。受持讀誦乃至書寫奉持供養。若彼法師在阿蘭若。及於衢路村邑聚落王城處所若為宣說如是經者。我等當共擁護攝受加其氣力令得精勤。念慧辯才悉皆增長。不信者令信。其淨信者令住正行。世尊我等今於如來所說正法之眼。皆共奉持廣令流布。   爾時世尊告大梵王言。善哉善哉梵王如來。今者隨喜汝等守護正法。梵王汝當不久坐於道場。轉正法輪如我今轉。如汝今者擁護斯經。諸餘梵天於當來世。護持正法亦應如是。   爾時世尊。復告慈氏菩薩摩訶薩言。慈氏我今以此無量阿僧祇俱胝劫積集無上正等菩提希有之法。付囑於汝。乃至欲令受持讀頌為他廣說報佛恩故。亦滿自己希求願故。令諸有情增長善根故。令諸菩薩護法光明故。摧一切諸魔外道故。護持正法不斷三寶種故。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於如來在世及涅槃後常護法藏。何以故我亦曾於過去護斯正法。世尊我雖在於睹史多天。於是類經倍增護持令久住世。世尊若未來世其有眾生於如是等經聞已受持書寫讀誦。如法修行為他廣說。當知皆是我之威力所加持故。世尊當彼之時。若有魔及魔民共為朋黨。不能障難如我一毛成就善根□為百分千分歌羅分乃至優波尼沙陀分。若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一切有情悉並為魔若魔眷屬。而於我所成就善根一分福智之力。猶不能得生於障難。何況如來於無量阿僧祇俱胝劫積集無上菩提之法。而能障礙。爾時世尊告慈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有四種法為菩薩行。何者為四。所謂破煩惱魔壞諸外道。成熟有情護持正法。善男子如是四種是菩薩行。而此四種以一行收。雲何為一。所謂護持正法。   爾時世尊。告尊者大伽葉波具壽阿難陀言。我以此經付囑汝等。汝當受持此經為他廣說。大伽葉波言。世尊我當隨力於如來無上菩提之法。勤加守護為他宣說。阿難陀言唯然世尊。我已受持如是法要。於當來世以佛威力。廣宣流布令不斷絕。爾時福莊嚴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叉手合掌。白佛言世尊如是之經。如來所說甚深希有。斷諸疑網最勝了義難見難悟。是第一義空性相應。以戒念定慧而為莊嚴。顯說解脫寂靜無染。是諸智人之所知境。一切諸佛之所稱讚。亦是一切諸經之王。以陀羅尼印印之。令受持者得無礙辯。增長念慧堅固不退。摧魔怨敵不為於他異宗所壞。能摧惡戒增長頭陀無貪功德。復是正住大捨功德。出生無量諸佛智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繫念思惟為他廣說。書寫供養審諦觀察。如理作意正行相應得幾所福。爾時世尊即以迦他。告福莊嚴菩薩摩訶薩曰。  我以佛眼見十方  廣大無邊諸剎土  於中盛滿諸七寶  盡皆普施諸菩薩  若人受持是經典  如佛所說無所得  而能習誦為他說  如是功德超於彼  眾花塗香並傘蓋  衣服繒綵及幢幡  遍滿積彼世界中  供養諸佛並菩薩  於後末世法滅時  若有受持此經典  如說修行不放逸  所獲福聚超於彼  十方世界諸巨海  盡皆盛滿種種油  其炷高大如須彌  然燈供養佛制底  若有於彼法滅時  世間盡為諸暗覆  能燃如此大法炬  所獲功德倍於前  若於無量諸導師  奉事經於億千劫  以天適意妙供養  勤求最勝佛菩提  為報如來深重恩  護持三寶令久住  安諸有情住佛法  持此經福多於彼  以佛眼觀諸有情  能致梵王帝釋位  若有能持此經典  獲大勝福過於彼  令諸有情得羅漢  復能成就緣覺乘  若有能發菩提心  受持此經福過彼  假令經福皆為色  盡虛空界不能受  除佛世尊一切智  於此勝福無能了  若於俱胝千億劫  持此如來所說經  所生功德不可量  猶如十方無有際   爾時福莊嚴菩薩。從佛聞是護持此經。所得功德不可限量。生大歡喜踴躍無量。而白佛言世尊後末世時諸有情類。若有不能持此經者。當知是人墮於魔界。世尊我觀護持自餘正法。所獲善根猶如芥子。若有能護此經法者。所得功德如十方虛空。無有窮盡不可譬喻。世尊我今被於勇猛甲冑。寧捨身命護持是經。不為吝望己身之利。但求一切有情安樂。說此法時。以大虛空藏菩薩福德力故。有十方無量恆沙佛剎。虛空藏菩薩及無量佛諸菩薩眾。從於虛空雨種種花以為供養。空中有聲而作是言。善哉善哉大虛空藏菩薩摩訶薩。乃能作此廣大佛事。乃至於此大集法要殊勝莊嚴。亦能攝受未來有情莊嚴正法。令彼不失菩提之心。於此經中受持讀誦書寫解說。爾時世尊為欲囑累此經典故。以神通力即從身中放大光明。遍照十方無量佛剎悉皆振動。有無量阿僧祇有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有情得無生法忍。復有無量有情心得解脫。復有無量有情得法眼淨。復有無量有情離諸貪染。復有無量有情得於人天福德勝因當得見佛。一切大眾皆生隨喜。佛說是經已。時大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具壽大迦葉波。具壽阿難陀。娑訶世界主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四大天王。諸苾芻眾。及大菩薩天人阿脩羅乾闥婆等。一切眾會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八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5 虛空藏菩薩經   No. 405 [Nos. 406-408]   虛空藏菩薩經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捨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佉羅底翅山。依牟尼仙所住之處。與無量大比丘眾。復與無量無邊阿僧祇恆河沙數菩薩摩訶薩俱。皆從他方異佛剎來。爾時世尊。欲為大眾說四辯才三明梵行住破惡業障陀羅尼經。爾時西方過八十恆河沙世界。有一佛剎。名一切香集依其中眾生成就五濁。彼國有佛。名勝華敷藏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今正為諸大眾轉妙法輪。彼有菩薩摩訶薩。名虛空藏。已從彼佛聞深妙法得諸禪定。時彼菩薩見於他方無量無邊阿僧祇數諸大菩薩。身昇虛空往詣東方。又復遙見東方世界有大光明。即便往詣勝華敷藏佛所。頭面禮足。遶百千匝。胡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見他方無量無邊阿僧祇數諸大菩薩。身昇虛空往詣東方。又復遙見東方世界有大光明。以何因緣而有斯事。唯願為我具解說之。時勝華敷藏佛告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東方去此過八十恆河沙世界。有一佛剎名曰娑婆。其中眾生成就五濁。彼國有佛。名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今者在於佉羅底翅山。依牟尼仙所住之處。為令法流不斷絕故。為令三寶常住世故。為降諸魔建法幢故。為閉生死開般涅槃故。為諸菩薩及以聲聞諸來大眾。欲說四辯才三明梵行住破惡業障陀羅尼經故。欲令十方諸佛剎土一切菩薩。從歡喜地乃至補處。住不共法不隨他信。善於方便具無礙辯。如此大士悉雲集故。是以彼佛放斯光明。其諸菩薩見此光已。乘虛而往至彼惡世。為諸眾生說破惡業障陀羅尼。彼佛國土亦具五濁。與此世界等無有異。汝今應往娑婆世界。禮拜供養聽受正法。並為彼國諸惡眾生。說破惡業障陀羅尼。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聞佛語已歡喜踴躍。與八十億菩薩。同時發聲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渴仰欲見彼佛今當承佛威神詣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禮覲供養聽受正法。亦為彼國諸惡眾生。說破惡業障陀羅尼。時勝華敷藏佛答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汝自知時。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即與八十億菩薩俱頂禮佛足。身昇虛空詣娑婆世界。爾時西方有如意寶珠光現。以無量釋迦毘楞伽寶而為圍遶。其珠光明。蔽於一切人天八部聲聞菩薩日月星辰地水火風界所有光明。皆不復現。時會大眾唯睹佛光及以珠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言說。無復餘色唯見虛空。爾時如來光相照曜。時會大眾各不自見。亦不見他。一切諸色悉滅無餘不與眼對。不得自身色相形貌。及於所觸無彼無此亦無中間。隨所視方皆悉如是。亦復不見日月星宿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悉皆無有與眼對者。耳不聞聲鼻不嗅香。舌不知味身不覺觸。諸心數法亦無所緣。於我我所無復起相。亦無六入分別之想。不得諸大諸來大眾。唯見佛光及以珠光。其珠純以無量釋迦毘楞伽寶。而為圍遶。於其會中諸大菩薩。位登十住得首楞嚴三昧及一生補處者。見此相已身心安隱不驚不怖所以者何。緣解法相自性真實。及以於如第一義空故。其餘菩薩及聲聞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鳩槃茶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人非人等。見此相已。驚怖迷悶其心擾亂。各不相見亦無問處。心自思惟。不知何緣有此異相。亦復不知是誰神力。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梵頂。稽首佛足。長跪合掌而說偈言。  一切法自性  眾生無知者  繫著於色陰  六情所愚惑  不見於一陰  推尋求色陰  於佛法生疑  今會有此人  願說決定法  為斷諸疑網  使知彼此岸  逮得虛空忍  勇健入三昧  身相不可說  如意大寶珠  常在其頂上  釋迦毘楞伽  而以圍遶之  此會諸大士  位皆十地者  得首楞嚴定  及一生補處  斯等諸菩薩  悉皆遙見之  睹此瑞相已  必知勝士來  禮覲無上尊  因說深妙法  安慰怖眾生  歸依天人師  勇猛所行處  教化熟眾生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善哉如汝說  定者所行處  身相不可見  修慧能推求  此是虛空藏  常所行止處  無依無戲論  三昧力示現  眾生著二見  常為所迷惑  以彼迷惑故  不知彼此岸  欲離於二見  修不可說行  速疾得究竟  滿足於諸地   復次善男子。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初可說相及攀緣相修六波羅蜜。乃至知於地水火風虛空及識。生滅之相如實之性。復知諸法不可言說。無有自性無生無滅。無有攀緣不動不搖空無所有。一切諸法如是修行。離斷常見不生怖畏。於一切法不起觸想。心無攀緣空無所有。如是修行速疾具足六波羅蜜。更不復住斷常見中。當於如來說此語時。一切大眾見聞覺知。如本色像而於境界不取其相。爾時世尊。即申右手指於西方。而作此言。如斯光瑞。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欲來之相。是菩薩具諸三昧猶如大海。住菩薩戒如須彌山。忍辱之心猶如金剛。精進勇猛猶如疾風。智如虛空慧如恆沙。諸菩薩中如大勝幢。向般涅槃之大導師。善根之地。是貧窮者吉祥之瓶。入闇者日。失道者月。是怖畏者所歸依處。煩惱焦熱甘露之水。善根者杖。般涅槃橋。生天者梯。度生死船。由曠路乘。誹謗惡口熱惱者蓋。降諸外道猶如師子。能淨諸見猶如雨水。破煩惱怨猶如霹靂。毀戒者藥。生善根牙猶若春澤。莊嚴菩薩猶如華鬘。顯善惡行猶如明鏡。無慚愧者上妙衣服。三苦病者之大良醫。是熱渴者明月之珠。疲極者床。具諸三昧猶如日珠。趣菩提路大牛之車。遊禪定者清涼華池。助菩提鬘波羅蜜果。是十地中如意摩尼。是求首楞嚴者波利質多羅樹。伐惡見刀。斷煩惱習猶如金剛。降伏諸魔生諸功德。智慧寶藏。依於一切諸佛功德。是諸緣覺所依窟宅。是聲聞眼生天者眼。行邪道者正直之路。是畜生歸餓鬼之怙。是地獄救。一切眾生無上福田。三世諸佛第一輔臣。能護法城。已具莊嚴十八不共諸佛祕藏。滿足成就佛之智慧。一切人天所應供養。唯除如來餘無及者。汝等大眾。皆應深心恭敬奉迎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隨力所能。應以妙寶幢幡傘蓋華香瓔珞末香塗香衣服臥具。歌唄讚歎。平治道路種種莊嚴尊重供養。汝等大眾。皆亦應成如是功德器。   爾時大眾。有從座起向虛空藏菩薩所現瑞方。踴躍歡喜顏貌怡悅。端目專注俱共奉迎。餘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天主龍主夜叉主乾闥婆主阿修羅主迦樓羅主緊那羅主摩□羅伽主五通仙人主。各作是念。我等當辦何等最上最妙供具。而以供養彼大士耶。   爾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即以神力變娑婆世界。除眾穢惡及諸丘山瓦礫荊棘坑坎堆阜曠野險隘風塵雲霧。皆悉澄霽。七寶為地平坦如掌。無量眾寶以為林樹。枝葉花果皆以寶成。名華軟草亦復如是。香氣芬烈普熏世界。娑婆界中一切眾生無諸苦患。盲聾瘖啞癃殘百疾一時除愈。其怨惡者鹹生慈心。地獄餓鬼諸楚痛聲皆悉休息。飲食衣服莊嚴之具自然豐足。其諸眾生妙色端正支節具足威德第一。除諸結使。心得寂靜於諸善根深生欣樂。以清淨信安住三寶。一切大眾兩手皆有如意摩尼。於其珠內出大光明遍照世界。並奏天樂。雨種種寶雜色寶衣。又雨種種妙莊嚴具。寶鬘寶蓋種種寶器種種天衣金鎖瓔珞真珠瓔珞。青紅赤白雜色蓮華。雨沈水香牛頭栴檀遍滿世界其路兩邊有七寶臺如帝釋殿。又其臺中婇女盈滿。顏貌端嚴猶如魔後。作天伎樂出五音聲。又於佛上有天七寶。大梵王蓋懸處虛空。供養如來。其蓋周圓百千踰闍那。復以寶網羅覆其上。真珠毦帶垂飾四面。蓋中演出種種樂音。清妙和雅超絕人天。一切大地草木叢林華果枝葉。皆出妙聲。宣暢大乘六波羅蜜諸地行法。聞其聲者於無上道皆不退轉。亦有逮得無生忍者。   爾時大眾見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神變奇特。心生歡喜歎未曾有。各作是念。此菩薩摩訶薩。既現如斯大神通力。不久必來至此世界。我等今者當設何座以供待之。當於眾會作此念時。即於佛前有寶蓮華從地踴出。白銀為莖。黃金為葉。金剛為臺。琉璃為實。馬瑙為鬚。梵色寶珠以為鬚本頗梨為蕊。其華縱廣百踰闍那。有八十億諸寶蓮華。周匝圍遶爾時虛空藏菩薩忽然在彼寶蓮華上。結加趺坐。又見頂上如意寶珠。以無量釋迦毘楞伽寶而為圍遶。其八十億菩薩。各各坐餘寶蓮華上。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即便說偈。問藥王菩薩摩訶薩言。  我自從昔來  見諸菩薩眾  有來覲世尊  先圍遶恭敬  頭面接足禮  然後退就坐  雲何此大士  現斯神通力  不修菩薩儀  而坐寶蓮華   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以偈答曰。  此大智慧士  善住深妙法  不依妄想心  而來見世尊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復以偈問。  若不見眾生  及以諸法相  其心常安住  諸法真實際  雲何而示現  自在神通力  唯願為演說  除我此疑惑   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復以偈答。  今此大士夫  勇健入方便  為熟眾生故  現此神通力  若不住實際  愚惑諸凡夫  明智開俗諦  為入真諦故   爾時世尊告藥王菩薩摩訶薩。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一切凡夫眾生。不能思量一須陀洹解脫行處。一切眾生得須陀洹。不能思量一斯陀含解脫行處。一切眾生得斯陀含。不能思量一阿那含解脫行處。一切眾生得阿那含。不能思量一阿羅漢解脫行處。一切眾生得阿羅漢。不能思量一辟支佛解脫行處。一切眾生成辟支佛。不能思量一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菩薩摩訶薩方便行處成熟眾生。一切眾生得般若波羅蜜相應菩薩摩訶薩方便行處成熟眾生。不能測量乃至得無生法忍菩薩摩訶薩舉足下足方便行處及解第一義諦成熟眾生。一切眾生得無生法忍菩薩摩訶薩方便行處及解第一義諦成熟眾生。不能測量得四辯才菩薩摩訶薩舉足下足方便行處及解第一義諦成就眾生。一切眾生得四辯才菩薩摩訶薩方便行處及解第一義諦成熟眾生。不能測量住般若波羅蜜究竟首楞嚴三昧菩薩摩訶薩舉足下足方便行處及解第一義諦成熟眾生。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已無量劫。得無生忍具無礙辯。究竟滿足首楞嚴定。住最上地決定堅固終無傾動。善知眾生深心所行。應睹神變莊嚴之事。又復應見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欲來瑞相。又有見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得離欲地住地入地故。示入無邊空處三昧。於西方沒而來現此。時諸眾生怖畏惑亂。入於俗諦現大莊嚴。為欲成熟諸眾生故。又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若現第一義諦無生莊嚴。諸天及人乃至八地菩薩。皆當迷悶無能見其境界行相。善入如是深妙功德。善男子。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巧方便慧深入一切諸佛法海。離諸疑惑不依他故。智慧善巧。於諸菩薩摩訶薩中。最上幢王。善男子。虛空藏菩薩。是一切眾生生天般涅槃大明導主。能斷一切煩惱心患。善治身毒及四大病。若有眾生起惡邪見。輪迴迷沒生死曠野。無善方便不知生天般涅槃路。若有眾生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至心歸命。燒堅黑沈水及多伽羅香。恭敬禮拜時。虛空藏菩薩觀此眾生心心善根。若見眾生諸見煩惱之所惑亂。若見過去善根種子心所行業。於佛法僧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餘功德隨所堪能。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觀彼眾生隨所應見。於其夢中現種種形。即以方便而為說法。善男子。若有眾生應於寤覺見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即於目前見種種形。即以方便開正直道。破諸眾生惡業邪見惡願惡歸惡處惡取。如是計著悉令解脫。身口意業無諸邪曲。趣正直道正業正見正願正歸正處正取。常獲親近諸善知識。速疾捨離臭結煩惱。永免三塗八難之苦。常行善業得自在力。乃至漸漸入深法忍。若諸眾生種種身病。及心狂亂聾盲瘖啞。手足拘躄諸根不具。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至心歸命。燒堅黑沈水及多伽羅香。恭敬禮拜。或從乞藥或願除愈。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即隨其願。或現梵天像。或現釋提桓因像。或現毘沙門像。或現四天王像。或現焰摩天像。或現兜率陀天像。或現自在天像。或現大自在天像。或現婆羅門像。或現剎利像。或現長者像。或現居士像。或現大臣官屬像。或現童男童女像。或現父母親屬像。或現執金剛像。或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像。現如是等種種諸像。在於夢者及寤者前。為說病相。並為分別諸藥對治。病狀如此應服此藥。若如是病宜服彼藥。諸眾生等既聞說已。各隨所應而合諸藥。若自無者菩薩悉與。是諸眾生或有一服二服三服眾病皆愈。或有但見所現之身病即除者。如是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具大慈悲。若有眾生貧窮困苦欲求大富。欲多誦習欲樂多聞。欲求解脫欲求離欲。欲求禪定欲求名稱。欲得第一欲求善巧。欲得自在欲得端正。欲求好色慾得妙聲。欲求好香欲得上味。欲求好觸欲得飲食。欲求勇健欲得種姓高貴。欲願生男欲願求女。欲得眷屬欲求福德。欲得成就六波羅蜜。欲得巧言。欲求覆護一切眾生。欲得免脫一切牢獄。欲斷一切諸惡律儀。有施心者願建立之。乃至智慧亦復如是。欲得長壽。欲願多財得已能用。欲令慳者能行佈施。其毀禁者令堅持戒。若瞋恚者令修忍辱。其懈怠者使住精進。散亂心者教修禪定。其愚癡者令修智慧。不定乘者勸學聲聞。著我眾生教緣覺乘。若有眾生離大慈悲自惜己身捨諸眾生。願離此心生大慈悲不自護身攝取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知彼心已即現方便。令此眾生捨離先心起大慈悲。不護己身不捨眾生。發菩提心住四梵行。若有眾生樂大慈悲。欲求救濟一切眾生。欲願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阿練若處若在林中若於露地。燒堅黑沈水多伽羅香。合掌恭敬向於十方。五體投地至心歸命。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而便說此陀羅尼咒。   阿蜜栗捨阿蜜栗捨 迦樓尼迦 遮羅遮羅毘(薄履反下皆同)遮羅珊(素干反)遮羅 迦樓尼迦羅母羅母 母樓(力鬥反下同)鞞(步倪反下皆同)迦陀履摩目佉(去佐反)浮樓闍婆(步可反)奈迦樓尼迦真多摩尼富羅耶迦樓尼迦薩埵(都果反下同)捨迷(莫隸反吳音讀)他跛夜 阿若(而夜反)陀梨踣(怖得反下同)鈐(巨耽反下皆同)踣鈐羅底(都履反下同)毘鞞迦鈴臺(徒履反)栗致毘鞞迦鈐迦樓尼迦否(方久反)梨夜鬥磨磨(武佐反)阿奢(始迦反)薩埵跛履 波迦夜阿輸迦(居佐反)伽(巨左反)底 娑婆呵   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或現天像或示人像。或獐鹿像或為鳥像。或不現形隨彼所應。以諸方便而為說法。化度無量那由他百千眾生。令住聲聞乘辟支佛乘及住大乘。又於少時建立眾生。住於大乘得阿鞞跋致。乃至令得諸深三昧及陀羅尼。滿足十地者。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具大慈悲。若人思量乃可能知虛空邊際無能測量。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智慧方便大慈大悲。及三昧力成熟眾生之邊際者。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不可思議功德智慧。善男子。若有眾生心無諂曲。亦不幻偽其心純至。順入正流所見真實。不譏彼闕不自矜高。不卑他人離諸嫉妒。不自顯異矯惑眾人。心本具足。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憐愍此等諸眾生故。以方便智勇猛精進修善方便。除滅此等諸眾生罪。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善根皆悉迴向無上菩提得不退轉。獲大勢力及精進力。為欲滿足六波羅蜜故。常勤修習大慈大悲。乃至究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不可思議功德。勇猛成就一切眾生。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虛空藏菩薩摩訶薩。以何因緣。獨其頂上有此殊妙如意寶珠。以無量釋迦毘楞伽寶。而為圍遶。光明顯曜蔽於眾色。不與諸餘菩薩摩訶薩等。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具大慈悲能拔眾生危厄險難。若有眾生犯根本罪應墮惡趣。一切善根皆已燒然。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是大無明邪見黑暗清淨朗日。是滅根本罪者之大良師。能拔疑箭。破善法器能令完全。善男子。若有眾生犯波羅夷。斷善根栽趣向地獄。無所歸依智者所棄。悉能濟拔開示真路。能灑眾生臭惡煩惱令離惡趣。是昇人天解脫者梯。若有眾生貪愚惑亂能令覺悟。瞋恚害心及以癡暗。謗無因果放逸不信不畏未來。貪求無厭極懷嫉妒。具十惡業日夜增長。如此眾生。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能除如上諸重罪業。安處人天解脫之處猶如大車。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是諸天世人所應尊重奉迎供養。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犯根本罪波羅夷耶。若有眾生犯斯罪者善根燒然墮於惡趣離安隱處。永失一切天人之樂。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能令此等諸惡眾生。還得具足人天福樂。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善男子。若灌頂剎利王有自在力。犯五根本罪先所修習皆悉燒然。失安隱處遠人天樂墮於惡趣。何等名為五根本罪。善男子。所謂灌頂剎利王。領國土有自在力。取兜婆物及四方僧物。或教人取。是則名犯初根本罪。復次善男子。灌頂剎利王領國土有自在力。譭謗正法。捨聲聞乘辟支佛乘。捨無上乘。又制他人不令修學。是名第二犯根本罪。復次善男子。灌頂剎利王領國土有自在力。若復有人以如來故。剃除鬚髮身被法服。持戒毀戒有戒無戒。脫其袈裟逼令還俗。或加杖捶或復繫縛。或截手足乃至斷命。自作使他造如此惡。是名第三犯根本罪。復次善男子。灌頂剎利王領國土。有自在力作五逆罪。何等為五。一者殺母。二者害父。三者殺阿羅漢。四者破和合僧。五者出佛身血。如是五無間罪若犯一者。是則名為犯根本罪。是名第四犯根本罪。復次善男子。灌頂剎利王領國土有自在力。謗無因果不畏未來造十惡業道。亦教他人令行十惡。是名第五犯根本罪。善男子。是名灌頂剎利五根本罪。若犯一者。此則名為犯波羅夷。先所修習一切善根皆悉燒然。離安隱處失人天樂墮於惡趣。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為此人故起大慈悲現生邊地。隨所應見現種種形。或沙門像婆羅門像。剎利長者居士等像。而為其說一切種智甚深大乘未曾有法諸陀羅尼及忍辱地。以如是等種種妙法。而引導之。灌頂剎利既聞法已。心生慚愧極懷怖懼。向說法者發露懺悔。先所犯罪誓不更作。安住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勤修慈悲。生人天樂般涅槃樂。   復次善男子。大臣亦有五根本罪犯波羅夷。若有犯者。先所修習一切善根皆悉燒然。墮於惡趣離安隱處。永失一切天人之樂。何等為五。謂彼大臣統理國土依倚王力。取兜婆物及四方僧物。或教人取。是則名犯初根本罪。復次善男子。若彼大臣統理國土依倚王力。破壞村邑城郭國土。或教人破。是名第二犯根本罪。復次善男子。若彼大臣統理國土依倚王力。譭謗正法。捨聲聞乘辟支佛乘。捨無上乘。亦制他人不令修學。是名第三犯根本罪。復次善男子。若彼大臣統理國土依倚王力。若見有人以如來故。剃除鬚髮身被法服。持戒毀戒有戒無戒。脫其袈裟逼令還俗。或加杖捶或復繫縛。或截手足乃至斷命。自作使他造如此惡。是名第四犯根本罪。復次善男子。若彼大臣統理國土依倚王力作五逆罪。何等為五。一者殺母。二者害父。三者殺阿羅漢。四者破和合僧。五者出佛身血。如是五無間罪若犯一者。是則名為犯根本罪。是名第五犯根本罪。善男子。是名大臣五根本罪。若犯一者此則名為犯波羅夷。先所修習一切善根皆悉燒然。離安隱處失人天樂墮於惡趣。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為此人故起大慈悲現生邊地。隨所應見現種種形。或沙門像婆羅門像。剎利長者居士等像。而為其說一切種智甚深大乘未曾有法諸陀羅尼及忍辱地。以如是等種種妙法。而引導之。彼時大臣既聞法已。心生慚愧極懷怖懼。向說法者發露懺悔。先所犯罪誓不更作。安住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勤修慈悲。生人天樂般涅槃樂。   復次善男子。聲聞亦有五根本罪犯波羅夷。若有犯者。先所修習一切善根皆悉燒然。墮於惡趣離安隱處失人天樂。何等為五。謂殺生偷盜淫泆妄語出佛身血。善男子。是名聲聞五根本罪。若犯一者。此則名為犯波羅夷。先所修習一切善根皆悉燒然。離安隱處失人天樂墮於惡趣。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為此人故起大慈悲現生邊地。隨所應見現種種形。或沙門像婆羅門像。剎利長者居士等像。而為其說一切種智甚深大乘未曾有法諸陀羅尼及忍辱地。以如是等種種妙法。而引導之。時彼聲聞既聞法已。心生慚愧極懷恐怖。向說法者發露懺悔。先所犯罪誓不更作。安住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勤修慈悲。生人天樂般涅槃樂。   復次善男子。初發心菩薩趣向大乘。有八根本罪犯波羅夷。先所修習一切善根皆悉燒然。墮於惡趣離安隱處失人天樂。亦失大乘境界之樂。久在生死離善知識。何等為八。謂彼菩薩宿業因緣生五濁世。有餘善根近善知識。歸趣甚深大乘之法。發無上心智慧微淺。是初發心菩薩。又從他聞甚深空法讀誦受持。復於少智愚癡人前讀誦解說。餘人聞已驚疑怖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退沒樂聲聞乘。是名初發心菩薩犯於第一根本重罪。先所修習一切善根皆悉燒然。墮於惡趣離安隱處。失人天樂及以大乘境界之樂。壞菩提心。是故菩薩。宜應先知眾生善根及了彼心。隨其所堪次第說法。如入大海漸漸至深。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隨其所應以種種形現生其土。而為說法令生慚愧。於所犯罪發露懺悔。不墮惡趣增進善根。長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又有初發心菩薩犯根本罪畏墮惡趣。聞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至心願見。欲發露懺悔所犯罪故。於初夜後分燒堅黑沈水及多伽羅香。至心合掌。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善男子。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隨其所應現種種形或現自身。或聲聞身。或剎利身婆羅門身。乃至童男童女等身。在彼犯罪初發心菩薩前。教令發露懺悔除罪。以善巧方便。開示甚深無上正真大乘之行三昧總持忍辱之地。捨諸惡趣。得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精勤修行六波羅蜜。得力堅固猶如金剛。乃至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善男子。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若不現身在其人前教發露者。是初發心菩薩。應於後夜合掌至心而向東方燒堅黑沈水及多伽羅香。請明星言。明星明星成大慈悲。汝今初出照閻浮提。大悲護我。可為我白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願於夢中示我方便。發露懺悔犯根本罪。令得大乘方便智眼。善男子。彼初發心菩薩。即於夢中明相出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隨其所應而為現身。以諸方便。令彼初發心菩薩發露懺悔。先所犯罪。示方便智。令彼菩薩深懷驚怖。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不忘三昧堅住大乘。疾得滿足六波羅蜜。不久成就一切種智。復次善男子。初發心菩薩語餘人言。汝今不能樂於大乘。亦不能行六波羅蜜。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如早發聲聞辟支佛心。速盡生死入般涅槃。餘如上說。是名初發心菩薩犯於第二根本重罪。   復次善男子。初發心菩薩語餘人言。汝今何用受學波羅提木叉。律儀。當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典。先所造作身口意業諸不善行。當得清淨。不受未來諸惡果報。餘如上說是名初發心菩薩犯於第三根本重罪。復次善男子。初發心菩薩語餘人言。汝今不應聽受讀誦聲聞經典。汝當覆蔽聲聞經典。聲聞法中無大果報。不能斷除結使煩惱。汝當聽受讀誦清淨大乘甚深經典。又能消除諸不善業。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此說已有信受者。二人俱名犯根本罪。餘如上說。是名初發心菩薩犯於第四根本重罪。復次善男子。初發心菩薩欺妄兩舌。希求名稱利養恭敬。讚大乘經為他解說。而語人言。我是善解摩訶衍者。為貪利故。見他解說大乘經典得供養者。憎毀輕疾而自貢高。虛誑妄語得過人法。作此行者離安隱處犯波羅夷。於大乘中為犯最重根本罪也。善男子。譬如有人欲趣寶洲乘船入海。而於中路自壞其船。沒溺而死不自濟命。豈能得寶。如初發心菩薩亦復如是。乘正信船入於大乘深廣法海。始得入海自壞信船失智慧命。如是愚癡初發心菩薩。以嫉妒故虛誑妄語得過人法。而犯大乘重根本罪。餘如上說。是名初發心菩薩犯於第五根本重罪。復次善男子。未來世中。初發心菩薩語在家出家初發心菩薩言。修多羅中甚深空義。及以三昧諸陀羅尼忍辱之地種種莊嚴。是大明智諸菩薩等所可觀行。受持讀誦大乘經典。又能為他分別演說。我自解了以慈悲故為汝等說。汝等亦當隨所說行。於深妙法而得知見。彼初發心菩薩不作是言。我讀誦思惟從他聞解。而言自得。皆是貪求利養因緣而自衒賣。違負三世諸佛菩薩及眾賢聖。犯於大乘最深重罪。失人天路。尚不能得聲聞辟支佛乘。何由漸進到於大乘。善男子。譬如有人將導眾人遊行曠野。經過叢林極大飢渴。見彼林中有諸美果而棄捨之。取於毒果食已命終。善男子。彼人猶尚不能自濟。況復兼能度於餘人。彼初發心菩薩亦復如是。人身難得今已得之。遇善知識發大乘心。而貪利養輕自衒賣。犯重根本罪。違負三世諸佛菩薩。為諸賢聖之所棄捨。墮於惡趣。是故婆羅門剎利毘捨首陀羅。不應親近此惡菩薩。若親近者亦皆得罪。餘如上說。是名初發心菩薩犯於第六根本重罪。復次善男子。未來惡世。初發心菩薩造作諸雜旃陀羅行。謂剎利旃陀羅。婆羅門旃陀羅。大臣旃陀羅。大將軍旃陀羅。毘捨旃陀羅。首陀羅旃陀羅。何等名為旃陀羅義。彼謂造作諸噁心業。此惡比丘自言智慧。自恃財寶行於佈施。放逸憍慢。瞋嫌憎嫉餘善比丘共相鬥諍。恃王臣力。取善比丘物以奉大臣。大臣得已傳以上王。佛法僧物亦復如是。善男子。王與大臣及惡比丘犯根本罪。餘如上說。是名初發心菩薩犯於第七根本重罪。復次善男子。未來惡世。初發心菩薩造作諸雜旃陀羅行。謂剎利旃陀羅。婆羅門旃陀羅。大臣旃陀羅。大將軍旃陀羅。毘捨旃陀羅。首陀羅旃陀羅。此惡比丘恃怙國王及大臣力。自言智慧自恃財寶行於佈施。輕戲毀辱諸善比丘鬥諍惱亂。法說非法非法說法。捨正經律顛倒義論。斷學般若離慈悲心。不信如來所說經典巧方便戒。違法立制。令諸清淨善行比丘廢於坐禪讀誦經典。無苦惱者生其苦惱。有苦惱者復令增長。恆懷噁心壞善威儀。行住坐臥無復時節毀禁破戒。實非沙門自言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不解經典為他解說。邀致四眾供養恭敬。善男子。王與大臣及惡比丘犯根本罪。餘如上說。是名初發心菩薩犯於第八根本重罪。   善男子。彼善比丘坐禪誦經。皆是佛法出要正因是上福田。又是忍辱三昧法器。能說妙法成就眾生。破無明黑暗開世間眼。濟拔眾生煩惱業惡。若彼惱亂故犯重罪。是善男子犯八根本重罪者。未能深入於佛正法。以功德智慧極微少故。善男子。是初發心菩薩犯此八根本重罪已。先所修習一切善根皆悉燒然。犯波羅夷離安隱處。失人天樂及以大乘境界之樂。壞菩提心墮於惡趣。輪迴生死離善知識。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現種種形示生其土。或現剎利形。或現婆羅門形。或現聲聞形。或現辟支佛形。乃至童男童女等形。在彼犯罪初發心菩薩前。而為說法。令生慚愧極大驚怖又教發露懺悔除罪。以善巧便。開示甚深無上正真大乘之行三昧總持忍辱之地。捨諸惡趣得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精進修行六波羅蜜。得力堅固猶如金剛。乃至疾得無上菩提。又善男子。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若不現身在其人前教發露者。是初發心菩薩。應於後夜合掌至心而向東方。燒堅黑沈水及多伽羅香。請明星言。明星明星成大慈悲。汝今初出照閻浮提。大悲護我。可為我白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願於夢中示我方便。發露懺悔犯根本罪。令得大乘方便智眼。善男子。彼初發心菩薩。即於夢中明相出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隨其所應而為現身。以諸方便。令彼初發心菩薩於所犯罪深懷驚怖。示方便智。令彼菩薩發露懺悔。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不忘三昧堅住大乘。疾得滿足六波羅蜜。不久成就一切種智。善男子。彼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勇猛饒益一切眾生故。其頂上得有如此如意寶珠。復以無量百千釋迦毘楞伽寶。而為圍遶。不與一切諸菩薩等。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斯不可思議方便智慧。復次善男子。若有眾生。聞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或造形像或設供養。是人現世無諸災患。水不能漂火不能燒。刀不能傷毒不能中。人及非人無能為害。亦無囹圄盜賊怨家諸惡疾病飢渴之苦。隨壽長短必無夭橫。臨命終時。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聞香。舌不知味。身不覺觸。手足諸根不能為用。唯餘微識及身溫暖。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隨彼眾生所事之神。而現其身。或轉輪聖王身。或提頭賴吒身。或毘沙門身。或毘樓勒迦身。或毘樓博叉身或餘天身。或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身。在其人前而說偈言。  四聖諦義  智者應觀  若解了者  能離生死   善男子。時彼眾生於命臨終。既見其昔所事之神。又聞為說如此要偈。既終之後不墮惡趣。因斯力故速免生死。又善男子。若有眾生心樂佛法。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於其臨終而現佛形。為說偈言。  佛智真實  度生死海  速求佛智  得盡諸苦   善男子。時彼眾生得見佛身。又聞此偈至心。觀察。歡喜踴躍不能自勝。命終之後得生淨國。永不更在五濁世界。常獲親近彼佛如來。又聞妙法。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隨彼眾生臨終之時。應聞妙法及應見僧。亦皆普示。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此不可思議方便智慧。   復次善男子。種種眾生欲得三昧自在之力。應於後夜淨自洗浴著新潔衣。燒堅黑沉水及多伽羅香。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向於東方至心合掌。稱虛空藏菩薩名。而作是言。憶持大智虛空藏得大慈悲。唯願施我不忘三昧。即便說此陀羅尼言。   毆(於後反)漏母漏諾踦(去支反)博叉(楚垢反)底(都履反下皆同)隸(吳音讀之下同)娑勿陀邏婆(步可反)□(都可反)隸奈夜奈夜   摩訶迦樓尼迦 阿□(奴後反)播閻(市鹽反)婆(薄賀反下閻婆皆同)悉寐(莫履反下皆同)栗底 西伽(巨左反)羅閻婆悉寐栗底跋(薄葛反)闍邏闍婆悉寐栗底盧捨悉寐栗底 阿婆(步可反)遮奈悉寐栗底 浮侈(邪賀反)俱致悉寐栗底 娑婆呵   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即令彼人得於三昧自在之力。   復次善男子。若有眾生。樂欲讀誦種種書論欲伏眾生。所謂彼論。或是佛說。或菩薩說。或聲聞說。或世人說。是人應於後夜淨自洗浴著新潔衣。燒堅黑沈水及多伽羅香。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向於東方至心合掌。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而便誦此陀羅尼咒。   阿禰(奴履反)邏闍鞞(步倪反下皆同)鈐(巨耽反)浮娑闍鞞耶婆奈闍鞞 博廁(初器反)娑迷(莫隸反吳音讀之)波吒(張伽反)邏闍鞞 他奈婆邏鞞 薩(始達反)多羅伽(已佐反)邏泥(奴帝反)休磨(武佐反下皆同)休磨 摩訶伽樓尼迦 娑婆呵   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即令彼人得於憶持不忘之力。   善男子。若有眾生欲入大海。欲為商賈。欲服湯藥而求力驗。欲脫繫縛。欲脫枷鎖。欲求免脫輸送財物。若愛別離。若怨憎會。欲避水火。欲避盜賊。欲避師子。欲避虎狼毒蛇之難。欲免疾病飢渴之患。欲求尊位。有如是等諸所求欲。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恭敬供養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皆令滿願。   復次善男子。若有王子貪樂王位。欲希灌頂得自在力。應於後夜淨自洗浴著新潔衣。燒堅黑沈水及多伽羅香。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向於東方至心合掌。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而便誦此陀羅尼咒。   阿禰(奴履反)邏闍鞞(步倪反下皆同)鈐(巨耽切)浮沙闍鞞耶婆奈闍鞞 博廁(初器反)婆迷(莫隸反吳音讀之)波吒(張伽反)邏闍鞞 他奈婆邏鞞 薩(始達反)多邏伽(已佐反)邏泥(奴帝反)休磨(武佐反下同)休磨摩訶迦樓尼迦 娑婆呵   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皆令彼人得滿所願。   復次善男子。若有婆羅門眾。願樂欲得大婆羅門處。復有眾生求長者處。或居士處或工巧處。或多聞處或威力處。或思惟處或解脫處。應於後夜淨自洗浴著新潔衣。燒堅黑沈水及多伽羅香。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向於東方至心合掌。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而作是言。唯願施我大慈悲力。令我所求疾得滿足。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以淨天耳聞彼請已。隨其所應現種種形而為說法。令彼所願皆得滿足。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不可思議方便智慧。久已得入佛功德海。善男子。大海之水乃可有人能知滴數。無能測量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巧方便智成就眾生之限數也。又善男子。虛空之量尚可得知。無有能知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所可成熟種種眾生及其變化。或作佛形或菩薩形。辟支佛形或聲聞形婆羅門形。或童男童女形。乃至人非人等形。各隨所應或令目睹或使夢見。若有眾生臨命終時。唯除最後極微一息。先造惡業燒諸善根當墮惡趣。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皆能拔濟令得安立天人之路。如斯等事之邊際者。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此不可思議巧方便者。佛功德海久已得入。善男子。以此緣故頂上得有如意寶珠。以百千釋迦毘楞伽寶。而為圍遶。有大光明。當於如來說此法時。一切大眾鹹生奇特歎未曾有。皆悉合掌。向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此世界具於五濁眾生愚闇。雲何世尊。能於其中施作佛事。爾時世尊。告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見虛空。無有貪慾無瞋無癡自性清淨。風塵暗障以為不淨。既澄朗已即見日月星辰。及知剎那羅婆時數。善男子。如來久於第一義空已得自在。見一切法無有貪慾瞋恚愚癡。無縛無解自性清淨。但以眾生客塵煩惱之所覆障。不能覺悟。如來慈悲為此等故方便說法。而為除斷客塵煩惱。開其智眼。使見如來淨日照明。現在獲睹甚深妙法四念處法。乃至八聖道法。令諸眾生建立安住。又令疾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大慈悲。乃至具足十八不共法。成一切種智。善男子。如來出世則能成熟諸菩薩眾。及以緣覺聲聞之眾。善男子。今是虛空為倚於眼。為倚眼識。為倚眼觸而得住耶。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男子。為是內起眼觸之緣生彼三受而倚空耶。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男子。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佛言。善男子。眾生今者為倚於空。為是虛空倚於眾生。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各各相倚互作境界。又復各各不為境界。一切諸法皆悉空寂。一切諸法皆悉虛假。一切諸法皆依於如及以實際。世尊。猶如虛空無壞無成。無憶想分別。無動無搖無愛無憎。無牙無種子。無果無業無報離於文字。世尊。一切諸法亦復如是。菩薩若知此者。是名善知諸法之性得無生忍。爾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即說陀羅尼言。   阿□(奴侯反)柰阿婢(夫者反)婆(薄賀反)邏闍(市夜反)摩(莫可反)□(奴後反)叉夜 視柰視柰 闍柰毘(夫尼反)磨(武佐反下皆同)牟尼呵羅阿柰夜 頗邏(力可反下同)臼呵(乎賀反)揭(巨謁反)婆禰(奴履反)婆(薄賀反)藪毘(薄履反下同)毘柰夜 藪捨捨婆 捨柰磨捨柰□(都可反下皆同)他(吐賀反)磨柰末兜梵(扶豔反)毘沙(所賀反)捨磨支□奈枳(已紙反)黎捨菴(於甘反)復(扶豆反)僧輸沙(疏馬反)泥(奴帝反)娑婆呵   爾時世尊。告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汝今說此無盡降伏師子奮迅陀羅尼。一切眾生臨命終時最後神識。有重煩惱障及重惡業。此陀羅尼悉能燒然。令得往生清淨佛國。善男子。汝今善能以此成熟無量眾生。又能成熟無量佛剎村園城邑一切眾生。又隨所應現種種形。又隨其根說種種法。或為演說大乘經典。開深法門。若沙門旃陀羅。婆羅門旃陀羅。剎利旃陀羅。毘捨旃陀羅。首陀羅旃陀羅。此諸人等。所犯重罪以因汝故悉得燒然。今於善法建立增長。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眾生諸貪諍  皆因諸根起  若能攝諸根  疾得於解脫   爾時如來說此經已。有十千人天得無生法忍。無量人天得諸三昧。又無量人天得陀羅尼。又無量人天逮得忍辱。又無量人天於十地中各得增進。爾時世尊。告阿難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汝等應當恭敬奉持此經。爾時阿難及彌勒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此妙經典我已受持。當何名此經。佛言。善男子。此經名懺悔盡一切罪陀羅尼經。亦名不可思議方便智救濟一切眾生經。亦名能滿一切眾生所願如如意寶珠經。亦名虛空藏菩薩經。如是奉持。阿難當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無量百千阿僧祇劫。修行六波羅蜜。於十方世界一切佛所。種種供養。乃至滿無量阿僧祇恆河沙劫。不如有人讀誦書寫為人解說虛空藏菩薩經。及持名號。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算數譬類所不能知。爾時阿難及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當如是奉持。時諸大眾。聞佛所說。歡喜踴躍。以諸供具。供養於佛。   虛空藏菩薩經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6 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No. 406 [Nos. 405, 407-408]   佛說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佉羅帝耶山仙聖住處。與無數大比丘眾俱。大菩薩眾數如恆沙無量無邊。演說如來功德經已。爾時西方有如意寶珠。自然而現。百千釋迦毘楞伽寶珠以為眷屬。彼如意寶珠所出光明。皆悉瞙徹。此間人天聲聞菩薩所有四大光明色像皆滅無餘。唯除如來及如意寶珠。其餘皆與無量無邊不可言說虛空同相。   爾時世尊光色益明。時會眾生各不相見。亦不得觸身色形相。其所視方不見日月星宿光明。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舌不知味。身不覺觸。心心數法無我我所。唯見如來色相光明如意寶珠。在會菩薩住十地者。得首楞嚴三昧者。一生補處者。最後身者。心不怖畏。何以故。以解諸法真如寶相第一義空故。其餘菩薩諸聲聞眾天龍夜叉阿修羅緊那羅□□□□計□|□□□□□□□□□□G□褾榜□埤□概驩□檢□榖□□□□觟嬪□□綠奪□鞳b神埤□   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梵音。從坐而起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諸法真實義  眾生不能知  愚於六根中  貪著色陰故  以不見一陰  推求於色相  今有如是眾  疑惑於佛法  唯願佛世尊  為說真實相  得解於此彼  速證如空忍  禪定勇猛士  不可論說身  如意摩尼寶  在頂而顯現  釋迦楞伽寶  相去亦不遠  彼來諸眾生  勇健到彼岸  皆有大智慧  欲來見世尊  必說甚深法  決定無有疑  唯願佛世尊  安慰諸來眾  成就於眾生  大士之所行   爾時世尊便說偈言。  如汝之所說  三昧力所為  其有智慧者  乃得聞是事  虛空藏菩薩  大士之所行  無依無戲論  三昧力如是  堅住於二見  愚惑之所行  以著斷常故  不解於此彼  若於此二見  欲得解脫者  不應著諸欲  速得證諸地   佛告梵音。善男子。初行菩薩。先當為說有緣想行六波羅蜜。若能解知四大之性是生滅法。然後為說一切諸法不可言說。無有自相不生不滅無緣無所有。一切諸行皆悉如是。能如是觀則離斷常亦無怖畏。於一切法無緣無觸則能速滿六波羅蜜。亦復不著斷常諸見。佛神力故令此大眾諸來會者。見聞覺知皆悉如前。   爾時世尊。即舉右手告大眾言。虛空藏菩薩今從彼來。而此菩薩禪定如海。淨戒如山。智如虛空。精進如風。忍如金剛慧如恆沙。諸菩薩幢。趣涅槃者導。善根河池。貧者寶瓶。闇冥者日。失道者月。怖畏者山。煩惱病者良藥。淨諸見水摧諸魔怨。猶如霜電治。破戒者如安闍那藥。諸善根地。眾華中鬘。照惡行者鏡。無慚愧者眼。病者良醫。疲懈者床坐。能充飢虛如尸利天能除渴乏。如月愛珠。照禪定者如日愛珠。行菩提道者車。遊戲禪定者池。修助道法者華鬘。行諸波羅蜜者妙果。照十地者如意寶珠。覆住首楞嚴三昧者如波利質多羅樹。斷諸見結如利刀。除去習氣如金剛。能伏魔怨智如猛火。其身即是諸佛法器。緣覺華鬘聲聞衣服。諸天眼目人之正導。畜生所依餓鬼所歸。地獄救護眾生法器。菩薩般車三世諸佛輔佐守法城門。已能莊嚴佛十八法具一切智。彼族姓子應受一切眾生最勝供養唯除如來。汝等諸來會者皆應往近。隨其意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以種種珍寶寶幢幡蓋華香瓔珞。淨治道路而嚴飾之。汝等不久亦當得成如是法器。時會一切諸來大眾皆從坐起。叉手合掌向虛空藏菩薩所來方面。欣喜敬禮瞻仰無厭。   爾時會中。諸大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天王龍王夜叉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羅王五通諸仙皆作是念。我等當以何等最勝供具奉獻供養彼族姓子。爾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即變此娑婆世界。無有山陵曠野堆阜溝壑。除去臭穢風塵惡聲。化生七寶諸樹華果出微妙香。依地草木皆成七寶。一切眾生所有病苦及地獄苦皆悉除滅。衣服飲食諸莊嚴具隨意滿足。身色端正諸根完具。無有煩惱其心寂靜。樂修善根深信三寶。諸來會者一一眾生兩手皆有如意寶珠。一一寶珠皆出光明遍照娑婆世界普令大明。出妙天樂種種音聲。雨種種天衣瓔珞華果。多摩羅跋牛頭栴檀碎末雜香盛以妙器。其道兩邊化作寶堂猶如帝釋毘者延堂。其堂皆有端嚴天女。如第六天王勝妙婇女作天伎樂。世尊頂上虛空中有大寶蓋。縱廣一百由旬。眾寶莊嚴如梵華蓋。諸寶羅網金縷真珠。以為間錯皆出音樂。地生草木華果枝葉亦出天樂。其音皆演大乘正法六波羅蜜。眾生聞者皆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會大眾見虛空藏菩薩現大莊嚴。心生欣慶得未曾有。皆作是言。我等當以何物於世尊前敷置法坐。令彼族姓子而坐其上。爾時佛前有大蓮華自然而出。縱廣十里白銀為莖黃金為葉馬瑙為臺梵光寶為鬚。復有如是百千蓮華而圍遶之。虛空藏菩薩於蓮華上結跏趺坐。頂上有如意寶珠。虛空藏菩薩所將眷屬皆悉坐於蓮華之上。   爾時彌勒菩薩即以偈問藥王菩薩。昔來諸菩薩有大名稱者先禮佛世尊。  然後乃就坐  今此大士眾  現妙莊嚴事  亦不禮世尊  輒便就於坐   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以偈答彌勒菩薩摩訶薩。  今此大士者  已住佛深法  不見有眾生  不分別己身   彌勒菩薩復以偈問。  若不見眾生  必住於實際  何故現莊嚴  願答以決定   藥王菩薩復以偈答。  勇猛方便者  欲成就眾生  凡愚分別行  不解真實義  唯知於世諦  不達真故苦   爾時世尊告族姓子。善哉善哉。如汝所說。一切凡夫不能知一須陀洹所行方便及以解脫。假令一切眾生是須陀洹不能知一斯陀含所行方便及以解脫。如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不能知一辟支佛所行方便及以解脫。一切眾生皆是法伽劫。辟支佛不能知。一得無生法忍菩薩摩訶薩所行方便成就眾生及以解脫。一切眾生皆得無生法忍。不能知一得首楞嚴三昧諸無礙智通達第一義菩薩摩訶薩所行方便及以解脫。此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已過無量無邊劫得無生法忍諸無礙智首楞嚴三昧通達第一義。悉能知此諸來會眾心之所行及諸煩惱。或有眾生見大莊嚴微妙之事皆得住於離欲之地。是族姓子於彼處沒而來此間現。如虛空神通智慧三昧令諸眾生生厭離心。然後復現世諦莊嚴三昧。令無量眾生得成就如是三昧。不與聲聞辟支佛共。若彼族姓子現第一義無生莊嚴者。一切人天乃至八住菩薩皆生驚疑。而不能知所行相貌。如是甚深佛法功德。彼族姓子以方便智於一切佛法海中。心無有疑不由他知一切菩薩摩訶薩秘密法中。猶如勝幢能示眾生善道及涅槃道。能治眾生煩惱心病及以身病。有諸眾生於生死曠野為邪見所沒。而不能知趣向善道及涅槃方便者。常應深心稱虛空藏菩薩名號。禮拜恭敬燒阿伽樓香而供養之。彼族姓子。視其染心及以煩惱。隨彼煩惱諸見愚癡及先善根調伏之心。若於佛所法所僧所而種善根。或行佈施福業持戒福業修定福業。隨其所應若夢若寤。以大方便示其正道。以正方便故速離邪見邪行邪願邪心邪趣。令彼眾生身口意正行正願。善友速能消除穢惡煩惱離諸惡趣。不壞善因心得自在住甚深忍。若有眾生種種身病顛狂心亂。眼不見色口不能言身份壞者。當以深心稱虛空藏菩薩名號。為除病故燒阿伽樓香若多伽樓香。禮拜供養。彼族姓子。於其夢中現梵天眾。若帝釋象尸利天象。若薩羅婆沙帝天象。若剎帝利象。若大臣象。若父母象。若男女象。在其前立。隨其所應示所方藥及所須物。令彼病人因此一方病滅無餘。若有勸導求財物者。學問求多聞者。坐禪求智慧者。求名譽者。求巧術者。求聚落者。求尊貴者。求色力者。求種族者。求音聲者。求男女眷屬者。求佈施持戒乃至智慧者。求妙音聲令眾樂聞者。欲遠離惡者。欲令他住佈施乃至住智慧者。欲得長壽者。欲得資生無亡者。欲令慳吝者修捨。毀戒者住戒。懈怠者精進。邪慧者正慧。未住乘者住乘。自求乘者為他求乘者。無大悲心者不自為身但為眾生。以何方便令此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住大方便四無量心。應當禮拜恭敬虛空藏菩薩。若於空處若園林中。燒多伽樓香若迦荼阿菟羅香。合掌歸向敬禮十方。禮已應說是咒。   囉[可*丁]姪他 阿弭唎鑠 阿弭唎鑠 迦噌嬭迦(上)柘(上)羅(上)柘羅毘(上)柘(上)羅(上)珊柘(上)羅迦噌嬭(奴綺反餘同)迦(上)曷囉(上)磨囉(上)曷囉(上)磨囉(上)毘(上)伽(上)阿唎磨磨法(上)菩(上)噌闍(上)磨那(上)迦噌嬭迦(上)真多磨嬭(奴綺)車囉(上)夜迦噌嬭迦(上)娑(上)囉(上)皤奢(盡何)迷娑(上)他跋夜 阿賢禳(如何)阿唎娑(上)[湖-古+目](明曾反下同)共(翟栱反下同)娑(上)[湖-古+目]共(音同上)戶噌底(都彌反下)毘(上)[卄/豍](父迷)伽(上)共(同上)提(徒爾)唎瑟知(上)[壹*(支/早)]伽(上)共(同上)迦噌爾迦(同上)連唎夜睹磨阿奢(同上)夜娑(上)囉(上)皤跋陀(上)柘(上)阿(上)輸迦(上)伽(上)底娑(上)婆訶   若能如是誦持是咒。彼族姓子。若作人形若鳥獸形。以示其人。隨彼福德。而為說法示一方便。以一方便能令百千那由他眾生來住乘者。或住聲聞辟支佛乘。以少時方便令住不退無上大乘。得種種三昧諸陀羅尼諸忍諸地。彼族姓子有不可思議大方便智成就大悲。或有眾生能量虛空分齊無有能量。虛空藏菩薩大方便智大慈大悲禪定三昧力成就眾生者。彼族姓子成就如是不可思議諸善功德。若有眾生其心質直無有諂曲。安住正見不自高身不他人。離於慳嫉無有虛偽心清淨者。彼族姓子起憐愍心。教令精進示正方便。令彼眾生以是方便精進力故。離諸衰患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迴一切善根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以此方便精進力故能遍滿足六波羅蜜。勤行精進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虛空藏菩薩成就如是不可思議功德勤行精進成就眾生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彼族姓子頂上獨有如意寶珠。餘菩薩無邪。佛告彌勒。彼虛空藏菩薩成就大悲。於諸苦危犯根本罪趣向惡道燒滅善根而自毀。懷於此眾生是大良藥住。黑暗眾生為作大明猶如日照。若有眾生犯根本罪。疑箭在心破壞法器。永墮棄損喪失善根。必墮惡趣無歸無依智者所棄邪惡眾生。彼族姓子能示正道。除滅煩惱令離惡趣。若有眾生貪慾瞋恚愚癡多者。言無因果不畏後世。積聚無厭常行貪嫉。乃至專行十不善業。亦教他行。彼族姓子猶如船車能示善道及涅槃道。是故彼族姓子。唯除如來。一切世間人天皆應供養。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何等是根本罪。若有眾生犯根本罪。燒滅善根趣向惡道。永墮棄損離人天樂。彼族姓子雲何除罪。以善道樂及涅槃樂而充足耶。佛告彌勒。剎帝利王有五種根本罪。若剎帝利王犯此罪者。燒滅善根趣向惡道永墮棄損離人天樂。何等為五。剎帝利王若取佛物招提僧物。若教他取。是名初罪。謗聲聞法謗辟支佛法謗大乘法。為作留難隱蔽覆藏。是第二罪。若有信心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染衣。或有持戒或不持戒。脫其袈裟逼令還俗。或時繫閉或加杖楚。或斷其命。是第三罪。若作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噁心出佛身血。於此五業若造一業。是第四罪。謗無因果不畏後世。常行十不善業亦教他行。身自堅住教他堅住十不善業。是第五罪。若剎帝利王於此五罪若犯一罪。是剎帝利王燒滅善根趣向惡道永墮棄損離人天樂。彼族姓子為是人故。於離車出現身受生。或作沙門形象威儀。或作婆羅門形象威儀。為剎帝利王說。一切智所說甚深未曾有。修多羅經諸陀羅尼諸忍諸地。令剎帝利王發露懺悔修戒。聞定慧勤行精進得生善處。大臣輔相有五種根本罪。何等為五。大臣輔相若取佛物僧物。是名初罪。若破壞城邑聚落毀害人民。是第二罪。誹謗正法如上所說。是第三罪。毀出家人令其苦惱如上廣說。是第四罪。於五無間若作一業。是第五罪。大臣輔相於此五罪。若犯一罪如上所說。聲聞弟子有五種根本罪。何等為五。一者殺。二者盜。三者婬。四者妄語。五者噁心出佛身血。聲聞弟子於此五罪。若犯一罪如上所說。初行菩薩有八種根本罪。毀壞大乘燒滅善根趣向惡道永墮棄損離人天大乘之樂。久住生死離善知識。何等為八。此諸眾生以惡行故生此險惡五濁世界。以少善根故近善知識得聞甚深大乘經典。其人淺智善根微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初行菩薩聞說甚深法空經典如其所聞受持讀誦。為淺識者隨其所聞義而為演說。彼人聞法心生怖畏便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發聲聞心。此初行菩薩犯根本罪。以犯罪故燒滅善根趣向惡道永墮棄損離於人天涅槃之樂毀菩提心。是故菩薩應當先知眾生心行然後漸次而為說法。譬如入海漸漸轉深。為此人故虛空藏菩薩處處受身。令初行菩薩隨所犯罪畏墮惡道。若聞虛空藏菩薩名號。聞已歡喜欲得睹見懺所犯罪。於夜後乃燒阿伽樓香多佉羅香。合掌恭敬稱虛空藏菩薩名號。彼族姓子。隨其所應現種種身。或現自身或梵釋身乃至現男女之身。在其人前即令初行菩薩隨其所犯懺悔除罪。亦復為說無上大乘甚深方便三昧陀羅尼諸忍諸地。令離惡道怖畏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發大精進猶如金剛。行六波羅蜜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虛空藏菩薩若不現身應當求請阿樓那天。作如是言。南無阿樓那天。成就大悲。有大威勢。若出現時。光明照曜遍閻浮提並照我身。願以我言白虛空藏菩薩。便我夢中而得見之示我方便令我懺悔根本重罪。得摩訶衍智慧聖眼。爾時應當眠寢本處至阿樓那出時。虛空藏菩薩為初行菩薩夢中現身。為說大智方便令其悔罪。亦不忘失菩提之心逮得三昧堅住大乘速滿足六波羅蜜。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初行菩薩第一之罪。   若初行菩薩語眾生言。汝於大乘不能善修般若波羅蜜。亦復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應速發聲聞辟支佛心。汝可速得出離生死。餘如上說。是名初行菩薩第二之罪。   復次若初行菩薩說眾人言。汝何為堅持波羅提木叉戒。應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讀誦摩訶衍經。若以煩惱故起身口意不善業不者。皆當除滅不受果報。餘如上說。是名初行菩薩第三之罪。   復次若初行菩薩語眾生言。族姓子。汝不應聽受聲聞經法應當覆藏。何以故不能令汝得大果報。永斷煩惱應當聽受摩訶衍經。令汝惡行一切消滅。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彼眾生受是見者。犯根本罪。是名初行菩薩第四之罪。   復次若初行菩薩為名利故。讀誦解說摩訶衍經。作如是言。我是摩訶衍人。見他得利心懷瞋恨。自高其身卑下他人。以嫉妒故自說己身得過人法。是人於摩訶衍中而犯重罪趣向惡道永墮棄損。猶如有人欲入大海。修治船舫欲至寶所。中路船壞喪失身命。初行菩薩亦復如是。欲入摩訶衍海以嫉妒故而作妄語。毀破信船斷智慧命。是摩訶羅凡小菩薩犯根本罪。是名初行菩薩第五之罪。   復次族姓子。未來世中當有出家在家初行菩薩。受持讀誦甚深空義。三昧陀羅尼諸忍諸地。大人所行諸莊嚴事。大乘經典。作如是心。為他解說此諸法者。是我所證我令以大悲故為汝解說。汝應修習汝亦不久於此深法當自知見。彼人不言我但讀誦此甚深法為他解說而實未證。妄說己身得三世諸佛菩薩摩訶薩諸賢聖人量過大海所證之法猶如有逕過曠野飢渴所逼。甚大疲乏趣彼樹林樹。求索飲食捨甘果樹往趣毒樹。食其果實即便命終。我說此人亦復如是。得難得身值善知識遇大乘法。貪利養故虛自稱舉卑下他人。如是之人。犯根本罪趣向惡道。永墮棄損智者所賤。是人不應親近剎利波羅門毘捨首陀羅及諸智人。若親近者皆悉犯罪。是名初行菩薩第六之罪。   復次族姓子。未來世中剎帝利王。有旃陀羅國師宰相輔佐大臣旃陀羅醫。又有愚癡自謂明智。起大憍慢。如是等人多饒財寶廣脩種種佈施福業。持佈施故憍慢放逸向剎利王說。諸沙門種種過惡。亦向沙門說王過惡。國王力故謫沙門侵奪財物。時諸比丘為彼所逼。便取佛物招提僧物及己身物而用與之。諸栴陀羅得是物已。以上王如是之人。俱犯重罪是名第七之罪。   復次未來世中有惡國王。旃陀羅沙門。非法是法。捨修多羅毘尼正戒。亦復不依黑印大印大悲導師所說。般若波羅蜜戒。及餘修多羅中善方便戒。更作異法造新制限。惱亂行法比丘。以惱亂故不能修習。毘婆捨那及捨摩他多行學問歡作眾事。行是業故不能制伏諸結煩惱。是諸比丘既失善心又破威儀所行怠慢。實非沙門。自稱沙門。不修梵行自稱梵行。無所忌難高聲言論。猶如具音善能說法。令剎利王大臣輔佐恭敬供養。向諸白衣妄說行法比丘種種過惡。令王大臣起嫌責心取行法比丘資生之物迴與居家比丘。如是之人俱犯重罪。何以故。禪定比丘是良福田。是三昧陀羅尼。諸忍諸地之器。演說正道能作照明。度脫眾生煩惱諸業。佛為不具法初行菩薩。說此八根本罪。初行菩薩於此八事若犯一罪。是初行菩薩燒滅善根趣向惡道。永墮棄損離人天樂。毀菩提心。虛空藏菩薩為是人故。於諸方土處處現身。或現沙門形相威儀乃至畜生形相威儀。廣說如首楞嚴經處處為諸眾生解說如來甚深修多羅三昧陀羅尼諸忍諸地。令彼犯罪無方便慧。初行菩薩心生慚愧。深懷怖畏發露懺悔。若諸眾生聞虛空藏菩薩名號。欲得都見懺悔重罪永得除滅惡道畏者。應當禮敬稱虛空藏菩薩名號。彼族姓子。隨其福力。或現自身。或現梵釋身乃至現男女身。在其人前。令初行菩薩隨所犯罪而得懺悔。亦為演說無上大乘甚深方便三昧陀羅尼。令其堅住諸忍諸地。永得遠離惡道怖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有大精進勇猛之力。猶如電光修行六波羅蜜。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彼族姓子。不為現身令得見者。彼若有罪。初行菩薩於夜後分向於東方燒香禮拜求請阿樓那天。作如是言。南無阿樓那天。成就大悲有大威勢。若出現時。光明照曜遍閻浮提並照我身。願以我言白虛空藏菩薩使我夢中而得見之。示我方便令我懺悔根本重罪。得摩訶衍智慧聖眼。爾時應當眠寢本處。至阿樓那出時。虛空藏菩薩為初行菩薩。夢中現身為說大智方便。令其悔罪永忘失菩提之心逮得三昧堅住大乘。速滿足六波羅蜜。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有如是精進勇猛不可思議大功德故虛空藏菩薩頂上有此如意寶珠。   復次族姓子。若有眾生聞虛空藏菩薩名號。圖畫形像而供養者。其人所生之處。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兵刃不害毒。不能傷人。與非人無能侵害。終不橫死。王事不加不犯根本重罪。無有疾病。亦不餓死。命欲終時乃至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聞香。舌不知味。身不覺觸。猶有微細出入氣息。身少識在乃至最後微識。爾時虛空藏菩薩即為現身。若此眾生先事梵天現梵天象。先事魔王那羅延天摩醯首羅釋提桓因轉輪聖王日月天子提頭賴吒乃至毘沙門王隨其所事。於彼人前示現其身。而說偈言。  如是四聖諦  智慧者所見  以知於生死  能度諸有海   時彼眾生於意識中知此法已。皆生善處。若有眾生信敬佛者即現佛身而說偈言。  佛正智清淨  能度諸有海  速得證諸地  遠離一切苦   爾時眾生聞說是語。思惟佛功德故。命終之後所往生處。國土清淨無有五濁。面見諸佛。現在說法念法念僧亦復如是。虛空藏菩薩成就如是不可思議甚深功德。若有眾生欲得種種心自在者。於夜後分應淨澡浴恭敬禮拜虛空藏菩薩。於諸眾生起慈愍心。作如是言。念我念我有大智得大慈悲。虛空藏菩薩願與我念定方便。即說是咒。   跢姪他戶噌嬈曷囉(上)那(上)谿跛叉(器我反餘同)爾黎三慕(上)馱囉(上)皤多□跢那(上)夜摩訶迦噌嬭迦(同上)阿(上)弩跛蟾(時呂反下同)婆(上)從弭唎底阿(上)伽(上)羅(上)蟾婆從[方*耳]唎底皤闍(上)□(上)蟾婆(上)從[方*耳]唎底曷嚧輸從[方*耳]唎底阿(上)那(上)摩從[方*耳]唎底蒲跢俱知從[方*耳]唎底沙(上)婆訶   若誦持是咒。即得入念定方便。復次若欲讀誦種種經論若佛所說若弟子所說者。應淨澡浴餘如上說。即說咒曰。   跢姪他阿(上)爾羅(上)闍(上)[壹*(皮/?)]鉗蒲(上)沙(疏可)闍(上)[壹*(皮/?)]夜皤那(上)闍(上)[壹*(皮/?)]跛叉娑(上)迷跛奼(刃下)羅(上)闍(上)沙(疏可)沙(上)他那(上)娑(上)羅(上)[壹*(皮/?)]奢(同上)娑(上)跢羅(上)迦(上)囉(奴皆反)虎磨虎磨摩訶迦噌嬭迦(同下)娑(上)婆訶   若欲入大海者。欲入幽穴求珍異者。欲服神仙藥者。被繫閉者。受刑罰者。若臨死者。愛別離者。怨憎會者。水火刀兵畏者。虎狼師子毒蛇盜賊所劫。長病乃至乏衣食者。當禮拜恭敬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餘如上說。若諸王子欲求王位者。求長壽者。求威德波羅門者。求威德居士者。求巧方術者。求名聞者。求容貌端正者。求修定者。求解脫者。如是眾生聞虛空藏菩薩名號。於夜後分應淨澡浴著新好衣。昇高座上。至心水求請作如是言。南無虛空藏菩薩。有大悲者與我福德滿我志願。彼族姓子以天耳聞隨其福力即為現身。彼族姓子有如是不可思議大智方便。諸善功德已度甚深佛法大海。善男子。或有眾生能數四大海水知其渧數。無有眾生能量虛空藏菩薩大智方便成就眾生者。或有眾生能量度無量無邊虛空分齊。無有眾生能籌量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為成就眾生故現種種身。或現佛身婆羅門身。乃至示現畜生之身。若於□□□妖□□□□□□D輻襑□□□□□□鶴言□□怴慼慼毆ヾ慼慼慼慼撓L□稜□□□□不□□□□□露□呂□□褙□餾飼襖□量逆□□槔□□□□□逆□□婠□□飥□說槏□□□秜踐t榜□埤□□□□□騖饉驒樖馜□囹恣慼撥完╮慼慼慼慼慼慼憤XN詠□□□F□□□□□□騖饉□J□□□□□□楰□□大□□□□□□□桌□□擛瑹D魯□□□□□□□□□□□□不□□□□□□□□□□□□□□禸姪裀□婢詛襡婜祛□□娀□□姪襛□□□埤□□□姪褾都□□覘葉□□□饉唌憬e□訇F□□□□□□□□稜□祭□□□榖□□□駩□□梱□裀□延觜D蓼□□姅粿□□□□□□□大□樀□□□□□□□□□禸姪裀□□駜D量榵福□榙□祅驛社糖□G檢□駟委□□□埤□□□□娙奅□橁□椹□□餽淚□□□□□禪襤禂□祊裡□□□夾列騾茶妼□璉綠□騖饉驒樖騫褽□□□□E橖□□□祭□□鷺□埤□□□□□□□觔□□□□□露楰□□□鷺□埤□□□□秜□□觔露□穗□□□露楰□□□□□□□飥□□□□祭□□鷺□埤□□□□菉□鶴言檢□□露楰□□□祭□□鷺□埤□D菉□□□□□□D□□□□露楰□□□送□褾□□□□□□□□稫觀奪□飥□□□□□□□□□□拌榭襯橚□□□□裀□楰□□□□□□□□□鞳標T□規□饈楈奪槄□妐槄□鞳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歎ョ樑縑慼敵E饉驒樖騋娃□詠樧□□禳大□率言埤□縷□□□靈誇□耔□靈奿□□□□□□□   跢姪他婆(上)檀跢婆(上)伽(上)槃弊(鼻可反)皤囉(上)闍(上)磨弩叉夜是那(上)闍(上)夜闍(上)那爾摩媎爾訶(上)囉(上)阿(上)那(上)夜頗羅(上)瞿(上)頗伽(上)囉(上)婆爾磨阿(上)毘(上)那(上)夜索(上)皤鑠(上)鑠(上)皤鑠(上)那(上)鑠(上)磨那(上)鑠(上)跢跢迦(上)囉(上)磨鑠(上)磨迦(上)唎摩睹毘(上)沙疏可鑠(上)磨犁(支[羊*久])跢那夜結□□□芩睹僧輸[(ㄆ/ㄆ/木)*(犮-乂+又)]爾(奴綺)娑(上)婆訶   佛告。族姓子。善哉善哉。汝能為眾生故說此離垢師子遊步欠呿陀羅尼。令諸眾生臨命終時。最後意識離煩惱障業障報障得生清淨佛土。汝能於無量無邊國土城邑聚落在在人民所住之處。現種種身形相威儀。為諸眾生解脫甚深大乘經典令剎帝利旃陀羅王及諸行惡者逮得善法。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無量人天有得三昧者。得陀羅尼者。得諸忍者。乃至住十地智者。十千眾生得無生法忍。時諸比丘在會大眾天龍及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虛空藏菩薩神咒經一卷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7 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No. 407 [Nos. 405, 406, 407]   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宋罽賓國三藏曇摩蜜多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佉羅山依正覺仙所住之處。與無數大比丘聲聞眾俱。亦與無量阿僧祇恆河沙等菩薩摩訶薩。演說如來功德經已。爾時西方有如來寶現。以無量百千釋迦毘楞伽寶。周匝莊嚴。是寶珠光隱蔽一切餘色光明。唯見如來及如意寶。餘無量無邊不可說色見如虛空。如來威光極更明顯。此諸會眾。不睹自身各不相見。大眾諸色悉滅無餘。不與眼對。不得色身及以所觸。隨所觀視唯見虛空。亦不見於日月星辰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不與眼對耳不聞聲鼻不嗅香。無心心數。無我我所及六入起想。瞻睹他方不得諸大。在在方所唯見佛身色相光明。亦復遙見如意寶珠。以無量百千釋迦毘楞伽寶。周匝莊嚴餘無所見。於此眾中有住十地菩薩摩訶薩。得首楞嚴三昧。一生補處最後有身。見如是相不驚怖畏。解諸法空如實際性。是故不驚不怖不畏。餘諸菩薩摩訶薩聲聞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緊那羅拘槃茶毘捨遮富單那迦羅富單那人及非人。在會中者。極驚怖畏生於憂愁。此彼闇蔽其心動亂。各不相見睹無問處。其事雲何。何因緣爾。為是誰力。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梵德。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一切法如性  人無有知者  依住於色陰  六情根闇蔽  不見於一陰  思惟求色陰  於佛法有疑  此中有是人  如此彼亦爾  總知虛空相  彼三昧勇健  其身不可說  如意大寶珠  見在其頂上  釋迦毘楞寶  皆遙遠見彼  是大慧眾生  度首楞三昧  一切大慧者  欲來見世尊  今說甚深法  決定無有疑  安慰於此眾  悉來歸世尊  勇健者行處  教化熟眾生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如是如汝說  三昧者行處  若聞正住處  是慧眾生住  此是虛空藏  菩薩所行處  無依無戲論  彼三昧示現  眾生著二見  常為所劫奪  著斷常二見  彼此常闇蔽  如是二見等  將欲得解脫  其性不可說  速疾證諸地   復次善男子。是初發心菩薩摩訶薩。說初境界相。謂六波羅蜜。乃至知諸大生滅如實之性。然後知於一切諸法不可言說。無性無生無滅無境界。不動不搖。如是修行一切諸行。如是悉離斷常二見不生怖畏。於一切法不起境界心。疾得具足六波羅蜜。更不復住斷常見中。佛說是已。一切大眾。見聞覺知如本色相。   爾時世尊申其右臂說如是言。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來。作是語已。告諸大眾言。是菩薩得諸三昧猶如大海。持菩薩戒如須彌山。智所通達猶如虛空。勤行精進猶如疾風修行於忍猶如金剛。其慧如空。諸菩薩中猶如勝幢。向涅槃者導。是一切善根之藏。貧者得瓶。入闇者日。失道者月。是怖畏者大須彌山。是煩惱燋熱者甘露。是一切種善根者栽。是趣大涅槃者橋。是墮惡道者船。生天者梯。是誹謗惡口者救。熱惱者蓋。於諸外道如師子王。攝取諸見猶如水鏡。魔怨中鎧。毀戒者藥。是諸善本行之地。造鬘者華。具行者藏。無慚愧者上妙衣服。病者良醫。飢者得食。渴者月珠。疲極者床。修三昧正行者日。向菩提者大車。遊禪定者勝地。助菩提者寶輪。善男子。此是向波羅蜜者果報。是善男子又是進修行十地者如意寶珠。是善男子是進行首楞嚴三昧者波利質多羅樹。是斷邪見結使者刀。破諸習氣猶如金剛。能降諸魔是良方便。是開發意。是諸一切佛法所依。是緣覺華鬘。聲聞衣服。諸天眼目。人之正道。是畜生歸。是餓鬼護。地獄尊救。是一切眾生福田。是諸菩薩摩訶薩大車。是善男子是三世如來應供正遍知最大輔臣。護法城門。是善男子乃至具足十八不共法以自莊嚴。得於佛智成就具足。是善男子悉是一切眾生應供。唯除如來。諸餘一切應供中最。汝等大眾。皆應奉仰各隨力能應辦供具。供養恭敬而尊重之。種種珍寶幢幡寶蓋塗香末香衣服瓔珞種種雜物。淨治道路種種莊嚴。以種種讚歎而讚歎之。汝等一切不久當得是功德器。   爾時一切大會皆共和合。從坐而起。向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所現之方。叉手合掌其心歡喜顏貌怡悅。以清淨目諦觀視之。於時眾中諸大菩薩及大聲聞。天主龍王夜叉主阿修羅主伽留羅主緊那羅主摩□羅伽主及五通仙。各作是念。當設何等最上最勝供具供養是善男子。爾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變娑婆界。地平如掌七寶莊嚴。除去諸山曠野堆埠牆壁瓦礫灰糞臭穢塵霧雲雷乾闥婆聲。一切樹木變成七寶。華葉果香皆悉具足。依地草木枝節莖葉。亦變化成七寶。盡娑婆世界除一切病。一切地獄畜生餓鬼無諸苦惱。皆得衣服飲食瓔珞之具。娑婆世中一切眾生。得成如意妙色端嚴威德第一肢體具足。除諸結使心得寂靜。於諸善根其心欣樂。以清淨心安住三寶。此所集眾。兩手自然有化如意寶。一一如意寶各出光明。遍照於此娑婆世界。又是寶珠出妙樂音。雨種種寶種種妙衣種種瓔珞。雨種種金鎖瓔珞真珠瓔珞。又雨種種妙華青蓮紅蓮赤蓮白蓮及水堅華。復雨多摩缽香牛頭栴檀末香。莊嚴於道。其道二邊化七寶堂如帝釋堂。於其堂內化諸婇女猶如魔後。作於五樂歡娛受樂。當於佛上虛空之中。化天寶蓋滿百由旬。清妙鮮潔寶網莊嚴。垂真珠貫莊嚴其中。作眾伎樂過於天樂。田地草木樹林華葉諸果實中。各出妙音殊過天樂有聞音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爾時一切諸大會眾。見虛空藏菩薩摩訶薩作是莊嚴。得未曾有。作是念言。我等雲何為是善丈夫。於世尊前當設何座。爾時佛前出寶蓮華。白銀為莖。黃金為葉馬瑙為臺。梵摩尼寶以為其鬚。縱廣十里。復有如是無量百千諸寶蓮華。周匝圍遶。見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忽在華上結加趺坐。見其頂上如意寶珠。見虛空藏所將眷屬。亦各坐餘蓮華臺上。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以偈問於藥王菩薩。  如諸本先來  大名稱菩薩  恭敬禮世尊  然後乃就坐  是善丈夫來  示現大莊嚴  不敬禮世尊  忽見其已坐   爾時藥王菩薩。以偈答於彌勒菩薩。  見是大丈夫  善住於佛法  是不見眾生  不依一切想   爾時彌勒菩薩。復以偈言。  若不見眾生  安住於實際  何義故莊嚴  為我顯現說   爾時藥王菩薩。復以偈答。  是方便勇健  教化眾生故  不知第一義  凡夫妄想行  世諦聰慧者  迷真故受苦  為脫是等故  現如是莊嚴   爾時世尊讚藥王菩薩言。善哉善哉。是善丈夫。如汝所說。假令一切諸凡夫。不能知一須陀洹解脫行處。一切眾生得須陀洹。不能知一斯陀含解脫行處。一切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亦復不知一辟支佛解脫行處。一切眾生作辟支佛獨一騏麟。亦不知一無生忍菩薩摩訶薩善行方便教化眾生。一切眾生得無生忍。不知一得首楞嚴三昧無礙辯才菩薩摩訶薩第一義諦解脫之行。善男子。是虛空藏得無生忍。得無礙辯。得首楞嚴三昧。知此大眾過無量劫心之善根。應當現於大莊嚴故。住離欲地故。此善男子從西方沒而來至此。示現同諸聲聞緣覺。入於無量空處三昧。現於神通。一切眾生生奇特心。復於世諦示現莊嚴。教化無量諸眾生故。是善男子若現第一義諦無生莊嚴。乃至天人皆當驚怖迷惑失心。至八地菩薩亦復失心。無有能見其行相貌。入如是等深功德法。是善男子善知方便。度於一切諸佛法海。斷於疑惑。自然善知諸方便度。於一切菩薩摩訶薩中猶如王幢。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示諸眾生天道涅槃道。能解眾生結使心病。亦治四大身內增損諸患。若有眾生諸邪見逼。迷於生死曠野之中。不知方便。雲何名為天道涅槃道。是諸眾生。若稱虛空藏菩薩名。禮拜供養燒眾名香。是善男子觀心善根見結覆心。及知過去心種善根。亦知現在供養佛法僧寶修施戒德。如是諸事。或於夢中方便示現正直之道。方便力故。及於一切惡見惡事惡願惡求惡歸惡趣。心得解脫。身口意行悉皆正直。所願正直。得近正直真善知識。疾得解脫諸惡臭結惡見諸病。速疾得盡惡道惡業。所願善故。行善業故。速疾得作心自在者。住甚深忍。若有眾生。種種諸病逼切其身其心散亂。聾盲瘖啞諸根不具。支節各異將有死相。如是等事。一心稱是虛空藏菩薩名。除諸病故欲無病故。燒沈水香堅黑沈水。若多竭流香。禮虛空藏。是善大丈夫於夜夢中。作婆羅門像在其人前。或現釋像。大功德天像。妙音天像。剎利像大臣像。兵使像良醫像。或父母像或男女像。於夜夢中在病人前如實為說種種隨病湯藥。病者一服所患悉除。復有如是所營求事。欲多聞義。若欲寂靜。欲修禪得慧。欲得名稱。欲求工巧。欲得自在。欲得妙色。欲得封邑。欲得勢力。欲得才能。欲得妙聲。欲得子息。欲得眷屬。欲得功德。欲得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慧。欲得美語。欲人恭敬。欲脫諸惡安止於施乃至住慧。欲得長壽。欲得種種所須之具得已能用。欲勸慳人令行佈施。欲令破戒安住持戒欲令懈怠安住精進。欲勸愚癡令住於慧。未定乘者勸住聲聞。自攝乘者勸住緣覺。是善男子作是方便示諸眾生。若有眾生捨離大悲。自護己身心捨眾生。若有是心。我何方便能勸彼人。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安住方便四梵行處。乃至令其住於大悲。是人敬禮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若阿練若處。若在林中。若露地。燒沈水香堅黑沈水。若多竭流香。至心合掌。五體投地遍禮十方。爾時說是陀羅尼句。   阿彌隸奢阿彌隸奢迦留尼迦(一)遮羅遮羅(二)毘伽陀隸(三)摩懵呿復闍摩那伽留尼迦(四)真陀摩尼富羅移迦留尼迦(五)薩婆阿奢彌他羅□□□□孩阿清陀梨(七)破仇破仇(八)留坻脾脾伽仇(九)質致脾脾伽仇迦留尼迦(十)富隸移埵摩阿奢(十一)薩埵波他羅遮阿輸迦竭抵莎呵(十二)   是善男子為於彼人。現人色像鹿色像馬色像或天色像。隨彼功德現於如是色像。言說示一方便。是方便故。能教化無量百千那由他眾生。不定乘者。聲聞乘者緣覺乘者。令是眾生於一時中一彈指頃少方便慧。能令安住無礙大乘得不退轉。乃至得於種種三昧。得陀羅尼。亦得於忍安住十地。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不可思議方便智慧大悲之力。善男子。假使能得虛空邊際。無有能知是善男子智慧方便大慈大悲三昧之力。教化眾生得其邊者。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不可思議無邊功德。善男子。若有眾生。無諂幻惑正行威儀。成就正見質直無誑。不自讚譽離於嫉妒。無有姦詐善心成就。如是等人。是善男子而憐愍之。示方便智正行精進。以是方便智慧正行精進力故。脫諸苦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善根悉皆迴向於無上道。得不退轉。以精進力滿足六波羅蜜故。大勤進行速疾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不可思議無量功德。教化眾生。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何緣獨見此善男子頂上如意寶。極為妙色端嚴赫焰非餘菩薩。佛言。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成就大悲為利眾生脫大苦事。若有眾生犯根本重罪。當墮惡道。拔斷一切諸善根行。如是眾生。是善男子為作妙藥。若有眾生墮大無明。闇蔽惡見牢獄繫閉。為大照明猶之如日。令其悔過斷根本惡。能除眾生疑心毒箭。或有眾生破壞心器犯根本重罪。失諸善法當墮惡道。無歸無趣。一切明慧之所捨棄。是善男子能示是等罪闇眾生。安於善道猶如寶杖。又能洗一切臭惡結使。能轉惡道安止人天。逮涅槃樂猶如大車。若有眾生多欲所轉。極多瞋恚忿怒心亂。或多愚癡無明覆蔽。說無因果不見不怖。不畏後世貪財無厭。乃至常行十種惡業。如是眾生。是善男子為閉惡道安止天人。逮涅槃樂猶如大車。以是緣故。一切天人皆應供養是善男子。唯除如來應供正遍知。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何等名為犯根本罪。眾生犯是根本罪已。拔斷一切諸善根行。當墮惡道。犯墮根本罪故。離於一切人天之樂。復因由是善男子故。令彼眾生具滿人天涅槃之樂。   佛言。善男子。灌頂剎利王。犯根本重罪有五事。灌頂剎利王。犯五根本罪已。諸先所種一切善根悉皆敗壞。犯墮根本罪故。離於一切人天之樂。當墮惡道。何等為五。善男子。若灌頂剎利。劫奪塔物。或奪僧物若招提僧物。若自取若使人取。是名初犯根本重罪。若誹謗法故。聞佛為聲聞說為緣覺說為大乘說。誹謗遮固不令流布。是名犯第二根本重罪。   若為我出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或能持戒或不持戒。或破戒或不破戒。脫其袈裟罷令還俗。或捶打其身而謫罰之。收閉囹圄。或斷其命。是名第三犯根本重罪。   若剎利王以自在力。作五無間罪。勸他人作五無間罪。於五無間罪。隨作一罪。   是名第四犯根本重罪。   若剎利王。說無因果捨於他世。行於十惡。勸多眾生作十惡業。是名第五犯根本重罪。   善男子。若灌頂王於此五根本重罪之中。若犯一一。則破過去一切善根。犯墮重罪。離於一切人天之樂。當墮惡道。以是緣故。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現生邊地。或現沙門形服威儀。或現婆羅門。形服威儀。在在現生隨彼彼處。為諸剎利說未曾聞法。如一切智說甚深經典。說陀羅尼及忍辱地。敷演開示。以是緣故。灌頂王先所作惡不善之業。慚愧悔過更不復作。安住佈施。寂靜調伏。大勤進行。趣向大道。   復次大臣亦有五事犯根本重罪。何等為五。若彼大臣劫奪塔物。及奪僧物招提僧物。是名第一犯根本重罪。   若大臣破於國城村邑聚落。是名第二犯根本重罪。   若大臣誹謗正法。聞佛為聲聞說為緣覺說為行一切智者說。誹謗遮固藏匿隱覆。是名第三犯根本重罪。   若諸大臣見人為佛出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若持戒若不持戒。若破戒若不破戒。脫其法服罷令還俗。撾打其身謫罰繫閉。若斷其命。是名第四犯根本重罪。   若大臣犯五無間一一惡業。是名第五犯根本重罪。   善男子。若大臣犯一一五根本重罪。則壞過去一切善根。離於一切人天之樂。當墮地獄。以是緣故。是虛空藏為是等故。現生邊地。作沙門形色若婆羅門乃至男女等像。而為說法。在在處處為於大臣說甚深法。如一切智說諸甚深經典及陀羅尼忍辱之行。開示演說。大臣聞已。所造惡業慚愧悔過更不敢作。安住佈施。寂靜調伏。勤行精進。趣向大道。   善男子。聲聞弟子犯根本重罪。亦有五事。何等為五。殺生婬欲偷盜妄語若出佛身血。是名聲聞犯五根本重罪。若有聲聞犯一一根本重罪。疑箭在心燋滅諸根。必定趣向惡道。虛空藏菩薩為是等故。在在現生。或作沙門形色威儀乃至男子等像。而為說法。令求聲聞人慚愧悔過更不敢作。安住寂靜調伏。趣向無上大道。   善男子。初向大乘善男子。犯根本等重罪有八。何等為八。若有眾生。惡業因緣生五濁世。以少善根近善知識。聞此大乘甚深妙法。少覺少知少善根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聞第一無相等經。轉為凡愚分別解說。是凡愚人聞已驚畏。退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求聲聞乘。是名初發心菩薩犯初根本重罪。以是罪故所修善根一切破壞。犯墮重罪。離於天人及涅槃樂。退菩提心當墮惡道。是故菩薩應知他心及善根已如應說法。如度大海漸漸深廣。是故虛空藏現生其土。同彼色像而為說法。是名初犯根本重罪。   行者欲見虛空藏菩薩懺悔所犯惡罪。於夜後分。燒沈水堅黑沈水若多竭流香。合掌稱虛空藏菩薩名。是善男子隨功德分。見虛空藏所現形色。若見其身。若沙門。若婆羅門。若男若女。種種形色。而為說法。是初發心菩薩所犯根本重罪即得懺悔。堪忍無上大方便行三昧忍辱及陀羅尼。至安住地能斷惡道。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於六波羅蜜。得大精進力猶如金剛。當疾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於其前不現身者。是初行菩薩。明星出時從坐而起。向於明星說如是言。南無呵嘍那。南無阿嘍那。成就大悲。今者初出於閻浮提。願以大悲覆護於我。以我言說白大悲虛空藏菩薩。於夜夢中示我方便。以是緣故。得悔所犯根本重罪。成就大乘方便智眼。尋於眠中明星出時。虛空藏菩薩即於夢中自現色身令其悔過。滅除諸惡已即得三昧。名不忘菩提之心。善住大乘具六波羅蜜。若初行菩薩語餘人言。汝等不能行六波羅蜜。亦不能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等速發聲聞辟支佛心。可得度於生死。餘如上說。是名初行第二犯根本重罪。   復次初行者或說是言。汝用善持調伏戒為。但當速發菩提之心。汝當讀誦大乘經典。身口意惡當得清淨無有惡報。餘如上說。是名初行第三犯根本重罪。   復次初行者若說是言。汝有大德。應離聲聞法勿聽勿讀勿為他說。汝善男子。當隱藏聲聞經法。聲聞法中不得大乘。不能令汝使得邊際。唯當聽受大乘經典為他人說。汝諸惡業當得清淨疾成佛道。若受是語攝取是見。二俱犯罪。是名初行菩薩第四犯根本重罪。   復次初行者妄語兩舌。異思說大乘異經典。為於名譽利養受持讀誦。如其所聞為他廣說。作如是言。我知大乘非餘人也。見他得利心生嫉妒。說他惡名誹謗毀呰。自說得過人法。是人破壞犯墮重罪。離大乘法當墮惡道。如人入海求寶船敗沒死。是初行者亦復如是。是名初行第五犯根本重罪。   復次未來當有。若在家出家初行菩薩。讀誦方廣經典。為利養故言我解是妙法。愍汝等故為汝等說。是初行菩薩實無饒益眾生之心。如人飢乏入大果林捨諸美果服毒果而死。是初行菩薩亦復如是。得入大乘正覺寶林。為利養名譽故說大乘經。犯根本重罪。為諸智者之所呵責。人天四眾不應親近。是名初行第六根本重罪。   復次剎利王。有國相旃陀羅臣旃陀羅兵吏旃陀羅醫旃陀羅。如是癡人自持財寶雖行施惠。放逸憍慢破壞眾僧。因倚王臣劫奪僧物。是名初行第七犯根本重罪。   復次若剎利旃陀羅臣旃陀羅比丘旃陀羅等。瞋嫌沙門。法說非法。非法說法。捨諸經律。非時義論。非法立制。斷學般若。惱亂比丘。令諸沙門失淨信心壞破威儀。實非沙門自言沙門。實非梵行自言梵行。令諸四眾增致供養。是王臣及比丘二俱得罪。是名初行第八犯根本重罪。是初行菩薩犯此根罪。不名修行。斷諸善根離人天樂當墮惡道。善男子。虛空藏菩薩為是等故。隨形入類現同色像。而為說首楞嚴等種種經律。令犯罪者悔諸惡業。成就善根究竟涅槃。若善男子。禮拜稱讚虛空藏菩薩。是人現在得大功德。復次若有眾生。聞虛空藏菩薩名。造立形像。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種種供養具而以供養。是人現身水不能漂火不能燒。刀不能傷毒不能害。人與非人無有能害。亦無病痛飢渴之患。臨命終時。是虛空藏現其所事種種天像日月等像。令諸眾生各見所歸充滿其願。說如是偈。  是四聖諦  慧者若見  知生死過  度諸有流   若有眾生深心信佛。即現佛身。而說是偈。  佛智真實  若度諸有  得證佛智  脫一切苦   是諸眾生臨命終時。得見佛身深心愛樂歡喜踴躍。既命終已離五濁世。生淨佛土見佛聞法。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不可思議功德。若欲增長修諸禪定智慧自在。當澡浴清潔於夜後分禮虛空藏已設諸供養。作如是言。於諸眾生大慈悲者。願施與我念定方便。即說陀羅尼句。   單牟蘭那唅(一)□缽尼隸(二)茂呢阿婆多隸(三)那那移(四)那移摩訶迦留尼迦(五)阿猱婆閻婆□祑□孩阿迦闍婆□祑掠□跋闍閻婆□祑□嫩路奢□禠祑掠革阿那摩□祑□□復多句[口*致]□祑稅^娥□耩   即與彼人念定方便。若欲讀誦種種經論。亦於明星出時。供養禮拜虛空藏菩薩已。作如是言。大悲虛空藏極拯濟諸眾生。願愍念於我。與我念慧力。即說陀羅尼句。   阿彌羅闍鞞(一)唅蒱沙闍鞞(二)他婆那闍鞞(三)唻差三彌(四)癹吒羅闍師(五)悉[口*炭]那[口*束*頁]鞞(六)世羅迦尼(七)呼摩呼摩(八)摩訶迦留尼迦莎呵(九)   若欲渡海。欲求伏藏。欲求仙道。若繫閉。若有別離。若怨憎會。若水若火。若刀若毒。若病蠱道。師子虎狼毒蛇盜賊等。種種怖畏及所須之物。是人應當稱虛空藏菩薩名禮拜供養。應於彼起大慈父想。說如是偈。  愍我愍我大悲稱  利益世間虛空藏  願以大悲諦觀我  救我如是諸怖畏  大德施我功德利  我今苦逼最貧窮  歸依我尊大寂靜  願得現樂及來世   爾時虛空藏菩薩。或現自身或現他身。種種形色而安慰之令得解脫。所須之物亦悉具足。若復王子欲紹王位。婆羅門處。長者工巧處。大威德處。大思惟處。大解脫處。是人亦於夜後分。稱虛空藏菩薩名。禮拜供養誠心歸依。虛空藏菩薩清淨天耳遠聞音聲。往其人前而為說法令滿所願。善男子。虛空藏。成就如是不可思議功德智慧方便。假令眾生數知海水。不能得知虛空藏菩薩功德之量。復有眾生能知十方虛空邊際。亦不能知虛空藏菩薩神通變化權智之力。是故虛空藏頂上寶珠光色如是。爾時會眾聞佛所說。歡喜踴躍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雲何能於五濁惡世教化眾生。佛言善男子。猶如虛空無縛無解無瞋無愛其性清淨。善男子。如來亦爾。於第一義空心得自在其性清淨。雖處濁世。不為塵垢之所染污。為化眾生故出現於世。善男子。而是虛空依於六識而得住耶。不也世尊。虛空藏白佛言。世尊。各不相依各無行處。一切法空無有積聚。本際如實猶如虛空。無壞無成。無憶想分別。無動無愛。無子無果。無報無有文字。世尊。菩薩摩訶薩如是知諸法性得無生忍。如是世尊。即說咒曰。   卑婆羅闍(一)摩□□W□□慎那闍移(三)禪那尼摩(四)牟尼呵羅(五)阿那他(六)破羅仇呵(七)竭婆尼摩(八)阿毘他(九)修婆奢奢闍婆(十)捨那捨那(十一)捨那哆他(十二)劍摩捨摩(十三)禰摩浮摩(十四)毘沙捨摩(十五)遮那他那(十六)翅隸唵蒱三[口*輸]□□□^娥□□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能說是降伏眼師子吼步水陀羅尼。令諸眾生臨命終時。破煩惱障業障報障得生淨土。汝能愍念眾生遊諸佛土。示現色身利益眾生。說大乘經能斷諸惡。令王旃陀羅乃至沙門旃陀羅修諸善法。佛說此經時。無量阿僧祇人得天種種三昧陀羅尼。住於諸忍得地十智。十千人得無生法忍。佛說偈言。  若眾生諍訟  因根本所攝  能攝諸根本  速疾得見彼   佛說經已。一切大眾。歡喜奉行。   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8 虛空孕菩薩經   No. 408 [Nos. 405-407]   虛空孕菩薩經捲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佉羅坻迦山古昔神仙所居之處。與大一切比丘眾俱。度量已過皆悉漏盡諸大沙門。復有菩薩摩訶薩眾無量無邊阿僧祇恆河沙數諸大人俱。乃至世尊授功德天記□訖已。爾時世尊默然而住。及諸大眾亦復如是。爾時西方有一應珠。是摩尼寶忽然出現。復有百千帝釋天寶。左右圍遶摩尼應珠。時彼應珠最在其前。應珠現已。彼山所有諸色光明皆悉不現。並諸天人大神王等。聲聞菩薩大地火風諸水色光莫不隱蔽。唯除如來光明不滅。爾時大會睹如來光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遍滿十方猶如虛空。而世尊光威嚴殊特照曜顯赫最妙最勝。時彼大會所有眾生集會之者。各見自身所有光明。並及諸大妙色隱蔽不現。自己色相觸受等事亦復如是。凡所觀處狀若虛空。亦復隱蔽日月星宿地水火風一切諸色種種光明。不與眼對耳不聞聲。鼻不聞香舌不得味。心意識等亦不能緣。亦無彼我。亦無六入。一切諸大凡所求覓。欲有觀視一切方處。皆悉不見所視諸方。唯見佛身光明相好顯現特尊。遙見彼珠。無量無數釋提桓因著身妙珠左右圍遶。彼勝摩尼獨在於前。時大眾中。唯諸菩薩十住地者。或得首楞嚴三昧者。或復有得一生補處。彼等菩薩見斯瑞相。不驚不怖不沒不悔。所以者何。彼諸菩薩。於一切法皆達真理。曉了實相勤入空門。以是義故。不驚不怖亦不悔沒。其餘菩薩摩訶薩等。及諸聲聞天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鳩槃茶。及諸餓鬼毘捨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人非人等集會之者。皆悉驚怖恐懼滯沒。於此彼岸不能曉了。以驚怖心各各相求而不顯現。心懷疑惑各作是念。此是何相此事何因。此誰威力。欲自決疑而無問處。爾時於彼海會之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梵橛。即從坐起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一切諸法相  真實無知者  若人住諸陰  六根皆閉塞  觀一陰不實  所謂色陰是  彼疑諸佛法  迷惑眾生等  善哉大世尊  願為說實法  如來此彼岸  教知空忍門  彼大精勤者  得定身難說  最大摩尼寶  頂戴彼莊嚴  天帝著身珠  無量左右遶  彼等欲來故  先現是瑞相  彼等諸菩薩  悉得首楞嚴  如是諸智輩  欲見佛世尊  彼等來詣此  說深法無疑  願佛慰此眾  彼當哀矜汝  是等欲來故  先現是境界  於時佛世尊  告彼菩薩言  一如汝所說  此是三昧境  若人聞無住  彼人能住智  此是虛空孕  三昧威力境  得住無說處  三昧先相現  若人住二見  彼等常迷惑  染著斷及常  即失此彼岸  此等二見者  若欲速解脫  是等莫言說  速得證諸地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彼菩薩作如是言。仁者雖然但初學人諸菩薩等。應欲教者應教彼等言說之相。以方便力亦教攀緣六波羅蜜。乃至諸大本相次第相生。應教令證既證知已。然後能於一切諸法無言無說。須知本體生處。應滅攀緣。諸陰無體應證應知。不令彼墮斷常見中。捨二邊已。即不驚怖不沒不悔。於諸一切法中不生攀緣之想。於諸一切波羅蜜。速得圓滿具足成就。亦不住於斷常二見。爾時世尊說是法已。時會大眾。還得相見如本無異。如舊所見諸色光明。如前所聞還聞如故。所證所觸亦復如是。爾時世尊即舉右手。唱如是言。此是虛空孕菩薩摩訶薩。來詣我所得諸三昧如大海水。於菩薩行成就具足如須彌山。於大智內猶若虛空。勤行精進猶如大風。於諸忍中猶若金剛。於般若中猶如虛空。於菩薩眾猶如大幢。向涅槃路如大商主。於諸善根猶如地藏。為眾貧窮猶如德瓶。為幽眾生猶如日光。為失路者猶如盛月。為驚怖眾如須彌山。為諸煩惱病苦眾生如甘露藥。為斷善根諸眾生等猶如拄杖。於生天路及涅槃道猶如橋樑。於度彼岸猶如大船。於上生天猶如閣道。若有被人誹謗惱者為作傘蓋。於諸外道猶如師子。於諸惱熱猶如冷水。於魔怨敵猶如鎧鉀。於學錯誤猶如智師。於諸善根猶如大地。於愛鬘者猶如香花。於諸持戒及知足者猶如明鏡。於諸無慚無愧人所猶如刀劍。於諸病患眾生之內猶如良醫。於飢眾生如功德天。於渴眾生猶如月珠。於疲乏眾猶如床鋪。於諸勤求三昧人所猶如日珠。於向菩提道心眾生猶如車乘。於諸愛樂禪定眾生如清涼池。於樂菩提助道眾生猶如花鬘。彼善男子。又於行諸波羅蜜者猶如大果。彼善男子。於修諸地如彼應現摩尼之寶。若人修習首楞嚴三昧者。如波利質多羅樹。彼善男子。猶如利劍。割截一切諸見結故。彼善男子猶如金剛。破壞一切習氣煩惱故。能降伏一切魔眾。於方便眾生如解地藏者。彼善男子。顯現勝智善巧方便。彼善男子。於一切法真實體中能作住持。又於一切辟支佛所為作花鬘。又於一切聲聞眾所猶如衣覆。於一切天猶如淨眼。於諸人中猶如直路。於諸畜生能作歸依。憐愍餓鬼拔地獄苦。又於一切諸眾生所。為大寶器是大福田。於諸菩薩猶如大車。彼善男子猶如大臣。於三世中諸佛如來怛他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常能守護諸法城門。彼善男子。以十八不共法。而莊嚴身。具足一切諸佛智慧。堪受一切眾生供養種種供具而供養之。唯除如來。汝等此會。應須迎逆持諸供具。隨力隨分而供給之。尊重讚歎。以種種寶及諸幡蓋香花寶幢諸花鬘等。末香塗香花鬘莊嚴種種瓔珞。以諸寶器安置香湯淨灑道路。種種瓔珞莊嚴道側。種種讚歎而歌詠之。何以故。汝等一切不久當得如是種種功德之器。爾時一切集會大眾。皆從坐起面向西方。於虛空孕菩薩摩訶薩所來之處。低頭合掌遙禮致敬。心生歡喜踴躍無量。熙怡含笑正立而住。彼大眾中最勝菩薩摩訶薩。及大沙門天王龍王夜叉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羅加王五通諸仙。各各思惟。我等今者作何供具。最勝最勝莊嚴供具。供養恭給彼善男子。爾時虛空孕菩薩摩訶薩。現神通力變此三千大千世界。平正如掌七寶合成。除滅一切山川沙鹵高峰石崖丘陵坑坎土塊礓石。臭處糞穢荊棘沙礫。無復遺餘。除諸雲霧塵煙等穢及諸惡聲種種音樂。於此大千種種諸樹變為七寶。其諸寶樹枝葉花果出微妙香。於地所生種種藥草。若小若大。若有枝葉若無枝葉皆成七寶。於此娑婆大千世界。諸病患者莫不除愈。一切地獄餓鬼畜生皆悉除滅一切諸苦。彼等眾生飢者得食。渴者得飲。裸者得衣。復得種種微妙瓔珞。於是娑婆世界之內。所有眾生隨心所樂莫不滿足。身色端正世間無比最勝殊特。六根具足支節洪滿。離諸煩惱心得寂定。樂行善行。於佛法僧心得淨信。如是此會所集種種一切大眾。左右二手皆持應珠。於應珠中。復出種種微妙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悉皆遍滿無不明耀。而彼應珠復出種種微妙音聲。雨種種寶種種幡蓋種種瓔珞種種花香。雨種種鬘種種寶器種種甘果。復雨種種無價衣服種種金縷。復雨種種真珠羅網。復雨種種優缽羅花分陀利花波頭摩花拘物頭花沈水等香。復雨種種諸末香等。所謂牛頭栴檀及赤栴檀白栴檀等。於彼菩薩所來之路自然灑掃。於道二邊變成七寶莊嚴廊廡。猶如天帝難勝法堂。於其廊內自然化成種種玉女狀。如欲界魔王妻妾。皆作五種微妙音聲。自相娛樂或歌或舞。化作如是寶步廊已。於佛頂上虛空之中化成一蓋。如梵天王所受用者。縱廣正等滿百由旬。寶綖為繐真珠垂露。四散垂下。諸餘瓔珞處處莊嚴。其瓔珞中出五音聲。一切大地所生草木。若大若小若長若短若好若惡皆悉出於五種天樂。一切眾生莫不聞者。聞彼聲已。無有不得不退轉地。畢竟得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彼會一切大眾。見虛空孕菩薩現大神力如是莊嚴。心生歡喜踴躍無量。生殊特想復作是念。我等今者。於世尊前。雲何當為彼善男子敷設別座。爾時佛前自然即有一蓮華座。白銀為莖。紫金為葉。馬瑙為臺。梵摩尼寶以為花蕊。縱廣正等一俱盧捨。其葉無量百千等數。其花周匝自然踴出無量無邊百千花座。一如前花等無有異。又復於彼大蓮華上。見虛空孕菩薩摩訶薩結加趺坐自然顯現首戴應珠。於彼圍遶蓮華之上。復有無量無邊眷屬諸菩薩等。結加趺坐自然顯現。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即以偈告藥王菩薩摩訶薩言。  先來大菩薩  有大名聞者  頂禮世尊足  退坐蓮花上  此勝人來已  顯現大莊嚴  不禮世尊足  逕坐蓮花座   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還以偈頌。報彌勒菩薩摩訶薩言。  此是仁者見  諸佛真如法  不見有眾生  不染於分別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復以偈頌。報藥王菩薩摩訶薩言。  若不見眾生  是住於實際  何故現莊嚴  汝決我心疑   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復以偈頌。報彌勒菩薩摩訶薩言。  此是智者諸方便  為化一切諸眾生  所有不解真如者  愚癡執著住分別  是智出現為世諦  眾苦逼惱不會真  欲為令彼等解脫  故現如是莊嚴事   爾時世尊。讚歎藥王菩薩摩訶薩言。善哉仁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假使一切凡夫眾生。彼等眾生終不能知須陀洹人境界方便解脫之事。假使一切諸眾生等悉得成於須陀洹果。彼等眾生亦不能知一斯陀含境界方便解脫等事。乃至斯陀含人亦不能得知阿那含境界方便。其阿那含亦不能得知阿羅漢境界方便。其阿羅漢亦不能知一辟支佛方便解脫。假使一切諸眾生等。悉得獨覺辟支佛道。猶如犀牛獨一無侶。彼等緣覺不能得知無生法忍境界方便解脫之事而化眾生。假使一切諸眾生等得無生忍。亦不能得知一辯才首楞嚴三昧菩薩摩訶薩方便信行契會真如觀察建立。本不能知從何處生從何處滅。是善男子虛空孕菩薩。得無生法忍已。過無量無邊數劫。亦復已得無礙辯才首楞嚴三昧。知諸眾生心心所趣。以是菩薩故。令無量無邊眾生見大莊嚴顯現神力得住厭地。如此善男子從此處沒。隱身不現。於西方出。知於此剎三乘雜教。以是義故。故現無邊虛空三昧神通勝智。現三昧已。令諸眾生生厭離想。然後現於世諦。現入莊嚴三昧。現入三昧已。因此三昧。教化無量無邊眾生。善男子。此善男子若徑示現真如境界無生法忍莊嚴事者。即時世間一切天人心生擾亂即便迷惑。乃至八地菩薩猶尚迷沒。況餘人也。善男子。此大菩薩無人能知心行境界顯現之相。此善男子得入如是甚深微妙功德之法故。有如是無量無邊巧方便智。已入一切諸佛法海。無有疑心不由他悟。自知方便堪為一切大眾生等而作大王。善男子。此善男子虛空孕菩薩。猶如寶幢。能為一切眾生。示現天道解脫之路。能除眾生心煩惱病。能滅其身諸大苦毒。善男子。若有眾生。墮在邪見曠野之中。厄難迷惑不解方便。欲求生天。欲求涅槃。彼等眾生若能至心燒沈水香。頂禮致敬彼虛空孕菩薩摩訶薩足者。此善男子知彼眾生心心所行真實敬信。而彼眾生起煩惱見迷惑顛倒。如其往昔所作心業。種諸善根隨其所能。於諸佛邊種諸善根。或於法邊。或於僧邊。或作施業。或持戒業。或復欲於內心證法。此善男子或於夢中。或於白日在於現前。以善方便示現至真之道。作是方便已。令諸眾生解諸邪見發生善願。斷諸邪路滅諸邪道歸於正見。如實得彼真正三行。即得真正深心所願。或復得於真善知識。因善知識。悉得斷除臭處煩惱邪見之病。復得速解惡道之願。即得善行勝願因緣。彼等速得心行自在。亦得安住十深忍中。若有眾生自於身起種種諸病逼切之者。或有眾生忘失本心。或復失眼。或復失舌。於六根內不具足者。或於身份小不遂者。彼等眾生。若能至心頂禮虛空孕菩薩。或復稱名皆得如意。若有眾生欲治患者。於晨朝時香湯澡浴。當淨身口面正向東燒沈水香。頂禮虛空孕菩薩摩訶薩大德之足。而彼善男子於睡眠夢中。或作婆羅門身。或作天帝釋身。或作功德天身。或作大辯天身。或作剎利身。或作大臣身。或作斷事官身。或作醫師身。或作父母身。或作童子身。成作童女身。在病者前忽然來現。以是方便。而令彼病速得除愈。或復示作良藥。方便令彼病者一切諸患悉得除差。若有眾生或求資財。或求多聞讀誦經論。若好寂靜深思禪定。或求多智或求名聞。或求伎藝或求苦行。或求官位或求身色。或求財寶或求善根。或求音聲或求饒子。或求妻妾或求眷屬。或求多眾或求行施。或求持戒或求忍辱。或求精進或求禪定。或求般若。或求好聲言語清辯。或求事他稱彼心意。或求解脫一切眾罪。或求勸人令行佈施乃至行智。或求長命。或有眾生乏少資財恆作慳貪。欲令彼等除捨慳貪行於佈施。或破戒者欲令持戒。若懈怠者欲令精進。乃至無智慧者令學智慧。若有眾生未得定乘教行小乘。自度身者教緣覺乘。而此善男子於彼眾生。示現方便令解上業。若有眾生無有慈心。唯護自身不救他苦。或有眾生作如是念。我今當作何等方便。若有眾生欲發道心為他障礙。彼等眾生欲迴彼心。欲作如是方便示現。教彼眾生。住四梵行。乃至教行大慈大悲。彼等眾生應當頂禮虛空孕菩薩。或住阿練若處。若在空閑。燒沈水香。或燒多伽羅香。或燒栴檀香。香湯澡浴身口清淨。胡跪合掌。五體投地。頂禮十方一切諸佛。而誦此咒。   多地他(一)阿蜜利捨(二)阿蜜利捨(三)迦嘍尼迦(四)這囉這囉(五)毘這囉(六)羶這囉(七)迦嘍尼迦(八)何囉沒囉(九)何邏末囉(十)毘伽陀唎(十一)摩摩佉(十二)蒱闍末那迦嘍尼迦(十三)真多末膩(十四)逋囉夜迦嘍迦(十五)薩婆貰迷薩他缽夜(十六)阿闍若陀履(十七)薩破鉗(十八)薩破鉗(十九)喉嘍帝毘毘伽鉗(二十)地唎殺吒毘比伽鉗(二十一)迦嘍尼迦哺唎夜妒摩摩(二十二)薩迦賜夜(二十三)阿貰夜(二十四)薩婆缽達捨(二十五)阿舒迦伽帝(二十六)莎呵(二十七)   誦此咒時。彼善男子即來現前。或作人形。或作野獸形。或作鳥形。或雖復來隱身不現。觀彼眾生福業深淺。隨所受身或出音聲。示現一乘善巧方便。令彼眾生從一方便能化無量百千眾生。未住定乘令住定乘。或住聲聞或住緣覺。彼諸眾生於一時頃。發智方便用少功業。令入大乘不退轉地。乃至教示種種三昧諸陀羅尼忍辱度等。乃至令住第十菩薩行地之中。善男子。此虛空孕菩薩。得如是等善巧方便大慈悲智。善男子。我今為汝要略說之。假使有人度量虛空能盡邊際。而此善男子方便大智大慈大悲總持三昧難可度量。此大菩薩得如是等不可思議功德之法。善男子此虛空孕菩薩。見有眾生捨離諂曲遠離邪心。發淳厚意成就正見。不毀於他不讚自己。捨離慳妒無有諂曲。不求名聞信心淨者。是善男子憐愍彼等清淨眾生。示現方便智慧精進。如是方便。如是智慧。如是精進。得度厄難。發菩提心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教彼眾生所有善根迴向菩提。當得正道不退轉地。速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教作如是方便之利。智慧精進。圓滿成就六波羅蜜。發大力心。當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此虛空孕菩薩。得如是等不可思議殊特方便善巧勝智。教化眾生。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此善男子以何義故。首戴應珠。如是光焰。如是威力。善能示現。諸餘菩薩無有是事。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此善男子虛空孕菩薩摩訶薩為諸眾生成就大慈。常化眾生而無休息。見諸眾生在大厄難。欲拔苦故常不休息。若有眾生犯四重禁。將墮惡道捨諸善根散滅眾善。而此善男子為彼眾生作大醫師。見彼眾生墮於無明入邪見網在危厄獄。此善男子為彼眾生。猶如日光照明彼罪滅四重業。為彼眾生拔心疑刺。若有眾生破壞心器。而此善男子見彼眾生破滅法行為煩惱陵。失於正法欲入惡道。無有歸依無有救護棄捨諸智。此善男子為彼等輩罪惡眾生。猶如拄杖示現正道。於諸罪垢煩惱穢惡洗令香淨教背惡道。猶如大車將入天處速得涅槃。若有眾生以欲逼心迷惑熱惱。若有眾生瞋恚熾盛共相鬥諍。憍慢嫉妒心無暫息。煩惱所亂失於本心。若有眾生無明闇障無出離心。不識有因不畏來世。或有眾生廣集財寶心無厭足。或有眾生具行十惡曾無休息。此善男子為彼等故。閉惡道門開天人路。猶如妙車運令上生安置涅槃解脫正道。以是義故。此善男子於諸天人應受供養。唯除如來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佛於前說有四重者。何等為四。而諸眾生犯四重已。退失諸善。斷滅善根。墮於惡道。違本誓願。煩惱所押。為諸天人之所憎惡。而此善男子見如是等諸惡眾生。拔彼苦惱置安樂處。令得充足。爾時佛告彌勒菩薩。善男子。凡剎利王有五重惡。若彼國王犯五惡者。失於往昔所造善根。忘本誓願被煩惱蓋。遠離天人一切樂事。墮於惡道無有出時。善男子。若有剎利灌頂王者。強奪佛物。或奪僧物招提僧物。或奪信心所施之物。或自身奪或教人奪。是名第一極惡重罪。若有剎利灌頂之王。誹謗正法。或聲聞乘。或緣覺乘。或復大乘。誹謗不信。不令他行教令隱藏。是名第二極惡重罪。若有剎利灌頂之王。為我出家諸弟子等剃除鬚髮著袈裟者。若持戒者。若無持戒。身脫袈裟令彼還俗。科彼與罪若打若縛。若復罵辱流徙諸方。或遣輸物。或令入獄。或斷命根。是名第三極惡重罪。若有剎利灌頂之王。故斷父命。故斷母命。或復斷我弟子阿羅漢命。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此等五逆。若犯一種。或始發心。是名第四極惡重罪。若有剎利灌頂之王。不說有因棄於來世。行十惡業。十惡業中多教眾生行十不善建立十惡。是名第五極惡重罪。善男子。若有剎利灌頂之王。此等五惡。但犯一者。彼剎利王失於往昔。所作善根。悉令散滅。違本誓願被煩惱蓋。失天人樂後墮惡道。於無量劫無有出期。善男子。此虛空孕菩薩摩訶薩。為彼眾生故生邊地顯示其身。或作沙門婆羅門等。威儀庠序。觀彼眾生隨何身化。方便示現如是身相。在在處處於國王前如是說法。昔未聞者如來所說一切智法甚深經典。持戒忍辱諸地行相為說示現。知彼剎利灌頂之王。昔造諸罪作不善行。自悔自慚欲得謝過更不敢造。捨離惡事有悔過者。後作福德行大佈施建立善業。往生上界即得解脫。善男子。一切大臣有五重罪。若有大臣。奪取佛物或奪僧物招提僧物。是名第一重罪。若有大臣。破國村邑或破聚落。或破城隍或破他國。是名第二重罪。若有大臣。誹謗正法。或聲聞乘。或緣覺乘。或一切智乘。若自誹謗若教他謗。不令修行。隱沒不顯。是名第三重罪。若有大臣。於佛世尊出家弟子。故生擾亂而恐怖之。若有持戒若不持戒。若有精進若不精進。脫彼袈裟逼令還俗。或與身罪或打或縛。禁繫罵辱呵叱恐怖。或令輸物。或令入獄。或斷命根。如是名為第四重罪。若有大臣。造作五逆。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或具五種造罪惡業。如是名為第五重罪。善男子。若有大臣此五種中若犯一者。彼等大臣失於往業。所作善根皆悉滅盡。違本誓願失天人樂。墮於惡道受大極苦。善男子。此虛空孕菩薩摩訶薩。為彼眾生生於邊地。故住邊地示現身相。作沙門身威儀庠序為彼說法。或復現於婆羅門身。容儀齊肅。或作童子而為說法。在在處處示現生相。知彼等輩隨有善根而為說法。未曾有者諸佛所說深妙經典諸陀羅尼忍辱諸地。慰喻說法。作是方便。令諸臣等悔過發露心生慚愧。懺彼惡業捨離眾罪。教修佈施精進持戒。建立善業往生上方得涅槃道。善男子。聲聞之人有五種事犯大重罪。何等為五。一者殺生。二者行婬。三者劫盜。四者妄語。五者破壞形像出佛身血。是名五種犯大重罪。若我聲聞諸弟子等。於五事中但犯一者。乃至如上所說之事。是虛空孕菩薩摩訶薩。為彼等故往生彼處示現身相。或作沙門及婆羅門。以彼威儀現彼身相。為說種種微妙法義一切智人所說甚深種種法門修多羅等諸陀羅尼一切諸地。顯揚宣說。令彼等聞悔昔所造種種諸惡。憶念不忘深生慚愧。懺悔彼罪更不敢作。懺悔罪已。修行佈施。備行苦行精勤勇猛。命終上生後得涅槃。即便發心入於大乘行菩薩行。善男子。大乘之人有八種事。犯於大罪。造八重已。令彼初行諸菩薩等。失彼往昔所種善根皆悉滅失。違本誓願為煩惱蓋。使諸天人之所輕忽。違背大乘即墮惡道。於多時間在煩惱處離善知識。善男子。何等為八。若有眾生。以於往昔造惡因緣。生不淨剎。彼等眾生。以不多種善根因緣故。因善知識乃能得聞甚深大乘微妙經典。彼眾生等心意狹劣。亦復不能多種善根。是初行菩薩。雖復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聞是甚深空相經典。為他解說讀誦。如其所聞如其所誦。為種種愚癡啞羊眾生如是之輩宣揚敷演。於彼前說一切智法。教令讀誦。而彼凡夫無有功勞。以凡夫心。不能得解甚深法意。聞是法已生恐怖心。心生悔沒。即便背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聲聞行中。發心修學。   虛空孕菩薩經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8 虛空孕菩薩經   虛空孕菩薩經卷下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善男子。是名菩薩最初犯於第一大罪。是善男子犯是罪已。失於一切往昔所造諸善根等。違本誓願被煩惱降不得上生。亦復不能得涅槃樂。徒自虛行於菩薩行。忘菩提心後墮惡道。善男子。是故菩薩欲化眾生。先須知心應知其行。如其彼行次為說法。譬如有人欲入大海。應先知彼水之深淺然後當入。乃至略說。此虛空孕菩薩摩訶薩。為於彼等諸眾生輩。現生彼國示現身相。善能知彼若干眾生犯於重罪畏墮惡道。   若復有人怖畏罪故。或聞他說稱彼虛空孕菩薩名者。或復欲樂見彼菩薩。而彼菩薩為欲懺悔深重罪故。於後夜時。香湯澡浴著淨衣裳。燒沈水香多伽羅香。右膝著地合掌向東。當至心稱彼虛空孕菩薩名號。   時虛空孕菩薩。知彼初發菩提道心人行罪福輕重。隨其根性而為現身。或復作於婆羅門身。乃至童男童女之身。在現前住。現前住已。為欲憐愍初發心故。觀彼菩薩本起重業。罪過因緣。教令懺悔。為彼示現甚深善巧微妙方便。說於最上大乘法要。教令建立三昧忍門諸陀羅尼說地等法。令其解脫一切惡道重罪因緣。住不轉地。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得大力猶如金剛。成牢固心。於六波羅蜜中。又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虛空孕菩薩。或眾生前示現己身。現自身已而為說法。若虛空孕菩薩。未為現於身時。時彼初行菩薩大士。更於後夜。香湯澡浴著淨衣裳。燒沈水香。求彼東方黃白大士名阿樓那。而口唱言。仁阿樓那。汝大慈悲欲出現照此閻浮提。憐愍我故。起慈悲心覆護於我。為我諮白虛空孕菩薩。令虛空孕菩薩示我方便。我今欲懺所有重罪。令我於聖大乘之中得大智眼。作是勸請禮拜已訖。還歸本處安隱睡眠。   爾時東方黃白大士阿樓那出時。虛空孕菩薩。即來現身。於睡眠夢中。在彼犯重菩薩之前。示現己身。教彼重罪初行菩薩大智方便悔所犯罪。或復示現大方便智。令彼初發道心菩薩得彼三昧。名無忘失菩提之心。安止住於大乘法中。速滿成就六波羅蜜。   復次善男子。或有初行菩薩。見行菩薩行者。至其人所而告彼言。汝不能行菩薩六波羅蜜。亦不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當發聲聞辟支佛心。汝於煩惱即得解脫。乃至如前說。善男子。是名第二菩薩犯於重罪。   復次善男子。或有初行菩薩。見他眾生作如是言。人者勿行波羅提木叉毘尼戒律。於是法中勿為精進。汝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汝速讀誦大乘經典。汝所作三種諸煩惱行。謂身口意。因此惡業諸煩惱故。即得清淨。乃至如前所說。善男子。是名初行菩薩第三犯於重罪。   復次善男子。或有菩薩。見於他人作如是說。汝諸人輩。捨聲聞乘莫聽讀誦。莫為他說覆藏勿示。汝等善男子莫示聲聞乘。汝若行此聲聞乘者。不得大果。不能斷除諸煩惱結。汝但說清淨大乘經典。聽誦受持為他顯說。以此因緣。汝得度脫一切惡道。得滅一切諸惡等業。當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人若聞初行菩薩如是言者。隨順此行。彼等二人皆犯重罪。善男子。是名第四犯於重罪。   復次善男子。初行菩薩。常行兩舌以心口相違。凡所讀誦大乘經典。求名聞故。為利養故。為得尊重求供養故。作如是心讀誦經典。為他解說受持宣通。若為他說方便隨宜。於他邊聞復向他說。我今身是大乘之人。自餘非也。發如是等嫉妒之心。以利養故。或見其餘大乘行者從他人邊所得財寶四事供養。以是因緣彼等即便生瞋恨心。為彼菩薩處處流布鄙惡名聞。毀辱罵詈誹謗輕賤稱譽自己。以如是等嫉妒心故。向於他人說上人法。我得上人。如是上法。我得我知。以是因緣。是人違於本誓願故。被煩惱降背大乘法。彼等眾生於大乘中。犯大重罪乃至捨身墮於惡道。譬如有人欲採珍寶詣寶洲邊而不入海。雖復入海在於中路自破船舶。而彼癡人於海水內便取命終。善男子。如是如是其初行菩薩等。發心欲入大乘之海。而彼癡人因嫉妒故譭謗妄語。以是因緣。彼等癡人破信行船。破信行已滅智命根。善男子。其初行菩薩如是愚癡無智少聞。以嫉妒因緣。妄語毀他遂犯大罪。善男子。是名初發心菩薩第五犯大重罪。   復次善男子。有當來世初行菩薩。或復俗人出家人等。所有甚深空相法門微妙經典。以諸陀羅尼諸地諸忍。以種種行等而莊嚴之。為諸大智諸菩薩等。作於勤求苦行境界。於大乘經或讀或誦。或解說宣揚。為他敷演分別廣宣。而語他言。我自然解如是經典。自然證知。自然明瞭。唯我一人為汝等故。慈悲演說。汝從我聞已。如是思惟。如是讀誦。如是甚深法中自然曉了。汝以是因緣當得知見如我今者。而不肯言我讀我誦。如是甚深微妙經典為汝說也。如是之人。從其四輩求利養故自賣其身。以是因緣。一切三世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及大菩薩摩訶薩。一切諸聖富伽羅所。彼諸癡人得波羅夷罪。犯彼大重。虛妄誑惑一切天人。如是癡人亦復無有大乘之分。況入大乘耶。況得勝處。況復當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譬如有人欲行遠路。至於曠野以飢渴所逼。忽值果林便入彼處。求食因緣。欲活命故。而彼之人。忽遇大樹花果充足香美成就。遇已得味。得是味已更上毒樹而服毒果。服已命終。善男子。如是如是愚癡人輩。今已獲得人身值善知識。依倚知識入於大乘。彼等眾生求利養故。好自稱譽譭謗他人。得如是等犯大重罪。犯重罪已。為諸智人之所輕慢。當墮惡道。以是因緣。一切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不得親近。若有諸人親近彼者。如是人輩即違一切大智聖人。成大過罪。善男子。是名初行菩薩犯於第六大重罪耶。   復次善男子。當來之世或有剎利諸國王等。為諸惡行婆羅門國師惡行大臣惡行醫師等。實是愚癡。謂己大智有大才能。多受封祿。而彼人等。修諸施行造眾福業。彼諸人輩。因少佈施修行義故。憍慢放逸謂己有道。勸剎利王共我弟子諸沙門等。互相諍競更相破壞或勸沙門共剎利王更相鬥諍。彼惡人輩依剎利王。與比丘罪或稅財物。彼諸比丘以剎利王諸大臣等逼迫因緣故。或輸己物。或輸僧物。或輸招提僧物。以是諸物輸稅供官。與彼惡人。而彼惡人從諸比丘。取是諸物奉剎利王。彼等二人悉皆犯於大重罪耶。彼諸剎利及惡人等。共諸比丘互相鬥諍。以是因緣。捨彼正法建立非法。取彼非法遠離正法。捨依大乘所說經典毘尼戒律憂波提捨摩訶憂波提捨。遠離慈悲般若波羅蜜善巧方便及餘經典戒律之行。如來所說莫不棄捨。為欲擾亂諸比丘故。虛心橫遘違佛戒律自造法制。造法制已擾亂比丘。令諸比丘皆悉遠離奢摩他觀正行正念。乃至使於禪定之者皆生忿恚擾亂之心常恆鬥諍。以是因緣。令諸比丘生諸煩惱不得寂定。   爾時彼等諸比丘輩。失正信法。失善比丘威儀法式。令墮諸見。以是因緣。令諸比丘皆悉懈怠多事世念不能持戒。破戒捨戒。不復能依沙門法則。口言我是沙門比丘。雖復唱言我是梵行。舉動聲氣猶如貝聲。不依正法而說於法。如是之等諸比丘輩及諸眷屬。於剎利王所並諸臣民。以輸物故。增倍供養。如是等輩諸惡比丘。於俗人前說諸有德阿蘭若等空閑比丘不善之事。令彼剎利諸惡臣等並諸眷屬。遂於精進持戒比丘生不善心誹謗之心。於精進比丘所有資財。皆悉奪取。奪已轉施誦經比丘。彼等二人悉犯重罪。何以故。其禪定比丘真實福田。如是觀已應令修業。不令彼等知彼僧務。而禪定比丘。當得三昧諸陀羅尼諸忍地等。當作法器。真是福田。真實福器。為世間眼。為彼世間作大光明顯示善路。為建業地於煩惱田。教彼眾生皆令得度。度已建立涅槃之道。善男子。是名初行菩薩有八種重罪而不用功捨離二處。彼初行菩薩犯大重罪因緣力故。所有往昔作諸善根皆悉忘失。忘失已後墮於惡道。違於本誓。被煩惱降失天人樂。虛妄迷惑失菩提心。善男子。為如是等諸善男子故。此虛空孕菩薩。生彼國中。為彼眾生示現身相。或作比丘身威儀庠序。或作婆羅門身。顯現威儀具足成就。乃至應以畜生而得化者。即現畜生威儀之相。略說乃至如首楞嚴三昧所說。當知是處亦復如是。巧知根機種種心器。隨應現身。於彼眾生隨順說法。教彼種種未曾有法。於一切智之所宣說微妙經典諸陀羅尼諸忍地等。普為顯現。令彼諸惡犯重罪者初行菩薩教生慚愧。令其怖懼悔沒之心懺彼重罪遠離棄捨永不敢作。   善男子。彼等眾生以犯重罪恐怖因緣。聞是虛空孕菩薩名號。欲自見身者。畏墮惡道悔彼罪故。是諸眾生應當頂禮虛空孕菩薩摩訶薩足。復應至心稱其名號。時彼虛空孕菩薩摩訶薩。隨其根業以菩薩身相即在現前。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相。應以婆羅門身度者。即現婆羅門身相。應以童男童女身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相。觀彼初行菩薩如所犯重即現如是。如是方便教令懺悔。於甚深法無上乘中。顯示善巧方便之行。若正地若非正地。若諸三昧。若諸陀羅尼。若諸忍中示現教行。乃至次第教令建立八正道處。以虛空孕菩薩力故。彼等眾生得脫一切諸惡道苦。脫惡道已建立置於不退轉地。後得建立。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如是如是。彼菩薩等。於六波羅蜜行中。大力精勤猶如電光。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   善男子。若虛空孕菩薩摩訶薩。於犯重罪菩薩前。不現身相者。其犯重罪初行菩薩。知自罪失故。欲請虛空孕菩薩。於後夜時以香湯洗浴。著淨衣裳。胡跪合掌。向於東面燒沈水香。至心勸請東方黃白阿樓那天子。應作是言。阿樓那。阿樓那。汝有大慈悲有大功德。汝初出東方普照閻浮提。以慈悲故願覆護我。為我速疾勸請虛空孕菩薩具大悲者。令彼菩薩特為我故。於睡眠中顯示巧便。以巧方便故。教我懺悔所犯重罪。於大聖大乘中速得智眼。作是語已。彼重罪初行菩薩。還入室中寢臥睡息。   爾時東方黃白阿樓那閻浮提顯現之時。彼虛空孕菩薩。即隨後來作菩薩身。在彼初行菩薩目前。於睡夢中現巧方便。教犯罪者懺悔惡業。於初行菩薩前。作如是等方便知見。作是方便已。其初行菩薩即時得一三昧。名不忘失菩提。於大乘中得決定住不可退動。速得成就六波羅蜜。不久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此虛空孕菩薩。最大勤勞辦最勝事。成就勝妙如意摩尼微妙寶珠。貫在其頂奇特顯現。善男子。此虛空孕菩薩。有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之聚。   復次善男子。若有眾生聞是虛空孕菩薩名者。或作形像以種種供具供是菩薩。尊重恭敬禮拜讚歎。以種種香花花鬘塗香。末香燒香。以種種幡蓋寶幢。供養於彼。供養是已。復更供養尊重恭敬。將自身命付彼菩薩。彼等眾生以是菩薩威神力故。火不能燒水不能溺杖不能傷。一切國土所不能害。於一切處人與非人。畢竟不能奪其精氣。唯除命盡。設有重病不得久停。不為飢逼而取命終。不為縣官橫所觸嬈。不犯重罪。乃至命盡之時。眼不睹色。耳不聞聲。鼻不聞香。舌不得味。身不得觸。唯有微細氣息身中暖氣。及微細識猶在未離。當是時間。虛空孕菩薩為彼眾生示現己身。若有眾生在世之時信婆羅門者。是善男子於最後識欲離身時。作婆羅門身於前顯現令生歡欣。若有眾生先事魔王者。後命盡時。是虛空孕菩薩現魔王身。乃至在世事那羅延天者。若大自在天。若帝釋天。若轉輪聖王。若日月天。若提頭賴吒天。若毘樓勒叉天。毘樓博叉天。若毘沙門天。乃至世間種種山神樹神河神泉井之神。如是眾生。隨其所有歸依之者。是虛空孕菩薩還作如是如是身相。臨命終時在彼眾前顯現身相。隨彼眾生所有心願。皆現與之。於前現身。現彼身已作如是言。  若人以智慧  能見四諦者  是人煩惱中  即能度彼岸   彼諸眾生。以意識知見此法已。得生善處。若有眾生應以佛身化者。即現佛身。在眾生前說如是言。  若於佛智底  能度煩惱海  即速證智慧  諸苦得解脫   爾時彼諸眾生。以念佛故。以聞佛音故。心生歡欣。命終已後。捨五濁世即生淨土。值遇諸佛聽受正法。乃至略說法僧亦爾。善男子。此虛空孕菩薩。得如是等不可思議功德之法。善男子。若復有人。於自心中欲取種種三昧得大自在。彼等眾生於後夜時。應從臥起以香湯澡浴燒沈水香。隨力隨分以種種供具。供養虛空孕菩薩。頂禮足下。供養禮拜已。於一切眾生邊。當生慈心作如是言。虛空孕菩薩得大慈悲門。已得智慧。速念我。速念我。願常與我正念三昧方便。即誦咒曰。   多地他(一)嚧慕(二)囉那棄(三)博叉尼隸(四)薩慕達囉多隸(五)多那耶那耶(六)摩訶迦流尼迦(七)阿奴波闍婆三勿利帝(八)阿迦羅闍婆三勿利帝(九)拔折囉閻婆三勿利帝(十)胡盧捨三勿利帝(十一)阿那摩三勿利帝(十二)蒱多俱致三勿利帝(十三)莎呵(十四)   誦此咒已。彼菩薩威神力故。即得正念入諸三昧門。若復有人。欲誦種種經論。或諸佛所說。或聲聞所說。彼人於後夜時。於東方處黃白現時。以香湯澡浴著淨衣裳。東面胡跪燒沈水香。隨力所辦供養頂禮虛空孕菩薩。於一切眾生所生慈悲心。作如是言。虛空孕菩薩。善男子。已得一切眾生邊不思議。慈悲之心。以大智慧念我念我。汝是菩薩最勝富伽羅。與我正念諸勝三昧方便巧妙深大智慧。即誦咒曰。   多地他(一)尼羅涉鞞(二)鉗蒱沙涉鞞(三)耶婆那涉鞞(四)博察薩迷(五)波吒羅闍駛(六)薩他那蘇嚧鞞(七)戶摩戶摩(八)摩呵迦流尼迦(九)莎呵(十)   善男子。乃至若有眾生。欲入大海採諸珍寶。或復心欲入於地下阿修羅宮。或復欲得服定年藥。或復被禁牢獄繫閉。或恩愛別離。或有怨憎交會而不能離。若在火難。若在水難。若刀杖難。若蠱毒難。若被咒咀言說。若被師子虎狼之難。若被蟒蛇蝮蠍之難。若被盜賊。或被幻惑之難。或被一切恐怖之難。若有眾生。杻械枷鎖禁繫之難。若被縣官所錄。若被刑流將斷命根。或有長病困篤著床疫病所逼恐怖畏死。若乏衣食臥具湯藥資財之物。彼等眾生。於後夜間黃白出時。香湯澡浴著淨衣裳。頂禮虛空孕菩薩。胡跪合掌以面向東。隨力隨分所辦供具供彼菩薩。為諸眾生發慈悲心。口唱是言。虛空孕具大慈悲。為諸眾生常作利益。念我念我。以慈悲心願觀我心。願解脫我。如前所說之難。應說偈言。  我之無福相  願與我功德  我今貧賤苦  今應與我願  虛空孕菩薩  是我歸依處  如於此世中  未來與我樂   爾時虛空孕菩薩摩訶薩。聞彼眾生音聲之辭。或復現本菩薩之身。乃至或現童男童女身。在於彼前慰喻彼言。護諸怖難。所有恐怖皆悉除滅。乃至略說。有諸貧窮孤露眾生。或無資財活命之者。觀彼心意令滿彼願乃至所須一切施與。善男子。若有王子欲得灌頂之位。欲得稱職。彼諸王子。應當供養彼大菩薩稱其名號。隨力隨分供養彼虛空孕菩薩。乃至如是等欲得婆羅門位。欲得大富長者位。欲得大居士位。欲學諸伎術。欲證內法。欲得咒術。欲學工巧。欲聞一頌。慾望解脫。彼諸眾生聞是虛空孕名字。於後夜間黃白現時。以香湯洗浴著淨衣裳以面向東胡跪合掌。頂禮虛空孕菩薩。歸依彼已。合掌勸請。作如是言。虛空孕具大慈悲。我既薄福與我福相。滿我心願。應當說於如是偈言。  我心所求者  勿令乏少耳  願發憐愍心  慈悲稱我願   爾時虛空孕菩薩。以淨天耳過於人耳。聞彼眾生此音聲已。為彼眾生或現自身在眾生前。觀察眾生心心所行。隨堪可與。如是如是。為彼眾生示現方便。善男子。是虛空孕菩薩。得如是方便功能具足入大智海。此虛空孕菩薩摩訶薩。有如是等不思議事。善男子。若復有人。於四大海水滴滴數之能知多少。此虛空孕菩薩摩訶薩善巧勝智方便教化諸眾生等現作方便不可數知。善男子。假使有人十方虛空可現不可現處可知邊際多少。此虛空孕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教化眾生不可得知邊際之數。為諸眾生作巧方便。變化自身而為顯現。或作佛身而化眾生。或作婆羅門身教化眾生。乃至隨所應現種種身相得受化者。即現彼身而不分別。應以畜生身而受化者。即現畜生。應以地獄身而受化者。即現地獄身。有諸眾生在於現前化身顯現。有諸眾生應以睡夢現身益者。於睡夢中即為現身。有諸眾生臨至命終。唯有細識欲滅眾罪令斷惡道欲將善道為彼眾生化種種身。是諸眾生生存之日歸依何天。應見彼天即得安樂者。乃至應將善處。即現彼天令其歡欣。善男子。是故此虛空孕菩薩。無人能知教化身數邊際之量。   善男子。是虛空孕菩薩。得如是等不可思議方便勝智功能具足殊妙之法。此虛空孕菩薩摩訶薩。已入諸佛功德之海。善男子。是故虛空孕菩薩摩訶薩。頭戴顯現摩尼應寶。爾時一切大眾在會中者。從佛所聞讚歎虛空孕菩薩已。於虛空孕菩薩即生希有殊特之心。生極尊重恭敬之心。皆悉合掌瞻仰而住持種種香花末香塗香幡蓋寶幢雜色衣服雜寶瓔珞。歌誦讚歎種種音樂。供養虛空孕菩薩。時虛空孕菩薩摩訶薩。持前供具供奉世尊。奉世尊已。在世尊前。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雲何於五濁之世被大黑闇無明所覆諸眾生內。能作佛事。   佛言。善男子。譬如虛空不縛不解無見無迷。而虛空體本性清淨。而虛空內。因風動現塵霧煙雲。故名虛空為不淨耳。因水雨故離彼塵等諸障礙法。即得顯現日月星宿。便知刻漏羅婆時節晝夜長短半月滿月年歲度數。如是如是。善男子。如來一切諸法真如。隨於虛空心之本相。本性清淨。但諸眾生以客塵煩惱心意成濁。為彼等故。如來以慈悲等法門。雨慈悲雨。被煩惱所濁諸眾生輩。即得清淨無有諸垢。而彼眾生心得清淨。即見佛日出現於世。得智光明潤已。於不思議諸佛功德之內。自得曉了。建立彼於勝四念處及聖道中。乃至建立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真實法中。是故有諸阿羅漢辟支佛等諸菩薩輩出現於世。   善男子。於汝意雲何。虛空之性能住於眼不。答言。不也世尊。佛言。眼能住於識不。答言。不也世尊。佛言。眼住觸不。答言。不也世尊。佛言。眼內因觸所生三種之受。於是之中虛空住不。答言。不也世尊。佛言。略說乃至耳鼻舌身亦復應當作如是觀。   善男子。於汝意雲何。意住空界不。答言。不也世尊。乃至意中虛空住不。因是法中諸佛如來應正遍知出現於世不。答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男子。諸眾生等依住虛空不。答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男子。於意雲何。虛空之性依眾生住不。佛作是語已。虛空孕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各各不相倚住。於自境界各不相侵。世尊。一切諸法無有境界。空故無染。一如實際。一如如如。應作是知。世尊。譬如虛空。不可破壞。不可分別。不作分別。不動無礙無牙無子無果。無名無字。無思無念。如是如是。世尊。一切法相如是知已。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中得無生忍。爾時世尊而說咒曰。   多地他(一)縛婆何囉闍(二)末奴叉夜(三)祇那闍耶(四)闍那膩莫(五)牟尼呵囉(六)阿那也(七)破羅漂頗(八)伽羅婆膩莫(九)阿爾捺也(十)阿婆捨捨婆(十一)捨那捨莫(十二)那捨哆多(十三)迦羅莫捨莫(十四)吉唎摩妒毘沙莫(十五)支多那也(十六)雞梨奢都(十七)三舒沙膩(十八)莎呵(十九)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於如是眼降伏勝師子安庠步水頻申吼陀羅尼。為諸眾生命終之時。最後出息命欲過時。能滅煩惱障業障法障。滅是障已令生清淨剎中。善男子汝能行無量無邊諸佛世界為諸眾生起慈悲心。至於村落城邑府省縣官宮殿及諸國土至是處已。現種種形種種威儀。說大乘經典教化眾生。於剎利惡行乃至沙門惡行所。斷於種種不善之法。安置一切諸善法中。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於大眾中無量無邊諸天世人得種種三昧陀羅尼諸忍。或復有得十地法中真實智慧。十千人等於無生法中得無生忍。若有眾生執著虛空是有為者。得此燈光明已。有為施根皆悉斷滅。無為施行速現成就。佛說經已。於大眾中。諸比丘等及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婁羅緊陀羅摩□羅伽。梵釋護世四大天王。聞佛所說此妙經典。一切皆悉歡欣奉行。   虛空孕菩薩經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09 觀虛空藏菩薩經   No. 409   觀虛空藏菩薩經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佉陀羅山。依正覺仙人所住之處。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賢劫千菩薩彌勒為首。爾時長老優波離。即從坐起整衣服。為佛作禮。白佛言。世尊。先於功德經中。說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能除一切惡不善業。治王旃陀羅乃至沙門旃陀羅諸惡律儀。如此惡事若欲治。當雲何觀虛空藏菩薩。設得見者雲何共住布薩僧事。若優婆塞破五戒犯八戒齋。出家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犯四重禁。在家菩薩毀六重法。出家菩薩犯八重禁。如是過人。世尊先於毘尼中說。決定驅儐如大石破。今於此經說。大悲虛空藏能救諸苦。及說咒以除罪咎。設有此人云何知之。以何為證。惟願天尊。分別解說。佛告優波離。汝及未來世一切善持毘尼者。應當教此犯罪眾生安慰其意。世尊大慈弘誓無量不捨一切。於深功德經說治罪法。名決定毘尼。有三十五佛救世大悲。汝當敬禮。汝敬禮時當著慚愧衣。如眼生瘡深生愧恥。如癩病人隨良醫教。汝亦如是應生慚愧。既慚愧已。一日乃至七日禮十方佛。稱三十五佛名。別稱大悲虛空藏菩薩名。澡浴身體。燒眾名香堅黑沈水。明星出時長跪合掌。悲泣雨淚稱虛空藏。白言大德。大悲菩薩。愍念我故為我現身。爾時當起是想。是虛空藏菩薩頂上有如意珠。其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見如意珠即見天冠。此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現。如意珠中十方佛像現。虛空藏菩薩身長二十由旬。若現大身與觀世音等。此菩薩結加趺坐。手捉如意珠王。其如意珠演眾法音與毘尼合。若此菩薩憐愍眾生故。作比丘像及一切色像。若於夢中。若坐禪時。以摩尼珠印印彼人臂。印文有除罪字。得此字已。還入僧中如本說戒。若優婆塞得此字者不障出家。設不得此字。便使空中有聲唱言罪滅罪滅。若無空聲使知毘尼者。夢見虛空藏菩薩。告言毘尼薩毘尼薩。某甲比丘。某甲優婆塞。更令懺悔。一日乃至七七日。禮三十五佛虛空藏菩薩力故。汝罪輕微。知法者。復教令塗治圊廁。經八百日。日日告言。汝作不淨事。汝今一心塗一切廁莫令人知。塗已澡浴禮三十五佛。稱虛空藏。向十二部經。五體投地說汝過惡。如是懺悔復經三七日。爾時智者應集親厚。於佛像前。稱三十五佛名。稱文殊師利稱賢劫菩薩。為其作證更白羯磨如前受戒法。此人因苦行力故。罪業永除。不障三種菩提業。佛告優波離。汝持是觀虛空藏法。為未來世無慚愧眾生多犯惡者廣分別說。說是語時。時虛空藏菩薩。結加趺坐放金色光。如意珠中見三十五佛已。白佛言。世尊。我此如意珠寶從首楞嚴出。是故眾生見珠者。得如意自在。爾時世尊敕優波離。汝持此經。不得為多眾廣說。但為一人持毘尼者。為未來世無眼目眾生。作眼目故。慎莫忘失。時優波離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右觀虛空藏菩薩經。按開元錄。係是單譯。止有二紙。經後舊尚有八紙經文。准校勘大藏竹堂講師批。該是後人採集虛空藏經咒並諸經中佛名及咒。以為勸世修行法。不可連在觀虛空藏經後。下竺本及福本皆無。又按此經。世尊先於深功德經。說治罪法。名決定毘尼。有三十五佛者。即出寶積經第九十卷優波離會。與決定毘尼經同本。餘文皆例此。然詳觀所批理。亦可以意會。徒存似是。姑為刪之。   阿彌隸奢阿彌隸奢迦留尼迦(一)遮羅遮羅毘遮羅珊遮羅迦留尼迦(二)羅茂羅羅茂羅毘伽陀隸(三)摩懵呿復闍摩那迦留尼迦(四)真陀摩尼富羅栘迦留尼迦(五)薩婆阿奢彌他□□訥孩陀潰陀利(七)破仇破仇(八)留坻脾脾伽仇(九)質脾脾伽仇迦留尼迦(十)富隸栘埵摩摩阿奢(十一)薩埵波他遮阿輸迦竭坻莎呵(十二)   三十五佛名   釋迦牟尼佛 金剛不壞身佛 寶光佛 龍尊王佛 精進軍佛 精進喜佛 寶力佛 寶月光明佛 現無愚佛 寶月佛 無垢佛 離垢佛 勇施佛 清淨佛 清淨施佛 婆留那佛 水天佛 堅德佛 栴檀德佛 無量光佛 光德佛 無量氣光佛 那羅延佛 功德華佛 蓮華遊戲神通佛 才功德佛 念功德佛 善名稱佛 洪炎幢王佛 善遊步功德佛 鬥戰勝佛 善遊步佛 周匝莊嚴功德佛 寶蓮華遊步功德佛 蓮華光善住娑羅樹王佛   過去三十五佛名   虛空藏菩薩陀羅尼   多擲哆 阿彌闍 迦留尼迦 遮羅遮羅毘遮羅 迦留尼迦 茂羅羅囉茂羅毘迦陀羅 摩摩劫呿 復奢摩那 迦留尼迦真多摩尼 富羅栘 迦留尼迦 薩埵捨摩 哆婆蛇 阿若陀梨 婆破窮窮留提 毘脾伽窮 持栗□□訄W□j□桌飾□檢□□訛祅□□圩摩摩阿捨 薩埵波利波遮 阿輸迦竭提 莎呵   若有眾生。種種諸病逼切其身。其心散亂。聾盲瘖啞諸根不具。肢節各異。時有死相如是等事。一向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除諸病故。欲無病故。燒沈水黑堅沈水若多竭流香。禮虛空大善丈夫。是善丈夫於夜夢中。作婆羅門像。在其人前。即現釋像功德天像妙音天像。或羅剎之像。或大臣之像。或兵吏之像。良藥之像。或父母之像。於夜夢中在病人前。如實說種種隨病湯藥等者一服除差無餘。復有如是取營求事。欲多問義。若寂靜處欲行禪定。欲智慧。欲得名稱。欲求巧。欲求自在。欲得妙色。欲封欲得勢力。欲財能欲得妙聲。欲得子息。欲得眷屬。欲得功德。欲得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欲得義語。欲得人恭敬。欲脫諸惡災止於施乃至住慧。欲得長命。欲得種種所須之具得以能用。是人禮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若阿練若在林中若在路地。燒於沈水黑堅沈水若多竭流香。至心合掌。五體投地。遍禮十方。說陀羅尼句。即得所願。   過去五十三佛名   普光佛 普明佛 普靜佛 多摩羅跋栴檀香佛 栴檀光佛 摩尼幢佛 歡喜藏摩尼寶積佛 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佛 摩尼幢燈光佛 慧炬照佛 海德明光佛 金剛牢疆普散金光佛 大彊精進勇猛佛 大悲光佛 慈力王佛 慈藏佛 栴檀窟莊嚴勝佛 賢善首佛 善意佛 廣莊嚴佛 金華光佛 寶蓋照空自在王佛 虛空寶華光佛 琉璃莊嚴王佛 普現色身光佛 不動智光佛 降伏諸魔王佛 才光明佛 智慧勝佛 彌勒仙光佛 世靜光佛 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 龍種上尊王佛 日月光佛 日月珠光佛 慧幡勝王佛 師子吼自在力王佛 妙音勝佛 常光幢佛 觀世燈佛 慧威燈王佛 法勝王佛 須彌光佛 須蔓那華光佛 優曇缽羅華殊勝王佛 大慧力王佛 阿□毘歡喜光佛 無量音聲王佛 才光佛 金海光佛 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大通光佛 一切法常滿王佛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餘一切眾生。得聞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於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不墮惡道。若復有人。能稱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處常得值遇十方諸佛。若有人能至心敬禮五十三佛名者。除滅四重五逆及謗方等皆悉清淨。   毘婆屍佛 屍棄佛 毘捨佉佛 拘留孫佛 拘那捨牟尼佛 迦葉佛 釋迦牟尼佛   東方寶光月殿妙尊音王佛 南方樹根華王佛 西方造王神通炎華佛 北方月殿清淨佛 下方善寂月音王佛 上方無數精進願首佛   佛告寶網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起立講堂如三千大千世界。講堂內造立精舍。計有億數。皆以赤栴檀而合成之。以一切樂具供養諸佛。於百千劫。於佛滅後復起塔廟。幢幡華蓋寶瓶香爐伎樂歌歎。於意雲何。是人功德寧為多不。寶網白佛。甚多世尊。佛言不如有人諷誦念此六方佛名恭敬作禮。其人世世常生轉輪王家。端正威德。臨欲終時。百億諸佛授手令不墮三惡趣。設有五逆重罪。應入地獄。令現世輕受頭痛則除。以此當之。不入三惡道受。是故至心恭敬作禮。廣說如是寶網童子經。   東方須彌燈光明佛 東南方寶藏莊嚴佛 南方栴檀摩尼光佛 西南方金海自在王佛 西方大悲光明王佛 西北方優缽羅蓮華勝佛 北方蓮華鬚莊嚴王佛 東北方金剛自在王佛 上方殊勝月王佛 下方日月光王佛   舍利弗。若有菩薩犯於初戒。於十眾前以正直心殷重懺悔。手犯戒者。於五眾前以正直心殷重懺悔。手捉女人。眼見噁心。或一人二人前。以正直心殷重懺悔。若有菩薩。成就五無間罪。犯於女人。或犯男子。或有手犯。犯塔犯僧。如是等餘犯。菩薩應當於三十五佛邊。所犯重罪晝夜獨處至心懺悔。懺悔法者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妙音菩薩 文殊師利菩薩 藥王菩薩 勇施菩薩 宿王華菩薩 上行意菩薩 莊嚴王菩薩 藥上菩薩 得勤精進力菩薩 觀世音菩薩 無盡意菩薩 持地菩薩 莊嚴相菩薩 普賢菩薩   是十四菩薩。法華中妙音來所欲見。若念禮者得現世福。   種種行菩薩 無量行菩薩 清淨行菩薩 建立行菩薩   誦四菩薩名。念禮者命終不經三惡道。   東方空無菩薩 南方善思議菩薩 西方喜信淨菩薩 北方神通華菩薩   念禮四菩薩。得三世福。經趣佛道。   跋陀和菩薩 羅鄰那竭菩薩 憍目兜菩薩 那羅達菩薩 須深彌菩薩 摩訶須薩和菩薩 因坻達菩薩 和倫調菩薩   是八菩薩從般舟中出。是八人求道以來無央數劫。於今未取佛。願言。彼十方天下人民皆得佛道。有急疾皆呼我八人名字。即得解脫。壽命終時。我八人便當飛往迎逆之。誦禮八菩薩者得現世福。命終八人迎接將往極樂國土。化生蓮華中作無生菩薩。   舍利弗.目揵連.大迦葉.須菩提。此四聲聞。念禮者令人得現世福。   富樓那 阿難 羅□羅   聲聞士。此三權聲聞。念禮者。令人得大乘福。   第一分舍利在拘屍那國城。   第二分舍利在波婆國。   第三分舍利在羅摩國。   第四分舍利在庶勒國。   第五分舍利在毘□國。   第六分舍利在毘耶離國。   第七分舍利在迦毘羅國。   第八分舍利在摩伽他國。   第九分舍利在瓶頭羅國。   第十分舍利在羅延那國。   佛初去世後起此十塔。當爾時。閻浮提二十八萬里中正有十塔。念禮者得無量福德。捨身不墮三惡道。   天上四塔者。   忉利天城東。照明園中有佛髮塔。   忉利天城南。粗澀園中有佛衣塔。   忉利天城西。歡喜園中有佛缽塔。   忉利天城北。駕御園中有佛牙塔。   人間四塔者。   第一所生塔在拘薩羅國迦毘羅城嵐鞞林。   第二道場塔在摩伽陀國伽耶城菩提樹下。   第三轉法輪塔在伽屍國波羅□城鹿野苑中。   第四般涅槃塔在摩羅國拘屍羅城雙樹間。   人間八塔念禮亦令人得現世福。   集法悅捨苦陀羅尼經   南無佛陀耶 南無達摩耶 南無僧伽耶 南無毘首陀遮耶 南無阿伽竭浮遮耶 南無摩訶薩婆婆伽利耶 多擲姪哆(敕賀反)林彌利 婆簸婆彌留遮呵 檀摩陀那闍那唏希 知汦底 婆居婆遮耶 那耶波羅 薩婆摩呵唏知底利殃求知利默求知利 比婆薩婆耶那 比林婆闍呵陀捨耶輸 薩婆娑羅 三蔓(無拌反)缽汦波 波波利摩訶阿那莎呵   爾時佛告諸大眾言。吾本無數劫中。處於凡夫時。字遮他陀。在加倫邏國。作於商客販賣治業。虛妄無實造諸惡行不可稱計。婬荒無道不可具說。是時愚癡害父愛母。經數年中。舉國人民一皆知之。稱聲唱言。是遮他陀。害父愛母經今數年。吾時思念與六畜無異。更無人事。時於加倫邏國。跳城奔走趣於深澤。時此國王名毘闍。告令國中人民。此遮他陀婬荒無道致為此事。其有能得此人者。當重賜寶物。時此國人各各受募欲捕吾身。是時驚怖即出國作沙門。在於他國修行十善。坐禪學道晝夜泣淚。經三十七年。以五逆罪障故心不定。憂悲叵處。以三十七年中。在於山窟常舉聲泣。苦哉苦哉。當以何心去此苦也。悲歎下窟乞食。時道中地得一大缽。中有一匣經更無餘經。唯有集法悅捨苦陀羅尼。說過去恆河沙諸佛泥洹。時常在毘悅羅國。說此陀羅尼付諸大菩薩。後有人得聞此陀羅尼者。此人過去世時。修持五戒十善。當令得聞。有人雖聞。而不在心不修集者。是名無緣。此陀羅尼能除去百億劫生死五逆大罪。若有人受持讀誦者。終不墮於三塗地獄餓鬼畜生。何以故。過去諸佛。以欲泥洹時。會當說之。尊重歎仰稱其功德。不可計量。付諸菩薩。後有眾生得聞此陀羅尼者。修習著心福報難計。猶如須彌寶海。凡夫不能得量。若有人作諸惡行。竊聞此陀羅尼名。不及修習一用在懷。墮於地獄。一切地獄中。蒙此人恩苦痛不行。有人能行現身精勤修習得者。睹見百千萬佛剎土。得福無量不可具說。唯有諸佛與諸菩薩乃能究盡。聲聞二乘人者不能得知。何以故。此陀羅尼非一佛二佛所說。過去恆河沙諸佛所說。是時吾得此經。即不乞食歡喜向窟。到於窟中燒香禮拜。悲淚讚仰。於窟中修習讀誦經一年始得。以罪業障故不能得入心懷。是時吾即以秋月夜。洗浴修行經一七日。如童子初學憒憒者不少便。更行於七日。亦如是憒憒無異。心中愁惱。不知雲何。意中沾思此陀羅尼字。經於數反。心中忽定。我時欣悅。如人地得百千斤金。人無知者內欣不止。吾時亦然。修行數年飛行無礙。睹見十方三世諸佛。後有行者如法行之。   虛空藏菩薩陀羅尼咒   南無佛兜佛多 摩訶目揵連莎 多擲(絰)他(敕賀反)欹利吉利彌利踟利 薩婆伽欹利彌利 薩婆伽彌利莎呵   此陀羅尼。要月十四日十五日明星出時誦之八百遍。燒好沈水香。香煙不絕。要用黃花八百枚。令人得福。若善男子。現身安隱求心中所願無不獲得。若是女人化成男子。能至心一日一夜六時行道誦持之者。一劫二劫之罪永不入惡趣。要用春秋涼時三月四月八月九月。   觀虛空藏菩薩經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0 大方廣十輪經   No. 410 [No. 411]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一   失譯人名今附北涼錄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佉羅堤耶山牟尼仙所住之處。與大比丘眾俱。無量無數聲聞大眾。菩薩摩訶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說月藏訖。   爾時南方有大香雲雨大香雨。大華雲雨大華雨。無量瓔珞雲雨種種瓔珞雨。大衣雲雨大衣雨。於佉羅堤耶山牟尼仙所住處。是諸大雨皆悉遍滿。大陰雲雨而雨香華衣服瓔珞。亦說種種無量法音。如是次第乃至廣說三歸聲。持戒聲。忍辱聲。精進聲。禪定聲。具足智慧聲。降伏四魔聲。名稱普聞遍滿三界聲。念定總持聲。空無相無願聲。離欲聲。色如聚沫聲。受如水泡聲。想如熱炎聲。行如芭蕉聲。識如幻聲。無常苦空無我之聲。慚愧聲。念處聲。慈悲喜捨聲。證諸法聲。涅槃聲。無窟宅聲。三乘聲。轉法輪聲。成熟眾生聲。度三惡道聲。六波羅蜜聲。善巧方便乃至具足十地聲。遊戲神通聲。遊戲無上大乘聲。阿鞞跋致聲。無生法忍聲。入佛海聲。諸來大眾悉見種種雨。亦聞無量諸法音聲。隨意衣服嚴飾之聲。又復皆悉見其兩手有如意珠雨如意寶。其如意寶各出光明。如是光中皆見十方恆沙世界一切諸佛。是諸佛所各有菩薩而自圍遶。其光明中盡見十方諸佛世界。若有病者蒙光觸身眾病除愈。一切繫縛及應死者。光觸身故皆得解脫。若身行惡口行惡意行惡。光觸身時悉除三惡。若諸飢渴眾生蒙光觸身亦皆飽滿種種謪罰身受苦切。乏少衣服嚴飾瓔珞種種之物。蒙光觸身隨所念憶悉得滿足。若有殺生偷盜邪婬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罵詈。蒙光觸身如是等惡皆悉得除。若諸眾生有求不得苦。蒙光觸身皆悉受樂。光明清淨悉無翳障風雲塵霧及諸臭穢。苦惱辛酸不善音聲。乃至怖畏惡觸皆得除滅。遠離諸惡一切邪偽諂曲亦皆無餘。一切惡欲悉得棄捨。諸妙勝樂一切皆集。   爾時眾會皆悉堅固。難動如地。心無去來不可毀壞。如是大眾得未曾有。以何因緣我等身體今皆大重不能自勝。當於爾時有一帝釋名曰淨有。於大眾中不遠而坐。於是淨有。即從座而起整衣服。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實語實見者  實住牟尼尊  久住於法行  惟願演說法  佛為實因緣  能滅眾生苦  何故於此處  而雨種種雨  大眾皆喜悅  心生信安樂  開示諸疑惑  令住於大乘  身難動如地  及一切人天  皆見如是相  大眾悉有疑  兩手各皆出  摩尼寶光明  一切諸衣鬘  雜飾嚴身具  十方之福田  離一切過惡  眾苦得休息  皆因於救世  一切諸天人  無能說因緣  是誰神通力  而來至此處  為佛諸菩薩  梵魔帝釋等  唯願救世說  神通之因緣   爾時世尊。告淨有帝釋言。如是如是。汝今諦聽。吾當說之。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無量阿僧祇劫。為五濁惡世成熟眾生故而來至此。與八十頻婆那由他百千億等大菩薩俱。悉為禮拜供養恭敬故。欲見大眾集會故。欲聽大眾起隨喜故。   是地藏菩薩作沙門像。現神通力之所變化。有如是等大莊嚴事。亦是如來不可思議無量功德。亦名聲聞辟支佛正法伏藏。亦名解脫智寶之大寶渚。亦名菩薩救世之法。亦名涅槃導師商主。猶若如意寶珠所求滿足。亦如寶渚一切商人所趣。亦如大地能生善根。亦是涅槃大法神器。亦是功德清淨之瓶。亦是日月照明行處。亦是黑闇幽冥大炬。如月清涼除煩惱熱。如無足者得如意乘。如亂心者得甘露味。如羸老者遇其機杖。是大福田之根本也。捨心無礙如彼浚流。救苦不難如赴親友。除結使炎之大雲蓋。如淨水珠能除穢濁。若趣險道迴示正路。是疲極者安隱床座。是四使流生死橋樑。亦度彼岸無上大船。是三善根勝妙果報。是諸施者最上大乘。持戒不動如須彌山。精進難壞猶如金剛。忍辱堅固亦如大地。總持正法心無二相。禪定莊嚴如妙華鬘。智慧深廣猶如大海。心無所依猶如虛空。方便無染如眾華聚。處於外道如師子王。遠離煩惱如犀一角。滅諸結使如洗塵垢。能除臭穢如疾飄風。將護有疾如彼良醫。消除眾病如妙藥王。斷諸煩惱結如持利劍。為怖畏者作大親友。防諸怨敵如堅城塹。能除其渴如清淨水。濟諸飢乏猶如甘果。亦是裸者最勝衣服。與盛熱者為密雲蓋。具足如是善根果報。清淨第一堅固不壞。微妙色處能生愛樂。於大會處而生慚愧。除諸結使禪定行處。乘四正勤四攝駃流。忍辱大地亦如須彌。總持深廣如彼大海。神足無礙自在虛空。降伏諸魔一切結習。修行正道無量禪定。亦為一切種智之渚。能轉無作清淨法輪。   地藏菩薩摩訶薩。為欲來故先現此瑞。亦為供養恭敬我故來至於此。佛復讚歎地藏菩薩言。汝從南方來。八十頻婆百千那由他菩薩以神通力俱來至此。悉作聲聞像在如來前。頂禮佛足右繞三匝。即為合掌而說偈言。  兩足最勝大導師  恆修於慈發善心  能生忍辱如大地  解脫眾生除瞋恚  具足最大諸相好  而能嚴飾一切界  能滿一切諸福田  常修實語及大慈  能悉斷除諸愛網  皆能如實善安住  捨餘清淨諸佛國  其中眾生具善根  本願欲度濁惡世  成熟一切諸眾生  能生堅固勤精進  超過無量諸苦行  常修難行恐怖處  超過無量諸苦行  佈施持戒忍精進  修習禪定與智慧  無數諸佛菩薩等  聲聞大眾皆供養  充給飢渴病湯藥  救度一切諸繫縛  我從本來捨身命  為利眾生無貪惜  常為法故而捨身  皮骨血肉施眾生  已所得樂皆悉捨  有大慈悲為一切  於諸眾生煩惱網  修行寂滅悉超度  關閉一切六情根  常能遠離於諸欲  修苦無常空無我  亦善觀察於世諦  諸苦所因愛慾本  悉能乾竭諸煩惱  以是義故攝六根  能善斷除一切愛  能修無量大悲門  普給一切諸群生  我要不捨本誓願  而亦不住勝菩提  一切眾生如如相  亦見群盲受苦切  如是思惟為眾生  便能勤修大精進  發起精進施戒忍  修諸禪定及智慧  猶如其母唯一子  而以慈心育養之  汝於眾生亦如是  常能賑給於一切  是故汝速得菩提  度脫一切無量眾  汝本修習菩提時  誓願不捨一眾生  無不使住施戒忍  精進禪定修智慧  常能於彼末世中  求於無上勝菩提  是故救世於末劫  速得無上最勝道  調伏惡魔夜叉等  諸惡龍神及與人  猶如金剛斷諸結  悉能安住諸聖道  為無量眾而授記  當成菩提無上道  功德最勝明智者  是真福田之大將  於無量界為救世  普覆一切諸群生  於十方界作福田  名聲遠聞遍一切  是故一切諸菩薩  皆悉能捨於己事  是汝神足而來集  俱詣世尊大牟尼  願令如來時演說  若得聞者皆歡喜  既聞法已勤精進  常得修學菩提道  皆由於汝大將力  當得疾近於菩提  未曾聞見今大集  是故汝等俱來會  有十三億諸夜叉  甚為殘害食血肉  疾捨諸惡到於此  安住最勝無上道  有得忍辱陀羅尼  有得最妙諸禪定  有已獲證諸漏盡  無著羅漢人中尊  有能善修四無量  有能住於四攝法  有得最勝四辯才  復有得修諸法忍  有得三昧首楞嚴  有得虛空智慧眼  有得無生諸法忍  皆因世尊所說法  悉制一切諸異學  九十六種外道等  摧伏一切魔怨已  皆是救世大將力  關閉地獄鬼畜生  利益一切天人眾  是故真實諸眾生  而皆來集佛神力  飢饉疾疫刀兵劫  悉於今日而消滅  若有盲冥失正道  此諸眾生令解脫  無量煩惱狂亂者  皆悉安置寂滅道  合眾悉能捨己業  為禮如來故至此  無量世界億佛土  皆是救世之所住  名聞十方稱無量  我等聞已故至此  一切種智功德海  得聞如是真實相  度脫一切諸眾生  我今歡喜故敬禮  令我增長無量德  是故稽首今頂禮  而於百千萬億劫  常勤修習種種施  我今當學發弘誓  我今來此佛神足  我當修學處濁世  能到第一勝菩提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以若干種天華香華瓔珞而散佛上。所散之華變成寶蓋。是時地藏菩薩。在佛前坐聽受經法。諸來會眾。見地藏菩薩生希有想。以種種香華瓔珞繒蓋幢幡及諸衣服。以散地藏菩薩上作如是言。我等快得善利。佛神力故得見如是諸大丈夫禮敬問訊。   爾時復有渴仰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整其衣服。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此善男子。從何佛國而來至此。修何善根能作如是種種讚歎說佛功德。我從昔來未曾聞見。   爾時世尊告渴仰菩薩。止止大士。不須是問。一切大眾及諸天人。除佛如來無有能知此善男子功德數量。如來今日必當顯說。但諸天人愚闇自蔽。是族姓子。成就不可思議功德首楞嚴三昧。入如來行處得無量法忍。於諸佛法而得自在。入深法忍已度一切智海。此善男子。遊戲以師子光三昧。登一切智山須彌之頂。摧伏異學成熟眾生。在所佛國悉皆止住。   隨諸佛國入智三昧。以是三昧力故。令一切國土眾生見諸菩薩。   隨諸佛國入智樂三昧。於彼國土所有供養隨供養佛。   隨諸佛國入清淨樂三昧。入是三昧悉見諸欲一切過患。而於心相清淨無染。   隨諸佛土入慚愧三昧。而於彼國令諸眾生悉得慚愧。遠離諸惡無有愚闇。隨諸佛國入水澋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悉入是定。令諸眾生得宿命智。能知先世死此生彼。善於禪定。   隨諸國土入無憂明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悉離憂愁。於諸佛國入神通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皆入神通三昧。   隨佛國土入智明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悉離愚癡。便見十方一切佛國。隨諸佛國入佛炬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皆歸三昧。   隨諸佛國入金剛光三昧。入是三昧已。亦能令彼一切諸佛國土。鐵圍大鐵圍。乃至須彌山王。一切溪□溝壑。皆悉不現地平如掌。能令一切諸惡毒蛇。及以蠱道皆悉消滅。   隨諸佛國入智力降伏三昧。亦能令彼魔及魔眷屬。皆悉驚怖歸依三寶。隨諸佛國入電光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離後世怖得法安慰。   隨諸佛國入味樂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隨其所念飲食悉得充足。   隨諸佛國入精氣悅樂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得堅牢身離諸病苦。   隨諸佛國入樂具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悉得床敷臥具衣服瓔珞無所乏少。病瘦醫藥身皆端正。   隨諸佛國入無諍智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身皆長壯端嚴殊大。遠離一切怨憎繫縛皆得受樂。皆好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心無散亂。具足智慧深入法門。   隨諸佛國入無憂怖三昧。而能於彼一切眾生。皆得歡樂心離憂怖。   隨諸佛國入光樂三昧。於彼佛國一切眾生。得無礙智離於事務。   隨諸佛國入善住金剛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得諸根具足悉不缺壞。隨諸佛國入觀幢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皆悉厭離棄捨諸惡。護持十善上生天道。隨諸佛國深入大慈音聲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各相哀愍皆起慈心。得無畏心。得無惱心等心。更相悲念。   隨諸佛國入集福處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得離鬥諍疾病飢饉非時風雨。飲食苦澀辛酸等味。皆悉消滅。是地藏菩薩。所至佛土入海電三昧。隨所至國。一切皆悉變成寶地離諸穢惡。衣樹瓔珞樹華果樹嚴飾佛界。於晨朝時。入恆河沙世界三昧。為成熟眾生故。從禪定起。令無量無邊諸佛世界於五濁惡世成就眾生悉空無餘。有佛世界。刀兵起時。此族姓子。以晨朝時入三昧力故。刀兵鉀仗皆悉消滅。   隨諸佛土有疾疫劫起害諸眾生。亦令病疫自然消除。   隨諸佛土若有飢饉劫起。令彼飢饉亦盡消滅悉得充滿。   此族姓子。以是三昧威神力故。能令成熟一切眾生。地藏菩薩。以不思議功德成熟眾生。於過去無量恆河沙諸佛所。久發大悲堅固誓願。皆悉成熟一切眾生。莊嚴勢力猶如雷震。於一食頃而能成熟無量億等那由他人具足善根。   若有眾生為無量億種種諸苦惱。飢渴切逼。有稱地藏菩薩名者。悉能令彼飲食充足滅諸苦惱。置涅槃道皆得快樂。   若有眾生乏少衣服寶冠瓔珞。病瘦醫藥種種眾具。若稱地藏菩薩名者。隨其所欲皆令充足。安住涅槃道得第一樂。   若有眾生離喜樂心。而與不喜樂集會者。若稱地藏菩薩名者。一切樂具盡皆歸之。所不喜者亦悉遠離。是意所樂者。能令皆得安住涅槃得第一樂。   若有眾生身心受苦眾病所持。能稱地藏菩薩名號。身心苦惱皆悉除愈。安置涅槃得第一樂。   若諸眾生噁心相向。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令彼眾生柔和忍辱更相慚愧。慈心懺悔安住涅槃。   若諸眾生繫閉牢獄。枷鎖其身具受眾苦。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令諸眾生皆得解脫自在無礙。乃至應被繫縛囚執鞭杖。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亦復如是皆悉解脫。安住涅槃得第一樂。   若有眾生諸根不具疲極懈怠。顛狂放逸忘失本心。貪慾瞋恚愚癡嫉妒。慳吝邪癡。憍慢睡眠等惡皆悉熾盛。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如是眾苦皆令解脫安住涅槃得第一樂。   若有眾生為大水漂流猛火所焚。或墜高巖投身山險。或墜樹木及諸屋舍而身顛覆。有如是等無量怖畏。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有如是等怖畏之事悉令解脫安住涅槃得第一樂。   若有眾生為諸毒蛇種種禽獸之所螫者。或被種種毒藥所中。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是諸怖畏悉得解脫。   若有眾生為阿波魔羅掩蔽傷害。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四日。能令心狂心亂心戰心調心顛倒乃至失心。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如是族姓男女。於諸怖畏悉皆解脫。安住涅槃得第一樂。   若有眾生為諸羅剎惡鬼所捉。鳩槃茶所捉。富單那所捉。迦吒富單那。師子虎狼。惡毒蠱道。或為軍陣戰鬥怨賊圍遶。臨敵懼死貪生求樂。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如是族姓子男女。速離眾苦悉除患難。安住涅槃得第一樂。   若有眾生為多聞為信為戒為施為禪定為神通為解脫。為色聲香味觸為諸功德。為工巧華果樹木敷具。為增益財利。為諸醫藥房舍屋宅。為使水雨順時。為得清涼。為求男女妻子方便修福。為除寒熱令得正念。求如是等種種因緣。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此善男子。威德力故。悉能稱彼無量眾生功德所願。   譬如下種於彼荒田。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皆悉變成微妙勝果。何以故。此善男子。以於過去無量阿僧祇不可數劫。如來之前發堅誓願猶如大地。令一切眾生皆得受用。是善男子。功德力故。能令善根牙莖枝葉乃至華果。皆悉潤澤增長成熟。若有眾生造作諸惡十不善業。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一切結使煩惱消滅。遠離十惡成就十善。於諸眾生起慈悲心興利益心。是善男子。以精進力於一食頃。無量阿僧祇諸佛世界於一一佛國以一食頃。度脫無量恆河沙阿僧祇眾生。以是相貌令脫諸惡。皆悉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此善男子。以是堅固誓力。能令成熟一切眾生。如是族姓子。或作梵天身成就眾生。或作自在天。大自在天。摩醯首羅天。或作欲界他化自在天.化樂天.兜率陀天.炎摩天.帝釋身.四天王身。或作菩薩身。或作辟支佛身。或作聲聞身。或作轉輪聖王身。或作婆羅門.剎利.毘捨.首陀等身。或作男身女身。或作童男童女身。或作乾闥婆.緊那羅.摩□羅伽.天.龍.夜叉身。或作羅剎身。或作鳩槃茶身。或作毘捨闍身。或作富單那身。或作師子身。或作虎狼身。或作象身.馬身。或作水牛身。或作種種鳥身。或作閻羅王身。或作地獄卒身。或作地獄身。為諸眾生種種說法。隨諸眾生顯示三乘。皆悉令住不退轉地。此善男子。成就如是不思議功德伏藏。以解脫寶而自莊嚴。亦是菩薩諸法之母。向大涅槃無上商主。善男子。彌勒.文殊.觀世音.普賢等而為上首如是等恆河沙諸大菩薩。若人於百劫中。禮敬供養欲求所願。不如於一食頃禮拜供養地藏菩薩。功德甚多所願速得皆悉滿足。何以故。此地藏菩薩。於一切眾生能大饒益為如意寶故。此族姓子。若欲成熟眾生故。能發堅固大悲伏藏。令滿一切眾生心願。是故善男子善女人。應當供養地藏菩薩。   時會大眾十方來者。菩薩摩訶薩及諸聲聞。一切天人.夜叉.乾闥婆等。從坐而起隨力供養。或以金銀等屑散彼地藏菩薩上。或以種種寶華衣服.摩尼寶珠.及華鬘.珠瓔.金縷幡蓋。以散地藏菩薩上。復以無量音樂種種讚頌。供養地藏菩薩。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復以此供施修伽陀即說偈言。  天人龍神所供養  十方菩薩皆來集  聞有救世大功德  願佛受我最勝供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說是偈已頂禮佛足。於是世尊。復說偈言。  欲起堅固淨智者  能滅眾生諸煩惱  令眾得樂如寶手  能斷結網如金剛  汝起大悲諸精進  以是供養最勝尊  其心如海救一切  度諸眾生苦彼岸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作禮而起。白佛言。世尊。我當濟度此四天下。增長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增長護念。增長壽令身無疾病。增長色力。增長名稱。增長資業。增長親友。增長眷屬。增長信戒。增長多聞。增長於施。增長忍辱。增長方便。增長覺意及諸聖諦。增長入於大乘一切正道。增長照明真實法相。增長成熟一切眾生。增長髮大慈悲喜捨。增長無量一切淨法。增長妙稱名聞三界。增長法雨潤三有流。增長大地一切物味。增長眾生所有善業。增長法氣無數福行。增長智慧皆悉照明。增長六波羅蜜所行之道。增長五眼通達無礙。增長灌頂。增長涅槃。增長威德照明一切未曾有法。眾德究竟記□咒術陀羅尼章句。我於過去恆河沙佛所。皆悉受持如是等咒。增長白淨具足之法。增長種子根莖華果一切藥穀。增長雲雨地水火風。增長福樂。增長財物。增長無量最勝果報。增長基業。此咒利益能除一切苦惱繫縛。即說咒曰。   □浮(一)□□浮(二)阿含□浮(三)婆吒迦羅□浮(四)菴羅□浮(五)毘羅□浮(六)婆闍羅□浮(七)阿盧伽□浮(八)達摩□浮(九)婆吒摩□浮(十)婆帝耶尼梨呵羅□浮(十一)鞞婆盧伽叉摩□浮(十二)憂婆捨摩□浮(十三)那耶那□浮(十四)闍那娑牟致囉那□浮□浮□浮(十五)毘尼梨夜那□浮(十六)奢多婆□浮(十七)娑遮修□□□嫩摩醯梨(十九)他彌(二十)賒彌(二十一)遮迦囉斯(二十二)遮加摩私梨(二十三)差梨(二十四)奚隸(二十五)迦囉娑囉娑啼(二十六)呵梨波囉鞞(二十七)波遮囉婆陀禰(二十八)囉遮陀禰(二十九)婆囉遮遮遮醯梨(三十)摩梨(三十一)伊迦他他仚(三十二)他丘樓(三十三)闥梨( 三十四)捨梨(三十五)彌梨(三十六)摩扠(三十七)多扠(三十八)鳩梨(三十九)彌梨(四十)鴦久之多毘(四十一)頞梨(四十二)祇梨(四十三)波羅祇梨(四十四)久吒苦婆梨(四十五)真祇真(四十六)真求梨(四十七)休樓休樓休樓(四十八)鳩流晃彌梨(四十九 )彌梨扠(五十)婆茶婆茶(五十一)羅闚闚梨(五十二)嚧□奚禨□騤□□艩婆婆闍毘(五十四)輸檀禰(五十五)私婆呵(五十六)摩訶復陀樓迦沙毘輸禰私婆呵(五十七)迦樓沙羅婆毘輸檀禰私婆呵(五十八)迦樓沙烏闍毘輸檀禰私婆呵(五十九)薩婆阿奢波利富囉檀禰私婆呵(六十)薩婆娑斯耶三波陀禰私婆呵(六十一)薩婆多他迦多阿□梁奸□楑娥孥□□薩婆菩提薩埵阿□梁婘□馱□□奸□楑娥孥□艩   世尊。今所說咒。是未曾有威德照明。是眾德本。記□章句陀羅尼神咒。我於過去恆河沙諸佛所受持是咒。增長一切白淨之法。增長善種根莖枝葉華果藥穀。增長雨澤地水火風。增長喜樂。增長財物。增長勝妙。增長產業。此咒威力。善能繫縛。亦名善解。世尊。說此陀羅尼咒。與四天下聲聞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護念。增長財物一切產業。增長佛法能令流布廣大無量三界受樂。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0 大方廣十輪經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二   失譯人名今附北涼錄   諸天女問四大品第二   爾時地藏菩薩。廣說如是大記□經時。佉羅堤耶山六種震動。一切音樂不鼓自鳴。雨眾寶華。一切大眾皆悉戰慄生希有想。   爾時功德天女。功德樂天女。妙音聲天女。堅固地神天。未曾有天。大光明天。如是等天以為上首。與一萬八千及餘大自在鬼神。從坐而起。合掌向佛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我等雖於四大得自在力。而不能知四大根本初中後相起滅因緣。不識怨憎。不知是善不善乃至親友。若善男子。得是甚深般若波羅蜜能善分別如是四大初中後相知諸生滅。   佛言。如是如是。天女。此善男子。得甚深般若波羅蜜。善知四大初中後者。譬如善神有如意珠。能雨種種無量寶雨有大利益。如是善女天。此善男子復能雨於種種覺意無量諸寶。皆悉遍施一切眾生。   譬如寶渚能出無量若干種寶。是善男子滿足種種覺意等寶亦復如是。譬如波利質多羅樹。華初開時光色妙好。如是善男子以無量佛法而自莊嚴亦復如是。如師子王於一切眾生中無能驚者。如是善男子於諸眾中亦復如是得無所畏。   譬如日出滅一切闇。如是善男子能除眾生一切諂曲結使之闇亦復如是。譬如明月照四天下。能令迷者還得正道。如是善男子能令未入三乘迷於生死曠野道者。皆使迴向得其正道安住三乘。   譬如大地百穀種子及諸藥木。一切眾生悉依增長。如是善男子。一切助道諸餘善法皆得增長。   譬如須彌山王能善堅固。安住一切令無增減。如是善男子。安住佛法而不捨於一切眾生。善根堅固無有缺減不令漏失。   譬如虛空一切眾生行住出入依止而住。如是善男子。一切眾生亦皆依止。增長一切無量功德。   爾時一切大眾。聞是地藏菩薩名號。生希有心得未曾有。恭敬尊重皆大歡喜。皆悉諦觀地藏菩薩目不暫捨。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頭陀功德盡和合  諸聲聞眾無異相  地藏菩薩真大士  為禮世尊而來此  度三惡趣諸苦惱  為禮世尊而來此  諸天普雨無量種  皆為供養世尊故  而諦觀察於四方  離垢照明天帝釋  合掌一心向於佛  皆欲勸請於世尊  我今欲見此大眾  摩尼寶珠出光明  一切福田最廣大  悉見光明而普照  世尊神通光明照  今為誰故而顯現  諸來大眾最勇猛  地藏至此真佛子  伏藏七寶滿足施  佛藏珍寶是無畏  種子即是大菩薩  一切眾生之商主  此主能生佛法寶  大功德海而精進  大悲體性甚聰哲  能救一切眾生苦  亦能救度諸怖畏  譬如明月示正道  能生善根如大地  亦如金剛摧諸結  為大施主解脫寶  漂諸煩惱如大水  如蓋普覆煩惱熱  亦如良醫除眾病  於一食頃讚地藏  過諸菩薩百億劫  如諸智者無量德  是故地藏大名稱  煩惱繫縛諸眾生  皆令遠離得解脫  得首楞嚴大三昧  能度諸禪至彼岸  十二因緣悉清淨  其智廣大如虛空  無量佛國諸眾生  皆悉能滅黑闇聚  而於一切四禪中  遍觀佛國修諸行  能令眾生入三昧  皆悉得離煩惱熱  眾生過去惡業故  常處刀兵疾疫劫  於此世間受苦惱  彼善男子能救脫  一切六道諸眾生  常為苦惱之所逼  當悉歸命於地藏  當令苦惱悉消滅  眾生輪轉沒諸苦  互相殘賊起鬥諍  若能歸命地藏者  令彼鬥諍皆悉忍  趣於三惡甚可畏  所求不得常苦惱  亦當歸命於地藏  一切皆得除怖畏  若修持戒及念定  欲得多聞智慧者  皆當歸命於地藏  隨心所願悉滿足  欲得如是諸功德  及以工巧善種子  皆當歸命於地藏  令彼所願悉滿足  一切藥穀諸福田  乃至欲求男女等  皆當歸命於地藏  令彼所願悉滿足  若欲修行諸功德  一切所有依大地  藥穀滋茂而潤澤  亦因地藏得增長  結業煩惱所覆障  造作十惡諸不善  皆當歸命於地藏  悉除結使重惡罪  能以正法示眾生  作種種形隨應說  具修佈施諸功德  欲救眾生起大悲  假使滿足於百劫  不可分別其功德  是名功德之大藏  一切皆當供養之   佛說大方廣十輪經發問本業斷結品第三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整其衣服。長跪叉手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如我今者欲發少問。唯願聽許時為解說。佛言。汝是真善丈夫。為欲顯示一切眾生無礙智慧。亦令他人作大丈夫。若有所問隨汝意答。勿生疑難。如來今日當為解說令汝歡喜。爾時地藏菩薩。以偈問曰。  曾於十三劫  修行佛福田  飢饉與疾疫  悉為眾生滅  為億諸佛等  造不思議供  今見大會集  清淨眾俱來  聰哲勤精進  皆來至此會  一時而雲集  無有諸濁惡  濁世多譏嫌  作惡損淨行  雲何不善識  擾亂毀威儀  皆與惡逆俱  誹謗於正法  毀訾諸賢聖  妄著於斷常  造作十惡業  不畏後世苦  破壞三乘法  諂曲趣惡道  無明蔽其目  貪嫉多姦偽  雲何轉法輪  解脫諸諂曲  煩惱金剛俱  雲何得斷離  雲何為總持  忍辱能柔和  此集未曾有  令我值世將  諸處未曾見  如是之大眾  具足頭陀行  久修菩提道  雲何於此處  成佛轉法輪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過去恆河沙佛所已問此義。如是之法汝亦曾聞。具智慧行功德滿足。以方便力渡於彼岸。汝為成就諸餘眾生安樂利益故。亦欲令一切菩薩摩訶薩眾滿足一切方便伏藏。為具六波羅蜜。欲滿一切智海。為迴諸帝王使不墮惡道。欲令十方世界三寶熾盛諸法久住。以是義故問於如來。善男子汝今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地藏菩薩白佛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佛言。此是如來過去本誓願力成就十輪。如此國土有五濁惡世。一切淨法皆悉損減。離聖七財遠諸智人。為斷常網之所覆障。載惡道車不畏後世。常處無明黑闇之中。具行十惡能造五逆。誹謗正法毀訾賢聖。遠離一切諸善功德成就惡法。能於如是多惡世界。悉令安隱得無所畏成就先聖最勝之法能轉法輪。制諸怨敵皆悉際伏。摧滅煩惱猶如金剛。令諸眾生安住三乘阿鞞跋致地。   善男子。譬如有人遠離功德。世界國土或自境內。而有軍起。或為鄰國外來強兵之所踐害。憂愁惱亂種種鬥諍。及諸諂偽欺誑妄語有種種病。愚闇所蔽目視不了。為童子鬼魍魅所持。阿缽摩羅之所惑著。身體乾枯狂亂失心。諸根醜陋手足不具。常乏財產無有福祿。不為一切之所喜樂。多歸異道起諸邪見。心意顛倒趣三惡道。如是國土多諸耆舊。以為輔相臣佐吏民。爵祿有序而與同好不相侵害。如是建國。則有無量種種明制調伏人民。施戒慈忍威儀具足。難行苦行一切備滿。以如是福德因緣。眾生諸根皆悉具足。身體長大威德熾盛相好端嚴。常為一切尊重恭敬。皆共親友仁性寬慈聰敏多智。若有尊重及諸王子備此德者。以諸香湯。調和冷暖以用洗浴。著鮮淨衣其光如寶。頂上復有如是寶珠真金華鬘。手繫素繒種種華鬘金銀真珠以為璫環。雜寶珠網而作臂指。種種環玔如是等寶莊嚴其身。先所奉事天及諸仙一切帝釋。悉皆聽許敷置高座。如前父王登尊位時。昇如是座紹王位已。一切龍王。天帝阿修羅帝。鳩槃茶帝。是前父王所有鐘鼓。今受位時亦擊此鼓。如是音聲遍滿城邑。一切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澡浴身體著鮮淨衣。種種諸寶繒蓋.幢幡.金.銀.摩尼真珠.珊瑚.琉璃.珂貝.一切珍寶。以新王立。見有如是吉祥等相故種種獻奉。爾時新王紹灌頂位。先王所置宿舊先臣。隨其所能各為職司。若己國內自有軍興。及以鄰國起諸兵眾。隨有怨敵悉皆殄滅。守護己國無諸毀損善增眷屬更相親友。   善男子。若能如是名為初輪灌頂王位。於其國土得安樂住初伏怨敵。壽命長遠守護身命。如是如是。善男子。若人處於五濁諸惡世界。遠難於佛。是故此中一切眾生。心多瞋恚更相侵逼。一切人民皆悉愁惱。愚闇癡冥起於斷常。種種鬥訟貪嫉諂偽。作諸欺誑悉具十惡。取著眾生惱亂人民。種種煩惱及諸過患。是故遠離甚深法眼。為瞋恚病之所擾害。心常遠離棄捨真實一切法味。意想散亂譏訶善法樂所愛味。常為煩惱及諸邪見惑網所覆。歸依六師傷敗聖道趣向三惡。有諸菩薩摩訶薩。已曾親近供養過去無量諸佛。能度一切智慧大海。安住諸佛所行之道。皆悉集會到於我所。汝以修集種種佈施。善能調伏成就苦行遠離諸惡。久修諸佛難行苦行。常念智慧方便福德大慈大悲莊嚴瓔珞廣大伏藏。一切禪定總持忍辱。諸地大海皆已具足。不生諂誑幻偽之心。身相柔和滿足忍辱。而常善順以自莊嚴。皆悉近於一切智海。其色盛妙光明具足。能為一切聲聞辟支佛作大導師。亦與一切生死怖畏眾生為作安慰。即是拘樓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如是等如來之子。於賢劫中最為上首。以禪定智水而自洗浴。著慚愧衣。是最勝大仙所行之處。亦是解脫功德華鬘。亦名一切種智無生真實而自莊嚴。是三善行能為三界作密雲蓋已。於過去一切佛土善得安住。處於金剛三昧之座。亦於過去聲聞辟支佛所。安置尊座四念處座。亦是先佛所安置座。於一切智渚住於菩提。能轉法輪紹三寶種令使不絕。擊於法鼓出大音聲遍滿三界。以此法輪。聲使諸天人.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鳩槃茶.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餓鬼.毘捨闍.皆以四聖諦寂滅之相而自莊嚴。三轉十二行法輪。昔所未轉如今轉之。一切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皆不能轉。為欲利益安樂一切諸天人故。   善男子。是名轉於初輪。若今世後世是處非處如實而知。到於安隱無畏之處。一切怨敵自然降伏。如實而知能轉梵輪。處處現於五濁惡世。諸弟子等正師子吼。若作五逆罪業眾生成就十惡。如是人等碎諸煩惱猶如金剛。斷諸有漏令得解脫。隨其所欲安置三乘住不退地。   善男子。譬如有人初登王位。受灌頂已觀察去來三世若乾等種無量王事。而以智慧觀察業因一切果報。隨其性相而置爵位。以此三業故。令其國土增長安樂。鄰國怨敵悉皆摧伏。何等為三。如灌頂王剎利。為護命故防備怨敵與他戰鬥。經營王宮及諸國土一切奉祿人民產業。是名灌頂大王成就第二輪。鄰國怨敵不能侵害。守護身命長壽安樂。如是善男子。如來始成佛道得無上智。過去未來現在一切法眼。亦如三世諸佛所得法眼。故修行正法。為欲觀察一切業報差別之相。具深法眼分別業因。能令善根一切熾盛長夜安隱。悉使眾生成就種種無量之樂。能使一切外道怨敵自然降伏。   何等為三業。坐禪誦經營理僧事。雲何為禪。禪有十種。何等為十。第一知身。知身六入。知我我所。知業因為因自在受生。知種種愛無明黑闇。知所親愛無有真實。屬眾因緣欲苦相續流注不絕。為滅此等令悉除斷。   雲何為業流。觀察一切三種業行。是名業流。生死無際愛因緣有。是名煩惱流。煩惱因緣故。無明和合能生名色。名色和合因緣故能生六入。六入因緣故能生觸。觸因緣故能生受。受因緣故能生後有。後有因緣故能生生。生因緣故能生老病死苦。是名苦流。如是三流皆從愛生。何以故。因無明業愛為水潤。為欲枯涸此三流故。樂觀無常名無常忍。能觀無常苦空無我。信一切法愚癡無智。如幻如炎如水中月如夢。空無相無願。寂滅無生空無諸相常觀五陰空無相無願。隨順忍樂觀察出息入息。繫念安般增數減數。觀住觀滅並觀住滅。還數有二種。意與覺觀俱。滅於覺觀取出息入息相。減數有二。依止有出能除覺觀。出息入息取其相貌。觀住有二種。觀出入息見其滅想心能住定。滅有二種盡除諸結深淨於見。修出入息觀察五陰。何以故。此出入息名色盛陰。亦名受想行識等盛陰。是名五盛陰種種不相應相。   復有五種非新非故非有非聚非言。如是五種。以此五陰觀三種業。以此三業觀究竟盡。復觀六處。有我我所。有業無明為田愛為濕潤。究竟滅盡以是觀察。具四念處。修集滿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乃至能滿十八不共法。得無生忍及一切智。具足首楞嚴三昧。修出入息安般三昧。滿足一切正法住處。若能如是修諸禪定。則是供養過去未來一切諸佛。是名佛子。從佛口生從正法生。有能如此善修禪者。或是大士諸菩薩等。或是漏盡辟支羅漢如所修集。是名菩薩摩訶薩。則能滿足十八不共法具一切智。   善男子。是人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是三世如來世尊甚深法眼。滿足業行觀察果報。安住眾生於十種禪定。如是善男子。則能轉於如來所轉禪定法輪。彼善男子。雲何修於如來誦習。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善男子。有少信心微薄善根。於世諦中善根未熟。令彼眾生於初中後夜。以時誦習修禪喜悅求無上智。我於爾時安置大乘修習禪定。讀誦受持種種供養。自誦教人誦。自說教人說。自供養教人供養。自住大乘亦教人住大乘。互相教化滅諸煩惱。皆為得於無上道利。亦欲滅諸眾生無量等苦。亦為得入無所畏處涅槃之城。若有眾生樂求辟支佛者。為說十二因緣法。樂求聲聞者。為說百千四種阿含。及與無量阿毘曇等教。令誦習如說修行。善男子。是名如來修誦習輪。善男子。若有鈍根眾生。為欲發起善根因緣。懈怠少智忘失正念。貪著住處衣服飲食四事供養。遠離一切諸善知識。如此眾生。教令勸化料理僧事及與佛法和上阿闍梨故。是善男子。則為安置如來勸化營事福處。如是善男子。如實知於修習業法。善男子。是名第二佛輪具足三業成熟眾生輪。到於安隱無畏之處。能師子吼轉梵法輪。令諸外敵皆悉降伏。如實能知眾生因緣。   善男子。譬如灌頂剎利王。沙門.婆羅門.毘捨.首陀。諦善觀察誰有勇健。種種伎能多聞持戒。善知分別有功德者。方便智慧能勤精進堅固不退。種種福德而自莊嚴。於是眾中作灌頂剎利王。隨其相貌金銀珍寶倉庫穀帛。及諸田宅奴婢僕使。皆悉給與此國。若有於眾生中能持戒者。如此眾生亦給短乏。若有眾生不持戒者。少於精進懈怠懶惰忘失正念。無慈愍心亦無返復。不畏後世在欲淤泥。如是灌頂剎利大王。隨其事相謫罰安慰。或以教令謫罰。或以繫閉謫罰。或以財物謫罰。或復有奪種種產業。或有罰其鞭杖。或有截其支節。或有斬其身首。有如是等無量教授。是名灌頂剎利大王第三輪也。能令增益己之國土。降伏一切諸惡外敵。守護身命令得長壽。如是如是。   善男子。若我聲聞弟子。離於智慧方便福德及諸調伏。忘失正念亂心放逸歸依於我。我知體性隨其相貌而調伏之。若有貢高難可調伏。心不恭敬不堅持戒。為法久住而調伏之。若起心念教令心悔。又須言語而謫罰者。驅令下意終不與語。亦於僧中謫罰令其禮拜。呵詰嫌責不同僧利。或在僧前四體投地自歸伏罪。或時驅出不得共住。我知眾生種種體性。心所趣向。能生信解。為利彼故除其黑闇乾竭駛流得涅槃樂。為欲調伏破戒眾生。廣說諸經地獄等苦。若有眾生能起信敬淨意方便隨彼體相說諸善根。為具善故乃至令得到無畏城。善男子。是名第三輪也。以如是輪。隨彼眾生得種種解。修行諸業悉具善本。使得安隱到無畏處。如彼賢聖轉佛法輪。外道怨敵自然降伏。能師子吼。   善男子。譬如灌頂剎利大王。於國人民有若干種。邪歸邪見邪解邪出家。或於吉相專修如此。無量苦惱傷害眾生。灌頂大王以先王舊法。為彼眾生令專修學斷除倒見。先王舊善治國之法亦使修行。灌頂剎利大王製法。令諸眾生悉同一意俱共調伏。同一悕望同所樂欲。同共歸趣皆令和合。隨順先王舊國之法聽受詔命。皆共隨伏同奉國法。爾時灌頂剎利大王。常與國人同其飲食。而共戲樂不相疑猜。心相體信共行王法。是名灌頂大王第四輪也。   以如是輪能令己國悉得增長。並制怨敵皆悉降伏。能保國土守護壽命。善男子。如來世尊。見諸眾生有若干種。邪歸邪見悕樂邪業。觀諸眾生。以是因緣。己於過去諸佛如來在大眾前。數數開示佛法因果。說六波羅蜜修行正道。說佛法僧三寶聖種。數數顯現一切業報。示教利喜而將導之。令諸邪見悉得解脫。及與四眾亦皆解脫。具修善行柔和調順。遊戲四念處。於諸解脫知見正道。悉得快樂令法久住。使三寶種終不斷絕。乃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一切禪定解脫知見。悉得自在遊戲無礙。如是善男子。是名如來第四輪也。   如來成就如是輪故。令諸眾生一切歸依。皆修善業同其知見。安隱快樂悉令住於無畏之地。高勝大仙所證之處轉佛法輪。一切沙門婆羅門諸梵魔天所不能轉。摧伏天魔一切外道。於四眾中能師子吼。   善男子。譬如灌頂大王。能令己國及他人民。若自妻色心無厭足。於他產業並諸妻色皆生貪著。守護城郭禁諸雜物。國土村邑及以王宮。乃至戍邏皆悉遮制緻密堅固。善男子。是名第五灌頂大王禁制輪也。   時灌頂王。如是成就輪已。能令外諸怨敵皆悉降伏。亦使己國常得增長救護身命。   善男子。如來多陀阿伽度。能令魔王波旬。九十五種眾邪外道。及諸無量一切眾生。於己產業心無厭足。乃至欲害我故。以火坑毒飯。推山欲壓。放其醉象。或拔利劍。以如是等而逐於我。或以塵穢而坌於佛。或以婬慾而謗如來。或言非人亦非丈夫。如是種種誹謗毀呰。而口惡罵於佛法僧。為諸利養眾因緣故。而生嫉妒誹謗聲聞。如來世尊善守六根住四梵處。教諸聲聞或以四念處。以四辯才。為說聲聞三解脫門。如是如來有若干種。或以世間法及出世間法。能令一切如實而知。善男子。是名如來第五輪也。   如來修如是輪。以出世間智。令他眾生種種歸依。皆同產業共其知見。安隱快樂住無所畏。是諸高勝大仙居處轉佛法輪。沙門婆羅門。諸梵魔天所不能轉。悉能摧伏一切天魔及諸外道。於四眾中能師子吼。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0 大方廣十輪經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三   失譯人名今附北涼錄   灌頂喻品第四   善男子。譬如灌頂剎利大王。諸祕要法守護之事皆悉備已。然後與諸宮人婇女而自圍遶。遊戲五欲放逸自恣。不攝六根肆情快樂。是名灌頂剎利大王第六輪也。外諸怨敵悉皆降伏。增益己國壽命長遠。族姓子。如來世尊及諸菩薩摩訶薩諸聲聞眾。深自防護得無所畏。   爾時如來入於初禪。第二第三。乃至第四禪。入於空處識處不用處。非想非非想處。悉入諸佛行處三昧。   爾時如來入三昧已。無量億那由他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餓鬼.毘捨闍.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粗弊噁心其意佷戾無有愍傷。於諸眾生不起慈心言無後世。而彼見我入一切佛行處三昧故得勝歡悅。於諸三寶得最勝盛。愛樂歡喜尊重恭敬得未曾有。離一切噁心多悔過。於一切種無量無數業障煩惱障法障。於一剎那頃悉能滅盡。功德智慧皆得具足。背離生死趣向涅槃。一切皆悉護持佛法。是名如來第六輪也。   如來成就如是輪故。禪定解脫三摩跋提斷眾生結。以是智慧滅諸煩惱。到安隱處得無所畏。高大勝仙轉於梵輪。若沙門婆羅門。及諸魔梵所不能轉。一切外道塵勞怨敵皆悉降伏。於四眾中而師子吼。   善男子。譬如灌頂剎利大王與四兵眾。一切己國城邑聚落。園樹田澤泉池溪谷。丘□及諸曠野。遍觀己國。於其中間所有產業。若於彼處多有疑畏敵國怨賊。剎利大王便隨其處。置同心人防諸怨賊。善守己國令得安樂。是名剎利灌頂大王第七輪也。外諸怨敵皆悉降伏。增益己國壽命得長。如是族姓子。如來世尊。為諸眾生開示佛眼。若欲心如實知欲心。若瞋心如實知瞋心。若癡心如實知癡心。亦知眾生為諸煩惱有種種病。隨其所行如實而知。如來悉於如是等處。皆以方便精進勢力。令諸眾生隨其類根。以禪定藥除滅煩惱。若有眾生多貪愛者教以不淨。若有眾生可以四梵堂治者教修四梵堂。若有眾生多愚癡者教觀因緣。若有眾生應修數息者教以數息。若有眾生應修三解脫門者教以三解脫門。若有眾生應修禪定者教以禪定。若有眾生應修無色定者教以無色定。乃至應以首楞嚴三昧斷諸眾生煩惱病者。亦即教修首楞嚴三昧。何以故。不使眾生墮於四魔。令得自在斷人天道。亦復不令諸眾生等。入於惡趣斷三寶種。是善男子。如來能知一切至處。是名如來第七輪也。   如來成就如此輪故。到安隱處得無所畏。高大勝仙能轉法輪。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魔梵所不能轉。諸餘外道一切怨敵皆悉降伏。於四眾中而師子吼。   善男子。譬如灌頂剎利大王。為諸眾生念先種姓。幼小嬉戲所生之處。及諸澡浴偃臥飲乳。剪治手足一切爪甲。案摩支節。乃至戲弄灰土供奉事者。習學無量種種伎術。遊行他國晨夜住處。敬事王者及諸大臣。並作太子至今登位。得為大王受諸娛樂自在無礙。爾時諸方四維上下有大音聲說偈讚歎。願使常以正法治國不惱眾生。為護國土故。是名剎利灌頂大王第八輪也。   成就如是輪已。是時灌頂剎利大王。能令一切外道怨敵皆悉降伏。自保壽命令得增長。如是善男子。如來世尊於大眾中觀宿命因緣。一生二生三生。乃至無量百千億生憶念劫成劫壞。乃至無量億劫一切成壞。我生彼處如是種姓。如是名字如是生處。食如是食受如是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命邊際。於彼沒已而來生此。復於此沒往生於彼。能知彼相一切方所。若干種別本宿命事。是名如來第八輪也。   如來成就如是輪已。到安隱處得無所畏。最勝大仙轉於法輪。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魔梵所不能轉。外道怨敵皆悉降伏。於四眾中能師子吼。   善男子。譬如灌頂剎利大王。於其國界所有人民。悉知根原。種姓眷屬皆悉勇健種種伎術。知其貧富端正醜陋。乃至死時。或以自業命終而死。或犯王法刑戮而死。或更相殘害夭壽而死。或以鞭杖閉繫囚縛。或以伎術戰陣鬥諍。或以財物。或以愛慾。或以瞋恚。或以飢渴。或以己過患。或以老死。或以中年。或以幼少。或作善業。或作惡業。一切死者皆悉察知因緣本未。   如是思惟。若有眾生修善因緣為欲生天。或有眾生修惡因緣趣向惡道。如是思惟。修身善行。修口善行。修意善行。我常方便教修佈施。皆令調伏隨順此行。若命終時當生天上。常處善趣遠離惡道。如是灌頂剎利大王。勤修一切身口業善。好行佈施飲食衣服象馬乘騎。臥具醫藥種種所須。乃至給使奴婢僮僕皆悉施與。並捨頭目及諸手足。不惜身命。悉斷殺生偷盜邪婬妄言惡口兩舌綺語貪瞋邪見。   如是灌頂剎利大王。有十種利益。護善名稱而得財業。身相微妙多得眷屬。少病少惱得賢智眷屬。趣向善處。皆悉供給親近供養。名聞十方一切皆為說偈讚誦。諸大天神悉來擁護。身壞命終得生天上。是名灌頂剎利大王第九輪也。   成就如是輪已。增益國界壽命延長。如是善男子。如來世尊為諸眾生。悉知他人死此生彼如實而知。若有眾生成就身業不善.口業不善.意業不善.誹謗賢聖。邪見顛倒。以是邪見因緣業故。身壞命終墮於惡趣生地獄中。或生畜生及諸餓鬼。若有眾生。成就身善業.口善業.意善業。不誹謗賢聖。具足正見。成就正見業因緣故。身壞命終入於善趣得生天上。生天上已或生人中盡諸結漏。   如是如來。善知眾生諸業因緣。如來於諸眾生。悉能發於大慈大悲。常勤精進現三種神通。能令安住世間出世間信。何等為三。一者神通。二者說法。三者知他心。以此三種神通。令諸眾生安置世間出世間信。知一切趣一切有為一切受生皆得解脫。善男子。是名如來第九輪也。   如來成就如是輪故。到安隱處得無所畏。最勝大仙轉於法輪。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魔梵所不能轉。一切外道諸餘怨敵皆悉降伏。於四眾中能師子吼。   善男子。譬如灌頂剎利大王。於四天下。一切眾生為病所惱。棄捨王位。以種種香湯而以澡浴。洗沐頭髮著鮮淨衣。端坐思惟。為除一切眾生病苦皆得解脫。如是灌頂剎利大王。以華香瓔珞及眾伎樂。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皆悉供養已。各相謂言。如是灌頂剎利大王多諸功德。應為轉輪聖王統四天下。我等應當建立此王治國政事。   爾時一切天帝。乃至摩□羅伽等亦如是言。當立此王主四天下。爾時剎利大王具足七寶統四天下。為轉輪聖王千子具足。皆多勇健形貌端正。能降伏外敵遊巡四海。案行天下一切大地。終不謪罰刀杖加害。如法教敕皆悉受用。善男子。是名轉輪聖王第十大輪也。   以是力故。轉輪聖王王四天下及八萬四千海渚。皆使修集一切善法無不建立。守護身命壽得增長。   如是善男子。如來從初發心已來。於己身命乃至他身。所有煩惱若干種病。悉以禪定淨水洗浴。以如實法大慈大悲溉灌其頂著慚愧衣。十方如來以禪定智力.大精進力.無量方便定意觀察。欲滅一切眾生煩惱種種過患。如佛世尊作如是言。最大智者福德莊嚴堪為法器。三解脫門。四無所畏。如來十力。十八不共法。一切智器大悲利益。救濟一切諸苦眾生。佛大商主。度脫無量苦惱眾生與涅槃樂。加其願力欲使滿足成等正覺。無上法王。   如是福德具足智慧勇猛精進。如實正觀了四真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如來能盡一切諸漏根本第十法輪也。   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於四天下遊戲自在。如來亦復如是。於諸四禪心得自在。四無色定修四梵堂。具四辯才正觀四諦.四無所畏.十力.十八不共法。於一切智得自在力。   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七寶具足。如來世尊具足七覺亦復如是。善男子。轉輪聖王具足千子。如來亦有一切聲聞諸大弟子。憍陳如以為初首。須拔陀羅為最後也。真是我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斷一切漏。勇猛精進修四梵堂。猶如四兵降伏魔怨。   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王四天下。有八萬四千海渚皆隨言教。如來世尊。亦有百億閻浮提。百億瞿耶尼。百億弗於逮。百億鬱單曰百億海水。百億須彌山王。百億四天王。乃至百億非想非非想天。百億鐵圍大鐵圍山。是佛國土廣大無量。一切皆隨如來教化。善男子。是名如來第十輪也。   如來成就如此輪故。若五濁惡世。一切佛法功德退沒。離聖七財及諸智者。為欲除斷覆一切患滅三惡趣。乃至後世無明黑闇一切世間。皆與十惡共相和合。造於五逆。誹謗正法。遠離諸善。悉染一切不善根本。如是成就十種佛輪。到安隱處得無所畏。高勝大仙能轉法輪。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魔梵所不能轉。摧伏一切外道怨敵。以金剛智能破眾生一切煩惱。令使三乘得不退轉。於四眾中能師子吼。   爾時菩薩摩訶薩。及以一切諸大聲聞。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餓鬼毘捨闍人非人等皆稱善哉。雨眾華雨。雨雜寶雨。雨衣服雨。雨妙香雨。一切大地皆悉震動。   佛說如是十輪經時。在會大眾。有八萬四千億百千那由他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復有無量菩薩摩訶薩得深禪定忍辱陀羅尼。復有無量眾生未發菩提心者。今皆發心住不退轉地。爾時復有無量大眾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者。次第修學證沙門果。   大方廣十輪經相輪品第五(丹本雲證相品)   爾時大梵天。名曰天藏。久殖善根住第十地。是大菩薩摩訶薩。是時眾中有天藏大梵。從座而起整其衣服。右膝著地以偈問佛。  我今稽首問  功德海無邊  願時賜聽許  除斷諸疑悔  渴仰持功德  法味中最上  眾生鹹樂聞  如是第一義   爾時世尊告天藏大梵。隨汝所問。如來世尊。亦當隨問而答。令汝歡喜得未曾有。爾時天藏大梵言。唯然世尊。以偈問曰。  智慧修禪定  安住不放逸  為住第一義  而處於生死  勤修於誦習  能度煩惱海  為當證不退  為當墮惡道  常勤而勸化  為定趣涅槃  為在於生死  為墮於惡道  智慧剎利種  依止十種輪  為處於生死  為得成佛道  心濁難調伏  煩惱多散亂  以何淨其心  禪誦而勸化   爾時佛告天藏大梵。善哉善哉。大梵所問純善第一。汝已滿足一切諸行。於過去恆河沙佛所修行三業。攝心禪定常勤誦經。營理僧事熾然佛法。建立三寶如大樑柱。又復能為多人無量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之義。若善男子。依止威儀大記□論。過去諸佛之所演說神通住持。是名如來成熟眾生令悉厭離。為滅一切煩惱病故。為欲滿足三乘道故。十方乃至恆河沙現在諸佛。亦說如是依止威儀大記□論。為成熟一切諸眾生故。令得厭離故。欲使摧滅一切結使故。為得滿足三乘道果住持正法故。汝於過去諸佛所聞。我亦如是。依止威儀大記□論。為欲成熟一切眾生故。令得厭離故。滅諸結使。為得滿足三乘法故。是故大梵。汝當諦聽善思念之。天藏大梵言。唯然世尊。佛言。若有依止於十不善輪。則不具足欲界禪定。亦不能具足欲界善根。況能成就色無色界一切禪定。亦復不能成就三乘及餘諸善。   何等為十。有欲修禪眾事不具。有欲破戒成就惡法。生於倒見亦著吉相。噁心難調不順賢聖。諸根輕懆而不具足微少善根。但作兩舌多喜鬥亂。作粗惡語而恆罵詈。好作綺語及諸妄言。生於貪嫉。見他得利常生嫉妒。一切眾生有惱害心。作大邪見說無因果。天藏大梵。滿足十事雖欲修禪。不能成就欲界小善。況能成就色無色界善根及三乘善法。復次大梵。又有十事而不能得成就禪定。何等為十。樂著作伎。樂著言說。多好睡眠。種種所求。貪著美色。樂著於香。樂著諸味。樂著音聲。樂著於觸。樂著覺觀。大梵。是名十種。而不能得成就於禪。設使成就尋即退失終不能成。而但為得檀越信施。因其利養心生惡法。若在剎利諸王眾中。多諸過罪為他罵詈。及加鞭杖截其支節。或犯大罪久受諸苦。若疾命終必墮惡趣。乃至入於阿鼻地獄。譬如阿蘭迦蘭.鬱頭藍弗.蛭數拘迦梨.提婆達多。如是等毀壞禪定。乃至阿鼻地獄受大重罪。   爾時佛告阿若憍陳如。我今聽汝清淨比丘受於第一床敷臥具飲食餚膳。能除一切眾生疾疫。何以故。若坐禪比丘闕少眾具。一切心數多起散亂。但念諸惡而不能得成就禪定。乃至到於阿鼻地獄受諸罪報。若眾緣備足修諸禪定。則易成就心得專一。若已得者皆令增長。一切不善覺觀散心。皆悉能知不令得起。趣向涅槃到於彼岸。若有坐禪未成就者。初中後夜當勤修習遠離憒鬧少欲知足於一切結使起於捨心。一切貪慾瞋恚憍慢貢高兩舌惡口妄語。如是等悉得遠離。應受釋梵四天王等百千那由他供養恭敬。況復婆羅門剎利居士毘捨首陀所有供養。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修禪滅諸結  餘業則不能  是故禪第一  智者應供養   爾時天藏大梵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能修禪者。剎利大臣應加謫罰鞭杖。乃至兀其手足不耶。   佛言。善男子。若諸比丘佛法出家剃除鬚髮披著袈裟。一切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若護持戒不應謫罰閉繫兀其手足乃至奪命悉無是法。何以故。除其多聞及持戒者若有破戒比丘。於我法中而出家者。成就諸惡如敗膿壞。非婆羅門自言婆羅門。非梵行而言梵行。退失墮落聖道果證。為諸煩惱結使所勝結使所壞。又復破戒諸惡比丘。能示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無量功德珍寶伏藏。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眾生應作十種勝想。得無量無邊福德。   何等為十。有諸眾生見依我出家者。應作念佛想。以是淨心歡喜因緣。不信一切諸餘外道。及外道經書。若當見時即應思惟決定聖戒。以是因緣能斷殺生偷盜邪婬妄語。乃至不飲酒等。入涅槃城。   見有依我而出家者當起施心。以是因緣。於將來世財富無量。善去善向。殊勝供養常得充給。乃至入於無畏大涅槃城。又見依我佛法出家。柔和質直常行忍辱不生卒暴。心無狂亂喜樂正法。常好閑靜阿練若處。乃至欲入涅槃無畏之城。   若有眾生。破戒非法作惡威儀。見如是人當共軟語乃至禮足。以是因緣。此人後世生尊貴家有大勢力。常為一切之所瞻視。乃至當得入涅槃城。天藏大梵。若依我法出家造作惡行。如是比丘盲無所睹。此非沙門自稱沙門。非梵行自稱梵行。退沒墮落為諸煩惱之所敗壞。如此比丘修行惡法。猶能開示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善法功德伏藏。為善知識。雖不少欲知足。剃除鬚髮披著袈裟服。以是緣故。能為眾生增長善根。於諸天人開示善道。是以依我出家比丘。若持戒若破戒。我悉不聽轉輪聖王大臣宰相。不得謫罰繫閉加諸鞭杖。截其手足乃至斷命。況復餘輕犯小威儀破戒比丘。雖是死人是戒餘力猶如牛黃。是牛雖死人故取之。亦如麝香死後有用。能大利益一切眾生。惡行比丘雖犯禁戒。其戒勢力猶能利益無量天人。   譬如估客入於大海。斷於無量眾生之命挑其眼目。持阿摩那果擣蓰和合成其寶藥。若有眾生盲冥無目。乃至胎胞而生盲者。以此寶藥而用塗之。眾病得除其眼明淨。如是如是。若諸比丘雖破禁戒造作惡行。於佛法中名為死人。復能令他一切眾生。使得清淨智慧法眼。能令見者尚得如是。況復為開示說種種法。   大梵。譬如燒香香體雖壞勳他令香。破戒比丘亦復如是。自墮惡道能令眾生增長善根。惡行比丘為不信所燒。身壞命終。墮三惡道。能使他人得大利益示涅槃道。以是因緣。一切白衣不應侵毀輕蔑破戒比丘。皆當守護尊重供養。不聽謫罰繫閉其身乃至奪命。四方眾僧。若至布薩自恣之時。聽使驅出不共法事。三世僧物飲食敷具皆不聽用。一切羯磨說戒律處。悉皆驅出不得在眾。而悉不聽王及大臣加其鞭杖繫閉謫罰乃至奪命。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瞻蔔華雖萎  勝於諸餘華  破戒諸比丘  猶勝諸外道   復次天藏大梵。有五種逆罪為最極惡。何者為五。故心殺父母阿羅漢。破壞聲聞和合僧事。乃至噁心出佛身血。諸如是等名為五逆。若人於五逆中作一一逆者。不得出家受具足戒。若聽出家則犯重罪應擯令出。若已有出家諸威儀者。不應加其鞭杖及諸繫閉。   復有四種大罪。同於四逆犯根本罪。何者為四。殺辟支佛。是名殺生犯根本罪。婬阿羅漢比丘尼。是名邪婬犯根本罪。若人捨財與佛法僧。主掌此物而輒用之。是名為盜犯根本罪。若人倒見破壞比丘僧。是名破僧犯根本罪。若人於四根本罪中犯一一罪。皆悉不聽佛法出家。設使出家不得聽受具足戒。若受具者應驅令出。以有出家威儀法故。不應鞭杖繫閉奪其生命。如是皆犯根本罪非逆罪也有是根本罪亦是逆罪。有是逆罪非根本罪。有非根本罪亦非逆罪。何者為逆罪亦是根本罪。若人出家受具足戒得見諦道。斷其命根是名逆罪亦是根本罪也。如是眾生。於我戒律中應驅令出。何者為根本罪非逆罪。若人在我法中出家。如是凡夫眾生故害其命。若以毒藥或墮其胎。是名根本罪非逆罪也。若有四方僧物飲食敷具。悉不應與同共利養。   若有眾生於佛法僧而生疑心。此中出家自言更有世尊。或於種種諸吉相中生疑惑心。若復有人。於諸如來所說之法而生疑惑。於聲聞辟支佛乃至大乘。於中誹謗出其過惡。見他讀誦而作留難乃至一偈。此非根本罪亦非逆罪。是名甚惡近於逆罪。如是眾生。若不懺悔除其罪根。終不聽使佛法出家。設出家受具足戒不悔過者亦驅令出。何以故。不信正法譭謗三乘。壞正法眼欲滅法燈斷三寶種減損人天。而無利益墮於惡道。此二種人名謗正法毀訾賢聖。地獄劫壽增長。如是諸惡業已。是名根本大重罪也。   何者是不威儀根本法。若比丘故婬犯根本罪。故殺凡夫人犯根本罪。除三寶物不與而取犯根本罪。故妄語犯根本罪。於此四根本中。若犯一罪。一切比丘所作法事悉不聽入。四方僧物飲食臥具。皆悉不得共同受用。然帝王大臣一切群官。不應加其鞭杖繫閉刑罰乃至奪命。是名根本罪體性相也。何以名為根本重罪。若人作如是行。身壞命終墮於惡趣。作如是行是惡道根本。是故名為根本罪也。   譬如鐵丸雖擲空中。終不暫住速疾投地。如是五逆等罪。犯四重禁。及二種眾生。毀壞正法。誹謗賢聖。如是等十一種罪中。若人犯一一罪者。身壞命終皆墮阿鼻地獄。是故作逆業犯根本重罪者。皆悉不聽度令出家。犯逆罪者如此人等。於其一身終不能盡諸煩惱結成就禪定。況能超出決定菩薩。命終之後必墮地獄受惡道苦。若有族姓男女。以深信心歸依佛法。或趣聲聞辟支佛或趣大乘。於我法中而得出家。受於具戒極有信心。護持根本四重等罪。常勤精進勇猛不休。日日擁護一切人非人等。終不虛受人天供養。於三乘中隨所樂欲。何以故。志求解脫乃至捨命終不毀犯。何以故。如是三種眾生。皆求涅槃修行其因。依止世尊。依止經律。依止聲聞正位弟子。若有眾生犯四重禁非佛弟子。我所顯示甚深法相。一切無常苦空無我。為諸眾生利益安樂。說解脫法波羅提木叉。如是經論及諸禪定盲無所見。破戒退沒墜三惡道。若有族姓男女。於是波羅提木叉清淨法中不犯根本者。我是彼世尊。彼是我弟子。隨順我語安住佛法。一切所作皆悉成就。安立戒身及諸善法。亦能建立能大利益安樂天人。世尊。如是之人。則具足一切聲聞辟支佛乘乃至大乘皆悉善住。   何以故。是根本戒守護一切正法。及諸有漏無漏等法。皆悉因此而得成立。是故名為戒根本也。   譬如因地一切萬物。百卉藥穀皆因生長。如是善學四根本戒。一切善法皆因得生。譬如大地一切諸山。乃至鐵圍大鐵圍須彌山王皆依得住。如是善解四根本戒。聲聞辟支佛乘乃至無上大乘皆依而住。   譬如大地一切物味依地而住。如是善學四根本戒。禪定解脫總持。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因而成。   譬如大地淨不淨物一切悉載。如是族姓男女。善學四根本戒。持戒毀戒。是法器及非法器。皆悉滿足。諦自觀察不譏彼短。而不自高亦不毀他。能為一切善法洲渚。猶如大地一切眾生之所依止。   如是族姓男女。善能修學四根本戒。一切如來所說經論。皆生愛樂歡喜受持。不起種種非法之想。一切眾生皆依四攝而自存活。爾時尊者優波離。從座而起。整其衣服叉手合掌白佛言。世尊。若世尊作如是言。是法器及非法器悉不譏訶。他未來時作諸惡行。如是比丘。非沙門而作沙門。非梵行而作梵行。今當雲何呵責其心驅遣令出。   佛言。我悉不聽俗人譏呵。復有十種非法譏呵即得大罪。何等為十。若僧不和合。於國王前而譏呵者是名非法。若僧不和合。於婆羅門眾中而譏呵者亦名非法。   若僧不和合。於王眷屬及諸大臣而譏呵者是名非法。   若僧不和合。於白衣中而譏呵者是名非法。   若僧不和合。於婦女小兒等中而譏呵者是名非法。   僧不和合。於僧淨人前而譏呵者是名非法。   僧不和合。於比丘尼眾中而譏呵者是名非法。   僧不和合。於本怨嫌前而譏呵者是名非法。   若僧不和合。以瞋恚心而相譏呵者是名非法。有如此等十非法不應譏呵。假使舉得少罪亦不應受。若復少有如佛法譏呵者亦不應受。   又復十種非法譏呵不應受。何等為十。若餘外道來譏呵者亦不應受。非持戒白衣而犯逆罪。誹謗正法。毀壞賢聖。若起狂心。若散亂心。為諸餘天地四方僧淨人。若是一切犯禁比丘所舉之罪皆不應受。是名為十非法譏呵所不應受。   若有比丘。造諸惡行共僧中住。清淨比丘威儀具足。於非法處一切不行。成就五法。應頂禮僧足。語惡比丘言。我今欲舉汝罪。是實不虛。是時非時慈心軟語。為使佛法久得安住。為欲熾然一切佛法。若聽我說。我當如法舉汝。彼若不聽。我當頂禮持戒比丘上座等足白言。大德。此比丘犯如是事。依於五法而舉彼罪。上座比丘應察是語如毘尼。如修多羅。當以滅諍法如法除滅若犯重罪應以重治。若犯中罪應以中治。若犯微細罪當以微細治教令悔過。   優波離白佛言。世尊。若造惡行比丘實有過罪。而恃白衣一切勢力。或恃巨富財物等力。或恃多聞。或恃辭辯。或恃弟子。如是等力。眾僧當共和合持修多羅持毘尼持有戒德僧者。不取其語而用勢力。有如是等應當雲何。佛即答言。應詣國王大臣宰相如法治罪。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如此惡行比丘。若財物力。若多聞力。若辭辯力。能令國王大臣歡喜。或有非法朋黨。為應捨置不耶。   佛言。優波離。若事未現應當捨去。若事已出僧應和合。速疾驅擯不得共住。優波離。譬如瞿麥妨麥稗莠。根莖枝葉與麥相似。若未莠出時不可分別。穟既出已。田俊農士並根俱棄。何以故。壞淨麥故。   優波離。如是破戒惡行比丘。若恃白衣及諸勢力住居僧中。過未出時人不敢呵。其事現已諸天便譏。當言僧中無有禁制。若惡行比丘。眾僧應速和合疾共擯出。   優波離。譬如大海不宿死屍。如是我諸聲聞大弟子眾破戒諂曲。此等惡人不應共住亦復如是。若破戒比丘。為剎利王及諸輔相朋黨非法。如此比丘。則得自恃多聞財物巨富辭辯。如是等力肆心無畏強僧中住。   爾時慚愧持戒比丘。心有所疑不應共諍。不應守護共作伴黨。如是持戒比丘。便語國王及諸大臣。更至他國。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0 大方廣十輪經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四   失譯人名今附北涼錄   剎利旃陀羅現智相品第六   爾時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剎利旃陀羅。輔相旃陀羅。少於善根不肯信向。諂曲愚癡自稱多知。皆生憍慢不畏後世惡業果報離善智識。乃至趣向阿鼻地獄。為財利故。與此惡行諸比丘等。作非法朋黨。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於未來世。剎利旃陀羅乃至婆羅門旃陀羅。善根微少無有信心欺詐諂曲。是諸愚癡現智慧相。不隨善知識語。實是愚癡現為智慧。心常疑悔不畏後世。而無禁戒作諸殺生。乃至邪見欺誑於他。於諸世間常行誹謗語。剎利旃陀羅婆羅門旃陀羅壞亂佛法。於我法中而得出家。常毀破戒作諸惡行。而剎利婆羅門。盡心供養多畜錢財。貪心染著取空言語。通致信命治生販賣。好讀外典墾土種殖。守護錢財產業舍宅。守護妻子咒說仙藥。貪著衣服飲食之物。破戒惡行其聲如貝。實非沙門自言沙門。實非梵行自謂梵行。乃至為剎利婆羅門。恭敬供養聽受。剎利旃陀羅。婆羅門旃陀羅。好喜破戒遠離持戒。於我法中。若見有人持戒修善能謙下者。學與無學一切得向。如是比丘。皆悉不得恭敬供養。有所言說皆不聽受。善男子。譬如有人到寶渚所。捨帝釋青寶及大青寶。金銀真珠皆悉捨離。大價之寶取於水精。若我法中。如是持戒有大功德。心常謙下而便捨之。取於破戒造惡行者。成就惡法不生羞恥心無慚愧。遠離一切大慈大悲。反取如是諸惡福田。聽受其語。供養如是造作惡人。師及弟子俱墮地獄。悉具於此十種惡輪。剎利旃陀羅。婆羅門旃陀羅。沙門旃陀羅。大臣旃陀羅。先修善根今悉消滅。乃至墮於阿鼻地獄。何等為十破戒惡行。如是比丘。乃至剎利婆羅門。忍樂惡見。誹謗阿練若比丘。愚癡諂曲非毀賢聖。誑惑世間。飲食錢財及諸利養。求名稱故自苦其身。譭謗他人嫉妒鬥亂。純為利養。莫肯聽受信用其語。退棄令下遠離實法。皆言無有得道果者。亦無離欲能盡結者。但為利養而自顯現。慎莫奉事供養是等。乃是諂曲誑惑之人。實非福田趣向道者。是時剎利栴陀羅。婆羅門栴陀羅。於阿練若比丘。不生恭敬希有之心。其心顛倒而不承事恭敬供養。不肯聽受信用彼語。即是不能護持法眼紹三寶種。爾時國土天龍鬼神。而於三寶信心深重。皆同瞋恚如是剎利婆羅門等。互相語言。汝今諦觀剎利栴陀羅。沙門栴陀羅。婆羅門栴陀羅。大臣栴陀羅。悉起憍慢。一切三寶斷於善根近惡知識。退失善法當入惡趣。我等今日不復擁護如此國土剎利婆羅門等。一切天龍諸善鬼神既捨離已。於其國中堪任法器為福田者皆生捨心。若一切天神及堪任法器應為福田者。於彼剎利旃陀羅等生捨心已。於自國土及餘鄰國。皆悉兵起飢饉疾疫。更相殘害不復歡樂。先所愛樂皆悉別離。忿心慳吝無有矜愍。於一切眾生不起慈心。殺生乃至邪見無慚無愧。一切塔寺及僧祇物。皆悉食噉供其衣服。瞋諸左右悉生嫌隙。若與他戰。令己軍眾自然退散。若欲死時皆結其舌口不能語趣向地獄。復次善男子。剎利旃陀羅。乃至婆羅門旃陀羅。皆悉遠離諸善知識。輕慢三寶無恭敬心不畏後世。於聲聞乘得少信心謂己聰哲。而於辟支佛乘及大乘經法。誹謗不信不讀不誦。下至一偈。生不信心是名謗法。若復有人。少信辟支佛法及大乘法。而不信於聲聞之法毀呰譏呵。亦名誹謗正法。是名誹謗三世諸佛正法之藏。斷八正道破於無量眾生法眼。若復有人。於如來所說聲聞乘.辟支佛乘.及菩薩乘。若作障礙若隱蔽覆藏。乃至一偈。而不恭敬於三寶者。以是因緣令使守護一切國土。天龍善神。以不動信即便瞋恚。是剎利諸臣乃至結舌不語而死墮阿鼻地獄。復次善男子。若持戒有功德者。在彼國住具足法器。善入捨心安住靜室。而不數數至檀越捨。亦不輕呵惡行比丘使彼覺知。亦不譏嫌呵責破戒。而惡行比丘。於清淨持戒者所反生譏嫌。言作姦偽種種妄語。於剎利大臣。及至國中一切人民男女大小。悉於其前生諸誹謗。而彼剎利栴陀羅等。於諸清淨持戒具足修行功德有名聞者。如是比丘真我弟子。具足一切禪定解脫。善巧言辭便起毀呰而生瞋恚。種種惡口粗語逼切令受苦惱。或奪衣缽及四方僧物資業敷具。驅遣令出。或時繫閉或斬截其首。善男子。諦觀親近惡行比丘者。為得幾所罪。乃至當墮阿鼻地獄。若眾生造作五逆等罪及四根本罪。誹謗賢聖誹謗正法。超過一切根本之罪。如是惡行諸比丘等。我亦不聽刑罰鞭杖繫閉乃至斷命。以是因緣得大罪報。況復堅持禁戒清淨行者。若有比丘。於性重罪中。若犯一罪者雖犯重罪。和上眾僧和合羯磨。所受之戒猶有餘勢。譬如妙香雖無香質。餘分芬馨不可輕蔑。破戒比丘亦復如是。無戒白衣不應輕慢。雖非法器。於賢聖毘尼中。退沒墮落棄出家法。不得受用四方僧物。於眾僧和合所受得戒餘不犯者。其戒香氣多有勢力。是故不聽白衣謫罰。善男子。往昔過去有國名迦屍。時王名梵摩達多。敕旃陀羅言。雪山下有六牙白象王。名鬱波羅華眼。可拔其牙。若不得者汝等五人悉斷其命。爾時旃陀羅。護惜身命詐作沙門。外現精進被著袈裟。如王所敕往至彼山到象王所。母象見之。張弓挽箭生怖畏心。語象王言。此是獵師。今已張弓挽箭而來。將非我等命欲盡耶。爾時象王即便見之。剃除鬚髮被著袈裟。而說偈言。  彼恆沙諸佛  幢相之法衣  悉捨於諸惡  雲何害眾生   爾時母象。復說偈言。  身雖被袈裟  持弓執毒箭  作惡旃陀羅  無有悲愍心   爾時象王。復說偈言。  袈裟決定服  以哀愍為本  是必歸佛者  慈悲諸眾生  於此衣無疑  汝當自攝心  能被此服者  欲度生死岸   爾時旃陀羅。即以一毒箭射其象王。是時母象見射象王已。大喚悲號。復說偈言。  如是之衣服  應當歸依佛  威儀雖寂靜  而心懷大惡  速疾踏彼身  斷除其命根  滅此怨令盡  是射汝身者   爾時象王。復說偈言。  寧速捨身命  不應生噁心  彼雖懷噁心  猶似佛弟子  智者不為己  卒暴起瞋心  常思為眾生  修行於菩提   爾時象王心生慈悲。即喚彼人而問之言。汝須何物。彼便答言。欲須汝牙。爾時象王即自拔牙。發大誓願。而說偈言。  我今以白牙  求佛故奉施  不瞋不貪惜  令眾滅煩惱   善男子。我於往昔曾見如是畜生身中。求無上道能作如是。不惜身命為護佛法。終不於被著袈裟者而作留難。於未來世。剎利旃陀羅。輔相旃陀羅。婆羅門旃陀羅。居士旃陀羅。以諂曲心欺於世間不畏後世。若諸世間有求無上道者。入我法中而得出家生心惱害。我諸弟子應成法器及不成者。惡口罵詈鞭杖謫罰逼切其身。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犯諸重罪。趣阿鼻地獄。斷諸善根除滅信心。一切智者之所遠離。譬如丈夫雖自無目能示他道。我諸弟子亦復如是。雖毀禁戒猶能利益世間眾生。若未來世旃陀羅王。乃至居士旃陀羅。見有依我法中出家。若成法器不成法器而便擾惱我諸聲聞一切弟子。則於三世無量諸佛作大過罪。消滅善心難復人身。何況毀呰正位聲聞辟支佛。及諸大乘無量功德。善男子。譬如過去有國名般闍羅。王號勝軍。人罪應死繫著可畏軻藍塚間。令使惡鬼食噉其身。時守獄人以五繫縛。送著可畏軻藍塚間。是人聞已即剃鬚髮。以納袈裟著於頸下。爾時守獄之人受王敕已。即捉縛送至可畏軻藍塚間。是時塚間。有羅剎。名曰惡眼。共五千羅剎俱至塚間。即見是人被五繫縛在於塚間。剃除鬚髮以納袈裟繫著於頸。爾時羅剎右遶是人。而說偈言。  今可自安慰  我終不害汝  剃髮服袈裟  令我憶念佛   爾時羅剎子。復說偈言。  白母甚飢渴  當須食此人  我得除飢渴  身心快安樂   爾時羅剎母。說偈答子。  恆沙等諸佛  法式之幢相  於此起噁心  當墮阿鼻獄   爾時羅剎子與其眷屬。右遶匝已。而說偈言。  我等父母共為惡  身口意等造不善  我已捨惡不害汝  被著染衣解脫相   爾時羅剎。名為牛齒。有五百眷屬。俱共圍遶入大塚間。見被縛人剃除鬚髮。以納袈裟繫其頸下。右遶竟已。而說偈言。  歸依眾聖妙幢相  袈裟繫頸謂其人  我為此故而恭敬  唯願勿怖不害汝   爾時羅剎子。復說偈言。  母今當知人肉美  應當食肉而飲血  益其氣力得具足  增益身體無所畏   爾時羅剎母。復為其子。而說偈言。  一切世間眾樂具  天龍夜叉及羅剎  悉當恭敬染衣者  當獲種種上妙樂   爾時羅剎子。與其眷屬。右遶恭敬。而說偈言。  悉應恭敬而歸依  剃除鬚髮著袈裟  我於過去無數劫  見佛世尊救世者   爾時第三羅剎。名曰黃髮。亦有五千眷屬。而自圍遶入大塚間。見被縛人剃除鬚髮。繫納袈裟而著頸下。復右遶已。而說偈言。  仙人幢相我歸依  若能供養得勝利  為袈裟故修供養  應悉除斷諸有縛   爾時黃頭羅剎子。而說偈言。  我得此人應食噉  國王所遣故來此  當食其肉復飲血  母語子言應供養   爾時黃頭羅剎。復為其子。而說偈言。  如是相人非我食  若起噁心大苦器   爾時羅剎子。右遶恭敬。復說偈言。  如是大仙堪福田  是故應供離有縛   爾時刀口羅剎。復與五千羅剎來到塚間。見繫縛者剃除鬚髮。以納袈裟繫其頸下。心恭敬已而說偈言。  有餘生死得涅槃  納袈裟者不應害  若害此人佛所呵  應當尊重而供養   爾時羅剎子。復說偈言。  我等常吸人精氣  食噉其肉復飲血  是故當食此眾生  令我身體益氣力   爾時羅剎母。復為其子。而說偈言。  若有生心欲加害  剃除鬚髮袈裟者  必墮惡趣阿鼻獄  受苦無量甚長遠   爾時羅剎子。與其眷屬。右遶被縛著袈裟者。復說偈言。  我今怖畏地獄苦  終不噁心害汝命  我等同心當放汝  亦求解脫地獄苦   爾時羅剎等。即便解放彼被縛人。時被縛人。待至天明到於王所。王即廣告一切人民。諸人集已皆請問王及侍從左右群臣百官。是人得來未曾有也。彼王即便立制普告內外。若我國中。有佛聲聞諸弟子等。若成法器及不成者。不起恭敬或加謫罰。以是因緣。我當刑戮乃至致死。族姓子。閻浮提王及與夜叉食血肉者。噁心熾盛無憐愍心。乃至見剃除鬚髮。繫納袈裟以著其頸。尚不加害。況餘眾生。而起輕慢。未來世中。當有剎利旃陀羅居士旃陀羅造作諸惡。復有惡鬼斷於善根趣阿鼻地獄。若於我法而能出家。若成法器及不成法器剃除鬚髮當奪命根。族姓子。譬如過去有王名曰福德。若人有犯罪過者乃至繫縛。爾時彼王。不欲奪人身命。有輔相大臣語王莫愁。若殺此人或能令王而得大罪。大臣自以智慧將付狂象。爾時狂象捉其二足欲撲其地。而見此人著染色衣故。狂象即便安徐置地。不敢損傷共對蹲坐。以鼻舐足而生慈心。族姓子。像是畜生墮於八難。見染衣人尚不加惡生於害心。乃至未來世若有旃陀羅王。見我法中有人出家。堪任法器及不成法器。故作逼惱或奪其命。若作是行則口不能語。命終之後必定墮於阿鼻地獄。善男子。是名第三輪。剎利旃陀羅。乃至居士旃陀羅。雖有過去宿殖善根。現造惡故今盡消滅。復次善男子。當有剎利旃陀羅乃至居士旃陀羅。見有施四方僧物床敷臥具。塔廟住處及與園林屋舍田宅。一切淨人牛驢騾馬種種畜生。衣服飲食湯藥所須資生雜物。持戒清淨有德比丘辯才聰明言辭應機。如是人等悉不與之。破戒比丘作惡行者。給其所須床褥敷具。自恣受用並與白衣同共食噉。以是因緣。剎利旃陀羅居士旃陀羅。命終皆墮阿鼻地獄。復次族姓子。當有剎利旃陀羅居士旃陀羅。見有依我法中出家。若聲聞辟支佛。乃至大乘說法法師。誹謗罵辱欺誑正法。而作留難惱亂法師。以是因緣墮阿鼻地獄。復次族姓子。若有剎利旃陀羅居士旃陀羅。見人有與四方僧物。華樹果樹雜味樹蔭樹香樹。我聲聞弟子持戒多聞坐禪誦習者。所有資生眾具。若自奪或使人奪。自食使人食。以是因緣。命終之後墮阿鼻地獄。復次族姓子。於未來世。當有剎利旃陀羅居士旃陀羅毀壞我法。若見依我法中而出家者。於此人所數數瞋恚罵詈毀辱。我所說法不肯信受。破壞塔寺僧坊堂捨殺害比丘。先所修習一切善根皆悉滅盡。命欲終時支節皆疼如火焚燒。其人舌根如被繫縛。於多日中口不能語。命終之後墮阿鼻地獄。若成就如是十種惡輪。不善眾生難得人身。況復能成聲聞辟支佛果。乃至成就具足大乘。一切諸佛所不能救。善男子。譬如押油。一一麻中皆生諸蟲。以押油輪而押取之即便得油。善男子。汝等當看押油之人。於其日夜為應定殺幾所眾生。若復有人。以是十輪而押油者。一輪一日一夜押油千斛。如是乃至滿於千年。是押油人得幾所罪。地藏菩薩言。甚多世尊。無量無邊阿僧祇數。此押油人得如是罪。無有能知是人罪量其數多少。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佛言。善男子。譬如十輪之罪等一婬女捨。其捨有十女人皆為求欲。如是十婬女捨。其罪等一酒家。如是十酒家等一屠兒捨。如是十屠兒捨罪等剎利旃陀羅居士旃陀羅十輪中等於一輪一日一夜罪。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十輪罪等一婬捨  十婬罪等一酒家  十酒家等一屠兒  十屠兒罪等一王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有真善剎利輔相大臣。真善沙門。真善婆羅門。真善居士。自護護他。於將來世守護佛法。守護堪任法器及不堪法器者。乃至守護剃除鬚髮著染衣者。持戒清淨有功德者。供養恭敬聽受言教。於聲聞辟支佛法。皆悉守護。諦聽受持守護大乘。如聞信受住大乘者。持戒多聞言辭清辯。與如此人對相歡娛。則心悅樂諮問議論敬受教誨。遠離破戒非梵行者。四方僧物而自食噉。私竊費用不依戒律。隨順十惡不善輪者。亦令捨離不與從事。教學先王治國舊法典禮制度。紹三寶種常令熾然。親近一切諸善知識。遵用前王所行政法。是名真善剎利。得幾所福滅幾所罪。佛言。族姓子。譬如丈夫欲求出世。集諸珍寶滿閻浮提。若值佛出並聲聞眾。於其晨朝修行佈施日中亦施。如是次第乃至千年。常修佈施種種供養。族姓子。如是行施得大福不。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其福甚多無量無邊阿僧祇數。無能稱量如此福者。唯佛世尊乃能知之。佛言如是。如汝所說。若有真善剎利。遠離不善十惡之輪。亦能遮制斷他諸惡如上所說。是人功德倍多於前。假設有人。以四天下盡為四方眾僧建立房舍。臥具醫藥悉皆給足。使百千億聲聞弟子及菩薩摩訶薩。修行種種無量法門。坐禪誦經教化諸善。如此之人其福多不。於上千年修行佈施。供養功德復倍於前。假設有人於四天下。盡為建立僧房堂閣。臥具醫藥皆悉具足。滿百千億聲聞弟子菩薩摩訶薩。修諸法門一切諸善。坐禪誦經教化功德得幾所福。答言。世尊。其所得福無量無邊阿僧祇數。善男子。假設滿三千大千世界。為舍利故起諸塔廟。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是造塔功德無量。其福日夜常得增長。四方造作僧房。臥具醫藥所須一切悉給。起塔功德復倍於前。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菩薩。具足六波羅蜜如稻麻竹葦。設滿三千大千世界。聲聞羅漢具八解脫。亦如稻麻竹葦叢林。皆被囚執堅固繫縛乃至一劫。復有一人出現於世。為福因緣故。悉解諸菩薩及阿羅漢被繫縛者。並與洗浴。給其衣服瓶缽房舍飲食醫藥種種臥具。乃至百千萬歲盡入涅槃。復取舍利而供養之。為一一舍利起七寶塔。供養如是七寶塔故。各以香華及諸伎樂繒蓋幢幡。若復有人。為如來故起諸塔廟。乃至滿三千大千世界。其所得福百千億分。不如解此被縛功德。真善剎利。真善婆羅門。真善居士。真善沙門。如是福聚增長無量阿僧祇數。於末法中法欲滅時。能善自護亦護他人。於未來世常護佛法。亦復護我聲聞弟子。堪任法器及不任者。乃至剃除鬚髮被著袈裟。不應嬈亂而作惱害。若有親近供養聲聞乘者亦不得惱亂。亦復不應願樂。供養於大乘者。終不欺毀。修辟支佛乘者。亦自親近供養。堅固受持大乘之法安住大乘有功德者。善巧機辯恆樂.親近諮問義論。問已隨順受持。而於一切惡行比丘皆悉遠離。不應與同四方僧食共受利養。自不染著十惡之輪。亦不教他令生染著。皆悉修習先王之道具行十善。常當親近諸善知識熾然法眼。如是真善剎利。得福倍多無量無邊。終不虛食國民祿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乃至富多那等。皆悉愛念同共擁護者。若有一切堪任福田成法器者。皆悉愛念。同共擁護己國增長。若他國土亦令增廣。涸竭惡道利益天人。守護壽命令得久長。自滅結使亦能滅他一切煩惱。成就菩提滿足六波羅蜜。遠離一切惡道。而隨生死流轉無數。於生死中而無譏嫌。常值善知識。悉與諸佛菩薩共俱。遠惡知識。如是不久成就佛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一切天帝及諸眷屬。乃至毘捨闍帝釋及諸眷屬。從坐而起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於未來世。有真善剎利王乃至真善居士。若能遠離此十惡輪。守護己身亦能護他。及護持正法紹三寶種。熾然不斷成熟三乘。於佛所說悉能信受如法供養。諸佛所說終不覆藏。我等眷屬。與真善剎利王乃至真善居士。當以十法守護此人令得增長。何等為十。為護壽命終不橫死。除諸非法常得少病。眷屬安隱財產增長。具足大富名稱遠聞。親近善知識智慧增長。如是真善剎利。乃至真善居士。遠離一切十惡輪者。如佛所說。當以十種善法而守護之令得增長。何等為十。所謂怨賊外敵不能侵害。色聲香味觸無不可喜者。一切病痛。邪縛。邪歸依。一切疑悔。一切邪諂。一切惡友。一切不善根本。一切夭橫死亡。真善剎利具足功德。如上所說皆悉除滅。當以十善法守護是人。復次世尊。若真善剎利。如上所說功德滿足皆悉修行。我當以此十法。守護剎利國土之人。何等為十。懼鄰國怨敵。畏非人。畏於亢旱。畏於霖雨。畏非時風。畏非時惡星變怪。畏飢饉。畏非時病死。畏惡邪見。畏真善剎利。於上所說能修行者。我等當以十法。守護國土及諸人民。爾時世尊。讚天帝釋乃至富多那等。善哉善哉。善男子。皆是汝等之所應作。爾時天藏大梵。即從坐起整其衣服。右膝著地長跪叉手。白佛言。世尊。唯願聽我說。是真善剎利。轉不退轉地陀羅尼心咒章句。以此不退轉地陀羅尼神咒力故。使未來世真善剎利。令邊國怨敵自然退散。使身口意戒成就得勝智慧。為一切智人之所讚歎。遠離諸惡常修行善。遠離一切邪見邪歸依。精進堅固成熟無量諸眾生故得自在智。六波羅蜜珍寶伏藏具足增長。遠離一切瞋恚慳貪諸惡嫉妒。常為天人之所守護。得不退轉菩提之心。不捨一切眾生。得四攝法無所疑問。成熟法器具足福田。親近菩薩諸聲聞眾利益一切。善男子。真善剎利。終不退轉菩提之心。得陀羅尼神力功德。於未來世最勝不壞無所譏嫌。常親近諸佛一切菩薩。爾時天藏大梵即說咒曰。   多闍他 牟尼置梨 牟那捨囉鞞 牟尼夷梨地夜 末啼盧闍毘闍隸 牟那栗芝 阿暱伽彌 □□槾飯□j□□孌□□j□□飯□j□□騣裂祕□□□□□穚□□楏□祩橚裀□□□諒□裀□□\餼楩橘□騾痢禢覢埤□殺□□□j□□楑半   爾時天藏大梵說是咒已。白佛言。我願世尊。於此陀羅尼心生隨喜。佛言。善哉善哉。大梵。我於此咒心生歡喜。時會大眾亦稱善哉。快說此陀羅尼耶。爾時佛告大目揵連。彌勒菩薩摩訶薩。汝等受持不退轉地心陀羅尼。能令真善剎利安樂利益。為轉法輪故。為名稱利故。為威德故。為滅諸邪見故。為建立正見故。為守護法眼故。為無邊眾生令得成熟故。為使堅固大乘不退故。為使滿足六波羅蜜故。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爾時天藏梵  發問兩足尊  利根等眾生  修禪而誦習  勇猛強勸作  剎利有智者  雲何滅煩惱  雲何住不退  佛時答彼言  犯重墮落者  雖意有明利  急趣阿鼻獄  此十種惡輪  無智所修行  則斷善根本  速疾墮地獄  禪定亦滅結  非獨多聞智  若欲得解脫  應當勤修禪  智者常精進  守護我正法  以恭敬袈裟  能度煩惱海  樂處於空林  遠離五逆罪  持戒修禪定  能度煩惱海  若有信三乘  熾然於佛法  供養染衣者  得大功德海  能調難伏心  不舉比丘罪  聖種修少欲  獲得兩足尊  遠離惡比丘  恭敬親賢聖  不食僧祇物  速到於菩提  三界得妙樂  三寶出於世  若欲得安樂  當供養三寶  三寶旃陀羅  剎利作過者  惡比丘伴黨  速疾墮地獄  如是十輪罪  等於一婬女  以是十婬罪  亦等同一酒  如是十酒罪  復等於一屠  以是十屠罪  亦同於一王  有真善剎利  供養於正法  三乘得熾盛  當獲功德海  具足七寶等  遍滿閻浮提  持用施諸佛  其福猶有限  乃至四天下  造僧房供養  彼雖得大福  不如護正法  假使為諸佛  滿中造塔廟  彼雖得大福  不如護正法  羅漢諸菩薩  解縛而供養  顯現於我法  其福倍於彼  修禪億千劫  不為諸佛護  若不隱正法  諸佛速護念  若真善剎利  遠離十惡輪  能守護佛法  及持袈裟者  不謗毀正法  我所說三乘  聞已能供養  護持法器者  譬如五日出  能竭於大海  若護我法者  則竭煩惱結  譬如風災起  悉摧一切山  若護正法者  亦滅諸煩惱  譬如水災起  漂蕩壞大地  若護正法者  亦消諸煩惱  世有如意寶  能滿人所願  若說三乘法  隨願亦皆得  譬如獲德瓶  盡破於貧窮  如是破煩惱  速疾得菩提  如月十五日  光明滿虛空  得是智慧者  滿足護正法  如空無所有  無物亦無相  守護正法者  是智無疑惑  如日所照處  能除諸闇冥  守護正法者  是則得照明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0 大方廣十輪經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五   失譯人名今附北涼錄   眾善相品第七   爾時金剛藏菩薩。於大眾中從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長跪叉手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毀破禁戒失頭陀  以造逆故非我滅  如過去佛之所說  破淨戒者不入眾  諸有一切沙門事  猶如燋炷皆棄捨  三垢所污離解脫  不堪消受國供養  四方眾僧資生業  悉不聽取微少分  若犯四重根本罪  為眾棄捨如死屍  雲何此經說忍辱  於惡比丘起悲心  遮制一切諸謫罰  復令供養惡比丘  昔於餘經復說言  汝等皆當信大乘  是名質直勝菩提  汝等應當離二乘  復於此經說三乘  及諸根力覺道分  禪定解脫三乘法  諦聽信受解脫因  此有沙門四聖果  除此經外無沙門  三乘皆同八正道  欲求解脫勤精進  若有智者諸人天  菩薩大士來至此  此諸大眾皆已證  如是大乘諸人等  有能正說開示義  若能聽者得何利  十種分別聲聞人  能如是說誰不利  若有人聽得何法  雲何能聽得增長  復有誰聽而損減  復有聽者盡老死  諸有為法悉厭離  晝夜修習於禪定  何時當得而濟脫  能度四流名救世   爾時佛告金剛藏菩薩。善男子。善哉善哉。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若人及天無能如是問於如來。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唯然世尊。我今諦聽願樂欲聞。善男子。復有十種難得人身。何等為十。不宿殖善根。未修福者心常憒鬧。隨惡知識不畏後世。耽著貪慾瞋恚愚癡。顛狂失心乃至邪見。是名十法難得人身。復有十法。無依止因緣犯根本罪。以破戒故墜於惡道。何等為十。無依止威儀。有依我法而出家者。內心不壞修道壞。修道不壞內心壞。有內心修道俱壞。有戒壞見不壞。有見壞戒不壞。有戒見俱壞。有內心修道戒見俱不壞。   若隨惡知識無依止威儀。雖遇善知識。而復愚癡猶如白羊。聞善法已不能受持。亦不為他分別演說。不識善不善。無依止威儀。眾具無量而不知足。以是因緣心常散亂。是名無有依止威儀。為種種病之所苦惱。以是因緣修諸咒術。   若有依止是十無威儀。犯根本重罪。而復戰懼。心懷慚愧而不數數作諸惡行。如來為欲利益如是等故。是名污道。   何以故。若作如是惡者應當懺悔。棄捨發露終不覆藏。若能如是令罪消滅則不更作。雖為眾棄一切眾僧基業敷具。所須之物不得受用。如是等人以成法器故。如來為說聲聞.辟支佛.大乘之法。斯有是處。若二世三世遇善知識。一切惡業消滅無餘。得聲聞果辟支佛果。乃至入於甚深大乘正法。如是之人名為破戒。不名破見。若有人內心壞行不壞見不壞者。如來為是等說四無量心。亦堪任為聲聞器辟支佛器。若有人行壞體壞。於此二乘悉不成器。為如是眾生故。如來便為說佈施法。   復有人見壞戒不壞者。為如是眾生故。說十二因緣法。得離壞見已於一身得入聲聞法。若革身得辟支佛法。若有人戒壞見不壞。於聖法中堪任為器。   若有人內心行見戒俱壞者而從善知識。以是因緣。如來為說十善正法。若有愚癡隨惡知識。不知善不善。如來為是等故教令誦習。若有人為邪見所惑欲求解脫。如來即便以聲聞乘為說四諦法。   若有人起斷見者。為說十二因緣法。若人起常見者。為說三界生死輪迴。知如是法。死此生彼。為說聲聞法。如來觀察終不妄說。若有成熟眾生及不成者。悉以方便通達。無礙一切重罪諸逆罪等。   若有眾生作不饒益。乃至破毀清淨法眼。如我為欲利益一切眾生故。隨順一切聲聞乘辟支佛乘及菩薩乘。若誹謗正法遮障覆藏不顯現者。乃至一偈。如是人等名謗正法。壞八正道。亦壞一切眾生法眼。如是之人則失大利。亦為眾生作不饒益。依愚癡僧誹謗正法。   復次族姓子。有四種僧。何等為四。第一義僧。淨僧。啞羊僧。無慚愧僧。雲何名第一義僧。諸佛世尊。大菩薩摩訶薩。辟支佛。於一切法悉得自在。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是七種人名為第一義僧。諸有在家無法服者。不能具受波羅提木叉戒。不入布薩自恣而得聖果。得聖果已亦名第一義僧。   雲何名為淨僧。諸有能持波羅提木叉具足戒者。如律修行威儀不犯是名淨僧。   雲何名啞羊僧。不知根本罪。不知犯不犯。不知輕重。不知微細罪而可懺悔。愚癡無知不見有罪可畏。亦不依止善知識丈夫。不數親近善知識丈夫故。不能諮問經中深義。何者是善非善。何者犯重何者犯輕。修行何事為善何事為惡。如是等相名啞羊僧。雲何名無慚愧僧。若有人為自活命來入佛法。而受波羅提木叉戒悉皆毀犯。破和合僧無有慚愧。不畏後世內懷臭穢。其聲如貝言辭堅□。常懷嫉妒愚癡憍慢。棄捨三業但為利養。放恣六情貪著五欲色聲香味觸誹謗正法。如是等人。依止我法心無慚愧。是故名為無慚愧僧。   雲何名為第一義僧。雖有聖道隱而不現。乘八正道能度煩惱三有駛流。是名真道。何以故。諸佛世尊緣覺羅漢。斷一切有名為真道。   又諸菩薩摩訶薩。自省己過求一切法。得無礙智而不取證。為眾生故示滅結道。   若復有人。不成就波羅提木叉戒。名為依止第一義僧乃至淨僧。   若有真善凡夫。乃至真善正見及諸凡夫。神通變化示他正道。如是之人皆悉名為能示道者。第二須陀洹。第三斯陀含。第四阿那含。第五菩薩摩訶薩住於初地。乃至住於十地一生補處。如是等者名為示道。   若復有人。成就波羅提木叉戒。是名依道而活。菩薩摩訶薩為攝一切成熟眾生。修行六波羅蜜。如是等亦名示道。亦名依道而活。亦名滅結道。如是名為世間福田。除此以外皆名污道。亦名惡福田依止無慚愧僧。於佛法中亦名死屍。是可棄者。於僧大海亦名不成法器。彼非我弟子。我亦非彼師。   復有不成法器者。稱佛是我世尊。我滅度後得信向心法僧聖戒。自不起惡見。亦不譏他惡。而廣為人顯說我法。不生誹謗發正誓願。已所作惡數數懺悔。能除無量種種諸罪。作如是信。令使九十五種異學外道。猶悉能度向於涅槃。非轉輪聖王所有功德之所能及。   以是義故。如來觀察一切眾生本業。作如是說。以是因緣故。於我法中出家。剃除鬚髮被染衣者不應起惡。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大悲皆悉護持如是出家被服染衣。以是故。若於出家一切人邊起噁心者。則同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等前為惡無異。   若復有人破戒不成法器者。諸如是等。當作惡見亦譏他惡。   譬如真善剎利。真善輔相。真善大臣。真善沙門。真善婆羅門。真善居士。真善毘捨首陀。若男若女。無父無母。世間阿羅漢。無正道無趣向正見者。亦無修善惡果報。無有得果者。一切法皆無因緣。   或有作如是說。色界是常是不壞法。或計無色界是常不壞法。或說外道苦行。編椽棘刺。五熱炙身。以為第一。或說純聲聞乘。以為第一。不說辟支佛乘。乃至誹謗大乘摩訶衍法。隱蔽覆藏。不能顯發開示分別。或有一向純信摩訶衍。譏嫌聲聞辟支佛乘。或有說言。施為第一。持戒乃至智慧非是第一。或有說言。戒為第一。佈施乃至智慧非是第一。或有說言。忍辱為第一。佈施持戒乃至智慧非是第一。或有說言。精進以為第一。佈施持戒忍辱乃至智慧非是第一。或有說言。禪定以為第一。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乃至智慧非是第一。或有說言。智慧最為第一。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非是第一。或有說言。外道苦行以為第一。   如是族姓子。破戒惡行諸比丘等。於成法器者邊生種種譭謗。向惡見者說如是言。有顛倒見者。破壞真善剎利。信戒聞捨智慧。皆悉破壞。真善輔相。真善沙門婆羅門。真善居士。真善毘捨首陀。真善男女。破壞信戒聞捨智慧。如是破壞。名為剎利旃陀羅。乃至居士旃陀羅。破戒比丘自斷善根。亦能令真善剎利亦失善根。乃至墮於地獄。   善男子。譬如膿爛死屍。有所近處皆悉臭穢。有所至處自臭亦令他臭。如是真善剎利。親近惡知識破戒比丘。隨所近處悉生惡見臭穢如是。能使剎利斷於善根。趣阿鼻地獄。如是真善輔相。乃至真善婦女。親近破戒惡行比丘。皆為旃陀羅。斷於善根趣向地獄。族姓子。汝觀是親近破戒惡行比丘退一切善。是故欲得大涅槃樂。皆應親近供養滅結修道者。於彼修學具足三乘示道者邊。應親近供養。具足內心。具足修道。具足知見。應聽聲聞辟支佛道。不誹謗賢聖。於摩訶衍亦不誹謗。隨其所欲精進。於三乘中隨其發願修學一乘。不應誹謗大乘經典。乃至一句一偈。若誹謗者。不應共住亦不應親近。若親近共住者。即趣阿鼻地獄。   是故族姓子。於三乘中。當隨所樂趣向一乘。欲得遠離一切苦者。應信如來所說聲聞辟支佛乘。悉應依止摩訶衍所說諸法。不應誹謗隱蔽覆藏。乃至一句一偈應當諦聽發正誓願。若有謗正法者不應共住。亦不應於是人所諮受聽法。若就聽法。以是因緣。常趣阿鼻地獄受大苦惱。何以故。族姓子。我本為菩薩行時求無上道。依聲聞乘為求一偈。乃至捨身手足支節頭目髓腦。如是求於辟支佛乘。及求佛乘。我本為菩薩時。為無上道故。亦復如是。為一偈故。捨身手足頭目髓腦血肉皮骨。如是苦行。乃至究竟成無上道。此三乘法皆是三世恆沙諸佛之所演說。神力守護。為欲悲愍諸眾生故。亦為欲紹三寶種故不令斷絕。   復於未來世。若有剎利旃陀羅。乃至婦女旃陀羅。以愚癡故自謂為智。多惡粗獷不畏後世。作諸殺生乃至邪見嫉妒慳貪隨惡知識。   又於三乘不成法器。於聲聞乘得少聞已。於辟支佛乘乃至大乘。一切諸佛之所護持而生誹謗。覆障不令顯現。若於摩訶衍得少聞者。於諸聲聞辟支佛乘。諸佛神力之所護持。而生誹謗毀訾。不信我大乘及能分別說大乘者。若言我聽大乘不受聲聞辟支佛乘。以己少智愚闇力故。亦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大悲力故。   為欲利益一切眾生。有二種護持。第一為欲紹三寶種令不斷絕。出家修道剃除鬚髮而著袈裟。   第二說應四諦法趣向三乘。如是二種如來護持。非聲聞辟支佛所能持也。乃至百千帝釋梵天亦不能持。百千那由他轉輪聖王亦不能持。   復有剎利旃陀羅。若見有人於我法中而出家者。如是聲聞弟子。閉繫牢獄鞭杖謫罰或至奪命。於此甚深一切諸佛菩薩所護持法。悉使壞亂三乘正道誹謗覆藏。如此之人不識大乘。如是剎利旃陀羅。尚不堪任為聲聞器。況復大乘。   復有婦女旃陀羅欺誑世人。自言我是行摩訶衍者。以愚闇故。慳貪嫉妒故。毀壞我法。言我自當速趣涅槃。   而於諸佛如來世尊所得生其罪過。一切菩薩摩訶薩。一切諸佛聲聞弟子邊。亦皆犯罪令壽命短促。多諸苦惱諸根缺壞。支節不具恆多疾病。   剎利旃陀羅。乃至婦女旃陀羅作諸惡業皆生倒見。斷一切善根。雖多佈施於畜生中受種種身而得果報。於未來世身壞死時。終不能生色界善根成無礙智。亦不能趣一切種智。而多疾病舌不能語向阿鼻地獄。是故如來。為欲利益真善剎利使得安樂。亦令真善婦女得其利益。以是因緣。不聽惱亂於我法中而出家者。   又復於我所說法中起諸誹謗。以如是事獲大罪報。如前所說。何以故。披著袈裟是一切諸佛解脫之相。   是故一切諸佛。護持聲聞解脫等味大正法幢。亦是辟支佛第一大乘解脫味幢。是故求解脫者。應先讀誦聲聞乘等諦聽其法。遠離一切諸惡知識。親近一切諸善知識供養恭敬。然後讀誦方等大乘六波羅蜜。一切所作諸惡不善。皆悉發露如法懺悔發大誓願。身壞命終於後世中。悉能成就聲聞法器。斯有是處。亦是辟支佛種子。乃至大乘阿鞞跋致無上種子。何以故。善男子。復有十種依止輪。若成就是輪已。真善剎利。乃至真善婦女。則能速疾成聲聞器種。辟支佛種。大乘阿鞞跋致種。何等為十。   如是真善剎利。乃至真善婦女。信有業報具足慚愧。遠離邪見及惡知識。持戒不殺乃至不飲酒。慈心一切離瞋惱害。具足悲心救濟憂苦。羸劣眾生得於喜心。遠離兩舌妄言綺語。得無諍心離慳貪嫉妒。終不依止諸邪異道。離一切疑網及眾吉相。發大精進於一切法而得堅固。疾證寂靜得法歡悅。   族姓子。是十種依止輪。真善剎利。乃至真善婦女。成就十輪。則便速得聲聞法器。辟支佛種。大乘阿鞞跋致種子。是名依止輪也。如是輪者。悉與聲聞辟支佛共。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於眾中第一  剃頭著袈裟  雲何惡比丘  破戒得供養  毀禁失頭陀  詭語邪見持  非器毀於道  不應使謫罰  若從彼聽法  信寂滅涅槃  若得解脫者  為彼之良藥  於諸餘經中  但說一乘道  言無有二乘  第一之解脫  利益諸眾生  盡業報煩惱  恆有悲愍心  剎利樂正法  婆羅門毘捨  首陀等染罪  欲惱於比丘  必趣向惡道  如是一切佛  護持染袈裟  諸佛解脫道  是說名第一  著於解脫服  速疾捨惡見  趣向於涅槃  猶如藥治病  雖破於禁戒  亦能滅他苦  我終不聽彼  在眾而布薩  若為他說法  彼此俱得福  稱我為世尊  歸依於三寶  遮斷諸惡業  猶勝於外道  譬如羅剎王  商人入怖畏  捉攬馬一毛  必度大海難  破戒捨惡邪  離煩惱羅剎  是故護解脫  諸佛之所持  不惱破戒者  必捨諸罪惡  是故有福者  欲求於解脫  能護器非器  解脫亦不難  於此無勢力  愚闇於聲聞  非彼緣覺等  而能說大乘  不覺於緣覺  而讚於大乘  彼已破於信  讀誦大乘經  不護於餘乘  身口意所犯  唯說於斷見  破壞於正法  後當得成人  還墮阿鼻獄  是以觀眾生  勿有非器者  若犯毀禁戒  無愍矜諂曲  亦應知是因  惡口而斷見  非聲聞緣覺  亦復非大乘  譭謗三世佛  必趣阿鼻獄  諂曲而持戒  散心慳惜法  厭惡諍貪嫉  是名為聲聞  有智樂行施  能起生滅相  執心常獨處  是名為緣覺  持戒不惜身  猶如猛師子  志求寂滅道  是名為大乘  守護於正法  善說而顯示  得深諸法忍  是名為大乘  法器非法器  心常行平等  不染於世法  是名為大乘  是故於三乘  智者如法說  守護我聲聞  速成最正覺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0 大方廣十輪經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六   失譯人名今附北涼錄   剎利依止輪相品第八   復次善男子。十種依止行輪。一切聲聞辟支佛。乃至如來皆與同等。若有成就依止輪者。真善剎利。乃至真善婦女。速疾得成聲聞法器辟支佛種。亦能成就如來法器。   何等為十。族姓子所謂真善剎利。乃至真善婦女。身口意業淨修法行有慚有愧。厭惡己身畏五盛陰。不見生死大河彼岸。樂於寂靜離諸憒鬧。無有諍心不譏他短。守護諸根心常念定。善觀因果能成就禪定。常樂攝心善解生滅。如是則能成就十依止輪。是名為真善剎利。乃至真善婦女。速疾成就聲聞乘辟支佛種。亦得大乘阿鞞跋致。如是族姓子。能成聲聞辟支佛乘。依止此輪度諸有海入涅槃城。雲何名依止威儀輪。雲何名依止。我所謂依止五受陰故。名為依止。於五受陰而作己想決定依止。   雲何名威儀。有陰威儀有界威儀。是名威儀。雲何名輪。諸佛神力所持言教。皆名為輪及與劍輪。如是聲聞辟支佛人。依止此輪求涅槃道。染著依止。不任大乘清淨法器。   雲何依止。依止陰界心生驚怖。依止厭離依止於身而求解脫。度脫己苦以己受陰。為求一切眾生解脫。以著己受故。而不堪受大乘法也。但自為己不為眾生。無大悲心。以是故不住大乘。久住生死便捨他苦。為欲斷己煩惱故。不能捨於手足頭目。是故不任大乘法器。亦不求於大乘道輪。而亦不求梵音輪也。是故不任大乘之器。獨一無伴入涅槃城。以是義故。若有眾生。不聞聲聞辟支佛乘。諸行不具善根不熟微少精進。若此人前有所說法二俱得罪。亦是擾亂一切諸佛。以是義故。若有眾生。於聲聞辟支佛乘。而不成熟諸善根者。若聽微妙大乘經者。彼人愚癡自謂為智墮於斷見。如是人等說無因果無善惡業。亦於我法而作壞亂。非法言法。非沙門自稱沙門。非比丘言是比丘。遮斷一切聲聞辟支佛乘而不流布。   若於聲聞辟支佛法。出家受具足戒。為集一切諸善根故。故任法器及不任者。學無學人善巧言辭。機辯無礙已證諸果。乃至真善凡夫具足持戒。於是等邊而作罵詈。奪其衣缽執縛繫閉。如是斷常是人中羅剎得人身難。寧墮地獄得無量罪。不受人身起於斷見。是故生常愚癡口不能語。乃至命終趣阿鼻地獄人身難得。於阿僧祇劫設得人身。於諸佛界生五濁世。身常瘖啞口不能語耳無所聞。如是等病逼切其身志意錯亂。無有飲食資產財業。遠離善知識成就諸惡。亦為惡見之所覆障。造眾逆罪而說斷見。惱亂我等聲聞弟子。持戒清淨修功德者為惡所染。若人下根下精進。不求聲聞辟支佛乘。於大乘道而生斷見。欲求人身尚難可得。況求聲聞辟支佛乘。於此二乘尚不能行。況復能了甚深大乘。   譬如壞瓶多諸穿穴。若盛油水則皆漏盡而俱失壞。何以故。是器過故。若有眾生根不熟者。亦復如是同彼瓶相。善男子。如盲人前示種種寶。如是無智慧者。憍慢放逸乃至斷見。廣示大乘亦復如是不能了知。   譬如有人其身臭穢。雖以旃檀沈水香等。種種塗身猶不能香。如是不勤求聲聞辟支佛乘。不斷惡業乃至邪見。若以摩訶衍大乘香塗。猶故不香。譬如薄田雖殖好種終不能成。如是不能勤求聲聞辟支佛乘。於彼五欲不生厭離。如是之人若以摩訶衍道。而為說之則不能成。譬如毒瓶著少石蜜不任食用。若不能修聲聞辟支佛乘乃至大乘。言無因果者。若欲為說大乘經典。不能令彼如聞修學。則不信受猶如毒瓶置少石蜜。如是不任聲聞辟支佛器。而置大乘味者。當知是等二俱無用。亦如狂人前。若彈箜篌箏笛鼓貝。作眾伎樂不能解了。如是不能勤求聲聞辟支佛乘。有重貪慾瞋恚愚癡。乃至於聲聞乘根不熟者。若為說摩訶衍道亦不能了。   譬如有人不持鎧杖而入戰陣。既入之後必當得於無量苦惱。如是不能勤求聲聞辟支佛乘根不熟者。若為顯示摩訶衍乘亦復如是。必當得彼無量苦惱。   是故善男子。有智之人先觀眾生然後說法。以慈悲喜捨心。及利益心。不懈怠心。以忍辱心。不憍慢。放逸心。無嫉妒心。無吝惜心。以修定心。為人說法。亦不令他墮墜惡趣不如意處。是故如來能知他心救濟眾生。隨其信輪而為說法。以大莊嚴而自莊嚴。   若為菩薩摩訶薩說法。恆以大悲因緣。為斷眾生一切結使而為說法。度諸有海為於三乘中隨使成就一乘故而為說法。終不欲令墮於生死而為說法。分別諸陰而為說法。分別諸入而為說法。分別諸界而為說法。分別欲界道而為說法。分別色界無色界道而為說法。不為今世有。不為後世有。不為行有。不為心想有。不為心行有。不為意思有。不為無明有。乃至不為生老病死有。不為行無行眾生而為說法。乃至行非行寂滅而為說法。一切想無生而為說法。   雲何名行。行者名為死此生彼。若能覆此生死名滅行非行。   雲何名輪。如如意寶能持一切。遍滿虛空度諸國土。觀察世間諸行起滅猶如幻化。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是故名斷一切行輪。   如是善男子。如來以如是相。為諸眾生種種說法。亦如虛空無有分別。與無量三昧自在遊戲而為說法。   如是菩薩以大莊嚴而自莊嚴。為諸眾生。說色非空。離色非空。乃至識非空。離識亦非空。眼非空。離眼亦非空。乃至意非空。離意亦非空。眼識非空。離眼識亦非空。意識非空。離意識亦非空。空處非空。離空處亦非空。識處非空。離識處亦非空。無所有處非空。離無所有處亦非空。非想非非想處非空。離非想非非想處亦非空。四念處非空。離四念處亦非空。道亦非空。離道亦非空。十二因緣。三不護法。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乃至涅槃非空。離涅槃亦非空。善男子。是名如來中道實義決定性相。為他眾生分別演說諸行無生。住持正法。遍滿虛空。乃至無量禪定一切法相。皆如日光照明開示令入三乘。為得涅槃令得解脫。   菩薩摩訶薩如是說法。為最第一利益眾生。諦聽甚深法已。隨意所欲。於三乘中。隨所修習種種善根則善住一乘。亦不增益諸不善法。其行堅固不退涅槃。   菩薩摩訶薩為斷無量生死劫苦而為說法。亦為聲聞辟支佛乘眾生令度四流。   菩薩摩訶薩為斷一切眾生四流而為說法。聲聞辟支佛乘但為自己斷四流故而為說法。   菩薩摩訶薩為斷眾生煩惱病故而為說法。聲聞緣覺為斷己煩惱故而為說法。   菩薩為斷眾生煩惱業習使無餘故而為說法。聲聞緣覺雖斷煩惱習有餘故而為說法。   菩薩摩訶薩為令眾生得大悲果報故而為說法。聲聞緣覺離於大悲而為說法。   菩薩摩訶薩但為悲愍諸眾生故而為說法。聲聞緣覺雖復說法。實無悲愍利益之心。菩薩摩訶薩為滅眾生諸毒苦故而為說法。聲聞緣覺但滅己苦故而為說法。   菩薩摩訶薩為滿一切法味故而為說法。聲聞緣覺自滿己法故而為說法。   菩薩摩訶薩為一切眾生得法光照成大明故而為說法。聲聞緣覺但為自得法之照明。不為眾生演說法相。善男子。是名略說滅除一切大無明闇得大明故。而欲成就一切種智悉覺悟故。乃為他人分別說法。聲聞緣覺為欲滅己無明闇障。內自照明得正覺悟。   善男子。聲聞緣覺不為眾生而生厭惡。不為愍救度脫他人。不為於他令得名譽稱揚讚歎。不喜他人而生諂曲但自護己不護於彼。不為安樂一切眾生。聲聞緣覺若見他人有微少過。必起身口意業等罪。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大乘者。皆悉救護慈愍於他。乃至不見眾生身口意業過。   善男子。若有眾生。起於粗弊愚癡惡口自謂為智。乃至不離邪見。為求他利而生嫉妒。貪著名稱自舉輕他。不能守護身口意等。心常念惡無有愍傷。而喜惱亂選擇福田。若有依我而出家者。不見其過輕毀罵詈心常散亂。不自省己念譏彼闕。於大乘人雖生願樂無寂靜心。起重噁心永離他人。恆作是語而自稱說。是大乘人亦教他讀誦。但自讚己非毀於他。以是義故。讚歎大乘自不調伏。於大乘道而欲教他修行大乘便作是說。自謂大乘。譬諸惡行律師。而教人言。如是諂曲難得人身。亦失聲聞辟支佛乘。常趣惡道。不欲親近諸有智者。而唱是言作師子吼。我是大乘。善男子。譬如有驢著師子皮。自以為師子。有人遠見亦謂師子。驢未鳴時無能分別。既出聲已遠近皆知非實師子。諸人見者皆悉唾言。此弊惡驢非師子也。我今所說亦如是等。若造十惡燒滅人種。非諸聲聞辟支佛器敗壞種子。如是愚癡誑惑他言。我是大乘。善男子。譬如有人而無手足欲至戰陣無所堪施。破戒之人亦復如是。欲與結使煩惱戰鬥。我說是人終無果報。毀犯禁戒作惡行者。於一切處不成法器。若自說言。我是大乘。能破一切眾生煩惱塵勞大陣。亦為眾生住八正道入無畏城則無是處。   何以故。若有眾生。威儀清淨慚愧具足。畏於後世遠離一切不善等法。喜樂一切諸善功德。而於眾生起大悲心。亦能濟度一切苦厄。救護生死諸怖畏者。不著己樂慶於彼樂。常勤精進專念不捨。心樂寂定捨於諂偽邪惑欺誑。善知業知業果報。不著五欲世間八法所不能染。樂觀陰界如救頭然如救衣然。安住聲聞種。有如是相名聲聞乘。則於大乘所不堪任。辟支佛乘復有何相。若人具上二十法者。則能常觀五受陰生滅等相。明觀諸法皆因緣生。亦知滅相。如是之人不任大乘。不能成於大乘法器。爾時如來以是義故而說偈言。  剎利依止十  婆羅門首陀  若修真善行  堪為聲聞器  辟支佛勝乘  三業悉清淨  守護於諸根  所說好柔軟  分別觀諸陰  界入亦復然  樂獨空閑處  善慧觀因緣  常攝於諸根  依止是十輪  於諸無壞乘  堪任為法器  念度於有海  等行於三輪  不依於結使  而近解脫門  不任大乘器  不具大勝輪  不勤求大乘  並諸下根者  若有愚癡人  心常懷懈怠  是故非大乘  亦不堪大器  獨一求解脫  癡諂無愍行  常行於斷見  彼亦趣惡道  棄捨於正法  而說於非法  遮斷三乘道  捨律欲愛具  惱壞賢聖法  打擲袈裟者  毀訾而誹謗  亦自壞其身  為欲修人身  不舌□□□□ 常值諸佛者  顯示三乘法  欲熾然三乘  及與分別者  歡喜而顯示  必成佛無疑  破戒而嫉妒  自讚復毀他  是智者所棄  得佛三界尊  以悲心說法  隨心之所樂  具分別三乘  必成佛無疑  說法如虛空  而心無所依  陰界入皆空  必成佛無疑  佷戾喜破戒  若聞讚大乘  詐稱為菩薩  驢披師子皮  我今為眾說  欲得勝菩提  護持於十善  莫壞於我法  我於餘經說  行第一菩提  離聲聞緣覺  為淨眾生說  曾供億諸佛  滅噁心解脫  我從彼所聞  但一無二乘  此眾說三乘  有住聲聞者  心惱多造作  不任道器故  有住於緣覺  愚闇於勝法  不任上乘器  隨所欲而說  頭陀聞解脫  當墮於惡道  冷陰而服乳  終不能差病  如是聲聞器  狂心說斷見  是故先觀察  然後應說法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於大眾中。無量百千人民。多有空亂意眾生。斷於善根說無因果趣向惡道。若得正見。在世尊前能至心懺悔。而白佛言。我於如來正法之中。久修聲聞殖諸善根。而不能成聲聞法器。方復更求辟支佛乘。愚惑不了更起斷見獲無量罪。我等今悉於世尊前誠心懺悔。唯願哀愍受我等懺悔。拔除罪根不受惡報。還修善根求聲聞乘。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若能發露誠心懺悔。於我法中說有二種得無所犯。一者本不作惡。二者作已能悔。是二種人俱獲清淨。爾時世尊為無量百千眾生。隨順其心說四諦法。有得法忍。有得世間第一法。有得須陀洹果。有得斯陀含果。有得阿那含果。復有八萬四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得阿羅漢。   爾時眾會復有七千五那由他百千人等。墮於斷見斷諸善根應趣惡道者還得正見。悉於佛前自歸發露誠心懺悔。作如是言。我等本種辟支佛因緣而不能成。今聞大乘心生愛樂。我等愚闇便起斷見言無因果。以是因緣造作無量身口意業諸餘惡業。以是義故。於多劫中常墮惡道受無量苦。今於佛前皆悉發露。至心懺悔不敢覆藏。為欲滿足緣覺乘故。隨彼意說得光明三昧。逮不退轉辟支佛乘。時彼眾中復有八十那由他百千眾生舌不能語。皆於過去誹謗無量恆沙諸佛所說正法。乃至誹謗一句一偈。以是罪業不能懺悔。佛神力故令使今日皆悉能言。   爾時世尊知而故問。汝等宿世作何惡業。於此會中口不能語。彼即答言。我於過去毘缽屍佛法中誹謗大乘。或有說言謗聲聞乘。或有說言謗辟支佛乘。以是業障罪報因緣。於九十一劫墜墮生死。常處地獄及受餓鬼舌不能語受大苦惱。始於今日得復人身。蒙佛神力始今得語。佛神力故得宿命智。能知過去一切所作惡業因緣。   有說屍棄佛。隨葉佛。拘樓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所。誹謗正法乃至一句一偈。以佛神力悉知過去所作惡行。一切業障皆悉明瞭。   爾時眾會無量百千聲聞。無量百千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自歸向佛發露懺悔。我等皆於過去無量諸佛法中。若任法器及不任者。諸聲聞眾多起譏訶。自舉輕他誹謗毀罵揚惡遏善。以是業障墮三惡道具受苦痛。雖復供養過去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眾。乃至懺悔受持禁戒。得聞佛法自學教他。但以誹謗餘業障故。不能得趣寂滅涅槃及禪定樂。如是罪緣。今向世尊自歸發露至心懺悔。復有說言。我等於諸如來聲聞弟子。奪其財業及諸飲食或繫牢獄。以是業故墮三惡道受大重苦。我等雖於過去諸佛世尊及大菩薩前。發露懺悔受持讀誦種種禁戒。但以餘罪業障因緣。不能得向寂滅涅槃及禪定樂。今於佛前皆悉懺悔。一切餘業無量罪障。唯願世尊受我等懺。拔除一切三惡道苦。自今以後願佛神力。令我所樂隨意無礙。得於涅槃及禪定樂。   爾時世尊告諸聲聞及大菩薩。此是五逆餘業罪障。但有名字無有實法。皆由惱亂聲聞弟子能生大罪。何以故。破毀禁戒諸惡比丘。猶能為諸無量百千萬那由他人。而作珍寶之大伏藏。況持淨戒熾然三寶者而起擾亂。是即名為斷三寶種成就惡業。亦名壞於一切眾生法眼毀佛正法。   若見有人依我出家而擾亂者。如是業障過諸逆罪。我今當以悲心哀愍汝等。如是業障悉聽懺悔永盡無餘。於賢劫中千佛出世。汝於其所亦悉懺悔。終不復起誹謗正法。其最後佛。號曰樓至如來應供至真等正覺汝於彼佛皆悉發露一切業障永盡消滅。時諸菩薩及大聲聞俱共白佛。唯然世尊。如教修行。我等於賢劫中。當墮三惡及阿鼻獄。受種種苦猶能堪忍。況復於彼樓至如來。令我懺悔使得正見。解諸邪見業障眾罪皆悉消除。爾時如來讚諸聲聞及大菩薩。善哉善哉。汝等能以如是勇猛精進。令本惡業皆悉消滅。能生信解第一恭敬值遇諸佛得諸三昧。棄捨結漏得阿羅漢。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善男子。我以佛眼皆悉觀見。無量阿僧祇百千那由他眾生。剎利旃陀羅。乃至男女旃陀羅。於未來世少種善根而得人身。為惡知識之所破壞。於甚深法不生信樂多起謗毀。於熾然法具足聲聞辟支佛乘者。或有遮斷大乘者。於我聲聞弟子。成器不成器者如上所說。以愚癡故自謂為智。於此終沒。無數百千劫。於地獄中受無量苦如先所說。   是諸人等雖得人身。寧受阿鼻地獄諸大重罪。終不受是謗法人身何以故。隨順惡知識憍慢自恣。常作如是諸惡業者。終不得度生死彼岸。四流所漂受大苦惱。   當於爾時有大智者。而為涕淚作如是言。視諸眾生難得人身。遠離信心及大誓願。離於心相。離於正見。離善知識。離於時節。離於方所。離於持戒禪定智慧。如是眾生以愚癡故憍慢自恣。有如是想毀壞佛法悉如上說。世尊。我從今日亦於佛前而發誓願。我等雖處生死不壞正法。願於未來世諸佛法中不斷三寶。   爾時復有大士聰明智慧。從座而起合掌叉手而發誓言。我等雖在生死。不得法忍已來。於其中間願莫受身。莫作輔相大臣。乃至令長村邑聚落等主。不作國師軍幢將師長宿之處。不作祠祀主估客商人處。不作居士處。不作粗人處。不作斷事處。若不得法忍。不於眾生居自在處。若作是等則於佛法名重因緣。必當墮於阿鼻地獄。一切大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皆悉泣淚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本處生死所作惡業。若身業。若口業。若意業。多所造作。或復隨喜。今於佛前皆悉發露。懺悔除滅更不敢作。如是第二第三亦復如是。不於生死隨惡知識。亦願我身不造惡業悉如上說。   爾時世尊告諸大眾。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如是畏於後世。欲度生死諸有流苦欲入無畏大涅槃城發此誓已。善男子。具足十法。則得成就無著法忍。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不著內身。不著外身。不著內外身。不著過去未來現在身。是名菩薩初得成就無餘法忍。復次不著內身受。不著外身受。不著內外身受。不著過去未來現在身受。乃至不著想行。不著內識。不著外識。不著內外識。不著過去未來現在識。不著前世。不著今世。不著後世。不著色界。不著無色界。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十法得無著忍。   若能如是於如來所說法。是時七十二億那由他百千菩薩得無生忍。八萬四千那由他菩薩皆得順忍。無量那由他百千聲聞。斷諸結漏得阿羅漢。無量那由他百千眾生。未發菩提心者今皆發心。復有無量眾生。亦得發於辟支佛心。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若有眾生成就法忍者。應得灌頂轉輪聖王。所有飲食無量財業。其餘眾生不得法忍者。亦不能得灌頂轉輪王位。   金剛藏菩薩白佛言。世尊。為灌頂剎利王不得忍者。雲何而得飲食財業。佛言。灌頂王雖不得法忍。能成就十善者。我亦聽作國主。飲食財業任意自在。   善男子。灌頂剎利王若不得法忍。又不具足修行十善。名為剎利旃陀羅。如是愚癡。當破甚深熾然佛法斷三寶種。而便擾亂聲聞弟子。亦作無量種種謫罰。奪其財物基業。誹謗善法而心覆藏不令顯現。或奪塔物僧祇物。如是之人皆悉趣向阿鼻地獄。   金剛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若灌頂剎利王不得法忍。復不具足修行十善。必當不得免斯惡耶。   佛言。假使灌頂剎利王不得法忍。而復不修十善道者。能成就信力歸依三寶。不謗正法乃至一句一偈。亦不擾惱聲聞弟子持戒清淨有德之者。不取佛物僧祇物。   若人見有擾亂如此比丘。而復奪於佛物僧祇物者。能為遮制令無侵毀。數數聽受順於實法。於三寶中常應供養親近是人清淨比丘得堅固願。於摩訶衍心無疑惑。亦能成就大乘眾生。建立正法信大乘者。   如是灌頂剎利王者。已於宿世諸如來所。得其城邑資生財物。我亦知之不墮惡道。若欲永滅一切惡者。應當修行如是正法。於過去世所作惡業悉得除盡。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0 大方廣十輪經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七   失譯人名今附北涼錄   遠離譏嫌品第九   爾時金剛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訶薩於聲聞乘辟支佛乘不生譏嫌。於諸菩薩亦無譏嫌。雲何於如來聲聞眾中。成器不成器得無譏嫌。於大乘道常善修行。雲何得利智一切三昧諸陀羅尼及諸地忍。雲何得昇進不退轉法。雲何常得善知識。雲何常得不離佛法。供養眾僧及諸菩薩雲何於善根不生厭足。雲何於菩薩行願得無厭足。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輪。若有成就如是輪者。則於聲聞辟支佛乘無所譏嫌。乃至於菩薩乘亦無譏嫌。若於如來聲聞眾中。成器不成器者悉無譏嫌。常得昇進不退法輪。而於大乘亦得增長無有闕失。常得禪定諸陀羅尼及諸地忍。不離佛法。供養眾僧及諸菩薩。求於善根悉無厭足。得堅固精進。發無量行願。過去所作一切惡業。皆以賢聖金剛地智。令使永盡悉得究竟。一切現在所有惡業。皆使無餘更不復作。能速成就無上法輪。七覺意寶而無厭足。能除一切眾生結使人所依止。   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若欲行時寶輪最在其前。其餘諸寶皆悉隨後。能滅一切諸四天下眾生濁惡。亦令四天下一切人民身意受樂。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成就十輪。於聲聞乘無所譏嫌。乃至一切眾生亦依止而存。善男子。譬如大車具足四輪。多人依止乘於正路。邊有塊石眾草。乃至根莖華果。為輪所輾皆悉消滅。如是菩薩摩訶薩為諸眾生若有障法一切罪業。輾斷消滅令不受報。善男子。譬如劍輪悉能斬截怨敵等首。既斷支節手足更不任用。菩薩摩訶薩若能成就如是十輪。一切六趣欲界諸惡。皆悉斷除令盡無餘不復受報。   善男子。譬如五日出時。一切四天下大地。所有水處無不乾竭。如是菩薩成就十輪。能為眾生除諸業障及障法等罪。眾苦根本一切消滅。   譬如風災起時。四方大風一時俱起。能吹一切大石諸山皆為微塵。如是菩薩摩訶薩能成就十輪。為諸眾生同共依止。令四倒山結使諸業障法重罪滅苦根本。令得無餘。善男子。譬如師子王若欲吼時。一切畜生諸眾生等皆悉怖畏。如是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乃至外道及諸異學惡知識等。皆令驚畏忘失言辯。   善男子。譬如釋提桓因以軍圍繞。手執金剛杵破壞阿修羅。如是菩薩摩訶薩成就十輪者。一切倒見外道之屬。惡知識等皆悉壞滅。   善男子。譬如如意寶珠。著高幢上雨種種寶。如是菩薩摩訶薩成就十種輪者。能持戒幢雨眾法雨。以施一切無量眾生。   善男子。譬如夜闇明月出現滅一切闇。若有一切迷失道者令得正道。如是菩薩摩訶薩成就十輪者。無明黑闇如是眾生失八正道。亦為眾生說種種法。令其照明盡諸苦際示八正道。善男子。譬如日初出時一切穀米皆悉增長。諸華開敷及諸藥穀盡得成熟。雪山消流諸河充溢。以漸次第滿於大海。   如是菩薩摩訶薩成就十輪者。但調伏戒慈悲炙暖故。為諸眾生說無量法。能生善根種種華果。一切結使業報惡行。及邪見山悉得消滅。乃至究竟證於涅槃。一切妙果無不悉得。信戒施聞慧無量三昧如是次第。猶如大河以漸滿足。以漸滿故能令眾生入於無畏涅槃之城。   善男子。雲何名菩薩摩訶薩十種輪者。所謂十善是也。菩薩成就此十輪故。乃能成熟一切眾生。菩薩以離殺生故。能令一切眾生無驚無怖。無有一切憂悲苦惱。善根成熟具足果報。若於前際流轉六趣沒生死河。以如是等不殺生因緣。先世所作身口意等惡業諸罪一切煩惱。能令眾生障於正法。自作教他作乃至見作隨喜。受持如是不殺輪故。皆悉輾壞一切惡業障礙罪報令無有餘。亦以不殺因緣。能令一切諸天人等。皆生愛樂無有疑悔壽命得長。臨欲終時所愛妻子及諸眷屬。悉皆圍繞身不受苦。乃至神逝所往之處。終不見閻羅王及諸獄卒。若臨死時遇善知識。清淨持戒心樂福田。捨此身已得生人中諸根聰利。復值善知識清淨持戒。常樂福田斷除諸惡。而求一切大菩薩行。入深智海遂得菩提。其所生處。常離刀杖諸惡國土。壽命長遠自在淨國離諸驚怖。如彼佛壽無量無邊。亦復能作如是壽命。為諸眾生說法教化。乃至佛涅槃後令法久住。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最初輪也。   菩薩若成就此輪。於聲聞乘辟支佛乘無所闕失。於一切如來聲聞弟子亦無闕失。不退大乘一切三昧諸陀羅尼及諸忍等。到於一切自在之地。常隨善知識佛及菩薩得聞正法。供養眾僧殖諸善根恆無厭足。修諸菩薩一切行願亦無厭足。何以故。過去諸佛於此十惡皆悉遠離。於一一惡不善業等亦不讚歎。以是之故。善男子。於此十善若能守一善業。以如是相所獲果報亦如前說。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行不盜。能施一切眾生。無驚無怖無畏亦無愁惱。己所有物如法飲食資身財業。恆求一切如法利益無非法欲。以此善根行業果報。假使曾於六趣流轉沒生死河。以不盜力故。身口意業所作眾罪能障正法。乃至財業等障。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以不盜輪。皆悉輾除令無有餘。亦令人天一切愛樂而無疑悔。乃至臨命終時。妻子眷屬一切圍繞身不受苦。若命終後神逝所往。不見閻羅王及諸獄卒。恆遇所愛諸善知識。持戒清淨心樂福田。乃至能離一切惡法。成就一切無量善法。隨所生處得大財業有財業已能離怖畏。而悉不與水火賊共。乃至到於菩提。悉得眾寶嚴飾佛國寶樹具足。無我我所無取無著。成就一切眾生行業。無我所無所受。無壽無眾生。而悉調伏於彼佛國。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輪也。   若菩薩成就此輪。於聲聞辟支佛乘悉無闕失。乃至如來聲聞弟子亦無譏嫌而自於彼摩訶衍乘無有厭足。悉得一切諸三昧門及陀羅尼忍地。亦不捨於一切誓願。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終身遠離邪婬。一切眾生皆為欲流之所沈沒。而能施於無畏無嫉無熱惱害。於己妻色恆生知足無非法欲。以是善根果報力故。若有宿世邪婬果報。六趣生死流轉諸有。自作教他見作隨喜。而令悉離諸邪婬輪。輾斷惡業令無有餘。乃至成菩提道生於淨國。無女人處第一清淨。彼諸眾生皆悉化生。不從父母和合受身。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輪也。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乃至不捨一切願行。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盡其形壽。離諸妄語常隨順語。以是因緣人天歡喜。乃至逮得菩提。不諂眾生而生其國。所言真實無有虛偽。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輪也。   若菩薩成就此輪。乃至常求一切菩薩願行。而無厭足終不暫捨。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終身中常離兩舌。乃至以此善根至成菩提調伏眾生。修六和敬來生其國。皆共一心互相恭敬。而無違失修質直法。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輪。也。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乃至常求菩薩行願。無有厭足終不暫捨。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遠離惡口乃至成就菩提。耳終不聞不適意事。常生佛國恆聞種種柔軟人聲及音樂聲。聞諸法聲周遍佛國。志念成就梵音清徹。如是眾生來生其國。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六輪也。   若有菩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乃至成佛。恆求菩薩一切行願。而無厭足終不捨離。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其終身遠離綺語。乃至菩提。常於佛國聞諸菩薩摩訶薩百千法音周遍佛國。而恆遠離一切綺語。成就善語法語。如是眾生來生其國。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七輪也。   若菩薩成就此輪。乃至菩提。常求菩薩一切行願。而無厭足終不暫捨。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其終身遠離貪慾。乃至菩提。常生淨國地平如掌眾寶充滿。亦以寶樹而嚴飾之。復有若干種無價寶衣。瓔珞幢幡金繩珠瓔。而彼世界種種莊嚴羅網寶樹。彼中眾生遠離憍慢我心貢高。顏貌端嚴諸根具足其心平等。如是眾生來生其國。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輪也。   若菩薩能成就此輪。乃至菩提恆求菩薩一切行願。而無厭足終不暫捨。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其終身遠離瞋恚。乃至菩提悉除一切垢惱穢濁塵雲暴風。於彼淨國無諸濁惡斷除憍慢。生彼國已形色端正。相好第一諸根不缺。禪定慈悲以自嚴飾。如是眾生來生其國。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輪也。   若菩薩成就是輪。乃至菩提。恆求菩薩所作願行。而無厭足終不暫捨。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其終身遠離邪見。復能以此離邪見輪。令諸人天一切愛樂。若有眾生流轉六趣沒生死河。如是人等起身口意。一切業障及煩惱障而障正法。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以此離邪見輪。碾斷業結令滅無餘。妻子眷屬圍繞左右。臨命終時身不受苦。神逝所往亦終不見閻羅王等及諸獄卒。隨善知識持戒清淨。心樂福田恆生正信。命終之後得生人中。亦與善知識及諸持戒福田之人。而相遭遇還相依止令得正見。為善知識之所教授。修習善法恆離一切不善等惡。於諸善根皆悉成就。一切菩薩所行之道無不修習。以是因緣能度一切眾生。入摩訶衍正法大海。乃至得菩提道。一切疑網及諸吉相常見斷見。離我我所見。如此眾生來生其國壽命無量。悉同法味皆是大乘。棄捨聲聞辟支佛。及諸天魔一切外道並魔眷屬。皆悉已離如是等惡來生其國。彼佛壽命無量無邊。恆於其中而作佛事。般涅槃後令法久住。無所損減而更熾然皆悉一味。善男子。是名菩薩第十輪也。   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於聲聞乘辟支佛乘不生譏嫌。及二乘人亦無譏嫌。乃至大乘亦復如是。於大乘人能令增廣熾然三寶。於諸如來聲聞弟子。成器及不成器者亦無譏嫌。而能莊嚴摩訶衍道。一切三昧諸陀羅尼乃至忍地。恆善修學證勝進法。不離諸佛及大菩薩善知識等聽法信受。樂供養眾心無厭足。求諸善根終不暫捨。菩薩所行六波羅蜜亦無厭足。善男子。若能成就如是十輪者。菩薩摩訶薩。疾成無上正真道覺。何以故。過去諸佛修行十善離一切惡。能現如是種種果報因緣無量相貌。具菩提道悉斷一切煩惱結使。盡竭三惡皆使無餘。是故能令紹三寶種。久住於世常得熾然。使不復受三有之身向於涅槃。為斷陰入界等入無畏城。以此遠離十惡因緣。具足果報如上所說。以是義故。善男子。若於此十善不修一者。求於佛道而復自言。我是大乘皆應當得無上菩提。如此之人是大妄語。多行諂曲種種欺誑。於諸佛所能斷一切眾生善根趣向三惡。是故善男子。具足十善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家。四天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聲聞乘辟支佛乘。修行如是十善功德。悉能具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善男子。以此十善而自莊嚴。求無上果修學大乘疾成佛道者。此則安立一切功德善根處所。若能守護十善。便於善根誓願滿足成無上道。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以十輪覺悟  欲離一切苦  不應譏聲聞  惱著袈裟者  隨順緣覺乘  信心勤精進  安樂諸眾生  而受行大乘  一切諸緣覺  覺了最勝法  淨修於佛道  速證得菩提  遠離於殺生  人天皆愛念  生生得長壽  善修無害業  一切所生處  常樂於佛法  親近世尊者  速證得菩提  若離於偷盜  一切智所敬  悉滅諸慳貪  守護不盜戒  生處常大富  為他作施主  而得嚴淨國  以眾寶莊飾  滅除煩惱穢  乾竭於愛慾  能遠離邪婬  速得清淨國  永離欲淤泥  解脫淨眾生  令入於大乘  由離邪婬故  欲得聖智者  讚歎於實語  棄捨諸妄語  悉滅於苦惱  究竟得實語  常值於諸佛  速疾成菩提  遠離妄語故  堪任為善器  而遠離兩舌  常與諸佛會  永捨於斷見  得聖無染著  逮總持辯才  能知深法海  不久得菩提  常說柔軟語  遠離於惡口  眾生所愛樂  能滅先世業  令眾生歡悅  菩薩之法將  悉知諸佛行  得入第十地  智者所愛敬  遠離於綺語  具足五功德  所說皆覺了  欲聞尊賢教  及與求聖道  供養諸佛海  速得一切智  一心除貪婬  不壞於正法  供養染衣者  熾然三乘道  常生清淨國  法將之住處  於彼獲妙智  第一無上乘  常行於慈心  遠離諸瞋恚  速疾得禪定  志樂賢聖行  生於清淨國  遠離一切過  隨佛所住處  永離一切瞋  專一修純信  遠離諸邪見  顯示三乘道  是名法供養  免離於惡趣  解脫值賢聖  具足菩薩行  逮得最上智  安住而說法  能成於菩提  三昧總持忍  皆由十善故  具足輪威德  悉碾除惡趣  盡滅業結障  疾成正法將   大方廣十輪經佈施品第十   復次善男子。若成就十輪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悉捨離。勝於一切聲聞辟支佛人。亦能為彼二乘而作福田。何等為十。常行佈施。所謂飲食衣服象馬輦輿。乃至己身手足頭目髓腦耳鼻皮骨血肉一一皆捨。若行施時不著軀命。亦不為己求世間法出世間樂。恆念度脫一切眾生。修大慈悲巧方便智。如是心施於諸眾生。為令一切皆得安樂故施。為滅一切眾生結使故施。不受後有故施。不粗心故施。無嫉妒故施。乃至最下乞人亦如是施。不為受報故施。不求聲聞辟支佛故施。求一切種智故施。乃至一人亦常如是修行於施。是名菩薩摩訶薩心施。成就初輪莊嚴法施。   如是菩薩從初發心。能為一切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應當守護恭敬供養。何以故。一切聲聞辟支佛。為斷己身三惡趣貧。但自饒益而不為他修行佈施。菩薩摩訶薩為斷一切眾生苦惱。以大慈悲哀愍心施。是故能為聲聞辟支佛而作福田。不為於己而求果報。唯為最上第一樂故常行於施。終不染著人天生死五欲樂故修行於施。而為利益一切眾生不念自身所受善惡修行於施。為斷一切眾生苦報修行於施。菩薩能如是行檀波羅蜜故。堪任為聲聞辟支佛福田。若不染著世間五欲。而為具足大慈大悲能如是施。名為菩薩摩訶薩。亦名聲聞辟支佛福田。假設修行無量佈施。若不斷於世間五欲不名為施。亦不名菩薩。不能與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不為賢聖所印。是故應斷五欲無染著施。若染五欲則不名菩薩。亦非福田。如斯施者不能滅於煩惱少分。何況能除一切結習。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曰。  成就於施輪  智者清淨心  盡離於五欲  令眾得妙樂  乃至施少分  皆為除眾苦  不令受少果  應獲上福田  雖復種種施  而不離五欲  此施非聖印  不墮決定聚  捨欲而行施  施微而報重  聲聞辟支佛  俱以為福田  是故應離欲  常得清淨施  安樂諸眾生  是名真福田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法施輪。若能成就十種法施輪者。速疾得日光三昧。能為一切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何等為十。所謂依止佛法。依止聲聞法。依止辟支佛法。依止摩訶衍法。依止世間出世間法。依止有漏無漏法。尊重恭敬一切聽受。隨順受持為他廣說。   若為聲聞人說。應四諦法究竟涅槃。而無嫉妒憍慢之心。不為利養一切名稱。亦不自舉亦不輕他。恆為一切發大慈悲分別演說。不為說辟支佛法及與大乘。   若為辟支佛人說。應十二因緣法。離老病死得盡苦際。都不為說聲聞小乘菩薩等法。   若為大乘人說。應六波羅蜜。具足諸行證無上道。亦不為說聲聞辟支佛法。但隨諸眾生所應修行而為說之。於諸如來所演言教。乃至一句一偈。恭敬尊重終不誹謗。亦不隱沒而作障礙。於說法人作世尊想。於聽法者作病人想。於正法中作妙藥想。棄捨五欲。為欲說法心常平等而不取相。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法施輪也。   若菩薩成就如是十種法施輪者。便速疾得日光三昧。能為一切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常為一切守護供養。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智者修法施  演說於三乘  不堪法器者  終不令謗法  聲聞及緣覺  多人而修習  辟支佛利智  教令入大乘  但為成法器  非法不妄說  隨諸根利鈍  漸教令昇進  於法常恭敬  信受不誹謗  有能說法者  供養如世尊  聽法諸眾生  令滅於煩惱  不貪著名譽  利養而說法   大方廣十輪經持戒相品第十一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發大莊嚴具足戒輪。若成就此輪。從初發心遠離五欲。於聲聞辟支佛中。第一最勝為大福田。皆應供養而守護之。   何等為菩薩摩訶薩莊嚴戒輪。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能出家受其具足。成就波羅提木叉。而不與聲聞辟支佛共。若菩薩不以此戒能為眾生除諸煩惱一切邪見。是則不名為摩訶薩。亦不名為聲聞辟支佛大福田也。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心常平等。護持淨戒志念堅固而不退轉。心恆專一不生異想。若見持戒破戒慳貪佈施上中下等。有若干種無量眾生。瞋恚惱害行住坐臥。於三有中陰入諸界而無分別。如是持戒。不著欲界持戒。不著色無色界持戒。不分別觀察有想持戒。不為到不到故持戒。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相貌。發大莊嚴清淨戒輪。從初發心常離五欲。如是菩薩摩訶薩。則能為一切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亦為眾生守護供養。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優婆塞律儀  住於解脫戒  雖與二乘共  不名摩訶薩  若修於空法  不依於世間  亦不依諸有  智者護淨戒  不取於戒相  清淨離諸漏  如是護戒者  最勝之福田   大方廣十輪經忍辱品第十二   復次善男子。雲何名菩薩摩訶薩發大莊嚴具足忍輪。若菩薩成就此輪者。從初發意能除五欲。堪為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亦為眾生尊重恭敬供養守護。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忍辱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又菩薩有漏忍者則受諸有。亦不能無眾生之想。依止果報依止功德。亦名住色聲香味觸忍。亦名羸劣忍。無所堪忍。悲愍念眾生而修行忍。但是諂曲悅彼故忍。不為安樂眾生故忍。   如是忍者。則與聲聞辟支佛同。非大莊嚴亦非菩薩但有假名。如是菩薩。終不堪任為諸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是名菩薩世間忍輪。   雲何名菩薩以大莊嚴出世間忍。為諸眾生故。修行於忍而不染著。若於一切所作事務。言語相貌音聲名字聖所住處。皆悉隨順而不捨於三結三受。三相三世。三有三業。如是等事悉不依止心恆寂滅而修行忍。是名菩薩出世間忍輪。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大莊嚴忍輪。從初發心常離五欲。是諸菩薩摩訶薩。能為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為一切眾生守護供養。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此忍說二種  有相及無相  有相修行忍  智者所不貴  有相說三業  即依於忍聚  是名有漏忍  非是大人相  於四顛倒中  修於無著忍  寂滅於三業  是忍為最勝  滅於一切行  不依相無相  心猶如虛空  是忍為最勝  眾生皆一相  諸法空寂滅  心無有所著  是忍最大利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0 大方廣十輪經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八   失譯人名今附北涼錄   精進相品第十三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大莊嚴精進輪。從初發心離五欲者。能為聲聞辟支佛而作福田。亦為一切守護供養。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精進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世間精進復有三種。一者修福精進。二者勇猛精進施戒禪定。三者緣於有漏及諸眾生。依於果報福行住處。是名世間精進。則非摩訶薩也。   復次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心常平等。但為除滅煩惱業結而勤精進。於聖無漏無取無捨。亦無依止。無雜穢心。亦無亂想。持戒破戒。精進懈怠。佈施慳貪。濁心慈心。如是一切皆悉平等而行精進。不於三界起種種想。於諸眾生若聞言語造業處所。於陰界入無所取想而修精進。不依欲界。不著色界及無色界。不生到不到想而修精進。不著一切行。不依三種福而勤精進。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大莊嚴輪。從初發意離於五欲。名為摩訶薩。亦復堪與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為諸眾生守護供養。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染著六情根  愚闇於四流  精進常勇猛  智者所譏嫌  境界處精進  善取於有漏  不名為福田  亦非摩訶薩  智者勤精進  除滅一切著  心無所依止  是名為福田  不著於名色  為眾作歸依  勇猛離諸陰  是名為福田  照了於愚闇  超度到彼岸  如是精進輪  斷眾煩惱縛   大方廣十輪經禪相品第十四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大莊嚴禪定輪。若菩薩成就此輪。從初發意斷除五欲。是則堪為聲聞辟支佛福田。一切眾生守護供養。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禪有二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雲何名世間禪。若菩薩依於陰相。染著欲界色界無色界修禪。依止三解脫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乃至地水火風空識等。皆悉依止而生染著。如是修禪。是名菩薩修世間禪。亦與一切聲聞辟支佛共。不得名為摩訶薩也。雲何名出世間禪。   善男子。所謂菩薩能出世間放大光明。不著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皆無依止而修於禪。乃至身口意戒。三解脫門。陰界諸入。三受四大。空處識處。不用處非想非非想處。今世後世悉離空靜。不依止空大空。是名菩薩摩訶薩出世間禪。   善男子。以如是相故。菩薩摩訶薩則能成就大莊嚴禪輪。從初發意離於五欲。堪為聲聞辟支佛福田。亦為一切守護供養。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為捨重擔故  修於有相禪  但斷於己結  不名為智者  染著而修禪  依止於解脫  取著於彼岸  不能利眾生  若為棄重擔  欲利諸眾生  滅結修諸禪  是名真智者  若斷於有愛  為利諸眾生  修於無相禪  是名摩訶薩  斷除眾生縛  令世間無畏  寂滅而修禪  是名摩訶薩   大方廣十輪經智相品第十五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大莊嚴智輪。若能成就如是大莊嚴智輪。從初發意離於五欲。則能堪為聲聞辟支佛而作福田。亦為一切守護供養。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二種智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雲何名世間智。所謂菩薩依止讀誦。欲滅一切眾生愚闇作大照明。如來所說種種無量。於聲聞乘皆悉聽受。自書使人書。自讀誦亦教人讀誦。若說辟支佛法及大乘法。皆悉隨順一切信受。若自讀誦教人讀誦。自書亦教人書。能為眾生廣說分別顯示其義。讀誦經法求諸無漏。八聖道分解脫之味。而不求於寂滅智慧。常有存相取著之心。是名菩薩世間智輪。亦與聲聞辟支佛等無有異也。不可名為菩薩摩訶薩。雲何名出世間智輪。菩薩摩訶薩修道之時。隨其精進行住誦習。而於彼相不取不著不念不思惟。如是行類則非下劣心。如虛空同於寂滅。觀法平等都無所著亦無所繫。無生無滅心無退轉。常行平等諸法實際。深入寂滅得無生忍。不取諸相心無增減。不依諸地亦不住智慧。菩薩若得如是具足智者。是名菩薩出世間智。有此行類則能成就大莊嚴智輪。從初發意不染五欲。亦能堪為聲聞辟支佛福田。一切眾生守護供養。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大莊嚴輪。若菩薩成就如此大莊嚴輪者。從初發心斷除五欲。堪為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亦為一切守護供養。   善男子。菩薩方便復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雲何名菩薩世間方便。自為及人常懷彼此。種種伎藝而成就眾生。能現如是若干種身。或現佛身。或現辟支佛身。或現聲聞身。或現父母身。隨所應見而為現相。若有病人及看病者。瞻視羸劣無有能救。一切怖畏乃至應死。悉以方便救令解脫。常行四攝成就眾生住於大乘若聲聞辟支佛人。有不堪任為大乘器根不熟者。即於二乘法中。令使修習如是甚深微妙之法。開示顯現第一義諦。超過凡夫顛倒境界。依於四依具四辯才。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住善取道入方便智道成熟眾生。若諸眾生有為名稱。染著利養諸根動搖。而不成就涅槃善根。如是等人教令習誦。如來所說聲聞辟支佛乘。成就離施功德教令勸助。若有眾生多起瞋恚。其心甚惡而無哀愍。教令修行四無量心而得成熟。若見懈怠如是眾生教令精進。多瞋眾生教行忍辱。散心眾生教令禪定。愚癡眾生為說正法。令修智慧教化成就。若有眾生無所依止無恭敬教。心令開示歸依三寶。有如是等教使修習優婆塞戒。亦教八戒齋法。或有眾生以種種伎術著作務處。教化成就如是等輩。恆沙菩薩有世間方便智慧。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此方便智輪。以諸經論作務伎術。摧伏一切外道異學苦行智輪。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世間方便智。與一切聲聞辟支佛共。   善男子。若有菩薩不依明師。亦不依止善知識。以是行類相貌。染著世間而自迷惑。如是菩薩。則不能住出世方便智輪。不名福田。亦不能善知眾生諸行。若見不成法器眾生。及聲聞辟支佛乘根不熟者。於是人所顯示大乘是名愚癡。無巧方便而教大乘人。捨菩薩道令修聲聞辟支佛法。是為錯謬不識人根。若見辟支佛人。教令捨離修聲聞乘。不識人根而謬說法。有如是失墮於咎過。若見聲聞人厭於生死者。為說世間三界果報樂著生死。不識人根而謬說法。有如是失墮於咎過。若有眾生不斷殺盜。乃至不斷邪見。具行十惡諸不善根。見如是等而為顯示菩薩大乘甚深之法。竟不說於惡道果報。生死受苦輪轉諸趣。不識人根妄說諸法。墮於咎過亦名愚癡無方便智。若見樂持戒者為說佈施。樂精進者為說持戒。樂忍辱者為說精進。樂禪定者為說忍辱。樂智慧者為說禪定。是名菩薩愚癡。無巧方便智輪。亦名世間智。則與一切聲聞辟支佛共。亦不可名為摩訶薩也。雲何名菩薩摩訶薩出世間方便智輪。若諸菩薩有所作業。皆為他人不念己身。作若乾等種種伎術。乃至悉欲與人共之。如前所說。若有己利迴施他人。見堪任器者而為說法。漸教聲聞辟支佛乘。見辟支佛人。教令漸修摩訶衍乘。亦不為聲聞人根不熟者。而為說樂生死法。為有殺生乃至邪見。為說聲聞法生死所趣。若樂修施者。為說無上伎術。乃至樂智慧者。為說賢聖無漏智道。以是智慧成就眾生。不取眾生想及智慧想。是名菩薩摩訶薩能出世間最大莊嚴方便智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意斷除五欲。是名菩薩摩訶薩堪為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常為一切守護供養。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應說一乘道  而為演二乘  則為目欺誑  不名度眾生  決定墮邪聚  而示下劣乘  是則為愚癡  不名摩訶薩  趣向一乘者  為欲聽法故  樂處於生死  智者之所說  決定專一心  隨欲而教化  是名為方便  智者所讚歎  一向為聲聞  教令生厭惡  堪任為器者  教以摩訶衍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取法之慈而莊嚴輪不取眾生相。何以故。取眾生慈而莊嚴者。則是聲聞辟支佛行。不能莊嚴大乘道也。聲聞辟支佛雖修於慈。但自為己不為利人。為自調伏滅己結業。盡諸煩惱已得涅槃。為我人眾生而修行慈。於他眾生心常放捨。是故不名為大莊嚴輪。唯斷己結不能為人除諸煩惱。菩薩摩訶薩則不如是。常為一切眾生修行慈心莊嚴大慈。名為菩薩摩訶薩。無依止慈。不依止陰界入故而修行慈。不依止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而修行慈。不依止欲界色界無色界而修行慈。不依止此世後世故而修行慈。不依止此岸而修行慈。不依止彼岸而修行慈。不為不到故而修行慈。菩薩摩訶薩。唯緣法故而修行慈。此非聲聞辟支佛之所能行。唯諸菩薩摩訶薩。乃能成就如是大莊嚴緣法慈輪。若菩薩從初發意離於五欲。如是菩薩摩訶薩。堪任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亦為一切眾生守護供養。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悲輪。從初發意斷除五欲。名為摩訶薩堪為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常為一切眾生守護供養。何以故。一切聲聞辟支佛。但自為己而修悲故。菩薩摩訶薩則不如是。而自亡己為一切眾生故而修行悲。是故堪為一切眾生作大福田。如是菩薩摩訶薩。能兼他人修四攝法。為成熟眾生故。乃至捨己支節身命及以財物。以此大悲為欲安樂諸眾生故。亦不得眾生相。不得施者相。不得受者相。乃至不得施業果報相。行檀波羅蜜時。不取行相愛語利益及同事相。雖行四攝而不取相。常以最勝心第一心寂滅心。乃至無量阿僧祇心。無行陰界入心。無動搖而常安住。莊嚴大悲寂滅心成就眾生。   善男子。以如是相能大莊嚴。不與一切聲聞辟支佛共。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此大悲輪。從初發意斷除五欲。堪為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常為一切眾生守護供養。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此法難思議  甚深如虛空  無色無所住  大悲之所成  常勤行頭陀  菩薩最上智  大悲勇進力  超過一切人  眾生無歸依  生死苦所縛  普欲令解脫  大悲水洗除  乾竭生死海  則非聲聞地  及與緣覺乘  菩薩所哀愍  貪慾恚愚癡  眾生沒惡道  以此大悲水  洗浴苦眾生   復次善男子。又有廣遍虛空無邊無有量數種種差別音聲辯才一切三昧總持忍辱大莊嚴輪。菩薩摩訶薩若成就此輪。從初發意斷除五欲。則能堪為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一切皆應供養守護。   雲何名為菩薩摩訶薩廣遍虛空無邊無量種種差別音聲辯才一切三昧總持忍辱大莊嚴輪。所謂菩薩照明一切法。猶如月光普照天下。無相無依心無所染。於諸三昧身心不動。眼眼觸眼識悉皆不動。若眼緣觸內生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生寂滅心與無生心。耳鼻舌身。乃至心意意識無生亦如是。能生三受寂滅心無生心。三世陰界入一切亦皆無生無有動搖。三界三行三戒。三乘三解脫。三根三觸。亦寂滅心無生心。一切處無住。皆行無相檀波羅蜜。乃至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波羅蜜皆住寂滅心無動亂。四念處四正懃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皆住不動。九次第定亦不動。乃至三行如不如相亦悉不動。知一切法悉無所障住八聖道。窟宅及非窟宅。有取無取。有漏無漏。有此彼岸。無此彼岸。無大無小。有作無作。有善無善。有記無記。於一切處而心不動。乃能如是大慈大悲興大方便。為成熟眾生守護三乘及四無畏。分別十地乃至十八不共法。於一切處皆住無作無起心常安住。取相三受皆悉寂滅。菩薩摩訶薩離一切相。得虛空眼火光照明三昧一切三昧王方便大莊嚴輪。若菩薩住是三昧。則能滅除過去諸業。三惡趣苦皆悉消滅令盡無餘。   善男子。譬如五日出時。一切泉流河池及諸大河。四大海水皆悉枯竭。如是菩薩摩訶薩。以廣遍虛空無邊無量阿僧祇譬喻言辭巧說辯才一切三昧總持忍辱大莊嚴輪。菩薩若能成就此輪。滅盡三有除諸惡趣。於過去世所有業障永滅無餘。   善男子。譬如世界劫欲盡時。此四天下及八萬四千諸河渚等。並四天王一切諸山。皆悉敗壞消滅永盡令無有餘。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一切三昧諸陀羅尼忍辱輪者。能滅先世所作惡業。乃至三有一切惡趣永盡無餘。   善男子。譬諸黑闇遍滿虛空。日輪出時一切黑闇皆悉除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能成就是大莊嚴輪。乃至一切三昧總持忍辱輪。己身及他顛倒諸闇皆悉消滅。如是虛空無邊智日。悉能消滅先世諸惡不善使業永盡無餘。是菩薩不隨惡知識。常不離諸佛而聽正法。乃至不離諸菩薩行。於其夢中心常念佛。   何等是菩薩摩訶薩大莊嚴遍滿虛空廣大無邊無量阿僧祇種種言辭音聲辯才一切三昧總持忍辱輪。   菩薩摩訶薩。入於初禪乃至第四禪。入空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入滿足滅盡定。乃至滿足滅三行心。無動受心。想觸意行寂滅不動。或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住於禪味。亦住第一義空。身諸毛孔出於暖氣。燒滅一切結使業薪。如是次第逮深正念。一切身體悅樂滿足。   譬如自在天子入現一切樂三昧。入是三昧已。一切身毛孔中皆悉受樂。如是樂相觸菩薩身。而便自憶念佛。念佛已即便見佛無復餘相。   若念一佛則見一佛。若念無量佛則見無量佛。若念佛身少分則見少分。若念佛無邊身則見無邊身。若觀自身作佛相者。則見己身同佛相好具足莊嚴。若觀他身欲作佛者。則見他身亦同其佛莊嚴相好。若欲隨觀眾生皆作佛相者。則隨所觀同佛身相餘無所見。心所起念皆實不虛。知一切法如幻如水中像。悉觀三受三行永盡消滅。   如是觀已還入滅盡定禪悅味食或於一七日二七三七。乃至七七日。或十日五十日。如是乃至百千萬億劫。還入實諦空觀如前念佛。成就作是觀已。   善男子。以如是相廣大遍滿虛空無量無邊阿僧祇種種言辭音聲辯才一切三昧總持忍辱輪。   菩薩成就如是輪故。斷除五欲。滅盡過去一切惡業。三有六趣皆悉消滅令無有餘。堪為聲聞及辟支佛作大福田。亦為一切守護供養。離四顛倒愚癡大闇。不復更隨諸惡知識。常不離佛得聞正法。乃至夢中見佛聽法供養眾僧。於一切菩薩所行之道。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淨佛土。於彼佛國一切眾生悉皆化生相好如佛。住摩訶衍結使微薄。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堪任法器者  則破諸結使  能住於善住  皆悉無疑難  為欲斷有縛  當作大莊嚴  修學諸禪定  智慧不思議  修學於諸禪  觀第一寂滅  以此念佛智  能盡一切惡  相與無相等  以空悉能滅  永斷於惡趣  不離見諸佛  善修學諸法  供養一切佛  疾成於正覺  以修空相故  為眾作親友  除捨諸結使  是名淨福田  疾近於菩提  眾生作佛相  遍滿諸世界  為求佛道故  遠離於二乘   說是法時。恆河沙等無量菩薩。本所曾聞念佛正法。若有癈忘今悉還得。無量眾生聞是念佛百千三昧。悉入一切三昧方便。皆得憶念總持華鬘。無量眾生而皆依止首楞嚴三昧。乃至成就電光三昧。得一切法照明逮無生忍。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無量眾生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無量眾生皆求出家入佛法中。無量眾生住於十善。有發聲聞心者。有發辟支佛心者。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得不退轉者。無量眾生得世間正見。以正見因緣故斷惡趣結。皆得生天及在人間。歸依三寶棄捨五欲。於佛法中而得出家。離一切邪見得清淨信。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善男子。汝當以此不退法輪。授地藏菩薩記。若有眾生讀誦此經。為他解說住是法者。應當擁護十法。   何等為十。擁護一切財物。離一切惡。一切邪見。邪歸依十惡。一切身過。一切口過。一切誹謗。一切破戒。一切橫病。一切橫死。如是眾生臨命終時。皆得見佛即生天上。若有眾生讀誦此經。應當擁護如是十法。是名諸佛伏藏。佛說是經已時。四部眾及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及地藏菩薩等。聞是經已歡喜奉行。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八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1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No. 411 [No. 410]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大聲聞僧。復有菩薩摩訶薩眾。謂過數量大菩薩僧。說月藏已。爾時南方大香雲來雨大香雨。大花雲來雨大花雨。大妙殊麗寶飾雲來。雨大殊麗妙寶飾雨。大妙鮮潔衣服雲來。雨大鮮潔妙衣服雨。是諸雲雨充遍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從諸香花寶飾衣服。演出種種百千微妙大法音聲。謂歸敬三寶聲。受持學處聲。忍辱柔和聲。精進勇猛聲。降伏四魔聲。趣入智慧聲。廣大名稱遍滿三界聲。勸修殊勝念定總持聲。空無相無願聲。厭離貪慾聲。色如聚沫聲。受如浮泡聲。想如陽焰聲。行如芭蕉聲。識如幻事聲。無常聲苦聲無我聲空聲。慚愧聲。遠離聲。護念聲。慈悲喜捨聲。證得諸法聲。生天涅槃聲。趣向三乘聲。轉大法輪聲。雨大法雨聲。成熟有情聲。度三惡趣聲。修治圓滿六到彼岸聲。善巧方便聲。趣入十地聲。遊戲神通聲。遊戲清淨無上大乘聲。不退轉地聲。無生法忍聲。灌頂受位聲。趣入一切諸佛大海聲。   爾時一切諸來大眾鹹見如是種種雲雨。亦聞如是諸法音聲。隨意所樂各見其身種種香花寶飾衣服之所莊嚴。又各自見兩手掌中持如意珠。從是一一如意珠中雨種種寶。復從一一如意珠中放諸光明。因光明故。一一有情皆見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又因光明見諸佛土。一一世尊無量眾會恭敬圍遶。復因光明見諸佛土一切有情若有病者。因此光明之所照觸眾病除愈。諸應被殺及囚繫者。光明照故皆得解脫。諸身語意粗重穢濁。因光皆得輕軟清淨。諸飢渴者亦皆飽滿。諸被種種刑罰逼切。光明照故皆離憂苦。諸少衣服寶飾珍財。光明照故隨念皆足。若諸有情樂欲殺生。乃至或有樂欲邪見。由此光明之所照觸。皆悉樂欲遠離殺生。乃至樂欲遠離邪見。若諸有情為於種種求不得苦之所逼切。光明照故隨願皆得。又因光明見諸佛土一切有情所受眾苦無不休息。皆悉歡娛受諸妙樂。又見如是諸佛土中。由此光明之所照觸。遠離一切昏雲塵霧。烈風暴雨不善音聲。及諸臭穢苦辛惡味惡觸恐怖遠離一切邪業邪語邪意邪歸。不寒不熱安靜坦然地平如掌。諸妙樂具充滿其中。   爾時眾會其身欻然。地界增強堅重難舉。既睹斯瑞鹹悉驚疑。何因何緣而現此相。於眾會中有天帝釋名無垢生。去薄伽梵不遠而坐。即從座起頂禮世尊。合掌向佛以頌問曰。  具諦語諦見  諦善住牟尼  普為眾弘宣  諦究竟堅法  令諸有情類  滅苦及苦因  何緣於此中  現諸雲雨等  令舉眾歡悅  鹹生淨信心  皆發趣大乘  度疑生實見  天人大眾身  地界增堅重  不能自勝舉  此相有何緣  兩手皆珠現  雨眾寶放光  照十方除罪  息苦獲安樂  導師復何因  令舉眾皆見  種種香鬘等  各各自嚴身  天人普猶豫  不測何因緣  有誰將欲來  現此神通力  為是佛菩薩  為梵魔釋天  唯願大導師  速為眾宣說   爾時世尊。告無垢生天帝釋曰。汝等當知。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地藏。已於無量無數大劫。五濁惡時無佛世界成熟有情。今與八十百千那庾多頻跋羅菩薩俱為欲來此禮敬親近供養我故。觀大集會生隨喜故。並諸眷屬作聲聞像將來至此。以神通力現是變化。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有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殊勝功德之所莊嚴。一切世間聲聞獨覺所不能測。此大菩薩。是諸微妙功德伏藏。是諸解脫珍寶出處。是諸菩薩明淨眼目。是趣涅槃商人導首。如如意珠雨眾財寶。隨所希求皆令滿足。譬諸商人所採寶渚。是能生長善根良田。是能盛貯解脫樂器。是出妙寶功德賢瓶。照行善者猶如朗日。照失道者猶如明炬。除煩惱熱如月清涼。如無足者所得車乘。如遠涉者所備資糧。如迷方者所逢示導。如狂亂者所服妙藥。如疾病者所遇良醫。如羸老者所憑幾杖。如疲倦者所止床座。度四流者為作橋樑。趣彼岸者為作船筏。是三善根殊勝果報。是三善本所引等流。常行惠施如輪恆轉。持戒堅固如妙高山。精進難壞如金剛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祕藏。等至嚴麗如妙花鬘。智慧深廣猶如大海。無所染著譬太虛空。妙果近因如眾花葉。伏諸外道如師子王。降諸天魔如大龍象。斬煩惱賊猶如神劍。厭諸諠雜如獨覺乘。洗煩惱垢如清淨水。能除臭穢如疾飄風。斷眾結縛如利刀劍。護諸怖畏如親如友。防諸怨敵如塹如城。救諸危難猶如父母。藏諸怯劣猶若叢林。如夏遠行所投大樹。與熱渴者作清冷水。與飢乏者作諸甘果。為露形者作諸衣服。為熱乏者作大密雲。為貧匱者作如意寶。為恐懼者作所歸依。為諸稼穡作甘澤雨。為諸濁水作月愛珠。令諸有情善根不壞。現妙境界令眾欣悅。勸發有情增上慚愧。求福慧者令具莊嚴。能除煩惱如吐下藥。能攝亂心如等持境。辯才無滯如水激輪。攝事繫心如觀妙色。安忍堅住如妙高山。總持深廣猶如大海。神足無礙譬若虛空。滅除一切惑障習氣。猶如烈日銷釋輕冰。常遊靜慮無色正道一切智智妙寶洲渚。能無功用轉大法輪。善男子。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具如是等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殊勝功德。與諸眷屬欲來至此。先現如是神通之相。世尊說是地藏菩薩諸功德已。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與八十百千那庾多頻跋羅菩薩。以神通力現聲聞像。從南方來至佛前住。與諸眷屬恭敬頂禮世尊雙足。右遶三匝在如來前。合掌而立以頌讚曰。  兩足尊導師  慈心常普覆  安忍如大地  遍除瞋忿心  具殊勝相好  莊嚴諸佛國  能以諦慈悲  充滿一切土  永絕諸愛網  如實善安住  捨諸清淨國  度染濁眾生  本願攝穢土  成熟惡眾生  起堅固正勤  久修諸苦行  久修諸苦行  聞生悚懼心  修諸施戒忍  及精進定慧  曾供事無量  佛菩薩聲聞  及濟諸有情  飢渴病死者  本為他有情  自捨多身命  本為正法故  捨多骨血皮  棄捨自安樂  悲愍諸有情  專為諸有情  勤修斷惑網  善護於六根  恆遠離諸欲  觀有為無常  苦空無我性  諸苦業增長  皆貪愛為因  故先於六根  永斷諸貪慾  普於有情界  常安住大悲  雖得勝菩提  而不捨本願  隨見諸有情  逼切在眾苦  隨起勤精進  勇猛而濟拔  令勤修施戒  忍進定般若  如母於一子  慈心而養育  本於有情類  常住普慈心  故速證菩提  度脫無量眾  本修菩提行  無不為眾生  故今於有情  不捨於六度  昔常於末世  求無上菩提  今還末世中  速成無上覺  調伏諸惡見  天龍人藥叉  安住能斷惑  如金剛聖道  授無量有情  得勝菩提記  成應供導首  最上良福田  世尊無等侶  普覆諸群生  無量大名聞  充滿十方界  是故諸菩薩  為成就己事  鹹共來歸依  大牟尼足下  聞所說妙法  皆生歡喜心  起增上正勤  修習菩提行  由導師法力  皆速證菩提  故今者導師  大集未曾有  十三兆藥叉  恆噉諸血肉  皆捨諸惡業  速趣大菩提  有得勝總持  安忍及靜慮  有永盡諸漏  應供世間尊  有修四無量  有住四攝法  有得四辯才  有安住順忍  有得健行定  有得妙慧眼  有住無生忍  皆由導師力  世尊大威德  摧滅眾魔怨  降伏諸外道  九十五異類  盡地獄傍生  餓鬼非天趣  故貞實有情  鹹歸尊足下  今者息刀兵  疫病飢饉劫  度迷失正道  盲冥諸有情  諸煩惱狂亂  皆安寂滅道  故我捨諸緣  來禮敬尊足  無邊諸佛土  現在諸導師  鹹廣讚世尊  聞者皆來此  我聞遍知海  真實德無邊  度脫諸有情  心歡喜敬禮  曾修無量福  今得禮尊足  願無量劫中  常修多供養  我今學世尊  發如是誓願  當於此穢土  得無上菩提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以妙伽他禮讚佛已。與諸眷屬復持無量天妙香花種種寶飾而散佛上。變成寶蓋住虛空中。為聽法故即於佛前儼然而坐。爾時一切諸來大眾。既見地藏菩薩摩訶薩已。皆獲希奇得未曾有。各持種種上妙香花寶飾衣服幢幡蓋等。奉散地藏菩薩摩訶薩而為供養。皆作是言。我等今者快得善利。因佛神力親得瞻仰禮敬供養如是大士。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好疑問。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一肩禮佛雙足。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此善男子從何而來。所居佛國去此遠近。成就何等功德善根。而蒙世尊種種稱歎。復能讚佛不可思議功德法海。我等昔來未曾聞見。唯願為說。世尊告曰。止善男子。如是大士功德善根。一切世間天人大眾皆不能測其量淺深。若聞如來為汝廣說如是大士功德善根。一切世間天人大眾。皆生迷悶或不信受。時好疑問復重請言。唯願如來哀愍為說。佛言。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略說少分。如是大士。成就無量不可思議殊勝功德。已能安住首楞伽摩勝三摩地。善能悟入如來境界。已得最勝無生法忍。於諸佛法已得自在。已能堪忍一切智位。已能超度一切智海。已能安住師子奮迅幢三摩地。善能登上一切智山。已能摧伏外道邪論。為欲成熟一切有情所在佛國悉皆止住。如是大士。隨所止住諸佛國土隨所安住諸三摩地。發起無量殊勝功德。成就無量所化有情。如是大士。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能發智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悉同見諸三摩地所行境界。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具足無邊智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隨其所應能以無量上妙供具。恭敬供養諸佛世尊。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具足清淨智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悉同見諸欲境界無量過患心得清淨。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具足慚愧智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得具足增上慚愧。離諸惡法心無忘失。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具足諸乘明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得善巧天眼智通宿住智通死生智通了達此世他世因果。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無憂神通明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離一切愁憂昏昧。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具足勝通明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得具足神通善巧。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普照諸世間定。由此定力令十方界離諸昏暗。令彼佛土一切有情普見十方諸佛國土。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諸佛燈炬明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捨邪歸依歸正三寶。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金剛光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所有一切小輪圍山大輪圍山蘇迷盧山及諸餘山谿□壑瓦礫毒刺諸穢草木皆悉不現。令彼佛土所有一切眾邪蠱毒諸惡蟲獸災橫疫癘昏暗塵垢不淨臭穢悉皆銷滅。令彼佛土地平如掌。種種嘉祥自然踴現。清淨殊勝眾相莊嚴。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智力難摧伏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魔王及諸眷屬。皆悉驚怖歸依三寶。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電光明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悉遠離後世恐怖得法安慰。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具足上妙味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隨念皆得飲食充足。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具足勝精氣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無不皆得增上力勢離諸病苦。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上妙諸資具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隨樂皆得床座敷具衣服寶飾諸資身具無所乏少殊妙端嚴甚可愛樂。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無諍智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身心勇健遠離一切怨憎繫縛和順歡娛愛樂具足施戒安忍勇猛精進心無散亂成就智慧。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能引勝踴躍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受無量勝妙歡喜。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具足世路光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得無礙智能修種種清淨事業。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善住勝金剛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得諸根具足無缺常樂遠離其心寂靜。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增上觀勝幢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深呵厭自惡業過鹹善護持十善業道生天要路。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具足慈悲聲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悉發起慈心悲心無怨害心普平等心更相利益安樂之心。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引集諸福德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離諸鬥諍疾疫飢饉非時風雨苦澀辛酸諸惡色觸悉皆銷滅。如是大士。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海電光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大地眾寶合成。一切過患皆悉遠離種種寶樹衣樹器樹諸瓔珞樹花樹果樹諸音樂樹。無量樂具周遍莊嚴。以要言之。此善男子。於一一日每晨朝時。為欲成熟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諸定。從定起已遍於十方諸佛國土。成熟一切所化有情。隨其所應利益安樂。此善男子。已於無量無數大劫。五濁惡時無佛世界成熟有情。復於當來過於是數。或有世界刀兵劫起害諸有情。此善男子見是事已。於晨朝時以諸定力除刀兵劫。令諸有情互相慈愍。或有世界疫病劫起害諸有情。此善男子見是事已。於晨朝時以諸定力除疫病劫。令諸有情皆得安樂。或有世界飢饉劫起害諸有情。此善男子見是事已。於晨朝時以諸定力除飢饉劫。令諸有情皆得飽滿。此善男子。以諸定力作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利益安樂諸有情事。此善男子。具足成就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殊勝功德。常勤精進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曾於過去無量無數殑伽沙等佛世尊所。為欲成熟利益安樂諸有情故。發起大悲堅固難壞勇猛精進無盡誓願。由此大悲堅固難壞勇猛精進無盡誓願增上勢力。於一日夜或一食頃。能度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數諸有情類。皆令解脫種種憂苦。及令一切如法所求意願滿足。隨所在處若諸有情種種希求憂苦逼切。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離諸憂苦。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飢渴所逼。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飲食充足。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乏少種種衣服寶飾醫藥床敷及諸資具。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衣服寶飾醫藥床敷及諸資具無不備足。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愛樂別離怨憎合會。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愛樂合會怨憎別離。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身心憂苦眾病所惱。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身心安樂眾病除愈。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互相乖違興諸鬥諍。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捨毒害心。共相和穆歡喜忍受展轉悔愧慈心相向。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閉在牢獄杻械枷鎖檢繫其身具受眾苦。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解脫牢獄杻械枷鎖自在歡喜。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應被囚執鞭撻拷楚臨當被害。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免離囚執鞭撻加害。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身心疲倦氣力羸惙。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身心暢適氣力強盛。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諸根不具隨有損壞。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諸根具足無有損壞。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顛狂心亂鬼魅所著。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心無狂亂離諸擾惱。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貪慾瞋恚愚癡忿恨慳嫉憍慢惡見睡眠放逸疑等皆悉熾盛惱亂身心常不安樂。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離貪慾等身心安樂。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為火所焚為水所溺為風所飄。或於山巖崖岸樹捨顛墜墮落。其心。慞惶。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離諸危難安隱無損。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為諸毒蛇毒蟲所螫。或被種種毒藥所中。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離諸惱害。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惡鬼所持成諸瘧病。或日日發或隔日發。或三四日而一發者。或令狂亂身心戰掉。迷悶失念無所了知。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解脫無畏身心安適。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為諸藥叉羅剎餓鬼畢捨遮鬼布怛那鬼鳩畔荼鬼羯吒布怛那鬼吸精氣鬼及諸虎狼師子惡獸蠱毒厭禱諸惡咒術怨賊軍陣及餘種種諸怖畏事之所纏繞。身心慞惶懼失身命惡死貪生厭苦求樂。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離諸怖畏保全身命。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或為多聞.或為淨信.或為淨戒.或為靜慮.或為神通.或為般若.或為解脫.或為妙色.或為妙聲.或為妙香.或為妙味.或為妙觸.或為利養.或為名聞.或為功德.或為工巧.或為花果.或為樹林.或為床座.或為敷具.或為道路.或為財穀.或為醫藥.或為舍宅.或為僕使.或為彩色.或為甘雨.或為求水.或為稼穡.或為扇拂.或為涼風.或為求火.或為車乘.或為男女.或為方便.或為修福.或為溫暖.或為清涼.或為憶念.或為種種世出世間諸利樂事。於追求時為諸憂苦之所逼切。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此善男子。功德妙定威神力故。令彼一切皆離憂苦意願滿足。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以諸種子殖於荒田或熟田中。若勤營務或不營務。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此善男子。功德妙定威神力故。令彼一切果實豐稔。所以者何。此善男子。曾過無量無數大劫。於過數量佛世尊所。發大精進堅固誓願。由此願力為欲成熟諸有情故。常普任持一切大地常普任持一切種子。常普令彼一切有情隨意受用。此善男子威神力故。能令大地一切草木根鬚芽莖枝葉花果皆悉生長藥穀苗稼花果茂實成熟潤澤香潔軟美。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貪瞋癡等皆猛利故造作殺生或不與取或欲邪行或虛誑語或粗惡語或離間語或雜穢語或貪或瞋或復邪見十惡業道。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煩惱悉皆銷滅遠離十惡成就十善於諸眾生起慈悲心及利益心。此善男子。成就如是功德妙定威神之力勇猛精進。於一食頃能於無量無數佛土一一土中以一食頃皆能度脫無量無數殑伽沙等所化有情。令離眾苦皆得安樂。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此善男子。成就如是如我所說不可思議諸功德法。堅固誓願勇猛精進。為欲成熟諸有情故。於十方界。或時現作大梵王身。為諸有情如應說法。或復現作大自在天身。或作欲界他化自在天身。或作樂變化天身。或作睹史多天身。或作夜摩天身。或作帝釋天身。或作四大王天身。或作佛身。或作菩薩身。或作獨覺身。或作聲聞身。或作轉輪王身。或作剎帝利身。或作婆羅門身。或作茷捨身。或作戍達羅身。或作丈夫身。或作婦女身。或作童男身。或作童女身。或作健達縛身。或作阿素洛身。或作緊捺洛身。或作莫呼洛伽身。或作龍身。或作藥叉身。或作羅剎身。或作鳩畔荼身。或作畢捨遮身。或作餓鬼身。或作布怛那身。或作羯吒布怛那身。或作粵闍訶洛鬼身。或作師子身。或作香象身。或作馬身。或作牛身。或作種種禽獸之身。或作剡魔王身。或作地獄卒身。或作地獄諸有情身。現作如是等無量無數異類之身。為諸有情如應說法。隨其所應安置三乘不退轉位。善男子。如是大士。成就如是不可思議諸功德法。是諸殊勝功德伏藏。是諸解脫珍寶出處。是諸菩薩明淨眼目。是趣涅槃商人導首。如是乃至能無功用轉大法輪。如前廣說。善男子。假使有人於其彌勒及妙吉祥並觀自在普賢之類而為上首殑伽沙等諸大菩薩摩訶薩所。於百劫中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求諸所願。不如有人於一食頃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地藏菩薩求諸所願速得滿足。所以者何。地藏菩薩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令諸有情所願滿足。如如意寶亦如伏藏。如是大士。為欲成熟諸有情故。久修堅固大願大悲勇猛精進過諸菩薩。是故汝等應當供養。爾時十方諸來大眾。一切菩薩摩訶薩及諸聲聞天人藥叉健達縛等皆從座起。隨力所作各持種種金銀等屑眾寶花香。奉散地藏菩薩摩訶薩。復持種種上妙衣服末尼寶珠真珠花鬘真珠瓔珞金銀寶縷幢幡蓋等。奉上地藏菩薩摩訶薩。復以無量上妙音樂種種讚頌恭敬供養地藏菩薩。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持此種種上妙供具迴奉世尊而說頌曰。  天人龍神所供養  十方菩薩皆來奉  聞救世有大功德  唯願受我最勝供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說是頌已頂禮佛足。於是世尊復說頌曰。  起堅固慧清淨心  滅諸有情無量苦  施眾妙樂如寶手  能斷惑網如金剛  起大悲慧具精進  善持妙供奉世尊  以海智救苦眾生  登諸趣有無畏岸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當濟度此四洲渚。世尊弟子一切苾芻及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令其皆得增長憶念。增長守護憶念。增長壽命。增長身體。增長無病。增長色力。增長名聞。增長資具。增長親友。增長弟子。增長淨戒。增長多聞。增長慧捨。增長妙定。增長安忍。增長方便。增長覺分聖諦光明。增長趣入大乘正道。增長法明。增長成熟有情。增長大慈大悲。增長一切白法。增長妙稱遍滿三界。增長法雨普潤三界。增長一切大地精氣滋味。增長一切眾生精氣善作事業。增長正法精氣善行。增長智慧光明。增長六到彼岸妙行。增長五眼。增長灌頂。增長生天涅槃。所謂有名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記明咒總持章句。我於過去殑伽沙等佛世尊所。親承受持此陀羅尼。能令增長一切白法。增長一切種子根鬚芽莖枝葉花果藥穀精氣滋味。增長雨澤。增長有益地水火風。增長喜樂。增長財寶。增長勝力。增長一切受用資具。此陀羅尼能令一切智慧猛利破煩惱賊。即說咒曰。   讖蒱(一)讖蒱(二)讖讖蒱(三)阿迦捨讖蒱(四)縛羯洛讖蒱(五)菴跋洛讖蒱(六)筏羅讖蒱(七)伐折洛讖蒱(八)阿路迦讖蒱(九)萏摩讖蒱(十)薩帝(丁□□□□c□十一)薩帝(丁□□□赨泥吉反)訶羅讖蒱(十二)毘婆(縛迦反)路迦插婆讖蒱(十三)鄔波睒摩讖蒱(十四)奈野娜讖蒱(十五)缽剌惹三牟底(都異反)剌拏讖蒱(十六)剎拏讖蒱(十七)毘濕婆(縛迦反)梨夜讖蒱(十八)捨薩多臘婆(縛迦反)讖蒱(十九)毘阿(去聲)荼素(上聲)吒(二十知戒反)莫醯隸(二十一)萏謎(二十二)睒謎(二十三)斫羯洛細(二十四)斫羯洛沫呬隸(二十五)廁(初凡反)隸(二十六)諀(匹裡反)隸(二十七)揭剌婆跋羅伐剌帝(二十八)□□芨□毤□□(二十九)缽臘薜(三十)缽剌遮囉飯怛泥(三十一去聲)曷剌怛泥(三十二去聲)播囉(三十三)遮遮遮遮(三十四)□□芨□隸(三十五)弭隸(三十六)黳羯他(三十七)託契(三十八)託齲盧(三十九)闥□(四十)闥□(四十一)弭隸(四十二)磨綻(四十三徒界反)癉綻(四十四徒界反)矩隸(四十五)弭隸隸(四十六)盎矩之多毘(四十七)遏□□□□嫩祁(上聲)□□□□革波囉祁(上聲)□□□□矩吒苫沫隸(五十一)敦祇(五十二葵計反)敦祇(五十三葵計反)敦具隸(五十四)滸盧(五十五)滸盧(五十六)滸盧(五十七)矩盧窣都弭隸(五十八)弭[口*李]第(五十九)彌[口*李]綻(六十徒界反)叛荼陀(六十一)喝(訶葛反)羅(六十二)□□芨□梨(六十三)滸盧(六十四)滸魯盧(六十五)  善說能淨諸有塵  善說能淨鬥諍劫  善說能淨濁惡意  善說能淨濁大種  善說能淨濁惡味  善說能淨濁惡氣  善說能滿諸希望  善說能成諸稼穡  善說能令一切佛  如來世尊所加護  善說又能令一切  菩薩加護而隨喜   世尊如是。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記明咒總持章句。我於過去殑伽沙等佛世尊所。親承受持此陀羅尼。能令增長一切白法廣說乃至增長一切受用資具。大德世尊。此陀羅尼。普能濟度此四洲渚世尊弟子一切苾芻及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令其皆得增長憶念廣說乃至增長一切受用資具。此陀羅尼能令世尊甘露聖教熾然久住。利益安樂三界眾生。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大記明咒總持章句。時佉羅帝耶山普皆震動。俱胝天樂不鼓自鳴。雨無量種天妙香花及珍寶等。一切眾會鹹悉驚躍。皆獲希奇得未曾有。時眾會中有大吉祥天女具大吉祥天女大池妙音天女大堅固天女具大水天女放大光天女而為上首。總有一萬八千天女。於四大種皆得自在。從座而起稽首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大德。甚奇世尊。我等雖於諸四大種得自在轉。而不能知是四大種初中後相生滅違順。如此大士。已得微細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善了知是四大種初中後相生滅違順。佛言。如是如是。天女。此善男子。已得微細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善了知是四大種初中後相生滅違順。天女當知。如如意珠具足眾德。能雨種種上妙珍寶施諸眾生。此善男子亦復如是。能雨種種覺支珍寶施諸眾生。如寶洲渚種種珍寶充滿其中。此善男子亦復如是。成就種種覺支珍寶。如天波利質多羅樹眾妙香花之所嚴飾。此善男子亦復如是種種微妙佛法珍寶而自莊嚴。如師子王一切畜獸無能驚伏。此善男子亦復如是。一切眾生無能驚伏。譬如朗日能滅世間一切昏暗。此善男子亦復如是。能滅一切眾生惡見無明昏暗。譬如明月於夜分中能示一切失道眾生平坦正路。隨其欲往皆令得至。此善男子亦復如是。於無明夜能示一切迷三乘道馳騁生死曠野眾生三乘正路隨其所應方便安立令得出離。譬如大地一切種子樹山稼穡地身眾生之所依止。此善男子亦復如是。一切殊妙菩提分法之所依止。譬如大寶妙高山王善住堅固無缺無隙此善男子亦復如是。善住一切不共佛法。由不棄捨諸眾生故。名為無缺。一切善根皆善施與諸眾生故。名為無隙。譬如虛空一切眾生皆所受用。此善男子亦復如是。一切眾生皆所受用。此善男子。成如是等無量無邊諸功德法。時諸大眾聞說地藏菩薩摩訶薩成就無量稱讚功德。皆獲希奇得未曾有。尊重恭敬皆大歡喜。至心諦觀地藏菩薩目不暫捨。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地藏真大士  具杜多功德  現聲聞色相  來稽首大師  施諸眾生樂  救脫三有苦  雨無量種雨  為供養大師  天帝無垢生  觀察四方已  合掌恭敬住  讚請於大師  我見世尊眾  末尼寶光明  遍照諸佛國  無不皆明瞭  六通照世間  今當來至此  勇猛名地藏  現出家威儀  七聖財伏藏  無畏佛音聲  諸菩薩勝幢  眾生之導首  解脫寶所依  福海具精進  悲意樂聰敏  救苦諸有情  與怖者為城  如明月示道  生善根如地  破惑如金剛  能施解脫寶  如水漂眾惑  煩惱熱為蓋  愈疾如良醫  一日稱地藏  功德大名聞  勝俱胝劫中  稱餘智者德  能解諸眾生  一切煩惱縛  至健行定等  諸定之彼岸  十二緣清淨  諸智如虛空  破無邊佛土  諸有情暗聚  隨諸土入定  四靜慮等流  普令諸有情  入定除惑熱  眾生宿惡業  刀兵病飢饉  隨所在惱害  皆能令解脫  眾生五趣身  諸苦所逼切  歸敬地藏者  有苦悉皆除  眾生乘苦輪  展轉相違害  歸敬地藏者  皆住忍慈心  十二緣所怖  追求苦所依  歸敬地藏者  皆安住無畏  若樂修諸福  正念戒聞慧  歸敬地藏者  所求皆滿足  樂一一功德  工巧藥種子  歸敬地藏者  所求皆滿足  求諸穀藥田  男女衣僕使  歸敬地藏者  所求皆滿足  眾德具相應  能任持大地  因茲諸穀藥  潤澤而細軟  諸煩惱所覆  樂行十惡業  歸敬地藏者  煩惱惡皆除  現作種種身  為眾生說法  具足施功德  悲愍諸眾生  假使百劫中  讚說其功德  猶尚不能盡  故皆當供養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永徽二年正月廿三日於長安大慈恩寺翻經院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慈恩寺沙門大乘光筆受 法海寺沙門神昉筆受)   (大總持寺沙門道觀筆受 蒲洲普救寺沙門行友證文)   (普光寺沙門道智證文 汴洲真諦寺沙門玄忠證文)   (弘福寺沙門明濬正字 大總持寺沙門玄應正字)   (弘福寺沙門文備證義 蒲洲棲巖寺沙門神泰證義)   (廓洲法講寺沙門道深證義 寶昌寺沙門法祥證義)   (羅漢寺沙門慧貴證義 實際寺沙門道明證義)   (大總持寺沙門道洪證義 大慈恩寺沙門玄奘奉詔譯)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1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二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十輪品第二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整理衣服。頂禮佛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我今問世尊  無量功德海  唯願賜開許  為解釋除疑   世尊告曰。汝真善士。於一切法智見無礙。為欲饒益他有情故請問如來。隨汝意問。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令汝心喜。於是地藏菩薩摩訶薩。以頌問曰。  我曾十三劫  已勤修苦行  為一切有情  除三災五濁  多俱胝佛所  已設無邊供  曾見大集會  清信眾和合  聰哲勤精進  皆來同會集  未曾見如是  無諸雜穢眾  雲何此佛國  穢惡損淨善  智者皆遠離  惡行者同居  多造無間罪  誹謗於正法  毀聖起惡見  妄說斷常論  具造十惡業  不畏後世苦  多遠離三乘  臭穢向惡趣  無明蔽其目  貪嫉多姦矯  雲何轉佛輪  度此眾生類  雲何破相續  如金剛煩惱  雲何得總持  果能如是忍  今我見導師  大集甚希有  未曾見餘處  具如是眾德  具杜多功德  勤修菩提道  雲何處愚眾  能開示佛輪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過去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五濁惡時。已曾請問殑伽沙等諸佛世尊如是法義。汝於如是所問法義已作劬勞已善通達已到圓滿眾行彼岸。已得善巧方便妙智。今為成熟一切有情令得利益安樂事故。為令一切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聖行伏藏施等六種波羅蜜多成熟一切有情勝行一切智智功德大海速圓滿故。為轉一切剎帝利王諸暴惡行使不墮落三惡趣故。為令此土三寶種姓威德熾盛久住世故。復問如來如是法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唯然世尊願樂欲聞。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如來由本願力成就十種佛輪。居此佛土五濁惡世。一切有情退沒一切白淨善法。匱乏所有七聖財寶。遠離一切聰敏智者。斷常羅網之所覆蔽。常好乘馭諸惡趣車。於後世苦不見怖畏。常處遍重無明黑闇。具足十種不善業道。造五無間。誹謗正法。毀呰賢聖。離諸善法具諸惡法。我住如是雜惡土中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降諸天魔外道邪論。摧滅一切諸眾生類猶如金剛堅固煩惱。隨其所樂安置一切有力眾生令住三乘不退轉位。   善男子。譬如有國時虛君位。其中所有一切人民。自軍他軍更相侵害。憂愁擾亂人眾不安。有無量種鬥訟違諍互相欺凌。諂言妄語粗惡乖離誣□矯亂。種種疾病盲翳昏闇寒熱瘧疾溫氣疫癘癲癇乾枯飲食不消。其心狂亂諸根不具支體缺減。乏少種種衣食資具。一切所有皆不可樂。諸有情類歸依種種外道邪神。惡見噁心及惡意樂皆悉熾盛。迷失正道臨墮惡趣。時彼國中有諸耆舊聰明多智博學平恕威嚴整肅。相與謀議運諸籌策。即便召集國邑人民。共所薦推取一王子。先具多種佈施調伏寂靜屍羅精進勇猛。難行苦行一切備滿。具諸殊勝福德之相。諸根圓滿支體無缺。身形長大相好端嚴。成就最勝美妙容色。常為一切尊重恭敬。率土人民無不親愛。稟性淳質常懷慈悲。博學多才備諸伎藝。柔和忍辱莊嚴其心。是大后妃所生嫡子。以諸妙香熏清淨水調和冷暖沐浴其身。著於種種上妙香熏眾寶莊嚴鮮淨衣服。末尼珠寶置在髻中。金寶華鬘冠飾其首。素練輕繒束於髮際。又以種種末尼真珠金銀等寶共所合成珥璫瓔珞環玔印等眾妙寶飾莊嚴其身。織成寶履下承其足眾寶傘蓋上覆其頂。安置古昔一切天仙所護持座。趣入一切天帝同許共所護持善巧營搆殊妙大殿。登自先王所昇尊座。紹王位已。扣擊一切天帝龍帝藥叉神帝阿素洛帝鳩畔荼帝各所護持廣大鐘鼓。其聲振響周遍國界。剎帝利等四大種姓無量人眾。沐浴其身著淨衣服。執持種種妙寶繒綵傘蓋幢幡末尼真珠金銀螺貝璧玉珊瑚茷琉璃等生色可染無量珍奇。奉獻新王以呈嘉瑞。貴族淨行博學多才諸婆羅門。以無量種微妙讚頌歌詠帝德。種種善事咒願於王。以諸吉祥散灑王頂。先王所重宿望貴族。博學多藝性直賢明。隨其所應授以種種職位官僚理諸王事。先於國境自軍他軍更相侵害。今皆令息。亦令一切怨敵惡友能為害者皆悉殄滅。損除自國一切黑品增益自國一切白品。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一王輪。由此輪故於自國土得安樂住。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善男子。如是雜染五濁惡世索訶佛土空無佛時。其中所有一切眾生。為自心中隨眠纏垢。自軍他軍惱害侵逼。愁憂擾亂愚冥不安。起無量種執著斷常。鬥訟違諍互相輕蔑。起貪瞋癡諂誑言等。具足十種不善業道。執著有情紛擾世界。成就種種煩惱疾病。闕正法眼忿恨燒惱。常不思惟真實正法。棄正法味譏毀善行。乏少所受喜樂滋味。常為種種煩惱羅網之所覆蔽。歸依六種外道邪師。迷失聖道向三惡趣。於此土中有諸菩薩摩訶薩。已於過去親近供養無量諸佛。已入諸佛功德大海。已住諸佛本所行道。皆共集會來至我所。同謂我言。汝於過去已修無量佈施調伏寂靜屍羅精進勇猛。難行苦行一切備滿。是諸微妙福慧方便大慈悲等共所莊嚴大功德藏。是一切定總持安忍諸地功德圓滿大海。無諂無誑。身形長大相好圓滿。忍辱柔和端正殊妙。不復依他修菩提道。一切智海已得圓滿。成就最勝美妙容色。能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導師。亦能安慰一切生死怖畏眾生與作親友。大慈悲等無量功德共所莊嚴。是羯洛迦孫馱.羯諾迦牟尼.迦葉波如來等父之真子。於此賢劫當得作佛。一切菩薩摩訶薩中最為上首。以諸功德種種妙香熏奢摩他.毘缽捨那清淨之水而自沐浴。著慚愧衣。清淨法界為髻中珠。冠飾諸佛所行境界廣大華鬘。束以解脫殊妙素練。又以種種一切智智無生忍等功德珍寶而自莊嚴。慈悲喜捨以為寶履能覆三界。三種妙行圓滿聖因以為傘蓋。安置古昔諸佛天仙共所護持金剛定座。趣入一切聲聞獨覺恭敬護持四種念住。坐先諸佛所敷之座。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一切智位。為令一切三寶種姓不斷絕故。轉於法輪擊法鐘鼓。妙法音聲遍滿三界。令諸天.龍.藥叉.羅剎.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鳩畔荼.彌荔多.畢捨遮.布怛那.羯吒布怛那.人.非人等於四聖諦皆得明解。三轉十二行相法輪。一切世間所有沙門若婆羅門諸天魔梵人非人等所不能轉為欲利益安樂世間無量天人令得殊勝廣大義利。昔所未轉而今轉之。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一佛輪。由此輪故如實了知此世他世是處非處。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降諸天魔外道邪論。轉大梵輪成大梵行。我應住此雜染世界五濁惡時。處大眾中正師子吼。滅諸有情五無間業廣說乃至諸不善根。摧滅一切諸眾生類堅如金剛相續煩惱。建立一切永盡諸漏解脫妙果。隨其所樂安置一切有力眾生令住三乘不退轉位。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初登王位受帝職已。觀察過去未來現在諸王法道。於其種種王業輪中。以善觀察因果報智。隨其所應建立一切輔臣僚佐普及國邑愚智人民三種業輪。由此業輪率土眾生長夜受用。所有種種適意資具喜樂增長。能滅一切怨敵惡友。何等名為三種業輪。一者建立帝王業輪。謂善教習軍陣鬥戰。降他兵眾撫育人民。二者建立田宅業輪。謂善教習造捨營農。令得安隱飲食充足。三者建立財寶業輪。謂善教習工商雜藝。令得種種珍玩資財隨意受用增諸快樂。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二王輪。由此輪故。於自國土得安樂住。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善男子。如是如來。初成佛果得無上智。觀察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法眼。以善觀察諸業法受因果報智。建立一切所化有情三種業輪。由此業輪能令三寶種姓法眼長夜不滅無上正法熾盛流通。令諸有情長受種種生天涅槃安隱快樂。及令一切外道邪論不能降伏我正法眼。而能如法摧彼邪論善男子。何等名為三種業輪。一者建立修定業輪。二者建立習誦業輪。三者建立營福業輪。善男子。雲何如來修定業輪。定有十種何等為十。謂正觀察諸有識身六種境界。我我所執以為其因。業為良田。無明覆蓋。愛為滋潤。無有自在依他而立繫屬眾緣。為欲斷滅業煩惱苦三種流故。如是觀察。雲何業流。謂諸有情所行諸行。若此諸行所由無明及愛為因能生諸有。名煩惱流。若由煩惱識為其因眾緣和合名色生起。名色為因眾緣和合六處生起。六處為因眾緣和合觸受。後有生老死等次第生起。是名苦流。如是三流。業為良田。無明為因。愛為滋潤而得生長。為欲枯涸業為良田無明為因愛為滋潤三種流故。於五取蘊觀為無常及苦無我。愚鈍無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夢所見。空無所有無相無願。無所造作無生無起無出無像寂靜遠離無所出生。於五取蘊如是觀察。能順空忍順無相忍順無願忍。為欲隨順觀五取蘊。復方便修入出息觀。即是修習持來去念。雲何由念如實觀察入息出息。謂正觀察。數故。隨故。止故。觀故。轉故。淨故。應知此中數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為依伏諸尋伺。二能取於入出息相。隨能造作二種事業。一依出離捨諸尋伺。二能善取入出息相。止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示現入出息滅。二能安住勝三摩地。觀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示現入出息盡。二能安住心及心法。別異觀察。轉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方便捨諸取蘊。二能方便趣入聖地。淨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捨結。二能淨見。如是六種方便。修習入出息觀。便能隨順觀五取蘊。所以者何。如是入息出息自性。名色取蘊。如是入息出息領納。名受取蘊。如是入息出息取相。名想取蘊。如是入息出息造作。名行取蘊。如是入息出息了別。名識取蘊。如是所說五種取蘊。各各別異互不相似。新新非故無住無積不可言說。如是觀察五種取蘊能除三行。若能如是究竟隨觀三種行盡。便能於此諸有識身六種境界究竟隨觀。我我所執業於無明愛因田覆潤一切皆盡。如是修習四種念住皆得圓滿。乃至修習八支聖道皆得圓滿。如是乃至修習十八不共佛法皆得圓滿。如是乃至修一切種無生法忍首楞伽摩三摩地等皆得圓滿。如是修習持來去念入諸靜慮。名住正法勝義有情。名為真實修習靜慮。名為真實供養三世諸佛世尊。名一切佛心中之子從佛口生。是法所成是法所化。或有菩薩如是修習漸漸退轉。乃至漏盡成阿羅漢具六神通。或有菩薩如是修習漸漸增長功德圓滿成大菩薩。乃至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種智修習圓滿。此人不久當得無上正等菩提。善男子。我以如是諸業法受因果報智。觀察三世諸佛法眼安立有情。於此十種修定業輪令其修習。善男子。是名如來修定業輪。善男子。雲何如來習誦業輪。謂諸苾芻或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或復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善根微薄依世俗諦根機未熟。我當安置如是有情令其習誦初夜後夜精勤無怠。若諸有情求無上智。我當安置純淨大乘令其自讀或教他讀令其自誦或教他誦令其自說或教他說於大乘中令其自習或教他習。為令自身及他身中大煩惱眾皆除滅故。為令證得無上智故。為除一切有情苦故。為令趣入無畏城故。若諸有情求緣覺乘。我當安置諸緣起法令其習誦。若諸有情求聲聞乘。我當安置百千文頌四阿笈摩。百千文頌毘奈耶藏百千文頌阿毘達磨及毘婆沙令其習誦。善男子。是名如來習誦業輪。善男子。雲何如來營福業輪。謂諸有情根機愚鈍未種善根智慧微劣懈怠失念染著種種受用資具遠離善友。我當安置如是有情使營福業。謂令修作佛法僧事及親教師軌範師事。善男子。是名如來營福業輪。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二佛輪。由此輪故。以其無上三世業智。如實了知一切有情諸業法受因及果報。隨其所應立三業輪。成熟一切所化有情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轉大梵輪成大梵行。如實了知眾生因報。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成善巧智。觀察一切沙門婆羅門。剎帝利茷捨戍達羅等種種功德多聞勇健工巧伎藝。若諸眾生富有功德成巧便智。精進勇猛堅固不退。種種福德而自莊嚴。此剎帝利灌頂大王。隨彼所應給施珍寶財穀田宅奴婢僕使。於自國土若諸眾生德藝輕微功業鮮薄。此剎帝利灌頂大王。隨彼所應微加賑恤。於自國土若諸眾生。功德薄劣少於精進。懈怠懶惰忘失正念。無慈悲心不知恩報。於後世苦不見怖畏。沒居家泥積諸惡行。此剎帝利灌頂大王。隨彼所應種種謪罰。或以言教苦切呵責或奪種種珍寶資財或奪受用如意產業或罰鞭杖或禁牢獄或斷支節或斬身首。如是無量隨應謪罰。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三王輪。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善男子。如是如來成就善巧知根機智。若諸弟子。遠離福慧巧方便智及以佈施調伏寂靜。失念心亂。來至我所歸依於我。而我善知彼根意樂隨眠勝解。隨其所應為說治罰毘奈耶法。若諸眾生其性佷戾於諸學處不能奉持。為令久住我之聖教多有所作。或為制立憶念治罰。或以言教恐怖呵責或暫驅擯。或令折伏歸誠禮拜。或不與語不共同利。或如草布或覆滅擯。我以妙智知諸有情補特伽羅根機意樂隨眠勝解。如應謪罰。為令皆破廣大積聚無義黑闇枯竭煩惱諸瀑流故。令得生天涅槃樂故。為行惡道補特伽羅得調伏故。隨其所應說治罰法。觀察黑說大說差別。隨其所應授與治罰行惡道法。我以妙智知諸有情具足成就增上信敬純淨意樂。隨其所應為說種種善品差別令其修學。乃至令彼一切善根皆得圓滿入無畏城。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三佛輪。由此輪故。知諸有情補特伽羅種種根機意樂隨眠。及與勝解諸業法受。隨其所應利益安樂。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知自國土有無量有情補特伽羅歸依種種邪神外道起於邪信及起邪見學邪禁戒執著修治邪吉凶相具受種種無利益苦。大王知已數數召集。以其先王治國正法開悟示現教習誡敕。令其捨除倒信倒見。修學先王正直舊法。令自國土一切有情一趣一歸一意一欲一切和合同依先王正法而轉聽受詔命隨順奉行率土和同作所應作。時剎帝利灌頂大王。常與群臣數數集會。共味嘉餚受諸快樂嬉戲遊行不相猜貳。鹹共疇咨理諸王務。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四王輪。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善男子。如是如來成就善巧知勝解智。見諸世間種種邪歸邪見邪意樂著邪法行邪業行由是因緣受無量苦。如來見已。數數召集於大眾前。以其過去諸佛世尊三寶種姓因果六種波羅蜜多瑜伽依因三律儀等諸因果法。開悟示現慶慰誡敕一切眾會。令其解脫諸顛倒見建立正見。安置十善正直舊道。共諸有情數數同修法隨法行。方便引攝因果等流。為諸有情四眾和合同修一切殊勝善行。便共遊戲四種念住。於三摩地解脫智見諸道品中歡娛受樂。為令聖教久住世故。紹三寶種不斷絕故。便共遊戲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於其種種勝三摩地解脫智見諸道品中歡娛受樂。善男子。我成如是第四佛輪。由此輪故。知諸有情補特伽羅種種勝解歸趣意樂諸業法受。隨其所應利益安樂。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知自國土或他國土有無量有情補特伽羅於自財色耽染無厭於他財色貪求追愛。即便安置堅固城郭村坊戍邏國邑王宮廣說乃至捨羅鸚鵡防守眾具令無損失。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五王輪。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善男子。如是如來成就善巧知諸性智。知諸惡魔及九十五眾邪外道並餘無量眾魔外道所惑有情。於自財色耽染無厭於他財色貪求追愛。於我自身及我徒眾。深生憎嫉。為害我故假設珍饌雜以毒藥。闇置火坑偽敷床座或推山石或放狂象拔劍追逐散坌塵穢謗行婬欲毀是不男或謂非人或言幻化。以是諸惡而相誹毀。於佛法僧亦起無量種種誹謗罵詈毀辱。於我近住聲聞弟子。嫉妒因緣起諸譭謗。如來知已善守六根。依四梵住具四辯才。為諸聲聞宣說法要。安立清淨三解脫門。我以如是世出世間知諸性智。如實了知一切眾生種種無量諸性差別。隨其所應為作饒益。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五佛輪。由此輪故。以世出世知諸性智知諸有情補特伽羅種種無量諸性差別。隨其所應利益安樂。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安置一切堅固城郭村坊戍邏國邑王宮廣說乃至捨羅鸚鵡防守具已。處自宮中與諸眷屬后妃婇女而自圍遶。遊戲五欲種種樂具放恣六根受諸喜樂。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六王輪。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善男子。如是如來與諸菩薩摩訶薩眾及大聲聞安置一切堅固聖教防守之事。即便現入最初靜慮乃至現入第四靜慮現入無邊虛空處定廣說乃至現入非想非非想定。如是乃至現入一切佛所行定。入此定已。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天龍藥叉羅剎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彌荔多畢捨遮布怛那羯吒布怛那等於諸眾生常懷毒惡損害之心無慈無悲於後世苦不見怖畏。而彼見我入於一切佛所行定皆於我所生大歡喜起淨信心於三寶中皆生最勝歡喜淨信。尊重恭敬得未曾有。於一切惡慚愧發露深心悔過誓願永斷。由是因緣一剎那頃無量無數諸煩惱障業障法障皆得銷滅。無量無數福慧資糧皆得成滿。背離生死趣向涅槃。護持如來無上正法。善男子。我成如是第六佛輪。由此輪故如來遊戲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無量百千微妙深定。以淨智隨轉滅諸有情無量煩惱。隨其所應利益安樂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與諸群臣領四兵眾。周巡觀察一切自國城邑聚落山川谿□園苑田澤陂河池沼曠野叢林鎮邏等處。隨彼所在國界諸方嶮阻多難不任營理有疑有怖堪容外境怨敵惡友投竄藏伏。此剎帝利灌頂大王。隨其力能方便安置種種修理堅固防守。令彼諸方平坦無難堪任營理無疑無怖遮其外境怨敵惡友投竄藏伏。安撫自國一切人民皆離眾苦受諸快樂。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七王輪。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善男子。如是如來以其佛眼。如實了知一切有情補特伽羅有貪有瞋有癡心等。如實了知是諸有情種種煩惱病行差別。如來知已便起無量精進勇猛方便勢力。隨其所宜授以種種修定妙藥。令諸有情精勤修學除煩惱病。若諸有情宜修不淨除煩惱病。即便授以修不淨藥。若諸有情宜修梵住除煩惱病即便授以修梵住藥。若諸有情宜修緣起除煩惱病即便授以修緣起藥。若諸有情宜修息念除煩惱病即便授以修息念藥。若諸有情宜可修於三解脫門除煩惱病即便授以修於三種解脫門藥。若諸有情宜修靜慮除煩惱病即便授以修靜慮藥。若諸有情宜修無色除煩惱病即便授以修無色藥。若諸有情乃至宜修首楞伽摩諸三摩地除煩惱病即便授以首楞伽摩三摩地藥所以如來授諸有情如是法藥。不令一切所化有情為四魔怨之所繫攝。不令一切所化有情背人天乘向諸惡趣。不令如來無上法眼三寶稱姓速疾壞滅。由是如來授諸有情如是法藥。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七佛輪。由此輪故以其無上遍行行智授諸眾生種種法藥。令勤修學除煩惱病。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憶念自他本昔種姓初生童子嬉戲等事。謂憶自他於如是處。初生沐浴懷抱乳哺按摩支節乃至戲笑或弄灰土或與侍從種種遨遊或習伎藝或復修營種種事業或遊他國夙夜棲泊或奉事王或理王務或為太子或登王位得大自在受諸快樂廣大名稱遍諸方維。念是事已安立先王所遵正法。撫育一切國土人民。守護自國不侵他境。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八王輪。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善男子。如是如來處大眾會憶念自他宿世所經無量種事。謂憶一生或二或三乃至無量百千生事。或憶成劫或憶壞劫或憶無量成劫壞劫。曾於過去住如是處如是名字如是種姓如是種類如是飲食如是領納苦受樂受如是壽量如是久住如是極於壽量邊際從彼處沒來生此間復從此沒往生彼處。憶念宿世如是等事無量無邊。隨諸眾生根性差別建立正法為作饒益。善男子。我成如是第八佛輪。由此輪故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隨念觀察自國有情種姓伎藝及諸事業死此生彼因果勝劣差別不同。知彼有情生如是家。其身勇健或復怯弱。於諸伎藝已學未學。所有事業善作惡作。富貴貧賤端正醜陋。如是等類乃至命終。或有自業未盡而死。或有自業已盡而死。或犯王法刑戮而死。或有遞相殘害而死。或因鞭杖捶楚而死。或因囹圄幽縶而死。或因習學伎藝而死。或因戰陣傷殺而死。或因鬥諍歐擊而死。或因財寶貪吝而死。或因色慾耽湎而死。或因忿恨結憤而死。或因勞倦頓弊而死。或因飢渴乏絕而死。或有過死或無過死。或耆年死或壯年死或幼年死。或作種種善業而死。或作種種惡業而死。知諸有情行善行者身壞命終當往善趣。知諸有情行惡行者身壞命終當往惡趣。知是事已復自思惟。我當正勤修身善行修語善行修意善行。我當施設種種方便修行佈施調伏寂靜。身壞命終當往善趣勿墮惡趣。此剎帝利灌頂大王。思惟是已勇猛精進。修身語意三種善行。常行佈施。一切所有飲食衣服象馬騎乘臥具醫藥房舍燈明及餘資具奴婢僮僕種種珍財頭目手足乃至身命無所吝惜。及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粗惡語離離間語離雜穢語離諸貪慾離諸瞋恚離諸邪見。由是因緣此剎帝利灌頂大王。當獲十種功德勝利。何等為十。一者具大名稱。二者具大財寶。三者具妙色相。四者具多眷屬。五者少病少惱。六者朋友眷屬聰慧多聞。七者正至正行親近供養。八者廣美聲譽流振十方。九者大威德天神常隨衛護。十者身壞命終當生天上常居善趣安樂國土。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九王輪。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善男子。如是如來如實了知一切有情死生等事。謂如實知若諸有情成身惡行成語惡行成意惡行誹謗賢聖具足邪見邪見業因身壞命終墮諸惡趣或生地獄或生傍生或生餓鬼。若諸有情成身善行成語善行成意善行不謗賢聖具足正見正見業因身壞命終昇諸善趣或生天上或生人中或盡諸漏。如來如是如實知已。於彼眾生起大慈悲。勇猛精進現三神變。令彼眾生歸趣佛法教誡安置成立世間出世間信。何等為三。一者神通變現。二者記說變現。三者教誡變現。由是三種變現威力。勸發有情教誡安置成立世間出世間信。令於一切有趣死生皆得解脫。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九佛輪。由此輪故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為除四洲無量有情種種身病棄捨王位。以諸香湯沐浴身首著鮮淨衣端坐思惟。於諸眾生其心平等慈悲護念。為令解脫一切病故以其種種香花伎樂及餘供具供養一切大威德天神。爾時一切天帝龍帝乃至莫呼洛伽神帝。知是事已各相謂言。此剎帝利灌頂大王。具諸功德有大威神應作輪王統四洲渚。我等宜應共往建立令復王位統四洲渚令諸眾生無病安樂。時諸天帝乃至莫呼洛伽神帝。即便共往立剎帝利灌頂大王轉輪王位。令具七寶統四大洲皆得自在。千子具足勇健端正能摧怨敵跨王大地亙窮海際謫罰皆停刀杖不舉。鹹修正法普受安樂。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十王輪。由此輪故於四大洲爰及八萬四千小渚。安立其中諸有情類十善業道。善守護身令增壽命身壞命終當生天中受諸妙樂。善男子。如是如來昔菩薩位。知自他身有無量種諸煩惱病。以定香水洗浴其身及以諦法大慈大悲灌沐其首著慚愧衣。十方一切諸佛世尊。以諸靜慮等持精進方便智意慈悲護念。鹹作是言。如是大士。是大福慧莊嚴寶器。堪容一切三種不護四無所畏如來十力及與十八不共佛法。堪得無上一切智智。大慈大悲無不具足。常欣利樂一切眾生。是求佛寶商人導首。能救有情生死眾苦。能施有情涅槃大樂。我等一切諸佛世尊。應以誠言與其所願。令成如來應正等覺得無上法為大法王。我於爾時依福慧力勇猛精進。於四聖諦如實知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善男子。如轉輪王統四大洲皆得自在。如是如來於四靜慮四無色定四種梵住四無礙解四聖諦觀四無所畏如來十力及與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種智皆得自在。如轉輪王具足七寶。如是如來成就七種菩提分寶。如轉輪王千子具足勇健端正能伏怨敵。如是如來有阿若多憍陳那為最初蘇跋陀囉囌剌多為最後諸大聲聞從佛心生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諸漏永盡名為勇健。具四梵住名為端正能伏一切天魔外道異論怨敵。如轉輪王化及八萬四千小渚。如是如來於百俱胝南贍部洲於百俱胝西瞿陀尼洲於百俱胝東毘提訶洲於百俱胝北俱盧洲於百俱胝諸大溟海於百俱胝諸妙高山於百俱胝四大王天於百俱胝乃至非想非非想天於百俱胝大輪圍山於此高廣一佛土中。言音施化皆得自在。善男子。我成如是第十佛輪。由此輪故如實了知自身他身諸漏永盡。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善男子。我成如是十種佛輪。本願力故居此佛土五濁惡世。一切有情。損減一切白淨善法。匱乏所有七聖財寶。遠離一切聰愍智者。斷常羅網之所覆蔽。常好乘馭諸惡趣車。於後世苦不見怖畏。常處遍重無明黑闇。具十惡業。造五無間。誹謗正法。毀呰賢聖。離諸善法。具諸惡法。我於其中成就如是佛十輪故。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降諸天魔外道邪論。摧滅一切諸有情類猶如金剛堅固煩惱。隨其所樂安立一切有力眾生令住三乘不退轉位。爾時會中一切菩薩摩訶薩眾一切聲聞一切天龍廣說乃至一切羯吒布怛那眾人非人等。皆大歡喜同唱善哉。雨大香雨雨大花雨雨眾寶雨雨大衣雨。一切大地皆悉震動。聞說如是十種佛輪。於眾會中有八十四百千那庾多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復有無量菩薩摩訶薩獲得種種諸陀羅尼三摩地忍。復有無量無數有情初發無上正等覺心得不退轉。復有無量無數有情逮得果證。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1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三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無依行品第三之一   爾時會中有大梵天名曰天藏。久殖善根住第十地具諸菩薩摩訶薩德。即從座起合掌禮佛。而說頌言。  功德藏慧海  我今問所疑  願慧海垂聽  為我除疑滯  我等今渴仰  德藏勝法味  及最上義味  舉眾鹹欲聞   佛告天藏大梵天言。如來今者恣汝意問。當隨問答令汝心喜。大梵天言。唯然世尊以頌問曰。  利慧修定者  安住不放逸  為住勝義諦  為依止生死  晝夜於法義  精勤而誦習  為渡煩惱海  為退墮惡趣  勇猛勤營福  為定趣涅槃  為處生死中  退墮於惡趣  聰慧剎帝利  成就十種輪  為沈生死中  為當升佛果  雜染心難伏  諸煩惱所亂  以何淨其心  修定福誦業   爾時世尊告彼天藏大梵天曰。善哉善哉。汝善辯才能問斯義。汝於此法已作劬勞。汝於諸行已得圓滿。汝於過去殑伽沙等佛世尊所已勤三業興隆正法紹三寶種。今為饒益無量眾生復問如來如是深義。善男子。有大記別法名無依行。過去一切諸佛世尊。為欲成熟諸有情故。為令厭離生死法故。為令除斷業煩惱故。為令三乘速圓滿故。宣說住持此無依行大記別法。現在十方諸佛世尊。亦為成熟諸有情故。為令厭離生死法故。為令除斷業煩惱故。為令三乘速圓滿故。宣說住持此無依行大記別法。未來一切諸佛世尊。亦為成熟諸有情故。為令厭離生死法故。為令除斷業煩惱故。為令三乘速圓滿故。宣說住持此無依行大記別法。汝於過去諸如來所已具得聞此無依行大記別法。我於今者亦為成熟諸有情故。為令厭離生死法故。為令除斷業煩惱故。為令三乘速圓滿故。宣說住持此無依行大記別法。汝應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爾時天藏大梵天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大梵。有十種無依行法。若修定者隨有一行。尚不能成欲界善根。設使先成尋還退失。況當能成色無色定乃至三乘隨成一乘。何等為十。一者世有一類。雖欲修定而乏資緣經求擾亂。二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犯屍羅行諸惡行。三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顛倒見妄執吉凶身心剛強。四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心掉動不順賢聖諸根輕躁。五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離間語破亂彼此。六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粗惡語毀罵賢聖。七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雜穢語及虛誑語。八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懷貪嫉於他所得利養恭敬心不歡悅。九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懷瞋忿於諸有情心常憤恚。十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懷邪見撥無因果。大梵當知。是名十種無依行法。若修定者隨有一行。尚不能成欲界善根。設使先成尋還退失。況當能成色無色定乃至三乘隨成一乘。   復次大梵。又有十種無依行法。若修定者隨有一行。終不能成諸三摩地。設使先成尋還退失。何等為十。一者樂著事業。二者樂著談論。三者樂著睡眠。四者樂著營求。五者樂著艷色。六者樂著妙聲。七者樂著芬香。八者樂著美味。九者樂著細觸。十者樂著尋伺。大梵當知。是名十種無依行法。若修定者隨有一行。終不能成諸三摩地。設使先成尋還退失。若不能成諸三摩地。雖集所餘諸善法聚而有是事。追求受用信施因緣。發起噁心心所有法。於諸國王大臣等所犯諸過罪。或被呵罵或被捶打或被斷截肢節手足。由是因緣或成重病長時受苦。或疾命終於三惡趣。隨生一所乃至或生無間地獄。如嗢達洛迦.阿邏荼底沙.瞿波理迦.提婆達多。如是等類退失靜慮。乃至墮於無間地獄受無量種難忍大苦。爾時世尊告阿若多憍陳那言。吾聽汝等給阿練若修定苾芻。最上房舍最上臥具最上飲食。一切僧事皆應放免。所以者何。諸修定者若乏資緣。即便發起一切噁心心所有法。不能成就諸三摩地。乃至墮於無間地獄受無量種難忍大苦。修定行者若具資緣。諸三摩地未成能成若先已成終不退失。由此不起一切惡法廣說乃至不善尋伺。往生天上證得涅槃。修定行者。若未成就諸三摩地。初夜後夜當捨睡眠精進修學。遠離憒鬧。少欲知足無所顧戀。一切貪瞋忿覆惱害憍慢貢高慳吝嫉妒離間粗惡虛誑雜穢一切人間嬉戲放逸皆悉遠離。如是行者。應受釋梵護世四王轉輪王等讚歎禮拜恭敬承事奉施百千那庾多供。況剎帝利.婆羅門.茷捨.戍達羅等。未得定者。尚應受此讚歎禮拜恭敬承事奉施供養。何況已得三摩地者。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修定能斷惑  餘業所不能  故修定為尊  智者應供養   爾時天藏大梵天言。大德世尊。於佛法中而出家者。若剎帝利大臣宰相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肢節或斷其命。為當合爾為不合耶。   佛告天藏大梵天言。善男子。若諸有情於我法中出家乃至剃除鬚髮被片袈裟。若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一切天人阿素洛等。依俗正法。猶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肢節或斷其命。況依非法。何以故。除其一切持戒多聞。於我法中而出家者。若有破戒行諸惡法內懷腐敗如穢蝸螺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恆為種種煩惱所勝敗壞傾覆。如是破戒諸惡苾芻。猶能示導一切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無量功德珍寶伏藏。又善男子。於我法中而出家者。雖破戒行而諸有情睹其形相應生十種殊勝思惟。當獲無量功德寶聚。何等為十。謂我法中而出家者。雖破戒行。而諸有情或有見已生於念佛慇重信敬殊勝思惟。由是因緣終不歸信諸外道師書論徒眾。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或有見已生念聖戒殊勝思惟。由是因緣能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飲諸酒生放逸處。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或有見已生念佈施殊勝思惟。由是因緣得大財位。親近供養正至正行。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或有見已生念忍辱。柔和質直殊勝思惟。由是因緣。便能遠離離間粗惡雜穢瞋忿。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或有見已生念出家精勤修行殊勝思惟。由是因緣。能捨家法趣於非家勇猛精進修諸勝行。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或有見已生念遠離諸散亂心靜慮等至殊勝思惟。由是因緣。心樂山林阿練若處晝夜精勤修諸定行。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或有見已生念智慧殊勝思惟。由是因緣。欣樂聽聞讀誦正法。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或有見已生念宿殖出離善根殊勝思惟。軟語慰問乃至禮足。由是因緣。當生尊貴大勢力家。無量有情鹹共贍仰。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善男子。於我法中而出家者。雖破戒行。而諸有情睹其形相生此十種殊勝思惟當獲無量功德寶聚。是故一切剎帝利王大臣宰相。決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   復次大梵。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犯戒惡行內懷腐敗如穢蝸螺。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恆為種種煩惱所勝敗壞傾覆。如是苾芻雖破禁戒行諸惡行。而為一切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作善知識。示導無量功德伏藏。如是苾芻雖非法器。而剃鬚髮被服袈裟進止威儀同諸賢聖。因見彼故無量有情種種善根皆得生長。又能開示無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是故依我而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我尚不許轉輪聖王及餘國王諸大臣等依俗正法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況依非法。大梵。如是破戒惡行苾芻。雖於我法毘奈耶中名為死屍。而有出家戒德餘勢。譬如牛麝身命終後雖是無識傍生死屍而牛有黃而麝有香能為無量無邊有情作大饒益。破戒苾芻亦復如是。雖於我法毘奈耶中名為死屍。而有出家戒德餘勢。能為無量無邊有情作大饒益。大梵。譬如賈客入於大海殺彼一類無量眾生挑取其目。與末達那果和合擣簁成眼寶藥。若諸有情盲冥無目乃至胞胎而生盲者。持此寶藥塗彼眼中。所患皆除得明淨目。破戒苾芻亦復如是。雖於我法毘奈耶中名為死屍。而有出家威儀形相。能令無量無邊有情暫得見者尚獲清淨智慧法眼。況能為他宣說正法。大梵。譬如燒香其質雖壞而氣芬馥熏他令香。破戒苾芻亦復如是。由破戒故非良福田。雖恆晝夜信施所燒身壞命終墮三惡趣。而為無量無邊有情作大饒益。謂皆令得聞於生天涅槃香氣。是故大梵。如是破戒惡行苾芻。一切白衣皆應守護恭敬供養。我終不許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我唯許彼清淨僧眾。於布薩時或自恣時驅擯令出。一切給施四方僧物。飲食資具不聽受用。一切沙門毘奈耶事。皆令驅出不得在眾。而我不許加其鞭杖繫縛斷命。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瞻博迦華雖萎悴  而尚勝彼諸餘華  破戒惡行諸苾芻  猶勝一切外道眾   復次大梵。有五無間大罪惡業。何等為五。一者故思殺父。二者故思殺母。三者故思殺阿羅漢。四者倒見破聲聞僧。五者噁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種。名為無間大罪惡業。若人於此五無間中。隨造一種不合出家及受具戒。若令出家或受具戒。師便犯罪。彼應驅擯令出我法。如是之人。以有出家威儀形相。我亦不許加其鞭杖。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復有四種近五無間大罪惡業根本之罪。何等為四。一者起不善心殺害獨覺。是殺生命大罪惡業根本之罪。二者婬阿羅漢苾芻尼僧。是欲邪行大罪惡業根本之罪。三者侵損所施三寶財物。是不與取大罪惡業根本之罪。四者倒見破壞和合僧眾。是虛誑語大罪惡業根本之罪。若人於此四近無間大罪惡業根本罪中隨犯一種。不合出家及受具戒。若令出家或受具戒。師便得罪。彼應驅擯令出我法。如是之人。以有出家及受具戒威儀形相。我亦不許加其鞭杖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如是或有是根本罪非無間罪。有無間罪非根本罪。有根本罪亦無間罪。有非根本罪亦非無間罪。何等名為是根本罪亦無間罪。謂我法中先已出家受具戒者。故思殺他已到究竟見諦人等。如是名為是根本罪亦無間罪。此於我法毘奈耶中應速驅擯。何等名為是根本罪非無間罪。謂我法中先已出家受具戒者。故思殺害他異生人。下至方便與人毒藥墮其胎藏。如是名為是根本罪非無間罪。此人不應與僧共住。諸有給施四方僧物。亦不應令於中受用。何等名為是無間罪非根本罪。謂若有人或受三歸。或受五戒或受十戒。於五無間隨造一種。如是名為是無間罪非根本罪。如是之人。不合出家及受具戒。若令出家或受具戒。師便得罪。彼應驅擯令出我法。何等名為非根本罪亦非無間罪。謂若有人或受三歸或受五戒。於佛法僧而生疑心。或歸外道以為師導。或執種種若少若多吉凶之相祠祭鬼神。若復有人於諸如來所說正法或聲聞乘相應正法或獨覺乘相應正法或是大乘相應正法。誹謗遮止自不信受。令他厭背障礙他人讀誦書寫下至留難一頌正法。如是名為非根本罪亦非無間。而生極重大罪惡業近無間罪。如是之人。若未懺悔除滅如是大罪惡業。不合出家及受具戒。若令出家或受具戒。師便得罪。彼應驅擯令出我法。若已出家或受具戒。犯如是罪若不懺悔。此於我法毘奈耶中。應速驅擯。所以者何。此二種人習行破毀正法眼行。習行隱滅正法燈行。習行斷絕三寶種行。令諸天人習行無義無利苦行墮諸惡趣。此二種人自謗正法毀呰賢聖。亦令他人誹謗正法毀呰賢聖。命終當墮無間地獄經劫受苦不可療治。   復次大梵。或有遮罪無依行法。或有性罪無依行法。於性罪中。或有根本無依行法。雲何根本無依行法。謂若苾芻行非梵行犯根本罪。或以故思殺異生人犯根本罪。或復偷盜非三寶物犯根本罪。或大妄語犯根本罪。若有苾芻於此四種根本罪中隨犯一種。於諸苾芻所作事業令受折伏。一切給施四方僧物。皆悉不聽於中受用。而亦不合加其鞭杖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如是名為於性罪中根本重罪無依行法。何故說名為根本罪。謂若有人犯此四法。身壞命終墮諸惡趣。是諸惡趣根本罪故。是故說名為根本罪。何故無間及近無間根本罪等。說名極重大罪惡業無依行法。善男子。譬如鐵摶鉛錫摶等擲置空中終無暫住必速墮地。造五無間及近無間四根本罪。並謗正法疑三寶等。二種罪人亦復如是。若人於此十一罪中隨造一種。身壞命終無餘間隔。定生無間大地獄中受諸劇苦。故名極重大罪惡業無依行法。犯此極重大罪惡業無依行法補特伽羅。於現身中決定不能盡諸煩惱。尚不能成諸三摩地。況能趣入正性離生。彼人命終定生地獄受諸重苦。   復次大梵。若善男子若善女人。以淨信心歸依我法。或趣聲聞乘。或趣獨覺乘或趣大乘。於我法中淨信出家受具足戒。於諸學處深心敬重。於四根本性罪戒中堅固勇猛精勤守護。如是之人。常為一切人非人等隨逐擁衛。名不虛受人天供養。於三乘中隨所欣樂速能趣入成辦究竟。是故真實求涅槃者。寧捨身命終不毀犯如是四法。所以者何。諸有情類要由三因得涅槃樂。一者依止如來為因。二者依我聖教為因。三者依我弟子為因。諸有情類依此三因。精勤修行得涅槃樂。若人毀犯如是四法。我非彼師彼非弟子。若人毀犯如是四法。則為違越我所宣說甚深廣大無常苦空無我相應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別解脫教。若越如是別解脫教。則於一切靜慮等持皆成盲冥不能趣入。為諸煩惱惡業纏縛。於三乘法亦為非器。當墮惡趣受諸重苦。若善男子若善女人。於我所說別解脫教。所制四種根本重罪清淨無犯。我是彼師彼是弟子。隨順我語善住我法。一切所作皆當成滿。此人善住屍羅蘊故。名為善住一切善法。或名具足住聲聞乘。或名具足住獨覺乘。或名具足住於大乘。所以者何。若能護持如是性罪四根本法。當知。則為建立一切有漏無漏善法勝因。是故護持如是四法。名為一切善法根本。如依大地一切藥穀卉木叢林皆得生長。如是依止極善護持四根本戒。一切善法皆得生長。如依大地一切諸山小輪圍山大輪圍山妙高山王皆得安住。如是依止極善護持四根本戒。諸聲聞乘及獨覺乘無上大乘皆得安住。如依大地求得一切世間美味。如是依止極善護持四根本戒。求得一切念定總持安忍聖道乃至無上正等菩提。又如大地於淨不淨皆等任持。極善護持四根本戒諸善男子及善女人亦復如是。於其法器及非法器其心平等不譏不弄不自貢高不卒呵舉能為一切善法生處。又如大地一切有情皆共受用而得存活。極善護持四根本戒諸善男子及善女人亦復如是。於諸如來所說正法生長第一歡喜淨信。於諸有情無差別想以四攝法平等攝受。一切有情皆共依止。受用法樂而自存活。   爾時尊者優波離。聞佛所說從座而起。整理衣服頂禮佛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極善護持四根本戒。諸善男子及善女人。於其法器及非法器。其心平等不譏不弄不自貢高不卒呵舉。若如是者。於未來世有諸苾芻破戒惡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諸苾芻僧於是人等雲何方便呵舉驅擯。   佛告尊者優波離言。我終不許外道俗人舉苾芻罪。我尚不許諸苾芻僧不依於法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何況驅擯。若不依法率爾呵舉破戒苾芻或復驅擯。便獲大罪。優波離。汝今當知有十非法。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便獲大罪。諸有智者皆不應受。何等為十。一者不和僧眾。於國王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二者不和僧眾。梵志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三者不和僧眾宰官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四者不和僧眾。於諸長者居士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五者女人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六者男子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七者淨人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八者眾多苾芻苾芻尼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九者宿怨嫌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十者內懷忿恨率爾呵舉破戒苾芻。如是十種名為非法。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便獲大罪。設依實事而呵舉者尚不應受。況於非實。諸有受者亦得大罪。復有十種非法。呵舉破戒苾芻便獲大罪。諸有智者亦不應受。何等為十。一者諸餘外道呵舉苾芻。二者不持禁戒在家白衣呵舉苾芻。三者造無間罪呵舉苾芻。四者誹謗正法呵舉苾芻。五者毀呰賢聖呵舉苾芻。六者癡狂心亂呵舉苾芻。七者痛惱所纏呵舉苾芻。八者四方僧淨人呵舉苾芻。九者守園林人呵舉苾芻。十者被罰苾芻呵舉苾芻。如是十種非法。呵舉破戒苾芻便獲大罪。設依實事而呵舉者亦不應受。況於非實。諸有受者亦得大罪。   復次優波離。若有苾芻。毀犯禁戒與僧共住。於僧眾中有餘苾芻。軌則所行皆悉具足。一切五德無不圓滿。應從坐起整理衣服恭敬頂禮苾芻僧足便至破戒惡苾芻前求聽舉罪作如是言。長老憶念。我今欲舉長老所犯。以實非虛妄。應時不非時。軟語非粗獷。慈心不瞋恚。利益非損減。為令如來法眼法燈久熾盛故。長老聽者。我當如法舉長老罪。彼若聽者。便應如法如實舉之。彼若不聽。復應頂禮上座僧足恭敬白言。如是苾芻犯如是事。我依五法如實舉之。時僧眾中上坐苾芻。應審觀察能舉所舉及所犯事虛實輕重。依毘奈耶及素怛纜方便撿問慰喻呵責以七種法如應滅除。若犯重罪應重治罰。若犯中罪應中治罰。若犯輕罪應輕治罰。令其慚愧懺悔所犯。   時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若實有過惡行苾芻恃白衣力或財寶力或多聞力或詞辯力或弟子力以如是等諸勢力故。凌拒僧眾。上坐苾芻持素怛纜及毘奈耶.摩怛理迦者如法教誨皆不承順。如是苾芻雲何治罰。佛言。優波離。上座苾芻持三藏者。應和僧眾遣使告白國王大臣令助威力然後如實依法治罰。時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若彼有過惡行苾芻。以財寶力或多聞力或詞辯力。或以種種巧方便力。令彼國王大臣歡喜皆住破戒非法朋中。容縱如是惡苾芻罪。不聽如實依法治罰。爾時僧眾應當雲何。佛言。優波離。若彼苾芻行無依行。於僧眾中粗重罪相未彰露者。是時僧眾應權捨置。若彼苾芻行無依行。於僧眾中粗重罪相已彰露者。是時僧眾應共和合依法驅擯令出佛法。優波離。譬如鷰麥在麥田中。牙莖枝葉與麥相似穢雜淨麥。乃至彼草其穗未出。是時農夫應權捨置。穗既出已是時農夫恐穢淨麥並根剪拔棄於田外。行無依行破戒苾芻亦復如是。恃白衣等種種勢力。住於僧中威儀形相與僧相似穢雜清眾。乃至善神未相覺發於僧眾中粗重罪相未彰露者。是時僧眾應權捨置。若諸善神已相覺發於僧眾中粗重罪相已彰露者。是時僧眾應共和合。依法驅擯令出佛法。優波離。譬如大海不宿死屍。我聲聞僧諸弟子眾亦復如是。不與破戒惡行苾芻死屍共住。時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若彼破戒惡行苾芻。僧眾和合共驅擯已。彼惡苾芻。以財寶力或多聞力或詞辯力或以種種巧方便力。令彼國王大臣歡喜。皆住破戒非法朋中。以威勢力凌逼僧眾還令如是破戒苾芻與僧共住。爾時僧眾當復雲何。佛言。優波離。爾時僧中有能悔愧持戒苾芻。為護戒故不應瞋罵破戒苾芻。但應告白國王大臣。或恐凌逼而不告白。應捨本居別往餘處。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1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四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無依行品第三之二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大德世尊。頗有佛土。五濁惡世空無佛時。其中眾生煩惱熾盛習諸惡行。愚癡佷戾難可化不。謂剎帝利旃荼羅。宰官旃荼羅。居士旃荼羅。長者旃荼羅。沙門旃荼羅。婆羅門旃荼羅。如是等人善根微少無有信心。諂曲愚癡懷聰明慢。不見不畏後世苦果。離善知識乃至趣向無間地獄。如是等人為財利故。與諸破戒惡行苾芻相助共為非法朋黨。皆定趣向無間地獄。若有是處我當住彼以佛世尊如來法王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上微妙甘露法味方便化導令得受行。拔濟如是剎帝利旃荼羅乃至婆羅門旃荼羅令不趣向無間地獄。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於未來世此佛土中有諸眾生。煩惱熾盛習諸惡行。愚癡佷戾難可化導。謂剎帝利旃荼羅。宰官旃荼羅。居士旃荼羅。長者旃荼羅。沙門旃荼羅。婆羅門旃荼羅。如是等人善根微少無有信心。諂曲愚癡懷聰明慢。離善知識言無真實。不能隨順善知識語。常行誹謗毀呰罵詈於諸正法。猶豫倒見不見不畏後世苦果。常樂習近諸惡律儀。好行殺生乃至邪見。欺誑世間自他俱損。是剎帝利旃荼羅。乃至婆羅門旃荼羅壞亂我法。於我法中而得出家。毀破禁戒樂營俗業。彼剎帝利乃至婆羅門等。恭敬供養貪利求財有言無行。傳書送印通信往來商賈販易。好習外典種殖營農藏貯寶物。守護園宅妻妾男女。習行符印咒術使鬼。占相吉凶合和湯藥療病求財以自活命。貪著飲食衣服寶飾。勤營俗務毀犯屍羅。行諸惡法貝音狗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彼剎帝利旃荼羅乃至婆羅門旃荼羅。愛樂親近恭敬供養聽受言教。此破戒者。於剎帝利旃荼羅乃至婆羅門旃荼羅。亦樂親近恭敬供養聽受言教。若見有人於我法中得出家已具戒富德精進修行學無學行乃至證得最後極果。彼剎帝利旃荼羅。乃至婆羅門旃荼羅反生憎嫉。不樂親近恭敬供養聽受言教。善男子。譬如有人入寶洲渚。棄捨種種帝青大青金銀真珠紅蓮華色茷琉璃等大價真寶取迦遮珠。於未來世此佛土中。有剎帝利旃荼羅。乃至婆羅門旃荼羅。亦復如是。入我正法寶洲渚中。棄捨種種具戒富德樂勝義諦。具足慚愧學無學人及善異生精勤修學六到彼岸具諸功德真聖弟子。取諸破戒好行眾惡無慚無愧言辭粗獷身心憍傲離諸白法無慈無悲惡行苾芻。以為福田恭敬供養聽受言教。如是惡人師及弟子。俱定趣向無間地獄。   善男子。有十惡輪。於未來世此佛土中。有剎帝利旃荼羅。宰官旃荼羅。居士旃荼羅。長者旃荼羅。沙門旃荼羅。婆羅門旃荼羅。如是等人。於十惡輪或隨成一或具成就。先所修集一切善根。摧壞燒滅皆為灰燼。不久便當肢體廢缺於多日夜結舌不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命終定生無間地獄。何等為十。如是破戒惡行苾芻。有剎帝利及宰官等。忍受惡見謗阿練若清淨苾芻言。諸仁者。如是苾芻愚癡凡猥。詐現異相誑惑世間。為求飲食衣服利養恭敬名譽自讚毀他。嫉妒鬥亂貪著名利無有厭足。應當擯黜勿受其言。如是苾芻專行妄語離諦實法。於此皆無得道果者。亦無離欲永盡諸漏。但為利養恭敬名譽住阿練若自現有德。慎莫供養恭敬承事。如是諂曲非真福田。非行道者。時剎帝利旃荼羅乃至婆羅門旃荼羅。於阿練若清淨苾芻。不能生實信心希有之想。心無恭敬意懷凌蔑。不樂親近承事供養。所有言說皆不聽受。輕毀如是住阿練若清淨苾芻。即是輕毀一切法眼三寶種姓。時彼國中有諸天龍藥叉神等信敬三寶無動壞者。於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心生瞋忿互相謂言。仁等當觀此剎帝利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皆悉輕毀一切法眼三寶種姓。損減善根。由惡友力攝諸罪業當墮惡趣。我等從今勿復擁護此剎帝利旃荼羅等並其所居國土城邑。作是語已。一切天龍藥叉神等皆悉棄捨。不復擁護彼剎帝利旃荼羅等並彼所居國土城邑。於彼國土一切法器真實福田皆出其國。設有住者亦生捨心不復護念。由諸天龍藥叉神等及諸法器真實福田於剎帝利旃荼羅等並彼所居國土城邑。皆捨守護不護念已。時彼國土自軍他軍競起侵凌更相殘害。疾疫飢饉因此復興。彼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一切國民皆無歡樂。先所愛樂今悉別離。朋友眷屬更相瞋恨。潛謀猜貳無慈無悲。嫉妒慳貪眾惡皆起。所謂殺生乃至邪見無慚無愧。食用一切窣堵波物及僧祇物。曾無悔心。彼剎帝利旃荼羅王。憎嫉忠賢愛樂諂佞。令己官庶互相侵凌。憤恚結怨興諸鬥諍。共餘鄰國交陣戰時。軍士離心無不退敗。彼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不久便當支體廢缺於多日夜結舌不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命終定生無間地獄。   復次善男子。有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隨惡友行善根微少。諂曲愚癡懷聰明慢。於三寶所無淳淨心。不見不畏後世苦果。此有一類。於聲聞乘得微少信。實是愚癡自謂聰敏。於我所說緣覺乘法及大乘法毀呰誹謗。不聽眾生受持讀誦下至一頌。復有一類。於緣覺乘得微少信。實是愚癡自謂聰敏。於我所說聲聞乘法及大乘法毀呰誹謗。不聽眾生受持讀誦下至一頌。復有一類。於大乘法得微少信。實是愚癡自謂聰敏。於我所說聲聞乘法緣覺乘法毀呰誹謗。不聽眾生受持讀誦下至一頌。如是等人名為譭謗佛正法者亦為違逆三世諸佛。破三世佛一切法藏焚燒斷滅皆為灰燼。斷壞一切八支聖道挑壞無量眾生法眼。若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於佛所說聲聞乘法緣覺乘法及大乘法障礙覆藏令其隱沒乃至一頌。當知是人名不恭敬一切法眼三寶種姓。由是因緣。令護國土一切天龍藥叉神等信敬三寶無動壞者於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心生瞋忿。廣說乃至。彼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不久便當支體廢缺於多日夜結舌不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命終定生無間大獄。   復次善男子。有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隨逐破戒惡苾芻行。廣說乃至。於彼國中有諸法器真實福田於剎帝利旃荼羅等皆住捨心而不護念。雖居其國而依法住常不喜樂俗間居止。亦不數數往施主家。設令暫往而護語言。縱有語言曾無虛誑。終不對彼在家人前譏毀輕弄諸破戒者。於諸破戒惡行苾芻終不輕然輒相檢問亦不現相故顯其非。常近福田遠諸破戒。而彼破戒惡行苾芻。於此持戒真善行者反生瞋恨輕毀侵凌。於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在家男女大小等前種種諂曲虛妄談論毀呰誹謗此持戒者。令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於我弟子少欲知足持戒多聞具妙辯才諸苾芻所心生瞋恨種種粗言呵罵逼切令心憂惱身不安泰或奪衣缽諸資身具。令其匱乏或奪所施四方僧物不聽受用或閉牢獄枷鎖拷楚或解支節或斬身首。善男子。當觀如是諸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親近破戒惡行苾芻造作如是種種大罪乃至當墮無間地獄。若諸眾生作五無間或犯重戒或近無間性罪遮罪猶輕。如是諸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親近破戒越法重罪。善男子。如是破戒惡行苾芻。雖作如是越法重罪。而依我法剃除鬚髮被服袈裟。進止威儀同諸賢聖。我尚不許國王大臣諸在家者依俗正法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況依非法。國王大臣諸在家者。若作此事便獲大罪決定當生無間地獄。於諸破戒惡行苾芻。猶尚不應如是謫罰。何況持戒真善行者。善男子。若有苾芻於諸根本性重罪中隨犯一罪雖名破戒惡行苾芻。而於親教和合僧中所得律儀猶不斷絕。乃至棄捨所學屍羅猶有白法香氣隨逐。國王大臣諸在家者無有律儀。不應輕慢及加謪罰。如是苾芻雖非法器退失聖法穢雜清眾。破壞一切沙門法事。不得受用四方僧物。而於親教和合僧中所得律儀不棄捨故。猶勝一切在家白衣。犯性罪者尚應如是。況犯其餘諸小遮罪。是故不許國王大臣諸在家者輕慢謪罰。所以者何。善男子。乃往過去有迦奢國王名梵授。敕旃荼羅。有大象王名青蓮目。六牙具足住雪山邊。汝可往彼拔取牙來。若不得者。汝等五人定無活義。時旃荼羅為護身命。執持弓箭被赤袈裟。詐現沙門威儀形相。往雪山邊至象王所。時彼母象遙見人來執持弓箭驚怖馳走詣象王所。白言大天。今見有人張弓捻箭徐行視覘來趣我等。將非我等命欲盡耶。像王聞已舉目便見剃除鬚髮著袈裟人。即為母象而說頌曰。  被殑伽沙等  諸佛法幢相  觀此離諸惡  必不害眾生   時彼母象以頌答曰。  雖知被法服  而執持弓箭  是惡旃荼羅  樂惡無悲愍   時大象王復說頌曰。  見袈裟一相  知是慈悲本  此必歸佛者  愍念諸眾生  汝勿懷疑慮  宜應速攝心  被此法衣人  欲渡生死海   時旃荼羅即以毒箭彎弓審射中象王心。母象見之舉聲號呴悲哀哽噎。以頌白言。  被此法衣人  宜應定歸佛  威儀雖寂靜  而懷毒噁心  應速踏彼身  令其命根斷  滅此怨令盡  以射天身故   時大象王以頌答曰。  寧速捨身命  不應生噁心  彼雖懷詐心  猶似佛弟子  智者非為命  而壞清淨心  為度諸有情  常習菩提行   時大象王心生悲愍。徐問人曰。汝何所須。彼人答曰。欲須汝牙。像王歡喜。即自拔牙施旃荼羅。而說頌曰。  我以白牙今施汝  無忿無恨無貪惜  願此施福當成佛  滅諸眾生煩惱病   善男子當觀。如是過去象王。雖受無暇傍生趣身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而能棄捨身命無吝。恭敬尊重著袈裟人。雖彼為怨而不加報。然未來世有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實是愚癡懷聰明慢。諂曲虛詐欺誑世間。不見不畏後世苦果。于歸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諸弟子所惱亂呵罵或以鞭杖楚撻其身或閉牢獄乃至斷命。此於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犯諸大罪。決定當趣無間地獄。斷滅善根焚燒相續。一切智者之所遠離。彼既造作如是重罪復懷傲慢誑惑世間。自稱我等亦求無上正等菩提。我是大乘當得作佛。譬如有人自挑其目盲無所見。而欲導他登上大山。終無是處。於未來世有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亦復如是。于歸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諸弟子所惱亂呵罵或以鞭杖楚撻其身或閉牢獄乃至斷命。此於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犯諸大罪。斷滅善根焚燒相續。一切智者之所遠離。決定當趣無間地獄。彼既造作如是重罪。復懷傲慢誑惑世間。自稱我等亦求無上正等菩提。我是大乘當得作佛。彼由惱亂出家人故。下賤人身尚難可得。況當能證二乘菩提。無上大乘於其絕分。又善男子。過去有國名般遮羅。王號勝軍。統領彼國。時彼有一大丘壙所名朅藍婆。甚可怖畏藥叉羅剎多住其中。若有入者心驚毛豎。時國有人罪應合死。王敕典獄縛其五處。送朅藍婆大丘壙所。令諸惡鬼食噉其身。罪人聞已為護命故。即剃鬚髮求覓袈裟。遇得一片自繫其頸。時典獄者如王所敕。縛其五處送丘壙中。諸人還已至於夜分。有大羅剎母名刀劍眼。與五千眷屬來入塚間。罪人遙見身心驚悚。時羅剎母見有此人被縛五處剃除鬚髮片赤袈裟繫其頸下。即便右遶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言。  人可自安慰  我終不害汝  見剃髮染衣  令我憶念佛   時羅剎子白其母曰。  母我為飢渴  甚逼切身心  願聽食此人  息苦身心樂   時羅剎母便告子言。  被殑伽沙佛  解脫幢相衣  於此起噁心  定墮無間獄   時羅剎子與諸眷屬右遶此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曰。  懺悔染衣人  我寧於父母  造身語意惡  於汝終無害   爾時復有大羅剎母名驢騾齒。亦有五千眷屬圍遶來入塚間。時羅剎母亦見此人被縛五處剃除鬚髮片赤袈裟繫其頸下。即便右遶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言。  人於我勿怖  汝頸所繫服  是仙幢相衣  我頂禮供養   時羅剎子白其母曰。  人血肉甘美  願母聽我食  增長身心力  勇猛無所畏   時羅剎母便告子言。  人天等妙樂  由恭敬出家  故供養染衣  當獲無量樂   時羅剎子與諸眷屬。右遶此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曰。  我今恭敬禮  剃髮染衣人  願常於未來  見佛深生信   爾時復有大羅剎母名□□髮。亦有五千眷屬圍遶來入塚間。時羅剎母亦見此人被縛五處剃除鬚髮片赤袈裟繫其頸下。即便右遶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言。  大仙幢相衣  智者應讚奉  若能修供養  必斷諸有縛   時羅剎子白其母曰。  此人身血肉  國王之所賴  願聽我飲噉  得力承事母   時羅剎母便告子言。  如是染衣人  非汝所應食  於此起惡者  當成大苦器   時羅剎子與諸眷屬右遶此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曰。  汝是大仙種  堪為良福田  故我修供養  願絕諸有縛   爾時復有大羅剎母名刀劍口。亦有五千眷屬圍遶來入塚間。時羅剎母亦見此人被縛五處剃除鬚髮片赤袈裟繫其頸下。即便右遶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言。  汝今被法衣  必趣涅槃樂  故我不害汝  恐諸佛所呵   時羅剎子白其母曰。  我常吸精氣  飲噉人血肉  願聽食此人  令色力充盛   時羅剎母便告子言。  若害著袈裟  剃除鬚髮者  必墮無間獄  久受大苦器   時羅剎子與諸眷屬右遶此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曰。  我等怖地獄  故不害汝命  當解放汝身  願脫地獄苦   時諸羅剎母子眷屬同起慈心解此人縛。懺謝慰喻歡喜放還。此人清旦疾至王所。以如上事具白於王。時勝軍王及諸眷屬。聞之驚躍歎未曾有。即立條制頒告國人。自今已後於我國中。有佛弟子若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但剃鬚髮被服袈裟。諸有侵凌或加害者。當以死罪而刑罰之。由此因緣眾人慕德漸漸歸化王贍部洲。皆共誠心歸敬三寶。善男子。當觀如是過去羅剎。雖受無暇餓鬼趣身。吸人精氣飲噉血肉。噁心熾盛無有慈悲。而見無戒剃除鬚髮。以片袈裟掛其頸者。即便右遶尊重頂禮恭敬讚頌無損害心。然未來世。有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心懷毒惡無有慈愍。造罪過於藥叉羅剎。愚癡傲慢斷滅善根。于歸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剃除鬚髮被服袈裟諸弟子所。不生恭敬。惱亂呵罵或以鞭杖楚□其身或閉牢獄乃至斷命。此於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犯諸大罪。斷滅善根焚燒相續。一切智者之所遠離。決定當生無間地獄。又善男子。昔有國王名超福德。有人犯過罪應合死。王性仁慈不欲斷命。有一大臣多諸智策前白王曰。願勿為憂。終不令王得殺生罪。不付魁膾令殺此人。時彼大臣以己智力將犯罪人付惡醉象。時惡醉象以鼻卷取罪人兩脛舉上空中盡其勢力欲撲於地。忽見此人裳有赤色。謂是袈裟心生淨信。便徐置地懺謝悲號。跪伏於前以鼻抆足。深心敬重瞻仰彼人。大臣見已馳還白王。王聞喜愕歎未曾有。便敕國人加敬三寶。因斯斷殺王贍部洲。善男子。當觀如是過去醉象。雖受無暇傍生趣身。而敬袈裟不造惡業。然未來世有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心懷毒惡無有慈愍。造諸罪業過惡醉象。愚癡傲慢斷滅善根。于歸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剃除鬚髮被服袈裟諸弟子所。不生恭敬。惱亂呵罵或以鞭杖楚撻其身或閉牢獄乃至斷命。此於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犯諸大罪。斷滅善根焚燒相續。一切智者之所遠離。決定當生無間地獄。若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成就如是第三惡輪。由此因緣令護國土一切天龍藥叉神等信敬三寶無動壞者於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心生瞋忿。廣說乃至彼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不久便當支體廢缺於多日夜結舌不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命終定生無間地獄。   復次善男子。於未來世此佛土中。有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隨惡友行善根微少。廣說乃至。不見不畏後世苦果。見有所施四方僧物。謂諸寺捨或寺捨物。或諸園林或園林物。或諸莊田或莊田物。或所攝受淨人男女。或所攝受畜生種類。或所攝受衣服飲食。或所攝受床座敷具。或所攝受病緣醫藥。或所攝受種種資身應受用物。如是所施四方僧物。具戒富德精進修行學無學行乃至證得最後極果。清淨苾芻所應受用。彼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以強勢力侵奪。具戒清淨苾芻不聽受用。迴與破戒惡行苾芻經營在家諸俗業者。令共受用或獨受用。破戒苾芻既受得已。或共受用或獨受用。或與俗人同共受用。由是因緣。令護國土一切天龍藥叉神等信敬三寶無動壞者。於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心生瞋忿。廣說乃至。彼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不久便當支體廢缺於多日夜結舌不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命終定生無間地獄。   復次善男子。於未來世此佛土中。有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隨惡友行善根微少。廣說乃至。不見不畏後世苦果。見依我法而出家者聰叡多聞語甚圓滿或能傳通聲聞乘法或能傳通獨覺乘法或能傳通無上乘法令廣流布利樂有情。彼於如是說法師所。呵罵毀辱誹謗輕弄欺誑逼迫惱亂法師障礙正法。由是因緣。令護國土一切天龍藥叉神等信敬三寶無動壞者於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心生瞋忿。廣說乃至。彼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不久便當支體廢缺於多日夜結舌不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命終定生無間地獄。   復次善男子。於未來世此佛土中。有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隨惡友行善根微少。廣說乃至。不見不畏後世苦果。見有所施四方僧物。寺捨莊田人畜財寶花樹果樹染樹蔭樹香藥樹等及餘資身種種雜物。我諸弟子具戒富德精進修行學無學行乃至證得最後極果清淨苾芻所應受用。彼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以強勢力或自逼奪或教人奪。或為自用或為他用。由是因緣。令護國土一切天龍藥叉神等信敬三寶無動壞者於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心生瞋忿。廣說乃至。彼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不久便當支體廢缺於多日夜結舌不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命終定生無間地獄。   復次善男子。於未來世此佛土中。有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善根微少無有信心。諂曲愚癡懷聰明慢。言無真實遠離善友隨惡友行。於諸聖法心懷猶豫。不見不畏後世苦果。常樂習近諸惡律儀。好行殺生乃至邪見。而懷傲慢誑惑世間。自稱我是住律儀者。彼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種種方便毀滅我法。于歸我法而出家者數數瞋忿呵罵毀辱拷楚禁閉割截支節乃至斷命。我所說法不肯信受。壞窣堵波及諸寺捨。驅逼苾芻退令還俗。障礙剃髮被服袈裟。種種驅使同諸僕庶。由是因緣。令護國土一切天龍藥叉神等信敬三寶無動壞者於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心生瞋忿。廣說乃至。彼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不久便當支體廢缺於多日夜結舌不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命終定生無間地獄。   善男子。若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於上所說十種惡輪或隨成一或具成就。先所修集一切善根摧壞燒滅皆為灰燼。不久便當支體廢缺於多日夜結舌不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命終定生無間地獄。此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於當來世下賤人身尚難可得。況當能證二乘菩提。無上大乘於其絕分。如是惡人大乘名字尚難得聞。況當能證無上佛果。是人究竟自損損他。一切諸佛所不能救。   善男子。譬如有人壓油為業。一一麻粒皆有蟲生。以輪壓之油便流出。汝當觀此壓麻油人於日夜中殺幾生命。假使如是壓麻油人以十具輪相續恆壓於一日夜一一輪中所壓麻油數滿千斛。如是相續至滿千年。汝觀此人殺幾生命。所獲罪業寧為多不。地藏菩薩摩訶薩言。甚多世尊。甚多大德。此人所殺無量無邊。所獲罪業不可稱計。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唯佛能知餘無知者。佛言善男子。假使有人為財利故置十婬坊。一一坊中置千婬女。一一婬女種種莊嚴。誑惑多人恆為欲事。如是相續至滿千年。此人獲罪不可稱計。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如前十輪壓油人罪等一婬坊所獲罪業。又善男子。假使有人為財利故置十酒坊。一一坊中種種嚴飾。方便招誘千耽酒人飲興歡娛晝夜無廢。如是相續至滿千年。此人獲罪不可稱計。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如前所說十婬坊罪等一酒坊所獲罪業。又善男子。假使有人為財利故置十屠坊。一一坊中於一日夜殺害千生。牛羊駝鹿雞豬等命。如是相續至滿千年。此人獲罪不可稱計。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如前所說十酒坊罪等一屠坊所獲罪業。如前所說十屠坊罪等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於前十惡隨成一輪一日一夜所獲罪業。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十壓油輪罪  等彼一婬坊  置彼十婬坊  等一酒坊罪  置十酒坊罪  等彼一屠坊  置彼十屠坊  罪等王等一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1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五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無依行品第三之三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大德世尊。若有真善剎帝利真善宰官真善居士真善長者真善沙門真善婆羅門。如是等人能自善護亦善護他善護後世善護佛法。出家之人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無戒剃除鬚髮被袈裟者普善守護恭敬供養。又能善護聲聞乘法緣覺乘法及大乘法。恭敬聽聞信受供養。於住大乘具戒富德精勤修行乃至住果補特伽羅。能善守護助其勢力。諮問聽受歡喜談論。遠離破戒惡行苾芻。於諸所施四方僧物。終不令人非法費用勤加守護供四方僧。於窣堵波及僧祇物。終不自奪不教他奪亦不自用不教他用。於能辯說三乘法人恭敬供養加護與力。不令他人誹謗毀辱。尊重安慰諸出家人。信受護持佛所說法。終不破壞諸窣堵波。亦常護持僧伽藍捨。於剃鬚髮被服袈裟出家人所。終不毀廢。於十惡輪自不染習。亦常勸他離十惡輪。具學先王治國正法。紹三寶種常令熾盛。恆樂親近諸善知識。慈心撫育一切國人。隨其所宜方便化導。令捨邪法。修行正法。如是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得幾所福滅幾所罪。   佛言。善男子。假使有人出現世間具大威力。於日初分積集七寶滿贍部洲奉施諸佛及弟子眾。於日中分亦集七寶滿贍部洲。奉施諸佛及弟子眾。於日後分亦集七寶滿贍部洲。奉施諸佛及弟子眾。如是日日相續佈施滿百千年。此人福聚寧為多不。地藏菩薩摩訶薩言。甚多世尊甚多大德。此人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稱計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惟佛能知餘無知者。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有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於十惡輪自不染習。亦常勸他離十惡輪。所獲福聚過前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又善男子。假使有人出現世間具大威力。為四方僧營建寺宇。其量寬廣等四大洲。上妙房舍床敷衣服飲食醫藥資緣充備。令諸如來聲聞菩薩大弟子眾止住其中。精進修行種種善品。若晝若夜無有懈息。經百千俱胝那庾多歲。供給供養相續不絕。此人福聚寧為多不。地藏菩薩摩訶薩言。甚多世尊甚多大德。此人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稱計。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惟佛能知餘無知者。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又善男子。假使有人出現世間具大威力。為四方僧營建寺宇。寬廣量等十四大洲。上妙房舍床敷衣服飲食醫藥資緣充備。令諸如來聲聞菩薩大弟子眾止住其中。精進修行種種善品。若晝若夜無有懈息。經百千俱胝那庾多歲供給供養相續不絕。此人福聚寧為多不。地藏菩薩摩訶薩言。甚多世尊甚多大德。此人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稱計。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唯佛能知餘無知者。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又善男子。假使有人出現世間具大威力。為佛舍利起窣堵波。嚴麗高廣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所說。為四方僧造寺福聚類此所說為佛舍利起窣堵波所獲福聚。於百分中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亦不及一於俱胝分亦不及一那庾多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又善男子。假使有得波羅蜜多具八解脫靜慮等至大阿羅漢。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稻麻竹葦甘蔗叢林。一切皆被堅縛五處經百千年。時有一人出現於世。具大威力樂福德故。悉解被縛諸阿羅漢。香湯澡浴奉施衣缽。經百千年給上房舍床敷衣服飲食醫藥種種所須如法資具。諸阿羅漢般涅槃已。供養焚燒收取舍利。以妙七寶起窣堵波安置其中。復以種種寶幢幡蓋香花伎樂而供養之。如前所說為佛舍利起窣堵波所獲福聚。類此所說解阿羅漢供養福聚。於百分中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亦不及一於俱胝分亦不及一那庾多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善男子。若有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於十惡輪自不染習。亦常勸他離十惡輪。所獲福德過前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如生福數滅罪亦爾。   善男子。若有真善剎帝利王及諸真善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於未來世後五百歲法欲滅時。能善護持我之法眼。能自善護亦善護他善護後世善護我法。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無戒剃除鬚髮被袈裟者。普善守護恭敬供養令無損惱。又能善護三乘正法。聽受供養聲聞法時。於獨覺乘及大乘法不生誹謗於獨覺乘及大乘人亦不憎嫉。聽受供養獨覺法時。於聲聞乘及大乘法不生誹謗。於聲聞乘及大乘人亦不憎嫉。聽受供養大乘法時。於聲聞乘獨覺乘法不生誹謗。於聲聞乘獨覺乘人亦不憎嫉。於聲聞乘獨覺乘法不求趣證。唯求趣證大乘正法。於住大乘具戒富德精勤修行乃至住果補特伽羅。多數親近承事供養深心敬重請問聽受。遠離破戒惡行苾芻。於諸所施四方僧物。終不令人非法費用。勤加守護供四方僧。於窣堵波及僧祇物。終不自奪不教他奪。亦不自用不教他用。於能辯說三乘法人。恭敬供養加護與力。不令他人誹謗毀辱。尊重安慰諸出家人。信受護持如來聖教。終不破壞諸窣堵波。亦常護持四方僧寺。於我出家諸弟子所終不毀廢還俗策使。於十惡輪自不染習。亦常勸他離十惡輪。具學先王治國正法十善業道攝化世間。常當親近諸善知識。紹三寶種常令熾盛善護法眼令不滅沒。如是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由具如是諸功德故。名不虛受國人俸祿。一切天龍藥叉鬼神乃至羯吒布怛那等。皆生歡喜。慈悲擁護。一切法器真實福田。亦生歡喜慈悲護念。由是因緣。所居國土及諸有情。展轉熾盛安隱豐樂。鄰國兵戈不能侵害。皆敬慕德自來歸附。由此展轉勸修善業枯竭惡趣增長天人。守護身命令得長遠。自滅煩惱亦令他滅。住持菩提道六波羅蜜多。破壞一切眾邪惡道。於生死海不久沈淪。常離惡友常近善友。生生常遇諸佛菩薩。恭敬承事曾無暫廢。不久皆當隨心所樂各各安住於佛國土。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眾中一切天帝及諸眷屬乃至一切畢捨遮帝及諸眷屬。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於未來世後五百歲。於此佛土法欲滅時。若有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於十惡輪自能遠離亦能勸他令其遠離。善護自他善護後世護持正法紹三寶種皆令熾盛無有斷絕。以要言之如佛所說。如是等人於三乘法恭敬聽受終不隱藏於三乘人護持供養不令擾惱。於三寶物勤加守護不令侵損。我等眷屬於此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勤加擁護令其十法皆得增長。何等為十。一者增長壽命。二者增長無難。三者增長無病。四者增長眷屬。五者增長財寶。六者增長資具。七者增長自在。八者增長名稱。九者增長善友。十者增長智慧。大德世尊。若彼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於十惡輪自能遠離亦能勸他令其遠離。具前所說諸功德者。我等擁護定當得此十法增長。復次世尊。若有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成就如前所說功德。我等眷屬勤加擁護。令於十法皆得遠離。何等為十。一者遠離一切怨家寇敵。二者遠離一切非愛色聲香味觸境。三者遠離一切障癘疾病。四者遠離一切邪執惡見五者遠離一切邪妄歸依。六者遠離一切邪惡災怪。七者遠離一切邪惡事業。八者遠離一切邪惡知識。九者遠離一切居家淤泥。十者遠離一切非時夭喪。大德世尊。若彼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羅門等。成前所說諸功德者。我等擁護。定當得此十法遠離。復次世尊。若有真善剎帝利王。具修如前所說功德令圓滿者。我等眷屬勤加擁護。令此帝王並諸眷屬及其國土一切人民。令於十法皆得遠離。何等為十。一者遠離一切他國怨敵。二者遠離一切自國怨敵。三者遠離一切兇惡鬼神。四者遠離一切愆陽亢旱。五者遠離一切伏陰滯雨。六者遠離一切非時寒熱烈風暴雨霜雹災害。七者遠離一切惡星變怪。八者遠離一切飢饉荒儉。九者遠離一切非時病死。十者遠離一切邪執惡見。大德世尊。若彼真善剎帝利王。具修如前所說功德令圓滿者。我等眷屬勤加擁護。令此帝王並諸眷屬及其國土一切人民定當得此十法遠離。   爾時世尊讚諸天帝及其眷屬乃至一切畢捨遮帝及眷屬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發此誓願。此事皆是汝等應作。由是因緣當令汝等長夜安樂。   爾時天藏大梵復白佛言。世尊。唯願聽我為未來世此佛土中一切真善剎帝利王說能護國不退輪心大陀羅尼明咒章句。由此護國不退輪心大陀羅尼明咒章句威神力故。令未來世此佛土中一切真善剎帝利王不為一切怨敵惡友之所摧伏。能令一切怨敵惡友自然退散。能善護持身語意業。為諸智者常所稱讚。離諸惡法常行善法。常離一切邪見邪歸。常於大乘精進修行勇猛堅固。常能成就無量無數所化有情。智不依他自然善巧。具能修行六到彼岸珍寶伏藏。遠離一切忿慳嫉等煩惱纏垢。常為一切人非人等恭敬護念。諸有所為心無忘失。不捨有情樂四攝事。常不遠離法器福田。佛言天藏。吾今恣汝為未來世此佛土中一切真善剎帝利王。說能護國不退輪心大陀羅尼明咒章句。由此護國不退輪心大陀羅尼明咒章句威神力故。令未來世此佛土中一切真善剎帝利王。不為一切怨敵惡友之所摧伏。廣說乃至。常不遠離一切諸佛及佛弟子。爾時天藏大梵即說護國不退輪心大陀羅尼明咒章句。   怛絰他(唐言謂)牟尼冒□(一)牟那揭臘茷(二)牟尼紇梨達曳(三)牟尼嚧訶毘折(常列反)隸(四)牟那曷栗制(五)牟尼笈謎(六)束訖羅博差(七初戒反)缽邏奢博差(八初戒反)蜜羅博差(九初戒反)騷剌婆紇栗帝(十)妒剌拏紇栗折(章列反)隸(十一)缽怛邏叉紇栗帝(十二)具具拏蜜隸(十三)唈(烏合反)茷叉薩隸(十四)遏怒訶祇[口*履]茷(十五)牟尼缽塔茷(十六)莎訶(唐言善說)   天藏大梵。說是咒已復白佛言。唯願世尊及諸大眾。於我所說大陀羅尼皆生隨喜。世尊告曰。善哉善哉。一切大眾亦作是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復告尊者大目乾連。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曰。善男子。汝等皆應受持如是天藏大梵所說護國不退輪心大陀羅尼明咒章句。傳授未來此佛土中一切真善剎帝利王。令自受持及令流布。由是因緣彼諸真善剎帝利王並諸眷屬及國人民。一切皆得利益安樂常轉法輪。名稱高遠威德熾盛。摧滅邪見建立正見守護法眼紹三寶種皆令熾盛無有斷絕。成熟無量無邊有情。於大乘中堅固淨信。久住圓滿能具修六波羅蜜多。斷一切障速到究竟。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時天藏大梵  請問兩足尊  利根等有情  樂修定誦福  聰慧王成法  為升進沈淪  所修三事中  唯除惑不退  世尊告彼言  若犯無依行  雖覺慧猛利  而趣無間獄  非真聰慧故  樂行十惡輪  斷滅諸善根  速趣於地獄  定能斷煩惱  非聽誦福業  故欲求涅槃  常當修靜慮  有慧勤精進  護持我正法  由敬信袈裟  能渡煩惱海  樂處空閑林  遠造無同類  敬持戒修定  能渡諸有海  普信敬三乘  興隆我正法  供養染衣者  當成功德海  能伏難調心  不舉苾芻罪  修知足聖種  當成兩足尊  遠離惡苾芻  親近聖行處  不食用僧物  速證大菩提  三界中安樂  皆由三寶生  故求安樂人  常供養三寶  旃荼羅王等  朋黨惡苾芻  於三寶起過  速墮無間獄  十壓油輪罪  等彼一婬坊  置彼十婬坊  等一酒坊罪  置十酒坊罪  等彼一屠坊  置彼十屠坊  罪等王等一  真善國王等  興隆我正法  普供養三乘  當成功德海  七寶滿贍部  奉施佛及僧  彼所獲福聚  不如護佛法  為佛僧造寺  量等十四洲  彼所獲福聚  不如護佛法  造佛窣堵波  量等三千界  彼所獲福聚  不如護佛法  解阿羅漢縛  種種修供養  不障我正法  其福勝於彼  千俱胝劫中  智者勤修定  所生勝覺慧  不如護我法  真善國王等  遠離十惡輪  護持我正法  及著袈裟者  不譭謗我說  三乘法及人  普聽聞供養  護持說法者  不損三寶物  不障著袈裟  當敬器非器  福勝無倫匹  如五日並現  大海皆枯竭  如是護我法  能枯竭煩惱  如風災起時  諸山皆散滅  如是護我法  能除滅煩惱  如水災起時  大地皆漂壞  如是護我法  能壞非愛果  如如意寶珠  隨所願皆滿  如是三乘法  能滿眾生願  如遇得賢瓶  除貧獲富樂  如是遇佛法  滅惑證菩提  如十五夜月  明照滿虛空  如是護法人  智慧周法界  如虛空平等  無物亦無相  如是護法人  知諸法一味  如日放光明  恆除世間闇  如是護法者  常普照世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有依行品第四之一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於大眾中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頌問曰。  昔言破戒失淨德  非賢聖器非我子  諸沙門法棄如燼  不應居我清眾中  三垢所污失滅道  彼不堪消勝供養  於施四方僧眾物  少分我亦不聽受  四根本罪隨犯一  清眾所棄如海屍  雲何今說惡苾芻  應忍應悲遮謪罰  復勸應勤供養彼  悲愍勿生微噁心  恭敬聽受所說法  當獲福慧大悲者  六通救世餘經說  汝等皆當信大乘  正直微妙菩提道  應捨二乘解脫路  雲何今復說三乘  普勸聽持修供養  根力覺道沙門果  此經中有餘處無  八支聖道無等倫  三乘皆同行此道  欲求解脫勤精進  各隨所願證菩提  有情中尊當照察  會今昔教使無違  令諸天人菩薩眾  解悟心歡證真實  聞說大乘誰有益  聞說大乘誰有損  十種解脫聲聞乘  聞說誰損誰有益  何人聞法轉昇進  何人聞法翻退沒  雲何厭患諸有為  能速枯竭於老死  晝夜勤修諸善者  依何妙理御何乘  能渡深廣四瀑流  救世皆當為宣說   爾時佛告金剛藏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有情為諸天人阿素洛等作大義利。請問如來如是深義。汝應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金剛藏菩薩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善男子。有十種補特伽羅。輪迴生死難得人身。何等為十補特伽羅。一者不種善根。二者未修福業。三者雜染相續。四者隨惡友行。五者不見不畏後世苦果。六者猛利貪慾。七者猛利瞋恚。八者猛利愚癡。九者其心迷亂。十者守惡邪見。如是十種無依行因。令諸眾生犯根本罪毀犯屍羅墮諸惡趣。何等名為十無依行。謂我法中而出家者。有加行壞意樂不壞有意樂壞加行不壞有加行意樂俱壞。有戒壞見不壞有見壞戒不壞有戒見俱壞。有於加行意樂戒見雖皆不壞而但依止惡友力行作無依行。有雖依止善友力行而復愚鈍猶如啞羊於諸事業都不分別聞善友說善不善法不能領受不能記持不能解了善不善義由是因緣作無依行。有於種種財寶眾具常無厭足追求因緣其心迷亂作無依行。有為眾病之所逼惱便求種種祠祀咒術由是因緣作無依行。如是十種無依行因。令諸眾生犯根本罪於現法中非賢聖器。毀犯屍羅墮諸惡趣。善男子。若有補特伽羅加行壞意樂不壞。隨遇一種無依行因犯根本罪。便深怖懼慚愧棄捨。而不數數作諸惡行。如來為益彼故。說有污道沙門。所以者何。彼作如是重惡業已。即便發露不敢覆藏慚愧懺悔。彼由如是慚愧懺悔罪得除滅。永斷相續不復更作。雖於一切沙門法事皆應擯出一切沙門所有資具不聽受用。而由彼人於三乘中成法器故。如來慈悲或為彼說聲聞乘法。或為彼說緣覺乘法或為彼說無上乘法。彼有是處轉於第二第三生中發正願力遇善友力。一切所作諸惡業障皆悉消滅。或有證得聲聞乘果。或有證得緣覺乘果而般涅槃。或有悟入廣大甚深無上乘理。如是戒壞見不壞者。應知亦爾。若有補特伽羅意樂壞加行不壞。如來為益彼故。說求四梵住法。彼是聲聞乘器或是緣覺乘器。若有補特伽羅加行意樂俱壞。彼於諸乘皆非法器。如來為益彼故。讚說佈施。若有補特伽羅見壞戒不壞。如來為益彼故。說緣起法令捨惡見於現身中入聲聞法或緣覺法或於餘身方能悟入。若有補特伽羅戒見俱壞。彼於聖法亦不成器。如來為益彼故。讚說佈施。若有補特伽羅加行意樂戒見不壞而但依止惡友力行。如來為益彼故。讚說十善業道。若有補特伽羅雖復依止善友力行而復愚鈍猶如啞羊不能領受善不善法。如來為益彼故。讚說習誦。若為種種貪病所逼。有為種種見趣迷惑。如來為益如是等故。求解脫者為其開示能出生死趣聲聞乘四聖諦法。斷見論者為其讚說諸緣起法。常見論者為說三界諸有諸趣死此生彼如陶家輪往來無絕無常等法。善男子。如來無有所說名字言說音聲空無果者。無不皆為成熟有情。是故一切譭謗如來所說正法。壞諸有情正法眼罪。過諸無間似無間等無量重罪。若有於我為欲利樂一切有情所說正法。謂依聲聞乘所說正法或依緣覺乘所說正法或依大乘所說正法誹謗遮止障蔽隱沒下至一頌。當知是名謗正法者。亦名毀滅八聖道者。亦名破壞一切有情正法眼者。如是之人既自習行大無利行。亦令一切有情習行大無利行。此人依止無慚愧僧。如是譭謗如來正法。   復次善男子。有四種僧。何等為四。一者勝義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啞羊僧。四者無慚愧僧。雲何名勝義僧。謂佛世尊。若諸菩薩摩訶薩眾。其德尊高於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獨勝覺。若阿羅漢。若不還。若一來。若預流。如是七種補特伽羅。勝義僧攝。若諸有情帶在家相。不剃鬚髮不服袈裟。雖不得受一切出家別解脫戒一切羯磨布薩。自恣悉皆遮遣。而有聖法得聖果故勝義僧攝。是名勝義僧。雲何名世俗僧。謂剃鬚髮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別解脫戒。是名世俗僧。雲何名啞羊僧。謂不了知根本等罪犯與不犯。不知輕重毀犯種種小隨小罪不知發露懺悔所犯。憃愚魯鈍於微小罪不見不畏不依聰明善士而住。不時時間往詣多聞聰明者所親近承事。亦不數數恭敬請問雲何為善雲何不善雲何有罪雲何無罪修何為妙作何為惡。如是一切補特伽羅啞羊僧攝。是名啞羊僧。雲何名無慚愧僧。謂若有情為活命故。歸依我法而求出家。得出家已於所受持別解脫戒一切毀犯無慚無愧。不見不畏後世苦果。內懷腐敗如穢蝸螺貝音狗行常好虛言曾無一實。慳貪嫉妒愚癡憍慢離三勝業。貪著利養恭敬名譽。耽湎六塵好樂婬泆愛慾色聲香味觸境。如是一切補特伽羅無慚僧攝。譭謗正法是名無慚愧僧。   善男子。勝義僧者。於中或有亦是勝道沙門所攝。言勝道者。謂若能依八支聖道。自度一切煩惱駛流亦令他度。此復雲何。謂佛世尊及獨勝覺諸阿羅漢。如是三種補特伽羅。已離一切有支眷屬。故名勝道。復有菩薩摩訶薩眾。不假他緣於一切法智見無障。攝受利樂一切有情。亦名勝道沙門所攝。其勝義僧及世俗僧於中或有亦是示道沙門所攝。若有成就別解脫戒真善異生。乃至具足世間正見。彼由記說變現力故。能廣為他宣說開示諸聖道法。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名最下劣示道沙門。證預流果補特伽羅是名第二。證一來果補特伽羅是名第三。證不還果補特伽羅是名第四。復有菩薩摩訶薩眾。是名第五。謂住初地至第十地。乃至安住最後有身。此皆示道沙門所攝。若有成就別解脫戒軌則所行清淨具足。此皆命道沙門所攝。以道活命故名命道。復有菩薩摩訶薩眾。為欲攝受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具足修行六到彼岸亦名命道。如是勝道示道命道三種沙門。名為世間真實福田。所餘沙門名為污道。雖非真實。亦得墮在福田數中。   若有依止無慚愧僧補特伽羅。於我正法毘奈耶中名為死屍。於清眾海應當擯棄非法器故。我於彼人不稱大師。彼人於我亦非弟子。有無慚僧不成法器稱我為師。於我舍利及我形像深生敬信。於我法僧聖所愛戒亦深敬信。既不自執諸惡邪見。亦不令他執惡邪見。能廣為他宣說我法。稱揚讚歎不生譭謗。常發正願隨所犯罪數數厭捨。發露懺悔眾多業障皆能除滅。當知如是補特伽羅。信敬三寶聖戒力故。勝九十五諸外道眾多百千倍。非速能入般涅槃城。轉輪聖王尚不能及。況餘雜類一切有情。以是義故如來觀察一切有情諸業法受差別相已作如是說。於我法中。剃除鬚髮被袈裟者。我終不聽剎帝利等毀辱謪罰。若有毀辱謪罰一切出家之人。所獲罪報如前廣說。又依我法捨俗出家。剃除鬚髮被赤袈裟。即為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慈悲護念。威儀形相所服袈裟。亦為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慈悲守護。是故輕毀剃除鬚髮被赤袈裟出家人者即是輕毀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由是因緣諸有智慧厭怖眾苦欣求人天涅槃樂者。不應輕毀捨俗出家剃除鬚髮被袈裟者。有無慚僧毀破禁戒。不成三乘賢聖法器。既自堅執諸惡邪見亦能令他執惡邪見。謂為真善剎帝利真善婆羅門真善宰官真善居士真善沙門真善長者真善茷捨真善戍達羅若男若女說諸世間無父無母乃至無有善業惡業所得果報。無有能得聖道果者。一切諸法不從因生。或有執言色界是常非變壞法。或有執言無色界常非變壞法。或有執言外道所計諸苦行法得究竟淨。或有執言唯聲聞乘得究竟淨非獨覺乘亦非大乘。於聲聞乘信敬稱讚宣說開示。於獨覺乘及於大乘。誹謗輕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或有執言唯獨覺乘得究竟淨非聲聞乘亦非大乘。於獨覺乘信敬稱讚宣說開示。於聲聞乘及於大乘。誹謗輕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或有執言唯有大乘得究竟淨非聲聞乘非獨覺乘。於大乘法既自生信教他生信。既自恭敬教他恭敬。既自稱讚教他稱讚。既自書寫教他書寫。既自讀誦教他讀誦。既自聽受教他聽受。既自思惟教他思惟。於他有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皆為廣說開示解釋微細甚深大乘法義。於聲聞乘及獨覺乘。誹謗輕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自不生信障他生信。自不恭敬障他恭敬。自不稱讚障他稱讚。自不書寫障他書寫。自不讀誦聽受思惟。障他讀誦聽受思惟。不樂廣說開示解釋三乘法義。或有執言唯修佈施得究竟淨非戒非忍乃至非慧。或有執言唯修禁戒得究竟淨非施非忍乃至非慧。或有執言唯修安忍得究竟淨非施非戒乃至非慧。或有執言唯修精進得究竟淨非施非戒乃至非慧。或有執言唯修靜慮得究竟淨非施非戒乃至非慧。或有執言唯修般若得究竟淨非施非戒乃至非定。或有執言唯修種種世間所習諸伎藝智得究竟淨。或有執言唯修種種投巖赴火自餓等行得究竟淨。   善男子。如是破戒惡行苾芻非法器者。種種誑惑真善法器諸有情等。令執惡見。彼由顛倒諸惡見故。破壞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戍達羅等若男若女所有淨信戒聞捨慧。轉剎帝利成旃荼羅。乃至茷捨戍達羅等成旃荼羅。此非法器破戒苾芻並剎帝利旃荼羅等。師及弟子俱斷善根。乃至當墮無間地獄。善男子。如人死屍膀脹爛臭。諸來見者皆為臭熏。隨所觸近爛臭死屍。或與交翫隨被臭穢之所熏染。如是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戍達羅等若男若女。隨所親近破戒惡行非法器僧。或與交遊或共住止或同事業。隨被惡見臭穢熏染。如是如是。令彼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戍達羅等若男若女退失淨信戒聞捨慧成旃荼羅師及弟子俱斷善根。乃至當墮無間地獄。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1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六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有依行品第四之二   善男子。汝觀如是剎帝利等無量有情。親近如是破戒惡行非法器僧。退失一切所有善法。乃至當墮無間地獄。是故欲得上妙生天涅槃樂者。皆應親近承事供養勝道沙門諮稟聽聞三乘要法或求示道命道沙門。若無如是三道沙門。當於污道沙門中求。雖復戒壞而有正見具足意樂及加行者。應往親近承事供養諮稟聽聞三乘要法。不應親近承事供養加行意樂及見壞者。彼雖戒壞而無邪見。意樂加行見具足故。應詣其所諮稟聽聞聲聞乘法獨覺乘法及大乘法不應輕毀。於三乘中隨意所樂發願精進隨學一乘。於所餘乘不應輕毀。若於三乘隨輕毀一下至一頌。不應親近或與交遊或共住止或同事業。若有親近或與交遊或共住止或同事業。俱定當墮無間地獄。善男子。是故若欲於三乘中隨依一乘求出生死欣樂安樂厭危苦者。應於如來所說正法或依聲聞乘所說正法或依獨覺乘所說正法或依大乘所說正法普深信敬勿生謗毀障蔽隱沒下至一頌。常應恭敬讀誦聽聞。應發堅牢正願求證。謗毀三乘隨一法者不應共住下至一宿。不應親近諮稟聽法。若諸有情隨於三乘譭謗一乘。或復親近謗三乘人諮稟聽受。由此因緣皆定當墮無間地獄受大苦惱難有出期。何以故善男子。我於過去修菩薩行精勤求證無上智時。或為求請依聲聞乘所說正法下至一頌乃至棄捨自身手足血肉皮骨頭目髓腦。或為求請依獨覺乘所說正法下至一頌。乃至棄捨自身手足血肉皮骨頭目髓腦。或為求請依於大乘所說正法下至一頌。乃至棄捨自身手足血肉皮骨頭目髓腦。如是勤苦。於三乘中下至求得一頌法已。深生歡喜恭敬受持。如說修行時無暫廢。經無量劫修行一切難行苦行。乃證究竟無上智果。復為利益安樂有情。宣說開示三乘正法。以是義故。不應謗毀障蔽隱沒下至一頌。常應恭敬讀誦聽聞。應發堅牢正願求證善男子。如是三乘出要正法。一切過去未來現在。過殑伽沙諸佛同說。大威神力共所護持。為欲拔濟一切有情生死大苦。為欲紹隆三寶種姓令不斷絕。是故於此三乘正法。應普信敬勿生謗毀障蔽隱沒若有謗毀障蔽隱沒三乘正法下至一頌。決定當墮無間地獄。   復次善男子。於未來世此佛土中。有剎帝利旃荼羅婆羅門旃荼羅。宰官旃荼羅。居士旃荼羅。沙門旃荼羅。長者旃荼羅。茷捨旃荼羅。戍達羅旃荼羅。若男若女。諂曲愚癡懷聰明慢。其性兇悖懆厲粗獷。不見不畏後世苦果。好行殺生乃至邪見嫉妒慳貪。憎背善友親近惡友。非是三乘賢聖法器。或少聽習聲聞乘法便於諸佛共所護持獨覺乘法無上乘法。誹謗毀呰障蔽隱沒不令流布。或少聽習獨覺乘法。便於諸佛共所護持聲聞乘法無上乘法。誹謗毀呰障蔽隱沒不令流布。或少聽習無上乘法。便於諸佛共所護持聲聞乘法獨覺乘法。誹謗毀呰障蔽隱沒不令流布。為求名利唱如是言。我是大乘是大乘黨。唯樂聽習受持大乘不樂聲聞獨覺乘法。不樂親近學二乘人。如是詐稱大乘人等。由自愚癡憍慢勢力。如是謗毀障蔽隱沒三乘正法不令流布。憎嫉修學三乘法人。誹謗毀辱令無威勢。善男子。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及諸菩薩摩訶薩。為欲利樂一切有情。以大悲力護持二事。一者為欲紹隆三寶種姓常令不絕。捨俗出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二者三乘出要四聖諦等相應正法。如是二事。唯佛世尊及大菩薩能善護持。非諸聲聞獨勝覺等。亦非百千那庾多數大梵天王及天帝釋王四大洲轉輪王等所能護持。於未來世此佛土中。有剎帝利旃荼羅王。見依我法而得出家剃除鬚髮被袈裟者。方便伺求所犯過失。以種種緣呵罵毀辱或加鞭杖或閉牢獄或奪資具或脫袈裟廢令還俗使作種種居家事業。或橫驅役或濫擯遣或斷飲食或害身命。彼剎帝利旃荼羅王。以己愚癡憍慢勢力。毀辱謫罰諸佛菩薩以大悲力共所護持我諸弟子。誹謗毀滅諸佛菩薩以大悲力共所護持我甚深法。於其三世諸佛菩薩共所護持三乘正法。障蔽隱沒不令流布。有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茷捨戍達羅等旃荼羅人若男若女。愚癡憍慢自號大乘。彼人尚非聲聞獨覺二乘法器。況是無上大乘法器。為求利養恭敬名譽。誑惑世間愚癡雜類。自言我等是大乘人。謗毀如來二乘正法。如是人等愚癡諂曲憍慢嫉妒慳貪因緣。毀我法眼令速隱滅。彼於三世一切諸佛犯大過罪。亦於三世一切菩薩犯大過罪又於三世一切聲聞犯大過罪。不久便當支體廢缺遭遇種種重惡疾病。   彼剎帝利旃荼羅王。乃至茷捨戍達羅等旃荼羅人若男若女。由造惡業起倒見故損斷一切所有善根。雖復有時多修施福於未來世當生鬼趣傍生趣中受富樂果而彼身中尚不能起色無色界下劣善根。況當能種聲聞獨覺及無上乘無功用起一切智智善根種子。又令其舌為病所害於多日夜結舌不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命終定當生於無間大地獄中。是故如來慈悲憐愍一切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戍達羅等若男若女。令得長夜利益安樂。慇懃懇切作如是言。汝等應當于歸我法剃除鬚髮被片袈裟出家人所慎勿惱亂譏呵謪罰。於我所說三乘正教慎勿謗毀障蔽隱沒。若違我言而故作者。所獲罪報如前廣說。所以者何。此歸我法剃除鬚髮被赤袈裟出家形相。乃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菩薩大悲神力之所護持。此剃鬚髮被赤袈裟出家威儀。是諸賢聖解脫幢相。亦是一切聲聞乘人受用解脫法味幢相。亦是一切獨覺乘人受用解脫法味幢相。亦是一切大乘之人受用解脫法味幢相。如來所說三乘正法。亦是三世諸佛菩薩大悲神力之所護持。是諸賢聖解脫依止。亦是一切聲聞乘人受用解脫法味依止。亦是一切獨覺乘人受用解脫法味依止。亦是一切大乘之人受用解脫法味依止。   善男子。以是義故求解脫者。應當親近恭敬供養諸歸我法剃除鬚髮被赤袈裟出家之人應先信敬聲聞乘法。若自聽受教他聽受。若自讀誦教他讀誦。若自書寫教他書寫。若自施與教他施與。若自宣說教他宣說。思惟修行廣令流布。如是信敬獨覺乘法。若自聽受教他聽受。若自讀誦教他讀誦。若自書寫教他書寫。若自施與教他施與。若自宣說教他宣說。思惟修行廣令流布。如是信敬於大乘法。若自聽受教他聽受。若自讀誦教他讀誦。若自書寫教他書寫。若自施與教他施與。若自宣說教他宣說。思惟修行廣令流布。若非器者。不應自聽勿教他聽。乃至廣說又應遠離一切惡法。應捨惡友應親善友。應勤修習六到彼岸。應數懺悔一切惡業。應隨所宜勤發正願。若能如是斯有是處。現身得成聲聞乘器。或獨覺乘種子不退。或復大乘種子不退。是故三乘皆應修學。不應憍傲妄號大乘謗毀聲聞獨覺乘法。我先唯為大乘法器堅修行者。說如是言唯修大乘能得究竟。是故今昔說不相違。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對諸大眾前  金剛藏問我  雲何勸供養  破戒惡苾芻  失杜多功德  癡惡見所持  非法器污道  而不聽謪罰  復說從彼聞  三乘微妙法  真解脫良藥  趣寂靜涅槃  何故餘經言  一大乘解脫  遮學二乘法  今復說三乘  哀愍諸有情  令捨邪惡業  得利益安樂  願為說除疑  為益剎帝利  乃至戍達羅  不聽惱苾芻  恐彼染大罪  剃髮被袈裟  諸佛法幢相  諸佛等護持  解脫道之眼  雖破諸律儀  非永遮解脫  能捨諸惡見  當速趣涅槃  如腐敗良藥  猶能療眾病  如是破律儀  亦能滅他苦  不聽彼苾芻  在布薩羯磨  許為他說法  俱獲福無疑  若歸敬三寶  稱我為大師  能棄捨眾惡  勝諸外道眾  如墮羅剎渚  商眾悉驚惶  各執獸一毛  渡海得免難  如是破戒者  離諸惡邪見  由一信為因  脫煩惱羅剎  由護解脫相  諸佛等護持  不惱破戒僧  能離諸重惡  諸樂多福人  欣求真解脫  等護器非器  證解脫無難  癡慢號大乘  彼無有智力  尚迷二乘法  況能解大乘  譬如闕壞眼  不能見眾色  如是闕壞信  不能解大乘  無力飲池河  詎能吞大海  不習二乘法  何能學大乘  先信二乘法  方能信大乘  無信誦大乘  空言無所益  內真懷斷見  妄自號大乘  不護三業罪  壞亂我正法  彼人命終後  定墮無間獄  故應觀機說  勿為非器者  憍傲無慈悲  暴惡志下劣  智者應當知  是壞斷見者  非聲聞緣覺  亦非大乘器  諂譭謗諸佛  必墮無間獄  持戒樂喧鬧  慳法畏苦惡  智者應當了  是名聲聞乘  樂施觀生滅  常欣獨靜處  智者應當了  是名獨覺乘  具足諸善根  守護慈悲本  常樂攝利物  是名為大乘  捨身命護戒  不惱害眾生  精進求空法  應知是大乘  心堪忍諸法  善言無祕吝  於法常欣樂  應知是大乘  法器非法器  利樂心平等  不染諸世法  應知是大乘  是故有智者  普敬說三乘  不惱我僧徒  速成無上覺   復次善男子。若有真善剎帝利。真善婆羅門。真善宰官。真善居士。真善長者。真善沙門。真善茷捨。真善戍達羅。若男若女。成就十種有依行輪。於現身中速能種殖聲聞乘種令不退失。或於現身成聲聞乘諸聖法器。非獨覺乘大乘聖器。何等為十。一者具足淨信。信有一切善惡業果。二者具足慚愧。遠離一切惡友惡見。三者安住律儀。遠離殺生乃至飲酒。四者安住慈心。遠離一切瞋恚忿惱。五者安住悲心。救拔一切羸弱有情。六者安住喜心。遠離一切語四惡業。七者安住捨心。遠離一切慳貪嫉妒。八者具正歸依。遠離一切妄執吉凶。終不歸依邪神外道。九者具足精進。堅固勇猛修諸善法。十者常樂寂靜。思求法義歡悅無倦。善男子。若有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戍達羅等若男若女。成此十種有依行輪。於現身中速能種殖聲聞乘種令不退失。或於現身證聲聞乘所有聖法。成聲聞乘諸聖法器。非證獨覺大乘聖法。非成獨覺大乘聖器應知此中獨覺大乘皆如是說。善男子。如是十種有依行輪。一切聲聞獨覺菩薩諸佛如來皆同共有。   善男子。復有十種有依行輪不共聲聞。唯與獨覺菩薩如來皆同共有。若有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戍達羅等若男若女。成此十種有依行輪。於現身中速能種殖獨覺乘種令不退失。或於現身證獨覺乘所有聖法。成獨覺乘諸聖法器。何等為十。一者修行清淨身語意業。二者具足慚愧厭患自身。三者於五取蘊深生怖畏。四者見生死河極為難渡。五者常樂寂靜離諸憒鬧。六者樂阿練若不譏他失。七者守護諸根心常寂定。八者善觀緣起審察因果。九者常樂勤修等持靜慮。十者於集起法能善除滅。善男子。若有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戍達羅等若男若女。成此十種有依行輪。於現身中速能種殖獨覺乘種令不退失。或於現身證獨覺乘所有聖法。成獨覺乘諸聖法器。善男子。是名一切聲聞獨覺有依行輪。一切聲聞及諸獨覺依止此輪。速能超渡三有大海。速能趣入般涅槃城。   善男子。有依行輪。是何句義。言有依者。名有執取有我所依有所攝受有所繫屬。行謂蘊行界行處行。有繫屬行。輪謂教授教誡之輪。如轉輪王所乘車輪或首行輪。如是一切聲聞獨覺。依止此輪求涅槃道。故此二種非大乘器。所以者何。由彼依止下劣行故非大乘器。由彼執取自諸蘊行驚怖厭患自求解脫一切憂苦。不求解脫一切有情而修行故非大乘器。由彼依止自諸界行。驚怖厭患自求解脫一切憂苦。不求解脫一切有情。而修行故非大乘器。由彼攝受自諸處行驚怖厭患自求解脫一切憂苦不求解脫一切有情。而修行故非大乘器。由彼繫屬有繫屬行於諸有情不樂攝受無有慈悲有繫屬故非大乘器。由彼觀他具受眾苦捨而不救但為自身求解脫故非大乘器。由彼自斷諸煩惱首不樂斷除一切有情諸煩惱首非大乘器。由彼不能馭大乘輪趣菩提故非大乘器。由彼不能隨大光輪趣菩提故非大乘器。由彼喜樂獨一無侶入涅槃城。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善男子。有諸眾生於聲聞乘獨覺乘法未作劬勞正勤修學。如是眾生根機未熟。根機下劣精進微少。若有為說微妙甚深大乘正法。說聽二人俱獲大罪。亦為違逆一切諸佛。所以者何。若諸眾生於聲聞乘獨覺乘法。未作劬勞正勤修學。根機未熟根機下劣。精進微少而便聽受微妙甚深大乘正法如是眾生實是愚癡自謂聰叡。陷斷滅邊墜顛狂想執無因論。於諸業果生斷滅想。撥無一切善作惡作。妄說大乘壞亂我法。非法說法法說非法。實非沙門說是沙門。實是沙門說非沙門。實非毘奈耶說是毘奈耶實是毘奈耶說非毘奈耶。愚癡顛倒憍慢嫉妒朋黨之心。於大乘法稱讚擁衛令廣流布。於聲聞乘獨覺乘法。謗毀障蔽不令流布。不能如實依聲聞乘或獨覺乘或無上乘。捨俗出家受具足戒成苾芻性。亦不如實修集一切善法因緣。於我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謂勤修行學無學行乃至證得最後極果真善異生。持戒破戒無戒者所。種種毀罵呵嘖惱亂。奪其衣缽不聽受用諸資生具。繫縛禁閉如是撥無一切因果斷滅論者。雖在人中實是羅剎。於當來世無數大劫難得人身。寧在地獄受無量苦。不處人中起斷滅見。如是癡人。不久便當支體廢缺於多日夜結舌不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命終定生無間地獄。於諸惡趣輪轉往來受諸苦惱難可救濟多百千劫難復人身。雖過無量無數劫已還得人身。而生五濁無佛世界。生盲生聾瘖啞無舌。種種重病常所嬰纏。或身矬醜人不喜見。言詞拙訥耳所惡聞。心常迷亂無所解了。生貧窮家眾事闕乏。不逢善友隨惡友行樂作惡業。好執惡見造無間罪。復還重墮無間地獄。輪轉惡趣難有出期。如是愚癡斷滅論者壞亂毀滅我之正法。逼惱謫罰我諸弟子持戒破戒及無戒者。皆令不安修諸善品。由是因緣多百千劫沒眾惡趣。從闇入闇難有出期。如是眾生所有罪報。皆為未求聽習聲聞獨覺乘法先求聽習微妙甚深大乘正法。如是愚癡斷滅論者。下劣人身尚難可得。況當能成賢聖法器。尚不能得聲聞獨覺所證涅槃。況得廣大甚深無上正等菩提。如是眾生所有過失。皆由未學聲聞乘法獨覺乘法先入大乘。善男子。譬如坯瓶多諸瑕隙盛油乳等盡皆滲漏能盛所盛二俱壞失。所以者何。器有失故。如是眾生於聲聞乘獨覺乘法。未作劬勞正勤修學。根機未熟根機下劣精進微少。若有為說微妙甚深大乘正法。說聽二人俱獲大罪。亦為違逆一切諸佛。所有過失廣說如前。譬如世間庫藏頹穴。置諸寶貨多有散失。如是眾生於二乘法謗毀不信不肯修學。為說大乘不如實解。因此造罪輪轉無窮。譬如舟船多諸洩漏。不任乘載泛於大海。如是眾生多懷慳嫉。於二乘法未曾修學。妄號大乘實懷斷見。憍慢諂曲成洩漏身。不堪憑入一切智海。譬如有人其目盲瞽不堪呈示種種珍寶。如是眾生憍慢放逸。執著空見不學二乘盲無慧目不任顯示無上大乘功德珍寶。譬如有人其身臭穢。雖以種種上妙香塗而竟不能令身香潔。如是眾生愚癡憍慢。於二乘法不樂勤修。不斷殺生乃至邪見雖勤聽受無上大乘。而竟不能解甚深法。譬如石田雖殖好種勤加營耨終無果實。如是眾生於二乘法。憍慢懈怠不樂勤修。貪求五欲曾無厭倦。雖於彼身殖大乘種精進勤苦終無所成。譬如甕器先貯毒藥投少石蜜不任食用。如是眾生於二乘法。不肯修學執無因論。為說大乘終不能成自他利益。譬如甕器先貯石蜜投少毒藥不任食用。如是眾生精勤修學二乘正法猶未成就。為說大乘二俱壞失。譬如有人癡狂心亂為作音樂不能了知。如是眾生於二乘法未曾修學。貪瞋癡等猛利煩惱擾亂其心。執著無因及斷滅論。根機未熟。為說大乘。雖經多時而不能解。譬如有人不著甲冑不持刀仗輒入陣中必遭傷害受諸苦惱。如是眾生於二乘法未曾修學。智慧狹劣根器未成。為說大乘。必生妄執。由此展轉造惡無窮。如是癡人不久便當支體廢缺於多日夜結舌不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命終定生無間地獄。於諸惡趣輪轉往來。應知如前次第廣說。   善男子。是故智者先應觀察一切眾心然後說法。先當發起慈心悲心喜心益心不懈怠心能忍受心不憍慢心不嫉妒心不慳吝心等引定心然後為他宣說正法。終不令他諸眾生類聞所說法輪轉生死墮大險難。是故如來善達一切眾生心相。以無塵垢無取行輪為說正法。具大甲冑一切菩薩摩訶薩眾。為他說法亦復如是。由悲愍故。為令斷滅諸煩惱故。為令超渡三有海故。為諸眾生於三乘中隨心所樂隨趣一乘速圓滿故為說正法。終不令其輪轉生死墮大險難。雲何名無塵垢行輪。無塵垢者。謂說法時。不為有蘊。不為有處。不為有界。不為有欲界。不為有色界。不為有無色界。不為有此世。不為有他世。不為有諸行。不為有受。不為有想。不為有思。不為有觸。不為有作意。不為有無明。乃至不為有老死。不為有行及不行故。為諸眾生宣說正法。唯為一切諸蘊處界廣說乃至行與不行皆寂滅故。為諸眾生宣說正法。以是義故名無塵垢。行者。所謂為能永斷死此生彼。為諸眾生宣說正法。為能永斷諸蘊處界廣說乃至為能永斷行與不行。為諸眾生宣說正法。是名為行。輪者。所謂如滿月光清涼無礙遍滿虛空照觸一切無障境界。如是如來及諸菩薩所有神通記說教誡三種勝輪。作用無礙遍諸世界利樂一切所化眾生。令諸眾生不異歸趣。不共一切世間眾生。不共一切聲聞獨覺。能令眾生斷滅生死諸苦惱法證得安樂菩提涅槃。是名為輪。如是名為諸佛菩薩無塵垢行輪。雲何名為無取行輪。謂於諸法無所罣礙。猶如日光普照一切。三乘根器隨其所宜宣說正法無所執著。謂諸如來為諸眾生說如是法。猶如虛空無差別相。以無量定遊戲自在莊嚴住持為諸眾生說微妙法無所執著。具大甲冑一切菩薩摩訶薩眾。為他說法亦復如是。謂說諸法非有非空。非即色空。非離色空。乃至非即識空。非離識空。非即眼空。非離眼空。乃至非即意空。非離意空。非即色空。非離色空。乃至非即法空。非離法空。非即眼識空。非離眼識空。乃至非即意識空。非離意識空。非即欲界空。非離欲界空。乃至非即虛空無邊處空。非離虛空無邊處空。非即識無邊處空。非離識無邊處空。非即無所有處空。非離無所有處空非即非想非非想處空。非離非想非非想處空。非即四念住空。非離四念住空。乃至非即八支聖道空。非離八支聖道空。非即緣起法空。非離緣起法空。非即三不護空。非離三不護空。非即四無所畏空。非離四無所畏空。非即十力空。非離十力空。非即十八不共法空。非離十八不共法空。非即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空。非離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空。非即涅槃空。非離涅槃空。是名如來及諸菩薩為諸眾生宣說處中微妙正法。善男子。如是如來為諸眾生。以無塵垢行輪說法。如滿月光清涼無礙遍滿虛空照觸一切無障境界。乃至廣說。又以無取行輪說微妙法。於一切法無所罣礙。猶如日光普照一切。三乘根器隨其所宜。宣說正法無所執著。謂諸如來為諸眾生說如是法。猶如虛空無差別相。以無量定遊戲自在莊嚴住持。為諸眾生說微妙法無所執著。令於三乘隨宜趣入。具大甲冑一切菩薩摩訶薩眾。為他說法亦復如是。令諸眾生聞此最勝甚深法已於三乘中隨其所樂隨趣一乘種種善根皆得成熟。隨於一乘極善安住。終不令其於生死中增長種種惡不善法。令於涅槃堅固不退。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為斷無量無數眾生生死流轉。為他說法。聲聞獨覺但為自斷生死流轉。為他說法。菩薩摩訶薩為令無量無數眾生渡四瀑流。為他說法。聲聞獨覺但為令己渡四瀑流。為他說法。菩薩摩訶薩為除無量無數眾生諸煩惱病。為他說法。聲聞獨覺但為自除諸煩惱病。為他說法。菩薩摩訶薩為斷眾生諸蘊煩惱習氣相續令盡無餘。為他說法。聲聞獨覺但為自斷諸蘊煩惱習氣相續有餘不盡。為他說法。菩薩摩訶薩為成大悲等流果故。大悲為因為他說法。聲聞獨覺不為大悲等流果故。無大悲因為他說法。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有所顧念而為說法。聲聞獨覺於諸眾生無所顧念而為說法。菩薩摩訶薩為息一切他眾生苦。為他說法。聲聞獨覺但為自息己所有苦。為他說法。菩薩摩訶薩為滿一切眾生法味。為他說法。聲聞獨覺但為自滿己身法味。為他說法。菩薩摩訶薩為諸眾生得勝法明。為他說法。聲聞獨覺但為自己得勝法明。為他說法。善男子。以要言之。菩薩摩訶薩無量律儀。普為除滅一切眾生大無明闇大怖畏事一切衰損得大光明及大名稱。如實覺悟一切智智。為他說法。聲聞獨覺少分律儀。但為滅除自無明闇得小光明及小名稱如實覺悟少分法智。為他說法。善男子。聲聞獨覺無有於他實懷顧念。無有於他實懷悲惻。無有於他實不輕弄。無有於他實為利益。無有於他實為拔濟。無有於他實行薦舉。無有於他實欲稱歎。無有於他實無諂曲而行讚美。無有於他不顧己身令彼安樂。無有於他不起誤失身語意業。善男子住大乘者。無有於己實懷顧念。廣說乃至無有於他發起誤失身語意業。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1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七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有依行品第四之三   復次善男子。有諸眾生稟性暴惡言辭粗獷。實是愚癡懷聰明慢。不斷殺生乃至邪見。於他所得利養恭敬世所稱譽深生嫉妒。常自追求利養恭敬世所稱譽。曾無厭倦。恆自讚譽輕毀於他。不自防護身語意業常樂習行一切惡行。內行磣毒無有悲愍。無慚無愧喜觸惱他於諸福田好簡勝劣。于歸我法諸出家人。常樂伺求所有瑕隙。纔得少相未審真虛即便輕毀呵罵謪罰。其心剛強佷戾迷亂。常喜觸惱諸出家人。不省己過念譏他闕。雖聞讚歎大乘功德發意趣求。而心好為諸重惡事。曾未寂靜。誑惑他故。於大乘法現自聽聞教他聽聞。現自讀誦教他讀誦。為自薦舉陵伏他故。於大乘法恭敬讚美。自於大乘諸行境界。不曾修學未能悟解。而自稱號我是大乘。誘勸他人附己修學。規求名利以自活命。譬如破戒惡持律師。自犯屍羅樂行惡行。為名利故誘勸他人。令勤修學毘奈耶藏。如是諂曲虛詐眾生。下賤人身尚當難得。退失善趣二乘涅槃。況得大乘終無是處。當墮惡趣難有出期。諸有智人不應親近。而無慚愧於大眾中自號大乘如師子吼。為名利故誘誑愚癡。令親附己共為朋黨。譬如有驢披師子皮而便自謂以為師子有人遙見謂真師子及至鳴已皆識是驢鹹共唾言此非師子是食不淨真弊惡驢種種呵叱皆共捨去。我說如是補特伽羅。常樂習行十惡業道。燒滅一切人天種子。尚退聲聞獨覺乘法。況於大乘能成法器。愚癡憍慢自號大乘。誑惑他人招集利養。譬如癡慢無手足人欲興戰伐入於大陣徒設功效終無剋成。詐號大乘亦復如是。信手戒足無有一全。不自崖揆所堪行業。欲興戰伐煩惱大陣。徒設功效終無剋成。我說。是人不護三業專行惡行妄號大乘。實於三乘皆非法器。而欲破壞一切眾生勇健堅牢煩惱大陣欲皆顯示一切眾生八支聖道。令入無畏涅槃之城。終無是處。所以者何。善男子。夫大乘者。受持第一清淨律儀。修行第一微妙善行。具足第一堅固慚愧。深見深畏後世苦果。遠離所有一切惡法。常樂修行一切善法。慈悲常遍一切有情。恆普為作利益安樂。救濟度脫一切有情所有厄難生死眾苦。不顧自身所有安樂。唯求安樂一切有情。如是名為住大乘者。善男子。有何等相名聲聞乘。謂諸眾生常勤精進安住正念樂等引定離諸諂誑。信知業果不著五欲。世間八法所不能染。修善勇猛如救頭然。常審諦觀諸蘊界處。恆樂安住所有聖種。具此相者名聲聞乘。如是眾生尚未能成獨覺乘器。況復能成大乘法器。善男子。有何等相名獨覺乘。謂諸眾生具上聲聞一切功德。復能於彼五取蘊中。數數安住隨無常觀。數數安住隨生滅觀。普於一切緣生法中。能審諦觀皆是滅法。具此相者名獨覺乘。如是眾生非大乘器。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若真善人剎帝利  乃至真善戍達羅  修信等十有依輪  於聲聞乘速成器  求獨覺乘三業淨  具足慚愧怖諸蘊  知過樂靜住空閑  念守諸根心寂定  善觀緣起修靜慮  諸蘊界處巧能觀  具此十行有依輪  成勝乘器度有海  修共三乘二乘輪  自求解脫煩惱苦  不度有情不捨習  此人俱非大乘器  愚癡懈怠根下劣  於二乘法不勤修  定不能具大乘輪  故非大乘廣大器  愚癡獨一求解脫  劣意下行無慈悲  樂著斷見向惡趣  棄捨正法說非法  譭謗二乘捨律行  受具足戒號大乘  破亂我法惑眾生  由此人身難復得  惱亂我法諸賢聖  謪罰被赤袈裟人  呵罵遮奪衣缽等  長時退失人天趣  是故若欲復人身  不患舌庈而捨命  常樂值遇諸佛者  普應弘護三乘法  欲得三乘最上乘  應善觀察三乘法  歡喜為他普開示  當得成佛定無疑  破戒慳嫉懷憍慢  自讚毀他號大乘  捨離此人依智者  定當成佛度三界  於三乘器隨所宜  慈悲為說三乘法  隨願令滿無慳嫉  當得成佛定無疑  知蘊界處皆空寂  無所依住譬虛空  說法等攝諸有情  當獲妙覺無邊智  破戒意樂懷噁心  聞說大乘勝功德  詐號大乘為名利  如弊驢披師子皮  我今普告一切眾  若欲疾得勝菩提  當善修持十善業  護持我法勿毀壞  我昔諸餘契經說  應求大覺行大乘  捨離聲聞獨覺乘  為清淨者說斯法  曾供無量俱胝佛  斷惡勤勞修淨心  我為勸進彼眾生  故說一乘無第二  今此眾具三乘器  有但堪住聲聞乘  心極憂怖多事業  彼非上妙菩提器  有癡樂靜住獨覺  彼非上妙菩提器  有堪安住上妙智  故隨所樂說三乘  具淨功德樂解脫  聞說大乘墮惡趣  如病痰印教服乳  此增毒害非除疾  如是非器聲聞乘  聞說大乘心迷亂  便起斷見墜惡趣  故應說法審觀機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懺悔品第五   爾時世尊說是頌已。於眾會中有無量百千眾生。曾誤聞法謬生空解。撥無因果斷滅善根往諸惡趣。聞說此經還得正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於世尊前深生慚愧至誠懺悔。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本在聲聞乘中曾種善根。未能成熟聲聞乘器。後復遇聞獨覺乘法迷惑不了。便生空見撥無因果。由是因緣。造身語意無量罪業往諸惡趣。我等今者於世尊前。聞說此經還得正見。深心慚愧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悉除滅從今已往永不復作。防護當來所有罪障。唯願世尊。哀愍攝受令我等罪皆悉銷滅。於當來世永不更造。唯願世尊。哀愍濟拔我等當來惡趣苦報。我等今者還願受行先所修集聲聞乘行。唯願世尊。哀愍教授。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慚愧發露懺悔。於我法中。有二種人名無所犯。一者稟性專精本來不犯。二者犯已慚愧發露懺悔。此二種人於我法中。名為勇健得清淨者。於是世尊隨其所樂。方便為說四聖諦法。於彼眾中。有得下品忍者。有得中品忍者。有得上品忍者。有得世間第一法者。有得預流果者。有得一來果者。有得不還果者。於中復有八萬四千苾芻諸漏永盡心得解脫。意善清淨成阿羅漢。歡喜禮佛還復本座。   時眾會中復有五十七百千那庾多眾生。曾誤聞法謬生空解。撥無因果斷滅善根往諸惡趣。聞說此經還得正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於世尊前。深生慚愧至誠懺悔。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本在獨覺乘中曾種善根。未能成熟獨覺乘器。後復遇聞說大乘法。雖生愛樂而不能解。愚冥疑惑便生空見撥無因果。由是因緣。造身語意無量罪業。乘此業緣。於無量劫墮諸惡趣。受種種苦楚毒難忍。我等今者於世尊前。聞說此經還得正見。深心慚愧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悉除滅。從今已往永不復作。防護當來所有罪障。唯願世尊。哀愍攝受令我等罪皆悉銷滅。於當來世永不更造。唯願世尊。哀愍濟拔我等當來惡趣苦報。我等今者還願受行先所修集獨覺乘行。惟願世尊。哀愍教授。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慚愧發露懺悔。於我法中有二種人名無所犯。一者稟性專精本來不犯二者犯已慚愧發露懺悔。此二種人於我法中。名為勇健得清淨者。於是世尊隨其所樂。方便為說諸緣起法。令彼一切修緣覺乘。漸次圓滿皆悉證得幢相緣定。於獨覺乘得不退轉。歡喜禮佛還復本座。   時眾會中復有八十百千那庾多眾生。曾於過去諸佛法中。譭謗佛教下至一頌。由是因緣墮諸惡趣受眾苦報。初復人身生便瘖啞。常患舌□□□□□□□慼慼慼慼滕^□□□□庖穠□J□□□□楰□□□礪□逆□□□□□露榃□□□□□□□□□楰□□□W□姚概騃□j□□楰□娀□奕□□□飲露椽□妃□□□□姜E□□□□j□□□□L□□□□□□□□J□□□□□□礸楰□□□餖□□□□□襦□榳誇□□樨□□祤礹覭□埤□樨□□種□□觀媽樨□□稿□F觀誇□□□□□□駔□旅□□□埤□□□□□□駔玲□□訊奜□□□□□□□橢鞳慼慼慼慼慼慼潦D□榯□□穛□□□□□□□□餺□□□□樣橢忸禳慼撰纂L□□垥□湥狨□稐¥□亨□窩□l薦邐□□磨□□孩□¥齱澎獢慼戮栘﹣A¥□蜀□|葧□f蔦漥□ㄥ□峞熟烡薨耦v□□陽□□¥□□□磥意鍥□□¥齱澎獢慼戮栘﹣A¥□蜀□|葧□f蔦漦R□宥□峞熟烡薨耦v□□陽□□¥□□□磥意鍥□□¥齱澎獢慼戮栘﹣A¥□蜀□|葧□f蔦漧﹛撬唌歐_□峞熟烡薨耦v□□陽□□¥□□□磥意鍥□□¥齱澎獢慼戮栘﹣A¥□蜀□|葧□f蔦漧ㄐ撢y韥□□峞熟烡薨耦v□□陽□□¥□□□磥意鍥□□¥齱澎獢慼戮栘﹣A¥□蜀□|葧□f蔦逢令□□□峞熟烡薨耦v□□陽□□|薨耦v□□溤陽□|薨耦v□□□陽□苨散耩□|葧□□詳□孩□兣¥倥耤瑩挎[□□□¥蹤櫓□□□□□□§蜀□□茩□蕁□稐¥荂慼抰d臩□瞽D狦□□蜀騿慼慼L□□蜀垥踦□茥□‥□□垥□湥狨□稐¥□亨□窩□l薦邐□□磨□□孩□|葧□□□□蜀□鍣‥□□□舉□獺撈z|籥嶄礡潯蝖憔灨t犖墨憨珣c□□粻□¥炕慼獎f□滎騿嬈貨□嶢恓搳慼慼慰D□□蜀□¥〦□□洁漿插慼慼慼慼慼慝漧嶢斨芊撩滿慼慰D□□蜀□¥〦□z□葧□嶢峞樑氶慼慰D□□蜀□¥〦□葧□□□□□□蜀□□□¥□□□□|□□部□悅詳嚦□鼩□約├|漦葦□警□□認□□□□□□耨□蟦□□□□抮楚慼慼慼慼撙C嚦□鼩□約├|□□認□漦葦□譣¥□□□□繪稨□|漦諍蜀□□□邐肣|湤禲慼摯R訐□□¥□□迴吽繒謘慝□朧殤□□齱慼慼   時眾會中復有無量百千聲聞及無量百千那庾多菩薩。聞說此經憶昔所造諸惡業障。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於世尊前深生慚愧至誠懺悔。合掌恭敬皆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憶昔曾於無量諸佛法中或有說言我等於彼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多行忿恨呵罵毀辱譏刺輕誚種種誹謗隱善揚惡。我等由此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受諸重苦楚毒難忍。後得值遇無量諸佛。皆曾親近承事供養。又得值遇無量菩薩摩訶薩眾。亦皆親近承事供養。於一一佛一一菩薩摩訶薩前。皆深慚愧發露懺悔諸惡業障。於一一佛一一菩薩摩訶薩所。皆得聽受無量法門精勤護持。修學無量難行苦行。由彼業障有餘未盡。令我等輩未能證得安樂涅槃未能證得三摩地門殊勝功德。我等今者於世尊前聞說此經。復深慚愧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悉除滅。從今以往永不復作。防護當來所有罪障。唯願世尊。哀愍攝受令我等罪皆悉除滅。於當來世永不更造。唯願世尊。哀愍濟拔我等當來惡趣苦報。我等今者承佛威力。願隨所樂速能證得安樂涅槃。或能證得三摩地門殊勝功德。復有說言。我等於彼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以粗惡言期剋迫愶。我等由此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應知如前次第廣說。復有說言。我等於彼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打棒傷害。我等由此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應知如前次第廣說。復有說言。我等於彼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侵奪衣缽。我等由此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應知如前次第廣說。復有說言。我等於彼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侵奪種種資生眾具絕其飲食。我等由此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應知如前次第廣說。復有說言。我等於彼無量諸佛出家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退令還俗脫其袈裟課稅役使。我等由此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應知如前次第廣說。復有說言。我等於彼無量諸佛出家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或有罪犯或無罪犯。枷鎖繫縛。禁閉牢獄。我等由此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墮諸惡趣。應知如前次第廣說。復有說言。我等於彼無量諸佛出家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起輕慢心種種觸惱令不安樂。我等由此惡業障故經無量劫受諸重苦楚毒難忍。後得值遇無量諸佛。皆曾親近承事供養。又得值遇無量菩薩摩訶薩眾。亦皆親近承事供養。於一一佛一一菩薩摩訶薩前。皆深慚愧發露懺悔諸惡業障。於一一佛一一菩薩摩訶薩所。皆得聽受無量法門精勤護持。修學無量難行苦行。由彼業障有餘未盡。令我等輩未能證得安樂涅槃未能證得三摩地門殊勝功德。我等今者於世尊前聞說此經。復深慚愧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悉除滅。從今以往永不復作。防護當來所有罪障。唯願世尊。哀愍攝受令我等罪皆悉消滅。於當來世永不更造。唯願世尊。哀愍濟拔我等當來惡趣苦報。我等今者承佛神力。願隨所樂速能證得安樂涅槃。或能證得三摩地門殊勝功德。於是世尊普告聲聞菩薩眾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慚愧發露懺悔。有二種人名無所犯。一者稟性專精本來不犯。二者犯已慚愧發露懺悔。此二種人於我法中。名為勇健得清淨者。又善男子。如是惱亂佛弟子罪。比前所說近無間罪。彼但有名未足稱罪。然此惱亂佛弟子罪。亦過前說五無間罪無量倍數。所以者何。若諸苾芻毀破禁戒作諸惡法。猶能示導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眾生善趣涅槃無顛倒路。與諸眾生作大功德珍寶伏藏如前廣說。況持禁戒修善法者。以是義故若有惱亂佛弟子眾諸出家人。當知則為斷三寶種。亦則名為挑壞一切眾生法眼。亦為毀滅我久勤苦所得正法。與諸眾生作大衰損。是故惱亂佛弟子罪。過前所說五無間罪無量倍數。是故汝等今於我前。起至誠心增上慚愧慇懃懇切發露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障。我今慈悲攝受汝等。令惡業障漸得消滅。於此佛土大賢劫中有千如來出現於世。汝等於彼諸如來前。亦當至誠發露懺悔諸惡業障。防護當來所有罪咎。於此賢劫千如來中。最後如來名曰盧至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十號具足。汝等於彼盧至佛前。亦當至誠發露懺悔諸惡業障乃得滅盡無有遺餘。時諸聲聞及菩薩眾俱時白佛。唯然世尊。我等審當於彼最後盧至佛所獲得正見離諸邪見諸惡業障盡滅無餘解脫一切眾苦惱者。若令我等於大賢劫常處無間大地獄中恆受種種極重苦惱亦能堪忍。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勇猛。汝等由此堅固精進自誓願力。定能於彼盧至佛前。宿世所集諸惡業障皆悉消滅。定能發起增上信敬親近供養盧至如來。定能永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或定能證三摩地門殊勝功德。時諸聲聞及菩薩眾。歡喜禮佛還復本座。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我以佛眼觀諸世間。見未來世此佛土中。有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剎帝利旃荼羅.婆羅門旃荼羅.宰官旃荼羅.居士旃荼羅.長者旃荼羅.沙門旃荼羅茷捨旃荼羅.戍達羅旃荼羅.若男若女。少種善根雖得人身而隨惡友起諸邪見造諸惡行。壞我甚深無上正法。於我所說無有熾然。滅熾然法不生信樂。或於我說與聲聞乘相應正法。誹謗輕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或於我說與獨覺乘相應正法。誹謗輕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或於我說與無上乘相應正法。誹謗輕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或于歸我諸出家人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多行忿恨呵罵毀辱譏刺輕誚種種誹謗隱善揚惡。廣說乃至起輕慢心種種觸惱。如是諸人非聖法器。自實愚癡懷聰明慢。從此命終墮三惡趣。受無量種增上猛利難忍苦毒。經於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難復人身。如前廣說。善男子。如是眾生寧處無間大地獄中受諸重苦。不受如是鄙惡人身憍慢貢高隨順惡友造作如是惡不善業流轉生死難可濟度常處生死受諸苦惱。   爾時會中有無量無數大慧有情。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合掌向佛悲泣墮淚而白佛言。大德世尊。諦觀如是世間眾生雖皆獲得難得人身。而遠離正信遠離正願遠離正意樂遠離正見遠離善知識遠離好時遠離好處遠離淨戒遠離正定遠離正慧如是眾生雖皆獲得難得人身。而由愚癡憍慢力故。造作如前所說重罪。譭謗世尊所說正法。觸惱世尊出家弟子。我等今者對世尊前。以至誠心發真誓願。我等從今流轉生死乃至未得解脫已來。常願不遇如是惡緣。決定不造如是重罪。終不譭謗諸佛正法。亦不觸惱諸出家人。必不挑壞眾生法眼。亦不斷滅三寶種性。惟願世尊。哀愍攝受我等所發如是誓願。時眾會中復有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聰慧有情。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今者對世尊前。以至誠心發真誓願。我等從今流轉生死乃至未得法忍已來。於其中間常願不處諸帝王位。常願不處諸宰官位。常願不處諸國師位。常願不處城邑聚落鎮邏長位。常願不處諸軍將位。常願不處諸商主位。常願不處一切祠祀寺觀主位。常願不處長者居士沙門主位。常願不處諸師長位。常願不處諸家長位。常願不處斷事者位。常願不處乃至一切富貴尊位。乃至未得法忍已來。我等若處如是諸位。則於佛法名惡因緣。造諸重罪。譭謗諸佛所說正法。觸惱諸佛出家弟子。必當挑壞眾生法眼。亦為斷滅三寶種性。亦為損惱無量有情。由是定當墮無間獄。輪轉惡趣難有出期。唯願世尊。哀愍攝受我等所發如是誓願。爾時一切諸來大眾。天龍藥叉健達縛人非人等。皆從座起頂禮佛足。悲號感切涕淚交流。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無始生死已來。愚癡憍慢起諸惡業或身惡業或語惡業或意惡業。自作教他見聞隨喜。如是諸罪今對佛前皆深慚愧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悉除滅。從今以往永不復作。防護當來所有罪咎。第二第三亦如是說。我等至誠發真誓願。從今乃至生死後際。於其中間常願不逢諸惡知識。亦願不遇諸惡因緣。設當逢遇願不隨順。決定不造如前所說諸惡罪業。勿令我等長夜受苦。唯願世尊。哀愍攝受我等所發如是誓願。   爾時世尊普告一切諸來大眾。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於後世苦深見怖畏發露懺悔。汝等今者欲度生死深廣瀑流欲入無畏涅槃之城。發如是願。諸善男子。有十種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何等為十。諸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身不著外身不著內外身不著過去身不著未來身不著現在身。名第一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受不著外受不著內外受不著過去受不著未來受不著現在受。名第二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想不著外想不著內外想不著過去想不著未來想不著現在想。名第三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行不著外行不著內外行不著過去行不著未來行不著現在行。名第四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識不著外識不著內外識不著過去識不著未來識不著現在識。名第五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此世名第六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他世。名第七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欲界。名第八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色界。名第九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無色界名第十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諸善男子。是名十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世尊為眾說此法時。於眾會中有七十二百千俱胝菩薩摩訶薩。同時證得無生法忍。復有八十四百千那庾多菩薩。證得隨順法忍。復有無量百千聲聞。乃至永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復有百千那庾多眾生。先未發心今發無上正等覺心於如來智住不退地。復有無量無數眾生。先未發心於今乃發獨覺乘心。復有無量無數眾生。先未發心於今乃發聲聞乘心。   爾時世尊復告大眾。若諸有情已得法忍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處種種富貴尊位。是我所許。非餘有情。金剛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有情未得法忍於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餘種種富貴尊位。定不許處為亦許耶。世尊告曰。若諸有情未得法忍。有能受行十善業道。亦勸眾生令受學者。我亦聽許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餘種種富貴尊位。若諸有情未得法忍。亦不受行十善業道及勸眾生令勤受學。以強勢力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處種種富貴尊位。名剎帝利旃荼羅王及餘種種富貴尊位旃荼羅王。愚癡憍慢毀壞擾亂我甚深法。滅正法燈斷三寶種。於我出家諸弟子眾。種種惱亂捶拷刑罰。奪其衣缽基業財產。退令還俗課稅役使。繫閉牢獄乃至斷命。於我所說微妙法義。誹謗輕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奪窣堵波及僧祇物。如是諸人皆當墜墮無間地獄受諸劇苦輪轉惡趣難有出期。時金剛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諸有情未得法忍。亦不受行十善業道及勸眾生令勤受學。以強勢力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餘種種富貴尊位。頗有別緣得方便救。令其免墮無間地獄及餘惡趣受諸苦不。世尊告曰。亦有別緣得方便救。謂有眾生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及餘種種富貴尊位。雖復未得成就法忍十善業道。而有信力尊敬三寶。於佛所說三乘相應諸出要法下至一頌。終不謗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於佛出家諸弟子眾持戒破戒下至無戒剃除鬚髮被袈裟者。皆不惱亂捶拷謫罰侵奪衣缽基業財產退令還俗課稅役使繫閉牢獄乃至斷命。亦不侵奪窣堵波物及僧祇物。遮制摧伏諸暴惡人。不令惱亂諸出家眾。不令侵奪三寶財物。於佛所說三乘相應諸出要法恭敬聽受。既聽受已精進修行法隨法行。於我三乘賢聖弟子恭敬供養親近承事。於大乘中誓願堅固終無疑難退屈之心。亦常勸導安置眾生令於大乘信受修學。此剎帝利旃荼羅王及餘種種富貴尊位旃荼羅王。過去諸佛皆共聽許處帝王位及餘種種富貴尊位。雖復受用種種國土城邑聚落勝大財業。而得免墮無間地獄及餘惡趣。我亦聽許處帝王位及餘種種富貴尊位。雖復受用種種國土執邑聚落。而得免墮無間地獄及諸惡趣。若諸有情慾得懺悔除滅一切諸惡業障令無餘者。於我所說如是法門。當勤修學勿令廢忘。有能如此現前大眾慚愧懺悔諸惡業者。先世所造一切惡業。皆得銷滅無有遺餘。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1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八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善業道品第六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大德世尊。菩薩摩訶薩雲何於聲聞乘得無誤失。雲何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雲何於獨覺乘得無誤失。雲何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雲何於大乘得無誤失。雲何於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雲何常能熾然三寶種姓雲何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髮者得無誤失。雲何於大乘法常得昇進無有退轉。雲何利慧勝福常得增長。雲何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雲何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雲何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雲何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雲何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有菩薩摩訶薩十輪。若菩薩摩訶薩成此十輪。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姓。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髮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常於一切先所造作惡不善業以聖金剛堅利法智摧壞散滅令無遺餘不受果報。更不造新惡不善業心無厭倦速能證得無上法輪。常勤修習七覺分寶心無厭倦。常能除滅一切眾生諸煩惱病心無厭倦。一切眾生依止存活。   善男子。如轉輪王具足七寶凡所行動輪寶導前餘寶隨後巡四大洲普能除滅一切眾生身心濁穢普能生長一切眾生身心安樂。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於聲聞乘得無誤失。廣說乃至一切眾生依止存活。善男子。如大車輅具足四輪多人乘之遊行大路於其路上土塊瓦礫草木根莖枝葉華果為輪所輾皆悉摧壞不任受用。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悉能摧壞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令不受報。善男子。如利劍輪纔一投掣能斬怨敵首及支節令無勢用。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能破一切五趣牢獄生死大苦。永斷一切煩惱惡業令不受報。善男子。如火災起五日出時遍四大洲一切河海水界津潤無不枯竭。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一切四因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苦報根本悉皆枯竭。善男子。如風災起四方猛風俱時頓發一切世界大小諸山及諸大地悉皆散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世間四倒憍慢諸山無不崩壞。一切眾生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苦報根本悉皆散滅。善男子。如師子王吼聲一發一切禽獸悉皆驚怖飛落走伏無敢輒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法音一震。乃至一切外道異學惡知識等悉皆驚怖。忘失言辯無敢酬抗。善男子。如天帝釋與阿素洛將欲戰時天軍圍遶手執金剛奔趣陣敵諸阿素洛驚怖退散。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一切倒見外道異學惡知識等驚怖退散。善男子。如如意珠置高幢上。能雨種種上妙珍寶。給施一切貧乏眾生。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處淨戒幢雨大法雨。給施一切無量眾生。善男子。如闇夜分世間幽冥都無所見迷失正道滿月出已諸闇皆除。諸失道者皆見正路。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若諸眾生無明昏闇。由此迷失八支聖道。菩薩為其宣說正法。除無明闇生法光明。開示顯現八支聖道。令斷諸漏盡諸苦際。善男子。如大日殿出現世間一切苗稼悉皆增長。一切花葉悉皆敷榮一切臭穢悉皆除歇諸穀果藥悉皆成熟雪山銷流諸河充溢漸次轉注滿於大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十輪。依止增上佈施調伏寂靜屍羅安忍正勤靜慮般若方便慈悲辯才功德皆悉熾盛。為諸眾生宣說正法。由法威光令諸眾生種種增上善根苗稼悉皆增長。種種增上妙行華葉悉皆敷榮。種種煩惱惡業惡行悉皆除歇。善趣涅槃諸穀果藥悉皆成熟。邪見慢山悉皆銷流。種種正信戒聞捨慧及諸定河無不充溢漸次盈滿大涅槃海。令諸有情隨意所樂趣入無畏涅槃之城。善男子。雲何名菩薩摩訶薩十輪。善男子。此十輪者非餘法也。當知即是十善業道。成就如是十種輪故。得名菩薩摩訶薩也。於一切惡皆能解脫。一切善法隨意成就。速能盈滿大涅槃海。以大善巧方便智光成熟一切眾生之類。皆令獲得利益安樂。所以者何。善男子。過去一切諸佛世尊。皆悉遠離十惡業道。皆悉稱揚讚歎如是十善業道所得果報。是故若能於此所說十善業道隨守護一乃至命終究竟無犯。必獲一切殊勝果報如前後說。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遠離殺生。即是施與一切眾生無驚無怖。令諸眾生不生憂苦離毛豎畏。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殺生故。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壽命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殺生輪故。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有猜慮。身心安樂壽命長遠。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遶。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支體具足。隨所生處無病長壽。端正聰明安隱快樂。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殺生法。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離諸兵器。無有怨害鬥戰之名。絕諸怖畏安隱快樂。一切無病長壽有情來生其國。如來自壽無量無邊。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遠離殺生輪也。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性。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髮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如前說。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不與取。即是施與一切眾生無驚無怖無有熱惱亦無擾動於自所得如法財利喜足而住。終不希求非法財利。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不與取。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財寶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不與取輪。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財寶具足。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遶。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支體具足。隨所生處具大財寶。端正聰明安隱快樂。不與五家共諸財寶。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不與取。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眾寶莊嚴。寶樹寶池寶臺殿等無不充備。離我我所無所攝受一切具足嚴飾有情來生其國。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遠離不與取輪。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姓。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髮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欲邪行。即是施與欲流所漂一切眾生無驚無怖無嫉無害。無有熱惱亦無擾動。於己妻室喜足而住。終不希求非法色慾。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欲邪行。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室家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欲邪行輪。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妻室貞良。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遶。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支體具足。隨所生處具諸眷屬。端正聰明安隱快樂。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欲邪行。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無諸女人。離諸婬欲具足第一梵行有情來生其國。一切有情皆受化生。不處胞胎臭穢不淨。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遠離欲邪行輪。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姓。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髮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虛誑語。一切眾生常共愛敬。所出言詞皆誠諦量。聞悉敬奉無所猜疑。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虛誑語。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信言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虛誑語輪。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所出言詞他皆信奉。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遶。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支體具足。隨所生處所言誠諦。端正聰明安隱快樂。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虛誑語。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一切真實離諸虛偽。妙香潔物之所莊嚴。無諂無誑心行正真希求純淨善法有情來生其國。香潔妙服寶飾莊嚴。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遠離虛誑語輪。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姓。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髮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離間語。一切眾生常共愛敬。所發言詞皆令和順。聞悉敬奉無所猜疑。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離間語。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和敬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離間語輪。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所發言詞皆令和順。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遶。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支體具足。隨所生處所言和順。端正聰明安隱快樂。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離間語。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一切堅密難可破壞。諸美妙物之所莊嚴。無違無競善和諍訟希求淳質善法有情來生其國。常修和敬聽聞正法。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遠離離間語輪。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姓。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髮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粗惡語。一切眾生常共愛敬。所發語言皆令歡悅。聞悉敬奉無所猜疑。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粗惡語。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調善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粗惡語輪。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所出言詞皆令歡悅。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遶。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支體具足。隨所生處所言柔軟。端正聰明安隱快樂。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粗惡語。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遠離一切不可意聲。種種上妙如意和雅諸意樂聲結集法聲充滿其土。具足念慧梵音清徹調善有情來生其國。常以軟語更相勸進。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六遠離粗惡語輪。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姓。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髮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雜穢語。一切眾生常共愛敬。所發言詞皆有義利。聞悉敬奉無所猜疑。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雜穢語。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義利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雜穢語輪。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所發言詞皆成義利。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遶。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支體具足。隨所生處言必饒益。端正聰明安隱快樂。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雜穢語。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遠離一切無義利聲。種種上妙菩薩藏攝大法音聲周遍國土。成就無邊大願妙智能善辯說種種法義如是有情來生其國。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七遠離雜穢語輪。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姓。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髮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遠離貪慾。一切眾生常所愛重。其心清淨離諸染濁。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貪慾故。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無貪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貪慾輪故。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其心清淨離諸染濁。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遶。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支體具足。隨所生處其心清淨離諸染濁。端正聰明安隱快樂。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貪慾法。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地平如掌眾寶充滿。種種寶樹行列莊嚴。種種寶衣寶莊嚴具寶幢幡蓋金銀真珠羅網等樹處處皆有。甚可愛樂遠離憍慢顏貌端嚴諸根無缺其心平等如是有情來生其國。無貪功德圓滿莊嚴。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遠離貪慾輪也。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姓。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髮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1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九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善業道品第六之二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遠離瞋恚。一切眾生常所愛重。其心清淨離諸垢穢。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瞋恚故。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無明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瞋恚輪故。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其心清淨離諸垢穢。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遶。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支體具足。隨所生處其心清淨離諸垢穢。端正聰明安隱快樂。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瞋恚法。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遠離一切濁穢風雲鬱烝塵垢諸粗弊物。眾寶莊嚴甚可愛樂。遠離憍慢顏貌端嚴諸根無缺心常寂定如是有情來生其國。慈悲功德圓滿莊嚴。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遠離瞋恚輪也。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姓。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鬘髮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遠離邪見。一切眾生常所愛重。其心清淨離邪分別。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邪見故。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正見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邪見輪故。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其心清淨離邪分別。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遶。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支體具足。隨所生處其心清淨離邪分別。端正聰明安隱快樂。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邪見法。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大乘大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遠離一切聲聞獨覺二乘人法。遠離一切天魔徒眾。遠離一切外道朋黨。眾寶莊嚴甚可愛樂。遠離一切妄執吉凶常見斷見我我所見如是有情來生其國。壽命長遠受用一味。謂大乘味。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聖教一味無有乖諍。熾盛流通離諸障難。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十遠離邪見輪也。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姓。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髮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六波羅蜜多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十輪。能速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於過去世。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悉遠離十惡業道。皆悉稱揚讚歎如是十善業道所得果報。為欲長養一切眾生。利益安樂菩提道故。為欲除滅一切眾生業煩惱苦令無餘故。為欲枯竭三惡趣故。為欲紹隆三寶種故。為欲斷除三界有故。為欲永斷蘊界處故。為令一切速入無畏涅槃城故。廣說如前遠離十種不善業道所得果報。是故善男子。若不真實希求如是十善業道所證佛果。及不真實下至守護一善業道。乃至命終而自稱言。我是真實行大乘者。我求無上正等菩提。當知如是補特伽羅。是極虛詐是大妄語。對十方界佛世尊前。誑惑世間無慚無愧。說空斷見誘誑愚癡。身壞命終墮諸惡趣。善男子。若但言說及但聽聞。不由修行十善業道能得菩提般涅槃者。於一劫中或一念頃。可令十方一切佛土地界微塵算數眾生皆登正覺入般涅槃。然無是事。所以者何。十善業道。是大乘本是菩提因。是證涅槃堅固梯蹬。善男子。若但發心發誓願力。不由修行十善業道能得菩提般涅槃者。於一劫中或一念頃。可令十方一切佛土地界微塵算數眾生皆登正覺入般涅槃。然無是事。所以者何。十善業道。是世出世殊勝果報功德根本。善男子。若不修行十善業道。設經十方一切佛土微塵數劫。自號大乘或說或聽。或但發心或發誓願。終不能證菩提涅槃。亦不令他脫生死苦。善男子。要由修行十善業道。世間方有諸剎帝利婆羅門等大富貴族四大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或聲聞乘或獨覺乘乃至無上正等菩提。皆由修行十善業道品類差別。是故善男子。若欲速滿無上正等菩提願者。當修如是十善業道以自莊嚴非住十惡不律儀者能滿如是無上正等菩提大願。若求速悟大乘境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速滿一切善法願者。先應護持十善業道。所以者何。十善業道。是能安立一切善法功德根本。是世出世勝果報因。是故應修十善業道。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欲除諸有苦  證得大菩提  應修十善輪  精勤勿放逸  便於三乘法  及補特伽羅  一切出家人  皆得無誤失  信受行大乘  利樂一切眾  覺勝法淨土  速證大菩提  若離於殺生  一切皆愛敬  恆無病長壽  常樂不害法  一切所生處  恆樂佛所行  常遇佛法僧  速成無上覺  若離不與取  智者皆愛敬  滅貪所生業  獲無貪所生  生生常巨富  能為大施主  得眾寶莊嚴  可愛淨佛國  若離欲邪行  滅臭穢煩惱  枯竭貪愛河  速得淨佛國  拔諸眾生類  令出欲淤泥  安置於大乘  使勤修梵行  若離虛誑語  得聖自在智  常樂諦實言  滅虛妄眾苦  一言為證量  常遇佛法僧  速得大菩提  勸修不妄語  若離離間語  成眾善法器  常遇佛法僧  不歸於斷滅  得聖無染著  陀羅尼寶藏  達深法海源  速成無上覺  若離粗惡語  常說柔軟言  眾生皆愛敬  滅先世罪業  令眾常歡悅  成菩薩導師  知諸佛所行  超過第十地  若離雜穢語  智者皆愛敬  為他所發言  具獲五功德  常聽受聖言  恆欣求聖道  圓滿諸佛海  速得一切智  若離於貪慾  不誹謗聖教  供養服袈裟  弘三乘聖道  當生淨佛國  導師之所居  乘於無上乘  速得最勝智  若離於瞋恚  一向修慈心  速疾證等持  樂眾聖行處  當生淨佛土  遠離諸過惡  住彼證菩提  令離諸瞋忿  若離於邪見  純修淨信心  樂開示三乘  亦供養諸佛  永脫諸惡趣  遇眾賢聖者  具諸菩薩德  逮得最上智  我說十善業  能趣勝菩提  生長諸等持  陀羅尼忍地  此輪大威德  能摧諸惡趣  破壞諸惡障  速證大菩提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福田相品第七之一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財施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何等為十。所謂佈施種種飲食衣服寶飾象馬車乘及以自身手足耳鼻頭目髓腦皮骨血肉國城妻子奴婢田宅。如是一一行佈施時不顧身命。不專為己求於世間出世間樂發心佈施。但欲普為一切有情生長大慈大悲芽故發心佈施。為欲引發善巧方便殊勝智故發心佈施。為欲引發一切有情安樂事故發心佈施。為欲除滅一切有情苦惱事故發心佈施。無勝他心無粗獷心無嫉妒心無慳吝心而行佈施。於所施物若多若少下至一食終不希求自受果報發心佈施。終不希求聲聞乘果發心佈施。終不希求獨覺乘果發心佈施。於所施物若多若少下至一食但為希求一切種智發心佈施。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十種財施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所以者何。聲聞獨覺發心佈施無大慈悲。但為己身捨貧窮故。但為己身脫眾苦故。但為己身得安樂故。但為己身證涅槃故。不能普為一切有情而行佈施。菩薩摩訶薩發心佈施有大慈悲。普為有情捨貧窮故。普為有情脫眾苦故。普為有情得安樂故。普為有情證涅槃故。不為自身而行佈施。以是義故。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菩薩摩訶薩修行財施波羅蜜多時。於妙五欲心無染著。自所攝受一切樂具。普能施與一切有情。依普攝受諸有情心依自忍受一切苦心依滅一切有情苦心依與一切有情樂心依與有情大涅槃心而行佈施。以是義故。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善男子。若於五欲心無染著具大慈悲而行佈施。是名菩薩摩訶薩也。亦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若不除斷世間五欲。無大慈悲而行佈施。雖捨無量無邊施物。而猶不得名為菩薩摩訶薩也。亦非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此施不蒙聖印所印。是故應斷世間五欲具大慈悲而行佈施。若不斷於世間五欲無大慈悲而行佈施。不名菩薩非真福田。善男子。染著五欲行佈施輪。尚不能滅自身所有少分苦惱。況能除滅一切有情無量苦惱。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成就財施輪  智者淨意樂  盡離於五欲  安樂諸有情  為樂諸有情  不求自果報  雖行少分施  而名真福田  雖復施眾多  而依止五欲  非聖印所印  住不定聚中  雖行少分施  而不依五欲  名聲聞獨覺  真實良福田  故應捨五欲  常行清淨施  安樂有情眾  成真實福田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法施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速能獲得日燈光定。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何等為十。謂諸如來所說正法。或聲聞乘相應正法。或獨覺乘相應正法。或與大乘相應正法。或世間法。或出世間法。或有漏法。或無漏法。或有為法。或無為法。或不二法。菩薩摩訶薩於此十法深信敬重一切聽聞。隨力所能審諦領受。思惟觀察究竟通利隨其所宜為他演說。於說法時無嫉妒心無慳吝心無憍慢心無求利心無輕他心無自舉心。有恭敬心有饒益心有大慈心有大悲心。為聲聞乘補特伽羅說聲聞法。不為彼說獨覺乘法及大乘法。為獨覺乘補特伽羅說獨覺法。不為彼說聲聞乘法及大乘法。為於大乘補特伽羅說大乘法。不為彼說聲聞乘法獨覺乘法。隨諸有情根器所能為說正法。非根器者終不為說。於其大乘諸有情所。終不勸修獨覺乘行聲聞乘行。於獨覺乘諸有情所。或時勸彼修大乘行。於聲聞乘諸有情所。或時勸修獨覺乘行及大乘行。於諸如來所說正法下至一頌乃至半句深信敬重。終不譭謗障蔽隱沒。於說法師起世尊想。於聽法眾起病者想。於所說法起良藥想。斷除五欲無所希求。宣說正法。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法施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能斷五欲。速能獲得日燈光定。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智者修法施  隨器說三乘  不為說餘乘  恐聞而謗法  稱根器說法  不為非根器  各隨其所樂  勸進令歡喜  終不勸大乘  令修二乘行  或時勸彼二  進修中上乘  常恭敬聽法  深信不譭謗  供養說法師  如佛世尊想  勸聞妙法藥  令除煩惱病  舍利養名譽  而宣說正法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淨戒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雲何淨戒大甲冑輪。善男子。菩薩淨戒有二種相。一者共。二者不共。雲何菩薩共淨戒輪。謂諸在家近事近住所受律儀。或復出家及受具足別解脫戒。如是律儀別解脫戒。是名菩薩共淨戒輪。共諸聲聞獨覺乘等。菩薩不由此淨戒輪。能除一切有情煩惱諸惡見趣及能解脫業障生死。此不名為大甲冑輪。亦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也及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雲何菩薩不共淨戒大甲冑輪。謂諸菩薩普於十方一切有情起平等心無擾動心無怨恨心護持淨戒。普於一切持戒犯戒佈施慳貪慈悲忿恚精進懈怠下中上品諸有情所無差別心無差別想護持淨戒。普於三界一切有情。無恚無忿及諸惡行護持淨戒。普於三有蘊界處中無所分別護持淨戒。不依欲界。護持淨戒。不依色界護持淨戒。不依無色界護持淨戒。不觀諸有一切果報護持淨戒。不依一切得與不得護持淨戒。不依諸行護持淨戒。是名菩薩不共淨戒大甲冑輪。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淨戒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住在家律義  出家解脫戒  與二乘等共  不名摩訶薩  智者修空法  不依諸世間  亦不依諸有  護持清淨戒  離取相屍羅  無染無諸漏  護持如是戒  名真實福田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安忍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雲何安忍大甲冑輪。善男子。菩薩安忍有二種相。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雲何菩薩世間安忍。謂有漏忍。緣諸有情有取有相依諸果報依諸福業所發起忍。依自諸色聲香味觸所發起忍。有發趣忍。無堪能忍。力羸劣忍。棄眾生忍。有誑詐忍。矯悅他忍。不為利樂諸有情忍。是名菩薩世間安忍。如是安忍共諸聲聞獨覺乘等。此不名為大甲冑輪。亦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也及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雲何菩薩出世安忍大甲冑輪。謂無漏忍。一切賢聖大法光明。普為利樂一切有情。無染著忍。永斷一切所作事業。語言因相文字音聲行依處安忍。修此忍故。能斷一切三結三受三相三世三有三行三不善根四種瀑流四扼四取四種身繫。修此忍時心意寂靜。是名菩薩出世安忍大甲冑輪。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安忍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安忍說二種  謂有相無相  有相忍有著  智者不稱譽  修忍依三行  依蘊界處等  是名有漏忍  非摩訶薩相  為滅四顛倒  修無染著忍  寂靜三行等  此忍可稱譽  能寂靜諸行  離一切分別  心平等如空  此忍可稱譽  諸法同一趣  空無相寂滅  心無所住著  此忍成大利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精進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雲何精進大甲冑輪。善男子。菩薩精進有二種相。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雲何菩薩世間精進。謂諸菩薩精進勇猛。勤修三種世福業事。何等為三。一者施福業事。二者戒福業事。三者修福業事。修此即名三種精進。如是精進緣諸眾生有漏有取依諸果報依諸福業。是名菩薩世間精進。如是精進共諸聲聞獨覺乘等。此不名為大甲冑輪。亦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也及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雲何菩薩出世精進大甲冑輪。謂諸菩薩勇猛精進。於諸眾生其心平等。除滅一切煩惱業苦。如是精進一切賢聖共所稱譽。無漏無取無所依止。普於一切精進懈怠佈施慳貪持戒破戒慈悲忿恚下中上品諸眾生所無差別心無差別想勇猛精進。普於三界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為作事業語言思惟諸行依處無所住著勇猛精進。普於三有蘊界處中。無所分別勇猛精進。不依欲界勇猛精進。不依色界勇猛精進。不依無色界勇猛精進。不觀諸有一切果報勇猛精進。不依一切得與不得勇猛精進。不依諸行勇猛精進。不依三種世福業事勇猛精進。具足出世三福業事勇猛精進。是名菩薩出世精進大甲冑輪。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精進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於六根染著  漂愚五瀑流  雖勇猛精進  智者皆厭毀  緣眾生精進  有漏及有取  非真實福田  不名摩訶薩  智者勤精進  遠離一切著  心無所依止  名真實福田  不染著名色  離蘊界處等  為眾作歸依  是名摩訶薩  行世如水月  修精進究竟  此輪能永斷  眾生煩惱縛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靜慮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雲何靜慮大甲冑輪。善男子。菩薩靜慮有二種相。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雲何菩薩世間靜慮。謂諸菩薩依著諸蘊修習靜慮。依著諸界修習靜慮。依著諸處修習靜慮。依著欲界修習靜慮。依著色界修習靜慮。依著無色界修習靜慮。依著三律儀修習靜慮。依著三解脫修習靜慮。依著四念住修習靜慮。依著四正斷修習靜慮。依著四神足修習靜慮。依著五根修習靜慮。依著五力修習靜慮。依著七等覺支修習靜慮。依著八聖道支修習靜慮。依著地界修習靜慮。依著水界修習靜慮。依著火界修習靜慮。依著風界修習靜慮。依著空界修習靜慮。依著識界修習靜慮。依著樂受修習靜慮。依著苦受修習靜慮。依著不苦不樂受修習靜慮。依著虛空無邊處修習靜慮。依著識無邊處修習靜慮。依著無所有處修習靜慮。依著非想非非想處修習靜慮。依著此世修習靜慮。依著他世修習靜慮。依著小想修習靜慮。依著大想修習靜慮。依著無量想修習靜慮。如是靜慮。有漏有取有所依著。是名菩薩世間靜慮。如是靜慮共諸聲聞獨覺乘等。此不名為大甲冑輪。亦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也及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雲何菩薩出世靜慮。謂諸菩薩遠離諸蘊修習靜慮。遠離諸界修習靜慮。遠離諸處修習靜慮。遠離欲界修習靜慮。遠離色界修習靜慮。遠離無色界修習靜慮。遠離三律儀修習靜慮。遠離三解脫修習靜慮。遠離四念住修習靜慮。遠離四正斷修習靜慮。遠離四神足修習靜慮。遠離五根修習靜慮。遠離五力修習靜慮。遠離七等覺支修習靜慮。遠離八聖道支修習靜慮。遠離地界修習靜慮。遠離水界修習靜慮。遠離火界修習靜慮。遠離風界修習靜慮。遠離空界修習靜慮。遠離識界修習靜慮。遠離樂受修習靜慮。遠離苦受修習靜慮。遠離不苦不樂受修習靜慮。遠離虛空無邊處修習靜慮。遠離識無邊處修習靜慮。遠離無所有處修習靜慮。遠離非想非非想處修習靜慮。遠離此世修習靜慮。遠離他世修習靜慮。遠離小想修習靜慮。遠離大想修習靜慮。遠離無量想修習靜慮。如是靜慮能發賢聖廣大光明。無漏無取無所依著。是名菩薩出世靜慮大甲冑輪。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靜慮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為捨己重擔  修有所得定  求斷自煩惱  非真智者相  依器有所觀  求解脫修定  取著此彼岸  非利樂有情  為利樂有情  修定捨重擔  滅一切煩惱  是真智者相  為潤諸有情  修無依著定  永斷諸有愛  是名大慧者  為解諸有縛  令住無畏城  修行寂止定  是名摩訶薩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1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十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福田相品第七之二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般若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雲何般若大甲冑輪。善男子。菩薩般若有二種相。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雲何菩薩世間般若。謂諸菩薩唯依讀誦書寫聽聞。為他演說三乘正法。欲求除滅一切眾生無明黑暗。欲求發起一切眾生大慧光明。謂於如來所說種種與聲聞乘相應正法精勤讀誦聽聞書寫為他演說勸正修行。或於如來所說種種與獨覺乘相應正法精勤讀誦聽聞書寫為他演說勸正修行。或於如來所說種種與無上乘相應正法精勤讀誦聽聞書寫為他演說勸正修行。不求賢聖無漏道支不求聖道不求聖道所攝解脫不行寂靜真實般若。常行有見有相般若。如是般若有取有著。是名菩薩世間般若。如是般若共諸聲聞獨覺乘等。此不名為大甲冑輪。亦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也及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雲何菩薩出世般若。謂諸菩薩精勤修習菩提道時。隨力讀誦聽聞書寫。為他演說三乘正法。而於其中依無所得方便而住。無所行動無所思惟無有根本。以如虛空心普寂滅心無增減慧無取著心無生滅心無退轉心法平等心真如心實際心法界心無我心無分別心寂滅安忍離分別心。善巧安住無成壞地。善巧安住無住無著勝妙慧地。如是般若無取無著。是名菩薩出世般若大甲冑輪。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般若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善巧方便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雲何名為善巧方便大甲冑輪。善男子。菩薩善巧方便有二種相。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雲何名為菩薩世間善巧方便。謂諸菩薩或為自利或為他利或為俱利。常懷彼此示現種種工巧伎術。為自及他得成熟故。承事供養諸佛世尊。或諸菩薩或諸獨覺或諸聲聞或母或父或諸病者或諸羸劣無依怙者。若見厄難臨被害者。種種勤苦方便救濟。以四攝事成熟有情。是諸菩薩自住大乘。於諸聲聞及獨覺乘非大乘器若諸聲聞及獨覺乘根未熟者。為說微妙甚深法教令其修學。或勸勤修諸聖靜慮。或為開示最勝義諦勸令修行超四顛倒。覺悟四種無墮法性。或令趣入四無礙解。或復乃至勸令安住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有餘無餘道及道果。趣入巧智令其成熟。若諸有情貪求名稱利養富貴。諸根躁擾善根未熟。勸令讀誦諸阿笈摩及毘奈耶阿毘達磨。或勸讀誦除佛所說順解脫論令其成熟。若諸有情不樂佈施。勸令惠捨種種珍財令其成熟。若諸有情暴惡不仁勸令修學四種梵住。若諸有情心多忿恚勸令修忍。若諸有情心多懈怠勸修精進。若諸有情心多散亂勸修靜慮。若諸有情具足惡慧為說正法謂以記說教誡方便令其成熟。若諸有情不敬三寶具無依行勸受三歸令敬三寶或勸受學近事律義。或勸受學近住律儀令其成熟。或勸修習種種工巧伎術業處令其成熟。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種種世間巧方便智過殑伽沙菩薩摩訶薩以是一切書論工巧伎術業處加行精進巧方便智。摧伏一切外道異學。如是名為菩薩世間善巧方便。此巧方便共諸聲聞獨覺乘等。亦作一切佛法依因。亦是善巧諸行依處。亦是善巧任運無思滅退墮法。又善男子。若諸菩薩不依明師不依善友。修行世間善巧方便。是諸菩薩愚於世間善巧方便向諸惡趣。不能隨順安住出世巧方便智。亦非一切真實福田。不能善巧知諸有情根行差別。以於善巧方便愚故。為諸聲聞及獨覺乘非大乘器及於大乘根未熟者。宣說大乘令其修學。又為大乘法器有情。宣說聲聞獨覺乘法。令修聲聞獨覺乘行。為獨覺乘法器有情說聲聞乘。令其修習聲聞乘行。為聲聞乘法器有情說生死法令其愛著。不為宣說厭生死法。又於善巧方便愚故。若諸有情樂行殺生。廣說乃至執著邪見。為彼宣說甚深大乘。不為宣說生死流轉死此生彼眾苦果報。令其厭怖離諸惡法。又於善巧方便愚故。乃至若諸有情樂修淨戒令修佈施。若諸有情樂修安忍。勸捨安忍令修淨戒。若諸有情樂修精進勸捨精進令修安忍。若諸有情樂修靜慮勸捨靜慮令修精進。若諸有情樂修般若勸捨般若令修靜慮。如是菩薩愚於世間善巧方便。不能真實利樂有情。與諸有情為惡知識。此巧方便依有所得。有所執著。如是名為菩薩世間善巧方便。如是世間善巧方便。共諸聲聞獨覺乘等。此不名為大甲冑輪。亦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也及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雲何名為菩薩出世善巧方便。謂諸菩薩但為利他不為自利。示現種種工巧伎術。為成熟他承事供養諸佛世尊或諸菩薩或諸獨覺或諸聲聞或母或父或諸病者或諸羸劣無依怙者。若見厄難臨被害者。種種勤苦方便救濟。以四攝事成熟有情。隨其意樂隨其根器為諸有情宣說正法。又能漸次勸諸聲聞修獨覺乘。勸諸獨覺修習大乘。若於聲聞及獨覺乘根未熟者。為說厭離生死苦法。令其修學厭離生死欣求涅槃。若諸有情樂行殺生廣說乃至樂著邪見。隨其根性。或為宣說生死流轉死此生彼眾苦果報。令其厭怖離諸惡法。或為宣說與聲聞乘相應正法。或為宣說與獨覺乘相應正法。或為宣說無上乘中淺近之法令漸修學。若諸有情已樂佈施。為說勝上受持淨戒令其修學。廣說乃至若諸有情已樂靜慮。為說勝上無漏聖道所攝般若令其修學。此巧方便依無所得無所執著。如是名為菩薩出世善巧方便大甲冑輪。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爾時世尊欲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所修慧有二  世間出世間  取著名世間  無取著出世  修善巧方便  依二種差別  有所得世間  無所得出世  若唯說一乘  是名惡說法  不能自成熟  亦不能度他  一向惡眾生  為說三乘教  是則為愚癡  不名摩訶薩  有堪趣三乘  欣求聞正法  為說樂生死  非為智者相  專意諦思惟  隨根欲教化  此善巧方便  智者所稱譽  眾生雖有惡  而堪入三乘  隨根器教導  令解脫眾惡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大慈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雲何大慈大甲冑輪。善男子。慈有二種。謂法緣慈。有情緣慈。法緣慈者。名為大慈。名大甲冑。有情緣慈。不名大慈。非大甲冑。所以者何。有情緣慈。共諸聲聞獨覺乘等。聲聞獨覺為自利樂。不為有情精勤修習有情緣慈。聲聞獨覺為自寂靜為自涅槃為滅自惑為滅自結。不為有情精勤修習有情緣慈。是故此慈不名大慈。非大甲冑。其法緣慈。不共聲聞獨覺乘等。唯諸菩薩摩訶薩眾所能修行。菩薩摩訶薩普為利樂一切有情。精勤修習此法緣慈。菩薩摩訶薩普為一切有情寂靜及得涅槃滅煩惱結。精勤修習此法緣慈。是故此慈名為大慈。是大甲冑。又諸菩薩修法緣慈。不依諸蘊不依諸處不依諸界不依念住乃至不依道支不依欲界不依色界不依無色界不依此世不依他世不依此岸不依彼岸不依得不依不得。如是菩薩修法緣慈。超諸聲聞獨覺乘地。是名菩薩法緣大慈大甲冑輪。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大慈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聲聞及獨覺  修有情緣慈  心帶十三過  唯求自利樂  菩薩大名稱  普為諸有情  修不共大慈  心離十三過  心除十三垢  為趣大菩提  修法緣大慈  成福田非遠  安住十三力  出過諸有情  猶如師子王  超勝諸禽獸  降伏十三怨  離斷常邊執  心無有染濁  速證大菩提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大悲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所以者何。一切聲聞獨覺乘等。但為己身得利樂故而修行悲。不欲普為一切有情得利樂故修行大悲。菩薩摩訶薩不為己身得利樂故而修行悲。但欲普為一切有情得利樂故修行大悲。是故菩薩成就大悲大甲冑輪。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是菩薩摩訶薩普為饒益諸有情故行四攝事而成熟之。謂由大悲普為利樂諸有情故行佈施攝能捨一切珍寶財物禽獸僕使國城妻子乃至身命無所吝惜。行無所得為方便故。不見一切所化有情不見施者不見受者不見施物不見施行不見施行所得果報。乃至不見無所得行。如是大悲普為利樂諸有情故。行愛語攝。行利行攝。行同事攝。隨其所應如上廣說。乃至不見無所得行。是菩薩摩訶薩常以最勝能調伏心能寂靜心無數量心不行一切蘊處界心所生無動無住大悲大甲冑輪。成熟一切所化有情心無厭倦。如是名為菩薩大悲大甲冑輪。不共一切聲聞獨覺。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大悲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甚深微妙法  所成之大悲  難測類虛空  無色無安住  菩薩大精進  具杜多功德  勝智成大悲  勇健超諸世  無依怙有情  生死苦穢縛  大悲水沐浴  令解脫眾苦  菩薩行大悲  能竭生死海  非諸聲聞眾  及獨覺所行  眾生貪恚癡  迷謬墮惡趣  濯以大悲水  脫苦得蕭然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能引遍滿虛空無量無邊廣大眾具辭無礙解一切佛法諸三摩地諸陀羅尼堅固大忍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雲何菩薩摩訶薩能引遍滿虛空無量無邊廣大眾具辭無礙解一切佛法諸三摩地諸陀羅尼堅固大忍大甲冑輪。謂諸菩薩於一切法審諦照察。如明月光遍滿虛空。其心平等無依無相無住無染。普於一切三摩地門陀羅尼門。心無行動。於諸眼色眼識眼觸離意染著心無行動。於眼觸緣生內三受或樂或苦或非苦樂。心常寂定無所取著。於諸耳聲耳識耳觸。於諸鼻香鼻識鼻觸。於諸舌味舌識舌觸。於諸身觸身識身觸。於諸意法意識意觸。廣說亦爾。普於一切心意識中。心常寂定無所取著。於心意識所生三受或樂或苦或非苦樂。心常寂定無所取著。普於三世諸蘊界處一切品類。皆無取著心無行動。普於一切三界三行三觸三受三根三乘三律儀三解脫一切品類。其心寂靜無住無相無所取著平等而住。普於一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心無行動寂靜而住。如是普於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心無行動寂靜而住。普於一切九次第定。心無行動寂靜而住。又於三行無障法智道支道體所引作用。皆無取著心無行動。於阿賴耶非阿賴耶有取無取有漏無漏此岸彼岸小大無量作與不作善惡無記諸品類中。心無行動寂靜而住。普於一切大慈大悲善巧方便成熟有情乃至十地三不護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不共佛法一切品類皆無取著。心無所動寂靜而住。菩薩摩訶薩由此輪故能永息除三受過失。能永寂滅一切分別。能永遠離一切法相。復能安住能引一切虛空眼頂諸三摩地諸陀羅尼善巧方便大甲冑輪。菩薩安住如是輪故。一切過去所引未盡惡不善業。無暇惡趣諸有諸趣。死生諸業皆能除滅。令盡無餘不受果報。又善男子。譬如世界火災將起五日出時一切世間小池大池小河大河小海大海水皆枯竭滅盡無餘。如是菩薩成就能引遍滿虛空無量無邊廣大眾具辭無礙解一切佛法諸三摩地諸陀羅尼堅固大忍大甲冑輪。復能安住能引一切虛空眼頂諸三摩地諸陀羅尼善巧方便大甲冑輪。一切過去所引未盡惡不善業無暇惡趣諸有諸趣死生諸業皆能除滅。令盡無餘不受果報。又善男子。譬如世界水災起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諸小世界各四大洲八萬小渚妙高山王及諸山等皆為灰水□□□□□□□驤裀□□□騖饋□□□婁□神□□□龍□□□秜R稿□□騧□□礽□延褸饉饜□詙□奰□□□祿□粳□□□□騃□餽糖□誇□稙□□□□褸饉饜□詙□奰□□禖餾磻粳□□□□□榵[□□□□□□□□□□□□□覜騫訶□□飼腆□□□□埤□□□□褸□祰□□□襖□祭□□□□□榵□神□□禗奇□□□□□埤□□□騖饋□□□婁□神□□□龍□□□秜R稿□□騧□□礽□延褸饉饜□詙□奰□□□祿□粳□□□□騃□餽糖□誇□稙□□□□褸饉饜□詙□奰□□禖餾磻粳□□□□□耔□□□□□埤□□詙□嬌□□□□□N□逆□□榵[□□□□□□□□□□□□□覜騫訶□□飼腆□□□□埤□□□□褸□祰□□□觔□□妖□褽□奢牷慼撳棖W□□飀□□驚詠榃□□□□□襾礸□□□□礽□□訏騖騁□型晼慼慼漈堙慼慼慼慼慼P逆□□□量祿□規□□□□□餾□□□□逆□贊褸□□□□□魯□□□□槄□□□□襖□祭□□□娏騖饉驒樖騃□婁□神□□□龍□□□秜R稿□□騧□□礽□延褸饉饜□詙□奰□□□祿□粳□□□□□訏騖饅奈□□F□□□□□j□□□□□□夾□□瓷瓷摯鞢憬d奏□□□□玲□□□□礸□礸駩□離埤□□□□埤□襏□□□褽□吝餕□榖離埤□餽玲□□椸□□□□□糖□□□□□□祰□□□□隉慼樞驉慼慼慼慼慼慼撮欹捸澆吽慼慼敵C奮□駩槫裡□□□玲□□□□□□飀□□□樑秋通娙□□□□覯□□□□□□□□□□□婧□□禬□□□□□隉慼慼滕^□□埤□□□□□婁□樺□□□梱□襤飯□姏E□禨□□□覯□□橁□禨□□□□騖馨□□樺□呂□□□□□□奉祔都□□□□觛裀□騖驅□奿誇□□稦□□□□奿□□□□稦□□□□奿奰□□□稦□□□□□奿□稚□□稦□稚□□□奿□□□□□稦□□□□□□奿嬌□□□□□裀□稦□□□□□□□K襜□□□奿□樺□□□□裀□稦□樺□□□□□K襜□□□奿誇□□婝瓷熨D□騉□蓼□□□裀□稦□□□婝瓷熨D□騉□栗□□□□K襜□□□□□橤褸□梗□□□騖驅□綠□勵埤□□稫觀誇□梗□栗楦□□飀□楯椸□□□□□□□概首離誇□礸□礸駩□馳□□□驤裀□□勵奷□妻姛□□□玲□□□□□□栗檻□離埤□祰□□麗椸□□□□□褓□□□□□椸饛□□□□□□□□□□□槶□□慄Z□□□□q□□□□□□□餽玲□□祰□□□□隉慼樞驉慼慼慼慼慼慼撮欹捸澆吽慼慼敵C奮□駩槫裡□□□□□□□□□□□□□□□□誇□禳誇□梗□栗楦□□騫楯椸□□□□祭□□縷□騖饉驒樖騃□婁□神□□□龍□□□秜R稿□□騧□□礽□延褸饉饜□詙□奰□□□祿□粳□□□□騖饉驒樖饋□□□□□稃□餽糖□誇□稙□□□□褸饉饜□詙□奰□□禖餾磻粳□□□□玲□□埤□□耔□□□□□埤□□詙□嬌□□□□□N□逆□□榵[□□□□□□□□□□□□□覜騫訶□□飼腆□□□□埤□□□□褸□祰□□□□祭□□娏騖饉驒樖饋□□□□□U□□□□示□□□□□逆□奮□□稿□□□□鞢慼播Z□□□□秦倫□□□稿□□□觭飀□櫬餾□□鷺□設逆□□□□妖□褽□奢牷慼撳棖W□□飀□□驚詠榃□□□□□襾礸□□□□礽□□訏騖騁□型晼慼慼慼漈堙慼慼慼慼慼P逆□□□量祿□規□□□□□餾□□□□逆□贊褸□□□□□魯□□□□槄□□□□□□騖騰量褙□穀淪i□□□□奮餽隸姪褽□□□餖耔□□□騏餾□□□□□□□禜粿姚楏祌槔降□襦□□□粿□芋毅塥卸裀□□楰□□玲□飀□□□□□□  欲成諸法器  斷一切煩惱  常趣入真空  眾事無難作  為斷諸有縛  當勤修等持  功德定相應  必獲難思慧  修靜慮無色  滅定真空觀  起念佛勝智  能盡一切惡  有無一切法  破以真空觀  永離諸惡趣  常得見諸佛  善修真空觀  勤學諸善法  供養一切佛  速當成佛果  為有情親友  滅除煩惱病  速住淨佛國  證得大菩提  眾生如佛相  遍滿於佛土  皆趣求佛乘  離聲聞獨覺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獲益囑累品第八   佛說如是大法門時。於眾會中有殑伽沙等菩薩摩訶薩。過去久習念佛思惟。今聞世尊所說念佛修觀方便皆得念佛三摩地門。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是法已皆得一切定命華鬘陀羅尼門。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皆得一切首楞伽摩電光依止陀羅尼門。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皆得一切法自在轉光明依止順忍。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得預流果。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得一來果。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得不還果。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皆得最上阿羅漢果。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心求出離三界牢獄依佛出家趣入正法。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盡壽安住十善業道依聲聞乘發心不退。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盡壽安住十善業道依獨覺乘發心不退。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盡壽安住十善業道依大乘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復退轉。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得世正見由此正見除滅一切往惡趣因煩惱惡業增長一切向善趣因正願善業。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皆受三歸安住近事近住淨戒樂供養佛樂聽聞法樂奉事僧晝夜精勤曾無懈廢。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遠離一切邪趣邪歸惡意惡業於佛法中得決定信棄捨家法清淨出家。   爾時世尊告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吾今持此地藏十輪大記法門。付囑汝手。汝當受持廣令流布。若諸眾生於此法門。有能讀誦思惟其義為他解說住正行者。汝當為彼守護十法。令於長夜利益安樂。何等為十。一者為彼守護一切財位令無損乏。二者為彼守護一切怨敵令不侵害。三者為彼守護令捨一切邪見邪歸十惡業道。四者為彼守護令免一切身語謪罰。五者為彼守護遮斷一切謗毀輕弄。六若為彼守護令於一切軌範屍羅皆得無犯。七者為彼守護令悉除滅一切非人四大乖反非時老病。八者為彼守護不遭一切非時非理災橫夭歿。九者為彼守護命欲終時得見一切諸佛色像。十者為彼守護令其終後往生善趣利益安樂。善男子。若諸有情於此法門。有能讀誦思惟其義。為他解說住正行者。汝當為彼勤加守護如是十法令於長夜利益安樂。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當受持如是法門廣令流布。若諸有情於此法門。有能讀誦思惟其義為他解說住正行者。我當為彼守護十法。令於長夜利益安樂。   時薄伽梵說是經已。於眾會中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地藏菩薩摩訶薩.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好疑問菩薩摩訶薩.天藏大梵等及諸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十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   昔者旭照高山。天宮御一乘之駕。流暉原隰。鹿苑轉四諦之輪。雖復發軫分逵。而塗無亂轍。一雲普洽。而卉木各茂。自鵠林變色慧日寢光。達學電謝以息肩。真人長往而寂慮。且前賢述聖。難令各解。後進孤陋。更異親承。況乎正法既往。久當像末。定慧與福德異時。醇化與澆風殊運。然則一乘三乘之駕。安可以同其轍哉。若識時來在數藥性勿違。然後可以清沈痼之宿疾。體權實之同歸矣。十輪經者。則此土末法之教也。何以明之。佛以末法惡時去聖浸遠敗根比之壞器。空見借喻生盲。沈醉五欲。類石田之不苗。放肆十惡。似臭身之垢穢。故此經能濯臭身開盲目陶壞器沃石田。是以菩薩示聲聞之形。像王敬出家之服。以此幢相化彼無慚。顯二事之護持成三乘之道果。故經曰。為令此土三寶種姓威德熾盛久住世故。又曰。摧滅一切諸眾生類猶如金剛堅固煩惱。然則三寶久住。顯教傳於末法。金剛煩惱驗障異乎一乘。尋舊經之來。年代蓋久。但譜第遺目。傳人失記。翻譯之主既往。來茲之日罕聞。同我者失魄於真彩。異我者大笑於淡味。謬以千里。能勿悲乎。夫極曜文天。或蔽虧於薄霧。至言軌物。時淪滯於廣辯。鍼石一違。有死生之巨痛。纖毫錯學。有升墜之異塗。其可易乎。屬有三藏玄奘法師者。始則學架東朝。末乃訪道西域。輕一生之性命。涉數萬之艱難。果能竭溟渤。以索亡珠。蹈龍宮而窮祕藏。吞法流於智海。瓶寫無遺。受道氣於檀林。香風更馥。至於因明三量聲論八音。莫不究立破之源。窮字轉之本。如來所說菩薩所傳。已來未來一朝備集。昉以薄業不偶真應。幸達聖制亂於未肇。後賢傳燈於既夕。遂使定死餘命。冀反魂於法藥。昏野迷方。期還轅於覺道。於是染翰操紙杜絕外慮務詳至教釋彼紛執。疇諮法主重啟梵文。粵以永徽二年歲次辛亥正月乙未。盡其年十二月甲寅翻譯始畢。凡八品十卷。以今所翻比諸舊本。舊本已有今更詳明。舊本所無斯文具載。於是處座伉談者。響法雷而吐辯。靜慮通微者。鏡玄波而照心頂火暴腹之徒。戢螢暉於慧日。喜足謙懷之侶。騰高節於清風矣前佛既往。後佛未興。庶此教長懸。永濟來者。弘道之士。如何勿思。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十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2 地藏菩薩本願經   No. 412   地藏菩薩本願經捲上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讚歎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彊眾生,知苦樂法,各遣侍者,問訊世尊。是時,如來含笑,放百千萬億大光明雲——所謂大圓滿光明雲、大慈悲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大般若光明雲、大三昧光明雲、大吉祥光明雲、大福德光明雲、大功德光明雲、大歸依光明雲、大讚歎光明雲。放如是等不可說光明雲已,又出種種微妙之音——所謂檀波羅蜜音、屍波羅蜜音、羼提波羅蜜音、毘離耶波羅蜜音、禪波羅蜜音、般若波羅蜜音、慈悲音、喜捨音、解脫音、無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師子吼音、大師子吼音、雲雷音、大雲雷音。   出如是等不可說不可說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國土,有無量億天龍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宮。所謂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一切天眾、龍眾、鬼神等眾,悉來集會。   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樹神、山神、地神、川澤神、苗稼神、晝神、夜神、空神、天神、飲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來集會。   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諸大鬼王——所謂惡目鬼王、噉血鬼王、噉精氣鬼王、噉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攝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愛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來集會。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汝觀是一切諸佛菩薩,及天龍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國土,他國土,如是今來集會,到忉利天者,汝知數不?」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測度,不能得知。」   佛告文殊師利:「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此皆是地藏菩薩久遠劫來,已度、當度、未度,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已過去久修善根,證無礙智,聞佛所言,即當信受。小果聲聞、天龍八部,及未來世諸眾生等,雖聞如來誠實之語,必懷疑惑,設使頂受,未免興謗。唯願世尊,廣說地藏菩薩摩訶薩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能成就不思議事。」   佛告文殊師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恆河,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克為劫。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已來,千倍多於上喻。何況地藏菩薩在聲聞、辟支佛地。文殊師利!此菩薩威神誓願,不可思議。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菩薩名字,或讚歎,或瞻禮,或稱名,或供養,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   「文殊師利!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說劫前,身為大長者子。時世有佛,號曰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時長者子,見佛相好,千福莊嚴,因問彼佛:『作何行願,而得此相?』時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告長者子:『欲證此身,當須久遠度脫一切受苦眾生。』   「文殊師利!時長者子,因發願言:『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於彼佛前,立斯大願,於今百千萬億那由他不可說劫,尚為菩薩。   「又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彼佛壽命,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像法之中,有一婆羅門女,宿福深厚,眾所欽敬;行住坐臥,諸天衛護。其母信邪,常輕三寶。是時聖女,廣說方便,勸誘其母,令生正見。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時婆羅門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計當隨業,必生惡趣。遂賣家宅,廣求香華,及諸供具,於先佛塔寺,大興供養。見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畫威容,端嚴畢備。時婆羅門女,瞻禮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覺,具一切智,若在世時,我母死後,儻來問佛,必知處所。』時婆羅門女,垂泣良久,瞻戀如來。忽聞空中聲曰:『泣者聖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處。』婆羅門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寬我憂慮。我自失母已來,晝夜憶戀,無處可問知母生界。』時空中有聲,再報女曰:『我是汝所瞻禮者,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見汝憶母,倍於常情眾生之分,故來告示。』婆羅門女聞此聲已,舉身自撲,支節皆損。左右扶侍,良久方穌,而白空曰:『願佛慈愍,速說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將死不久。』時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告聖女曰:『汝供養畢,但早返捨。端坐思惟吾之名號,即當知母所生去處。』   「時婆羅門女,尋禮佛已,即歸其捨。以憶母故,端坐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經一日一夜。忽見自身,到一海邊。其水湧沸,多諸惡獸,盡復鐵身,飛走海上,東西馳逐。見諸男子女人,百千萬數,出沒海中,被諸惡獸爭取食噉。又見夜叉,其形各異,或多手多眼,多足多頭,口牙外出,利刃如劍,驅諸罪人,使近惡獸,復自搏攫,頭足相就。其形萬類,不敢久視。時婆羅門女,以念佛力故,自然無懼。   「有一鬼王,名曰無毒,稽首來迎,白聖女曰:『善哉!菩薩何緣來此?』時婆羅門女問鬼王曰:『此是何處?』無毒答曰:『此是大鐵圍山西面第一重海。』聖女問曰:『我聞鐵圍之內,地獄在中,是事實不?』無毒答曰:『實有地獄。』聖女問曰:『我今雲何,得到獄所?』無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聖女又問:『此水何緣,而乃湧沸?多諸罪人,及以惡獸?』無毒答曰:『此是閻浮提造惡眾生新死之者,經四十九日後,無人繼嗣為作功德,救拔苦難,生時又無善因,當據本業所感地獄,自然先渡此海。海東十萬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東,又有一海,其苦復倍。三業惡因之所招感,共號業海,其處是也。』聖女又問鬼王無毒曰:『地獄何在?』無毒答曰:『三海之內,是大地獄,其數百千,各各差別。所謂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無量。次有千百,亦無量苦。』聖女又問大鬼王曰:『我母死來未久,不知魂神當至何趣?』鬼王問聖女曰:『菩薩之母,在生習何行業?』聖女答曰:『我母邪見,譏毀三寶。設或暫信,旋又不敬。死雖日淺,未知生處。』無毒問曰:『菩薩之母,姓氏何等?』聖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羅門種。父號屍羅善現,母號悅帝利。』無毒合掌,啟菩薩曰:『願聖者卻返本處,無至憂憶悲戀。悅帝利罪女,生天以來,經今三日。雲承孝順之子,為母設供、修福,佈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非唯菩薩之母得脫地獄,應是無間罪人,此日悉得受樂,俱同生訖。』鬼王言畢,合掌而退。婆羅門女,尋如夢歸。悟此事已,便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佛告文殊師利:「時鬼王無毒者,當今財首菩薩是。婆羅門女者,即地藏菩薩是。」   分身集會品第二   爾時,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俱來集在忉利天宮。以如來神力故,各以方面,與諸得解脫從業道出者,亦各有千萬億那由他數,共持香華,來供養佛。彼諸同來等輩,皆因地藏菩薩教化,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眾等,久遠劫來,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暫無休息。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深誓願故,各獲果證。既至忉利,心懷踴躍,瞻仰如來,目不暫捨。   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彊眾生,令心調伏,捨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輩眾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王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或現官屬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其前。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彊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慇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共復一形,涕淚哀戀,白其佛言:「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但於佛法中,所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髮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如是三白佛言:「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   爾時,佛讚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爾時,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問地藏菩薩言:「聖者!閻浮眾生,造業差別,所受報應,其事雲何?」   地藏答言:「千萬世界,乃及國土,或有地獄,或無地獄,或有女人,或無女人,或有佛法,或無佛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亦復如是。非但地獄,罪報一等。」摩耶夫人重白菩薩:「且願聞於閻浮罪報,所感惡趣。」地藏答言:「聖母!唯願聽受,我粗說之。」佛母白言:「願聖者說。」   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南閻浮提罪報,名號如是: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出佛身血,譭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侵損常住,點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淫慾,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地藏白言:「聖母!若有眾生,作如是罪,當墮五無間地獄,求暫停苦,一念不得。」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薩言:「雲何名為無間地獄?」   地藏白言:「聖母!諸有地獄,在大鐵圍山之內。其大地獄,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號各別。次有千百,名字亦別。無間獄者,其獄城,周匝八萬餘里,其城純鐵,高一萬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獄城中,諸獄相連,名號各別。   「獨有一獄,名曰無間。其獄周匝萬八千里,獄牆高一千里,悉是鐵為,上火徹下,下火徹上,鐵蛇鐵狗,吐火馳逐,獄牆之上,東西而走。獄中有床,遍滿萬里。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臥滿床。千萬人受罪,亦各自見,身滿床上。眾業所感,獲報如是。又諸罪人,備受眾苦。千百夜叉,及以惡鬼,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復銅爪,拖拽罪人。復有夜叉,執大鐵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拋空翻接,或置床上。復有鐵鷹,啗罪人目。復有鐵蛇,繳罪人頸。百肢節內,悉下長釘,拔舌耕犁,抽腸剉斬,洋銅灌口,熱鐵纏身。萬死千生,業感如是。動經億劫,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展轉相寄。此界成後,還復而來。無間罪報,其事如是。   「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何等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剉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飢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   地藏菩薩白聖母言:「無間地獄,粗說如是。若廣說地獄罪器等名,及諸苦事,一劫之中,求說不盡。」   摩耶夫人聞已,愁憂合掌,頂禮而退。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眾生。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已來,六道眾生,遣令度脫。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遊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以是等輩,吾當憂念。汝既畢是往願,累劫重誓,廣度罪輩,吾復何慮?」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已來,各發何願?今蒙世尊,慇勤讚歎。唯願世尊,略而說之。」   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眾惡。二王議計,廣設方便。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   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復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眾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羅漢問之:『欲願何等?』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未知我母生處何趣?』羅漢愍之,為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羅漢問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業?今在惡趣,受極大苦。』光目答言:『我母所習,唯好食噉魚鱉之屬。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噉。計其命數,千萬復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羅漢愍之,為作方便,勸光目言:『汝可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兼塑畫形像,存亡獲報。』   「光目聞已,即捨所愛,尋畫佛像,而供養之。復恭敬心,悲泣瞻禮。忽於夜後,夢見佛身,金色晃耀,如須彌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當生汝家,纔覺飢寒,即當言說。』   「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而乃言說,稽首悲泣,告於光目:『生死業緣,果報自受。吾是汝母,久處暗冥,自別汝來,累墮大地獄。蒙汝福力,方得受生。為下賤人,又復短命,壽年十三,更落惡道。汝有何計,令吾脫免?』光目聞說,知母無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業,墮於惡道?』婢子答言:『以殺害毀罵二業受報。若非蒙福,救拔吾難,以是業故,未合解脫。』光目問言:『地獄罪報,其事雲何?』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稱說,百千歲中,卒白難竟。』   「光目聞已,啼淚號泣,而白空界:『願我之母,永脫地獄。畢十三歲,更無重罪,及歷惡道。十方諸佛,慈哀愍我,聽我為母所發廣大誓願:若得我母永離三塗,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   「發誓願已,具聞清淨蓮華目如來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愍,善能為母發如是大願。吾觀汝母,十三歲畢,捨此報已,生為梵志,壽年百歲。過是報後,當生無憂國土,壽命不可計劫。後成佛果,廣度人天,數如恆河沙。』」   佛告定自在王:「爾時羅漢福度光目者,即無盡意菩薩是。光目母者,即解脫菩薩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薩是。過去久遠劫中,如是慈愍發恆河沙願,廣度眾生。   「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惡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婬妄語者,兩舌惡口者,譭謗大乘者,如是諸業眾生,必墮惡趣。若遇善知識,勸令一彈指間歸依地藏菩薩,是諸眾生,即得解脫三惡道報。若能志心歸敬,及瞻禮讚歎,香華衣服,種種珍寶,或復飲食,如是奉事者,未來百千萬億劫中,常在諸天受勝妙樂。若天福盡,下生人間,猶百千劫,常為帝王,能憶宿命因果本末。定自在王,如是地藏菩薩,有如此不可思議大威神力,廣利眾生,汝等諸菩薩,當記是經,廣宣流布。」   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願不有慮。我等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必能承佛威神,廣演是經於閻浮提,利益眾生。」   定自在王菩薩白世尊已,合掌恭敬,作禮而退。   爾時,四方天王,俱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於久遠劫來,發如是大願,雲何至今,猶度未絕,更發廣大誓言?唯願世尊,為我等說。」   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為汝,及未來現在天人眾等,廣利益故,說地藏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內,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脫一切罪苦眾生方便之事。」   四天王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薩久遠劫來,迄至於今,度脫眾生,猶未畢願。慈愍此世罪苦眾生,復觀未來無量劫中,因蔓不斷,以是之故,又發重願。如是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中,百千萬億方便,而為教化。   「四天王!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婬者,說雀鴿鴛鴦報。若遇惡口者,說眷屬鬥諍報。若遇譭謗者,說無舌瘡口報。若遇瞋恚者,說醜陋癃殘報。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飢渴咽病報。若遇畋獵恣情者,說驚狂喪命報。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若遇譭謗三寶者,說盲聾瘖啞報。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若遇破用常住者,說億劫輪迴地獄報。若遇污梵誣僧者,說永在畜生報。若遇湯火斬斫傷生者,說輪迴遞償報。若遇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飢餓報。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若遇兩舌鬥亂者,說無舌百舌報。若遇邪見者,說邊地受生報。   「如是等閻浮提眾生,身口意業,惡習結果,百千報應,今粗略說。如是等閻浮提眾生,業感差別,地藏菩薩百千方便,而教化之。是諸眾生,先受如是等報,後墮地獄,動經劫數,無有出期。是故汝等,護人護國,無令是諸眾業,迷惑眾生。」   四天王聞已,涕淚悲歎,合掌而退。   地獄名號品第五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白地藏菩薩言:「仁者!願為天龍四眾,及未來現在一切眾生,說娑婆世界及閻浮提罪苦眾生,所受報處地獄名號,及惡報等事,使未來世末法眾生,知是果報。」   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之力,略說地獄名號,及罪報惡報之事。仁者,閻浮提東方有山,號曰鐵圍,其山黑邃,無日月光。有大地獄,號極無間。又有地獄,名大阿鼻。復有地獄,名曰四角。復有地獄,名曰飛刀。復有地獄,名曰火箭。復有地獄,名曰夾山。復有地獄,名曰通槍。復有地獄,名曰鐵車。復有地獄,名曰鐵床。復有地獄,名曰鐵牛。復有地獄,名曰鐵衣。復有地獄,名曰千刃。復有地獄,名曰鐵驢。復有地獄,名曰洋銅。復有地獄,名曰抱柱。復有地獄,名曰流火。復有地獄,名曰耕舌。復有地獄,名為剉首。復有地獄,名曰燒腳。復有地獄,名曰啗眼。復有地獄,名曰鐵丸。復有地獄,名曰諍論。復有地獄,名曰鐵鈇。復有地獄,名曰多瞋。」   地藏白言:「仁者!鐵圍之內,有如是等地獄,其數無限。更有叫喚地獄、拔舌地獄、糞尿地獄、銅鎖地獄、火象地獄、火狗地獄、火馬地獄、火牛地獄、火山地獄、火石地獄、火床地獄、火梁地獄、火鷹地獄、鋸牙地獄、剝皮地獄、飲血地獄、燒手地獄、燒腳地獄、倒刺地獄、火屋地獄、鐵屋地獄、火狼地獄。如是等地獄,其中各各復有諸小地獄,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乃至百千。其中名號,各各不同。」   地藏菩薩告普賢菩薩言:「仁者!此者皆是南閻浮提行惡眾生,業感如是。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岐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我今承佛威力,略說地獄罪報之事。唯願仁者,暫聽是言。」   普賢答言:「吾以久知三惡道報,望仁者說,令後世末法一切惡行眾生,聞仁者說,使令歸佛。」地藏白言:「仁者!地獄罪報,其事如是:或有地獄,取罪人舌,使牛耕之。或有地獄,取罪人心,夜叉食之。或有地獄,鑊湯盛沸,煮罪人身。或有地獄,赤燒銅柱,使罪人抱。或有地獄,使諸火燒,趁及罪人。或有地獄,一向寒冰。或有地獄,無限糞尿。或有地獄,純飛□□□□榜饜□□□□□□□□榜饜□□□漣s訃□□榜饜□□□槙□□□□榜饜□□□□□娛逆□榜饜□□□婀□始逆□榜饜□□□□婐綸j□□導□□吝□□□□□□□□駙Z□唌慼慼潛堙慼ョ撫氶慼撫氶撮i□□療□□□□齱慼唌慼慼慼暴洁慼慼慼慼慼潯恣慼慼慼慼慼慼慼撫tZ□{榥□□妳□□□□□□綠□□楚慼慼憤部慼慼慼慼慼慼暴洁慼慼慼W□□□□□   如來讚歎品第六   爾時,世尊舉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萬億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出大音聲,普告諸佛世界一切諸菩薩摩訶薩,及天龍鬼神、人、非人等:「聽吾今日稱揚讚歎地藏菩薩摩訶薩,於十方世界,現大不可思議威神慈悲之力,救護一切罪苦之事。吾滅度後,汝等諸菩薩大士,及天龍鬼神等,廣作方便,衛護是經,令一切眾生,證涅槃樂。」   說是語已,會中有一菩薩,名曰普廣,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見世尊讚歎地藏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大威神德。唯願世尊為未來世末法眾生,宣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諸天龍八部,及未來世眾生,頂受佛語。」   爾時,世尊告普廣菩薩及四眾等:「諦聽!諦聽!吾當為汝略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福德之事。」   普廣白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普廣菩薩:「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者,或合掌者、讚歎者、作禮者、戀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畫形像,或土石膠漆,金、銀、銅、鐵,作此菩薩,一瞻一禮者,是人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於惡道。假如天福盡故,下生人間,猶為國王,不失大利。若有女人,厭女人身,盡心供養地藏菩薩畫像,及土石膠漆銅鐵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華、香、飲食、衣服、繒綵、幢旛、錢、寶物等供養。是善女人,盡此一報女身,百千萬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況復受?除非慈願力故,要受女身,度脫眾生。承斯供養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萬劫,不受女身。   「復次,普廣!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但於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食頃之間,是人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是醜陋女人,如不厭女身,即百千萬億生中,常為王女,乃及王妃、宰輔大姓、大長者女,端正受生,諸相圓滿。由志心故,瞻禮地藏菩薩,獲福如是。   「復次,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菩薩像前,作諸伎樂,及歌詠讚歎,香華供養,乃至勸於一人多人,如是等輩,現在世中,及未來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不令惡事輒聞其耳,何況親受諸橫?   「復次,普廣!未來世中,若有惡人,及惡神惡鬼,見有善男子、善女人歸敬供養讚歎瞻禮地藏菩薩形像,或妄生譏毀,謗無功德及利益事,或露齒笑,或背面非,或勸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譏毀者,如是之人,賢劫千佛滅度,譏毀之報,尚在阿鼻地獄,受極重罪。過是劫已,方受餓鬼。又經千劫,復受畜生。又經千劫,方得人身。縱受人身,貧窮下賤,諸根不具,多被惡業,來結其心,不久之間,復墮惡道。是故,普廣!譏毀他人供養,尚獲此報,何況別生惡見毀滅?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久處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夢惡鬼,乃及家親,或遊險道,或多魘寐,共鬼神遊,日月歲深,轉復尪瘵,眠中叫苦,慘悽不樂者,此皆是業道論對,未定輕重,或難捨壽,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但當對諸佛菩薩像前,高聲轉讀此經一遍。或取病人可愛之物,或衣服寶貝、莊園舍宅,對病人前,高聲唱言:『我某甲等,為是病人,對經像前,捨諸等物,或供養經像,或造佛菩薩形像,或造塔寺,或然油燈,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令聞知。假令諸識分散,至氣盡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已來,但高聲白,高聲讀經。是人命終之後,宿殃重罪,至於五無間罪,永得解脫。所受生處,常知宿命。何況善男子、善女人,自書此經,或教人書,或自塑畫菩薩形像,乃至教人塑畫,所受果報,必獲大利。   「是故,普廣!若見有人讀誦是經,乃至一念讚歎是經,或恭敬者,汝須百千方便,勸是等人,勤心莫退,能得未來現在千萬億不可思議功德。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歎,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普廣!汝以神力,遣是眷屬,令對諸佛菩薩像前,志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三遍,或七遍。如是惡道眷屬,經聲畢是遍數,當得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復見。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有諸下賤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諸不自由之人,覺知宿業,要懺悔者,志心瞻禮地藏菩薩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薩名,可滿萬遍。如是等人,盡此報後,千萬生中,常生尊貴,更不經三惡道苦。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中,閻浮提內,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一切人等,及異姓種族,有新產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與讀誦此不思議經典,更為念菩薩名,可滿萬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報,便得解脫,安樂易養,壽命增長。若是承福生者,轉增安樂,及與壽命。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諸日等,諸罪結集,定其輕重。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婬、妄語,百千罪狀?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是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當此居家,若長若幼,現在未來百千歲中,永離惡趣。能於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   「是故,普廣!當知地藏菩薩有如是等不可說百千萬億大威神力利益之事。閻浮眾生,於此大士有大因緣。是諸眾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現在殊妙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尊貴家。」   爾時,普廣菩薩聞佛如來稱揚讚歎地藏菩薩已,胡跪合掌,復白佛言:「世尊!我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議神力,及大誓願力。為未來眾生,遣知利益,故問如來,唯然頂受。世尊!當何名此經?使我雲何流布?」   佛告普廣:「此經有三名:一名地藏本願,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經。緣此菩薩,久遠劫來,發大重願,利益眾生,是故汝等,依願流布。」   普廣聞已,合掌恭敬,作禮而退。   地藏菩薩本願經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2 地藏菩薩本願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利益存亡品第七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唸唸增益。是等輩人,如履泥塗,負於重石,漸困漸重,足步深邃。若得遇知識,替與減負,或全與負,是知識有大力故,復相扶助,勸令牢腳,若達平地,須省惡路,無再經歷。   「世尊!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是諸眾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或懸旛蓋,及然油燈,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銷滅。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是故我今對佛世尊,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勸於閻浮提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假使來世,或現在生,得獲聖分,生人天中,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亦令是命終人,殃累對辯,晚生善處。何況臨命終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據本業,自受惡趣,何忍眷屬,更為增業?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彊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復困重。世尊!我觀閻浮眾生,但能於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長者,名曰大辯——是長者,久證無生,化度十方,現長者身——,合掌恭敬,問地藏菩薩言:「大士!是南閻浮提眾生,命終之後,小大眷屬,為修功德,乃至設齋,造眾善因,是命終人,得大利益及解脫不?」   地藏答言:「長者!我今為未來現在一切眾生,承佛威力,略說是事。長者,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已獲。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遊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於諸惡趣等?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唸唸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過是日後,隨業受報,若是罪人,動經千百歲中,無解脫日。若是五無間罪,墮大地獄,千劫萬劫,永受眾苦。   「復次,長者!如是罪業眾生,命終之後,眷屬骨肉,為修營齋,資助業道。未齋食竟,及營齋之次,米泔菜葉,不棄於地。乃至諸食未獻佛僧,勿得先食。如有違食及不精勤,是命終人,了不得力。如精勤護淨,奉獻佛僧,是命終人,七分獲一。是故,長者!閻浮眾生,若能為其父母,乃至眷屬,命終之後,設齋供養,志心勤懇,如是之人,存亡獲利。」   說是語時,忉利天宮有千萬億那由他閻浮鬼神,悉發無量菩提之心。大辯長者,作禮而退。   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爾時,鐵圍山內,有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俱詣忉利,來到佛所。所謂惡毒鬼王、多惡鬼王、大諍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飛身鬼王、電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噉獸鬼王、負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禍鬼王、主食鬼王、主財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獸鬼王、主魅鬼王、主產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險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如是等大鬼王,各各與百千諸小鬼王,盡居閻浮提,各有所執,各有所主。是諸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俱詣忉利,在一面立。   爾時,閻羅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與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方得詣此忉利大會,亦是我等獲善利故。我今有小疑事,敢問世尊,唯願世尊,慈悲宣說。」   佛告閻羅天子:「恣汝所問,吾為汝說。」   是時,閻羅天子瞻禮世尊,及迴視地藏菩薩,而白佛言:「世尊!我觀地藏菩薩,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眾生,不辭疲倦。是大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之事。然諸眾生,脫獲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世尊!是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雲何眾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唯願世尊,為我解說。」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彊,難調難伏。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誤入險道。其險道中,多諸夜叉,及虎狼師子、蚖蛇蝮蠍。如是迷人,在險道中,須臾之間,即遭諸毒。有一知識,多解大術,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諸惡毒等。忽逢迷人,欲進險道,而語之言:『咄哉!男子!為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異術,能制諸毒?』是迷路人,忽聞是語,方知險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是善知識,提攜接手,引出險道,免諸惡毒,至於好道,令得安樂,而語之言:『咄哉!迷人!自今已後,勿履是道。此路入者,卒難得出,復損性命。』是迷路人,亦生感重。臨別之時,知識又言:『若見親知及諸路人,若男若女,言於此路多諸毒惡,喪失性命。無令是眾,自取其死。』   「是故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救拔罪苦眾生,生天人中,令受妙樂。是諸罪眾,知業道苦,脫得出離,永不再歷。如迷路人,誤入險道,遇善知識,引接令出,永不復入。逢見他人,復勸莫入,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脫竟,更不復入。』若再履踐,猶尚迷誤,不覺舊曾所落險道,或致失命,如墮惡趣。地藏菩薩方便力故,使令解脫,生人天中。旋又再入,若業結重,永處地獄,無解脫時。」   爾時,惡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諸鬼王,其數無量,在閻浮提,或利益人,或損害人,各各不同。然是業報,使我眷屬,遊行世界,多惡少善。過人家庭,或城邑聚落,莊園房舍。或有男子女人,修毛髮善事,乃至懸一旛一蓋,少香少華,供養佛像及菩薩像,或轉讀尊經,燒香供養一句一偈。我等鬼王,敬禮是人,如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敕諸小鬼,各有大力,及土地分,便令衛護。不令惡事橫事、惡病橫病,乃至不如意事,近於此捨等處,何況入門?」佛讚鬼王:「善哉!善哉!汝等及與閻羅,能如是擁護善男女等,吾亦告梵王帝釋,令衛護汝。」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我本業緣,主閻浮人命,生時死時,我皆主之。在我本願,甚欲利益。自是眾生,不會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   「何以故?是閻浮提人,初生之時,不問男女,或欲生時,但作善事,增益舍宅。自令土地無量歡喜,擁護子母,得大安樂,利益眷屬。或已生下,慎勿殺害,取諸鮮味,供給產母。及廣聚眷屬,飲酒食肉,歌樂絃管,能令子母,不得安樂。   「何以故?是產難時,有無數惡鬼,及魍魎精魅,欲食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靈祇,荷護子母,使令安樂,而得利益。如是之人,見安樂故,便合設福,答諸土地。翻為殺害,集聚眷屬,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損。   「又閻浮提臨命終人,不問善惡,我欲令是命終之人,不落惡道,何況自修善根,增我力故。是閻浮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   「世尊!如是閻浮提男子女人,臨命終時,神識惛昧,不辯善惡,乃至眼耳,更無見聞。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轉讀尊經,念佛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   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發如是大願,於生死中,護諸眾生。若未來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時,汝莫退是願,總令解脫,永得安樂。」   鬼王白佛言:「願不有慮,我畢是形,唸唸擁護閻浮眾生,生時死時,俱得安樂。但願諸眾生,於生死時,信受我語,無不解脫,獲大利益。」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經百千生,作大鬼王,於生死中,擁護眾生。是大士,慈悲願故,現大鬼身,實非鬼也。卻後過一百七十劫,當得成佛,號曰無相如來。劫名安樂,世界名淨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議,所度天人,亦不可限量。」   稱佛名號品第九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為未來眾生,演利益事,於生死中,得大利益。唯願世尊,聽我說之。」   佛告地藏菩薩:「汝今欲興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眾生,演不思議事,今正是時,唯當速說。吾即涅槃,使汝早畢是願,吾亦無憂現在未來一切眾生。」   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無邊身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暫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況塑畫形像、供養讚歎?其人獲福,無量無邊。   「又於過去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性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彈指頃,發心歸依,是人於無上道,永不退轉。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波頭摩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歷於耳根,是人當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何況志心稱念?   「又於過去不可說不可說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師子吼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念歸依,是人得遇無量諸佛,摩頂授記。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拘留孫佛。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志心瞻禮,或復讚歎,是人於賢劫千佛會中,為大梵王,得授上記。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毘婆屍。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   「又於過去無量無數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寶相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   「又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袈裟幢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大通山王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恆河沙佛,廣為說法,必成菩提。又於過去,有淨月佛、山王佛、智勝佛、淨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說佛。   「世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是眾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為其稱念佛名,於是罪中亦漸銷滅。何況眾生,自稱自念,獲福無量,滅無量罪。」   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觀業道眾生,校量佈施,有輕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雲何?唯願世尊,為我說之。」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吾今於忉利天宮,一切眾會,說閻浮提佈施,校量功德輕重。汝當諦聽,吾為汝說。」   地藏白佛言:「我疑是事,願樂欲聞。」   佛告地藏菩薩:「南閻浮提,有諸國王、宰輔大臣、大長者、大剎利、大婆羅門等,若遇最下貧窮,乃至癃殘瘖啞,聾癡無目,如是種種不完具者。是大國王等,欲佈施時,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親手遍佈施,或使人施,軟言慰喻。是國王等,所獲福利,如佈施百恆河沙佛功德之利。何以故?緣是國王等,於是最貧賤輩,及不完具者,發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報:百千生中,常得七寶具足,何況衣食受用?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薩、聲聞、辟支佛像,躬自營辦,供養佈施。是國王等,當得三劫為帝釋身,受勝妙樂。若能以此佈施福利,迴向法界,是大國王等,於十劫中,常為大梵天王。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像,毀壞破落,乃能發心修補。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佈施結緣。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如是他人同佈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更能於塔廟前,發迴向心,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見諸老病,及生產婦女,若一念間,具大慈心,佈施醫藥、飲食、臥具,使令安樂。如是福利,最不思議:一百劫中,常為淨居天主;二百劫中,常為六欲天主;畢竟成佛,永不墮惡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聞苦聲。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是佈施,獲福無量,更能迴向,不問多少,畢竟成佛,何況釋梵轉輪之報?是故,地藏!普勸眾生,當如是學。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毛髮沙塵等許,所受福利,不可為喻。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薩形像、辟支佛形像、轉輪王形像,佈施供養,得無量福,常在人天,受勝妙樂。若能迴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為喻。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經典,或聽聞一偈一句,發殷重心,讚歎恭敬,佈施供養。是人獲大果報,無量無邊。若能迴向法界,其福不可為喻。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經典新者,佈施供養,瞻禮讚歎,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毀壞者,修補營理,或獨發心,或勸多人同共發心。如是等輩,三十生中,常為諸小國王。檀越之人,常為輪王,還以善法,教化諸小國王。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佈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捨一得萬報。是故,地藏!佈施因緣,其事如是。」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爾時,堅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從昔來,瞻視頂禮無量菩薩摩訶薩,皆是大不可思議神通智慧,廣度眾生。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諸菩薩,誓願深重。世尊!是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如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亦化百千身形,度於六道,其願尚有畢竟。是地藏菩薩,教化六道一切眾生,所發誓願劫數,如千百億恆河沙。   「世尊!我觀未來及現在眾生,於所住處,於南方清潔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龕室。是中能塑畫,乃至金銀銅鐵,作地藏形像,燒香供養,瞻禮讚歎。是人居處,即得十種利益。何等為十?一者,土地豐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現存益壽。五者,所求遂意。六者,無水火災。七者,虛耗辟除。八者,杜絕惡夢。九者,出入神護。十者,多遇聖因。   「世尊!未來世中,及現在眾生,若能於所住處方面,作如是供養,得如是利益。」   復白佛言:「世尊!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所住處,有此經典及菩薩像,是人更能轉讀經典,供養菩薩。我常日夜,以本神力,衛護是人,乃至水火盜賊,大橫小橫,一切惡事,悉皆銷滅。」   佛告堅牢地神:「汝大神力,諸神少及。何以故?閻浮土地,悉蒙汝護。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葦,穀米寶貝,從地而有,皆因汝力。又常稱揚地藏菩薩利益之事,汝之功德,及以神通,百千倍於常分地神。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菩薩,及轉讀是經,但依地藏本願經一事修行者,汝以本神力,而擁護之。勿令一切災害,及不如意事,輒聞於耳,何況令受?非但汝獨護是人故,亦有釋梵眷屬、諸天眷屬,擁護是人。何故得如是聖賢擁護?皆由瞻禮地藏形像,及轉讀是本願經故。自然畢竟出離苦海,證涅槃樂。以是之故,得大擁護。」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爾時,世尊從頂門上,放百千萬億大毫相光——所謂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大青毫相光、碧毫相光、大碧毫相光、紅毫相光、大紅毫相光、綠毫相光、大綠毫相光、金毫相光、大金毫相光、慶雲毫相光、大慶雲毫相光、千輪毫光、大千輪毫光、寶輪毫光、大寶輪毫光、日輪毫光、大日輪毫光、月輪毫光、大月輪毫光、宮殿毫光、大宮殿毫光、海雲毫光、大海雲毫光。於頂門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出微妙音,告諸大眾、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聽吾今日於忉利天宮稱揚讚歎地藏菩薩於人天中利益等事、不思議事、超聖因事、證十地事、畢竟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事。」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具大慈悲,憐愍罪苦眾生,於千萬億世界,化千萬億身。所有功德,及不思議威神之力,我聞世尊與十方無量諸佛,異口同音,讚歎地藏菩薩云:正使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說其功德,猶不能盡。向者,又蒙世尊普告大眾,欲稱揚地藏利益等事。唯願世尊,為現在未來一切眾生,稱揚地藏不思議事,令天龍八部,瞻禮獲福。」   佛告觀世音菩薩:「汝於娑婆世界,有大因緣。若天若龍、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眾生,聞汝名者、見汝形者、戀慕汝者、讚歎汝者,是諸眾生,於無上道,必不退轉,常生人天,具受妙樂,因果將熟,遇佛授記。汝今具大慈悲,憐愍眾生,及天龍八部,聽吾宣說地藏菩薩不思議利益之事。汝當諦聽,吾今說之。」   觀世音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觀世音菩薩:「未來現在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盡,有五衰相現,或有墮於惡道之者。如是天人,若男若女,當現相時,或見地藏菩薩形像,或聞地藏菩薩名,一瞻一禮,是諸天人,轉增天福,受大快樂,永不墮三惡道報。何況見聞菩薩,以諸香、華、衣服、飲食、寶貝、瓔珞,佈施供養,所獲功德福利,無量無邊。   「復次,觀世音!若未來現在諸世界中,六道眾生,臨命終時,得聞地藏菩薩名,一聲歷耳根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苦。何況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將是命終人舍宅、財物、寶貝、衣服,塑畫地藏形像。或使病人未終之時,眼耳見聞,知道眷屬將舍宅寶貝等,為其自身,塑畫地藏菩薩形像。是人若是業報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尋即除愈,壽命增益。是人若是業報命盡,應有一切罪障業障,合墮惡趣者,承斯功德,命終之後,即生人天,受勝妙樂,一切罪障,悉皆銷滅。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時,或三歲、五歲、十歲已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姊妹。是人年既長大,思憶父母,及諸眷屬,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是人若能塑畫地藏菩薩形像,乃至聞名,一瞻一禮,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聞名見形,瞻禮供養。是人眷屬,假因業故,墮惡趣者,計當劫數,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畫地藏形像、瞻禮功德,尋即解脫,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者,即承斯功德,轉增聖因,受無量樂。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禮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滿於萬遍。當得菩薩現無邊身,具告是人眷屬生界;或於夢中,菩薩現大神力,親領是人於諸世界,見諸眷屬。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溢,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發廣大慈心,救度一切眾生者,欲修無上菩提者,欲出離三界者。是諸人等,見地藏形像及聞名者,至心歸依,或以香華衣服、寶貝飲食,供養瞻禮。是善男女等,所願速成,永無障礙。   「復次,觀世音!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現在未來百千萬億等願、百千萬億等事,但當歸依、瞻禮、供養、讚歎地藏菩薩形像,如是所願所求,悉皆成就。復願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永擁護我,是人於睡夢中,即得菩薩摩頂授記。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於大乘經典,深生珍重,發不思議心,欲讀欲誦。縱遇明師,教視令熟,旋得旋忘,動經年月,不能讀誦。是善男子等,有宿業障,未得銷除,故於大乘經典,無讀誦性。如是之人,聞地藏菩薩名,見地藏菩薩像,具以本心恭敬陳白,更以香、華、衣服、飲食、一切玩具,供養菩薩。以淨水一盞,經一日一夜,安菩薩前,然後合掌請服,迴首向南,臨入口時,至心鄭重。服水既畢,慎五辛、酒肉、邪婬、妄語,及諸殺害,一七日,或三七日。是善男子、善女人,於睡夢中,具見地藏菩薩現無邊身,於是人處授灌頂水。其人夢覺,即獲聰明,應是經典,一歷耳根,即當永記,更不忘失一句一偈。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願;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屬分散;或諸橫事,多來忤身;睡夢之間,多有驚怖。如是人等,聞地藏名,見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滿萬遍。是諸不如意事,漸漸消滅,即得安樂,衣食豐溢,乃至於睡夢中,悉皆安樂。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過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經險道。是人先當念地藏菩薩名萬遍,所過土地,鬼神衛護,行住坐臥,永保安樂。乃至逢於虎狼師子、一切毒害,不能損之。」   佛告觀世音菩薩:「是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若說於諸眾生見聞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說不能盡。是故,觀世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經,令娑婆世界眾生,百千萬劫,永受安樂。」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吾觀地藏威神力,  恆河沙劫說難盡,  見聞瞻禮一念間,  利益人天無量事。  若男若女若龍神,  報盡應當墮惡道,  至心歸依大士身,  壽命轉增除罪障。  少失父母恩愛者,  未知魂神在何趣?  兄弟姊妹及諸親,  生長以來皆不識。  或塑或畫大士身,  悲戀瞻禮不暫捨,  三七日中念其名。  菩薩當現無邊體,  示其眷屬所生界,  縱墮惡趣尋出離。  若能不退是初心,  即獲摩頂受聖記。  欲修無上菩提者,  乃至出離三界苦,  是人既發大悲心,  先當瞻禮大士像,  一切諸願速成就,  永無業障能遮止。  有人發心唸經典,  欲度群迷超彼岸,  雖立是願不思議,  旋讀旋忘多廢失。  斯人有業障惑故,  於大乘經不能記。  供養地藏以香華,  衣服飲食諸玩具,  以淨水安大士前,  一日一夜求服之,  發殷重心慎五辛,  酒肉邪淫及妄語,  三七日內勿殺害,  至心思念大士名。  即於夢中見無邊,  覺來便得利根耳,  應是經教歷耳聞,  千萬生中永不忘。  以是大士不思議,  能使斯人獲此慧。  貧窮眾生及疾病,  家宅凶衰眷屬離,  睡夢之中悉不安,  求者乖違無稱遂。  至心瞻禮地藏像,  一切惡事皆消滅,  至於夢中盡得安,  衣食豐饒神鬼護。  欲入山林及渡海,  毒惡禽獸及惡人,  惡神惡鬼並惡風,  一切諸難諸苦惱。  但當瞻禮及供養,  地藏菩薩大士像,  如是山林大海中,  應是諸惡皆消滅。  觀音至心聽吾說,  地藏無盡不思議,  百千萬劫說不周,  廣宣大士如是力。  地藏名字人若聞,  乃至見像瞻禮者,  香華衣服飲食奉,  供養百千受妙樂,  若能以此迴法界,  畢竟成佛超生死。  是故觀音汝當知,  普告恆沙諸國土。」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爾時,世尊舉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議;汝之慈悲,不可思議;汝之智慧,不可思議;汝之辯才,不可思議。正使十方諸佛,讚歎宣說汝之不思議事,千萬劫中,不能得盡。地藏!地藏!記吾今日在忉利天中,於百千萬億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大會之中,再以人天諸眾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囑於汝。無令是諸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   「地藏!是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唸唸增長。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地藏!吾今慇勤以天人眾,付囑於汝。未來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擁護是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應,落在惡趣。臨墮趣中,或至門首,是諸眾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是諸眾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於是人所,現無邊身,為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現在未來天人眾,  吾今慇勤付囑汝,  以大神通方便度,  勿令墮在諸惡趣。」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不以為慮。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脫是人,於生死中,速得解脫。何況聞諸善事,唸唸修行?自然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名虛空藏,白佛言:「世尊!我自至忉利,聞於如來讚歎地藏菩薩威神勢力,不可思議。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龍,聞此經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禮形像,得幾種福利?唯願世尊,為未來現在一切眾等,略而說之。」   佛告虛空藏菩薩:「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說之。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形像,及聞此經,乃至讀誦,香華飲食、衣服珍寶,佈施供養,讚歎瞻禮,得二十八種利益:一者天龍護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聖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豐足,六者疾疫不臨,七者離水火災,八者無盜賊厄,九者人見欽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轉男身,十二者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從,十八者眷屬歡樂,十九者諸橫銷滅,二十者業道永除,二十一者去處盡通,二十二者夜夢安樂,二十三者先亡離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諸聖讚歎,二十六者聰明利根,二十七者饒慈愍心,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復次,虛空藏菩薩!若現在未來,天龍鬼神,聞地藏名,禮地藏形,或聞地藏本願事行,讚歎瞻禮,得七種利益:一者速超聖地,二者惡業銷滅,三者諸佛護臨,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長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畢竟成佛。」   爾時,十方一切諸來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如來,及大菩薩、天龍八部,聞釋迦牟尼佛,稱揚讚歎地藏菩薩,大威神力,不可思議,歎未曾有。是時忉利天,雨無量香華,天衣珠瓔,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薩已。一切眾會,俱復瞻禮,合掌而退。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3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   No. 413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歸命禮法身  住於諸有情  彼由不遍知  輪迴於三有  其性即生死  淨時亦復然  清淨是涅槃  亦即是法身  譬如乳相雜  醍醐不可得  如煩惱相雜  法界不可見  譬如淨乳已  酥精妙無垢  如淨其煩惱  法界極清淨  如燈在其瓶  光耀無所有  如在煩惱瓶  法界不照耀  彼彼令一邊  其瓶若得穴  由彼彼一邊  光明而外出  以三摩地杵  破壞煩惱瓶  遍滿於虛空  普遍光照耀  法界亦不生  亦不曾壞滅  一切時不染  初中常無垢  譬如吠琉璃  常時極光明  石藏以覆蔽  彼光不照耀  如是煩惱覆  法界妙清淨  不照於生死  於涅槃光明  有性若有功  則見於真金  無性若有功  困而無所獲  如糠覆其上  不名為粳米  煩惱覆其上  亦不名為佛  若得離於糠  顯現於粳米  遠離於煩惱  法身得顯現  世間作譬喻  芭蕉無堅實  而有貞實果  食味如甘露  如無實生死  流轉煩惱海  其果即佛體  甘露施有施  如是於諸種  相似生其果  無種亦無果  智者必不信  種子則其性  諸法之所依  次第若能淨  獲得成佛位  日月常無垢  以五種覆蔽  雲霧與煙等  羅□手及塵  如是心光明  覆蔽以五垢  貪愛瞋恚眠  掉舉與疑惑  如火洗其衣  種種垢不淨  若擲於火中  燒垢不燒衣  空類諸契經  所有如來說  一切斷煩惱  不曾壞其性  譬如地下水  常住而清淨  智隱於煩惱  清淨亦復然  法界亦非我  非女亦非男  遠離一切執  雲何分別我  諸法無所著  女男不可得  貪盲調伏故  示現男女相  無常苦空性  心淨慮有三  最勝心淨慮  諸法無自性  如胞胎孕子  有之而不現  如煩惱所覆  法實不可見  分別有四種  所生大造者  分別我我所  名想及境界  一切佛大願  無所有無相  自覺相應故  諸佛常法性  如言兔有角  分別而非有  如是一切法  分別不可得  分析如微塵  分別不可得  如初後亦爾  智雲何分別  如是和合生  和合亦滅壞  一法自不生  雲何愚分別  兔牛二角喻  此名遍計相  依住於中道  如善逝法性  如月及星宿  現於清水器  影像而顯現  如是圓成相  初中亦為善  常恆不欺誑  彼無五種我  雲何我分別  譬如熱時水  故名為熱水  是則其冷時  則名為冷水  覆蔽煩惱網  是則名為心  若離其煩惱  則名為等覺  眼識緣於色  影像極清淨  不生亦不滅  法界無形相  耳識緣於聲  清淨識三種  以自分別聞  法界無形相  鼻依香而嗅  無色亦無形  鼻識是真如  法界應分別  舌界自性空  味界性遠離  無依亦無識  法界自性故  清淨身自性  所觸和合相  遠離於所緣  我說為法界  諸法意為最  離能所分別  法界無自性  法界而分別  能見聞而嗅  是味及所觸  瑜伽法是知  如是圓成相  眼耳及與鼻  舌身及末那  六處皆清淨  如是彼之相  心見有二種  世間出世間  我執為流轉  自覺是真如  無儘是涅槃  若盡貪及癡  覺彼是佛體  有情歸依處  一切於此身  有智及無智  繫縛自分別  由悟得解脫  菩提不遠近  不來亦不去  壞滅及顯現  於此煩惱網  說於眾契經  住於自思惟  照以智慧燈  即得最勝寂  菩提不遠想  亦無鄰近想  是六境影像  皆由如是知  如水與乳合  同在於一器  鵝飲盡其乳  其水如常在  如是煩惱雜  智在於一器  瑜伽者飲智  棄捨於煩惱  如是我我執  乃至所取執  若見二無我  有種而滅壞  是佛般涅槃  常恆淨無垢  愚夫二分別  無二瑜伽句  種種難行施  以戒攝有情  一切損忍辱  界增此為三  於諸法精進  靜慮心加行  常習於智慧  復得菩提增  方便共為慧  以願皆清淨  以力妙堅智  界增為四種  不應禮菩薩  此為甚惡說  不親於菩薩  不生其法身  增於甘蔗種  欲食於石蜜  若壞甘蔗種  無由石蜜生  若護甘蔗種  三種而可得  糖半糖石蜜  於中必得生  若護菩提心  三種而可得  羅漢緣覺佛  於中必得生  如護於稻芽  農夫必當護  如初勝解行  如來必作護  如白十五日  而見月輪形  如是勝解行  影現佛形相  如是初月輪  剎那剎那增  如是入地者  唸唸見增益  如白十五日  月輪得圓滿  如是究竟地  法身而得生  勝解彼堅固  常當於佛法  能發如是心  得為不退轉  染依得轉依  得受為淨依  由分得覺悟  名為極喜地  常時於染污  欲等種種垢  無垢得清淨  名為離垢地  滅壞煩惱網  照耀得離垢  無量之暗瞑  離名發光地  清淨常光明  遠離世吉祥  圍遶智慧焰  名為焰慧地  一切明工技  種種靜慮飾  難勝於煩惱  得勝難勝地  於三種菩提  攝受令成就  生滅於甚深  名為現前地  遊戲於光網  遍以帝釋嚴  超越欲暴流  名為遠行地  一切佛加持  預入於智海  自在無功用  不動於魔使  於諸無礙解  瑜伽到彼岸  於說法談論  名為善慧地  身以智所成  如虛空無垢  諸佛皆所持  普遍如法雲  佛法之所依  行果皆所持  所依皆得轉  故名為法身  離不思議熏  及離流轉習  如汝思思者  雲何而得知  超過諸語境  一切根非境  意識所取者  如所有我體  次第而積集  佛子大名稱  皆以法雲智  微細見法性  爾時洗濯心  超渡生死海  彼以大蓮花  安立為大座  無量寶葉光  寶光明為臺  無量億蓮花  普遍為眷屬  先以十種力  以無畏四種  餘佛不共法  大自在而坐  一切善皆集  福智以資糧  圓月在星宿  遍滿而圍遶  則以佛日手  以寶光無垢  灌頂於長子  普遍皆令灌  彼住大瑜伽  皆見以天眼  無明攪擾世  惡習苦怖畏  狀如金光色  從彼瑜伽光  彼無知所覆  得開無明門  以福智感招  彼獲無執定  隨緣而圓寂  心得皆變化  諸法無自性  自性於境界  菩薩王妙見  法身妙無垢  皆以無垢身  安住於智海  即作眾生利  如巧摩尼珠  一切瑜伽者  大瑜伽自在  佛影皆變化  遍滿而流出  或有八臂者  三目熾盛身  彼皆瑜伽王  普遍而流出  皆以慈悲手  勝喜執持弓  射以般若箭  皆斷細無明  以大力昇進  執持智慧棒  一切無明□  普遍皆碎壞  強力諸有情  金剛熾盛身  調伏有情故  則為金剛手  自為作業者  示現種種果  教誡如教理  變為平等王  飢渴猛熾身  能施諸飲食  常患諸疾者  則為善醫王  魔王於營從  魔女於莊嚴  菩薩作親友  能施菩提場  由如日月形  彼光皆悅意  流出如電光  照曜俱胝剎  由以一燈故  遍照皆得然  若一燈滅盡  一切皆隨盡  如是異熟佛  示現種種光  一化現涅槃  餘佛示歸寂  一亦無滅度  日光豈作暗  常現於出沒  示現剎土海  於無智暗世  能淨智慧眼  往於俱胝剎  矜愍化有情  彼皆不疲倦  由彼大慈甲  一切於神足  瑜伽皆彼岸  皆觀時非時  令彼得流轉  剛強於諂曲  暫時而棄捨  無量調有情  頓作令清淨  無量佛變化  頓時得暫變  於三界海中  而擲調伏網  舒展妙法網  普遍令成熟  則以調伏網  普遍令成熟  普遍令舉出  於中漂流者  則如千有情  普遍令度已  度已令覺悟  妙法不生疑  世尊妙法鈴  普遍令得聞  由此振聲故  除落煩惱塵  增上無明人  令淨於一時  以日光明威  破壞眾翳瞙  隨從暗煩惱  及餘罪身者  令彼作利益  積漸令清淨  彼彼人現化  安住如水月  煩惱攪擾心  不見於如來  如餓鬼於海  普遍見枯竭  如是少福者  無佛作分別  有情少福者  如來雲何作  如於生盲手  安以最勝寶  雲何而能見  無上之法身  俱胝日光身  光網以圍遶  諸天以少善  不能而得見  上次於大天  雲何而得見  彼色不能見  諸仙離煩惱  天修羅梵等  雲何餘少慧  然以佛威力  清淨自心故  能見如是類  獲得一切盛  有情福端嚴  佛住彼人前  光明照耀身  三十二勝相  彼如是丈夫  當見如大海  不經於多時  即得智如海  世尊彼色身  安住於多劫  能調可調利  趣於戒種類  廣壽大瑜伽  少壽何因故  多人俱胝餘  示現增減壽  無量俱胝劫  以命命增長  因緣皆無盡  獲得無盡果  若有相應顯此理  唯身以慧作分析  彼人生於淨蓮花  聞法所說無量壽   百千誦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4 菩薩念佛三昧經   No. 414 [No. 416]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捨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調伏縱任善脫無脫。深知無知所作已辦。逮得無我捨諸重擔。除滅九結決定解脫。諸心自在猶如大龍。唯除阿難爾時難陀天子。修難陀天子。栴檀天子。修摩那天子。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阿逸多天子。修行天子。如是無數淨居天子。於夜後分光色倍常耆闍崛山欻然大明。時諸天子往世尊所。一心恭敬頂禮佛足。以天細末栴檀之香。多摩羅跋沈水天香。天花鬘香俱修摩等種種花香。以散佛上。重禮佛足右遶三匝。卻住一面合掌向佛。時栴檀天子默然生念。過去諸佛皆為諸天世人沙門婆羅門。演諸佛所說菩薩念佛三昧。復作是念。今我世尊亦應如昔過去諸佛。安樂世間諸人天故。宣說菩薩念佛三昧。時諸天子俱白佛言。世尊。過去諸佛皆說菩薩念佛三昧。安樂世間人天八部。唯願世尊。如昔諸佛廣為眾生說此三昧。爾時世尊默然許之時諸天子遶佛三匝。頂禮佛足忽然不現。   爾時世尊於夜後分明相出時。熙怡微笑作大師子□祒□□□□□□□□□飼褒逆□綠□W□□□□□□□□祟踐z□□□□餽□□□概饐□檢□駉□□□□□槎□□□奭□□耔□籠□□□□檢□綠□W□□□婠□□□□□□馜騾茶奩樿□□飀□□□□□飀□□觾□□飀□t□撚飣□飀□駾婧□飣□飀□□吝飣□駥□飣票□□□□□榜駙Z□□□□褽□W□□□婠□□□□□□□馜駾姝□婘錄n姎□□□□□□婘錄n姎□□v□□錄n姎□□□姾婠□錄n姎□□□檇□□□□魯□□膳□桌□□駕□□□□龍□□□兩□餓□□榯□□□綠□W□□□婠□□□□□□□送桌□□□□□□飣駎□□J□楒□□□榯□□□□□□□□褸首□□□□餺□飥□□□   時給孤獨須達長者。亦與無數百千眷屬。從捨衛城往到佛所。時毘耶離有大長者名曰善思。次名降怨次名吉祥。復有離車諸王子等。名歡喜象次名舉象。復有斷事庶士首陀名曰光象。如是一切皆大乘學。與無量眾承佛神力往到佛所。時瞻婆城有庶士子。名曰庠序次名饒益復有大長者子名無量力。如是等眾已於過去種諸善根有大威德。承佛神力往到佛所。時波羅奈無量眾生。宿殖德本今已成熟。從波羅奈鱗次相繼步至佛所。稽首作禮侍立左右。   是時拘屍那竭大城。無量力士。及力士子。已於過去供養諸佛。殖諸善業具大威德。從拘屍那共相和順。隨路貫次往到佛所。至心恭敬前頂禮足。是時三千大千世界縱廣正等。佛神力故。一切八部天龍夜叉乾闥婆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羅伽。如是等眾皆來集會間無空缺。   爾時世尊見眾已集。復更發大師子之聲。從僧坊出近至異處。遙見彼方其地眾寶。世尊見已復更微笑。即時世間人天阿修羅。各持無量末香雜花以散佛上。至心恭敬尊重讚歎。是時眾中長老舍利弗。長老大目揵連。長老摩訶迦葉。長老須菩提。長老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長老羅□羅。長老摩訶金毘羅。長老摩訶迦旃延。長老阿□樓馱。長老劫賓那。長老輪盧那二十億子。長老難陀。長老阿難陀。皆有威德具足神通。如是聖眾悉已俱集。   爾時眾中長老彌勒菩薩。三界菩薩。越三界菩薩。初發心即轉法輪菩薩善思菩薩。大音聲菩薩。持地菩薩。文殊師利童子菩薩不空見菩薩。如是等眾無量無邊。已曾供養過去諸佛。深種菩薩無數行願。久發無上菩提之心。爾時長老不空見菩薩。欲知如來神通之相微笑之意。更正衣服遶佛三匝卻住一面。合掌向佛。即說偈曰。  最勝無為  兩足世尊  為調御故  現斯熙怡  富能開惠  令貧滿足  佛演法施  明發亦然  一切世間  之所歸趣  以何因緣  示此微笑  無上正覺  願為我說   爾時世尊告不空見。汝見彼處眾寶地不。不空見言。唯然已見。如是不空見。彼地乃是往昔諸佛之所遊化。時不空見心自念言。我宜速疾至彼地所。如其相貌心入三昧。入三昧已為佛世尊。化作種種眾寶法座。即如其念施置座已。往詣佛所勸請如來。昇此寶座白言世尊。此處皆是往古來今。諸佛如來遊踐之地。   是時世尊往到彼處即就法座。於一念頃如來應正遍知力故。此剎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踴遍踴等遍踴。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動遍動等遍動。搖遍搖等遍搖。起遍起等遍起。東踴西沒西踴東沒。南踴北沒北踴南沒。西踴東沒東踴西沒。北踴南沒南踴北沒。光明遍照無量世界。一念之間一切眾生。乃至阿鼻地獄。悉受快樂。  佛昇法座  如日暉曜  一切世間  之所歸仰  震動大千  鹹生欣悅  佛登寶座  如日顯照  一切世間  頂戴法王  欲令眾生  普獲安樂  佛就座已  如日融朗  一切世間  尊承法王  放淨光明  照諸剎土  奇哉斯乘  乘之最勝  異哉斯乘  無能過者  暫現之處  已不可量  善哉斯乘  乘之弘大  乘是乘者  不可思議  諸天魔梵  所不能測   爾時世尊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普告聲聞及眾菩薩。諸善男子一心靜聽。是夜難陀天子。修難陀天子。栴檀天子。修摩那天子。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阿逸多天子。修行天子。如是無數淨居天子。於夜後分光色倍常。耆闍崛山欻然大明。爾時諸天來詣佛所。一心恭敬頂禮佛足。以天細末栴檀之香。多摩羅跋沈水天香。天花鬘香俱修摩等種種花香。以散佛上。重禮佛足右遶三匝卻住一面合掌向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是時栴檀天子默然生念。過去諸佛應正遍知。皆為人天沙門婆羅門。敷演諸佛所說菩薩念佛三昧。今我世尊亦應如昔過去諸佛安樂眾生。宣說菩薩念佛三昧。時諸天子作是勸請。我默然許。如是比丘栴檀天子。難陀天子。無量淨居諸天子等。知我許已忽然不現。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告諸比丘  於後夜時  諸天身色  光炎倍常  耆闍崛山  欻然大明  供養尊重  圍遶世主  難陀天子  善喜天子  善意天子  栴檀天子  自在天子  及大自在  阿逸天子  善行天子  如是無量  淨居天子  有大神力  來至我所  廣設種種  珍妙供養  皆共恭敬  右遶三匝  頭面禮足  卻住一面  栴檀天子  默然住已  發心欲為  教化眾生  請說菩薩  念佛三昧  往昔諸佛  已曾說故  善哉釋迦  十力如來  說三摩提  欲令一切  得安樂故  佛默然許  時諸天子  已知垂允  我亦於此  耆闍崛山  如過去佛  所說三昧  時諸天子  已知如來  默然許之  歡喜快樂  右遶三匝  禮足而去  比丘聽我  所演三昧  如昔諸佛  莫生疑惑  如來智慧  不可思議  過去諸佛  最上菩提  於諸知見  心無疑網  如今現在  第一菩提  我皆了知  心無滯礙  若當來世  欲成菩提  欲為憐愍  將來世故  我亦明曉  心無毫疑  是故如來  深解無窮  智力無礙  不可思議  如彼所知  我悉究盡  一切眾生  不測其奧   菩薩念佛三昧經不空見本事品第二   爾時世尊。告長老舍利弗。長老目揵連。長老大迦葉。長老須菩提。長老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諸天世人皆已來集。汝等比丘各昇法座作師子吼。所以者何。此眾多有諸聲聞人。聞師子吼悉得解脫。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越三界菩薩。不思議菩薩。不空見菩薩。汝等即時請如來演諸佛所說真實功德師子吼音。不空見言如是世尊。唯然已聞。即說偈讚。  身色如金  百福莊嚴  為憐愍故  了達真諦  功德具足  名譽遠流  今日世尊  以何因緣  於大眾中  令我請問  正覺無倫  最上莫過  功德法王  大智難窮  調伏世間  以何因緣  於大眾中  令我請問  如來淨戒  定智解脫  解脫知見  悉皆無等  今我善逝  以何因緣  於大眾中  令我請問  威德無比  得度彼岸  法王世尊  能為眾生  作大利益  善逝何因  於大眾中  令我請問  百劫修慈  習近悲處  辯才無滯  善逝何因  於大眾中  令我請問  最上法王  普利群生  貧者得富  盲者得視  楚毒永息  恐畏獲安  以何因緣  令我請問  佛身淨妙  塵垢不污  如來之衣  種種雜色  世尊族姓  王中之王  以何因緣  令我請問  佛所著衣  去身四指  而不離身  身能降怨  以何因緣  令我請問  如來行處  無諸坑坎  智慧力故  所履皆平  以何因緣  令我請問  如來之身  不增不減  行步平正  不邪不曲  妙絕常倫  難可思議  以何因緣  令我請問  仰瞻尊顏  目不暫徙  佛行不假  神足之力  威儀自然  庠序可觀  若為魍魎  之所捉持  迷悶失心  無所覺省  若睹世尊  於一念頃  諸惡永離  還得正念  若有眾生  觸佛足塵  於七月中  身心快樂  命終之後  得生善處  歸命世尊  施一切樂  若有人病  極受眾苦  佛以手摩  即得除愈  善逝曠劫  悉得一切  不可思議  無數安樂  佛昔勇猛  攝取當來  無量劫中  所得淨法  我於是處  無疑異心  以何因緣  令我請問  過去當來  天中特尊  今遇調伏  人中大仙  以何因緣  令我請問   爾時世尊告不空見。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不空見言唯然世尊。告不空見。我憶往昔無央數劫。爾時有王名無量力。有大神通勢力自在。是王住處造立大城。城名善建縱廣正等十二由延。其城七重面有三門。門城皆以金銀琉璃頗梨馬瑙真珠珊瑚莊校嚴麗。塹亦七重皆悉七寶。是諸門外以金銀沙布飾其地。一門兩邊各有金銀四闕相對。   如是不空見。又以金銀作大羅網彌覆門上。金網處處懸於銀鈴。銀網往往垂於金鈴。風吹鈴網皆作箜篌樂器之聲。宮商調暢更相應和。王造城已安處其中。斯城塹外有七池沼。金銀頗梨珊瑚所成。此諸池沼有七階道。亦是七寶之所莊校。金階道者銀為欄楯。銀階道者金為欄楯。銀為階道真珠欄楯。真珠階道琉璃欄楯。頗梨階道珊瑚欄楯。珊瑚階道真珠欄楯。真珠階道金為欄楯。如是不空見。無量力王植眾奇花。優缽羅花。缽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頭利花。那梨尼花。香氣調柔無吝惜者。隨意採之。其池岸上種種花樹。所謂伊曾花樹。尼曾花樹。迦多曾尼花樹。阿提目多迦花樹。瞻蔔花樹。婆利師花樹。拘毘陀羅花樹。陀□迦梨花樹。此諸花樹氣若天香。亦無守護隨意而取。   又不空見。是善建城有多羅樹七重行列。悉以七寶互相間錯。金多羅樹銀葉花果。銀多羅樹赤真珠葉花果亦然。白真珠樹琉璃為葉花果亦然。琉璃樹者頗梨為葉花果亦然。頗梨樹者馬瑙為葉花果亦然。馬瑙樹者赤真珠葉花果亦然。赤真珠樹珊瑚為葉花果亦然。珊瑚樹者金為其葉花果亦然。不空見。風吹諸樹更相掁觸出微妙聲。譬如樂師善能擊發五種之音。又不空見。王所住處如是眾聲恆不斷絕。象聲馬聲車聲軍聲。螺聲鼓聲簫聲笛聲。箜篌琵琶歌舞之聲。如是眾聲未曾暫廢。王常宣令境內人民。若有所須衣服飲食象馬車乘。恣隨其意一切給與。多羅樹間常出樂音。諸人遊之五欲自娛。王視國人如父念子。一切奉王猶若慈父。   又不空見。善建城內開諸街巷□邑市肆。處處復有四寶池沼。其池相去盡一箭道。是池四岸眾寶階陛。金階銀欄銀階金欄。頗梨珊瑚間錯亦然。又不空見。王於諸池植眾名花。復於池上種雜花樹。伊尼曾花樹。迦曇婆花樹。阿提目多伽花樹。瞻蔔花樹。陀□迦利花樹。芳如天香亦無惜者。城內又建諸園林觀。種種花果行列其間。復於園中四方周匝。處處皆有諸妙花池。亦以七寶莊嚴如前。有眾婇女更相娛樂。一切人民恣意遊適。   又不空見。無量力王族姓豪傑。大剎利種所生父母。乃至七世胄胤相承。悉皆清淨容色端雅。人中獨絕。財寶巨億不可稱計。又不空見。無量力王深信弘惠虛心大施。施諸沙門及婆羅門。乃至盲聾□禮觙Fj□秪z□襛□□□□□□□□□□□□□唌慼慼慼撐氶慼慼慼慼慼j□□□E□驀□□□□□□□s馨□□□飼詖□橖□□□□□□概騵祚□梱□□□□示□□□□□□□視□□□□□□亮□□□□馱槙覘□□矩□□□祜□□□D晴饅騺□□□□□   又不空見。王有二子一名師子二名師子意。久發無上菩提之願。名稱遠聞具大威德。爾時有佛號曰寶肩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作是唱言。我於今世及以後世。沙門婆羅門天人阿修羅大眾之中。一切知見普為群生說諸妙法。初中後善語善義善。具足清白梵行之相。與大羅漢七百千萬億。皆具神通威德自在。寶肩如來於晨朝時。齊整衣服執持應器。比丘翼從入城乞食。時無量力共其二子。在高樓上歡娛受樂。王遙睹佛功德相好。生奇特心欣躍無極。眷屬圍遶俱到宮門告其二子。速齎香花幢幡伎樂疾至佛所。即以牛頭栴檀末香諸妙珍異。以供養佛及比丘僧。右旋三匝頭頂禮足卻住一面。   又不空見。王與二子請寶肩佛及聲聞眾。盡其形壽施諸所安。寶肩如來於天人中。教化已周將般涅槃。時王知佛不久住世。與其二子臣民眷屬。前後導從至涅槃所。如來爾時滅度已訖。頭面敬禮悲號啼哭。以身投地如大山崩。作是唱言世間眼滅。重更哀嗟世間眼滅。如來涅槃一何駛哉。猶商失主佛滅亦然。世間黑闇盲無慧目。搥胸拍頭舉聲大叫。嗚咽捫淚告其二子辦諸香湯洗浴如來。又以種種妙香塗身。一切散花及諸花鬘。無量妙衣纏如來身。七寶為棺以鐵為槨。聚赤栴檀高一由旬。縱廣正等一拘盧捨。復以花香散於□□□□禲膳□褻姁□□□□□□私□□□□□□□□礪療□□□裀□   爾時師子作是念言。世尊涅槃我生何為。亦當隨佛入於涅槃。立此誓訖。重以種種珍妙香花散於□□□□□□□□□私□□□姁□□□□□□□□駜D玲褾□楰□□□□詡裀□□□□檢□  如大珍寶聚  世間之所尊  生死苦永盡  於斯般涅槃  自從今已往  不睹轉法輪  我所奉法王  已入於涅槃  宣揚廣大義  不可復重布  何當在大眾  聞說於菩提  諸天及世人  歡喜讚善說  我於今日後  絕不思議聲  世間勝調御  於此而沈淪  龍神阿修羅  及以緊那羅  欣悅常歌歎  不復聞斯音  貧者得滿足  苦惱蒙救護  世尊今涅槃  悉喪所依怙  父王無量力  及弟師子意  亦復無慈蔭  更不聞說法  我亦隨世尊  速取於滅度  世間無明道  何用苦生為  今焚此毒身  願獲不思議  我昔與父王  常於長夜中  勤供佛法僧  今得獲果報  若我於佛所  修習諸善行  為調伏世間  得不思議故  為令諸眾生  發不思議願  世尊般涅槃  我投火盛時  若人見聞者  一切得成佛  唯除邪謗人  及證正位者  若我修菩薩  廣大無量行  眾生夢見者  皆令得佛道  唯除邪謗人  及證正位者  此身如聚沫  要當必有死  一切眾生類  若食我肉者  是等不可量  疾當得成佛  我修菩薩行  惡口罵詈者  是人值調御  必當得成佛  唯除邪謗人  及證正位者  若人於我身  修於慈悲觀  求第一菩提  速得成佛道  唯除邪謗人  及證正位者  以是燒身緣  為求彼此願  若我心真實  即還見佛起  設得更睹佛  如先住世者  我身投火中  猶前侍佛時  佛起如真身  今睹不異昔  爾乃證諸佛  相續常不斷  唯願普眼尊  愍攝於世間  佛知王子心  渴仰甚殷重  即於焰聚中  奮大神通力  如從三昧起  光明倍明顯  不可思議眾  鹹歎未曾有  廣為時會人  更作大利益  所化既已畢  還入於涅槃  師子既見佛  示大威神力  身心甚欣悅  坦然快安樂  深知諸佛法  不可得思議  如來雖涅槃  猶應眾生願  不思議戒定  智慧與解脫  及解脫知見  神化不可量  歸依於世尊  然後當放身  世間妙威儀  最勝無倫匹  自在諸神力  亦復無等雙  如來還涅槃  一切鹹驚惋  是故我至心  歸依普眼尊  歸命於善逝  累盡無為主  歸命永離苦  憐愍於世間  正智遍觀察  了達知他心  除諸煩惱病  成就無量眾  大醫人中尊  施不思議藥  能善除世間  一切眾疾苦  歸依無上師  哀矜眾生者  若我讚如來  一念之功德  燒身微毫善  須臾供養福  如是諸淨業  願施於一切   如是不空見。時天魔梵及餘一切世間人民。悉見師子投身盛火。皆大悲愕生奇特心。命終之後即生梵天有大神力威勢自在。是梵爾時中心念言。雲何忽然來生此間。重更思惟往昔人中。已曾奉侍寶肩如來。至心恭敬尊重讚歎。佛涅槃已燒身供養。復說偈頌發弘誓願。乘此善業得生梵天。我今當往至燒身所。是梵即時忽然不現。譬如壯士屈申臂頃。便到如來闍維之處。以天栴檀沈水碎香。俱修摩花多摩羅跋。種種香花不可稱數。遍散空中如雨而下。十方交紛若風旋雪。供養寶肩如來舍利。向無量力說其本緣。我是王子師子之身。投火供養命過之者。唯願大王不加慈念。我今已蒙獲諸善利。由昔至誠虔恭奉侍。尊重歌歎寶肩如來。功福果報得生梵天。是故大王與師子意。應共珍敬受持妙法。收取舍利分佈供養。無令遺落而生懈怠。大王當知我生梵天。亦常敬持受此勝法。作是言已忽然不現。   又不空見。無量力王與師子意。取水滅火以諸妙香眾花寶鬘幢幡伎樂種種供養。須臾之頃周遍八萬四千城邑。悉起八萬四千塔廟。皆以七珍莊校嚴麗是諸寶塔高一由延。縱廣正等一拘盧捨。於一一塔周匝各然。八萬四千眾香油燈。是諸塔間復以種種香花伎樂供養如前。尊敬受持如此妙法。無量力王以是善根與師子意。經歷八萬四千劫中不墮惡道又於八萬四千億劫。親近供養六萬諸佛。次第奉敬常不斷絕。世世恆作轉輪聖王。   又不空見。寶肩如來涅槃之後。時有菩薩現於世間名普密王。為愍世間出家學道。菩提樹下結加趺坐。一心定意正智解脫。豁然大寤得無上道。又不空見。是師子梵至普密王佛世尊所。住在虛空以天栴檀供養於佛。右遶三匝稽首作禮。請轉法輪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從道場起摧諸魔軍。於淨神智無所毀損願世間師哀從定寤調御有解諸聲聞眾。開演美妙善逝之法。如來前身久修智慧。攝受善法今為人尊。過去世中已發弘誓。願得佛時當度未度。今願已滿得安隱處。最勝無為寂然妙樂。當開甘露解眾三結。爾時世尊默然許之。   時彼大梵及無數天。既知如來當轉法輪。鹹共歡喜踴悅無量。梵天於時設諸妙供。即發大願求無上道。遇普密王應正遍知。生我淨妙功德之聚。以此果報於生死中。常得親近睹十方佛。若我供養佛菩提樹。如是種種所修功德。願慈愍故為我說法。以此果報。於生死中。常得讚歎諸佛塔廟。又不空見。師子王子燒此一身。以是功德所修善根。恆住梵世值五千佛。供養敬侍尊重讚歎。殖諸善根發不思願。汝不空見莫生此疑。時無量力王豈異人乎我身是也。時不空見即白佛言。是二王子為今現在為已滅度。唯然世尊願為說之。告不空見。爾時王子師子意者彌勒是也。時師子者汝身是也。王子師子捨此一身。寶肩如來佛法之中。教化成就三萬眾生。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憶念宿世時  寶肩無量眼  出現於世間  廣利一切眾  金色百福嚴  慈矜哀愍故  深解真實諦  為度諸世間  顯示甚深法  濟苦惱眾生  寶肩正遍知  一切世間尊  三輪善逝眾  七十二億千  與是諸大眾  入城共分衛  昔有大國王  名為無量力  自在大威德  勢能伏一切  其王與二子  俱遊高臺觀  王於臺觀上  遙睹調伏仙  寶肩天人師  翼從諸比丘  時王與二子  速迎人中尊  既至如來所  即廣設妙供  頂禮遶三匝  卻立合掌住  請佛及眾僧  盡壽奉所安  衣服及餚饌  極世之珍異  八萬四千歲  奉施未常息  時王及二子  靜心求菩提  時佛既滅度  收取尊舍利  為彼寶肩佛  敬造七寶塔  八萬有四千  微妙甚端雅  一一佛塔然  八萬四千燈  時王無量力  復於善逝處  香花眾伎樂  深心以供養  已種不思議  無量諸善根  歷事六萬佛  一切世間依  至誠求第一  無上勝菩提  比丘莫疑惑  往昔有國王  汝善聰慧者  勿生於異見  時彼無量力  今則我身是  雜花及眾香  晝夜明諸燈  為利閻浮提  供養諸如來  佈施恆不足  聞法亦復然  曾無嬾惰意  一心求菩提  寶肩正覺尊  無上大明智  汝昔曾燒身  供養於大仙  自投猛焰中  初無畏苦心  燒身如然炷  以油渧其上  漸漸不頓盡  譬如淨燈炷  為利眾生故  供養涅槃佛  彼佛已燒身  汝知方便請  睹佛從火起  光明更明顯  見佛不異昔  心生恃怙想  即時捨此身  為益一切故  若我果斯願  敬佛亦如前  所獲諸功德  不可得思議  我若有宿願  攝受先世業  合集百千萬  必當得見佛  我願若真實  佛應從火起  佛智甚清淨  究竟無染著  澹然常寂滅  相續恆不斷  知師子心淨  亦先照其意  佛便從火起  相好更殊特  不空見菩薩  世間怙既起  一切願無餘  彼復發誓願  其願不思議  不可得稱數  法主矜世故  起於猛焰中  善逝難思力  光明更殊勝  彼時一切眾  皆悉懷驚愕  淨心發高歎  欣躍未曾有  奇哉大神通  勢力無倫匹  甚深佛境界  不可得思議  一千諸眾生  見此神變已  於諸法不受  善得心解脫  不空見當知  師子為世間  請佛還起時  一千諸眾生  於彼善逝處  睹佛神變化  其心正趣向  無上菩提道  大悲為世間  廣作利益已  佛還入涅槃  師子亦捨身  即於命終時  忽然生梵天  梵天從上來  以天栴檀末  散之以供養  如來闍維處  寶肩滅度已  有佛普密王  最勝人中尊  天王之大仙  哀愍眾生故  出現於世間  是佛坐道樹  得成菩提已  梵天設美餚  供養於世尊  頭面接足禮  請佛轉法輪  普密王如來  即知梵天心  默然而許之  梵天大欣慶  復於燒身所  更發諸大願  是梵已曾修  不可思議善  昔於一劫中  供養五千佛  至心敬世尊  奉持人中尊  又告不空見  慎莫懷疑惑  汝若有聰慧  勿生於異見  昔日梵天者  今即汝身是  過去五千佛  善逝般涅槃  我悉明見汝  一一諸佛前  燒身以供養  求第一菩提  過去多千佛  滅度遺舍利  如是諸佛所  捨身及手足  為利眾生故  修習菩薩行  近世及遠世  我悉鹹了知  常於百千生  勤修諸苦行  佛在及涅槃  汝願恆滿足  復告不空見  如此諸大願  攝取過去世  無量百千生  我住自在力  今悉照知之  汝聖果成就  即時皆明見  攝取不思議  真實諸行等  住佛前讚歎  供養兩足尊  是故今勸請  眾聖之法王  普密王佛所  攝取最勝願  蒙佛現神通  汝今獲此果  不空見菩薩  白言牟尼尊  百千生諸願  雲何得攝取  願少為敷拆  令我得開解  不空見昔誓  雷音成佛時  見坐菩提樹  我當請說法  先佛名帝幢  普眼之世尊  一切諸眾生  所共歸依處  是時廣發願  求無上菩提  為日光如來  作大七寶輪  汝時於彼處  已發最勝願  不空見菩薩  此願我悉知  造七寶僧坊  雜色以莊嚴  奉今修伽陀  廣施未來佛  發此誓願已  即時而捨去  第一眾尊佛  人中上師子  名不可思議  善生之世尊  奉上七寶蓋  端飾甚微妙  天中天大仙  蓋身普眼佛  明燈供養已  是處發大願  近世及遠世  多有諸如來  千億那由他  其數復倍上  於是諸佛所  發無量大願  令一切眾生  悉獲快安樂  普密王佛前  先生如是念  我今說汝昔  修行至菩提  願一切大地  皆生種種花  雲雷音佛所  為利世間故  爾時發誓願  若有諸眾生  聞我名字者  一切皆得佛  於帝幢佛所  設大珍妙供  復發諸善願  若眼見我者  於此世界中  皆當得成佛  在日光佛所  奉上七寶輪  無量大光焰  炫晃甚輝麗  時復發願已  誓生佛剎土  七寶嚴僧坊  雜色甚雅好  以此珍奇特  奉施於善逝  又發誓願已  得天妙宮殿  斯處快歡樂  皆悉成佛道  人中師子王  無上如來所  奉上珍寶蓋  發於殊勝願  願諸眾生類  不為日所曝  身心得安樂  無復熱惱患  蓋身善逝所  供施燈明已  復發弘誓願  若我命過處  眾生食肉者  願皆成佛道  若聞我名者  無有貪吝心  乃至夢中聞  亦無愛惜意  一切成佛道  唯除見諦者  若眼見汝者  除諸貪嫉意  晝夜夢見時  亦捨染吝心  一切當得佛  唯除見諦者  若有愍念汝  或生憎嫉者  是等於汝所  當得佛法王  若汝臨終時  又勤求菩提  我今如實說  汝之真功德  必於當來世  獲是無上尊  若有處水陸  空行眾生等  食我身肉者  願悉得成佛  我已知汝為  安樂眾生故  勤修菩薩道  滿足大千行  眾生多疑謗  是故不顯現  如此眾生類  即時於是處  若得信念等  及以歡喜心  悉當成正覺  唯除見諦者  若人願樂見  世間所尊怙  或樂轉法輪  有樂勉眾苦  是人為菩提  利益故發心  若有樂供養  三世諸法王  若人欲出生  一切功德聚  如是眾生等  應持此三昧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即從坐起還入僧坊。於常靜室。右脅而臥。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4 菩薩念佛三昧經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二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譯   神通品第三   爾時長老舍利弗。長老目揵連。長老阿難。諸天魔梵。及阿修羅。沙門婆羅門。閻浮提人鹹生是念。今日如來應正遍知。以何因緣於大眾中。直說念佛三昧名字。不為一切廣演分別。便從座起而入靜室。時不空見心自念言。諸天魔梵悉已集會。世尊今者右脅而臥。我當微現神通變化。示神通已種種讚歎。宣揚如來大悲功德。當如其相攝心入定。以是定力變此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皆作眾寶微妙雜色。復列八道七寶諸樹。金多羅樹銀葉花果。銀多羅樹琉璃花果。餘寶莊嚴亦復如此。一切佛剎懸繒幡蓋。妙幢寶鬘種種綺飾。優缽羅花缽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陀利花。如是諸花布一切處。時不空見即如所念現大神通。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令諸眾生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皆坐眾寶蓮花之上。花葉無數色香具足。各相知見坐寶蓮花。   時不空見又以定心。入此三昧現大神通。復令三千大千世界地大震動。如摩竭國赤圓銅缽。置平石上傾危不定。大地震動亦復如是。若有眾生聞此音聲。覺悟之者皆得快樂。譬如東方不動國土。亦如西方安樂世界。其中眾生歡娛踴悅。時不空見復以清淨恬寂調和柔潤端正。至直無曲甚深定心。如其相貌示無作神通。於是三千大千世界滿虛空中雨大猛火。無一眾生身心熱惱。此諸群生大火觸身。覺是相已快樂無比。譬如比丘入火三昧。身心欣躍彼亦如是。時不空見復以定心現無作神通。又令三千大千世界。雨天栴檀細末之香香。氣氤氳遍滿大千。若有眾生嗅斯香者。開神適體快樂無極。譬若釋迦牟尼如來於昔劫中修菩薩行。定光佛所受記□時。獲不思議無生妙樂。一念之頃不可計眾。亦得如是隨意歡娛。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而作是念。佛入靜室是誰神力而現斯變。為餘聲聞目揵連等。將非彌勒菩薩。越三界菩薩。文殊師利菩薩。不空見菩薩。為是修習大乘之人。乃能示此神變之相。爾時阿難問目連言。世尊說汝於聲聞中神通變化為最第一。今此通變非爾為耶。目連答言。長老阿難。汝問何緣有是神通。如此變化非我所為。長老阿難我所能者。以此三千大千世界內置口中。無一眾生生覺知相。復次阿難我遊梵天。發言音響遍聞大千。如是阿難。我在佛前作師子吼。能以須彌內置口中。若經一劫若過一劫。阿難。我又住彼炎天。言語音聲。此間世界皆悉聞知。   長老阿難。我能移於天神堂閣。置閻浮提而不動搖。又告阿難。我能降伏惡性毒害。難陀龍王優缽難陀諸龍王等。又能摧靡弊魔波旬。復次阿難。我往東方。過三千大千。還住第三世界之中。彼有大城號曰寶門。凡有六萬億千家屬。令彼家家皆見我身。復能使此諸眾生等。聞說無常苦空之音。復次阿難。我實有此諸妙神通。未曾示現。我今處在蓮花之座。悉見諸方一一方分。有阿僧祇無數如來。皆名釋迦牟尼世尊。處處僧坊右脅而臥。睹佛剎土有如是相。猶我天眼見千世界。若斯相貌是誰神通。時目揵連。即說偈言。  善修最勝  獲四神足  今我神通  無與等者  唯除自然  世間之師  我今住此  閻浮提界  動彼東方  諸佛剎土  帝釋宮殿  諸婇女等  覺此震動  皆悉驚悚  我能含吐  諸佛剎土  大海山川  城邑聚落  難陀龍王  及跋難陀  如斯族類  性甚毒害  我之神力  悉能摧伏  我住梵宮  言語之音  令此世間  皆悉聞知  能住佛前  吞須彌山  經百千歲  乃至曠劫  住炎世界  凡有聲響  使此剎土  莫不聞之  我往寶城  變身普現  遍在六萬  億千之家  我於此生  未現斯變  阿難當知  吾今所見  善哉奇特  靈化神通  我自見身  及諸眾生  悉共坐此  寶蓮花上  歷觀十方  大威世尊  我從昔來  未見斯瑞  不疑如來  自然神變  或是菩薩  威神之力   爾時長老大目揵連。說此神通師子吼時。十千眾生皆得人身。遠塵離垢獲法眼淨。爾時阿難問舍利弗。如來說汝智慧第一。今此神變將不汝耶。答言阿難。非我為也。我所能者二十年中。常勤修習毘婆捨那。行住坐臥正念觀察。其心澄寂曾無動亂。分別顯說無量諸法。方便精求不出法界。唯有如來乃能究盡。長老阿難。汝頗知不。若我以衣置於大地。目連雖有自在神通。盡其勢力不能令動。長老阿難。汝今當知。我於佛前作師子吼。諸大聲聞具大神通。三果學士天人魔梵。阿修羅神沙門婆羅門一切閻浮外道異學尼揵子等來在會中。若能自知身無我者。我今當以三摩跋提。決定為之師子吼說。大丈夫說不思議說。唯除世尊一切知見。彌勒菩薩一生補處。住無生忍菩薩摩訶薩。海德三昧菩薩摩訶薩。善建德三昧菩薩摩訶薩。諸佛現前三昧菩薩摩訶薩。大德聲聞今可問我。如此身者何者是我。為可見耶不可見耶。又問異學諸外道等。汝所計身有神我者。為是過去為當現在。長老阿難我如是相。種種神通變化非一。聲聞緣覺所不能知。亦不能見。何者是我。所言我者為住何處聞如是聲。長老阿難吾常精勤修丈夫業。亦復恆習知解之行。我今更有心自在力。我能伏心心不伏我。長老阿難吾見自身。及以天人坐大蓮花。又見諸方在在處處。無數難思阿僧祇界。睹佛世尊坐道樹下。大能天子請轉法輪。吾當隨順聞如是聲。我眼悉見諸世界中。種種繒蓋幢幡花鬘。如我即時見此忍土。長老阿難。我心念言。為是世尊作此神通。大德聲聞之所為乎。菩薩往昔曾種善根。今獲如斯變化果報。時舍利弗。即說偈言。  如來不思議  如是佛功德  若有善逝眾  神通廣難思  及諸佛弟子  有學無學眾  於此剎土中  我智最第一  唯除諸菩薩  信念深固者  長老阿難陀  我慧無等雙  現在及未來  無能見過者  除世調御尊  及趣菩提人  我恆勤修習  毘婆捨那行  滿足二十年  觀察一切法  精心方便求  未曾得邊際  我所有智慧  不可得稱量  我以智慧力  現在於佛前  能師子吼說  唯除異學人  及行聲聞乘  求我真實者  若我現神通  飛騰虛空時  此剎無人見  吾之所遊處  聲聞亦不睹  唯除世間雄  蠲別兩足尊  及以善逝子  如是諸人等  知我之所在  外道眾邪見  悉非其境界  心常自在轉  禪悅不思議  若有大士業  修習深空行  長老阿難陀  我現此神通  一切聲聞眾  終不能得知  奇哉於今日  悉睹十方佛  我在於花座  明見諸剎土  建列不思議  寶幢妙花香  一切世界中  變化不可稱  長老我心念  不疑是世尊  威德善逝眾  種種變化事  或是不空見  菩薩之所為   是舍利弗師子吼時。一萬三千諸眾生等。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時大迦葉亦在眾中。阿難心念。是大迦葉。威德具足神通自在。今者變化將非己耶。於是阿難問迦葉言。此之靈奇是大德乎。迦葉答言。斯神化相非我所為。吾以智力悉能分別顯示一切。長老阿難。我今住於世尊之前。作師子吼。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其中諸水江河溪壑泉源池沼。百千萬億無量巨海。一切水聚吸置口中悉使枯涸。令諸水性魚龍之屬。都不覺知亦無惱害。   長老阿難。汝今當知。我於佛前諸天世人梵魔沙門一切眾中。師子正說無畏之言。我力能吹鬚彌山王。大轉輪山。雪山山王。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諸山皆成微塵。依此山者都不覺知。長老阿難我能如是。得此自在神通之力。復次阿難。我又能吹三千大千諸世界中。一時皆成猛炎熾火。譬如劫燒將盡之時。一切眾生亦不覺知。又無燒害熱惱之者又不生念燒剎土想。我神力相具足如是。   長老阿難。吾住此間。天眼遠矚東方世界。億百千剎諸佛國土。始處處燒終同一火。我既見已心生念言。今當示現神通變化。即如其相以三昧力住此世界。過於東方億百千剎。能以一氣吹彼猛火悉令俱滅。火既滅已從三昧起。復更發大炎盛之火。長老阿難。我神通相。及波羅蜜如是滿足。若有人天生疑不信。世尊今者右脅而臥。若從定起汝可往問。唯佛如來能知此耳。世尊於時於靜室中遙語阿難。大德迦葉說師子吼。汝善受持。   爾時人天阿修羅等。皆共歎言。奇哉上座。摩訶迦葉師子吼時。三億眾生皆得人身。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八十五百千那由他諸天。亦皆離垢得法眼淨。長老不空見菩薩。彌勒菩薩。文殊師利童子菩薩。越三界菩薩。如是無量諸菩薩等。皆被堅固弘誓之鎧。聞大迦葉師子吼說。以篋盛花搏如須彌。作此變化供養迦葉。爰及一切聲聞之眾。空中復化作七寶蓋。一一聲聞各蔭一蓋。爾時長老摩訶迦葉。見是寶蓋語阿難言。此眾決定大乘之行。作是種種神變之事。   長老阿難我坐蓮花。處處方所見佛世尊。不可稱計阿僧祇數。復睹諸剎七寶嚴淨。雜色間錯微妙無極。其中眾生更相迎接。悉見彼國豐樂之相。譬如三十三天之上。貪醉花鬘愛著瓔珞。諸天身色如月光明。於虛空中有化寶蓋。一一眾生各蔭一蓋。亦如我今等無有異。處處佛剎無量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長老阿難。我今所見。奇哉達行及師子吼。此實非凡之所能為。如是瑞相現大神通。爾時長老摩訶迦葉。即於眾中。而說偈言。  阿難汝當知  我以念定力  現在於佛前  以是三千界  此佛之剎土  一切諸巨海  大小江河等  無量種水聚  我以神通故  悉能吸彼水  置之於口中  雖皆令枯涸  眾生無傷損  不惱於水性  此剎眾須彌  黑山諸山等  我住神奇力  悉能吹散之  我以聰慧智  又用神通化  令此佛剎土  一切成煙焰  眾生不熱惱  亦無畏懼想  我住於此界  見彼東方國  阿僧祇剎土  悉為火所焚  奇哉難思力  令彼火即滅  既見諸神力  如此自在行  令無數佛剎  悉無有毀損  我處蓮華座  見此諸剎土  種種皆端妙  殊傑鮮儔匹  又睹兜率天  菩薩降神時  不疑諸善逝  心達自在者  為是諸聲聞  不空見菩薩  為彌勒大士  而有斯瑞相   爾時阿難心生念言。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今在此會有大神德。決定諸法得到彼岸。如是神通將非己耶。我今當問。即便白言。唯富樓那。如是瑞相大德為乎。答言非也。長老阿難。我之神通調伏利益諸眾生故。力能示現以手掌摩此之三千大千世界。不令眾生有傷損者。若有眾生樂神通力。示現翻覆大千世界。譬如勇健巨力丈夫。以指捻取迦利沙槃。上下拋擲不以為難。我以右手轉側三千大千世界亦復如是。無一眾生有惱害者。長老阿難。若此三千大千水界。我以手指一點取之。悉著口中亦無眾生生知覺想。我於佛前作此神通。   長老阿難。於夜初分。我以清淨勝妙天眼。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歷觀諸方何者眾生。於法疑滯當為除斷。即以天眼觀諸方時。處處見有四方世界。其土廣大無數眾生迷於正法。長老阿難。我心念言。不起此坐往破彼疑。即如三昧清淨寂定。調和柔潤正直之心。斷彼眾生於法疑惑。我於會中演說法時。一一眾生謂在其前。長老阿難。夜既初分。四方各有無數千眾。悉得安住於聖法中。三萬眾生皆受禁戒。六萬眾生歸依三寶。從三昧起。我如是相神通變化。悉能斷除眾生疑惑。長老阿難。我能安住於此世界。以淨天眼見於北方除怨國界。從此佛土過三萬剎。有一眾生於法疑惑。是世界中佛般涅槃。應聲聞法之所化度。我心念言當斷其惑。不往彼處即於此坐。遙令眾生自然調順。   長老阿難。我今即時如定心相入此三昧。無數眾生作法光明。如是相貌我之聲聞。諸波羅蜜皆已滿足。若使有人於此眾中脫生疑網。不信受者如來起時自可往問。即於是時佛神力故。虛空之中出大音聲。阿難。汝今如是受持。如富樓那師子正說。時諸人天阿修羅等。皆歎奇哉實為希有。聲聞神通相貌如此。豈況如來真境界乎。時諸人天作此讚已。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於眾中。而說偈言。  我諸漏已盡  決定到彼岸  永脫一切生  為世所歸依  既入於眾數  異佛神通力  右手能翻覆  天地山河等  不令一眾生  而有傷損者  長老我神通  勢力實如此  若有三千界  大千之水聚  於此佛土中  或見或不見  我能以一指  悉點內口中  不使諸眾生  而有覺知想  我於初夜時  天眼觀諸方  何者眾生等  於法有疑惑  當住神通力  悉為除斷之  我見一眾生  於法墮疑網  若有淳善心  貪慕求法者  吾不起此坐  悉除彼癡惑  四方千億眾  我以淨眼施  能令彼生信  使發菩提心  時有三萬人  從我受禁戒  六萬諸眾生  歸依於如來  其心得寂靜  安住正法中  我於初夜時  示現妙神通  一念於此坐  歷觀東北方  周觀過千剎  正降怨世界  彼有一眾生  心疑於諸法  我住此佛剎  彼人疑於法  欲令見正路  今決其迷惑  長老我神通  智力實如斯  唯佛能哀愍  一切諸世間  此處人不信  可往問世尊  我今坐蓮花  見彼佛涅槃  處處方剎土  闍維如來身  及見佛殊特  為是誰神力  又如我所見  諸佛般涅槃  廣遠甚弘雅  不可得思議  為是佛所作  聲聞之人耶   爾時阿難心生念言。此羅□羅是佛之子。有大威德神通自在。今亦在此大眾之中。如是變化將非己耶。阿難即便問羅□羅。汝於戒學得到彼岸。此之神通汝所為乎。羅□答言。非我所作。長老阿難。我如是相。種種百千威德神力。隨意自在為佛之子。或隱或顯未曾憶念。不嘗在前亦未示現。長老阿難。我能以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百億四天下百億日月。百億大海百億須彌。百億大小轉輪之山。如是廣大諸餘山等。以四神足置一毛端。不令眾生有傷損者。於四天下不相逼迫。彼此去來亦無妨礙。吾之神通自在如此。長老阿難。我能以此三千大千一切水界。大海江河溪澗池沼。以一毛孔□什\□□□例□U□□□矩j□椸□D□餘礸□飀□□□觫□椸□□埤□   長老阿難。我住此土。如定心相入此三昧。見東北方難生如來。我在此剎白淨王所。撮取一把栴檀末香。供養彼剎一切諸佛。其香芬烈。乃至十方難生世尊化作臺觀。高十由延七寶所成。即在此處燒眾天香。復於臺上化作寶蓋。其蓋足高億千由延。縱廣正等百千由延。彼世界中一切眾生。皆共幻作栴檀樓閣。其樓上高百千由延。縱廣正等五千由延。如是無量在寶臺中。各各莊嚴不相障礙。長老阿難。瑞相如是。我於聲聞具波羅蜜。或有生疑不能信者。世尊若起自可往問。我師子吼如來證知。時羅□羅。即說偈言。  長老阿難陀  我以大千界  百億四天下  及無數佛剎  如是諸剎土  悉入一毛孔  我神通如此  無所譬類者  世界甚廣大  不滿一毛孔  各安去來業  悉不見妨礙  我能如是示  神力不虛行  須彌寶山王  及大小轉輪  復有諸餘山  皆入一毛孔  以我神變力  彼此不相礙  長老我如是  示此神奇相  悉見入毛孔  而身不疲惓  我又神足力  以此大千界  江河大海水  吸內毛孔中  而此佛剎土  一切大水聚  當入毛孔時  區別不渾亂  我在善逝前  示現於神通  若疑不信者  往問普眼尊  我處蓮華坐  見十方菩薩  頭目及妻子  施以求菩提  奇哉我所見  實生希有心  不疑於世尊  所作之神變  為諸大威德  善逝聲聞眾  為是不空見  彌勒菩薩等   長老羅□師子吼時。八十七億百千那由他。諸天人等得法眼淨。是諸天等見法到法。選擇眾法明瞭於法。如是相貌當設供養。以天栴檀細末之香。以用奉散羅□羅上。奇哉佛子離垢清淨。住大乘行深妙之法。能演師子殊妙之音。善哉羅□未來之世。當師子吼猶若今日。   爾時阿難心生念言。此須菩提阿蘭若行。最為第一而無等雙。今是大德在此會中。世尊常說此須菩提。能作種種無量神通。阿難即問須菩提言。如是變化將非汝耶。答言長老。非我所為我能常樂不捨閑處。如彼定心入此三昧。以是三千大千世界。置一毛端極微之分。周迴旋轉如陶家輪。其中眾生無覺知者。   長老阿難。我於佛前。能師子吼正說無畏。吾以一氣吹此三千大千世界。悉令燒盡。不使眾生有熱惱想。我曾示現如此神變。能在佛前說師子吼。以此大千世界眾生。置一指端上昇虛空。彼此寂然無諸音聲。不相觸礙及覺知者。   長老阿難。我之所能。如彼定心入此三昧。以清淨眼一時矚對八方上下六萬諸佛。一一方中又睹六萬百千世界諸佛如來。彼處次第見無前後。長老阿難。我如定心。如其相貌作神通行。住此閻浮須彌山頂。釋提桓因所居天宮。撮取一把栴檀末香。俱時遍散十方諸佛。紛綸瀰漫以用供養。我住此剎見彼眾生。恭敬尊重讚歎如來。彼土眾生悉知我是釋迦如來應正遍知聲聞之中空閑第一。長老阿難。我之神通。如是相貌究竟彼岸。若此人天於我生疑。有不信者往問世尊。如來自當知此三昧。時佛神力於虛空中。震大音聲告阿難言。如須菩提正說師子無畏之音。汝可受持。時諸人天梵魔沙門。一切閻浮阿修羅等。既得法利生希有心。驚愕毛豎歎言奇哉。聲聞神變乃能如此。豈況如來種種神力。無數三昧真實者哉。時須菩提知諸人天已得法利。即說偈言。  世間師稱我  阿蘭若最勝  安住禪解脫  現無量神力  長老阿難陀  我能以大地  置於一毛端  旋之而不危  亦如陶家輪  雖轉不傾側  又於世尊前  破碎一切地  及以諸山嶽  無有損傷者  我住神足力  威勢皆如此  我能以手掌  舉剎及眾生  安置虛空中  從上次第下  亦無一眾生  驚疑怖畏者  我入三昧時  見彼東方佛  其數有六萬  南方亦復然  我復見西方  六萬世間尊  北方及上下  斯數亦如是  及睹眾樓閣  妙絕無等倫  以少栴檀末  供養諸世尊  我實有若斯  無垢神通行  能大師子吼  及諸示現等  不能深信者  可往問如來  我無眾生想  亦無無生想  無佛無法想  一切無相故◎   ◎菩薩念佛三昧經彌勒神通品第四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心生念言。是諸聲聞有大威德無數神通。各各自說大師子吼。我當於此人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聲聞菩薩大眾之前。微現神變。即於晨朝語阿難言。大德。今可正衣持缽共往佛所。到已頭面禮如來足白言。世尊。我今欲入王捨城中分衛乞食。世尊知時默然而許。於是彌勒告阿難曰。我向心念。初受食處於此眾生。先當令發無上道心。然後乃取此人飯食。大德阿難。我已發意。今便共行入城乞食。詣大長者婆羅門家。到已持缽默然而住。長者見已即便白言。善來比丘久望慈顧。願聖今者受我蔬食。彌勒菩薩語長者言。我今未能受爾供養。汝若能種無上菩提善根因緣。當受汝食。   是時長者即白彌勒。若能以我所施之食。供養恆沙諸佛世尊。然後乃當發菩提心。決定大乘真實之行。所以者何。我於先佛種善根故。時阿逸多答長者言。若能安住如是誓願。我當以食供養恆沙諸佛世尊。皆使周遍。長者復言。唯然仁者。我當真實發大誓願。願以此食供養恆沙諸佛世尊悉令周普。如是三白。爾時彌勒語長者言。汝今便可時施所供。當以獻上恆沙諸佛。   爾時長者即以名膳奉授彌勒。彌勒受已。於長者前一念之須。忽然往彼恆沙佛所。供養周遍奉設既畢。還長者家。長者見是神通之相。歎言希有踴悅無量。我今復應種諸善根。奉施甘果餚膳美味。嚴飾床座皆悉豐足。長者復持一切珍寶。香花花鬘金衣素疊。俱共往詣至如來所。到已頭面敬禮佛足。於如來前發菩提心。又立大願而作誓言。若有眾生修菩提行。聞我施食善根因緣。一切當得無上菩提。若吾斯願誠諦不虛。必當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無數菩薩及諸聲聞。一切大眾鹹來集者。此之三千大千世界。即時應當六種震動。發是誓已大千剎土。便大起踴具十八相。是時長者語阿難言。大德。今者現為我證。若不信者問於世尊。神通相貌具足如是。我今未得無上菩提。自在變化已能如此。   彌勒菩薩語阿難言。我憶過去阿僧祇劫。造光佛所。修得少分諸佛如來所行三昧。獲是定已見於東方無數諸佛各住彼剎。以三昧力於無量劫方便度脫。不可計眾得阿僧祇神通變化。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猶今王捨婆羅門也。大德阿難。我於往昔蓮華上佛應正遍知所。以一神通化度三萬億那由他百千眾生。住無上道。大德阿難。我於往昔最高如來應正遍所。得普世定度脫六萬欲界諸天。發菩提心。我具如是神通相貌。時阿逸多。即說偈言。  正服持應器  往詣能仁尊  頭面禮佛足  白言行乞食  佛即許其去  當廣利眾生  吾般涅槃後  汝應次作佛  名譽及功德  一切皆具足  我時心念言  今日行分衛  若初施食者  令住三菩提  時彼大長者  見我行乞食  即便從坐起  恭敬意無量  善來阿逸多  希現乃如此  今來一何晚  唯願前坐食  大士法難思  當設鮮微膳  長者汝若能  為利諸人天  發無上菩提  我當受汝食  即時若能爾  我當立誓願  阿逸汝即時  能以所施食  奉獻恆沙佛  悉令周遍者  然後我當發  無上菩提心  長者若定能  作此真實誓  施於恆沙佛  願得大果報  我今保此誓  建立必不虛  持缽受食已  普供人中尊  修行菩提道  利益諸眾生  阿難是長者  見我神通事  心敬大歡喜  歎仰未曾有  其心即安住  無上堅固願  復施珍果膳  嚴飾妙香花  素疊及名寶  種種眾妙供  共我詣如來  深發菩提願  長者發誓已  更作廣大願  其願無限量  不可得思議  眾生若聞者  此剎成佛道  造光如來處  得此微妙定  諸佛之所說  施不思議樂  造光世尊所  獲得此三昧  爾時我悉睹  十方諸如來  若得大威力  乃能見是事  安住此三昧  示現諸神通  百阿僧祇劫  修習種種行  利益諸眾生  未曾有休息  蓮花上佛所  得是三昧已  我以種種化  七十千眾生  皆悉令得修  無上菩提道  最高如來所  專修諸梵行  得微妙三昧  施不思議樂  最高善逝處  又得普世定  爾時復安住  月出三摩提  迦葉如來所  得是深三昧  大德我如此  示現神變時  攝取於往昔  百千世神通  若住此威勢  能作種種化  我亦見諸佛  現作如此行  若有欲樂見  諸佛世之師  復有欲願聞  法輪深妙音  亦樂拔世間  一切生死苦  當勤受持此  清淨三昧王   爾時諸天世人魔梵。一切閻浮及阿修羅。聞阿逸多師子吼已。生希仰心歎未曾有。   菩薩念佛三昧經讚佛音聲辯才品第五之一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即從三昧庠序而起。時諸人天龍神魔梵沙門婆羅門阿修羅等一切世間。皆悉讚言異哉至法。時不空見告阿難言。妙哉諸佛實為希有。世尊大悲無不具足。故名如來應正遍知。獲得無上菩提之道。知一切法無生無行無得無失。波羅奈國仙人鹿苑。三轉十二行無上法輪。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一切世間無能轉者。所謂是苦是苦集是苦滅是苦滅道。八聖道分無數章句。無量諸相無限行處如此義味讚誦解說。分別敷拆無不具足。   時不空見復告阿難。善哉諸佛大悲滿足。故名如來應正遍知。得是無上菩提之道。今此大會諸聲聞眾。未曾聞法當令聞之。先所未說今當為說。不思議法當思議說。所未得法今當使得。未學之法令得修習。無相之法作有相說。略說少法啟悟弘多。今告此眾諸阿羅漢。畢竟作證無著真人。永得解脫無始生死。   阿難當知。譬如有人以一把□投恆河中。謂能以此斷彼駛流。此人所作為難不耶。阿難答言。如是甚難。時不空見語阿難言。諸佛如來應正遍知得無上道。為諸聲聞說未聞法倍難於彼。復次阿難。譬如有人生無口舌。聲震恆沙一切世界。此為難不。阿難答曰。如是甚難。不空見言。諸佛如來應正遍知得無上道。為諸聲聞不思議法作思議說尤難於彼。復次阿難。譬如有人指虛空中示種種色。為難不耶。阿難答曰。如是實難。不空見言。諸佛如來應正遍知得無上道。令諸聲聞所未得法今當令得彌難於彼。復次阿難。譬如有人無有手足及咒術力擔須彌山或欲履水。或持浮木渡於大海。此為難不。阿難答曰。如是甚難。不空見言。諸佛如來應正遍知得無上道。為諸聲聞以無相法作有相說。以未學法作有學說又難於彼。時不空見。即說偈言。  諸佛不思議  深行大慈悲  常施法光明  相繼恆不絕  無數那由他  億劫甚難見  無比最勝尊  未聞當令聞  有為緣起轉  無實恆虛偽  畢命常無生  一切法空故  諸佛所行慈  不可得思議  佛說所未說  如此難見法  利益諸人天  普及於一切  諸如來深解  不可思議法  能為聲聞眾  說有思議法  佛說無相法  能作有相說  外道癡所迷  不識生死源  如來既知已  皆悉令摧伏  住十力敷演  未得法令得  世尊真實說  利益諸人天  欲以一把□  斷截恆河水  長老此雖難  未足稱為難  世依說無生  斯難過於彼  若人無口舌  聲震遍諸剎  雖復能如此  不足以為難  未學令得學  是則最甚難  若人指空中  言有種種色  誠能為此事  豈足稱甚難  未得法令得  我說最為難  若人無手足  擔負須彌山  欲渡於大海  未足以為難  無相說有相  此則倍難彼◎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4 菩薩念佛三昧經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三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譯   讚佛音聲辯才品第五之二   ◎時不空見復告阿難。諸佛世尊希有殊特。於阿僧祇無量諸法。決定究竟到於彼岸。故名如來應正遍知。戒定慧解脫知見等眾一切法相無取著行。建勝寶幢出一大音。若有眾生樂聞施惠得解脫者。即生念言。如來為我說施利益。若有眾生樂聞禁戒得解脫者。即生念言。如來為我說戒饒益。若有眾生樂聞三昧得解脫者。即生念言。如來為我說於三昧。若有眾生樂聞智慧得解脫者。即生念言。如來今者為我說智。若有眾生樂聞解脫得濟度者。即生念言。如來今日為說解脫。若有眾生樂聞解脫知見之者。即生念言。如來為我說於知見。若有眾生樂於生天得解脫者。即生念言。如來為我說於生天。若有眾生樂聞無常得解脫者。即生念言。如來為我說於無常。若有眾生樂聞說苦而得解脫。即生念言。如來今者為我說苦。若有眾生樂聞無我得解脫者。即生念言。如來今者為說無我。若有眾生樂聞寂滅得解脫者。即生念言。如來為我說寂滅法。若有眾生樂聞不淨得解脫者。即生念言。如來為我說不淨法。若諸眾生樂聞無上道得解脫者。即生念言。如來今者為我讚歎諸佛功德說大乘法。無一眾生聞如來說如此法已不解脫者。時不空見。即說偈言。  此聞調御師  於眾中演說  戒定慧解脫  解脫知見等  如是一切法  宣說皆作佛  樂聞說施戒  而得解脫者  各聞世間依  歎施戒功德  樂聞說定智  解脫功德者  即聞佛世尊  演不思議音  樂生天解脫  牟尼即為演  樂聞智慧者  天中天今說  樂聞無常苦  無我不淨說  寂滅等諸音  而得解脫者  即時便得聞  不可思議聲  若有欲樂聞  辟支佛功德  善逝今便為  說斯緣覺乘  聞佛諸功德  如此解脫乘  世尊說法已  眾生求菩提  如此一切音  不可得思議  佛所宣諸法  利益於世間  既蒙解種種  清淨之妙聲  即時悉皆發  無上菩提心   時不空見復告阿難。諸佛世尊殊特希有。成滿一切無數善根。故名如來應正遍知。親近供養無量諸佛。佈施調伏一心寂定。今得無上菩提之道。具足成就無數辯才。釋迦如來得無量辯。最無上辯。無能答辯。無取著辯。勝解脫辯。無罣礙辯。成就性辯。成教化辯。施無熱辯。有無問辯。豫知之辯。若有相辯。若無相辯。靜默然辯。能除恚辯。種種章句及名字辯。甚深句字及宣示辯。宣示甚深調柔之辯。無量譬辯。無問答辯。具足定辯。具廣大辯。具難思議辯。具開敷辯。具清淨辯。具無毀辯。具足聰慧無毀損辯。具心無著辯。具心無吝辯。具足無失字句之辯。具無盜辯。具無妄辯。具足開發說法意辯。具足說法開發煩惱生淨心辯。具足親近說章句辯。具說過去辯。具說未來辯。具說現在辯。具說希有辯。具足無生勝妙智辯。具足一切大眾喜辯。時不空見。即說偈言。  昔已曾至心  供養無量佛  是以人中尊  今得無上道  不思議善根  阿僧祇諸辯  無礙開發辯  佛得此眾辯  無上解脫辯  成就教化辯  廣宣諸相辯  有問無問辯  種種說甚深  隨順譬類辯  清淨難思音  具足妙說辯  淳淨義成就  決定眾相辯  不思及不退  無卑無下辯  善哉明慧人  無著無毀辯  不失字章句  無妄攝樂辯  能斷煩惱心  不忘十力辯  最上及親近  宣說三世辯  若聖與不聖  如此隨順辯  無遠無生等  近聽遠聞辯  說善逝功德  音聲清暢辯  若人以一毛  點取大海水  可知其數量  能令乾竭盡  無有知諸佛  如來大勝辯  或有量虛空  能知其邊際  能秤須彌山  亦可識斤兩  如來智辯力  無能摧伏者  雖復歷劫數  不測如斯辯   時不空見復告阿難。長老當知。諸佛世尊大梵音聲。師子音聲。雄猛之聲。龍王音聲。弦聲歌聲。柔軟好聲。大小雷聲。不思議聲。無量妙聲。無邊勝聲。滿足音聲。不退之聲。迦陵頻伽聲。清淨歡喜聲。如來分別聲。如來識了聲。如來甚深聲。如來無毀聲。如來不卻聲。如來清徹聲。無衰無損聲。如來美妙聲。如來最美聲。如來無不美聲。如來廣具足一切功德聲。是處說如來應正遍知。以一音聲令一世界。其中眾生皆悉樂聞。   又以一音令二世界。其中眾生亦願樂聞。如來一音乃至百千萬億那由他無邊世界。其中眾生樂聞亦然。彼處眾生聞如來聲。如是解了如是識知。皆言如來為我說法。如是阿難。諸佛如來不思議音利益之聲。譬如日輪照閻浮提。有目眾生皆蒙慧利。如是如來應正遍知。音聲法輪清淨微妙。濟拔一切亦復如是。長老阿難。譬如初春十五日夜月輪圓滿。清明澄照無諸霞翳。閻浮提人皆出遊觀。得恣歡娛。緣月盛故。如是如來應正遍知。音聲法輪清淨微妙。眾生所以得利益者。緣遇如來法光明故。長老阿難。譬如眾川江河溪壑。鉅細諸水悉入大海皆成一味。而此一味具足眾味。亦有無量諸妙珍寶。人及非人雖貪此寶。大海深廣難可得渡。如是如來應正遍知。清淨音聲法輪難解。令諸眾生得法寶利。無量安樂亦復如是。長老阿難。譬如大地開發種子生長萬物。利益眾生無不豐溢。聚落城邑帝王京畿。一切境界皆依此地。如是如來應正遍知。音聲法輪清淨微妙。拯救一切無量眾生。悉令歡樂亦復如是。長老阿難。譬如虛空。世間去來無所妨礙。而此虛空能安樂物。如是如來應正遍知。音聲法輪清淨微妙。饒益一切亦復如是。長老阿難。譬如三十三天上。波利質多。拘毘羅樹花葉芬敷。諸天遊觀莫不歡適。如是如來音聲法輪。清淨敷演一切法聲。甘露利樂亦復如是。時不空見。即說偈言。  世尊梵王音  閻浮提第一  師子雄猛聲  及以大龍聲  絃竹調軟音  十方不思議  鐘鼓雷吼聲  無邊普震聲  佛土滿足聲  未曾衰減聲  迦陵頻迦聲  愛順歡喜聲  聖喜無濁聲  教與無教聲  甚深無為聲  無譏譭謗聲  難見善分別  句字之音聲  無諸衰損聲  美妙普遍聲  無有繫縛聲  及無遺忘聲  一切功德聲  世間依所說  能以一音聲  遍滿一切界  調伏群萌類  歡喜悉樂聞  皆雲今如來  獨為我說法  如來以一音  乃至恆河沙  無量世界中  眾生皆樂聞  譬如出暉明  照耀一切物  世尊如是音  為眾演說法  初春十五日  滿月光澄淨  如此明月輪  遍照閻浮提  皆令得歡樂  利益亦無邊  世依猶斯月  睹者無不欣  清淨妙音聲  能為利一切  閻浮提最上  不可得思議  如大海無邊  眾寶之所出  深廣難可濟  饒益一切眾  大勝佛如是  最上無過者  有教無教等  音聲甚難解  清淨無所毀  能施一切樂  於此三千剎  安置一切眾  佛音聲如是  利物難思議  虛空無罣礙  能通諸飛行  世尊音如是  廣潤一切眾  如天香花樹  敷榮善利益  如來諸音聲  具足益世間  我於一劫中  說佛聲功德  雖復歷百劫  不測其始終  諸佛亦如是  不可思議音  十方諸眾生  異口無邊辯  說佛聲功德  不能盡其際  世間依如是  不可思議音  若有諸水陸  一切眾生等  假令悉得佛  不測聲涯底  諸善逝如是  不可思議音  如此調御師  音聲無與匹  若能隨順念  終不墮惡趣  若有諸菩薩  聞佛具足音  當得佛法王  不思議音聲   時四天王。釋提桓因。焰摩天子。兜率天子。自在天子。及大自在。並與其子名曰商主。大梵天王。淨居諸天。復有大力威德諸天。欲色二界諸天子等。聞不空見菩薩所說佛聲功德。歎未曾有。以天栴檀細末之香。散不空見菩薩摩訶薩。乃至十方供養已畢。時有六十億百千那由他欲色諸天。聞此音聲皆種無上菩提善根。五千比丘亦發無上菩提之心。被弘誓鎧。七百千萬諸比丘尼發無上心及弘誓願。百千優婆塞從花座起。詣不空見大菩薩所。復有二億百千那由他諸女人等。各脫身上珠寶瓔珞。奉不空見菩薩摩訶薩。亦發無上菩提大願。   菩薩念佛三昧經讚如來功德品第六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告阿難言。奇哉希有諸佛如來。具足深知生死往來。憶識生處親戚眷屬。善知煩惱諸惡過患。具足相好具足行捨。大捨意念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具足六通到於彼岸。若慈大慈若悲大悲。若喜大喜若捨大捨。最勝無倫到於彼岸。威儀神通一切諸法。最勝無礙到於彼岸。若處非處示導諸方。利益最勝到於彼岸。及捨摩他毘婆捨那。最勝無比到於彼岸。一切禪定解脫三昧三摩跋提。最勝無上亦到彼岸。無貪無瞋無癡無慢。無惛無過無有慢慢。無惑無恚。度脫五道四毘捨羅(此或言施戒法世間皆無慳義)眾生善根業報論議。最勝無等到於彼岸。一切眾生戒聚不斷。不漏不濁無雜無言。慧明清淨勇猛殊勝。沙門婆羅門人天魔梵。一切世間之大法主。無一眾生能測如來戒定之分如毛髮許。更無有人能超過者。長老當知。應如是觀。我能究盡虛空邊際。不能度量諸佛世尊戒定智慧解脫知見。所以者何以無邊故。如來戒定神通諸法。非是淺識之所思議。深不可測無能窮者。時不空見。即說偈言。  世尊生死盡  住胎難思議  法性以為母  不可得為比  具足善功德  世間無能及  身相三十二  八十種妙好  世間叵思議  攝取諸善業  妙哉人中尊  具足善超出  若捨及大捨  煩惱心解脫  方便諸勝業  滿足無與等  具足戒定智  解脫知見分  諸佛法無邊  六通到彼岸  如來具慈悲  喜捨諸行處  能解眾生縛  拔濟種種苦  諸佛深智聚  不可得思議  威儀無等比  神通到彼岸  無諸煩惱行  善解於真諦  若處及非處  利益悉具足  定解脫如此  不可得思議  善解捨摩他  毘婆捨那等  已到世所無  永離諸噁心  善學定解脫  除滅愚癡患  淨戒不斷絕  不漏亦不濁  善學戒無失  勇健明哲人  無有一眾生  而懷疑謗心  沙門婆羅門  人天及魔梵  心信不懷疑  常善學清淨  我能知虛空  四方廣大相  不能測勇猛  無上清淨戒  能以一氣吹  海水令枯涸  不能測如來  清淨法明戒  能以一氣吹  須彌令碎盡  大小轉輪山  亦復成粉塵  不能測如來  淨戒之崖際  雖復歷劫數  不能得其量   時不空見菩薩心生念言。善哉如來應正遍知。願屈威神降臨眾會。我今欲為諸菩薩等。請問如來念佛三昧。世尊先於大眾之中。雖說其名竟不敷演。便入靜室右脅而臥。爾時世尊即知其念。佛神力故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具十八變。亦如前說放大光明。普照此土娑婆世界。日月星宿欲界諸天。無邊恆沙眾梵天等。其明隱蔽悉不復現。唯佛神光顯耀殊特。愍眾生故即從臥起。齊整衣服往大會所。時諸世間人天沙門婆羅門等及阿修羅。各見如來殊勝光明。從花座起往詣佛所。恭敬合掌卻住一面。   時不空見遙睹佛來。容色端嚴威儀庠序。仰瞻相好無不具足。見已即告長老阿難。世尊今從靜室而來。必當敷演顯發最勝第一義諦無虛妄說。巧妙宣說無分別說。善能思量不起惡業。身業無毀口業無譏。意業無失三業皆淨。戒定智慧及以解脫。解脫知見亦悉具足。無上方便神通利益。不思議辯殊特具足。善知生死無能過者。住胎清淨母族豪勝。眾善功德最為具足。不可思議相好具足。往昔因緣及意具足。煩惱解脫心得具足。若捨大捨超出具足。五識無取離染具足。五分法身清淨具足。究竟已到六通諸法。及法性相皆到彼岸。毘婆捨那及捨摩他。根力覺道到於彼岸。慈悲喜捨不可思議。深心慚愧到於彼岸。已至諸法自在彼岸。過去未來現在諸法。皆悉知見不著不退。能知一切過去身業。亦知轉變到於彼岸。口意二業亦復如是。   長老阿難。如來世尊一念能知一切眾生心行善惡莫不了達。時不空見告阿難言。譬如大海深廣難渡。諸佛戒品淵曠亦然。譬如須彌永不可傾。如來定品難動亦然。長老阿難。譬如虛空。清淨容納無有齊限。諸佛三昧攝取無邊清淨智品。又攝一切眾生淨心。長老阿難。譬如日光。悉能臨照無量色像。如來法光無幽不燭。長老阿難。譬如大火。焚燒山野一切眾物。如來法火能燒眾生無量煩惱永得清淨。長老阿難。譬如湧泉。盈流出外成於淵池。能洗萬物皆令潔淨。如來法水亦除眾生一切結累常得獲安。長老阿難。譬如醫王。善療眾生種種疾患。如來法藥能消眾生生死重病皆使永除。長老阿難。譬如時雨。潤益卉木無不增長。如來法雨亦潤一切枯槁眾生。長老阿難。如師子吼。能使眾獸皆令慴伏。如來法音能壞眾生計我見者永得遠離。長老阿難。譬如大船能濟彼岸。如來法船渡諸眾生四流彼岸。長老阿難。如優曇花希有難見。如來出世亦復難遇。長老阿難。譬如波梨質多羅樹。其花敷榮馨香殊特。佛大人相明發亦然。長老阿難。譬如父母能育諸子。如來亦爾善利眾生。長老阿難。若人說言如來出世。無邊正說是名真說。若人說言如來出世。說不思辯是名正說。   長老阿難。略說如來有無邊辯。無取著辯。無罣礙辯。勝解脫辯。成就妙辯。常隨順辯。漸親近辯。有無問辯。微妙淨辯。最上辯。慈大慈辯。悲大悲辯。喜大喜辯。捨大捨辯。佛出世辯。又利益辯。長老阿難。若人說言如來出世。具足利益一切眾生是名正說。長老阿難。若人說言眾生無安。無救無歸無趣無主。如來出世能作安救。及歸趣主是名正說。   長老阿難。我若一劫或至百劫。宣說諸佛世尊功德智慧辯才。億不及一。又於無量一切諸劫。宣述如來應正遍知功德辯才不能窮究。長老阿難。譬如有人。羸老攣癖住他人所。語彼人言奇哉丈夫。我雖如此能以一毛點取一切無量諸水。內置口中悉令枯竭。此人既無神通咒術。能為斯事為可信不。阿難答言。此為難信。不空見言。實不能也。徒空言耳。如是阿難。我說諸佛功德辯才不能窮極。猶如彼人無竭水理。長老阿難。假使我於億百千那由他劫。不能宣說諸佛功德。智慧辯才一毛之分。唯佛與佛乃能盡耳。長老阿難。如此大地容受眾生。乃至有足及以無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若此世界若他世界。若千世界百千世界。無量無邊一切世界。其中眾生當得成佛。是諸世尊於億百千那由他劫。說佛功德不能窮盡一毛之分。如是功德無不具足。時不空見。而說偈言。  長老阿難陀  法王從彼來  一切諸世眾  無不興供養  勝炎光明主  功德皆無數  最勝利益說  真說不生說  諦說無妄說  無異及善說  出微妙音聲  大智善宣說  身口意清淨  不緣慮諸惡  如來勝戒定  第一智解脫  解脫知見等  威儀常難思  無上神通智  利益最無比  善得無垢行  最勝微妙辯  無上人中尊  具足知生死  住胎既無比  母族亦復然  不思議殊相  八十種妙好  容色甚挺特  端正無有比  具足無惑心  捨大捨亦爾  超出一切欲  五識無不具  證智超六通  具足四無礙  備無量知見  難思眾神變  捨摩毘婆那  皆悉度彼岸  達捨離垢主  威儀恆自在  眾中大神王  徐行從彼來  無著修伽陀  住於十力智  行慈演法光  一切勝智說  能知大海水  無邊深廣量  不測無上力  淨戒定崖畔  雖歷億千劫  不知其限齊  以手接須彌  上擲至梵天  不能動如來  最初甚深定  遊獵虛空中  可知其邊際  無有能測度  如來不毀智  能以足履虛  窮極其限量  不能測離垢  棄累人中尊  如日能除闇  悉見善惡色  自然世間師  能滅愚癡瞑  譬如月盛滿  一切皆欣樂  法月光明王  睹者皆歡喜  如夜然明燈  有眼無不見  調伏無比燈  能演法光明  世師法燈炬  善滅一切陰  宣說自然法  普聞於眾生  大智勝醫王  猶如湧流泉  法藥消眾病  能施一切樂  譬如大龍王  普降於甘露  能令此大地  一切皆霑洽  大悲哀世尊  法雨亦如此  譬如師子吼  蠕動皆怖畏  如來震法音  降伏諸外道  譬如大牢船  能運載一切  佛度多億眾  濟彼四流岸  譬如優曇花  奇哉稱希有  人中尊難遇  乃復過於此  一切諸世間  常所歸依處  如天喜見城  婆梨質多花  芬敷垂光綵  諸天所遊樂  世依踰於彼  相好甚微妙  世尊已為我  示現諸神變  我今少宣說  諸佛之功德  以我所修業  以施利眾生◎   ◎菩薩念佛三昧經如來神力證正說品第七   爾時世尊以金色手。摩不空見菩薩頂上。出廣長舌而告之言。善哉善哉。汝不空見。善說如來應正遍知真實功德。信如所言。又不空見。若人說言無安無救。無歸無趣無主眾生。如來出世能為如是諸眾生等。作安作救歸趣主者是名正說。又不空見。若人說言如來出世。說不思辯及無邊辯是名正說。又不空見。若人說言一切眾生。深著貪慾瞋恚邪見。如來出世悉能除斷貪慾等病是名正說。又不空見。若人說言一切眾生。嫉妒纏垢之所染著。如來出世悉令除斷是名正說又不空見。若人說言一切眾生無慚無愧。如來出世能使眾生。慚愧具足是名正說。又不空見。若人說言一切眾生深著慳慢。如來出世悉能除斷。令無慳慢是名正說。   又不空見。若人說言一切眾生。無慈無悲無喜無捨不善惡念。如來出世悉令具足四無量心利益善念是名正說。又不空見。若人說言一切眾生無諸善根。如來出世教化一切令種善業是名正說。又不空見。若人說言五濁惡世眾生病增。如來出世能作安樂。此人所言即是我說。所以者何。我出惡世說法利益諸眾生故。爾時如來摩不空見菩薩頂時。於一念頃。此界眾生承佛神力。悉見東方清淨剎土。無量無邊阿僧祇佛。及聞諸佛說法音聲。如是南方乃至十方。如觀掌中菴摩勒果。一切眾生悉皆見彼清淨佛剎。又一念頃。如來世尊應正遍知。以金色手摩不空見菩薩頂已。以佛威神示現往昔最勝願力。即見上方清淨佛剎。無量無邊阿僧祇數已滅度佛。又復受持三昧力故。得見未來一切諸佛。時不空見睹諸佛已。即從坐起齊整衣服。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世尊。而說偈言。  三千大千水  人或知其限  善調御世尊  戒品不可量  假使曠劫思  不能測其岸  如有勇健士  一吹震須彌  佛入初禪定  千劫不能動  足履虛空遊  能知其邊量  縱使窮劫中  不能度佛智  虛空無形量  狂風亦能動  世尊無煩惱  莫能斷其辯  如日照虛空  其光甚明徹  大仙尊輝相  映蔽於一切  猶月星中最  圓光甚可樂  如是法月王  一切皆歸仰  譬如優曇花  世間所希有  調御天中天  難值過於此  今者大聖尊  哀矜摩我頂  金色百福嚴  憐愍利一切  深解真實諦  功德悉具足  世依善宣說  言論人中上  敷演難思音  普聞十方界  自然尊慈念  以手摩我頂  得見恆河沙  最勝世間王  人中大牟尼  一念摩我頂  悉睹恆沙佛  猶如阿彌陀  天中尊利益  一念摩我頂  得見不動界  阿□兩足尊  大悲所行處  一念摩我頂  得見滅度佛  一切世間師  大慈所行處  善調伏諸根  我乘昔願力  即於摩頂時  得見未來佛  彌勒世依等  即摩我頂時  得見過去佛  亦得睹當來  十方難思尊  佛眼調伏尊  即時摩我頂  復因宿妙願  得見清淨剎  如來不思議  神通亦復然  智定諸功德  皆不可稱量  世尊慈悲故  哀愍見教化  如來金色手  以摩我頂上  得見十方佛  金塔如恆沙  復見十方界  無數諸如來  殊勝銀寶塔  莊校種種色  百千眾伎樂  供養常不絕  我又見他剎  諸佛眾具塔  金銀及頗梨  各高一由延  端嚴甚精妙  不可以言宣  見諸牟尼塔  種種七寶嚴  住於虛空中  天花悉周布  又見殊勝塔  高十二由延  及睹燈明佛  淨光照諸剎  我復見處處  不思議眾塔  又睹餘勝尊  以手摩我頂  佛以柔軟手  一念摩我頂  見彼諸如來  安住於剎土  或復在空中  而現種種相  復睹諸菩薩  未脫眾惑累  在無量佛剎  修習諸苦行  日夜常勤心  以求勝菩提  又見處處有  無數諸菩薩  常能為眾生  作諸利益事  燒身發光明  以求道因緣  復見諸菩薩  安住於佛前  供養滅度佛  無量珍妙塔  以求菩提利  及以大威德  見十方法緣  燒身如燈炷  晝夜常修心  不懈於食息  又見諸菩薩  捨國城妻子  頭目及髓腦  為安樂眾生  我悉見彼此  普眼世間尊  威力得自在  不可以言宣  如我所知者  世間最為上  天中天以手  哀摩我頂時  即得見彼眾  歸命人中尊   菩薩念佛三昧經不空見勸請品第八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來處室宴寂既久。此會大眾皆悉渴仰。嚴座已訖。唯願世尊。哀愍一切屈就斯座。時不空見更正衣服。合掌向佛白言。世尊今欲請問願少宣說。我當至心聽受奉行。佛告不空見。恣汝所問。當為決疑令爾歡喜。諸天世人亦當證知。時不空見白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親近修習何等三昧。得見法樂增長其心。所聞三昧曠如大海。菩提之心安若須彌。外道邪風所不能動。於無礙法心亦無著。猶如虛空無所染污。破無明闇亦如朝日。施法光明若月盛滿。燒一切陰熾然猛炎。焚諸煩惱之大火聚。譬如江海一切諸水。水性之屬依之而活。又如大船能渡彼岸。亦如橋樑能令眾生。不墮生死煩惱駛流。猶若波梨質多羅樹生諸眾生。七菩提花悉能普薰十方世界。如優曇花世所希有。亦如良醫善療諸患。大悲廣救應病授藥。如栴檀樹能消熱惱。   又如大雨潤施一切。勝妙之法味若香蜜。令眾無畏如師子王。安樂眾生過於慈母。深知法性達義趣相。得義巧便法相亦然。善於正道具足方便。如實說法得安攝眾。開發眾生生死根源。一切法性如海一味。三昧安靜猶若山王。道心不動譬如帝幢。得堅固力身相端嚴。威儀具足無所染污。族姓豪勝功德備足。得無邊辯無所著辯。無異句辯不思議辯。無邊量辯深解脫辯。成就勝辯常忍辱辯。漸親近辯問無問辯。無毀壞辯無退轉辯。甚深句字種種說辯。甚深廣說章句字辯。無量無邊喻譬之辯。如是一切悉皆具足。未得道者當令得道。及得梵音意歡樂音。迦陵頻伽師子等音。大龍牛王鐘鼓美音。歌音弦音雷震之音。得於一切世間供養。具足六通到於彼岸。得無忘失憶持之法。獲諸善根容儀軌則。時不空見。以偈問曰。  金色百福嚴  深解於真諦  憐愍善利益  聽我問諸佛  應修何三昧  具足淨功德  人中無比尊  眾智無過者  我今問世間  最勝無上主  為行何三昧  功德不思議  雲何諸菩薩  而得人中上  應當勤修習  最勝寂靜定  行此三昧已  為世作利益  雲何得自然  多聞如大海  雲何獲不動  深妙之智慧  住佛諸功德  猶如轉輪山  雲何心不著  自然如虛空  摧伏諸外道  不起於噁心  雲何當修得  猶若日月等  又復當雲何  同彼大燈炬  求習何三昧  光明照一切  雲何得消除  眾生老病累  雲何令一切  得度於苦海  雲何得發心  敬禮三界尊  雲何如天花  相好甚明著  優曇時一現  值佛難於是  雲何如醫王  施藥滅眾病  善調伏諸根  安住於戒品  雲何如法王  度無邊功德  雲何見法滿  猶如甘淨蜜  雲何師子音  施利於眾生  雲何如慈母  施眾難思樂  雲何得四辯  行甚深菩提  為我說最勝  無上第一道  雲何能得說  無著大智慧  雲何義巧便  得法不思議  善知巧便相  知世出世法  雲何能得意  雲何復得道  雲何得憶念  雲何安具足  雲何得多聞  深廣若大海  雲何說諸佛  真實之功德  雲何說眾生  生死之源本  諸法無異相  如海同一味  雲何得三昧  不動如山王  菩提心安寂  猶如帝釋幢  雲何得諸餘  不思議菩提  雲何得端嚴  成就諸威儀  雲何得豪族  為功德法王  雲何得無邊  及得無著辯  雲何得成就  不思句字義  唯願世間依  為我分別說  雲何得最勝  無上莫能過  及以無著說  無失與忍辱  親近不思議  有問無問等  梵音意樂音  迦陵善妙音  得修菩薩行  願尊教詔我  雲何得師子  大龍牛王音  雲何得鐘音  絃歌與美音  雲何獲聰慧  願世調伏說  雲何得說法  心常無厭足  無毀諸功德  常演震雷音  雲何當得宣  種種甚深法  雲何眾譬喻  善說到六通  雲何不失法  百千歲生念  勤修不懈惓  善法普眼尊  若為十方界  說修不思議  於諸智不疑  歸趣求解脫  是以我今日  請問於如來   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如彼神通無作行力。於虛空中當世尊上。自然變成天妙寶蓋。七寶莊嚴種種微妙。於此蓋中雨眾雜花。遶佛三匝住在頂上。花傾恭敬向佛世尊。即於花中而說偈曰。  歸命於大聖  正覺兩足尊  諸天及世人  無能與等者   爾時此花墮佛足上。復更踴起。起已自然遍散三千大千世界。復於蓋中雨栴檀末。空中交紛墮於佛上。俄爾之間忽然不現。香氣芬芬充溢大千。是諸眾生聞此香者。身心安隱皆得快樂。猶如菩薩得四禪樂。時不空見現神通訖。即白佛言。雲何菩薩得大智慧速疾智慧。猛利智慧無相智慧。甚深智慧廣大智慧。普遍智慧不懼智慧。雲何獲得無上善根。心如金剛壞諸法相。身心柔軟心大如海。戒品難量心如磐石。其心柔和正直端嚴。心如山王攝眾善法。心如大地能安一切。得不信他不譏彼闕。得善趣行安住諸法。正向不謗無上世尊。生生恆得無離見佛。住此世界得見他方。無量諸佛聞法遇僧。又得攝取清淨國土。常得善根自利利他。是以我今請問世尊。我為解脫饒益眾生。為諸菩薩得不思議。具足善根請問如來。為被僧那忍苦大鎧。悲一切故請問如來。為欲利樂諸眾生故。被弘誓鎧無眾生想。欲度生死無生死想。我恆如此利益眾生。是故我今請問如來。世尊我於諸眾生所。不起壞心亦無瞋罵。誹謗毀呰及輕凌心。初無恚恨忿戾懟恨。無忘失意亦不嫉妒。不懷楚毒行於慈悲。我如是相修學大乘。為利益故請問如來。世尊。我今為眾生故捨五欲樂。能忍眾苦施一切樂。為諸眾生作法光明。世尊。我於內外諸法心無吝惜。我如是相利眾生故請問如來。世尊。我今被弘誓鎧。為一眾生於恆沙劫。入大地獄受諸苦惱。我未曾於一念之頃。退失無上菩提心也。是故我今利眾生故。悉能忍受無量極苦。而不退於菩提之心。為一切故請問如來。我今如此被弘誓鎧。為諸眾生作其僮僕。為利彼故請問如來。世尊。我今為眾生故。捨於頭目髓腦之屬。悉忍斯苦不退菩提。如是相貌請問如來。時不空見。即說偈言。  雲何習大智  廣智與疾智  我今故請問  大雄世間師  雲何得甚深  微妙大智慧  最勝菩提道  唯願普智說  雲何無懼智  善巧隨順說  復得金剛心  於法不生惑  雲何得柔和  心無有垢染  清淨戒如海  不宿於死屍  復得心如山  不動難思議  雲何不信他  亦不譏彼闕  決定行善趣  閉塞諸惡道  安住堅固志  歡喜心不壞  雲何得生念  又得於調伏  住此而得見  他方剎土佛  既得聞說法  亦得值遇僧  欲得求供養  他方剎土佛  種種妙花香  隨意以奉獻  欲求住此界  見諸無邊剎  世依示神通  向諸十方國  我自饒眾生  亦無善友勸  安住諸慚愧  自捨於己利  以利於他故  請問大勝尊  若為求佛智  攝取不思善  為此利益故  請問於如來  無著世間依  當修何三昧  如是為眾生  發弘誓大願  免濟諸群生  種種諸劇苦  雖復勤修行  而無眾生想  為利善趣故  請問於如來  於一切眾生  常起平等心  未曾有分別  恆修於慈悲  我為利益故  請問於如來  親近何等法  疾得難思定  調御說斯定  顯示無邊德  我發弘誓願  為利一眾生  於不思議劫  恆受燒煮苦  善哉令一切  長得獲安樂  永無幻惑心  常修正直意  恆舍內外法  攝取諸眾生  為作利益故  請問普眼尊  不瞋不惡口  穢謗結恨等  自身能忍苦  為他作僕使  是故我請問  大威德世尊  常以歡喜心  勤修菩薩行  捐棄無量頭  以求勝菩提  為益世間故  捨目及手足  眾生隨生死  癡暝無智慧  何方救濟彼  令得永解脫  捨所愛妻子  珍妙諸器服  金銀頗梨珠  無數眾寶藏  為趣正道故  請問於如來  慧施常無厭  聞法亦復然  住於阿蘭若  心無有懈退  為此利益故  請問於如來  常求善言教  聞惡恆捨離  於諸群生類  初無不善念  為是利益故  請問於如來  慈心觀眾生  如母念一子  於仇不追怨  更生憐愍心  為利一切故  請問人中王  若獲諸福報  設復無所得  亦當為眾生  請問大威尊  我請自然尊  若得少福者  以此業果報  疾得菩提定◎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4 菩薩念佛三昧經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四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譯   ◎讚三昧相品第九   爾時世尊告不空見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不空見。無勸汝者。乃能如是為諸眾生請問三昧。欲以解脫利眾生故。欲令眾生具不思議淨善根故。欲令眾生獲得三界最勝利故。為令眾生超出三界一切行故。為令眾生於諸有為得善義故。為令眾生深解隨順得饒益故。為令眾生於甚深法決定義故。欲令眾生尊說法故。欲令眾生敬重施故。欲令眾生捨諸有故。欲令眾生趣無上戒故。欲令眾生具足忍故。欲令眾生勤精進故。欲令眾生得禪定故。欲令眾生深重智慧。如金剛心善修定故。欲令眾生心離塵故。欲令眾生善攝心故。欲令眾生其心不動猶帝幢故。欲令眾生重法義故。欲令眾生不惜身命厭諸行故。以是等緣請問如來。   爾時世尊告不空見。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演說。時不空見即白佛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告不空見。諸佛所說菩薩所行念佛三昧。此三昧者。諸菩薩等常應親近精勤修習。既得修習此三昧已。即便增長見法安樂。增長無貪及以瞋癡。增長慚愧六神通等。增長得見一切諸佛。增長無數清淨佛土得知宿命生死因緣。住胎清曠母族豪勝。得微妙善大人相好。具足出家及捨大捨。得知眾生其行相續。具足多聞世出出法。又得種種諸善法處。當得善學世無比法。復得善巧說一切法。及得了知前際後際。字章句相智慧備足。得善轉心神通變化。善知過患得廣大力。得知他方諸菩薩等。及以眾生精粗白黑。長短大小處及非處。未成佛道趣向具足。得不動念神通具足。常得大姓高族具足。端正威勢功德具足。得梵音等及以諸辯。無不具足悉如上說。同如來生無生之生。常生中國不處邊地。欲求遍往他方世界。至諸佛所諮受正法。欲樂住此或遊十方。覲諸如來恭敬供養。彼此菩薩功德具足。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不空見菩薩  有妙三昧王  我住智力故  深知此三昧  菩薩應當修  得見十方佛  到六通彼岸  疾得菩提道  見諸淨妙土  攝知生死緣  住胎既無比  母族又殊勝  善修諸法行  相好皆具足  出家棄諸愛  人天所滯慾  為利世間故  求於菩提道  生在豪姓家  永到甘露境  具得六神通  圓足說真智  多聞持正法  獲得大自在  多聞廣於海  如聞皆修行  具眾決定義  及知眾生本  學習世出世  善法之所趣  獲得聰利智  捐去無知業  棄捨有為事  行於無為法  亦得天眼智  天耳聞諸法  憶念宿世行  知他心意識  欲樂現種種  諸妙神通事  常善轉變心  開演於明脫  開發十力慧  廣利於世間  知處及非處  諸法之所歸  說煩惱過患  常應修此定  得趣向具足  得意無與等  得念及威力  得安行亦然  姓族最殊勝  端嚴甚清顯  棄於有為行  無毀諸功德  得大威勢力  人中最殊勝  猶如天帝釋  天中獨尊嚴  欲得無比音  雄猛諸威音  成就義大仙  當求此三昧  如龍歡喜行  普施電光耀  復降甘潤雨  霑洽於大地  是龍所遊境  實為不思議  若安住最上  神通王三昧  能作諸供養  奉獻無邊佛  猶如龍王雨  澤及於一切  欲成就善教  親近最上說  攝取無為樂  當修此三昧  種種深解脫  當宣諸妙偈  欲令一切眾  鹹使得安樂  常修是三昧  不離佛菩提  及與聲聞眾  得見他方剎  若欲得諮問  此土之世尊  及諸他方佛  應修此三昧  若欲見他方  不思議世尊  親近彼諸佛  蒙光設供養  往返諸剎土  得無數功德  應當修諸佛  所說深三昧  往往從生處  恆得與佛俱   菩薩念佛三昧經正觀品第十   爾時不空見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若欲成就諸佛所說。菩薩念佛三昧者。應當親近修習何法。爾時世尊告不空見。若諸菩薩欲得修習諸佛所說念佛三昧。欲得親近諸佛如來。復欲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安住決定之心。又應永捨不決定心。捨我見心知無我心。當觀此身如水聚沫。觀於色陰當如芭蕉。次觀受陰如水上泡。復觀想陰如熱時焰。又觀行陰如空中雲。觀於識陰猶如幻化。菩薩若欲入此三昧。應當深生怖畏之想。又宜具足慚愧之心。捨不怖畏而作怖畏。捨無慚愧修慚愧心。具捨摩他毘婆捨那。以方便智捨我無我。應習智脫及三空門。又當深知三受生起。亦應捨離三不善根。即當起於三昧之聚。觀諸眾生猶如我身。觀四念處身受心法。觀四食患作無食想。所謂摶食觸思識等。修不淨想及以慈悲。安住於喜令捨具足。起諸禪定而不味著。亦不毀呰一切諸法。此身不實猶如幻焰。不樂長壽應當捨離。善防護心習學多聞。不慢於法勤護不謗。即得聞才及以法才。既聞法已守護是義。尊重佛法恭敬僧寶。近善知識遠離惡友。不著世俗言論之味。恆能不離阿蘭若行。心常平等憐愍眾生。其心不退不懷嫉妒。稱量諸法心不染累。分別一切無數諸法。常求甚深方等經典。信心堅固不生疑慮。常能精勤讀誦此經。即是諸佛無上道也。   諸佛功德之所生處。應當如是真實其心。摧伏憍慢至意聽受。增長正法離殺盜婬。嬾惰貢高是非之心。捨存真我邪謗之說。除穢亂語滅諸諍論。心樂安住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諸波羅蜜皆悉具足。能捨頭目心不退沒。如四大姓不可改易。身意精勤不顧軀命。於四供養心無貪著。安住十二頭陀之行。不求己利及以名譽。捨心愛滯得四神足。離四顛倒及煩惱刺。渡於四流於四威儀。修四念處令得五根。修行五力捨於五結。不求五欲福報之慶。捨五穢心修五解脫。善知五陰棄六欲處及六身受。除六愛身修於六念。知六識分勤求六通。修七覺意深知七界。所謂害界恚界出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及以滅界。除斷七使及七識住。捨八嬾惰去八妄語。知世八法得八大人覺。知八解脫修八正道。捨於眾生九居之處。除九慢法放棄九惱。親近修學喜等九法。又復勤習九次第定。捨十不善行於十善。方便精勤求佛十力。   又不空見我今略說一切諸佛所說三昧。應當勤修念報佛恩。學三昧已。即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是菩薩以大智力。能為眾生說此三昧。其餘聲聞不能觀察宣說書寫受持讀誦。若能觀察書寫受持讀誦之者。此人福業亦不唐捐。要當得值佛出於世。若諸菩薩教化受持。疾得不退菩提之道。又不空見諸佛所說。念佛三昧名為要法。諸大聲聞所不能行。若人聞說此三昧者。將來之世必當值佛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有修諸佛  所說深三昧  觀法心相續  捨不相續念  善觀於陰身  離我無我想  此身不牢固  猶如水聚沫  虛誑猶如化  亦如嬰兒語  觀色如浮雲  見受若水泡  想如熱時焰  觀行陰無實  猶如彼芭蕉  觀五識如幻  修慚愧恐畏  捨摩毘婆那  應遠無慚愧  除我無我見  習如與解脫  及以三空門  又應知三受  捨三不善根  常學三善根  求最勝三昧  勤行戒定智  速得甚深定  離諸邪見等  正習此三昧  捨世眾諍論  常修出世法  觀察身念處  受心亦復然  於法無疑惑  不久得此定  常行禪解脫  不惜身壽命  多聞不貢高  不誹謗諸法  聞法應受持  持已諦觀察  常供養諸佛  法僧亦如是  若於善知識  恆念報其恩  遠諸惡知友  不聞邪師論  應求讚善者  常共俱遊處  不遠阿蘭若  應求勝菩提  等心於群生  不毀呰諸法  不染一切法  應知真實法  捨諸非法行  不久得此定  除一切諸惡  及見真我者  殺害慢婬盜  毀呰嬾惰等  不作諸惡口  邪論諍訟等  次第說佛法  當求此三昧  施戒及忍辱  精進禪智等  常勤精修習  成就此諸度  不久當得斯  功德定法行  若舍內身份  及外財眷屬  不久得菩提  最靜心三昧  若人心如地  水火風空等  皆悉當速疾  獲此妙三昧  若有諸人等  身心甚端直  不貪著衣食  床褥及醫藥  是人當疾得  如此之三昧  成就四正勤  具足四如意  捨於四顛倒  及四煩惱刺  永度於四流  棄捨諸受取  修行五根力  除斷於五結  不求五欲報  捨諸煩惱心  應修五解脫  及五身三昧  諦知五陰法  深修六和敬  遠離不恭敬  除去六觸身  觀六度相續  捨彼六愛身  成就於六通  深修六念處  亦復勤專行  六識之法分  修七菩提分  復行於七財  念捨憍慢處  除斷七種使  當修如此行  以求勝三昧  捨彼七識住  除此八妄語  常修八正道  得三昧不難  得八大人覺  行八解脫門  知世間八法  即為最勝智  如此常修行  得三昧不難  自離於九惱  亦不惱他人  修喜等九法  次當得三昧  聰慧捨十惡  修行十善業  又能遵十力  得三昧不難  常受持善法  捨諸不善法  晝夜常攝心  得三昧不難  住此三昧已  不思議力說  常見佛金色  亦得聞演法  若欲見十方  滅度現在佛  及以未來世  饒益眾生者  是人當修此  最上妙三昧◎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菩薩若欲成就一切諸佛所說念佛三昧。雲何當令其心相續。佛告不空見。是諸菩薩若能至心。憶念過去未來現在。十方一切無量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悉知眾生往來生死。住胎具足母族亦然。及善相好四毘捨羅。慈悲喜捨慚愧恐畏。威儀等行悉亦具足及捨摩他毘婆捨那。解脫知行諸解脫門。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等法皆悉具足。知昔四流及生具足。亦知眾生源始具足。生諸六通起大神足。戒定智慧及以解脫解脫知見無不具足。無礙解脫及無礙利。一切善法亦皆具足。色心清淨境智清淨。金色等身清淨具足。而此菩薩應如是念。諸佛如來至心不動。亦當安住無所著心。   復應如是心相續觀。為何等法是如來耶。為以即色是如來耶。為當異色是如來乎。若以即色是如來者。色處眾生具足色陰。而是眾生應是如來。若以異色是如來者。除十二緣豈有如來。又以即受是如來耶。為當異受是如來乎。若以即受是如來者。一切眾生具足受陰。而是眾生應是如來。若以異受是如來者。除十二緣何有如來。想行識等亦復如是。為即眼根是如來耶。為異眼根是如來乎。若即眼根是如來者。一切眾生應是如來。若異眼根是如來者。除十二緣何名如來。耳等諸根亦復如是。為即四大是如來耶。為異四大是如來乎。若即四大是如來者。內外四大亦是如來。若離四大是如來者。除十二緣何有如來。地水火風皆亦如是。   菩薩如是相續觀已。明見色陰既非如來。異彼色陰亦非如來。又見受陰即非如來。若異受陰亦非如來。即想行識非如來者。異想行識亦非如來。又見眼根非即如來。見異眼根亦非如來。耳鼻舌身非即如來。異耳鼻等亦非如來。見色聲等非是如來。異色聲等亦非如來。見香味觸非是如來。異香味觸亦非如來。見意及法非是如來。若異意法亦非如來。見即四大非是如來。見異四大亦非如來。地水火風亦復如是。菩薩如是心相續觀。於一切法得方便智。   又不空見。汝以何法能得無上菩提道耶。為以身得為以心得。若以身得此身不淨。無所覺知如草木瓦礫。菩提非色無有形質。其相空寂不可見法。此身既如草木無知。雲何當得菩提道耶。若以心得無上道者。心無形相猶如幻化。菩提無心亦無色貌。如幻如化雲何可得。若諸菩薩得如此解。非身能得無上菩提。亦非心得無上菩提。不離身心得無上道。爾時佛告不空見言。應當如是觀於如來。作是觀者名為正觀。又不空見。菩薩如是相續觀法心不動搖。菩薩應當如是深解。則不退於三昧法也。又常離於不相續心。必當疾得無上菩提。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心心相續念  去來今現在  一切普眼尊  不久當見佛  住佛大威力  慈哀利世間  憶念人中華  調御功德尊  當念昔生死  住胎母族姓  容相悉具足  不久當見佛  念佛八十好  及宿世因緣  恆集最勝業  正念善法意  念佛六神變  及大自在通  戒定智解脫  皆悉得成就  雲何最上師  得此寂靜地  念慈世間尊  悲喜捨最上  慚愧力無畏  世間威德師  念佛捨摩他  毘婆捨那等  又念智解脫  及以三空門  具念修正勤  神足亦復然  念根力具足  及以菩提分  念佛離生滅  獲此寂靜處  念難思善法  色受皆清淨  想行及以識  清淨亦如是  念佛真金色  安住無著心  觀何法名佛  攝心恆相續  念色非如來  四陰亦如是  離陰非如來  想識應當知  念眼非如來  耳等法亦然  離眼非如來  五情法皆爾  念十二因緣  調心得見佛  念四大非佛  異此四亦非  應了十二緣  見佛不為難  若使諸佛陰  而是如來者  眾生悉有陰  亦應即如來  若欲得根力  當念十二緣  陰非世間師  異陰亦如是  往昔諸因緣  相續恆分別  是以能攝取  不思議智力  此身常無知  如草木瓦礫  菩提無形色  寂滅恆不生  身不觸菩提  菩提不觸身  心不觸菩提  菩提不觸心  而能有觸相  實為不思議  此是佛世尊  最勝寂靜處  善能滅一切  外道諸邪見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菩薩雲何得知我見。雲何復當得離斯見。爾時世尊告不空見。菩薩若欲捨我見者。莫著住處當依無依。欲以法明利益一切。欲吹法螺擊大法鼓。欲造法船建立法橋。度諸眾生生死有流。欲觀身相及不相續。此身不淨穢惡充滿。膿血涕唾九孔恆流。無常敗壞眴息不住。危脆難信不可愛樂。猶嬰兒語虛妄無知。是身不實如水聚沫。縱復假以衣服飲食。香熏莊嚴種種寶飾。於百千歲恣隨其意。會當磨滅長夜無益。如此身性是生死法。又為蟲獸之所食噉。復於長夜或在地獄畜生餓鬼閻羅王所。受無量苦未曾暫息。又於永劫處生死中。為他僮僕策使萬端。此身長勤受眾苦惱。而初不能知苦斷習。證滅修道行諸功德。此身雖小受污甚多。應以是身施諸眾生。若有惜命施其以壽。若須力者當惠其力。須肉與肉須血與血。當施須者不求勿與。或於彼人無所利益。願以捨身善心因緣。除我見惑得解無我。住是捨身思惟觀時。不復著於我見之惑。以不堅身修於堅身。又不空見。譬如村邑多有童子相隨出村。遊戲水邊見水聚沫。是諸童子競取弄戲。而此聚沫不自覺知。為他所弄亦無痛癢。如是不空見。若有菩薩觀自己身當知此心。猶彼聚沫無有分別。若此菩薩作是觀者。不久當得此深三昧。亦當疾得無上菩提。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欲求最勝定  得不思菩提  永捨於我見  常應觀此身  無常苦不淨  涕唾臭污等  九孔流諸穢  甚為可厭患  虛誑無真實  此是磨滅法  眩惑猶幻化  亦如水聚沫  我此身危脆  瘡疣之窟宅  周遍皆臭毒  無一可樂處  養之初無益  卒為蟲狼食  一切諸樂具  供膳於此身  會歸當朽滅  終不得一實  長勤無邊劫  苦痛恆萬端  地獄畜生報  根本受苦處  長夜增飢渴  不可不思議  眾苦所逼迫  為此乖菩提  我此身不實  應施諸眾生  解法心無惜  所須便給之  作此思惟已  即唱如是言  我今捨此身  血肉隨意取  若有惜命者  我當惠其壽  亡軀濟眾生  為疾得三昧  段段求水沫  未曾得堅實  我身亦如是  求真不可得  若得此正觀  疾成菩提道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當於世尊微笑之時。面門即放種種色光。青黃赤白紅綠頗梨。上至梵天從彼還下。遶佛三匝復至頂上。斯光俄頃忽然不現。長老阿難即從坐起。更整衣服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最勝調御尊  微笑非無緣  無上世間師  願為我宣說  為以何因緣  而現此微笑  金色百福嚴  善解於真諦  哀矜利益者  世間所歸趣  為以何因緣  而現此微笑  無等人中尊  最上無過者  如來諸功德  清妙無瑕穢  復以何因緣  而現此微笑  住聖大悲尊  一切所歸者  已離諸煩惱  以淨調御音  唯願為我說  微笑之因緣  今日誰應得  若此深廣義  誰住堅固地  誰國遇吉祥  世間所歸尊  何故現微笑  一切所歸趣  調御為我說  願聞清淨人  微笑之因緣  若蒙聖開演  疑惑則永除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我向說此相續觀時。三萬人得法眼淨。八萬百千億那由他天。亦悉離垢法眼清淨。復有三萬億那由他。比丘比丘尼證阿那含。復有三萬比丘比丘尼。及清信士女得無生忍。三萬眾生發菩提心。即皆修習菩薩之行。於人尊劫悉當成佛。此是初發無上道心。復有九萬億那由他諸眾生等。悉皆不退菩提之道。當得作佛號曰放光及離垢尊釋迦牟尼日光相佛月光明佛天中尊佛。九十二億那由他眾。發聲聞心當成羅漢。爾時世尊作是語時。聲震三千大千世界。佛以天眼見於十方。九十億百千那由他諸佛剎土。其中眾生皆見如來放眉間光。名曰明焰。遍照十方。眾生見已心驚毛堅。時彼剎土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諸眾生等。遇斯光者。其中有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有多眾生發菩提心。皆不退轉無上菩提。於未來世當得作佛。皆同一號號不退轉。爾時世尊。欲令此義光宣明顯。重說偈言。  我向宣說此  心相續觀時  即有六十千  九十九億眾  以聞法利故  而發菩提心  復有三萬人  皆得聖慧眼  已聞相續念  寂定之菩提  此等悉得免  惡道之苦難  八萬億諸天  既聞如來音  獲得淨法眼  永離惡趣苦  三萬億四眾  得不起法忍  度脫諸惡道  無復苦惱患  當得成佛道  如春之敷榮  三萬億諸人  學於菩提道  是人亦當得  諸佛大威力  既成無上道  憐愍於世間  六萬千天子  學習於菩提  樂中之樂行  猶如彌勒尊  無礙世間依  以笑廣利益  阿難汝當知  皆有因緣故  是以我今日  示發此微笑   菩薩念佛三昧經微密王品第十一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雲何當知安住慚愧恐畏等法。捨無慚愧得此三昧。爾時世尊告不空見。此諸菩薩所以慚愧。身作諸惡而懷羞怖。口意行惡復生恥辱。嫉妒嬾惰亦復如是。若起不善恭敬諸佛。畏懼諸天及以世人。惡不善法可羞恥故。菩薩如是則住慚畏。捨無慚畏諸不善法。勤修眾善護清淨行。默然閑寂三業具足。不久亦當得此三昧。生生恆得值遇諸佛。當疾得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不空見。奇哉希有。我念過去經阿僧祇億百千萬那由他劫。初第三劫名為善生。次復有劫名曰寶炬。次復有劫名蓮花池。時濁劫起餘一千年。次復有劫名曰樂住。時有國王生此劫中。名勝微密。有大威德勢力自在。王所住城名拘修摩清淨香聚。其城縱廣七十由延。有十二重七寶莊校。嚴麗光明如善建城。城北有地名為離垢。此處有苑苑名安隱。縱廣正等面十由延。周匝皆有諸多羅樹。其苑法式猶善建園。又不空見。爾時有佛。號曰明相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佛告不空見。時明相佛與其眷屬住安隱園所從比丘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心得自在所作已辦。所應學者皆悉已學。明相如來應正遍知。於其晨朝著衣持缽。翼從比丘入城乞食。時微密王聞佛當來。即乘大象象名樂手。前後導從無數百千。皆共出城奉迎世尊。又不空見。是微密王遙見佛來。光色相好微妙殊特。皆大歡喜。即便下象趣如來所。頭面禮足右遶三匝。即於道路請佛及僧。時明相佛默然許之。王既知佛已受其請。即於其夜掃灑燒香。嚴辦種種珍妙供具。復於城內遍豎幢幡。懸諸華鬘瓔珞寶蓋。牛頭香汁以灑塵坌。散種種花嚴飾於地。以篋盛花置於座前。作眾妙伎以用供養。   又不空見。王辦供已。於晨朝時與諸營從。詣安隱園頂禮如來。白言世尊。食時已至。時明相佛聞王請已。即如其相現大神通。與諸比丘俱昇虛空。放淨光明九萬百千照於東方。三方亦然。一一光中有八十億那由他等諸妙蓮華。一一華上有化如來。相好具足如明相佛。是諸如來眷屬無量。左侍帝釋右侍梵王。猶如真實釋梵無異。   又不空見。明相如來現此種種神變相時。一念之頃欲色諸天。即作無量眾妙伎樂。以天栴檀多摩羅跋沈水華鬘。如是諸香以用供養明相如來。時彼世尊為王說法。大王當知。諸行無常有為皆苦不實故空。一切諸法悉無有我。所以者何。此身不淨九孔流穢猶糞中蟲。破壞危脆唸唸不住。四大諸陰假以為身。飢渴寒熱恆來侵迫。虛誑幻炎猶水聚沫。不得自在磨滅之法。強名為人無一可恃。是故大王當深觀察。生死諸行甚可厭患。當勤方便求速遠離。時微密王聞是語已。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如是世尊。誠如聖教。有為諸行無常苦空。一切諸法皆悉無我。現見此身不淨臭穢。眾苦之聚甚可厭患。時王見佛神通相貌。及聞如來所說之法。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不空見。時彼如來。知王已發菩提之心。與諸大眾俱受王請。乘虛而往至城便下。是王從佛步入宮門。獻座已訖次第而坐。王與群臣宮內眷屬。及國人民侍立左右。擎諸供膳前受嚫願。各各授食皆令充足。飯食已訖漱口澡手。復以種種華香伎樂。名衣上寶而以供養。時微密王即於是日。捨四天下及八十四億那由他妃後婇女。以國王位付其長子。與八十億那由他人。俱共往詣明相如來。於彼佛所出家修道。王出家已將欲請法。白言世尊。雲何菩薩得諸佛所說念佛三昧。若人能得此三昧者。當疾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具足見法。時明相佛告微密比丘。菩薩有二法得此三昧。亦當疾成無上菩提。何謂二法。菩薩應當信於如來所說經典。此大方等諸佛行處。菩薩具足此二法者。得此三昧當疾成佛。復有二法。何謂為二。捨摩他毘婆捨那。復具二法。捨我無我。安住慚愧恐畏等法。菩薩若能具足二法。得此三昧疾成正覺。   告不空見。是微密比丘白明相佛。雲何菩薩安住慚愧恐畏之法。得此三昧。明相如來告比丘言。菩薩應當捨三惡業。無慚愧等諸不善法。住於慚愧恐畏之法。而是菩薩慚畏具足。捨諸不善修行善法。應護清淨身口意業。又不空見。是時比丘。於彼佛所聞說過患。即捨無慚恐畏諸惡。精勤攝心住諸善法。不失善法欲令滿足。復更攝心安住正觀。觀一切法不增不減。亦不見法去來生滅。   微密比丘作是觀時。不見諸法有種種。相觀十二緣如夢如炎。觀於諸法如影幻化。觀於諸法無增無減。觀於諸法無名無性。觀一切法無滅無生。微密菩薩如是修行。不久當得此三昧也。獲三昧已辯才不斷。過六萬億那由他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告不空見。汝莫生疑。爾時捨國出家學道微密王者豈異人乎。蓮花上佛如來是也。微密菩薩安住慚愧。修習成就一切善法。不久便得如此三昧。   又不空見。我今語汝諸佛所說念佛三昧。若有眾生不種善根。終不得聞如此三昧。告不空見。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曾於過去無量佛所。親近供養殖眾善本。方得聞此三昧寶王。何況書寫讀誦受持。分別解說觀其義趣。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種善根無量無邊不可稱計。是諸人等修菩薩乘。方得少聞如此三昧。次第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除身證。   時不空見白言世尊。是諸眾生不學大乘。為能得此三昧寶不。佛言如是。亦當能得。又不空見。譬如有藥。其質堅□不可斫刺。以石磨取用之塗鼓。若有怨敵臨陣戰時。彼軍亦以毒塗其箭。聞鼓音聲毒不能行。如是不空見。若善男子善女人等。少得遇聞三昧光聲。是人皆當得於無上菩提之道。唯除身證。又不空見。譬如眾生若依須彌金色之邊。其身即與彼山同色。所以然者山勢力故。如是不空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少聞三昧威光之力。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除身證。所以者何。而此三昧。功德最勝不思議故。   又不空見。譬如諸水悉入大海同其一味。所以然者以海力故。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不能讀誦持說書寫。但得暫聞此三昧寶。一切皆當得無上道。所以者何三昧力故。又不空見。若人正說諸佛法門得三昧母。說此三昧是名正說。若人正說如是三昧。無量無邊功德之聚。攝取長養是名正說。又不空見菩薩摩訶薩修行佈施。於一念頃以眾妙寶。奉獻恆沙諸佛世尊。以此功德當得成佛。若人讀誦受持解說書此三昧。功德勝彼佈施之福不可稱計。爾時世尊。即說此偈。  我念往昔生  調御明相佛  一切諸世間  鹹共所歸趣  慈悲哀眾生  為說眾妙法  是佛大知見  明瞭三世法  如此普明尊  世間最為上  如來不思議  無量深智力  開顯諸法門  為利群生故  發起大悲心  拔濟無量苦  明相善逝尊  八億聲聞眾  皆是阿羅漢  諸漏悉已盡  是諸應真等  隨從法王逝  時有安隱園  在城東北隅  大仙經行處  恆與聖眾俱  時有轉輪王  微密勇健士  憐愍一切故  導從出彼城  是王遙睹佛  其心甚寂怕  相好殊世表  威儀亦無比  王即步奉迎  往到世依所  既至如來前  頭頂接足禮  合掌恭敬已  往住於一面  請佛受明供  世尊默然許  王知佛垂許  還敕諸官屬  灑掃宮城內  嚴辦諸餚膳  王復到佛所  白言食時至  世尊若矜愍  願時屈威神  與諸聖眾俱  至當奉微供  時佛聞王請  即現大神變  普放千億光  遍滿十方剎  一一光明中  化作億蓮華  大悲愍眾生  為眾現斯瑞  又告不空見  彼諸蓮華中  有大威德王  相好特端嚴  各以最勝意  廣說諸佛法  諸行皆無常  苦空亦如是  無我恆不實  此為磨滅法  有何聰慧人  而生樂著心  諸行猶幻炎  破壞流動法  大悲明相佛  演說如是法  諸天見世尊  奮大神通時  作眾上妙伎  廣設香花供  善哉佛威力  不可得稱說  王睹神化已  兼設妙供養  捐去四天下  及以五欲樂  出家守一心  以修菩提道  是王學道時  問彼明相佛  安住何等法  得佛力三昧  時佛說二法  如是應當修  得此深妙定  施不思議樂  聞佛說法已  踴躍充遍身  即發菩提心  當得此三昧  微密比丘者  蓮華上佛是  若人信如來  不誹謗此經  是人住佛境  疾得此三昧  若人畏生死  心不著於我  常修捨摩他  及毘婆捨那  是人如此相  疾得此三昧  安住慚恐畏  常修於止捨  利智勤苦行  速得此寂定  觀法無增減  一切如虛空  是聰慧菩薩  疾得此三昧  不見諸法起  亦不見其盡  恆觀法無常  亦如夢幻等  常能勤習行  不久得此定  不見法異相  唯睹無生滅  又如影響炎  當得此三昧  觀諸法平等  無有差別相  內既無身想  觀外亦復然  不見其名字  亦無有生滅  若能如是觀  疾得此三昧  時微密比丘  如是諦觀已  初中及後夜  其心常相續  既聞如來說  不久得此定  即於一念頃  而證此三昧  得不斷菩提  即睹十方佛  具諸有為行  其心漸清淨  比丘在生死  滿十六千劫  曾供無量億  諸佛之世尊  然後獲寂定  得於無上道  佛告不空見  莫心疑不信  汝是聰哲人  勿懷於異見  爾時比丘者  蓮華上佛是  我今語於汝  諸天及世人  若欲觀一切  無量諸法者  是人當應修  如此妙三昧  若有人樂欲  生無量功德  施眾難思樂  當持此三昧  若人樂欲見  十方三世佛  復樂轉法輪  當持此三昧  若有人樂欲  具足諸相好  深知生死緣  亦備眾善本  是以當勤持  如此勝三昧  若有人樂欲  遠離諸惡趣  為利眾生故  當持此三昧  如是善人等  昔已曾供養  非一二與十  無量億諸佛  求最上菩提  得持此三昧  若人樂欲求  正念聞三昧  已曾多供養  過去無量佛  是人久勤修  過去所行道  若人於彼處  聞說勝三昧  即發歡喜心  踴躍意無量  昔已曾供養  多億天中天  若人於此經  常修相續心  讀誦及解說  受持與書寫  是人已曾見  無量大明力  譬如戰場所  他陣放毒箭  以聞藥鼓聲  毒消得歡樂  若人聞如是  勝定妙三昧  為他說此法  得明三昧力  當來必成佛  唯除身證者  如須彌功德  依者同其色  行者有深慧  聞定亦復然  若有人得聞  最勝三昧聲  斯人功德聚  猶如大海量  決定明三昧  當得於菩提  譬如江河水  悉入於大海  異本眾流相  皆同一鹹味  若人聞如是  微妙之三昧  即同菩提性  無異無分別  若有諸菩薩  於多億劫中  勤修行佈施  為利一切眾  諸佛世依所  廣植無量業  是諸菩薩等  涉歷無數劫  雖行佈施業  得福未為多  慈心說三昧  功德勝於彼  如母能生育  此三昧亦然  顯現難思議  諸佛之功德  是人聰慧故  常修此三昧  不久當疾得  無上自然佛◎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4 菩薩念佛三昧經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五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譯   ◎三法品第十二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幾法得此三昧。世尊即告不空見言。菩薩若能具足三法。得此諸佛所說三昧。何者為三。所謂不貪不瞋不癡。如此善根。若是菩薩住於無貪。便得滿足檀波羅蜜。心得安住如此法已。攝取不貪清淨善根。永離貧窮恆得豪富。具大威勢如日光曜。如是菩薩所修功德。皆為一切諸眾生故。所可宣說無不信受。得此三昧不以為難。亦當疾成無上菩提。菩薩具此妙善功德天人敬信。   菩薩若復能修不瞋善根之行。滿足忍辱波羅蜜也。若是菩薩安住忍度。若人罵詈刀杖加之。解其支節斷其頭首。不生一念忿惱之心。亦不說他諸惡過咎。攝取不瞋清淨善根。慈心為利一切眾生。是以修行如此三昧。菩薩安住此三昧已。得與諸佛世尊常俱。乃至夢中不離見佛。經行坐臥皆獲安樂。諸天護念不見惡夢。寤寐歡喜。刀不能傷毒亦不害。水所不□火所不燒。所資四事恆得豐足。亦為一切皆令歡喜。疾當得於無上菩提。若是菩薩除捨無明。具足不癡善根之時。正觀修行毘婆捨那。即便攝取不癡善根。於一切法決定巧便。滿足般若波羅蜜也。他來問難疾能答對。菩薩具足如是三法。速當得此三昧之寶。   又不空見。若是菩薩復具三法當得此定。何謂為三。應觀一切諸行無常。應觀一切諸行皆苦。應觀一切諸法無我。菩薩具足如此三法。當得斯定疾成佛道。又不空見。若是菩薩復具三法當得此定。疾成無上菩提之道。何者為三。所謂供養現在諸佛。及以滅度如來舍利。若以花香幢蓋繒幡種種珍妙而以奉獻。若自供養勸人令行。復應發願作如是言。以我善根佈施因緣。願得諸佛所說三昧。又不空見。復當讚歎現在如來般涅槃佛真實功德。讚戒功德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威儀神通。教化辯才阿蘭若行。及以慈悲喜捨之法。復更殊勝讚歎佛法儀容相好無量功德。既讚歎已復發願言。若我讚歎諸佛功德。設獲微福以此善根。當得諸佛所說三昧。疾當得成無上菩提。   又不空見。菩薩摩訶薩於諸佛所。聞此三昧功德名字。有三隨喜。何謂為三。如過去佛往昔已曾修菩薩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彼諸佛求是三昧。我亦隨學求此三昧。亦為自利及利他人。聞三昧已即生隨喜。我亦當復隨彼隨喜。此是第一隨喜者也。又不空見。如彼未來諸佛世尊。亦當修習菩提之行。聞此三昧自利利他生於隨喜。我亦隨喜。是名第二。若諸如來住現在世安隱住快樂。斷不善行捨諸惡趣。變化幻術種種伎樂圍硈晛晼C一切諸惡悉皆離之。深定大悲無不具足。如彼諸佛往昔已曾修菩薩行聞此三昧。即便求之生隨喜心。我今亦爾。如過去佛隨而喜之。是名第三。   又不空見。此三隨喜與發願俱。若我所獲善根功德。願使眾生常得是定。又不空見。菩薩具足此三隨喜。亦當疾得如是三昧。又不空見。若善男子善女人等。隨喜斯定得此善根功德之聚。為此善根以譬明之。如有一人以彼三千大千世界恆河沙為聚。於大聚中捻取一沙。擲過無量不可思議億那由他無邊世界。復取一沙擲過無量無數世界。如是次第盡大沙聚。此諸世界。若善算師算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不。時不空見即白佛言。如此人者不能知也。唯舍利弗不退菩薩。乃能知此世界之量。告不空見。不可思盡若干世界滿中珍寶。其高過於諸天所居。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以此珍寶施諸眾生。此善男女得福多不。時不空見即白佛言。甚多世尊無量無邊。爾時佛告不空見言。我當語汝。若善男女於諸佛剎滿中珍寶。以用施於一切眾生。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聞此三昧三隨喜已。發願求於無上菩提。亦復欲樂修於多聞。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獲功德勝彼施福。無量無邊不可稱計。佛告不空見。此念佛三昧即是一切善根之母。如是說者名為正說。◎   ◎菩薩念佛三昧經勸持品第十三   爾時世尊告不空見。乃往昔世過阿僧祇阿僧祇無邊大劫。爾時有佛。號寶勝光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無與等者。一切人天所共恭敬。解脫調伏度生死岸。無上最勝第一世尊。為護一切世間之師。今世後世皆悉明瞭。所可說法初中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時寶勝光如來世尊於彼經行。與三萬億百千聲聞。皆住學地人天恭敬。是寶勝光佛從臥而起心生念言。此諸聲聞皆住學地當隨所樂為說深法。令彼速得盡諸有漏。   告不空見。寶勝光佛即時便現大神通力。令此三千大千世界。遍滿其中皆成煙炎。是諸聲聞見此神變。不生怖畏皆大歡喜。譬如比丘得四禪樂。告不空見。寶勝光佛於夜後分為說法故。即現種種神通變化。時寶勝光佛告諸聲聞。汝等比丘見此三千大千世界煙炎不耶。比丘白佛。唯然已見。比丘當知。有為諸行無常苦空。一切諸法皆無有我。所以者何。此身不淨九孔常流臭穢充滿。諸行無常輪轉之法。危脆不堅一念不住。生老病死之所逼切。猶如幻炎水聚泡沫。無人無主猶若草木。甚可患厭應速遠離。佛告不空見。是三萬億百千聲聞。聞寶勝光佛說是法時。是諸比丘見法住法。選擇善法度四顛倒。於佛法僧得淨善法。能不信他皆得漏盡。時諸聲聞同聲白佛。如是世尊。有為諸行無常苦空。一切諸法皆悉無我。此身不淨九孔流溢。甚可厭惡應速捨離。誠如聖教誠如聖教。   又不空見。有三示現。神通示現教詔示現說法示現。時寶勝光佛以此示現。如是調伏諸聲聞眾。度三脫門空無相願。及三萬億百千那由他諸菩薩等。皆當得成無上菩提。告不空見。是諸菩薩聞彼世尊說寶三昧聞化人天。八萬四千億百千歲。轉法輪已然後滅度。時不空見白佛言。世尊。彼寶勝光如來出世。調伏聲聞為有幾何。正法像法住世幾歲。爾時世尊告不空見。如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星宿可知其數。寶勝光佛諸聲聞眾。無量無數不可限量。寶勝光佛般涅槃後。正法住世足八十億那由他歲。像法住世十二億歲。於是中間有佛出世。號曰慈行。壽不可稱量。其佛身長足一由延。國人身量六拘盧捨。蓮花周圓亦復如是。悉以此花遍佈大地。一切眾生遊息其上。   爾時世界名多蓮花。其地柔軟猶如鹿茸。若觸身時狀若天衣。一切眾生快樂無極。又如自在諸天宮殿。是諸眾生欲度東海。眴頃之間便到彼岸。南西北方亦復如是。若有眾生凡欲所之發心即至。是寶勝光佛初成道已。時四海內其地縱廣。足八萬億百千那由他。諸聲聞眾悉滿其中。諸阿羅漢皆各一食。唯除阿難。金剛密跡及阿逸多。八十那由他不退菩薩。請彼慈行如來世尊。為諸菩薩說此三昧。將欲分別顯示之時。一音之中而說偈言。  若人勤方便  求習出家行  競修最勝法  摧破四魔軍  猶如大象王  踐踏眾小草  若人欲疾得  寂定菩提道  為諸眾生故  修行此三昧  敷演淨妙法  施彼一切樂  是人則與佛  同其大悲心   爾時慈行佛般涅槃後。有一比丘名曰樹王。族正法中廣宣流布是妙經典三昧寶王。有轉輪王號帝幢天。有大威德政法治世。是王有城名帝幢處。縱廣正等十二由延。城郭樓觀皆是真金。種種綵畫眾寶莊嚴。其城四面各有三門。國界嚴飾如善建城。又不空見。時王帝幢於夜後分眠寐之中。有淨居天來至其所。即於夢中而告之曰。大王當知。有三昧名諸佛所說念佛三昧。若有菩薩修是三昧。恆生淨土不離見佛。世出世辯無不具足。必當疾得無上菩提。時王忽然於夢驚寤。猶見此天故在其前。即白天曰。誰能受持如是甚深念佛三昧。天告王曰。去此不遠有大比丘名曰樹王。常樂受持讀誦敷演。如說修行是深三昧。   爾時帝幢從彼天所。受此三昧及比丘名。至心憶持不令忘失。即於晨朝捨四天下金輪七寶。及八萬億無數百千宮人婇女。為求三昧甚深法故。即與眷屬同時捨家。俱共往詣樹王比丘。又不空見。時彼四眾天龍八部皆共圍遶。有九萬億欲界諸天。八萬那由他諸菩薩等。亦與眷屬恭敬圍遶。樹王比丘時為大眾。說此甚深念佛三昧。帝幢大王即至其所。以天真寶散比丘上。五體投地至心頂禮。復持八萬淨妙金花。天曼陀羅沈水末香。又以敬心奉散比丘。供養既畢即與眷屬。皆悉出家被淨法服。為欲修習此三昧故。供養恆沙無量諸佛。與其眷屬求是三昧。八萬四千億那由歲。衣服飲食及諸珍寶。親近供養樹王比丘。常自受持讀誦解說。如說修行是妙三昧。亦化一切無量眾生。大悲為心初無懈惓。帝幢菩薩及其眷屬。聞樹王師說此妙法。至心受持未曾暫捨深生恭敬恆如佛想。精勤修習初不休息。樹王比丘皆悉成就彼八萬億百千比丘。修菩薩行往不退地。然後滅度。彼諸眷屬皆亦命過。爾時復有佛出於世。號閻浮幢如來世尊十號具足。帝幢比丘既值世尊供養恭敬。諮稟如是甚深三昧。受持讀誦如說修行。饒益一切人天世間。皆得無上菩提大利。帝幢比丘廣宣流布諸佛所說甚深定故。過三千劫當成正覺。又能成就九億百千那由他等無量眷屬。皆悉安住不退菩提。   爾時世尊告不空見。時帝幢王大比丘者豈異人乎。今現成佛號曰高行如來世尊應正遍知十號具足。又不空見。汝今當知。以是三昧威神勢力。饒益如是無量眾生。以少聞故常值佛世。又不空見。若有菩薩少得聞此三昧名故常值佛世。何況菩薩於今現在。若得聞遇此三昧經。受持讀誦其福如上已不可量。何況復能廣聞受持讀誦解說如說修行。又不空見。若有菩薩乘於大乘辟支佛乘。及聲聞乘人天之乘。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或得暫聞是妙三昧。是諸菩薩及善男女。皆當疾得無上正覺。又不空見。是諸人等。譬如有人在閻浮提。見彼明相決定必知日出不久大光普照。閻浮提人因日光明。能得分別青黃等色。如是不空見。若有行者略聞諸佛所說三昧。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不久當得無上菩提。猶彼明相知日必出。汝當深信此妙三昧。受持憶念勿生疑惑。又不空見。善男子等如劫將盡六日出時。一切大地皆成煙焰。七日出時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一切洞然。如是不空見。善男女等學大乘者有不學者。若得少聞此三昧寶。書持讀誦解說其義。皆當疾得無上菩提。又不空見。善男子等譬如堀井若見淤泥。必定知水不復遠也。   又不空見。若有菩薩及諸眾生。於佛所說念佛三昧。應當書寫受持讀誦。解說其義如說修行憶而不忘。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不久疾得無上菩提。又不空見。善男子等譬如有人吞金剛丸。時諸聰慧善男子等。必知此人定死不久。以此金剛極難消故。如是不空見。善男子等若人於是妙三昧寶。受持讀誦廣說深義。乃至少聞三昧妙法。此善男子善女人等。不久當得無上菩提。所以者何。諸佛所說念佛三昧如金剛故。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應正遍知之所宣說。分別選擇威神守護。令諸行者不失作業。菩薩應當如是修習。恆欲利益一切世間。是名菩薩乘此樂行。如忉利天歡喜之園。若有見者身心踴悅。菩薩如是得此三昧。疾成無上菩提正覺。於所未聞諸章句等。若欲習學得亦不難。妙哉往古一切諸佛。為利益故分別示現。令滿句義安住法界。諸大菩薩攝持擁護。敷演教化令樂正道。如是法門次第儀式。菩薩大士皆應當知。又不空見。若有菩薩於此諸佛所說三昧。若少聞者是諸人等。皆當疾得無上菩提。又不空見。是故我今為汝分別開示演說。汝又當知若得聞此諸佛所說念佛三昧受持解說。不久疾得無上正覺菩提之道。是故汝今應當受持讀誦修行乃至書寫。亦當廣為一切四眾。國王大臣沙門婆羅門。及諸異學。分別解說。所以者何。此等若聞當得滿足無上菩提。   又不空見。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應當決定至心淨信此深三昧。所以者何。皆是往古一切諸佛之所稱讚。汝今當以不思議意。至心憶持深信此定。精勤修習令心相續。所以者何。此三昧者皆是諸佛真實之說隨順佛說至佛行處。選擇分別佛所證知。甚深寶財諸佛本事。往生因緣諸佛法藏。究竟秘密諸佛聖印。如實知性諸佛真身。又不空見。此三昧者出生行人無量善根。恆得生於大剎利家。大婆羅門及餘勝家。得大威力終成菩提。所以者何。諸佛所說念佛三昧甚深妙典。能施眾生不虛果故。亦令行者得無邊福。若有聞者是人獲得無量無邊阿僧祇等不可思議諸功德聚。又不空見。我今當說譬況之法成滿此義。如有智人開譬則解。猶若大施諸菩薩等。常於清旦及以中晡日皆三時。如來三昧憶念力故。以諸珍妙一切雜寶。遍滿恆沙大千世界。常以奉施億千恆沙如來世尊及聲聞眾。經百千億那由他等恆河沙劫如是大施。以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告不空見。此大菩薩所得功德寧為多不。不空見言。甚多世尊。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告不空見。我當為汝分別解說此施善根。如此諸佛所說三昧。第一真實佛口所說。若能書寫受持讀誦敷演分別解說之者。出生無量諸功德聚。比前功德其福甚多。何況聞已勸人受持。廣為四眾分別解說。又不空見。我今說此功德寶聚不可窮盡。   菩薩念佛三昧經諸菩薩本行品第十四   爾時不空見菩薩。善現菩薩。善歡喜菩薩。無量示現菩薩。無量力菩薩。無量幢菩薩。無量明菩薩。無量勝菩薩。無量智菩薩。無量修王菩薩。無量意菩薩。無量勝思菩薩。無量定菩薩。分別一切法意菩薩。分別虛空意菩薩。分別無著意菩薩。無量寶意菩薩。一切寂定自在菩薩。善教詔意菩薩。如是等比九萬百千億那由他。此諸菩薩而為上首。即從坐起更正衣服。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此諸佛所說菩薩念佛甚深三昧。憶念受持書寫讀誦。廣分別說如說修行。令心相續乃至菩提。常當受持分別宣說。所以者何。我等皆於諸佛所說甚深經典。種種相貌未曾滿足。若有多人欣樂勤修。即能增長建立安樂。所以者何。若能次第修行是法書寫讀誦。亦教他人受持解說。必能滿足無上菩提。漸漸增進成就無餘。爾時世尊知諸菩薩摩訶薩等心之所念。以佛常法即現微笑。於其面門放雜寶光。所謂金銀琉璃車□□□駏□□□□紐□檢□X鞳撰qs駜y□□楅香譝T□露桌□□p□□糖□□誇檢□E□□□綠□□□□□□襖□餞楸□□□s騄駛□□濾□□□□E膳□衽□桌□□概騎□□通姓□j□□秜蔑X騖駭飀□首痢嚏慼慼慼j□□□□飥□槥牷慼慼潯紕E饉驒樖飀□□□祰飲□□部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模憿慼慼慼慼慼慼慼樑縑慼慼潼殣鞳慼慼犛湯u□□□□□囊□楰□□□□□□□□□□□□  調御無與等  色身妙相嚴  猶如天花樹  香氣遍十方  具足善行意  修習無量智  調御大威尊  愍利諸惡趣  唯願無量智  為說微笑緣  最勝無邊智  大威無等等  何故現微笑  願說其因緣  此三千大千  一切諸世界  嚴飾如花纓  淨若忉利天  見者皆歡悅  何因現斯笑  盲瞑得明視  聾者獲聰聽  狂亂果正念  瘖啞皆能言  以何因緣故  示現斯微笑  像馬及眾鳥  皆發和雅音  一切諸樂器  不鼓而自聲  今以何因故  天尊忽微笑  上方諸天等  及下世間人  一切妙音樂  悉演殊美聲  何因示斯笑  唯願為顯說  善哉甚希有  人天皆相見  以何因緣故  示現此微笑  調御兩足尊  矜愍眾生故  願聞尊笑意  令我得淨善   爾時世尊。知慚愧安定發眾意行菩薩。及餘大士請問意故。佛即宣說如恆沙等應正遍知之所說偈。  告諸菩薩眾  汝等且應觀  彼六萬八千  諸善男子等  往昔已墮落  今還修菩提  皆誓言我等  各住生死中  當來牟尼所  當受持此經  皆樂聞此典  最勝不思議  諸佛所說法  心常無厭足  我今當告汝  此諸菩薩眾  非唯一佛所  發斯深敬心  憶念於往昔  三萬六億等  百千那由生  為攝法利故  爾時於是處  初起一切行  又於彼前生  恆沙大智所  是處初起行  攝取最勝法  明慧人求法  心常不滿足  恆捨身命財  以求菩提道  憶昔恆沙等  不可思議劫  時有正覺尊  無量大勝光  是處初起行  為求法利故  又於寶勝炎  大明及電光  難思照一切  是等大仙所  三業持此法  為攝最勝道  日光及月光  難思功德海  具足一切行  如是諸佛所  是處初發心  為求勝菩提  又於彼前生  值遇猛盛光  及與師子佛  於彼如來所  三業受斯法  求第一菩提  於彼過去世  諸佛恆相繼  師子幢如來  功德悉具足  是處又發心  為求法利故  復有他方佛  號曰勝帝幢  調伏聞世間  於彼諸佛所  為求勝法故  攝取無上慧  無量智生等  不思議諸佛  法音聞高遠  如是世尊所  三業受斯法  求第一菩提  昔於善眼佛  猶無邊火幢  發此猛利心  求無量菩提  又於光力王  變化神剎土  住是大仙所  以求勝菩提  光炎生調御  無量相德明  於彼初發心  求此三昧寶  炎光及大眾  明聚降怨佛  如是世尊所  求法施眾樂  一切光如來  難思及日明  無量力善逝  無邊定意佛  於彼諸世尊  發心施法樂  金花大聖尊  善花香正覺  阿蘭若行佛  無漏如來等  如是諸佛所  敬求最勝道  此方及他剎  過去無量智  於彼兩足尊  受持此三昧  身口意勤修  求第一菩提  以此諸善業  供養天中尊  具足滿八萬  常求無上道  是諸菩薩等  死此離惡道  一切共俱生  恆奉人天尊  永離邪惑法  不生卑賤家  遠離惡知識  親近於善友  攝取諸功德  乃至於菩提  當於未來世  值遇彌勒尊  供養天中天  攝取勝菩提  慈氏尊滅後  師子佛調御  於彼世尊所  為法淨三業  攝持諸勝行  以求正覺道  賢劫中千佛  無上兩足尊  當為此菩薩  宣說深妙法  是諸善逝子  必獲無礙色  過此賢劫已  無量光如來  月顯及賢觀  相繼出於世  賢觀佛滅度  其間甚久遠  多羅幢如來  紹繼廣開化  彼諸敏慧人  為法設妙供  多羅大聖尊  既入於涅槃  分別世如來  其後次成佛  為深三昧故  奉敬彼法王  分別佛滅後  示現尊出世  示現聖日沒  花上世所依  次第成正覺  當生一切見  花上既善逝  優缽羅勝佛  出現調世間  當供兩足尊  優缽羅滅度  拘修摩世依  其次成菩提  彼佛慧日沒  莊嚴大勢尊  於是出於世  莊嚴聖眼滅  次有眾智勝  於彼為法故  廣設無量供  眾智勝滅後  善現佛大智  當興於世間  善現泥曰已  妙持世依師  次為調御尊  妙持如來後  善圍遶世尊  第一智當興  於彼求菩提  善圍遶佛滅  無量光正覺  大勝無邊明  現前最法王  如是三調御  相繼出於世  現前慧日沒  最熾念王興  為此法利故  供養難思議  知彼當來佛  一切世主上  受行此菩提  為求法壽命  以是諸善業  於此界命終  得供無量壽  大威降怨佛  既值人中尊  廣設無邊供  為得法義利  攝第一菩提  住彼諸世界  眾多世智所  為利益眾生  不求五欲樂  奉敬多億佛  當成無礙智  憐愍脫眾苦  安樂諸世間  獲最勝菩提  彼剎廣難議  眾寶妙莊嚴  無邊淨妙樂  若億那由他  是諸菩薩等  讚人中法王  不思議佛智  我今告汝等  諸天及世人  若求學佛智  則與如來等  是人樂佛智  求習勝菩提  以求菩提故  應獲人尊法  諸天龍夜叉  迦留摩□羅  及諸勾槃茶  常深護佛法  若人求菩提  護法應如子  若求佛菩提  則得大果力  端嚴甚殊妙  色像如真金  常為一切眾  普慧深遠義  具足不思議  一切諸功德  淨色百福嚴  世間最上寶  人天無比尊  龍鬼莫能議  是人依菩提  得供最勝仙  為利眾生故  開示深定法   菩薩念佛三昧經正念品第十五   爾時眾中思義菩薩。捨非義菩薩。心勇健菩薩。分別心菩薩。無慳意菩薩。拔煩惱菩薩。善思義菩薩。眾智菩薩。無縛菩薩。眾光菩薩。智燈光菩薩。造智知識菩薩。無等煩惱菩薩。帝幢天子。他化天子。皆共恭敬而白世尊。今言諸佛之所說者。何故名為諸佛所說。雲何諸佛何者是佛。當雲何念名為念佛。為起身念為起法念。爾時世尊告諸菩薩。善哉善哉。諸善男子。汝等所問甚深難思。皆是承佛威神之力。生此樂說無礙辯才。諸佛所說名為佛說。正念諸法真實之相。是名念佛。何謂正念。莫著一切諸惡誹謗。應修一切無譏謗法。當離於我及以非我。不見眾生壽命宰主。育養士夫人及生者。莫著作者使作之者。陰界諸入想所緣處。於一切法今世後世。乃至三界無依無染。我見諸行無取無捨。禪定解脫及六神通。如意根力菩提覺分。毘捨羅等無量善法。略說九萬億那由他不可思議甚深三昧一切諸佛常所念法佛方便慧。隨而書寫讀誦敷演方等經典。說佛功德名佛所說。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常能捨一切  有為虛危相  不得諸法性  則獲是三昧  莫著諸誹謗  及憶想分別  永離我我所  如是得三昧  不於諸陰法  見眾生壽命  我人及起者  士夫養育等  亦無分別想  是名為說法  於諸法不染  我性及我所  見我非陰生  則得此三昧  色受想行識  一切空無相  根本皆不淨  知此得三昧  觀諸有為法  從緣不自在  一切不真實  虛誑不可取  如彼從緣法  是則名眼入  耳鼻等亦爾  皆無有自性  若能諦分別  得生此三昧  是身虛無實  陰聚無一淨  九孔流膿血  誰當樂此處  意入唸唸滅  虛妄常如幻  若能深分別  則得是三昧  一切諸入等  皆空無有實  凡夫猶小兒  癡惑計有身  貪愛之所迷  不知是虛妄  是身如空聚  眾賊之所止  可患虛誑法  智者常厭離  如是深觀察  則得是三昧  陰界入諸法  皆空無一實  若人能分別  得生此三昧  如炎泡聚沫  幻化芭蕉等  當觀身危脆  不實倍於此  若此諸菩薩  如是智不毀  疾得一切佛  所說深三昧  諸法不自生  亦不從他有  畢竟無所住  無漏法亦然  若能如是觀  則生此三昧  捨一切有為  諸行變異相  此法如虛空  生者不可得  菩薩如是知  修學一切法  疾得勝菩提  轉無上法輪  是菩薩則能  建立於法幢  以不思議智  分別一切法  皆見是虛誑  畢竟不真實  我今雖為汝  宣示此三昧  如是儀式相  其義甚難知   爾時世尊說此法時。有諸菩薩得無生忍。又復安住念佛三昧。是諸菩薩皆見東方。如恆沙等諸佛世尊。說此三昧清淨平等。無增無減無二無異。其餘諸方亦復如是。皆有無量億那由他如來世尊。俱時皆演諸佛所說念佛三昧。時諸菩薩聞佛所說身心歡喜。快得安樂不勝踴躍。即於佛前重以偈頌說其相貌。  歸命世光明  正覺牟尼尊  大法聖醫王  釋迦佛智海  人依師子王  普示諸色相  見彼東方剎  那由他諸佛  非愍眾生故  說法如師子  調伏那由他  如是諸菩薩  安住童真地  得無生法忍  善順甚深性  於法無所壞  其餘九方等  相貌亦如是  悉見多億眾  那由他諸佛  譬如師子王  恐畏之所依  無漏寂無等  轉第一法輪  是處無去來  其相亦不住  一切法無實  性空無生滅  眾生及壽命  士夫亦如是  一切陰界入  無實如空捲  譬如諸野獸  畢竟無所依  諸法實無生  或有常不淨  穢心貪生死  如彼癡嬰兒  多億那由劫  恆苦而不厭  是以佛慈悲  為此說菩提  是故諸佛子  常捨身手足  頭目及髓腦  妻息妙珍寶  皆悉能棄捨  以此行菩提  既能施妻子  眷屬諸外財  又棄天世位  身肉及筋骨  能捨是難捨  疾得成正覺  施戒最勝果  忍進禪慧等  行慈悲喜捨  以求無上智  菩薩應修是  為利眾生故   爾時世尊。即以偈頌答諸菩薩。  菩薩若多劫  修行是真如  不異不分別  以此說菩提  其性甚寂靜  難得難可見  當起無盡意  修習如是行  是菩薩則得  進智近菩提   爾時世尊為諸菩薩略說四法。滿菩提故。而告之言。諸善男子。當學戒品善自防慎。守護觀察生智方便。常勤修習乃至菩提。於諸眾生恆起慈心。為除我見及我所想。求於最勝無上菩提。乃至捨身及以命財。應當守護成就增長。如是四法三昧根本。   菩薩念佛三昧經大眾奉持品第十六   爾時世尊知九萬億那由他等諸大菩薩摩訶薩眾皆悉已集。復有百千萬億菩薩。是等當於彌勒佛時。悉得住於不退轉地。是時東方九萬九億百千那由他諸菩薩眾。梵上菩薩而為上首。南方復有九萬九億諸菩薩眾。持誠菩薩摩訶薩等而為上首。西方復有九萬九千諸菩薩眾。大智菩薩摩訶薩等而為上首。北方復有九萬九千諸菩薩眾。大光菩薩摩訶薩等而為上首。復有住彼歡喜世界。無量菩薩皆悉來集。梵身天王大花梵王無量梵王皆悉來集。復有無邊百千那由他釋提桓因眾念天主。而為上首。復有無量百千億萬那由他等四大天王。復有無量迦流夜叉持鬘夜叉常醉夜叉。復有諸餘天龍夜叉。乾闥婆王阿修羅王。迦留羅王緊那羅王。摩□羅王羅剎夜叉。拘槃茶鬼富丹那鬼。及與迦吒富丹那鬼。如是種種無數百千。大力鬼神亦來在座。爾時世尊應正遍知。知諸大眾皆悉已集。將為此等略說斯經功德深重次第之法。為欲調伏諸人天故。復作師子□祒□□□□□□□□□□坱u□□□娀奎□槏i裀□送堅褽□□□部慼慼撓堙潦D襤程榃□□□延褽□□□靈埤□□□模□□椿部慼慼慼戮□□□□□□駕楰□□說椹□埤□□□娀□楦□□□□□娀□埤□誇□□□□鷺□□婦饈□□□□□騋偷□□□G□□□□娀姖憤H□檢□□婧□椽□□□□□□娏騖駂□□駛□□礸橖□□餾□埤□飼訏騖饉□□□□□秜D□餾□□□□飛R榖□玲□□逆□櫚□訇慼慼潘U逆□s駶□□送橖□□□□□□□□□祜□□概餿□□□鎯鰤鞢慼潼CD栗槨□□飀□□娀□埤□椽□□□騖餓□□礸馘秎□□礹視駭餖s駶□裀□□□量祤褙□褙□□□Z□□□□槭飀□□褸桌□□□i□□概饅□Z□□襋埤□□獢樊H禘羺f□□□□□飼襤飀□□祤駝□□婛穜逆□襆勒□□連□□□□馜饅□□□□□楜□q饑□□|楺□i□□□□楰□□□□□□□□奧駍□□馜送□□暽楀A□□□□Z□□□槭□Xs驟□□濾□□□馜騫哅□□哅□□□□襤禎橛□誅阨遄慼敵陛慼慼慼s騊□□贊□祜□觙D□檢□□□□延襤穾□□□□□□□□□搳慼|□□□s馮□飀□□□□□纂慼j□膳□衽□□□桌□□馜騉□□覢□駎□□□□椸□□樊□□□□椸膳□衽□i□□□□娙□□襯橈□□橈□□□s糖□□□□□楌樇□襤馨□□□□□□秜D□□椿棚禳慼犛J□□□□瑮蛂慼慼慼摯鞢慼慼慼慼慼撙嘛^檢□□□漶慼慼D□□槙□□□餾□□□□馜馱□飼觜D吝飀□□□□璉綠□□□馜馱□信觜D吝飀□槙□□ ̄H□□□□馜馱□飼襉U駎□□驖□槾婖□□計□橙□稀奱□□□概駍□穠詙□馞□□□□□□□□□□馜馱□□觜D吝飀□□馱□穘茶妼□□□□楰□□臨□□□□祤秜J□禭□□□□□□騫襤椏騖飣稿□Lj□□褸橖□□饅□詘錄n姭飀□J□□□□禬□□□□駩□□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五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5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No. 415 [No. 414]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序品第一   爾時婆伽婆。在王捨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大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調伏一切猶如大龍。捨離重擔不受後有。所作已辦獲真己利。住平等智入解脫門。自在得度眾苦彼岸。惟除尊者阿難一人。   復有無量諸菩薩摩訶薩眾。皆從十方世界來者。各與一切菩薩。摩訶薩眾俱。   復有無量淨居諸天子。其名曰難陀天子。須難陀天子。栴檀那天子。須摩那天子。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難勝天子。善威光天子。如是等諸天子眾。過夜半已放大光明。直照於此耆闍崛山已。鹹詣佛所頂禮尊足。即以天多摩羅跋香。天沈水香。天多伽羅香。天末栴檀香。及牛頭栴檀香。如是等種種諸香。慇懃再三散於佛上已。復以天散華及天雞婆羅華。摩訶雞婆羅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阿地目多華。以如是等種種眾華。亦慇懃再三散於佛上已。而復漸進。前詣佛所右遶三匝。一心恭敬合十指掌。稽首禮佛退住一面。   爾時諸天子眾各如是念。今此菩薩念一切佛三昧法門。過去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已曾於彼天人大眾中。宣揚分別利益一切諸眾生故。今我世尊。豈不為斯天人.大眾.梵.魔.沙門.婆羅門.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敷演宣說如是妙典。為欲利益一切世間天人大眾故。亦令未來世一切眾生鹹蒙利益故。   爾時難陀天子。須難陀天子。栴檀那天子。須摩那天子。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難勝天子。善威光天子。如是一切諸天子眾。作是思惟已。即白佛言。世尊婆伽婆。今此菩薩念一切佛三昧法門過去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已曾為諸天人.大眾.梵.魔.沙門.婆羅門.諸龍.夜叉.乾闥婆乃至一切人非人等。敷揚演說如是經典。利益世間諸眾生故。惟願世尊大慈哀愍。今亦為此天人.大眾.梵.魔.沙門.婆羅門及彼一切人非人等。演說如是方等法門。令諸世間多獲利益安隱快樂故。   爾時世尊大悲熏心。為欲利益一切世間諸眾生故。默然受是諸天子請。時諸天子見佛默然。知聖哀許。頂禮佛足圍遶三匝。即於耆闍崛山忽然不見還於天宮。   爾時世尊。過夜後分將明旦時。便作大師子王警欬之聲而復微笑。時佛如來應供等正覺。忍發如是殊異聲已。須臾之間是耆闍崛山。精舍所有諸比丘眾。承佛威神一切皆悉集於如來應供等正覺所。   爾時復有眾多異阿蘭若處諸比丘等。具大神通有大威德。亦皆承佛威神俱從阿蘭若處來。入耆闍崛山集如來所。   爾時王捨大城。一切諸比丘尼亦皆承佛威神。入耆闍崛山集如來所。   爾時摩伽陀國主。韋提希子阿闍世王。與無量百千眷屬前後圍遶。入耆闍崛山集如來所。   爾時復有諸夜叉大將。其名曰阿吒婆迦曠野居夜叉大將。伽陀婆迦驢形夜叉大將。金毘羅摩竭魚夜叉大將。須脂路摩針毛夜叉大將。摩羅陀梨持華鬘夜叉大將。如是等諸夜叉為首。並餘諸夜叉輩。有大威神具大勢力。各與無量百千眷屬前後圍遶。入耆闍崛山集於佛所。   爾時復有諸阿修羅王。其名曰大叫羅□阿修羅王。種種可畏毘摩質多阿修羅王。須婆□善臂阿修羅王。波訶羅舒展陀阿修羅王。有大威神具大勢力。聞佛警聲。心生驚悚身毛皆豎。各與無量百千眷屬前後圍遶。來入耆闍崛山集於佛所。   爾時復有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諸大龍王。及其眷屬彼各聞佛警欬聲時。心生驚悚身毛皆豎。承佛威神來入耆闍崛山集於佛所。   爾時捨婆提大城給孤獨長者。亦與無量百千眷屬前後圍遶。自捨婆提詣王捨城。入耆闍崛山集於佛所。為欲恭敬供養如來聽聞正法故。   爾時毘捨離大城。亦有無量諸梨車子。皆生大淨婆羅門家。其名曰善思梨車子。伏怨少壯梨車子。功德生梨車子。無邊手梨車子。舉手梨車子。然手長者子。如是等而為上首。皆已久住無上大乘。各與無量百千眷屬前後圍遶。自毘捨離詣王捨城。入耆闍崛山集於佛所。   爾時瞻波大城。復有無量諸長者子。已於過去供養無量無邊諸佛。種諸善根具大威德有大勢力。其名曰善住長者子。利益長者子。無邊精進婆羅門子。如是等而為上首。及餘無量長者居士。各與無量百千眷屬前後圍遶自瞻波城詣王捨城。入耆闍崛山集於佛所。為欲恭敬供養如來聽聞正法故。   爾時波羅奈城。有無量種異類人眾。已於過去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植諸善根皆已純熟。自波羅奈詣王捨城。入耆闍崛山集於佛所。為欲恭敬供養如來聽聞正法故。   爾時拘屍那城。復有無量諸力士末羅子。亦曾供養無量百千諸佛世尊。以久熏修諸善根故。有大威德具足勢力。亦與無量眷屬圍遶。自拘屍那詣王捨城。入耆闍崛山集於佛所。亦為恭敬供養如來聽聞正法故。   爾時東方過無量恆河沙諸世界中。一切大梵天王並餘天眾。有大威德具大神通。聞佛世尊大師子王謦欬聲時。鹹大驚愕舉身毛豎。承佛威神各與無量千萬天眾眷屬圍遶。皆自本處發來詣此娑婆世界王捨大城。入耆闍崛山集於佛所。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皆有如是無量恆河沙世界。所有一切大梵天王及餘天眾。有大威德及大神通。聞佛世尊大師子王謦欬聲時。亦鹹驚悚舉身毛豎。承佛威神各與無量千萬天眾眷屬圍遶。皆自本處發來詣此娑婆世界王捨大城耆闍崛山集於佛所。   爾時耆闍崛山。其地弘博縱廣正等。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大眾充滿無有空處如杖頭許。然彼大眾皆有無量大威德力及大神通。一切天人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輩皆悉充滿。   爾時世尊知諸世間天人大眾一切集已。復發如是大師子王謦欬之聲。發大聲已自精舍出。至一方所而復微笑。時諸世間天人大眾睹是事已。各捨己服及諸華鬘。以種種香而散佛上。供養恭敬至心瞻仰。   爾時大眾中有尊者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大迦葉。尊者須菩提。尊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尊者羅□羅。尊者大劫賓那。尊者大迦旃延。尊者阿泥樓陀。尊者護世。尊者守籠那。尊者難陀。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及餘一切諸大聲聞。皆是大德具大神通。一切皆來集斯會坐。   爾時大眾中復有尊者。彌勒菩薩摩訶薩。越三界菩薩摩訶薩。踴大步菩薩摩訶薩。初發心即轉法輪菩薩摩訶薩。善思菩薩摩訶薩。大音聲菩薩摩訶薩。善行步菩薩摩訶薩。超三世菩薩摩訶薩。持世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等而為上首。及餘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皆於過去無量諸如來所。種諸善根眾行熏修功德成滿。久已得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尊者不空見菩薩摩訶薩見佛世尊復微笑已從座而起整容理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說偈曰。  最勝無上兩足尊  無緣不應現微笑  一切世間無等侶  惟願為我演笑因  常施貧窮諸所須  亦說大乘最妙寶  能與生盲決胎膜  今事微笑何因緣  世尊三界尚無比  何況世間得論勝  能作世間大導師  今應顯笑有何緣   爾時世尊。即告不空見菩薩摩訶薩言。不空見。汝今見斯勝地方所左右邊動眾相莊嚴可愛樂不。不空見言。如是世尊。如是婆伽婆。佛復告言。不空見。汝應當知此地方所。往古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已曾受用教化遊居。爾時不空見菩薩聞佛教已。速疾而行趣彼方處。至彼方已。便入三昧。住三昧時。自然成就上妙寶座。種種莊嚴皆悉具足。嚴飾座已。還詣佛所。頭面禮足而白佛言。世尊。今此方處莊嚴若是。惟願世尊。亦當及時處斯勝地。爾時世尊便往方所。至方所已如法昇座。於是如來應供等正覺昇此座時。如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大地六種震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震遍震等遍震。湧遍湧等遍湧。吼遍吼等遍吼。起遍起等遍起。覺遍覺等遍覺。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中湧邊沒。邊湧中沒。時此大地如是動已。佛神力故遍此世界有大光明。令諸眾生等受快樂。下至阿鼻大地獄中。所有眾生蒙光觸身。諸苦消滅等受快樂。如是一切諸地獄中受苦眾生。及以諸畜生輩更相殘害。閻羅王界諸餓鬼等。遇斯光已所有苦具皆悉消除。飢渴充滿無有眾生不受樂者。當爾之時一切眾生。悉捨惡念皆起慈心。遞相愛樂各懷悲愍。猶如親屬相視歡欣和合同座。於是讚曰。  世尊處斯座  能放大光明  大地六反動  令眾生歡喜  如來處斯座  法王放光明  當知如是時  眾生等受樂  正覺處斯座  大智歸依處  放光利世間  遍照此佛剎  奇哉是大乘  最勝乘無上  如來處斯座  利益難思議  奇哉是大乘  最勝乘無上  沙門婆羅門  於此莫能測   爾時世尊出廣長舌。遍覆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已。告諸菩薩摩訶薩及諸大聲聞眾言。諸善男子。汝等當知昨中夜後。欻有淨居諸天。難陀天子。須難陀天子。栴檀天子。須摩那天子。難勝天子。乃至須多波天子等。與無量諸天子。有大威德具大神通。放盛光明直照耆闍崛山。來至我所。即以種種天上妙香。所謂天末栴檀。乃至天多摩羅跋香等散於我上。復以種種天華。所謂優缽羅華。乃至大曼殊沙華等。供養於我右遶三周。頂禮我足退住一面。彼退住已。更於我所增敬上心。合十指掌默然而住。住已即作如是思惟。今此一切菩薩念佛法門。過去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已曾為彼天人大眾宣揚解釋。惟欲安樂彼諸眾生。今我世尊亦當為此天人大眾。如是演說念佛法門。安樂利益諸眾生故。彼諸天子如是念已。即便請我說此法門。時我默然許為其說。諸天知已於是不現。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比丘知昨中夜後  淨居天王摩醯羅  將諸天眾及眷屬  難陀及以須難陀  須摩那天栴檀等  乃至難勝須多波  普放世間勝光明  直照此土耆闍崛  彼天既來至我所  以天華香而供養  然始右遶我三周  頂禮恭敬一面住  彼諸天子默生念  今此念佛修多羅  過去最勝曾廣宣  憐愍世間眾生故  今我釋尊十力具  寧不演說斯法門  利益世間諸群生  安隱一切天人故  諸天念已便發請  時我默然遂許之  我故欲於耆闍山  如先諸佛所演說  天知我已許之故  生大歡樂尊敬心  一切鹹復恭敬禮  右遶三周然後去  比丘汝輩當善聽  我聞過去諸佛說  莫於是處生驚疑  諸如來智難可測  往昔諸佛所行道  我先知盡無復疑  現在一切人中尊  所得菩提我已證  當來大悲愍世者  自然法身我覺知  我今具足無礙智  如是大智難稱量  超出世間無與等  一切眾生莫能測   菩薩念佛三昧分不空見本事品第二之一   爾時世尊告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連。尊者大迦葉。尊者須菩提。尊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如是等具足神通有大威德諸大弟子言。汝諸比丘。如汝所知依汝境界。當於我前各師子吼。何以故。若汝說者令此一切天人大眾諸聲聞人鹹得信解故。   爾時世尊。復告彌勒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越三界菩薩摩訶薩。超不思議菩薩摩訶薩。善行步菩薩摩訶薩。初發心即轉法輪菩薩摩訶薩。善思惟菩薩摩訶薩。大音聲菩薩摩訶薩。持世菩薩摩訶薩。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等言。不空見。汝今應當大師子吼。決定請說諸佛世尊所得功德真實相貌。汝若請者則能利益一切世間諸眾生輩。是故我今躬自勸汝。時彼不空見菩薩聞聖教已。即於佛前。以偈讚曰。  世尊百福金色身  慈悲妙覺第一義  功德智慧斯無減  忽令我請何因緣  無有等類人中尊  世間勝智靡超者  法王功德已究竟  何緣今日勸我請  佛滅清淨禪第一  智慧深妙解脫真  解脫知見先圓滿  何故今日勸諮問  法王威儀鹹具足  一切世間最尊雄  既能自利亦利他  大師何因勸我請  世尊慈悲久淳至  曠劫常行無怨親  無障礙辯難稱量  何因世尊令我請  能施一切貧乏財  亦開世間生盲眼  勝尊能令怖者安  何緣世尊勸我請  佛身滓穢不能污  衣服本來離塵垢  生處王中聖王家  何因今者方勸請  聖衣離身四指間  終無近體而能住  旋嵐巨風吹不動  聖尊何事而勸請  世尊尋常行路時  所至窊凸自平滿  或經高阜即坦然  何因今日令我請  世尊身相悉圓滿  行步支節無動搖  由得不壞難思議  不應今日令我請  我觀世尊迴顧時  大地便隨六反動  無有神足若如來  如是自在人中最  世尊光明所照觸  能令狂者不失心  但能暫睹如來光  或時失念旋即復  世尊行時足動塵  眾生遇者七日樂  乃至壽終隨意生  故我歸命與樂者  若人遭病受大苦  眾痛酸迫不能堪  暫蒙世尊以手摩  即得安隱不可說  世尊法身具斯力  皆因曠劫長時修  是處終無有疑惑  導師不應勸我請  人中獨尊種種能  調伏大仙度一切  我今還白天人師  是故不應勸我請   爾時世尊。復告不空見菩薩言。善哉善哉汝不空見。快說是事善思念之吾當解說。不空見言。如是世尊。惟願廣釋我今諦受。佛告不空見。我念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時彼有王名無邊精進。有大神通具足威德正法治化。所居大城名曰善住。其城寬曠東西具滿十二由旬。南北惟有七由旬半。城有七重。其城重別皆以七寶。所謂金銀琉璃頗梨馬瑙車□□紐□□□□□襦□隆|橖□□□馬□□□□□檳好□j□坰w□□□誇驖□□□□榜餺□姛□□□□□襻□□□□逆□□□褻大餞□覈□□楅橖□□□□□□□□□□□□□□□馥□搾憿慼慼憬朘x隆|楻□□□馬□□□□□□蓿G□□覜□□□□e□□□嬪楅椸□□首□□□Xg□j□□□□□□□□□□婢襐饋奇□s驟□□□□□姌楦□馨□□馬□□□□□□E□□□□□□祅□□橚j□列馬□□□□矩j□□櫸□□□□濾□□□□□□□□□裀□□□□□觜紐□裀□□□□婦覲駒□裀□□□X踩鼮隉慼慼|橖□□□覘□□□馬□□□□□□E□□襌□榜餞榆饜□檢□□□□□駒□禢試□飀□觨~□□槔襯櫚□榆飀□□送□橚諢慼慼潑_□s□□□□馬□□□□□□牷慼慼潠縺獢慼潯租v覷□□□□□稚□□□□□騊□□覺驠□□□橙□騊□□□隆z□□馘\濾□□魽慼憎ㄐ撐□j□D累粳規□艙}埤□馬□□□□□□牷慼慼撥捆}褸□□X﹛慼慼慼慼播Z□□□□□□□□□樂□q□樏□□□□樏□□架贊□樏□□覯觾婧□□□□□楈騿樏□□□飼訏□馱\濾□□楦□騏□□□□槔□槄□膩f□馬□□□□□□]□送□□□逆□□□搾饑襌□□檢□\濾□□□覈□□□□□駙□□□□□娏咽□□□□□姜紐□□□□娏咽□□紐□□姐駒□□□□娏咽□□駒□□婠禢觀□□□娏咽□□禢□□婦□駂□□□娏咽□□□馨□□□滄□□~□□ヾL□□樹者赤真珠為葉及以華果。赤真珠樹者珊瑚為葉及以華果。珊瑚樹者真金為葉及以華果。復次不空見。諸多羅樹光茂可觀。微風觸動出妙音聲。若得聞者歡喜受樂。如人作樂能生種種微妙音聲。若有得聞無不受樂。彼多羅樹風來觸時出微妙音。令人樂聞亦復如是。復次不空見。彼王城中常有如是種種諸聲未曾斷絕。所謂象聲。馬聲車聲。步聲鼓聲。貝聲箜篌聲。琴瑟琵琶箏笛笳簫。如是一切種種音聲未曾暫息。王恆宣令國內民人。誰有所須飲食衣服象馬車乘。隨意所須皆悉給與。復次不空見。彼王城外多羅樹林。行人遊處在下休息。若飲若食或臥或坐。聞此寶樹諸微妙音莫不皆受五欲妙樂。復次不空見。彼精進王。於大城內近遠皆如一射箭所。置一華池四岸及底皆四寶成。四面階道七寶莊飾。所謂黃金階道白銀莊飾。白銀階道琉璃莊飾。琉璃階道頗梨莊飾。頗梨階道馬瑙莊飾。馬瑙階道珊瑚莊飾。珊瑚階道虎珀莊飾。眾寶雜廁見者歡喜。復次不空見。彼池復有諸種妙華。所謂優缽羅華。缽頭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如是眾華香氣芬馥。眾生聞者無不愛樂。於池岸上復植諸華。所謂伊尼摩迦乃至達□迦利華。眾華可愛猶如天華。彼華池門常開不閉。人民往來無遮禁者。復次不空見。彼精進王。於大城內置遊觀園。於諸園中復有種種七寶樹林常有華果。王與夫人後宮侍御。同共遊處歡欣取樂。門亦不限任彼人民遊觀嬉戲等受快樂。復次不空見。又於彼園內面各一箭所別置花池。亦以金等四寶所成。復用七寶嚴飾階陛。眾色光麗見者樂觀。彼池水內種種諸華。所謂優缽羅華。乃至分陀利。是等眾華芳鮮可愛。池岸復有多種林樹及諸華果。所謂婆尼斫迦華。陀摩那伽。乃至達□迦利華。是等華果香鮮可愛。人民取用無遮禁者。復次不空見。彼精進王。稟性仁愛慈念眾生如母愛子。亦常深心敬事沙門婆羅門剎利長者。如子事父。復次不空見。彼王形量魁偉挺異常人。身體圓滿眾相具足。面目端正顏色光榮。威德弘普天人愛敬。復次不空見。彼王宿植德本生剎利家。種姓尊高世無勝者。所生父母七世清淨。妻子眷屬福慶會同。無有一人行過非者。復次不空見。彼王以福業故。天下豐饒凡是百味恆滿倉廚。繒錦諸珍盈溢府庫。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5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二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不空見本事品之餘   復次不空見。彼精進王。以慈愛憐愍多好行檀。常為大會無礙施主。天下所有沙門婆羅門貧窮疾病。諸乞求者隨須給與無有休厭。   復次不空見。彼精進王。凡所統領八萬四千城邑聚落。皆是淨業勝因所感七寶合成。於諸城上一一復造八萬四千栴檀樓觀。諸門左右亭傳路次。悉有堂捨眾寶莊嚴。門無晝夜常開不閉。以擬一切等獲大安。又諸城內衢巷街陌。恆然燈燭有大光明。令彼人民各力為作。同共受斯安隱快樂。   復次不空見。彼精進王。時有二子。一名師子二名師子意。諸根明利身相圓滿。有大威德具足神通。皆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次不空見。當爾之時有佛世尊。號曰寶聚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常為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乃至一切人非人等。宣明正法初中後善。義味深奧其文亦善。純備無雜清白梵行。復次不空見。時彼寶聚如來應供等正覺。常與七十二億百千諸大聲聞皆阿羅漢。具足神通有大威德。近善住城說法教化。復次不空見。爾時寶聚如來應供等正覺。即於食時著衣持缽。與彼七十二億百千大聲聞眾前後圍遶。威容詳雅入善住城次第乞食。彼精進王。適與二子在高樓上。遙望見彼寶聚如來。大眾圍遶端嚴殊特威德巍巍。行人觀睹莫不樂見。諸根清淨心慮澹然。上下調伏勝奢摩陀。到於第一功德彼岸。具足圓滿一切種地。王既見已生奇特心喜勇無量。即與二子取諸華鬘塗香末香及餘名香。俱出宮門。速疾持詣寶聚如來應供等正覺所。奉獻供養佛及大眾。頂禮佛足卻住一面。復次不空見。彼精進王及其二子。即便要請寶聚如來。與諸大眾盡形供養。所謂衣服器具飲食醫藥。凡是所須悉皆奉給。庶事隆厚聖眾獲安。是精進王與其二子。宿植德本常求佛法。今既遭逢又蒙受請。心生歡喜慶幸特深。復次不空見。時彼寶聚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天人中說法教化所應作已。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不空見。時精進王。聞彼世尊般涅槃已。即與夫人及其二子。躬率群臣及諸民眾。詣彼世尊般涅槃處。至已敬禮世尊足下。悲號啼哭椎胸大叫。舉身投地如樹中摧。躄地宛轉而傷歎曰。世尊滅度一何駛哉。大聖涅槃遺棄我等。世間方盲導師長逝。眾生貧困商主告終。世界將昏慧燈忽滅。不空見。彼精進王。如是追慕極悲歎已。方與二兒詣世尊所。以諸香水沐浴聖身。復用眾香遍塗尊體。更以種種殊異華鬘微妙樂音。盡虔供養然後方用迦屍迦衣。妙疊纏裹安處金棺及以鐵槨。其棺又以七寶雜廁。如是盛置彼佛身已。方聚清淨赤妙栴檀。高一由旬縱廣正方一拘盧捨。散諸種華及以華鬘。燒然殊勝塗末香等。灌以蘇油然後起火闍維寶聚如來色身。   復次不空見。時彼王子師子既見如來般涅槃已。如是思惟。天人大師捨我滅度。我於今日何義苟存。今我若獲隨從如來應供等正覺。而取滅度豈不樂哉不空見。時彼王子如是念已。用諸名香自塗其身。復以諸香熏其衣服。以□纏裹。然後周圍放大猛火焚燒其身。火熾盛已師子方於猛焰之中。發大弘誓救諸眾生。歌讚歸依如來功德。以偈頌曰。  世間寶中最尊上  今日放捨入無餘  天人大師轉法輪  我等從此不復睹  法王利益無量眾  今已棄置入涅槃  吼宣如是大菩提  長不復見眾圍遶  不可思議大導師  說法能令聞者喜  一切天人諸魔梵  從今永絕不聞聲  能施貧窮法財寶  為眾演說皆樂聞  諸天龍鬼人非人  自此長往無歸趣  世間從今無所依  偏悼我王何恃怙  並師子意失覆護  永不聞佛說法音  我寧捐軀及壽命  無用獨住於世間  以是今滅所愛身  因茲更廣弘誓願  我於佛所種善根  父王亦常尊三寶  先願以此諸功德  令王及我證法身  於不思議諸佛所  供養修行眾善業  普願群生同斯福  亦令我誓無虛言  世尊滅度我焚身  其有得聞或親見  一切皆同等正覺  非彼現在身證者  若人覺悟及夢中  但令見我今所作  彼必成佛無有疑  非彼現在身證者  我此愛身終敗壞  事同水沫無堅牢  願彼食我諸蟲獸  皆得速成菩提道  今我誓行精進事  或有毀罵或輕訶  令我速得調御師  非彼現在身證者  我求無上正覺時  其或慈心相觀視  即於世間疾成佛  非彼現在身證人  我今所願及未發  為是焚燒所愛身  若此誠誓必不虛  令我還見滅度佛  如我暫得睹世尊  何異天師重出世  今我雖復盛焦然  猶冀身存得觀佛  世尊智慧無障礙  常轉三世清淨輪  如昔廣利諸眾生  令我見佛從火起  濟世大師若暫起  如先威力普眼尊  佛知師子心精誠  為之暫起視神力  廣與世間興變事  令無量眾厭患身  畢竟利益諸眾生  還復焚身入寂處  大眾睹佛巨神變  以清淨意讚妙音  諸佛妙法難思議  戒及禪定亦復然  智慧解脫不可量  神通變化亦難測  雖已滅度能淨我  今故歸命焰熾身  世尊威德無有比  神通已達彼岸邊  滅度能令生厭離  今我歸依普眼觀  慈悲一切最尊勝  能以自心知他心  悉治無邊界眾生  歸命無等善逝者  於諸醫中第一尊  常以妙藥施眾生  能除無量眾病苦  歸命憐愍救護人  以我稱讚諸善根  恭敬供養諸功德  放捨愛身所獲福  先願利益諸眾生   不空見。時彼王子師子。發斯大願以自莊嚴。然後增火卒捨身命。時諸世間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乃至一切人非人等。見斯事已。鹹於世間生重厭離。   復次不空見。時彼王子捨身命已。即生梵天作大梵王。於諸梵中最尊最勝。有大威德具大神通。不空見。時彼王子生梵宮已。即自思惟。我從何處作何善根而來生此。得有如是功德果報大神通力。作是念已。便自了了分明見知。我於人間為精進王子。我與父王眾具供養恭敬歌讚寶聚世尊。世尊滅度。我即焚身於彼熾然猛火之中。發大誓願歎佛功德。以此善根今生梵宮。然我今應還下人間。開慰我父答所生恩。復當供養寶聚如來入於涅槃燒身處也。復次不空見。時大梵王如是念已。與眷屬天於彼宮沒。猶如壯士屈伸臂頃。即至人間往詣寶聚如來應供等正覺闍毘身處。以天眾香所謂天末旃檀。及天牛頭沈水。多摩羅跋香等而為供養。復散種種天上妙華。華若車輪猶雲遍滿而為供養。師子梵天供養佛已。方慰其父精進王言。大王當知。王子師子燒身喪命。今我是也。我時即生大梵天中。願王勿復憂悲痛惱。惟應歡喜深自慶快。何以故。王今已獲第一大利。所以者何。諸佛世尊難遭難遇。而王已得值遇世尊寶聚如來應供等正覺。尊重恭敬具足供養。是為希有第一大利。是故大王從今已後。惟當一心受持是法。弟師子意亦應如是。受持此法復應供養世尊舍利。處處流布廣興塔廟。我於梵宮亦常如是。持斯妙法尊奉舍利。如是言已忽然不現。   復次不空見。時彼精進王聞梵語故。即與其子師子意者。往詣寶聚如來應等正覺舍利之所。恭敬禮拜歌誦讚歎。持一切香一切華鬘並諸音樂。復持諸種幢幡寶蓋。奉獻供養。又少時間於彼八萬四千諸城。純以七寶興起八萬四千塔。高一由旬面各廣長一拘盧捨。殊特端嚴光耀可愛。安止舍利鹹令供奉。又於一一寶塔之所。常然八萬四千燈明。各各復以一切名香一切妙華。及以華鬘一切幢幡。一切寶蓋一切樂音。鼓蠃角貝鍾鈴磬鐸。凡是眾具莫不畢備。如是供養受持是法。彼精進王以斯善根。於八萬四千劫不生惡道。及師子意亦同果報。王大夫人名曰善意。其最大臣多曰無瞋。亦於八萬四千劫中受勝果報。彼王如是於諸劫中。次第供養六萬諸佛。所生常受轉輪王身。正法治化利益眾生。   復次不空見。彼寶聚佛滅度之後。時節未幾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普密王現生世間。為世間故捨家出家示修苦行。詣菩提樹坐於道場。以一念慧斷除無明煩惱習氣。即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空見。時彼師子大梵天王。以天眼觀見普密王如來應供等正覺出興於世。即復還下住虛空中。持天眾香及以妙華散於佛上。然後至地右遶三周。恭敬合掌頭面禮拜。勸請世尊轉大法輪。時彼師子梵王住於佛前。以偈請曰。  世尊今應闡妙法  我等眾生堪聽聞  智慧摧敵今適興  一切世間莫能毀  如來無上調御者  具足至真十種號  利世大師今已起  自然正覺妙菩提  功德圓滿人中上  聖智久修非始然  世尊但為演妙音  今此大眾樂聞受  弘誓本為度世間  無歸依者作覆護  如昔所願今既滿  已到寂靜無為處  今當速開甘露門  能壞三縛出眾惱  梵王陳請義已周  如來於是默然許  於須臾頃普密佛  遂令彼梵極歡喜  及無量億天人眾  以聞善逝轉法輪  時彼梵天蒙說已  廣持眾具奉報恩  於是復發弘誓願  為求無上菩提處  今於普密世尊前  陳我所作諸功德  以此善根所生處  常奉十方諸世尊  我昔道場供養佛  請聽慈說利眾生  因是微善凡所居  願於佛前常歌讚   爾時世尊復告不空見菩薩摩訶薩言。不空見。時彼精進王子師子梵天。以燒身善根得生梵宮。次第供養五千諸佛。聽聞正法增長善根。常發廣大不思議願。不空見。汝今當知。爾時無邊精進王者豈異人乎。即我身是。時彼不空見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彼王二子師子及師子意者。今何所在。為於現世供養諸佛。為已滅度在他世耶。佛言不空見。汝知。爾時王子師子意者。今此彌勒菩薩摩訶薩是。爾時王子師子者。即汝不空見菩薩是也。以汝於彼寶聚如來佛法之中。發大誓願一捨身故。能令三萬天人大眾。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彼輩終必證大菩提無有疑也。爾時世尊為重宣此義。以偈頌曰。  我觀過去久遠劫  佛號寶聚無上尊  無師自覺現世間  能益天人群生類  具足百福金色相  慈心顯發實義門  開示眾生菩提路  吼唱能盡眾苦源  寶聚挺特人中勝  七十二億眾聖賢  三明六通具八解  隨佛入城而分衛  我於今日為勝王  無邊精進大威力  恆將二子從左右  因巡遊觀處高樓  遙見調伏大仙神  比丘僧眾悉圍遶  我時及子趨疾下  馳詣無等尊勝前  既至大師善逝所  施設諸種妙供具  頂禮尊足口發言  啟請如來及僧眾  衣食眾具盡形奉  滿足八萬四千年  並是二子淨信心  為求無上菩提故  人中極尊既涅槃  興起八萬四千塔  眾寶間廁奇光耀  但為人寶遺餘身  一一城中寶塔所  各然無量百千燈  香華音樂鼓鍾鈴  彼王為佛興斯供  因種如是勝善根  次第遭遇六萬佛  悉皆供養親承事  為求無上大菩提  汝不空見勿復疑  曩時統領大地主  彼深智王我身是  其號無邊精進力  常以華香修供養  教化一切諸眾生  具然無量百千燈  為世除闇作光明  施與財寶未曾休  聽聞正法亦無厭  精進苦行不暫捨  為證無上大涅槃  汝於寶聚如來所  以衣纏身火洞然  猶如燈炷塗膏油  須臾火至即□劉□ 汝時身火熾焰盛  毛色無動神不驚  於彼人寶滅度日  爾躬如是為世間  猛火如斯煎迫時  汝猶方便而勸請  願見世尊從火起  大悲護世現本形  我今所願成就者  方得如意捨身命  但能暫見如往昔  所獲功德不思議  我凡所有諸誓言  冀其一切皆和會  若我當來必成佛  願於猛焰見世尊  佛智清淨無障礙  於彼三世坦然平  照明師子淳淨心  佛以精誠從火現  不空見此願力持  護世須臾應念起  因茲更發莊嚴誓  不思議願實難量  世尊從彼火起時  一切皆得厭離心  又以淨意發讚音  佛威希有難可測  無邊相好火盛然  法王應念忽便起  以佛世尊現神變  千數眾得解脫心  汝不空見知師子  大慈應感忽還坐  由見世尊此神變  千數眾發菩提心  大悲為世利益已  還復偃臥猛火中  師子於是放捨身  一念往生大梵處  即從梵宮還佛所  具足供養人中尊  奉持微妙天華香  投散彼佛碎身地  彼寶聚尊涅槃後  其間時節無幾何  復有普密天人師  為利世間故興世  坐於道樹等至真  是天中天號大覺  大梵天王設供養  恭敬頂禮兩足尊  請轉法輪利世間  佛知心淨默然許  梵王聞法大歡慶  身得安樂心怡然  更發殊常大誓願  植不思議眾善根  一劫值遇五千佛  皆得親承興供養  智者不應更他疑  彼時師子汝即是  不空見時為吾息  汝後事佛經五千  我皆明見汝燒身  求斯無上菩提道  汝復無量千佛所  於彼滅度舍利時  亦燒無量所愛軀  皆為他樂自受苦  我知汝今及異世  無量千生長時修  或佛現在或涅槃  汝常建斯誠實語  經昔無量百千生  惟我神力能知汝  不空汝久發斯願  果報今者皆明現  汝於諸佛大師前  不思議行悉圓滿  常業歌讚兩足尊  苦行熏修諸大誓  今獲偈歎大法王  斯由往積勝因緣  又於普密王佛前  攝取最上無邊願  汝今果獲如斯報  蒙佛如來現威神  時不空見於眾所  恭敬合掌頂禮佛  請問天尊調御師  慈悲利益眾生事  大仙我曾何誓願  而能捨棄無量生  惟願世尊開少分  我蒙聖說乃能了  不空汝於往昔事  吾今為汝粗說之  汝於雲音如來所  已發如是廣大願  諸佛若證菩提時  當今我身常奉覲  又於帝幢普眼佛  彼時亦發大誓願  世間若有最導師  當令我即同斯道  汝於日燈如來所  亦發勝妙諸行願  汝不空見惟我知  造作眾寶經行處  或營壯麗佛精舍  若搆殊異僧伽藍  彼皆微妙七寶成  一切資具奉諸佛  於不思議眾所尊  人中師子善生佛  持七寶蓋及眾具  供奉超世天中天  於彼普眼如來所  爾時又起妙願行  廣施燈明眾供調  奉獻世間天人師  汝於如是無量佛  過千萬億那由他  自受勤苦安眾生  發彼莊嚴弘廣誓  汝於普密王佛前  所發誠願我今說  如其修行成佛者  我所散華遍大地  汝於雲雷音佛所  為世間故發斯願  若有眾生聞我名  願彼鹹即成佛道  復於帝釋幢佛前  廣興供養因誓願  凡我所處若見聞  彼彼皆得成佛道  汝於日燈如來所  奉施七寶經行處  無邊威所大明佛  汝當爾時發願言  常施勝處妙莊嚴  願我佛剎亦如是  汝於月上如來所  願得第一最天宮  佛尊處中而遊化  眾生遊者悉成佛  汝於澡浴善逝前  實作如是至誠願  若於夏日盛暑時  眾生身心離熱惱  汝於鴦祇羅佛所  亦發如是增上願  恆於長夜黑闇時  願施燈明除迷惑  若我捨施身命處  其有食肉諸眾生  必皆成佛無有疑  非彼現在身證者  或於覺悟及夢堙@ 若有眾生聞我名  一切成佛無有疑  非彼現在身證者  汝於勇猛精進時  其有愛憎爾所作  斯等皆當成法王  非彼現在得證者  汝先無量世生處  於彼恆願求菩提  我今說汝實功德  當來必獲無上尊  若有禽獸及餘眾  彼必成佛無復疑  諸是食汝身肉等  一切自然證法身  我知汝有千數行  皆為利益諸眾生  若有聞者或生疑  以時未至我不說  凡我所說汝諸事  其或眾生願樂聞  彼彼得佛必無疑  非餘現在身證者  若人欲見救世尊  轉此清淨勝法輪  聞已能破諸苦惱  為證菩提故樂聞  若人欲見三世佛  恭敬供養上福田  具足積聚諸功德  必先受持此三昧  為利世間天人故  世尊宣說是事已  遂下法座而徐行  即還歸寂於本室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5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三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神變品第三   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乾連。尊者大迦葉。尊者阿難。及諸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等。鹹作是念。何因何緣。今我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在於天人大眾中。為諸梵魔沙門婆羅門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及以人非人等。宣說如斯念佛三昧法門名已。而未解釋。即從坐起還本住處默然寂坐耶。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如是思惟。今此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及彼一切諸龍夜叉乾闥婆等。大眾咸集而我世尊本處入定。我今亦應少現神通。現神通已。為令種種稱歎世尊大慈功行。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如是思惟已即入三昧。三昧力故令此三千大千世界莊嚴微妙。凡諸所有皆七寶成。所謂金銀琉璃頗梨馬瑙車□□□□紐□□□隆|椹□□□j□楜□□□楦□□□□□祤祜□覜飥□說檢□襤□妨饅□□□茶奸□椸□□□騫□駉讀□濾□□□□妨駙□□騏□□□□妨駐駒□騏□□駒□□婠禢訑騏□□禢□□婦□騑騏□□□馨□□□渢□□‥□□樹者真珠葉華。赤真珠樹黃金葉花。如是處處懸繒綵蓋。垂諸金鈴寶網羅覆建布幢幡皆用雜寶。復以種種微妙莊嚴周匝圍遶世尊住處。一切多是可愛眾花。所謂優缽羅花。波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陀利花。如是等花。皆悉充滿於此世界。具足莊嚴清淨微妙其事亦爾。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三昧力故復現如是莊嚴之事。令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眾。乃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一切眾。故化作眾寶大蓮花座。其花具有無量千葉清淨柔軟。譬若迦耶鄰尼天衣。令諸眾生各相見知彼此。鹹得坐於花座。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復於定中更現如是大神通事。令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大地六種震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湧遍湧等遍湧。起遍起等遍起。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覺遍覺等遍覺。是六各三合十八相。如是乃至中湧邊沒邊湧中沒。猶如摩伽陀國赤圓銅缽。置於石上傾轉不定自然出聲。如此三千大千世界。不扣不擊自然出聲。其事若此當震吼時。彼諸眾生聞聲覺悟者。一切皆受上妙觸樂。猶如東方不動世界。亦如西方安樂國土。其中眾生等受快樂。聞聲獲安亦復如是。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住三昧故。心轉清淨無有垢濁。隨順調柔遠離粗獷寂無變動。心深潤澤普令安樂。然後復作如是神通。令此三千大千世界。遍虛空中雨熾然火。不令滅壞眾生身心而彼眾生蒙火觸身。皆得受斯微妙勝樂。猶如比丘入火三昧恬然安樂。觸火眾生怡悅亦爾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以三昧力復作如是大神通事。令此三千大千世界。雨天栴檀細末之香。其香微妙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若彼眾生聞此香者。皆得如是第一勝樂。猶如釋迦如來應供等正覺。其於往昔行菩薩時。在彼然燈佛世尊前。受菩提記已。得不思議希有妙樂。時諸眾生聞天妙香。不思議樂遍滿身心亦復若此。   爾時眾中尊者阿難作如是念。今何因緣忽見如是不可思議希有莊嚴。此大神變誰所致乎。然我世尊還房宴寂。不當若是斯大神通。豈我諸大聲聞眾中所能作耶。為此會眾多諸大人猶如龍象。或其所作得非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越三界菩薩。乃至不空見等。亦或是餘諸大菩薩摩訶薩輩。具足威光現斯事耳。爾時尊者阿難如是念已。即白尊者大目連言。大德。我聞世尊常如是說。我弟子中神通第一則目連其人也。今現是瑞將無大德之所為乎。時大目連答阿難言。仁者此瑞殊常非我能作。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一時間。取此三千大千世界悉內口中。其時眾生乃至無有一念驚懼覺往來想。阿難。又念我昔住梵天宮發一大聲。遍此三千大千世界。阿難。復念我昔在世尊前作師子吼。能以須彌內於口中。能過一劫若減一劫如是為常。阿難。又念我昔至陽炎世界。於彼發聲遍此世界鹹得聞知。阿難。又念我昔身住於此閻浮提界而能遙動忉利天宮難勝大殿。阿難。又念我昔至彼難陀優波難陀諸龍王所。彼龍如是炎熾巨毒我時降伏令住戒善。又亦曾辱惡魔波旬。阿難。我念往昔至於東方。住彼第三千世界。有一大城名曰寶門。於彼凡有六萬億千家人。我即於彼六萬億千家中。一一皆現我目連身。為彼眾生演說諸法無常苦空無我。皆令安住如是正法。阿難我雖能為曩之變化。初未曾見如是神變。雲何作耶。阿難。今我處此大蓮華座。觀見十方一一佛土無量無邊。同我世尊釋迦號者。皆還本室默然寂坐。而我見彼諸佛國土。亦如觀此娑婆世界。阿難。我於向時亦以天眼。周遍觀察是變因緣。而終弗知所從來處。爾時大目連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我所成就四神足  同類孰能相挍比  唯獨世尊天人師  餘人神通寧我及  我曾吞合此佛剎  大地眾生弗覺知  我又曾至梵天宮  一音充滿此世界  我又曾於世尊前  吞噉須彌若經劫  我又炎界發大聲  令此佛剎遍聞聽  我又震動天帝宮  彼於天女眾中坐  我又往詣難陀所  降伏如斯大毒龍  我又念昔作神變  身住於此現東方  我令六萬億千家  彼彼各謂見我身  阿難我今所觀變  初未睹是大神通  我唯生大希有心  然是神通非我作  我今處大蓮花座  亦見眾生坐花中  復見諸佛大威王  觀察盡於十方界  決定自在天尊作  或能大士之所為  如是非常大神變  昔來未見今方睹   爾時尊者大目乾連。作如是等師子吼。時彼大眾中十千天人。於諸法中得清淨眼。   爾時阿難白尊者舍利弗言。大德。我親從佛聞如是言。我諸聲聞大弟子中智慧第一。則舍利弗其人也。今此神變將非大德之所作乎。時舍利弗語阿難言。阿難。此瑞殊常非我所及。所以者何。我念自從二十年來。精勤修習毘婆捨那。一心觀察求法實相。終不能知諸法邊際。阿難。又念我昔取一袈裟投置地上。時大目連第一上座。威神若是既不能取。乃至不能舉令離地。何雲手擎。阿難。又念我昔居世尊前作師子吼。亦於一切具足神通諸大聲聞及學無學。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乃至一切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等諸大眾前。時彼外道波梨波闍來至我所。與我諍入諸禪定已。復欲共我較隱其身競師子吼。我於彼時。建丈夫志行丈夫事。遂作如此諸不思議。唯除世尊一切知見。及以彌勒菩薩摩訶薩。諸是一生補處者。又除彼成就甚深法忍諸菩薩摩訶薩。又除得海德三昧諸菩薩摩訶薩。又除得善住三昧諸菩薩摩訶薩。又除得諸佛現前三昧菩薩摩訶薩。除如是等諸大菩薩摩訶薩已。自外所有如來世尊聲聞大弟子。若來問我隱身時事。乃至外道波梨波闍等。而更問我隱沒身時為住何處者。阿難。我作如是大神變時。一切聲聞設辟支佛。皆不能知我身所在。及其說時空聞我聲。終不能知我身所在。阿難。我常精勤大丈夫行。亦復成就大智人事也。阿難。我心隨我行非我隨心行。阿難。我今自知身處大蓮花座。亦見一切天人大眾皆悉坐彼大蓮花座。阿難。我復見彼一切十方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世界中。皆有諸佛世尊。悉在菩提樹下坐於道場成等正覺。具足成就無量無邊大威德力。諸天大眾恭敬圍遶。大梵天王請轉法輪曰。世尊。若當轉法輪者我等隨順。阿難。我聞是聲我見是事。今者如是無量無邊諸佛國土。皆是七寶雜色繒綵懸諸金鈴。羅網覆上種種宮殿微妙莊嚴。如此娑婆世界。阿難。我於向時亦作是念。今此不思議大莊嚴事。將非世尊大神通作乎。或是諸大菩薩摩訶薩輩。厚集善根具足福智。能現若斯大神變耳。亦或世尊聲聞眾中諸大弟子。久種善根具大威德之所為也。爾時尊者舍利弗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世尊神力難思議  及求如來功德者  所有聲聞大弟子  滿此佛剎學無學  於彼智中我第一  何雲更有勝我者  唯除諸佛如來輩  及諸菩薩行菩提  自我觀察諸法相  具足滿於二十年  求諸法底不得邊  我之智慧過於彼  今者在佛世尊前  欲以此智師子吼  且置一切諸外道  唯大聲聞求我身  終無有能見我身  及以所作諸神變  唯除如來等正覺  並諸佛子大菩薩  是乃知我身所在  非彼外道及聲聞  禪定解脫不思議  是心任我而迴轉  我修丈夫真空行  仁者我業常如是  我有如是勝神通  一切聲聞不能入  然我今所見十方  若斯神力我貪羨  我今處大蓮華座  遍見諸方無量土  無量剎中鹹有佛  各詣佛樹坐道場  彼剎眾寶異莊嚴  端正微妙甚可愛  我時亦作如是念  決定如來現神通  或大弟子之所為  或諸菩薩不空見   爾時尊者舍利弗。作如是師子吼。時眾中有一萬三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阿難如是思惟。此大迦葉。有大威德具足神通。今是變化或其所作。我今亦當問其作不。於是阿難即白尊者摩訶迦葉言。大德。我親從佛聞如是說。我弟子中頭陀第一。則大迦葉其人也。是不思議大神變事。將非大德之所為乎。時大迦葉答阿難言。仁者。此變殊常非我能作。所以者何。我念一時輒不自量。在世尊前作師子吼。阿難。我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須彌山王及大鐵圍。乃至諸餘黑山之屬。一以口吹能令破散。乃使無有如微塵許。其有眾生住彼山者。不令損害亦無覺知。如是諸山皆悉滅也。阿難。我又一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大海大河小河陂池諸水。乃至無量億那由他百千水聚。以口一吹皆令乾竭。而彼眾生不知不覺亦無苦惱。阿難。我又一時在如來所。及諸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一切世間諸大眾前。作師子吼廣現神通。阿難。我今唯有如斯威力。能作如是自在神通。阿難。我念一時在於如來應供等正覺前。為諸世間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一切大眾。作師子吼。世尊。我能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內。以口一吹即令大火熾然遍滿猶如劫燒終亦不使損一眾生。亦令眾生竟不覺知。阿難。我真具足如是神通。阿難。我念一時於此世界。以天眼觀見彼東方過億百千世界。有一佛剎猛火洞然。我既見已如是思惟。而我今應示現神通。既思惟已即入三昧。於三昧中以口一吹過於東方千億世界。熾然猛火即令熸滅。彼火滅已我便出定。即見彼界還復如本。阿難。我今但有如是神力。阿難。今此眾中有諸眾生。若天若人若梵若魔若沙門婆羅門多有疑心。謂我妄言彼若不信。世尊後時從三昧起。任自諮問。而今世尊。雖入三昧足知是事亦聞我聲。爾時世尊。尚坐本處住三昧中。遙命阿難曰。如是如是。如大迦葉師子吼說。真實非虛汝當憶持。時諸天人一切大眾聞佛教已。方於迦葉生希有心起難遭想。時彼尊者摩訶迦葉。作如是等師子吼時。有三億人於諸法中遠塵離垢。復有八十五那由他百千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不空見菩薩。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越三界菩薩。如是及餘無量無邊諸大菩薩摩訶薩等。皆自久來被服如是大弘誓鎧。聞大迦葉作師子吼。便化華聚若須彌山。乃至再三散迦葉上。復多化作大七寶蓋。住虛空中覆大迦葉頂。並覆一切聲聞大眾。爾時大迦葉見如是等諸七寶蓋。遂告阿難曰。阿難。今此眾中決定知有大乘高行菩薩摩訶薩。能作如是大神通事。而今復現斯大神變也。阿難。我今坐此大蓮華座。所見諸方無量無邊不可稱數諸佛世尊。又見彼剎皆七寶成。殊麗莊嚴真可瞻睹。彼諸眾生復有如是勝上果報。我今悉見猶如忉利。一切諸天耽醉花冠常帶瓔珞。諸天身色如月光明。於虛空中有化寶蓋。彼諸眾生一一頂上悉有寶蓋。如我頂上覆七寶蓋無別異也阿難。我又見彼諸佛剎土。有諸菩薩自兜率天降入母胎。阿難。我見如是神通事時。深生歡喜踴躍無量。阿難。我復思念如是奇異如是希有。豈彼隨宜凡劣眾生能作如是大師子吼。能現如是大神通事。爾時尊者大迦葉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阿難十方大水聚  大海巨河諸流等  我以口風一往吹  令彼枯竭無遺渧  曾住正覺世尊所  於此剎中作神變  我能乾涸水聚時  眾生無損亦不覺  此界所有一切山  須彌鐵圍黑山等  能以口風吹令散  仁者我住如是通  眾生所有住須彌  及餘諸山不動處  爾時令彼無損覺  智者我有如是通  我以神通燒此剎  口風一吹皆熾然  彼等眾生不覺知  當爾之時無毀壞  我昔於此佛剎中  遙見東方滿剎火  用口氣吹能滅彼  我通如是難思議  我今見此大神通  心生殊特大希有  諸佛弟子不思議  一切諸行亦如是  我今處此蓮華上  觀彼眾剎妙莊嚴  菩薩降自兜率天  入於母胎盡生際  為當定此聲聞輩  心得自在神通人  為是菩薩不空見  復彼彌勒文殊等   爾時阿難復作是念。此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於一切法已到彼岸。有大威德具足神通。或時能作如是大事。我今亦應問其作不。尊者阿難如是念已。即便白彼富樓那言。大德。我親從佛聞如是語。我大聲聞諸弟子中說法第一。則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其人也。是不思議莊嚴神瑞。將非大德之所為乎。時富樓那答阿難曰。此瑞異常非我能及。所以者何。我念昔時有諸眾生。應以神通得教化者。我便為彼取此三千大千世界。以手摩之開示彼等。當爾之時無一眾生有驚怕想亦不覺知。唯彼眾生應在此化與神通者。乃能見我手摩世界。阿難譬如壯士以右手。取一迦梨沙般那。左手迴轉不以為難。如是阿難。我取於此三千世界。以手迴轉不以為難。亦復若此。阿難。我念一時於世尊前。以一指節取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水聚。皆令入我手指節間。無一眾生有損減想。阿難。我往一時於初夜中。以淨天眼過於人眼。觀此三千大千世界。作如是念。是中復有何等眾生。於諸法中心生疑惑。我當解釋令得除斷。我即觀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諸四天下無量眾生疑惑諸法。我復生念我今應當不離是坐不出是定。為諸眾生斷除疑網。阿難。我時念已。便入定心清淨明瞭。光澤成就寂然不動。為彼眾生宣說諸法。決斷疑網無有滯礙。令彼眾生各作斯念。我等今者皆各蒙此尊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獨住我前為我宣說。阿難。我當初夜說法之時。即有一萬四千眾生。皆得安住佛正法中。復有三萬眾生護持禁戒。復令六萬眾生信佛法僧歸依三寶。然始安詳自三昧起。阿難。我唯有是說法餘功決疑事也。阿難。我又復念於此世界。以天眼觀見彼北方。過三萬佛剎有一世界。其號伏怨。彼世界中有一眾生。於諸法中多起疑網。時彼眾生有聲聞根易可受化。然彼世尊般涅槃已。我即生念我今亦應不起此坐不往彼剎。而為眾生解釋疑網。如是念已即入三昧。於三昧中為彼世界無量無邊不可稱數。阿僧祇諸眾生輩。演說正法。令彼皆得諸法光明。阿難。我但具是聲聞神通。今此眾中若有疑者。須世尊出請問自知。如是語時。佛神力故虛空出聲。告阿難曰。阿難。如是如是。如富樓那大師子吼。汝當憶持。爾時諸天世人阿修羅等。一切大眾聞是事已。發希有心生奇特想。作如是言。希有希有。聲聞尚能建斯大事。況彼菩薩諸佛世尊。爾時尊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我於說事悉通達  諸漏有生皆滅除  望佛如來無分毫  大尊神變獨超世  我取此界及諸山  以手迴轉亦摩抹  彼時不動一眾生  我但有斯神通力  三千世界諸水聚  此剎若見若不聞  我內彼水一指間  於諸眾生無損減  我於初夜天眼觀  何等眾生心疑惑  求其善根及諸法  欲以神力為決除  我於如是生念時  不離本坐亦無往  已為宣說正道法  令彼得聞破心疑  我於如是說法時  令萬四千住聖法  三萬諸人護禁戒  六萬正信受三歸  我復念彼初夜時  所出神通甚微妙  觀過北方三萬界  見一佛剎名伏怨  彼佛界中諸眾生  獨有一人深疑惑  我時不起現彼說  令彼各謂己獨聞  阿難我智正若此  如是神通佛自知  眾生若有疑惑者  但當決定請世尊  我今坐斯蓮華上  見一世尊般涅槃  彼佛處火就闍維  自外諸方亦皆爾  我心觀佛生希有  是不可測誰所為  為是世尊為聲聞  而我見佛斯滅度   爾時阿難復如是念。彼尊者羅□羅。世尊之子。於一切法已度彼岸。有大威德具大神通。或時能作如斯大事。我今亦當問其作不。尊者阿難作是念已。即便白彼羅□羅。大德。我親從佛聞如是言。我諸聲聞大弟子中持戒第一。則羅雲其人也。是不思議莊嚴神變。將非大德之所為乎。時羅□羅答阿難曰。阿難。世尊大悲普覆一切。雖稱讚我持戒精進具足神通。然而今者所現神變事。特非常不可測度。我從生來未嘗見睹。亦未思惟又無分別。況復能為如斯神變。阿難。是大莊嚴實非我作。所以者何。我念往昔唯此三千大千世界廣大若是。所謂百億四天下。百億日月。百億大海。百億須彌山。百億大鐵圍山。如是及餘黑山之類。一切皆納一毛孔中。當爾之時我身如本。眾生不異。諸四天下所有大地。須彌諸山乃至大海及以眾流。鹹皆安隱無相棖觸。一切無有逼迫損傷。阿難。我但有是自在神力。阿難。我昔一時取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海。及餘小海大河小河。乃至陂池微細水聚。如是一切悉入毛孔。當爾之時我身無損眾生無害。諸大海水及與河流。乃至陂池細微水聚。各皆如本無相漂迫。所居皆知身在水中阿難。我昔一時此處入禪既入定已。即於東北至一世界。彼佛世尊號難勝威。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所。現身禮敬。敬已即復還此世界迦維羅城淨飯王前。求索一掬栴檀末香。得已還持。於彼佛剎供養世尊。香氣遍滿。時即為彼難勝威佛。化作樓觀像輦。分明高萬由旬。一切妙寶莊嚴間錯。復以天香為七寶蓋覆佛頂上。高一萬億八千由旬廣八千由旬。又於彼界為一切眾生。各各化作栴檀樓觀像輦。高百由旬廣五十由旬。四柱方整隨意所樂。令彼眾生備具莊嚴。各皆自有無相障礙。阿難。我但如是究竟聲聞神通彼岸。今此眾中若有於我生疑惑者任諮世尊。世尊雖處寂定尚當證知。爾時羅□羅欲重宣此義。而說偈曰。  我曾取此三千界  百億四天與鐵圍  一切悉入毛孔中  阿難我有如斯力  此閻浮提如是大  彼彼各住不相知  一切皆入毛孔中  阿難是我神通力  此須彌山甚高廣  鐵圍眾山不隨宜  皆悉置一毛孔中  阿難知我神通力  彼等皆各無迫觸  而見入我一毛中  時我身體不覺疲  彼亦不知處毛道  三千大千諸水聚  眾流陂河及大海  一時吸之置毛孔  我但有是大神通  此界如是眾水聚  大海諸河及細流  彼等皆各不相知  而我能令入毛孔  阿難我此神通事  昔曾數現世尊前  此眾如有疑惑人  當問如來無礙眼  阿難我處大蓮花  見彼十方諸菩薩  捨施頭目及妻子  悉祈無上菩提尊  我見神變生希有  決為世尊之所為  或不空見彌勒輩  亦或聲聞大弟子   爾時尊者羅□羅。作如是等師子吼。時彼大眾中有八十七億百千那由他諸天人等。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是諸天人得法證已。以天栴檀末香。慇懃再三散於尊者羅□羅上。如是供養已復發是言。希有希有。清淨佛子真行大乘已。於諸法種眾善根。今能如是大師子吼。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5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四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神變品之餘   爾時阿難復作是念。彼尊者須菩提。善修無諍行。於一切法已到彼岸。有大威德具足神通。或能為是不思議變。我今應當問其作不。時彼阿難如是念已。而復白彼須菩提言。大德。我親從佛聞如是說。我諸聲聞大弟子中解空第一。則須菩提其人也。是不思議大莊嚴事。將非大德之所作乎。時須菩提答阿難曰。阿難。世尊雖說我修無諍空行第一。然是神通非我能作。所以者何。我念一時入於三昧。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弘廣若斯。置一毛端往來旋轉如陶家輪。當爾之時無一眾生有驚懼心。亦不覺知己之所處。阿難。我念往昔於如來前。欲作如是大師子吼白言。世尊。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寬廣如是。我能以口微氣一吹皆令散滅。復令其中所有眾生不驚不迫無往來想。阿難。我於爾時在世尊前。已曾示現如是神通。阿難。我念一時復於佛前作師子吼白言。世尊。我今能以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其間所有一切眾生。皆悉安置一指節端上至有頂。然後還來住於本處。令彼眾生寂然無聲。不相逼迫無往返想。阿難。我念一時宴坐三昧。見彼東方現前則有六萬諸佛。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無量無邊百千世界。各有六萬諸佛世尊。昔所未見今皆見知。阿難。我於彼時住閻浮提。以是定心復發神力。至須彌頂天帝釋邊。撮取一掬栴檀末香。往彼無量諸世界中。供養向時爾許如來應供等正覺。彼彼世界諸眾生等。皆悉明瞭見我住是閻浮提界。供養承事彼諸世尊。知我是此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如來應供等正覺。聲聞大弟子上座須菩提。於空無諍三昧門中最第一者。阿難。我到如是神通彼岸。具足成就神通波羅蜜。阿難。今此眾中若天若人若梵若魔若沙門婆羅門等。於我所說尚有疑心。彼若能問我師世尊。今在寂定自當證知。爾時佛神力故。於虛空中出大音聲。命阿難曰。阿難。如是如是。如上座須菩提向師子吼。汝如是持。時彼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阿修羅等。見聞是已身毛皆豎。發希有心得未曾有。作如是言。甚為希有。實未曾睹如是大事。乃至世尊諸弟子等。尚有如是勝妙神通大威德力。何況諸佛所有三昧神通境界。而可思量而可宣說。爾時尊者須菩提。見諸世間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生希有已。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我住禪定解脫門  無諍三昧最第一  我昔曾於世尊所  現神通力無有邊  我轉三千世界地  一切令入毛道中  如彼陶輪無窮已  眾生安然不覺往  我昔住於如來前  分散諸山及大地  時彼眾生無損減  以住如是神通門  我以此界及眾生  皆置掌中入後頂  乃至還下彼不覺  一切鹹是斯神通  我曾入定觀東方  見彼六萬諸世尊  南西北方亦如是  六萬如來無有闕  又彼四維及上下  諸佛亦足六十千  平等具相金色身  我以天香而遍散  令彼眾生悉知見  各言我有須菩提  亦領此界牟尼尊  聲聞禪中最第一  我今作此師子吼  時眾若疑當問佛  佛放大聲誡告曰  如是阿難汝受持  我滅眾生及我心  乃至佛想無遺行  無諍空行無倫比  我實住此三摩提   菩薩念佛三昧分彌勒神通品第四   爾時彌勒菩薩作如是念。今者世尊諸大聲聞弟子眾輩。有大威德具足神通。各皆自陳師子吼事。如我今者亦應於此一切世間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諸大眾前。少現菩薩神通事耳。時彼彌勒菩薩如是念已即告尊者阿難曰。我念昔曾於晨朝時。著衣持缽詣世尊所。頂禮佛足白言。世尊。我今欲入此王捨城如法求食。言已即行。阿難。我於爾日復如斯念。今於誰家初施食者。我要當令是人先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後方受斯人食也。阿難。我時念已即入大城次第乞食。至一大姓婆羅門家。於彼門下默然立住。阿難。時彼大姓施婆羅門。知我乞食見我默住。即告我言。善來阿逸多。聖者阿逸多。今日何故自屈臨此。其有所須願取我食。阿難。我即告彼婆羅門言。大婆羅門。汝今若能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善根者。然後乃當受汝施食。阿難。時婆羅門即答我言。仁今若能持此食分遍奉十方恆河沙等一切諸如來應供等正覺者。然後我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盡力勤修諸菩薩行。所以者何。我亦先於諸如來所。種彼一切諸善根故阿難。我時復語婆羅門言。大婆羅門。汝今必能建立斯志。我當受食分佈供養恆沙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無有疑也。時婆羅門復語我言。聖者阿逸多。但受我食分張奉獻恆沙如來。我便發誓亦如誓行。阿難。我復語彼婆羅門言。大婆羅門。汝今審能發如斯誓。如誓行者。我取汝食分散供養恆沙如來。阿難。彼婆羅門。乃至三反要我供養。我亦慇懃令其發心也。阿難。我時如是與婆羅門。反覆周旋相約束已。然後告彼婆羅門言大婆羅門。如汝言者。速將食來吾當為汝分佈供養恆沙世尊。阿難。時婆羅門聞我言已。便授我食。我既受已。則於其前如彈指頃。分佈供養恆沙如來。阿難。我於爾時分佈彼食。供養恆沙諸世尊已。然後還彼婆羅門家。阿難。時婆羅門見我如是無礙神通。心生驚怪身毛皆豎。然後歡喜踴躍無量。即持種種上妙飲食。奉施於我勸我飽食。我時受已自恣食之。彼婆羅門然後方持一切珍寶。一切諸香一切眾華。一切華鬘一切上妙諸瓔珞具。與我相隨詣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即於佛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作是願其有眾生聞我施此摶食善根。皆即住於不退轉地。世尊。若我此願必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以此善根令我未來成菩提時。亦有如是無量無邊諸聲聞眾。皆是清淨大阿羅漢如今無異。若我此誓真實不虛者。以是因緣令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大地六種震動。而彼大婆羅門發是願時。佛神力故。應時此間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大地六種震動。阿難。今此眾中若天若人於我此事生疑心者。世尊出時應當諮問。阿難。我今未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具如是大威德力。到於一切神通彼岸。阿難。我念往昔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有佛世尊號曰然燈如來應供等正覺。出現世間。我時於彼然燈佛前。獲得如是一切菩薩念佛三昧。得三昧已。諸方所有一切諸佛現說法者。彼諸世尊常現在前。又我得此三昧門已。即於無量無邊劫中。以此神通教化無量無邊眾生。悉令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猶如今者王捨城中大婆羅門。阿難。復念往昔於彼蓮華上如來應供等正覺所。以一神通教化成熟彼三萬億百千眾生。皆令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阿難。我又曾於最上不退轉行佛世尊所。得一三昧名曰普明。得三昧已。教化成熟六萬八千欲界諸天。皆令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當如是知菩薩摩訶薩一切皆有不可思議大神通力第一彼岸。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為重明此義。而說頌曰。  我曾晨朝整衣缽  請問釋師教明行  於是頂禮辭如來  世尊我今將求食  大師如是誡我曰  汝去當念利眾生  我涅槃後汝成佛  諸種功德皆圓滿  阿難我時如是念  未知今往前食所  當於誰家初受食  我應教令住菩提  我行乞食有所遇  遂逢大姓婆羅門  以恭敬心稱善來  希有遠至阿逸多  我今自悔仁來晚  唯願時坐受我食  大士妙法難思議  我當奉上精美膳  我時語彼婆羅門  汝能先發菩提意  利益天人大眾等  然後我方受汝食  彼婆羅門復要我  汝阿逸多今若能  以我此供恆沙尊  如是我發菩提志  我便許彼婆羅門  汝於菩提慎莫退  吾以汝供奉諸佛  終令汝身獲大果  時婆羅門更誠誓  願為我奉諸如來  諸佛勝尊若受者  我行菩提無疑惑  彼婆羅門信我言  發誠至心受我食  我持彼供恆沙尊  令婆羅門須臾見  彼既睹我大神通  或驚或喜增珍膳  供養我畢至佛所  便發無上菩提心  時婆羅門發心已  復廣弘誓不思議  若有菩薩得聞者  彼於世界速成佛  我昔在佛然燈前  得此微妙勝三昧  彼名菩薩念諸佛  能與妙樂難稱量  昔於然燈世尊所  受此勝念三昧時  我登得見十方佛  以彼威德故能睹  若人住此三昧中  能現無邊諸神變  百僧祇劫諸所作  皆為利益諸眾生  我於蓮華上佛所  得三昧故現神通  滿足七萬諸眾生  皆因我住菩提道  我又最上如來前  於彼精勤修梵行  所得三昧實端生  能施深樂難稱量  我於最上行佛所  受一三昧名普明  月上佛時住勝禪  迦葉佛前獲深定  阿難如是大神通  皆於往昔得成就  以此神通自在力  我所修見諸如來  若人欲見諸世尊  欲轉無上妙法輪  欲拔眾生出苦海  是人應學斯妙定   爾時眾中梵魔沙門婆羅門天人阿修羅一切世間。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師子吼時。皆大歡喜生奇特心歎未曾有。   菩薩念佛三昧分歎佛妙音勝辯品第五之一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睹諸大眾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等。得未曾有生奇特心。或時驚怖身毛皆豎。見是事故。一心安詳從三昧起已。即告尊者阿難言。大德。善哉妙哉。諸佛世尊甚為希有甚為希有。所以者何。諸如來應供等正覺乃至能有大慈大悲。具足無量諸功德等。阿難。諸如來應供等正覺能證。如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覺一切法無有生故。見一切法無有作故。知一切法不可得故。然後於彼波羅奈城。古仙住處鹿苑林中。三轉十二行無上妙法輪。而是法輪初未曾見。一切世間若梵若魔若天若人若沙門婆羅門。有能如法為斯轉者。何等名為三轉法輪。雲何復稱十二行也。所謂此是苦。此是集。此苦滅。此苦滅道。乃至此苦已知。此集已斷。此滅已證。此道已修是為三轉。如是三轉得名為十二行也。又此為八聖道分是中有無量文字。無量名句無量言音。無量義趣無量解釋。然說斯義為開示故。為論義故為分別故。為顯示深義故。為易知故為具足故。時彼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復告尊者阿難言。阿難。是故我言諸佛世尊甚為希有。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有大慈悲具足功德。諸佛世尊既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然後為諸聲聞眾等。於彼無教法中以教說故。無言法中以言說故。無相法中以相說故。無證得中教令證得彼法。雖無語言可說相貌可得。而諸智者皆已覺悟。諸賢善人亦得證知。諸阿羅漢鹹得解脫於彼無始生死中也。   復次阿難。譬如有人持一束草。言欲堰塞恆河大流。於意雲何。彼人如是其事可乎。阿難答曰不也大士。何以故。彼人所作世間本無。何論可不。不空見言。如是阿難。如來應供等正覺。為諸聲聞於無言法更以言宣。無名相中以名相說。其事若此。復次阿難。譬如有人本無口舌。欲以一音遍諸世界鹹得聞知。於意雲何。彼人所作其事可乎。阿難答曰。不也大士。何以故。彼人所作世間本無。何論可不。不空見言。如是阿難。如來應供等正覺。為諸聲聞無言說中更以言宣。無名相法以名相說。其事亦爾。復次阿難。譬如有人手持綵筆書畫虛空。望成文字。於意雲何。彼人所作可成就乎。阿難答曰。不也大士。彼人所作世間亦無。何問成不。不空見言。如是阿難。如來應供等正覺。為諸聲聞無言法中更以言宣。無名相法以名相說。其事若此。復次阿難。譬如有人先無手足。咒術伎能而大唱言。我能擔負須彌山王。於意雲何。彼人所作其可遂乎。阿難答曰。不也大士。是人所作世間既無。何問可不。不空見言。如是阿難。如來應供等正覺。為諸聲聞無言法中更以言宣。無名相法以名相說。共義亦爾。復次阿難。亦如有人至大海際。或取一板或持小筏。或欲身涉或欲身浮。廣施方便發如是言。我度大海登陟彼岸。於意雲何。彼人所作為可爾乎。阿難答言。不也大士。一切世間本無斯事。何雲可不。不空見言。如是阿難。如來應供等正覺。為諸聲聞無言說中更以言宣。無名相法以名相說。其義若此。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諸佛大慈難思議  常以悲光照一切  於無量億那由劫  正覺如是深法門  諸法本性無生處  因緣集會往來空  無上天師雖善宣  然彼自性常寂滅  諸佛正法難稱量  世尊慈愛故宣演  能開如是難見法  利益世間諸天人  不可說法難值聞  十力雄猛能廣說  顯示最上清涼道  安隱世間天人眾  世尊巧說無相法  無師自然能覺知  破壞一切諸外道  凡愚莫知此實際  諸佛智海難測量  宣說法界亦無盡  一切聲聞同已證  開示轉變不思議  如人把草塞恆河  尊者我謂不為難  正覺轉彼無生輪  我持此事難於彼  若人手執五色筆  種種眾綵畫虛空  無語言中置語言  我持此事難於彼  若人無手亦無足  求負須彌度大海  無相法中轉相輪  我謂此事難於彼  若人無舌復無口  一言遍滿恆沙界  無證法中能令證  我謂斯事難於彼   爾時尊者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告阿難言。尊者。諸佛如來應供等正覺。甚為希有。能於無量阿僧祇劫。覺了通達一切諸法究竟彼岸號佛世尊。然諸如來應供等正覺。隨順眾生諸根差別樂欲所應。微妙圓音自然而出。普為宣說種種句門。所謂若諸眾生樂行佈施。如來則為讚說檀波羅蜜。彼亦隨念世尊為我宣說施法。有諸眾生樂修禁戒。如來則為讚說屍波羅蜜。彼復生念世尊為我宣說戒法。有時眾生樂行忍辱。如來則為讚說羼提波羅蜜。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忍法。有時眾生樂行精進。如來則為讚說毘梨耶波羅蜜。彼亦生念世尊宣說精進。或時眾生樂習禪定。如來則為讚說禪波羅蜜。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禪法。或時眾生樂求智慧。如來則為讚說般若波羅蜜。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智慧。或時眾生樂求解脫。如來則為讚說解脫。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解脫。或時眾生樂修解脫知見。如來則為讚說解脫知見。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解脫知見。或時眾生樂生天者。如來則為讚說生天。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生天。有諸眾生樂修無常。如來則為讚說無常。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無常。有諸眾生樂修苦者。如來則為讚說眾苦。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苦法。有諸眾生樂修無我。如來則為讚說無我。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無我法。有諸眾生樂修空寂。如來則為讚說空法。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空法。有諸眾生樂修不淨。如來則為讚說不淨。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不淨。有諸眾生樂欲生天。如來則為說生天法。彼亦生念世尊為我說生天法。尊者。乃至有諸眾生樂種種法。如來則為說種種法。彼亦生念世尊為我說種種法。爾時不空見菩薩。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諸佛世尊具圓音  隨眾生類自然出  彼之意樂所欲聞  如來隨順說發起  或有眾生樂佈施  如來則為讚檀度  或有眾生樂持戒  如來復為讚屍羅  或有眾生樂忍辱  如來則為讚羼提  若有眾生樂精進  如來為讚毘梨耶  或有眾生樂三昧  如來則為讚禪定  若彼眾生樂智慧  如來則為讚般若  若彼眾生樂解脫  如來亦為讚解脫  若彼眾生修無常  即令聞彼無常法  彼若樂聞苦不淨  亦令聞苦不淨音  彼若樂聞空無我  不思議音讚空寂  彼若樂聞緣覺乘  世師妙音說緣覺  彼或樂聞諸佛乘  兩足尊讚菩提道  乃至彼樂生天宮  音中亦顯生天事  如是妙音難思議  隨諸類感便應現  彼等既聞清淨音  其誰不趣菩提道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復告尊者阿難言。阿難。諸佛世尊殊特希有。如來應供等正覺。能有如是熾然善根。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從久遠來。乃能供養無量無邊過恆沙數諸如來等。又復常行施忍精進諸事。所謂捐捨身命頭目髓腦。難作能作種種苦行。調伏身心。然後方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菩提已。則能具足無量辯才為他說法雲何辯才。謂不思議辯才。無上辯才。無勝辯才。無取著辯才。妙解脫辯才。無障礙辯才。善和合辯才。相應辯才。熾盛辯才。無有問辯才。豫知辯才。作相辯才。無作相辯才。靜默然辯才。不怯弱辯才。除恚辯才。種種文字莊嚴辯才。種種詞句莊嚴辯才。義句莊嚴辯才。甚深句莊嚴辯才。顯現深義辯才。於深示淺易知辯才。無邊譬喻辯才。捷疾辯才。善決疑辯才。成就無際辯才。能問辯才。略問廣答辯才。利益辯才。無毀辯才。善思量辯才。無謇塞辯才。無恥辱辯才。具足成就離謗辯才。具足成就智人所讚辯才。具足無畏心辯才。具足不狹劣辯才。具足不錯文句辯才。具足不忘辯才。具足無失辯才。具足隨心說法辯才。具足知他至心為說辯才。具足開發無穢濁辯才。具足莊嚴音句能說辯才。具足能說過去辯才。具足能說未來辯才。具足能說現在辯才。具足聖者辯才。具足知無生妙知辯才。具足能令一切眾生歡喜辯才。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重宣此義。而說偈曰。  供養最勝尊  無數無邊量  能證無上道  世間大導師  廣集諸善根  得彼難思辯  無謇復無礙  無量亦無邊  和合解脫義  尊勝無上人  善說斷疑網  隨問皆能釋  種種深密教  及以諸譬喻  具足莊嚴辯  妙音難可量  清淨鹹相應  決了法安住  不思無能壞  亦無懼畏心  妙音與智俱  不驚不毀損  無錯莊嚴句  安樂無忘失  不惑於諸方  無滓致心淨  過去與當來  現在無罣礙  凡聖平等轉  辯才非他生  近遠同時聞  佛音說時出  海水可知量  毛滴可知數  諸佛大名稱  辯才難得邊  虛空可盡邊  須彌易稱量  無上天人師  辯才深難測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5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五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歎佛妙音勝辯品之餘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復告尊者阿難言。阿難。諸佛世尊是大梵聲。是大師子聲。是大雄朗聲。是大龍王聲。是大妙鼓聲。是大妙歌聲。是妙好聲。是大風聲。是大雲聲。是大雷聲等。阿難。諸佛世尊是大善聲。不思議聲。是無量聲。是無邊聲。是不可稱聲。是滿足聲。是無礙聲。是迦陵頻伽聲。阿難。諸佛如來是圓滿聲。諸如來是可證聲。諸如來是可知聲。諸如來是深遠智聲。諸如來是不可壞清聲。諸如來是無垢聲。諸如來是無譏訶聲。諸如來是無嘶破聲。諸如來是妙好聲。諸如來是最上妙好聲。諸如來是無缺聲。諸如來是不怯弱聲。諸如來是具足一切功德聲。阿難。諸佛如來應供等正覺出音聲時。若欲一音遍滿一佛世界即能遍滿。若欲遍滿二佛世界。若三若四若五若十乃至百千世界乃至億那由他。乃至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數知世界。如來世尊。還出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數不可知殊異聲音。皆悉充滿彼諸世界。令彼眾生諸有得聞如來聲者。鹹作是念。今者世尊獨為我轉如斯法輪。阿難。諸佛世尊有如是等不思議聲。阿難。諸佛世尊有如是聲如是利益。   尊者阿難。譬如日輪為閻浮提諸眾生輩。有眼目者作大利益。雲何利益。所謂光明照了一切。如是阿難。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清淨聲輪凡所至處。能為一切信根眾生。隨宜宣說作大利益。其義亦爾。復次阿難。譬如秋月十五日夜。彼月光輪清淨圓滿。閻浮提人見者歡喜。如是阿難。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圓滿聲輪。能為一切法音光明。聞者歡喜得大利益。其義亦爾。復次阿難。譬如大海水平等一味常住澹然難入難度。其間多有諸異珍寶。而能為彼一切眾生若人非人作大饒益。如是阿難。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圓音平等一味湛然難入難測。微妙而能安樂一切眾生。其義亦爾。復次阿難。譬如大地任持一切山林河海王都大城民人聚落。復能生長諸種苗稼根莖華果。饒益安樂一切眾生。如是阿難。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普載聲輪任持一切令無壞損。復能生長眾生善根功德華果。饒益世間。其義亦爾。復次阿難。譬如虛空容受一切。能令眾生種種興作。往來遊處為大利益。如是阿難。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廣大聲輪遍滿一切。能令眾生多有所作。受用去來無不利益。其義亦爾。復次阿難。譬如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其華敷時能令三十三天皆生歡喜多受適樂。如是阿難。諸如來應供等正覺。開發聲輪。能為一切啟甘露門。令諸眾生等證常樂。其義亦爾。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世尊真善大梵音  師子妙音牛王吼  最上龍吼滿世界  器度雄朗丈夫聲  雲雷風等弘壯聲  彼不思議悉無量  轉行十方無邊界  所至無礙皆悉聞  如來出聲甚圓備  世間未能障其聲  亦如迦陵頻伽音  所聞清婉甚微妙  聖不望報生物喜  教令證此最勝聲  解脫深句無有比  世間無有能毀壞  不破不缺微妙聲  相續不斷和合出  救護世間無窮已  具足一切功德音  調伏丈夫如意聲  其聲遍聞於三界  彼諸眾生斯念喜  各言為我宣妙聲  若欲聲滿一世界  若二三四及與五  若十二十至五十  百千億數復過前  若復過彼恆沙土  皆能充滿一切剎  令彼眾生無異心  鹹作是念但為我  譬如日輪出現時  能為閻浮作明導  如是世尊天人師  法聲光明照世間  猶如秋月處眾星  其輪圓滿異明淨  彼為閻浮興大利  眾生睹見皆歡喜  世尊如是滿月聲  不思議淨勝世間  其有聞者心無厭  為諸眾生作饒益  猶如大海水湛然  深廣無邊難得底  其間常出眾異寶  為諸世間作利益  如是諸佛大名稱  其聲深遠亦難窮  恆教證彼清淨音  與不可壞一切樂  若此三千諸大地  能持異類諸眾生  如是諸佛普載聲  生成一切眾饒益  譬如虛空能容受  飛鳥群生皆獲益  如是足尊廣納音  恆以勝善利眾生  猶如忉利質多羅  華時已樂彼諸天  如是諸佛甘露音  能為眾生畢竟利  尊者設我滿一劫  或復百劫讚其聲  生生弗能得其邊  佛不思議聲若是  假使十方諸眾生  各各恣口長歌歎  終亦莫能致少分  佛音如是難思議  假彼行住諸眾生  或於一時皆成佛  彼諸佛說亦無盡  佛聲如是難思議  世尊如是眾妙音  莊嚴具足無倫匹  若人但能生喜心  彼等終無惡道畏  佛音如是難思議  第一微妙無可比  若有菩薩得斯喜  不久則成佛法王   爾時四天王天主帝釋。須夜摩天王。兜率陀天王。化樂天王。他化自在天王。魔王之息導師太子。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乃至淨居天王。及餘一切大威德諸天。與欲色界中復有無量諸天子等。聞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稱讚世尊音聲功德已。一切皆於不空見所起尊重心。歡喜踴躍不能自持。鹹以天妙栴檀末香。天華及鬘天妙衣服。寶蓋幡幢雜色彫綵。施散懸置於不空見菩薩摩訶薩上。時會眾中有六萬億那由他百千欲色界天。聞說如來音聲功德。為當得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種諸善根。復有五千比丘。被精進鎧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諸善根。復有七百千萬諸比丘尼。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及弘誓願。復有百千優婆塞。皆各從彼寶蓮華座起。直詣不空見菩薩摩訶薩所。復有二億那由他百千女人。各解自身眾寶瓔珞散擲虛空。住於不空見菩薩摩訶薩上。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諸善根。   菩薩念佛三昧分讚如來功德品第六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復告尊者阿難言。阿難諸佛世尊甚為希有。諸如來功德具足故。自天降下具足故。入胎具足故。住胎具足故。出胎具足故。母生具足故善根具足故。眾相具足故。眾好具足故。莊嚴具足故。出傢俱足故。入定具足故。大入定具足故。深心具足故。至心具足故。真信具足故。無畏具足故。戒身具足故。定身具足故。慧身具足故。解脫身具足故。解脫知見身具足故。諸通具足故。證智具足故。至一切證知第一彼岸故。至慈大慈第一彼岸故。至悲大悲第一彼岸故。至喜大喜第一彼岸故。至捨大捨第一彼岸故。至最勝無等第一彼岸故。至諸威儀第一彼岸故。至諸神通第一彼岸故。至一切諸法無礙第一彼岸故。至是處非處力第一彼岸故。至諸開道利益第一彼岸故。至奢摩他毘婆捨那第一彼岸故。至一切禪定解脫三摩跋提第一彼岸故。至無貪無瞋無癡無慢無放逸無嫉妒無恚。捨離諸過解脫五道。至四無畏第一彼岸故。令一切眾生種諸善根受業果報。教論發起第一彼岸故。令一切眾生諸戒行聚。不破不缺不濁不雜。成丈夫志無所觸犯。智者所讚無有過愆。一切世間若天若人若梵若魔沙門婆羅門。乃至無能如法訶責非理毀者。阿難。諸佛世尊功德殊勝。一切世間眾生類中。乃至無有能得測量宣說如來戒等功德知其少分。何處有人復能過者。阿難。汝等從今當如斯觀此虛空界如是廣大。此四方界如是弘寬。我皆了知限量邊際。諸佛功德不可測量。如是阿難。諸佛世尊所有戒聚。所有定聚。所有慧聚。及解脫聚。解脫知見聚。乃至一切威儀神通利益無礙。不可宣說不可顯示。不可得知不可得入。所以者何。阿難。諸佛世尊所有功德皆無有邊。何以故。諸佛世尊有無量戒行。有無量定行有無量慧行。有無量解脫行。有無量解脫知見。乃至有無量諸功德悉等。是故阿難。當知諸佛世尊具足若此。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世尊天降入胎時  住不思議出亦爾  生家最勝母無比  最上第一諸功德  體備眾相三十二  諸好具足莊嚴身  諸佛所作不思議  皆緣曠劫久修集  人中勝上求出家  成就禪定大三昧  正心淳信斯堅固  一切方便無不知  戒行三昧皆具足  智慧成滿無倫比  解脫知見亦已獲  神通威德彼岸邊  能滅熾苦救眾生  慈悲要行最為首  喜捨亦妙行平等  諸佛世尊自證知  身口常與意行合  所行隨智難思量  威儀無比超世間  法王神力到彼岸  無諍三昧見法如  是處非處皆明瞭  禪定解脫難測度  普能饒益諸眾生  定慧止觀斯成就  光明遍覺滅垢心  無有貪恚眾過愆  解脫無畏皆善學  戒行無破亦無羸  無濁無雜盡清淨  多眾生觸不瞋惱  不求果報智所稱  內無過失外無毀  假彼天人及梵魔  或復沙門婆羅門  莫能譏訶常清淨  虛空猶可盡其界  諸方亦可極其邊  無上調御天人師  清淨戒行孰能測  大海可以口飲乾  無邊水聚亦復爾  諸佛光明不可識  清淨戒行誰得邊  須彌可以口吹散  大小鐵圍亦復然  諸佛妙行不可知  清淨戒行難得底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今者如來應供等正覺。若降威神俯臨斯會可謂善哉。今我亦當為諸菩薩摩訶薩故。請問世尊一切菩薩念佛三昧微妙法門。如來先已顯示其名。今者當應為諸弟子。演說斯法宣明義理。世尊。寧當過安禪寂乎。爾時世尊。知彼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如是念已。佛神力故應時此會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種震動。所謂動湧起震吼覺等。如是具足十八相動乃至湧沒。如是動已。時佛世尊。復以神力放大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彼光出時能令一切星宿天宮。月天子宮日天子宮。乃至欲界諸天宮殿。所有光明喪滅不現。復有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恆河沙數。諸梵天宮所有威光。悉皆暗晦。乃至色界一切天宮。蒙佛光故亦皆不現。諸光沒已。唯佛世尊神光獨盛。爾時世尊大慈熏心。為欲饒益諸眾生故。從禪定起安詳徐步。詣彼大眾周旋觀察是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等已。於是一切世間諸天。及人若梵若魔沙門婆羅門。諸龍夜叉阿修羅輩遇佛光明。鹹各自彼蓮華座起。前詣佛所曲躬合掌。禮敬世尊各還退坐。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遙見世尊。身相分明端嚴殊特。諸根寂靜如調象王。心意朗然若澄淨水。一切種具足一切智圓滿。自彼而來深生喜已。於是不空見菩薩即告尊者阿難言。阿難。汝觀世尊從禪定起。如來世尊從靜室來。必當開演第一誠諦終無虛妄。如來世尊。是妙語者是真語者。是實語者是如語者。是不異語者是善語者。心善思惟常行善事。身業無失。口業無失。意業無失。一切功德斯皆具足。所謂具足最上第一戒聚故。具足最上第一定聚故。具足最上第一實慧聚故。具足最上第一解脫聚故。具足最上第一解脫知見聚故。具足最上第一威儀故。具足最上第一神通故。具足最上第一利益故。具足最上第一不思議辯才故。具足最上第一成就故。具足最上第一微妙故。具足最上第一天退故。具足最上第一入胎故。具足最上第一住胎故。具足最上第一生家故。具足最上第一圓滿功德故。具足最上第一不思議諸相故。具足最上第一不思議諸好故。具足最上第一過去業故。具足最上第一善根故。具足最上第一具足發心故。具足信心故。具足破煩惱故。具足大破煩惱故。具足捨家故。具足知五種故。所謂具足第一戒身故。具足第一定身故。具足第一慧身故。具足第一解脫身故。具足第一解脫知見身故。已到第一神通彼岸故。已到第一無餘智證彼岸故。已到第一分別法彼岸故。已到第一分別義彼岸故。已到第一分別辦才彼岸故。已到第一寂靜定彼岸故。已到第一明達彼岸故。已到第一根力覺道彼岸故。已到第一慈及大慈彼岸故。已到第一悲及大悲彼岸故。已到第一喜及大喜彼岸故。已到第一捨及大捨彼岸故。已到第一不思議威儀彼岸故。已到第一慚愧彼岸故。已到第一於一切法自在彼岸故。已到第一過去智知見無礙彼岸故。已到第一未來智知見無礙彼岸故。已到第一現在智知見無礙彼岸故。已到第一身業隨智慧行彼岸故。已到第一口業隨智慧行彼岸故。已到第一意業隨智慧行彼岸故。阿難。如來應等正覺。於一念中能具足知一切眾生心心所行。若善若惡若淨若垢等。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復告尊者阿難言。尊者阿難。諸佛世尊如大海。淨戒聚不可得底故。尊者阿難。諸佛世尊如須彌山。三昧聚不可動搖故。尊者阿難。諸佛世尊如虛空。智慧聚無有邊故。尊者阿難。諸佛世尊如虛空。攝一切眾生無障礙故。尊者阿難。諸佛世尊如日輪。為諸世間作法光明故。尊者阿難。諸佛世尊如大火聚。焚燒一切眾生諸煩惱薪故。尊者阿難。諸佛世尊如河如陂如池如泉。洗盪眾生生老病死垢故。尊者阿難。諸佛世尊如良醫。能愈一切眾生諸疫病苦故。尊者阿難。諸佛世尊如大雲雨。能以法水潤澤眾生枯槁故。尊者阿難。諸佛世尊如師子王。能破一切眾生大我慢故。尊者阿難。諸佛世尊如大船。能度眾生生死河故。尊者阿難。諸佛世尊如那羅延。能伏一切世間大力故。尊者阿難。諸佛世尊如優曇華。一切世間難得見故。尊者阿難。諸佛世尊如波利質多樹華。三十二大人相可愛樂故。尊者阿難。諸佛世尊如父母。能與一切眾生安樂利益故。尊者阿難諸佛世尊作利益作安樂。能今一切眾生得住故。尊者阿難。若人說言如來出世有無量辯才。如是說者。是則名為善說如來。如來出世有不思議辯才。是名善說。尊者阿難乃至如是略說。如來出世有無邊辯才。如來出世有無礙辯才。如來出世有無取著辯才。如來出世有勝解脫辯才。如來出世有隨順義辯才。相應義辯才。微妙淨辯才。巧問辯才。不問辯才。上辯才。無上辯才。慈辯才。大慈辯才。悲辯才。大悲辯才。喜辯才。大喜辯才。捨辯才。大捨辯才。佛出世利益辯才。尊者阿難。若人說言如來出世具足利益一切眾生。是則名為善說如來。尊者阿難。若人正言同義辯才利益眾生。是則如來出於世間。又說若言彼利益辯才。為一切眾生得利益故。當正言音悉令具足。是則如來出於世間。斯人亦名善說如來。尊者阿難。若人說言彼無歸眾生。無依眾生。無救眾生。無護眾生無憐愍眾生。如來出世。為歸為依為救為護為憐愍者。是則名為善說如來。尊者阿難。假使我今若經一劫若減一劫。長時歌讚諸佛世尊辯才功德終不得一。又復經於無量劫數。具足演說如來應供等正覺辯才功德。終亦不得其少分邊尊者阿難。譬如有人老病羸瘠。至大眾中發如是言。諸人當知。我雖年邁為病所摧。而猶能以一毛端勺渧取大海。令即乾枯。是人素無神通咒術。而能如是果決壯言。尊者於意雲何。彼人言義可取信不。阿難答曰。不也大士。不空見復言。尊者。彼人之言一切世間諸天及人。頗曾驚歎此事希有如是困人。能以毛端盡大海水如斯念不。阿難答曰。不也大士。如是尊者。此事本無依何取信。我今讚說諸佛世尊辯才功德不得少邊。其事若此。尊者阿難。且置斯事。假使佛今還自讚說毛分功德。過億百千那由他劫亦不能盡。而況餘人。尊者阿難。且置斯事。我今更說假使大地所有一切眾生。若干種類有足無足二足四足乃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此世界及以十方無量無邊諸世界中所有眾生。設使盡皆一時成佛。彼諸世尊。經無量劫。皆還歎佛一毛功德終亦不盡。尊者阿難。當知一切諸佛世尊。乃有如是不可思議具足功德。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尊者當觀法王來  一切世間應供養  功德威光殊顯赫  一切智滿難可傾  最上妙言佛真說  實語及如無異言  善說聖法真實知  身口離過意亦爾  心無異念絕分別  戒行最勝三昧深  智慧解脫悉超倫  解脫知見無可比  威儀具足不思議  無上神通如實智  利益世間無有量  辯才妙行亦無類  降天下生象牛王  入胎成就世中勝  住胎殊異無有等  家生具足母尊高  成就眾根最第一  勝相圓滿不思議  妙好鹹備極莊嚴  一切分明世瞻仰  具足真心信清淨  禪定除垢有大威  放捨世欲樂出家  菩提成就得五種  已度神通第一岸  智慧無礙亦無邊  及奢摩他毘捨那  法王通達斯自在  大海之水廣且深  其或可以毛端測  調御丈夫清淨戒  雖經曠劫不能知  須彌雖固猶可動  以手投擲至梵宮  諸佛初住定禪時  已自無能動亂者  虛空容有得其邊  四方亦可知其限  終無能見正覺境  思惟分別此彼處  尊者大地實弘廣  然可以指遍度量  捨離煩惱人中尊  彼心意識不可盡  如日輪光破眾闇  觀諸善惡若見色  如是自在世間師  能破巨黑無明雲  猶如秋月出重雲  眾生見者皆歡喜  法王智光如滿月  如睹妙色無不樂  冥寂長夜如明燈  為諸眼目作先導  世間智者能除暗  恆以法光照眾生  能設法炬自在尊  天人大師為他作  一切諸有皆滅盡  是故稱佛光明王  聖智如河及泉水  能盪生老病死塵  如大醫王施良藥  調御能除眾疾苦  猶如龍王降大雨  能滿一切諸大地  諸佛如是行慈悲  充足一切樂法者  大師子王震吼時  降伏世間諸惡獸  世尊如斯決定說  破除外道我慢心  如大舟船常往返  濟度一切諸去來  諸佛如是遍周旋  拔彼常沒四流者  優曇缽華世希有  此閻浮提最難見  天人世尊難中難  一切世間歸依處  如波利樹華現時  三十三天甚愛樂  大人相好出興世  眾生睹見悉歡喜  世尊神變難窮盡  如我今者謂宣說  我以歎佛諸功德  畢竟利益諸群生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5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六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佛作神通品第七   爾時世尊。自袈裟內出金色手。摩彼不空見菩薩摩訶薩頂復出廣長舌相。即告不空見菩薩言。善哉善哉。汝不空見。汝今乃能為諸眾生。如是歎說如來應供等正覺真實功德也。不空見。若有說言世間眾生無救護時。是中必有能救護者。出現世間為作救護。不空見。當知即是善說如來也。復次不空見。若復說言世間眾生無歸趣時。是時必有不思議辯才無量辯才。出現於世。能與眾生作大歸依不空見。當知即是善說如來也。復次不空見。若復說言世間眾生。多貪慾行。多瞋恚行。多愚癡行。是時必有無慾恚癡大師出世為除三毒。不空見。當知即是善說如來也。復次不空見若復說言世間眾生。多慳吝時多嫉妒時。是時必有遠離慳嫉好行佈施大師出興為破慳嫉。不空見。當知即是善說如來也。復次不空見。若復說言世間眾生。無有慚愧羞恥之行。是時必有慚愧羞恥大師出世除無慚恥。不空見。當知即是善說如來也。復次不空見。若復說言世間眾生。多行憍慢貢高之事。是時必有和敬調柔大師出世為除憍慢。不空見。當知即是善說如來也。復次不空見。若復說言世間眾生。無有慈悲不能喜捨。多行瞋恚穢濁毒心。是時必有斷除瞋毒具足四等導師出世教修慈悲大利益事。不空見。當知即是善說如來也。復次不空見。若復說言。世若多惡無善眾生。其有能教令生善根。先有善根令其增廣。如是利益大師出興。不空見當知則是善說如來也。復次不空見。若復說言五濁惡世眾生病增。世有大人能行利益。導以出法安樂眾生。不空見。當知是言則謂我也。所以者何。吾今出於五濁惡世。宣揚妙法斷除邪垢。能多利益諸眾生故。爾時世尊。手摩不空見菩薩頂時。即以神力於一念間。令此大眾鹹見東方無量無邊不可說阿僧祇現在一切諸佛國土。彼國土中諸佛世尊未滅度者。及彼眾生一切境界皆悉現前。亦聞彼佛說法音聲。亦見彼剎清淨莊嚴種種具足。如是乃至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所有諸佛淨土。一切境界明瞭現前。若觀掌中菴摩勒果。   又復世尊。以手摩彼不空見菩薩摩訶薩頂時。以佛神力及不空見本願因緣。於一念間。即見十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數過去諸佛入涅槃者。乃至彼剎清淨莊嚴了了分明若觀手掌。又蒙佛力亦見當來諸佛世尊。清淨剎土莊嚴具足。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以本願力承佛威神。盡見十方三世諸佛及彼佛剎清淨莊嚴已。為重宣此義即從坐起。正持威儀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頌曰。  三千世界所有水  若人欲量皆可知  調御丈夫天人師  戒行深遠孰能測  須彌高廣最巍巍  羸老病人口吹散  世尊初入於禪定  億百千劫難可了  虛空足量能盡邊  四方亦可步其際  世尊大師等正覺  智慧甚深無源底  虛空平等無罣礙  可為暴風所飄動  如來本性無煩惱  貪恚癡毒何所居  日輪圓滿處空中  清淨光明遍世界  如是阿羅仙種姓  於此天眾而曜暉  又如秋月合昴宿  威光超世挺眾星  如是滿月大法王  炎赫獨出天人上  若優曇華甚希有  時乃一遇不世出  諸天中天調御師  有時而現隨意感  世尊妙手摩我頂  金色百福相莊嚴  不可毀壞悉具足  其為利益斯若是  世尊真言及實語  人中法王轉正輪  普遍十方世界中  甚為利益悉自在  蒙世尊手摩頂時  我見十方最上人  如恆河中說沙數  大威德仙眾多彼  大牟尼尊手加我  即見諸佛如彌陀  猶恆河中算沙數  人中最勝眾多彼  如來慈手親摩覺  安樂世界我見知  阿□應供兩足尊  大悲光明作饒益  我蒙世尊神手觸  盡見世間滅度尊  於一念頃如恆沙  大慈降伏諸根者  世尊以手摩我時  亦睹彌勒昔諸願  如彼當來一切事  了了明白無復疑  過去諸佛我已見  未來現在亦復然  十方三世諸如來  神通德力難稱說  世尊以手摩我時  普見十方救世者  並睹諸佛清淨剎  我因更發最上願  諸佛神通難思議  戒定智慧亦如是  諸餘功德不可說  唯願如今常教示  如來下手摩我時  即見十方諸塔廟  眾寶金色如恆沙  具足種種微妙供  諸佛皆具大名稱  彼彼相好充十方  百千樂音以供養  我見彼剎悉如是  彼剎復有諸佛塔  金縷間錯寶頗梨  高大過於一由旬  端正莊嚴皆若此  復見大尊諸塔廟  眾寶雜廁甚精華  亦有住於虛空中  常以天華散其上  我復見彼諸勝塔  湧出高滿十二旬  彼諸佛所名燈然  光明遍照十方剎  世尊以手摩頂時  我見妙塔不可說  彼佛各有大名稱  其間皆悉如來力  世尊手摩我頂時  於是得見諸佛剎  彼或燒身或受辱  種種行類不可宣  各於自剎修苦行  無有晝夜如救然  勇猛弘誓度眾生  皆為無上菩提故  我又睹見十方剎  有諸菩薩常辛勤  自剜身肉然多燈  彼為菩提光明故  我又復見清淨身  於諸佛前常立住  至彼世尊涅槃已  為求菩提大德故  我又復見為法人  香油灌身然燈炬  苦身精意遍十方  終不繫心財食類  我又更見諸丈夫  恆捨頭目及身手  妻子王位與國城  志令群生獲安樂  如我所見無遺餘  不可口言而宣說  我所知見最勝等  蒙佛威靈故遍觀  世尊威神加持故  令我見斯希有事  吉祥第一天中天  我今歸依最無上   菩薩念佛三昧分見無邊佛廣請問品第八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今此一切天人大眾。既見世尊久處禪定。默無言說鹹生渴仰。唯願世尊俯就斯座。爾時世尊。聞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為彼天人大眾請已。端身正念默然許之。   爾時不空見菩薩既蒙默許。偏袒右臂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復白佛言。世尊。我今欲問。若聖聽者乃敢發言。佛告不空見。如來應供等正覺。隨汝所問當為汝說。斷汝所疑令爾心喜。然是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等皆當證知。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承佛教已。即便白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應當思惟何等三昧。應當親近何等三昧。應當修行何等三昧。如是菩薩思惟親近。及以修行此三昧已。現見何法而得安樂。雲何當得如大海多聞受故雲何當得如須彌山。菩提心安住不傾故。雲何當得如大鐵圍山。一切外道邪論不能動故。雲何當得如虛空一切法無礙故。雲何當得如虛空。心無染著故。雲何當得如日輪破除一切無明闇故。雲何當得如月輪。白淨法圓滿故。雲何當得如燈輪。作法光明故。雲何當得如大炬。一切受陰滅故。雲何當得如火聚。焚燒一切諸煩惱故。雲何當得如河池泉源。一切眾生隨意受用故。雲何當得如大船。一切眾生度彼岸故。雲何當得如橋樑。不沒生死煩惱中故。雲何當得降伏眾敵。破壞魔軍諸憍慢故。雲何當得如波利質多羅樹。為一切諸方所有眾生。開七菩提華香風普熏故。雲何當得如優曇缽華。希有難得故。雲何當得如藥王。等療一切眾生病苦故。雲何當得如大醫王。起大悲心愍痛眾生故。雲何當得如栴檀樹。除眾熱惱作清涼故。雲何當得如大雲雨。等注法雨令滿足故。雲何當得如蜜器。能具足說一味法故。雲何當得如師子吼。能與一切眾生無怖畏故。雲何當得如父母。等與一切眾生安樂利益故。雲何當得見真法。至如法性實際彼岸故。雲何當得解釋深趣。至實義彼岸故。雲何當得巧說法辯。至能分別彼岸故。雲何當得善巧說法。至具足方便彼岸故。雲何當得分別了義。善知字句法故。雲何當得正意正行。具知足故。雲何當得統御大眾。無所畏故。雲何當得說如實義。入實際故。雲何當得如大海。一切法同一味故。雲何當得如大山。三昧安靜無能動搖故。雲何當得如門闑(亦云帝釋幢也)。菩提心不可動轉故。雲何當得堅固力心志具故。雲何當得具足威儀。不作虛諂故。雲何當得端正身。為他歡喜說法故。雲何當得最妙。最上色相故。雲何當得尊貴。大姓家生故。雲何當得大法王。福報功德故。雲何當得具足。無量辯才故。雲何當得不取著辯才故。雲何當得不錯辯才故。雲何當得分別種種名字句辯才故。雲何當得不思議辯才故。雲何當得無邊辯才故。雲何當得解脫辯才故。雲何當得同義(亦云成就也)辯才故。雲何當得隨他意義辯才故。雲何當得漸親近辯才故。雲何當得所問能答辯才故。雲何當得無問自說辯才故。雲何當得不毀壞辯才故。雲何當得無退轉辯才故。雲何當得甚深句字種種說辯才故。雲何當得無量無邊譬況辯才故。雲何當得未證大菩提。已能具足梵音聲故。雲何當得第一微妙音聲故。雲何當得迦陵頻伽音聲故。雲何當得師子王音聲故。雲何當得大龍王音聲故。雲何當得大牛王音聲故。雲何當得大鐘鼓音聲故。雲何當得勝妙歌讚音聲故。雲何當得樂絃音聲故。雲何當得哀婉清美音聲故。雲何當得風雲雷震音聲故。雲何當得甚深莊嚴辯才音聲故。雲何當得諸妙語言文字章句。真正莊嚴辯才音聲故。雲何當得甚深能大巧說音聲故。雲何當得種種譬喻辯才音聲故。雲何當得一切世間最勝供養音聲故。雲何當得共他論義辯才音聲故。雲何當得神通彼岸音聲故雲何當得不忘失法音聲故。雲何當得不缺少善法音聲故。雲何當得諸善根行具足他讚音聲故。如是一切悉皆具足。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發如是等諸疑問已。為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具足金色百福相  能覺一法利無邊  最勝功德我今問  何等三昧先應思  如來妙智無等倫  世間寧有加上者  我今請尊修何定  所獲功德不思議  天人大師上調御  思惟是定何功德  菩薩於此雲何修  而能安樂於一切  雲何自然多聞海  雲何守護決定心  得住諸佛功德處  雲何如大鐵圍山  是中都無恚恨心  而能降伏諸外道  雲何無礙如虛空  雲何復得心自在  雲何如日復如月  雲何同炬亦如燈  雲何為眾作光明  雲何復須觀三昧  雲何解脫諸煩惱  雲何能度生死岸  雲何發心苦輪中  獨超三界無與等  雲何波利質多樹  大人相好妙莊嚴  雲何如彼優曇華  勇健雄猛不出世  雲何施藥不望報  良醫救苦調御師  能除眾生諸熱病  安住淨戒得清涼  雲何當得如法寶  無量功德度彼岸  雲何甚深微妙法  猶蜜甜味妙無加  雲何得此師子音  能令眾生無怖畏  雲何等益如父母  得彼深樂不思議  雲何能得妙辯才  行於菩提大名稱  雲何說彼最勝道  雲何而得無礙智  雲何於義能巧便  雲何妙知諸法相  雲何分別名句身  雲何世法及出世  雲何正念與正行  雲何知足具思惟  雲何多聞如大海  雲何歎佛真實德  雲何說彼諸眾生  生死根本如實際  雲何諸法無差別  猶如大海同一鹹  雲何如山定無動  不退轉心如門闑  雲何一心無餘業  但求無上大菩提  雲何具足諸威儀  身相端嚴見者喜  雲何常生大姓家  亦受法王大福聚  雲何得彼無量辯  所有言論世莫思  雲何字句義深微  我今請問護世者  雲何無上難得勝  親近真辯無遺忘  雲何同義稱根性  若問不問斯相應  雲何未證具梵音  其聲清婉甚微妙  迦陵頻伽聲可愛  大智雄猛聲遠聞  雲何師子大龍音  更得深重牛王吼  雲何世尊得絃樂  具足種種諸器聲  雲何獲彼甜味音  而常演說眾欣樂  雲何功德音無毀  其出如風若震雷  雲何多種譬喻音  能宣甚深諸言說  雲何所出善語言  雲何諸法不忘失  雲何有中獲宿命  彼諸神通雲何修  雲何修行無疲倦  遍知一切諸善法  如是諸法不思議  自然輪轉遍十方  世尊我皆無復疑  是故今問歸依處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慇懃鄭重如是問已。即以神力身昇虛空。於虛空中自然化作天寶華蓋。莊嚴微妙七寶所成。謂金銀琉璃頗梨馬瑙車□□紐□福□吝□X|檸j□□樓□□觨X﹞薄慼〃痋毅坫W□綠□□□□□□露□奩覭吽慼  歸命丈夫大調御  無上正覺兩足尊  一切世間天人輩  寧有可以比類者  長夜黑暗諸眾生  愚癡顛倒墮邪道  極尊明智世間限  能令還復平正路  失於清白法種子  眾生煩惱內燒心  勝尊猶如世父母  能令安止白法處  遺喪善法深利人  後世方將可怖畏  最尊成就大慈行  為諸眾生真導師  一切眾生無善利  無有覆護無救者  希有大悲教世師  世尊真為作救護   爾時華中說是偈已。彼華方至如來足上。須臾即飛遍往三千大千世界。遍諸佛前施散供養。彼寶蓋中復出栴檀末團大如車輪至如來身忽然不現。而彼栴檀香氣微妙。充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得聞此香。皆悉受於上妙快樂。猶如菩薩入第四禪。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示現如是神通事已即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摩訶薩等。雲何當得如斯智慧。所謂大智慧。速疾智慧。機捷智慧。猛利智慧。無相智慧。巧入智慧。甚深智慧。廣普智慧。無畏智慧。圓滿智慧。雲何復得不可算數不可稱量諸妙善根。所謂心如金剛。善根穿徹一切法故。心如迦鄰提衣。柔軟善根能作業故。心如大海。善根攝諸戒聚故。心如平石。善根住持一切事業故。心如山王。善根發生一切善法故。心如大地。善根負持眾生事業故。得心不隨他行。善根遠離非法教誨故。得心善修行。善根一切法安住故。得不壞信善根。於諸如來所行之處不疑惑故。住一世界自然遍見十方諸佛。亦聞彼佛宣說妙法。復見菩薩聲聞大眾。又睹佛剎清淨莊嚴受用等事悉無疑故。乃至攝受決定善根。於一切時自利利他故。世尊。如我今者實為自利。復欲利益諸眾生故。請問如來也。世尊。我今復為弘廣眾生淨信心故。請問如來也。世尊。我今復為彼諸菩薩摩訶薩輩。具足圓滿不思議善根故。請問如來也。世尊。我復為斯被大精進弘誓鎧甲諸大菩薩摩訶薩故請問如來也。世尊。有諸菩薩摩訶薩輩。於生死中發大精進。為一切眾生而亦不取眾生之相。然是菩薩摩訶薩雖於生死煩惱中。長夜度脫一切眾生。而實不住生死煩惱想。世尊。我為如是諸眾生故。請問如來也。世尊。有諸菩薩摩訶薩等。行慈悲時於諸眾生都無瞋恨。設諸眾生訶責罵辱楚撻撾打種種苦迫。如是菩薩於眾生所終無報答。乃至不起嫌心不失本願。無異分別及餘思惟一心修行大慈大悲。世尊。我為如是住於大乘諸菩薩故。請問如來也。世尊。有諸菩薩摩訶薩輩。為眾生故欲捨己樂及諸樂具。欲受一切熾然大苦。發如斯念。我當雲何令一切眾生得最勝樂。令一切眾生得大法明。世尊。彼諸菩薩如是念時凡所有物。若內若外。無不施者。無不益者。無不饒者。世尊。我為如斯諸菩薩故。請問如來也。世尊有諸菩薩摩訶薩輩。被著如是精進鎧時。發如斯念。我今當應為一一眾生。於恆河沙劫住大地獄受諸苦惱。猶入出息不以為苦。亦不退沒菩提之心。世尊。我復為是諸菩薩故。請問如來也。世尊。有諸菩薩摩訶薩輩。被著如是精進鎧已。發如斯念。我今當為一切眾生。執諸事業廝役服勤。種種承事不以為苦。於是或為奴婢。或為僕隸。或為儐從。或為弟子。我應如是乃至為作種種眷屬成熟眾生。世尊。我復為是諸菩薩故請問如來也。世尊有諸菩薩摩訶薩輩。為一切眾生故。發大勇猛修諸苦行。捨身手足頭目髓腦。或時節節支解其形。析骨消髓不以為苦。無有休懈。方更熾然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事。世尊。我為如斯諸菩薩故。請世尊耳。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如是問已。為重宣此義。以偈頌曰。  我問天師諸勝智  大智彼等雲何成  雲何速智及捷疾  利智聰明能通達  何因得彼甚深智  盡無邊智為我宣  弘廣普遍一切智  是為最勝求菩提  雲何當得無怖畏  具足善巧為我說  雲何而得金剛心  一切法中無疑惑  雲何得是柔軟心  戒行清明淨如海  雲何如山不動轉  菩提決定願莊嚴  雲何行行不隨他  於義明瞭得安住  雲何而得不壞信  諸佛所作無復疑  雲何得彼生念智  住於一界現十方  遍睹諸佛及聞法  並大集眾亦明瞭  其身不離於一剎  而能供養十方尊  妙華眾香及塗香  諸餘眾具難可說  心住此剎無他緣  身現十方無量土  親承奉事彼諸佛  悉由神通力無邊  無請我今為行慈  住於慚愧修行者  不自利己常益他  為斯我請大名稱  諸有發心求佛智  善根成熟不思議  如是三昧雲何修  我故為彼問無著  被此忍鎧為眾生  我要當拔諸重苦  彼等已離眾生想  為斯故問正覺真  彼輩常住平等心  觀察眾生無異想  常能成就慈悲者  我為彼故問如來  是中應行何等法  速得如是不思議  所得功德無有邊  我為彼故請調御  被弘誓鎧勇猛人  為一眾生恆沙劫  大地獄中受焰苦  善哉安樂諸眾生  彼等無睡亦無疲  內外諸物無不施  如是攝受眾生者  我今為彼同普觀  呵責毀辱及捶罵  身受煎迫眾事苦  為他奴婢及僕隸  皆由斯輩請世尊  無量百千數億頭  有來求索皆能捨  當捨頭時極歡喜  為求無上妙菩提  為諸眾生而更捨  手足及以身餘肢  救解失道眾生類  除撥生死還正路  又施妻妾及男女  七寶珠玉及金銀  亦捨上妙眾器具  我為彼故問如來  捨身命財無厭倦  長夜聽說不疲勞  心常寂滅行頭陀  我以彼故問正覺  真實妙語恆繫心  粗鄙惡言聞即離  而於他所無嫌恨  我緣彼故諮自在  常以慈心觀眾生  其猶父母愛一子  而於怨親行平等  故我為彼請人王  現有如斯諸功德  然我今日以宣陳  其或未具諸眾等  我亦為是諮問佛  世尊我今有善根  初發問時便剋獲  藉此菩薩諸功德  速證寂靜三昧王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5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七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讚三昧相品第九   爾時世尊。讚不空見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不空見。汝於往昔乃能供養無量無數諸佛世尊。於諸佛所種諸善根。具足修行諸波羅蜜。一切法中所作已辦。而常為彼諸眾生輩。作不請友為行大慈。成就正信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被大鎧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是大義。為不動不退大菩提心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不壞信意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發弘廣大願莊嚴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不思議善根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著不思議鎧甲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超越三界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專精實義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隨順大智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樂甚深法行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重佈施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重開示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一切能舍內外身財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成就最上無上戒聚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深忍相應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勇猛精進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得深禪定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深重智慧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為以資財方便巧攝一切諸眾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又為心若金剛諸眾生故。為心如門闑不動不轉諸眾生故。為心如淨水無有塵垢諸眾生故。為心如迦耶鄰提衣諸眾生故。為樂入深義諸眾生故。為尊重正法諸眾生故。為捨擔能擔諸眾生故。為不惜身命諸眾生故。為不樂一切世間有為諸眾生故。請問如來如是大義。不空見。汝於今者能為如斯諸大菩薩摩訶薩輩。請問如來如是義耳。爾時世尊。復告不空見菩薩摩訶薩言。不空見。汝應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解說。時彼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即白佛言。善哉世尊如蒙聖說一心諦受。佛言不空見。有菩薩三昧。名念一切佛菩薩。當應親近修習觀察思惟。如是三昧既能修習。觀察思惟此三昧已。則得增廣成就現前安樂法行故。則得增廣無貪善根故。則得增廣無瞋善根故。則得增廣無癡善根故。則得具足慚愧故。則得成就神通故。則得圓滿一切佛法故。則得清淨一切佛土故。則得天降下生具足故。則得入胎具足故。則得住胎清淨具足故。則得母生微妙清淨具足故。則得家生清淨具足故。則得諸根微妙清淨具足故。則得大人相清淨具足故。則得諸妙好清淨具足故。則得出傢俱足故。則得最上寂靜具足故。則得大寂靜具足故。則得諸通具足故。則得為一切眾生作歸依具足故。則得多聞具足故。則得世間出世間法具足故。則得一切諸法住處具足故。則得巧妙方便知出世法具足故。則得善通達一切諸法具足故。則得巧知前際後際法相具足故。則得善巧莊嚴文字句義具足故。則得智慧具足故。則得微妙神通具足故。則得巧轉變心具足故。則得善教示他具足故。則得為他眾生及富伽羅。勝負白黑上下滿缺增損勝力具足故。則得是處非處具足故。則得未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趣向具足故。則得正行具足故。則得意具足故。則得自在具足故。則得神通具足故。則得尊勝大傢俱足故。則得大姓具足故。則得端正具足故。則得大威具足故。則得大光明具足故。則得作諸功德具足故。則得大功德具足故。則得大人牛王具足故。則得令他歡喜音具足故。則得令他深歡喜音具足故。則得微妙音具足故。則得梵音具足故。則得相應辯才具足故。則得無諍辯才具足故。則得無著辯才具足故。則得稱實辯才具足故。則得種種辯才具足故。則得一切言音辯才具足故。則得所生不離諸佛世尊而常恭敬供養具足故。則得離邊地生具足故。則得常生中國具足故。則得遍遊諸世界禮拜承事諸佛世尊諮請論義具足故。則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具足故。則得一切菩薩功德莊嚴具足故。乃至則得菩提樹下道場莊嚴具足故。爾時世尊。為重宣此義。以偈頌曰。  不空見斯勝三昧  如我今住智德中  其有菩薩能修行  彼見十方一切佛  當即速獲諸神通  因是復睹清淨剎  遂能下生妙具足  入胎具足亦復然  住胎之時無有比  母最清淨勝家生  一切相好鹹具足  亦當修彼諸行法  捨家出家離眾欲  捐棄人欲及與天  彼為世間求菩提  所生常有諸甘露  亦得諸通及神足  轉智圓滿彼世間  多聞總持大德人  行行斯由多聞海  統諸大眾義明瞭  巧知眾生方便學  諸法行處皆悉知  世間之法及出世  智人所知智具足  遠離諸業及癡惱  有為之法盡皆捨  而常親近於無為  常以天眼觀眾生  復用天耳聽聞法  宿命明白知過往  他心善達前人意  神通變化自在遊  心能巧轉隨所因  得大名聞行佛國  能廣利益諸世間  明達是處及非處  一切諸法靡不知  深照淨法及垢染  以常修習勝三昧  能得正行具足人  彼之智慧實無比  具正思惟大威德  亦得安住正修行  復生大家及尊姓  眾事端嚴見者喜  彼雖處於有為中  所作功德無能壞  所生常受大功德  往來多作人中王  或為忉利釋天尊  時作光天及梵主  凡所出聲悉無比  梵天妙響師子音  諸龍美音遍行中  大功德聲牛王吼  備於絃樂及歌聲  迦陵頻伽音精妙  能會義理令眾歡  以獲三昧故得然  善出精雅及好聲  多用愛言悅一切  深婉妙音並善語  彼聲常有未曾絕  行步舉動若龍王  普放電光照一切  降雨滂洽於大地  是謂龍德難稱量  如是人龍所遊處  住斯妙定勝神通  無量無數諸化身  遍諸佛前等供養  偈頌譬喻諸種作  言詞雅正理趣安  彼常法樂與眾生  得是勝定故無礙  所生不離於諸佛  亦見菩薩及聖僧  恆居利益無難處  成就三昧照十方  欲遍諸佛有諮論  或生無量難思剎  現前供養一切佛  成就三昧故若斯  如是功德不可說  超過數表絕稱量  道樹等覺恆俱生  諸佛咨嗟唯此定   菩薩念佛三昧分正觀品第十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摩訶薩欲得成就諸佛所說菩薩念佛三昧者。彼菩薩摩訶薩應當親近修習何法。能得成就思惟三昧耶。爾時世尊。告不空見菩薩摩訶薩言。不空見。若諸菩薩摩訶薩欲得成就諸佛所說念佛三昧。欲得常睹一切諸佛。承事供養彼諸世尊。欲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住正念遠離邪心。斷除我見思惟無我。當觀是身如水聚沫。當觀是色如芭蕉虛。當觀是受如水上泡。當觀是想如熱時焰。當觀是行如空中雲。當觀是識如鏡中像。菩薩若欲入是三昧。當應深生怖畏之想。當念遠離譏嫌。免他訶責。當念除去無慚無愧成就慚愧。當應成就奢摩他毘婆捨那。當應遠離斷常二邊。常念一心精勤勇猛除去懈怠。發廣大心常念觀察三解脫門。常念先生三種正智。常念斷滅三不善根。常念成就諸三昧聚。常念成就一切眾生。常念等為眾生說法。當觀四念處。所謂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當念四食過患。所謂摶觸思識等。於是食中生不淨想。當念四無量。所謂修於大慈。行於大悲。安住大喜。具足大捨。當念成就諸禪而不味著。然復思惟一切諸法。常念不惜其身不保其命。捨身及心攝受多聞。念如是法。應如是護不得誹謗。多聞法財如所聞法如義受持。於諸佛所起尊重心。又於法僧生肅恭意。親善知識遠離惡友。除滅世間無義語言。不著世樂不捨空閑。住於一切生平等心。於諸眾生無有退沒。無損害心亦無妒嫉。於一切法起稱量心。不作罪噁心無垢染。一切諸法無處可得。常求甚深廣大經典。於中恆起增上信心。莫生嫌疑無為異意。如是經典最勝廣大。常念誦持常思演說。何以故。是為諸佛世尊道法。獨能生成佛菩提故。於當來世得彼無量諸佛功德。應當為他如法宣說。降伏憍慢莫亂正聞。恭敬尊重供養是法。捨諸欲求息諸諍競。除諸睡眠滅諸疑網。殄絕迷惑明識我見。不事戲論遠離尼乾邪命自活遮羅迦波梨婆闍語言論等。常應善住檀波羅蜜中。圓滿屍波羅蜜。常念羼提波羅蜜。不捨毘梨耶波羅蜜。遊戲禪波羅蜜。具足般若波羅蜜。棄捨身命無愛惜心。如四大性不可改變。如於地界起平等心。水火風界亦復如是。成就身業心意精勤。無不活畏不貪衣食湯藥床鋪房舍殿堂一切眾具。樂行頭陀常住知足。不求利養不事名聞。凡是愛著悉滅無餘。觀四念處斷四顛倒。不念惡刺永度四流。修四如意住四威儀。當具五根亦增五力。應滅五蓋不用五情。遠離五濁成五解脫。得入內自思惟。廣大聖智正觀五陰。不行六塵降伏六根。亡滅六識斷絕六受。除六渴愛行六念處及六智分法。於六通中常求利益。修七覺分通達七界(七界謂害界恚界出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及滅界故)。滅除七使及七識住。離八怠惰除八妄語。明瞭世間八法所因。應得八種大人覺法。證八解脫修八正道。親近思惟廣大分別。專精遠離九眾生居。滅九種慢捐棄九惱。常思九種歡喜等法。親近修習九次第定。終不念行十種惡業。而勤造作十善業道。常求如來十種力智。不空見。我今為汝略說如是菩薩摩訶薩念佛三昧法門。諸所當得大利益事。若有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念佛三昧。如是修者名報佛恩。思惟是者即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當滿足彼諸佛法。乃至能為一切眾生作大依止。亦令成就無上種智故。不空見。斯諸菩薩摩訶薩有大智故。乃能思惟非彼聲聞辟支佛人得觀察也。不空見。若人於此念佛三昧。或時親近思惟修習。若受持若讀誦。若書寫若教書寫。若教讀誦受持若少開發。若為解說若能廣宣。彼雖少時勤苦疲勞然其所作終不虛棄。必獲果報得大義利。不空見。彼菩薩摩訶薩以為他受持法故。速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當來世決定作佛。不空見。當知如是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是故非彼聲聞緣覺二乘境界。若人暫聞說此法者。是人當來決定成佛無有疑也。爾時世尊。為重宣此義。以偈頌曰。  若人欲修此三昧  能念一切諸如來  彼既思惟是法門  諸非法處當遠離  亦當遠離無慚愧  破除斷見及與常  復應安住三空門  當念勤修解脫智  既拔三種不善根  即亦思惟三善本  若知觀察三受處  得斯妙定良非難  若人欲求勝三昧  先應持戒後修智  自然遠離諸邪見  亦無戲論及語言  次第觀受斯皆苦  然後觀察生滅心  若人思惟三昧時  當應深念出世事  諸法有疑鹹悉除  得此三昧甚為易  亦應善通四念處  先當觀身不暫住  恆求解脫及禪定  不愛壽命豈惜身  弗以多聞陵侮人  寧當誹謗於正法  聞正法已能思惟  晝夜受持身所誦  尊重諸佛深敬法  承事僧眾不敢輕  善知識所常念恩  遠離一切諸惡友  不與惡人同坐起  除彼為眾說法處  為求最上菩提故  終勿捨離阿蘭若  一切眾生皆平等  於諸法中莫分別  欲求彼法真實際  諸法相中無著心  彼輕慢意悉能除  不久必得此三昧  明識我見及疑心  亦當覺察諸調戲  不得起於惡欲意  應滅諍競與睡眠  若不學彼外道法  諸是戲論自然除  但能隨順佛法言  求此三昧須臾獲  常行佈施及戒忍  勇猛精進無倦時  恆處禪思及智慧  自然得斯三昧行  能施頭目無愛畏  捨餘諸物終不疑  彼趣菩提無艱難  亦速獲斯凝靜定  若能持心如大地  又同水火及與風  更等虛空無邊崖  彼人速得此禪定  若有精誠身口意  彼不貪食及衣財  其於眾具既無求  能如是修證三昧  應常專念四正勤  亦當成彼諸神足  速須遠離顛倒想  煩惱棘刺先斷除  當念杜絕四流河  亦思乾消諸渴愛  具足五根及五力  分裂破壞五蓋衣  五種欲事不俱懷  內心幻偽亦宜捨  復當願求五解脫  思惟五身三摩提  應速觀知五陰處  正心和敬於六緣  彼不恭慎應遠離  亦當減損六觸身  於六受處心正觀  常念斷除六種愛  復以六通成就世  亦修六念及智明  勤求七覺七聖財  必須捨彼疑惑處  欲得三昧恆若斯  漸當散滅諸煩惱  彼常遠離七識住  斯八顛倒亦拔除  若能住於八正道  自當速證此深定  恆住八大丈夫行  復以八解自娛心  不染八法離世間  獲最勝智當不遠  於他人所無瞋心  先應除此九種慢  思九歡喜根本法  得彼次第九種禪  絕此十惡不善因  應修智人十種善  若能修行十種力  得是三昧終無難  當念攝持諸善法  放捨不善眾惡緣  前後勤求彼正念  證此三昧豈能久  若住如是三昧已  當轉智力不思議  遍見諸佛金色身  所生常得聞正法  若欲見彼諸世尊  或已滅度及現在  當來一切愍世者  應思惟此勝三昧   菩薩念佛三昧分思惟三昧品第十一之一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摩訶薩念欲成就諸佛所說念佛三昧者。雲何思惟而得安住。佛告不空見菩薩言。不空見。若諸菩薩摩訶薩必欲成就是三昧者。先當正念過去所有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次念現在所有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次念未來所有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彼如是念一切三世十方世界中。是等一切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天降成就。入胎成就。住胎成就。出胎成就。出家成就。諸功德成就。諸根成就。諸相成就。諸好成就。莊嚴成就。戒品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知見成就四無畏慈悲成就。喜捨成就。慚愧成就。威儀成就。諸行成就。奢摩他成就。毘婆捨那成就。明解脫成就。解脫門成就。四念處成就。四正勤成就。四如意足成就五根成就。五力成就。覺分成就。正道成就。往昔因緣成就。雙教示成就。諸通教示成就大通教示成就。戒品成就。一切三昧成就。無礙利益成就。為他利益無礙成就。一切善法成就。清淨色成就。清淨心成就。清淨智成就。諸入成就。金色百福成就。時彼菩薩念諸如來如是相已。復應常念彼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心無動亂。亦當安住無所著心。心無著已彼復應作如是思惟。是中何等名曰如來。為當即色是如來耶。為當離色是如來乎。若以色法為如來者。彼諸眾生皆有色陰。一切眾生應是如來。若以離色為如來者。離色則是無因緣法。無因緣法雲何如來。菩薩如是觀知色已。次復觀受。彼時更作如是思惟。為當即受是如來耶。為當離受是如來耶。若即受法為如來者。彼諸眾生皆有受陰。一切眾生應是如來。若離受法為如來者。離受則為無因緣法。彼無緣法雲何如來。彼既如是觀色受已。乃至觀識亦如是。時彼菩薩復如斯念。若此諸陰非如來者。豈彼諸根是如來乎。如是念已則先觀眼。為當即眼是如來耶。為當離眼是如來乎。若即彼眼是如來者。一切眾生皆有是眼。一切眾生應是如來。若離彼眼是如來者。離眼則為非因緣法。彼非緣法雲何如來。菩薩如是觀察眼已。觀耳觀鼻乃至觀意亦如是。時彼菩薩復如斯念。若此諸根無如來者。豈彼諸大有如來乎。如是念已則先觀地。為即地界是如來耶。為離地界是如來乎。若即地界為如來者。彼內外法皆屬於地。如是地界應是如來。若離地界為如來者。離地即為無因緣法。彼無緣法雲何如來。彼既如是觀察地界。乃至觀彼水火風界亦如是。而彼菩薩能作如是正思惟時。不以色觀察如來。不離色觀察如來。如是不以受不離受。不以想不離想。乃至不以識不離識。觀察如來亦如是。又彼觀時亦不以眼觀察如來。不離眼觀察如來。如是不以耳不離耳。不以鼻不離鼻乃至不以身意不離身意。觀察如來亦如是。又彼觀時不以色觀察如來。不離色觀察如來。如是不以色不離色。不以聲不離聲。乃至不以觸法不離觸法。觀察如來亦如是。又彼觀時。不以地觀察如來亦不離地。觀察如來如是。不以水不離水。乃至不以風不離風。觀察如來亦如是。彼菩薩如是觀時。即能於彼一切法中。善通達知明瞭無礙。爾時彼菩薩復應當作如是思惟。是中更以何等真法。而能得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以身得菩提耶。為用心得菩提乎。若身得者。而今此身無覺無識頑癡無知。譬如草木若石若壁。然彼菩提非色非身非行非得。不可見聞不可觸證。此身如是。雲何能得成就菩提。若心得者而即此心本自無形無有相貌。不可見聞不可觸證不可執持。猶如幻化。菩提如是亦無有心無有觸對。不可見聞不可知證。此心如是。雲何能得成就菩提。不空見。是為菩薩正念思惟。不以身心亦不離身心。而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佛言。不空見。然彼菩薩常應如是觀察思惟。若能如是觀諸法時。即得安住於正法中。心無遷變不可移動。當知爾時具足菩薩摩訶薩法。自然遠離不善思惟。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覺平等真實法界。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過去未來諸世尊  現在一切遍見者  冥心空寂行慈愛  欲睹諸佛無艱難  往昔諸佛大威光  憐愍世間等與樂  彼念人中分陀利  調御丈夫功德滿  更念下生及入胎  住胎尊母皆具足  思彼生家眾妙相  當見等覺弗為難  亦念諸好勝莊嚴  及彼本願先所行  微言妙義初中後  彼皆善逝解脫身  住解脫門及供養  正勤與彼四神足  應念諸根具滿者  力菩提分亦復然  若念諸佛解脫尊  不久當到勝寂地  一切世間利益念  善法功德難思量  妙色及與清淨心  復思世尊眾好分  金剛身體百福相  當知如來諸念滿  何得法中名如來  正當觀察無邊處  諸佛非色復非受  非彼想行非識心  如是等法非如來  正見智人亦應體  亦非離彼是諸佛  應供善逝但有名  諸佛非眼非耳鼻  非舌身意及法等  亦非離彼為如來  正覺莊嚴惟名耳  唯有大名無真佛  離名何處有實者  智人若知盡和合  當取等覺實非難  若以諸陰為如來  彼諸眾生皆有陰  眾生即應是諸佛  以陰平等斯共有  不以色等為諸佛  亦不離陰名如來  無量數劫正思惟  不思議智乃成就  身如草木及石壁  菩提無色寂無生  亦無頑身及草木  雲何說身證菩提  是心無相復無形  菩提非心亦無狀  非身非心能得證  亦非無證難思議  是為最勝寂靜地  外道於中皆荒迷  若於此法求正勤  必當速得是三昧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5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八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思惟三昧品之餘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當何證知捨離我見耶。佛言。不空見。若諸菩薩摩訶薩得證知時。無有住著則離我見。如是菩薩雖無住著。而能為彼一切世間天人眾生作大利益。雲何利益。所謂為大法明然大法炬。吹大法□。擊大法鼓。奮大法□。乘大法船。設大法橋。方當欲渡一切眾生出於生死四流瀑河。置於涅槃無為彼岸。即當觀察是身本性。次當觀身不淨臭穢腐爛癰膿屎尿盈溢。是身無常不暫停住。破壞枯槁不可長久。誑惑小兒危脆不堅。猶水沫聚戶蟲充滿。筋骨相輔空負而行。無實用處。或經百年及百千歲。縱八萬劫一切樂具。守護長養終歸墮壞。此身長夜不離煩惱不出顛倒。恆為諸惡鳥獸食噉。又亦常與地獄餓鬼畜生共行。生死往來受諸苦惱。或為奴隸種種苦事。常繫於他不得自在。而彼所生雲何當能見苦斷集證滅修道。今我此身但是虛空。誑曜愚癡無一堅法。以是我今當應持此一切身份施諸眾生。若有眾生寶重己身。我當為彼放捨身命。若有眾生須我精氣。我當給與彼之精氣。若有眾生須我肉者。我當以肉供奉彼等。何以故。寧我先施令彼得食。無容不施使彼自食。今我以此淨心佈施。所獲善根願即滅除我見根本。而彼菩薩如是觀時不著我見。滅我見已然後捨身。令眾生用為惜命者棄捨命根。須精氣者授以精氣。須肉食者便以肉施。若有眾生須其力用。即時為奴充彼驅策。不空見。以是因緣彼菩薩摩訶薩。除捨我見。不住我見。證知我見。而能於此不牢固中求牢固身。不空見。譬如都城邑聚村落之中。多有童男或多童女。自捨出已至河岸邊見水沫聚。以彼水沫更相嬉戲。所謂破壞水沫分段磨滅。令其消散無有遺餘。而彼沫聚不作是念。誰於今日能分散我。是沫雖壞無惱恨心。不空見。如是菩薩摩訶薩。自觀己身無常破壞。如彼沫聚不可長久。當知是人得此三昧。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若能遠離我見者  一切無有住著處  為利世間天人故  當證難見大菩提  彼若厭身諸不淨  癰瘡所處膿血流  此身變壞不堅牢  無常羸劣斯破法  暫住如幻無實體  猶彼聚沫空無真  長夜養育終無宜  鳥狗斯食最可惡  雖以眾具供贍之  是身會當歸敗滅  既不能得牢固法  經無量劫唯有苦  地獄畜生餓鬼苦  飢渴眾惱恆熾然  世間催切超百羅  初不覺知彼如實  我身今日自空虛  不常之體須臾變  謂諸眾生食肉者  精氣僕役我甘為  我思此時常發言  其有食肉及精血  我為其故今放捨  任從噉食我此身  當令一切寶身者  悉得觀我捨斯命  我今軀命不敢愛  願速成彼三摩提  猶如彼沫常破壞  未曾起一瞋恨心  今我此身如沫團  豈有生於嫌怨事  若能觀身如水沫  此人必定求菩提  非但得奉十方尊  彼當速獲勝三昧   菩薩念佛三昧分示現微笑品第十二   爾時世尊怡然微笑。諸佛世尊法如是故。即微笑時。世尊口放種種光明。所謂青黃赤白金色頗梨。其光遠照上至梵宮。而復還下右遶三周入世尊頂。時尊者阿難見斯事已即從座起。整理衣服右膝著地。合十指掌向佛世尊。以偈問曰。  最勝世尊非無因  今現微笑當有以  世間調御應為說  而復微笑何因緣  金剛色體百福身  由證真如能利益  一切世間所歸依  今此微笑有何緣  世尊無上亦無比  何處當有能超勝  功德備具無可毀  今斯微笑有何緣  一切世間皆歸趣  調御丈夫今當宣  誰於今日獲大利  世尊無何微笑者  今日誰當受大位  今日誰得真福聚  今日誰為安隱王  能致世尊是微笑  一切世間所歸依  天人大師今應說  若聞佛尊斯妙音  天人歡喜眾聖讚   尊者阿難設斯問已。於是世尊告阿難曰。阿難。我當說是正念三昧法門義。時此大眾中有三萬人。遠離塵垢得法眼淨。復有八萬億百千那由他諸天子。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復有三萬比丘比丘尼眾得阿那含果。復有三萬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無生忍法。復有三萬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輩皆於星宿劫中成等正覺。此即前發菩提心者是也。復有九萬億那由他菩薩摩訶薩。安住菩提無有退轉。此輩當來皆得成佛。彼諸世尊有四種號。或號光明。或號毘盧遮那。或號釋迦牟尼。或名日月歲星。有如是等諸種名號。隨其剎土出現於世。復有九十二億百千那由他眾生。但發聲聞心。是輩未來皆證聲聞果。   爾時世尊知是事已。以淨天眼過於人眼。觀察十方見九十億百千那由他諸佛世界。應作如是大利益故。更出殊大微妙之聲。遍此三千大千世界。鹹得聞已。然後及彼諸佛國土。所有眾生亦皆得聞。然後復從眉間白毫相中。放大光明名無邊威。此光遍照十方佛國。令無量億百千那由他眾生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復有過於前數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彼等當來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後於彼十方國土皆得成佛。號曰難伏如來應供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世尊。為重宣此義。以偈頌曰。  過百千數無減少  三種三十復九十  如是一切見菩提  彼為發心利益故  彼滿十千諸眾生  復三萬智得淨眼  聞已正思等正覺  解脫人身諸惡道  復過八億那由他  諸天獲於聖淨眼  以聞如來妙音故  永滅惡趣無遺餘  得忍三萬億由他  發心即離三惡道  彼輩當來悉成佛  其猶盛春草木敷  復有三萬億眾生  從座而起發大心  以此威德當成佛  於大地上利世間  復有六萬諸天子  皆發無上菩提心  彼等斯同彌勒尊  以修樂因證樂處  以是因緣天人師  為斯廣大故微笑  我已宣揚微笑旨  阿難當知此笑緣   菩薩念佛三昧分神通品第十三之一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雲何當知菩薩摩訶薩住於慚愧。遠離於彼無慚愧已。然後當得此三昧耶。爾時佛告不空見菩薩言。不空見。若有菩薩摩訶薩常行慚愧。而是菩薩行慚愧時。或能造作種種惡事。所謂身惡行時即生慚愧。口惡行時亦生慚愧。意惡行時亦生慚愧。起嫉妒心亦生慚愧。起懈怠心亦生慚愧。於諸如來所亦生慚愧。於大菩薩摩訶薩所亦生慚愧。於住菩薩乘諸眾生所亦生慚愧。於聲聞乘人所亦生慚愧。於辟支佛乘人所亦生慚愧。於人天所亦生慚愧。雲何慚愧。所謂常愧於他亦慚自身。住於一切不善法中故常慚愧。住慚愧已遠離一切無慚無愧。除滅不善思惟善事。荷負重擔體性清淨。終無毀犯他不能謗。而是菩薩常能具足無毀身業。亦能具足無毀口業。亦能具足無毀意業。具足斯已。然後乃能住是三昧。住三昧已。常不遠離見一切諸佛。常不遠離聽聞諸佛所說妙法。常不遠離恭敬供養一切聖僧。具足如斯已。然後乃能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不空見。我念往昔過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時有大劫名曰善來。於彼善來劫中。後有第三劫名曰寶炬。不空見。彼於劫中復有小劫名九莊嚴。於彼時中名多劫濁。復次有劫名曰千歲。彼中有轉輪王。名善觀作。而彼善觀作王。宿植德本具大威德。不空見。時善觀作王所居大城。名曰淨華妙香充滿。其城東西廣六十由旬。南北長七十由旬。牆壁周圍有一千二百重。彼城身量純以真金。眾具莊嚴間用七寶。不空見。汝今欲知淨華香城善觀作王。果報眾具莊嚴殊麗如先所說。無邊精進王。善住大城無差異也。不空見。彼城北面有一內門。名曰華鬘門。外有園名曰無畏。其園縱廣四十由旬。周匝皆有七寶樹林而為圍遶有一大池形量方廣面十由旬。八功德水彌滿其間。如忉利天鏝陀吉尼池也。彼池四面周匝皆有寶多羅樹。其金多羅樹銀為花果。銀多羅樹琉璃華果。如是乃至真珠多羅樹金為華果。如善住城一等無異。復次不空見。當爾之時有佛世尊。號鴦耆羅娑(隋言分味)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不空見。時彼鴦耆羅娑如來。處遊居止無畏園中。與大比丘眾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人俱。前後圍遶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皆得自在心善解脫。慧善解脫。所作已辦捐捨重擔。盡獲己利不受後有。隨順正教達於彼岸。不空見。時彼鴦耆羅娑如來應供等正覺。於晨朝時著衣持缽。與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聲聞大眾。左右圍遶入淨華香城。不空見。時彼善觀作王知彼世尊晨朝入城。即自莊嚴乘大調象。名曰樂手。與無量億百千那由他眾前後導從。自彼淨華香城而出。為奉迎彼佛世尊故。不空見。時善觀作王既遙見彼鴦耆世尊尋路而來。光儀端遠狀若金山。諸根寂靜神志和穆。已達第一調柔彼岸。猶如大龍降伏一切。亦如大象所為自在。又如大池澄清映徹。如是見已。自乘而下進詣世尊。頭面作禮右遶三周而啟白言。唯願世尊。受我明朝所設供養。復次不空見。時彼鴦耆羅娑如來應供等正覺。聞善觀作王如是請已。為諸眾生作利益故默然受請。復次不空見。時善觀作王聞彼世尊許納其請。即於斯夜速命廚官。嚴辦眾種上味美食。人間所有靡不畢具。於淨華城平治道路。以諸香泥塗飾其地。所在街巷建立寶幢。妙善名幡處處羅布。兼列種種金寶器具。又用上妙牛頭栴檀。以為香水灑散其地。復以種種末香種種散華。上撤於佛而為供養。然後於彼如來應等正覺前。燒種種名香。積種種華鬘而為供養。又以種種歌頌讚歎偈句法言而為供養。又作種種上妙樂音及諸玩具而為供養。彼王如是作諸供養。然後奉獻上妙飲食。供養世尊及比丘眾。復次不空見。爾時彼善觀作王。廣設如是微妙第一最上眾具。滿足供養鴦耆如來應供等正覺已。更於異時莊嚴大駕。躬自率彼無量千數諸眾生等。詣無畏園。至彼鴦耆如來應供等正覺所。頂禮尊足已而白佛言。世尊。今正是時。唯願垂慈作所應作也。   復次不空見。時彼鴦耆羅娑如來聞善觀作王慇懃請已。知諸眾生堪受化故。於是為彼如所應作種種神通。現神通已。遂與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諸阿羅漢等身昇虛空。住虛空已即放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光明。照於東方無量世界。如是復放前數光明。照彼南方及以西北四維上下。周遍十方亦皆如是。彼一一方各有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諸大光明。彼一一光皆各化作八十億百千那由他等大蓮華座。彼諸華座皆各有一化如來坐。彼諸如來形量長短乃至一切威儀多少。一如鴦耆羅娑如來應供等正覺無差別也。   不空見。如彼變化諸佛世尊。各有無量億那由他諸比丘眾。前後圍繞住虛空中。又亦各有化天帝釋及化梵王。形量大小皆如今此無超勝梵天及大供養天帝釋等無有異也。不空見。時彼鴦耆羅娑如來應供等正覺。示現如是神通事時。於須臾間一切諸天。所有音樂不鼓自鳴。一切眾具不作自現。不空見。時彼欲界諸天既睹鴦耆世尊。示現如是大神變時。即以天栴檀末香沈水香多伽羅香多摩羅跋牛頭栴檀黑沈水香等奉散佛上。復以種種妙華。所謂雞娑羅華。大雞娑羅華等。奉散於彼鴦耆羅娑如來應等正覺。   復次不空見。爾時鴦耆世尊告彼善觀作王言。大王。諸行無常。大王。諸行皆苦。大王。諸行無我。大王。諸行暫住不得久停。大王諸行不堅是破壞法。大王。諸行熾然如猛火焰。大王。諸行深奧如大火坑。大王。乃至應當念捨諸行。當生深厭亦不可樂。當念遠離終思解脫。不空見。爾時善觀作王。一心合掌恭敬向彼鴦耆如來。具領讚曰。如是如是。大德修伽陀。大德婆伽婆。諸行無常。大德婆伽婆。諸行是苦。諸行無我。大德婆伽婆。誠如聖教。一切諸行皆應遠離。亦須棄捨終當免脫。不空見。爾時彼鴦耆羅娑如來。為彼善觀作王。說如斯法。令其歡喜。令其專念。令其奉行。令歡喜已。令專念已。令奉行已。然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復次不空見。爾時鴦耆羅娑如來。見善觀作王聞法歡喜發菩提心一切眾生鹹得益已。即與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諸阿羅漢比丘大眾。舉身騰踴足步虛空出淨花城。然後還下如常威儀。前後圍繞入無畏園。不空見。時彼善觀作王。既得親睹鴦耆羅娑如來應等正覺廣現如是神通事時。發菩提心更作誓曰。當令我等於未來世。悉獲如是大神通慧。復當令我悉得如是統諸大眾。復當令我於未來世悉得如是天人眾前大師子吼。一如今日鴦耆如來應供等正覺無有異也。不空見。時彼善觀作王。見彼世尊鴦耆羅娑如來應供等正覺及諸大眾乘空而返。王便嚴駕奉從世尊達本住所。然後乃還。復次不空見。後於異時。彼鴦耆如來應供等正覺。與諸大眾次第而行。至善觀王宮殿中已當鋪而坐。諸比丘僧亦次第坐已。爾時彼善觀作王及諸大臣。與其眷屬各自圍繞。城內人民及其眷屬亦各圍繞。又皆自持所有供食。各自手奉鴦耆世尊及諸弟子聲聞大眾。其食香美眾味具足。隨意奉上佛及眾僧。一切噉食皆得充滿。然後更以種種妙香。種種花鬘種種衣服種種珍寶一切眾具微妙音樂。供養恭敬已。即於是日呼召太子。加以天冠受以王位。棄四天下及諸眷屬。深厭生死。請佛出家。即於鴦耆佛世尊所。釋除鬚髮法服著身。時有八萬四千億百千那由他人民。善根既淳熟故。亦深厭世從王出家。   復次不空見。時彼善觀作王既出家已。即於眾中整理衣服。恭敬合掌。遂便請彼鴦耆如來應供等正覺言。世尊。雲何菩薩修習思惟念佛三昧耶。菩薩摩訶薩雲何證此念佛三昧。即得住於不退轉地。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前成就諸功德法。不空見。時彼善觀作王比丘如是問已。彼鴦耆如來即便告彼王比丘言。善觀作。汝應當知有二種法。菩薩摩訶薩具足修習。即便得此菩薩念佛三昧。能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二。一者信諸如來不生違逆。二者信佛所說不敢謗毀。作如斯念。是為諸佛廣大境界不可思議。善觀作。是為菩薩摩訶薩得此三昧能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觀作。復有二法。菩薩摩訶薩具足修習能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二。一者奢摩他。二者毘婆捨那。善觀作是為菩薩摩訶薩具足修習得此三昧能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觀作。復有二法。菩薩摩訶薩具足修習得此三昧。能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二。一者遠離斷見。二者滅除常見。善觀作。是為菩薩摩訶薩具足修習得此三昧能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善觀作。復有二法。菩薩摩訶薩具足修習得此三昧。能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二。一者住於羞慚。二者修於恥愧。善觀作。是為菩薩摩訶薩具足修習得此三昧能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不空見。時彼如來如是說已。彼善觀作王比丘。復白鴦耆羅娑如來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訶薩住慚愧已而能得斯念佛三昧耶。爾時鴦耆羅娑如來應等正覺。即告彼善觀作比丘言。善觀作。若諸菩薩摩訶薩於諸所作常行慚愧。謂起身惡行生慚愧心。起口惡行生慚愧心。起意惡行生慚愧心。起嫉妒時生慚愧心。起懈怠時生慚愧心。於諸佛所生慚愧心。於諸菩薩摩訶薩所生慚愧心。於住諸菩薩乘眾生所生慚愧心。於諸聲聞乘所生慚愧心。於諸辟支佛乘所生慚愧心。於諸天人所生慚愧心。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5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九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神通品之餘   雲何慚愧。所謂常慚於人亦愧自身。住於一切不善法中常行慚愧。成就慚愧遠離不善。念求善事身荷重擔。種性清淨無所虧犯。時彼善觀作王比丘。既從彼佛聞教誨已住於慚愧。為滅一切不善法故。勤求精進及以意欲。一心迴向住諸善法。又令滿足更廣思惟不令忘失。專精攝心住於正觀深入法界。如是比丘觀法界時。不見一法增。不見一法減。彼既觀法無增減已。當彼如是見一切法無有去來。彼當如是見一切法無得無喪。彼當如是見一切法無有生滅。彼當如是見一切法無有差別。彼當如是見一切法無有異。彼當如是見一切法因緣生。彼當如是見一切法猶如夢想。彼當如是見一切法猶如陽焰。彼當如是見一切法猶如鏡像。彼當如是見一切法猶如形影彼當如是見一切法猶如聲響。彼當如是見一切法猶如幻化。彼當如是見一切法無有勝負。彼當如是見一切法本無優劣。彼當如是見一切法不可成就。彼當如是見一切法本來不生。彼當如是見一切法無有生處。彼當如是觀一切法皆悉平等。不空見。彼既能作如是觀已。亦即能作如是修行。不久便能得是三昧。不空見。而彼善觀作王比丘得此三昧已。即能成就無礙辯才。說諸法義無有窮盡。又彼善觀作王比丘。即於爾時過六十億百千那由他劫已。然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空見。汝今於此猶有疑心。我為汝釋令得除斷。不空見。當知彼時善觀作王。捨四天下五欲眾具。與彼八萬四千億那由他臣民大眾。於彼鴦耆佛世尊所。同時出家剃除鬚髮。精勤修道者非謂異人。汝亦不應更作他觀。何以故。不空見。當知彼時善觀作王比丘。今彼蓮華上如來是也。又於爾時善觀作王。捨四天下一切樂具。與八萬四千億那由他臣民大眾。鴦耆佛所出家修道住慚愧行。正觀諸法一心思惟。未幾即便證此三昧也。   復次不空見。以是因緣。我於今者慇懃鄭重。為汝宣說此三昧門所作功德甚深廣大不可思議。當知非彼不能廣種勝妙善根。諸眾生輩而得聽聞。而能讀誦受持修行。乃至為他解說義理。復次不空見。若有諸善男子善女人。但能耳聞此三昧者。當知彼諸善男子善女人輩。終非薄福種少善根也。亦非一如來所種諸善根也。亦非二三四五諸如來所種諸善根也。亦非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乃至非一百諸如來所種諸善根也。亦非二百三百乃至千萬億諸如來所種諸善根也。如是乃至亦非於無量億百千那由他。乃至亦非於無量阿僧祇。及過無量阿僧祇爾許諸如來所。種諸善根厚集功德。而獲聞此寶三昧王名字少分。何況當能書寫披讀讚誦受持。思量義趣如法修行。為多人眾分別解釋也。復次不空見。若彼一切善男子善女人輩。但得耳聞此菩薩念佛三昧門者。應知彼善男子善女人。非是薄福種少善根者。當知彼諸善男子善女人等。即是具足菩薩乘者何以故。不空見。若人得聞此三昧王。當知彼輩依其次第。自然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除一切諸漏盡者。   爾時不空見菩薩白佛言。大德世尊。所住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德世尊。彼等常證此三昧王耶。彼佛報言。不空見。汝見如是彼等亦證此三昧王也。復次不空見。譬如有藥名曰真正。若以其藥用塗軍鼓。於鬥陣時以椎擊打。假彼陣中有為毒箭刀槊所傷。彼藥力故皆即平復安隱無患。如是不空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但能耳聞此三昧王名字少分者。彼等以此三昧名聲威力。皆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除漏盡身證之人。復次不空見。譬如須彌山王四寶所成。若諸眾生至其所者即同其色。何以故。以彼山威光皆同一色。如是不空見。若彼善男子善女人。耳暫聞此寶三昧名。彼等皆以三昧名聲威德力故。自然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除漏盡正位諸富伽羅。何以故。不空見。以此三昧有不思議勝功能故。復次不空見。譬如一切大河陂池及以諸流。皆入大海同一鹹味。悉由大海德力弘故。如是不空見。彼諸善男子善女人。但能耳聞此三昧名。假令不讀不誦。不受不持不修不習。不為他轉不為他說。亦復不能廣分別釋。然彼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當次第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此三昧名聲勝故。威德力故。復次不空見。若有諸善男子善女人。誠言時。善說時。但能誠言及與善說。諸佛法門必定當得。開示興顯能廣利益諸世間者。是名誠言。是名善說。不空見。若彼善男子善女人能得正言及善說者。必定當得無量無邊過阿僧祇不可思議大功德聚。何況彼能善說於此菩薩念佛三昧法門所獲功德聚也。不空見。假使無量無邊恆河沙菩薩摩訶薩。復經無量無邊過恆河沙劫數。修行佈施無暫休廢。我若說是所得功德不可思議。今更為汝廣分別說。若復有一菩薩摩訶薩能聽受斯念佛三昧。若讀誦若受持。若少分修行。若少分論說。所得功德望前佈施。不可喻比。不可稱量。不可計挍。不可算數。不可宣說。何況有能具足聽受修行。演說是功德聚而可校量耶。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我念往昔無量劫  有佛世尊鴦耆羅  一切世間所歸依  具大慈悲演妙法  於彼所見無不知  過去未來悉明瞭  亦能通達現在事  等見幽微斯覺察  諸佛智慧難思議  憐愍眾生故為說  愚癡眾生苦煎迫  觀彼一切興悲心  時彼如來有如是  九十九億聲聞眾  鹹具自在有生盡  悉共圍繞正法王  彼城東北有園林  具足莊嚴名無畏  如來大仙住於此  兼彼億眾阿羅漢  彼善觀作轉輪王  嚴備寶駕自出城  無量臣民眾圍繞  一切眾生皆愛樂  王睹世尊心寂靜  身口清淨諸根調  具足勝妙諸威儀  彼善觀王轉增敬  王便往詣彼佛所  頭面頂禮世尊足  啟口請佛受其供  世尊許納故默然  王以如來許受故  即敕城內諸臣民  今宜具辦微妙供  吾欲奉獻鴦耆佛  眾事既嚴王親告  唯願哀愍照此時  大師世尊及聖僧  受我今日微末飯  鴦耆如來赴王請  大功德聚廣現神  遂作無量千億光  普照十方諸佛土  彼一一光出無量  百千億數大蓮花  微妙鮮明人喜樂  為發眾生諸善本  汝不空見知諸花  各出化諸如來形  意念現前人瞻仰  十方同說如斯法  諸行無常亦實苦  復說無我極羸劣  終是破壞不堅牢  孰雲智者生貪樂  諸行焚燒如猛火  炎赫烗熾甚難當  鴦耆世尊如如宣  佛為眾生發深厭  諸天睹斯大神通  百千樂音俱時作  香花自然而雨下  異哉希有難思議  彼王見佛神變故  設諸供事不可量  此四天下可重尊  投棄五欲如脫履  佛前釋髮服袈裟  便爾請問微妙定  當住何等勝法已  丈夫能入三昧門  鴦耆世尊如是說  住於二法善思惟  當自證此微妙禪  得不思議最上樂  王蒙彼佛誠實言  深心歡喜觸斯定  常念菩提奉諸佛  即受尊號上蓮華  若能信受如來語  於是經典無復疑  入佛境界深法門  自然得入此三昧  若聞實際不驚疑  於法亦無我人想  勤念奢摩毘婆捨  如是深思觸勝禪  住於慚愧及恭敬  常應修習諸正勤  知已惡現生恥心  證三昧王豈能久  恆觀諸法不見增  亦自弗知諸法減  見一切法如虛空  菩薩智人通達此  諸法非興復非喪  本性清淨常湛然  知一切法同睡夢  如是見者逮三昧  於彼不作差別相  本不見滅亦無生  猶如陽焰及鏡像  能如是見得三昧  法相平等無高卑  亦無存亡及優劣  如彼聲影與幻化  如是見人證三昧  諸法寂然無勝負  不見外相及內心  無有成就復無名  如是見者證三昧  比丘如是專精觀  初中後夜常思惟  頂受尊教於佛所  不久當證此三昧  彼當證此三昧時  已於菩提無缺減  亦見十方一切佛  供養功德大眾生  過是六十億百千  那由他劫修諸行  承事無量諸佛已  然後證彼大菩提  汝不空見今應知  爾時彼王其誰是  智人不當生異見  蓮花上佛即善觀  我今教誡於汝輩  一切世間諸天人  若欲究竟諸法源  當念速淨此三昧  彼必大集功德聚  不可算數難稱量  欲得妙樂不思議  要先淨修此三昧  若欲盡見一切佛  現在未來及十方  或復求轉妙法輪  亦先修習此三昧  若欲圓滿諸妙相  具足眾好上莊嚴  及求轉生清淨家  必先受持此三昧  汝不空見諸眾生  即欲遠離諸惡道  悉欲知於下生者  應常讚誦此三昧  彼非供養於一佛  亦非二三及四五  乃至億數那由他  方得聞斯勝三昧  彼供諸佛過僧祇  為證無上大菩提  及眾所欲皆悉得  乃得聞此勝三昧  彼供無量百數佛  過去久種諸善根  常生歡喜尊敬心  方得說此勝三昧  彼事無量千數佛  天中勝天能放光  精勤修習無懈倦  爾乃讚誦三昧經  彼見無量億數佛  無邊淨光若日輪  厚習一切諸善根  然始得聞妙三昧  又如世間攻戰場  其中多有被毒害  彼或遇聞藥鼓音  眾毒消除得安樂  若人說此三昧時  其或得聞勝定者  三昧威力證菩提  非彼漏盡正位人  彼定功德等須彌  若人證時無異相  其或能往到山所  即同其色難別知  若人得聞三昧聲  諸定中勝猶如海  由斯三昧威德力  彼證菩提不復疑  亦如眾流歸大海  大河小河及陂池  等同一味難別知  彼亦如是無異相  若人聞此三昧時  即念十方一切佛  三昧威力登正覺  非彼身證富伽羅  若諸菩薩唯修檀  過於無邊恆沙劫  供養十方一切佛  下及法界諸眾生  如是曠劫行佈施  所獲功德雖言多  猶不及說妙定門  起一念慈被一切  三昧善思如慈母  光顯聖德難度量  智人若能一心求  當速成佛具自在   菩薩念佛三昧分說修習三昧品第十四之一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幾法當能入斯念佛三昧耶。佛告不空見菩薩言。不空見。若諸菩薩摩訶薩具足三法。即能入此念佛三昧。何等為三。一者具足不貪善根。二者具足不瞋善根。三者具足不癡善根。若能具足三善根已。即得成就六波羅蜜。而彼菩薩摩訶薩。以能住彼不貪善根故。而常行施具足成就檀波羅蜜。所生常得家產豐饒財寶具足。所須便至永離貧窮。有大威德有大勢力。其心弘廣無復狹劣。自然攝彼貪不善根。以能具足諸福德故。眾生見者莫不尊敬。凡所言說人皆信行。不用多功獲此三昧。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彼菩薩以於一切世間天人諸眾生所。無有瞋恚忿恨之心故。故能具足不瞋善根。而常住彼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能具足滿忍波羅蜜已。或逢罵詈謗毀楚撻撾捶割截手足挑髓破腦一切諸苦競來迫切。不怒不恨不恚不瞋。於是除滅瞋不善根。起大慈心遍覆一切眾生界已。所生不離諸佛世尊。夢寤常安天神衛護。刀仗不害毒不能中。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常足飲食湯藥衣服臥具種種眾物。一切世間天人眾生見者讚美。不久即能證此三昧。當能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彼菩薩以能具足無癡善根故。長夜修習奢摩他毘婆捨那。具足方便善能斷除癡不善根。成就微妙甚深智慧。於一切法了了分明。諸異論門無有罣礙。若他問難辯釋無疑。不空見。是為菩薩摩訶薩具足三法證此三昧當能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復有三法能入三昧。復能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三。一者觀一切行無常如實知。二者觀一切行苦如實知。三者觀一切法無我如實知。菩薩若能如是觀已。不久即能入此三昧。不空見。是為菩薩摩訶薩具足三法能證三昧亦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復有三法能入三昧。亦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三。一者如來現在修諸供養。若滅度後或時供養諸佛舍利。或以種種上妙香花。及以花鬘塗香末香燒眾名香然燈幡蓋寶幢音樂等。若自供養或復教他常發誓願。願我所生以此供養行願善根。令我速得念佛三昧。亦當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若佛現在及入涅槃。讚說如來真實功德。若戒若定若智慧若解脫若解脫知見。若威儀若神通若辯才若無諍。若慈悲若喜捨。及餘世尊諸功德法皆常讚說。亦發誓願。願我從今讚歎諸佛所獲福聚所得功德。藉此善根當令我得念佛三昧。復能速成無上道果。不空見。是為菩薩摩訶薩成就三法能入三昧亦能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復有三法。不久則能成就三昧。亦當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三。一者若諸菩薩摩訶薩。或從一切佛世尊所。聞此三昧真實功德。或時但聞三昧名字即自思念。如彼過去諸如來應等正覺。本行菩薩求菩提時。彼輩皆求如此三昧。是以聞此三昧即生隨喜。我於今日為大菩提。亦應勤求如是三昧。成就具足大利益故。是故我今聞此三昧功德名字深生隨喜。是名具足第一隨喜法也。二者如彼未來一切諸如來應等正覺。為求菩提行菩薩時。修此三昧為大利益。是故我今聞此三昧亦生隨喜。是名第二具足隨喜法也。三者如今現在所有十方無量無邊諸如來應等正覺現住世者。已度諸有已拔習根。斷滅語言遠離覺觀。證甚深定具大慈悲。亦於往昔行菩薩時。聞此三昧皆生隨喜。我今既獲聞此三昧。何獨不可起隨喜乎。如是念時深生隨喜。是名具足第三隨喜法也。不空見。是為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三種隨喜。所獲功德及諸善根。願與眾生同證三昧。亦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不空見。若復諸善男子善女人輩。於此三昧生隨喜時。所得功德真實廣大。無量無邊難可稱說。我今為汝引諸譬喻。開示少分令汝知耳。不空見。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其間所有諸恆河沙。若人取彼諸恆河沙聚置一處。然後於彼大沙聚中。取一一沙末為微塵。然後將此沙之一塵。過恆河沙世界。更復過彼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量恆河沙等世界已。然後方乃置一微塵。如是次第一切沙塵。計諸世界悉皆布盡。不空見。汝意雲何。假使彼世間人頗能少知世界數不。不空見言。無也世尊。不空見。且置是事。假使世間聰明智慧第一算師盡其智力及以算術。頗能稱量頗能思察。復能數知世界數不。不空見言。無也世尊。無也世尊。今我所見唯有上座舍利弗。及彼不退轉地諸菩薩摩訶薩輩。應少髣拂耳。佛言不空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上爾所諸世界盛滿七寶及餘眾具。持用供養一切眾生。不空見。汝意雲何。彼人如是供養行檀。所獲功德寧為多不。不空見言。甚多世尊。無量世尊。佛言。不空見。我更語汝。彼善男子善女人。雖能以上一切世界盛滿七寶眾具。供施一切眾生功德雖廣。然故不及前善男子善女人等。聞此三昧寶王名字。發起三種隨喜之。心誓願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得功德。何以故。不空見。以彼三種由多聞生也。彼多聞從正說起故。不空見。由彼正說故。能生一切善根。即此三昧也。何等三昧能生一切善根。所謂即此菩薩念佛三昧也。又復能生一切善根。亦即正說。何等正說。謂正說時善說是也。以是義故。彼三種隨喜所獲功德。望佈施福。不可稱量不可挍比。   復次不空見。我念往昔過於無量阿僧祇。復無量阿僧祇劫。爾時世界名動不動。彼界有佛號曰寶山莊嚴如來應供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興於世。得大自在調伏一切。具足解脫永度彼岸。最上最妙最勝無比。能為眾生作大歸依。能與眾生為大覆護。能治眾生諸煩惱病。通達三世無不明瞭。以自證法為眾生說。其所說法初中後善其義深遠。其言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為諸眾生常如是說。時彼寶山如來應等正覺。住一王城。城名伏怨。與三十億那由他百千聲聞大眾皆是學人。當有所作。當有所斷。當有所得。應受世間天人供養。不空見。時彼寶山如來從三昧起作如斯念。今我此三十億那由他百千聲聞皆是學人。所作未辦未到彼岸。我於今者應為此等如法而說。當令一切速得漏盡。不空見。爾時彼寶山莊嚴佛。廣現如是大神通事。令彼三千大千世界盡皆煙出猛焰熾然。不空見。爾時彼聲聞眾。睹彼如來廣作如是大神通事。見已歡喜踴悅遍身。猶如比丘入第四禪。彼聲聞眾身心快樂亦復如是。復次不空見。爾時彼佛於靜夜中顯示如是神通事已。因即告彼聲聞眾言。汝諸比丘。應當觀此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煙出。又復猛火焰熾烔然。諸比丘。一切諸行無常亦爾。諸比丘一切諸行苦事亦爾。諸比丘。一切諸法無我我所。無有堅牢虛妄不真。可破可壞皆滅盡相。諸比丘。我今略說一切諸行。乃至一切放捨莫著。深生厭離自然解脫。不空見。爾時彼三十億那由他百千聲聞眾等。蒙彼如來說如是法如是教誡。皆得漏盡通達諸法。於諸法中無有罣礙。善住諸法度諸疑網。於教師所聽受法已。於諸法中了無所畏。發大聲言。如是婆伽婆。如是世尊。諸行無常。如是世尊。諸行是苦。如是世尊。諸法暫住。如是世尊。諸法破裂不可依止。如是世尊。諸法熾然。猶如草木及以石壁。如是世尊。一切諸行。乃至可放可捨可厭可脫。不空見。時彼寶山莊嚴如來以如是神通。以如是說法。以如是教詔三種示現。化諸聲聞眾令入三解脫門謂空無相願已。復有三十億那由他百千諸菩薩眾。皆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空見。爾時彼佛。為彼三十億那由他百千諸菩薩眾。說此三昧寶王。如是顯示已。復為彼天人世間作利益故。經八萬四千億那由他百千歲。轉正法輪已。然後於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彼寶山莊嚴如來現前教化幾菩薩眾。復佛滅度後法住幾時耶。佛告不空見菩薩摩訶薩言。不空見。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星宿其數可知。然彼寶山莊嚴如來應等正覺邊際數量難可得知。而彼如來般涅槃後。正法住世。滿八十億那由他百千年。像法住世二十億歲其後未幾。復有佛出。名曰慈行如來應等正覺。出現於世壽命無量。其佛身量滿一由旬。爾時眾生身以量足長六拘盧捨。其蓮花床大者高十三由旬。小者猶高六由旬遍滿大地。所有眾生往返周旋行住坐臥。皆各在於蓮花之上。爾時世界名盛蓮花。其地柔軟猶如羊毳毛。眾生觸著如天妙衣。其色光澤狀忉利天黃白之石。彼諸眾生等受快樂。亦如他化自在天宮。彼諸眾生欲度東海。瞬息之間便到彼岸。南西北海駿速亦然。彼諸眾生凡所之從發心即至。而彼慈行如來初成佛時。其地廣博盡四海邊。時彼大地縱廣正等。滿八十億那由他百千由旬。諸聲聞眾皆悉充滿。諸阿羅漢多一坐食。唯除侍者阿難。及金剛密跡阿斯多等。復有八十那由他諸大菩薩摩訶薩眾。一切皆住不退轉地。彼諸菩薩請問甚深妙定法門。而彼慈行如來為諸菩薩開發顯示深法門時。慈行世尊唯出一音。即說斯偈。  若人方便求出家  應當一心思妙法  彼必摧壞惡魔軍  猶如香象破草屋  誰求疾成大菩提  應為世間常說法  而欲淨斯最勝地  此三昧樂則能為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5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十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說修習三昧品之餘   時彼慈行如來大化將末。有一比丘名曰樹王。廣為眾生說此三昧示教利喜。於彼如來應供等正覺滅度之後。正法之際有轉輪王。名曰天主。具足威德有大神通。七寶金輪正法治世。不空見。彼天主王所居大城名曰因陀羅跋帝(隋名天主城亦名帝幢)。縱廣正等十二由旬。其城內外樓觀臺殿。皆以七寶雜色所成。復以金廊而覆城上。不空見。彼城四面各有三門。若說其城諸莊嚴事如上所說。精進力王善住大城。莊嚴華麗殊妙無差也。不空見。後於一時夜過半已。彼天主王睡猶未覺。有淨居天下降王所令王夢見。即於夢中為王說此念佛三昧法門名字。大王。汝應求此念佛三昧。何以故。若諸菩薩摩訶薩能得成就此三昧者。常不遠離諸佛世尊。亦於世間出世間。文字章句音名語言。皆悉明瞭具足辯才。自然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空見。時天主王夢見天已。即便覺寤白彼天言。諸天人輩。如是三昧誰能持者。彼天報曰。大王。汝寧不聞耶。今有比丘名曰樹王。現能受持如斯三昧。廣為世間分別演說。利益一切人天大眾。不空見。彼天主王當得聞此三昧名時。即能受持思惟觀察。並亦誦念彼比丘名。過是夜已。即於晨朝。捨四天下金輪王位。亦復棄捨八十億百千那由他後宮妃後女侍之屬。又盡放棄五欲眾具。斯皆為是三昧王故。王時復與九十六億百千那由他眾生求彼比丘捨家出家。不空見。時彼樹王比丘。與四部眾天龍夜叉及人非人周匝圍繞。復有九十億欲界諸天左右聽法。復有八十那由他諸菩薩眾在前讚說。是三昧王分別解釋顯其義趣。彼天主王至其所已。即以眾寶散比丘上。然後方始五體投地。一心頂禮彼比丘足。又以八十寶箱各容一斛。盛滿金花奉散其上。復以天花。所謂優缽羅花。缽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陀利花。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用散其上。復以天諸妙香。所謂天沈水香。多伽羅香。多摩羅跋。牛頭栴檀。黑沈水栴檀末香等。用散其上廣設如是眾供具已。然後請為比丘弟子。即於是日與九十六億百千那由他臣佐民人在比丘前。剃除鬚髮服袈裟衣厭世出家。皆為求此妙三昧故。是後其天主比丘。常得與彼九十六億那由他百千眷屬比丘。親近供養恆河沙等諸佛世尊。亦皆為此勝三昧故。不空見。爾時彼天主比丘。經八十四億那由他百千歲。以種種眾具供養事彼樹王比丘求此三昧。讀誦受持如說修行。教諸弟子終不暫懈。又彼眷屬比丘大眾勇猛精進亦無倦心。不空見。彼天主比丘及其眷屬。於樹王法師生尊重心。起諸佛想聞說妙法。一心受持長夜精勤初不休息。彼樹王比丘皆悉成就。彼九十六億百千比丘。行菩薩行住不退地。然後滅度。彼諸眷屬皆亦命終。時復有佛。名閻浮幢如來應供等正覺出現於世。而彼天主比丘與諸眷屬。而更於彼閻浮幢如來應供等正覺所。勤求諮問如此甚深三昧經典讀誦受持。思惟其義如說修行。為他解釋利益世間一切天人。為證無上大菩提故。又彼天主比丘為此無上勝三昧故。廣分別說諸佛所宣甚深經典。過三千劫已然後作佛。又能教化無量大眾。皆得成熟畢竟安住不退轉地。悉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佛告不空見。汝今當知。爾時彼天主王者豈異人乎。即今之最上行如來應供等正覺是也。是故汝今不應疑惑。   復次不空見。汝當一心思惟觀察此三昧王善根淺深功德少多。吾今為汝少分說耳。若彼世間無量無邊億那由他百千眾生。但能耳聞此三昧名。當來必定成等正覺。何況此眾菩薩摩訶薩。親於我前或在我後。聞我廣說此三昧王。若讀誦若受持。若思惟義若修行。若能為他稱揚廣說也。不空見。若有菩薩摩訶薩住菩薩乘。聞此三昧經於心耳。彼亦不久必當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初住菩薩乘諸菩薩等。即便速證不退轉地。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為遠。復次不空見。譬如夜分將盡其日未出東方明相始現之時。閻浮提人莫不歡喜。何以故。知彼日輪不久當現。廣為世間作大照明。令閻浮人鹹得睹見。若善若惡。淨穢諸色得有所作。如是不空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但能聞此念佛三昧經於耳者。彼輩不久盡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汝等於此三昧。作決定心起不壞信。莫生異見勿懷疑網。復次不空見。如劫將盡彼第六日現世間時。如是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大地盡皆煙出。煙既出已。當知不久第七日出。一切世界皆悉烔然。如是不空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已住彼菩薩乘中及未住者。若曾聞此念佛三昧經於耳者。或時讀誦或有受持。或思惟義或如說行。乃至或能為他廣說。彼等決定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不空見。如人穿井若見濕土黏污手足。或時復見水泥雜和。智者當知去水不遠。如是不空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菩薩念佛三昧。正意受持諦善思惟分別義理。廣為他人宣揚解釋。當知彼諸善男子善女人。不久自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不空見。譬如有人吞金剛丸。當知是人不久必死。何以故。彼金剛丸不可消故。如是不空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但能聽聞如是三昧。或復思惟或常親近。或亦修習或能宣說。當知彼諸善男子善女人。不久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此三昧者即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思惟修習清淨成就真實金剛。無有虛偽不可破壞。復能教化諸菩薩輩令其安住。以諸菩薩必能安隱住於大乘故。復次不空見。譬如三十三天見歡喜園皆生安樂。如是不空見。彼一切菩薩摩訶薩。皆因聞此三昧名字故。能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三昧法門名字。往昔諸佛之所讚歎。為他廣說釋解理義。開發顯示名味句身。具足圓滿安住法界擁護攝持。諸大菩薩教化增長。令樂真道正直淳和常受安樂。不空見。以是因緣。汝應知此若諸菩薩聞此三昧暫經心耳。如是諸善男子善女人。不久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空見。吾故語汝汝當善知。若諸菩薩摩訶薩聞此甚深念佛三昧。能受持者。彼等善男子善女人。自然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不空見。汝應受持如是三昧。常念為彼一切世間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國王大臣宰相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一切乞士。並餘種種外道尼犍遮羅迦波利婆闍迦等頒宣廣說。何以故。以此三昧大德威力。能令彼等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復次不空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淨信敬心分明知此念佛三昧。過去諸佛之所讚歎。一切如來之所印可。如是知已。當即讀誦當即受持。當即修行當即敷演。復應當作如是思惟。今此三昧為不思議大功德聚。如是思已。當更信敬當更尊重。當更深入當更證知。所以者何。今此三昧乃是一切諸佛之所說也。一切諸佛之所行處也。一切諸佛之所印可也。一切諸佛之正教也。一切諸佛之辯才也。一切諸佛之所覺也。一切諸佛之選擇也。一切諸佛之所作也。一切諸佛之財寶也。一切諸佛之府庫也。一切諸佛之伏藏也。一切諸佛之倉廩也。一切諸佛之印璽也。一切諸佛之舍利也。一切諸佛之體性也。不空見。若彼善男子善女人等。能如是知即得無量無邊善根。緣此功德。所生常處大剎利家。大婆羅門家。及餘一切大威勢家。大尊重家。大德天處。乃至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不空見。由此三昧具足能得不思議出世間果報聚故。不空見。彼善男子善女人。若但耳聞此三昧名。當得無量無邊福聚。亦復當作無量無邊福行。然彼所得福聚善根。福行功德廣大甚深。不可挍計不可算數不可稱量不可得知。復次不空見。言粗若此義尚未明。我今為汝更引譬喻。令諸智者少分解之。不空見。若有菩薩摩訶薩專心信樂修行檀波羅蜜。日三時施。於日初分以神通力故即令七寶及餘眾具。充滿於彼恆沙世界。還用奉上恆沙如來應供等正覺。及諸弟子聲聞眾等。如日初分如是行施。日中後分行施亦然。日別如是三時行施。乃至經彼無量無邊億那由他恆河沙劫。而常行是無有休廢。亦復求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空見。於意雲何。彼菩薩摩訶薩能於如是長時行施。所獲功德可謂多不。不空見言。甚多世尊。無量無邊不可算數。不可稱量不可思議也。時佛復告不空見菩薩言。不空見。吾更語汝汝宜諦聽。假彼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檀波羅蜜。所種善根所獲福聚實為廣大。然猶不及斯善男子善女人但能耳聞此三昧名。或時書寫或時讀誦。或時信解如來所說深妙法門少功德也。不空見。然此善男子善女人。但以聞名所獲功德。尚超前福無量無邊。不可稱量不可挍比。何況彼善男子善女人。具足得聞是三昧。能即書寫讀誦受持思惟義理。善能為諸人天大眾宣揚廣釋也。不空見。汝今當知我但略說三昧功德。若欲廣說此定善根假經多劫終不能盡。   菩薩念佛三昧分諸菩薩本行品第十五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善現菩薩摩訶薩。善喜光菩薩摩訶薩。無邊見菩薩摩訶薩。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無邊幢菩薩摩訶薩。無邊光明菩薩摩訶薩。無邊稱菩薩摩訶薩。無邊禪菩薩摩訶薩。無邊智菩薩摩訶薩。無邊發王菩薩摩訶薩。無邊自在王菩薩摩訶薩。思惟最勝無邊菩薩摩訶薩。思惟一切法意菩薩摩訶薩。思惟虛空意菩薩摩訶薩。思惟無礙意菩薩摩訶薩。無邊寶意菩薩摩訶薩。能滅一切怖畏菩薩摩訶薩。善淨意菩薩摩訶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為首。與九十億那由他百千菩薩摩訶薩俱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等從佛聞是菩薩念佛三昧功德利益。我等要當躬自書寫讀誦受持。思惟義理廣為他說。亦令他人如說修行。何以故。我等為欲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世尊。我等於此諸佛世尊所說三昧甚深經典。令諸眾生聞已歡喜。我等亦當益其氣力與其安樂。所以者何。彼等若能於是大乘修多羅中。次第修行聞已書寫。讀誦受持分別思惟廣為他說。亦令他人分別解說。必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摩訶薩等一心念求。遂便微笑。諸佛世尊法如是故。即微笑時世尊面門放種種光。所謂金銀琉璃頗梨馬瑙車□□紐□□□露□稫襯楅送□□□□饇□□慄Z□□□馘j□樇□楰□□□□□□□□□馱□露桌□□□□奮唌撩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撥迭慼撞v□騏都□□□□□□□膳□衽□桌□□□□□□s馱□□□   爾時彼諸菩薩摩訶薩眾。見是神變莊嚴事已。鹹皆驚歎。奇哉希有世尊神通。於是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如意定智神通。即從座起正持威儀。合掌恭敬頂禮世尊已。用天沈水香。多伽羅香。多摩羅跋香。牛頭栴檀末栴檀等。奉散佛上。復以天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天優缽羅花。波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陀利花。雞娑羅花。摩訶雞娑羅花等。供養世尊已。說偈讚曰。  世尊調御無倫匹  金色相好具足人  光明威德遍十方  狀若林間開花樹  妙行圓滿智無邊  大威能為世間益  最勝方便願演說  今復微笑有何緣  世尊無等無邊智  挺超眾類誰能加  無上威德今應宣  何因今日復微笑  今此世界遍大千  花敷盡若帝天樹  一切眾生皆歡喜  今更微笑何所因  盲者能視聾得聞  啞者得言蹇能步  狂亂失心獲本念  今復微笑何因緣  群獸喜躍悉鳴吼  異鳥歡欣吐清音  眾樂不鼓自然鳴  今者何因復微笑  一切樂音同時作  本非天人之所鼓  而令人天獲安樂  今更微笑何所緣  彼天觀人明照此  斯人今亦見彼天  天人交發希有心  何緣今更現微笑  無上丈夫世依止  大尊今日為我宣  若聞大慈憐笑者  唯深慶幸豈能報   爾時世尊。即為如意定智神通菩薩摩訶薩。宣說大士所有妙問。亦即宣彼恆沙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名號。其偈詞曰。  諸善男子等  聞法王妙聲  彼六十八千  悉發菩提願  亦於當來世  正法毀壞時  世尊自護持  如是深妙典  我聞大名稱  終無有厭倦  不思議法門  諸佛之所說  汝聽我今說  斯諸菩薩眾  非但一佛所  發此誠敬心  我念往昔諸生處  六十六億那由他  爾時皆亦如斯起  唯為護持此深法  又復過去前於茲  無量恆沙諸佛所  於彼為首修虔敬  最上妙法我護持  斯諸大士為法故  能捨重命豈愛身  其何甘法不憚苦  獨為菩提無上證  不可思議恆沙數  無量威德諸如來  彼時上首皆敬起  亦唯愛樂斯法故  寶光火光大光佛  電光普光不思議  斯輩三等攝持法  為求菩提無上道  唯我神力能知汝  果報今日皆明現  不空汝久發斯願  經昔無量百千生  汝於諸佛大師前  不思議行悉圓滿  常業歌讚兩足尊  苦行熏修諸大誓  由往積集勝因緣  今獲偈歎大法王  往昔世尊號善眼  亦名火幢無邊威  斯輩彼時為上首  欲求無上正覺故  往昔有佛莊嚴王  剎若他化天宮所  斯輩多是勝上士  彼時已就大菩提  過去有佛名放光  亦無邊光無量相  斯輩於彼己為首  初求如是妙三昧  大摩尼珠火光佛  普光明聚調御師  彼時攝法為首起  求於菩提安樂故  大光日光不思議  無量精進無邊定  於彼攝法上首起  為求安樂菩提故  善華香佛及金華  無漏如來無諍行  彼時皆為護法首  為求如是上菩提  如是過去諸如來  無邊智尊雨足尊  於彼三種攝持故  祈願最上佛菩提  八萬丈夫通達士  為證第一妙菩提  斯輩因是勝善根  當來奉侍人中覺  所生常處尊勝家  一切永除諸惡道  斯等集會為法朋  終不遠離世間覺  長違一切外論師  亦捨一切邪智友  攝諸功德不可說  此福要登以菩提  當來得值彌勒尊  此輩爾時皆集會  於是三業持護法  因此能成勝菩提  復於彌勒涅槃後  有佛師子調御師  亦求彼法三業持  因此得成等正覺  當來千佛無上尊  即是賢劫眾生導  斯等法師世恆說  因證無礙妙色身  過是賢劫諸佛已  復有正覺無量威  更有如來厥號賢  及以世尊毘婆屍  賢與毘婆屍滅後  復有佛出名娑羅  彼時智者皆攝持  廣設眾具興供養  娑羅世尊既涅槃  有佛如來名觀察  斯輩於彼求法故  而復供養妙法王  觀察如來涅槃已  有佛世尊名遍見  遍見如來涅槃已  有佛厥名蓮花上  花上如來涅槃已  有佛稱號優缽羅  爾時諸智還求法  承事供養兩足尊  優缽羅佛涅槃已  有佛世尊名曰花  彼花如來涅槃已  有佛世尊號莊嚴  莊嚴如來涅槃已  有佛世尊名勝智  斯輩於彼亦求法  興建供養無有邊  勝智如來涅槃已  有佛世尊名善見  善見如來涅槃已  有佛世尊名善持  善持如來涅槃已  有佛名曰具威儀  彼亦三種法攝持  唯求證斯菩提道  具威儀佛涅槃已  有佛世尊無量威  無量威佛涅槃已  有佛世尊名勝王  勝王如來涅槃已  有佛世尊名現前  現前如來涅槃已  有佛世尊最熾王  爾時此等為法故  廣設供養不思議  如是未來諸世尊  世間勝智超一切  於已身命無愛吝  但為求證佛菩提  因藉如斯勝善根  將來奉承勝威德  是佛人中最第一  如彼調御阿彌陀  於彼殊勝世尊所  即欲修證上菩提  為求法故常精勤  當設無邊妙供養  彼方所有諸世界  遠離衰惱除五塵  唯求法樂利群生  供養憶數恆沙佛  當來成佛無邊智  能多利益滅眾苦  為求安樂諸眾生  供養無量無邊佛  當得成佛大名稱  彼剎莊嚴難思議  儘是眾寶人樂觀  猶安樂國殊廣大  多億那由諸菩薩  鹹受佛記人中尊  以不思議諸佛智  如是讚稱大法王  我於今者為汝說  一切大眾諸天人  其有求於正覺真  終自同彼如來證  若能願樂勝菩提  彼號上人蒙威護  諸天守衛及龍鬼  鳩槃金鳥並夜叉  若欲祈願成菩提  心常樂修佛勝道  世尊哀愍如一子  身金色力智多聞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十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6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   No. 416 [Nos. 417-419]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思惟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捨城迦蘭陀竹園精舍。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鹹得自在。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調伏一切猶如大龍。所作已辦眾行具備。棄捨重擔不受後生。行於平等獲真己利。安住正教得到彼岸。唯除長老阿難一人。爾時復有五百諸比丘。於晨朝時。各從住處詣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連。在捨衛城夏安居已。亦與五百諸比丘俱。次第遊行城邑聚落至王捨城。入迦蘭陀竹園精舍詣世尊所。到已恭敬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以神通力放大威光。令彼諸國城邑聚落。一切諸有諸比丘眾。鹹各來詣王捨大城。入迦蘭陀竹園精舍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迦蘭陀竹園精舍。有百千數諸比丘等。承佛威光皆已雲集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復有彼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亦承世尊威神力故。亦與二萬比丘尼俱悉皆大集。入迦蘭陀竹園精舍詣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王捨大城有優婆塞。名曰賢護。為眾上首。亦與五百優婆塞俱。受持五戒具足威儀。是大菩薩。久已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本願力故。常隨世尊樂聞正法。恆懃精進。為滿一切助道法故。於朝旦時。承佛威神從本住處。入迦蘭陀竹園精舍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毘耶離大城有一離車子。名曰寶生。為眾上首。亦與二萬八千諸離車俱。於晨朝時。承佛神力。皆自彼城發來入此迦蘭陀園至如來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瞻婆城有一長者子。名曰星藏。為眾上首。亦與二萬八千長者子俱。於晨朝時。承佛神力。自瞻婆城發來入此迦蘭陀園。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復有一摩那婆(隋言淨持亦云少年亦云仁童子等)。名那羅達多。為眾上首。亦與二萬八千人俱。於晨朝時。自本住處發來入此迦蘭陀園詣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捨衛國復有長者。名大善商主。並彼給孤獨長者。為眾上首。亦與二萬八千人俱。自彼捨衛國詣王捨城入迦蘭陀園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王捨大城復有長者。名曰水天。為最上首。亦與二萬八千人俱。從本住處發來入此迦蘭陀園詣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摩伽陀國主韋提希子阿闍世王。亦與百千諸眷屬俱。於晨朝時。亦來入此迦蘭陀園。詣世尊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復有四大天王。及天帝釋乃至欲界一切天眾。各與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眷屬天眾俱。亦於晨朝。悉來入迦蘭陀園至如來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復有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亦與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眷屬天眾俱。於晨朝時。悉入迦蘭陀園至如來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復有大自在天王。亦與無量百千淨居諸天眾俱。於晨朝時。悉入迦蘭陀園。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復有四阿脩羅王。各與無量百千眷屬阿脩羅眾俱。亦於晨朝。入迦蘭陀園詣如來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復有難陀龍王及跋難陀龍王。各與無量百千眷屬諸龍眾俱。亦於晨朝。入迦蘭陀園詣如來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復有裟伽羅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及摩那斯龍王伊跋羅龍王等。各與無量百千眷屬諸龍眾俱。亦於晨朝。入迦蘭陀園詣如來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以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乃至人非人。及諸王等信如來者。為聽法故。一切皆集迦蘭陀園詣如來所。頂禮佛足各坐一面。   爾時迦蘭陀園。其地弘廣如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方大眾充滿無空缺處。若杖頭許而不遍者。如是上至有頂下逮梵宮。所有一切大威德神通諸天大眾。乃至一切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皆來集會。   爾時賢護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於今者欲得諮問如來應供等正覺。心中所疑。不審世尊。見垂聽不。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言。賢護。如來世尊隨汝所疑。恣汝所問。為汝宣釋令汝歡喜。時彼賢護菩薩。既蒙聽許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何等三昧。而能得彼大功德聚。雲何得入多聞大海獲智慧藏。問無疑惑故。雲何復得無意戒聚不失成就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退減故。復雲何得不生愚癡。邪見空處故。雲何當得宿命智。遍知去來故。雲何當得不離奉見諸佛世尊。聽聞正法乃至夢中故。雲何當得殊特端正上妙色身。具足威儀眾生樂見故。雲何當得常生大姓之家尊貴之位。見者恭敬故。雲何復得父母兄弟宗親眷屬及以知識左右圍遶。恆無別離故。雲何當得廣達博通所為殊異。亦終無缺減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雲何當得正念正行。節度不移心知足故。雲何當得常生慚愧。遠離恥辱故。雲何當得正智謙恭。降伏我慢故。雲何當得策懃精進遠離懈怠故。雲何當得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平等與樂故。雲何當得聞說甚深真空無相無願法時。一切無有驚怖退沒故。雲何當得不樂懶惰。攝受正法故。雲何當得智慧通達。明瞭一切無與等者故。雲何當得於一切佛剎。隨意得生故。雲何當得不為一切外道所摧壞故。雲何當得如海。能受納眾問疑釋難無減無盡故。雲何當得如月滿。白淨法具足故。雲何當得如日初出。破諸闇冥故。雲何當得如燈炬。光明照了故。雲何當得如虛空性。無有罣礙故。雲何當得無所住著。心如虛空故。雲何當得如金剛。穿徹通達一切法故。雲何當得如須彌山。不可動搖故。雲何當得如門閫。一切正住故。雲何當得如貓狗獸等。心業成就故。雲何當得無為。一切諸法中故。雲何當得如飛鳥。隨意而去故。雲何當得摧折憍慢。如旃陀羅子故。雲何當得住阿蘭若。如諸獸獼猴等不樂城邑聚落。一切出家在家不相參亂故。雲何當得統領大眾。教詔導示故。雲何當得不樂生一切眾生中。不動於一切眾生故。雲何當得不為一切外道。降伏天魔惑亂故。雲何當得大辯才。於一切法決了知故。雲何當得於一切佛法。不隨他行故。雲何當得大堅固信。無可毀壞故。雲何當得大慈力信。不可動故。雲何當得深入信。無所行故。雲何當得潤澤信。於一切法中多歡喜故。雲何當得最勝信。供養承事一切諸佛無厭足故。雲何當得種種入信。種諸善根故。雲何當得真妙信。增長無虛偽行故。雲何當得淨喜信。除滅一切嫉妒故。雲何當得清淨信。得一切種智光明故。雲何當得喜樂行信。除滅諸蓋障惡故。雲何當得智喜信。攝受諸佛境界故。雲何當得莊嚴行信勝一切世間瓔珞莊嚴。佛國清淨成就故。雲何當得清淨戒行。永滅一切聲聞辟支佛心故。雲何當得莊嚴大誓。一切所作皆究竟故。雲何當得為一切眾生中上首。欲行諸善法故。雲何當得無有疲倦。為欲教授一切菩薩所學諸波羅蜜故。雲何當得不退轉。多求一切佛法故。雲何當得不可壞。不為一切外道邪師所破故。雲何當得深信一切諸佛。不捨此念常見諸佛故。雲何當得如父想。紹隆一切佛法故。雲何當得佛力加持於一切佛法光明中生故。雲何當得無障礙。一切佛法悉現在前故。雲何當得如幻人。於一切法無思念故。雲何當得如化者。觀一切法無生滅故。雲何當得如夢。觀察三世無來去故。雲何當得如鏡像。一切世界斯現身中故。雲何當得如響聲。一切法無作無為因緣生故。雲何當得如形影。於一切生法自無心取捨故。雲何當得空無所有。遠離一切諸佛想故。雲何當得無相。觀一切法無有二故。雲何當得法界邊際。菩提心無限量故。雲何當得不起著。一切世界性無分別故。雲何當得無礙行。遍遊一切諸佛剎中故。雲何當得諸陀羅尼。聞一知萬善達一切文字分別說故。雲何當得如諸法師。善知一切佛法故。雲何當得一切諸佛所護念。一切佛威力加持故。雲何當得雄猛不怯弱出聲。如大牛王及大師子王步故。雲何當得無畏。令一切世間歡喜故。雲何當得無疑惑。於一切佛平等無二故。雲何當得通達如如。滅除疑惑不著諸法故。雲何當得證深法界。善能解釋所問義故。雲何當得師利益他。具足大慈故。雲何當得滅除懶惰。恆樂說法故。雲何當得如法住。不捨一切眾生故。雲何當得不諂曲。性淳直故。雲何當得如眼目。為一切世間燈明故。雲何當得不可輕蔑。勝出一切三界故。雲何當得無諍論。如教說行故。雲何當得無艱難。行無住著故。雲何當得知於實際。不分別諸法故。雲何當得說一切語言智。令諸眾生住於大乘故。雲何當得至無畏處。遠離恐怖永無一切毛豎等事故。雲何當得知佛方便說。善達一切修多羅等故。雲何當得不空生世間。恆入一切眾中獲利故。雲何當得為一切智首。於一切世間應受供養大名聞故。雲何當得無邊讚歎功德。為一切眾生福田故。雲何當得大歡喜踴躍無量。常在諸如來師子座下故。雲何當得勝上辯才。能問一切佛法故。雲何當得意不怯弱辯才。於一切大眾中無怖畏故。雲何當得一切論議辯如師子王。降伏一切外道攝受諸異論師故。雲何當得不壞本誓莊嚴。欲摧一切邪異朋黨故。雲何當得善巧說法常處師子座。一切諸佛印可故。雲何當得遠離一切世間無義語言。以通達一切正教故。雲何當得深愛一切諸佛法。於諸如來生處行故。雲何當得樂欲真法。知諸如來不生故。雲何當得不懈慢。善承事知識故。雲何當得不染著。遊行一切世界故。雲何當得願行具足。為教化一切眾生故。雲何當得如珊瑚。得諸相故。雲何當得如虛空。一切法無得相故。雲何當得如菩薩。不斷佛種故。雲何當得不休息行。諸菩薩道未曾遠離大乘故。雲何當得著大鎧甲。諸佛廣大戒中決定住故。雲何當得一切諸佛所讚灌頂。住於諸如來十力地中故。雲何當得一切所想。通達一切諸法行故。雲何當得一切算數。巧方便知故。雲何當得善知一切成壞。遠離一切障礙行故。雲何當得一切不住行。不取不捨故。雲何當得一切大施主。能施無悔故。雲何當得入諸法海。能施勝上法寶藏故。雲何當得一切世間行。能捨世間諸相故。雲何當得廣大神通。隨順諸佛神通滿足歡喜故。雲何當得一剎那時間行。即能遍至一切諸佛前故。復雲何當得住此佛剎遍見一切十方諸佛聽聞正法供養眾僧。非但未得出世六通。而實未得世間五通。而亦未捨此世界身。亦無生彼諸佛國土。唯住此土見餘世界諸佛世尊。悉聞諸佛所宣正法。一切聽受如說修行。世尊。譬如今時聖者阿難。於世尊前親聞法已。皆悉受持如說奉行。彼諸菩薩身居此土不至彼界。而能遍睹諸佛世尊。聽聞法已悉能受持。如說修行亦復如是。從是已後一切生處。常不遠離諸佛世尊聽聞正法。乃至夢中鹹若斯也。   爾時世尊告賢護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賢護。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妙義。汝為利益一切世間諸眾生故。亦為安樂諸眾生故。復為憐愍諸天人故。復為攝受未來世中諸菩薩故。賢護。而汝往昔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種諸善根。聽聞正法。受持正法。愛樂正法。敬重正法。汝今但以摩訶迦葉教化行故。少欲知足。恆樂閑靜阿蘭若處。或居塚間。或在樹下。亦露地坐。常坐不臥一敷不移。受乞食法一食不再。或一坐食。或唯一摶。唯畜三衣及糞掃衣。讚歎頭陀。勸請諸菩薩。教菩薩行法。令諸菩薩喜。訶責諸菩薩。教示諸菩薩。成就諸菩薩。能為利益行大慈悲。於諸眾生生平等心。鹹得自在到於彼岸。隨意得見一切諸佛。發廣大願行深妙行。樂一切智菩提樑柱。善能隨順如來種性。發菩提心猶如金剛。通達世間眾生所念。廣大妙行不可校算。不可稱量。常在一切諸佛目前。賢護。於汝功德中未說少分也。   賢護。今有菩薩三昧名曰思惟諸佛現前三昧。若有菩薩。具足修習如是三昧。當得成就如上所問諸功德等。賢護當知。更有無量無邊勝上功德說不可盡。   爾時賢護菩薩復白佛言。善哉世尊。唯願說此菩薩念一切佛現前三昧。令此世間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諸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多獲利益多受安樂故。亦令當來無量眾生多得利益受安樂故。又為未來諸菩薩輩作大光明承受威力故。又願現在未來諸菩薩等。普得聞此念一切佛現前三昧。彼既聞已皆悉受持。既受持已一切皆當如實修學如教奉行。既學行已當令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前即能具足成就如是功德及餘勝上功德等。   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言。賢護。如汝言者。汝當諦聽善思念之。吾今為汝分別解脫。賢護復言。善哉世尊。我深樂聞如來所說。佛復告言。賢護。雲何名為菩薩思惟一切諸佛現前三昧。若有菩薩具足成就此三昧者。即獲如前諸功德事。亦得其餘殊異功德。所謂心念諸佛皆現在前。其心不亂。不捨作業。求勝上智。勇猛精勤。荷負重擔度脫眾生。承事供給諸善知識。常修空寂廣大思惟。親善知識滅除諸蓋。遠離惡友息世語言。塞諸根門。初中後夜減損睡眠。不貪衣服食飲湯藥堂房屋宇床座眾具。恆樂空閑住阿蘭若。不愛己身不重我命。不著形色不縱其心。修以慈心薰以悲行。一切時喜常行捨心。破壞煩惱成就諸禪。於中思惟不著滋味。觀察色想。唯得空心不亂正念。不取諸陰不著諸入。不思諸界不貪生處。調伏慢高不妒他財。為諸世間多作饒益。於諸眾生起平等心。又於眾生生父母想。亦於眾生所作一子心。一切法中無有諍想。雖念持戒而不執著。常在禪定亦無耽染。好樂多聞不起分別。戒聚不缺定聚不動。智聚不妄諸法無疑。不背諸佛不謗正法。不壞眾僧不好乖離。親近眾聖遠離愚癡。不志求出世。雖聞語言意不樂聽。亦不耽著世間六味。習近熏修五解脫法。除滅十惡念修十善。斷滅眾生九種惱處。心常不離九想觀門。常思棄捐八種懈怠。一心修習八大人覺。不著禪味不恃多聞。摧伏我慢一心聽受。求法慇重修道證知。憐愍眾生離我分別。求壽命想畢竟難得。觀察諸陰無有物想。不住涅槃不著生死。諸行煩惱輪發大恐怖想。諸陰怨家想。諸入空宅想。諸界毒蛇想。三界衰惱想。涅槃利安想。觀諸欲惡猶如唾涕。深樂出家不違佛教。於眾生所勸行功德。於諸世界無復染心。見一切佛皆悉現前。受一切身皆若幻夢。一切諸相觀察滅除。思惟往來不見三世。於信清淨深信真妙。念一切佛三世平等無有動轉。而能持諸善根。一切諸佛三昧自在。終不染著諸佛相身。於一切法皆悉平等不與一切世間共諍。所可應作不相違背。通達甚深十二因緣。窮盡一切如來道地。得勝上忍入真法界。見眾生界性無生滅。見涅槃界本來現前。慧眼清淨觀法無二。彼菩提心無中無邊。一切諸佛體無差異。入於無礙清淨智門。明見菩提自然覺知。於善知識起諸佛想。於菩薩所不念乖離。已於生死破壞魔軍。一切眾事皆悉如化。見諸如來如鏡中像。應當求彼菩提之心。諸波羅蜜莫不平等。實際無盡集佛功德。賢護。是為菩薩思惟諸佛現前三昧。若有菩薩摩訶薩欲具成就如是三昧。當先成就如是功德。賢護。當知更有無量功德。然亦緣此三昧而生。   佛復告賢護言。是中何等三昧能生如是諸功德行。所謂菩薩思惟諸佛現前三昧。能生如是諸功德法。復次賢護。雲何名為菩薩思惟諸佛現前三昧也。賢護。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清淨持戒具足諸行。獨處空閑如是思惟。於一切處隨何方所。即若西方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是人爾時如所聞已。即應自作如是想念。如我所聞。彼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今在西方。經途去此過百千億諸佛國土彼有世界名曰安樂。如是如來今現在彼。為諸菩薩周匝圍遶。處大眾中說法教化。然而是人依所聞故。繫念思惟觀察不已。了了分明。終獲見彼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也。復次賢護譬如世間若男若女。於睡夢中見種種事。所謂金銀眾寶珍財倉庫。或見朋友諸知識輩或見覺時心不樂者。是人夢中所對境界。或違或順或憂或喜。有時語言歡欣極樂。有時躁慼盡意悲哀。是人寤已思惟憶念。如夢所見為他廣宣。追念夢中便生憂喜。如是賢護。彼善男子善女人。端坐繫念專心想彼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如是相好如是威儀。如是大眾如是說法。如聞繫念一心相續次第不亂。或經一日或復一夜。如是或至七日七夜。如先所聞具足念故。是人必睹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也。若於晝時不能見者。若於夜分或睡夢中。阿彌陀佛必當現也。復次賢護。譬如世間若男若女遠行他國。於睡夢中見本居家。時實不知為晝為夜。而亦不知為內為外。是人爾時。所有眼根牆壁石山終不能障。乃至幽冥黑闇亦不為礙也。賢護。菩薩摩訶薩心無障礙亦復如是。當正念時於彼所有佛剎中間。凡是一切須彌山王及鐵圍山大鐵圍山。乃至自餘諸黑山等。不能與此眼根為障。而亦不能覆蔽此心。然是人者其實未得天眼能見彼佛。亦無天耳聞彼法音。復非神通往彼世界。又亦不於此世界沒生彼佛前。而實但在此世界中。積念熏修久觀明利故。終得睹彼阿彌陀如來應等正覺。僧眾圍遶菩薩會中。或見自身在彼聽法。聞已憶念受持修行。或時復得恭敬禮拜尊承供養彼阿彌陀如來應等正覺已。是人然後起此三昧。其出觀已次第思惟。如所見聞為他廣說。復次賢護。如此摩伽陀國有三丈夫。其第一者。聞毘耶離城有一婬女名須摩那。彼第二人聞有婬女名菴羅波離。彼第三人聞有婬女名蓮華色。彼既聞已各設方便。繫意懃求無時暫廢。然彼三人實未曾睹如是諸女。直以遙聞即興欲心專念不息。後因夢已在王捨城。與彼女人共行欲事。欲事既成求心亦息。希望既滿遂便覺寤。寤已追念夢中所行。如所聞見如所證知。如是憶念來詣汝所。具為汝說者。汝應為彼方便說法隨順教化。令其得住不退轉地。究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於當來必得成佛。號曰善覺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是三人既得忍已。還復憶念往昔諸事了了分明也。賢護。彼善男子善女人等。若欲成就菩薩摩訶薩思惟一切諸佛現前三昧。亦復如是。其身常住此世界中。暫得聞彼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名號。而能繫心相續思惟次第不亂。分明睹彼阿彌陀佛。是為菩薩思惟具足成就諸佛現前三昧。因此三昧得見佛故。遂請問彼阿彌陀佛言。世尊。諸菩薩等成就何法。而得生此佛剎中耶。爾時阿彌陀佛語是菩薩言。若人發心求生此者。常當繫心正念相續阿彌陀佛便得生也。既得生已世尊於是知彼心故亦即念彼。彼方得見佛世尊耳。賢護。時彼阿彌陀如來應等正覺。告彼人言諸善男子。汝當正念精懃修習發廣大心必生此也。賢護。時彼菩薩復白阿彌陀佛言。世尊。是中雲何念佛世尊。精懃修習發廣大心得生此剎耶。賢護。時彼阿彌陀佛復告彼言。諸善男子。若汝今欲正念佛者。當如是念。今者阿彌陀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具有如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身色光明如融金聚。具足成就眾寶輦轝。放大光明坐師子座。沙門眾中說如斯法。其所說者。謂一切法本來不壞亦無壞者。如不壞色乃至不壞識等諸陰故。又如不壞地乃至不壞風等諸大故。又不壞色乃至不壞觸等諸入故。又不壞梵乃至不壞一切世主等。如是乃至不念彼如來。亦不得彼如來。彼作如是念如來已。如是次第得空三昧。善男子。是名正念諸佛現前三昧也。賢護。爾時彼菩薩從三昧起已來詣汝所說此三昧相者。汝時即應為彼說法隨順教化。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賢護菩薩所問經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6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卷第二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思惟品第一之二   賢護。我時則亦授彼佛記。是人當來必得成佛。號曰德光明如來應供等正覺乃至佛世尊。賢護。是中三昧誰當證知。今我弟子摩訶迦葉。帝釋德菩薩。善德天子。及餘無量諸菩薩輩。鹹已修得此三昧者。是為證。雲何證。所謂空三昧也。賢護。我念往昔有佛世尊。號須波日。時有一人行值曠野。飢渴困苦遂即睡眠。夢中具得諸種上妙美食。食之既飽無復飢虛。從是寤已還復飢渴。是人因此即自思惟。如是諸法皆空無實。猶夢所見本自非真。如是觀時悟無生忍。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賢護。有諸菩薩若在家若出家。聞有諸佛隨何方所。即向彼方至心頂禮。心中渴仰欲見彼佛。故作如是專精思惟。復應當觀如是色相。亦即作彼虛空之想。而彼成就虛空想已。得住如是正思惟中。住思惟已。得見彼佛光明清徹如淨琉璃。其形端正如真金柱。如是念者彼見如來亦復如是。復次賢護。譬如有人忽從本國至於他方雖在他方而常追憶本所生處。曾如是見。亦如是聞。如是憶念。如是了知。久追憶故於睡夢中明見自身在本生處。遊從見聞如前所更。是人後時向諸眷屬。具論夢中所見之事。我如是見。我如是聞。我如是營。為如是獲得。如是賢護。有諸菩薩若在家若出家。若從他聞有佛世尊。隨何方所即向彼方。至心頂禮欲見彼佛正念不亂。應念即見彼佛形像。或如琉璃或純金色亦復如是。復次賢護。譬如比丘修不淨觀。見新死屍形色始變或青或黃或黑或赤。或時膀脹或已爛壞膿血俱流。蟲獸食噉肉盡骨白其色如珂。如是乃至觀骨離散。而彼骨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唯心所作還見自心。如是賢護。若諸菩薩欲得成就彼念諸佛現前三昧。隨何方所。先念欲見彼佛世尊。隨所念處即見如來。何以故。因緣三昧得見如來。得見彼佛有三因緣。何者為三。一者緣此三昧。二者彼佛加持。三者自善根熟。具足如是三因緣故。即得明見彼諸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復次賢護。如人盛壯容貌端嚴。欲觀己形美惡好醜。即便取器。盛彼清油。或持淨水。或取水精。或執明鏡。用是四物觀己面像。善惡好醜顯現分明。賢護。於意雲何。彼所見像。於此油水水精明鏡四處現時。是為先有耶。賢護答言不也。曰是豈本無耶。答言不也。曰是為在內耶。答言不也。曰是豈在外耶。答言不也。世尊。唯彼油水精鏡諸物。清明無濁無滓。其形在前彼像隨現。而彼現像不從四物出。亦非餘處來。非自然有。非人造作。當知彼像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無有住所。時彼賢護如是答已。佛言賢護。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物清淨彼色明朗。影像自現不用多功。菩薩亦爾。一心善思見諸如來。見已即住。住已問義解釋歡喜。即復思惟。今此佛者從何所來。而我是身復從何出。觀彼如來竟無來處及以去處。我身亦爾。本無出趣豈有轉還。彼復應作如是思惟。今此三界唯是心有。何以故。隨彼心念還自見心。今我從心見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來。我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心有想念則成生死。心無想念即是涅槃。諸法不真思想緣起。所思既滅能想亦空。賢護當知。諸菩薩等因此三昧證大菩提。   大集經賢護分三昧行品第二   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摩訶薩言。賢護。若諸菩薩摩訶薩具行四法。則能得是現前三昧。何等為四。一者不壞信心。二者不破精進。三者智慧殊勝。四者近善知識。賢護。是為菩薩具足四法則得成就現前三昧也。賢護菩薩摩訶薩復有四法。能具足行則能成就現前三昧。何等為四。一者乃至於剎那時無眾生想。二者於三月內不暫睡眠。三者三月經行唯除便利。四者若於食時佈施以法。不求名利無望報心。賢護。是為菩薩具足四法則得成就現前三昧也。賢護。菩薩摩訶薩復有四法。能具足行則得成就現前三昧。何等為四。一者勸他見佛。二者教人聽法。三者心無嫉妒。四者勸他發菩提心。賢護。是為菩薩具足四法則得成就現前三昧也。賢護。菩薩摩訶薩復有四法成就三昧。何等為四。一者造佛形像勸行供養。二者書寫是經令他讀誦。三者慢法眾生教令發心。四者護持正法令得久住。賢護。是為菩薩具足四法則得成就現前三昧也。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汝等當住佛法中  勿藏正言及我法  念勤精進除睡蓋  三月不坐唯經行  食時廣說而施他  宣揚諸佛無比法  不求名聞及利養  無所著故得此禪  莫生嫉妒及瞋恚  當思解脫諸欲心  樂此三昧求住者  勤念無懈爾乃得  金色百福莊嚴相  端正圓滿若花榮  世間樂見光明體  常睹諸佛在現前  往古諸佛及將來  現在一切人中勝  汝等一心恭敬禮  亦常專念修供養  汝若供養彼諸佛  應以華香及塗香  慧施美食起淨心  證此三昧殊非難  諸佛塔前作眾樂  蠃鼓鉦鐸諸妙音  歡喜踴躍難稱量  必當成就此三昧  勸造尊像無比身  綵畫莊嚴具足相  金色光大無瑕垢  證此三昧良非難  各各常念修法施  清持禁戒及多聞  精勤勇猛除懈怠  得此三昧終不久  不應他所懷毒心  亦捨世間諸欲事  常以慈悲念一切  三昧豈遠在現前  於法師所常隨喜  尊重恭敬等如來  莫生輕慢與慳貪  喜心供養除嫉妒  無量諸佛共稱揚  汝但懃求自當得  世尊鄭重演說斯  為修如是妙法故   大集經賢護分見佛品第三   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言。賢護。若諸菩薩摩訶薩欲得成就此三昧者。當應於彼說法師所生諸佛想。起尊重心勿生憍慢。乃至無有諍競違逆。不順心故。然後於此勝三昧中。精懃修學方能剋證。賢護。若人於彼說法法師或比丘所。起不善心苟違異心。諍競之心故陵辱心諸不淨心。乃至不生如諸佛想。如是菩薩假令修行。終不能證如是妙定。若得證者無有是處。賢護。譬如清淨虛空無諸雲翳。有明目人。於靜夜時仰觀空中。無量星宿區別方所。形色各異了了分明。如是賢護。菩薩摩訶薩思惟觀彼法性虛空。以想成故見諸如來。其事若此。然彼菩薩觀東方時。多見諸佛。多見百佛。多見千佛。多見百千佛。多見億佛。多見億百千佛。多見億百千那由他佛。不假作意自然現前。而彼菩薩既作如是觀東方已。欣觀南方及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世界各多見佛。所謂多見百佛。多見千佛。多見百千佛。多見億佛。多見億百千佛。多見億百千那由他佛。不假功用皆現在前。復次賢護。如彼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其世界中諸菩薩等生彼國者。於初一日觀察東方多見諸佛。多見百佛。乃至多見百千億那由他佛已。然後於第二日觀察南方如是。乃至十方事皆若此。如是賢護。若菩薩摩訶薩成就菩薩思惟諸佛現前三昧。如是菩薩。於自土中觀察十方多見諸佛。多見百佛。乃至多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也。復次賢護。如諸如來成就佛眼。如是具已於一切處悉如是知悉如是見。如是賢護。若菩薩摩訶薩。亦既成就菩薩思惟一切諸佛現前三昧已。自然滿彼檀波羅蜜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乃至滿彼一切菩薩諸功德等。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猶如靜夜除雲霧  有明眼者仰觀空  見彼眾星過百千  晝念明瞭亦無失  菩薩如是得定已  多見無量億千佛  復於起斯三昧後  還為大眾演最尊  如我佛眼清淨故  無有障閡見世間  是諸佛子菩薩眼  出此三昧最勝觀  以無相想思如來  而見十方諸等覺  破除惱毒及諸想  汝聽菩薩妙功德  若聽彼法清涼心  能入空寂無畏處  如我當今說斯法  為令眾生證菩提  如彼安樂諸菩薩  多見無量佛世尊  菩薩如是入思惟  亦見百千多調御  如此比丘唯阿難  一聞我說悉能受  菩薩如是得三昧  聽一切法能總持  成就信慚具三昧  悉捨一切世語言  常以慈心慧他說  要當到斯寂靜地   大集經賢護分正信品第四   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言。賢護。若諸菩薩摩訶薩為求如是三昧寶故。當應勇猛發勤精進。自然速能入此三昧也。賢護。譬如有人乘御大船入於大海。恣意載滿眾妙珍寶。已過一切諸大難處。垂至此岸未幾之間。船忽破壞眾寶沈沒。當爾之時閻浮提人。發大叫聲生大悲苦。以失如是無價寶故。賢護。有善男子善女人。亦復如是。耳聞如斯勝三昧寶。不能書寫讀誦受持。復不能思惟如法而住。賢護。當知爾時一切世間諸天神等。亦應如是發大叫呼生大悲惱作如是言。是諸眾生深可憐愍。雲何於此諸佛世尊勝三昧寶。一切諸佛之所稱揚。一切諸佛之所印可。一切諸佛之所教誡。一切諸佛最上功德。具足成就圓滿無缺。菩薩聞已當應懃求。反更遠離不肯書寫。不樂讀誦。不能受持解釋義理。不能思惟如法而住。如是放逸懈怠眾生。未來必當受大損減。賢護。何等名為眾生損減。所謂於如是三昧寶中。聞已遠離不能書寫讀誦受持。不能解說思惟義理。不如法住專念修行。喪滅功德是為減損。賢護。是懈怠人惡眾生輩。於斯法中得利益者無有是處。復次賢護。譬如有人持赤栴檀示愚癡人。而彼癡人以愚癡故。於赤檀香起臭穢想。時主智人賣檀香者。告愚人曰。汝今不應於妙栴檀生臭惡想。何以故。是檀最精香氣第一。汝今何故反為臭惡。若不信者。應先臭嘗為臭為香。又汝眼明亦應以目觀察是檀。光色文彩為瘦為肥為善為惡。然彼愚者。雖聞智人如是語言種種稱讚。以愚癡故轉生憎惡。以手捻鼻不用嗅聞。掩閉其目不肯觀視。如是賢護。當來之世有惡比丘。憎惡是經其事亦爾。彼惡人輩不知修習身戒心慧。愚癡無智猶如白羊頑騃佷弊。彼諸惡人又薄福故。雖復得聞如是妙典正念諸佛現前三昧。不用書寫不能讀誦。不能受持不能思惟。不能為人宣揚廣說。又亦不能廣生隨喜。雲何能得如說修行。若彼惡人能說行者。無有是處。又復聞已更興誹謗。都無信心謂為真實。雖聞多說終無開解。復作是言。若斯法者但為戲論故神異其事。又為熾盛言教故過飾其詞。誘誑世間造斯經典。豈得方比聖者阿難諸比丘輩現在世時宣說如是諸修多羅也。又於異時發如是言。此修多羅非佛所說。乃是惡人自造文章妄言經耳。賢護當知。如斯惡人。長夜遠離如是微妙無上大寶。如彼癡人見妙香已。掩眼塞鼻不用見聞。如是賢護。彼愚惡輩。聞此妙經三昧寶已。不欲書寫不樂讀誦。不念受持不能宣說。所謂無心親近不願聞故。復次賢護。譬如有人賣摩尼寶。有愚癡人見彼寶已。即便問言。仁者斯寶其價雲何。寶主答言。汝今當知是寶精勝世間所無。非可造次以世價論也。吾今且說此寶功能威德力用。粗為約耳。卿若欲知此摩尼寶光明所照近遠若干。卿今若須當以真金佈滿斯地。爾乃相與。彼愚癡人聞是語已。便大嗤笑種種呰毀。是摩尼寶竟不酬價。如是賢護。彼未來世諸惡比丘。聞此經中勝三昧寶。無有信心多生嗤笑。更興誹謗其事亦爾。或有比丘信根深厚慧根明利。已於過去諸如來所。親近承事聽聞正法。如教修行種諸善根。彼等聞此菩薩念佛現前三昧。即能讀誦思惟義理。為人廣說能多利益一切世間。所謂廣宣流布。生大信心。發大智慧。成就純直。具足威儀。常行慚愧。怖畏眾罪。修持禁戒。不受諸欲。信甚深法。能多受聞。得深智忍。常行慈悲。然而斯等信根深固得是三昧。得三昧已遊諸方國。為他廣說解釋義理。常作是願。令此菩薩念佛三昧甚深經典。廣行流布常住於世。或有眾生。善根微薄福德鮮少。過去未曾親近諸佛。供養承事聽聞正法。但為我慢所降。嫉妒所導。利養所覆。名聞所牽。廣行放逸不持戒善。常樂亂心不修禪定。遠離經教不求多聞。未遇善師唯逢惡友。斯人如是聞此三昧。誹謗輕毀無一信心。謂為不實。志性頑愚意無開解。復作是言。如斯經典非佛所說。乃是世間鈍根比丘。愚癡邪見自作文章嚴飾詞句。若處眾中應如是說。亦如是教。汝諸眾生。當知今此修多羅典非佛所說。如是癡人。不知親近諸佛世尊。不種善根不修供養。習近惡友多作眾惡。當知是人。遠離無上深妙法寶。永失無上最勝法利也。佛告賢護。吾復語汝。我今現在一切世間。梵魔沙門婆羅門。及諸天人阿脩羅等諸大眾前。宣說如是妙三昧時。若彼善男子善女人。聞已隨喜讀誦受持念佛三昧。思惟信解最以為真。發如是言。是為真實諸佛說者。當知彼人所獲福聚不可思議。賢護。若復有諸善男子善女人。持滿三千大千世界種種珍寶。以用供養一切諸佛如來應供等正覺。所得功德雖為廣大。然望持經所獲福聚。百千萬分不及其一。乃至更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諸福德聚。亦不及一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邪曲愚惑人  放逸根不熟  惡友之所壞  無有正信心  破戒造眾罪  深著於我慢  彼各言此經  非是諸佛說  此諸修多羅  非是法王教  彼輩自意言  我何能說此  若見大調御  世尊放光明  我為彼廣宣  彼亦能傳說  其或於此經  聞已生歡喜  斯人無疑網  不言非佛說  如有戒清淨  所見能了知  敬法起重心  我為此陳說  若以三千寶  持奉諸如來  為求大菩提  其福不可說  若有諸比丘  說佛所歎定  聞者生信心  此福過於彼   大集經賢護分受持品第五   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言。賢護。此眾有人今在我前。親聞我說如是三昧。於我滅後其所生處。還復得聞是三昧寶。雖聞不信誹謗毀呰。遠離善友隨逐惡人。賢護。復有一人。於善人所聞是三昧深妙經典。尚不生信不以為實不能開解。況惡人處聞是經典。寧能生信而復開解。何以故。賢護。諸佛如來所言難信。諸佛世尊智慧難知故。賢護。若當成就如是三昧。然後乃能於當來世。與諸眾生增長佛法。復次賢護有諸菩薩摩訶薩。若在家若出家。聞此三昧不怖不驚。不悔不退不謗不毀。聞已隨喜生信敬心。決定真實無復疑網。讀誦受持思惟義趣。賢護。如是等人。世尊悉見悉知悉識也。賢護。諸佛世尊。雲何見斯諸善男子及善女人。復雲何知。又雲何識。賢護。若能讀誦受持思念此三昧門。如是之人終不為惡不破淨戒。不壞正信不入邪聚。賢護。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等。必定深信成就思惟。能分別成就思惟。於是法中具足信心。常能讀誦攝持是法。賢護當知。是人決不求少功德。亦不種少善根。賢護。是善男子善女人。凡所生處或乏資須。然諸善根廣大不少。賢護。是故斯諸善男子善女人。已於過去諸如來所。修行供養種諸善根。賢護當知。此輩非於一如來所修行供養種諸善根也。亦非於二三四五乃至十如來所種諸善根也。亦非於百千億數諸如來所種諸善根也。賢護當知。此諸善男子善女人。已於過百千數無量無邊諸如來所。修行供養種諸善根。方得聞此念佛現前三昧。聞已生信心開意解。即以為實無復疑網。既獲聞已樂欲書寫讀誦受持。乃至為他廣宣是義。何以故。賢護。斯諸善男子善女人。往昔已於諸如來前。聞是三昧讀誦受持。以是義故如來滅後。於最末世五百年終。法欲滅時。法將壞時。還當得聞如是三昧。聞即生信無有驚疑。不退不沒生大歡喜遍滿身心。讀誦受持思惟其義為他解說。乃至一日一夜行是三昧。賢護。若復有人。聞此三昧無有驚怖。亦不退沒不生謗毀。聞已隨喜即以為實。思惟分別心開意解。但能為他暫時稱善。所獲福聚尚不可量。況能讀誦受持勤思而行。為他廣說至一日夜。賢護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因是事故。即便獲得過於無量阿僧祇大功德聚。遂得住於不退轉地。隨所願欲如意即成。賢護。其事雖爾。我今為汝更宣譬喻明顯此義。復次賢護。譬如有人取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大地盡末為塵。復取一切草木枝葉。不問大小皆為微塵。彼人爾時於彼塵聚。取一微塵破壞分□。還令得作爾許微塵。然後復取彼一切塵。次第分□皆令等彼初微塵數。賢護。於意雲何。是微塵數可謂多不。賢護答曰。甚多世尊。佛言賢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取前爾許微塵數佛剎。盛滿眾寶持用佈施。賢護。於意雲何。彼善男子善女人。所獲福聚復為多不。賢護報曰。甚多世尊。然彼善男子善女人。因是事故獲得過彼無量無邊阿僧祇福聚。佛復告言。賢護。吾更語汝。如彼善男子善女人。以爾許塵數佛剎盛滿七寶。持用佈施獲如斯福復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念佛現前三昧。暫生隨喜。信心分別以為真實。心開意解讀誦受持。乃至暫時為他解說。是善男子善女人。所獲福聚勝前施福無量無邊。非可稱算。非可校計。非可思量。賢護。如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此三昧生隨喜心。乃至暫時為他解說。尚獲無量無邊福聚。何況是善男子善女人。於此三昧修多羅中。如聞而信。如信而受。如受而說。如說而行也。爾時世尊。為重明斯義。以偈頌曰。  若以三千大千界  盛滿七寶用行檀  我說彼福雖為多  不如聞經少功德  菩薩為求多福聚  信解讀誦復思惟  解說修行念三昧  斯所獲福過於彼  末三千界盡為塵  復分一塵等前數  盡取如是諸塵剎  盛滿珍寶以行檀  諸佛所讚三昧經  單以一偈為他說  我言斯人獲功德  超彼檀福不可量  若復為他具足說  下至一搆牛乳間  思惟增廣諸善根  何況長遠無量福  一切眾生盡作佛  淨慧終竟證彼如  假於億數多劫中  說斯偈福不可盡  其間彼佛皆滅已  多億數劫常廣宣  終亦不盡彼福邊  緣此深經四句偈  一切所有諸世界  四方上下及四維  滿中眾寶持與他  為求勝福奉諸佛  彼諸功德難可量  稱計與諸世界等  其有聞受是三昧  善能宣說福過前  若人於此無遲疑  其於諸法亦明瞭  彼則永絕諸惡趣  能入勝寂三昧禪  彼若常能供養我  必受多福不思議  增長多聞證菩提  由思諸佛所讚定  今我語汝誠實言  當念精進莫放逸  一心歡欣發勇猛  自然速證彼菩提  彼為供養百數佛  乃能受是三摩提  假於後世恐怖時  自當速證微妙定  若有見我與比丘  及汝大士賢護等  如是菩薩樂多聞  決定當得此三昧  若得聞此聖三昧  為他解釋或書寫  是陀羅尼世尊歎  能證一切佛菩提  若人善思此三昧  一切諸佛鹹共稱  當得種姓及多聞  諸佛次第而演說   大集經賢護分觀察品第六之一   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言。賢護。若諸菩薩摩訶薩即欲思惟此三昧者。當雲何思。賢護。彼諸菩薩欲思惟者。即應當作如是思惟。如我世尊今者現在天人眾中宣說法要。賢護。菩薩如是一心思惟。諸佛如來坐師子座宣說正法。具足成就一切相好。最妙最極殊特端嚴樂觀無厭。如是觀察諸大人相。於一一相應當至心。即得明瞭見諸如來應等正覺既得見已當先諮問不見頂相。既得問已。然後次第遍觀諸相皆令明瞭。如是觀已更復思惟。諸佛如來眾相微妙是為希有。願我未來還得如是具足成就諸妙相身。願我未來亦得如是清淨禁戒具足威儀。願我未來亦得如是具足三昧。願我未來亦得如是具足智慧。願我未來亦得如是具足解脫。願我未來亦得如是解脫知見。願我未來成滿如是諸相身已。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既成佛已亦當如是處彼天人大眾之中。具足宣說如斯妙法。菩薩如是具足觀察諸佛如來。乃至成就一切種已。復應更作如是思惟。是中何者是我。誰為我所法。誰能得成諸佛菩提。為身得耶。為心得耶。若身得者。是身頑騃無覺無知。猶如草木石壁鏡像。然彼菩提無色無形非像非相。不可見知不可觸證。雲何更以頑騃無知無見無識。無所分別無作之身。得彼菩提。菩提如是既無形色。非相非像不可見知不可觸證。誰復於中而行證者。若心得者。是心無色不可得見。是心無相不可得知。此心如是同於幻化。然彼菩提亦爾。無色不可見。無相不可知。無漏無為亦同幻化。雲何可證。雲何覺知。而言身心得菩提耶。彼菩薩摩訶薩如是觀時。分明了了見是身相不得菩提。亦知是心不得菩提。何以故。諸法無有以色證色心證心故。然彼於言說中知一切法。雖無色無形無相無漏無可睹見無有證知。亦非無證。何以故。以一切諸如來身無有漏故。又諸如來身無漏故心亦無漏。又諸如來心無漏故色亦無漏。   賢護菩薩所問經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6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卷第三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觀察品第六之二   又諸如來。色無漏故受亦無漏。乃至行識亦無漏。又諸如來戒亦無漏。所有三昧智慧亦無漏。乃至解脫解脫知見亦無漏。如是乃至諸如來。諸如來所有言說。已說今說當說。及一切法斯皆無漏也。賢護。諸如是等一切佛法。智人能達。愚者莫知。彼若能作如是觀時。一切諸法悉不可得。雲何不可得。所謂誰能證也不可得。雲何證也亦不可得。何緣證也亦不可得。彼能作是觀已。如是入滅寂定分別諸法。亦不分別諸法。何以故。諸法無故。賢護。如火未生。或時有人發如是言。我於今日先滅是火。賢護。於意雲何。彼人是語為誠實不。賢護答言。不也世尊。佛告賢護。如是諸法從本以來畢竟無得。雲何於今乃作斯說。我能證知一切諸法。我能了達一切諸法。我能覺悟一切諸法。我能度脫一切眾生。於生死中此非正言。所以者何。彼法界中本無諸法亦無眾生。雲何言度。但世諦中因緣度耳。賢護。於意雲何。彼如是說得為實不。賢護答言。不也世尊。佛告賢護。是故彼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欲成就無上菩提。乃至欲成緣覺菩提聲聞菩提者。皆應如是觀一切法。作是觀時則入寂定。無有分別非無分別。何以故。賢護。彼一切法無所有不生。然彼定有分別即是一邊。定無分別復為一邊。然此二邊所有。是無寂定非無寂定。無思量處無分別處。無證知處無經營處。無聚集處無思念處。無發起處。賢護。是名中道。所有數事處等但依世諦說故。   復次賢護。於彼真實第一義中。若中若邊皆不可得。何以故。賢護。一切諸法猶如虛空。本來寂滅非斷非常。無有積聚。無有住處。無可依止。無相無為無有算數。賢護。彼不可數雲何為有。不可數故不入於數。不入數故乃至無有智算名言也。賢護。彼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諸如來時。不可執著。何以故。一切法無執著故。以無處所而可執著。亦無根本是可斷絕。除滅根本故無依處。賢護。彼菩薩摩訶薩。當作如是思惟諸佛現前三昧。若如是見諸如來已。不應取著不當執持。何以故。賢護。一切諸法不可執持。猶如虛空體性寂滅。賢護。譬如金鎚安置火中。善作鑪□融消鍊冶熾然毒熱。又如鐵丸新從火出炎赫熾然。有智之人不應執觸。何以故。鐵流金熾。觸則熾然故。如是賢護。菩薩觀佛不應取著。其事若此。是故菩薩觀佛色時不應生著。如是觀受乃至行識不應生著。又彼菩薩若觀戒時亦不應著。如是觀定乃至智慧解脫解脫知見亦不應著。何以故。夫取著者。終不能離生死苦法。以是苦法皆由取著故。是故菩薩觀察如是諸如來時。不應生於取著之想。賢護。雖無取著。然應懃求諸佛世尊勝妙功德。所謂佛智。如來智。廣大智。自然智。自在智。不思議智。難稱量智。無等等智。一切智智。若欲求入如是智者。常當精勤思惟觀察見佛三昧也。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譬如明鏡與油器  女人莊飾曜其形  愚夫於是生染心  處處馳騁為求欲  彼於無中顛倒想  不知是法虛妄生  彼欲熾火之所燒  斯婦起欲還自發  若有菩薩作是念  是名無智著我心  菩提甘露在當來  我拔眾生出重苦  第一義中無眾生  世間獨有生老死  諸法無形如水月  豈有菩提而可求  眾色形貌若鏡像  如幻如炎如虛空  凡夫著想而受羈  彼輩雖縛空無實  若斯智者諸菩薩  知世顛倒故見真  了達無人誰受苦  彼則當成無上覺  無意分別佛菩提  其心本來自明淨  不見生死諸滓濁  彼證真實最勝尊  一切色法諸無漏  不可分別妄與空  滅除諸欲解脫心  如是知者證三昧  初念諸佛無相身  後聞諸法本清淨  如是思惟無餘念  證此三昧誠非難  常作空相而思惟  即能滅彼微塵聚  不分別成及與壞  一切外道失於中  於一切色無分別  其眼雖睹不累心  彼見諸佛如日輪  法界世間挺超出  其心清淨眼亦明  雖勤精進常在定  彼得多聞不可說  證此三昧真思惟  若以不見證三昧  一切盲者應證知  亦不以見非不見  是中外道皆迷沒  常離相想而思惟  見彼諸佛清淨心  如是見已一切觀  其人速成此三昧  彼無地水及火風  亦非空界現前住  若欲觀察一切佛  當想處座演妙音  如我今日宣妙法  心樂法者睹我身  彼應無復餘思惟  唯當想佛說法事  如是專念莫他觀  為求若斯多聞故  一心觀我說此定  總持諸佛之所宣  無有一佛在過去  亦無現世及當來  唯此清淨微妙禪  彼不可言證能說  我於三界無上尊  為利世間故特出  念證諸佛菩提故  宣此三昧無等倫  若欲身樂及心樂  求佛功德不思議  乃至證彼妙菩提  要當修此勝三昧  欲淨深廣多聞海  為眾生故常勤求  彼應速去諸欲塵  要當修此勝三昧  若欲一生見多佛  見已恭敬復諮詢  彼應速離勿生著  要當觀此妙三昧  是處無慾復無瞋  亦無愚癡與嫉妒  又無無明及疑網  要當住此深寂禪   大集經賢護分戒行具足品第七   爾時賢護菩薩。復白佛言。希有世尊。乃有如斯最勝三昧。世尊。若諸菩薩捨家出家。深心樂欲說此三昧。亦當思惟此三昧者。彼等應當安住何法。而能宣說及思惟耶。佛告賢護言。賢護。若有菩薩捨家出家深樂廣宣。復欲思惟如是三昧者。彼出家菩薩當先護持清淨戒行。不缺戒行。不染戒行。不污戒行。不濁戒行。不著戒行。不動戒行。不被呵戒行。智者所讚戒行。聖所愛敬戒行。應當念知如是諸戒也。賢護。彼出家菩薩雲何當得清淨戒行。乃至雲何當得聖所愛敬戒行也。賢護。彼出家菩薩。應當依彼波羅提木叉。成就威儀成就眾行。乃至成就微塵數等戒行。見已驚怖清淨活命。於諸戒中當念成就。應信甚深不得著忍。於空無相無願諸法中。聞說之時心不驚怖。無有悔沒。賢護。以是因緣。彼出家菩薩成就如是清淨戒行。不見戒行不著戒行。乃至成就聖所愛敬戒行也。   爾時賢護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彼出家菩薩。雲何得有如是不清淨戒行缺戒行染著戒行污戒行依倚戒行智所訶毀戒行聖所不愛戒行也。佛告賢護菩薩言。賢護。若有出家菩薩。取著色。受持禁戒修於梵行。如是取著受。取著想。取著行。取著識。受持禁戒修行梵行。修行已。作如是念。我今如是持戒如是苦行。如是修學如是梵行。願我未來得生天上或生人間自在有生受諸果報。賢護。以是因緣。彼出家菩薩成就如是不清淨戒。乃至聖者所不愛戒。是謂為求有故。為有生故。為受欲果故。為生處所故。賢護。是故彼出家菩薩。念欲說此三昧思此三昧者。要當先具清淨戒行乃至成就聖所愛戒。亦念常行檀波羅蜜。所謂最勝施。諸法施。上施妙施微妙施。精妙施無上施。亦常勇猛精進不休。不捨重擔。不忘正念常行一心。正信清淨無有嫉妒。不著世間利養名聞。如法索求以濟形命。恆行乞食不受別請。厭離人間樂阿蘭若。尊崇聖種敬事頭陀。息世語言但論出世。處眾靜默假言不多。常敬於他不敢輕慢。於一切時常行慚愧。有恩必知知恩必報。於善知識常念親近。諸師尊所謹事無違。若聞如是甚深經典。專心聽受終無疲厭。於法師所起慈父心善知識心。乃至生於諸如來想。以為如是微妙法故。成就無上大菩提故。轉增愛敬尊重心故。復次賢護。若彼菩薩或時至於聲聞人所。聞說如是甚深經法。彼法師所無愛敬心。無尊重心。不生慈父想。不生善知識想。不生諸佛想。不生教師想。不能親近承事供養。隨於何所聞是經典。當知是人不能聽受書寫解說令法久住。如是之人若能聽受。若能書寫若能解說。令法久住無有是處。復次賢護。若彼菩薩或復至於聲聞人所。聞說如是增上妙法。不生愛敬心。不生尊重心。及至不生諸佛想。不能盡心親近供養者。若能讀誦若能受持若能解說。令是經典不速滅者。無有是處。何以故。以不尊重是經典故。是故斯法不久必滅。復次賢護。若彼菩薩。或復至於聲聞人所。聞說如是微妙經典。生愛敬心生尊重心。乃起教師想諸如來想。親承供養即能聽受。亦能書寫復能解說。能令是經久住利益。斯有是處。復次賢護。若彼菩薩復於聲聞人所。聞說如是微妙經典。即於彼所生尊重心。如諸佛想親近承事。恭敬供養者。如是之人雖未修學如是經典。即為修習。雖未解釋即為解說。令是妙法久住世間。不毀不滅斯有是處。何以故。以能愛敬尊重法故。是故此經久住世間賢護。以是因緣吾今語汝。是人於是說法師所。生愛樂心生敬重心。生尊貴心起善知識想。起教師想起諸佛想。盡心承事恭敬供養。賢護。若能如是是則名為行我所行受我教誡也。復次賢護。彼出家菩薩必欲解說如此三昧。復欲思惟此三昧者。常當樂行阿蘭若事。不得居處聚落城邑。捨離朋黨多求之處。不貪衣食。不得貯聚穀米食具。不得受畜財物生資。不得貪求名聞利養。不惜重命常念捨身。遠離貪著恆修死想。常行慚愧不造諸惡。攝受正法無有疑心。常念遠離不取眾相。當修慈心勿懷嫌怨。常起慈悲無行瞋恚。安心喜捨莫想愛憎常。當經行破除睡蓋。賢護。出家菩薩若能安住如是法行。則能修學解說思惟。如是念佛現前三昧也。   爾時賢護菩薩復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所說經典甚深甚深。最勝微妙不可思議。然彼未來諸菩薩等懈怠懶惰。雖聞如是深妙經典。生大恐怖驚疑退沒。不發歡喜愛樂之心。彼等當復作如是念。我今當應餘諸佛所乃可修習如是經典。所以者何。我今自知多諸障難。身遇病苦氣力甚微。寧堪修行如是經典。世尊。彼輩如是。於甚深法更生放捨遠離之心。不能發勤勇猛精進。樂欲成就如是經典。世尊。爾時亦當有諸菩薩。精進勤求專念之者。愛樂是法勸持是法。攝受是法。若諸法師說是法者。於是法中如法行故。能捨身命。不著名聞不求利養。不自宣說己身功能。不染衣缽不樂城邑。常趣空閑山林靜處。其或聞是微妙法故生大歡喜。更當具足發勤精進。聽受如是微妙法門。常讀誦故常念持故。思惟義故如說行故。彼等於未來世諸如來所。非徒直欲求彼多聞。亦無但求在於有處。唯為成就諸功德故。常念勤求精進勇猛。世尊。然復應有往昔己曾供養諸佛宿種善根。諸善男子善女人輩。發大精進為聞如是微妙法故。更發如是大誓莊嚴。願我當得乾渴肌膚。散骨消髓熾然身心。苦行不息。必欲成就如是妙典。終無暫時懈怠懶惰。而不聽聞微妙勝法。亦無不思甚深義理。復無捨他不為宣說。而常勇猛行大精進。但為攝受諸菩薩故。聽聞如來如是妙典。聞已即便生歡喜心。   爾時世尊讚彼賢護菩薩言。善哉善哉。賢護。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我今隨喜。賢護。我隨喜故。一切三世恆河沙等諸佛世尊皆亦隨喜。時彼賢護菩薩復白佛言。若有在家菩薩。處於世間聞是三昧。欲自思惟即為他說。乃至一日或經一夜。是人安住幾種行法。當得成就思惟三昧為他說也。佛言賢護。彼在家菩薩處於世間。若欲修習思惟三昧。或一日一夜乃至一□□□□□埤□H□遄慼慼熱J樏騖馗□誇橖□□櫬馭□□□禪□□□西□□□襤□□□□椸□禖□□□□□□馭褾□□覭褾□奪榭褾□逆□□□駥G槄□滿慼慼摯朓O□西婚襖□□橠□姪襦□妴□□□□□□□□福□j□□□奮椸□□□檢□□□□□婧□□j□R□□□□祿□□□霸禪餛枯□餾□□□婤襼裀□□饁□□姪覯□□恁慼摯鞢慼慼敵R□吟□□□□慼z襦□□馘逆□榖□□□濾□□□□祰□□□□娭覃□□□□□□稫褽□□□□秜R禂糕奧糖□□觕□要餒□□□逆□娃□饋□s馳□埤□□逆□□襮樏騖騙□礹□□□餽復□飼觀□□□□□□駤□□露馘逆□□呂□復□錄o□□□□□椏騖餖駙□□□□□送楰□□□櫬餾□馭□□□□□□□□楜襮堅訏騖□飀□□□□□□□娀埤□□□□龍□□馳埤□□復□龍□靈□□□□□□稟□□□□□露馘逆□楰□□□榻奾□□露馘逆□□□鴃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樑第E驒□□□逆□□□□□□馘秶□□□□鴃慼慼慼慼慼慼慼撬芊慼慼慼芋慼慼隉慼慼慼憬d妙□□吟□□□□騬禭□妙□□□姠□□□□□□□□□□□K□□□襜□褼□□□榖魯□□禜駜D阮鯕腹熱u□□□□腹慼撙滿慼慼慼部槳腹z□□□□褸襤□餖禘臨□埤□□馘祅襾駕榵□□□□鴃慼慼慼慼慼襤鞢慼慼慼憮滿慼暴苤慼隉慼慼慼慼敷芋慼慼毅謜均慼敷文徥u□□樧□□□□部慼□□椏騖飀□□□穛□□□□s□橫□□妻妙□□□□覷□□延}□禕□模□□□諸□□□□□祜□□□□□□□□□□□楰□□□駕榖□□榻奾□□□□隉慼芋慼慼牖R□□□□□□妒□妙□□騬禭□妙□□□隉憫恣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貏□□□娭禸□□□瑵]禰□□D樂□□□□襜□褼□□□□□□櫸□□□襦送馘礸□□□楏息□□茶駐槂□楻□□□□□埤□□□□□□□娶□□□媽□□□櫸□□q□誇□□□□蘋翩敷芋摯鞢慼慼撩_娃□息□埤□□□□娃□部憤翩慼慼摯鞢   爾時商主優婆塞。伽訶岌多居士之子。那羅達多摩納等。聞如來說未來世中正法壞滅。為正法故悲哀泣淚。從坐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等能於如來所說妙修多羅。及能受持修多羅者。我皆攝護令得增長。世尊。我今復為如來所說微妙經典。作其加護。令得廣宣久住於世。何以故。以是經典能於無量阿僧祇劫。多所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世尊。我等得聞未曾有法。至心受持思惟其義。為他解說廣行流布。世尊。我今聞此甚深經法一切世間無有信者。我先為其造善根器。然後為解。爾時眾中有五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部眾等。聞如來說未來世中正法壞滅。為正法故悲泣雨淚。從坐而起整持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等受持如來正法。然諸大士善丈夫輩。爾時於我當作正依當作覆護。為我經理。能令我等於如來所說如是甚深修多羅中。取真實義如法修行。唯願世尊。付囑我等諸善丈夫分明立記。何以故。世尊。我及彼等皆能護持攝受正法及攝受者故。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放金色光。其明遍照十方世界諸佛國已還至佛所。右遶三匝從頂上沒。爾時尊者阿難作如是念。世尊昔來已多微笑。然於笑時必為異事。我今應問微笑因緣。如是念已。即從坐起整持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白言。  其心清淨行無穢  有大威德巨神通  一切最尊世中上  顯現無垢如明月  無礙聖智解脫心  迦陵伽聲天中最  一切異輪莫能動  今忽微笑有何緣  通達正真為我說  能多利益兩足尊  聞是如來微妙音  一切皆當大歡喜  諸佛世尊豈虛笑  佛復放光有勝人  誰於斯日獲大利  是故今應宣笑旨  誰於今日得證真  誰於今日受法王  誰於今日自灌頂  誰於今日登佛位  誰於今日利世間  誰當總宣佛法藏  誰於佛智得常住  以是尊應顯笑緣   爾時世尊。即以偈告長老阿難曰。  阿難汝見大集不  攝護五百從坐起  身心歡喜發誠言  我輩當來獲斯法  此等一心瞻察我  我於何時亦復然  鹹於我前興大誓  我輩當來證斯道  復有八輩從坐起  五百上首此為尊  彼於末世法壞時  為世間法故宣說  我今告汝如是言  於此眾中無礙智  是輩非於一佛所  起立合掌敬諸尊  我觀往昔無量世  八萬諸佛皆現前  八人為首從坐起  還為護持是妙法  前此八萬億由他  復值如是數諸佛  心得解脫大名稱  彼時此輩已攝持  今復於我勝法中  能為攝護利益首  教化無量菩薩眾  斷除嫉妒諸大人  此等於我滅度時  取我舍利興供養  善持我斯諸佛事  安置篋笥遍十方  平地造塔或在山  付囑天龍及金鳥  斯等依仗於此經  壽終皆得生天上  後雖轉生於人間  而常不離勝家姓  善持我斯菩提事  還發大願隨本心  或時為法至他國  恆值如是深妙典  得已轉授眾多人  以歡喜心除嫉妒  求法精誠無懈倦  輕財賤命豈愛身  降伏一切諸外論  常以妙法惠施彼  時世無能受斯經  亦無讀誦轉教人  唯有此輩五百賢  今於我前從坐起  復此八士諸菩薩  當來北天授斯法  樂恆廣宣多利益  弘是甚深修多羅  此八正士為上首  彼五百數復無增  遠離嫉妒棄名聞  來世當授廣大法  如是比丘及尼輩  諸優婆塞優婆夷  巧智無妒登法師  當成正覺大威德  彼不思議神德具  百福之體相莊嚴  得微妙樂除眾苦  長拔三毒煩惱根  此等從今捨命已  終不受生惡道中  一切生中常和合  所遇菩提最勝事  既捨一切惡趣生  亦能永離諸難處  功德不可知邊際  如是無量受多福  復當得見彌勒佛  於彼常起和合心  恭敬供養利益他  唯求無上菩提故  彼時此輩恆集會  承事超世兩足尊  為此諸佛妙菩提  當度生死登彼岸  於後末世法壞時  彼等亦常持此法  如是所處恆修行  遇彌勒世事若斯  所可於此賢劫內  廣為利益世間燈  彼一切處護是經  安住三世無所畏  將來億數多諸佛  不可思議難得邊  斯皆供養廣修行  常護如是勝佛事  其有在前成菩提  彼彼鹹同修供養  而或於先取滅度  我住多世那由他  今此賢護大菩薩  及是寶得出眾珍  商主岌多伽摩那  當見恆沙無數佛  於彼亦受無上經  前已經歷多劫數  妙算不能盡其形  無量億劫誰能知  若有眾生得聞名  或於覺時及睡夢  能發勇猛師子吼  彼輩皆得天人尊  若有眾生但聞名  直能信敬及隨喜  一切作佛無疑慮  何況供養於彼身  其所受法不思議  壽命住法亦無量  利益廣大無窮盡  功德智慧不可知  彼過去佛難思量  清淨持戒洹沙數  此輩於彼廣行施  唯求無上佛菩提  彼諸功德不可數  多劫宣說莫能窮  於菩提中無增減  常念護持是經法  阿難若人護此經  書寫讀誦及憶念  汝應決定興愛敬  終不離是五百中  阿難若人持此經  自當勤心求堅固  淨持禁戒捨睡眠  決定得斯妙三昧  我毘尼處說木叉  諸比丘學居蘭若  若能頭陀不捨離  得此三昧定無疑  一切別請盡能捨  凡是美味皆斷除  師所常起諸佛心  誰雲不證斯三昧  貪恚癡患先覺知  我慢嫉妒鹹遠離  情無垢著念無為  讀誦思惟勝三昧  清淨意處無可染  調伏諸根息怨嫌  一心專念如來身  讀誦受持妙三昧  若有菩薩在居家  心常堅住出家事  受持讀誦口業成  心常念學此三昧  恆應修持五種戒  亦常數受八戒齋  常住寺廟舍資生  讀誦思惟此三昧  不當耽著眾婦妾  勿愛兒女及珍財  住優婆塞行羞慚  但當憶持此三昧  莫於他所起害心  唯思除去諸調戲  無處可著住於忍  但念思惟此三昧  莫於財物生執著  花香塗粉及諸鬘  無處染著安彼忍  但當受持此三昧  若比丘尼求此經  當勤歸敬除嫉妒  調戲貢高及我慢  證彼菩提亦不難  應發精進破睡眼  一切諸求皆當斷  心愛樂法淨命存  唯當讀誦此三昧  心常不共貪慾俱  莫起恚恨無迫惱  不以魔縛繫眾生  唯當受持此三昧  無以諂曲有所為  勿貪好衣及塗薰  莫行兩舌離別他  唯當受持此三昧  男女聲色不繫念  寂絕無諸邪念事  於教師所生佛想  唯當受持此三昧  所生永離眾惡道  於佛法中不空信  破除三有諸障難  要當受是三摩提   賢護菩薩所問經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6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   大乘大集經賢護分卷第四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稱讚功德品第八   爾時賢護菩薩。及寶得離車子。善商主長者。伽訶岌多居士子。那羅達多摩納。水天長者與五百徒眾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即以五百上服奉覆世尊。復以多種供具供養世尊。心樂法故各以己身奉承如來。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是賢護菩薩。當於彼等五百徒眾。而作義師說諸法要。教化慰喻令彼歡喜。以歡喜故彼輩即得隨順之心真實之心清淨之心離欲之心。除諸煩惱無覆蓋纏。時五百人一心合掌。恭敬頂禮退住一面。爾時賢護。即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幾法。而能得此念佛三昧也。   爾時世尊。告賢護言。賢護。若菩薩摩訶薩具足四法得是三昧。何等為四。一者不著一切外道語言。二者不樂一切諸愛慾事。三者常不遠離頭陀功德。四者常厭三界諸有生處。賢護。是為菩薩摩訶薩具足四法得此三昧。復次賢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讀誦受持是三昧典。或時復能為他解說。現前即獲五種功德。何等為五。一者一切眾毒不能損害。二者一切兵仗不能破傷。三者一切諸水不能漂沒。四者一切猛火不能焚燒。五者惡王縣官不能得便。所以者何。由是三昧慈心力故。賢護。若彼善男子善女人。一心勤求是三昧時讀誦受持是三昧時。思惟修習是三昧時。為他解釋是三昧時。若有眾毒及以兵仗一切水火惡王縣官。能傷害者無有是處。復次賢護。假使世間壞劫之火。世界炎赫天地洞然。若彼受持此三昧典。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設令墮落大劫火中。三昧威神彼火即滅。賢護。又如甖水能滅小火。如是賢護。假使持經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落彼火中。三昧力故大火隨滅。若不滅者無有是處。復次賢護。若彼善男子善女人受持經時。若彼惡王若惡官若劫賊若師子若虎狼若蛇毒。若能作障礙者無有是處。又設彼等行是經時。若被夜叉若羅剎若餓鬼若鳩槃茶。若毘捨闍乃至一切非人能為障礙。亦無有是處。又若彼男子女人讀誦經時。正思惟時為他說時。入三昧時行梵行時。若失衣若失缽。乃至有諸障礙事者。無有是處。唯除宿殃不可轉者。復次賢護。若彼受持三昧經典諸善男子善女人輩。若患眼若患耳若患鼻若患舌若患身若患心復有諸餘種種患難。乃至命難梵行難者。亦無是處。復次賢護。若彼男子女人於此經中。得如是聞得如是見得如是知。如是具足已。若不值佛。若謗正法。破和合僧。背佛菩提者。亦無是處。賢護當知即彼持經男子女人。如上諸事莫能為礙。唯除宿殃不能轉耳。   復次賢護。彼善男子善女人持是經者。常為一切諸天稱讚。亦為一切諸龍稱讚。又為一切夜叉稱讚。又為一切乾闥婆等之所稱讚。又為一切阿脩羅等之所稱讚。又為一切迦樓羅等之所稱讚。又為一切緊那羅等之所稱讚。又為一切摩□羅伽之所稱讚。又為一切人非人等之所稱讚。又為一切四大天王之所稱讚。又為一切帝利天王之所稱讚。又為一切大梵天王之所稱讚。如是乃至常為一切諸佛世尊之所稱讚也。復次賢護。又彼諸善男子善女人持是經者。常為一切諸天愛敬。如是乃至常為一切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迦人非人等之所愛敬。又為一切四天大王之所愛敬。如是常為一切帝利天王乃至一切大梵天王之所愛敬。如是常為一切諸菩薩輩乃至一切諸佛世尊之所愛念也。復次賢護。又彼諸善男子及善女人以經力故。常為一切諸天守護。如是常為一切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及人非人之所守護。又為一切四天大王如是帝利天王乃至大梵天王之所守護。如是當為一切諸菩薩輩乃至一切諸佛世尊。悉皆覆護十方世界無量阿僧祇世界中現持法者。復次賢護。又彼諸善男子善女人。以經威力故。一切諸天皆欲見之。如是一切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及人非人等皆思欲見。又彼一切四天大王。如是一切忉利天王乃至一切大梵天王皆思欲見。如是一切諸菩薩輩。乃至一切諸佛世尊各欲見之。復次賢護。又彼諸善男子善女人以經威故。一切諸天常至其所親見其形。令彼觀睹如是一切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皆見其形隨宜利益。又彼一切四天大王。帝利天王乃至一切大梵天王等皆親臨視。如是一切諸菩薩輩乃至一切諸佛世尊。非但晝日或於夢中為現形像。自稱名號摩頂慰安稱揚勸發也。復次賢護。又彼諸善男子善女人。雖未曾聞諸餘經典。以是三昧威神力故。自然有人來至其所。乃至夢中為其宣說。令彼得聞憶持不失也。復次賢護。我若說彼諸善男子及善女人。暫持三昧微妙經典所得功德。設經劫數終不能盡。我之智辯雖復無窮亦不能說。何況彼輩聞此三昧依教修行如法而住也。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而說偈曰。  若人有能解釋斯  諸佛大寂勝三昧  假令我今說功德  猶彼恆河取一沙  若能為他說三昧  水不能溺火不燒  刀杖毒害所不傷  王賊惡官不得便  若能讀誦三昧經  不畏一切恐怖事  如彼大蛇諸大毒  此等經力能滅除  若有受持是經典  不畏一切諸惡人  夜叉羅剎及諸龍  彼徒終無得其便  若常守護供養者  便在蘭若為朋類  師子虎狼諸獸等  犀牛豺豹及野干  若能護持此三昧  彼有威力不可當  遠離一切噁心人  及諸夜叉噉精氣  若能解說此三昧  彼無諸病及障災  所生報眼終不衰  言詞清妙有大辯  若人證知深寂禪  身體雄健無眾病  一生永絕諸惡色  後終不畏地獄道  若有能讀三昧典  諸天守護及龍神  夜叉羅剎與怨仇  彼雖惡臨不驚懼  若能為他說斯經  人龍夜叉皆歡喜  諸天晝夜常歌歎  一切世尊愛若子  若人為他常轉讀  一切法中無有疑  彼諸容色無等倫  豈於菩提有退減  若能轉教諸眾生  遭值惡王民人亂  時年亢旱穀價貴  終無受弊及飢荒  若人解說此三昧  所有功德不思議  假雖魔嬈諸眾生  不能動斯一毛髮  我前說彼持經人  眾患恐怖及煩惱  彼終不能加損害  唯除往業先定殃  若有護持於此經  是則於吾為長子  我已稱讚於彼等  當來之世亦復然  若能護持如斯法  自應恆發歡喜心  鹹共宣通勿放捨  我今為汝如是說   大集經賢護分饒益品第九   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言。賢護。我念往昔過於無量阿僧祇劫。時有一佛號無畏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興於世。當爾之時。有長者子名須達多。與二萬人俱詣彼佛無畏王所。到已頂禮彼世尊足。敬禮畢已退坐一面。時須達多即便請彼無畏王如來。廣宣如是三昧深義。賢護。爾時彼無畏王如來應供等正覺。知長者子有深信心。樂欲聽聞如是三昧。應時隨順而為敷演。賢護。時須達多於彼佛所。聞三昧已讀誦受持。思惟其義即如說行。既修行已。還即於彼無畏王如來法中捨家出家。剃除鬚髮服袈裟衣。經八萬歲思惟住持如是三昧。又復在彼無畏王如來所。聞一切法皆悉受持。是後復經諸如來所。聞說斯法亦皆能持於諸佛所種諸善根。能廣成就不思議已。然後捨命即得上生三十三天同受果報。即彼劫中還復值遇第二如來。而彼如來從剎利生出家成道。名曰電德如來應供等正覺。而復於彼電德如來法中。出家修行經八萬四千歲。還復思惟如是三昧。而更值遇第三如來。彼第三佛於婆羅門家生已亦出家成道。號曰光王如來應供等正覺。復於彼如來所出家修行。亦於八萬四千歲中。常得思惟如是三昧。賢護。時彼長者子須達多。自是之後過百餘劫。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賢護。汝應當知。爾時彼長者子須達多者豈異人乎。即彼過去然燈如來應供等正覺是也。賢護是故當知。彼長者子須達多者。以有如是愛樂法故。復有如是求法行故。能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復次賢護。汝今當觀是三昧王。為諸菩薩及眾生輩。而作幾許大弘益事。所謂當得一切諸佛智地故。復能攝受一切諸佛多聞海故。賢護是故汝等當應勤求如是三昧。常樂聽聞讀誦受持思惟修行。既聞受已。當復為他讀誦受持解釋義理。令他勤求鹹得聞受。正念思惟如說修行。所以者何。賢護若能勤求讀誦受持正念修行。廣宣流布是三昧者。不久當得證諸佛智。諸如來智大自在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無等等智一切智智。乃至得彼不共他智故。賢護。若復有人能善宣說。彼應正言。今此三昧即是一切諸菩薩眼。諸菩薩父。諸菩薩母。能與一切諸菩薩輩諸佛智者。賢護。如是說者是為善說時善說是三昧也。賢護。若復有諸男子女人。能善說時彼當正言。是三昧者。即是佛性即是法性即是僧性即是佛地是多聞海。是無盡藏頭陀。是無盡藏頭陀功德。是無盡藏諸佛功德。是無盡藏能生深忍。是能生大慈能生大悲能生菩提也。賢護。是為彼能善說時說是三昧也。賢護。若復有人能善宣說是三昧時。彼應正言。是三昧王。能破一切諸法黑闇。能作一切大法光明。賢護。是為彼能善說三昧也。賢護。汝宜觀此菩薩念佛現前三昧。為諸眾生作大利益。乃至一切諸菩薩輩。住於此土。遍見十方一切世界諸佛世尊。到諸佛所恭敬禮拜。聽聞正法供養眾僧。亦不貪著。賢護。以是義故諸菩薩等。若欲成就三昧王者。常當專心精勤觀察彼四念處。賢護。雲何菩薩觀四念處。賢護。菩薩摩訶薩常當專心觀察身行。畢竟不見一切諸身。常當專心觀察受行。而亦不見一切諸受。常當一心觀察心行。而亦不見一切諸心。常當一心觀察法行。而亦不見一切諸法。賢護。如是等事誰能信者。唯彼漏盡阿羅漢及以阿毘跋致諸菩薩等。賢護。是中一切愚惑凡夫。於彼念佛現前三昧。常當思惟諸佛世尊不得生著。又亦思惟諸佛世尊。說如斯法而亦不著。又亦思惟我聽聞法。一切所為皆不得著。何以故。賢護。諸法皆空本來無生故。賢護。諸法不可念。無念處故。賢護。諸法遠離。絕心想故。賢護。諸法不可執持。真如無得故。賢護。諸法無染。如虛空故。賢護。諸法清淨。遠離眾生故。賢護。諸法無濁因緣滅故。賢護。諸法無為。福伽羅不可得故。賢護。諸法即涅槃相。本性清淨故。賢護。諸法無所有。一切物不可得故。賢護。是故諸菩薩等。若欲思惟此三昧者。不可異相而能得入無得相故。得見諸佛正念諸佛和合相應。亦得思惟助菩提分。念聞正法思量分別選擇菩提分。而不見自身亦不證諸法。所以者何。賢護。是中不可以色相故而得見佛。不可以聲相故而得聞法。不可以希望心成就檀波羅蜜。不可以樂著諸有具足屍波羅蜜。不可以慳吝祕法而得涅槃。不可以深著福伽羅想而獲多聞。不可以攀緣諸行而能遠離諸事。不可以樂著住處而得證果。不可以隨順貪愛誡諸過非。不可以常樂鬥諍成就諸忍。不可以常行惡業而得善果。不可以聲聞乘人而證菩薩念佛三昧。亦不可得諸菩薩忍。亦不可以嫉妒取著而得空三昧。亦不可以行愛慾而入奢摩他。亦不可以懈怠懶惰證諸聖道。乃至不可以不捨異念諸物而能成就思惟也。賢護。是故我今以此三昧付囑世間諸天王輩。受持守護。亦付於汝。當來宣佈勿令斷絕。於是世尊說斯法時。有八那由他欲色界諸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無量百千人。亦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然而斯輩皆於未來過恆沙劫。盡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同一號。名正解脫如來應供等正覺。住世教化壽命亦等。賢護。以斯初發菩提心故。尚得如是無量功德。具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況復我昔行菩提時供養我者。彼寧不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賢護。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說此法得淨智眼。復有八百諸比丘等。於諸漏中心得解脫。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誰當受持此三昧  彼於福聚不可量  斯等戒行無塵垢  本心清淨猶如鏡  誰當受持是三昧  多聞深廣無邊崖  智慧自然無缺減  功德盛滿若明月  誰當受持是三昧  得睹諸佛不思議  智慧觀察希有法  不思議人皆守護  誰常受持此三昧  曾見無量諸世尊  彼佛說法難稱量  皆當奉承修供養  誰能受持此三昧  彼為世間作燈光  大悲如斯拔眾生  所有世尊悉供養  誰能受持此三昧  未來無數諸聖尊  若有菩薩欲見者  清淨信心修供養  誰能受持此三昧  彼勝得利難思議  善能下生於人間  常得出家善求食  誰能護持此三昧  彼受多福不思議  復能住持於將來  獲斯功德最後利   大集經賢護分具五法品第十   爾時賢護菩薩。從坐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及比丘僧。明日食時臨顧我家受我供養。憐愍我等諸眾生故。世尊默然受賢護請。時彼賢護知佛受已。頂禮尊足右繞三匝於是辭還。遂復詣彼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所。到已頂禮波闍波提比丘尼足。而即白言。願阿梨耶。及諸尼眾憐愍我故。受我明朝所設微供。爾時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默然受請。賢護知已頂禮辭還。時彼賢護復詣寶德離車子所。語寶德言。寶德。汝來汝之所有親戚眷屬朋友知識。及此會中優婆塞眾。乃至一切王捨大城。及以自餘城邑聚落諸新來者。為我請曰。受我明朝所設飯食。爾時寶德離車童子受賢護言。即告會中諸優婆塞親戚眷屬等曰。仁輩當知。彼賢護菩薩。令我告汝。明日食時受我微供。爾時賢護菩薩。寶德離車子。及善商主長者。伽訶岌多居士子。那羅達多摩納水天長者。並及一切諸餘眷屬朋友知識等。頂禮佛足已。還彼賢護菩薩舍宅。到已佐彼賢護經營。即於其夜約敕家人。辦具諸種精妙上膳。所謂世間凡可食噉。色香美味百物備有。乃至外國遠來貧窮乞丐。亦為辦具種種精膳而供給之。與諸大眾一等無異。所以者何。凡諸菩薩心無憎愛不敢輕他。於諸眾生皆平等故。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乃至忉利天王釋提桓因。四天大王提頭賴吒等。及彼善德天子與諸眷屬。鹹為人身贊助其事。欲令賢護菩提果報速成就故。爾時賢護。與諸眷屬善友知識等掃灑其家乃至王捨大城街巷道路。處處皆悉懸妙幡蓋。廣設種種諸莊嚴具而莊飾之。又以諸種微妙華香布散其地。復燒世間第一名香而為供養。時彼賢護。如是莊嚴王捨大城及妙食已。於明旦時。與諸眷屬詣世尊所。頭面禮敬而啟白言。世尊。我事已辦願知此時。爾時世尊於晨朝時。為賢護故著衣持缽。與彼無量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人大眾。左右圍遶。向彼賢護菩薩舍宅。於是賢護髮如斯念。我家隘小不受多眾。自非世尊威靈加護。令宅寬廣盡為琉璃。令諸城內一切人民莫不明見。亦令今此天人大眾隨意受用無所乏少。不亦快乎。爾時世尊知彼賢護心所念已。即以神力令其家宅嚴麗寬廣。所有眾具變成琉璃。亦令城內一切人民皆得睹見分明顯了。足令大眾隨意用之。   爾時世尊入賢護宅。隨其床座安詳而坐。亦令一切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人天大眾。隨其部類次第而坐。時彼賢護。及寶德離車子。善商主優婆塞。伽訶岌多長者子。那羅達多長者子。既見世尊。與彼四部天人大眾皆安坐已。於是賢護躬以自手。持最妙食奉上世尊。世尊受已。然後授與諸四部眾及與一切天人大眾。種種上妙香美味食。鹹令自恣悉皆豐滿。如是一切飯食斯畢。澡手漱口乃至洗滌缽器持舉皆竟。賢護於是別置小座。在世尊前頭面頂禮。然後退坐一心瞻仰。爾時世尊即為賢護菩薩。及寶德離車子。善商主優婆塞。伽訶岌多長者子。那羅達多摩納等。乃至四部天人大眾等。如應說法令其解知。開導慰喻令其歡喜。然後與諸比丘比丘尼天人大眾歸還本所。時彼賢護菩薩後食畢已。將諸眷屬善友知識。及百千眾左右圍繞。至世尊所恭敬禮拜。退坐一面胡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幾法。當能證此現前三昧。佛言賢護。菩薩若能成就五法。則便得此現前三昧。何等為五。所謂一者具甚深忍滅除至盡。二者實無所盡無有盡處。三者本無有亂滅除諸亂。四者本無有垢滅除諸垢。五者本無有塵斷離諸塵。賢護。是為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無生忍故。而能得此現前三昧。復次賢護。菩薩摩訶薩復有五法能得三昧。一者深厭諸有不受諸行。二者一切生處念菩提心。三者所生常見諸佛世尊。四者終不耽著陰界諸入。五者終不愛著受欲樂事。賢護。是為菩薩摩訶薩具足五法成就三昧。復次賢護。菩薩摩訶薩復有五法能得三昧。一者常當思念無邊際心。二者常能善入禪定思惟。三者分別思惟一切諸法。四者於諸眾生無有諍心。五者常以四攝攝受眾生。所謂佈施愛語利行同事。賢護。是為菩薩摩訶薩具足五法成就三昧。復次賢護。菩薩摩訶薩復有五法能得三昧。一者於諸眾生所常行慈心。二者於一切時念修聖行。三者常行忍辱見破戒者恆生敬心。四者於自和上阿闍梨所不說己能。五者於一切處不敢輕他。賢護。是為菩薩摩訶薩具足五法則能證是現前三昧。復次賢護。菩薩摩訶薩復有五法能得三昧。一者常依聖教如說修行。二者清淨意業滅身口惡。三者清淨戒行斷除諸見。四者常求多聞深信諸善。五者常念如來應等正覺。賢護。是為菩薩摩訶薩具足五法則能獲得現前三昧。復次賢護。菩薩摩訶薩復有五法能得三昧。一者常行大施能為施主不起慳貪。心無嫉妒弘廣心施純直無諂。於諸沙門及婆羅門貧窮孤獨一切乞人。無所愛惜。無有勝上可重之物而不施者。所謂一切微妙飲食。名衣上服第一房舍。諸種敷具燈燭花香。凡所受用皆悉捨之。雖常行施而不求報。憐愍一切無疑惑心。既施之後終無變悔。二者常為施主而行法施。所謂常為眾生說如斯法。所謂第一最上最勝最妙最精。修行如是大法施時能出一切無礙辯才。文義次第相續不斷。如來所說甚深法中。皆能安住成就深忍。或時被他誹謗罵辱捶擊鞭打。終無瞋恨穢濁毒心。亦無驚懼種種苦惱。而心無畏常懷歡喜。三者若聞他說此三昧時。至心聽受書寫讀誦思惟其義。廣為他人分別演說。令是妙法久住世間終無祕藏使法疾滅。四者常無嫉妒遠離諸惱。棄捨蓋纏斷除塵垢。不自稱譽亦不毀他。五者於諸佛所常重信心。於諸師長常行敬畏。於知識處常生慚愧。於諸幼稚常懷慈憐。乃至受他小恩尚思厚報。何況人有重德而敢輒忘常住實言未曾妄語。賢護。是為菩薩摩訶薩具足五法則能獲得如是三昧。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若於深法心欲樂  厭離一切諸後有  智者不願一切生  若能如是得三昧  不用一切諸外論  乃至語言不聽受  永斷世間諸五欲  若能如是證三昧  清淨持戒住梵行  所生不念諸女人  深厭五欲真佛子  若能如是證三昧  常行大施不求報  亦無住著悔恨心  一捨已後不重緣  唯當攝念思諸佛  憐愍眾生行施時  決定除疑無變退  安住調柔而修施  若能如是得三昧  若於財施為大主  無有憍慢嫉妒心  行一切施常踴躍  若能如是得三昧  又於法施為上首  善解微妙修多羅  能知甚深寂滅法  若能如是得三昧  安住甚深諸法中  善能堪忍無嫉妒  雖被撾罵無惱恨  若能如是得三昧  或時聞說此經典  書寫讀誦巧廣宣  唯為法住利世間  若能如是得三昧  於諸法中不祕吝  不求利養及名聞  但為紹隆諸佛種  若能如是證三昧  遠離睡眠與衰惱  除斷嫉妒及蓋纏  不自稱讚輕毀他  能滅我相得三昧  正信諸佛及法僧  常行誠心無欺誑  不忘一切諸恩報  彼證三昧無艱難  若能真說無妄言  凡有所行亦不失  所作雖微獲報廣  彼於證法無障礙  若人有能具斯法  清淨持戒護有恩  彼得菩提尚不難  何況甚深微妙定   大集經賢護分授記品第十一   爾時世尊。告賢護菩薩言。賢護。我念往昔過於無量阿僧祇。復過無量阿僧祇劫初於然燈佛世尊所聞此三昧。聞已即證如斯三昧見諸如來常現在前。從是已來經於無量阿僧祇諸世尊所。皆受是經修行供養。彼佛世尊授我記曰。摩納。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賢護。汝輩亦當專精一心思惟修習如斯聖法。非是凡夫所見境界。甚深寂靜眾相滅處。如是學已未來自然。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艱難如我不異。汝等當知。若有安住是三昧者。自然當得近大菩提。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我昔遇彼然燈佛  見已即得三摩提  從是常睹諸如來  具足功德大名稱  汝但多集諸功德  一切專念即得成  若人能行此法中  當得無上菩提道   大集經賢護分甚深品第十二   爾時賢護菩薩復白佛言。世尊。雲何思惟如是三昧。佛言賢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念欲思惟此三昧者。觀彼色時不應取著。於彼聲中不應取著。於彼香中不應取著。於彼味中不應取著。於彼觸中不應取著。於諸法中不應取著。於諸生中不應取著。於一切處不應取著。於是法中當起真實大慈行也。是中何等名為三昧。所謂於一切法中如法行故。若諸菩薩觀念處時當應如是。觀察身行終不分別見身行處。觀察受行亦不分別見受行處。觀察心行亦不分別見心行處。觀察法行亦不分別見法行處。菩薩當應如是觀察思惟三昧。何以故。賢護。彼菩薩觀身行時於身不起思惟分別。觀受行時於受不起思惟分別。觀心行時於心不起思惟分別。觀法行時於法不起思惟分別故。所以者何。一切法不可得故。如是諸法既不可得。雲何當有分別思惟。賢護。是故一切法無有分別。無分別者無有思惟。無思惟者。當知彼中無法可見。賢護。無可見故便為無礙。一切法中無障礙故。即是菩薩現前三昧。菩薩成就是三昧故。即得睹見無量無數過阿僧祇諸佛世尊。並所宣說皆悉聽聞。聞彼法已鹹能受持。彼諸如來應等正覺。所有一切無礙解脫解脫知見。亦即能得彼無礙智。復次賢護。菩薩觀察四念處時。無法可見無聲可聞。無見聞故則無有法可得分別。亦無有法可得思惟。而亦復非瞽盲聾類。但是諸法無可見故。是故觀時不生住著而見諸道。思惟道故。即於諸法無有疑網。無疑網故見佛如來。見如來故永離迷謬。無迷謬故知一切法終無可見。何以故。菩薩若有如斯見者。則取彼見。取彼見故則取法相。取法相故則取事業。取事業故則見眾生。見眾生故則見壽命。見壽命故則見富伽羅。見富伽羅故則見諸陰。見諸陰故則見諸入。見諸入故則見諸界。見諸界故則見諸相。見諸相故則見諸物。見諸物故則見彼因。見彼因故則復見緣。以見緣故則便求取。以求取故則有有生。何以故。賢護。一切諸法終不可取。無可取故。菩薩於彼一切諸法。不思不念不見不聞。賢護。終不如諸外道若外道弟子。取著富伽羅及以我見也。賢護。菩薩終不作如是見。雲何見。菩薩見者如如來見終不退轉。菩薩見如辟支佛見如阿羅漢見。菩薩當應作如斯見。如斯見故不憶不念不見不聞。以不憶念及見聞故滅諸妄想。即得思惟如斯三昧也。   復次賢護。譬如虛空本無形色。不可觀見無有障礙。無所依止無有住處。清淨無染亦無垢濁。諸菩薩輩見一切法亦復如是。所謂於彼有為無為一切法中無有處障礙乃至亦無處所。以眼清淨無障礙故。一切諸法自然現前。彼諸菩薩如是念時即見諸佛。其所莊嚴狀如金輦。具足威儀如百千光。炎赫斯照如秋滿月。眾星圍繞如轉輪王。軍眾熾盛如天帝釋。四輔中尊如大梵王。處彼天座如師子王威伏眾獸。如鮮白鵠處空而飛。如須彌山王安住大海。如大雪山出諸良藥。如鐵圍山攝持猛風。如彼水界住持大地。如大風輪淨虛空界。如須彌頂壯麗天宮。如是賢護。彼諸如來應等正覺。以智德光照明一切三千大千諸佛世界其事若此。賢護。彼諸菩薩於正觀中復如斯念。而諸如來有所宣說。我昔聽聞。聞已讀誦受持修行。如是念已從三昧起。如彼定中所聞諸法。思惟其義為他宣說。賢護當知。是三昧王。為諸菩薩作斯利益。能與如是諸功德聚。所謂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也。賢護是故。若彼善男子善女人。隨欲求證無上菩提。當應聽聞如是三昧。聞已書寫讀誦受持。修習思惟廣為他說。令是妙法流布世間。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諸佛清淨離塵垢  功德深廣無所依  鐘鼓鏗鏘眾妙音  萬種鹹備修供養  布散諸種超世香  精異花鬘上寶蓋  然燈供養眾塔廟  所為求此三摩提  佛法甚深難可見  開示世諦令人知  彼如自性初不遷  汝當隨順智無礙  猶日月天初出時  帝釋佐天三十二  眾具莊嚴實周普  求彼三昧亦復然  譬如梵天處梵眾  威儀寂靜功德圓  勇猛精進不可稱  彼求三昧亦如是  又如醫王處世間  給施病者眾妙藥  隨順諸佛清淨心  初未曾離本空性  譬如雪山諸山王  煒燁同於轉輪帝  亦如寶輦妙莊嚴  彼見諸佛眾相滿  又猶鵠王絕明白  處空自在無礙遊  如是諸佛金色身  世尊真子如斯念  無垢三昧淨智燈  能破大冥諸黑闇  彼除一切眾物想  念諸佛智無礙光  諸垢消滅無瞋毒  無明清淨妙智人  若能觀是無自他  彼終無有諸色相  無疑惑中淨智生  悉能斷斯諸有見  亦已滅亡陰界想  聞法除惱得清涼  比丘當知諸佛子  及以清淨比丘尼  彼優婆塞優婆夷  若能念此得三昧   賢護菩薩所問經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6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   大乘大集經賢護分卷第五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現前三昧中十法品第十三   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言。賢護。若有比丘。樂欲修習此三昧者。先當思惟彼無相想。既思惟已我慢不生。賢護。除慢高已心意泰然遠離眾相。爾時即應為他宣說如是三昧。不應起諍。是中雲何名為諍也。所謂妄想誹毀即謗於空名為諍也。賢護。是故彼比丘以無諍故。當能修學為他宣說此三昧也。賢護。有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欲修學為他解釋此三昧者。應當具足成就十法然後為他解斯三昧。何等為十。所謂一者彼諸善男子善女人。先摧我慢起恭敬心。二者知恩不忘心常念報。三者心無倚著亦無嫉妒。四者除斷疑惑及諸障礙。五者深信不壞繫念思惟。六者精進勤求經行無倦。七者常行乞食不受別請。八者少欲知足調伏諸根。九者正信甚深無生法忍十者常念誰所有是三昧。即於彼師生諸佛想。然後修習如是三昧。賢護。是為彼善男子善女人具足如上十種法已。應當修習如是三昧。亦令他人受持讀誦。如是行者當得八事。何等為八。一者畢竟清淨。於諸禁戒無毀犯故。二者知見清淨。智慧和合不與餘相應故。三者智慧清淨。更不復受諸後有故。四者施與清淨。不願一切諸行果報故。五者多聞清淨。既聞法已畢竟不忘故。六者精進清淨。於一切時求佛菩提故。七者遠離清淨。於一切名利不染著故。八者不退清淨。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初不動搖故。賢護。是為彼善男子善女人所獲八法也。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以說偈曰。  智人不起有相想  亦當除慢及我心  於深忍中無取著  彼能速宣此三昧  空中本來滅諍根  涅槃無相大寂定  於佛無嫌不謗法  彼能速宣此三昧  智者不興嫉妒意  念佛知恩及法僧  所生降伏無遷移  如是寂靜持三昧  無有嫉妒亦無疑  思惟深法真實信  精進不懈離諸欲  彼能如是得三昧  常行比丘乞食法  捨諸別請況求財  斷除垢染證真如  彼能如是得三昧  誰能有此三摩提  我應聽受廣流布  於教師所起佛想  彼能如是得三昧  若人修行此三昧  當具功德超世間  彼應速受八種法  稱諸佛心淨無垢  持戒清淨無有邊  三昧菩提及勝見  彼能清淨諸有中  住以最妙功德聚  智慧清淨不受有  佈施離垢入無為  得彼多聞未曾忘  其為智人功德藏  勇猛精進得菩提  於世名利不貪染  若諸智者善行此  彼入無上深妙禪   大集經賢護分不共功德品第十四   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摩訶薩言。賢護。彼諸菩薩摩訶薩。復當成就十八不共法。何等名為不共法也。所謂如來初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般涅槃。於其中間如來所有三業智慧為首。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又諸如來知見過去無有障礙。知見未來無有障礙。知見現在無有障礙。又諸如來所為無有錯誤。言無漏失意無忘念無別異想。常在三昧無不知已捨。又諸如來意欲無減精進無減禪定無減智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賢護。是為如來十八不共法。彼菩薩摩訶薩當應修習具足成滿。   復次賢護。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具足甚深難見攝受正法。即欲宣說是三昧者。應當更受十種勝法。何等為十。所謂如來十力。雲何十力。賢護。是中如來是處非處力者。如來於諸處非處事。能以正智如實知故。賢護。如是處非處事。如來能以正智如實知者。此則如來處非處力。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昔所未轉。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一切世間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一智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復次賢護。是中如來一切至處道力者。如來於一切處道差別。皆以正智如實知故。賢護。如是一切至處道事。如來能以正智如實知者。此則如來至處道力也。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昔所未轉。若諸世間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二智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復次賢護。是中如來世間種種界力者。如來於世間種種諸界無量差別。能以正智如實知故。賢護。如是世間種種界事。如來皆以正智如實知者。此則如來世間界力也。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昔所未轉。若諸世間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如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三智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復次賢護。是中如來心行力者。如來於諸眾生種種心行無量差別。皆以正智如實知故。賢護。如是眾生種種心行無量差別。如來能以正智如實知者。此則如來知心行力也。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昔所未轉。若諸世間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四智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復次賢護。如來知眾生諸根差別力者。如來於眾生諸根種種差別。皆以正智如實知故。賢護。如是眾生諸根種種差別。如來皆以正智如實知者。是則如來諸根差別力也。如來得此力已知真實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昔所未轉。若諸世間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五智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復次賢護。是中如來禪定力者。如來於一切禪定解脫三昧。生起煩惱及以滅除。斯以正智如實知故。賢護。如是一切禪定解脫三摩跋提生起煩惱乃至清淨。如來皆以正智如實知者。是則如來禪定力也。如來得已知真正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先所未轉。若彼世間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如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六智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復次賢護。如來業力者。如來於彼一切諸業種種差別。及彼未來和合得報亦無量差別。如來斯以正智如實知故。賢護。如是諸業種種差別。未來得果亦復差別。如來皆以正智如實知者。斯則如來知業力也。如來得已知真實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先所未轉。若彼世間若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如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七業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復次賢護。如來天眼力者。如來常以清淨天眼過於人眼。見彼未來諸眾生輩死此生彼。其所受身或美或醜或善或惡。所得諸色或好或惡或妙或粗。或生善道或生惡趣。又見眾生所作諸業或善或惡。有諸眾生。具身惡業具口惡業具意惡業。訶罵聖人誹謗正法壞和合僧。具足如是諸惡業故。身壞命終生於惡道。又諸眾生。具身善業具口善業具意善業。恭敬聖人尊重正法供養眾僧。具行如是諸善業故。命終得生人天善趣。如是等事皆如實知。賢護。如來以淨天眼見諸眾生死此生彼。乃至命終生於天上。是則如來生死智力。得是力已知真實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昔所未轉。若彼世間若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若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八智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復次賢護。如來宿命智力者。如來能以諸宿命智。知於過去諸宿命事。所謂眾生生此死彼。或於一處初受一生或二或三或五或十或百或千。乃至或受無量百生無量千生無量百千生。如是乃至無量轉劫。無量定劫無量轉不轉劫等。皆如實知。又於彼所生趣。如是處如是家。如是種姓如是名字。如是相貌如是生中。如是服食如是所作。如是善惡如是憂喜。如是苦樂乃至若干壽命等。亦如實知。又於某處捨彼身已復生某處。如是身相如是所說如是所經。乃至壽命諸過去事。皆悉知故。賢護。如來能以種種無量諸宿命智。知彼眾生宿命所經。始自一生及無量生。乃至壽命諸過去事如實知者。是則如來宿命智力也。得是力已處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昔所未轉若彼世間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若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九智力。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具足成滿。   復次賢護。如來漏盡力者。如來能盡一切諸有。無復諸漏。心慧解脫自覺法已。是故唱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賢護。如來如是能盡諸漏。心慧明脫自證知故。故言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如實知者。是則如來漏盡智力也。如來得已處大眾中作師子吼。轉大梵輪昔所未轉。若彼世間沙門婆羅門。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終無有能若斯轉者。賢護。是為如來第十智力。菩薩摩訶薩當應修學具足成滿。賢護。若諸菩薩摩訶薩。讀誦受持思惟修習是三昧者。則能攝受如來十力也。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十八不共等覺法  十力明智諸佛同  菩薩修習此妙禪  自然成就斯二種   大集經賢護分隨喜功德品第十五   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言。賢護。若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四隨喜故。即當得斯現前三昧。速疾成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名為四種隨喜也。所謂彼菩薩摩訶薩應作如是念。如彼過去一切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各於往昔行菩薩時。皆因隨喜得是三昧。因三昧故具足多聞。由多聞故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我今日亦應如是。依因隨喜得是三昧。因三昧故具足多聞。由多聞故速得成就無上菩提。賢護。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一隨喜功德聚也。賢護。彼菩薩摩訶薩。復應如是念。如彼當來一切諸如來應供等正覺行菩薩時。皆因隨喜得是三昧。因此三昧故具足多聞。由多聞故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我今日亦應如是。當因隨喜得是三昧。歸憑三昧求滿多聞。由多聞故速疾成彼無上菩提。賢護。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二隨喜功德聚也。賢護。是菩薩摩訶薩。復應如是念。而今現在無量無邊阿僧祇諸世界中。一切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各於往昔行菩薩時。亦因隨喜得是三昧。因是三昧具足多聞。由多聞故現皆得成無上菩提。然我今日亦應隨喜。乃至為欲速成無上菩提故。賢護。是為菩薩第三隨喜功德聚也。復次賢護。彼菩薩摩訶薩。復應如是念。我今已得仰學。三世一切諸如來本於過去行菩薩時。皆因隨喜得是三昧。皆因三昧具足多聞。皆由多聞而得成佛。今我以此隨喜功德。願與一切眾生共之。同生隨喜同獲三昧。同具多聞同悉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賢護。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四隨喜功德聚也。復次賢護。而彼菩薩既得成就。如是隨喜如是三昧。如是多聞如是速疾成就菩提。以是功德悉與眾生。共同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功德難可稱量。我今為汝略開少分。汝宜諦聽善思念之。賢護。譬如有人定壽百歲。身輕氣猛行駿若飛。是人生已便即能行一世界先行東方盡世界邊。如是次第行於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周旋十方窮極地際。賢護。於意雲何。假使有人聰明出世善通算術。能計是人所行地界道路近遠長短耶。賢護白言。不也。又能稱量耶。不也。又能觀察耶。不也。亦能思惟耶。不也世尊賢護。且置初行。即使是人滿足百年速疾往返。遍至十方無量世界。彼明算人復能知否。賢護報言。不也世尊。彼明算人尚不能知初時所行地界近遠。雲何能計是人一世盡力飛行周遍十方。無數世界道路由旬其數多少。若欲的知。唯獨世尊及大弟子舍利弗與彼不退諸大菩薩等乃能知耳。佛告賢護。如是如是。我今語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起信敬心。於彼風行壯人所經世界盛滿珍寶。持用奉獻十方諸佛。其所獲福雖曰極多。然尚不如隨喜三昧功德少分。何以故。賢護。由彼菩薩摩訶薩修此三昧。具足如上四大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求多聞成正覺故。賢護。以是因緣持彼施福。望前隨喜所獲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萬分不及一億百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賢護。汝今當知。諸菩薩等。隨喜迴向所得功德。是故我今更為汝說菩薩隨喜功德少分。汝宜諦聽也。賢護。我念往昔過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師子意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賢護。時此世界閻浮提中。人民熾盛多饒財寶。豐樂安隱甚可愛樂。賢護。爾時此閻浮提其地弘廣。具足一萬八千由旬。其間城郭聚落乃有一萬八千。一切皆以七寶所成。其城縱廣十二由旬。於諸城內城別皆有九億民家。賢護。   爾時大城名曰賢作。城中居民有六十億。彼城即是師子意如來現生處也。賢護。爾時師子意如來。初會說法有九十億人證阿羅漢果。過七日已。於第二會。復有九十億人得阿羅漢果。過第二會。第三會中。復有九十億人得阿羅漢果。過三會已。復有九十億人鹹從他方而來大集。悉是清淨諸菩薩眾。自後彼佛恆有無量阿僧祇諸聲聞眾。賢護。爾時人民行十善業。如彼未來彌勒佛世教諸眾生。具足成就十種業行。爾時人壽八萬四千。如彌勒時人壽無異。賢護。時彼大城有轉輪王名曰勝遊。如法治世具足七寶。所謂金輪寶象寶馬寶摩尼寶女寶長者寶主兵寶。是為七寶。滿足千子身相端嚴。成就威雄降伏怨敵。彼王所統盡世界邊。不用刀兵亦無威迫。無所稅斂眾具自然。時勝遊王詣師子意如來應供等正覺所。頂禮尊足然後退坐。爾時師子意如來。知勝遊王渴仰心已。即為廣宣現前三昧。時彼王既聞如是三昧。深自慶幸發隨喜心。以一把寶奉散佛上。彼王緣此隨喜善根。命終之後還生閻浮。為彼王子名曰梵德。復紹王位如法治化。彼佛滅後於正法中有一比丘。其名曰寶。聰明精進。常為四眾宣揚廣說如是經典。賢護。爾時彼梵德王於比丘所聞三昧已。得深淨信起隨喜心。持上妙衣價直百千覆比丘上。賢護。又梵德王從比丘所聞三昧已。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愛法故捨家出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是時亦有百千人眾。成就信心即隨彼王法服出家。亦為如是三昧經故。時彼梵德比丘。與彼百千諸比丘眾。經八千歲供養承事。彼寶比丘無有疲倦。終不能得如是三昧。唯除一聞。聞已隨喜具以四種隨喜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初隨喜如是廣行。然後梵德比丘及百千眾。緣此善根尋得值遇六萬八千諸佛世尊。凡所生處常得為眾頒宣廣說如是三昧。彼王比丘因彼善根。復更值遇六萬八千億數諸佛。如是次第種諸善根得此三昧。具足圓滿助菩提法已。尋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堅固精進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而彼百千諸比丘眾得此三昧。亦能成就助道法故。皆已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曰堅勇如來應供等正覺。復令無量百千眾生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賢護。彼但耳聞尚獲如是。何況菩薩聞受三昧。讀誦憶持為他廣說。復勤思行而不得也。賢護。以此義故。諸菩薩等聞是三昧誰不隨喜。誰不讀誦誰不受持。誰不修習誰不廣說。何以故。賢護。以彼菩薩聞是三昧。即得成就助道法等。速疾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賢護。以是因緣吾今語汝。若人正信淨心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要先至心求此三昧。菩薩若聞百由旬內有此甚深三昧經者。菩薩即應躬自往詣聽是經典。聞已即應讀誦受持修習思惟為他廣說。賢護。且置百由旬內當往聽受。又彼菩薩若聞二百由旬。三百四百五百。乃至千由旬內有是三昧。在某都城某聚落所。菩薩即應躬往聽受習誦受持。何以故。賢護。以是菩薩清淨信心。為求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薩不應起懈怠心生懶惰心起散亂心。當更發精進心發猛利心。應當為是三昧速至千由旬所。乃至但得聞是三昧。何況讀誦受持思惟解說。何以故。賢護。以是三昧能攝一切助道法故。復次賢護。是中若有菩薩。以純淨心為求菩提。應當往詣千由旬所。為聽如是三昧法時。菩薩應當承事供養彼說法師。一切眾具悉皆奉上。常當隨逐法師而行。或時一年或復二年。或十二十或經百年。乃至盡壽隨逐法師不得捨離。乃至但求聞是三昧。何況能得讀誦受持。思惟義理為他解釋。如是菩薩隨法師時。當捨自心諸所為事。常當隨順彼阿闍梨法師意行。謹心承事不得違教。起尊敬心及重愛心。除捨一切無愛敬事。於法師所發善知識想。乃至當起如諸佛心。賢護。彼菩薩於是法師阿闍梨所。能生如是敬愛心已。若當不得讀誦受持思惟廣說。乃至聽聞是三昧者終無是事。唯除往昔誹謗如是甚深經典業時已熟定墮惡道業不淨耳。復次賢護。假彼菩薩或欲須離彼法師者。常當知恩常當念恩常當報恩。何以故。賢護。以是法師宣講因緣。令斯經典久住不沒。   復次賢護。若有菩薩為是三昧。尚當應往千由旬處。況復隨近城都國邑聚落空處或山野中。而當不往聽受讀誦思惟義理為他廣說也。復次賢護。我今語汝。若有菩薩為三昧故。即能往至千由旬所。乃至不得聞是三昧。而彼菩薩雖復不得聞是三昧。於是法中念求善根。當發精進莫即懈惰。汝應當知如是之人。則為已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聽聞受持讀誦。思惟修習為他廣宣。賢護。汝今當觀彼菩薩輩。聞此三昧已而能受持思惟修行。即得爾許大功德聚。乃至求已不能得聞。亦當具足幾大善根。若聞不聞。皆為已住不退轉地。畢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聞已讀誦受持。思惟修習廣為他說。亦令多人聞已誦持修習思惟熾然流布也。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我念過去有如來  號師子意人中上  彼時有王為眾首  親往詣佛求三昧  時大智王得聞已  歡喜遍滿不可宣  以手持寶奉散之  供養人尊師子意  內心思惟發是言  我今歸依無上覺  為諸世間作饒益  唯願善說三摩提  時王興建此業已  捨身還生於彼宮  尋得值遇寶比丘  大德名聞滿十方  彼聞比丘善說時  心生歡喜無稱量  即以勝妙眾寶服  答彼比丘為菩提  復與數千眾出家  供養承事彼比丘  經歷滿於八千歲  為求如是三昧故  彼唯一說不再宣  聞受深妙如大海  爾時心智都無倦  求此如實勝寂禪  彼輩如是修行已  值遇諸佛大威雄  具滿六萬有八千  其間亦聞此三昧  餘世供養復承事  六萬八千億世尊  所聞深妙悉隨喜  斯由師子如來故  彼王如是具修行  終得成佛號堅進  教化眾生無量數  所在生死皆遠塵  從王出家數千眾  亦同得佛名堅勇  德聲遍滿於十方  聞三昧名證大覺  何況復能為他說  不染著彼諸世界  當更廣顯妙思惟  若斯三昧諸佛演  若知三昧百由旬  為求菩提詣彼聽  於言教中莫辭倦  聞者功德不可量  若至於彼不得聞  尚獲若干諸福聚  何況聞已思說者  唯當速求此三昧  當念彼具梵德人  親近承事勿生厭  誰比丘所有此經  即當詣彼修供養   大集經賢護分覺寤品第十六   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言。賢護。我念往昔過多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薩遮那摩如來應供等正覺。十號具足。時有比丘名曰和輪。於佛滅後稱揚廣說是三昧經。我於爾時為大國王。一心專求是妙三昧。即於夢中聞有告言。是三昧處既覺寤已。遂便躬詣比丘師所求是三昧。因請法師剃髮出家。為求聽受是三昧故。躬用承事和輪法師。備經三萬有六千歲。天魔障蔽竟不得聞。時佛復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言。我今語汝。汝等當應急疾聽受是三昧王。無得賒遲亦無忘失。善承事師無令失所。求是三昧以得為期。若經一劫乃至百千。不生懈心無不得也。賢護。若人一心求是三昧。常隨逐師不得遠離。當設供養。所謂湯藥飲食衣服床敷種種眾具。及以一切金銀珍寶。凡是資用盡奉於師無所愛惜。如其自無乞求而與。趣得三昧勿生厭心。賢護。且置如斯尋常供具。夫求法者。師若有須。乃至應當自割其身。肌膚肢體供奉於師。師若須命尚無愛惜。況餘外物而不奉師。賢護。其求法者。承事法師將護隨順其事若此。又承事師如奴隨主。如臣事君。事師亦爾。斯人如是疾得三昧。得三昧已當念憶持。常念師恩恆思報答。賢護。是三昧寶不易可聞。正使有人過百千劫。但求聞名尚不得聞。何況聞已書寫誦持。轉復為他分別說也。賢護。假使恆河沙數諸佛世界。盛滿珍寶持以行檀。其福雖多猶亦不如聞此經名。書寫一偈所獲功德無可校量。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我念過去無量時  具足數滿六千歲  常隨法師不蹔捨  初不聞是三昧名  有佛厥號為至誠  時彼比丘名和輪  其於世尊滅度後  比丘廣說是三昧  我時為彼天下王  夢中聞告三昧處  和輪比丘常宣轉  王當聽受是妙經  從夢寤已即推求  躬詣比丘請三昧  遂捨王位而出家  恭敬供養不暫休  經歷三萬六千年  但願得逢彼宣流  常為天魔來固擾  終竟未果一聽聞  是故比丘比丘尼  諸優婆塞優婆夷  吾故誡汝此誠言  汝當趣持是三昧  其欲敬承彼法師  若經一劫及多劫  備奉藥湯諸妙膳  求聞如是三昧經  又辦億數眾衣服  床敷燈燭及諸珍  精勤如是不覺疲  為聽如是妙三昧  比丘自無當乞奉  乃至身命無吝情  何況餘物有惜心  如是求者得三昧  受恩常念思報恩  智人聞已應廣說  億那由劫專精求  斯妙三昧爾乃聞  假使恆沙諸世界  盛滿珍寶用行檀  能於是中說一偈  此人功德過於彼  正言宣說一偈者  過於諸劫那由他  何況聞已能廣傳  斯人功德不可說  若人樂行於菩提  當為一切求是法  必能正覺無上道  聞已安住斯定中   大集經賢護分囑累品第十七   爾時世尊告賢護菩薩言。賢護。是故彼善男子有淨信者。常當精勤聽此三昧。既聞受已讀誦總持思惟其義。廣為世間分別演說。宜善書寫安置藏中。所以者何。賢護。於我滅後當來之世。有諸菩薩摩訶薩輩淨信心者。為眾生故當求多聞。求多聞故當詣諸方聽受正法賢護。是故彼諸善男子。有欲樂者。具足信心者。攝受正法者。愛樂正法者。總持修多羅者。為如是等廣宣說故。以如來力加持故。書寫如是大乘經典。以如來印印封之已。然後安置於匣藏中。賢護。是中何等為如來印。所謂一切諸行無造無作。無造作者。未曾有無為無相無想無依無攝無取無住。一切諸行盡苦因盡。有盡一切煩惱盡。無生無滅無道無道果。一切諸聖無有覆藏。愚癡所毀。智者所稱。巧者能受。如來世尊說此經時。無量眾生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諸善根。彼恆河沙等諸佛世界。有無量阿僧祇諸菩薩摩訶薩眾。皆從本國發來至此。鹹為聽受是三昧者。彼輩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大地六種震動。所謂動大動等遍動。湧大湧等遍湧。起大起等遍起。震大震等遍震。吼大吼等遍吼。覺大覺等遍覺。乃至邊湧中沒中湧邊沒。時此世界如是大動。   爾時世尊告尊者摩訶迦葉。尊者舍利弗。尊者目揵連。尊者阿難及賢護菩薩。寶德離車子。商主長者。星德長者子。偉德摩納水天長者等。五百人眾並餘諸天世人四部眾等言。迦葉。我今以是三大阿僧祇劫修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付囑汝等。如是等義一切世間所不能信。何以故。如來所說修多羅。最勝微妙第一甚深。於當來世能與一切眾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我今慇懃囑汝。汝當聽受。汝當讀誦。汝當憶持。汝當思惟。汝當修行。汝當開發。汝當廣宣。汝當解釋。汝當盡善。汝當流布勿令斷絕。復次阿難。若有諸善男子善女人。念欲修習此三昧經者。欲讀誦者欲受持者。欲思惟者。欲開示者。欲廣說者。當應令他生正信故。令他讀誦故。令他受持故。令他思惟故。令他開示故。令他廣說故。我今為彼安住大乘諸善男子善女人輩。廣開發已。當如是學。常當念我如斯教敕。爾時世尊說是經已。尊者摩訶迦葉舍利弗大目揵連阿難。自餘一切諸大聲聞。及彼賢護寶德善商主星德偉德水天長者等五百優婆塞眾。及彼從十方他佛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眾。乃至一切天龍鬼神人非人等。聞如來說皆大歡喜。奉教修行。   賢護菩薩所問經卷第五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7 般舟三昧經   No. 417 [Nos. 416, 418, 419]   佛說般舟三昧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加鄰竹園中。與大菩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阿須輪諸夜叉迦樓羅甄陀羅摩□勒等。無央數眾。一切都在大會坐。是時□陀和菩薩。從坐起整衣服。長跪叉手白佛。願欲有所問。聽者今當問。佛言善哉。恣汝所問。今當為汝說之。□陀和問佛言。菩薩當行何等法得智慧。如巨海攬萬流。雲何行。博達眾智所聞悉解而不疑。雲何行。自識宿命所從來生。雲何行。得長壽。雲何行。常在大姓家生。父母兄弟宗親知識無不愛敬。雲何行。得端正顏好美艷。雲何得高才與眾絕異。智慧通達無所不包。雲何行。功立相滿自致成佛威神無量。成佛境界莊嚴國土。雲何行。降魔怨。雲何行。而得自在所願不違。雲何行。得入總持門。雲何行。得神足遍至諸佛土。雲何行。得勇猛如師子無所畏。一切魔不能動。雲何行得佛聖性。諸經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雲何行得自足離諛諂。不著三處。雲何行。得無罣礙持薩雲若教不失佛意。雲何行。得人信。雲何行。得八種聲入萬億音。雲何行。得具足相好。雲何行。得徹聽。雲何行。得道眼睹未然。雲何行。得十力正真慧。雲何行。心一等念十方諸佛悉現在前。雲何行。知四事之本無。雲何行。便於此間見十方無數佛土。其中人民天龍鬼神及蠕動之類善惡歸趣皆了知。所問如是。當雲何行。願佛說之釋一切疑。佛告□陀和。善哉。汝所問多所過度。不可復計。汝所以能作是問者。汝乃前世過去佛時。所作功德。供養諸佛。樂於經法。守禁戒行清淨所致。常行乞食不就請。多成就諸菩薩合會。教語令棄眾惡。視一切悉平等所致。常有大慈大悲所致。汝功德不可復計。佛告□陀和。有三昧名十方諸佛悉在前立。能行是法。汝之所問悉可得也。□陀和白佛。願為說之。今佛說者。多所過度安隱十方。為諸菩薩現大明相。佛告□陀和。有三昧名定意。菩薩常當守習持。不得復隨餘法。功德中最第一。   行品第二   佛告□陀和。菩薩欲疾得是定者。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則可得也。勿有疑想如毛髮許。是定意法。名為菩薩超眾行。  立一念  信是法  隨所聞  念其方  宜一念  斷諸想  立定信  勿狐疑  精進行  勿懈怠  勿起想  有與無  勿念進  勿念退  勿念前  勿念後  勿念左  勿念右  勿念無  勿念有  勿念遠  勿念近  勿念痛  勿念癢  勿念飢  勿念渴  勿念寒  勿念熱  勿念苦  勿念樂  勿念生  勿念老  勿念病  勿念死  勿念身  勿念命  勿念壽  勿念貧  勿念富  勿念貴  勿念賤  勿念色  勿念欲  勿念小  勿念大  勿念長  勿念短  勿念好  勿念醜  勿念惡  勿念善  勿念瞋  勿念喜  勿念坐  勿念起  勿念行  勿念止  勿唸經  勿念法  勿念是  勿念非  勿念捨  勿念取  勿念想  勿念識  勿念斷  勿念著  勿念空  勿念實  勿念輕  勿念重  勿念難  勿念易  勿念深  勿念淺  勿念廣  勿念狹  勿念父  勿念母  勿念妻  勿念子  勿念親  勿念疏  勿念憎  勿念愛  勿念得  勿念失  勿念成  勿念敗  勿念清  勿念濁  斷諸念  一期念  意勿亂  常精進  勿懈怠  勿歲計  勿日倦  立一念  勿中忽  除睡眠  精其意  常獨處  勿聚會  避惡人  近善友  親明師  視如佛  執其志  常柔弱  觀平等  於一切  避鄉里  遠親族  棄愛慾  履清淨  行無為  斷諸欲  捨亂意  習定行  學文慧  必如禪  除三穢  去六入  絕婬色  離眾受  勿貪財  多畜積  食知足  勿貪味  眾生命  慎勿食  衣如法  勿綺飾  勿調戲  勿憍慢  勿自大  勿貢高  若說經  當如法  了身本  猶如幻  勿受陰  勿入界  陰如賊  四如蛇  為無常  為恍惚  無常主  了本無  因緣會  因緣散  悉了是  知本無  加慈哀  於一切  施貧窮  濟不還  是為定  菩薩行  至要慧  起眾智   佛告□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現在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今現在。隨所聞當念。去此千億萬佛剎。其國名須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已後見之。譬如人夢中所見。不知晝夜亦不知內外。不用在冥中。有所蔽礙故不見。□陀和。菩薩當作是念。時諸佛國境界中。諸大山須彌山。其有幽冥之處。悉為開闢無所蔽礙。是菩薩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到其佛剎。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便於此坐見之。譬如人聞墮舍利國。有婬女字須門。復有人聞婬女阿凡和利。復有人聞優婆洹復作婬女。時其人未曾見此三女人。聞之婬意即動。是三人皆在羅閱祇國同時念。各於夢中到其女邊。與共棲宿。覺已各自念之。佛告□陀和。我持是三女人以為喻。汝持是事為人說經。使解此慧。至不退轉地無上正真道。若後得佛號曰善覺。佛言。菩薩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則得來生。佛言。專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巨億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菩薩僧中說法不壞色。何以故。色痛癢思想生死識魂神地水火風。世間天上上至梵摩訶梵不壞色。用念佛故得是三昧。佛告□陀和。是菩薩三昧誰證者。我弟子摩訶迦葉因坻達須真天子。及時知者。有行得者。是為證也。如是□陀和。欲得見十方諸現在佛者。當一心念其方莫得異想。如是即可得見。譬如人遠出到他郡國。念本鄉里家室親族。其人於夢中歸到故鄉里。見家室親屬。喜共言語。覺為知識說之如是。佛言。菩薩聞佛名字欲得見者。常念其方即得見之。譬如比丘觀死人骨。著前觀之。有青時有白時。有赤時有黑時。其色無有持來者。是意所想耳。菩薩如是持佛威神力。於三昧中立自在。欲見何方佛即得見。何以故。持佛力。三昧力。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見。譬如人年少端正著好衣服。欲自見其形。若以持鏡。若麻油若淨水水精。於中照自見之。雲何寧有影從外入鏡麻油水水精中不也。□陀和言。不也天中天。以鏡麻油水水精淨故。自見其影耳。影不從中出。亦不從外入。佛言善哉。□陀和。色清淨故。所有者清淨。欲見佛即見。見即問。問即報。聞經大歡喜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欲處色處無色處。是三處意所作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涅槃。是法無可樂者。設使念為空耳。無所有也。菩薩在三昧中立者。所見如是。佛爾時說偈言。  心者不自知  有心不見心  心起想則癡  無心是涅槃  是法無堅固  常立在於念  以解見空者  一切無想願   四事品第三   菩薩有四事法。疾逮得是三昧。一者所信無有能壞者。二者精進無有能退者。三者智慧無有能及者。四者常與善師從事。是為四。復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一者不得有世間思想。如彈指頃三月。二者不得睡眠三月。如彈指頃。三者經行不得休息三月。除其飯食左右。四者為人說經。不得望人供養。是為四。復有四者。疾得是三昧。一者合會人至佛所。二者合會人使聽經。三者不嫉。四者教人學佛道。是為四。復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一者作佛形像。用成是三昧故。二者持好素寫是三昧。三者教自貢高人內佛道中。四者常護佛法。是為四。佛爾時說偈言。  常信樂於佛法  精進行解深慧  廣分佈為人說  慎無得貪供養  意善解便離欲  常念佛有威德  悉見知無數變  過去佛及當來  並現在人中尊  諸相好若干種  黃金色無穢漏  堅固教無極慧  聽是法無亂心  常捨離懈怠行  無恚害向他人  敬於師當如佛  慎無得疑斯經  一切佛所歌歎  常造立佛形像  常教人學是法  行如是得三昧   佛告□陀和。欲學是三昧者。當敬於師承事供養。視當如佛。視善師不如佛者。得三昧難。菩薩敬善師從學得是三昧已。持佛威神於中立。東向視見若干百千萬億佛。十方等悉見之。譬如人夜起觀星宿甚眾多。菩薩欲得見今現在佛悉在前立者。當敬善師。不得視師長短。當具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不得懈怠。   譬喻品第四   佛告□陀和。菩薩得是三昧不精進行者。譬如人載滿船珍寶渡大海。船中道壞。閻浮利人皆大愁憂念失我爾所寶。菩薩聞是三昧不學者。一切諸天人民皆悲憂言。乃失我爾所經寶。佛言。是三昧經者。是佛所囑。佛所稱舉。聞是深三昧。不書學誦守持如法者。是為愚癡。譬如癡子人持栴檀香與之。而不肯受謂之不淨香。主言。此栴檀香也。卿莫謂不淨。嗅之知香。視之知淨。其人閉目不嗅不視也。佛言。聞是三昧不肯受持者。如彼癡子是為無知。反呼世間為有。不入空不知無。自謂如法。反作輕戲言。佛亦有深經乎。亦有威神乎。反相形言。世間亦有比丘如阿難乎。佛言其人從持是三昧者。所去兩兩三三相與語言。是何等說。從何得是語。為自合會作是經。非佛所說。佛告□陀和。譬如賈客持摩尼珠示田家癡子。曰評此直幾錢。賈客言。持是珠置冥中。其光所照直滿中寶。佛言。其人不知是珠而言。其價能與一頭牛等不。寧可貿一頭牛與我者善。不肯者休。如是□陀和。菩薩聞是三昧不信。反形相者。如彼癡子。佛言。菩薩聞是三昧信受持修行者。四面皆擁護無所畏持戒完具。是為高明。智慧深入當分佈語人展轉相教。當令是三昧久在世間。佛言。癡人自於前世不供養作功德。反自貢高。多行誹謗嫉妒。貪財利故欲求名譽。但欲譁說不信深經。聞是三昧不信不樂不學。反誹謗是經。言非佛所說。佛告□陀和。今我故語汝如是若善男子善女人。持珍寶滿三千國土佈施。設有是功德。不如聞是三昧信樂者。其福過彼上。   佛告□陀和。如我所說無有異。今故說是語耳。今見我說是三昧有疑者。其人卻後除在惡師邊。正使善師所其功德不足言。如是輩人。轉與惡師從事。聞是三昧不信不樂不學。何以故。其人所更佛少。智慧少故不信耳。佛告□陀和。其有聞是三昧。不輕笑不誹謗。不疑不乍信乍不信。歡喜樂書學誦持者。我悉豫知見之。其人不獨於一佛二佛所作功德。悉於百佛所聞是三昧。卻後世時聞是三昧。書學誦持守之一日一夜。其福不可計。自致得阿惟越致。所願者得。佛告□陀和。聽我說譬喻。有人取一佛剎悉碎如塵。取一塵皆復盡破。如一佛剎塵。雲何是塵數寧多不也。□陀和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言。有菩薩盡取一塵置一佛剎。其數爾所佛剎。滿中珍寶悉持供養諸佛。其福功德少少耳。不如聞是三昧學書誦持。為他人說守。須臾間聞。是功德不可復計。何況已得是三昧悉具足者。佛爾時說偈言。  若有菩薩求眾德  當說奉行是三昧  信樂諷誦不疑者  其功德福無齊限  如一佛國之世界  皆破壞碎以為塵  一切佛土過是數  滿中珍寶用佈施  不如聞是三昧者  其功德福過上施  引譬功德不可喻  囑累汝等當勸教  力行精進無懈怠  其有誦持是三昧  已為面見百千佛  假使最後大恐懼  持是三昧無所畏  行是比丘已見我  常為隨佛不遠離  如佛所言無有異  菩薩常當隨其教  疾得正覺智慧海   四輩品第五   □陀和白佛。難及天中天。若有棄愛慾作比丘聞是三昧。當雲何學。雲何持。雲何行。佛言。棄愛慾作比丘欲學是三昧者。當清淨持戒。不得缺如毛髮。常當怖畏於地獄痛苦。遠離於諛諂。是為清淨。雲何為缺戒也。佛言。求色。雲何為求色。佛言。其人意念我持戒自守。使我後世生。若作天若作遮迦越王。如是為樂愛慾。是為缺戒。佛告□陀和。其有欲學是三昧者。清淨自守持戒完具。不諛諂。常為智所稱譽。於經中當佈施當精進。所志當彊。當多信當勸樂。承事於師視當如佛。得三昧疾設不恭敬。輕易欺調於師。正使久學是三昧疾忘之。佛告□陀和是菩薩若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聞是三昧當視如佛常敬尊。不當持諂意向。菩薩不得有諂意。常當至誠。常樂獨處止。不惜身命。不得悕望人所索。常行乞食不受請。自守節度所有趣足而已。經行不得懈臥。如是經中教。學是三昧當守如是。□陀和白佛。難及天中天。後世若有懈怠菩薩。聞是三昧不肯精進學。當雲何若有菩薩精進欲學者。我輩當隨是經教之。佛言。善哉□陀和。我助其歡喜。過去當來今現在佛皆助歡喜。佛爾時頌偈言。  如我所說悉受持  常獨處止行功德  自守節度不聚會  常行乞食不受請  敬於法師視如佛  除去睡眠志開解  常自精進無懈怠  如是行者得三昧   □陀和白佛。比丘尼求菩薩道。欲學是三昧。當雲何行。佛言。比丘尼求是三昧者。不得自高。常當卑謙。不得自貴。不得自大。不得嫉妒。不得瞋恚。不得貪財利色。常當清淨不得惜軀命。常樂經法念多學問。當棄婬怒癡不得貪好服飾珠環。當為智者稱譽。當敬善師視如佛。不得有諂意。佛爾時頌偈言。  若比丘尼求三昧  常當精進勿懈怠  無得聽於貪慾心  除去瞋恚自高貴  不得慢欺及調戲  常行至誠立一信  恭敬善師視如佛  如是行者得三昧   □陀和白佛。若有居士修道。聞是三昧欲學者。當雲何行。佛言。居士欲學是三昧者。當持五戒令堅。不得飲酒。亦不得飲他人。不得與女親熟。不得教他人。不得有恩愛於妻子男女不得貪財產。常念欲棄家作沙門。常持八關齋。當於佛寺中。常當念佈施。佈施已不念我自當得其福。用為一切施。常當大慈敬於善師。見持戒比丘。不得輕易說其惡。作是行已。當學守是三昧。佛爾時頌偈言。  居士欲學是三昧  當持五戒勿毀缺  常當思欲作沙門  不貪妻子及財色  常八關齋於佛寺  不得貢高輕蔑人  心無榮冀思所欲  奉行經法心無諂  棄捨慳貪常惠施  常當奉敬比丘僧  常志一行勿懈怠  學是三昧當如是   □陀和白佛。優婆夷聞是三昧欲學者。當雲何行。佛言。優婆夷欲學者。當持五戒自歸於三。何等為三。自歸命佛。歸命法。歸命比丘僧。不得事餘道。不得拜於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視吉良日。不得調戲。不得慢恣有色想。不得有貪慾之心。常當念佈施。歡樂欲聞經。念力學問敬重善師。心常拳拳不得有懈。若有比丘比丘尼過者。以坐席賓食之。佛爾時頌偈言。  優婆夷欲學三昧  奉持五戒勿缺毀  承事善師視如佛  不得拜天祠祀神  除去殺盜及嫉妒  不得兩舌鬥彼此  不得慳貪常念施  見惡覆藏唯歎善  不得諛諂有邪婬  常當卑謙勿自大  敬事比丘比丘尼  如是行者得三昧   擁護品第六   □陀和菩薩。羅鄰那竭菩薩。憍日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菩薩。摩訶須薩和菩薩。因坻達菩薩。和輪調菩薩。是八菩薩。見佛所說皆大歡喜。持五百劫波育衣佈施。持身自歸。持珍寶供養。佛告阿難□陀和等五百人。人中之師。常持正法隨順教化。莫不歡喜。樂隨侍者心淨無慾。時五百人。皆叉手立佛前。□陀和白佛。菩薩持幾事。疾得是三昧。佛言有四事。一者不信餘道。二者斷愛慾。三者當清淨行。四者無所貪。是為四。如是行者。今世即得五百功德。譬如慈心比丘終不中毒。兵刃不加。火不能燒。入水不溺不害。正使劫盡燒時。墮是火中火即為滅。喻如大水滅小火。菩薩持是三昧者。若帝王若賊若水火。若龍夜叉蟒師子虎狼。□玃薜荔鳩坻。一切毒獸及鬼神。欲嬈人欲殺人。欲奪人衣缽。壞人禪奪人念故。欲中是菩薩。終不能也。除其宿命不請。如我語無異也。佛言。持是三昧者。終不痛目若耳鼻口身體。心終不憂。除其宿命所作。佛言。是菩薩為諸天龍神。及阿須輪。夜叉鬼神。迦樓羅鬼神。甄陀羅鬼神。摩□勒鬼神。若人非人。皆共讚譽是菩薩。皆共擁護承事供養。瞻視敬仰思欲相見。諸佛世尊亦然。是菩薩所未誦經前所不聞持。是三昧威神悉自得之。若晝日不得者。夜於夢中悉得之。佛告□陀和。其有持是三昧者。我說其功德。一劫復過一劫。不可盡竟。略說其要爾。   勸助品第七   佛告□陀和。菩薩於是三昧中。將有四事助其歡喜。過去佛持是三昧。助歡喜自致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其智悉具足。今現在十方無央數佛。亦於是三昧中。四事助歡喜得。當來亦當從是四事助歡喜得。我悉助歡喜。佛告□陀和。是三昧中四事助歡喜。我於是中說少所譬喻。人壽百歲隨地行至者不休息。其人行過於疾風。寧有能計其道裡不。□陀和言。無有能計者。獨佛弟子舍利弗羅。阿惟越致菩薩。乃能計之耳。佛言。我故語諸菩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取是人所行處滿中珍寶佈施。不如聞是三昧四事助歡喜。其福過佈施者。百千萬億倍。當知是助歡喜福甚尊大。佛告□陀和。乃久遠不可計阿僧祇。爾時有佛。名私訶摩提等正覺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佛世尊。在空閑之處。是時閻浮利縱廣十八萬億里。凡有六百四十萬國。悉豐熟人民熾盛。有大國名□陀和。有轉輪王惟斯芩。往到佛所禮畢卻坐一面。佛知其意便為說是三昧。其王聞之助歡喜。即持珍寶散佛上。自念曰。持是功德令十方人民皆安隱。時私訶提佛般涅槃後。惟斯芩王壽終。還自生其家作太子。名梵摩達爾時有比丘名珍寶。是時為四部弟子說是三昧。梵摩達聞之助歡喜。踴躍持寶直百億散其上。復持好衣供養之。以發意求佛道。與千人俱。於是比丘所作沙門。求學是三昧。與千人共承事師八千歲不休懈。得一聞是三昧四事。助歡喜入高明智。因是卻後更見六萬八千佛。輒於一一佛所。聞是三昧自致得佛。名坻羅惟逮等正覺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佛世尊。是時千比丘從得等正覺。皆名坻羅鬱沈。教不可計人民皆求佛道。佛告□陀和。何人聞是三昧。不助歡喜學持守誦為人說者也。佛言。若有守是三昧者疾逮得佛。但聞其功德不可計。何況學持者。若去百里千里。有是三昧當求之。何況近而不求學也。若有聞是三昧欲學者。當承事其師十歲。供養瞻視不得自用。當隨師教常念師恩。佛言。我故為汝說之。聞是三昧去四千里者。往到其所。正使不得聞。其功德不可計也。所以者何。專精進故。會當得之自致作佛。   至誠品第八   佛言。乃往昔有佛。名薩遮那摩等正覺無上士天人師佛世尊。時有比丘名和輪。其佛般涅槃後。是比丘持是三昧。我時作國王剎利種。於夢中聞是三昧。覺已便行。求是比丘即依作沙門。欲得聞是三昧。承事其師三萬六千歲。魔事數數起竟不得聞。佛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我故語汝等。疾取是三昧無得忘失。善承事其師持是三昧。至一劫若百劫若百千劫。莫得有懈倦。守善師不離。若飲食資用。衣被床臥珍寶以上勿有愛惜。設無者當行乞食給師。趣當得是三昧莫厭。常當自割身肉供養於善師。何況寶物此不足言耳。承事善師當如奴事大家。求是三昧者當如是。得三昧已。當堅持常念師恩。是三昧難得值。正使求是三昧至百千劫。但欲得聞其名不可得。何況學而不精進。得是三昧精進學轉教人者。正使如恆河沙佛剎滿中珍寶。用佈施甚多。不如學是三昧者。佛告□陀和。若有人欲學者。當助歡喜。欲學而得。學者持佛威神使學。當好書是三昧著素上。當得佛印印之。當善供養。何謂佛印。所謂不當行無所貪無所求無所想。無所著無所願。無所向生。無所取無所顧。無所住無所礙。無所結無所有。盡於欲。無所生無所滅。無所壞無所敗。道要道本是印。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及。何況愚癡者。是印是為佛印佛言。我今說是三昧時。千八百億諸天阿須輪鬼神龍人民。得須陀洹道。八百比丘得阿羅漢。五百比丘尼得阿羅漢。萬菩薩得是三昧。得無從生法於中立。萬二千菩薩不復退轉。佛告舍利弗目揵連比丘□陀和等。我從無數劫求道。今已得作佛。持是經囑累汝等。學誦持守無得忘失。若有欲學者。當具足安諦教之。其欲聞者。當為具足說之。佛說經竟。□陀和菩薩等舍利弗目連比丘阿難及諸天阿須輪龍鬼神人民。皆大歡喜。為佛作禮而去。   佛說般舟三昧經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8 般舟三昧經   No. 418 [Nos. 416, 417, 419]   般舟三昧經捲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五百人皆得阿羅漢獨阿難未。爾時有菩薩名□陀和與五百菩薩俱。皆持五戒。晡時至佛所前以頭面著佛足卻坐一面。並與五百沙門俱至佛所。前為佛作禮卻坐一面。時佛放威神。諸比丘所在遠方無不來者。即時十萬比丘。俱相隨來會佛所。前為佛作禮卻坐一面。佛復放威神。摩訶波和提比丘尼。與三萬比丘尼俱相隨至佛所。前為佛作禮卻坐一面。佛復放威神。羅憐那竭菩薩從捨衛墮梨大國出。橋日兜菩薩從占波大國出。那羅達菩薩從彼羅斯大國出。須深菩薩從加羅衛大國出。摩訶須薩和菩薩與阿難邠坻迦羅越。俱從捨衛大國出。因坻達菩薩從鳩睒彌大國出。和輪調菩薩從沙祇大國出。一一菩薩各與二萬八千人俱來到佛所。前為佛作禮皆卻坐一面。羅閱祇王阿闍世。與十萬人俱來到佛所。前為佛作禮卻坐一面。四天王釋提桓因梵三缽摩夷亙天阿迦貳吒天。各各與若干億億百千天子俱來到佛所。前為佛作禮卻住一面。難頭和難龍王。沙竭龍王。摩難斯龍王阿耨達龍王。各各與若干龍王億億百千萬俱來到佛所。前為佛作禮卻住一面。四面阿須倫王。各與若干阿羞倫民億億百千萬俱來到佛所。前為佛作禮卻住一面。時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諸龍諸阿羞倫民諸閱叉鬼神諸迦樓羅鬼神諸甄多羅鬼神諸摩□勒鬼神諸人非人。無央數都不可計。□陀和菩薩從坐起正衣服。叉手長跪白佛言。願欲有所問。既問者欲有所因故。天中天聽我言者。今當問佛佛告□陀和菩薩。所因故者便問。佛當為若說之。□陀和菩薩問佛言。菩薩當作何等三昧。所得智慧如大海。如須彌山。所聞者不疑。終不失人中之將。自致成佛終不還。終不生愚癡之處。豫知去來之事。未曾離佛時。若於夢中亦不離佛。端政姝好於眾中顏色無比。少小常在尊貴大姓家生若其父母兄弟宗親知識。無不敬愛者。高才廣博所議作者與眾絕異。自守節度常內慚色。終不自大常有慈哀。智慮通達於智中明無有與等者。威神無比精進難及入諸經中。多入諸經中。諸經中無不解安樂入禪入定入空。無想無所著。於是三事中不恐。多為人說經便隨護之。在所欲生何所自恣。無異本功德力所信力。多所至到處其筋力強。無不欲愛力。無不有根力。明於所向力。明於所念力。明於所視力。明於所信力。明於所願力。在所問如大海無有減盡時。如月盛滿時悉遍照無有不感明者。如日初出時。如炬火在所照無所罣礙。不著心如虛空無所止。如金剛鑽無所不入。安如須彌山不可動。如門閫正住堅。心軟如鵠毛無有粗爽。身無所慕樂於山川如野獸。常自守不與人從事。若沙門道人。多所教授皆護視。若有輕嬈者終無瞋恚心。一切諸魔不能動。解於諸經。入諸慧中。學諸佛法。無有能為作師者。威力聖意無有能動搖者。深入之行常隨無所行常柔軟。於經中常悲。承事於諸佛無有厭。所行種種功德悉逮及。所行常至所信常政。無有能亂者。所行常淨潔。臨事能決無有難。清淨於智慧悉明。得所樂行。盡於五蓋。智慧所行。稍稍追成佛之境界。莊嚴諸國土。於戒中清淨。阿羅漢辟支佛心。所作為者皆究竟。所作功德常在上首。教授人民亦然。於菩薩中所教授無有厭。當所作者度無有極。一切餘道無有能及者。未嘗離佛。不見佛。常念諸佛如父母無異。稍稍得諸佛威神。悉得諸經。明眼所視無所罣礙。諸佛悉在前立。譬如幻師自在所化作諸法。不豫計念便成法。亦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如化作。念過去當來今現在如夢中。所有分身悉遍至諸佛剎。如日照水中影悉遍見。所念悉得如嚮。亦不來亦不去。生死如影之分。便所想識如空。於法中無想。莫不歸仰者。一切平等無有異。於經中悉知。心不可計。一切諸剎心不著無所適念。出於諸佛剎。無所復罣礙。悉入諸陀憐尼門。於諸經中聞一知萬。諸佛所說經悉能受持。侍諸佛悉得諸佛力。悉得佛威神。勇猛無所難。行步如猛師子無所畏。於諸國土無不用言者。所聞者未曾有忘時。一切諸佛之議等無有異。悉了知本無經不恐。欲得諸經便自知說。如諸佛終無厭。為世間人之師無不依附者。其行方幅無有諂偽。諸剎照明朗不著於三處。所行無所罣礙。於眾輩中無所適。於本際法中無所慕。持薩芸若教人入佛道中。未曾恐怖無有畏懼時。悉曉知佛諸經所有卷所在。眾會中無不蒙福者。見佛極大慈歡喜。所學諸佛經通利。於大眾中無所畏。於大眾中無有能過者。名聲極遠。破壞諸疑難無不解。於經中極尊。於師子座上坐自在。如諸佛法教。悉曉知佛萬種語。悉入萬億音。愛重諸佛經。常念在左右側。未曾離於諸佛慈。於佛經中樂行。常隨佛出入。常在善知識邊無有厭極時。於十方諸佛剎無所適止。悉逮得願行。度脫十方萬民。智慧珍寶。悉逮得經藏。身如虛空無有想。教人求菩薩道。使佛種不斷。行菩薩道未曾離摩訶衍。逮得摩訶僧那僧涅極曠大道。疾逮得一切智。諸佛皆稱譽。近佛十力地一切所想悉入中。一切所計悉了知。世間之變悉曉知。成敗之事生者滅者悉曉知。入經海寶開第一之藏悉佈施。悉於諸剎行願亦不在中止。極大變化如佛所樂行。心一反念佛悉在前立。一切適不復願。適無所生處。十方不可計佛剎悉見。聞諸佛所說經。一一佛比丘僧悉見。是時不持仙道羅漢辟支佛眼視。不於是間終生彼間佛剎爾乃見。便於是間坐悉見諸佛。悉聞諸佛所說經。悉皆受。譬如我今於佛前。面見佛菩薩。如是未曾離佛。未曾不聞經。佛告□陀和菩薩。善哉善哉。所問者多所度脫多所安隱。於世間人民不可復計。天上天下悉安之。今若能問佛如是。若乃前世過去佛時。所聞地行作功德所致。供養若干佛。以所致。樂於經中所致。作道行守禁戒所致。自守法行清白不煩濁。輒以乞丐自食。多成就諸菩薩合會教語諸菩薩。用是故極大慈哀。一切人民皆於等心。隨時欲見佛即見佛。所願極廣大甚深之行。常念佛智慧。悉持經戒。悉具足佛種聖心如金剛。悉知世間人民心所念。悉在諸佛前。佛告□陀和菩薩。若功德以不可復計。佛言。今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其有行是三昧。若所問者悉可得。□陀和菩薩白佛言。願佛哀說之。今佛說者。多所過度。多所安隱願佛為諸菩薩現大明。佛告□陀和菩薩。一法行常當習持常當守。不復隨餘法。諸功德中最第一。何等為第一法行。是三昧名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   行品第二   佛告□陀和菩薩。若有菩薩所念現在。定意向十方佛。若有定意。一切得菩薩高行。何等為定意。從念佛因緣。向佛念意不亂。從得黠不捨精進。與善知識共行空。除睡眠。不聚會。避惡知識近善知識。不亂精進。飯知足。不貪衣。不惜壽命。子身避親屬離鄉里。習等意得悲意心。護行棄蓋習禪。不隨色。不受陰。不入衰。不念四大。不失意。不貪性。解不淨。不捨十方人。活十方人。十方人計為是我所。十方人計為非我所。一切欲受。不貿戒習空行。欲諷經。不中犯戒。不失定意。不疑法。不諍佛。不卻法。不亂比丘僧。離妄語。助道德家。避癡人世間語。不喜不欲。聞道語。具欲聞亦喜。從因緣畜生生。不欲聞六味。習為五習。為離十惡。為習十善為曉九惱。行八精進。捨八懈怠。為習八便。為習九思。八道家念。又不著禪聞。不貢高棄自大。聽說法。欲聞經。欲行法。不隨歲計。不受身想。離十方人。不欲受。不貪壽。為了陰不隨惑。為不隨所有求無為。不欲生死大畏生死。計陰如賊計四大如蛇。十二衰計空。久在三界不安隱莫忘得無為。不欲貪慾。願棄生死。不隨人諍。不欲墮生死。常立佛前。受身計如夢。以受信不復疑。意無有異。一切滅思想過去事。未來事。今現在事等意。常念諸佛功德。自歸為依佛。定意得自在。不隨佛身相法。一切一計不與天下諍。所作不諍。從因緣生受了。從佛地度得可法。中法中得下。以了空意計人。亦不有亦不滅。自證無為黠眼以淨。一切不二覺意不在中邊。一切佛為一念入。無有疑黠。無有能呵。自得曉覺意故。佛黠不從他人待。得善知識計如佛。無有異意。一切在菩薩無有離時。縱一切魔不能動。一切人如鏡中像。見一切佛如晝一切從法行。為入清淨菩薩行。如是佛言。持是行法故致三昧便得三昧。現在諸佛悉在前立。何因致現在諸佛悉在前立三昧。如是□陀和。其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持戒完具。獨一處止。心念西方阿彌陀佛。今現在隨所聞當念。去是間千億萬佛剎。其國名須摩提。在眾菩薩中央說經。一切常念阿彌陀佛。佛告□陀和。譬如人臥出於夢中。見所有金銀珍寶。父母兄弟妻子親屬知識。相與娛樂喜樂無輩。其覺已為人說之。後自淚出念夢中所見。如是□陀和菩薩。若沙門白衣。所聞西方阿彌陀佛剎。當念彼方佛不得缺戒。一心念若一晝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以後。見阿彌陀佛。於覺不見。於夢中見之。譬如人夢中所見。不知晝不知夜。亦不知內不知外。不用在冥中故不見。不用有所蔽礙故不見。如是□陀和。菩薩心當作是念。時諸佛國界名大山須彌山。其有幽冥之處悉為開闢。目亦不蔽。心亦不礙。是菩薩摩訶薩。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到其佛剎。不於是間終。生彼間佛剎乃見。便於是間坐。見阿彌陀佛。聞所說經悉受得。從三昧中悉能具足。為人說之。譬若有人。聞墮舍利國中。有婬女人名須門。若復有人。聞婬女人阿凡和梨。若復有人。聞優陂洹作婬女人。是時各各思念之。其人未曾見此三女人。聞之婬意即為動。便於夢中各往到其所。是時三人皆在羅閱祇國。同時念。各於夢中到是婬女人所與共棲宿。其覺已各自念之。佛告□陀和。我持三人。以付。若持是事為人說經。使解此慧至不退轉地得無上正真道。然後得佛號曰善覺。如是□陀和。菩薩於是間國土聞阿彌陀佛。數數念。用是念故。見阿彌陀佛。見佛已從問。當持何等法生阿彌陀佛國。爾時阿彌陀佛。語是菩薩言。欲來生我國者。常念我數數。常當守念。莫有休息。如是得來生我國。佛言。是菩薩用是念佛故。當得生阿彌陀佛國。常當念如是佛身。有三十二相悉具足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比丘僧中說經。說經不壞敗色。何等為不壞敗色。痛癢思想。生死識魂神。地水火風。世間天上。上至梵摩訶梵。不壞敗色。用念佛故得空三昧。如是為念佛。佛告□陀和。菩薩於三昧中誰當證者。我弟子摩訶迦葉。因坻達菩薩。須真天子。及時知是三昧者。有行得是三昧者是為證。何等為證。證是三昧知為空定。佛告□陀和。乃往去時有佛。名須波日。時有人行出入大空澤中不得飲食飢渴而臥。出便於夢中得香甘美食。飲食已其覺腹中空。自念一切所有皆如夢耶。佛言。其人用念空故。便逮得無所從生法樂。即逮得阿惟越致。如是□陀和。菩薩其所向方。聞現在佛。常念所向方欲見佛。即念佛不當念有。亦無我所立。如想空當念佛立。如以珍寶倚琉璃上。菩薩如是見十方無央數佛清淨。譬如人遠出到他郡國。念本鄉里家室親屬財產。其人於夢中。歸到故鄉里見家室親屬。喜共言語。於夢中見以覺為知識說之。我歸到故鄉里見我家室親屬。佛言。菩薩如是。其所向方。聞佛名。常念所向方欲見佛。菩薩一切見佛。如持珍寶著琉璃上。譬如比丘觀死人骨著前。有觀青時。有觀白時。有觀赤時。有觀黑時。其骨無有持來者。亦無有是骨。亦無所從來是意所作想有耳。菩薩如是持佛威神力。於三昧中立。在所欲見何方佛。欲見即見。何以故。如是□陀和。是三昧佛力所成。持佛威神。於三昧中立者。有三事。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持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見佛。譬若□陀和。年少之人。端正姝好莊嚴。已如持淨器盛好麻油。如持好器盛淨水。如新磨鏡。如無瑕水精。欲自見影。於是自照悉自見影。雲何□陀和。其所麻油。水鏡水精。其人自照。寧有影從外入中不。□陀和言。不也天中天。用麻油水精水鏡淨潔故。自見其影耳。其影亦不從中出。亦不從外入。佛言。善哉善哉。□陀和。如是□陀和。色清淨。所有者清淨。欲見佛即見。見即問。問即報。聞經大歡喜。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三處。欲處。色處。無想處。是三處意所為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是怛薩阿竭。心是我身。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泥洹。是法無可樂者。皆念所為。設使念為空耳。設有念者亦了無所有。如是□陀和。菩薩在三昧中立者所見如是。佛爾時頌偈曰。  心者不知心  有心不見心  心起想則癡  無想是泥洹  是法無堅固  常立在於念  以解見空者  一切無想念   四事品第三   菩薩有四事法。疾逮得三昧。何等為四。一者所信無有能壞者。二者精進無有能逮者。三者所入智慧無有能及者。四者常與善師從事。是為四。菩薩復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何等為四。一者不得有世間思想。如指相彈頃三月。二者不得臥出三月。如指相彈頃。三者經行不得休息。不得坐三月。除其飯食左右。四者為人說經。不得望人衣服飲食。是為四。菩薩復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何等為四。一者合會人至佛所。二者合會人使聽經。三者不嫉妒。四者教人學佛道。是為四。菩薩復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何等為四。一者作佛形像若作畫。用是三昧故。二者用是三昧故。持好疋素令人寫是三昧。三者教自貢高人內佛道中。四者常護佛法。是為四。時佛說偈而歎曰。常當樂信於佛法。誦經念空莫中止。精進除睡臥。三月莫得懈。坐說經時安諦受學。極當廣遠。若有供養饋遺者。莫得喜。無所貪慕。得經疾。佛者色如金光。身有三十二相。一相有百福功德。端政如天金成作。過去佛當來佛。悉豫自歸。今現在佛。皆於人中最尊。常念供養。當供養於佛。花香擣香飯食具足。當持善意。用是故。三昧離不遠。持常鼓樂倡伎。樂於佛心。常當娛樂。為求是三昧者。當作佛像。種種具足種種姝好。面目如金光。求是三昧者。所施常當自樂。與持戒當清潔高行。棄捐懈怠。疾得是三昧不久。瞋恚不生。常行於慈心。常行悲哀。等心無所憎惡。今得是三昧不久。極慈於善師視當如佛。瞋恚嫉貪不得有。於經中施不得貪。如是教。當堅持諸經法。悉當隨是入。是為諸佛之道徑。如是行者。今得三昧不久。   佛告□陀和。如是等菩薩。當慈心常樂於善師。所視師當如佛。悉具足承事。欲書是三昧經時。若欲學時。菩薩敬師如是。□陀和。菩薩於善師有瞋恚。有持善師。短視善師不如佛者。得三昧難。譬如□陀和。菩薩明眼人夜半視星宿見星其眾多。如是□陀和。菩薩持佛威神。於三昧中立。東向視見若干百佛。若干千佛。若干萬佛。若干億佛。如是十方等悉見諸佛。佛告□陀和。是菩薩如佛眼悉知悉見。如是□陀和。是菩薩欲得今現在諸佛悉在前立三昧。佈施當具足。持戒如是。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度脫智慧身悉具足。時佛歎曰。如淨眼人夜半上向視星宿不可計。晝日思念悉見。菩薩如是逮得三昧者。見不可復計百千佛。從三昧中覺以悉念見。自恣為諸弟子說。佛言。如我眼清淨常見於世間。菩薩如是得三昧。以見不可復計佛。見佛不視身相。但視十種力。不如世間人有貪。消滅諸毒以清淨不復想。菩薩逮功德如是。聞是經。遵是經如泥洹。聞是法空空。無有恐怖。我當作是說經。用眾人民故。皆令得佛道。佛言。如我比丘阿難黠慧聞經即受持。菩薩如是逮得是三昧。以聞不可計經卷悉受持。佛言。如阿彌陀佛剎諸菩薩。常見不可計佛。如是菩薩得三昧。以常見不可計佛。所信常有哀心。譬如渴者欲得飲。常有極大慈。棄捐世俗事。常樂持經施。用是故清淨得三昧不久。   譬喻品第四   佛告□陀和。菩薩慈求三昧者。得是三昧已。不精進行者。譬如□陀和。有人載滿舡珍寶。欲持度大海。未至舡中道壞。閻浮利人皆大悲念。亡我爾所珍寶。如是□陀和。是菩薩聞是三昧已。不書不學不誦不持如中法。一切諸天人民。皆為大悲憂言。乃亡我爾所經寶。用失是深三昧故。佛言。是三昧經者。是佛所囑。佛所稱譽。聞是深三昧經者。不書不學不誦。不守不持如法者。反覆愚癡自用以為高耶。不受是經意欲高才。反不肯學是三昧。譬如□陀和。愚癡之子。有人與滿手栴檀香。不肯受之。反謂與之不淨栴檀香。其貨主語其人言。此栴檀香。卿莫謂不淨乎。且取嗅之知香不。試視之知淨不。癡人閉目不視不肯嗅。佛言。其聞是三昧者。如是不肯受之反棄捨去。是為不持戒人。反捨是珍寶經。是為愚癡無智。自用得禪具足為度。反呼世間為有。不入空。不知無。其人聞是三昧已。不樂不信。不入中。反作輕戲語。佛亦有深經乎。亦有威神乎。反形言。世間亦有比丘如阿難乎。佛言。其人從持是三昧者。所去兩兩三三。相與語雲。是語是何等說乎。是何從所得是語乎。是為自合會作是語耳。是經非佛所說。佛告□陀和。譬如賈客持摩尼珠。示田家癡子。其人問賈客。評此幾錢。賈客答言。夜半時於冥處。持是摩尼珠著冥中。其明所照至直滿其中寶。佛言。其人殊不曉其價。反形是摩尼珠言。其價能與一頭牛等不。寧可貿一頭牛想。是不復過此。與我者善。不肯者已。如是□陀和。其人聞是三昧不信者。反形是經如是。佛言。如菩薩持是三昧。受信者便隨行。四面皆擁護無所畏。持禁戒完具為得高明。黠慧深入為他人說之。菩薩當持是三昧分佈語人。展轉相傳當令是三昧久在。佛言。癡人自於前世佛所。不供養。不作功德。反自貢高。多行誹謗嫉妒用財利故。但欲求名。但欲嘩說。不得善師。亦不明經。聞是三昧已不信不樂不入中。反誹謗人言。是彼不知愧為自作是經耳。是經非佛所說。佛告□陀和今我具語汝如是。□陀和。求菩薩道者。若善男子善女人。持是三千國土。滿其中珍寶。施與佛。設有是功德。不如聞是三昧。若有菩薩聞是三昧信樂者。其福轉倍多。時佛歎曰。是三千國土。滿其中珍寶施於佛。持用求佛。復有異人。持是三昧者。是佛所稱譽。聞信者其福倍多。佛言。是迷惑自貢高人。不信者及與惡知識從事。聞此經不信不樂。是為於我經中怨家無異。是不持戒人。在自大中。其餘人展轉聞其言信隨之。此為壞佛法。其人相告言。是經為非佛所說。直作是誹謗。佛言。有信是三昧者。其人宿命曾見過去佛。已用是故我為是信者說是三昧耳。是輩之人。常護佛法。聞是經信樂者。當作是知離佛不遠。若持戒堅者。常正心恭敬於經。我用是故為是人說耳。   佛告跋陀和。我所說無有異。爾故說是語耳。今見我說是三昧者。其人卻後世時。聞是三昧終不疑。不形笑。不言不信。除在惡師邊。正使在善師邊。其功德薄少。如是輩人。復轉與惡師從事。是輩人者。聞是三昧不信不樂不入中。何以故。其人未久學。所更佛少所信。智慧少故不信耳。佛告□陀和。其有菩薩。聞是三昧。不形笑。不誹謗者。歡喜不中疑。不言乍信乍不信。樂書樂學樂誦樂持。佛言。我悉豫知豫見。已其人不獨於一佛。所作功德不於二若三若十。悉於百佛所聞是三昧。卻後世時聞是三昧者。書學誦持經卷。最後守一日一夜。其福不可計。自致阿惟越致。所願者得。佛告□陀和。聽我說譬喻。譬如□陀和有人。取一佛剎。悉破碎如塵。其人取此一塵。悉復破盡如一佛剎塵。都盧悉取一一塵。皆復塵碎盡如一佛剎塵。雲何□陀和。是塵其數寧多不。□陀和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告□陀和。我為汝曹引此譬喻。若有一菩薩。盡取是一塵置一佛剎。其數爾所佛剎。滿其中珍寶悉持供養諸佛。不如聞是三昧。若復有一菩薩聞是三昧已。書學誦持為他人說。須臾間。是菩薩功德不可復計。佛言。持是三昧者。書學誦持為他人說。其福乃爾。何況守是三昧悉具足者。佛爾時頌偈曰。  三千大千之國土  滿中珍寶用佈施  設使不聞是像經  其功德福為薄少  若有菩薩求眾德  當講奉行是三昧  疾悉諷誦此經法  其功德福無有量  如一佛國塵世界  皆破壞碎以為塵  彼諸佛土過是數  滿中珍寶用佈施  其有受持是世尊  四句之義為人說  是三昧者諸佛慧  得聞功德叵比喻  何況有人自講說  受持諷誦念須臾  轉加增進奉行者  其功德福無有量  假使一切皆為佛  聖智清淨慧第一  皆於億劫過其數  講說一偈之功德  至於泥洹讚詠福  無數億劫悉歎誦  不能盡究其功德  於是三昧一偈事  一切佛國所有地  四方四隅及上下  滿中珍寶以佈施  用供養佛天中天  若有聞是三昧者  得其福祐過於彼  安諦諷誦講說者  引譬功德不可喻  其人貢高終不起  亦無有趨惡道時  解了深法不疑結  行斯三昧德如是  學士為以見奉吾  德重精進普不著  增益信明為菩薩  力學三昧佛所讚  屬累汝等常勸教  力行精進無放逸  自勖勇猛勤修行  令得大道不復反  其有誦受是三昧  已為面見百千佛  假使最後大恐懼  持此三昧無所畏  行是比丘以見我  常為隨佛不遠離  菩薩聞習三昧者  義當受持為人說  菩薩得是三昧者  爾乃名曰博達慧  為逮總持佛稱譽  疾成佛道智如海  常恆誦說是三昧  當從佛法世尊教  聞其種姓得等覺  如佛所說無有異   般舟三昧經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8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中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無著品第五   佛告□陀和。是菩薩三昧當雲何譬。如佛今於若前說經。菩薩當作是念。諸佛悉在前立。當具足念諸佛端正。悉欲逮見一一想。當想識無有能見諸佛頂上者。悉具足作是想見諸佛。當作是念我身亦當逮得如是。亦當逮得身想如是。亦當逮得持戒三昧如是。當作是念。我當從心得從身得。復更作念。佛亦不用心得。亦不用身得。亦不用心得佛。亦不用色得佛。何以故。心者佛無心。色者佛無色。不用是心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佛色以盡。佛痛癢思想。生死識了盡。佛所說盡者。愚癡不見不知。智者曉了之。作是念。當持何等念得佛。當持身得佛。當持智慧得佛。復作是念。亦不用身得佛。亦不用智慧得佛。何以故。智慧索不能得。自復索我了不可得。亦無所得。亦無所見。一切法本無所有念有因著。無有反言有亦著。是兩者亦不念。亦不復適得其中。但用是故。亦不在邊。亦不在中。亦不有亦不無。何以故。諸法空。是如泥洹。亦不壞亦不腐亦不堅。亦不在是間。亦不在彼邊。無有想。不動搖。何等為不動搖。智者不計。是故不動搖。如是□陀和。菩薩見佛。以菩薩心念無所著。何以故。說無所有。經說無所有。中不著。壞本絕本。是為無所著。如是□陀和。是菩薩守是三昧。當作是見佛。不當著佛。何以故。設有所著為自燒。譬如大假鐵著火中燒正赤。有智者不當以手持。何以故。燒人手。如是□陀和。菩薩見佛不當著。色痛癢思想生死識不當著。何以故。著者為燒身。見佛但當念其功德。當索摩訶衍。佛告□陀和。是菩薩於三昧中不當有所著。不著者疾得是三昧。佛爾時頌偈言。  如新磨鏡盛油器  女人莊飾自照形  於中起生婬欲心  放逸恣態甚迷荒  追不至誠虛捐法  為色走使燒其身  女人患害從是起  用不解法非常空  有想菩薩亦如是  我當成佛逮甘露  度脫人民憂惱患  有人想故為不解  求索人本不可得  亦無生死及泥洹  法不可擁如水月  觀察佛道無歸趣  黠慧菩薩當了是  解知世間悉本無  於諸人物無所著  疾速於世得佛道  諸佛從心解得道  心者清淨明無垢  五道鮮潔不受色  有解是者成大道  一切諸法無色漏  離想者空無想空  絕去婬欲則脫心  有解此者得三昧  精進奉行求佛道  常聽諸法本清淨  無得行求無不求  於是三昧不難得  觀察所有如虛空  道意寂然審第一  無想無作亦無聞  是為解了尊佛道  見一切色不想念  眼無所著無往來  常觀諸佛等如空  已度世間諸所求  其人清淨眼無垢  奉行精進常寂然  無量經法悉受持  思惟分別是三昧  行是三昧無所著  除一切冥得定意  不見世雄無賢聖  諸外異道聞此惑  超度思想當志求  心以清淨得見佛  睹諸佛已不復見  爾乃解是尊三昧  於地水火莫能礙  風種虛空亦不蔽  行是精進見十方  坐遙聽受所化法  如我於是講說經  樂道法者面見佛  作行懃力而不著  唯從世尊所說法  行者如是無所念  專聽道義興法施  常念解了是三昧  普諦受誦佛所講  過去諸佛皆論法  當來世尊亦復然  讚說宣佈分別義  皆共嘆講是三昧  我亦如是為人尊  在世無上眾生父  皆悉解知此道眼  故解說示寂三昧  其有講受是三昧  身常安隱意不荒  是為諸佛無量德  致尊佛道獲不難  廣採眾經不可議  欲達一切諸佛化  速疾去欲諸垢塵  精進行是淨三昧  現世欲見無數佛  樂從諸尊聽受法  速疾去色除所著  行是清淨寂三昧  於是無貪及瞋恚  捨離愚癡捐憎愛  棄遠無黠除狐疑  如是得解空三昧   般舟經四輩品第六   □陀和菩薩白佛。難及天中天說三昧者。若有菩薩。棄愛慾作比丘。聞是三昧已。當雲何學。雲何持。雲何行。佛言。若有菩薩。棄愛慾作比丘。意欲學是三昧者。誦是三昧者。持是三昧者。當清淨持戒。不得缺戒大如毛髮。何等為菩薩不缺戒。一切悉護禁法。出入行法。悉當護不得犯戒大如毛髮。常當怖畏遠離於諛諂。悉當護禁。作是護者是為清淨持戒。何等為菩薩缺戒者。是菩薩求色。何等為求色。其人意念。持是功德。使我後世生若作天。若作遮迦越王。佛言。用是比此菩薩為缺戒。其人久持是行持是戒。持是自守福欲所生處。樂於愛慾中。是為毀戒。佛告□陀和。是菩薩比丘。欲學是三昧者。清淨持戒。完具持戒不諛諂。持戒當為智者所稱譽。為羅漢所稱譽。於經中當佈施。當精進所念強。當多信勸樂。常承事於和上。當承事於善師。所從聞是三昧者。所可聞是三昧處。當視其人。如佛。佛告□陀和。是菩薩視師如視佛者。得三昧疾。設不恭敬於善師。輕易於善師。欺調於善師。正使久學是三昧。久持久行。設不恭敬師者疾亡之。佛告□陀和。是菩薩。若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得聞是三昧當視如佛。所聞三昧處當尊敬。佛告□陀和。菩薩所聞是三昧處。不當持諂意。向是菩薩不得諂意。常當樂獨處止。不惜身命。不得悕望人有所索。常行乞食。不受請。不嫉妒。自守節度。如法住。所有趣足而已。經行不得懈。不得臥出。如是□陀和。如是經中教其棄愛慾作比丘學是三昧者。當如是守。如是□陀和菩薩白佛難及天中天所說法。若有後世懈怠菩薩。聞是三昧已不肯精進。其人自念。我當於後當來佛所索是三昧。耳。雲何言我曹身羸極有病瘦恐不能求。聞是經已懈怠不精進。若復有菩薩精進者。欲學是經。當教之隨是經中法教。用是經故。不惜軀命。不望人有所得者。有人稱譽者不用喜。不大貪缽震越。無所愛慕。常無所欲。聞是經不懈怠。常精進。其人不念。我當於後當來佛所乃求索。自念使我筋骨髓肉皆使枯腐。學是三昧終不懈怠。自念我終不懈怠死也聞是經已無不歡樂。時佛言。善哉善哉□陀和。所說者無有異。我助其歡喜。過去當來今現在佛悉助歡喜。佛爾時頌偈言。  如我今所說法  悉受學獨處止  行功德自守節  是三昧不難得  常乞食不受請  悉棄捨諸欲樂  所從聞是三昧  敬法師如世尊  有誦行是三昧  常精進莫懈怠  不得惜於經法  不求供乃與經  其有受是三昧  爾乃為是佛子  學奉行如是者  得三昧終不久  常懃力不懈怠  除睡眠心開解  當遠離惡知識  然後從是法行  去放逸不休息  常捨離眾聚會  比丘求斯三昧  隨佛教當如是   □陀和菩薩白佛。比丘尼求菩薩道。欲學是三昧。欲守是三昧。當持何等法。住學守是三昧。佛告□陀和。比丘尼求摩訶衍三拔致。是三昧學守者。當謙敬。不當嫉妒。不得瞋恚。去自貢高。去自貴大。卻於懈怠。當精進棄於睡眠不得臥出。悉卻財利。悉當淨潔護。不得惜軀命。常當樂於經。當求多學。當棄婬恚癡。出魔羅網去。當棄所好服飾珠環。不得惡口。不得貪愛好缽震越。當為人所稱譽不得有諛諂。學是三昧時。當敬善師視如佛。當承是經中教守是三昧。佛爾時頌偈言。  比丘尼行恭敬  不妒嫉離瞋恚  除憍慢去自大  行是者得三昧  當精進卻睡臥  捐所欲不貪壽  一心慈於是法  求三昧當如是  無得聽貪婬心  棄瞋恚及愚癡  莫得墮魔羅網  求三昧當如是  設有學是三昧  無調戲捨貪身  一切捐眾狐疑  當至誠不虛飾  捨小慈常大慈  敬善師無己已  當去離於眾惡  求三昧當如是  行求法欲得者  不貪著缽震越  從人聞爾三昧  視如佛等無異   □陀和菩薩白佛。若有白衣菩薩。居家修道。聞是三昧已欲學者。欲守者。當雲何於法中立。學守是三昧。佛告□陀和。白衣菩薩。聞是三昧已欲學守者。當持五戒堅淨潔住。酒不得飲。亦不得飲他人。不得與女人交通。不得自為。亦不得教他人為。不得有恩愛於妻子。不得念男女。不得念財產。常念欲棄妻子。行作沙門。常持八關齋。齋時常當於佛寺齋。常當念佈施不念我。當自得其福。當用萬民故施。常當大慈於善師。見持戒比丘不得輕易說其惡。作是行已。當學當守是三昧。佛爾時頌偈言。  有居家菩薩  欲得是三昧  常當學究竟  心無所貪慕  誦是三昧時  思樂作沙門  不得貪妻子  捨離於財色  常奉持五戒  一月八關齋  齋時於佛寺  學三昧通利  不得說人惡  無形輕慢行  心無所榮冀  當行是三昧  奉敬諸經法  常當樂於道  心無有諂偽  棄捨慳妒意  有學是三昧  常當行恭敬  捨自大放逸  奉事比丘僧   □陀和菩薩白佛。若有優婆夷。求摩訶衍三拔致。聞是三昧已欲學守者。當行何等法學守是三昧。佛告□陀和。若優婆夷。求摩訶衍三拔致。聞是三昧已欲學守者。當持五戒自歸於三。何等為三自歸於佛歸命於法。歸命於比丘僧。不得事餘道。不得拜於天。不得示吉良日。不得調戲。不得慢恣。不得有貪心。優婆夷常當念佈施。歡樂欲聞經。力多學問優婆夷常當敬重於善師。心常不倦不懈。若比丘比丘尼過者。常以坐席賓主飲食待之。佛爾時頌偈言。  若有優婆夷  誦是三昧者  當從佛法教  奉五戒完具  守是三昧時  當尊敬於佛  及法比丘眾  恭敬其善師  不得事餘道  勿祠祀於天  行是三昧者  見人立迎逆  除去殺盜婬  至誠不兩舌  無得向酒家  當行是三昧  心不得懷貪  常當念施與  除去諛諂意  無得說人短  常當恭敬事  比丘比丘尼  聞法語悉受  學三昧如是   般舟經授決品第七   □陀和菩薩問佛。少有及者天中天怛薩阿竭。乃說是三昧。諸菩薩所樂精進行。無有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般泥洹後。是三昧者。當在閻浮利內不。佛告□陀和菩薩。我般泥洹後。是三昧者當現在四十歲其後不復現。卻後亂世佛經且欲斷時。諸比丘不復承用佛教。然後亂世時。國國相伐。於是時是三昧當復現閻浮利內。用佛威神故。是三昧經復為出。□陀和菩薩。羅鄰那竭菩薩。從坐起正衣服。叉手於佛前白佛。佛般泥洹後亂世時。我曹共護是三昧。持是三昧。具足為人說之。聞是經卷無有厭極時。摩訶須薩和菩薩。憍曰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菩薩因坻達菩薩。和輪調菩薩。共白佛言。佛般泥洹去。卻後亂世時。是經卷者。我輩自共護持。使佛道久在。其有未聞者。我輩當共為說。教授是深經。世間少有信者。我曹悉受之。時五百人從坐起。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叉手於佛前往白佛。佛般泥洹後亂世時。聞是三昧悉自持護願持。我五百人囑累是八菩薩。時佛笑。口中金色光出。至十方不可計佛國。悉照明還遶身三匝從頭上入。阿難從坐起更被袈裟。前至佛所為佛作禮。卻住叉手。以偈讚曰。  其心清淨行無穢  神通無極大變化  已過諸礙超眾智  光明除冥去垢塵  智慧無量心普解  佛天中天鶡鴨音  一切外道莫能動  何緣而笑出妙光  願正真覺為解說  慈愍一切眾生尊  若有聞佛柔濡音  解釋達聖化俗行  世尊所感非唐舉  眾聖導師不妄笑  今者誰當在決中  世雄願為解此意  今日誰住道德堅  誰當逮得興妙行  誰今受得深法藏  無上道德眾所歸  今日誰當愍世間  誰當奉受是法教  誰堅立於佛智慧  世尊願為解說之   佛爾時為阿難說偈言。  佛語阿難汝見不  五百人等在前立  其心歡然歌頌曰  我等亦當逮是法  顏色和悅敬視佛  我等何時得如是  皆悉竦立嗟嘆佛  我輩會當逮如是  五百人等今現在  名字雖異本行同  常樂奉受是深經  於當來世亦復然  今我囑累告汝等  佛慧無量知彼本  是等不獨見一佛  亦不立此得其慧  徹照彼之宿世命  以曾更見八萬佛  五百人等存在道  常解經義勉行成  勸助無數諸菩薩  常行慈哀護經法  勸化一切眾人民  悉令逮得大道行  知見過去諸世尊  睹八十億那術數  名德普大脫於心  擁護是法三轉行  現世於此受我教  分佈供養是舍利  安諦受習佛所化  皆悉諷誦有所付  著於塔寺及山中  若付天龍乾陀羅  各各轉授經卷已  壽命終訖生天上  天上壽盡還世間  各各而生異種姓  當復取此佛道行  分別是經如所願  用愛樂斯經法故  求輒得之持奉行  令無數人得聽聞  欣踴難量心無等  是等黠慧不厭法  非貪軀體及壽命  降伏一切諸外道  授與經法弘其志  是經法者無能得  及持諷誦講說者  今四輩人住我前  五百之眾能堪持  是八菩薩□陀和  羅鄰那竭那羅達  摩訶須薩和輪調  因坻須深憍曰兜  比丘及尼清信士  奉玄妙法上義句  常以經道哀世間  宣暢方等普流化  □陀和等八菩薩  於五百眾為英雄  常當奉持方等經  於世之俗無所著  釋一切縛解空慧  紫磨金色百福相  恆行慈哀度眾生  施以安隱滅諸塵  壽終之後生法家  不復歸於三惡道  世世相隨常和協  然後逮得尊佛道  已棄捐於八難處  遠離一切諸惡道  其功德行莫能稱  所受福祐無能量  當復值見彌勒佛  鹹同一心往自歸  悉共供養等慈哀  逮於無上寂滅句  其心僉然而和同  正意奉事人中尊  不猗俗事得法忍  疾逮無上大道行  彼常奉持此經法  夙興夜寐而諷誦  殖眾功德修梵行  睹彌勒時義若此  於是賢劫所興佛  慈哀世間放光明  每所在處普持法  奉事去來現在佛  皆悉供養諸世雄  見三世尊無眾毒  當疾逮得尊佛道  不可思議無有量  中有前得佛道者  後人展轉相供養  不可計劫那術數  如是終竟乃斷絕  於是居士□陀和  羅鄰那竭那羅達  及須薩和憍曰兜  曾見諸佛如恆沙  常當奉事正法化  宣佈諸佛無億教  道行無量不可稱  至於無數億劫中  假使有人受持名  所周旋處若夢中  如是勇猛導世間  皆當逮得無上道  若有睹見及聞聲  其心欣然踴躍者  皆得佛道不復疑  何況奉受供養者  若瞋恚之及罵詈  持惡意向撾捶者  於是八人威神恩  尚使得佛況恭敬  彼所受法不可議  名稱無量及壽命  光明無限德無疑  智慧無量行亦然  常得面見無量佛  清淨之戒如恆沙  於是廣普行佈施  以用求索無上道  無數億劫說其福  莫能齊限厥功德  受是經法誦習者  逮於大道不復難  其有愛樂此經卷  受誦諷持講說者  當知五百人中人  其心愛樂終不疑  假使施得是經法  愛樂道義加精進  行清淨戒除睡臥  逮是三昧終不難  欲獲安隱布經戒  比丘受學在閑居  常行分衛知止足  逮是三昧終不難  捨離眾鬧不受請  口莫貪味棄愛慾  所從聞是經法者  敬如世尊常供事  除去慳貪受是法  斷絕婬欲棄愚癡  發起大道心無疑  然後學行是三昧  行無所著捨諸欲  常自謹慎棄恚恨  精進奉行佛法教  然後受學是三昧  不貪男女及所有  遠離憍慢並妻妾  居家修道常慚愧  然後學誦是三昧  無賊害心行柔順  不樂謗訕捨諸惡  不用色求得法忍  當善諷誦是三昧  若比丘尼學是法  常當恭敬棄憍慢  遠離調戲及貢高  得是三昧不復難  常行精進除睡臥  不計吾我諸人物  愛樂法者不惜命  然後學誦是三昧  制婬姪意捨所著  無瞋恚心棄諛諂  終不復墮魔羅網  持是三昧得如是  於諸眾生行平等  除去放逸眾塵埃  性無卒暴及粗言  然後學誦是三昧  於缽震越及衣服  不得須臾有貪愛  尊敬善師視如佛  然後學誦是三昧  以逮善利離惡道  一心信樂佛法教  遠離一切八難處  持是經者得如是   般舟經擁護品第八   □陀和菩薩。羅鄰那竭菩薩。憍曰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菩薩。摩訶須薩和菩薩。因坻達菩薩。和倫調菩薩。見佛所說。是八菩薩皆大歡喜。持五百劫波育錦衣。持珍寶佈施。持身自歸供養佛。佛語阿難。是□陀和等。於五百菩薩人中之師。常持中正法。合會隨順教莫不歡喜者。歡樂心。隨時心。清淨心卻欲心。是時五百人皆叉手立佛前□陀和菩薩白佛言。菩薩持幾事得是三昧。天中天。佛言。菩薩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何等為四。一者不信餘道。二者斷愛慾。三者如法行。四者無所貪生。是為四。菩薩疾得是三昧。佛告□陀和。若有菩薩學是三昧者。若持若誦若守。今世即自得五百功德。譬如□陀和慈心比丘終不中毒。終不中兵。火不能燒。入水不死。帝王不能得其便。如是菩薩守是三昧者。終不中毒。終不中兵。終不為火所燒。終不為水所沒。終不為帝王得其便。譬如□陀和劫盡壞燒時。持是三昧菩薩者。正使墮是火中火即為滅。譬如大甖水滅小火。佛告□陀和。我所語無有異。是菩薩持是三昧者。若帝王若賊若水若火。若龍若蛇。若閱叉鬼神若猛獸若大蟒若蛟龍。若師子若虎若狼若狗。若人若非人。若□玃。若薜荔。若鳩洹鬼神。若欲嬈人。若欲殺人。若欲奪人缽震越。若壞人禪奪人念。設欲中是菩薩者終不能中。佛言。如我所語無有異除其宿命所請。其餘無有能中者。佛言。我所語無有異若有菩薩持是三昧者。終不病目。若耳鼻口。身體無病。其心終不憂終不厄。是菩薩。若死若近死。設有是患者。佛語為有異。除其宿命所作。復次□陀和。是菩薩諸天皆稱譽。諸龍皆稱譽。諸閱叉鬼神皆稱譽。諸阿須輪皆稱譽。迦留羅鬼神。真陀羅鬼神。摩□勒鬼神。若人非人皆稱譽是菩薩。諸佛天中天。皆稱譽是菩薩。復次□陀和。是菩薩為諸天所護。為諸龍所護。四天王。釋提桓因。梵三缽天。皆護是菩薩。閱叉鬼神。乾陀羅鬼神。阿須倫鬼神。迦留羅鬼神。真陀羅鬼神。摩□勒鬼神。若人非人。皆共擁護是菩薩。諸佛天中天。皆共擁護是菩薩。復次□陀和。是菩薩為諸天所敬愛。諸龍閱叉鬼神。乾陀羅鬼神。阿須倫鬼神。迦留羅鬼神。真陀羅鬼神。摩□勒鬼神。若人非人。皆共敬愛時菩薩。諸佛天中天。皆無有愛慾。以道德故皆復敬愛是菩薩。復次□陀和。是菩薩諸天皆欲見之。諸龍閱叉鬼神。乾陀羅鬼神。阿須倫鬼神。迦留羅鬼神。真陀羅鬼神。摩□勒鬼神。若人非人。皆思樂欲見是菩薩。諸佛天中天。皆各各欲使是菩薩往到其所。用人民故欲使往。復次□陀和。是菩薩諸天皆來至其所。諸龍閱叉鬼神。乾陀羅鬼神。阿須輪鬼神。迦留羅鬼神。真陀羅鬼神。摩□勒鬼神。若人非人。皆來至是菩薩所。與共相見。諸佛天中天。菩薩不但晝日見。夜於夢中。若見諸佛身。若諸佛各各自說其名字。復次□陀和。是菩薩所未誦經。前所不聞經卷。是菩薩持是三昧威神。夢中悉自得其經卷名。各各悉見悉聞經聲。若晝日不得者。若夜於夢中悉見得。佛告□陀和。若一劫。若復過一劫。我說是菩薩持是三昧者。說其功德不可盡竟。何況力求得是三昧者。佛爾時頌偈言。  若有菩薩學誦是  佛說三昧寂定義  假使欲嘆其功德  譬如恆邊減一沙  刀刃矛戟不中傷  盜賊怨家無能害  國王大臣喜悅向  學此三昧得如是  蚖蛇含毒誠可畏  見彼行者毒疾除  不復瞋恚吐惡氣  誦是三昧得如是  怨仇嫌隙莫能當  天龍鬼神真陀羅  睹其威光皆嘿然  學此三昧得如是  山野弊狼及大蟒  師子猛虎鹿□玃  無傷害心攝藏毒  悉來親護是行者  弊惡鬼神將人魂  諸天人民懷害心  感其威神自然伏  學此三昧得如是  其人不病無苦痛  耳目聰明無闇塞  言辭辯慧有殊傑  行三昧者速逮是  其人終不墮地獄  離餓鬼道及畜生  世世所生識宿命  學此三昧得如是  鬼神乾陀共擁護  諸天人民亦如是  並阿須倫摩□勒  行此三昧得如是  諸天悉共頌其德  天人龍鬼真陀羅  諸佛嗟歎令如願  諷誦說經為人故  其人道意不退轉  法慧之義而無盡  姿顏美艷無與等  誦習此經開化人  國國相伐民荒亂  飢饉荐臻懷苦窮  終不於中夭其命  能誦此經化人者  勇猛降伏諸魔事  心無所畏毛不豎  其功德行不可議  行此三昧得如是  妖蠱幻化及符書  穢濁邪道不正行  終無有能中其身  用愛樂法達本故  一切悉共歌其德  具足空慧佛尊子  然後當來最末世  手得是經得如是  常行精進懷喜踴  同心和悅奉此法  受持經卷講諷誦  今我以是為彼說   般舟經羼羅耶佛品第九   佛告□陀和。乃往昔時不可計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羼羅耶佛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於世間極尊。安定於世間。於經中大明。天上天下號曰天中天。爾時有長者子名須達。與二萬人俱。來至羼羅耶佛所。為佛作禮卻坐一面。須達長者子問羼羅耶佛是三昧。羼羅耶佛。知須達長者子心所念。便為說是三昧。須達長者子聞是三昧已大歡喜。即悉諷受得作沙門。求是三昧八萬歲。時長者子須達。從佛聞經甚眾多。悉從無央數佛聞經。其智慧甚高明。長者子須達。其後壽終生忉利天上。以後復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爾時故劫中復有佛。名術闍波提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菩。時佛在剎利家生。爾時長者子須達。復於佛所聞是三昧復求之。時長者子須達。其後復於故劫中復有佛。名賴毘羅耶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婆羅門種。時長者子須達。復於佛所受是三昧。求守八萬四千歲佛告□陀和。長者子須達。卻後八萬劫得作佛。名提和竭羅。爾時長者子須達。為人高明勇猛智慧甚廣。佛言。見是三昧不。□陀和。饒益乃爾。使人成就得佛道。若有菩薩得是三昧者。當學誦當持當教人當守。如是者得佛不久。若曹知不□陀和。是三昧者是菩薩眼。諸菩薩母。諸菩薩所歸仰。諸菩薩所出生。若知不□陀和。是三昧者破去於冥。明於天上天下。若知不。□陀和。是菩薩三昧者。是諸佛之藏諸佛之地。是珍寶淵海之泉。是無量功德之鎮益。明哲之經。當作是知三昧所出。如是從是中出佛。聞經正立於四意止中。何等為四意止中。一者自觀身。觀他人身。自觀身觀他人身者。本無身。二者自觀痛癢。觀他人痛癢。自觀痛癢觀他人痛癢者本無痛癢。三者自觀意。觀他人意。自觀意觀他人意者。本無意。四者自觀法觀他人法。自觀法觀他人法者。本無法。佛告□陀和。是三昧誰當信者。獨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阿惟越致。阿羅漢。乃信之耳。有愚癡迷惑心者。離是現在佛前立三昧遠。何以故。是法當念佛當見佛。佛告□陀和。是菩薩當念佛當見佛當聞經。不當有著。何以故。佛本無是法無所因。何以故。本空無所有。各各行法念。是法中無所取。是法無所著。如空等甚清淨。是法人所想。了無所有。無所有。是法假所因者空寂耳如泥洹。是法無所有本無是法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人本無。是法不著者近。有著者遠。佛告□陀和。若有守是三昧者。因想入無想中。見佛念佛。守覺聞經念法。守覺不得念我。不得著法。何以故。有守覺。□陀和有守覺不見佛。有所著如毛髮不得法。施他人有所悕望為不施。持戒有所悕望為不淨。貪於法不得泥洹。於經中有諛諂。不得為高明。樂於眾會中。喜於餘道。終不能得一行。於欲中念難。有瞋恚不能忍辱。有所憎惡不得說他人。善求阿羅漢道者。不得於是見。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中不逮。無所從來。生法樂於中立。有所著不得空。菩薩終不得慳貪有懈怠不得道。有婬姪不入觀。有所念不入三昧。佛爾時頌偈言。  是等功德不可計  奉戒具足無瑕穢  其心清淨離垢塵  行此三昧得如是  設有持是三昧者  智慧普大無缺減  博達眾義常不忘  功德之行如月明  設有持是三昧者  解了覺意不可識  曉知無量之道法  無數諸天護其德  設有持是三昧者  常自面見無數佛  聞無量佛講說法  輒能受持念普行  設有持是三昧者  惡罪懃苦皆滅除  諸佛於世行愍哀  悉共嗟嘆是菩薩  假使菩薩欲睹見  當來無數佛世尊  一心踴躍住正法  當學諷誦是三昧  其有持是三昧者  其功德福不可議  逮得人身最第一  出家超異行分衛  若有末後得是經  逮功德利最第一  得其福祐不可限  住是三昧得如是   般舟三昧經卷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8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下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請佛品第十   跋陀和菩薩政衣服。長跪叉手白佛言。我欲請佛及比丘僧。明日於捨食。願佛哀受請。佛及比丘僧默然悉受請。跋陀和菩薩知佛已受請。起至摩訶波喻提比丘尼所。白比丘尼言。願受我請。明日與比丘尼俱。於捨小飯。摩訶波喻提比丘尼即受請。跋陀和菩薩。語羅鄰那竭菩薩。捨第。諸郡國其有新來人。悉請會佛所。羅鄰那竭菩薩前至佛所。為佛作禮。長跪叉手白佛言。我兄請佛。所有新來人。悉欲請於捨食。願哀受之。跋陀和菩薩。羅鄰那竭菩薩。憍曰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菩薩。摩訶須薩和菩薩。因坻達菩薩。和倫調菩薩。悉與宗親俱。前以頭面著佛足。及為比丘僧作禮。作禮已。竟從佛所去。歸到羅閱祇國。至跋陀和菩薩家。共相佐助作諸飯具。四天王。釋提桓因。梵三缽。皆共疾來。佐助跋陀和菩薩作眾飯具。爾時跋陀和菩薩。宗親共莊嚴羅閱祇國。持若干種雜繒帳。覆一國中。其街巷市裡皆懸繒幡舉一國中悉散華燒香。作百種味飯具用佛故。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貧窮乞丐者。其飯具適等。何以故。不有偏施於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悉平等。跋陀和與八菩薩。與諸宗親。以飯時俱往詣佛前。以頭面著佛足。卻白佛言。飯食具以辦。願佛可行。時佛與比丘僧。皆著衣持缽。俱詣來會者。皆隨行佛入羅閱祇國中。到跋陀和菩薩家。跋陀和菩薩作是念。今佛威神故。令我捨極廣大。悉作琉璃。表堭x相見。城外悉見我捨中。我捨中悉見城外。佛即知跋陀和心所念。佛便放威神。令跋陀和捨極廣大。舉一國中人民。悉見於捨中。佛前入跋陀和菩薩家坐。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各各異部悉坐於捨中。跋陀和菩薩見佛比丘僧坐已。自供養佛比丘僧。若干百種飯手自斟酌。佛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已乃飯。諸貧窮者悉等與。悉各平足。皆持佛威神恩使之足。跋陀和菩薩。見佛諸弟子悉飯已。前行澡水。畢竟持一小機。於佛前坐聽經。為跋陀和菩薩及四輩弟子說經。莫不歡喜者。莫不樂聞者。莫不欲聞者。佛以經請比丘僧及諸弟子。佛起與比丘僧俱去。跋陀和菩薩飯已。與宗親俱。出羅閱祇國到佛所。前為佛作禮。皆卻坐一面。及羅鄰那竭菩薩。橋曰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菩薩。摩訶須薩和菩薩。因坻達菩薩。和倫調菩薩。跋陀和菩薩。見人眾皆安坐已前問佛。菩薩用幾事得見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佛告跋陀和菩薩。菩薩有五事。疾得見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學持諦行心不轉。何等為五。一者樂於深經無有盡時不可得極。悉脫於眾災變去。以脫諸垢中。以去冥入明。諸矇矓悉消盡。佛告跋陀和。是菩薩逮得無所從來生法樂。逮得是三昧。復次跋陀和。不復樂所向生。是為二不復樂喜於餘道。是為三。不復樂於愛慾中。是為四。自守行無有極。是為五。菩薩復有五事。疾得是三昧。何等為五。一者佈施心不得悔。無所貪。無所惜。從是不得有所悕望。施人已後不復恨復次跋陀和。菩薩持經佈施。為他人說經。所語者安諦。無有疑無所愛惜。說佛深語身自行立是中。復次跋陀和。菩薩不嫉妒。所作無有疑。卻睡臥。卻五所欲。不自說身善。亦不說他人惡。若有罵者。若有刑者。亦不得恚。亦不得恨。亦不得懈。何以故。入空行故。復次跋陀和。菩薩是三昧自學復教他人。書是經著好疋素上使久在。復次跋陀和。菩薩所信多樂。敬長老及知識。於新學人若得所施。當念報恩。常有識信。受人小施念報大。何況於多者。菩薩常樂重於經。棄捐無反覆之意。常念有反覆。如是者得三昧疾。佛爾時頌偈言。  常愛樂法在深解  於諸習欲不貪生  遊步五道無所著  如是行者得三昧  好喜佈施不想報  所惠無著不追念  所與不見有受者  唯欲得解佛深慧  愍傷眾生行佈施  其心喜踴不悔恨  常立佈施及戒忍  精進一心智慧事  具足六度攝一切  慈悲喜護四等心  善權方便濟眾生  如是行者得三昧  若有興施除慳貪  其心歡踴而授與  既施之後恆欣喜  如是行者得三昧  曉知經法分別句  聞深要義佛所教  講說微妙道德化  如是行者得三昧  其人學誦是三昧  具足解慧為人說  令此經法得永存  如是行者得三昧  常不祕奧佛經法  不望供養乃為講  唯求安隱佛道地  如是行者得三昧  除去所著棄諸蓋  捐去貢高及慢大  不自稱譽說彼短  終不復起吾我想  其有寂定意不起  便能解是道定慧  棄捐諛諂心清淨  用是速逮不起忍  常行至誠無綺飾  其願具足無缺減  殖眾正德無邪行  愛樂法者得道疾  所誦習經常不忘  常護禁戒清淨行  如是行者得佛疾  何況奉是寂三昧   佛告跋陀和菩薩。往昔無數劫。提和竭羅佛時。我於提和竭羅佛所。聞是三昧即受持是三昧。見十方無央數佛。悉從聞經悉受持。爾時諸佛悉語我言。卻後無央數劫。汝當作佛名釋迦文。佛告跋陀和菩薩。我故語汝。今自致作佛。是三昧若曹當學。為知內法第一眾所不能及。出眾想去。其有於是三昧中立者。念得佛道。佛爾時頌偈言。  憶念我昔定光佛  於時逮得是三昧  即見十方無數佛  聞說尊法深妙義  譬有德人行採寶  所望如願輒得之  菩薩大士亦如是  經中求寶即得佛   跋陀和菩薩白佛。當雲何守是三昧。天中天。佛告跋陀和菩薩。色不當著。不當有所向生。當行空。是三昧當守。何等為三昧。當隨是法行。復次跋陀和。菩薩自觀身無身。亦無所觀。亦無所見。亦無所著。本亦無所盲。亦無所聾。如經中法。視住亦無所見。亦無所著。無所著為守道者。於法中無所疑。不疑者為見佛。見佛者為疑斷。諸法無所從來生。何以故。菩薩有法疑想便為著。何等為著。有人有壽命有德有陰有人有對有想有根有欲。是為著。何以故。菩薩見諸法無所著。是法亦不念亦不見。何等為不見。譬如愚人學餘道自用。有人謂有身。菩薩不作是見。菩薩何等為見。譬如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阿惟越致。辟支佛。阿羅漢所見。不喜不憂。菩薩如是見。亦不喜亦不憂。守是三昧者。亦不喜亦不憂。譬如虛空。無色無想。清淨無瑕穢。菩薩見諸法如是。眼無所罣礙見諸法。用是故見諸佛。見諸佛如以明月珠持著琉璃上。如日初出時。如月十五日在眾星中央時。如遮迦越王與諸群臣相隨時。如忉利天王釋提桓因在諸天中央時。如梵天王在眾梵天中央最高坐。如炬火在高山頂燒。如醫王持藥行愈人病。如師子出獨步。如眾野鴈飛行虛空中前有導。如冬月高山上積雪四面皆見。如天地大界金剛山卻臭穢。如下水持地。如風持水。諸穢濁悉清淨。如虛空等。如須彌山上忉利天為莊嚴。諸佛如是。佛持戒。佛威神佛功德。無央數國土悉極明。是菩薩見十方佛如是。聞經悉受得佛爾時頌偈言。  佛無垢穢離塵勞  功德眾竟無所著  尊大神通妙音聲  法鼓導義喻諸音  覺天中天脫諸慧  種種香華以供養  以無數德奉舍利  幡蓋雜香求三昧  聞法普妙學具足  遠離顛倒喻滅度  終不想著於空法  當志解妙無礙慧  清淨如月日出光  譬如梵天立本宮  常清淨心念世尊  意無所著不相空  譬如冬月高山雪  若如國王人中尊  摩尼清淨超眾寶  觀佛相好當如是  如鴈王飛前有導  虛空清淨無穢亂  紫磨金色佛如是  佛子念此供養尊  去諸幽冥除闇愚  即悉速逮淨三昧  捐捨一切諸想求  無垢穢行得定意  無有塵勞釋垢穢  棄去瞋恚無愚癡  其目清淨自然明  念佛功德無罣礙  思佛世尊清淨戒  心無所著不相求  不見吾我及所有  亦不起在諸色相  捨離生死無眾見  棄捨貢高慧清淨  遠除憍慢不自大  聞寂三昧離邪見  其有比丘佛子孫  信比丘尼清信士  除去貪慾清信女  念精進學得是法   無想品第十一   佛告跋陀和菩薩。若有菩薩。欲學是三昧疾得是。當先斷色思想。當棄自貢高。已斷思想。已不自貢高。已卻當學是三昧。不當諍。何等為諍。誹謗於空是故不當共諍。不當誹謗空。卻誦是三昧。佛告跋陀和。若有菩薩學誦是三昧者。有十事於其中立。何等為十。一者其有他人。若饋遺缽震越衣服者不嫉妒。二者悉當愛敬人孝順於長老。三者當有反覆念報恩。四者不妄語遠離非法。五者常行乞食不受請。六者當精進經行。七者晝夜不得臥出。八者常欲佈施天上天下。無所惜終不悔。九者深入慧中無所著。十者先當敬事善師視如佛。乃當卻誦是三昧。是為十事。當如法。作是行者便得八事。何等為八事。一者於戒清淨至究竟。二者不與餘道從事。出入智慧中。三者於智慧中清淨。無所復貪生。四者眼清淨。不復欲生死。五者高明無所著。六者清淨於精進自致得佛。七者若有人供養者不用故喜。八者正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動。是為八事。佛爾時頌偈言。  有黠慧者不起想  棄捐貢高及自大  常行忍辱無粗漏  爾乃為學是三昧  智者心明不諍空  無想寂定是滅度  不誹謗法莫諍佛  如是行者得三昧  明者於是無憍慢  常念佛恩及法師  堅住淨信志不動  爾時為學是三昧  心不懷嫉遠窈冥  不起狐疑常有信  當行精進不懈怠  如是行者得三昧  比丘學是常分衛  不行就請及聚會  心無所著不畜積  如是行者得三昧  設使手得斯法教  及持奉行此經卷  已具足意得如佛  然後學誦是三昧  住是至德行誠信  設有學誦三昧者  速逮疾得是八法  清淨無垢諸佛教  其清淨戒有究竟  三昧無瑕得等見  以為空淨於生死  住於是法得具足  智慧清淨無有餘  無穢行者亦不著  博聞採智捨唐捐  得行如是為黠慧  志精進者無所失  於供養利而不貪  疾得無上成佛道  學如是德為明智   十八不共十種力品第十二   佛言。得是上八事者。便獲佛十八事。何等為十八事。一者用某日得佛。用某日般泥洹。從初得佛日。至般泥洹日佛無難。二者無短。三者無忘。四者無不定時。五者終無生法想言我所。六者無有不能忍時。七者無有不樂時。八者無有不精進時。九者無有不念時。十者無有不三昧時。十一者無有不知時。十二者無有不脫見慧時。十三者過去無央數世事無有能止佛無所罣礙所見慧時。十四者當來無央數世事無有能止佛無所罣礙所見慧時。十五者今現在十方無央數世事無有能止佛無所罣礙所見慧時。十六者身所行事智慧。是本常與智慧俱。十七者口所言事智慧。是本常與智慧俱。十八者心所念事智慧。是本常與智慧俱。是為佛十八事。佛告跋陀和。若有菩薩。無所復著。求法悉護學是三昧者有十法護。何等為十法護佛十種力。何等為十種力一者有限無限悉知。二者過去當來今現在本末悉知。三者棄脫定清淨悉知。四者諸根精進種種各異所念悉知。五者種種所信悉知。六者若干種變無央數事悉知。七者悉曉悉了悉知。八者眼所視無所罣礙悉知。九者本末無極悉知。十者過去當來今現在悉平等無所適著。佛告跋陀和。若有菩薩。無所從生法悉護。是菩薩得佛十種力。佛爾時頌偈言。  十八不共正覺法  世尊之力現有十  設使奉行是三昧  疾速逮此終不久   勸助品第十三   佛告跋陀和。是菩薩持有四事。於是三昧中助其歡喜。過去佛時持是三昧助歡喜。學是經者自致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其智悉具足。我助歡喜如是。復次跋陀和。當來諸佛。求菩薩道者。於是三昧中助歡喜。學是三昧者自致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其智悉具足。其皆助歡喜如是。復次跋陀和。今現在十方無央數佛。本求菩薩道時。於是三昧中者助歡喜。學是三昧者自致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其智悉具足。其皆助歡喜福。令其與十方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共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持是三昧助歡喜功德令其疾得是三昧。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得不久。佛告跋陀和。是菩薩功德。於是三昧中四事助歡喜。我於是中說少所譬喻。譬如人壽百歲墮地行。至百歲無有休息時。其人行使過疾風。周匝四方上下。雲何跋陀和。寧有能計其道裡者不。跋陀和言。無有能計其道裡者。天中天。獨佛弟子舍利弗羅阿惟越致菩薩。乃能計之耳。佛告跋陀和。我故語諸菩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取是四方上下諸國土。其人所行處。滿中珍寶佈施與佛。不如聞是三昧。若有菩薩聞是三昧。於是四事中助歡喜。其福出過佈施佛者。百倍千倍萬倍億倍。若見不。跋陀和。是菩薩助歡喜。其福寧多不。用是故當知之。是菩薩助歡喜。其福甚尊大。佛爾時頌偈言。  於是經教中  持有四事歡  過去及當來  現在諸世尊  勸助功德行  度脫諸十方  蜎飛之蠕動  悉逮平等覺  譬如此周匝  四方及上下  人生行百歲  盡壽行不息  欲有計道裡  其數難度量  獨佛弟子知  不退轉菩薩  滿中珍寶施  不如聞是法  四事之勸助  其福出彼上  跋陀且觀是  四事之歡喜  佈施億萬倍  不與勸化等   師子意佛品第十四   佛爾時告跋陀和。乃去久遠世時。其劫阿僧祇。不可計不可數不可量不可極阿僧祇。乃爾時有佛。名私訶摩提。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其威神無有與等者。安隱於世間。於經中之尊。天上天下。號曰天中天。於是國土空閑之處。是閻浮利國土豐熟人民熾盛樂。是時閻浮利內。廣縱十八萬拘利那術踰旬。是時閻浮利內。凡有六百四十萬國。爾時閻浮利有大國名跋登加。其國中有六十億人。私訶摩提佛在是國中。有遮迦越王名惟斯芩王。往到私訶摩提佛所。為佛作禮卻坐一面。時私訶摩提佛。即知其王心所念。便為說是三昧其王聞是三昧助歡喜。即時珍寶散佛上。其心即念。持是功德令十方人民皆安隱。時私訶摩提佛般泥洹後。惟斯芩遮迦越王。其壽終已後。還生王家作太子。名梵摩達。爾時閻浮提有比丘高明名珍寶。是時為四部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是三昧。梵摩達太子。聞是三昧助歡喜心。踴躍樂喜聞是經。持珍寶直百億。散是比丘上。復持好衣供養之。以發意求佛道。時與千人俱。於是比丘所剃頭鬚作沙門。即於是比丘所從索學是三昧。與千比丘共。承事師八千歲不休懈前後一反得聞是三昧。是比丘輩聞是三昧四事。助歡喜入高明之智。持是助歡喜功德。卻後更見六萬八千佛。輒於一一佛所聞是三昧。自守學復教他人學。其人持是助歡喜功德。其後得作佛。名坻羅惟是逮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時是千比丘。從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皆名坻羅首羅鬱沈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教不可計人民皆求佛道。佛告跋陀和。何人聞是三昧不助歡喜者。何人不學者。何人不為他人說者。何人不守者。佛告跋陀和。若有菩薩。守是三昧者疾逮得佛。跋陀和。若有菩薩在四十里外。聞有持是三昧者。菩薩聞之便當行求往到其所。但得聞知有是三昧常當求之。何況乃得聞學者。若去百里者。若遠四千里。聞有持是三昧者。當行學到其所。但得聞知。何況乃得聞學者。佛言。去人遠者常當自行求。何況去人十里二十里。聞有持是三昧者。不行求學。跋陀和。若有菩薩。聞是三昧欲行至彼。聞求是三昧者。當承事其師十歲百歲。悉具足供養占視是菩薩不得自用。當隨其師教。常當念師恩。佛言。我故相為說之。若菩薩聞有是三昧處去四千里者。欲往到其所。設不得聞是三昧者。佛言。我告若曹。其人用精進行求故。終不復失佛道。會自致作佛見不。跋陀和。菩薩聞是三昧念欲求不離。其得利甚尊。佛爾時頌偈言。  我念過去有如來  人中尊號私訶末  爾時有王典主人  至於彼佛聞三昧  至意黠慧聽此經  心悅無量奉持法  即以珍寶散其上  供師子意人中尊  心念如是而歎言  我身於此當來世  奉行佛教不敢缺  亦當逮得是三昧  用是福願壽終後  輒復來還生王家  爾時見尊大比丘  號曰珍寶智博達  應時從聞是三昧  踴躍歡喜即受持  供以好物若千億  珍寶妙衣用道故  即與千人除鬚髮  來志樂求是三昧  同時具足八千歲  常隨比丘不捨離  一反得聞不復二  是三昧者譬如海  執持經卷諷誦說  其所生處聞三昧  用積累是功德故  當見諸佛大神通  其所具足八萬歲  所見諸佛輒供養  曾值諸佛六萬億  加復供養六千尊  聞所說法大歡喜  然後得見師子佛  蒙此功德生王家  見佛號曰堅精進  化無數億諸人民  度脫一切生死惱  諷誦學是法以後  便復見佛名堅勇  天上世間誦其稱  聞三昧聲得作佛  何況受持誦說者  於眾世界無所著  廣宣分流是三昧  未曾疑忘於佛道  此三昧經真佛語  設聞遠方有是經  用道法故往聽受  一心諷誦不忘捨  假使往求不得聞  其功德福不可盡  無能稱量其德義  何況聞已即受持  設有欲求是三昧  當念往時彼梵達  教習奉行莫退轉  比丘得經當如是   至誠佛品第十五   佛言。乃往昔時復有佛。名薩遮那摩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時有比丘名和輪。其佛般泥洹後。是比丘持是三昧。我爾時作國王剎利種。於夢中聞是三昧。覺已便行求持是三昧。比丘即從作沙門。欲得於是比丘所一反聞是三昧。承事師三萬六千歲。魔事數數起不得一反聞。佛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我故語若曹。若曹當疾取是三昧無得忘失。善承事其師持是三昧。至一劫若百劫若千劫莫得有懈惓趣當得是三昧。守善師不離。若飲食資用衣被床臥。千萬珍寶以用上師。供養於師無所愛惜。設無有者當行乞食給師。趣當得是三昧莫厭。佛言。置是所供養者此不足言耳。常當自割其肌供養於善師常不愛惜身。何況其餘。當承事善師如奴事大夫。求是三昧者當知是。得是三昧已當堅持。常當念師恩。佛言。是三昧難得值。正使求是三昧至百億劫。但欲得聞其名聲不能得聞。何況得學者。轉復行教人。正使如恆邊沙佛剎。滿其中珍寶持用佈施。其福寧多不。不如書是三昧持經卷者。其福極不可計。佛爾時頌偈言。  我自識念往世時  其數具足六萬歲  常隨法師不捨離  初不得聞是三昧  有佛號曰其至誠  時知比丘名和輪  彼佛世尊泥曰後  比丘常持是三昧  我時為王君子種  夢中逮聞是三昧  和輪比丘有斯經  王當從受此定意  從夢覺已即往求  輒見比丘持三昧  即除鬚髮作沙門  學八千歲一時聞  其數具足八萬歲  供養奉事此比丘  時魔因緣數興起  初未曾得一反聞  是故比丘比丘尼  及清信士清信女  持是經法囑汝等  聞是三昧疾受行  常敬習持是法師  具足一劫無得懈  勿難千億用道故  當得聞是法三昧  衣服床臥若千億  比丘家家行乞食  以用供養於法師  精進如是得三昧  燈火飲食所當得  金銀珍寶供養具  尚當自割其肌肉  以用供養況飲食  明者得法疾持行  受學經卷有反覆  是三昧者難得值  億那術劫常當求  所周旋處聞是法  當普宣視諸學者  假使億千那術劫  求是三昧難得聞  設令世界如恆沙  滿中珍寶用佈施  若有受是一偈說  敬誦功德過於彼   佛印品第十六   佛於是語跋陀和。若有菩薩聞是三昧。聞者當助歡喜當學。得學者持佛威神使得學。當好書是三昧著素上。當得佛印印當善供養。何等為佛印。所識不當行。無所貪。無所求。無所想。無所著。無所願。無所向生。無所適。無所生。無所有。無所取。無所顧。無所往。無所礙。無所有。無所結。所有盡。所欲盡。無所從生。無所滅。無所壞。無所敗。道要道本是印中。阿羅漢辟支佛。不能壞不能敗不能缺。愚癡者便疑是印。是印是為佛印。佛言。今我說是三昧時千八百億諸天阿須輪鬼神龍人民。皆得須陀洹道。八百比丘皆得阿羅漢道。五百比丘尼皆得阿羅漢道。萬菩薩皆逮得是三昧。皆逮得無所從生法樂。於中立。萬二千菩薩不復還。佛語舍利弗羅摩目犍連。比丘阿難。跋陀和菩薩。羅鄰那竭菩薩。憍曰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菩薩。摩訶須薩和菩薩。因坻達菩薩。和輪調菩薩。佛言。我從無央數劫求佛道以來。今以得作佛。持是經囑累若曹學誦持守無得忘失。若有跋陀和菩薩學是三昧者。當具足安諦學。其欲聞者當具聞。為他人說者當具說。佛說經已。跋陀和菩薩等。舍利弗羅摩目犍連。比丘阿難等。諸天阿須輪龍鬼神人民。皆大歡喜。前為佛作禮而去。   般舟三昧經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9 拔陂菩薩經   No. 419 [Nos. 416-418]   拔陂菩薩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是般舟三昧經初異譯   聞如是。佛在羅悅祇竹園多鳥樹下。與眾弟子五百比丘俱。皆是阿羅漢。所著盡。無餘結。所作滿。所求具。皆已下重擔。悉至所願。已斷於故胎從政化度。皆悉度八禪。除一凡比丘。爾時拔陂菩薩。與五百菩薩俱。皆白衣身受五戒。皆從如來欲受正法。拔陂菩薩便起前到佛所。為佛作禮卻坐一面。諸菩薩及諸比丘。悉以頭面禮佛皆坐一面。佛爾時便取神足定意。使諸比丘在他郡國者。皆來會是竹園。悉為佛作禮。爾時過十餘萬眾比丘皆來會竹園。佛復取神足定意。使大德比丘尼等。從三萬餘比丘尼。皆來會竹園。為佛作禮悉坐一面。佛復取神足定意。使羅檀迦簍菩薩從惟捨大國。及迦休頭菩薩從占波大國。及那達頭菩薩從波羅奈大國。及須深無菩薩從迦惟羅衛大國。及大大導眾菩薩。及給孤獨迦羅越從捨衛大國。及尊達菩薩從拘暹大國。及謾論調菩薩。從沙號大國。各從二萬八千人皆會竹園。悉以頭面禮佛足悉坐一面。爾時阿闍世王。與過十萬眾人俱。來到佛所。皆以頭面禮佛悉坐一面。爾時第一四天王。及忉利天王。及梵天王。與無央數天眾。悉來到佛所。為佛作禮悉坐一面。及諸遍淨天無央數眾。悉來到佛所。作禮皆住一面。及四阿須倫王。從無央數阿須倫眾。皆來到佛所。作禮竟悉住一面。及難頭和難龍王。及沙迦羅龍王。及摩奈師龍王。及阿耨達龍王。及伊羅缽龍王。共與無央數眾龍俱。來到佛所。作禮竟悉住一面。爾時是三千日月間。無有空無人者。皆大神妙天龍神。及人非人從下並梵天。拔陂菩薩便起坐。整衣服右膝著地。向佛叉手便言。今欲有所問。願佛演說解我所難。佛因言。拔陂恣意所問。如來今我悉能解汝所問。知汝意生滅形象。拔陂菩薩便言。雲何得菩薩定意所聞如海多藏。所聞無有餘疑。不忘生念亦不退亦不懈惰。於無上之道至德正覺。為佛轉生。不落無法處。常識所從來生。未嘗離本願見如來至。便臥夢亦不離正。得形常端正。可愛見者。喜生於豪貴家。常持堅彊意。自堜瓴ョC疾所知不忘。廣計慮意堅固慚羞。具了理奇可多行慈。常有默覺。所對多威。神常精進不中悔。傳放義。常入法。常入止。常入觀。常入禪。常入定。空不入相。無形地法。不恐不懼。常樂說法。常樂受法。意所願生不復違其本願。本德多力。本意多力。本因緣彊。五根彊。所作常彊。呵止惡常彊。所觀常彊。於解所願常彊。難勝量譬如海。譬如月自具淨滿。譬如日稍盡陰冥。譬如火能現色。譬如虛空難可塗污無所著意已空。譬如明珠悉達正法。譬如石安住不動譬如根難搖動。譬如□□□□聾欖龍□□□□□□□妄碌□I□□□□R□□逆□□觸□□□□逆□□□□鷺槌□露□□□示□□榜飯言奸□L剛怴j□□□□信□□□饌檢□騫詭□覬□□檢□觀□□飾w□□□□□□奜觸□誇□□□□飣禪□□□塞裀□□奸覷□□□□□□□□□櫸□酋□埤□稿漶澗t□獢慼慼慼敵陛慼慼樞鼲r□□□□裀□K榬□□□襖□埤□襏榵禸姪□□□麔鬎□□□拖□□禍詡覘i裀□□租嬌□饅禭□□□□褻妖礸□□□□□□□□□龍□襤□吟□□□稅□E榖秶□□□醴襆□□□□□□□□祼省□□□□□□□□□襠誇□飀□□□麗□□□規□□□□餺□□□□□□□□□首□騖饋□聾祺椸□□□□□禖□□褸□唌慼慼潑□□褽□□□□奅□□□□楣j□覂馜□□□褽□□□□□□□□禳婝楚慼慼慼播□□榖□□埤□□□□□[□箋槏i□□□□□饅送□礸概□□□□□馗奪椸□□□槄□□□□□埤□□□練□玲□□□龍□j□□稃瓷E□榳埤□□□□□□畚裀□騖餛亮□□裀□□禖□椸□耔□□送□j□□□□□逆□□礽□□□□槬□□□□□□□□□□埤□□□□畚裀□□禖□褽□□□□□□櫸□□□□□J□□□□埤□□□□□□襐□□□□□□逆□□□露檇E□□□□□□□褽□□垓埤□□□□□檢□□□□□□□禳埤□□礸送槄□□租誇□穻□□□□j□吟□褻奾祓□□□餺□□□E□□□□□首□□□□驚裀□□縷□率□□□□檇□駕□j□送駕□□□妘□埤□□楚慼熬恁撕﹛撰縑慼慼慼慼蛂慼憫u□□橫□□□誇□椸□□□租妼□飀□□□□磻祭詖□□□□□□檢□□□□榭□誇□衽祏埤□吟□□□□□□□□駜腹q禨□祖□□襦□橇□□稓j□搾□□□□礽□埤□□□露□祿崎逆□□□□隉慼撓T□榖逆□祊□□□□祺樽飀□觛□櫸□露□埤□□穠襴□騪□大□□□逆□覕覜餕騫褽□□埤□□祜褸槄□□j□騪□□□垓奸□□埤□餾□褽□□□詡觀誇□樧□妄□□□楖□□□□□□□雜□送楸襆□□□逆□□□□□□□□觀□奢式樞魕p婖□□□□馳□□□□奸見聾示□□□騖送□礸□稫褽□吟□□□玲□□□椏騖馣□□□□逆□□□襫馬□□□逆□□□覕詡裀□□本□W□□□□□□□□□如餺檢□妠□觟誇樁□□□□□□委玲□□□□□鷺椸□□□□榖□妵□□□□檢□□□□椸□禱□□檢□□□□種□椽□□□□□□□□□□□□褽□□□□褸□礸櫸□倫崙□□□□榜餽樂言埤□□□□□逆□□□□□楜□□□R榳埤□□榯□褒逆□椸□□□□椸□□□□騖餺椸□ЭS樇□□□檢□榕□輦露樀□□□□□□□樁滶鞢撥均慼慼慼慼慼慼慼撞髦h□□□□飀□縷鞳慼慼毅傽_□□□訏騖馱□漶慼慼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慼傅S□□□□□館□□□騖驒□□□饖□饞□□□蓼□□苤慼慼F□飀□□誇送檢□□□□□□飀□□□騃□大□茶饕復□檢□□樇□餖逆□□[□□□□c□□□□婁秜J□□□姾餃逆□觀□□□規□□□禢□□□□□□練□□□□□禈□稫訏騖飀□襋覈□騖飀□詡□□騖飀□詡訏騖餛磻逆□訏騖駛□□訏騖餖逆□櫸□□覅覜飣逆□□□秭餓□□□□欖梁槄□埤□□□襺槐檢□□橫遄慼慼慼慼慼慼憔謘慼慼慼慼潯恣撫丑撳矷撬均慼慼慼慼撕a□逆□□□□式敷仁盒鞢撚p□駏i褽□□□□□褽玲□□葉□□□□□誇□j□□□□□□□駜E□□□□復□槂□□□□葉□□□□z褽□裀□隆G□祰飀□覆□露檢□□□送楏□訏騖飣穡言埤□桌椻妘都□騇□逆□□陋□騖饞□□□□吟□□埤□褽□□□□駩□□□□□□□□□□□□□魯裀□累□贊羇□□□□禷裀□□□埤□□祠埤□□□□□祖□埤□□□□K碌□飀□姭駂□□埤□□褽□□□□□□□□切埤□□□□□□□綠□埤□露□□誇□□□□襾息□牷慼慼慼慼慼潸簸逆□計觩□□□埤□□稟褸□□隆芊慼慼慼慼戮□娭討□□□襖□累□靈婁□□□騎□□□□□□□□露□忡□□□□□□□襣□逆□覜□□稚□□□□□□祅樦□□□□□樂□念□□□□□西□□□祓□□□□稜□□□□□祿□訓□□□□觸□□□□□□□□楈婧□□□堅□埤□□稫襤逆□□妄□□□□□累礸□露□裀□□礸□稈□□□□稄□□□□禖□□□□□□□示□橝楚慼慼敷﹛慼慼撬芊楚慼慼撳湀L□□□□□菕慼慼慼慼慼撞隉慼慼慼慼摯j□□□□□駖□□礽□□□□□□□□□□□礸□騬逆□□□□妖禭□□婁禖□驁□p埤□詁□□機□□□□□詁E機□□觔覆□□□□□□□□聾□妳埤□□□□樄□□觕槿□□□□□□□□□□□□□□□□裀□□□□□□□□□驁妍□□牷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憧隉摯鞢慼慼潦D觸□□欖□□□威w□耘楏臨□□□□□□□埤□覬□娉□□□□嬌□□□□□檢□□□□饃裀□槔露□□□□□□□楈□□飀□□□兩□□□□妴□裀□□觔玲□□□□玲□□□□□□詙□□□裀□□□福□逆□□□奷□□□□□駕□□□□□□妴□□□□□椽□□駔裀□褸橚褽□□□□□□□□□禖□槄□□□□□稫褽□襾□□□馘□□□□□□□□覷覽□□□□觀□□□稫覃□□楈□褸□奮□□訑祿誇□稫褽□□□騑祖□□□漶撙飽潦D褽□□□覬□□□□□褽□□觭飀□□禳誇□楈□褸檢□姾送□稫□□\禜騃□□□□襦□椽樂□餖祿□□□□□妳□□□□□□□奪□□□□露□妳妴騺□□褻□□□秜□□□裀□□禳婝楚慼撙滿敷S□E□□□□禖□□□模□□□垓妒□□□□□□設觔□□□□□□□□□□□褽□□祖□□□□□□□禖□訏騖馱□□□□□□□□□□□礸櫸□飥□□□□稫褽□□飀□稦□□檢□吟□□騖餛梁槄□如駭飀□糖□□□□褽□□秭饖□埤□□□□蓼□i褽□□葉□□□槔覘靈奮□蓼□社檢□姭飲□聾祰禘靈夾檢□□□i裀□i褽□□葉□蓼□姭飀□□□□□馯□覯□□□□榆Q□□逆□□□□□□□腆訊誇□秜j□□祿勵□□□諒□□□□褽妖飀□襜訪□大□櫸□j□倫勵奜訥練飀□諒□□□□榭□□□□□□□綠□□橁IZ□□□□□□□餾□□□_E□□□□□□□奷□□□□□觕□妘樂□□□□□□□□□□□□□□婇□□|檢□□□娭腆妄□□□□□□□□□□□行祅□□□□□都□堅逆□□□□□櫸□□□□□□□□□蓼□獢槽]□榃□□□□□楦□□□騖駙□□□奭言埤□篚怴慼慼慼潠謘慼樅□奅榖飀□□□練□□□□□□□□□□□西□誇□誇□□□□誇□□□□露□誇□□□夾累都□諒□□□□楜襤□□□橘諒□□□□□桌橝□□□□□□□□□祭□□□□□樂觩□□□□□椸□□□□檇□送□□□櫸□j□□□□□□□□□□□騖餺褥j□□□□□□□□練□□□□□□榜驠襴□□□驁栟晼敵婁栟晼慼慼慼撓耤慼慼慼慼R檇□檢□椸□□R欖□□騖餺榜□祤駜□□樦□諒□□□□椸□祤□□□□篚怴慼慼慼慼慼撩]□粘□□□□□諒□□□□□騖餺椸□ЭS□□□諒□□樇□□輦露檢□□諒□□□□檢□樁R橫□大□r駩□□騖餾量К迭慼慼慼慼慼滶鞢潛d□□□□□□□□□□□嚍捇獢侐□□穠言j□馜駬□□祭□□侐□□穘磊□□飀□馜駬□駔祭□□侐□□□□#陛慼q~□騑禱□騇□□□□飼觔祭□榜□□□□□橁騁囂苤撓S倫勵埤□列餼□逆□w夾磻□□□量□□□埤□□姾婖□祟E□祭□□□□祿□□□菉都□□祅□□裀□鷺□□□埤□駉菉說□埤□襦□復□埤□□□□□□□□□□ё唌慼慼數F□□□ЭS□□祈埤□□□□□□□□駂□橫□□箋榖□□婁□□□□□□□□槄□□禭□□□褓□□禁□都□□□□玲□□□□騖飀□□□□楦□綠樂覘露橖□□□騾諒□□□□□囂虷靚鞢撲ㄐ慼撫嚚怴慼慼慼歎ョ慼慼慼敷S□□□□□□□復□檢□J妳□□騖餖粳輦露檢□諒□□□蓼□訏騖騪□□□西□□稜□□□裀□吟□□□量粳輦綠□□□姭□西□□大□榳誇□裀□□復□槄□□禭□□□□送膳□□示□裀□□□□□□□□覘坯鞳□□□□□|櫸□□j□觜型晼慼撲X□埤□□蓼□橫□□□□□□□襤鞢慼慼慼警}埤□□□□觥q□姎□□栗椸□□□□□□裀□□餓大□檢□□□□□□□蓼□□逆□蓼□□□□□騖□襯□□□楮□□□□□□覘菉賂□□□□U□飯□鷺□□呤U復□靈□□□綠累祈誇□驂□j□□□□禭□□□□□□榱□□饑□樑飀□□□□□騖飀□□覷□飯□□楏□裀□□葉□列餖稀埤□□□□[□婁□送□祭□□□□瞴慼潤卦齱慼慼慼慼慼慼撰q梱埤□□祥□□殮妄□□□□□□□□□□餞□□□□□□□輻□覘靈埤□□□□□□楦□□□勵□祈埤□□□娏騖餺楦□□□奮櫚業言J□□視飀□訇□崙□奅榖飀□詡覬□□□□榃□□□G□□□□騺□□褽裡□□□粿□榃□□□□H姩□□碌□□□娃□□□□□襦□駒□椸□□□□勵夾都□□檢□□□□□□□芊撮痋慼潑B飀□夾婂□□□□樂□□□□□□□夾磻□□奜□□□□□旅□□□□□埤□□□□□麗□□□蓼□□□□娭□楏□□□□□□□□□麗□□□□□□□□□□□□□□□□□□騖餺楦□□□奮楏□言J□□視飀□觕□奅榖飀□贊覬□□□□□勵娏騖飀□□□□榷襦□駒□椸□□□□□□□□□□□裀□本□覺臐樞攥堙慼撲ㄐ慼慼慼澆魽G樦□□□襦□□□樦□□襜襉□□□襾J夾橫□□逆□飯□□□□栗欖黎□□□□□□□騖餺楦□□□□□□褻檢□樂覘葉□□□□□餾□□□□□榖馜餽□飯□□□樺□□□□埤□奀□祰□埤□餉□□□□樂覘葉□□□□□香銵慼慼慼慼撚|奮壘量礽□糕□□□□檢□□□□□□□□□□□□□□□襙襏空□飀□襙襏禸□□□詏□□妖□□f訇□□樺□□首□露□□樂□□□□□□糯□鷺□□妲馰□□□f褸□□奷□□椸□檢□□□□□椸□□□礸□量逆□□□馰□□□情慼慼敷弔堙慼毅芊R送□檢□椸□怴慼慼慼慼慼慼慼熱w□飀□□□□楦□□□姪□□□楈埤□訏騖馬□□□□□□□□□□量祕糖□□□□R祖□□饅秈j□飼褽□J夾櫚□□□□□栗槄□K檢□大□槄□[□□□樇□□□駔濾杻j□欖□□露駕□□□□□□餛淚□□飀□妄綠□□□椻妄都□□矩麗□□□□□□椽欖切□□□□□魯□□妄都□□□露□□□□□露□□妄□□旅□□□□□□□蓼□妴飀□靈□□埤□□w□□逆□□廬駩□□□□鷺槄□飀□□□□騖餺楦□綠樂□楮□□□□□饛□娏騖駖凌籪迭慼樁v駂□□□□□□L□□□□牷慼慼j□駂□□□祽□飀□□□□□□□□□□蓼□□埤□騖駔觖凌籪迭慼潔窉w□埤□騖駖凌籪迭慼慼慼慼慼慼潼H言滶鞢撲W□□□□□□露□裀□騖駔覘拏□姖凌籪迭慼潔窉w□埤□姭駂□□□□□稨□□□餺□褸□□搾□□□□娩檢□橙□祰菉累□□蓮□□□□□□覜□□□□觜j□褻妳奸□□□j□□□□□□婁U飀□蓼□□埤□騖駖凌籪迭慼潔窉w□姖凌籪迭慼撙滿慼慼慼慼慼慼慼毅搳慼數[□葉□□□椻妄令□葉□魯婕禭□□榛襏祥駩□□葉□逆□□□濾龍□□靈埤□綠龍□□□□□□覘鶴福□榕糕□椸□裀□蓼□□埤□騖駔觖凌籪迭慼慼□妘茶飀□飯□□□□  當生信於尊令  莫畏法所空說  行精進斷截臥  滿三月當坐行  常說法尊所言  偏教令演其功  莫樂著見待遇  無所著得是法  紫磨色相百福  常作念佛在前  歡喜光一切照  形極好如金珠  過去佛及未來  常當念叉手住  亦見在人天尊  悉恭敬善法念  常待遇於德王  以華香散其形  與飲食常淨心  求是定當阿難  鼓吹增及琴瑟  常作樂無量象  造喜悅無數喜  常願求無極定  常造作無比形  好分別相具好  金色身禮清淨  欲願定是何難  所念法常念作  淨潔戒聞欲求  偕事聚壞散棄  於是定得不久  莫生嬈於有形  行慈心具依護  且當觀欲善苦  求是定得不久  生意喜於說法  相侍尊常禮尊  莫綺可棄貪慳  於法說莫疾弄  如是令善可待  所生滅如來說  無數佛悉所教  所求定莫為難   拔陂。菩薩當於說法比丘恭敬。常當禮遇具作待如尊。於是定便為進。拔陂。菩薩有於說經比丘亂意。有念嫉怨恨無清淨心。拔陂。眾非義所載令許。菩薩得是定意至德尊滿道義終無是。拔陂。譬如有眼男子。淨夜無雲霧。於夜半時仰頭視上。便見無數星宿。拔陂。菩薩亦如是。受護佛法者觀於意。在東方見無數佛。無數百無數千無數萬無數億百千。求見甚易眼精所觀見。拔陂。譬如來正覺眼。一切知一切見。菩薩亦如是。於是見在佛住正定意。從幻聞具行。從精進無偕具行。佈施具行。戒度具行。忍辱具行。禪意具行。黠度定具行。得脫黠具行。度無上黠具行。佛爾時解是義說偈言。  有眼觀上視空  於淨月中夜起  見無數億千里  雖曉明意在識  定意爾菩薩得  見無數千佛國  從定寤意故識  亦於眾說國好  定眼淨次覺視  無蔽障觀十方  勝可愛為覺眼  是定淨用見尊  尊無時想觀世  觀十方三世尊  斷毒淨無胎相  願聽善學上德  亦聽法快甚涼  可疾念空止要  我是法願與俱  安樂眾願為佛  如無量菩薩色  見佛國億萬數  菩薩爾得定後  見無央諸尊形  有意學遍慈仁  從我聞悉持行  是定爾菩薩得  無數百法不持  信羞慚生想愛  悉遠棄世所可  何不作世法施  從是得淨止地   拔陂。菩薩得定意。當起定意生精進。譬如船滿中諸寶。已度大海粗及此岸。船近於岸邊沒。於是閻浮提人。當大舉聲稱怨。稱復悲哭。我曹已貧眾不見好寶。拔陂。於是定意可聞已遠。不復書不讀不諷不行。亦不求義。比丘比丘尼及優婆塞優婆夷。其國處悉諸天世。皆大出聲稱怨。當復悲哭。我曹悉已空貧眾不見是法施。世已有是深妙定意。親佛所教。佛所稱譽。佛所尊說。聞已不書取。亦不諷受。亦不讀。復不行。亦不住。樂聽綺滿害智。不欲具聞。不取多智。雖聞不欲。亦不樂取是定。拔陂。譬如愚人少黠若有人來以栴檀授與之。癡人生不淨想黠人便為其說是栴檀極好香。何為於是生不淨想。何不嗅之。聞其好香何不視之。見其好色便自挾其鼻。不欲聞香故。閉其眼故。不欲視香色。說是定時亦如是。無戒者不樂欲遠。不樂受已習。無慧痛亡其智。到禪便猗著胎歸胎。是輩聞是定意。亦不信亦不用亦不隨。亦不生內喜。復出聲言。於眾便作願善哉。今學光明尚能爾。今世有高比丘。譬如阿難。是經譬如虞中大。去眾於屏處更說非諦。是經欲聞巧亂耳。是非佛所說。拔陂。譬如賈人到愚冥人邊。出絕好摩尼珠以視癡人。是癡人問主。是珠價直幾所。其主言。如是珠於夜作光。以寶滿其明處。則是珠於賈子曹便笑戲嘲珠主便度量摩尼珠。復言貨主。是珠薄一牛寶則當是其價耳拔陂。亦如是。於後有是菩薩定。如有比丘。能持信堅多欲學。直於奉行慚於疑。欲求度多聞有黠。深念行慈得哀。是定自在處。說如是定為可久住。有癡者。於前過勝未嘗有行。未嘗有福德。自大多嫉用利自取。欲作世名少聞。本無善學。是曹輩聞是定。亦不持亦不信亦不行亦不樂受。復出聲言。甚可怪。是曹比丘。何一不慚。是比丘何一不解。聞是曹世巧言雅辭強說言。是佛所道。拔陂。我已故為若重說。令汝明解及天人世。拔陂。若有人以是重三千日月。滿中七寶施與諸佛如來正覺。不聞是定者。若有菩薩聞是定意。已聞復言。是福獨多。佛爾時解是義。便說偈言。  一切是重三千  悉施與滿中寶  願作佛如是行  常於世無雙二  其能有得此經  善定意佛所尊  聞便信受奉行  及福快獨極尊  佞調意常自是  收意邪無定根  常求會惡知識  轉相教不信是  漏無戒惡法具  自可足堅住癡  轉相蹡謂可脫  敢壞敗勝所教  是經非佛所說  法王亦無是言  敢出是惡聲說  惡作具不撿意  有當見大雄尊  三世將光無量  是義出為是輩  是皆為持法學  已聞是深妙經  聞便受內生喜  是曹輩可莫疑  不憂後不為佛  有戒具清淨行  有信悉直無邪  口說法如海流  我所說為是賢   拔陂菩薩經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20 自在王菩薩經   No. 420 [No. 421]   自在王菩薩經捲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城祇陀樹林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二萬人俱。菩薩摩訶薩皆是一生補處。其名曰彌勒菩薩。得大勢菩薩。師子意菩薩。師子相菩薩。大相菩薩如是上首一萬人俱。爾時世尊。大眾圍繞恭敬為發大乘意眾生演說經典。爾時眾中有菩薩。名自在王。從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問。若蒙聽許乃敢發言。佛告自在王。諸有所問佛無不聽。隨意所問。當為汝說令汝得解。自在王菩薩。得蒙聽許喜悅無量。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訶薩。於大乘法中得自在行。而能為人演說此法。以自在力。摧伏諸魔增上慢者。及諸外道有所見得諸貪著者。令住大乘具足大願成就戒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告自在王菩薩。善哉善哉。汝能問佛是義當為汝說。一心諦聽善思念之。諸菩薩雲何能令眾生得住大乘。具足大願成就戒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自在王菩薩受教而聽。佛告自在王。菩薩摩訶薩有四自在法。以是法故。能自在行令諸眾生得住大乘。何等四。一者戒自在二者神通自在。三者智自在。四者慧自在。戒自在者。菩薩摩訶薩行具足戒。不毀不缺不穿不濁。不有所得不悔不訶不有熱惱。智所稱讚隨順道戒。教眾生戒。護法戒。歡悅戒。不依生處戒。住定戒。隨慧戒。信解深法戒。不退神通戒。空無相無作戒。寂滅戒。攝佛法戒。說佛法戒。不捨一切眾生戒。慈護戒。大悲根本戒。信淨戒。不轉儀式戒。頭陀細行戒。隨順福田戒。畢竟淨戒。不斷佛種戒。護法種戒。示聖眾戒。安住菩提心戒。助六波羅蜜戒。修四念處戒。修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戒。能生一切助菩提法戒。自在王。若菩薩摩訶薩能持如是戒。戒則具足所願皆得。若菩薩持如是淨戒者。三千大千世界劫盡燒時。願欲滅火。言火當滅火即為滅。欲令三千大千世界皆變為水。欲令三千大千世界普雨眾華。欲令三千大千世界皆為珍寶。欲令如恆河沙世界諸須彌山合為一山。欲令如恆河沙世界大海合為一海。即皆如意無不成者。持戒力故所願皆得。所為神力無不稱意。菩薩安立如是戒中。得如是自在力。持淨戒故深願畢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自在王。乃往古世過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名淨明光王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爾時有菩薩比丘。名金剛齊。得持戒力。行淨戒故常在閑處林中經行。欲具佛法故修習正行。修正行已作如是念。不得一切法是則名戒。不貪一切法是則名戒。滅一切結是則名戒。觀身如鏡中像是則名戒。於諸言辭如呼聲響是則名戒。觀心相如幻是則名戒。善不善法無二無別是則名戒。為貪慾故觀身不淨是則名戒。為瞋恚故生於慈心是則名戒。以智慧破癡網是則名戒。不得貪恚本是則名戒。於法無觀無想分別是則名戒。無我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無人見無常見無滅見是則名戒。於一切法不作不起是則名戒。心無所畏是則名戒。不依三界是則名戒。信無生法是則名戒。信解無生法忍是則名戒。不貪利養是則名戒。於諸法空心不驚畏。壞離諸相蠲除諸願是則名戒。心無所念是則名戒。不自高不輕彼是則名戒。不著諸入是則名戒。不起五欲是則名戒。了知諸陰同於法陰是則名戒。了知諸性同於法性是則名戒。樂無諍訟是則名戒。於善法中不捨勤行是則名戒。知一切法必寂滅相而以身證是則名戒。自在王。金剛齊比丘。如是安住於戒。修習聖法正念無倒。時有魔子名曰障礙。見金剛齊比丘如是持戒。修習聖法正念無倒。與八萬四千諸魔及其眷屬。貫鉀持兵來到其所。自隱其身觀是比丘心在何行。千歲隨逐乃至不見一念心散可得惱壞。於是魔子及與眷屬現其魔身。執持刀鉾在比丘前。欲以相怖。比丘見魔大眾兵仗欲以相怖。作是誓言。若我戒淨習於聖法正行不倒。以是緣故。魔眾兵仗皆當變成青黃赤白雜色蓮華。須曼那華。婆梨師華。奇妙名華以為瓔珞。是時魔子與其眷屬。形色儀法皆如我身。自在王。金剛齊比丘說是語時。魔眾兵仗即皆變成妙色之華。殊妙香潔以為瓔珞。一切諸魔皆自見身。如此比丘剃除鬚髮著染袈裟。魔子見比丘現大神力。怪未曾有發希有心。與其眷屬俱禮其足。作如是言。汝得何法乃有是力。比丘言。此力不從有所得生。亦不依於身口意及一切法生。是力不以住相故生。以無住處故魔言比丘。我於千歲求汝心行不能知處。比丘言。汝若以恆河沙劫求之。亦不能得。何以故。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汝寧能得幻化人心所行處不。答言。幻化之人尚無有心。況心行處。比丘言。如來說一切法空皆如幻化。此中亦無心無思魔言。若不得心不得思。雲何有來去有言說。比丘言。幻人去來言說。我去來言說亦如是。魔言。汝以是進行住於持戒。修習聖法為何所趣比丘言。趣無所趣。魔言。雲何趣無所趣。比丘言。是中無先去。無今去。無當去。無所趣者。即是無作脫門。汝問。以是進行安於戒修習聖法。何所趣者。我不趣色生。不趣色滅。不趣色住。不趣受想行識滅。不趣受想行識住。於一切法。亦不趣生。亦不趣滅。亦不趣住。是名正趣。魔子。正趣者。名不取色不取受想行識。無所見法是我所趣。我所趣者。不取色不取受想行識。我所趣者是諸聖所趣。魔言比丘。於是法中雲何有趣。比丘言。諸凡夫法及諸佛法。同是一法無二無別。學法阿羅漢法。辟支佛法佛法。同是一切法無二無別。若過去法。若未來法。若現在法。同是一法無二無別。無出無生以等相故。不捨如是諸法等相者。欲以是法示眾生故而為說法。如是趣者名為正趣。魔子。夫正趣者。不趣欲界。不趣色界。不趣無色界。住等法者。於法實相不動不退。是名正趣。如如趣。一切法趣亦如是。如法性趣。一切法趣亦如是。如實際趣。一切法趣亦如是求。如是趣者。亦不念不著諸趣。是名正趣。魔子語金剛齊比丘。汝以是正行為得何法。答言。我以是正行得離諸法分別。以是無念無分別故具足等相。汝問得何法者。是正行中無有得相。無增上慢。以是正行於法無所得。正行者即是無行義。魔子問金剛齊比丘。汝以此戒當得何法。答言。我以此戒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小法不可得故。魔子言。雲何得菩提。比丘言。色等則是得菩提。受想行識等則是得菩提。一切法等則是得菩提。魔子言。如是菩提於何處求。比丘言。當於我見性中求。魔子言。雲何而求。比丘言。求時不起菩提見。魔言。比丘汝師是誰。誰所教誨辯乃如是。比丘言。不壞我見性而得菩提是則我師。不在垢不在淨是則我師。若識不在有為不在無為。是則我師。若不從他聞於諸法。不住不捨能度諸流。是則我師。若遍知一切法而不至一切法。是則我師。若一切所說音聲言辭。於不可說諸法相中。而不動轉。是則我師。若一切法不生不起不出。而能轉聖法輪是則我師。不住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流。是則我師。若一切法不生故生。是則我師。若一切法不滅故滅。是則我師。我隨如是師教故辯如是。魔子言。如來以何而轉法輪。答言。如來於色不轉不還。色如。色法。色空。色無相。色無作。色滅。色離。色無生。色相。色性。亦不轉不還。受想行識不轉不還。識如。識法。識空。識無相。識無作。識滅。識離。識無生。識相。識性。亦不轉不還。如來以是一切法不轉故。轉於法輪。如是法輪若轉若不轉。於無量法性終不出過若能解此轉法輪者。是人則能轉於法輪。爾時魔子及其眷屬。皆為金剛齊比丘。作弟子。發是言。我從今日歸依於師。比丘言。汝莫歸依我。當歸依淨明光王佛。我所說者是佛所教。魔子言。可共詣佛。時金剛齊比丘。與魔子及八萬四千魔眾。俱詣淨明光王佛所。頭面禮佛足。合掌恭敬在一面立。淨明光王佛。因其淨戒及聖法行。為說如是法。皆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自在王。彼時金剛齊比丘豈異人乎。汝身是也。障礙魔子者。持地菩薩是。自在王。是名菩薩摩訶薩戒自在。菩薩得是戒自在者。能示眾生不思議願力。教化無量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能自降魔怨。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自在王。何謂菩薩摩訶薩神通自在。謂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智。如意足。自在王。何謂菩薩天眼自在也。若菩薩眼根。不為牆壁山林須彌鐵圍。世界中間之所障礙。是名天眼自在。菩薩以是無礙眼根。見十方無量阿僧祇佛土。為一佛土。何以故。空相無別異故。而諸佛土彼此雖別而不合不異。又見諸佛大眾圍遶皆為一佛。以法性不壞相故。以見一佛淨故見一切佛淨。以一切佛淨故見自身淨。自身淨故見一切法淨。於自身淨諸淨之中不生二相。又見諸佛弟子。不異見佛淨。菩薩以見弟子正見見佛。以見佛正見見弟子。又菩薩於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眾生。若地獄若畜生若餓鬼。若人若天。除無色界。即以天眼。悉皆能見生死所趣善惡之處。又知眾生行業及報。菩薩雖見眾生不取眾生相。何以故。信無我際故。雖見行業及報。而知一切法無業無報。菩薩以是天眼。見一切色皆無色相。信一切法無所有故。知諸形色皆是虛妄。本來不生故。是名菩薩天眼。菩薩得是天眼智力故。隨所能見。或見有數色。或見無數色。或無所不見。菩薩雖在百千萬種眾生之中。而能入於禪定背捨三昧。乃至不見有一眾生。何以故。菩薩達諸法無我如故。是菩薩於色界諸天淨妙形前。為現其身令諸天子見。而是菩薩亦見諸天身。菩薩又能令諸天見其身。而諸天不自見身。或令諸天自見其身。而不見菩薩身。自在王。是名菩薩天眼自在。   自在王。何謂菩薩摩訶薩天耳自在。若菩薩得是天耳。於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諸聲。天聲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聲。悉皆得聞。聞是聲時於諸聲中無所分別信一切聲是不可說相。又聞是聲。不生我相眾生相及音聲相達一切聲本來不可說相。信知是聲無有住時。菩薩耳性耳識性無有礙故。聞是聲時解其實義者。一切聲不可說是滅相故。以是實義。而依於義不依於聲。一切法無生相故。又聞十方無量阿僧祇現在諸佛之所說法。而無有礙。如所聞能持。持已不忘。何以故。菩薩乃至無有一句不知而滅。菩薩有所問法。若有漏若無漏。若有為若無為。若世法若出世法。若善若不善。若有罪若無罪。若聲聞乘。若辟支佛乘。若佛乘。能令是法入一性味。謂離自性雖有所問不著六塵。雖復聞法不住諸相。菩薩貴法。依法不依非法。何等為法。法名離染。法名無相。法名無為。法名無歸處。法名無生無起無得。法名無比。於是法中以相分別。取捨戲論是名非法。自在王。菩薩依於義不依語。不離語入義心聽法。雲何名入義心。不墮空義見。無相義見。無作義見。是名入義心。菩薩以是入義心聽法依於義。是義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又自在王。菩薩若能如是聽諸佛法。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了義經者。一切諸經皆是了義。以依義故。一切法不可說故。菩薩如是名為依了義經。若人於一切經。不能如是依義。是名不了義。何故名不了。是人不了義故。行塵垢道常為所牽。為誰所牽。為聲所牽。了義者不隨於聲。何以故。其義不可說故。菩薩知一切法離諸邊非了相。自在王。依如是義趣法者。一切諸經皆是了義。不如是依者。一切諸經皆是不了義。又自在王。菩薩於諸佛所聽受法時。依於智不依識。何以故。菩薩知識虛妄如幻離相。無性無色無形無對不可識。如是知識相即名為智不名為識。菩薩依智故不隨識。知他識亦不是識。是故不著識如。故說智如。自在王。依智菩薩不住於識。能知他說而為說法。又自在王。菩薩說法時。雖說眾生名。而依於法不依眾生。何以故。若於我法中實有眾生者。終無淨無解。是故自在王。一切法畢竟無我無眾生。如來以世法故說有眾生。諸法實無眾生。是故菩薩依於法不依眾生。法者即是法性義。法性者是不生性義。不生者是畢竟不起不作義。義者是不可說義。何以故。以語說法法不在語中。是故以語示義。有所示說皆非語非說。有所分別有所說者即非佛法。無分別無所說即是佛法。是故言無說是佛法。若人欲入佛法應如是入。而以語說眾生。若說法不應生見。若有二者不名佛語。無二無分別即是佛語。若有言聲即非佛法。若有論說亦非佛法。若無言聲亦無論說是名佛法是故自在王。若菩薩入佛法中。則得如是天耳。以一切聲。隨諸法實相行。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自在王。是名菩薩天耳自在。   自在王。何謂菩薩摩訶薩他心智自在。若菩薩得他心智自在者。以己心知他心。所至之處為眾說法先觀眾心。知是眾生有何深心。何行何因何相。隨而為說。菩薩自心淨故。入一切眾生心淨。自在王。譬如明鏡照諸形色。相貌長短大小粗細隨其本形皆有像現。不增不減鏡無分別。以明淨故能示諸像。菩薩亦如是。以自心淨法性照明故。眾生所起心心數法。皆能得知而無所礙。若是眾中有多欲者。能知其心。亦見離欲相。何以故。心相非染故。若眾中有多恚多癡。有能知其心。亦見離恚離癡相。何以故。心相非恚非癡故。若眾中有樂聲聞乘者。知其行道法性不作小。若眾中有樂辟支佛道者。知其行道法性不作中。若眾中有樂大乘者。知其行道法性不作大。菩薩隨知眾生心性。而為說法。不取心相。雖知諸乘而為說法。不壞法性。不壞法性故不壞一切性。而知眾生所行。菩薩自以心觀他心。自心他心無違無順。亦知眾生心相續生。又知心性即是法性。自在王。是名菩薩他心智自在。以是自在故。於天上人中無不知識。自在王何謂菩薩摩訶薩宿命智自在。若菩薩得宿命智自在。以念力強故。定根利故。憶本所生自身他身恆沙劫事。而為他說。我於彼處如是種類姓名壽命。受如是苦樂。又知眾生宿世所種善根。有因力者。有緣力者。是人有聲聞因。是人有辟支佛因。是人有大乘因。知其先世所因。如是隨其所應而為說法。菩薩得是宿命智故。自知本生於諸佛所種諸善根。若先世有善根。而不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今當以是善根迴向菩薩。雖知宿命亦知先世法無有來者。不見法從先世至後世。亦不見今世至先世。知一切法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又念先際不生先見。亦不生後際中見邊見。知一切法無邊無中。菩薩雖念眾生宿命。亦知先際色離相。知先際受想行識離相。先際五陰離相。即是後際五陰離相。後際離相。即是現在離相。菩薩知先際一切法性空。知現在一切法性空。知後際一切法性空自在王。菩薩如是知宿命時善根增長。先世罪業因緣滅盡。何以故。菩薩達一切法相無新無故。成如是智已。信解一切有為法皆空如夢。自在王。譬如夢中見生死苦樂。菩薩信解一切有為法亦如是。如是信解者。往來生死心不疲倦。於眾生中而生悲心。於一切法生假作相。菩薩作是念。如我若干千萬億劫生死往來。皆虛妄無所有。一切眾生亦如是。生死往來虛妄不實。實名不起四大。四大是虛妄法。自在王。菩薩見宿命時。諸有為法皆是虛妄。何以故。菩薩念先世轉輪王樂。皆悉無常變異之相。念帝釋樂。亦皆無常變異之相。亦見諸佛嚴淨世界。聲聞眾嚴淨。菩薩眾嚴淨。所用諸物嚴淨。亦念諸佛色身具足而轉法輪。皆悉無常變異之相。如是念時於有為法無所貪惜。何以故。菩薩作是念。如是淨土諸佛色身無常滅盡況我所著。即入無我無我所法中。依於無常變異之相。作如是念。諸有為法皆悉無常。眾生於此而生常想。即於眾生生大悲心。於一切法生放捨想。自在王。是為菩薩宿命智自在。菩薩得是自在。信一切法無常。而為成眾生故受身。為不受故受。為不取故取。但為教化一切眾生故。自在王。何謂菩薩摩訶薩如意足自在。若菩薩心自在故。從聖相生如意足欲力進力斷行信解力。菩薩得是信解如意足。非作非起。若欲普至恆沙世界。一念之頃皆能得至。彼諸眾生皆見其來。而自於先本處不動彼見說法。而於此處說法不絕自在王。是名菩薩如意足自在。菩薩以是如意足自在力。若有眾生應以如意足度者。以如意足度之。若諸天人著常相者。示其劫燒。是諸眾生見三千大千世界普皆燒盡。而是世界無所損減。若有眾生慢心自大。則作執金剛神。執火焰金剛杵而以示之。令生恐畏除其慢心自歸禮敬。若有眾生樂轉輪王形者。以轉輪王身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樂釋提桓因形者。以釋提桓因身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樂梵天王形者。以梵天王身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樂魔王形者。以魔王身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樂見佛身者。則現佛身而為說法。菩薩或為眾生住於空中結跏趺坐。身放光明而為說法。或有眾生樂嚴淨世界者。則為莊嚴三千大千世界。懸繒幡蓋豎諸幢幡。以寶羅網遍覆其上。燒諸名香作眾伎樂。然後說法。或為眾生現三千大千世界。為一海水。青紅赤白種種蓮華遍覆其上。於其水中現師子坐。身處其上而為說法。或為眾生自現其身。坐須彌山頂而為說法聲至梵天。或為眾生不現其身。但以音聲而為說法。或為眾生現乾闥婆身。以眾樂音而為說法。或為眾生現龍王身。起雲雷震放大電光。又澍大雨而為說法。或有眾生飢渴逼切。則與天食身得充滿。具足悅樂而為說法。若有地獄眾生苦惱逼迫。而以神力滅地獄火。以天精氣令其毛孔皆得安樂而為說法。若有盲者如意神力以天眼與。令得開明而為說法。若有聾者如意神力與其耳根。令得聞聲而為說法。若有種種病。自以神力令其除愈而為說法。若有犯罪送至死處。如意神力化人代之。令得免罪心得安樂而為說法。若有眾生。刖足斬手刓截耳鼻形殘醜陋。常自愧恥而心退沒。如意神力皆令完具而為說法。若有眾生。在於胎中藏血屎尿不淨之處。如意神力化作寶臺樓閣。令處其中。亦成意識而為說法。若其始生諸根未成。如意神力令其具足。堪任聽受而為說法。自在王。是名菩薩成如意足。以如是等種種不思議神力。而為說法。菩薩如意神力故。為度奉事日月眾生。以三千大千世界置其右掌遠擲他方無量世界。令諸人眾皆見其去。而此世界本處不動。又以恆河沙世界。入一毛孔舉至梵天。擲置他方無量世界。令諸眾生無去來想。若恆河沙無量世界劫盡火燒。能一吹令滅。或以兩手障蔽日月。身出光明照諸世界而為說法。自在王。是菩薩或坐諸佛前。若欲供養佛。以一掬華如須彌山散佛身上。華至半身。又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草木皆成為炬。遍滿世界火落如雨。自在王。是菩薩隨諸眾生所貴形色。皆悉為現。若釋若梵若聲聞形。若辟支佛形。是名菩薩神通自在。謂天眼見無礙故。得天耳聞無障故。得他心智達一切心心心法故。證宿命智憶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故。得如意足於一切形色隨意示現故。自在王。神通自在者。能以一切佛事示諸眾生。亦能了達分別眾生諸根利鈍。能以聲聞乘度眾生。辟支佛乘度眾生。大乘度眾生故。於生死中眾所知識。成眾生故眾所知識。於善法中出家行道故眾所知識。以方便力故眾所知識。檀波羅蜜迴向故眾所知識。屍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迴向故眾所知識。降伏諸魔令種善根故。名為神通自在。又自在王。菩薩得是神通自在故。色身之力名聞稱讚家姓財物眷屬人民。普皆殊勝眾所知識。是故名為神通自在。又自在王。菩薩得是神通自在故眾所知識。謂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緊那羅迦樓羅摩□羅伽人非人。帝釋梵王諸護世者。諸佛正遍知者。皆所知識。是故說名多識。自在王。菩薩以是神通不退本誓。而能示現一切眾事。   自在王。何謂菩薩摩訶薩智自在。謂陰智。性智。入智。因緣智。諦智。自在王。何謂陰智。色前際空。後際空。中亦空。受想行識前際空。後際空。中亦空。五陰畢竟空。是名陰智。自在王。何謂性智。地性是法性。水性是法性。火性是法性。風性是法性。何以故。四性入於法性皆為一性。謂之空性。空性法性同一無性。此中無地性無水性。無火性無風性。何以故。不壞性是法性。無二性是法性。無生性是法性。無垢性是法性。無淨性是法性。如法性壽性眾生性。生死性涅槃性亦如是。如涅槃性慾性色性無色性有為性無為性亦如是。如是性智不隨他得。是名性智。自在王。何謂入智。眼從本來。不生不起無有作者。耳鼻舌身意從本已來。不生不起無有作者。自在王。眼無有主。是中無有見者。耳無有主。是中無有聽者。鼻無有主。是中無有嗅者。舌無有主。是中無有嘗者。身無有主。是中無有覺者。意無有主。是中無有識者。自在王。眼性不能見色。耳性不能聽聲。鼻性不能嗅香。舌性不能知味。身性不能覺觸。意性不能識法。何以故。眼無所作與草木土石無異。耳鼻舌身意亦無所作。與草木土石無異。自在王。眼不染不離。耳鼻舌身意不染不離。何以故。眼從本來是離相。耳鼻舌身意從本已來是離相。自在王。若能如是知一切入則能離欲。是名入智。自在王。菩薩如是知諸陰性入不生不起。以畢竟滅。滅已而受生退沒。雖受陰性入。而不捨陰性入智。是名智自在。謂知陰性入。知陰性入相。而能不捨。現於三界而不住諸結。示有生滅而不生不滅。是名智自在。自在王。何謂緣智。無明緣行。無明不作是念我起行。行緣識。行不作是念我起識。識緣名色。識不作是念我起名色。名色緣六入。名色不作是念我起六入。六入緣觸。六入不作是念我起觸。觸緣受。觸不作是念我起受。受緣愛。受不作是念我起愛愛緣取。愛不作是念我起取。取緣有。取不作是念我起有。有緣生。有不作是念我起生。生緣老死。生不作是念我起老死。老死緣憂悲苦惱。老死不作是念。我起憂悲苦惱。自在王。若菩薩能如是觀十二緣者。不墮諸見若斷見若常見。菩薩作是念。法屬眾緣。推求眾緣則不可得。即於十二緣而得真智。何謂真智。知十二緣生法同於無生。無生同空無相無作。空無相無作同眾緣生法。如來所用等得一切法。是法同十二緣生法。十二緣生法無有法生。是故說應見十二緣生無生。十二緣無生智即是十二緣生智。自在王明無明無二。知如是者則知緣。生法行非行無二。知如是者則知緣生法。識非識無二。知如是者則知緣生法。名色非名色無二。知如是者則知緣生法。六入非六入無二知如是者則知緣生法。觸非觸無二知如是者則知緣生法。受非受無二。知如是者則知緣生法。愛非愛無二。知如是者則知緣生法。取非取無二。知如是者則知緣生法。有非有無二。知如是者則知緣生法。生非生無二。知如是者則知緣生法。老死非老死無二。知如是者則知緣生法。從緣生者無有是處。從緣生則是無我。則是空也。從緣生者則是無來無去。從緣生者則非真實。從緣生者則無一相。從緣生者則無所行。如是知者是名緣生智。見緣法者不見無明。不見行。不見識。不見名色。不見六入。不見觸。不見受。不見愛。不見取。不見有。不見生。不見老死。若不見如是法者。是名見緣生法。若見緣生法是名見法。雲何見法見離染法。雲何離染行者。於一切法離染見故名為離染。是故說見離染法。雲何為見不為增不為減。如是見如不動不著。如是見如不壞法性。亦不見合。如與法性不壞不合。如是見者不毀實際。如是見者亦不見。非以肉眼見。非以天眼見。非以慧眼見。何以故。肉眼無無作故不見。天眼作起相故不見無為法。慧眼無分別相。無分別故不見。自在王。若菩薩能如是見一切法。則能見佛。不以色故見。不以受想行識故見。不以諸相故見。不以法故見。不以戒故見。不以定慧解脫知見故見。不以過去故見。不以未來現在故見。如是見者是名見佛。   自在王菩薩白佛言。世尊頗有所緣。菩薩見如是諸法。而能見佛耶。佛言有。何以故。色是盡相。性無生故。能見色如是。是名見如來。受想行色是盡相。性無生故。能見識如是。是名見如來。戒是無為無作無起相。能見戒如是。是名見如來。定慧解脫知見等亦如是。是名見如來。自在王。我於過去燃燈佛時。得見佛淨。我於爾時。見緣生法故見法。以見法故見如來。自在王言。於燃燈佛已前。雲何見諸佛。佛言。以色身相見故見。不以不二法身見故見。今為汝說。我從初發心未曾見佛何以故。不以色相見故。名為見佛。是故自在王。若菩薩欲得見佛應如我見燃燈佛。以諸法一相故。雲何一相。如我身燃燈佛身亦如是。如燃燈佛身。亦如是。一身故以不二不別入一法相。是名見緣生法。以見緣生法名為見法。以見法故名為見佛。若菩薩能於一切念中。證滅而不實滅。生死不可得。而以方便智故示是名菩薩智自在。   自在王菩薩經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20 自在王菩薩經   自在王菩薩經卷下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自在王。何謂菩薩摩訶薩諦智。求聲聞者。以諦法證聲聞解脫。菩薩得此諦而不證解脫。是名自在。求辟支佛者。以諦法證辟支佛解脫。菩薩得此諦而不證解脫。是名自在。諦智者。苦諦虛妄知見。雲何知見苦虛妄不實得時故為苦。以倒故有。若菩薩知苦無生無起。是名知見苦諦。雲何斷集諸法隨集斷。雲何為集集平等故斷亦如是。無所從來故集無所去故斷。是名諸法性。是中無有實法。生已當斷。隨所愛使故有集。若斷愛使是名斷集。雲何苦滅諦。畢竟滅苦集而無法可壞故。是名苦滅。一切諸緣相滅故一切法如是滅相。於此中不生不滅名為滅諦。雲何道諦。隨以何道求一切法不得。若善若不善。若有漏若無漏。若有為若無為。是名道諦。是道平等不分別一切法故。是道寂滅離諸結熱故。是道安樂離一切憂惱故。是道無漏一切漏盡故。是道一切有所得者所不能行。正行禪定者易修行故。是道諸佛所不捨。是道無相斷一切相故以如是道不墮於二。是名道諦。若菩薩以如是門知四諦者。是名諦智。若菩薩先以四諦。為求聲聞辟支佛者說。於此乘中亦無所貪。是名諦智自在。又自在王。菩薩知聲聞乘不於中住。知辟支佛乘不於中住。知佛乘不於中住。是名諦智自在。又自在王。若以一心知一切眾生心。以一心性知一切心性。而於心智不作二行。是名智自在。又有智自在。知見過去世無礙。心不至過去世。知見未來世無礙。心不至未來世。知見現在世無礙。心不至現在世。不於過去未來現在世而生戲論。又有智自在。知一切有為法盡滅。而不盡諸善根。知法無生而以攝法攝集眾生。是名智自在。又不從他知一切法畢竟滅相。以是智力而自不滅教化眾生。是名智自在。自在王。菩薩於此。若欲得智自在力而自在者。應隨智行不隨意行。雲何意行。所有意業皆是意行。所有識業皆是意行所有心業皆是意行。所有著心起諸善根皆是意行。墮見行施。墮相持戒。依我行忍皆是意行。我是菩薩則是意行。我發菩提亦是意行。我不斷佛種。不斷法種。不斷僧種。亦是意行。我為利眾生故發心亦是意行。我當度未度者。解未解者。安未安者。滅未滅者皆是意行。我是施主。我是持戒。我是行忍。我是行進。我是行定。我是行智皆是意行。我是行慈者。行悲者。行喜者。行捨者皆是意行。我是少欲知足離行者。不雜行者。頭陀行者。阿蘭若者。細行者。如是分別皆是意行。我是空行者。我是無相行者。我是無作行者。如是分別皆是意行。我是諦語者。實語者。如說行者皆是意行。我是過諸魔業離四魔者。我斷一切見得忍。如是分別皆是意行。我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度眾生。當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如是分別皆是意行。自在王。雲何菩薩智業。隨無心意識行處。是名智業。菩薩常作智業不起意業。雲何菩薩智業。菩薩智業有二種。何等二。一者成眾生。二者受持正法。雲何成眾生。菩薩隨以所知能成眾生。雲何受持正法。若不受一切法。是名受持正法。若受持色。非受持正法。受持受想行識。非受持正法。若受諸入諸性。非受持正法。若受善不善法。非受持正法。若受罪不罪。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世法出世法。非受持正法。若受施相。非受持正法。若受戒忍進定智。非受持正法。何以故。所可取緣皆是非法非善。非受持正法。何以故。如來所得法是法無相無礙。若取緣相非受持正法。如是菩薩業中智。是名智業。以如是智而作智業。不盡於智是名智自在。   自在王。何謂菩薩摩訶薩慧自在。菩薩得慧自在。能知諸法解釋章句得四無礙智力故。謂義無礙智。法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雲何義無礙智。若菩薩於諸語中。依義不依語。義者於一切法正智。雲何正智。謂不可說義是。此義在語中更無異聲。從本已來離諸相故。是名為義。不應離語依於義。語中等相即是義。能如是知。名義無礙智。又達一切法義。亦名義無礙智。雲何法無礙智。菩薩依於法不依非法。依於法者不見非法。何以故。知一切法離相但有名故。又法無礙者。雖說三乘不壞法性。何以故。法性是一性。謂無相是。菩薩以語說法。即知語同響相。有所說法信解皆同法性。於智於語而無所礙是名法無礙智。雲何辭無礙智。知諸天言辭。知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言辭。知帝釋梵天王護世者言辭。知一言二言多言略言廣言。男言女言。非男言非女言。過去言未來言現在言。隨以方便言辭令其得解。自以淨妙言辭。亦不輕毀他語。何以故。知一切法無有言辭。菩薩作是念。以言辭說法令其得解。是法於言辭中不可得。言辭於法中亦不可得。從本已來無有言辭。若有言辭。不應以善言辭說不善法。是故當知。言辭能示善惡。又辭無礙者。即以眾生言辭而使行法。何以故。法不行法。能如是行一切法。以言辭說此行使彼得解。是名辭無礙智。雲何樂說無礙智。若菩薩於一切文字皆能樂說。於一切音聲亦能樂說。一切名字亦能樂說。是名樂說。雲何為樂。菩薩若說法時。樂法樂實樂諦。若信樂修多羅者。為說修多羅。信樂岐夜。伽陀。弊迦蘭奈。謳陀那。禰陀那。阿波陀那。伊提郁多伽。闍陀伽。裴佛略。阿浮陀達摩者。皆為說之。信樂過去者為說本事。一切眾生所樂諸根。皆隨所樂而為說法。樂信根者因信根為說法。樂進根者因進根為說法。樂念根者因念根為說法。樂定根者因定根為說法。樂慧根者因慧根為說法。如是諸根皆因而為說法。婬欲多者分別有二萬一千。佛知有八萬四千根。如來因此諸根皆能樂說。菩薩次能樂說。瞋恚多者分別有二萬一千。佛知有八萬四千根。如來因此諸根皆能樂說。菩薩次能樂說。愚癡多者分別有二萬一千。佛知有八萬四千根。如來因此諸根。皆能樂說菩薩次能樂說。雜分者分別有二萬一千。佛知有八萬四千根。如來因此諸根皆能樂說。菩薩次能樂說。自在王。是名樂說無礙智。於此義無閡法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皆以慧為本。慧所住處。慧之所攝菩薩以慧力故用四自在及餘自在皆得自在世尊。慧以何為本。為住何處。何處所攝。自在王慧以多聞為本。住多聞處。多聞所攝。世尊。多聞以何為本。為住何處。何處所攝。自在王。多聞以善知識為本。住善知識處善知識所攝。世尊。善知識以何為本。為住何處。何處所攝。自在王。善知識以敬心為本。住於敬心。敬心所攝。世尊。敬心以何為本。為住何處。何處所攝。自在王。敬心以深心為本。住於深心。深心所攝。世尊。深心以何為本。為住何處何處所攝。自在王。深心以質直為本。住於質直。質直所攝。世尊。質直以何為本。為住何處。何處所攝。自在王。質直以大悲為本。住於大悲。大悲所攝。世尊。大悲以何為本。為住何處。何處所攝。自在王。大悲以眾生為本。住於眾生。眾生所攝。何以故。自在王。菩薩為度一切眾生。生大悲心。生一切智心。是名菩薩慧自在。又慧自在菩薩。以慧自在故因一法門。若一劫若減一劫。種種異辭廣說諸法。於實相中無所違失。菩薩或欲不現其身為眾生說法。或從身毛孔演出法音。隨眾生所行而為說法。菩薩或欲現其身為眾生說法。一切外道論師不能窮盡。又外道仙人所作。若曼哆邏咒術經。韋陀若語論。若缽追。若諸神通。若諸智門。若日月五星經。若夢經。若地動經。若陀魔陀咒術。若烏語經。若鳥獸經。若龍乾闥婆夜叉入身經。若王相經。若豐樂飢饉相經。若諸遑遊戲經。如是世界經書智慧。伎藝文章算數色相。音樂歌舞箜篌箏笛。如音曲折菩薩轉身。自然在心皆能通了。以慧力故皆能得知皆能示現。皆能達知。菩薩雖知如是方術。不惱眾生。亦不以是為淨妙道。自在王。慧自在菩薩。與百千萬諸梵王。共住共坐。自現其身與共語論。亦不著梵王光明德相。而諸梵王迎送菩薩生尊敬心。如是皆於一切天宮。現自在力而亦不著。但生無常苦空無我想。依無生法依度一切眾生之心。自在王。是名菩薩慧自在。又自在王。慧自在菩薩。如魔所有天宮。復令殊勝自現其身。勝魔所有百千萬倍。令諸魔等生渴愛心生貪著心。以此自嚴破魔慢心。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後說法。自在王。慧是菩薩遍行法。若施若受若以施迴向。而於此處必應用慧。若自持戒教他持戒。以持戒迴向。而於此處亦應用慧。若修行忍若教他忍。以忍迴向。而於此處亦應用慧。若自行進教他行進。以進迴向。而於此處亦應用慧。若自行禪若教他禪。以禪迴向。而於此處亦應用慧。若讀諸經若為他說法。若如所聞以慧正念。一切行立坐臥。一切儀法。一切捨心。皆應用慧慧力菩薩。則是一切善法力者慧增上菩薩。於一切法得增上自在。慧自在菩薩。於一切法能自在行。執慧力菩薩。知佛能拒魔軍。有慧菩薩自在隨行諸法而不用力。如人仰射其箭還時不須弓力。菩薩亦如是。以慧力故遣自在智入諸善法。坐道場時得是智力。以是力故以右手動十方世界。破大魔軍得佛十力。以是十力一切天人無能伏者。自在王。是戒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慧自在。若人不種善根。不能得聞如斯經典。自在王。若人得聞是經心歡悅者。當知是人得四自在。以是自在現自在力。何以故。自在王。是諸自在。一切聲聞辟支佛之所無有。爾時自在王菩薩。聞佛所說心大喜悅。合掌禮敬瞻仰尊願目不暫捨。作如是言。世尊。佛今以是四自在力。一切眾生亦當得是四自在力。佛以神力。使自在王菩薩以種種好色香華滿其衣□。以散佛上及諸菩薩。蒙華散者皆成金色。三十二相以嚴其身。空中百千萬億諸天。同聲嘆言。若有眾生信受如是四自在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是諸眾生以佛莊嚴而以自嚴。何以故。是四自在皆隨一切智心。世尊若佛本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是諸眾生。雲何得聞如是不可思議諸自在經。諸天子歎已。佛告自在王菩薩。我念過世。於燃燈佛前。第七十佛號普淨光王如來。亦廣說此四自在法。時有菩薩名智行足。亦以此法問佛。佛說此法時。八千菩薩得此四自在及無生法忍。三萬二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自在王。我於爾時。初聞此四自在。聞已受持。至燃燈佛時乃得具足。是故自在王。若於今世若我滅後。有人一心求佛道者。受持是經。當知是人疾得無生法忍。說此自在王經時。三萬二千天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諸天子供奉佛故。作百千伎樂雨於天華。以佛神力從眾伎樂出如是音若有眾生聞此自在王經。信解受持。當知是人諸根明利。樂於佛法其智廣博。為善知識所護。深種善根。於諸眾生行大悲道。   爾時自在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佛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菩薩亦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不。佛告自在王。有阿鞞跋致菩薩。已久習行得無生法忍住第八地欲入九地為般若波羅蜜方便所護。如是菩薩則能具成菩薩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自在王。雲何菩薩十力。為薩婆若故。發深堅心力具慈心故。不捨一切眾生力。不求一切利養故。捨一切世界飾好故。具大悲力。信一切佛法故。能成是法故。心不退沒故。具大進力。行念安慧故。不壞儀法故。住不動定力離二邊故。順緣生法故。斷一切見不別戲論故。具般若波羅蜜力成眾生故。受無量生死故。習善德無厭足故。信解有為法如夢故。於生死中無疲倦力。觀諸法相故。無我無人無眾生故。信解不生不起法故。信樂無生法論故。無生法忍力入空無相無作法故。觀諸脫門故。得聲聞辟支佛乘解知見故。得脫門力。於深法中不隨他智故。觀一切眾生心所行故。具無礙智力。自在王。是名菩薩十力。自在王。何謂菩薩四無所畏。得陀羅尼故。一切所聞能持故。常不忘念故。於大眾中說法無所畏。隨一切眾生所信解。而為說法如隨病合藥。知見一切眾生諸根。隨應說法。於大眾中而無所畏。是菩薩眾中說法無所疑難。無有東方南方西方北方。有來問我我不能答。乃至無有微畏之相。恣於眾生之所問難。隨問為答而無所畏。善能斷疑故。於大眾中說法而無所畏。自在王。是名菩薩四無所畏。自在王。何謂菩薩十八不共法。菩薩從生已來。自能行施無有教言。汝當行施樂行捨心。若魔作佛形來語之言。汝行於施當墮地獄。菩薩若生慳悔之心無有是處。樂捨一切分佈施與。以是行施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求果報利益眾生故。是為菩薩初不共法。自在王。菩薩自能持戒無有教者。雖不值佛而亦不從他人受戒。善能護持一切諸戒常樂持戒。謂雖在家如戒所說盡能奉持。若其出家戒經所說。不須教導皆能履行。乃至不為壽命諸緣而捨於戒。所持諸戒皆順菩提。為斷眾生破戒法故。是為菩薩二不共法。自在王。若貧窮下賤及旃陀羅工巧之人。瞋恚加惡苦言罵辱節節支解。菩薩爾時其心不動。於此眾生慈心普潤。有力能報而不加害。但依於法。我以佛法緣故忍受此苦。亦願是人心得善淨發大莊嚴。是為菩薩三不共法。自在王。菩薩雖遭急難猶故進行。不懈不息而終不生退沒之心。若見聲聞入於涅槃。見世苦惱而於聲聞滅度法中心不貪樂。若見辟支佛滅度。又見生死苦惱。於辟支佛涅槃法中心不貪樂。若見諸佛已成大利。佛法具足入於涅槃。自見其身未得具足六波羅蜜及諸佛法。於此法中心亦不沒而勤行進。我當於此大乘涅槃而取滅度。是為菩薩四不共法。自在王。菩薩若作轉輪王。若作帝釋。若作魔王。百千侍女作天伎樂。具受欲樂。而於禪定及無量心。皆現在前。常樂捨離憒鬧之處。於生死中生大恐畏想。於五欲中生大不淨想。於五陰中生怨仇想。於四大中生毒蛇想。於諸入中生空聚想。於己眷屬生怨賊想。於宮宅侍女中如在死屍間想。但求行法。但求見佛。但念欲度一切眾生。於伎樂之聲出禪定法音。或時魔障其聲。先世善根力故而於空中。得聞佛音法音僧音。聞此音已棄捨世界自在之樂。出家入林。是為菩薩五不共法。自在王。菩薩於世禪定之中不生堅想。以智分別離於諸見。依法依義。此不共法乃至夢中不生我見不生法見。菩薩不為諸結見纏所使。離諸疑悔。乃至惡魔不能障蔽令其疑悔離於正法。菩薩為成眾生故。或破儀法而於其中無有疑悔。自在王。是為菩薩六不共法。自在王。菩薩從生已來自得身淨。離於殺生不以手足刀杖瓦石有所惱害。常捨刀杖。資生豐足無所乏少。一把之草不與不取。珍寶滿地不生貪心。飢窮死困不以邪命而自活也。常修梵行至於心想。不念五欲離諸欲惱。不以五欲之緣而行非法。以智為首成善身業。是為菩薩七不共法。自在王。菩薩淨於口業真語實語。言行相應不自欺身。不誑諸佛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菩薩不行兩舌。眷屬親愛終始不離。菩薩不行惡口。常行愛語軟語和柔語。不惡語不粗語。有理語安樂語。先意語和悅語。菩薩於諸惡口粗言侵剋苦語。人不喜聞。自惱惱他。如是諸語終不出口。菩薩不為無義語。有則言有。無則言無。深心淨故口業皆淨。自在王。菩薩得此不共法故。世世所生。常得如是隨法語口。能以是語。不淨之人令其得淨。已淨人者令起禮敬供奉之心。以是深心不共法故。得實語口。諸有所說皆實無虛。是為菩薩八不共法。自在王。菩薩己心自在得自在行。不貪他物。不恚惱眾生行於正見。於菩薩心無等等心終不忘失。菩薩常離一切諂曲不直之心。晝夜常行善淨慈心。是為菩薩九不共法。自在王。菩薩所生之處。一切經書咒術醫方算數。為最為上。不須師教自能知之皆悉了達。亦於世法出世法中。得不隨他慧。又不承望聽採他語。常為諸天世人之所瞻仰。有所言說皆悉隨學。是為菩薩十不共法。自在王。菩薩或為眾生療治諸病。不求利養以大悲為首。療治病時發心願言。當令眾生得出世法滅諸苦惱令至涅槃。是為菩薩十一不共法。自在王。菩薩不求不願轉輪王位釋梵天王之處。而自得之。何以故。菩薩不為身色端嚴故行道。不為世界眷屬榮位名聞稱讚故行道。如是之福不求而得。是為菩薩十二不共法。自在王菩薩住尊貴處長壽諸天。曾見佛者常來擁護。如是勸發應作是行。行是業者能至菩提。是則退法是則進法。如是行者。諸根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天神常以如是隨宜勸發。令不違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菩薩十三不共法。自在王。若有凶暴瞋恚惡人。見此菩薩身口心業。不能加噁心得善淨。若或有人惱此菩薩忍受不報。令其心淨得住於法。若有眾生侵害菩薩。不令以此墮於惡道。何以故。菩薩本來已得具足不共善淨之願。若有眾生以身口意侵害惱我。令不以此墮於惡道。菩薩淨持戒故隨願皆得。是為菩薩十四不共法。自在王。或有眾生慳貪不信。不見業行。不依果報。不識佛法僧。於諸沙門婆羅門。心不善淨不能敬禮。聽受其語心不尊重。不生希有之想。是諸眾生見此菩薩身口意行儀法語論。心即得淨禮敬隨順。便生尊重希有之心。何以故。菩薩得不共法故。是為菩薩十五不共法。自在王。若一切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諸仙大人婆羅門等世之大師見此菩薩生師尊想。於此諸人名稱最勝。又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仙人婆羅門等世界之師。詣此菩薩曲躬禮敬供給使令。諸師弟子亦皆禮敬尊重迎送心念知勝。得是信心。是為菩薩十六不共法。自在王。菩薩所在國界聚落城邑。能修善法離不善法。能化眾生護正法者。而生其中得正見。父母所生之處。常為師長禮敬尊重。國界之中眾生命終無墮惡道。何以故。菩薩以善法攝眾生令行福故。命終之後皆生人天。是為菩薩十七不共法。自在王。菩薩隨順一切助道之法。諸明神通皆具足故。一切諸魔不能得便。是為菩薩十八不共法。自在王。何故名為不共法。菩薩隨順一切佛法故。諸聲聞辟支佛初發意者之所無有。而況凡夫。   爾時自在王菩薩白佛言。希有世尊。世尊今者。與諸菩薩大智法明無量法光。如我解佛所說義者若有菩薩得聞此經不樂餘經。若人聞此經受持讀誦。已為受持一切佛法。若人受持此經已為他人說。則為能以佛之正法以成眾生。若人正習此經。則為正習一切佛法。若人於此經中得忍名為順忍。若人於此經中如所說行。則為隨順一切法行。世尊。若有菩薩不離此經。當知是人已得諸明神通為坐道場。佛告自在王。如汝所說。若人不離此經。當知是人得諸明神通為坐道場。自在王。過去然燈佛前。威德佛。提沙佛。弗沙佛。光明佛前有佛。號天王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世界嚴淨豐樂天人充滿。其土平正琉璃為地。閻浮檀金以為蓮華遍覆其土。柔軟細滑譬如天衣。是時世人身色長短資生所有園林池觀。皆如兜率天上。所須飲食應念即至與天無異。唯有名別。其三千世界佛為法王。是故其佛號為天王。如轉輪王坐於正座。以法化民無不承順。天王如來亦復如是。坐師子法座為一切天人演說於法。大眾坐處東西八萬四千由旬。南北亦爾八萬四千由旬。天王如來說法之時。音聲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其諸天人盡敬尊重讚歎。行無上法以為法供。其土眾生無有樂下法者。唯樂佛法。無有聲聞辟支佛名。況發心行者。唯有菩薩以為眷屬。無有女人亦不聞有婬欲之名。皆於蓮華結加趺坐自然化生唯樂三法。何等為三。一者樂喜見佛。二者樂喜聞法。三者樂觀於法好喜離行。其諸人眾修習經法常不放逸。福慧具足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命終生天。謂到他佛土。若有菩薩命欲終時。上昇於空高七多羅樹。唱大音言。我於此土今當退沒。時眾坐菩薩聞此聲已。皆共集會試其法忍。作如是言。何等法退。何等法生。時是菩薩於大眾中而作是言。此中無法若退若生。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知一切法無退無生。何以故。色不退不生。受想行識不退不生。更無異法必定可得。若我若眾生若壽命。退者生者。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知一切法皆空無相。空無相法不退不生。諸法離際。不作際不起際無生際。佛以為證。如是諸際亦不退不生。退名眾緣離。生名眾緣合。而是諸緣亦不退不生。是菩薩於大眾中說是法已。然後乃退。其身滅已無灰無煙。即生他方現在佛前。是天王佛及諸菩薩。不著袈裟皆著自生淨妙天衣。亦無結惑。世人調順皆得無生法忍。不為眾生廣說諸法。而諸眾生其根明利小發即悟。若天王佛。為諸菩薩演說法時。其諸天人普皆能知。或得法忍。或得陀羅尼。或得樂說無礙。或得諸三昧。自在王。是天王佛其大名聞普流十方。於一切天人之中。廣說此四自在經。七萬二千菩薩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時有菩薩名曰淨光。不得受記。作如是念。今諸菩薩得受記者。持戒儀式。行道念慧。方便神力。陀羅尼三昧。不勝於我。以何緣故。今得受記。而我不得。時天王佛。知其心念。告淨光言。善男子。於未來世當有佛出。號曰然燈。彼佛當與汝受記。時淨光菩薩。聞佛語已心大喜悅。上昇於空作如是言。若然燈佛。過恆沙劫而後乃出。當知我已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何以故。諸佛所言皆無虛妄。諸佛皆是真實語者。自在王。於意雲何。彼時淨光菩薩。豈異人乎。則我身是。我從是來得值光明佛。我從彼佛得聞是法。聞已受持得光印三昧。從是已後復值弗沙佛。我從彼佛得聞是法。聞已受持得眾明三昧。從是已後復值提沙佛。得聞是法。聞已受持得照明三昧。從是已後復值威德佛。我從彼佛得聞是法。聞已受持得順法忍。從是已後復值然燈佛。我從彼佛得無生法忍。證此四自在。謂戒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慧自在。自在王。以是緣故。若於今世若我滅後。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薩乘者。得聞是經聞已受持。當知是等皆疾得為菩提真智。得此四自在能轉法輪。於佛無上正法之中當得慧光。說是經時。萬六千菩薩得無生法忍。萬二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百千萬諸天喜而唱言。在在處處有說是經。當知此中則為是佛。若有眾生得聞此經。當知此人善根深厚。爾時慧命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雲何受持。佛告阿難。此經名為四自在神力。當奉持之。佛說此已。自在王菩薩及阿難一切天人。聞佛所說歡喜受持。   自在王菩薩經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21 奮迅王問經   No. 421 [No. 420]   奮迅王問經翻譯之記   一初菩薩。功行普修。依德立名。字號平等。隨所顯發。稱謂不同。說法問論。多依自字。故奮迅王問奮迅法。如來為說四種奮迅。其有人能具此奮迅。則於一切皆能奮迅。魏尚書令儀同高公。今欲以此四種奮迅。於一切處普奮迅故。置能譯人。在宅上面。出此四種奮迅法門。沙門曇林。瞿曇流支。興和四年歲次壬戌。月建在申。朔次乙丑。甲午之日。啟夾創筆。凡有一萬八千三百四十一字。   奮迅王問經捲上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捨婆提城祇陀樹林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二萬人俱。菩薩摩訶薩一萬人。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彌勒菩薩。德大勢菩薩。師子意菩薩。師子幢菩薩。大幢菩薩等。而為上首。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奮迅王。在大會坐。爾時世尊。無量百千眷屬圍遶。恭敬供養而為說法。謂大乘者之所修行。爾時奮迅王菩薩摩訶薩。從坐而起。整服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頭面禮足。白言世尊。我於今者。欲以少法問於如來應正遍知。唯願世尊。為我解說。佛告奮迅王菩薩摩訶薩言。奮迅王。恣汝所問。我為汝說。奮迅王。汝若問者隨汝心意。彼彼所問。如是如是。我為汝說令汝心喜。奮迅王菩薩言。如是世尊。願樂欲聞。奮迅王菩薩。既蒙聽許心大歡喜。白佛言。世尊。雲何諸菩薩摩訶薩大乘奮迅。復為眾生說此大乘。以彼奮迅破一切魔一切慢人一切諍人一切分別喜樂見人。令住大乘大願滿足戒行成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奮迅王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奮迅王。善哉奮迅王。汝今善能問於如來如是之義。當善憶念。汝奮迅王。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今為汝分別解說。如菩薩如大乘奮迅。復為眾生說此大乘。以彼奮迅破一切魔一切慢人一切分別喜樂見人。令住大乘大願滿足戒行成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奮迅王菩薩言。如是世尊。願樂欲聞。佛告奮迅王菩薩摩訶薩言。奮迅王。有四種奮迅。何等為四。一者戒奮迅。二者通奮迅。三者智奮迅。四者慧奮迅。奮迅王。此是菩薩四種奮迅。奮迅王。何者戒奮迅。此菩薩戒具足。謂不缺戒。不穿戒。不雜戒。不分別戒。不悔戒。不毀戒。不熱戒。善護戒。智讚戒。順道戒。成就他法戒。護一切法戒。喜愛戒。不依一切有道生戒。安住奢摩他戒。隨順毘婆捨那戒。深法解脫戒。不退通戒。空無相無願戒。清淨寂靜戒。說佛法僧戒。不捨一切眾生戒。慈護心戒。大悲根戒。信清淨戒。不分別威儀戒。頭陀功德戒。福德田戒。畢竟淨戒。不斷如來種戒。護法種戒。見聖僧戒。善住菩提心戒。六波羅蜜住戒。修行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菩提八聖道戒。生一切菩提分法戒。   奮迅王。菩薩如是戒具足已大願成就。彼雲何願戒具。菩薩劫盡燒時。火滿三千大千世界。若如是願此大寂滅火即寂滅。若欲令水滿此三千大千世界。水即充滿。欲令華滿即隨意滿。欲令寶滿。即時滿中一切珍寶。又若欲令恆河沙等諸世界中須彌山王彼一切山為一山者。即為一山。奮迅王。菩薩如是戒具足已。若欲令彼恆河沙等諸世界中所有大海彼一切海為一海者。即為一海。彼住戒力隨心所願皆悉成就。一切所念無不隨意。奮迅王。住戒菩薩如是奮迅。若人住戒隨願成就。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奮迅王。過去久遠過阿僧祇阿僧祇劫。無量大劫不可思議。彼時有佛。號曰光明無垢光王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奮迅王。彼時光明無垢光王如來法中。有一菩薩名金剛齊。安住戒力善清淨戒。彼金剛齊阿蘭若處經行精進。樂修聖法欲滿佛法。彼金剛齊如是觀察。若不分別一切法者乃得名戒。若不喜樂一切物者乃得名戒。若能寂滅一切煩惱乃得名戒。若身鏡像平等知者乃得名戒。若於語言響聲平等乃得名戒。若觀心法如幻無異乃得名戒。若善不善二法不二乃得名戒。若不淨觀除滅貪慾乃得名戒。若慈悲觀除滅瞋恚乃得名戒。若以智慧滅除愚癡乃得名戒。若不分別貪慾瞋癡乃得名戒。若分別見一切諸法不分別者乃得名戒。若非我見非眾生見。亦非命見富伽羅見。亦非常見乃得名戒。若一切法不和合行乃得名戒。若於一切心不驚怖乃得名戒。若於三界心不依止乃得名戒。若信諸法一切不生乃得名戒。若心信解不生法忍乃得名戒。若不悕望財利供養乃得名戒。若不畏空乃得名戒。若修無相乃得名戒。若離願求乃得名戒。若於戒聚心不取戒乃得名戒。若不自戒持聚自高陵蔑他人乃得名戒。若於諸入不讚嘆者乃得名戒。若於境界不行不著乃得名戒。若於五陰法陰平等乃得名戒。若於界中法界平等乃得名戒。若不諍訟乃得名戒。若不休息一切善法乃得名戒。若畢竟知一切諸法皆悉寂滅。知寂滅已身則正行乃得名戒。奮迅王。爾時金剛齊菩薩。以如是法住戒成就。修行聖法勤行精進不離正觀。魔子名遮。見彼比丘以如是法住戒成就。修行聖法勤行精進。不離正觀如是經行。將諸軍眾八萬四千。一切著鉀自隱其身。到比丘所而求其便。經一千年隨比丘行。彼魔如是於一千年。而彼比丘無有一念亂心可得。彼魔如是伺其心亂。若得亂心則與障礙怖畏惱亂。爾時遮魔並其軍眾。經一千年求便不得。復自現身。皆執刀槊種種器仗。在彼比丘面前。怖嚇欲令驚畏。   彼金剛齊菩薩比丘。見魔軍眾手執刀槊種種器仗怖嚇之已。即作誓言。我今真實於此法中。正觀修行清淨戒聚。此事若實。諸魔眷屬手執刀槊種種器仗。一切變為憂缽羅華。缽頭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瞻婆迦華。蘇摩那華。婆師迦華。種種華鬘。此天魔身一切軍眾。如我形色正住威儀。奮迅王。金剛齊菩薩比丘。作是誓已。一切魔軍所執刀槊種種器仗。即時變成種種妙色無量種色雜色華鬘。有善妙香。見聞心愛可喜殊特。一切魔身色相形服如彼比丘。一切皆如出家舉動。身著袈裟剃除鬚髮自他皆見。奮迅王。爾時遮魔。見彼比丘勝神通已。生希有心。並諸軍眾禮彼比丘金剛齊足。問言。大仙汝得何法住神通力能如是耶。奮迅王。時金剛齊菩薩比丘。答遮魔言。大仙當知。如是法者非有得住。以一切法不可得故。大仙當知。身口意等皆無依止。此無依止是我所住。以一切法無依止住。大仙當知。如是住者非有相住非無相住。如是名住。如是住者非有法住無住無處。故名為住。   爾時遮魔語金剛齊菩薩比丘。作如是言。我一千年觀汝心行。常求汝便而不能得。時金剛齊菩薩比丘語言。大仙。假使汝於恆河沙劫。求我心行亦不能得。何以故。心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二處不在中間。又復大仙。幻人心行汝得不耶。魔言。比丘不可得也。彼幻人者無心無思。何處可得。菩薩比丘答言。大仙。如來常說一切諸法皆如幻相。無心可得。無思可得。魔言。比丘若汝無心無思可得汝雲何行。若去若來。又復雲何有所言說。菩薩比丘答言。大仙。如幻人行。若來若去有所言說。我如是行。如是去來。如是言說。   魔言。比丘若如是者汝勤精進。安住持戒修行聖法。如是發行何所悕求。比丘答言。無發無行無處悕求。魔言。雲何無發無行無處悕求。比丘答言。如是處者。無有人去。無有人來。無人當去。大仙當知。無發無行名為無願。又復大仙。若汝問言。汝勤精進安住持戒修行聖法。如是發行何所悕求。如是問者。汝今當聽我此求者。非色生求非色滅求非色處求。如是非受非想非行。非識生求非識滅求非識處求。至一切法亦非生求。亦非滅求亦非處求。大仙當知。若彼正處非色所攝。如是非受非想非行。非識所攝是我求處。我求彼處。若不可見是我求處。若彼正處非色所攝。如是非受非想非行。非識所攝。如是正處是我求處。而我不見彼我求處。大仙當知。如聖人求我如是求。   魔言。比丘彼聖人處雲何而求。菩薩比丘答言。大仙。若凡夫法若佛法。此一切法平等不二。若學法若無學法若佛法。此一切法平等不二。若緣覺法若佛法。此一切法平等不二。若過去法若未來法若現在法。此一切法平等不二。不生平等是故平等。不出平等是故平等。不滅平等是故平等。若人不捨如是平等彼修平等。是故能為眾生說法。大仙當知。如是正處我如是求。大仙當知。如是正處非欲界處。非色界處。非無色界處。若人如是住平等者。如法不動。非行不行。非他令行。大仙當知。此名正處。如彼發行一切諸法如是發行。如法界發行。一切諸法如是發行。如實際發行。一切諸法如是發行。若如是求。彼人如是不見行處。心不喜樂故名正處。   爾時遮魔語金剛齊菩薩比丘。作如是言。此正修行為何所得。比丘答言。我此正修得無所得。無無所得平等滿足。又汝問言。得何法者。若有所得非正修行。以離慢故名正修行。正修行者無所得法。言正修者則無所修。   爾時遮魔問金剛齊菩薩比丘。作如是言。此戒具足為何所求。比丘答言。我住此戒。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得不滅法得不生法。魔言。菩提為何所覺。比丘答言。色平等覺是菩提覺。受想行識悉平等覺。一切諸法悉平等覺。是菩提覺。魔言。比丘彼菩提者於何處求。答言。大仙言菩提者身見中求。魔又問言。雲何而求。比丘答言。菩提非起身見非起。如求身見菩提亦爾。我如是求。   爾時遮魔問金剛齊菩薩比丘。作如是言。汝師是誰。何人教汝如是辯才。答言。大仙不瞋自身得菩提者。彼是我師。若不住染不住淨者。彼是我師。若何等人。識不住常不住無常。彼是我師。若有人來從其聞法。謂不住法不分別法。如是聞已得度癡海。彼是我師。若智能知一切諸法非次第知。彼是我師。若能遍知一切言語。非次第知而不分別。彼是我師。若一切法不生不出轉聖法輪。彼是我師。若非彼住亦非此住非中間住。彼是我師。若說一切諸法不生而自生者。彼是我師。若說一切諸法不滅而自滅者。彼是我師。我於彼師得如是辯。   魔言。比丘雲何如來轉於法輪。比丘答言。非是色轉。非色真如。非是色法。非是色空。非色無相。非色無願。非色寂靜。非是色離。非色不生。非色本性。非色自體。非自體轉。非是不轉。如是次第受想行識非轉不轉。識如識法。識空無相無願寂靜。識離不生本性自體非轉不轉。如來法輪如是而轉。一切法輪是則輪轉。彼法輪轉若或不轉。無量法界報際不捨。彼法輪轉若人能知。於如是人彼輪則轉。   爾時遮魔並諸軍眾。與金剛齊菩薩比丘。以為弟子。作如是言。今我等眾歸依仁者。彼比丘言。勿歸依我。汝當歸依光明無垢光王如來。此所說法是彼佛法。彼言。去來當共相隨至如來所。時金剛齊菩薩比丘。即與遮魔八萬四千諸魔眾俱。往詣世尊光明無垢光王佛所。到佛所已頭面禮足。合掌向佛住在一面。時彼如來為彼魔眾說此住戒次第乃至修行聖法。如法而說。如是諸魔。一切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奮迅王。汝意雲何。彼金剛齊菩薩比丘。豈異人乎。莫作異觀。何以故。汝身即是彼金剛齊菩薩比丘。持地菩薩是彼遮魔。奮迅王。此是菩薩戒奮迅。菩薩得是戒奮迅已。不可思議勝願亦現。成熟無量眾生菩提。破壞魔怨。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   奮迅王。何者菩薩通奮迅。雲何名為通奮迅耶。奮迅王。彼有五種。何等為五。一者天眼。二者天耳。三者知他心。四者念宿命。五者神通。奮迅王。何者菩薩天眼通奮迅。若有眼根壁所不障。樹木山林須彌輪山。世界中山不能作障。彼無障眼。能見十方無量無數諸佛世界。如一世界。於有物處視若虛空。彼此世界皆悉不障。平等一見彼佛世界。諸佛世尊諸聲聞眾之所圍遶。一切皆見一切佛。一佛信解一切法界。不壞修故。若見一佛一切佛皆悉清淨。見一切佛一佛清淨。如是若以見佛清淨自入清淨。彼若以是自入清淨。則一切法皆見清淨。自見清淨法見清淨。二相不取。若彼世尊諸聲聞見。見佛清淨見諸聲聞則不異見。彼見聲聞即是見佛。彼見佛者即見聲聞。若彼無量無邊世界所有眾生。眾生所攝。若地獄身。若畜生身。若餓鬼身。若人天身。若阿修羅。若欲界行。除無色界。彼一切見若退若生若減若增。如是眾生業報皆知。知見眾生及知業報。而實不生眾生之想。以知眾生皆無我故。雖知業報無業報想。入一切法無業報故。彼人天眼見一切色。而於色相不取應知。以一切色皆無體故。一切色相知不實故。以一切色本際空故。彼人天眼。以何因緣能如是見。以智力故能如是見。如彼所見亦如是見。隨自心欲一切不見。若心悕望見一切色隨心即見。非有少色眼所不見。彼人則於無量百千諸眾生中。能修禪定解脫三昧三摩跋提。而彼眾生眼所不見。何以故。如是菩薩以知真如法無我故。彼人悕望。若色界天。微細之身。善妙之身。光明之身。不相似身。現於彼天示菩薩身。能令彼天見菩薩身。如是菩薩見彼天身。若欲令天見菩薩身。及自見身即能令見。若欲令天自見其身不見菩薩。彼即自見不見菩薩。若欲令天見菩薩身不見自身。即見菩薩不見自身。奮迅王。菩薩成就如是天眼。   奮迅王。何者菩薩天耳通奮迅。彼菩薩成就天耳。乃至無量無邊世界所有諸聲。天聲龍聲夜叉聲乾闥婆聲阿修羅聲迦樓羅聲緊那羅聲摩□羅迦人非人聲。如是等聲一切皆聞。雖聞彼聲不取自相及眾生相。不取聲相而知一切音聲之相。雖聞音聲於聲聲處信解不實。前聲後聲皆悉無聲。如是通達。彼聲無處。無處信解。耳根識界則無障礙。聞彼聲已知彼聲義。何者聲義。謂一切聲不可分別不可說者。則是聲義。寂靜義者一切聲義。彼菩薩者順行此義。聞一切聲不生依止。以一切法悉不生故。若於十方無數世界。於今現在現命現住諸佛世尊。彼一切佛有所說法。而彼菩薩天耳悉聞無障無礙。不取聲處而聞一切說法音聲。聞已受持無所忘失。雲何不忘。若彼菩薩得一句者可得有忘。以彼菩薩不得一句。是故無忘。彼菩薩聞有漏法聞無漏法。若聞常法聞無常法。聞世間法出世間法。善不善法增法減法若聲聞法若緣覺法若大乘法。彼一切法一體一味。如是順行。謂聞法已得離欲味。聞一切法一切境界不取不著。又復聞法一切相中不住不著。一切法中隨順而行。於非法中不隨順行。何者為法。何者非法法名離欲。法名無相。法名無為。法名無處。不可譬喻。無塵無得不生不出。此名為法。若如是法憶念分別。心想觀察戲論取捨。此名非法。   奮迅王。彼菩薩唯取於義而不取語。不為取語聽法聞法。為取義故是以聽法。雲何取義。若見空義不取不著。若無相義不取不著。若無願義不取不著。是名取義。彼若取義而聽於法。於所取義不生分別。於不分別亦不分別。如是菩薩於諸佛所如是聽法。又奮迅王。彼菩薩隨順了義修多羅義。不隨不了修多羅義。彼了義者。其義雲何。以彼一切修多羅義皆是了義。修多羅義皆隨順說。無異義故。一切了義修多羅義不可說故。如是了義修多羅義。彼隨順行。若於了義修多羅義。不隨順者則非了義。以何因緣。非了義耶。若不了義修多羅義。於彼了義修多羅義不相隨順。與彼了義則不相應。以何因緣而不相應。不隨順故離彼法行。所隨順者。謂聲隨順。如是了義修多羅者非聲隨順。何以故。以彼了義不可說故彼無處著。如是菩薩善知一切不了義法皆如了義。奮迅王。此義如是隨順了義修多羅義。如是隨順一切了義修多羅義。   又奮迅王。彼菩薩從佛世尊聽聞法已。唯取於智而不取識。何以故。以識知故。以如幻故。不可取故。無自體故。以無色故。不可見故。無障礙故。若如是知則是智知。是故菩薩唯取於智而不取識。識為他知如是知識。於識於智皆不貪著。以識真如說智真如。奮迅王。若菩薩唯取於智不取識者。不為眾生說於識法。此天耳通奮迅。得已得此智界。   又奮迅王。彼菩薩富伽羅語相應法說。唯取於法而不取人。何以故。奮迅王。若實有人。眾生畢竟於佛法中不可清淨不可解脫。奮迅王。若如是者一切諸法畢竟無人。佛依世間是故說人。而實諸法一切無人。如是菩薩唯取於法而不取人。   奮迅王。法名法界。此法界者名不生界。奮迅王。不生界者名不出界。奮迅王。所言名者以不可說。是故名名。何以故。依彼彼名知彼彼法。彼彼法中名不可得。若不可得隨人情故強說言語。一切言語皆隨俗說。若我知語彼是佛語。若起意相非是佛語。佛語無意。以無語故名為佛語。若入佛語彼入非語。若入非語彼入佛語。若欲入語應入佛語。欲入佛語。取說人語取說法語。若如是取不入佛語。何處不二亦無不二。彼是佛語。何處有聲及以無聲。彼非佛語。若不可說非不可說。彼是佛語。如是奮迅王。若菩薩入佛語者。彼則名為得天耳通。一切音聲隨順證法得佛菩提。奮迅王。此是菩薩第二通智所謂天耳。   又奮迅王。菩薩復得他心通智。於他眾生他富伽羅知心知思。彼人如是入大眾中而為說法。初如是觀眾會之心。何者眾生有何深心。何所修行。何因何相。既觀察已如應說法。自心淨故能入一切眾會淨心。奮迅王。譬如鏡輪以清淨故現如是色。若青黃等若形若相。彼相似見不增不減。鏡輪淨故。而彼鏡輪無所分別而示眾像。奮迅王。菩薩如是自心清淨。白法界輪如是相似。眾生心行種種異生彼一切知。而彼菩薩心亦不壞。彼眾會中若人欲行。知彼人心。知離欲心。何以故。以心本性無慾染故。彼眾會中有瞋癡行。知彼人心。知離癡心。何以故。以心本性無瞋癡故。若復有人信聲聞乘。彼人心行菩薩能知法界不下。若復有人信緣覺乘。彼人心行菩薩能知法界不減。彼眾會中若復有人心行大乘。彼人心行菩薩能知法界不增。知彼眾生心行界已。而為說法。然不分別心之本性。如應說法令住諸乘於一切界不破壞中。一切眾生若干種行皆悉遍知。彼菩薩心自心觀察。非心相續亦非斷滅。然彼菩薩以相續心。而能遍知一切眾生心亦如是。若界心界如知彼界。法界亦爾不一不二。如是奮迅王。菩薩得是他心通智。以得通故則名通人。一切天人之所識知。   又奮迅王。菩薩復得宿命通智。以三昧根。能知過去恆河沙劫自他宿命。憶念不忘。如是知已然後說法。如是憶念。我於某處如是名字。曾如是生。如是命量。如是受樂。如是受苦。自心能知他眾生心。知此眾生前因善根。知此眾生善根因力。知此眾生善根緣力。知此眾生聲聞乘因。知此眾生緣覺乘因。知此眾生有大乘因。知彼眾生前因緣已。然後乃為如是眾生如應說法。彼菩薩自知宿命。知宿命已後復能知本修具足。自知過去於幾佛所種諸善根。若彼善根。前已願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憶念諸善根已。復更發願。彼菩薩念本宿命。而於過去一切諸法。心不分別不著不取。於前後行心不分別。於後前行心不分別。於一切法不分別處。若去若來。菩薩憶念過去世已。然於過去不取不著。雖知未來。然於未來亦不取著。知一切法無前無後亦無中間。故不分別不取不著。彼菩薩如是憶念眾生宿命。前後色離菩薩能知。如是前後受想行識一切皆離。菩薩能知。乃至五陰前後中間。一切諸法空無自體。菩薩能知。奮迅王。彼菩薩憶宿命已。過去所修一切善根皆悉增長。過去所作一切業行皆悉盡滅。何以故。業不朽故是故能知。   菩薩如是成就彼知。於一切行信解如夢。譬如夢中見生見死見苦見樂。菩薩信解一切諸行。亦復如是。既信解已於彼生死不受苦惱。復於眾生而生悲心。知一切法不起生相。又彼菩薩有如是心。我於過去世間生死。多千劫行知皆無實不貪不著。亦如是知一切眾生世間生死虛妄不實。不貪不著。若其不實彼不實處。大大不生。大大不實。   奮迅王。彼菩薩憶宿命已。實見諸行皆悉無常。何以故。彼菩薩憶念過去轉輪王樂。乃是無常敗壞之法。憶念過去帝釋王樂。彼是無常敗壞之法。憶念過去梵天王樂。彼是無常敗壞之法。思惟憶念諸佛世尊世界莊嚴。聲聞之人功德莊嚴。菩薩之人功德莊嚴。又復憶念彼佛世尊色身具足。如來轉法輪具足。彼憶念已則不貪著。一切有為一切所攝皆悉放捨。何以故。彼菩薩有如是心。若彼如是佛世界勝。佛色身勝。彼亦無常是盡滅法。我之所攝亦復如是皆悉無常。復作是念。諸行如是一切無常。而諸眾生生於常想。菩薩如是於眾生中起大悲心。於一切法皆悉捨離。如是奮迅王。此是菩薩第四通智。彼菩薩成就此智。則知一切諸法無常。心正思惟攝取有生。成就眾生。雖攝有生而不貪著。菩薩離有而取諸有成熟眾生。又奮迅王。何者菩薩神通奮迅。奮迅王。彼菩薩心自在故。得聖神足。謂欲精進寂靜信解。彼菩薩現得神通是有為行。彼人悕望。於一念間悉能遍到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到彼處已。彼處眾生見菩薩身。而菩薩身此處不動。彼處眾生見聞說法。然於此處說法不斷。奮迅王。此是菩薩神通奮迅。以此神通調御眾生。若彼眾生或天或人。生常想者示劫盡燒。彼見三千大千世界皆悉燒燃。而彼世界。實無燒壞。若慢眾生手中金剛示其夜叉。示金剛炎令大怖畏。彼憍慢者破壞慢心即時向禮。若有眾生信轉輪王。彼即為現輪王形服而為說法。若有眾生信帝釋王彼即為現帝釋王色而為說法。若有眾生信於梵王。彼即為現梵王形色而為說法。若有眾生信於魔王。彼即為現魔王形色而為說法。若有眾生信如來者。彼即為現如來形色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應見菩薩虛空中住加趺而坐身出光明。即住空中身放光明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於大勝事生信解者。即示三千大千世界幡蓋莊嚴幡鬘莊嚴幢幡莊嚴。鈴鬘具足香薰等樂百千種樂。示如是已然後說法。若有眾生應見三千大千世界合為一海。憂缽羅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遍覆水上。於蓮華上有師子座。坐彼座上而說法者。彼即示現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應見菩薩住須彌頂梵聲說者。彼即示現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應不見身。唯聞菩薩大聲說者。彼即示現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應見龍身乾闥婆身。菩薩即現歌相應聲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應見龍輪雷聲電聲及雨墮者。彼即示現而為說法。若有眾生飢渴疲惓。以天飲食具足與之。令身飽滿一切樂足乃為說法。若地獄中一一眾生常受大苦。以神通力滅地獄火。與力令入一切毛根。彼得樂已乃為說法。若盲眾生離眼眾生。以神通力與其天眼。令得眼根乃為說法。若聾眾生離於耳根。以神通力令得耳根乃為說法。若有種種病患眾生。以神通力為除眾病。令離病已乃為說法。若有眾生臨欲被殺。將欲斷命。以神通力設諸方便。偷劫彼人令不得罪。或與財物救贖命已乃為說法。若有眾生身份下劣根闕不具。或有小姓怖畏羞慚身心下劣。以神通力令其身份一切具足。暫時示現。令身勝己乃為說法。若有眾生藏中聾啞。生來頑鈍臥在屎尿。先為療治。以神通力。示寶莊嚴宮殿坐已乃為說法。令其心意智慧生已乃為說法。若有未生已生眾生。根未淳熟。以神通力令根熟已乃為說法。奮迅王。彼時菩薩。成就如是神通力已。又復更有不可思議神通說法。若有眾生信解日月入法律者。以神通力。三千大千諸世界中。所有日月置手掌中。擲過無量無邊世界。一切眾生所應度者。皆見日月空中而去。然其日月本處不動。又復能以恆河沙等諸佛世界。置一毛頭擲著梵世。然後復擲無量無邊世界之外。然諸眾生不覺不知。若來若去無往返想。又彼菩薩以一口氣。能令無量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劫燒火滅。又彼菩薩一加趺坐。即時令身到恆河沙諸佛世界。又彼菩薩能以兩手覆日覆月。以自光明遍照世界而為說法。奮迅王。彼菩薩於如來前加趺而坐。起心悕望供養如來。即時能以須彌山等種種妙華。散如來身。令一切華映覆如來。唯見半身。若化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樹林。以為燈明。如前供養隨意即能。天若雨時能令見火示現己身。一切眾生皆悉遍見。隨彼眾生若干信解。見何等色。或以自身示帝釋身。或示梵身。或聲聞身。或緣覺身。奮迅王。此是菩薩神通奮迅。所謂天眼見不障礙。清淨天耳聞不障礙。一切眾生知心行智。阿僧祇劫而能憶念。一切神通悉能示現。名通奮迅。   奮迅王。所言通者。雲何名通。遍見一切諸佛業通。知他一切眾生根通。勝聲聞乘所有法律。勝緣覺乘法毘尼通。大乘律通坐退出通。於諸眾生淳熟智通。正知出行通。善方便通。佈施願通。戒忍精進禪慧願通。壞魔攝魔善根成就。是故名通。復次奮迅王。菩薩得通。他所識知色青等。威德名稱力姓種族財眾圍遶。是故名通。復次奮迅王。菩薩得通。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與非人。帝釋天王轉輪聖王梵世界主阿羅漢人。正遍知者一切皆知。是故名通。奮迅王。此菩薩通。菩薩以通不退本願。能示他人一切諸法。   奮迅王。何者智奮迅。奮迅王。智奮迅者。所謂陰智界智入智因緣智實諦智。奮迅王。何者陰智。謂知色空。色前際空。色後際空。色中際空。受想行識。皆亦如是。識前際空識後際空。識中際空。此五陰空。謂畢竟空。知此陰空故名陰智。   奮迅王。何者界智。地界法界水界法界。火界法界風界法界。何以故。以此四界法界一界。所謂空界復法界界。此非地界。亦非水界。亦非火界。亦非風界。何以故。不異界法界。不二界法界。不生界法界。不染界法界。善淨界法界。如法界。如我界。如眾生界。如命界。如富伽羅界。如生死界。如涅槃界。彼界欲界。彼界色界。彼界無色界。彼界有為界。彼界無為界。故名涅槃界。如若法界智。如是色界智不異因緣智。故名界智。   奮迅王。何者入智。奮迅王。眼之本性不生不出無造作者。奮迅王。如是耳鼻舌身意性。不生不出無造作者。奮迅王。彼眼無主故無見者。彼耳無主故無聞者。彼鼻無主故無嗅者。彼舌無主故無嘗者。彼身無主故無覺者。彼意無主故無知者。奮迅王。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覺觸。意不知法。何以故。眼者無覺。如草如木如壁如塊。如是耳鼻舌身意等一切無覺。如草如木如壁如塊。   奮迅王。眼者無染亦無不染。如是耳鼻舌身意等。一切無染亦無不染。何以故。以眼本性性離染故。如是耳鼻舌身意等。本性如是性離染故。奮迅王。若一切入如是知已心得離欲。故名入智。若如是知陰界入等。不生不出。如是畢竟入涅槃已。攝取生退陰界入等。如陰界入而亦不捨。此智奮迅。知陰界入若相若體。彼一切捨猶行三界而不染著。亦現生死而無生死。此智奮迅。   奮迅王。何者因緣智。無明緣行。無明不念我能生行。行緣於識。行亦不念我能生識。識緣名色。識亦不念我生名色。名色緣六入。名色不念我生六入。六入緣觸。六入不念我能生觸。觸緣於受。觸亦不念我能生受。受緣於愛。受亦不念我能生愛。愛緣於取。愛亦不念我能生取。取緣於有。取亦不念我能生有。有緣於生。有亦不念我能生生。生緣老死。生亦不念我生老死。奮迅王。菩薩如是觀察因緣則無諸見。無有斷見無有常見。彼如是知一切諸法皆因緣生。彼人如是推求因緣。亦不可得。彼於因緣得因緣智。雲何得智。因緣不生此二平等。如是平等空無相願。十二因緣皆悉平等。若以平等如是所覺。一切諸法因緣平等。如是因緣則非因緣。彼因緣中無少法生。故名因緣。若知不生亦是因緣。名因緣智。明與無明此法不二。若知此者名因緣智。行與非行此法不二。若知此者名因緣智。識與非識此法不二。若知此者名因緣智。名色非名色此法不二。若知此者名因緣智。六入非六入此法不二。若知此者名因緣智。如六入非六入不二。如是觸非觸不二。受非受不二。愛非愛不二。取非取不二。有非有不二。生非生不二。老死非老死不二。若知此者名因緣智。如因緣處如彼因緣。皆空無我。如彼因緣不來不去。如彼因緣虛妄不實。如彼因緣無取可取。如是因緣無行無相。若如是知名因緣智。   若見因緣不見無明。亦不見行。亦不見識。不見名色。不見六入。亦不見觸。亦不見受。亦不見愛。亦不見取。亦不見有。亦不見生。不見老死。若如是見彼見因緣。若見因緣彼則見法。見何者法。見離欲法。離何等欲。一切法中種種見欲。離如是欲故名離欲。彼所見法不增不減。如是所見則是真如不得不染。如是所見則是法界不壞不成。如是所見實際不穿。如是所見雖見不見。如是所見非肉眼見。非天眼見。非慧眼見。何以故。肉眼不覺。以其不覺是故不見。天眼有為。以有為故不見無為。是故不見。慧眼不見以不分別。不分別故亦不能見。奮迅王。菩薩如是見一切法則見如來。非是色見。非受非想非行非識非相等見。非法界見。非戒定慧。非解脫見。亦非解脫知見法見。非過去見。非未來見。非現在見。若如是見則見如來。   奮迅王問經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21 奮迅王問經   奮迅王問經卷下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爾時奮迅王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法者可有見法。若有見法可見如來。佛言有。何以故。奮迅王。色相不生本性不生。如是見色則見如來。如是受想行識之相。皆悉不生本性不生。如是見識則見如來。戒有為相而是無為。如是見戒則見如來。三昧平等則清淨見。如是我於燃燈佛所得清淨見。我於彼佛得見因緣。以見因緣即得見法。以見法故即見如來。奮迅王菩薩白佛言。世尊。燃燈佛來。所有如來。彼雲何見。佛言。奮迅王。皆以色相分別而見。非見法身。奮迅王。我為汝說。汝今應知。我從初發菩提心來更不見佛。惟除燃燈。何以故。非見色相淨見如來。奮迅王。菩薩如是欲見佛者。應如我見燃燈如來。以一法故。雲何一法。如我之身。彼燃燈身亦復如是。如燃燈身我身亦爾。一身一法證法不二不分別證。是因緣智。若見因緣彼則見法。以見法故則見如來。若於一切有心生處。皆悉證滅不入涅槃。不得生死方便智說。此是奮迅。   彼實諦智何者是耶。聲聞之人何者實時則觸解脫。如是實時菩薩亦得不觸解脫。此是奮迅。緣覺之人何者實時則觸解脫。如是實時菩薩亦得不觸解脫。此是奮迅。實諦智者。所謂知苦非諦非實。何者為智。謂不實智。以是無窮顛倒生故。知苦不生畢竟不生。若如是知苦不生者。此名苦智。雲何斷集。如彼集法如是斷集。雲何名集。集故名集平等斷集。若未來集於未來斷。此法法爾。非少有法若生若斷。愛使集有。彼斷愛使故名斷愛。何者苦滅。若彼苦集性畢竟滅無法失滅。是故名滅。若滅一切攀緣相者。義不相應。有何法生。有何法滅。   何者為道。所謂有道。若善不善。若漏無漏。若垢無垢。有為無為。皆不可得。此名為道。平等名道。以一切法皆真實故。寂靜名道。以一切熱皆悉離故。安隱名道。不離一切善方便故。無漏名道。諸漏盡故。不行名道。分別見人不能行故。易行名道。正修行者所能行故。不捨名道。過去如來所不捨故。離相名道。以能斷除一切疑故。若於此道不入二者。此得名道。若解如是四諦之義。名實諦智。若此四諦。聲聞乘願。緣覺乘願。於二乘願不生悕望。是乃得名實智奮迅。   又奮迅王。智奮迅者。知聲聞乘不取不住。知緣覺乘不取不住。是智奮迅。又奮迅王。智奮迅者。若以一心遍知一切眾生之心。以一心體遍知一切眾生心體若心若智二心不轉。是智奮迅。   又奮迅王。智奮迅者。知見過去無障無礙。而於過去心亦不轉。知見未來無障無礙。未來過去心亦不轉。知見現在無障無礙。而於過去未來現在心不戲論。是智奮迅。   又奮迅王。智奮迅者。若盡智知而善根行不盡亦知。無生智知知集亦知。是智奮迅。   又奮迅王。智奮迅者。若一切法畢竟寂滅。知一切法非他因緣。以智力故不取涅槃。以為成熟諸眾生故。此是菩薩智奮迅也。   如是奮迅王。菩薩欲以此智奮迅而奮迅者。應當善作智所作業勿作慢業。何者慢業。諸有意行皆是慢業。諸有識行皆是慢業。諸有心行皆是慢業。諸樂善行諸墮見施皆是慢業。諸墮想戒皆是慢業。諸依自他而行忍者。皆是慢業。諸有起心分別精進。皆是慢業。諸分別身般若亦爾。皆是慢業。諸起我慢皆是慢業。我菩薩者此是慢業。我菩薩住此是慢業。我能不斷佛種法種眾僧種者。此是慢業。我於眾生利益行者。此是慢業。未度眾生我令得度。未解脫者我令解脫。未安慰者我能安慰。未涅槃者我令涅槃。此是慢業。我行佈施我持戒我忍我行精進我禪我慧。此是慢業。我行慈心。我行悲心。我行喜心。我行捨心。此是慢業。我行少欲我行知足。我遠離行我不染行。此是慢業。我頭陀行空閑正行憶念分別。此是慢業。我行空行。我無相行。我無願行。此是慢業。我能實語我能真語。我如說行憶念分別。此是慢業。我過魔業過四魔□。斷一切見。我修行忍憶念分別。此心意業。諸如是等此中略說。我菩提覺我轉法輪。我令眾生得解脫已。然後乃入無餘涅槃。憶念分別此心意業。奮迅王。諸有心行起心作說。皆是慢業。奮迅王。何者智業。於如是處非是心意意識轉行。彼是智業。菩薩如是常作智業。菩薩雲何常作智業。所謂菩薩常作二業。二者所謂成熟眾生攝取正法。雲何菩薩成熟眾生。謂自智知成熟眾生。自智知者自住離慢。如是自知隨於何處。自離住知非意非識。菩薩如是非意非識。菩薩如是成熟眾生。   雲何菩薩攝取正法。菩薩若於一切諸法皆不攝者。此是菩薩攝取正法。非色攝者是攝正法。如是非受非想非行非識攝者。是攝正法。如是次第非界攝者。是攝正法。非入攝者是攝正法。非善法攝不善法攝。是攝正法。非淨不淨。非漏無漏有為無為。非世間法出世間法。非如是攝是攝正法。非施相攝是攝正法。非戒非忍精進禪攝是攝正法。何以故。諸攀緣生皆有相生。非法非律非攝正法。何以故。無相無礙如來正覺。彼不可得相攀緣攝。菩薩若知如是業者。是則名智。若以是智作智所作彼非盡智。   奮迅王。何者慧奮迅。謂為法分以句分析取四無礙。何等為四。一者義無礙。二者法無礙。三者辭無礙。四者樂說無礙。義無礙者。於一切字惟取於義而不取字。所言義者。正知一切諸法之義。又復義者不可說義。於種種字皆悉不忘知前後聲。此名為義。非取語故得隨順義。若能如是語義平等則隨順義。若如是知名義無礙。於一切義皆無礙故。名義無礙。   法無礙者。謂法隨順不順非法。隨順法者不念非法。何以故。彼一切法離名字智。法無礙者。若乘若法不異法說。於法界相不壞法界。何以故。法界一相所謂無相。彼於何者說法言語。聞彼語已響聲平等隨順信解。信說法語法界平等。隨世俗知而不取著。以是諸義名法無礙。   辭無礙者。謂知字語。若龍夜叉。若乾闥婆。若阿修羅。若迦樓羅。若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諸字語智。釋提桓因。梵世界主。諸字語智。一語多語略語廣語。女語男語。若內官語。若過去語。若未來語。若現在語。一切皆知如法字語。若以字語令他眾生自意知解。如是而說自語他語。彼此不障亦不取著。何以故。知一切法無字無語。彼如是念何者字語。若說何法。彼如是法字語中無。故不可得亦不可說。又彼字語於法中無。故不可得亦不可說。若說字語字語無聲。若當真實有此言辭。善法言辭。惡法言辭。則不可得。應知此辭不在於法。辭無礙者。於一切法皆不障礙諸法不行。何以故。法不行故一切諸法畢竟不行。如是知已而為他說教他令知。名辭無礙。何者名為樂說無礙。若一切語皆悉樂說。於一切聲皆悉樂說。於一切名皆悉樂說。雲何樂說。於義樂說。於法樂說。於真樂說。於實樂說。若有眾生於修多羅。語聲信解。為彼眾生。修多羅語響聲樂說。若於祇夜語聲信解。則為祇夜響聲樂說。如是伽他。和伽羅那。若憂陀那。若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曰多伽。若闍多迦。若裴不略。阿浮陀達摩語聲信解。為裴不略阿浮陀達摩響聲樂說。若於前修語聲信解。則為前修響聲樂說。一切眾生諸根樂說。謂於信者信根樂說。於精進者進根樂說。於有念者念根樂說。於有定者定根樂說。於有慧者慧根樂說。如是廣說一切諸根。二萬一千菩薩樂說。欲行者根八萬四千如來所知。彼一切根如來樂說。菩薩隨順相似樂說。彼一切根二萬一千。瞋行者根八萬四千如來所知。彼一切根如來樂說。菩薩隨順相似樂說。彼一切根二萬一千。癡行者根八萬四千如來所知。彼一切根如來樂說。菩薩隨順相似樂說。彼一切根二萬一千。等行者根八萬四千如來所知。彼一切根如來樂說。菩薩隨順相似樂說。彼一切根二萬一千如是名為樂說無礙。   奮迅王。彼義無礙。法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如是一切以慧為根。依慧而住。隨慧而行。菩薩依慧此等及餘種種奮迅。而皆奮迅。又奮迅王慧何為根。慧依何住。慧隨何行。奮迅王。聞為慧根。慧依聞住。慧隨聞行。又奮迅王。聞何為根。聞依何住。聞隨何行。奮迅王。善知識者則是聞根。聞者則依善知識住。聞者隨順善知識行。又奮迅王。彼善知識以何為根。依何而住。隨順何行。奮迅王。彼善知識敬重為根。依敬重住。隨敬重行。又奮迅王。如是敬重以何為根。依何而住。隨順何行。奮迅王。如是敬重深心為根。依深心住。隨深心行。又奮迅王。如是深心以何為根。依何而住。隨順何行。奮迅王。如是深心不諂為根。依不諂住隨不諂行。又奮迅王。如是不諂以何為根。依何而住。隨順何行。奮迅王。如是不諂大悲為根。依大悲住。隨大悲行。又奮迅王。如是大悲以何為根。依何而住。隨順何行。奮迅王。一切眾生是大悲根即依一切眾生而住。隨順一切眾生而行。何以故。奮迅王。菩薩為令一切眾生得解脫故。發起大悲一切智心。   奮迅王。此慧奮迅。菩薩發此一法門己。若於一劫若餘殘劫。異異法說無法妨礙。欲令眾生不見其身而為說法。隨意即能。欲令自身一切毛根皆出法聲隨意即能。如彼眾生深心修行。而為說法辯才樂說如彼眾生身色示現而為說法。他來鬥諍不能破壞。若諸外道五通所知。咒讀智論。若鞞陀智種種語論。月日星智。知陰陽智。或有夢相。或時地動。陀毘羅咒種種方術。若烏語等。以咒術力能令鹿等輪聚不行。咒龍夜叉乾闥婆等。或有王鹿餘人身相。豐相儉相。星行戲相。一切皆知。復知世間種種伎能。若書若印若數若算一切解知。歌聲樂聲打鈸等聲。節脈處等一切皆知。彼婆羅門外道之人。如是一切下劣種姓不得為說。彼菩薩如是一切皆悉現得。有慧菩薩此一切法能示他人。如是一切皆悉善解。如是菩薩善知咒毒。知咒毒處知種種論。如是一切菩薩悉知而不惱亂。一切眾生不信此等以為正道。   奮迅王。菩薩如是有慧奮迅。千萬梵俱坐住語言。迭互相見。色色相示。語語相示。如是菩薩青等諸色。威德光明勝彼諸梵。於彼梵處心不悕望。如是諸梵到菩薩所心生敬重。如是一切天宮殿中示現自在。菩薩於彼不生悕望不生貪樂。生無常想苦無我想。菩薩如是隨順一切眾生解脫。奮迅王。此慧奮迅。   奮迅王。又彼菩薩以慧奮迅。於魔世界化作宮殿。勝彼魔宮過百千倍。令彼諸魔於勝宮殿悕望貪著。生貪著已心則離慢。既離慢已。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後乃為說無常法。奮迅王。彼慧菩薩一切處行。如是應知。以是慧故。若施若受若發願等一切應知。以是慧故。若自護戒令他持戒。以是持戒願取菩提。應如是知。以是慧故。若自修忍令他修忍。以是修忍願取菩提。應如是知。以是慧故。若自精進令他精進。以是精進願取菩提。應如是知。以是慧故。若自入禪三摩跋提。令他入禪三摩跋提。以是入禪三摩跋提願取菩提。應如是知。以是慧故。若自攝法。若為他說如聞觀察。應如是知。以是慧故。一切行來。一切威儀。一切放捨。應如是知。有慧菩薩以慧力故。則能具得一切善力。有慧菩薩慧自在故得一切財。有慧菩薩慧奮迅故。於一切法得勝奮迅。有慧菩薩執慧力故。得佛相似莊嚴莊嚴。有慧菩薩於一切法。皆隨順行而無功用。奮迅王。譬如世人放箭向上。奮其勢力自然向下。乃至到地而無功用。奮迅王。有慧菩薩亦復如是。以慧勢力能放願箭而無功用。自然如是墮在一切善法之地。謂道場地示現慧力。復有何力。以慧力故右手能動恆河沙等諸佛世界。以慧力故勝魔眷屬。勝魔莊嚴。乃至獲得菩提所攝如來十力。何者為力。他不能勝。所謂天人阿修羅等。一切世間所不能壞。奮迅王。此是戒通智慧奮迅。奮迅王。如是戒通智慧奮迅。若有不種善根眾生耳所不聞。奮迅王。若人得聞此法門已心歡喜者。如是之人於此奮迅則能奮迅。何以故。如是奮迅。一切聲聞緣覺所無。   如奮迅王。菩薩所問世尊說已。奮迅王聞心生歡喜。合掌向佛。一心瞻仰目不暫捨。而作是言。一切眾生以如是等四種奮迅而為奮迅。猶如如來應正遍知之所奮迅。   爾時世尊。於奮迅王菩薩面前。出種種色微妙色華種種妙香葉相盛華。時彼菩薩即取彼華。用散如來並眾會中一切菩薩。如是散已。彼眾會中華所著者。一切悉為金相莊嚴。舉眾皆見。   於虛空中百千諸天。如是見已。一切同聲說言。世尊。若有信解如是奮迅。既信解已。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如是之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何以故。以如是等一切奮迅。悉皆隨順一切智心。又復世尊。若有未發菩提心者。何處當得聞如是等不可思議奮迅法門。   爾時世尊。讚彼空中諸天子言。善哉善哉。讚善哉已。告奮迅王大菩薩言。奮迅王。我念過去然燈如來。次前復有第七如來。名普無垢淨光明王。彼佛如來廣說如是奮迅法門。時有菩薩名具境界。以此法門問彼如來。如來既說此法門已。八千眾生得此奮迅。又復更得無生法忍。會中眾生三萬二千。一切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於爾時得此奮迅。次後復於然燈佛所菩提滿足。如是奮迅王。我涅槃已。若有能聽此法門者。彼人為取菩提之心。必定速得無生法忍。說此奮迅法門之時。會中眾生三萬二千諸天及人。一切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彼諸天子雨種種華。百千天樂供養如來。以佛力故。彼樂音中出妙聲言。若有眾生勝信解心諸根猛利。信解佛法慧行成就。善知識攝宿種善根。大悲憐愍一切眾生。爾乃得聞如是法門。聞已信解受持讀誦。   爾時奮迅王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如是十八不共佛法。世尊所有。如是十力。菩薩有不。此四無畏。菩薩有不。如是十八不共之法。菩薩有不。佛言皆有。奮迅王。一切菩薩於八地中。作業成就乃得九地。謂具辯才得不退忍。攝善方便慧波羅蜜。奮迅王。菩薩如是具足十力四無所畏。成就十八不共之法乃得九地。   奮迅王。何者菩薩十菩薩力。一者發起一切智心。堅固深心大慈滿足。不捨一切諸眾生力。二者不求一切財利供養名聞。一切世間希有之事不貪樂力。三者滿足大悲之心。一切佛法清淨信解法究竟力。四者勤心不生懈怠。增上精進不離憶念威儀行力。五者不動安住三昧遠離二邊順因緣法。一切見行皆寂靜力。六者菩薩一切分別及不分別。戲論疑網皆悉滅故。滿足般若波羅蜜力。七者成熟一切眾生。無量生死攝取未足。攝取世間一切善根。世間生死信解如夢。於生死中不疲倦力。八者菩薩觀察法性本無眾生。本性無命無富伽羅。信解諸法不生不出。能於輪法信解不生。一切輪法不生忍力。九者入空無相無願觀解脫門。於聲聞乘。於緣覺乘解脫知見解脫門力。十者菩薩於甚深法而能自知。觀察一切眾生心行。知無障礙滿足之力。奮迅王。此是菩薩十菩薩力。   奮迅王。何者菩薩四無所畏。一者菩薩一切聞持。得陀羅尼憶念不忘。不畏大眾而為說法。二者菩薩信解諸法則得忍力。不生不出信解法已得無生忍。得法忍已入空無相無願之法。不畏大眾而為說法。三者菩薩於聲聞乘觀解脫門。辟支佛乘信解知見。信一切入亦信解脫。如諸眾生病藥所須。如是而知一切眾生諸根成熟。亦如是知如應說法。菩薩如是不畏大眾而為說法。四者菩薩離大眾畏。爾時無心。東西南北若有人來。難問我者我不能答。不畏不能不見畏相。菩薩如是一切眾生。若有問難皆悉能答。如彼問難相應說答無所怖畏。能斷眾生一切疑心。不畏大眾而為說法。奮迅王。此是菩薩四無所畏。奮迅王。何者菩薩十八不共菩薩之法。奮迅王。所謂菩薩無有人教。而捨財物以用佈施。又復初生即能起心捨財佈施。又若魔王作佛身來說如是言。若人佈施則入地獄。而彼菩薩不生慳嫉。又復菩薩一切自物皆用捨施。施心轉勝如是佈施。是菩提因不望果報。皆願迴與一切眾生。奮迅王。此是最初菩薩不共法。   奮迅王。又復菩薩無有人教。而彼菩薩如來未出無受戒處。於波羅提木叉正行悕學。不捨此不共法。菩薩在家如說護戒。雖不出家復無教者。如波羅提木叉說學。失命因緣不捨戒學。一切戒學隨順菩提。願斷一切眾生破戒。奮迅王。此是第二菩薩不共法。奮迅王。又復菩薩一切眾生罵詈毀辱割其身份。不生瞋心。若貧窮人。若栴荼羅。若逼迦婆。若工作師種種罵辱。而菩薩心亦不生瞋。於彼眾生慈心普覆。有大勢力。能加其惡而不作惡。如是菩薩為隨順法。如是眾生乃是菩薩佛法因緣。如是菩薩於彼眾生。令心寂靜為作饒益。著忍辱鎧起勇猛力。奮迅王。此是第三菩薩不共法。奮迅王。又復菩薩設多衰惱。而勤精進頭陀不捨不生劣心。見聲聞乘入於涅槃。見生死苦而心不求聲聞涅槃。見緣覺乘入於涅槃。見生死苦心亦不求緣覺涅槃。見佛世尊一切義成一切佛法。所作已辦入於涅槃。自未有力知諸眾生。未滿佛法。而心不劣起精進心。我亦如佛入於涅槃。奮迅王。此是第四菩薩不共法。   奮迅王。又復菩薩若轉輪王。若帝釋王。若魔自在婦女圍遶。有天歌樂一切妙樂皆悉具足。於中入禪修習無量而心樂於離欲之法。不隨異語。於生死中心大怖畏。於婬欲法生不淨想。於諸陰中生於怨想。於諸界中生毒蛇想。於諸入中生空聚想。於自眷屬生於死想。於婦女中生塚墓想。心常樂求攝取正法。悕望見佛親近供養。亦常不毀一切眾生。能令伎樂絃歌等中出禪分聲。魔既聞已遮則聲滅。以彼菩薩前善根力。於虛空中即出佛聲法聲僧聲。又彼菩薩棄捨國土富樂自在入於山林。奮迅王。此是第五菩薩不共法。   奮迅王。又復菩薩一切世間諸禪定中。不生堅想。有黠慧行。遠離使見取義取法。如是菩薩乃至夢中。不生自見。不生他見。不生法見。此不共法。若有自見則有使見。以無自見則離疑網。魔王波旬不能令其生於疑見。若有疑見則離於法。菩薩如是。成熟眾生饒益眾生。不顧自惑無有疑心。奮迅王。此是第六菩薩不共法。   奮迅王。又復菩薩離一切生無有功用。身業清淨遠離殺生。於諸眾生施與無畏。若手若塊若杖若刀不加眾生。遠離刀杖手不執持。自財知足。於他所有至一把草不與不取。設寶滿地不生貪心。寧失身命。終不邪命而取財利衣服飲食。常行梵行乃至不生欲食之心。菩薩如是離欲鬥諍及諸煩惱。不行婬欲因緣惡法。是彼菩薩不共法處。先思量已身業成就。奮迅王。此是第七菩薩不共法。奮迅王。又復菩薩清淨口業。實語真語如說而行。不誑如來天龍夜叉。若乾闥婆。若阿修羅。若迦樓羅。人非人所。口不惡言。不壞眷屬自眷屬愛。不惡口語。愛語軟語。不粗獷語。作相應語。作利益語。常於先語面狀笑語。如是菩薩所有惡語惡口說語。他不愛語。自他熱語一切不說。不違心語。若無言無。若有言有。如是淨語。深心淨信得不共法。一切生處常得如法法相應語。以如是語。能令一切不淨心人心得清淨。心清淨者則能供養。彼以深心不共法故。常得實語。有所言說如語不異。隨其所說一切皆爾。奮迅王。此是第八菩薩不共法。   奮迅王。又復菩薩自心自在。不貪不瞋正見不邪如是菩薩菩提之心無與等心不忘不失。遠離一切諂心曲心濁心亂心。晝夜常行清淨慈心。奮迅王。此是第九菩薩不共法。奮迅王。又復菩薩即於生時具足世智。若咒若誦若醫若藥。書印數算一切皆知。一切師術皆悉現知。一切伎能諸論善知。於世間法出世間法。不因他知自智成就。不觀他面。一切天人。觀察菩薩有如是心。若菩薩說我聞修學。奮迅王。此是第十菩薩不共法。   奮迅王。又復菩薩若以種種利益眾生。能為他人療治病患。不求財利供養名稱。大悲為首療治世間。然後令住出世間法。如是菩薩心常憶念。如是惡界苦惱眾生。以何方便何時何法令彼得脫。既得脫已畢竟斷滅一切煩惱。所謂斷除一切苦惱令住涅槃畢竟之樂。奮迅王。此第十一菩薩不共法。   奮迅王。又復菩薩心不悕願帝釋天王。若梵天王。若轉輪王統王國土。而亦得之。彼菩薩如是不求帝釋天王梵世界處轉輪聖王統王國土。雖不悕望自然而得。又彼菩薩不為色故求於梵行。不求身色。不求國土。不求眷屬。不求財富。不求名聞。不求色相。如是梵行雖不悕望具足而得。奮迅王。此第十二菩薩不共法。   奮迅王。又復菩薩住好國土富樂之處。不知念佛。而有諸天曾見佛者。教令憶念。先呵責已如是教言。此法應作此不應作。若作此業則得菩提。當如是願。汝如是作如是行已調伏諸根未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天如是教令憶念。於菩提道不越不捨。奮迅王。此第十三菩薩不共法。   奮迅王。又復菩薩何等惡人多惡多瞋。垢心眾生於菩薩所不能加惡。菩薩於彼亦不報惡。彼大惡人多瞋心人。若身若口若心意惡。若見菩薩心即清淨。何以故。菩薩於彼不報其惡。置彼惡者住正法中令心清淨。彼雖作惡以菩薩力不入惡道。何以故。以彼菩薩本來如是不共法戒清淨滿足。有如是心。若有眾生。若以身業。若以口業。若以意業。於我起惡。願彼眾生不入惡道。以有戒故隨願成就。奮迅王。此第十四菩薩不共法。   奮迅王。又復菩薩。若有眾生不信慳貪邪見懈怠不信業報。離佛法僧。若於沙門若婆羅門。心不清淨。見則不禮亦不供養不生敬重。亦復不生希有之心。如是眾生若見菩薩即住威儀。若聞語說心即清淨。起迎禮拜供養恭敬生希有心。何以故。以彼菩薩之勢力故。奮迅王。此第十五菩薩不共法。   奮迅王。又復菩薩。若有天龍。若有夜叉若乾闥婆。若有仙人若婆羅門。於菩薩所生於師想。諸世間中為師首者。皆師菩薩。以通力故。能令世間天龍夜叉若乾闥婆若諸仙人若婆羅門皆來歸敬。彼既來已歸菩薩語。禮拜菩薩供養恭敬。是等皆悉先為歸首。既見菩薩即便禮拜恭敬尊重。生尊勝想深相敬信。奮迅王。此第十六菩薩不共法。   奮迅王。又復菩薩隨生何處於何種姓。若村若城或人集處。彼處眾生善法增長斷不善法。成熟眾生攝取正法。生正見家。父母正信正行正入。隨何方處何處人中。菩薩生彼師中最勝。彼處眾人供養恭敬。無一眾生入惡道者。如彼菩薩善根所攝。彼處眾生死則生天若生人中。奮迅王。此第十七菩薩不共法。奮迅王。又復菩薩隨順一切菩提分法。勝通滿足。一切諸魔不能得便。奮迅王。此第十八菩薩不共法。   奮迅王。不共法者。雲何不共。一切佛法隨順正行。故名不共法。   爾時奮迅王菩薩白佛言。世尊。希有世尊。如來乃能與諸菩薩。大法光明能作無量殊勝光明。如我解佛所說法義。若有菩薩聞此法門。一經於耳得清淨心。餘修多羅則不能爾。若得聞已受持讀誦。彼人則攝一切佛法。若人能於此法門正觀察者。則為已修一切佛法。於此法門所有法忍。得隨順忍。若有能行此法門者。一切佛法皆已修行。應如是知。又復世尊。若人不離此法門者彼則得通。如是菩薩既得通已當住道場。   佛言。如是如是。奮迅王。如汝所說。若人不離此法門者彼則得通。如是菩薩既得通已當住道場。奮迅王。過去往世然燈如來前復久遠有佛。號曰波多婆那。次前又遠復有如來號曰提沙。次前又遠復有如來號曰弗沙。次前久遠復有如來號波除大。次前久遠復有如來至佛世尊。號曰天王。出現於世。爾時於彼天王如來佛之世界。一切充足安隱豐樂。天人熾盛地平如掌。以毘琉璃閻浮檀金缽頭摩華。種種間錯。其地柔軟。觸力猶如迦遮鄰提。人民安樂如兜率陀。所須飲食隨念速至。身色形相戲樂之處。及諸宮殿與天不異。惟天與人二名不同。   彼三千界中更無有王。唯有如來故名天王。譬如轉輪聖王坐饒益座。以法治世非是非法。天王如來亦復如是。坐於法座師子座上。為諸天人如應說法。欲說法時。東西南北縱廣八萬四千由旬大眾充滿。爾時如來。說法音聲遍三千界。彼諸天人供養恭敬。禮拜如來尊重如來所謂無上佛法供養。彼無下劣信解眾生。惟信佛法。如是彼處無有聲聞緣覺之名。豈有乘處。況復有行。惟有清淨大菩薩眾圍遶世尊。彼處清淨無有女人。耳初不聞欲行之名。   彼諸眾生皆悉化生於蓮華中結加趺坐。如是化生。彼諸人天受三種樂。何等為三。見如來樂及聞法樂。觀察正法離欲之樂。彼諸天人心不放逸。具足財富迭互說法。常懃精進。壽命長遠無量無數。業盡退時不生餘道。生佛世界。如是菩薩臨欲退時。上昇虛空高七多羅。出聲說言。我今於此佛世界退。無量菩薩聞彼聲已。皆共和合而來集會。觀彼菩薩示於法忍。作如是言。於何法退。於何法生。彼退菩薩。於彼菩薩集會眾中。說如是言。大仙當知非有少法若退若生。如來所覺一切諸法。皆無有退皆無有生。非色有退。非色有生。非受非想非行非識。有退有生。第一義中無我無命。亦無眾生無富伽羅。無人非人若退若生。世尊正覺。一切法空無相無願。彼空無相無願法中無退無生。如來世尊。證離欲際。證無為際。證不生際。非不生際有退有生。無退因緣是故不退。無生因緣不相和合。是故不生。如是因緣無有和合。無退無生。如是菩薩。為菩薩眾說此法已然後乃退。彼退菩薩如是退已。無身無皮。無塊無可知見。退已復到餘佛世界。現見如來。   大王如來並諸菩薩。不著袈裟皆著清淨妙好天衣。彼不學戒而悉調順。一切皆得無生法忍。為菩薩眾不廣說法。何以故。彼眾一切少聞多解。以利根故。若彼如來為諸菩薩眾會說法。既說法已彼處彼處乃至彼佛世界之中。若人若天一切皆知。彼彼眾生有得忍者。或有獲得陀羅尼者。或有眾生得辯才者得三昧者。時彼如來名聞十方。   奮迅王。天王如來。為諸天人廣演分別如是法門。有諸菩薩七萬二千皆得授記。彼有菩薩名曰無垢清淨光明。不得授記。有如是念。此諸菩薩威儀無礙。憶念意行。若慧若通得陀羅尼及得三昧。不勝於我皆得授記。若彼得記。我何因緣不得授記。天王如來。知彼菩薩心所念已。而語之言。汝未來世當得授記。善男子。於未來世然燈如來應正遍知。為汝授記。無垢清淨光明菩薩。聞是語已心生歡喜。上昇虛空說如是言。若未來世恆河沙劫。然燈如來出現於世。我到彼時得一切智。如來真語。如來實語不異語故。   奮迅王。汝意雲何。彼時無垢清淨光明大菩薩者。豈異人乎。莫作異觀。何以故。我是彼時無垢清淨光明菩薩。奮迅王。次後如來名波除大。我於爾時供養彼佛。彼佛為我說此法門。我既聞已受持讀誦。爾時獲得光印三昧。次後如來名曰弗沙。我於爾時供養彼佛。聞此法門受持讀誦。爾時獲得光明三昧。次後供養堤沙如來。聞此法門受持讀誦。復得毘盧遮那三昧。次後供養波多般那如來世尊。聞此法門受持讀誦得柔順忍。次後供養然燈如來。爾時我得無生法忍。我時得此四種奮迅。謂戒奮迅。通奮迅。智奮迅。慧奮迅。奮迅王。此門如是應當善知。若有何人。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行菩薩行今於我所。聞此法門受持讀誦一切速疾得通菩薩。得此奮迅。得奮迅已轉大法輪。於此無上光明法中得智光明。   如來說此法門之時。會中一萬六千菩薩一切得忍。復有一萬二千眾生發菩提心。三千大千世界震動。百千諸天皆讚嘆言。若此法門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有深種善根眾生乃能得聞如是法門。   爾時慧命阿難陀白佛言。世尊。當以何名名此法門。如是法門雲何受持。佛言阿難。此法門者名四奮迅神通法門。如是受持。   世尊說已。奮迅王菩薩。慧命阿難陀。並諸天人。及乾闥婆阿修羅等。聞如來說。歡喜讚嘆。   奮迅王問經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22 大集譬喻王經   No. 422   大集譬喻王經捲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復次說此法時。命者奢利弗。從座而起。一肩優多羅僧伽作已。右膝著地合掌白言。大德世尊。我欲少問。願佛聽許。如我所問。賜為解說。如是言已。佛告命者奢利弗言。奢利弗。隨汝所欲當問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其所問者。我為汝說令心歡喜。如是語已。命者奢利弗言。大德世尊。此閻浮洲若有雨時。於何處雨當名善雨。如是語已。佛告命者奢利弗言。甚善奢利弗。汝以妙辯善思念。如是義欲問如來。汝欲利益多眾生故。欲令多人得安樂故。憐愍世間。利益安樂諸天人故。亦為現在未來發菩薩乘諸善家子善家女等。令生精進力故。奢利弗。善聽善念。我為汝說。奢利弗言。如是世尊。我今樂聞。佛告奢利弗言。奢利弗。閻浮洲人。所有甘蔗蒲桃大麥小麥胡麻稻粟小豆大豆江豆畢豆迦荼訶利那豆(似大豆此土無)。如是等田及餘苗稼。於彼處雨名為善雨。何以故。若於彼處成就諸味。閻浮洲人得用活命。是故於彼處雨名為善雨。奢利弗。復言世尊。善家子善家女。若欲法施。於何處與名為善與。佛告奢利弗言。奢利弗。我說法施。若於諸處普法施時名為善與。奢利弗。我今復說。若法施時與諸菩薩摩訶薩。於法施中名為勝上善與。何以故。彼善家子為諸眾生求法。是故施彼法時。名為勝上善與。奢利弗。譬如於大海雨。非不有果。非無受用。如是奢利弗。若於菩薩摩訶薩所。與法施時。非不有果。非無受用。何以故。彼善家子為諸眾生求法故。奢利弗。譬如有人磨拭摩尼寶時。若勤用力名為善作。何以故。奢利弗。磨拭摩尼寶時。與作百千水精珠等。如是奢利弗。於諸菩薩摩訶薩所。若作力者名為善作。何以故。彼善家子為諸眾生。當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發行無上菩提故。奢利弗。譬如大海無處不得下無處不得入。何以故。大海漸深大海漸下。是故無處不得下無處不得入。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於般若波羅蜜巧方便中。修菩薩行。亦無有法而不能說。奢利弗。譬如一滴水池種優缽羅華葉出生。雖同一池其華外葉不如是妙。不得如是稱讚貴重。然彼內華則為男子女人稱讚貴重。如是奢利弗。聲聞獨覺同一法界證已。不得如是稱讚貴重。然彼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則為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稱讚貴重。是故奢利弗。見是義故。善家子善家女應發是心。莫同一法界證而得聲聞獨覺名字。不得如是稱讚貴重。如彼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我等今者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得如是稱讚貴重。如彼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奢利弗。譬如若沈水樹若栴檀樹。其葉不得稱讚貴重如自體香。如是奢利弗。同一法界證已。聲聞獨覺智慧。不得具足如真實香。然彼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真香具足。奢利弗。見是義故。善家子善家女所有善根。皆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利弗。我說彼等由善友滿。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歡喜愛者。教彼勤行令歡喜愛。何以故。奢利弗。我昔亦由善友攝故。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利弗。如有一人欲取珍寶。更第二人亦欲取寶。彼者前人示第二人向寶洲道所出寶處。我說是人無有慳吝。如是奢利弗。若示遍智寶洲道者。我說是人亦無慳吝。奢利弗。如大價寶直多百千。出大海中。寶在海時無人磨拭。至閻浮洲乃有磨拭。如是奢利弗。若有欲見如來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各各見佛勝功德已。彼即廣行當成聲聞。彼廣行已當成獨覺。彼廣行已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諸善根由值善友皆成廣大。奢利弗。見是義故善家子善家女。應求善友親近承事。既承事已須修多業。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我昔亦由善友攝故。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利弗。如摩尼寶。若磨拭時細末流下。然其細末。不得如是稱讚貴重。如彼摩尼大寶。則為國王若王大臣及餘智人能別寶者。稱讚貴重。如是奢利弗。聲聞獨覺雖同一法界證。不得如是稱讚貴重。然彼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則為世間諸天及人若乾闥婆阿修羅等。稱讚貴重。奢利弗。譬如有人。自將金摶詣金師所若金師弟子所。到已告言。汝取此金為我作釧。我著腳上。時彼金師若彼弟子。告言丈夫。我以此金為作瓔珞。隨汝頂戴若頸若手擊已。多有百千人眾。見生歡喜讚歎於汝。奢利弗。時彼愚人不用金師利益善語。報金師言。汝但為我作於腳釧。如是奢利弗。善家子善家女。若如來所若聲聞所。作勝上施法時。或有善友來至其所。告言丈夫。汝今作此勝上施法。是不順善。所謂以此勝上施法。而於有量法中迴向。若聲聞地若獨覺地。汝今作此勝上施法。所有善根。堪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利弗。於世間出世間法中。諸佛世尊最是第一巧勝智慧。奢利弗。是故諸佛世尊。讚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此是無上迴向。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利弗。見是義故。善家子善家女。所有善根皆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利弗。如有二人。於中一人善作金色劫波娑縷。同一樹生。所作細衣價直百千。一人欲作僕使粗衣。到織師所。告言丈夫。我此金色劫波娑縷善料理訖。同一樹生為我好織。織師報言。丈夫我當與汝作衣價直百千。何用粗衣。彼人不納織師善語。報織師言。但為我作僕使粗衣。如是奢利弗。雖同一法同一善根。或有攀緣聲聞地者。或有攀緣獨覺地者。或有住於無上道者。奢利弗。於中若有攀緣聲聞獨覺地者。應當語言。汝此善根是如來因。若求無上佛菩提者。應亦語言。汝此施法所有善根。當同一聚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迴向。以彼善根施諸眾生。作無盡心當攝取之。因此善根願諸眾生。當得具足不可思智不可稱智。三界最勝無上智等。如彼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奢利弗。見是義故。善家子善家女。應種善根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利弗。譬如國王第一夫人產生八子。於諸子中惟有一子具足王相。得紹王位以水灌頂。餘諸王子復悉圍遶依法奉事。奢利弗。於意雲何。非彼母腹而有過失。令餘王子不得灌頂大王位耶。奢利弗言。不也大德世尊。何以故。彼餘王子。自於往昔不作王業不種善根。以是因緣。彼餘王子悉不得紹灌頂王位。佛言如是。奢利弗。同證一法界已。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得名法王。餘諸善家子等。得聲聞名。非此法界有過失耶。奢利弗言。不也世尊。非此法界有其過失。然由彼等於往昔時所作善根不能迴向無上菩提。不行此道。亦不發願。不作勝上善根。又不願求遍知利益。是故今但生聲聞事。彼等亦不行如來行。又無如來功德。不具神通。如諸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奢利弗。以是義故。善家子善家女。所作善根皆應迴向無上菩提。奢利弗。譬如波利質多羅俱毘陀羅樹。有時初生三十三天皆大歡喜。作如是言。此樹既生三十三天不應久空。如是奢利弗。有時善家子善家女。發無上菩提心。彼時所有正信。三寶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伽留茶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心生忻躍。雲此道場不應久空。菩薩摩訶薩得成無上菩提。奢利弗。譬如彼波利質多羅俱毘陀羅樹。三十三天見葉出時不讚不重。若見華時心生忻躍。如是奢利弗。聲聞獨覺證一法界。諸天世人不讚不重。若見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心生欣躍。何以故。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具諸善根及三十二大丈夫相。所有光明勝於日月。能照無量諸佛剎土憐愍眾生。奢利弗。譬如彼波利質多羅俱毘陀羅樹。若增長時。三十三天。應知此樹不久當有多葉。百千俱致那由多葉。乃至無量阿僧祇葉以覆其上。如是奢利弗。彼初發心菩薩摩訶薩。生時長時應知當有百千俱致那由多等聲聞。乃至無量無邊阿僧祇諸聲聞眾。圍繞在前。多有聲聞獨覺出現。奢利弗。譬如須彌山王。有別峰處高百踰闍那。或高二百踰闍那。乃至七百踰闍那。此等別峰不得言是大須彌山。如是奢利弗。從如來智出生聲聞。亦不得言其智具足如諸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彼亦不具足如來十力四無畏智無礙智等。然其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則具諸力無畏無礙智等。奢利弗。譬如須彌山王住處。應知即有多天子眾。百千俱致那由多等。乃至無量無邊諸天子眾。出現於彼在其山頂。受天福報心甚愛樂。天欲遊處隨意即遊。如是奢利弗。彼初發心菩薩摩訶薩。生時長時。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應知當有多聲聞眾。百千俱致那由多等乃至無量無邊諸聲聞眾出現於世。諸聖行處隨意即遊。奢利弗。譬如須彌山王住處。即有四畔俱時而住終無先後。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善根迴向無上菩提。爾時即有佛性佛地佛智佛功德等。俱時出生亦無先後。奢利弗。譬如須彌山王住處。若分分斷比於餘山猶為高大。如是奢利弗。彼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善根迴向無上菩提。若即以比諸餘善根。足為最上高大住持。奢利弗。譬如須彌山王有金色邊。若諸鳥獸至其邊者。皆同一色所謂金色。即與師子獸王同色。奢利弗。雖與師子獸王同一金色。然其力勢功德名稱。彼悉不共師子王等。亦復不如師子獸王遊戲頻申無畏吼聲。如是奢利弗。聲聞獨覺雖與如來同於一味。謂解脫味不得即共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等。彼無如來如是功德諸力無畏師子吼聲。然其如來則具方便智慧諸法。此方便智聲聞獨覺尚皆不聞。況能出生。如來功德。如來遊戲。如來雷聲。如來以師子吼而吼高出諸世。奢利弗。如諸鳥獸與師子王雖同一色。而餘功德悉不共等。不得名為師子獸王。如是奢利弗。聲聞獨覺雖與如來同解脫味。而亦不共如來齊等。以彼不得功德名稱。不得如來無上上名及如來體。又亦不得無上菩提諸力無畏無礙智等。以是諸力無畏無礙智等具足故。名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奢利弗。見是義故。善家子善家女。所作善根皆當迴向無上菩提。奢利弗。譬如四天王天普於須彌山邊而住。三十三天住於山頂。奢利弗。於意雲何。須彌山上豈不容受四天王天。而彼四王不住頂耶。奢利弗言。不也世尊。須彌山上非是不容四天王天。而彼不住。但彼往昔不種山上受用福報。以其不作如是業故。不得住於須彌山頂。如是奢利弗。我此法體亦無過失。而不容受諸聲聞等。令其不得十方世界智。以彼往昔所作善根。不知迴向無上菩提。亦不發願修如是行。不發最上遍智智心是故今作聲聞。不得遊於如來行處。又無如來功德。亦不具足諸力無畏無礙智等。以佛具足是智故。名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奢利弗。譬如大海不停死屍。如是奢利弗。阿鞞跋致菩薩摩訶薩。不共慳居。奢利弗。譬如大海潮不過時。如是奢利弗。阿鞞跋致菩薩摩訶薩。若乞士來終不過時。奢利弗。譬如有人若取滴水於大海中。皆是一味所謂鹹味。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若以種種百千諸門。所作善根迴向無上菩提。皆成一味謂遍智味。奢利弗。譬如金性出金(謂金礦也)。隨種種意作諸瓔珞。轉得種種瓔珞名字。如是奢利弗。以一佛智轉成多種百千瓔珞。所謂出生眾生善根。奢利弗。如王作錢。若已印有文者得名為錢。若未印無文者不得錢名。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未得無生法忍。諸佛世尊未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得無生法忍已。諸佛世尊然後記言。汝善家子。於未來世。當得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奢利弗。譬如外道仙人有天眼者。若見有人初住脅胎未記色類。以其未成男女相故。後時若成男女相已。外道仙人方以天眼。記言當生是男是女。如是奢利弗。菩薩未得無生法忍。諸佛世尊未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彼後得無生法忍。諸佛世尊方與其記。汝善家子。於未來世。當得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奢利弗。譬如日輪出時不作是念。我光當照此閻浮洲。但使日輪共光出時。於閻浮洲必作照明。令閻浮洲所有諸人顯明諸色。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若得遍智智時。亦不作念。我當照明三千大千世界。奢利弗。菩薩摩訶薩。行是法行坐是地分。具是生相具是善根。彼當如是覺智。以是覺智。彼菩薩摩訶薩。必自照明三千大千世界。奢利弗。譬如二人皆欲得寶入於寶洲。於中一人取無價寶。其第二人取有價寶。於時智人言。丈夫此處有無價寶。汝可取之。此寶多價。國王大臣若城邑人及餘智人別識寶者皆共稱讚貴重為上。此人不用彼人語故取有價寶。如是奢利弗。此佛教法亦似寶洲。有人到已即作無價念行具足。謂遍智智寶相應念。遠離聲聞獨覺等念。復有第二人。以聲聞獨覺相應念行。奢利弗。同一法界證已。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在法王數。復有自餘諸善家子。成聲聞已在聲聞數。得遍智者在普見數。如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奢利弗。譬如如意寶珠。隨到誰手彼即自在。無有一寶而不得者。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無有一眾生所而不與作寶事。無有一眾生所而不教作善根乃至無為涅槃。奢利弗。譬如作摩尼人。若作摩尼弟子。隨所有寶外畔濁惡。若磨拭已光色勝上。知色勝已彼作珠人。若彼弟子當得多種百千財聚而用活命。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隨於他心令生善根。如彼善根皆以自心方便智攝。以此善根成諸佛法。奢利弗。如摩尼寶若未淨時須好覆藏。何以故。彼摩尼寶是無價故。如是奢利弗。彼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諸天及人若乾闥婆阿修羅世當須守護。何以故。彼善丈夫為諸天人阿脩羅世。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奢利弗。如摩尼寶雖未磨拭。當知即為國王大臣若城邑人及餘智人別識寶者稱讚貴重。如是奢利弗。彼初發心菩薩摩訶薩。當知亦為諸佛世尊菩薩聲聞稱讚貴重。奢利弗。譬如有人若見佛時。當須如是生希有心。彼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時出世。我今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豐正法業。以此正法教諸眾生善根聚集。彼諸善根。皆當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迴向時。若有無信比丘比丘尼優波塞迦優波斯迦。若摩羅波卑。若摩羅身天來到其所。說大乘過令其捨離令不樂欲。奢利弗。於意雲何。彼等豈不為多眾生百千俱致那由多等。乃至無量無邊阿僧祇諸眾生等。作無義利作不安隱令苦令墮耶。奢利弗言。如是大德婆伽婆。如是大德修伽多。何以故。為諸眾生。作無義利作不安隱令苦令墮。所謂於發大乘諸善家子善家女所。說大乘過令不樂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退令離。佛言。奢利弗。若欲不捨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者。應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奢利弗。諸發大乘善家子善家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當樂欲莫退莫離。何以故。我說不捨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者。謂發大乘善家子善家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樂欲不離不退者。是奢利弗。譬如飢饉惡世所種不生。如在石上種。時若王若王大臣若剎帝利。若剎帝利大臣。若婆羅門若婆羅門大家。若長者若長者婦。若長者大家。在於城邑為眾人故。集種種穀而作大倉。時眾人等皆詣倉所。取種種穀將歸而食。時有一人到彼倉處放火燒之。奢利弗。於意雲何。是不善人。豈不於多百千俱致那由多等。乃至無量無邊阿僧祇諸眾生所。作無義利作不安隱令苦令墮耶。所謂是不善人。於彼倉處放火燒壞不令受用。奢利弗言。如是世尊。佛言。奢利弗。如是如是。正法欲滅於時有人聞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或時出世。彼人聞已於眾生所而生大悲。生大悲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時若有不善人出。於發大乘諸善家子善家女所。說大乘過令不樂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退令離。奢利弗。於意雲何。是不善人。乃與無量無邊阿僧祇諸眾生等。作無義利作不安隱令苦令墮。所謂於發大乘諸善家子善家女所。說大乘過令不樂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退令離。奢利弗言。如是世尊。奢利弗。譬如商主多將商人在道而去。逢大險河多有流水。時有一人語第二人作如是言。丈夫當作方便計挍用力求船。其第二人語彼人言。我正住此不能求船。於時彼人有志有力。勤作方便求船將來置於河邊。乃有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從此岸度至彼岸。既得度已於彼岸住。其第二人嬾墮無智少力薄福。仍住本處不能度河。更有餘人來到河所亦欲求度。見彼懶墮無智少力薄福人已。語雲丈夫。汝何不度。時懶墮人作如是言。共我伴者方便用力。求得船來置於河邊。已令百千那由多俱致眾生得從此岸度至彼岸。時彼餘人語是人言。奇懶墮人。何不學伴而墮此處受無量苦。如是奢利弗。我見二人行佈施時。一人語彼第二人言。丈夫。汝可相應善作方便計挍用力。聚集善根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第二人言。我不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欲到阿羅漢。若欲到阿羅漢者。亦須相應方便計挍用力。當得出生初第耶那。如是出生第二第三第四第耶那。虛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無邊處。非想非非想處。三摩跋帝。於其中間即便命終。乘此得生非想非非想天。身當得長壽久住。乃至八萬四千劫限而住。爾時彼人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已為多眾生百千那由多俱致。乃至為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說法。說法已於後以無餘涅槃而取涅槃。時第二人。乘此仍在彼非想非非想天住。如是語已。命者奢利弗言。如是大德婆伽婆。如是大德脩伽多。實如如來所說。世尊。當知彼人是其嬾墮。若樂初第耶那乃至非想非非想天。樂著彼處。即樂著已更不能與上人法合。不作方便計挍用力。不近善友隨順承事。不如實觀三解脫門。當知是懶墮人。世尊。彼菩薩摩訶薩大勤精進。聲聞少信是其懶墮。世尊。見是義故。善家子善家女所有善根。皆當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利弗。譬如有摩尼寶具多功能。將問作摩尼寶人言。此摩尼寶有何功能。問已彼隨所知如是為說。於中若多知者說多。若少知者說少。如是奢利弗。同證一法界已。乃有轉生聲聞智者。彼等隨勝功德而知。隨勝功德而說。隨其所問還如是答。依有限智。以昔有限發願故。然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有無限智。以昔無限發願故。有無限無礙智。無限六波羅蜜。善巧方便成熟眾生。何以故。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昔行菩薩道時集無邊願。以是無邊功德法莊嚴故證於遍智。奢利弗。譬如波利質多羅俱毘陀羅樹。初生小華其有香氣。彼閻浮洲諸生華香。若穌摩那。若婆梨師。若占波迦。自餘諸生華香。彼皆不及波利質多羅俱毘陀羅樹初生諸小華香。如是奢利弗。其諸聲聞獨覺所有善根。若名聞若香。若威德若力。皆不及彼初發菩提心菩薩摩訶薩。何況入行。何況不退。何況一生補處。何況至灌頂時。何況住普賢菩薩行。何況在勝道場。何況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所有香。所有威德。所有力。具足此力所謂諸佛世尊。奢利弗。譬如此閻浮洲所有流泉浴池泊河小河大河等皆入大海。然其大海亦不厭足。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於陀那波羅蜜而不厭足。如是屍羅波羅蜜羼帝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弟耶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遍智。所有善根亦不厭足。奢利弗。譬如此閻浮洲所有流泉浴池泊河小河大河等大海之內悉能含受。如是奢利弗。所有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伽留荼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乃至所有眾生界等。菩薩摩訶薩悉能含受。與甘露味令彼等喜。奢利弗。譬如大那伽那(大力士神)所著鎧甲。閻浮洲人皆不能著。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於佛法中所著鎧甲。為諸眾生著彼鎧甲。其諸聲聞獨覺不能著彼鎧甲。如是奢利弗。從初發心乃至坐勝道場。不捨菩薩摩訶薩如是鎧甲行菩薩行。奢利弗。初發大乘善家子善家女。應如是學。相應用力勤修於業。則當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利弗。如雪山王南畔所有諸樹。具足諸華諸果諸香。彼等諸樹。閻浮洲人皆不得用。如是奢利弗。聲聞獨覺雖有無漏戒定智解脫解脫知見善根。彼等眾生皆不得用。如諸菩薩摩訶薩戒定智解脫解脫知見善根。諸眾生等皆當得用奢利弗。是故菩薩摩訶薩應著如是鎧甲。所有戒定智解脫解脫知見善根。彼諸眾生皆當得用。若諸眾生不得用者。我無如是善根戒定智解脫解脫知見。奢利弗。譬如恆伽大河所流行時。彼流行處潤此大地令其津澤。又彼流行逼地而去。凡諸塵土草木葉等。彼流行時悉攝將去。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於閻浮洲行住坐臥。如是等處攝諸眾生。令其善根皆得潤澤。又復行住坐臥逼切。諸無智行欲瞋癡行及顛倒行。皆攝受已行住坐臥。奢利弗。若發大乘善家子善家女。聞此上說。雖多懶墮必須發大精進。奢利弗。譬如恆伽大河。有處流時作聲大聲。有處少聲有處無聲。如是奢利弗得無生忍菩薩摩訶薩有處示現出生善根。有處自身示現隨順承事善友。有處自身為他而作善友。隨眾生器所堪。如是自身示現。奢利弗。譬如鏡輪若未善磨不善淨時。見其形像即不善淨。若彼鏡輪善磨淨時。然後分明見其形像。如是奢利弗。初業菩薩摩訶薩。如見自善根即承事善友。如承事善友然後增長佛法。奢利弗。譬如恆伽大河增長滿時。於其兩岸草木枝葉皆漂將去。乃至於四大海。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應著如是鎧甲。所有此岸助墮黑事。行於諸見險道。我皆將去乃至到無餘涅槃界。奢利弗。譬如恆伽大河有時增長多沫。於中有多樹等。根莖葉果拔已將去。於中復有第二大樹。猶生而住。後時第二年中。恆伽大河更長過前。前者大樹更及諸木拔已將去。如是奢利弗。若有善家子善家女。承事善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而為惡友力故。以昔業行力故。受五欲福娛樂受樂皆共隨行。於後必須承事善友。乃至當得無生法忍。何以故。於諸佛所種諸善根終不虛棄。彼等必當出世作佛號遍智者號普見者。奢利弗。譬如有時劫燒。彼時三千大千世界皆大熾然。而作光明同一熾然。若燒若壞無墨無影。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應著如是鎧甲。無一眾生可見。於彼眾生界中。所有眾生皆不知者。我於彼等當令作不退法。奢利弗。譬如彼大焰聚然時。所有諸毒諸藥。彼等皆同被燒。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應著如是鎧甲。若有乘眾生。若無乘眾生。我於彼等皆當平等說法。如彼願如彼信。彼諸眾生種種信行。當速令度不作二相。何以故。諸法無二不作二相。諸法無我於如不知。奢利弗。譬如彼大焰聚然時有焰。乃至光音天有焰。不能至爾許遠處。如是奢利弗。同一法界證已。聲聞獨覺雖平等入。而於十方世界智慧不轉。如彼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法界證已具無量智。奢利弗。譬如彼大火聚。十方世界不來不去。而燒三千大千世界。彼火亦非無因。如是奢利弗。彼諸佛智十方世界不來不去。亦不共聚。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具足智者。如實知十方世界諸眾生心行。彼智亦非無因。最上遍智。當如是見。奢利弗。譬如日輪出時。當知蔽諸螢火而作照曜。如是奢利弗。初發心菩薩生時長時。當知蔽諸具足分智聲聞獨覺光明而作照曜。何以故。彼作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具無邊光。奢利弗。譬如日輪出時。當知蔽諸星宿色光而作照曜。諸處星光皆不復見。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從兜率天下時。多有百千俱致那由多諸天。來閻浮洲。出如是聲。告如是聲。說如是聲。汝諸人輩。此菩薩摩訶薩。今從兜率天宮捨身。爾時此閻浮洲所有獨覺大智具者。皆聞聲已發心向於涅槃。何以故。最勝福田菩薩摩訶薩。從兜率天下時。有如是自在力。何況生時。何況行七步時。何況初出言時。我於世間最大最勝。我當必盡生老病死。何況出時。何況至道場時。何況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是故如來於諸眾生。可雲最勝最上最大最妙無上無上上。奢利弗。見是義故。善家子善家女所作善根。皆當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利弗。譬如大地所有種子。彼等牙生有種種名。同一地塵而有諸相。如是奢利弗。於一法界證已。種種界眾生出種種名。而不破法界。是故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應著如是鎧甲。當於彼時。我證一法界已。種種界眾生種種名字以智當說。以是若干大智。而亦不壞法界。法界亦不作二。法界亦無增減可知。奢利弗。見是義故菩薩摩訶薩。當思如是法行。雖恆伽河沙數諸佛滅度。法界亦無增減可知。現在十方世界所有諸佛世尊具無礙智。所有聲聞具於少智。法界亦無增減可知。虛空界極法界相應。如是當知。法界為極。佛法相應亦如是知。是故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此深法中當以智觀覺無我法。奢利弗。譬如虛空界無與相似者。如是奢利弗。法界亦無與相似者。是故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於此深法當以智觀。奢利弗。譬如有人於大海中取諸滴水。彼皆一味所謂鹽味。如是奢利弗。於一法界出生聲聞。何以故。法界一而無二。是故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此深法中深處應當以智分別。於此法中般若波羅蜜當隨順行。非在餘處廣說譬喻。於無我法。當思當觀當求當合。當生欲心。當發精進作業用力。善家子善家女。此深法中當以智觀覺無我法。奢利弗。譬如大海有魚身長百踰闍那者。乃至身長七百踰闍那者。彼諸魚身雖復增長七百踰闍那。大海亦無增減可見。然彼七百踰闍那魚身死時。大海亦無增減可見。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當如是學。雖有恆伽河沙數等諸佛世尊滅度。而法界亦無增減可見。復有無量聲聞滅度。法界亦無增減可見。此雖一味謂解脫味。而諸聲聞不能轉生是智。如諸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奢利弗。譬如轉輪王有諸寶出。彼等諸寶餘處不生。唯於宮內出生諸寶。何以故。彼轉輪王昔作轉輪王業。以作業故唯於宮內出生諸寶。如是奢利弗。淨心菩薩摩訶薩。淨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欲施他隨其所欲。彼則出生。何以故。以彼先世善淨心故。   大集譬喻王經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22 大集譬喻王經   大集譬喻王經卷下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奢利弗。譬如有人入寶性中(謂出寶處)。問先入者言。丈夫。諸寶何似何相。於先入者報彼人言。丈夫。汝癡雲何名入寶性。自見諸寶復問此寶。如是奢利弗。若善家子善家女作如是問。法界何似法界何相。奢利弗。於時諸菩薩摩訶薩應著如是鎧甲。我今當示眾生如此法界為說令住。奢利弗。寶性者。所謂法界。入寶性丈夫問寶者。所謂愚凡夫輩。於先入寶性丈夫者。所謂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奢利弗。譬如大海不作是念。我出有價諸摩尼寶。或出無價諸摩尼寶。如是奢利弗。法界亦不作是念。有知我已出有限智。或有出無邊智。奢利弗。但於法界定隨所知得有限智。又於法界定隨所知得無邊智。奢利弗。譬如未竟一日即知若干剎那。若干羅婆。若干瓶。若干筩。皆知一日有若干殘。如是奢利弗。未竟出生苦集滅道。是故奢利弗。菩薩摩訶薩。當知此是證信我說菩薩乘。善家子善家女未到菩提。奢利弗。譬如水聚下大地彼不令虛空多。如是奢利弗。雖恆伽河沙等諸佛世尊已入涅槃。而法界不見增減。無邊諸聲聞眾滅度。而法界亦不見增減。是故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應著如是鎧甲。所有眾生界不見增減。法界亦不見增減。我等作如是師子吼。乃至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利弗。譬如無有是處我分別說。有人至海龍王邊。作如是言。我欲得破毛端為百分以一分毛出一滴水。時海龍王語彼人言。丈夫。汝欲百分破於毛端。以一分毛出一滴水。我不捨大海。如是奢利弗。於無邊眾生界。教授作力令喜大喜。彼作是言。我等不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我於法亦不作分。奢利弗。譬如春後夏月熱時。有人往詣恆伽大河欲飲其水。而有一人障不聽。飲奢利弗。於意雲何。彼人於彼無主大水聚中而作障礙。得是順不。答言。不也世尊。佛言。如是奢利弗。無攝法界。無攝諸佛法中。有發大乘善家子善家女信解渴仰。而有眾生說大乘過令離令斷。奢利弗。於意雲何。彼人順不。答言。不也婆伽婆。不也修伽多。佛言。是故奢利弗。善家子善家女。聞是說已應當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生欲精進相應用力。善家子善家女。此深法中。當以智觀覺無我法。奢利弗。譬如此大地中有地分所。於閻浮洲諸人無用。彼何者是。所謂坑坎缺崖棘刺高峻廢處。如是奢利弗。眾生界中有諸眾生。於諸眾生亦無所用。彼何者是。所謂發聲聞乘獨覺乘者。彼等於諸眾生則無所用。奢利弗。譬如有大地分。閻浮洲人得有用處。彼何者是。所謂具足園林華池。若有出金銀處。彼等閻浮洲人得有受用。如是奢利弗。眾生界中有諸眾生。於諸眾生得有所用。而彼等少。彼何者是。所謂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等為諸眾生而作歸依。畢竟作樂故。奢利弗。譬如大海中有無價諸摩尼寶。而閻浮洲諸人不得受用。如是奢利弗。雖諸阿羅漢聲聞有無邊善根戒定智解脫解脫知見。而彼等於諸眾生則無所用。如諸菩薩摩訶薩所有善根戒定智解脫解脫知見。彼等為諸眾生受用。是故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應著如是鎧甲。若不為諸眾生受用。畢竟能作樂者非我善根。奢利弗。譬如尼瞿陀子其形雖小而生時長時多引多覆。如是奢利弗。其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善根生時長時。當知他諸善根皆所不及最上而住。是故奢利弗。發菩薩乘善家子善家女。雖小善根不可輕賤。莫言不增長耶。何以故。發大乘人善根若增長時。當知作無量阿僧祇。奢利弗。譬如有人大富多財多受用具。多有貝玉珊瑚金銀等。所謂若剎帝利大家子。若婆羅門大家子。若長者大家子。彼等出街市時。誰欲看者看。誰欲至者至。誰欲問者問。爾時所有諸寶大摩尼寶。直多百千欲看者看。欲至者至。欲問者問。何以故。彼等心大於此賣買。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於諸佛法此大乘中。欲問者問。欲說者說。何以故。彼等信大如是言說不斷。欲至者至。欲問者問。欲看者看。欲說者說。奢利弗。譬如所有大摩尼寶。其價乃大直多百千。奢利弗。於意雲何。彼大價摩尼寶。頗與水精得共居不。答言。不也婆伽婆。不也脩伽多。何以故。世尊。其摩尼寶。自與摩尼寶居。不共水精等。亦不可為喻。佛言。如是奢利弗。菩薩乘善家子善家女。與發大乘眾生。應當共居共行共遊。親近承順給侍善事共脩多業。彼於其間發覺令憶。以如是故即隨當學。奢利弗。譬如有人欲學於射。彼當憶念親近射師。何以故。彼學此處。當須其間發覺令憶而慰喻之。如是取弓。如是作拳。如是把弓。如是放箭。以其射師發覺令憶及慰喻故。彼即隨學當得成就。如是奢利弗。彼發大乘諸善家子善家女。應當親近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隨順供養。於發大乘諸善家子善家女所。應當共居共行共遊共念。彼發大乘諸善家子善家女。親近隨順供養已。彼應其間發覺令憶。復當慰喻。彼於其間發覺令憶及慰喻時。即隨當學。此是陀那波羅蜜。此是屍羅波羅蜜。此是羼帝波羅蜜。此是毘梨耶波羅蜜。此是弟耶那波羅蜜。此是般若波羅蜜。此是方便波羅蜜。如是當學。普遍種智。所有善根。彼應其間發覺令憶復當慰喻。彼即隨當學而得成就。奢利弗。譬如轉輪王。於閻浮洲中所去遊處。閻浮洲人不驚不怖不傷不損。多捨金銀令住十善業道。作如是行。其轉輪王行時。多有百千俱致那由多眾生。悲泣憶念轉輪王功德。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於諸佛剎行時遊時。彼應當學諸佛勝德。在在行處順法界行。彼去遊處。令諸眾生不驚不怖不傷不損。多捨金銀。令諸眾生住於十善業道。於十善業道上上令生。當如是行至無漏地。當如是作。所有行處彼諸人等。當學當念。此是我善友行。於諸善法攝者。作力者。作覺者。說甚深處者。攝我等者。所行去處。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應學如是勝上功德。奢利弗。譬如彼轉輪王所去遊處次第行處。彼時多有百千俱致那由多無量眾生歡喜欲得彼來。何以故。彼以善法教諸眾生。彼以善法攝諸眾生。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應著如是鎧甲。我所去處次第行處。於種種方諸佛剎中。彼時多有百千俱致那由多眾生歡喜欲得彼來。何以故。彼當教諸眾生善法。又有種種善巧方便當攝眾生。奢利弗。譬如彼大價摩尼寶直多百千。彼欲求時從何處得。當於賣處。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隨其方便見諸眾生。堪為成器。彼處彼處而作方便教以善根。後當與取。種種善巧方便求已。教諸眾生合善法中。勸於菩提心中。奢利弗。譬如若諸王子若王大臣諸子聚集坐已共作是議。如是當取王位。當制王法。當持王位。當宣王教。如是奢利弗。諸菩薩摩訶薩。熾盛修諸善根。承事多百千俱致那由多諸佛種諸善根。善修於慈常能普念。行於大悲喜菩提心。念道場故而行於捨。彼如是等大信者。欲作師子吼者。欲澍法雨者。欲擊法鼓者。欲吹法螺者。欲豎法幢者。欲安法船者。欲度諸墮四流眾生者。無量劫欲著鎧甲者。欲著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牢鎧甲者。欲轉無上法輪者。欲降伏魔羅及眷屬者。欲著不思鎧甲者。欲著無比鎧甲者。欲著諸三界最勝最上鎧甲者。如是等類諸善家子。一處集坐共作是議。我等應當攝諸眾生於彼無漏諸善根中。我等應當令諸眾生迴向涅槃界。我等應當蘇息諸眾生於無為涅槃界中。奢利弗。譬如若諸王子若王大臣諸子聚集坐時。餘下賤人不得至於彼處。如是奢利弗。諸菩薩摩訶薩聚集坐時。餘少分智具足諸眾生等。不能見示如是境界。如諸菩薩摩訶薩示現。奢利弗。譬如大海有眾生身大如蟣子。復有眾生身大百踰闍那。復有眾生身乃至七百踰闍那。奢利弗。於汝意雲何。豈彼大海不容彼等小身眾生。若彼大身諸眾生耶。答言。不也婆伽婆。不也脩伽多。非是大海不容。世尊。由造業故彼諸眾生成於小身。由造業故彼諸眾生成於大身。佛言。如是奢利弗。以發願力故。諸聲聞少智。然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有不可量阿僧祇不可思不可稱無邊不可說智。何以故。彼昔行菩薩行。有不可量阿僧祇不可思不可稱無邊不可說願。以造彼業成就乃至到無礙智最勝功德。奢利弗。譬如大海有諸眾生與摩尼寶不相近合不知彼名。何況受用。如是奢利弗。有諸善家子等於此法律中生。於彼法海具足遊者。其諸聲聞獨覺猶不知彼三摩地名。何況具足諸三摩地而欲當行。以具足三摩地故名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奢利弗。譬如射師作手作法。所放箭處彼處不虛。如是奢利弗。有善方便菩薩摩訶薩。以善方便攝取。般若波羅蜜具足。彼若發心當即不虛。無不攝取。無不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菩提心即不入欲瞋癡。非欲所染。非瞋所惡。非癡所迷。彼若發菩提心。即不入色乃至不入識。不入我乃至不入受。非眼界非色界。不入眼識界。乃至非意界非法界。不入意識界。彼若發菩提心。即離欲瞋癡。若無慾瞋癡。即有大慈大悲大喜大捨。若有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即不可得。若不可得即無生滅。若無生滅即無斷常。若無斷常是名發菩提心。虛空界極法界究竟。虛空界業合方便智。是名發菩提心。奢利弗。譬如寶樹生時長時非無諸寶功能。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共攝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奢利弗。以是義故。當知菩薩摩訶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猶如寶樹。奢利弗。譬如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諸樹諸草枝葉。彼等皆為燈炷。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諸須彌山王。輪山大輪山王。目真鄰陀山大目真鄰陀山王。餘諸黑山及諸石山。彼等皆為燈器。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流泉陂池泊河小河大河大海。彼等皆為油滿。若有聲聞乘獨覺乘善家子善家女。在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前。然彼諸燈。奢利弗。於意雲何。彼善家子善家女。彼因緣故福德多不。答言甚多。大德婆伽婆。甚多大德脩伽多。佛言。奢利弗。於意雲何。若發大乘善家子善家女。乃至施一燈。彼因緣故何者福多。如是語已。奢利弗言。世尊發大乘者乃至施一燈。福德是多。非聲聞乘獨覺乘以無邊阿僧祇無量燈施。如是語已。佛言。奢利弗。甚善甚善。奢利弗。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何以故。若諸菩薩摩訶薩陀那波羅蜜。即諸眾生陀那波羅蜜。若諸菩薩陀那波羅蜜。彼諸眾生。即得飲食衣服瓔珞乘等受用眾具。若諸菩薩陀那波羅蜜。彼諸眾生即得長者財穀倉庫等受用眾具。亦得田宅園林殿堂城邑聚落國土王都等受用眾具。奢利弗。略說諸菩薩屍羅。羼帝。毘梨耶。第耶那。般若。彼破屍羅眾生。乃至無智眾生。當得智慧。何以故。彼初發心如散種子。當如是見。彼修行已猶如種子增長。不退轉地如成枝葉。一生補處猶如出華。彼如來地猶如成果。隨眾生欲如是聚果。如來涅槃當如是見。奢利弗。以是義故。當知由初發心如來出生。由於如來出諸眾生所有樂具。亦由如來出諸聲聞獨覺。奢利弗。以是義故。善家子善家女所有善根。皆當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利弗。譬如月輪出時。此閻浮洲所有流泉陂池泊河小河大河。彼處皆見月輪。而彼月天子於自宮不動。彼之月輪不近一處。而於諸處現月輪影。如是奢利弗。住十地菩薩摩訶薩。多諸佛剎。乃至多百千俱致那由多佛剎。自身示現。彼諸佛剎所有村城聚落國土王都諸處。菩薩摩訶薩自身示現。有處示現陀那波羅蜜。或復捨頭手足眼耳。或捨皮肉筋骨髓心。或捨子女妻妾宅舍村城聚落國土王都。或現無罪法祀大會。須食與食。須飲與飲。如是乃至騎乘衣服鬘香塗香床座倚枕燈明等。示現捨時。為攝慳惜眾生故。乃至為捨五受聚故。有處示現屍羅波羅蜜。不缺不穿不斑不雜。亦如犛牛護尾。為攝破戒眾生故。乃至令住三解脫門故。有處示現羼帝波羅蜜。若截手足及以挑眼自無瞋恚。為攝高慢瞋毒眾生耽富貴者故。乃至令住無生法忍故。有處示現毘梨耶波羅蜜。為懈怠眾生熾然精進故。厭離自樂令諸眾生住樂故。為攝懈怠小精進眾生令住精進故。乃至令住十地故。有處示現弟耶那波羅蜜。遊戲弟耶那解脫三摩地三摩缽帝。為攝失念不正知無三摩地心亂心眾生故。乃至令住金剛三摩地故。有處示現般若波羅蜜。說難度深佛法故。處非處地非地。如眾生行為說法故。如是奢利弗。住十地菩薩摩訶薩。巧攝方便般若波羅蜜具足。如所欲得如是能作。如諸眾生信諸波羅蜜。如是為諸眾生示現諸波羅蜜。如諸眾生信色。如是為諸眾生示現於色。如信法本。如是為諸眾生說法。令彼眾生當得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利弗。譬如有樹能與諸欲。若有眾生欲得諸寶來到其邊。令彼眾生所欲得滿。若食若衣若瓔珞。若其眾生所須諸寶。金銀毘琉璃頗梨赤真珠馬瑙車□□□□□D列□□覬□□襯本□□□□秜D□□羇□□飀□奉□姠□妖□□□□搾饉□姠□奏□□□埤□□□蝚憿X|檢□□便□餅逆□淚□□騖饉驒樖飀□騙姤□諢慼慼戮R□□騙姤□}觾姾□□覢言樓切□□□妳□娜□□禖餾蓼□檢□騙姤□D拏□駎□飀□膳□飣飀□襤□飣飀□□祤□飀□搾□飀□楌樇□襤飀□詭□□□飀□□□覢□□飀□奅飣□姜q□娼□飣禢□飀□飣飾□飣馱□聾飣飀□襤飾□襤馱□醴襤驁□襤飀□□飾□□馱□糧□□□□飀□□□饖□□饖□q飀□□□□□楰□□飀□□w□□□埤□騙姤□呾_□□□D□□□□瓷瓷熱u□騙姤□隉慼耤慼慼慼慼慼慼慼D飯□埤□騙姤□洁慼慼慼毅芊慼潑A□□□□騙姤□W□□□□□□□騙姤□V均敷熊}□梱□□□倫祰便□襆□襤□驖□槾婖□□禢奿祤駕□□馥穗奩橘宅駾夼□□槷□□□駝□夼□□G□糖□□□p好□□□騙姤□q□□□□□□騙姤□E□□祰j□楅妯□j□□□□□架婇□禎埤□模□□埤□楏□□□□□露橖□□□概D玲□□權□襠□□楅□駥□□標奮R逆□楜詖□蚾e□□樺□□檢□樇□□□□橙□□□□j□□馱□□餾□□樽馳娼□□槂□□R□訪□埤□槏樀滿慼毅芊撰E□□楦□奭□□槆隉撰槏漵d埤□□餅逆□□□□觜D黎□□□娀埤□飼訏騖饉驒樖飀□□□□j□□□飼觜D□埤□□觜D錄□觀□□□飼訏騖饉驒樖飀□□觜D飯□□□□□□□觜D吝餖礸□□騾切襤□誇□□騏餾□□□餅逆□□□□□□她□□省□□拏□榵□□X芋慼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撒瘞f□□鷺□埤□□□楅夾標奎□埤□□騫褸桌□□量租誇□□□□□□數椼□檢□□宅餼□□□□□楎□□量租埤□□□□鞳慼慼慼慼慼慼憤K□餅逆□□□□夾通奎□□□騫褸桌□□椸□履埤□□橘茶□椸□□餽□□□妘蓮□□□埤□□騫褸桌□□□觜D黎□餓□□楦□檳埤□□□□鞳慼慼慼慼慼慼毅氶撲ㄐ慼慼撒瘞f□□□餺□□饒□飀□稫訊妠□桌蔦□飀□□便□餅逆□獎□業□□楥□□婁□□□餾□□□延褽□埤□□觜D□□□觜D□□□觜D□□□餅逆□□□餺□□□隉慼牖窗慼慼澆鉭痋撫黚龤毅芊慼撳J□□□□□□□□楰□□□□□□□□□觀□□□□□覷□□□楏楷□□□□禲□□□□□□□□□□□□逆□□□□隉慼隉慼毅隉慼慼慼慼樑縑慼潦A□□□□□□□□□□□□覷□埤□□餅逆□□橘茶□椸□□餽□□□飥□蓮□□□□□□□□□□□□駕□□□□橘茶□椸□□餽□□□禘蓮□□q□祇□□□□□□□□□□□覷□□□祽□□□□便□餅逆□□橘茶□椸□□餽□□□E□□E□□埤□橝G□饛□□□□□Z□□E□□埤□Xc□禖餾□饌檇D□□□□埤□□橘茶□椸□□餽□□□□□□弄粘礸□裡□□飯□□淚□□E□□埤□Xc□禖餾□饌檇D□□□餅逆□□□奾□列覭□鶠慼慼摯e□襤□□祤秜菕吽j□□□□□□□□埤□□□□□□秜滿慼慼撳J箋榜馰□□□□□□□□□秜芊慼慼摯鞢播U□□K量稘禁□□□□□祰驚□□輻□□□□□□便□餅逆□□橘茶□椸□□餽□□□□言□菕樊炟癵L□□□橫□大□茶妼□□□霸□X□□□□□□□□留□楈飀□□餅逆□□□靈埤□□□□□妳埤□□□□妳埤□□□□□橘茶□椸□□餽□□□□□□橘茶□椸□□餽□□□□□□□妳□□□□妖□□妳□□□□□□□□切□□□□□榃□□□餅逆□□□率□茶妼□詘禮□辰□□□□□榙□□□□驟□□□□□駕□□式慼慼潤敞癵L□□□□餅逆□□鷺□埤□□□飯□祿□□□□□楰□□□茶妼□□□□□□餅逆□□鷺□埤□□率□茶妼□□褽□□勵□□□□□榙□榜駜D量□祿切檢□□□□□數椼□檢□□宅餼□□□□□□□餅逆□□鷺□埤□□量R□q□R祤□□□□□都□□延觜D黎□□□□楦□錄□□□馘飯□□橚覈□□□餅逆□□□襤□楥□□□□□□□□□樈稿□Li□慼摯鞢慼撒瘞f□□鷺□埤□□樁□R楯箋椸□□□□□□數椼□檢□□宅餼□□□□□□□便□餅逆□奪□腹慼慼Li□慼摯鞢毅洁慼慼慼慼慼V□□□□妳□逆□□餅逆□□□□□鞳撬^樀□□楯檢□□□埤□□□褸椸□J□楯榥□□□好□飾□□□□褸□檢□奪□J□飾□榥□□□□祅□榴□□□榴□□榑飾□檢□□便□餅逆□鞳慼慼慼慼慼慼慾謐陛撓堙慼潯紐H□□□餅逆□樂□褸榖□□□□□□□□餺椸□□逆□□□□威□j□□送□□□模□埤□槄□□楊量逆□□福□楊□□吝□□□香□□□橘茶□椸□□餽□□□祅福□楊□□吝□□□香□□□餅逆□□□襤□楥□穩□□□□□□□□□褾倫稜□□□□便□餅逆□□T□□□好□□□□埤□□□□□□濾□□□□奧□餅逆□騖饉驒樖□騑福□□粳□□□□□觜D飯□埤□□□□駕檳□榖逆□□餅逆□騖饉驒樖駕椿□觀姩□□□□□□崙模□□□餅逆□□□□橘茶□椸□□餽□□□□□□檢□□槔蓮□□□□□妙□□□埤□□□□□奕廓姭□□G□埤□□櫸□槔蓮□□□□□妙□□□埤□□便□餅逆□耔□靈奿□騖饉驒樖□□觀□□□□□□□礸□埤□委蓮□龍□妳委□□妻妙□奪槄□駂□□□□□□埤□騖饉驒樖□□觀□□□埤□□餅逆□□□□龍□駉□□□□□□□橚詠檳埤□□便□餅逆□觀□□□□□觀妘裡□□橚詠檳埤□觀大□禜□耔□餺□裀□□餅逆□□□□□h□□□□誇□□□□□粳□□□便□餅逆□□駜D拏□□□妒□榖□□□□標□□□□□□□□觜D練□橚□□□□檳埤□□□□誇□□□□□□駜D□□□福□□粳□□□□□□觜D吝駕樦□橚□□□駂□□□□□□□□餅逆□□□□□□□□婚□飀□□便□餅逆□騖糖襖□業□□楥□飀□□觀□□驚□□□婚□□□□□□□□□□□□□□騖糖襖□業□□楥□飀□□□切襤□誇□□騏餾□□□餅逆□□□牷慼憫u□□□□□樦□模□□□娷□□□便□餅逆□□騖駩□□□□□□□奏□□騿□□埤□□□埤□□餅逆□□□□誇□□□□□□延襤駕□□餾婗奩橘宅駾夼□騍□□□□駝□夼□□G□送□□□□□□□訏騖饉驒樖首□褸桌□□□□□□□□穎粳□□□□埤□□騖饉驒樖騫襤駭送檟椸□□□□□餅逆□□□□□□□□□□□便□餅逆□□□□□楦□都□□□餅逆□□□餺□□誇□秤□G□逆□□鷺□埤□□□□□□□餅稨□□□□椼□檢□□□餼□□□□□□□餅逆□□□□□□□□□馳□□□□□馳嬪□□□□樧□□□□□□□□□□飀□□□埤□□餅逆□□騖饉驒樖飀□□□馳嬪□□□□□□樀□□蝪f□□便□餅逆□□饖□騏騖饉驒樖飀□樦□切襤□誇□□騏餾□□□襖□□矩神□□□□□□□切襤□誇□□騏餾□□式慼慼撳矷撚}□□□□□□切襤□誇□□騏餾□□□奧□餅逆□騖饉驒樖□騑福□□粳□□□□觀妘露□□□□誇□□□□埤□□□□□□□埤□詙□馳埤□□□□埤□□□□埤□茶妼□埤□妳□□切襤□誇□□騏餾□□□□訏騖饉驒樖首□褸駕□□□□□□□□□餅逆□□娏騖饉驒樖□騿□□□鷺□□□□娀獎□□□□□□駩□□□娜□□□婤覕餑□c□□□娏騖饉驒樖飀□□□□□□飀□□驪飯信觀□娜□□□驪飯信訏騖馳埤□檳好□□騖饉驒樖駜說楖□□□□餅逆□□□誇□□□□□礸□□□鷺□埤□□□□□□□餅稨□□□數椼□檢□□宅餼□□□□□□□□露□□□□□□□復□□□□餅逆□言□□□□□□□□□□嬪□□□□□□□觜D切□□駛□□□餅逆□□□誇□□散□鈴□□□□榵□露□奅□馻□埤□□便□餅逆□訏騖饉驒樖饋□□□□□□□嬪□□□□覜饖□飀□□觜D崙□祏粳裀□□□槫禮妧□□□餅逆□□□送□襤□□□礸□□U榯□椸□□□□□鷺□埤□□□□□□□□禰□□□娀□□□□□餅稨□□楰□□礽累槙吽慼慼慼戮鉒x殺□□妳□□□□U榯□椸□□□□□□□□餅逆□□飼言□□□□□□□□□訏騖饉驒樖駟嬪□□□禰□□□訏騖饉驒樖饅□□履嬪□埤□□□飼觜D□□□□祈□□覶妧□□□□□□□訏騖饉驒樖散量禳□□□□□□弄粘耔□□觜D吝駙□切襤□誇□□騏餾□□□□□弄粘耔□□訏騖饉驒樖饖□驅鵱覤鬺u□□□□□□弄粘耔□□餺□送橁□婛□□□□觀誇□禳姜□裀□□□□□□□□奧□餅逆□□信覯□覯□□□□榆栳銦慼慼撬芊潯恣撙J奩橘錄n姭騁J□□□□□禭□□□   譬喻王經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23 僧伽吒經   No. 423 [No. 424]   僧伽吒經卷第一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捨城靈鷲山中。共摩訶比丘僧二萬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陳如。慧命摩訶謨伽略。慧命舍利子。慧命摩訶迦葉。慧命羅□羅。慧命婆俱羅。慧命跋陀斯那。慧命賢德。慧命歡喜德。慧命網指。慧命須浮帝。慧命難陀斯那。如是等二萬二千人俱。共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六萬二千人俱。其名曰彌帝隸菩提薩埵。一切勇菩提薩埵。童真德菩提薩埵。發心童真菩提薩埵。童真賢菩提薩埵。無減菩提薩埵。文殊師利菩提薩埵。普賢菩提薩埵。金剛斯那菩提薩埵。如是等六萬二千人俱。復有萬二千天子。其名曰疇阿那天子。跋陀天子。須跋陀天子。希法天子。栴檀藏天子。栴檀天子。如是等萬二千天子俱。復有八千天女。其名曰彌鄰陀天女。端正天女。發大意天女。歲德天女。護世天女。有力天女。隨善臂天女。如是等八千天女俱。復有八千龍王。其名曰阿波羅羅龍王。伊羅缽龍王。提彌羅龍王。君婆娑羅龍王。君婆尸利沙龍王。須難陀龍王。須賒佉龍王。伽婆尸利沙龍王。如是等八千龍王俱。皆向靈鷲山詣世尊所。頭面禮足繞佛三匝卻住一面。   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演說正法利益眾生。世尊。無量億天眾。無量億婇女。無量億菩提薩埵。無量億聲聞。皆悉已集欲聞正法。世尊。如是大眾皆欲聞法。唯願如來應供等正覺。為說妙法令長夜安隱斷諸業障。爾時世尊讚一切勇菩提薩埵。善哉善哉。一切勇。能為大眾請問如來如是之事。汝今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唯然世尊。願樂欲聞。爾時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有法門名僧伽吒。若此法門在閻浮提。有人聞者。悉能除滅五逆罪業。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一切勇。於汝意雲何。若人聞此法門福德之聚。過於一佛福德之聚。一切勇白佛言。雲何世尊。佛告一切勇。如恆河沙等諸佛如來所有福德。若人聞此法門。所得福德亦復如是。一切勇。若人得聞如是法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不退轉。見一切佛。一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惡魔不惱。一切善法皆得成就。一切勇。聞此法者能知生滅。爾時一切大眾。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一佛福德有幾量也。佛言。善男子諦聽。一佛功德譬如大海水渧。如閻浮提大地微塵。如恆河沙等眾生。悉作十地菩薩。如是一切十地菩薩所有福德。不如一佛福德之聚。一切勇。若人聞此法門福多於此。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爾時一切大眾。聞是說已。踴躍歡喜多增福德。時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何等眾生渴樂正法。爾時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一切勇。有二眾生渴仰於法。何等為二。一者於一切眾生其心平等。二者既聞法已等為眾說心無悕望。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聞何等法得近菩提。一切勇。渴仰聞法得近菩提。常信樂聽受大乘法者得近菩提。爾時人天諸龍婇女從座而起。白佛言。世尊。我等渴法。願佛世尊滿我所願。爾時世尊即便微笑。種種色光從口中出。遍照十方上至梵世還從頂入。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如來現此希有之相。爾時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於此會中一切眾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一切如來境界。是故佛笑。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此會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善哉善哉。一切勇。能問如來如是之義。一切勇。以願勝故。一切勇。乃往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有佛世尊號曰寶德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一切勇。爾時我作摩納之子。此會眾生住佛智慧者。往昔之時悉在鹿中。我時發願。如是諸鹿。我皆令住佛智慧中。時鹿聞已尋皆發聲言。願得如是。一切勇。此會大眾因彼善根。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此法者壽命幾劫。佛言。其人壽命滿八十劫。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劫以何量。佛言。善男子。譬如大城縱廣十二由旬高三由旬。盛滿胡麻。有長壽人過百歲已取一而去。如是城中胡麻悉盡劫猶不盡。一切勇。又如大山縱廣二十五由旬。高十二由旬。有長壽人過一百歲。以輕繒帛一往拂之。如是山盡劫猶不盡。是名劫量。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一發誓願尚得如是福德之聚壽八十劫。何況於佛法中廣修諸行。善男子。若有聞此法門者。所得壽命滿八十劫。何況書寫讀誦之者。一切勇。若有人以淨信心讀誦此法門福多於前。九十五劫自識宿命。六萬劫中為轉輪王。於現在世人所敬重。刀不能害。毒不能傷。□蠱不中。臨命終時。得見九十五億諸佛。安慰之言。汝莫怖畏。汝在世時聞僧伽吒法門。九十五億佛。各將其人至其世界。一切勇。況復有人得具足聞如是法門。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我當聽受如是法門得何福德。佛告一切勇。如恆河沙諸佛如來所有福德。聞是經者所得福德亦復如是。時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我聽此法心無疲厭。佛告一切勇。善哉善哉。汝能如是聞法無厭。我亦如是聞法無厭。況復凡夫心生厭想。一切勇。若有善男子。聞此法門生信心者。於千劫中不墮惡道。五十劫中不墮畜生。萬二千劫不墮愚癡。萬八千劫不生邊地。二萬劫中生處端正。二萬五千劫常得出家。五萬劫中作正法王。六萬五千劫修行念死。一切勇。彼善男子善女人。無少不善。惡魔不得其便。不入母胎。一切勇。聞此法門者。生生之處。九十五阿僧祇劫不墮惡道。於八萬劫常得聞持。十萬劫離於殺生。九萬九千劫離於妄語。一萬三千劫離於兩舌。一切勇。如是法門難值難聞。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謗此法者其罪多少。佛告一切勇。其罪甚多。時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得幾數罪。佛告一切勇。莫問此事。善男子。若有於十二恆河沙諸佛如來起於噁心。若有謗者罪多於彼。一切勇。若於大乘起惱心者。如彼眾生被燒焦然。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如是眾生雲何可救。佛告一切勇。譬如有人刀斷其頭。使醫治之。塗以石蜜酥油諸藥。以用塗之。一切勇。於汝意雲何。如是眾生還可活不。一切勇白佛。不也世尊。一切勇。又如有人刀害不斷。若得良醫治之則差。彼人差已知其大苦。我今知已更不復作惡不善業。一切勇。若善男子。念佈施時亦復如是。離一切惡。集諸善法諸善具足。譬如死屍父母憂愁啼泣不能救護。凡夫之人亦復如是。不能自利。不能利他。無依父母。如是如是。一切勇。彼諸眾生臨死之時無所依止。一切勇。無依眾生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作不善業。二者誹謗正法。如是二人臨死之時無依止處。時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彼謗法者生何道中。佛告一切勇。謗法之人入大地獄。在大叫喚地獄一劫受苦。眾合地獄一劫受苦。燒然地獄一劫受苦。大燒然地獄一劫受苦。黑繩地獄一劫受苦。阿鼻地獄一劫受苦。毛豎地獄一劫受苦。□□地獄一劫受苦。一切勇。謗法眾生。於此八大地獄。滿足八劫受大苦惱。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大苦大苦我不能聞。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何故不能聞  此語甚可怖  地獄為大苦  眾生受苦痛  若造善業者  則有樂果報  若造不善業  則受於苦報  生則有死苦  憂悲苦所縛  凡夫常受苦  無有少樂時  智慧人為樂  能憶念諸佛  信清淨大乘  不墮於惡道  如是一切勇  本業得果報  作業時雖少  得無邊果報  種子時雖少  得無量果實  植種佛福田  能生果實處  智者得安樂  樂於諸佛法  遠離於惡道  修行諸善法  若以一毫物  用佈施諸佛  八十千劫中  巨富具財寶  隨所受生處  常念行佈施  如是一切勇  施佛得福深   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陀言。世尊。雲何修佛智慧。雲何聞此法門增長善根。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若有人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諸佛。施諸樂具。若復聞此法門者。所得福德與前正等。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雲何善根滿足。爾時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功德如佛者當知滿足。一切勇白佛言。世尊。何人功德與如來等。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善男子。法師善根與如來等。一切勇菩提薩埵言。世尊。何等是法師。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流通此法門者。名為法師。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聞此法門得何等福。書寫讀誦此法門者。得幾所福。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言。善男子。於十方面一一方各十二恆河沙諸佛如來。一一如來住世說法滿十二劫。若有善男子。說此法門功德。與上諸如來等。若有善男子。書寫此經。四十八恆河沙諸佛如來。說其功德不能令盡。況復書寫讀誦受持。時一切勇菩提薩埵問佛言。世尊。若讀誦者得幾所福。爾時世尊說頌答曰。  讀誦四句偈  得此最勝福  如八十四恆  諸佛所說法  讀誦此法門  得如是福德  如是諸功德  言說不能盡  十八億諸佛  住世滿一劫  十方一切佛  常讚大乘法  善說此法門  而無有窮盡  諸佛難值遇  此法亦如是   爾時八十四億天子至於佛所。合掌頂禮白佛言。善哉世尊。如是法藏願住閻浮提。爾時復有十八千億尼揵子。來詣佛所白佛言。勝也沙門瞿曇。佛告尼揵。如來常勝。汝等住顛倒。雲何見汝等勝。汝無勝也。汝等善聽。今為利益汝等。為汝等說。  凡夫無慧樂  何處得有勝  不知於正道  雲何得有勝  我視眾生道  以甚深佛眼   爾時尼揵子。於世尊所心生瞋恚。爾時帝釋捉金剛杵。以手摩之用擬尼犍。時十八千億諸尼犍子。惶怖苦惱悲泣啼哭。如來隱形令其不見。爾時諸尼揵子不見如來。悲泣頌曰。  父母及兄弟  無能救濟者  見曠野大澤  空無人行路  彼處不見水  亦不見樹陰  亦不見人眾  無伴獨受苦  彼受諸苦惱  由不見如來   時諸尼犍從座而起。右膝著地出大聲言。如來哀愍願見救濟。我等歸依佛。爾時世尊即時微笑。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善男子。汝往外道尼犍子所。為其說法。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譬如須彌山王小山無能出者。如是世尊。於如來前我不能說。爾時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善男子。莫作是說。如來有多方便。一切勇。汝往觀十方一切世界。如來在何處。住於何處所。敷如來座。一切勇。於尼犍所我亦當自說法。一切勇白佛言。世尊。乘何神力。為以自神力去。以佛神力去也。佛告一切勇。汝以自神力去。還時以佛神力而來。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從座而起偏袒右肩。為佛作禮即沒不現。爾時世尊。為尼犍說法。生苦生惱。人生多怖。生有病苦。病有老苦老有死苦。復有王難賊難水難火難毒難自作業難。時諸外道心懷恐怖。白佛言。世尊。我等於今更不忍生。爾時世尊說此法時。十八千億諸外道等得離塵垢。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自身十八千億。住於十地大菩提薩埵。現菩提薩埵種種神力。或作象形馬形師子虎形金翅鳥形。或作須彌山形。或作老形。或作獼猴。或作華臺結加趺坐。十千億菩提薩埵在其南面作。九千億菩提薩埵在其北面。皆作如是神通變化。如來常在三昧。以方便力故為眾生說法。爾時如來。知一切勇菩提薩埵自用神力去已。七日至華上世界。時一切勇菩提薩埵。以佛神力屈伸臂頃來至佛所。到已右繞三匝。發清淨心合掌禮佛。白佛言。世尊。我以一神力。至十方諸佛世界。見九十九千億諸佛世界。第二神力。見百千億諸佛世界。至第七日到華上世界。亦至不動如來世界。世尊。我至彼國。見九十二千億諸佛說法。又見八十億千世界。八十億千諸佛。即日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悉供養復過而去。世尊。我即日至三十九億百千佛國。見三十九億百千菩提薩埵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我悉恭敬禮拜。右繞三匝復過而去。世尊。又於六十億世界。見六十億佛。我悉供養恭敬禮拜而去。世尊。我見百億世界。百億如來入般涅槃。我亦供養恭敬禮拜復過而去。世尊。我見六十五億世界。諸佛正法滅盡。我心燋惱而懷悲泣。見天龍夜叉憂惱啼哭如箭入心。世尊。彼佛世界劫火所燒。大海須彌悉皆燒盡無有遺餘。我亦供養復過而去。乃到花上世界。世尊我到彼世界。見敷百千億座。世尊。見彼南面敷百千億座。東西北方及以上下。各敷百千億高座。世尊。彼一一座七寶成就。一一座上有一如來。結加趺坐為眾說法。世尊。我既見已生希有心。問彼世尊。此世界者名為何等。彼佛如來即告我言。此世界者名曰花上。世尊我禮彼佛。問其佛言。如來世尊名號何等。彼佛答我。號蓮花藏。於此世界常作佛事。我復問言。此世界中無量如來。何者是蓮花藏如來之身。彼世尊曰。我當示汝蓮花藏佛。爾時諸佛悉隱不現。唯見一佛。其餘座上悉是菩薩。我時禮佛。時有一座從地踴出。我於此座結加趺坐。時我坐已。有無量座忽然而出空無人坐。我問彼佛。此座何故空無人坐。時佛世尊而告我言。善男子。不種善根眾生。不得在於此會之中。世尊。我時問彼如來言。世尊。作何善根得在此會。時佛告言。諦聽善男子。得聞僧伽吒法門者。以是善根得在此會。何況書寫讀誦。一切勇。汝聞僧伽吒法門故得在此會。無善根人則不能得見此佛國。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彼佛言。世尊。得聞此法門者得何福德。爾時蓮花藏如來即便微笑。世尊。我時作禮。問彼佛言。佛何故笑現希有相。時蓮花藏如來告一切勇。善男子。一切勇菩提薩埵得大勢力。譬如轉輪聖王主四天下。於四天下種滿胡麻。善男子。如彼胡麻其數多不。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世尊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告一切勇。有人聚彼胡麻以作一聚。一切勇。有人能數知其數不。一切勇菩提薩埵白彼世尊。不可數也。善逝世尊。時蓮華藏如來告一切勇菩提薩埵。善男子。若胡麻等數諸佛如來。說聞經功德不能令盡。何況書寫讀誦。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書寫得何等福。佛告一切勇。善男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沙塵樹葉草木。以如此等數轉輪王。如是輪王寧可數不。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不可數也。善逝世尊。佛告一切勇。善男子。聽此法者。如是一切諸轉輪王。所有福德不及此福。於此法門書一字者。功德勝彼一切輪王所有福德。如是善男子。此法門者攝於一切大乘正法。不得以輪王福德為喻。如是一切勇。此法門功德非譬喻說。如此法門能示法藏。滅諸煩惱。然大法炬。降諸惡魔。照明一切菩提薩埵之捨。說一切法。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行梵行者甚為希有。何以故。世尊。如來行難得。佛告一切勇。如是善男子。梵行難得。若行梵行。若晝若夜常見如來。若見如來則見佛國。若見佛國則見法藏。臨命終時其心不怖。不受胎生無復憂惱。不為愛河之所漂沒。爾時世尊復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善男子。如來出世難可值遇。一切勇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如來出世難得值遇。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此法難值亦復如是。一切勇。若有得聞如是法門經於耳者。八十劫中自識宿命。六十千劫作轉輪王。八千劫中作天帝釋。二十五千劫作淨居天。三十八千劫作大梵天。九十九千劫不墮惡道。百千劫中不墮餓鬼二十八千劫不墮畜生。十三億百千劫不墮阿修羅中。刀劍不傷。二十五千劫不生愚癡中。七千劫中具足智慧。九千劫中生處端正。具足善色如如來身。十五千劫不作女人。十六千劫身無病惱。三十五千劫常具天眼。十九千劫不生龍中。六千劫中無瞋恚心。七千劫中不生貧賤家。八十千劫主二天下。極最貧窮受如是樂。十二千劫不生盲冥。十三千劫不生聾中。十一千劫修行忍辱。臨命終時識行將滅。不起倒想。不生瞋恚。見東方恆河沙等諸佛如來。面見南方二十億佛。面見西方二十五恆河沙諸佛如來。面見北方八十恆河沙等諸佛如來。面見上方九十億恆河沙諸佛世尊。面見下方百億恆河沙等諸佛世尊。善男子。彼諸世尊安慰其人。善男子。汝莫恐怖。汝已聽受僧伽吒法門。善男子。汝見如是恆河沙等百千億佛世尊不。唯然已見。世尊告曰。此諸如來故來見汝。是善男子問言。我作何善諸佛見我。諸佛告言。善男子。汝在人中曾聞僧伽吒法門。是故諸佛故來見汝。是善男子白佛言。世尊。我曾少聞得如是福。況復具足受持是經。彼佛告言。善男子。莫作是說。聞四句偈所有功德我今說之。善男子。譬如十三恆河沙諸佛如來所有福德。聞此法門福德勝彼。若有供養十三恆河沙諸佛如來。若有於此法門聞一四句偈。此福德勝彼。況具足聞。佛復告一切勇菩提薩埵言。善男子。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胡麻。以此胡麻數轉輪王。若有人佈施如是轉輪王。不如佈施一須陀洹。若施三千世界一切須陀洹所得福德。不如施一斯陀含。若施三千世界諸斯陀含。不如施一阿那含。若施三千世界諸阿那含。不如佈施一阿羅漢。若施三千世界諸阿羅漢所得福德。不如佈施一辟支佛。若施三千世界諸辟支佛所得福德。不如施一菩提薩埵。若施三千大千世界菩提薩埵。不如於一如來所起清淨心。若於三千大千世界諸如來所生清淨心。不如凡夫聞此法門功德勝彼。何況書寫讀誦受持。一切勇。況復有人以清淨心憶念此經。一切勇。於意雲何。頗有凡人能度大海不。一切勇言。不也世尊。佛告一切勇。於意雲何。頗有凡夫以手一撮能竭海不。一切勇言。不也世尊。佛告一切勇。樂小法者亦復如是。不能聽受如是法門。一切勇。若不曾見十八億恆河沙諸佛如來。不能書寫如是法門。若不曾見九十億恆河沙諸如來者。不能聞此法門。若人曾見百千億如來者。聞此法門不生誹謗。一切勇。若有曾見百千億恆河沙如來。聞此法門能生淨信。起如實想不生誹謗。一切勇。聽若有書此法門一四句偈。彼過九十五億千世界。如阿彌陀國。彼人佛土亦復如是。一切勇。彼諸眾生壽命八萬四千劫。一切勇。若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於此法門聞四句偈。諸眾生設使造五逆罪。教人隨喜。若能聽受一四句偈。所有罪業能令除滅。爾時世尊復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往昔有人破塔壞僧。動菩提薩埵三昧。壞滅佛法。殺害父母。作已生悔。我失今世後世之樂。當於惡道一劫受苦。生大愁憂受大苦惱。一切勇。如是之人一切世人所共惡賤。作如是言。此人失於世間出世間法。此眾生於無量劫猶如焦樹不能復生。譬如畫堂不以焦柱而作莊嚴。此人亦爾。今世後世所生之處。人皆輕賤打罵毀辱不施飲食。彼受飢渴打罵苦惱。自憶念言。我造逆罪。破塔壞僧。作是思惟。我向何處誰能救我。作如是念。我當入山自滅其身。無人救我。爾時彼人而說偈言。  我造不善業  猶如燋木柱  今世不莊嚴  他世亦如是  室內不莊嚴  在外亦如是  惡因造惡業  因之入惡道  後世受苦痛  不知住何處  諸天悉聞我  悲泣啼哭聲  無有救護者  必入於地獄  自作不善業  自受苦痛受  我無歸依處  必受苦痛受  殺父母壞塔  我作五逆業  我登高山頂  自墜令碎滅  時諸天告言  莫去愚癡人  莫作不善業  汝作多不善  作已今悔過  殺害自身命  必受地獄苦  尋即墮於地  如被憂箭射  不以此精進  而得成佛道  不得菩薩道  不得聲聞果  更起餘精進  汝詣仙聖山  往見大聖主  頭面禮彼仙  願救苦眾生  善作利益我  驚怖不安隱  仙人聞告言  汝坐暫時聽  驚怖苦不安  當悔眾惡業   仙人告言。我為施汝食汝可食之。愁憂苦惱飢渴恐怖世間無歸。我施汝食汝當食之。然後我當為汝說法。令汝罪業悉得消滅。彼食訖已須臾澡手。繞仙人已前面□□□□餺□□□□□□□□□□□餺□□□□□□□櫧□□□□餾□饟誇馘逆□瞗慼摯鞢□餺□□□□□□□□□□旅□□□□□餺□褸□□□□□櫬□□□□□□□□□概□□□□□□□禈□□□□□□奏程楠□□□□□稷□□□□□□□□□□□□□□餺□□□麗□礸□□□□□綠累程檢□襤嵅恣澆魽慼慼慼慼慼潯恣撙滿P埤□□□□□褻□覷埤□□餺□□□□□□□□□檢□E榕□□□□奠□□□□V□□埤□□qP禮□□婖□□□□餺□□□□□qj□餺□□□□□□□□□□橫□埤□磻禂□夾□□□□□   僧伽吒經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23 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二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爾時仙人告彼人言。乃往古昔無數阿僧祇劫。時有國王名曰淨月。如法治世。善男子。時淨月王。生一太子。時淨月王。召諸占相婆羅門等。而問之言。今此童子有何等相。爾時相師白大王言。今此太子有不祥相。生此太子必有不祥。大王問言汝何所說。相師白言。如是太子若至七歲當害父母。王時答言。寧當殺我。不殺我子。人身難得。於無量劫修行乃得人身。不應以此身而殺人物。爾時太子始生一月如一歲兒。王知太子當殺我身。時淨月王捨位與子。作如是言。汝治國事。一切財物自在隨意。如法治世勿為非法。既授位已。時淨月王於其國內。不復行於王之教令。爾時無量億大臣。至淨月王所。白言大王。何故不行王之教令。大王答言。我無量劫常為王事心無厭足。我已厭矣捨之修行。爾時太子未經多時。並殺父母集五逆罪。善男子。我亦憶念往昔之時。既殺王已愁悲啼泣自責悔過。爾時我以大悲之心為彼說法彼聞法已逆罪消滅。問言。當於爾時說何等法。答言。爾時演說僧伽吒法門。若聞此法。當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滅一切罪煩惱休息。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令汝聞已速得解脫。聞四句偈令不中闕。盡一切惡得須陀洹。然後佈施遠離諸苦。受苦眾生令得解脫。怖畏眾生令得遠離。爾時彼人合掌頂禮。讚言。善哉善哉。真善知識。善能除滅諸不善業。善說僧伽吒法門。善哉聞者。爾時虛空中萬二千天子。至大仙所。合掌頂禮。白如是言。大仙憶念幾時事耶。復有四龍王。十八千億夜叉王。頭面禮敬白大仙言。憶念幾時事耶。大仙答言。我憶念百千億阿僧祇劫。問大仙言。以何善根憶爾許事。答言。以曾聽受僧伽吒法門。在彼眾中聞此法門發淨信者。皆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人造作五逆之罪。聞此法門須臾之間。悉能除滅無量百千億劫。閉惡道門開生天道。於此法門聞四句偈功德如是。況復書寫讀誦。供養華香幡蓋。恭敬尊重。合掌禮拜一言讚善。如是功德不可思議。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雲何合掌得功德等。誰讀此經一合掌禮。佛告一切勇。善男子。若人造作五逆之罪。若教人作若隨喜作。於此法門聞四句偈。合掌淨信能滅五逆。何況有人。於此法門具足書寫讀誦供養如此功德多彼無量。善男子。譬如阿那婆達多池日光不照。從彼池中出五大河。一切勇。於意雲何。頗有人能數此五大河水渧數不。一切勇言。不也世尊。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善男子。聞此法門善根亦復如是。百千萬劫數不可盡。一切勇。於意雲何。須臾得聞如是法門。是難有不。一切勇言。難有世尊。佛告一切勇。於此法門能生信者復難於彼。譬如阿那婆達多池出五大河。如是五河水之渧數。數不可盡。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何等名為五大河也。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五大河者所謂恆伽河。私陀河。博叉河。耶牟那河。月分河。是五大河悉皆入海。此五大河。一河各有五百小河。以為眷屬。一切勇。復有五大河。在虛空中。一河各有一千小河。以為眷屬。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何等是五河有千眷屬。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第一河者名須陀羅有千眷屬。第二河者名曰羶佉有千眷屬。第三河者名婆呵帝有千眷屬。第四河者名質多斯那有千眷屬。第五河者名曰法蓋有千眷屬。一切勇。是名五大河有千眷屬。一切勇。是五大河利益閻浮提。時時降雨增長華果。於閻浮提雨清淨水增長苗稼。一切勇。如護世天安樂閻浮提波(提波渚也)。此經亦爾。利益安樂閻浮提波。一切眾生如三十三天。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何等是三十三天。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言。釋迦提婆之所住處。是三十三天。一切勇。彼三十三天作如是語。若有眾生口行善語者。彼人功德不可數知。若有眾生行口惡者。彼墮地獄餓鬼畜生不可數知。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受大苦惱。時彼眾生無救護者。於三惡趣獨受劇苦。口行惡者是惡知識。口行善語是善知識。若見善知識則見如來。若見如來則滅一切不善之法。一切勇。如護世天為閻浮提波而作利益。一切勇。此經亦如是。於閻浮提波而作佛事。若不聞此法門者。不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能轉法輪。不能擊法鼓。不能坐於師子法座。不能入於涅槃之界。不能成就無邊光明。如是如是。一切勇。不聞如是法門。不能坐於菩提樹下。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欲問世尊。佛告一切勇。隨汝所問。當斷汝疑。一切勇白佛言。世尊。爾時仙人。度彼五逆人。令住不退地者。是何人也。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善男子。汝今諦聽。如來所說微細難知。此僧伽吒法門。示仙人像。如此法門能示佛身。如恆河中處處見沙。此法亦爾。自作示現為人說法。唯佛如來量與佛等。此法如是與佛平等。有此法處常有諸佛。爾時世尊復告一切勇菩提薩埵。善男子。我念往昔九十九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曰寶上如來。次第有十二億佛。皆號寶上。我於爾時名曰淨月。行大佈施。時十二億如來。我悉供養。以衣服臥具飲食湯藥。香花燈明一切樂具。悉以供養。彼諸如來。不為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一切勇。我念往昔。有十八億如來出興於世。皆號寶明。我於爾時名曰龍正。行大佈施。以香花瓔珞供養彼佛。彼諸如來。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一切勇。我念往昔。有二十億佛出興於世。皆號式棄如來應供正遍知。我於爾時行大佈施。以諸樂具供養彼佛。彼諸如來。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一切勇。我念往昔。有二十億諸佛出興於世。皆號迦葉。我於爾時行大佈施。以諸香華幡蓋衣服一切樂具。供養彼佛。彼諸如來。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一切勇。我念往昔。有十六億諸佛如來出興於世。皆號淨光。我於爾時作大長者子。行大佈施捨一切物。彼十六億諸佛如來。我悉供養。以香花幡蓋衣服臥具食飲湯藥。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一切勇。我念往昔。九十五億諸佛如來出興於世。皆號釋迦牟尼應供正遍知。我於爾時作大國王如法治世。彼九十五億釋迦如來。我悉供養。以香花幡蓋飲食衣服臥具湯藥一切樂具。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一切勇。我念往昔。有九億佛出興於世。皆號迦羅迦鳩村陀如來應供正遍知。我於爾時作婆羅門子。巨富無量行一切施。以諸香花幡蓋衣服臥具飲食一切樂具。供養諸佛。彼諸如來。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一切勇。我念往昔。有十八億如來出興於世。皆號迦那伽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我於爾時行大佈施。彼諸如來我悉供養。以香華幡蓋衣服臥具。飲食湯藥一切樂具供養。彼諸如來。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一切勇。我念往昔。有十三億諸佛如來出興於世。皆號光明德如來應正遍知。我悉供養。以諸花香幡蓋衣服臥具飲食一切樂具。供養尊重。彼諸如來。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一切勇。我念往昔。二十五億諸佛如來出興於世皆號弗沙如來應正遍知。我於爾時出家作沙門行。如法供養以諸香華瓔珞幡蓋。衣服臥具飲食一切樂具。尊重讚歎。彼諸如來。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一切勇。我念往昔。有十二億諸佛如來出興於世。皆號毘婆施如來應正遍知。彼諸如來我悉供養。以花香幡蓋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樂具。悉以供養。我時出家。彼諸如來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最後毘婆施如來說此法門。閻浮提眾生聞已。於虛空中即雨七寶。爾時閻浮提眾生悉無貧窮。我於爾時。亦不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但聞空聲而告我言。汝不久當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經於幾時。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言。諦聽善男子。過九十二億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然燈如來應正遍知。我於爾時作摩那婆子。名曰彌伽(彌伽者魏言雲)。於然燈佛所。作摩那婆。修清淨行。我見彼佛。以七莖青蓮花。供養然燈如來。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然燈如來即授我記。摩那婆。未來過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一切勇。我於爾時聞授記聲。踴身虛空高十二多羅。住虛空中得無生法忍。無量阿僧祇劫所修淨行。與六波羅蜜相應。一切善根悉皆現前。如視掌中菴摩羅果。一切勇。我於爾時。令無量百千億眾生住於善法。一切勇。況今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利益眾生。我觀眾生以何應度。隨其方便為其說法。若為諸天現作天身而為說法。若在龍宮示作龍身而為說法。於夜叉中示夜叉身而為說法。於餓鬼中作餓鬼身而為說法。若為人道示作人身而為說法。應以佛身而受化者。示作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菩提薩埵身而受化者。示菩提薩埵身為之說法。我觀眾生以何應度。如是如是。為眾生現隨應說法。一切勇。我為眾生演說諸法有多方便。何以故。一切勇。具足善根眾生得聞此法。一切善根悉得增長。慳者佈施。無福德者修行福德。自利利他修於念死。彼聞法故作此善根。以聽法故過去善根亦得增明。彼得長夜利益安樂一切天人。一切勇。如是法門一經於耳。得生無量功德。一切勇。爾時眾生各相謂言。更有餘善法修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善眾生言。有法佈施修行。口說善語。如是等法得善果報至無上道。愚癡之人作如是言。無法無施。無善惡果。無口善報。彼愚癡人得大罪報。展轉墮於惡道之中。於八大劫墮於地獄受大苦報。十六劫中墮阿修羅。九千劫中生墮鬼神。十二劫墮餓鬼中受餓鬼苦。萬四千劫生處瘖啞。萬六千劫母胎腸墮。萬二千劫生作肉摶。萬一千劫生處目盲。彼諸父母作如是言。我所生子虛受勤苦九月護胎。飢渴寒熱諸苦具受。而不得子報恩之力。一切勇。如是如是。謗法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臨命終時為憂惱箭射之而去。一切勇。口善語者作如是言。有法有施。有善惡業果報。彼人以是善根因緣。二十五劫生鬱單曰。二十五劫生三十三天受諸天樂。從天命終生鬱單曰。不入母胎目見百千世界。悉名安樂。見一切國土諸佛。不移本處成三菩提。一切勇。如此法門有大神力。能發清淨信心。不生邊地具清淨戒。一切勇。復有眾生作如是言。如來晝夜度諸眾生。而眾生界猶不盡耶。無量眾生願於菩提。無量眾生生於天上。無量眾生入般涅槃。何因緣故而不盡耶。時諸外道婆羅門等作如是語。我當問難沙門瞿曇如是之義。爾時有九十四億諸外道婆羅門等。來詣王捨城。爾時世尊熙然微笑。爾時彌帝隸菩提薩埵(彌帝隸者魏雲慈也)。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如來微笑。若無因緣。如來終不現希有事。願世尊說。何故現笑。佛告彌帝隸菩提薩埵。善男子。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彌帝隸。今日王捨城必有大眾集會。彌帝隸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何眾集會。為天龍夜叉若人非人。佛告彌帝隸菩提薩埵。善男子。此諸天龍夜叉等悉來集會。復有八萬四千諸婆羅門。九千億諸尼乾子。來欲談論。我悉降伏諸婆羅門為其說法。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九千億尼揵陀。皆得須驢多波帝(魏言逆流)。萬八千億龍王悉來集會。聞我說法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六萬億淨居天子亦來集會。復有三萬億惡魔及其眷屬亦來集會。有萬二千阿修羅王悉來集會。五百大王及諸眷屬悉來集會聽我說法。既聞法已。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彌帝隸菩提薩埵。從坐而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即沒不現。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從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彼五百國王名字何等。佛告一切勇。諦聽善男子。一名歡喜王。二名善歡喜王。三名憂波難陀王。四名勝踴王。五名梵將軍王。六名梵響王。七名善見王。八名善歡喜王。九名歡喜將軍王。十名歡喜正王。十一名頻婆娑羅王。十二名波斯那王。十三名增長王。如是等有五百大王。一一大王有千億眷屬。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唯除增長王。從於東方有三萬億菩提薩埵俱來集會。從於南方有五萬億菩提薩埵俱來集會。從於西方有六萬億菩提薩埵俱來集會。從於北方有八萬億菩提薩埵俱來集會。從於下方有九萬億菩提薩埵俱來集會。從於上方有百千億菩提薩埵俱來集會。彼諸菩提薩埵悉住十地。一切皆詣王捨大城至如來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爾時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善男子。汝詣十方諸佛世界。告諸菩提薩埵。今日如來於王捨城演說大法。汝等十方菩提薩埵。合掌恭敬。汝於須臾速還。及此眾會聽法。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從座而起頂禮佛足。繞佛三匝忽然不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到十方國。告諸菩提薩埵言曰。今日如來於王捨城演說大法。汝等今者應讚善哉。令汝永得安樂利益。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到十方國供養諸佛。告諸菩提薩埵。言已還歸此土。譬如壯士屈申臂頃。至王捨城住如來前。時一切婆羅門。諸外道悉已集會。天龍夜叉阿修羅人非人等皆悉集會。五百大王及其眷屬亦來集會。三萬億惡魔及諸眷屬亦來集會。爾時王捨城地大震動。時十方諸佛世界。雨栴檀末香雨天妙華。雨如來上成大華臺。金剛力士執金剛杵在如來前。爾時四方有四風王。入王捨城悉吹城內糞穢土沙遠置城外。爾時十方世界雨眾香水。十方世界雨優缽羅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在虛空中化成華蓋。於虛空中有八萬四千億師子之座。七寶所成。一切座上皆有如來宣說妙法。爾時三千世界六種震動。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於王捨城現希有事。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善男子。汝今善聽。譬如有人吾我自高家居貧窮日至王門。既到王門自高直入。時守門者尋捉打縛。王聞有人直入王門。王作是念。此人直入必欲相害。時王瞋恚敕諸臣言。汝將此人斷其命根。並其父母兄弟姊妹。其人眷屬皆悉憂愁悲泣啼哭。如來說法亦復如是。吾我自高喻諸凡夫。得見佛身耳聞說法。自生高慢說種種語。住吾我地自不聽受亦不說法。若人說法一偈一喻亦不聽受。作如是言。如此之法我已先知。何以故。住我慢地。或恃多聞自從放逸。與愚癡人共住不聞正法。自以多聞放逸不如法說。自作手筆而自說之。一切世人欺誑自身。作如是言。有財施我我是福田。彼愚癡人自誑其身。亦誑世間。食他信施不能消故。命欲終時生大恐怖。諸人告言。汝足伎術何不自救。答言。今日伎術不能自救憂悲苦惱。眾人語言為一人故。父母兄弟親裡眷屬無事誅戮。眾生如是近惡知識。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如是如是。諸婆羅門諸尼揵子。我今告汝汝莫放逸。譬如鳥子未生羽翼。不能高翔飛於虛空。汝等如是無有神力。不能飛至涅槃之界。所以者何。汝所行法非畢竟道終歸破壞。汝等臨終自生悔心。我等虛受如是身命。修行不得天樂。不受人樂。不得涅槃。我等此身便為虛過。我當生何道。受何等身。爾時世尊。告諸婆羅門尼乾子諸外道言。閻浮提中滿中珍寶。汝等莫失所望。於佛法寶中莫作異學。汝等所疑悉問如來。佛當為汝分別說之。爾時一切婆羅門尼乾子等。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禮佛。白佛言。世尊。如來晝夜多度生死眾生。眾生界不減不增。世尊何因緣故。眾生等而是生滅。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大誓莊嚴為然法炬欲問大事。白佛言。世尊。當來世無小眾生。無老眾生作生滅者。佛告藥上。眾生有老作小。如是生滅。善男子。如人沐髮著新衣服從捨而出。餘人語言。善沐頭髮著新淨衣。又如有人洗沐頭髮著故洗衣。善沐頭髮衣服非妙。如是如是。藥上。眾生老者於閻浮提以為非妙。少者雖妙現有生滅。爾時一切婆羅門諸外道尼乾子白佛言。世尊。何等名老。何者為小。佛告諸外道。所言老者。數數往來餓鬼畜生地獄之中受苦無厭。爾時一切諸婆羅門天龍大王白佛言。世尊。我等更不能受生死苦惱。彼諸尼乾作如是言無小眾生。爾時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觀此眾生如是難度。佛告藥上菩提薩埵。如來今日分別解說。汝善諦聽。有九萬四千億新學眾生。在如來前不禮如來。亦不問訊。爾時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此諸眾生不禮如來。亦不問訊請決所疑。佛告藥上菩提薩埵。善男子。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若作是說無小眾生。如是之人是小眾生。彼人問言。我等諸人是小眾生。世尊。我等是小眾生。佛言。如是如是。汝等是小眾生。以不能知自身量故。爾時九萬四千億新學眾生。皆得十地住於虛空。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此諸眾生快得善利得盡生死。世尊。此諸眾生離於生死得住十地。爾時一切婆羅門諸外道尼乾子。諸龍國王惡魔眷屬。來到佛所。白佛言。世尊。我等詣佛聽此法門。願我等輩皆得如來妙色之身形色像貌。願如如來應正遍知。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汝等來詣佛所聽此法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汝等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如來說此語已。諸外道尼乾子等。皆得無生法忍住於十地。時諸菩提薩埵以自神通。踴在空中高七多羅。於虛空中化成七寶臺奉施如來。在於虛空中作種種神通而自變化。爾時諸天。於虛空中當如來上。雨眾妙花念佛如來。於其自身起佛身想。無量百千諸天子。以華散佛作如是言。得大利益。沙門瞿曇真是世間大良福田。具足三昧自在之力。如是等眾生漸具方便。說一善語得離生死。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此諸天子。何因緣故作如是語。現諸神通善讚如來。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彼諸菩薩不讚歎我。自讚其身。以其自身坐法王位。以其自身坐於法座。以其自身放法光明。諸佛所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覺說法。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大德世尊。日夜常度無量眾生。然諸眾生猶不可盡。爾時世尊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以此義問於如來。善男子。譬如有人大富饒財。多有奴婢。多有田宅園林穀米大小麥豆稻秫胡麻。彼於春時一切種植。至時則熟熟復收穫。各各別盛盛已食之。至於春時種之如前。善男子。眾生本業亦復如是。受樂報盡復作善業種諸善根。種善根已增長善法。增善法已得大歡喜。藥上。以歡喜心於百億劫樂報不失。善男子。如初發意菩提薩埵。不墮惡道總知諸法。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雲何初發意菩提薩埵而見夢也。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初發意菩提薩埵。於其夢中多見怖畏。何以故。淨一切業不可以身而受眾苦。以是罪故夢見怖畏。藥上白佛言。世尊。初發心菩提薩埵。夢中見何等怖。佛告藥上菩提薩埵。善男子。其人夢見熾然火聚。彼菩提薩埵應作是念。以此火聚燒我一切煩惱。藥上。是名第一夢見怖畏。又見水流垢濁不淨。彼初發心菩提薩埵應作是念。漂我一切結縛煩惱。藥上。是名初發心菩提薩埵第二夢見大怖畏也。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見何怖畏。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於其夢中自見剃髮。藥上菩提薩埵。見已不應恐怖。何以故。應作是念。剃貪瞋癡墮六道生。善男子。如是菩提薩埵不墮地獄。不墮畜生。不墮餓鬼。不墮龍中。不墮天中。藥上。初發心菩提薩埵。唯生清淨佛國土中。佛告藥上。當來末世後五百歲。有諸菩提薩埵。心願菩提。以發心故。得眾多人毀辱打罵。藥上於彼但應為其說法。菩提薩埵不應起於瞋恚之心。佛告藥上。我於無量百千億劫行諸苦行。善男子。我不為資生國土財產。為知諸法實相故。藥上。我行苦行。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聞此法。即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藥上。此法甚深。如是法門難得聞名。若得聞此法門名者。一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藥上。是人得超千劫生死。生淨佛國。善知滅道。知第一道。識第一善根。成就無比神通知無比滅。藥上。於汝意雲何。雲何名滅。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法處名滅。佛言藥上。何等法處。藥上白佛言。世尊。法是法處。如世尊說。勤行精進。勤持戒。勤忍辱。是名法藏。佛讚藥上菩提薩埵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佛問此義汝善解說。   僧伽吒經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23 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三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如來出世。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為令眾生多聞具足。是故如來出現於世。如來出世開甘露法。若如來出世則知一切法。以方便故。知世間法出世間法。知世間智出世間智。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世尊知何等法。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藥上。如來知正法智。藥上。以是智故總攝一切法。藥上。若眾生聞如來出世信法者。此是第一利益。藥上。譬如有人出行治生。為得利故將千人眾擔負金寶。彼人父母告其人言。子善諦聽。此金寶者是他之物。汝好守護莫使亡失。其人持寶未經多時自縱放逸。所持金寶悉皆散失。是時彼人憂箭射心。羞愧慚恥不能歸家。時彼父母聞已憂愁悲泣而說此言。我等生此惡子。但有子名生我家內。財物悉皆散失。令我等貧苦。為他奴僕絕望而死。子聞父母既喪亡已亦絕望死。如是如是。藥上。佛說此法。於我法中無淨信者。彼無所望。臨命終時。為憂惱箭射心而死。如彼父母。為彼金寶絕望憂惱。如是藥上。於我法中無淨心者。臨命終時受諸苦痛。先福受盡彼不種善。臨死時至憂惱箭射。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受諸苦痛。作如是言。誰救濟我。令我得離地獄畜生餓鬼之苦。又如父母告其子言。未來病苦。病有死苦。汝等得解脫時見行識生。身受苦痛遍體燋惱。自觀已死眼不見色。耳不聞聲。四支皆痛必歸於死。遍體頑癡猶如木石無所覺知。子答父母語言。莫作是語。令我怖畏。觀身無熱。亦無餘病。唯見死怖。我當歸誰。誰救濟我。父母若天誰能救拔。父母答言。祭祀天神必得安隱。子答父母。當速祭祀以求安樂。速至天祠問守廟人。時彼父母到天祠中。燒香求願守廟者言。天神瞋怒。須殺羊殺人以用祭祀。汝子可脫。爾時父母自思惟言。我等雲何我既貧窮。若天神瞋我子必死。若天神喜必得大恩。時速歸家盡賣家財得羊一口。復語餘人。且貸我金十日相還。若無相還我身當為君作奴僕。其人得金詣市買人。所買之人不知當殺以祭天祠。病人父母愚癡無智竟不至家。直詣天祠語守廟者。汝速為我設祭天祠。爾時父母自殺羊殺人然火祭天。然後天下告彼父母。汝等莫怖。我護汝子令得安隱。爾時父母踴躍歡喜作如是言。天神與我大恩令我子差。時彼父母歡喜還家見兒已死。爾時父母見子死已生大愁惱。憂箭射心絕望而死。佛告藥上。善男子。近惡知識亦復如是。爾時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如是眾生墮於何處。佛告藥上菩提薩埵。善男子。莫問是事。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願佛慈悲說如是人墮在何處。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汝今諦聽。其人母者墮於大叫地獄之中。其父墮於眾合地獄。其子墮於火燒然地獄。守天廟者墮於阿鼻大地獄中。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彼枉死人生於何處。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彼枉死人生於三十三天之上。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彼枉死人何因緣故。生於三十三天之上。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汝今諦聽。彼人臨死時。起一念淨心歸依佛陀。以此善根當六十劫。受於三十三天之樂。八十劫中自識宿命。所生之處離諸憂惱。生生之處離諸憂惱一切苦滅。藥上近惡知識。不得入於涅槃。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雲何眾生不能入於涅槃。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欲求涅槃者當勤精進。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精進。佛告藥上菩提薩埵。善男子。精進者名須驢多波帝。逆流之果名精進處。娑吉利陀伽彌果名精進處。阿那伽彌果名精進處。阿羅訶果名精進處。波羅提迦佛陀果名精進處。緣覺之智名精進處。菩提薩埵名字。菩提薩埵地果。名精進處。藥上。如是等處名精進處。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世尊雲何逆流。雲何逆流果。佛告藥上菩提薩埵。善男子。譬如有人種於樹木。彼種樹已即日生芽。彼樹一日上下各生長一由旬。復有一人。亦復種樹不得其所。風動不生移置異處。二人共諍互相誹謗。彼人如是共相諍論。國王聞之即敕臣言。某處二人互相誹謗速往喚來。傍臣受教遣使往捉。時彼使人微服而去。至彼人所作如是言。王喚汝等。時彼二人驚怖憂愁。王今何故命我二人。是時二人既至王所默然而立。時王問言。汝等何故共相誹謗而起鬥諍。時彼二人白大王言。大王聽我所說。我借得少許空閑之處。種植樹林。即日生芽及葉。華果熟者中半。此人種植不生芽葉及以華果。須臾數移彼種不生。來見謗毀而起鬥諍。大王如是之事。大王應知我無罪過。爾時大王。集諸大臣滿三十億。告諸臣言。汝等各說諸臣。白言。我等不知說何等語。王問諸臣汝等頗見即日種樹即生芽葉及以華果熟者中半。爾時諸臣從座而起。白大王言。大王。我等不能決定信受如此之言。何以故。大王。此事希有。爾時大王問彼人言。如汝所說。是事實不。爾時彼人白大王言。此實不謬。王復答言。如汝所說。如此之事。即日種樹即生芽葉及以華果。此事難信。爾時彼人白大王言。願王自植知其虛實。時王集三十億臣禁守彼人。然後大王自種其樹。不生芽葉。不生華果。爾時大王。心大恚怒敕諸臣言。汝等速取利斧。彼所種樹仰令斫伐。爾時諸臣受王教令斫斷彼樹。一樹斷已生十二樹。斫十二樹斷生二十四樹。莖葉華果皆是七寶。爾時二十四樹。變生二十四億雞鳥。皆是金嘴七寶羽翼。爾時大王復生瞋怒。自執利斧往伐彼樹。王斫樹時。從樹出生甘泉美水。時王慚愧敕諸臣言。放彼二人。諸臣白言。大王受教諸臣去已。放彼二人將至王所。王問其人。汝種此樹。斫汝一樹生十二樹。斫十二樹生二十四樹。我所種樹不生芽葉。不生華果。此事雲何。其人答王。如我此福德大王則無如是福德。爾時三十億大臣。胡跪白其人言。汝可治國而居王位。爾時其人。為諸臣眾。而說偈言。  我不求王位  不求世財寶  心懷無上願  願成二足尊  得寂滅涅槃  至彼成如來  為汝等說法  令到涅槃城  往昔作不善  令我入王獄  獄縛受諸苦  罪報悉已盡   爾時有三萬三千高座。一一高座高二十五由旬。一高座上有二十五億雞而在其上。以金為嘴。七寶羽翼。出人音聲告彼王言。大王不善不善斫伐諸樹。以此罪業必入惡道。王不知耶。種此樹者是何等人。大王答言。我未審之願為我說。何等大人種此樹耶。雞鳥告王。如此人者照明世間名無上士。當度一切眾生生老病死。王復問言。彼是何人種樹不生。彼作何等不善之業不生。當為我說。鳥答王言。彼是提婆達多種樹不生。無少善根樹雲何生。爾時三十億大臣。聞此法門。皆得十地成就神通。時彼國王亦得十地。得通達一切善法三昧。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此三十億臣。皆得十地成就神通。爾時世尊。告藥上菩提薩埵。善男子。汝今諦聽。即時微笑。從其面門放八萬四千光明。無量種種青黃赤白紅紫光明。其光遍照無量世界。照世界已還至佛所。繞佛三匝從佛頂入。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如來現此希有之相。若無因緣如來終不現希有事。   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汝見眾人從十方來集會此不。藥上菩提薩埵白言。不見也世尊。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汝觀十方一切世界。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即觀十方。見東方面有一大樹。覆七千由旬。見二萬五千億眾生在彼集會。默然而坐不飲不食。復見南方有一大樹。覆七千由旬。下有二萬五千億眾生俱共集會。不語不食不行默然而住。復見西方有一大樹。覆七千由旬。下有二萬五千億眾生俱共集會。不語不食不行默然而住。復見北方有一大樹。覆七千由旬。下有二萬五千億眾生俱共集會。不語不食不行默然而住。復見上方有一大樹。覆七千由旬。下有二萬五千億眾生俱共集會。不語不食不行默然而住。復見下方有一大樹。覆七千由旬。下有二萬五千億眾生俱共集會。不語不食不行默然而住。爾時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我欲少問如來應正遍知。若佛聽許乃敢發問。爾時世尊。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隨汝所問。如來悉能為汝解說。爾時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從於十方有無量眾生而來集會。以誰神力而來至此。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自以神力而來至此。爾時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我欲觀諸世界。以誰神力而往至彼。佛告藥上菩提薩埵。以汝神力自往至彼。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遶佛三匝忽然不現。過九十六億世界有一世界名日月明。彼國有佛號日月土如來應供正遍知。與八萬億菩提薩埵。恭敬圍遶而為說法。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既到彼國。至日月土如來前。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於娑婆世界。在釋迦牟尼前觀於十方。見無量眾生集會。在此不見。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至日月土如來前白佛言。世尊。我過九十六億諸佛國土。來至於此不見一人。世尊誰見誰聞。無知無覺樹上而生眾生。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不也。善男子。汝頗見頗聞。無知無覺之樹能生人不。藥上白佛言。世尊。不見不知。佛告藥上菩提薩埵。汝欲見不。我今示汝。藥上白佛言。世尊。願欲見之。爾時日月土如來。屈申臂頃百千億眾皆悉來集。一一眾生手執香華供養如來。藥上。汝今見不。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已見世尊。已見善逝。佛告藥上。善男子。此諸眾生無覺無知悉皆如幻。時彼三萬億眾生各申兩手。以諸香華供養如來。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此事希有。須臾之間此諸眾生。各生百手供養如來尚不得脫。況兩手者。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如是如是。善男子。此諸眾生無覺無知而生而滅。善男子。我身亦如是。如幻如化而示生滅。藥上白佛言。世尊。何等是少眾生。何者是老眾生。佛告藥上。善男子。亦有老者。亦有少者。藥上白佛言。世尊。願佛解說。何者是也。佛告藥上。無福衰者是老眾生。從彼樹生者是少眾生。藥上白佛言。世尊。我欲見彼少眾生等。爾時日月土如來即伸右臂。從於四方有百千億眾生。俱來集會至如來所。頂禮佛足遶佛三匝。在佛前立默然而住。藥上白佛言。世尊。此眾生。何故佛前默然而住。佛告藥上。善男子。汝不知耶。地大之性無言無說。法聚無知無覺。何以故。藥上。此諸少眾生。不見生不見滅。不見老病死憂悲苦惱。具受一切苦痛之惱。雲何而語。是故藥上。如是眾生應當教之。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少眾生者從何所來。何處終。當生何處。不知法者。佛告藥上。善男子。汝今諦聽。此諸眾生非是人作。非金師作。非鐵師作。非木師作。非陶師作。非王者作。男女和合惡業而生受諸苦痛。作不善行受如是苦。名少眾生。藥上。彼不與佛言。不禮如來。彼受無量無邊之苦。藥上。有少眾生不共佛語者。受如是無量無邊苦惱。藥上。以不善知苦因緣故不共佛語。不共佛語故不知善不知惡不知生。雖得人身不知生不知滅。藥上。是名年少眾生。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年少眾生雲何生雲何滅。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譬如有人以木挑火木則漸燒。如是藥上。眾生之類初生時苦中苦死苦。藥上白佛言。世尊。生時誰生。滅時誰滅。佛告藥上。善男子。如佛之生。如佛之滅。譬如有人閉在闇室眼無所見。復有異人曾受苦惱作是思惟。此人受苦甚為可愍。若不得脫是人必死。以火與之令得少明。時闇室人見火歡喜心得安樂。爾時彼火以少因緣熾然火焰燒彼闇室。爾時彼人被燒而死。時王聞之作如是念。我國眾生若有所犯更不繫縛。爾時國王告下人民。汝等諸人莫生怖畏。於我國內施汝無畏。若有所犯。不加害汝。亦不殺汝。皆當安隱莫生怖畏。藥上。如來亦復如是。燒諸煩惱滅諸病苦。猶如彼人為令闇室眾生安隱。自燒而死。如來如是。為諸眾生令得安隱。不惜身命拔諸繫縛令得解脫。如是藥上。如來永離三毒之惱。為諸世間作大燈明。於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老少眾生拔令解脫。   爾時諸天。於虛空中。而說偈言。  最勝好福田  一切田中勝  世間無上尊  增長諸佛子  佛田最勝田  能除諸怖畏  大師善方便  守護諸眾生  住於涅槃界  而示在世間  令世間寂滅  佛為無上師  救護少眾生  亦救老眾生  三界諸眾生  方便而度之  閉諸地獄門  及畜生餓鬼  此世得安樂  他世亦安樂   爾時如來。即時微笑。而說偈言。  善哉見善人  善哉見佛陀  善哉聞法者  善哉能敬僧  善哉此法門  滅除一切惡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如來微笑。若無因緣如來終不現希有相。佛告藥上。善男子。汝見此等少眾生不。藥上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見。佛告藥上。善男子。此諸眾生今日皆得住於十地。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踴身虛空高八萬由旬。共八萬億天子。於如來上散眾妙花。地上年少諸眾生等皆禮佛足。爾時藥上。於虛空中而作是言。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聞此聲。地獄眾生聞此聲者悉得解脫。三十三天聞此音聲皆來集會。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時大海中八萬四千龍王。動而來集。三萬億閻浮提夜叉俱來集會。二萬五千億羅剎餓鬼俱來集會。時如來所大眾悉集。爾時如來。為諸年少眾生說法。從十方世界有百千億諸菩薩眾。各以自神力俱來集會。爾時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從十方國有無量菩薩俱來集會。無量天龍夜叉揵闥婆阿修羅迦樓羅餓鬼地獄。皆來集會欲聞正法。唯願世尊當為說之。佛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善男子。汝下至此。爾時藥上菩提薩埵。以自神力從上而下向佛合掌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法聚。法聚者何因緣故。名為法聚。佛告藥上。善男子。法聚者名曰淨行。淨行者能離一切不善之法。善男子。汝見如此少眾生不。藥上白佛。唯然已見。佛告藥上。此諸眾生離邪婬故。必得諸陀羅尼。必得具足一切諸法。   僧伽吒經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23 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四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以何方便。令諸眾生悉聞正法。佛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善男子。有諸眾生我說生苦。而不聽受老苦病苦。憂悲之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死滅之苦。藥上是名一切苦。時少眾生聞此法已。合掌禮佛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有死耶。佛告年少等。汝一切眾生亦歸於死。彼少眾生白佛言。世尊。雲何死至。佛言善男子。臨死之時滅行識風起。識轉風起。識相應風起。善男子。是三種風。臨死之時動於行識。彼少眾生白佛言。世尊。何等三法。臨死之時惱於身識。佛言。善男子。一者刀惱。二者針惱。三者杖惱。是三種風惱切其身。彼少眾生白佛言。世尊。何者是身。佛言善男子。身名火聚。身名燒然。身名愚癡。身名崩壞。身名刺聚。身名丘塚。身名水泡。身名重擔。身名生惱。身名老病苦惱。身名為死愛別離怨憎會。是名為身。彼諸年少復白佛言。世尊。如此之身雲何名死。雲何名生。佛言善男子。識滅名死。福德因緣識起名生。善男子。名為身者有無量億筋脈相纏。身有八萬四千毛孔。復有八萬四千戶蟲。在中而住。彼諸蟲等。亦有死滅。人將死時。諸蟲怖畏。互相噉食。受諸苦痛。男女眷屬。生大悲惱。迭相食噉。諸蟲相食。唯有二蟲。七日鬥諍。過七日已。一蟲命盡。一蟲猶存。如彼蟲鬥臨死不息。凡夫之人亦復如是。乃至臨終諍論不息。不畏生苦。不畏老苦。不畏病苦。不畏死苦。如彼二蟲至死不息。凡夫眾生亦復如是。死至之時賢聖呵言。丈夫汝作不善。汝豈不見世間苦耶。不見生苦。不見病苦。不見老苦。不見死苦。答言。如是已見生苦病苦老苦死苦。汝若見如是苦。何不作諸善根。何故不為後世樂故修諸善法。丈夫我復問汝何不作善離於生苦老苦病苦及以死苦。雲何不修正念之觀。汝於閻浮提。豈可不聞犍椎聲耶。不見眾生行佈施耶。不見眾生於佛福田種善根子香華幡蓋施佛之時汝不見耶。如來所有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於佛法中有此四眾能救苦厄。賢聖呵言。不善丈夫造作如是不善之業。爾時法王說偈告曰。  見如來出世  聞擊法鼓音  見演說法時  寂滅至涅槃  見於多眾生  作福者甚少  福能後世樂  何故而不作   爾時彼人。以偈答法王言。  我愚癡無智  親近惡知識  造作不善業  由欲迷於心  我以多習欲  今受苦痛報  多殺害眾生  破壞和合僧  破壞佛塔寺  愚癡無智慧  口作不善語  呵罵於父母  我以不覺知  自多造眾過  我見所生處  在於大叫獄  於眾合地獄  受於大苦痛  復於阿鼻獄  受無量劇苦  大蓮華地獄  受於無量苦  黑繩大地獄  百千生受苦  於一切地獄  遍受諸苦惱  無數百千劫  受於大苦痛  行於黑暗獄  不見其門戶  復墮火鑊中  展轉受眾苦  復有一地獄  名曰刀劍獄  百千億刀劍  行列在我前  以此割截身  自業受苦惱  非工師所作  業感自然生  大風吹令起  割切遍其身  我應受如是  地獄諸苦惱  一切諸眾生  見我受此苦  我所有財寶  盡留在世間  男女及兄弟  姊妹親眷屬  父母及知識  奴婢作使人  牛羊諸畜生  我意迷於此  貪著金銀寶  及精妙衣服  貪著造舍宅  善工畫捨師  眾婇女娛樂  箜篌簫笛音  以此癡心者  香湯自澡浴  如是自娛樂  頑癡無智身  種種而供養  我亦無兄弟  虛妄心貪著  今日受無量  苦痛不可盡  世間勝上味  貪著而噉食  香澤以塗髮  寶珠以為鬘  貪色自迷醉  今無救濟者  眼為惡業因  見已則生貪  耳因諸音聲  聞已則生貪  臂貫以寶釧  指著金寶鐶  咽頸著寶瓔  腳著於金釧  作金寶羅網  交露覆其身  身著種種寶  以此自莊嚴  世間第一者  以為身莊嚴  細軟上妙觸  增長於愛慾  種種妙床榻  以自悅其身  種種好妙香  以塗其自身  栴檀龍腦香  以此自塗身  麝香等諸香  用之自塗身  瞻蔔須摩那  以此塗其髮  第一精妙衣  白□自衣身  若捨白象乘  復乘於馬乘  為王治國政  人眾悉敬重  宮中諸妃後  善學歌舞戲  禽獸在曠野  無事獵殘害  作如是等惡  不知後世報  食噉他肉故  受如是苦報  愚癡無智慧  不知當有死  我以愚癡意  養育於身命  今日至死門  無能救濟者  汝等諸親族  何用視我為  何不服勝衣  何故自憂哭  何故不□髮  而受於苦惱  我命終不存  造惡增多故  狐狼烏鵲等  食我此身肉  長養此身體  為諸蟲所食  生死因此身  眾生則有生  應如是授藥  令得離此難  世醫不能治  無人救濟者  今日授法藥  令滅煩惱病  種種養此身  會必歸於死  世間無上尊  救度諸眾生  寂滅諸佛子  亦能救眾生  施諸妙法藥  令遠離生死  食肉長此身  不知諸苦報  長養於此身  無有少利益  此身頑癡聚  不知少恩分  妻妾男女等  不知其恩力  長養得成立  無能救濟者  絕望無有知  憂愁入死地  眾生生有苦  後則有死苦  想行觸受等  是則為中苦  愚癡愛所縛  生在於諸有  為愛慾所縛  樂著於境界  眾生無知故  唯有憂惱苦  善法不識知  心但著名字  不知於後世  猶如惡毒蛇  無明轉眾生  遠離於解脫  不識解脫故  惡業所流轉  心有煩惱故  眾生住生死  煩惱燒眾善  如火焚乾木  流轉於五道  無有少樂受  不知好妙樂  在於何處所  清淨佛國土  世尊轉法輪  如來淨音聲  說戒定智慧   爾時世尊。復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如是如是。惡行眾生命終之後。受諸苦惱無救濟者。善果報者今說伽他。  造惡不善業  必入於地獄  吞噉熱鐵丸  飲於沸融銅  雨火灑其身  遍身體火燒  無處而不遍  展轉受苦惱  不知於淨樂  於法亦不知  愚癡作非法  遠離於樂果  信佛禁戒法  修習於智慧  以淨戒具足  速疾成菩提  精進為第一  生淨佛國土  宣說善法要  攝護諸眾生  具足慈悲心  修行淨梵行  具解脫知見  成如來善名  世間之父母  菩提心第一  說此法門者  第一善知識  聽此法門者  必作無上尊  具世尊十號  寂滅心相應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大地震動。爾時世尊。告藥上菩提薩埵言。汝觀何故大地震動。爾時藥上觀四方時。見下方界有二十億眾生從地踴出。見上方界二萬五千億眾生同時而生。時諸年少見是事已。白佛言。世尊。今出生者是何等人。佛言。汝等見此大眾不耶。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見。佛言。此眾生出為汝徒伴。問言世尊。此諸眾生亦有死不。佛告年少。一切眾生悉皆有死此亦不免。時諸年少。合掌向佛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更不能忍流轉生死。佛告年少。汝等能起大精進不。年少白佛言。世尊。我等面見如來。耳聞如來說甘露法。見菩提薩埵現大神力。見佛弟子諸聲聞眾集會。於此世尊願修精進。不能忍受生死流轉。爾時藥上菩提薩埵。及五百眷屬。以神通力踴身虛空。身出師子猛虎白象現大神通。於高山頂結加趺坐。滿二萬由旬。化作十千億日月。時諸年少白佛言。世尊。何故世間有此光明。爾時世尊告諸年少。善男子。汝等見此日月不耶。時諸年少。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見。佛告年少。此是菩提薩埵自身光明。現作日月示於眾生。為之說法安樂利益一切天人。人中修行得此神通。時諸年少白佛言。世尊。願說如此光明因緣。爾時世尊。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善男子。汝見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不。時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見。我有少疑欲問如來願佛聽許。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隨汝意問。當為汝說令汝歡喜。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之事當為汝說。藥上白佛言。世尊。我見如來有八萬四千天子圍繞恭敬。復有八萬四千菩薩亦圍繞恭敬。又見萬二千億諸龍圍繞恭敬。復有萬八千億天神等圍繞恭敬。復有二萬五千億諸餓鬼圍繞世尊。何因緣故有此眾集爾時世尊。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善男子。在此眾集為欲聽法。藥上。此諸眾生今當背生死。今日當得住於十地。住十地已得離煩惱得寂滅佛法。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此諸眾生雜業所生。如來雲何淨此眾生。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汝今諦聽當為汝說。藥上。此諸眾生愚癡無智。不知解脫在於何處。多有年少諸眾生等。今日當得法陀羅尼。得知一切法。得於十地。至十地已能作佛事。能轉法輪雨於法雨。紹無上佛法安樂眾生。天龍阿修羅健闥婆餓鬼等。聞法歡喜皆住十地。擊大法鼓。吹大法螺。此年少等勤修行故得此十地。今所得法如十方佛。   爾時五千年少眾生。從座而起白佛言。世尊。此身為重擔大可怖畏。不知道以非道。我等猶如盲冥之人。願佛憐愍。我等勸請世尊。願佛說法。我等生無智慧。不知法藥。願世尊為我等說法。令得遠離生死之苦。所生之處願見佛身。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語諸年少眾生言。汝等食已然後為汝演說正法。時諸年少語藥上言。我不識汝汝為是誰。色相寂滅離三惡道怖。如汝身相離諸惡法。見汝掌中七寶莊嚴。身服寶瓔以功德聚。我不知汝是何等人。我等不須食。亦不須飲。以食入身甚可憎惡。變成屎尿。作血肉筋皮。是故我等不須食飲。不須一切細軟衣服。不須臂印金釧。真珠瓔珞莊嚴身具皆所不欲以無常故。我等亦不顧惜身命。為離惡道。我等求於法施。為安樂天人。為求善知識。不求轉輪聖王。以轉輪王雖主四方不免磨滅。男女妻子不能隨從。所有七寶亦不逐去。無量人眾亦不隨去。於四天下無復自在。一身為王多見無常。作惡業故墮叫喚地獄。七寶自在遊四天下竟何所在。仁者且聽我等所說速至佛所。佛觀一切愍之如子。我等無父無母。無兄弟親族。一切皆無。佛為我父。如來是母。佛如日月示人善道。於生死中能救眾生令不復生。諸煩惱河甚可怖畏。眾生在中煩惱漂溺。如來救之令不復入。世尊憐愍為說正法。示人無上菩提之處。我等不貪飲食。不欲世間富貴。不願生天。不畏墮惡道。得人身已願見世尊。眾生短壽流轉無常。以惡業故貪著五欲不覺死至。知死必至亦不怖畏。不念生滅。不知細法。不修細業。不知寂滅界。無明覆心。生已歸死。死已復生。心亦不生厭離之想。長夜受苦鞭撻撾打不生厭離。但起劫奪受獄縛苦五縛所繫。本惡業故命識欲滅悲泣而言。誰救濟我。一切悉與金銀雜寶。身為奴僕一切作使我悉能為。王位自在我悉不欲。不須財物但求活命。如是仁者我等不須飲食。諸王自在食則上味會歸於死。天食甘露亦歸磨滅。種種百味王所貪著求實則無。飲食等味我等不須。我等求聞正法。令得離苦。願離愛縛諸結煩惱。歸依世尊願離諸縛。我等敬禮大仙世尊。為諸眾生未知仁者名字何等。願自說之。藥上菩提薩埵言世界廣博眾生名字寧可盡知。諸年少言。我等願知仁者名字。甚深名字願為宣說。藥上答言。我名藥上。治眾生病。藥中最上。我今為汝等說。令離諸病滅除一切世界病苦。世間貪為大病。能除滅之。瞋為大病。無智眾生流轉地獄畜生餓鬼。癡為大病。眾生受苦皆能滅除。諸年少言。聞此妙法離諸苦難。凡夫無智受諸苦惱。聞此淨法離諸惡業離惡業故無惡道畏。速見如來救一切病。醫王施藥療治眾苦。仁者速去禮敬如來。以我等語向世尊說。世尊能除我等之病滅煩惱火。慾火燒身不能滅除。我等極苦願佛憐愍。身為重擔甚可怖畏。三毒所壓不可得勝。去來常擔不能遠離。不知死至。不生驚怖。不知解脫道。亦不知示解脫者。以愚癡意自謂不死。見父母死猶不生怖。諸業煩惱濁亂其心受諸苦惱。雲何而食。我等無明覆心有如是苦。大怖重擔想行及受。癡愛無智流轉諸有。世間妄生不識解脫。世人愚癡浴以香湯。衣以上服。食以上味。耳聽樂音種種自娛。種種好色樂欲觀之。一切好味舌求貪食。細軟之觸身欲著之。二身和合癡心謂樂。此身頑癡何處有樂。著好履屣衣服飲食無如之何。臨終困至無有能救自不能救。衣服之具豈能救濟。生在世間馳諸象馬。常作惡業不求解脫。自作教人不知後報。我等前死有生。今生有死憂悲苦惱。我具見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喪亡悲哀憂愁苦惱皆悉見之。諸行皆空。智者雲何而生樂著。不求寂滅法。不求離生死法。以貪覆心。生在世時不行佈施。一切過中無過貪心。著於世法多作有行。不知修習禪定解脫之道。不知發大誓願成無上道。佛是父母。佛是示解脫道者。能雨利益眾生愚癡眾生不知護法。發心願求無上菩提。名為護法。一切行空財物亦空。若觀我空不復受生。願仁者憐愍。以我等語具向佛說。為諸菩提薩埵故。諸菩薩法不應懈怠。勤修精進捨惡行善。仁者為我往至佛所。禮敬如來作如是言。世尊。知一切法悉無有疑。惡魔眷屬佛已調伏。如來已能然大法炬令眾得樂。如是之法能成佛者我等未聞。仁者速往佛所。為我等故。我等不見如來。猶未得度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見此身已然後得度。爾時藥上菩提薩埵。語諸年少。汝觀上方有何等相。諸人聞已觀上方。見五百化佛。又見三千大臺七寶嚴飾。七寶羅網以覆其上。如蓮華葉出種種香。時諸眾生問藥上言。此諸華座是何等相。藥上答言。此是汝座速至佛所禮敬如來。諸年少言。我等不知所行之路。不見如來。知詣何方。禮敬如來。藥上告言。汝但禮敬如來世尊。如虛空塵無有住處。如來亦如是。如來安住處如須彌山。如來等須彌山。如大海水。三千世界微塵數等十方菩薩。欲求佛住不知所在。十方諸菩提薩埵但遙禮敬。諸年少言。願仁慈恩滿我所願。心欲見佛親近禮敬。藥上告言。如來不求香華。為眾生作因令離生死。惡魔眷屬不共諍論。歸依佛者不入死門。速得法陀羅尼。發淨心願即得見佛。爾時世尊。以加陵頻伽音熙然微笑。從其面門放八萬四千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下至十八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其光雜色青黃赤白頗梨等色。如是等光從面門出。遍照三千大千世界。遇斯光者一切眾生皆得安樂。照世界已還至佛所。繞佛七匝從佛頂入。爾時藥上菩提薩埵。從座而起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我欲少問。若佛聽者乃敢發言。爾時世尊告藥上言。善男子。隨汝所問。如來為汝分別解說令汝歡喜。藥上白佛言。世尊。此三萬億年少。欲聽如來微妙深法。願為說之。佛告藥上。善男子。若聞如來深妙法者。當覺諸法得具足一切功德。日即得住於十地。能擊大法鼓。建大法幢。藥上汝見如是大臺不耶。藥上言世尊。唯然已見。   佛告藥上。此諸年少。今日得坐此臺。證一切法。滿足一切善根之法。今日當得擊大法鼓。無量天人。得聞法已悉得利益。無量地獄眾生。得聞法已得背惡道。說此語時。眾中九千億老眾生。得須陀洹果。藥上。聞此法者。得離一切苦具一切善法。藥上。一切皆能成就佛身。藥上。汝觀四方諸大菩提薩埵。爾時藥上即觀四方。見東方界五十億恆伽河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見南方界六十億恆伽河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見西方界七十億恆伽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見北方界八十億恆伽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見下方界九十億恆伽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見上方界百億恆伽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到已皆於佛前在一面住。藥上白佛言。世尊。於虛空中見黑色黃色是何等相。佛告藥上。汝不知耶。藥上白佛。唯佛如來能一切知。佛告藥上。此是惡魔及諸眷屬欲來至此。藥上汝欲見不。藥上白佛言。世尊。我欲見之。佛令藥上即見惡魔。藥上見已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惡魔至此。佛告藥上。魔欲亂此法座。藥上白佛言。世尊。此諸菩提薩埵。為觀諸年少受位故來。藥上。汝見此諸菩提薩埵。種種形色種種相貌種種力不。藥上白佛言。世尊。唯然。我見百千億恆伽沙菩提薩埵。自在神通而來至此。爾時世尊說此法已。一切勇菩薩。藥上菩薩。一切老少眾生。一切天人世間。阿修羅揵闥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僧伽吒經卷第四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24 大集會正法經   No. 424 [No. 423]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捨城鷲峰山中。與大苾芻眾萬二千人俱。尊者阿惹憍陳如。尊者摩訶目乾連。尊者舍利子。尊者摩訶迦葉。尊者思勝。尊者羅□羅。尊者善容。尊者賢護。尊者賢吉祥。尊者月吉祥。尊者大勢至。尊者滿慈子。尊者善吉。尊者哩縛諦。尊者栴檀軍。如是等皆大阿羅漢。是時有菩薩摩訶薩。其名曰慈氏菩薩摩訶薩。普勇菩薩摩訶薩。童子吉祥菩薩摩訶薩。童子住菩薩摩訶薩。童子賢菩薩摩訶薩。無所減菩薩摩訶薩。妙吉祥菩薩摩訶薩。普賢菩薩摩訶薩。善現菩薩摩訶薩。金剛軍菩薩摩訶薩。藥王軍菩薩摩訶薩。如是等六萬二千菩薩摩訶薩眾。復有最勝樹王天子。賢天子。善賢天子。法愛天子。栴檀藏天子。香住天子。栴檀香天子。如是等一萬二千天子眾。復有妙身天女。極信天女。自在主天女。吉祥目天女。世吉祥天女。大世主天女。大力天女。妙臂天女。如是等八千天女眾。復有優缽羅龍王。伊羅缽怛囉龍王。底民哦隸龍王。勝器龍王。最上器龍王。妙喜龍王。妙枝龍王。像頭龍王。如是等八千龍王眾俱來集會。到佛所已鹹各頭面禮世尊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是時世尊默然而住。   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普勇。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會菩薩及諸聲聞天人眾等悉皆來集。樂欲聽佛宣說妙法。此諸大眾鹹一諦觀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殊善色相。樂入佛法。以樂法心觀佛相故。久修習者即能遠離一切障染。初修習者即發無上修善法心。不復暫起諸不善想。作是白已。   爾時佛告普勇菩薩言。我有正法名大集會。於閻浮提廣大流布。若有眾生暫得聞者。是人設有五逆重罪皆得銷滅。不復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普勇。於汝意雲何。汝謂是人得聞法者。所獲福聚與一佛等。普勇菩薩白佛言。如是世尊。佛言。普勇。汝莫作是見。作是見者非真實見。普勇菩薩復白佛言。世尊。當雲何見。即知是人真實福聚。佛言。普勇。彼聞法者所獲福聚。與殑伽沙數量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有福聚等無有異。又復普勇。若有聞是正法者。一切皆住不退轉地。即得一切如來常所觀察。一切如來常現在前。降伏魔軍圓滿善法。是人即能於生滅理皆悉了知。一切皆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會中諸菩薩眾。從座而起俱白佛言。世尊。如一佛福聚其量幾何。佛言。諸善男子。汝等諦聽。一佛福聚所有數量。譬如有人竭大海水盡灑閻浮。於此水中唯取一渧。作一殑伽河沙數量。如是一渧而復一渧。窮大海水一一渧成一殑伽河。此一一河滿中沙數。盡為菩薩皆住十地。彼諸菩薩所有福聚寧為多不。諸菩薩眾俱白佛言。甚多世尊。佛言。諸善男子。一佛福聚復多於彼。有聞法者轉倍是數。又復諸善男子。若有眾生於後末世。聞是正法生信解心。所獲福聚轉增於彼。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爾時普勇菩薩復從座起而白佛言。世尊。諸有眾生樂求法者。當雲何求。佛言。普勇。諸求法者略有二種。一者於一切眾生起平等心。二者如所聞法為眾生說。普勇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所聞法。又復雲何為眾生說。佛言。普勇。亦有二種。一者以所聞法迴向菩提。二者於大乘法愛樂趣求。而復長時心無懈退。若能如是為眾生說。是得名為真求法者。   爾時會中諸天子天女眾。各從座起住立佛前。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深心樂求正法。如佛世尊大慈大悲。能滿一切眾生心願。願為我等廣分別說。   爾時世尊。即於會中。放大希有淨妙光明。普照大眾。是時普勇菩薩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放是光明。佛告普勇菩薩言。汝今當知。今此會中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佛世尊生難遭想。尊重恭敬勸請說法。以是因緣放斯光明。普勇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有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雲何修習而能成就。佛言。善哉善哉。汝大勇猛。於大眾中能以此義問佛世尊。利益一切疾成佛道。汝今亦能以此善根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汝所問。今為汝說。汝當諦聽。我念往昔過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寶吉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我於彼時為摩拏縛迦。令諸眾生安住佛智。忽於一時見一鹿王受諸苦惱。我於是時竊作是念。雲何當能代此鹿王而受諸苦。復自思惟。一切眾生輪轉三界未離苦者皆亦如是。即發願言。願我當來得成佛已。一切眾生離諸苦惱。生我佛剎安住佛智。普勇。我以如是善根大願力故。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普勇菩薩聞是說已復白佛言。世尊。彼佛世時眾生壽量其數幾何。佛言。眾生壽量滿八十劫。普勇菩薩又復問言。以何劫量而登彼壽。佛言普勇。彼劫量者。譬如有人造一大城。廣十二由旬。高三由旬。於彼城中置以胡麻悉皆充滿。忽有一人百年一來。取一胡麻而擲於外。如是一來一擲。乃至胡麻擲盡城亦破壞。此劫數量亦復未盡。又復譬如有一大山。廣二十五由旬。高十二由旬。有長壽天。百年一來一坐其上。以憍屍迦衣拂其山石。如是一來一拂。乃至彼山拂盡。其劫數量亦復未盡。普勇。如是名為劫量。是時普勇菩薩又白佛言。世尊。若人以一善根迴向菩提獲大福聚。得壽命八十劫。何況有人於佛深妙法中廣大修習。其所得福不可稱計。佛言普勇。若有眾生得聞是大集會正法者。所獲壽命。八萬四千劫。何況更能於此正法書寫讀誦。彼獲福聚轉倍於前不可等比。又復普勇。若人聞此正法。起淨信心恭敬尊重。是人九十五劫得宿命智。六萬劫為轉輪王。為一切人之所尊重悉皆愛敬。不為刀杖毒藥所能侵害。臨命終時有九十五俱胝佛。面現其前安慰彼人。作是告言。勿生怖畏。汝先已聞大集會正法有大福聚。是時彼九十五俱胝佛。皆為授記。一一來生我佛剎中。何況以此正法。令盡有情界。廣大流布皆悉得聞。普勇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此大集會正法。樂欲聽受心無厭足。佛言。善哉善哉。非唯汝心樂法無厭。我於此法喜大宣說。亦復無厭。何況諸凡夫類。於此正法起厭足心。又復普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正法深生信樂。是人於千劫中不壞正信。五千劫中不墮惡趣。萬二千劫中遠離愚癡。八千劫中不生邊地。二萬劫中勇猛佈施。二萬五千劫中常生天界。二萬五千劫中常行梵行。四萬劫中遠離眷屬之所癡縛。不為煩惱所能昏蔽。五萬劫中受持正法。六萬五千劫中安住正念。普勇。彼善男子善女人。更不復起作罪業心。一切魔怨不能侵害。在在所生不處胎藏。又復有人於此正法聽受讀誦。是人八萬劫中。得聞持具足。於千劫中離殺生業。九萬九千劫中離妄語業。一萬三千劫中離兩舌業。普勇當知。以是事故。此大正法不可得遇。至於名字亦不可得聞。   爾時普勇菩薩摩訶薩。益加恭敬右膝著地。禮世尊足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人。於此正法生輕謗者。是人得幾所罪。佛言甚多。普勇菩薩復白佛言。彼所獲罪其數幾何。佛言普勇。若人於十二殑伽沙數諸佛所。起大噁心其罪尚輕。若於是正法起輕謗心者。其所獲罪甚多於彼。何以故。普勇。若人於彼正法起輕謗者。是即發起破大乘心。以煩惱火而自焚燒。普勇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業習所纏。輪轉生死不能解脫。佛言普勇。如是如是。譬如有人自斷其頭。時有一人持以良藥。所謂摩叱迦良藥。虞尼那縛良藥。竭哩多縛良藥。帶梨那縛良藥。如是等良藥塗所斷頭。普勇。於汝意雲何。汝謂是人還活其命不。普勇菩薩白佛言。不也世尊。是人雖塗良藥其何能活。普勇彼輪轉者亦復如是。   復次普勇。譬如一時有二丈夫。各持利刀互欲害命。以力相敵故俱不能害。唯致瘡損苦痛亦甚。時忽有人持以良藥。為塗其上其瘡即愈。彼二丈夫既得愈已。憶念往苦互相謂言。我等從今不復更起相殺害心。普勇。諸有智者亦復如是。雖復造業即能追悔。而於正法不生棄背。如是漸能趣向一切離生死法。   復次普勇。如世間人捨壽報已。雖有父母憂惱啼泣。而更不能為依為怙。彼凡夫類不能自利。亦不利他。不造善業亦復如是。臨命終時無所依怙。略有二種。一者自造諸不善業。復勸他作。二者於佛正法起輕謗心。普勇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有於佛正法生輕謗心者。是人命終當墮何處。佛言普勇。彼謗法者命終已後。當墮地獄受大苦惱。所謂大可怖地獄。眾合地獄。炎熱地獄。極炎熱地獄。黑繩地獄。阿鼻地獄。嚕摩訶哩沙地獄。呼呼尾地獄。如是等八大地獄中。一一地獄受一劫苦。普勇菩薩復白佛言。甚苦世尊。我今於此不忍聽聞。爾時世尊。即為普勇菩薩。說伽陀曰。  我所說地獄  汝怖不忍聞  彼地獄苦惱  眾生業自造  若作諸善業  定獲安樂果  作諸不善者  必得苦惱報  生苦與死苦  憂苦等纏縛  不造諸樂因  愚人常苦惱  智者得安樂  信樂大乘法  念佛最上智  永不墮惡趣  普勇汝當知  前前世業感  少種一善因  定獲廣大果  如世種增長  百穀皆無失  善因生佛剎  獲果亦如是  智者修善法  遠離諸苦因  彼成眾德本  獲最上安樂  若能平等施  善法一毫量  於八萬劫中  獲廣大財富  在在所生處  常念行佈施  以施三寶故  展轉報無盡   爾時普勇菩薩。聞佛說是伽陀已。即白佛言。世尊。雲何於此大集會正法。乃能了知而得聽受。佛言普勇。若人於十二殑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圓滿善根。即得聽聞此大集會正法。普勇菩薩復白佛言。世尊。雲何能得如是善根圓滿。佛言普勇。若能於一切如來平等知見。是即善根圓滿。普勇復言。雲何能於一切如來平等知見。佛言若於法師尊重恭敬。是即能於一切如來平等知見。普勇又言。而復雲何於法師尊重恭敬。佛言若人於出世道發趣向心。是即於法師所尊重恭敬。普勇。如是等皆能圓滿善根。   佛言普勇。此大集會正法。有大功德利益一切。若人能聽受書寫讀誦者。是人獲大福聚不可稱計。普勇。正使四方一一方。各有十二殑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皆住十二劫。說此大集會正法。聽受功德而不能盡。又復四方各有如上殑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皆住如上劫。說此書寫功德。亦不能盡。又復四方各有如上殑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皆住如上劫。說此讀誦功德。亦復不盡。普勇菩薩白佛言。世尊。願佛略說讀誦福聚其數幾何。爾時世尊。即說伽陀曰。  若人能讀誦  一四句偈者  彼所獲福聚  與彼八十四  殑伽沙數佛  福聚等無異  何況能一心  安住於正法  彼福聚無盡  諸佛出於世  宣說無邊法  而實難得值   爾時有十八俱胝尼乾陀眾。來詣佛所鹹入會中。各坐一面作如是言。瞿曇。我等勝汝。如是三復皆作是言。我等勝汝。   是時佛告諸尼乾陀眾言。唯佛如來得真勝名。於一切處無能勝者。尼乾陀言。汝一瞿曇雲何得勝。佛言。若汝尼乾陀定計勝者。是顛倒見非真實見。汝等以何為勝恣汝等說。是時尼乾陀眾。鹹一默然互竊相視。佛言汝等當知。唯佛世尊。於一切眾生。若已入佛慧。若未入佛慧。利根鈍根鹹使得度。平等利益無有差別。是可名為無能勝者。汝善思惟。於自身心諸苦所逼尚不能知。雲何而能於此稱勝。我今示汝諸佛微妙廣大正法。諸尼乾陀眾聞佛是言已。忽大瞋恚生不信心。是時帝釋天主。居善法堂以天眼見。即持金剛杵來入會中。而欲破壞諸尼乾陀眾。鹹皆驚怖生大憂惱啼泣良久。即時世尊。於大眾中隱身不現。諸尼乾陀眾。於佛世尊方生瞻仰。忽不見佛轉增憂苦。即說伽陀曰。  譬如人獨處  空寂曠野中  無父復無母  恐畏無救者  如江河無水  游魚無所依  樹木皆摧折  飛禽無所止  我等今怖畏  苦惱亦如是  不見佛世尊  誰為救護者   是時諸尼乾陀眾。說是伽陀已欲從座起。彼二膝輪適按地時。其所按地忽發大聲。普震一切人天大眾。諸尼乾陀鹹作是念。如來最勝二足尊者。唯願慈悲救度我等。   爾時世尊。即時現身還復本座。告普勇菩薩言。汝可為諸尼乾陀眾說法化度。普勇菩薩白佛言。不也世尊。譬如須彌山王殊妙高顯。有小黑山而居其側。雲何可言相與等比。今佛世尊居大眾中。遣我說法亦復如是。佛言止止。善男子。如來方便善巧。於十方世界隨所說者。皆是如來慈悲願力之所建立。此諸尼乾陀等欣樂於我。我當為說無上法要。普勇。汝今可往十方世界。親近諸佛宣揚法化。普勇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神通力而甚微小。非佛大慈假我神力終不能行。佛言普勇。汝今以自通力及佛神力如是可往。普勇菩薩承佛聖旨。即從座起繞佛三匝。忽於會中隱身不現。爾時世尊。告諸尼乾陀眾言。汝等當知。所謂生為大苦。由生苦故起諸怖畏。謂生有病怖。有病怖故而有老怖。有老怖故即有死怖。生何緣怖。謂為眾苦之所逼故。以生為因即有諸怖。生法若無怖從何起。由是即有囉惹難怖。陬囉難怖。惡毒難怖。火難怖。水難怖。風難怖。乃至雷雹等難怖。及自作諸不善業怖。如是等怖因生而有。若了生法即離諸怖。是時世尊。為諸尼乾陀眾。略說是怖畏法已。時諸尼乾陀眾。廓然開悟悔過自責。俱白佛言。世尊。我等愚癡起不正見。背真實道違佛正法深為過咎。願佛慈悲攝受我等。作是言已。時十八俱胝尼乾陀眾。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為十八俱胝大菩薩眾。一一皆得圓滿十地。乃以神通力各現種種神變。及現種種身佛身菩薩身緣覺身聲聞身乃至天人龍神一切趣類等身已。復各自變寶蓮華座。等分其半於佛左右。禮佛足已。各坐其座。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24 大集會正法經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二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爾時世尊。化諸尼乾陀眾已。即以方便善巧善說法。心住三摩呬多。舒金色臂經七晝夜。乃至普勇菩薩遊十方世界。廣作佛事已來還此土。是時普勇菩薩。從彼蓮華上佛剎。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到於佛前禮佛足已。右繞三匝住立一面。是時世尊。出三摩呬多已。普勇菩薩前白佛言。世尊。我承佛旨往彼十方世界。以自神通力。過九十九千俱胝佛剎。以佛神通力。又過百千俱胝佛剎。乃至最後。到下方蓮華上世界。其中過八千俱胝佛剎。見彼諸佛現大神通。又過九十二千俱胝佛剎。見諸如來現為眾生說深妙法。又過八十千俱胝佛剎。於一時中見八十千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於世。我時於彼一一佛前恭敬供養。又過三十九俱胝佛剎。見三十九千俱胝菩薩摩訶薩同時出現。皆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即於彼初成道者。如是等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一一恭敬禮拜供養已。即復以自神通力隱身不現。又過六十俱胝佛剎。見諸如來一一恭敬。又過百俱胝佛剎。見彼諸佛入般涅槃。我時還復。一一於彼恭敬供養。從是復過九十五佛剎。知彼如來皆久滅度。所有正法將欲滅壞。我於是時竊自思惟。此佛正法將欲滅壞深為大苦。作是念已生大悲愍。是時復有欲色界天人龍神夜叉等皆大憂惱。又見其中有一佛剎。彼佛正法久已滅盡。劫火熾然從四面起。乃至大地須彌山王。大海江河一切樹木。皆悉已焚無所依止。唯一空界蕩然無際。過是剎已即到下方。於一世界見百千俱胝如來。各坐寶蓮華座。又見四方亦復如是。彼等諸佛。各各現為一切眾生說法化度。世尊。我既到彼佛剎已即作是念。今此佛剎名字何等。彼有一佛而告我言。善男子。今此佛剎名蓮華上。我時即問化主世尊其名若何。彼佛答言。名蓮華藏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我於爾時善皆作禮。一心恭敬作是白言。我今見此百千俱胝那庾多佛。一一皆處寶蓮華座。而復不知何者即名蓮華藏佛。唯願示我化主世尊。時彼蓮華藏如來於多佛中發是告言。善男子。蓮華藏佛即我身是。作是言已。彼諸佛等而各忽然。隱如來身現菩薩相。我當是時唯見化主蓮華藏如來。一佛世尊居大眾中。相好威神無能勝者。即以頭面作禮恭敬。是時彼佛指蓮華座而謂我言。善男子。可就此座。我於爾時既就座已即見彼佛。於其左右。復有無量寶蓮華座。殊妙莊嚴甚為希有。忽作是念。如是等座雲何皆空無能登者。乃問彼佛。而答我言。善男子。如此等座。皆是不可思議。上妙功德之所建立。非少善根所能成就。若人於佛法分。有未入者。尚不能見。況復能登。我時又問世尊。當種何善根於此等座而乃得昇。彼佛答言。善男子。若有人能於此大集會正法暫聽受者。以是善根得昇此座。何況更能書寫讀誦常所修習。善男子。汝於過去無量劫來。已能受持如是大集會正法。若不以是善根力故。我此佛剎亦未能到。況復得見此座而欲昇耶。彼佛作是言已。我即白言。如是如是。世尊。我復又問彼佛。此大集會正法。有幾所功德而能生諸善法。   爾時彼蓮華藏如來。亦放希有淨妙光明。普照佛會已而謂我言。善男子。汝大菩薩得大勢力智慧無礙。能於一切諸佛剎土。為諸眾生稱揚佛事。汝先已曾問彼娑婆世界釋迦如來。今以是法還復問我。我當為汝亦分別說。譬如有人於四大洲置以胡麻悉皆充滿如是相合都為一聚。是為多不。我即答言。甚多世尊。時彼佛言。假使有人。取一胡麻置於他處。如是從一至一欲知其數。善男子。於汝意雲何。是人可能知其數不。我復答言。不也世尊。是人雖竭其力經於多劫。終不能知如是數量。彼佛又言。善男子。此大集會正法。所有福聚亦復如是。非算數譬喻之所能知。正使如上所說數量。一一皆是諸佛如來復經俱胝那庾多劫。稱量讚歎此大正法。聽受功德亦不能盡。何況有人書寫讀誦其福甚多。我復又問。若書寫者得幾所福。願佛略說。時彼佛言。善男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盡取斷為一指節量。一一量數皆是轉輪聖王。又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土石盡碎微塵。一一塵數皆是轉輪聖王。如是等所有福聚。若算師等欲知其數。汝謂是人知其數不。我時答言。不也世尊。如是福聚。雖算師等亦不能知。彼佛又言。若有書寫此大集會正法者。所獲福聚亦復如是。復多於彼。算數譬喻所不能知。但能於此正法書寫一字。是人所獲福聚已勝於彼。況復有人。於此正法受持一四句偈。是人功德不可稱計。一切寶藏常所出現。一切煩惱皆得銷滅。一切法炬光明普照。一切天魔無能勝者。一切菩薩盡所觀察。一切法門皆悉能入。彼佛作是說已。我即白言。世尊。若有眾生。能於如是大集會正法修正行者。乃得名為最上梵行。而彼梵行即如來行。若勤修習無間斷者。是人即得百佛如來於晝夜中常現在前。若見如來即入佛剎。入佛剎已。一切法藏皆能了知。我於爾時作是言已。彼蓮華藏佛又告我言。善男子。諸佛如來時一出現。若得遇者是亦為難。說此正法復甚為難。得聞持者轉復甚難。何以故。若有聞此正法者。是人於六十萬六千八十劫中。或得宿命智。或為轉輪王帝釋淨光天大梵世主等能不壞正信。不墮諸惡趣。不生阿修羅。無刀杖鬥諍。又復遠離愚癡得大智慧。相好端嚴猶如諸佛。一一色相等無有異。不為眷屬癡惱所纏。常離病苦。常得天眼。不為那哦。不生瞋恚。又常遠離一切貧窶。為銅輪王受大快樂。諸根圓滿忍辱具足。乃至臨命終時。正念現前心不顛倒。即時東方有十二殑伽沙數佛面現其前。南方有二十殑伽沙數佛。西方有二十五殑伽沙數佛。北方有八十殑伽沙數佛。上方有九十千俱胝佛。下方有百俱胝佛。如是等諸佛皆為現前。安慰其人鹹作是言。汝善男子。勿生怖畏。汝先已能有大功德而為依怙。汝今見此百千俱胝那庾多殑伽沙數佛世尊不。彼答言見。時諸佛言。善男子。此諸如來。以汝功德力故俱來至此。彼人復言。我今以何善根力故而獲如是。彼諸佛言。以汝久聞大集會正法大善根力。彼人又言。如我一人得聞正法。尚獲如是無量功德。何況能令盡有情界普得聞知。時蓮華藏如來廣說。彼臨命終人見諸佛已。又告我言。善男子。若人得聞此大正法一四句偈者。與彼供養十三殑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獲福聚等無有異。又若有人。得聞此大集會正法者。所有福聚。譬如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悉置胡麻。是等麻量一一皆是轉輪聖王。假使有人。以諸珍寶各行佈施。如是輪王所獲福聚。不如唯施一須陀洹。若施一須陀洹。不如施彼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數量須陀洹。若施如是須陀洹。不如施一斯陀含。若施一斯陀含。不如施彼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數量斯陀含。若施如是斯陀含。不如施一阿那含。若施一阿那含。不如施彼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數量阿那含。若施如是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羅漢。若施一阿羅漢。不如施彼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數量阿羅漢。若施如是阿羅漢。不如施一緣覺。若施一緣覺。不如施彼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數量所有緣覺。若施如是緣覺。不如施一菩薩。若施一菩薩。不如施彼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數量所有菩薩。若施如是菩薩。不如於一如來發淨信心佈施供養。若於一如來信心供養。不如於彼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數量一切如來信心供養。雖於如是一切如來信心供養。不如有人於此大集會正法暫得聞持。所獲福聚倍多於彼。何況更能書寫讀誦。如是功德不可稱計。是時彼佛又告我言。善男子。汝可於此正法發淨信心宣揚流布。諸凡夫類於此正法不能得聞。設有聞者生疑不信。如何能入此大法聚。譬如有人入於大海。而欲盡見其水邊際。汝謂是人而能見不。我即答言。不也世尊。又如有人臨於大海。以手勺水欲盡枯涸。汝謂是人而能成不。我復答言。不也世尊。是等愚人。雖於海水欲知邊際欲盡枯涸。終不能就徒自疲勞。深為大失。時彼佛言。諸凡夫類亦復如是。於此正法不能聽受。於生死海妄生顛倒增長愚癡。深為太失。是人雖經百千俱胝那庾多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於世。不種善根。不得見佛。不聞是法。不為諸佛之所護念。若有智者。能於百千俱胝那庾多佛所發淨信心。見彼諸佛生大歡喜。乃從諸佛得聞是法。聞是法已即如實知不生輕謗。是人得大善利。即為諸佛共所護念。若人於此正法。能聽受書寫一四句偈者。是人當生過九十五千俱胝佛剎已。得生極樂世界見佛聞法。壽命八萬四千劫。彼蓮華藏佛復告我言。若人於五逆罪。或自所作。或教他作。或見聞隨喜。是人當受五無間苦。若有得聞此大集會正法一四句偈。即得銷滅如是等業。是時彼佛。即復為我宣說伽陀。  汝今聽我說  聞此經功德  往劫有一人  具造五種業  謂殺父害母  破和合僧伽  毀菩薩三昧  壞如來正智  彼人作是罪  後即生追悔  憂惱復啼泣  心生如是念  我造眾惡業  非唯壞此身  後世及多劫  其身皆破壞  從苦生於苦  苦受轉復深  遠離眾善友  為世所輕誚  世出世間法  我悉皆已焚  無量劫善因  破壞不增長  如世間捨宇  眾彩所莊嚴  而忽為火焚  人皆絕愛樂  我作罪亦然  此世與他世  為業火所焚  自他非愛樂  在在世所生  人譏罵捶打  常貧困飢渴  苦惱眾所侵  如是等報應  非別因所感  皆從五業生  不善果無失  我今苦既然  誰為救護者  親友力不能  一切無依止  復作是思惟  我不如今時  往彼高山頂  墜身終此命  免增長惡業  轉生於苦惱  此世及他世  為惡業所壞  內既無依怙  身外亦復然  現為過失因  當受極惡報  彼作是念已  而復自啼泣  即時虛空中  有天人告言  悲哉汝愚癡  心生諸苦惱  無歸復無救  汝自作五業  殺父害母等  苦惱今自受  何故作是思  欲高山殞命  我今勸於汝  勿起愚癡見  但生悔過心  何須損身命  貪瞋癡三毒  從汝心所生  惡趣中苦惱  無由得免離  雖欲絕身命  不得名精進  此處命速盡  後惡報速生  汝今聽我言  為汝設方便  佛菩薩聖道  汝未能趣向  今可往一山  仙人修行處  汝當親敬禮  彼能為救護  有最勝方便  謂上妙正法  能離諸怖畏  銷除極惡業  彼人於是時  聞空中言已  即詣於山中  仙人修行處  到已見一仙  即時頭面禮  合掌白是言  願仙救護我  我怖畏苦惱  造極重五業  必墮於惡趣  雲何得免離  我於晝夜中  飲食及坐臥  常憂生苦惱  暫時無少樂  我今於仙人  生信心尊重  如我所問者  願仙為我說  我造眾惡業  如何得銷滅  時彼仙答言  汝問我當說  是時彼仙人  食已濯手足  即跏趺而坐  聽彼親自首  彼人時右繞  禮仙而退坐  白言我愚癡  殺父及害母  破和合僧伽  毀菩薩三昧  壞如來正智  造此五種業  彼仙聞是說  即時而謂言  汝實不善人  作如此等罪  彼人聞仙言  又復生憂惱  恐畏無所救  必當墮惡趣  是時從座起  禮彼仙人足  轉復生恭敬  作如是白言  仙人悲念我  極重惡業者  疑惑苦惱深  唯願作依怙  我雖如是悔  無出離方便  仙人大慈悲  令我罪銷滅  仙聞是說已  安慰彼人言  汝今勿怖畏  我能為救護  一心開導汝  令汝離眾苦  得重罪銷滅  我即是所歸  佛有妙法門  名為大集會  是最上方便  汝昔曾聞不  彼人答仙言  我昔未曾聞  仙人復告言  哀哉罪業者  如人火已焚  誰當為說法  我今以悲心  示汝微妙法  汝今當善聽  我念往昔時  過無量無邊  阿僧祇數劫  時有一囉惹  無垢月為名  眷屬甚熾盛  以正法治世  囉惹於一時  而生育一子  即令召相師  觀彼善惡相  乃問相師言  今我此一子  為善為惡相  汝觀當雲何  相師前白言  怪哉此一子  如我所觀者  其相極不善  囉惹復謂言  不善相雲何  如汝所觀相  諦實為我說  相師作是白  此子至七歲  當起癡害心  斷於父母命  囉惹復告言  其相雖如是  寧棄我身命  此子終不壞  我若棄是者  當不復人趣  即令諸眷屬  善養育我子  其後彼童子  不久漸長大  是時無垢月  憶彼相師言  即生如是念  今我業恐至  有何所吝惜  既作是念已  乃敕令童子  汝今繼我位  復謂童子言  汝今當諦聽  今我此境界  廣大復殊異  如日月照世  富貴而自在  今我此提捨  悉當付於汝  我於此境中  不復為所有  時諸臣僕等  忽聞是事已  來詣無垢月  鹹作是白言  我尊今何故  棄捨於境界  其事知雲何  願尊為我說  無垢月答言  汝等今當知  付提捨與子  亦非無因緣  我念於往昔  囉惹名蓮華  境界甚廣大  自在而富貴  而彼於一時  亦生於一子  其年漸長大  即害其父母  我今若不以  此提捨與子  當如彼蓮華  受無量苦惱  我常自思惟  不應生後悔  以是因緣故  我今當付彼  是時彼仙人  為造五業者  說是因緣已  復告彼人言  汝今造五業  極重過於彼  我生悲愍心  為汝設方便  汝可詣佛所  聽大集會法  若得聽受者  罪業皆銷滅  所有煩惱障  悉皆得無礙  以聞正法故  免墮於惡趣  若人能一心  聽大集會法  一四句偈者  獲無量福聚  滅五逆重罪  得廣大果報  一切諸蓋纏  剎那能解脫  時彼造業人  聞仙所言已  即合掌恭敬  一心頭面禮  作如是讚言  善哉善知識  能引示於我  大集會法門  仙人說此已  時有萬二千  諸天子眾等  來詣仙人所  各恭敬合掌  頭面禮仙足  復有四俱胝  諸大龍王眾  亦來詣仙所  以頭面禮足  又有萬八千  俱胝夜叉王  來詣於仙所  亦頭面禮足  俱白如是言  善哉大仙人  深了諸佛法  善開天界門  及滅億僧祇  三塗受苦趣  稱揚大集會  微妙最上法  有殊勝功德  能息諸重罪  若人於一偈  隨喜而聽受  乃可得名為  深種善根者  何況更一心  生尊重恭敬  以華鬘塗香  栴檀末香等  珍寶蓋幢幡  供養此正法  自作及勸他  見聞生隨喜  所獲諸福報  廣大無有窮  善哉汝仙人  真實具悲者  天子龍王眾  及夜叉王等  作是稱讚已  禮仙而不現   爾時普勇菩薩。於釋迦牟尼佛前。廣說蓮華藏如來稱讚大集會正法如是功德已。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若復有人。於此正法但能合掌頂禮恭敬。所獲善利而復雲何。佛言普勇。是人所獲福聚亦復無邊。譬如無熱惱池龍王所居。而彼宮殿日所不照。有五大河。池水流出無有窮盡。假使有人欲知池水一一滴數。汝謂是人而能知不。普勇白言。不也世尊。佛言。此大集會正法。所有善根廣大無比亦復如是。假使有人。欲知此法功德限量。縱經千劫終不能盡。又復普勇。此法甚深難解難了。一切如來所共尊重。若復有人須臾聽受。即得如是廣大利益。普勇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彼五大河其名何等。佛言五大河者。所謂殑伽河。細多河。縛芻河。閻牟那河。贊捺囉婆哦河。此五大河。一一各有五百小河而共圍繞。其水流注入於大海。彼五大河一一河中。而復各有一大龍王。所謂歡喜龍王。商珂龍王。縛漢底龍王。唧怛囉西那龍王。法思惟龍王。如是等龍王。各與一千眷屬俱。於閻浮提時降甘雨。百穀苗稼皆悉滋茂。乃至山川溪壑林藪泉池。花卉果蓏枝葉根莖。雨之所及無不豐足。普勇當知。若有眾生於此正法。起不善語業而生輕謗。彼所獲罪無量無邊。又復若有眾生於此正法。發善語業而行讚歎。彼所獲福聚亦無量無邊。是人即能親近善友。得見如來。若得見佛。即能銷滅一切罪障。普勇。譬如四大洲中有鐵輪王為一洲主。威猛自在廣大快樂。復能利益一切人民。今此大集會正法亦復如是。於閻浮提中。為諸眾生作大利益。若不得聞此正法者。是人不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能住菩提場處師子座轉大法輪擊大法鼓。亦復不能入涅槃界放大光明普照世間。普勇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彼蓮華上世界。蓮華藏如來所說仙人。而能令彼造五業者得滅重罪。我實不知居何等位。願佛慈悲當為開示。佛言普勇。彼仙人者已得不退轉地。久已成就大集會正法。普勇當知。諸佛語言甚深微妙。若有聞此正法深生信受。是即見彼仙人。亦同見彼殑伽沙等諸佛如來殊妙色相。諸佛愛敬諸佛稱讚。常所安住諸佛三昧。而能通達如是大集會正法。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24 大集會正法經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三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爾時世尊。告普勇菩薩言。汝今諦聽我念過去無量無數阿僧祇劫前。值遇十二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寶上我於爾時修勇施行。即以飲食衣服殊妙莊嚴珍寶瓔珞及諸華鬘塗香等。一一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十八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寶光。我亦是時修勇施行。亦以如上諸供具等。一一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二十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頂生。我亦是時修勇施行。亦以如上諸供具等。一一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二十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飲光。我亦是時修勇施行。亦以如上諸供具等。一一俱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十六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無垢光。我亦是時修勇施行。為大長者甚大財富。亦以如上諸供具等。一一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九十五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能寂。我亦是時修勇施行。為大國王能以正法治於一切。自在快樂世財無量。亦以如上諸供具等。一一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九十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作莊嚴。我亦是時修勇施行。為婆羅門有大寶聚。於一時中盡捨所有。辦如上等諸妙供具。一一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十八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金仙人。我亦是時修勇施行。亦以如上諸供具等。一一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十三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吉祥光。我亦是時修勇施行。亦以如上諸供具等。一一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二十五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妙華。我於爾時初發信心。出家修道常行精進。於如是等諸如來所。一一恭敬承事供養。如彼阿難等無有異。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十二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勝觀。我時於彼亦復出家。是時閻浮提中所有眾生悉皆大富。七寶具足快樂無礙。無一眾生受不足苦。彼諸佛等既出於世。廣為眾生宣說大集會正法。我時於彼諸如來所。恭敬尊重承事供養。求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時諸佛等皆不與我授記。我即白言。諸佛世尊。我於何時當得授記。彼諸佛言。善男子。汝從是過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曰然燈。彼佛世尊當授汝記。我時聞是諸佛言已。修菩薩行轉復精進。即時又過阿僧祇劫。然燈如來出現於世。我時於彼為摩拏縛迦名為勝雲。修諸梵行得見彼佛。生大歡喜恭敬尊重發希有心。即持優缽羅華七莖。供養彼佛。作是願言。願我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時燃燈如來。於大眾中與我授記作如是言。善男子。汝於未來世過阿僧祇劫當得成佛。名釋迦牟尼。十號具足。我於爾時得授記已。於彼佛前踴身虛空。高十二多羅樹。卻復於地一心歡喜。即時證得無生法忍。普勇當知。我於如是無數劫中。修諸梵行種諸善根供養諸佛。皆為圓滿諸波羅蜜故。自圓滿已。復令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眾生悉皆圓滿。如是一切諸波羅蜜法。我於今日。已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普為眾生廣大宣說最上甚深微妙法門。若有眾生樂見諸佛。即現佛身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樂見菩薩。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樂見緣覺。即現緣覺身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樂見聲聞。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又復若在天趣。即現天身而為說法。若在人趣。即現人身而為說法。若在龍趣。即現龍身而為說法。若在夜叉趣。即現夜叉身而為說法。若在鬼趣。即現彼身而為說法。隨諸趣類一切眾生彼彼色相而為現身。以善方便為宣妙法。使無怖畏令深信解。普勇。我今何故以諸方便。現種種身而為說法。以諸眾生聞是法已。於勝義諦得大總持。觀諸世間起無常想。常念修行一切善法。而能究竟離諸雜染。真實善根無所損減。我於長夜以是方便。利益安樂一切眾生。普勇。如我上說。此大集會正法。有如是功德。於此會中有生疑者互相謂言。正法果報為有耶為無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可得耶。為不可得耶。一切眾生為能度耶。為不能度耶。有作是言。如佛所說。諸法實有因能生果。果必從因。種善因者善法何失。有作是言。諸法非有果報亦無。因本自空何能有果。因果既無妄言歸趣。普勇。一切眾生差別心行。明暗相違因果自異。彼正說者起真實見。是即名為建立正法。此人福報汝今聽說。二十劫中不生北俱盧洲。二十五劫中皆生三十三天。彼天報盡乃生百千諸佛剎中。見彼諸佛聽聞正法。是人不復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邪說者起斷滅見。是即名為破壞正法。此人罪報汝今復聽。從此命終生大地獄受苦一劫。如是一劫而復一劫正滿八劫。一一別生一大地獄。於如是等八大地獄受大苦已。復於九千二十八劫中。尚於三惡趣。展轉復生受大苦惱。過是劫已雖得人身。於萬六千劫中死母胎藏。萬四千劫中舌根不具。萬二千劫中為莽娑賓拏。萬一千劫中生便無目。普勇當知。一切眾生無有窮盡。若此界若他界。若生緣若死緣。若是處若非處。若可意若不可意。唯心造作隨業發現。或有眾生修諸善法得生天趣。或有眾生為菩提故修諸行願。或有眾生漸得究竟無上寂滅。以是因緣。諸佛如來。為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眾生。若已發趣若未發趣。若天人龍神等說法化度。於剎那頃無有休息。爾時世尊當說法時。復有八萬四千婆羅門眾。九十千俱胝外道尼乾陀等眾。互相議言。今沙門瞿曇。居王捨城鷲峰山中。普會大眾知說何等。我等今者可共往彼相與論義。正當是時諸婆羅門外道既相議已。乃與無數眷屬來詣佛所。是時世尊。即於會中。放大希有淨妙光明普照大眾。時慈氏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非無因緣而放是光。今此大眾鹹欲聞知。願佛慈悲為我等說。佛言善男子。汝今當知。今此會中有無量眾皆來集會。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為何等眾。若天眾耶。若人眾耶。若龍神夜叉等眾耶。佛言慈氏。如汝所言皆來集會。復有諸婆羅門外道尼乾陀等眾。來入會中與我論義。既調伏已。我即當為如應說法。彼八萬四千婆羅門。九十千俱胝外道尼乾陀等眾。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慈氏。復有萬八千俱胝龍王眾。來入會中聞我說法已。亦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六萬俱胝淨光天子眾。三萬二千俱胝諸天魔眾。萬二千俱胝阿修羅眾。如是等皆來入會聽受正法。復有諸大國王。所謂歡喜王。妙喜王。最上喜王。人仙王。淨軍王。梵音王。善現王。愛軍王。喜軍王。妙色王。勝軍王。增長王。如是等五百大國王。各與千俱胝眷屬俱。皆來入會聽受正法。一一皆住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慈氏。以是因緣放此光明。   爾時慈氏菩薩。聞佛說是大眾集會。於天人非人等中。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有聞正法生信受者。生大歡喜禮佛足已右繞三匝。即於會中隱身不現。是時諸婆羅門外道尼乾陀左囉迦波哩沒囉惹迦。若天若龍。乃至五百大國王等。到佛所已隨自修敬各坐一面。   爾時東方有三萬俱胝大菩薩眾。東南方亦復如是。南方有五萬俱胝大菩薩眾。西南方亦復如是。西方有六萬俱胝大菩薩眾。西北方亦復如是。北方有八萬俱胝大菩薩眾。東北方亦復如是。上方有十萬俱胝大菩薩眾。下方有九萬俱胝大菩薩眾。如是等十方諸大菩薩眾。一一皆已圓滿十地。隨方而來入佛會中。到佛所已各各頭面。禮世尊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普勇菩薩言。普勇。汝今復往十方世界。宣示諸菩薩眾。作如是言。如來今日當為眾生宣說大集會正法。令彼十方一切菩薩合掌頂禮生隨喜心。   爾時普勇菩薩承佛聖旨。即以頭面禮世尊足右繞三匝。忽於會中隱身不現。遍往十方世界。隨一一方發大音聲。作是唱言。今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如來。當為眾生宣說大集會正法。如是三復皆唱是言。今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如來。當為眾生宣說大集會正法。是時十方諸佛及諸菩薩。皆聞是言各各稱讚。善哉善哉。釋迦牟尼如來。能與眾生利益安樂。及讚普勇菩薩。能於十方世界宣揚佛事。   爾時普勇菩薩。遍於十方世界。宣示諸大菩薩已。一彈指頃還復此土住立佛前。禮世尊足退坐一面。是時四方有四風神王來入會中。盡王捨城所有境界過百由旬。悉令清淨無諸塵穢。帝釋天主持金剛杵來入會中。諸魔外道懾然而視十方世界。於虛空中布大香雲降大香雨。沈水栴檀不可為喻。又復雨眾天華。所謂優缽羅華俱母那華。奔拏利迦華等。種種妙華。住於空中變成傘蓋。又於佛上變作八萬四千樓閣。一一皆是七寶所成。眾彩雜飾殊妙莊嚴。又於空中現大寶座無量無邊。一一座上悉皆有佛。現為眾生宣說妙法。時彼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爾時普勇菩薩摩訶薩。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於虛空中。現斯瑞相甚為希有。而彼大地忽然震動。願佛慈悲當為宣說。   佛言普勇。今此會中十方諸大菩薩。及天人龍神等皆悉來集。我今當為宣說正法。又復為諸外道。破彼邪心令歸正見。以是因緣故現斯瑞。普勇當知。諸凡夫類雖得值遇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不能於佛殊妙色相。起尊重心生難遭想。設得聞佛宣說正法。不能依法修行。復生取相起我慢心。暫得聽聞妄生多解。而復起於易所得想。疑惑不信作如是言。如佛所說若契經若祇夜。我昔不聞知何所說。我今不能聽受記念。我於諸法悉自了知。此人以是迷惑心故。恣己愚癡違背佛法作罪業因。自造經書撰集義理。於世間中而為正說作如是言。我所造集是巧便智。轉勸他人使令修習。雖復以己所造經書勸人修習。設使種種方便。終不能令一補特伽羅而獲利樂。於多生中自壞其身。業因緣故臨命終時受大苦惱。普勇。此諸外道起迷惑心。生不正見不能解脫。如彼初生飛禽未生翅羽其何能飛。說能飛者是為虛誑。此外道輩若不迴心歸佛正法。其何能得究竟無上清淨涅盤。彼常自計為涅盤者亦為虛誑。何以故。此外道輩造不正因起戒禁取。破壞自身斷滅正法。堅著我見無由解脫。設得人身尚非勝報。雲何實得清淨涅盤。於其自身猶未能知。本何所來當何所往。生滅唐捐受諸苦惱。增長惡趣無有休息。我觀是輩深可悲愍。   爾時世尊作是說已。告諸外道尼乾陀等言。汝等當知。閻浮提中有大珍寶。無能護者隨意當用。我所宣說是大法聚。諸有求者無所吝惜。汝等若有疑惑及所希求當恣汝問。如來大悲一一為汝分別開示。   爾時諸外道尼乾陀等各從座起。合掌向佛作是問言。世尊。佛於長夜度諸眾生令出輪迴。雲何眾生生滅相續無有間斷。我於是事不能了知。願佛宣說。   爾時世尊即於會中。告藥王軍菩薩言。今此會中諸外道輩。以我大法光明威神照故漸能開解。被精進鎧息疑惑心。能以此義問佛世尊。藥王軍。一切生者略有二種。一者久生。二者初生。譬如有人富貴自在。忽於一時以水沐髮。復以鮮潔上妙衣服。而為嚴飾乃出其捨。時有貧人見已欣樂。即自還家亦沐其髮。復以故衣洗濯令淨。是人雖復多汲其水。濯彼故衣徒使疲勞。終不能令服飾新好。一切生中。若久生者同彼貧人。濯其故服終不能淨。若初生者如彼富人。衣新好衣未生塵垢。   爾時諸婆羅門外道尼乾陀等。聞佛作是說已即白佛言。何者初生。何者久生。佛言彼六趣中相續展轉。受苦眾生名為久生。何以故。此等眾生於六趣中。不生厭離不求解脫。時諸婆羅門外道等。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久生眾生於輪迴中。受諸苦惱不能解脫。初生眾生願佛顯示。作是言已。爾時忽有九十四千俱胝摩拏縛迦。來入會中。於世尊前不伸禮敬。復無所問默然而住。是時藥王軍菩薩。見是事已即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今此輩等來入佛會。而不禮敬復無所問。其事雲何。佛言藥王軍。此諸摩拏縛迦是初生者。於佛世尊未有所問。是時彼諸摩拏縛迦。即作是言。世尊。我等是初生者。佛言。如是如是。汝等初生如日初出。光明普照遍於一切。無量眾生所共瞻睹。汝等久於佛道心已成熟。諸菩薩法昔已通達。雖名初生而久修習。是時九十四千俱胝初生摩拏縛迦。即各踴身虛空從空中下。一一皆得圓滿十地。   爾時藥王軍菩薩。合掌恭敬生希有心。前白佛言。世尊。此等眾生得大善利。久已盡彼輪迴苦惱具大精進。是名初生。今日見佛於剎那間即得解脫。是時諸婆羅門外道尼乾陀等眾中有諸盲者。以聞法故忽見光明。各得觀佛殊妙色相。見佛相已鹹作是言。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是最勝師我等歸依。即起合掌生淨信心。俱白佛言。我等今者得見世尊。佛言。汝等應當重複審諦。觀佛如來殊善色相。汝等當知。汝等今者。諸善根力已成熟故得見世尊。又得聽聞大集會法。是時諸盲外道。得是利已生大歡喜。各各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會中諸婆羅門外道尼乾陀等。聞佛說法。亦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證得無生法忍。悉皆圓滿十地。即時又成大菩薩眾。乃各踴身虛空高七多羅樹。於其空中各現種種神通變化。及化種種華鬘瓔珞。傘蓋幢幡七寶樓閣等。住於佛上而為供養。各作是念。今我此身從佛智生。從正法生。一切如來是真歸處。作是念已從空而下。禮世尊足退住一面。   是時會中有無數百千天子。見是事已。即說伽陀。  我佛大沙門  得最上善利  於一切世間  最尊無與等  三摩地願力  皆悉已具足  一切勝義法  無餘不知者  一切眾生類  無始輪迴苦  佛善巧方便  普令得解脫  婆羅門外道  鹹得大利樂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24 大集會正法經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四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爾時藥王軍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益加恭敬。膝輪著地禮世尊足。禮已合掌前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此諸菩薩能於空中現諸神變。於如來前現諸色像。佛言諦聽。藥王軍。此諸善男子。已得一切如來共所攝受。不久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處大法座轉妙法輪。以法光明普照群品。以是因緣能為變化。   是時藥王軍菩薩復白佛言。如佛世尊於長夜中。度脫三界一切眾生其數甚多。雲何是等無有窮盡。佛言。善哉善哉。藥王軍。譬如有人以諸穀麥而為種蒔。各各分別而無間雜。其後依時彼諸種子皆悉成熟。是人即時次第而收。若穀若麥亦無間雜。如是展轉收已復種。種已復收無有窮盡。藥王軍。此諸眾生亦復如是。業因緣故佈諸種子。若善若惡無有間雜。後時成熟受諸果報亦無間雜。如是展轉生已復生亦無窮盡。   藥王軍。諸有修習菩薩行者。能布一切善法種子。一一成熟。既成熟已即能出生一切善法。善法生已生大歡喜愛樂佛法。彼善法種雖經多劫終無能壞。藥王軍。當知是名初發心菩薩。而彼所得一切善法。聚集了知轉倍增勝。雖復夢有所見。而能離諸怖畏。何以故。一切業障悉得清淨。不造惡法離諸苦惱。惡境現前而不能動。若於夢中見大火聚光焰熾盛。菩薩見已不生怖畏。何以故。諸煩惱薪為智慧火之所焚燒。無能亂故。又於夢中若見大水。而不清潔徹底濁穢。菩薩見已亦不生怖。何以故。已盡一切所作業故。如牛撤軛而得自在。又於夢中持以利刀。自斷其頭復斷他頭。菩薩爾時亦不生怖。何以故。貪瞋癡法諸煩惱中而為根本。菩薩已斷無所懼故。藥王軍。彼初發心菩薩於六趣輪迴已得解脫。而復於中隨順受生。皆是菩薩以方便力。示現化度一切眾生。而實菩薩常生諸佛清淨剎中。一切如來所共攝受。   藥王軍。汝今當知。於後末世若有眾生。能發迴向菩提心者。是即安住一切佛智。得見諸佛圓滿善法。永不復生諸疑惑心。藥王軍。我於無數百千那庾多劫。勤行苦行修諸善法。於一切法覺了自性。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既圓滿已復以方便善巧智慧廣說諸法。令諸眾生得生諸佛清淨剎中受勝妙樂。而能了知諸滅道法。了知勝妙諸根本法。了知勝妙善處法。了知勝妙神通法。了知勝妙善處寂滅法。藥王軍。所言滅者其義雲何。藥王軍菩薩言。世尊。所謂法處。佛言。法處者何。藥王軍菩薩言。其法處者。所謂精進持戒二法。若已發起。若未發起。戒行具足。是名法藏。世尊。諸法從是法藏所生。佛言。善哉善哉。藥王軍。於如來前能答是義。藥王軍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以何義故出現世間。佛言藥王軍。諸佛出世。為欲令諸眾生持戒多聞得具足故。令悉了知勝妙樂處故。令於一切勝妙法門通達趣入故。入是法門已即能廣修一切善法。以方便力增長善根。於世出世最勝妙法皆悉通達。藥王軍菩薩白佛言。世尊。雲何名出世法。佛言藥王軍。出世法者所謂涅槃法。若了諸法自性。是即了知涅槃勝法。彼諸法者即正法蘊。若於是法如實而知。如實而證。於出世法中是為第一。藥王軍。諸異生類。於佛世尊深妙法中。自不生信趣向修習。亦復不能轉勸他人。此等異生身壞命終。而無善法為所依怙。藥王軍。汝今諦聽。我念往昔有一商人。為求利故借千兩金。欲往他國而為貿易。其人父母以愛念故謂其子言。此等金寶非己所有。若自持往或時散失苦惱倍增後悔何益。是時其子反生恚恨不聽是言。即負此金便往他國。既至彼已時分未久。其所負金皆已散壞。復無所得漸不能住。即便追悔生大苦惱。其人後時雖復還國不自歸捨。以苦惱心生大疾病。時彼父母知子雖還不便歸捨。又聞金寶皆已散壞。憂愁迷悶竊相謂言。此非我子是大惡友。破壞我族悉使貧匱。復致他怨何所依賴。我等今者作何方便得免斯苦。是時父母以憂苦故。厭己身命欲自殞滅。時彼商人既聞父母憂惱如此。即便還家向彼父母哽然而住。父母忽見其子。頓失前怒即同謂言。我子何能受斯病苦。我聞是事恐汝命終。汝今既來寬我憂慮。時彼商人告父母言。我身與心苦惱如是。支節痛逼命將不救。何以故。我於今時眼不欲視。耳不欲聞。心識迷悶眾苦所集。設使父母如何救護。父母告言。我子於此勿生怖畏。汝命未盡我皆救汝。汝今苦惱必是虐疾。心識迷亂妄有所見。時子答言。我非虐疾亦無所見。諸可愛境皆不現前。唯見死苦大可怖事。定趣命終無能救者。父母告言。我子所苦。多是天神所持。世間諸有被執持者。皆詣天祠以求救護。若如是者方得脫免。子言可爾。是時父母持以妙香即詣天祠。既至彼已告守門者。引至天前焚香啟願祈求悔謝。時守門者謂父母言。汝若欲子病得脫免。天神歡喜。當設祭祀必獲如意其所祭物。法應當須斷一人命。及一缽戌方名為祭。是時父母聞彼言已共相謂言。我今若不祀彼天神。我子何由得免斯苦。然我今者家復窮困。何能辦彼祭所須物。宜共還家作諸方計。既相議已即便還家。盡其家中一切所有。而為貿易得一缽戌。復共出捨詣一富人作是告言。我今求貸黃金少分。當期十日即便歸還。若違是言過十日者。我皆以身為君婢僕。作是言已富人即與。時彼父母既得金已不復還家。即持是金而得一人。其所鬻人不知何作。即隨其主詣彼天祠。至天祠已謂守門者言。我等今者持所祭物來祀天神。守門者言。汝當隨意。時彼父母於天神前焚香啟願作如是言。願我此子病苦得免。天神歡喜。言已即時以所祭人及彼缽戌。自手斷命而為祭祀。其所祭人當斷命時。既被持縛無所能避。唯念諸佛一稱是言。那謨沒馱耶。言已命斷時彼天神受其祭已誑父母言。汝子所疾是我所執。我今放捨令子得脫。是時父母聞其言已。歡喜踴躍拜謝而出。父母相慶互相謂言。我子從今既得病癒。又復決定而得長命。我等今者雖復無金。可還富人當如本言。為彼婢僕而無所恨。是時父母方共言議。未及還家忽逢人告。子命已盡。時彼父母一聞是言。生大苦惱俱死躄地。佛言藥王軍。我觀世間愚癡異生惑業所纏。不善知識共相集會。互為衰損亦復如是。此等異生身壞命終墮於惡趣。受大苦惱無能救護。   藥王軍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祀天神者。此等異生死墮何處。佛言藥王軍。止不須問。藥王軍復白佛言。世尊。我等眾中有樂聞者願佛為說。佛言藥王軍。汝今當知。時彼父母既命終已。俱墮眾合地獄受大苦惱。時彼子者墮炎熱地獄中受大苦惱。彼天祠中為守門者。以導引故見作隨喜。命終已後墮阿鼻地獄受大苦惱。藥王軍復白佛言。世尊。彼所祭人當生何處。佛言藥王軍。此人命終生三十三天。六十劫中受勝妙樂。藥王軍復白佛言。世尊。此人以何因緣得生於彼。佛言藥王軍。此人臨命終時。純善相應發淨信心。歸依如來一稱那謨沒馱耶故。是人即為深種善根。又復於八十劫中得宿命智。在在所生離諸煩惱息一切苦。   爾時藥王軍菩薩前白佛言。世尊。諸有眾生。樂欲趣證涅盤法者。當修何行。佛言藥王軍。當修精進行勇猛堅固。藥王軍言。雲何名精進行。又於何處而能發起。佛言。精進行者。於諸果法而不懈退。是名精進行。精進處者。所謂預流果名精進處。一來果名精進處。不還果名精進處。阿羅漢果名精進處。緣覺果緣覺智果名精進處。菩薩果菩薩智果名精進處。藥王軍。諸修菩提者。於如是等處。而能發起廣大精進。   爾時佛告藥王軍菩薩言。我念往昔。於一時中有一摩拏縛迦。於平實地纔種一樹。即生芽莖枝葉華果光潤可愛。其樹盤根廣一由旬。於少時間悉皆具足。次復有一摩拏縛迦。寄前樹側亦種一樹根纔置地。忽為大風之所偃拔。芽莖枝葉尚不能生。況復華果而能成就。彼次種樹人見是事已。即移其樹欲種他處。是時先種樹人作如是言。雲何於我平實地上而致破壞。彼次種樹人言。我今自為移所種樹。非特破壞汝平實地。如是往來互相諍競。是時有人潛告於王。王既聞已敕令往捉。使者奉命奔至於彼。時二諍人各大驚怖。使者執持來至王所。是時王問彼二人言。汝等何故互相諍競。先種樹人具如實說。次種樹者作如是言。大王當知。我為自無地土種植。暫於此人借地種樹。我所種者為風所拔根不能固。至於芽莖枝葉華果皆不能生。此人種樹於少時間即生芽莖。枝葉華果悉皆具足。又復盤根一由旬量。我見是事內自羞愧。即移其樹欲種他處。彼獲如意而復生瞋。以是緣故共相諍競。願王察我無賜罪罰。時王即敕召集臣寮。是時諸臣寮等有三十俱胝。聞王有命齊至王所。俱白王言。有何宣令。王言。汝等當知。今我國中適聞一事甚為希有。此有一人纔種一樹。於少時間即生芽莖。枝葉華果悉皆具足。又復盤根一由旬量。汝等頗曾見是事不。如我所見諸有樹木。開華結果極甚疾者。亦半月分。或一月分。今此樹者昔未聞見。汝等雲何。是時臣寮中。有一人前白王言。我於是事亦未決定如實可信。如王所說我亦生疑。願王更召此種樹人。審諦而問知其實不。王即宣召先種樹人而復問言。汝所種樹於少時間開華等事當如實不。汝若虛妄我必罪汝。時彼人言。王如父母能生於我。我今對王何敢虛妄。願王無疑是事誠實。王言。我昔未聞況復能見。我於是事如何生信。是時彼人復白王言。大王若或不信。願王詣彼親自觀察。時王即與三十俱胝臣寮同詣樹所。既至彼已即見其樹枝葉滋茂果實繁多。見已生信歎其希有。王時於彼亦種一樹。亦不即生芽莖枝葉況復華果。王既見已慚對臣寮。生大瞋恚即敕令伐。彼先種樹諸力士等。鹹遵王命持斧競伐伐一樹時有十二樹同時復生。七寶莊嚴廣大殊妙。時王見已轉復生瞋。又敕令伐如是等樹。時諸力士又共持斧伐十二樹。伐此樹時是處復有二十四樹同時還生。彼一一樹枝葉華果轉復繁茂。又復皆有一命啄鳥遊戲其上。眾色嚴身音聲清妙。時王見已復甚瞋恚。自索一斧欲斷一樹。斧所及處甘露流溢。時王見已便生信悔。敕令召彼先種樹人。是時此人先被持縛。今方得解奔詣王所。王復問言。汝何緣故始種一樹。即生芽莖枝葉華果。我令伐已生十二樹。七寶莊嚴廣大無比。如是又伐即復又生轉倍於前。異鳥奇音甚為希有。我亦種樹不即能生。況復華果莊嚴等事。是義雲何汝當實說。彼人答言。大王。是我福德力之所致故。如是又言。大王。是我福德力之所致故。時諸臣寮聞是語已。皆大瞋怒鹹作是念。如何此人對王自矜我福德力。即共責彼而作。是言。汝愚癡人如何對王自矜福德。若如是者汝莫勝王或與王等。爾時彼人向諸臣寮。稽首恭敬說是伽陀。  我不樂王位  廣集諸財寶  久發最勝願  成佛二足尊  我至涅盤界  而不住寂滅  以方便願力  出現於世間  說法度眾生  鹹令至彼岸  離縛而自在  得最上安樂  我以宿業故  今被王持縛  勝願力既然  我業盡銷滅   爾時復有二十四俱胝金啄鳥。飛於空中出清妙聲奏諸音樂。是時復有三萬二千妙寶樓閣同時出現。一一樓閣其量高廣二十五由旬。彼樓閣間一一別有二十五俱胝金啄鳥。翔集其上說是伽陀。  大王何故起噁心  伐彼可愛即生樹  佛神力故剎那間  二六倍等復生長  王以我心亦種樹  不生芽莖及華果  見如是事信不生  徒增煩惱起瞋恚  王善力故後生信  當來定獲最勝果   爾時王言。空中聲者是大賢善。我本何心故生破壞。我今已信深自悔責。時王又聞空中作如是言。大王。彼先種樹者。即當成佛出現世間為天人尊。王即仰問空中賢者。彼次種樹人。以何緣故種樹不生。空中答言。大王當知。此人廣造罪業無少善根。以是緣故一切破壞。爾時彼王以善根力久成熟故。得見如是希有事已。又聞空中如是言等。發起增上最勝善心。是時即得安住十地平等善法。彼三十俱胝臣寮。亦以善根成熟力故。亦復安住彼十地法。   爾時藥王軍菩薩。聞佛世尊作是說已。生大歡喜歎未曾有。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昔時王等以何緣故。即得安住彼十地法。佛言藥王軍。彼王與臣。諸佛如來久已授記。皆得成佛。藥王軍當知。彼所種樹皆是諸佛神力所現。我於今日復現是事。與彼昔時等無有異。   爾時世尊於眾會中。從其面門放大希有八萬四千淨妙光明。彼一一光各有無數百千種色。所謂青黃赤白紅紫碧綠。如是等種種色光。普照無邊諸世界已。其光旋還右繞佛身。復從世尊頂門而入。   爾時藥王軍菩薩。合掌恭敬禮世尊足。而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放是希有廣大光明普照世界。若無因緣。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不放光明。願佛慈悲略為宣說。   佛言藥王軍。汝今見彼隨方來者。諸世界中無數人眾。鹹來集此大眾會不。藥王軍言。不也世尊。我今不見。佛言。汝當審諦重複觀察。   爾時藥王軍菩薩承佛聖旨。四方上下皆悉觀察。即於東方見一大樹殊妙莊嚴。其量高廣七千由旬。有二萬五千俱胝人眾。周匝圍繞入佛會中。於佛世尊不伸問訊亦無所說。寂然無聲住佛一面。南西北方上下方等亦復如是。爾時藥王軍菩薩見是事已。前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欲伸請問。願佛世尊為分別說。佛言藥王軍。汝今有疑恣汝所問。我當為汝一一開示。是時藥王軍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今此四方上下世界。一一大樹有諸人眾。周匝圍繞來入會中。寂無言說各住一面。何因緣故其事如是。佛言藥王軍。汝今欲知其事因緣。自可往彼隨方世界一一親問彼佛世尊。必當為汝如實宣說。藥王軍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旨今當自往隨方世界問彼世尊。然我以何神力而能往彼。佛言。汝當以自神力往諸世界。吾復為汝神力加被。藥王軍菩薩即於會中。繞佛三匝已隱身不現。從是東方過九十六俱胝世界。到一世界名為月燈。彼有佛名月上境界。十號具足。有八十俱胝大菩薩眾圍繞說法。藥王軍菩薩既到彼已。即時頭面禮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彼佛言。世尊。我於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見此東方。有一大樹殊妙莊嚴。其量高廣七千由旬。有二萬五千俱胝人眾。周匝圍繞來入佛會。南西北方上下方等亦復如是。我不能知是事因緣。化主釋迦牟尼佛。遣我來此自問其故。唯願世尊為決所疑。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告藥王軍菩薩言。善男子。彼佛會中所來大樹廣大殊勝。能於彼方施作佛事。彼諸人眾從樹所生。為顯諸佛神通力故。   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世尊。是事希有我昔未聞。況復能見。又復世尊。今此會中無數人眾住世尊前。周匝圍繞無空隙處。此諸人眾僅容其身。皆不能見彼二手臂。是事雲何願佛為說。彼佛言。善男子。此諸人眾若行若住。或復屈伸皆悉無礙。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世尊。我所未了是義雲何。彼佛言。善男子。汝今樂見此諸人眾伸其臂不。藥王軍菩薩言。我今樂見願佛顯示。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即於會中舒金色臂普示大眾。是時在會百千俱胝人眾。即各一時亦舒一臂。一一皆雨無數百千種香。所謂塗香末香等供養於佛。是時彼佛告藥王軍菩薩言。善男子。汝今見此人眾各舒一臂雨眾妙香供養世尊如是事不。答言已見。彼佛言。善男子。汝今當知。此諸百千俱胝人眾。皆是化生如夢所見。   爾時藥王軍菩薩見是事已。即白彼佛言。世尊。此諸人眾於須臾間各舒一臂。尚能雨彼無數妙香。何況盡令舒其二臂。雨是香等倍復甚多。彼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此等類皆是如來神力所化不可限量。諸眾生界亦復如是。若生若滅如夢如幻。一切有為皆無實法。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世尊。諸眾生類有初生者。有久生者。彼佛言如是。藥王軍菩薩言。不知何者是名初生。又復何者得名久生。彼佛言。今此會中百千俱胝人眾。適舒一臂各雨香者是為久生。彼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從樹生者是為初生。藥王軍菩薩重白彼佛言。世尊。我今於此而欲復見彼初生者。願佛顯示。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即時復舒右臂。是時四方有百千俱胝人眾。上方下方亦各有二十五俱胝人眾。同時而來入佛會中。亦復於佛不伸問訊亦無所說。寂然無聲住佛一面。是時藥王軍菩薩前白彼佛言。世尊。雲何是等無數人眾。於剎那間來入佛會。亦各寂然住佛一面。彼佛言。善男子。此諸人眾是初生者。不知生法。不知滅法。亦復不知老病死憂悲。愛別離。怨憎會等如是諸法。亦復不知苦及苦受不從苦生。於一切法非所修習。非所了知。雲何於今能有所說。是故各各寂然而住。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世尊。如佛所說。此諸人眾是初生者。不知此等從何所來。於一切法皆不能知。彼佛言。善男子。此等眾生非業報生。非諸功巧所能造作。亦不由彼父母緣生。不從諸受相應所生。亦非過去業因緣生。亦不思念苦受等想。生已無住從如是來故無所說。乃於諸法不能了知。亦復不生我我所想。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世尊。此既名為初生者。為從何生。復從何滅。彼佛言。善男子。如佛所生彼如是生。如佛所滅彼如是滅。善男子。譬如有人違背王法。為王繫閉久處牢獄。而彼獄中極甚黑闇。不為日光所能照燭。受大苦毒多生驚怖。是時其獄忽為火焚。四面熾然人皆驚喚。彼所繫人尚未能出。時王聞已即遣力士。作諸方便令救。是人既得離彼獄火難已。而見於王王言赦汝。自今已往莫復更作如是罪犯。若更作者為彼繫縛無有出期。善男子。如來亦復如是。已斷貪瞋癡等一切煩惱。圓滿一切出世善法。又能息除一切病苦。復以種種大悲方便。於六趣中救度一切受苦眾生。一一皆令離諸纏縛。如彼日光破諸冥闇。滅諸罪垢生善作意。善男子。若久生。若初生。一切眾生皆令解脫。是時彼佛說是法時。空中有聲說是伽陀。  如來大悲者  處清淨剎中  從善法種生  因果無所失  佛境界清淨  開微妙法門  以大悲方便  度諸眾生類  次第而開導  皆令至涅槃  常寂靜世間  諸所作無染  自從無始劫  若久生初生  三界六道中  無數眾生聚  佛悲願力故  鹹歸解脫門  若世出世間  普得大利樂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即於會中放大希有淨妙光明。於其光中出廣大聲普震十方。復於聲中出如是言。善哉諸佛神通力。善哉妙法功德力。善哉和合大集會。種種神變不思議。善哉宣說妙法門。一切眾生得利樂。   爾時藥王軍菩薩見大光明。又聞空中作如是聲。稱揚讚歎合掌恭敬。禮彼佛足前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放是光明。彼佛言。善男子。汝今見此會中諸初生者不。答言已見。彼佛言。善男子。此諸人眾根緣成熟。即於是日聞我說法。一一皆當圓滿十地。   爾時藥王軍菩薩即從座起。踴身虛空高八萬由旬。是時復有八萬俱胝天人。於虛空中雨諸妙華供養彼佛。時諸初生者。各各恭敬頂禮世尊。是時十方有諸菩薩。乃至一切龍神夜叉等又悉雲集。時藥王軍菩薩於虛空中合掌。一心而向彼佛說是伽陀。  善哉佛神力  放光出大聲  三千世界中  無有不聞者  三十二地獄  受苦諸眾生  得聞是音聲  苦惱皆停息  三界諸天眾  亦聞是音聲  各起恭敬心  歡喜而稱讚  三千大千界  普聞廣大聲  以佛大神通  皆六種震動  三萬俱胝數  大海諸龍王  聞是大音聲  皆來至佛會  三萬俱胝數  諸囉剎娑王  聞是大音聲  皆來至佛會  二萬五千數  俱胝必隸多  聞是大音聲  皆來至佛會  毘沙門宮內  無數諸夜叉  聞是大音聲  皆來至佛會  十方諸世界  有百千俱胝  菩薩以神通  皆來至佛會  月上境界佛  為初生眾生  欲說妙法門  是故皆雲集   爾時藥王軍菩薩。說是伽陀已。從空而下住立佛前。合掌恭敬白彼佛言。世尊。今此會中諸來菩薩。乃至一切龍王鬼神皆已來集。各各樂欲聽佛說法。今正是時願佛為說。彼佛言。善男子。汝今當知。此初生眾已得遠離一切罪業。梵行具足得大總持。一切善法皆已圓滿。我今為彼說大法蘊時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世尊。此諸大眾渴仰欲聞。願佛為說。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24 大集會正法經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五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告藥王軍菩薩言。汝等當知。一切眾生有身皆苦。生老病死憂惱悲痛。怨憎會。愛別離。所欲不成就。如是等法悉皆是苦。逼迫眾生不能解脫。此一切苦甚可怖畏。而諸眾生於是苦義不聞不知。爾時會中諸初生者。聞佛說是諸苦法名。即皆合掌前白佛言。世尊。我等樂聞此諸苦義願佛為說。佛言。諸善男子。非唯汝等樂聞。一切眾生皆亦如是。諸初生者復白佛言。世尊。所言死者其義雲何。佛言。諸善男子。所謂識滅身壞故名為死。一切眾生命欲終時。有三種風而來破壞。所謂滅識風。動轉識風。起識風。此三種風。眾生命欲盡時。令識散滅動轉改易。諸初生者言。世尊彼滅識風。雲何能令眾生識滅身壞。佛言。彼滅識風復有三種。所謂刀針大力。由是三種能滅其識。識既滅已身即破壞。諸初生者言。世尊。雲何名身。佛言。身者所謂如幻如焰。又如重擔。復如涎洟腐爛等物。諸無智者不能覺了。生為大苦由生發起。緣法聚集命根連持。而無其實非愛相應。如是等法假名為身。諸初生者言。世尊。雲何名命。復何名滅。佛言。識所連持是名為命。業報衰謝識法離散。命根斷絕身份破壞故名為滅。諸善男子。我今復為汝說身份所有。當知人身諸分筋脈有一俱胝數。有八萬四千毛孔。有千二百身份支節。有三百八身骨。此等共成人身。復有八萬四千族蟲。如是生類同依人身。於人身中晝夜□穰□□□騫訟□□詣陵騫□橚觔□□□聾□□□□□□□椸□餺□稀埤□□□□□□□□□□□□□好□□□□□襾送□□□□□□□□□□□□□駔□□□辰□飀□□□□□褙□□□訟□E□旅瞗慼慼慼慼慼樅□□E□□□檢□祤通榳姛觺□僚埤□□□□姚椸□□檢□婠通婁奪□□□□□□□□□榃□觔切□□□檢□□^□□□□□飀□襖□祭□□送□□陋□礸□埤□饖□娭褾槂□餡□聾褓□□□□D露□媸O嬪□切□□□□□椸□□□□□□□□O嬪□□□娭□□□□□□□嬪□□吝騋檢□誇□漏□禰X□□□□□椸□}□□飀□稫覃□□踐y□□□娃□□轢覭□□□□碌楋□婛□漅遄慼樟C楖□□□□□飀□□送橖□覜騋榳埤□□□矩K□□□□□□褸□j□祜□妓□□□稿□□□□□□飣祋□□□□妖□襦□□姪襉E□衛矷摯鞢慼慼樟C樏□襡檳騰□□□□奅穆□埤□□□□楏□□z□z□□□榆Q□□禸姪襛□j□□菉□□蓼□□□E□衛矷j□□□□露□祖□□□□□□□祤禳姎□□E橖□□誇□衛矷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槽]觀□□□飯□□□□□  如來出世間  擊廣大法鼓  開微妙法門  令一切趣入  廣度諸眾生  歸涅盤寂滅  汝今見是事  何不起精進   爾時彼人亦說伽陀。答善知識言。  若愚癡無智  復會遇惡友  廣造染法因  謂貪慾等事  起我見增盛  破和合僧伽  毀壞於塔寺  不深信三寶  但造眾惡業  不作善因緣  於一切時中  常生諸過失  惱亂於父母  不生孝敬心  出非法語言  輕謗諸賢善  造此惡因故  必墮地獄中  自受苦惱身  無能救護者  可畏與眾合  炎熱及阿鼻  如是諸獄中  展轉受諸苦  從是大獄出  復入小獄中  謂刀兵蓮華  受苦而相續  如是大小獄  有無數眾生  隨自業因緣  輕重而受報  或百劫千劫  或復更長時  惡業繩所纏  無由能解脫  彼刀兵地獄  縱廣百由旬  不見彼獄門  唯諸受苦者  百千俱胝數  劍樹與刀山  驅彼罪人登  身份皆斷壞  暫時雖死滅  復被業風吹  即時還復生  而受諸苦惱  地獄無邊際  眾生亦無窮  以惡業因緣  相續不間斷  我造諸惡業  定墮彼趣中  善知識今時  聽說所造業  我曾起貪心  廣造於舍宅  彩畫復雕鏤  金寶以莊嚴  復置諸園林  倉庫及產業  畜牛馬生類  皆以為資具  父母及眷屬  內外數甚多  奴婢與妓人  其數無有限  常令於晝夜  動種種歌音  但縱己樂心  不念於他苦  恃彼不富貴  作種種莊嚴  凡所受用物  悉金銀珍寶  以香水澡沐  復塗諸妙香  龍腦與栴檀  及彼麝香等  香水澡沐已  次第而嚴身  手釧及指環  皆用珍寶作  以真珠瓔珞  而為項莊嚴  最上好真金  復為耳璫等  身份莊嚴已  頂戴諸妙華  蘇摩那瞻波  及諸異香者  復著妙好衣  謂最上細□  鮮白復清潔  皆妙香所薰  飲食最上味  甘美復馨香  侍者供所須  暫無飢渴想  地敷好茵蓐  履踐而遊行  左右有侍人  自在復尊貴  如是廣嚴飾  而愛樂其身  常保惜護持  不生破壞想  既富樂具足  餘復無所思  恣其染慾心  造不善過失  眼貪於色境  諸根亦復然  彼為過失因  自不能覺了  見聞覺知處  諸煩惱隨生  於順違境中  起貪瞋癡法  柔軟等諸觸  觸身心起愛  彼愛想既生  諸罪業皆作  我曾於一時  無故害有情  以箭射鹿身  令彼命斷滅  但取其肉食  不念後世中  果報自當受  誰人能代者  我愚癡無智  但資養其身  一日死苦來  識滅身破壞  唯集諸苦惱  無一可愛心  父母及諸親  相視不能救  良醫妙藥等  亦唐設其功  徒增悲惱心  無救濟方便  我若命斷已  棄於屍陀林  為鳥獸諸蟲  充足而食噉  一切無所有  空幻法現前  諸境悉皆空  唯果報不失  是時無所託  唯善法可依  如我造惡因  當墮於地獄  廣積罪業蘊  後苦惱隨生  於彼三世中  破壞善法種  受想行二法  以諸觸為因  觸故諸愛生  而成憂苦縛  善法如良藥  能治貪愛心  貪等既不生  諸惡不能作  我實無福慧  虛受於人身  佛宣方便門  佈施持戒等  我不能自作  不隨喜見聞  正法不能聽  愚癡日增長  無明等煩惱  隨轉而無窮  障善法因緣  何由能解脫  迷惑心散亂  無少時靜住  煩惱火所燒  受種種纏縛  於身無少樂  樂法不暫生  命將不久時  一切皆破壞  唯諸佛勝法  能救苦眾生  戒法真實門  登者得大樂  如我所造業  深自生追悔  今遇善知識  是故如實說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告藥王軍菩薩言。善男子。諸異生類臨命終時生大驚怖。苦惱其心無所救護。唯諸善法能為所依。殊勝果報而無所失。爾時彼佛即說伽陀曰。  眾生作惡業  定墮地獄中  饑時吞鐵丸  渴復飲銅汁  身出猛火焰  惡業故自燒  身份皆破壞  受驚怖大苦  彼不見樂境  不聞正法名  唯苦逼身心  一切皆非愛  眾生作善法  定生善趣中  善知識會遇  勸導修善法  發生正信解  具戒慧多聞  諸煩惱滅除  而成正等覺  精進行最上  佛出世所宣  策發諸善根  不生於退屈  慈悲真梵行  攝一切眾生  自利復利他  皆令得解脫  善男子諦聽  佛所說真實  出微妙法音  令一切調伏  大悲心為父  菩提心為母  善法為知識  能救護眾生  正覺出於世  說最勝法門  方便化眾生  令住寂滅地  佛為大悲者  最上世間尊  普觀諸有情  等同為佛子  平等無有二  使一切歸依   爾時彼佛說是法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時藥王軍菩薩合掌恭敬白彼佛言。有何因緣大地震動。願佛慈悲當為我說。彼佛言。善男子。汝當四方觀察有何所見。是時藥王軍菩薩承佛聖旨。即時四方觀察。見此大地震動。於少時間而復破裂。有六十五俱胝人從地而生。   爾時六十五俱胝初生者。即皆合掌俱白佛言。我等從何所生。佛於會中指前初生者。告彼從地生者言。諸善男子。汝等見此諸人眾不。答言已見。佛言。如彼所生汝等亦然。從地生者又言。此諸人眾當應滅不。佛言。如是如是。彼等皆滅。諸善男子。非唯此眾。一切有情悉皆歸滅。是時先在佛會諸初生者。各起合掌白彼佛言。世尊。如佛所說生死二法。我等厭患非所愛樂。佛言。汝等既能厭患生死。雲何不能發起精進。此諸初生者又白佛言。世尊。我等於如來前聽受正法。見此菩薩聲聞大眾。有大神通威德具足。是我所樂。我等亦欲趣進修習遠離生死。   爾時藥王軍菩薩復見有諸從地生者。即時與五百大菩薩。各各以自通力於其會中。又復踴身虛空高二萬由旬。於其空中或現經行相。或現跏趺相。或現師子王步相。或現象王步相。或現諸異獸等步相。現如是等諸相已。復於空中作諸神變。時此菩薩等各有身光。於虛空中如百千俱胝日月光明。   爾時諸從地生者俱白彼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有是廣大光明。及於空中現諸神變希有等事。佛言。諸善男子。汝等見諸菩薩住空中不。答言已見。佛言。此大光明是諸菩薩各各身光。此諸菩薩一一皆能現諸神通變化等事。是時藥王軍等諸菩薩眾。即於空中出微妙聲。俱白彼佛言。願佛慈悲為諸眾生宣說法要。若天若人得聞法者。皆得最上利益安樂。我等今時皆是如來大悲方便。精進願力所建立故。願佛於今顯法光明普照世間。作是言已俱從空下住於佛前。彼佛告藥王軍菩薩言。善男子。汝今見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不。藥王軍菩薩言。已見世尊。然今我等不能了知。以何緣故有如是事。又復我今有少疑惑。欲問世尊願為開決。彼佛言。善男子。汝今有疑恣汝所問。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等事。我當為汝一一如實分別演說。藥王軍菩薩白彼佛言。世尊。今此會中何故有八萬四千天子眾。八萬四千俱胝大菩薩眾。一萬二千俱胝龍王眾。一萬八千俱胝部多眾。二萬五千俱胝必捨左眾。以何義故如是等眾其數甚多。彼佛言。善男子。汝今當知。此諸大眾俱來集會。皆是於此聽佛說法。即於是日獲大利樂永出輪迴。又復其中有得安住十地法者。有得安住涅盤界者。有得解脫老病死苦住安樂法者。有得解脫煩惱縛者。有得深入佛正法者。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世尊。如來善為一切眾生作諸善巧。方便事業隨順攝化。雲何是中而無懈倦。彼佛言。善男子諦聽。如來起大悲心設諸方便。普攝有情皆令解脫常無懈倦。但諸異生愚於善法。雖遇如來不能親近。聽受修習不求解脫。善男子。如來今日於大眾中吹大法螺。擊大法鼓。出大法聲。演大法義。若天若龍。乃至八部四眾。及諸初生者。如是一切大眾。鹹於今日得大總持。圓滿善法安住十地。普獲利樂一切。皆是如來神通方便所作。令諸眾生住精進地。得法具足如佛世尊。   爾時六十五俱胝數中。有五千初生者。俱從座起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有身而為重擔。深為大怖何由解脫。又復一切眾生處輪迴中暫無寂靜。所欲礙心不能了知。住黑闇地不能明瞭。唯願世尊。攝受我等及諸眾生。施以無畏令得安樂。勸請世尊宣說妙法。令諸少慧眾生增長正慧。苦惱眾生皆得解脫。世世所生見佛聞法。   爾時藥王軍菩薩向彼初生者。說是伽陀曰。  汝等樂欲聞正法  先須飲食資身命  後起無畏廣大心  深得最上妙法味   彼初生者亦說伽陀。答藥王軍菩薩言。  汝尊者大智  善調寂諸根  有廣大名稱  一切皆愛敬  已圓滿善法  一切無不知  雲何作是言  飲食資身命  如我等意者  飲食為過因  食已於腹中  成種種雜穢  雖增長色力  而惡法隨生  三塗惡趣中  當生大怖畏  諸眾生罪業  皆從飲食生  所有貪愛心  由飲食所起  世間愚癡者  生種種貪心  營廣大田園  舍宅樓閣等  諸妙好服飾  及最上莊嚴  眾妙寶七珍  真珠瓔珞等  像馬及車乘  奴婢數甚多  富貴雖暫時  終歸無常法  如其壽命盡  流轉諸趣中  正法不能聞  善知識遠離  假使四大洲  為彼轉輪王  七寶皆具足  圓滿千子眾  富貴大自在  勇猛復威嚴  一切所歸依  悉恭敬稱讚  盡一生勝報  是等亦無常  彼壽限既終  善惡業隨受  雖富有珍寶  勇猛大威德  壽命若盡時  自力不能救  尊者如我說  一切無所依  唯諸佛如來  是真所歸仗  如父復如母  能養育出生  平等而愛憐  一切皆如子  譬日月光明  普照諸冥闇  所有輪迴苦  斷滅令不生  拔彼煩惱根  使離諸怖畏  普令有情類  證無上菩提  宣說正法門  令住不退轉  世間飲食等  無利生過失  不得生諸天  非為可愛果  於世間無樂  當招極苦報  損減於壽命  造不善業因  生富樂貪愛  不能了無常  不造最勝業  不了知妙法  不念離過失  不住寂靜心  壽命既盡已  諸趣受諸苦  無常杖所打  五欲繩所縛  苦惱而轉增  業報不能脫  過去業所照  無救無所依  當識法滅時  徒增悲惱怖  我寧以珍寶  金銀及玻璃  廣施一切人  終不生吝惜  我寧以身力  為他人僕使  設經彼長時  終不生疲倦  若起貪愛想  廣集諸珍財  及飲食上味  我即生怖畏  願尊者諦聽  如我等所言  假使彼諸天  受勝妙樂報  以諸妙寶器  盛種種上味  甘美復馨香  食者生適悅  益天人身份  色力及威力  彼受報若終  一切皆非實  以是故我等  不愛樂飲食  唯樂正法門  求解脫眾苦  遠離貪愛縛  得自在無礙  歸依佛世尊  大仙真聖者  汝尊者大智  我恭敬頂禮  具廣大慈悲  眾生皆樂見  汝名字何等  願尊為我說  若見聞隨喜  得諸根清淨   爾時藥王軍菩薩復說伽陀。答初生者言。  汝今欲聞我名字  彼一切名唯佛知  百千俱胝眾初生  彼名一一佛能了   彼初生者。又說伽陀曰。  我曾從佛親聽受  初生久生一切名  唯汝名字最甚深  未曾聞佛為廣說   是時藥王軍菩薩復說伽陀。答初生者言。  當知我名字  號為藥王軍  妙藥救眾生  是故得其號  一切眾生類  種種病所纏  我以方便門  隨順而救濟  貪為病最大  惱害於世間  由此病為因  而生諸過失  瞋病如大火  焚燒寂靜心  唯甘露法藥  能除諸苦惱  癡病大可怖  覆沒智慧心  死墮惡趣中  不得聞正法  由此三種病  展轉諸病生  益愚癡闇冥  我皆施法藥  普令離過失  滅一切業因  息苦惱不生  永絕諸怖畏  既得離諸病  速見正覺尊  因我妙醫王  應病而授藥  一切有情類  常為火所焚  熾然不能息  轉生諸苦惱  貪慾為重擔  無有解脫時  瞋癡法亦然  展轉增過失  雖常負重擔  不求解脫門  復不念無常  不思出離道  煩惱業隨逐  苦惱亦不知  眾病逼其身  不能求妙藥  由無明因故  諸行即隨生  行等法既起  貪愛生過失  諸行不究竟  一切法皆空  無智不能知  無由生正念  不修寂靜行  識滅苦惱增  經無數劫中  不能得解脫  佛出現於世  為彼天人師  如父母愛子  開示正覺道  復雨大法寶  普濟諸群生  除彼邪智人  不攝受正法  發菩提心者  得入正法門  了一切行空  於空亦無礙  若了空無我  一切無所依  諸煩惱亦空  遠離諸過失   爾時諸初生者。復說伽陀言。  菩薩大悲者  普救諸眾生  精進大醫王  長時無懈倦  念彼輪迴苦  以功德攝持  我諦信歸依  起勇猛精進   爾時藥王軍菩薩。復為說伽陀曰。  汝等今當知  佛為最上尊  世間出世間  福智皆具足  具三十二相  及眾好莊嚴  以最上大悲  廣度諸群品  佛威容高顯  猶如妙高山  智慧無有窮  復如彼大海  善開諸方便  隨順化眾生  瞻禮與歸依  皆得安樂果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出如迦陵頻伽清妙音聲普聞十方。又從面門出八萬四千種種色光。所謂青黃赤白紅紫碧綠。如是光明廣大熾盛。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三十二大地獄。蒙光所照皆悉破壞。諸天宮殿光所照處廣大明耀。如是光明。照於三千大千世界已。復於光中。出一切眾生所有樂具現於虛空。作如是變化已。其光旋還繞佛七匝。復從彼佛頂門而入。爾時藥王軍菩薩復從座起。合掌恭敬白彼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如是重複放大光明普照世界。爾時彼佛告藥王軍菩薩言。善男子。我於今日作大佛事。今此會中有諸眾生得大利樂。以是緣故重複放光。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我有所疑欲當請問。唯願世尊為我開決。彼佛言。善男子。如汝所疑當恣汝問。藥王軍菩薩言。世尊。何故此會諸初生者。世尊為現種種希有等事。復為宣說微妙法門。諸久生者。雲何世尊不皆如是。豈此等類於佛正法不能了知。彼佛言。善男子。汝今何故作如是言。於如來前而伸請問。此不得名柔順等語。何以故。如來於諸眾生平等化度。隨順方便而為說法。諸有聞者皆獲利益。具足得入諸總持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爾時虛空中復有無數廣大殊妙七寶樓閣現於佛上。是時彼佛告藥王軍菩薩言。善男子。汝今見此殊妙樓閣不。藥王軍菩薩答言。已見世尊。彼佛言。汝今當知。此等皆是諸初生者所共變現。何以故。此諸初生者。皆於是日圓滿一切善法。又復我於今日擊大法鼓。有無數天人得法具足。無數地獄眾生得離苦惱。復有無數眾生。暫生正念歸依佛智皆得解脫。彼佛說是語時。會中有九萬九千俱胝久生眾生。證得須陀洹果得法具足。斷除業障遠離眾苦。如此等類皆從如來正法出生。   爾時東方有五十俱胝殑伽沙數諸菩薩眾來入彼會。南方有六十俱胝殑伽沙數諸菩薩眾來入彼會。西方有七十俱胝殑伽沙數諸菩薩眾來入彼會。北方有八十俱胝殑伽沙數諸菩薩眾來入彼會。下方有九十俱胝殑伽沙數諸菩薩眾來入彼會。上方有百俱胝殑伽沙數諸菩薩眾來入彼會。是時藥王軍菩薩白彼佛言。世尊。雲何虛空周匝皆作赤黑二色。彼佛言。善男子。汝今不知如是因緣。答言世尊。我不能知。彼佛言。唯佛如來而自知察。善男子。汝今當知。諸方世界各有若干俱胝殑伽沙數諸菩薩眾來入佛會。如是諸菩薩眾隨方來已。從空而下住立佛前。禮彼佛足各住一面。是時藥王軍菩薩白彼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又復有此大菩薩眾而來集會。彼佛言。善男子。此諸菩薩大眾集會。皆以初生者為緣而起發故。彼佛作是言時。所有會中諸初生者。即時皆得諸法具足安住十地。又復彼佛會中無數修菩薩行者。皆得安住諸菩薩法。得大神通見聞隨喜。一切眾生皆獲利樂。諸有已住菩薩地者。不復退轉增勝堅固菩薩行法。佛說此經已。普勇菩薩等諸大菩薩。阿惹憍陳如等諸大苾芻。乃至世間天人阿修羅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