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44 勝鬘寶窟   No. 1744 [cf. No. 353]   雕勝鬘寶窟敘   原夫。所謂一乘之大車者。則是法王之寶輅也。是以萬德珍琛。以校嚴其高廣。四辯鈴鐸。以縣列其旁邊。欄楯總持。幰蓋悲捨。禪綩以蓐。寂枕以休。華纓嚲垂。四來舉足歸仰之喜。寶繩絞絡。群黎寧有愛見之愆。儐則駢田奉崇。牛則□□□□埤□□□椸□□□□□聾榖□□許觲Y□□□聾槱□□奅檻□飀□奅楁饓飀□□□餃□□□飭□□計y□□□埤□□□妃□□穩委玲□□□□□□婤q□□餞□□□□□□□□□檢□□□□驅訌埤□橝□見□□□□稫楯樼埤□□饋□   法王。自手擎四缽。而鹿園之教茲基。訖身臥雙林。而像喻之誥聿極。凡鸞。音興響金彩移輝。皆無非憫其嚚頑悽其矇瞍者矣爾乃妙吉遍吉之諸髦。翊輔其化。西方東方之群傑。贊成其治。以故或恩或讎。皆是益物。遭歎遭呵。總為施權。要唯所以欲令辟癡冠決嬰佩駕大輅驅廣衢者耳。茲有   勝鬘夫人者。後宮維蹤。本地誰得而測。柔淑乃質。慈悲宜應為殊。若夫踰闍信至之晨。虛空像現之日。寄緣興教。託事契機狐膽外魔。忽壞蘭儀之宣吐。獅吼了義。無畏蓮眸之照臨。實似周朝亂臣之一人。寧匪祇園影響之巨擘。其經號曰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大方廣也。夫獅子吼者。是一向記說。自非厥理之終窮。誰獲其說之決定。一乘也者。唯一佛乘。是為真實。大方便也者。為說種種。是雲權巧。蓋夫無乘而乘。乘無所乘。稱之一乘。無運而運。運無所運。即是真運。唯其無所運。是以無所不運。唯其無所乘。是以無所不乘。其非若斯妙玄指之言大方廣。將以何稱之者乎。但至理幽淵。奉之難入。茫茫歎喟。譯語古簡。讀者不進。往往惋嗟。唐初有   嘉祥藏大師者。胄遐方而誕秀。協川嶽而稟神。襲龍樹之芳猷。探鷲峰之祕旨。論鋒。共迦旃爭銳。亮軼秋蟬。智囊與舍利競儲。麗譬春鳥。蓋是滅後荃宰。法門英規者也。於是歎微言之已絕。傷頹風之不振。抗言動論。朱紫教理。發意吐語。涇渭指歸。乃造疏若干卷。顯此真詮以洞明。立言十萬餘。發茲玄旨而煥炳。未論深之者便開金藏。即亦繙之者真窺寶窟。庸非驚曉醉狂指視寶輅者耶。然夫請流吾邦。固過萬重之濤瀾。傳至今日。亦經千餘之星霜。華夏既已歸烏有之家。桑域未曾入回祿之手。雖然書寫襲祕。未澤學教之乾吭。精藍寶藏。寧息慕古之延領。矧且蒸濕恆慮。蟫蝕詎防。茲某夙奉此經。心庶湛邃。曾獲斯記。懷渙層冰。乃意既道或裡或田。何廢書肆。亦聞若樹若石。豈擇棗梨。於是躬自不量。竊企廣佈。屢事讎正。猶恐剩魯魚之塵。仍命剞劂。且喜免潦鶴之瑾。所冀者。披奉男女。同共締乎來緣。攝受仁賢。與俱駕乎一乘云爾。   元祿十六年季冬之吉沙門道空和南敘   勝鬘寶窟捲上(之本)   慧日道場沙門釋吉藏撰   此經言約義富。事遠理深。豈止勝鬘之一經。乃總方等之宗要。余翫味既重。鐩鑽累年。捃拾古今。搜撿經論。撰其文玄。勒成三軸。若少參聖旨。則福施群生。如其有差。請冥加授。    玄意有五 一釋名題 二敘緣起 三辨宗旨 四明教不同 五論經分齊   就釋名門更開三別。一立名意。二明通別。三正釋名。眾經所以立名者。然至理無名。聖人無名相中為眾生故。假名相說。欲令眾生因此名相悟無名相。如懸峰可陟。要假繩梯。至道寂寥。寔由名相。蓋是垂教之大宗。群聖之本意也。又所以立名。令依名識法。因法起行。因行得解脫果。龍樹呵五百部雲。不知佛意為於解脫故。法華經雲。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諸眾生故。又所以立名者。至人說法有略有廣。略則一題之名。廣則一部之教。演略為廣。開一題成一部。括廣為略。卷一部成一題也。又為利根人。但標一題。猶如龍樹入彼海宮。觀經題目。便能悟解。為彼鈍人。聞略題目未解。尋廣文乃悟。又為鈍根人。不能具受廣經。便略持一題為利根人堪能廣持。故明一部。又為欲簡別使眾部不同。是故諸經各題名字欲令眾生。因於眾題。各解諸法。故明一部。又欲分邪正教異內外差別故。首題名字。若韋陀廣主。謂外道經名。般若涅槃。內教之稱。亦如三墳五典。震旦俗書。大小二乘。天竺聖教。以如是等眾因緣故。是以聖教首題名也。次明立名通別門者。有人言。此經所明。章別十五。始從歎佛。終至勝鬘師子吼章。章雖十五。要分為二。前十四章。是自利行。後一利他。今言勝鬘師子吼者。是第十五利他行。一乘大方便及與方廣。是前十四自利行也。所以不次第者。彼後一章。標人樹德。標人在初。故前舉之。一乘者。即是第五。一乘大方便者。是初四章。方廣者。即是無邊聖諦等章。如此分配。謂之別也。今所明者不同斯義。一就此經難之。二用淨名經為類。一以此經難者。若言後有勝鬘師子吼章即用為題者。後立經名中。今以此勝鬘師子吼經囑汝。亦應但付囑一章經也。然後既通付一部。知今題勝鬘師子吼。亦通題一經。勝鬘師子吼既通一部。則一乘大方便等義亦同然。引淨名為類者。如維摩經。一名不思議解脫。然彼非但詺不思議品以為不思議解脫。乃是通名一部。故肇師言。此經始自淨國。終於供養。其文雖殊。不思議一也。以彼類此。故知今言一乘。非唯詺一乘章以為一乘。次明正釋名門者。今就一題。作五雙十義釋之。言五雙十義。初人法一雙。題勝鬘。謂能說之人也。師子吼已下。明所說之法。謂人法一雙。師子吼者譬也。一乘大方便方廣者法也。謂法譬一雙。一乘者謂體實也。大方便者謂權用也。謂體用一雙。從勝鬘師子吼至一乘大乘大方便。謂一經之別名也。方廣者。謂大乘經之通稱也。謂通別一雙。從勝鬘至方廣。謂所詮之理也。經者能詮之教。謂理故一雙蓋是不二而二。故開五雙。若二而不二。則十義無別。故下章雲。無異攝受。無異正法也。今次第釋之。夫道不孤運。弘之由人。斯乃法身大士。託質女形。隱跡後宮。和光同俗。欲弘風靡之化。故現妃後之形。仰請於佛。闡揚大教。是以須題勝鬘之人也。又所以題人者。一佛自說。二弟子說。三諸天說。四仙人說。五化人說。今欲簡異佛說。故題勝鬘也。又眾經標題。大明二種。一者。佛所說經。多從法為稱。弟子所說者。多從人立名。佛若從人。則諸部無別。今欲使諸部名別。故從法為名。弟子若從法。則有濫師說。今欲使師資義分。故從人。是以師從法。欲明法別。資從人。為明人異。但汎明從人凡有四種。一從能說人以受名。即如此釋經等。二從所說人而立稱。如阿彌陀佛經等。三從能問人以立名。如文殊問般若經等。四從所為人以立名。如提謂經等。今此經從能說之人立名。如前所明。又女人穢陋。兼以五礙三監。遂能弘闡一乘。使七歲以上成佛。蓋是世所希逢。宜須題其盛威德。是以首題標其人名。言勝鬘者。外國名為尸利摩羅。尸利此翻名之為勝。摩羅名鬘。鬘謂華鬘。而言勝者。一釋雲。鬘中之上。故雲勝鬘。勝鬘父母。借彼世間殊勝之鬘。以美其女。故號勝鬘也。又其人生時。人獻首飾之華。故因事立稱。波斯匿王。為無兒息。祈神請福。後忽生一女。國民群寮。皆悉歡喜。各貢上寶華。彫麗珍飾。即從此事立名。故號勝鬘也。二雲。以女比華鬘。女勝於鬘故曰勝鬘。凡有二勝。一形勝。二德勝。形勝者。女貌絕倫。華鬘不並。如世雲將華比面。則面勝於華也。德勝者。其女聰慧利根。通敏易悟。有勝世人。故雲德勝。又波斯匿王。唯生此女。王之愛惜。為光飾種胤。是女聰敏愛重。勝世寶彫飾於體。故雲勝鬘。雖因世事為子立名。冥與德合。如彼純陀父母所立名解妙義。維摩雲無垢稱。須菩提號曰空生。皆世俗立名。而冥與德合。大士亦爾。內備諸德而自莊嚴。如世華鬘用為首飾。故雲勝鬘。涅槃雲。德鬘優婆夷。故知以眾德為鬘也。古注雲。蓋法身同事之美名。攝物之麗稱也。徵之以事。四體唯首為尊。飾嚴首唯鬘為貴。比般若則證鑒居宗。暉照則備德兼美。斯乃借喻顯實。故獨標勝鬘者也。此釋意明外譬有三。一者四體。二者有頭。三者有鬘莊嚴於頭。合中。以因中諸行為四體。果地平等大慧為眾德之最。故名為頭。自平等大慧以外。餘果地一切諸德。莊嚴此慧。故名為鬘也。馥法師雲。勝鬘者。雲大士以三乘為法身。二乘冠其首飾。此意明三乘之解。猶末端嚴。一乘之慧。方為妙極故也。維摩經雲。深心為華鬘。竺道生注雲。鬘既為首鬘。束髮使不亂也。又釋深心者。深入實相之心也。所入實相。既其妙微。則徹理之心。心亦端嚴。端嚴之慧居眾善之先。猶鬘之在首。問。華之與鬘有何異耶。答。涅槃經雲。願諸眾生。皆得佛華三昧。七覺妙鬘。繫其首頭。故華之與鬘。應是二物。若如維摩雲深心為華鬘。則以華為鬘。應是一物。次論勝鬘住。舊說皆雲是法身菩薩。但解法身不同。若依智度論。六地為肉身。七地已上為。法身。什肇注淨名。大意亦爾。有人言。依地經及此經義。七地已前為色身。八地已上為法身。則勝鬘應是八地已上法身。又如淨名天女辨屈身子。舊多雲是八地法身。今勝鬘盛說。不愧於此。故知是八地法身。依法華論解觀世音品雲。知法界者。謂知法性。法性者。謂真如法身。則初地便得法身。又釋六根清淨中。地前菩薩是受於肉身。故經雲雖未得無漏法性之妙體。則知登地便證法身。攝論等意亦爾。若依涅槃經。其名曰德鬘優婆夷位階十地安住不動為眾生故。現受女身。為王后者。欲母儀四海。德範六宮。先導之以俗禮。後引之入佛慧即五生中。謂勝生身也。師子吼者。勝鬘是其舊名。師子吼是其新稱。勝鬘美其人也。師子吼者歎其說也。外國雲呵梨。此雲師子。漢書中說師子作黃色。然實應具五色。但見其黃色者耳。形容亦不過大。但以威猛能伏諸獸為獸中王。馥法師引思益經解師子吼有其多義。略說三種。一如說修行。二無畏說。三決定說。所說如所行。所行如所說。無有虛說。故名師子吼。二無畏說者。世俗雲。小聖見大聖。神氣盡矣。而勝鬘親於佛前。對於勝眾。縱任辨才。闡揚妙法。無所畏懼。故淨名雲。演法無畏如師子吼。又無畏有二。一不畏他。二能令他畏。獸王震吼亦復如是一不畏於百獸。二令百獸生畏。大士演法。義亦同然。不畏他者。勝人臨座而弘道綽然。謂不畏他也。能令外道驚愧。天魔慴懼。謂令他畏也。師子吼名決定說者。此借師子性情為喻。如師子度河。望直而過。若使邪曲。即是迴還。菩薩演教義亦如是。依究竟理說究竟教。若不究竟。即便不說。故下文雲。師子吼者。一向記說。一向記說。猶是決定說也。又菩薩說法。能上弘大道。下利群生。邪無不摧。正無不顯。故下文雲。決定宣唱一乘了義。又能摧伏非法惡人。是故名為師子吼也。又師子吼者有十一義。後當具說。次明一乘。大方便已下。明所說之法。至道無二。故稱為一。運用自在。目之為乘。依法華論。此大乘脩多羅有十七種名。第十四名一乘經。以此法門顯示如來無上菩提究竟之體破二乘非究竟故。此以究竟果德名曰一乘。下一章義亦同爾。故以汎論一義。凡有十種。法華疏內以具明之。今略敘宗要。一對昔三。是故名一。如法華雲。為聲聞說四諦。為緣覺說十二因緣。為菩薩說六波羅密。為對彼三。是故明一。故雲唯有一理。無有三理。唯教一人。無有三人。又為對二。是故明一。如法華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問。對二對三。言似相違。雲何通會。答。此猶是一義。無相違也。三是通明。二是別說。三是通明者。三中之一。即是一乘。是彼二乘故名三。言二乘者。但明三中之二。此非真實。三中之一。謂真實也。問。何以得知三中之一唯實。餘二非真。答。法華經雲。但有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二謂緣覺。三謂聲聞。故以知三中之一為佛乘也。今舉一譬示之。如人手中唯執一果。為諸子故說有三果。此是於一說三。故三是方便。亦得言唯有一果。於一果上說有餘二。故二是方便。一是真實也。所以然者。唯有一果。無有三果。而言三者。故三是方便。唯有一果。無有餘二。而言有餘二者。故二是方便也。對二對三。類亦如是。猶是一義也。此具如法華廣說。二者破三明一。昔赴三緣。權說三教。然三乘之人執為定實。今為破之。是故明一。三者會三歸一。如下文說。於一乘中開出諸乘。今會之歸一。是故言一也。四者本來無別。所以言一。如法華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法華論雲。三乘之人同一真如法身。是故言一。五者三即是一。達觀之者。體悟三即是一相。六者覆三明一。所化眾生常有三一兩緣。是以如來具有三一兩教。如二鳥雙遊。不相捨離昔為三緣。覆一辨三。今為一緣。覆三以明一也。七非三非一。歎美為一。如大品雲。諸法如中。非但無有三乘。亦無獨一菩薩之乘。故知就理未曾三一。非一非三歎美為一。所言大方便者。依法華論第十三名一切諸佛大巧方便經。天親釋雲。依此法門成大菩提已。為眾生說人天聲聞辟支佛等諸善法故。此意明大菩提一乘為真實。為眾生說四乘為大巧方便。依此文為正解。所以此標二名者。一乘為體方便為用。一乘為實。三乘為權。欲明從體起用。及會權歸實。結束佛教始終。故明此二也。有人言。一乘明所說之體。大方便者。明此法化義窮善巧。故雲方便。若汎釋。有五種方便。一進趣方便。如見道前七方便等。二善巧名為方便。如十波羅蜜等。三善權方便。如無三說三等。四施造方便。凡所造作。善巧施為。故名方便。如地持所說十二巧方便等。五顯此一乘離相巧成。故名方便。方便中極故名為大。此即用一乘為方便也。復有人言。今此所論。是其第四施造方便。又前四章。漸增向果。亦得說為進趣方便。復有人云。乘有三義。謂性。隨。得。十五章中。初四。後二。是乘隨義。第五是得義。餘七明性義。隨義進趣善巧。性義習成善巧。得義攝益作用善巧。故名方便。今謂若爾則方便攝十五章盡。復何用一乘。又一乘章明乘是果。可是乘得。如來藏可是乘性。法身等雲何乘性耶。今所明者。如法華論既有二名便有兩義。一乘經既是無上菩提。大巧方便經即四乘教也。此即權實兩舉。體用雙明。義無增減。故有誠文。宜可依用。大方廣者。上來明別。今次辨通。如大方廣佛華嚴。亦如大方等大集。故知方廣是大乘經之通名也。所以須通者。或恐物疑勝鬘所說。非方等之例。是故今明勝鬘所說即是方廣。方廣者。依法華論第三名方大廣。謂無礙大乘門。隨順眾生根。住持成就故。此意通明大乘門無礙。故名方廣。言別釋者。理正曰方。文富稱廣。又一乘無德不包曰廣。離於偏邪稱方。古注雲。真解無偏為方。理包無限稱廣。所言經者。自上已來明所詮之理。今明詮理之教。即是理教一雙也。如涅槃七善中釋知法知義。知法者謂十二部經。知義者謂十二部經所明之義。即理教之明證也。言經者。天竺名修多羅。此方隨義翻譯非一。傳譯者多用綖本二名。以翻修多羅。若依分別功德論及四分律。並驗現今天竺僧詺縫衣之綖為修多羅。則以綖翻修多羅。若依仁王經及留支三藏所云。則以本翻修多羅。若綖若本。並有文證。但驗方言。難可偏定。所言綖者。如世間綖有貫穿攝持之用。諸佛言教亦有貫法相攝人之能。與綖大同。故從喻立名。所言本者。以教能顯理。教為理本。教能起行。故教為行本。今行為經。言綖本者。蓋是翻譯之家隨方音便。故以經名代於綖本。類如毘含藏。正翻為滅。若依根本翻名。應言四分滅。十誦滅等。但翻譯之家見此方俗法判罪教門名之為律。是以佛法制罪教門亦為律。故名四分律十誦律等。此亦如是。若依根本翻名以為綖本。應言涅槃綖法華綖等。亦是翻譯之家以見此方先傳國禮訓世教門名為五經。是以佛法訓世教門亦稱為經。故言涅槃經等。既隨俗代名。還依隨俗釋義。俗言經者常也。雖先賢後聖。而教範古今恆然。故名為常。佛法亦爾。雖三世諸佛隨感去留。教範古今不可改易。   第二說經緣起門。問。淨名經歎諸菩薩雲。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諸有所作悉不唐捐。今勝鬘既是法身大士。隨感以現形。適機而演教。如肇公雲。法身無像。物感則形。冥權無謀。動與事會。今有何等大因緣故演說此經。答。意乃多途。略明二種。一為踰闍國內七歲已上男女之流。宿昔共勝鬘結大乘眷屬。今欲使其善根成就。故假仰請佛起諸願行。乃至承佛神力說斯經。二者通為一切學大乘人。使稟教之流。識大乘法十五條義。則疑無不滅。解無不生。但有進路而無退道。究竟一乘得成佛也。是以第十六名雲。此經斷一切疑決定了義。即其明證。問。以何義故知有通別二種意耶。答。佛於踰闍國內像現虛空。勝鬘對佛演說斯教。佛去已後。勝鬘與王各化國內所有人民。令七歲已上皆學大乘法。是故當知有別為也。佛還捨衛。告命阿難及以帝釋。令於天上人間廣弘斯教。是故當知有通為也。   次明宗旨門。此中有二。一正明宗旨。二明同異。此經章雖十五。統其旨趣以一乘為宗。所以然者。凡有二義。一者。凡欲識經宗。宜觀經題。若舒之章有十五。若卷之則歸乎一乘。是故用一乘為經旨也。二者。如法華雲。三世諸佛略明五乘。廣則八萬法藏。雖有廣略不同。而意唯為顯一理。教乎一人。故譬喻品雲。諸有所說。皆為無上菩提。悉為化菩薩故。今當復以譬喻更明此義。更明此義者。更明唯有一理。唯教一人。故知若法若譬若語若默諸有所作為明一乘。法華既爾。此經亦然問。若爾。一教便足。何煩兩經。答。般若一法。遂有五時。一乘無二。何妨兩說。又雖復至道唯一。轉勢說法。故有多門。如將適病人。迴變食味。又廣略有無互現。此經略說。法華廣明。此有二死五住之言。則法華無也。彼有三會及種種權實。則此教無也。餘有無事多。不可具敘。若約緣不同者。法華為迴小入大人說。故湧出品雲。除前修習學小乘者。如是等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即明證也。此經為直往菩薩說。阿踰闍國。謂無生國。此國常說無生。常有學大乘人習無生觀。故為之直說一乘使成佛也。問。若爾。但應說一乘法。何故文中復辨三乘。答。為一乘人令識權實。識權則無退路。解實直進不迴。又識權即能化他。解實則成自行。又此為會三故辨三。非為三緣而說三也。第二同異門者。人言此經亦以一乘為宗。於境智二門。乘義是境。例如法華會三歸一。三一是二智之境。今明會五歸一。一是實智之境。今謂義不全爾。若三一是所觀之義。則名為境。即能照之智亦是乘。故下文雲一乘即菩提。菩提即智也。大乘通境智。有人言於因果二門。乘義是因。因能趣果。今謂義不全爾乘具因果及非因果。如下會二乘歸一乘。即以因果義為乘。若以三乘四智為乘。即從因趣果義。縱任自在。嬉戲快樂。此是自運名乘。佛自住大乘。還以此法度他。即以運他名乘。此則因果俱運。則因果俱乘。非因非果乘者。非因非果。言忘慮絕。故名大乘。文殊十禮經雲。諸佛虛空相。虛空亦無相。離諸因果故。敬禮無所觀。問。非因非果雲何名運答。體悟非因果。令人出四句超百非。故是真運。故以非因非果是乘體。因果是用。江南瑤法師雲。此經以三義為宗。論解惑所繫。辨明八諦。諦則如解之所解。如惑之所惑也。次辨解惑之本。故明自性清淨本無染。後則會二歸一乘。此言三義者。以聖諦為解惑之境。即是一義。自性清淨是解惑之本。是其二義。一乘明滅惑修行得成極果。是其三義。古人雖不見乘三義。而初一是乘境。次一是乘性。後一是乘得。今亦不同此說。若取三義。乘性乘境乘得。此三攝乘義盡。古人不見論明此三義。所以不說之。今明此經有十五章。悉得是經名。並得是乘體。但案題為宗。故以一乘為正也。   次辨教差別門有二。一明立教意。次明教門不同。論雲。泥洹是真法寶。眾生藉種種門入。門雖不同。大明二種。一藉事以受悟。如香積佛土。以香為佛事。二因無言以登聖。如寂漠世界。外無示說。內無識慮。三因方言以改凡。如娑婆國土。隨物而現形。適機而演教。教雖萬差。考其大宗。同是無名相中強名相說。欲令眾生因言以悟無言也。但取相之徒。聞至理無言。教有於言。無言之理不得有言。有言之教不可無言。是則理教永分。生乎二見。大品雲。諸有二者無道無果。涅槃雲。明與無明愚者謂二。故下章雲。堅執妄說違背正教。名為外道腐敗種子。是故不應起理教二見。今所明者。所詮之理絕言。詮理之言常絕。故言滿十方不吐一名字。如天女之詰身子。汝乃知解脫無言。而未悟言即解脫。既雲言即解脫。亦應解脫即言。言即解脫。雖言無言。解脫即言。雖無言而言。言而無言。非定有言。無言而言。非定無言。故非言非無言。亦非理非教。名心無所依。乃識理教意也。如法華雲。我以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像法決疑經雲。我從初出世乃至涅槃。不說一字不度一人。大集經雲。菩薩了一切法門疾得菩提。所謂一切法心無所著。肇法師雲。其為論也。言而無當。破而不執。儻然靡據。事不失真。蕭焉無寄。理自玄會。家師朗和上。每登高座。誨彼門人。常雲。言以不住為端。心以無得為主。故深經高匠。啟悟群生。令心無所著。所以然者。以著是累根。眾苦之本以執著故。三世諸佛敷經演論。皆令眾生心無所著。所以令無著者。著者是累根。眾苦之本。以執著故。起決定分別。定分別故。則生煩惱。煩惱因緣。即便起業。業因緣故。則受生老病死之苦。有所得人未學佛法。從無始來任運於法而起著心。今聞佛法更復起著。是為著上而復生著。著心堅固。苦根轉深。無由解脫。欲令弘經利人。及行道自行。勿起著心。此敘說教之大意也。次明教門不同。南土人云。教有三種。一頓教。二漸教。三無方不定教。頓教。謂華嚴之流。漸教。從趣鹿苑乃至涅槃。五時次第。目之為漸。三無方之教。出前二種之外。即勝鬘尊經是也。故此經過大品。包法華。與涅槃齊極。雖以一乘為體。而顯言常住。故得與涅槃理同。雖說一體三歸。而以一乘為致故包法華之說。既義適兩教。故屬無方。又是別應於機。非雙林之說。故異涅槃。立三教者雲。楞伽法鼓及以此經。並屬無方之教。但法鼓居此經之前。何以知之。法鼓在捨衛城為波斯匿王說。王於佛所。始得大乘之信。方遣書報女。乃有今說。故知法鼓居此經之前。楞伽經第四卷雲。我以神力建立。令勝鬘及二智滿足諸菩薩等。宣說如來藏及識藏。亦文雲。勝鬘夫人承佛威神力說如來境界。以此故知楞伽在此經後也。在南海楞伽山頂。為海中住大菩薩。明八識二死五住一乘無相常住如來藏等。法鼓對大迦葉說。明如來常住真我之性。又明化城窮子等譬。事似法華。佛因波斯匿王擊鼓吹唄來佛所。因為說法鼓。在此經前後義實如之。三教五時非今所用。北土彰於五時。立四宗教。謂因緣假名不真及真。如是等義。法華疏內具論得失。從菩提留支度後至於即世。大分佛教為半滿兩宗。亦云聲聞菩薩二藏。然此既有經論誠文。不可排斥。但眾生聞於二藏。則起大小二心。然須知至道未曾小大。赴大緣故而強名為大。隨順小緣故假名為小。欲令因此大小。了悟至理非大非小。然既不住於兩是。豈可心存於二非。識此大宗。則三藏無失。問。為大小人說二藏者何等是大小人耶。答。菩薩有二。一直往菩薩。二迴小入大。為此二人說菩薩藏。為直往人說。亦得名之為頓。以不從小入於大故。為迴小人說。目之為漸。以其從小入於大故。此之頓漸如法華說。是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便信受入如來慧。此直往頓也。除前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即迴小漸也。說聲聞藏亦為二人。一本乘聲聞。二退大取小。為此二人說聲聞藏。今此經。二藏之中菩薩藏攝。二菩薩中直往所收。以彼七歲已上。未曾入小。頓聞大乘。是故名為直往人也。問。大小二乘俱有三藏。此經於三藏中何藏所收攝。答。題既雲經。經者謂修多羅。修多羅藏攝。問。何故非餘二藏所收。答。修多羅通。又為三藏之本通詮一切者。名修多羅本教。局詮戒行。名曰毘尼。重辨前二者。名阿毘曇。故婆沙雲。種種雜說。名修多羅。廣說戒律。名曰毘尼。說總相別相。名阿毘曇。涅槃經雲。此是契經甚深之義。此是戒律輕重之相。此是毘曇分別法句。故知此三。約能詮之教有其本末。約所詮有通局不同。是故此經初藏所攝。   次明經分齊門。若依天竺。二種不同。龍樹釋般若不開章門。天親解涅槃預科分齊。震旦諸師亦有二說。如什肇注淨名不開於文。融朗解法華有其章段。今謂開與不開。可適時而用。又佛意在悟道但令得悟。則隨時用之。攝大乘論雲。教無定相。以利益為定。但使得益。則稱會佛心。中論雲。諸法無決定相。諸法無量方便。眾生根性亦復無遍。故隨機用之。勿生執著也。但末代相承多開章門。以其章門示經起盡。識義類不同。今略明三說。一分為七分。二開為二章。三開為三段。言七分者。第一初五句。結集緣起幽宗分。第二信法未久已下。壽量所解接化分。第三而說偈言已下。方便顯德起信分。第四說調伏大願已下。契理之行修成分。第五初觀聖諦已下。明行所契理非作分。第六勝鬘夫人已下。真子勝鬘必堪紹繼聖蹤分。第七祇洹已下。付囑流通奉行分。有人言。此經二處二會。言二處者。一捨衛處。二踰闍處。捨衛處。謂出家人處。踰闍在家人處。又捨衛是佛住處。踰闍是菩薩住處。又捨衛是他業所起處。謂須達為佛造也。踰闍是自業所感處。約此二處說法。即成二會。一一會中各有三分。從初乃至哩念請佛為序分。十五章經以為正宗。佛去已後勝鬘及王宣通此法。謂流通分。第二會三分者。爾時世尊入祇桓林名為序分。爾時世尊告天帝已下。廣說是經明正宗。說已告天帝已下。讚歎勸學付囑流通。古舊相傳多開三分。謂序正流通。從初至鹹以清淨心。歎佛實功德。名序分。從如來妙色已下十五章經。為正說分。從放勝光明以下。為流通分。所以明三者。聖人說法必有由致。故有序分。由致既彰。正宗宜開。故有正說。如來大悲無限。眾生無窮。非止益當時。復欲遠傳遐代。故有流通分。又約時有初中後善。故開三分。又約法有體相用。故開三分。放光動地。表所說相。正說顯諸法體。流通明經有勢力。令聞者得利。故名為用。次約利有三。謂信解行。序分相。令未信者信。正說令已信者解流通歎教勸持。令已解者行。此皆大判也。三章各二。序中二者。一傳經序。二說經序。正中二者。一正說經宗。二勸信護法流通二者。一勝鬘流通。二佛流通。初明二序。義有多門。一約人時有異。傳說不同。故立二序。人異者。所謂如來阿難。時異者。謂當時後代。如來自說益於當時。阿難結集在於後代。宗歸雖一。須立二序。但二序名不同。凡有四對。一從義以立名。謂通序。別序。眾經大同。故名通序。發起事別。稱為別序。二從時作名。謂經前序。經後序。別序謂經前序。通序謂經後序。三從人作名。即如來序。阿難序。如來說經。阿難傳經。四從義意作名。謂證信序。發起序。此皆大判也。言大判者。如是我聞。一向是傳經序。良以說經之前未有此言。既經之後方有。故一向屬傳經序。一時已下可具二義。若阿難後之所立。屬傳經序。當佛說時實有化主時處。屬說經序。若依論所釋。化主時處屬說經序。法華論雲。城山最勝。表經亦勝。十地論言。此法勝故。在於初時及勝處說依此二論。即以化主時處屬說經序。依智度論說時方人令生信故。屬傳經序。雖復不定。大判為言。如是等六事佛命令安故。總屬傳經序也。從時波斯匿王下。是發起序。釋此不定。有人言。從初至偈。名之為序。從偈已下即屬正宗。今所明者。如前所說。初至妙色身前名為序說也。今略以六門釋之。一明數門依江南諸師但明五事。以佛屬住處攝。次天親燈論。以明六事。第四是教主。若依三藏。凡有七事。開我聞為二。今以六為定也。二明立六意門。一為證信故立六。如龍樹雲。說時方人令生信故。二簡內外。外經以阿漚二字為首。內教以六事在初。三分經論不同。弟子之論。歸敬三寶。如來之經。明乎六事。三有無門。當佛說時。實有六事謂有信心。及傳聞人。時節。教主。處所。同聞。而未立名字。此是體有文無。後之所立文體俱有。四具不具門。餘經具足六事。金光明經略無同聞。此經亦無同聞之文。至後當說五前後門。溫室等經稱我聞如是。要前有傳法之人。方有所傳之法。二如是我聞。要有信心方得入於佛法。六因緣門。阿難四問答。第四問答故。有此六事也。如三世諸佛證。如三世諸佛說。故言如是。問。稱如便足。何須言是。答。為欲簡相似言。是者。是三世諸佛說。是三世諸佛證。故言是也。故古注雲。說得於理。文旨相扶為如。理說應解。徵信無昧為是。有人言。阿難遵佛所說之言。如於諸佛法說。理如理說。事如事說。因如因說。果如果說。如是一切如法之言。是當道理。故言如是也。良以乖法名之為非。故如法之言。得稱如是。有人言。如是者。謂指牒法辭。如經中說。如是等功德。如是菩薩等。今亦爾。如是所說教門。我皆得聞。故雲如是我聞。亦是印述之辭。如是如是。誠如聖教。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今亦爾。印定佛法。使人生信。故言如是。有人言。依智度論意。如是者。是信義。要具三。一是所信之法。二明信心。三明信相。內心信可是法。口如是言。言是法稱合道理。故言如是。我聞者。古注雲。明用表承宣。明其能虛已崇聽。祗納音旨也。有人言。阿難對彼未來眾生。陳已所說。故言我聞。問。阿難既是得理聖人。有何所以同凡說我。答雲。阿難雖復說我。不同凡夫雲何不同。說我有三。一者。凡夫見使未亡。見心說我。二者。學人見使雖除。慢使猶在。慢心說我。三無學人見慢已除。隨世流布。宣說言我。然今阿難結集法時。身居無學。見慢已斷。隨世流布宣說我聞。故不同凡也。問。無我是勝。真諦所收。有我既著。世諦所攝。何不從勝宣說無我。從劣說我。答。化我眾生。法須如是。若不說我。何由可得標別彼此令人識。故知為別此彼令人識故。須說我也。乃至諸佛化我眾生。例皆同爾我有三種。一佛性是主是常。是故名我。二八自在作用故名我。三統御名我。若就阿難實得具有二我。今辨圓經。但用後我。問。三種阿難。持於三藏。出何經耶。答。出闍王懺悔經。如法華疏說。阿難有三種。一直阿難。翻為歡喜。持聲聞藏。二阿難跋陀。此雲歡喜賢。持緣覺藏。三阿難伽羅。此雲歡喜海。持菩薩藏。此是一人為三。亦是非三示三。又非三非一。能三能一。以其能三。故三人持三也。聞者。智度論雲。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意欲聞。情塵和合。故耳識生。隨耳識即生意識。能分別種種因緣得聞。地持亦云。聽所知言說。是名聞也。一時者。古注雲。美不異時。不失機。感應冥符也。大明一義凡四種。一者人一。二者法一。三者時一。四者機一。言人一者。從始至末。並是如來一人說。無有餘人。故言人一。二者法一。阿難所領還是佛所說。無有異法。故言法一。三者時一。如來一時說。阿難一時領。故言時一。四者機一。眾生一時有感。如來一時有應。機感交接。故雲一時。此一皆大判也。言大判者。初亦有勝鬘說義不同。得言人一。但始終印定成經。皆由於佛。故推功在佛。名為人一。亦不得定如來一時說阿難一時領。自有阿難初未得聞。後方得聞。今但始終皆是阿難從佛聞法故雲一時耳。所言時者。攝論雲時有三種。一平等。謂無沈浮顛倒。二和合。謂令聞正法能聞。三轉法輪時。正說正受。佛者。標其化主也。問。何故標佛耶。答。略明四義。一簡邪明正。阿難若從外道天魔邊聞。則不可信。以從一切智正師邊聞。故傳經可信。二簡師弟子。佛法五人說。今不從餘四人邊聞。唯從佛聞是故稱佛。三者為印定成經。雖有餘人所說。佛不印定。不得成經。今欲印定成經。是故標佛。四明教起所由由佛在捨衛。故勝鬘父母生信心。父母既信。書報勝鬘勝鬘請佛。故如來應之。由佛應故。勝鬘歎佛。如是展轉有十五章經。皆由於佛佛為教本。是以標佛也。佛者。覺也。覺有兩義。一覺察二者覺悟。言覺察者。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如人覺賦賊無能為。故名為覺。言覺悟者。對其智障無明昏侵事等如睡。聖慧獨朗。如曉得悟故名為覺所對無明有二。一性結無明迷覆性理對除彼迷。覺法實性。故名為覺。二事中無明。於事不了。對除彼迷。覺知一切善惡無記。故名為覺。故持地雲。義饒益聚。非義饒益聚。非義非非義饒益聚平等開覺。故名為佛既能自覺。復能他覺。覺行窮滿。說之為佛。言其自覺。簡異凡夫。雲覺他者。彰別二乘。覺行窮滿。顯異菩薩。又四句。一眠而不覺。謂凡夫。二覺而不眠。所謂諸佛三亦眠亦覺。所謂菩薩二乘望凡為覺。望佛為眠。四非眠非覺。泯上三門歸言亡慮絕。問。佛有三種。一化佛。二應佛。三法佛。今稱佛住者。三佛之中是何佛住耶。答。義有多門。今就一途論之。普賢觀經雲。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毘盧遮那。即是法身。法身佛住於常樂我淨四德之土。然佛與土義論人法。謂人為能住。四德為所住。若同性經雲。應身住淨土。化身居穢國今是化佛也。攝論雲。地前見化佛。登地見應身者。此應身是與真如相應。名為應身。應身有二。一內應。與真如相應。住真如土。二外應。住淨土。奇特相好教菩薩也。地前未見真如。但見八相成道故言見化身。更有四句。如金光明三身品說也。所言住者。凡有二種。一者內住。二者外住。內住有二。一約人論。六欲天住法。是為天住。梵天乃至非想非非想住法。說為梵住。諸佛辟支羅漢住法。說為聖住。三種住中。住聖住。憐愍眾生故。住捨衛國。二約行以別。論雲。佈施持戒善心三事。故名天住。慈悲喜捨。名為梵住。空無相無作說為聖住。聖住法。佛於中住。復說四住。三如上。第四佛住。首楞嚴三昧十力無畏等。如地持中亦約行分三。與彼說大同小異。若說梵住與前不異。若說天住。以八禪等為天住此義則異若說聖住。亦同亦異。同住三空。更加滅盡正受為異。地持又說。梵住中多住大悲。天住中多住第四禪。聖住中多住空及滅盡定也。所言外住者。凡有四雙一化處住有淨穢二土。如釋迦居穢彌陀住淨。二者異住同住。如釋迦異俗住伽灆。天王佛與俗同住。猶如天子。三未捨壽分住。捨壽分住。未捨壽分住則無量歲捨壽分住。如答魔王請。唯留三月。餘無量歲。悉皆捨之四通住別住。行住坐臥。皆名為住。謂通住也。四儀中一。稱為別住。若內若外。皆是無住而住。住無所住也。古注雲。列佛所在。重明旨異。捨衛是六師所居。佛住伏其頑首也。捨衛國者。此住處有二。一通處。二別處。亦是在家人處。出家人處。亦是喧處之與靜慮。一欲生信。故委曲題之。二欲道俗兼化。所以喧靜雙舉也。捨衛國者。三藏雲。彼國正音。應雲奢羅摩死底。此言好名聞國。昔有仙人好名聞在此中住。從仙人作名故雲好名聞國也。又雲。此國具有四義一多寶。二此中人多受五欲樂。三有法德。此國中人多行施戒。謂之法德。四未來得解脫。明此國中人。未來多生人天中及得解脫果。有此四義。遠聞餘國。故雲好名聞國也從來舊翻為聞物國。此多出好物。遠聞諸國。故名聞物也十二由經雲。無物不有。勝於餘處也問何故復名捨婆提。答昔劫初有仙人兄弟二人。弟名捨婆。此雲幼少。兄稱阿婆提。此雲不可害二人共造此城。因以名之。弟略去婆。兄略去阿。二名雙取。故名捨婆提。捨婆提復名憍薩羅。故智度論雲。有好妙國土。名憍薩羅。近在雪山邊日種諸釋子。我在此中生。憍薩羅。未詳翻譯。仁王經列十六大國。第一憍薩羅。第二捨衛國。兩國為異。與釋論不同。今未詳。問。佛何故多在王捨城及捨婆提。答。佛前受頻婆娑羅請。故故住王捨城。次受波斯匿王請。住捨衛。又王捨城捨衛。國土豐樂。多有人眾。佛於多人處教化眾生也。如經說捨衛國有九億家。賢愚經說有十八億人也。王捨城中有十二億家。又此二國多聰明人及六師等。故佛多住。又報法身恩。多住王城。報生身恩。多住捨衛。問。佛生迦維羅衛。雲何乃雲生捨婆提。答。佛元祖已來在捨婆提。未居迦維。從本立名。故雲住捨衛。報生身恩。問佛從幾世已來。住迦維羅國耶。答。佛祖名彌悉離王。在雪山南住。國名捨婆提。王有二夫人。後生一子名長生。次夫人生四子。一名聽目。二名照目。三名爾樓。四名彌樓。後子立用為太子。四子多計才藝。後恐父王死後。四子奪其位。故數向王讒之。王遂用其語。徙四子並母在雪山西北憍娑羅二國界空地。此是波斯匿王國地界。造城名迦毘羅城。四子中。其彌樓王。即是親祖。從彌樓生烏樓。烏樓生劬頭羅。劬頭羅生屍烋羅。屍烋羅生淨飯王。至佛為七世祖也。此合取彌悉離王為七世。若直從四子已後。只六世耳。問。佛住捨衛凡得幾年。答。經雲。住捨衛得二十五年。有九億家。三億家不見佛不聞法。三億家亦見佛亦聞法。三億家見佛不聞法。真諦三藏雲。捨衛始終得七年。王城得四年。今未詳也。問。住阿踰闍國。對勝鬘說此經。何故不雲佛住阿踰闍國。而言住捨衛耶。答。是佛住捨衛。付囑此經。故從佛住處立名也。又捨衛是大國。踰闍是小國。從大處立名也。又從本立名。佛本在捨衛。勝鬘於踰闍感佛。故末在踰闍。從本立名。故稱捨衛。問。若從佛住處立名。亦應從佛題經。答。各就一義。約能說人立名。故名勝鬘經就佛印定付囑。故舉佛住處也。祇樹給孤獨園者。此第二別處。就文為二。一者祇樹。二給孤獨園。祇謂祇陀。三藏雲。外國雲鳩摩羅陀。此雲童真太子。又言祇陀者。此翻戰勝。昔有賊欲破捨衛。捨衛國主與賊交戰遂使勝賊。因戰勝日仍生太子。故字為戰勝。太子捨此樹處。為佛起立門樓。故雲祇樹也。給孤獨園者。有長者名須達多。有人言。須謂須陀洹。其人得須陀洹果。故以為名。今謂不爾。未見佛時。已名須達也。須達是外國語。此名善與。彼家父母乞子。禱祠神祇。遂生此子。以善神授與。故名善與。彼土曾十二年不雨。其人巨富。拔濟孤獨。從德立名。稱給孤獨也。以黃金布地。市得此園。名給孤獨園。又給孤獨。敘其下愍。以金市園。標其上敬。又給孤獨。敘其能濟悲田。市園造寺。敘其能供敬田。又給孤獨。敘其未見佛時修善。市園。明其見佛已後殖福。必是大權。故有斯盛德。問。國為通處。園為別處。而前通後別。樹為別處。園為通處何故前別後通。答。祇陀為君。須達為臣。是君臣次第。不就通別前後也。又祇樹是門處故前明。園是精舍故後舉。又祇陀是本稱。給孤是末名。問。何因造立精舍。答。餘經廣說須達長。者有七男兒。六已婚竟。為第七兒婚。往王捨城。因得見佛。遂獲初果。仍請佛還捨衛。佛命身子與其俱還。以黃金滿八十頃市得此園。此園在捨衛城南。去城一千步。三藏雲。須達為過去第四鳩留村馱佛。已於此地起精舍。爾時此地廣四十里。佛及人壽四萬歲。須達爾時名毘沙長者。以黃金版布地。寶衣覆之。供養佛也。第五拘那含牟尼佛。人及佛壽三萬歲。爾時須達名太家主長者。以銀布地。滿中乳牛牛子。以為供養。爾時地廣三十里。第六迦葉佛壽及人壽二萬歲。須達爾時名大悉長者。以七寶布地。地廣二十里為供養。第七釋迦佛及人壽百歲。地廣十里。以金布地用為供養。彌勒佛出世。地還廣四十里。以七寶布地為供養。佛及人壽八萬歲。須達爾時名儴伽王。儴伽此雲螺。其色白如螺。出家得成羅漢。問。餘經皆有第六同聞。今何故闕耶。答。一雲。佛說經時在於宮內。無聲聞菩薩。唯下有婇女。上有諸天。不足為證。古注雲。良以勝鬘淵悟超絕。獨感至聖。不參凡學也。又如來現證。傳天帝阿難是末。故不列也。後付囑經時。囑經時囑為。唯有阿難及以帝釋。亦不足為證。故無同聞眾也。二解雲。亦有同聞。即此經文雲。如來光明普照大眾。及天人修羅。而不列者為略故也。又此經本有四卷。今存略有一卷。時波斯匿王下若七分明義。上來明結集緣起幽宗分。今是第二籌量所解接化分。若就二序明義。上來證信序竟。今第二次釋發起序。就文為二。第一明外緣發起。第二明內因感悟。二文各五。初章五者。一總明信法未久。二別敘王問夫人。三末利訓答。四者作書歎佛。五遣使送書。敬授勝鬘。此五生起即成次第。初中前牒王及夫人。次總明信法未久。波斯匿王者。此翻為和悅。以其情用弘和。故雲和悅。又以德接民。能令萬性和悅。又翻為月光。如仁王經雲月光王。三藏雲。性月。而言光者。聞法解悟。得法光明。故言光也。有人言。波斯匿王。與佛同日生。佛號日光。國人言佛既號日光。當號大王為月光也。因國人號稱為月光。若依父母所立名者。字為勝軍。以其鬥戰無敵不勝。故雲勝軍。次論王位。仁王經雲。於過去十千劫。於龍光王佛法中為四住開士。今位登十地。言時波斯匿王者。猶是佛住捨衛時。約前佛住。以明信法未久時故言時也。末利夫人者。亦云摩利。此是華名。江南有中寺安法師。多所博識。雲此華色白而形小。故以華為名。此間無物以翻之。猶存末利之稱。有人言。末利本字黃頭。從末利園得之。因園受稱。故雲末利。如經雲。其人本是捨衛城內。耶若達家守園之婢。於一日中請食守園。路值如來入城乞食。黃頭見佛相好具足。發信敬心。念言我奉獻飲食。或見哀受。遂往求施。佛時許之。當施食時。即自要願。願脫婢使為王夫人。其時值王出田遊獵。天時暑熱。遙見黃頭所守之園。叢林鬱茂馳往就之。王馬駿快。在前而至。黃頭見王迎接扶下。引至涼處敷衣請坐。隨王所須。巧稱王心。王問爾是誰家之女。黃頭實答。王具問已。將從始至。遣使人呼耶若達。達至。王問是卿何親。達答曰是婢。王令索價。達雲。直爾奉上。乞不用價。王言。我今婢為夫人。不得虛爾。達時遂索百千兩金。王即與之。香湯洗浴。衣夫人服。與王同輦。載之還王宮。王極寵厚。五百夫人中得為第一。故今舉之。此能信人。有人言。末利。是釋摩男家庶女也。言信法者。先事外道。今始歸佛。信於佛法故言信法。何緣得信。如經中說。末利夫人。因獻佛食。得脫婢使。為王夫人。常自思念何緣得爾。豈不由昔施沙門食。得此福報。即問左右。頗曾見如是人不。傍人對曰。此應是佛。今在祇園。末利聞已。辭王禮覲。佛為說法。遂得信解。因信勸土。王心未迴。因十七群童子比丘入城乞食。食已出城。於阿脂羅河遊戲。王與夫人昇樓遙見。王語夫人。所作正爾。何是可尊。勸我令信。夫人有愧。答雲。此是年少耳。王何不看舍利弗大迦葉等。十七群中有一人得禪定天耳。遙聞王語。在岸上向諸比丘雲。汝等洗竟。可上岸著衣。各盛滿瓶水置前。結跏趺坐。諸比丘隨其言。是得定比丘。以神通力。接諸比丘昇空而去。末利夫人見已而白王言。王看我所尊者。作如是行。王遂起信。便往佛前。佛為王說法。得正信解。名為信法。此事出僧祇律第九卷。十誦律第三卷。問。為信大法。為信小法。答。相傳雲信小法已久。中阿含第六十卷。有善生經。廣說彼王得信之事。中本起經度波斯匿王品。亦說得小乘信。故知得小乘信已久。但得大乘信未久。問何緣信大乘。答波斯匿王吹□擊鼓。與末利夫人相隨詣佛。佛因為說擊法鼓經。出常樂我淨之音。王於是始得信大乘法。故雲信法未久。未久者。以前初信望後籌量時不遙也。故言未久。問。何故敘信法未久。古注雲。王世事邪道。始悟正信。今欲顯必不得久習為未久。又就事言之。父母之情慈愛於子。父母始得信解。即欲以已所信。令子悟之。故有未久之言。若就理辨。波斯末利多是大權。勝鬘夫人亦非實行。每欲速弘大道。使物早悟一乘。故敘信法未久之言也。共相謂言下。第二別明王告夫人。就文有四。一標女名位。二歎女內德。三明若女見佛。必蒙深利。第四明宜可與書。共相謂言者。夫妻共談。欲論女量行。迭相告發。故雲共相謂言。斯句是總敘夫妻之言。問。王告夫人。夫人未語。雲何得名共相謂言。一釋雲。前來本有語論。因此而生今說。故雲共相謂言。又人云。王向夫人有所說。即是共語。不必兩人同語。為共相謂言。且王今前言。夫人後答。始終論之。則是共相謂言也。古注雲。天慈發內。理化無偏。故雲共也。勝鬘夫人是我之女者。正別標女名位也。勝鬘為名。夫人是位。又末利亦是夫人。今欲標異母親。故復雲勝鬘夫人也。是我之女者。知子莫若於父。故雲我之女也。又顯父慈愛之重。欲以道法利之。故雲是我之女。又我以生其肉身。復欲使佛發其慧命。故雲是我之女。聽慧利根。通敏易悟者。第二歎女之德。女若無德。雖報無益。良由有德。報必蒙利。故歎女之德也。智之在耳曰聽。智之在心曰慧。速疾達理稱利。能生妙解為根。故雲聽慧利根也。通敏易悟者。上歎其內解。今美其外學。博達事理曰通。內明在心為敏。一聞即領稱易。未解令解名悟。問。善聽為聰。善察為明。今何故雲聰慧。不言明慧。答。今正示因聞得悟故也。若見佛者下。上敘其內德。今第三明外值勝緣。或可勸其自往佛所。或可知其必能通感。仰睹金容。為見佛義。見佛者。見佛寶也。必速解法。明聞法能解也。必速解法。謂解也。心得無疑。謂信也。即上敏悟之義也。若前未得小乘之信。今報令得正解。為離邪道之疑。前若已得小乘之信。於大乘理未解。今報得大乘之信。必離小乘之疑。古注雲。封形存見。亦未識佛。能深悟速解。為見真佛也。宜時遣信發其道意下。第四章也。以內有明慧之因。外值諸佛之緣。因緣既具。故宜及時遣信發其道心也。夫人白言今正是時下。第三敘夫人答也。今正是時者。道機不可差也。又以勝鬘感佛必蒙利益。故言今正是時。又正是踰闍國內眾生機感得益之時故也。以事為釋正是作書遣使之時。王及夫人與勝鬘書下。第四作書歎佛。所以須父母作書者。一欲明父母之言。必無虛妄。使勝鬘信受。是故作書。二使勝鬘知二親萬德。心生歡喜。是故作書。三欲使勝鬘傳教。傳教未聞。使同發道意也書疏之儀。各隨國風。在始或當前有勞問。而今此中但雲歎佛。作書正應是王。而言王及夫人者。共議既同。則是父母同作一書也。書者舒也。若使不舒。即隱內義。是故遣書。略讚如來無量功德者。書不能載故稱略。又書尚不能盡言。焉能窮德。是以言略。又勝鬘根利。不煩廣美故雲略歎。雖復略讚。而言約事圓。故雲無量功德。歎美聖德名讚。惡盡曰功。善滿稱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謂功能。諸行皆有潤益之力。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功德也。如清冷功能。是水家之德。即遣內人下。第五遣使送書。就文為二。初遣內人。次內人□命。宮閤之事。非外所通。故言內人也。名旃提羅者。出使人名也。依外國語。四名相濫。一名旃提羅。此雲奄人。二扇提羅。此雲石女。三雲旃陀羅。此雲殺狗人。四旃荼羅。此名為月。又旃提羅者。此雲善信。其人善而有信。故言善信。今謂奄人是其通名。善信當其別稱。未曾有經雲。旃提羅翻為應作。王宮內有四石女。此則一人。古注旃提羅內監也。使人奉書下。第二內人□命。王既有命。故齎書往。彼阿踰闍者。此翻雲無生。此國往昔大乘人住。多解無生。國從人立名。故雲無生國也。又翻為不可戰。邊城嶮固。不可攻戰。是支祥王所居。為捨衛之附庸。入其宮內者。上敘其通處。今到其別處也。既是女人。又是家信。故直進宮內。跪而授書。故雲敬授。是敬君王之命。意不在勝鬘。勝鬘得書下。自上已來外緣發起。今第二內因感悟。由外緣發起。故內因感悟。故此二章。通名發起序也。就文亦五。第一明勝鬘歡喜。二明述書歎佛。欲申供養。三明興請感佛。第四辨於佛應。第五三業敬歎。此五即是次第可生起之。得書歡喜者。就理釋者。書中詮明佛德。發以大乘之信。是冥相關。有逾常意趣。是故歡喜。又事中。女在他國。得父母書。復睹使人顏色知國平安。二尊萬福。是故歡喜。頂受者。上明內心歡喜。今明外形頂戴。又所詮事重。冥致極敬。故頂戴而受。不雲奉敕。直言得書者。此是經家述事。非勝鬘自言。又外國之法。得尊長書。前以手受。次頂戴之。顯已敬仰。然後尋讀。故雲頂受。又法。前拜書及信人。然後受書頂戴而受。執文曰讀。背文曰誦。始則領受在心曰受。終則憶而不忘曰持。此書讚揚佛德。異於常信。故言生希有心。又此心由來未發。故名希有。上父母遣書。令發道意。今果如上語。則顯知子莫若於父也。又佛德超出世間。深懷奇特。為生希有心。向旃提羅者。對使而言。故雲向旃提羅。旃提羅是父母之使。對之如對父母。又旃提羅是傳佛之使。對之猶如對佛。所以說偈者。一偈言約。能攝多義。勝鬘欲以略言攝佛廣德。二者偈言巧妙。勝鬘欲以美妙之言讚揚佛德。是故說偈。三者隨從國法。天竺風化。若見國王父母尊長及以三寶。多說偈讚歎。勝鬘今隨國法。是故說偈。如法華疏內具陳也。我聞佛音聲者。依七分明義三分已竟。今是第三方便顯德起信分。所言方便顯德起信者。父母送書。勝鬘悟解。感佛臨降。即欲承佛威神。為眾說法。但恐物未肯信受。故前歎佛德。次明佛為授記。物方生信。然後始得為物說法。故言顯德起信分。今明遠亦有斯意也。但如前分文。今是五中第二。上半述書歎佛。下半審書許供。我聞佛音聲者。我聞父母歎佛音聲。故雲我聞佛音聲也。問。勝鬘用眼讀書。不曾耳聽。何故言聞。答。父母作書。以身表口。勝鬘覽讀。以目代耳。故名為聞。又解。書本詮聲。勝鬘尋書。如從父母面聞也。又解。傳道聲於書上故言聞。又解。父母作書讚歎於佛。此是身造口業。勝鬘讀書。目作耳業也。世所未曾有者。述書所讚也。如書所歎。乃是出世功德。故雲世所未曾有也。所言真實者審定書言也。問。前雲勝鬘利根易悟。今既得書。何故疑惑不即領受。答。事有難信易信。世事易信。出世難信。今書所傳。世間未有。故須審定。又勝鬘是聰慧人。凡所得事。審而詳之。不同愚人遇便信受。故毘婆沙雲。聰明之人有二種相。一善說法。二善思量也。應當修供養者。一解雲。佛必如書中讚歎真實不虛者。則是無上福田。理合供養也。又解。必如書所歎真實不虛者。則傳書之人有大恩德。我須報其人恩供養之也。故梵本文雲。是言若真實。我當與汝衣也。修謂營修。修飾供具。又修是修行。欲令行供養仰惟佛世尊者。此第三勝鬘仰請。所以仰請者。既書所歎必能利益於我。是故仰請令我得見。半行以下須上。明佛有普慈之惠。半行明上哀於下。請令得見。書雲慕上曰仰。勝鬘在生死內。復受女形。是極凡下。如來居生死之外。為大丈夫高遠之極。故以下情慕上。所以稱仰。惟者思惟。將欲請感。而下情測度。意地思惟也。仰惟如伏度。伏度之例也。佛世尊者。出所測度之人。佛者覺也世間有一夕之眠。則有一朝之覺。既有生死長夜。則有朗然大覺也。既能自覺。復能覺悟世間。為世崇重。故雲世尊。普為世間出者釋上思惟測度之意。我思惟測度。如來大慈無偏。如日月之照世。故雲普為世間出。如華嚴雲。無盡平等妙法界。悉皆充滿如來身。無取無起永寂滅。為一切歸故出世也。亦應垂哀愍者。夫如來出世。正為救苦眾生。然我是世間一數。亦應哀愍於我。言亦應者。以上世間之言。以類於已。故亦應也。又慈在於佛。未敢自專。故言亦應。上心慈下。目之為垂。我則有苦無樂。故請佛哀愍。請心決定故言必令我得見。即生此念時下。第四明如來赴應。但釋應凡有三家。第一解雲。無應法起。如涅槃雲。五指實無師子但以慈善根力令見師子。今亦如是佛實不從空而應。但勝鬘默念。自於空中見佛。此解似同攝論心外無境之義也。第二釋雲。有應法起。勝鬘默念。如來應起。故有應法起。第三釋雲。經具二文。宜應雙用。隨心所見。心外無法。是故無起。而境宛然。故言有起。須知無起而起。起無所起也。就文有三。一明應時。二辨應處。三出應儀。即生此念時者。謂應時也。一釋雲。佛應與心念同時。若聲響之相應。故雲念也。又釋。要須念力成就。如來應念現身。但起示起速無差。故雲即念時而現耳。空中現者。第二明應處也。今就事理釋之。就事而言。男女有隔。既應後宮。不宜到地。就理釋者。法身無為。而無所不為。即寂而動。故雲空中現。又示赴感無方。來無處所。卓爾現空。又示普應十方。常是四絕。又示如來覺諸法如幻如虛空。以示常行於空。故於空現。又雲。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此明法身如空。以本垂跡。如從空而現。又會勝鬘上歎雲。我聞佛音聲。世所未曾有。世間之人不知感逝空即應。今既知感。逝空即應。故是世間所無也。問。前雲男女事隔於空現者。觀經何故於宮現耶。答。彼言宮中現者。在虛空之宮現耳。未必在地。又聖跡無方。不可一類。或處空現形。或入宮應物也。普放淨光明。顯示無比身者第三明應儀。凡有二句。一者普放光明。二者現無比身。有四面大光。及項後圓光。此並常光今更現非常之光謂於支節毛孔舉體放光。故名為普亦可一光遍滿虛空。通徹宮內。故稱為普。又欲明感者便見。無感者不睹。非是光有偏私。故名為普。所言淨者。一光體皎潔。二能除眾生垢闇。顯示無比身者。佛常身丈六。已自端嚴。今復為光所照。相好明瞭。故雲顯示。天下無類。故雲無比。如常歎佛偈雲。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悉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又本有常光今更普放光。本是丈六身。今更示奇特之身故雲無比身也。所以顯示無比身者。欲起勝鬘願求之心。復欲發其不虛之歎故也。勝鬘及眷屬頭面接足禮者。此第五勝鬘敬歎。初半偈敘敬。下半偈明歎。自有見佛歎而不敬。今具足也。頭是一身之尊。足是一身之卑。以尊捉卑。顯敬誠之至。問。勝鬘在地。如來處空。雲何得接。答。此舉內心運想言接耳。鹹以清淨心者。又上是身業敬。今是意業敬。歎佛實功德。口業敬。此是總標歎。如來妙色身下。別出歎辭。鹹者同也。勝鬘之與眷屬。同運淨心。以歎於佛。又淨者信也。起淨信之心。又不雜煩惱心歎。名淨心。實功德者。書內歎佛。但是聞聲。有言無事。今睹佛形。則事稱於言。故稱為實。又眾德依實理而成。又妙出妄情故名為實。如來妙色身下。經有三分。自上已來序說已竟。今是第二正說。依經下文。凡有十六名字。一歎如來第一義真實功德。二不思議大受。三一切願攝大願。四說不思議攝受正法。五說入一乘。六說無邊聖諦。七說如來藏。八說法身。九說空義隱覆真實。十說一諦。十一說常住安隱一依。十二說顛倒真實。十三說自性清淨心隱覆。十四說如來真子。十五說勝鬘夫人師子吼。此十五並有別章解釋。第十六雲。復次憍屍迦。此經所說。斷一切疑決定了義。入一乘道。今謂前十五有別章解釋。後章之一章。總貫前之十五。故章雖十六。不出總別二也。有人言。唯有十四章。第十五無別體。今用十五也。就前十五章。古今南北開合不同。隨心所見種種異說。今前以六門總釋十五章經。宜留意觀之。則略見一部之大意。勿咎其煩也。一鉤鎖相生。二章段次第。三適機前後。四互相攝。五以言無言。六如行說。鉤鎖相生者。書傳盛德。面睹妙身。故前歎佛發心願求也。歎佛既發菩提心。次明修菩薩行。菩薩之行以止惡為本。故次明受十大受。十受辨其止善。故次明行善。是以興於大願。十受之終雲不忘失正法。三願之末明攝受護持正法。今欲廣釋攝受正法成前願行。故次明攝受正法。攝受正法雖是一乘。但欲轉名示義。明攝受從一生多。一乘則攝多歸一。故次明一乘。一乘所以究竟。由究竟諦成。故次明無邊聖諦。無邊聖諦說如來藏。故次明如來藏。藏顯成身。故次明法身。法身不離如來藏。佛知所藏是其真實。能藏是空。以空義隱覆真實。故次明其義。所覆即是一諦。故次明一諦。此之一諦可以依憑。故明一依。接此一依。即明依藏有生死故是真實。不依藏有生死名為顛倒。故有顛倒真實章。生死依藏所依是深。今欲明此義。故有自性清淨煩惱隱覆。始從歎佛。終竟自性清淨。能信此法。堪紹佛業。為佛真子。故有真子章。若不信此法。則是外道種子非法惡人。宜須降伏。故有勝鬘師子吼章也。次明章段次第。此欲示經起盡。明義之大節也。然章雖十五。大開二門。初十三章。正明說法。次有二章。明勸信護法。所以有此二者。勝鬘當今教主。機緣屬在其人。於前明說法。說法既竟。則信之大益。毀之大損。故次明勸信守護。就此兩章。各分為二。初門二者。前有三章明起說方便。次十章經正明說法。所以然者。夫妙道難弘。喜生疑謗。要須三行三成。止謗息疑。尊人受道。方得演說也。三行三成者。一歎佛發心。佛即授記。二受大受。佛為現證。空出聲華。三發大願。則如來印成。以此三門為說法由漸。故是方便。方便既成。然後開宗授道。故有第二次明正說。後章二者。勝鬘說法既竟。佛欲令人信。故第一前明勸信。如來既明信法有益。勝鬘則明不信為損。宜須摧伏。故第二次明護法也。就前說法方便及與正說。各開為二。初門二者。歎佛明菩提心。十受三願明修菩薩行。正說二者。一明乘行。二明乘境。然由境成行。應前明境。但欲接上願行之因。故明攝受一乘之果。故前明乘行。行不孤生。起必託境。故次明境。就乘行乘境。各開為二。乘行二者。攝受辨廣大出生。一乘明無二收入。乘境二者。初有四章。總明量無量諦。顯佛與二乘究竟非究竟。次有四章。就無量諦中。自明三諦非究竟。一諦為究竟。此之兩章。各開為二。初章二者。第一聖諦一章。明二乘依有量諦。無有三法。所謂無究竟智。無究竟諦。無究竟聖。佛依無量諦。則有此三也。次之三章。依無量諦中說藏。說法身及空義隱覆。即顯有量諦中不說此三法。後章二者。一依。一諦。此二約顯時之境。顛倒真實。及自性清淨煩惱隱覆。此二隱時之藏。至此已來。敘章段次第意竟。第三適機前後門者。夫根性不同。法無定相。如來善巧非一。故教門無定前後。若應聞四諦以得悟則前明四諦。若宜聽一乘以受。則後演一乘。餘章類爾。其猶六度。自有從檀至智。自從智至檀。次第相生。無方演說。今亦爾也。第四明相攝門者。若作一乘明義。則一切無非一乘。故十五章經皆一乘也。若四諦明義。則十五章經無非四諦。故華嚴雲。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展轉生非實。智者無所畏。但諸佛菩薩約義不同。轉勢說法。故有十五章經之差別也。第五言無言者。無言而言。故言有十五。言而無言。故不吐一字。此如空中種樹。華果宛然。虛娷棺飽C文綵不失。肇公雲。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耶。須菩提無言而顯道。釋梵絕聽以雨華。若留意此言。則小參聖旨。其守著文字。則是堅執妄談。第六行說門者。夫留古訓今。則使今學古。勝鬘如行而說。亦令末俗如說而行。勝鬘歎佛。末俗亦須用之而歎。十受三願。乃至信正降邪。並須如說行也。若不爾者。聖有徒勞之弊。貧人有數寶之失。第一歎如來真實第一義功德章。略以三門釋之。一來意門。二釋名門。三分齊門。   一來意門者。略明六義。一承書所聞。二眼親睹。三欲信佛。佛為生信之本。四欲歸依於佛。歎佛功德。即明堪歸之事。五發心求佛。須識佛勝德。可以願求。六欲利益群生。令識佛德。方得禮念稱歎及以歸依。前五自行。後一利他也。   勝鬘寶窟捲上(之本)終   勝鬘寶窟捲上(之末)   慧日道場沙門釋吉藏撰   二釋名門者。體如而來。故名如來。又如諸佛。故名如來。問。體如而來。故名如來。此是應身可有來義。真如法身雲何有來。答。如本隱今顯。亦得稱來。德不虛稱。故雲真實。古注雲。聖應除惑。功德之實也。理極莫過。名為第一。深有所以。目之為義。修功所得。故名功德。又即功為德。如燈有破暗顯物之功。即以此功為燈家之德。故名功德。美其實德。故名為歎。次分齊門者。就此一章。大開為二。第一歎佛功德。第二請護。所以有此二者。佛有勝德。是故揄揚。欲發心願求。是以請護。就初歎佛又開為二。一者別歎。二者總歎。如來廣德。非別不彰。故前別歎。非別能盡。故須總歎。又前正明歎。後辨歎所不能歎。乃窮稱歎之美。就別歎中有四義三義二義一義無義。所言四義者。一歎應身。二歎法身。三歎解脫。四歎波若。面睹金容。故前歎應身。本故次歎法身。法身清淨。無諸非法。故次歎解脫。解脫得成。功由波若。故次歎波若。所言三義者。應身真身。並屬法身。次歎解脫。後歎波若。此三次第者。生死有三。謂報及業與煩惱以為次第。法身對報。解脫對業。般若對於煩惱。亦成次第。所言二義者。雖有三德。不出二義。解脫一德。累無不盡。法身波若。德無不圓。所言一義者。累無不盡。不可為有。德無不圓。不可為無。名為中道。是故經雲。佛性名為中道種子。中道之法名之為佛。說中道故名大法師。此三種中道必有次第。由佛性本是中道。中道未現名種子。中道顯現目之為佛。還為眾生說中道法名大法師。次言無義者。經雲。遠離二邊。不著中道。如後文說敬禮難思議。心行滅故不可思。言語斷故不可議。故如來之德。舒之則遍乎法界。卷之則慮絕言亡。若體斯意者。方可識此中文也。今且就三德釋之。初兩偈歎法身。次一偈歎解脫。後一偈歎般若。涅槃經三法。以解脫為初。法身為次。般若為後。今法身為端者。正以仰對金容。就跡尋本也。但解三德不同。江南有其三釋。第一雲法師雲。舉法身對生死色。舉般若對生死中心。生死色心被縛。佛地法身般若無累。故舉解脫對彼有縛。第二藏法師雲。法身當體。舉解脫對昔有餘涅槃。舉般若對昔無餘涅槃。第三旻法師雲。法身當體與第二不異。但萬德不出智斷。舉解脫明斷。舉般若明智。北土諸師雲。夫涅槃以對生死。生死有三。一果報身。二業。三煩惱。對生死報身故說法身。對生死故說解脫。對生死煩惱故說般若。今明可具此諸義也。初歎法身二偈。四門釋之。一卷舒門。二出正解門。三同異門。四詳得失門。卷舒門者有四義三義二義一義無義有義。所言四義者。初偈歎應身。如來色無盡一句。歎色報身。智慧亦復然。歎智慧身。一切法常住。歎如如身。楞伽經中有此四身。言三義者。初有五句。歎佛色身。智慧亦復然。歎佛智慧。一切法常住。歎餘戒定等諸功德法。言二義者。前別歎色智。後總美眾德。謂總別一雙也。言一義者。雖有總別不同。望後解脫波若。皆屬歎法身。故是一義。又一義者。如肇公雲。本跡雖殊。不思議一。故一義也。又一義者。即寂而動。故真即是應。即動而寂。故應即是真。故肇師雲。豈近捨丈六。遠求法身者哉。言無義者。即寂而動。雖真而應。即動而寂。雖應而真。雖真而應。故真非定真。雖應而真。故應非定應。非真非應。慮絕言亡。稱為無義。雖非真應。而真應宛然。故是無義而有義。故稱有義也。第二正釋門者。古舊釋次第相生。如來妙色身者。既面睹金容。故前歎妙色。一從妙因所生。二由妙本所垂。是故稱妙也。世間無與等者。無物與之齊。故言無等。無物可比。故言無比。出情識之外。故言不思。超言說之境。稱為不議。此皆自近之遠有五歎也。言自近之遠者。妙微語過世間。亦有無等語能過出世間。雖過世間。於出世中有二乘菩薩可得比類。是故今明於出世中亦無比類。猶言可思可議。是故今明心不能思。口不能議。有此妙身。是故今敬禮。又上三句辨歎。下一句明敬。自有敬而不歎。歎而不敬。今則具足。又三句辨口業。下句明身業。心通二處。如來色無盡者。上雖五歎。恐物有盡極。未必能一切處一切時常應。是故今明能應物無盡。所以無盡者。由本無盡。故應常不盡。由群生無盡。故垂形不窮。故有無盡歎也。智慧亦復然者。上歎色形。今美智慧。歎色有六。一微妙。二無等。三無比。四不思。五不議。六不盡。今歎智慧義亦應然。但略示智同於色。色既無盡。則智亦無盡。無盡者。無量無邊之智慧也。所以偏歎色智者。形則無倫。智則無盡。蓋是物之欣要。故偏說之。問。上睹金容。可歎妙色。未明智慧。雲何歎智。答。將一色類智。既有絕妙之身。必有超群之智。又前赴感中具明色智。知感即應。故是智無不周。普放淨光。故形色無比。上既雙睹。故今俱歎。一切法常住者。上雖歎色智。恐未必具於餘德。是故今明具一切德。故下文說。成就一切佛法。名如來法身。問。若爾。法身攝一切德。何故復有波若。答。若作法身名說。無非法身。餘二亦爾。故下文說智慧身自在。則波若中有法身。今法身中亦有波若。故雲智慧亦復然。解脫亦有法身。故雲是故禮法王。若就別義者。攝論雲。法身是眾德所依。如身根為眾根所依。是故法身具一切德。雖具眾德。未必是常。故雲常住。所以常者。如來藏中過恆沙佛法。顯成今德。是故為常。若是無常。不足歸依。以是常住。故可歸依。今佛異昔佛。故明常住佛。今歸異昔歸。故歸依常住。古舊之釋判其真應者。一行半歎應身。常住已下歎法身。今用此意。第三同異門。初偈及第二偈下半。人無異釋。有人言。如來色無盡者。此歎報身。報身其有常色。常故無盡。智慧亦復然者。此歎智慧報身之中不出功德智慧。以智慧同色常住。故言亦復然。第四詳論得失門。且前問後家若言無儘是常住義者。下句復雲一切法常住。文則為煩。又下歸依章中。明無盡歸。常住歸。若無盡即是常住者。文則不應兩出。又即言不巧。世間雲。絕倫之貌。無盡之才。若以常釋無盡。則於歎不巧。是故應用初師之說。次論法身有色無色。古今論諍。有人言。法身有色。泥洹經雲。妙色湛然常安穩。不隨時節劫數遷。涅槃雲。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地論雲。如來相好莊嚴為實報身。又菩薩廣劫修作相好之因。而何無果。以文義推之。當知法身有色。破無色者雲。若言色是礙義。故佛果無色者。亦應心是緣義。應說佛果無心。佛遂有無緣之心。應有無礙之色。問。無礙雲何名色。答。若爾。佛無緣雲何有知。次江南雲旻藏等悉雲。佛果無色。故涅槃雲。願得如來無色主身。文殊十禮經雲。無色無形相。無根無住處。不生不滅故。敬禮無所觀也。破有色者雲。若言佛果有色者。應架芎隆之屋。帶楚之裳。難意雲。法身既有無礙之色。應處無礙之宅。應著無礙之衣也。肇公注淨名。至人空洞無像豈國土之有恆。竺道生著法身無淨土論。明法身無淨土。此皆用無色義也。通初家難雲。色與心此二非類。粗心可研習為妙心。粗色不可研習為妙色。是故佛果則無色有心。問。若爾經雲何言捨無常色。答。蓋是妙有炳然。故言色耳。二家各執。互成諍論。今依龍樹一言決之。中論法品雲。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非無我。亦應雲。諸佛或說色。或說於非色。諸法實相中。非色非無色。又非色非不色。不知何以目之。歎美為色。亦非心非不心。不知何以目之。歎美為心。故色與無色。義不相違。又若言有色異心。有心異色。則成二見。經雲。諸有二者無道無果。又若言有色有心。則名有所得。有所得者。無四無礙。有色無色。此雖一句之經。乃是佛法大事。悉須用龍樹意通之。則無所滯著也。降伏心過惡者。第二歎解脫。前既明法身。則無非法故次明解脫。又前既對生死之報以明法身。今對生死之業故次明解脫。降伏心過惡者。斷意地煩惱。除其因患。謂心解脫也。及以身四種。歎離果患。身有生老病死四種之縛。佛悉斷盡。故言身四種。色難已窮。心滯復盡。便到佛果難伏之地。如來生不能生。老不能老。病不能病。死不能死。故雲難伏地。佛能伏於眾累。不為眾累所伏。以能伏眾累。不為眾累所伏。便是自在法王是故致敬。有人言。身四種者。分段之身。四大所成。以為四種。如六種成人。是業果義。言難伏地者。謂金剛心。金剛能滅眾惑。不為眾惑所侵。故言已到。馥師以無明住地為難伏地。無始無明最為大力。唯佛能除。二乘不斷到之言度。謂已過此累也。此實是斷。而言伏者。如降伏四魔。難伏已伏。則高昇累表。於法自在。故稱法王。有人言降伏心過惡。則是遠離意三邪也。及與身者。身三殺盜婬也。及四種者。離口四過。但舉身則兼口。言四則兼意三。蓋是偈要略之巧也。知一切爾炎者。第三歎般若。障累得除。功由般若。故次歎之。又歎法身無感不應。讚解脫則無累不除。美般若則無境不照。問。上雲智慧亦復然。已歎智竟。今何故復歎。答。上略歎。今廣歎。又上歎為成法身。今別歎般若也。釋此不同。有人言。知者。敘其能照之智也。爾炎者。一切境界。是其所照境也。攬智慧以成身。縱任達觀。故言智慧身自在也。一切萬境。秉在佛心。無不練知。故言攝持一切法。妙德過人。堪可致敬。言是故今敬禮。此不分智釋也。初句境智一雙。次句體用一雙。下句能持所持一雙。有人言。初句歎智能照盡有無。故雲知一切爾炎。一切即是有無二諦境。次句歎智用隨心。故雲自在。第三一句。攝理在心。記持不忘。如鏡在高臺。萬像皆現。故雲持一切法也。初句明智體。次句明智用。此二句明遍知。今辨常知也。古注雲。照得其會。理宣於解。為攝持。有人言。初有兩句。歎於空慧。攝持一切法。歎於有慧。即權實二智。亦是一切智。一切種智也。有人言。知一切爾炎。此歎一切智也。爾炎謂智母。以能生智故。又亦名為智境。則五明等法。能生智解。故智母。為智所照。名智境也。智慧身自在者。歎無礙智也。於諸法中。不假方便。任運能知。故雲自在也。攝持一切法。歎清淨智也。如實法性。謂一切法也。明證在心。故曰攝持。此三智出地持文。法華囑累品亦明三智。謂如來智。佛智。自然智。即是地持三也。一切智。謂知世諦諸法。以無礙智。於世諦法知之自在也。三清淨智。證第一義。又即是法華經三智。謂佛智。自然智。如來智。敬禮過稱量下。有人言。上來別歎。今是結歎。亦云總歎。正歎者。歎應身法身般若解脫四德也。今明結歎前四也。即成四別。敬禮過稱量者。結歎前應身。過於稱量境界也。敬禮無譬類者。結歎前真身非譬類所及也。敬禮無邊法者。結前歎解脫自在。離於繫縛無邊表也。敬禮難思議者。結前歎般若。內智深遠。下地不測也。今明不然。前已四歎。今更結者。便是煩重。又攝德不盡。今明所以有此文來者。上但略歎三德。人情謂如來理極於此。故今明如來體與虛空同量不可窮盡。上所歎者。略歎少分耳。又上來歎如來德。人謂佛德可歎。今明歎所不能歎。乃窮稱歎之美。故有此文來也。又上歎四德。此一一德。具過稱量等四義。世間之物。可稱其重輕。量其長短。佛德過稱之故言過稱量也。世間之物。可以譬況。可以類取。佛德不爾。故雲無譬類。世間之物。有其邊表畔齊。佛德不爾。故稱無邊法。世間之法。可以心思。可以口議。佛德不爾。故言敬禮難思議也。問。雲何名為難思議。答。夫欲禮佛。須精識佛。龍樹中論雲。如來在世時。不言有與無。亦有及亦無。非有及非無。滅後亦爾。佛既絕乎四句。不可作四句而禮。若作有而禮。佛非是有。此則謗佛。又是禮有。不名禮佛。下三句亦然。問作絕四句而禮。是禮佛不。答亦非禮佛。所以然者。大品雲。行亦不受。亦行亦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亦不受。則知五句皆捨。而般若即是佛。龍樹雲。若如法觀佛。般若及涅槃。是三則一相。其實無有異。故知般若絕五。佛亦如之。問。所禮之佛既絕五句。能禮之人其義雲何。答。須識不二二義。二不二義。若不二而二。師弟宛然。二而不二。則尊卑寂滅。故維摩雲。普於一切國。供養諸如來。諸佛及以身。無有分別想。此意明上半即是不二二義。下半即是二不二義也。禮佛既爾。念與歸依。義亦如是。此雖一句之經。乃是佛法大事。不可不留心也。哀愍覆護我下。第二明請護。上歎如來累無不盡。德無不圓。有堪護之德。是故今請佛覆護。又上來歎佛德。今發菩提心。佛既有勝德。故發心求佛也。又上通歎佛德。今欲請佛為師。己為弟子。結師徒也。又勝鬘將欲請佛為師。就佛受戒。故請護也。建此四意。使萬類學之。就文開為四段。初請護。二許護。三明請護事。四與護事。此四即次第宜生起之。請護有四。初句正請護。次明所護事。三明護時節。四請攝受。哀者悲也。愍者慈也。願佛內運慈悲之心。外以事來覆護於我。慈陰令我善增為覆。大悲使我離惡為護。令法種增長者。出覆護之事。勝鬘上來歎佛之善。能為未來法身種子。名為法種。願佛覆護。令得增長。增長者。橫闊為增。豎進為長也。問。但法身因增長真如。法身亦增長耶。答。本有漸顯。亦有增長之義。種子二義。一廣大。二甚深。令種子廣大為增。令種子甚深為長。法身亦二義。令廣大漸顯為增。甚深漸顯為長。此世及後下。出請護之時節也。此即現世。後謂來生。不但請如來慈陰現在。亦願後生覆護。非止此世後生暫請如來。於一切處一切時願佛常攝受。問。攝受與請護何異。答。覆護語通攝受。明別常攝受。所以為異。又請護明生善滅惡。攝受辨於人法。謂以法攝我為攝。我為弟子為受。問。何故不言過去攝受。答。過去事竟。不須請也。我久安立汝下。第二如來受請許護。佛言我前世已為汝作師。安立汝在正法中也。問。勝鬘之請。與今受請有何異耶。答。勝鬘但請二世。今許其三世。謂過去曾護。現在今護。未來當護。明我過去廣劫已來。久安立於汝。是故今現世與汝相值。則知今日相值。未來亦然。此舉過去證成現在未來也。此義一名異。始建曰安。終成為立。問。安立與開覺何異。答。令汝依福捨罪。名為安立。令汝罪福俱捨。名為開覺。又令發菩提心為安立。修菩薩行為開覺。又離生死厄苦為安立。漸入涅槃門為開覺也。又久安立者。安立功德也。開覺者。開覺智慧也。今復攝受汝者。以法攝汝令住正法中。受汝為弟子。我為汝作師。未來亦爾。我以作功德下。此第三明請護事。就文為二。一者口請。二者身請。就初有二。初三句牒三世善。第四句請佛攝受。就初又二。兩句別明三世善。次一句總牒三世善。我已作功德者。領佛前世以開覺之言也。佛所以前世開覺我者。良由我過去世已曾種功德故也。現在者。現世也。及餘世者。未來也。如是眾善本者。總牒三世之善也。故雲眾善也。善雖三世。其理冥同。故總言如是眾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為菩提根。故名為本。唯願見攝受者。明我過去已生善。現生善。當生善。攝此三善。一者令莫向三有。二者令莫向二乘。三者令莫取相。次將此眾善亦有三事。一者令此善與眾生共。二者令我與眾生共成佛。三者以此善同入實相。今請佛攝受如此之善。故言唯願見攝受也。爾時勝鬘下。古注雲。既頌美已畢。則法供理同。今標寄歸誠。欲化洽親屬。此意明禮佛。佛既授記。則引親屬修淨土之因也。今明上來口請。今身請也。眾師解雲。上是口請乞記。今是身請乞。今謂不爾。此乃是請佛攝受。上是口請攝受三世之善為菩提基。今是身請三世之善為菩提基。夫善向菩提。是為理之中極。必須心形俱至。故上口請。今明身請。而心通二處。問。何故口禮。何故身禮。答。為歎故口禮為敬故身禮。又於暗處則須口禮。於明處則須身禮。又盲人故即須口禮。為聾人故即身禮。又生自他身業善故明身禮。生自他口業善故明口禮。又師徒相去遠故即身禮。相去近故即口禮。問。敬與禮何異。答。凡有四句。一者禮而不敬。如噁心禮也。二者敬而不禮。如善心歎佛及念佛也。三亦敬亦禮。謂善心禮佛也。四不禮不敬。謂敬無所敬禮無所禮。又有四句。一心禮而身不禮。如須菩提端坐念佛。名真禮佛。二身禮而心不禮。如調達禮佛。密欲害傷。三身心俱禮。即是勝鬘。四身心俱不禮。謂外道見佛。將口對心亦有四句。義推可知。佛於眾中下。第四許攝受。即是與護事。而與授記者決也。以汝未來必當作佛。是故受汝眾善為菩提基。又以受汝眾善為菩提基。故汝未來必當作佛。互相釋。又勝鬘歎佛請護。現在得記。未來成佛者。令一切眾生學之。歎佛請護。現在得記。未來成佛。又授勝鬘記者。為利時眾。以眾中諸天及人見勝鬘得淨土記。發願往生。故與之記。又將欲明勝鬘受十大受。及發三大願。乃至廣為大眾說法。故須前為授記。以勝鬘現在得記。未來成佛。言必可信。則勝鬘所說宜應受行不須疑也。為此因緣。故授勝鬘記。就文為二。初明與記。二明得益。就與記中有二。一總明得記。二別明得記也。言即為授記者。總明得記也。法華疏內具釋。一者記謂別也。佛記其不成六道及以二乘。當得作佛。以別於佛道。異於外道。故名為別。今授此記。故名授記。二者勝鬘行因。記得來果。此是有來果可記。故名為記。聖說授與。故名授記也。如地持中授記有六。一種姓未發心記。二已發心。三現前。四不現前。五時量時定。六時無量時不定。前之二種得記人。位地上下差別。前一在種性地。發心者位在解行已上。次二約處同異差別。同處對面而記者名現前。異處遙記者名不現前。後二約時分定不定差別。若記時劫數量名字。並記佛及國土名字者。名時定。若總言無量劫作佛。不委曲辨時劫數量及佛國土名字者。名時無量時不定。今勝鬘得記者。或是種姓。或是發心。經無成文。位地難定也。乃是現前授記非不現前也。若記近果。言無量劫人天中王者。應是時無量時不定也。記其遠果。言過二萬劫作佛號普光者。應是時量時定也。此六種授記。更有異釋。如法華疏解。汝歎如來下。第二別明授記。就文為二。一明現因記得近果。二明當因記得遠果。亦是當因當果。亦是菩薩因菩薩果。亦是佛因佛果。就初又二。初明因。次明得果。汝歎如來真實功德者。牒前善因也。以此善根下。第二明得果。得果中。前明時節。次明得果。今前釋阿僧祇劫義。依法華論。但明二種僧祇。一明日月歲數不可數。謂小僧祇。二劫不可數。為大僧祇。有人言。三種僧祇。二種同上。三大劫僧祇。雜心說六十四劫名一大劫。所言六十四劫者。始從初火劫。終訖風劫。有六十四。六十四者。七火一水。過七水已。更經七火。方有一風。故合成六十四。合此六十四為一大劫。此大劫不可數。名一大僧祇。善生經雲。刀兵飢饉為一小劫。十九小劫為一中劫。俱捨雲。八十小劫為一大劫。依瓔珞經下卷亦明三劫。一里二里三里乃至四十里石。方廣亦然。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一小劫。就小劫中自有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也。六十里石。方廣亦然。以梵天衣重三銖。梵天中百寶光明珠為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為中劫。有八百里石。方廣亦然。以淨居天衣重三銖。即淨居天百寶光明鏡為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一大僧祇劫。問。今經中明三阿僧祇劫行行成佛。定用何等劫耶。答。智度論攝論等雲。或四十里石。天衣三年一下。拂之使盡。又四十里城。滿中芥子不概令平。有百歲人取一芥子。取芥子盡。名一大劫。取此劫不可數為一大僧祇劫。望瓔珞經即是彼小劫。多作此說。或可依瓔珞經中大劫不可數名一僧祇。問。為直取三阿僧祇時節滿即得佛不。答。不爾。若直數時節者。於時節中有或當空過。今取三僧祇唸唸善相次。取三阿僧祇劫善滿。方乃得佛。問。三僧祇劫善滿者。亦取人天及二乘及佛因不。答。法華論雲。凡夫善及決定聲聞善非佛因。不得成佛。要取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善。滿三僧祇方得作佛。雜心中二種僧祇。善行僧祇。與劫僧祇。善行僧祇。即前善是。劫僧祇。謂時節也。問。三僧祇約位雲何。答。初一僧祇行行到初地。二從初地行行經一僧祇到八地。三從八地一僧祇行行到佛地。問。何故爾。答。初從凡至聖。次從功用到無功用。後從因到果。問。約值佛雲何。答。智度論述小乘雲。釋迦過去為凡之師。值過去釋迦佛初發心。至賴耶屍棄佛為一僧祇。從賴耶屍棄至燃燈為二僧祇。從燃燈至毘婆屍佛為三僧祇。從毘婆屍至今釋迦成佛復經九十一劫。小乘又雲。前三僧祇行有漏六波羅蜜。後九十一劫種相好業。龍樹但破其行有漏六度及百劫種相好業。不破其三僧祇。當知三僧祇。此通大小乘為定數。通名劫者。梵雲劫波。此雲分別時節。梵雲迦羅波。此雲時也。問。何故火劫起燒世界耶。如第一義法勝經說。佛欲示眾生令知時節。又示眾生業果成壞。又示眾生有劫火起。令其畏劫火故。預修善法。今謂或佛示現劫火。或眾生報盡一期。是故劫火等起。問。既但三僧祇行行成佛。今經文何故言無量阿僧祇耶。答。有人言。此雲無量者。依華嚴經是百二十數中一數之名也。非是汎爾。言無量也。僧祇是外國語。此雲無數。亦是一百二十數中一數之名。若爾。則無量無邊及阿僧祇。經是僧祇劫。故下文作自在王則是初地。以一僧祇劫行行至初地故。亦可依經無量無邊僧祇。即是僧祇無量。僧祇無邊也。問。但三僧祇行行。雲何言無量僧祇。答。此或可是時節僧祇。非善行僧祇。或可是小僧祇也。於人天中。第二明得果。人天簡惡趣。自在王簡庶民。勝鬘受質五礙三濫。對此故言自在。古注雲。居上化物。為自在王也。勝鬘未來形遍六道。無所不為。就勝言之故雲人天之中為自在王也。一切生得處常得見我者。上明尊勝果。今得見佛果。雖得尊勝果。若不見佛。則行願不成。故須明見佛也。又尊勝果者受世樂。見佛者求出世樂。又尊勝果者明受果也。見佛者行因也。又尊勝果下利也。見佛者上弘也。即顯成上佛攝受義也。又自有尊勝而不見佛。自有見佛而不尊勝。今具二也。通而言之。讚佛一因。得此兩果。別而言之讚佛感尊勝請攝受感見佛。隨相似義也。以常得見我。則知我常攝受汝也。即詶上願佛常攝受言也。現前無異者。此一往美其歎佛之言耳。若後時悟解。則有勝於今也。過二萬已下。第二得遠果。前辨時節。次明得果。問。二萬僧祇劫當得作佛者。是何位人耶。答。有人言。此是第十地入住滿三心外。更起勝進。金剛心中所經小劫。進入佛地方便。非是大劫僧祇劫。今謂瓔珞經說。無垢地菩薩千劫學佛威儀。謂象王視觀等。無垢地即是等覺地金剛心菩薩。不雲無量僧祇劫學佛威儀。有人言。前雲無量僧祇劫為自在王者。此在初地。更經二萬僧祇修行方得作佛。經二萬僧祇劫者。此是水火等中劫。經言三大僧祇行成佛者。此取數六十四為大劫之劫。滿三僧祇劫也。今謂經中多明水火等劫為三僧祇。不取後大劫為三僧祇。若必有文證者。亦宜用之。今言過二萬僧祇者。或可是劫僧祇。非善行僧祇。或可是小僧祇也。當得作佛者。第二明得果。若長望文。自上來並是行因。今始明得果。就文為二。一明正果。二辨依果。兩文各二。正果二者。一者別號。二者通號。諸佛立號義有多門。或從姓立名。如迦葉釋迦等。或從光立名。如錠光等。或從聲立名。如微妙聲佛等。或從喻立名。如滿月光佛等。或從因立名。燃燈佛等。今言普光者。從前見佛普放光明起心願求。故成佛時名曰普光。古注雲。照極無遺為普光也。如來已下。第二明通號。具足應十。明今略三。謂如來應供正遍知也。此三是十中之要也。彼佛國土下。第二次明依果。今且前論土義。古注雲。國土是養眾生封疆之域秤也。以理推驗而實成佛者。則不必待乎記□。既以權記。引於庸信故成佛必雲封疆是妙。然封疆實是眾生惑報。既以惑盡成佛。佛焉得有惑報之封疆哉。但道極則兼化物。故示居惑報之封疆耳。苟得摧級之旨。解亦無傷於佛實無土也。而眾生惑報封疆復劣不同者。寔由資善有濃淡。煩惑有厚薄也。若惑薄善濃者。致報則妙。惑甚善微者。報必穢惡。經論備明也。所以授淨土記者。一表勝鬘心淨故生淨土。二欲引同行眷屬發願往生。就文亦二。初明無穢。次辨有淨。無穢中有二。一無穢果。二無穢因。無惡趣者。無三塗苦也。無老病者。無人中苦也。中年夭喪名為衰惱。又解無衰惱者。明無天中苦。天中五衰相現。是故生惱。故言衰惱也。不適意苦。前明無人天內苦。今明無人天外違緣不適意苦也。亦無不善惡業道名者。上來明無惡果。此辨無有惡因。十惡破戒違理名為不善。造作稱業。通人向於三塗名之為道。淨土中尚無此名。況復其事。依攝大乘論雲。淨土中無七種眾生。謂二乘外道等。如彼廣說。彼國眾生以下。第二明有淨土。亦開為二。一有淨果。二有淨因。彼國眾生。謂人與天。翻前諸惡趣也。色。翻上老也。老侵於彼壯。故以好色翻之。力。翻前病。病奪強力。故以力翻之。壽。翻衰惱。衰惱夭於長壽。故壽命翻之。五欲眾具皆悉快樂。翻上不適意苦。勝於他化自在諸天者。淨土是人中果報。勝彼天也勝有二種。一境勝。如他化自在天。此人五欲昇降非並。無量壽經雲。他化自在天比無量壽國。如乞人之比帝釋。淨土五欲他化天優劣亦爾。二受用勝。穢土五欲受用生罪。淨土五欲受用生福。如香積飯等具二種勝也。彼諸眾生純一大乘者。上來明有淨果。今辨有淨因。即翻上亦無不善惡業道等。諸有修習善根眾生者。此是住處眾生。對諸惡趣。教化眾生是淨土業。如經說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如是等是勝鬘未成佛時所化眾生修善根者。勝鬘後成佛時得生其國。又他方世界大乘眾生。見聞勝鬘國中純說大乘。故發願往生。如此眾生願生阿彌陀阿□佛土等。又上明淨土精妙。時眾或謂難往生。今欲引之。若改惡修善者必得往生。勝鬘夫人下。上來明授記竟。今第二明大眾願生。就文為二。初正願生。世尊悉記下。第二明佛如願與記。授記之興。正為此意也。佛所以記者。進此往生眾生動一淨土耳。爾時勝鬘下。自上已來明歎如來真實第一義功德門竟。今明受十大受。可作十門釋之。一來意門。前章歎佛。明發菩提心。今次明修菩薩行。菩薩之行以止惡為本。故前明受戒。即菩提心菩薩行一雙也。二上歎佛真實功德及以請護。此明就佛受於三歸。歸依既竟。次明受戒。即歸戒一雙。三上歎佛真實功德。此福既樹。必招當果。故佛即授成佛之記。佛既記果在於當。此之當果。非行不得。行者無惡不止。無善不行。無人不度。上明當果。今辨行因。則因果一雙。四上明淨土有三。一無穢。二有淨。三純善眾生來生其國。息一切惡。得土無穢果。修一切善。得土有淨果。度一切人。得純善眾生來生其國也。以成上淨土有三義。故明受三戒。五依瓔珞經明有二本。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上歎佛歸依。即是信本。今欲生佛家。以戒為本。是故受戒。六涅槃經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悉當成佛。要令持戒。然後見性。戒即是引出佛性。是故受戒也。七上請護中雲。令法種增長。今受十大受等。即是法種增長之義。故有此章之義。第二釋名門者。依下文雲不思議大受。菩薩戒法深且廣。難持難行。非二乘所持。故明不思議。又不持不犯為正法戒。名不思議。所言大者。一當體大。謂普息一切惡。普修一切善。普度一切人。二得果大。謂諸佛菩薩大人王大天王。三是大人所行故名為大。九道中。六道二乘皆不能行。唯菩薩能行。故名大也。四者時大。謂三大僧祇劫常持此戒。五者永不失。一日之戒。日盡便無。一形之戒。形盡便滅。若一受菩薩大戒。雖經六道而戒法不失。故名為大。馥法師雲。虛心敬納。剋已奉行。故稱為受。第三明受戒不同門。依瓔珞經受戒有三種。一者諸佛菩薩在前受。得真實上品戒。二者諸佛菩薩滅度後。千里內有前受戒菩薩者。請為法師。教授我戒。我前禮足。應以如是語。請大尊者為師。授與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三者佛滅度後。千里內無法師之時。應在諸佛菩薩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應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諸佛及大菩薩等。我學一切菩薩戒者。是下品戒。第二第三亦如是說。今勝鬘現前值佛是上品。但是自誓受。非佛所授。但第二從法師受有二種。若依瓔珞經。戒師不作羯磨方法。初令禮過去一切佛。次禮未來佛。次禮現在佛。如是三禮已。法僧所爾。次令受三歸依戒法。次令懺悔三世罪。次後正授十無盡戒。若如地持。菩薩戒師前為作羯磨。然後授戒相。乃是前後方便。非正授戒。又如受五戒十戒。受三歸已。說戒相者。方名受戒。此則受三歸復說戒相。乃得戒。何以知之。如直受三歸人。但得歸不得戒。如受大比丘戒前羯磨。則已受戒竟。後說四重等。令受者堅持。非說戒相為受戒也。以此證知。須前作羯磨。方得授戒。而瓔珞梵網無羯磨者。或可前略。或可教門不定。適時而用。問。菩薩戒師。為用在家人。為用出家人。答。通於道俗。瓔珞經雲。夫妻六親。得互為師也。問。第三於佛像前受戒。若無佛像。得自誓受不。答。依普賢觀經。但虛心奉請釋迦為和上。文殊為闍梨。彌勒為教授師。一切佛為尊證。一切菩薩為同學。不論有像無像也。問。何故戒法一種。要須受耶。答。欲顯惡可頓止。以戒是止惡為宗。故有受法。以要期頓發故也。善難並生。餘行皆是修善為宗。故無受法。以漸生故也。問。若惡可頓止。善不可頓生者。亦應惑可頓滅。解不可頓生。答。戒是止相。其相即靜。故常有戒法。惡有頓止之義。餘善是動相。修習方生。不可一時並修諸善。滅惑生解。並是行善。故與此非類。問。自誓發戒。與從師發戒何異。答。若從戒師作法成時。則一時俱發。今既心發口言。隨發隨生。非一時。問。授戒受戒。得何功德。答。瓔珞經雲。若能教一人出家授菩薩戒。勝造八萬四千塔。其受戒者。墮在菩薩之數。超過三劫生死之苦。問。受戒而犯。何如不受不犯。答。瓔珞雲。有戒而犯。勝無戒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問。五戒有受一分。乃至具足受五。菩薩戒雲何。答。瓔珞雲。十重戒中有受一分名一分菩薩。乃至二分三分。若受十分名具足受戒。十重有犯無悔。得使重受。八萬四千威儀戒。盡名為輕。有犯得使悔過。對手便滅。第四戒體相門。毘曇以色聚為體。成實用非色非心為體。譬喻部以心為體。瓔珞雲。一切菩薩凡聖戒。盡以心為體。心若盡者戒則盡。心無盡故戒無盡。故六道得受戒。但解語而受得不失。若依瓔珞別明三戒體者。攝律儀戒。謂十波羅密攝眾生戒。謂慈悲喜捨。攝善法戒。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此以四等為化他。故是攝眾生戒。十度是自行。故取為攝律儀。攝善法通自他。故取八萬四千法門為攝善法也。第五戒所對治門。大宗此三種戒。則無惡不止。無善不行。無人不度。則五住地惑。通是所治也。然戒法以止善為體。止棄物之惡。為攝眾生戒。止不修行之惡。為攝善法戒。除此二外。止起惡之心。為攝律儀。故三戒別治三惑也。又此三戒。行二乘三戒惡。攝律儀者遍防三業罪非。行二乘但防身口。攝眾生者。不棄物之心。行二乘獨善之行。攝善法者。誓行眾善。行二乘偏近小行。第六作無作門。一雲單用作善為體。二單用無作善為體。三合用作無作善為體然此三戒並有作無作。作即誓心。無作即是從心生戒遠至菩提。小乘正以無作為體。作心罹難恆。大士即兩取也。若屍羅與波若合用。則以心戒為本。常有心。則無作常生。第七通別門。通而為論。悉是攝律儀戒。皆有被物之用。通是攝眾生戒。地持雲。律儀悉總三聚戒。通名律儀。於律儀中分出餘二聚。餘殘戒者是律儀。律儀既通。餘二亦通。但約立意不同。故分為三。第八次第門。瓔珞經。前明攝善。次明攝生。後明律儀。又初明無惡不息。次明無善不行。後明無人不度。今文明三戒次第者。前要須自行息惡。故第一明攝律儀。然後方能及他。故第二明攝眾生。自行化他必須生善。通自行他化故明攝善法也。第九因果門。依攝大乘論。三戒為三德因。息一切惡為斷德因。修一切善為智德因。度一切眾生為恩德因。初一累無不寂。次一德無不圓。謂自成佛也。恩德亦令眾生具得二事。則他成佛也。故受此三戒。若自若他一切成佛。即是不可思議廣大之義。第十大小門。小乘無重受。大乘有重受。小乘有捨戒。大乘無捨戒。小乘有簡眾。大乘無簡眾。故奴婢畜生解佛語者。皆得受戒。小乘二師十師二十師。大乘唯一師。小乘防二業。大乘防三業。小乘盡一形。大乘至佛果。小乘隨犯漸制。大乘未犯頓制。小乘戒有定數。如從十戒乃至五百。大乘不定。或六重。或八重。二十八輕。或四十二種。或十重四十八輕。涅槃疏內具會其同異也。就文為三。第一經家敘列受戒之儀。第二正受戒。第三請證除疑。初是受戒前方便。次正受戒。後是方便。攝三為二。初兩正明受戒。後一明受之意。菩薩所以受戒者。為欲止謗除疑。令尊人重道。然後始得開宗授法。爾時勝鬘聞授記已。此領前記也。恭敬而立者。正敘授戒之儀。佛處空。勝鬘在地。欲使空地言交。受法儀便。是故立也。又勝鬘禮佛。請佛攝受。佛即授記。故聞記歡喜。恭敬而立。非欲立而受戒也。又佛前授記。聞記歡喜。將欲受戒。更整容儀。盡於處悟。為受戒方便。是故立。或言立是將行之貌。勝鬘將欲受行戒法。是故而立。受十受者。上之受字。明內心能受。下之受字。明戒是所受法。為行者預納。故稱為受。又要心攝持故名受。十是圓數之名。菩薩戒法長而且廣。是故稱大。世尊我從今日下。第二明正受戒。釋此不同。凡有五師。曇林雲。自此章為十大願。然下別有三願一願。故不同此釋。馥師雲。前五為止惡。後五為生善。不分三戒。第三師雲。初戒是總。謂總要心發戒。總出所防。從第二已去。謂別要心發戒。別出所防。第四師雲。前九受世教戒。後一得正法戒。隨事防禁。名受世教戒。證實離過。名得正法戒。前九中。初一受律儀。中四受攝善法。後四受攝眾生。第五師雲。初五攝律儀。中四攝眾生。後一攝善法。此五隨人取捨。但今用第五師釋也。問。何以得知初是攝律儀。答。初五並明息惡。故是攝律儀。五為二。前一總明息惡。於所受戒不起犯心者。若從來已曾受五戒八戒等。今於佛前自誓於所受戒不起犯心。又昔受但防七支。不防意地。今欲遍心。故不起犯心。若從來未曾受戒。今自誓於所受戒不起犯心。即是受戒。亦即是得戒。亦即是持戒。於所受戒者得戒有二。一從受得。是所受戒。二非受得。謂定共道共戒也。今是受戒。謂息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生。不起犯心者。不起不息噁心。不修善心。不度生心也。故即是受三得三及持三也。又戒法有二。一受。二持。但受易而持難。故前明難必得其易又本為持故受。故持為受本。故前明於持也。又持必得戒。受未必得。又恐物謂勝鬘是深宮之女。一時勇猛能受。未必始終常持。是故今前明能持即是受也。一一戒中有三句。初言世尊者。請佛證也。又佛是發戒之緣。故對佛也。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下。第二出受戒時節。今日。明持戒始也。乃至菩提。明持戒終也。無臂林雲。梵本言菩提縵莚羅。此雲道場。又為對於二乘盡形。故明時長也。於所受戒。第三明受戒。前辨時長。今明防廣。並是異二乘也。大品雲。有身口意。即是菩薩粗業。亦是犯戒。今知三業無生。故犯心不起。顯勝鬘位高也。世尊我從今日。第二四戒。別防四惡。今是不慢戒。止於慢惡。師父為尊。兄姊為長又但今年高德勝。便是尊長也。慢譬高山。法水不住。是故於尊不起慢者。敬事尊長心不慢故。尊長便得如法教授。具如戒中說。人坐比丘立。不得為說法者也。第三於諸眾生不起瞋心。亦得前於上不慢。此於下不瞋。又前別明於上不慢。今總辨於諸眾生不起瞋心。此總別互得通二文也。菩薩以化物為首。若起瞋心。則於物隔礙。是故除之。問。於諸眾生不起恚心者。此是何心。答。是慈悲心。以於眾生起恚心者無慈故。以不瞋善根。是慈悲體故。金剛仙論師解四無量。言慈悲心體者。不瞋善根。是以對治瞋法故。問。慈悲治何等瞋。答。可瞋處瞋。以慈治。不可瞋處瞋。以悲治。又治殺眾生心為慈。治打眾生心名悲。又涅槃經雲。瞋有二種。一上。二中。修慈斷上。修悲斷中。又瞋有二。一有因緣。二無因緣。慈心者斷有因緣。悲心者斷無因緣。有論師雲。修慈為除眾生瞋覺。修悲為除眾生惱覺。第四於他色身及外眾具不起嫉心者。謂是喜無量。嫉妒他者。心無喜愛。故知不嫉是喜心也。色身。謂內之好報。及外之妙果。夫為菩薩本應與物內外好果。而今他自得之。應生慶悅。豈更起於嫉心。第五戒於內外法不起慳心者。林公雲。自財為內。他財為外。梵本云爾。有人言。內謂己身。外謂妻子財物。菩薩發願。為眾生故。受身及妻子財物。今眾生來取內外之物。則會菩薩。林公雲。不起慳心。是捨無量。金剛仙論師解雲。捨心體者謂無貪善根。問。捨心治貪。不淨觀治貪。此有何異。答。色貪不淨能治。婬貪捨心能治。此中明慳心不能捨。貪心亦不能捨。是故能捨必破慳貪。經論說四無量不同。或言大悲拔苦。大慈與樂。喜心慶前脫苦得樂。見前人脫苦得樂其心放捨。今攝此四或為兩雙詺之。謂敬上不慢。悲下不瞋。於他不嫉。於自不慳也。問。何故本命初即明不慢。答。勝鬘現居高位。多生慢心。前明不慢。故外書雲在上不憍也。既於上不慢。恐於下起瞋。故明不瞋。又慢則不受他化。則自不成佛。瞋則不化於他則他。不成佛。過之大矣。故命初辨之。問。何故於慢瞋後辨不慳嫉。答。前二為使。後兩為纏。使重纏輕。故前離於重。後息於輕。則眾惡都寂。問。纏既有十。何故偏明離二。答。嫉是下賤之因。慳是貧窮之業。大士方欲為尊為導。宜應離之。又慳則不施他財。嫉則忌他得樂。箇是障慈之本。故偏明離。又修羅則慳色嫉味。天主則慳味嫉色。故九結因之以成。菩薩對此偏言離也。問。第一戒既是總。何故別明不慢不瞋不嫉不慳四種戒耶。答。有人言。此四重故。地持論中說此四種為波羅夷。地持論明四法。第四是癡心。即是今文之第一慢也。今之第二。當地持中之第三。即是瞋心。今之第三。當地持中第一貪心。今之第四。當地持中第二慳吝心。故偏說四也。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不自為已聚畜財物。此下第二明有四戒。謂攝眾生戒也。所言四戒者。第一戒別明以財攝眾生。第二戒通明四攝法攝取眾生。第三戒拔眾生現世苦果。第四戒斷眾生苦因。四戒兩雙。初二止自為之惡。後二止棄他之惡。初二止自為惡者。一明不自為受樂果。次明不自為行樂因。後二止棄他之惡者。初明不棄物更受苦果。後明不棄物行苦因。此四攝生義盡。初文為二。第一明不自為己聚畜財物。凡有所受下。第二明為救眾生。問。菩薩何故不為身畜財。答。為身畜財。但身自得樂。為他畜財。則與一切樂。又為自畜財。則豪善不生。為他畜財。則恆發無作。又為身畜財。則屬五家。為他畜財。則屬自己。又為身畜財。不得常財。為他畜財。自得常財。又為己畜財。則長慳貪。為他畜財。則知足少欲。勝鬘受此一戒。令我等學之。願一切人畜一豪財。不隔三寶。無礙四生。又為他畜財。不說淨不犯長物罪。第二戒中亦開為二。初明不自為己行四攝法。為一切眾生下。第二為一切眾生行四攝法。問。行四攝法本是為他。雲何言不自為己行四攝耶。答。自有菩薩雖行四攝。以攝善歸己。是故今明為他行攝。則攝善與他。又四攝攝他。即似如貪他屬己。是故明不自為己。問。前已明佈施。與今四攝中施何異。答。上別明佈施。今通辨四攝。又上直明佈施。救其交切之苦。四攝中施。攝令住理。是故為異也。以不染愛心者。凡行四攝。攝取眾生。多起愛心。令知能攝所攝皆空。故不起染愛也。無厭足心者。從今時至後際。常行四攝。故無厭足也。無礙心者。行四攝時。怨親平等也。又不染愛者。行四攝時。於親人不起染也。無厭足者。於中人無懈怠也。無礙心者。於怨憎人無隔礙也。離此三種。故能攝受四生也。世尊我從今日若見孤獨下。此第三拔眾生苦前明有苦。次辨拔苦。無父曰孤。老人無侍曰獨。重牢曰幽。謂深遠無人處也。枷鎖稱繫患之輕者曰疾。重者稱病。不安曰危。障礙為難。數窮稱困。逼惱名苦。亦得以為五雙。孤獨一雙。據無眷屬。幽繫一雙。約罪輕重。疾病一雙。據其差甚。危難一雙。就其自他。困苦一雙。據其內外。經本不同。或雲厄難。或雲危難。馥法師雲。對下安隱。應雲危難。對下饒益。應雲厄難。則二義俱通。但厄是災厄。危是危亡。此二皆是障難也。終不暫捨者。上來敘苦。今欲拔苦。初明不捨苦。必欲安隱。正明拔苦。安隱者。安隱上五雙眾生也。無二親者。為作父母。無侍者。為作兒息。乃至困苦者。令得安樂。以義饒益者道理。非唯損彼而益此也。又安隱者。與出世樂因。饒益。與其出世樂果。脫苦已後。任其所從。不相妨礙。故名然後乃捨也。世尊我從今日。第四拔苦因。或亦前是拔現苦。今是拔當苦也。今總釋四戒。雖有四戒。不出慈悲。前兩戒大慈與樂。後兩戒大悲拔苦。與樂中。初一與現樂。次一與未來樂。又初一與世樂。次一與出世樂。又初一與樂果。後一與樂因。大悲戒中亦二。初一拔現苦。後一拔當苦。又初一拔苦果。後一拔苦因。又初一別拔人間苦。後一總拔一切眾生苦。故下折伏攝受。明世出世利。故知遍拔一切苦。又初一拔其輕苦。後一拔其重苦。又初一拔其少時之苦。後一拔其長時之苦。就文為三。第一敘惡因眾略生明不捨。第二廣明不捨。第三釋不捨意。捕鳥故名為捕。養豬羊雞牛。稱之為養。餘屠殺等。事別非一。不可具舉。是故總言諸惡律儀也。以罪眾生。各有律儀戒。品類不同。故言諸惡律儀又解惡法名律。無作之罪。合此律儀式。故稱為儀也。律儀多少。經論不同。依涅槃經說有十六。牛。羊。豬。雞。為利故養。肥已轉賣。即以為四。利故買。買已屠殺。復以為四。通前為八。捕魚為九。捕鳥為十。獵師十一。劫盜十二。魁膾十三。兩舌十四。獄卒十五。咒龍十六也。依雜心論說有十二。屠羊為一。養豬為二。養雞為三。捕魚為四。捕鳥為五。獵師為六。作賊為七。魁膾為八。守獄為九。咒龍為十。此十與前涅槃經同。屠犬十一。伺獵十二。此異前。此十二與涅槃所說有同異者有六。彼此是一。名字少異。一捕鳥。二捕魚。三作賊。四屠膾。五守獄。六咒龍也。屠羊養雞豬等。雜心中合之為三。涅槃中說之為八。獵師伺獵。雜心中說之為二。涅槃合之為一。是等彼此離合互異。雜心中屠犬。涅槃中略無。涅槃中養牛羊二種及兩舌。雜心中略無。是等彼此有無互異也。如涅槃中十六。略為四不善律儀攝。劫盜一種。即是劫盜。兩舌是兩舌。即是有綺語。餘者是殺業。若通取咒龍。亦得名綺語。但多取咒龍為殺方便也。雜心中十二。略為二不善律儀攝。作賊一種。是盜不善。自餘是殺不善。此等猶自狹於成實身口七不善律儀也。問幾捕。幾養。幾非捕養。答。捕鳥捕魚獵師是捕攝。養豬羊牛雞是養。餘非捕養。正作惡因。未肯受化。始終須拔。故雲終不捨置也。我得力時下。第二廣明不捨。即是正斷惡因也。力有二種。一者勢力。二者道力。勢力者。菩薩或時受於王位。能遮斷之。或作天龍神鬼。令其捨離惡業。道力者。菩薩以道德之力。現通變化。斷其惡業。問。前救苦中何故不爾。答。拔苦理亦須力。但今為明拔苦與樂。人皆樂從。不須強力。降惡就善。違情難化。人多不從。故求強力。於彼彼處者。所作惡者非一。故稱彼彼。剛強應伏。伏令離惡。柔軟應攝。攝令住善。故名折伏攝受也。何以故下。第三釋折伏攝受之意。何以故者。即是問也。問意雲菩薩。但應攝受。何故復行折伏。又問意者。菩薩何故行折伏攝受二種事耶。以折伏攝受令法久住者。此下即是答也。凡有二益。一令眾生得世間益。二令眾生得出世益。一一中有二句。初二句。第一令法久住。即是上弘大法。天人充滿。惡道減少。下益眾生。使其改惡修善。修善故天人充滿。改惡故惡道減少。於如來所轉法輪。第二得出世益亦二。初明佛轉法輪。即是上弘大法也。如來所以不出世不轉法輪者。良由眾生無善感佛。眾生若改惡修善。便感佛出世轉法輪也。轉法輪者。謂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而得隨轉者。佛今已解化於前人。前人依佛教修行。亦得見苦斷集證滅修道。故言隨轉也。次合四句為三。一正明法久住。二正益人天。三終致出世。由行惡犯戒。則正法毀滅。惡道增長。障生無漏。令斷其惡。故法得久住。天人增長。終置聖果也。見是利故者。見眾生得世利出世利。是故行折伏攝受事也。世尊我從今日下。釋此一戒不同。有人言。十戒為二。前九受世教戒。第十受正法戒。今明攝善法戒。然攝善即是正法。攝善之外無別正法。故三戒攝一切戒盡也。就文為二。第一正明戒體。第二解釋。初言攝受正法終不忘失。有人言。正法者。即六度行也。攝者。攝六度也。故言攝受正法者。只以攝受正法不忘失故。六度便得成也。有人言。諸法實相理。名為正法。證法在心。名為攝受。一證常然。名不忘失。然正法語通。若理若行皆是正法。故備取此二現於後文。問。忘失是何惑耶。答。忘失是無明獨一癡使也。何以故下。第二解釋。此中應有問答。何以故。即是問也。問意雲不攝受正法。此有何失。攝有何利。而言不得忘失。忘失正法者下。第二答也。就文為二。初明忘失之損。次辨不忘之益。損中又二。前別明損。後總結也。就別明失凡有二。一者。從初至攝受正法欲。明忘正法則退聖。隨所樂入下。第二明不得越凡。初又二。第一明失乘三義。第二明失乘兩欲。失乘三義者。乘有三種。謂乘性乘隨乘得。忘失正法者。謂失乘性。乘性即是實相理。忘失正法則忘失大乘者。第二明失乘得。乘得即是乘果。乘由實相理成。既忘失實相。則忘失大乘也。忘大乘則忘諸波羅蜜者。第三忘失乘隨。乘隨謂因也。以隨順實相以修諸度。故以諸度故名曰乘隨。問。此釋出何文。答。龍樹十二門論雲。大分深義。所謂空也。若通達是義。則通達大乘。具足六波羅蜜。無所障礙。大分深義。所謂空也。所謂乘性。通達是義。則通達大乘。即是乘得。具足六波羅蜜。即是乘隨也。彼論與此經文義全同。忘波羅蜜者則不欲大乘者。上來明忘正法失於乘三。今明失於兩欲。初辨忘失六度之因。則於佛果大乘無慾樂心也。若菩薩不決定大乘者。決定謂信也。不決定。明於大乘無信。既於大乘無信。則於實相正法之理無慾樂心也。前明於佛果無慾。後明於理無慾。佛果望理。由理果成。故理為本。以果為末。故無本末二欲也。若欲於佛果。則欲於正法。若不欲於佛果。則不欲於正法。故文相接也。若約位論者。忘失大乘。謂忘失佛果。忘失諸一切波羅蜜。則忘失十地。於大乘不欲。則無內凡三十心。於正法不欲。則無外凡十信。此四攝一切位盡。從本以至末也。此四位得成者。初正法實相觀明晦。故有四種階位。故忘失正法。失此四位。後攝受正法中亦明四位。謂廣大無量。得一切佛法。八萬四千。今之四位。即是後四中。則是無量及得一切佛法之二位也。今之大乘。即是後得一切佛法。今之波羅蜜及二欲。此三位並攝入後之無量。後但明二者。無量謂因。得一切佛法謂果。但明因果二義。故今三位屬因。一位屬果。今欲廣忘失之果過。故開為四。後欲明因果之義。故合之為二。至後當顯。隨所樂入下。上辨明忘正法故退聖。此明忘正法故不得越凡。既於實相之理無慾樂心。則隨虛妄所樂便入三有。故永不得越凡。有人言。就位釋之。凡有六階。從上向下次第論忘失。忘失正法者則忘大乘。是第一階。謂失佛果。諸佛得果大人所乘。故雲大乘。乘依理成。理是正法。故不成彼乘。是以言忘。忘大乘者則忘波羅蜜。是第二階。失十地行。十地所行名波羅蜜。忘正法者。非直失彼佛果大乘。亦失十地波羅蜜行。波羅蜜義後當釋之。忘波羅蜜者則不欲大乘。是第三階。失初地心。初地發心求佛大乘。名欲大乘。忘正法者。非直失波羅蜜行。亦失初地欲大乘心。不決定大乘。則不能得攝正法欲。是第四階。失解行心。不決大乘。猶前文中不欲大乘。欲於大乘。決定趣向。故名決定。解行發心。求初地上攝受正法。名攝正法欲。忘正法者。非直失彼初地之中決定欲心。亦失解行攝正法欲。則不能得隨所樂入者。是第五階。失種性心。前一不能。括通此句。樂入。猶前攝正法欲。前正法欲。於初地上攝受正法。願樂趣入。故名樂入。種入種性所行。隨彼樂入。名隨樂入。忘正法者。非直失前解行地中攝正法欲。亦失種性隨樂入行也。永不堪任越凡夫。是第六階。失種性前善趣行心。善趣位中修習淨信。能越凡地。忘正法者。非直失前種性隨樂。亦失善趣。故不堪忍越凡夫地。良由諸行皆依理成。故忘理者。諸行皆失。此皆應得不得名失也。我見如是下。上來第一別明過失。今第二總結也。又見未來下。上第一明忘失正法之損。今第二明不忘之益。而言未來者。若據勝鬘一人。據今受時為現在。說後時為未來。若就二人。勝鬘為現在。勝鬘已後為未來。攝受正法菩薩者。出未來證理之人也。無量福利者。還翻上失也。此受十大受者。結歸大宗也。菩薩摩訶薩義。如法華疏釋。得實慧故名菩薩。得方便慧名摩訶薩。又得般若故名為菩薩。得大悲故名摩訶薩。又具智慧故名為菩薩。具福德故名摩訶薩。聲聞下根。從教立名。聲者教也。緣覺中根。從義立名。緣者十二因緣名為義。菩薩上根。從果立名。菩提者無學果智也。求此果智。故名菩薩。聲聞一超。但能超凡。故受一名。菩薩二超。故有二名。菩薩者超凡也。摩訶薩者超聖也。所謂有大心大行大願。故名摩訶薩。法主世尊現為我證下。第三請證除疑。就文為二。初明請證。次辨除疑。所以須請證者。十戒難行。恐勝鬘有言無事。是故請證。佛既現前證我。必能行此十事。即是如說而行。凡有二句。初明佛親現前。簡非隔世。則對面前故名為現。唯佛世尊下第二句正請。明佛內心現知證法。自有對面。未必現知。今對佛面。佛復現知。而諸眾生下。第二除疑。就文亦二。初明除疑請瑞。第二明大眾疑除歡喜發願。就初又二。前明生疑。次辨除疑請瑞。而諸眾生者。辨所為之人也。善根微薄者。顯須為所以。亦是起疑之因也。或起疑網者。正明生疑。薄善則疑。厚善不疑。所以稱或。以十大受極難度故者。上明起疑之因。今明起疑之緣。即釋生疑也。度謂究竟。恐勝鬘但有十受之初言。未能究竟到度彼岸。是故疑也。故俗書雲。靡不有初。鮮剋有終。彼或長夜非義饒益下。出生疑之過也。非義饒益。謂失現在善法利也。不得安樂者。疑既在心。或當起謗。則未來受苦。故雲不得安樂也。又非義饒益者有苦。不得安樂者無樂也。為安彼故下。第二斷疑請瑞。前請瑞。問。何故偏請華及音聲。答。華令彼見。聲使其聞。問。佛何故不自發言印證。答。不須佛言。空自聲出。如自所誓。則取信為易也。又佛若發言。謂是人情。是故默證。正明感瑞。彼見妙華下。第二睹瑞疑除歡喜發願。初明發願。世尊悉記下。明佛記其所願也。爾時勝鬘下。十五章二章已竟。今第三次明三大願章。可作七門釋之。一來意門。第一歎如來真實義功德。此善必種至菩提。故佛為授記。如來既記。果在未來。此果非行不剋。故第二勝鬘對佛自誓受十大受。明修取果之因。因義雖多。不出止行兩善。受十大受。即是止善。今發大願。此明行善。問。三種戒中。初止一切惡。可是止善。第二修一切善。第三度一切生。雲何亦是止善。答。第二戒止不修一切善之惡。第三戒止不度一切眾生惡。故三戒並用止善為體。問。上亦有作義。雲何判為止善耶。答。雖有作義。而意為止不作之失。故止門所攝。又求於佛果不出行願。就行願門相對者。上十大受名為行門。今三大願即是願門。又十受事難。誓期遐遠。要須以大願故扶持。故次十受而明三願。又若作分外內義。上來明內分之行。今明分外之行。以明自誓受戒。是分內行。願者求分外之事。未得者願得之。問。上雲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豈非分外勝進行耶。答。凡受三種戒。一切人皆得。此三戒在心。而發願要求。未得之事令得。故願是分外勝進解也。若文鉤鎖相生者。上第十受。明攝受正法終不忘失。是故今發願。願得正法智。乃至守護正法也。又前雲令法種增長。上十受及以三願。即是法種增長之事。第二釋名門者。名一切願攝大願章。好體應雲三大願攝一切願也。於出世道悕求名願。亦是期心名願。故地論雲。願者發心期大菩提故也。此願義廣。故稱為大。此三大願。總收一切諸願。故言攝大願也。又此三願能得大果。能大利益。又是大人所發。故名為大。問。願之與誓有何同異。答。亦同亦異。同者。如智之與慧。眼之與目。異者。以即事而行為誓。如十受等。要期未得為願。第三體相門者。正以菩提心為願體。如法華雲。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以願得一切智。故名一切智願是菩提心。又地論雲。願善決定者。初地中說發菩提心。即是本分中願。應知也。第四相攝門者。初一願自行。成上攝律儀戒。第二外化願。成上攝眾生戒。第三護法願。成上攝善法戒也。第五與十願同異門者。第一願。是十願中第二願攝。第二願。是十願中增長眾生心行願攝。第三願。非實願境界攝。須檢十地十願文也。第六自他門者。若論願意。唯他非自。故此經雲。以此實願安慰無量眾生。若以境別心。初一後一是自利願。第二是利他願。又前二顯正願。後一摧邪願也。第七論位門者。有人言。初二願境通於上下。第三願境始從初地乃至金剛。若論願心是地前也。就文有二。第一勝鬘發三大願。二如來述讚。前發三願。即是大願。後佛述讚。明此三願廣攝多願。即是大願攝一切義。初中勝鬘復於佛前發三願者。經家總舉也。言爾時者。發願時也。勝鬘者。舉發願人也。所言復者。前已辨行。今更明願。所以言復也。於佛前者。發願處也。發三願者。正舉願心也。汎解發義有其四種。一前未生心。今忽起意。是故言發。二前已生心。今彰在口。所以言發。三先有願心。今起行意。是以言發也。四先修行心。今始得證。是以言發。今此發者。就初言耳。勝鬘現在初起要期。名發三願。作是言下。寄言顯心。別明三願。即是第二彰口名發。以此實願安慰下。此明願心所為。菩薩所以興願者。為欲安慰眾生故也。眾生既處生死。無歸無救。常有恐怖。今以大願攝受安慰。問。前受戒初通明不起犯戒之心。故則為一受。今總明安慰。何故不總為一類。答。亦得相類。但今安慰明發願意。未正明發願。即指下三願以為安慰。不別為一願也。問。受既有十。願何故但三。答。互相類。止亦得三。即上三止。息惡。修善。度人。願亦得十。如願止一切惡。乃至不忘失正法。但受別明一一止惡。故數滿為十。願是總相說羅。故但為三也。此願必有行來應之。故名為實願也。又真實心起願。故名實願。又此願實能利物。故名為實。又以此願實能得果。故名為實。以此善根。於一切生得正法智。正明願體也。指前歎佛歸依受戒。用前實願安慰眾生善根。得正法智慧。故言以此善根也。三願者。初名求正法智願。第二名說智願。第三名護法願。言於一切生者。下謂未來一切受生身也。上明乃至菩提。今雲生處。互舉也。佛無生處。今約菩薩雲生處也。正法智者。下有人言即六度智也。所言正者。此中論境不出有無。智不出權實。五度是緣有之心。波若是緣無之心。如有解有。如無解無。於正法道理中生。故言正法智也。有人言。正法智者。謂證真如慧此單取空智。隔凡成聖。導遠眾行。以空理為正法願智此。又釋。以同歸之解為正法智。三乘為方便。以一乘為正法。解一乘為正法智。又釋。取解常住法為正法智。後二是成論師釋也。今明正法者。不可說其權實及以境智。如華嚴雲。正法性遠離。一切言語道。一切趣非趣。悉皆寂滅相。當知內外並實。緣觀俱寂。不知何以目之。故強歎為正法智也。我得正法智已下第二名說智願。得如實悟。還為眾生如實說也。前是智慧心。後是大悲心。又前是智慧心。今是功德心。又前是自覺。後是覺他。又前是如說行。後是如行說也又佛敕弟子常行二事。一聖默然。二聖說法。前是聖默願。後是聖說法願。問。此正法智。起自何位。為物說耶。答。菩薩從初發心自學此智。得在初地。究竟在佛。為眾生說亦復如是。今初發心。即學此智。得在初地。究竟在佛地也。我於攝受下。第三大願。有人言。然此非是用身命財佈施。名之為捨。證實離相。得淨法身。捨離無常身命財等。故名為捨。與涅槃經中。破壞一切諸結煩惱及諸魔性。然後要於大般涅槃放捨身命同也。護持正法者。上明捨身命財。求所離欲。捨無常身命財。此明求所得。非謂降伏惡人。興通聖教。名為護法。蓋乃證法在已不失。名為護法矣。今謂經文及古舊意不同。此經正明捨身命財。弘通大法。謂護法願也。或有眾生須捨命得正法智。或捨二或捨三。而得正法智。問。初是自行願。次是化他願。今第三是何願耶。答。通自行化他也。以護持正法得金剛身。欲自得金剛身。亦須護法。令他得金剛身。亦須護法。故通自他也。又護法正成化他之行。以天魔外道學三乘及有所得人。欲壞正法。正法不宣。眾生便不得聞而生智慧。故須摧邪顯正。眾生使聞生法智也。所以護法屬化他行。問。三願是四無礙中備幾無礙。答。前一願是法義二無礙。以識正法名為正法義。故名正法智。第二是後二無礙。無厭心是樂說無礙。為眾生說是辭無礙。第二有四。一法。二譬。如是菩薩下。第三合譬。此三大願者。第四如來歎印。所以歎印者。一合理。二稱物機。三可聖意。又上受十大受。空中有於瑞證。以釋物疑。今乃無瑞證。正為大聖印述。即知其願不虛。令人信受。又欲使一切眾生。同此勝鬘發此三願。故須歎述也。又勝鬘雖發三願而不明大義。佛述中舉聖。即是釋其大義也。   勝鬘寶窟捲上(之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44 勝鬘寶窟   勝鬘寶窟卷中(之本)   慧日道場沙門釋吉藏撰   爾時勝鬘下。第四明攝受正法章。作三門釋之。一來意門。若明說法次第者。上來三章明起說方便。今此一章正明說法。江南彬師正為此釋。中寺安師還傳此解具如前釋。若就化他門釋者。上來三章明勝鬘自興行願。即言即行。謂自己所作利益。從此以去十章經。正明為他說法。若作因果門次第者。上來三章。並是地前菩薩所興行願。名世間行。即是因門。今明攝受正法。證悟於理。謂出世間行。名為果門。若對二章生起者。上二章經名為略說。從此以去稱為廣說。言略說者。第十受雲。攝受正法令不忌失。第三願雲。於攝受正法捨身命財而守護之。此之二章。雖唱攝受正法之言。由未解釋。故名為略。從此已去。廣明攝受正法行相。故名為廣。鉤鎖接次相生者。上明三願攝一切願。今明攝於三願。同入一攝受正法願。第二攝受位門。江南凡有三說。一彬師雲。起自外凡。攝行萬善。教化眾生。出生五乘善根。便是攝受正法。莊嚴趣師正傳此義。二宗師雲。登地已上。真得萬行。攝出生五乘。以為其位。傳此說者。其人甚多。三曇達師釋雲。起八地之初。一心具萬行教化眾生。中興寺鐘錶師。及安師。莊嚴旻師。盛傳此解。今所明者。初心即行攝受正法。故涅槃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大品雲。菩薩從初發心即行無所得。故知起自初發心即行無所得故知起自初心。但成在初地。故前文雲。若忘失正法。不得越凡夫地。故知不忘正法便能越凡。即初地也。仁王雲。初地一心具八萬波羅蜜。故知成在初地。任運現前。則居八地也。究竟圓滿。在於佛地。故下文雲。攝受正法。捨三得三。即是佛地。第三釋名門。依下章文。此名為說不思議攝受正法。實相之理為正法。舊雲。顯證在心。名為攝受。今謂錄法在心為攝。如法領證為受。大宗猶是悟解於理。與理相應名攝。攝受之德。妙出心言。名不思議。即是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也。勝鬘於無名相中。為眾生故。以假名相寄言標顯。故名為說。問。前來何不名說。至此方明說耶。答。前來亦得名說。謂為眾生說佛功德。說十大受。乃至說三大願。但上歎佛功德。不名為說。十受就佛受戒。亦非是說。三願是勝鬘發願。亦不得稱說。今欲為眾談上地之法。是故稱說。就說法中有十章經。大開為二。前二章經。說於乘行。後八章經。說於乘境。然行由境成。應前境而後行。但為攝上願行之因。明攝受一乘之果。是故前行後境。就境行各開為二。行中二者。攝受明廣大出生。一乘辨無二收入。佛法雖曠。此二網羅。無義不盡。後當具說。就攝受一章。大開為二。一者略說。二者廣說。前略後廣。解義法然。又略說明收入義。謂攝一切諸願。悉入一願。廣說辨出生義。明攝受正法出生八萬法藏恆沙法門。又初明攝受正法體。正體外更無有法。次明攝受正法用。更無有出正法用。又前明攝受正法願。後明攝受正法行。欲顯攝受正法總攝一切願行也。前三章明初行後願。以歸戒為本。方以大願扶持。今印述他行。成前三願。故前明願攝。後明行攝也。就此二章各開為四。初章四者。第一請說。第二許說。第三正說。第四如來讚述。爾時者。標欲請時也。勝鬘者。說法之人也。白佛言者。諮啟上聖也。我今當復承佛威神者。夫弟子說法。大聖在座。要假佛威神。方乃得說。不蒙教輒爾而言。即是慢相。故言當承佛力說也。又解。前三願是勝鬘自力能辨。不假佛威。今欲說上地深法。非己分力所能。要假如來神力加被。然後得說也。問。佛既有力何不自說。勝鬘無力承於佛力而欲說耶。答。凡有二義。一者勝鬘當今教主。機屬在其人。不屬在佛。故無力而說。有力不說。二者眾生若聞佛自說者。則謂法是甚深。唯佛能說。則唯佛能知。非我所解。則便自絕。以今勝鬘承佛神力能說。則我亦同然。故須勝鬘說也。此與地經金剛藏說增菩薩力。其義大同。又勝鬘欲令聽眾生信故言承佛神力。既承佛神力。則解如佛解。說如佛說。時眾聞勝鬘說。即便信受也。前說三願。今更說攝受。故名為復。復說在後。故名為當。外使物畏。目之為威。內難測度。稱之曰神。下稟上力。名之為承。調伏大願真實無異者。請說所說事也。證實相理。煩惱清淨。故名調伏。要期曠濟。故雲大願。離於虛忘。稱為真實。稱理不乖。說與佛同。故言無異。又一切諸行同入一願。故名無異。如下章明從一生多。今辨攝多入一。故名無異。佛告勝鬘下。第二如來許說。說既合理。任其斟酌。故言恣聽汝說。勝鬘白下。第三正說。就文有三。一稱歎大願。第二出願體。第三結歎大願。初明稱歎大願者。即是攝用歸體。亦是勸物令修一正觀。所謂攝受正法者。第二出體也。前明恆沙諸願入於三願。今收三願入一大願也。故外書雲。詩雖三百。一言弊之。謂心不邪。淺法尚爾。況方等焉。問。此與前一切願入三願何異。答。前明攝一切願以歸三願。今攝三願以歸一願。謂攝受正法。又上明諸願入三願。謂以略攝廣。今諸願入一願入一願者。謂以總攝別。故攝受正法。深而且廣。深則言忘慮絕。廣則無德不苞。是故但明此一願也。馥師雲。即是第十受及第三大願。但上離之為二。今合之為一。有人言。七地已前。隨事立願。隨起行。今入八地。一心現前。具得前願。為願波羅蜜。是為一切入一大願。謂攝受正法。真為大願。今明位義。如上所判也。問。出世無量行德。以何義偏言願耶。答。出世實有無量眾行。今據一門說以為願。如地經中彰其地體。說名為願。雖復說願。餘皆在中。故地論雲。是中即攝智斷證修。及餘助法。又復諸行趣順菩提。通名為願。又得正法者。是三世佛也。今一切菩薩意願。悟解正法。猶如諸佛。以是因緣。攝受正法。攝一切願行。又攝受正法。有行有願。今此章明攝受之願。後章辨攝受之行。文正爾也。攝受正法真為大願下。第三結歎也。若悟解正法。證理不虛。故雲真為大願也。如地論雲。願善決定者。真實智攝故。問。何故舉恆河沙。答。於諸河中。恆河中沙最多。故取為喻。又於四河中最大故。又餘河名字喜轉。此河名字世世不轉。又世俗謂為吉河。入中洗者罪垢清淨。又此河近佛生處。佛弟子眼見故舉為喻。又此河廣四十里。像馬入中皆沒。佛歎下。第四如來讚述。就文為二。一總歎。二別歎。總歎中言善哉者。良由勝鬘所說。一合理。二稱機。故重言善哉也。依外國有三善哉。此間嫌多。所以存二。又一善善實慧。一善善方便慧。善是好之別稱。哉是助語之辭。智慧方便下。第二別歎。又上是歎辭。今是所歎事。就文為二。第一歎其能說之功。第二歎所說正法功德無邊。就初文又二。第一歎其所說會理稱機。第二歎其所說同三世佛。引己為證。初文又二。第一歎教主。第二歎聽眾。初又二。第一歎其說功。第二釋歎。智慧者。實智也。方便者。權智也。此二智經論中辨異有四。一約境分異。所謂照真諦名實智。照俗諦名方便智。二約行分異。照二諦名實智。隨機宜利益他者名方便智。三體名實智。用名方便智。四約修辨異。修未成就名方便。修成滿足名實智。甚深微妙者。實智證理。名為甚深。方便巧說。稱為微妙。又二智並有甚深微妙二義。微曰玄微。微中之精為妙。汝以長夜下。第二釋歎。何由有此二智能證能說良由過去行因來久。故能爾也。生死淵曠名長。無解自照稱夜又生死難脫。故稱長夜。而汝能於長夜之中。修於萬行。故言殖諸善本。來世眾生下。前歎教主。此歎聽眾。說既深而非淺識所解。故雲久種善根乃能解汝所說。如中論引四百觀論雲。真法及說者。聽者難得故。如是則生死。非有邊無邊。攝受正法名為真法。勝鬘為說者。久種善根眾生則是聽眾。得此三事。生死有邊。不得此三。生死無邊。又舉其解者尚難。顯成勝鬘說是勝說也。汝之所說下。第二明說同諸佛。引己為證。欲使物生信。故有此章來也。初明同三世佛。我今得是無上菩提下。引己為證。所以具須明通別二佛。恐物謂釋迦化偏。故須通引諸佛為證。如是我說下。上來第一歎能說合理稱機。此第二歎所說正法功德無邊。就文為二。初正歎。何以故下。釋歎。我說攝受正法。稱歎攝受正法功德也。如來智慧辨才亦無邊際。以攝受正法功德無邊。如來證此正法。故內智外辨亦無邊也。又上明所說無邊。今明能說無邊。疑者雲。理既甚深。說應不盡。故舉無邊之智。說無邊之法也。又如來以無邊德說無邊法。故能說所說相稱。是此不足稱歎。勝鬘能以有邊之德。說無邊之法。方為希有。又如來有無邊辨慧。說此攝受正法。不得其邊。何以故下。第二釋上如來辨慧無邊及功德無邊也。明攝受正法。體具恆沙功德。故攝受正法無邊及如來辨慧無邊。有大利益者。智慧也。又有大功德。出生萬行。有大利益。出生五乘。勝鬘白佛下。所以有此章來者。若就略廣明義。上來略明攝受正法。從此已下。第二廣明攝受正法。問。何以知前略後廣。答。前直明菩薩所有恆沙諸願。皆入一大願中。所謂攝受正法。故知是略。從此已去。曠舉法譬而解釋之。故知是廣。二者。上明收入。今辨出生。問。何以知上明收入。今辨出生。答。上明恆沙諸願皆入大願中。故知是收入。今具舉大雲大地能生諸法。故是出生。收入者。攝用歸體。所謂攝一切願行同入實相正法。言忘慮絕。如法華雲。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出生者。從體起用。從一正法。出生一切五乘因果。三者。上就願門明攝受正法。今就行門明攝受正法。故前文雲。所有恆沙諸願皆入一大願中。故知是願。今明攝受正法是行。是故文雲。由攝受正法。出生一切因果。文具三條之義。就文亦四。第一勝鬘請說。第二許說。第三正說。第四稱歎。今是初文。我當承佛神力者。攝受正法。位窮佛地。唯佛能說。今承佛神力。方能演說。承佛力者。請如來三業加。即加其三業也。更復演說者。前已略說。今復廣說。故稱更復。前說收入。今說出生。又前已說願。今次說行。故更復演說也。攝受正法廣大之義者。前明略大。今辨廣大。前明體大。今明用大。前明願大。今明行大。如是三條。有深所以。故稱為義。佛言便說下。第二如來許說。林公雲。此訓為錯。應言辨說。今謂辨說於言不便。依經便說是也。勝鬘白佛下。第三正說。就文為二。第一正明攝受正法。第二從世尊我見攝受正法有如是力下。仰推於佛。請佛證知。初以五門釋之。一異釋門。二正釋門。三同異門。四引類門。五行用門。異釋門者。有人言。攝受正法其義廣大。謂總標也。即是無量釋上廣。得一切佛法已下。釋上大。大有二種。得一切法謂證大。八萬已下謂教大。則證教二道也。二正釋門者又二。第一略標章門。第二廣釋。標章門者。通唯是一正法。別有四義不同。一廣大。二無量。三得一切佛法。四八萬四千。此四門可具二義。初句為總。後三句為別。以別釋成於總。所以稱廣大者。以無量得一切佛法及八萬四千。故稱廣大也。二者通是一正法。法法不同。凡有四種。一理。二行。三果。四教。理者。諸法實相理。如實相理而修行。故有行正法也。行滿得果。故次明果。前三為自德。教正法者。即化他。此四攝一切正法盡。初言廣大者。謂理正法也。次言無量者。行正法也。得一切佛法者。果正法也。八萬四千者。教正法也。今標此四門。後次第解釋也。又前三句即是乘三義。理正法。是乘性也。行正法。即乘隨也。果正法。即乘得也。教正法。為他說乘三也。第三同異門者。此四與前不妄失正法中有同有異。上有五句。一正法。二一乘。三波羅蜜。四大乘欲。五正法欲。前之正法。即是今理正法。前大乘。即是今果正法。前波羅蜜及二欲。即是今行正法。但上廣彰不妄失義。故復開為三。今作因果。故攝三為一。上但明自行。故不論教。今具自行化他。故有八萬教門。第四引類門者。此四句。即龍樹中觀論三字也。中者。理正法也。觀者。即行及果正法也。論者。即教正法也。故叡師雲。其實既宣。其言既明。於菩薩之行。道場之照。無不朗然懸解矣。第五行用門者。即就事作之。七尺之身。本來四絕。即理正法。作四絕之觀。謂行正法。四絕之觀了了現前。即果正法。既如說而行。還如行而說。即教正法也。八萬四千。如賢劫經說。彼有菩薩。名曰喜王。晏坐七日。作是思惟。菩薩行何三昧。便速逮致八萬四千諸度法門。諸三昧門。諸陀羅尼解脫門等。過七日已。往諸佛所。頂禮佛足。請前所念。佛時對曰。快問是義。有三昧門名了諸法本。行是三昧。便速逮致八萬四千諸度門等。何者是其八萬四千。彼經宣說。諸佛功德。凡有三百五十種門。於彼三百五十種德。各修六度以之為因。便有二千一百諸度用此諸度。對治四大六衰之患。便有二萬一百諸度。言四大者。所謂成身地水火風。由前諸度得淨法身。故能捨之。言六衰者。外六塵。六塵之賊。衰耗善法。故名為衰。由前諸度。證諸法空。故能治之。彼前二萬一千諸度。各對眾生四種心患。便有八萬四千諸度。言四患者。多貪為一。多瞋為二。多癡為三。三毒等分為四。又解。取身見為等分。以身見能生三毒故也。八萬四千者。三百五十度謂果。六度謂因。謂因果一雙也。此因果謂得也。自下明離四大六衰謂離果。果中有內蛇外賊。下明離因。因中有三毒及等分。故八萬四千。無義不攝。八萬四千既爾。三昧解脫陀羅尼等類亦同然。今說諸度。以為八萬四千門矣。此八萬四千善法。種別不同。故名為門。又此八萬四千。通人神解。故稱為門也。譬如劫初成時下。第二釋四章。明即成四別。還依前次第釋。第一從初至即是攝受正法。釋上第一廣大之義。第二從無異波羅蜜至最後即是波羅蜜。釋第二則是無量因行章門。世尊我今承佛威神下竟之所瞻仰。釋上第三得一切佛法果德章門。從世尊又善男子下。釋上第四八萬四千教法章門。就初又二。第一前釋正法廣大。第二從世尊攝受正法下。釋攝受義。勝鬘前標二門。謂攝受正法廣大之義。是故今雙釋此二門也。初門有四譬四合。第一興雲注雨譬。第二大水出生世界譬。第三大地能持重擔譬。第四大地有寶藏譬。問。此四譬有何異。答。有人言。第一譬攝受正法能生多行。第二譬攝受正法能成多德。第三譬攝受正法能益多眾。第四譬攝受正法備含多法。具此四多。是故前文雲則是無量也。今明不爾。以三門釋之。一次第門。二不同門。三釋廣大門。次第門者。雲為水本。故前明雲譬。水從雲生。故次明水譬。地成由水。故有地譬。寶由地生。故有寶譬。合譬次第者。由實相理。出生於教。如雲生於水。教由理成。如水由於雲。稟教成人。故有地譬。由人有寶。故有寶譬。又初以雲譬實相正法。次以水譬實相正法。第三以正法成人。第四得實相正法人。能生出世大寶。故並以理正法為四譬。未論教也。至後釋八萬法藏。方明於教。第二不同門者。雖有四譬。合成二章。前之二譬。明成人之法。後之兩譬。辨法所成人。又前兩譬明自行。後兩譬辨化他。又前二譬明本出生。後兩譬明末利益。第三釋廣大門者。此章名釋上廣大章門。所言廣大者。四譬即成四大。謂大雲大雨大地大寶。次合四大為二大。前二辨法大。後二明人大。次合二為一。雖有人法。總譬一正法。又一義者。即人是法。即法是人。如後章說也。次泯一歸無。即人是法人。人非定人。即法是人法。法非定法。故非人非法。慮絕言忘。今且依人法各為二法。法中二者。初略。後廣。又初明人天乘。後明四乘。人中二者。至後當釋。又初明與四乘因益。後明與四乘果益。至文當顯。初文前譬次合。所以舉譬者。法之理深。非譬莫悟。故據近事以明遠理。劫初成時者。今前敘壞。後次辨成。火災起時。壞欲界至初禪。水災起時。壞欲界至二禪。風災起。壞欲界至三禪。既有三壞。即有三成。若壞欲界至初禪。世界成時。從二禪邊興雲注雨。故欲界至初禪便成。若壞欲界至二禪。便從三禪邊注雨。故欲界乃至二禪得成。若壞欲界至三禪。從四禪邊注雨。故欲界至三禪便得成也。廣如三界義中說。今取劫成者。一切世間諸成之中。劫成最大。譬得初地。乃至得佛。亦是一切成中之最大也。問。今正據何成喻。答。正就佛地。非佛究竟成就。無以能出生五乘等法也。故以劫初喻攝受正法人也。成時者。譬攝受也。正法顯現在心。名為攝受。即是成時。問。劫初成時喻攝受正法人。普興大雲喻攝受正法。此是從人有法。乃是正明人出生。寧是法出生耶。答。譬意不正在人。乃明劫成時。大雲普興。雨眾色雨。正明法出生。不明人出生。水聚譬亦爾。故二處文並不合劫成。問。雲何理出生。答。由會實相理。得有諸佛菩薩及以二乘。由佛菩薩二乘故有人天也。普興大雲者。所以舉劫初大雲大雨者。雲雨之大。莫過劫初。故借此大雲大雨。以喻攝受正法之廣大也。大雲者。依法華經四義譬雲。一如來大形普應。猶如大雲。二如來大聲普遍。猶如大雲。三如來大號普遍。猶如大雲。四如來大德充滿。猶如大雲。則是形聲德號攝佛事盡。今以大雲譬攝受正法。攝受正法。則無法不攝。猶如大雲雨眾色雨者。攝受正法為體。則是能生。從攝受正法出生因。如雨大雨也。及種種寶者。出生果。如種種寶也。以因果是眾義大宗。立信根本。初譬但明此二。所以為略。又此中但明正法出生人天之因。人天之果。是以為略。故經雲。雨無量福報。人天果也。無量善根。天人因也。如是攝受正法下。第二合譬。略不合劫初成時。雖舉劫初時。意正在興雲注雨。故不合也。攝受正法。合上興雲。雨無量福報。合上雨種種寶。即果名為福報。及無量善根之雨。合因也。世尊又如劫初成時下。第二有三。一譬。二合。三結。劫初成時。不異向解。有大水聚者。劫初成時有持水風。令水不散。有消水風。令水漸盡。以成世界。世界壞從下以向上。世界成從上以成下。故論雲。初壞處最後成。最後壞最初成。故用水聚出生三千大千世界。水之輕妙者。成上諸天宮殿。水之滓濁者。成下山河大地。是水聚能出生大千世界藏。問。欲界身不能觸得上界物。雲何得以欲界火燒上界禪。答。俱捨論雲。從欲界火。別出火燒初禪。不用欲界火燒初禪。問。雲何為三千大千世界。答。如龍樹說。一四天下。合以為一。數之至千。名為小千。小千為一。數復至千。名為中千。中千為一。數復至千。名為三千大千世界。此大千界成壞同時。故合為一。三千隔別。故稱為界。三千苞含人物。目之為藏也。四百億類洲者。三千界中。有其百億四天下。別名四百億。地形各異名種種。東方有洲。名弗婆提。形如滿月。人面像之。南方有洲。名閻浮提。其形上方下尖。人面像之。西方有洲。名瞿耶尼。形如半月。人面像之。北方有洲。名鬱單越。其形正方。人面像之。洲謂洲渚。此等皆是水中高原。故名為洲也。釋合譬文。凡有四家。今具敘之。第一家雲。出生大乘無量界藏者。菩薩地中。要說有十。廣則無邊。故名大乘無量界藏。此正取菩薩十地諸位為無量界大乘界藏。一切菩薩神通之力者。合上四百億類洲。菩薩神通之力是其行用。一切世間已下。明其行體。行有世間出世間別。三地已還。名為世間。四地已上。名出世間。是二之中。各有證行阿含行異。故有四句。一切世間安隱快樂。是三地證行體也。證行寂滅。名為安隱。證法適神。名為快樂。一切世間如意自在。釋三地已還阿含行。謂八禪等也。及出世間安樂劫成。是四地已上證行體也。法從喻稱。故言劫成也。乃至天人本所未得者。是四地已上阿含行。謂道品等也。三地已還阿含之行。是凡夫法。人天共得。四地已上阿含之行。是賢聖之法。人天不得。故名天人本所未得。此等皆從攝受中出也。第二家。餘義並同。但取證道即是無分別正體智。阿含行即是後得智。用攝論意也。有人言。初譬明正出人天乘。今譬明正法出生三乘。謂菩薩及三乘也。從菩薩神通下。合四百億類洲。於中有二。一以大乘行相合也。乃至人天未得者。以二乘行合也。菩薩行相中有四。菩薩神通力者。出世作用殊能行也。一切世間安穩快樂者。世間福報行。謂因為安穩。果為快樂。世間如意自在。世間作用殊能行也。出世安樂劫成者。出世方便福報行。以喻為法。故言安樂劫成。世出世各具二種行。但文中說之非次第耳。人天本所未得者。聲聞緣覺善法。人天本所不得也。皆於中出者。皆於攝受中出。問。此師既雲此譬出生三乘。雲何合四百億類洲。答。彼不分明相當。以菩薩世間出世間及二乘為四也。今謂此三家釋。乃取十地位。義有餘。而於文凡有二失。一者義局。二者破句。言義局者。大水聚譬。明世出世一切。雲何但出生十地義耶。破句至後當顯也。今所明者凡有二義。一者總別。二者因果。言總別者。大千為總。四百億類洲為別。則以大乘為總。於大乘中離出四乘為別。又總別者。大乘為總。菩薩神通之力。於大乘中別明菩薩神通之用。二者以大乘為果乘。四乘為因乘。所以知然者。下明四乘中。但辨菩薩神通。不明佛乘。故知大千喻果乘。四百喻因乘。一切菩薩神通之力下。合上四百億類洲。菩薩神通果報。喻如一百億類洲也。菩薩神通者。總舉大乘因行化導之要。如法華信解雲。於菩薩法。遊戲神通也。一切世間安穩快樂者。人中果報。一切世間如意自在者。是諸天果報。合此人天為二百。人報劣。直雲安穩快樂。天報勝。故雲如意自在。所以知是人天者。並稱世間故也。及出世間安樂者。二乘人即成二百。合前為四也。此是古舊所說。於文相顯。然四乘各有因果。夫因樂義不顯。果報則歡樂義顯。今欲歎正法能生四乘樂果。使物行正法。是故偏明果也。問。四種雲何並稱為樂。答。菩薩運五通。度六道。適大士之懷。所以稱樂。如世間之戲樂也。又作事若難。則名為苦。菩薩運用自在。如戲不難。故名為樂。餘三樂在文顯然。劫成乃至天人本來所得皆於中出者。前二家牽劫成屬上出世間。古舊牽劫成向下也。上有三。謂譬合結。今是第三結也。就結中。初結能生。次結所生。劫成者。牒上劫成也。即是明攝受正法義成。即是能生也。乃至天人者下。結所生也。明天人乘從攝受正法出也。本所未得者。大乘及二乘非是世間所得。亦從正法中出也。此文非但偏結水聚譬。亦通結雲雨譬。此二通舉劫成之事。是故通結也。又如大地下。第三譬。前之二譬。明所秉之法。法不自弘。弘之由人。故次明秉法之人。又上明理正法。由理成人。故人有利物之用。如由水成地。地有昇持之能。及出寶之用也。問。此章正明理正法出生。雲何今兩譬乃明人出生耶。答。由理正法出生人故。人能出生四乘等用。則終是明法出生義耳。兩譬為異者。今作三雙釋之。一初譬以荷負義為正。後以出寶義為正。二者初譬與眾生四乘因行。後譬與眾生四乘果德。又初譬師化弟子。後明弟子得法由師。文四。一譬。二合。三結。四歎。所以借大地譬者。地有三義。一牢固難傾。二生長萬物。三能擔屭山河。攝受正法菩薩亦具三義。一行體牢固。二廣生物善。三荷屭眾生。令離苦得樂也。又如大地者。上明雲水出生四分藏。即是用雲水以成地。今明地亦有荷屭之義。上明攝受正法出生五乘。今明攝受正法以成於人。人亦有荷屭義。故以地況人。如地能持四重擔。得正法菩薩亦利益四種之人。大地即是能持。四重擔即是所持也。有人言。大海最重。喻於凡夫。諸山次輕。喻於聲聞。草木轉輕。喻於緣覺。眾生最輕。譬於菩薩。今明不爾。大海最重。喻於菩薩。諸山雖重。猶輕於大海。喻於緣覺。草木輕於諸山。喻於聲聞。眾生復輕草木。喻於凡夫。所以作此釋者。物重譬於德重。物輕譬於德輕。如是攝受正法下。第二合譬。攝受正法以成男女。此得正法男女人。猶如大地。堪能荷屭四種重任也。踰彼大地者。地雖能持。無心屭擔。菩薩大悲。有心能屭。又大地持少。菩薩屭多。又大地劫成能屭。劫壞不能。菩薩於一切時常能荷屭。故踰地也。何等為四下。合上所持。初解以大海喻凡夫者。依文次第合之。前舉海山草木次人。今還次第合也。第二師釋意。譬則從重至輕。合則從輕至重者。承文勢故爾。以最後譬輕。故接輕合輕也。離善知識。謂不近善友也。雖有善友不相值遇。親近義希。故稱為離。三乘人及人中善人。能以善法利物。為善知識。不能聽受正法。故曰無聞。或都不聞正法。或聞之甚希。或可雖聞不解。無惡不造。不能繫念思惟。如法修行。言非法。授與福分善根。令修福捨罪。後生善處。漸得入道。故言而成就之。有下乘根性。後欣樂下法。故為求。為說四諦欣厭觀法。故授與聲聞乘。求聲聞者。即是合上所擔。所言求者。此是樂欲名之為求。授與之言。合上大地能持。下例作此釋。問。緣覺之人。佛在世時。為其說教。可得是授。出無佛世。叵有授義以不。答。亦有二種授義。一者諸佛菩薩以神通力。起風動樹。因而葉落。令其思量。故雲授與。二者以人為緣。如獼猴教仙人坐禪。遂得緣覺。亦是授義。是名攝受正法下。第三總結。世尊如是攝受下。第四歎。為眾生作不請之友者。四乘眾生。雖有根性。樂欲未生。不能請求。菩薩照機。知其堪受。即便為說。故言不請。聞必得益。目之為友。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大士以善法惠利眾生。令同志修學。故名為友。肇公言。真友不待請。如慈母之赴嬰兒也。問。何故經中或雲待請。或雲不待請。答。待請方說者。顯菩薩重法之心。不待請者。顯菩薩大悲敦至。又待請者。令前人重法。不待請而說者。令物尊人也。若請方說。則能說之人便無大悲。故人則不尊也。大悲安慰下。前歎菩薩為物之友。今歎菩薩能生四乘善根。名之為母。眾生在生死怖畏。菩薩以大悲覆護。以名安慰也。又如大地下。此第四譬。與上異者。上但明菩薩化眾生。不明人得益。此下明上能化下。復明前人得益。何以知然。上雲普為眾生作不請之友。故知上直言師化弟子。此下言得大寶眾生。皆由攝受正法男子女人。故知此明眾生得益。餘二義如上。就文有四。一喻。二合。三釋。四結。菩薩化功利益眾生也。又如大地有四寶藏。此句總標。何等為四下。別出四名。一者無價。喻於菩薩。二者上價。喻於緣覺三中價喻聲聞。四下價喻人天。是名大地四種寶藏者。總結也。就合譬中。初總合。即合總文也。問。菩薩自得已家自法。雲何名為得眾生四寶。答。此四是化他法。故名眾生四種大寶。此四種寶雖主化物。出在菩薩。故雲菩薩得之。何等為四下。合上別也。譬中從上至下。合從下至上。前已釋之。如是得大寶眾生下。第三解釋。眾生得益。皆由菩薩也。世尊大寶藏者下。第四總結。前明得正法菩薩有四寶藏。此結明菩薩之人。所以能荷屭四擔者。皆由攝受正法。故推功於法也。世尊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自上已來釋廣大章門。今釋攝受章明。所以知上釋廣大者。上明有四譬。即是四大。謂大雲大水大地大寶。雖有四大不出二種。前二明人秉法大後二明法所成人大。一切諸大不出人法。故知是釋廣大章門也。自上已來。凡四處明攝受正法。一第十受明攝受正法。令不妄失。次第三願明攝受正法。捨身命財。而救護之。第三攝受正法願章。明一切諸願同入一願。謂攝受正法。第四攝受正法行章。攝受正法其義廣大。雖四處標名。猶未解之。至此方釋也。攝受者。若智證於理。理生於智。則是境智二見。不名攝受。若能所並冥。境智俱寂。乃名攝受正法也。蓋是佛法之大宗。證悟之淵府。又有此文來者。智證於理。有不二二義。二不二義。不二二義者。智為能證。理為所證。理為能生。智為所生。二不二者。不見智為能照。理為所照。理為能生。智為所生。如大品雲。與般若相應。而不見應與不應。與般若相應。謂不二二義。不見相應不相應。謂二不二義。智度論雲。實相非般若。能生般若。此是不二二義也。又雲。緣是一邊。觀是一邊。雖是二邊。名為中道。即是二不二義。自上已來。明攝受正法。明不二二義。今明相即。是二不二義。又若約位論之。地前菩薩。未能證理。故境智猶二。登地已上。與理相應。緣觀俱寂。若破病論之。時眾聞攝受正法。則謂智為能攝。正法是所攝。則起境智二見。今破二見。故明不二。是以有此文來也。此四條義。通貫於後。並不可出也。世尊攝受正法。此一句牒前攝受正法語來也。前已釋廣大義竟。未釋攝受正法。今欲釋之。故牒將來。攝受正法者。正解攝受義也。將欲解釋。故重題章門也。無異正法者。此明攝受即正法。謂智不異境。無異攝受正法者。此明正法不異於智也。正法即攝受正法。正結理不異智也。以不二故言不異。非是相似故言無異。世尊無異波羅蜜下。自上已來釋廣大章門竟。今釋第二無量因行章門。由理成行。故次理明行也。又正法語通。非但理是正法。行亦是正法。故有此文來也。就文亦二。初明攝受。次明正法。上前明正法。後明攝受。今前明攝受。後明正法。與上不同者。接上攝受即明攝受故也。又攝受與正法。義無前後。故得迴互釋之。又欲明標釋結義。所以前明攝受。言標釋結者。初標即義。從何以故下。釋即義。次此後結即義也。此中應明釋名門。所言攝受正法者。六度即是因行正法。錄六度之法在心。名之為攝。如六度法而頓證。故名為受。頓證之時。不見能攝所攝。能證所證。不知何以目之。強名攝受。此即是今文明相即義。又攝受有不二二義。二不二義。不二而二。故有能攝所攝能證所證。二而不二。則能所宛然而常寂滅。又約位明之。地前未得真證。故猶有能所。登地已上。永得於真證。故緣觀俱寂。若破病者。眾生謂能攝所攝異。破彼二見。故明不二。此是破二明不二。二病若去。不二亦除。如華嚴雲。不著不二法。以無一二故。又智度論雲。破二不著一。是名為法忍。法忍者。心安理法。不見一二也。就文有二。初總明不二。次別明不二。三總結不二。初文三句。無異波羅蜜者。明攝受正法不異波羅蜜。無異攝受正法者。明波羅蜜不異攝受正法。問。此與上攝受何異。答。有同有異。若言攝受不異波羅蜜。波羅蜜不異攝受。此與上智不異理。理不異智。其義則同。但上明理不異智。智不異理。今明智不異行。行不異智。若言攝受正法不異波羅蜜。波羅蜜不異攝受正法。此欲明攝受正法廣大之義。非但理正法是。攝受正法。波羅蜜行法亦是攝受正法。是故攝受正法其義廣大。攝受正法即波羅蜜者。上來兩句明無異。今第三句結簡無異。所以無異者。以即是故。名曰無異。非謂相似故言無異。問。結即中何因少一句。答。既言攝受即波羅蜜。當知波羅蜜即攝受。故不須第二句也。結中亦有二義。一結智與波羅蜜不異。二結攝受正法與波羅蜜無異。問。攝受是能攝受之智。正法是六度之行。智與行既其不二。雲何一智體即具一切行。答。如一正觀。止惡義邊說名為戒。證靜義邊名之為定。能照義邊稱之為慧。達到義邊即波羅蜜。是故一智攝一切行。問。六度與正觀無異。此是解與行無異。亦得言實相正法與六度無異不。答。上明智與理無異。望理智即是行。智既與理無異。即是行與理無異。問。雲何無異。答。菩薩以實相心行六度。故六度即實相。今且就檀釋之。然雖復四絕。三事宛然。此實相即檀。雖三事宛然。常是四絕。故檀即實相。檀度既爾。餘行例然。問。上明從實相出生四乘因果。菩薩即以四乘因果行。利益於人。與今文明攝受正法何異。答。上明四乘之法利人。今明以六度之行益物。若爾。上即是四乘。六度益物即是一乘。前即是出生益物。今是收入利人。又上明從理出生行。今明行成。故用行益物。則上明其本。今辨末也。何以故下。上來第一明攝受。今第二明正法。亦上是標即。今是釋即。何以故者。此是問辭。問意雲。何故攝受正法即是六波羅蜜。攝受正法已下。此是答。答意雲。六度即是正法。菩薩攝受六度正法。以化於人。故攝受正法與波羅蜜無異。此中明六度即為六階。一一度中各有三句。一標機緣。二明菩薩行施。三結行成為波羅蜜。初言應以施成就者。此明所化機緣也。問。此是何等人耶。答。有人言。此是慳貪眾生。宜教行施。故名成就。今謂文相不爾。經雲應以施成就者。此明前人根緣應見菩薩行施得成就者。菩薩則為之行施。何關教前人行施耶。六度皆有此文。必宜前定之也。問。此是何人。答。此人不定。自有慳貪眾生。不肯佈施。菩薩前自行施。使彼學之。二者。自有貧窮眾生。菩薩施其財物。令其歡喜。與菩薩為眷屬。然後化令入道。故雲以施成就之。自有眾生。應見菩薩行施。而得悟道。故菩薩為之行施也。以施成就下。第二明菩薩行施。就文為二。初標二章門。次釋二章門。以施成就者。標二章門也。施之一字。謂菩薩行施章門也。成就者。利物章門。乃至捨身支節者。釋兩章門。即前釋行施章門。施有內外。捨身是內。捨餘是外。外易內難。從外至內。故雲乃至捨身支節也。乃至是其窮到之辭。將護彼意已下。釋第二成就章門。將護彼意者。善順機緣。名將護彼意。菩薩雖復內外頓捨。此是合理。未必稱機。今欲明稱機。故雲將護彼意也。而成就之者下。以順機緣行施。而前人遂便得益。故言而成就之。彼所成就眾生建立正法者。釋上成就之義也。菩薩以攝受正法心。為物行施。遂令眾生悟道。得入攝受正法之中。故攝受正法得攝施行。亦得攝受一切眾生。是故攝受正法其義廣大。故前雲攝受正法。即是波羅蜜。施行既爾。餘五類然。攝受正法有二。一者攝行。謂攝受正法攝受正法。攝受六度等萬行。二者攝緣。菩薩行六度。令一切眾生皆得悟道。入正法中。故攝受正法其義廣大也。是名檀波羅蜜者。第三結檀行成就。守護六根下。第二戒度亦三。一標機緣。二辨菩薩持戒。三結行成名波羅蜜。應以戒成就者。標機緣也。問。是何等緣。答。亦有多種。自有破戒之緣。令其改悔持戒。自有本未有戒。令其受戒。自有見持戒而起愛敬之心。自有見持戒而得悟道。問。何故一一度中出多緣耶。答。若如大品。一一度中凡有四句。一自行六度。二教他行。三歎行法。四美行人。則六度各對六緣。今此文中。藥別病通。以明六行。故是藥別。所對之緣不別標之。知病通也。以守護六根下。第二明菩薩持戒。就文為二。一明菩薩自持戒。第二明菩薩持戒。令物得益。守護六根者。六根如門。能通六塵惡賊。損壞戒善。故須防護。防護之法。唯念與慧。念心守境。慧巧分別知其損益。淨身口意業者。菩薩持戒有始有終。守護六根。是其始也。淨身口意。戒行成就。成就之中。淨身口意。是正戒離性罪也。乃至正四威儀。謂離遮罪。乃至還是窮到之辭。性罪易離。遮罪難防。從易至難。亦是從重至輕。故雲乃至正四威儀。將護彼意者。上來第一明菩薩持戒。今第二明使他行戒。具以如上說。是名下。第三結具戒行名波羅蜜。就忍行中亦三。一標所為緣。故言應以忍成就者。若彼眾生下。第二明菩薩行忍亦二。初明行忍。二為成就眾生也。罵詈毀辱誹謗是口辱。對面而論名為罵詈。背後道說稱為毀辱。全無忘造稱曰誹謗。恐怖者。是其身辱。打縛割截繫閉等事說為恐怖。又恐怖者。亦通於口。以說諸惡事而恐怖之故也。以無恚心者。此明忍也。得無嗔善根。故雲無恚。饒益心者。非但無嗔。菩薩見打罵時。即於前人起饒益心。羅漢之人得打罵時心亦不嗔。不能於中即起慈心饒益於彼。菩薩能也。第一忍力者。忍辱是第一道。如經中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故稱第一。又智度論雲。行生忍時。得無量功德。行法忍時。得無量智慧。德兼福慧。故雲第一。乃至顏色無變者。乃至還是窮到之辭。菩薩行忍。不起嗔恚。不生結恨。亦不加報。此離重過。今明乃至無變。遠離輕失。將護已下。第二同前。是名下。第三結成忍度也。進度亦三。易知。菩薩精進。為度眾生。是故說言於彼眾生不起懈心。此明離過。如經說。懶墮是精進家障。懈怠是精進之垢。障重垢輕。今說離輕也。尚無有輕。況當有重。生大欲心者。上明離過。今辨習德。於諸善法皆有修意。名大欲心。又於諸眾生皆有度意。名大欲心。欲心是其精進方便。故前生之。第一精進者。正明精進體。第一精進。是心精進。乃至已下。謂身精進。行住坐臥。常能懃苦。名若四威儀。心易身難。從心生身。故言乃至也。禪度亦三。於彼眾生以不亂心不外向心者。心不住於一境。名為亂心。心緣外境。名外向心。此是定障。菩薩得定。故遠離之。有人言。不亂者。離性亂。不外向者。離事亂。佛性論雲。性亂者是五識中亂。事亂者是意識中亂。又淨名雲。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菩薩晏坐。第一正念者。上明所離。今明所得。生空法空。常以空理自安。故雲正念。問。生空法空。此是正慧。雲何言正定。答。即一空觀。二義說之。窮照曰慧。極靜為定。故成實論雲。爾時二種。如實知名慧。攝心名三昧。又念是禪因。能生定心。如禪支及四如意足。不言第一正定。而舉其因者。對下不忘。顯守境力。乃至久時所作。身業也。久時所說者。口業也。終不忘失。明定心恆憶。久時身口業不忘也。問。何故有此意來。答。菩薩因定發宿命通。故憶持久所作事。又因定得於三輪。第一正念。謂因定得他心輪。久時所作。是神通輪。久時所說。是說法輪。並不忘失也。夫心喧則情暗。神靜則慮明。故見曠劫如在目前。故雲不忘失也。智慧亦三。彼諸眾生問一切義者。問五明等一切義也。亦問五法藏一切義也。五法藏者。三世為三。無為為四。不可說為五。以無畏心而演說者。夫畏由癡生。安由解發。既明達在壞。故有難能詶。有詶必塞。故雲以無畏心而為演說也。一切論。謂世辨論。隨世論。圍陀論。毘伽羅論。衛世師論。又是五明論。此是明智人之所造。又學此論者。亦能生人明慧。故稱五明。五明論者。謂內論。因明論。聲明論。醫方論。工巧論。故稱五也。此五並須賓主論量。故稱為論。但前之四種。假文處多。說之為論。第五一門。隨事習之。宜稱工巧。故文雲一切論一切工巧。此五是生明智處。故言明處。義通真俗。故地持雲。於五明處。具足一切聞思修證。則知通二諦也。如地持論具釋。乃至種種工巧諸事者。乃至還是窮到之辭。始從第一內論。乃至第五工巧諸事也。是故世尊無異波羅蜜者。前攝受正法無異波羅蜜有三。一總標無異。二何以故下。別約六度釋無異。今第三總結無異也。問。餘處皆以六度為自行。今此何故說為化他。答。所對不同。餘對四攝。故為自行。今對攝受內證之德。為物行六度。名為化他。問。佈施施他。四攝攝他。何故六度為自行。四攝為化他。答。六度中但雲佈施。故是自行。攝中雲佈施攝。攝即是化他。故為化他也。問。此中何故以六度為化他行。答。欲釋上則是無量義。無量義者。猶是廣大異名。若自行六度。則行不廣大。以為物行六。故六度廣大。又六度有三種廣大。一無惡不息。二無行不修。三無人不度。復名廣大。世尊我今承佛威神下。第三次釋上得一切佛法章門。所以知釋得一切佛法章門者。下明捨三不堅。得於三堅。三堅即是果地佛法。故知是釋上果德門也。又接六度文生。上明行於六度。即下利眾生。今行六度。上求佛道。故以六度之因。得三堅之果。而文且據檀因。得於檀果。餘行類之。故有此文來。又上明六度。即是化他。今明捨三得三。即是自行。又上明六度即是行廣。今明捨三與後際等即時長。並具諸義也。就文亦三。一請說。二許說。三正說。所以至此更稱承力者。上明因行易陳。今明果德難說。故重承佛力也。更說大義者。上明理大行大。今更說果大又上已說六度之因下利。今說捨三。得於上求之三。故名大義。許說可知。勝鬘白佛下。第三正說。就文為二。第一明捨三得三。第二稱歎。就初又二。第一明攝受。第二辨正法。問。今攝受與上何異。答。上明攝受於理。即是智與理無異。次明攝受行。即智與行無異。今明攝受果。所言果者。謂佛地常身命財。明人攝受此果法。故人與果法無二。所以然者。證常身命財人。與常身命一體。故人法無二。又此中明無所得心。捨三即是檀行正法人。與此檀行正法無二。問。上已明六度無異。何故復明檀行無異。答。上雖明行廣。今辨時長。遷應有上四義。未得人法不二觀。則人法二。得不二觀。即明人法無二。又破人法二。故明人法不二。惑者謂人能攝受正法。正法為人攝受。則起二見。為破二故明不二。具如上釋。又具有二不二義。不二而二。法成人。人能御法。二而不二。即法統御名人。即人可軌名法。又即人之法。能生四乘因果。即法之人。亦能出生四乘因果。功用既齊。故人法無二。故前四譬中。前二明法出生。後二明人出生。即其事也。初文有三句。初雙牒人法。無異攝受正法者。此明人不異法。無異攝受正法者者。此辨法不異人。攝受正法善男子女人下。結人即法。何以故下。上明攝受。今第二明正法。正法即是常身命財。何以故者。問也。此問有二意。一問所攝正法。二問人法何故不二。若攝受正法下。正答其兩問。大意明其人捨三分已。得攝受中常身命財。身命則是正法。故詶其一問。常身命財。以成於人。故人不異法。詶第二問。就文有三。一總明此人為攝受正法。故捨於三分。二列三名。三廣解釋。就初中若攝受正法男女。為攝受正法故捨三分者。此明攝受菩薩為得佛果常身命財。故捨無常三分。此明捨意也。問。但應言為得常身命財。故捨三分。何得言為攝受正法。故捨三分。答。欲顯攝受正法。其義廣大。既明為攝受正法。當知攝受正法。即是常身命財。若言為常身命財。故捨三分者。或便謂攝受正法不攝常身命財。以是義故。言為攝受正法也何等為三下。第二列出三名。問。捨身命財何異。答。若捨身為奴。則不開捨命。又捨頭目支節施人為捨身。為人取死為捨命。又釋。捨身即是捨命。但本意不同。故成兩別。如投身救虎。命雖不存。以肉施彼。意在施身也。他不耐我在。須得我死。於彼事乃辦。菩薩為茲殞命。身雖不存。是只捨命。自身命外。國城妻子。悉以施人。為捨財。梁武別釋此為一小科義。善男子下。第三廣釋。即成三別。男子女人。出能捨之人也。捨身者。正明捨也。生死後際等者。北土人有二釋。一雲。生死是前際。涅槃為後際。而言等者。生死涅槃於事不齊。於理則等。要得此等。方有捨得。等謂空平等觀。上絕涅槃。下亡生死。得此等觀。故能離老病死。得常身命財。此空平等觀。為捨得處。此乃證實離相。故名為捨。非以身施人名之為捨。有人言。生死後際者。非生死為先際。涅槃為後際。唯就生死中自辨於前後。若具縛凡夫。是生死前際。金剛三昧。一品惑在。是生死後際。故詺金剛三昧。以為生死後際。言其等者。取佛果種智。良以金剛斷種智證。此據終盡處以說。故舉後際等也。南方人亦有兩釋。但有異有同。一雲。以金剛窮學。為生後際。謂生死訖於此時。意明捨身之事。從初發心訖此為極。自此已外無復無常身可捨。又釋。以涅槃為後際。生死盡於此時。故言生死後際等。毘婆沙中具此兩釋。但彼舉小涅槃。今言大涅槃為異耳。馥師意。攝受正法以菩提為期。捨身命財以後際為限也。今須平量之。北土人以空平等為捨。此事不然。凡論空平等捨。從初地得平等觀。即能平等行施。雲何乃言後際方辨空平等施。若以涅槃為後際。此是捨無常身盡極處。自此已外。無復無常身可捨。此言合理也。若以金剛為後際。金剛猶是生死後分。此猶有無常身可捨。若以涅槃為後際。即得常身。更無有無常身可施。但得常而捨無常。約此亦得雲有無常身可捨。今詳經意。從因到果。則如向釋。但今言與後際等。生死自有三際。一前際。謂過去。二中際。謂現在。三後際。謂未來。際既無盡。捨身與後際等亦無盡。如地經十無盡義。不取盡極為等。問。後際無盡。捨身亦無盡者。何由得常果耶。答。菩薩建無盡意。行滿自然得常。離老病死者。上明行因。今辨得果。捨無常身佈施。凡得二果。一所離果。二所得果。離老病死。謂所離果。老病唯在分段。死義通於變易。又變易亦有唸唸之老。無常之病。得不壞常住下。第二明所得果。就文有三。一所得常。二所得深。三所得體。體是常故。名為法身。亦無諸非法。妙法斯滿。是法身義。既為身捨身。故得法身之報。此約相似因為論。不可破壞。故名常住。謂離分段也。無有變易。離變易也。又無有變易。釋上常住。不思議功德者。第二明所得深。道出三乘十地。故無人能思也。如來法身者。第三明所得體。以功德法成身。故雲功德身也。捨命者。標捨命佈施也。生死後際等者。明佈施時長也。畢竟離死下。上辨行因。今明得果。有二。一者所離。二者所得。言離死者。謂所離也。捨命是為他取死。故以離死為果。無常壽命要必有死。今明無有死。故雲離死也。得無邊常住下。明所得也。亦三。一所得常。二所得深。三所得體。無邊者。生死之命有其分限。名之為邊。常命異之。故言無邊。以無邊故。所以常住。不可思議功德者。明所得深。一切眾生。無有能思議如來壽命。知其齊限。名不思議。此常命是修功所得。故名功德。通達已下。第三所得體。功德。總明其體。通達一切甚深佛法者。此別出命體。正用慧為命。所以偏說慧者。以慧為行主。能持眾德。如命能持色心之報。故說慧為命。通達一切。謂廣大慧。甚深佛法。謂甚深慧。以此廣大甚深之慧為命。故名慧命也。如經言慧命須菩提。慧命舍利弗也。今言通達一切甚深佛法者。出慧命所照境也。捨財者。牒所捨也。生死後際。不異上解。得不共下。此明得果。但明所得。則兼所離。於中有二。一得自報財。二得他供財。自報財中亦三。一所得常。二所得深。三所得體。言得不共者。世財五家共有。今捨世財。得不共財。世財或盡或減。常財無盡無減。畢竟常住者。前辨異無常財。今顯常住財也。問。何等為常住財。答。法華論釋。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天親雲。報佛如來淨土。第一義諦所攝。不可燒。彼論明報佛是常。報佛土亦常。故是常財也。有人云。常財者。謂十力無異無量佛法。故名為財。如維摩雲富有七財寶。故以眾德為財也。不可思議下。第二顯所得深。具足功德下。第三顯所得體。即以功德為財也。又上畢竟常住。成前無盡。具足功德。成上無減。總論世財有五。一五家共。二減。三盡。四無常。五非妙。法財翻之也。得一切眾生殊勝供養者。財有二種。一自報財。二他供財。自所招淨土境界是報財。天人奉養是他供財也。上來辨自供財。今明他供財。應跡為論。應感既彰。能致眾生四事勝供。又能感三乘聖人四事勝供。世尊如是捨三分下。上第一明人法不二。行因得果。今第二稱歎。凡有二句。第一牒所歎人。常為已下。正明稱歎。歎中有二。一者上為佛記。二下為眾生瞻仰。又上入佛境。故為佛記。下過群品。故為眾瞻仰。問。何故雲為佛所記。答。捨身財。此是大事。物恐未必得果。故明行因必有果可得。故佛記之。又記者決也。其人必得三果。又記者別也。其人不作八道必成佛也。為眾生瞻仰者。眾生不能捨三。其人能捨。眾生厭無常欣常三。其人得常三。故為物所仰。又上弘佛法。故為佛所記。今成就眾生故為眾生所仰。世尊又善男子下。自上已來釋三章門竟。謂理行果。由理成行。由行得果。此是自行。自行既成。則明化他。化他者。謂八萬四千法門。謂化他之極。故上有四標。至此便有四釋。問。今文乃明護法。雲何言釋上八萬四千教法耶。答。夫護法者。正明護教。是以今明護法。即釋上教也。捨邪教。顯正教。稱為護法。又有此文來者。釋成捨三意也。所以捨三者。為護法故。如上第三願雲。為護正法捨身命財。佛性論明十因緣故常。第一義雲。捨身命財為攝受正法。正法既無窮。以無窮之因。感無窮果。果即三身。故是常住。又成上得三。如涅槃雲。護法因緣。得金剛身。又菩薩捨三為二事。一為下利眾生。二為上護大法。前明為利四生。是故捨三。今為上護三寶。是故捨三。問。上三皆明攝受。護法中何故不明攝受。答。理行果是證義。故明攝受。護法中明教。故不明攝受。又為略故。又例前可知也。就文有四。一舉護法之人。二法欲滅下。辨護法時。三不諂下。顯能護行。四入法朋下。護之成益。善男子善女人者。出護法人也。法欲滅時者。護法時也。比丘下。出滅法人也。梵言比丘。此方義翻乃有五種。一名怖魔。初出家時。令魔怯怖。此義據始。二名乞士。既出家已。無所積聚。乞求自活。三名淨命。以法乞求。離於邪命。此二據次。四名淨持戒。出家已修持梵戒。五名破惡。以持戒故。離犯戒惡。此二據終。尼者言女。優婆塞。此翻為善宿男。懷善自居。故雲善宿男。亦云近住。以懷善自居。近於佛住故也。夷者女也。此之四人。若能依教修行。則是護法人。故仁王經雲。如師子不為餘獸所食還為自身中蟲所食。佛法亦爾。天魔外道不能殂壞我法。還是我四部弟子能壞我法也。朋黨諍訟者。出滅法相也。朋黨者。心壞也。諍訟者。口壞也。破壞離散。謂身壞也。又結集邪律。情助彼此。名為朋黨。言競是非。名為諍訟。分為異部。故名破壞。各各別行。故名離散。又是破和合眾。故言離散也。以不諂曲下。正明護法。凡六句。前三異邪。後三同正。以不諂曲。身不邪也。形隨惡黨。名為諂曲。不欺誑者。口不邪。口宣邪法。稱為欺誑。不幻偽者。心不邪也。惑心邪法。名為幻偽。又不諂曲。謂離諂垢。不詐善外相。不欺誑者。謂離誑垢。不覆藏內惡。四卷毘曇雲。曲從諂偽生。故今合為不諂曲。成論雲。諂心事成故名誑。故次不諂曲明不欺誑也。不幻偽者。若當詐善外相。覆藏內惡。名為幻偽。以不詐善外相。覆藏內惡。故名不幻偽。林公雲。口業為欺誑。意為諂曲。身業為幻偽。又說法之人。於勝上者。則諂曲面之。於劣己者。則起欺誑。心不真實。名為幻偽。如梵天王為諸梵子說法。黑齒比丘乘神通往彼問之。是身從何三昧生。何三昧滅。彼不能答。但雲我是大梵王。我是大梵王。彼說法竟。執黑齒手。汝莫眾中問我。此則於黑齒而諂。於小梵而起欺誑。於二處心不真實。又凡夫二見顛倒。名為諂曲。二乘未究竟為欺誑。舍利弗言。嗚呼深自責。雲何而欺。空亂意菩薩名為幻偽。今護法菩薩無此二心也。下同正中。愛樂正法。是心正也。攝受正法。是口正也。善言求法。名為攝受。又愛樂是入正行。又愛樂正法者。始心欲樂也。攝受正法者。終心相應。入法朋中。是身正也。攝受法故。入諸德菩薩數中。名入法朋。入法朋者。此明護法行成。決定得佛。故為佛所記也。世尊我見攝受正法下。此文來者。凡有二意。一者遠生。二者近生。遠生者。上來勝鬘說攝受正法。今仰推於佛。仰推於佛者。顯攝受正法有大功德力。二近生。歎攝受正法護法菩薩有於大力。請佛證知。就文為二。初明佛有能知之德。亦悉知見下。正明佛知也。佛為實眼者。如此護法之人。化功淵曠。下地不測。唯佛照之分明。故言佛為實眼。實智等五句。歎佛。為二。初實眼實智二句。歎佛能知見攝受正法之用。次有三句。歎佛能了於法。初照名眼。後知名智。又眼稱。據五眼之中佛眼。智約三乘智中。取其佛智也。皆能如實稱境。故名為實。龍樹雲。獨佛一人有不誑法。故四眼中取佛眼。十一智取如實智。為法根本者。佛是得法之原。又法從佛出故。故為法根本。具了達一切。為通達法。能以正法授與眾生。為正法依也。亦悉知見者。明勝鬘雲。我見護法菩薩有如是力。佛有實眼實智。亦悉知見此人大力也。爾時世尊下。前廣說攝受正法有四。前三章已說。今是第四隨喜讚歎也。就文為二。第一明如來內心隨喜。第二明外發言讚述。言大精進者。並起萬行。遍趣群機。唸唸法流。此明可喜之事。上來勝鬘廣明攝受出生自利。出生利他。及捨無常三分得常三分。乃是護法。並是大精進力。起隨喜心者。隨順勝鬘所說。而生歡喜。又慶其所行。美其所說。故言起隨喜心也。三義故喜。一所行合理。二所說稱機。三仰推如來。情無專執。故佛隨喜。如是勝鬘下。第二發言讚述。就文為二。一者印定。二者稱歎勸修。初印定者。令一切眾生生信心故。又欲成於經。夫佛所說者。方得稱經。自外所說。須佛印定。又佛欲使物信受無疑。故須印定。如大力士下。第二稱歎勸修。就文有四。一舉力士對魔稱歎。二舉牛王對二乘歎。三舉山王對菩薩歎。四明有大利益是故勸修。若據述成者。上四標四釋。今還四述成。第一述成理法。第二述成行法。第三述成果法。四述成教法。並顯在文。初三。一譬。二合。三舉餘善對以顯勝。少觸身份令人大苦者有人言。應雲力士少身份觸他。亦得雲少觸者。薄觸他身則生大苦。合意明一念與攝受正法相應。出魔境故。魔大苦也。有人言。受五戒乃至出家。夜叉聞之。展轉相告。乃至魔王。魔王聞之。宮殿便動。生於驚怖。聞攝受正法。生大苦惱。甚驚怖也。此以少況多。何況與正法相應。成諸佛菩薩。能以四乘之法。授與眾生。馥師雲。以攝受正法欲為小攝受正法。此意明直髮心樂欲攝受。已勝出人天。實登聖故。功德無比也。我不見下。第三對餘善歎。餘善者。謂攝受正法外餘凡夫二乘有所得善也。又如牛王下。第二舉牛王對二乘歎。明述成意。二乘不攝受六度正法。今對之。故述成上因行也。亦三。謂合譬結。所以舉牛王者。如法華雲牛鹿羊譬三乘。今明牛王。即法華大白牛也。形色無比者。當相顯勝。一切牛者。對劣顯勝。譬菩薩行六度因。勝二乘也。又牛王取運屭之。譬攝受正法運出之力。超過二乘。問。法華以牛喻大乘。今雲何以牛喻二乘。答。彼以三獸相對。故牛喻大乘。此牛王及餘牛相對。故以牛王喻大乘。餘牛喻二乘。合譬中。如是大乘少攝受者合牛王形色無比也。勝於二乘善者。合勝一切牛也。以廣大者。第三結釋勝之所以。六度行無不包。故言廣。超二乘之上。故雲大。譬如須彌山下。第三舉山王對菩薩歡。又是述成第三果德。所以文雲。能捨三分。勝不捨三分人也。一一譬。須彌。此雲妙高。亦名安明。亦言善積。林公雲。須彌留。此雲善高。三百三十六萬里。縱廣亦然。略說有十寶山。廣說六萬諸山。以為眷屬。須彌最勝。此山四寶所成。東面黃金。西有白銀。南有琉璃。北有頗梨。是故此山端嚴殊特。端嚴殊特。當相顯勝。譬攝受正法中。攝證行勝。勝於眾山。對劣顯勝。譬攝證行。勝於近學。如是大乘下。第二合譬。大乘合須彌山。果德高勝。雲大乘捨身命財。以攝取心攝受正法。合前譬中端嚴殊特。捨身命財。彰其所離。以攝取心攝受正法。明其所得。以攝取心者。趣證方便也。攝受正法。是其正證也。又以攝取心。謂願攝也。攝受正法。謂行攝也。勝不捨身命財初住大乘一切善根者。此合勝於諸山。地前菩薩。未能捨離無常三分。始學大乘。名為初住。此非得初地名為初住。以地前菩薩有相心多。學空心少。故不能捨。有人言。山王譬八地。超出七地。文言初住大乘者。七地始過二乘。習行成滿。將進法流。故言一切善根。此非初地為初住。如大品說。或言七地為菩薩位。今雲初住。其義亦爾。而雲不捨身命財者。未能常捨。此於八地。故言未捨。非都不捨。今謂同初釋也。以廣大釋勝所以。是故勝鬘下。第四勸修。若據述成者。則述成第四護法。以勸其開示教化。即是護法義也。已明理行果竟。故須護此三法。就文有二。初正勸修。第二舉德釋成勸修。開示者。有人言。用前力士開眾生也。言教化者。用前牛王化眾生也。言建立者。用前山王果德建立眾生也。馥師同此釋。有人言。智度論釋無作品。為他說法。凡有十門。謂開示教詔等。大開為開。曲示為示。便捨邪取正為教化。令其善根成就為建立。又生其聞慧為開示。生其思慧為教化。生其修慧為建立。又生信心為開示。合其得解為教化。令如說修行為建立。又化下根為開示。化中根為教化。化上根為建立。又以教開悟。以理示之。教令脩善。化令改惡。始建因行。終立果德。如是大利。即上理正法出生四乘名為大利。如是大福。即六度行稱為大福。如是大果。即捨三得三。有人言。如是大利。謂斷德也。大福。謂福德莊嚴。大果。謂智慧莊嚴。有人言。如是大利。謂得常身。如是大福。即是常命。如是大果。即是常財。有人言。化他之善為大利。化功還歸菩薩故言大福。此二是因。必當成佛。故言大果。勝鬘我於下。第一正明稱歎。今第二明歎所不能歎。若據稱歎。上如是大利三句。以歎理行果三種功德。今歎第四護法功德。護法是化他行。故功德無邊。從初攝受正法廣大之義至此。勝鬘有四標四釋。如來四述四歎。佛告勝鬘下。此是第五一乘章。略作八門釋之。一來意門。一乘正是此經宗旨。又以一乘立名。故題雲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又一乘是三世諸佛出世本意。如法華說。三世諸佛。唯為顯一理。唯為教一人。是故出世。為此義故。須明一乘也。問。此經以一乘為體。及用一乘標名。又是三世諸佛本意者。若爾。何不命初即說。至今方乃辨耶。答。若就修行次第。勝鬘初歎佛請攝。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竟。次修菩薩修菩薩行以止惡為本。故自誓受戒。既竟。次鬚髮願。願行既成。便得證悟正法。故次明攝受。攝受從初地已上乃至佛地。但攝受多明因行。因行既成。次得一乘佛果。是故至此。乃得辨於一乘。若約位論之。初三。謂地前位也。攝受。明登地已上。一乘。正明佛果。問。何以得知攝受正法是登地已上。答。以文義兩證。義證者。釋攝受是證悟之名。是以攝受文中明相即無二之義。地前未能真證及境智俱寂。故知登地已上方有攝受。次文證者。山王譬中。攝受正法勝地前未能捨三。故知登地已上是攝受也。又一門因果次第者。一者發菩提心。二者修菩薩行。三者得於佛果。所以但明三者。如人欲到所在。必具三事。一發心欲到。二正陟路而行。三得到所在。勝鬘五章亦唯此三義。初一章謂發菩提心。次三章謂修菩薩行。後一章明得佛果。金剛般若亦明此三章。初廣大等四心。謂發菩提心。次不住六塵行於六度。即行菩薩行。後明不可以身相見佛。明無為法身果。若明說法次第者。初三章明起說方便。令尊人重法。止謗除疑。攝受已去。正明開宗投道。稱為正說。正說有二。一行法。二境法。如上釋之。行法之中。有攝受之與一乘。前已說攝受竟。今次說一乘。是故有一乘章來也。第二同異門。凡有十種攝受正法與一乘同異者。大明佛法。凡有二門。一攝邪歸正門。二攝異歸同門。攝邪歸正門者。眾生失一正法成二種邪。一者起愛。二者起見。愛則天魔之流。見則九十六術。法華中。以天魔起愛之流。譬如毒蟲。外道等喻同惡鬼。此二乖於正法。故名之為邪。諸佛出世攝此二邪。歸五乘之正。名為攝邪歸正門。稟教之流。雖捨二邪。封執五異。今攝彼五異同歸一乘。故名攝異歸同。法華之前多辨初門。法華已去多明後門。勝鬘前明攝受正法。略說諸佛攝邪歸正門。今一乘章。略說諸佛攝異歸同門。二者能釋所釋門。明以後成前。攝受正法。無法不攝。如上理行果教。但未對劣顯勝。今一乘章。顯攝受正法德行勝出二乘。故名以後釋前。則攝受正法義乃圓備。三者因果不同。攝受正法。雖明理行果教。而多明因行。一乘雖具明一切法。多明於果。所以然者。攝受中。正明修行次第。如上生起。故多說因。一乘中。次對劣彰勝。就果德辨勝義顯。故多說於果。四者攝受中顯出生四乘行德。此一乘中但顯出生聲聞緣覺。所以然者。攝受中欲明廣大。故須辨出生四乘。一乘欲明破二歸一。以二乘多自謂究竟。故須破之。人天菩薩不執為究竟。故不須破。是故出生二乘行德。還就破之。以明會入。五者所出生因果廣狹不同。攝受中出生通於因果。一乘中但出生二乘果德。所以然者。攝受中欲顯廣大。故須明出生因果。一乘中明二乘人。執果為究竟。不執因為究竟。是故但明出生果德。還就破之。以明會入。六者出生廣略異。攝受中以出生為宗。欲顯廣大之義。故廣辨其出。略明其入。正欲以入顯出。一乘以會入為宗。欲顯攝權入實。故廣彰其入。略辨其出。正欲以出顯入。七者願行不同。攝受明收入。攝諸願同入一大願。所以然者。欲攝前三願同入一願。又未得證悟正法。故前起於願。是故明攝諸願歸於一願。一乘中明收入二乘。若行若願若因若果並收入一乘。如說六處等以歸一。即是攝二乘因果德以歸於一也。攝受中出生四法。謂四乘因果。一乘中亦明出生四法。謂二乘果及世間出世間。至文當釋之。八者大小不同。攝受正法中明收入。攝一切願歸於一願。此則以大攝大。一乘中明收入。則攝小歸大。攝受出生具生大小。一乘中出生以大生小。九者明廣釋義。更欲廣釋。攝受正法出生收入。未明攝受正法即是一乘。今欲明攝受正法即是一乘。明一乘生諸乘。攝諸乘歸一乘。即是從正法生諸乘。攝諸乘歸正法也。十者名義不同。攝受正法雖是一乘。隨人隨義。故三異名。如智度論雲。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字。仁王經雲。八萬法藏。即載名摩訶衍。即滅金剛。第三釋名門。此章名為說入一乘章。交言曰論。直言名說。今無人論義。勝鬘直言演之。故言說也。會權入實。故名為入。亦得說於四乘為大乘方便。故名為入。唯有一理。唯教一人。唯行一因。唯感一果。故稱為一乘也。又如法華論。以何義故名為一乘。謂同義故。言同義者。如來法身。聲聞法身。緣覺法身。以三乘人同一法身。是故三乘同名一乘。所以言一。所言乘者。名為運載。運載有三。一者運人從因至果。如大品雲是乘從三界出。到薩婆若中住。二者以德運人。令縱任自在。如法華雲。得如是乘。令諸子等喜戲快樂。三者以自運他。如涅槃雲。乘涅槃船。入生死海。運度眾生。亦如法華雲。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也。第四明乘體門。乘體不同。略明四種一依法華論。雲何體法者。謂真如法身。為一乘體也。此就根本釋體。根本即是真如法身。真如法身是佛性。故說為本。然後方有終因得果。二者。亦如法華論雲。以無上菩提為一乘體。此據顯時究竟果乘體也。三者。以萬行為體。如智度論雲。六波羅蜜以為乘體。此就因乘。四者以慧為乘體。如攝論雲。乘以智為體。此就主為言。乘雖具萬行萬德。而慧為其主。故法華雲。釋迦玄音始唱。歎佛智甚深。多寶歎善。稱大慧平等。故知就主為言。又示一德攝一切德。故但說於慧。又示根本唯有智慧。而下文雲自性清淨心即是慧也。又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者即覺性。覺性者即是慧也。問。此經文正用何法。為一乘體。答。若會二乘因果悉入一乘因。得用因行為體。若因未究竟。果乃究竟。則以果德為一乘體。就果德中。對二乘無涅槃。佛有涅槃。對二乘無四智。佛有四智。則以涅槃四智為一乘體。又下文明一乘普攝眾德。故雲無邊不斷。無德不攝。故稱無邊。體是常住。目為不斷。第五明一乘相。楞伽第四卷雲。何者一乘相。謂如實覺知一乘道故。不分別所取能取境界。不生如是諸法相住。以不分別一切諸法。故名一乘道相。此是內外並冥。緣觀俱寂。為一乘相也。此即泯上體門。謂非因非果。乃至非智非愚。始是一乘真體。一乘妙相也。第六明乘差別門。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六乘七乘。一乘者。謂根本。唯有一佛乘也。言二乘者。此有多門。初明就一佛乘自開二種。一者根本一。謂為直往菩薩說於佛乘。二者攝末歸本一。謂於佛乘分別說三。然後攝三歸一。謂攝末歸本一也。此為迴小入大菩薩說也。二者次明因果為二。謂一乘因。一乘果。如法華唯顯一理。謂一乘果。唯教一人。謂一乘因也。所言三者。如攝論雲。乘性。乘隨。乘得。乘性。謂真如。乘隨。謂福慧。乘得。謂佛果也。所言四者。即前三種有其四義。乘性謂本有。隨得名為始有。謂本始一雙。就始有中。乘隨為因。乘得為果。謂因果一雙。即是四也。次明五種者。如中邊論說。三即上性隨得也。四謂乘障。五謂乘境。所言六者。十二門論雲。一超二乘之上。故名為大。二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雲大乘。三諸佛大人之所乘故。故名為大。四滅眾生大苦。與大利。故名為大。五觀音勢至之所乘故。故名為大。六者能盡諸法邊底。故名為大。所言七義者。如地持說。一者法大。謂方等十二部經。二者發心大。由方等經發菩提心。三者解行大。由發菩提心增進得深解高行。四者淨心大。由解行成就。得入初地。見真如法身。其心清淨。名淨心大。五眾具大。謂修大福德。大智慧。六時大。謂三大阿僧祇劫行行。七者果大。謂無上菩提。第七明教意門。問。依何義故佛說一乘。答。有二種意。故說一乘。一者為密意。二者為顯意。如法華前三乘教意。佛於三乘教中。若說三乘眾生空。即說無三人。即密說三人同歸一乘。又昔於三乘法中。說三乘法空。亦是密說三乘法。同歸一乘。前據人無我同。後據法無我同也。次顯說一乘者。即法華教及以此經。問。顯說一乘為何等人。答。通為聲聞菩薩二人。言為菩薩者。有二種菩薩。一者昔三乘中菩薩。其人雖學大乘。既聞說三乘。則心猶進退。或謂進成菩薩。或可退作聲聞。是故為說有一無二。無二故無退。有一故唯進。為此菩薩故說一乘。二者一乘根性菩薩。過去聞一乘教。故有一乘種子。今世還為演說一乘也。前是三乘菩薩。後是一乘菩薩。言為聲聞說一乘者亦有二人。法華之前。以大乘法密化。淘練其心。至法華經方得說一。故法華雲。佛昔於菩薩前。毀呰聲聞樂小法者。然佛實以大乘教化。即是證密說一乘事也。二者有未定根性聲聞。可得轉小成大。如小乘義雲。從初方便至煖頂已來。根猶未定。可得迴轉。故得為說一。至增上忍時。餘二乘根性。皆非數緣滅。不可迴轉。故不為說一乘也。第八攝人門。問。人天乘入一乘以不。答。有人言。人天眾不入一乘。凡論入者是趣向故。入人天因。得人天果。以因感果竟。是故不入。問。若爾。聲聞緣覺迴向者可入一乘。不迴者入無餘涅槃應不入一乘。答。後迴心時。二乘薰習種子猶在。故入一乘。問。若爾。人天種子豈不在耶。答。此不定。人天或斷善根。故不說入。又二乘體是出法。雖未迴心。以理說之則入一乘。問若爾。五善明義。應不攝凡夫善以為菩薩。答。攝善明菩薩意。有善皆行。故通攝凡夫十善。今一乘明義。辨出世因果。故但攝二乘入一乘。人天是世間因果。故不入一乘。今所明二乘有不入一乘。人天亦爾。如法華論雲。人天善根。及決定聲聞。並不成佛。故要鬚髮菩提心。方得成佛。而今言五乘眾生並皆成者。取人天二乘遠為菩提心緣。籍人天二乘值佛菩薩發菩提心。然後方入一乘作佛。又言五乘作佛者。以五乘人從一乘出。是故五乘同歸一乘。又五乘同有佛性。故同入一乘。如華論說。以二乘授記者。以三乘人法身平等故。常不輕授惡人記者。亦示眾生有佛性故也。雖同有佛性。要鬚髮菩提心方得作佛。不發者則不得作佛。就此一章開為二別。一佛命說。二受命說。所以命說者。以前善說攝受正法。深稱聖心。如來讚述。因即勸之說於一乘。又復一乘是佛果德。懼彼勝鬘不敢宣說。故命令說。又前請事多。不敢復請。更有所說。須命乃說。汝更說者。已說因。今更說果。故雲更說。問。應命說一乘。雲何乃言更說攝受正法。答。以攝受即一乘。故仍前名命其說。前已說竟今更說者。以攝受有二義。前雖明出生。未辨收入。故雲更說。又上已說攝受德行廣大。今欲令其說此行德顯異二乘。故言更說。所說攝受。乃是十方三世諸佛同說。故言更說諸佛所說也。所以明同說者。為欲遮疑使物信受故也。諸佛所說攝受正法者。舉所說法。命令說也。問。何故不言諸佛所證。乃雲所說。答。佛法二分。一者證分。二者說分。離相平等。自覺相應。是其證分。寄言顯德。是其說分。證分絕言。說分可顯。故今舉說分勸其宣揚。故言汝說諸佛所說攝受正法也。勝鬘白佛下。第二受命而說。問。前說攝受之時。承佛力說。今既不承。雲何能說。答。今亦是承力。但承力義異。前歎佛中。為佛光照。是佛身加。所以能擔歎。前攝受中。蒙佛意加。所以能說。今此佛告。是口加。故能宣說。善哉世尊唯然受教者。勝鬘先自有心欲說大法。今聞佛告稱其本意。故言善哉。又說於大法。必能下利群生。故復言善。以受命恭諾。故稱為唯。稱理合機。所以稱然。然即可也。即白佛言下。受教正說。就文為二。初略說一乘。如世尊說六處下。第二廣說一乘。前略後廣。解義常法。略中明從一出多。顯乘之本。廣中明一切諸乘同歸一乘。明乘之一。即是收入之義。問。此章明入一乘。但應說入。何故明出生耶。答。乘具出生收入二義。是故勝鬘俱說兩門。又將明攝多歸一。必須前辨從一生多。以從一生多。故方得攝多歸一。法華亦爾。故將說一乘。前說無量義經。無量義經從一生多。法華則攝多歸一。又法華自具二義。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謂出生義。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謂收入義。今亦爾矣。問。攝受正明出生。何前明收入。後辨出生。一乘正明收入。何故前明出生。後明收入。答。攝受中欲攝三願同入一願。故前明收入。又未得證悟。故總發一願。故前明收入。一乘中如上釋。將明攝多歸一。必須前明出生。就文為二。第一總標。第二解釋。攝受正法是摩訶衍。總標也。攝受正法與摩訶衍體一義異。證悟離邪。名攝受正法。即此正法。為諸佛大人所乘。故名大乘。所以此攝受正法。即是大乘。問。何故勝鬘轉攝受為大乘耶。答。今欲破二歸一。攝小入大。故須轉名大乘。何以故下。第二解釋。就文又三。初問。次釋。後結。何以故者。問也。然此非謂疑攝受正法非摩訶衍。蓋未識摩訶衍義。所以為問。問意雲。雖知攝受是摩訶衍。以何義故。名摩訶衍。摩訶衍者下。第二解釋。就文為二。一者就法略釋。二約喻廣釋。略釋雲。摩訶衍名為大乘。言大乘者。能生二乘。故名為大。聲聞緣覺如上釋之。更有二義名為聲聞。一者從他聞法。即悟得解。故號聲聞。二就所觀法門解釋。如地論說。我眾生等。但有名字。故名為聲。悟解義說為聞。緣覺。如法華疏觀音品具釋。世出世者。前二乘中。見道之前名為世間。見諦已上名出世間。又前二中。世俗善法名為世間。如下所說六處等法。無漏善法名出世間。如下四智及涅槃等。今欲將彼二中一切善法。皆從大出。故說世間出世間矣。有人言。從大乘出生四乘。聲聞緣覺即是二乘。世間者。謂人天乘。出世間者。菩薩乘也。今以前釋為正。   勝鬘寶窟卷中(之本)   勝鬘寶窟卷中(之末)   慧日道場沙門吉藏撰   世尊如阿耨大池下。第二就譬廣釋。大乘凡有二譬。初池譬。明大乘出生多乘。故名為大。二種子譬。明其多乘同依一乘。故得稱大。又池譬明其始出生。種子譬辨其終。謂小乘依大乘得增長。又初譬本生於末。第二譬末依於本。又從池出河。河在池外。從大乘出小乘。小乘應在大乘外。為釋此疑。故說種子依地。而種子不離地。一一中皆前譬次合。阿耨大池。此雲清涼。亦名無熱惱。清涼據其水稱。無熱惱從主得名。阿耨大龍。居此池中。無熱之苦。林公雲。具外國語。應雲阿那婆達多。池出八大河。喻大乘能出諸乘。有人言。此中但明出生二乘。而譬中言出八河者。但取出生為喻。不論多少也。有人言。就二乘中亦有八。二乘即二。及下六處。故成八也。有人言。上大地出四簷簷既別喻四乘。今言出八。亦喻出生八乘。言八乘者。謂四乘因。四乘果也。問。如地經明大池出生四河。此經及涅槃雲出八池河。阿含及婆沙雲出二十河。復有餘經雲出八千二十河。雲何通會。答。舊相承直雲。閻浮中近北邊有山名香山。縱廣五百由旬。阿耨達池在香山頂。若依立世毘曇。從此北度九黑山香北有雪山。此山有池縱廣五十由旬。名阿耨大池。於四面有四獸頭。東有金象頭。口中流出恆伽大河。即有四眷屬小河。南有銀牛頭。口中出辛頭大河。亦有四眷屬小河。西有琉璃馬頭。口中流出悉陀大河。亦有四眷屬小河。北有頗梨師子頭。口中流出慱叉大河。亦有四眷屬小河。此四大河去池四十里外。各分為五。隨方赴海。四五即成二十。故阿含及婆沙說二十河。問。各流出四。雲何言五。答。四本河即四。復有十六眷屬。故成二十也。而言八者。佛出香山之東。今就東方一本大河。及四眷屬合成五河。人皆同見。共取為喻。餘方三大河。有大名聲。人皆聞之。故取為喻。合前為八。餘方小河。無大名聲。人多不聞。故隱而不取。然諸四眷屬河。一一各有五百眷屬小河。隨方入海。是故經中說八千二十河。合譬可知。種子喻中。前喻後合。種子譬諸乘差別。依地生是喻諸乘同依一乘。諸乘依一乘始起名生。依一乘增乃至成就名長。合譬易知。是故世尊下。第三總結。住於大乘者。明大乘人住大乘之法。攝受大乘者。智了悟大乘也。又依法起行名之為住。行成證法名為攝受。即是住於二乘攝受二乘者。大外無別小。小乘即是大乘粗近之法。故雲即是住於二乘攝受二乘。又昔教說大為小。故雲大即是小。又如池出大河。雖復池河名異。而同是一水。雖有大小名異。同是一乘。如世尊說六處下。自上已來名為略說。從此已去第二廣說。亦是上明從一生多。今辨攝多歸一。文為二。一會小因以入一乘。從阿羅漢歸依佛下。會彼小果以入一乘。小因小果。皆入一乘之法。因人果人。皆成菩薩之人。如世尊說六處者。總舉如來昔說於六。所以舉昔六者。此是小乘經中說於六處。將欲會小入大。故前說小也。此六法是起行之所。故名為處。何等已下。次列於六。釋六不同。今且為三雙。一法住法滅一雙。二約戒法得離一雙。三約人始終一雙。正法住正法滅者。問。雲何為正法。雲何為住滅。答。依雜心。經律阿毘曇。是名俗正法。三十七覺品。是名第一義。二種正法中。無漏正法。一得不失。不論住滅。今正論教法住滅。於教法中。通論三藏住滅。若別論。正辨戒律住滅。以戒律正是出家人所行故。如雲戒律是佛法壽命。戒律住故佛法性。戒律滅故佛法滅。就戒律中凡有三種。一別解脫戒。二定共戒。三道共戒。道定二戒通於道俗。又一得不失。不論住滅。今正論別解脫戒住滅也所言住滅者。有二種住滅。一者時節理數有定期限。故有住滅。如釋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萬年。所以有定數者。此是諸佛本願故爾。如俱捨論雲。釋迦過去作瓦師。見過去釋迦佛眷屬及法住千年。是故發願。願我作佛國土弟子及法住世亦同千年。是故今成佛住法得於千年。首楞嚴經雲。三昧力故。現分舍利。以本願故。示法滅盡。此是期限定數也。二者人行法故。法則久住。人不行法。法則便滅。雖有二意。正以行佛法故。法則久住。不行佛法。法則便滅。以勸人行佛法故也。問。前雲由本願故滅盡。後雲眾生不行故滅盡。二義相違。雲何會通。答。佛知眾生不行法故滅盡。故與本願不相違。波羅提木叉。毘尼。第二得離一雙。此文來有多意。一法住法滅通三藏。今則別明以戒律正是出家所行。故所以別。又河西道既師雲。佛法有二種。一者經藏。二者律藏。經藏以化外。律藏以化內。又經通化道俗。律則別化於道。上法住滅是經法。今是律法。又上是通法。今是別法。所以立波羅提木叉二名者。有其多義。一者得離之名。波羅提木叉。此雲報解脫。持戒之因得解脫報。故雲報解脫。故經言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木叉從德立名也。毘尼者。此翻為滅。謂滅現在身口七非。離過為稱。木叉從未來受名。毘尼以現在為目。又解脫出於三界。毘尼滅於三塗。此一戒法。有期功能。是故如來立於兩稱。律名通上二義。亦得律是此間之名。木叉毘尼外國之稱。如上玄章已說。出家受具足者。第三約人有始終一雙。始則出家。終則受具足。約人者。佛法五眾。出家得攝三乘。謂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具足則攝比丘比丘尼二眾。又出家三眾。防惡不盡。但防身三口四。故與出家之名。二眾防惡義盡。謂身三口四。故與具足之稱。小乘法中受十戒為出家。受大戒為具足。大乘發菩提心為出家。受菩薩戒為具足。又淨名雲。發菩提心。是則出家。是則具足。而文中據羅漢為具足。蓋據究竟處為言耳。實通凡聖也。又詳文大意。此六始終但明一戒法。初明戒住滅。次明戒法得離。後明戒法始終。以戒是三學本故也。戒法既爾餘行類爾。為大乘故說此六處者。第二會小入大。上小乘中。初總明六。次別明六。今會亦二。一總會。二別會。今前明總會。佛說此六為趣入大乘。為大乘家方便。故法華雲。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又雲。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攝論雲。大清淨方便故。又上來說六。今明六意。佛所以說六者。言雖屬小而意在於大。故雲為大乘故說此六處。何以故下。第二解釋。即別會。何以故者。謂問也。問意雲。何故為大而說六耶。正法住者。答上問也。就文釋三雙即三。會初二中。前會住。次會滅。住中。前牒小乘中住。故雲正法住者也。為大乘故說者。此明說大意。佛昔於小乘中說正法住者。說大乘為小住。當知小住即是大住。大住之外無別小住。如說大因為小果。大因之外無別小果。問。若爾。應雲小住即是大住。何故乃說大乘住即正法住。答。今以本攝末。故大乘住。故即正法住。滅義亦爾。以顯大外無別小故。離小乘興廢。無別大乘興廢也。波羅提木叉毘尼者。此第二雙也。就文有四。一牒。二會。三釋。四結。前雙牒二法。故言波羅提木叉毘尼也。此二法者。義一名異。言義一者。體義一也。同是一戒。故言義一。所以於一戒上立二名者。即一戒體而有二能。能得未來解脫之果。故戒受木叉之名。能滅現在身口七非。故戒受毘尼之稱。佛欲勸人持戒。故於一戒上立此二名。雖有解脫滅二名。而同是一戒法。故言義一。問。何故辨二法體一名異。答。為欲會小入大中義便。欲明會一即會二。故前明兩法自相會也。毘尼者即大乘學者。第二正會。是大乘中所學法也。前是小乘中自相會。今是會小入大也。何以故下。第三釋上即大乘學也。何以故者問也。毘尼本是小乘學法。何故說為大乘學。以依佛出家受具足。是正答問也。以小乘人無別出家受具足。依大乘佛出家受具足戒。所學毘尼寧非大乘。此舉後出家受具足。以釋木叉毘尼即大乘學。兼會出家受具足也。是故說大乘威儀下。第四總結也。以說大乘威儀。為彼毘尼出家受具足戒。是故毘尼出家受具足。即以大乘也。前明依大乘出家。此是就大乘人會小。今明就大乘法以會小。離大乘之法無別小乘法。示離大乘菩薩無別小乘羅漢。會小乘教入大乘教。即是教一。會小乘行入大乘行。即是因一。會小乘人入大乘人。即是人一。會小乘果入大乘果。即果一。是故阿羅漢下。會第三雙出家受具足。又就文為三。初明無別小乘出傢俱足。次問。三釋。是故。乘前顯後。前明以說大乘威儀是毘尼是出家是具足。是故羅漢無別出家受具足。何以故下。問羅漢實有出傢俱足。何故言無。阿羅漢下。第三釋也。以羅漢依佛出家受具足故無別出家受具足。況爾前有耶。又欲以前類後。羅漢既無出家受具足。且無四智涅槃。問。羅漢何時出家。何時受具足。答。此就因中論出家耳。非羅漢出家也。阿羅漢歸依於佛下。自上已來明會因。今第二次明會果。會因者。會小乘因成大乘因。無別小乘因。又是集其因義。會果者。無有小乘究竟果。小乘究竟果。還是大乘因。故小乘因果。並屬大乘因。又上奪因。今奪果也。又舉果釋成奪因。若得果滿足。因便滿足。果既非究竟。所行因寧得滿耶。又上來會其世間善入一乘。今會出世善以入一乘也。又上會六處等。是會小乘之始。今會小乘之終。中間可知。就文為二。第一雙標二種章門。何以故下。第二雙釋二章門。雙標二章門者。阿羅漢歸依佛。是一章門。明德不圓。阿羅漢有恐怖。第二章門。明障不盡。又羅漢有歸依。標章門也。有恐怖者。釋歸依也。以有恐怖。故須歸依。問。此章會果。何故奪其歸依。答。前奪出家受戒。今奪歸依。歸戒是本。是故次戒明歸。問。有歸有幾種義。答。一對昔明依無常佛。非究竟歸依。今歸依常住佛。始是究竟歸。故下文雲。無盡歸常住歸。為真歸依。二者對昔別體歸非究竟。明今一體歸方是究竟。故下文雲。如來即三歸。此二義通顯二乘。若因若果人。雖後歸依於佛。而未識歸依。三者。上破其有六。故明無六。今破二無明於二有。言二無者。一謂無歸依。二謂無恐怖。二有者。一有歸依。二有恐怖。有歸依者。其人謂有生死怖。故有歸依。今以免生死怖。故不須歸依。今明雖免分段怖。猶有變易。故須歸依也。問。羅漢何時有歸。何時有怖。答。不愚法者。現知變易生死未盡。依佛求出也。現知變易對治未立。所以有怖。愚法之人。未來無餘涅槃之後。心想生時。方歸方怖。是義後當釋。問。何故不言辟支有歸怖耶。答。羅漢現在聞大乘經。自覺住有餘地。有歸怖。辟支出無佛世。不聞大乘。不知自住有餘地。故不知歸依也。問。若爾。何故下文說言羅漢辟支有怖畏耶。答。此論未來辟支。故爾。何以故下。第二釋章門為二。初略釋。次廣釋。略中釋二即二。前解後怖章門。承言便故。次追釋有歸章門。前解怖中。何以故者問也。如來昔於餘契經中。常說羅漢離於怖畏。今此何故說言有畏。阿羅漢下。次解釋有三。初法。次譬。後結。阿羅漢於一切無行怖畏想住者。羅漢有三界內治道之智。名之為行。斷三界煩惱盡。無有三界內分段生死。於三界內無有怖畏。是故昔日說羅漢無怖畏。未有三界外治道之智。名為無行。故有變易生死苦。明阿羅漢自知有三界外變易生死未盡。畏彼生死之苦。緣已無行。而生畏心。名怖畏想。由在怖畏中住。故名為住。又未進斷。且名為住。有人言。一切無行。是怖畏境。五陰非一。名為一切。無定實遷流。故雲無行。二乘人不知陰等生滅無性。謂有實相逼迫而生怖畏。心想此事。故雲想住。故寶性論雲。不斷一切煩惱習氣。故於一切有為行相。生極怖心常現在前。問。雲何五陰無定實遷流名為無行。答。如人想謂言炎水流。言野馬走。其實無流。且無馬走。故言無定實遷流也。林公雲。外國雲。僧塞迦邏。此雲行。大乘雲行無體。故雲無行。而小乘謂實有行。故生恐怖。如大品雲。一切眾生沒在無所有中。此與後釋意同也。前師約三界外事生怖。後師即約三界內事生怖。前師解行是治道之行。後師解行是遷流之行。如人執劍欲來容已下。第二譬說。初師雲。變易之因。喻之為人。能招未來變易之果。名為執劍。當果臨至。故雲欲來。以必切身。名為害己。第二師雲。如人者。喻五陰也。執劍者。喻陰體生滅也。欲來害己。譬生滅相逼切也。是故羅漢無究竟樂者。第三結也。依初師。是阿羅漢於變易生死有畏想。故無究竟樂。依後師。雖得有餘涅槃。以怖畏心隨逐。故無究竟樂。何以故下。第二釋歸依章門。何以故者問也。羅漢已證無學之果。何故須歸耶。世尊下解釋。於中初法。次喻。後合。依不求依者。是法說也。如來是不求依人。羅漢依彼不求依人。名依不求依。如眾生無依下。第二譬說。如世間眾生無所依憑。故多有怖畏。緣境生怖非一。名為彼彼。以怖畏故則求歸依者。正明須依。求依大力。防所畏也。如是下。第三合譬。如是羅漢。合前眾生。有恐怖。合彼彼怖。以恐怖故依如來者。合以恐怖求歸依也。世尊下。上來第一略釋歸怖。今第二廣釋歸怖。就文為二。從初至無邊不斷。廣釋怖畏。如來無有齊限時住下。廣解歸依。初文又二。第一正明羅漢辟支有畏所以。第二不受後有智下。會小入大。以有畏故。終須入大。此與前會世間善法小異者。前世間善法但舉以會入。今此會出世中。廣奪非究竟。後方會入。所以然者。欲明二乘不執世間善法以為究竟。故不須奪顯非究竟。故直舉會入而已。二乘執出世間法以為究竟。故須奪顯非究竟。然後會入也。又是互文現意。且顯會義多。初言阿羅漢及辟支佛有怖畏者。牒前怖畏。是故阿羅漢下廣釋。何故須廣。前言羅漢於一切無行怖畏想住。未知此等無何等行。故須廣釋。謂無智及涅槃行。無四智故。智行不成。無涅槃故。斷行不足。又無四智。道行不圓。無涅槃故。滅行不足。又無四智。菩提不圓。無涅槃故。涅槃不極。又無四智故。有為功德不滿。無涅槃故。無為功德不圓。又就文有二。第一正明二乘四智未圓。涅槃不滿。第二何以故唯如來下。釋彼二乘不得所以。以其不成一切德故。就初。前明四智不圓。後彰涅槃不滿。今言是故羅漢辟支者。牒彼不具四智人也。問。上來何故不顯辟支。唯顯羅漢。今此二人並舉耶。答。良以辟支出無佛世。現在不彰依佛。乃可過未有依。不同羅漢。一切時依佛。故上顯依佛中。不彰辟支。但彰羅漢。今此四智涅槃。二人齊有。故並舉此二人。奪非究竟。有餘生法不盡故。我生已盡智不究竟也。於中先略釋四智義相。然後釋四智義。三門辨釋。一釋四智義緣不同。二約四諦智分別。三約盡智無生智分別。義緣不同者。若阿羅漢無學理觀智慧。於唸唸中皆具此四種義能。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如似一念精進。則能懃斷二惡懃修二善。然理觀智慧具此四義能現時。而無四種緣心。後出觀在事中。有其四種緣心。緣已智能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而無四種義能也。若論大乘中。佛及大菩薩。二諦並觀。無入出觀異。而義差別者。但真諦觀。皆具此四種義能。而無四種緣心。俗諦觀。有四種緣心。無四種義能。約四諦分別。若依婆沙論。我生已儘是集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辦是滅智。不受後有是苦智。彼論但隨相別屬四諦智異。據實一一諦皆具此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等四種義用也。約盡智無生智分別者。婆沙中諸師差別不同。說有四種。一說我生已儘是盡智。次餘三智是無生智。二說我生已盡智。梵行已立智是盡智。餘二是無生智。三說前三智是盡智。第四是無生智。彼論中問言。無有阿羅漢二剎那盡智後起無生智。何故我生已盡等三智是盡智。此問意雲。羅漢唯一剎那照煩惱盡名盡智。第二剎那即是無生智。雲何言盡智中具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等三智耶。彼論答言。雖一剎那。而有三種義。故作是說也。四說我生已盡等四智。非盡無生智。亦非無與十正見智。此是讚歎羅漢辭。言阿羅漢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此言非盡智無生智等者。非是前三家別相屬對。故言非。不一向非也。然盡智無生智中。具此四種。若直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是說者。是盡智中四智。若言我生已盡不復更生。梵行已立不復更立。所作已辦不復更辦。不受後有不復更受。如此說者。是無生智中四智也。依毘婆沙。我生已儘是斷集智。依此文者。是斷苦智。所以然者。婆沙據集能招生。故我生已儘是斷集智。此經言苦有二種。一分段生死苦。二變易生死苦。二乘雖斷分段之苦變易猶在。故言有餘。以不盡故。當更有生也。所以我生已盡智。是苦智。故當更有生也。有餘梵行成故不純者。梵行已立不究竟也。依毘婆沙梵行已立是修道智。依此文是證滅智。所以然者。梵名涅槃。證梵行名為梵行。是故說梵行已立是修道智。此經取梵行所證名為滅智。所證有二。一是有餘。二是無餘。分段盡處是其有餘。變易盡處是其無餘。羅漢辟支始證有餘。雖有所成。而為變易因果所雜。名有餘梵行成故不純。故梵行已立是證滅智。事不究竟當有所作者。所作已辦智不究竟也。依毘婆沙是證滅智。依此文是修道智。所以然者。依婆沙證得涅槃名所作已辦。故所作已辦是證滅智。此經明修道有二。一分段對治。二變易對治。二乘但修分段對治。餘者未修。是故說言事不究竟。謂修道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是故此經是修道智。不度彼故當有斷者。不受後有智不究竟也。依毘婆沙是知苦智。若依此文是斷集智。所以然者。苦果是後有。故婆沙不受後有是知苦智。此經明集有二種。一分段因。二變易因。二乘雖斷分段之因。變易因在。名不度彼。故當必須斷也。是故此經名斷集智。若不須會。直依婆沙義且可爾。故諸勝鬘師有會不會者。上來奪其四智也。以不斷故下。第二明涅槃不滿。以不斷故。牒前顯後。理應具牒四智。但據後言之耳。去涅槃界遠者。去大般涅槃。正明涅槃不滿足也。又且得言奪四智。奪其有餘。奪涅槃。奪其無餘。何以故下。上來明四智不圓。涅槃未滿。此下第二解釋二乘不得所以。何以故者問也。如來昔說二乘四智究竟涅槃滿足。今何故言不滿足耶。唯有如來者。此解問也。以其不成一切德故。是以二乘四智及涅槃皆不滿足。就文為二。一前解涅槃不滿。二從羅漢辟支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下。釋前四智不圓。就初約人有二。文有五對。言人二者。一明如來得般涅槃。二明羅漢辟支不得。此據佛得顯彼不得。又欲顯示二乘歸依之處。故明佛得。言文五對者。下有五番。明如來得二乘不得。今前總釋涅槃大意。所以然者。此中既明佛涅槃。宜就此文釋涅槃大意。此中有一義二義三義四義無義。言四義者。即是此中四種功德。言三義者。攝受五義。以之為三。初三句明般若。第四句明解脫。第五句明法身。所以明此三者。攝三德成總涅槃故也。次攝三為二。解脫一德累無不盡。法身般若德無不圓。次攝二句歸一句。累無不盡不可為有。德無不圓不可為無。非有非無名中道一句。一句歸無句。如法華雲。究竟涅槃。常寂滅法相。終歸於空。終歸於法者。言亡慮絕。不可說涅槃及不涅槃。如肇公涅槃論雲。有無絕於內。稱謂論於外。九流於是乎交歸。群聖於是乎冥會。次從無句而起於句。如涅槃雲。低羅婆夷。實不食油。強名食油。涅槃亦爾。實無名相。強名相說。此明至理不可說涅槃不涅槃。不知何以美之。故強歎為涅槃耳。若言實有涅槃常。生死無常。則成斷常二見。如下章說。若成斷常二見。則生死涅槃皆生死。又生死涅槃皆是。則生死涅槃皆涅槃家之彰。故不應定執言有涅槃也。今以五番為二。初四明四種功德。後一總結。初四番者。一廣狹相對。二淺深相對。三粗細相對。四清淨不清淨相對。一一對中有二義三義四義。言二義者。約人論之。言佛有涅槃。言二乘無涅槃。言三義者。一明佛得涅槃。次明二乘不得涅槃。第三會教。言四義者。一明佛得。二釋佛所以。三明二乘不得所以。四正明二乘不得。唯有如來應等正覺得般涅槃者。此明如來獨得涅槃也。般之言入也。成就一切功德故者。獨釋成佛得涅槃所以。佛成就一切德故得涅槃也。阿羅漢下。第二句顯二乘不得涅槃所以也。言得涅槃者。第三會昔教也。其實不得。但昔方便言其得耳。唯有如來下。此第二對亦有三。一明佛得。成就無量功德。釋成佛得所以。羅漢下第二句。明二乘不得。言得涅槃者。第三會教。唯有如來下。第三對且有三句。初明佛得。次明二乘不得。言得涅槃者。第三會教。唯有如來下。第四對且有三句。一明佛得。次明二乘不得。第三會教。初言所應斷過皆悉斷滅者。謂方便淨也。成就第一清淨。謂性淨也。又以斷一切過故。所以一切清淨也。佛性論中。約位辨此四德。一切功德在第八地。無量功德在第九地。不思議功德在十地。第一清淨功德在佛地。故論雲。一切功德即是第八不動地位。無分別。無穿漏。無中間。自然成。菩薩聖道恆相應故。諸佛如來無境界中。一切功德皆得成就。二無量功德者。是第九善慧地位。無數禪定陀羅尼門海能攝。無量智所依止故。無量功德皆成就。三不可思議功德。是第十法雲地位。一切如來祕密法藏。證見明瞭。智慧所依故。故不思議皆得成就。四究竟清淨者。一切惑及一切習氣一切智障已滅盡故。由滅盡智彰故。究竟清淨功德圓滿成就。問。何故明此四功德。答。涅槃與此四功德相攝不相離故。故論雲。對身見眾生說名法身。對顛倒眾生說名如來。對始行大乘菩薩說名真諦。此三後當釋。對十地菩薩說名佛有涅槃。具四功德。獨佛有四功德。前約四人具四。後獨佛有四。今此中但就佛論也。問。此四功德雲何淺深。答。一切止是該羅之名。其義猶通。無量是數極。過前一切。不思議絕於圖度。又過無量。此三就德門。故有勝劣。第四就斷門。對二乘不淨明佛淨也。江南人。明佛具有四功德。即是四智義。初是我生已盡智。第二梵行已立智。第三所作已辦智。第四不受後有智也。對上二乘四智。故明佛有四智。唯有如來得涅槃下。第五。前結歎如來得涅槃。是故羅漢下。結二乘不得。文處易知。言瞻仰者。降金剛已還。是眾生位。如來居宗體極。道出三乘十地行外。為三乘十地眾生之所瞻仰也。言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脫者。此下明四智不究竟。於中且合為二。離成四。合為二者。一明二乘不得四智。若知一切苦下。明如來得。問。但應明二乘不得。何故明佛得。答。凡有二義。一舉佛得顯其不得。二欲標示二乘所入故也。前涅槃中初明佛得。後辨二乘不得。今前明二乘不得。後明佛得者。互現也。言離成四者。一顯二乘不得。二何以故有二死下。釋二乘不得所以。三若知一切苦下。釋如來得之所以。四如來正師子吼我生已盡下。釋如來得。二乘前明不得。後明不得所以。如來前明得之所以。後明得者。皆且互現也。前涅槃中。前明佛得。後明得之所以。今四智中。前明得之所以。後明得者。且是互現也。二乘涅槃中。前明不得所以。後明不得。方便言得。今四智中。前明不得。後明不得所以。且是互現。明不得中有二。一牒如來昔言。從且是如來方便下。會佛教意也。牒昔言中有二。一明二乘四智究竟。二從得蘇息處。明二乘涅槃究竟。阿羅漢辟支佛。此是得智人也。觀察解脫四智究竟者。是四智相。無學聖智。有為解脫。解脫即是四智正體。二乘出現有中。觀彼解脫生四智究竟之想。名觀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第二得涅槃究竟。離分段死。故名為蘇。六道之中不得往來。稱之為息也。有人言。觀察者。依雜心。盡無生二智境界在四門。盡無生二智開之。即成四智。境界在四門者。通觀四諦為境界。故言觀察。言盡無生二智境界在四門者。開盡無生智成四智如上釋。境界在四門者。如言苦我已知。是盡智。不復更知。是無生智。餘三亦爾。故雲境界在四門解脫者。無學解脫位也。以得四智故。所以解脫四智究竟也。就釋而言。二乘四智究竟得到彼岸也。有人言。此總結奪有餘無餘二果也。觀察者。即是有餘果。解脫者。即是無餘果。四智者。只以有觀察故。四智有解脫故。便得蘇息。蘇息處者。灰身滅智永寂之處也。且是如來方便者。第二會教。同上五對。故稱為且。以方便者對實也。實錄不得。言得故稱方便。望法華即是兩種方便。未得四智謂四智。皆是三車方便。未得究竟蘇息處。自謂已得。皆是化城方便。又初句是法華前二周說。後是法華第三周說。但彼廣故開三周。此略故但雲一方便。有餘者。明義不盡。對盡理之說。不了義者。對於了義也。何以故有二種死下。上總明二乘不得四智。今第二別明不得也。又上來明不得四智。今釋不得所以。就文有二。初何以故者問也。問意雲。如來昔說二乘有四智究竟。今何故言不究竟。有二種死者。第二答也。答中有二。一別釋不得四智所以。二阿羅漢辟支佛後身菩薩為無明所覆下。通釋不得四智所以。且初是明二乘不得四智。次明二乘不得四智功德。即成四別。前辨我生已盡智是方便。得有餘下。就梵行已立是方便。凡夫人下。就所作已辦明方便。所斷煩惱更不能下。就不受後有明方便。今前明我生已盡中。正以有二種生死者就斷一生死盡。權言究竟。餘有一生死在。故不究竟。是故今昔教不相違。餘三智且爾。我生已盡中。前明二死。次辨方便。初文有三。一舉數。二列名。三分段者謂虛偽眾生下。約人顯別。有二種死者。此舉二數也。且有二生。但死是可厭之法。故偏說耳。二死別有義章。今略以四門解釋。第一釋名門。言分段生死者。謂色形區別。壽期短長也。言變易者。無復色形區別壽期短長。但以心神唸唸相傳前變後易也。如地持雲。生滅壞苦。名變易苦。此微細生滅變易。通於凡聖。次三乘所得法身。神化自在能變易。故名變易。此變易性是死法。名變易死。此之一義。聖有凡無。三證得真實法身。隱顯自在。名為變易。變易非死。但此變易。猶為無常死法所隨。名變易死。此之一義。大有小無。今所論者。正據第二門說。聖人無漏法身為生死。不就神道變化為變易。以其雖是無漏。猶是有為。故名變易。問。雲何名生死。答。初受名生命斷為死。諸受根起。名生。諸受根沒。次第不受根起。名死。後當釋之。不思議者。三種人雖受彼生。不能測度。名不思議。又三界分段顯然易了。變易取其微細改易。難可了知。名不思議。又此生死至佛方盡。故不可能測度也。第二出體門。有人言。分段有二種。一者繫業分段。下二界用五陰為體。上界則用四陰為體。若不繫業分段。用苦樂等受為體。變易亦有二種。一自報變易。用無漏五陰為體。若為物變易依身起化。用色陰為體。此唯據佛一人也。有人言。變易無色。直是心識冥傳。唸唸生滅。相續不斷。其中無有分限隔絕。劫數近遠。乃至菩提。此生死方盡。故但用心法為體。第三明因緣門者。繫業分段。用罪福不動業為因。四取為緣。不繫分段。用微業為因。慈悲願等緣。自報變易。用無漏業為因。無明為緣。為物變易。悲願為因。眾生根欲為緣。第四大意門者。諸法實言亡慮絕。未曾生死。未嘗涅槃。但於顛倒眾生。故成生死。對彼生死。故強名涅槃。但虛妄有其重輕。虛妄重者。說為分段。虛妄輕者。稱為變易。蓋是聖人善巧方便隨虛妄顛倒。故立二死之名。此知分別空華。談道陽炎。勿作實二妄解。此興皇師大意也。何等為三下。第二列二死名也。分段者謂虛偽眾生。第三約人顯別。虛偽眾生者。以取相為因。相心虛妄也。又未得無漏實解。隨惑受生。迴轉五趣。或墮或昇。無有定實。故為虛偽。此就凡夫為釋。不論聖人。以三界本是凡夫惑故也。若通取小乘法。凡夫人及三果四向。乃至二乘未入無餘之前。所受報身。名虛偽眾生也。有人言。大乘法中。外凡善趣菩薩。皆於三界地中。妄愛受生。故言虛偽。若依舊明。從凡夫地逕大乘。未受初地已來。悉受分段死。此用法華論意釋攝論及仁王經雲。若如三藏雲。十行第六心斷惑。與二乘齊。未與二乘齊已來。並受分段身也。不思議變易謂阿羅漢辟支佛者。謂二乘入無餘之後。未迴小入大之前。取此羅漢辟支佛。迴小入大二乘有二人。一在界內迴小心。猶屬分段所攝。二界外迴心。為變易所攝。此二人迴心入大。並是大力菩薩。大力菩薩且有二種。一直往大力。二迴小入大名為大力。言大力者。以不為業繫。自在受生。故言大力。問。雲何故大力菩薩位耶。答。有人言。所謂種姓菩薩。所以然者。二障煩惱。都未斷除。而不為煩惱所牽。又於三界受生自在。故名大力。此師雖雲種姓受變易。而未判是何種姓。有人言。地前菩薩。能作五生。稱為大力。地前位通。且未分判是地前何位。依三藏釋攝大乘及仁王經並雲。十行菩薩斷惑。與二乘齊。即十行之人。為大力菩薩也。此大意同前二師。而判位在於十行。有人言。六地猶屬分段。六地終心。三界報盡。便受變易。正取此經證。有人言。有四種生死。一流來生死。謂初託空。起一念識。二分段。三中間生死。二乘無學。四變易。七地所受餘習為因。不生三界。未至法有。故中間生死。二乘無學。三界報盡。同生中間。聞法華等經。轉為菩薩。習行滿於七地終心。入八地法流。乃名變易。故以六地分段。七地受中間。八地受變易。有人言。不立四種生死。但立分段變易二種生死。六地為分段。七地已去為變易也。今謂位義難知。憶生罪過。不可定判也。若依法華論數處分明。又明地前是凡夫受分段身。捨分段身方入初地。則知初地已去是變易生死大力菩薩也。言意生身者。是初地已上一切菩薩。彼人受生。無礙自在。如心如意。名意受生。意有三義。一遍到。二速疾。三無礙。故雲意生身。此等皆是變易生死差別也。有人言。從變易已去。無復形方分段。直是心識受生。故雲意生身。馥師雲。變易是借喻之名。杳深難測。如識代謝。故雲意生身。乃至究竟無上菩提者。敘此生死分齊。至佛時乃盡耳。又此舉不受位處。對顯受處位別也。二種死中下。以無分段生死。故言我生已盡。此顯二死中。但盡分段。未盡變易。此會釋今昔二教義也。得有餘果證故說梵行已立者。依涅槃經有二種。一所修梵行已畢竟故。說已立。二又捨學道。且名為立。今文明梵行已立。是證滅智。若就有餘無餘論者。分段盡處名曰有餘。變易盡處說為無餘。二乘但得分段盡處。名為有餘證。如來就此。說其梵行已立。故是方便也。凡夫人天者。此明所作已辦是方便。涅槃經曰有二。一如本所求。今日已得。說言已辦。二修道得果。且說已辦。所作已辦是修道智。道有二種。一分段對治。二變易對治。二乘但修分段對治。如來就此。說其所作已辦。故是方便。文中兩句。第一對人彰釋方便。第二對障顯釋方便。凡夫不辦。七學未作。是對人也。凡夫於彼無學聖道。未能成辦。二乘對彼。故說已辦。學人亦爾。問。但雲凡夫便足。何故復雲人天耶。答。凡夫者。內凡夫人也。人天者。外凡夫也。三果四向。此為七學人。問。所作已辦何異。答。所作已辦差別者。如智度論說有其多種。今略顯要者。斷屬愛煩惱名所作。斷屬見煩惱名已辦。煖等四心名所作。苦法忍等無漏名已辦。見諦名所作。思惟名已辦。心解脫名所作。慧解脫名已辦。今此二乘上果人所作已辦者。應是心解脫名所作。慧解脫名已辦也。隨言義次第應言凡夫作。學人未辦。而今此文不然者。非凡夫力所能辦。故言未辦。學人未作者。但作學地之行。未作無學之行。故言未作。又若言學人未辦。功濫上果所作。所以然者。如心解脫人。望慧解人。亦是未辦故也。若對凡夫及七種學人。說言所作已辦。若對諸佛菩薩。則所作未辦。虛偽煩惱斷故說所作已辦者。第二句對障顯也。一切煩惱無非虛偽。於中分別妄愛受生。虛妄中極。故偏名虛偽。如來以其所修正道。能斷如是虛偽煩惱。是故說言所作已辦。望於無明。故是方便。又顯虛偽粗煩惱斷。未能斷細。阿羅漢下。此第四明不受後有智以為方便。不受後有智是斷集智。集有二種。一分段因。二變易因。二乘但斷分段。餘因未斷。如來偏就斷分段因。說不受後有。故是方便。文中初言所斷煩惱障。昔日是方便也。非盡已下明。今有餘不了之義。明今有餘不了義中。前略開二門。次廣釋之。言二門者。非盡一切煩惱。是第一門。謂不斷集體。集體即是煩惱體。亦盡一切受生者。是第二門。謂不斷集能。謂煩惱招生用。又非盡一切煩惱。謂無盡智。非盡一切受生。謂無無生智。以此二智。為不受後有智體。何以故下。第二廣釋。何以故者問也。二乘兩輪惑亡。三界生盡。今何故言非盡煩惱。非盡受生。有煩惱下。第二解釋。釋二章門即二。前明非盡一切煩惱。又如取下。廣明非盡一切受生。前明非盡一切煩惱中又二。言有煩惱是羅漢辟支所不斷者。略明非盡一切煩惱也。煩惱有二種下。廣明非盡一切煩惱。初明有煩惱。是煩惱章門。從阿羅漢辟支佛所不斷下。彰其不盡。是不盡章門。而雲有煩惱羅漢不盡者。正取無明住地二乘不能盡。煩惱有二種下。第二解釋。然但應釋無明。其二乘不能斷。而今釋四住者。以舉四住之粗。對無明之細故也。就文為二。前釋煩惱章門。次釋不斷章門。此中應有五住地義。今略以八門釋。第一釋名門。見一處住地者。能生名地。令所生成立名住。心迷不解名惑。八忍七智推求諦理名見。緣一理總斷煩惱。故名一處。故雲見一處住地也。有人言。初一是見諦惑。繫在三塗。一處具有五見。示其尤重以見諦為標。餘三住地。即是三界思惟。受為繫縛。故以受為名。又解。五利煩惱推求名見。入見道一處併斷。名見一處。言住地者。本為末依。名之為住。本能生末。目之為地。今言四住地唯有二種。一見。二受。合三界見。總為一處。故雲見一處住地。以對離愛為三處。故雲見一處也。愛地者。欲界地中一切煩惱。除無明及見。說為欲愛。以此地中。著外五欲。故名欲愛。然欲界亦愛自身。但著欲情多。故偏言之。又簡上界所愛色身。偏說欲愛也。色愛者。色界地中一切煩惱。除無明見。說為色愛。以此界中。捨外五欲。著己色身。故名色愛。然色界且愛己心。以此界中著色情多。偏說色愛。又簡無色愛著心。故遍說色愛。有愛者。無色界中一切煩惱。除無明見。說為有愛。若就簡下說之。應名無色愛。若隨所取。應名心愛。但今為破患。故名有愛。外道多取無色界中以為涅槃。今為破之。故名有耳。有者。謂生死三有之法。故名為有。又總論五鈍使。以愛為主。能感欲界果報者。名為欲愛。以愛為主能感色界果報者。名為色愛。以愛為主。能感無色界果報者。名為有愛。潤業潤生。愛結最強。故偏說愛。無有明解。染污如此。目無明。第二得名門。若依初解。見於一理。名見一處。此從能治得名。若依後意。五利煩惱名見。見道時一切併斷。名見一處住地。此從能治所治合解名也。若四住地為二位。謂見與愛。離愛為三。以見為一。故名見一處住地。此則當體從處得名。餘三住地當體立名。後一以過患為目。三釋之中。以後意為正。所以然者。今釋四住煩惱。且應從惑立名。豈得就解及惑合釋也。瓔珞經下卷釋五住地。眾生識始起一想。住於緣。順第一義諦起名善。背第一義諦起名為惑。以此二為住地。故名生得善。生得惑。因此善惑為本。起一切善及惑。從一切法。緣生善惑名作。以得善作。以得惑作。而心非善惑。從二緣名。故名善惑二心。起欲界惑。名欲界住地。起色界惑。名色界住地。起心惑。名無色住地。以此四住地起一切煩惱。故為始起四住地。其四住前。便無法起故。故為無始無明住地。金剛智。知此始起一想有終。而不知其始前有法無法。生得一住。作得三住。唯佛知始知終。此經文難解。今略釋之。一切眾生識起一想。此是無明住地也。住於緣。起一念善惡。此是見一處住地。以初地也。一念生得善惡。故名見一處住地。以其順諦起惡。當應見諦斷之。故名為見。從一念生得。起三界惑。三界惑。即名三住地。三界惑從前生得惑起。故名為作。從四住地。更生四住地煩惱。亦名為起。此以前念四住。生後念四住。亦得以性成四住。起現行四住。金剛心。但見初起一念識有終滅之義。而不知其一念識前為有為無。佛則具知始終。此與涅槃經同。十地菩薩。但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如來。具見始終。第三明體門。八十八使。為見一處住地體。貪瞋慢無明四使。為欲愛住地體。愛慢無明三使。為色有二住地體。若以愛見二法為體者。三界見。為見一處住地體。三界愛。為三住地體。所以合見而離愛者。正欲彰愛過患。潤業潤生皆由於愛。故今此經正明受生義。故廣彰愛也。又眾生多起於愛。少起於見。是故合見而離愛也。雖舉愛見為端。其中有屬愛屬見煩惱者。皆攝入愛見中也。無明住地體者。謂不了生法二空及如來藏。為無明住地體。第四地起門有二種。一同類分別。五住種子能生為地。上心所生為起。二異類分別。四住地中。見一處為地。三住地。從見一處住地起。名起。故雜心雲。見諦所斷。是一切染污法因。又無明住地。無始能生是地。恆沙煩惱從無明生為起。次約粗細分別地起。無明是地。四住煩惱為起。又人言。起有四種。一性事分別。彼事識中。取性煩惱。名為性或。說之為地。餘見愛等。緣境別生。說為事惑。通名為起。彼取性者。馬鳴論中名執取相。亦名執相應染。餘見愛等。馬鳴論中名計名字相。尋名計我。及生諸結。名計名字。成實論師大意。且同此解。以通取相為根本。名住地。別相煩惱為枝條。故名為起。二本末分別。於前事中。十使為地。餘纏垢等。以之為起。三成起分別。一切煩惱。宿習性成。同名地。對緣現生。斯名為起。四前能生後。通名為地。後起依前。同名為起。第五相應不相應門者。一就作緣念法辨相應不相應。不作緣念法不相應。即五住種子是也。上說心相應。故此文雲起者剎那心相應。無始無明不相應。恆沙煩惱是相應。二粗細分。四住地是相應。以其粗故。無明不相應。以其細故。故起信論雲。粗惑名相應。細惑不相應。第六依止門。見一處住地。及有愛住地。此二依意識生。欲愛依六識生。色愛依身眼耳意識生。無明不了性空及如來藏。依意識生。五住種子。並依本識生。第七門斷惑位門。斷惑義別有大章。若依三藏。十信伏見諦。十解斷見諦。十解伏思惟。十行斷思惟。從十行第七心去。伏無明及四住習。從初地已去。斷無明四住習。今此大意。四住二乘所斷。無明佛地斷盡。若依前文。羅漢辟支及大力菩薩。此三人同受變易生死。若爾。則二乘與初地菩薩同斷四住盡。從初地至佛地斷於無明。其不盡者。地持法華疏中已釋也。第八大意門。然凡夫隨名著名。隨相取相。聞說有五住煩惱。則言有惑可斷。二乘未除。唯佛能盡。則言有人能斷。有五住可斷。則成斷見。惑斷而證涅槃。則成常見。法華中。以此喻窮子。是除糞之人。以有惑可斷。有人能除。故名除糞。今大乘學。還作此解。是大除糞人也。金光明雲。無明體性。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無所有故。假名無明。是故我說名曰無明。無明既爾。四住且爾。豈可言有五住可斷。但今約空。謂眾生故。強名五住。知此五住本來無生。故名為斷耳。大品雲。若法先有後無。諸佛菩薩則有過罪。此經雲。非壞法滅。本性清淨。故名為滅。須留此門也。就釋煩惱又為三。一別明四住。二心不相應無始已下。別彰無明。三此四住地力下。四住無明相對辨異。就釋四住中有三。煩惱有二種。謂標數也。何等為二下。第二列名也。住地有四種下。第三廣釋。釋上二門即二。一釋住地章門。次釋起章門。釋住地章門中前列四數。此四住地生一切起煩惱者。總釋住地之名。此之四種。性成在已。故名為住。地者。能生現起。故說為地。今言此四住生一切起煩惱者。對所生顯能生為地。亦是能生起煩惱為地。起煩惱依之得立名住。起者剎那心剎那相應。次釋起章門也。外國稱剎那。此雲念也。王一念緣境。煩惱法數隨心而起。同時不相離。故言剎那相應。故馬鳴言。心異念異。而同知同緣。名相應染。若非起煩惱。心自緣境。煩惱不起。不與心應。彼名愛結為念也。有人用成實論釋。欲明從地起煩惱轉粗。便有識想受行四心之異。前後想受。同緣一境。故言相應。此釋意。唯是一境。識得此境上實法。想得境上假名。次想後起受。領境上好惡。次行於境起善惡。四心前後。緣一境。故名相應。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下。第二辨無明住地也。心不相應者。簡上剎那心相應。無始者。簡心剎那剎那起。若是起煩惱。與心別體。共心相應。此無明住地。即指妄想心體以為無明。不別心外有數法。共心相應。是故說為心不相應。故馬鳴言。即心不覺。常無別異。故名相應。此無明住地。久來性成。不同起惑。作念現生。故言無始無明。暗惑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為彼恆沙起惑所依。名之為住。能生恆沙。故稱為地。有人言。心不相應無始無明者。無明住地惑。即於一切有漏三性心中。以三性心。皆取相不悟理實。悉名無明。與心無別體。無可說相應。故名不相應。一切時恆有。不同餘煩惱或有或無。故說無始。良以無明與一切有漏三性心無別體。故不可說相應。復以義異。故三性諸心或有或無。無明常有。故說無始也。體非慧明。故名無明。在一切心中成就。不同現起。故名為住。以此無明住。生一切煩惱。故說為地。問。四住中有住有起。無明中何故但說住不說起。答。以無明住地。更無別起。故不別說起。只以前所列見受等。通說為無明所起也。有人言。此無明是生死本因。故雲無始是始。是以攝論雲。無始者。即是顯因也。若有始則無因。以有始則有初。初則無因。以其無始。則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顯佛法是因緣義。有人言。無始無明者。始背明入暗時。煩惱微細。唯同是一無明。無有四心次第起。故言心不相應。此師雲。所以明相應不相應者。為欲簡惑粗細。惑粗者有四心。故相應。惑細者無四心。故不相應也。無始者有二釋。一雲。無明無有始。故眾生無頭。波若無底。二雲。無明最在初。實錄有始。但無有一法在此前者。故言無始也。世尊此四住地力下。此第三辨四住與無明優劣。為彰二乘有斷不斷。所以須辨也。又雖舉五住。意在無明。就中前彰四住之力不及無明。後說無明勝過此四住力者。總以標舉。四住能生現起。故名為力。一切上煩惱依種者。顯其力相。此舉所生。顯前能生是力義。四住所起煩惱。粗強名上。故雲一切上煩惱。四住。與上煩惱作依作種。已起煩惱依之得立。故名依也。未起煩惱。四住能生。因之為種。以作依作種。故稱為力。比無明住地下。對勝顯劣也。世尊如是無明住地下。此第二辨無明勝四住。如是無明住地者。總以標舉也。於有愛下。對劣顯勝。初法。次喻。後合。於有愛數四住地者。牒舉前劣。有愛是其第四住地。前三皆是有愛品數。舉後括前。名有愛數四住地也。無明住地其力最大者。辨勝過劣也。問。雲何名算數譬喻。答。算數者。依振旦法。從一乃至載。數之極也。依外國。且從一數起。十萬為一羅刃。十羅刃為一阿知羅刃。十阿知羅刃為一居致。十居致為一摩陀。十摩陀為一阿由陀。如是乃百二十轉。至阿僧祇。名為算數。過算數道。名算數不能及。恆沙微塵。是譬喻辭。譬如惡魔下。第二譬說。惡魔喻無明地。魔名殺者。波旬此雲極惡。智度論說惡有三種。一名惡。所謂有惡而加報也。二名大惡。無事橫加。三惡中之惡。所謂於有恩處。反加毀損。今波旬者。前世於三寶中殖因。得此天報。不念報恩。返欲加損。故名極惡。然佛出世。都有一百二十部耶正。更相影嚮。得弘道利人。經言。住不思議解脫菩薩。多作魔王。即百二十部中之一部也。既言多有。必有非菩薩者。林公雲。外國法。佛在世及滅後。共魔語。皆悉笑之為彼卑面。此雲惡者。且惡物。此天有六種勝。一色勝。色中有二。一資貌等色。彼雲槃泥。二青等色。彼留烏。此雲[荁-旦+欺]。此方色字。翻彼二色。三力勝。四眷屬勝。五眾具勝。六自在勝。應有壽命勝。人中千六百年。是彼天一日一夜。彼三十日以為一月。於人中四萬八千年。彼十二月以為一歲。於人中五十七萬六千年。彼天壽命萬六千年。於人中則有九百二十一居致。居致此方雲千萬。漢徑常以億字翻之。故千萬為一億。王民皆爾。多減少出。問。涅槃雲。兜率中有三事勝。謂壽命勝等。今兜率天不及他化。雲何言壽命。答。此取命能值佛。故言勝。不雲命長勝。且可上天壽命不定。而兜率壽命定也。此魔居在第六天上。鄰近他化。且領於他化。而勝他化。色力壽命者。正報勝也。眷屬眾具者。依報勝也。喻前文中於有愛等其力大也。合中雲。如是無明力者。合前惡魔。於有愛下。合於他化自在勝也。恆沙等下。顯其力也。於恆沙等數上煩惱依者。此辨無明能生恆沙力也。無明所起眾多。喻同恆沙。所起增強。故名為上。且覆於諸佛上法。故名為上也。恆沙等惑。依無明得立。故稱為依。且令四種煩惱久住者。前明四住煩惱。但能與四住所起為依為種。其義則劣。無明住地。能生恆沙。故能持四住。故名為勝。總論以四義為勝。一為眾惑所依。二令見思久住。三二乘不能除。四唯佛能斷。阿羅漢下。上廣明煩惱。從此下去。彰其不盡。即是釋不斷章門。就文為三。初明二乘不斷無明。二唯如來下。明佛能斷。三結無明其力最大。但應明二乘不斷。今為欲舉佛能。顯二乘不斷也。又明二乘不斷唯佛能斷者。此顯上無明力最大故也。後結雲。如是世尊無明住地其力最大。故雲大力也。問。佛是無學之人。菩提無學之智。雲何以無學人。秉無學智。更斷煩惱耶。答。佛智斷與不斷。自古及今。凡有兩釋。一雲。金剛心為無礙斷。佛果起證。則金剛心斷。佛果不斷。大品雲。菩薩在無礙道中行。佛在解脫道中行也。二雲。金剛心無礙伏。佛果起則斷。用此文也。今所明者。檢眾經論。以金剛心斷。而此文雲佛果斷者。諸佛果解脫道起證。故名斷耳。又無明常相續。金剛心斷其前念。佛果起。鎮惑無處。而遮後念。種類不生。故名為斷。又佛性論雲。二乘住安立諦。故不能斷。佛住非安立諦。故能斷。安立是二諦觀。無安立諦是中道觀。又雲。安立者名有所得。無安立者名無所得。故涅槃雲。有所得者名為二乘。無所得者名為菩薩。世尊又如取緣下。廣明非盡受生。即是釋上節二章門。就文為二。一從又如取緣明受生差別。二從無明住地異離四下。明斷惑不同。前中還三。一四住受生。二無明受生。三四住無明相對辨異。與前一切煩惱相似。舉粗。正顯細者不能斷也。又如取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是第一段。前已廣明不盡煩惱。今此更明不盡受生。是故言又。前明惑體。今明惑用。故言又也。又如者。是指示之辭。指彼分段因之與果。是故言如也。取者。是其愛之別稱。愛心取著。故名為取。助業牽生。因之為緣。理實諸結。皆名為緣。愛力增強。故偏說也。古疏多雲。取支之取。起有漏業。如十二緣中取緣有也。馥師註且爾。斯則通說諸使助業取果。非止四取也。中論雲。若取者不取。則解脫無有。又言。取者謂四取。欲取。戒取。見取。我語取。欲界一切煩惱。除戒見。名欲取。上二界一切煩惱。除戒見。名我語取。三界見名見取。三界戒名戒取。執受境界名之為取。熾然發業亦名。又佛性論雲。取有二。一受資糧。受取者。如因受生愛。受資糧者。貪此受故。取四種資糧。四種資糧者。即四取也。一欲取者。貪慾界六塵。二見取者。於欲界中。唯除戒取。所餘四見。名之為見。貪著此見。名為見取。三戒取者。於三界取世間邪正二道。為離苦得樂。是名為戒。貪著此戒。故名為戒取。四我語取者。緣內身故。一切內法。名為我語。貪著內法。名我語取。言緣內法者。色無色界定。緣內法成。故名我語。貪著此定。名之為取。此四。前二屬斷見。但執現在。謂無未來。後二屬常見。執有未來故。又前二是在家人起。後二出家人起。又前出家在家鬥諍因。後二是在家出家人修行因。又前二欲取為所成。見取為能成。後二我語為能成。戒取為所成。緣謂緣助。業為正主。牽生苦樂二受。故名有漏業因。問。何故名有漏業。答。煩惱是漏。善惡之業。從於漏生。與漏相隨。名有漏業。問。今明四住受生。何須論業。答。由業受生。方得為緣。是以論雲。煩惱為緣。有漏業為因。因緣具足。故得受生。如是無明住地緣下。第二辨無明受生。就文為二。一彰無明能生變易。二此三地下。彰彼變易同依無明。初中言無明緣者其兩義。一潤業牽生緣。用此無明瞙。潤前生無漏。令因牽生果報。二發業緣。發業有二。一前為後緣。以前無明覆障真法。修起後治。故名為緣。故地持雲。以有無明樂求淨法。淨法得生。故十因中。名已有因。二同時緣。無明住地。是妄識心。依此心體。修起得治。如依睡心。起夢中解。故名為緣。無漏業者。三乘聖人無漏之解。正能感於變易。故說為因。成論師雲。有二種潤。一膜潤。二入體潤。入體潤有二說。一雲。其解之體。帶無明惑得變易報。二雲。三十心中相似之解。及七地之前觀外無漏體。帶無明惑。得變易之果也。問。今正明無明受生何須論業。答。業牽生。方得為緣。故須辨也。問。無明為緣。斯事不疑。既稱無漏。雲何是感生因也。答。此無漏是有漏耳。但對三界內之有漏。故三界外者名無漏耳。問。雲何對界內名為無漏。答。諸勝鬘師多不尋經首尾。好疑此事。下文雲。生死有二種。一有為生死。二無為生死。分段是有為生死。變易無為生死。變易對界內名無為。實是有為。今且爾。感有為生死業。名為有漏。對此有漏故。感界外生死者。為無漏而體實是有漏。若體實是有漏。此即是入體潤。非瞙潤。以此釋之。映如明鏡。問。若對界內有漏業。詺界外為無漏業者。且應對界內。四住之暗。詺界外之惑名明。答。通義悉例。界外生死果。是無為因。是無漏緣。亦得是明。今文分四住受生。無明受生。是故不得說之為明也。佛性論明九種煩惱。釋第五無明住地煩惱。在羅漢心中。為無漏業生家因。流有三義。一流入三界。二退失。如退失色界。生下界等。三流脫功德善根。失戒定慧。今無三流。故名無漏。業者。作意為義。能生四種生死。今文但作一變易生死。問。無漏雲何是業。答。即此無漏作意之義。故名為業。生羅漢業。是變易果。生相雲何。如智度論雲。有妙淨土。出過三界。是阿羅漢當生彼中。所言三種意生身者。如楞伽說。一三昧意生身。二覺法自性意生身。三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初地至五地。禪度增強。是故說為三昧意生身。六七地。知法無性。故名覺法自性身。八地已上。無功用行。任運續起。名種類俱生無行作身。此之三種是其因行。用此三種因行。隨意受生。故皆名意生身。今謂文雲意生身者。非謂三種意為因而受生。三種意乃是所生之果。此三種果。由無明緣無漏業因所生。故文雲。三種意生身生。皆由無明。又聖諦章雲。滅意生身陰。名為苦滅諦。若以意為因受生者。意是集諦。不得雲滅意生身陰苦名苦滅諦。有人言。三種意生身者。三界外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謂三也。此中唯是意。唸唸冥傳。相續不斷。故名意生身。今謂楞伽三種。約十地分之。乃是明菩薩有此三種生。今文乃明羅漢辟支大力菩薩三乘人意生身。不應以楞伽為釋。後見林公疏同吾此釋。此三地彼三種意生身生者。第二明彼變易因之與果同依無明。就中前辨。後結。辨中。初言此三地者。此世間中三乘地。謂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是三乘地。故寶性論雲。此三乘地。彼三種者。彼三乘變易三種果。復言生者。總顯上三地及三種身起。名之為生。有人言。上來明別潤。謂無明別潤無漏業生三界外。從此三地去。辨無明通潤三界內外。此三地。謂分段三界地也。彼三種意生身者。牒變易三種生也。復言生者。是分段及無漏業生者。謂無漏業能得變易之生。簡異昔教。無漏不招生。故別稱之。此二生及無漏業。悉依無明。故有是遠相。由是通潤義也。今謂不同此釋。如前解也。有人言。此三地者。即是三界也。彼三種意生身者。如上解。謂三界外羅漢辟支大力菩薩。此三人以是意生。及無漏業生者。上三種意生身也。依無明住地者。明因果皆由無明也。有緣非無緣者。重顯依之分齊。顯無明與彼作緣。故有能生。非無緣而有也。是故三種意生身者。此第二自結也。是故者。能生所生無明。故三種意生身及無漏業。緣無明住地。略不結彼三地也。世尊如是有愛住地下。第三明四住無明相對辨異。為彰二乘有盡。故須辨之。如是有愛住地數四住地者。牒前四住。不與無明住地業同。對後辨異。此乃煩惱作果。名之為業。非是行業。四住之業。唯作分段。無明之業。能作變易。故曰不同也。上明四住不與無明同。今辨離無明不與四住同。上明惑不同。今明斷惑不同。無明四住不同者。謂障弊不同。治道不同。為潤不同。粗細不同。本末不同。一釋雲。四住未斷。則不起無明。若起無明。則四住已斷。又釋雲。四住惑中。帶無明住地分起。無明住地異離下。上來廣明一切受生差別。以下明斷惑不同。就文有三。一總標離粗細有異。二舉佛能盡於細。何以故。第三問答。辨釋二乘。但能離粗。不能離細。無明住地異離四住地者。略以標舉。無明受生。離在如來。四住受生。離在二乘。故雲異離。即是離無明住地。異於離四住。故雲無明住地異離四住也。佛地所斷下。第二舉佛能盡。顯其異相。佛地所斷。就位論也。對二乘不能斷。故佛位能斷。菩提智斷。就行論之。又佛地所斷者。明能離位異也。佛菩提智。明能治智異也。實是金剛斷。而言佛菩提智斷者。毘婆沙第三十六卷。明雙道斷惑。具有此釋。謂忍能斷。忍屬於智。故言智斷。如屬王之人。其所作。皆言王作。今且應爾。實是金剛盡。故雲佛斷。何以故者。徵前起後。何故無明唯是佛斷。餘人不斷。下對釋之。就文有二。一顯二乘但能斷粗。無漏不盡下。第二明不能斷細。於中有三。一無漏不盡者。總顯不斷。以二乘無漏不能盡無明。故雲無漏不盡。又解雲。五住煩惱通名為漏。二乘但斷四住之惑。謂所無之漏不都盡也。林公雲。二乘無漏。猶是無明。無漏不盡。即無明不盡。故雲無漏不盡。二不得自在已下。顯不盡相。不得自在力者。顯不得無礙道正斷自在力也。亦不作證者。且不作解脫道證除也。有人言。由不斷無明。故滅道不圓。不得自在力者。道諦不圓。且不作證。滅諦不圓也。三無漏不盡者即是無明下。指出所未斷者體也。此中有二句。無漏不盡者。牒上二乘無漏不能盡也。即是無明住地者。出所不盡者之體性也。世尊阿羅漢下。上來別明羅漢辟支不得四智。此下總明其不得所以。又上來別明羅漢不得四智。今明不得四種功德。所以然者。恐物但言羅漢不得四智。得諸功德。是故今明非但不得四智。亦不得四智之外四種功德。故有此章來也。就明不得四智功德中有四。言其四者。一斷過有餘。二以不斷下。明三事有餘。三以成就下。知諦有餘。四名得少分下。得涅槃有餘。此四次第者。初接上無漏不盡即是無明住地。故前明斷過有餘。以不斷無明故。但得有餘解脫。故次明三事有餘。以三事有餘。但知有餘四諦。故明知諦有餘。四諦為歸涅槃。故明涅槃有餘。又四中。初一明二乘人有餘過不淨。第二不成一切功德。第三不成無量功德。以不能觀無量諦故。第四不成不思議功德。不能即寂而常用故。具此四義。故二乘人不得四智。與涅槃中四義相似。初中有二。一彰二乘及後身菩薩。為無明覆故。不能證見諸法。二不知見下。顯不能證見。故不能除障。羅漢辟支後身菩薩。為無明所覆。是障也。羅漢辟支後身菩薩者。舉被覆人也。菩薩之人。於最後生未成佛前。名最後。此等皆為無明所覆。最後既覆。餘不待言也。問。正應言二乘不得四智。為無明覆。何故舉菩薩也。答。舉菩薩顯二乘被覆深重。宗師通以變易望分段為最後身。馥師且爾。此意不局補處為最後身也。於彼彼法不知不覺。是無治也。如來藏中。恆沙佛法。是彼彼法。是無明覆。故不知不覺。羅漢辟支。全不斷故。一向不解。名為不知。後身菩薩。雖斷未盡。不得同佛圓覺。故雲不覺。以不知見故者。以不證見。故不能除障。亦是無治有障。以不知見。是無治也。不見由是前之不覺。所應斷者不斷不究竟者。是有障也。二乘不知。是故不能分斷。後身不見。顯後身雖斷不盡。故不究竟。以不斷下。第二明三事有餘。以不斷故者。牒前起後也。以不斷故者。謂不斷無明。名有餘解脫者。離四住之因分段之果也。非離一切解脫者。未離無明之因變易之果。故法華雲。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也。當知法華與勝鬘無異。而昔執五時四宗之流。謂法華未了。斯經了義。其言誤矣。有餘淨非一切。此明法身有餘也。二乘所得五分法身。名有餘淨。未得真如法身。非一切清淨。問。清淨與解脫何異。答。解脫從離過受名。清淨是當體為因。故法華論雲。法身者。是自性清淨。若三德各分。解脫離業障。法身離報障。故雲清淨。此如上釋。有餘德非一功德。此明般若有餘也。若福智分別。般若非功德。若通論之。則般若亦是功德。慧有斷障照法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慧家之德。故雲功德也。二乘但得戒定慧功德。名有餘功德。第三知諦中。牒前三事以起後。知有餘苦乃至修有餘道。正明二乘知諦有餘。但知有量。不知無量。故曰有餘。第四涅槃有餘之中。名得少分。是小涅槃。涅槃雲滅。但滅分段因果。故名少分。又少分者。三德不備。故言少分。得身智時。未有解時。無復身智。向涅槃者。向大涅槃。良以二乘不成此等。故四智不究竟。若知一切苦下。上來第一明小乘不得四智。此下明佛得四智。就中為二。第一前明得之所以。由佛成就一切功德故。從如來應等正覺師子吼下。正明佛得。前涅槃中。初明如來得般涅槃。後明如來得之所以。今此前明得之所以。後方明得者。文互現意。又對二乘不得四智所以。是故今明佛得四智所以。且是鉤鎖相生。又上明二乘不得四智所以。次明二乘不得四種功德。今前明佛得四種功德。後明得四智者。對二乘不得四種功德。即明佛得四種功德。此是鉤鎖相生。四種功德者。翻前二乘四種有餘。明佛得四種無餘。一明如來知諦無餘。二於無常壞世間下。明涅槃無餘。三無優劣下。明三事無餘。四若無明地不斷已下。明斷過無餘。此四無餘次第者。諦是根本。故前明知諦無餘。雖有四體。為歸涅槃。故次明涅槃無餘。舉三事無優劣。釋成涅槃。故次明三事無餘。所以得三事一味者。由斷無明。故次明斷過無餘。又四中。初二明佛成就無量世間。為物依故。第三明成一切功德。三事等故。第四明佛無過清淨。滅無明故。具此四義。故得四智。初諦中。知一切苦者。分段變易二種因果及對治。皆悉知也。第二涅槃無餘之中有二。一顯自利德。二無覆護世間。明利他德。自德中又二。於無常壞世間。明其所離。得常住涅槃。明其所得。分段世間名無常壞。變易世間名無常病。分段以五陰離散為死。變易猶有生滅之患為病。通稱生死以為世間。馥師以苦集是世間。苦是無常壞。集為無常病。此則通論因果亡。故得涅槃。又釋。變易聖人。皆有法身。死法隨故。說為病苦。乃形上望下為名。若唯望下。但是法身。不得言病。若唯望上。一向是死。且不得論無病。又壞者死也。義則重。故是分段生死。病義則輕。如變易生死又病者苦也。故變易生死有苦。又變易與功德身作病。如來於此二種世間。斷之畢竟。故得涅槃。於無覆下。是利他德。雖住涅槃。無緣大悲。不捨世間。故名化他德。答以三德論之。於無常壞世間謂斷德。常住涅槃謂智德。今明恩德。就化他德亦二。一舉無護無依。二為護為依者。顯涅槃德作護作依。無覆護世間者。分段世間也。離佛更無餘人覆護。無依是變易出世間。離佛更無餘人可依。以變易人覺生死過。求歸依處。故就彼人說其無依。言為護者。如來為彼無覆護世。作覆護也。言為依者。為無依世間作歸依也。使外惡不侵為護。令物始終憑附為依。馥師雲。以道化物為護。以滅化人為依。此是對前苦義為死。集義為病也。第三三事無餘之中。初何以故。徵前起後。何故如來獨得涅槃。法無優劣故者。第二釋也。就文為三。初總標無優劣。從智慧等故下。第二明別釋三事無優劣。是故涅槃一味等味下。第三結無優劣。法無優劣者。舉後顯前。正以如來三事等成。故得涅槃也。法無優劣者。總明如來三事平等也。於一心中隨義互分。故無優劣。如無累邊名解脫。照義邊名波若。又復同是究竟窮滿。故無優劣。如世伊字無優劣。故得涅槃。答上何以故問佛何故獨得常住涅槃。今釋此因。以佛得三法無優劣故得涅槃。下別顯之。智慧等者。名般若無優劣。解脫等。明解脫無優劣。清淨等者。名法身無優劣。三事平等。故名為等。問。何故前明般若。次解脫。後法身。答。生死法。前煩惱。次業。後報。今對煩惱。故前明般若。對業故。次明解脫。對報故。後明法身也。是故下。結也。是故涅槃一味等味。就總結別。是前所說。法無優劣。三事平等得涅槃。故涅槃之法一味等味。一味結前法無優劣。等味結前三事平等。所言味者。從喻為名。如彼大海。雖復廣大。同一鹹味。涅槃如是。三德雖廣體同一味。是故言味。涅槃經文字功德品。分四德為八味。今對於異。故正為一味。於三德中。對昔涅槃。以解脫為要。故獨雲謂解脫味也。又出世法中有三種味。一者法味。二禪悅味。三解脫味。今言味者。是何等味。故下說言。謂解脫味。此乃是共通名解脫。一切諸德。出離垢障。故名解脫。如地論雲。法身所解脫及般若等。通皆名為淨相解脫。又有人言。法無優劣故得涅槃者。道理之中。無有下中上三種涅槃之優劣。諸佛同涅槃。故言法無優劣也。智慧等故得涅槃者。諸佛同一平等大慧。無有聲聞下慧。緣覺中慧。菩薩上慧也。解脫等故。明無有三乘優劣解脫。一切諸佛同一解脫。清淨等故。且無三乘優劣清淨。一切諸佛同一清淨。是故涅槃一味者。謂同一涅槃味也。等味謂解脫味者。如法華雲。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前釋就三德無優劣。故雲等。後釋無有三乘之優劣故。故雲無優劣。以理言之。應如後說。世尊若無明住地不斷下。第四明斷過無餘。前略明三無餘。今廣明斷過無餘。互其文也。又欲廣彰無明過患。故廣彰斷過無餘。第四斷過無餘之中。前反後。從初乃至緣無明地。反明如來不斷之失。世尊於此起煩惱下。順明如來斷之為得。何故須反。為欲舉失彰其得義故。如羝羊鬥。將前更卻。二章各兩。初章者。一明由不斷無明故。不得一切佛法。二從是故無明住地下。顯無明生一切煩惱。障一切佛法。初又二一略明不斷無明。不得三事。二廣明不斷無明。不得一切佛法。初段中。若無明地不斷不究竟。返明不斷。不斷無明地體。一向未除。名為不斷。斷猶未窮。名不究竟。不得一味等味。返明不得三事功德。顯果解脫離無明。名為明解脫味。又對二乘灰斷。故以圓覺湛然。體無眾累。謂明解脫。攝論雲。一味。謂一真如來。一味就其得。解脫明其離。又諸佛說法。意在解脫。故偏明之。第二段中。初何以故。徵前起後。何故不斷無明住地。即便不得三事功德。無明住地不斷已下。用後釋前。由不斷無明住地。故不得恆沙一切佛法。是故不得三事功德。就文為二。一明不斷無明住地。故恆沙不斷。煩惱多於恆沙邊沙。名過恆沙。煩惱是虛空法。聖所應斷。名為斷法。問。何者是恆沙惑。答。略明二種。一就心粗細分別。住性無知。是無明地。於諸法中緣而不了。是恆沙惑。二癡妄分別。癡暗之心。是無明地。妄取分別。是恆沙惑。謂八妄等。不斷不究竟。義同前解。二過恆沙不斷故下。明由不斷恆沙惑。故不得過恆沙一切佛法。佛法多於恆河邊沙。名過恆沙。應得不得。明無始解。緣觀相應。名之為得。謂以實相智。觀實相理。故言緣觀相應。應證不證者。明無終證。滅緣觀相應。目之為證。此則內外並冥。緣觀俱寂。又解。不得菩提。不證涅槃。故言應得不得。應證不證。又釋。應得不得失智。應證不證失斷。今不以斷德為涅槃。為對二乘智斷不具。故作此說。第二段中。前彰無明能生恆沙。次明恆沙依於無明。前中合有十二句文。初句是總。餘句是別。是故無明積聚生一切修斷煩惱上煩惱者。是初總也。是故之言。承前顯後。是前不斷無明住地。過恆沙等且不斷故。無明住地積聚生於一切煩惱。積聚者。謂從輕之重。品數無極。故雲積聚。所生煩惱。應為道治。是故名為修斷煩惱。一切對治道。名修道。覆諸德上。名上煩惱。又起增強。且名為上。又起自根本之上。故名為上。彼生心上煩惱。是其別也。別中前七。能覆因上。後之四句。能覆果上。彼生心上煩惱者。覆菩提心。彼無明地。生於菩提心上煩惱。於大菩提。不知願求。是其相也。舉此能治之心。別所治煩惱。故名生心上煩惱。言上者。顯心所治者是增強煩惱。故名為上。又通言上者。上是諸德之處名也。如物在瓶上住。上第故名為上。有人言。心為萬行之體。覆行則覆心。故雲心上煩惱。此句是總。不只局菩提心也。下有六句。覆菩提行。止是定初。觀是慧初。故叡師註淨名雲。止觀。定慧之根也。禪與正受。是定行成也。世俗八禪。名之為禪。合理之靜。說為正受。雜心雲。謂滅盡定名正受。馥師以四禪為禪。無色為正受。瑤師以諸禪為禪。三三昧為正受。一釋雲。以靜為禪。以散為障。一釋雲。以靜知為禪。散動無知為障。方便與智。是慧行成。功用之慧。名為方便。實慧名智。菩薩行中。略明定慧。止觀是定慧之因。禪與正受是定果。方便與智是慧果。二智障者。或以無知為障。或以偏執為障。下覆果中。果上是總。後三是別。得是功德。力與無畏。是佛智慧。又果是涅槃。得是菩提。力無畏等。是菩提別義。又菩提涅槃。智斷不同。力無畏。內外有異。有人言。十住論雲。菩薩成就堪受等七法。以菩提為德。七法為果。若就小乘。八賢聖為得。智斷為果。此則人法相對。故有果得不同。此果得等。雖不正斷。且有證斷之義故舉以別煩惱也。又此中直舉能障之惑。以彰諸德。不即明諸德即斷此惑也。於此等行。不知修習。名為煩惱。上來無明能生恆沙。次顯恆沙依於無明。過恆沙一切皆依無明住地所建立起者。以恆沙依無明地得存立也。無明望恆沙有三義。一者無明生恆沙。故是因義。二者有四住種子。藉無明而生。故是緣義。三由無明方生恆沙。令恆沙迷境障牽生。故名建立。上來第一反明不斷。從世尊已下。第二順佛斷。斷中對前文還有二。一明如來斷無明。故恆沙隨斷。翻上第二。二如是一切上煩惱斷過恆沙等如來得下。明由斷恆沙惑。故得恆沙佛法。翻前第一。所以第一翻第二者。由上第二無明生一切惑。是故今明斷無明故一切惑斷。第二翻第一者。上明由不斷無明不得一切佛法。是故斷無明故得一切佛法。初中有三。謂法。譬。合。三文各二。法中二者。一雙牒粗細。二明粗依於細。前中初言。於此起煩惱剎那相應。彰恆沙惑粗於無明。於此無明起恆沙惑。名於此起。作念而起。名剎那心。作念所起。與心別體。共心相應。名剎那相應。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下。彰無明地細於恆沙。心不相應。翻前相應。無始翻前剎那心也。久來性成。非作念起。故曰無始無明住地。對前於此起煩惱也。問。前明二種煩惱粗細之相。今何故辨。答。今為欲結如來能斷。故復舉也。又欲明煩惱若粗若細。皆是無明住地所持也。世尊若復過於恆沙下。第二粗依於細。過恆河沙如來菩提智應斷者。彼恆沙惑佛應斷也。一切皆是無明住地所持立者。彰彼恆沙依無明也。所持者能生。所立者能增長。然四住望無明。悉是無明家起。但就起中。復分住地性成在已者。名四住地。現行於緣。說之為起。然此四種住地性成者。現行緣時。且得說四種現起。即此恆沙起者。性成不行緣時。且得說恆沙住地也。若此四住起正使者。若治斷時。無明不必斷。論其習氣。要斷無明盡。習氣方盡。如地持說。十地斷習氣。佛地斷無明。又四住望恆沙。四住粗。恆沙細。故四住是界內惑。恆沙是界外惑。若通論之。四住恆沙。並是恆沙煩惱。何以得知。如止上煩惱觀上煩惱等。豈當是恆沙煩惱。非四住煩惱。譬如一切種子下。第二譬說亦二。一明種子依地。二明地壞彼且隨壞。所以作二譬者。欲顯無明是眾惑根本義。以一切惑皆依無明。無明若斷。一切惑斷。如是過恆沙下。第三合譬亦二。初合種子依地譬。若無明下。合第二地壞故種子壞也。如是一切上煩惱者。自上已來。明斷無明。故一切惑斷。今第二斷無明。故一切惑斷。得恆沙功德。翻前第一不斷無明。故不得一切佛法。上有二。一不斷無明。故不得三事。二不斷無明。故不得一切佛法。今翻二即二。初翻第二斷無明。故得恆沙功德。次翻第一斷無明。故得三事功德。所以不次第者。由上明斷無明。故一切惑斷。以一切惑斷。故得一切佛法。文勢相接故也。次翻第一得三事者。欲顯三事猶屬恆沙功德所攝故也。今前第一明恆沙功德。一切知見下。第二明得三事。一切知見。得般若也。離一切惡。得一切功德法身也。法王已下。得解脫也。法王法主。得解脫人。於法自在。故名法王。佛得諸法。故名法主。而得自在。是解脫德。於二障中智心無礙。名得自在。登一切法自在之地。是解脫位。解脫山頂名自在。自上已來。明佛得智所以也。如來下。正明佛得四智。詳文鉤鎖相生。由屬恆沙德攝。若就曲分。上明四智所以。今正明得四智。就文為二。前辨後結。如來等覺。是得智人。正師子吼。正明得智。內德難彰。寄言以顯。師子吼。喻說也。所言不怯。名師子吼。我生已盡。法說言也。是故下結。是佛具前四種功德。得四智故。正師子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等。是故世尊。結得智人。以師子吼。結師子吼。依於了下。結我生等。如來四智。究竟窮極。名為了義。於此了義。一向記說我生盡等。彼二乘人。望下言得。望上不得。名兩向說。如來唯有望下說得。名一向記說。林公雲。外國或名說。或名記。此方翻之不悉。故記說兩存。眾師並雲。佛得四智中有二。一者明佛得四智所以。第二正明佛得四智。作此判者。於文不足。若二段皆明四智者。於四無餘中。但得知諦無餘耳。以知四諦。故名四智。若爾。便失三無餘意。今詳文大意者。以不斷無明。故不得一切佛法。由斷無明。故得一切佛法。一切佛法。難可具敘。上來略明四種無餘。乃至最後明得恆沙佛法及四智等也。略寄四智一條。如上所判文也。   勝鬘寶窟卷中(之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44 勝鬘寶窟   勝鬘寶窟卷下(之本)   慧日道場沙門釋吉藏撰   世尊不受後有智者。上來廣明二乘有畏。從此下第二會之入大。以有畏者。終趣無畏。就文有二。第一牒前二種四智。二從彼先所得地不愚法下。會小入大。牒四智者。由佛四智究竟。二乘四智不究竟。是故會二乘以入佛乘也。不受後有智有二者。總牒大小二種四智。舉後以牒。是故偏言不受後有智有二也。下別牒之。前牒佛智。羅漢辟支度生死下。牒二乘智。牒佛智中。前牒三事得智所以。一切爾炎無礙慧下。正牒智體也。得所以中。上有四無餘。今具牒三事。前牒法身。次牒般若。後牒解脫。就法身中。初至出世。明其位極。餘顯德滿。三事之中齊有此二。位極中。無上調御。對治勝也。佛善調御中極。故曰無上。降伏四魔。離過盡也。如來善斷生死因。故降煩惱魔。亦能滅除生死果。故降伏陰魔及以死魔。內患既除。外無不伏。故降天魔。智度論雲。得無生法忍。降煩惱魔。得法身。降伏陰魔。得無生法忍及法身。降伏死魔。得不動三昧。降伏天魔如大集經中。對四種功德。破壞四魔。一對四諦智以說。若知苦能壞陰魔。若斷集壞煩惱魔。若為證滅壞死魔。若能修道壞天魔。二對四法印智以說。若能見苦壞陰魔。若見無常壞煩惱魔。若見無我壞死魔。若見涅槃寂滅天魔。三對四念處智以說。若能觀身壞陰魔。若能觀受壞煩惱魔。若能觀心壞死魔。若能觀法壞天魔。四對三空門智及迴向智以說。若觀空壞陰魔。若觀無相壞煩惱魔。若觀無願壞死魔。具足三法迴向菩提壞天魔。此等悉是隨相別德。若實論之。一一行通壞四魔。今顯如來證窮後際。究竟降伏四魔。出一切世間位中極也。超過分段變易。名出一切也。下德滿中。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應身也證得不思議法身。真如身也。就波若中。於爾炎地無礙自在。彰德滿也。生智境界。名爾炎地。如來於此具知。名於一切無礙自在。於上無作無所得地。明位極也。佛望上更無所作。明其因圓。無所得地。彰其果極。亦可諸佛種智圓備。名無所作。一切智滿。名無所得。就解脫中。十力勇猛。彰德滿也。十力堅固。魔不能動。故得勇猛。昇於第一無畏之地。明位極也。亦可前句明得十力。此明無畏。上來牒三事明得智所以。下牒智體一切爾炎無礙智觀。牒上般若。般若是智體。故復牒之。不由他下。就前所牒明不受後有不由於他。簡大異小。小乘四智由他教得。如來自證故。不受後有智師子吼者。正說智體。如來得此無礙智時。名不受後有。說無礙智。名不受後有智。道理決定。名師子吼。世尊阿羅漢下。次此牒二乘四智。於中亦二。一明二乘自謂四智究竟。世尊阿羅漢辟支佛觀第一下。第二自謂涅槃究竟。所以明此二者。前是智究竟。後是斷究竟。前是菩提究竟。後是涅槃究竟。又前是有為功德究竟。後是無為功德究竟。初文有三。一明其所得相。二作是念下。說其自觀所得究竟。三羅漢辟支觀察時下。結自謂究竟也。羅漢辟支。舉得智人。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脫樂。是四智體。度生死畏者。度分段生死畏也。次第得解脫樂者。得有為無為解脫樂也。觀四諦及九地。皆次第斷次第得。初果見諦盡。二果六品盡。三果欲界盡。羅漢辟支三界盡。因盡果亡。是次第得解脫。脫生死之苦。故得無為之樂。作是念下。是四智相。出觀有中。緣己所得。生究竟想。故言作是念。我離生死。不受生死。離生死現除苦因。不受生死當無苦果。又離生死現滅諸苦。不受生死當苦永息。又我離生死怖。不受生死苦。猶是得解脫樂。但前就得說。明得解脫樂。今就離過說。故雲不受苦。世尊阿羅漢觀察時。第三文也。詺向作念。為觀察時。為此觀時。生得智想。是故名為得不受後有智觀第一蘇息處。有人言。此是牒大小兩涅槃。觀第一處涅槃者。牒上如來所得涅槃。勝鬘觀佛所得涅槃。故名為觀。如來所得蘇息中極。名第一也。涅槃地者。出其息處。有人言。還是二乘自知變易外有圓極第一涅槃。今謂不然。上來明二乘自謂四智究竟。今明二乘自謂涅槃究竟。故雲第一蘇息處涅槃地。彼前所得地者。有人言。上第一蘇息是大乘涅槃。今牒小乘涅槃。今謂不然。上明小乘自謂涅槃究竟。今牒彼小乘涅槃不究竟。欲明會入究竟。就文為四。一牒不究竟。會入究竟。二何以故下。問答辨釋。三是故三乘即一乘者。結也。四得阿耨菩提下。就所會入一乘普攝眾德。即顯所入一乘是究竟也。彼前所得地者。有人言。二乘所得涅槃。對後際大涅槃。故名為前。有人言。彼前所得地者。謂乾慧地性地。內凡之始。五根成立。便自知還原。必應作佛。名不愚於法。然因時本自知。非至果始自知。但厭苦情深。且取小果耳。有人言。猶是牒前句。故稱為前。今謂不然。二乘自謂四智究竟。涅槃滿足。此是愚法之時。後值善友聞說一乘。得不愚法。愚在不愚之前。故名彼前得地也。不愚於法者。舉所會人。聲聞有二。一愚法人。二不愚法人。現在時中。種性聲聞。執小迷大。名為愚法。退菩提心聲聞。知小解大。名不愚法。問。愚法之人。何時得不愚耶。答。愚法之人。未來無餘涅槃之後。心想生時。值佛聞說法華。方得不愚於法。故法華化城品雲。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自於所得生滅度想。我於餘國作佛。為說是經。得入佛慧。不愚法者。不愚迷大乘究竟法也。問。前雲謂四智究竟。後雲不愚於法。自知不究竟。為是一人。為是二人。答。猶是一人。初自謂究竟名為愚法。後聞一乘經。迴小入大。自知不究竟。名不愚法。今明本乘聲聞。退菩提心聲聞。並是愚法。所以然者。夫自知作佛。必不證羅漢。若證羅漢。則自謂究竟。不知作佛。二種聲聞並證羅漢。自謂究竟。悉是愚法。此之二人。若聞一乘經。迴小入大。自知作佛。皆是不愚法。於二人中。根性無量。或利或鈍。入大早晚。若迴小入大。並是不愚法人。問。二人何異。答。本乘聲聞。昔不聞大乘。未發菩提心。無一乘種子。入無餘後。值佛聞經。方乃發菩提心。退菩提心聲聞。昔曾聞一乘發菩提心。有一乘種子。但中途退大乘取小。現在聞一乘經。續發菩提心。自知作佛。故二人為異。問。此之二人藉二種他。一者人他。謂佛菩提。二者法他。謂一乘。何故言不由於他。自知作佛。答。實由二種之他。但今言自知者。若明由他方知作佛者。則作佛義不分明。今欲明瞭了自知作佛。是故說不由他後當廣說。問。何故明二乘之人了了自知作佛。答。欲明無二有一故也。所以然者。非但佛說道理有一無二。亦二乘之人自知有一無二。具斯二義。故有一無二義成。所以會入義顯也。亦自知有餘者。非直不愚大乘是究竟法。亦知自分有餘非究竟故。必當趣菩提者。既知自分非究竟大乘是究竟故。必當捨不究竟入於究竟。何以故下。第二問答辨釋。何以故者。問也。二乘與佛乘異。何由能得無上菩提。下對釋之。彰彼二乘同入大乘。故得菩提。依法華論。三乘人法身無異。是故三乘同入一乘。又說一為三。故三是一也。問。大乘一乘。雲何同異。答。有人言。大乘通因果。一乘唯是果。今明此中是異名。或名大乘。或名一乘。但顯所入一乘是佛乘。故是究竟。是故三乘即是一乘者。第三結。是二乘入一乘。故三乘即是一乘也。問。何故或言二乘入一乘。或言三乘入一乘。答。若言二乘入一乘者。唯會別二乘以歸一。故但說二乘入一也。若言三乘入一乘者有多意。一者非直會別二歸一。亦會權大以入實。故具說三以入一也。二者然但會二而言三者。但二是三中之數。故通以舉。言三而實二也。此如法華疏說。又如四卷楞伽說。三乘亦非乘。一乘亦非乘。最上摩訶衍。是名為大乘。彼說會二歸一。及會權大以入實。故說三乘亦非乘。並復會實因以入果。故言一乘亦非乘。言非乘者。非究竟果乘也。摩訶衍名大乘。名究竟果大乘也。又一就理釋之。三乘一衍。並非真乘。非三非一。中道之法。始是大乘。此如法華方便品同異門中說。得一乘者。第四明一乘並攝眾德。顯所入者是究竟。就文有三。初以一乘即攝眾德。二得究竟法身即一乘下。以眾德即一乘。三究竟無邊不斷下。顯究竟一乘。德無不含。體是常住。一乘即眾德中。初以一乘即菩提。次菩提即涅槃。後以涅槃即法身。所以但明三法者。以三法即三德。菩提即般若。涅槃即解脫。後明法身。三法並即者。對二乘三法異體。二乘般若法身是有為。涅槃是無為。是故今明三法同體。皆是無為。又菩提與涅槃異者。菩提為智。涅槃是斷。菩提為果。涅槃為果果。又涅槃雲。生因所生。名曰菩提。了因所顯。名曰涅槃。此明菩提為生因所生。名為始有。是方便淨。涅槃為了因所了。名為本有。是性淨。又同體義分。一切諸德。圓通無礙悉名菩提。寂滅無為。通稱涅槃。得究竟法身。第二眾德即一乘。亦開三別。初法身即一乘。二如來即法身。三復宗還明法身即一乘。初句如文。無異如來者。第二句。無異如來。明法身不異如來也。無異法身。明如來不異法身。如來即法身。結成無異。問。何故明人法不異。答。人聞乘是所乘之法。如來是能乘之人。謂人法異。是故今明人法不二。又歎一乘無義不攝。非但攝法。亦攝於人。又上來明三法相即。未明人法相即。是故今明人法即也。得究竟法身者。第三還復宗結。法身即一乘也。江南莊嚴旻師。用因為一乘。今不得釋此文。竺道生。以果為一乘。而未見此經。玄與經合也。究竟一乘即是無邊不斷者第三。上來雖明人法相即。然眾德不可具舉。故總結之。一乘德無不攝。稱曰無邊。體是常住。目為不斷。馥師以果為一乘。雲法身常住。故雲無邊不斷。有人言。以因為乘。總萬行。故曰無邊。相續成佛。故雲不斷。又曠該五乘。故曰無邊。傳化無盡。是不斷義。今如前釋。自上已來。廣釋羅漢有異義竟。從世尊如來無限齊時住下。第二廣釋有歸。所以須廣釋。凡有四義。一者。前明能歸。未顯所歸。故須辨之。二者。前說歸佛。未說法僧。故須辨之。三者。說權歸。未曾顯實。故須辨之。四者。昔說別歸。未說一體。故須辨之。問。上明二乘有怖無四智。今明二乘無究竟歸。須歸依佛。此二何異。答。略有三種義異。一自他異。二乘無四智。佛有四智。此論自德。三歸。論化他德。二乘猶須歸他。不能為他作歸。佛則為他作歸。不須歸他。二人法異。四智中。但就人明。二乘人四智非究竟。佛究竟。三歸中。明二乘法僧非究竟。一乘法僧是究竟。三者有無異。會二乘歸一乘。無復二乘。會別體歸入一體歸。猶有三歸。問。何故非類。答。三歸是佛始終教門。昔為翻邪三。明別體正三。今對別體三。故明一體三。故始終皆明有三歸也。三乘義則不爾。昔為眾生未堪受一。故於一說三。以三乘調柔其心竟堪受於一。是故會三同歸於一。則無復三乘。故與此非類。問。何故始終並說三歸。答。昔說三歸。凡有三義。一為翻邪三明正三。但邪三有二種。一者事天有邪三。如以自在天等為佛。所說教為法。行法人為僧。二者事人邪三。如迦毘羅等為佛。僧佉經等為法。行此法者為僧。為翻此三邪。故以如來為佛。所說經為法。行法者為僧。二者治病說三。眾生有煩惱病。以佛為良醫。法為妙藥。僧為看病人。具此三種。煩惱病差。為此義故。所以說三。三者為免三怖。如鹿為獵師所逐。得三跳故。則便免怖。眾生為生死魔所逐。歸依三寶。得免生死怖。今說一體三者。明昔三歸異體是無常。法無常法故非究竟。如涅槃雲。如汝父母。各各異故。故是無常。今明一體三。即是常住。以常住故。即是究竟。故明一體也。二者此經意昔日以羅漢為僧寶。為他作歸依處。今明羅漢猶自有怖。須歸依他。不能為他作究竟歸。唯佛究竟。不依於他。為他作依。小乘法義亦爾。非究竟。若究竟之法。則堪為物歸也。是故今教亦明三歸。問。對昔別體歸。明今一體。亦得道對昔邪三別體。明今正三一體不。答。亦遠有此義。但昔別體之三。已破邪三。今一體三。復破昔別體三。故義不同也。問。外道執別體邪三。以正三治之。亦得言外道自有一體三。今以一體正三治之以不。答。未見外道執。設有。治亦無妨。問。今明常住一體三歸。為永廢別體三歸。為二種合用。答。實中具權實。一體則是實歸。別體此是權歸。須具識之。當時而用。權歸之中。但有權歸。無有實歸。一乘三乘。義亦類之。昔三乘則無一乘之體。今一乘之體具有三乘之用。用識三體。方識一乘。此義不盡者。法華疏已說。前會四智中有二。一明會入。二明會入所以。今亦二。一正明會入。二何以故下。明會入所以。就初文又二。第一佛依是究竟。二從法者是說一乘道下。顯法僧二歸有究竟非究竟。若即佛果辨二歸。便是究竟。不即佛果辨二歸。不究竟。今汎舉三歸有究竟不究竟者。只欲顯二乘人是不究竟僧歸。以不究竟故。歸依如來。趣入究竟。遠釋成前阿羅漢歸依佛也。前明佛歸。文別有三。一明歸德。二無限悲無限安下。寄說顯德。故下。第三結德屬人。初中四句。初兩自德。後二化他。就自德中。如來無有限齊時住。明時有二種。一有限時。日月歲等。二無限時。猶如虛空。佛果常住。出過時分也。故說如來無限時住。如來等覺後際等住者。明證涅槃常住義也。涅槃後際是所得。彼是法常。如來等之。故曰常住。又言等者。諸佛道同。故名為等住。今謂生死有三際。謂前際。中際。後際。生死後際既無邊。如來與後際等住亦無邊。故言後際等住。問。何故明此二住。答。前明法身常住。後明應身常住。應身常住者。常化眾生。無休息時。故名常住。後釋為佛性論雲。世間有得四神足者。尚能住四十小劫。何況如來為大神足師。而當不能久住化物。又雲。眾生無盡。故化身常化物無盡。問。若以二住明二身住。則法身是自德。應身是化他。復何得言初二句是自德。後二是化他。答。前雖明二身住。未明利益。故說為自德。後兩明利益。故說為化他。如來無限齊大悲下。第二化他德。無限大悲。是化他心。無限安慰。是化他行。亦可得前句是大悲無量。無限安慰是慈無量。心之與行。慈之與悲。不簡彼此。有緣普益。又無緣慈悲等眾生界等。故稱無限。無限大悲下。第二寄說顯德。就文為二。前就化他德。寄說以顯。承言便故。後就自德。寄說以顯。就化他德中。無限大悲。牒上初句。無限安慰。牒上後句。作是說者是名善說。言稱佛德名善說也。又舉說者是善。顯所說得是實非虛也。若復說言下。第二明自德。若無盡法。牒上文中無限時住。常住法者。牒前文中後際等住。此當相顯德。一切世間之所歸者。佛具前德。為世歸趣。亦名善說。顯於自德義善同前。故言是名善說。是故下。第三結德屬人。但就自德結以屬人。不結化他德屬人也。是故者。是佛具前無盡常住二種功德。為一切世間之所歸故也。於未度世間。無依世間。為作歸依。分段世間。名為未度。變易世間。名為無依。與後際下。正明如來與作歸依。與後際等者。盡未來際為物作歸依也。無盡歸者。猶是前無盡法。常住歸依者。猶是常住法也。問。無盡歸依。常住歸依。此二何異。答。無盡者據應身。以眾生無盡。故佛出世無盡。為物作歸依也。常住歸依者據法身也。法身常住。是為真歸。以具應二歸者。謂是如來等正覺也。法者即是說一乘道。此下第二次明法僧二歸有權有實。初明權歸。謂不究竟。從歸依第一義是歸伏如來下。第二明實歸。究竟也。就不究竟中有二。一當相以顯二歸非究竟。從若有眾生如來調伏下。約能歸顯所歸非究竟。前當相中有三。一舉宗辨非究竟。二何故下。問答解釋。是故二歸下。第三結。辨宗中有二。一出法僧別。二此歸依下。通辨二歸非究竟。問。此中為明二乘所歸趣處。但應論實。何須辨權。答。有三義。一舉權顯實。二欲令人捨權歸實。三欲彰彼權歸不真。終須通實。問。何故法僧歸中。舉權顯實。佛不如是。唯彰實乎。答。理應義齊。但今為明佛中權者。即是實佛大悲之用。不須破之。故不別論佛權義也。法僧二歸。通真及偽。偽妄須捨。所以論之。初言法者。有人言。標舉權法。即是說一乘道。略示其相。此言不足。若具足應言說一乘為三乘法。如上文言。說大乘戒為毘尼等。其義相似。亦可此言舉實顯權。真實之法說一乘道。則知三乘是權也。今謂此二解悉非。今言法者。牒昔教法也。近取則三乘法。遠取五乘法。即是說一乘道者。一乘謂佛果也。五乘三乘之法。是佛果之因。故名為道。即是法華中。種種譬喻。種種說法。是法智為一佛乘故。是以一切諸法。為一乘家道也。僧者是三乘眾者。僧者。標總權僧。是三乘眾。略示其相。問。聲聞緣覺。可是權僧。何者是大乘中權僧。答。如三藏中所辨。菩薩三僧祇但修有漏六度成佛者是也。又若望一體歸。大乘菩薩未與佛一體。故亦非究竟。問。僧既言三乘眾。法何故不言三乘法。法既言一乘道。僧亦應言一乘僧。答。亦得如此。但互文顯意也。但法據修會。故說一乘道。僧約未會。故說三乘眾。此會未會亦是互說也。此二歸依非究竟者。略明不真。非是真歸。故非究竟。但是權歸。故名少分。此就權實義門釋也。又此二未成果德。故非究竟。但是因位。目為少分。何以故下。此是解釋。何以故者問也。今言乖昔。是故致問。說一乘道法。此答釋也。明法權中。一乘道得究竟身。於上更無一乘法事。一乘因道。得果德究竟法身。舉所得身是究竟果。故知能得之因非究竟也。於上更無說一乘法者。於究竟法身上也。故顯法身可得是究竟即顯於說一乘道上更說得究竟法身。故知一乘道非究竟。三乘眾者。牒前權僧。下辨其相。言有恐怖。明惡未盡。歸如來等。明善未滿。亦可怖者。對治未成。歸如來等。彰果未盡。求出修學向三菩提者。釋上有恐歸依如來。以求出恐怖。故修學大乘善法。謂發菩提心。行菩薩行。故趣向無上菩提。是故下第三結。是前二歸非真實。故非究竟歸。是有限依。有限由是前之少分歸耳。又二乘人。不能常住。不能無限。為物作歸。故名有限。若有眾生下。上來第一當相顯二歸依非究竟。今第二約能歸顯所歸非究竟。就文亦三。一明能歸。二明歸依法僧者。辨所歸。三是二歸依下。牒所歸彰未即佛果。故顯非究竟二歸也。若有眾生者。汎舉能歸之人也。如來調伏歸依如來者。釋歸法僧所以也。由如來調伏歸依如來。是故歸依法僧也。所言調伏者。佛未出世。眾生歸依外道及以天神。佛降伏故。得翻邪入正。故名調伏。得法津澤生信樂心者。由如來調伏歸依如來。故得法津生樂心也。此即是能歸之心。歸依法僧者。以生信樂心。故歸依法僧。即是所歸依。是所歸依是二歸依者。重牒歸依僧也。非此二歸依是歸依如來者。明此二歸依。非即佛果。顯非究竟也。問。何故舉能歸顯所歸。答。欲顯二乘人隨分得是歸依也。歸依第一義者是歸依如來者。上來第一明不究竟歸依。今第二明究竟歸依。就文亦二。一舉二歸即佛果。二何以故下。問答解釋。就前又二。一略辨。二此二歸依第一義下。重辨。言歸依第一義者。此言不足。若具應言法僧二歸依是第一義也。言第一義者。非是空理名第一義。乃詺果德為第一義。此文意正欲顯法僧二歸。是果德第一義。歸依此第一義。即是歸依如來也。此二歸依第一義是究竟歸依如來者。重論前也。顯此法僧二歸是果德第一義。即是究竟歸依如來。何以故下。何以二歸即佛歸。故對問辨釋中。初相望顯無異。後正出即一。簡除相似。無異如來者。法僧不異如來。無異二歸依如來即三歸依者。正明即一也。問。但應言如來即二歸依。雲何乃言即三歸依。答。據如來德體以辨。故言即三。如來舉體覺義為佛。舉體軌義為法。舉體和義為僧。又解。二歸乃是三中之二。故通舉言三。如涅槃經言。世第一法緣於四諦。然實但緣一諦。就通以舉。故言緣四。此亦如是。此中舉佛歸者。正欲辨即佛法僧是究竟。何以故說一乘道。此文來意。有遠有近。遠生者。從上羅漢有歸怖大段第二會彼小果以入一乘。訖何以故下第三釋會所以。何故問也。三乘皆是如來所說。何故上來會二入一。下釋會意。明一乘道是佛實說。餘二方便非實說。故會入一。於中初明一乘是實。若如來下。第二明二是權。即是大下。第三會權入實。明一實中。說一乘道如來無畏師子吼者。依實而說。內心不怯。故名無畏。所言決定。名師子吼。明二權中。若隨彼欲而方便者。佛隨小欲方便為說二乘法也。下會入中。即大無二。攝權入實。二乘入一。釋無所以。以入一。是故言無也。一乘即是第一義乘。辨定所以。前入是其第一義乘也。又此即是法華中三輪之義。從初至師子吼。是根本法輪。若如來隨彼下。是支末法輪。即是大乘下。是攝末歸本法輪也。又此文近生者。上明三歸咎竟非究竟。何以故下。問解釋。問意。雲何如來昔說三歸非究竟。今說一體歸是究竟也。解釋亦明三輪。初辨一體歸。是根本歸。隨彼所欲。支末歸依。即是大乘。攝末歸本歸依。無如來出世。但為明根本歸依。為物不堪。故方便說支末歸依。調柔心竟。然後方說攝末歸本歸依。又初為直往菩薩說。次為二乘。後為迴小入大菩薩說也。世尊聲聞緣覺下。此是第六說無邊聖諦章。略作八門釋之也。一來意門。上說法中有二。第一明一乘行。從此已去說一乘理。行所以得成。要由於理。故次行明理。行中有二。攝受明廣大出生。一乘明無二收入。如上所明。前五章。人無異釋。今就境中有八章經。但古今南北解釋不同。或依章名次判文處。此則得於大章。而失鉤鎖相生之意。或但直明鉤鎖相生。而失大章之智。今具兩用。方得釋文。上明說行有出生收入。開之為二。今明乘理亦分為二。初四章經。總明有量無量。顯無量是究竟。有量非究竟。一諦一依已下。重就無量諦中分別取捨。前三諦是虛妄非究竟。一苦滅諦是真實為究竟。此皆大判為言也。就前四章。即為四別。今前序其來意。初舉無邊聖諦者。通而言之。從經初五章始歎佛發心。終一乘之果。並是明大乘行。行不孤生。起必託境。故今明無邊聖諦。出行境也。就別而言。舉無邊聖諦有量無量。有量之諦非究竟諦。無量之諦為究竟諦。以顯一乘二乘究竟非究竟義。一乘依無量諦起。故是究竟。二乘依有量諦起。故非究竟。是以次明一乘。以明無量諦也。又此欲說佛法大事。佛法大事。所謂四諦。如來出世。初轉四諦法輪。小乘之人執為究竟。今欲破之。明昔說四諦。此是不了義說。無量四諦。是了義說。令彼小乘識無量諦。更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得成佛也。從一乘章至此。凡奪四種四法。初明佛有四種功德。故有涅槃。二乘無四種功德。故無涅槃。次明二乘無四智。佛有四智。次明二乘無四無餘。佛有四無餘。今明二乘無四諦。佛有四諦。又一乘是佛果德。四諦是佛所證。前已明果。今次辨證。故有此章來也。又一乘依如來藏。要由見佛性。故得成一乘。如來藏由四諦而顯。故須明諦也。第二釋名門。今前釋四諦名。餘三名後當解。此章名為說無邊聖諦。無分別中。善巧分別。故名為說。苦集滅道。審實不虛。故名為諦。又能生不顛倒實解。故名為諦。聖謂諸佛。就聖辨諦。故雲聖諦。又此諦能生無漏聖解。目之為聖。故雲聖諦。有量之諦。名曰有邊。無量之諦。名曰無邊。故雲無邊聖諦。第三名義門者。苦者逼惱為義。經雲逼迫相。集者招集牽後義。經雲能生長相。滅者離有為相續義。亦是已有還無。經雲寂滅相。道者能除義。除謂除障。經雲除障。又能通義。通至於滅。經雲大乘相。第四出體門。二種生生果為苦諦體。一切煩惱漏無漏業為集諦體。五住惑無為滅諦體。常無常戒定慧為道諦體。第五約人門。經雲。凡夫有苦無諦。苦集二種。凡夫有之。然不能解。是故無諦。寂滅無為。或有或無。凡夫之人。斷惑則有。不斷惑則無。道諦一向無。聲聞有苦有諦。而無真實。有有量之苦。故雲有苦。了達有量。是故有諦。未有大乘正觀。故無真實。經言。菩薩有苦有實有諦。凡夫有一。謂有苦也。聲聞有二。有苦有諦。菩薩有三。有苦有諦有實。經又言。菩薩之人。解苦無苦。而有真實。此據佛地諸菩薩也。問。何位菩薩。具有三耶。答。三藏言。從十解至十行菩薩。與聲聞大同。十迴已上。乃至諸佛。具三義也。第六漸頓門。若依雜心及此經。二乘漸漸見諦。初見苦。乃至後見道。若依成實。見道前漸見四諦。見道已去頓見四諦。有人言。十解菩薩與此經同。明漸見義。十行已去與成實同。至經文當更釋也。第七料簡門。問。四諦中道與菩提道何異。答。莫問大小乘。四諦中道。名為因道。即是無常。故雲。集諦為因。苦諦為果。道諦為因。滅諦為果。無上菩提。謂果道也。即是常住。問。大品雲。菩提即是道。道即是菩提。此明何義。答。菩提者。即是無上菩提果也。道者。謂因道也。此欲明因果不二。所以言即。但名字之中。菩提據外國音。道就此間說。前無漏業。因無明為緣。生三種意生身。此則無漏屬集諦。今復用何為道諦耶。答。三乘無漏凡有二義。一為無明潤牽生之義。名之為集。即無漏有進趣斷惑之功。說之為道。第八大意門。華嚴經雲。法界非有量。亦復非無量。牟尼悉超越。有量及無量。此意明約虛妄重輕。故份量與無量。虛妄重者。名為有量苦集。離重虛妄。名有量滅道。虛妄輕者。名無量苦集。離輕虛妄。名無量滅道。然虛妄本自不生。今則無滅。不生故未曾苦集。不滅故何有滅道。故非苦非集。非滅非道。豈是量無量耶。須深得此意。若定作量無量解。則成有所得。不識經之旨趣也。就文為二。初一章。明二乘依有量諦。若無智無聖無諦。佛依無量諦。故有此三法。次三章。於無量中說如來藏法身空義隱覆。故無量甚深。即顯有量諦不說此三法。故有量非甚深。始終論之。有量無六法故。佛依無量諦故究竟。二乘依有量故不究竟。此章名無邊聖諦。宜依章名以開文。又為二。前明有聖無聖。次明有諦無諦初又二。初明有聖法無聖法。次明有聖人無聖人。如涅槃雲。以何義故名聖人耶。有聖法故。有聖戒故。有聖定故。有聖慧故。常觀諸法性空寂故。以是義故。諸佛菩薩為聖人也。是故前論聖法。次明聖人。聖法乃多。今正論慧。慧中四對明量無量智異。初一對顯諦有漸至非漸至。第二金剛喻下一對顯第一非第一。三以無二聖諦智下一對明思識不思議。四若壞一切煩惱藏下一對顯究竟不究竟。初對中。前明觀有量諦智漸至。後明觀無量無漸至。問。此中約如來智以明無邊諦。何須說彼二乘智耶。答。凡有三義。一舉小以顯於大。二欲簡小取於大故。三欲令小入於大故。問。四對中。何故初明漸至非漸至耶。答。漸至無漸至。即是漸見四諦頓見四諦。二乘人漸見四諦。大乘頓見四諦。今欲明大小二種見諦不同。是故今初論有漸至無漸至義。前有四句。一初觀聖諦者。明二乘中聲聞緣覺初觀聖諦。總以標舉對後如來無作諦觀。說彼為初。故經雲。聲聞見諦之始。佛見諦之終也。問。緣覺觀十二緣。今此何故說言觀諦。答。緣覺所觀因緣。是苦集攝。故名觀諦。又復緣覺就十二緣。作四十四智觀。此亦是四諦觀故。四十四者。十二因緣。次第相生。有十一對。一一對中。名觀四諦。名四十四也。又須解。小乘法中。明悟道義。雖言為聲聞說四諦。為緣覺說十二因緣。為菩薩說六度。此教有三耳。若入道斷惑。終觀四諦。若不觀四諦。無斷惑法。今據此義。故聲聞緣覺同觀四諦也。故智度論雲。菩薩若證四諦。成辟支佛。二以一智斷諸住地者。明二乘人。單用初一有作諦智。斷四住地。不用無作斷無明地。故名一智。一智者。靈味寺諒法師及馥師悉雲。以一平等智斷四住地。今不用。如向釋也。第三以一智四者。明二乘人。單就初一有作智中。約境歷分。故成四智。名一智四也。從斷下。別列也。斷者斷集。知者知苦。功德者修道。作證者證滅。餘經論中。前果後因。今依順觀所以前因後果。此則四智漸至。有人言。以一智者。上直言以一智斷諸住地。猶未識是何智。為用有智斷惑。為用空智斷惑。是故釋雲。非用有智斷。正用一空平等智斷。故雲一智也。四斷智者。四住地煩惱斷也。智乃非斷。以智斷煩惱。故說斷知。此因智得斷。果中說因。故名斷智。如毘曇說九斷知。婆沙亦云斷知。阿含亦云斷知。故名善逝。此皆以惑斷因智而得。故雲斷知也。功德作證者煩惱斷處無。為功德也。聲聞證此無為功德為果也。善知此四法義者。此第四顯善知有量四諦義。上一智四明四智漸至。今明四緣漸至。無量中既言無漸至。故知有量有漸至。有人言。亦善知此四法義者。出空觀緣四諦差別分明。故言善知四法義也。當在無生空平等理觀時。不見四諦苦集之異。若得四諦空解者。識有中便分明。故雲亦善知此法也。顯無漸至中有二。一辨上上智無漸至。二從如是出世間上上智。此明無漸至者是上上智。如此翻覆相成說也。無有出世間上上智。四智漸至。四緣漸至者。對二乘人觀有作聖諦。有四智漸至及四緣漸至。是故今明出世間上上智。無有四智漸至及四緣言。此對有明無也。而言上上智者。二乘觀有作諦之智。對凡名上。對觀有作之上。明觀無作是上上智。又菩薩智慧是出世。佛智過彼。名上上智。如涅槃經言。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故名上上也。正對二乘也。無有出世間上上智。此明上上智無漸至義。無漸至者。明佛果起時。無有前得苦智。不得餘三。故言無出世間上上智四智漸至也。及四緣漸至者。一切境界於佛心內顯現。故言無四緣漸至也。以佛頓得四智。頓見四境故也。無漸至法者。總結一切諸佛同無漸至法。如是出世間上上智者。此出無漸至智斷也。有人言。有二種四諦解也。其止得一種。是得智之漸。故雲四智漸至。境是發智之緣。其止得一智之境。故亦云漸至。若金剛行滿。照八諦佛心頓了。為無漸至。乃是出世上上智也。今不用此釋。但二乘漸見四諦。佛頓見也。有人言。小乘宗有二。一次第見諦。二一時見諦。次第見諦。則有四諦漸至及四緣漸至。故有漸至法。一時見諦。無四智漸至及四緣漸至。無漸至法。今勝鬘評量道理無漸至。不用有漸至。即是對有漸至明無漸至。故言無有出世間上上智。四智漸至及四緣漸至。無漸至家凡有二種。見諦道前。次第見諦。故有漸至。見諦已去。空平等頓見四諦。無有漸至。見諦道前。從四念處至世第一法。名之為上。見諦已去。過於彼上。故雲上上。今撿佛性論聲聞有二種。一利根人。於一念中等觀四諦。八十八惑一時俱斷。皆名為見諦。若鈍根人次第觀。即初念見苦不見餘三諦。但苦下四諦名為見諦。今明前解。以聲聞為漸見。佛為頓見。以聲聞多漸見諦也。第二對中。前明佛智是第一義。卻明二乘非第一義。有人言。金剛心惑盡照圓。名金剛能斷。如說得佛時。猶有首楞嚴定及金剛定。故說金剛心為金剛也。今明佛智是常。不為生滅所壞。類同金剛堅固。不為物壞。故雲金剛喻者。又金剛無惑不摧。如雲無明住地。佛菩提智斷。又徹窮際。本非際不停。佛智亦然。徹窮無作諦理。非住有作四諦而停也。能滅無明。見第一義。故名第一義智。非聲聞緣覺者。此明二乘無第一義智。初非之一字。對上是起。上明金剛喻者。是第一義智。今對彼是。故明二乘非也。須長牽非字向下。謂非聲聞緣覺不斷無明初聖諦智。是第一義諦智也。聲聞緣覺不斷無明住地。此句明二乘不斷無明。謂斷惑不盡。初聖諦智。此明二乘初觀有作聖諦。謂見理未周。是第一義諦智者。結非也。不用二乘斷惑不盡見理未周之智。為第一義諦智也。世尊以無二聖諦智斷諸住地。此第三對。承言便故。前明二乘斷障不窮。是可思議。第二明佛斷盡。是不可思議。明二乘中以無二聖諦智斷諸住地者。二乘但得一有作智。斷四住地。不得第二無作智。故不滅無明。有人言。二乘無有作及無作二聖智。斷五住煩惱。故無第一義智。諸住地者。總五住地。故言諸也。有人言。此語承前文。前雲二乘既非第一義智。今何者是第一義諦智。是故言以無二聖諦智斷諸地。無二者。是一實智。故能斷五住惑。惑盡。故言以無二聖諦智斷諸住地也。有人言。以之言用。謂用無作智觀理盡。以境非二。故言無二也。後之二解。語雖小異。無二之言同約佛智也。世尊如來應等正覺。若依前門。無二聖諦。辨二乘不盡。今明佛盡。如來等覺。舉能斷之人。非聲聞下。明能斷智。就此智中。言非聲聞緣覺境界者。對劣顯勝。不思議空智。正明智體。斷一切下。明能盡障。五住皆滅。名斷一切。問。何故言不思議空智耶。答。佛乃雙照有無。然斷煩惱。要是實相之智。然實相實非空有。但對有故名之為空。問。但應言空智。何故言不思議。馥師雲。佛智能照空照有。而非空非有。故名不思議空智。得此空智。故一切惑斷。龍樹雲。空有三。一外道邪見空。二者但空。謂二乘空智。三者無所得空智。謂菩薩空智也。今是無所得空智。非二乘所知。故言不思議。問。何故言煩惱藏。答。四住及無明。攝一切煩惱皆在其內。故名為藏。又此惑能藏如來法身。故名為藏。世尊若壞一切煩惱藏。此第四對。承前便故。前明如來果德究竟。後明二乘果德不究竟。明佛智中壞一切煩惱者。牒前起後。究竟智者。正明其相。是名第一舉境以結。初聖諦智下。第二明二乘果不究竟。初聖諦智。牒二乘智。非究竟者。正辨其相。向菩提者。顯不究竟義。世尊聖義下。自上已來第一明有聖法無聖法。此下第二明有聖人無聖人。上二乘無聖法。佛有聖法。今亦應明二乘非聖人。佛是聖人。而文但明二乘無。即顯佛是有。故不別明佛是聖人。就文有二。一明實無。二辨權有。初言聖義者。總以標舉。窮極大聖義也。即是明佛有聖義也。聖者正也。以理正物。名為聖義。如涅槃雲。二乘之人名邪曲見。故非正義。又法華雲。二乘之人。眇目矬陋。亦非正也。二者。法性為正。窮體法性。故名為聖。三者。聖以對凡為義。二乘苦法忍時。以斷凡法。凡法未盡。則聖義不顯。佛則五住頓盡。二死皆亡。始絕凡夫法。聖義方滿。故稱為聖。大聖不在二乘。是故言非也。聲聞緣覺成就有量少分功德名為聖者。第二明權有。此文釋疑故來。二乘若非是正。昔何故說名為聖耶。是故釋雲。二乘但有少分功德。故昔說為聖耳。有量功德者。有三界內治道斷四住煩惱盡。所得無為名有量功德。有量以對聖無量。少分以對多分。若望法華五百由旬。但度三百。未度二百。故言有量。有量正約無為功德。少分約有為功德也。聖諦者。自上來明聖義竟。此第二次論於諦。就文為二。第一明二乘無諦。第二明佛有諦。言聖諦者。謂無作諦也。言非聲聞緣覺諦者。境非彼法也。亦非聲聞緣覺功德者。能觀之智非彼德也。又解諦者。通四諦也。亦非聲聞緣覺功德者。偏奪其道滅二諦。謂聖道不足。無為不滿也。有人言。聖諦者非聲聞緣覺諦。偏奪苦集也。諦名雖通四。下次明功德。別其滅道。故此偏其集苦。苦集相生。起因緣之原。此理幽玄。非二乘所了。諦名雖同前。理亦從智為體稱。二乘智淺不能窮理。故雲非其諦也。第二句雲亦非聲聞緣覺功德者。是奪其滅道。四卷毘曇雲。建立功德惡。次第見真諦。長行釋雲。惡是苦集。功德是滅道。今言非其功德。是奪滅道。夫修道證滅。是修功所得。二乘不盡其理。故復奪之。世尊此諦下。上奪二乘諦。今明諦唯屬佛。經文應具明二句。一者對前二乘非聖。唯佛是聖。二者對前二乘非諦。唯佛是諦。今以文中略無初句。但明諦是如來。就文有三。一明如來有諦。二歎諦甚深。三出諦名義。初文又三。此諦謂無作四諦也。第二如來初覺智者。明此諦是如來聖諦。所以如來所知如來所說故。又此文來者。即是解聖。以如來知此諦。說此諦。是故佛名為大聖。即顯二乘不能知此諦。不能說此諦。故不名聖諦。亦不名大聖。初覺者。依法華經有二種初。若據化身。伽耶初覺。若就報身。久久初覺。涅槃師子吼偈雲。世間皆處無明□。無有智慧能得破。如來唯乃能初破。是故名為最大覺。然後明□藏下。前是自覺。今是覺他。□藏有二。一是四住。二是無明。四住煩惱。覆障眾生。名四住□藏。無明覆障。謂無明□藏。所覆眾生。名為世間。佛為四住□藏眾生。說有作諦。為無明□藏眾生。說無作諦。通名□者。所化人為於無明纏覆。如鳥在□。為□所藏。故名為藏。故名為藏。問。何故偏言無明□藏。答。正明二乘人猶在□內。又簡異為四住□藏。說有量諦。是故下。第三結也。是故者。是無量諦。佛聖所知。故名聖諦。良以此諦。是佛大聖所覺所說。故名聖諦也。聖諦者說甚深義下。晚講人從此是如來藏章。次此後明法身章。今不同也。依古舊猶是四諦。上正明佛有聖諦。此下第二舉藏及法身歎諦甚深義。所以非別章者。此章名四諦章。釋四諦義猶未竟。而復明如來藏及法身章者。則義成雜亂。是故舉藏及身歎諦甚深。猶屬聖諦章也。就歎諦甚深。更開三別。一舉藏甚深歎諦甚深。二舉藏類法身。三總舉身藏權實勸信解二諦。此章既言涉於藏。即得釋如來藏義。以二門釋之。來意門者。上已明佛有聖諦。今就諦說藏深。欲舉藏深歎諦深義。是故說如來藏也。又一乘由於藏成。故須藏。遠而言之。由如來藏故。一切顛倒及不顛倒。其義得成。言由如來藏顛倒成者。眾生失佛性。故輪轉苦海。如涅槃雲。是一味藥。隨其流處成六道味。又如來藏為生死作依持建立。是故顛倒由藏而成。言不顛倒由藏成者。若無佛性。雖起大行大願。不得成佛。如龍樹雲。鐵無金性。雖復鍛煉。終不成金。要由來有佛性。然後起大行大願。然後成佛。如龍樹雲。如黃白石有金銀性。由人功鑪冶。故有金銀。故不顛倒法由藏而成。又顛倒由藏而成。故有苦集。不顛倒由藏而成。故有滅道。故四諦義成由如來藏。故就四諦明藏義也。又破二乘執。自謂究竟。故說如來藏。唯如來藏無有餘乘。又為破外道。故說如來藏。如楞伽雲。大慧。我說如來藏者。為諸外道執著於我。攝取彼故。令彼外道離於神我妄想見心執著之處。入三解脫門得成菩提。故說如來藏。又為斷見眾生。謂眾生之性同於草木。盡在一期。無復後世。為破此故。是故今明如來藏。必當作佛。不同草木。盡在一期。故涅槃雲。佛性者。非如牆壁瓦石也。如法華常不輕菩薩。為令增上慢人。發菩提心。故說眾生悉有佛性。又令眾生知自身中。有於佛性。發菩提心。修行成佛。故說佛性。又令眾生知他心身中悉有佛性。不行殺等十惡業罪。又於眾生不起二乘等見。既唯有佛性。則無復二乘。故於眾生不起二乘之見。又欲說波若。故說佛性。波若即是中道智慧。中道智慧者。令眾生遠離有無二見。令知生死之中。無虛妄我故。息其有見。有如來藏。息於無見。如攝論雲。為破外道邪我。故說波若為我因。以如是等諸因緣故。說如來藏。此是佛法之大意也。第二釋名門者。言如來者。體如而來。故名如來。依佛性論。藏有三種。一所攝藏。二隱覆藏。三能攝藏。所攝藏者。約自性佛性。說一切眾生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為如如之所攝。故名藏也。則眾生為如來所藏也。隱覆藏者。如來性住在道前。為煩惱隱覆。眾生不見。故名為藏。前是如來藏眾生。後是眾生藏如來也。能攝藏者。謂果地一切過恆沙功德。住應得性時。攝之以盡。故能攝為藏也。第一句以實攝妄。第二句以妄攝實。第三句以實攝實。問。既得以實攝實。亦得以妄攝妄不。答。亦有。以一切煩惱並攝在五住之中。前文雲斷一切煩惱藏也。又此文中。出生如來。是故亦名如來藏。雖有諸義。今此文中如來在隱不現也。故名如來藏。三藏雲。亦言如來胎。如來藏在煩惱之中。名如來藏。如來藏即是佛性。佛性有三。一自性住佛性。二引出佛性。三至得佛性。引出佛性。從初發意至金剛心。此中佛性名為引出。引出者。凡出五住。一出闡提。二出外道。三出聲聞。四出緣覺。五出菩薩無明住地位。諸佛三身。即是至得佛性。以前二為本。此語出佛性論。就文為二。一就諦明藏。二從如來藏處說聖諦下。就藏明諦。初有四。第一言聖諦者說甚深義下。第一總標甚深。微細難知下。第二顯甚深之相。何以故下。問答釋。如來藏者如來境界。第四寄人顯深。聖諦者說甚深義。第一文也。此文從上生。上結雲是名聖諦。今續此文。即名明聖諦甚深。明聖諦甚深者。為成上佛有聖諦。二乘無聖諦。故有此文。言甚深者。此藏中出如來法身。微妙難知。又如來藏為煩惱所隱。非二乘所知。故言甚深也。又三義故甚深。一生死即如來藏。故甚深。如華嚴雲。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法華論雲。眾生界則涅槃界。不離眾生界有如來藏性故。二眾生身即法身。故甚深。如中論。如來身絕四句。眾生身亦絕四句。維摩雲。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是故眾生身即法身。故甚深。三明聖諦即一實諦。故甚深。深中之極。是故言甚。一實諦者。非苦非集非滅道。故名一實諦。又言聖諦者。通舉八諦說甚深義。甚深有三。一則十地不能見。當體為甚深。此即是自性住佛性甚深。二者佛性即是極滅。隱而未彰。須萬行了出。所了既深。能了亦深。是則道諦甚深。謂引出佛性甚深也。三者四諦俱深。謂苦集能覆甚深之藏。彰甚深之道。故苦集為深。如因緣之理。皆性下墜。唯佛能見其始。故極深。斯則四諦俱深。原由佛性。故將明八諦。舉之致歎。微細者。第二顯甚深相。細中之妙。故言微細也。非聞慧境。故言微細。非思慧境。故言難知。非世間修慧境界。故言非思量。非報趣生識智境界。以是真證智境界。故言是智者所知。又解。微細難知。此非聞慧境。非思量者。非思慧境。是智者所知。是修慧境。依勝天王波若經有四種慧。謂聞思修證慧也。證慧者是修慧後分。故從微細等。即是三慧。智者所知。是其證慧。一切世間不能信者。有三慧者不知。無三慧者不信。又亦得為三。初明非二乘所知。是智者所知。明唯佛能知。佛名智者覺者見者。一切世間。明凡夫不知。應有四句。一凡夫不知不信不見故。下以生盲者為譬。二二乘信而不知。菩薩知而未見。佛則知見了了。第三何以故下。解釋甚深。何以故者。問也。四諦唯染淨因果。此義淺粗。何故言深。下次釋之。以此諦處。說如來藏。是故言深。第四如來藏者如來境界下。寄人顯之。是如來境。就勝顯深。非聲聞緣覺境者。就下顯深。問。何故唯說非二乘境界耶。答。凡夫全不觀諦。非彼境界。故不說凡夫。問。何故不言菩薩。答。地前菩薩能信。地上菩薩能知。是故不說。如來藏處說聖諦義下。第二就藏說諦。句別有三。初言藏處說聖諦者。如來藏不染而染為苦集諦。非淨而淨為滅道諦。故就藏處說聖諦矣。如來藏處甚深故下。第二以藏甚深。類顯諦亦深。顯就藏說諦之意也。將諦攝藏。藏即諦實。故諦深也。藏即諦實者。四諦通虛實。佛性即滅諦。故言藏即諦實。微細難知下。第三顯甚深相。還同上非三界境界。是智者所知也。若於無量煩惱藏煩惱所纏者。若鉤鎖相生者。即是第二舉藏類身。欲將身藏類諦。故有此章來也。既言法身。亦得釋法身義。作二門釋。一來意門。前明如來藏。藏義則隱。法身是顯。藏義既隱。此則難明。法身居顯。斯則易辨。欲以出纏易顯之身。顯彼隱時難明之藏。此則為成藏義。故辨法身也。二者就正道論之。言亡慮絕。身未曾隱顯。但於顛倒眾生不了。是故名隱。約緣了悟。所以言顯。上已論緣迷成隱。今次辨了悟名顯。是故名法身也。然如來藏之與法身。更無有二。只是隱顯之名。隱法身故名如來藏。顯如來藏故名法身。斯則隱於顯。故明隱。顯於隱。故名顯也。隱於顯故名隱。隱實無所隱。顯於隱故名顯。顯亦無所顯。故就正道未曾隱顯。隨緣迷悟。故稱隱顯耳。復須了迷悟之義。雖隨緣迷名隱。然迷實無所迷。雖隨緣悟名顯。然悟實無所悟也。故華嚴雲。如來深境界。有量齊虛空。一切眾生入。真實無所入。入者悟也。對入辨出。出者迷也。入既無所入則知悟者無所悟。出既無所出。當知迷者無所迷。故知法實非隱非顯。不迷不悟也。若言實有隱有顯。有迷有悟。還是有所得義。涅槃經雲。有所得者。是魔眷屬。非佛弟子。又須識無增減義。若隱名如來藏。則在隱不減。顯名法身。則顯亦不增。故經雲。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又隱名如來藏。如來藏不減。顛倒生死不增。顯名法身。法身不增。顛倒生死不減。故大品雲。雖生死道長。眾生性多。菩薩應如是正憶念。生死邊如虛空。眾生性亦如虛空。是中無生死往來。亦無解脫者。又波若雲。無縛無脫。是名菩薩大莊嚴義。若有縛脫增減。則是二見。名為醜陋。不名莊嚴。若離縛脫增減。得於正觀。名大莊嚴。須深得如是意。不爾。還成有所得。有所得易信易解。無所得則難信解。故此經雲。一切世間所不能信。則其事也。第二釋名門。所言藏法身者。經論不同。或明一身二身三身四身。如法華經論中說。今此中明法身者。即是實相真如法也。此實相正法隱名如來藏。此實相法顯。故名身。唯是一實相法。約隱顯不同。故有藏之與身。又法者。謂諸功德。法之所依。名身。故攝論雲。與功德法相應名法身。即此經下文。成就一切佛法。說名如來法身。問。若顯名法身者。何故法華論雲。法身者。謂如來藏性淨涅槃。答。經論不同。各有其義。法華論明三身次第義。隱時是真如法隱。故雲自性清淨心。即此法有體。故名為身。顯時修因所得。故名為報。有應物之用。故稱為化。今此經就隱顯分之。隱為煩惱所藏。則身義未現。若出煩惱胎。身相便現。名法身。如世間雲。在胎中之時。身相未現。但名處胎。出胎之時。身相方現。是故經論。義不相違也。於說如來藏如來法身不可思議下。第三總舉身藏勸信二諦。初言於說藏者。舉如來藏。如來法身者。舉佛法身。此雙牒藏身二句也。不可思議境界者。明藏身真實。則非餘人所測。故不思議。唯佛所知。名佛境界及方便說者。明藏身權實也。問。何者是藏身權實。答。藏實者。謂真如佛性。藏權者。如說生死以為藏等。又說如來藏明眾生有佛性者。此是真實。說有三乘等性者。此是方便。身實者。所謂諸佛法身。身權者。所謂化身。又如來藏及法身。有佛無佛。性相常住。非是說時便有。不說便無。故是身藏實也。及方便者。昔說無常教也。有人言。明佛善巧。能為眾生說如來藏以為作無作二聖諦。名方便說。此師以所說身藏為真實。巧方便說名方便也。今謂不然。正以身權實。類諦亦有權實。有作為權諦。無作為實諦。心得決定者。於彼藏身權之與實信不疑也。信者。是決定義也。此則信解說二聖諦者。以前類後。若能信彼藏身權實。當知亦信諦權實也。如是難知難解下。第三廣釋二諦名義。就釋二諦為四。一標二數。何等以下。第二列二名。從說作聖諦義者已下。第三廣釋二聖諦。從如是八聖諦已下。第四明開權顯實。如是難知下。標二名。何等已下。列二數。權名有作。亦名有量。實名無作。亦名無量也。言作無作。從行立名。舉小乘諦聖後。更有大乘觀諦。可以修作。名為有作。以有作觀智。詺所觀諦。故名有作諦。舉大乘觀諦聖後。更無餘觀可作。名曰無作。以無作觀智。詺所觀諦。名無作諦。又釋有邊四諦。是二乘所觀。其人未是究竟。方有所作。無邊四諦。是如來所照。佛是究竟。更無所作。故作無作從人為別。又雲。有為諦名作。以有為法是起作義。無為諦名無作。以無為法無起作故。故下文雲。有為生死。無為生死。亦云有量無量者。二乘智力有限量。佛智無限量。邊無邊亦如是。二乘智有岸極為有邊。佛智無岸極為無邊。悉是隨人為名。今以四義釋之。一粗細門。若說分段因果。及能治滅道。稱為有量。若說變易因果。及能治滅道。稱曰無量。二廣狹門。若說苦集唯其分段因果。滅道唯是分段對治。故名有量。若說苦集該通分段變易兩種因果。滅道該攝分段變易二種對治。故名無量。三淺深門。小乘所願。唯知染淨因果法相。此毘曇宗也。□又說極深。唯知四諦。因緣假有。無性之空。此成論宗也。故名有量也。大乘所觀。明空則本性寂滅。辨有則窮如來藏。故名無量。四總別門。小乘法中。雖觀四諦。總相粗知。名為有量。大乘法中。隨別細知。名為無量。知一苦中。具知法界微塵數苦。集等亦然。故涅槃經雲。所說苦等中智所知。分別苦等有無量種。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我於彼經竟不說之。今且約行明作無作也。說作聖諦義者。三廣釋。釋二即二。前釋有作。次釋無作。作中四。第一牒。二略釋。三何以故下。廣釋。四是故下。結也。作聖諦者。牒也。是說有量。轉名顯示。第二略釋也。何以故者。第三廣釋。何以故有作名有量。下對釋之。明二乘人因他知故。不知一切。故名有量。文言非因他能知一切苦者。二乘是因他得悟之人。今明非是因他之人得知一切苦。故名有量。有人言。若觀解中。未知萬法唯心。謂心外有法。心依境起。名曰因他。若因他知者。非是一切。是有量也。今謂非無唯識之義。此法師安不得所。今如上釋也。是故世尊下。第四結也。是二乘人。因他不知一切苦。故但知有為生死。不知別更有其無為生死因他不能知一切滅。故但知有餘涅槃。不知別更有其無餘涅槃也。有為生死無為生死者。此二生死立名。凡有四種。一者分段變易。如上所釋。二者思議不思議。分段粗近。易可測度。名可思議。變易微細。難可測度。名不思議。三有量無量。分段局在三有。名為有量。變易出於三有。乃至金剛。名曰無量。四有為無為。分段名曰有為。變易名曰無為。分段之因名為有漏。變易因名無漏。分段果名有為。變易果名無為。對界內有漏。語界外為無漏。然實是有漏。對界內有為。名界外無為。然實是有為。又出三界分段桎梏籠煩。名為無為。而有唸唸生滅。稱為生死。如法華諸子出於火宅。到於空地。空地即是無為也。此以重苦為有為。輕苦為無為。如以重苦為苦。輕苦為樂。滅有為生死名有餘。以其猶有無為生死故。滅無為生死名曰無餘。以其無復餘生死故。有人言。有為生死者。蓋是從人以判名。凡夫學人。於三有中造有漏業起分段生。故曰有為。有為眾生所受生死。名有為生死。無學人不造結業起分段生。名曰無為。無為聖人所受生死。名無為生死也。有人言。有為生死者。為之言作。猶是有作智所觀生死。無為生死者。猶是無作智所觀生死也。涅槃亦有有餘無餘。有餘涅槃。是有量滅諦。有餘不盡。無餘涅槃者。是無量滅諦。無復餘果也。有人言。二乘方有所為。能知分段。故謂分段。名有為生死。如來無復所為。能照變易。故曰變易。名無為生死。此並從人得名。有人言。有漏業報得分段名有為。無漏因無明緣起變易名無為。此從因受名。有漏因感名有為。無漏因感名無為。依寶性論雲。三種意生身。因無漏善根所作。名為世間。以離業煩惱所作。故亦名涅槃。有人釋此論雲。約有為義。名有為生死。約無為義。名無為生死。無約世間名有為。名有餘涅槃。約無為涅槃。名無餘涅槃。今此論文者。三種意生身人。無復分段名為涅槃。猶有變易名為世間。故此人亦是涅槃人。亦是世間人。故有四句。一但生死非涅槃。謂凡夫及學。二但涅槃非生死。所謂佛也。三亦生死亦涅槃。謂二乘人也。四俱非者。泯上三句。故華嚴雲。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此得無為涅槃人。所感生死。名無為生死。未得無為涅槃人。所感生死。名有為生死也。得無為人所得涅槃。名無餘涅槃。未得無為所得涅槃。名有餘涅槃。望後猶有大涅槃在。故名有餘。此是將後別前。故名有餘。無餘可知。有人言。從人別餘無餘。有餘果人所證。故曰有餘。無餘果人所證。故曰無餘。汎經論中。明餘無餘涅槃。略為五對。一。唯就小乘說。因亡名有餘。果盡名無餘。二。唯就大乘說。因盡名有餘。果盡名無餘。如變易因盡為有餘。變易果盡為無餘。所以然者。金剛心斷變易因盡。而變易果猶存。有餘累故。曰有餘。佛果為解脫道起。則無復因累。變易生死果亦亡。則無復果累故。故名無餘也。問。若爾。小乘金剛心斷分段因盡。分段果猶存。羅漢果作解脫道起。分段因既盡。分段果亦應無。答。不類。佛解脫道起。此是常智起。常智起。即是常身起。常身起。故無常身即謝。小乘解脫道起。此是無漏智。非是變易報。不得言智起。變易報亦起。分段報即謝。所以然者。無漏智是變易因故。文雲無漏業因。無明為緣。感變易報。所以無漏起時。非變易報起。是故分段報不即無。問。要待佛果常身起。無常報方無者。亦應要待變易報起。分段報方無。答。非類。斷分段因盡。而灰身滅智。分段報任運無。變易報方起。如人報謝。故天報起。不由天報起。故人報謝。佛果法身。與此非類。要由解脫起。解脫道是法身故。法身起。變易報方無。所以非類也。問。金剛心斷變易因盡即名有餘涅槃者。亦應金剛心斷變易因盡即是盡智。答。此是一類義。要由佛果起。方名盡智。要由佛果起。方名有餘涅槃。但約佛果望因盡義邊為有餘。望果盡義邊名無餘耳。非金剛心斷惑盡。即名有餘涅槃。問。若爾金剛心斷惑不盡。答。雖盡。要待解脫道起。證惑無處。始相離。故金剛心未得盡智名。問。若佛果起。變易因果即無。若今豈非生死斷為斷見。佛果起為常見。如下文見諸行無常為斷見見涅槃常為常見。答。有所得人。非此解者。則墮斷常。今明悟變易因果。本來無生。故名為斷。非前有法斷。即今無也。三。菩提所得因果無處為有餘。佛所得因果無處為無餘。四。如攝大乘論及金光明。應化身為有餘。法身為無餘。故金光明雲。是二身者。是假名有。唸唸滅故。名曰無常。此取其非究竟義為有餘。法身究竟故名無餘。五。大小相對。小乘中因果盡名有餘。大乘因果盡名無餘。佛性論雲。二乘有三種餘。一煩惱餘。謂無明住地。二業餘。謂無漏業。三果報餘。即意生身陰。問。前具明四諦。今何故但雲生死涅槃。答。略論。苦滅二果。集道二因。集道易知。又舉二死結苦集。舉涅槃結滅道。雖對舉二種。意明二乘止度一死。止證一涅槃也。說無作聖諦義者。第二釋無作諦也。就文有三。一牒。二略釋。三廣釋。說無量者。轉名顯示。第二略釋。何以故者。第三廣釋。何故無作名為無量。次下釋中。以一切釋無量也。如來自力故知者。謂如來不從他悟。自力知故。能知一切也。問。何故雲一切眾苦。答。馥公雲。凡有識知痛癢皆名為受。又釋。變易之苦。無別外具。宜是受性。三諦隨之。皆雲受也。一切苦報。由因網得。名為受苦。受苦家集。名為受集。受苦家滅。名為受滅。受滅家滅道。名受滅道。今雲受者。依毘曇。無漏五陰直名五陰。有漏五陰名受陰。故名為受也。問。有漏五陰何故名受。答有二義。一為過去業煩惱受得。故名為受。二復能成受未來果報。故名為受也。經論中明四諦智。皆是知四諦。故名四諦智。而苦上言知。乃至道上立言修者。但苦智當相以彰。故名知苦。餘三就知意以說。知集之意欲斷。乃至知道之意欲修。故經論中差別說四諦智也。若就智功能。隨提一諦智。則具四能。知苦智。知苦時。斷迷苦煩惱名斷集。未來苦果不起名捨。因果無處屬已名證滅。苦智增名修道。乃至知道智亦具四能。唯有知苦知道之異也。如此四諦智各具四能者。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等四智是也。如是八聖諦下。第四開權顯實。就文為二。一者權實雙舉。第二偏釋於實。權實各四。故雲八諦。如來說四諦者。第二偏明於實。就文又二。一者略說。二者廣論。前八之中。無作四諦。是佛所知。故言如來說四諦也。馥師雲。雖有作無作者。其名目唯苦集滅道之四。此意離故成八。合成四也。如是四無作聖諦義者。此下第二廣辨。無作四諦是如來諦。即是顯如來唯說無量諦之所以。前開二門。次廣釋之。如是四諦如來究竟。第一章門。非羅漢下。第二章門。成上如來說四諦所以。所言事者。諦有三種。一者解究竟。所謂一切染淨法相。自身染淨因果。究竟解知一切四諦法相。二行究竟。於己諦事。苦集斷盡。滅道修滿。三說究竟。既如實悟。還如實說。佛具此三也。故雲事究竟。二乘事不究竟亦有三義。一解不究竟。於四諦法知之不窮。二行不究竟。於己苦集斷之不盡。於己滅道證之未圓。三說不究竟。既不如實悟。亦不如實說。是故二乘事不究竟也。何以故下第二釋也。前釋二乘非究竟。次釋佛究竟。何以故者。問也。何故二乘諦不究竟耶。非下中上得涅槃者。此答釋也。有人言。此文是倒。若正。應言下中上法非得涅槃。二乘隨別漸觀四諦。名下中上。以漸觀故。不能究竟除苦斷集證滅修道。故名非得涅槃。所謂不得大般涅槃。以不得故。名四諦事不究竟也。如來頓得涅槃究竟盡原。始與無作名也。有人言。非二乘利鈍中根人得究竟涅槃。有人言。下中上者。七學為下。羅漢為中。辟支為上。此三隨所滅處。皆是涅槃。有人言。下者聲聞。中者緣覺。上者佛也。如涅槃雲。聲聞之人。以小涅槃而般涅槃。緣覺之人。以中涅槃而般涅槃。諸佛如來。以上涅槃而般涅槃也。明涅槃體性平等。無三差別。良以大乘者。得涅槃究竟。中下二乘。未得此理。故言事不究竟也。今明此文非倒。所言非者。非是下中上三法差別得大涅槃也。何以故下。此釋如來究竟涅槃。前問。次答。問意。何故如來於無作諦事究竟。以一切如來下。第二對問解釋。明四諦究竟。即四成別。知一切苦者。於苦究竟。斷一切煩惱下。於集究竟。滅意生身陰下。於滅究竟。壞一切煩惱藏。修一切苦滅道者下。於道究竟。所以須示文處者。以此中文相交加。故宜應記之也。知一切未來苦者。佛斷現在習盡。則未來報不起。故言知未來苦也。又苦果對於集因。則因在現。果在未來。有人言。苦輪通於三世。過去已謝。現事易知。未來無極。二乘方所應經。故別言之。馥師雲。意生身苦。於二乘是未來。能知是苦。則無苦不知。斷一切煩惱上煩惱所攝受一切集。五住根本性成者。是一切煩惱。五住所起。是上煩惱。此二煩惱。通攝分段變易因盡。故言攝一切集。有人言。所攝受一切集。是所潤之業能招變易者也。斷一切煩惱者。無明住地也。上者。恆沙及四住也。所攝受一切集者。明一切煩惱皆悉攝盡。總名集諦。滅一切意生身除一切苦滅作證者。上來略別釋佛知苦究竟。斷集究竟。今第三廣釋知滅究竟。就文有三。一略明知滅究竟。二非壞法故下。廣明知滅究竟。一切苦滅。唯佛得證。下結佛知滅究竟。所以須示文處者。亦以文相交加故也。初地已上。變易之身。是意生身陰。然佛實具滅分段變易因果。但對二乘。故偏說滅變易耳。一切苦滅者。上但言滅意生身。恐畏疑滅苦不盡。故雲一切苦滅作證。世尊。非壞法故名為苦滅者。第二廣明知滅苦究竟。就文為二。一簡非。二明是。非壞法下簡非也。二乘得滅。名壞法滅也。昔教以身灰智斷。是壞法之滅。今則妙有常住。無累湛然。非同此滅。問。小乘滅分段苦集。既是壞法滅。大乘滅變易苦集。何故非壞法滅。答。了變易因果。本自不生。則今所無滅。說此為滅耳。大品雲。若法前有後無。諸佛菩薩則有過罪。即其證也。佛性論雲。破三界諦得有餘。破四種生死。思惟煩惱。得無餘。此皆是壞法滅。與大品意同。所言苦滅者。第二明是。無始者。理滅本有也。非生因造。故雲無作。若為生因造作。則是本無今有。故名為起。既非本無今有。故無起。若本無今有。則已有還無。故名滅盡。既非本無今有。則非已有還無。是故無盡。有盡故則是無常。今既離儘是故常住。自性清淨者。未現之時。名為性淨。顯現之時。為方便淨。故雲自性清淨。離一切煩惱藏者。本隱之時。有惑不能染。顯現之時。無惑之可染。故雲離煩惱藏也。有人言。無始無作者。顯理滅不同於道。始生終作也。無起無盡者。顯理滅不同於苦。始起終盡。離盡常性者。顯前無起無盡。故離盡。以無起。故常住。自性清淨。故離一切煩惱藏。上對苦明滅。今對集明滅。以自性清淨故。非是對治故令煩惱滅也。此釋對三諦明滅。故滅諦異三諦。世尊過於恆沙者。釋此一章不同。凡有□□。一古舊釋雲。上來所說雖有藏身。並為成聖諦。此文如是法身章。下不離煩惱藏。是如來藏章。問。依後立名次第。前如來藏。後法身。今乃前明法身。後如來藏。何故爾耶。答。上已論藏身次第竟。今直說身藏體。故不相違。問。今何故不依章名次第。前藏後身。而前身後藏。答。諦是果。法身亦是果。欲接果。故滅果。明法身果。卻明此果本由於藏。故次明於藏。故前章前藏後身。是一種次第。今前身後藏。復是一種次第。第二江南旻師等。從此文即明空義隱覆成上如來藏及法身章者。上舉身藏。為明聖諦甚深。故在聖諦章內。今明在昔。所以未說。由於眾生常我病重。出世之始。須說苦空。破物常我。未得早明甚深之理。是為空義隱覆於理。又是空教隱覆真智。故名空義隱覆真實。略同涅槃塗乳之譬。彼釋文雲。過於恆沙者。謂五住煩惱數過恆沙。法身理隱在眾惑之內。故雲不離不脫。與惑識混然未得相異。故雲不異。二乘不能思議。故名不思議。以是大覺真性。故雲佛法。了因具足。煩惱斷除。真性顯現。是法身成就。今亦不同此說。凡有三意。一者此中未有空義隱覆之文。二者此文亦無無常隱覆之說。三者此文乃明法身不離不脫。不應就佛性釋之。今所明者。如上說。上來明諦體相竟。今第二明法身體。二者若長觀文意。此二猶屬釋滅諦文。但釋滅諦體有三。初正明滅諦體。今次約滅諦明法身。次約法身明如來藏。所以然者。欲明滅諦法身如來藏。體一義異。約苦滅義。稱為滅諦。即此苦出纏之義。名為法身。即此法身為煩惱所藏。名如來藏。故既滅諦體中。明此三法。又於滅諦明三法者。二乘之人苦滅之時。同於虛空無有法身。亦無如來藏。為對此義。故就苦滅明於身藏。又亦是對二乘明於四法。一者二乘壞法明滅。今明不壞。二者二乘但滅分段。不滅變易。今則一切俱滅。三對二乘滅諦無有法身。今明法身。四對二乘滅諦無如來藏。今則明有。以是義故。就滅諦中明此四法也。問。何故此章明小滅無四。大滅有四。答。滅諦是大乘究竟極地。是故須明大小差別。下辨其相。是諸佛同體義分。非今別體。故言不離。又對生死五陰成身。其體各別。故雲不離。體真常住。不可因緣易脫使失。故雲不脫。對眾生五陰成身前後易脫。始終不變。名為不異。對眾生身十時之異。故雲不異。妙出情外。名不思議也。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者。上來解法身體。此正解法身名。以一切佛法成就。故名為法身。世尊如是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者。此第八如來藏章。約法身顯藏。顯時法身。本為煩惱所隱。名如來藏也。世尊如來藏智下。此是第九次明空義隱覆真實章。略以二門釋之。一來意門。所以次明空義隱覆真實者。前明如來法身不離如來藏。但如來藏有其能藏所藏。所藏即是真實。能藏即是虛妄煩惱。今欲論能藏之法。成所藏義。故有此章來。次釋章名者。妄法非有。名之為空。有空所以。故目之為義。空覆佛性。名隱真實。又虛妄之法。情有理無。以理無故。名為空義。以情有故。障覆實性。故名為空義隱覆真實。問。雲何名為情有理無。為。五住常四絕。故名空義。四絕常五住。故稱為隱覆。就人作之。六道常四絕。故名為空義。四絕常六道。故稱為隱覆。三乘亦然。三乘常四絕。故名為空義。四絕常三乘。故名為隱覆。問。六道可爾。雲何三乘亦然。答。下雲二乘及大力菩薩。大力菩薩。即是大乘。本所不見。本所不見。本所不得。故知雖復四絕。於緣成三。名為隱覆。然無覆而覆。覆無所覆。是故三乘本來四絕。名為空義。此乃是佛法之大宗。得失之根本。可留心於其間哉。欲見此旨。當尋龍樹正觀論也。問。此是何等妄法覆真實耶。答。眾生聞真實是所覆。煩惱為能覆。則謂能覆所覆。並是真實。是故今明能覆者。此是虛妄。非實有法。如空中華。以覆虛空。非實有法。是故說能覆之法。名之為空。又言空義隱覆者。約二乘人有四轉倒。謂苦。無常。空。無我。四種轉倒。俱覆真實。於四法中。略舉其空義隱覆。又此四轉倒法。並是虛妄。故名為空。問。但有眾生覆義。亦有佛覆義耶。答。就教而言。亦有佛覆。若說無常。以覆佛常。故言是覆。昔說有量。覆佛無量。亦名為覆。然通有諸義。若就別。正以妄法覆真也。林公言。應言空義真實隱覆。以二乘執空為真實。故隱覆如來藏。就此章中。人二。文別有四。言人二者。一明佛有智不為空覆。二明餘人無智。為空所覆。問。是中為明隱覆。但應明餘人被覆。何須明佛耶。答。有二義。一對智辨愚。舉不覆以顯覆義。二欲使人捨愚求智。舉於不覆也。言文四者。一略明如來有能知二藏之智。二從一切阿羅漢下。略明二乘及大力菩薩無二智。三有二種下。廣釋如來有二智。四從此二空智下。廣釋二乘大力菩薩無二智。初文中。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者。如來智藏。名為藏空。知藏之智。絕離取相。故名空智。故言如來藏智。如來空智也。問。此文因何生耶。答。上雲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如來藏即是所知。今對所知。故明能知。知所藏義。名不空智。知能藏義。名為空智。故有此文來也。江南二釋。一雲。此文舉智顯境。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隱名如來藏。顯名如來空智。謂眾累脫盡。隱顯不同。理常無二。隨義生知。而同一常解。故雲藏智是如來空智。又釋。法身具萬德。從此生解。是如來藏智。隱時未有萬德。照此生解。為如來空智。今不同此解。第二段中。羅漢辟支大力菩薩。舉無二智人。不見不得者。正明無二智。見者是解。得者是證。此智昔來。於藏於空。未解未證。名不見不得。又前明唯上能知。此顯非下所測也。然小乘法中。凡夫學人。亦未見得。但據勝偏舉羅漢辟支。勝尚不見。況劣見耶。大乘法中。外凡善趣。亦未見得。據勝偏舉大乘大力菩薩也。二事覆故不見。一為煩惱覆。如涅槃雲。十住菩薩為無我輪之所惑亂。又言十住菩薩。見法有性。故不見佛性。此證菩薩無有空智。菩薩尚爾。況復二乘。地上分見猶名不見。地前故不足論。世尊有二種者。此第三段。就文有二。一者雙標。二者雙釋。雙標有二。種二種者。舉其數也。如來藏空智。列其二名。照於二藏。故名二種如來藏智也。復有人言。空智者。能照之智離相。故名空智。如甚深妙智。以自空無諸相名為空。非是照空故名空智。此標能知之智也。有人言。如來藏。此是藏智。空智者。此是空智。則知真名藏智。知妄名空智。此則藏智與空智分為二也。今如前釋。知二種藏名智。智體無相。故名空智。問。今明藏智空智。欲明何義。答。欲明佛知如來藏義。所以名如來藏者。有能藏所藏。故名如來藏。佛了了知能藏之法。從本已來。無生畢竟空。如大藏雲。菩薩知眾生所著虛。無毛髮許所有。佛照能藏之法畢竟空故。名空如來藏智。佛知所藏中道佛性。具一切德。故名不空。此如涅槃雲。智者見空及以不空。空者二十五有。不空大般涅槃。以明佛照能藏所藏。故有空不空二智。問。二乘之人。可無不空智。二乘知空。應有空智。答。二乘人亦不知一切煩惱。從本已來。畢竟空。是故亦無空智。又空如來藏。即是明如來藏是中道義。空藏明煩惱畢竟空。故不可為有。不空藏具一切功德。故不可為無。非有非無。即是中道。故涅槃經雲。佛性者。是三菩提中道種子。中道種子者。此舉隱時為言。故名種子。中道顯現。即是佛也。故涅槃經雲。中道之法。名之為佛。得空不空二智。即是得於中道。故涅槃經雲。得中道故。名大法師。問。妄法雲何名藏。答。以能藏故。問。雲何名空。答。以妄法無所有故。問。真實之法。雲何名藏。答。以前所藏故。問。知藏智空智。雲何俱名空。答。以二智體無相及無性故。問。何故明二智體絕一切相。答。眾生聞佛知空不空二智。則謂智體是有。故今明智體絕於四句。如雲。波若波羅蜜。法不轉倒。念想觀已除。言語法亦滅。又如馬鳴說。是真如法。從本已來。離一切相。謂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非一異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別。皆不與真如相應。故說無相。問。雲何名無性。答。如來藏中。恆沙佛法。同一體義分。如就諸德。說名為常。離諸德外。無別有一常性可得。我樂淨等。類亦同然。又就常等。說為解脫。離常等外。無別有一解脫自性。法身波若。類亦同然。如是一切。是故諸德。皆無自性。無此性相。故說為空。問。世法緣集無性。則是無常。真法緣集。以何義故。非是無常。答。世法別體緣集。以別體故。可離可脫。可斷可異。故是無常。如來藏中。雖具諸法。同體義分。以同體故。不離不脫。不斷不異。故非無常。如世虛空。無為。無礙。無有。不動。同體義分。不可易脫。故非無常。問。上來所引馬鳴說。乃是明如來藏離於性相耳。何關證佛智離於性相。答。如來藏顯成於佛智。如來藏既離性相。當知佛智亦離性相。世尊空如來藏者。上雙標。此下雙釋。標謂能照智。雙釋中。明智所照境。釋二即二。前明空藏。次辨不空藏。空如來藏即是妄。不空如來藏即是真也。世尊空如來藏者。將欲釋故前牒也。釋有二種。一妄法中空無真實如來藏。此是互無空也。二妄法虛誑。故名為空。此當體明空。以此空義。能藏如來。故名空如來藏。若離若脫。此辨釋其相。妄法別起。其體不一。是故言離。可以對治。因緣易脫。故名為脫。始終變改。目之為異。一切煩惱者。指示其體。煩惱業苦。皆是空藏。就本以說。偏言煩惱。世尊不空如來藏者。牒也。恆沙佛法體有不空。故名不空。過恆河沙。列其數也。不離脫等。辨其相也。言佛法者。指示其體。此佛本法。非果法矣。江南師釋雲。二種如來藏空智者。一是照隱。二者照顯也。下兩句。還釋隱顯。從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此釋空如來藏。謂脫離眾惑煩惱藏。無累故雲空。蘊萬德故雲藏。此則法身也。此大意明法身顯時。空無諸果。故言空如來藏。世尊不空如來藏者。此明隱時之藏。隱時未脫離異於煩惱。為不空如來藏。以其深隱。故雲不思議佛法。以未脫眾累。故雲不空。隱而未彰。名之為藏。大意明隨時佛性為煩惱所覆。故雲不空。今謂此釋二事不可。一者。正明如來藏空。雲何乃明法身及如來藏空不空耶。二者文雲一切煩惱。此乃明煩惱為如來藏。不應取於法身。次明不空如來藏。此明佛性具於萬德。不應言具於眾累。世尊此二空智者。上來第三廣明如來有二智。此下第四廣明餘人無二智。文有三句。一舉如來二智。二明有能信之人。三正明被覆之者。世尊此二空智者。總牒二智也。知空不空二種藏義。名二種空智。諸大聲聞能信如來。寄人顯深。佛智深故。唯大聲聞能信如來。如來有此二智。能知二藏。有人言。諸大聲聞。猶是前大力菩薩。受教得智。故名聲聞。前據不見不得處同。故三人通舉。今就不起轉倒。能信有異。故別舉也。有人言。地前菩薩。阿含行成。名大聲聞。依教信佛。能知二藏。名信如來。今謂不同此二釋。上來明大力菩薩。乃是初地。不應稱為聲聞。故不同第一。經自言是聲聞。不應言地前菩薩。今明如身子等。大利根聲聞。聞佛說教。則信佛也。一切阿羅漢下。第三明被覆之者。就文為二。一辨不得所以。二是故羅漢下。結不得也。羅漢辟支。舉能覆人。言空智。是能覆心。所解不解不信。故名空智。又二乘智。隨分離相。故名空智。又執著於空。於四不轉倒境界轉者。正明覆真也。如來藏性。常樂我淨。說為四種不轉倒境。二乘妄謂無常苦無我不淨。目之為轉。又於常等四境。轉為無常等四。故名為轉。又轉之言起。於常起無常倒也。是故下。結也。是二乘人。於四不轉倒轉。故於如來藏不見不得。凡夫二乘。地前菩薩。智不見得。今偏說二乘者。二乘尚不見。何況凡夫。又二乘於如來藏起四轉倒。過障深重。是故偏說。地前菩薩。信佛語故。起常樂相。無四轉倒。問。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二乘於何藏起倒。答。正於不空如來藏起四倒也。不空藏具常樂我淨四德。而彼謂苦無常空無我也。故涅槃經雲。二乘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又於不空藏而見空。故是轉倒。苦無常實非有。而見為有。又是倒也。一切苦下。明知苦滅有三。一略釋。二廣釋。三總結。今是第三也。但上來就廣中。即明空義隱覆。既明空義隱覆竟。即是於滅諦。是故今總結也。問。何故就滅諦體中。明空義隱覆真實。答。通別二義。言通義者。真實即是滅諦。此真為空義隱覆。故就滅諦明空義隱覆。言別義者。上滅諦體中明二法。一法身。二如來藏體。如來藏體。即是真實。此真實為空隱覆。故接於藏體明空義隱覆。壞一切煩惱藏者。上來明佛三諦究竟。今第四釋佛知道諦究竟。悟煩惱本來不起。故名為壞。非前有今無。故稱為壞也。   勝鬘寶窟卷下(之本)   勝鬘寶窟卷下(之末)   慧日道場沙門釋吉藏撰   世尊此四聖諦下。此是第十。一諦章。上來前四章。通明量無量究竟非究竟。此下四章。就無量諦中更明取捨。謂三諦不究竟。一滅諦究竟。上四章為二。初明無量諦。次三章辨如來藏法身空義隱覆。今四章亦開為二章正論諦究竟非究竟非究竟。次兩章。謂如來藏依持及清淨隱覆。初二章論諦即二。第一對三諦非究竟。明滅諦是究竟。第二對昔依非究竟。今一滅諦依是究竟。問。何故一諦對今。一依對昔。答。前聖諦章。以對昔有量。明今無量。故一諦不復對昔。上來對今三諦非究竟。是故須對今三非究竟。明一滅究竟。上來未對昔依明今一依。是故對昔依非究竟。辨今依究竟。一諦章。以對今三非究竟。明今一滅究竟。是故一依不更對今三依非究竟。一依是究竟。就此一章。以二門釋之。一來意門。從聖諦其空義隱覆上。已論昔諦非究竟。今無量究竟。今就無量諦中。自簡三非究竟。一是究竟。故有一諦章來。又欲明佛教大宗舒捲之。佛法廣說則八萬四千。攝八萬四千在於八諦。次攝八諦唯成一四諦。雖有四諦終歸一諦。唯此一諦。是其真實。對多是故言一。若歸一諦。則無覆多。無多亦不可言一。故法華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大品雲。是四諦平等。佛不能行。佛不能到。蓋是佛法之大宗也。第二釋名門。言一諦者。四諦之中其唯簡取一苦滅諦。故名為一。此一非虛妄及異。故名為諦也。就文二。一對虛明實。二不思議下。對情顯深。初中。前略。後廣釋之。此四諦三是無常一是常者。是其略也。此四者。牒上無作四也。上從一切如來乃至壞一切煩惱藏修一切苦滅道。此是廣釋無作四聖諦竟。故今牒之。所以雲此四聖諦也。三是無常者。謂苦集道也。此之三諦。四義故無常。一相各異故。二因緣生故。三本無今有故。四已有還無故。滅諦翻此四。故名為常。然若通就理論之。則四諦同入真如。故悉名為常。此是差別無差別義。若無差別差別者。宜開四句。一苦集二諦。但是無常。二滅諦但是常。三道諦亦常無常。若是四諦中道常。此是因道。故名無常。若是佛果之道。稱之為常。四泯上三門。歸乎一相。言妄慮絕。不可說常無常也。故中論觀如來品雲。寂滅相中。無常等四也。即此章下文。若定執涅槃常。生死無常。是墮二見。故知理未曾常無常也。何以故下。第二廣釋。前問起發。何故三諦皆是無常。一諦是常。下解釋之也。前解三諦有二。初正解。是故苦諦下。總結也。正解凡有六句。初三明是。後三辨非。三諦者牒前也。入有為者。苦集及道為三相所為。故曰有為。又有為是總。三諦是別。收別入總。故言入有為相。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故是無常。實無有法。倒有情所起。故名虛妄。言非諦者。非是真諦。言非常者。非是真常。言非依者。非是真依。有為剎那不住。不能作染淨依持。故言非依。總結易知。下釋一諦亦二。初釋。後結。還翻上六。三句明非。三句明是。離有為相者。異上初句。不從緣集。故離有為。言是常者。此句正應名非無常。異前第二。非虛妄者。異上第三。言是諦者。對前非虛妄是真諦。涅槃雲。若法不真。不名實諦。此是就體為言。若智會前理。智亦名諦。是則二乘有苦諦。而無真實。今以境實為諦。如雲諸佛菩薩有諦有真實。言是常者。對前第二明理是常。言是依者。對上非依。以是常住是可依。是故下結。結中少前二句。謂非常非依。有人言。從一苦滅諦。是第十一章。常住安隱一依。前明有虛妄法非是依。今明真依者。乃是金剛心外眾苦盡處。離有為相。常住不變。此真依也。今明此中雖辨於依。為成滅諦。故不同此釋。上來第一對虛明實。不思議下。第二對妄情顯深。於下初言不思議者。總歎顯深。絕凡聖境界。故名不思議。下別顯之。別中有二。一理出情外。二凡夫識者二見顛倒下。有人言此文是顛倒真實章。既言二見顛倒及二乘。如七日嬰兒。以二乘執苦無常。不見常樂滅理。亦是顛倒。一滅諦理。出此凡聖境界。稱為真實。此釋於今文及義並好。但後列十五章名。顛倒真實是一依之後。今乃明在一依之前。有此一好。未敢用也。今謂上明理出情外。此辨情不及理。初中有三。謂法。譬。合。三章各二。初二者。滅諦過一切眾生心識所緣者。出過凡也。亦非二乘智慧境者。過二乘。以出過凡聖境界。則釋上不思議也。有人言。從是滅諦過一切眾生心識所緣。是顛倒真實章。今且依前說也。但須知之。譬中二者。如盲喻不見眾色。譬過眾生心所緣也。色譬滅諦。盲喻凡夫也。七日嬰兒不見日輪。第二譬過二乘境界。日喻滅諦。七日嬰兒喻二乘也。七日嬰兒。但見餘色。不見日輪。二乘能觀苦空。日輪既盛。翻有損眼之義。以譬常住。二乘所未宜知。凡夫全不見。如生盲。二乘分見。如嬰兒嬰兒有眼。而眼弱。日輪強。故不明瞭。又嬰兒但見光。全不見輪。喻二乘但得事滅。不體法身本性寂滅。下合亦二。苦滅諦者。合前眾色及日輪也。非凡心緣。合生盲不見。亦非二乘下。合嬰兒不見日輪也。凡夫識者。上來第一理出情外。自下第二情不及理。又法。譬。合。明凡夫二乘不見本性寂滅諦。此下釋不見所以。凡夫二乘並有過失。是故不見滅諦。就文為二。一雙標二門。二雙釋二門。初中有二。一標凡夫過失章門。一切羅漢下。標二乘章門。凡夫章門有二。初二見章門次顛倒章門。二乘智是清淨者。對凡夫二見顛倒。故目二乘為清淨。邊見者。此下廣釋章。二門即二。初釋凡夫過失章門。次釋二乘章門。初門中。前釋二見。後釋顛倒。前中初言邊見者有三。謂標。釋。結。斷常二見乖於中道。故目為邊。若以無見為斷見。有見為常見。此則通於五見。今唯邊見。為斷常正是五見中之一也。釋有二。一依我起邊。二見諸行下。依法起邊。依我起中。凡夫者出起見人也。於五受陰起見境界。我見妄想計著生見者。正明起見。明起見中有二。一起我見。二起斷常。於五受陰前起我身中有我。則是身見。故經言六十二見。以身見為本。身見為本身見即是斷常之因。是故前明起我見。妄想者。起我見所由。無我計我。所云妄想。執實有我。起決定心。名為計著。生二見者。此明從我見生邊見。計即陰我。陰滅我滅。而生斷見。離陰計我。陰滅我存。而生常見。是名下。第三結也。若望正道。凡夫有三重顛倒。本來無陰。而計有陰。一顛倒也。二於陰上。復計為我。二重倒也。三而於我上復起斷常。謂三重倒也。故法華論解種種驚怖雲無人法。謂人法即是顛倒驚怖也。見諸行無常。第二計行斷。就法明斷常。昔羅什法師雲。斷常有二。一執人斷常。二計行斷常。當羅什在世。未有此經。而解與經合。就依法中。初依生死涅槃二法。以起邊見。二依色心而起邊見。就初生死涅槃法中有二。初別明於生死涅槃起斷常見。次總明起見過失。見諸行無常是斷見者。依生死法起斷見也。五陰集起。名為諸行。又中論行品雲。五陰從行生。故名行見。此諸行無常滅壞。故斷見。是斷見非正見者。結以顯非也。見涅槃常是常見者。依涅槃法起常見也。別論正是大涅槃。通則三乘所得。皆是涅槃。問。涅槃實常。還見為常。應是正見。何故言是邊見。答。涅槃雖復是常。是因緣常。非定性常。取為性常。故是邊見。是常見非正見者。結以顯非。理實生死涅槃中。皆起斷常。但眾生現見生死無常滅壞。多起斷見。見涅槃法無為永安。多起常見。故偏說之。妄想見故者。總明斷常起之所由。妄想見故。起於斷常。言妄想者。實非是常。橫謂言常。故雲妄想。寶性論雲。不滅有為行。以離斷見邊。不取無為涅槃。以離常見邊。所以爾者。以生死即涅槃。故無可滅。涅槃即生死。故無別常。故論雲。第一義諦。說生死法名為涅槃。此二法不分別故。彼論雲。無分別之人。不分別世間。不分別涅槃。有人言。明此計非是唸唸生滅無常。乃言一切萬法死後生見。淨佛國土見。亦不應除也。於身諸根者。此就色心起邊見亦二。初明邊見。次明過失。然於色心得具起斷常。於色法起常見者。如謂五大是常。及微塵之常。心法亦起斷見。如受滅我滅。今此中就色明斷。就心辨常者。並據顯現為言耳。於身諸根。分別見壞。於續不見。起斷見者。依壞色起斷見也。眼耳鼻等。是身諸根現見盡滅。名見法壞也。於未來世。更有報起。名有相續。愚闇不見。謂之斷。此是見壞。而不見續。故是斷見。妄想見故者。明起見所由也。於心相續下。明依心計常。心法續起。明心相續。凡夫不知。謂是常然。愚闇不解。不知剎那間意識境界。顯不解相。剎那是念。唸唸之中。前為意根。後為意識。意根意識。分齊各異。名剎那間意識境界。凡夫不解。故便起常見。猶如小兒。見旋火輪謂不斷絕也。問。何故雲意識境界起常見。不雲五識起。答。意識多緣無量境界。故多計意識為常。五識各主一塵。代謝易知。故偏言意識。又五識託現五塵。不得循環長久在緣。意識通緣去來。或憶本事。故於意識通緣多生常見。又釋。前已雲心相續。此言意與識。於中不知隨境生滅。故生常見。則六識通在其內。上來第一明起邊見。下對顯起見過失。此妄想見。牒上所辨斷常二見。於彼義若過若不及者。正明過失。有人言。謂於前一苦滅義。斷者太過。常者不及。問。前計我人等以為斷常。何關滅事。而於滅事明過與不及。答。理不離事故爾。故起斷見。謗無世事。以無事故。不得就之推求取實。名為太過。彼常見者。執取事相。不得捨事以取實義。說為不及。其猶世人。見繩為蛇。棄求繩。此是太過。留蛇取繩。便為不及。此亦如是。有人言。此斷常妄見。於彼理滅定義。若過不及也。以斷見謂諸法一向滅。不知理滅是有。故名太過。以常見謂諸法相續常。不知理滅。離相寂滅靜。不可說常。故名不及也。有人言。色心皆有過與不及。於色法過者。現陰壞。謂是斷。是為若過。不見後續。名為不及。見心相續。謂是常。名為若過。不知剎那相間。名為不及。有人言。有為諸法無常。計佛亦無常。故言若過。若不及者。涅槃是真常。乃居金剛心外。向計現五陰無常身。即是涅槃。此去涅槃太遠。故言不及。今依文釋。斷為太過者。見諸根滅壞。即謂未來無復續起。故為太過。見心生滅相續。即謂凝然常。不知生滅。名為不及。無常謂常。無斷謂斷。名為異想分別。上來第一廣明二見。顛倒眾生下。第二次明顛倒。顛倒眾生者。舉倒見人也。見於五受陰。是倒見處。謂是有漏五陰也。無常常等。是倒見相。別就常倒中有三。一無常者。是倒所迷法。二言常者。是倒所建立。三言想者。是倒想也。體是真見。通名說想。又無為有。故名為想。常倒既爾。餘三亦然。通而論之。於五陰同起四倒。別則迷色起於淨倒。迷受起樂。迷識起常。迷想迷行起於我倒。問。五陰實是無常苦樂等。凡夫何緣計為常等。答。如雜心雲。以其相似相續覆故。計之為常。威儀覆故。計以為樂。作業覆故。計以為我。薄皮覆故。計以為淨。問。經中說生死法具有五義。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今此何故偏說四種。翻為四倒。答。此等離合故爾。若就生死無我法中。分二無我。則有五義。如成實說。眾生空者。名之為空法。法體空者。說為無我。如維摩中。眾生空者。說為無我。法體空者。名之為空。故彼經言。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由分此二。故有五義。翻對此五。倒亦應爾。言此今合故。但雲四耳。問。凡夫起我倒。是何等我。答。是人我也。今明無我者。人無我也。又問。無我理通染淨。今此何故偏說生死。以為無我。翻之為倒。答。然我無我。通局不定。凡有四種。一就解惑二情相對。生死有我。涅槃無我。以著我故。世間受生。故說有我。離我不生。使證涅槃。故說無我。故地經言。世間受生。皆以著我。若離著我。則無有生。斯文顯矣。二就法相虛實相對。生死無我。涅槃有我。生死之法。虛誑不實。又不自在。故名無我。涅槃真實。具八自在。故說有我。故經說言。生死無常。無我樂淨。涅槃之法常樂我淨。三據如理二俱無我。故經言。凡夫我空。乃至諸佛。生死法空。乃至涅槃者。四就假用及實。以論生死涅槃二俱有我。生死我者有其二種。一者世諦假名之我。謂五陰法和合為人。故經說言。眾生佛性不離六法。六法者。所謂五陰及我。二實性之我。故經說言。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言有我。我者所謂如來藏性。生死之中具斯二我。涅槃亦爾。諸德和合。名之為佛。是其假我。窮其體實。即是性我。我無我義。通局如是。今據第二。故說生死一向無我。翻之宣說取我為倒也。一切阿羅漢下。上來明凡夫二見及顛倒。從此下釋二乘上智。就文為二。初明二乘不見真實。從或有眾生信佛語下。第二明有能信之人。淨智者。對前凡夫二見及顛倒之垢。故名淨智。於一切智境界者。一諦理是一切智之境界。及如來法身者。是佛界德。二乘雖有淨智。本不見此二也。或有眾生下。第二出能信之人。於中有三。一明地前以為正見。二何以故下。釋正見。三是真子下。歎其正見。初句言或有眾生者。汎舉正見人也。能信者希。故言或有。所謂種性解行眾生。亦通發心已上也。信佛語故者。正見所由。自未證法。依教生信。名信佛語。起常等想。是正見心。未有真智。故名為想。非顛倒見。辨正異邪。異前凡夫所起四倒。是名正見下。此結名也。何以故下。第二解釋。何以故者問也。前於五陰起常等想。名為顛倒。今亦起常等想。何以故名正。下對釋之。如來法身是常。舉境顯心。以法身既常。如常而解。是故非倒。常波羅蜜者。良以如來到常住彼岸。故稱波羅蜜。問。佛德無量。何故偏舉四耶。答佛德雖眾。蓋乃且據一門為言耳。於中略以七義釋之。一簡異凡夫。於有為中妄謂常樂我淨。是故今就佛果德說真常樂我淨。故經言。世間常樂我淨有字無義。出世常樂我淨有字有義。二治患不同。生死法中有四種患。謂無常苦無我不淨。翻對彼故。宣說如來常樂我淨。三翻倒不同。聲聞聞說生死之法無常苦等。謂佛亦然。起四顛倒。翻對彼故。說佛常等。四除障不同。故立四種。言四障者。如寶性論說。一者緣相。謂無明地。障佛真淨。對除彼故。說佛真淨。二者因相。謂無漏業。障佛真我。對除彼故。說佛真我。三者生相。謂意生身。以此意生苦陰身故。障佛真樂。對治彼故。說佛真樂。四者壞相。謂變易死。障佛真常。對除彼故。說佛真常。五對治闡提等四種過故。果德佛說常樂我淨。如寶性論說。一闡提謗法。對治彼故。說佛真淨。二外道著我。對治彼故。說佛真我。三聲聞畏苦。對治彼故。說佛真樂。四辟支捨心。捨諸眾生。對治彼故。說佛真常。六酬因不同。故立四種。言四因者。如寶性論說。一者信心。除闡提謗法。得佛真淨。二者波若。除外道著我。得佛真我。三者三昧。以空三昧。除聲聞畏苦。得佛真樂。四者大悲常隨眾生。除辟支捨心。得佛真常。以斯四義。故立四種也。七攝論雲。四種生死。一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方便生死者。即是寶性論中緣相也。無明為感生之緣。故名為緣。即此緣是感生死家之方便。果從緣作。名方便生死。對治方便生死。故說於淨德。因緣生死者。即寶性論中因相也。無漏業因緣。能感變易生死。果從因立名。故雲因緣生死。對治彼故。說於我德。有有生死者。有生復有死。故言有有生死。即是寶性論中生相。此是當體立名。故言有有生死。對治彼故。說於樂德。問。寶性論直言生相。今何故言有生復有死。答。寶性論對第四壞相。故說第三為生。攝論對第四有死無生。故說第三有生有死。無有生死者。金剛心唯有於死。無復有生。故言無有生死。亦當體立名。即寶性論中壞相。壞相即是有死無生。對治此故。說佛真常。通稱波羅蜜者。謂到彼岸事究竟。無極佛果為彼岸。智度論雲。智度是真波羅蜜。菩薩因佛慧而得波羅蜜名。問。以何義故。名常樂我淨。答依寶性論。淨有二義。一本來自性清淨。以同相故。言同相者。法華論雲。三乘六道。同有真如法身。故雲同相。二離垢清淨。以勝相故。同相即是有垢真如。勝相即無垢真如。同相即法華論性淨。勝相即方便淨。我有二義。一離外道虛妄我執戲論故。二離聲聞無我戲論故。樂有二義。一離一切煩惱習氣。證一切法故。二離一切苦。滅一切意生身故。常有二義。一不滅一切諸有行。以離斷見故。二不取無為涅槃。常見故也。於佛法身。上來舉境顯心。此明心稱境。以佛法身是常等故。於佛法身起常等想。名為正見。問。前言諸行無常是為斷見。見涅槃常是為常見。今何故言於佛法身起常等。名為正見。答。前據執著。故是常見。今約信悟。故非常見。又前就正道。實不可說其常與無常。而眾生於非常無常。橫謂言常見。今明雖非常無常。無名相中強名相說。歎以為常。還如歎信解。故是正見。第三歎中。正見牒前。下歎有五。前四行益。後一法資也。行中真子一句。是總成人益也。有此正見。定能紹繼。故名真子。如佛性論言。以四義釋成佛子。一者因。謂是信心。二是緣。謂是波若。三是依止。謂三昧。四者成就。謂大悲。又彼論雲。信因如父般若母。三昧依止如胞胎。大悲成就如乳母。菩薩由此四義名為佛子。此從佛口生等四種。應是彼四義也。從佛口生者。應是信心。從佛口教生信故。從正法生者。應是般若。證正法故。從化生者。應是三昧。以三昧修生。本無今有故。得餘財者。應是大悲。以大悲功德財故。得之未盡。故名餘財也。後三是起行益也。從佛口生。是聞慧也。教出佛口。依之生解。名從佛口生。從正法生。是思慧也。思從理起。名正法生。從法化生。是修慧也。行德先無。今時忽起。名為化生。得法餘財。是法寶也。地上得理。是為正財。今得教資。說為餘財。又解。得小分解。故言餘財。又解。夫世間之財。父存之日所用。名曰正財。父沒已後。子之所用。名曰餘財。如來在世。自悟正法。傍以化人。名曰正財。佛滅以後。能信解正法。兼傳以化人。名曰餘財。又以法委寄。故言得法餘財。廣釋佛子。如法華疏。世尊彼淨智者。有人言。此文猶屬一諦章。今所明者。從此已去是一依章。作二門釋之。一來意門者。上來對三諦非究竟。明一滅諦究竟。今對昔依非究竟。一依是究竟。具如前辨。又上明一諦究竟。今顯此一諦是究竟故。可以依憑。故有此章來也。二釋名門者。此章名為常住安隱一依。非生滅故。名為常住。體離危嶮。故雲安隱。至理無二。目之為一。可以依憑。故稱為依。汎論能依所依義。具如攝論。有能依非所依。約本識言之。是煩惱種子。約佛性言之。是生死妄想。二所依非能依。約種子言之。謂本識。約生死妄想言之。謂佛性。三亦能依亦所依。約生死言。即是本識。本識依如來藏。故是能依。復為種子所依。名為所依。四非能依所依即是法身。法身顯時。不復名藏。故非是所依。法身無生死。不為生死。所依。今此中明一滅諦。為至人所依。故名一依。從聖諦至一依。凡六章經。言並涉諦。知諦是解行之本。宜以諦為其正宗。雖六章辨諦。有四義不同。初聖諦章。明二乘無知聖諦。佛則有之。歎諦甚深。出二種諦名體章。一釋無作諦虛實。一依章。明一滅諦是可依。三處言並涉於諦。而此義不同。下二章。雖言不涉諦。並是論滅諦事。就文為二。第一明昔四依。第二明今一依。就昔四依為三。一者舉勝說劣。二明昔說劣意。第三對劣顯勝。言淨智者。有人言。牒上地前正見眾生。彼於佛身離四顛倒名為淨智。羅漢辟支智波羅蜜者。對劣顯勝。地前淨智。望彼小乘羅漢辟支智。得為究竟智波羅蜜。不名羅漢辟支智為波羅蜜。第二句中。此淨智者。牒上地前淨智之者。雖曰淨下。將勝況劣。地前菩薩。望彼二乘雖名淨智。於一苦滅尚非境界。況彼二乘四依之智。今明不爾。依文釋之。世尊淨智者。牒淨智也。一切阿羅漢辟支者。此約人明淨智義也。智波羅蜜。即二乘滿足無漏智。即四智究竟。為智波羅蜜。又利根聲聞辟支。名波羅蜜聲聞辟支也。又二乘地。度分段彼岸。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事訖。故名波羅蜜。惑障已盡。故雲淨智。又望凡夫。亦名淨智。此淨智者。牒上二乘無學果智。所以牒者。欲明校量。是故牒也。雖曰淨智。於彼滅諦尚非境界。況四依智者。正校量也。明二乘無學果智。於一無作苦滅諦尚非境界。何況因中四依智耶。言四依智者。有人言。因中依四諦生智。故雲四依智。所以因中稱四依智者。至羅漢果唯正觀一滅諦。故對果觀一滅。故以因中為四依智。有人言。即是依法不依人。四依智。求法之始。憑理生智。法即四諦之法。了義是四諦之教。義是四諦之義。智四真之解。返於識著。起自外凡。來入內凡。為四依智。今以果況之。極果不知無邊之滅。況四依智能知滅耶。問。二種釋四依。以何為正。答。依四諦而生智。名為四依。此文無所出。故不用之。又依四諦而生智。名為四依。有濫上果。是故不用。又若用依四諦而生智。為四依智者。此非釋初業義。依毘曇前三方便。未作諦觀。後四方便。方作諦觀。依成實念處。亦未作諦觀。今文明三乘初業義。雲何偏取締觀已上。方為初業。又舉羅漢之終果。況羅漢之始因。故不應偏取締觀已上。宜以依法不依人四依為正意也。何以故。二釋昔說劣意。若極果尚不知滅。況四依而能知耶。如來何故說四依。下釋雲。四依稚劣。因此得值諸佛菩薩說一乘經。為悟入一乘由漸。故須說之。三乘初業不愚法者。江南旻師雲。三乘初業。即是乾慧地。爾時即自知作佛。但厭苦情深。且取羅漢。故實有聲聞。後方迴小入大。復有人言。二乘初業。不愚於法。即成菩薩。故無復聲聞。但取菩薩為聲聞耳。故用無聲聞義。即開善智藏法師。其人初執有聲聞。於楊都興皇寺正導有聲聞義。而志公雲。汝[言*呆]□□煦漩□□□|□諨墂□□|蔥□□軒□楫□□□□□騭□艦□□□□□韣¥□□□□□□□¥口□□□□□□□□□§□□□□□□□滎□綸□‥耤□□□|漧墂□□墂□‥耬□□¥□□莧□|亡□□□□□□□鶘莦□□□□滎□擁愣□□滎□q□¥蝦孥菑ㄐ慼慼慼播pl□□□‥□蝦孥菑ㄐ慼慼慼撩滿q□‥□□q□¥釤熒不□韣□□躪口|□□擤楫□莤陽□陰念‥滿慼慼慼慼慼慼慼L□М鶧□‥□□□□□‥□葆齱慝湨□磻□□□□□擤□□艤陰蝦孤犖□漦□□嶨溧嶡嚏慼慼慼慼慼情慝□□稐‥□□□□訃□耨□□□□□犖□□□犖□□□‥□(□說慼慝□□鋤□‥□□阨□□□阨□□‥□М鶧□‥□□耤阣|湧磻□□□犖□□□‥□磻□□□□□□邪|□□擤□‥滎□□□耙臨□□§□□М鶧□‥□□□□湧磻□□□□□郥q滎□□□耙臨□□□□□□□|□耤滎□¥鎂l□□□¥□詡(□說慼慼慼慼慼慼撐陛慝□□犖□□□|□□滎□韣|□□□營令□譜狣|□□噣‥□□□□□艤阤□蝦季¥□□磻□□¥蝦孱□¥哄慼撳r粵芣¥□諍艤陰蝦季|□邥粨□磻□□§l□全窨□磻韣‥□□噤警莧鶠潠籀掃憬u□部糧l□□蕁□磻□□‥恥n□□□‥竇湧磻□□|亡□擦□嶢犖□|□□□□噣|亡莥□□韣§□該令□|噦詳湤鶠慰D口‥□□□該令□|□□□萬□湤鶠慰D□□□諍□擣|□□□葷□‥鎥□□□|□□□□|□擦□莥□ゝD□釤□鏷□□|釤艤□□憛L□□耙嶢葷□¥薄慼慼慼撫飽慰D釤艦□鋤□□□蟦噤鋧□□楫□鋨□釦□慼樂m□|□耙□□□□□艤陰蝦孤部糧l□□磻□□□□□□□□舐傣¥╮慼潰瞴慼慼槫k癒熨r¥□□耦懤□§l□魽慼毆Ez那¥鎂lU□|□詫l□窨□鶧□‥□磻□□‥□□磻□□¥釧復□峞潑l□滎U□|□耙蝦孤犖□□□磻□□□□□□耙鎂lU□□‥□詫鶧□|□懤□§l□魽慼潑p□藎□□□□‥□艤陰蝦孥戊茱l□□磻□□¥□磻□踦□葦穌□□□漦□□□工□□韣¥口‥□□鍤□懤□§l□□М鶧□□熒磻□□□□□□□懣¥蝦懤□¥□□迴癒慼撩滿澆□‥□復□□□§嶡禳憓DU懤□□艤陰蝦孤犖□漦□§嶨溧嶡嚏情慰D□懥U懣‥□□□□□耤陡□擣¥釨□М鶧□‥□□□□□耤陡擣¥釧磻□□|諍□婦懧□□□□|亡□□□臦□□□韣¥口|懤□□熒□□□‥□磻□□□□□部耨□□□□擣|湧磻□□§□|□耨□泌□‥恨□□□‥□窺說撈z|全耨□北¥您□□□|□□□□¥□窩撥磣□熒□□□¥勳z滎□□□‥□□部窨溣c□該簾□□‥□□□擨□豨窨溣□□□□韣□□□□□¥□怴慼慼慼慼澎均潤蝖慼慼撢隉慝慦□Z□□□□□□艦□譨□□□口□□□□句粣□□□□阨□□□楫獎□□粣§□鶧□慦□間情慼戮捂荂敵芸Q閏全□□陽□□□簾噣□□□□□□□迴□|□o劫□□□湤艟D□□磷漧□芤阨□營□邪□□營□粣|圈a□芩□蘣|該□□□□|□□譧□艦□莤□陽□□□□窨□鶧□珵□□韣‥□□阨□磻□□□¥□□□□□□|□薄慼慼撬蕈荂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嬈□□□□□□¥縑慼慼澎擰亦□□□□|□耦□□‥□熒不鶘莤耙賢□阤熒不鶧□□耤□阣¥蟠禳情慼撒{□煤譣c陳l□□□讓□□□□耨□□□艤阣¥□□□□c□□□□訃|□□艣¥□□□□§□□□煣|莤陰鳧□尤|莤艤阤□□苤慼艕鞷^□□□隅腹梢a磻□陽□□□□□覦詳□□¥溘隉嬈陳l□□□笲□□□譣‥□□□擣|湤郤□□□□該嶨□□□擨□闤邪|內復□□耤阣¥釨□М鶧□‥□□耤阣¥釨□磻□□¥口§□□□□蝦季§□|□□□諤□c□□□懣□覦該蝦孥粨□磻□□□□熒辣|□□認犖□□耨□U孤犖□□□□蝦孤犖□¥U孤犖□¥襬l□吽慰D□□銦潦※~擣‥□楚慼慝晃犖□□□|入□懤□¥鎂lU□□¥□□迴癒撩滿澆□□□□蝦孤犖□¥□□H鋤□□□蝦季‥□耤陡擨□□□□|□□□□□□□耦ョ撩滿慼L□□□□□耤陡擨□磻□□□□□□犖□‥□鼤□陰楚慼慼慼潰瞗L□楚慼慼掉楫舐擤□認犖□□噫舉□聝D口¥□陰蝦學□□□□§□‥□□阤胦湤禲慝兩□楚潛滿慼樞藺u|營令□□□鑭□蝦季|□□□陡□蝦季|漥□陰蝦孤譣|漥□陰蝤譥□□腄L□□陡擣|湧磻□□|□□L□諍薩擦□□§□楫□□□□|□□稐¥□□陽逤I□□諍薩擦□□韣‥□□該膦斳瓖瞣□□諢r菱薩擣□耤I粵苣§□□尥□‥耤耤H耙賢H芨□§轤□□邪□耦□□□Gc□□□陽□□□G□□□□陡□□艤G¥□耙賢H芣□若□□邪¥纖薩擨□c□鍤薩擦□□□G|入□□芣¥□□陡□□艤G|入□芤芣§□□艤J□□□□G¥粥□□芣□耨□□□¥鶭炕潠H鋤芣|晃□芤芣□□櫓鋮腮□狦□□□□耦懧綸□|逤□□□¥鍥粵□耤L□耙賢H芣‥□纖□陽□□□H芣¥鰿齱摯~□□艤H鋤芣|晃□耙臣‥□T騿敷祡瓖壒礙璇D約□□珵□§□□鋤艣|晃□芤芣|詫□婤韣□□□□□¥鍤□耙賢H芣¥T騿槨礙璇D□諍耦□□G□犖犛□□□泌□□芤芣¥鍥龤撒間L□□□芣¥蝥S□□□□莤芨間慼慼J□□□詫□□□I□□滎□|亡□□□沷r|□□J諍薩擦□□□J□葷H□□□G|□諍J噥□□|□該硥□§□薩擦□□蜀□耤L□|□莤□陽⑸r¥醋□警□莥□阤耨□□耨□□諍耤G|入□阤□□莤耨□耤K鶔D□阤□□□耤K□鶧□|鮥□耙臦□|晃□耙賢H芣¥鴃慼J□葷H□□□G|⑵唌齱慼慰D□□耦□|晃□耤G¥口¥□譥□G|碧豤薩擣|ョ潦G|犛該纖薣□□內□□耙賢H芣‥□葷□該纖薩擣§□|碤□耙賢H芣¥□復該纖薩擣□□□T□陰纖薣|詳晃蕁□¥纖薩擤芤芧□耬J□□□□□□芤拵p□阤G□□□□G□□楚G¥活潰餀疊□諍耤K□¥□阤耦□□¥粥□□芣□□□陞□漥□芣|晃□芤芣□□芤蘆兣¥□□耬鶘□□□□□¥鍥□□莥□□□纖M□韣|□舐□鍤□□¥癒摯~癰樼Z□蜀□□□I□倷悴□□□□活憮W詡□□□獵□c□□詫□□§□簾諍耤G|莦□□□譣‥□□□□H□□□□|詫□□□J漧□念□□□□大晃□□□□念□□□□□簾詡□□□獵□□□狩□□□念‥臥□□攦l□‥□耬□□詡□□¥□苤撓牷憬嚏L賢芧麧□勞該騿暱縑曹□翻□□莨□勞諢雥憤滎念|□勞該念¥謗槱o竇□腦□滌□□勞□騿暱縑慼憬b狨□□I□苤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慰D□□愨□|諍藎□□‥□□訌□□□□□陡麤□□□檸□葷I□倷說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慰D□□□□|內□念¥口|□□□晃滎□耤G§□□耤K□¥□蔥□阤M□鶧□|莤□踤□耤K鶧□□□懤郥□□認□葷I□苤慼慼慼潼H□□□I□苤慼慼慼播嵀陛慼慝晃滎□耤K□|□□□□□耦莧□念□□□莩□□§□捻譧□□¥蝧大莧□念|□□莧□念¥□□楫北¥蝤艨□□耦莤I□苤慼慼慼慼慼慼慼瑩苤憧□□□□□滎□北□艦莨□□芨□□漩□□□藎□□¥口|□賢芤耤H□尪§□□蘆該□□麤H□莦L掠G¥橫苤蹴H□□□G□□□蹴H□□□G¥□□麤G□耙令□□‥□□耙簾□|入□□麤G¥口□□□蘋K□□麤G§□□蘆莤□陰□J□□部散□陽氶慼J□□□□□|碩□鶧□亡麤□□鶧□§□□□兣|莧□□□□詫鶧□‥□□鶧□麥兣|入□□麤G¥鴃樅g□□□L□|□□□□□□峞慼慝入鍤□耙臦麥□笲﹛瑩峞慼慰D鴃潺﹛慼G□□□□□麥兣¥U莤J□□Gc□□□□□□□¥□□狤G□□J摧□G¥□X狤G□□J□□G¥S□□□□□L□¥□倷迭潼H□‥□□□□□□□G§□□I□倷說慼情慼慼慼慼暱W□央慼暱W□□葷I□苤慼慼慼慰^□□莤I□苤慼慼慼慰D□□□□□□耙□□□□□□□□¥□□□譣□耨□□□□|□□□□□‥□□□□□□□訃□耨舨窺□□□□□珵□□□□墾葧□□□□‥□□□□|薨□薦□|薨舥□§□□□□‥耬□□□‥□□□□□□□□□□□□□□□□|全□□□I□倷悴入□倷陛慼慼慼慼慼慼撲央慼暱W□□□磻K否孱□□□□|□□獺慝□□□□□□□□兣|莤I□苤慾`□□□¥縑樅_耙臧□□□□□鶘全□I□苤慼慼慼慼慼慼瑩苤憧□□□滎□泌□|□詫□□數狤芤K鶘□莧□□苤慼慼慼慰D□苤慼慼慼樞踱l□北□L□□□□§□□□□狣|□□滎□北‥□葷L□□□□¥釤滎□□狤峞慼慼熨r|□□稐□□□□狣§□□□狣¥狦□□磻□賢□□□□|晃□□□滎□北¥蟠縑慼慼樞禳情慼慼樞禳L□□□亡□□□c□卡□□|湤□□□珵狣¥□□□擁嶡狣¥□□□熒便嶡狣|晃□□□滎□北¥口c溘隉慼情慼慼摩蝖樞禳情潼H□揀□□□入□耬□□□舐□c□□□□揀□□□□□□□狣|全□□狣§□狨□|□莥□□□鶔D踡恁熟牷慼慼慼樞嚏慝□莧麧鶘碥嶧□□狣□□□噫擣□□□□傣§□譧□傣|內□□□|□耙嶧□狨□|□莧□□狣c□□□□狣|詳內□狨飽慼憬嚏撓均慼澎坎D釦詡□揀□蜀□□苤憧□□□該□愨□□|□□楫北‥□悅諍芨□□I□苤慼慼慼慝□詫嶧□鋨稐¥□□愨□¥□詫□念‥□意□□□陽□□□¥□滎愨□¥隱間慼撓荋hc□□□蕁難□蜀□□□□□□|□□□□K□¥□懤□艣□耦莨□J逤H葷□□□莨□J逤H葷稐□艦莩獨□葷稐¥蝦懥翩慰D□嘯□H鋧□|□莨□I□詳逤G□□戣滿H鋧□□芤□□□I□倷悻D翩慼慼瑩苤憧□□□|晃□磩舐□□鋧鶘□□稐§□□□□□§轤□虨□□□□稐|兩獨耤邪¥嚏慼熟牶D□□□訃□耬□□□□¥硥□□巢□□慦燒□□¥悅慦燁□□□□慦恢‥□□□飌R訌產□□□□□U慦燒□□¥□楫蝩尤|詳全□耬□□□□韣□□莩舐□□警□艣‥□虩舐唚¥蝧□□婥□|虧□□韣§□□□|□楫□□□磩狣|內鈐鋤韣‥□恁慼慼嬈舐□□韣§□□□學□□□c□□孥□|晃□□峚D縑撫ョ慼L□荂慼慝入□□峗□孱□□□|入□□|□□□韣§□□粨□|□膦□巢|晃□□□韣□滎恁憧芋嬈□□□□□蕁□□□□□鍥□|晃□滎恁慰D賤l迡G□|全耤滎恁熨r|該□吤韣¥口|□磻□□□□□□□□□§□|□□稐‥□恁慼撓唌慝□□滎恁憧疙牷熨r□□□意□狤韣‥□恁慝□嘧□□□□孥□|亡詫□¥活撓f苣c徇□□韣‥□恁撙獢慼慝□□□□□牷慼慝□□詫□韣□□恁慼慼慝□□□滎恁慝入□□□韣¥口‥□嶢滎峞慼憚哄慼慼慼慼潦﹦l恁摹_§□|營令□懤□¥□□葷J那§□□□□|該□□□稐§□嶡囹□□‥□翩慝□□□□c□□□□□¥□□¥踫驉慼洁憎腹L□恁慼慼L□□恁慼慼荂慝意木□□□韣‥□□□U□□苤慼槨迢□□U□□苤撥N朣□蕁□犖膚犖□滎朣c□姥ョV□韣|莦□□荂慼摯□|入□恁慼慼捃唌慰D□□恁慼情慼慼慼慼慼慰D恁潛鶠嬈□□苤慼撓均慼潦*恁嬈□□□□|蜀□蜀□¥□□尪□¥牷慼慼潑l轎m啣¥□腹慼潑l癒槭V¥□載鋦那‥恥□□□□耙□□那|□恁慼慰D□□韣|□□滎獢憧芋慝犅耙恁潺C巢|□耬□□恁慼慼慼摹_|□□□□磷□|全耦該□□□韣□蜀□□□□□蘆莧□□□□飽慼憚蛂瑩陑_葷□§□□□§鑰鍧□□韣|□□□□§□□□□韣|該□倷說慝莧□□□該□陑_韣¥□□□稐‥□□□□§不□□□詳慦恢□□淈魽慼L□橦□螢□那□□□憿摯□‥□橦螢□那□□婦□□□憰全□□諤□c□□鎥□‥縤□□□‥□□鎥□c□珵□垣‥□□□¥楚ㄐ慼慝諍□□菠襣□譨□□§□□珵囹□¥~□慦燴□¥悅諍□□□§□□琥菠襣|□□擤□¥□芛N獵泌卡□匣鋧□¥□檁狤□§□□笲□慦燒匣□藎□□□匭□□苤慼熨r¥口|詫□□□§□¥□□□譨擰驧□□‥□詫驦□□□泌□□□□¥□該□韣|□□稐|□□□該□倷說慝□麥□倷說慰D□莧□□|□莦□□韣‥□□鞳慼慼慼情慼騜翩慼慼L□藩獺慝□□□□□|□□□§□□犖淣‥糨□糈芋慝入薄慼慼慼慼ヾ情慼摯□□□□□□螢鋧□|入□□倷情慼慼慼慼瑩峇J□珣□□□□□□北□蔧□戣磣□薩擨耨□亡□□□□苣|□□□莤葷耬鶠慼憫T莧□□|□飧扶A§□耬鶭窗瑩洁慼慼慼慼慼憧□□□□□□|詳晃□莦漩□□□□亡□□□□□□□□全□□□□c溘隉慝漧□□□□□□|□熒□□□釧□□□|□□□□□¥鍧鈞□□臨寶熒尪|兩□飽慼慼慼慼撰v□□臨寶葷稐|兩□飽慼慰D鍥U□□□□尪|入綸鑭□□□□□糷釬r¥蕩荂慼慼撢瓖瞴慼慼慼慝晃□產□□鋧□‥□□□□§□□□□□□□狦窗恁慼慼情慼戮礡慼摹_§□□婦□□|□恁慼慼情摹_□□恁敵絡荂恁摹_¥□□□譥朦□兣□□該□□殷譨□□韣c□□苤慼慼慼慼慼慝□□莤葷耬騭□□亡□□□c□□倷瓷慼慼慼慝□□擤□§□□□□□(□紇□檤□¥□苤慼撓ˋq|亡□□攬婥北c□詳□攬蝥北|莧□□笲□慦燒匣|□諍□葷□鶔D□倷瓷慼撓褉□□□□兣|詳莤葷□□鶠L□蕁攔□□□c狦□□磻鼀l膦莣¥口□□亡□葷□□□□葷□鶠情慝□□□狤□¥孩□踦□□|漧墂□狤稐|□□踥孩□‥□□照□□|漧麥蹤撥□|詳內麥薩□¥□熒照□□§泌□踦詫□□□□□□鶘亡莤□葷□□葷□□禴r‥□I鍧□□□¥蝦莧□□□□□倷悴□詫麥□倷情慼樅g□□苤慼慼慼慝□莤熒麥□倷情慼潛LI□狣c□□□□□狦螢葷稐□□□□□兩□□¥踤□蕁oc狩□□□§□硥□□艤蕁o□耤熒□婦□□□o□□熒□孩□□o□艤熒□□f□□璨r兣‥□橤蕁r□□□耤熒□r蓩□□□o□□熒□r蓩□□□o□□蕁r□□□□踦晃熒□□□□□晃犖□|腦稦晃熒煣□蕁r晃蕁d韣|詳入□苤播J詳□該□□韣§吤韣□□□詫□□踤□|全□□□□□J□□□|詳逤L櫓□G|□□□□□犖滵啣¥□□□舐載□藩獺慼熟募倍矷慼L□□竇□□□□□滎凍d□¥□□竇□□該踦□|入□□□□□該踤□§□□□□H韣|□□□□纖□□§□□□□|入薄慼慼憔龤慼潸v□|入□□□¥□□□□糯氶慼慼慼慼慼慝亡縈ヨD□□□□□蜀□藎□蕁□苣§□艩獩狤葷稐|逤□獦莤葷耨□|□□薩□K鶔D□懧□□□耬嶧□莦逤G□□淨□尥□苣¥□□L詰G□藎□□c□詫□□□滎□□韣c□婦□髧蛤鋦□□滎□淣c□詳□□□滎□□韣¥□t□□嶩□犖糾|全耤熒尤韣¥纖艤陰□□□|晃□滎□□□□蜀□淨□尥□□§□□詳淨□尥□韣‥珩□尤邪|詳全耙□‥□□□憒□¥□□□□J□□□|□□稐|淨□尥□□□覽□□□|淨□尪¥□芩狣¥□□§□□紇□□□|入□□□¥膦莤熒□¥□芨殷韣□蜀□□□□倷說慼敵玟A□念□□莩□□¥□懤□艣□耬□□陰麤□□□讓□□|莤藎□□§□□□□□□□|莤藎□□§□□軋吩□□□|莤熒便□倷悻D蝥踩禳潤蝖潮f□□□倷情慼慼澆f胦□□J□鋧鶠撥炕慼慼瑩倷陛慼G‥□□□陑_滎嚏慼慼澆虎M□|□□耬□嶢熒□□倷陛J□鶠情慼慼慼L□葷K□¥憤滎□□|內□嚏慼慼澆物鮈D□□□那‥□□□閒D釧□□譥□□□□|□□悅詣¥縑撬飧②坎DЧi□□□□□‥□□寶滎嚏慼澆物魽梢a便嚏慼慼澆物魽L恧□逢珣¥鴃慼慼慼慼摯~□□熒復□□□□¥□□嚏慼澆狗N珵□□□□□□□□□邋狗N鋦鸛詳亡牧嶢□□□□韣c□□糯諤□|詫□便嚏慼槨迢內儲□癒捻涬□□§□□□□內辣§□□嚏慼播快m滿慼慼慼慼慼情樂m薄慼慼樣哄慼憮濏k□□□嚏慼憮F□□□□□嚏慼慼撓荂吽慝嵨糠□雥薄樣底屆慼慼慼撬間慼撩溶間慼樅v□□□|入嚏慼槨迭情慼慼慼潑l嚏慼槨迭撩楚噬均慼慼慼熨r□□□晃苣§□□□嶢胦□窨□□J□鋧鶔D□陰央慼暱W□□¥□颯J□□漥憒□□□□L珣□若□□邪§□警□艣□耦□孱□飽慼慼慼排_□阤□胦□□□□胦□鎩□葷□□§□□□□□艤蕁□訌□□苣|□莤蕁□左漦L穌|漦□孱□飽慼慼慝□□稐¥孱□□¥學諍□□¥飽撲襄牷慼慼慼L□邥□間L磥□□□§□嫥□珨□|詡迥詨□|□□揤□□蕁攔□□□□□□□□□|□□□嫨□□邇奔□|□□□磨□□懾W□□□□□邐莨□¥孱□熒尨芣¥飽慼慼L□嚏慼慼澆物魽慼慼慼慼慝□胦□鎩□葷□□§□□□□□□□葷□|晃蕁□左漦L掠韣□熒訌□□□|莥孤胥瑛C□訐□□□□韣□滎嚏慼澆虎M□|莥孤胥瑛C□嚏慼慼澆炕鰱i□韣‥蘆□□□□□狣□□□熒辣|逤□艦□胦□□‥楫孱□|莤蕁□左L□~□討□‥楫飽慼慝莤蕁□嚏慼澆物鮐亡垤□□孤胤滎荂憚荂澆炕慼熨r¥孤胤滎荂憮D□§□諍熒討□c□慦□□§□諍滎嚏慼澆狗N韣¥n糯X狣§□擨□噫狦L褉磨巨恦□□襣□耬□殷熒□□□□□□□□熒□磣□艤□□殷□□□□¥□熒□殷熒□□□□耬□殷熒□□□□¥□□孤胥愧磣□熒□□倷悴□□陽噥﹛撰孛U□譣¥□L褉殷譥□侐u□□亡□c□蕁耬□珥令□□¥悅諍耙臣□□莧□□□熒□磣|L掠鋨艤¥□□珥念□蕁耙倍i□□|□悅垤□□¥孤□□荂槨苞□慦□□‥珨□荂槨迢詳慦□□¥悅諍耙臣□□□□□□□韣□艦莤□□殷□□□□□|□□悅垤□□‥珨□工踤□¥□匡□□□§訌討□□□c謹□□□□¥悅左□左□□c□尪□熒尪□□□□辣¥楚慼慼慼慼慼慼暱縑撩滔縈D悅諍耙臣|內不□□□□|湨左L穌|左□左□媩□尪□熒尨□¥□滎□□□□□|□□□□|全耤熒尪‥□□□□□|全耩□熒尤韣□□□□辣¥楚慼慼慼慼暱縑撩滔鴃慰D□□□臥孤胥□腹慼慼憎滿潑l□□□□愣¥□□□□|全耤熒尪‥□愧□□□|全耩□熒尪□□□□磥踩□|全耩□熒尪|□□□□□滎□□□匣□藎□□□匣|□□苤慼慝內擨稐□□□□□□笲□譣‥□滎□□笲□韣¥□熒□殷熒□□□□¥獵□珵□□墂兣§□L稦□□巢|□惱□集□□□□¥鳧□□□匣□□滎□□□□□□□□□□§□□□□迴□¥鴃慼慼慼慼慼掠□憒□譣§□耦□□□|腦稦□譣§□耦□□□|□芤艩尤|□鎤耬啣□蜀□□倷說慝□□□□□□□¥□該□□□莧□念‥楫□倷悴莦□□苤慾J嚏慼慼澆物鮐□艣□耙□倷說敵央樣鞢慼慼慼慼慼憮U‥滿憧L稦逤□‥鯧□珩□□□□□|全□左L穌§□□□|莦□□鶠慼慼慼慰^§□狨□□□‥□□L□□韣□□訌□□苣|□莨□左L穌¥口§□□□入嚏慼慼澆物鮐□□□辣‥□□□□□訌□□□‥□□□□□晃□□□訌□□□‥□耤熒□□□□訌□□□□□□熒□□□□□□慦恢¥薄撩楚慼慼慼摯R□□□¥□諍胦□討□□□□耤胦□耙□葷□滎襤R□□□§□c□墂□□□□|□□□□□□□阤□熒復□□□|□□耙臧□□□□□□|全□□□□入縑慼慼慼澆物鮈D口¥□□鋨耦□□‥□舐擦□蕁泣‥□□□□襤R□□¥□諍□□□驥荂慝□酈該□漩□□□□□□□§□|□酈莦□□□□□|入襤R□□c□諍□□□嶧討□□□莤□□□□□嶡嚏嬈□諍□□□嶡嚏慰D悅□左□□□縈□c□詳左□□□縈酋□□□物□□□討□嚏慼慼慼慼撥\磧討□嚏慰D釩□□懣§□c□□□縈□§儐□□巢c□□□滌Q□嚏慼掛炕慼慼慼慝全□□□□□|全□□□□內討□嚏熨r¥□陑_部糯□□卡苣|□□□□﹛慼慼慼慼潛洁慼慼慼澗懁詳莩□□□念□□□□逤H鋨寶滎□鰥姤鋦董|莨珩□□□□□|亡□□□苤慼慼樅_芧□¥□□□陰央慼暱W□熒□□倷迭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槨韜雄珨N□□□□倷陛慼慼慼J□§摨□□‥□辣‥臥□□□尪c溘嫄恁慼慼暮K□§□□□警□墾董¥□□□□|□□□□□□□鋦□‥□胚□□□□K垥薄慰D蕈哄瑩芩C□c□該踦□‥□胚□□H珵薄慝入□□□‥□辨臥□倷勘捸薄慼慼慼慼慼鶘亡□□懤沷r¥□倷說慼捷v□捻韣c□葩□□□□□□□□|□□□□韣¥口|葧□□|□□尪§□§擨□狤滎□¥□擤□‥滈奸□董¥□□□□¥姥□□□□□§橋□腦褉□□c鰩□垤轟¥□□□董c□鰤□□¥□□□□□c鰨臥□□□□□□□□§□襆□□|全耙姥□□□□□‥□鰥□□漶慼慼慼情敵陛慼慝入□橋□腦穌|麥□□□|□□鰨左葦葦迴閏入□□董□□□□□□□□□|入□□□¥□□營□|入□荂慼慼慼L□□□□|入□□□c□集□□□鞏狦□□¥□□邪□□莥□陑_覽尥□□□|晃滎□□□韣|□□莨珩□耙□□董□□□□諍□□|兩□□□□犖莦詳□□§□蕁嗯l□□□韣¥口c□□□令臧麧□憧□捻□尪§□¥鍧□莤□□□□§泌□珧橋□□§復□寶熒□|全□珨勞□珣|□□莦□寶鋩□麧□□□‥□□□葷□螢□讓□□□□|亡薩珣§□鍧□莨□珧麥□□□|□□莦□珧□□□□韣□□薄慼慼L墂□□泌□|諍□磥□倷說熨r¥□倷說憮U§□艦莥□倷瓷慼摯R□□□匣□□訌□□□□耙□□擰□□|□該硥□□□|□□鰨□姨□攔□董|莥□□擰□□c□□□□□□□阤□韣|漦□□踦□葦穌‥巧□踧□□□□韣§麤□□□□□¥蝥□□阤□¥□怴潠c¥條□□磣¥□麤□□□□|慦烤□¥□□□橧□□葨□鋦邐□□□□懧□郩□□□□□□□阤□§□□攔□□熒磻□□c□□藏□§車莥□倷瓷慼慼撒{□珵□匣韣¥□倷瓷慼慼慼慼慝髡□□□□□□蕁□□倷悻D□倷瓷撓牷潛□董‥□□踧□葨□□蕁□□倷悻D□倷瓷撫╮慼慼L□□麥□□□□蕁□□倷悴詳入□倷颯﹛槽f啤滎□□□‥□鬚╮慼瑩陑_耙蝣§□□□□J□□□‥□耦□□倷陛慼慼慼J□□□□|詳□擰□□¥薄播╮慼慼慼敵_□□撥磨□§□諢□珧□□□兣|□迴纂慼慼情慼澆矽N□詫□獵□□|迴薄慼情慼播憛慼撓牷慼慝晃譨□□‥□滎荂慼慝葧嶡薄澆物魽梢a復諍□c□□恁歎稅入恁慼峞情唌撬峚D□嶨□韣|□□稐|□壤□□□磧□□|莧□簾□□□詫□|□□蕁磣‥□漦□磥□襦□漧□|入□□殷韣□滎瓖耤潑l蟒閒D□□□□|入□壤□□麥□□□□□□訌□□¥纖□□□□□□□□菠襆ザ□□認□§□□擰□□|全□□□‥□擰□□葷□葦葦連§□□□□|全□□□□□□□□陞□□□□兣‥□□□芊慼撰把p踧□□譣‥□□踧□□□§□□□兣‥□□意踣§□□□□□□□廛□□□‥□□□□¥狨□□橦□□認□□耨撥□□|□鋦內□□□□□簾□¥□鋧□□§□耤□□□§□□□□□|亡□□□□□□陑_噫□鋦□§□□□兣‥□漧□□□蜀□□倷說慼情慼熟傭u□腦□□憧□□□艩怩狤邪□耤峞慾虖逤□□□耬□苤慼槨薄慼慼撢y□|莤I□倷說慼慼慼慝詫□令□□□訌□□葷I□倷說慼慼慼慝詡□□□□□□□J逤JL掠鋧鶠L□K□□|□□詳I|逤H鋨珣|□□詳穌|掠犖犛□I|J犖犛□穌|□□□莣¥□□□□□□□□□鶘□□□沷r¥墾獢瑩倷陛熟牷慼慼滕陛摯□□該□倷悴□磻□□藎□□□□警□莥□倷O□婦□I¥□□藎□|亡□□□沷r¥h砥慼慼瑩芊情澆滿慼慼慼摯R□□□□倷情慼慼澄d兩□嶡□匣§□狦□楂‥耤□訌□□□□□珣□□□婦□勞兣c□嶡□匣韣¥談薄慼慼憬嚐莤苦□滎}□□□竇□腦□□北|諍□□匣c□□蘆□□北|亡□莤韣¥談虧遄瑩陑_耙□耬鶘□□莥□□□鶘逤□□□¥□□□莥□倷執陛慝入□□□窖D薄慼慼慼慼慼慼慰D□□□□□□□□□竇□腦□閏□□物□□稅亡□□□韣§□□□尪尤|□攬舐骨莥□倷迭慼撈G鐐□耙□倷陛慝莥□倷陛敷翃□艦姥□□|□莨□鐠□□籣□□□籩□□籣□□麧□憧□|莤□泌□□詫□|□珩□□□□巧麤熒麤□□|□□耦□□譨廖珘楚慼情撚羸╮慼鶠熟楚慼慼撢y□|莥□倷陛摩砢RL掠□J□□鶔D□□□□獵□|□莥□倷偽鉒珨N□¥□詳莦□□詫麧鶘漧殷葷□|亡萩□□¥□諢□寶熒□□□莥□苤慼慼模鶔D學莥□倷酸u□腦褉□婦□I|□莤□□□學□齥齱憚_§□艩徇□尤‥珩□□M¥□竇□腦穌c□磧□I|晃□□翻¥口|□□竇□腦□間慼撩楚敵u□腦稨鰹§□‥鰣凜t巢□□滿慼慝逤□□閒D霜硫荂慼慰D飽撩溶閏晃熒□鯉韣¥口□□內擤□□□□鯇□鯉韣¥蟒珣暠眸陛潛蘞鵅慼情慼L□鰷□□鰹□□鏃→徑全□□□□‥鰣溢均慼慼熨瓷慼慼慝麥□□鰹□□□□□□|晃滎□鯉韣|全□□□□‥鯇□□□|全□□□¥□懧□□□耙□□□□□□□苤歎_¥□□□警□□§□耬車莤□珣□□活敵u□腦掠苣¥襩狣§□耬車莤□珣¥□□□□譨□□耙□倷情慼敵u□□鶠摩畛{□□滎紇□陑u□§□葧□□兣□□□藏珨□¥□□□□珣□□耦□藏□§笲□□匣¥□該□鶠L□□□□鑭□§□o□□□□兣□艦□□珨□□□糯纂鶠L糨□□韣□耙臨□□□□□□§□□□肣□□□□□癒瑩矷ヨD□纖薩擤芤芨□□□□□□揀□滎禳慼慰D左□□鶔D□鋧□薣|□□□□□齯J□纖薧□捻韣□□竇□腦稨珣□□啥搳鶠L□耙臦□□□□□¥□□□姣|詳□□□‥□□□□¥□□□□|詡□□□¥□□間模魁¥□□擨□□珧□□¥□倷酸u□□‥賈﹛慼摩畛{□□□□韣|□藏寶□□□□‥腹慼潺﹛慼慼慼憫X¥□□□韣|□□寶□糯纂□c□J□珨□□□糯薄鸛入□糯鶔D纖薤芤芨珧□獵□‥腹慼慼潑l□磧□|入□□捻韣‥竇□腦稨珧啥□§□籤韣‥腹模陛潤蝖慼l‥□□珵□□c□鋦塏□|入□啥晬D悅□□阨□譨間模陛騿戮捐徫r|□□□蘺祪陛慼熟芊慼熨r|□竇□腦掠苣§□□磩狣¥□懧□艣§□耬奩狣§□□□□晃苣¥□狣§□楫□□蜀□苣□□腹慼慰D蝦懤譣□耬欽□間慼O□婦□c□□磩□翻|□竇□腦稨□鈞□□¥□倷偉v□稐□□鑰舐傣c□□□‥□□鈞□稐§□蕭□□□□□□□莨竇□腦掠犖L晃韣|諍□懧鈞□□□珥□|內磻□□耦蕭□□韣‥□O□¥硨耨□□‥兼t□S鋨熨r¥O□婦□□|詳□蕭婦□|□腹慼慼瑁r芣|全□鋧□M¥嚏摩蝖樅[窺腹熟匋漶慼情慼慼憬嚐入□□M¥□□豥□□芧婦□□§□巧婦□韣|□滿慼慼摯□邐J韣□犖□□□|□稨□I|莤苦□滎~韣¥□矷撢獺慼L楚敵炕慼潤卷r□□□晃苣§□□狤韣□□□全□古韣□□□□說L諍犖□□□□匭全□¥鎩□□楹U¥□叩狤韣|□□稐¥鎩□□猾l□滓楚摯□邐N□|□墂褉鶔D鎩□該□¥□□慼慰D□□慼慼掠□□蕁□I□蕁□L亡穌§婦□蕁縥瑛C絛婦□□c徇鍤犖I§婦□紈窺憒□□滎ㄐ慼慝晃蕁縥閏□□□愣|晃蕁絛婦□¥嶧□薤□擰驧□□‥□紇憒□|晃蕁絛騰§驩□踦穌□□蕁□□□□□蕁縱□□□K說慼L□□O□□□莧擨耙鎩□□滓楚摯□I|□□滿潟j□¥縑歐k縥□滿I□□□□艤滎□說慼慼慼潰漶慼慼撚恣慼慼l□□□N□I□□ジ□□□□效u□腦掠苣|□莧□滓LM鶔D□蝥翩慼情播IvM□邐I□□疙鴃慼慼摯□苣|莤犖LM鶔D□懥翩慼播╮撲A□I□□降□蕁縥楹U‥艤蕁縩狦蕭□I¥鎩□□慼摯□邐N□|□□□□□韣¥□兢埥q□滎□兢M¥□溝S譧□□□淴P|詫□掠譧□M§□□M禴r¥鎩□滎□楚慼摯□邐N□□滎□說慰D□諢□桲V痳r§嶨巨□梩洧滯D□詣憿慼潑l□嫖鞳撓珧□|該□□Q□穌¥□□M□邐I□□□M鶔D鍥復□褉□M|□邐M□□I□犖縈M鶔DT復□Q□穌|□□M□邐I□□犖縈M鶔D意蛨臦襆□那¥□癒I¥□□□蛣¥□魍□襣§□犖縈M鶠L□□遢槻l□詳媦i□□¥悅襆□□¥□□M鶠L□□飽慼撮h□¥P邧□穌|稦邧□M□□獺I|晃譨□蛨磥コ□‥□□□□該□蛣□□鰤噫□婦□畈鴃播堙慼慝□□□譜狤□¥嫘I邥釧□驤畈窖DP邥釧□□蛣|□莥嫘I邦□□魍□□蛣¥P邦□□魍□□蛣|內j□□¥□□孱□齱慼楚慼慼慼潯jc徇□□臦□攬□¥蝸╮慰D□□婦□K猾l纖□訃□耨□□間慼慼潑l□閒D□說慼慼璃痳r□滎□說慼璃痳r§婦□□□L□□鶘逤□□□§嶨工□嘈哄潑l□間慼慼敷M□□I□犖縈M鶠潑l□腹潺﹛璃淴P□□□□□L邐I□滎□嫖鞳潺﹛璃淴P¥□□諢□M□□邐I□熒辣¥□詳邐M□□□I‥□□□邐I□騏秜j□警□□□桲V間L□捻熒辣|□□□譨□蛨磥ゲ§□□□□鰨□詫蛣‥□□□□釤熒蛣‥□□詳□蛣¥釧□□蛣‥□諢□蛣¥釧□□蛣‥□□□蛦□蛣□騜獺慼慰D瑛C絛婦□□§□□艤蕁縩狦蕭□I¥□猾l□軼□□□閏□□譏滿潺C絛婦□|□□嘈底屆摯□□耙臧□□縣¥悅□□蕁窨縣§婦□蕁縥說慰D□猾l□f□訌婦□□蕁縣|□婦□邧□□□閏內婦□蕁縥□間掠□□諍滎□間澎獢潸v□□□□縣|內婦□蕁縤滎□痳r‥□□薩□鶠L□□牁飽慾u愣‥□溺菴@工憤滎愣¥恣痺恁潑l愣|K鍤楫間情慼說潑l憒那¥鍤楫蜂C□|□□M□邐I§□□鍤楫麂漏邐M□□I¥□□□鍣□□□蕁縱□□□K說慝□吧□□M鶔D憤滎□間情慼慼慼j鶠慼慼獺慼N□□蜀□□□婦□□婦□K說慼槨韜峞摯□K攦l□壕D□詳M□邐I‥□漧□□h□□婦□婦□K閏□諍犖N□I¥□譨□瀦LN□ゲ§訌讓怦□LN□滎□嚏L□□□□墂□□L邐I¥口□□□諍犖N□I§□¥鍥兢埥q¥T兢M¥O誑炕慼澆□閏入□□I‥竇□腦□說慼N□□□□北□芤哧楚慼慼撓堌N□□□匡□M鶔D□□□□北‥竇□腦□說慼敷I‥□鎣□北c□□□腦穌‥□漧□□萩□□犖穌|入□□O□婦□邐Ic□□O□婦□邐I‥□踦□□腦穌|入獵□邐Ic□□□北¥□□蜀□苣|□莥□□□北¥獵□□□□□獵□‥攔□竇□腦□滿摯□邐I□□□膦莣|入□□揀¥獵不姦漦□□□耙臥憒□□炕憔礨內□□□□□□磻耙臦□§□□□□§□□□G□□□□□□□|□□□□|內□□□G§齱槨韜矷摩蝖摩牷慼慼慼慼L□苧□□□苤慼慰D□懦□□□耦莥□□古□□□□恁慾魽歎_¥鍥□□古□□|莧□□籥晢|入古□n□韣□□□□木□§□□莥□恁慾魽歎_¥□懧□□□耦莩□朣□□莨□萣□□□□□□□□豦韣|晃□姥慼潮耦D悅該粵苣§鼨耨□□¥蝧軌□□□竇□腦□說慼摯□□□□北|□□□苣¥□□萣¥□懧□□□耦莨□螢□□□□□北□□垣恣慼慼憮U|莦□□狊S□¥蝧車莤□□|□襦莤□□¥蝦□譣‥竇□腦□間L耤□宧啣|兩□□□北§□□□‥□耙□稨□□I‥□耙□N□□穌|□鎣□□北□□□稨□O□K踦穌|兩□□□北|□Ⅷ蝖慼慼慼潮獺慼掠P□粵芨□檸c楥嬤□|該□□鋤悢D□□鋨臩□□|內便□詳□□□韣|□□耬黥□粵芨□橤韣|□□耙嫥□粵芨□橤韣‥□□□□□□□□□‥□□□□檸‥臦噦□□牣|全耨□□|□□訐□粥鍥□□□橤韣□□K擦諢□□韣‥艦□□湨□□□□c□萩□復晃韣¥衝臥g□□□北|□□□□□#□□□□驤□峗全艦□□□沷rc楥諤□‥□□奧檣□□□□峞L耙□鋦□□詳□□¥□□□|□耬□鶠L□葥□□苣|□詫□□□□□□§□□艩怩狤邪□耤峞慾蛁D鍥□□□擣|莤耤陽□□□莦漦□□□|□□察□|亡□□邪¥蓿均慼憮r□耤陞□□□陰□□楫虮W□¥娃噹脯※~□‥□陞□§□□□□‥□陰□□□莧□□‥□虮W□§□□サ諍阤阤□§□□栝﹛暱W□|亡□□□沷r¥h肺融u□腦褉□芊情慼慼迭慼鶠L□□磨□□□¥y藩獺慝入□□□§□□□□殷芥□□□舉□□□|□□□□□□□□竇□腦□像A□□□□□竇□腦□飽慼牖□磣|入□□□□莧□□□□徇□尤|漦□□□¥□□□季|入□□□¥薄澎ㄐ慼慼慼慰D炕慼慼慰D活慼慼慝入□□洁慼慰D悅□□滎□□□磧□□□¥縑慼慼慼慼慼慼慼鶠潦﹛慼滿撳捸慼慼慼撢荂慼癒潠獺慼慼慼慰D□□ヾ牖痋慼慼慼慼播鮈D鴃慼模擣□□□□□趣|湧□舉□癒情慼潠U□¥勳z□□舉□□□□蝥□狣□楫銦慾虖□□□窨□c□□□□□|逤□□□□□墂籦□‥恩□□莣|兩□□□¥鴃慼憧j□□□□□朣¥□莨□□鋤□|詳晃□□¥鴃慼潤C□□‥窺□□□§騿撓聵詳晃□□韥□懦□艣□耦莤□察□□□漦葦□苣|□□□ョ潠獺慼瑩峞戮捐堶U§吤□察□‥□葥□□□|□艨□□鋤□韣|□譥□□□□¥□懧□□§□耦莥□□□□□□□□□□□□苣¥□舐□艨瀨磧□¥鍥□□□□¥蝤□間慼慝□婦莨殷□¥惱溘隉慼慼慼慼摹_□□□□□|麧□□□¥□嶢□韣¥蝤□□□□□‥耩□□□|該□□□c□萬□□|入□□□¥縑慼軼□□訐□粵芥□芤鋤□|入□□□¥癒敷搳慼慼慼慝□□□韣¥□武□□|邐□□‥□熒楂□□□芨□¥□磨□檸¥禳慼樅Z□□□□□¥□□□芣¥衝炕慼慼慼慼慼慼敷荎D□武□□|籤□□□§□□□難|入□□芣□J莤□□□□□□□芤拵_□認□|□苦莤□討磣|□諢磨□□邐蕭□韣¥□鍤芤□□□莤□□I□□粣‥巨磨□譨瀨墂湤聵□瀩□漥蝥□粵芣|營□□□¥□□□□§□□□□鶧□□□□艤□□□□□□瀣|入□□□□麤韣¥癒慼撚╮慰D□□□□□‥□蘭陛慼L□蝥□粵芧□□隴r§□蝥□□鶧□□□□鍤□訃|全□□鶧□□|逢殷噫卡□□¥□鍧□□癒梆插慼慼慼慼甕□□稐□□□艤□¥蝤□認□§□□□□□J莤□粣§□□□訐□磨□□‥□蘭陛慼情撥炕潛滿撓f芣‥□□□□膣|□耙賢□譣¥蝤□|□磣¥W□¥□□艣‥□□□□□□□噫卡□‥殷噫卡□¥□芩狤韣c□□□□□§□□□舐□艩□□□□|□□□諦□□狣□耤□|□警莤□癒潦﹛癒慼慼瞽D蝤□﹛憚獢情慼檬□□□麤苦莩□癒I□□□鑒A鶔D蝤楫□□□瞽D□□孥□□□甕漥蝥□□□阤珵狣|□□□阤□奧□阣|兩□孥□湩□胥□部糯□□|內獎艤□甕懤□□蘭陛慼慰D□□糯孥□c□獺殤憛慝晃□□蘭陛慼槨薄慼慼犛祏r耩□磣|兩獧鎢□磩狤韣¥鴃撰鸄滿慝□硐黨□¥}□□□瀨磣|湨□工□|兩□獨窖D□懧□□¥鍥襣¥V唚¥襤警□□‥耤□□□耨滈□□匣□□瀦孥□□艨瀧l□□¥□瀧檥耤慼潠]堊□¥□□藏滈□|□□□諦綏諦□□|□擦□□□¥蝤□瀦籣¥S艨瀦穌‥瀦籤譣¥蝤耨滈□□匣‥滈z□警□□|□□學□|□□獢慰D□墂亡□¥□□□譣¥您□□□‥瀧□□□□竇□‥□麥W□□邐□¥□□擤□‥□□□耬□撥鰹□部□□□泌□□|諍□□□□□譣§□珥□□荂慼慝內復□□獢慝□磥□藏□|□磨□‥滈x噫攬孱□¥□藏□‥滈y□孥□|□□□匣§□該□磥□□亡□§□□內□¥m蘆□□鋨稐c□□□□匣韣|□□稐|□□□□□瀧鶔D獵□孥□□匣□□諢窺詬藥d□□|全耦□磥□匣|□□稐‥滈z□譣|□□□滈膩□|□磥□匣c□□滈蛾陛慼慼慼潠]□牣|□□□□|入□□磥□匣c楥諤□□□□□□□□詫□□鋦□|□譧□□‥□艤陡□□潧□□□□滎□§□□便□匣‥墂詫檥擗蛂L□□□擇□□□□磨□瀣cK□□□¥□□□耤慼慼慼憤K□匣‥滈z孥□□‥滈□⑸r‥□□□□‥□滎□□ゝD您□□□|麥姥□□□□□¥愨磥□磩□□季§武□□§□葧□□□荂慰D憒□鋦孤□犖嗤□|全耨滈z孥□韣¥蠟揩狣‥瀦□□□□瀣‥瀧□□孥讒r菱珵□|□□□磻鋧□§□珥□擤□□學□滎□□□|薩□□孥□□籣|□□莥□怴潤刻|禴r‥滈}陳l□□苣□芤党Ez籣□□諢瀦穌¥談豭E硥□□□□瀨□譣¥戣瀤□阣§l□奧□□邥W□□§□惱扤□咦□戰那¥□□熒尪¥T紇W□□§□鋧□溣¥口¥嶢□□村渽□§□¥嶢□姦□□□¥□□□□□□□擣¥禳慼撰齱慝□邥□溣|□□稐§l□□□訃□耦□□□□□□□M□剝襬l□|□詳姨磨□□|□癒撬峞潑l纏蝖慼潑l趨墅琚慼慝詳亡□□‥□I□檥襬l□□¥趨墅琚慼慝詳內□□□□滈z□□|全耨瀩陳l□□|□□耦□□□□|□襬l□氶慼慰D襬l□吽慼慝□□稐c陳l□□莤□□婦□□兣|逤□□□楥諤□§l□□□菕慼情摹z溣c□□莤□□葷□¥□□|□□□溤騔蝖毆j|詳全瀤邪|□□□□□□麤□□J□□|□懤犖□|犅耩陳l□莣‥□艦莤韣□□□擦□滎□|□擦□□陳l□□|□擦□陳l□□韣‥滈y遛s□胖□□芨瀧l□□|詳稦鸛□鋤□北‥瀦稦□□韣¥綰F肣|該嶡噂r¥僮D□ヾ掠謘潼W□¥□遛s□檦肣|□該憿慝□□稐‥滈y遛s□胖□§軒□韣§檦胖□c□□□襣‥□鍥兢甡峚D遛s□肣c□□痳r|逤□□□狨□□□V□□滈襦□窺□□|亡□□□莧檦膚韣|□□稐¥僮F檦胖□|□該瑹趨迫D簾姦□垣§□遛s□肣|麥□□□§□□□鞘□¥□□貊廲A□耙臨□□譣§□□□滈□|毦肩□禠迭桶F胖□□檥晥洁慼潤F肣§□晦兩□滈w‥滈{l□魽撲∮洁撚s□□□□芤耨滈耤慼潘欂l韣‥□□窺□c□磨□□¥□□窺□□¥鍬均掠謘慼璃o¥□□窺□¥口□□晃□莥□□□檸§□¥哄慼撓f芩□□□□□蝧□耨□|□□認苣§軋吤韣|□□瀧□□□□|入□秦湤蘪c§□艤□碤□□瀣§嶧便蝥S□□‥□苧□□□□□譣¥蝧鑰鍥□¥T□□□|漦葦□U□恁慼慼捷x芩尤§嶢□□那¥□愧□□c□□□□□□□獎□|□峞憎滿慼潸r□□|詳入□艣□□□芨□§鑰鍧□□□J莤□□□□□□§鈐芧□艣‥竇□腦□歲∮洁蘭陛慼捷x芧□□¥口§鈞□□譣□□內鎢竇□腦□滿摯□邐I§□c□□鶧□□□鋤□□□鶧□韣c楥諤□□□□瀧□婦□□□瑁v兣□□□蘭陛慝□莦□□|詫鶧□□奧□陞□□□|□麤□吽慼摯央慰D□鶧□□□奧□阣¥□奧□阣‥賢□□□¥□□陰□c□□□□奧□陰□¥鍤艤□辣□□□V□耨□□□□苤慝詫□□吤□察□|碨耤□□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慝全耙□苤慼潺C□籧□|碤□□□□c□□諢慝晃蕁□籧鶠捫壔屆慼憮U§□□□□□□□□□□□怩狤邪□耤峞慾虖逤□□□□苤慼憚耤慼慼樅[□□□□莨□□¥嚏慼慼慼慼慼慼撕謘潺C□籦□|□□莨□□□□□□§□□察□兣□□莦呦□□□該□察□|亡慦烤□c□□悅詫訌討□□§□蕁□□□□□□蕁□鍤□□□□□□□祥狨□|入□□□□¥癒慼憎腹L□鍥□□□¥□□□稐|莨窨□‥窨□□萣¥癒慼慼慝亡□□邪¥鴃慼潑嚝痋瑩苤撚╮慼嬈□□□□□|入□鼨□□‥□□葷□鋨□□□□□|亡□□韣□□徇□尤¥□□□‥艨□□鋤□韣¥□□□□§騿慼慼熨r¥口□□亡□□□□□□§□□□□□□鋧□□□|入□艤邪¥口□□亡□□□□□□§□¥意□□□|□邐□□¥□□悅該□□珵ョL□□□□|詳入□濫□□□□¥□擤譨□□薩攬□□若□鋦那§□□耤□□耬□□□囹□□□釤□□□□窨馨□□□艨竇掠□鐐¥□□□□便嶨鐓連□□□禲慼慼憧y閒D□□□獺慼敵g□耙臦儈□□□□犖儈□¥瑾□□□□M鄣□□□□□□晨□□¥□□□□¥□耨q□□□□兣‥□□□橧□□□□□□□□□□耬□□□□□□產□□□□艩卡□□鐐¥□□□卡□□L鐐□□□鞢慼樊l□□¥孱溦□□莧□□□□□胦□□□□□閒D嫩擰畝□卡□□□□便孥諧□犖□□□□□□□□e噫□□¥□□□陡□羈閒D□耬□□□□□橧□□□間怜P□譏□□稐□□磨□□□|□滿潠禳慼慼撓f芨□硐□□¥嫥□粵蘆□蝖慼慰D□□□祧□□□□c□□左□□□□懤譨□□□□□□□□¥□該□鍥□耬□譣§□耬□□□□□□□皰□|□□□□□耙□□□□□□□□□苤慼慼撥炕慼慼慼慰D□□□□□殤□□□□苤聝D□□齤□□□□□葦□□□□毧鶘該蝦銚D□戣窺詣‥麥T□□□□□□¥鴃澗苤慼慼慼撕謘慼慼慼慼撓均慼慼慼慝全耦□□□□詣¥談獺樅p□□察□□□須疝\□□墂□□□|亡該□□|□□□□¥□□呧□¥□□窺詣□□□謊□|晃□□□□耤鶠慝詫□□銚D□矷牖痎全耤鶠慰D□□□苣|詫□艦銔□警□□□耬□n憤□□□□□苣¥□□□□□莥□□¥鍤譥蝨耬□□嶠□漧□籧龤慼慼戚y楫憤□¥鍧□□警□□|□□□艣¥蝤□□稐¥S□□□稐|亡□□訃□艤譥蝤稐|漧灒C□¥□□s鶠情慼慼摩禳慼慼慰D□□□ョ情熟間撮□□ヨD□奧□阣|□□□□稐¥鍧□□□莤□□□癒慼慼須檬□竇s□¥□□癒L□楫□§□□□ョL□鍤□譏秤臐情慼瞽D□□糯孥□¥奧□陞□‥□□□癒憮E□糯□□¥嬤案_艤□左□□鶘□鋤艤□□耨□□□□□□□□ヨD□□□□ヤ入奧□陞□韣□□□粵苣¥襆藥憤□¥肺艘痍U|□□籐邪¥□莥□□¥哄敵z□‥□□□□□韣□□莨□怦□□|入哄敵z□□□□□□□□□兣¥哄慼慼熨r¥翩慼慼慼慰D峙擢喀V¥□□□□¥倣x糯狣|□詫□螢鋩□□□懧□□韣§□□嶠□縈籦□□|該蝥□芧鶧□螢韣c□□□□|諢磨□□□□□□|逢□籦□蕁□□苣|諢磨□□□□□□c粻□粵苣§轤□□邪□若□□□莥□□譣c粻□□餤芤楫憤□韣‥□□□□|莤楫憤□□軌艦□□|逢□籤苣¥襆藦□□|逢□籦□□□愨□□¥□□¥慼熨r¥愨□‥□□□c□□□□□蘆莨鞏□□□莩□□§矷慼慼憮U§□□□□□□耦□□□譨鞏□□□漥□□□譨鞏□□蘆莤□□譨左□迴ヾ慼慼樅v漥□□譨巨□□□|碨□□□□□□滎□□鼣¥您吧譏□韣§嶢□荂慼嬈□□□□□□耤□□□□□□□□□‥□□□□□□耬□□□□□□□稐¥□□□□□□耤□□□‥□荂慼慼慼慼熱荂慼L□□間慼慼情撙禜p□¥□□□□c鍤□□□¥□□□□□□□□□c□□□岷Dョ潭□韣§辦邥□□苣§□□□□□嬣|逤□□□嬨□□耦□□□□萣|詳全□嬣□□蘆莧□聤□驤□□愣|兩□□□□□□邪¥縑敷鯔纂慰D□□□□□殣¥蝨□□牣□□□□邪□□卡□□朣|詳全緊殦嬣|□□□□峗□莥諨□□萣|詳全緊殣□□□舉□‥紮□矷慼慝亡□□□□|詳兩§殣□□耙□□苣§□□銵慰D□懧□□□耦□□ヤ□粨檨g苣§欈ke□§□□芊慼慰D蝦□□□c鍤□粵苣|□□□□‥□□□□¥□□豦韣|晃□□鎊a鶠捫魽撓鴃憮U§□楫□銔□莦偩□¥□懧□□□耦莥□洁慼潑鞳慼慼潺C□□□邥□□苣|莥□□p橨左耤□間熟楚撰D苣¥□□□□□□偩□¥□奧處□苣¥□怴慼慼慼樊^□¥鴃慼慼慼慼慰D蝤耙□□偩□|□□偩□韣¥□□偩□耙□□□偩□□湣¥蝤譣□蜀□僥□□姥□□□□耬亥□□□亡僥劍¥噬撕恣樅_□□□□□□□僥□莤□□偩□‥□臨集□□¥蝦□迭慼瑩芊慼慼撙|□□陡□□k□陡□□芊L□葷苤瑩芊瑩洁樅禕芊摯~□□k|□諍滎p□k¥o□迴l韣¥m□胥□l□□¥□m膩□¥戣□擦那□□□□□¥m□藎□|□□麥□□p¥纂澆禲慼慼憐諢撬蕩恁慰D□□□□|亡臧□□□¥□l蹣|□□□□c□鐓薧□□□¥恣慼敵窗慼憮E□l蹣¥釤胥□□□□耙□□靨□¥錨*牷瑩l蹣¥m□胤□□耤□胥□□耦蹥□□□□靨□□胦蹥□□□□□□楫□|臍芋慰D恣慼敵窗慰D□U□灥□|□湧□□□□‥鐠櫓□□□□‥□□集麩□蕁□□§□□垥□□□驦嬤韣|邥□□苣§□□銚D蝦虥藦嬤□¥□T粵苣|莤艦孱錘□¥蝦莨□季¥□W□嬤韣‥瀧□尷`□□韣□洁慝漥□嬣|漦禳慰D弤鋨□□韣□□□詳劫趣|入□□韣c□□□粣|□□□□□矷ヤ該□季|嶡□□□|晃□□朣|□□矧□ョ情慼潼W□韣¥巨泥□□|詳□孤韣□□鯊□丑慼芊慼慼閏晃□巨泣§□艦殦涄□奧E□□湤艟D□□□‥臧迼C□□□□娞□飧堀s|入奧D警□¥鍬坎D□□紇Id□□□d□□c□□奧C¥□蜬W□¥□阨□§捸慼敷F□耬□□蕷□□□□□|晃□□芥□若惱□□□|入鍥□窉r§﹛慼慼慼慼戮o□¥□□□□韣‥□耙□胦□□峨□|□□嫦□奧殣¥□□□□朧□帣|晃□□胦□粵芤□韣¥意□□胥□l蹧□¥□□胦□□□□□□胦諍耦帤鋦□§辦□蜀□苣§□□銚D□懦□□□耤□奧處糾¥□□逤□□□邥□蝤苣|逤□□糝□楫□□蝤苣□□□□擣□□□□□□□蝩邇□﹛慼憮U¥□莥□□□□木□¥蝦殦牶D□俍t□奧處糾|□□耙□□邇□|□腹潛橾籠D□諍艦季¥蝦諍□韣c狦諢□韣‥□□□轟|入□蝩狣§□□殦烡邥□蝥□□糨□‥□滿慼慝晃□□那¥□蝥□糝c邇□別□□連|晃蕁□邪§□艦殦牶D鍧□□擣‥□粥□苣□□□□□¥鍧□□擨□§□□蝩邇□□□□擣□□□□□粣¥□漥□芤□擦偩□□□韣‥□粥□蝤苣§□□□□偩□¥鍧□□□嶨磣□□□□□嶡□□¥擂t□□嶧□爣□□□□□嶡□爣¥橫瞗慼慼慼撲虧說慼慼慼慼澆k□ヨD橫瞗慼樅_□該愧泌□□□□□橦該愧泌□韣¥□懦□□□耙□貂偩□□□蝩舐齤□苣§□攬□□|□擤鋦湣‥□□□偩□¥蝤譣¥鍤□□蝣|□□邇□□□邇□□□攬□□□蝩狤□□芥□¥翩撢漶慼憔f□□□蝩狤□□f□□□蝩狤警□艣|□嶡恁獎h□□擨□§□□□韣§□嶠□漦□□苣|□□□□|詳入粵苣§吥□恁慝□□□譣|捥□令□¥□□逤□|□捥□念¥蝩徇□□¥惱楚慼嬈□n邦□k別□|□□o急瓦捥□念‥□莥□□‥臥嶡□□楫□艤□¥層□□□季¥□傣|捥□殮纂慼敷Fc□楫□□□□□磣□□復□□¥活慼慼慰D□捥□念□楫□楫□□|宨□滎□m擤□c□□鎣□¥□□□□□□□¥蝩徇□邪‥□若□□§□□□□¥鶦□□瑾楫□□鐐□耨鐓□耨磥□邪□楫□□磩□□軥□帤楫□艣|□□□擤□|□耩輊悢D□□憤□‥□蝩狨□那¥□礡敷硊炕熟楚慼勗f譥蝩徇□芣¥鍥T婧c□□綸□¥□□嫨□‥□□□□¥鶦□□瑾楫□□磣¥□□耩□¥□軥鶨墂□楫□艣¥□□□帥□□□□□□□楫□楫□‥耬□楫□楫□□□§□□□鏷耙臨□□¥□蝩舐唌慼慼慼慼情樣鞢慼慼慼慼熨r|□耤楫□楫□□□譥□□耦≦□□□□□□|□譥□o□□□□§□□□韣|□□耙詣¥□□□滎□□|□□□楫□楫□韣|漦□□□□□瞗慼撫ョ瑩n□‥楫□□□‥□□炡_z□舉揥□□□‥楚慼慼慼L□□艤阤譥□陰p□□□學□n□□滎悅漦□□捻耤陽噤譨□郛h□部糯□擣□□□擤噫□□耤陞擰亨□□|入□□郛h□□□揥□漥□¥□□□|漧擦籦□|□□□□¥悅□□□§揥□漥□c□詳□辣□□ザ□□□□□□□‥竇□□□|ザ□□□|詳入粵苣§吥蝥恁慝□□耦漦□□□□學□n□□|□該□陽噤譨□□橤艩迥□居□□□□學□n□□□虥□□|全耦□□□□□□□□□阤譥學□n□¥﹛潠蟾W譥□尥□陽□迴職ョ瑩n□□覤滎╮潰檉r¥悅慦烤□c□□耙臥呧擨□翣□□慦恢¥□耤耙臦≦詫□踣‥□□攬粣c□□婦□¥□□婦□‥□□察□|□□奩□□□□□¥□鋧□踣□耙臨□耤慼播彘荂慼慼樟V□韣□苤□邇□§□□□北§□□藥□噦□鋤譣¥□懦□□¥蝥蝩狨□嶢□□擣¥剮攬□□□□□□□¥另□珵□□□□□□苣|□攬□ョL□□豨□□楫蝩狩邇□桄B¥□□擦□□怑Uc□藨攬□¥□□□□□□蝩舐齤□苣c¥苤潮B§□□□□艣□耦□噣□□豨□□艨□□|□噤警懥襦□□¥蝨耦□擦營□□珥怴慼撚i溤蕁□鶧□滈{泌撥□¥□□□□¥□蕁□□□□捥□捻苣c□□□籣¥□蕁□□|□□嶢苨豨□‥□□苣□艨□□韣□□耙粵苣¥藥□□□翩慰D蝥藥襆□□□□□齱槳g□捻苣¥藨躪□□□□□耤耬□譣§□蝥藥□¥□芥蝥口¥U噥恁慰D□芥T口|□噦□□洁撬怴慝該鍥□舠愨T□□¥悅詳□□□J□□□西胼l□¥□□恁慰DX□□辣□犖□□□峗該□□嬧□□牷慼摩秫鵅慼慝該□□齱慼澗膬莖楚慼慼撩滿慼峗該□□□□□□□‥□□耤阣|諍芤□□□□□□□□□□□恁慼慼情慼慼慼慝該□懤譥蝨瀨□□□倷悴該□懤譥□陑_藎□婦□珧□‥□□□□|該戣□□□□□□§麧□翻|該□懤譥□苤撲襄珜鍵憛慼L□耨□□|諍蘆□□艦詫□踤耦該踧□‥□耤L□|該□懥纖薩擤芤芤Gc□□□念|該□懤譧□□I□倷陛慼L竇□腦□□翻|該□懤譥□倷說慝詳□藏珧□‥□□□□|該□□□□□芧□¥□□□□□□□□|該□懤警□□□□□毧□‥□苧□□襤□蝩狣‥鯤□蝩徇□f洁慝室滎□閏入襤□邪¥翩潛橾縑慼慼憎滯D□□□□|晃□襤□¥劫□攬□|□□□□□部□□□□¥紇□邥膣c狨簾□□□□□□¥□□□□|□□□鴣|漦□□譣|□嶨h□§□□□□¥蝩舐齤苣¥□噥□□§□□□□□□木□§□□□北□   勝鬘寶窟卷下(之末)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45 無量壽經義疏   No. 1745 [cf. No. 360]   無量壽經義疏上卷   沙門慧遠撰   聖教不同。略要唯二。一聲聞藏。二菩薩藏。教聲聞法。名聲聞藏。教菩薩法。名菩薩藏。聲聞藏中。所教有二。一聲聞聲聞。二緣覺聲聞。聲聞聲聞者。是人先來求聲聞道。常樂觀察四真諦法。成聲聞性。於最後身。值佛為說四真諦法。而得悟道。本聲聞性。今復聞聲而得悟道。是故名為聲聞聲聞。經言為求聲聞者說四諦法。此之謂也。緣覺聲聞者。是人本來求緣覺道。常樂觀察十二因緣。成緣覺性。於最後身。值佛為說十二緣法。而得悟道。本緣覺性。以最後身聞聲悟道。是故號曰緣覺聲聞。經言。為求緣覺者說十二緣。據此為言。成二雖殊。同受小法。並於現在聞聲悟道。是故對斯二人所說。為聲聞藏。菩薩藏中。所立二。一漸。二頓。言漸入者。是人過去曾學大法。中間習小。證得小果。後還入大。從小來。稱之為漸。故經說言。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入是法中。此是漸入。言頓悟者。有諸眾生。久習大乘相應善根。今始見佛。則能入大。大不由小。因之為頓。故經說言。或有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此是頓悟。漸入菩薩。藉淺階遠。頓悟菩薩。一越解大。頓漸雖殊。以其當時受大處一。是頓悟菩薩一越解大。頓漸雖殊。以其當時受大處一。是故對斯二人所說。為菩薩藏。聖教雖眾。不出此二。故龍樹雲。佛滅度後。迦葉阿難。於王捨城。結集法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訶衍。為菩薩藏。地持亦云。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說脩多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以說聲聞所行。為聲聞藏。說菩薩行。為菩薩藏。故知聖教。無出此二。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滿教等。名雖反改。其義不殊。今此經者。二藏之中。菩薩藏收。為根熟人頓教法輪。雲何知頓。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大。故知是頓。已知分者。次釋其名。今言佛說無量壽經者。蓋乃標經部別名也。諸經所以皆首題其名。為示所明法。此經宗顯無量壽佛所行所成。及所攝化。故始舉之。但彼諸經得名不同。或但就法。如涅槃等。或唯就人。如提謂經。太子經等。或單就事。如枯樹經等。或偏就喻。如大雲經。寶篋經等。或有就時。如時非時經。或就處所。如楞伽經。伽耶山頂經等。或人法雙題。如維摩經。勝鬘經等。或事法並舉。如彼方等大集經等。或法喻並彰。如華嚴法華經等。或人法雙舉。如舍利子問疾經等。如是非一。今此經者。就人為名。初列人。凡有四種。一舉說人。如維摩等。二舉問人。如文殊問等。三舉所說之人。如太子經等。四舉所化之人。如須摩提女玉□經等。今此經首。通舉能說及所說人。初言佛者。舉能說人。無量壽佛者。舉所說人。起說不同。凡有五種。如龍樹說。一佛自說。二聖資說。三諸天說。四神仙等說。五變化人說。此經佛說。為簡餘四。是故舉佛。佛者。外國語也。此翻名覺。覺有兩義。一覺察名覺。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此之一義。如涅槃釋。二覺悟名覺。對其智障。無明眠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悟。故名為覺。所對無明。有其二種。一是迷理性結無明。迷覆實性。對除於彼。變妄契真。悟實名覺。二事中無知。迷諸法相。對除於彼。悟解一切善惡無記三聚等法。故名為覺。故持地雲。於義饒益聚。非義饒益聚。非非義饒益聚。平等開覺。故名為佛。義益是善。非義是不善。非非義是無記。於此悉知。故名為覺。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言自覺者。簡異凡夫。導言覺他。別異二乘。覺行窮滿。分異菩薩。是故獨此偏名為佛。口音陳唱。目之為說。無量壽者。是其所說。此經宣說無量壽佛所行所成及所攝化。言所行者。宣說彼佛本所起願。本所修行。言所成者。說今所成法身淨土二種之果。言所攝者。普攝十方有緣眾生。同往彼國。道法化益。名為所攝。又今一切諸菩薩等。學其所行。得彼所成。同其所攝。名所攝矣。此等差別。不可備舉。攝德從人。是故但雲說無量壽。佛名有二種。一通。二別。如來應供等。是其通名。釋迦彌勒無量壽等。是其別稱。別中立名。乃有種種。或從種性。如釋迦佛。迦葉佛等。或從色身。如身尊佛。身上佛等。或從音聲。如妙音佛。妙聲佛等。或從光明。如普光佛等。或從內德。或就譬說。如是非一。此佛從其壽命彰名。壽有真應。真即常住。性同虛空。應壽不定。或長或短。今此所論。是應非真。於應壽中。此佛壽長。凡夫二乘不能測度知其限算。故曰無量。命限稱壽。雲何得知是應非真。如觀世音及大勢至授記經說。無量壽佛壽雖長遠。亦有終盡。彼佛滅後。觀音大勢至次第作佛。故知是應。經者。外國名脩多羅。此翻名綖。聖人言說。能貫諸法。如綖貫華。故名為綖。而言經者。綖能貫華。經能持□。其用相似。故名為經。若依俗訓。經者常也。人別古今。教儀常揩。故名為常。經之與常。何相開顧。將常釋經。釋言經者。是經歷義。凡是一法。經古歷今。恆有不斷。是其常義。故得名常。此經始終。文別無三。序。正。流通。初至對曰願樂欲聞。是其由序。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久遠已下。是其正宗。佛語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已下。是其流通。化必有由。故先明序。由序既興。正陳所說。故次第二辨其正宗。聖者說法。為利群品。說經既竟。嘆勝勸學。付屬傳持。故次第三辨其流通。   序中文義。雖復眾多。義要唯二。一發起序。二證信序。佛將說經。先託時處。神力集眾。起所說宗。名為發起。與說為由。名發起序。證信序者。佛說經竟。阿難稟承。將傳末代。先對眾生。言如是法。我從佛聞。證成可信。名為證信。以此證與傳經為由。名證信序。以何義故立此二序。一序由經二故。經唯是一。何曾有二。經體雖一。約人隨時。故得分二。一如來所說經。二阿難所傳經。如來所說。益在當時。阿難所傳。傳之末代。對此二經。故立兩序。對如來所說。立發起序。對阿難所傳。立證信序。然此二序。更有多義。備如常釋。文中初言如是我聞。是證信序。一時以下。義有兩兼。若取本事起發之義。判屬發起。阿難引來證成可信。名為證信。義既兩兼。不可偏取。證信序中。三門分別。一釋如是我聞有之所由。二明立意。三釋其文。有所由者。何緣經首悉有如是我聞之言。由佛教置。佛何緣教。阿難請故。彼何因請。由彼阿泥樓陀教故。阿泥樓陀何緣故教。由見阿難心憂惱故。阿難比丘何故憂惱。由見如來般涅槃故。佛將滅度。在於雙林先首而臥。是時阿難以佛將滅。悲啼涕泣不能自勝。阿泥樓陀開覺阿難。汝傳法人。何不請佛未來世事。徒悲何益。阿難對曰。我今心沒憂海。知何所問。阿泥樓陀遂教阿難請問四事。一問世尊滅後。諸比丘等以何為師。二問世尊滅後。諸比丘等依何而住。三問惡性比丘。雲何共居。四問一切經首。當置何字。阿難被教。心少惺悟。遂依請佛。佛隨答之。諸比丘等以何為師者。當依波羅提木叉為師。若我住世無異於此。木叉是戒。比丘所學。故說為師。言諸比丘依何而住者。當依四念處住。何謂四念處。所謂比丘依內身修身觀。精懃除世貪愛。如是依外身。內外身。受心法亦如是。是謂比丘所依住處。故經說言。若住四念處。名自境界。不為魔縛。若住五欲。名魔境界。為魔所縛。惡性比丘雲何共居者。梵檀治之。梵檀是其默不共語。若心調伏。為說離有無。言一切經首置何字者。當置如是我聞佛在某方聚。林等六事。由佛教故。一切經首得著如是我聞。此初門竟。次辨立意。佛本何意教置此語。為生物信。如是。雲何得生信也。其如是者。阿難彰己信順佛語。道佛所說如。言佛所說是。令他眾生同己生信。其我聞者。若為生信。阿難自是不足之人。若言此法是己所說。人多輕謗。由言此法從佛聞故。人皆歸信。信有何義。須立此言而生信乎。釋言。信者。入法初門。攝法上首。凡入佛法。要先起信。故華嚴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至珍寶處隨意採取。若人無手。空無所獲。如是入佛法者。有信心手。隨意採取道法之寶。若無信心。空無所得。信有此義。故立如是我聞之言。以生物信。立意如是。此兩門竟。次釋如是我聞之言。其如是者。解有兩義。一約法釋。阿難道佛所說之言。如於諸法。故名為如。說理如理。說事如事。說因如因。說果如果。凡所論者。皆如前事。故名為如。如法之言。是當道理。故名曰是。良以乖法。名為非是。故如法之言。得稱為是。二約人解。阿難道今釋迦所說。如於過去一切佛說。故名為如。故涅槃經雲。如過去佛所說不變。故名如來。乖諸佛說。其言則非。如諸佛說。其言則是。故曰如是。言我聞者。阿難對彼未來眾生。陳己餐說。故曰我聞。聞實是耳。何得雲我。諸根之別。皆我用具。就主以彰。故雲我聞。法中無人。何處有主。而言就主稱說我聞。釋言。法中雖無定主。非無假名綰御。亦得稱我。故涅槃雲。譬如四兵。合以成軍。雖無定主。亦得稱言我軍勇健。我軍勝彼。此亦如是。問曰。阿難得理聖人。以何義故同凡說我。釋言。阿難雖復說我。不同凡夫。雲何不同。說我有三。一見心說我。謂諸凡夫我見未亡。我見心中稱言有我。二慢心說我。謂諸學人。我見雖亡。慢心猶在。我慢心中稱說為我。三世流布我。謂無學聖人。見使久亡。慢使亦盡。隨世流布假名說我。然今阿難結集法時。身居無學。見慢亡除。隨世流布假名說我。故不同凡。問曰。我者假名世諦。無我真諦。真諦是勝。何不就勝。何不就膝。宣說無我。乃從世諦假名說我。化我凡夫法須如是。若不說我。何由可得檦別彼此。令人識知。故須說我。是故乃至諸佛為化。亦常說我。智者不怪。一時已下。義雖兩兼。對前一向證信序故。自下偏就發起以釋。於中有三。一明佛化主。二從與大比丘已下。辨其徒眾。三爾時世尊諸根悅下。如來現化而為發起。阿難啟請。前中一時。舉佛化時。言其佛者。舉佛化人。住王捨等。舉佛化處。言一時者。人有異釋。今正論之。為化之辰。因之為時。於佛一代。化時眾多。簡別餘時。是故言一。一時之言。經中大有。如涅槃說。我於一時在王捨城。與彌勒菩薩共論世諦。我於一時在恆河岸。我於一時在屍首林。此言似彼。佛如前釋。住王捨者。約城通舉。此城古昔多有王住。名王捨城。耆闍崛山。隨處別指。遶王捨城。具有五山。皆有精舍。簡別餘處。是故須言耆闍崛山。此翻名為靈鷲山也。此山多有靈仙居住。故名為靈。亦有鷲鳥居止此山。故名為鷲。又亦名為鷲頭山矣。多有靈鷲居此山頂。名鷲頭山。又此山頂似鷲鳥頭。名鷲頭山。遊化處中。目之為住。法身平等實無棲託。示化在方。故雲住耳。何不就實。乃託化乎。為通化教。故須從化。第二眾中。先列聲聞。後彰菩薩。諸經多爾。何故而然。凡釋有四。一近遠分別。諸聲聞人。多近如來。故明佛後。隨近先列。菩薩之人。多不近佛。為是後列。聲聞何故偏近如來。菩薩不近。解有兩義。一聲聞之人。習道未久。未閑道法。雖得聖果。進止威儀。常順佛教。如律經中。制阿那律不聽與彼女人同宿。制娑伽陀不聽飲酒。制十七童子不聽在於水中戲等。皆是羅漢順佛教制。乃至如來般涅槃。制諸聲聞不聽食完。為是近佛。菩薩之人。久閑道法。不假佛教。故不近佛。二聲聞之人。現蒙佛度。捨凡成聖。荷恩深重。雖得聖果。常隨如來圍侍供養。故多近佛。菩薩之人。雖荷佛恩。化眾生事。隨緣攝化。多不近佛。以彼聲聞多近如來。故先檦列。菩薩不爾。故在後列。此是第一近遠分別。二就威儀形相分別。聲聞人等。執持威儀。形相似佛。世共尊敬。故在先列。菩薩隨化。形儀不定。故在後列。如彼文殊一夏之中。三處安居。即是事也。三就治分別。亦得名為約教分別。如龍樹釋教有二種。一者顯示。二者祕密。依顯示教。羅漢辟支。同佛漏盡。舉佛後。先列聲聞。菩薩隨化。現處諸漏。示為凡夫。世人若聞在羅漢上。人多驚怪。故後列。諸經之中。先列聲聞。多皆據此。若依甚深祕密之教。菩薩德尊。宜在先列。聲聞德劣。須在後列。故華嚴經。先列菩薩。至後祇洹重閣會中。方列聲聞。四多少分別。如涅槃說。一切眾中。少者先列。多者後列。於彼經中。聲聞眾少。故在先列。菩薩眾多。故在後列。此後一義。局在涅槃。餘通眾經。今此且依前之二義。先列聲聞。後彰菩薩。聲聞眾中。文別有四。一檦其眾別。二辨其數。三嘆其德。四列其名。初言與大比丘眾者。檦列其眾。此乃約佛以明其眾。以身兼彼。稱之為與。大者。外國名曰摩訶。義翻有三。一名為眾。如世多人。名為大眾。二名為勝。勝過餘學。於彼九十五種道中。最為勝上。故曰摩訶。三名為大。曠備高德。過餘近學。故名為大。比丘胡語。此翻有五。一名怖魔。初出家時。發心廣大。令魔戰怯。故曰怖魔。如涅槃說。魔雲何怖。魔性妒弊。忌他勝己。見彼勝己。故懷恐怖。又懼其人多化眾生。同出生死。空其境界。故生恐怖。此之一義。就始彰名。二名乞士。既出家已。無所貯畜。乞求自活。故曰乞士。三名淨命。於乞求時。正命乞求。離於邪命。故曰淨命。此之兩義。據中立名。四名淨持戒。既出家已。精持禁戒。無所毀犯。名淨持戒。五名破惡。以持戒故。離犯戒過。故曰破惡。此後兩義。據終立稱。人多名眾萬二千人。辨其數也。共集稱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歎其德也。一切大聖。歎其人高。舉一名餘。故雲一切。鈍根近學不能過故。名之為大。大有二義。一位高名大。如下所列了本際等。皆是究竟無學聖人。過餘近學。故名為大。二德勝名大。此等皆是利根聲聞。成就勝德。故名為大。會正名聖。神通已達。嘆其德勝。所為神異。故名曰神。無壅曰通。通別有六。所謂身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及與漏盡。廣如別章。此應具論。此諸比丘。於小乘中修成畢竟。故曰已達。問曰。阿難於佛在世。身居學地。未得漏盡。雲何得名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釋言。阿難雖居學地。未名大聖神通已達。從多以嘆。是故說言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問曰。阿難德實未周。何須在此眾中列之。釋言。阿難此會請主。須辨列。又復阿難增上利根。雖居學地。而成無量勝妙功德。故曰大聖。於神通中解了畢竟。亦名已達。上來歎德。下列其名。於中初言其名曰者。經家總舉。次別列之。此等皆悉有德可尊。故曰尊者。了本際者。憍陳如是姓。阿若是字。阿之言無。若之言智。證無。成智。故曰無智。無是一切諸法本性。名為本際。於此本際知見明瞭。名了本際。餘者。經中或有曾聞。有不聞者。於彼一萬二千人中。今此且列三十二人。皆如斯等上首者也。總以結歎。下次列其菩薩之眾。於中有四。一標其眾別。二普賢等。列其名字。三具諸菩薩無量德行下。讚嘆其德。四如是之等不可稱下。總辨其數。初中又者。復重之辭。前列聲聞。更明菩薩。故雲又也。與義同前。辨佛兼彼。故雲與耳。言大乘者。舉法別人。乘是行用。行能運通。故名為乘。乘別有三。簡別餘二。餘二不如。是以稱大乘。眾菩薩俱。約法舉人。非一稱眾。菩薩胡語。具則名為菩提薩埵。傳者略之。但雲菩薩。此方翻之。名道眾生。菩提名道。薩埵名眾生。良以此人內心求道。備有道行。以道成人。名道眾生。問曰。聲聞緣覺人等。斯皆求道。並有道行。同以道成。何故獨此名道眾生。釋言。賢聖名有通別。通則義皆。如涅槃說。故彼文雲。須陀洹等亦名菩薩。求索盡智無生智故。亦名為佛。正覺共道不共道故。但今為分賢聖之別。是故偏名大乘眾生以為菩薩。等分賢聖。何故偏名大乘眾生以為菩薩。解有三義。一就願心望果分別。唯此眾生求大菩提。餘悉不求。是故獨此名道眾生。故地論雲。一上決定願菩提。獨言菩薩故。二就解心望理分別。凡夫著有。二乘住無。不會中道。是故不得名道眾生。唯有菩薩。妙捨有無。契會中道。是故其人名道眾生。三就行分別。入佛法中。凡有三種。一教。二義。三者是行。教淺義深。行為最勝。聲聞鈍根。從教為名。聲者是教。餐聲悟解。故曰聲聞。緣覺次勝。就義立因。緣者是義。於緣悟解。故稱緣覺。菩薩最上。就行彰名。以能成就自利利他俱利之道。是故其人名道眾生。故地持雲。聲聞緣覺。但能自度。菩薩不爾。自度度他。故名道勝。以道勝故名道眾生。共集稱俱。次列其名。於中先列賢劫之中成佛菩薩。又賢護下。別餘劫中成佛菩薩。就賢劫中。普賢妙德與慈氏三人別列。妙德文殊。慈氏彌勒。姓慈。故曰慈氏。字阿逸多。此雲無勝。等者。於賢劫之中其餘菩薩。此賢劫中一切菩薩。約時總分。就明餘劫諸菩薩中。隨勝略舉十六正士。又賢護等十六正士。舉初格後。總以檦列。善思議等。就其所等。隨別以列。皆遵普賢大士行者。彰其所習。亦得名為簡下異上。下歎其德。於中分二。第一歎其權實二德。二其所修行清淨已下。歎其自利利他二德。前中有三。一就自分略歎其德。二入佛法下。就其勝進廣歎其德。三具足功德微妙已下。雙以結歎。就初略中。先歎實德。遊步以下。歎其權德。實中。具諸無量行願。修行具足。行。謂六度四攝等行。願。謂無量菩提行願。如華嚴說。此等皆具。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成德圓備。德成無退。故曰安住。有德斯成。故曰一切。功謂功能。諸行皆有利益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名功德。如清冷等。水家之德。故名功德。經說功德。有通有別。通則一切諸行皆是。別則宣說慧行為智。餘戒施等名為功德。今就通矣。德體名法。權中初言。遊步十方。身形無礙。行權方便。化行善巧。隨物所宜。種種異現。名權方便。上來就其自分略歎。下就勝進廣歎其德。於中還初歎其實德。於無量界現成佛下。歎其權德。實中初言。入佛法藏。證會名入。究竟彼岸。彰果畢竟。涅槃彼岸。到名究竟下。歎權中。於無量界現成正覺。總以歎之。此歎勝進。故舉成佛為權德耳。處兜率下。別以顯之。於中具論。應有十相。一昇兜率天。二來下入胎。三住胎中。四者出生。五童子相。六娉妻相。七出家相。八成佛道相。九轉法輪相。十般涅槃相。今此文中。少一住胎。有餘九相。就初相中。處兜率天。身昇兜率。兜率。本是一名。傳之音異。此雲妙足。亦名知足。是欲界中第四天也。何故生此。如涅槃釋。兜率天勝。為是偏生。彼雲何勝。經自釋之。上天闇鈍。下天放逸。彼無此過。故得名勝。又修施戒。得上下天。修施戒定。生兜率天。故彼天勝。問曰。兜率欲界亂地。雲何修定而生彼天。釋言。此非八禪地定。蓋乃欲界思慧心中。修念佛三昧。生彼天中。名依定往生。如地論。無量料簡。不可具論。弘宣正法。口業化也。此初相竟捨彼天宮。降神母胎。第二相也。問曰。何故捨上天樂。為欲使彼閻浮眾生。鹹荷佛恩。生敬重心。故須捨之。是義雲何。由捨天樂。閻浮眾生鹹皆念言。佛捨天樂。來生閻浮慈我等故。生敬重心。問曰。於彼生之中。何故如來偏受胎生。釋言。於彼四生之中。卵生濕生。果報卑劣。故佛不生。化生雖勝。備有多義。故佛不生。如涅槃說。略有八義。一劫初時。眾生化生。爾時眾生其病未發。不假佛化。故佛不出。佛出世時。眾生胎生。為欲增長同生之力。故受胎生。二寄生上族。表彰法勝。故受胎生。三生王種。假之護法。故受胎生。四欲教人敬父母之業。故受胎生。五生上族。為息物慢。故受胎生。六受胎生。為息物謗。是義雲何。若佛化生。人多誹謗。言佛是幻化。非是真實。為息是謗。故不化生。七為留身益於後世。故受胎生。是義雲何。若佛化生。還復化滅。如電光盡。無復遺餘。佛為留於殘身舍利。而益於後。故受胎生。八為同諸佛。故受胎生。三世諸佛。化胎眾生。法受胎。故須同之。具此多義。故受胎生。此第二竟。准餘經論。是中少一住胎之相。通此所少。第三相竟。從右脅下。是其第四出生之相。於中有三。一生處異常。二現行下。所現奇特。三釋梵下。天人敬養。初中從母右脅生者。世人生處。不淨臭弊佛為異之。故右脅生。雖從右脅生。如出雲霧。母身安適。無為無苦。第二所現奇特之中。初先明其身現奇特。舉聲已下。口現奇特。身中有三。一於十方各行七步。示現丈夫奮迅之力。於十方界獨出無畏。二身光普照。令人覺知。三無量下震動大地。使魔怯伏。六種動者。如地經說。所謂動踴振覺吼起。動如車掉。踴如泉誦。亦如釜沸。振謂下。如世空物。振之則下。覺者動勢。令人心覺。乃至空居眾生亦知。吼者發聲。地如麵起。上來明其身相奇特。舉聲已下。口現奇特。自唱尊號。令人歸趣。上來第二所現奇特。第三段中。天人敬養。文顯可知。佛德深重。故使釋梵鹹來奉侍。人天歸仰。第四相竟。示現已下。是其第五童子之相。於中有二。一身具眾伎。謂示算計文藝等事。佛已久知。隨化始學。故曰示現。二博綜下。知解寬廣。博綜道術。知事寬廣。博謂廣博。綜謂綜習。仙通祕術。無不博學。名博綜道術。貫練群籍。知教寬廣。貫謂貫通。練是委練。世俗異典。名為群籍。於此悉知。名貫練群籍。此第五竟。遊於後園。講武試藝。現處宮中色味之間。遊後園下。是其第六娉妻之相。於中初言。遊於後園講武試藝。娉妻前事。如本起說。槃馬筋力。名為講武。共射金鼓。說為試藝。現處宮中色味之間。娉妻後事。佛實離愛。隨化示居。故曰現處。問曰。何故示現此相。先受後捨。彰欲可厭。此第六竟。見老病下。是其第七出家之相。於中六句。合為三對。其六句者。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是第一句。明其所捨。如本起說。出城遊觀。東門見老。南門見病。西門見死。將斯類己。悟身非常。故生厭離。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是第二句。彰其所習。北門見沙門。由見沙門。故求學道。文略不舉。此二一對。服乘白馬。寶冠瓔珞。遣之令還。捨珍妙衣。是第三句。重明所捨。而著法服。是第四句。彰其所受。此二一對。剃除鬚髮。是第五句。重明所捨。端坐樹下。是第六句。明其所作。亦明所修。勤苦六年。先同其邪。行如所應。翻邪學。正道是其所應修學。順而行之。此二一對。此第七竟。現五濁下是其。第八成佛道相。於中隨事。次第有五。一沐湯形垢。二靈禽下。行詣道場。三吉祥下。受草安坐。四奮大下。神力降魔。五得微妙下。現成佛道。初中三句。一居濁剎。示有塵垢。言五濁者。一者命濁。報命短促。二眾生濁。人無善行。三煩惱濁。諸結增上。四者見濁。邪見熾盛。五者劫濁。飢饉疫病刀兵競起。穢土有此。名五濁剎。佛現處中。隨順群生。示有塵垢。二沐金流。金沙河中。沐湯形垢。名沐金流。三天按樹枝。攀之出池。第二段中。靈禽翼從詣道場者。如經中說。五百青雀。隨從佛後。名禽翼從。此皆神鳥。故曰靈禽。佛得道處。名曰道場。如治麥處。名為麥場。治穀之處。說為穀場。如是一切。第三段中。初感吉祥而為徵瑞。其吉祥者。是刈草人。經中亦名為吉安也。安祥義同。佛將成道。感見此人而為徵瑞。知己定當成吉祥果。是故名為吉祥感徵。即以此人。表己所成功果福祚。是故名為表彰功祚。次從受草。佛心哀憐。身從受草。是故名為哀受施草。後敷而坐。依樹得佛。名為佛樹。敷此樹下。跏趺而坐。蓋乃隨人見聞不同。若論菩薩。見佛如來。從金剛際。起金剛坐。上至道場。處之成佛。如涅槃說。凡夫二乘。唯見如來吉安取草。敷而為坐。如此中說。第四段中。初奮大光使魔知之。奮猶放也。次魔來逼試。下佛降之。言以智力者。是降魔德。智謂正智。知邪不從。力謂通力。神力伏魔。亦可慈力。慈心伏魔。皆令降伏。是降魔能。魔羅。胡語。此雲殺者。害人善故。汎論有四。涅槃說八。言其四者。一煩惱魔。謂貪瞋等。能害善法。二者陰魔。謂五陰身。共相摧滅。三者死魔。能壞命根。四者天魔。於彼第六他化天上。別有魔天。好壞他善。四中初一。是生死因。末後天魔。是生死緣。中間陰死。是生死果。此之四種。大小通說。言其八者。前四種上。更加無為四倒之心。於佛真德。常計無常。樂計為苦。我計無我。淨計不淨。以此四種。近壞正解。遠障真德。故名為魔。此後四種。小乘法中。未以為患。不說為魔。大乘為過。故說為魔。通論此八。並須降伏。何故如是。煩惱陰死。無為四倒。妨違自行。故須降伏。伏法不同。彼煩惱魔。小乘多用諦觀降伏。大乘多用空慧降伏。陰魔死魔。小乘多以無餘涅槃而降伏之。得滅捨故。大乘多用常住法身而降伏之。無為四倒。於大因中。正解降伏。於大果中。菩提涅槃真德降伏。天魔一種。妨於自行。亦妨化他。故得降伏。用法不同。自行因中。正智降伏。知邪不從。彼自退散。自行果中。十力降伏。十力牢固。不為魔邪所傾動故。自行如是。化他之中。用法不定。若在因中。自身降魔。利益眾生。多用神通。教他降魔。多用神咒。彼無神力能降伏故。若在果中。自身降魔。利益眾生。多以慈心。於彼憐愍。即便退散。教他降魔。亦用神咒。彼無慈力能降伏故。今此所論。偏降天魔。違其自行。正智降之。違其利他。通力伏之。故雲智力皆令降伏。第五段中。得微妙法成最正覺。正現成佛。理是妙法。由得此法。故成正覺。此第八竟。自下第九轉法輪相。先請後說。釋梵祈勸。請轉法輪。是初請也。二以佛遊步。下因請起說。於中有二。一身口起化。二光明。普照無量土下。身口攝益。前中初言以佛遊步。身業起化。現佛威儀。遊行化物。名佛遊步。佛吼已下。口業起化。於中十句。佛吼而吼一句。是總。一切聖教。是佛所吼。菩薩用之為物吼也。扣法已下八句是別。約喻顯法。於中前四。聞思修證四種法也。扣法鼓者。說聞慧法。益眾生也。嚴鼓誡兵。說教誡人。吹法螺者。說思慧法。利眾生也。吹螺應時。說理應機。執法劍者。說修慧法。益眾生也。劍能破裂。修能斷結。建法幢者。宣說證法。證法高勝。如幢上出。後四是其四無礙智。起說被物。震法雷者。法無礙智化眾生也。天雷一動。卉藝生牙。法音一聞。闡道快成。曜法電者。義無礙智益眾生也。電光一發。有物斯睹。義言一宣。諸義悉見。澍法雨者。辭無礙智化眾生也。以辭宣說。如雲注雨。演法施者。樂說無礙利眾生也。隨人所樂。宣說授與。名演法施。此八是別。常以法音覺諸世間一句。總結。上來第一身口起化。自下第二身口攝益。於中有四。一身業伏魔。令離邪業。二摑裂下。口業破邪。令離煩惱。此二一對。三入國分下。身業受供。生人福善。四欲宣法下。口業說法。令修出道。此二一對初中有四。一放光普照無量佛土。二以神力令一切界六種振動。三由前放光。總攝魔界。令皆歸伏。四由前振動。動魔宮殿。使之懼怖。第二口中。文亦有四。一能摧邪。摑裂邪網。為破邪法。消滅諸見。教斷邪心。此二除見。散諸塵勞。為破欲境。五欲境界。有能塵坌。勞亂眾生。名曰塵勞。說空破遣。目之為散。壞諸欲塹。教捨欲心。愛慾之心。深而難越。故說為塹。教斷名壞。此二除愛。此之四對。合為第一明能摧邪。二嚴護下。明能通正。嚴護法城。遮人譭謗。法能遮防。說之為城。讚善息謗。名嚴名護。開闡法門。聞說正教。總法有通入趣入之義。故名為門。披演令入。名開名闡。三洗濯下。結前第一摧邪之義。見愛煩惱。名為垢污。教除名洗。四顯明下。顯前第二通正之義。顯明清白。光融佛法。顯前文中嚴護法城。除邪顯正。故曰顯明。所顯之法。出離邪謗。名為清白。光揚正法。出於邪妄。故名為光。融治使淨。名融佛法。宣流法化。顯前文中開闡法門。宣流化人。故曰開闡。此初對竟。第三身中。入國分衛。始行乞食。胡言分衛。此雲乞食。獲諸豐膳。因乞得食。貯功德下。受用生福。貯謂積也。貯積多德。名貯功德。現受物供。故名為示。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雲福田。第四口中。欲宣現笑。起說方便。下正說之。於中初言以諸法藥救療三苦。令出生死。苦苦。壞苦。及與行苦。是其三苦。義如別章。此應具論。授法教斷。名法救療。顯現已下。使人入道。於中初言顯現道意。教人發心。顯現菩薩所發道意。使人發矣。無量功德。教人發行。授菩薩下。終令得果。授菩薩記。得果方便。行因剋果。如心記物。故名為記。聖說示人。目之為授。成等正覺。正顯成佛。自下第十般涅槃相。示現滅度。正顯取滅。下彰其益。拯濟無窮。彰益寬廣。消除漏等。彰其益具足。消除諸漏。因其現滅。令人厭有。斷生死因。殖眾德本。因其現滅。使人欣寂。修涅槃因。上來廣嘆權實二德。自下第三雙以結之。具足功德。微妙難量。結前實德。遊諸佛國。普現道教。結前權德。上來其權實二德自下第二歎其自利利他功德。行能益己。名為自利。行能兼潤。說為利他。菩薩所行。要不出此。故讚歎之。於中初略歎。菩薩經典究暢下。廣歎。略中初別。後總結之。別中有四。一自行清淨。二譬如下。化行善巧。先喻後合。喻中初言譬如幻師。喻起化人。現眾異像。為男為女等。喻起化相。本學明等。喻起化德。本學明瞭。喻習化法。學為化本。故名為本。於佛化法。習之委善。名學明耳。在意所為。學成起用。成在於心。故名在意。任意為化。故曰所為。下合顯法。菩薩如是。合前幻師。學一切等。合起化德。學一切法。合本學也。謂學一切化他之法。貫綜縷練。合明瞭也。貫通綜習。知法委審。故曰縷練。所住安諦。合在意也。於所住法。安心審諦。靡不致化。合所為也。靡謂無也。致謂運致。於一切處無不運化。又復致者。是其感致。令一切眾無不感化。無數佛土。皆悉普現。合前化相。合現眾像為男女等。此是第二化行善巧。三未曾下。顯前第一自行清淨。以於所得。未曾憍高而自縱恣。故行清淨。四愍傷下。顯前第二化行善巧。愍傷悲也。心有悲心。愍傷眾生。故能為物種種現化。上來別歎。如是之法。一切具足。總以結之。上來略歎。下廣歎之。於中有四。一依菩薩法修自分行。二無量佛鹹共護下。明依佛法修勝進行。三供養佛下。依前自分廣修成德。四受持如來甚深法下。依前勝進辨修成德。就初段中。先修自利。後起利他。菩薩經典。究暢要妙。是自利也。於菩薩法。窮究通暢。得其宗要。知其妙旨。是故名為究暢要妙。名稱普至導御十方。是利他也。第二段中。亦先自利。如來道化各能宣下。其是利他。就自利中。無量諸佛護。上德攝下。行入佛境。故為諸佛同共護念。護使離惡。念令增善。念佛所住等。下修上順。於中初言佛所住者皆已得住。證行同佛。佛所法住。菩薩同住。亦可諸佛住於如行。菩薩同住。大聖所立而皆已立。教行同佛。大聖是佛。法界諸度。是佛所立。菩薩同立。下利他中。初利他相。通諸法下。明利他德。利他相中。如來道化各能宣佈為菩薩師。教法利人。如來道化各能宣佈。說法同佛。為諸菩薩而作大師。益人同佛。現行佛化。故為菩薩而作大師。以深禪慧開導眾人。證法益物。以深禪慧。化行同佛。禪止慧觀。證行雖眾要不出此。開導眾人。益人同佛。下他德中。明具三種自在之行。故能化物。通諸法性。是智正覺自在行也。謂能通達二諦法性。達眾生相眾生世間自在行也。眾生多死。故曰眾生。眾法成生。亦名眾生。若形若體。種種相狀。一切悉知。明瞭諸國。是器世間自在行也。初句雲通。第二言達。第三說明。語左右耳。此三廣如他經中說。自下第三依前自分廣修成德。於中有四。一攝修方便。二亦無作下。因行成德。三住深定下。次明起修。四超過世間所有已下。因修成德。初中復四。一修自利。二壞裂下。明其利他。三超越下。復明自利。四善立下。重明利他。初段自利。明修教行。第二利他。教人離過。第三自利。明修證行。第四利他。教令修善。故有四別。初自利中。供養諸佛。化現其身猶如電光。明修福行。供養諸佛。興福廣也。化身如電。起行疾也。一念之間。化身遍至。供養諸佛矣善學已下。明修智行。善學無畏。修習智方便。曉了幻化。智行成就。又學無畏。於人不怯。曉了幻化。於法能知簡邪取正。名為善學。達正過邪。所以無畏。以無畏智統攝諸。法故名為網。亦可學此擬用攝人。故說為網。明見諸法離有無性。猶如幻化非有非無。名為曉了幻化法矣。法若定有。不名幻有。法若定無。不名幻無。無法為有。方名幻有。有法為無。方名幻無。無法為有。有則非有。有法為無。無則非無。幻法如是。故取為喻。化亦如是。經說十喻。具舉斯耳。上來自利。是初段竟。下約利他。壞裂魔網。令離邪業。解諸纏縛。令離煩惱。纏謂十纏。無慚。無愧。睡。悔。慳。嫉。掉。恨。忿。及覆。是其十也。纏眾生故。纏縛心故。名之為纏。縛謂四縛。欲縛。有縛。無明縛。見縛。是其四也。欲界諸結。除無明見。名為欲縛。上二界中。一切煩惱。除無明見。名為有縛。三界無明。名無明縛。三界諸見。名為見縛。縛眾生故。繫縛心故。名之為縛。亦可一切諸煩惱結。通名纏縛。菩薩教人斷離。名解。此兩段竟。自下第三重明自利。超越聲聞緣覺之地。所修殊勝。此明所出聲聞名義。汎解有三。一如來所說言教名聲。餐聲悟解。故曰聲聞。二我眾生等。但名無實。故說為聲。如地論說。觀斯之解。義說為聞。三佛所說。大乘法音。名之為聲。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曰聲聞。如法華釋。前二小乘。後一大乘。今論小矣。名義如是。體相如何。分別有二。一聲聞聲聞。二緣覺聲聞。義如上釋。其緣覺者。名義有三。一十二緣法。名之為緣。觀此得覺。故名緣覺。如彼十二因緣經說。二現在世事相因緣。名之為緣。藉斯得悟。故名緣覺。如辟支佛得道經說。三如來藏緣起法界。名之為緣。於中悟迷。故名緣覺。三中前二是其小乘。後一大乘。今論小矣。名義如是。相狀如何。分別有二。一緣覺緣覺。二聲聞緣覺。緣覺緣覺者。是人本來求緣覺道。常樂觀察十二緣法。成緣覺性。於最後身。不值佛世。藉現事緣而得悟道。是故名為緣覺緣覺。聲聞緣覺者。是人本來求聲聞道。成聲聞性。值佛為說四真諦法。得悟初果。以鈍根故。不得漏盡。天上人中。七返受生。於最後身。不值佛世。藉現事緣而得悟道。本聲聞人。於最後身。藉現事緣而得覺故。說之以為聲聞緣覺。此等一切。菩薩悉過。故言超越。得空無相無願三昧。所得淵深。此明所入。眾生及法。悉無自性。故名為空。乃至因緣。相亦不有。說為無相。此離所取。遠離妄想能取之心。故名無類。三昧。胡語。此雲正定。於此三空正住不亂。故名三昧。就此得名。義有多門。廣如別章。此應具論。此三段竟。自下第四重明利他。善立方便。是化他智。方便之義。汎論有四。一進趣方便。如見道前七方便等。進趣向果。故名方便二施造方便。如十波羅蜜中。方便波羅蜜。巧修諸行。故曰方便。三權巧方便。如二智中。方便智等。權巧攝物。故名方便。四集成方便。諸法同體。巧相集成。故曰方便。故地論雲。此法巧成。名為方便。又他經中。說六相門。以為方便。此亦是其集成方便。今此所論。權巧方便。於權巧中。方便有三。一身業方便。權形異現。如觀世音。方便之力。其事雲何。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如是一切。二口業方便。隨化眾生。種種異說。名為方便。如無二乘。權以說之。如是一切。三意業方便。謂方便智。隨化眾生。種種異解。今此所論。是其權中意業方便。善立三業。巧便度物。故曰方便。顯示三下。是化他行。顯示三乘。說三乘因。就大分小。名示三乘。於此中下而現滅度。說小乘果。緣覺名中。聲聞名下。於此二中說有涅槃。名現滅度。此等即是口業方便。上來四段。合為第一攝修所行。自下第二因修成德。於中初明自利功德。宣揚已下。明利他德。初中有四。一所證平等。二具足下。所成眾多。三廣普下。所證深廣。四得佛下。所成殊勝。所證等中。亦無所作。無因可作。亦無所有。無果可有。言不起者。無淨可起。言無滅者。無染可滅。此舉道理。得平等法。約理辨證。名前無作無所有等。為平等法證會名得。所成多中。具足成就無量總持。得陀羅尼。行德多也。如他經說。百千三昧諸根智慧。餘德多也。信進念等。名為諸根。若通論之。一切善法。悉名諸根。如涅槃說。就明所證深廣之中。廣普寂定。所證廣也。一切法中不起妄想。名廣寂定。深入法藏。所證深也。於真法藏能深入矣。所成勝中。得佛如來華嚴三昧。故德勝也。華嚴三昧。如華嚴說。彼一三昧。統攝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上來自利。宣暢一切。利他可知。自下第三重明起修。住深定門悉睹現在無量佛等。修起自利。住深定門。起行所依。無心往來。直以三昧法門力起。故須住定。下明起行。悉睹現在無量諸佛。攝行寬廣。由見多佛。供養生福。受法生智。一念之頃無不周遍。起行速疾。下明利他。濟諸劇難諸閑不閑。扶人離苦。難別有八。三塗為三。人中有四。一盲聾喑亞。二世智辨聰。三佛前佛後。四鬱單越界。天中有一。謂色界中長壽天離。此八難中。三塗為劇。菩薩濟之。人天苦微。名曰諸閑。菩薩勸化。故曰不閑。分別顯等。授人善法。分別顯示真實之際。證法教人。理性真實。得處名際。授人名示。得諸如來辯才智等。教法利物。得諸如來辯才之智。起說之得謂得如來四無礙智解了諸法。入眾言音。起說之解。入謂解也。謂解眾生種種言音。用之起說。開化一切。正明起說。自下第四重明所成。於中初明成就自德。於一切下。成利他德。自中初言超過世間諸所有法。所成殊勝。心常諦等。所成不動。又過世間。明成斷德。謂過分段變易世間一切法也。心常諦住度世之道。明成智德。諦謂安諦。謂常安住真實無為度世之道。下利他中。於一切力物隨意自在。成利他德。由成勝通。於一切物變化隨意。故能利物。名為自在。為諸庶等。起利他用。為諸庶類作不請友。化益方便。庶謂凡庶。類謂品類。不請有二。一宿無道根。仰感菩薩。名為不請。二無現樂欲。不知求聖。名為不請。菩薩於此強為作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正明化益。聲聞捨物。不將眾生以為重擔。菩薩荷負。故用眾生而為重擔。擔別有四。如勝鬘說。此第三竟。自下第四依前勝進辨修成德。於中初先辨其所修。一切善本皆度已下。明其所成。前所修中。初明自利。二興大悲下。明修利他就自利中。受持如來甚深法藏。明修勝解。如來藏性。是佛如來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現已心。故曰受持。護佛種性常使不絕。明修勝行。法界諸度。是佛種性。護使離障。起善無間。名常不絕。不利他中。先法後喻。法中四句。初興悲愍。明起悲心。二演慈辨下。明起慈心。依慈心起說。名演慈辨。教法生解。名授法眼。三杜三趣開善門者。顯前悲益。杜謂塞也。教人離惡。故杜三趣。教人修福。故開善門。四以不請法施黎庶者。顯前慈益。喻中兩句。初如孝子愛敬父母。彰前慈厚。於諸眾生已下。顯上悲深。上明所修。下明所成。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明其所成。度猶到也。涅槃彼岸。行因到之。故因成矣。悉獲佛等。明其果成。有福智。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明得如來福德莊嚴。智慧聖明不可思議者。明得如來智慧莊嚴。智慧深廣情緣莫測。口量不及。名不思議。上來歎德。如是之等不可稱計。是第四段彰其數量。此等悉為影響顯法。故皆來會。為法心同。故來一時。上來第二辨列徒眾。自下第三如來現相而為起發。阿難啟請。於中文六。攝為三對。言文六者。第一如來現相起發。二阿難請問。此為初對。三如來審問汝為自請為受化請。四阿難實答我自請問。此是兩對。五如來讚嘆敕聽許說。六對曰下。阿難奉敕彰已樂聞。此是三對。初中爾時。舉現相時。言世尊者。舉現相人。佛備眾德。為世欽仰。故號世尊。若論胡音。樓伽陀伽。此雲世尊也。諸根悅等。明所現相。諸根悅豫。示現喜相。眼等五根。同現喜相。名之悅豫。姿色清淨。示現喜色。色無慘慼。故曰清淨。言光巍巍。重顯喜色。言顏魏魏。重顯喜相。魏魏是其高勝之貌。佛何故喜。喜有兩義。一念彌陀佛所成行德可慶故喜。二念眾生得益時至。故生歡喜。第二段中。尊者阿難。舉能請人。承佛聖旨。彰所請依。旨謂意旨。此承如來意力如被。故興請問。即從座等。啟請方便而白佛等。正宣諸辭。辭中有三。一申己所見。二唯然下。彰已所念。三何故下。結問所為。初中。先法。次喻。後合。未曾瞻下。怪今異昔。法中還舉向前所現。喻中如鏡影表堛怴C鏡光外照。名為影表。外照之光。明顯鏡內。名為影堙C佛身如是。光明外照所放之表。顯曜佛身。名影表堙C合喻可知。未曾瞻睹殊妙如今。怪今異昔。自下第二彰己所念。於中初言唯然大聖我心念言。總宣己心。唯是專義。彰己專念。故曰唯矣。然謂爾也。彰己心中所念實爾。故曰唯然。啟佛令知。故雲大聖。自宣己心。名我念言。下別顯之。於中初先念佛所得。去來現下。念佛所為。前中五句。相隱難識。且以言之。初句是總。餘四是別。總中初言今日世尊。表別所念。為簡餘佛。故雲今日。下餘句中今日例爾。住奇特者。佛所得法。超出餘人。在世所無。故雲奇特。下四別顯。初句自德。第二利他。第三自德。第四利他。第一第三自德何別。前是涅槃。後是菩提。第二第四利他何別。前者是其利他之行。謂四攝等。後者是其利他之德。所謂十力四無礙等。初中世雄。佛之異名。佛於世間最為雄猛。故曰世雄。住佛住者。涅槃常果。諸佛同住。今日世雄住彼所住。住大涅槃。能起化用。故今念之。第二句中。今日世眼。佛之異稱。能開世人眼。令見正道。故名世眼。住導師行者。四攝法等。是佛導師化人之行。今佛住之。由住此行。今欲導人令入佛法。所以念之。第三句中。今日世英。佛之別號。佛於世間最為英勝。故雲世英。住勝道者。無上菩提。是最勝道。內證真道。是菩提道矣。佛今住之。由住此道。知諸佛德。故今念之。第四句中。今日天尊。是佛異名。天有五種。如涅槃說。一者世天。謂世人王。名為天子。二者生天。謂四王天。乃至非想。三者淨天。謂須陀洹。至辟支佛。四者義天。謂諸菩薩。以解諸法空寂義故。五者第一義天。謂佛如來。解知佛性不空義故。佛於如是五天中上。故曰天尊。行如來德者。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五眼六通四無礙等。是佛功德。遊入名行。由入此德。堪任度物。故今念之。上來一段。念佛所得。下念所為。勝諸如來。是所為也。去來現佛佛佛相念。舉餘類此。得無今佛念諸佛耶。測此念餘。耶者。是其不定之辭。以理測度。未敢專決。是故言耶。何故已下結問所為。何故威神光光乃爾。此初對竟。自下第三如來審問。告曰雲何。是總問也。諸天教汝自以慧見。是別問也。自下第四阿難實答。無天教我。對佛前言。自以所見問斯義矣。此兩對竟。自下第五如來歎問。敕聽許說。於中初先歎其所問。阿難當知如來正覺下。舉佛功德。敕聽許說。歎中初言善哉阿難。所問甚快。是總歎也。善謂好耳。哉是助辭。稱機。當法。合時。名快。發深下別。發深智慧。歎其問智。向前念佛五種功德。名發深智。真妙辯才。歎其問辭。向前歎佛住於五德。名真妙才辯。辯實名真。言巧稱妙。言能辯了。語能才巧。故曰辯才。愍生問義。歎其問心。亦得名為歎問所為。阿難向前舉佛五德而為請問。此之五德。以慧為主。名問慧義。如來已下。歎問利益。於中有四。一如來彰己悲心憐生。佛悲殊勝。餘不能加。不能蓋上。名無蓋悲。亦有經本治為無盡。無蓋是正。不須治改。以此大悲矜哀三界。矜猶憐也。欲。色。無色。是其三界。二所以下。如來彰己。出世為物。所以出興。問以起發。下對顯之。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教法利人。惠以真利。證法益物。理是真實。教人名利。三無量億下。明佛難值。先法。後喻。四今所問下。約對三明問有益。今問多益。總明有益。開化一切。別明益也。上來歎其所問。下舉佛德敕聽許說。於中初先廣舉佛後。述前所歎。阿難諦下。敕聽許說。說己所念。又復前段廣舉佛德。明己能說。後敕聽許說。明己欲說。就前段中。先明果勝。所以者下。辨因顯果。就明果中。初先對上阿難所念。明佛慧勝。以一餐下。對前阿難所見諸根悅豫等事。明佛身勝。明慧勝中。如來正覺。總舉佛智。其智難等。別以顯勝。其智難量。明智深也。窮證涅槃甚深法性。故智難量。明智深也。此則是前住佛所住。難量之智。證法名住。多所導御。明智廣也。此則是前住導師行。慧見無礙。彰智自在。於諸法門知見無礙。此則是前行如來德。無能遏絕。顯其智勝。不為他人之所仰遏絕。顯其勝相。名無遏絕。此則是前住最勝道。下明身勝。以一餐力能住壽等。約化顯實。隨化示受一餐之力能住多劫身無衰損。明佛體常。亦得名為約實顯化。以實常故。隨化現受一餐之力。能住多劫身無衰損。文中初言以一餐之力能住壽命億百千劫。彰命常也。諸根悅等。明身常也。諸根悅豫不以毀損。就上所現諸根悅豫。明其常德。姿色不變。就上所現姿色清淨。明其常命。光顏無異。就上所現光顏魏魏。明其常定。上來就果明佛身慧二種俱勝。下次舉因顯成前果。所以者何。徵問發起。所以如來得此勝慧常身者何。下對釋之。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明其所修成滿故勝。定止。慧觀。此二行主。以是偏舉。餘皆從之。故隱不論。定慧究竟。故名為究。通暢自在。故名為暢。寬廣無邊。稱曰無極。此則是其心自在行。於一切法而得自在。明其所學自在故勝。此則是其法自在行。善入一切界之門。法門之力無所不現。名為自在。上來至此廣舉佛德。述前所歎。阿難諦下敕聽許說。說己所念。謂念西方無量壽佛。諦聽。敕也。為汝。許也。此第五竟。第六阿難奉教聽受。文顯可知。上來序竟。就正宗中。文別有三。一明所行。二阿難白佛法藏比丘為己成佛而取滅下。明其所成。三告阿難其有眾生生彼國者住正定下。明其所攝。此三皆就彌陀佛說。言所行者。彰彼如來本昔所修無量行願。言所成者。彰彼如來現今所得身土之果。言所攝者。彰彼如來現今攝取十方國土無量眾生同往彼國教化利益。此三即是經之大宗。就所行中。初列多佛。明起行緣。時有國王聞佛說下。彰彼法藏依之起行。前中合舉五十四佛。初五十三。一處並舉。末後一佛。法藏親承。一處別舉。就前五十三佛之中。乃往過去不思劫等。彰其時今。定光出等。次第並列。如此諸佛皆悉已過。結前生後。下次列其自在王佛。名世自在。是其別名。如來應等。是其通號。佛德無量。依德施名。名亦無限。經隨一數。略列十種。十中前五。是佛自德。後五利他。就前五中。初二一對。前一道圓。後一滅極。後三一對。初二因圓。後一果極。就初對中。言如來者。彰其道圓。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言應供者。顯其滅極。證滅相應。故名為應。又證滅故。合應供養。故雲應供。就後對中。初二因圓。於中初言等正覺者。其彰解圓。餘經中亦名正遍知也。正者是理。於理窮照。故名遍知。今言等者。是彼遍也。稱理名等。正者還是餘經正也。言其覺者。是彼知也。明行足者。明其行圓。明是證行。證法顯了。故名為明。分別有三。如涅槃說。一菩薩明。所謂般若波羅蜜矣。二諸佛明。所謂佛眼。三無明明。謂十一空。彼非智解。故曰無明。能生智明。故復名明。前二能證。後一所證。又龍樹說。佛具宿命。天眼。漏盡。故曰三明。行是教行。如地持說。止觀名行。又龍樹說。戒定慧等。名之為行。此二圓具。故名為足。言善逝者。明其果極。善名為好。逝稱為去。如來好去。故曰善逝。佛德滿足。更何處去。而言好去。雖無去處。非不能去。如劫盡火。雖無所燒。非不能燒。故得雲去。就後五中。前四是別。後一是總。前四別中。世間解者。是化他智。善解世間。名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及天人師。此之兩號。是他化能。彼無上士調御丈夫。能調物心。自調調他。調御中極。故曰無上。士者。是其人之別稱。此無上士能善方便調伏眾生。名調御丈夫。天人師者。能授與法。能以正法近訓天人。名天人師。六道俱化。天人益多。以是偏舉。佛者。是其化他之德。此翻名覺。自覺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言世尊者。此號是總。佛備眾德。為世欽重。故號世尊。上來明佛之起行緣。下明法藏依之起行。於中初明世間之行。佛告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下。明出世行。地前所行。名為世間。地上出世。世間行中。次第有三。一聞法發心。二出家修道。三詣佛所禮讚發願心。初中。時有國王。舉起行人。聞佛說法心懷悅豫。聞法心喜。尋發道意。正明發心。菩提心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第二段中。棄國捐王。明其所捨。行作沙門。彰其所為。此翻名息。息諸惡故。號曰法藏。列其名諱。高才勇等。辨其性行。才謂才巧。才德過人。故曰高才。志強名勇。心明稱哲。此德孤出。名世超異。第三段中。初詣佛所。次到已敬。稽首。敬也。屈尊接卑。故用表敬。右遶愛也。旋遶不捨。故用表愛。長跪已下。讚歎發願。長跪合掌。興讚方便。以偈頌曰。經家總舉。何故言偈頌。言義妙美。諸讚歎者。多用偈頌。又偈巧約。少字之中。能攝多義。法藏比丘。欲以約言廣收佛德。故以偈頌。下出偈辭。初有七偈。讚歎佛德明其所求。後十三偈。發願求佛。明其能求。前七偈中。初五偈半。正歎佛德。後一偈半。結歎佛德。前正歎中。初兩偈半。歎佛身業。次有半偈。歎佛口業。後兩偈半。歎佛意業。就歎身業中。言光魏魏。歎佛光勝。以為一門。言顏魏魏。嘆佛身勝。復為一門。魏魏之言。已如上釋。復有七句。顯光魏魏。威神無極。光發所依。由佛威德神力無極。故能放光。如是炎明。正舉光體。無與等者。對人顯勝。餘人身光無與齊等。日月摩尼至若聚墨。對事顯勝。此等諸光。若對佛光。皆悉隱弊。猶如聚墨在珂貝邊。下有兩句。顯顏魏魏。如來容顏超世無倫。故顏魏魏。倫謂匹矣。次嘆口業。正覺大音響流十方。下嘆意業。於中初有兩偈之文。嘆佛行德。後之半偈。嘆佛斷德。行是菩提。斷是涅槃。前中初偈。嘆佛德勝。後之一偈。嘆佛德深。勝是教行。深是證行。前嘆勝中。戒聞精進三昧智慧。舉其德體。威光無侶殊勝希有。就德顯勝。威德無侶。他不能齊。殊勝希有。佛德過彼。後歎深中。深諦善念諸佛法海。趣證方便。諦謂審諦。深思諦觀。念佛法海。故能得證。如來藏性。是佛法海。窮深盡奧究其涯底。證行成就。此嘆行德。下嘆斷德。無明是癡。欲者是貪。怒者是瞋。佛斷永無。故斷勝矣。上來別嘆三業功德。自下結嘆。人雄師子神德無量。總以結嘆。功勳廣等。隨別結嘆。功勳廣大。結嘆前口。正覺大音響流十方。故佛化他功德廣大。智慧深妙。結嘆前意。前有多德。偏結其慧。以行主故。深結前深。妙結前勝。光明威等。結嘆前身。上來嘆竟。自下發願求前所嘆。於中初有十偈之文。正起願心。後之三偈。請佛證知。前十偈中。初之五偈。求佛法身。後之五偈。求佛淨土。求法身中。初之一偈。願求佛果。次有兩偈。願求佛因。後之兩偈。校量顯勝。就求果中。願我作佛齊聖法王。求佛自德。過度生死靡不解脫。求利他德。就求因中。初有偈半。求自利行。下有半偈。求利他行。求自利中。初偈舉彼六度之行。佈施調意。是其檀度。修施治慳。名為調意。戒是戒度。忍是忍度。精進進度。三昧禪度。智慧智度。慧勝名上。下對起願。吾誓得佛。起行所趣。普行此願。求因趣向。下求利他。文顯可知。上求求因。自下兩偈。校量顯勝。堅其願心。假令有佛百千億萬。舉其佛寶。無量大聖數如恆沙。舉其僧寶。供養斯等。供前僧寶。斯等諸佛。供前佛寶。不如求下。對願比校。彰其不及。卻猶退也。雖供多聖。不如自己求道不退。故重堅發。經中如此比校大多。不可具說。供養有限。求道之心無齊限故。下求土中。初三偈半。自求淨土。後一偈半。求土攝他。就自求中。初有兩偈。汎舉多土。次有半偈。明己所求。於諸土中。最為第一。後之一偈。顯第一相。前汎舉中。如恆沙等。廣舉多土。光明照等。就彼多土明莊嚴相。光遍此國。明佛如來光明莊嚴。如是精進威神難量。明佛如來神通莊嚴。佛於彼土懃現化事。名為精進。化事眾多。是故名為威神難量。此汎舉竟。令我作佛國第一者。於前所舉諸國土中。諸相莊嚴最為第一。現今所成彌陀國是。下有一偈。顯第一相。其眾奇妙。明眾第一。道場超絕。明處第一。國如泥洹而無等雙。明國第一。亦得名為樂第一也。泥洹涅槃。本是一名。傳之音異。故下文言。彌陀國中。眾生受樂。而次泥洹。上來自求。下有一偈半。求土攝物。我當愍哀度一切者。明己當來成佛道時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悅淨等。明於當來生我國者齊獲勝益。十方來生。生人多也。心悅清淨。歸心純也。已到我等。獲利勝也。上來十偈。正起願心。下有三偈。請佛證知。於此文中。初有半偈。請世自在佛為己作證。次有半偈。更興願心。次有一偈。請十方佛為己作證。下有一偈重起願心。初半偈中。幸猶願也。願佛信我所求不虛。明我當來定必得果。是故請言幸佛信明。佛證不虛。是故言是我真證。其次半偈更興願中。發願於彼所求之事。力勵精勤修習所欲。法身淨土。各願於彼力精所欲。其次一偈。請十方佛作證可知。末後一偈重起願中。結誓自要。故雲假令身止諸苦忍終不悔。上來明其世間之行。下明出世。於中初略。如是修已諸彼佛下。廣明所行。略中有三。初法藏請。如來反答。彰彼先知。不為宣說。二法藏重請如來為說。三法藏聞說。依之奉行。初中先請。後佛反答。請中法藏說此頌已。結前起後。而白佛下。彰彼請辭。我發無上正覺之心。牒前起後。向前偈中求身求土。名發無上正覺之心。心為行本。彰己有本。明堪起行。生彼請也。願佛為我廣說經法。正請宣說。我當修等。彰請所為。所為有三。一是所行。二是所成。三是所攝。我當修行。是其初門。修行法身淨土之因。攝取已下。是第二門。明己所成。身所成土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等。是所成土。於世速成。是所成身。拔生死等。是第三門。明己所攝。攝取眾生。教化令出生死苦本。拔生死者。出生死果。拔懃苦本。離生死因。由因數受生死之苦。故名彼因為勤苦本。下佛返答。饒王佛者。世自在王之別名也。告法藏等。返請之辭。此初段竟。第二段中。初法藏請。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彰己不知。前佛據其自分所修。道言自知。法藏今就勝進所習。言非己境。不相乖違。斯謂此也。弘謂大也。此前所請出世之行。其義大深。非我境界。為是次請唯願廣等。請佛宣說。文中偏求淨土之行。身行略無。我聞此下。彰請所為。下佛為說。知高明志願深廣。知其心大。下佛授法。即為法藏而說經言。總明所說譬如下別。別中初先教其堅心。先喻。後合。於是世已下。正為宣說淨土之法。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善惡。汎說一切諸土之因。國土粗妙。汎宣一切諸土之果。粗猶粗也。說惡說粗。令其捨遠。說善說妙。使其修習。於諸說中隨欲廣教。名應其心願悉現與之。此第二竟。自下第三法藏聞說依法修行。於中初別。法藏比丘攝取下結。別中初先見上所說淨土之果。超發已下。修上所說淨土之因。因中初先更發勝願。其心寂下。依願起行。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世無及者。明修證行。理絕眾相。故無所著。求入名志。證深離相。故世無及。具五劫下。明修教行。於中初明法藏比丘五劫起行。阿難白下。彰彼如來壽命長久。成前法藏於彼佛所五劫修行。阿難先問。後佛答之。彼佛壽命四十二劫。法藏壽命亦應如是。故彼法藏於一身中在彼佛所五劫修行。問曰。若彼得壽多劫。劫盡之時居住何處。而得修行。釋言。餘人見其劫盡。其法藏等。見彼國土安隱不動。故得起修。與法華中。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其義相似。上來別竟。法藏比丘攝取下結。一人具修無量土行。未來還得無量種土。隨人異現。上來略竟。自下第二廣明所修。於中初先廣前大願。時彼比丘於其佛所諸天魔下。廣前所行。就前廣願中。文別有六。一法藏詣佛所彰己行。二如來遣說。三法藏自宣己所發願。四我建下。說已重複立誓自要。五法藏比丘說此頌下。如要相現。六於是法藏具足修下。總以結嘆。就初段中。如是修已。結前生後。詣彼佛等。啟白方便。而白佛等。申己所修。我已於前五劫之中。攝取嚴土清淨行矣。第二段中。佛告比丘。汝今可說。正勸宣說。宜知是時。催令速說。發起悅等明說所為。為益諸眾。故須宣說。發起悅可一切大眾。為益凡夫二乘故說。由彼法藏自說已願。令眾同喜願生其國。名發起悅可一切眾矣。菩薩聞下。為益菩薩。由彼法藏自說己願。令諸菩薩學之同發。故雲聞已修行此法滿足大願。聞已修行。起願始也。緣致滿等。願心成也。自下第三法藏比丘自宣己願。唯垂聽察。請佛得說。如我所願當具足說。總許宣說。下正說之。於中合有四十八願。義要唯三。文別有七。義要三者。一攝法身願。二攝淨土願。三攝眾生願。四十八中。十二。十三。及第十七。是攝法身。第三十一。第三十二。是攝淨土。餘四十三。是攝眾生。文別七者。初十一願。為攝眾生。次有兩願。是其第二。為攝法身。次有三願。是其第三。重攝眾生。次有一願。是其一願是第四。重攝法身。次有十三。是其第五。為攝眾生。次有兩願。是其第六。為攝淨土。下有十六是其第七。重攝眾生。就初段中。初有兩願。願生無苦。後之九願。願生得樂。無苦中。初一願願其自國無苦。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不取正覺。不取正覺者。諸願不滿。終不成佛。假設所願不滿得成。誓終可不取。是故說言。設我得佛。國有地獄畜生餓鬼。不取正覺。餘亦如是。言地獄者。地下牢獄。是其苦處。故雲地獄。言餓鬼者。飢渴名餓。恐怯多畏。故名為鬼。言畜生者。此乃從生畜養為名。一切世人或為敢食。或為驅使。畜養此生。故雲畜生。後之一願。願己國中所有眾生命終。不向他國受苦。此之兩願。願生無苦。後九願生得樂之中。初之兩願。願生身樂。後之七願。願生心樂。心中五通各別為一。漏盡分二。故有七願。次有三段文相易知。第五段中。初三願。攝他國眾生。次一願。攝自國眾生。次一還攝他國眾生。後八還攝自國眾生。第六段中。明攝淨土。文顯可知。第七段中。初五攝取他國眾生。三攝取自國眾生。次五還攝他國眾生。次一還攝自國眾生。後二復攝他國眾生。此第三竟。自下第四約前所願立誓自要。於中合有十一偈文。前之十偈。立誓自要。後一請證。就前十中。初三自要。後七順求。前自要中。初偈約佛自德自要。前所發中。求法身願。求淨土願。名超世願。興心名建。得果決定。故雲必至無上道矣。此言順舉。斯願不滿誓不成者。是自要也。後二約就化德自要。於中初偈舉佛法施化益自要。後偈舉佛名聞普周化德自要。靡猶無也。我成佛時名聞十方。有人究竟於我名字無所聞者。不取正覺。就順求中。初偈是略。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舉己善因。下用求果。求無上道。求佛自德。為天人師。求利他德。餘六偈廣。於中初有五偈半文。廣舉佛德。末後半偈。發願求同。前舉德中。初有兩偈。舉佛化德。次有一偈。舉佛自德。次有一偈。復舉化德。後一偈半。重舉自德。就初兩偈化德中。神力演光照無際土。身業化也。消除已下。口業化也。消除三垢。濟度厄難。小乘法教。化斷三毒。名除三垢。開彼慧眼滅昏盲闇。大乘法化。閉塞惡道通善趣門。人天法化。功祚一偈。舉佛自德。功祚成滿。是佛德洪。功果福祚。皆悉成滿。威曜朗等。是佛德用。且舉光用。餘略不論。威曜十方。光之廣也。日月戢輝天光不現。光之勝也佛光映弊。日月攝光。不能外照。名戢重輝。為眾一偈。重舉化德。文顯可知。後一偈半。重明自德。初偈明佛因成得果。供一切佛具眾德本。福因成也。願慧悉滿。智因成也。為三界雄。明因得果。下有半偈。彰用自在。佛無礙智。達無不照。上來一段。廣舉佛德。願我功慧等此勝等。發願求同。功是福因。慧是智因。願我以此福智之力。等佛如來最勝之尊。上來十偈。立誓自要。斯願一偈。請證要瑞。若定剋果。大千應動。空雨妙華。自下第五如要相現。法藏說已。應時地動。應前所要。雨華散上。應後所要。自然已下。出聲記嘆。自下第六總以結嘆。初先結之。超出下嘆。上來明願。下次明行。於中有二。一明修具。二隨生下。明報殊勝。前中復二。一修淨土行。二從不生欲覺已下。修法身行。修土行中。時彼比丘於其佛所大眾之中發此弘誓建此願已。牒前起後。牒前願心。起於後行。龍神夜叉乾闥婆等。是其八部。發此弘誓。牒前所發四十八願而起於後。建斯願已。牒前我建超世願等而起於後。下明起行。一向專志莊嚴妙土。總明起行。所修佛下。別明起行。別中先舉淨土之果。於不可下。對之修因。前舉果中。所修佛國恢廓廣大。明土廣也。超勝獨妙。明土勝也。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明土常也。修因可知。法身行中。初別。後總。別中有四。一離煩惱。二勇猛下。明修善法。三遠離下。明離惡業。四棄國下。明修善法。離煩惱中。初就自行明離煩惱。無有虛下。就利他行明離煩惱。前自行中。文曲有四。第一明離煩惱因緣。二忍力下。明修對治。三無染下。離煩惱體。四三昧下。復明修治。就初段中。先離惑因。不著色等。明離惑緣。前離因中。不生欲覺瞋覺害覺。正明所離。覺有八種。如地持說。一是欲覺。思財思色。二是瞋覺。亦名恚覺。思欲瞋他。三者害覺。亦名惱覺。於他人所念欲加害。四親覺。追憶親緣。五國土覺。念世安危。六不死覺。謂身不死。廣集資生。七族姓覺。念氏族高下。八輕誣覺。念凌他人。此八種中。初三過重。為是偏舉。不起欲想瞋想。重複顯之。不起欲想。名離欲覺。不起瞋想。名離瞋覺。不起害想。名離害覺。亦可前言不生三覺。就始彰離。不起欲想瞋想害想。據終明離。未對境界。預起邪思。名之為覺。對緣生心。說為三想。此皆離之。下離惑緣。不著色聲香味觸等。此初段竟。   無量壽經義疏上(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45 無量壽經義疏   無量壽經義疏下卷   沙門慧遠撰   次明修治忍力成就不計眾苦。能忍違緣。故離三覺不起三想。少欲知足。能忍順緣。故離色聲香味觸等。此兩段竟。次離惑體。無染恚癡。染猶貪也。此三段竟。下復修治。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智慧無礙。觀行勝也。上來四段。合為自利。下就利他明離煩惱。無有虛偽諂曲之心。明離心過。言和顏者。明離身過。愛語先問。明離口過。由無煩惱。故身口意中不起過矣。上來第一明離煩惱。自下第二明其修善。於中有三。一起願心。二恭敬下。依願起行。三住空下。行成入證。初起願中。勇猛精進志願無倦求清白法。自利願也。惠利群生。利他願也。第二行中。先明自利。後明利他。前自利中。恭敬三寶奉事師長。攝行方便。恭敬三寶。攝福方便。奉事師長。攝智方便。以大嚴等。彰行成就。以大嚴者。謂以福智二種莊嚴而自嚴也。具眾行者。隨別以分。謂具檀等一切行也。下明利他。以行教他。故令眾生功德成就。第三證中。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諸法非有。人法無性。名之為空。假人假法。相亦不有。名為無相。於此二中。無有希求願樂之心。名為無願。又離妄想。亦名無願。於此三中。無果可為。名為無作。故維摩雲。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故知無作約果以論。於前三中。無因可生。名雲無起。故維摩雲。雖行無起而起善行。故知無起約因以說。然諸經中說理不定。或說一空。如大品中所說獨空。辨一不多。故名為獨。或說二種。謂二無我。或說三種。空無相無願。或說四種。如維摩說。謂空無作無相無起。又大品說。有法空。無法空。自法空。化法空。亦是四種。別章廣釋。或說五種。如此中說。空無相無願無作無起。備如向釋。或說七空。如大品說。或說九空。如毘曇說。或說十一。如涅槃說。或說十四。如大品說。或說十八。如大品說。或說二十五空。如涅槃說。廣則無量。今據一門。且說五種。於此理法證會名為觀法如化。證法非無此第二竟。自下第三明離惡業。於中初先明其離過。修習善下。彰其攝治。前離過中。遠離粗言。明離口惡。遠離自害害他俱害。明離身惡。下攝治中。修習善語。治前口惡。自利利人。人我俱利。治前身惡。此第三竟。自下第四重明修善。於中初先明其自利。棄國捐王絕去財色。明其所捨。自行六度。彰其所修。下明利他。以前六度教人令行。上來四段。別明身因。無央數劫積功累德。總以結之。上來第一明修具。自下第二彰報殊勝。於中有二。一對上所修淨土之因。明得報勝。即勝依果。二或為長者居士已下。對上所修法身之因。明得報勝。得勝正果。前中初言隨其生處在意所欲無量寶藏自然發應。自得勝財。在猶任也。教化安立住於正道。以財攝他令歸正法。後中初明功德之果。次於一切法而得自在。明智慧果。功德果中。先別。後結。別中有四。一身報尊上。二常以四事供養已下。依身起行。三口氣下。身報微妙。於中三句。文相可知。四手出下。依身起行用。手出供具供養諸佛。上來別竟。如是之等超諸天人。總以結歎。慧果可知。上明所行。自下第二明其所成。謂成法身淨土之果。然此所成。遂前四十八之大願。應別對之。文顯可知。文中有二。一略明所成。二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已下。廣明所成。略中有四。第一阿難就身為問成佛已未。如來具答。二其佛界下。約之明土。三又問下。阿難重複就身為問成來久近。如來具答。四其國自然七寶已下。約之明土。就初段中。阿難先問法藏比丘為已成佛。為未為現。此約三世時別以問。佛答可知。第二段中。直列彼佛國土名號。未辨其相。第三段中。先問後答。文顯可知。第四段中。先明所有。又其國土無須彌下。彰其所無。明所有中。自然寶成。明其體相。恢廓曠蕩。明其量相。悉相雜等。明莊嚴相。明所無中。初先正辨。阿難白下。問答重顯。前正辨中。初無山等。次無四趣。後無四時春秋等別。後重顯中。文別有三。初阿難問。若無須彌。四天王等依何而住。如來反質。二阿難正答。如來約之以顯彼事。三阿難彰己為他故問。非自不知。上來略竟。就下廣中。文別有四。一明佛身。二即約身明其從眾。三明國土。四即約土明其人民。就初段中。應先解釋三佛之義。然後釋文。義如別章。文中初先明佛光相。後顯壽命。前明光中。奇嘆以顯。先別。後結。別中有四。一釋迦自嘆。二其有眾生遇斯光下。明諸眾生見聞利益。三無量壽光顯赫已下。諸聖共嘆。四若有眾生聞其光中下。重明眾生見聞獲益。初中有三。一辨勝過劣。無量壽佛光明第一。二諸佛光明所不及下。舉劣顯勝。佛光實等。隨化故爾。三是故下。嘆顯勝。有十二句。初無量光。無邊。無礙。此之三種。當相以嘆。無量。多也。無邊。廣也。無礙。自在也。無對。炎王。此之兩種。寄顯勝。他光不敵。名無對光。此光勝餘。名炎王光。清淨。歡喜。智慧。不斷。此之四種。當相以歎。離垢稱淨。能令見者心悅。名喜。於法善照。名智慧光。常照不絕。名不斷光。難思。無稱。超日月光。此之三種。寄對顯勝。過世心想。故曰難思。過世言相。名無稱光。過世色相。名超日月。上來第一釋迦自嘆。自下第二見聞獲益。初有遇者三垢消滅。明除障益。此名三毒為三垢耳。身意煖等。明生善益。若在三下。明滅苦益。壽終後下。明得樂益。第三共歎。文顯可知。第四重明獲益之中。初明稱說隨意往生。次為諸聖鹹共嘆譽。後明得佛一切共嘆。上來別嘆。佛言我說無量壽佛光明已下。總以結嘆。上來明光。下明佛壽。文顯可知。上來第一明其佛身。自下第二約身明眾。於中有四。一明其土人壽長遠。如無量壽。二又聲聞下。明其眾多。三神智洞下。彰其德勝。四重顯眾多。且就初會顯其多相。餘不可論。初會聲聞不可稱計。菩薩亦然。當不辨多相。就目連不知以顯。於中初明目連不知。如大海下。借事顯之。佛先立喻反問阿難。次阿難答。下佛約之。彰顯目連所知多少。自下第三明其國土。是中應先解淨土義然後釋文。義如別章。文中汎論。有三莊嚴。一事莊嚴。色香味等五欲精上。二法莊嚴。純論妙法。三人莊嚴。勝善眾生居住其中。今此所明國土勝中。有事莊嚴及法莊嚴。下第四段人民殊勝。是人莊嚴。然彼土中莊嚴妙事。不可具辨。今此文中略舉四事。一明寶樹。二明伎樂。三明講堂宮殿等事。四明寶池。樹中初先汎明諸樹。第二別明道場之樹。三總就之校量顯勝。前汎明中。先列其樹。後明出聲。就列樹中。其國寶樹周滿世界。總以標舉。金銀樹等。明純寶樹。或二寶下。明雜寶樹。所出聲中出五音者。所謂宮商角徵羽等五種音也。第二所明道場樹中。先明樹相。次明出聲。下明眾生見聞獲益。前明樹中。先明量相。一切眾寶自然合成。明其體相。以月光等。明莊嚴相。出聲可知。就明見聞獲益之中。初明六根見聞覺知悉得利益。下明得忍差別不同。彼國天人皆得三忍。總以標舉。慧心安法。名之為忍。忍隨淺深差別為三。次列三名。尋聲悟解。知聲如響。名音響忍。三地已還。捨詮趣實。名柔順忍。四五六地。證實離相。名無生忍。七地已上。下明眾生得忍所由。皆無量壽威神力者。由彼如來現在威力。故獲三忍。本願力等。由其過去本願之力。故獲三忍。本願是總。餘四是別。滿足願者。願心圓備。明瞭願者。求心顯著。堅固願者。緣不能壞。究竟願者。終成不退。以此願故。生彼國者悉得三忍。前明諸樹。次別明其道場之樹。下通就之格量顯勝。偏顯樹中音聲勝矣。文顯可知。上來明樹。自下第二明其伎樂。亦有自然萬種伎樂。總以標舉。又其樂聲無非法等。顯其聲妙。十方界等。彰其聲勝。勝十方界一切音聲。自下第三明其講堂宮殿等事。講堂精舍宮殿樓觀皆七寶成。明其體相。復真珠等。明莊嚴相。自下第四明其池相。於中初先辨其池相。後明出聲。辨池相中。文曲有四。一明量相。彼國諸池。或十由旬。二十三十。乃至縱廣百千由旬。二明水相。具八功德。清。不臭。輕。冷。濡。美。飲時調適。飲已無患。是其八也。清淨。色入。不臭。香入。軟。冷。及濡。此五觸入。美。是味入。飲時調適。飲已無患。此二法入。此八是其水家功能。故名為功。水家之德。故名為德。文中初言八功德水湛然盈滿。總以樹舉。言清淨者。八中淨也。言香潔者。八中香也。味如甘露。八中美也。三黃金下。明諸寶等莊嚴之相。四彼菩薩聲聞入下。彰其資用無礙之相。於中五句。一淺深無礙。二冷煖得中。三釋神除垢。四淨無瑕穢。五迴流相。注遲疾得所。上來明池。下明出聲。於中有四。初演無量自然妙聲。正明出聲。二隨所應下。善應物種種果聞。於中初總。次別。後結。三隨順清淨離欲已下。明能起善。隨順清淨離欲寂滅真實之義。順涅槃也。隨順三寶力無畏等。順菩提也。此前順果。隨順通慧菩薩聲聞所行之道。隨順其因。四無三途下。明能生樂。無三途等。明無苦也。但有自等。明有樂也。是故已下。結嘆顯勝。上來四段。合為第三明其國土。自下第四辨其人民。於中有四。一明他方新往生者正報微妙。二所處宮下。依報殊勝。三其諸聞薩已下。明舊住者正報微妙。四其諸天人衣服以下。依報殊勝。初中具足清淨色身。明身勝也。諸妙音聲。明口勝也。神通功德。明意勝也。第二段中。所處宮殿衣服等事猶第六天。資具勝也。若欲食等。資用勝也。且就食論。彼佛國土清淨安等。總嘆顯勝。次於無為泥洹之道。泥洹。涅槃。本是一名。傳之音異。第三舊住眾生勝中。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明其德勝。鹹同一下。彰其身勝。於中初言鹹同一類無有異狀。但順餘方故有天人名。明身齊等。顏貌端下。明身殊勝。顏貌端正超世希有。當相辨勝。佛告已下。校量顯勝。校中有五。一將貧人比粟散。王二將粟散王比轉輪王。三將輪王比忉利王。四將忉利王比他化王。五將他化自在天王。比無量壽一切天人。畢竟不及。初校量中。文曲有三。一佛將貧人對粟散王。反問阿難。二阿難正答。假令此人在帝王邊。無以為喻。百千萬億不可計倍。正明貧人不及帝王。所以然者下。明彼貧人不及所由。由其先世無善故爾。文顯可知。所以世間帝王已下。釋彼帝王勝過所以。以其宿世修善故爾。文亦可知。三如來述可。餘四校量。文顯易解。第四重明依報勝中。初明其國一切衣服飲食等事與身相稱。或一寶下。就別顯勝。於中有五。一明諸寶隨心現前。二寶衣布地。三寶網羅覆。四自然下。德風吹鼓。五又眾下。寶華充滿。第四風中。自然微風徐起微動。總以樹舉。下別顯之。別中有四。一風體調和遲疾得所。二吹網動樹發微妙聲。三觸身生樂。四吹散眾華遍滿其國。第五華中。句別有四。一明寶華周遍世界。二明諸華各具多葉。三明諸華各出多光。四一一華中出三十下。明諸華中各出多佛。於中復四。第一明前一一光中各出多光。出三十六百千億光。第二明前一一華中各出多佛。出三十六百千億佛。第三明前一一諸佛各放多光。第四明前一一諸佛普為十方說微妙法。於中初先明其所說。如是諸佛各各已下。彰說利益。自下第三明其所攝。攝取十方有緣眾生同往彼國。以法化益。然下所攝。遂上所發四十八願。一一別對。相顯可知。文中有四。一攝下人同生彼國。二無量壽佛威德無極下。攝取上人同往彼國。三彼國菩薩皆當究竟一生已下。重攝下人同生彼國。四彌勒白佛於此世界幾許菩薩生彼已下。重攝上人同生彼國。第一第三有何差別。前初段中具辨生業教修往生。第三段中舉得舉失勸人往生。義有此別。故須分別。第二第四有何差別。前第二中攝人同往。第四段中攝人同生。有斯不同。故須別說。攝取下人。正明所益。攝取上人。顯彼土勝。增人慕求。初中有三。一彰生彼住正定聚。令人慕求。二十方佛皆共讚下。舉聞名者。皆得往生。增人去心。三佛告阿難下。正辨生業。教修往生。初中其有生彼國者皆住正定。正明所攝。人有三聚。一者邪定。二者正定。三者不定。小乘法中論說不同。若依毘曇。外凡常沒。名為邪定。五停心觀。總別念處。□驠□□□□□□□□□□馜驀□□奐□□□□□□□□□□□□□□□□□□□夾□□檢□□□覲□□□□□□□砥慼摯f□□驀□飀□□□驀□□□□□□□□□敦f□□奿娙埤□□□□逆□楷D粵芣‥□□□姣§□攔□□|□藎(□|≧□□聝D□陽□譣¥愨樊粥鍣¥□□□聝D愨棤□譣|帩□帩#‥□□滎耤斻桮k□□□藎#‥□□□耤L琤y□陰□陡□□§□□□□□□□翣逤□葩狣¥□□□~滎銵慝內□□耤情慼殦牶D蝦莥□湦□□□□§□屨樏鞳模迭慼慝□莧□□□□□說慼潯蝖慼雛g□□若□膨□¥□餤□□□□□□c□□纂慼L耤□□□|蹐鮐甕薱茱l□§□□□□¥纖□□□|□該嶢□韣|□□□□¥央毅楚慝入□□□¥鍤□□□¥S鋤□訃c□漧揧□§□□t□¥□□□□|□□□獸|逤□餤邪¥另□|漥□瀧擤鋤譣‥□□□□□雛g□□□□擤譨耤滎纂慝□耤□□c狦□婧鶠潤蝖慼慼熟吽慼慼慼憮r□耨□酬鼥□陰楚嬈□磩□□¥惱獧捸慝□□□□¥z□獦├§鼥飽憔禲L□□獧□§□該纂慼L瀧擦□□□□□判抮瘁銦間情慼慼慼慰D□□獦├□蕁□□趡銵間情播媞楚慝□擦□□□□□□□襣‥□□羭B|□□□□□□□‥□□□學□滈憒□|奩瀤□ニ粻□獧□¥□雛g□‥瀧擦□□‥□□□□□蕁□□勀f□艦解c□□□愣□蕁□□□|晃滎g□|□擦□□‥□苧□艦□飽憬u|噤□g□|□譥蝨耙□湤薧藏□□□□□□□□□□艨□§轤□虨艣¥您瀧擤譣c□膧□艣§□膧□面c□□艨□‥□芤□苣¥□阤□譣§斻楖f芣¥□□芥ゲ¥□阤□譣¥□□□稌□部糠□□□□□譥ゲ¥□阤□譣¥□硥愨棣¥□□若ゲ§□□靨□¥鍤芥コ譣§□膧□艣|□□芤芣□芤譣□芤苣¥□□粵芣¥□□芤芣§□□□纂慼籠^¥蝤□楫□¥□□芤譣§□□□粣c□耙□□纂慼瞽D□□祩巢|晃耙□□纂慼癒L□漦□匣§舉□珥□湥纂慼癒掠P□磨□¥□□芤苣§□□□粣c□楫□□纂慼樅g尤□□漥蝥□|內便□鍣□□□□□邦祩鞏□|內擤楫□□鎬啁滿慼L□漦□匣§舉□珥□□譥コ鋤□□□膧□艣|□□□芣□□譣□□苣‥擇□粵芣¥□□□芣§□□□襬l□汃^¥姥硤鋤□¥□□□譣§□□□ヾ敷摁悢^§喧□□閒D□□姥□¥□□□稌¥□□□苣§□□□粣§擤耙□□襬l□兣□若コ□譣□□膧□艣|□□苤芣□苤譣□苤苣¥□□□□□□□膣□藎□□膣¥□□靨ゲ□□□□艣□芥コ艤□¥□□芨□□譥コ艤□¥□□譨□□若コ艤□¥□□苨□§□□艨□□□□□o‥□□g□c□□鼥飽慼慼憓D□□□□‥□□鼩□|湥雛g□|亡□□邪¥另□¥□檤□g□□¥嶠□□□~□陡訃§□滎纂慼L瀧攬插慼摯~□□□雛g□¥嶧騿慼嬈狨稐¥□□嶠□□□滎纂慼慰D□□□譥苤憫齱慰D□□嶠□╮慼慰^‥耤□陡認滎纂慼慰D□□□譥en村□¥□陡□□利□吽慼L稦□n那‥恧鼥□夢L雛g□‥□□□飽慼慼慼慼情o□§□該□檨耤□陡認滎雛g□¥另□‥□耙o□□間慼憧糯□□奧□鬣狨稐§□□□吽撲情慰^|□□□櫓□□滈|□□踧□‥糯□□□□□踧□¥□鞳澎坑全□□ヾ慼慼摯~儐鼥□陰飽慼慼慰^¥□□□譥襬l□粣¥□鞳慼慼槨韜洐y艣□若襩□邪¥□芨□譣¥蝨艣|□窖DV車□□‥傭窗潠禳情播Ip□逤□□□□□□□苣¥□營g□□艤□藎$苣§□□纂慰D蝤□□譣¥便襦□□□耦□衧e□□鼨□間潠簿牷慼慼慼模迭慼慰D□□□□ョ慼慼毅t□愩□□□□¥□g□譣¥蝥□F□¥□□粵苣|□g□□¥□纂熟牷慼滕(□□□□□□|麥姥□□|營杇q□¥戣艦□稅詳入粵苣§否□□¥□譨□譣¥蝨艣¥W窗L馮部播樅p嶨□□|□莥g□¥T□纂慰D□莥□譣¥□湥□□□□糯慼慼慼慼慼條G□虨艣c□蕁□□□□性□§□尤芨□□I您瀧擣|□□阤□|詳晃蕁□□□□□ョ梢a鼥粵苣|□瑕k□|□譥□北□耬鼨□間慼慼慼慼慼模迭慼慼撥炕慼樑V愣¥□□□□□|□□□鬻O□□阣|□□g□¥}□□坋恣慼慼慝湥雛g□¥□g□譣¥蝥□F□¥U□□□¥纂慼憧_¥□苨□譣¥蝨艣¥W窗L馮部播樅p嶨□□|□莥g□¥T□纂慰D□莥□譣¥□湥□□□□糯飽慼慼慼慼條G□虨艣¥□□蕁□□□□ョ情慾酚恁慰D您瀧擤譣‥□□□襣□□□奧□§嶧鼥粵苣|□瑕k□|□譥□北□耬鼨□間慼慼慼慼慼模迭慼慼撲_z□□□□嶡□□艨□籦□|□朗□肣□熒□摦□¥□糨□間撲●盔牷慼潑p□□c□□□□□□雛g□¥□g□譣|莦漥□譥□擁□□□□雛g□¥纂慼憧_□芤洁播Iv□苤□‥□苧□□莦□芤□□g□□□‥艦□□□□迴□□¥□鍤苤□□□滿慝□譥蝥利巨□獎窖DT□□□¥□巨□譣|懥襦□□□耨□□履膣□□漦□湤苣‥□櫫履g□¥T□譥襩□¥□蘧北¥鍤□□譣¥蝤□□邇□§□珥□□聧□□嵣c狨令窺膣¥□湧匣苣c□□履膣|□若襩□□□□蘧北□若□d譣¥別藦□湣¥X□□湣¥藦□湤譣|漥□□湦□□□□□帨□檸§□□h飧□珥□□|該嶡狤韣|□嬤j□¥丑慼潮獺慼潸|□|該□□韣‥□甡縑慰D情慼慼慝該嶧載韣|□湦碧□c□湤□辣|□蝤譥R□若□襩□□□□蘧北□若□□邪□蜀□□□§攬g□藣□苦□□邪|□楫□□¥蝥□□□c□芥U憿潠U履c¥T□□□c□芥蝦憿慼慼潭¥鍥□□譣¥蝦□婥□c□鍥□c|□□□□c□□懤警□嬤j□□苦□嫥□c□戣□□情慼慼慰D鍥婥□譣¥蝥□□□□湥□c¥T□□芩□湥履c‥糯□殦嬧□珥□□|詳入□瀧□珨溧□|□□□譣¥鍤珵□□‥卡□j□¥S鋤耙□‥擁□□□¥鍥□□譣¥蝤珵婥□¥□□j□¥S珵婥□¥姤□j□¥鍥□□譣¥□□晨□□j□韣¥□□¥□dc晨□c晤d§□□□□□□□j□¥句□胚□□□膚j□□□肩□譣|□□□ヨDT姤□譣¥蝤耙□□¥□□j□¥S珵□□‥□嬤j□¥□□□譣¥鍤鋤耙□|□□窺ヨDS珵□□|□□謊□|□窺譣§鶩□□姩□大籦□|□□麩□□譏韣|麥詡□□c□詳麧□|諍□□□|入鶦□邪c□奸鶦□§鶧□□鶣|□□□□|□□臦姣§□J□萣|入鱧p嶩□大籦□¥□瀦□□§□□豥□‥□大□篋磨鞏□尤‥□□□□‥□大□篋磨左麩尤‥□工□姣¥工□朊悻D晦麧□□|□□□麤□討□韣§□詳姨□|姦詫揥Σ|諍□□□|入鶦□邪§揨□□□¥□工□ヤ姨□q□¥□麧□□¥□□□□¥□□鋨□□□□□¥□□□□□若謊□譣|姦福□薣¥□□□□|姨□攔□§姤蜀悅旅|噤□□磣¥□□薩擣|戩餧□□¥□□□□§□□憩□¥姚搳慼慼L□嬥□北□芤矷慼慼L卡□j□□苤鋤耙□‥擁□□□|懩□□北‥□若嫥□□芨□□情慼慼慰D□□懤譣¥蝤珵婥□¥□迴□洁慼潯鞊_|□□耙□‥瀩□□口¥S鋤□□¥□□巧□|□□□□¥嫩□□晢§□□晤韣¥□訐□□¥意□□□效擤譨□□耦□晨□¥嶨□〥晢□□菱□□‥耨間慼熟間慼慼慰D□□隱牶D□陛慼慰D嶨□陛慼慼潺C□□‥耬□□□¥孤滎峨□¥嶨□□□□胥□姨□‥耦□聯Ⅳ¥□蜀□獦□姤□□¥嫦籩□□¥嶨□籩□□惱□□□□□晚□嬧□瀩□§嶡荂潮鏨鶠慼慼慼慼慼慰D□□豨□|喫嗉r稐§驉槨輳均慼潮f□□□□□□□‥□若□□|□莦□□|□譥蝥□‥楫□□間L蘥z螢□§□□耙□‥楫□麩□蘥y癒慼L溤□耙臥意□黧□|諢艦麤韣|□注□□|諢艩□韣|營悅該鎣‥蘥癒熨r§□艤耙□‥楫□□□‥蘥z螢□§復□惱□‥楫□麤韣§鶨□橩□¥巨□吽慼L楫□□韣¥恁慼慼慼L蘦螢□韣§□□耙□‥楫□麩□‥蘥y癒嬈□□□□耙臧麧□|諢艦麤韣¥戣溤耙臥意□黧□|諍薨□□|□□□□耙臧麧□|詫□□□¥□□□□|諢艩□韣¥z縈該鎣‥蘥癒熨r□若□□□c□蘆懤譨□□屨□¥蝦□□□c□鍥□湨□□屨□¥S珵□□c□□懤噫狨令竇□¥鍤□□譣‥□□□□檸□□瀝禲慼慝□□□c‥□□荂慝莥f逤□§澥薄憮U|莤□察□§澥辭H鐐|莥戣□□荂潸|□‥竇漧嶢簣漶慼慰D□辭H鐐□苤珵□□¥□鍥h瀝禲潸|□§□□□訃§□耙e□襤謘慼慰D蝥□□詣§□□e□韻場齱慝□□□詣¥□莥□□部潮鏨鶔D□嶢□韣§□楫e□闋'□|□耙□詣¥戣耬□□□□銵慰D□嶢□韣§□□e□鞏□鋧□|□耙□詣‥□橨船□|詫軌艤韣□若襦□邪¥襤噫□籥□□尨□|□□□□c□籥癒慼慼樅漶慰D□□□尪|鮥□耙臣¥□□□□¥□□□湣|□□□□c□薄樣屆慼慼撐C§□□e□□f□□巨□鋧□¥S耙□詣‥□若□□c狨令竇□□□□□c|□□楫膣¥蝦□楫□‥□擩□□|□朗□□|□□□□|□□逤□部潮鏨鶔D□□麥杇q□□□□□棣¥S鋤楫□□□□噥□¥鍤楫□譣¥蝦□□□‥□□憤□蕁□□擣¥□擦籩獸|□□□□‥艦□憤□湤郥禳嬈□攬晢|□譥劫莦□憤鋤□|湨□□擣|□□卡苣|莨卡□□|湤郤□嬦□□□□|□□□□‥艦□□□葷□□□¥□擦籩獸□苤珵□□‥艦□愨□胖□詳噣c□攬晢‥艦□蕁□□□□□□‥楫□禳慼慼慼摯遄慰D縑潰殦牶D□擦籩獸¥l□□□c□攬晢§□□□嬣□苦□□□|□□逤□麥杇q□□□□□棣|□譥蝦□胥磻鋦懣|莨□□□□橤犖謣¥蝦□|□漘¥T□□北|□□耙北|莤□□□|□□孥北|莤耙賢□□禳慼慰D屨□熒北¥□□耙臣□□珵□韣¥巧□ヾ慼L□氶熨r|稦姩□□§□墂籤韣¥□□□□‥瀤鋤酤韣§□□□□‥耤鋦嶸韣c□鰹恣慼情慼撩極_□苦□□□§否□□□□□奸□□|□□麥□¥悅諢□穌¥□□尪q‥紨□散韣§□□腦稦□□慦恢|兩□謧北□苦□楫□□□□噥□|□譥蝥□‥楫□艩□¥□□□□¥□□□嚐該蝩□韣□□薩□□§□□□韣|□□姩□§□艩□韣|□艩□□□粥薇腮全□□擣|牧嶡□□|□□□□‥楫□撥□‥□□□□¥□□鼥間L□滎T□¥□逤□□□□滎O‥耨攔嬨□‥擁□逤□滿澎\嬣¥癒潮f□|莥戣□□卡□□嬣¥癒撙癆r¥癒慼潮耦D□癒澆h¥釦葥□腄情慼慼熨r‥□□狨念¥□葥□腶詳內嶧鼣§吥□鼥閏□S耙□|噤□k‥警□薧篋□¥}□恨□□|□□k|□□螢□¥□{□□|莥n□□|□□螢□|□窺試ゝD□{□□|□謊□ヾL□苧□艩獦□苤□□□□□|□警□艣§□耙□□□珥□□□晤鋤□□□□□□□□表□憤邽f苣|莥葥醧篋顰□亡□□□□鴃慼撥哄潮寣模迭憮U¥□□迴□癒慼慼慼慼慼慼慰D蝤警□□§□耙□□□珥□□□膚鋤□□□□□□□□□□苣¥□□g□¥鍤警□嫣□耙□□□□□鞏□□□□□□□莦q晢□楫□□□□□巨泣¥□□□□麥杇q□□□□□□□□□棣¥孥□□□□j□□□胥□□□□□熒啣¥嫥□□□橨□氶慼慰D□蝦殦牶D□□□橧□嶧鶧□耬□□鐐|莥□鞏□§□□譥□c餩□□驩□□荂慼情慼殦牶D蝥□□□□□□□□劑耙□|□□□□□□櫫劇奸□□笣¥嶢耬□笣|□□□猣§奸□□笣¥□□□猣□艦莨瀩□﹛慼撙X¥剩□楫□□□薧匣|□譥蝨甥邇□齤□苣‥瑕k□□|□□□橦漦□□苣¥□□□□§□艦殦牶D□□□□□□巨泣§□□左□楫□□□¥□攬□稅麥姦螢苦詫□□銚D□□□□麥杇q□¥便襦□□□耦麥姦縈□|籥獎□□‥□□□□§鶦□恥晢§□□器□□□堊□□□□艨□□莥詣¥□轎l□¥嶩犖□□營□□癒L□□¥情瞽D嶡試□□部□螢□¥ぉ~□□□□□瞽D繡f苦詫□□銚D□□□□□□□棣|□譥蝦莥□□□□□部□螢□□犖□□棣§堊□窺□¥蹤□礡慰DX餧□驤□湧□□c狨令窨□悅葥□譨□□橤韣‥□邇□苧□學銚D□□□□□舥□d|□譥蝦莥e□湧笲□f□□|□恁慰DU莤f磷□□鋩e□□□□¥鍤譥□□□耙□□□□□橧□|□耩□a¥e□湧匣c□i□□□□□楹U|莨□f鞏□腹慼慼撥炕撰娶珥U|莦漧麤譥□薩□□¥□嶨□□橤苣|莨□□櫫履句□□□□□ヨD□□□韣§□□木□¥□□□Ⅳ¥e□粣|□□珵□□□□□‥□苧□胣¥□□□□□□熒啣|□譥蝦莨□□鋦那§□□□£¥□洁慼慼L殽l粵苣|莨□察□¥骯ヾ慰D□邥粵苣‥□f劑□|□譥蝥利□□蹩□|□□晨□¥W□□□|□□晦肣□j□劇□¥蛦胚□嵣‥□苧□嫣¥□□□橨□氶慼慝□譥蝥襣¥V軋吤邪¥襤警□胣□耨□□□□□□巨□苣|營氶慼慼慼慼潠f□篋麧□□苣‥□□巨泣¥□鶧□耤阤苣|營杇q□□□□□□苣‥□□□□¥孥□□苣‥□□巨泣□□□鯀□彥□伓f苣c□□□侔n膩□□¥蝤譥別襣¥V軋吤邪¥襤譥蝨耦迴□□□踥瓷慼慰D□□□□|漥嶡□苣‥窨□□□|□譥蝥劫莦□□□□婦□苣|莩□□□¥□□□譣|莤□孥□□□□□¥蝤□□□|□□□□|漥嶡□□邐□□驧□葦迴閏莥嶩□揀§□N□閒D□嶩□□c粻□□□¥□□□□|□□蒨□¥l恁慼慼慼樅Z□□窺□|莩□□□§□奔□隉慼慼撓逖莩□□□|漧□□連§□□□鋨檣§□湆|揣¥□□□堙情慼慼滕吜莩□□□|□□ョ慝逢□□□癒憫T□咧□珵陛慼慼慝□莨□癒情慼慼慼嬈□漥□|□□□□|□憤犖□¥□□鴃慼L□□□□|亡□□閏逤□□芣¥□□□閏□飽撳~|亡□籥閏□□檨□c□□□□|亡□間標﹛憤慼慰D獺慼慼慰D□□□□|□□載韣‥□邧□□肣¥□□□□|□□□韣|□邥賊耦D□□朦□|□□狤韣□芤怴慼慼憮W莩□□|□□婦□c□婦□韣c□□樊軼粻□孤韣□芤矷慼慼梆陛摩畛{□橦□□§轤□吤邪□芤洁撚恣慼慼慼慼L□苧□□營氶慼慰D巧□珥ョ條G□□艣□若襩□邪¥襤譥蝦莨窺□□ョ慼慼慼憮U|莥謊□ヨD戣窺謊譣¥隴擤銵慼樅v姣c□□溣‥窺□□ョ桶B□□檣¥銵慝□□□麥蝖慼L□□¥孩□|莨□艦莣¥礡慰D□□¥╮慼慝姨□艦姣‥□□□□‥耤□渽□¥□|姣§□□‥□謖D朣¥翣□|該嶢胤韣□□虜f苣¥□□□ョ慼楚ョ敵炕慼ョL≧□粵苣|營□□芊模情潛j艤□□鋧鶔D□意□□|□□巨□□□蔩狦懣‥≧□腥陛潑l□□‥≧□□韣¥□曆□≡|稨□鋦□□□奸鞢情潸|□□|漥□□譣¥□禳晼素鴃樁渣鬺X鋤□¥□□腥泜□攔莥□|內□葷□|毤鄖奸鶠慼熱迭慰D□□≧□¥□□□□□珧□□¥□□□韣□耙臧檥聝D□□□□□I□纂慝入□□□‥□擰□□□□□□|□擁□□|亡□□珣|□擇鞏□|亡□□□|□□滈{鶧□□□|□□□韣|□□姦□|入□□□‥□卡耙臧□□□□□間敵磻耙臥□□□□|□不□嵣¥□□鶧□□□磻艤陞□□菠襣¥□鶧□□□|奸□擰□□□□□|奸□□韣§奸麥簾姣‥擰□□□‥□擰□□|入□擰□c粻□□□c□謚鳧□□□□□¥□□□□□□□巨注溤□□□□□□□韣¥鍥□該襣□□□詫轣‥擁□□□|晃□巨泣¥騿慼慼撬鴃撬唌瑩陑_□熒麥簾□¥□□□□□芤郈sョ慼慼慼潔憛慼慼慼慝該謊□ョL□苧□艦莤□巨泣|□譥婥□窺□謊□¥蝥□□狣¥T□□傣¥怎ㄢ℅R粻□婦□|≦該蝥□韣¥哄瑩怑U|該T□韣¥鍤譥蝨耬□瀤□篋麧□邐□恁慼慼慝該嶨窺詣§□瀤□篋麧□邐□c□□□□¥恁慼慼慼L棨□瞗慰D巨□雁U|莥嶡謊□¥巨□賃懁莥□□ニ粻□□□婦□鋦□|莥□□□¥□T□譣¥蝦莨窺詣¥嶡□□苣|莥嶡謊□¥□窺謊譣|懥襦□□□耨窺□鋨磣□□□□憤苣‥窺□鋨□□艨□□籤苣¥□□鋨磣¥□蹤□□苣¥□□鋨□‥窺膨殷譣¥哄瑩洁澄d□意患|該嶧□磣‥磧□□徆滿摩禳慝詳全□珵哄瑩洁慼掖薄慼摹w‥磧磻耙臨□□□患¥□磥意患¥愧不怴慝該□器磣§宎怨v噣¥□峞慼慝□□鋦噣¥□□□□‥□橦漦□□□愨磣|入□愧北|□譥秧北|亡□湤臐情撲{□器□愧復兣□犖□薨□肥□□□‥窺膨□譣□□□憒□¥苤慼慼慼L棨□瞗慼桶辛砢R□□□W□§□□婦□□□□□|□□□□§磻耙臦□□□W□‥瀧麤□□§□□婦□□□□□|□萩□□§□□□□§婦□□□|□□G□□≦□□¥□□殷譣‥□□籦□熒摦纓□|漦奩□磣|逤□熒楂|漦奩□□§□諍犖縑¥□□□譣¥蹤□□□|□□籦□□犖□韣□芤郈s詣|莥謊□¥嶡□□□§轤□虨艣□若襩□邪|籩□晢|□嘉窉rc□蕁憨□|□驥□韣|□□□□‥□苧□□營杇q□|□譥蝥劫莨窺□ヨD意□阤苣|莥謊□ヨD□窺譣¥蝦□□□§姨□□苣|莩□□□|□□□譣§鶧□耤阣‥□吽慼撰投﹛慼慼L□□□□|入□□阣c□□□阣¥□捻犖o|諍□耤稐□耬攦l□|□墂□□□耬□襆□稐¥□挔p□艨□噤譣c□□□艣|□□□□§□□□□|□磨渽□§□□□磣|□□阨□§□□孥□¥插慼潮哧楹~□凡□□□□□學□n□|漦□V□耨□鋤譣|滵否螢□§□襆□艣|諍□耤稐□□□襆□稐¥□恁慼插潠蟾Y□薤□憛慼慼慼憬嚏情滕痋潠疊諍□耤稐|內擨□稐¥□耦該念c□□□□§□意□Cc□□□鐐□艦□襆□稐¥□峞慼慼潤蝖潠疊□鋦□□|諍□耤稐¥意□□□¥□□襆□稐¥□令□念§□洁熟吜入□□稐|漦□耤阣§□□鶧□‥散□□□|慦煩异N|□□耙□|□滵摧灃|奸□葫礨該嶨□北c餥愩□□¥□滵摧灃§□磧鼤譣¥□姥葫礨□□噦□‥鯀m□□|該□萬北§□磧□□¥□鯀□□|□□臦噣¥屧□耙□|麥姥悅巢|莦姦籥□□艦觥意□¥□憿慼慝姥□莦稨慨謙福□¥□□姦莣|腧齤鋦□泥□□§□惱□□c□嶡瞈q|□魴R姣¥龤摩牷慼槨韜峞撈h□葩□□□§姨□□芊播UH□|該□□□‥□芊撚q¥□□耦穌□苤□灘□¥濫襦□季|懥濫□北□芤郈s詣□苦莥謊□|□□楫北§□□灘□§□意□阨□禲慼慰D□蜀□□□□□阣¥□□□櫫謊□珵ヨD□蜀□□¥□□陞□□禲摩禳慼慼嬈□□□北|□□□□‥□苧□□□□□□|□□□□§□蝥謊□¥U莨窺詣□□□□襣¥鍤□窺膣¥S楫□□¥□窺□譣¥蝤鋤耙□‥□□湤聵□□□猾lb□兣¥謊□湤艟D飽慼`□蕁□謊□|兩□粻□¥□□□□滿尷_‥窺試湤艟DT□□□¥踦□□□牷撥氶慝□莥謊□¥踦□□□牷撞_□‥巨□腹慝下□□□|□□□□‥耦下□□¥濱□姦□|器□□□¥□下□□¥□□風□¥灤□姦□§□豥□§鰿齱熬銵L耦□姦祩餧顩燨□‥□□姦□擰□□韣□□孥□嬣|□莨窺詣‥□營□□|□□鬨尪¥□孥□嬣‥□□□□|該嶢楫□¥□□□溧云蛂撈z¥□該嶡孥□|□孥□□□禲潤F嬣¥□孥□嬣□若□□譣¥蝥□□狣§□□□□§□艤□萣¥□蝥□譣¥蹤□□潣¥謊□狤韣¥苤慼慼猾l□□‥窨□狤韣§□□□譣§□薧爦莦□□□□¥謊□□韣§□薧爦莦□□揧□|莥□氶慼L窺左麥姣‥□□驨磣¥□薧爦莣‥窺工□ョL□□驥愣¥□□揧□¥踧□Υ□§□□揚□|莥□□□□□姩卡□¥□□Υ□§揥憒z□|內□揚□¥□□□□§□□□蚣‥窨□□韣|肩□□愣§□□□□§□楫□譣|□□□□¥謊□螢韣|□□□躤□鞳慰D□□□□¥□姦q□殽l□嬣¥□□契h|□楫Q□‥窨□螢韣|□楫S□|營□淥ョL□桲U□|諍楫S□c□□堊□|營□□ヤ□□□□‥□苧□孱□□巨泣¥蝥襣¥V唚¥襤譥蝦莨窺□巨泣¥悅□□苣¥□□□泣‥□譧□炕慼慼慾蛁D□□磥□□□耩尤‥□□逤Gc□n逤□耙臥愨□‥□□□愣¥□□□□‥h愧泌□‥□□□□¥□□磥□|□□□□□□□尤‥□□湤聵□□珵閒D□□□□‥巨□鋩□¥□□□□|湤鵖m□踥□□□□□艩尤¥□□□□□J□秤□¥□湤礡慼J□□□¥□□踥□□J□□□¥□□□□¥憛憤鴃慼慼慼慾蛂慼嘛蝖慼慼慼撬蝖慰D□□憛慼慼潘儺蝖慰D□□姥□|□鍥□性□□□襣¥□□珵□□□□尤‥巨□鋨磣|潦□□禜l珵□□□孩尤|莦□巨□‥□□孥□|□珵婩急□□□襣|□□□瀨□□莥□□□□尤□L□營ヤ□□奧念¥□□□□c□巽攔□‥□□□瀣□J□□訃|營□孩□謐皿Z¥□□莥□|□S耩急□氶熟吽槨韜郈s詣¥悅□營□□□□□|莥嶡謊□□芤矷慼慰D悅詫□□耙臥巨泣§轤□吤邪|□□□□‥□苧□□□□□侔n膩□□|□警□□□耨窺杇q□□□□□履膣□□鶧□□阣¥□慥紇□阣¥蝤譨□鯀□彥□蜂璆依騿撒N□□‥窺膦邐萣‥□鯀□彧□臧□□|莥嶨□□¥□賃瞗撒N□□|莥嶡氶慼L耙巨注□|莥犮赤_‥耨q□□|莨□q□|□嬤j□□珨□□¥□□□巢§□□□膣§□□□北§□艦殦牷梆陛慼潮獺慼瑩n□|器□縈□□□麧□□□□艦觤熒□□□‥□□縈□§□□殦牷L慥纖□阣|懩□□北□芤剄紺¥□□□橦營悅諍苧轤□吥膣□芤芧銚D□□□耨楫□迴□□膚鋤□‥□苧□□□□g□□□□□□¥□□迴□‥□□□□‥楫□□□§□珥□□□□□櫫□妘蹉l滎□□□§鈐蘆□窗L□□□櫫□妘蹉l滎□豨□§鑰□懤警□馮S□¥曉k□□晥鞢撓稨□□§鑰□懤警□勣m□□□滎□苣|□□g□|□警□艣□耦□□g□□□鎣d苣¥□矷慼慼潠獺撩漆筏Uc獥□g□¥□□□譣□□滎□□愣|□□□□□□滎□□□憒□□¥□□□愣¥□□粵苣|莤□察□¥□□鋨□‥□□g□¥□□□□□□□□□‥□矷慼慼撩楚槨穩U¥□雛g□|全耨□漧□芤苤韣‥□纂慼慼掠謘慼慼慼情慼慼慼慝晃□□□□□□□¥□□□□□□邪c獥□□□¥y鑤穩Uc獦莤□□¥y髒z啣|莥□迴紂¥g□禲慰D□□□糝|髦誤□□|□棨窩扣|莥□奔□□艩□□□|該嶢□棣|漦□□襣□苤艦□□¥□□□棣□□□□□¥□□愨棣□□□□□□邐□鎣¥葥醬□□c□□□棣¥□□□□壓□|該嶧□□迴□¥□□□棣¥葥醬□□c□□迴□□□□□棣‥□J□湤□劼獢慰D劫淨攔□c□艩□□|□艩□ゝDU淤□□c□□□□§啤□□鸛□餤滎□髦誣‥□雛g□□邐□□¥葥醬□□耦□□□|入□髦誣|誤□□棣|誥□⑸r|□棨窩扣c扥嶡□韣|□莦奔□|臩□□嵣¥□□迴壕Dヾ敷唌慝內□□嵣□芤洁播╮慼獎g□‥□苧□□□矷慼慝□□薤□□□g□¥蝨耦鎣h□□□□|□□□□□□□□k¥□□鎣c§□□□□¥g□□□|亡□□□¥嶡□藎□□¥□□鎣c‥□□□齣c□鍧□□¥葥醧□□|懧矷慼慼L□□□鋧齧蛤滎k|入□□□‥□苧□艩獥□g□□□犖ㄤ薤□煩□□ヨD□嶢□□¥□□巧□□胚□嵣|莤□ヾ槨韜洁撚捕炕摯j□□膚鋤□□□□□□‥□苧□□□葥醧篋顰□亡□□□□鴃慝□警□□□耨艤艦怜□鋩□□□□□□□□艨艤□□□盤□璨□鋩□¥□□□□□¥□蝦殦牶D劫莨□□□薩擤□□趥□粵苣|莥嶧蛂慰D悅諍薤□葷□粵苣|莥嶧顩□‥□警□艣□耩□□薤□□莨□□□□□□苣¥□□e□□莨□□□艨□□苣¥□□□□□莨□□¥□蝦殦牷潤□憤荂撩滿慼慝莥□□□‥□□薤□憒漩□釔哄撢瓖儥滿撫S□|漦□□苣¥□□□□‥□警□艣□耦□□□□□□□苣|莥部慼慼敵乩隉憮U|莦廛□□¥蝦□□譣|漦□□□¥□□知□□□妦w§□□亡□§□□□□§□□亡□§□□□□□□□`‥艨□□□¥□巧□□‥楫□□□□苦莦□□¥屨您□□|莥說熨r§□輒鞳慝莨□□韣¥部慼熟烡□□□□|□l意i¥悅詫□□¥襦莥嶨□c獦□苧唚|廛□□譣|髧□□踦□□□□|莥□□□|蜀□□□|莥□□□|□□e□□莨□□|懩□□北¥□□□莨□□譣|懥襦□艣□耦□□□□□薦邥□苣|莥□□□□艤蕁□苣|莦□苤慝□□□譣|懥襦□□□耤□□□譣|□鋧□□□□□□耤苣¥□□□譣|莤蕁注□□艩□□□苣¥粥薄熟烡莦廛□□¥□嶡齱憮U|莩□□邦□滎禳慼慼慼憫a□苣|莨□□邥昋L□□|□□□□□□□韣¥□□鋨□¥╮瑩苤慝懩□□北|莧蛂熟烡懥襦□艣□耤□□噥□§嶧□檦□§□□□□|□□□□□滎禳慼慼L耨鰣踥□‥隉慼撒間慼撓說憮U¥□莧蛂慼潠獺撩漆筏U¥□□□□§□□□譣¥襦□□訃□耦莦□峞C鋩□□□□□薤苣|莦□□峞慼潸l□□艦□□□□楥楥粵苣|莥襩□□□鋩□§□艦殦牶D□□□北|莧顩□譣|懥襦□□□耦莦□顣□□□□踩□□□□苣|莥嶧顩□¥鍤警□□□耦莧顤□□□□□□□□□l苣¥□洁慼慼L□□□譣¥蝥別□□□□□諍苣§軋吩□□¥□葷□兣¥□□窨揀|該嶩□韣¥洁慼熟烡□□p□¥別T□□|劫氶慼慼L□□□苣|□歾槭r|□譥蝨耨□□□牷慼撫間慝莥□□便牷慼漿A¥判□喤苣‥□趧顩□營□□北|□譥□北¥蝨耬喧趧□熒□愣|莥嶧□□□□蕁□□ヨD□嶧□磣□艨□□堊□¥腹慼憐屆情慼澆式慼潺C□揀§□□□□c獦莧□磣¥鍥不□磣□蕁□纊□|□不□磣□熒磻薩攬憒□□ヾ情慼潸r棤蕁□窨揀□蕁□⑸r¥憒□鋩□蕁□窨揀□熒便□韣|漦□□佪s瑛C□□□□□□|亡□蕁磣¥□□綧捧揣§□□□鋧□耦□□c獦莧□□¥鍥不□□¥□葷□愣|□不□□|莥嶩□□‥窺菕慼慼慼慼慼慼慝晃犖□□□芤抻獢樅v□顣□苦莧顩□|□警□□□耬□憔內趥□□□□□悅□□苣|莧□憔兩□□荂慼敵斥f苣|莧□憔全檦蚧□渙¥□軋□苣|莧□憔兩□□荂慰D蝤譥劫莧趥□□□|器□粵苣|莩□攔□|諍□□□偨□□粣§□鋨□□§□□殦牶D便襦□□□耦莦□顤□|□楦□□□葷□擦□¥□□□□□□□漦□□□藎□□ョ熟間潑y唌慼L□□□鰹¥□□鍤□訃□滎獺慼慰D□荂慼慼情慼慼撈苶莦□獨□§□□□□|莦□奩□□□〥□苣¥□矷慼慼慼慼鴃慼情敵殦牶D便襦□艣□耬□憔全檦蚧□滌滎□撥磣□□□□苣|莧□□滌蕁□□愣□艤鯔翮U§□葷□憤蕁□ヾ慼情慼殦牶D便襦□□□耬憔全巨□‥□□薤□§軋□撦□‥□□□□□□□緦諨U§憔全巧悢D屧□CB¥□緦|□□□楣§□憤□□□艨□□苣|莧□□□荂慼憔瀿□□鋤□¥禲樂m□‥□□□□□□□磣c□□賢邪|□嶢□□¥k嶧□嵣c□思□□¥□大□□荂慼毅N¥□盤滎□苣¥□矷慼慼慼慼慼說槨韜矷潠藥扢l□‥□苧□□□□□□|□警□□□耦□□□□□□□□□磣□艩□□□¥□□□□□¥蝤警□□□耙□□□□□□□□戧苣¥□□□口¥□□□艣□耨楫□□□□□淣□□□□□薩擤鋤□§□諍□入□滎ヾ慼L楫□□韣□薩擤□□§鎢楫□鍤艦刉S□§□諍□韣¥□詫□韣□薤□□諍艦氶慰^§□滎ヾ慼梢a柤若□§嶧柦□船□□□□¥□□□□‥□□□鍤艦怴慼慝□愨□邪¥□□□□□□□□苣‥艤薤□□□踤鋩□¥□□□□□艦□□□苣‥艤□□□¥□□烤□|□譥蝥刨艤□□□|□□□□¥□□□苣¥□□□□¥禱避g□¥籀薄熨r¥□杇q□¥囁V□韣¥□繡f苣‥艦□□□□芤矷慼慼憧y□北‥□苧□□□□□磣|□警□□□耦□□磣□□□癒憮U|□木竇嶕¥鍤警□□□耙□□□□‥□飽憎腹潤□獵辣|營戣□□‥□□□韣c□飽憎腹潤□囹□艦刉S□¥□滎ヾ慰D□□捻韣□□□耤苣c□□別□□艤□□噤苣c獥□□□□籧□愣|□譥蝥別膨□籥愣|麥姦莧□‥艦麥薩□¥□□葧□□逤□□苣c獩□□□□□葧□□|逤□癒慼慼慼慼憮W□纖邪§□□鍤薦燁□□□□□薄ゝD□Φ葧□|入鰱i□§□□鍤薦□□鋦村□□□綷‥艤□□韣|□吽慼慰D□□⑸r|□扺k翻§軌艤□ョ旎極^□□¥襤□□邪□□□□荂撈n□□§轤□否□¥襤譥蝨耬揧匆□□□莥悍說L□□q□c□麧□嵣‥竇麥q□c擁大□書噦停a□□□麥□□c擁大□糾¥□□□□|噦停a□|噤□鞏□c□□菱薣¥□□噦恣慼慼敷鯬t恦□□鶠慼潮a吽慝亡□帶□¥□趑戧□□□揥□□¥雥□□□¥□扚說慼慼慼毅v□□恣慼慝詳入□□□趑戥□¥憒□□□|別□□l¥□□□湣|□墂毦□¥□□□嵣§否□□北□芤恁澎均慼癒慼慼L□□珥□c□犖□朣¥だd莣|□木竇嶕|□□□獢慼慼澎均L□苧□艩獥□□□|□警□□□耦□鍥□□□□□□□□□□嶧復□迭憤荂瑩芵f苣|嶡鍥□□□□□□¥□禳潑y□珥□□□艦□□□□窺螂f苣|□□□□¥□□□□□□粵苣¥□□楂|□蝤□□□□耦諍韣¥□嶡戣稐¥□□□□□□□□□籧□愣|□耬嶧□|亡□諍韣‥□□判苣|□鍥□□□□□□¥□□□□|搤□鍤薦燁□□驥恁慼慼慰D□□判□|嬨□□□¥□□嬤□|□殮□愣¥□苤酤酤酈□□苣‥艤□□□‥□□□□¥□苤酤酤郥齱慼慰D□□□□□□□葥粵苣|莥粥□□|□警□□□耙□粵□□□□□□薣□□淨□苣§□□□□|器□□□淦□□|淨□摧灃|□□□□□□□婦□|□□□□□□□□季|□□□韣|□學該□□□h□¥□□□□|噤□淥□§□鋧□□□艩□□苣¥□粵□□□□□□薣c□□□篋□邐□□‥□孥□韣‥□□窺□|內□□□¥帶□麥奸□□鋨恣|□孥□韣¥愨磧攬帣|□不□鶔D□帶□□¥愧磻艤陽□□鋨恣¥□□□恣¥□□汧歧奸□膦莩擰交□棣¥□孥□韣¥□□□□¥□□汧正‥腹暱縑慰D□姥膦莣§□□鯁J¥□卡□棣¥□□□□苣□□□薣|器□□□級□□ゝD□□□□|□□□□□□級□□|□□鋩□□□邋物魽L艦□□□‥□鍥□□邐□奔□|□蝦銵慼L□苧□□嶡鍥□□□□□□□□珥□|□警□艣□耙□□□□拊U□□□部散苣|莤□□□□□珥□□楫□□苣¥□拻f邪¥鍤譥蝨耦□迭憤荂瑩怴慼慼慼慼慼澆k粵酩□□□杴^韣¥活ヾ撈瓷慼慼潑l□豦帣‥□恁熨r|□﹛歐@□□□□|□□粵峞憧y□□滎□巨稐¥□□□韣|□□□韣‥犛□□□□□癒慼慼慼模迭慼情撓荂澆h¥S□□磣|□□□□‥□苧□艦□□□□‥耙□□□|□弤耙臣|□譥蝥劫□□□□c□耤薤苣¥□□□騰¥鍤警□艣□耙□□□□□□□苣¥□□憒□□艤□□□苣¥□察□□¥□□□譣|□□窺縑寫照□¥□□間情寫煦□|該嶡姨□‥耬嬃□□|該嶡□□|□□犖褉□□胖□¥侐u□淣¥□□□□¥□□憤譣§□□□□|該□□愣§□□□愣|該嶢□愣□□磷□□|□餥M¥□□□□□□粵□愣c□詳□愣‥耨□琚慼L□□□牣¥□□□□‥耨□琚慝該嶢□愣‥□□□牣|該□□愣‥耨□說慼L□藎□閏內□牣¥□謊□譣□□□窺□§鑰戣窺ョL□□□□|□□謊□‥□□□w¥□□□□§□莦□□§鍧□憒□¥□□營愣§□莦□□¥□鞏□韣§鍧□憒□¥□巨□韣□芤矷慼慼標o艦莧□□□□□c□耤薦燁□□義擣□□□痳r¥V□粵苣¥纂熨r|□譥蝦莥纂撫d□§□□□□□漦□糾¥纂璃q□¥纂慼熟牶D便襦□□¥蝨耙V□□珥□□□胚□嵣|□肩□韣§□□巨臩□氶樅Z|營矷熨r‥□臧揤□¥□□氶慰D雌R麤□¥□□□莣□艦□□□c□□□韣|□警□□□□□□c鞏□孥□§□□□c鞏□婦□§□□□□c鞏□□□¥□□□□¥□□□韣|□□□□窣□苧□□□□摦□|□□□□□奔□¥□嶡□□§□贍R□¥□□摦□§□□□苣¥□□□□□芤洁熟瑙_□□□‥□苧□□□□□□|□譥蝨耙洁撚W□□□□□悅噥□□c□□□鍥□□鋨稐¥□粥□□□犖橋摨□c□□□鍥□□摦□¥□粵熒楂‥□苧□楫□艤□□□盤□璦孱□鋩□□□□鴃慝□譥蝧轣□□□若襣□□□□□□□□苣c獥靋y楚潛錳G譣|懥襦□□□耙□戣工R¥□鍥□□□磥□□□□□□苣¥□籥□□§□□□□□□□□□□盤□璣□□□□愧□□揥ヨD鍤譥蝨耦漦□□薧□飽慼撓均慼慼慼慼敵zョ梢a□□膣¥□湤薧匭□□□□¥齱慼慼慝逤□葩狣¥別銚DW磣‥□□□□□□□憤滎□□□鎣□擁□‥艦蓩□□|縈□□□¥□U殦烡□□漦□薩擤□□¥□磷螢□‥鐓□□□□c□籥□鐐□□□□□|莥籥□□§□□□□□□□迴紂□□□迴嚏慼摯j紈□¥纊□□□□盤□璣□□擭奔貣|瞗情嬈□鬣¥愨□c□光|該嶢□□c□□□□|漧□薤譣§唌慼慼慼L□□謘慰D□□□監□□□□□|漦□氝□艩□苤慼L□□□璣|□□□紂□□迴隱涄鍥□□□□□□活慼慼慼慼撈h|□□□稌§□鍤□□§□嶧揨□§□□□稌|漧□□薣‥□礡慼慼情澗苤撩呏D□薩工□□乩□□¥V□□連§儻邋物魽情槨獺撚Y§□□襤譣□□□□□□盧璧□¥句戣工R□若□隅腹潦㏒禜匽牷情播樅v□¥V□莥愣¥□蝩怤譣¥劫莥□□□苧□莥愣|□譥蝨耙嶢耦□□§轤□□艣|□窖DU□□若灘□□‥塊趶漣T莥□瞴慼撢芊播礡璃唌撓f苣§□穖A監¥□儻粵苣¥□穖A璣¥□莦□譣‥□□□□|莩□□□|□□□□|□莩□□□熒磻□苣|莩□□□|□譥蝥劫□莥嶩□¥鴃慼憮U‥楫ヾ慼慼捫c璥□北|詫□苧唚‥□意粵苣¥灘□璧□¥□莥憤譣¥刨V唚‥塊蚑整﹛慼慼慼摩賈慼慝□莤□愣§□□□□‥□□□□□嶧揨□§□□鍧監§□□鍧璣|詫□苧唚§□□怤譣¥劫□T愣|□譥刨艣|□窖DU□□若灘□邪‥塊蚑慼慼慼潤騿慼璃唌撓f苣§□□莧監¥□嶡鍤薤葷□粵苣§□艦莧璣|□噫□蝦莩□□□c□□鰣U|□莩□□§□g粵苣|莩□□□|□□□譣c□□龤滕陛慼慼慝莥嶧□愣¥墥鬥捧□|莥嶩□□¥墥鬥捧□¥□□□□‥□□□□□酸u□|□□□□|□莥□□c□懥□北§□艩怤譣¥劫□T愣|□譥蝨艣|□窖DU□□若灘□邪‥塊蚑慼慼慼鷅煜l唌憮R監¥悅諍鋦□□□苣§璦□譥蝦莩□□鋤□¥踦緩□苣|□莩□□□鬤鋦□□□噸□苣|莩□□□§□鬩□□謘慼慼慝該嶩□韣c□懥□磣§□□怤譣¥劫□T愣|□譥蝨艣|□窖DV唚□苤□灘□‥塊蚑慼慰D悅詫□□□守蘤苣|詳莥嶧監¥□□載苣|詳莥嶧璣|□譥蝥劫莩□□□□滎□□苣|□莩□□愨□鋦□¥□珵□□□犖犛□兣c□□愨□□□憤苣|莩□□□§盤警莥嶡蠈式慼慰D愧墾□□‥□□I□¥□□謘慝該嶧盤韣§□警莥□□學□齣c□墾□□¥□大□□¥荂摩蝖慰D□鋧□璣c□懥□北§□□怤譣¥蝦□T愣|□譥蝨艣|□窖DU□□若灘□邪‥塊荍T□¥悅諍薤□飽憮R監¥□□□骨┤繽苧璣|□譥蝦莩□□鋤□¥央牖騿潺C□粵苣|□莩□□□吒鋦□c□吒鋤□□葷□愨□□葷□h季c□體B¥甦□□銦慼L□□d鶘□□□□¥弤□□邪‥□閩憿慼殤g□苣|莩□□□c□□□□|懤譥鞏□§盤警莥嶧□□□顣c□□勞間情慼撈_□□□鋧□監□□犛□嶧唌慼慼慝懧□蕁□§璧□□北□芤矷慼慼憮Y靋y稅□噫□蝦莥嶢□□□□□□□薩攬悅諍□□〤苣§□□莥愣|□譥蝥劫車莤□□□盤□璥□□□□□□□粵苣¥襤□□邪¥襤譥婧□¥蝦莥活慼撚c□璣‥□□□苣|莥嶡倦z□□□監¥鍤譥蝨耤□□□□葷□憒□|莥□□韣§□□□□獎□□棣|莨巧□韣|蜀嶢□蜀刨□活慝莨巧盤韣¥S譥蝨耨□□□□□艦□□|詳莥嶧璣‥糯嶢酤苣¥倣鬘炕慼L糯嶢酥T層□□唚¥哄A鞏□營□□‥左謘慼慼情慼慼慼潺C□□潣‥工□□□§憔□□□□飽慼慼L鞏□鬥□¥撟搳撕謘慼慼慼慼L工愨□□¥e□潰□□邥□□蕁□ヾ慼L鞏□咦□|□□□□‥□□粵苣¥活憧征呏D□鍤□□‥□苤慼慼L□□犖□¥□酥□□□葩□□□¥硥□薩擣¥□葩□□‥□□潧□|詳入□□□□溧□c□□y□¥□□□艣‥□□□灃|詳入□□汧□m灃‥□□芤苣‥殽l活慝詳入□□芤苧□牣§□□□邪§□□□□|晃□墥□嶡奧嶢譣¥襤□□苣§吤□□□□芤拵v□□苧□莥愣□□□□□薩攬悅詣§鎢楫□□□□□〤邪¥□磷□搣□□聧垤苣|噦□□□¥□□契h|□□□□□□□愣|噤□蜀愣|ㄦ□邐□□□舉□|萬坌矕h¥蝨糧□□|莥纖蜀□§儻繡f苣|營纖薦ヾ槨韜洁敵皿_□□□孱□鋩□‥□苧□□□□□□|□警□□□耙□矷慼慼慼慼慼慼澎坎D鍤警□艣□耤□□□□□□□〦□苣‥楫菕慼慼慼慼慼慼撥炕l薤苣‥楫磷□W□□□□¥蝤警□□□耤□□□□□□□□漦該□`苣¥□□□□¥□□□□¥□□□譣¥蝥□窨□¥薄潰說梢a柦□邪§□飽慼慼慼憚蓁f苣¥□嶡□□□□芧□愧N□苧□¥□□□愣§□□□薦□□□□¥□□□□¥□□□譣¥蝦莦□匣耦祤□愣¥□□珥□□愧□□|逤□葩狣□苦莦□匣□□□旅¥□□□□□□□□|逤□葩狣¥□蝦殦烡□□漦該□`吽慼條G□虨艣¥胦□□襣¥襤譥蝨楫學□n□|諢窺詨□¥胦□□□¥□□□□¥a纂慼情慼慼慼慼摩綻騿慝麥姦姥□‥□□噥□|該謊□□§□芊撈h§轤□吤邪|□鍤□愣|□飽慼慼撬繪ˋq|該□□愣□□□□□|亡□耦旅¥□□珥□□愧□□¥□苧□□楫菕慼慼慼慼熟牶D蝦莥□□□□襖迭慼摩珚f苣|莥嶡□□□□□□¥□苧□艨楫磷□W□□□譣¥蝨艦□W□□鋤□‥□□□苣¥□□□淣□芤怴慼慼L□若□□□磥□□¥□□齤□□□□憤薤□獵辣|詡□殷韣¥□峓T□¥□粥□□□芤矷銚D□□□□□楫葥醧顰□鋤□□□鴃慼L□苧□楫□□珥□癒慼間慼慼慼慰D□警□□□耤□□邇□殧□珥□□□邇□剝□嬧殥□□鶩□□揀□□□戣□§□珥□□僥□□姣¥□□□劇姥□□□揀□□□□揀¥工□□□癒撫S□□□□□□¥□蝦殦牶D蝥□邇□□□殥□□¥□湥□苣‥艤□履膣|營嶩§殣§□□殦牶D蝦莩邇□剝□譧殣§□耙粵苣¥壟□□揀c□擁□□|□擁□轟¥顒峞慼慝□擁嶨鐐¥丑潮薄慝□擁□□§□艦殦牶D蝥劫□□□□僥□莣|□姤耙臣§□□耨鰹|□□灘□□若□□邪§□□殦牶D蝦□擁□¥T□攔□¥□譣¥蝩邇□揀¥T□□揀§□□殦牶D蝥□□嚏慼慼慼慼慰DX□□□□□□鴃慰D□□隱牶D□抪炊fc邇□□□|懩□□北c□□□譣¥蝥別□□□□珵□‥□□□□□□□苣|噤□□□¥□莥□譣|懥襦□□□耙□□□□□□ヾ慼憫T□齤苣‥楚慼ヾ撥孎T□苣¥□□□□¥□您□珥U¥□鋩□□¥□蝦殦牶D□侻漱f¥□□□□□□□□|□卡榮c邇□□□¥□籥粨揀¥□怑Y龤樂m巨窗情慼殦牶D蝥□□口□□□□磥□□□□□□□□|□滿慼慼情慼慼憎腹情潼H□口□苤□□邪|□譥劫莨□□珵□‥□□□□莤□□苣|莥□□□‥□□□譣¥劫莥嶡□|□□□□□□粵苣|莥□ゝD□莥□譣‥□□□□□摦□間惜j莥嶡□□□□□矷慼慼慼慼惜j莥嶡嚏撓均慼憮U¥□莥嶡□|漥□□麧摦□葷□|該嶡□韣|□譥蝨耤葷□□□|□復詫轣□犖□□襣□□麥給籣c□蕁□謣¥□犖□□□□麧□□c□耨□□‥耤滎□□|逢□□尤§磻鋧□□¥□□□□□□膩□紂¥□□□□□芥□□|漦□苧唚§□□□苣¥□莥嶡ョ憮Y⑵牶D刨窖DU□|莥□□譣¥劫莥嶡□|□□□苣|莥□ヾL□苧□楫□□□□|□譥刨楫□□珵□¥T□莨□□珵□|懩□□北‥□苧□□莨□□□§□灘□邪¥□侻漣T□濫臚f¥□□□□□葷韣§軋□□□訌認苣¥襤□□邪□□□粵苣¥□洁稅莨□□□□□□□□□□□□蕁卡楫□滎薄撈h§□□□□□□□□兣c□膚犖肣□芤矷銚D□□□耦莨□□□‥□苧□□噤□□‥□□□□□□□□奩竇┤□□□□鐐|□噤□□‥□□摦□□麤鋧□|奩竇┤□¥□繡f苣|莤□壕D□□嶧便□□粵苣§吥□□□‥楫□□禳慼慼熨r□芤洁敵皿v□苤□g□□□‥□苧□□獦□芤□g□□□|□譥劫莦□□□櫫g□□□¥□□別口¥□W窗慼慼慼慼撓均撓f苣¥□莩□□□櫫g□|□譥蝧轣¥嶧□耤苣¥襤□籐邪¥□楫□□櫫g□c□鍥葥醣¥襆藥□□□葷□□苣§軌艩□□|莧□g□§□□□珣□滎□巨□‥艦□□□□m□韣□芤峞嚏L□苦偩□|□警□□§□耙□峞敷鞳慼慼慼撚魽撓鴃慼慼潰鴙U¥□□察□‥□□□□□楫□□僥劍c□□□肣¥□□籤□¥□莦□□察□□□¥□□□朣¥蝤警□□□耨艨□□¥□□荂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撓f苣|噤□□□□□嶢抩S薧擩□□苣¥□□擦□{□鋨恧□萬□□¥□□□□□苣‥□擩□□□□獦嬣□□詳亡葦□悅諍□苣§吥□□□¥蝤警□□□耨楫禳慼模迭慼慼情撓桲唌慰D□□□擣‥□□K擣|入□□邪‥□□□□□□擤苣|莨□□攬纂慼慼慰D□□荂慰D□莨□□纂撫S譣¥□□禳慼慼慼憮部慾壒縑撲●盔牷慼癒撓琰莨□□□纂慼熨r|詳入粵苣¥□□□擣□□□擤譨□□珥□‥□□□詣|全譥□□□楫□匣□□□砥慼恁潰瞣ジ□□□|逤□葩狣¥□□□橦□□□擨□蕁□嚐入}□□¥U莨□攬纂撫S譣‥□□□擣|漧□芩□載藎(□‥艨□舉□|詳亡牧嶡□楚慼慰D□□□□□芤洁撚氤間撕謘慼慼荂慼L□苧□□噤□□□¥□□□□□□擦□□擰□珥□∪k□□耙臦邐□¥□粥□□|□嶧□□□□□邪|□□□□§□繡f苣c□S□楂‥□苧□艦莦□擨恧□萬□□§嶢抩S薧擩□□□‥楫□□峞慼慼慼嬈狨簾□□□□□鴣¥□□□□|□□□□□耙臧□□¥□□□□|□□判苣|莥貾A□□□□劫□搦□□□|亡□□R§□噦□舉□□y□□□□擤噫擰亦□□□□□□|入□噤邪¥□慦燒擩□交□□|器□警籣‥□□利□§□該劫□|□擦噤□嚏慼槨迢y硤譨恣§□該U□|□□□襣|亡□滎□¥□□□□□毧擨□奔□□嚐莧噤鋧□|□□□R§□鴨□□¥□繒謘慰Dg□□□|コ□□□□□□熒□¥□□噦□|莤□□擣|□□p□¥雛g□‥搳澄舕禳L□苧□□□擩□□□□獦嬣¥□苤撢纂慼慼撈z|莥□□□§□嶢□那¥□鋧□□§□橧豨揀|□□□韣‥□□擩□□禳慼慝莦□□□|□譥劫莧擦噩□□|珵霰鞳慼樂m□□嚏L□□□□□□□□□□鋧□嚏L□□豨□|□□□□‥□櫫□苣|莥嶨□□□鋧□□c□愧泌□□□□□|莤□□□|□□□艣‥□□毧擤□肥牷嬈□□鋩□§□□鍤艣|莦□擤□□□□□c□□□‥鐠櫓插嬈擇□□□噤□g□§□□耬擣§□詳□□‥□苧□□吥□□□‥耦詳全□|詳□擦□□□□兣|□□□□□□璽^|□□插慼L耦葦□□‥艦□擦□¥悅諍□□|□攬插慼摯j□怴慼慼慼禳癒慰D□悅諍□¥悅諢□□¥□昅韜洁慼插慰D□悅諢□¥悅詳器□¥□昅韜徆間獎g□¥□悅詳噣|□楫□□|牧嶢□□悅□□□§吥□□□□芤怴銚D□□□耦□攬□□‥□苧□□|莨□察□§□珧□□貂□溥間L鞏□□韣‥□□逤□鼩□□□薄慼慼慼慼慼慼嬈□臥□邪¥□□溥間憮W莥ヾ慰D別□T□¥□陡□□‥□□葥醧顰□□誡籥薄慝入癒鸛□譥蝨耙辭I□□|萩□邐糾‥擁□□□¥□稦□□|□ヾ慼慰DT襬l□¥□陡□□‥□□逤□營氶慼慰D□慼慼慝入闋#‥□□□□‥□□y□¥□□窨o§□□鋦鸛亡漥□洁撚╮毆j§□艦殦牶D□矷慼慼情慼犛渥恝晃□垥□□□僥劑□肩□□¥孥□□芣§□□殦烡莨□□□|噦□譈r¥□□□朣□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下卷(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46 無量壽經義疏   No. 1746 [cf. No. 360]   無量壽經義疏   吉藏撰   夫真極恬然以虛寂為宗。凝神萬境不慮而照。澄淨淵泊不形而應。然感機不同化不一揆故。形有鉅細壽有脩短教有精粗土有淨穢。隆益萬殊證悟非一。西方安養淨土人純殖國曠劫感聖亦長。彌陀世尊乘本誓願應形淨剎詫壽。使五濁眾生清虛勝業。令三輩行人殖遐年之善。十念願成。命終則往九輩行立報謝。便至談彼國土七寶宮殿金池玉樹互相映發衣食自然飯饌百味。說人則唯賢與聖共相勳修。身色紫金自然化生。稟受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棲心真境常宣大乘。辨明法相快樂無極。   此經宗致凡有二例。一者法藏修因感淨土果。二者勸物修因往生彼土。題雲佛說者釋迦乃是此方統王之主。讚揚彼佛長遠因果微妙快樂故雲佛說也。無量壽者若存胡本號曰阿彌陀。此土無量壽。壽既長遠彌綸曠劫。劫數既遠時算莫測故雲無量也。壽者色心相續不斷為義。通明壽之與命體一而異名。但命據始終壽論其期。故舉壽名示彼有保終之命也。經者明前佛後佛道覺。雖殊詮理之言不可改異。辨教意矣。   夫論如來說法不過二種。一者次第二者遍方。今此典者非次第教。何以知然。如釋迦一化辨佛壽有四時。初唱八十。次大品思益等說有七百僧祇之壽。法華辨壽命無量。涅槃盛明常住。今解彌陀佛。明昔法藏修因生於西方。無量壽命中得成佛果。由是報因成佛一身證果。若推此為言。只須以此土釋迦八十年佛相準。何以知之。如太子生於王宮。於八十年中備得佛果。唯壽八十類如無量壽命。中備得種智亦稱無量壽佛。此二佛既一種無異。而經應與第一時同則是初教。令所以解。言非次第教者此經已談一乘之因盛說菩提之業。故知非初教。是故當知是偏方別教也。然既稱壽與法華同而非法華教攝者法華是次第教。此教非次第。破執而與故非法華教攝。然解法華佛壽有三家異。一雲亦是報因佛。如前教。二雲是神通力延一念壽命令無量劫。經明五百由旬之外方明佛果。既在反易之生成佛常滿。則應入滅而延之住世為無量之壽。三雲是覆相。明常說為無量。就有為報中當有此命。但時機未宜灼然辨常所以依悕望說耳。   大判經例則有三段。謂序正流通。序為正宗弄引正為辨經旨歸。流通為明付屬。後世修行無壅。從如是訖樂聞序說文也。自佛告下訖略言之耳正說文也。次從其有得聞彼佛名號經流通文也。就序有二。初遺教序二發起序。初遺教序正為證阿難傳佛語無謬。是證阿難經。發起序為證如來說經有其由序。逗物無謬。是證如來說經所以也。從初訖一時來會是遺教文。從諸根悅豫下訖序是現聞發起序文也。正說亦兩段。初明法藏修因感淨土果上卷文。後明勸物修因往生從下卷初正說文也。   此教之興本欲令五濁眾生捨穢取淨卻短脩長故先示妙果後方廣勸修之。流通亦二。初舉經有深益用付屬流通。後明時眾歡喜奉行。從得聞彼佛名者下訖芬芬而降初文。從佛說下後明奉行方也。就初兩序各為五意。遺教序五者。一如是。明其如聞而傳無有差謬。但導如足。更加是者欲顯如聞所傳即是佛語實可信。言我聞者二明親聞。但恐此我濫餘人故本起之初自稱阿難曰我聞如是也。一時者三明聞無前後。佛口密皆使侍者有所不聞經悉重為說皆令親聞。傳者又得佛覺三昧頓領胸襟皆無漏失故雲一時。佛住王捨城者四明住處有二句。自廣至狹。又釋佛別取為一證。以舉宗師為證令必順此教。又舉佛本欲取佛住處。非欲顯佛為師之意。今言王捨城者且依一解。古昔有一國王名為普明。在餘城中治化。有一尼乾與比丘諍競。詣王判決。時王曲就人情尼乾得理。比丘不合則呼天扣地。其夜宮城陷沒。唯除太子東宮不沒國人還復舉。太子正以見父王無道不肯就位。則共世二大臣詣山隱學。一宿之中天神感之為王造城郭舍宅。國人則號為王捨城。自是以來於中立國相續。至今國名摩伽陀城名王捨城。耆闍山者此明的處。此稱鷲頭山。或加靈者仙靈遊巖上似鷲頭。山下有寺六十巖崛。佛在此處故明其名。與大比丘眾以下同聞眾。眾有二聲聞與菩薩。比丘常隨佛後。但佛說法處其有比丘在中。菩薩方詣助佛揚化故先小後大。比丘眾有四段。一眾類二唱數三略嘆四列名總結。與之言共。大有三義。一生大解二破大惡三證大果。比丘三義如常。聞數有萬二千人。大聖以下嘆德。德乃無量令但舉要。聖之言通上諸人皆是聖果。遊心空理隱顯難測故稱聖人。神通已達達之言證。證六通三明等是也。   其名曰已下列名。此皆稱尊者。尊者是御人之號。舉德標人故稱尊者。了本際了之言識本際是空。從所識標名。亦稱阿若憍陳如。此言無智。陳如是姓。於初轉法輪最初悟道。所以然者迦葉佛遺法住世同伴九人。方覺無常共求出家入山學道。四人根利則悟五人根鈍不悟。便共誓願吾於釋迦佛法中要先悟道。以此誓故共佛俱生。佛既出家父王遣國中貴族同伴五人隨侍。太子入山不肯入山隱在鹿苑。佛初成道則為說法。由是最初得道也。五人者一名陳如二阿葉鞞三訶男四波提五波敷。此但出陳如一人。正願者本期出家得道故名正願。正語口無四過。大號美名遐布。仁賢德性軟和故彰其名。離垢離破戒之垢。名聞多人所知或是迦延。解義名聞大佳。善實從內德彰名。具足從受戒表名。牛王從昔因緣。五百世中為牛兩處似牛故從此為。名人見[口*(吳-人+八)]笑。佛以神力接置星宿天上。時來聽法也。優樓頻螺此三人從處標名。此從木瓜得名。伽耶城名。那提水。迦葉是姓。或翻為龜如。舍利弗此名身子。舍利弗外祖善相見舍利弗父作國大相。妻女與之孕舍利弗。共弟□□□延槾飀□□□□□□匿□□麗□□□妙□□□□□□□□□婦稿□F□□□□楅奱□研□□槔婕祤祅□檢□祅奱□□□□婧□□□礸□□□契□標縷□秈□奿逆□□□□□□□□□□□□□祜□□□□j□祤橁□誇□□槂□驖□□□橁□省□驖□F母+?]感以徒眾。付身子目連二人使教化成就。二人則共要言得道之日誓無前後。身子欲向捨衛城。阿說祇比丘亦欲向城。佛誡說祇汝朝入城當見非常之人略為說法。舍利弗見說祇威儀詳序。則前問言汝師是誰。答言吾師天中天三界無極尊。相好身丈六神通遊虛空不會天世位。乃至心淨開法門身子卓然毛豎。汝有好師應有好法當為我說。說祇自謙我年既幼稚學日又初淺豈皆宣如來至真廣大義。身子慇懃復問何名沙門。答曰一切諸法本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原故號為沙門。聞此一偈則得須陀洹果還至本處。目連見狀貌怡悅。即便語言我本與卿共要得道誓無前後。卿何故在前而不語我耶。身子答曰時流迅疾無暇遊反。即便為說上偈。目連聞之即得初果。二人相將至佛所俱證無果也。目連亦是姓字□□□□□褥樈□襜□飣票□□□□□□□□□馨饐□躪袕s¥e□□□福祧劫□□倣§吩□□□□□□¥S爚R蹧□恣‥□□□胦祧□□禲樟憿慝蹧墾悅□□約腹慼憚炕慼慼槨幗趶屨鄍芋槨獺慼慼憬P□¥蝩狨瀤珵□撥檥鉒牷慼慼獗J傣¥蝩狨□耦□□□□¥□□□耤□擨□塏□滎呤韣c徇□耩狨殮□矨a□□擣|□□□□ヾ慰D□□□儻釤譓g□醧o急e□□間憤萿樹求得此兒也。靜志從內定得名。周那言離香。滿願是富樓那。此是大菩薩。赤色為相。離障那律修得天眼徹見障外故從為名。羅雲是羅□羅。此雲覆障。六年在胎也。阿難此言無染。皆如斯等此是總結名也。又與大乘眾菩薩俱以下列大士同聞眾。自有四段。初唱眾類二列名三歎德四總結來會也。初唱大士名道心。自行兼他位懷廣博故名道心。善思議以下列名。善思議者內德深達善會真宗。信慧從內信立名。空無者秤如之背。神通花者分身滿十方一念普至。乃至解脫者受報眾生結縛自亦脫也。從皆遵以下歎德段。大分為二。從初訖究竟彼岸以來略嘆。從於無量世界以下訖皆度彼岸以來廣嘆德也。略嘆有二。從初訖安住句以來嘆齊普賢入法界行也。備十地無量行願故雲具行願。證理窮心無二故稱安住。遐劫積修為己之勳故雲功。以此被外沾洽一切故稱為德。乘通遊機故雲遊步。善巧度物故雲行權。此二句嘆外化也。入佛法藏入之言解。名理為藏。解契宗原故雲入藏。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此二句嘆自行也。廣嘆中亦有二。從初訖微妙難量以來別舉八相成道為嘆。次從遊諸佛國已下訖皆度彼岸明遊十方。稱機應物舉此為嘆。就八相嘆中將欲舉故先出。示八相之處則是無量世界。於此世界示八相成道故雲成等正覺。八相文處可見。一處天宮二入胎三現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滅處。兜率天此雲勝妙天。多聰明不放逸。示如來為人天之師故。將下生人中先處此天。為說不退轉之行。捨彼天宮下明處胎。所以不直化生者。一為外眷屬令護佛法故。二遺舍利廣起佛事故。從右脅生下三明現生。示異凡穢故從右脅生。右是便欲明先權後實也。現行七步明過六道。光明下生時放光皆使知佛生也。皆悉震動者明生時動地。六種動者一動二湧三起四震五吼六覺也。舉聲自稱下明唱道高。釋梵奉侍下明標示人天歸敬。示現算計下明修學世伎。六藝者算計是一。文藝詩書及禮樂射御是六也。能御車上於六目之上。博綜道術者博言廣綜之言習。廣習五明道術。貫練群籍者含於內論。貫言通練言明也。遊於後園明學伎已於後苑講試之耳。講之言習試之言用也。現處宮中下示處深宮。色味之間見老病死下是第四段明出家。但此中先明出家之緣。緣見四非常故雲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服乘白馬遣之令還者明捨世飾好而著法服。正明出家。則是就獵師覓鹿皮衣。天神奉剃髮出家也。六年下明學道。先示同邪道故雲勤苦六年。行如所應行是因所應是果。果應因行故雲所應。現五濁剎者明先同修四禪八定五濁土中之法也。示有塵垢下明歸從正法。今初句先既因六年苦行無所得形清體縮故入金池洗之也。又以表理明必以定慧之水斷除結使也。天安樹枝得攀出池者為示體弱故須攀枝。又表接物機也。靈禽翼從者得道之所五百青雀從佛至道樹。表德被禽魚無不師化者也。吉祥感徵者明德被人天。天祥感現。明此諸天童子感動顯菩薩必成道故雲感。哀受施草者表物獻微情乃至草薄之物。無不哀受故受草敷之而坐也。奮大光明下第五降魔。先明將欲降伏故悟之以光明也。而來逼試者明魔令其眷屬而逼以眾難試菩薩道。制以智力者正伏之以智令歸伏也。得微妙法下第六明成道。從釋梵勸請下第七轉法輪也。此中有三。初有釋梵為請主。故涅槃經中雲汝雖生人道已超第六天明同梵王請能請佛成道。三七日思惟所得道妙欲令一切普得。二七思惟眾生根鈍不皆領受則明無機。三七思惟欲說。爾時則梵王為請之時也。祈明求。勸為慊貌之辭。轉譬如常解。以佛遊步下二明佛受請。令大士亦如真佛示同佛十力四無畏之說。故雲佛吼而吼。舉獅子王哮吼為譬耳。扣法鼓下三正明說法。先明喻後明法說。扣鼓誡兵。內合佛說法以集眾欲進趣於善。外譬吹螺是改號之相。內合佛說法改惡為善。刀有斬斫之用。內合佛說法以生物解有斷結之用也。建幢是戰勝之相。譬說法降魔得勝也。震雷能駭動物情。譬說法皆動無明之識也。耀電譬說法有照了之用而有潤澤之功。譬說法能沾利眾生也。演法施下廣明法說利益自有二。初正廣說法利益。後舉三業益物之相結成前利益也。今雲演法施者演言廣廣說四諦十二因緣等教宣佈有緣也。光明普照者明法將宣放光感悟於物。或是將說般若放光動地也。以知光攝魔闇故雲光明普照。以神通動魔宮使眾惡緣改慘歸伏故雲慴怖也。摑裂邪網者說法破之故雲摑也。網譬邪智。魔以邪智裹結眾生故以正智慧力破裂之耳懷諸欲塹者滅五鈍等惡。嚴護法城者涅槃妙果。是安身處故稱為城。說法令眾生修戒定慧以莊嚴之也。開闡法門者開說涅槃城門合眾生進趣其果也。洗濯垢污者執相之惑皆沾污慧身使習忘解遣除迷垢故雲洗濯也。自此文來是法華前教也。顯明清白者無相之解。是無漏明故雲清白。光融佛法者法華之教。光之言廣融之言會。明法華教會三乘萬善同歸一佛故化廣會佛法也。宣流正化者示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其善無遍故雲正化。入國分衛者此下嘆菩薩。三乘明能分身護物機故雲分衛。為物作福田使眾生未來獲豐富之膳故雲獲諸豐膳。貯之言積。智斷既具示為福田。積殖功德之所也。欲宣法現欣笑者嘆口業益物表說法必契之相故雲欣笑。法皆療物之疾故雲藥。除遣三有之苦故雲三苦也。顯現道意者嘆意業也。明以此二事顯菩薩之道意欲使一切齊成佛果故雲受菩薩記。示現滅度下第八明雙林示滅。明以滅跡方便令物生善滅惡故雲消除諸漏殖眾德本也。乃至如上等法皆難量也。   遊諸佛國以下廣嘆德中第二文自有二段。初將別出三地德致嘆。先總舉遊化之德也。後從菩薩經典下別廣嘆三地德也。就初有法譬合。但合文雲菩薩亦復如是合幻師喻。於一切法貫綜句下合本學明瞭句。所住安諦下合上為男為女無所不變也。至一切具足句。綜之言習縷之言悉慢之言惱恣之言會。明見淨不貪觀穢不惱也。菩薩經典以下別舉三地德為嘆則為三段。下去先舉八地德自有三句。初明自行外化德。自行即通經要妙。化物導御十方。物所廣識而皆顯名也。無量諸佛以下第二句明值勝緣。為諸佛所護在法流中唸唸見多佛。見緣則勝。無一時不見佛。故知是八地。佛所住者以下有二句許。第三明同佛化導。為諸菩薩而作大師下九地。文亦有三。初嘆自行則有甚深禪慧供養等句。外化則有為諸菩薩而作大師達眾生相等。化現其身下第二明以神通接物化現其身。如電光者明神通應物之速也。善學無畏之網網之言智。明仰學佛四無畏智。壞裂魔網破邪智也。解諸纏縛者解五蓋十纏等結。超越聲聞下第三明皆示二乘之道。先明本處後明顯示也。雖皆示二乘而內不共大士平等萬德故雲具足無量總持也。深入菩薩法藏下次嘆十地。文亦有二。初略嘆自行外化。既窮因行故雲深入。因理皆蘊佛果故雲藏。此三昧皆飾法身故雲花嚴。演暢經典明外說化物也。住深定門下後廣明嘆自行化他。他中初以神通濟物。次明四辨化眾生。後明為眾生作不請之友。閑者濟心中劇難人。言其伏煩惱故雲閑。不閑者外凡之人。為煩惱所使故雲不閑也。或雲不閑是人閑是天也。四辨化中超過世間諸所有者言其本處離音聲也。心常諦住度世之道者思惟應用也。於一切萬物自在者稱機無失也。為不請友中有法譬合。法中先標不請次釋後結。釋中有三意。初舉大士四弘誓。以四弘誓荷負於物故雲重擔。次舉受持為釋。只以住持佛法欲使如來法藏不絕佛種不斷故也。次舉慈悲德為釋。興大悲愍眾生者明拔苦因果。演慈辨授法眼明與樂因果。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結也。黎之言民庶之言眾也。如純孝之子下譬不捨眾生之心。如純孝子逐慈悲母也。於諸眾生視若自己合之也。一切善法皆度彼岸下廣嘆自行。文訖智慧聖明不可思議句也。如是之等一時來會大段第四總結文也。   就別序中有五段明義。初如來現相二阿難問三佛撿其問意四奉答五正答所疑。佛開發宗先將說淨土勸物修取。示有欣悅之狀故雲諸根悅預也。姿色清淨者姿之言美清淨之言光顯也。魏魏言德盛高顯也。就阿難問中有二。初有法譬合文。先牒所觀相。影暢表堛怐簏y其形堜心悅也。唯然大聖下正發問。先五句正問。住於奇特者十力四無畏也。棲心於諸佛法則是住諸佛所住也。雄者是英族之美也。佛道高妙故雲最勝也。世眼為導師之德。如來以化物為德故雲住。如來之德為四天中第一義天故雲天尊。去來現在佛佛想念者明三世諸佛皆有化眾生之念。光光相照又智智相照故雲想念也。正雲得無。今釋迦十方諸佛同有為一大事因緣故出世之事耶何。光光威神乃爾者舉所疑以結問也。撿問與阿難答在文可見耳。第五答問。開發有兩初委問後正答。讚能問有三句。初句讚皆生物解故雲汝問多利益也。如來以無蓋大悲下次句讚。合佛出世之意。無蓋悲者佛慈悲無所不覆蓋耳。無量億劫下後句。舉難以明汝值佛意致問實合利物之意也。阿難當知下正答有三。初正答。次阿難諦聽下許說。唯然下後明受旨悕開後宗。初正答有四句許。如來正覺其智難量者明真智妙絕照窮法界非下情測度。多所導御者明其用多端。無能遏絕明其化周法界不可窮盡。以一餐之力下明應不待資能住壽也。億百千劫者釋物疑。明佛有此壽命。恆示五濁之命唯八十耶。諸根悅豫下有二句。正答。明令顯此相者方說有無窮之壽故顯姿色清淨。所以者何下次句舉佛真本以釋定慧究暢無極故。能隨物情所宜長短自在而無礙也。諦聽與受旨可見。就正說中大段如前。但第一修因得果中有二。初廣說因。次從為已成佛下去明佛得果。就明因中有二。初明修因之緣次正辨因。就明緣中先列過去佛次正出世自在王佛。藉於此佛聞法發菩提心修行成佛故。須由藉明其緣。而不直舉世王而出前五十三佛者為存兩義。一示如來皆照久遠之事。二明眾人同值多佛出世。然法藏一人能超越而發心修行以成佛道。明得悟者宜以局時人。正辨因中有二。初經家序。修因之人則是國王。明是王從世自在王佛聞法故發心皆為修行之人也。從詣世自在王佛所下明荷聖恩說偈讚嘆。仍發願修因序。修因人中有四句許。初句明當時有國王從佛聞法啟悟其心尋發道意。棄國捐王下次句明捨重位出家志行。號曰法藏下次句明其得名。在能蘊畜佛法故曰法藏。高才勇哲下次句略嘆其德。稱逸群之能故曰高才。能自勝勝他故稱為勇。壞邪見之明所以言哲。修因行文有兩。從詣佛少許長行盡二十行偈略辨因偈。後盡文廣明因義。初略明中有五意。初長行序詣佛致敬。次七偈嘆佛恩德酬前說法之恩。即兼表歸依之情。如情勝鬘嘆三業德表歸依也。七偈中分為三嘆。初二偈半嘆身業。初行先嘆無等。次行舉譬顯勝。次半偈結勝世。正覺大音半偈二嘆口業。明佛音聲等覺十方。次戒聞下四偈嘆佛意業。前兩偈嘆有行德。無明欲怒下一偈嘆無為功德。次一偈嘆德用。功勳明其行位。智慧深妙明其果滿。威神光明震動十方明其用也。願我得佛下十偈三明發願也。就中五意。初三偈正發願。假使有佛下兩偈挍量功德。次二偈明修道勤苦勇猛精進。次二偈發造淨土。十方殊妙為化眾生故。次一偈明十方聞名發願來生獲得勝果。願我作佛者正出菩提心體。過度生死靡不解脫者為物之心。明其下化。佈施調意下出其化物行體。上但明發心今出其行莫過六度。言智慧為上者明五度為行不能出離生死要須智慧。達解本原方皆過出故雲最上也。造淨土文雲其眾奇妙者明五通自在悉不退轉。道場超絕者亦是道樹超勝。亦可是修道速疾成佛故雲超越。幸佛信明下二偈是第四意。請佛為證。幸之言遇。遇自在王佛今現而證。上但一往發大誓願度眾生。行行甚難人不信意。謂但有其言未必堪行。都無仰學之心故請佛為證。除疑使物同行。後偈請十方佛為證也。假令身止諸苦毒中一偈是第五意。要心處苦自行化他。誓逢苦不威得樂不欣。乃至成佛畢竟不退。忍終不悔以成上行願也。入長行從是後廣修因。此中有五段明義。初是法藏請出修因方法。佛語阿難下二明彼佛推其自解。不肯為說意欲顯法藏德也。比丘白佛下三明法藏重請。爾時世自在王佛下明彼佛為說方法。就中有二意。初明修行必剋。舉此量海水得其寶用為譬。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下後明正為說法二百一十億佛土。善因雖有強弱之異然所招之土同是七寶國土之粗妙應現。與之現佛土不同令隨願取之。粗之言大妙者言美。明所現二百一十億土皆是大美之土耳。時彼比丘下是第五重明法藏依教修行。自有四段。初正所依教修行。意至佛所自陳。次二明彼佛問比丘出行法。三明法藏更向佛說其所修四十八願。四明今釋迦追說法藏比丘昔誓願之後頓滿之行。就初亦可為二。初正明修行。明往彼佛所自陳行之意即初於五劫中修行發願也。阿難白佛彼佛國土壽命幾何以下明答粗疑。彼佛壽四十二劫。但於五劫何足疑耶。法藏比丘攝取二百一十億下詣佛陳行之文。佛告比丘汝今可說以下二明佛同出行法文。比丘白佛唯垂聽察下廣陳四十八願。就中有三重。初正說願。但此願分為三類明之有三願。願淨土有四十二願。願得眷屬有三願。願得法身三。此三文不聚在一處。但隨義作之耳。次小長行及五言偈。二明說誓要願。於十一行偈中自有三階明義。初有三行正誓。次七行誓後更願。餘一行說誓要瑞。日月戢重暉者戢之言集明日月光雜耀皆入如來德之內。偈後少許長行是第三感瑞證成文。地動表皆行因雨花明必得果自然音樂證妙樂之土說法化物也。於是法藏具足修滿下去四明今釋迦說法藏順願之行也。就中有兩。初有三行許文先牒誓願。建此願已一向專志下後正明修行之事。將欲顯其修行舉所修國土恢廓廣蕩也。廓以安眾為義。明淨土廣安往生之眾蕩然無限極也。建立常然者於此間壞劫而彼無改相續常然。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者正明修行久遠。是非數之極名。不生欲覺下去明行之相。初明六度次明供養三寶修三次明出家修自行外化。隨其生處下明生處行。行應生得果報以修自行外化也。夫三毒之覺能起犯戒之心。今不起此覺及想又不著六塵故不犯戒也。但施度之要莫過法施。專求清白無漏之解為眾生說。即是施度耳。從阿難白佛下明得淨土妙果。就中有二段。初略辨得果次從無量壽佛威神及寶樹以下廣明得果。於略明中先明法身後明淨土。初問得佛後問久遠時節。並有答可知。國土自然下去明淨土中初正明淨土者四行餘文。無須彌山以下明無穢無有高下諸山及四時節也。然眾生欲見佛神力現之耳。次因之問無須彌山者彼四天及忉利天何得住。釋當來之疑有五意可解。無量壽佛威神光明下廣明果亦例有二。此光明佛果有兩。一明光明果二明其壽長遠。光中初正明光次明照佛土用次明因光得名。遇斯光者以下次明得益能滅三毒三垢。次又聞光明稱說者得生彼國。及其成佛復為十方之所稱說。於壽長遠文中初四行半明彼佛壽。次明聲聞天人壽命長遠。又其數難量下明眾數非算計能知。於明眾數難知中初總明眾數多少略嘆眾德。佛語阿難下的辨。三會數中初數多有法說譬合。明此初會尚非目連等所知。豈況後兩會數可知乎。明淨土果亦有二。初正國土莊嚴。後明國中人物美妙國土中自有四重。初明寶樹莊嚴。亦有自然萬種伎樂以下二明伎樂。又講堂以下三明講堂樓觀。內外左右有諸寶池下四明有好寶池莊嚴也。於寶樹文中初明諸樹後別明菩提樹。諸樹文中初明七寶所成次明花葉相間次明行列可觀。清風徐發以下次明有出好音聲之用。菩提樹文中初明樹體有五行半文。微風徐動下次明利益物用。樹出好聲便聞見者得深法又得六根清淨。次舉本願釋得益之意。佛告阿難下次挍其勝也。明寶池文中初明池縱廣次明有好水。黃金池者下次明有妙好水。既作七寶色故雲黃金等也。其池岸上下次明有好花。彼諸菩薩若入寶池下次明池水有開神悅體滅惡生善及出好聲。詮辨三寶萬行等事無有惡聲不過之事也。   阿難彼佛國土諸往生者以下是大段明人物美妙自有三種。初雙明依正二報一行餘文明正報所處宮殿一行文雜明依報勝。若欲食時下二遍明飯食七寶器及百味等事。其諸聲聞菩薩下遍明正報略歎。神通智慧洞達鹹同一狀者明形類是同。稟受虛無之身無極之體者以神通無所不至故。無極之體色如光影故雲虛無之身。非意無色狀也。欲顯形狀之勝後作問答挍量。佛告阿難諸天人民以下三別明依報。文中初明依報勝。自然德風以下次明有好風。又眾寶蓮華以下明有好華也。文雲煥爛者煥之意照爛之言香。明照及有香也。從第二卷初訖正說文。此正說二段中大段第二勸物修因往生也。就中有二段。從初訖三輩文示修因方法此。後盡正說文勸物往生。就第一中有二。初略明次三輩文廣明也。略中有三。初舉定聚引物明生彼土者必入定位以彼土無有邪聚及不定位故也。十方諸佛下次句明恆沙佛皆共讚嘆也。次句明彼土純有正定善人無邪惡之人故。十方諸天人聞名欲往生者應鬚髮願生。略示往因是發心一向等也。十方世界諸天人民以下廣辨成業往生者有三輩人。即示修因之方法。三輩即為三。初輩人能出家棄欲。又發菩提心復能專念又修諸功德而迴向。此人臨終成業往生住不退轉也。中輩人雖不出家而能大修功德又能發菩提心復專念示皆迴向發願。此人亦成業往生住不退轉也。下輩能發心又能專念亦能發願又能信樂。此人成業往生亦住不退轉也。但此中上輩人是觀經九輩中上中品人。何以得知。彼雲上品中者明佛乘寶臺。來迎足蹈七寶華中。此中亦云七寶華。故知是也。此中中輩人應是觀經中品中上品及中中品人。何以知之。彼文明有佛來迎而中下品不明佛來故知之也。此中下品人應是觀經下下品人。何以知之。後文辨下下成就十念得生。今亦然也。結三輩人皆菩提心為正因餘行為緣因。因既有三品而同招。壽無量者既同求無盡種智。又盡求度一切眾生。此業與法性無量。故得壽同出算數之外同雲無量也。而報因有勝劣果應有勝負也。從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無極下第二勸物修因往生。就中大分為三。第一舉彼出勝妙伎樂以引物。第二明娑婆雜惡可棄從然世人薄俗以下是也。第三現方西之相勸物信從更整衣服下是也。就明勝妙中有二重。初明勝妙快樂次從佛告彌勒諸天人等下明引物修因急往生也。初段中復有二。第一盡偈明十方諸佛菩薩讚嘆供養彼佛。第二明釋迦讚美彼土勝妙快樂。就初長行偈頌為二。長行中初別明東方次總餘九方。偈頌中有四段。初有七偈頌上長行十方諸佛讚嘆供養。次有八行明彼佛為往菩薩授記。次有五行明十方諸佛各命其土菩薩令往安養國供養聽法。次有十行明經教難聞教物生信。初七行明其來至次五行正明供養一行明身業鹹然奏天樂下三行明口業。鹹之言同奏之言作也。見彼嚴淨土下明意業供養。明十方諸佛令眾生發心。既發心上合佛意故雲發心為供養也。明授記八行中初四行明授記之相次四行正明授記表得時機。所以欣笑口出。先還從頂入者表吐言說為物授至極法身之記也。次半行明人天知相而歡喜。次一行觀音明表相之喜。次一行佛答以試聽也。八音者一嚮二徹三清四柔五哀六高七和八雅。正記四行中一行有願故記。次行有功德故記。次行有空有解故記。就十方佛各命令往五行中初三行佛命。次二行明菩薩受命而往也。就十行教信中初三行正嘆經聞。次四行舉所證理釋能詮之文難得值聞。次三行舉諸難以教物生信。就釋迦嘆中有二。第一明彼土人天眷屬勝妙。第二明彼佛為眾說法之眾盛華。眷屬德中有兩。初明諸菩薩人天觀音大勢至等智德勝。佛語阿難下去遍明彼土人物神通供養稱意自在之德。尋文可見。明說法盛中有二。初明佛說後明菩薩說。即是傳佛語。班之言布亦云次也。莫不歡喜者明皆得解。即時自然風起者明說法時有勝樂事供養於佛。樂難可勝言也。於菩薩傳佛語中有二。初明說無乖違。於其國土下次嘆德有三重。初法說。歎中寄譬歎。後還就法說歎也。   就初法說歎中有六種歎。初歎無染著德故。雲無競訟無適莫也。得大慈悲下歎四等德也。愛法下明有尊重法樂好德也。修心佛法肉眼清徹下明有五眼德。以無礙智為人演說下明辨德也。志求佛法法無礙。從如來生解法如如義無礙。善知習滅音聲明辭無礙。修諸善本明自行外化德。生身煩惱者歎自行盡見思正使也。二餘俱盡者二家習盡。其天悲者下明外化。靡不覆載者內德既備善能覆眾生也。因行自能究故能至彼泥洹之岸。決斷疑網者能斷眾生疑。初明鑒從內心而出不明師諮也。該羅者該之言及羅之言攝。明解佛法弘廣萬法無蓋盡也。譬說有二十句。當分有合可解。   於第三還法說文復有四別。初明有法施之德即以六和敬為首歎之。六和者謂戒同見同利養同身同口同意同也。次二拔諸欲刺以下以大悲為首歎之。因力緣力下次三以諸力解歎之。恆照大乘之因以化物故雲因力。照眾生所藉之緣名緣力。願力者內有重願度一切也。方便力者有巧度之解也。常不捨此願欲利安物明善力也。在境不亂明定力。鑒而不闇名慧力。能隨萬種為說名多聞力。施戒忍等力者以六度化物也。諸通明力者以神通三明化之力也。如法調伏諸眾生力者柔者以法調之剛者以勢伏之。如是等結歎諸力也。身色相好下第四色身為首歎之。阿難彼諸菩薩下既歎竟結歎耳。   佛告彌勒諸天人等下第二引物修因往生有二。初先牒別人淨。次又其國土下牒土淨。何不為善念道之自然下勸修因。念道之自然者念於彼土勝妙功德果自然而應也。著於無上下者著之意證。證果無有形色上下好醜之異。洞達是智無邊際。是真諦境。此明正報果。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者勸令勤策。善因必得於妙果。修菩提因則橫斷五道流轉故雲惡趣自然閉也。去者既多故雲無窮極只修十念成就即得往生。而行者希故雲易往而無人也。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此二句釋易往義。明修因竅招果則為此果所牽也。何不棄眾事結勸之句也。   然世人薄俗以下第二明娑婆雜惡。此中有兩段。第一貶毀第二善惡相形。貶毀汎舉造惡人為善惡相形遍明受佛戒毀破者故為誡。就初段有二。自下明三毒十惡等造苦可厭。我今語汝世間之事以下第二勸修出離善明三毒造惡。即有三段。自下者明會心造苦有二。初明富者皆苦。薄俗者心愚少智故雲薄俗。皆各已諍利。以自給濟無尊無卑出作惡之人。累念積慮明會心財相積不捨。勤求無寧故為心走使。有田憂田以下廣富人多求之苦。衣食什物什之言眾也。憂念愁怖前明求苦。此明守護之苦。橫為非常者怨家忽可頓覆也。忪忪者明其悲哀。結憤明其生瞋。憂懼萬端前明求財。勤苦若此結失財之苦。結眾寒熱者結之意集。意行苦招寒熱病。貧窮下劣下明貧人造苦。消文亦易。文雲有所趣向莫能知者。既生死絕趣向苦樂。而在者不知不肯作善故雲莫知也。   世間人民以下二明瞋心造惡。先明造惡也。人在世間下明苦果。善惡反化者惡因得苦善因得樂其報易前也。宿豫嚴待作善者天堂果報以待之作惡者刀山刀樹以待之。如是世人下三明愚癡心造惡。但坐此故坐之意由。由其不信造惡不悔。且自見之者臨終相現爾時方知也。身造惡故雲身愚。心不信故雲神闇。生死禍福無一怪也者死亡祠祀殺生為凶嫁娶等為吉。世人於此二事競各為之。意是所宜故雲不相怪也。此下雲總猥憒擾者正道心相煩多。惡逆天地者上不順天心下違閻羅王之意。待其罪極便頓奪之者正明滅壽奪算惡鬼打之。下入惡道明受苦無窮也。我今語汝世間之事以下第二勸物修出離善段。就中有四段。從此下正舉善勸之。曼之意及。及佛在世有諮請之也。故須勤修。勿在人後者明造惡墮三趣苦之失。儻有疑意儻之意沈沈有疑心不解可問佛也。彌勒長跪以下第二領解。舉益彰佛德。明由佛前世修菩薩道時廣同法界今得成佛慈悲出世化度我等也。恩德普覆成出世之益。福祿巍巍彰佛威德高遠也。從佛告下第三勸生齊信心。消文易見。但典攬智慧執持綱維明如來化物得益發生真語。照然分明得理在懷開視五趣明慈悲被下。決正生死明其離苦。泥洹之道明其獲出世之益也。彌勒當以下第四擊起時情孰彌勒同修有二。初舉精進與懈怠在前後勸自厭勤修。次從佛告以下重誡敕勸斷疑惑也。此中先誡斷惑。明懷疑生邊地離佛前遠至五百歲花不開。不開且不得自在至十方供養諸佛。次從白佛不敢有疑下明順教舉旨也。第二明善惡相形中有二。第一將欲明惡先明持戒者。為善歎為希有第一。從今我於此世間作佛下去正明五惡。能於此世端心正意者明其持戒。最無倫匹者成其希有之歎也。明他土中多有勝緣。又復善報強勝作善為易。此土無此二緣修善即難故名希有也。明五惡中有三。初者總明。其一惡者以下一一前明。佛語彌勒吾語汝等以下總舉三毒之過。敕離過修善。五惡者一殺二盜三邪婬四妄語五飲酒。損五戒善故名惡也。五痛五燒明其苦果。由惡故燒由燒故痛。何故但明此五。由世人喜造故遍彰也。為最劇苦者此明說五戒對治。降化其意者悕心入道。令持五善者順教修行。獲其福德者舉遠近二果成其行也。明五惡中列皆有二。先明其惡。譬如大火下勸修持戒善以滅惡之。就惡中有二。先明惡因。從世有常道以下明其三報苦果。就因中先明作惡人。欲為眾惡以下明其所造惡。噬之意噉也。又尋強剛舉其惡果成上惡因。神明記識者名藉先定不蹉跌也。一切眾生皆有二神。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同生女在右肩上書其作惡。同名男在左肩上書其作善。四天善神一月六反錄其名藉奏上大王。地獄亦然。一月六齊。一歲三覆一載八校使不差錯。故有犯者不赦也。貧窮下賤明人中餘報。又有尊貴舉得彰失。世有常道下三報至。世間有此目前現事未舉其現報壽終之至。尤劇彰其生報。轉生受身此明後報。譬如王法者引喻況。報輕在前重苦在後。如似王法治罪先杻械詣市殺之。先現報後入地獄故雲極刑。三塗無量苦惱者出後報之重。此法消文易見。譬如下舉持戒對之勸也。   盜惡列有二。初作惡中有二如上。世間人民者明作惡人。都無義理明所作惡。明貪狼之人無謙讓。自下可見。但雲心口各異者口便規度意念無實者當面說善情慾規度。主上不明任用臣下者宰相之宦。縱放臣下用。取萬民賄拄取人物。踐度能行知其形勢者因公愶私。在位不正者惟過者主由內不明致有侵損。不當天心者明造惡不順善之心。無一隨者神識孤遊戲財留在自界。今世現有王法下彰三報苦。自然三塗明生報苦。展轉其中下明其後報。譬如下舉善對之也。   明邪婬惡亦列前。世間人民明作惡人。相因寄生者由過去或作善知識香火因緣相託以為眷屬也。但念婬姪下明造惡相也。亦復不畏下明現報。自然下明後生報也。   明妄語惡亦列前。轉相教令明作惡之人。兩舌惡口下明所作惡。憎嫉善人明惡口。讒賊鬥亂明兩舌。敗壞賢明明妄語。於傍快喜明綺語。不孝二親明作惡人造逆。朋友無信明其不忠成上妄語。尊貴自大成其惡口。謂已有道成其兩舌。不畏天地神明日月廣明自隱□□□椹□□□楉□□□□晴飀□礽□量穠礹□殺□□饉□□□□□□□楖□錳□餑□□□□□稜□慼慼慼慼慼慼慼R椸□□□覘m□R榃□裀□槏K□□□□□□祰□□□檢□襛□□□鞳敵怴慼熱}□□樀奪□纂潯楚毅垀條□□□量□□履夾□□   明第五惡。世間人民徙倚明作惡之人。不肯作善明所作惡。消文可見。天地之間下彰其三報苦。恢廓者明其寬曠。窈窕明其深遠。浩浩茫茫成上寬曠。譬如下舉善明之可見也。第三段有二。初舉過勸斷。二從佛言汝今諸天人民下舉善勸之。就初有二。初舉三毒勸斷。二從世間如是佛皆哀之下明順教斷惡終獲出離。是世五惡者牒上眾過勸識其因。展轉相生者明三毒。不除惡惡不絕苦果不息。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明現報。身死隨行明其生報。從少微起者明其本報。或貪財或貪皮肉故雲從少微起。皆由貪著下出三毒之過。貪著榮花貪現在樂造惡。身坐勞苦明其苦身。久後大劇明其三報之苦。天地施張明諸天記。閻羅又識也。佛語下順教獲利可解。汝今諸天世人下舉吾勸修。文有二。初勸自行外化。佛語彌勒下明重誡。敕正先誡敕後。彌勒舉旨可知也。   第三明現土文中有二段。初正現土使人欣慕。上雖耳聞說美土未如眼見。故此下現土令各慕修也。此中有五。初明如來告待者令請。二侍者起整服致請。三爾時下正明放光現土。四從佛告阿難下審其見不。五從慈氏白佛下明問除疑惑。問中有二問。一問胎生二問問化生。後答。佛先答胎生後答化生。若有眾生以疑惑心者出其感胎生之緣。修諸功德出其往生之因。願生故往生。由疑受胎。疑惑佛智者出疑體。於佛五種智懷疑不信故見佛奢致。使受五百歲中花不即開故名胎生。不了佛智謂如來智無有邊畔。不可稱智謂無有限局。大乘廣智謂無照境不取。最上勝智謂照同凡境。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下答化生。先出其信明信無疑。便於七寶花下明化生果。他方以下類同勸生也。彌勒當以下結其得失。初重舉上二生。譬如下作譬顯勝劣。轉輪王喻無量壽佛。七寶宮室喻其淨土。王子得罪喻疑心之人過。金鎖喻花不開狀褥不異喻於花中受快樂自在。合喻可知。深自悔責者明不必一種若能悔即出不悔必滿五百歲。是故下結勸也。   彌勒白佛下現土中第二問往生多少。意欲勸物同此流勝。必取往生上示往生方法中但導三輩不廣彰大士。今此下廣明十四佛土皆有往生之人。不但三輩。但使有善皆可往也。   第三大段流通二段如前。就初有四。第一歎經深遠廣彰利益勸其受持。第二當來之世下廣彰此經難值。第三如來興世下舉眾難欲彰此法難聞勸生敬仰受持不忘。第四從爾時世尊下時坐悟道。得利乃至一念即是具足無上功德者明利深遠。一念至信修行發願必生淨土終得佛果故雲無上也。   三千大千世界下勸重法不辭眾苦。所以者何下釋應不辭苦。是故下結勸也。如是說者說其國土正報殊勝。如是教者教修行願。如是作者立其大志。如法修行者勸其流通舉教不違。第四段有二。初時悟道眾多少。無量妙花下明感瑞證益。後明聞見歡喜奉行也。   雙卷經之疏鈔引用於望西樓其寬博如雲欲省繁採略千而不得一。乙卯夏天頃振錫於西海佔居於南紀寓止半歲也厥間諮詢於願志寐寤共不息爰有一僧解錦囊之堅以授與予矣□□孌稈□觱□□□□言樍馡言□□□}祽□□淋妖□d驛槄楯碌椹□奾礸□□□樦□□□E椹j□□駕□□□□□娀□飯襾□糧楯椸騾□□褸□□晼摯龤慼歎ョ   時元祿十四年辛巳歲春末上旬      武城增上寺前 玉置次郎兵衛久信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47 兩卷無量壽經宗要   No. 1747 [cf. No. 360]   兩卷無量壽經宗要   釋元曉選   將申兩卷經旨。略開四門分別。初述教之大意。次簡經之宗致。三者舉人分別。四者就文解釋。言大意者。然夫眾生心性融通無礙。泰若虛空。湛猶巨海。若虛空故其體平等無別相而可得。何有淨穢之處。猶巨海故其性潤滑能隨緣而不逆。豈無動靜之時。爾乃或因塵風淪五濁而隨轉。沈苦浪而長流。或承善根截四流而不還。至彼岸而永寂。若斯動寂皆是大夢。以覺言之無此無彼。穢土淨國本來一心。生死涅槃終無二際。然歸原大覺積功乃得。隨流長夢不可頓開。所以聖人垂跡有遐有邇。所設言教或褒或貶。至如牟尼世尊現此娑婆誡五惡而勸善彌陀如來御彼安養引三輩而導生。斯等權跡不可具陳矣。今此經者蓋是菩薩藏教之格言。佛土因果之真典也。明願行之密深。現果德之長遠。十八圓淨越三界而迢絕。五根相好侔六天而不嗣。珍著法味遂養身心。誰有朝餓夜渴之苦。玉林芳風溫涼常適本無冬寒夏熱之煩。群仙共會時浴八德蓮池。由是長別偏可厭之皓皺。勝侶相從數遊十方佛土。於茲遠送以難慰之憂勞。況復聞法響入無相。見佛光悟無生。悟無生故無所不生。入無相故無所不相。極淨極樂。非心意之所度。無際無限。豈言說之能盡。但以能說五人之中佛為上首。依正二報之內長命為主。故言佛說無量壽經。設其一軸不足開心。若至其三有餘兩掌。今此經者有上有下。無缺無餘。適為掌珍。言之捲上。故言道佛說無量壽經捲上。   第二簡宗致者。此經正以淨土因果為其宗體。攝物往生以為意致。總標雖然於中分別者。先明果德後顯因行。果德之內略有四門一淨不淨門。二色無色門。三共不共門。四漏無漏門。第一明淨不淨門者。略以四對顯其階降。謂因與果相對故。一向與不一向相對故。純與雜相對故。正定與非正定相對故。所言因與果相對門者。謂金剛以還菩薩所住名果報土不名淨土。未離苦諦之果患故。唯佛所居乃名淨土。一切勞患無餘滅故。依此義故仁王經雲。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一切眾生暫住報。登金剛源居淨土。第二一向與不一向相對門者。謂八地以上菩薩住處。得名淨土。以一向出三界事故。亦具四句一向義故。七地以還一切住處。未名淨土。以非一向出三界故。或乘願力出三界者。一向四句不具足故。謂一向樂。一向無失。一向自在。七地以還出觀之時。或時生起報無記心。末那四惑於時現行。故非一向淨。非一向無失。八地以上即不如是。依此義故。攝大乘雲。出出世善法。功能所生起。釋曰。二乘善名出世。從八地以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出世法。名世法對治。出出世法。為出世法對治。功能以四緣為相。從出出世善法功能。生起此淨土故。不以集諦為因。乃至廣說故。第三純與雜相對門者。凡夫二乘雜居之處。不得名為清淨世界。唯入大地菩薩生處。乃得名為清淨世界。彼非純淨。此純淨故。依此義故。瑜伽論言。世界無量。有其二種。謂淨不淨。清淨世界中。無那落迦。傍生餓鬼。亦無慾界色無色界。純菩薩眾於中止住。是故說名清淨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薩。由願力故。於彼受生。無有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覺。若非異生菩薩得生於彼。解雲。此第三地是歡喜地。以就七種菩薩地門。第三淨勝意樂地故。攝十三位。立七種地。具如彼論之所說故。第四正定與非正定相對門者。三聚眾生苦生之地。是為穢土。唯正定聚所居之處。名為淨土。於中亦有四果聲聞。乃至復有四疑凡夫。唯無邪定及不定聚耳。今此經說無量壽國。就第四門說為淨土。所以然者。為欲普容大小。兼引凡聖。並生勝處。同趣大道故。如下文言。設我得佛。國中人民。不住正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又言。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知其數者。不取正覺。乃至廣說。又觀經中說。生彼國已。得羅漢果等。乃至廣說故。論說雲。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者。是說決定種性二乘。非謂不定根性聲聞。為簡此故。名二乘種。由是義故。不相違也。又言女人及根缺者。謂生彼時。非女非根缺耳。非此女等不得往生。如韋提希而得生故。然鼓音王陀羅尼經雲。阿彌陀佛。父名月上轉輪聖王。其母名曰殊勝妙眼等。乃至廣說者。是說化佛所居化土。論所說者。是受用土。由是道理。故不相違。上來四門。所說淨土。皆是如來願行所成。非生彼者自力所辨。不如穢土外器世界。唯由眾生共業所成。是故通名清淨土也。次第二。明有色無色門者。如前所說四種門中。初一門顯。自受用土。後三門。說他受用土。三門有色。不待言論。自受用土。說者不同。或有說者。自受用身。遠離色形。法性淨土。為所住處。是故都無色相可得。如本業經說。佛子果體圓滿。無德不備。理無不周。居中道第一義諦。清淨國土。無極無名無相。非一切法可得。非有體。非無體。乃至廣說。起信論雲。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皆得益。故說為用。此用有二種。一者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二者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依此等文。當知所見有色相等。皆得他受用身。說自受用中。無色無相也。或有說者。自受用身。有無障礙微妙之色。其所依土。具有六塵殊勝境界。如薩遮尼乾子經雲。瞿曇法性身。妙色常湛然。如是法性身。眾生等無邊。華嚴經雲。如來正覺成菩提時。得一切眾生等身。得一切法等身。乃至得一切行界等身。得寂靜涅槃界等身。佛子。隨如來所得身。當知音聲及無礙心。亦復如是。如來具足如是三種清淨無量。攝大乘雲。若淨土中。無諸怖畏。六根所受用法悉具有。又非唯是有。一切所受用具。最勝無等。是如來福德智慧。行圓滿因。感如來勝報依止處。是故最勝。依此等文。當知圓滿因之所感。自受用身。依止六塵也。或有說者。二師所說。皆有道理。等有經論。不可違故。如來法門無障礙故。所以然者。報佛身土。略有二門。若就正相歸源之門。如初師說。若依從性成德之門。如後師說。所引經論。隨門而說。故不相違。此是第二色無色門也。次第三。明共不共門者。通相而言。土有二種。一者內土。二者外土。言外土者。是共果。言內土者。是不共果。內土之中。亦有二種。一者眾生五陰。為正報土。人所依住。故名為土。二者出世聖智。名實智土。以能住持後得智故。依根本智。離顛倒故。如本業經雲。土名一切賢聖所居之處。是故一切眾生賢聖。各自居果報之土。若凡夫眾生住五陰中。為正報之土。山林大地共有。為依報之土。初地聖人。亦有二土。一實智土。前智住後智為土。二變化淨穢。逕劫數量。應現之土。乃至無垢地土。亦復如是。一切眾生。乃至無垢地。盡非淨土。住果報故。總說雖然。於中分別者。正報之土。不共果義。更無異說依報之土。為共果者。諸說不同。或有說者。如山河等。非是極微合成。實有一體。多因共感。直是有情異成各變。同處相似。不相障礙。如眾燈明。如多因所夢。因類是同。果相相似。處所無別。假名為共。實各有異。諸佛淨土。當知亦爾。若別識變。皆遍法界。同處相似。說名為共。實非共也。若有一土。非隨識別者。即成心外。非唯識理。如解深密經雲。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唯識論雲。業熏習識內。執果生於外。何因熏習處。於中不說果。或有說者。淨土依果。雖不離識。而識是別。土相是一。由彼別識共所成故。如攬四塵以成一柱。一柱之相。不離四微。非隨四微成四柱故。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於中若就自受用土。佛與諸佛共有一土。猶如法身。諸佛共依故。若論他受用土相者。佛與諸菩薩等共有。如王與臣共有一國故。又二受用土。亦非別體。如觀行者。觀石為玉。無通慧者。猶見是石。石玉相異。而非別體。二土同處。當知亦爾。如解深密經雲。如來所行如來境界。此何差別。佛言。如來所行謂一切種。如來共有無量功德眾。莊嚴清淨佛土。如來境界。謂一切種。五界差別。所謂有情界。世界。法界。調伏界。調伏方便界。解雲。此說自受用土。諸佛共有。非各別也。瑜伽論雲。相等諸物。或由不共分別為因。或復由共分別為因。若共分別之所起者。分別雖無。由他分別所住持故。而不永滅。若不爾者。他之分別應無其果。彼雖不滅。得清淨者。於彼事中。正見清淨。譬如眾多修觀行者。於一事中。由定心故。種種異見可得。彼亦如是。解雲。此說依報。不隨識別。若執共果隨識異者。我果雖滅他果猶存。即他分別。不應無異。故彼不能通此文也。攝大乘論雲。復次。受用如是淨土。一向淨。一向樂。一向無失。一向自在。釋曰。恆無雜穢。故言一向淨。但受妙樂。無苦無捨。故言一向樂。唯是實善。無惡無記。故言一向無失。一切事悉不觀餘緣。皆由自心成。故言一向自在。復次。依大淨說一向淨。依大樂說一向樂。依大常說一向無失。依大我說一向自在。解雲。此中初復次。顯他受用義。後復次。顯自受用義。義雖不同。而無別土。所以本論。唯作一說。故知二土。亦非別體也。問如是二說。何得何失。答曰。如若言取。但不成立。以義會之。皆有道理。此是第三共不共門也。次第四。明漏無漏門者。略有二句。一者通就諸法。顯漏無漏義。二者別約淨土。明漏無漏相。初通門者。瑜伽論說。有漏無漏。各有五門。有漏五者。一由事故。二隨眠故。三相應故。四所緣故。五生起故。無漏五者。一離諸纏故。二隨眠斷故。三是斷滅故。四見所斷之對治自性相續解脫故。五修所斷之對治自性相續解脫故。於中委悉。如彼廣說。今作四句。略顯其相。一者有法。一向有漏。謂諸染污心心所法等。由相應義。是有漏故。而無五種無漏相故。二者有法。一向無漏。謂見道時。心心所法等。由有自性解脫義故。而無五種有漏相故。三者有法。亦有漏。亦無漏。謂報無記心心所法等。隨眠所縛故。諸纏所離故。雖復無漏。而是苦諦。由業煩惱所生起故。四者有法非有漏謂甚深法不墮數故。次別明中。亦有二門。一有分際門。二無障礙門。有分際門者。若就諸佛所居淨土。於四句中唯有二句。依有色有心門。即一向是無漏。自性相續解脫義故。遠離五種有漏相故。若就非色非心門者。即非有漏。亦非無漏。非有非無故。離相離性故。若就菩薩。亦有二句。恰論二智。所顯淨土。一向無漏。道諦所攝。如攝論說。菩薩及如來唯識智。無相無功用。故言清淨。離一切障。無有退失。故言自在。此唯識智。為淨土體故。不以苦諦為體。乃至廣說故。若就本識所變之門。亦是無漏。以非三界有漏所起。樂無漏界。故是無漏。無明住地為緣出故。名果報土。故是有漏。雖亦無漏而是世間。故於無作四諦門內。苦諦果報之所攝也。如經言。三賢十聖住果報故。寶性論雲。依無漏界中。有三種意生身。應知彼因無漏善根所作。名為世間。以離有漏諸業煩惱所作世間法故。亦名涅槃。依此義故。勝鬘經言。世尊。有有為世間。有無為世間。有有為涅槃。有無為涅槃。故此中說意生身。乃是梨耶所變正報。正報既爾。依報亦然。同是本識所變作故。然此梨耶所變之土。及與二智所現淨土。雖為苦道二諦所攝。而無別體隨義異攝耳。如他分別所持穢土。得清淨者。即見為淨。淨穢雖異。而無別體。當知此中二義亦爾。此約有分際門說也。次就無障礙門說者。應作四句。一者諸佛身土。皆是有漏。不離一切諸漏故。如經說言。諸佛安住三毒四漏等。一切煩惱中。得阿耨菩提。乃至廣說故。二者。凡夫身土皆是無漏。以離一切諸漏性故。如經說言。色無漏無繫。受想行識。無漏無繫。乃至廣說故。三者。一切凡聖穢土淨土。亦是有漏。亦是無漏。以前二門不相離故。四者。一切凡聖穢土淨土。非有漏。非無漏。以無縛性及脫性故。如經說言。色無縛無脫。受想行識。無縛無脫。乃至廣說故。此是第四有漏無漏門也。上來四門合為第一淨土果竟。次第二明淨土因者。淨土之因。有其二途。一成辨因。二往生因。成辨因者。說者不同。或有說者。本來無漏法爾種子。三無數劫修令增廣。為此淨土變現生因。如瑜伽論說。生那落迦。三無漏根種子成就。以此准知。亦有無漏淨土種子。或有說者。二智所熏新生種子。為彼淨土而作生因。如攝論說。從出出世善法功能。生起淨土。何者為出出世善法。無分別智。無分別後得。所生善根。為出出世善法。是本有即非所生。既是所生。當知新成。問。如是二說。何者為實。答。皆依聖典。有何不實。於中委悉。如楞伽經料簡中說。次明往生因者。凡諸所說往生之因。非直能感正報莊嚴。亦得感具依報淨土。但承如來本願力故。隨感受用。非自業因力之所成辨。是故說無往生因。此因之相。經論不同。若依觀經說十六觀。往生論中說五門行。今依此經。說三輩因。上輩之因。說有五句。一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此顯發起正因方便。二者。發菩提心。是明正因。三者。專念彼佛。是明修觀。四者。作諸功德。是明起行。此觀及行為助滿業。五者。願生彼國。此一是願。前四是行。行願和合。乃得生故。中輩之中。說有四句。一者。雖不能作沙門。當發無上菩提之心。是明正因。二者。專念彼佛。三者。多少修善。此觀及行為助滿業。四者。願生彼國。前行此願。和合為因也。下輩之內。說二種人。二人之中。各有三句。初人三者。一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是明正因。二者。乃至十念。專念彼佛。是助滿業。三者願生彼國。此願前行和合為因。是明不定性人也。第二人中有三句者。一者。聞甚深法。歡喜信樂。此句兼顯發心正因。但為異前人舉其深信耳。二者。乃至一唸唸於彼佛。是助滿業。為顯前人無深信故。必須十念。此人有深信故。未必具足十念。三者。以至誠心。願生彼國。此願前行和合為因。此就菩薩種性人也。經說如是。今此文略辨其生相。於中有二。先明正因。後顯助因。經所言正因。謂菩提心。言發無上菩提心者。不顧世間富樂。及與二乘涅槃。一向志願三身菩提。是名無上菩提之心。總標雖然。於中有二。一者。隨事發心。二者。順理發心。言隨事者。煩惱無數。願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於此三事。決定期願。初是如來斷德正因。次是如來智德正因。第三心者。恩德正因。三德合為無上菩提之果。即是三心。總為無上菩提之因。因果雖異。廣長量齊。等無所遺。無不苞故。如經言。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前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此心果報。雖是菩提。而其華報。在於淨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除菩提心。無能當彼。故說此心。為彼正因。是明隨事發心相也。所言順理而發心者。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而不撥無可斷可修。是故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順隨於空無相。如經言。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乃至廣說故。如是發心。不可思議。是明順理發心相也。隨事發心。有可退義。不定性人。亦得能發。順理發心。即無退轉。菩薩性人。乃能得發。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正因之相略說如是。次明助因。助因多種。今且明其下輩十念。此經中說下輩十念。一言之內。含有二義。謂顯了義。及隱密義。隱密義者。望第三對純淨土果。以說下輩十念功德。此如彌勒發問經言。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如佛所說阿彌陀佛功德利益。若能十念相續不斷念彼佛者。即得往生。當雲何念。佛言。非凡夫念。非不善念。非雜結使念。具足如是念。即得往生安養國土。凡有十念。何等為十。一者。於一切眾生常生慈心。於一切眾生不毀其行。若毀其行。終不往生。二者。於一切眾生深起悲心。除殘害意。三者。發護法心。不惜身命。於一切法不生誹謗。四者。於忍辱中生決定心。五者。深心清淨。不染利養。六者。發一切種智心。日日常念。無有廢忘。七者。於一切眾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謙下言說。八者。於世談話。不生味著心。九者。近於覺意。深起種種善根因緣。遠離憒鬧散亂之心。十者。正念觀佛。除去諸根。解雲。如是十念。既非凡夫。當知初地以上菩薩。乃能具足十念。於純淨土。為下輩因。是為隱密義之十念。言顯了義十念相者。望第四對淨土而說。如觀經言。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佛。稱佛名故。於唸唸中。除八十億劫生死罪。命終之後。即得往生。乃至廣說。以何等心名為至心。雲何名為十念相續者。什公說言。譬如有人於曠野中。值遇惡賊。揮戈拔劍。直來欲殺。其人勤走。視度一河。若得度河。首領難全。爾時但念。渡河方便。我至河岸。為著衣度。為脫衣度。若著衣衲。恐不得過。若脫衣衲。恐不得暇。但有此念。更無他意。當念度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雜餘念。行者亦爾。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無間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為十念。此是顯了十念相也。今此兩卷經說十念。具此隱密顯了二義。然於其中。顯了十念。與觀經意。少有不同。彼觀經中。不除五逆。唯除誹謗方等之罪。今此兩卷經中說言。除其五逆。誹謗正法。如是相違。雲何通者。彼經說其雖作五逆。依大乘教。得懺悔者。此經中說不懺悔者。由此義故。不相違也。因緣之相。略說如是。上來所說因果二門。合為第二簡宗體竟。   第三約人分別。於中有二。初約三聚眾生分別。後就四疑眾生分別。初三聚者。如下經雲。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土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如是三聚。其相雲何。此義具如寶性論說。彼雲。略說一切眾生界中。有三種眾生。何等為三。一者求有。二者遠離求有。三者不求彼二。求有有二種。一者。謗解脫道。無涅槃性。常求住世間。不求證涅槃。二者。於佛法中。闡提同位。謗大乘故。是故不增不減經言。若有比丘。乃至優婆夷。若起一見。若起二見。諸佛如來。非彼世尊。如是等人。非我弟子。遠離求有者。亦有二種。一者無求道方便。二者有求道方便。無方便者。亦有二種。一者。多種外道種種邪計。二者。於佛法中。同外道行。雖信佛法。而顛倒取。如犢子等。乃至廣說。有方便者。亦有二種。所謂二乘。不求彼二者。所謂第一利根眾生諸菩薩等。又彼求有眾生一闡提人。及佛法中。同一闡提位。名為邪定聚眾生。又遠離求有眾生中。墮無方便求道眾生。名為不定聚眾生。聲聞辟支佛。及不求彼二。名為正定聚眾生。論說如是。此中總判二乘菩薩為正定聚。而未分別位地分齊。齊何等位入正定聚。依何等義名正定聚。決定不退墮斷善根。如是名為正定聚義。論其位而依瑜伽說。正定聚有二種。一者本性正定聚。二者習成正定聚。若依此而說。五種種性中。菩薩種性人。從無始時來。不作五逆及斷善根是名本性正定聚也。其二乘性。及不定性。得作五逆。及斷善根。斷善根時。墮邪定聚。善根相續後。未趣入。為不定聚。已趣入時。即當分別三品。若其本來下品善根而趣入者。乃至燸法。猶為不定。入頂法位。方為正定。論說頂不斷善根故。若其本來中品善根而趣入者。至燸法時。名為正定。若其本來上品善根而趣入者。始趣入時。便作正定。如瑜伽說。若有安住下品善根而趣入者。當知下品。名有間隙。未能無間。未善清淨。若有安住中品善根而趣入者。當知中品。若有安住上品善根而趣入者。當知上品。名無間隙。已能無間。已善清淨。如是為已趣入相。又彼論雲。依此下品。順解脫分善根。婆伽梵說。若具世間上品正見。雖歷千生。不墮惡道。此文正明本來安住上品善根而趣入者。始入下品。順解脫分善之時。便得不退。無間隙故。又彼論說。若時安住下成熟者。猶往惡趣。若中若上。不往惡趣。此文正明本來安住下品善根而趣入者。雖至燸法。下成熟位。未得不退。故往惡趣。是約二乘位地分別。若是不定種性人。直向大乘而趣入時。至種性位。方為正定。如起信論說。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遇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逕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能自發心。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此言名住如來種者。名已入習種性位。即是十解初發心住。上來所說。皆明習成之正定聚。若其本來菩薩種性。直向大乘而趣入者。始趣入時。永得不退。不由業力墮於惡趣。依此而言。入十信位。便得不退。不同前說不定性人。如是等說。皆就穢土。若就得生彼淨土者。定性二乘。即不往生。不定性中三品之人。發大乘心者。皆得生彼。生彼之時。即入正定。由外緣力所住持故。三聚分別略義如是。次明有四疑惑眾生。於中先明所疑境界。然後顯其疑惑之相。所疑境者。如下文言。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彼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五百歲中。不聞三寶。故說邊地。乃至廣說。此言佛智。是總標句。下之四句。別顯四智。不思議智者。是成所作智。此智能作不思議事。謂如不過丈六之身。而無能見頂者。不增毛孔之量。而遍十方世界。一念稱名。永滅多劫重罪。十唸唸德。能生界外勝報。如是等事。非下智所測。是故名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者。是妙觀察智。此智觀察不可稱境。謂一切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非逐言者所能稱量。是故名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者。是平等性智。此智廣度。不向小乘。謂遊無我故無不我。無不我故。無不等攝。以此同體智力。普載無邊有情。皆令同至無上菩提。是故名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者。正是如來大圓鏡智。始轉本識。方歸心原。一切種境。無不圓照。是故名為大圓鏡智。此一智中。有五殊勝。如解脫身。二乘同得。如是鏡智。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名無等。是一勝也。如前三智。菩薩漸得。大圓鏡智。唯佛頓證。更無餘類。故名無倫。是二勝也。過於不思議智為最。踰於不可稱智為上。寬於大乘廣智為勝。是為第三四五勝也。是故名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是顯四疑所迷境也。次明四種疑惑相者。謂如有一性非質直。邪聰我慢。薄道心人。不了四智。而起四疑。一者疑成作事智。所作之事。謂聞經說十唸唸佛。得生彼國。由不了故。生疑而言。如佛經說善惡業道。罪福無朽。重者先牽。理數無差。如何一生無惡不造。但以十念能滅諸罪。便得生彼。入正定聚。永離三途。畢竟不退耶。又無始來。起諸煩惱。繫屬三界而相纏縛。如何不斷二輪煩惱。直以十念出三界外耶。為治如是邪思惟疑。是故說名不思議智。欲顯佛智有大勢力故。能以近為遠。以遠為近。以重為輕。以輕為重。雖實有是事。而非思量境。所以直應仰信。經說不可以自淺識思惟。若欲生信。應以事況。譬如千年積薪。其高百里。豆許火燒。一日都盡。可言千年之積薪。如何一日盡耶。又如躄者。自力勤行。要逕多日至一由旬。若寄他船。因風□勢。一日之間。能至千里。可言躄者之身。雲何一日至千里耶。世間船師之身。尚作如是絕慮之事。何況如來法王之勢。而不能作不思議事耶。是為對治第一疑也。第二疑者。謂疑妙觀察智。所觀之境。如同經中歎佛智雲。妙觀察諸法。非有非無。遠離二邊。而不著中。由不了故。生疑而言。如今現見稱物之時。物重即低。物輕必舉。若言輕而不舉。重而不低。如是說者。有言無義。因緣生法。當知亦爾。若實非無。便墮於有。如其非有。即當於無。若言非無而不得有。非有而不墮無。即同重而不低。輕而不舉。故知是說。有言無實。如是稱量。即墮諸邊。或執依他實有不空。墮增益邊。或執緣生空無有。墮損減邊。或計俗有真空。雙負二邊。墮相違論。或計非有非無。著一中邊。墮愚癡論。如釋論雲。非有非無。是愚癡論故。為治此等邪稱量執。是故安立不可稱智。欲顯諸法甚深。離言絕慮。不可尋思稱量。如言取義。如瑜伽說。雲何甚深難見法。謂一切法。何以故。第一甚深難見法者。所謂諸法自性。皆絕戲論。過言語道。然由言說為依止故。方乃可取可觀可覺。是故諸法甚深難見。是為對治第二疑也。第三疑者。謂疑平等性智等。齊度之意。如聞經說。一切眾生。悉皆有心。凡有心者。當得菩提。由不了故。生疑而言。若如來眾生。皆有佛性。悉度一切有情。令得無上菩提者。是即眾生雖多。必有終盡。其最後佛。無利他德。所化無故。即無成佛。功德闕故。無化有功。不應道理。闕功成佛。亦無是處。作是邪計。誹謗大乘。不信平等廣度之意。為治如是狹少疑執。是故安立大乘廣智。欲明佛智。無所不運所不載。一切皆入無餘。故言大乘。其所運載。無始無際。故名廣智。所以然者。虛空無邊故。眾生無數量。三世無際故。生死無始終。眾生既無始終。諸佛亦無始終。若使諸佛有始成者。其前無佛。即無聖教。無教無聞。無言無習。而成佛者。即無因有果。但有言無實。由是道理。諸佛無始。雖實無始。而無一佛本不作凡。雖皆本作凡。而展轉無始。以是准知眾生無終。雖實無終。而無一人後不作佛。雖悉後作佛。而展轉無終。是故應信平等性智。無所不度。而非有限。所以安立大乘廣智。是為對治第三疑也。第四疑者。謂疑大圓鏡智。遍照一切境義。雲何生疑。謂作是言。虛空無邊故。世界亦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亦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根欲性等。皆是無邊際。雲何於此。能得盡知。為當漸漸修習而知。為當不修。忽然頓照。若不修習而頓照者。一切凡夫皆應等照。等不修故。無異因故。若便漸修。終漸得盡知者。即一切境非無邊際。無邊有盡。不應理故。如是進退。皆不成立。雲何得普照。名一切種智。為治如是兩關疑難故。安立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欲明如是大圓鏡智。超過三智。而無等類。二諦之外。獨在無二。兩關二表。迢然無關。只應仰信。不可比量。故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雲何於此起仰信者。譬如世界無邊。不出虛空之外。如是萬境無限。鹹入一心之內。佛智離相。歸於心原。智與一心。渾同無二。以始覺者。即同本覺。故無一境。出此智外。由是道理。無境不盡。而非有限。以無限智。照無邊境故。如起信論雲。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悉能開示一切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是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無所見故。無所不見。如是對治第四疑也。然若不得意。如言取義。有邊無邊。皆不離過。依非有邊門。假說無邊義耳。若人不決如是四疑。雖生彼國而在邊地。如其有人。雖未明解如前所說四智之境。而能自謙。心眼未開。仰惟如來。一向伏信。如是等人。隨其行品往生彼土。不在邊地。生著邊者。別是一類。非九品攝。是故不應妄生疑惑也。   兩卷無量壽經宗要(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48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   No. 1748 [cf. No. 360]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捲上   釋璟興撰   經曰佛說無量壽經上者。述雲將講此經略作三門。一者來意二者釋名三解本文。初來意者略有三義。一者欲顯淨土之所因故。謂前經中雖言華座由法藏比丘願力所成而猶未說極樂依正二報莊嚴皆依法積本誓力成故。今更須廣說宿世四十八願以顯彼土今現之因。二者欲辨本誓之不虛故。謂一切佛雖發本願本願亦有不能果遂。如般若中所有眾生令得滅度。法積願力即不如此故。今廣說依正功德嚴淨以顯宿願必有所辨使增行者往生之意。三者欲示穢土之苦惱故。謂觀經中雖言未來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苦害而眾生不聞痛惱之相即不能起欣厭之意往生之業亦不得成故。今廣宣五惡痛燒以於苦害。令修行者厭此苦域欣彼樂方修福觀行速出娑婆而生淨土。如其次第即所成所化之二也。以是三義故次觀經後說此經也。第二釋名者觀乎歷代傳來經本。經本題名雖復多途今且申三代經之首名也。魏時帛延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之號。吳時支謙立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之稱亦名大阿彌陀。今西晉法護名無量壽經。故經之名雖復廣略其義大同。欲釋法護經本之名即有四對。一總別相對。即佛說及經名總無量壽名別故。二人法相對。即佛者人餘名法故。三詮旨相對。即無量壽名旨經者詮也說兼二故。四首尾相對。即上者對下之言下亦對上之詞如次首尾故。委細之義如前釋。   經曰我聞如是者。述雲第三解本文。又有第二直申彌陀宿成佛剎本願樂果以例眾生生之因果。此中有說此經大開十分。一從初至於一時來會已來名序說分。二時世尊諸根悅豫下是現相分。三尊者阿難承佛聖旨下是啟請分。四於是世尊告阿難曰下是敘興分。五阿難諦聽今為汝說下是正說分。六彌勒菩薩白佛言下是生生分。七佛語彌勒其有得聞下是勸信分。八爾時世尊說此經法下是說益分。九爾時三千大千下是勸請分。十佛說經已盡靡不歡喜下是畢喜分。逐申有此十分之意。然未盡理故不採錄。有何未盡者。如來現相將顯聖教。所說法門應名目。如何乃言現相分耶。若發所說非發起序者阿難證誰。證信序。若非證信必不可言序說分故。又自世尊諸根悅豫前都未有說序。何所說故作序說分之名也。不可以他兼發起名。序說分目單證信故。又阿難申問於前如來送答於後即顯所說之旨。有何所少諦聽已去乃名正說。正說與序既不能別。後諸分意亦成乖角。若如所言每章段盡應作別分。分非唯十故。有說此經文別有三。從初我聞至願樂欲聞是其由序。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下是正宗分。佛語彌勒若有得聞下是流通分。初由序有二。初我聞如是即證信序。後一時佛下義既兩兼。故對準證信為發起序。於中有三。一辨化主二辨徒眾三如來現相阿難申請。此亦不然。阿難申請若發起者佛答阿難應非正宗。若答正宗問必非序故。撿諸經論答名正說必兼其問。言問雖發起答是正宗無此例故。又時處等准證信我問如是詎不然。發起若聞若佛皆說前有故。又時佛處辨其化主亦違佛地論總顯已聞等五義故。今觀此一部之經宜作三分。初從我聞至光顏巍巍已來名說經因起分。次自尊者阿難迨於略說之耳已來名問答廣說分。後始佛語彌勒盡於靡不歡喜已來名問說喜行分。將釋有此三品之意還同佛地論。初又有二。初傳法勸信分後發起聖說序。初又有五。我聞如是此初傳法也。帛延支謙皆無此言。法護經存言順印度。   經曰一時者。述雲此第二傳時也。   經曰佛者。述雲此第三傳主也。   經曰王捨城耆闍崛山中者。述雲此第四傳處也。若釋此四文。即同前經故不勞再解。   經曰與大比丘者。述雲第五傳機。經本不同。帛延備敘三眾。一聲聞眾即與大弟子眾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也。二菩薩眾即菩薩七十那衍也。三諸天眾即欲天子八十萬色天子七十萬遍淨天子六十那衍梵天一億也。支謙唯標聲聞之眾。即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也。今法護經略舉比丘菩薩二眾餘皆無也。所以有此備闕者蓋翻家意樂互存廣略。異由此也。將釋傳機有二。初聲聞眾後菩薩眾。眾有此次第亦如前解。初又有五。此初標行也。即法華論中雲論聲聞修小乘行依乞等自活故。威儀一定不同菩薩。故以比丘為名也。   經曰萬二千人俱者。述雲此第二唱數也。彼論亦云數成就者謂大眾無數故總別雖異其義一焉。而帛延唱千二百五十人者略舉常眾。不盡之言故亦不違。   經曰一切大聖神通已達者。述雲此第三歎德也。一切者即普及盡際之言。大聖者即會理之德名聞凡聖故。論雲心得自在到彼岸即其大也。神通者即該六通之名無壅叵測之義也。已者竟也。達者即作證義。皆於六通究竟作證故。有說阿難既在學地位。雖未得通而有勝德亦名已達非也。阿難為人非凡所知。其實即經言跡雖初果初果亦伏慾障獲根本定。縱無漏盡既發五通。故從多言已達都無致怪。   經曰其名曰尊者了本際至尊者阿難者。述雲此第四列名也。諸經列眾無定次第故。或有行德大小為次第。如法華經迦葉在第二鶖子列在迦旃延上等。或有以出家前後為次第。如報恩經初度五人次度耶捨門徒五十次度優樓頻螺門徒五百次度伽耶門徒三百次度那提門徒二百次度鶖子門徒一百次度目連門人一百。或有以德辨為次第。如無垢稱以命問疾要假智辨方對揚故。今此經中即同報恩入聖次第。帛延列其三十六名。支謙法護皆標三十一。憍陳如為其初故。帛謙並曰賢者而法護雲尊者。皆嘆德之言。即前大聖之義。了本際者即支謙雲□□□□□奪□廓□□□□□□□□數槾婖□□□□倫稿□□廓□□□□飀□□□襱埤□樨□□□□□□□□□□□□□□□檇q□□□□騙碌委稱□□奾餺□□□□□□□飯□□檇呂逆□樀飯□□□□椸□□槾送□□□□言飯□餺□□□□□曆□□□□□□騪□□□□□妓靈妊□□□□楮椹□詁□穠妼□埤□□□F□□楩□騫橦□□葉□□□□詁□聾椸□□穠妼□□秕□□□□神□埤□騪□□Z□□夼□楷F□□褓□□□空□□□□穠妼□觿□楜裀□誇□□□□襤鞢慼慼播□驒□□□□□□央撮輯旰□□□□□□褓□□娃□□□□稙切飯□褓□□奐□□□□□□□□□□褓□□□□j□□馬□□奱□□□□姎□□祐□□蔥躠n埤□□□飯□餺□覷鍊□褚穩□□槔□褻□□□□□□□□飯□餺□□□□□詙□魯□□□□示□□□□□□襯□□褻□□□□□□□奐□詙□□詙□□□□□饐□埤□□p□騪□秈□奿逆□□□□□禳慼敷n奪□□隉慼F□□□□□禕埤□□驙□□□磊榕埤□□□□□□□楰□奐□□□j□□□覽□腹慼慼摯鞢慼澆妎滿慼慼慼撐}奇□□□□楖□□□□□□□□□椹□□□□觔鷺□驁□穘茶妼□埤□□□飯□騪□□禨餾□□□□襾祏祤禈□□□□驖□埤□□□飯□覈□□□□□□言□□□奅□p□□□奪□□穠□□□□□□□楅□襉□送□□福□□□埤□□□□□□□□□□□□樀飯□□□□□□夾□□埤□奪□□□□□□□□□□縷□□□□騿樑□檸□□R□露餺□□□槶□□□□□□度□樑飀□□□□示□罹□樑□餺□□□□奅□□□□□□度□□□□□□埤□□□□□□□□□榍褻□省言婦駟埤□奪□樑馳□□□□膳□槾婖□□□□□糕騺□饅馘鶠慼慼犛J□飀□樑馘裡j□□榜饅騃□□□覕娥□礹□□□驒樨□逆□□禎□稀夾□□槂□示□□覕□襤祐□□□褸飀□奪□□餅稟□埤□□餺□本□x□奪榛□婸j□稟□奪□□□妯□□琉楦□勝埤□□諒□□□奐□□奪□業□□□□餅稀□□□□奪□驒□□餼□□□□禎□□□□□□糕飽奱□□奸□□騱椻奅□□拏□□柍□□□夾□□諒□□碌□奐□□□祤粘牷慼澗y□□奪褓□逆□□牷樊蛂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撓迭慼慼摩均撓乘訒隉慼慼數[□□□娀□□□埤□奪□驒樿□□□□□□祉□□D衽□槾婖□□□□□□飽□□□埤□□□糖婬□X□神□□□□□槾婖□□□□襤鞢慼潔珔滿慼數O□□□樦□檢□切夾□□褻饉□蝌間撲]逆□□□騲□□K榭□J槨□□□□□□□倫祭□□秉飾□□□覭□贏隉憔蝖慼D逆□□榗□榭□□□稨□□□□□礽切奪樥□□□□□□□□□□璉飫□□駹□祏館□□埤□禷西稀飯□□□礸□□□□埤□□□□□禖□妊□妨□□姬□□奐□□□逆□驒楑□□飯□□□□飀□□□倫□□倫列飣祰□□驒椻□□楰□□奪□□□廉妀□□□□稟□□□□礪襭□□□□□□□□奰□□□□□□輦聾□□覘羚□□□□□礪裀□殺□妘礪襆□□□□□□□□□□□襭□□□□□奪□靈奾□□□□□埤□□□□淚□駜□□□□□□□□鷺榭□□□□□□馨□□□□□□□□騪□□□□□□□祒□覕奪□□□□□F□□□瞴摯f□餺褓□□□埤□□□□□礸□□□□□□奪□□□婛□□□□楖□□□□□□矩復□□□□□秉□□□□□□□□□□□□□□磻稿槎□□□魯□□□□□榖□榵□□姬玲□祋□□□□□□□□□□□奪樥□□□□□□夼切飯□騪□□礸□餾□□好□□□姲牷慼撬s□□□□埤□□褓褓□□奪榷□□埤□□□飯□館餺□□妳□騞□□□奪□□駾□□□□飀□□驛□□婝□□覕姾饐□□□□□言飯□□褓□□□麗□□□□□□□奪□□裀□□稀飯□馜□礸□□駾埤□好□□□□穌□□□忡秪貕E□□埤□馨□飯□□礸□□□□□□□□館餺褓□□□□□□□□□□□馜□□□柳秉□□□□□綠□秉□□□□□□礸□褙□□茶妼□□□威□鞢慼慾j囊埤□□馨□奪橝隉慼慼慼慼慼慼澆妎滿撬]餺□□□□□□□示褓□觫□□□□婟□鴃慼潛d□□檢□樀□襼□□榭褽□□騎□祈囊奪□□檢□□橛橀□□□G□□□□□□姬□娙□□□□楸觜j□楖□□禈□□□稅□□□□奪□妀駾□□□禜褻□□奪□□楸□□□D栗樨□□□□奪□□□□□□楖□□□□□□褓□□J桌奈礹□□   經曰皆如斯等上首者也者。述雲第五略結也。   經曰又與大乘眾菩薩俱者。述雲第二菩薩眾有四。此初標行也。即法華論中菩薩修大行求覺利有情以薩埵為目。又以神通力隨時示現能修行大乘。如拔陀婆羅等十六人具足菩薩不可思議事示優婆塞等四眾之形說為菩薩。准帛延菩薩七十那衍。而今不說者略故使然。   經曰普賢菩薩至一切菩薩者。述雲第二列名有二。此初賢劫菩薩也。普者普遍即證真之智。賢者賢善即涉事之行。內德普遍外化賢善故名普賢。妙德者應雲妙吉祥。吉祥者即功德之義義名妙德。慈氏者即於慈氏佛所初發菩提心亦生慈姓故雲慈氏。梵雲吠陀此雲善故亦名善劫義如智論。而言賢者即從今名也。劫之延促佛之多少廣如彌勒經述贊中解。   經曰又賢護等至解脫菩薩者。述雲此後餘劫菩薩也。有說賢等十六正士者舉初括後以總標。善思議等者逐其所等以別列。此恐不然。若善思議等即十六正士者應言十五正士。不爾標列有相違故。設許此者亦違法華論雲跋陀波羅等十六菩薩故。善思議等與無盡意經中十六菩薩名異必不可言善思議等即十六正士。有說賢護等即二菩薩故遍十六士。內有賢仁之德故雲賢士。外懷護物之意故雲護意。此亦不然。跋陀婆羅此雲賢護而分為二必相違故。又普賢等各標一名。賢護應非二菩薩名故。有說雖標十六數而列十五名缺落。如教法經雲。有二菩薩一名賢護二名一切世間樂見。此亦不然。彼既唯二此有十六不可一列故。不可諸經中菩薩若在賢護後者皆入十六數故。今即餘劫菩薩自有二類故賢護等十六正士即其一類也。有說十六大國各有其一故有十六非也。一國多菩薩理必應有。故國別唯有一無別所以故。今即此十六願行相類。故聖教中處處皆標其十六數。備不思議事逐物現化故。廣如彌勒經述贊中解也。善思議等十四菩薩即其二類也。雖復十四略作七對。一思法信解對。即善思議觀察教法。信順教授名信慧故。二證空涉有對。即內證空理名為空無。遊化諸有名神通化故。三大慈大智對。即慈光炬英名為光英。慧根無加名慧上故。四自利利他對。修菩提道名為智幢。防護根門名寂根故。五法名喻名對。即願慧者法香象者喻故。六福資智資對。即備福資糧名為寶英具智資糧名中住故。七修行除縛對。即修聖行名為制行滅除二縛名解脫故。   經曰皆遵普賢至功德之法者。述雲此第三嘆德有二。初備權實之德後利自他之行。初又有三。初略歎次廣歎後結嘆。初又有二。此初嘆實德也。遵普賢之德者即修上位之行。具菩薩行願者即備下位之願。住功德之法者即辨自住之法。遵者循也順也。普賢者即依如如備諸德行居等覺之名也。故賢護等皆遵普賢大士之德。即知位階法雲地也。行者即瑜伽論中菩提分法諸波羅蜜成就有情神通之行。願者即弘慧。經中知一切法得般若舟值智慧風得善方便度一切人超大苦海得具足道登涅槃山入無為捨得法性身十種之願。無願行沈沒苦海無行之願亦無所熟故備行願可謂菩提之道也。功謂功能。諸行皆有利國之功故即善行家之德故名功德。有德斯成故雲一切。成圓備故雲安住。   經曰遊步十方行權方便者。述雲此後歎權德也。步者行也。身化無礙無感不應故雲遊步十方。化行善巧無形不現故雲行權方便。   經曰入佛法藏究竟彼岸者。述雲第二廣歎有二。此初歎實德也。有說入佛法藏者申因上昇。究竟彼岸者彰果畢竟。如來藏中恆沙之法名佛法藏。證會名入。到涅槃岸名究竟故。此恐不然。如來藏即佛性義。而言證會恆沙德法名因上昇者即違經雲見佛性時得無上覺故。若證佛性非菩提果至涅槃岸應非圓寂果故。今即入者達解究竟證解。知如實自利及事利他故雲入佛法藏。即法華中善入佛慧通達大智也。彼岸者真理。證此實性故雲究竟。即彼經中到於彼岸也。恆照二諦以利自他可謂實德故。   經曰於無量世界現成等覺者。述雲此後廣歎權德有二。此初總嘆也。有說諸菩薩各於一界成佛化生故雲無量世界。此心不然。初地菩薩神通境界尚百佛世界。況亦法雲菩薩化物世界可得稱數。而言各於一界必非正理故。今即一一菩薩各於無量世界現化故於無量世界現成等覺。   經曰處兜率天弘宣正法者。述雲此後別嘆有九。一捨此昇天二降神入胎三出胎異常四伎備解寬五效藝納妻六出俗從邪七伏魔成覺八法化普洽九歸真利物。此初也。處兜率天者即昇天也。弘宣正法者化備天眾。梵天睹史多提婆此雲喜足天。諸佛常行中道故諸菩薩皆生此天。即莊嚴經雲曾於百億那由他□□□□褽□□檢□禳慼慼Q□□□氤軌□□□□□□潣¥磷□檨g□龤□□□胝諸辟支佛。已曾教化無量阿僧祇諸聲聞眾。皆令住正方便中。為欲證無上覺乃趣一生補處。從此命終生兜率天為彼天子名曰淨幢。諸天子等百千□□□□□榕裀□穛榳奠□□樏騖騁□酋□□□□禳妖稫覓粿□糧□祿□□   經曰捨彼天宮降神母胎者。述雲此第二降神入胎也。欲使眾生生尊重心易受所說故捨天宮以下入胎。彼經雲菩薩將欲降生十二年前有淨居天。下閻浮地作婆羅門說韋陀論。十二年後有一勝人。現白象形入於母胎具大人相。若出家者當得成佛。復有天子下閻浮提告辟支佛。應捨此土當有菩薩降神入胎。時王捨城尾盤山中有辟支佛名曰摩燈。聞是語已起踴在虛空高七多羅樹。化火焚身入於涅槃唯餘舍利。從空而下。波羅奈國五百辟支皆亦如是。菩薩處於天宮觀時方國族。昇一大殿名曰高幢。縱廣正等六十四由旬。為諸天眾說百八法門。謂從信法門終灌頂法門。從彼天宮下生入胎。有一天子名曰勝光。作如此說。圍陀論所說菩薩下生當作象形而入母胎。菩薩冬節過已於春分中毘捨佉月不寒不熱之氐宿合時白月圓淨弗沙星正與月合。其母受持清淨齋戒安穩睡眠時。為白象形六牙具足。其牙金色首有紅光。形相諸根悉皆圓滿。正念了知於母右脅降神而入。不應難言歎諸菩薩德如何將釋此九相文者。釋迦八相即諸菩薩勝進行故。又現八相時諸菩薩一一現相相似眾生謂一。故引彼經釋尊莊嚴釋此菩薩九相之文有何乖角。但經文煩廣恐費言論。故今推義而約言稱經而備理。菩薩處胎莊嚴雖多略申三種。一者宮殿。即欲界諸天各持妙宮至輸檀王。王亦為菩薩造殿綺麗人間所無。菩薩威力故令諸宮中悉現摩耶聖後之身皆有菩薩右脅結坐。諸天自謂菩薩之母唯住我宮。菩薩寶殿縱廣正等三百由旬。三重匝飾皆以牛頭栴檀天香所成。其香一分價直三千大千世界。欲界諸天宮皆現菩薩宮殿之中。一切將入胎時於母右脅。先有此殿然後從天降神入胎。於此殿中結跏趺坐。二者飲食。即菩薩入胎之夜下從水際湧出蓮華。穿過地輪上至梵世縱廣正等六十八洛叉由旬。唯除佛菩薩及大梵王無能見者。三千世界所有美味猶如甘露現此華中。大梵天王以毘琉璃器盛此淨妙甘露之味奉上菩薩。菩薩受食。唯除究竟後身菩薩無能食者。斯由長夜醫藥救病妙華侍聖福報所招。三者化物。即菩薩處胎身相光明普遍世界。四大天王夜叉大將與其眷屬釋提桓因與三十三天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與無量梵眾。如其次第晨朝中時申時為聽法故皆見菩薩。菩薩慰問為其說法禮退而去。十方無量諸菩薩於日入時為聽法故來互相問答。唯同行所見。摩耶不能見。又准彼經。十方無量一生補處十方世界欲色天子皆至兜率供養菩薩。菩薩即於兜率最勝天宮而便降生。時放身光照三千界六種震動有十八相。而今無者蓋略而已。   經曰從右脅生者。述雲第三出胎異常有三。此初生處異常也。有說摩耶十月已滿。乘雲母車往於林微尼園。攀無憂樹從右腋下而生者非也。撿莊嚴經都無此言故。今即菩薩處胎十月既滿將出胎時聖後即知於初夜分請王欲詣彼龍毘園。王敕臣佐駕二萬象。色類白雲其形似仙。備諸車兵執持器杖以諸妙寶瑩龍毘園如歡喜苑。聖後昇寶乘世界六種動。帝釋淨路四王御車梵天前道除諸惡相。到園遊觀至彼寶樹。過去無量諸佛之母皆來坐此寶樹下。時百千淨居天亦至此樹下圍遶聖後喜禮而歎。後身放光仰觀於樹。即以右手攀樹東枝頻呻欠呿端嚴而立。從母右脅安詳而生。時帝釋梵王曲躬而前。即以兩手覆憍奢耶衣承捧菩薩。將菩薩殿還於梵宮。   經曰現行七步至為無上尊者。述雲此次示非常相也。菩薩生已不假扶持。即於十方各行七步。下足之處皆生蓮華無有怖畏。欲示丈夫超於六道奮迅之力故行之七步。光照十方者即身光利物故。彼經中菩薩放光無量異色滿三千界。眾生遇者心安樂遠貪恚癡離諸罪障。六種震動者欲使魔怯伏也。震者動也。准長阿含六動有三。一六時動。謂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今動者即出胎時。二六方動。謂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中湧邊沒邊湧中沒。三六相動。謂動湧震擊吼爆。搖颺不安為動。鱗隴凹凸為湧。隱隱有聲為震。有所扣打為擊。碎磕發響為吼。出聲驚異為爆。此各有三名十八相。謂動等極動。餘五皆爾。此中六動即六相動。故莊嚴經雲六動有十八相。稱無上尊者即自唱尊號令物歸趣也。若具言之。東方行言我得一切善法。當為眾生說之。於南方言我於天人應受供養。於西方言我於世間最尊最勝。於北方言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無有上。於下方言我當降伏一切魔軍。於上方言我當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菩薩說是語時其聲普聞一切三千世界。雖有此異莫非世尊之所為故總雲無上尊。如彼經雲。菩薩於阿僧祇百千□□□□□楊□b牷慼憬`□魯□□□□□饐□□□埤□□稫褽□□□□□槂□□□騖驁□□耔□穌□□   經曰釋梵奉侍天人歸仰者。述雲此明天人侍歸也。菩薩生已於龍毘尼園七日七夜人天擊奏種種微妙音樂以供尊顏。三萬二千名聞勝智諸婆羅門。隨其所須皆令滿足。梵王帝釋化作端正摩那婆身。於眾會中坐第一座而演吉祥微妙讚嘆。摩醯首羅與淨居天設大供養宣說。此菩薩定得作佛。還歸本處。生滿七日已摩那聖後即使命終生三十三天。過七日已還迦毘羅。儀式莊嚴殊勝倍過聖後往龍毘尼園。五百釋種各造宮殿請王而言善哉一切成利願天中天幸我宮殿。以是成利因緣故名菩薩為薩婆悉達多。王哀諸釋。即將菩薩入諸釋宮。經於四月方得周遍。乃將菩薩歸於自宮。自宮之中有一大殿名寶莊嚴。菩薩居已。王召諸親族長德耆年請摩訶婆闍波提為養育主。王躬抱付於姨母。姨母遂命三十二養育母養育菩薩。譬如白月從初一日至十五日清淨圓滿也。   經曰示現算計至貫練群籍者。述雲此第四伎備解寬也。算計者數文者即詩書藝者禮樂射者射術御者即御車。是謂六藝。六藝久達遂且示學故雲示現。綜子送反習也。陸法言切韻雲機縷也。音並同也。非此中義。道術者即神仙之方。世俗異典名為群籍。仙道祕術無不溫習故雲廣綜。貫者通也練者委也。世俗異教亦皆通委故雲貫練。即彼經中菩薩年始七歲備吉祥之儀。諸天人八部一切釋種隨輸檀王而將菩薩詣於學堂。時有博士毘奢蜜多。見菩薩來威生大慚懼迷悶躄地。知足天子名曰妙身。扶之令起。王還本宮。菩薩手執天書栴檀之簡塗以天香摩尼明璣以為嚴飾以問師雲有六十五書欲以何書而相教乎。時毘奢蜜多聞所未聞喜去高心以嘆菩薩世間無二。十千童子與菩薩俱居學堂時日唱字母演出無量法門之聲。令三萬二千童男三萬二千童女皆發無上正等覺心故示現入於學堂也。   經曰遊於後園至色味之間者。述雲此第五效藝納妻也。講武試藝者即嫂妻之前事。處色味間者即納妻之後事。有人引本起雲擲象角力名為講武。共射金鼓說為試藝。猶有未盡故。今即菩薩年既長大。王問堪為太子之妃。執杖之女名耶輸陀羅。端嚴第一。王敕國師往陳執杖。執杖報雲自我家法積代相承技能過人以女妻之。王聞此言憂愁不樂。菩薩白王召有異術現我技藝。王於城外為一試場遍告天下集善技術。至第七日五百釋子菩薩為首當共出往試場所。王遣白象以迎菩薩。提婆先至生嫉妒心。前執象鼻以手搏而死。難陀續至欲出城門見彼白象當路而斃。以手倒曳到於路側。菩薩尋至。坐於寶輅以左足指持彼白象徐擲虛空。越七重城過一拘盧捨其象墮處便為大抗。爾後眾人號為象抗。五百釋種皆至此場。請毘奢蜜多為試藝師語言應觀諸釋種中誰最工書。毘奢蜜多微笑而言天上人間所有文字太子究之。王亦語頞順那觀諸童子誰優算數。時菩薩自唱數令諸童子次第下籌無能及者。諸童子等次第舉數菩薩運籌唱不能及。五百童子一時俱唱亦不雜亂。頞順那心生希有歎心智奇敏捷釋種無及。諸釋人天皆歎第一。五百釋子角力相撲分為三十二朋。難陀就前騁其剛勇。菩薩舉手纔觸其身威力所加應時而倒。提婆出眾欲挫菩薩。菩薩安祥待右手徐投飄然擎舉摧其我慢三擲空中。以慈悲故使無傷損。諸釋種子俱生瞋忿銳意齊奔。菩薩指之無不顛仆。執杖大臣今可試射。阿難陀曰可置鐵鼓二拘慮捨。提婆達多曰可置鐵鼓四拘盧捨。孫陀罹難陀曰可置鐵鼓六拘盧捨。執杖大臣曰可置鐵鼓八拘盧捨。菩薩言可將鐵鼓置十拘盧捨。菩薩七鐵楯及七鐵多羅樹置十拘盧捨外。阿難提婆難陀執杖唯及自限皆不能越。菩薩引弓。弓及以弦一時俱斷。更求良弓取先王弓與釋子。釋子皆不能張授與菩薩。菩薩安穩而坐。左手執弓右指上弦忽然而張。似不加力。彈弓之響遍迦毘羅城人皆驚怖。然後控弦射諸鐵鼓悉皆穿過。鐵楯鐵樹無不貫達。箭沒於地因而成井。爾後眾人號為箭井。人天唱言太子生年未曾習學備此技藝。於是執杖以女為妃。故今言講武者即角力射鼓也。試藝者即試書運籌也。後園者即城外之苑也。現處者難陀愛慾遂宜示處。故即彼經云爾時菩薩隨順世法現處宮中八萬四千婇女娛樂而住。耶輸陀羅為第一妃。處王宮時能令八萬四千諸婇等發無上覺心。無量諸天皆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說微妙偈勸請菩薩速疾出家。   經曰見老病死入山學道者。述雲第六出俗從邪。有三此初出俗塵也。棄國財位者即所棄也。諸天勸發菩薩已將諸官屬出城東門。見淨居天所化老人愁憂還宮。出城南門亦見病人不樂還宮。從西門出復見死人迴駕還入。故今言見老病死者即淨居天所化可厭之相也。凡有生者不問貴賤皆有老病必歸於死。而生可欣故示令見。悟世非常者如經雲三界煩惱猶如猛火迷惑不離恆為所燒。猶如浮雲須臾而滅。合已還散如聚戲場。故雲非常。棄國財位者如頌雲有為諸法悉無常。五欲財位皆不定。為苦所逼。諸眾生願速出家救濟之。棄財者如經雲染著五欲如被網禽。欲如怨賊甚可怖畏。處五欲者猶如履刃。著五欲者如抱毒樹。聖人捨之如棄涕唾也。入山學道者即所學也。太子出北門見出家人即下車問。夫出家者何所利益。比丘答言處於空間修習聖道。調伏諸根護念眾生。不染世間永得解脫。菩薩喜歎天人之中唯此為上我定修學。如經雲如昔諸佛處山林門得一切智廣雨法雨今宜出家也。   經曰服乘白馬至剃除鬚髮者。述雲此次入道類也。寶冠瓔珞遣之令還捨珍妙衣即所捨也。有說服乘即乘之別目非也。不應乘寶冠及瓔珞故。今即服者著也乘者騎也。白馬者即乾涉也。寶冠瓔珞者即諸莊嚴具也。菩薩思惟私自出家即違法教不順俗理詣王所言今願出家唯垂哀許。王敕釋種於城四面各有五百警無暫休。菩薩語車匿我欲須乾涉。匿聞天敕即取最上金勒寶鞍諸莊嚴具用被馬王持以奉進。時靜慧天令城人民皆悉昏睡。嚴慧天子於虛空中化為寶路。菩薩乘已初舉步時昇虛而行。四王捧承馬足梵釋示開寶路。去迦毘羅城至彌尼園。其夜已曉所行道路過六由旬。諸天八部事畢不現。菩薩遂行至往仙人苦行林中。下馬歎匿我既至間處汝將乾涉還。即自解髻取摩尼寶以付車匿還奉大王。脫身瓔珞奉大聖主。餘嚴具與耶輸陀言。人生世間愛必別離。今為斷此苦故出家學道。匿聞菩薩語舉聲大哭。馬前屈雙腳甜菩薩足淚下悲鳴。菩薩即從車匿取摩尼劍即自剃髻擲致空中。釋天承取還禮供養。菩薩自觀身著寶衣即念不當。時淨居天化作獵師身著袈裟於菩薩前默然而住。菩薩語言汝所著者乃是往古諸佛之服。汝若與我我當與汝憍奢耶衣。獵師即應忽復本形上至梵天。於是菩薩剃鬚髮身著袈裟言真出家。發遣車匿將乾涉還。徐步往彼跋樂仙人苦行林中。大王教五人入山求侍。而不能及遂遁山林。菩薩行詣鞞留苦行女人所受彼請已。往波頭摩苦行女人所亦受請已。往利婆陀梵行仙人所既受請已。後往光明調伏二仙人所受明日齋。遂至毘捨離城。城傍有仙名阿羅邏。將三百弟子常為其說無所有所定。聞仙所說勤修不倦住於小時。皆已得證更無所修非能盡苦。即出彼城往王捨城入靈鷲山獨住一處。諸天守護。旦著衣持缽從溫泉門入王捨城次第乞食。王傳聞嘆自涉高樓觀菩薩身。因敕左右奉上飲食令發所住。詣菩薩所願大慈悲於此國境證佛菩提使不我遠。禮已還宮。而智論雲去城十二由旬至跋伽仙人所者蓋說剃髮之所故亦不違過六由旬。今言珍妙衣者即與持舉嚴身之具。著法服者即求獵師毀形之衣。若著此衣必離塵垢故雲法服。   經曰端坐樹下至行如所應者。述雲此後行從邪也。菩薩受王請欲往尼連河。王捨城邊有一仙人摩羅羅子名烏特迦。與七百弟子常說無想定。至仙人所受彼說已於一靜處專精修學。即得世間百千三昧。隨彼諸定種種行相皆現在前。起定問仙更無餘法亦非沙門之法。五跋陀羅便捨仙人還從菩薩。菩薩出王捨城與五跋陀羅向尼連河至伽耶山思惟離貪。身心寂靜勤修苦行即能證得出世勝智。出彼山已行至優樓頻螺池側東西而視見尼連河。其水清冷涯岸平正。河邊村邑棟宇相接人民殷盛。漸至一處寂靜間曠。即作是念。往古已來修聖行者之所多住。見諸外道著我見者修習苦行。為欲摧伏故極苦行。經於六年曾不失壞。入第四禪名為阿婆婆定。常為天龍鬼神之所供養。能令十二洛叉天人住三乘路。波旬常隨伺求其過而不能得生厭倦心怡然而退。行如所應者有說反邪學正道。即其所應修學慎而行故。若爾此文應屬成道如何自許是出家相。有說行應前聖之所行故雲如所應。此亦不然。前聖未必修苦行故。今即行如所應者簡虛設劬勞減劣漂溺非方便行。即瑜伽論引頌而言。如如我劬勞如是如是劣如如我劣如如也如如是是住我住已如是漂。此中修苦行時非方便攝。勇猛精進名曰劬勞。行邪方便善法退失名為減劣。既知退失諸善法已息邪方便說名正住。捨諸苦行更求餘師。遂於嗢達洛迦阿荼等邪所執處隨順觀察故名漂溺。由此言之。菩薩雖復修諸苦行即趣正行之方便故雲如所應。而修苦行已於餘師隨順觀察者卻觀前已所修二定故不違經義。   經曰現五濁剎至得攀出池者。述雲第七伏魔成道。有五。此初沐蕩形垢也。剎者土也。菩薩既知苦行非菩提因亦念。於昔父王園中閻浮樹下修得四禪是菩提因。應受美食令身有力方能往詣菩提之場。五□陀羅便捨菩薩詣波羅奈仙人墮處。菩薩苦行已來優樓頻螺聚落。主名斯那缽底。有十童女。昔與五□陀羅常以麻麥供養菩薩。知捨苦行即作種種飲食奉上。未經多日色相光悅。於屍林下見有故破糞掃之衣。自手取持欲代苦行弊壞衣服言何處有水。時有一天。於菩薩前以手指地便成一池。後更思惟何處有石。釋提桓因即以方石安處池中。菩薩見石持用浣衣。浣衣已訖入池澡浴。時魔波旬變其池岸極令高峻。池邊有樹名阿斯那。樹神按枝令低。菩薩攀枝得上池岸。於彼樹下自納故衣。淨居天子名無垢光。將沙門應量袈裟供養菩薩。菩薩受已於晨朝時著僧伽梨入村乞食。有善生女。聞樹神勸即聚千□牛而揲其乳七度煎煮。唯取其上極精純者置新器內。用香粳米煮以為糜。當煮之時於乳糜上現千輻輪波頭摩等吉祥之相。有仙人語若有食者得菩提。善生煮已告優多必往請梵志。向四方行唯見菩薩。歸白善生不見梵志唯有沙門瞿曇。善生速令延請。菩薩至尋受乳糜已擎乳糜缽。出優樓頻螺聚落往尼連河。置缽岸上剃除鬚髮入河而浴。浴竟坐河龍妃所奉之寶座食彼乳糜。體相如本。以缽擲河龍王收取宮中供養。釋天變形為金翅鳥奪取金缽將還本宮起塔供養。由菩薩福慧力故食乳糜已相好圓光轉增赫奕。總而言之。佛現化相處濁惡土。隨順眾生示有塵垢。沐浴令淨故雲現示。而沐浴金河天按樹枝者金河即尼連河。按枝即池岸樹。前後互舉故不相違。神亦名天故。   經曰靈禽翼從往詣道場者。述雲第二行詣道場也。菩薩澡浴身體後食乳糜氣力平全。正念向彼菩提之樹。從尼連河至菩提樹掃灑令淨。三千世界諸樹諸山若大若小無不低枝低峰同菩提樹。欲界諸天各化七寶多羅之樹。二間有七寶池。池之四邊七寶階道。即有迦陵頻伽鳧鴈鴛鴦命命諸鳥出和雅音。詣菩提樹時其身普放無量光明。又有無量鸚鵡舍利拘只羅鳥迦陵頻伽鳧雁鴛鴦孔雀翡翠共命諸鳥。翻翔圍遶出和雅音。菩薩欲坐菩提座夜。大梵天王以神通力令三千界除諸砂鹵瓦礫荊棘地平如掌無有丘墟。皆以七寶而嚴飾之。有十六天子所謂轉進無勝施與受欲等。守護菩提場皆證無生忍。復有四神護菩提樹。毘留薄瞿蘇摩那等。各以神力變菩提樹。高廣莊嚴姝好各長八十多羅之樹。菩薩為欲降伏魔怨故以大人相西面而行詣菩提場也。有說如經雲。五百青雀隨從佛後故名禽翼從。皆神鳥故亦云靈。此必不盡。非唯青雀如前引故。今即翼亦從。從者隨也。寄表而言天按樹者即表眾生感既發也。攀出池者即表佛應赴於機也。靈禽者即表同行眷屬。不爾便違無垢稱雲所有進止施為皆是佛事故。   經曰吉祥感微至跏趺而坐者。述雲此第三瑞草應聖也。菩薩即知過去諸佛皆坐淨草而成正覺。時釋天變其身為刈草人在菩薩右持草而立。其草青紺如孔雀尾。漸問名答曰吉祥。便作是念。欲求利自他吉祥立我前定證菩提。故說頌曰吉祥汝今時宜速施淨草。我當坐是草降伏魔軍。若證寂滅時即問無上道。吉祥聞此言手持淨妙草住於菩薩前。幸先授菩提然後受淨草。菩薩報吉祥。非唯坐淨草即護大菩提。應修無量德方蒙諸佛記。吉祥汝應知。我證菩提已分佈諸世間。汝當於我所聽受甘露法。菩薩取草周遍敷設。將證菩提而面向東。於淨草上結跏趺坐。發大誓言我今若不得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是身終不起座。總而言之。佛將成道感此吉祥而為瑞。知必成覺而普利故雲吉祥感徵。徵瑞也。即以此瑞示當所成功果福祚故雲表章功祚。祚之阿反福也助也。章亦顯也。受草之意證大菩提而利眾生故雲哀受施草。寄樹成覺故雲佛樹。即三千界之中心也。眾生宜見既有萬品故佛應示座亦不定。聖教而同意在此也。結跏趺者即伏魔之坐。坐有二相。一降伏坐以左押右。二吉祥坐以右押左。我今雖伏魔意想成佛故作吉祥坐。加者重也。即交置足而坐。有為跏者不知所從。   經曰奮大光明至皆令降伏者。述雲第四智力降魔也。有說此魔義通八種。無為四倒近壞正解遠障真德。雖非聲聞之患亦是菩薩之怨名為魔故。此必不然。諸有往來即應天魔故。又示作相必非常等故。今即魔雖多種而此所伏正是天魔。故菩薩坐菩提座已今當成正覺。魔王波旬應召降伏令發菩提心。即放白毫相光遍照三千世界傍耀波旬之宮。魔王聞光中偈。世有最勝清淨人經歷多時修行滿。是彼釋種捨王位今現坐於菩提場。汝自稱有大勇猛。當往樹下共相校。波旬聞此偈已夢見其宮殿。皆黑闇震動不安。寤已遍體戰慄心懷懼恐。魔有千子。五百在魔王右歸依菩薩。五百在魔王左贊助魔王。魔王語諸子以何方計能摧伏彼。右面魔子名曰有信。白波旬言假使力碎三千界。如是大力滿恆沙不動菩薩之一毛。何足能傷智慧者。左面魔子名曰百臂。復白波旬言我今身有百臂。一一皆能放百箭。大王但去不假憂。如此沙羅何足害。諸子慰諫不可備引。魔王又命諸女。汝等往彼菩提樹下誘此釋子壞其淨行。放諸魔女詣菩薩前。綺言妖姿三十二種媚惑菩薩。復說頌曰初春和暖好時節。眾草林木盡敷榮。大夫為樂宜及時。一棄盛年難可再。仁雖端正美顏色。世間五欲亦難求。對斯勝境可歡娛。何為樂彼菩提法。菩薩聞已心生哀愍。即以妙偈雲我觀五欲多過患。由是煩惱失神通。譬如火坑及毒奩。眾生赴之而不覺。是身虛妄從業生。四大五蘊假合成。筋骨相纏而暫有。智者誰應耽著此。凡夫迷故生欲心。我已解脫於世間。如空中風難可繫。革囊盛糞非淨物。我今不喜應疾去。諸女不能得。即以華散菩薩上右遶三匝作禮去。白魔王言我等昔來未曾見有如是之士於欲界中睹我姿容而心不動。唯願大王勿與此人共為嫌障。時波旬詣菩提樹告菩薩言。汝應速必起得輪王。菩提難得勿自勞形。菩薩報雲我不樂五欲如既吐食。既坐金剛座勿得菩提。汝不應作此說而宜疾去。波旬瞋恨。即發兵眾無量無邊百千萬億。側塞填呾菩提樹邊。皆不能害。波旬欲近菩薩亦不能進。菩薩語言汝以微善今獲天報。我無量劫修習聖行當得菩提。手指大地。地神即於菩薩前出自我為證。作此語時大千震動出大音聲。魔眾皆散魔亦還宮。總而言之。大明者即眉間白毫之光遍大千界故復雲大。使魔知者即夢所見不吉祥之相。來逼試者即將諸兵眾欲近菩薩之時。魔者魔羅。此雲弊惡亦名殺者。有說智力者即十力智令魔降伏。若爾如何亦云降魔。是慈定力故。今即智者菩薩之道。力者威神之力。欲壞自利即智能伏。若破利他即神力伏。隨善一種義即闕焉故兼之也。神力必由慈定發故雲智力皆令降伏。即智論雲由得菩薩道。餘經亦云由慈三昧是也。   經曰得微妙法成寂正覺者。述雲此第五覺果斯成也。有說妙法是理。有說涅槃滅皆非也。不可唯言得理得滅成正覺故。今即菩薩降伏魔怨建立法幢遊入四禪無有動搖。至初夜分得智得明攝持一心發天眼通。於中夜分得宿命通皆憶自他過去之事。便觀一切眾生老死因生故有。乃至行亦因無明有。復更思惟因何滅故老死滅。即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生滅故老死滅。復更思惟此色無明。此無明因。此無明滅。此滅無明道。乃至老死憂悲苦惱皆亦如是。於後夜分明星出時調御聖智所應知所應悟所應見所應證。彼一切一念相應慧證無上覺。備足三明為諸天子現成佛瑞。上昇虛空高七多羅。以頌而言煩惱悉已斷諸漏皆空渴更不復受生是名盡苦際。諸天生喜天華散佛積至於膝故。微妙法者即攝所證果德悉盡之言。即瑜伽論雲復於後時坐菩提座棄捨一切非方便攝勇猛精進所有善法遂得增長。於所修斷轉求勝妙遂不更求餘外道師。無師自然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名大覺者是也。   經曰釋梵祈勸請轉法輪者。述雲第八法化普洽有二。初加威祈請後因請起說。此初也。初成正覺。諸天嘆已住喜悅定。觀菩提樹目不暫捨。禪悅為食不起於座。經於七日為居此處除諸苦故。第二七日周匝經行大千為限。第三七日觀菩提場。亦為居此得大覺故。第四七日隨近經行大海為邊。時魔王請曠劫苦行方得成佛。唯願善逝入於涅槃。佛報波旬求大菩提欲利眾生。而我法中未獲義利三寶未備未說妙法雲何涅槃。波旬聞已心生憂惱。時彼三女見父愁苦更變其形。一為少婦之形一為中婦之形來至佛所。以神通力皆成老母。還至父所言我復為變化惑亂彼沙門。仍以大神通化我為老母。願王以威力令得如本形。魔報諸女汝可自往懺悔前罪。彼攝神力方得復本。諸女至佛言我今極生悔冀得罪銷滅。唯願慈悲力令復於本形。佛以慈悲故攝神通令復如本。第五七日住目真鄰陀龍王所居龍神守護。第六七日往尼俱陀樹下近尼連河。有多外道皆來慰問。第七七日至多演林中觀諸眾生為生老病死所逼迫。時北天竺兄弟二人。為眾商之主。一名帝履富婆一名婆履。以五百乘車載其珍寶還歸本國。有二調牛。一名善生二號名稱。巧識前路止不能進。心懷恐懼。林神忽語勿懷恐汝得大利。有佛出世初成正覺住此林中。不食已來四十九日。汝等應將種種飲食而以上之。時二調牛便向佛行。故諸商人隨調牛而往。遙睹如來相好光如日出。生希有心以為天神。佛舉袈裟即知如來。辨諸美味蘇蜜甘蔗乳糜豆屬乃時奉施。右遶三匝卻住一面白佛。哀愍受我微供。佛作是思。以何器受。時四天王各上金缽。佛言出家不合汝缽。北方天王語餘天言昔青身天將白石缽來與我等欲施石缽。今正是時。各還自宮持彼石缽以上如來。佛各受四天王之缽次第相重安置右手按之合成一器四際分明。時商眾於晨朝時牧人揲乳。凡所揲者化為醍醐。心生希有選上粳米煮以為糜。和好合密盛栴檀缽以上如來。如來受已缽擲空中。梵王接還自宮起塔供養。佛自咒願而授記□。入深禪定觀諸世間便作思惟。所證之法非心言境恐無利應。默然住而說偈言我得甘露無為法。甚深寂靜離塵垢。梵王若來勸請我。或當為轉微妙法。螺髻梵王以佛威神即知如來默然之旨。與六十八拘胝梵眾來白佛言。世尊多有眾生堪能悟入甚深之法。唯願說之。而佛默然。梵王亦知默然之旨。即與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於夜分中至多演林禮已右遶。釋天白佛請轉法輪。佛猶默然。大梵重請佛說二偈。我證逆流道甚深難可見。盲者莫能睹故默而不說。世間諸眾生著彼五塵境不能解我法。是故今默然。梵釋諸天聞已憂惱忽然不現。復於一時大梵天王歎摩伽陀國諸外道等封著邪見詣佛偈請。摩伽陀國多諸異道。因邪見故種種籌量。唯願牟尼為開甘露最清淨法令其得聞。世尊以佛眼觀諸眾生上中下根及以三聚告梵王言。我今為汝請當雨於甘露。一切諸世間天人龍神等若有淨信者聽受如是法。梵王聞已喜歎不現。神唱言如來今受梵王勸請。於一念頃虛空神聞展轉傳至阿迦吒天。而今言梵釋祈請者略舉。不盡之言也。祈巨衣反作蘄求福也。轉者即通自他轉。自即如來三道轉滿。他即轉所得法。至他相續法。轉者即不定義。以移轉故。佛雖既自轉而未有他轉故次請轉。   經曰以佛遊步佛吼而吼者。述雲第二因請起說有二。初身口略化後身口廣利。初又有三。初文請警物也。佛遊者即身業化。現佛威儀遊化物故。如來所作已辦無德不備。五眼清淨觀諸世間堪受法者。即念羅摩子三垢微薄聞法得證。以佛眼觀命終七日。有天亦曰死經七日。後觀外道阿羅邏仙死經三日。空中天言死亦三日。後作是念五跋陀羅根性已熟若聞開悟。以佛眼觀。在鹿野苑中從菩提樹向迦毘羅國波羅奈城振動大千。伽耶城傍有一外道名阿字婆。問佛所師及以所往。如來備答。即北遊經伽耶城。城中有龍名曰善見。明日設齋。如來受訖往盧醯多婆蘇都村。次至多羅聚落次經婆羅村。如是遊歷皆受長者居士飲食。次第而行至恆河邊。河水瀑集平流彌岸。飛騰虛空達於彼岸至波羅奈城。於晨朝時著衣持缽入城乞食請鹿園中。五跋陀羅遙見世尊共相謂言不須承事。唯憍陳如不同眾心。佛近五人皆違本要無不起迎。皆言善來長老請坐。世尊坐已語五人言我備種智不得稱呼為長老也。五跋陀羅請為沙門。佛言善來便成沙門。鬚髮長短如剃。經七日威儀整肅如百臘比丘。世尊入池澡浴已訖思過去佛坐於何座而轉法輪。忽有千寶座從池湧出。即起恭遶初三高座。至第四座結跏趺座。時五□陀羅坐於佛前。佛放大光照大千界召人天眾。地神神力令此道場縱廣正等七百由旬。欲色諸天將八萬四千寶師子座置道場中各請。世尊哀坐我座轉正法輪。十方無量拘胝菩薩十方三千世界釋梵護世諸天皆至佛所請轉法輪。愍眾生故雨大法雨建大法幢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時有菩薩名曰轉法。持眾寶輪備有千輪莊嚴綺麗。放千光明過去諸佛皆有此輪。然後轉法奉上如來。如來於初夜默然而過。於中夜分安慰大眾喚五□陀羅言出家之人有二種障。一心著欲境而不能離。二不正思惟自苦其身。而求出離當捨此二邊。今聖教是佛吼故雲佛吼。吼即違彼經先稱德號略說中道故。今即略申二障。總說中道故雲佛吼。吼亦轉也。   經曰扣法鼓至演法施者。述雲此別申法化也。有說欲使有緣普得聞故扣法鼓。法鼓者令遠聞故。吹法螺即欲改號令。改邪從正也。欲斷障故執法劍。表勝出故建法幢。欲動執故振法雷。欲亡暗故曜法電。欲潤眾生故澍法雨。欲布藥故演法施。此有虛言皆無可採。違世親論亦違正理故。有說扣法鼓者說聞慧法。吹法螺者說思慧法。執法劍者說修慧法。建法幢者宣證慧法。振法雷者法無礙化。曜法電者義無礙利。澍法雨者詞無礙說。演法施者樂說無礙利眾生也。此亦不然。三慧皆覺證慧法故。三慧所學亦無異故。四辨所說亦即三慧法故。今即如來說中道已。為陳如等說四諦法及十二緣流轉還滅二門修行。三轉十二行法輪已。陳如皆達諸法因緣成阿羅漢。即三寶出。婆伽婆為佛三轉十二行法輪為法五□陀羅為僧。轉法輪聲遍十方佛土。土別諸佛默不說法。化五人竟至優樓頻螺迦葉所。寄止石室降伏毒龍。迦葉見佛神力難當。與五百資請為沙門。佛言善來皆成沙門。迦葉二弟難提伽耶各有二百五十弟子。見事火物遂水下流。即與五百人泝流而上。聞迦葉歎佛道神化求為沙門。佛言善來皆成沙門。佛與千比丘往波羅奈。於林下種種教化盡成應供。即從波羅奈與兄弟三人及千羅漢至摩訶陀國。頻婆娑王大臣百官前後道從千乘萬騎出城迎佛。佛近王捨在遮越林。王下車禮佛。佛即慰問以說雲五蘊無常苦空。三界不實一切無常。問王有此國來幾時。王答七百餘代。而王領者唯知五文。佛言世間須臾唯道可恃。應修來福無為空過。遂說緣起轉還之義。王得法眼淨受五戒。有長者迦蘭陀。以好竹園奉上如來。如來咒願而受。恆與聖眾遊處其內。佛有弟子名捨婆耆。入城乞食。時舍利弗問沙門師。以聞佛德將諸弟子至如來所請為沙門。佛言善來便成沙門。亦為說法成阿羅漢。入王捨城訪目連。目連見舍利弗形狀變改問所得法。共詣佛所願為沙門。佛言善來便成沙門。亦為說法得阿羅漢。時輸頭檀王聞子得道已經六年飲渴彌積。語優陀夷言可往請佛。離別已來十有二載夙夜悲感不能自已。得一相見還如更生。受王教已詣佛具述願為沙門。佛言善來便成沙門得阿羅漢。即遣優陀夷。七日當至。至七日已佛將諸弟子向迦毘羅城。父王出城四十里外以迎如來。便敕國內豪種端正選五百人度為沙門侍佛左右。佛弟難陀亦為沙門。難陀所使名優婆離請佛救度。佛言善來便成沙門。為王說法即時得道。總而言之即八句中執法劍澍法雨。故依法華論以義推之。應言執法劍澍法雨扣法鼓震法雷建法幢耀法電吹法螺演法施。故彼論雲疑者斷疑法欲說大法。即今執法劍。欲斷外凡疑令進修故。已斷疑者增長淳熟智身故雨大法雨。即今澍法雨。既入內凡而無疑者滋善萌牙令入聖位故。已根熟者為說二種密境界。謂聲聞菩薩密境界。二句示現即擊大法鼓不斷大法鼓。以遠聞故。即今扣法鼓振法雷。法雷與鼓義相涉故開往聲聞乘為權密境。顯今所說菩薩乘為實密境名二密境。今根熟者捨權取實故。入密境界者令進取上上清淨義故。即建大法幢。菩提妙智極高顯然猶如大幢。由知權實有捨有取。行大乘行得菩提智離清淨故。進取上上清淨義者進取一切智現故。燃大法炬即今耀法電也。既得真智建立菩提照於真境證涅槃故。取一切智現者為一切法建立名字章句義故。即吹大法螺。既得真境必須說教義詮一切法故名為一切法建立名字等。如俗作樂曲洛滿位吹大螺吼。今既得果事圓滿位為他證法亦復如是。即涅槃雲吹貝知時。建立名字章句義者令入不可說證故轉法義令演法施也。說於教者令所應度入於證故。求轉法輪摧於煩惱故。散糧已說應於四對。一破惡進善對即初二也。二開權顯實對即次二也。三得智證真對即次二也。四說法利生對即後二也。八句之義有此循環名為法輪。自既得果欲令眾生證聖真智破滅煩惱故亦云轉。然此釋八相之義聊依牟尼既往之化以例諸菩薩當現之相。未必皆有。智者察矣。   經曰常以法音覺諸世間者。述雲此後略結口化也。   經曰光明普照至六種振動者。述雲第二身語廣利有四。一伏魔令離邪。二破邪以弘正。三受供以生福。四說法令修道。初又有二。此初總標伏魔也。   經曰總攝魔界至莫不歸伏者。述雲此後別釋伏魔也。由放光故總攝魔界莫不歸伏。由動震故動魔宮殿無非慴怖。慴(倚葉反)畏也攝身之貌也。   經曰摑裂邪網消滅諸見者。述雲第二破邪弘正有四。此初序破邪又有二。初除見品之邪也。邪網者即邪法也。諸見者即邪執也。邪見必依邪法起故皆破之。摑(古惡反)亦裂也。足踰口裂也。亦折也。裂(呂蘗反)陸法言切韻雲破也。   經曰散諸塵勞壞諸欲塹者。述雲此後除愛品之邪也。塵勞者即五欲境坌亂眾生故雲塵勞。說空以進故雲散。欲塹者即愛慾之心。依境愛起境垢眾生故雲塵勞。貪深而難越可謂塹故。既觀境空愛慾斯息故亦云壞。   經曰嚴護法城開闡法門者。述雲此第二弘正也。有說法能遮防故名城。法有通入趣入義故名門非也。法法若一必有重言過故。今即法城者即智斷之果。法門者即定慧之因。果必殺賊故名城。因能納德故雲門。嘆善故嚴止謗故護。為演故開令進故闡。   經曰洗濯垢污者。述雲此第三結破邪也。垢污者即該見愛之通言。從教以除故雲洗濯。濯亦浴也。   經曰顯明清白至宣流正化者。述雲此第四結弘正也。除邪顯正故雲顯明。超諸毀傍故雲清白。即嚴護法城也。光廣也融通也。廣通聖行故雲光融佛法。導化不絕故雲宣流。法化即開闡法門也。總而言之。嚴法城故顯明護法城故清白。開法門故光融闡法門故宣流。   經曰入國分衛至示福田者述雲此第三受供生福也。梵雲賓荼波陀此雲乞食。今言分衛訛也。分衛豐膳者即受供也。貯德示田者即生福也。貯(竹與反)盛受曰貯。貯亦積也。積德既廣。現受世供以生福利可譬田故。欲宣法現欣笑者。述雲第四說法令修道有二。此初標將說之相。義同下文也。   經曰以諸法藥救療三苦者。述雲此後正申道教有二。初救苦之教後入道之教此初也。三苦者即苦苦壞苦行苦。如其次第三受之也。教有除苦之用故雲法藥。如教而行必度二死故雲救療。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48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中   釋璟興撰   經曰顯現道意無量功德者。述雲第二申入道之教有二。此初修因之教也。顯菩薩發菩提心之意令得發心。難無量德使修行故。   經曰授菩薩記成等正覺者。述雲此後獲果之教也。授菩薩記者即論雲令得決定心故。記者識也別也。授者與也。聖說當果令識因利故雲授記。成等覺者即所記之果也。   經曰示現滅度至殖眾德本者。述雲此第九歸真利物也。如攝論化身滅度有六意。一事究竟故二為除樂倒故三令捨輕慢故四為生渴仰故五為身精進故六欲速成就故。今示滅度意亦在此。拯濟無極者即益廣也。極已也。除漏殖本者即利備也。漏謂三漏注洩為義。即生死之因。德謂福智潤益為功。即涅槃之因。本亦因也。因佛現滅眾生厭有除生死因忻寂以修涅槃之因。可謂利備故。   經曰具足功德至普現道教者。述雲此第三雙結也。具德難量者結其實德。遊國顯教者結權德故。   經曰其所修行清淨無穢者。述雲第二就實以歎二利有二。初略歎後廣讚。初又有二。此初別歎又有四。初歎自行淨也。   經曰譬如幻師至在意所為者。述雲此第二歎化善巧有二。此初喻也。菩薩顯化巧順物宜可雲幻師。所起化相如顯眾像起化之德如本學明。化法即以習學為本故雲本。學之委善故雲學明瞭。學成起化任意所為故雲在意所為。遠法師雲學成起用成在於心故雲在意。任意化故雲所為。此恐非也。學未成亦在心故今不存也。   經曰此諸菩薩至皆悉普現者。述雲此後合也。諸菩薩者即合幻師也。修學一切化物之法故雲學一切法。即合本學也。貫通也綜集也縷詮也練陶也。即通穿群典集括事理詮表玄旨陶委眾疑故雲貫綜縷練。即合明瞭也。智悲之境是權術所遊故雲所住。解心安境無錯忘故雲安諦。即合在意也。靡無也致運也。於諸感處無不運化故言靡不致化。又致即感致。令一切眾無不感化故。有經本雲靡不感化其義無違。即合所為也。物宜既萬品無相不現。故無數佛土皆悉普現。即卻合現眾異像也。   經曰未曾慢恣者。述雲此第三結自行淨也。於所修行生恭敬故無慢。亦無間故無恣。   經曰愍傷眾生者。述雲此第四結化善巧也。愍謂慈愍傷謂悲傷。傷愍眾生故無相不現。   經曰如是之法一切具足者述雲此後總結也。   經曰菩薩經典至導御十方者。述雲第二廣歎有四。一依菩薩法修自分行。二依如來法修勝分行。三自分成德。四勝進成德。此初也。典常也究盡也暢申也通也要要道妙妙法也。於自分法究盡要道通申妙旨故雲究暢要妙。即自利也。殊德在懷嘉響外流無物不歎故雲名稱普至。導御即利他也。   經曰無量諸佛至而皆已立者。述雲第二修勝分行有二。此初修內德也。行入佛境故共護念。念善令生長護惡使殄滅故。有說所住即真法界。攝論所說十法界也。所立即神通力。涅槃雲能建大義也。此恐不然。能建大義既大涅槃利物之義必非自利故。有說所住即空無相理所立即十二分教。此亦不然。世俗之事應如勝義亦佛所住故。有說所住即證行所立即教行。法界諸度是佛所立故。此亦不然。違法華佛自住大乘義故。大乘必通教理行果。諸度既行應非所立故。今即佛所住者即二諦之旨。菩薩逐佛而既悟故雲已得住。大聖立者即三藏之詮。大士亦達詮之意趣故雲皆已立。佛與大聖即言異體同故互稱而已。   經曰如來道化至開導眾人者。述雲此後歎外化有二。此初化相也。菩薩普為影響助揚佛事故。道化能宣即說法同佛也。示行佛化故為菩薩師。即化物同佛也。深禪慧者即化行同佛。禪止慧觀行雖眾多要在此二故。開導眾人者即利物同佛。開者令始學導者令終熟故。   經曰通諸法性至明瞭諸國者。述雲此後化德也。有說通諸法性者通法空理。達眾生相者達人空生真。明瞭諸國者達器界空非也。離人法空更無別空故。若有別者亦離二智。應有別智故。有說通諸法性是智正覺自在行。通達二諦法性故。達眾生相是眾生世間自在行。眾生種種體狀皆了達故。明瞭諸國是器世間自在行。初雲通次言達後言明。言之左右。此亦不然。眾生外器應非世俗故。若世俗者通二諦已更無所知故。今即通法性者即法界無量行。達眾生相者即眾生界無量行。明瞭諸國者即世界無量行。所調伏界無量不攝無種姓故。略不說調伏。方便無量即前善巧故不亦說。   經曰供養諸佛至幻化之法者。述雲第三自分成德有四。一修之方便二修之成德三重辨起修四重申成德。初又有四。此初自利修也。供養諸佛化如電光者即福行也。善學無畏曉幻化者即智行也。有說欲供諸佛化現其身。一念遍至疾如電光。簡邪取正故雲善學。達正過邪故雲無畏。統攝諸法故雲網。即智方便也。亦見諸法非定有無其性如幻故雲曉幻化。即智成就也。又於人不怯故學無畏。於法能知故曉幻化。有說諸法雖非無而非有故不見一法可畏。攝物不捨故雲學無畏網。雖復非有而非無離有離無故雲幻化。有說如觀世音以無畏施網攝眾生故雲無畏網。三俱不然。善學若方便未達邪正。應非無畏故。諸法非有不見可畏。既亦非無。可畏故。如其次第。今即現化供佛雖忽遍至而不住故如其電光。學無畏網者即達詮之智。曉幻化法者即悟旨之智。網者教也。即佛備四無畏故雲無畏。若理若事無不如幻故雲幻化。菩薩稱佛教之意以達諸法言說自性不可得故雲善學曉了。   經曰壞裂魔網解諸纏縛者。述雲此第二利他修也。魔網者即天魔之教。纏縛者即八纏三縛。有說十纏四縛。於小乘宗雖有此義非大乘故。即壞魔網令雖惡業。解纏縛而使絕煩惱故。   經曰超越聲聞至無願三昧者。述雲此第三重辨自利也。超二乘地者即對餘乘以顯勝。得空無相無願者即直申行勝。初發大心尚過二乘況亦久行。故雲超越。欲入大涅槃必三三昧為門故偏說此三。如瑜伽論雲。我法無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不可願求。而有處雲空無願無相者即共二乘行故不相違。有說前教行此證行故有不同非也。學無畏網雖可教行而曉幻化應言證故。今即前是菩提之道後是涅槃之門。故須再解。   經曰善立方便至而現滅度者。述雲此第四復辨利他也。方便雖多此中方便即巧權之名。有說善方便即意方便。示現三乘而滅度者即口方便。善立三乘隨便度物名善方便。說三乘因及滅度果名顯示現滅故。此必不然。於下中乘而現滅度既應化相。必不可言說二乘果。不爾如何言現滅度。而不言說故。有說善立方便是口方便。示中下乘而現中下滅皆身方便。此亦不然。示現三乘義已具足。亦言現滅度應無用故。不爾三乘有何不攝亦說中下耶。故今即善立方便即意方便。隨順諸佛尋三乘化故。顯示三乘即口方便。分別一乘而說三乘。三乘亦即佛方便故。中下滅度即身方便。緣覺名中聲聞名下。即同法華中無二三之義。菩薩欲引不定二乘令趣佛乘故於彼涅槃而現滅度。即同攝論變化故雲意。佛地經曰成所作智起三乘化作四記論即其事也。   經曰亦無所作至得平等法者。述雲第二修之成德有二。初自利之德後利他之德。初又有四。此初所得平等也。有說三乘性空故無所作。不見別證三乘之果故無所有。達無性真以解諸法不生滅故不起不滅。非也。決定二乘既入無餘。不可定言即無別證故。又顯三乘故非無所作。現滅度故非無所有故。有說無因可作故無所作。無果可有故無所有。無淨可起無染可滅故雲平等。此亦不然。因有功能故非無所作。果藉緣有故非無所有故。今即無作無有者即事平等也。不起不滅者理平等也。無實作用故無所作。不能自生故無所有。淨法雖增真不隨增故雲無起。染法雖滅如不隨滅故雲不滅。諸法一相所謂無相故雲平等。於是證會故亦云得。   經曰具足成就至諸根智慧者。述雲第二所成眾多也。有說初習名三昧成就名總持非也。佛地應無三昧。即違諸教故。今即總持雖通定慧正是慧性故。百千三昧即總持所依。廣如地經。有說諸根通即一切善法別即信精進念定非也。汎言善法皆通有為諸法。有為善中雖有名根無為必非故。又信精進等名諸根者不應別說智慧故。既說三昧即定別目。而有何因亦說定根。故今即諸根者六根清淨。此諸菩薩位階十地已。得自在六根互用故。總持雖慧慧未必持故。引導眾行故須別說。   經曰廣普寂定至菩薩法藏者述雲此第三所證廣也。法藏者即十萬法蘊。簡二乘藏故雲菩薩。即所證深也。有說普定能證廣。一切法中不起妄想故。藏所證深。於真法藏能深入故。若爾即違自許所證深廣名義也。   經曰得佛華嚴三昧者。述雲此第四所成奇勝也。佛地功德能嚴佛身故雲佛華嚴。入此三昧現見諸方佛及佛土故亦言得。即華嚴雲彼一三昧該攝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也。   經曰宣揚演說一切經典者。述雲此第二利他之德也。助佛揚化故雲宣揚。即簡如來。如來目演說故。   經曰住深定門至無不周遍者。述雲第三重辨起修有二。此初起自利修也。有說深定者起通所依理定。有說一念周遍者入定觀眾生。二俱不然。通既事德。所依之定必非理定故。睹無量佛應非一念故。如其次第今即通所依定無境不觀故雲深定。睹諸佛者即天眼通。一念遍者即神境通。依此深定以發天眼能見諸佛故攝行廣。亦起神通一念遍至所睹佛土攝福生智故起行疾。   經曰濟諸劇難至開化一切者。述雲此後起利他修也。有說二乘於救生即閑菩薩即不閑。凡夫於修即閑菩薩不閑。二乘凡夫於無上道即閑菩薩即不閑。此皆不然。若如所言應說懈怠精進故。閑即閑處必非嬾惰故。有說劇難有八。惡趣有三即三惡趣也。人間有四。一盲聾瘖啞二世智辯聰三佛前佛後四北俱盧洲。天上有一謂無想天。故八難中三塗為劇菩薩濟之。人天苦微故雲諸閑。菩薩勤化故雲不閑。此亦不然。天上有一。即違餘經說非想天為第八難故。又人天難言諸閑者有諸人天非難所攝。應非菩薩之所化故。有說劇難者即八難也。此中阿鼻受苦無間故言不閑。餘七名閑菩薩以能救名濟。此亦不然。應說餘七。說何名七。若說後七難名閑者即七地獄應非不閑。閑所攝故。若說七地獄名閑者即八寒獄亦非二攝。菩薩救濟應非遍故。今即八難名為劇難兼非想天。更有業惑二種障者名為不閑。若非八難及無二障皆曰閑。菩薩大悲皆能拔除故亦云濟。真實際者即所證也。二空真如更無過者故雲實際。菩薩大慈分別其詮開示其旨令證入故雲分別顯示。辯才智者即發說之解。以得如來四無礙智解諸義故。入眾言音者即起說之言。以得解語言三昧起諸說故。入者解也。辯才充內巧言外發無物不化故雲開化一切。   經曰超過世間至度世之道者。述雲第四重申所成有二。此初成自德也。過世間者申斷德成過二死故。即對法雲過世間者總顯煩惱解脫義也。住度世道者標智德成並二智故。即唯識雲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諦者安也度者出也。即出世道之別名故。   經曰於一切萬物至為重擔者。述雲此後成化德也。由成智斷遍於萬物。若變若化皆任意故名為自在。庶者凡庶類者品類即眾生之總名。故有經本雲眾生類也。宿無道根現無信樂不知感聖故雲不請。於是尚接引況亦有請者故雲不請友。即經雲不待時義也。群生者即勝鬘中四種眾生。所謂無聞非法及求三乘者。有說於四群中初非法人無感聖善故雲不請非也。後三乘種未必皆有感佛善故。初無聞人亦應有感聖世善故。華嚴瑜伽皆有此四。而後三種通定不定。初之一種無性有情。故人天善根應成就。菩薩荷此四群生為自重擔而成就故雲荷負。作不請友皆該四群也。   經曰受持如來至常使不絕者。述雲第四重辨勝分修成德有二。初辨所修行後申所成德。初又有二。此初自利修也。有說甚深法藏即如來藏。暗障既除顯在己心故雲受持。法界諸度即佛種性。護使離障起善無間名常不絕。此恐不然。如來藏性既是真體。必不可言受持法藏故。既言法藏亦云受持。即知教法非佛性也。今既受持佛教令久住世有性之屬依之殖善故常使不絕。即同上生雲汝善受持莫斷佛種也。   經曰興大悲至施諸黎庶者。述雲此後利他修有三。此初法也。大悲愍眾生者即拔苦行。演慈辯授法眼者即與樂行。辯者即樂說之辯。以慈定心而說法故雲演慈辯。如說而行必入聖地得法眼淨故雲授法眼。法眼者即慧眼遂體之名也。悲定說法以拔三塗之苦故雲杜三趣。杜者塞也。演慈辯而令修人天業故雲開善門施諸黎庶事父唯敬於母亦愛。故慈若敬父樂可尊故。悲如愛母苦可愛故。於諸眾生視若自己者此後合也。若己者意在如自一子。即涅槃雲視諸眾生猶如一子是也。慈悲憐傷皆如己子故。   經曰一切善本至不可思議者。述雲此第二所成之德也。善本者即福智之因。度者至也。福智之行皆至菩提涅槃彼岸故即因成也。獲佛功德者即福德莊嚴。智慧聖明不可思議者即智慧莊嚴果成是也。   經曰如是之等至一時來會者。述雲此第四總結也。   經曰爾時世尊至光顏巍巍。述雲此第二說經因起序也。諸根悅豫者是喜悅相。有色五根皆顯喜悅以表淨土快樂無間故。豫亦作悆也。姿色清淨者是無憂惱。色無慘慼以表佛土無眾苦故。巍巍者即高大之稱。光顏者即該根色之總言。故重表彼土有樂無苦。姿者妙也。即帛謙皆雲面有九色光數千百變。光色甚大明也。有說佛無有不定心。備諸根相好身相復有。何時不悅。但欲加來問故因此表所說非也。佛雖無憂喜而顯欣笑。詎備諸相好無顯喜悅。故今世尊顯喜悅者彼佛所成行德可慶故眾生獲利時將至故。   經曰尊者阿難至長跪合掌者。述雲第二問答廣說分有六。一問佛顯相二審問所以三彰問自請四歎問敕許五阿難欲聞六如來廣說。初又有二。此初申請問之儀也。聖旨者即如來顯相之旨。以密加威故雲承旨。長跪者即雙膝著地之號也。   經曰而白佛言至殊妙如今者。述雲此後正問顯相意有三。初申所見次唱所念後徵所為此初也。鏡光外照名為影表。即同佛身光明外舒。外照之光顯影暢在鏡內名為影裹。亦同所放之光還曜佛顏故雲表裹。即舉己所見也。未曾瞻者怪今異昔。瞻亦見也。   經曰唯然大聖至奇特之法者。述雲此第二彰己所念也。遠法師雲雖有五念初即總表後四別申。故唯有四意。即後四所念在世所無故雲奇特。此恐不然。佛所住法非此五念之所盡念況亦四念。故不可總五而言四。若言奇特故知總句者如來之德亦無別指故應非別念故。即今阿難略申五念各有所標。此初念也。有說唯者即專義唱己專念故非也。違諸世典應對之儀故。今即唯然者應上之言也。汎言今日者即簡往來之言。依神通輪所現之相非唯異常亦無等者故雲奇特。即立世尊名之所以也。   經曰今日世雄住諸佛所住者。述雲此第二念也。有說所住者即大涅槃諸佛同住故。佛於世間最為雄猛故雲世雄非也。佛常住涅槃非今日住故。今即如來住諸佛平等三昧能制眾魔雄健之天故住佛住。為世雄名之因也。   經曰今日世眼住導師之行者。述雲此第三念也。有說四攝法是佛導師攝化之行。佛住此行能開世人令見正路故名世眼此亦非也。四攝之行雖復化物而非眼義故。今即五眼名導師行。佛住五眼引導眾生更無過者故。以導師行以釋世眼之義也。   經曰今日世英住最勝道者。此第四念也。最勝道者即大菩提四智心品。佛住四智獨秀無匹故從最勝道立世英之名也。   經曰今日天尊行如來德者。述雲此第五念也。天尊者即第一義天以解佛性不空義故。即唯佛所有不共佛法名如來德。餘聖所無故以如來德釋天尊之名。雖遠法師名德別解今即以德釋名者觀此經文順標釋義故。名者世尊世雄等。德者即奇特所住等。   經曰去來現佛至念諸佛耶者。述雲第三徵所為有二。此初念所為也。有說去來現佛者三世佛相念。佛佛相念者十方佛相念非也。離於三世更無十方佛亦不然故。今即舉三世佛相念類此得無今如來念諸佛耶。耶者即不定之言。測此佛念諸佛未聽敢專決故。   經曰何故威神光光乃爾者述雲此後徵所為也。光光者即顯曜之狀也。   經曰於是世尊至問威顏乎者。述雲第二佛審問所以也。   經曰阿難白佛至問斯義耳者。述雲此第三阿難唱問所以也。理實雖承如來加力而對諸天故雲自問。   經曰佛言善哉至所問甚快者。述雲第四歎問敕許有二。初歎其所問後舉德敕許。初又有三。此初總歎也。阿難所問稱機及法而合時宜故雲甚快。   經曰發深智慧至問斯慧義者。述雲此次別歎其問也。發深智慧者歎問之智。真妙辯才者歎問之言。愍念眾生者歎問之意。有說念佛五德故發深智慧。歎佛住於五德故雲真妙辯才。此恐不然。念佛五德歎佛五住義無別故。念若不歎歎若不念皆非正理故。今即稱佛之五號故發深智慧。將五住之德歎五號之義故真妙辯才。雖問五德五德皆以智為主故雲問慧義。   經曰如來以無蓋大悲矜哀三界者。述雲此後別歎問利有四。此初彰佛悲憐也。有經本雲無盡大悲。有人釋此依內無盡法而生故。今即佛之大悲更無覆蓋故名無蓋。無蓋是正不可須治。矜亦憐也。   經曰所以出興至真實之利者。述雲此第二彰佛利物也。光闡道教欲拯群萌者辨教利物。光者廣也闡者申也。慧以真實之利者即理利物。慧者施也。有別本雲普令群萌獲真法利義亦無違。如來所以出於世者欲以教理利眾生故。   經曰無量億劫至時時乃出者。述雲此第三辨佛難值也。帛謙皆雲如世間有優曇樹但有實無有華也。天下有佛乃有華出耳。今言靈瑞華者即存震旦之名。時時者即希出之義。以善時出故。   經曰今所問者至諸天人民者。述雲此第四正申問益也。即帛謙雲若問佛者勝於供養一天阿羅漢辟支佛佈施諸天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累劫百千萬億倍矣。   經曰阿難當知至無能遏絕者。述雲第二舉德敕許有二。初舉佛德以述成後敕許以答所問。初又有二。初直述果勝後將因顯勝。初又有二。此初述阿難所念也。如來正覺者即奇特之法。其智難量者即平等三昧。發勝妙智故以智難量述住佛住。多所導御者即述導師行。有說慧見無礙即如來德非也。越述天尊之德卻成最勝道無別所以故。今即慧見無礙者述最勝之道。無能遏絕者即如來德。遏(阿達反)壅也絕也。佛德既勝妙不為餘聖之抑遏故雲無遏絕。   經曰以一餐之力至光顏無異者。述雲此後述阿難所見也。一餐之力者即施食之因。能住壽命乃至復過於此者乘歎壽命。諸根悅豫乃至光顏無異者正述所見。諸根悅豫者即前所見。不以毀損者辨其悅豫義。姿色不變者即前姿色清淨。清淨即不變義故。光顏無異者即前光顏巍巍。巍巍即無異義故。施食雖有五果而唯述命色者色是所現故命是所依故。有說不以毀損不變無異皆辨常然非也。若常然者阿難不應言未曾睹妙如今故。   經曰所以者何至而得自在者。述雲此第二以因顯勝也。定止也慧觀也。究暢者即究竟通暢之義。無極者即廣遠無邊之名。所以如來得慧五德身三相者即慧究竟故得所念五德。定究竟故得所現三相。因雖眾多止觀二行是淨土路故。萬行所依導眾行故。說此二行餘者兼也。二因既滿無德不圓故於諸果法而得自在。即安慧雲證得一切法自在也。有說定慧究竟無極即心自在行。得諸法自在即法自在行。善入一切法界門無所不現故非也。於一切法而得自在。若非果者必非自在故。前解為善。   經曰阿難諦聽今為汝說者。述雲此第二敕許以答所問也。諦聽者即敕其後心。為說者即許其前請。   經曰對曰唯然願樂欲聞者。述雲此第五阿難欲聞也。   經曰佛告阿難至無央數劫者述雲第六如來廣說有二。初廣說如來淨土因果即所行所成也。後廣顯眾生往生因果即所攝所益也。初又有二。初說往淨土之因後說今佛土之果。初又有二。初總標勝緣後別申勝行。初又有二。初標遠緣後舒近緣。初又有三。此初標時也。有說至不可數名劫。西域數法至六十轉即不可數故非也。雖復可數亦名劫故。亦違華嚴一百二十轉故。今即劫者是時之總名故。梵雲阿僧祇此雲無央數。王逸雲央盡也。說文鞅頸靼也。非此字體也。又鞅所以制牛馬也。宜從央也。   經曰錠光如來至次名處世者。述雲此次敘佛也。帛延經略舉三十六佛多存此方之名。第三十二佛即印度名。故支謙經唯敘三十二佛皆存梵音之號。今此法護備標五十三佛。蓋翻譯之家意存廣略不可致怪。錠光者即謙雲提和竭羅也。有說有足曰錠無足曰燈。錠光燃燈一也。釋迦獲道記之主故在初也。有彈此言若爾釋迦既先得授記何在彌陀後而成道耶。若非後者便違彌陀成佛已來十小劫故。遂申自意言名之雖同佛即異也。二俱不盡。若定一者燃燈既出第二劫滿。必不能會彌陀成佛既十劫文故。若唯異者亦違諸佛出世同名之屬故。今即錠光燃燈亦同亦異。異即錠光雖復燃燈非釋迦授記佛故。同即本釋迦前亦有燃燈可錠光故。不應難言錠光若非釋迦獲道記佛有何因緣錠光為初。而非餘佛者從彼佛已來五十四佛頻興世故云爾。從錠光來漸有攝受淨土行故。由此錠光亦名燃燈。義亦無咎。   經曰如此諸佛皆悉已過者。述雲此後總結也。   經曰爾時次有至佛世尊者。述雲此第二近勝緣也。梵雲樓夷亙羅此雲世自在王。於一切法得自在故。即別名也。佛德無量名必無邊。故今略標自他利以立十號即通號也。雖有十號略為二例。初自德名即前五也。後利物名即後五也。自德之名亦有二對。一道圓滅極對。即如來名道圓應供名滅極故。二因滿果圓對。即等正覺明行足名因滿如其次第解行滿故。善逝名果圓上昇不還故。利物之名亦有三對。一總名別稱對。即前四是別後一是總故。處物而無加名世尊故。二化智化心對。即世間解名化他智無上調御名化他心故。三化能化德對。即天人師名化他能佛名化他德故。委悉釋此十號廣如瑜伽論。   經曰時有國王至正真道意者。述雲此第二申勝行也。遠法師雲起行有二。從初盡頌辨世間行即地前所行也。法藏比丘說此頌以下辨出世行即地上所修也。此恐不然。地上菩薩唸唸常修利諸眾生淨佛國土。不應五劫專修受淨土行故。今即還有二。初略說勝行後廣說勝行。初又有三。此初聞法發心也。發無上道意者即增發心故。不違觀音授記悲華經。   經曰棄國捐王至與世超異者。述雲此第二出俗修道也。沙門者即沙門那義如前解。帛延雲曇摩迦留即法藏也。謙去留字雲作菩薩道。即智論法積菩薩也。高才勇哲者即為人性行孤出於世故雲超異。   經曰詣世自在王至長跪合掌者。述雲此第三歎佛起願有三。初身禮次語歎後自誓此初也。稽者至也首者頭也。至頭於地以尊接足故雲稽首。三匝者即標如來修三德也。   經曰以頌讚曰者。述雲第二語歎有二。此初瑣文也。頌之言妙亦攝多義故以頌歎。   經曰光顏巍巍者。述雲此後正歎有四。一別歎身業二別歎口業三別歎意業四總歎三業。初又有二。此初標歎也。光巍巍者標光勝也。顏巍巍者標身勝也。   經曰威神無極至猶若聚墨者。述雲此後釋歎有二。此初歎光巍巍也。威神者即光所依。無與等者者對劣歎勝。若聚墨者對事歎勝。有說耀者五星非也。即帛延雲其景不可及謂光之別目故。日月等光對佛光明猶若聚墨在珂貝邊故。   經曰如來顏容超世無倫者。述雲此後釋顏巍巍也。倫者匹也。   經曰正覺大音響流十方者。述雲此第二歎口業也。大音者即語密之音。如來之聲更無過此故雲大音。響者即顯了之音。逐宜而有分限發故。   經曰戒聞精進至殊勝希有者。述雲第三歎意業有二。初歎業勝即菩提品也。後歎果勝即果果斷也。初又有二。此初歎涉事勝也。戒即業體以思種故。聞精進等即業眷屬。餘不能齊故雲無侶。侶亦匹也。佛德過餘故雲希有。   經曰深諦善念至窮其涯底者。述雲此後歎證理勝也。諦者審察。法海者一真法界。即後得智深思諦觀稱真法界故雲善念。無分別智窮達深真盡其奧實故雲究涯底。   經曰無明欲怒世尊永無者。述雲此二歎果勝也。三毒習盡故。   經曰人雄師子至震動大千者。此第四總歎三業也。功勳廣大者歎意業果。勳亦功也。智慧深妙者歎意業用。即偏歎其勝不盡之言。略戒聞等故。光明威相者歎身業勝。震動大千者歎正覺音。既有此勝妙之德故可謂人雄師子神德無量。   經曰願我作佛至靡不解脫者。述雲第三自誓有二。初願求所歎即十頌也。後請佛作證即三頌也。初又有二。初正求所歎即佛法身也。後乘祈所依即佛淨土也。初又有三。此求果也。有說齊聖法王求佛自德過生死等求利他德非也。凡稱佛者必備二利故。今即願我作佛齊聖法王者願所獲德。過度生死靡不解脫者願所棄也。   經曰佈施調意至智慧為上者。述雲此第二求因有二。此初求自利因即六度也。施治慳吝故雲調意。   經曰吾誓得佛至為作大安者。述雲此後願利他因也。舉果求因故。   經曰假令有佛至堅正不卻者。述雲此第三歎願勝也。佛者即佛寶大聖者僧。有說供養斯等亦兼僧寶非也。雖復斯等而言諸佛故。即知向上之等故。今即佛者所供養大聖者能供養。無量大聖雖供多佛而有邊故不如求佛心不退還以無邊故。卻者退也。   經曰譬如恆沙至威神難量者。述雲第二淨土果有三。此初歎諸佛土也。光遍諸國者即佛施光明莊嚴其國。威神難量者即佛神通莊嚴其土。佛於彼土懃作化事故雲精進。現化算表故雲難量。   經曰令我作佛至而無等雙者。述雲此次對求勝土也。國土者即今極樂世界。第一者即諸相莊嚴。奇妙者即眾第一。道場者即座第一。如泥洹者即快樂第一。梵雲匿縛南唐雲圓寂。言泥洹者訛略也。彼土快樂可次涅槃故以譬之。而無等雙者國土第一。汎言第一者即對下之稱。不爾便違華嚴。如前已說故。   經曰我當哀愍至快樂安隱者。述雲此第三求淨土之意也。度脫一切者即出穢域之利。心悅快樂者即入淨土益。為此二利故求土果。   經曰幸佛信明至力精所欲者。述雲第二請佛作證有二。此初請世王佛證願不虛也。幸者願也信者誠也。願佛誠明所求不虛必得果故。所欲者功德法身快樂淨土。於彼二果力勵精勤而修習故雲於彼力精。   經曰十方世尊至忍終不悔者。述雲此後請十方佛證行不悔也。對佛結誓。身止諸苦勤忍不悔故。   經曰佛告阿難至廣宣經法者。述雲第二廣說勝行有二。初正辨修行後乘顯所修。初又有五。一法藏請說二如來抑止三法藏重請四如來許說五辨修勝行。初又有二。此初乘前正請也。發無上覺心者即前願佛法身淨土之心也。   經曰我當修行至勤苦之本者。述雲此後申請說之意也。當修行者即修行身土之因。攝妙土者即欲得土果故。令成正覺者即欲證身土果故。拔生死苦者即欲利眾生故。生死者果。勤苦本者即因也。由因數受生死之苦故雲勤苦本。化諸眾生令生淨土永絕生死因果之苦故亦云拔。即如其次第所修所得所化之也。   經曰佛語阿難至汝自當知者。述雲此第二佛不許也。饒者即釋自在之言。既發大願故。汝亦能知即違請之言也。   經曰比丘白佛至成滿所願者述雲此第三法藏重請也。弘者廣大也。即地上聖行其義廣深非自境界故須請之。而佛止言汝自知者即地前所修故不相違。有說此中唯求淨土行身因略無非也。如來淨土即相違釋。如其次第身土行故。   經曰爾時世自在王佛至而說經言者。述雲第四如來為說有二。此初總標許說也。   經曰譬如大海至何願不得者述雲此別申所說有二。此初寄喻勸修也。會亦必也剋者遂也得也。   經曰於是世自在王佛至悉現與之者。述雲此後正答所請也。二百一十億佛土者即通說淨穢諸佛之土故。天人善惡即諸土之因。國土粗妙即諸土之果。粗者粗也。故有本雲國土之粗妙。攝身從土故不別說。所以不唯說淨土因果而兼穢土者欲令捨其惡粗而脩其善妙故。非唯為說亦使現見故應心現與。即帛謙雲樓夷亙羅佛說竟曇摩迦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徹視悉自見二百一十億諸佛國中諸天人民之善惡國土之好醜也。又此諸土非鄰次有。選擇何土應機所欲而令見故。不爾便違帛謙經中其佛即選擇二百一十億佛國土中諸天人民之善惡國土之好醜故。不應難言夫人所見光中諸土既無穢土如何為法藏亦現惡粗者。機欲既異聖應非一故。若不爾者夫人既厭穢國以求淨處故。唯現所祈淨土之相而令攝受。   經曰時彼比丘至殊勝之願者。述雲第五正修勝行有三。此初睹相發願也。既見所求淨土之相。攝淨土願更轉深故雲超發勝願。   經曰其心寂靜至清淨之行者。述雲此第二依願修行也。有說證智離相故雲寂靜。超過地前故無能及者非也。無分別智不可為事土因緣故。亦無可理而言地上行故。有說淨土之行雖復眾多唯有二類。一緣事行稱名念佛故。二依理行息攀緣故。初即稱彌陀名故是極樂別行。後即通諸佛土行。所謂心寂無著是也。此亦不然。違即選心所欲願便結得是二十四願經即奉行故。心所欲願既極樂土。必不可言是諸土通行故。今即欲現淨土必定為本故。其心寂靜慧導其定故雲無所著。所謂心觀名淨土之業。即勝出世間善根方便故。一切世間無能及者是無分別品之所由也。五劫思攝佛國行者即後所得智之方便。有說雖五劫而唯修一行。所謂其心寂靜志無所著非也。願既四十八行必非一故。即經於五劫修習彼土種種行也。此中有說法藏即十住中之第六心折法空位是也。有難此雲若第六既修淨土因。西方土中應無化主。皆不然也。若在第六心應說攝取何位所修淨土行耶。又修土因便現淨土。諸佛化土無時不有故。如其次第釋難非也。有說法藏是八地已上菩薩也。發諸大願修淨土因是變易故。亦有難言還成彼土無主之過此亦皆非。八地菩薩唸唸普見無量佛土。必不可言見二百一十億土故。今即法藏蓋是十向滿位菩薩故。五劫修行淨土之因初劫行滿故雲攝取。不應難言初地菩薩見百佛世界如何法藏見爾許土。不相違者加力所見亦過上位故。初地菩薩若作加行所見過此故。   經曰阿難白佛至清淨之行者述雲此第三逐難重解也。佛壽若短不應五劫清淨行故。顯彼佛壽四十二劫以釋此疑。有說彼壽多劫。劫盡之時眾生雖見劫盡所燒其土安穩故。法積菩薩五劫修行清淨之因。即同法華雲眾生見所燒我土安穩天人常滿。此恐不然。法華所說論自釋雲報佛如來真實淨土。即知彼土是他受用。他受用佛壽必無量不可言四十二劫故。今即四十二劫者蓋歲數劫。故經五劫攝淨土行非劫盡也。大通佛壽不可數劫尚非淨土。如何四十二劫可言淨土。   經曰如是修已至清淨之行者。述雲第二申所修行有二。初申所修行後申修勝行。初又有六。一法藏喟喟行二如來令說三誓法宣願四立誓自契五遂契現瑞六總以結歎。此初也。   經曰佛告比丘至無量大願者。述雲此第二佛勸說也。一切大眾者即凡夫二乘。法藏若說己所發願大眾皆同願生彼土故雲發起悅可。菩薩聞說亦同發願故雲修行。修行此願因緣故致滿大願也。   經曰比丘白佛至當具說之者。述雲第三自宣發願有二。此初逐勸許說也。   經曰說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後正申己願也。然法藏發願三代經本頭數開合次第不同故。今將彼帛謙二十四對此法護四十八願略製以釋名。弘誓之文帛謙兩本經皆二十四其意各異。帛延選此經中前二十四願足寶缽願為二十四願。支謙亦抄四十八中二十五願更加寶缽彼佛眼耳神境三通及以智辨為二十四故。又彼二經既抄出於四十八願故次第亦異。此經第七第十四第十二第十三第十九第二十二第二十五。如次帛延第九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八第二十第二十四。故開合亦不同。合此二十三四為第二十二。七寶缽願為第二十三。略無此第十八。彼第二十願此中無故。支謙二十四次第亦異。此經三十五三十八二十七二十十八十九三十二十六二十一二十五十三十四十五二十八三十三。如其次第即彼前八第十第十一第十五第六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二十四。故開合亦異。合此二十三二十四為第十三。合五六七為第二十二故有無亦異。彼第十四寶缽第十七三通第十八智辨此經中無。此第二願彼中無故。所以有此參差者蓋梵本有備闕故傳譯逐而脫落也。義推言之。即法護經應為指南。問諸佛本誓為同為異。異即違華嚴雲一切諸佛悉具一切願滿方得成佛故。若同者亦違藥師十二本願彌陀四十八願故。答無有一佛少一願行而成道者故悉同也。然以對所化之機緣熟不同故。藥師佛於此土眾生十二大願救現在苦。緣既熟故不說有四十八願。彌陀如來四十八願與未來樂。緣熟故不說有十二願。由此諸佛所有誓願雖有未必遂果而法藏菩薩所發之願皆有成辦故。四十八願略有三意。一求佛身願也。二求佛土願即三十一第三十二願也。三利眾生願即餘四十三也。以此三意釋四十八願之文有七。一初十一願願攝眾生。二次二願願攝佛身。三次三願願攝眾生。四次一願願攝佛身。五次十三願願攝眾生。六次二願願攝佛土。七後十六願願攝眾生。初又有二。初之二願願離苦。後之九願願得樂。初又有二。此初願無苦苦也。汎言願者即悕求義。所謂設我得佛等。又言誓者即邀制義。不取正覺是也。諸願若不滿終不成佛故。假使願不滿而得成者誓終不取故。所餘諸願皆有此二。應如理思。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後願無壞苦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第二得樂願有二。此初二願願得身樂。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後七願願得心樂有六。此初願得宿命樂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二願得天眼樂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三願得天耳樂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五願得神通樂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六願得漏盡樂有二。此初漏盡體也。想念者即所知障。貪身者即煩惱障。盡二障漏故。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後漏盡位也。十信以去皆名正定聚故。言住者通正當之言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第二願攝佛身有二。此初願光色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後願長壽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第三願攝眾生有三。此初攝眷屬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次得長壽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後離譏嫌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四攝法身願也。咨者讚也。嗟者歎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第五攝眾生願有二。初之四願攝人天願。後之九願攝菩薩願。初又有二。初攝往生者後攝所生報。初又有三。此攝上品願也。有說初下品次上品後中品非也。非唯亂次第亦違觀經不除五逆故。然彼經雲作五逆罪得生淨土。違此願雲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故。從昔會釋自成百家。有說亦謗正法者除唯造五逆者生。有難此言彼經亦云具諸不善。若不謗法即不可言具諸不善。如何乃言唯造五逆得生淨土。此難非也。若謂彼經具諸不善故亦攝謗法者即五逆應屬諸不善故。不須別說。今即應彈。隨順及言合集之義而相違釋。相違釋者諍頭義故。罪既各別名亦別故。有說此除不悔彼之說悔此亦不然。既十念中念別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應無悔與不悔別故。若更有別懺悔法者即於下品下生文中都無故。有說對未造者言除對已造者說生。此亦不然。未造者尚除況亦已造。故若已造令進故無此失者未造應令退耶。有說正五逆者除五逆類者生此亦不然。無有聖教說五逆類名五逆故。不可彼經五逆言類。有說重心造者除輕心造者生歟。此亦不然。誹謗正法必有輕重。不可唯言除不生故。有說除即第三階造五逆者生即第二階造逆者。此亦不然。眾生有三非聖教故。設有聖說亦違自許第三階人不行普法有逆無逆皆不得生。若如所言應說唯除第三階而言除逆唯有虛言故。有說除者先遮生者後開。此亦非也。先遮若實生後開實應不生故。有說未發菩提心造逆者除已發菩提心作逆者生。此亦不然。已發菩提心若退失者應如未發心不得生故。若不退心者必不作逆故。有說除即對佛說五逆罪決定故。生即對佛說五逆等皆不定故。此亦不然。不善順生後受業等皆應例此五逆罪等便成大過故。有說若宿世中無道機者既作五逆終無生理。其先發菩提心雖復逢緣造五逆等必生深悔亦得往生。善趣之人有作五逆謗正法故。二文各談一互不相違。此亦不然。宿世之言應無用故。現發菩提心逢緣作逆應亦生故。又彼善趣即十信故作逆謗法必無此理。前已說故。有說一唸唸佛者除十唸唸佛者生。此必非也。即違此雲乃至十念故。有說除者具十不具十悉不得生故。生者唯具十聲故。此亦不然。雖兼不具十聲既亦申具十念。應如彼經不可除故。今即此經上三生中必無作逆故須除之。彼說下生。雖作五逆若備十念亦得生故無違可釋。不應難言中品三生亦無作逆故。不須除者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即非作逆義既顯故。但誹謗正法罪既深重。於無數劫受苦報故。假具十聲必不得生。所以聖教更無異說。入諸不善者過難多故。有說此經十念依十法而念。非佛名故即彌勒所問十念是也此亦不然。彼經十念即非凡夫。必非上品三生所能修故。今即還同觀經十念。上輩亦修十念。理無違故。欲顯一二等言乃至故。傍論且止應釋本文。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次攝中品也。既雲發菩提心故。即知不發心聖雖不迎無違本願之失。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後攝下品也。有說攝論雖舉願言意亦說念佛是別時之意。有說彼不以念佛為別時意。往生論雲念佛即生非別時故。往生論及攝論釋皆天親造理必應同。不可前後有鉾楯故。但諸眾生雖聞淨土之教誹謗不信自沈惡道。或信不謗欲愛所纏不敢起願況亦修行。或有眾生聞說便發誓願欲生而逢惡友廣作諸惡。命欲終時不遇善友不能念佛。雖不即生是遠生因。佛歎此類生極樂土。愚人將謂更不修因而即往生。故釋論雲是別時之意。二俱不然。若願若念皆於淨土是遠生因故。不爾即違密意說言。前已說故。若諸眾生起願念佛即生化土故。此文言繫念我國者即往生之行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二願所生報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第二攝菩薩願有二。此初攝他國菩薩也。常倫者即凡夫之屬故。諸地亦初劫之地。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後攝自土菩薩願有八。此初承力供聖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二供具隨欲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曰此第三說法盡勝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四身得堅固願也。那羅延者即真諦雲天力士故。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五光色特妙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六知見道樹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七四辨無礙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此第八□□□□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第六攝佛土願有二。此初形色功德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後莊嚴功德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第七攝眾生願有五。此初攝他土眾生有二。此初蒙光獲利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後聞名得益願有四。此初法忍總持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二遠離譏嫌願也。然音聲王雲阿彌陀佛有父母者有說彼顯穢土。佛有父母非淨土故。不違此文自說魔王名曰無勝提婆達多名曰寂故。有說不然。雖有魔王而守護故。不爾即法華經中違飲光淨土魔及魔民皆護佛法故。應說彼經顯變化土。亦有女人自說所生之處永離胞胎穢欲之形故。而無女人者即受用土也。存此言善順菩薩瓔珞經也。如彼經第十一釋慧智造如來淨土雲。但男女眾生不如阿彌陀國得道者故。雖有男女而無男女之欲。此必不然。既雲男女眾生不如彌陀土。必不言有女人故。有說彼經父母城邑等皆是功德法。如維摩說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華嚴經中文殊師利於覺城東遇善財童子經言覺城還是功德之名故無違可釋。此亦不然。自受用身必由智度及以方便應有父母故。許即必有莫大失故。今之所存自有二義。初即彼佛雖復有母而是變化唯佛孤有故。言無女者除佛之母無更化女況亦其實故不相違。後即准悲華經或有菩薩。於彼國生修菩薩行即於彼土成等正覺。或有菩薩於此世界生已修行往他方土成等正覺。法華龍女亦一類是也。本願不同應現異故。今阿彌陀佛蓋亦餘國受胎生身修菩薩行。往尊音佛淨土而成佛道故。音王經雲有父母者說本所生之土。言有淨土者即成佛世界故。皆無違略開二途學者應思。傍論且止應歸本文。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三常修梵行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四作禮致敬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二攝自國眾生願有三。此初衣服應念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次受樂無失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後普見佛土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三利他方眾生願有五。此初諸根貌妙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二止觀俱行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三化物高貴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此第四福智雙修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五不離諸佛願也。普者即普遍義等者即齊等義。所見普廣佛佛皆見故所住之定名為普等。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四利益自土願即聞法自在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第五攝他方願有二。此初加力不退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雲此後自力不退願也。有說第一第二第三法忍者即仁王般若五忍中如其次第伏忍信忍順忍也。此恐不然。信忍即初二三地順忍即四五六地。如何但聞彼佛之名得此二忍耶。若謂聞名漸次得者亦應說獲五忍故。今即伏忍三位名為三法。瑜伽亦說勝解行地有下中上品三忍故。   經曰佛告阿難至以偈頌曰者。述雲第四自誓感瑞有二。此初瑣文也。   經曰我建超世願至誓不成等覺者。述雲此後立誓有二。初立誓後請瑞。初又有二。初反誓後順誓。初又有二。此初對佛自德誓也。建者起也。即前願佛身。土名超世願。願必起行故必至無上道。   經曰我於無量劫至誓不成等覺者。述雲此後對佛化德。誓有二。此初財施化利誓也。經本不定或雲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或雲不為大施主終莫濟貧苦初本應正。有人釋此言法施化益非也。欲濟貧苦必施財物故。   經曰我至成佛道至誓不成等覺者。述雲後對法施作誓也。雖舉名聲意在言教故。   經曰離欲深正念至為諸天人師者。述雲第二順誓有二。此初略誓也。離欲正念淨慧梵行者誓因。求無上尊天人師者誓果。   經曰神力演大光至通達善趣門者。述雲此後廣誓有二。初廣歎佛德後總結立誓。初又有四。此初歎化德也。演光普照者即身業化所餘六句皆口業化。除三垢濟眾難者小乘化也。三垢者即貪瞋癡也。開智眼滅盲闇者大乘化也。閉惡道通善趣者人天化也。   經曰功祚成滿足至一切隱不現者。述雲此第二歎自德也。祚(之河反)助也福也戢(墮六反)集也攝也。陸法言切韻雲止也。功祚成滿者即德體果福皆成滿也。威曜十方者光廣大也。天光不現者光奇勝也。或有本雲日月諸光明一切隱不現。其義無違。佛光映□□□覓□送□□隔禕奪□□□□□   經曰為眾開法藏至說法師子吼者。述雲此第三重歎化德也。   經曰供養一切佛至通達靡不照者。述雲此第四重歎自德也。   經曰願我功德力等此最勝尊者。述雲此第二結誓也。   經曰斯願若剋果至當雨珍妙華者。述雲此第二請瑞也。   經曰佛語阿難至以散其上者。述雲第五遂請現瑞有二。此初應誓現瑞也。   經曰自然音樂至無上正覺者。述雲後出聲歎記也。   經曰於是法藏至深樂寂滅者。述雲此第六總以結歎也。   經曰阿難時彼至建此願已者。述雲第二申修勝行有二。此初結勝願也。有說發斯弘誓即四十八願。建此願者即立誓之願非也。經稱前名願後言誓故。今即弘誓者結反順之誓。此願者結四十八願。從後以向前結故無過。   經曰一向專志莊嚴土者。述雲此後正申勝行有二。初修土行後脩身行。初又有二。此初修因也。   經曰所修佛國至無衰無變者述雲此後彰果也。恢廓廣大者即無量德成故。論雲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故。廓(古惡反)爾雅大也。超勝獨妙者即土勝也。非諸菩薩境故。建立常然者因滿果立無改異故。無衰無變者不為三災之所壞故。   經曰於不可思議至無量德行者。述雲第二修身行有二。初修因後歎果。初又有三。初總標次別釋後還結。此初也。黃帝算有三品且舉其一十千億為兆十千兆為京十千京為垓十千垓為秭十千秭為匹十千匹為載故。有人言兆載者遠年非也。   不生欲覺至香味觸法者。述雲第二別釋有四。一離染二修善三離業四修善。初又有二。初自離煩惱後教化令離。初又有四。此初離染因緣也。不生欲嗔害覺者即偏舉過重不盡之言。覺者尋也。有說未對境界預起邪思名覺。對緣生心名想故。不生三覺者離始。不起三想者離終非也。正對境界不生三覺無別所以故。今即三覺之因如次三想。取境分齊方生欲等故。然即不貪名利故不生欲覺。不惱眾生故不生嗔覺。不損物命故不生害覺。三覺不生必絕三想故亦兼之。內因既離外緣斯止故雲不著色等。   經雲忍力成就至少欲知足者。述雲此第二修對治也。忍力者即安受苦耐怨害察法忍也。以此忍力能忍損惱故離三覺三想。少欲當利知足現利故不著色等。   經曰無染恚癡者。述雲此第三正離煩惱也。染者貪也。   經曰三昧常寂智慧無礙者。述雲此第四正修對治也。三昧常寂者即定深也。智慧無礙者即智勝也。   經曰無有虛偽至先意承問者。述雲此第二利他離染也。無虛諂心者即離意過。和顏者即離身過。愛語先問者即離口過。有說先意承問是意業非也。雖言先意遂言問故。   經曰勇猛精進至惠利群生者。述雲第二修言有三。此初無間修也。勇猛精進者即初精進。誓不怯敵故雲勇猛。志願無惓者即第二加行精進。加脩以進故。求清白法者即第三無足精進。修不已故。即自利修也。惠利群生者即利他修也。   經曰恭敬三寶至功德成就者。述雲此第二恭敬脩也。恭敬三寶者即福方便。奉事師長者即智方便。以大莊嚴者即福智二莊嚴已成就故備施等眾聖行也。以己所脩利眾生故令功德成。   經曰住空無相至觀法如化者。述雲此第三行成證修也。有說住貪瞋癡故意業不調。今住空無相無願故能調意業。貪是皮故入空調伏。嗔是肉故無願調伏。癡是心故無相調伏。諸法相中皆無此理誰勞彈斥。故今即我法實無故雲空。假相亦無故名無相。於二中此無可希願故雲無願。有說即於此三無果可作故雲無作。無因可生故雲無起。良恐非也。作既作用詎不名因。起亦生起可名果故。今即因無實用故雲無作。即維摩雲雖行無作也。果無真體故雲無起。即彼經雲雖行無起也。既無實體用故觀之如化。總而言之無作無起故非有。觀法如化故非無。非無非有即中道之理所謂證會也。   經曰遠離粗言至彼此俱害者。述雲第三離惡業有二。此初離過。離粗言者離口業過。自害害彼彼此俱害者離身業過。彼者他也。   經曰修習善言至人我兼利者。述雲此後攝善也。修善言故遠離粗言。修三利故遠離三害。   經曰棄國捐王至教人令行者。述雲此第四修善也。自既有所捨所修亦令他人有所棄所修故。   經曰無央數劫積劫累德者。述雲此第三還結也。   經曰隨其生處至正真之道者。述雲第二歎果有三。此初歎功德報有三。此初總標也。   經曰或為長者至一切諸佛者。述雲此次別歎也。有說長者即隨類生。剎利等即最勝生。六欲天等即增上生。非也。長者亦應勝生諸天亦何非勝生故。   經曰如是功德不可稱說者。述雲後結歎也。   經曰口氣香潔至相好殊妙者。述雲第二歎依正報有二。此初歎正報勝也。   經曰其手常出至超諸天人者。述雲此後歎依報勝也。   經曰於一切法而得自在者。述雲此第三歎智德果也。   經曰阿難白佛至成佛現在者。述雲第二申所成果。即身土之果。逐誓願而成故有二。初略申所成後廣顯所成。初又有四。此初辨佛既成也。即主德成故。論雲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故。   經曰西方去此至名曰安樂者。述雲此第二標土已變也。帛謙皆雲所居國土名須摩題。正在西方去此千億萬須彌山佛國。而今雲去此十萬億剎者鉾楯之因廣如前釋。   經曰阿難又問至凡歷十劫者。述雲此第三成佛久近也。支謙經雲作佛以來凡十小劫意同此也。而帛延雲作佛以來凡十八劫者蓋其小字闕其中點矣。   經曰其佛國土至猶如第六天寶者。述雲此第四盡國嚴麗有二。此初顯國莊嚴也。前成佛者即應佛身願。此土嚴淨即應佛土願也。所謂種種事德成故。論雲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故。恢(苦灰切)大也。赫(呼格反)切韻雲赤也毛詩雲赫赫師尹註雲赫赫盛貌。也焜(胡本反)切韻雲火光也又作煜(出鞠反)盛也曜也。雜廁入間者莊嚴分齊即形相德成故。論雲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故。光赫焜耀者即妙色德成故。論雲無垢光焰熾明淨曜世間故。清淨者即清淨德成故。論雲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故。莊嚴者即莊嚴德成。所謂水地空皆莊嚴故。如第六天寶將彼天倍人以顯淨土寶勝世間而已。   經曰又其國土至常和調適者。述雲此後嚴土無穢有二。此初總申所無也。即無難德成故。論雲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故。溪亦作谿字。苦奚反爾雅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注谷溝也。渠(呂居反)溝也廣雅故坎也字林小瀆深廣各四尺也。   經曰爾時阿難至依何而住者。述雲此後辨無所以有五此初問也。   經曰佛語阿難至皆依何住者。述雲此第二佛反質。   經曰阿難白佛至不可思議者。述雲此第三阿難答也。   經曰佛語阿難至故能爾耳者。述雲此第四佛述成也。即所求德滿成故。論雲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故。   經曰阿難白佛至故問斯義者。述雲此第五申問意也。日月猶有故。覺經雲其日月星辰皆在虛空中住止亦復不迴轉運行亦無有精光也。蓋雖無須彌往生之宮故有而已。以此即知彼土人天空地不同諸有異釋唯勞虛言。   經曰佛告阿難至一佛剎土者。述雲此第二廣申所成。應對前願別申所成但恐煩言。略顯果勝有四。一歎佛身果即願佛身之報也。二申其眷屬即願菩薩聲聞之報也。三歎佛土妙即求淨土之果也。四顯其所作即攝生願之果也。初又有二。初別歎後結歎。初又有二。初歎光勝妙後顯壽長遠。初又有四。此初釋迦自歎有二。此初對劣歎勝即願光無勝之報也。   經曰是故無量壽佛至超日月光佛者。述雲此後結歎顯勝也。有說長故無量廣故無邊。自在故無礙。餘不能敵故無對。勝餘光故炎王。離垢故清淨。見心喜悅故歡喜。於境善照故智慧。照物無已故不斷。過世間想故難思。絕言想故無稱。超世諸色故超日月。雖有此解不能別光亦不鄭重故。今即佛光非算數故無量。無緣不照故無邊。無有人法而能障者故無礙。非諸菩薩之所及故無對。光明自在更無為上故焰王。從佛無貪善根而現亦除眾生貪濁之心故清淨。從佛無嗔善根而生能除眾生瞋恚慼心故歡喜。光從佛無癡善根心起復除眾生無明品心故智慧。佛之常光恆為照益故不斷。光非諸二乘等所測度故難思。亦非餘乘等所堪說故無稱。日夜恆照不同娑婆二曜之輝故超日月。總而言之。即身莊嚴故。論雲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故。   經曰其有眾生至皆蒙解脫者。述雲此第二見者獲利也。三垢滅者即除障利。身意歡喜即生善利。苦得休息者拔苦利。皆蒙解脫者即得樂利。皆是蒙光觸體者身心柔軟願之所致也。   經曰無量壽佛至亦復如是者述雲此第三諸聖共歎。即無量諸佛悉咨嗟稱名願之報也。   經曰若有眾生至亦如今也者述雲第四聞光獲利。即投報體禮喜天人致敬願之所成也。   經曰佛言我說至尚未能盡者。述雲此第二結歎也。即不虛作住持莊嚴故。論雲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故。   經曰佛語阿難至汝寧知乎者述雲第二辨所成壽有二。此初直標壽遠也。   經曰假使十方至知其限極者。述雲此後寄事顯長也。有說梵雲馱演那此雲靜慮。昔雲禪那或雲禪皆訛略也。雖知昔禪即今靜慮未聞禪字復有所目。良可悲故。今即禪思者專思之別言也。   經曰聲聞菩薩至所能知也者。述雲第二申其眷屬有四。此初例顯壽量也。即天人壽無能校知願之所成也。   經曰又聲聞菩薩至不可稱說者。述雲此第二顯眾無數。即願聲聞無邊之所成也。往生論名眾莊嚴故。頌雲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故。   經曰神智洞達至一切世界者。述雲此第三略歎德勝。即願得他心智宿命說一切智智慧辯才等之所成也。   經曰佛語阿難至菩薩亦然者。述雲此第四廣顯眾多有二。此初總標也。初會者偏舉不盡之言顯無數故。   經曰如大目犍連至多少之數者。述雲此後別釋有二。此初對智歎多也。   經曰譬如大海至何所為多者。述雲此後寄事顯多有三。此初立喻反問也。   經曰阿難白佛至所能知也者。述雲此次答其多少也。   經曰佛語阿難至如大海水者。述雲此後佛述成也。釋往生論二乘種不生廣如前述故不再解。   經曰又其國土至硨磲樹者。述雲第三顯土報有四。一樹莊嚴二樂莊嚴三宮莊嚴四池莊嚴。初又有三。初寶樹莊嚴次道樹莊嚴後對之歎勝。初又有二。初寶樹後音樂。初又有三。此初純寶樹也。   經曰或二寶至碼瑙為實者。述雲此次雜寶樹也。   經曰行行相值至不可稱視者。述雲此後總歎也。   經曰清風時發至自然相和者。述雲此第二音樂也。清風者即別本雲非天之風亦非人之風也。五音者即詩雲宮商角徵羽擬五行之音。今言宮商者即略舉初二也。宮者粗商者細也。和者應也。不違冒音故雲自然和。位法師雲五音聲者一諦了二易解三不散四無厭五悅耳。雖有此而無聖說不可在也。   經曰又無量壽佛至隨應而現者。述雲第二辨道場樹有三。此初道樹體相也。一里三百步故四百萬里即十二萬由旬。應前菩薩少功見道場願而成也。有說隨彼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以佛神力故。縱小道樹不相妨礙。若爾所餘宮殿不應各稱其形大小故。今彼經佛量既他受用身故。此道樹即化土故不相違也。二十萬里者六千由旬。應不稱其本量故。又有本雲二百萬里蓋是正也。   經曰微風徐動至不遭苦患者。述雲此次出聲利物也。即妙聲德成故。論雲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故。   經曰目睹其色至無諸惱患者。述雲此後見聞獲利有二。此對境得利也。由昔諸根不陋願力之所得故雲六根清。而言深法忍者即達無相生性故。   經曰阿難若彼至威神力故者。述雲此後智力得忍有二。此初神力得益也。有說初二三地尋聲得悟聲如響故雲音響忍。四五六地捨詮趣實故雲柔順忍。七地以去捨相證實故雲無生忍。忍者慧心安法故。此必不然。初地已上皆已證實。應無尋聲趣實異故。有記有說初在十信尋聲悟解故。次在三賢伏業惑故。後證實絕相故雲無生忍。此亦非也。未入十信若生彼土不得法忍違本願故。今即尋樹音聲從風而有。有而非實故得音響忍。柔者無乖角義順者不違空義。悟境無性不違於有而順空故雲柔順忍。觀於諸法生絕四句故雲無生忍。   經曰本願力故至究竟願故者。述雲此後願力獲利也。本願者即往誓願之力。他方菩薩聞名得忍況亦自土。故願無缺故滿足。求之不虛故明瞭。緣不能壞故堅固。願必遂果故究竟。由此願力生彼土者皆得三忍。   經曰佛告阿難至千億倍也者述雲此第三對之顯勝也。對第六天者欲界中勝故也。   經曰亦有自然至最為第一者。述雲此第二樂莊嚴也。於虛空不從樹風而有故雲自然。所顯者皆佛法故無非法音。音非唯可愛亦乃隨故雲哀亮。即虛空莊嚴故。論雲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故。   經曰又講堂捨至覆蓋其上者述雲此第三宮莊嚴也。交露者幔也。字林幔幕泫泫似垂露故。即地莊嚴故。論雲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故。   經曰內外左右至各皆一等者。述雲第四池莊嚴有二。此初池相有四。此初池量也。即水莊嚴故。論雲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動華葉交錯光亂轉故。   經曰八功德水至味如甘露者。述雲此第二水相也。清淨者即八中之初。香潔者即第二也。味如甘露者即第五也。若欲備釋還同前解故不更論。   經曰黃金池者至彌覆水上者。述雲此第三池莊嚴也。前堂捨及此池皆由第三十三願之所成也。   經曰彼諸菩薩及聲聞至不遲不疾者。述雲第四資用任意也。心垢者即煩惱之名唯慧所除。而水除者觸水為緣發慧蕩除故。   經曰波揚無量至歡喜無量者。述雲第二歎聲有三。此初隨類異聞也。   經曰隨順清淨至所行之道者。述雲此第二聞之修善也。真實義者即涅槃也。不共法者即菩提也。所行道者即彼二果之因也。   經曰無有三途至名曰安樂者。述雲此第三所詮唯樂也。   經曰阿難彼佛至神通功德者。述雲第四顯其所攝有二。初生之報勝即攝他方願力所成也。後住之報妙即攝自土願之所成。初又有二。此初正報微妙也。色身者即此真金願之報。妙意者即說一切智願之所成。神通者即供養他方佛願果也。功德者即受持諷誦梵行總持三昧等願之遂果也。   經曰所處宮殿至涅槃之道者。述雲此後依報殊勝。即萬物嚴麗衣服隨念等願力所成也。帛謙皆言阿彌陀佛及諸菩薩阿羅漢欲食時自然七寶機劫波育罽疊以為坐。欲得甜酢在所欲得。而今無者蓋略無也。唯言見色聞香。即知彼土味觸非食不吞嚥故。有說色不離食故雲見色。體即三塵非也。既不受用如何味觸。所味名食故。次者近也。無苦可因故。即樂如漏盡願之報也。   經曰其諸聲聞至無極之體者。述雲第二。舊住報勝有二。初正報勝後依報妙。初又有二。此初直顯報勝也。同一類者即應第四願之報也。虛無無極者無障故希有故。如其次第即求那羅延力願之報也。有說既言非天非人故生彼土雖復凡夫非人天趣。若人趣者即應四天下故有越單曰。若非四天下者即四洲外別有人趣耶。若有北洲者應有長壽天。故淨土中必有難處。由此淨土非人天趣故非三界。即智論雲無慾故居地故有色故。如其次第非欲色。此恐不然。本誓唯雲有三途者不言善趣故。若非善趣者必應言有五趣者故。又若非佛而非三界者即違經雲三界外有眾生即非七佛說故。而智論雲非三界者且簡穢界故義亦無過。雖有人天人天無別。但逐穢土業以別人天。故雲因順餘方有人天之名。由比諸天皆在虛空。帛延雲第一四天第二忉利天皆自然在虛空中住止無所依因也。   經曰佛告阿難至寧可類乎者。述雲此後寄事顯勝有五。此初以貧人對粟散王有三。此初寄事反問也。   經曰阿難白佛至因能致此者。述雲此次阿難答勝也。底者最也。廝下者陋下之義。殆(徒改反)近也幾也。坐者罪也蒼頡篇坐辜也。鹽鐵論曰什伍相連親戚相坐也。怙(胡古反)福也。廝極者盡疲之義。享者爾雅福厚也。   經曰佛告阿難汝言是也者。述雲此後佛述成也。   經曰計如帝王至帝王邊也者。述雲此第二以帝王對輪王也。   經曰轉輪聖王至萬億倍也者。述雲第三以輪王對帝釋也。   經曰假令天帝至不相類也者。述雲此第四以帝釋對魔王也。   經曰設第六天王至不可計倍者。述雲此第五以魔天對西方眾也。   經曰佛告阿難至高下大小者。述雲第二辨依妙有六。此初資具稱形也。   經曰或一寶至應念即至者。述雲此第二諸寶任意也。   經曰又以眾寶至踐之而行者。述雲此第三寶衣布地也。   經曰無量寶網至盡極嚴麗者。述雲此第四寶網羅覆也。   經曰自然德風至如是六反者。述雲此第五德風吹鼓也。過雅者得中之狀。芬者方言芬和謂芬香和調。裂者宜作烈光也美也。裂非字體。帛謙皆雲如是四反。即供聖之華故於六反無復妨也。   經曰又眾寶蓮華至百千億光者述雲此第六寶化充滿有二。此初華嚴世界也。暐(於鬼反)說文盛明藐也。曄(為韶反)華光盛也。又曄(王輒反)草木華貌。煥者明也。爛者文章鮮明也。   經曰一一光中至於佛正道者。述雲此後華光利物也。即宮莊嚴故。論雲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故。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48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下   釋璟興撰   經曰佛告阿難至及不定聚者。述雲第二辨眾生往生因果。即遂攝眾生願而申往生。往生有四。一凡小往生二大聖往生三雙以得失勸凡小生四歎彼土勝令大聖求。初又有三。此初彰正定令物仰求也。有說有涅槃法名正定聚無涅槃法名邪定聚。離此二者名不定聚非也。離有種姓無種姓外更無眾生聚。應唯二故。有說善趣已前名為邪定。善趣位中數退數進名為不定。習種已去分位不退名為正定。如其二乘外凡常沒名為邪定。前六方便名為不定。忍法以上名為正定。故生彼國者勿問三乘皆住正定更無餘聚故。此亦不然。彼三聚義違諸教理。應如理思。善趣已前既名邪定。若生彼土即住正定者應越十信即入習種。必無此義故。若生彼土不即入習種位故無此咎者還有彼土不定聚故。有說依中邊論正位習起既在初地故。此中菩薩往生者唯是初地已上者非也。若唯菩薩者即違經雲皆悉故亦應有不定聚故。有說住正定聚者即同小經中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即不退故。依本業等。十解第七心已去諸位是也。雖有下位從勝言皆是故。此亦不然。既第七心已上名不退者即諸下位非不退位。應有不定故。今即餘教所說三乘皆是穢土。有此三乘故。若生淨土不問凡聖定向涅槃定趣善行定生善道定行六度定得解脫故。唯有正定聚而無餘二也。   經曰十方恆沙至誹謗正法者。述雲此第二舉諸佛歎令增物生去心也。諸佛說既共歎。聞名欲生必得往生故。有說此經據正定聚故除逆謗法。觀經中邪定聚所生故五逆亦生非也。若如所言。下下生人生彼淨土應非正定故。有說雖作五逆若修十六觀即得往生。即彼經意也。若不能修十六觀者雖作餘善必不得生故此經除之。此亦非也。下品下生亦修十六觀必違彼經故。今即此文前已釋故不須更解。而前十念此言一念者最少極多互綺舉故不相違。   經曰佛告阿難至有其三輩者。述雲此第三申往生因令人修生有二。此初總標也。有說此中三輩皆生他受用土故。不同觀經生變化土之九品也。假使不能作功德是假設故。十念亦是彌勒所問之所說故。非也。假使之言縱餘功德令發菩提心故經言假使。應如餘言亦是實說故。又若十念即非凡夫念。如何於上中二輩不說。唯在下輩故。今即合彼九品為此三輩故其義無異。不應難言彼經中上中中二品皆作沙門亦見真佛不發大心。中下一生不作沙門都不見佛不發大心。而此中輩非作沙門亦見化佛發菩提心。義必相違者中輩之內自有多類。二經各談其一無違。而言當發菩提心者欲顯生彼必發大心。以簡定性不得生故。餘相違文皆此類也。有說更有往生而非三輩。謂下文中疑五智人疑惑心中修諸功德亦信罪福少修善本願生彼土。以信不定故非前六少修福故亦非後三。由此不入九品所攝。此亦不然。帛謙皆雲中輩之人狐疑不信。雖生彼土在其城中於五百年不見佛不聞經不見聖。必不可言疑智凡夫不在九品故。有說不決四疑雖生彼國而在邊地。別是一類非九品攝。是故不應妄生疑惑。此亦不然。二經所說中下之屬所止寶城既五百。應如此經疑智凡夫所在寶宮殿亦是邊地故。不爾便違經雲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隨意高大在虛空中。復去阿彌陀佛甚大遠故。有說疑佛智人即此中輩觀經中品。故帛謙經中輩雲持戒佈施飯食沙門作寺起塔後疑不信。其人暫信暫不信續結其善願得往生。雖生彼國不得前至無量壽佛所還道見佛國界邊自然寶城。於五百歲不得見佛聞法等故。不應非法護經中疑佛智人故。此亦不然。帛謙下輩亦在路城於五百年不得見佛。如何疑智唯在中輩而非下耶。若言中輩疑智修因相似故。故雖屬中品而非下者。亦可下輩受果似中品故攝疑佛智。果雖相似不攝疑智因雖復同何容疑智。又彼所言九品之內屬於中上理必不然。觀經中中上此經疑智華開見佛聞法獲利皆不同故。若言中上自有多種故無此過者豈不中下亦有多種故攝疑智。故今即疑佛五智中下下上二生所攝。由此帛謙後之二輩皆言在城於五百年不得見佛聞法見聖故。若三輩若九品皆無寬狹攝往生盡。然彼三品集善為上止惡為中造惡為下。其間委悉應如理思。此中三輩別有三義。一身心異。心即俱發菩提之心專念彌陀從多同也。身即出家為上在俗為中下。二修因異。即具修諸行為上少分修福為中稱念彼佛十念一念為下。三生緣異。即彌陀觀音真身來迎為上化身迎接為中夢見佛身為下。帛延三輩別有四義。一身心異。即出家發菩提心為上在俗至誠心為中下。二修行異。即備修眾行夢見諸聖為上少分修善日夜不絕夢見諸聖為中唯斷愛怒念佛十日十夜不絕為下。三見佛異。即同此三種也。四受果異。即生彼土作阿維越宅舍在空去佛亦近為上路止寶城舍宅在地去佛大遠為中下。支謙經中從多雖同而有異者欲生彼國懸雜繒綵作佛寺起塔飯食沙門者當斷愛怒。齋戒清淨一心念佛十日不絕為下輩耳。將彼二經對法護本上輩雖同中下即異。彼之二品疑心在懷不發道意。此中二輩皆發道心決定信故。所以有此參差者蓋彼梵本雖復備有帛謙但翻疑信往生之者法護唯譯淨信修因。其疑智人在後示過故。言雖鉾楯理必無異。欲釋三輩行位之別還如前解故不復論。   經曰其上輩者至願生彼國者。述雲此後別釋有三。此初釋上輩有二。此初正釋有四。此初本有修因也。   經曰此等眾生至現其人前者。述雲此第二死有相顯也。   經曰即隨彼佛往生其國者。述雲此第三中有逐佛也。   經曰便於七寶至神通自在者。述雲此第四生有獲益也。有說此三輩如其次第即九品中上中中上下下。故彼經雲經一七日得不退轉非也。有說此言住不退轉即初地已上不退轉位。觀經所言悟無生忍得百法明皆初地故。此亦非也。彼經中生得不退已經一小劫得無生忍。必不可言不退轉即初地故。今即上品三生雖有遲疾皆入十信得無生忍悟百明門故雲住不退。   經曰是故阿難至願生彼國者。述雲此後結勸也。   經曰佛告阿難至願生彼國者。述雲此第二釋中輩有二。此初總標也。   經曰雖不能行至願生彼國者。述雲此後別釋有四。此初本有修因也。   經曰其人臨終至現其人前者。述雲此第二死有相現也。   經曰即隨化佛往生其國者。述雲此第三中有往趣也。   經曰住不退轉至如上輩者也者。述雲此第四生有獲利也。依觀經上中下皆雲彌陀自現其前不言真化故此文盡理。   經曰佛語阿難至欲生彼國者。述雲第三釋下輩有二。此初總摽也。   經曰假使不能至願生彼國者。述雲此後別釋有三。此初本有修因也。當發菩提心者即簡定性終不向大故不違觀經之文。   經曰此人臨終夢見彼佛者。述雲此第二死有相現也。亦得往生至如中輩者也。述雲此第三生有得利也。將彼九品應別配釋。恐言煩故不須備錄。   經曰佛告阿難至稱歎於彼者。述雲第二大菩薩往生有二。初略標後廣頌。初又有二。此初諸佛共歎也。   經曰東方恆沙至亦復如是者。述雲此後勝聖共生也。總而言之。欲令凡小增欲生之意故須顯彼國土之勝。   經曰爾時世尊而說頌曰者。述雲第二廣頌有二。此初瑣文也。   經曰東方諸佛國至往覲無量覺者。述雲此後正頌有二。初頌勝聖共生即十五頌也。後頌諸佛皆歎即十五頌也。初又有三。初勝聖皆生有二。此初頌東方往生也。覲者見也諸侯見天子曰覲是也。   經曰南西北四維至往覲無量覺者。述雲此後餘方往生也。   經曰一切諸菩薩至供養無量覺者。述雲此第二供敬修福有三。此初外事供養也。   經曰究達神通慧至稽首無上尊者。述雲此次內業供敬也。究者究竟達者洞達若通若智究竟洞達故雲神通慧。則神通究竟智慧洞達義也。傍觀曰遊窮原稱入。深法者即智所入深門者即通所遊。故即通智雙也。福行圓備故具功德藏。慧行殊妙故智無等倫。福是慧資慧是福道故即福智雙也。有說此之二雙皆歎佛自德非也。通是化物之妙術故。又彼所言智為通本通是智用亦非也。通既世俗智必有體用故。慧日者即從喻之名。惑業苦三能覆真空及智日月即同雲覆虛空日月故雲生死雲。佛智達真能除自他惑業苦障故雲慧日。令生物解故雲照世間。   經曰見彼嚴淨土至願我國亦然者。述雲此第三見土欣求也。無量心者即四無量心也。   經曰應時無量尊至三匝從頂入者。述雲此第三頌聞法生智有四。此初現相發起也。遍照者濟之無二故。遶身者集德圓滿故。三匝者必兼二大士故。頂入者即三尊中為上故。   經曰一切人天眾踴躍皆歡喜者。述雲第二眾見生喜也。   經曰大士觀世音至唯然願說意者。述雲此第三觀音請說也。   經曰梵聲猶雷震至今說仁諦聽者。述雲此第四如來酬請有二。此初略標許敕也。梵聲者總舉八音者別歎。如梵摩喻經中說。一最好聲聲哀妙故。二易了聲言辨了故。三調和聲大小得中故。四柔暖聲聲濡輕故。五不誤聲言無錯失故。六不女聲聲雄朗故。七尊慧聲言有威肅故。八深遠聲聲遠故。以此妙音酬觀音故雲暢妙響。   經曰十方來正士至受決當作佛者。述雲此後正答所問有四。此初逐願記成佛也。   經曰覺了一切法至必成如是剎者。述雲此第二舉智願記獲土也。   經曰智法如電影至受決當作佛者。述雲此第三逐智行記成佛也。   經曰通達諸法性至必成如是剎者。述雲此第四舉智願記成土也。智法如夢電等即世俗諦智。通達法性空即勝義諦智。   經曰諸佛告菩薩至疾得清淨處者。述雲第二頌諸佛歎有二。初頌餘佛共歎即五頌也。後頌釋迦自歎即十頌也。初又有四。此初聞法得土歎也。   經曰至彼嚴淨國至受記成等覺者。述雲此第二得通成覺歎。即前當授菩薩記是也。   經曰其佛本願力至自致不退轉者。述雲此第三聞名不退歎。即前住正定聚也。   經曰菩薩興至願至還到安養國者。述雲此第四逐願供佛歎也。願所得土如彌陀國故雲國無異。即求淨土願也。願作佛時德名遠聞故雲名顯十方。即求佛身願也。   經曰若人無善本乃獲聞此經者。述雲第二釋迦自歎有三。初歎經難信次佛智難思後勸使發心。初又有二。此初以有善聞歎經微妙也。   經曰曾更見世尊至樂聽如是教者。述雲此後有惡不信聞以歎經深重也。歎微妙者令人捨惡以修善故。歎深重者令去輕謗生信樂故。   經曰聲聞或菩薩至唯佛獨明瞭者。述雲第二佛智難思有二。此初對二乘智歎佛獨了也。   經曰假使一切人至如是致清淨者。述雲此後對諸聖智歎智深淨也。得道者行勝。達空者解深。億劫者時久。窮力者說極。無邊者盡十方。無際者窮三際。清淨者障盡。即窮至清淨障盡。道果故歎難思也。   經曰壽命甚難得至若聞精勤求者。述雲第三勸令求願有三。此初勸聞勤求也。既離三難不容空過故。壽是道依佛為勝緣信即行本故偏說之。   經曰聞法能不忘至是故當發意者。述雲此次正勸發心也。即不忘彌陀所說。亦見彼佛心生敬重以為大喜。行順釋迦釋迦所攝故雲我善友。   經曰設滿世界火至廣度生死流者。述雲此後勸心不退也。   經曰佛告阿難至一切眾生者。述雲第三褒貶得失以勸凡小有三。初歎彼土勝妙令物欣求。次申此方穢惡使人厭捨。後雙彰得失令有脩捨。初又有二。初廣歎勝樂後勸令往生。初又有八。此初壽命長遠也。一生者即五生之中最後生。權實不定。實即摩醯首羅智處之生。權亦有二別。若在穢土即閻浮提生名為一生。若生淨土即成佛之生名為一生。今欲簡實故亦云補處。或有疑言彼土菩薩若皆補處不應遊化故。釋除本願皆無中夭。   經曰阿難彼國至大千世界者述雲此第二光明殊妙有二。此初標光參差也。玉篇雲一尋八尺也。又雲七尺此似非也。應同刃故。   經曰阿難白佛至化生彼國者述雲此後逐難更申也。既言於此土修菩薩行。即知無諍王在於此方。寶海亦然。   經曰阿難其有至三十二相者。述雲此第三身相備足也。隨好不定故不說之。   經曰智慧成滿至無生法忍者。述雲此第四智德勝妙也。有說證會法性故雲深入諸法。窮達妙詮故雲究暢要妙。此必不然。眾生生彼得此二智應無凡小故。今即入諸法者悟所詮故。暢要妙者閑能詮故也。有說諸根即信等五非也。信等即鈍根故今即六根也。有說二忍者即生法二忍又五忍中之初二種。無生忍者即第四忍。此恐不然。無生法忍即生法忍故。超於順忍忽說無生無別所以故。今即中下之人唯得音響柔順二忍。上品之屬於不可數法得無生忍故雲不可計。既有利鈍必是凡地故。而非根性利鈍也。   經曰又彼菩薩至如我國也者。述雲此第如是四反積地四寸也。凞怡說文和悅也方言怡喜也。   經曰佛告阿難至無違無失者。述雲此第八行德圓備有二。初別歎後總結。初又有七。此初行修離過有三。此初化行離過。即順彌陀佛智慧故也。   經曰於其國土至無染著心者。述曰此第二自行無失有二。此初修自行有六。此初修施行也。離見故無我所心離愛故無染著心。   經曰去來進止至無競無訟者。述雲此第二修戒行也離身過故。去來進止情無所係隨意自在離意過故。無所適莫無彼無我位法師雲適者往也。莫者止也。若爾應同去止離身過。今唯論語於天下無所適莫也。適親也莫疏也。離口過故。無競無訟彼我俱已故無有競訟。   經曰於諸眾生至離蓋清淨者。述雲此第三修忍行也。無瞋恚故柔濡無憍慢故調伏。瞋恚既不起忿恨斯止。由此亦離五蓋清淨。   經曰無有厭怠至勝心深心者。述雲此第四修勤行也。求善不息故無懈怠心。無行不修故雲等心。無下足故雲勝心。無退屈故雲深心。   經曰定心者。述雲此第五修定行也。離諸散亂故雲定心。愛法樂法喜法之心者。述雲此第六修慧行也。有說愛是欲樂是信喜是貪。有說愛是終成樂是聞時喜是求時。二俱不然。欲信等即施戒等眷屬行故。以終向始無別所以。如其次第故。今即聞慧愛樂故雲愛法。思慧味著故雲樂法。修慧潤神故雲喜心。   經曰滅諸煩惱離惡趣心者。述雲此第二離過。有說因盡故滅煩惱果盡故離惡趣心非也。果非唯心故。今即離惑故離煩惱業盡故離惡趣心。   經曰究竟一切菩薩所行者。述雲此第三總結也。   經曰具足成就無量功德者。述雲此第二成德圓備有二。此初總歎也。   經曰得深禪定至覺了法性者。述雲此後別歎有二。此初成自德也。禪定通明慧七覺者既成之德。禪者四禪定者四空通者六通明者三明慧者三慧。七覺亦在見道位故進求佛德故修心佛法所求之德。德雖無量略舉五眼。肉天二眼皆以淨色為體。彼土肉眼通見無數世界諸色故雲清徹。所見審實故無不了。有說肉眼見障內色非也。違清徹明瞭故。今即照矚現在色像名為肉眼。依定所發眼能見眾生死此生彼故名天眼。所見廣多故雲無量。亦長遠故雲無限。法眼即以有智為體能見眾生根欲性心及諸佛法故名法眼。普知三乘道法差別故雲究竟諸道。慧眼即以空智為體照真空理故。雲見真。窮真理之源故雲度彼岸。度者至也。佛眼自有二所謂總別。別即一切種智為體無法不照故雲具足。亦見佛性故雲覺法性。總即前四眼佛之所得。觀境同盡故雲具足了。   經曰以無礙智為人演說者。述雲此後成化德。即四無礙辯為物說法也。   經曰等觀三界至煩惱之患者。述雲此第三行修具足有二。此初修行也。觀三界空無者即捨生死行。欲等三界無有一界而不空者故雲等觀。志求佛法者即欣菩提行。具辯才者即利他之德所謂四辯等。滅煩惱患者化他之益。   經曰從如來生至二餘俱盡者。述雲此後修成有二。此初自行成又有二。此初解行雙成也有說從如來生解法如如者是其理解。善知習滅方便者是其教解。解由如來教化而生解一切法皆即如故雲從如來生解法如如。習善之教名習音聲。滅惡之教名滅音聲。於此善解巧知故雲善知方便。此猶不盡。教解亦從佛化生故。有說習即集諦意亦兼苦。滅即滅諦含道之言。因果相涉。故說四諦之教即音聲方便。此亦不然。集雖必苦苦有非集。滅之與道為無為異。不可以集滅而攝苦道故。今即從如來生者即總顯菩薩獲解之所由。解法如如者即別申悟非安立真之智。善智習滅者即別辨悟安立諦之解。習滅者舉染因淨果不盡之言。真絕眾相而說四諦唯教施設故雲音聲方便。由於聖教能善解故不欣世語樂在正論。有說離口四過故不欣世語。作四聖言故樂在正論非也。想實聖言必非正論故即解成是也。崇佛道者求菩提之心。知法寂滅者修對治之行。二餘俱盡者除障苦之行。有說生身是報餘煩惱是分段之餘。初地上盡。變易二餘當盡故。有說煩惱及習二餘俱盡。二俱不然。前七地中亦受分段煩惱餘氣名為餘習必非煩惱故。如其次第今即生身在報煩惱苦因。因果二餘皆已盡故即行成是也。   經曰聞甚深法至常能修行者。述雲此後解行並修也。有說於深能解故不疑於深能入故不懼非也入亦解故。今即能信深教故不疑能解深義故不懼進修解是也。常修行者即進修行也。聞必修習而無間故雲常修。   經曰其大悲者至靡不覆載者。述雲此後化行成也。深遠微妙者歎心深重。靡不覆載者嘆濟普廣。非唯悲蔭亦令出死故雲載也。   經曰究竟一乘至於彼岸者。述雲此第四成德奇勝有二。初成自德後成化德。初又有二。此初集善勝有三對。此初智斷對也。一乘者即智雖有三乘其極無二故雲一乘。有說於此一乘窮名究竟。至涅槃果故至於彼岸非也。若窮一乘至涅槃者應非菩薩故。今即信解斯極故雲究竟彼岸者即斷。既得斷智障無為故雲至彼岸。   經曰決斷疑網至該羅無外者。述雲此次理教對也。顯實以除妄故雲斷疑網。真解發中故慧由心出。心者中實義故即證理慧也。達之無餘故該無外。即達教解也。有說知無我慧不從外來故慧由心出。知教從心現故該羅無外。此猶未盡。無我慧從佛化生現心上。教非正教性故不可言從心出現。即知心者中實無外者無餘。即教智也。   經曰智慧如大海至猶如雪山者。述雲此後定慧對也。慧深廣如海定高勝如山故。慧用明淨超日月定能滿德如雪山故。   經曰照諸功德等一淨故者。述雲此後除障勝有二。此初總標也。位法師雲下有二十句皆辨慧能。然慧必不離定故說定慧離障者勝。無有一德而不離染故雲等一淨。   經曰猶如大地至無染污故者。述雲此後別釋有三對。初所因所起對。即異心是二障所因非理作意。垢染如次作意所起智惑障故。次能依所依對。即煩惱障礙如其次第惑智二障能所依故。後無著無染對。即於三有著亦所智障。染污唯惑故。   經曰猶如大乘至大慈等故者。述雲第二化德成有十三句略作六對。一出凡入聖對即初三也。乘者車也。群萌者凡夫二乘。運凡小而出二死。聞權實而潤善芽故。二卻邪就善對即次二句也。三普覆希見對即次二句也。四摧邪歸正對即次二句。無所藏積即聖種故。五無勝無染對即次二句。無善能勝調諸染故。六無畏有憐對即後二句。無邪可畏憐無樂故。   經曰摧滅嫉心至修六和敬者。述雲此第五行修增進有二。初自分行修後勝進修行。初又有二。初行修方便摧滅嫉心即利他方便。若有嫉忌不能利物故。求法無足即自利方便。有厭足者必不進修故。後勤修正行即常正行。常欲廣說等利他行。修心無疲惓故欲廣說。說心勝也。擊法鼓等即所說勝也。曜慧日等所利勝。照三慧日以除愚癡故。修六和敬者即自利行。修三業見戒利皆同故便相親敬情無乖異故雲六和敬。   經曰常行法施至遊諸神通者。述雲第二勝進行修有三階。初勝進始即常行法施利他始志勇不弱自利始故。次勝進中為燈明福田等利他中也。能生物解故雲世燈明。亦生人善故雲勝福田。以慧開化故雲導師。福利無差故無增愛。樂道無欣慼即自利中修善故雲樂道。除過故無餘。後勝進修成。即拔欲刺等利他行成。化令離過故以安群生。導之從善故德勝尊敬。滅三垢等即自行成。滅貪瞋等故斷行成。遊戲神通故行德成也。有說三垢即煩惱業苦非也。業苦未必垢故。   經曰因力緣力至諸通明力者。述雲此第六諸力備足有三。此初自力備有七雙。一因緣雙即因力緣力。宿世善根名因力親近善友而聞法名緣力故。二意願雙即意力願力。有說求佛之心名意力起行之願名願力。有說發菩提心名意力希求佛果名願力。二俱不然。求願起行言別義一故發菩提心即希佛果故。如其次第。今即如理作意名意力求菩提心名為願力。三總別雙即方便力者總也。常力善力者別也。無間脩故常力。惡法不間故善力。即此二力加行善巧故雲方便力。四止觀雙所止行成故名定力觀行成故雲慧力。五聞行雙即多聞力是脩行之解施等六度是所修行故。六念定雙即遣相之念是正念力除亂證實是正觀力故。或有本雲正定止觀故。位法師解止是定觀是慧正觀應是。七通明雙即通力者六通明力者三明故。   經曰如法調伏諸眾生力者。述雲次化行成也。   經曰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者。述雲此後總結也。   經曰身色相好至無量諸佛者。述雲此第七諸德殊勝有四。此初自德殊勝也。   經曰常為諸佛所共稱嘆者述曰此第二行順諸佛也。   經曰究竟菩薩至諸三昧門者。述雲此第三解行究滿。即六度為行三昧為解故。有說見諸法生即知不滅見諸法滅即知不生故雲不生滅非也。既見法生必知滅故。生者歸滅一向記故。今即我法空空故無相無相故無願。由此不見有生滅也。   經曰遠離聲聞緣覺之地者。述雲此第四行超二乘也。   經曰阿難彼諸菩薩至不能窮盡者。述雲此第二結歎也。   經曰佛告彌勒至不可稱說者。述雲第二勸人往生有二。初結人土勝後正勸往生。初又有二。此初結人德勝也。   經曰又其國土至清淨若此。述雲此後結土樂勝也。   經曰何不力為至昇道無窮極者。述雲第二正勸往生有二。此初直勸往生也。何不力為善者勸脩往生之因。力者盡力。人聖國妙詎不盡力作善願生故。又力者力勵。道之自然者脩所得之利。因善既成不自獲果故雲念自然。唯能念道行德著不簡貴賤皆得往生故雲著於無上下。念字長讀流至此故。有說洞達者洞解了達。無邊際者實相。非三際可尋故。實相既是淨土之本。往生者要須窮其原故須解達非也。窮實相之原非凡夫所能。往生淨土唯應聖故。今即得生彼土神智洞達無有邊際故。去者棄棄穢土故。有說五惡道者三途非天及以女人。女人是惡趣本故。又下文五惡即名五道非也。無有處說名女人趣故。五惡是因不可言趣故。今即人天雖名善趣對於淨土亦名惡道。雲五惡道。在此穢土先斷見惑離三途因果。後斷修惑絕人天因果。若生淨土五道頓捨故雲橫截。截者其果自閉其因。獲道深廣故無窮極。   經曰易往而無人至壽樂無窮極者。述雲此後傷嘆重也。修因即住故易往。無人修因往生者鮮故無人。修因求生終不違逆故國不逆違即前易往也。久習纏蓋自然為之牽縛不往故自然所牽即前無人也。有說因滿果熟不假功用自然招致故自然所牽。義亦可也。道德者因壽樂者果。壽者受也。問修淨土及兜率因何者為難。答有說兜率是界淨土非繫故。生淨土易於兜率非也。夫言界者是流轉之處。西方淨土是出離之所故。難修流轉業易行出離之因。必違正理故。有說古來諸德作兜率業者鹹以西方難生故不敢作。今以七義證西方易生。一時但少修故即觀經雲下三品臨命終時一念十念悉得生故。二諸佛護念故即稱讚經曰六方諸佛護念等是也。三光明攝受故即觀經雲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也。四乘佛本願故即此經雲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弘誓是也。五彼聖來迎故即上文雲願生我國若不來迎者不取正覺也。六凡助念故謂臨命終時諸同行者相助念送故。七聖說易生故即此文雲易往而無人其國不逆也。今觀此解雖復靈異理必不然。彌勒不應無誓願故。有生彼天彌勒放光來迎同彌陀故。一稱德號尚得生天況亦十念。故同行亦必相助故。而不說言無人故亦無說處是別時之意。而為化懈怠故無一眾生不有彼業故。曾所生故當亦生。故諸有智者必不可言易生淨土非兜率也。若易生者果必非勝故。今即生西方土雖復甚難專求往生一念十念皆得往生。可謂難生中之易也。傍義且止應釋本文。   經曰然世人薄俗至不急之事者。述雲第二申娑婆穢惡令人厭捨有四。一顯煩惱過二勸令脩捨三申罪業過四重勸脩捨。初又有三。初辨貪過次示瞋過後愚癡過。初又有二。初總標也。急者[糸*急]也又迥也。世俗之人薄於風俗以貪慾心共諍現世不可急五欲之事故。   經曰於此劇惡極苦之中至無有安時者。述雲此後別釋有二。初總顯貪過後別辨貪過。初又有三。此初推求苦也。勤者苦也營者護也給者資也。即為身故求也。無尊卑貧富者能求之人。少長男女者所為之人。即為他故求也。有者恐失無者欲得憂之無異雲有無同然。適者乃也屏者閉塞營者血氣之名也。若強憂慮者氣塞難息故。即心苦也。為心走使者如渴鹿逐於陽炎翳眼弄於空華皆為愛水之心不了病華而走馳故。即身苦也。   經曰有田憂田至憂念愁怖者。述雲此次守護苦也。有說什者資也。在俗什物即田宅牛馬錢財衣食六畜奴婢也。出家即六物也。許供身者即百一也。雖有二解皆無據准。今即准淨傳。有雲三衣十物者蓋是譯者之意離分為二處。不依梵本。別道三衣折開十物。訓什為雜未符先旨故。十三杜多唯制上行十三資具蓋兼中下。供身百一未見律文。經雖有言應是別時之意。由此西方俗侶官人貴勝所著衣服唯有白疊一雙。貧賤之流祇有一箇。出家法眾但畜三衣六物。樂盈長者方用十三資具。   經曰橫為非常至適無縱捨者。述雲此後散失苦有二。此初失財苦也。忪(止容眾從二反)懼心亂動也。   經曰或坐摧碎至莫誰隨者者。述雲此後失身苦也。莫誰隨者即無一從物之意也。   經曰尊貴豪富至與痛共居者。述雲此第二別示貪過有二。此初寄富貴以申貪過也。有說寒謂八寒地獄熱謂八熱地獄。受寒熱等苦尋常故與痛共俱。痛者受也。此恐非也。現身與後苦不可言俱故。今即寒恐熱惱與痛共俱。或有經本臨終寒熱恐訛也。   經曰貧窮下劣至終身夭命者。述雲此後據貧窮以示貪過有二。此初示現苦也。有一少一者有田少宅故。有是少是者雖有田而不足故。思有齊者思齊富貴故。糜者敗也。   經曰不肯為善至莫能知者。述雲此後顯後苦也。   經曰世間人民至更相報復者。述雲第二顯嗔過有三。此初結怨相報也。家室者夫稱於婦曰家婦稱於夫曰室。雖有此言良恐非也。下之更解。無者不也。患者惱也。精神者即種子識。剋者要也。識者記也。由前結恨成怨。種子引果不假功用故雲自然。復者酬也。   經曰人在世間至復得相值者。述雲此次別易會難也。當者逐也。行者業也。自當者即自受也。善變化者即惡趣報。惡變化者即善趣報。豫者逆也嚴者脩也。由宿世逆修善惡之業苦樂報而待故。又嚴者嚴然。即隨宿善惡地獄天堂嚴然而待也。窈窈者即中有之時。冥冥者即生有之時。   經曰何不棄眾事至欲何樂乎者。述雲此後勸令脩捨也。曼音萬及也。亦作蔓(馬安反)延長貌也。非此中義。待者停也。位法師雲待何事欲何願樂乎欲何快樂。義亦可也。   經曰如是世人至且自見者。述雲第三顯癡過有三。此初自無正信也。坐者由也。由不信故專執自見即其失也。   經曰更相瞻視至無一怪也者。述雲此次承習無信也。令亦教也。素者昔也。不為善者無行。不識道德者無解。身者色根。神者性也心者果也。意者根也趣者果也。道者因也。即世出善惡因果皆不能知。無一怪者即無怪行也。   經曰生死常道至甚可傷者。述雲此後正申癡過有二。此初對父子以顯其過也。有說少者早夭老者後死故雲顛倒。不報上下死之同然故雲上下非也。若如所言應雲顛倒不報上人下人故。今即顛倒者即相錯之義。上者上昇下者下墜故。五道相錯或昇善趣或墜惡趣故雲上下。無常根本者即無一常本之業。當者受也。蒙又作曚皆(莫公反)蒙覆不明也。冥(鳴央反)暗昧無知也。曚有眸子而無見也。又曚[日*貴](下牛對反)生聾。又蒙籠盧江反蒙籠謂不明瞭也。抵(都禮反)拒也摧也。突(徒骨反)觸冒也。狼者貪過也。   經曰或時家室至無可奈何者。述雲此後對親戚以顯過有二。此初戀著不能解也。禮記三十壯有室。玄公曰有室有妻也。蓋論語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卒者終也便旋者疾。   經曰總猥憒擾至勤苦匆務者。述雲此後造惡受苦報有四。此初發貪追求也。猥(烏罪反)惡也字林眾也廣雅頓也又雜也擾者亂也。匆又作忪古文伀(之容反)方言征伀征遑遽。賴(洛代反)孝。   經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註雲賴蒙也聊者甘也。   經曰各懷殺毒至不從人心者。述雲此第二起嗔殺害也。   經曰自然非惡至無有出期者。述雲此第三苦報難出也。作惡之人宿罪之力自然招集非法惡緣隨而與之故雲自然非惡先隨與之。恣聽者即作惡自在無懼之義。待亦作至。   經曰痛不可言甚可哀愍者。述雲此第四傷令生厭也。   經曰佛告彌勒至在人後也者。述雲此第二勸人脩捨有四。一正勸脩捨二彌勒領解三重勸脩捨四重彌勒領解。初又有二。此初勸令修行也。欲令天人疾從脩捨故更對彌勒而須勸之。世間事者即前三毒之事。用者以也坐者由也。世人以是三毒事不得歸真去道遠故雲不得道。負者違也。   經曰儻有疑意至當為說之者。述雲此後勸令請問也。儻若也設也。   經曰彌勒菩薩至如佛所言者。述雲第二領解有五。此初信順佛語也。貫者通也。通心思之世人實隨三毒之事坐不得道如佛說故。   經曰今佛慈愍至解脫憂苦者。述雲此第二領佛慈利也。   經曰佛語教誡至莫不究暢者。述雲此第三歎說深善也。甚深善者歎教利深。智慧明見者歎智普達。橫達十方故八方上下豎通三世故去來今。可謂莫不究暢。   經曰今我眾等至皆令得道者。述雲此第四重領佛恩也。謙苦者因也。恩德者果也。苦又作恪。古文恪(若各反)字林恪恭敬也。謙者退己之言。苦者苦行。福祿光明者自福殊勝。達空無極者自智殊勝。開入泥洹者化物獲滅。教授典攬者教令修道。典者常也申常道故。廣雅典主也。攬者撿之在手又取也。常道攬理故雲典攬。此中意言道法開導故雲教授。以此經典要攬眾義令其習故雲典攬。即智化也。剛強眾生威德制御令其消伏歸從聖化故雲威制消化。善軟眾生慈力攝取故感十方。有緣斯攝故無窮極。即福化也。   經曰今得值佛至心得開明者。述雲此第五申自喜慶也。   經曰佛告彌勒汝言是也者。述曰第三重勸脩捨有三。初嘆印領解次正勸修行後勸捨疑惑。初又有三。此初印前嘆說也。佛說快甚深甚善言當其理故曰是也。   經曰若有慈敬至乃復有佛者。述雲此次嘆領荷恩有二。此初正嘆彰佛難值也。有說申己難值非也。復言必是顯當有故。今即標彌勒成佛之時也。   經曰我今於此世至涅槃之道者。述雲此後申己化益即樹王成道捺苑轉法輪也。有說創斷陳如之疑故言斷諸疑網者非也。佛決物疑非局陳如故。今即斷疑拔欲者令離煩惱。杜眾惡源者令離惡業。杜者塞也。疑愛是利鈍惑之所由故言本也。惡業為總別苦之所流故雲源也。即口業化是也。天上人間唯佛獨尊故遊步三界。化之縱任故無所拘礙。即身業化也。善閑經典要攬眾義故典攬智慧。備解三乘所行之道故眾道之要。即意業化也。綱維者猶綱紀之屬。制戒御眾故雲執持。顯正以簡邪故照然分明。廣化群品故開示五道。令越苦海故度未度。決生死而令出正涅槃而令入即教之弘化也。   經曰彌勒當知至不可稱數者。述雲此後慶值佛聞法有三。此初申彌勒始終也。   經曰汝及十方至不可具言者。述雲此次標眾生本末也。永者長也。   經曰乃至今世至吾助汝喜者。述雲此後如來正慶也。藉久遠因值佛聞法即可慶喜故。   經曰汝今亦可至積累善本者。述雲第二勸修行有二。此初正勸脩捨也。病者內苦痛者外苦。   經曰雖一世勤苦至涅槃之道者。述雲此後舉利令修也。身與福俱故道德合。心與智俱故雲合明。   經曰汝等宜各至受諸厄也者。述雲此第三勸捨疑惑也。帛謙本中辨中下輩皆雲生彼佛國不能前至彌陀佛所。便見國界邊七寶城喜止其城。即於七寶池蓮華化生自然長大於是間五百歲。其城縱廣各二千里。城中亦有七寶舍宅宅中皆有七寶浴池。浴池中亦有蓮華故。此中言七寶宮殿者蓋彼城內寶舍宅也。彼城受樂此經曰如忉利天。而受諸厄者不能見聞三寶故。若作此說彼土亦有憂根者。諸厄即憂受。而出世受故不名苦苦。諸說淨土身心柔軟無憂受者唯是厭俱。世出世捨非憂慼故。若憂非憂皆障見佛咎從疑惑。故誡勸言無得疑惑中悔為過。   經曰彌勒白言至不敢有疑者。述雲此第四彌勒領解也。奉行者領前勸脩之言彰已奉行。不疑者領勸捨疑申自不疑。   經曰佛告彌勒至易可開化者。述雲第三廣舉業苦令人厭捨有二。初嘆前解行後正申業苦。此初即嘆彌勒領解奉行也。   經曰今我於此至令離五燒者。述雲第二正申業苦而令厭捨有三。初略釋次別釋後總釋。初又有二。此初令捨令離也。有說五惡為因痛燒為果即五戒所防。身三非為三口四為第四飲酒為第五。酬此五因即受五痛。痛者苦受燒者苦具。若痛若燒皆地獄報。故前文雲臨終寒熱與痛苦俱。遂彈餘家五痛人中受五燒在地獄雲此太錯判經文。害文傷義。直由不了痛是苦受燒是苦具。不可人中受痛而無苦具地獄有苦具而無痛故。又作五惡先入惡道後生人中故。地獄受痛燒報已然後生人受餘報苦。此恐不然。若言五惡即五戒所防者。不妄語戒唯防妄語如何口四為第四惡應正理耶。又痛必兼具燒如何無受。故不可言人中有受而無具地獄有具而無受。又如闍王殺其父王已現受眾苦。必不可言先受痛燒後受餘苦。經曰華報應成虛言故。今還存所彈之義。殺盜邪婬妄語飲酒是其五惡。五痛華報。現閉王法身遭厄難名為五痛。三途果報名為五燒。不爾便違世有常道王法牢獄等諸文故。   經曰降化其意至涅槃之道者。述雲此後令持令得也。五善即防五惡之戒。由持五戒現無眾苦故。獲福德反五痛也。後生西方終為涅槃故。度世長壽即反五燒也。   經曰佛言何等至何等五燒者。述雲第二別釋有二。初問後釋。初又有二。此初問所捨離也。   經曰何等消化至涅槃之道者。述雲此後問所持得也。   經曰佛言其一惡者至積德所致者。述雲第二釋有五。此初釋殺生有二。初釋所捨離後釋所持得。初又有三。初牒釋次總結後寄喻顯過。初又有三。此初釋惡也。剋者殺也賊者害也。有說神明者即同生同生。同生在右肩記所作惡同名在左肩記所作善故雲記識此恐非也。業報感起非神所堪故。今即還同精神剋識以種子識功能不亡名記識故。孤者無父母獨者無子女。尪(烏皇反)羸也弱也。俗文短小目尪。狂(其亡反)變性意也又亂也。   經曰世有常道至難得定出者。述曰此次釋痛也。   經曰世間有此至會當歸之者。述雲此後釋燒也。貿(莫候反)三倉換易。卒暴者忽也。會當者必也。歸之者至也。   經曰是為大惡至勤苦如是者。述雲此第二結也。   經曰譬如大火焚燒人身者。述雲此第三顯過也。   經曰人能於中至為一大善也者。述雲此第二釋所持得也。   經曰佛言其二至事至乃悔者。述雲此第二釋盜有二。初釋所離有三。此初牒釋有三。此初釋惡也。度者量也則也。更相盜竊故無義理。非理求財故不順法軌。不勒貪心故雲奢。耽財欲得故雲婬。雖有心欲而言足故心口異。口出善言心懷惡計故雲佞。覆藏自性故雲諂。為行無信故雲不忠。言諭者意妄媚者狀妄。枉者橫也。度者法量機者機關。即巧言令色曲取君意能行機偽知君形勢不申正諫是也。鄉者一萬二千五百家。黨者五百家。市者交易所居。五家為鄰鄰五為裡。野人者孔子曰先進於禮樂謂野人。後進於禮樂謂君子也。包氏曰謂鄙陋也。郊外曰野邑外謂郊。從事者相稱也。至竟者死也。善惡者因禍福者果。追者還取命者招引。善惡因成必進今果起也。又追者逐也命者業也。逐善惡業以所生故後者是也。   經曰今世現有至受其殃罰者。述雲此次釋痛也。   經曰因其前世至痛不可言者。述雲此後釋燒也。   經曰是為二大惡至勤苦如是者。述雲此第二結也。   經曰譬如大火焚燒人身者。述雲此第三顯過也。   經曰人能於中至為二大善也者。述雲此第二釋所持得也。   經曰佛言其三惡至患而苦之者。雲述此第三釋邪婬有二。初釋所捨有三。初牒釋又有三。此初釋惡也。處者天天者性。又姪(與一反)樂也。唐者虛也。眄者(眠見反)說文邪視也。又下戾五戾反說文恨視也。睞(力代反)說文瞳子不正也。蒼頡篇內視也傍視也。細色者好色也。態古文□(他代反)意恣也。謂能度人情狀也。結者期也。師(所飢反)四千人為軍。二千五百人為師。師十二匹馬也。五百人為旅也。強奪者公然劫取。不道者左道取物。貧無產業故不自修業。唯外懷攝故噁心在外。竊者私隱。趣者伺人不覺以求他物。舉之離本曰盜。擊者司馬彪曰擊動也。恐者恐怖熱者惱熱。苦具逼身曰迫。以威凌物曰愶。   經曰亦復不畏王法禁令者。述雲此次釋痛也。   經曰如是之惡至痛不可言者。述雲此後釋燒也。著者著同幽明也。   經曰是為三大惡至勤苦如是者。述雲此第二結也。   經曰譬如大火焚燒人身者。述雲此第三顯過也。   經曰人能於中至為三大善也者。述雲此第二釋所持得也。   經曰佛言其四惡至常懷憍者。述雲此第四釋妄語有二。初釋所離有三。初牒釋有三。此初釋惡也。傍者夫婦。易神致反輕侮也。蹇(居免反)左傳偃蹇驕傲也。廣雅大嬌也。謂自高大貌也。釋名雲偃偃息而臥不執事也。蹇跛蹇也。痛不能作事也。   經曰如是眾惡至無所復依者。述雲此次釋痛也。天神即護世天。錄其作惡奏上帝釋。記在惡籍故雲記識。   經曰壽命終盡至痛不可言者。述雲此後釋燒也。有說名言種子在賴耶神業種引生必有趣向故雲名籍在神明。即違自許護世天神奏上帝釋記在惡籍故。今即壽命盡時惡業所引。鬼神促攝將入惡道。逐其名籍往受苦報。頓者至也從者處也得者依也。有說天道者即天下之道恐非也。苦報未必在天下故。今即天者業也惡業之道故。瑜伽亦云業天蓋同此矣。自然者明瞭狀。蹉(千阿反)跌(徒結反)通俗文失躡曰跌。廣雅差也亦偃也。業報運數終不參差故。即不違之義。   經曰是為四大惡至勤苦如是者。述雲此第二結也。   經曰譬如大火焚燒人身者。述雲此第三顯過也。   經曰人能於中至為大善也者。述雲此第二釋所持得也。   經曰佛言其五惡至飲食無度者。述雲此第五釋飲酒有二。初釋所離有三。初牒釋有三。此初釋惡有二。此初造惡也。徙倚者猶徘徊也又失所之狀宜從初也。倚依音辜(古胡反)爾雅罪也。較苞學反粗略也。廣雅明也見也。謂較然易見也。位法師雲辜者罪也。較者直也。奪者盜也貞罪直突盜人財物以為快意。未知較直出於何處。散者行也振者惠也。損富補貧。賑亦同。慣串同也。   經曰肆心蕩逸至願令其死者。述雲此後惡過也。肆者申也。有說魯扈是強直自用之志。抵突是觸誤侵陵之懷。未知從何。魯(力古反)孔安國雲鈍也方言何也。扈(胡古反)漢書音義曰跋扈自縱恣也。薛綜曰勇健貌。又作虜扈。謂縱橫行也。虜人獲也。戰而俘獲也。六親者有說父親有三母親有三合有六親。或有引世語以申難定。應劭雲父母兄弟妻子。王弼雲父母兄弟夫婦。皆違持頌雲父之六親母之六親。識當者認也。有作職當。傳謂敢也。良恐訛之。   經曰如是世人至意不開解者。述雲此次釋痛也。僥(五彫古遶二反)徼遇也。謂求親遇也。倖(胡耿反)非其所得而謂得也。   經曰大命將終至痛不可言者。述雲此後釋燒也。命是天地壽三大中之一故雲大。窈窕者幽冥貌。浩浩者大水貌。茫茫者冥昧貌。數者理數。   經曰是為五大惡至勤苦如是者。述雲此第二結也。   經曰譬如大火焚燒人身。述雲此第三顯過也。   經曰人能於中至為大善也者。述雲此第二釋所持得也。副者助也稱也。   經曰佛告彌勒至展轉相生者。述雲第三總釋有二。初總釋所離後總釋所得。初又有二。此初總標也。   經曰但作眾惡至示眾見之者。述雲此後別釋有二。此初從惡生痛燒也。作眾惡者即五惡。入惡趣者即五燒。被殃病者即五痛。   經曰身死隨行至自相燋然者。述雲此後從燒生惡痛有三。此初五燒也。行者業也。   經曰至其久後至隨以磨滅者。述雲此次從燒生惡也。省者察也。   經曰身坐勞苦至痛哉可傷者。述雲此後從惡生痛也。坐亦由也受也。苦增不止故雲久大劇。業果之理更無作者故雲天道施張。造惡必彰故自糾舉。糾亦糾(唐由反)決疑雲三合繩也。非此中意。今約也限也。糾是古體也。身當法網故雲綱紀羅網。貴賤勿不從法故上下相應。罪者歸之無人伴送故雲煢。忪忪者匆也。煢古文待[惶-王+ㄘ]同臣營反獨也單也。   經曰佛語彌勒至佛皆哀之者。述雲第二釋所持有二。此初結彰己悲也。   經曰以威神力至涅槃之道者。述雲此後正申化益也。滅惡就善者令修世善。棄思受道者修出世善。   經曰佛言汝今至苦痛之道者。述雲第四勸人脩捨有二。初佛勸脩捨後彌勒領解。初又有三。初以理正勸次舉現化勸後以化滅勸。初又有二。此初正勸脩棄也。端守者匡邪守正故。   經曰汝等於是至無髮毛之惡者。述雲此後對歎令脩有二。此初對彌陀土歎勝令修也。施等六度即自利得。轉化立善即利他行。行善是也。正心齋戒即止善也。此修難成故於一日勝西方國百年之善。而稱讚雲生彼國疾得無上菩提者彼無時不修故。此修善時。少故不相違也。   經曰於此修善至未嘗寧息者。述雲此後對餘佛土歎勝令修也。即望上位所居勝土挍量歎勝令增修意。殆者危也盡也。今此中意存其俗語言欺之也。   經曰吾哀汝等至務修禮讓者。述雲此第二舉現化益以勸修有二。此初修善得益也。邑者周禮四井為邑方二里也。九夫為井方一里也。說文八家一井也。聚落者小鄉曰聚。廣雅落居也。謂人所聚居也。厲(力制反)疫厲也。人病相注也。釋名雲病氣流行中人也。戈(居和反)平頭戟長十尺六寸或六尺六寸也。   經曰佛言我哀至無為之安者。述雲此後滅惡離苦也。滅五惡故獲五德離痛燒故昇無為之安樂。   經曰吾去世後至略言之耳者。述雲此第三以滅化損以勸修有二。此初彰去聖後損也。悉者備也。   經曰佛語彌勒至無得犯也者。述雲此後勸人使修也。   經曰於是彌勒至不敢違失者。述雲此第二彌勒領解也。甚苦實爾者領解。不敢違失者奉行。不敢者畏也。   經曰佛告阿難至無著無礙者。述雲第三褒貶得失令物脩棄有五。此初佛命阿難禮彌陀佛也。彌勒是影響眾之主。阿難為當機宜之首故。佛唯對此二大聖勸物令修淨土之因。   經曰於是阿難至聲聞之眾者。述雲此第二阿難承命禮佛以求見也。土是所居眾是所化故兼之也。   經曰說是語已至唯見佛光者。述雲此第三彼佛放光應請令見。滉瀁者積水貌猶浩蕩也。汗者熱氣所蒸液也(下旦反)。又污(烏臥反)泥著物也。說文穢也。宜從初也。今言浩汗者布水貌。   經曰爾時阿難至亦復如是者。述雲此第四尋光備見彼土得失也。此眾見彼土彼土見娑婆明昧有異如前已解。   經曰爾時佛告至對曰已見者。述雲此第五彰彼失令求令捨有二。此初彰德令求有三問答也。諸說淨土無天地異者即違此文。從地以上至淨居天。然帛延經雲即諸佛國中從第一四天王上至三十六天上諸菩薩阿羅漢天人皆復於虛空中大共作眾音伎樂。下雲則第一四天王諸天人第二忉利天上諸天人第三天上諸天人第四天上諸天人第五天上諸天人第六天上諸天人第七梵天上諸天人上至第十六天上諸天人上至三十六天上諸天人。支謙經亦云即諸佛國中從第一四天上至三十二天上諸天人。後雲阿彌陀佛為諸菩薩阿羅漢說經。菩薩阿羅漢及諸天人民無央數皆飛到阿彌陀佛所聞法歡喜。即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上至三十二天上諸天人各持天上萬種自然之物來下為阿彌陀佛作禮供養佛及諸菩薩阿羅漢。准此二經。諸世界中皆有三十六天及三十三天。雖復一本譯家異故。依密嚴經有二十六天。謂六欲天梵天有十淨居有五無色及有四無想天故。彼頌曰欲色無色界無想等天宮佛超過彼已而依密嚴住。依本業經有二十八天。即欲界有六禪各有四淨居為一不說無想加大靜天及無色四也。依華嚴經有三十二天。謂六欲天初禪有五上三各四淨居亦五及四無色不說無想故。總而言之。支謙本即同華嚴故雖不說無想大靜有三十二。而帛延雲三十六者蓋是訛也。將其謙本撿帛延經。延經多訛故雖有無色天而依欲色住更無別處故。今唯問乃至淨居所有莊嚴。雖有淨居天而定性那含必不生淨土。而密嚴雲或生欲自在及以色界天乃至無想宮阿迦尼吒處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如是諸地中漸次除貪慾住彼非究竟尋來生密嚴者。彼密嚴之土。既十地菩薩所生之處故不相違。前文自雲淨居諸天與阿加尼吒螺髻梵王同會一處。鹹於此土佛及菩薩生希有心。故即知彼天生密嚴土是菩薩也。傍論且止應釋本文。   經曰彼國人民至亦皆自然者。述雲此後顯彼土失令厭令捨有二。初彰彼胎生之失後勸發脩捨之意。初又有四。此初寄問彰彼胎生之果也。百由旬者即下輩疑佛所生之宮。五百由旬者即中輩疑智所止之宮。而帛謙經若中若下皆雲二千里城者蓋是略舉不盡之言。不爾中下輩應無參差故此文為勝。量之大小思之可會。五百歲即此方年數故。餘本皆雲於是間五百歲也。   經曰爾時慈氏至胎生化生者。述雲此第二對因顯果有二。此初問。即正問胎生之因兼其化生也。   經曰佛告慈氏至謂之胎生者。唯總別違理過同前解。良亦次第乖諸論故。有說佛智即總標四智區故。大圓鏡智名不思議智平等性智名不可稱智妙觀察智名大乘廣智成所作智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此亦不然。後之四智如其次第鏡等四智隨順聖教不應四智皆名佛智故。平等妙觀二智心品菩薩亦得故。故此五智如其次第彼佛地經中五法是也。清淨法界名為佛智智處智性皆名智故。有疑彌陀雖有弘誓眾生萬品。頗能接引十方天人令生彼國故雲不了佛智。彌陀既證一真法界無德不圓諸患悉盡。盡當際而不竭稱本願而迎接。故有緣眾生皆生彼土。不可以疑網經懷也。大圓鏡智名不思議智。有聞經說善惡罪福重者先引便疑稱念彌陀佛名必生彼土。言恆作諸惡噁心深重不應十念相續微善能滅諸罪。而往生彼入正定聚畢不退轉。故雲不了不思議智。不思議智有大威力非思量境故。汝不聞乎一面之鏡無像不現。詎疑一智力消諸罪障。又如毫毛萬斤少火能焚。故十念稱佛念別能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往生淨土有何可怪也。平等性智名不可稱智。有聞佛智於法懸絕懷疑而言。名必相待。待不覺而名覺有何懸絕念獲多福。今釋此疑顯佛有不可稱智。平等性智證二空理境智平等玄絕稱說。而以名遣名而詮玄旨。悟旨者亡言。境既不可稱智可言不可稱。不可稱故念者福多。由此不可疑網在懷。妙觀察智名大乘廣智。有聞念佛皆得往生而起疑言過現諸佛雖復無量濟生不盡。一佛能度眾生盡不應更有餘佛化生。如何念彌陀佛者皆生彼土故雲不了大乘廣智。妙觀察智常含智悲於諸有緣無不運載而入涅槃。但諸眾生各有所屬。屬者雖盡不屬猶在。故更有餘佛出世化益。由此念佛皆生淨土意在茲也。成所作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有聞如來不答十四不可記事便疑於佛。不能遍知一切諸法。既無勝用念有何福故雲不了無等倫智。成所作智遍緣六塵。不同凡夫故雲無等。雖達萬境常在妙定。非如二乘入出不同故雲無倫。二障都盡發三業化作四記論。非諸菩薩之所能為故雲最上勝。最上勝者如其次第簡三祇劫故。如來答難必有利益。答十四事唯有戲論知而不答。故念之者福定非少。由此疑佛智雖生彼國而在邊地不被聖化。事若胎生宜之應捨。   經曰若有眾生至具足成就者。述雲此後兼答化生因果也。   經曰復次慈氏至智慧勝故者。述雲此第三挍量顯劣有二。此初歎化生之勝也。   經曰其胎生者至疑惑所致者。述雲此次顯胎生之劣也。惑者執也。   經曰佛語彌勒至樂彼處不者。述雲此第四寄喻申過有三。此初立喻反問也。   經曰對曰不也至欲自免出者。述雲此次彌勒順答也。   經曰佛告彌勒至不樂彼處者。述雲此第三如來申過也。   經曰若此眾生至修諸功德者。述雲第二勸令脩捨有二。此初正勸令修令捨也。識其本罪者識本疑惑佛五智之罪深自悔責即離寶宮之處故。   經曰彌勒當知至無上智慧者。述曰此後結勸修學也。   經曰彌勒菩薩至彼佛國者。述雲第四重申大菩薩往生西方增其往生之意有二。此初問也。   經曰佛告彌勒至皆當往生者。述雲後答有二。此初顯娑婆菩薩生彼土也。   經曰佛告彌勒至亦復如是者。述雲此後乘申餘方往生有三。此初總標也。   經曰其第一佛至皆當往生者。述雲此次別敘也。   經曰佛語彌勒至略說之耳者。述雲此後類顯往生者多令增欣求之意也。敘十三國而通娑婆故雲十四。從初阿難問佛顏終乎如來敘諸菩薩往生之屬顯問答廣說分訖。   經曰佛語彌勒至持誦說行者。述雲第三聞說喜行分有四。一歎經勸學二彰說利益三示相令信四顯眾喜行。初又有五。此初歎聞勸行也。   經曰佛言吾今為諸眾生至復生疑惑者。述雲此第二勸物除疑也。   經曰當來之世至皆可得度者。述雲此第三歎經普濟也。有說釋迦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年末法萬歲一切皆過故雲滅盡。法雖滅已佛以慈悲憐苦眾生獨留此經百歲濟度此恐不然。非唯法住違諸聖教事亦未盡故。今依法住記雲佛滅度時以無上法付囑十六大阿羅漢並諸眷屬令其護持使不滅沒。及敕其身與諸施主作真福田。令彼施者得大果報。所謂賓頭盧等如是十六大阿羅漢護持正法饒益有情。至此南贍部州。人壽極長至於十歲。刀兵劫起爭相誅戮。佛法爾時當暫滅沒。刀兵劫後人壽漸增至百歲位此洲人等厭前刀兵殘害苦惱復樂修善。時此十六大阿羅漢與諸眷屬復來人中稱揚顯說無上正法。度無量眾令其出家為諸有情作饒益事。如是乃至此洲人壽六萬歲時無上正法流行世間熾然不息。後至人壽七萬歲時無上正法方永滅沒。時此十六大阿羅漢與諸眷屬於此洲地俱來集會。以神通力用諸七寶造窣堵波嚴麗高廣。釋迦如來所有遺身都集其內。爾時十六大阿羅漢與諸眷屬遶窣堵波。以香華持用供養恭敬讚歎遶百千匝。瞻仰禮已俱昇虛空向窣堵波作如是言。敬禮世尊釋迦如來應正等覺。我受教敕護持正法及與天人作諸饒益。法藏已沒有緣已周今辭滅度。說是語已一時俱入無餘涅槃。聖先定願力火起焚身如燈炎滅骸骨無遺。時窣堵波便陷入地至金輪際方乃停住。爾時世尊釋迦牟尼無上正法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永滅不現。從此無間此佛土中有七萬俱胝獨覺一時出現。至人壽量八萬歲時獨覺聖眾復皆滅沒。次後彌勒如來出世。以此言之。當人壽七萬歲時無上正法方永滅沒故雲經道滅盡。十六大聖取滅度時窣堵波便陷入地。特者獨也。大涅槃經廣顯佛性。聖教中深。逐聖人而先沒。此經唯開淨土令人求生濟凡中之要。故獨留百歲。機宜既異。沒滅前後不可致怪。所願皆得者即留之利益也。法滅盡後聞尚獲利往生淨土。況亦今聞者矣。   經曰是佛語彌勒至無過此難者。述雲此第四歎聞而令敬重也。   經曰是故我法至如法修行者。述雲此第五結勸修學也。我法者即此經也。如是作者即此經說彌陀隨願修行成身成智也。如是說者上為眾生之所說也。如是教者前教人令往生也。   經曰爾時世尊至正覺之心者。述雲第二彰說利益有三。此初發願益也。   經曰萬二千那由他人至漏盡意解者。述雲此次聲聞益也。法眼淨者即預流果也。漏盡者障盡。意解者智滿眾聞此方穢惡可厭故得聲聞之果。   經曰四十億菩薩至當成正覺者。述雲此後菩薩利也。聞彌陀佛成德廣大故得不退轉。聞此土多惡誓欲濟度故以弘誓德而自莊嚴。   經曰爾時三千至芬芬而降者。述雲此第三示相令信也。芬芬者亂墜之狀也。   經曰佛說經已至靡不歡喜者。述雲此第四大眾喜行也。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下(終)   嗟乎此經而有幾疏。猶如佛陀而帶妙莊嚴乎。彼異珍妙工綺飾莊嚴。百千錯落張羅於外。則佛陀之德逾可仰。而群萌之信更固其根矣。此經也深妙測知難矣。然疏以翼之。則或裂疑網或洗拘泥。汲索玄旨之源而信根為之屢潤。疏也實是經之莊嚴。而世之一大觀者也。以故淨影作焉嘉祥作焉。義寂法位等諸名流皆作焉而興。大師窮工於茲。可謂殊勤矣。予曾憂此書流行之不遠。今採而校讎繡之於梓以張於世。世之擇法眼乞觀而仰焉。時元祿己卯臘月朔日。             華頂義山謹書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49 觀無量壽經義疏   No. 1749 [cf. No. 365]   觀無量壽經義疏(本)   淨影寺沙門釋慧遠撰   此經開首先知五要然後釋名。何者五要。第一須知教之大小。教別二藏謂聲聞藏及菩薩藏。教聲聞法名聲聞藏。教菩薩法名菩薩藏。差別義如常釋。此經乃是菩薩藏收。第二須知教局漸及頓。小教名局。大從小入目之為漸。大不由小謂之為頓。此經是其頓教法輪。何故得知。此經正為韋提希說。下說韋提是凡夫。為凡夫說不從小入。故知是頓。第三須知經之宗趣。諸經所辨宗趣各異。如涅槃經涅槃為宗。如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大品經等以慧為宗。華嚴法華無量義等三昧為宗。大集經等陀羅尼為宗。如是非一。此經觀佛三昧為宗。第四須知經名不同。諸經立名差別不等。或有就法如涅槃經般若經等。或復就人如薩和檀太子經等。或有就喻如金剛明大雲經等。或有就事如枯樹經等。或復就處如彼伽耶山頂經等。或復就時如時經等。或人法為名如勝鬘經等。或事法雙舉如彼方等大集經等。或法喻並陳如法華經法鼓經等。如是非一。今此經者人法為名。佛是人名說觀無量壽是其法名。諸經列人凡有四種。一舉說人如維摩經勝鬘經等。二舉問人如彌勒問經等。三舉所說人如薩和檀太子經等。四舉所為人如玉□經須摩提女經等。今此言佛舉其說人。第五須知說人差別。諸經起說凡有五種。如龍樹辨。一佛自說二聖弟子說三神仙說四諸天鬼神所說五變化說。此經五中是其佛說。以知五要。次釋其名。初言佛者標舉說人。此翻名覺。覺有兩義。一覺察義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此之一義如涅槃說。二覺悟義對所知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所對無明有其二種。一性結無明迷覆實性。對除彼故覺法實性故名為覺。二事中無知於事不了。對除彼故覺知一切善不善等三聚之法故名為覺。故地持雲於義饒益聚非義饒益聚非非義饒益聚平等開覺故名為佛。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窮滿稱之為佛。言自覺者簡異凡夫。言覺他者別異二乘。覺行窮滿彰異菩薩。是故獨此名之為佛。下次舉其所說之法。口音陳唱目之為說。繫念思察說以為觀。無量壽者是所觀佛。觀佛有二。一真身觀二應身觀。觀佛平等法門之身是真身觀。觀佛如來共世間身名應身觀。真身之觀如維摩經見阿□品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如是等也。要而論之。妙絕眾相圓備諸義。妙絕眾相乃至無有一相可得。圓備諸義乃至無有一德不具。雖具眾德同體義分。猶如虛空無礙不動無有彼此差別之相。以無彼此差別相故諸根相好皆遍法界如海十相同體周遍。以周遍故用眼為門。諸根相好及佛剎土一切眾生莫不皆悉一眼中。觀餘相好皆悉同然。其應身觀如彼觀佛三昧經。取佛形相繫想思察名應身觀。此佛應身隨化現形相別彼此不得一種。應身觀中有始有終。聞菩薩藏知十方界有無量佛繫想思察令心分了。以如是等粗淨信見名之為始。以大神通親往禮覲或復往生面睹供養名真實見此以為終。真身觀中亦有始終。聞菩薩藏知佛法身繫心思察粗淨信見名之為始。息除妄想內覺相應說以為終。今此所論是應身中粗淨信觀矣。應身觀中有通有別如彼觀佛三昧經說。汎取佛相而為觀察定無彼此名之為通。觀察彌勒阿□佛等說以為別。今此所論是其別觀。別觀西方無量壽佛。然佛名號有通有別。如來應供正遍知等是其通號。釋迦彌勒阿□佛等是其別號。別中立名乃有多種。或從種姓如迦葉佛釋迦佛等。或就色身如身尊佛身上佛等。或就音聲如妙音佛妙聲佛等。或就光明如妙光佛普明佛等。或就內德如功德佛智慧佛等。或就譬喻。喻別種種或從壽命。今此所觀從壽為名。然佛壽命有真有應。真如虛空畢竟無盡。應身壽命有長有短。今此所論是應非真。故彼觀音授記經雲無量壽佛命雖長久亦有終盡。故知是應。此佛應壽長久無邊非餘凡夫二乘能測故曰無量。命限稱壽。問曰此經非直觀佛亦觀剎土觀音勢至九品生等。何故偏名觀無量壽。觀佛為主故偏舉之。又復諸事不可具名且舉觀佛。經者外國言修多羅此翻名綖(或線)。聖人言說能貫諸法如綖貫花。是故就喻名之為綖。而言經者綖能貫花經能持緯其用相似故復名經。若依俗訓經者常也。教之一法逕古歷今恆有曰常。此經始終文別有三謂序正流通。從初乃至世尊何緣與提婆達為眷屬來是其由序。唯願為我說無憂下是其正宗。阿難白佛言當何名此經下是其流通。化女有由故先明序。由序既興正陳所說故次明正宗。為說既周欲以所說傳佈末代嘆勝勸學付傳於後故明流通。就初序中文別雖眾義要唯二。一發起序二證信序。言發起者佛將說經先託時處神力集眾起發所說名為發起。以此發起與說經為由名發起序。證信序者阿難稟承欲傳末代先對眾生言如是法我從佛聞證成可信名為證信。以此證信與傳經為由名證信序。其義且然文別如何。初如是我聞一向證信。一時佛下義有兩兼。取其本事發起之義判為發起。阿難引來證成可信名為證信。義既兩兼不可偏取。人情是非備如常辨。就初一向證信序中三門辨釋。一解如是我聞之言有之所由二明立意三釋如是我聞之言。言所由者何緣經首得有如是我聞之言以佛教故。佛何故教阿難請故。彼何緣請由其阿泥樓馱教故。彼何緣教由見阿難心憂惱故。阿難比丘何故憂惱由見如來般涅槃故。佛將滅度在雙林間北首而臥。是時阿難以佛將滅心懷憂惱莫能自勝。阿泥樓馱。遂開覺阿難。汝傳法人何不請佛未來世事徒悲何益。阿難對曰我今心沒憂海知何所問。阿泥樓馱遂教阿難請問四事。一問佛滅度後諸比丘等以何為師。二問佛滅後諸比丘等依何而住。三問惡性比丘雲何共住。四問一切經首當置何字。阿難被教心少醒悟遂便請佛。佛依答之。言諸比丘何為師者當依波羅提木叉為師。若我住世無異於此。木叉是戒比丘所學故說為師。言諸比丘依何住者當依四念處住。何謂四念處。謂比丘觀內身修身觀精懃一心除世貪愛。如是觀外身內外身受心法亦如是。是謂比丘所依住處。故經說言若住四念名自境界不為魔縛。若住五欲名他境界為魔所縛。惡性比丘雲何共居者梵檀治之。若心調伏為說離有無經。梵檀胡言此方名為默不共語。一切緣首置何字者當置如是我聞等言。故今經首同有如是我聞之言。第二次明建立如是我聞之意。佛本何緣教置此言為生物信。如是之言雲何生信。阿難自已信順佛語導佛語。如言佛語是令他眾生同己生信。我聞之言雲何生信。阿難自是不足人。若言此法是己所說人多不信。由言此法從佛聞故人皆同信。生信如是。信有何義而為生乎。信乃是入法初門攝法上首。凡入佛法要先起信。故經論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至珍寶所隨意採取。若當無手空無所獲信亦如是。入佛法者有信心手隨意採取道法之寶。若當無信空無所得故為生之。第三門中次釋如是我聞之言。先解如是人解多種。今正論之解有兩義。一約法解二約人解。言約法者阿難道佛言如諸法故名為如。如來所說皆稱前法。說理如理說事如事說因如因說果如果。如是一切故名為如。如法之言是當道理目之為是。良以乖法名為非故如法名是。言約人者今釋迦說如於過去一切佛說故名為如。異說則非如說者是故曰如是。言我聞者阿難對彼未來眾生陳已餐說故曰我聞。聞實是耳何故言我。諸根之別皆我用具。就主彰名故言我聞。問曰法中無人何處有主而言就主說為我聞。釋言法中雖無定主非無假名統御之義故得稱我。故涅槃雲譬如四兵合以為軍。雖無定主亦得稱言我軍勇健勝彼。此亦同然。問曰阿難得理聖人。以何義故同凡說我。釋言阿難雖復說我不同凡夫。雲何不同。如龍樹釋。說我有三。一見心說我。謂諸凡夫見使未忘我見心中稱說有我。二慢心說我。謂諸學人見使雖除慢使猶在我慢心中稱說有我。三隨世流布宣說有我。謂無學人見慢已除。隨世流布宣說其我。然今阿難結集法時身居無學見慢已除。隨世流布宣說其我故不同凡。問曰無我道理精勝。阿難今者何不就勝宣說無我。乃隨世俗宣說我乎。化我眾生法須如是。若不說我何由可得標別彼此使人識知。是故乃至諸佛化人亦自說我。一時已下義雖兩兼對前一向證信序故自下偏就發起以釋。就中隨處開分為二。文別有五。言處二者一異處起化序。佛在耆闍玄起後時王宮之化。二佛從耆闍崛山沒下身往攝化序。此與勝鬘大況相似。諸經之中此例非一。文別五者初言一時明起化時。第二明佛標其化主。三在王舍下明起化處。四與大下辨列徒眾。五爾時王捨大城已下明起化事。初一時者有人異解備如常破。今正論之。為化之晨目之為時。於佛一代化時眾多。簡別餘時是故言一。與涅槃中我於一時在迦屍國。我於一時在王捨城。我於一時在恆河岸。我於一時在屍首林其言相似。勿得異釋。佛如前解。第三處中在王捨城就寬通舉。此城古昔多在王住名王捨城。耆闍崛山隨處別指。此翻名為靈鷲山也。多有仙靈居住此山。並有鷲鳥居在此。山名靈鷲山。又亦翻名為鷲頭山。以諸鷲鳥居此山頂名鷲頭山。又此山頂像似鷲頭名鷲頭山。遊化處中目之為在。法身平等實無棲託示化有方故雲在耳。以何義故偏在此處。此義如彼法華論釋。為顯勝法故在斯耳。以諸城中王捨最勝五山之中耆闍最好故寄表法。第四眾中先列聲聞後彰菩薩。諸經多爾。何故而然。解有三義。一近遠分別。以諸聲聞常隨如來故明佛後隨近先列。菩薩不爾是故後論。何故聲聞偏近如來。解有兩義。一謂諸聲聞智解微劣未閑道法。雖得聖果進止威儀常須佛教故多近佛。是故如來乃至雙林常為制戒。如涅槃中制諸聲聞不食肉等。菩薩人深閑道法不假佛教故不近佛。二以聲聞現蒙佛度越凡成聖荷恩深重故常隨佛圍侍供養。菩薩隨感遊化不定故不近佛。此是第一近遠分別。二形相分別聲聞之人威儀嚴整世共尊敬故列在前。菩薩隨化形儀不定故彰在後。如經中說。文殊一夏三處安居。迦葉呵罰即其事也。三就德分別。如龍樹說教有二種。一祕密教。菩薩德尊理宜在先。聲聞德劣法須在後。二顯示教。聲聞辟支同佛漏盡故列在先。菩薩之人隨化現凡不斷諸漏。若聞菩薩在羅漢上人多驚怪故列在後。今依顯示先列聲聞後彰菩薩。聲聞眾中初言與者以身兼彼稱之為與。大比丘者標列其眾。大外國名曰摩訶。此翻有三。一名為多如多人聚名曰大眾。二名為勝勝過餘道。三名為大廣備高德。比丘胡語此方義翻備含五義。一名怖魔。將出家時令魔戰怯故曰怖魔。比丘出家何豫魔事而生恐怖。魔性姡弊懼他勝己故生怖畏。又畏比丘化他同出空其境界是故恐怖。如涅槃說。此之一義就初彰名。二名乞士。既出家已無所貯畜乞求自活故名乞士。三名淨名。正命乞求離邪命法故曰淨命。此二就其中間立稱。四名淨持戒。精進持戒無有毀犯。五名破惡。以持戒故破離諸惡。此後兩義據終為目。非一稱眾。言千二百五十人俱列其數也。此千二百五十比丘諸經多列。何故而然。佛初得道先度迦葉兄弟三人並其徒眾合有一千。次第來至彼捨城中。度舍利弗及大目連並其徒眾二百五十合為一千二百五十。此等諸聖蒙佛先度捨邪歸正荷佛恩重常隨供養故多列之。下列菩薩。言菩薩者標其眾別。外國正名菩提薩埵翻者略之直雲菩薩。此方翻之名道眾生。菩提名道薩埵名眾生。良以此人內心求道而有道行。以道成人名道眾生。若爾聲聞緣覺之人斯皆求道同有道行並以道成。何故獨此偏名菩薩。釋言賢聖名有通別。通則義齊。故涅槃雲乃至須陀亦名菩薩。求索盡智無生智故。亦名為佛正覺共道不共道故。乃至諸佛亦名須陀修習無漏逆生死故。為分賢聖是故獨此名為菩薩。等分賢聖何故獨此偏名菩薩。解有三義。一就願心望果分別。唯此眾生期大菩提餘悉不求是故獨此名道眾生。故地論言上決定者願大菩提故獨言菩薩故義當斯耳。二就解心望理分別。凡夫住有二乘著無。有無乖中不會中道。是故不得名道眾生。菩薩不爾妙捨有無契會中道。是故其人名道眾生。三就行分別。入佛法中凡有三門。一教二義三者是行。教淺義深行為最勝。聲聞軟根從教為名。聲者是教餐聲悟解故號聲聞。緣覺次勝從義立目。緣者是義從緣悟解故號緣覺。菩薩最勝就行立稱。行謂自利利他之道。以能成就自利利他俱利之道名道眾生。故地持雲聲聞緣覺但能自度。菩薩不爾。自度度他名為道勝。以道勝故名道眾生。三萬二千辨其數也。文殊上首列其名字。亦得名為簡勝異劣。文殊師利此雲妙德。自下第五明起化事。於中有二。一明頻婆為子幽禁如來遣人為之說法。二時阿闍世問守門下明韋提希為子禁閉如來自身往彼攝化。以何義故前宜遣人後身自往。釋言前者頻婆沙羅宜願聞法遣人傳授為化義足故身不往。韋提夫人求生淨國淨土之化非佛不開故須身赴。何故舉此惡逆之事而為起發。為彰此界極惡可厭令人棄背。親王之子猶相危害何況他人。即欲使人同悕淨土故。下韋提對佛說言唯願為我說無憂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濁惡之世。即其事也。就初段中文別有四。第一明其頻婆沙羅為子幽禁。二國大夫人名韋提下明其夫人密奉王食以濟王身。三嗽口畢下聖為說法以潤王心。四如是時間逕三七日下明王因食兼由聞法多日不死。初中爾時王捨大城有太子名阿闍世舉禁父人。言爾時者當佛在於王捨城時。王捨大城出其處所。有一太子指斥其人。名阿闍世辨其名諱。此方翻之名未生怨。未生之日相師佔之。此兒生已定當害父。因以立字名未生怨。隨順調達惡友之教者明禁父緣。事如經說。提婆達多是佛堂弟阿難親兄。出家之後修得五通。託阿闍世而為檀越。又於一時往至佛所求索徒眾。世尊年邁眾宜付我我當教示。佛時呵曰舍利弗目連神通大智吾尚不以徒眾付之。況汝癡人食唾者乎。調達聞之遂生瞋恕。往世王所說彼世王初生之日被傷因緣勸其害父。自身為王我殺瞿曇自己為佛。新王新佛共匡世間不亦樂乎。世王因是生心害父。故今說言隨順調達惡友之教也。自下明禁父。收執父等禁閉其身制諸群臣一不得往遮不見人。頻婆娑羅往昔有何因遭此危害。如涅槃說。頻婆沙羅往昔為王。於毘富山遊行獵鹿空無所獲。值遇一仙。王便作念正坐此人驅逐令去。遂敕殺之。仙人臨終便發惡願願我來世還如今日心口害汝。彼仙今日阿闍世是。敕害者頻婆王是。是故今時還為世王之所危害。自下第二明其夫人密奉王食以濟王身。於中先明夫人奉食。後王食之。前中初言國大夫人名韋提希標列其人。此是世王親生之母。恭敬大王明心敬也。由敬奉食所以舉之。澡浴淨等身奉食也。王食可知。自下第三明聖為說以潤王心。於中初明頻婆啟請。時目連下聖赴為說。請中初言嗽口畢已牒前起後。合掌遙禮身業請佛欲使如來垂哀授法故身禮也。而作言下口請目連。言大目連是吾親友欲令汝赴願興慈悲授我八戒求哀汝授。聖為說中初明目連應前口請為授八戒。如鷹隼飛疾至王所對前吾親身業赴也。日日如是授王八戒對前求戒口言授也。何者八戒。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不歌舞唱伎及往觀聽不著香薰衣及餘嚴身具不上高廣床不得過中食是其八也。此乃是九何得言八。若依毘曇。不著香薰衣不上高床此二同是莊嚴處起合以為一是故言八。若依成實及大智論。前八是戒後一是齊。齊戒合說名八戒齊。八戒齊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此八是其在家之人持出家法故令授之。下明如來赴其身請遣人為說。何不自往義如前釋。何故偏遣富樓那為說。以富樓那諸弟子中說法最上巧開人心故偏遣之。下第四明頻婆沙羅因食聞法多日不死。相顯可知。自下第二明其夫人為子幽閉佛往攝化。於中有四。一明夫人為子幽禁。二時韋提希被幽閉下因禁請佛。三未舉頭下佛與弟子因請赴就。四時韋提希見世尊下因見傷歎。初中有三。一明世王欲害其母。二時有臣下臣勸不聽。三敕內宦下餘嗔禁母。初中三句。一阿闍世問守門者。王今在耶。二守門者以事具答。三王聞瞋怒即欲害母。於中初言聞此語已明嗔所由。怒其母等口言呵罵其母。名父為賊名母為伴。後訶沙門以為惡人。言顯可知。即執劍下身欲加害。此初段竟。第二臣勸不聽之中文曲有四。一臣勸不聽。二王見驚怖。三耆婆重勸。四王聞放母。就初段中先列勸人。為王禮下明其勸相。時二大臣說此語下勸已捨去。勸人可知。就勸相中作禮身勸白等口勸。於中初先彰昔異今。初劫已來無量惡王無人害母。王今已下明今異昔。今若害母汗剎利種。臣不忍下明已嫌惡。臣不忍聞心不忍也。殺母眼見何得言聞。謂不忍聞世人傳說。不宜住此身不住也。上來勸竟下明捨去。說此語竟結前起後。以手按劍卻行而退正明捨去。臣已背王恐王危害。以劍自防故須按之卻行退矣。上來臣勸。自下第二王見驚怖。世王驚懼內心怖也。由見二臣按劍而退恐為異計所以驚怖。告耆婆等口言問也。恐彼背己親向父王故今問之不為我也。耆婆白下是第三段耆婆重勸慎莫害母。是勸辭也。王聞此下是第四段因勸放母。聞此語者聞前耆婆重勸之辭懺悔求救悔前愆也。謂悔向前欲害之愆求彼二臣令不殺己故曰求救。即便捨劍止不害母息後過也。息彼殺事。上來四段合為第二臣勸不聽。敕語已下是第三段明阿闍世餘瞋禁母。餘瞋未止並恐其母更奉王食故敕閉之。從阿闍世問守門者至此第一明韋提希為子被幽閉。自下第二因禁請佛。謂請如來令遣弟子與己相見。於中有三。一將請先禮。二作是言下發言正請。三作是語已悲泣已下請已重禮前中初言被幽閉已牒前起後。愁憂憔悴明心惱也。向耆闍等身業禮也。禮即身請。第三發言正請之中世尊昔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舉昔類今望佛必遣。今我愁等求今同昔。我今愁憂彰己有苦。世尊威重無由得見不敢望佛。願遣已下請遣弟子與己相見。韋提何故求見目連及與阿難。良以目連是家門師阿難佛侍先恆往來故偏求見。又復夫人居住深宮偏求見一宜相不便故並求見。求見何為。韋提內心厭此惡界求生淨土。欲令二人泣傳意請佛。所以求見。第三段中作是語已悲泣雨淚望佛哀憐。遙向佛禮求遂所請。前已禮竟今復重禮表己慇懃。自下第三佛與弟子隨請赴就。於中初言未舉頭頃明赴時也。機會難差故彼韋提未舉頭頃聖即赴之。爾時已下明聖赴就。爾時世尊在耆闍山彰聖所在。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內心知也。敕大目連及以阿難口言敕也。佛耆闍沒於王宮出身自赴也。為赴韋提深敬之意故敕弟子乘空而去。如來自身此沒彼現。又復韋提禁閉深宮地行難赴故現此變。韋提希向前求見弟子。如來何故自身亦去。淨土之化非佛不開傳說難盡故須身往。自下第四明韋提希因見傷歎。於中初見後對傷歎。就前見中時韋提希禮已舉頭明見時也。見世尊等正明所見。佛及弟子並是大夫世儀須避。宮閤之化無宜輒處。故與弟子在空而現。下明傷歎。韋提見佛牒前所睹。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身業懊惱。白世尊下口業怨傷。我宿何罪生此惡子傷己宿愆。世尊何緣與提婆達共為眷屬問佛往因。又復前句自傷惡子。後句怨佛有惡徒眾。由提婆達教阿闍世興造惡逆故為此怨。自下第二明其正宗。文別有四。一韋提通請。二爾時世尊放眉間下佛為通現。三韋提白佛是諸佛土雖復淨下韋提別請。四爾時世尊即便微笑下如來別顯。初中有四。一求生淨國。二不樂閻浮濁惡世下明厭穢土。三今向世尊五體投地下對前所厭懺滅惡因。四唯願佛日教我下對前所忻請問善因。初中唯願專求辭也。專心求佛故曰唯願。無憂處正明所求。淨土安適名無憂處。我當往生明求所為。第二明厭中不樂閻浮提濁惡世者總明所厭。不樂閻浮即為一門。明厭人中怨害之苦。不樂濁惡復為一門。明厭娑婆惡道之苦。此濁惡下別明所厭還明前二。從初乃至多不善聚顯前不樂濁惡世也。明有三途苦果。所以不樂此濁惡處。牒前總中濁惡世也。指此娑婆為濁惡處。地獄畜生餓鬼盈滿明有三途惡道果也。地獄外國名曰泥梨。雜心釋言不可樂故名為地獄。地持釋曰增上可厭名曰泥梨。此皆約就厭心以釋非是當相。當相論之。地下牢獄。是彼罪人受報處故曰地獄。言畜生者雜心釋言以傍行名為畜生。此乃辨相非解名義。名義雲何。蓋乃從主畜養為名。一切世人或為驅使或為噉食畜養此生故曰畜生。言餓鬼者雜心釋言以多求故名為餓鬼。此亦辨相非解名義。正解名義者飢渴名餓虛怯多畏目之為鬼。三千剎土同有此惡故曰盈滿。多不善聚惡道因也。無人不起故名為多。又常現行亦名為多。殺盜婬等違理損物說為不善。積集稱聚。以此濁世具有向來不善因果所以不樂。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顯前不樂浮提也。以閻浮提有其惡行有其惡人所以不樂。宿世罪行今逢惡人。罪行名字名為惡聲。願己不聞尚不欲聞。況復更造未來所逢。阿闍世等造逆眾生名為惡人。願更不見亦可如彼。闍世等所作造罪名之為惡。惡逆名字名為惡聲。願己不聞尚不欲聞況復逢值。造逆之者名為惡人。願己不見此是第二明己所厭。自下第三對前所厭懺滅惡因。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明懺方便。兩手二足及與頭頂是其五體。五輪設禮為敬法爾故雲投地。求哀懺悔正明懺也。求佛哀憐聽己懺謝故曰求哀。懺摩胡語此雲悔過。胡漢並舉故曰懺悔。彼韋提希何時造罪今求懺悔。謂過去世。韋提何緣知過有罪。今求懺悔。釋言韋提今生惡子為之被幽閉。將果驗因明過有罪。恐此罪業現償不盡當更受之故須懺悔滅。自下第四對前所忻請問善因。唯願佛日啟告所求。佛能破壞眾生癡闇如日除昏故曰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正明所請。餘妙佛土純善所歸。是故名為清淨業處。此淨業處願教我觀。自下第二如來對請為其通現通現一切諸佛國土。於中初先放眉間光。如來眉間有一毫毛白如珂雪。其長一丈五尺五寸之圍。其間空中如琉璃筒宛轉右旋。今從此相而發光明。次明所放照無量土還集佛頂變為金臺。後明臺中廣現諸國令韋提見。問曰韋提樂生安養。何不望直為現彼國而通現乎。若不通現無由得顯彌陀最勝增其深樂故。故通現之。自下第三韋提別請。別請安養韋提白佛是諸佛國雖復清淨皆有光明通領前現。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偏彰所求。唯願教我思惟正受請問其因。思惟正受兩門分別。一定散分別。下三淨業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觀說為正受。第二就彼十六觀中隨義分別。初二想觀名曰思惟。地觀已後十四種觀依定修起說為正受。自下第四如來別顯。於中有二。一身放光明利益彼王。二口言說法利益夫人。前中初明佛光照王。王后得益。王先須陀故今增進成阿那含。益夫人中初佛為說。說是語已韋提夫人五百侍女得無生下明其得益。前中有四。一略示其處去此不遠。二汝當繫下總勸觀察。三我為汝廣說喻下顯示說相並顯說益。四欲生彼國修三福下正說生業。初中汝知阿彌陀佛去此不遠者十萬億剎名為不遠。就第二段總勸觀中。汝觀彼國勸觀依報。淨業成者勸觀正報。謂佛菩薩及與三品往生人等名業成者。第三段中我今為汝廣說眾喻顯已說相。下以此方日水等相並以此方佛菩薩像類度於彼方名為眾喻。亦令已下明說利益。現益韋提兼益餘凡故雲亦令一切凡夫修淨業者得生西方。第四段中文別有二。一教修習三種淨業散善往生。二佛告阿難下教其修習十六正觀定善往生。前中初先總勸觀修習次別列之後總結歎。欲往彼國當修三福是總勸也。別中初門共凡夫法。第二是其共二乘法。第三大乘不共之法。初門之中先明作善。孝養奉事師長敬上行也。慈心不殺慈下行也。修十善業是其止行。身除三邪口離四過意斷三惡是其十也。廣如別章。此應具論。第二門中受持三歸在家戒也。此亦即是沙彌十戒。三歸之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之。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出家戒也。不犯四重名具眾戒。離餘輕過說為威儀。又離性罪名具眾戒。謂離一切殺盜婬等離餘遮過名不犯威儀。謂離一切飲酒過等。第三門中先修自利後明利他。前自利中發菩提心明起願也。菩提是道佛果圓通說為菩提。起意趣向名發心。要而論之。如佛所得我亦當得如是等也。菩提心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辨。深信因果明修信也。讀誦大乘明修解也。行能運通目之為乘。乘別有三諸佛所乘餘二不加是故言大。此前自利勸進行者是其利他。上來別列下總結歎。如此三事名為淨業是總結也。告韋提希此三種業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是嘆辭也。定善生中觀別十六。一是日觀二是水觀三是地觀四是樹觀五是池觀六是總想觀一切樓樹池等七華座觀八佛菩薩像觀九佛身觀十觀世音觀十一大勢至觀十二自往生觀十三雜明佛菩薩十四上品生觀十五中品生觀十六下品生觀。此十六中初之七門觀其依報。後之九門觀彼正報。前言汝當諦觀彼國是初七觀。淨業成者是後九觀。觀別如是。然今文中初之六觀一處論之。後十觀門一處而辨。華座之觀應與前六一處論之。以與佛觀相起義便故在後說。前六觀中文別有三。一佛敕許說二韋提請問三如來為說。初中有五。一總對阿難及韋提希敕聽許說。二善哉下別對韋提嘆前快問。三阿難下別對阿難勸持勸說。四如來今下佛自彰己所說有益。五韋提汝是凡夫下顯已說相。就初段中先告二人。次敕諦聽及以善思。諦猶審也。善是好也。下許為說。如來今為未來眾生惱。賊苦者說清淨業煩惱侵害故說為賊。能起五惡牽生五痛五燒等事名之為苦。為說淨業而為對治此。說日等六種觀門以為淨業。第二段中善哉韋提是總嘆辭。善猶好也。哉是助辭。快問此事出其所歎。由前請問廣開往生淨土之業所以嘆之。第三段中初敕阿難。今自受持。後敕阿難廣為他說。第四段中如來今者舉能教人。教韋提等舉所教者。近教韋提遠教未來一切眾生。聖意普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出所教事。前六觀中未教觀人。是故直言觀極樂土。以佛力下明觀利益益有三種。一佛力故見。見之分了故如明鏡自見面像。由佛教力並由神力故得見之。二由見心喜。三應時下由見心喜得無生忍。由知彼國從心而現達本無法故得無生。無生理也。慧心安理名無生忍。忍具有五如仁王經說。一是伏忍在於種性解行位中學觀諸法能伏煩惱故名為伏。二是信忍二三地於無生理信心決定名為信忍。三者順忍四五六地破相入如趣順無生名為順忍。四無生忍七八九地證實離相名無生忍。五寂滅忍十地已上破相畢竟冥心至寂證大涅槃名寂滅忍。今言無生是第四門。下文宣說韋提希等得無生忍即其事也。第五段中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彰其分齊。不能遠觀彰所不堪。韋提夫人實大菩薩。此會即得無生法忍。明知不小亦化為凡。心想劣等正明不堪。心想羸劣明心不能遠照彼土。未得天眼明目不能遠見彼國。有異方便令汝得見明已巧示。此即略顯說之相也。教觀此方日水等事令知彼方名異方便令得見矣。上來第一佛敕許說。自下第二韋提啟請。韋提白佛我以佛力故見彼國領荷佛恩明己已見。韋提前於佛光臺中得見彼國名佛力見。若佛滅下為他請問。滅後眾生濁惡不善明有惡因。濁謂五濁。何等為五。一曰命濁命報短促。二眾生濁無其人行。三煩惱濁諸結增上。四者見濁謂謗不信。五者劫濁所謂飢饉疫病刀兵。此五同能濁亂淨心故名為濁。惡者五惡。殺盜邪婬妄語飲酒是其五也。不善是其十不善業。身三口四及意三邪是其十也。亦可五惡通說以為濁惡不善。五苦所逼明有苦果。如大經說。五痛五燒是其五苦。何者五痛。有人造作殺盜邪婬妄語飲酒現遭危難王法刑罰是其五痛。何者五燒。即前五惡當墮三途受諸苦毒名為五燒。雲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正為啟請。自下第三佛為宣說。是中應先解淨土義然後釋文。義如別章。文中初先教其觀日令知方所。後五教觀彼土嚴相。日觀有三。一總勸觀二教三結。汝及眾生應當專心想於西方是總觀也。雲何下教。雲何問也。凡作下教。一切有目皆見日沒舉所觀事。當起想下正教觀察。是為下結。第二觀中文別有四。一辨觀相二是為下結三此想成下顯其成相四如此想者名粗見下結成分齊。初中有四。一作水想二變水成冰三者變冰以為琉璃四觀琉璃以成大地。於中有三。一觀琉璃內外映徹二見地下寶柱承擎三見地上諸相莊嚴。莊嚴有四。一以眾寶間錯其地二寶出雜光成諸樓觀三樓觀兩邊有諸華幢四華幢上多有樂器演出妙音。餘皆可知。第三觀中文別有五。一辨觀相依三昧見名為地想二是為下結三佛告下勸持勸說四若觀下明觀利益五作是觀下辨觀邪正。第四觀樹文別有三。一結前生後以為起發二辨觀相三總結之。文顯可知。第五觀水文亦有三。一總生起二辨觀相三總結之。八功德水者清淨不臭輕冷濡美飲時調適飲已無患是其八也。清淨色入不臭香入輕冷及濡是其觸入美是味入後二法入。下第六門是其總觀。文別有四。一辨觀相二總結之三明觀益四辨觀邪正。初中有四。一觀寶樓二樹三地四觀寶池。就觀樓中初正觀樓次觀樓上及虛空中多諸音樂後結成相名為粗見。   觀經義疏(本終)   觀無量壽經義疏(末)   淨影寺沙門釋慧遠撰   後十觀中文別有四。一佛對阿難及韋提希敕聽許說辨勸傳持。二由佛勸韋提求見故令彼佛菩薩俱現。三由彼觀韋提設禮仰荷佛力為物啟請。四因其請如來為說後十觀法。前中三句。一對二人敕聽勸思。二許宣說。除苦法者由觀滅罪捨此生彼名除苦法。三勸持勸說。第二段中初先明其佛菩薩現後明所現威光無比。第三段中初明韋提因見設禮次荷佛力現有所睹後為物請。文顯可知。第四佛說餘十觀中相從為四。初五。一分佛菩薩觀次有一門自往生觀次一復明佛菩薩觀後三明其他生之觀。就前五中初之一門作佛座觀次一作彼佛二菩薩三像之觀後三作彼佛二菩薩真身之觀。初坐觀中文別有六。一辨觀相二是為下結三阿難下辨明此坐得成所由謂法藏願力故成四若欲下重顯觀儀五此想成下明觀利益六作此下辨觀邪正。文皆可知。就像觀中文別有四。一辨觀相第二令與修多羅下明觀邪正三是為下結四作是下明觀利益。初中復四。第一略觀唯觀一佛二菩薩像。二此想成下明觀成相。三一一樹下明其廣觀。觀諸樹下皆有一佛二菩薩像。四此相成下還顯成相。就初略中先觀佛像後明觀察二菩薩像。佛像觀中先勸觀佛為佛所表。後正觀像勸觀佛中應先解釋三佛之義然後釋文。義如別章。此中所觀是應身也。文中有三。一結前生後以為起發見前事已次當想佛。二所以下釋勸所以。三是故應當一心念下結勸觀察。第二段中所以者何徵問起發。佛身出情所以勸想。下對釋之。佛法界身入於一切眾生心中故勸想之。是故已下明佛心想即成前佛入眾生心義。於中四句。一明心是佛。言是故者乘前顯後。是佛法身入於一切眾生心故。心想佛時是心即是諸佛相好。二明心作佛成前心是。三是心是佛結前初句。四諸佛遍知從心想生結前第二。雲何名作雲何名是。兩義分別。一就佛觀始終分別。始學名作終成即是。二現當分別。諸佛法身與己同體。現觀佛時心中現者即是諸佛法身之體名心是佛。望己當果。由觀生彼名心作佛。上來第二釋勸所以。自下第三結勸觀察。言是故者是佛法身入於一切眾生心故應當一心繫念觀彼阿彌陀佛。佛號無量略舉四種。佛是佛號義如前解。多陀阿伽度是如來號。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阿羅訶者此名應供。佛具智斷合可供養故名應供。外國語中三名相通。一阿羅訶此雲應供。二阿羅漢此雲無生亦云無著。三阿盧訶此雲殺賊。今舉初義。三藐三佛陀此翻名為正真正覺。三之言正藐之言真三復名正佛陀名覺。上勸觀佛為像所表。想彼佛者先想像下正勸觀像。文顯可識。前觀佛像下次觀察二菩薩像。先為二坐後正觀察二菩薩像。上來一段是其略觀。餘如前釋。文顯可知。佛身觀中別有四。一結前生後二廣辨觀想三是為下結四辨觀邪正。第二段中文復有四。一廣辨觀相二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下明觀利益三觀無量壽佛從一相好下重辨觀義四見無量壽佛即見十方下重辨利益。初中先別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已下總以結勸。前中有三。一觀佛身色二佛身高下觀其大小三於圓光下觀其多少。初段可知。觀大小中句別有五。一觀身大小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二舉毫相大小如須彌。須彌舉高三百三十六萬里縱廣亦然。彼佛高相過此五倍。三眼大小如四大海。准此白毫及眼大小以度其身。身量太長准身度其白毫及眼其量太小。是事雲何。凡世人身五尺者一寸之眼。身於其眼不過長短五六十倍。佛亦應然。無量壽佛眼如四大海。一海縱廣八萬由旬。四海合有三十三萬六千由旬。身過其眼五六十倍縱令極多無出百倍。何緣佛身得六十萬倍那由他恆河沙由旬。准眼定身正長六十萬倍那由他由旬。言恆河沙者或傳譯者謬而置之。若身實長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白毫及眼便是極小。當亦是其傳者謬矣。觀音勢至身量大小准佛身量長短未定。四身光大小一一毛光如須彌山。五圓光大小猶如百億三千世界。就第三段明多少中句別有五。一明光中化佛多少。於圓光中有其百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二侍者多少一一化佛無數菩薩以為侍者。三明相多少有其八萬四千諸相。四明好多少彼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之好。五明光多少於一一好各有八萬四千光明。上來別觀。念佛眾生下總以結勸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光明相好及以化身不可具說結以顯多。但當憶等是勸辭也。此初段畢。自下第二明其觀益。於中有三。一明得見阿彌陀佛即得見於一切佛身。二明得見阿彌陀佛身即見佛心。三結勸觀察。初中三句。一明見前阿彌陀佛身相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諸佛體同故得見一即見一切。二明由見一切佛故即得具足念佛三昧。三作是觀下結以顯益。第二段中句亦有三。一明見身即見佛心。身由心起故得見身即得見心。又由見身心想轉明故得見心。二佛心者大慈悲下辨佛心相。謂無緣慈普攝眾生。然慈悲心有大有小。攀緣分別名之為小。心想都滅而於眾生無所分別自然現益目之為大。小中有三。一眾生緣。緣諸眾生欲與其樂欲拔其苦。二者法緣。觀諸眾生無我無人但有五陰生滅法數而行慈悲。無我無人云何行慈。如維摩說自念為生說如斯法故名為慈。又念眾生妄為我人之所纏縛深可哀傷故行慈悲。既無眾生為誰說法念誰為我之所纏縛。經言無者但無人性。非無幻化假名眾生故得為說念之被縛。三者無緣。觀陰空寂本無所有而行慈悲。法既不有雲何行慈。亦有兩義。一念為生說如斯法。即是第一義樂與人故名為慈。二念眾生妄為有法之所纏縛深可哀傷故行慈悲。法既不有何處有人而為說乎。釋言據彼菩薩自心實不見人亦不見法。不見法故無所言說。不見人故無可為說。故經說言平等法界佛不度生。據彼眾生以望菩薩。於眾生外別有菩薩。聞彼菩薩說無人法捨妄契實同其所得便言菩薩為生說法。故經說言眾生強分別說佛度眾生。此前三種緣觀修習通名為小。大無量心亦有三種。一眾生緣。無心攀緣一切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故涅槃雲我實不往慈善根力令諸眾生見如是事。二者法緣。無心觀法而於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無所分別。三者無緣。無心觀如而於平等第一義中自然安住。今此所論是其大中眾生緣也。故今說言以無緣慈攝取眾生。此是第二辨佛心相。三作此觀者捨身他下結明觀益。此是第二明見佛心。是故智下是第三段結勸觀察。上來第二明觀利益。觀無量壽從一相下是第三段重顯觀儀。四見無量壽佛即見十方無量佛等重顯觀益。此是第二廣辨觀相第三總結。第四辨邪正。文顯可知。次觀觀音文別有六。一結前生後二此菩薩下廣顯觀相三是為下結四佛告下明觀利益五若有下重顯觀儀六作是下辨觀邪正。第二段中觀相有十。一觀身相二觀頂相三觀圓光四觀寶冠五觀面相六觀毫相七觀瓔珞八觀手相九觀足相十其餘下並舉餘相指同前佛。初觀身中先觀身量。向前佛身長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後觀身色色如紫金。觀頂可知。觀圓光中句別有三。一觀光中化佛多少二觀化佛侍者多少三觀化佛色身光明。五道眾生皆於中現。觀寶冠中先觀寶冠後觀冠中化佛大小。第五門中觀其面色如閻浮金。觀毫相中句別有五。一觀毫色色如七寶。二觀毫光。第三觀察毫相光中化佛多少四觀化佛侍者多少五觀化佛所現神變。現自在滿十方界下觀瓔珞及手足等。文皆可知。自餘總結觀益觀儀及觀邪正。文亦可知。勢至觀中文別有五。一總生起二辨觀相三總結之四除無數下明觀利益五此觀成下總結觀音及大勢至二觀成義。第二段中文別有七。一觀身相二觀寶冠三觀肉髻四觀寶瓶五諸餘下並舉餘相同觀音六行時下觀其行相七坐時下觀其坐相。初觀中先觀身量如觀世音。後觀身光。於中先觀身光廣狹。二有緣下明光利益有四。一有緣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一切佛光。以此菩薩與一切佛法身體同故見此光即見一切諸佛光矣。二是故下結嘆其名名無邊光。三智慧下明光利益。明照眾生令離三塗得佛上力。四結歎其名名大勢至。次五可知。觀坐相中初勸坐時一切動搖後明分身無量諸佛觀音勢至悉皆雲集演說妙法。上來第二廣辨觀相。第三總結。第四觀益。第五總結觀音勢至二觀成義。文皆可知。此二相須故今總結。上來一分佛菩薩觀。次下一門自往生觀。於中有五。一往生想二與十二下明其觀儀三見此下彰成分齊四總結之五明觀益。化佛菩薩恆至其所。初中有七。一往生想二於花中跏趺坐想三花合想四花開想五蓮華開時有諸光明來照身想六眼目開想七見佛菩薩及聞法想。餘皆可知。次下一門重複明其佛菩薩觀。何故須重。向前所辨佛菩薩觀凡下不及故此復重教凡觀察。於中先辨後總結之。辨中先明觀察佛身後觀菩薩。觀佛有六。一正教觀察丈六之像在池水上。像表彼佛池水表彼琉璃之地。二如先下辨明須教觀像所以。如前所說。佛身無邊非凡所及故教觀像。三然彼下明諸凡夫觀者必成生人學意。由彼如來本願力故觀者必成。四但想下明觀多益勸人觀察。但觀形像得無量福。況復佛身。五阿彌陀下明其所觀若大若小皆是佛身拂去眾疑生人重意。眾雲何疑。前聞佛身廣大無量。今聞觀小疑非佛身於小不敬。故須拂遣明皆是佛生其重意。六所現下明其所現。大小雖殊色身相好與前不異遮人異觀。人聞大小皆是佛身謂作異相亦得觀察故說如前防其異觀。下觀菩薩。於中初明觀音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難以取別。但觀已下教人別之。但觀首相即知二別。此觀頭首非觀手足。觀音頂上有其化佛勢至頂上有其寶瓶。故觀二首便知別矣。此二菩薩助阿彌陀者彰此二菩薩助化多益令人必觀下總結之。此佛菩薩通以觀察故名為雜。自下三觀合為一分為他生觀。觀察他人九品生相。何故觀此。為令世人知其生業上下階降修而往。生所以勸觀。於中先以六門分別。然後釋文。其六門者。一定別其人二辨其因三明去時見佛不同四明到彼生時有異五彰生彼得益差別六釋會經論。初定其人粗分為三細分有九。粗分三者謂上中下。大乘人中種性已上說為上品。小乘人中從凡至聖持戒無犯說為中品。大乘人中外凡有罪說為下品。細分九者上輩有三。所謂上上上中上下。大乘人中四地已上說為上上。生彼即得無生忍故無生地。理實於中亦有多時得無生者。經言即得就勝為言。初二三地信忍菩薩說為上中。經說生彼過一小劫得無生故。理實於中亦有二劫三劫得者。經言一劫就近為語。問曰地持說初地上要過一大阿僧祇劫方至八地。此經何故說一小劫即得無生。解有三義。一時劫不同如華嚴說。娑婆一劫當無量壽一日一夜。彼中一劫當此娑婆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地持據此故說一大阿僧祇劫方至八地。觀經就彼彌陀國界長劫為言故說一劫得無生忍。二去處異。地持所說一大僧祇至八地者說初地去。觀經所云過一小劫到無生者就信忍中終處為語。信忍之終在於三地。若就初地不唯一劫能得無生。三所到別。地持所說一大僧祇到於八地。觀經所論逕一小劫得無生者到第七地初得無生在七地故。上中如是。種性解行說為上下。經說此人過三小劫得百法明到初地故。問曰地持說從種性一大僧祇方到初地。觀經何故說三小劫已到初地。釋言時劫不同故爾。地持據此娑婆短劫說一大阿僧祇劫方到初地。觀經就彼彌陀長劫故說三劫得至初地。問曰地持說從種性到初地時過於一大阿僧祇劫。初地至八地亦過一大阿僧祇劫。今此何故宣說上中經一小劫即得無生。宣說上下過三小劫方到初地。理實齊等舉之左右。前說上中經一小劫得無生忍者。就信忍中終處為語。所說上下過三小劫到初地者。就伏忍中始處為語。此一左右。又前宣說經一小劫得無生者。望於七地無生之始不至過處。後雲三劫至初地者。到其過處。此二左右。上輩三人分齊粗爾。中輩亦三。所謂中上中中中下分齊何處。小乘人中前三果人說為中上。生彼即得阿羅漢故。理實於中亦有多時得阿羅漢者。經言即得就勝為語。問曰羅漢為生不生。此經不說以阿羅漢更不生故。問曰龍樹說阿羅漢亦生淨土。故彼文言有妙淨土出過三界無煩惱名。是阿羅漢當生彼中聞法華經。雲何不生。解有兩義。一就愚法聲聞以釋。執小迷大為愚法。是愚法人捨現陰形未即受身入無餘滅。不可思議劫未來無餘涅槃之後心想生時方於淨土受身聞法。龍樹據終說生淨土。此經就始故不說生。二就不愚法者以釋。阿羅漢中解小知大名不愚法。是人死已。即於淨土受身聞經而非一切。是義雲何。土有粗妙。粗處雜小妙處唯大。又復粗國通有分段凡夫往生。妙土唯有變易聖人。彌陀佛國淨土中粗。更有妙剎此經不說。華嚴具辨。彼不愚法阿羅漢人愛結已盡專心求大。生於妙土不生粗國。龍樹據妙故說羅漢當生淨土。故彼文言有妙淨土出過三界無煩惱名羅漢當生。觀經就粗故不說生為是偏說。前三果人以為中上。見前已前內外二凡。精持淨戒求出離者說為中中。經說生彼七日聞法得須陀洹過半劫已得羅漢故。理實於中亦有多時聞法得果。經言七日及半劫就勝為言。見道已前世俗凡夫修餘世福求出離者說為中下。經說生彼過一小劫得羅漢故。理實於中亦有多劫得羅漢者。經就勝為言。中輩如是。下輩亦三。所謂下上下中下下。於彼大乘始學人中隨過輕重分為三品。未有道位難辨階陞。人別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因。於中初先當相分別後約人論。當相如何。經說不同。依大品住宣說般若空慧為因。修空慧除滅罪障故於淨土欲生即生。依涅槃經一切善業皆淨土因不可具列。粗要有四。一修戒為因。遠離十惡修行十善。自持淨戒不與犯重。同共止住得生淨國。二修施為因。曠路作井種植果林。施病醫藥造立僧房。供持戒人及說法者。造像立塔種種供養。如是一切悉得往生。三修慧為因。書寫經卷乃至一偈聽受讀誦為他演說得生淨土。四護法為因。守護正法不謗方等得生淨土。此等能為一切土因。求安樂者宜須修之。依維摩經八法為因。故彼經言具足八法行無瘡疣生於淨土。何等為八。一饒益眾生而不望報此即是慈。二代一切生受諸苦惱此即是悲。三所作功德盡以施之此即是喜。由喜除嫉故作功德盡以施之。四等心眾生謙下無礙。此即是捨。捨除怨親齊能卑敬故等無礙。此四利他後四自利。五於菩薩親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於自所學起信敬心。於人起敬於法生信。六不與聲聞而相違背於他異學袪息礙心。七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於受用事息瑕穢心。八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恆以一心修諸功德。所修行事起專精心。此八能為一切土因。求安樂者亦須修之。依往生論五門為因。一禮拜門稱名禮拜阿彌陀佛求生其國。二讚嘆門讚阿彌陀佛光明智慧一切德。三作願門願生其國修彌陀佛所行所成。四觀察門所觀有三。一觀彼國功德莊嚴二觀彼佛功德莊嚴三觀彼菩薩功德莊嚴。各有多義不可具列。五迴向門不捨苦生迴向為首所作功德迴以施之共生彼國。依此觀經因亦眾多。粗要為四。一修觀往生。觀別十六備如上辨。二修業往生。淨業有三亦如上說。三修心往生。如下文說。心有三種。一者誠心。誠謂實也。起行不虛實心求去故曰誠心。二者深心。信樂慇至欲生彼國。三者迴向發願之心。直爾趣求說之為願挾善趣求說為迴向。願有二種。一願生彼國。二願見彼佛。所行所成亦爾。此是第三修心往生。四歸向故生。如下文說。自雖無行善友為說佛法僧名或為歎說彌陀佛德或歎觀音勢至或歎彼土妙樂勝事。一心歸向故得往生。於中或念或禮或歎或稱其名悉得往生。當相如是。次約人論。經說不同。依無量壽大經之中粗約三品以別其因。上品生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備修諸德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中品生者不作沙門亦復不能大修功德。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少修福善奉持齊戒。造像立塔種種供養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下品生者不作功德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乃至十念。聞說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以至誠心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依此觀經九品別論。先明上輩。同修大乘以之為因。於中別分。上上生者先發三心。一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次修三業。一者慈心不殺是上初業。二具諸戒是第二業。三讀誦大乘修行六念是第三業。後迴此善欲生即生。上中生者亦須先起三種之心。與上初同故更不論。下亦如之。次修三業。慈心不殺具戒如前故更不論。於大乘法不能受持讀誦修行。唯能解了第一義諦深信因果。此前第三淨業所收。後迴此善願生即生。上下生者亦復先起三種之心與前相似。次修三業慈心不殺具戒如前。於大乘法不能受持讀誦解義。唯信因果而為行因。此信是前第三淨業。後迴此善欲生即生。上輩如是。次論中輩。同修小乘而為行因。以其最後發菩提心念彌陀佛故得往生。於中別分。中上生者於小乘中前三果人。內備聖德經文不說但明其人。具諸戒行此猶是前第二淨業。後迴此善欲生即生。中中生者一日一夜持八戒齋。一日一夜持沙彌戒及與具戒。此亦是前第二淨業。後迴此善欲生即生。中下生者孝養父母行世仁善。此乃是前第一淨業。於臨終時善友為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至心信樂欲生即生。中輩如是。次論下輩。此人過去曾修大乘故大經中宣說。此人發菩提心。聞說深法信樂不疑。現在遇緣造作諸罪故此經中偏彰其過。現雖作罪善友開導。歸向之力故得往生。於中別分。下上生者現犯輕罪。善友為說大乘經名教稱彼佛。滅罪故生。下中生者現犯重罪。善友為歎彌陀佛德歡喜信樂。滅罪故生。下下生者現犯四重五逆等罪。善友教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乃至十念。滅罪生。辨因如是。此二門竟。次明去時見佛不同。佛具三身。一者真身謂法與教。二者應身八相現成。三者化身隨機現起。依如大經。上品之人見佛應身而來迎接。中品見化。下品夢睹不辨化應。真身常寂無迎接相。為是不論。依此觀經上輩三人同皆見佛應化二身而來迎接。但於其中見化多少為別異耳。上人見其無數化佛中見一千下見五百。中輩三人有見不見。中上中中二人見佛。中下不見。以行劣故。問曰大經宣說中輩一切見佛。此經何故有見不見。釋言大經總相言之從多說見。此經細分故有不見。其有見者唯睹應佛不見化身劣於前故。下輩三人有見不見。下上下中人見佛下下不見但見蓮華。問曰大經宣說下輩不得見佛。此經何故說有見者。釋言此經明修觀行由觀滅罪故。令下輩分有見者雖後見佛但睹其化劣於前故。問曰大經宣說上人唯見其應中唯見化下唯夢睹不辨化應。此經何故宣說上輩應化俱見中輩見應下輩見化。釋言此經明修觀行由觀心明。是故上人應化俱見中人見應下人見化。大經之中不明觀行為其不同。此三門竟。次論往生彼土時有異。上輩三人生時各異。上上生者至即花開不經時日。上中生者經宿方開。上下生者一日一夜其花乃敷。中輩三人生時亦異。中上生者至即花開與上上同。何故如是。此小乘中聖人往生。餘業雖劣無漏淨心故往即生。中中生者七日花敷。中下生者文中不辨。但雲生已過七日後遇聖聞法。下輩三人生時亦別。下上生者經七七日其花乃敷。下中生者罪報深重六劫方開。下下生者罪障極重十二大劫蓮花乃敷。由其罪重爾許時節澄練其心方堪入法。時分如是。此四門竟。次彰生後得益差殊。上輩三人得益各異。上上生者至彼即得無生法忍。無生七地。於中亦有多時得者。就勝為言。上中生者逕一小劫得無生忍。亦有過者。就勝為言。上下者過三小劫得住初地。中輩三人得益亦異。中上生者生彼即得阿羅漢果。亦有多時。就勝為言。中中生者過七日後得須陀洹。過半劫後得阿羅漢。中下生者過一小劫方得羅漢。下輩三人得益亦異。下上生者逕十小劫得到初地。以此先是善趣人故。下中生者過於六劫聞法發心。下下生者過十二大劫聞法發心。發心種性以此下輩宿習大故同發大心得益如是。此五門竟。次第六門釋會經論。問曰依如往生論中說。二乘種不得往生。此經何故宣說中輩學小得生。釋言彌陀菩薩正處唯修小行不得往生。要由乘終發菩提心種大乘種方乃得生。故大經中宣說其人發菩提心。彼往生論據終為言故說二乘種子不生。此經就始故說中輩學小得生。問曰若此要由乘終發菩提心方得生者。至彼應證大乘道果。何故但得小乘果乎。釋言此人雖復乘終發菩提心。先多學小故至彼國聞苦無常發其本解先證小果。以其乘終發大心故得小果已於小不住必還入大。問曰依如往生論中宣說女人根缺不生。此經宣說韋提希等五百侍女同皆往生。是義雲何。釋言論說女人根缺不得生者就後為言。生彼國者淨報離欲故無女人。身報精上故無根缺。若論此者但有善心一切不簡。又問大經說五逆不得往生。此經宣說逆罪得生。其義雲何。釋有兩義。一約人分別。造逆罪人有上有下。善趣已前常沒造逆說以為下。善趣位中遇緣造逆說之為上。如世王等上人造逆必有重悔。令罪消薄容便得生。此經就之故說五逆亦得往生。下人造逆多無重悔不可得生。大經就此故說不生。二約行分別。造逆之人行有定散。觀佛三昧名之為定。修餘善根說以為散。散善力微不能滅除五逆重罪不得往生。大經就此故說不生。定善力強能消逆罪容得往。此經明觀所以說生。分別如是。次釋其文。先觀上輩三人往生。於中初先三品別論後便總結。就上上中初舉次辨後總結之。辨中有三。一明其因。二生彼國時此人已下因成往生。彼國見佛已下生已得益。就明因中初心後行。心中初言若願生彼發三種心總以標舉。次別其名。何等問也。下對辨之。言誠者是其實心。起行不虛名為誠心。又實求往亦名誠心。言深心者慇至心也。起行慇至名曰深心。求去慇至亦曰深心。迴向發求去心也。狹善而求名曰迴向。謂迴己善向大菩提又迴己善向彼國生故名迴向。迴向之義廣如別乘。此應具論。直爾趣求說以為願。願大菩提又願生彼故名為願。具三必生總結。其能行中初言復有三種當得往生總以標舉。次列其名。先問後列。此三猶上三種淨業。慈心不殺是上初業。前初業中明供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行十善。今舉慈心餘略不論。具諸戒行是前文中第二業也。讀誦大乘乃至發願是前文中第三業也。迴向已下通用前三。願生彼國一日至七日明修分齊。即得往生結明修益。上來明因。第二因成往生之中此人精進彌陀如來與觀音等彼來迎此。行者見已歡喜已下此往生彼。第三生彼得益之中事別有三。一生彼國見佛聞法得無生忍。二遍事諸佛從之受之受記。三還本國得陀羅尼總持之門。是名下結。次觀上中。先舉次辨後總結之。辨中亦三。一明其因成往生。三生已得益。因中初言不必受持方等經典簡此異前。善解成等正辨其因。以此願下用之求生。前上品中三種之心並慈具戒此亦應有。同前不說。第二生中初彼迎此。行者自見坐金臺下此往生彼。逕宿則開彰生時節。第三益中文亦有三。一生彼得益二遍事諸佛修學三昧三於其國逕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受記。生彼益中身作金色正報勝也。足下蓮華依報勝也。佛及菩薩放光照等善友勝也。因前習等聞法勝也。即下金臺禮佛讚等起行勝也。逕七日等所成勝也。次論上下亦先標舉次辨。中有三。一因二生三明得益。因中不明善解義趣彰此劣前。亦信因等正辨其因。有信同前是以言亦。以此德下用之求生。第二生中初彼迎此。見此事下此往生彼。逕一日夜蓮華乃開彰生久近。以此劣前故一日夜其華乃敷。益中亦三。一生彼得益見佛聞法。二遍供諸佛從之聞法。三於彼國逕三小劫得百法門住歡喜地。是名上生。第十四觀總以結之。次觀中品三人往生。於中初先二品別論後總結之。別中先觀中品上生。先舉次辨後結之。辨中有三。一辨其因二因成往生三生已得益。因中初言五戒八戒是在家戒。修行諸戒是出家戒。此明修洽。不造五逆無諸過患明其離過。以此善下用之求生。第二生中初彼迎此。行者見下此往生彼。蓮華尋開彰生時節。此聖往生故華即開。第三益中初華開聞法後得道果。得羅漢者此名無生亦名無著。無著因亡無生果喪。言三明者所謂宿命天眼漏儘是其三也。言六通者所謂身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及與漏盡成如別章。八解脫者經中亦名八背捨也。名字是何。內有色相外觀色一。自身名內他身名外。於自身色未滅未壞名為內有觀。內外色悉皆不淨名外觀色。問曰此中內外俱有以何義故偏言內有。釋言內色初有後無。約對後無故說初有。前三解脫未滅外色非初獨有。以是義故不名外有。問曰此門通觀內外悉皆不淨。以何義故遍言觀外。釋言此乃隱顯彰名。前內彰有隱其觀稱。今外彰觀隱其有名。論釋如是。內無色相外觀色二。於自己身豫作死相蟲食火燒破壞之相名為內無。觀察外色悉皆不淨。此前二種是不淨觀。淨相解脫以為第三。於內外色除去皮肉唯觀白骨。前三色觀空處識處無所有處及悲想解脫復以為四。通前為七。聖人得彼四空處定即說為此四解脫也。滅盡解脫以為第八。謂滅盡定此八解脫。廣如別章應具論之。次觀中中。初舉次辨後總結之。辨中亦三。一明其因二戒香勳下因成往生三華既敷下生彼得益。第二生中初彼迎此。行者自見坐蓮華下此往生彼。逕於七日蓮華乃敷彰生久近。以劣前故逕於七日其花乃敷。得益可知。次觀中下。亦先總舉次辨後結。辨中亦三。一明其因二因成往生三生彼得益。因中有二。一孝養父母行世人善。二臨終聞友讚揚彼國及聞法藏四十八願願樂欲生。第二生中此人行劣無佛來迎直爾往生。第三益中此人行劣不觀見佛。直從觀音勢至聞法得阿羅漢。是名中下別結中下。是名中輩通結中品。下次觀察下品三人。此應在於善趣已前。分齊難知。於中亦初三人別論後總結之。別中先觀下品上生。亦先總舉次辨後結。辨中有四。一彰其罪過。二命欲終下明其善因。聞經滅罪稱佛除惡故得往生。三爾時彼佛遣化佛已下明其往生。於中初先彼化迎此。作是語已行者見下隨化生彼。逕七七日蓮華乃敷彰生時節。以罪輕故七七華開。四花開敷時大悲觀音放光已下生彼得益。於中初先觀音為說甚深經典後明其人聞法信解發心得道。次觀下中亦先總舉次辨後結。辨中亦四。一彰其罪。二如此罪人以惡業下明其善因。由聞佛德及戒定等滅其罪業。三地獄火化為風下明其往生。於中初先化佛來迎。如一念下尋化往生。六劫華敷彰生久近。此罪轉重故過六劫乃開敷。四觀音勢至為說法下生彼得益聞法發心。次觀下下。亦先總舉次辨後結。辨中亦四。一彰其罪。作不善業總以標舉。五逆等別。言五逆者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是五逆也。問曰如大經中五逆不生。今此何故五逆亦生。釋言隨人不同故爾。若是宿世無道根者現造五逆終無生理。若是先發菩提心人。雖復遇緣造作五逆四重等罪。必生重悔如世王等亦得往生。乃至大乘善趣之人有造作五逆四重謗法罪故。十惡名義備如上列。具不善者具四重等。此前第一彰其罪業。二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已下明其善因。於中有二。一反舉其告。二善友告下順彰其得。失中兩句。一以惡業應隨地獄。二臨終下善友教示不遑念佛。遑猶暇也。無暇念佛故曰不遑。得中兩句。一善友教勸稱彼佛名具足十念。二以稱佛故唸唸除去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此第二段明其善因。三命終後見金華下乘善往生。於中初先明見蓮華次得往生後彰生彼。十二大劫花乃開敷此罪極重故十二劫乃敷耳。四觀音勢至以大悲下生彼得益。總結可知。上來廣教三種淨業十六正觀。下明說益。益別有三。一韋提及與五百侍女見安樂國佛及菩薩得無生忍。二五百侍女發菩提心願生彼國佛說悉生。三諸天發心。此正宗竟。下明流通於中有二。一王宮流通。二足步下耆闍流通。前中有四。一列名教持。二行此下明目連等聞法歡喜。初中阿難先問發起。當何名此經問經名字。上來所說言義非一。當於何義而名此經。此法之要雲何受持問受儀。此法極要雲何受持。下佛答之。名觀極樂無量壽佛觀音勢至亦名淨業生諸佛前對其初問。汝當受持無令忘失對其後問。無令忘失是持義也。自下第二明修有益。於中初明行。前十六三昧觀門得大利益。現身得見彼佛菩薩。男子女人但聞名下明其念佛菩薩之益。但聞二名除無量罪何況憶念明菩薩有大利益。舉劣況勝。若念佛下明念彼佛得大利益。若念佛者人中分陀明其身勝。分陀利花花中殊好。此人同彼名分陀利。觀音勢至為勝友明伴類勝。當坐道場明所成勝。場猶處也。得道之處名曰道場。如治麥處名為麥場。如是一切隨化以論。菩提樹下得佛道處名為道場。處斯得佛故名為坐。據實以論。義有通局。通則菩薩一切行德能生佛果斯名道場如維摩說。局則末後金剛三昧親生佛德名為道場。依之得果義說為坐。生諸佛家明所入勝。亦得名為所依處也。不思佛法是佛住處名為佛家。初地已上入佛家中依之赴行名生佛家。第三勸持第四聞喜。文顯可知。第二耆闍流通之中。初佛步空還耆闍山為增物敬奉順其言故現此變。次阿難說。後天龍等聞喜禮去。   觀無量壽經義疏末(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0 觀無量壽佛經疏   No. 1750 [cf. Nos. 365, 1751]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並序)   天台智者大師說   夫樂邦之與苦域。金寶之與泥沙。胎獄之望華池。棘林之比瓊樹。誠由心分垢淨。見兩土之升沈。行開善惡。睹二方之粗妙。喻形端則影直。源濁則流昏。故知欲生極樂國土。必修十六妙觀。願見彌陀世尊。要行三種淨業。然化因事漸教藉緣興。是以闍王殺逆韋提哀請。大聖垂慈乘機演法。曜玉相而流彩。聳珍臺而顯瑞。雖廣示珍域而宗歸安養。使末俗有緣遵斯妙觀。落日懸鼓。用標送想之方。大水結冰。實表琉璃之地。風吟寶葉共天樂而同繁。波動金渠。將契經而合響。觀肉髻而瞻侍者。念毫相而睹如來。及其瞑目告終。上珍臺而高踴。文成印壞。坐金蓮而化生。隨三輩而橫截。越五苦而長騖。可謂微行妙觀至道要術者哉。   此經心觀為宗。實相為體。所言佛說觀無量壽佛者。佛是所觀勝境。舉正報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眾。觀雖十六言佛便周。故雲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者訓法。訓常。由聖人金口故言經也。   釋經五義。名體宗用教相(云云)第一釋名者。一切眾經皆有通別二名。通則經之一字。別則有七。或單人法譬。或複。或具。今經從能說所說人以立名即教別同名為經即教通為行不同。從一乃至無量即行別。同會常樂即行通。理雖無名將門名理。理隨於門四四十六。即名理。別門隨於理。即名理通。此約一化以明通。別更約一題。佛說即教。觀即是行。無量壽佛。即是理。教行理足任運有通別意。更就一字說者。釋論雲。所行如所說。說即是教。如即是理。行即是行。佛即法身。觀即般若。無量壽。即解脫。當知即一達三。即三達一。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於一字尚達無量義。況諸字況一題。況一經一切經耶。故經雲。若聞首題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不如上解者。安獲無限功德耶。初釋佛者。佛是覺義。有六種。即涅槃經雲。一切眾生即是佛。如貧女捨寶眾物具存。力士額珠圓明頓在。如來藏經舉十喻。弊帛裹黃金。土模內像。闇室瓶盆。井中七寶。本自有之非適今也淨名雲。一切眾生皆如也。寶篋雲。佛界眾生界。一界無別界。此是圓智圓覺諸法。遍一切處無不明瞭。雖五無間皆解脫相。雖昏盲倒惑其理存焉。斯理灼然。世間常住。有佛不能益。無佛不能損。得之不為高。失之不為下。故言眾生即是佛。理佛也。如斯之理。佛若不說無能知者。法華雲。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世尊未出時。十方常闇瞑。涅槃雲。於無量世。亦不聞有如來出世大乘經名。若佛出世方能闡智慧日。識三寶之光明。開甘露門。知十號之妙味。因說生解於寶適悅。故須達聞名身毛皆豎。昏夜大朗巨關自闢。此名字佛也。觀行佛者。觀佛相好如鑄金像。心緣妙色與眼作對。開眼閉目若明若闇。常得不離。見佛世尊從大相海流出小相。浩浩瀁瀁如大劫水。周眸遍覽無非佛界。念一佛與十方佛等。念現在佛與三世佛等。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念色身念法門念實相。常運念無不念時。唸唸皆覺是名觀行佛也。相似佛者。念佛相好身。得相似相應念佛法門。身得相似相應。念實相身。得相似相應。相似者。二物相類。如瑜似金。若瓜比瓠。猶火先煖涉海初平。水性至冷飲者乃知。渴不掘井聽說何為。略舉其要。如法華中六根清淨。即是其相。名相似佛也。分證佛者。初發心住。一發一切發。發一切功德。發一切智慧。發一切境界。不前不後亦不一時。三智一心中得。得如來妙色身湛然應一切。開祕密藏。以不住法即住其中。以普現色身作眾色像。一音隨類報答諸聲。不動真際群情等悅。應以三輪度者能八相成道具佛威儀。以佛音聲方便而度脫之。況九法界三輪耶。初住尚爾。況等覺耶。是名分證佛也。究竟佛者。道窮妙覺位極於茶故。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邊際智滿種覺頓圓。無上士者。名無所斷。無上士者。更無過者。如十五日。月圓滿具足。眾星中王最上。最勝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義。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號。舉一蔽諸。華嚴有十萬號。又經有萬號。三世諸佛通有十號。淨名三號以劫壽說。不能令盡。何況諸號耶。說者悅所懷也。即十二部經八萬法藏。六度四等一切法門。又於一法中。作四門分別。於一一門巧作四悉檀利益。聞者歡喜讚用受行。信戒進念而得開發。貪恚愚癡豁爾冰消。革凡成聖入法流水。或三二一益。若都無益則樂默然。若一機扣。聖於一門施四益者。餘三門亦如是。為一緣說一法既爾。諸緣諸法亦如是。觀者觀也有次第三觀。一心中三觀。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二空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此名出瓔珞經。今釋其意。假是虛妄俗諦也。空是審實真諦也。今欲去俗歸真故。言從假入空觀。假是入空之詮。先須觀假。知假虛妄而得會真。故言二諦觀。此觀若成。即證一切智也。從空入假觀者。若住於空與二乘何異。不成佛法不益眾生。是故觀空不住於空。而入於假。知病識藥應病授藥。令得服行。故名從空入假觀。而言平等者。望前稱平等。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言平等觀。此觀成時證道種智。二空為方便者。初觀空生死。次觀空涅槃。此之二空為雙遮之方便。初觀用空。次觀用假。此之二用為雙照之方便。心心歸趣入薩婆若海。雙照二諦也。此觀成時。證一切種智。是為次第三觀也。一心三觀者。此出釋論。論雲。三智實在一心中。得秖一觀而三觀。觀於一諦而三諦。故名一心三觀。類如一心而有生住滅。如此三相在一心中。此觀成時證一心三智。亦名一切種智。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知也。寂滅相者。是雙亡之力。種種相貌皆知者。雙照之力也。中論雲。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釋論雲。三智實在一心中得。即此意也。此觀微妙。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觀一切觀。一切觀一觀。非一非一切。如此之觀攝一切觀也。無量壽者。天竺稱阿彌陀佛。本無身無壽。亦無於量。隨順世間而論三身。亦隨順世間而論三壽。亦隨順世間而論三量法身者。師軌法性。還以法性為身。此身非色質亦非心智。非陰界入之所攝持。強指法性為法身耳。法性壽者。非報得命根。亦無連持。強指不遷不變名之為壽。此壽非長量。亦非短量。無延無促。強指法界同虛空量。此即非身之身。無壽之壽。不量之量也。報身者。修行所感。法華雲。久修業所得。涅槃雲。大般涅槃修道得故。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與法性相應相冥。相應者。如涵蓋相應。相冥者。如水乳相冥。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應冥亦非身非不身。強名此智為報身。法壽非壽非不壽。智既應冥亦非壽非不壽。強名非壽為壽。法量非量非無量。智既應冥亦非量非無量。強名無量為量也。應身者。應同萬物為身也。應同連持為壽也。應同長短為量也。智與體冥能起大用。如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能為身非身。能為常壽為無常壽。能為無量能為有量。有量有二義。一為無量之量。二為有量之量。如七百阿僧祇及八十等。是有量之量。如阿彌陀實有期限。人天莫數是有量之無量。應佛皆為兩量。逐物隨緣參差長短。然此三身三壽不可並別一異。即乖法體。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乃會玄文釋名竟。次辯體者。體是主質。釋論雲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大乘經以實相為印。為經正體。無量功德共莊嚴之。種種眾行而歸趣之。言說問答而詮辯之。譬眾星之環北辰。如萬流之宗東海。故以實相為經體也書家解。禮者。訓體也。體有尊卑長幼。君父之體尊。臣子之體賤。當知體禮之釋。是貴極之法也。復次體是底也。窮源極底理盡淵府究暢實際。乃名為底。釋論雲。智度大海唯佛窮底。故以底釋體也。復次體是達義。得此體意通達無壅。如風行空中。自在無障礙。一切異名別說。皆與實相不相違背。釋論雲。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故以體達釋經體也。次明經宗。初簡宗體。次正明宗。有人言。宗即是體。體即是宗。今所不用。何者宗既是二。體即不二體若是二。體即非體。宗若不二宗即非宗。如樑柱是屋之綱維。屋空是樑柱所取。不應以樑柱是屋空。屋空是樑柱。宗體若一。其過如是。宗體異者。則二物孤調。宗非顯體之宗。體非宗家之體。宗非顯體之宗。宗則邪倒無印。體非宗家之體。則體狹不周。離法性外別有諸法。宗體若異。其過如是。今言不異而異。故有宗。不一而一。故有體也。今此經宗。以心觀淨則佛土淨。為經宗致。四種淨土。謂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也。各有淨穢。五濁輕重同居淨穢。體析巧拙有餘淨穢。次第頓入實報淨穢。分證究竟寂光淨穢。娑婆雜惡荊棘瓦礫。不淨充滿同居穢也。安養清淨。池流八德樹列七珍。次於泥洹皆正定聚。凡聖同居上品淨土也。方便有餘者。修方便道斷四住惑。故曰方便。無明未盡故言有餘。釋論雲。出三界外有淨土。聲聞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法華雲。若我滅後實得阿羅漢。不信此法。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就中復有利鈍。指上為淨。指下為穢也。實報無障礙者。行真實法感得勝報。色心不相妨。故言無障礙。純菩薩居無有二乘。仁王經雲。三賢十聖住果報。即是其義。釋論雲。菩薩勝妙五欲。能令迦葉起舞。華嚴雲。無量香雲臺。即其土淨妙五塵。就中更論次第頓悟上下淨穢等也。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是三點不縱橫並別。名祕密藏。諸佛如來所遊居處。真常究竟極為淨土。分得究竟上下淨穢耳。故以修心妙觀能感淨土。為經宗也。次辯經用。用者力用也。生善滅惡為經力用。滅惡故言力。生善故言用。滅惡故言功。生善故言德。此皆偏舉具論必備也。苦是惡果。貪恚癡是惡因。惡因不除果不得謝。是故此經能令五逆罪滅。往生淨土。即是此經之大力用也。教相者。此是大乘方等教攝。赴機適化廣略不同。大本二卷。晉永嘉年中。竺法護譯。此本是宋元嘉時疆良耶捨。於揚州譯。兩經皆在王捨城說。復有小本名阿彌陀。在捨衛國說。阿彌陀無量壽。彼此方言。二藏明義菩薩藏收。漸頓悟入此即頓教。正為韋提希及諸侍女。並是凡夫未證小果。故知是頓不從漸入。題稱佛說。簡異四人弟子。諸仙諸天化人等說也。   分文為三。序正流通。從如是訖清淨業處序分。爾時世尊放眉間光。訖諸天發無上道心正說。當機益分。爾時阿難白佛當何名下。訖經流通分。序中文二。證信發起正說亦二。淨業妙觀。流通復二。王宮鷲山。初證信序六句。如是標於信。我聞異外道。一時辯息諍。佛正明化主。王城論住處。列眾為同聞。如是者。諸法實相古今不異名如。如理而說故為是。決定可信故雲如是。我聞者。表異外道親承有在。我者自在義。一切法空無我。何故說我。隨俗假名說我。謂見慢名字。若無我則無聞。若無聞化道則絕。為此義故。雖知無我為傳化不絕。假名說我。如人以金錢易銅錢及草木等。賣買法爾人無笑者。故言我聞。一者佛法無有定實之一。雲何稱一。隨俗假說一耳。釋論廣破一異也。時者有二種。一迦羅即短時。亦名實時。二三摩耶名長時。亦名假時。今不論長短假實。說此經竟。總雲一時。佛者亦婆伽婆。此雲有大名聲。亦云能破煩惱。佛者平等開覺故。名為佛。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備滿。一切智異外道慈悲。異二乘平等。異小菩薩。尊極名為佛。在者。暫時曰在。久停名住。一往語耳。住者。四威儀皆為住。差別者。謂天住梵住聖住佛住也。天住謂六欲天。因即施戒善心也。梵住從初禪至非想。因即四無量心也。聖住三乘人。因即三三昧也。佛住。首楞嚴百八三昧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也。王捨城者。天竺雲羅閱祇伽羅。釋論解。摩伽陀國王有夫人生子。一頭兩面四臂。人謂不祥。王即裂其身首。棄之曠野。羅剎女鬼名闍羅。還合其身以乳養之。後大成人。力能並國王有天下。取諸國王萬八千人。置此五山。以大力勢治閻浮提。閻浮提人。因此名王捨城也。又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燒一作。如是至七。國人疲役。集諸智人宜應易處。即求覓地。見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宮殿王於中住。故名王捨。又古昔國王名婆藪。厭世學仙。妄雲天祀中應殺生噉肉身陷地獄。其子廣車。次復為王。自念我父生入地獄。今欲出家復畏地獄。欲治天下復恐有罪。當何處身。作是念時。空中語言。汝行若見難值希有處。當作捨住。王出畋獵。見一鹿走疾如風。王便逐之。至此山周匝峻固。其地平正。生草細軟好華遍地。茂林華果溫泉浴池。皆悉清淨。天雨天香奏天伎樂。乾闥婆等適見王來。各自還去。見此靈奇於中起捨。故名王捨城也。耆闍崛山者。翻名靈鷲。諸聖仙靈依之而住。又名鷲頭。峰形似鷲。又山南有屍陀林。諸鷲食屍竟棲其山。然法身無像。實不假地所居。為欲利益故。隨化身明化主住處耳。與大比丘眾下。列同聞眾也。先聲聞次菩薩。顯示教中二乘外相為勝。菩薩心雖是勝外相無定。是故後說也。聲聞先標位。次列數。何不歎德。非是無德。譯經人略。與者共義。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道一見一解脫等。皆一故名共也。今經與阿難諸大眾同聞。故雲與也。大義有三。謂大多勝。天王大人所敬故言大。遍解內外經書名曰多。出九十五種上號為勝。此等皆是無學。小乘中極故雲大也。比丘者。因果六義。因名乞士怖魔破惡。果號應供殺賊無生。釋論淨目問舍利弗。乞士者有四種食。合藥種植田園。名下口食。仰觀星宿名仰口食。四方巧語名方口食。咒術卜算四維口食。比丘不作此四。名清淨乞士也。怖魔者。若發心出家。地行夜叉唱。飛行空中。展轉乃至六天。魔王聞之。怖畏失人眾也。破惡者。能破煩惱九十八使。悉皆破斷。故名破惡。眾者四人已上。乃至百千無量。一處羯磨作法行籌布薩。事理二和無有違諍。名和合眾也。一有羞僧。持戒無違。二無羞僧。不持戒不別好惡。三無知僧。雖不破戒不別輕重。二人共諍不能判決默然無言。四真實僧。謂學無學人。今此二僧得共羯磨同聞證信。唯取無學人也。千二百五十人者。列數也。三迦葉兄弟有千弟子。優樓此雲木瓜林。伽耶此雲城。那提此雲江。昔共起剎今連枝也。舍利弗名翻言珠子。亦云身子。姓拘栗陀。目犍連姓也。翻讚頌。亦萊茯根。或雲胡豆。二人共有二百五十人。迦葉舍利弗等。先並事火。翻邪入正。艱苦累載。都無所獲。一遇見佛便得上果。感佛恩深常隨侍佛。為同聞眾。菩薩位中有四。第一明位。第二列數。三萬二千人。第三標名文殊。第四結為上首。天竺雲摩訶菩提質帝薩埵。此雲大道心成眾生。文殊此雲妙德。以法化人。名法王子也。二發起序者。諸經不同。或放光動地。微笑入禪自唱位號。勸人令問。今經正以殺父以為發起。何故舉此逆事。為發起耶。為彰此界極惡令人厭棄。親所生子猶尚危害。即欲令人同欣淨土。下韋提希願。為我說無憂惱處。不樂閻浮濁惡之世。就中為二。初爾時下正明殺父。次問守門人下。明欲害母。問頻婆何故遣人說法。韋提何故如來自往。答父願聞法。遣人傳授為化義足。母求生淨土。非佛不開。故須自往。頻婆娑羅此雲摸實。亦曰影堅。韋提希此雲思惟。阿闍世此雲未生怨。或婆羅留支。此雲折指。內人將護名為善見也。初段為四。一頻婆為子幽禁。二國太夫人密奉王食。以濟王命。三漱口畢下。聖為說法以潤王心。四如是時間下。明因食兼由聞法多日不死。初爾時王捨太子阿闍世者。當佛在王捨城時。未生怨者。未生之日相師佔之。此兒生已定當害父。隨順調達惡友教者。調達此雲天熱。亦云天授。是斛飯王子。是佛堂弟阿難親兄。阿難此翻歡喜。亦云無染。或雲欣樂。調達有三十相。出家誦六萬法聚。滿十二韋陀。為利養故往詣佛所。求學神通。佛不為說。令觀無常自可得道。復至舍利弗目連。乃至五百弟子所。皆不為說取通之法。阿難親未得他心。授與通法。調達入山學得五通。心念誰作檀越。闍世太子有大王相。或自變身作象馬寶。於王子前抱持歍嗽。復至天上取天華天食。語王子言。我作新佛汝作新王。豈不快耶。隨順惡友收執父王。調達破僧。舍利目連教化還合。推山壓佛。密跡金剛以杵擬之。碎石迸來傷佛足指。華色比丘尼呵之。拳打眼出。作三逆罪。生入地獄。頻婆往日毘富羅山遊行獵鹿。空無所獲。遇值一仙正坐。使人驅逐令去。遂敕殺之。臨終惡念。願我來生。還如今日心口害汝。如此等事皆是大士善權現化。行於非道通達佛道。眾生根性不同。入道有異。一逆一順。弘道益物。示行無間而無惱恚。闍王現逆為息惡人。令不起逆。二明夫人奉食。王食□飲漿。求水嗽口合掌遙禮。請受八戒澡浴清淨。三二聖為說法。目連是佛右面弟子。昔為辟支佛剃頭作袈裟。願得神通。授八戒者。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香。不觀聽伎樂。不上高床。此八是戒。不過中食是齋。毘曇不著香衣不上高床。同是莊嚴處。合為一也。富樓那。此雲滿願子。亦滿慈子。從父母得名。說法第一。巧開人心故偏遣之。四頻婆因食聞法。遂得多日不死也。次害母中為四。一為子幽閉。二因禁請佛。三佛與弟子因請往赴。四見佛傷歎請法。初中又三。一欲害母。二二臣諫不聽害。三敕內官幽閉。初闍世問守門者。王今在不。二守門者以事實答。三王聞瞋怒。名婦為賊。母為賊伴。即執利劍欲害其母。應殺守門人。而欲害母者。守門有辭。王先有敕。制諸群臣。不言婦女。沙門從空飛入。非我能禁。王雖貪國殺父。猶不違法。劫初已來一萬八千。未聞無道害母。害母眼見何得言聞。謂不忍聞。世人傳說不宜住此。欲奔他國。故雲不住。有國已來。雖有刑罪不加女人。況所生母故不住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者。按劍現威以息王忿也。驚怖惶懼者畏懼也。耆婆此雲固活。生時一手把藥囊。一手把針筒。昔誓為醫能治他病。從德立號。菴羅女子也。是國賢臣。賢臣去必國亡也。汝不為我者。耆婆重諫慎莫害母。懺悔求救前愆也。即便捨劍止不害母。敕語內官幽閉深宮。韋提希被幽閉下。第二請佛。謂請如來令遣弟子與己相見。文為二。初明請人。次明請法。韋提何故。請見目連及以阿難。目連是門師。阿難佛侍者。先恆教誡故偏求見。居在深宮不敢偏求。內厭惡界願生淨土。欲令二人傳意請佛。悲泣雨淚望佛哀憐。遙向佛禮。前已禮竟。今復重禮。表己慇勤。世尊在耆闍下。如來現宮不異勝鬘。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也。文為五。一神通。二色身。三坐座。四眷屬。五雨華。知韋提希心念者。是知他心。從崛山沒王官出。顯神通也。問前頻婆請弟子。意在如來。今夫人亦請弟子意在佛。何故前請遣弟子。今請自往耶。解有二義。一闍王與調達殺父。如來若躬赴。恐世王起怨嫌心。為護彼故不得自往。二者佛法寄在國王。頻婆定死。闍世當為國主。如來若往者。王得國主佛法不行。故不得往。夫人無此諸事。如來自往。傷歎請法中有二意。韋提見佛下。正明請其生處。今向世尊下。明請往生之因。初明供養問往生因。次問生處也。我有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而為眷屬。此經不答餘經說之。昔於錠光佛時。釋迦為摩納。就珍寶仙人學。學習既成念欲報恩。自惟貧乏。於時耶若達欲嫁女。時有須摩提求為女。婿聰明有智而形貌醜。摩納遇見論義。須摩提屈在言下。耶若達歡喜。大賜珍寶以女妻之。摩提生忿發誓。未來世世常惱。為此因緣常觸惱也。濁惡者。濁五濁也。一見。二煩惱。三眾生。四命。五劫。惡者十惡也。殺盜婬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瞋邪見也。三途地獄名泥犁。譯雲不可樂畜生雲帝行。從主畜養。為人驅使食噉。餓鬼飢虛怯畏。三千剎土同有此惡。故曰盈滿。多不善聚惡道因也。無人不起故名曰多。人常現行殺盜婬等。違理枉物為不善。積集稱聚也。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兩肘兩膝頭頂。是為五體也。懺摩梵言。悔過漢語。彼此並舉故雲懺悔。將果驗因。知過去有罪。恐償未盡來更受。故須懺悔。惟願佛日啟告所求。佛能破壞眾生癡闇。如日除昏。故言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序文竟。◎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下。第二正說文為三。初明淨業。次辯妙觀。三利益。如來眉間有白毫相。猶如珂雪。長一丈五尺。毫有八楞。周圍五寸。其毫中空右旋宛轉。如琉璃筒。從此發光照無量國。還住佛頂變為金臺。廣現諸國。令韋提希樂生安養。初放光酬前請於生處。次世尊微笑下。酬前淨業近答。思惟正受三種淨業。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觀說名正受。就初有二。第一答其生處。惟願下明見淨土。更請淨國之因。初放光普示諸土。次或有下示土差別。韋提下示生處。思惟是願願思是業。正問其因。正受者。非邪曰正領納名受。即第二問。觀行微笑中有二。初明三種淨業答思惟。汝是凡夫下。次明十六妙觀答正受。初業共凡夫。次共二乘。後是大乘不共之法。初淨業中有三。第一明三種淨業。告阿難下。第二歎其所問妙契佛心。從阿難汝當受持下。第三略付阿難令持獲利也。就初復三。初明光照頻婆獲道。次世尊告韋提汝今知不下。舉果勸修因。三欲生彼國者下。明往生之因也。何以不直答其土因。而復放光微笑耶解有二。初為次增道。次欲使王與夫人因光相見。王既睹光增道。知國非實。視死如眠。夫人見王無憂。觀法成果也。微笑如釋種被誅。如來光色益顯。正以如來善達因緣。業報無差對至叵避。王雖應死而獲道跡。夫人幽縶。即是現淨土之緣。有此多緣所以致笑也。阿那含者。第三不還果也。去此不遠者。安樂國土去此十萬億佛剎。一一剎恆沙世界。何言不遠。解雲。以佛力故欲見即見。又光中現土顯於佛頂。一念能緣言不遠也。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敬上接下慈心行也。修十善業是其止行。身除三邪口離四過。意斷三惡也。第二三歸者。佛法僧也。在家戒亦即是十戒。具足諸戒者。道俗備受。微細不犯。威儀者。三千悉皆不缺也。第三發菩提心。是願起意趣向。名為發心。菩提是道。佛果圓通。說為菩提。讀誦大乘明修解也。行能運通說之為乘。餘二不及是言大也。佛告韋提。此三種業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是歎辭也。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諦聽令生聞慧。善思思慧念之修慧。煩惱賊者。此能損慧命傷法身。故名為賊也。即得無生忍。是初住初地。仁王經說五忍。一伏二信三順四無生五寂滅。初明韋提見土之由。次一問答。明為未來眾生請見土之方法。汝是凡夫。彰其分齊不能遠觀。韋提實大菩薩。此會即得無生忍。示同在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照見彼國土。有異方便令汝得見。異方便者。即十六觀。非直觀名方便。以佛力故見彼國者。亦是方便也。韋提白佛如我今者下。為佛滅後眾生請也。濁者五濁。不善者十不善。五苦者。五道非樂故雲五苦。或是五惡五痛五燒。五惡殺盜邪婬妄語飲酒如大經。現遭厄難王法刑罰。是五痛也。五燒即當來墮三途苦毒名五燒。雲何當見阿彌陀極樂國土。正為啟請。答中有十六觀。一日觀。二水觀。三地觀。四樹觀。五池觀。六總觀。觀一切樓地池等。七華座觀。八佛菩薩像觀。九佛身觀。十觀音觀。十一勢至觀。十二普往生觀。十三雜明佛菩薩觀。十四上品生觀。十五中品生觀。十六下品生觀。就十六觀分文為三。初六觀觀其依果。次七觀觀其正報。後三明三輩九品往生也。   第一日觀示令繫心。佛告下。略明繫念總勸修觀。雲何下。正明作日觀。一切有目皆見。日沒下。舉所觀境。當起想下。正教觀察。是為下結也。教令正觀為除疑心。大本所明。以疑惑心修諸功德。生彼國者。落在邊地。復受胎生。故作此觀令除疑惑也。障者。大本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故須作觀。五逆重罪除六十劫生死罪等下輩自論。   第二水觀初作水想者。舉所觀境界。從見水澄清下。正起觀行。是為水想下。結觀也。一作水想。二變水成冰。三變冰為琉璃。四觀琉璃以成大地內外映徹。地下寶柱承擎地上諸相莊嚴。以眾寶間錯其地。一一寶出雜色光明。光明成諸樓觀。樓觀兩邊有華幢。幢上多有樂器。宣說妙音也。八種清風者。彼處實無時節。若寄此八。謂除上下餘四方四維。故雲八。亦可用對八卦也。   第三地觀。文有四。一漸想觀。從若得三昧下。第二實觀。佛告下。明利益。作是觀下。顯觀邪正。前水是想不能滅罪。地觀是實。故能除斷也。   第四樹觀。文三。初明結前生後。次觀寶樹下。正明觀行。是為下結。正觀中有五。一明樹體。二明莊嚴相。三明生法。四有大光明下。現佛國土。五見樹莖葉下。結觀也。   第五池觀。中有五。一明池體。二明池相。三明隨心適意。四明利益。第五結觀。摩尼者。如意珠也。八功德者。輕清冷軟美不臭。飲時調適飲已無患。清是色入。不臭香入。輕冷軟是觸入。美是味入。調適無患是法入。   第六總觀中有四。眾寶國土下。明總觀。初寶樓。二樹。三地。四池。觀樓中初正觀樓。次觀上及虛空中。諸音樂聲。結成觀想名為粗見。從是為下。二結。從若見下。第三利益。作是觀下。第四顯觀邪正。   第七明佛身中有四。第一佛告下。敕聽許說。第二從說是語時下。明佛現身相。第三從時韋提下。為未來請。第四佛告下。酬請廣明佛身。五種觀門。第一觀華座。第二觀像。第三觀佛身。第四觀觀音。第五觀勢至。初華座中有五。一明成座法用並辯其相。二一一金色下。明能隨機利物。三是為華想下結觀。四阿難如此華下。明由願力所成。五若慾念彼佛下。明觀未來有利益。   第八明像想中有三。初汎明諸佛法身自在從心想生。二是故應當下。遍觀彼彌陀。並示觀行。三作是觀者下。明修觀獲利也。法界身者。報佛法性身也。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故言入眾生心想中。如似白日昇天影現百川。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明佛身自在。能隨物現前。明佛菩薩此顯能隨也。又法界身是佛身。無所不遍法界為體。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者。得此觀佛三昧解入相應。故言入心想中也。是心作佛者。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亦因此三昧。心終成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向聞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便謂條然有異。故言即是。心外無佛亦無佛之因也。始學名作。終成即是佛。若當現分別諸佛。法身與己同體。現觀佛時心中現者。即是諸佛法身之體。名心是佛。望己當果由觀生彼。名心作佛也。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者。以心淨故諸佛即現。故雲生也。亦因此觀佛三昧出生作佛。多陀阿伽度。或明十號。無量名號等。此中略舉三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天竺三名相近。阿羅訶翻應供。阿羅漢翻無生。阿盧漢翻殺賊。令與修多羅合者。觀行之時。令與教法相應。故言合也又解。與十二部經教合。入定是修多羅出定之時心與定合。故雲與修多羅合也。   第九觀佛真法身中有五。一明結上。第二次當更觀下。正觀佛身。第三從作是觀下。正明觀於佛心。第四從作此觀者捨身他世下。舉利勸修。第五從作是觀者下。顯觀邪正。觀身大小。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毫相如五須彌山。須彌山舉高三百三十六萬里。縱廣亦爾。彼佛毫相過此五倍。眼如四大海水。準眼量以度身。身量太長。世人身長七尺者。眼長一寸餘。四大海水。一海八萬四千由旬。四海合三十三萬六千由旬。身過其眼。五十六億倍。假令極多無出萬倍。何緣佛身得長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準眼定身。正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言恆河沙者譯人謬耳。眼見佛身即見佛心。身由心起故見身即見心。由見身心想轉明。故得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心是。以無緣慈普攝眾生。釋論雲。慈有三種。一眾生緣。無心攀緣一切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如涅槃經。我實不往。慈善根力。能令眾生見如斯事。二法緣者。無心觀法。而於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無所分別。三者無緣。無心觀理。而於平等第一義中。自然安住。以無緣慈攝諸眾生。辯佛心相也。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者。若為佛慈悲所護。終得離苦永得安樂。釋論雲。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眾生亦爾。佛若不念善根則壞。今明無緣慈者。諸佛所被謂心不住有無。不依三世。知緣不實。以眾生不知故。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為無緣也。捨身他世生諸佛前。以修念佛三昧故發見佛。願生生常值。如人習巧從少至長所作遂妙。以隨念佛三昧故。得生無量壽佛國。故般舟經雲。眾生問佛。何因緣得生此國。彌陀佛答。以修念佛三昧得生我國也。從一相好入但觀眉問白毫者。如觀佛三昧經雲釋迦如來眉間白毫者(云云)寶性論明。佛毫相在兩眉間。闊三百六十萬里。方圓亦然。故文雲。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正可取如釋迦毫相大小現。觀若得三昧觀心成就。方可稱彼佛相而觀也。智度論雲。為增長諸菩薩念佛三昧故。說般若波羅蜜經。今說般若現奇特身相光明色像遍至十方。以此為觀也。   第十觀觀音中有三。初結上。次復應觀觀世音菩薩下。正明觀菩薩身也。第三作此觀者。觀之邪正也。觀菩薩法身中有三。初觀身相。冠中立化佛者。帶果而行因也。第二明與佛同異。第三佛告阿難下。還舉利勸修也。釋迦毘楞伽翻能聖。   第十一勢至中有三。初明因光神力制二種名。次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下。明與觀音同異。後除無量劫罪下。勸修。略無觀法當不異上。故不重明。所以觀佛。先作像想。後觀法身菩薩。直明法身者。但佛法身妙極。不可一往而觀。故先作像想流利。後觀法身則易。菩薩者。觀佛既竟。次二大士是眷屬莊嚴。如王來即有營從。有佛必有菩薩也。   第十二普觀普雜何異而為二耶。普觀作自身往想。稱彼境界一一具觀。雜觀明佛菩薩神力自在轉變非恆。大小不定。或隨物現故名為雜。以此為別。普中有二。初從見此事時當起自心下。作自身往想次無量壽佛化身下。佛及菩薩化身來現也。   第十三雜觀有二。第一觀丈六像。第二無量壽佛身量無邊下。明彌陀變現自在。堅固行者。常令習觀修行不倦。所觀若大若小皆是佛身。拂去眾疑生人重意。眾雲何疑。前聞廣大無量。今聞觀小。疑非佛身。於小不敬。故須拂去。明皆是佛生其重意。但觀手相者。有作頭首解者。上言觀音頭上。天冠中有一立化佛。勢至頭上有寶瓶。以此為別。作手解者。上雲其手柔軟。有八萬四千畫。以此寶手接引眾生。皆是經文用無在也。   第十四上品生觀。此下三觀。觀往生人者有二義。一為令識三品往生。捨於中下。修習上品。二為令識位之上中下。即是大本中三品也。釋會經論者。問依往生論。二乘不得生。此經中輩小乘得生。答正處小行不生。要由垂終發大乘種爾乃得生。經說現今。論舉本始。何故復證小果。釋雖復垂終發大心。先多學小。至彼聞苦空無常。發其本解。先證小果。得小果已。於小不住。必還入大。問論女人根缺不生。此經韋提希及五百侍女。同皆往生。釋言。論說女人根缺不生者。就彼為言。生彼國者淨根離欲故。無女人身根精上故。無根缺經語初往故。有善心一切得往。問大本五逆謗法不得生。此經逆罪得生。釋有兩義。約人造罪有上有下。上根者。如世王造逆。必有重悔。令罪消薄。容使得生。下根人造逆。多無重悔故不得生。二者約行。行有定散。觀佛三昧名定。修餘善業說以為散。散善力微。不能滅除五逆。不得往生。大本就此故言不生。此經明觀故說得生。就三品中更為九。上品之人。始從習種。終至解行菩薩。中品者。從外凡十信已下。下品即是今時悠悠凡夫。何以得知。上品見佛聞法便悟無生故。是道種人。下品備造四重眾罪亦得往生。類此似爾。上品位當道種。中品位當性種。下品位當習種。一得道有遲疾。二所乘有異。初則金剛臺。中紫金臺。下金蓮華。就初中文為三。第一標。第二若有眾生願生彼國下。正釋。第三從是名下結。釋中復四。初明修因。第二從生彼國時下。明值緣。第三從行者見已下。正明得生。第四從生彼國下。生後利益。至誠心者。即實行眾生。至之言專。誠之言實。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雲深心。亦從深理生。亦從厚樂善根生。故十地經言。入深廣心。涅槃經雲。根深難拔故言深心。六念者。佛法僧施戒天。六事安心不動。稱之為念也。無生忍言登初地也。陀羅尼者。一能特善。二能遮惡。是總持也。上品中生者有三。第一標。第二釋。第三結。釋中有四。初往生因。第二行此下。明值緣。第三行者自見下。得生。第四行者身作紫磨金色下。往生利益。甚深第一義者。謂諸法實相。言語道絕心行處滅。名之深妙。精進最稱第一。阿耨不退轉者。謂道種菩提。亦通是道種地不退位。現前受記者。四種受記一往現前也。上品下生中有三。初標。第二亦信因果下釋。第三是名下結。釋中有四。第一明往生之因。第二行者命欲終時下。值緣。第三見此事時下。得生。第四一日一夜下。生後利益。得百法明門者。地論雲。入百法明門。增長智慧思惟種種法門義故。歡喜地者初證聖處多生歡喜也。   第十五中品生觀。中品上生者有三。第一標。第二從若有眾生下釋。第三從是名下結。釋中有四。初明生因。第二從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下。值緣。第三從行者見已下。得生。第四從當華敷時下。明生後利益。五戒者。不殺盜婬妄語飲酒也。八戒者。加不上高床。不著華鬘瓔珞香塗身熏衣。不得歌舞作樂及往觀聽也。四諦者。苦集滅道也。羅漢者。應共不生殺賊也。三明者。過現未來明也。六神通者。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盡。身得如意。此六悉皆無壅故為通。八解脫者。一內有色相外觀色。二者內無色相外觀色。三者淨。四空處。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非想處。八滅盡解脫也。此八中前三種微妙五欲無染無著。中四於下得離。後一能脫心慮故名解脫。亦名背捨。背者背彼淨潔五欲也。捨者離是著心也。釋會者。論明小乘不生者。決定不生。此中明生。退菩提心得生。至彼處無漏道熟。即證第四果。大論亦然。或接引小乘。然彼實無。中品應時即得羅漢。何以不及九品。解雲。是退菩提聲聞往生彼國。無漏道熟。便證小果不守小位。而往還起大心進行彌速。或五劫或十劫得成初地。如是階級猶是其勝。大本。上品明其出家。中品不明出家。此中所明是則中品。若其不出家。經雲一日一夜持沙彌戒故知有也。而大本不明據長時始終為語。今言出家者。就短時而論。中品中生者有三。初標。第二從若有眾生下釋。第三是名下結。就釋中有四。初明生因。第二從如此行者下。明值緣。第三從行者自見下。明得生。第四在寶池中下。明生後利益也。十戒者。即前八戒。更足不捉金銀生像。及不過中食。為十戒也。具足戒者。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須陀洹者。翻修習無漏。或逆流也。中品下生者有三。初標。第二從若有下釋。第三是名下結。釋中有四。初明因。第二此人命終時下。明緣。第三從聞此事下。得生。第四從經七日下。生後利益也。   第十六下品生觀。下品上生者有三。初標。第二從或有眾生下釋。第三從是名下結。釋中有四。初明因。第二從爾時彼佛下。明緣。第三從作是語下。明得生。第四經七七日下。明生後利益也。下品中生者有三。一標。二釋。三結。釋中有四。初明因。第二從吹諸天華下。明緣。第三從如一念頃下。明得生。第四從經六劫下。明生後獲利也。下品下生有三。初標。二釋。三結。釋中有四。初明因。第二從見金蓮華下。明緣。第三從如一念頃下。明得生。第四從於蓮華中下。明獲利。稱無量壽佛至於十念者。善心相續至於十念。或一念成就即得往生。以念佛除滅罪障故。即以念佛為勝緣也。若不如此者。雲何得往生也。問雲何行者。以少時心力。而能勝於終身造惡耶。大論有此責。是心雖少時。而力猛利。如垂死之人必知不免。諦心決斷勝百年願力。是心名為大心。以捨身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人也。第二利益中有二。初明夫人道悟無生。二明侍女發心也。   第三流通亦二。第一明王宮流通。第二爾時世尊足步下。明崛山流通初有四。一列名教持。二行此下。明修有益勸人奉信。三告阿難下。付囑令持。四說此下。目連等聞歡喜。初中阿難先問。發當何名下。問經名字。上來所說言義非一。當於何義而名此經。此法之要雲何受持。問受持法。佛答。名觀極樂無量壽佛觀音勢至。亦名淨業生諸佛前。對其初問。汝當受持無令忘失。對其後問。次明有益行。前十六觀門得大利益。現身得見彼佛菩薩。善男子善女人聞名下。明其念佛菩薩之益。但得聞名除無量罪。何況憶念。明念佛菩薩有大利益。舉劣況勝。念佛者人中分陀利華。明其身勝。觀音勢至為勝友伴勝。當坐道場。得道之場名曰道場。菩提樹下得道故名為坐。依之得果。義說為坐。依之起行。名生佛家也。結名付囑。亦名觀無量壽佛。亦名滅除業障也。歡喜者。三義故喜。一能說人清淨。佛無礙智無有錯謬。名為清淨。二所說法清淨。能令眾生得證三昧。三依法所得果清淨。依法修行滿足身證清淨果也。耆山流通中。初佛步空還耆闍崛山。為增物敬。奉順其言。故現此變。次阿難及天龍等。聞法歡喜。作禮而去也。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1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No. 1751 [cf. Nos. 365, 1750]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一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此經義疏人悕淨報。故說聽者多矣。所稟寶雲師。首製記文。相沿至今。著述不絕。皆宗智者。豈有不知修心妙觀。感四淨土文義者耶。良以愍物情深適時智巧。故多談事相。少示觀門。務在下凡普霑緣種。方今嘉運。盛演圓乘慕學之徒。皆欲得旨而修證矣。故竭鄙思。鈔數千言。上順妙宗。略消此疏。適時之巧。非我所能。願共有情。即心念佛。乃此鈔所以作也。天禧五年。歲在辛酉。重陽日下筆故序。   此之疏題。佛等八字。備舉經目。皆是所釋。唯疏一字是能釋也。今之五章。釋其八字。義稍委悉。入文自見。若欲預知可陳梗概。經是通號。餘是別名。今且明別。佛說者。釋迦化主。四辯宣演也。觀者。總舉能觀。即十六觀也。無量壽佛者。舉所觀要。攝十五境也。且置能說。略明所說。能觀皆是一心三觀。所觀皆是三諦一境。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所謂眾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圓常大覺之體。故起信論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常住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故知果佛圓明之體。是我凡夫本具性德故。一切教所談行法。無不為顯此之覺體。故四三昧通名念佛。但其觀法為門不同。如一行三昧。直觀三道顯本性佛。方等三昧觀袒持顯。法華兼誦經。觀音兼數息。覺意歷三性。此等三昧歷事雖異。念佛是同。俱為顯於大覺體故。雖俱念佛。而是通途。顯諸佛體。若此觀門及般舟三昧。託彼安養依正之境。用微妙觀。專就彌陀。顯真佛體。雖託彼境。須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遍周。無法不造。無法不具。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觀也。行者應知。據乎心性觀彼依正。依正可彰。託彼依正。觀於心性。心性易發。所言心性具一切法造一切法者。實無能具所具能造所造。即心是法。即法是心。能造因緣及所造法。皆悉當處全是心性。是故今觀。若依若正。乃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是則名為唯依唯正唯色唯心唯觀唯境。故釋觀字。用一心三觀。釋無量壽用一體三身。體宗力用義並從圓。判教屬頓。五重玄義本是經中所詮觀法。大師預取解釋經題。欲令行者用此視法。入十六門而為修證。故於序文。以主包眾。以正收依。觀佛既即三身。觀餘豈非三諦。寄語行者。觀雖深妙。本被初心。若能進功。何憂不就。縱未入品。為因亦強。生至彼邦。得預大會。所見依正。微妙難思。速入聖階。度生亦廣。永異事善及小乘行。得往生者。如此土人宿圓修者。於諸座席見相殊常。聞法易悟。以此類彼。功在妙宗。但為戒福不精。無往生願故。在穢土聞法入真。須懼娑婆不常值佛。縱遇善友色心不勝。難發我心。況塵境粗強。誠為險處。故須外加事懺內勤理觀。正助雙行加願要制。必於寶剎速證無生。今解觀門其意在此。疏者疏也。決也。疏通抉擇上之義趣。通而不壅。令其行者得意修之故也。次能說人號。備於別傳及諸章記。有未知者須尋彼文。二釋文。初釋序三。初敘經觀意二。初正明觀行二。初敘意二。初對垢立淨二。初法二。初明二報苦樂。欲論觀行。先示二報苦樂之相。文有四句。一一皆論淨穢相對。初句以所成國土苦樂相對。安養淨國。但受諸樂故名樂邦。堪忍穢土多受眾苦。義言苦域。次句以能成物體貴賤相對。彼純七珍。略言金寶。此多眾穢略語泥沙。次句以初生受質。垢淨相對。此土六道具有四生。今就人中多從胎藏。母食冷熱及飢飽時。兒在胎中。如處寒熱倒懸山壓地獄之苦。故雲胎獄。彼土九品。八從蓮生。下品之人雖經多劫。大本中說。疑心修善。生彼胎宮樂同忉利。況八九品不生疑惑。豈有苦耶。是故華池受生即樂。次句以生後遊處粗好相對。此則荊棘叢林。彼則金渠玉樹。然此四句雖一一句。苦樂相對。意則對穢顯彼淨相。又復應知。四句之文似唯顯示同居二土。據下明宗。具論四。土淨穢之相。以後驗此不專同居。當知四句一一通於四種淨穢。見思輕重。則感同居樂邦苦域。體析巧拙。則感方便樂邦苦域。次第頓入。則感實報樂邦苦域。分證究竟。則感寂光樂邦苦域。以例金寶泥沙。胎獄華池棘林瓊樹。亦復如是。一家制立。正文與序必不相違。但序總示。文宗別說。是故似異。問下三淨土既皆有相。則可論於金寶等事。寂光之淨已全無相。如何可說金寶華池及以瓊樹。答經論中言寂光無相。乃是已盡染礙之相。非如太虛空無一物。良由三惑究竟清淨。則依正色心究竟明顯。故大經雲。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仁王稱為法性五陰。亦是法華世間相常。大品色香無非中道。是則名為究竟樂邦。究竟金寶。究竟華池。究竟瓊樹。又復此就捨穢究盡取淨窮源。故苦域等判屬三障樂邦。金寶以為寂光。若就淨穢平等而談。則以究竟苦域泥沙而為寂光。此之二說但順悉檀無不圓極。問佛無上報是即理之事。可論金等。究竟寂光是即事之理。豈有金等。若其同有事理既混。如何分於二土義耶。答佛無上報是究竟始覺。上品寂光是究竟本覺。始本既極豈分二體。應知二土縱分事理實非有無。豈真善妙有而非理邪。祕藏之理豈同小空。故此事理二名一體。以復本故。名無上報事也。以復本故。名上寂光理也。故妙樂雲。修得四德。本有四德。二義齊等。方是遮那身土之相。況淨名疏。顯將寂光為佛依報。故知定執報土有金寶等。寂光定無。斯乃迷名全不知義矣。二誠由下。明二因心行。誠實也。由從也。報之淨穢實從心行二因致感。心即迷了二心。行即違順二行。六道三教迷三德性。為三惑染。故曰垢心。身口諸業違理有作。皆名惡行。此之心行感四穢土。沈下粗淺也。唯圓頓教了三德性。離三惑染。方名淨心。身口諸業順理無作。稱為善行。此之心行感四淨土。高昇深妙也。心雖本一。以迷了故。須分垢淨。行業雖同。以違順故。須開善惡。從此二因感報淨穢。應知圓人。以上寂光而為觀體。凡聖因位皆即究竟。不同別人要心只齊一十二品。故分證穢。正在別教。問至理微妙不垢不淨。無取無捨。今立垢淨令人取捨。既乖妙理即非上乘。何得名為修心妙觀顯一實相。答據名求義萬無一得。以義定名萬無一失。良以理外理內。小乘大乘。漸次圓頓。所立名言率多相似。須以邪正定其內外。次以空中甄其小大。復以漸頓分其別圓。則使名言纖毫不濫。方可憑之立乎觀行。是故今家評此等義。而用六句判於同異。所謂相破相修相即。各有二句。即六句也。今用此六判此相違。先以別義定其同名。所謂外道斷無不垢不淨見。二乘空理不垢不淨證。別教但中不垢不淨門。圓教祕藏不垢不淨理。復有四淨。外道欣厭執淨之見。二乘斷惑滅淨之證。別教離染漸淨之門。圓教即染頓淨之理。既知此已。乃可論於淨與不垢不淨相破之句。圓教頓淨破於別教二乘外道不垢不淨。圓教不垢不淨。破於三種之淨。相修句者。三種之淨。修於圓教祕藏不垢不淨。三種不垢不淨。修於圓教即染之淨。相即句者。圓教即染之淨。即是祕藏不垢不淨。祕藏不垢不淨。即是即染之淨。今之妙觀。即於染心觀四淨土。既照寂光。豈異祕藏不垢不淨邪。若謂今經捨穢取淨異於祕。藏雙非理者。何故韋提聞觀淨土。分證祕藏邪。應知今淨淨於垢淨。乃以垢淨平等之理。而為於淨土。名偏義圓。斯之謂矣。但以機緣捨穢心強。宜以淨門淨一切相。故今談淨與不垢不淨。全不相違。又復應知。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二喻。形端喻淨因。了性淨心。順理善行。影直喻果。四淨土也。源濁喻穢因。迷性垢心。違理惡行。流昏喻果。四穢土也。若翻上喻。形曲影凹。自可喻於逆修因果。若翻下喻。源淨流清。亦自可喻順修因果。今舉二喻各喻一種其義甚明。二故知下。就淨示修。上已對穢顯於淨相。故今就淨而明修法。前示二因。通雲淨心及以善行。此明修相。故的指今十六妙觀三種淨業。於十六境不照三諦。豈明妙觀修三種福為三惑染。不稱淨業。妙觀是正。淨業為助。正助合行。能感四種極樂國土。得見三身彌陀世尊。文從互說。觀論生土。業論見佛。依正既俱。正助非隔。二然化下。示文二。初示教興二。初明興由革凡之化。要因近事。而為鴻漸。詮理之教。必藉機緣。方得興起。近事為漸通於諸化。今化別由殺逆之事欲令眾生厭濁世故。此教當機。是韋提希。華言思惟。善修觀故。二大聖下。明現土。佛是極聖。故稱為大。佛慈下被。名之曰垂。託韋提請。布所證理。名乘機演法。曜玉相等者。經雲。爾時世尊放眉間光。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雖廣示等者。經雲。十方妙國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乃至雲。時韋提希白佛言。是諸國土雖復清淨。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二使末下。示觀相二。初總標。使末俗等者。經雲。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等。二落日下。別示十六觀法不出三類。即依報正報。及三輩往生。今順此三。撮要而示。文自為三。初依報。初觀落日狀如懸鼓。令心堅住專想不移。此有二意。一令觀日心不馳散。二令心想正趣西方。故雲用標送想之方。次觀清水。復想成冰。良以彼土琉璃為地。此地難想。且令想冰。冰想若成寶地可見。故雲實表琉璃之地。次示樹觀。而經但雲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而無風吟天樂之事。乃取小本中語。成今樹觀之文。故彼經雲。微風吹動眾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故雲共天樂而同繁。次示池觀經雲。有八池水。從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黃金為渠。其摩尼水流澍華間。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等。故雲將契經而合響。二觀肉下。示正報。先明觀音勢至二菩薩觀。以此二觀皆明肉髻故。經雲。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勢至。經雲。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斯是如來教示行者。想二大士觀法之要也。此二菩薩。次當補處。今為近侍。故雲瞻侍者也。次示彌陀觀。經雲。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瞭。見眉間白毫者。八萬四千相自然當現。豈非教示觀法之門。故雲念毫相而睹如來也。三及其下。示三輩觀。下疏判雲。觀三品往生有二意。一令捨中下修上品故。二令識位高下。即大本三品故。此之二意初策自行。次則觀他。故今略敘。就策自行。即修觀行人功有淺深。致使往生相分三品。故雲及其瞑目告終等也。初明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以經明上生乘金剛臺。中生坐紫金臺。故雲上珍臺也。次文成下。明上品下生。經雲。即見自身坐金蓮華。文成印壞者。大經二十七雲。譬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以喻凡夫現在陰滅中有陰生。今借此文以喻往生菩薩此土陰滅彼國陰生。須知垂終自見坐金蓮身。已是彼國生陰故也。成論明極善極惡俱不經中陰。如□O□□□□□□椸饓□矩露□飀□□□□□餖□魯□埤□□□□□□□褸□□埤□鴃撙黃芊慼慼慼慼慼j□□駩□□□□□□□□□襾礸□□□□禜□□□□葉驤□□□□□□□□□樀埤□□餺□□□□□檢□驁□□□□瓷慼摯鞢慼撬]□□□□飽慼慼部摯鞢E□唌慼摩x□□□□□□□□□槐椿j□櫚□□□□鞳犛J□□□□騧□埤□Z□□□□樨祰驤□□□□□□□槨□茵奾姅礹□□□□□□□騧□□□□□□□□□p婁□□襜□□□稦□□□□□□□□□□夾□□□糖□□□□□e□碌□p奰□□F□□□椹□□□妒□玲□□□□□□□都□□館穚□□□□駗□飀□□□□□□觶□穫□□□□埤□□□□□□□□j□碌□□奿□□□逆□□□□□□馘碌□□□碌奜□□觕□魯裀□輦祔勵□□q榜飀□□奿□□橫□□□□礹吟□□□媽□□□稫褽□逆□禰□飽慼慼犛J□□□□□□□□□□□□魯恣摯f□□酋□祺妨□□□□□慄□□□□稀□□□詛□□逆□西□綠□褽□勵□□□□□□□□□□□□姶□x秖匿□逆□縻芊慼慼澆媢丑摯鞢敷Q驠□檢□□□□埤□婠覓祿□□奰訧□□□□□礽□□□□□馘□□□□埤□□嵋隉慼慼慼慼慼憐n□□累□□□妊□□□□驤□□□□□□□□□□□逆□媸□□□□觟□□□□訧□□祤楈椹□□□□樧□委□祽□□□□埤□碌姶□□□□□□□延橛□□□襾ョ慼槽`硫□□□□□□裀□D磻□□□□□□□□□□D露馱□U埤□□□禘□□□□□婝J樧□□□□□□□□□□□裀□椿J□□□□□□□履□□□□□□逆□樂□□□□奾示□□饌□□□□霸餺檳埤□□□□□□□□□□□□□夾□□□□駢驫□□綠□□□□□□□□□餽□□□□□□嬌□□奾j□□漶慼撓牷慼慼慼慼慼慼樟C觀□□□□娶□送□□樂□□□□□檢□□觀□□□餽誇□送□稫觀埤□□餾□□□□□□□□□送□□□飼□□礸□稫觀埤□□□□□礸□楅逆□露□□□馘E騙姚楅稫觀埤□□飼榛□□□送□□□委E□□騙奅禳埤□碌□稀埤□奪□□梗□送□逆□□□□□襜□□□□□□□□□饜□霸裀□□□□□□婠□□逆□誇□禳誇□□楅礸□禳□埤□□□□槫□□降□□駭駾飀□奅槄樀埤□□姶□□□誇□□□觀埤□□□□□□□碌□□□綠□□□□□□□□□□□□裀□□□娀□□□□□□□糖□□□穠馘□□□雜□□□□□□禘□奿□埤□駎□□□馱□U□□□禘□□□□楢□橠觴□□□□□□槴□□□□□□檻觀□□埤□□□□逆□騃□慄□□□檻覷□□□□□□娀□埤□妖□□樀□□□埤□□□覲椽樦□隆□□□□□騧□□□□□□飾類檢□□□勵□□□□□□標□慄□□椹□□□□婛驛礸騫楅□□□奪□□□□□□□逆□檻觀□□□秉首□□□飲穫□埤□□□訧□□量□詡□□□□埤□□訧□穛楅礸騧□□魯□飀□E□□埤□□□切埤□□榕視□□姪襜□□□□□埤□訧□□□駤□勵□騧□□逆□□露□□檻襼□□□檻覗□兩襯□饜□□嫵□□□□□餽□□□□裀□訃□玲□檻襯□騋妖□□□襜□騧□□□□量禎□馥妨□□褸□□露饜殮妨□□□□□□□檢□□槭騫視穠飀□矩h□羬鎃唌慼慼慼撰q□埤□□□奾禭□穫□□□租□詡□□□□□□□□□□□K□□□□婀□□□□飼觾餕□楜□飀□}□N□□馘碌□□橡□□逆□訧□詡□馥糖□□□□{穫□□欖樂訌□□□□□□□觶□□G□□□□□□逆□祐□□□□□□□□□□穇□□□聾槾飀□□綠矩H奮□□□□□□□□□□□魯□□飯□□□□□□□□奪□□黎□□□□□□□□□□□□□□奾□□□延箋□□□□玲□□□馭□箋□□禔□□祜□駭饅□□□□奈□□□□□樓椸□□□□奾□□禔□□□□□□駭糖□□□□奪□□本□□□□陋裀□奅□□寑矷潟慼慼s□□□大送騺□□□□□□□□□□□雜□□□□褸□□□矩樂□送騫椸騧□□□□□誇□□□□□□□□□□□□□□□□□□逆□□□夾□□□□□□□□襼□□□□槄檢□□□□□□送椸□□□糕委□□□□□□□□□稿橇□□□□□□糖□□埤□□□□□娏硫□餳□□□□□楮祭□□□露□檢□□妖示□□□槾□□□□□□饈逆□□□□埤□□□□覘禳慼慼慼慼慼槭O駎□□□□好□示□□□□□□□□□□□駉□□□娭飀□駔□逆□□□裀□□□□□□□□□□□□□駉□□□□□□祿奿□埤□娭散□□j□礿□□埤□□礽露□□□□祰□□埤□□視餾□□□□騵禪祿□埤□□□□Z□□□蒔牷慼摯鞢慼慼慼慼慼熱u□□□□□□□□□□誇騧□□□□□□□□復□□□□量E埤□搾餺□□□□   二隨釋五。初釋名二。初標。二一切下釋二。初對通略示二。初就三處論通別三。初約一化二。初釋二。初示諸題具通別。他釋經題皆以經字為能詮教。餘字並是所詮之義。作此分之。甚違佛旨。且人法譬皆是名字。豈非能詮。那得一向屬所詮義。經字不可一向屬教。如妙經雲。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又雲。為佛護念植種德本。入正定聚。發救一切眾生之心。成就四法。必得是經。疏釋此四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知見證理名為得經。此二豈非以理為經。金光明雲。十方諸佛常念是經。豈令諸佛但念於教。此例蓋多。不能備引。故知諸師。以能詮所詮釋眾經題。失旨之甚。今家皆用通別釋題方無所失。二通則下。明通別有三種。今解諸經通別二名。俱是能詮俱是所詮。良以通別各自具於教行理故。勿謂二名但在於教。須知通別自有教名行名理名。如一別題。佛說是教。觀即是行。無量壽佛是理。豈非別教別行別理。以此三別對於經字。即是通教通行通理今於三中。初明教通別二。初正明一化通名者。頓說漸說施權開權律論之外。皆名為經。故稱通也。別名者。別相乃多。今從三種。謂人法譬。單三複三。並具足一以成七別。單三者。單人。如阿彌陀經等。單法。如大般涅槃經等。單譬。如梵網經等。複三者。人法。如文殊問般若經等。法譬。如妙法蓮華經等。人譬。如如來師子吼經等。人法譬具足者。如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等。以此七別與通。合標一代佛法。二今經下。別指此經。本論一化。言此經者。以明七別。此屬單人。是故言也。雖屬單人而人自分。能說釋迦。所說彌陀。以此二人而為別目。經同一化。故曰通名。據有觀字合是人法。能從於所。以人兼之。故略不示。然分通別。不同廣釋故未委悉。二為行下。行通別。諸經有用一種之行而為別名。以對通名。經即通行。若論別行。其數無量。卒難說盡。今以增數示於行人。似可領會。一如一行等。二如二智等。三如三觀等。四如四念等。五如五根等。六如六妙等。七如七覺等。八如八正等。九如九禪等。十如十度等。乃至百千萬億無量行也。此等別行皆趣涅槃。究竟四德略言常樂。約趣涅槃別行即通。故為行經。彼釋籤中。乃以因果判行通別。須知其意。非謂至果其行方通。欲知意者。據各修因名為行別。約趣一果。此別即通。斯乃別時論通。通時論別。豈唯行爾。教理亦然。如以機應對教通別。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各解則機別。一音則應通。各解不離一音。一音不妨各解。如金光明玄。以能詮文字為教通。以能詮所以為教別。所以即是四悉檀也。一一悉檀皆用文字。一一文字不離悉檀。如以名實對理通別。多名不離一實。一實不妨多名。故三通別皆悉同時。悉類樂中管色之韻。約聲則通。約曲則別。通別二用不相妨礙三理雖下。理通別。名實相對名即是門。乃以四門彰一理也。亦是事別而對理通。良以諸經多用一事而彰於理。得理別名。如此經題以無量壽佛。名為別理。以對通名經則通理。若於一化以通別理解經題者。莫若四門以為別理。四門者有門。空門。雙亦門。雙非門。四門名通。須分四教。所謂三藏教。通教別教。圓教。四教各開有等四門。四四乃成一十六門。詮於別理成十六理。理尚非一。那得十六。然理無礙能應諸門。猶彼虛空其體實非方圓大小。以無礙故。故能隨彼方圓等物成無量相。從無量說即是別理。體是一空名為通理。無通不別無別不通。通別合標成一題目。二此約下。結五時之內。一一經題皆具通別。若不用此教行理判。徒分通別。全無所以也。然無量行會一常樂。四教四門同詮一理若專方等未堪此聞。乃是預取法華之意。跨節而談。於佛滅後。解釋諸經不約法華寧窮一化。二更約下。約一題。一化經目通別二名。具教等三關涉既廣。思修或難故。就即今所解經題。明教行理。宛然可見。此三皆別。以對經字。即是三通。故雲任運有通別意。欲使行者。即此一題。就說解教起能觀行見真佛理。三更就下。約一字。一題雖約而涉三名。今示一字。解行證三悉得具足。此復為二。初就說字兼含釋題。中說字最可顯於教行並理。故引釋論所行如所說句。以示說中含於行理。如者真如也。如名不異。一真覺性。物成無殊。三際平等。契此如理。方得心口說行不異。故金剛般若雲。雲何為人演說。如如不動。法華雲。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事相解如。二物相似。以為不異。理觀解如。二物性一。方名不異。故釋經如是。三藏則以傳佛所說。似水傳瓶。名曰文如。衍教不爾。通以二諦相即為如。別則唯聞中道為如。圓以文字。性離為如。三教約此方曰文如。論就理觀心口理一。方得說行如如不異。此令說者行契如理也。二佛即下。就諸字互具釋。佛復本源究竟覺體。非寂非照。故屬法身。觀字即是清淨智慧寂而常照。故屬般若。無量壽是自在神通。照而常寂。故屬解脫。今將諸字。分對三德。深有所以。所以者何。向就一字明教行理。雖約說字義具於三。既約修辯。尚通前教。而又未明字字具三。故今特用涅槃三德。對於諸字。乃彰諸字性各具三。非前教人所能思說。良以三德性本圓融。一一互具故。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脫。直般若非般若。般若必具解脫法身。直解脫非解脫。解脫必具法身般若。三德即是教行理三。般若是教。智在說故。解脫是行。用從緣故。法身屬理。是所顯故。佛字既是法身之理。即具二德及教行也。觀字既屬般若之教。亦具二德及行理也。無量壽既是解脫之行。亦具二德及理教也。若不然者。豈得即一達三即三達一。問本以一字具教行理。今何得以無量壽三字。方具於三。則不名為約一字也。答以題諸字對三德釋。斯是妙談。貴在得意。欲令行者知三德性遍一切處。一字一句。一偈一品。一部一經。一時一化。乃至一切依正色心。多亦三德。少亦三德。一塵三德不小。剎海三德不大。故引華嚴雲。一中解無量等也。若得此意。今之妙觀有造修分。應色一相可照三身。依報一塵即寂光土。故十六觀皆照三諦。其不信者則辜吾祖立茲法矣。二於一下。約一字以校量三初正校量。上窮妙旨。從廣至狹。今校功德。從少至多。一字尚詮大涅槃理。況一切經豈不圓遍。二故經下。引經證。如金光明及諸大乘。多作此說。三若不下。結今得。不明一字圓具三德。諸經所說一句一題。受持功德無量無邊。便成虛設也。自非道場得入三昧發旋總持。曷能妙說自在若斯。二初釋下。就別廣明。置通釋別也。文四。初釋佛字二。初正約佛名示六即二。初翻名標示。梵雲佛陀。華言覺者。即說教主。別號稱曰釋迦牟尼通號有十。今舉第九。故標佛也。既是極果。即究竟覺。起信論雲。覺心初起。心無初相。遠離微細念故。心即常住。名究竟覺。此覺圓淨無所對待。生佛依正鎔融總攝。十方三世亙徹無外。五住二死盡淨無餘。無量甚深永絕思議。強名妙覺。此之覺義有六種即。即者是義。今釋迦文。乃究竟是圓淨之覺。一切凡聖無不全體皆是此覺。雖全體是。且迷悟因果其相不同。故以六種分別此是。所謂理是。名字是。觀行是。相似是。分證是。究竟是。然若不知性染性惡。所有染惡定須斷破。如何可論全體是邪。全體是故。免於退屈。六分別故。免於上慢。六不離即。即不妨六。六即義成圓位可辯。問所言凡聖全體即佛。為即自己當果之佛。為即釋迦已成之佛。答自己當果。釋迦已成。二佛之體究竟不別。故諸果佛為生性佛。迷則俱迷。見則俱見。故己他佛於今色心。皆可辯於六即義也。又復應知。六即之義不專在佛。一切假實三乘人天。下至蛣蜣地獄色心。皆須六即辯其初後。所謂理蛣蜣名字乃至究竟蛣蜣。今釋教主。故就佛辯。以論十界皆理性故。無非法界。一一不改故名字。去不唯顯佛。九亦同彰。至於果成。十皆究竟故蛣蜣等皆明六即。二涅槃下。就覺廣明六。初理即。六種即名皆是事理體不二義。而事有逆順。名字等五是順修事。唯理性一純逆修事。此逆順事。與本覺理體皆不二。其逆順名自何而立。以知不二。事皆合理。名之為順。其不知者。事皆違理故名為逆。名字等五。若淺若深。皆知皆順。若初理即唯迷唯逆。而迷逆事與其覺理。未始暫乖。故名即佛。所以者何。良由眾生性具染惡不可變異。其性圓明。名之為佛。性染性惡全體起作。修染修惡更無別體。全修是性故得迷事無非理佛。即以此理起惑。造業輪迴生死。而全不知事全是理。長劫用理長劫不知。不由不知。便非理佛。以全是故。名理即佛。以不知故非後五即。然理即佛。貶之極也。以其全乏解行證即。但有理性自爾即也。又理即佛。非於事外指理為佛。蓋言三障理全是佛。又復應知。不名障即佛。而名理即佛者。慾障後五有修德是。此之一位唯理性是也。又障即佛。其名猶通。以後五人皆了三障即是佛故。釋此為三。初引諸經示即。初引大經迦葉品雲。眾生即是佛。何以故。若離眾生不得三菩提故。如來性品。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如貧女人舍內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無有知者。時有異人善知方便。乃至即於其家掘出金藏。又雲。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捔力相撲。而彼力士以頭觸之。其額上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處有瘡。即命良醫。欲自療治。乃至時醫執鏡以照其面。珠在鏡中明瞭顯現等。如來藏經十喻者。彼經十文。一法。九喻。一是所喻。九是能喻。以所從能。故雲十喻。一法者。經雲。佛告金剛慧菩薩。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瞋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具足如我無異。於此文後。即舉九事以喻其法。各有長行重頌。一萎華佛身喻。二巖蜂淳蜜喻。三糠繪粳米喻。四糞穢真金喻。五貧家寶藏喻。六菴羅內實喻。七弊衣金像喻。八貧女貴胎喻。九焦模鑄像喻。弊帛者。經偈雲。譬如持金像行詣於他國。裹以穢弊物。棄之在曠野。天眼見之者。即以告眾人去穢現真像。一切大歡喜。我天眼亦爾。觀彼眾生類。惡業煩惱纏生厄備眾苦。又見彼眾生無明塵垢中。如來性不動無能毀壞者。土模者。經偈雲。譬如大冶鑄無量真金像。愚者自外觀但見焦黑土。鑄師量已冷。開模令質現。眾穢既已除。相好劃然顯。我以佛眼觀。眾生類如是。煩惱淤泥中。皆有如來性。闇室下。復出涅槃經雲。如闇室中井。及種種寶。人亦知有。闇故不見。有善方便。然大明燈照之得見。是人終不生念是水及寶本無今有。涅槃亦爾。本自有之。非適今也。大智如來。以善方便。然智慧燈。令諸菩薩得見涅槃。今文但引闇井具寶。以證理即。不取人亦知有等文。諸喻皆爾。須知諸喻。理兼圓別。若言三障定覆佛性破障方顯。此猶屬別。若全性成障。障即佛性。以不思議德。障消者則諸喻皆圓。方是今文理即之喻。故如來藏喻止觀顯別。今文顯圓。次淨名皆如。語尚涉通。今須圓解。次寶篋下卷勝志菩薩。向佛說偈。己界及法界。眾生界同等。己界即心法。法界即佛法。佛以法界而為體故。對眾生界即成三法。心生在因佛法在果。三無差別故雲一界無別界也。二此是下。就本覺明佛。前引諸經。雖雲即佛。猶未的示覺了之相。且指三障體全是理。今示此理。當處照明。名為本覺。佛義成也。此自分二初正示。言此是者。指上大經眾生即佛。諸喻寶物。淨名皆如。寶篋法界。此等皆是本性圓智。非三般若融即微妙。智不名圓。知一切法一一含受一切諸法。全法是智。全智是法。待對斯絕名圓覺諸法。諸法乃是生佛依正。三際十方。此等時處。既全是智。何有一處一物一塵。體不明瞭。然此明瞭非心意識所能及也。故起信論本覺義雲。心體離念無所不遍。等虛空界本性明瞭。既其離念安以情求所謂不思議智照等也。勿認六道漏心三乘證智而為本覺明瞭之相。妙覺之覺方是理佛。全修在性斯之謂歟。二雖五下遮情。情執者雲。諸有業縛無明惑暗。那言眾生即是佛邪。故遮之曰。雖業至無間。而皆當體是三解脫。雖見思昏倒而本覺理未始不存惑業。全是性德緣了佛性。豈可更壞理佛。刀不自傷故。二斯下。對四事辯理。世間常住者。即十法界三十世間。一一皆住真如法位。法位常故。世相亦常。然世本代謝而言常者。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性不改故。故名為常。若謂遷流不得言常。斯謂情見。良以生法即性故。常住異滅法即性故。常即性之常。非常無常不可思議。言偏意圓。故可得雲一生一滅無非中道。唯生唯住。唯異唯滅。法華跡門顯所證雲。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本門乃雲。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非如非異。故知世間即是三界常住。豈乖非如非異。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此理祕妙。佛能明見故。故雲灼然。今我智者成祕妙觀。雖是肉眼而名佛眼。能見祕藏亦云灼然。故妙樂雲。顯露彰灼稱為真祕真祕之理即世相常。世相常故眾生即佛。此理妙故。有佛教化不益一毫。空過無佛不損一毫。五即得之何足為高理即失之未始暫下。對此四事示理佛也二如斯下。名字即。此至究竟皆修德也。須論損益及以高下。言名字即佛者。修德之始。聞前理性能詮名也。然有收簡。收則耳曆法音。不門明昧異全不聞。俱在此位。簡則未得圓聞。齊別內凡。尚屬理即。以七方便未解妙名。豈知即佛。此自分二。初帶喻示名字二。初不聞之失。理雖是佛全體在迷。佛出不聞經名絕聽。此乃卻指但理之失也。二若佛下。聞名之得。六即辯佛。故今名字唯約三寶及十號也。無明長夜佛出令曉。闡本智日乃識三寶照世光明。生死巨關無佛長鎖。佛能於此開甘露門。令知十號是常住味。此光此味。乃從眾生心性流出。還使眾生解此光味即本性佛。因說等者。卻指貧女捨寶喻也。初既不知家有寶藏。唯受貧苦。因示得知。寶雖未掘預生適悅。此等法喻皆示於名有識知義。能知所知即名字佛。二故須下。引人明即佛。梵雲須達多。此雲善施。亦曰給孤獨涅槃二十七雲。捨衛有長者。名須達多。為兒娉婦。詣王捨城。宿珊壇那捨。見彼長者中夜而起。莊嚴舍宅。乃問。當請摩伽陀王耶。答雲。請佛。須達初聞身毛皆豎。復問。今在何處。答曰。在迦蘭陀精舍。須達思念欲見。於時忽見光明如晝。尋道而出。城門自開。見佛聞法證須陀洹。疏雲。巨關。即城門也。今明毛豎。即驚覺也。聞名生覺即本性佛。若論大經追敘昔事。方證初果。驗聞名時。未能解了覺即本性。及前科中三寶十號。亦涉於小。今約跨節取意而談。五時示現身相名號說法度人。乃至聞者一念微解。一一皆是全性起修。當處無非本性佛法。如前一化增數諸行。皆會圓常。四教四門。唯詮一理。不從跨節焉消彼文。況文出涅槃。部已開會。故約驚覺示名字佛。◎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1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二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三觀行即。此中觀法。異常坐等直觀心性。故託他佛而為所緣。然是大乘知心作佛佛即是心。其觀未成為塵所動。始自圓聞觀佛妙境。至識次位勤行五悔。若未發品。此等行人皆屬名字。故知名字其位甚長。今明對塵即成佛觀。其中唸唸覺知之心。名觀行佛此自分。二初觀妙色即真法。以大小相皆悉周遍。故此色身即是真法。又二。初約一佛二。初示始習即心觀相。此是名字昇進之位。不獨解名能修觀故。但未入品。非觀行位。觀佛相者。若此經中八萬相好。非羸劣想而可繫緣。故須初心先觀落日。漸觀地樹及以座像。觀既深著方觀勝身。今依般舟初心先觀千輻輪相。次第逆想至肉髻。三十二種是下品相。復從足起。可作始行繫心之境。不須更以落日為緣。若相若好。皆依於身。身唯金色。故雲如鑄金像。此之色相雖從心想如在目前。故雲與眼作對。言妙色者。即是不可思議色也。所以者何。由此行人已圓聞故知色唯心。知心唯色。五根所對尚體唯心。況想成色豈在心外。此色非色非色非非色。而能雙照。色與非色。既離情想故名妙色。非由三觀莫見妙色。非由妙色莫成三觀。境觀相資塵念靡間。方能得入觀行位也。二開眼下。明觀成稱性。周遍。妙心作相妙相發心。心心不休成觀入品。塵緣莫動佛常現前。閉目了然開眼不失。在明見佛處暗不忘。性無間然。佛豈暫闕。一一相海莊嚴法身。相為大相。好為小相。觀大發小名為流出。劫水雖大止劑二禪。佛相遍周稱於法界。且以分喻顯於周遍。觀行佛眼名曰周眸。此眼所觀何處非佛。問金光明玄義。觀於三道顯金光明。似位尚雲閉目則見。開目則失。今觀三身位在觀行。因何開閉俱得見邪。答彼明性德金光明理。此理初住方任運見。故於似位猶論得失。今帶事定。託彼應色。觀於三身。以其應相凡心可見故理三身雖乃未顯。不妨應色先與定合。故令開閉皆見佛身。如以三觀觀彼落日。三觀未成而能開閉。皆見於日。故雖事理一念同修。而理難事易。事易故先現。理難故後發。故般舟三昧。以三十二相為事境。以即空假中為理觀。境觀雖乃同時而修。境必先成。託境進觀。藉觀顯境。更進更顯。從凡入聖。故知彼就趣真無住。對似愛頂墮。為開閉得失。此就應色。得成觀行。為開閉俱見。不知事理難易淺深。此相違文何能銷釋。二念一下。等諸佛二。初約一佛等諸佛。為成觀故不可散緣。故以彌陀一佛為境。雖觀一佛何異十方。雖照現今何殊過未。此彰一切不離彌陀。良以彌陀是無量之一。故能等於一中無量。二一身下。明諸佛同三法。一佛等彼一切佛者。以由佛佛同得三法。身是法身。智慧是般若。十力四無所畏是解脫。亦是三身三涅槃等。身智言一者。顯於諸佛法報不別。應用亦同。故力無畏結雲亦然。同身智一也。菩薩因中分破無明。分同妙覺所證三法。無明破盡。則究竟同諸佛三法。諸佛三法既其不二。是故彌陀三法不少。一切諸佛三法不多。故言等也。二念色下。念三身以結。示色是應身。通於勝劣及他受用。法門是報身。以諸法門。聚而為身。即八萬四千陀羅尼為髮。第一義諦為髻。種智為頭。慈悲為眼。無漏為鼻。四辯為口。四十不共為齒。二智為手。如來藏為復。三三昧為腰。定慧為足等。此諸法門。若從所證名為法身。今從能證名為報身。自受用也實相是法身。非不具於一切法門及諸色相。讓於能證及垂應故。今是所證及以能垂。但名實相前論觀法文中。但言相好周遍。次文乃約三法論等。至今結示雲念三身。應知法門及以實相。不離色身舉一即三。全三是一。法爾相即非縱非橫。是故此經第九佛觀。經示相好。疏名真法。不知圓觀。此名莫消。若觀佛身。不涉後二。便同小外。何預妙宗。須知此文。是結前觀色相周遍已具三身。二常運下。明即佛。觀行位人一切時處。念佛三觀。常得現前。故雲無不念時言唸唸皆覺者。示即佛義。雖是始覺即同本覺。非全本覺觀不名中。亦得義論始本一合。雖非究竟及真似合。而亦得是觀行合也。若論即字。廣雅訓合。荊谿雲依訓乃成二物相合。於理猶疏。今以義求其體不二。方名為即。然其始覺與本覺合。雖名為合非二物合。正是荊谿體不二義。良以始本覺體是一。故知六即得名六合。理即乃以逆修之覺與本覺合。五皆順覺與本覺合。六合無非體不二也。荊谿有時亦以合名明不二體。故不二門雲。復由緣了與性一合。方能稱性施設萬端緣了是始性豈非本。修性體一復名為合。四相似即。今既釋佛。乃似本覺。良以此位始覺之功。尚伏無明。全未破故。非真本覺。唯得名為相似即佛。若四十一位分破無明。故得分分是真本覺。名分真佛。至極果位無明既盡。本覺全彰。故得名為究竟是佛。即究竟本覺。亦究竟始覺。亦是究竟始本一合。亦是究竟始本俱忘。例前五即皆有四義。問名字等五。以始對本。論合及忘四義稍可。唯初理即。既全在迷。豈有始覺及二義邪。答理雖全迷而具三因及五佛性。緣了二性豈非本有修因始覺果。及果果二種佛性。豈非理中究竟始覺。理若不具此等始覺。名字等五。便須別修。復何得雲全修在性。但有即名無即義也。自非山教圓位徒施今當相似位中四義。文自分二。初標釋二。初約三身明即佛。前觀行位。常用三觀念佛三身。觀覺雖成似覺未發。加功不已。今本覺三身相似而發。與始覺三觀相似相應。應是合義合而不忘。非妙覺也。問於一本覺約何要義。顯示三身令人可見。答本覺諸法即空假中。覺諸法假。即相好身。覺諸法空。即法門身。覺諸法中。即實相身。如此論之其義宛爾。更於一覺約寂照說。照而常寂自在神通。即相好身。寂而常照清淨智慧。即法門身。非寂非照而寂而照。即實相身。此之二三皆非縱橫不可思議。乃是寂覺照覺。雙遮照覺全本成始。即是相應及俱忘義。此位三身即佛義顯。是故文中不特言覺示於即佛。二相似下。約四喻明相似。行人本覺寂照及雙相似而發。成相似位三種之覺。此覺似真若瑜若瓜。比金比瓠。此之二物喻始似本。如將至火先覺暖氣。行欲近海預睹平相。此之二事喻於相似近乎分真。前二約法論似。後二約位論似。二水性下。勸證二。初約事勸。本覺清涼其猶冷水。似覺飲之知消煩熱。名字之人如熱渴者。須三觀功掘無明地方得真似清涼之水。徒聞之水不施觀功。又無事行取水具物。守渴而終至極熱處。二略舉下。引文證相似相應功德之相。如彼法華六根清淨。文雖稍廣其相顯然。行者易知故得名要。六根同有五種似發。所謂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耳天耳慧法佛耳。乃至意根亦有五相。此之六五。即三相應肉天法六。即相好身相似相應。慧六佛六。即法門實相相似相應。以五眼等是不次第相似發故。可以對於圓三身也。行者能於三觀。觀佛六根三德。不久相應。五分證即。即心觀佛。託境顯性。雖得相似尚屬緣修。今則親證屬於真修。分破無明。起信論中稱隨分覺。寂照雙融。本覺真佛分分而顯。從所顯說。名為分真。從能顯言。名為分證。四十一位皆受此名。自分二。初明初住。一代教中圓位顯者。唯起信論及華嚴經。經說三身初住頓得。論明八相初住能垂。若此位不論破無明惑。安得如此上冥下應。故知十向方伏無明。初住但能斷於見惑。此等經論是漸次教。不可與其華嚴起信頓修頓證菩薩一概。是故今立詮中道教論次不次。分於別圓。今就彼經明分證佛。此文分二。初約發心明即佛二。初約三法明發就初住名示。即佛相。位名發心。發本覺心也。常寂常照寂照雙融。是本圓覺。即一而三。不發而發。故成三發皆言一切者。法界無外攝法不遺。諸佛眾生色心依正同一覺體。全體為緣全體為了。全體為正。緣因發故。了正亦發。了因發故緣正亦發。正因發故。緣了亦發。蓋三法圓融。發則俱發。緣發名功德。能資成故。了發名智慧能觀照故。正發名境界。是真性故。是所顯故。問三德既是一本覺性。由證顯發。今雲一是所顯境界。二名能顯功德智慧。若是能顯。二則是修。何得名證本覺三德。答其理如是。方不思議。所以者何。三雖性具緣了是修。二雖是修。非適今有。二若非修三法則橫。二若非性三法則縱。故釋籤明三點不縱橫雲。雖一點在上。不同點水之縱。三德亦爾雖法身本有。不同別教為惑所覆。雖二點在下。不同烈火之橫。三德亦爾雖二德修成。不同別人理體具足而不相收(文畢)輒出其意。別教法身為惑覆者。良由不知本覺之性具染惡德是故染惡非二德也。故別惑通惑業識事識煩惱結業三乘六道。變易分段此等一切迷中二法。非二佛性既非佛性。乃成定有能覆之惑。是故但有法身本覺。隨於染緣作上一切迷中之法。以是名曰為惑所覆。應知覆義不同泥土覆彼頑石。既覆但中佛性之理。如淳善人。一切惡事非本所能。為惡人逼令作眾惡。故說善人為惡所覆應須還用隨染覺性。別緣真諦及以俗中。次第別修空假緣了或中邊緣了種種二因。或初緣次了。或初了次緣次第翻破一切迷法。顯於法身本覺之性。是故覆理成於縱義。圓人不爾。以知本覺具染惡性。體染惡修即二佛性故通別惑事業識等一切迷法。當處即是緣了佛性。豈有佛性更覆佛性。如君子不器善惡俱能。或同惡人作諸惡事。則彰己能何覆之有。故即二迷以為緣了。顯發於正。緣了二德體迷而得。義當所發。元是修德復當能顯。雖分修性皆本具故。義不成縱言別人理體具足而不相收者。亦為不知本覺之性具染惡德。不能全性起染惡修。乃成理體橫具三法。言不相收者。以其三法定俱在性皆是所發。猶如三人各稱帝王。何能相攝。是故不知性中三法。二是修者二乃成橫。圓人不然。元知本覺具染惡性。故使迷中一切染惡。當處即是緣了佛性。以此二修顯於一性。如一主二臣。主攝於臣臣歸於主。三德相收亦復如是。今初住位所發三法。皆性具故發則俱發。故雲不前不後以此三法。二為能顯一是所顯。修性宛爾。故雲亦不一時不一時故非橫。不前後故非縱不縱不橫不思議發。是故名為初發心住。二三智下。約三身明佛。前以正助二修。對性明圓發相。今約報智證法起應。報應二修對法一性論分證佛。從智證法。從法起應。即非一時。三身頓得故非前後。不縱不橫復見於此。從始圓修一心三觀。今圓三智一心中得。即以此智證得法身。智性即色三一體融名妙色身。此身湛寂如鑑無情。形對像生山毫靡間。名應一切。三身三德體離縱橫。今始發明名開祕藏。入理般若名為住此住無住住祕藏中。二以普下。約被物明佛用二初總示三輪。色像即身輪。一音即口輪。等悅即意輪。身名神通輪口名正教輪。意名記心輪。妙觀察智也。輪者轉義。亦能摧碾。己心證法轉入他心。能摧碾他一切業惑。此三業應有十界相。皆是初住分得佛用。二應以下。別示十界。上明能用種種三業不出十界。今分別之。先明佛三。況出九界。佛應三土。且說同居。化有始終。須彰八相。大機所見八相難思。若應小乘八種皆劣。大示出沒如水之波。全法界身八皆勝妙。小乘生滅體是無常。如火燒薪終歸灰斷。故兩八相不分而分。勝劣宛爾。此等皆是果人法則。名佛威儀。初住能為名之曰具。威儀屬身。音聲屬口。方便是意。應以佛界而得度者。即為現此三輪相也。佛相至高尚能跡示以佛況九。現之不難。既現九界各具三業然非直現十界而已。於一一身。復現十界重重無盡。以得普現諸身三昧故也。二初住下。況後位。初住始破一品無明。分證三身。垂形十界。其相尚爾。況二三住。況第十住行。向登地至於等覺。破惑轉深。德用轉廣。寧以心口而思說邪。良由位位始覺本覺一合俱忘。致使體用高廣若此。六究竟即。一切諸法無不是佛。迷故不知。故圓實教不順迷情。直示一切皆是佛法。世間相常眾生是佛。不稟教者。但有理是全不知是。若聞此教。於名知是。若入五品於觀知是。入十信者相似知是。四十一位分真知是。今登極果。究竟證知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此自分二。初據位直明。等覺已名滿足方便地菩薩究竟地。始覺道窮本覺理極。本始既泯無以名焉。強稱妙覺。大品般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諸字功德。南嶽用對圓頓教中四十二位。初住阿字中四十字對至等覺。最後茶字當於妙覺。雖一一位皆能遍具諸位功德。然是分具。今此極位。乃究竟具諸位功德。故引法華唯我釋迦與一切佛。乃能究盡諸法之權。實相之實。達無明底到諸法邊。名邊際智。不思議權智也。今已究竟。故名為滿。於種種法證本圓覺。不思議實智也。此覺極滿名為頓圓。復用第七無上士號。顯智斷極。有惑可斷名有上士。等覺位也。無惑可斷名無上士。即是妙覺。斷德究竟名大涅槃。更有過者。名有上士。亦等覺也。更無過者。名無上士。即是妙覺。智德究竟名大菩提。二約喻稱歎。用彼大經月愛之喻。十五日月。對四十二圓因果位。皆智光增惑暗減滅。故初之三日對住行向三十位也。從初四日至十三日。對十地位。十四日以對等覺。十五日對妙覺位。此乃合前三十。開後十地。若三十三天同服甘露。對四十二位皆證常理。開前三十位對三十天。合後十地用對一天。等覺對一。妙覺極位次對釋天。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四十一字。對於圓證四十二位。位位相收則前後俱開。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對圓真因四十位者。前後俱合也。今十五日月光既滿。即智德圓。暗無不盡即斷德極。故大師雲。此之增減日日有之。此之智斷位位有之。故不更用後十五日邪光減也。復以眾星對諸因人。月喻果佛。最上等言。皆是稱歎究竟佛也。二佛有下。以例諸號明難說。圓極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虛究竟成就。蓋其所召皆真極故。以望真因尚帶虛設。妄未盡故。七種方便一切凡夫。悉是虛名一無實義。故大經雲。世諦但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佛是究竟第一義故。又復應知非別有法。名為究竟第一義諦。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是則世間及出世間二死五住。至鞞荔多蠢動蜎蜚五無間等。若因若果無非圓極第一義諦。故此諸名皆實不虛。悉是究竟佛之異名。是故稱為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今唯舉佛一名當之。故諸大乘明於佛號或增或減。皆是四悉赴彼物機。今於通號十名之中。舉第九佛也。淨名經雲。正遍知如來及佛。此三句義。大千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以劫之壽不能盡受。隨其宜樂舉此三名以少況多。功德無盡。◎   ◎二釋說字二。初牒釋。悅是暢悅。懷是心懷。若就此經即是如來久修久證念佛三昧。蘊之在懷。今機扣發。說之乃暢昔之所懷。二即十下示相。據今之說正在念佛。次文委示。今不預陳。故且通塗明其說相文二。初明所說法相。十二部經總明說相。謂或作長行說。或作重頌說。或作未曾有說。或作無問自說說等。若八萬法藏乃具示所說種種法門。合雲四千。且舉大數。然應了知有多八萬。且約四諦示諸八萬。若言八萬法藏。即苦諦八萬塵勞。即集諦。八萬對治門。八萬三昧門。八萬陀羅尼。皆道諦。八萬波羅蜜。即滅諦。今雖示一。義以兼三。以法藏名是蘊聚義。判屬苦諦。復由蘊義兼得三諦。蓋四名言不離陰故。如俱捨雲。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是色行蘊攝。故十二八萬俱通小衍。或雲小乘唯有九部。大則十二。或雲小有十二。大唯九部。或雲大小皆有十二。六度四等雖在大乘。亦通三藏事度菩薩。然其名數四教皆同。須就所詮真中二理。定其權實。復論四種能趣觀行。用簡偏圓。使寶渚化城迂直不濫。二又於下。明能說善巧二。初於一法一門明四悉。上之所列八萬等法。既通四教。即是生滅八萬無生八萬。無量八萬。無作八萬。如生滅八萬。趣舉一法。須開四門。四門假人同皆叵得。若其實法四義不同。約有門說。唸唸無常如燈焰焰。約空門說。三假浮虛猶如雲霧。雙亦門說。二相從容。雙非門說。二相俱捨。四中一門機生熟故。四悉被之為未種者。作世界說。令其樂欲讚用受行。為已種者用中二悉。善根未發作為人說。令起宿善信戒進念。惡未破者。必對治說。令其三毒豁爾冰消。為已熟者。第一義說令得契真革凡成聖。佛智鑒機。說之必中。知不入理令得三益。知不破惡令得二益。無善可發作世界說。但生歡喜。若全無益佛則不說。二若一下。例諸法諸門示四悉。上明一門被機四悉。餘之三門被機亦爾。八萬中一四門四悉被機既爾。其餘諸法四門四悉被機亦然。一教八萬門悉既然。三教亦爾。八萬法藏。例於塵勞及對治門三昧總持波羅蜜等。一一八萬。法法四教。教教四門。門門四悉。其十二部六度四等。準此可知。以此略明佛說之相。三釋觀字即所說也。上十二部八萬等法。豈非所說。然是泛舉顯於能說。下無量壽及今觀字。的是此經所說義也釋觀分二。初牒釋雙標。牒起觀字。以觀釋之。乃用觀法觀於勝境若非觀法將何觀之。撮經所詮立茲題目。經明十六以為能觀。今釋題名唯論三觀。經文是別。題是總名。總總於別。別別於總。若也立題收文不盡。則不能應篇章之式。故知今立三觀釋觀。乃是經文十六觀體若就十六。各各示於三觀相者。其文繁廣。故於釋題總而示之。令其修者以茲觀法入十六門。則境境皆三。心心絕妙。四依被物言簡意周。雙標次第及以一心。二三觀者。此乃以次顯於不次。不融別觀無以明圓。如止觀中皆用思議顯不思議。二從假下。據教雙釋二。初次第三觀二。初列名指經。所列諸名釋中自見。二今釋下。釋相結果。依前列名釋三觀相。第一空觀而有二名。假是等者見思取境無而謂有。虛假凡俗知虛名諦。二空之理是審實法。知實名諦。不究俗虛莫知真實。要須照假方得入空。是故名曰從假入空。又假是等者。迷世俗時謂虛是實。則二俱不諦。若悟俗虛必知真實。則二俱諦。故復得名二諦觀也。此觀等者。修觀名因。證智名果。釋論三智為易解故。分屬三人。故以聲聞對一切智。即空觀果當於別教十住位也。第二假觀。亦有二名。先斥住空墮二乘地。若修假觀能成佛法。能益眾生觀空欲作入中方便。故於空智證而不住。三界惑著須蕩令空。諸法因緣須究本末。見思重數如塵若沙。以大悲心遍觀遍學。名為知病。諸法諸門破性破相。一一對治無不諳練。是名識藥。隨惑淺深知機生熟。神通駭動智辯宣揚。四悉當宜各令獲益。如此授藥方肯服行。皆由證空能入此假。故此觀名從空入假。而言等者。前除見愛破假用空。今遣塵沙破空用假。於空於假各一破用。前後相望至今均等。故復名為平等觀也。此觀等者。若依釋論以菩薩人對道種智。即假觀果。位在十行。二空下。第三中觀。初雙標。初觀空生死者。別人初心。信今知覺本是常住中道佛性。從教道故。名為但中。唯善唯淨不具染惡。雖無染惡其性靈知。強覺忽生境界斯現。分別境相執著我人。不昧之知。邪思邪見。現前染惡既非性具。皆是隨緣變造而有。是變造故非性本然。是故見思不即中道定須破故。即義不成。故不得雲唯愛唯見唯色唯香。設欲修中能所不絕。故修空為正。中觀為傍。何者。心既著有須別緣空破茲愛見。所觀之空是二乘法。既非性具。乃是別修空非畢竟。是故空觀但空生死。次觀空涅槃者。生死之有雖已破除。心又著空。須別緣假破此空著。假是建立是菩薩法。非性具故。亦是別修。能蕩空著名空涅槃。此之等者。前空生死見思惑忘。次空涅槃塵沙惑盡。二惑既盡心無偏著。是故得為雙遮方便。初觀等者。復因次第用於二觀觀其二諦。是故得為雙照方便。方便立已圓觀可修。於十向中即以所顯中道佛性。而為能觀中道之觀。諦觀不二惑智一如。三觀圓融是無作行。故得自然入薩婆若。此觀之果。名一切種智。位在初地。二一心三觀。斯乃稱性而觀。絕待而照。蓋一切法。性是法身般若解脫。如伊字三點。三非孤立。一一圓具。舉一即三。乃以三德而為三諦。般若是真。解脫是俗。法身是中。德既不縱不橫。諦乃絕思絕議。此是佛之所諦。今以此諦而為所觀。諦既即一而三。觀豈前後而照。故依妙諦以立觀門。即於一心而修三觀。此觀觀法能所雙絕。況無量壽佛。本修此觀成就三身。法報泯然真應融即。非茲妙觀寧顯妙身。化主若斯徒眾亦爾。正報既妙依報豈粗。故十六境皆須妙觀。此文為三。初依智論釋二。初釋相二。初約法釋。三智即前次第所明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令易解故。分屬三人。剋性圓論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三智是果。三觀是因。果在一心因豈前後。因果不二方曰圓修。故舉智後即明三觀。只一觀而三觀者。趣舉一觀即具三觀。舉一空觀假中亦空。三觀悉能蕩相著故。舉一假觀中空亦假。三觀皆有立法義故。舉一中觀空假亦中。三觀當處皆絕待故。若知三觀只在一心。則一一觀任運具三也。觀於一諦而三諦者。諦觀名別其體不殊。全諦發觀觀還照諦。既無別體。以何義故立諦立觀。若欲分別就三因說。性三為諦修三為觀。性了是真。性緣是俗。正是中諦。不是了因非大真諦。俗中亦然。此之三諦方與三觀體性不殊。頑空為真與觀體別。俗中亦爾。三觀互具者。蓋性三本融。全性成修此之謂矣。二類如下引類釋。以有為法類無為性。一剎那心初生即滅。兩間名住。不無三相而在一心。三相無常尚居促念。三觀稱性無作無生。具於一心其義何爽。二此觀下結果。不明智果觀法無歸。故示觀成惑滅理顯。豁然妙證三種智慧。實在一心。或具論三智。或從勝說。只但名為一切種智。寂滅等者論自解釋。一切種智雙寂二邊無明之相。雙照二諦種種行類。始自初心圓修三觀。妙觀中道。唸唸雙忘。而即二邊唸唸雙照。一心二觀。法爾如然。今入分真本智顯發。全由始行亡照之功。二引中論證。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論通衍三。今證圓觀。觀所對法豈有不從因緣生者。今修圓觀必先解知能生因緣及所生法。皆不思議。方於此境觀空假中。又須了知妙諦妙觀。悉是能觀因緣所生陰等諸境。皆是所觀。前且直雲觀於一諦而三觀。須知於陰等境觀一諦等也。勿守略文。須尋觀義。又不可謂先解所觀不思議故。便不得言陰及無明。何者本說因緣及所生法。是不思議。若非無明何名因緣。若非陰等何名所生。有人見釋心法妙雲。心法在因約迷以說。佛法在果約悟以說。輒便難雲。心法稱妙何得是迷。良由此人不知所以解迷是妙。方曰圓人。如論苦集稱為無作。及十二因緣名不思議。豈不得雲不思議無明。人雖解妙法體是迷。不知理即一向在迷。妙覺一向屬解。中間四位迷解共俱。名字即人若不觀迷。何處用觀。等覺之位若不破迷寧登妙覺。以上上智斷下下惑。惑非迷邪。人之多僻其類實繁。釋論三智已如前釋。三此觀下。約妙結示。初一句總歎微妙。次二句約三一歎妙。一不定一。一即是三。三不定三。三即是一。釋論以不決定解不可思議。次三句對十六歎妙。上明一三融即總一妙觀也。即此一觀遍入諸門。名一觀一切觀。雖入諸門只一妙觀。名一切觀一觀。觀若定一。莫入多門。觀若定多。不可為一。實不可以一多思議。故雲非一非一切。後二句結示。雖非一多能攝一切。是故十六無非妙觀。四釋無量壽。正示三觀所觀境也。前明三觀。且以三德。及以三因。而為諦境。蓋示所觀融即用顯能觀絕妙須知性中三德。體是諸佛三身。即此三德三身。為我一心三觀。若不然者則觀外有佛。境不即心。何名圓宗絕待之觀。亦阿彌陀三身以為法身。我之三觀以為般若。觀成見佛即是解脫。舉一具三。如新伊字。觀佛既爾。觀諸依正理非異塗。此意不明非今觀佛。釋此為二。初牒名從梵。無量壽者已是華言。天竺梵語稱阿彌陀。二佛本下。從真出俗二。初約本無三。標無量壽。乃是無量而為其量。是則題中已言壽量。壽量依身乃成三義。故約三義而論有無。所言佛者。究竟覺也。理智既極始本兩忘。無相無名不可說示。寧得立其身及壽量。二隨順下。隨世俱立二。初列三身各三。據究竟覺第一義諦。則不可言身及壽量。為度生故。乃順世間立名立相。故說三身及三壽量。是則真佛無三。隨世故有。然須了知有無之意。言佛本無身無壽量者。但無有相隨情之三。非無性具徵妙身等。是故真佛究竟一切淨穢法門。若一向無何異小乘所詮真理。故真無俗有。真有俗無。皆是悉檀不可偏執。今文意者。蓋立三身釋無量壽。恐執定有。是故先言佛本無三。隨世說有。得此意已。分別三身三壽三量。則無滯也。二法身下。釋三身三義二。初約義分別。二據理融即。以有次文盡理融即故。今且約修二性一。一塗分別。初自為三。初法身二初別釋三。初法身者。師軌釋法。捨通從別。通則生佛俱軌法性。然其九界雖軌而違。如人依師不順師教。唯有諸佛從初發心。軌法而修。今能究竟冥合法性。故大經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順法性故名法為師。實非所師。與能體別。故即所師法而為其身。雖名為身已出五陰。故非色質。及非心智。色是初陰。心智即四陰。既其非陰亦非入界故非三科任持攝屬。此則已簡分段變易。以示生死陰等攝故。亦可色質簡應心智簡報。三科簡因。既非此等何以狀名。為物機故。強指法性名為法身。二法性下。壽連持之壽。親依命根。今法性壽非識息煖報得命根。亦非三事連持之壽。為物顯德。乃指法性非八相遷。非九世易。強名為壽。三此壽下量。壽之份量合論長短及以延促。今法性壽實無此等份量之相。此則通簡。若別簡者長是報佛。短是眾生。能延能促即是應身。非此等量為成觀故。強指法壽同虛空量二此即下。總示。法性三義。非陰聚身。非報得壽。非長短量。不可思議強於法性說身說壽說量故也。二報身二。初稱法有報二。初引經。報即酬報也。修行是因。感於妙報而酬因也。法華證智德經雲。慧光照無量久修業所得。大般涅槃證斷德也。此二果德酬答修因。是故名報。二如如下釋相感報之時。其相何似。故以一法二喻顯之。如名不異。所觀差別。不名如境。智外有境不名如智。各二如者。境如如智智如如境。此之境智故得應冥。智慧名通。故以果覺菩提簡之。即是無上菩提之智。與法性境相應相冥。先舉涵蓋喻其相應。恐謂涵蓋雖際畔相當。終存兩相。故重舉水乳以喻相冥。令知始本同是覺性。其體泯然。正同水乳。則顯境外無智。智外無境。水乳可見。二法身下。於報立三。即身壽量也。三中一一言法身者。報智所冥。離法無報故。初身言非身者。非應佛有分齊身。非不身者非報佛無分齊身。又非身則非有。非不身則非空。中道法身乃本覺體始覺冥此能冥亦忘。為成觀故。強名報智。二法壽下。明壽言非壽者。非應同連持之壽。非不壽者。非報智不連持壽。雙非二邊冥中法體。強名之意。同前身也三法量下。明量。非應有量非報無量。及非二邊義同身壽。三應身三。初明應物有三。初身。如谷答響。大小隨聲。如鑑現形端醜在質。應萬物感現勝劣身。二應同下壽。身既同物壽豈差機三應同下量。隨宜長短示量無量。二智與下。明依二有應三。初法。智即報身。體即法身。此二冥合。應用無方。二如水下喻。真金上色須水銀和。方能塗物。闕此一緣金無塗用。三功德下合。報智功德契會法身隨有機處應無不往。三能為下明應遍三土二。初雙明報應。二有量下。單示應身。初義者上所說報。但論冥法。即自受用也。今明垂應以他受用常住之應。對於生身無常之應。示二跡用。是故雙明身等。身即生身。有分齊相。故名為身。非身是報。無分齊相。故曰非身。小般若雲。佛說非身是名大身。大身者乃他受用身也。無分齊身其壽則常。故無量也。有分齊身壽。則無常。故有量也。此二應用乃依真中二理而住。機依事業二識而見。住理廣如金光疏說。二識委在起信論。明論意要在事識見。則取色分齊。故名應佛。業識見則離分齊相。故是報身。此義至後釋觀佛觀鈔中辯之。行者須知常身無量。通應三土。無常有量但應同居。所以者何蓋實報機分證論見他受用身。方便土人唯稟別圓。所見佛相雖小優降。然匪生身。悉是報佛。若同居土具四教機稟別圓者。能睹報佛。故法華明常在靈山。華嚴說法盡未來際。及諸大乘即於應相。見是法性尊特之身。故知常身遍應三土。若無常身唯應同居。逗藏通機生凡夫善也。次義分二。初明有量二義。上之所說自受用外。垂三土身。皆名為應。其他受用雖就對機名之為應。而是實因之所感剋。復名為報。非是差別逗機之用。若論逐物隨緣參差長短身壽量者。須就同居無常用說。故今別示應身之相。但於有量開出兩量。而此兩量依於事識但空見故。唯屬無常。若依業識不空見者。即此無常全體是常。則常無常二用相即。二鳥雙遊也。若上二土機息應轉。亦是無常。以非八相。故且言常。言七百等者。首楞嚴三昧經雲。堅首菩薩問。佛壽幾何。佛令往東方過三萬二千佛土。於莊嚴國問照明莊嚴自在王佛彼佛答雲。如釋迦壽我亦如是。汝欲知者。我壽七百阿僧祇劫。堅首迴此白佛。阿難雲。彼佛乃是釋迦異名。雖機勝見長。而七百猶可數故。亦是有量之量。若阿彌陀。人天莫數。故是有量之無量也。二應佛下。結應佛皆然。佛佛既皆三身圓證。應身被物。物壽長短。豈不隨順各示兩量。故彌陀現長亦能現短。釋迦現短亦能現長。故大論第三十六雲。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國土如阿彌陀佛國。阿彌陀佛亦有不嚴淨國如釋迦文佛國。又第三十八雲。此間閻浮惡故。釋迦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故涅槃二十二雲。西方去此三十二河沙有無勝國。所有莊嚴如安樂世界。我於彼土出現於世。斯皆隨逐物機也。二然下。據理融即。上辯三身。法是本有。報約修成。應論現往。其言似縱。須知報應二種之修性德本具。雖是性德修相宛然。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三一冥泯思說莫窮。不可等者。如上豎論顯非並一。若言性具三身壽量顯非別異。若作並別一異之解。即乖所詮圓常法體。即一而三故不橫。即三而一故不縱。非縱非橫不可思議。如此解者。乃會能詮玄妙之文也。◎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1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三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二辯體前文解釋能說所說。能觀所觀皆能詮名。今辯此名所詮之體。欲令學者因筌得魚。尋名顯體。尋名意在忘名。顯體知無別體。此乃今師釋名辯體之妙意也。復應了知。釋名是總。總三法故。三章是別。別三法故。是故解釋通別二名。無不義具教行理三。能說之佛。既具三身。所說觀境各具於三。故雲釋名總於三法體章別在法身。宗用別當餘二教相一章分別總別。今之辯體雖在一法一必具三。故明體禮體底體達三種之義。雖論三義但是法身中三。未明餘二各三。故涅槃玄雲。總唱祕藏故當其名。法身攝一切法。不縱不橫以當其體。般若攝一切法如面三目。以當其宗。解脫攝一切法。如三點伊。以當其用。如此敷演。即是其教。非但經體義成。餘義亦顯(文畢)今出其意空假皆中故三屬體假中皆空故三屬宗。中空皆假故三屬用。用是解脫特喻三點。點是文字故宗當般若。特喻三目。目能照明故。法身之三特泯縱橫。彰離念故故知釋名總於九法。辯體別在法身中三。然九不多。三不為少。方是圓教總別之義。此自分二。初牒起略示。名傍是賓。體正是主。名是假名體是實質。一切名下。皆有其質。二釋論下。正釋主質四。初據二文定體。諸法當處。不生不滅非有非空。無能無所。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此等相。名為實相無相之相也。誰人不具何法不然。若論證知唯有諸佛。故法華雲。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稟圓說者初心即用佛智照境。故能信解諸法實相。既解實相。亦解諸法實性。實體實力。實作。實因。實緣。實果。實報。實本末究竟等。十法既實。即是實生實佛。實依實正。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既一切皆實。實外無餘。復何得雲餘皆魔事。應知此說以理簡情。若離心緣能所等相名為實相。介爾有相即為魔事。故別教已下至六道法。皆有能所心緣等相。魔能說之悉名魔事。故知一切皆魔一切皆佛。以情分別一切皆邪。離情分別一切皆正。今簡情取理而為經體。應知實相全體照明。稱為真心。亦名本覺。覺體遍故諸法皆實。若指其要。不離現前分別之念。念即本覺覺即經體。無別經體以為所詮。以此覺心觀於依正。能所即絕待對斯忘。妙觀之宗自茲而立。若不爾者。何須得體方立經宗。實相印者。印即符印亦信也。亦印定義。乃以所詮定其大小及以邪正。理符佛旨方可信從。小乘三印無常無我。此之二印印於生死。寂滅一印印於涅槃。小乘涅槃與生死異。故各印之。所詮符此則可信受。是小乘經非魔外說。大乘一印即一實相。二種生死三德涅槃。其體是一。究竟真實。義符於此可以信受。是大乘經非小非外。今據此經圓實為大。若從彼論三藏對衍。通別二教亦名一印。今不取二。唯圓實相名一印也。則能說之人。所觀依正。四種淨穢。五逆罪等。其性不二。以此一印為經正體。二無量下。為四章所歸。無量功德等者。經用歸也。經之力用亦名功德。力有滅惡之功。用有生善之德。滅一切惡生一切善。是故功德受無量名。如此功德共嚴實體。其猶帝王治亂育民。以此功德莊嚴聖躬。種種眾行即經宗也。從理起行全理成修。如水為波波還歸水。宗必會體。故雲既趣。通則萬行別觀十六。故名眾行。言說問答即經名也。能詮之名在於言說。言義幽奧。復須問答種種詮辯。以立經名而彰實體。問題目為名。何嘗問答等邪。答名能詮體。一部言句皆能詮名。如法華經本跡十妙。以為其名但題是總。故就題釋名。餘之四義皆遍始終。故一經之名問答詮辯等。從後向前。示能歸法。不別雲教。兼在名中。自稟曰名。化他為教。自他雖異俱是能詮。故知四章同歸一體。三譬眾下。約二喻顯尊。體於四章。猶如北辰眾星環拱。又似東海萬水潮宗。以其四章不暫離體。一切諸法無理不成。經體既然。安得不辯。四故以下。以一印結示。三書家下。具明體德。體對釋名。但在一德。所謂法身。蓋釋名中。總示三法。利根雖解。鈍者未明。何者以總示文帶於宗用。體混其中。情想叵忘。本性難顯。故於總後。別示靈源。永異四魔。諸法皆實。於彼圓伊。當上一點。絕思絕議。非用非宗。而其性融。一不定一。如伊一點。點不孤然。故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脫。故別顯體而談三義。雖彰三德意在法身。以空假皆中。是故明三名為體德。中三。初約禮義明法身。書既以體而釋於禮。故今以禮而釋於體。禮別尊卑意崇君父。前明魔事已揀偏邪。今之臣子唯揀宗用。故君父體即是法身。諸佛所師萬法朝會。體非修證理絕言思。欲使標心。強稱貴極。斯是本覺非寂非照。亦是法性非深非廣。第一義諦名為本性法身德也。尋能詮名欲識此體。體顯故行。令修觀者以此體德體彼依正。一一貴極成妙宗矣。二復次下。約底義明般若德空即中故。故般若德是諸法底。亦名本源淵府實際。若得中體則能窮暢也。論雲。智度即實相般若。佛以觀照般若於諸法中證此智體。故雲窮底。然法性甚深無有底際。雲窮底者。良由佛以無底際。智稱性而證。義言窮底。七方便人以有底智。故不能到諸法源底。若圓教人。從名字即以信解心。窮智度底。五品觀行窮底。十信相似窮底。四十一位分證窮底。唯佛與佛究竟窮底。以此底義辯於經體。則彰法性甚深第一義空。名般若德也。尋名識體體顯。故行令修觀者以此體德。窮彼依正。一一到底成妙宗矣。三復次下。約達義明解脫德。假即中故。故解脫德是一切法自在之體。復具一切真實名義。若識此體則於諸法通達自在。復於世間及出世間一切異名。一中解多多中解一。論雲般若。亦實相般若。般若解脫名殊義一。故互舉也。前明底義以觀照般若窮實相底。今明達義以文字般若。說實相般若種種名也。七方便人迷此體故。於諸異名壅塞障礙。圓教行人名字體達。觀行體達。相似體達。分真體達。論今舉佛究竟體達。達義辯體。則彰法性無量如來藏義。名為真性解脫德也。令修觀者以此體德達彼依正一一無壅成妙宗矣。三明宗。宗謂宗要。此經之要在修心妙觀感於淨土。心觀即是一心三觀。釋名之中其相已委。感土之相。此文備論。今經妙宗。在此因果。且分為二。初標列。二有人下。隨釋二。初簡示宗體。以其宗體一異之相。人多惑之。故須簡示。文二。初簡二。初簡宗體一二。初牒言略斥。宗是因果。此屬於事。體是一性。此屬於理。雖不相捨。二義須分。定執是一。於義實乖。故雲不用。二何者下。據義廣破三。初約義破。宗是宗趣。趣果趣理。趣果必因。若趣理者。要須修觀。觀有明昧理有證不。皆成因果。故雲宗既是二。體本是理。觀雖趣理。理非明昧。因果依理。理非因果。如波依水波有千差。水常是一。故雲體即不二。不談諸法同一理性。則不名為大乘經體。故雲二即非體。不論修證因果二法。則非佛經所證宗趣也。二如梁下。立喻破。屋空樑柱雖不相離。若謂是一則無虛實也。三宗體下舉過結。二簡宗體異二。初牒言破。雖破是一不可執異。若其定異則二物孤調。宗異於體則非全性而起成修。觀行有作屬於八倒。既不符理信非圓宗。故雲邪倒無印體。若異宗則理不即事。事外之理其體不周。法性之體既異因果。則一切法皆成別有。二宗體下。舉過結。二今言下示。今據普賢觀經。驗其宗體不定一異。故彼經雲。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大乘果者。諸法實相是。實相因果不異而異。非倒有印。此為妙宗。因果實相不一而一。非事外理此為妙體。豈同他立定一定異。他不聞此。偏說奈何。講茲疏文。合知宗體。唯想事境。三觀靡施。正同次家邪倒無印。可傷之甚。二今此下。就體明宗三。初依經直示。大乘之法。其要在心。心具易知。色具難解。故止觀雲。因通易識。果隔難知。故觀自觀他。皆修心觀。今觀淨土需求於心。心能具故。心能造故。心垢土垢。心淨土淨。此猶通示。未是的論。的在一心。頓修三觀。此觀觀於安養依正畢竟清淨。名心觀淨。此觀能令四佛土淨。如是方為此經宗致。二四種下。約土廣明三。初列四土。二各有下。立淨穢。隨文釋義。教觀俱沈。用義解文。解行可發。前釋觀字文中明示一心三觀。又文頻示心觀為宗。至結宗雲修心妙觀能感淨土。今消此文四土淨穢。須準此觀為四淨因。若依諸文逐其四土。各論土因。何能通貫前後之文焉。令聞者證無生忍。初五濁輕為同居淨者。此淨甚通。須知別意。如戒善者。四教凡位。皆悉能令五濁輕薄。感同居淨。而圓觀輕濁。感同居淨。依正最淨。如此經說地觀已去一一相狀。比於餘經修眾善行。感安養土。其相天殊。言體析巧拙有餘淨穢相者。此土人眾。淨相亦寬。析觀感穢。可在三藏。體觀感淨不專通人。衍門三教對三藏析。俱明體法。通但空體。別次第體。圓不次體。三人生彼俱感淨相。圓人最淨如觀音疏。別向圓修。圓七信去。見彼依正。同於實報。住行及通。見相俱劣。今經妙體須異三人。故同居有餘所明淨相。文通意別。須以前後頓觀之文。妙宗之語。解此通文令歸的趣。言次第頓入實報淨穢者。若論實證。此土唯有圓聖所居。別人初地證與圓同。稱實感報。有何優降。今就教道十地不融。致所感土異於圓人。故約漸頓分於淨穢。言分證究竟寂光淨穢者。若就別人同圓證實。論寂光者唯約真因。對圓極果而分淨穢。今論教道詮於極果。但斷無明一十二品。寂光猶穢。圓知須斷四十二品。名究竟淨。仍要了知圓人始終。能用上品常寂光理。而為觀體。今談究竟意成行人修心妙觀也。三娑下釋名相。但釋土名略指淨穢。若的論四淨能感之因。唯一圓觀。已如向述。文四。初釋同居。同居約人。淨穢約土。謂凡人聖人。同居穢土也。淨土亦有凡聖同居。二處凡聖凡即是實。聖通權實。始證為實。應來為權。次於泥洹者。泥洹涅槃梵音新舊爾。生安養者煩惱調伏近於涅槃。故名為次。皆正定聚者。三聚判也。若如此土博地凡夫。屬邪定聚。發心修行未不退者。屬不定聚。得不退者屬正定聚。若生安養不論高下。五逆罪人臨終十念得往生者。亦得不退。故雲皆正定聚。起信論明初心生彼住正定。故小彌陀經雲。生彼皆得阿鞞跋致同居淨中。極樂當其上品土也。若依今經十六觀門圓妙修者。通惑縱存生於彼土。常睹勝相。如此土華嚴諸大乘會機所見也。二釋有餘三。初約修斷釋名。九種行人合生彼土。藏二。通三。別住行二。既修空假皆方便道。別向圓信所修雖實。猶居似道。判屬方便。不生分段。蓋除四住。約此修斷得名方便。斷通餘別故曰有餘。二釋論下。據經論釋相。小乘雖雲同入法性。而執法性體類虛空。子果若忘永無身土。大乘法性體具色心。子果若忘身土廣大。釋論以大。對破小乘界外無土。特雲出界而有淨土。小乘法性無有色心。是故特雲受法性身。又引法華遇餘佛者。即有餘土佛也。此約滅後不值四依不生實信。自謂永滅而生有餘。蒙佛開權即能決了。三就中下。明利鈍淨穢。彼土利鈍。唯約大說。若在此土已修中觀生彼則利。佛乃為說不次第法。若在此土未修中觀。生彼則鈍。佛乃為說次第法也。利根居上。故雲指上。指下例此。利根所見同彼實報。故名為淨。鈍根所見相劣於上。故名為穢。以今利鈍驗前體析。唯圓名體。前三皆析。別向觀中稍同圓體。三釋實報三。初約因果釋名。行真實道者。圓人初從。別人十向能於諸法。稱實觀中也。中理今開。即感妙報。色心不二。毛剎相容。純是法身菩薩所居。尚簡圓似。況七方便。收簡語寬。宜善分別。二仁王下。依經論釋相。仁王借別而名圓位。三賢十聖借別名也。住果報者名圓位也。三賢既與十聖同住果報。驗是實報。不證中道寧住實報。故知名別。其義屬圓。今取果報證實報土。問前明實報無有二乘。今那忽雲迦葉起舞。答須知四土有橫有豎。仍知橫豎只在一處。如同居土趣爾一處。即是實報。若破無明轉身入者。斯是法身同佛體用。稱實妙報。則六根淨人。亦莫能預。豈居二乘。此則一處豎論實報。若未破無明。即身見者。此乃諸佛乃大菩薩。為堪見者。加之令見實報土也。蓋有機緣雖未破惑。已修中觀。如華嚴會及諸座席雜類之機。感見身土難思者。是今引論文。乃方等中為彈斥故。示實報土勝妙五塵。令迦葉等頓忘少欲。起動舞戲。欲令聲聞知大法妙。生欣慕心鄙棄小道。此等皆是一處橫論實報土相。故八部二乘。機熟皆見也。今以劣喻顯於勝土。如其鬼趣居人境界。有人捨報墮彼趣者。即同彼類非他人共。有人即身能見彼趣。不妨他人同見其相。墮譬豎入實報土者。見譬橫論實報土也。實報既爾。方便寂光橫論同處。亦復如是。於同居處。論三土橫豎。於方便處。論二土橫豎。於實報處論一土橫豎。至寂光處無橫無豎。當處亦無。問論雲。迦葉對於菩薩勝妙五欲。生愛之甚。不安起舞。至法華中。迦葉敘昔。聞菩薩法遊戲神通。不生一念好樂之心。二事皆是菩薩之法。因何愛惡頓爾相乖。答應知二心。俱是別惑。愛於妙欲即同體思。惡於度生即界外塵沙。如不肖子但愛富貴而怠修學。例淨名中斥身子雲。結習未盡華則著身。畏生死故五欲得便。既畏生死乃指塵沙為結習耳。又引華嚴無量香雲。即前所明同居。橫示實報之相。三就中下。明漸頓淨穢。四釋寂光三。初剋體立名。前三在事。故從居人修斷因果。而立土名。此土屬理。故從本體三德為名。問分證寂光三障未盡。何得一向就理立名。答障未盡邊自屬實報。今就因果分忘之處。名為中下常寂光土。二諸佛下。約能居示相。金光明雲。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諸佛行處。過諸菩薩所行清淨。無量即寂。甚深即光。法性即常。又普賢觀雲。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此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樂波羅蜜離身心相處。淨波羅蜜滅有相處。故知此土乃從四德究竟處立。以四彼岸顯於三德。常我即法身。樂即解脫。淨即般若。三德互具。一一論三。故法身等。各具四德。雖雲三四。實非十二。學者知之。如是方名不縱不橫祕密藏也。三分得下。明分滿淨穢。分得名穢。從證者論。常寂光名從極理立。三故以下。據義結示。釋題觀字。明圓三觀。至今明宗。初雲以心觀淨則佛土淨。為經宗致。次即廣明四土淨穢。今乃結雲。故以修心妙觀能感淨土。為經宗也。若其不用圓妙三觀感四淨土。則標結文全為無用。釋題三觀。為被何人。為何處用。若謂欲感實報寂光二種淨土。須圓三觀。若有餘淨但修體空。若同居淨。只用事行不須三觀者。此義不然。偏空體法種種事行。雖是二種淨土之因。非是此經的示宗致。蓋以此經本為韋提厭同居穢求同居淨。故談妙觀觀彼依正。那得輒雲感同居淨不須三觀。三觀若成粗垢先落。非有餘淨更生何處。豈有餘淨非妙觀耶。須知正為生同居淨。故說三觀良由觀妙。能破三惑。不獨感於同居淨土。隨其惑斷淺深之處。自然感得有餘等三。如病須藥。本為身安。求得仙方修合服之。不但身安兼能輕骨。身安可喻生同居淨。輕骨可喻感上三土。只是。一藥效乃深勝。如一妙觀能淨四土。起信論說。初心修行大乘正信。懼在此土不常值佛。信心退失。乃教求生極樂世界。令觀彼佛真如法身。畢竟得生。住正定故。非圓三觀寧照法身。那謂極樂因唯事善。四論用。宗是自行所修之法。用是利他所施之法。自行趣理故明妙觀。化他攝機合通眾善。他宜妙觀。亦須教修自行助道。豈廢眾善。是故宗用法必齊等。但有自行化他之異耳。文二。初標名略示。力方有用。故言力用。力用何為。生善滅惡也。行者應知體宗用三。別明三法。乃從一性起於二修。體是法身所顯性也。宗是般若能顯智也。用是解脫所起力也。二雖修成須知本具。一雖是性全起成修。故非縱橫不可思議。二德在性全指惑業。即是性具善惡二修。今體逆修既全性具。當處融妙乃化他德。故以此二為經宗用。用遍一切。非無惡用。以順性故。生善滅惡。故染惡用稱性用之最能滅惡。滅惡下。約義廣釋二。初約善惡具明。既施力用必成功德。是故一用而有四名。偏論滅惡。須施功力。偏論生善在於德用。斯是一往。若二往說力用功德。皆能滅惡。力用功德皆能生善。須知滅惡極至阿鼻。生善理合至於妙覺。方是圓經力用功德。二苦是下。就滅惡偏釋二。初無惡不除。所言滅惡須滅惡因方除惡果。如果報修因二種行人。不除三毒眾苦之本。縱暫免苦。終非永謝。今明化他修淨土觀。則令諸惡因果俱滅。惑縱未斷生彼不起。斷在不久。故能永滅惡因惡果。以要言之。此經力用滅五住因。除二死果。二是故下。從重別顯。惡之重者莫過五逆。五逆是業。從於上品煩惱而起招無間苦。此經大力能滅此等極重三障。即生淨土。若此三障性非三德。何能無間轉為極樂。從極鈍根且論十念生最下品。若從利根非不能生上之八品。以其五逆體是寂光。故可於此淨四佛土。五判教相。教是聖人被下之言。相是相狀。覽而可別。上之四義皆是言教。謂詮名教。詮體詮宗詮用之教。若以其相而分別之。則令覽者觀之顯了。故約五時二藏漸頓。而示其相文二。初正判所說教三。初約五時判二。初明教部。於大小乘。此屬大乘。經中亦有頻婆證小。然非此教正所被機。今從正為韋提希等宣淨土觀。尚非通別。豈是小乘。於五時中。是其第三方等時也。二赴機下。明廣略且辯文相未論定散。二約二藏判。約人判法。此屬菩薩。阿含等經雖說三乘。從多從正屬聲聞藏。大乘諸部雖有二乘。非部正意。是故判藏歸菩薩也。三約漸頓。若約化儀論漸頓者。華嚴屬頓三時皆漸。經在方等非化儀頓。今經頓者。乃於化法以圓為頓。故就韋提即身得忍。判教為頓。且無生忍位。別在初地。圓在初住。別教凡夫經無數劫。方至此位。唯有圓教。即生可入。若將結益判教偏圓最為明顯。是故今文就其當機證位定之。是頓非漸。二題稱下。傍簡能說人。若四人說。如來印之亦得稱經。今經始末皆出金口。故稱佛說◎二分文下。隨經顯義。前取經中名等五義解釋總題。總意雖彰別文難顯。故須以句節定經文。令義顯現總別雖異義無兩塗。方知玄義釋此經題。復了疏句不顯他義分二。初總別科判。總科三分。別判六章。二初證下。隨科解釋三。初序分二。初正信序即是通序。大論雲。佛將涅槃阿難問佛。一切經首。當安何語。佛答阿難。應雲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某國土與某大眾。非獨我法如是。三世諸佛經初亦然。故知六義即是通序。以諸經同故。亦名經前序。付囑令安故。亦名經後序。結集者所置故。今言證信者。令聞者不疑故。論第四問曰。何不直說般若而言住王捨城。答說時方人。令人信故。言六句者。但以詮義究竟為句。如佛但一字亦名句也。二初標指六句。如是標於信者。釋論第二問曰。諸佛經何故初稱如是。答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義者。即是信也。若人有信能入佛法。無信不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我聞異外道。親承於佛。故曰我聞。不同外道不稟佛也。一時辯息諍者。謂機熟受道之時。故無諍也。釋論雲。不應無一時。佛自言。一人出世。多人得樂。是者何人。佛世尊也。二如是下。隨文釋義六。初標信。信名忍樂。理當言善。方忍方樂。理當則不異名如。言善則無非曰是。四教言理皆稱如是。而有淺深。若其三藏。唯就世俗。論於不異及以無非。通雖即理但在二諦。別教知中要先破二。唯圓初心。即了諸法一一中實當處皆如。稱此而談無非曰是。故圓望三教。皆不如是。此經所信。雖未開廢而所被機。不從偏小。故但就圓明於如是。決定可信也。此句既爾。下之五句皆意在圓。故通序文通。其義亦通而其意別。今以別意釋其通文。故此雲也。二我聞下。異外道二。初正釋。有在者。在於佛也。雖釋我聞意多明聞。次文明我。二我者下。料揀二。初立難。我者自在及主宰義。凡夫小乘。於人法中而著於我。今傳圓觀合順二空。何得言我。二隨俗下。通難二。初直通。畢竟空中雖我叵得。此空即俗。諸我宛然。今且約三。分別我相。橫計主宰名為見我。俱生主宰名為慢我。隨世流布即名字我。阿難尊者至結集時。尚破同體見慢之我。豈有界內二種我邪。為傳化故。故順妙俗立名字我。二如人下。舉譬。知無我理。如用金錢。隨俗立我如易銅錢及草木等。三一者下。辯息諍二。初示論釋二。初釋一。先約真破。次隨俗立。在文可見。釋論廣破一異者。論雲。若一與物一。一與物異。二俱有過。問曰。若一有何過。答曰。若一。瓶是一義。在在有一。處處皆應是瓶。則無衣等諸物。一中之過既然二中之過雲何。答若一與瓶異。瓶則非一。若瓶與一異。一則非瓶。若瓶與一合。瓶名一者。今一與瓶合。何不名一為瓶。是故不得言瓶異。一彼文極廣蓋瓶顯可見。故以瓶喻時也。一則是數。時則是體。若於數體定執一異。則諸惑紛然。能離執者則於法解脫。斯乃寄於數體一文。示離著觀令於諸法皆袪定計。即知六事及以諸文皆須離於一異之見也。二釋時。此土詮召。但直雲時。天竺二音。若雲迦羅即是實時。雲三摩邪即是假時。亦如此間心有二稱。言智是解心。言識是迷心。故令依智不依識也。外人執時以為實因。是故對彼雲三摩邪。顯時是假。若內弟子依時而食。護明相等。乃言迦羅顯時是實。言迦羅短時三摩邪長時者。若據論文。短時長時。並名三摩邪也。謂方時離合一異長短等名字。出凡人著心。是故長短。皆假無實。今以短長分對二名者。恐是大師依建立門。巧會論意。以依佛制時則生死時短。外道執時則生死時長。既迴論文必有此意。二今不下。明今意。言不論等者。今非界內護明相等。故不論實時。又非破外執時為實。故不論假時。長短如前。但是眾生機熟。佛應說經。機應合一之時。亦是諦智合一之時。故雲一時。文但從應。故雲說經。豈無機感佛空說法。故佛說竟韋提悟訖。然一時文義本通深淺。今意別在圓機感佛。故使凡夫頓入法忍。四佛者下。化主三。初約異名釋。大論第四。以四義釋婆伽婆。一能破煩惱。二有功德。三巧分別。能分別諸法總相別相故。四好名聲。無有得聲名如佛者故。今文略出二義。新雲薄伽梵。具六義。一自在。二熾盛。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貴。以多含故不翻。舊雲婆伽婆訛也。二佛者下。約三覺釋。佛者下。總示。既能下別示。三覺對迷說自。對自說他。對因說滿。一平等覺對三不同。說為三覺。三一切下。約超因釋。一切智故。異外邪癡。無緣慈故。異小自度。三智等故。異偏菩薩。究竟覺故。異諸因位。能異不殊。對所異故。四種分別然釋佛義。六即等說其文稍委故今略雲。五在者下。論住處二。初釋住二。初會在同住。在暫住久一往分之。故非盡理。久在暫住有何所妨。況靈鷲山如來應身常在其中。豈得言暫。二住者下。約論釋住。此經雲在。大品言住。其義不別。故引彼論住義釋在。分二。初標列。四威儀者。謂行住坐臥。此之身儀。皆住靈鷲而能住法。則有四差。即天梵聖佛也。二天住下。解釋。今四住文。乃是盡取論釋住義。是知四中。皆明因果而能住法。正在於因。所謂如來以攝物故。示現施戒及十善心。此即佛以欲天之法。住王捨城。為物示現四無量心。示三三昧。即梵法聖法住王城等。此皆如來隨他意住。若隨自意即以楞嚴至不共等。住王城也。故普賢觀雲。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此佛住處名常寂光。釋迦遮那既是異名。王城寂光。畢竟無二。故雲此佛住處名常寂常。今之所住是何境界。又應了知。若以人法分於能所。施戒至於首楞嚴等。皆所住法。佛為能住。若以王城為所住處。上之人法皆名能住。又據經文但雲佛住。論應唯就首楞嚴釋。而明前三者。荊谿二解。一從通以趣別。從廣之狹也。二將勝以攝劣佛住王城必攝欲色及以三乘。佛住既勝則無法不住。非不住惡為引物故。且從善說。而於善中就世間善。略指定散收一切善。故言天梵。於出世中。略指小大。攝一切法。故言聖佛。他人不明能住心法。唯雲身住王捨城等。則抑極聖同凡夫住。況復凡聖各各有於能住之法。且如比丘修戒定慧。乃以天梵及以聖住住於房舍。若破戒者則以地獄住於房舍。其有能修一心三觀。則所住處即空假中。豈非楞嚴為能住法初心尚爾。如何果佛唯論身住。二王舍下。釋處二。初各釋城山二。初釋城二。初翻梵名。亦名摩竭提。此雲不害。言此國法不行刑戮。其有犯死罪者。送置寒林。二釋論下。解釋三。初約諸王治化釋。二又先下。約移居免火釋。三又下。約畏罪得處釋。二耆闍下。釋山二。初翻名。二諸聖下。解釋三。初約聖靈依就釋。二又名下。約山形似鷲釋。三又山下約鷲鳥棲隱釋。二然法下。總示法應。不言報者。報能冥法。復能垂應。既言法應報在其中。三身融妙言且暫分。體常相即。六與大下。列同聞二。初標科辯次。二聲聞下。依次解釋二。初聲聞眾二。初分科示略。二與者下隨文解釋二。初標位四。初釋與。與即共義。以七一釋。七種一故。方成共義。若據時判。已屬生酥。且從本說。七在三藏。同感佛時。同鹿苑處。同別脫戒。同一切智心。同無漏正見。同三十七道。同有餘脫。昔同七者。今日同聞。然此觀門佛將阿難及以目連。入韋提希後宮宣說。大眾未聞。至回靈山阿難具述方得同聞。二大義下。釋大。華言大者。梵曰摩訶。乃含三義謂大多勝。故須就本三義釋之。大人所歸。德量大故。梵王師陳如。帝釋師迦葉等。通內外典。識解多故。出九十五。知見勝故。皆無疑解脫。故小中極。雖標一大義必具三。三釋比丘二。初標列六義。因三果三。一一主對。二釋論下。隨要釋三。因三若成。果三自剋。復欲行者效彼修因。故釋因三。三中初乞士。今舉身子答彼淨目乞士之義。須離上下方維之食。常行乞食清淨活命。故名乞士。至果乃成應供德也。二怖魔。魔主生死。在家受欲增長生死。出家離染趣向無生。是故魔王聞之生怖。染欲破戒魔還快樂。勤修三學果證無生。三破惡。見思二使共九十八。名惡名賊。修觀推窮名為破惡。證智斷盡名為殺賊。四眾者下。釋眾三。初釋通名。二一有下。釋別相。三今此下。明去取。羯磨通凡。故取有羞。今此二僧者。即有羞真實也。論雲。是中二種僧可共百一羯磨同聞證信。尚簡學人。前三絕分也。二千二下。列數二。初標人合數二。初合一千。二舍利下。合二百五十。二迦葉下。常隨所以。二菩薩眾二。初科四文。二天竺下。釋二義二。初釋位。二文殊下翻名。二發起序三。初對辯不同二。初泛舉差別。放光如法華經放眉間光。照東方萬八千土也。動地如大品世尊以神通力。大千國土六種震動。微笑如報恩經。爾時如來熙怡微笑也。入禪如金光明經。是時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也。自唱位號。如梵網經。我今盧捨那方坐蓮臺也。勸人令問。如涅槃經。普告眾生。大覺世尊將入涅槃。若有所疑。今悉可問。為最後問也。然諸經發起事。或兼有之。今且各舉一端。以明發起之相。二今經下。正顯今經二。初正顯。二何故下。釋疑。二就中下。總科略釋二。初分科。二問頻下。釋二。初問答釋疑二。初問頻婆韋提皆請弟子。赴頻婆請。何故唯遣目連樓那。至赴韋提。何故如來躬親而往。答頻婆國父。願聞戒法。可遣人授。韋提國母。機在妙觀。須佛親開。父母之稱從闍王得。二頻婆下。預翻名字。三初段下。隨科解經。初正明殺父二。初分科。二初爾下。隨釋四。初為子幽禁二。初隨釋經文二。初師資現事二。初釋時處標人。經云爾時。即當佛在城不遠耆闍山時也。前譯阿闍世為未生冤。今方釋義處胎之日有冤害相。占者預記因以為名。二隨順下。明順友造逆五。初釋惡友名族。二為利下。釋惡友謀術二。初從人學術。阿難親弟。知取通法。自未得通不知其心。故授與之。二心念下。誘人同謀。作象馬寶。以輪王事誑惑闍世。作抱持等。欲其生愛也。三語王下。明惡友言教正教造逆。我殺牟尼以作新佛。汝殺頻婆以作新王。新王新佛共化世間。不亦快哉。四隨順下。明太子造逆。闍世受教乃行殺逆。五調達下。明惡友造逆。調達自造三逆成就。復教闍世殺父成就害母加行。自行教他五逆罪故生陷泥犁。二頻婆下。父子前因。被殺仙人生惡念故。即來為子。胎中已有害父之怨。二如此下。總結權化。調達闍世頻婆韋提。皆是大權。現逆現順。利益眾生。二夫人奉食。三聖為說法。二初釋目連授戒二。初釋疾至。以其宿世事辟支佛。今得神通疾至王所。二授八下。釋戒相。初開香衣及上高床。以為八戒。齋在八外。次合香衣高床為七。不過中食為第八。則齋在八內。法無增減數有開合。皆名為八戒齋也。二富樓下。釋樓那說法。四頻婆下法食延壽。二次害下。明欲害母二。初分科。二初闍下。隨釋四。初為子幽閉三。初欲害母三。初王問在不。二守門下。以事實答。三王聞瞋怒二。初消經文。二應殺下。釋妨難。二劫初下。二臣諫三。初釋勸辭。二以手下。釋勸相。三驚怖下。明從勸。三敕語下。敕幽閉。二韋提下。因禁請佛二。初分科。二韋提下。隨釋二。初請人。一是門師。一是佛侍。先常教誡。故偏請二人。既在深宮。故請二人不敢偏一。欲傳我意請佛宣說生淨土因。請人之意也。◎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1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四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二悲泣下。請式。科雲請法。即法式也。三世尊下。因請往赴二。初分科。勝鬘等者。勝鬘夫人也。即捨衛國波斯匿王女。末利夫人所生。為踰闍國妃。其後父母遣書雲。佛出我國。神通自在。普益眾生。勝鬘執書。對使說偈雲。仰惟佛世尊。普為世間出。亦應愍我等。速來至此處。即說此偈時。佛於空中現。復說偈讚雲。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等。今韋提哀請佛即降赴。其事相類。故雲不異。二知韋下隨釋五。初神通二。初消文。如來之心寂而常照。無數河沙世界眾生若干種心。悉知悉見。非同小聖作意方知。他心及以身如意通皆無記通也。二問前下。釋妨二。初出妨。此難重出。問不異前。答不同彼。言二解者。一滅即今嫌佛之惡。二生以後行法之善。何以故。若佛入彼頻婆之室。即令世王謂佛朋父還謀國政怨嫌既重。後不行法。故不窮往。母無斯事故佛親赴。二時韋下。色身。三坐百下。坐座。四目連下。眷屬。五普雨下雨華。四傷歎請法二。初分科。今向世尊下。明請往生之因者。即二意中第二請示往生淨土之因。經雲。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處文也。初明供養問往生因者。即第一意問往昔生中。何罪為因。生此闍世惡逆之子。應知此二語同意別。分二。初我有下。供養問往生因。經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即三業供養。絕瓔投地是身。號泣是口。以二顯意。闍世之因已略如前。疏今但出調達之緣。二濁惡下。正問生處。二今向下。請往生因。第二正說分二。初泛科懸解二。初科三段。二如來下解初文。二初放下。重科廣釋二。初總別分科。酬前生處者。前韋提請雲。惟願為我廣說無憂惱處。佛今放光照其淨土。令彼見之。以酬前請。酬前淨業者。前請雲。惟願教我觀於清淨業處。今示三種淨業十六妙觀。即教彼觀淨業處也。近答等者。以韋提希於酬生處中因光見土。乃再請雲。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此在正宗。故雲近答。若酬序中所請。即是遠答。二隨科解釋二。初酬二問二。初酬前生處二。初答其生處三。初爾時下放光普示。二或有下示土差別。三時韋下。的示生處。二思惟下。見土更請因。此請淨土正助二因。初教我思惟。若不思惟不成願樂。有願之思。乃成業因。惟願世尊。教我修於淨土願思。令成業因。此請事善助道之業也。次教我正受離邪倒想。領納所緣名為正受。此請世尊教我修行淨土觀法。即正觀也。二微笑下。酬前淨業二。初總別分科。初業共凡夫等者。今三種福是圓助道與正觀合。皆如來行故。雲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但以三種有通有局。初孝養等通於大小及以博地。故雲初業共凡夫。次歸戒等唯通大小凡夫無分。故雲次共二乘。若菩提心等專在大乘。不通凡小故雲不共之法。二何以下。隨科解釋二。初三種淨業。答思惟三。初正明淨業三。初光照頻婆得道二。初釋微笑二。初問。二答二。初解有下答放光。觀法得果者。無生法忍是圓三觀習果故也。二微笑下。答微笑。惡業之報害命。縶身。而為獲果及淨土緣。如來心了善惡因果交互萬差。欲表內心是故微笑。二阿那下釋阿那含。二去此下。舉果勸修因二。初問。大本小本俱雲極樂去此十萬億剎。剎即大千故雲河沙。何言不遠。二解雲下。答有二意。初以佛力故。令修觀者欲見即見。故此文雲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故知佛力加欲見者。令觀成見。後文雲。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故般舟見佛而論三力。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次意即是光中現土即目睹見也。其二種見皆由感應。雖遠而近。然若心性不具塵剎。則佛無應現之理。生無感見之功。故此經談是心是佛。觀迷此意則非妙宗。三第一下。正示往生因二。初正示三。初共凡夫業。此經正被頓修之機。雖修佛行。父母師長豈不孝事。輪王十戒豈不止行。但能修之心。一一稱性。何妨所修慈孝之善。共於凡夫。二第二下。共二乘業。圓頓行者豈違小乘出家之式。三歸眾戒威儀等事。但受持之心合於一體。依於畢竟而所行之法共於二乘。三第三下。大乘不共業。依無作境起無緣誓。名發菩提心。實相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終理一。信此因果方名為深。讀誦大乘修三智解。運圓乘行。以此解行教其行者名為勸進。此三種業得前前者不得後後。得後後者必得前前。故今行人能修前二。前二不能修於大乘。故雲餘二不及是言大乘。二佛告下結歎。既是佛業驗是圓修。故大經中復有一行。名如來行。雖雲一行而具五行。今亦如是雖是佛業而具三種。二諦聽下。歎其所問。諦聽等者。諸經誡聽皆有此語。莫不令人生於三慧。而須按教明慧偏圓。能聽所聽。能思所思。能念所念。若作生滅解者。即三藏三慧。無生解者通教三慧。無量無作別圓可知。今令韋提等生圓三慧若不爾者。安能此座即證法忍。三即得下。略付阿難經如執明鏡等者。觀法如鏡修之如執。觀成土現如見面像。是知外有三種淨業。內備十六妙觀。乃得見也。此雖略付淨業。意說妙觀。初住初地者。圓住別地俱破無明。是無生忍位。妙玄一實位雲。若入初住正破無明。是明圓教無生忍位。今意在圓。引仁王五種忍位者。用顯無生居三忍上。若依別教十信伏忍。十住信忍。十行去順忍。十地無生忍。妙覺寂滅忍。若約圓位五品伏忍。六根清淨信順二忍。初住至等覺名無生忍。妙覺名寂滅忍。然別初地即圓初住。故引仁王以證今位。行者應知。如來將說十六觀法。預彰所說是圓妙觀。故雲一切眾生觀於極樂觀成即得無生法忍。是故韋提聞說十六隨語觀成。說訖即證此之妙位。經示此觀是取初住徑捷之門。故不可雲想事而已。二初明下。明十六妙觀。答正受二。初分科。二汝是下。隨釋二。初明韋提見土之由。經未得天眼等者。問阿那律天眼最勝。但見大千。豈有得天眼者越十萬億土見安養乎。答此語未得分真菩薩天眼。非二乘也。故大經二十二雲。菩薩所得清淨天眼。異於聲聞緣覺所得。以是異故。一時遍見十方世界現在諸佛。大論亦同此說。韋提實大菩薩者。此顯韋提本住法身。為欲發起淨土觀法故示同凡。此會即得無生忍者。即者方將也。此會聞觀將證法忍。非謂前文說無生忍是韋提證。前文乃是通說未來眾生修十六觀能得無生。人見示同凡夫之言。便謂前文是韋提證。須知即得非已得也。既雲實大菩薩。乃是久證無生。如來據跡言是凡夫心想羸劣。劣想凡夫修之得忍。顯茲妙觀能革下。凡頓成圓聖。異方便者。十六觀法奇異方便也。故起信論雲。修多羅說有勝方便。繫念極樂令生彼國。非直觀名方便者。謂彼依正有二方便。能令此土凡夫得見。一者修觀正受方便令心眼見。二佛神力示現方便能令目擊。既得見之由。有其二種。故雲非直觀名方便。佛力令見亦是方便。韋提乃得二種之見。一者將有隨文作觀之見。二者已蒙佛力示現見也。故雲韋提見土之由。二韋提下。為未來請見土之法二。初請。韋提先領示現方便而為請由。是故經雲。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然復正請觀法方便。乃以眾生而為請緣。故經雲。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雲何當見極樂世界。五苦者。疏有二釋。初以五道非樂釋。二以五罪招報釋者。地獄燒煮苦。餓鬼飢虛苦。畜生屠割苦。人間八種苦。天上五衰苦。次釋者。聖意多含更明五惡招於二報。名出大本無量壽經。今雲大經是也。疏文先列三五之名。次五惡下。釋出三五。殺至飲酒五惡因也。如大經下。釋五痛即華報也。五燒下。釋五燒即果報也。然其二報並無五相。各稱五者皆從五種惡因而立。故彼五文。後皆結雲。是為一大惡一痛一燒。乃至總雲。五大惡五痛五燒。故知二五皆從因立。二答二。初列觀分科二。初列觀。義例雲。夫三觀者。義唯三種。一者從行。唯於萬境觀一心。萬境雖殊。妙觀理等。如觀陰等即其意也。二約法相。如約四諦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為圓觀。三託事。如王捨耆闍名從事立。借事為觀以導執情。如方等普賢其例可識。問今十六觀於三種中屬何義邪。答既不撮乎。法相入心成觀。信非附法。又非借彼事義。立境立觀。驗非託事明矣。如來直談十六觀行修證之門。正當從行也。問義例三種。皆是理觀今之十六歷依正事何預三種邪。答託事附法二種三觀有事有理。且置未論從行三觀以何義故。不得歷事。既言從行。必四種行。常坐一種縱直觀理。餘三三昧豈不兼事。如般舟三觀歷念佛事。方等三觀歷持咒事。法華三觀歷誦經事。請觀音三觀歷數息事。覺意三觀歷三性事。此等歷事若非從行攝屬何邪。般舟三昧初觀足下千輻輪相。次第逆緣至肉髻相。彼觀相時即用三觀。彼是從行今那獨非。況義例雲。唯於萬境觀一心。豈今依正不唯一心。經文具列十六境相。大師但於首題示圓三觀。令將此觀觀十六境。正是萬境雖殊妙觀理等。又今三觀。並諸歷事三觀。若非從行等者。那雲三觀義唯三種。問今經但於像觀示。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文皆無觀理之語。則知佛外皆是事觀。縱將此義例觀十五。斯是行人用理觀意。據經現文但是事觀。答若自依經修觀入證。何須四依解說經意製立觀法。大師深得佛旨。故於首題以妙三觀釋能觀觀。以妙三身釋所觀佛。而雲觀雖十六言佛便周。今依大師用三妙觀觀十六境。豈是行人自用觀意。應知四種三昧無不於事觀三諦理。但般舟等依定散善事。覺意縱任善惡等事。是故偏得歷事之名。若常坐等直於三道之事。而觀三諦。不兼修善及縱惡事。故受理名。今經觀法豈可異於四三昧邪。故知十六正是從行歷事觀理也。應知十六皆用三觀為想相之法。三觀微故且觀落日及以清水。三觀漸著乃觀地樹座像佛身。下去諸境皆須三觀。二就十下分科。以十六觀三類分之。六屬依報者。日標送想之方。冰表琉璃之地。雖此土物意顯彼邦。是故六觀皆彼依報。七屬正報者。座為三聖親依。像類三聖真體。是故七觀皆名正報。三輩之人自此之彼。修因託質事相不同。是故此三自為一類。二第一下。隨科解釋三。初六觀觀依報六。初日觀二。初立意分科。先作日觀意令繫心。凡心暗散何能明見淨土妙境。故令專想落日之形。一事繫心想之不已。其心則定。心若靜細種種觀法皆可造修。繫心之法須落日者。欲令定想趣於西方。是向彌陀所居處故。二隨解釋二。初佛告下。總勸修觀。經韋提希汝及眾生者。韋提希等是現在機。一切眾生是未來機。故知修觀不專佛世。況復韋提是發起者。正為今人請正受法。是故我佛勸眾生修。修法如何。專繫一處所謂西方。二雲何下。正明日觀三。初舉所觀境。經文意者謂。昔曾見者。或現前見日欲沒相。為所觀境。蓋以此觀所被周遍。唯除生下。雙目俱盲。既不識日故莫能想。若曾有目即今盲者。亦可修之。況現有目見日分明。修之越易。即以所見落日為境。想之令起觀中之日。二當起下。正教觀察。釋題觀字明妙三觀。題目是總。經文是別。豈不以總而貫於別。今想落日。而能想之觀隨解而進。三藏事定能想所想無非生滅。通教事定能想所想皆如幻化。別知能想元是佛性。於想能所次第觀中。圓人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日之心緣於即心之日。令本性日顯現其前。斯乃以法界心緣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豈不即空假中。圓人六根常所觸對。尚須唸唸即空假中。豈今修觀頓廢此三。此猶總示。若別論三觀成日功者。以根境空寂故。心日無礙。以緣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當處顯現。此之三觀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可思議。以其圓人凡修功行皆悉如是。若不爾者非是圓人修事觀也。通人必。以如幻之心。修諸事定。以驗圓人用即中心成其事觀。既以妙心觀於落日。此心堅住能於本性顯現日相。不唯閉目能見開目亦皆明瞭。若如此者則日觀成也。疏出二義二。初教令下除疑。大本下卷雲。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法。不見僧。於彼國土而受胎生。此人宿世無有智慧。疑惑所致。乃至生彼宮殿無有一念惡事。但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故作此觀令除疑惑者。經雲。不了佛智則生疑惑。疏雲。故作此觀令除疑惑。即顯此觀能了佛智。若其不用一心三觀觀落日者。則迷佛智。那名此觀能除疑惑。日觀既爾餘觀例然。故知大師依乎佛智立今觀法。然十六觀屬頓教故。原始要終皆用佛智。若凡小善乃於臨終迴向佛智。作眾惡者須依佛智求滅罪障。此等亦名了於佛智不生疑惑。既有乘種生彼速得見佛聞法預於海眾。不生邊地及胎宮也。二障者下。滅障即五逆重罪也。彼經散善力弱。故逆謗不生。故彼經雲。若有眾生聞其名字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若依今經修正觀者。下至日想即能滅除五逆重罪。是知逆罪得生必由修觀。下輩自論者。下品下生觀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今言六十者。恐六字誤。問既用法界以為心境。顯法界日。令閉目開目常得見日。即是觀行見法界理。當中三品。今何判位在名字初。屬下下品。答理觀事定相即修者。心雖不二。事雜凡情。故未伏惑。事定可成。理觀忘情。伏惑方發。故別惑初伏名觀行位見法界理。深伏乃名相似位見。分斷方得真見法界。今之行者觀日觀冰及觀琉璃。雖用法界心境而觀。而惑全未伏。凡情尚濃方得名字見法界日。非觀行位。作此判者。蓋約鈍根於日等觀。且得定心假想之益。故在名字也。若利根者法界日顯便能圓伏。及任運除二種粗惑。豈非日觀歷九品邪。問今用理解想日現前。縱未斷惑事定已成。據下經說。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頃稱彼佛名。心雖相續終不可類見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眾惡。臨終苦逼得遇善友為說妙法。雖不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獄故。苦切稱名具足十念。既絕後惡即乘此念。託彼蓮中名下下品。今論始行樂習三昧親善知識。聞法了心。本具淨土依正諸法。標心具修十六觀法。故先觀日令心堅住。望後諸觀此當末品。彼人雖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稱佛不散。亦為定攝復兼臨終勇決之力。故得預於第九品也。是故行相雖少不同品位無別。三是為下結。二水觀二。初分科二。二隨釋三。初舉所觀境。即以曾見大陂池水為所緣境。二見水下。正明起觀。既稟圓宗知能想心具七大性。故以具水之心託彼即心之水。觀於本性令水現前。並及諸相皆於心性觀令顯現。經文為四。初作水想。妙心既運性水即生專想澄清令心不散。二既見下。變水成冰。性具之法轉變自由。故可令水。而作堅水。三見冰下。變冰為琉璃。冰想若成琉璃可識。四此想下。觀琉璃成地。心藏具法。有何邊涯。無妙觀緣隱而不發。今依佛語順性想之。寶地光明種種奇相隨心出現。此自六段初成地瑩徹。二下有下。寶幢光明。三琉璃下。地上莊嚴。四一一下。寶光樓閣。五於臺下。華幢樂器。六八種下。風樂演法。疏實無時節等者。大本雲。彼無四時不寒不熱。及無日月常有光明。寄於此土四方四維。有八種風。故亦順此對有八風。然彼八風不同此土令物生長及以衰落。但鼓自然之樂演乎妙法之音耳。三是為下結。三地觀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漸想者。轉於冰想用表琉璃。雖復觀地種種莊嚴。未稱彼佛勝應所居。良以三觀尚微猶兼假想故。於彼地名為粗見。二若得下。實觀。妙觀功著三昧有成。見彼勝身所依之地。莊嚴之相豈可具陳。應了同居橫具三土其相非少。如諸經說。凡小善行迴向求生。縱依大乘仍是散善。故感養淨相猶劣。若今頓教心觀。妙宗所見淨相永異他部。如修妙觀於同居穢。尚見尊特及實報土。豈淨同居身土一概。故今地想妙三昧成。見莊嚴事不可具說。三佛告下。明利益。疏雲。前水是想者。蓋託此方水成冰事。表彼寶地。但是假想故名粗見。今成三昧實見彼地則名實觀。言假想不能滅罪。斯是大師順經策進。令其行者速成三昧。非是假想全不滅罪。何以知然日觀尚類下品下生滅罪之數。豈粗見地全不除愆。四作此下。顯邪正。觀與經合則稱性見。名為正觀。見相乖經是發魔事。故名邪觀。下去皆然。◎◎四樹觀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結前生後。二正明觀行。問日觀水觀皆先立境。地樹等觀何不雲邪。答別論水日有曾見相。可指為境。地樹已下。非曾睹對。將何為境。若通論者皆得有境。何者諸觀皆用教所示相。憶持在心為所緣境。仍了能觀本具此法。託境想成令性具法發明心目。是故心觀及所發相一一皆三。故知通論皆得有境。此文為五。初觀寶下。樹體者下之莊嚴及生法等。皆是能依。今一一樹八千由旬。即所依體。二一一下。莊嚴相。琉璃具雲吠琉璃邪。此雲不遠。謂西域有山去波羅奈城不遠。此寶出彼。故以名之。玻璃正雲窣坡致迦。其狀少似此方水精。然有赤白者。三諸天下。明生法。生即眾生諸天童子也。以生對諸莊嚴之事。皆稱為法。釋迦毘楞伽此雲能勝摩尼。正雲末尼。此翻離垢。言此寶光淨不為垢穢所染。又翻增長。謂有此寶處必增其成德。舊雲翻為如意隨意。此皆義譯也。色中上者。謂摩尼之光間雜眾寶色像殊妙最上無過也。閻浮檀金。閻浮具雲染部捺陀。此是西域河名。近閻浮捺陀樹。其金出彼河中。此則河因樹立稱。金由河得名。如帝釋瓶者。帝釋具雲釋迦因陀羅。此雲能主。言其能為天主。言瓶者。釋論第十五雲。有人常供養天。其人貧窮一心供養滿十二歲。求索富貴。天愍此人自現其身。而問之曰。汝求何等。答我求富貴。欲令所願皆得。天與一器名曰德瓶。而語之言。所須之物從此瓶出。其人如已。應意所欲無所不得。今此妙華湧出諸果。如彼天瓶出種種物。故以喻之。四有大下。現佛國。非獨現一大千十方佛剎。亦於中現樹觀。若發轉觀佛土亦應不難。五觀見下結觀。雖因光蓋見十方土。然從樹起故。須結末而歸其本。三是為下結。此乃結樹當第四觀。五池觀二。初疏科。二釋經五。初明池體。體義同樹。二一一下。明池相。支派金渠底沙蓮華。皆是八池奇妙之相。三其摩下。明隨心。論其寶水稱適人情。自然上樹然後流下。故上生經明兜率宮有水。遊梁棟間與此同也。四其聲下。明利益。即水聲說法增人觀慧也苦空等是說小諸度相好是說大又讚念佛法僧則令人深觀三寶也。說法既分大小。驗此三寶亦讚別體同體之殊。涅槃經中琉璃光菩薩欲來此土先放光明。非青現青。文殊言。此光明者即是智慧。大師引此立有分別色。若心若色唯是一色。今水聲說法光明化鳥。豈不彰於有分別色。色能造心色具於心。唯是一色耶。須知萬法唯心。尚兼權教他師皆說。一切唯色但在圓宗。獨從吾祖以變義兼別具唯屬圓故。五是為下結觀。疏釋八德而對五入。並前說法即聲入也。雖成六入無非妙境。故令行者速證無生。六總觀二。初疏科二。經文四。初明總觀二。初觀寶樓二。初眾寶下。正明觀樓。二其樓下二處樂聲。即樓中天作及空裹自鳴。此樂音中皆詮三寶微妙觀門。二此想下。結成總觀。最初繫念且寄此土。落日及冰以為方便。次觀彼國地樹池樓。應知此四得後後者必得前前。故樓觀成四事都現。是故至此得總觀名。雖雲總見若望後觀此猶約略。故曰粗見。二是為下結。三若見下。明利益。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者。華座中雲除五萬億劫罪。前地觀除八十億劫。然其滅罪多少之數。皆是佛智如量言之。非是初心所能思議。但可信奉而已。四作是下。顯觀邪正二。七觀觀正報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敕聽許說。二說是下。佛現身相。三時韋下。為未來請。四第四下。酬請廣明二。初別從酬請列五。韋提因睹三聖乃為未來請三聖觀。如來酬請須示五門。何者既欲觀佛。佛必坐座故先觀座。又真佛難觀要須想像使心流利。是故答三陳茲五觀。而獨標佛者以主包徒也。二初華下。通就所觀釋七。具論正報。須依前科照於七境。文七。初第七華座觀二。初疏科二。經文五。初成座法用及辯相。子科分二。初佛告下。明法用謂觀法之用也。以由理具方有事用。能想之心何法不具。依聖言境就性而觀。華座莊嚴不現而現。一令其下。辯相。即法用所成華座眾相也。文四。初華色數量。二一一下。華間殊光三釋迦下。華臺寶網。甄叔迦者。此雲赤色。西域有甄叔迦樹。其華赤色形大如手。此寶色似此華因以名焉。四於其下。寶幢莊嚴。須彌山者。此雲妙高。亦曰安明。夜摩天者。具雲須夜摩。此雲善時。以彼天光明無晝夜之別。故曰善時。應知能觀三觀轉深所發勝相漸大。如前寶樹止高八千由旬今之華座臺土寶幢自如萬億須彌。驗其座體極為高大。故知妙境隨觀增明矣。二一一金色下。明能隨機利物。座觀若成。十方佛事隨觀皆睹。三是為下。結觀。四佛告下。明由願力成。彼佛因中作菩薩比丘。名為法藏。於世自在王佛所。發四十八願。取此淨土攝諸眾生。今願力成。故令所依華座若此。五若欲下。明未來利益。二第八佛菩薩像觀二初分科。二法界下。隨釋三。初泛明諸佛法身從心想生。欲想佛身須知觀體。體是本覺起成能觀。依體立宗斯之謂矣。須知本覺乃是諸佛法界之身。以諸如來無別所證。全證眾生本性故也。若始覺有功本覺乃顯。故雲法身從心想生。又復彌陀與一切佛。一身一智應用亦然。彌陀身顯即諸佛身。諸佛相明即彌陀體。是故泛明生諸佛身以為觀察。彌陀觀體。疏約三義釋此經文。初釋初八句二。初約感應道交釋二。初明佛入生心。報佛法性身者。滿足始覺名為報佛。究顯本覺名法性身。始本既冥能起應用。然須能感應方現前。今論三觀淨心念佛。方名能感。故雲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此二道交是為入義。復以白日昇天喻始合本。影現百川喻應入淨想。二即是下。相隨物現。三十等者。牒經是故汝等已下文也。明佛下釋義。由法報冥故。應用自在。有淨心感悉能示現。前明佛菩薩者。即指諸佛是法界身之文也。而言菩薩者。以法界身通分證故。故兼菩薩意明前雖顯示法身入心。未明隨觀現身之相。今明觀佛相好佛以相好隨心觀現。故雲此顯能隨也。二又法下。約解入相應釋。前明感應道交。恐謂佛體異眾生體感召方入。今袪此見。故雲佛身無所不遍。既法界無外豈少異眾生。若爾佛體本遍全是眾生色心依正。何故經雲入眾生心。然雖全是而眾生迷背。是故佛體成出離義。今得觀解契合佛體。是故佛體入觀解心。故得名曰解入相應。斯乃始覺解於本覺。是故本覺入於始覺。問解入相應釋之方的。此義即足。何須前約感應釋邪。答今之心觀非直於陰觀本性佛。乃託他佛顯乎本性。故先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覺。故應佛顯。知本性明。託外義成唯心觀立。二釋相假。是今觀門故感應釋闕之不可。二是心下。釋中二句二。初作是別明二。初約能感能成釋作。作有二義一淨心能感他方應佛。故名是心作佛。言佛本是無者。法身妙絕無有色相迭相見故心淨故有者。眾生淨心依於業識熏佛法身。故見勝應妙色相也。二三昧能成己之果佛。故雲亦因等也。復名是心作佛。初作他佛次作己佛。二是心是下。約即應即果。釋是。是亦二義。一心即應佛。故名是心是佛。向聞等者佛體無相。心感故有。是則心佛及以有無。條然永異。經泯此見。故言心是應佛。心外無佛。二心即果佛。故名是心是佛。即亦無佛之因一句也。既心是果佛。故無能成三昧之因也。眾生心中已有如來結加趺坐。豈待當來方成果佛。初是應佛二是果佛。此乃消釋經疏之文。若論作是之義者。即不思議三觀也。何者以明心作佛故。顯非性德自然有佛。以明心是佛故顯非修德因緣成佛。應知外道諸句三教四門。所有思議不出因緣及自然性。故佛頂經明乎七大皆如來藏循業發現。一一結雲。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彼雲世間該於九界。今於一念妙觀作是能泯性過。即是而作。故全性成修則泯一切自然之性。即作而是。故全修即性則泯一切因緣之性。若其然者何思不絕。何議不忘。既以作是絕乎思議復以作是顯於三觀。以若破若立皆名為作。空假二觀也。不破不立名之為是。中道觀也。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三諦俱立名一空一切空。名一假一切假也。全作而是則於三諦俱非破非立。名一中一切中也。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者乃不思議三觀。十六觀之總體一經之妙宗。文出此中義遍初後。是故行者當用此意修淨土因。不可不知。故今略釋。二始學下。作是共釋二。初約始終釋。若論六即皆作皆是。今辯修證作是須分。始則名字觀行相似三位。修而未證。故且名作。終則分證究竟任運真覺。得名為是意存揀濫。故有此釋。二若當下。約當現釋。以現釋是。以當釋作。為令即心見佛法體。以此現因而證當果。故以心佛同體名心是佛。觀生彼果名心作佛。意在即心念佛及令慕果修因。故有此釋。三正遍下。後二句。三智融妙名正遍知。無量甚深故喻如海。斯乃究竟圓明大覺。與我心體無二無別。今依頓教即三惑染修圓淨心。能生諸佛正遍知海。此約他釋心生也。若依此心能成當果。此約己佛釋心生也。二多陀下。偏觀彌陀並示觀法二。初令偏觀。經是故應當者。上已明示心感諸佛。心即諸佛以是義故。知可即心而觀彌陀。心尚能作諸佛。豈不感於彌陀。心尚即是諸佛。豈不即是彌陀。應知彌陀與一切佛不多不少。諸佛乃即一之多。彌陀乃即多之一。一心繫念諦觀彼佛者。即一心三觀也。但雲諦觀那雲三觀。以所觀境列三號故。顯於能觀知是三觀。何者多陀阿伽度。此雲如來。阿羅訶。此雲應供。三藐三佛陀。此雲正遍知。此之三號即召三德。今就所觀義當三諦。正遍知即般若。真諦也。應供即解脫。俗諦也。如來即法身中諦也。以三德為三諦三一圓融不一不異。此諦與觀名別體同絕思絕議。此乃復見彌陀觀體。當以此觀觀像觀真。疏釋三號其文可見。問像觀文中示心作佛。示心是佛。復以三號顯於三諦。妙觀既立。可用此法觀下諸境。其落日觀至華座觀。佛既未示三觀之式。何得行人預用茲觀。答佛對當機示觀前後。全由聖意非凡所知。滅後之人欲修觀行。所用法則須憑四依。大師釋題能觀之觀。既論三觀。題目是總經文是別。豈不以總而貫於別。況雲觀佛十六俱包。今依天台修習教觀。不憑智者更託何人。如般舟三觀妙門。普賢六根悔法。皆於定內見聖方宣。而大師教人。預習精熟方入道場。何不疑之。那獨責此且稟斯宗者。若聞若思不離三觀。須於動靜用空假中立一切行。若其然者。今何不用空假中心。想乎日冰及地樹等種種相邪。如心想日以何力故日想現前。般舟經雲。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心者不知心。心有想則癡。心無想則泥洹。彼經初心以佛相為境。故言心作佛等。今之初心既先觀日。豈不得雲心作日心自見心等耶。止觀以彼經此文。示於中觀。中觀若立三觀自成。如此觀日方依此疏修日觀也。況一切法皆是佛法。何得依報非佛法邪。二想彼下。示觀法子科分經為四。初觀佛像二。初正明像觀。既是具足三號之像。理合於像。照空假中如見此方泥木之像。尚須體達性。若虛空三身宛然四德無減。觀中寶像豈可不然。若於像觀不達三諦。次觀真佛寧見三身。二見像下。因像見土像。觀既成心眼開發。廣見依報地樹諸相。應知樹等出過前樹無數倍也。何者以今寶像必稱華座。座像高勝樹合覆之。皆由妙觀轉深故。使所觀愈勝。二見此下。觀二菩薩。三聖設化動靜必俱。一主二臣非並非別表乎。三法三一妙融真身既然像合相似。觀二足佛令妙觀成三。三此想下。像放光二。初明光照諸樹。二一一下。明樹皆三像。四此想下。行者聞法二。初明因定聞。二行者下。明與經合。此文疏有二釋。初須定與教合。二須散與定合。初義者。謂出定憶持。定中聞法須與經中所說符契。故雲令與教法相應。次意者。謂心雖出定對彼五塵須息愛憎。淨乎身口三業。若爾雖不住定亦聞法音故。雲出定入定常聞妙法。言與十二部經教合者。以十二部總稱修多羅同名為經。三藏分之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學。故名經為定。與修多羅合。是與定合。經若不合名妄想者。若定不合經若散不合定皆是發於魔事。全非像觀禪定。故名妄想。若已合名粗想見極樂界者。謂以經驗定無差。出定與在定相似。得名粗想見彼國界。問見此妙事那名粗想。答以像望真須分粗妙。此想乃是佛觀方便。豈可全同。真佛觀邪。三作是下。明修觀利益像想。若成真觀可獲故。於現身得念佛三昧。◎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1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五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三第九佛身觀二。初分科。真法身者。前觀寶像則似佛身。今對彼似故名為真。然此色相是實報身應同居土。亦名尊特。亦名勝應。而特名法身者。為成行人圓妙觀也。良以報應屬修法身是性。若漸教說。別起報應二修莊嚴法身一性。若頓教詮。報應二修全是性具。法身一性舉體起修。故得全性成修全修在性。三身融妙指一即三。問既言指一即三。但名為應自攝二身。何故疏文立法身稱。答若言報應恐濫別修歸於別教。今以報應名為法身。即顯三身皆非修得。故今家生身應身報身法身。對藏通別圓。行者應知。圓宗大體非唯報應稱為法身。亦乃業惑名為理毒。三觀十乘名性德行。慈悲與拔性德苦樂。今之勝應稱為法身。顯示妙宗其旨非淺。須袪滯想方見旨歸。二隨釋五。初明結上。二正觀佛身。既指報應名為法身。即顯彌陀三身具足既為妙境。但是法身行人心觀即空假中。空假是二修。中觀是一性。修性冥妙三觀圓融。既為能觀。但是般若境觀相契見尊特身。雖具三身但名解脫。此則以三照三故發現三合此三三隻是一三。三不定三。同在一念。一念無念三三宛然。如此方名修心妙觀。此觀能令四土皆淨。若不爾者非是頓教所詮妙觀。當以此觀觀彌陀身。子科分經為三。初次當下。總標略列。二正觀佛身相四。初阿難下。觀身色二。佛身下。觀身量疏釋分二。初略消經文。二眼如下。商較份量二。初以眼度身。二定經斥譯。三觀身光。然觀色量及相好光明。皆須用前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而為觀法。以心作佛故能觀所觀破立宛爾。破則三惑三智皆蕩。立則三諦三觀皆成。非此破立則非淨心作佛義也。以心是佛故。忘能忘所非破非立。作是一念遮照同時。此則即觀無觀用無作行修念佛定。此法乃是觀佛要術。今若不用宣示奚為。此術不施勝相不發。觀光分四。初身諸下。毛孔光。二彼佛下。觀圓光。三於圜下。光中化佛。四一一下。化佛侍者。四觀相好二。初無量下。正示相好身。總相別相總好別好總光別光。此三總別皆雲八萬四千者。即障顯德故成。此數佛居凡地具於八萬四千塵勞。於此塵勞皆見實相。理智既合故能示現相好光明故。節節雲八萬四千。行人今觀知心即是。能於塵勞皆即佛相。二一一下。光明攝生生佛體同。雖土廣生多攝無一失。觀佛心處還釋此文須攝之意。三明觀成能見二。初其光下。見一佛。二見此下。見諸佛中觀見佛。佛體圓融一即一切。同尊特身故觀一佛。能見諸佛三正觀佛心。疏三。初眼見下。因身見心。疏有二釋。初約如來由大悲心起勝應身故。令行者觀身見心。由見身下二。約行者觀想明故得見佛。心所以明者由觀佛身。是故二意皆是由色而見於心。以心無形由色表故。以圓人所觀色心不二。既見微妙色。豈隔大悲心。故勝鬘雲。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既三種慈體是三諦。今三觀明故三慈顯。以用果法為觀行故。故於位位見佛色心。二佛心下。正示心體。若匪無緣慈悲不大。三以無緣下。引文廣釋三。初牒經引論以明文意。問經文但雲以無緣慈攝諸眾生。疏中何故兼明生法皆雲無心。答起三慈者。由三觀智照三諦也。照真即起法緣之慈。照俗即起眾生緣慈。照中即起無緣之慈。此三諦慈淺不具深。深必具淺故照真俗。未必照中。若能照中必具真俗。故次第生法不即無緣。今無緣慈合具生法。豈但具二亦乃俱深。故今生法皆雲無心。故涅槃雲。慈若有無非有非無。如是之慈非諸聲聞辟支佛等所能思議。當知三慈其體本一非三非一而三而一。如是方名佛心慈也。此自分三。初眾生緣慈三無差別。今盡現前心與眾生。能所既絕無我心想。緣他眾生而一切眾生與我同體。十界因果不離一心。而此一心是慈體。故十界苦集四種道滅。能於一時任運與拔。故雲無心攀緣自然現益。如涅槃下。梵行品文也。然彼經如來凡說八事。一伏醉象。二降力士。三化盧至。四度女人。五塗割瘡。六摩調達。七救群賊。八醫釋女。一一皆結雲。慈善根力。見如是事。今文雲我實不往者。即引第五塗割瘡文。文現一處意通諸緣。言割瘡者。經雲。波羅柰城有優婆夷名摩訶斯那達多。夏九十日屈請眾僧。奉施醫藥。有一比丘身嬰重病。良醫診之當須肉藥。若不得者命將不全。是優婆夷尋自取刀。割其股肉切以為羹。施病比丘服已病差。女人患瘡苦惱發聲稱佛。我在捨衛聞其音聲。於是女人起大悲心。是女尋見我持良藥塗其瘡上。還復如本。善男子。我於爾時實不往至波羅柰城。持藥塗彼。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見如是事。今雲我實不往者。正引此緣。不言女人而言眾生者。通收十界眾生。不以文害意也。即俗諦慈也。涅槃雲。慈之所緣一切眾生如緣父母妻子親屬。以是義故。名眾生緣。以緣十界同在一心。故非次第生緣慈也。二法緣慈。十界緣起是三諦法不離一心。唯佛究盡。境相既寂能觀亦忘。是故得雲無心觀法而畢竟空智。照此三諦不受一塵。此智自然照破眾生三諦惑著。或為眾生說斯空慧。皆令得離有相之苦證真實樂。此即不思議真諦慈悲。名為法緣。故涅槃雲。不見父母妻子親屬。見一切法皆從緣生。是名法緣。不見之言須忘十界。是佛法緣也。三無緣慈。以佛性中成究竟智。有何別理為心所緣。故雲無心觀理境智既泯。空有又忘。無住無依絕思絕議。此名安住第一義中。心既無緣慈乃周遍。入眾生性稱為內熏。或為現身說第一義稱為外熏。以此攝生名無緣慈。二念佛下。卻牒前經以對初慈。即前正觀佛身光明攝生之文也。雖與無緣慈體不別。若約義辯為門不同。是故此慈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終令離苦永得安樂。此從感應生佛相關。順於俗諦名生緣慈。故舉魚母念子不失。喻此慈相也。三今明下。正以無緣會釋經意。既與生緣為門有異。須辯慈相不同前二。故生法慈。約次第論則兩二乘及偏菩薩有修證分。若此無緣唯圓唯極。今約極顯故雲諸佛所被。不住有無者。正與生法辯不同相。生緣妙有法緣妙空今是妙中。故雲無緣。中必無緣故也。不依三世者。此之慈悲非四相故。知緣不實者了苦樂事即性德故。以眾生等者。此慈所被。令眾生發即境之智方乃名得實相智慧。得此智者方終離苦得於永樂故。與前慈門異益等。若對法緣亦以實慧。故一切空。是故三慈益物不異。疏不雲者略也。四舉利勸修子科分三。初正舉益勸。得生極樂則見十方一切諸佛。故雲生諸佛前。法身觀成已入相似。是故至彼即證無生。別圓地住也。疏釋分四。初捨身下牒釋。二如人下喻顯。習巧如修觀。從少至長喻觀有微著。所作遂妙喻生彼土親見真法。然且分喻是心作佛。行者應以是佛與作佛義。一念圓照。方合今經由觀見佛。三以隨下結示。四故般下引證。二的示觀法。相有八萬都想難成。故令但觀眉間毫相如五須彌。此觀若成。八萬皆現。此為要門也。疏釋二。初從一下牒經。二正示四。初如觀下。引他文示二種毫量。此明釋迦勝劣兩相。以例彌陀。經明劣相論明勝相。云云者。即前疏雲。長一丈五尺毫有八楞周圍五寸。二故文下。據此經明凡心難及。即第七雜觀中經文也。三正可下。正示初心從易現觀。斯是大師別示初心即觀佛相入門要術也。若從落日水冰方便。次入地樹座像等觀心得流利觀已宏深。此之行人自可稱彼毫量而觀使八萬相自然而現。故如令觀劣應毫相乃為未修前諸觀者。及以雖修觀不成者。故於佛身別指。初心可觀之相。為三昧門也。行者須知所託之境有勝有劣。若能觀觀皆須頓照即空假中。以勝劣相皆心作故。皆心是故。四剋示觀成稱彼而見二。初若得下正示。因用作是觀劣應毫。觀漸深著得成真似念佛三昧。乃能稱彼勝相而見。二智度下。引證。引此釋迦勝身說法。增真似位念佛三昧。類彼彌陀八萬相好。須真似人方能觀見。三見無下。就觀結成。五作此下。顯觀邪正。然此佛觀義具釋題。疏文既略。學者多疑。若不釋之造修無路。故更寄問答明乎境觀。問此經觀佛止論八萬四千相好。若華嚴說相好之數有十華藏世界微塵。二經所說優降天殊。彼經正當尊特之相。此經乃是安養生身。凡夫小乘常所見相。鈔中何故言是尊特。答一家所判丈六尊特。不定約相多少分之。剋就真中感應而辯。如通教明合身之義。見但空者唯睹丈六。見不空者乃睹尊特。生身本被藏通之機。尊特身應別圓之眾。今經教相唯在圓頓。釋能觀觀是妙三觀。釋所觀境是妙三身。疏解今文雲觀佛法身。約位乃當圓教七信。正託法性無邊色像尊特觀心。使其增長念佛三昧。據何等義雲是生身。用圓頓觀顯藏通身。未之可也。問以坐華王具藏塵相。而為尊特。三十二相老比丘形。而為生身其文炳著那雲不以相好分邪。答約相解釋四教佛身。此乃從於增勝而說。未是的分相起之本。其本乃是權實二理空中二觀事業二識。就此分之則生身尊特如指諸掌。故金光疏雲。丈六身佛住真諦。丈六尊特合身佛雙住真中。尊特身佛雙住俗中。法身佛住中道。此依二理故有二佛。眾生二識有二觀因。故感二佛。言二識者。起信論雲。佛用有二種。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復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文畢)此乃佛用依二識彰也。應是生身報是尊特。論意要在見從外來取色分齊。與知轉識現離分齊相而分二身。然須了知權理但空不具心色。故使佛身齊業齊緣。生已永滅故曰生身。名應名化體是無常。實理不空性具五陰。隨機生滅性陰常然。名法名報亦名尊特。體是常住。須知依事識者。但見應身不能睹報。以其粗淺不窮深故。依業識者。不但睹報亦能見應。以知全體起二用故。隨現大小彼彼無邊。無非尊特。皆酬實因悉可稱報。故妙經文句雲。同居方便自體三土。皆是妙色妙心果報之處。故知菩薩業識見佛。一切分齊皆無分齊。豈比藏通佛邪。方知智者師與馬鳴師。精切甄分生身尊特其義罄矣。問約相多少分於二身。其義已顯。何須理觀及就識分。答華藏塵相及八萬相雖是尊特。三十二相不局生身。何者。以由圓人知全法界作三十二及以八萬藏塵相好。故三品相皆可稱海。既一一相皆無邊底。是故悉可名為尊特。故止觀並輔行以法華三十二相。觀無量壽八萬相華嚴十華藏塵相。同是別圓道品修發法身現相。對斥藏通相非奇特以驗三經所談相海。皆是尊特。然有通局。三十二則通。大見無邊小見分齊。若藏塵八萬唯大非小。若也不就理觀等分此義全失。故金光明龍尊歎佛。經文但列三十二相圓光一尋。疏乃判雲。正歎尊特。故知不定以相數多。方為尊特。只就不空妙觀見耳。問行人睹於劣應談圓佛相。只可即是法身及自受用不即尊特。以尊特身現起方有不現則無。豈見不空不待佛現。便自能見尊特相邪。答既以尊特對於生身。分身非身常無常等。今雲劣應但即法身及自受用。不即尊特則成壽量屬於尊特。身相自屬生身。如此分張進退皆失。須知行者無有一見非如來力。如來鑒機未始差忒。有須現者即為現之。如梵網華嚴及此經等相多身大也。不須現者。即以力加令於劣身不取分齊。見三十二相即無有邊。以知丈六是法界故。應持不見其頂。目連莫究其聲。丈六身聲既因二聖窮不得際。後之圓人豈不即劣見於無邊。不必一一待現方見。若不爾者。用圓解為用業識為。若但即法身及自受用不即尊特。此說全乖頓足之義。何者。如釋籤解色無邊故。般若無邊雲。五陰是理故即陰是。實相般若故皆無邊。以由理故令法無邊。自受用身既證理極。豈不即劣而無邊邪。行者應知今之妙觀觀佛法身見八萬相。不同金光但於劣身見無分齊。今是彼佛全法界身。應圓似觀現奇特身。非是彼土常身常相。若彼常身即般舟中三十二相也。今乃特現八萬四千相好光明。經文自雲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正類淨名如須彌山顯於大海。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藥師中巍巍堂堂如星中月。大論中色像無邊尊特之身。此等經論所明尊特與今所現無少差殊。彼色像無邊既稱尊特。此雲身量無邊。那謂生身。問所言龍尊歎尊特相。非現起者是義不然。以彼疏釋尊特身雲巍巍堂堂。若不現者何謂堂堂。答華藏塵相華嚴經列九十七名。與龍尊歎全不相應。又無身相高大之說。以驗非是特現之相。只由龍尊言中妙示即劣含勝難思之文。大師見彼得意之處。是故疏雲巍巍堂堂。得意處者。即總歎雲。諸佛清淨微妙寂滅也。清淨乃是四德中淨。必不闕於常樂我也。寂滅豈非涅槃之義。即稱微妙是大滅度祕密藏也。以總冠別故三十二相遍嚴三身。生身則百福所成。見無厭足。尊特身則色無分齊。劣即堂堂。法性身則色性即智法門為相。疏雲。此三不縱不橫。若縱橫一異則不清淨。非微妙寂滅。豈非圓人了乎三身是祕密藏。密藏乃是法界總體。一攝一切事事相收。應用無邊不離毫末。相好至劣星等虛空。故法華中龍女讚佛。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顯是劣應以法身具故。相相尊特。是故荊谿類同華嚴一一相好與虛空等。又文句雲。一一相皆法界海。又妙玄雲。垢衣內身實是長者。釋籤雲。即是瓔珞長者。瓔珞長者豈非尊特。何待現邪。又妙樂雲。若隱前三相從勝而說。非謂太虛。名為圓佛。法華已前三佛離明隔偏小故。來至此經從劣辯勝。即三而一。若也法華但即法身不具尊特。正以太虛而為圓佛。又不具尊特。如何得名從劣辯勝即三而一。問法華文句雲。地師說多寶是法身。舉南嶽破雲。法身無來無出。報身巍巍堂堂。應身普現一切。若即此謂是三佛者。未盡其體。只是表示而已。多寶表法佛。釋尊表報佛。分身表應佛記釋雲。無來者不合東來。無出者不應踴出。巍巍不應塔內。應身不應唯此。尚非應身豈具三身。既雲巍巍不應塔內。信知報佛須現大身。若其即劣便得名報。塔內何妨何得破他。答此破地師不知表示。真將舍利便為法身。故記破雲。尚非應身豈具三身。又以世人不知法華開權之妙即劣顯勝。只執身大相多為報故。就其見斥雲巍巍不應塔內。此用世人通解之義。而破於彼不可據此便令法華相非尊特。只如記雲尚非應身豈具三身。亦非今家盡理之說。如荊谿據論若知像性遍虛空。三身宛然四德無減。泥木之像尚具三身。豈全身舍利皆不具邪。雖曲引文欲令非報。然終不能令法華機非業識見佛也。問請觀音疏雲。無量有二義。若生身無量是有量之無量。法身無量是無量之無量。大論雲。法性身色像無邊尊特之身猶如虛空。既雲法性身。此乃不滅方名尊特。今第九觀觀於佛身。第十即觀觀世音身。觀音既是補處菩薩驗佛有滅。豈非生身有量無量。安以此身便為尊特。答藏通補處彰佛有量。別圓補處顯佛無量。以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更無彼此迭相見故。同一法身一智慧故。菩薩機忘如來應息。名補佛處。實異藏通前佛定滅後佛定生。為補處也。故金光明四佛降室。疏乃釋雲。若見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慧。即是常身。弟子眾一故。若見四佛佛身不同。即是應化。弟子眾多故。故知只就同與不同常與無常。分於二身。藏通三乘故弟子多。別圓純菩薩。故弟子一。豈論相好多少等邪。既同一身復雲常身。豈豎分當現橫論彼此。是知觀音補法身處。愈彰尊特無量之無量矣。且華嚴佛身委明八相。既是尊特。此論補處與彼何異。雲是生身。是知今佛全法界身。故滅即非滅。觀音補處生即非身。不滅不生常身義成。尊特相顯。問今所觀佛高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雖雲高大只是淨土常所見身。何以知然如法華中。淨光莊嚴國妙音菩薩欲來娑婆。彼佛誡雲。汝身四萬二千由旬。我身六百八十萬由旬。汝往彼土於佛菩薩勿生劣想。故知淨土常身高大。安以常身便為尊特。答於同居中淨光莊嚴土唯演頓。如淨名中眾香之土。以其所被純菩薩故。所以但現高大之身。佛知妙音所將之眾。不知娑婆開權之妙。於佛輒起定小之譏。故寄妙音規未達者。意令得悟即劣之勝祕妙之權。既誡勿生下劣之想。乃是令起尊特之心。若謂不然。安得皆獲普現三昧。若安養土漸頓俱談。聲聞菩薩共為僧故。故使佛示生身法身二種之相。三十二相通於生法。大小共見。若八萬相局在法身。大乘賢聖方得見也。是故眾經多說彌陀生身常相。今當略出。小彌陀經雲。彼土蓮華大如車輪。大彌陀經說。彌陀浴池廣四萬八千里。以依驗正身未極大。般舟經說。阿彌陀佛三十二相。此經中說慣習小者。生彼即得見佛聞法。便證小果。更有丈六八尺之身。此等豈非常身常相邪。若今所觀八萬相好。別圓真似方得見之。故上品下生疏判已登習種性位。生彼七日見佛眾相。心不明瞭。三七日後乃了了見。及聞眾聲皆說妙法。唯上品上生道種性位。生彼即見眾相具足。光明寶林皆說妙法。即悟無生。三賢菩薩。依業識故。知心現佛。乃就尊特論乎明昧。若慣習小者。及諸凡夫依事識故。不於尊特而論明昧。良以此等雖因臨終迴向得生。佛順本習。故且用小令其證果。既說無常苦空之法。須以生身相好應之。浴池之身三十二相。正對此機。故般舟經雲。在菩薩眾中說經。又雲。在比丘僧中說經。信三十二相通大小人常所睹見。是故彼經觀法之初。不託日冰便觀此相。斯蓋凡心可想之境故也。若八萬相是彼如來現奇特身。增進深位念佛三昧。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是故此經初令觀日。疏釋齊於下品下生。以驗想冰至假想地。屬下三品當名字人。次得三昧見彼實地。合入觀行初二兩品。次觀寶樹及以池樓。至總觀成當三四品。寶座觀成當第五品。以座上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大。比知座體其量難思。非第五品三觀功成。凡小事禪見莫能及。此觀雖就經文未便許觀佛身。乃令先想一大寶像稱座而坐。及二菩薩皆想坐座。況復悉用作是不二妙觀觀之。使心流利方令觀佛。學者應知日觀已來所修三觀共於事禪。良以皆須想成相起故也。事禪既勝三界思惑悉已被伏。妙觀觀像見破即登第七信位。得此位已。方令觀佛真法之身八萬相顯。乃得名為念佛三昧。即感諸佛現前授記。生彼便證無生法忍。經文如此明圓深觀所顯之相。誠謂奇特。實匪生身凡夫小乘常所見相。問釋題序雲。無量壽佛是所觀勝境。豈非託彼依正色心。修乎三觀顯三諦理。今八萬相既是正報。義當生身。託此修觀觀成理顯。乃見藏海塵數之相。方名尊特。豈分段生身便為尊特邪。答前正釋題。以妙三身解所觀境。今至經文。以八萬相為所觀境。信八萬相與妙三身無二無別。二處皆用不思議境而為所觀。故八萬相觀之令顯。顯名觀成無別所顯。且行人念佛。誰不託佛正報修觀。但境隨解名生名法。小機不解所觀佛身是法界用。謂正習生故曰生身。大機能解所觀之佛。是法界用。應既有本生即同法。是故受於法身之稱。故見佛相若多若少皆稱法身。今經明示佛法界身入心想中。故疏標雲。觀佛法身斯乃即三而一之法身也。況今不是初心觀境。乃圓七信所觀境耳。豈於座像圓觀已成。卻託藏通生身修觀。又觀生身顯藏塵相。此乃通人被別圓接。全非頓教始終圓觀。只如般舟三十二相即知心現。故相相皆中。據所觀勝境言是生身。深不可也。學者應知八萬相顯即三諦顯。良以此相法身所具。與彼三惑本不相應。故一一相即真俗中。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可思議名真善妙色。今之三昧顯本妙相。故觀音觀雲真實色身也。問尊特既是他受用報。須入別圓地住方見。今八萬相似位能見。驗非尊特合是生身。答據何文義別圓似位唯見生身。須知尊特地住已上分證論見。地住之前相似論見。斯乃如來以實報身。應下二土。◎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1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六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故荊谿雲。勝兼兩處劣唯鹿園。若其似位全不見者。法華四信何故見於實報土邪。有餘那見圓滿相海。通教案位受接之人為見何相。若非尊特合身不成。今經明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與大論雲色像無邊。有何異邪。彼雲無邊既稱尊特。此何獨非。況疏專引彼論此文。以證身量無邊之義。驗今佛身的是尊特。不須疑也。問若是尊特合是常身。何故法華疏中。判觀無量壽佛經。雲實有量而言無量。答此乃刊正鈔中錯引彼疏。彼疏並雲實有量而言無量。如阿彌陀與金光疏及此疏同。蓋以小大二彌陀經不專尊特被於頓機。故彼佛現三十二相通被眾機。大機雖見尊特常身。其慣習小人洎諸凡夫。雖因迴向得生彼土。未宜尊特說常住理。故以應化說無常法。成其小果。是故佛壽雖不可數。終歸有量。娑婆生彼多是此機。以別圓似位人難及故。三疏約此。故判彌陀在有量中。若觀無量壽佛經純被圓人。明說佛身全法界起。應既有本。生即同法。的類釋論法性尊特。正當無量之無量也。故釋籤雲。教分二身為機劣故。暫現生身。今機不劣豈對生身。問大本中雲。生我國者身皆具足三十二相。彼國人民既具此相。佛身理合超勝於人。故知常身有八萬相。般舟經雲三十二相。蓋借釋迦為初心觀境耳。答般舟經雲。菩薩用是念佛。故當得生阿彌陀佛國。當念如是佛身。有三十二相悉具足。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比丘僧中說經。經指彌陀有三十二相。何文言借釋迦為境。況止觀無文輔行不說。豈得自言成於己見。又彼人民三十二相。故佛常相須八萬者其義不然以同居土佛應同人。只淨由土人。皆有於三十二相。故佛常身須現此相。但於同中相相皆勝。穢土佛身雖異凡鄙。亦同上人。故應此方所有相法。故三十二同輪王相。亦於同中而分明昧。三十二相既同彼人。驗是彼土常身常相。是知八萬別為大機現尊特相。更何所疑。問一等尊特。以何因緣相分三品。答悉檀因緣故。蓋一類機應以藏塵尊特之相得四益者。故佛稱機而為現之。應以八萬尊特之相。應以三十二尊特之相得四益者。佛皆稱機而為現之。仍須了知此之相海。別教則用別修緣了成就此相。即修成之尊特。故名報身。圓教能了二修即性修德無功。乃性具之尊特。故名法身。已在此觀開章中說。須知華嚴華藏塵數之相雖多。此以兼別故猶帶修成。此論八萬既唯圓頓無非性具。故三聖觀疏皆示雲觀於法身。行者當須以教定理。就理明觀於觀顯相。無得但以多數斥少使勝成劣。實在精學然後勤修。欲罷不能故茲辯析。四第十觀音觀二。初疏科略釋帶果行因者。觀音三昧經雲。觀音昔已成佛號正法明。今為菩薩修淨土行。斯乃帶昔果德行今因行。頂有化佛表帶果也。二依科列經三。初結上。二正觀菩薩身三。初正觀身相。子科十一。初次復下身量。應雲十八萬億。今雲八十者。翻過佛身二十萬億。故知誤也。問如釋迦丈六人身八尺。今佛身六十萬億菩薩十八。菩薩之身何太卑邪答淨土勝應不可以穢土劣應例也。亦如妙音身量但四萬二千由旬。佛身六百八十萬由旬。佛身之量去菩薩更多。二身紫下身色。三頂有下肉髻。四項有下項光。五舉身下身光。六頂有下天冠。七觀世下面色。八眉間下毫相。九臂如下臂相。十手掌下手相。十一舉足下足相。二其餘下與佛同異。肉髻是相。無見頂是好。此之相好表於極果。今作因人故不及佛。三舉利勸修子科二。初佛告下舉觀利勸二。初約修觀明滅罪。二如此下約稱名況獲福。二若有下示觀次第。身相既多先觀何相。故今示雲先觀肉髻次觀天冠。以此二種能別表示觀音德相。何者。肉髻降佛表現行因。冠有化佛表昔成果。別相若顯其餘通相則易可明。行者觀於冠髻毫面身色光明。一一須用心作心是。而為能觀。說在像前用在此處。既雲作佛是佛。豈不能作觀音是觀音邪。作髻作冠是髻是冠。皆可為例。不獨以佛例觀菩薩。亦須例於普雜三輩。豈唯以前例後。亦合以後例前。以今行人覽經始末。方修觀故。大師得意乃於釋題總示三觀。若也不於十六處用。則令大師虛說。亦見行者謾修。當遵佛言勿背祖法。專用妙觀顯乎勝相。以此妙觀為見佛本。迥出餘因。至彼土時速證法忍。三作是下結觀邪正。◎五第十一勢至觀二。初分科敘意二。初分科。二敘意二。初略無下約當門明闕真觀。觀佛真身乃立觀雲正觀佛身等。觀音中雲正明觀菩薩身。今勢至觀但雲因光神力制二種名。及雲與觀音辯同異。何不例上各立觀法。故疏出意雲略無觀法當不異上。以大勢至與觀世音身量大小皆悉同等。此令行者辯異之後。用觀音觀觀勢至身。何須別立。二所以下兼觀音明無像想。觀成見佛真法身後。觀二侍者。豈須更修像想方便邪。二依科列經三。初因光神力制二名。子科二初遍示諸光。二但見下正立二名。光照十方。故立無邊光為名。令三途人得佛十力。故立大勢至為名也。行者應知即舉身光名智慧光。以是鄰極色心不二。若不爾者。焉得色相名為法身。二明與觀音同異子科三。初此菩下正明同異。二此菩下更示行坐。觀音行坐豈不動地集佛等邪。但於勢至觀中說耳。若不然者。何得雲除頂上寶瓶。餘與觀音等無有異。三作此下結成觀相。經雲色相疏稱法身。若非全色是心色由心造。安令色相即名法身。此乃三諦一境之法身。發我三觀一心之般若。相冥見相則三脫圓彰。故雲佛法界身入心想中。疏雲。念佛三昧解入相應。非此相應不發勝相。三除無下滅罪以勸修。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者。以二菩薩唯有頂上化佛寶瓶。二種有異餘相皆同。同異分明名具足見。六第十二普往生觀二。初疏科二。初對雜辯異。二普中下就普分科。二經文二。初作自身往想。上來諸觀先依次正先主次徒。雖皆觀成未為普總。又未想身生彼親見。故今令想身終生彼一時普見。非獨所觀境界頓足。亦乃往生心想成就。可類前文依報之觀。初地樹池等別觀。至樓觀成四事總見。名為總觀。然但能總依報四事。今想生彼普見普聞依正諸相。故名普觀。問上品上生乘金剛臺。上品中生乘紫金臺。上品下生入金蓮華。今三聖觀成方修普觀。合是上品上生之者。何故同彼上品下生邪。答十六觀人對九品位義有多途。今且一往以三聖觀及普觀成。當上中品雜及三輩四觀成者。方是上上故上中品終時雖見坐紫金臺。此臺到彼成大寶華。經宿則開。此文亦云生極樂界於蓮華坐作開合想。蓮華開時見佛滿空。及說妙法。正合上品中生之相。若上品下生華開七日乃得見佛。仍於眾相心不明瞭。故知此文與上中品生相正齊。若其以品對別圓位。至三品觀方得委論。二無量下明三聖來現。上想終後生於彼土見佛菩薩。今想未終三聖常來入我心想。良由當念即是來際。故能預想將生之事。復由生佛體不別故。故令三聖不來而來。斯乃三觀一心作是雙運。致令心佛往彼來此。故知觀體不可言思。七第十三雜明佛菩薩觀。今評此觀略有二意。一為前觀佛及菩薩勝相不成者。乃令捨大而觀丈六。二為觀前勝相已成之人。令其更觀勝劣化用遍十方界。使品位增進。若謂不然。前觀既成修後諸觀有何益邪。疏從前意故作拂疑生重釋。以觀成者。自知經意。是故大師從初意示。釋此為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佛告下觀丈六像。經若欲等者。行人於前依正諸觀修雖不入。求生之意彌加敦督。名為至心。故令此人捨勝觀劣。未觀二侍前想彌陀。故雲先當觀於一丈六像。行人欲託彼土蓮池。故令觀像在池水上。應知勝身既心作心是。豈今丈六非作是邪。圓人作為皆了唯心。全具而變全變是具。具變不二。故觀佛相勝劣皆然。二明彌陀變現子科二。初示化主隨物二。初如先下勸常修觀。二阿彌下拂去眾疑。疏二。初所觀下示相問疑。二前聞下示疑明破。勝身觀法修雖不成。而且得知廣大無量。今聞觀小頓違前說。寧免輕疑。為拂此疑。故說彌陀。神通如意能大能小皆全法界。但以重心觀令成就。勿疑身謝不生西方。二明補處同生二。初觀世下明劣應同眾生。佛應既隨萬物。補處亦同眾生。二但觀下倣勝身論觀法。前明觀音勝身觀法。先想冠髻則令眾相次第皆明。勢至觀中髻有寶瓶。其餘身相不異觀音。以此二種是二大士身之別相。令修觀者但觀別相。別相若顯同相則明。疏釋首相雖通兩說。然頭首之首手足之手皆是別相。悉可以別而顯於通。應知觀佛丈六之身。先觀白毫方彰眾相。備如前疏約釋迦說。三後三觀明三輩往生四。初立觀所由。此中二義。初即雜觀觀劣應者。位在中下。令識三品進修勝觀登於上品。次義即是前觀勝應。及修雜想了隨機化。在八九信。今令此人以妙三觀。分別九品。即大本三輩。事理窮深登第十信。既雲此下三觀觀往生人有二義。乃是修前觀法行者觀於九品往生之相。非是凡小求生之者。讀今三輩經文改轉行業。縱通此義亦是傍兼。非今增進觀行意也。二釋會經論二。初會論即無量壽經論。今雲往生論是也。天親所造有十七成就。至第十六大義門成就中。偈雲。大乘善根男。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長行釋雲。故淨土果報離二種譏嫌過。一者體。二者名。體有三種。一二乘人。二女人。三諸根不具足人。無此三種過故名離譏嫌也。名亦三種非但無三體。乃至不聞二乘女人諸根不具三種名故。此十七成就俱明彼土果報。故無二乘等悉約彼土。非是此方二乘等不得生也。恐惑者不曉。故和會解釋之。分二初會二乘二。初會不生。且據彼論二乘種不生句。並於此經小戒得生。以具足戒及沙彌戒等是小乘種故。二說相違而為詰問。今以住小迴心以會釋之。堅住小道志趣無餘。不求淨土。故雲正處。若迴小向大轉小乘業。作淨土因故雲要由。經就現今向大時說。是以得生。論就本始住小時說。是故不生。然論說彼土無二乘人。由在此身因轉故也。二何故下釋證果雲。垂終迴小向大方生彼國。何故中輩三品行人生彼復證小乘果邪。今釋意者。迴心故得生。慣習故證小。知大證小不執偏真而為究竟。不久證大也。二問論下會女人。復舉論偈女人根缺不生之文。並於此經韋提侍女得生之說。而為詰問。今約彼此會釋二說。論就轉報。是故彼土無有女人及根不具者。若名若體。經就此土修淨業者。故有善心一切得往。故大彌陀經薜荔多蠢動蜎蜚皆得往生。故知經論無少相違。二問大下會經二。初對經雙問。逆罪得生即下品下生文。二釋有下立義雙釋二。初悔有輕重。上即利根下即鈍根。俱捨雲。愚智所犯輕重不同。愚作罪小亦墮惡。智為罪大亦脫苦。如團鐵小亦沈水。為缽鐵大亦能浮。涅槃雲。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諸惡。二者作已懺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如阿闍世王殺父害母。至涅槃會身瘡腫熱。生重慚愧悔過自責。耆婆勸往佛所。佛為說法得無根信。文載涅槃梵行品。此經明逆罪得生淨土者。即同闍王上根利智能重心懺也。彼經不生者。下根愚人至於臨終不能重悔也。二二者下約行有定散。大本就此者。指上散善力微也。此經明觀者。即觀佛三昧。問若定力得生下下品。雲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此與大本散心十念理應無別。答此雖造惡已曾修觀故。使臨終善友勸稱十念。定心則成。亦是法行乘急戒緩人也。修觀故乘急。造惡故戒緩。由乘急故得值善友。縱現世不修三昧。亦是宿種今熟。故得往生。所以華開見二大士說實相法。自非定善孰至此乎。故十疑論雲。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者。並是宿善業強始遇知識等。當知作此解釋方合此中定善之義。若本不修三昧之者。則屬前悔有輕義也。三依品定位二。初通示九品二。初就三下示三中具九。經文顯示三輩各三。二判九品屬三二。初上品下約位判。雖分九品。以義定之不出三位。即內凡外凡及悠悠者。然習種解行及十信名。乃是別教地前凡位。以為今經往生位者。略有三意。一別位次第對品顯故。二別具四觀收機廣故。三九品多判所觀人故。若以九品判今能觀圓觀位者。則以三賢對今十信。彼之十信對今五品。悠悠即對名字人也。以名字位通修未修故。應知疏用此之三位。判九品人其意深細。不可粗心。今試略言蓋一切善若能迴向。皆淨土因。仍一切惡若能懺願。亦淨土因。故種種善修之淺深。無非九品。其一一惡約懺功力。亦皆九品。故上上品善通下下品。下下品惡通上上品。三心六念或聞或修。未能伏惑屬下三品。以此伏惑入中三品。能破二惑方預上三。如五逆罪臨終十念為能消功。屬下下品。闍王重悔得無根信。即是上輩三品所攝。豈非五逆隨於懺功自分九品。中間七品若善若惡若修若懺。隨功淺深一一皆須明於九品。若據經文下三唯惡。中下世善。中中中上即小乘行。上三唯大。疏則純用大乘三位。判九品者。以中三品迴向大乘故。下三品人依大滅罪故。故九品行一一成大。隨一品行若至三賢。皆上三品。若至十信皆中三品。全未伏惑即下三品。應知經為收機盡故。故以大小善惡分其九品。蓋約增勝高下互顯也。大師得意乃約三位判乎九品。則何機不攝。何行不深。乃由妙解大小觀行善惡之業全修即性。一一具於四種淨土。但能迴向隨功能顯四種樂邦。如是說者。多約一行隨功淺深歷於九品。亦自有人節節改行歷於九品。若以三位定其高下。改與不改皆悉不濫。問今十六觀既是圓修。為一一觀皆通九品。為須節節改觀入品。答雖俱圓觀。而所託境隨其宜樂有改不改。合有二途。若就現文。多從改觀歷於九品。以初心人雖了根塵皆是法界。而心想羸劣勝境難觀。是故如來設異方便。先觀落日於西定心。疏雲。除五逆罪下輩自論。故知妙觀想落日成當下下品。次以三觀想水結冰。合在下中。轉想琉璃粗見彼地可對下上。若得三昧見彼寶地及寶樹寶池。雖五品初而五住圓伏。名得三昧。品當中下。總見依報五品中心合當中中。華座觀成五品後心即中上品。此之三品雖成三昧能伏五住。見惑未斷事識猶存。未可即觀勝妙身相。故修三觀觀於寶像。像想現前見思俱盡。所以盡者。以事定力深能伏思。見斷即登圓第七信。即上下品。事識既盡。全依業識可觀三聖真法之身。及普觀成在八九信。即上中品。故難思相法界光明。十方佛事悉能洞見。後修雜觀及三輩觀成。當第十信。即上上品。內外塵沙任運除盡。故隨機應相。及差別行業觀察明瞭宣示無窮。此約修者從微至著。三聖觀成後修雜想及三輩觀。故當如此。若觀勝相不成就者。始依雜觀觀丈六身。此人或在下。之三品。或沾中輩。今觀九品。必能進功從劣觀勝求預上流。是故疏雲。令識三輩往生。捨於中下修習上品。此從節節改觀次第入品。如是說也。有因改觀超品位者。不可定判。此上皆從次第改境修觀者說。其不改者十六境中宜樂何境。即用妙觀修之不捨。乃從名字修成觀行。入相似位歷乎九品。然十六中佛境最宜。從劣觀勝成於九品。故疏令觀釋迦毫相。以為初心入門之漸。雜觀令觀一丈六像。經雖不雲從一相入。據理合然。若般舟經則從足下千輻輪相。次第上觀至頂肉髻。故知但解今家住前三位以判九品。於境於行改與不改。次比自成也。非獨今經九品如此。法華五品其義亦然。解一千從矣。二何以下以經驗。以無生忍位在別圓初地初住。非別十向圓第十信。何能見佛便登此位。上上既爾諸品例知。復以造罪驗下三品。以別圓教內外凡位不造眾惡。既約罪說。知是未入外凡人也。類此似爾者。經不明示。故以得悟及造罪等。比類驗之。此乃大師尊經謙己。近人判解不遜者多。二別明上三二。初上品下約三位定。上以三品判於九品下至悠悠。今則別明上輩三品。故約種性以分三位。瓔珞經明六種性。一十住習種性。二十行性種性。三十向道種性。四十地聖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問今此上品是出假位。合在穢土利益有情。何故求生淨土邪。答大論四十三正有此說。故彼問雲。菩薩法應度眾生。何以但至清淨無量壽佛國土中。答曰。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二者多集諸佛功德樂多集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壽國土。好多為眾生者。無佛法眾處讚歎三寶之音。故知一等斷惑菩薩而好樂不同。故有二別。又論第四十五雲。菩薩有二。有先自成就功德。然後度眾生。有先成就眾生然後自成就功德者。故知今十向菩薩求生淨土。乃是先自成就功德人也。故十疑論明未得無生忍已還要須常不離佛故需求生。二一得下約二義求。上上生已即悟無生法忍。上中經七日得不退轉。上下經三。小劫住歡喜地。得無生忍證念不退。即歡喜地也。四隨文解釋三。即十六中後三觀也。疏前標雲。此下三觀觀往生人。若但讀文不名為觀。必須覽經所詮之相入一念心。用空假中微妙之觀。照於心性本具淨土因緣果報。生佛鹹然三無差別。諸佛淨土因果已滿。能應眾生。眾生由具淨土因果。能感諸佛。感應緣起不一不異。一一融妙相相宛然。隨品隨功感佛感土。觀之不已。則難思俗諦淨土因緣自然明瞭。明瞭之位大判有三。若相似明當上三品。若觀行了即中三品。名字觀解屬下三品。論斷伏等雖有高下。而皆了知一切善惡迴向懺悔。皆通九品。或共不共或超不超。或改不改或進或否。狀類萬差難以言具。若不爾者。豈得名為觀於三輩往生人邪。初第十四上品生觀三。初上品上生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標。二釋四。初明生因。經有二段。初段既雲發三種心即便往生。知此三心是一人發。次段乃雲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據此合是三人各修成三種行。然修之在人。或別一行或兼餘行。或具足修。但能位至別教道種圓第十信。即得名為上品上生。言至誠等三心者。此與起信論中三心義合。彼雲。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今初至誠疏以專實釋之。非念真如。豈名專實解於深心。疏雖三義而不相捨。求高深果須契深理。欲契深理須厚樂善根。此乃立行依理求果也。二經證成三種深義。不出彼論樂集一切諸善行也。經迴向發願心疏雖不解。義當彼論大悲拔苦之義。蓋以真如實念趣果善心。二心功德善巧迴向。願生淨土速證法忍。廣拔一切眾生苦惱。然此三心順於三法。何者。初念真如平等一性。次二即是自行化他二種修義。既是修二性一。乃就圓融三法而發心也。今此三心一念中修。見思塵沙任運先去。入第十信。故當此品。若此三心但能圓伏即中三品。若全未伏當下三品。文在此中義該下八。經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者。以無緣慈不害物命。知性離非心具諸戒。讀誦方等者。隨文成觀也。修行六念者。涅槃疏雲。前三念他後三念自。戒施是自因生天是自果。戒是止善施是行善。天有近果遠果。遠即第一義天也。安心下釋念義。謂念同體三寶一心戒施第一義理。悉不為二邊所動。故通名念。經迴向發願等者。總論不殺等皆須善巧迴向。願生淨土。證無生後廣度含識。經具此功德者。或全或分皆得言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者。上一一行修之成就。至道種位長時彌善。下至七日或唯一日。皆得預於上上品生也。此等悉須約於斷伏及全未伏。分下八品。若不爾者。豈令初修六念等人。三惑尚熾便登極品邪。須知九品難將法定。只可隨功。此去科節經疏分明。鈔不標也。上品中生明生因雲不必受持方等經典善解義趣等者。是義持人不樂讀誦。但於經中取一句偈深窮旨趣。於絕言思深廣之理。心不驚動。又復其心安住中道。不為二邊之所驚動。了達因果皆是實相。名為深信。雖不遍習或聞大教赴機異說。知顯一理不生疑謗。此一種因亦通九品。但今此觀位至圓教八九信位。故當此品。若第一義解全未伏惑。只在下品三品攝也。如常不輕不專讀誦。但以一句禮拜授人。深知義故多年不懈。此以第一隨喜品行。始從名字歷於五品至六根淨。故知讀誦等四品行皆可從於名字修之至六根淨。若證分真無偏修者也。生後利益中。疏雲名之深妙精進等者。以聞眾聲說第一義。能成趣理不思議觀。既頓泯絕情塵微礙。是故進趣其疾如風。比餘事行雜而且滯。故此精進最稱第一。疏牒阿耨不退。釋雲道種菩提等。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為無上正等覺。斯是行人心之本性所求之果。於此不退其位有三。若破見思名位不退。則永不失超凡之位。習種性也。伏斷塵沙名行不退。則永不失菩薩之行。當性種性及道種性也。若破無明名念不退。則永不失中道正念。聖種性也。上中生者此土已得性種菩提。到彼一劫始得無生聖種不退。今於七日所得菩提不退轉者。義當道種菩提不退也。通名地者凡聖所依皆名地故。四種授記一往現前者。淨名大疏出四受記。謂未發心記密記現前記無生記。言一往現前者。以現前記通於凡聖。今無生位。佛就一往通名現前耳。上品下生亦信因果不謗大乘。同上中品故名為亦。彼以解了第一義諦而為別行。此以但發無上道心而為別行。究理攝生標心雖異。從凡入聖歷位無殊。謂依無作四諦妙境。發四誓願名為真正發菩提心。未度苦者誓令得度。陰入皆如故。未解集者誓令得解。塵勞本淨故。未安道者誓令得安。即惑成智故。未證滅者誓令得證。即生成滅故。發此道心亦通九品。名字中發自有靜散。即下三品。觀行五位即中三品。相似既分三般種性。即上三品。今習種發故當此品。此心深運分真可階。豈不能至上上品邪。約位判之無法非九。生後利益中。經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瞭。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者。以此品人位當習種。見思雖破塵沙未除。故於眾相心不明瞭。過三七日。進入性種侵斷塵沙。故八萬相一一分明。自此三劫遊歷十方。供佛聞法進入道種。登於初地。此地即得百法明門。言百法者。如百法論所出名數。今於此法皆證三諦。乃以百法而為明達三諦之門。三諦若明。則了一切。是故論雲。增長智慧思惟種種法門義。明此義故心大歡喜。故名歡喜地也。中品上生明生因中。但言眾戒。斯乃略舉三學之初也。若據生彼聞讚四諦。便成羅漢三明八解。以果驗因不專持戒。合修小乘理觀事禪。但未證果猶在賢位。於臨終時聞讚方等。迴心向大願生淨土。然迴向心須至別教七信已上圓教觀行四五二品。方是中品上生人也。若其小行已至忍位及世第一。但案位迴即當此品。若在煖頂及外凡者。須猛利迴超入此品。大約小乘並世間善。從迴向心深淺高下判於九品。生後利益疏二。初正釋經文。四諦者。既是共二乘行。由宿習故而聞生滅無生二種四諦也。生滅者。苦則三相遷移。集則四心流動。道則對治易奪。滅則滅有還無。無生四者。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生相。次三明者。過去宿命明。現在漏盡明。未來天眼明。此三名明。復得名通。餘三但得名通者。婆沙雲。身通但是工巧。天耳但是聞聲。他心緣他別想而已。是故非明。宿命知過去苦生大厭離。天眼知未來苦生大厭離。漏盡正觀斷惑。是故此三稱明。大論問通明何別。答直知過去等名通。知過去等因緣行業名明。次釋八解脫。一內有等者。內色即內身骨人也。為修八色流光故存骨人。欲界結使難斷故。以不淨心觀外色也。位在初禪能脫自地及下欲界。二者下位在二禪。二禪內淨故壞滅內身骨人。欲惑難斷。故猶觀外不淨之相。三者下除外不淨相。但於定中練八色光明。清淨皎潔故名淨也。住在三禪。四空處者。若滅根本四禪及三背捨等色。一心緣無邊虛空而入定。即觀此定依陰入故有。無常苦空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五識處者。若捨空緣識入定。即觀此定虛誑不實。而不受著。六無所有處者。若捨識緣無所有入定時。乃至而不受著。七非非想處者。若捨無所有處緣非非想入定時。乃至而不受著。八滅盡等者。背滅受想諸心數法也。諸佛弟子患厭散亂心。欲入定休息以涅槃法安著身中。故雲身證而想受滅也。前三等者。位在色界能離自地五欲也。中四等者。位在無色界皆展轉離下地。然前三亦離下。中四亦離自地。互現說耳。後一可知。亦名下背捨因稱解脫果名。二釋會下釋諸疑妨三。初會小乘不生疑。疏與釋論取法華意會於今經及往生論。論雲不生。據決定性。入無餘者。今經雲生。是退菩提。取小乘者。疏前會雲。正處小行不生要由垂終發大心故生。若無宿種。豈能垂終迴小向大。故知與前義不相反。仍釋伏疑既因迴心向大得生。何故至彼卻證小果。故釋雲。無漏道熟等。以退大既久習小功深。是故彼佛稱習說小且令證果。或接下再出經論引小之意。今經釋論說至彼土證小果者。意欲別接小乘求生。其若生已。鹹慕大乘必不證小。然雖出此意前義為正。二中品下釋中不及下妨。以下下品生彼聞法。應時即發菩提之心。中上生彼何故只證無學果也邪。以大小故難第四品不及九品。解雲下以登地速而為答也。中上順習雖證小果。不逾十劫必入初地九品惡重十二大劫。方得出胎。雖發大心更經多劫。方階法忍。故以速證比彼為勝。三大本下通中不出家難。彼明中品雲雖不能行作沙門。故雲不明出家。長時始終者。謂盡形出家者。就短時者。謂一日一夜也。是知若據短時大本約義亦有。若論長時此經約說亦無。此乃二經事同也。中品中生修因中。疏雲十戒者。釋經持沙彌戒也。金銀生像者。南山雲。胡漢二彰。謂胡言生像此翻金銀也。善見雲生色似色。似即像也。此謂金則生是黃色銀則可染似金。故雲生像。若爾生像此方之言何謂胡語邪。答謂五竺之北胡地言音有涉漢者。故謂生像胡人重譯又卻入漢。故存胡音。中品下生修因中。經雲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凡夫善不能伏惑。豈預中輩。疏前判位中輩人常別教十信。即圓五品。斯由垂終善友廣說阿彌陀佛隨順本性取極樂國。及談法藏稱理發願。行者聞已解悟大乘。發迴向心求生淨土。經雖不雲發迴向心。既聞廣說豈不迴心。特是影略。臨終發心心猛利故。能入別圓外凡初位。通伏頓伏。故令世善當此品位。大師唯就大乘三位對於九品。深有其致。生後利益中過一小劫成阿羅漢。問到彼證小皆順本習。今此行人本習世善。是人天因非聲聞行。至彼那得阿羅漢邪。答孝養仁慈大小基址。何教不談。而其阿含偏論此善以果驗因。是依三藏行孝順等。雖行世善心在無常。既久標心無漏道熟。故證小果。第十六下三品人造罪輕重值緣得滅。為往生因。須知經意為易解故。以三業等惡滅。為下三品因。迴向凡小為中三品因。以大乘諸善為上三品因。此乃上下互相顯映為觀法境。若稱實觀依義而說。大小善惡逐迴向心隨滅罪力。淺深階位各論九品。今之三人聞法稱佛。雖業障滅全未伏惑。位在名字故屬下三。若滅罪心利入別圓外凡。即中三品。能至內凡即上三品。闍王悔逆得無根信。是其類也。下品上生經雲雖不誹方等經典者。此品不謗顯罪猶輕。至下一品雲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則謗經等一切惡業無不造作。故言具也。圓頓教說罪無輕重悔則皆滅。如仙預殺諸婆羅門。地獄三念知謗方等。心生改悔即生佛國。下品中生經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者。所盜之物不出四種常住。一常住常住。謂眾僧廚庫寺捨眾具。華果樹林田園僕畜等。以體通十方不可分用故。二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體通十方唯局本處。三者現前現前謂僧得之物。四十方現前。如亡五眾輕物。若未羯磨從十方僧得罪。若已羯磨望現前僧得罪。則屬第三現前現前盜前二種。名偷僧祇物。盜後二種名現前僧物。不淨說法者。但求名利非益物也。無有慚愧者。屏處為惡不。慚於天。顯露為惡不愧於人。慚愧猶羞恥也。下品下生疏釋修因中二。初稱無下明念佛滅罪。二引大論問答二。初問雲下約少時責。二是心下約猛心答。此猛利心從二緣發。一值善友二為苦逼心怖惡道耳聽佛名。是故牢強至誠稱念。既境勝心猛故時少功多。能超百年悠悠願力若此二緣猛心不發。此人乃是合墮地獄也。二明利益二。初疏科。二釋經二。初夫人悟道。經豁然大悟逮無生忍者。以凡夫心聞十六觀。即聞即修頓入圓住。蓋由了知依正應色即報即法非縱非橫三一融妙。全心作佛全心是佛。能所既忘思議泯絕。三德祕藏當念頓開。是故名為豁然大悟。悟通觀行及相似位。是故特雲逮無生忍。顯此大悟的在分真。若十六觀非妙宗者。豈令當機頓入圓位。經文結益顯此觀門非偏非漸。信不可用事相銷文。二明侍女發心。經文但雲。發無上正等覺心。是何位邪。經示夫人無生忽後。別雲發心驗非真發。淨名疏雲。菩薩柔順忍方有發義。故多約相似明發心位。名字觀行亦有發義。去無生遠故下得論。大段第三流通分。金光明疏雲。流名下澍通名不壅。欲使正法之水從今以澍當。聖教筌□不壅於來世。是故此下舉名舉益勸人修習。若不爾者。安令法水下澍不壅。疏二初總別分科。二隨科解釋。今經兩處流通觀道。初於王宮佛自囑勸。次迴靈鷲阿難備述。初文自四。初列名教持二。初阿難問二。初當何下問經名。疏雲言義非一等者。經文別示三種淨業十六妙觀。未審以何而為總目二。初法下問持法。二如來答二。初佛答前問。觀之一字心觀妙宗也。極樂三聖實相圓體也。此從宗體而立此名。淨除業障極至五逆。生諸佛前該於九品。此名從用總此三義即是釋名。此四既圓即當教相。故示二名五章意足。信今釋題冥符佛旨。二汝當下答後問。無令忘失即是念心。念心能成欲等四法。良以欲進巧慧一心。若其忘失皆不成就。佛令不忘則具五法。受持之功於茲盡矣。二舉益勸修三。初明生善滅惡二。初次明下直明生見佛善。能見彌陀及二菩薩真法之身。生善極也。以深比淺何善不生。二善男下況顯滅生死罪。聞名是聞慧。憶念是修慧。舉聞之劣況其修勝。行者應知前無忘失。亦是憶念然屬方便。今之憶念乃是正修。名同義異善須分別。二明身勝友勝二。初念佛下喻白蓮明身勝。分陀利者此雲白蓮華。涅槃雲。水生華中分陀利最為第一。顯修圓觀超餘一切修道之人。即七方便也。二觀音下類補處明友勝。二聖本修圓念佛定。今為補處。行者今修亦是此定。位雖高下所修法同。故可為友。其猶世人道術之交。豈分貴賤。三當坐下明得果起行。事相解釋。菩提樹下坐金剛臺。此處成佛名為道場。事本表理。今觀本性彌陀覺體。此體即是所坐道場所生佛家。理一義異名場名家。此理為場坐必得果。此理為家生必起行。果即分果行即真修。此觀本期分證之果無功用行。欲以病行及嬰兒行度眾生故。修念佛觀求生淨土。生彼速獲故雲當坐。三結名下結名付囑。經好持者。好即妙也。以不縱橫絕思議心。方能受持此經章句。別文既妙。是故能持經之總名。上以三一融妙釋者。意在於此此寄阿難囑今人也。四歡喜下眾聞歡喜。言三義者。一遇人。二聞法。三得果。文出大論義歸此經。人既是佛。佛必具足四無礙智。謂法義詞及以樂說。說觀佛法離於錯謬。故名清淨。今遇此人寧不歡喜。法是觀法。一十六門曲盡其妙。能令凡心入深三昧。離虛設故名為清淨。聞如是法豈不歡喜。果即修觀剋獲之果。韋提希等聞法即修登分真果。侍女諸天得相似果。目連阿難同佛化機。或能增道莫測淺深。各以離惑名為清淨。得如是果豈不歡喜。此三相由。得果由法法由人說。彼眾歡喜具茲三義。我於今日雖面不睹金容。而為妙智所被。又得聞此微妙觀法。但未獲果。是故闕於第三喜耳。二崛山流通二初耆山下佛步空還。前赴請時從崛山沒。於王宮出。今步虛空還於崛山。二俱神通前隱後顯者。前欲施化化法未成。故但密往。今宣妙觀當機已益。欲使同遵此法。是故現變彰灼而還。二次阿下阿難重述。王宮機悟崛山未知。故遣重宣普令信受。阿難所述即是佛言。是以文雲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理合同前三義故喜。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六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2 觀無量壽經義疏   No. 1752 [cf. No. 365]   無量壽經序   胡吉藏撰   夫法身虛玄非名相之形。淨剎妙遠絕淨穢之域。至妙之門非百是所是。亦非百非所非。真虛之道非有心之所託。亦非無心之所會。非能非所。是穢亦淨。以不二而二。有本跡之稱。存淨穢之教。此是隨緣之意應物之門。緣既有多種教亦恆沙莫算。身復非一土有勝劣不同。或現穢質令生厭心。或示淨處使修勝善。是以思惟。夫人遇此惡緣厭累苦之世欣勝樂之地。由是佛現金臺示十方界淨妙之國。令此今緣撰取所樂。夫人情感安養極樂。如來廣說淨土依正勝果正業妙因。故此經以不二為體。若存胡音雲佛陀槃遮阿梨耶阿彌陀佛陀修多羅。此雲覺者說觀無量壽覺者經。胡漢兩存故雲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觀無量壽經義疏   六門明義 序王第一 簡名第二 辨宗體第三 論因果第四 明淨土第五 論緣起第六   第一序王如前。第二簡名義。此經題目凡有四階。第一佛說。第二觀。第三無量壽佛。第四經約此四階以三雙明義。能說所說為第一雙。佛說是能說觀下是所說。所說中能觀所觀為第二雙。觀是能觀無量下是所觀理境。所觀理境中能詮所詮為第三雙。無量壽佛是所詮理境。經是能詮教。此四階三雙無為法中明差別。如虛空丈尺。諸餘放此。佛是能說者大論雲。說法有五人一佛二弟子三諸天四化人五仙人。此經是佛金口所吐故雲佛說。胡漢具雲佛說。佛陀此雲覺者。以自覺覺他覺道滿足故雲覺者。自覺對凡夫覺他對二乘。覺道滿足對菩薩。說者胡雲槃遮此雲說。說是吐教彰理名之為說。略論佛義凡有三種。一正法佛二修成佛三應化佛。故七卷金光明經雲。三身謂法身報身應身。般若論雲法佛報佛化佛。就此三佛差別無差別有說不說。若論法佛本無相何說不說。修成佛無聲亦無說義。應化不真復無說法。而復得言三佛說法。以不聲聲是法佛說。何者不聲聲。是法佛說不聲即是。法佛豈有音聲之外別有法佛。故音聲即不音聲。不音聲者即音聲。故法佛說。修成佛說者應化色聲是修成佛用故雲說。化佛說者化是音聲有詮辨之用故雲化佛說。開避無差別差別論之。法修二佛一往不說。何者二佛非色聲之相故雲不說。問他雲報佛為地上菩薩說法。化佛為地前菩薩說法。所云報佛豈非修成耶。而今雲修成佛不說何耶。答有二解。一雲報佛是修成佛為地上說法。二雲為地上說法之報佛然應化為報。非修成妙覺之報。此是化中之細耳。化佛說者化是隨緣之跡。故察緣吐教名為化說。觀下是所說。就此所說有能觀所觀。為第二雙。胡雲阿耶羅此雲觀。觀是觀見亦是觀行亦是觀察。觀有三種。一觀實相法身。二觀修成法身。三觀化身。觀實相者體無二相。是不二正觀。謂平等境智義。故此經雲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大品經雲。般若波羅蜜為大事故起。法華經雲。為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也。所言大事者般若佛性不二正觀說。故淨名經雲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觀修成法身者觀修成佛。研修妙行行滿剋成妙覺報佛。故此經雲是心作佛。觀化者觀西方淨土佛也。此是昔自在王佛時法藏菩薩發四十八願。造此淨土佛生其中化度眾生。觀此佛故名觀化佛身。問此明觀為通三佛耶為差別觀耶。答總括始終通觀三佛。但略明二佛廣明跡佛為異耳。問說義應然耶。答有例不例。例者三佛通說亦觀三佛。不例者此經是釋迦佛說西方淨土事。非二佛說。而經中所說具有觀三佛義。所以然者。說教被緣跡佛之用。修習觀門偏示不悟也。無量壽佛者是所觀。所觀中理教為第三雙。即是能詮所詮。無量壽是所詮之理境。經者能詮之教。經中具明三義。一觀國土是所生處。二觀佛菩薩是所依師。三觀因行是往生業體。今此三中舉佛為題者。佛是所憑之勝地故以為題耳。胡雲阿彌陀佛陀此雲無量壽覺者。以無量壽通三佛。何者法佛非彼此邊量可度故強名無量。修成佛壽量同虛空故雲無量壽。應佛無量者。若通論門眾生無量垂跡何盡。如大經十三願雲。雲何捨慈悲永入於涅槃。別論彌陀者廣大願造土。壽長遠三乘凡夫不能測量故雲無量。能化所化依正兩果俱是無極。但舉佛壽表勝境者亦可雲類彼眾生猶是無極。欲令厭苦之徒欣樂往生。壽者命之異名也。色心不斷也。佛陀雲覺者如前。此是所詮理境也。又此經名淨除業障。從經功德得名。依經觀行者除業障也。經者能詮之教。胡雲修多羅以五義與七義訓釋。如大經義中說。以經代之。西國中佛說名修多羅。弟子所造名論。此漢地中聖說名經。賢人與弟子所造名書。故以經義為題經義如常。   第三辨宗體。以宗為體以體為宗。宗體無異。然付此二部辨體宗者以不二為體因果為宗。而廣略辨異以雙卷經廣明淨土略顯因行。此經廣論因行略辨淨土。此是二經互明之義故。雙卷經始明法藏菩薩四十八願造淨土之本。次明眾生以十念菩提為業主三輩人往生之義。終即廣明七寶淨土使物厭此穢土欣彼極樂。此經始為夫人示淨妙國土令生欣心。次明三種勝福因。終廣顯因行十六種觀。此十六中初明淨土。中論佛菩薩。後明三輩往生之義。而總括此三大意唯顯往生因行故。別論此經淨土因果為體。勸物修因往生為宗。   第四論因果門。此門有二。一觀能化論因果。二約所化辨因果。能化因果者有通別門。通門以正法因得正法果。以緣因得妙覺果。以三十二相業得化身果。亦可得雲以三種因共得一果。別門者正因正果正是不二體無因果相。但以悟義為因果義。不得雲正因得正果。但以緣因顯正法果。修成佛者緣正二因得修成佛。化亦無別因義。但在因之時以慈悲願為化含識故得即佛。時由此本願力垂無方之身遍濟眾生也。解彌陀佛因不同。一南地師傳雲。法藏菩薩發願在破拆空位。此因為本所造依正兩報。二北地師傳雲。在八地以上無漏業為本。所造依正兩報。第三師雲有本跡二意。就本為明。二經不同。一經雲三世諸佛久已成佛現跡成佛。一經雲十地因滿金剛後成佛。今彌陀佛亦例然。可有二義辨其成佛。不敢定判。就跡成佛者。法藏菩薩世自在王佛時始發願造依正兩果。故雙卷雲成佛以來已逕十劫也。二約所化論因果者有通別二門。通論以三福十六種觀。皆是生淨土因。別則以菩提心為業主餘善為緣。故雙卷經雲十念菩提為因得生。此之菩提業非但生淨土而已。終至佛果為因。但眾生聞佛道長遠望崖而退。故示淨土近果作進趣之緣。為淨土因。故經雲易往而無人也。畢竟成佛之本。故經雲始發菩提心能動無邊生死大海也。問為有得因生無得因生。答二義皆有之。問以定為本不。答然三界禪定有二種。謂有得無得也。   第五明淨土。問安養世界為報土為應土耶。答解不同。一江南師雲是報土。何者以破折性空位中以四十八願所造故也。二北地人云八地以上法身位以願所造故雲報土。今謂若就通門為論無非酬因可雲報土。別門不然。何者以法藏菩薩有本跡二門。就跡為論在凡夫地以願造土可雲報土。故雙卷對阿難言成佛以來已逕十劫今在無量壽世界。若論本門此菩薩位居鄰極無更造業。唯是應現依正兩報。故雙卷雲成佛今時七寶為地自然而生。此乃是願力乍應成佛之時方始生非如論師成佛今前預生土體。其中眾生為所化。又彼經雲。生天生人等皆勝於天人諸類。不雲淨土事因時預有也。故知應土亦是分段。問雙卷則雲應雲報土耶。答此是應中開應報兩土。非是異應別有報土。何者一往辨土體謂之為報。於此報土示種種七寶為應土也。非是酬因之報故為報土也。若就所化修因往生義為論。可為報土。然所化由因往生應土中也。問二死中攝何生耶。答解不同。一雲在凡夫淺位所行因得故。報不得為勝故是分段。二北地雲是變易攝故。何者此菩薩既在八地上深位之所行所造故雲不思議變易報也。今雲此應是分段生死。何以知之。世自在王佛所為國王而發心出家。始發四十八願造此淨土。又彼土壽雖無量必終訖。故知彼土分段生死。然分段與變易不可定判。何者穢則淨淨則穢。分段與變易亦爾。分段即變易變易即分段。淨穢因緣二生死因緣不相離。所以蓮華藏世界是分段變易。無量壽土是變易分段。若就報應淨穢各論五句合有十句。何者一先穢後淨。二先淨後穢。三先後俱淨。四先後俱穢。五先後雜會。今就一事示之餘類可解。先穢後淨者如言常在靈鷲山我淨土不毀。豈非先穢佛現中後即為淨乎。且置遠事示以近事。我先不雲乎。今此娑婆彌勒佛變為淨土。餘即是尋之。此即五句報應皆具。所以合論為十句。次有四句明之。一質一處二質二處二質一處一質二處。復有四句。二質二見二質一見一質一見一質二見如別記。問無量壽淨土三界攝不。答解不同。一北地雲非三界攝。何以知然。論雲無慾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色故非無色界。二江南雲是三界所攝。何者未斷三界煩惱而得往生故。以惑品與樂品勝劣制三界。論雲無慾者就現為論耳。今明就方便生與實生為論可雲有方便三界實生三界。但以惑用為明之。何以知然。雙卷經雲三十三天依何而住。佛雲依業報住。以義制之有三界也。問彼土三界但就果報勝劣明三界者。為此地慳貪所發菩提業得生彼土不。答若滯慳貪所發勝業不生淨土。唯以一時廣濟之心為菩提心。雖未現起而未斷之煩惱具足有之。以此勝劣業迴向淨土命終得生也。問雙卷經雲聞聲見光令勉三途。彼土有何惡道令勉之耶。答解不同。論師雲彼佛放光照於他方。他方惡道使勉之也。今雲汝義中同處異質淨土故以穢質中有勝業者作淨土見。故淨不妨穢穢不妨淨。何故不言一淨土質中以穢業變為穢土耶。令言自有虛空為地馳馬打刺。自有大地為虛飛行無礙。自有娑婆為淨復有安養為穢耳。此是業力不可思議不可定判。故舍利弗飛空界來袈裟染血。但以肉眼不自覺知。故住虛。眾生亦是無邊。故經雲雖是淨土而或見光勉苦也。   第六論緣起。若雙卷經者雖阿難與彌勒為說。而通一切大眾說耳。故三界大眾悉為對揚人。今此經唯以三聖發經之主。而偏為思惟夫人感佛說經也。然論三聖之跡有淺深之殊。論本意趣無異耳。何者頻婆娑羅王為子所禁密感於佛作發經之緣由證阿那含所益為少可為淺矣。夫人被害深懷厭苦感佛懺悔。正說經之主。所將五百仕女令發菩提心得往生淨土之記。自身大悟無生法忍。亦得往生安養世界所益者多。可雲深也。世王以害父故生重悔心。將摩訶陀國諸人民等向拘屍那城至於佛所。爾時他方恆沙大眾如針鋒處同在聞法不相妨礙。為一切作逆罪人及四重罪等滅罪之緣由故所益甚多最為深也。然尋三聖意趣相與齊等。何者若非父王無有殺父之逆。則無以接作逆之人。子若不作逆罪則父王無有感佛發經之緣由。母若不以□奉王則不被所禁。以何因緣使沒出得開此經。故宮內現蒙勝益。是以三聖共為方開經。故雲三聖意趣齊深也。合商略無量壽觀彌勒二經說。然考於聖心以息患為主。統教意以開道為宗。所以世言千車共轍萬馬同案。如來出世亦復如是。欲使眾生同悟一道。但根性非一故有教門殊致。所以有此之二經明兩種教化也。無量觀辨十方佛化。彌勒經明三世佛化。十方佛化即是橫化三世佛化即是豎化。言彌勒經三世豎化者。過去七佛現在釋迦未來彌勒明三佛化故是豎化也。言無量壽觀十方橫化者。此方穢土釋迦化西方淨土無量壽化明十方佛化。故是橫化也。然此兩種具有通別。言通者橫化豎化皆是大乘。大乘具明十方佛化及三世佛化。此二種皆是大乘中所明故是通也。別而為論大乘具明二化。小乘不辨十方但明三世佛故唯有一佛也。以小乘不明十方佛但明三世佛故為半字。故名不了義。以大乘具明十方佛及三世佛故名滿字。故名了義經也。又大乘具明三世無三世化。小乘但明三世不明無三世化。大乘具明三世無三世者。應身有三世法身無三世。具辨真應二身故有三世無三世。小乘但明三世者。小乘雖有生法二身並是有為故唯明三世無無三世。以但明三世無無三世義不具足。名曰半字不了義。大乘具明三世無三世。無三世三世。三世無三世。具足滿半名了義也。問唯大乘明十方佛。小乘亦明十方佛耶。解有數義。一者小乘雖不明十方佛化。而明釋迦一佛化於十方。明分身諸佛遍滿十方。雖滿十方還是釋迦一佛故。阿含經曰。我別有淨土我於彼處成佛。若使如此小乘亦明淨穢二土十方佛義也。二者小乘實明十方佛。何者龍樹曰。小乘實說十方佛。而小乘不覺不知。何者大論中引小乘經明毘沙門天王歎佛偈曰。稽首去來現在佛。亦復歸命釋迦文。此即具明十方佛。何者既前禮三佛竟。復更別禮釋迦。以此而推知小乘明十方佛也。問若小乘明三世及十方佛。則應是了義滿字。何故前判小乘是半字不了義耶。解雲有多小。小乘小明十方佛大乘多明十方佛。小故為不了多故為了義。又小乘雖明有十方而不顯了大乘明顯了。以不顯故為不了。以顯現故為了也。今無量壽明十方佛。彌勒經三世佛亦得皆是大乘。何者彌勒亦有小乘成佛有大乘成佛。大乘三世化故。此二經並為大。若約為緣不同者無量壽觀則是大乘。彌勒成佛則是小乘。雖是小小為表大只說小乘是小復是大。以說小故是小。為表大故是大也。又且無有小乘之法故。經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更無餘乘也。又大具有大有小。故小大皆是大乘。若唯大無小不名為大。小大具足乃名大乘。何意爾。大論雲小不包大大包於小大包小故故名大乘。問大明於小小此大不。若大明於小小不是大乘者。論中明邪正。邪正不合為論。論中明邪正。邪正統合為正論。大乘中明小大小皆此大乘。若大乘中明小小此大乘者。大乘中明聲聞眾聲聞應菩薩(云云)。又問小乘無十方佛唯一佛。大乘亦明無十方佛不。解雲大小兩乘同明唯有一佛。而明一佛不同。何者佛直說唯有一釋迦佛更無餘佛。而大小乘所解不同。小乘人皆說唯有一佛。便言十方唯有一佛更無餘佛。大乘人皆說唯有一佛。明此一國土唯有一佛餘方國土不無餘佛。如其四天下唯有一輪王。不明一切四天下唯有一輪王。小乘便言一切四天下唯一輪王。大乘知是一四天下唯有一輪王。餘四天下不無餘輪王。唯有一佛亦復如此。小乘不了唯言有一佛餘方無佛。大乘了知娑婆世界無二佛。不無餘方。斯則小乘人不了大乘人了。以小乘人不了名為半人名為半字。大乘人了名為滿字也。問何意小乘說有三世不說十方。大乘具說三世十方耶。解雲所以小乘說三世不說十方者。說三世為發修福心。不說十方為除怠慢意。說三世為發修福心者。小乘人聞未來有彌勒佛便修施戒等願值彌勒佛。故說三世佛為發修福也。不說十方為除怠慢者。彼若聞有十方佛則言佛無量生輕厭心為此小心之人。故不說十方也。大乘具明三世十方者。說三世令修福。復說十方有佛倍生歡喜。菩薩發心之時即此念。欲遍供養十方一切佛令果皆有倍生歡喜。得多佛供養多種善根。三多具足故大乘具說三世十方佛也。然此則是一土多佛多土多佛。何者只是娑婆都而有千佛出世。故是一土多佛。此方釋迦西方無量壽則多土多佛。具四句。兩句如前。自有一土一佛。一佛化一土。此佛既滅土即滅。故是一土一佛。一佛多土者一佛化無量土。如捨那化十方佛世界海。今此二經即是兩句。彌勒成佛即一土多佛。無量壽觀即多土多佛也。然是等諸義非但此二經遍用通眾經也。次明兩經為兩種緣。彌勒成佛經為遠見佛緣。無量壽觀為近見佛緣。彌勒成佛為遠見佛緣者。彌勒五萬七千九百億歲乃成佛。眾生修福即如此時方見佛。故是遠見佛緣也。無量壽為近見佛緣者。經明一生修善或三輩九輩臨捨命時即見彼佛菩薩現佛菩薩來迎接。故是近見佛緣也。又說彌勒成佛為小乘眾生。無量壽觀經為大乘眾生。何以知爾。經文如此。彌勒成佛經諸聲聞。無量壽佛具諸菩薩三忍具足。三忍者一者響忍。二柔順忍。三無生忍也。說彌勒經為福德淺薄人。說無量壽觀為福德深厚人。說彌勒為福德淺薄人者。明彌勒佛土猶是娑婆。地未具七珍身不勉三患。無量壽佛土清淨與此縣殊。樹出五音波生四忍。無極之身次泥洹者也。斯則眾生福有淺深不同。故如來教門非一也。雖合辨二經前講無量壽經者。此經以淨土因果為宗。能所境智標題。言淨土因果為宗。三輩九輩即是淨土因。西方無量壽國即是果。然因有三輩九輩之因。果有五種清淨之果。三輩九輩如下文所明。五種清淨果者一時節淨。二化主淨。三化處淨。四教門淨。五徒眾淨。時節淨者彼處壽命無量無邊無有穢土五濁無劫濁故。是時節淨。所餘四淨如常所明也。然從來雖明淨土未知何者是淨土因。今此經明三輩九輩因得彼淨土果。廣明此事故以淨土因果為宗也。言能所境智為題者。無量壽即是所觀之境。觀即是能觀之智。能所雙題境智合目也。然境智題即是因果宗。何者無量壽即是果觀即是因。三輩九輩作無量壽觀得生無量壽國。故無量壽為果觀為因。今對宗為題用題為宗。經中廣明因果。束因果宗為經題。亦開題為經宗。言束宗為題者。如摩訶般若經。品雖九十皆明般若。只束九十章為般若題。開略題為廣宗束廣宗為略題如般若既然。一切經皆然。今此經亦爾。束經宗為此題開此題為宗。所以龍樹在龍宮讀經看題則知經宗。見無量壽觀經則知此經明因果境智。如來以宗為名。今用名為宗也。問無量壽觀經復有觀佛海三昧經。既雲觀佛海今何不名觀無量壽而雲無量壽觀耶。解雲通皆得既雲觀佛海亦得雲觀無量壽。而今雲觀佛海無量壽觀者。此各有義。觀佛海為釋三昧義。明三昧無量三昧。今明是觀佛海三昧。如無量壽觀此為釋觀義。明觀有無量觀。未知是何物觀。今明是無量壽觀。故雲無量壽觀不得稱觀無量壽也。又所以言無量壽觀者。明由境故發觀。如大經所明譬如胡菰能為熱病。十二因緣境亦爾。能發觀智今此經正然。由境故生觀。亦如中觀。何故觀在後中在前。以中發觀故觀居後。亦以觀生智故觀在後也。問何故但雲無量壽觀而不稱無量壽佛觀耶。解雲不得稱無量壽佛觀。何者若稱無量壽佛觀但得一義。若雲無量壽觀則含五義。無量壽時節。無量壽化主。無量壽化處。無量壽教門。無量壽徒眾。為是故但稱無量壽觀不得雲無量壽佛觀。然復於無量壽佛經望今。無量壽觀即是通。於無量壽佛經即別也。問今雲無量壽。壽實無量為無量壽。壽有量為無量壽耶。解雲題稱無量壽然壽實有量。具有四句。一者壽無量稱無量壽。二壽有量稱有量壽。三者壽無量而稱量。四者壽有量稱無量壽。二句可解如前。壽實無量依實為名。故壽無量名無量壽。二者如來應身壽有量依實稱有量。故壽有量名有量也。言壽無量名有量者。如金光明及法華。金光明雲虛空分齊尚可盡邊。無有能知釋尊壽命。此壽命無量而雲壽量品。法華亦爾。始不見其邊終不見其際。如肇師所明。隨之不得其蹤迎之罔眺其首。故經雲是阿逸多不知壽量始終。而雲壽量品。故壽無量而稱有量也。壽有量而稱無量者即是此經。外國雲阿彌陀此雲無量壽。然佛壽實有量。此佛壽半閻浮提微塵數劫滅度。觀音補處。觀音滅度後勢至補處。故壽有量。而稱無量壽也。問壽有量那得無量壽耶。解雲恆河水亦無量。大海水亦無量。小分無量。今彌陀無量者小分無量也。又稱無量對此土短促故雲無量也。又稱無量壽者。聲聞緣覺二乘不能思量此佛壽命。故雲無量壽。非彼佛壽實無量也。次釋觀義。然觀有兩種。一者生滅觀。二者無生滅觀。此之二觀亦得約二人作。亦得唯是一人。言二人者即是大小二乘人。小乘則生滅觀大乘則無生觀。此就何處辨之耶。解雲此中論初以明之故。論雲前於聲聞法中說生滅十二因緣。次為久習行堪受深法者說不生不滅十二因緣。如來說之於前。論主釋之。於初二十五品釋不生不滅大乘觀。後兩品釋生滅小乘觀。故生滅無生滅是大小二乘觀也。言一人者大乘具有生滅無生滅二觀。此約何處作耶。解雲此就真應二身明生滅無生滅二觀。真應身則無生滅觀。應真身則生滅無生滅觀。應身則王宮生雙林滅。法身則王宮不生雙林不滅。故大乘有此二觀也。問小乘有此二觀不。解雲小乘無此二觀。何者小乘明生法二身並是有為生滅。唯有生滅觀無有不生滅觀。若就二諦為論彼亦有。世諦則生滅真諦無生滅。二諦判二觀通大小乘。二身判二觀大有小無也。然此語者欲釋此觀義。今言觀者為是何物觀耶。解雲今此觀者非前大小觀。乃是後大乘中生滅無生滅觀耶。此觀雖通生滅無生滅觀但正生滅觀。何以知然。今此中觀劫長短化主徒眾等五種皆生滅。但彼劫數長此之間一劫為彼一日一夜。又彼佛生異此生王宮。彼佛直生菩提樹下。化主徒眾亦化生。觀此五種故知是生滅觀。若是無生滅則觀五無。觀五無為無生滅觀也。然雖觀此五種生滅。就教復通。教中說生滅無生滅。如樹生五音波生四忍。五音者顯無常苦空五門觀。四忍者音響柔順忍無生忍等。五音則是生滅。四忍則無生滅。故教通生滅無生滅二種也。然生滅無生滅復含。何者自有穢土生滅無生滅觀穢土真應二身。自有淨土生滅無生滅觀淨土二身。穢土應身生滅真身無生滅。淨土應身生滅真身無生滅。今此觀者乃是淨土生滅無生滅二觀也。次言經者金口說觀故名曰經。此則如說而行如行而說。如說而行為觀。如行而說為經。行說合舉故雲無量觀經也。次更簡無量壽觀。問今觀無量壽可是念佛三昧不耶。解雲得是念佛三昧。但念佛有二種。一者念佛法身。二者念佛生身。念法身者。如須菩提在石室中端坐念諸法實相。名念佛法身。念佛生身者。念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密挺持。名念佛生身。今念無量壽佛非是念佛法身。乃念佛生身。何者。正觀如來相好光明等故也。然念佛生身復二種。一者但念佛。二者通念五種。謂念佛念徒眾國土時節等。此之二種穢土中多但念佛。淨土中多作通念。所以淨土中多作通念者。淨土中皆可念時節淨國土淨徒眾教門皆淨。故皆念也。穢土中多但念佛者。明徒眾不淨教叢雜國土時節皆不可樂。五濁五痛五燒故不可念。所以無量壽經雲。厭此土五痛五燒願生彼淨土也。國土等不淨不念唯念佛身。福德相好光明昱曜此可愛樂。故但念於佛也。今此經通念彼淨土五事不但念佛。所以題不雲無量壽佛觀直言無量壽觀。直無量觀通觀五事也。問何言作念佛觀耶。解雲念佛三昧遍一切故作此觀也。所以治有五種。對治轉治增治別治總治。對治者即嗔教慈悲觀等。增治如難陀著欲更以天欲治之。餘可解。總治亦名遍治。遍治者即是念佛三昧。大論雲餘三昧或治嗔不治貪。或治三毒不治業。或治業不治報。若是念佛三昧遍治一切遍治三毒遍治三障。以此三昧治三障。以此三昧治三毒三障。故所以作此觀三昧即生彼淨土也。然觀佛即通觀。通觀既遍治一切。觀法可遍治一切不耶。解雲亦有只般若波羅蜜觀通治一切。亦中觀論遍治一切。法別治者。五停心觀治五種。無常治常倒等。此是別治也。若般若正觀遍治一切也。問何者遍治般若。何者是遍治論。解雲般若是遍治般若。中觀論是遍治論。中道正觀無不治故人法皆有遍治也。問謂眾生既有遍治之藥。治眾生身遍亦有以不。解雲有摩尼珠遍治一切。又呵梨勒遍治一切病。所以耆婆亡一切藥草皆啼。呵梨勒獨歌。何言爾。餘草難識可治熱不治冷。治冷不治熱。若是呵梨勒遍治一切。無人不識。是故獨歌。斯則治心病亦有遍治藥。治身病亦有遍治藥。今此遍治心病今作無量壽觀。故雲無量壽觀也。   此經例為三段。序正流通。生起如前。當就序中有二。謂通序別序。通序有六事廣如餘經釋。但須知此六事。前一句標信後五句證信。如是者即是標信。佛法之大海信為能入故雲如是。如是信也。然信語通。通信佛法不信外道邪法。通入佛法不入外道邪法。此信通此入亦遍。就佛法中有大乘有小乘。有信大乘入大乘。有信小乘入小乘。今此是摩訶衍信。信摩訶衍入摩訶衍法也。又摩訶衍信復通。摩訶衍中有無量摩訶衍。有穢土摩訶衍有淨土摩訶衍。今此淨土摩訶衍信。信淨土摩訶衍入淨土摩訶衍法。故雲如是也。我聞此下五事證信。我聞者即阿難。其人具四功德八不思議。故此人聞可信也。一時者明聞有時節。阿難是何時聞。次辨某時聞也。然實錄應具出某年某月。但翻經略之耳。以聞有時節故可信也。然說此經有二時。一宮內時二山中時。前在宮內為韋提希說法時。後還山中阿難為大眾說法時。今雲一時具攝此二時也。佛在者即第四事。誰邊聞。非外道邊聞非二乘菩薩邊聞。從佛邊聞故可信。能說之人具一切智。聞法之人得陀羅尼。故此說此聞可信也。住者攝上句明佛住也。問此住為取能住為住。為取所住為住耶。解雲此中取能住為住。三住四住今是佛住。佛住者住佛所住。佛所住即是諸法實相。住諸法實相故雲佛住也。王捨城崛山者此明住處。王捨城崛山如餘處釋。然此經明此二處者。明說此經有二處。一者王城處說。二者崛山處說。韋提希宮即王城處說。後還山說即崛山處說。自有一處說序兩處。自有兩處說序兩處。一處說序兩處即大品法華等經。何意兩處。從通至別。直序王城即通。次重序崛山處也。兩處說序兩處者即此經。前王城處說故序王城處。後還崛山說次序崛山處。一處說序兩處即從通至別次第。兩處說序兩處即前後次第。與大比丘下第六列同聞眾。復與大比丘及諸菩薩聞故可信。此中列眾略列眾而不歎德。又列小少列大多。在文可尋也。爾時王捨城下前通序竟。今則第二別序。就此中有二句。第一明殺父王因緣。第二明執母因緣。今則初言阿闍世者有兩翻。大經文雲未生怨。又雲折指。所以言折指者。其生相師相雲當害父王。王於高樓棄之於地不死。觸一指折故雲折指也。隨順調達惡友之教者。其與調達為親友常說世王。所以說者其就阿難學問五通。從有門出入自稱是佛。世王信之為其檀越。頻婆沙羅為悉達檀越。兩佛兩檀越。調達說雲我除故佛作新佛。王除故王作新王。世王即受其言即幽繫父王頻婆沙羅也。提婆達多此雲天熱。天熱者其生室中大熱。則是阿鼻之相也。其人作三逆罪廣如釋論說及律中所辨(云云)。頻婆沙羅此雲顏色端正。其得須陀洹果。然教一人得兩罪者。羅漢父母殺得二逆。今父王是初果。殺得何罪耶。解雲得似逆。若爾殺父重殺聖其輕。聖是初果得似逆。殺父得真逆故也。國大夫人下此明王得食得法不死因緣。此中細文句可知。夫人□□塗身瓔珞盛漿與王。王請目連為受八戒。言目連是親者目連是王捨城人王種故。論中雲目連與身子周旋。身子極智故目連家高爽。並在王捨城住。故目連與王為親也。佛復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三種因緣三七日不死。夫人遣□及漿。□則食漿則飲飲食資身。目連為說八戒則行。富樓那說法則解。行解資心。為是因緣三七日不死也。時阿闍世問守門者下第二明執母因緣。如文。所以世王詺父為賊者。其生時相師相雲。此兒當殺父。父欲殺之故詺父為賊。如大初事不改反受其亂也。耆婆及月光臣引毘陀論中事為諫。毘陀還是韋提此雲明處。耆婆是世王庶兄。故大經雲我兄耆婆諫雲。劫初以來有惡王一萬八千貪國害父。未曾聞殺母。極成忠諫也。大初作逆亦有人諫。有人名表泝上諫諫事云云。大初遂不受諫便斬其首。今世王猶可得諫。便退不殺母繫之深宮也。由繫之深宮故得念佛。念佛故得見釋迦及無量壽。此則是大利益事善權方便。若不爾者無由得說此一經也。然此是經之別序。眾經別序不同。大可有二種。一者能化為別序。二者所化為別序。能化別序者此如法華。天雨四華地動六種放大光明。此是能化事。雨華動地則意業。放大光明則是身業。乃至大品涅槃亦爾。大品自敷師子座入王三昧身放光明。涅槃晨朝唱告面門放光。此等並是能化為別序。所化別序者如淨名夫人等經。淨名經序寶積長者因獻蓋如來開淨土法門。夫人經因父母送書。因父母送書得說十五章經。此即所化為別序。一切眾經不出此二序也。今此經即是所化為別序。由世王此事故說西方淨土之因果法門也。就所化別序復有二種。一者善事為別序。二者惡事為別序。善事為別序者。即是長者獻蓋。獻蓋即是財施。因此財施得開淨土。故是善事為別序。惡事為別序者則此經。因世王害父執母得開此一經。故惡事為別序。然經律皆有此事。說經多為在家人。說律為出家人。說經則勸說律則誡。即誡勸二門也。說律者則由六群比丘及十七群比丘。由此人從初犯戒至後。所以如來得制二百五十戒。廣利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無此人犯戒如來不得制戒。則無戒。何由得利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及令佛法久住耶。而佛法久住二千年乃至萬年良由戒。故所以得至今。此是六群比丘作出家人利益利益出家人。若是今世王作在家利益利益在家人。何者我貪國位殺父王現身癩病。當墮地獄已受華報。地獄果報當至不久。諸國王等莫復如此事。作此事必得惡果。此為誡作惡之人故行斯事。又欲開淨土法門。若不害王執母則無由得開此經淨土因果。又欲示大涅槃之力王身得病。若不聞涅槃經卻後七日當墮地獄。以聞大經懺悔故罪得清淨。示經有力用故害父王也。問雖後利人開道。有餘父母因苦不是。解雲世王既是方便。父母復非實皆是方便。此不須論。且就事為言者亦於父母有大利益。何者其父本得須陀洹果。由幽閉之目連說戒富樓那說法。故至那含。從初果逕得至第三果。若爾豈非大利益耶。又母得利益者。由執母故得念佛。現見二佛後生淨土。既安母置淨土。有世間色養之比也。所以害父者業定不差。何者世王本作仙人在山中。父王昔作國王遊獵不得。見仙人云。我今獵不得正由此人。則截仙人頭首。仙人死時生念。此人無辜橫害我。我當無辜害汝。由此一嗔故還害父王也。問父王昔殺人應墮地獄。雲何得為人王耶。解雲彼爾時雖殺仙人則生怖畏。懺悔罪滅今得為王。今世王亦爾。殺父王復懺悔罪得滅。為如此因緣故殺父執母也。此現在別序之前也。時韋提希下此文猶屬別序。然前父王被幽閉中有感有應。今夫人被執亦有感有應。前父王祈感。目連富樓那聖弟子應。今夫人祈感。十方諸佛應。然此開四句感應義。四句者一有感而無應。二有應而無感。三亦應亦感。四不感不應。從來雲砧快悕值五載參商則有感無應。城東西門十方並現則無感有應也。勝鬘夫人則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韋提希拜請未舉頭間釋迦在前。此則亦應亦感。世間悠悠人不感佛佛復不應。前兩句事可見義難解。何者由應故感由感故應。感應因緣。何得見無感而有應有感而無應。本待感故名應待應故名感。既其無感那得名應。一家解雲無感有應有感無應。只此則解竟。何者無感有應則是用無為感以有作應。何由得此無感。由有應故。何由得此有應。由無感故。如城東老妃。若不由其無感則不知佛有應。若不因佛有應則不知其無感。無感有應因緣也。然無感有應此含兩意。一者有無二者感應。有無者無感有應有無因緣。此則四句中一無感有應句。感應者用無為感以有為應。由城東無感故有十方之應。無感有應既然。有感無應亦爾。得是有無復是感應。何者由彼有感故有如來無應。何意爾。有無因緣故。而復有所以。如來五載不應者。欲多生彼善根故。若一念便應即善根不多。五載祈感如來不應生彼五載之善。即是有感而無應。問其既五載不感佛那得名感。解雲取彼五載祈感義名之為感。五載不值故名有感無應也。今此四句中有感無應也。時韋提希見佛世尊下三段初章竟。今則第二正說。就此中合為兩離為四。合為兩者。第一總明淨土。第二別明淨土。離為四者總別各開二。先總明淨土有二。初總問。第二總答。亦復別明淨土亦二。先別問。次別答。雖有四段合成總別兩章。對前序說前序說中有通序別序。今正說總明淨土別明淨土也。今則第一段總問淨土為二。第一經家序夫人悲苦之容儀。第二正發言致問。初如文。白佛言世尊我宿何罪下第二正發言問。此中數句至文當詺。我宿何罪生此惡子者。此問穢土惡因緣。有二。初問自有何罪生惡子。次問調達惡緣。此非是問與佛調達為親友。乃是問世王何因緣與調達為親友也。經雲純與惡人眷屬。故知問世王與調達為親友也。唯願世尊廣說無憂怖處者。前問穢土惡因緣。此問淨土因緣欲離惡也。不樂閻浮提下明厭穢欣淨願欲往生也。今向世尊五體投地者。前明離穢生淨。今辨離穢生淨之因。何由得離穢生淨。修因故得離穢生淨也。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則是離穢離惡因。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淨業。此明生淨土善因也。爾時世尊下第二總答。所言總答者。直放光明化為金臺。令十方淨土皆於中現。使韋提希夫人普皆睹見。令彼隨意往生。則是總答。答前問。然此答與前問異。前問則發言問。今則放光答。前聲聞今色答也。爾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下則第二別明淨土。前總問十方淨土未的欲往生何國。故是總。今此約明西方彌陀淨土故是別也。此中前問次答。今則是問也。問佛普現十方淨土。夫人何意願生西方阿彌陀耶。解雲如華嚴所辨。百萬阿僧祇品。淨土西方彌陀最是下品。即是下品何故願往生耶。解雲始捨穢入淨餘淨不易可階。為是因緣唯得往生西方淨土也。爾時世尊則便微笑下第二別答。別答中兩。第一放光利益頻婆沙羅王。第二次為韋提希說淨土法門。前放光神通輪利益父王。次說淨土說法輪利益希後。又前放光益父王小利益。次說淨土利益夫人大利益。言父王小利益者王本得初果。何以知然。出大論。太子踰城學道時。至王城促僮僕乞飯。無量人觀看王。兒結誓雲。太子得道前當度我。受我請。後成佛時王則將八萬四千人迎佛。佛為說法於路得須陀洹果。故本得初果今蒙光照進得那含。故是小利益也。夫人大利益。夫人聞說淨土法門得無生法忍。故是大利益。此則是世王方便利益父母之事。若不執繫父母。父何由得斷欲界惑得那含。母何由生淨土得無生忍。藉於此事得如斯利益。故知是方便也。又前放光利益父則現在利益。次說法利益母當來利益也。就此兩段各開二別。初段二者第一正運神通輪。第二父王得益。後段二者第一正運說法輪。第二夫人得益。此則第一如來正運神通輪也。爾時大王雖在幽閉下第二父王得益如文。爾時世尊告韋提希下第二運說法輪利益夫人。大開為二如前說。初正運說法輪。第二夫人得益。就說法中為二。第一明三種善為淨土因。第二明十六種觀為淨土因。此之二章復各有兩者。第一緣起。第二正說三種善為淨土因。後兩亦爾。前緣起。次正說十六觀為淨土因。今第一緣起。此中有二。第一誡聽。第二許說。今則誡聽。如文我今為汝廣說眾譬則許說也。亦令未來世下明說之意。所以說者為欲利益現在未來眾生故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第二正說三種善為淨土因為三。謂標釋結。當修三福則標也。一者孝養下第二釋三福。釋三福則如文。所以明此三福善。此三種攝一切盡。何者初一是世間凡夫善。第二是小乘善。第三是大乘善。所以第一是世間凡夫善者。文雲孝養父母修行十善。未受三歸五戒。第二始明受三歸五戒前直明孝養父母修行十善。故知是世間凡夫善。亦是舊善。佛未生時已有此善故名舊善也。第二受三歸五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此是佛客善。小乘之善始自受三歸終至十戒善。故是佛法小乘善也。第三發菩提心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故是大乘善。此之三種攝世出世。攝大攝小攝一切善盡。故明此三種也。然此三善得是三人。得是一人。三人者如向。得是一人者始從凡夫任運修習此善。次入佛法受三歸五戒。乃至從小入大乘。始終一人具足修此三善也。問此三種善為淨土因。為生三種淨土亦生一種淨土耶。解雲自有三種善生三種淨土。上品善生上品淨土。中品善生中品淨土。下品善生下品淨土。自有三品善生一淨土。今此中明三種善生一淨土。何以知爾。今明三種善生西方彌陀淨土。故知三種善生一種土也。問既有三種善因。那得但生一種淨土耶。解雲此三種雖同生一種淨土。於此淨土中果報不同。因有淺深得果亦勝劣。如此間穢土中眾生雖同在穢土。而貴賤昇沈不同。生彼國亦爾也。問修此三種因。若為得生淨土耶。解雲此三種皆是淨心。孝養父母心此心亦淨。乃至發菩提心此心亦淨。以此三種心皆淨故得土亦淨。所以維摩雲。以其心淨故佛土淨也。若得此心只此則是西方淨土。何者淨穢皆在於心。若心淨見此土則淨。又若得第一義淨心則第一義土。然第一義土則是法身。法身第一義土更無有異也。可棲託義名之為土。無感不應名為法身。故仁王經雲。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若起煩惱倒惑則此三途穢土。若起四重五逆則是阿鼻地獄。其身縱廣八萬由旬。故淨穢並由心也。今此明三種淨業為生淨土因也。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下第三結三種業如文。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前明三種善為淨土因有二。第一緣起。第二正明三種善為淨土因。今第二明十六種觀為淨土因。亦二。第一緣起。第二正明十六種觀。正作無量壽觀。今則緣起。有七句至文當詺。今則第一誡聽也。問告韋提希何故復告阿難耶。解雲告韋提希令一心諦聽。命阿難使傳化未聞。為是因緣故雙告二人也。如來今者為未來世者。第二釋說淨業之意。何意說此淨業耶。為未來世一切眾生故說此淨業也。善哉韋提希者第三歎問。前雙告今雙歎。所以歎韋提希問者。其問故現得無生忍稱佛心。又由其問故宮內婇女發菩提心。復稱佛心。以稱佛心故歎其所問也。又其問得近利現在復益未來。自利並他現益及未來益。為是義故嘆雲快問斯事也。阿難汝當受持第四命阿難受持令傳化未來也。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者第五重告韋提希。明如來方便令韋提希得見淨土也。時韋提希白佛言下第六韋提希重問。此問意者。我今者以佛力故得見土。若佛滅後眾生雲何得見。為未來眾生重問也。言五苦此如無量壽經五痛五燒。如彼文出。又亦得是五濁。詺五濁為五苦也。佛告韋提希下第七重告韋提希。令專心作無量壽觀得生彼國也。雲何作想下第二正作無量壽觀。此中凡作十六觀。則應為十六段。今開為二。第一有十三觀作無量壽觀。第二有三觀作九輩觀。問今觀無量壽只應觀無量壽。何故觀九輩耶。解雲觀無量壽觀果。觀九輩觀因。觀淨土因果故開兩段也。就初觀無量壽復為二。第一有六觀觀無量壽國。第二有七觀觀無量壽佛身。觀無量壽國中若樹若池。觀無量壽佛中佛與菩薩。又觀無量壽國土則觀依果。觀無量壽佛觀正果。又觀無量壽國土觀淨土世間。觀無量壽佛觀正覺世間也。就前觀無量壽國土中復有二意。第一有五觀別觀。第六一觀總觀。別觀者別作五種觀。第六總觀者無量壽國有無量事不可具觀。故第六觀總作一切觀也。就初復為二。第一有一觀半。作觀方便。第二有三觀半正作觀。今則第一作觀方便。明欲作無量壽觀者。當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得住。若不繫想於日心則不住。以繫心作想於日心則得住。心住故心自得淨見彼國也。次作水想。所以前作日想今作水想者。日光明淨故前作日想。水則清徹無所不見故今作水想也。心想成已下第二正作於觀。以作水想及琉璃想。則見彼琉璃之地。見琉璃地一切映徹無所不見也。所以前見地者地為其本故前明地。下有金剛七寶幢擎地者。此與蓮華藏相似。何故名蓮華藏。以寶蓮華擎世界。故名蓮華藏世界。今西方世界金剛幢擎世界。而名安樂或名極樂者。受名不同也。此幢八方有無量眾寶所成無量光明色映。乃至琉璃地上黃金雜廁種種莊嚴。如文所辨甚可愛樂也。佛告阿難汝持佛語者。前明三種觀竟。今命持者傳化未來也。問好體應一一觀竟則結。不爾者都結。何故至此而結耶。解雲至此三觀竟。事不過三故三觀後結也。又前明三觀此明觀體。今辨觀力用。作此觀有何物力用。是故今明能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得生淨國也。問何故觀地水等而能滅除多許罪耶。復不懺悔何因緣滅如此罪耶。解雲此中作念佛三昧。然念佛三昧有二種。一通二別。但念佛名別念佛三昧。念佛國土樹木乃至念佛等。通念依正名通念佛三昧也。問念佛三昧何因能得滅如此多罪耶。解雲佛有無量功德念佛無量功德故得滅無量罪也。問念佛正果可得滅罪。今念地水依果。雲何得滅罪耶。解雲此是佛依果。佛無漏業所起。此樹是佛樹。地水佛地水。念佛地水則是念佛。此地水柔軟微妙不如此間地水。何者天上寶物尚傳語往來。況無量壽佛依果耶。此之地水微妙清淨如夢如幻。只依不異正正不異依。依正不正正依不依。依正不依正。識依正即識不依正。識假則識中。若爾豈不滅罪耶。所以文雲。依此觀時則得無生法忍。何意得無生法忍。以識依正不依正識假悟中故。得無生法忍也。若但作琉璃地觀。見好淨地則生貪心。以觀地不地故得滅罪。故文雲以此觀者名為正觀。以他觀者名為邪觀也。問成實論人。今觀地水等何故得無生忍。汝會真諦境得無生忍。又見空故斷煩惱。今觀地水等雲何斷惑得無生耶。今所明者如向觀此地水如夢如幻為所有。如夢如幻有故得無生忍也。佛告阿難下前明三觀竟。今第四作寶樹觀。此文可解。此經明淨土。與法華中明淨土異者。法華兩處明淨土。一見寶塔品變穢為淨土。二壽量品時眾見燒盡。吾淨土不毀。並今西方淨土此三文則是三句義。時眾見燒盡。吾淨土不毀。則二質一處。變穢為淨土則一質一處。今文明淨土則二質二處。言吾淨土不毀二質一處者。只淨崛山在穢崛山處。此穢淨不相礙。而穢質被燒淨質不毀。故是二質一處也。變穢為淨一質一處者。只是穢質變為淨質。如變石為玉變土為金。只向土石變為金玉土亦爾。向機今變為淨穢。只在此一處。故是一質一處。此文明淨土二質二處者。西方之淨東土穢。東西二質。淨質在西方處穢質在東土處。故是二質二處也。土既有此三句人亦有此三句不。解雲亦有言人三句者二質一處者。則法華雲我及諸眾僧俱出靈鷲山。眾僧善人餘眾穢人。餘眾自被燒。眾僧在中不被燒。淨穢兩眾只在靈鷲山處不相妨礙。如首陀天子穢不礙彼淨。淨穢二人亦爾同在一處不相礙。故是二質一處也。二質二處者則移諸天人置他土。淨人在淨處穢人在穢處。故是二質二處也。一質一處者。還如雲變穢土為淨土一質一處。今聲聞人變為菩薩。向併是聲聞。今會歸大乘。變成菩薩只在此處。故是一質一處也。次當想水第五作水觀。問前已作水觀竟。今以何故復觀水耶。解雲前觀水則方便。於水想中觀地觀樹觀水。今觀彼池水八功德具足眾寶莊嚴。水出五音鳥讚三寶。如文也。眾寶國土一一界上下前來別觀。今則第二總觀。別觀既不盡論今總觀之也。若見此者除無量劫重惡業者。前明觀體今明觀用。六觀兩類。前三種觀體次明三觀用。今亦爾。前明三觀體次明三觀用。前三觀猶淺。但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今觀轉深。能滅無量億劫極重惡罪也。佛告阿難下正作果觀中為二。第一觀依果竟。今此下去第二觀正果。前依果觀有兩。一觀方便二觀正體。今正果體觀亦二。第一明觀方便。第二辨觀正體。今則初觀方便復為四。今即第一誡聽許說如文。汝等憶持下第二命傳化未來也。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下第三無量壽佛及二菩薩現韋提希前。所以佛菩薩現其人前者為觀之境。彼將欲作無量壽佛及二菩薩觀。是故佛及二菩薩現其人前作觀之境界也。時韋提希見下第四韋提希因見佛及二菩薩。故為未來眾生而作無量壽佛及二菩薩之觀也。佛告韋提希下第二正明觀體。就文為二。第一別觀第二總觀。前依果觀中有二。第一別觀第二總觀。今正果觀亦爾。第一別觀第二總觀。此言總別者觀無量壽一身。觀二菩薩一身為別觀。無量壽有不可思議身。二菩薩亦爾。觀無量壽二菩薩無量身為總觀也。就初別觀中復為二。第一作想像觀。第二作真實觀。所以前作想像觀者。無量身身相不可思議。像猶若處空不可作。故前作想像觀。前作丈六身觀。次百丈身觀。名為像想觀。以前作像想觀故次作佛身真觀也。問初作想像觀次作真觀可得是本跡不。解雲欲作此道亦得前想像觀為跡。亦後真觀為本亦得。雖然作此詺不便。但前作想像觀後作真實觀也。就初想像觀中為二。第一想像彼佛華臺。第二想像彼佛並二菩薩。就想像華臺中有三。第一正想華臺。第二明華臺之因。第三明假想觀功用。今即第一正想華臺如文也。阿難此華臺下第二明華臺之因。此華臺是法藏比丘本願力所成。即是明臺之本因也。此想成者滅除下第三明假想觀功用如文。佛告阿難下第二想像佛菩薩復為二。第一想法身佛。第二想應身佛。今即第一想法身佛。法身佛者文雲如來是法界身。即是法身。一切皆是法界一切皆是法身。故前作此想也。次雲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凡有三是。所以明三是者。明此三是義足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即是應身。是心是佛即是法身。是心作佛即明二身因也。且問數論師。若為言是心佛即三十二相是心即佛耶。答雲是心即佛此是真諦者不然。真諦是頑境無知。雲何是佛。佛名為覺故真諦非佛。又真諦無心無佛。復何得言心是真耶。又心是心三十二相是色。心心復何得即耶。若即真者亦不然。即真無心無色無論即。若是世諦即不得即。兩句不得解也。爾時無礙心即是佛。故華嚴經雲心佛及眾生是三無異相。中論雲生死及涅槃無毫釐差別。淨名雲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今亦爾。只心即是佛。只佛即是心。此心若成法身則成。法身既成應身即成。故心是三十二相是即是佛也。是故應當一心下第二想應身佛。前作心即是佛觀若成不須更作此觀。何者心即是佛但於鈍根者是成非。今還令識非者。是故須作此觀也。然自有時雙除。自有時明即是。雙除者未曾佛未曾心。由心故佛。心既不可得。佛亦不可得。此非真諦。雖非心非佛始是大智也。作即是觀者明只心即佛。觀心既然觀佛亦爾。此二觀並未堪故所以更令作應身觀也。就後為三。第一想佛。第二想二菩薩。第三明觀力用。此則是第一想彼佛身如文所辨。復當更作下第二想二菩薩前想兩華座次想二菩薩如文。然此想者令心淨。心淨即佛土淨。佛土者只由心。心垢故佛土垢。心淨佛土淨。百萬品心故有百萬品淨土。佛心第一淨故佛土第一淨。故雲唯佛一人居淨土也。作此觀者下第三明觀之功用。在觀漸深故功用轉重也。佛告阿難此想成已次當下前開正果別觀中本為二。第一想像觀。此文已竟。今則第二作真觀。此並就應身中作如此。二觀前想像觀應身。今真觀應身。則是觀無量壽佛真身也。就此為三。第一觀無量壽佛。第二觀觀世音。第三觀大勢至。今則第一觀無量壽佛身。此中文句可解。然釋迦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彼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好。釋迦太子時白毫長五尺。成佛長丈五者。申長丈五。放則捲成貝螺。彼佛白毫右旋如五須彌山也。然復有佛身相遍滿虛空。所有徒眾亦遍滿虛空。所以有如此不同者。皆為適緣所見故也。作此觀者得無生忍者。今觀佛身相好雲何得無生法忍耶。前已釋。今更作一種解。明只此則是無生。何必更須會真諦境耶。所以大峰律師聞狗吠得無生。況今觀佛身不得無生耶。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者。第二觀觀世音菩薩身如文。次第三觀大勢至菩薩身。此之二觀各有正體及功用。如文可知。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於西方下觀正果。中本為二。第一別觀竟。今第二總觀。就此文有兩觀。第一普觀。第二雜觀。言普觀者總觀無量壽佛身及徒眾教門故雲普觀也。言雜觀者或觀無量壽具足身或變現身或大身或小身及二菩薩一切身。雜觀佛菩薩一切身一切教故雲雜觀。今則第一普觀。如文無量壽佛化身下第二雜觀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下十六品觀本大為二段。第一有十三觀觀果。第二有三觀觀因觀果竟。今則觀因。觀果者觀無量壽佛依正二果。故雲觀果。觀因者則三輩往生。三輩往生若為是觀耶。解雲此三輩是生淨土之因。今觀察生淨土之因有其上中下。故名為觀也。無量壽佛經但明三輩。此中開三輩為九輩。三輩者謂上中下也。九輩者於上品有三。中下亦三故成九輩也。今則第一上品中三也。前明上品上生。發菩提心修行經七日則生彼國見彼佛身。聞說妙法則悟無生法忍。問此是何地無生耶。解雲此是七地無生。何以得知耶。解雲下品生百法明門得歡喜地。下品既得歡喜。當知此是七地無生也。問攝大乘論明一地三阿僧祇劫行。今是何地見無量壽佛身。聞彼佛法則得無生耶。解雲此事難知。若約位而為論者此是六地菩薩。見佛聞法則得七地無生也。又且有超行人。如釋迦超彌勒成佛。故不可知也。上品中生者第二明上品中生人。不必讀誦大乘經。但善解義理深信因果不謗大乘。此功德願生彼國即得往生彼國七寶池中大寶華中。經一宿則開也。然彼一宿亦大長遠。何者彼一日一夜敵閻浮提一劫。經一宿則敵此間半劫也。經七日則不退三菩提。經一小劫得無生法忍。彼一日一夜當此一劫。彼一劫當此間無量劫也。此亦是七地無生。前上品見佛聞法則得無生。今中品經一小劫得無生也。上品下生者第三明上品下生。此人亦信因果不謗大乘。彼國華中一日一夜乃開。復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今下品得初地無生。故知前上品是七地無生。所以明此二無生者無生有二處。一初地無生。二七地無生。為是故明二無生也。次明中品三輩往生。此中三輩往生並得小乘果也。中品上生持五戒八戒具足戒得阿羅漢果也。中品中生持一日一夜八戒一日一夜沙彌戒及具足戒。初得須陀洹果。經半劫成阿羅漢果也。問八戒可一日一夜。沙彌戒及具足戒雲何一日一夜耶。解雲此言一日一夜者。非是唯一日一夜持沙彌戒及具足戒。但受一日一夜便死。故雲一日一夜也。中品下生經一小劫得成阿羅漢也。次明下品三輩往生。並是大乘。初品得初地。次品發菩提心。下品亦菩提心也。然此三品大難解。略有兩疑。一者上品三人得大乘果。此事不疑。疑後兩品何意。中品三人得小乘果。下品三人得大乘果耶。中品得羅漢果。下品倒得初地大乘果也。二者次第不應如此。何意不大乘併在一處小乘在後。而匆前明大乘。次明小乘。明小乘竟更明大乘耶。解雲得果在後應須著於前。又今明三輩往生者正就現因為論。不約得果。現因有三品勝劣。第一品修大乘善不作惡。第二品修小乘善亦不作惡。第三品不修善而作惡。以大乘善為上品。小乘善為中品。作惡無善眾生為下品。約此以判三品也。次問何意大小雜明不大乘併在一處。小乘一處者亦如向答。不就得果為次第。但約修論前後耳。前明大乘善次明小乘善後明有惡無善。前明善後明惡。就善中前明大乘善後明小乘善也。前明善則五乘善。上品則大乘善。中品則聲聞人天善。前持八戒沙彌戒具足戒等則三乘善。孝養父母行世仁善則人天善。此則明善義盡也。問明善既盡明惡盡以不。解雲第三品明惡有三人。初明作十惡。次明作四重。後明作五逆不明謗法闡提。故明惡不盡。十惡四重五逆並得生西方。若是謗法闡提不得生也。所以謗法闡提不得生者。闡提不信法。臨終雖為說有無量壽佛彼終不信。故不得往生。又謗法亦爾。如小乘人聞說有十方佛不信。故不得往生也。以現修因有勝劣故言三品不同也。問修如此得果何意。然因有淺深雖彰得果差別未顯何意。上品得大乘果。中品得小乘果。下品得大乘果耶。解雲遂彼修因故得果有大小。上品修大乘因故所以得大乘果。中品修小乘因故還得小乘果。下品現在雖不修大乘善及小乘善。但彼臨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妙法。以聞大乘故得大乘果也。上品人善強果強。中品人善強果弱。下品人善弱果強。上品人修大乘善得大乘果也。善強果亦強也。中品人善強果弱者。修行禁戒世間等善而得小乘果。故善強果弱也。下品善弱果強者。下品人都不修善而得大果。故善弱果強也。又下品所以得大果者。明彼現在雖不修善過去或經發心。今聞大乘復得發心等也。說是語時下正說中為二。第一神通輪利益父王。第二說法輪利益夫人。神通輪利益父王中二。第一放光照父王。第二父王得益。說法輪利益夫人亦二。第一正為夫人說法第二夫人及眷屬得益。正說竟今即第二夫人得益如文。爾時阿難即從座起下大段第三流通。此中文句可知。此中應有二句。第一宮內付屬流通。第二佛還崛山阿難重說流通也。   觀無量壽經義疏(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3 觀無量壽佛經疏   No. 1753 [cf. No. 365]   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沙門善導集記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  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復難欣,  共發金剛志,  橫超斷四流,  願入彌陀界,  歸依合掌禮。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法性真如海,  報化等諸佛。  一一菩薩身,  眷屬等無量,  莊嚴及變化,  十地三賢海。  時劫滿未滿,  智行圓未圓,  正使盡未盡,  習氣亡未亡,  功用無功用,  證智未證智,  妙覺及等覺,  正受金剛心,  相應一念後,  果德涅槃者,  我等鹹歸命,  三佛菩提尊。  無礙神通力,  冥加願攝受,  我等鹹歸命,  三乘等賢聖。  學佛大悲心,  長時無退者,  請願遙加備,  唸唸見諸佛。  我等愚癡身,  曠劫來流轉,  今逢釋迦佛,  末法之遺跡,  彌陀本誓願,  極樂之要門,  定散等迴向,  速證無生身。  我依菩薩藏,  頓教一乘海,  說偈歸三寶,  與佛心相應。  十方恆沙佛,  六通照知我,  今乘二尊教,  廣開淨土門。  願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  往生安樂國。   此觀經一部之內,先作七門料簡,然後依文釋義。第一、先標序題,第二、次釋其名,第三、依文釋義並辨宗旨不同教之大小,第四、正顯說人差別,第五、料簡定散二善通別有異,第六、和會經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情,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說得益分齊。   第一、先標序題者。竊以真如廣大,五乘不測其邊,法性深高,十聖莫窮其際。真如之體量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無邊邊體則元來不動。無塵法界凡聖齊圓,兩垢如如則普該於含識。恆沙功德寂用湛然,但以垢障覆深,淨體無由顯照,故使大悲隱於西化,驚入火宅之門,灑甘露潤於群萌,輝智炬則朗重昏於永夜。三檀等備,四攝齊收,開示長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樂果。不謂群迷性隔樂欲不同,雖無一實之機,等有五乘之用,致使布慈雲於三界,注法雨於大悲。莫不等洽塵勞,普沾未聞之益,菩提種子藉此以抽心,正覺之芽唸唸因茲增長。依心起於勝行,門餘八萬四千,漸頓則各稱所宜,隨緣者則皆蒙解脫。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明,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遍攬,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闚,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此即略標序題竟。   第二、次釋名者。經言《佛說無量壽觀經》一卷。言佛者,乃是西國正音。此土名覺,自覺覺他覺行窮滿,名之為佛。言自覺者,簡異凡夫,此由聲聞狹劣唯能自利、闕無利他大悲故。言覺他者,簡異二乘,此由菩薩有智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雙行、不著有無也。言覺行窮滿者,簡異菩薩,此由如來智行已窮、時劫已滿,出過三位,故名為佛。言說者,口音陳唱故名為說。又如來對機說法多種不同,漸頓隨宜,隱彰有異,或六根通說,相好亦然,應念隨緣,皆蒙證益也。言無量壽者,乃是此地漢音。言南無阿彌陀佛者,又是西國正音。又南者是歸,無者是命,阿者是無,彌者是量,陀者是壽,佛者是覺,故言歸命無量壽覺。此乃梵漢相對,其義如此。今言無量壽者是法,覺者是人,人法並彰,故名阿彌陀佛。   又言人法者是所觀之境。即有其二:一者依報,二者正報。就依報中即有其三:一者地下莊嚴,即一切寶幢光明互相映發等是。二者地上莊嚴,即一切寶地池林寶樓宮閣等是。三者虛空莊嚴,即一切變化寶宮華網寶雲、化鳥風光動發聲樂等是。如前雖有三種差別,皆是彌陀淨國無漏真實之勝相。此即總結成依報莊嚴也。又言依報者,從日觀下至華座觀已來總明依報。就此依報中即有通有別。言別者,華座一觀是其別依,唯屬彌陀佛也。餘上六觀是其通依,即屬法界之凡聖,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故言通也。又就此六中即有真有假。言假者,即日想、水想、冰想等是其假依,由是此界中相似可見境相故。言真依者,即從琉璃地下至寶樓觀已來是其真依。由是彼國真實無漏可見境相故。   二就正報中亦有其二:一者主莊嚴,即阿彌陀佛是。二者聖眾莊嚴,即現在彼眾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又就此正報中亦有通有別。言別者,即阿彌陀佛是也,即此別中亦有真有假。言假正報者,即第八像觀是也。觀音勢至等亦如是,此由眾生障重染惑處深,佛恐乍想真容無由顯現,故使假立真像以住心想,同彼佛以證境故言假正報也。言真正報者,即第九真身觀是也。此由前假正,漸以息於亂想、心眼得開,粗見彼方清淨二報種種莊嚴以除昏惑,由除障故得見彼真實之境相也。言通正報者,即觀音聖眾等已下是也。向來所言通別真假者,正明依正二報也。   言觀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言經者經也,經能持緯,得成匹丈有其丈用,經能持法理事相應,定散隨機義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緣因,乘願往生證彼無為之法樂。既生彼國更無所畏,長時起行果極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虛空,能招此益故曰為經。言一卷者,此《觀經》一部雖言兩會正說,總成斯一,故名一卷。故言《佛說無量壽觀經》一卷。此即釋其名義竟。   三、辯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如《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如《大品經》以空慧為宗。此例非一,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言教之大小者,問曰:「此經二藏之中何藏攝?二教之中何教收?」答曰:「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   四、辯說人差別者。凡諸經起說,不過五種:一者佛說,二者聖弟子說,三者天仙說,四者鬼神說,五者變化說。今此《觀經》是佛自說。問曰:「佛在何處說?為何人說?」答曰:「佛在王宮為韋提等說。」   五、料簡定散兩門,即有其六:一明能請者即是韋提。二明所請者即是世尊。三明能說者即是如來。四明所說即是定散二善十六觀門。五明能為即是如來。六明所為即韋提等是也。   問曰:「定散二善,因誰致請?」   答曰:「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說。」   問曰:「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備不虛,何機得受?」   答曰:「解有二義。一者謗法與無信,八難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林頑石,不可有生潤之期。此等眾生,必無受化之義。除斯已外,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此即答上何機得受義竟。二出在何文者,即有通有別。言通者即有三義不同。何者?一、從『韋提白佛唯願為我廣說無憂惱處』者,即是韋提標心自為通請所求。二、從『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者,即是韋提自為通請去行。三、從『世尊光臺現國』,即是酬前通請為我廣說之言。雖有三義不同,答前通竟。言別者則有二義:一、從『韋提白佛我今樂生極樂世界彌陀佛所』者,即是韋提自為別選所求。二從『唯願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者,即是韋提自為請修別行。雖有二義不同,答上別竟。」   從此已下次答定散兩門之義。   問曰:「雲何名定善?雲何名散善?」   答曰:「從日觀下至十三觀已來名為定善。三福九品名為散善。」   問曰:「定善之中有何差別?出在何文?」   答曰:「出何文者,經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是其文。言差別者,即有二義:一謂思惟,二謂正受。言思惟者,即是觀前方便,思想彼國依正二報總別相也。即地觀文中說言『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土』,即合上『教我思惟』一句。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即地觀文中說言『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定散雖有二義不同,總答上問竟。   「又向來解者與諸師不同。諸師將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以為散善;正受一句用通合十六觀以為定善。如斯解者將謂不然。何者?如《華嚴經》說:『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異名』,與此地觀文同。以斯文證,豈得通於散善。又向來韋提上請但言『教我觀於清淨業處』,次下又請言『教我思惟正受』,雖有二請,唯是定善。又散善之文都無請處,但是佛自開。次下散善緣中說云『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已下,即是其文。」   六、和會經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情者。就此門中,即有其六:一、先就諸法師解九品之義,二、即以道理來破之,三、重舉九品返對破之,四、出文來證定為凡夫不為聖人,五、會通別時之意,六、會通二乘種不生之義。   初言諸師解者。先舉上輩三人。「言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即得無生忍故。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一小劫得無生忍故。上下者,是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三小劫始入初地故。此三品人皆是大乘聖人生位。」次舉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三果人。何以得知?由到彼即得羅漢故。中中者是內凡。何以得知?由到彼得須陀洹故。中下者是世善凡夫,厭苦求生。何以得知?由到彼經一小劫得羅漢果故。此之三品唯是小乘聖人等也。下輩三人者,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共同一位。求願往生者未必然也,可知。」   第二、即以道理來破者。上言初地至七地已來菩薩者。如《華嚴經》說:「初地已上七地已來,即是法性生身、變易生身。」斯等曾無分段之苦。論其功用,已經二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人法兩空。並是不可思議,神通自在轉變無方。身居報土,常聞報佛說法。悲化十方,須臾遍滿,更憂何事,乃藉韋提為其請佛,求生安樂國也?以斯文證,諸師所說,豈非錯也。答上二竟。上下者。上言從種性至初地已來者,未必然也。如經說:「此等菩薩名為不退。身居生死,不為生死所染。如鵝鴨在水,水不能濕。」如《大品經》說:「此位中菩薩,由得二種真善知識守護故不退。何者?一是十方諸佛。二是十方諸大菩薩。常以三業外加於諸善法無有退失,故名不退位也。」此等菩薩,亦能八相成道,教化眾生。論其功行,已經一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等。既有斯勝德,更憂何事,乃藉韋提請求生也?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還成錯也。此責上輩竟。   次責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三果者。然此等之人,三塗永絕,四趣不生。現在雖造罪業,必定不招來報。如佛說言:「此四果人,與我同坐解脫床。」既有斯功力,更復何憂,乃藉韋提請求生路?然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義同前錯也。以下可知。   第三、重舉九品返對破者。諸師云: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者為三:一者但能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讀誦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讀經,唯能念佛法僧等。此之三人,各以己業專精勵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續不斷。各迴所作之業,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放光授手,如彈指頃,即生彼國。」以此文證,正是佛去世後,大乘極善上品凡夫,日數雖少,作業時猛,何得判同上聖也。然四地七地已來菩薩,論其功用,不可思議。豈藉一日七日之善,華臺授手,迎接往生也?此即返對上上竟。   次對上中者。諸師云:是初地四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不必受持大乘。」雲何名不必?或讀不讀,故名不必。但言善解,未論其行。又言「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善根迴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生彼國。」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大乘凡夫,行業稍弱,致使終時迎候有異。然初地四地已來菩薩,論其功用,如《華嚴經》說,乃是不可思議。豈藉韋提致請,方得往生也?返對上中竟。   次對上下者。諸師云:是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亦信因果。」雲何亦信?或信不信,故名為亦。又言「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唯此一句以為正業,更無餘善。迴斯一行,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得往生。」以斯文證,唯是佛去世後,一切發大乘心眾生,行業不強,致使去時迎候有異。若論此位中菩薩力勢,十方淨土隨意往生。豈藉韋提為其請佛,勸生西方極樂國也?返對上下竟。   即此三品去時有異。雲何異?上上去時,佛與無數化佛一時授手。上中去時,佛與千化佛一時授手。上下去時,佛與五百化佛一時授手。直是業有強弱,致使有斯差別耳!   次對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小乘三果者。何故《觀經》云:「若有眾生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比丘聖眾放光說法,來現其前,此人見已即得往生。」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持小乘戒凡夫,何小聖也?   中中者,諸師云:見道已前內凡者。何故《觀經》云:「受持一日一夜戒,迴願往生。命欲終時,見佛即得往生。」以此文證,豈得言是內凡人也?但是佛去世後,無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緣,授其小戒,迴願往生。以佛願力,即得生也。若論小聖,去亦無妨。但此《觀經》,佛為凡說,不干聖也。   中下者,諸師云:小乘內凡已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出離者。何故《觀經》云:「若有眾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樂事,四十八願等。此人聞已,即生彼國。」以此文證,但是不遇佛法之人,雖行孝養,亦未有心希求出離。直是臨終遇善,勸令往生。此人因勸迴心,即得往生。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亦不為出離故行孝道也。   次對下輩三人者。諸師云:此等之人乃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未有道位,難辨階降者。將謂不然。何者?此三品人,無有佛法世俗二種善根,唯知作惡。何以得知?如下上文說,但不作五逆謗法,自餘諸惡悉皆具造,無有慚愧。乃至一念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佛一聲。爾時阿彌陀佛,即遣化佛菩薩來迎此人,即得往生。但如此惡人,觸目皆是。若遇善緣,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塗,未可出也。   下中者,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毀破。又偷常住僧物、現前僧物,不淨說法,乃至無有一念慚愧之心。命欲終時,地獄猛火一時俱至,現在其前。當見火時,即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功德,勸令往生。此人聞已,即便見佛,隨化往生。初不遇善,獄火來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斯乃皆是彌陀願力故也。   下下者,此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人以惡業故,定墮地獄,多劫無窮。命欲終時,遇善知識,教稱阿彌陀佛勸令往生。此人依教稱佛,乘念即生。此人若不遇善,必定下沈。由終遇善,七寶來迎。   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為害茲甚。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第四、出文顯證者。   問曰:「上來返對之義,雲何得知世尊定為凡夫,不為聖人者?未審直以人情準義為當,亦有聖教來證?」   答曰:「眾生垢重,智慧淺近。聖意弘深,豈寧自輒!今者一一悉取佛說以為明證。就此證中即有其十句。何者?第一、如《觀經》云:『佛告韋提:「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者,是其一證也。二、言:『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者,是其二證也。三、言:『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者,是其三證也。四、言:『韋提白佛:「我今因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雲何當見彼佛國土」』者,是其四證也。五、如日觀初云:『佛告韋提:「汝及眾生專念」已下乃至「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見日」』已來者,是其五證也。六、如地觀中說言:『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眾生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者,是其六證也。七、如華座觀中說言:『韋提白佛:「我因佛力得見阿彌陀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雲何得見」』者,是其七證也。八、次下答請中說言:『佛告韋提:「汝及眾生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者,是其八證也。九、如像觀中說言:『佛告韋提:「諸佛如來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者,是其九證也。十、如九品之中一一說言:『為諸眾生』者,是其十證也。上來雖有十句不同,證明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干大小聖也。以斯文證,豈是謬哉!」   第五、會通別時意者。即有其二:一、論云:「如人念多寶佛,即於無上菩提得不退墮」者,凡言菩提乃是佛果之名,亦是正報道理成佛之法。要須萬行圓備,方乃剋成。豈將念佛一行即望成者,無有是處。雖言未證,萬行之中是其一行。何以得知?如《華嚴經》說:「功德雲比丘語善財言:『我於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謂念佛三昧。』」以此文證,豈非一行也。雖是一行,於生死中乃至成佛永不退沒,故名不墮。   問曰:「若爾者,《法華經》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亦應成佛竟也。此之二文,有何差別?」   答曰:「論中稱佛,唯欲自成佛果。經中稱佛,為簡異九十五種外道。然外道之中,都無稱佛之人。但使稱佛一口,即在佛道中攝,故言已竟。」   二、論中說云:「如人唯由發願生安樂土」者,久來通論之家不會論意,錯引下品下生,十聲稱佛,與此相似,未即得生。如一金錢得成千者,多日乃得,非一日即得成千。十聲稱佛亦復如是,但與遠生作因,是故未即得生。道佛直為當來凡夫,欲令捨惡稱佛,誑言道生,實未得生,名作別時意者。何故《阿彌陀經》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即應執持名號,一日乃至七日,一心願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迎接往生。』次下十方各如恆河沙等諸佛各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一切諸佛所護唸經。』」言護念者,即是上文一日乃至七日稱佛之名也。今既有斯聖教以為明證,未審今時一切行者,不知何意,凡小之論乃加信受,諸佛誠言返將妄語。苦哉奈劇,能出如此不忍之言。雖然,仰願一切欲往生知識等,善自思量。寧傷今世錯信佛語,不可執菩薩論以為指南。若依此執者,即是自失誤他也。   問曰:「雲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   答曰:「若欲往生者,要須行願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論中但言發願不論有行。」   問曰:「何故不論?」答曰:「乃至一念曾未措心,是故不論。」   問曰:「願行之義有何差別?」   答曰:「如經中說:『但有其行,行即孤亦無所至,但有其願,願即虛亦無所至,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剋。』是故今此論中直言發願不論有行,是故未即得生與遠生作因者,其義實也。」   問曰:「願意雲何乃言不生?」   答曰:「聞他說言西方快樂不可思議,即作願言:『我亦願生。』導此語已更不相續,故名願也。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雲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又來論中稱多寶佛為求佛果即是正報,下唯發願求生淨土即是依報。一正一依,豈得相似。然正報難期,一行雖精未剋。依報易求,所以一願之心未入。雖然,譬如邊方投化即易,為主即難。今時願往生者,並是一切投化眾生,豈非易也。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斯乃不可以言定義,取信之者懷疑,要引聖教來明,欲使聞之者方能遣惑。」   第六、會通二乘種不生義者。   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也?」   答曰:「是報非化。雲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經》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然報、應二身者眼目之異名,前翻報作應,後翻應作報。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又三大僧祇所修萬行必定應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應身。斯乃過現諸佛辨立三身,除斯已外更無別體。縱使無窮八相名號塵沙,剋體而論,眾歸化攝。今彼彌陀現是報也。」   問曰:「既言報者,報身常住永無生滅。何故《觀音授記經》說阿彌陀佛亦有入涅槃時?此之一義若為通釋?」   答曰:「入不入義者,唯是諸佛境界。尚非三乘淺智所闚,豈況小凡輒能知也。雖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經以為明證。何者?如《大品經.涅槃非化品》中說云:『佛告須菩提:「於汝意雲何,若有化人作化人,是化頗有實事不空者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須菩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識即是化,乃至一切種智即是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世間法是化,出世間法亦是化。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三解脫門,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並諸法果,及賢聖人,所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摩訶薩、諸佛世尊,是法亦是化不?」佛告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於是法中有聲聞法變化,有辟支佛法變化,有菩薩法變化,有諸佛法變化,有煩惱法變化,有業因緣法變化。以是因緣故,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諸煩惱斷,所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斷諸煩惱習,皆是變化不?」佛告須菩提:「若有法生滅相者皆是變化。」須菩提言:「世尊!何等法非變化?」佛言:「若法無生無滅是非變化。」須菩提言:「何等是不生不滅非變化?」佛言:「無誑相涅槃,是法非變化。世尊!如佛自說,諸法平等,非聲聞作,非辟支佛作,非諸菩薩摩訶薩作,非諸佛作,有佛無佛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雲何涅槃一法非如化?」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法平等,非聲聞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槃。若新發意菩薩聞是一切法皆畢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者,心則驚怖。為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生不滅者不如化耶。」』今既以斯聖教驗知彌陀定是報也。縱使後入涅槃,其義無妨,諸有智者應知。」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雲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問曰:「若言凡夫小聖得生者,何故天親《淨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今彼國中現有二乘,如斯論教若為消釋?」   答曰:「子但誦其文不闚理,況加以封拙懷迷,無由啟悟。今引佛教以為明證,卻汝疑情。何者?即《觀經》下輩三人是也。何以得知?如下品上生云:或有眾生,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如此愚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阿彌陀佛。當稱佛時,化佛菩薩現在其前,金光華蓋迎還彼土,華開已後觀音為說大乘。此人聞已即發無上道心。」   問曰:「種之與心有何差別?」   答曰:「但以取便而言,義無差別。當華開之時,此人身器清淨正堪聞法,亦不簡大小。但使得聞即便生信,是以觀音不為說小,先為說大。聞大歡喜即發無上道心,即名大乘種生,亦名大乘心生。又當華開時,觀音先為說小乘者,聞小生信,即名二乘種生,亦名二乘心生。此品既爾,下二亦然。此三品人俱在彼發心,正由聞大即大乘種生。由不聞小故,所以二乘種不生。凡言種者即是其心也。上來解二乘種不生義竟。女人及根缺義者,彼無故,可知。又十方眾生,修小乘戒行,願往生者,一無妨礙,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證小果,證已即轉向大。一轉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故名二乘種不生。前解就不定之始,後解就小果之終也。應知。」   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說得益分齊者。   問曰:「韋提既言得忍。未審何時得忍?出在何文?」   答曰:「韋提得忍,出在第七觀初。經云:『佛告韋提:「佛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音勢至侍立左右。時韋提應時得見,接足作禮,歡喜讚歎,即得無生法忍。』何以得知?如下利益分中說言:『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廓然大悟得無生忍。』非是光臺中見國時得也。」   問曰:「上文中說言: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此之一義雲何通釋?」   答曰:「如此義者,但是世尊酬前別請舉勸利益方便之由序。何以得知?次下文中說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次下日想、水想、冰想乃至十三觀已來,盡名異方便也。欲使眾生於此觀門一一得成,見彼妙事心歡喜故即得無生。斯乃直是如來慈哀末代,舉勸勵修,欲令積學之者無遺聖力冥加現益故也。」   證曰:「掌握機糸,十有三結。條條順理,以應玄門訖。此義週三,呈前證者矣。上來雖有七段不同,總是文前玄義。料簡經論相違妨難,一一引教證明。欲使信者無疑,求者無滯。應知。」   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3 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經序分義卷第二   沙門善導集記   從此以下就文料簡,略作五門明義:一、從如是我聞下,至五苦所逼雲何見極樂世界已來,明其序分。二、從日觀初句佛告韋提汝及眾生下,至下品下生已來,明正宗分。三、從說是語時下,至諸天發心已來,正明得益分。四從阿難白佛下,至韋提等歡喜已來,明流通分。此之四義,佛在王宮一會正說。五、從阿難為耆闍大眾傳說,復是一會,亦有三分:一、從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已來,明其序分。二、從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已來,明正宗分。三、從一切大眾歡喜奉行已來,明流通分。然化必有由,故先明序。由序既興,正陳所說,次明正宗。為說既周,欲以所說傳持末代,歎勝勸學,後明流通。上來雖有五義不同。略料簡序、正、流通義竟。   又就前序中復分為二:一、從如是我聞一句,名為證信序。二、從一時下至雲何見極樂世界已來,正明發起序。   初言證信者即有二義:一謂如是二字,即總標教主,能說之人。二謂我聞兩字,即別指阿難,能聽之人。故言如是我聞。此即雙釋二意也。   又言如是者,即指法定散兩門也。是即定辭。機行必益。此明如來所說,言無錯謬,故名如是。又言如者,如眾生意也。隨心所樂,佛即度之。機教相應,復稱為是。故言如是。又言如是者,欲明如來所說,說漸如漸,說頓如頓,說相如相,說空如空,說人法如人法,說天法如天法,說小如小,說大如大,說凡如凡,說聖如聖,說因如因,說果如果,說苦如苦,說樂如樂,說遠如遠,說近如近,說同如同,說別如別,說淨如淨,說穢如穢。說一切諸法千差萬別,如來觀知歷歷瞭然。隨心起行,各益不同。業果法然,眾無錯失,又稱為是。故言如是。   言我聞者。欲明阿難是佛侍者,常隨佛後多聞廣識,身臨座下,能聽能持,教旨親承,表無傳說之錯。故曰我聞也。   又言證信者。欲明阿難稟承佛教傳持末代,為對眾生故如是觀法我從佛聞,證誠可信。故名證信序。此就阿難解也。   二、就發起序中,細分為七:初、從一時佛在下,至法王子而為上首已來,明化前序。二、從王捨大城下,至顏色和悅已來,正明發起序禁父之緣。三、從時阿闍世下,至不令復出已來,明禁母緣。四、從時韋提希被幽閉下,至共為眷屬已來,明厭苦緣。五、從唯願為我廣說下,至教我正受已來,明其欣淨緣。六、從爾時世尊即便微笑下,至淨業正因已來,明散善顯行緣。七、從佛告阿難等諦聽下,至雲何得見極樂國土已來,正明定善示觀緣。上來雖有七段不同,廣料簡發起序竟。   初、解化前序者。就此序中,即有其四。   初、言一時者,正明起化之時。佛將說法,先託於時處。但以眾生開悟,必藉因緣。化主臨機,待於時處。又言一時者,或就日夜十二時,年月四時等。此皆是如來應機攝化時也。言處者,隨彼所宜,如來說法。或在山林處,或在王宮聚落處,或在曠野塚間處,或在多少人天處,或在聲聞菩薩處,或在八部人天王等處,或在純凡若多一二處,或在純聖若多一二處。隨其時處,如來觀知不增不減,隨緣授法,各益所資。斯乃洪鐘雖響,必待扣而方鳴。大聖垂慈,必待請而當說。故名一時也。又一時者。阿闍世正起逆時,佛在何處?當此一時,如來獨與二眾在彼耆闍。此即以下形上意也。故曰一時。又言一時者,佛與二眾於一時中在彼耆闍,即聞阿闍世起此惡逆因緣。此即以上形下意也。故曰一時。   二、言佛者。此即標定化主,簡異餘佛,獨顯釋迦意也。   三、從在王捨城已下,正明如來遊化之處。即有其二:一、遊王城聚落,為化在俗之眾。二、遊耆山等處,為化出家之眾。又在家者,貪求五欲相續是常。縱發清心,猶如畫水。但以隨緣普益,不捨大悲。道俗形殊,無由共住。此名境界住也。又出家者,亡身捨命,斷欲歸真。心若金剛,等同圓鏡。悕求佛地,即弘益自他。若非絕離囂塵,此德無由可證。此名依止住也。   四、從與大比丘眾下,至而為上首已來,明佛徒眾。就此眾中,即分為二:一者聲聞眾,二者菩薩眾。就聲聞眾中,即有其九:初言與者,佛身兼眾,故名為與。二者總大。三者相大。四者眾大。五者耆年大。六者數大。七者尊宿大。八者內有實德大。九者果證大。   問曰:「一切經首,皆有此等聲聞以為猶置,有何所以?」   答曰:「此有別意。雲何別意?此等聲聞多是外道。如《賢愚經》說:『優樓頻蠃迦葉,領五百弟子,修事邪法。伽耶迦葉,領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那提迦葉,領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總有一千。皆受佛化,得羅漢道。其二百五十者,即是舍利、目連弟子,共領一處,修事邪法。亦受佛化,皆得道果。此等四眾,合為一處。故有千二百五十人也。』」   問曰:「此眾中亦有非外道者,何故總標?」   答曰:「如經中說,此諸外道,常隨世尊,不相捨離。然結集之家,簡取外德,故有異名。是外道者多,非者少。」   又問曰:「未審此等外道,常隨佛後,有何意也?」   答曰:「解有二義。一、就佛解,二、就外道解。就佛解者,此諸外道,邪風久扇,非是一生。雖入真門,氣習由在。故使如來知覺,不令外化。畏損眾生正見根芽、惡業增長,此世後生,不收果實。為此因緣,攝令自近,不聽外益。此即就佛解竟。次就外道解者。迦葉等意,自唯曠劫久沈生死,循還六道,苦不可言。愚癡惡見,封執邪風,不值明師,永流於苦海。但以宿緣有遇,得會慈尊。法澤無私,我曹蒙潤。尋思佛之恩德,碎身之極惘然。致使親事靈儀,無由暫替。此即就外道解竟。」   又問曰:「此等尊宿,雲何名眾所知識?」   答曰:「德高曰尊,耆年曰宿。一切凡聖知彼內德過人,識其外相殊異,故名眾所知識。」   上來雖有九句不同,解聲聞眾竟。   次、解菩薩眾。就此眾中,即有其七:一者標相,二者標數,三者標位,四者標果,五者標德,六者別顯文殊高德之位,七者總結。又此等菩薩,具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之法,遊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於無量世界,化成等覺。光明顯曜,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震動。隨緣開示,即轉法輪,扣法鼓、執法劍、震法雷、雨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覺諸世間。摑裂邪網,消滅諸見,散諸塵勞,壞諸欲塹。顯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愍傷眾生。未曾慢恣,得平等法,具足無量百千三昧。於一念頃,無不周遍。荷負群生,愛之如子。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開朗不可思議。雖有七句不同,解菩薩眾訖。   上來雖有二眾不同。廣明化前序竟。   二、就禁父緣中即有其七:一、從爾時王捨大城以下,總明起化處。此明往古百姓但城中造捨,即為天火所燒。若是王家舍宅,悉無火近。後時百姓共奏於王:「臣等造宅,數為天火所燒。但是王捨,悉無火近。不知有何所以?」王告奏人:「自今以後,卿等造宅之時,但言我今為王造捨。」奏人等各奉王敕,歸還造捨更不被燒。因此相傳故名王捨。言大城者。此城極大,居民九億,故道王捨大城也。言起化處者。即有其二:一謂闍王起惡,即有禁父母之緣,因禁則厭此娑婆,願託無憂之世界。二則如來赴請,光變為臺影現靈儀,夫人即求生安樂。又傾心請行,佛開三福之因。正觀即是定門,更顯九章之益。為此因緣,故名起化處也。   二、從有一太子下,至惡友之教已來,正明闍王怳忽之間,信受惡人所誤。言太子者,彰其位也。言阿闍世者,顯其名也。又阿闍世者乃是西國正音,此地往翻,名未生怨,亦名折指。   問曰:「何故名未生怨,及名折指也?」   答曰:「此皆舉昔日因緣,故有此名。言因緣者。元本父王,無有子息,處處求神竟不能得。忽有相師而奏王言:『臣知山中有一仙人,不久捨壽,命終已後必當與王作子。』王聞歡喜:『此人何時捨命?』相師答王:『更經三年始可命終。』王言:『我今年老,國無繼祀,更滿三年,何由可待。』王即遣使入山,往請仙人曰:『大王無子,闕無紹繼,處處求神,困不能得。乃有相師瞻見大仙,不久捨命與王作子。請願大仙垂恩早赴。』使人受教入山,到仙人所具說王請因緣。仙人報使者言:『我更經三年始可命終,王敕即赴者是事不可。』使奉仙教,還報大王具述仙意。王曰:『我是一國之主,所有人物皆歸屬我。今故以禮相屈,乃不承我意。』王更敕使者:『卿往重請。請若不得,當即殺之。既命終已,可不與我作子也。』使人受敕至仙人所,具道王意。仙人雖聞使說,意亦不受。使人奉敕即欲殺之。仙人曰:『卿當語王,我命未盡,王以心口遣人殺我,我若與王作兒者,還以心口遣人殺王。』仙人道此語已即受死。既死已,即託王宮受生。當其日夜夫人即覺有身,王聞歡喜。天明即喚相師以觀夫人,是男是女?相師觀已而報王言:『是兒非女,此兒於王有損。』王曰:『我之國土皆捨屬之,縱有所損,吾亦無畏。』王聞此語憂喜交懷。王白夫人言:『吾共夫人私自平章,相師道兒於吾有損。夫人待生之日,在高樓上,當天井中生之,勿令人承接,落在於地,豈容不死也。吾亦無憂,聲亦不露。』夫人即可王之計。及其生時一如前法,生已墮地,命便不斷,唯損手小指。因即外人同唱言折指太子也。   「言未生怨者。此因提婆達多起惡妒之心故,對彼太子顯發昔日惡緣。雲何妒心而起惡緣?提婆惡性為人匈猛,雖復出家,恆常妒佛名聞利養。然父王是佛檀越,於一時中多將供養奉上如來,謂金銀七寶,名衣上服,百味果食等。一一色色,皆五百車。香華伎樂,百千萬眾,讚歎圍遶,送向佛會,施佛及僧。時調達見已妒心更盛,即向舍利弗所求學身通。尊者語言:『仁者且學四念處,不須學身通也。』既請不遂心,更向餘尊者邊求,乃至五百弟子等悉無人教,皆遣學四念處。請不得已,遂向阿難邊學。語阿難言:『汝是我弟,我欲學通,一一次第教我。』然阿難雖得初果未證他心,不知阿兄私密學通欲於佛所起於惡計。阿難遂即喚向靜處,次第教之。跏趺正坐先教將心舉身似動想,去地一分一寸想,一尺一丈想,至捨作空無礙想,直過上空中想,還攝心下至本坐處想。次將身舉心,初時去地一分一寸等亦如前法,以身舉心,以心舉身,亦隨既至上空已,還攝取身下至本坐處。次想身心合舉,還同前法一分一寸等週而復始。次想身心入一切質礙色境中,作不質礙想。次想一切山河大地等色入自身中,如空無礙不見色相。次想自身或大遍滿虛空,坐臥自在,或坐或臥,以手捉動日月,或作小身入微塵中,一切皆作無礙想。阿難如是次第教已。時調達既受得法已,即別向靜處,七日七夜一心專注即得身通,一切自在皆得成就。既得通已,即向太子殿前,在於空中現大神變。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左邊出水右邊出火,或現大身或現小身,或坐臥空中,隨意自在。太子見已問左右曰:『此是何人?』左右答太子言:『此是尊者提婆。』太子聞已心大歡喜,遂即舉手喚言:『尊者何不下來。』提婆既見喚已,即化作嬰兒直向太子膝上。太子即抱嗚口弄之,又唾口中,嬰兒遂咽之。須臾還復本身。太子既見提婆種種神變,轉加敬重。既見太子心敬重已,即說父王供養因緣。色別五百,乘車載向佛所奉佛及僧。太子聞已即語尊者:『弟子亦能備具色各五百車,供養尊者及施眾僧,可不如彼也。』提婆言:『太子此意大善。』自此已後大得供養,心轉高慢。譬如以杖打惡狗鼻轉增狗惡,此亦如是。太子今將利養之杖打提婆貪心狗鼻,轉加惡盛。因此破僧,改佛法戒教戒不同。待佛普為凡聖大眾說法之時,即來會中,從佛索於徒眾,並諸法藏盡付屬我。世尊年將老邁,宜可就靜內自將養。一切大眾聞提婆此語,愕爾迭互相看,甚生驚怪。爾時世尊即對大眾語提婆言:『舍利、目連等即大法將,我尚不將佛法付屬。況汝癡人食唾者乎。』時提婆聞佛對眾毀辱,由如毒箭入心,更發癡狂之意。藉此因緣即向太子所,共論惡計。太子既見尊者,敬心承問言:『尊者今日顏色憔悴不同往昔。』提婆答曰:『我今憔悴,正為太子也。』太子敬問:『尊者為我有何意也?』提婆即答云:『太子知不?世尊年老無所堪任,當可除之,我自作佛。父王年老,亦可除之,太子自坐正位。新王新佛治化,豈不樂乎?』太子聞之極大瞋怒,勿作是說。又言:『太子莫瞋。父王於太子全無恩德。初欲生太子時,父王即遣夫人在百尺樓上當天井中生,即望墮地令死,正以太子福力故命根不斷,但損小指。若不信者自看小指,足以為驗。』太子既聞此語,更重審言:『實爾已不?』提婆答言:『此若不實,我可故來作漫語也。』因此語已,遂即信用提婆惡見之計,故道隨順調達惡友之教也。」   三、從收執父王下,至一不得往已來,正明父王為子幽禁。此明闍世取提婆之惡計,頓捨父子之情,非直失於罔極之恩,逆響因茲滿路。忽掩王身曰收,既得不捨曰執,故名收執也。言父者,別顯親之極也。王者,彰其位也。頻婆者,彰其名也。言幽閉七重室內者。所為既重,事亦非輕。不可淺禁人間,全無守護。但以王之宮閤,理絕外人,唯有群臣則久來承奉。若不嚴制,恐有情通。故使內外絕交,閉在七重之內也。   四、從國大夫人下,至密以上王已來,正明夫人密奉王食。言國大夫人者,此明最大也。言夫人者,標其位也。言韋提者,彰其名也。言恭敬大王者。此明夫人既見王身被禁,門戶極難,音信不通,恐絕王身命。遂即香湯滲浴,令身清淨,即取酥蜜先塗其身,後取乾□始安酥蜜之上。即著淨衣覆之在外衣上始著瓔珞,如常服法,令外人不怪。又取瓔珞孔一頭以蠟塞之,一頭孔中盛蒲桃漿,滿已還塞。但是瓔珞,悉皆如此。莊嚴既竟,徐步入宮與王相見。   問曰:「諸臣奉敕不許見王。未審夫人門家不制,放令得入者,有何意也?」   答曰:「諸臣身異,復是外人,恐有情通,致使嚴加重制。又夫人者,身是女人,心無異計。與王宿緣業重久近夫妻,別體同心,致使人無外慮。是以得入與王相見。」   五、從爾時大王食□下,至授我八戒已來,正明父王因禁請法。此明夫人既見王已,即刮取身上酥□,團授與王。王得即食。食□既竟。即於宮內夫人求得淨水,與王漱口。淨口已竟。不可虛引時朝,心無所寄。是以虔恭合掌,迴面向於耆闍,致敬如來,請求加護。此明身業敬,亦通有意業也。而作是言已下,正明口業請,亦通有意業也。言大目連是吾親友者,有其二意。但目連在俗是王別親,既得出家即是門師,往來宮閤,都無障礙。然在俗為親,出家名友,故名親友也。言願興慈悲授我八戒者,此明父王敬法情深,重人過己。若未逢幽難,奉請佛僧,不足為難。今既被囚,無由致屈。是以但請目連受於八戒也。   問曰:「父王遙敬,先禮世尊。及其受戒,即請目連。有何意也?」   答曰:「凡聖極尊無過於佛,傾心發願即先禮大師。戒是小緣,是以唯請目連來授。然王意者,貴存得戒,即是義周,何勞迂屈世尊也。」   問曰:「如來戒法,乃有無量。父王唯請八戒,不請餘也。」   答曰:「餘戒稍寬,時節長遠,恐畏中間失念,流轉生死。其八戒者,如餘佛經說,在家人持出家戒。此戒持心極細極急。何意然者?但時節稍促,唯限一日一夜,作法即捨。雲何知此戒用心行細?如戒文中具顯。云:佛子,從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諸佛不殺生,能持不?答言:能持。第二又云:佛子,從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諸佛不偷盜、不行婬、不妄語、不飲酒、不得脂粉塗身、不得歌舞唱伎及往觀聽、不得上高廣大床,此上八是戒非齋。不得過中食,此一是齋非戒。此等諸戒皆引諸佛為證。何以故?唯佛與佛正習俱盡。除佛已還,惡習等由在。是故不引為證也。是以得知此戒用心起行極是細急。又此戒,佛說有八種勝法。若人一日一夜具持不犯,所得功德超過人天二乘境界。如經廣說,有斯益故,致使父王日日受之。」   六、從時大目連下,至為王說法已來,明其父王因請得蒙聖法。此明目連得他心智,遙知父王請意,即發神通,如彈指頃到於王所。又恐人不識神通之相,故引快鷹為喻。然目連通力,一念之頃遶四天下百千之匝,豈得與鷹為類也。如是比校乃有眾多,不可具引,如《賢愚經》具說。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者。此明父王延命,致使目連數來受戒。   問曰:「八戒既言勝者,一受即足。何須日日受之?」答曰:「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刀不厭利,日不厭明,人不厭善,罪不厭除,賢不厭德,佛不厭聖。然王意者,既被囚禁,更不蒙進止。唸唸之中,畏人喚殺。為此晝夜傾心,仰憑八戒,望欲積善增高,擬資來業。」   言世尊亦遣富樓那為王說法者。此明世尊慈悲意重,愍念王身忽遇囚勞,恐生憂悴。然富樓那者,於聖弟子中最能說法,善有方便開發人心。為此因緣,如來發遣為王說法,以除憂惱。   七、從如是時間下,至顏色和悅已來,正明父王因食聞法,多日不死。此正明夫人多時奉食,以除飢渴。二聖又以戒法內資,善開王意。食能延命,戒法養神,失苦亡憂,致使顏容和悅也。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明禁父緣竟。   三、就禁母緣中,即有其八。   一、從時阿闍世下,至猶存在耶已來,正明問父音信。此明闍王禁父日數既多,人交總絕、水食不通,二七有餘命應終也。作是念已,即致宮門,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   問曰:「若人食一餐之飯限至七日即死。父王以經三七,計合命斷無疑。闍王何以不直問曰:『門家,父王今者死竟耶?』雲何致疑而問猶存在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是闍王意密問也。但以萬基之主,舉動不可隨宜。父王既是天性情親,無容言問死。恐失在當時,以成譏過。但以內心標死,口問在者,為欲息永惡逆之聲也。」   二、從時守門人白言下,至不可禁制已來,正明門家以事具答。此明闍世前問父王在者,今次門家奉答。白言大王,國大夫人已下,正明夫人密奉王食。王既得食,食能延命。雖經多日父命猶存。此乃夫人之意,非是門家之過。   問曰:「夫人奉食身上塗□,衣下密覆出入往還,無人得見。何故門傢俱顯夫人奉食之事?」   答曰:「一切私密不可久行,縱巧牢藏,事還彰露。父王既禁在宮內,夫人日日往還,若不密持□食,王命無由得活。今言密者,望門家述夫人意也。夫人謂密外人不知,不其門家盡以覺之。今既事窮無由相隱,是以一一具向王說。」   言沙門目連已下,正明二聖騰空來去,不由門路,日日往還,為王說法。大王當知。夫人進食,先不奉王教,所以不敢遮約。二聖乘空,此亦不猶門制也。   三、從時阿闍世聞此語下,至欲害其母已來,正明世王瞋怒。此明闍王既聞門家分疏已,即於夫人,心起惡怒,口陳惡辭。又起三業逆,三業惡。罵父母為賊,名口業逆。罵沙門者,名口業惡。執劍殺母,名身業逆。身口所為以心為主,即名意業逆。又復前方便為惡,後正行為逆。言我母是賊已下,正明口出惡辭。雲何罵母為賊?賊之伴也。但闍王元心,致怨於父,恨不早終。母乃私為進糧,故令不死。是故罵言:我母是賊,賊之伴也。言沙門惡人已下,此明闍世瞋母進食,復聞沙門與王來去,致使更發瞋心。故雲有何咒術,而令惡王多日不死?言即執利劍已下,此明世王瞋盛,逆及於母。何其痛哉,撮頭擬劍,身命頓在須臾。慈母合掌,曲身低頭,就兒之手。夫人爾時熱汗遍流,心神悶絕。嗚呼哀哉!怳忽之間,逢斯苦難。   四、從時有一臣名曰月光下,至卻行而退已來,正明二臣切諫不聽。此明二臣,乃是國之輔相,立政之綱紀,望得萬國揚名,八方昉習。忽見闍王起於勃逆,執劍欲殺其母。不忍見斯惡事,遂與耆婆犯顏設諫也。言時者,當闍王欲殺母時也。言有一大臣者,彰其位也。言月光者,彰其名也。言聰明多智者,彰其德也。言及與耆婆者,耆婆亦是父王之子,柰女之兒。忽見家兄於母起逆,遂與月光同諫。言為王作禮者,凡欲諮諫大人之法,要須設拜以表身敬。今此二臣亦爾,先設身敬覺動王心,斂手曲躬方陳本意也。又白言大王者,此明月光正欲陳辭,望得闍王開心聽攬。為此因緣故,須先白言:臣聞《毘陀論經》說者,此明廣引古今書史歷帝之文記。古人云,言不關典,君子所慚。今既諫事不輕,豈可虛言妄說。言劫初已來者,彰其時也。言有諸惡王者,此明總標非禮暴逆之人也。言貪國位故者,此明非意所貪奪父坐處也。言殺害其父者,此明既於父起惡不可久留,故須斷命也。言一萬八千者,此明王今殺父與彼類同也。言未曾聞有無道害母者,此明自古至今,害父取位史籍良談,貪國殺母都無記處。若論劫初已來,惡王貪國但殺其父不加慈母,此則引古異今。大王今者貪國殺父,父則有位可貪,可使類同於古;母即無位可求,橫加逆害,是以將今異昔也。言王今為此殺母者,污剎利種也。言剎利者,乃是四姓高元,王者之種,代代相承,豈同凡碎。言臣不忍聞者,見王起惡,損辱宗親惡聲流布,我之性望恥慚無地。言是旃陀羅者,乃是四姓之下流也。此乃性懷匈惡不閑仁義,雖著人皮行同禽獸。王居上族押臨萬基之主,今既起惡加恩,與彼下流何異也。言不宜住此者,即有二義:一者王今造惡不存風禮,京邑神州豈遣旃陀羅為主也。此即擯出宮城意也。二者王雖在國損我宗親,不如遠擯他方,永絕無聞之地,故雲不宜住此也。言時二大臣說此語已下,此明二臣直諫切語極粗,廣引古今望得王心開悟。言以手按劍者,臣自按手中劍也。   問曰:「諫辭粗惡,不避犯顏,君臣之義既乖,何以不迴身直去,乃言卻行而退也?」答曰:「粗言雖逆王,望息害母之心,又恐瞋毒未除繫劍危己,是以按劍自防,卻行而退。」   五、從時阿闍世驚怖下,至汝不為我耶已來,正明世王生怖。此明闍世既見二臣諫辭粗切,又睹按劍而去,恐臣背我,向彼父王,更生異計。致使情地不安,故稱惶懼。彼既捨我,不知為誰。心疑不決,遂即口問審之。故雲耆婆汝不為我也。言耆婆者,是王之弟也。古人云:家有衰禍,非親不救。汝既是我弟者,豈同月光也。   六、從耆婆白言下,至慎莫害母已來,明二臣重諫。此明耆婆實答大王,若欲得我等為相者,願勿害母也。此直諫竟。   七、從王聞此語下,至止不害母已來,正明闍王受諫放母殘命。此明世王既得耆婆諫已,心生悔恨,愧前所造即向二臣求哀乞命。因即放母脫於死難。手中之劍還歸本匣。   八、從敕語內官下,至不令復出已來,明其世王餘瞋禁母。此明世王雖受臣諫放母,猶有餘瞋不令在外。敕語內官閉置深宮,更莫令出與父王相見。   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明禁母緣竟。   四、就厭苦緣中,即有其四。   一、從時韋提希下,至憔悴已來,正明夫人為子幽禁。此明夫人雖勉死難,更閉在深宮,守當極牢無由得出。唯有唸唸懷憂,自然憔悴。傷歎曰:禍哉今日苦,遇值闍王喚,利刃中間結,復置深宮難。   問曰:「夫人既得勉死入宮,宜應訝樂,何因反更愁憂也?」   答曰:「即有三義不同。一明夫人既自被閉,更無人進食與王,王又聞我在難,轉更愁憂。今既無食加憂者,王之身命定應不久。二明夫人既被囚難,何時更見如來之面及諸弟子。三明夫人奉教禁在深宮,內官守當水洩不通,旦夕之間唯愁死路。有斯三義切逼身心,得無憔悴也。」   二、從遙向耆闍崛山下,至未舉頭頃已來,正明夫人因禁請佛,意有所陳。此明夫人既在囚禁,自身無由得到佛邊。唯有單心面向耆闍,遙禮世尊,願佛慈悲,表知弟子愁憂之意。言如來在昔之時已下,此有二義。一明父王未被禁時,或可王及我身親到佛邊,或可如來及諸弟子親受王請。然我及王身俱在囚禁,因緣斷絕,彼此情乖。二明父王在禁已來,數蒙世尊遣阿難來慰問我。雲何慰問?以見父王囚禁,佛恐夫人憂惱,以是因緣故遣慰問也。言世尊威重無由得見者。此明夫人內自卑謙歸尊於佛弟子,穢質女身福因鮮薄,佛德威高,無由輕觸,願遣目連等與我相見。   問曰:「如來即是化主,應不失時宜。夫人何以不三加致請乃喚目連等,有何意也?」   答曰:「佛德尊嚴,小緣不敢輒請。但見阿難,欲傳語往白世尊。佛知我意,復使阿難傳佛之語指授於我,以斯義故願見阿難。」   言作是語已者,總說前意竟也。言悲泣雨淚者,此明夫人自唯罪重,請佛加哀,致敬情深悲淚滿目。但以渴仰靈儀,復加遙禮,叩頂跱□,須臾未舉。   三、從爾時世尊下,至天華持用供養已來,正明世尊自來赴請。此明世尊雖在耆闍,已知夫人心念之意。言敕大目連等從空而來者,此明應夫人請也。言佛從耆山沒者,此明夫人宮內禁約極難。佛若現身來赴,恐畏闍世知聞更生留難。以是因緣,故須此沒彼出也。言時韋提禮已舉頭者,此明夫人致敬之時也。言見佛世尊者,此明世尊宮中已出,致使夫人舉頭即見。言釋迦牟尼佛者,簡異餘佛。但諸佛名通,身相不異,今故標定釋迦使無疑也。言身紫金色者,顯定其相也。言坐百寶華者,簡異餘座也。言目連侍左等者,此明更無餘眾唯有二僧。言釋梵護世者,此明天王眾等,見佛世尊隱顯王宮,必說希奇之法。我等天人因韋提故,得聽未聞之益。各乘本念,普住臨空,天耳遙餐雨華供養。又言釋者,即是天帝也。言梵者,即是色界梵王等也。言護世者,即是四天王也。言諸天者,即是色慾界等天眾。既見天王來向佛邊,彼諸天眾亦從王來聞法供養。   四、從時韋提希見世尊下,至與提婆共為眷屬已來,正明夫人舉頭見佛,口言傷歎,怨結情深也。言自絕瓔珞者,此明夫人身莊瓔珞,猶愛未除。忽見如來,羞慚自絕。   問曰:「雲何自絕也?」   答曰:「夫人乃是貴中之貴,尊中之尊,身四威儀,多人供給,所著衣服,皆使傍人。今既見佛,恥愧情深,不依鉤帶,頓自掣卻,故雲自絕也。」   言舉身投地者,此明夫人內心感結,怨苦難堪。是以從坐踴身而立,從立踴身投地。此乃歎恨處深,更不事禮拜威儀也。言號泣向佛者,此明夫人婉轉佛前悶絕號哭。言白佛已下,此明夫人婉轉涕哭量久少惺,始正身威儀,合掌白佛:我自一生已來未曾造其大罪,未審宿業因緣有何殃咎而與此兒共為母子?此明夫人既自障深不識宿因,今被兒害謂是橫來。願佛慈悲,示我徑路。言世尊復有何等因緣已下,此明夫人向佛陳訴,我是凡夫罪惑不盡有斯惡報,是事甘心。世尊曠劫行道,正習俱亡,眾智朗然,果圓號佛。未審有何因緣乃與提婆共為眷屬?此意有二:一明夫人致怨於子,忽於父母狂起逆心。二明又恨提婆教我闍世造斯惡計。若不因提婆者,我兒終無此意也。為此因緣故致斯問。又夫人問佛雲與提婆眷屬者,即有其二:一者在家眷屬。二者出家眷屬。言在家者,佛之伯叔有其四人。佛者,即是白淨王兒。金毘者,白飯王兒。提婆者,斛飯王兒。釋魔男者,是甘露飯王兒。此名在家外眷屬也。言出家眷屬者,與佛作弟子故名內眷屬也。   上來雖有四句不同,廣明厭苦緣竟。   五、就欣淨緣中即有其八。   一、從唯願世尊為我廣說下,至濁惡世也已來,正明夫人通請所求。別標苦界,此明夫人遇自身苦覺世非常。六道同然,無有安心之地。此聞佛說淨土無生,願捨穢身證彼無為之樂。   二、從此濁惡處下,至不見惡人已來,正明夫人舉出所厭之境。此明閻浮總惡,未有一處可貪。但以幻惑愚夫,飲斯長苦。言此濁惡處者,正明苦界也。又明器世間,亦是眾生依報處,亦名眾生所依處也。言地獄等已下,三品惡果最重也。言盈滿者,此三苦聚非直獨指閻浮,娑婆亦皆遍有,故言盈滿。言多不善聚者,此明三界六道不同種類恆沙,隨心差別。經云:業能莊識,世世處處各趣隨緣受果報,對面不相知。言願我未來已下,此明夫人真心徹到,厭苦娑婆,欣樂無為,永歸常樂。但無為之境,不可輕爾即階。苦惱娑婆,無由輒然得離。自非發金剛之志,永絕生死之元。若不親從慈尊,何能勉斯長歎。然願我未來不聞惡聲惡人者,此明如闍王、調達殺父破僧及惡聲等,願亦不聞不見。但闍王既是親生之子,上於父母起於殺心,何況疏人而不相害?是故夫人不簡親疏,總皆頓捨。   三、從今向世尊下,至懺悔已來,正明夫人淨土妙處非善不生。恐有餘愆,障不得往。是以求哀更須懺悔。   四、從唯願佛日下,至清淨業處已來,正明夫人通請去行。此明夫人上即通請生處,今亦通請得生之行。言佛日者,法喻雙標也。譬如日出,眾闇盡除。佛智輝光,無明之夜日朗。言教我觀於清淨已下,正明既能厭穢欣淨,若為安心注想,得生清淨處也。   五、從爾時世尊放眉間光下,至令韋提見已來,正明世尊廣現淨土酬前通請。此明世尊以見夫人廣求淨土,如來即放眉間光照十方國,以光攝國,還來頂上化作金臺,如須彌山。如之言似,似須彌山,此山腰細上闊,所有佛國並於中現。種種不同,莊嚴有異。佛神力故,了了分明,加備韋提,盡皆得見。   問曰:「韋提上請為我廣說無憂之處,佛今何故不為廣說?乃為金臺普現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彰如來意密也。然韋提發言致請,即是廣開淨土之門,若為之總說,恐彼不見心猶致惑。是以一一顯現,對彼眼前,信彼所須,隨心自選。」   六、從時韋提白佛下,至皆有光明已來,正明夫人總領所現,感荷佛恩。此明夫人總見十方佛國,並悉精華。欲比極樂莊嚴,全非比況。故雲我今樂生安樂國也。   問曰:「十方諸佛斷惑無殊,行畢果圓亦應無二。何以一種淨土,即有斯優劣也?」   答曰:「佛是法王,神通自在,優之與劣非凡惑所知。隱顯隨機,望存化益,或可故隱彼為優,獨顯西方為勝。」   七、從我今樂生彌陀已下,正明夫人別選所求。此明彌陀本國四十八願,願願皆發增上勝因。依因起於勝行,依行感於勝果,依果感成勝報,依報感成極樂,依樂顯通悲化,依於悲化,顯開智慧之門。然悲心無盡,智亦無窮。悲智雙行,即廣開甘露。因茲法潤,普攝群生也。諸餘經典勸處彌多,眾聖齊心皆同指讚,有此因緣,致使如來密遣夫人別選也。   八、從唯願世尊已下,正明夫人請求別行。此明韋提既選得生處,還修別行勵己注心,必望往益。言教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憶念彼國依正二報、四種莊嚴也。言教我正受者,此明因前思想漸漸微細覺想俱亡,唯有定心與前境合,名為正受。此中略已料簡,至下觀門更當廣辯。應知。   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明欣淨緣竟。   六、就散善顯行緣中,即有其五。   一、從爾時世尊即便微笑下,至成那含已來,正明光益父王。此明如來以見夫人願生極樂,更請得生之行,稱佛本心,又顯彌陀願意,因斯二請,廣開淨土之門。非直韋提得去,有識聞之皆往。有斯益故,所以如來微笑也。言有五色光從佛口出者,此明一切諸佛心口常威儀法爾,凡所出光必有利益。言一一光照頻婆頂者,正明口光不照餘方,唯照王頂。然佛光隨身出處必皆有益。佛足下放光,即照益地獄道。若光從膝出,照益畜生道。若光從陰藏出,照益鬼神道。若光從臍出,照益脩羅道。光從心出,照益於人道。若光從口出,照益二乘之人。若光從眉間出,照益大乘人。今明此光從口出,直照王頂者,即授其小果。若光從眉間出,即從佛頂入者,即授菩薩記也。如斯義者廣多無量,不可具述。言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已下,正明父王蒙光照頂,心眼得開,障隔雖多,自然相見。斯乃因光見佛,非意所期。致敬歸依,即超證第三之果。   二、從爾時世尊下,至廣說眾譬已來,正明答前夫人別選所求之行。此明如來從上耆闍沒、王宮出,訖至此文,世尊默然而坐,總未言說。但中間夫人懺悔、請問,放光、現國等,乃是阿難從佛王宮見此因緣,事了還山傳向耆闍大眾說如上事,始有此文。亦非是無時佛語也。應知。言爾時世尊告韋提已下,正明告命許說也。言阿彌陀佛不遠者,正明標境以住心,即有其三。一明分齊不遠,從此超過十萬億剎即是彌陀之國。二明道裡雖遙,去時一念即到。三明韋提等及未來有緣眾生注心觀念,定境相應,行人自然常見。有斯三義故雲不遠也。言汝當繫念已下,正明凡惑障深心多散動,若不頓捨攀緣,淨境無由得現。此即正教安心住行,若依此法名為淨業成也。言我今為汝已下,此明機緣未具不可偏說定門。佛更觀機自開三福之行。   三、從亦令未來世下,至極樂國土已來,正明舉機勸修得益。此明夫人所請利益彌深,及未來迴心皆到。   四、從欲生彼國者下,至名為淨業已來,正明勸修三福之行。此明一切眾生機有二種:一者定,二者散。若依定行即攝生不盡,是以如來方便顯開三福,以應散動根機。言欲生彼國者,標指所歸也。   言當修三福者,總標行門也。雲何名三?一者孝養父母。即有其四。一言孝養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緣而生。雲何藉緣?或有化生,或有濕生,或有卵生,或有胎生。此四生中各各復有四生,如經廣說,但是相因而生即有父母。既有父母,即有大恩,若無父者能生之因即闕,若無母者所生之緣即乖,若二人俱無即失託生之地,要須父母緣具方有受身之處。既欲受身,以自業識為內因,以父母精血為外緣,因緣和合故有此身,以斯義故父母恩重。母懷胎已經於十月,行住坐臥常生苦惱,復憂產時死難。若生已,經於三年恆常眠屎臥尿,床被衣服皆亦不淨。及其長大愛婦親兒,於父母處反生憎疾、不行恩孝者,即與畜生無異也。又父母者,世間福田之極也。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極也。然佛在世時,遇值時年飢儉,人皆餓死白骨縱橫,諸比丘等乞食難得。於時世尊待比丘等去後,獨自入城乞食,從旦至中門門喚乞,無與食者,佛還空缽而歸。明日復去又還不得,後日復去又亦不得。忽有一比丘道逢見佛,顏色異常似有飢相,即問佛言:「世尊!今已食竟也?」佛言:「比丘,我經三日已來乞食不得一匙,我今飢虛無力,能共汝語。」比丘聞佛語已,悲淚不能自勝,即自念言:「佛是無上福田、眾生覆護,我此三衣賣卻,買取一缽飯奉上於佛,今正是時也。」作是念已即買得一缽飯,急將上佛。佛知而故問言:「比丘,時年飢儉人皆餓死,汝今何處得此一缽純色飯來?」比丘如前具白世尊。佛又言:「比丘,三衣者即是三世諸佛之幢相,此衣因緣極尊極重極恩,汝今易得此飯與我者,大領汝好心,我不消此飯也。」比丘重白佛言:「佛是三界福田、聖中之極,尚言不消者,除佛已外誰能消也?」佛言:「比丘,汝有父母已不?」答言:「有。」「汝將供養父母去。」比丘言:「佛尚雲不消,我父母豈能消也?」佛言:「得消。何以故?父母能生汝身,於汝有大重恩,為此得消。」佛又問比丘:「汝父母有信佛心不?」比丘言:「都無信心。」佛言:「今有信心。見汝與飯大生歡喜,因此即發信心。先教受三歸依,即能消此食也。」時比丘既受佛教愍仰而去。以此義故,大須孝養父母。又佛母摩耶生佛,經七日已即死,生忉利天。佛後成道,至四月十五日,即向忉利天一夏為母說法,為報十月懷胎之恩。佛尚自收恩孝養父母,何況凡夫而不孝養。故知父母恩深極重也。   奉事師長者,此明教示禮節,學識成德,因行無虧,乃至成佛,此猶師之善友力也。此之大恩最須敬重,然父母及師長者名為敬上行也。   言慈心不殺者,此明一切眾生皆以命為本。若見惡緣怖走藏避者,但為護命也。經云:「一切諸眾生無不愛壽命,勿殺勿行杖,恕己可為喻。」即為證也。   言修十善業者,此明十惡之中殺業最惡,故列之在初。十善之中長命最善,故以之相對也。已下九惡九善者,至下九品中,次應廣述。此明世善,又名慈下行也。   二、言受持三歸者,此明世善輕微,感報不具。戒德巍巍,能感菩提之果。但眾生歸信,從淺至深。先受三歸,後教眾戒。言具足眾戒者,然戒有多種,或三歸戒,或五戒、八戒、十善戒、二百二十戒、五百戒、沙彌戒,或菩薩三聚戒、十無盡戒等,故名具足眾戒也。又一一戒品中亦有少分戒、多分戒、全分戒也。言不犯威儀者,此明身口意業,行住坐臥,能與一切戒作方便威儀也。若輕重粗細,皆能護持。犯即悔過,故雲不犯威儀。此名戒善也。   三、言發菩提心者,此明眾生欣心趣大,不可淺發小因。自非廣發弘心,何能得與菩提相會。唯願我身,身同虛空,心齊法界,盡眾生性。我以身業恭敬供養禮拜,迎送來去,運度令盡。又我以口業讚歎說法,皆受我化,言下得道者令盡。又我以意業入定觀察,分身法界,應機而度,無一不盡。我發此願,運運增長猶如虛空,無處不遍,行流無盡徹窮後際,身無疲倦心無厭足。又言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又言心者,即是眾生能求之心。故雲發菩提心也。   四、言深信因果者,即有其二。一明世間苦樂因果,若作苦因即感苦果,若作樂因即感樂果,如似以印印泥印壞文成,不得疑也。言讀誦大乘者,此明經教,喻之如鏡。數讀數尋,開發智慧。若智慧眼開,即能厭苦欣樂涅槃等也。言勸進行者,此明苦法如毒,惡法如刀,流轉三有損害眾生。今既善如明鏡,法如甘露。鏡即照正道以歸真,甘露即注法雨而無竭。欲使含靈受潤,等會法流,為此因緣,故須相勸。言如此三事已下,總結成上行也。   五、從佛告韋提下,至正因已來,明其引聖勵凡。但能決定注心,必往無疑。   上來雖有五句不同,廣明散善顯行緣竟。   七、就定善示觀緣中,即有其七。一、從佛告阿難下,至清淨業已來,正明敕聽許說。此明韋提前請願生極樂,又請得生之行,如來已許。今就此文,正欲開顯正受之方便。此乃因緣極要,利益處深。曠劫希聞,如今始說。為斯義故,致使如來總命二人。言告阿難者,我今欲開說淨土之門,汝好傳持莫令遺失。言告韋提者,汝是請法之人,我今欲說,汝好審聽思量諦受莫令錯失。言為未來世一切眾生者,但如來臨化偏為常沒眾生,今既等布慈雲,望欲普沾來潤。言為煩惱賊害者,此明凡夫障重妄愛迷深。不謂三惡火坑,闇在人之足下,隨緣起行,擬作進道資糧。何其六賊知聞,競來侵奪。今既失此法財,何得無憂苦也。言說清淨業者,此明如來以見眾生罪故,為說懺悔之方,欲令相續斷除,畢竟永令清淨。又言清淨者,依下觀門,專心念佛,注想西方,唸唸罪除,故清淨也。   二、從善哉已下,正明夫人問當聖意。   三、從阿難汝當受持下,至宣說佛語已來,正明勸持勸說此法深要好須流布。此明如來前則總告令安心聽受,此文則別敕阿難受持勿忘,廣多人處為說流行。言佛語者,此明如來曠劫已除口過,隨有言說,一切聞者自然生信。   四、從如來今者下,至得無生忍已來,正明勸修得益之相。此明如來欲為夫人及未來等,顯觀方便,注想西方,捨厭娑婆,貪欣極樂。言以佛力故已下,此明眾生業障觸目生盲,指掌謂遠,他方隔竹篾即踰之千里。豈況凡夫分外,諸佛境內闚心,自非聖力冥加,彼國何由得睹?言如執明鏡自見面像已下,此明夫人及眾生等入觀住心,凝神不捨,心境相應悉皆顯現,當境現時,如似鏡中見物無異也。言心歡喜故得忍者,此明阿彌陀佛國清淨光明忽現眼前,何勝踴躍。因茲喜故即得無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此乃玄談,未標得處。欲令夫人等悕心此益,勇猛專精心想見時,方應悟忍。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也。   五、從佛告韋提下,至令汝得見已來,正明夫人是凡非聖。由非聖故,仰惟聖力冥加,彼國雖遙得睹。此明如來恐眾生置惑,謂言夫人是聖非凡。由起疑故,即自生怯弱。然韋提現是菩薩,假示凡身。我等罪人,無由比及。為斷此疑,故言汝是凡夫也。言心想羸劣者,由是凡故曾無大志也。言未得天眼者,此明夫人肉眼,所見遠近,不足為言。況淨土彌遙,雲何可見?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已下,此明若依心所見國土莊嚴者,非汝凡能普,悉歸功於佛也。   六、從時韋提白佛下,至見彼國土已來,明其夫人重牒前恩,欲生起後問之意。此明夫人領解佛意,如上光臺所見,謂是己能。向見世尊開示,始知是佛方便之恩。若爾者,佛今在世,眾生蒙念,可使得見西方。佛若涅槃,不蒙加備者,雲何得見也。   七、從若佛滅後下,至極樂世界已來,正明夫人悲心為物,同己往生,永逝娑婆,長遊安樂。此明如來期心運度,徹窮後際而未休。但以世代時移,群情淺促,故使如來減永生之壽,泯長劫以類人年,攝憍慢以示無常,化剛強同歸於磨滅。故雲若佛滅後也。言諸眾生者,此明如來息化,眾生無處歸依。蠢蠢周慞,縱橫走於六道。言濁惡不善者,此明五濁也。一者劫濁,二者眾生濁,三者見濁,四者煩惱濁,五者命濁。言劫濁者,然劫實非是濁,當劫減時諸惡加增也。言眾生濁者,劫若初成,眾生純善;劫若末時,眾生十惡彌盛也。言見濁者,自身眾惡總變為善,他上無非見為不是也。言煩惱濁者,當今劫末眾生惡性難親,隨對六根貪瞋競起也。言命濁者,由前見惱二濁,多行殺害無慈恩養,既行斷命之苦因、欲受長年之果者,何由可得也。然濁者,體非是善。今略指五濁義竟。   言五苦所逼者。八苦中取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苦,此名五苦也。更加三苦即成八苦。一者五陰盛苦,二者求不得苦,三者怨憎會苦,總名八苦也。此五濁、五苦、八苦等,通六道受,未有無者,常逼惱之。若不受此苦者,即非凡數攝也。言雲何當見已下,此明夫人舉出苦機。此等罪業極深,又不見佛,不蒙加備,雲何見於彼國也。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明定善示觀緣竟。   初明證信序,次明化前序,後明發起序。上來雖有三序不同,總明序分竟。   觀經序分義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3 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經正宗分定善義卷第三   沙門善導集記   從此已下,次辯正宗,即有其十六。還就一一觀中,對文料簡,不勞預顯。今定立正宗,與諸師不同。今直以就法定者。從日觀初句下,至下品下生已來,是其正宗。從日觀已上,雖有多義不同,看此文勢,但是由序也。應知。   就初日觀中,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五。   一、從佛告韋提下,至想於西方已來,正明總告總勸。此明韋提前請彌陀佛國,又請正受之行。如來當時即許為說。但以機緣未備,顯行未周,更開三福之因,以作未聞之益。又如來重告,勸發流通,此法難聞廣令開悟。言佛告韋提汝及眾生者,此明告勸。若欲等出塵勞,求生佛國者,宜須勵意也。言應當專心已下,此明眾生散動,識劇猿猴,心遍六塵,無由暫息。但以境緣非一,觸目起貪亂想,安心三昧何容可得?自非捨緣託靜,相續注心,直指西方簡餘九域。是以一身、一心、一迴向、一處、一境界、一相續、一歸依、一正念,是名想成就,得正受。此世後生,隨心解脫也。   二、從雲何作想下,至皆見日沒已來,正明牒所觀事。此明諸眾生等,久流生死,不解安心,雖指西方,不知雲何作意。故使如來為生反問,遣除疑執,以示正念之方。言凡作想者,此明總牒前意,顯後入觀之方便。言一切眾生者,總舉得生之類。言自非生盲已下,此明簡機堪與不堪。言生盲者,從母胎中出眼即不見物者,名曰生盲。此人不得教作日觀,由不識日輪光相故。除生盲以外遇緣患者,教作日觀盡得成就。由未患眼時,識其日輪光明等相。今雖患目,但令善取日輪等相,正念堅持,不限時節,必得成就。   問曰:「韋提上請願見極樂之境,及至如來許說,即先教住心觀日,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意。一者欲令眾生識境住心,指方有在。不取冬夏兩時,唯取春秋二際。其日正東出,直西沒。彌陀佛國,當日沒處,直西超過十萬億剎即是。   「二者欲令眾生識知自業障有輕重。雲何得知?由教住心觀日。初欲住心時,教令跏趺正坐,右腳著左髀上與外齊,左足安右髀上與外齊,左手安右手上,令身正直,合口齒勿相近,舌柱上□為令咽喉及鼻中氣道宣通故。又令觀身四大,內外俱空,都無一物。身之地大,皮肉筋骨等,心想散向西方,盡西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又想身之水大,血汗津淚等,心想散向北方,盡北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又想身之風大,散向東方,盡東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又想身之火大,散向南方,盡南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又想身之空大,即與十方虛空一合,乃至不見一塵不空之相。又想身之五大皆空,唯有識大湛然凝住,猶如圓鏡,內外明照,朗然清淨。作此想時,亂想得除,心漸凝定,然後徐徐轉心諦觀於日。其利根者,一坐即見明相現前。當境現時,或如錢大,或如鏡面大。於此明上,即自見業障輕重之相。一者黑障,猶如黑雲障日。二者黃障,又如黃雲障日。三者白障,如似白雲障日。此日猶雲障故,不得朗然顯照。眾生業障亦如是。障蔽淨心之境,不能令心明照。行者若見此相,即須嚴飾道場安置佛像,清淨洗浴著淨衣,又燒名香,表白諸佛一切賢聖。向佛形像,現在一生,懺悔無始已來,乃身口意業所造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等罪。極須悲涕雨淚,深生慚愧,內徹心髓,切骨自責。懺悔已,還如前坐法,安心取境。境若現時,如前三障盡除,所觀淨境朗然明淨。此名頓滅障也。或一懺即盡者,名利根人也。或一懺但除黑障,或一懺得除黃白等障,或一懺但除白障,此名漸除,不名頓滅也。既自識業相如是,唯須勤心懺悔,日夜三時六時等但憶得即懺者,最是上根上行人也。譬如湯火燒身一覺即卻,豈容徒待時、待處、待緣、待人方始除也。   「三者欲令眾生識知彌陀依正二報,種種莊嚴光明等相,內外照曜,超過此日百千萬倍。行者等若不識彼境光相者,即看此日輪光明之相。若行住坐臥,禮念憶想,常作此解。不久之間,即得定心,見彼淨土之事快樂莊嚴。為此義故,世尊先教作日想觀也。」   三、從當起想念下,至狀如懸鼓已來,正教觀察。此明正身威儀面向西方,守境住心堅執不移,所期皆應。   四、從既見日已下,至明瞭已來,辯觀成相。此明標心見日,制想除緣,唸唸不移,淨相了然而現。又行者初在定中見此日時,即得三昧定樂,身心內外融液,不可思議。當見此時,好須攝心令定,不得上心貪取。若起貪心,心水即動,以心動故淨境即失。或動、或闇、或黑,或青、黃、赤、白等色,不得安定。見此事時,即自念言:「此等境相搖動不安者,由我貪心動念,致使淨境動滅。」即自安心正念,還從本起,動相即除,靜心還現。既知此過,更不得起增上貪心也。已下諸觀,邪正得失,一同此也。觀日見日,心境相應,名為正觀。觀日不見日,乃見餘雜境等,心境不相應,故名邪也。斯乃娑婆之闇宅,觸事無以比方。唯有朗日舒輝,寄想遠標於極樂。   五、從是為已下,總結。   上來雖有五句不同,廣明日觀竟。   二、就水觀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六。   一、從次作水想下,至內外映徹已來,總標地體。   問曰:「前教觀日,為知業相等,故令觀日。今此觀中,又教觀水。有何所以?」   答曰:「日輪常照,以表極樂之長暉。復恐彼地不平,類此穢國之高下。但以娑婆闇宅,唯日能明。此界丘阬未無高下之處,欲取能平之者,無過於水。示斯可平之相,況彼琉璃之地也。」   又問曰:「此界之水,濕而且軟。未審彼地亦同此水也?」   答曰:「此界之平水,以對彼地等無高下。又轉水成冰者,對彼琉璃之地內外映徹也。此明彌陀曠劫等行無偏,正習俱亡,能感地輪之映徹。」   又問曰:「既教想水以住心,轉水以成冰,轉冰以成琉璃地者。雲何作法而令境現?」   答曰:「若住身威儀一同前日觀中法,又欲觀水以取定心者,還須對相似之境而觀,即易可得定。行者等於靜處取一碗水,著床前地上好滿盛之,自身在床上坐,當自眉間著一白物如豆許大,低頭臨面水上,一心照看此白處,更莫異緣。又水初在地波浪不住,臨面觀之不見面像,為觀不休漸漸面現。初時面相不住,乍長、乍短、乍寬、乍狹、乍見、不見,此相現時更須極細用心。不久之間,水波微細,似動不動,面相漸得明現。雖見面上眼耳鼻口等,亦未須取、亦不須妨,但縱身心知有勿取也。唯取白處了了觀之,正念守護勿令失意異緣。當見此時心漸得住,水性湛然也。又行者等欲識知自心中水波浪不住者,但觀此水動不動之相,即知自心境現不現明闇之相也。   「又待水靜時取一米許,當水上信手投之水中,其水波即動遍於碗內,自面臨上觀之,其白者即動。更著豆許投之,水波更大,面上白者或見不見,乃至棗等投之於水,其波轉大,面上白者及自身頭面,總皆隱沒不現,猶水動故也。言碗者即喻身器也。言水者,即喻自心水也。言波浪者,即喻亂想煩惱也。言漸漸波浪息者,即是制捨眾緣住心一境也。言水靜境現者,即是能緣之心無亂,所緣之境不動,內外恬怕所求之相顯然。   「又細想及粗想,心水即動,心水既動,靜境即失。又細塵及以粗塵投之寂靜水中,其水波浪即動。又行者等但看此水動不動相,即識自心住不住也。又境現失不失、邪正等,一同前日觀也。又天親讚云:『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此即總明彼國地之份量也。」   二、從下有金剛七寶下,至不可具見已來,正明地下莊嚴。即有其七。一明幢體等是無漏金剛。二明擎地相顯映莊嚴。三明方楞具足表非圓相。四明百寶合成量出塵沙。五明寶出千光,光周無邊之際。六明光多異色,色照他方,隨機變現,無時不益也。七明眾光散彩,映絕日輪,新往者睹之卒難周悉。   「讚云:『地下莊嚴七寶幢,無量無邊無數億,八方八面百寶成,見彼無生自然悟;無生寶國永為常,一一寶流無數光,行者傾心常對目,騰神踴躍入西方。』又讚云:『西方寂靜無為樂,畢竟逍遙離有無,大悲薰心遊法界,分身利物等無殊;或現神通而說法,或現相好入無餘,變現莊嚴隨意出,群生見者罪皆除。』又讚云:『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餘樂,唯聞愁歎聲,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三、從琉璃地上下,至分齊分明已來,正明地上莊嚴,顯標殊勝。此明依持圓淨。七寶池林等是能依,琉璃寶地是所依。地是能持,池臺樹等是所持。此由彌陀因行周備,致使感報圓明。明淨之義,即無漏為體也。讚云:「寶地莊嚴無比量,處處光明照十方,寶閣華臺皆遍滿,雜色昤朧難可量。寶雲寶蓋臨空覆,聖眾飛通互往來,寶幢旛蓋隨風轉,寶樂含輝應念迴。帶惑疑生華未發,合掌籠籠喻處胎,內受法樂無微苦,障盡須臾華自開。耳目精明身金色,菩薩徐徐授寶衣,光觸體得成三忍,即欲見佛下金臺,法侶迎將入大會,瞻仰尊顏讚善哉。」   言金繩已下,正明黃金作道,狀似金繩也。或以雜寶為地,琉璃作道。或以琉璃為地,白玉作道。或以紫金白銀為地,百寶作道。或以不可說寶為地,還以不可說寶作道。或以千萬寶為地,二三寶作道。如是轉相間雜,轉共合成,轉相照曜,轉相顯發,光光色色各各不同,而無雜亂。行者等莫言但有金道,而無餘寶作道也。   四、從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下,至樂器以為莊嚴已來,正明空堬躟Y。即有其六。一明寶出多光。二明喻顯其相。三明光變成臺。四明光變成於樓閣。五明光變成於華幢。六明光變成於寶樂之音。又明地上雜寶一一各出五百色光,一一色光上湧空中作一光臺,一一臺中寶樓千萬,各以一二三四乃至不可說寶以為莊嚴合成也。言如華又如星月者,佛以慈悲畏人不識,故借喻以顯之。言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者,寶地眾多光明無量,一一光等化作光臺,遍滿空中。行者等行住坐臥,常作此想。   五、從八種清風下,至無我之音已來,正明光變樂音,轉成說法之相。即有其三。一明八風從光而出。二明風光即出即鼓樂發音。三明顯說四倒四真恆沙等法。讚云:「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一念及一時,利益諸群生。讚佛諸功德,無有分別心,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六、從是為下,總結。   上來雖有六句不同,廣明水觀竟。   三、就地想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六。   一、從此想成時者,正明結前生後。   二、從一一觀之下,至不可具說已來,正明辨觀成相。即有其六。一明心標一境,不得總雜觀之。二明既專一境,境即現前,既得現前必令明瞭。三明境既現心,閉目開目守令莫失。四明身四威儀晝夜常念,唯除睡時憶持不捨。五明凝心不絕即見淨土之相,此名想心中見,猶有覺想故。六明想心漸微,覺念頓除,正受相應證於三昧。真見彼境微妙之事,何由具說。斯乃地廣無邊,寶幢非一,眾珍曜彩,轉變彌多。是以勸物傾心,恆如對目。   三、從是為下,總結。四、從佛告阿難下,至說是觀地法已來,正明勸發流通隨緣廣說。即有其四。一明告命。二明勸持佛語,廣為未來大眾說前觀地之益。三明簡機,堪受堪信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何以故?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捨,還入三惡長時受苦,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淨土者,即稱諸佛本願意也。若不樂信行者,如《清淨覺經》云:「若有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如不聞,見如不見,當知此等始從三惡道來,罪障未盡,為此無信向耳。佛言:『我說此人未可得解脫也。』」此經又云:「若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豎者,當知此人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四、明正教觀寶地以住心也。   五、從若觀是地者下,至心得無疑已來,正明顯觀利益。即有其四。一明指法唯觀寶地,不論餘境。二明因觀無漏之寶地,能除有漏多劫罪也。三明捨身已後必生淨土。四明修因正念不得雜疑,雖得往生含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宮胎。或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疑障乃除,宮華開發身相顯然,法侶攜將遊於佛會。斯乃注心見於寶地,即滅宿障罪僣。願行之業已圓,命盡無疑不往。今既觀斯勝益,更勸辨知邪正。   六、從作是觀已下,正明辨觀邪正。邪正義者,前日觀中已說。   上來雖有六句不同,廣明地觀竟。   四、就寶樹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次觀寶樹已來,正明告命總舉觀名,結前生後。   二、言觀寶樹者,重牒觀名也。言一一觀之已下,生後觀相,正教儀則,此明彌陀淨國廣闊無邊,寶樹寶林豈以七行為量也。今言七重者,或有一樹,黃金為根,紫金為莖,白銀為枝,碼瑙為條,珊瑚為葉,白玉為華,真珠為果,如是七重互為根莖乃至華果等,七七四十九重也。或有一寶為一樹者,或二三四乃至百千萬億不可說寶為一樹者,此義《彌陀經》義中已廣論竟。故名七重也。言行者,彼國林樹雖多,行行整直而無雜亂。言想者,未閑真觀自在隨心,要藉假想以住心,方能證益也。   三、從一一下,至由旬已來,正明樹之體量。此明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讚云:「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言量者,一一樹高三十二萬里,亦無老死者,亦無小生者,亦無初生漸長者,起即同時頓起,量數等齊。何意然者?彼界位是無漏無生之界,豈有生死漸長之義也。   四、從其諸寶樹下,至以為映飾已來,正明雜樹雜嚴雜飾異相。即有其四。一明林樹華葉間雜不同。二明一一根莖枝條果等皆具眾寶。三明一一華葉轉互不同,琉璃色中出金色光,如是轉相間雜。四明更將一切雜寶而嚴飾之。又讚云:「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無垢光炎熾,明淨曜世間。」又讚云:「彌陀淨國寶樹多,四面垂條,天衣掛繞,寶雲含蓋,化鳥連聲,旋轉臨空,奏法音而入會,他方聖眾聽響以開心,本國能人見形而取悟。」   五、從妙真珠網下,至色中上者已來,正明樹上空裹莊嚴相。即有其七。一明珠網臨空覆樹。二明網有多重。三明宮殿多少。四明一一宮內多諸童子。五明童子身服珠瓔珞。六明瓔珞光照遠近。七明光超上色。   六、從此諸寶林下,至有七寶果已來,明其林樹雖多而無雜亂。華實開時,不從內出,斯乃法藏因深,致使自然而有。   七、從一一樹葉下,至婉轉葉間已來,正明華葉色相不同。即有其五。一明葉量大小等無差別。二明葉出光色多少。三明恐疑不識借喻以顯,如天瓔珞。四明葉有妙華,色比天金,相喻火輪。五明迭相顯照,婉轉葉間。   八、從湧生諸果下,至亦於中現已來,正明果有不思議德用之相。即有其五。一明寶果生時自然湧出。二明借喻以標果相。三明果有神光化成旛蓋。四明寶蓋圓明內現三千之界,依正二嚴種種相現。五明十方淨土普現蓋中,彼國人天無不睹見。又此樹量彌高,縱廣彌闊,華果眾多,神變非一。一一樹既然,遍滿彼國所有諸樹之果眾多,盡皆如此。應知。一切行者,行住坐臥,常作此想。   九、從見此樹已下,至分明已來,辯觀成相。即有其三。一明結觀成相。二明次第觀之,不得雜亂。三明一一起心住境。先觀樹根,次想莖枝乃至華果,次想網宮,次想童子瓔珞,次想葉量華果光色,次想旛蓋廣現佛事。既能一一次第觀之者,無不明瞭也。   十、從是為下,總結。斯乃寶樹連暉,網簾空殿,華分千色,果現他方。   上來雖有十句不同,廣明寶樹觀竟。   五、就寶池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一、從次當想水已下,總舉觀名,即是牒前生後。此明寶樹雖精,若無池水,亦未名好。一為不空世界,二為莊嚴依報,為斯義故,有此池渠觀也。   二、從極樂國土下,至如意珠王生已來,正明池數並辨出處。即有其五。一明標指所歸之國。二明池有八數之名。三明一一池岸七寶合成,正由寶光映徹通照,八德之水一同雜寶之色,故名寶水也。四明是諸眾寶體性柔軟。五明八池之水皆從如意寶中出,即名如意水。此水即有八種之德。一者清淨潤澤,即是色入攝。二者不臭,即是香入攝。三者輕,四者冷,五者軟,即是觸入攝。六者美,是味入攝。七者飲時調適,八者飲已無患,是法入攝。此八德之義已在彌陀義中廣說竟。又讚云:「極樂莊嚴安養國,八德寶池流遍滿,四岸含暉間七寶,水色分明映寶光,體性柔軟無堅觸,菩薩徐行散寶香。寶香寶雲成寶蓋,寶蓋臨空覆寶幢,寶幢嚴儀圍寶殿,寶殿寶鈴垂珠網,寶網寶樂千重轉,隨機讚歎寶宮樓。一一宮樓有佛會,恆沙聖眾坐思量,願此有緣常憶念,捨命同生彼法堂。」   三、從分為十四支下,至以為底沙已來,正明池分異溜旋還無亂。即有其三。一明渠數多少。二明一一渠岸作黃金色。三明渠下底沙作雜寶色。言金剛者,即是無漏之體也。   四、從一一水中下,至尋樹上下已來,正明水有不思議用。即有其五。一明別指渠名顯彼莊嚴之相。二明渠內寶華多少。三明華量大小。四明摩尼寶水流注華間。五明寶水從渠而出尋諸寶樹上下無礙。故名如意水也。   五、從其聲微妙下,至諸佛相好者已來,正明水有不可思議德。即有其二。一明寶水華間流注,微波相觸即出妙聲,聲中皆說妙法。二明寶水上岸尋樹枝條華果葉等,或上或下,中間相觸皆出妙聲,聲中皆說妙法。或說眾生苦事,覺動菩薩大悲,勸令引他。或說人天等法,或說二乘等法,或說地前地上等法,或說佛地三身等法。   六、從如意珠王下,至念佛法僧已來,正明摩尼多有神德。即有其四。一明珠王內出金光。二明光化作百寶之鳥。三明鳥聲哀雅天樂無以比方。四明寶鳥連音同聲讚歎念佛法僧。然佛是眾生無上大師,除邪向正。法是眾生無上良藥,能斷煩惱毒病,法身清淨。僧是眾生無上福田,但使傾心四事不憚疲勞,五乘依果自然應念所須而至。其寶珠前生八味之水,後出種種金光,非直破闇除昏,到處能施佛事。   七、從是為下,總結。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明寶池觀竟。   六、就寶樓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一。   初、言眾寶國土者,即是總舉觀名,牒前生後。此明淨土雖有寶流灌注,若無寶樓宮閣亦未為精,為此依報莊嚴種種圓備也。   二、言一一界上者,正明寶樓住處,地界遍於彼國,樓亦無窮也。   三、言有五百億者,正顯其數。一界之上既然,遍滿彼國亦皆如是。應知。   四、從其樓閣中下,至作天伎樂已來,正明閣內莊嚴。   五、從又有樂器下,至不鼓自鳴已下,正明樓外莊嚴。寶樂飛空聲流法響,晝夜六時如天寶幢,無思成自事也。   六、從此眾音中下,至念比丘僧已來,正明樂雖無識,即有說法之能。   七、從此想成已下,至寶池已來,正明顯觀成相。此明專心住境,悕見寶樓,剋念不移,自上莊嚴總現。   八、從是為下,總結。   九、從若見此者,牒前觀相,生後利益。   十、從除無量下,至生彼國已來,正明依法觀察除障多劫,身器清淨應佛本心,捨身他世必往無疑。   十一、從作是觀者下,至邪觀已來,辨觀邪正之相。   上來雖有十一句不同,廣明寶樓觀竟。   七、就華座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九。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除苦惱法已來,正明敕聽許說。即有其三。一明告命二人。二明敕聽,令之諦受正念修行。三明佛為說華座觀法,但能住心緣念,罪苦得除。   二、從汝等憶持下,至解說已來,正明勸發流通。此明觀法深要,急救常沒眾生妄愛迷心漂流六道。汝持此觀處處勸修,普得知聞同昇解脫。   三、從說是語時下,至不得為比已來,正明娑婆化主為物故,住想西方;安樂慈尊知情故,則影臨東域。斯乃二尊許應無異,直以隱顯有殊。正由器樸之類萬差,致使互為郢匠。言說是語時者,正明就此意中即有其七。一明告勸二人時也。二明彌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也。三明彌陀在空而立者,但使迴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問曰:「佛德尊高不可輒然輕舉,既能不捨本願來應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機也?」   答曰:「此明如來別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雜惡同居八苦相燒,動成違返,詐親含笑,六賊常隨,三惡火阬臨臨欲入。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繫之牢何由得勉。為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四明觀音勢至以為侍者,表無餘眾也。五明三尊身心圓淨,光明踰盛也。六明佛身光明朗照十方,垢障凡夫何能具睹。七明佛身無漏,光亦同然,豈將有漏之天金比方之也。   四、從時韋提希見無量下,至作禮已來,正明韋提實是垢凡女質,不足可言。但以聖力冥加,彼佛現時,得蒙稽首。斯乃序臨淨國,喜歎無以自勝。今乃正睹彌陀,更益心開悟忍。   五、從白佛言下,至及二菩薩已來,正明夫人領荷佛恩,為物陳疑,生於後問。此明夫人意者,佛今現在,蒙尊加念,得睹彌陀。佛滅後,眾生雲何可見也。   六、從未來眾生下,至及二菩薩已來,明其夫人為物置請使同己見。   七、從佛告韋提下,至當起想念已來,正明總告許說之言。   問曰:「夫人置請,通已為生。及至如來酬答,但指韋提不通生也?」   答曰:「佛身臨化,說法以逗機,不請尚自普弘,何論別指而不等備。但以文略故無,兼為之心必有也。」   八、從七寶地上下,至華想已來,正明教觀方便。   問曰:「眾生盲闇逐想增勞,對目冥若夜遊,遠標淨境,何由可悉?」   答曰:「若望眾生惑障動念,徒自疲勞,仰憑聖力遙加,致使所觀皆見。雲何作法住心而令得見也?欲作法者,諸行者等先於佛像前至心懺悔,發露所造之罪,極生慚愧悲泣流淚。悔過既竟,又心口請釋迦佛、十方恆沙等佛。又念彼彌陀本願言:『弟子某甲等,生盲罪重,障隔處深,願佛慈悲攝受護念,指授開悟所觀之境,願得成就。今頓捨身命,仰屬彌陀,見以不見,皆是佛恩力。』道此語已,更復至心懺悔竟已。即向靜處,面向西方,正坐跏趺,一同前法。既住心已,徐徐轉心想彼寶地雜色分明。初想不得亂想多境,即難得定,唯觀方寸一尺等。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無問日夜,行住坐臥身口意業常與定合。唯萬事俱捨,由如失意聾盲癡人者,此定必即易得。若不如是,三業隨緣轉,定想逐波飛,縱盡千年壽,法眼未曾開。若心得定時,或先有明相現,或可先見寶地等種種分明不思議者。有二種見。一者想見,猶有知覺故,雖見淨境,未多明瞭。二者若內外覺滅,即入正受三昧,所見淨境即非想見,得為比校也。」   九、從令其蓮華下,至八萬四千光已來,正明寶華有種種莊嚴。即有其三。一明一一華葉備眾寶色。二明一一葉有眾多寶脈。三明一一脈有眾多光色。此令行者住心一一想之,悉令心眼得見。既見華葉已,次想葉間眾寶,次想寶出多光,光成寶蓋。次想華臺、臺上眾寶及珠網等,次想臺上四柱寶幢,次想幢上寶幔,次想幔上寶珠光明雜色遍滿虛空,各現異相。如是次第一一住心不捨,不久之間即得定心。既得定心,彼諸莊嚴一切顯現。應知。   十、從了了下,辯觀成相。   十一、從華葉小者下,至遍覆地上已來,正明葉葉有種種莊嚴。即有其六。一明華葉大小。二明華葉多少。三明葉間珠映多少。四明珠有千光。五明一一珠光變成寶蓋。六明寶蓋上照虛空下覆寶地。   十二、從釋迦毘楞伽下,至以為交飾已來,正明臺上莊嚴之相。   十三、從於其臺上下,至妙寶珠以為映飾已來,正明幢上莊嚴之相。即有其四。一明臺上自有四幢。二明幢之體量大小。三明幢上自有寶幔狀似天宮。四明幢上自有眾多寶珠輝光映飾。   十四、從一一寶珠下,至施作佛事已來,正明珠光有不思議德用之相。即有其五。一明一一珠有多光。二明一一光各作異色。三明一一光色遍於寶土,四明光所至處各作異種莊嚴。五明或作金臺珠網華雲寶樂遍滿十方。   十五、從是為下,總結觀名。十六、從佛告阿難下,至比丘願力所成已來,正明華座得成所由。   十七、從若慾念彼佛者下,至自見面像已來,正明重顯觀儀,如前次第住心,不得雜亂也。   十八、從此想成者下,至生極樂世界已來,正明結觀成相,即有二益。一明除罪益。二明得生益。   十九、從作是觀者下,至名為邪觀已來,正明辨觀邪正相。斯乃華依寶地,葉間奇珍,臺瑩四幢,光施佛事。   上來雖有十九句不同,廣明華座觀竟。   八、就像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三。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次當想佛已來,正明結前生後。言所以者何者,是其問也。所以須想佛者何。   二、從諸佛如來下,至心想中已來,正明諸佛大慈,應心即現,有斯勝益故勸汝想之。   問曰:「韋提上請,唯指彌陀。未審如來今總舉諸佛,有何意也?」   答曰:「欲顯諸佛三身同證,悲智果圓等齊無二。端身一坐影現無方,意赴有緣時臨法界。言法界者,有三義:一者心遍故解法界。二者身遍故解法界。三者無障礙故解法界。正由心到故身亦隨到,身隨於心,故言是法界身也。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眾生界也。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諸佛身也。言入眾生心想中者,乃由眾生起念願見諸佛,佛即以無礙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現。但諸行者,若想念中、若夢定中見佛者,即成斯義也。」   三、從是故汝等下,至從心想生已來,正明結勸利益。此明標心想佛,但作佛解。從頂至足心想不捨,一一觀之無暫休息。或想頂相,或想眉間白毫乃至足下千輪之相。作此想時,佛像端嚴相好具足了然而現。乃由心緣一一相故,即一一相現。心若不緣,眾相不可見。但自心想作,即應心而現。故言是心,即是三十二相也。言八十隨形好者,佛相既現,眾好皆隨也。此正明如來教諸想者具足觀也。言是心作佛者,依自信心緣相如作也。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現,即是心佛也。離此心外,更無異佛者也。言諸佛正遍知者,此明諸佛得圓滿無障礙智,作意不作意常能遍知法界之心,但能作想即從汝心想而現,似如生也。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淨佛性觀者,其意甚錯,絕無少分相似也。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豈有相而可緣,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無色,絕於眼對,更無類可方,故取虛空以喻法身之體也。又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捨也。   四、從是故應當下,至三佛陀已來,正明如前所益專住必成,展轉相教勸觀彼佛也。   五、從想彼佛者,牒前生後。言先當想像者,定所觀境。   六、從閉目開目下,至如觀掌中已來,正明辨觀成相。即有其四。一明身四威儀,眼之開合見一金像似現目前,常作此想。二明既能觀像,像即須有坐處,即想前華座,想像在上而坐。三明想見像坐已,心眼即開。四明心眼既開,即見金像及彼極樂諸莊嚴事,地上虛空了然無礙。又觀像住心之法一如前說,從頂一一想之,面眉毫相、眼鼻口耳、咽項肩臂手指,又抽心向上想,胸腹臍陰、脛膝□□□□□衽□□送□□□□□E□□□□樧□□E□□□□□□樧□□□□橠椽勵□□□奿奾禈□□□褽□□□梁禎楜□□□婠褸□□□□□本□騧□□□□楜□樏□□吝騧□□□□妒□餺□□馭□埤□榭□□媽□導□訧□□□褓椹□□   七、從見此已下,結成上像身觀,生後二菩薩觀也。   八、從復當更作一大蓮華下,至坐右華座已來,正明成上三身觀,生後多身觀。欲觀此二菩薩者,一如觀佛法也。   九、從此想成時下,至遍滿彼國已來,正明結成上多身觀,生後說法相。此明諸行者等,行住坐臥,常緣彼國一切寶樹、一切寶樓華池等,若禮念,若觀想,常作此解也。   十、從此想成時下,至憶持不捨已來,正明因定得見極樂莊嚴。又聞一切莊嚴皆能說於妙法,既見聞此已,恆持莫失,名守定心也。   十一、從令與脩多羅合下,至見極樂世界已來,辨觀邪正之相。   十二、從是為下,總結。   十三、從作是觀者下,至得念佛三昧已來,正明剋念修觀現蒙利益。斯乃群生障重,真佛之觀難階,是以大聖垂哀,且遣注心形像。   上來雖有十三句不同。廣明像觀竟。   九、就真身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二。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身相光明已來,正明告命結成前像觀,生後真身之觀也。   二、從阿難當知下,至金色已來,正明顯真佛之身相踰天金之色也。   三、從佛身高六十下,至由旬已來,正明身量大小。   四、從眉間下,至菩薩為侍者已來,正明總觀身相。即有其六。一明毫相大小。二明眼相大小。三明毛孔光大小。四明圓光大小。五明化佛多少。六明侍者多少。   五、從無量壽佛下,至攝取不捨已來,正明觀身別相光益有緣。即有其五。一明相多少。二明好多少。三明光多少。四明光照遠近。五明光所及處偏蒙攝益。   問曰:「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義。一明親緣。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二明近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三明增上緣。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十方恆沙諸佛證,誠不虛也。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此例非一也。廣顯念佛三昧竟。」   六、從其光相好已下,結少顯多,輒欲觀者難為周悉。   七、從但當憶想已下,正明莊嚴微妙,出過凡境。雖未證目前,但當憶想令心眼見也。   八、從見此事者下,至攝諸眾生已來,正明功呈不失、觀益得成。即有其五。一明因觀得見十方諸佛。二明以見諸佛故結成念佛三昧。三明但觀一佛即觀一切佛身也。四明由見佛身故即見佛心也。五明佛心者慈悲為體,以此平等大慈普攝一切也。   九、從作此觀者下,至得無生忍已來,正明捨身他世得生彼益也。   十、從是故智者下,至現前授記已來,重明結勸修觀利益。即有其五。一明簡出能修觀人。二明專心諦觀無量壽佛。三明相好眾多不得總雜而觀,唯觀白毫一相,但得見白毫者,一切眾相自然而現也。四明既見彌陀即見十方佛也。五明既見諸佛即於定中得蒙授記也。   十一、從是為遍觀已下,總結。十二、從作此觀已下,正明辨觀邪正之相。斯乃真形量遠毫若五山,震響隨機光沾有識,欲使含靈歸命注想無遺,乘佛本弘齊臨彼國。   上來雖有十二句不同,廣明真身觀竟。   十、就觀音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五。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菩薩已來,正明結成前真身觀,生後菩薩觀。   二、從此菩薩身長下,至皆於中現已來,正明總標身相。即有其六。一明身量大小。二明身色與佛不同。三明肉髻與佛蠃髻不同。四明圓光大小。五明化佛侍者多少。六明身光普現五道眾生。   三、從頂上毘楞伽下,至二十五由旬已來,正明天冠之內化佛殊異。   四、從觀音已下,正明面色與身色不同。   五、從眉間下,至蓮華色已來,正明毫光轉變遍滿十方,化侍彌多更比紅蓮之色。即有其五。一明毫相作七寶色。二明毫光多少。三明光有化佛多少。四明侍者多少。五明化侍變現遍滿十方。   六、從有八十億光明下,至莊嚴事已來,正明身服光瓔非眾寶作。   七、從手掌作五百億下,至接引眾生已來,正明手有慈悲之用也。即有其六。一明手掌作雜蓮之色。二明一一指端有八萬印文。三明一一文有八萬餘色。四明一一色有八萬餘光。五明光體柔軟等照一切。六明以此寶光之手接引有緣也。   八、從舉足時下,至莫不彌滿已來,正明足有德用之相。   九、從其餘身相已下,指同於佛。   十、從唯頂上下,至不及世尊已來,正明師徒位別、果願未圓,致使二相有虧,表居不足之地也。   十一、從是為下,總結。   十二、從佛告阿難下,至當作是觀已來,正明重結前文生其後益。   十三、從作是觀者下,至何況諦觀已來,正明勸觀利益。   十四、從若有欲觀觀音下,至如觀掌中已來,正明重顯觀儀勸物傾心,使沾兩益。   十五、從作是觀已下,正明辨觀邪正相。斯乃觀音願重影現十方,寶手停輝隨機引接。   上來雖有十五句不同,廣明觀音觀竟。   十一、就勢至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三。   一、從次觀大勢至已下,總舉觀名。   二、從此菩薩身量大小已下,次辨觀相。即有其五。一明身量等類觀音。二明身色等類觀音。三明面相等類觀音。四明身光相好等類觀音。五明毫相舒光轉變等類觀音。   三、從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已下,正明圓光等不同觀音之相。即有其四。一明圓光大小。二明光照遠近。三明化佛多少。四明化佛侍者多少。   四、從舉身光明下,至名大勢至已來,正明身光遠備照益有緣,等及他方,皆作紫金之色。即有其八。一明身光總別不同。二明光照遠近。三明光所觸處皆作紫金之色。四明但與勢至宿業有緣者,即得睹觸此光。五明但見一毛孔光即能多見諸佛淨妙身光。此即舉少以顯多益,欲使行之者悕心渴仰入觀以證之。六明依光以立名。七明光之體用,即無漏為體,故名智慧光。又能除息十方三惡之苦,名無上力,即為用也。八明名大勢至者,此即依德立名也。   五、從此菩薩天冠下,至皆於中現已來,正明天冠莊嚴之相與觀音不同。即有其四。一明冠上寶華多少。二明一一華上寶臺多少。三明一一臺中映現十方諸佛淨土。四明他方土現,彼此都無增減。   六、從頂上肉髻下,至普現佛事已來,正明肉髻寶瓶之相。   七、從餘諸身相已下,指同觀音也。   八、從此菩薩行時下,至如極樂世界已來,正明行與觀音不同相。即有其四。一明行不同相。二明震動遠近相。三明所震動處華現多。四明所現之華高而且顯,多諸瑩飾以類極樂莊嚴也。   九、從此菩薩坐時下,至度苦眾生已來,正明坐不同觀音相。即有其七。一明坐相。二明先動本國相。三明次動他方遠近相。四明動搖下上佛剎多少相。五明彌陀觀音等分身雲集相。六明臨空側塞皆坐寶華。七明分身說法各應所宜。   問曰:「《彌陀經》云:『彼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何故此經分身說法乃雲度苦者,有何意也?」   答曰:「今言苦樂者有二種:一者三界中苦樂,二者淨土中苦樂。言三界苦樂者,苦則三塗八苦等;樂則人天五欲放逸繫縛等樂,雖言是樂然是大苦,必竟無有一念真實樂也。言淨土苦樂者,苦則地前望地上為苦;地上望地前為樂。下智證望上智證為苦,上智證望下智證為樂,此例舉一可知也。今言度苦眾生者,但為進下位令昇上位,轉下證令得上證。稱本所求即名為樂,故言度苦也。若不然者,淨土之中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為體,大悲為用,畢竟常住離於分段之生滅,更就何義名為苦也?」   十、從作此觀者下,至十一觀已來,正明辨觀邪正總結分齊。   十一、從觀此菩薩者已下,正明修觀利益除罪多劫。   十二、從作此觀者下,至淨妙國土已來,正明總結前文重生後益。   十三、從此觀成已下,正明總牒二身,辨觀成相。斯乃勢至威高坐搖他國,能使分身雲集演法利生,永絕胞胎常遊法界。   上來雖有十三句不同,廣解勢至觀竟。   十二、就普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六。   一、從見此事時已下,正明牒前生後。   二、從當起自心下,至皆演妙法已來,正明凝心入觀即常作自往生想。即有其九。一明自生想。二明向西想。三明坐華想。四明華合想。五明華開想。六明寶光來照身想。七明既蒙光照作眼開想。八明眼目既開作見佛菩薩想。九明聞法想。   三、從與十二部經合下,至不失已來,正明定散無遺守心常憶。一則觀心明淨,二則諸惡不生。由內與法樂相應,外則無三邪之障。   四、從見此事已下,明觀成之益。   五、從是為下,總結。   六、從無量壽下,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已來,正明重舉能觀之人即蒙彌陀等三身護念之益。斯乃群生注念願見西方依正二嚴,了了常如眼見。   上來雖有六句不同,廣解普觀竟。   十三、就雜想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一。   一、從佛告阿難已下,正明告命結勸生後。   二、從先當觀於一丈六已下,正明觀像以表真、想水以表地。此是如來教諸眾生易境轉心入觀。或在池水華上,或在寶宮寶閣內,或在寶林寶樹下,或在寶臺寶殿中,或在虛空寶雲華蓋之內。如是等處一一住心想之,皆作化佛想,為令機境相稱易得成故也。   三、從如先所說下,至非心力所及已來,正明境大心小卒難成就。致使聖意悲傷勸觀於小。   四、從然彼如來下,至必得成就已來,正明凡心狹小、聖量彌寬,注想無由,恐難成就。斯乃不以小故難成,不由大故不現,直是彌陀願重,致使想者皆成。   五、從但想佛像下,至具足身相已來,正明比校顯勝。想像尚自得福無量,何況觀於真佛者得益之功更甚。   六、從阿彌陀下,至丈六八尺已來,正明能觀所觀佛像雖身有大小,明皆是真。即有其三。一明彌陀身通無礙,隨意遍周。言如意者,有二種:一者如眾生意,隨彼心念皆應度之。二者如彌陀之意,五眼圓照六通自在。觀機可度者,一念之中無前無後,身心等赴三輪開悟,各益不同也。二明或現大身或現小身。三明身量雖有大小,皆作真金之色,此即定其邪正也。   七、從所現之形已下,正明身雖大小有殊,光相即與真無異。   八、從觀世音菩薩已下,正明指同前觀。佛大侍者亦大,佛小侍者亦小。   九、從眾生但觀首相已下,正明勸觀二別。雲何二別?觀音頭首上有一立化佛,勢至頭首之上有一寶瓶。   十   從此二菩薩已下,正明彌陀、觀音、勢至等宿願緣重,誓同捨惡等至菩提,影響相隨遊方化益。   十一、從是為下,總結。   上來雖有十一句不同,廣解雜想觀竟。   上從日觀下,至雜想觀已來,總明世尊答前韋提第四請雲教我思惟正受兩句。   總讚云:「初教日觀除昏闇,想水成冰淨內心,地下金幢相映發,地上莊嚴億萬重,寶雲寶蓋臨空轉,人天音樂互相尋,寶樹垂瓔間雜果,池流德水注華中,寶樓寶閣皆相接,光光相照等無蔭,三華獨迴超眾座,四幢承縵網珠羅。稟識心迷由未曉,住心觀像靜坐彼,一念心開見真佛,身光相好轉彌多。救苦觀音緣法界,無時不變入娑婆,勢至威光能震動,隨緣照攝會彌陀。歸去來,極樂安身實是精,正念西歸華含想,見佛莊嚴說法聲。復有眾生心帶惑,緣真上境恐難成,致使如來開漸觀,華池丈六等金形。變現靈儀雖大小,應物時宜度有情,普勸同生知識等,專心念佛向西傾。」   又就前請中,初、從日觀下,至華座觀已來,總明依報。二、從像觀下,至雜想觀已來,總明正報。上來雖有依正二報不同。廣明定善一門義竟。   《觀經》正宗分定善義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3 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經》正宗分散善義卷第四   唐沙門善導集記   從此已下,次解三輩散善一門之義。就此義中,即有其二。一明三福以為正因。二明九品以為正行。   今言三福者。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曾來未聞佛法,但自行孝養仁義禮智信,故名世俗善也。第二福者,此名戒善。就此戒中即有人、天、聲聞、菩薩等戒,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或有具持、不具持,但能迴向盡得往生。第三福者,名為行善。此是發大乘心凡夫自能行行兼勸有緣,捨惡持心迴生淨土。   又就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單行世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單行戒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單行行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上二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下二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迴亦得生。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惡邪見闡提人也。言九品者,至文當辨。應知。今略料簡三福差別義意竟。   十四、就上輩觀行善文前總料簡。即為十一門。一者總明告命。二者辨定其位。三者總舉有緣之類。四者辨定三心以為正因。五者正明簡機堪與不堪。六者正明受法不同。七者正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八者明迴所修行願生彌陀佛國。九者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十者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十一者明華開已後得益有異。   今此十一門義者,約對九品之文。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即為一百番義也。又此十一門義,就上輩文前總料簡亦得,或就中下輩文前各料簡亦得。又此義若以文來勘者,即有具不具。雖有隱顯,若據其道理悉皆合有。為此因緣,故須廣開顯出,欲令依行者易解易識也。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廣料簡上輩三品義意竟。   次下先就上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二。   一、從佛告阿難已下,則雙標二意。一明告命。二明辨定其位。此即修學大乘上善凡夫人也。   三、從若有眾生下,至即便往生已來,正明總舉有生之類。即有其四。一明能信之人。二明求願往生。三明發心多少。四明得生之益。   四、從何等為三下,至必生彼國已來,正明辨定三心以為正因。即有其二。一明世尊隨機顯益意密難知,非佛自問自徵無由得解。二明如來還自答前三心之數。   經云:「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   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一者真實心中制捨自他諸惡及穢國等,行住坐臥想同一切菩薩制捨諸惡,我亦如是也。二者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凡聖等善。真實心中口業,讚歎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口業,毀厭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報苦惡之事,亦讚歎一切眾生三業所為善,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又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又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捨。又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不簡內外明闇,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恆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   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何以故?佛是滿足大悲人故,實語故。除佛已還,智行未滿,在其學地,由有正習二障未除,果願未圓。此等凡聖,縱使測量諸佛教意,未能決了,雖有平章,要須請佛證為定也。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若多若少,眾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說即是了教,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也。應知。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   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也。   問曰:「凡夫智淺惑障處深,若逢解行不同人多引經論來相妨難,證雲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雲何對治彼難,成就信心,決定直進,不生怯退也?」   答曰:「若有人多引經論證雲不生者,行者即報云:『仁者雖將經論來證道不生,如我意者決定不受汝破。何以故?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諸經論,盡皆仰信。然佛說彼經時,處別、時別、對機別、利益別。又說彼經時,即非說《觀經》、《彌陀經》等時。然佛說教備機,時亦不同,彼即通說人天菩薩之解行。今說《觀經》定散二善,唯為韋提及佛滅後五濁五苦等一切凡夫,證言得生。為此因緣,我今一心依此佛教決定奉行,縱使汝等百千萬億導不生者,唯增長成就我往生信心也。』又行者更向說言:『仁者善聽,我今為汝更說決定信相。縱使地前菩薩、羅漢、辟支等,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皆引經論證言不生者,我亦未起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清淨信心。何以故?由佛語決定成就了義,不為一切所破壞故。又行者善聽,縱使初地已上十地已來,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異口同音皆云:「釋迦佛指讚彌陀,毀呰三界六道,勸勵眾生專心念佛及修餘善,畢此一身後必定生彼國者,此必虛妄,不可依信也。」我雖聞此等所說,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決定上上信心。何以故?乃由佛語真實決了義故。佛是實知、實解、實見、實證,非是疑惑心中語故。又不為一切菩薩異見異解之所破壞,若實是菩薩者,眾不違佛教也。又置此事,行者當知,縱使化佛、報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各各輝光吐舌遍覆十方,一一說言:「釋迦所說相讚勸發一切凡夫,專心念佛及修餘善,迴願得生彼淨土者,此是虛妄,定無此事也。」我雖聞此等諸佛所說,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畏不得生彼佛國也。何以故?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見解行證悟果位大悲等同,無少差別,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如似前佛制斷殺生十惡等罪,畢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十行、隨順六度之義。若有後佛出世,豈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惡也。以此道理推驗,明知諸佛言行不相違失。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已彼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讚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即《彌陀經》中說,釋迦讚歎極樂種種莊嚴。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次下文雲,十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同讚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讚彌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又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語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是故一佛所說,即一切佛同證,誠其事也。』此名就人立信也。」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唸唸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故名深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言迴向發願心者,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故名迴向發願心也。又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投正直進,不得聞彼人語即有進退心生怯弱,迴顧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問曰:「若有解行不同邪雜人等來相惑亂,或說種種疑難,道不得往生。或云:『汝等眾生曠劫已來,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於一切凡聖身上,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破戒、破見等罪,未能除盡。然此等之罪繫屬三界惡道,雲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無漏無生之國,永得證悟不退位也?』」   答曰:「諸佛教行數越塵沙,稟識機緣,隨情非一。譬如世間人眼可見可信者,如明能破闇,空能含有,地能載養,水能生潤,火能成壞,如此等事悉名待對之法,即目可見,千差萬別,何況佛法不思議之力豈無種種益也。隨出一門者,即出一煩惱門也;隨入一門者,即入一解脫智慧門也。為此隨緣起行,各求解脫。汝何以乃將非有緣之要行,障惑於我?然我之所愛,即是我有緣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愛,即是汝有緣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隨所樂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脫也。行者當知,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裡,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其水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焰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此人既至空曠迥處,更無人物,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小,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到迴,群賊惡獸漸漸來逼,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迴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勉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迴來,此道嶮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眾無噁心相向。」此人雖聞喚聲,亦不迴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言無人空迥澤者,即喻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也。乃由貪瞋強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燒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迴諸行業直向西方也。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迴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沈生死,曠劫淪迴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唸唸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臥,三業所修,無問晝夜時節,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迴向發願心。又言迴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迴向也。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應知。   五、從復有三種眾生已下,正明簡機,堪能奉法,依教修行。   六、從何等為三下,至六念已來,正明受法不同。即有其三。一明慈心不殺。然殺業有多種,或有口殺,或有身殺,或有心殺。言口殺者,處分許可名為口殺。言身殺者,動身手等指授名為身殺。言心殺者,思念方便計校等名為心殺。若論殺業,不簡四生,皆能招罪障生淨土。但於一切生命起於慈心者,即是施一切眾生壽命安樂,亦是最上勝妙戒也。此即合上初福第三句雲慈心不殺也。即有止行二善。自不殺故名止善,教他不殺故名行善。自他初斷名止善,畢竟永除名行善。雖有止持二善,總結成慈下行也。言具諸戒行者,若約人天二乘之器即名小戒,若約大心大行之人即名菩薩戒。此戒若以位約者,當此上輩三位者即名菩薩戒,正由人位定故自然轉成,即合上第二福戒分善根也。   二、明讀誦大乘者。此明眾生性習不同,執法各異。前第一人但用修慈持戒為能,次第二人唯將讀誦大乘為是。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機,法即薰成三賢十地萬行之智慧。若以德用來比校者,各有一能。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雲讀誦大乘也。   三、明修行六念者。所謂念佛、法、僧,念戒、捨、天等。此亦通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義也。言念佛者,即專念阿彌陀佛口業功德、身業功德、意業功德。一切諸佛亦如是。又一心專念諸佛所證之法,並諸眷屬菩薩僧。又念諸佛之戒,及念過去諸佛、現在菩薩等,難作能作、難捨能捨、內捨外捨、內外捨。此等菩薩,但慾念法不惜身財。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須常作仰學前賢後聖捨身命意也。又念天者,即是最後身十地之菩薩,此等難行之行已過,三祇之劫已超,萬德之行已成,灌頂之位已證。行者等既念知已,即自思念:「我身無際已來,共他同時發願,斷惡行菩薩道,他盡不惜身命,行道進位,因圓果熟證聖者,踰於大地微塵。然我等凡夫,乃至今日虛然流浪,煩惱惡障轉轉增多,福慧微微,若對重昏之臨明鏡也。」忽思忖此事,不勝心驚悲歎者哉。   七、從迴向發願已下,正明各各迴前所修之業,向所求處。   八、從具此功德已下,正明修行時節延促。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大意者,一發心已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又言具此功德者,或一人具上二,或一人具下二,或一人三種盡具。或有人三種無分者,名作著人皮畜生,非名人也。又不問具三不具三,迴盡得往生。應知。   九、從生彼國時下,至往生彼國已來,正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即有其十一。一明標定所歸之國。二明重顯其行指出決定精勤者,亦是校量功德強弱。三明彌陀化主身自來赴。四明觀音已下,更顯無數大眾等皆從彌陀來迎行者。五明寶宮隨眾。六明重觀音勢至共執金臺至行者前。七明彌陀放光照行者之身。八明佛既舒光照及,即與化佛等同時接手。九明既接昇臺,觀音等同聲讚勸行者之心。十明自見乘臺從佛。十一正明去時遲疾。   十、從生彼國已下,正明金臺到彼,更無華合之障。   十一、從見佛色身下,至陀羅尼門已來,正明金臺到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者初聞妙法,即悟無生。二者須臾歷事,次第授記。三者本國他方,更證聞持二益。   十二、從是名已下,總結。   上來雖有十二句不同,廣解上品上生義竟。   次就上品中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八。   一、從上品中生者已下,總舉位名,即是大乘次善凡夫人也。   二、從不必受持下至生彼國已來,正明第六第七第八門中迴所修業,定指西方。即有其四。一明受法不定,或得讀誦不得讀誦。二明善解大乘空義,或聽聞諸法一切皆空,生死無為亦空,凡聖明闇亦空,世間六道、出世間三賢十聖等,若望其體性畢竟不二,雖聞此說其心坦然,不生疑滯也。三明深信世出世苦樂二種因果,此等因果及諸道理不生疑謗。若生疑謗即不成福行,世間果報尚不可得,何況得生淨土?此即合第三福第二第三句也。四明迴前所業標指所歸。   三、從行此行者下,至迎接汝已來,正明彌陀與諸聖眾持臺來應。即有其五。一明行者命延不久。二明彌陀與眾自來。三明侍者持臺至行者前。四明佛與聖眾同聲讚歎述本所修之業。五明佛恐行者懷疑故言我來迎汝。   四、從與千化佛下,至七寶池中已來,正明第九門中眾聖授手去時遲疾。即有其五。一明彌陀與千化佛同時授手。二明行者既蒙授手,即自見身已坐紫金之臺。三明既自見坐臺,合掌仰讚彌陀等眾。四明正去時遲疾。五明到彼止住寶池之內。   五、從此紫金臺已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由行強故上上即得金剛臺,由行劣故上中即得紫金臺,生在寶池逕宿如開也。   六、從佛及菩薩俱時放光下,至得不退轉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五。一明佛光照身。二明行者既蒙照體目即開明。三明人中所習到彼眾聲所彰,還聞其法。四明既得眼開聞法,即下金臺親到佛邊,歌揚讚德。五明逕時七日即得無生。言七日者,恐此間七日,不指彼國七日也。此間逕於七日者,彼處即是一念須臾間也。應知。   七、從應時即能飛至十方下,至現前授記已來,正明他方得益。即有其五。一明身至十方。二明一一歷供諸佛。三明修多三昧。四明延時得忍。五明一一佛邊現蒙授記。   八、從是名已下,總結。   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解上品中生竟。   次就上品下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八。   一、從上品下生者已下,總舉位名,即是大乘下善凡夫人也。   二、從亦信因果下至無上道心已來,正明第六門中受法不同。即有其三。一明所信因果不定,或信不信,故名為亦,或可亦同前深信也。又雖信不深,善心數退、惡法數起,此乃由不深信苦樂因果也。若深信生死苦者,罪業畢竟不重犯。若深信淨土無為樂者,善心一發永無退失也。二明信雖間斷,於一切大乘不得疑謗,若起疑謗者,縱使千佛遶身,無由可救也。三明已上諸善似亦無功,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此義第三福中已明竟。   三、從以此功德已下,正明第八門中迴前正行向所求處。   四、從行者命欲終時下,至七寶池中已來,正明第九門中臨終聖來迎接去時遲疾。即有其九。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彌陀與諸聖眾持金華來應。三明化佛同時授手。四明聖眾同聲等讚。五明行者罪滅故雲清淨,述本所修故雲發無上道心。六明行者雖睹靈儀,疑心恐不得往生,是故聖眾同聲告言我來迎汝。七明既蒙告及即見自身已坐金華之上,籠籠而合。八明隨佛身後一念即生,九明到彼在寶池中。   五、從一日一夜已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   六、從七日之中下,至皆演妙法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不同。   七、從遊歷十方下,至住歡喜地已來,正明他方得益,亦名後益也。   八、從是名已下,總結。   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解上品下生竟。   讚云:「上輩上行上根人,求生淨土斷貪瞋,就行差別分三品,五門相續助三因。一日七日專精進,畢命乘臺出六塵,慶哉難逢今得遇,永證無為法性身。」   上來雖有三位不同,總解上輩一門之義竟。   十五、就中輩觀行善文前總料簡,即為十一門。一者總明告命。二者正明辨定其位。三者正明總舉有緣之類。四者正明辨定三心以為正因。五者正明簡機堪與不堪。六者正明受法不同。七者正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八者正明迴所修行,願生彌陀佛國。九者正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十者正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十一者正明華開已後得益有異。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廣料簡中輩三品竟。   次就中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八。   一、從佛告阿難已下,總明告命。   二   從中品上生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小乘根性上善凡夫人也。   三、從若有眾生下,至無眾過患已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受法不同,即有其四。一明簡機堪與不堪。二明受持小乘齋戒等。三明小戒力微不消五逆之罪。四明雖持小戒等不得有犯,設有餘愆,恆須改悔必令清淨,此即合上第二戒善之福也。然修戒時,或是終身,或一年一月一日一夜一時等,此時亦不定,大意皆畢命為期,不得毀犯也。   四、從以此善根迴向已下,正明第八門中迴所修業向所求處。   五、從臨命終時下,至極樂世界已來,正明第九門中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即有其六。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彌陀與比丘眾來,無有菩薩,由是小乘根性還感小根之眾也。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佛為說法,又讚出家離多眾苦,種種俗緣家業王官、長征遠防等,汝今出家,仰於四輩,萬事不憂,迥然自在,去住無障,為此得修道業,是故讚雲離眾苦也。五明行者既見聞已不勝欣喜,即自見身已坐華臺,低頭禮佛。六明行者低頭在此,舉頭已在彼國也。   六、從蓮華尋開者,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七、從當華敷時下,至八解脫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明寶華尋發,此由戒行精強故也。二明法音同讚四諦之德。三明到彼聞說四諦,即獲羅漢之果。言羅漢者此雲無生,亦云無著,因亡故無生,果喪故無著。言三明者,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也。言八解脫者。內有色外觀色,一解脫。內無色外觀色,二解脫。不淨相,三解脫。四空及滅盡,總成八也。   八、從是名已下,總結。   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解中品上生竟。   次就中品中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一、從中品中生者,總舉行名辨定其位,即是小乘下善凡夫人也。   二、從若有眾生下,至威儀無缺已來,正明第五六七門中簡機時分受法等不同。即有其三。一明受持八戒齋。二明受持沙彌戒。三明受持具足戒。此三品戒皆同一日一夜,清淨無犯,乃至輕罪,如犯極重之過,三業威儀不令有失也。此即合上第二福。應知。   三、從以此功德已下,正明迴所修業向所求處。   四、從戒香熏修下,至七寶池中已來,正明第九門中行者終時聖來迎接去時遲疾。即有其八。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彌陀與諸比丘眾來。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比丘持華來現。五明行者自見聞空聲等讚。六明佛讚言:「汝深信佛語,隨順無疑,故來迎汝。」七明既蒙佛讚即見自坐華座,坐已華合。八明華既合已即入西方寶池之內。   五、從經於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   六、從華既敷已下,至成羅漢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不同。即有其四。一明華開見佛。二明合掌讚佛。三明聞法得於初果。四明經半劫已方成羅漢。   七、從是名已下,總結。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中品中生竟。   次就中品下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一、從中品下生已下,正明總舉行名,辨定其位,即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   二、從若有善男子下,至行世仁慈已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簡機授法不同。即有其四。一明簡機。二明孝養父母奉順六親,即合上初福第一第二句。三明此人性調柔善不簡自他,見物遭苦起於慈敬。四正明此品之人不曾見聞佛法,亦不解悕求,但自行孝養也。應知。   三、從此人命欲終時下,至四十八願已來,正明第八門中臨終遇逢佛法時節分齊。   四、從聞此事已下,至極樂世界已來,正明第九門中得生之益去時遲疾也。   五、從生經七日者,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不開為異。   六、從遇觀世音下,至成羅漢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明逕時已後得遇觀音、大勢。二明既逢二聖得聞妙法。三明逕一小劫已後始悟羅漢也。   七、從是名已下,總結。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中品下生竟。   讚云:「中輩中行中根人,一日齋戒處金蓮,孝養父母教迴向,為說西方快樂因。佛與聲聞眾來取,直到彌陀華座邊,百寶華籠經七日,三品蓮開證小真。」   上來雖有三位不同,總解中輩一門之義竟。   十六、就下輩觀善惡二行文前料簡,即為十一門。一者總明告命。二者辨定其位。三者總舉有緣生類。四者辨定三心以為正因。五者簡機堪與不堪。六者明受苦樂二法不同。七者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八者明迴所修行向所求處。九者明臨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十者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十一者明華開已後得益有異。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總料簡下輩三位竟。   次就下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九。   一、從佛告阿難已下,正明告命。   二、從下品上生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造十惡輕罪凡夫人也。   三、從或有眾生下,至無有慚愧已來,正明第五門中簡機,舉出一生已來,造惡輕重之相。即有其五。一明總舉造惡之機。二明造作眾惡。三明雖作眾罪,於諸大乘不生誹謗。四明重牒造惡之人非智者之類也。五明此等愚人雖造眾罪,總不生愧心。   四、從命欲終時下,至生死之罪已來,正明造惡人等臨終遇善聞法。即有其六。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忽遇往生善知識。三明善人為讚眾經。四明已聞經功力除罪千劫。五明智者轉教稱念彌陀之號。六明以稱彌陀名故除罪五百萬劫。   問曰:「何故聞經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稱佛一聲即除罪五百萬劫者,何意也?」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來逼,善人雖說多經,食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輕。又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五、從爾時彼佛下,至生寶池中已來,正明第九門中終時化眾來迎去時遲疾。即有其六。一明行者正稱名時,彼彌陀即遣化眾應聲來現。二明化眾既已身現,即同讚行人。三明所聞化讚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如此經及諸部中處處廣歎,勸令稱名,將為要益也。應知。四明既蒙化眾告及即見光明遍室。五明既蒙光照報命尋終。六明乘華從佛生寶池中。   六、從經七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七、從當華敷時下,至得入初地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有異。即有其五。一明觀音等先放神光。二明身赴行者寶華之側。三明為說前生所聞之教。四明行者聞已領解發心。五明遠逕多劫證臨百法之位也。   八、從是名已下,總結。九、從得聞佛名已下,重舉行者之益。非但念佛獨得往生,法僧通念,亦得去也。   上來雖有九句不同,廣解下品上生竟。   次就下品中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一、從佛告阿難已下,總明告命。   二、從下品中生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破戒次罪凡夫人也。   三、從或有眾生下,至應墮地獄已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簡機造業,即有其七。一明總舉造惡之機。二明多犯諸戒。三明偷盜僧物。四明邪命說法。五明總無愧心。六明兼造眾罪內心發惡,外即身口為惡。既自身不善,又見者皆憎,故雲諸噁心自莊嚴也。七明驗斯罪狀,定入地獄。   四、從命欲終時下,至即得往生已來,正明第九門中終時善惡來迎。即有其九。一明罪人命延不久。二明獄火來現。三明正火現時遇善知識。四明善人為說彌陀功德。五明罪人既聞彌陀名號即除罪多劫。六明既蒙罪滅火變為風。七明天華隨風來應,羅列目前。八明化眾來迎。九明去時遲疾。   五、從七寶池中下,至六劫已來,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   六、從蓮華乃敷下,至發無上道心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有異。即有其三。一明華既開已,觀音等梵聲安慰。二明為說甚深妙典。三明行者領解發心。   七、從是名已下,總結。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下品中生竟。   次就下品下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一、從佛告阿難已下,總明告命。   二、從下品下生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具造五逆等重罪凡夫人也。   三、從或有眾生下至受苦無窮已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簡機造惡輕重之相。即有其七。一明造惡之機。二明總舉不善之名。三明簡罪輕重。四明總結眾惡,非智人之業。五明造惡既多罪亦非輕。六明非業不受其報,非因不受其果,因業既非是樂,果報焉能不苦也。七明造惡之因既具酬報之劫未窮。   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雖得生彼,華合逕於多劫。此等罪人在華內時有三種障。一者不得見佛及諸聖眾。二者不得聽聞正法。三者不得歷事供養。除此已外更無諸苦。經云:『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也。』應知,雖在華中多劫不開,可不勝阿鼻地獄之中長時永劫受諸苦痛也。此義就抑止門解竟。」   四、從如此愚人下,至生死之罪已來,正明聞法念佛得蒙現益。即有其十。一明重牒造惡之人。二明命延不久。三明臨終遇善知識。四明善人安慰教令念佛。五明罪人死苦來逼,無由得念佛名。六明善友知苦失念,轉教口稱彌陀名號。七明念數多少聲聲無間。八明除罪多劫。九明臨終正念即有金華來應。十明去時遲疾直到所歸之國。   五、從於蓮華中滿十二劫已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六、從觀音、大勢下,至發菩提心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有異。即有其三。一明二聖為宣甚深妙法。二明除罪歡喜。三明後發勝心。   七、從是名已下,總結。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下品下生竟。   讚云:「下輩下行下根人,十惡五逆等貪瞋,四重偷僧謗正法,未曾慚愧悔前愆。終時苦相如雲集,地獄猛火罪人前,忽遇往生善知識,急勸專稱彼佛名。化佛菩薩尋聲到,一念傾心入寶蓮,三華障重開多劫,於時始發菩提因。」   上來雖有三位不同,總解下輩一門之義竟。   前明十三觀以為定善,即是韋提致請、如來已答。後明三福九品名為散善,是佛自說。雖有定散兩門有異,總解正宗分竟。   三、就得益分中,亦先舉,次辨。即有其七。初、言說是語者,正明總牒前文生後得益之相。   二、從韋提已下,正明能聞法人。   三、從應時即見極樂已下,正明夫人等於上光臺中見極樂之相。   四、從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已下,正明夫人於第七觀初見無量壽佛時,即得無生之益。   五、從侍女已下,正明睹斯勝相,各發無上之心,求生淨土。   六、從世尊悉記已下,正明侍女得蒙尊記,皆生彼國,即獲現前三昧。   七、從無量諸天已下,正明前厭苦緣中釋梵護世諸天等,從佛王宮臨空聽法。或見釋迦毫光轉變,或見彌陀金色靈儀,或聞九品往生殊異,或聞定散兩門俱攝,或聞善惡之行齊歸,或聞西方淨土對目非遠,或聞一生專精決志,永與生死分流。此等諸天既聞如來廣說希奇之益,各發無上之心。斯乃佛是聖中之極,發語成經,凡惑之類蒙餐,能使聞之獲益。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得益分竟。   四、次明流通分,於中有二。一明王宮流通。二明耆闍流通。   今先就王宮流通分中,即有其七。   一、從爾時阿難已下,正明請發之由。   二、從佛告阿難已下,正明如來雙標依正以立經名。又能依經起行,三障之雲自卷,答前初問雲何名此經一句。   三、從汝當受持已下,答前後問雲何受持一句。   四、從行此三昧者下,至何況憶念已來,正明比校顯勝勸人奉行。即有其四。一明總標定善以立三昧之名。二明依觀修行即見三身之益。三明重舉能行教之機。四正明比校顯勝,但聞三身之號,尚滅多劫罪愆,何況正念歸依,而不獲證也。   五、從若念佛者下,至生諸佛家已來,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即有其五。一明專念彌陀佛名。二明指讚能念之人。三明若能相續念佛者,此人甚為希有,更無物可以方之,故引分陀利為喻。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華,亦名希有華,亦名人中上上華,亦名人中妙好華,此華相傳名蔡華是。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也。四明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五明今生既蒙此益,捨命即入諸佛之家,即淨土是也。到彼長時聞法,歷事供養,因圓果滿,道場之座豈賒。   六、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已下,正明付屬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七、從佛說此語時已下,正明能請能傳等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遇餐甘露,喜躍無以自勝也。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王宮流通分竟。   五、就耆闍會中,亦有其三。   一、從爾時世尊已下,明耆闍序分。   二、從爾時阿難已下,明耆闍正宗分。   三、從無量諸天已下,明耆闍流通分。   上來雖有三義不同,總明耆闍分竟。   初、從如是我聞下,至雲何見極樂世界已來,明序分。二、從日觀下,至下品下生已來,明正宗分。三、從說是語時下,至諸天發心已來,明得益分。四、從爾時阿難下,至韋提等歡喜已來,明王宮流通分。五、從爾時世尊下,至作禮而退已來,總明耆闍分。上來雖有五分不同,總解《觀經》一部文義竟。   竊以真宗叵遇,淨土之要難逢,欲使五趣齊生,是以勸聞於後代。但如來神力轉變無方,隱顯隨機王宮密化,於是耆闍聖眾小智懷疑,佛後還山弗闚委況,於時阿難為宣王宮之化定散兩門,異眾因此同聞,莫不奉行頂戴。   敬白一切有緣知識等,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淺短。然佛教幽微,不敢輒生異解,遂即標心結願,請求靈驗,方可造心。「南無歸命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三寶,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彼土諸菩薩大海眾,及一切莊嚴相等。某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若稱三世諸佛、釋迦佛、阿彌陀佛等大悲願意者,願於夢中得見如上所願一切境界諸相。」於佛像前結願已,日別誦阿彌陀經三遍,念阿彌陀佛三萬遍,至心發願。即於當夜見西方空中如上諸相境界悉皆顯現,雜色寶山百重千重,種種光明下照於地,地如金色。中有諸佛菩薩,或坐或立,或語或默,或動身手,或住不動者。既見此相,合掌立觀,量久乃覺。覺已不勝欣喜,於即條錄義門。自此已後,每夜夢中常有一僧而來指授玄義科文,既了更不復見。後時脫本竟已,復更至心要期七日,日別誦阿彌陀經十遍,念阿彌陀佛三萬遍。初夜後夜觀想彼佛國土莊嚴等相,誠心歸命一如上法。當夜即見三具磑輪道邊獨轉,忽有一人乘白駱駝來前見勸:「師當努力,決定往生,莫作退轉。此界穢惡多苦,不勞貪樂。」答言:「大蒙賢者好心視誨,某畢命為期,不敢生於懈慢之心(云云)。」第二夜見阿彌陀佛身真金色,在七寶樹下金蓮華上坐,十僧圍遶亦各坐一寶樹下,佛樹上乃有天衣掛繞,正面向西合掌坐觀。第三夜見兩幢桿極大高顯,幢懸五色,道路縱橫人觀無礙。既得此相已,即便休止不至七日。上來所有靈相者,本心為物,不為己身,既蒙此相,不敢隱藏,謹以申呈義後,被聞於末代,願使含靈聞之生信,有識睹者西歸。以此功德迴施眾生,悉發菩提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菩提眷屬作真善知識,同歸淨國,共成佛道。此義已請證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應知。   觀經正宗分散善義卷第四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4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No. 1754 [cf. No. 365]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序   釋元照述   堪忍濁土異趣群居。安養淨邦上善俱會。是知棘林胎獄宜奮志以長辭。寶界金池可潛神而直往。潮音偏讚遍見琅函。海眾高棲備聞青史。但以機宜殊等誘掖多門。或恆課密言。或專持嘉號。或剋期繫念。或潔己修齋。各赴時緣。備存眾典。唯茲正觀畢趣無生。信是除疑捨障之神方。長生不死之要術也。歷觀前古受誦尤多。逮至方今樂聞益眾。忝從早歲專翫斯文。翻嗟億劫之無歸。深慶餘生之有賴。然則諸師著撰各尚所宗。後進披尋莫知攸往。由是參詳名理酬挍古今。摭取優長芟除繁瑣。述而不作。何敢侮於前修。統之有宗。庶可貽於來學。文從簡易意在修治。月藉指標見月而無勞執指。岸因舟度到岸而自可忘舟。曲被未來不負韋提之虔請。仰承遺囑敢忘慶喜之重宣。聊贊上來冀資西邁雲耳。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捲上   西湖靈芝崇福寺釋元照述   將釋此經先列義門令知總意然後入經分文別釋。初中分四。初教興來致二攝教分齊三辨定宗旨四料簡異同。   初教興來致二。初通明一代教興二別敘今經教興。   初通明一代教興 大覺世尊從本垂跡為欲開示眾生佛之知見令其悟入。於是乘時利見而大有為焉。經曰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則知出生示滅一代聲教半滿雖殊莫不皆使諸有凡庸自悟己心。與十方如來法界含靈體性平等無有差異。具足無量河沙勝德包攝一切世出世法。清淨本然廣大無際十方法界微塵剎土大地山河依正因果悉是我輩自心中物。猶如一漚浮於大海亦如片雲點太清裹。即下經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當知此心即是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即是大乘一實境界非他法也。故占察經曰。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已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圓滿十方究竟一相。但以眾生無明癡暗熏習因緣妄現境界。令生念著計我我所。沒溺生死不自知覺。我佛如來先覺此心憫諸未悟。慈悲方便演說諸經。華嚴頓示鹿園漸誘。歸源無二方便多門。經雲小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又雲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或於此土破惑證真則運自力故談大小諸經。或往他方聞法悟道須憑他力故說往生淨土。彼此雖異莫非方便令悟自心洞達諸法。然後發大乘意修菩提道上求下化究竟成佛。以智慧故不住生死。以慈悲故不住涅槃。歷微塵剎示生唱滅說法度生。眾生無盡行願身土亦無有盡。華嚴雲我知十方一切諸佛畢竟無有般涅槃者。唯除為欲調伏眾生而示現耳。楞伽亦云無有佛涅槃亦無涅槃佛。是謂出世大事因緣。十方皆爾豈獨釋迦。教法所興在此而已。   二別敘今經教興 韋提機發淨土緣興。故使闍王公為逆害幽禁父母苦切憂愁。遙望耆山請佛求救。大悲憐愍即赴幽宮。先陳三種淨福以為兼濟之緣。後說十六妙觀正示往生之術。今括諸文略陳十意。一為愍眾生忍受眾苦無由脫故。經雲。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等。又雲。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此觀地法。二為愍眾生為業纏縛無由解故。如下經雲除無量億劫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等。三為愍眾生煩惱障重不能斷故。經雲。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四為愍眾生福德淺薄受貧苦故。經雲。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又雲。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五為愍眾生隨邪背正去佛遠故。經雲。若念佛者當坐道場生諸佛家等。六為令眾生離諸染著住清淨境界故。經雲。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華。七為令眾生心易得定故。經雲。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若不定指一方則三昧難成故。八為令見身成就念佛三昧故。九為令見身見無量壽佛故(此二皆下經文)十為令眾生疾成佛故。下雲。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等。即彌陀經雲。生彼國者皆得不退阿耨菩提。佛意幽深凡情罔測。且用十意括示大途則一經興致咬如指掌矣。   第二攝教分齊有三。初明二土立教純雜二辨大小漸頓三簡了不了義。   初明二土立教純雜二。初娑婆入道教觀二淨土往生教觀。   初娑婆入道教觀 娑婆五濁惑業重輕根性差別在機既雜。教亦不純。故有大小殊科偏圓異徹。經論宗師古今判教互有不同迭相廢立廣在他文不可備敘。   二淨土往生教觀 極樂淨土純一大乘清淨良伴。眾生生者雖分九品莫不皆發無上道心。到彼進功皆得不退菩提妙果。故往生論雲。二乘種不生。雖有聲聞弟子皆是先發大心暫履權乘不住小果。是知二土立教純雜不同。則淨土諸經不勞簡判也。   二大小漸頓 天台疏判教相中祇雲此是大乘方等教攝。二藏明義菩薩藏收。漸頓悟入此即頓教。遠疏亦云。此經是頓教法輪。韋提希等並是凡夫便證無生。不從小入。故知是頓準知一代彌陀教觀皆是圓頓一佛乘法更無餘途。慈雲法師雲。小乘經部括盡貝書曾無一字說有淨土何況勸生。又小乘中不談他佛亦無一字說有彌陀。是則淨土彌陀一歷耳根即下大乘成佛種。不聞不信豈非大失乎。   三簡了不了義 慈云云。佛法有二。一小乘不了義法二大乘了義法。大乘復有了不了義。今談淨土唯是大乘了義中了義法也。經曰。十方諦求更無餘乘唯一佛乘。斯之謂矣。言了義者了彼淨土即我自心非他方也。達彼彌陀即我自性非他佛也。如此則迴神億剎實生乎自己心中。孕質九蓮豈逃乎剎那際內。故經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是開示眾生佛之知見。大乘了義豈復過此。楞嚴勢至圓通雲。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言成佛不久也)。至若法華妙部如來親記往生(藥王品雲受持此經即往生安樂世界等)。華嚴極談普賢躬陳迴向(普賢十大願結雲臨命終時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等)。即知淨穢身土悉是眾生自心。祇由心體虛融故使往生無礙。祇由心性包遍遂令取捨無妨。嗟今未學不達唯心。但認點靈便為淨土。自謂心淨土淨不假他求。佛即我心豈須外覓。指彌陀為外物。貶極樂為他邦。故慈云云。或曰淨土在心何須外覓。心淨土淨豈用迢然求生他方淨土耶。釋曰。子不善心土之義將謂我心局在方寸。便見西方敻在域外。若了一念心遍一塵亦遍。十萬億剎咫步之間豈在心外。世人若談空理便撥略因果。若談唯心便不信有外諸法。豈唯謗法亦自謗心殃墜萬劫。良可痛哉。妄搆是非障他淨土真惡知識也(上皆彼文)古賢苦口愍物情深。儻屬意以研詳必因茲而超悟矣。   三辨宗旨有三。初定經宗二明事理三辨觀法不同。   初定經旨 宗是主義一經之主義須辨示。天台雲。此經以心觀為宗。此則單就能觀為言也。觀佛依正得非心觀乎。遠師善導並雲。諸經所辨宗趣各異。此經以觀佛三昧為宗。此則通就能所而立也。觀雖十六依正不同而主在觀佛。即下經雲。於見身中得念佛三昧。念即是觀。但語通餘佛尚濫他經。可如首題簡別斯盡。觀佛三昧經雲。佛告阿難此觀佛三昧是一切眾生犯罪者藥。破戒者護失道者導。盲冥者眼愚癡者慧黑暗中燈。煩惱賊中是勇猛將諸佛世尊之所遊戲。首楞嚴等諸大三昧始出生處。又雲。若能觀佛一毛孔是人名為行念佛定。以念佛故十方諸佛常在其前為說正法。此人即能出生三世諸如來種。何況具足念佛色身。又雲。若四部弟子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偷僧祇物污比丘尼破八戒齊作諸惡事種種邪見。若能至心一日一夜繫念在前觀佛一相好者諸惡罪障皆盡滅等。準知觀佛功德難思。良由攝虛妄心冥真實境。假彼福慧濟我貧窮。藉彼慈悲拯我沈溺。是卻惡之前陳為入道之初門。故楞嚴雲。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是則名曰香光莊嚴。略舉大要餘廣如後。   二明事理 理是虛寂之強名事乃施為之總目。名雖兩立體實一如。其猶水動為波墨書成字。波雖萬狀水濕何殊。字有千差墨色無二。若謂冥心住寂能所泯亡則為理觀。舉心動慮取捨歷然即為事觀。是則理事敵對。未是圓融。今依天台十疑論雲。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此乃真無生。愚者為生所縛。聞生作生解聞無生作無生解。而不知生即無生無生即生。不達此理橫相是非。幾許謬哉。是知達事即理理非事外。是真無生故稱妙觀。又準南山理事二懺須分兩根。利根達理則一切唯心。鈍根未達則專依事行。餘經理觀唯被上根。今經觀法通攝利鈍。利根修者莫非理觀。鈍根修者皆歸事想。利鈍雖異皆得往生。但生彼已階位淺深。進道遲速耳。然古今判釋互說不同。一雲十六妙境無非理觀。一雲據經始末皆是事想。一雲前後十五是事唯第九佛觀為理。今謂初釋則遺於中下次解則抑彼上根後說兩分最非通論。夫達理者則諸法皆理安有此是而彼非乎。嘗考經文但出所觀之境不分理事之殊。得非能觀之人根有利鈍見有通塞任其份量皆可趣入乎。唐高僧辨秀嘗謂人曰昔聞西方之行是有相大乘。此乃蓬心不直非達觀之說。何耶夫出言即性發意皆如。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況我正念乎。細詳此說深會經宗。但未悉此經通收中下耳。問今經理觀如何修習。答修法有二。一者能觀心即以現前識心想念為體。下雲當起想念諦觀於日是也。二者所觀境即以彌陀依正莊嚴為體。即下所列十六種境是也。能所相冥方成觀行。問起心取境那名理觀。答了此心境皆因緣生。緣生無生體非生滅即無生理。十疑論雲夫不生不滅者於緣生中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於生體了不可得。此生生時無所從來故名不生。此滅散時去無所至故言不滅。非謂因緣生外別有不生不滅也。今明理觀一準論文。以緣生心觀緣生境。心境雖殊緣生不異。能觀是心所觀即佛。心法佛法皆不思議。華嚴雲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即其義也。故諸行者先開智解通達無疑。然後晨夕唸唸繫想彼方依正勝境熾然求生不妨心境。體自無生。非謂造作使之然也。是知世出世間諸所有法出處語默莫非妙理。非唯此觀一代大乘所立觀法莫不皆爾。法華雲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等。又雲一切諸法皆無所有無有常住亦無起滅。普賢觀雲當知一切諸法即是佛法。淨名雲一切諸法即菩提相。華嚴雲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又雲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如是解法性即見盧捨那。金剛般若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等。如是等文遍在大藏不復盡舉。若離諸法而談妙理即墮偏邪去道全遠。淨名雲譬如造立宮殿。若依空地隨意無礙。若依虛空終不能成。諸佛說法常依二諦。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聖量若此正理坦然。必欲進修深須研覈。   三辨觀法不同 一代時教所明觀法略為五例。一總觀諸法如經觀一切法空等。二別觀自心如止觀還源觀法界觀淨心觀等。三或但觀色經雲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及不淨白骨等。四兼觀色心經雲照見五蘊空十二入十八界數息等。五對觀勝境即如諸經觀佛菩薩等。今此觀經即當第五。就觀勝境復有五別。一觀佛相海即觀諸佛三十二相也。二觀普賢行法即觀六牙白象菩薩身相也。三觀藥王藥上即觀二菩薩行願色相也。四觀彌勒上生即觀兜率天宮求生內院也。五即今經觀彌陀依正求生淨土也。上三滅業破障下二忻願求生。又下二中第四是娑婆天界第五即極樂淨方。然此方入道要在觀心。淨土往生義須想佛。今舉此方觀心一種對校今經略為六別。一觀心則攝想歸心今經則送心他境。(經雲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天台疏雲落日懸鞁用標送想之方)二觀心不局四儀此經則要須正坐(義通餘儀)三觀心則不拘方所此經則定須西向。四觀心則不簡餘時此經則須除便食(觀佛經雲除便轉時地觀雲唯除食時等)五觀心則斷惑證理此經則成業感生。六觀心則魔業發現此經則聖德護持。略明六異則知淨土觀門迥然天別。問今十六觀可名觀心否。答若乃達境唯心則彼彌陀身土孰非心乎。但恐反求本陰局認點靈則盡屬他經。非今正觀矣。問或謂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唯觀心為要。今經觀佛豈不相違。答觀法被機各有所主。若此方入道斷惑證真則觀心至要。若往生淨土修因感報則觀佛最優。彼明斷證正取觀心故有此語。非謂生佛二法永不通觀。觀佛三昧皆被未來義非徒設。問心佛無差上乘了義。今明觀法何必強分。答理本雖融行相宜別。將使造修有託必須境智相應。古德有言觀佛有二。一者自心三昧所見佛。二者西方從因感果佛。諸經觀心即觀自心所見佛也。今十六觀正觀西方感果佛也。據此兩分求無疑濫故。天台十疑論雲凡求生者希心起想緣阿彌陀佛相好光明。又觀彼土七寶莊嚴備如無量壽十六觀等。今經觀佛斯為明據。問曰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今觀佛境豈非色見聲求耶。答曰三十二相猶皎月落於百川。四辨八音若清響發於幽谷。然有披潭捉月入谷尋聲不了性空故不見佛。達士不爾。了色非色何妨端想於聖容。達聲非聲豈礙側聞於妙法。故華嚴雲色相不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覿茲妙論寧復疑乎。   四料簡異同二。初簡身土通局二辨古今廢立。   初簡身土通局二初明佛身二明佛土。   初明佛身 佛身多種經論所出隨宜不定。今準天台戒疏且明四身。一謂法身二謂真應二身三謂法報應三身四謂法報應化四身。彼雲毘盧遍耀正法為身捨那行滿報果為身。釋迦應跡感赴為身隨緣不定變化為身。一切諸佛皆具四身。今彌陀身者經雲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即法報也。六十萬億那由他即淨土應身也。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及圓光中恆沙化佛。又雲無量壽佛化身無數以至白鶴孔雀鳧雁鴛鴦等皆是彌陀變化所作此等皆化身。然此應化合則為三開則成四。當知西方彌陀果德之身。即是法身即是報身即是應化佛身一體非一非異隨召皆得。若乃從本垂跡則一身為無數身。至於攝末歸本則無數身還歸一身。華嚴雲一切諸佛身即是一法身即其義也。遠師疏云然佛壽命有真有應。真無有盡應有短長。觀音受記經雲阿彌陀佛壽雖無量當有終極般涅槃後觀音補處號普光功德山王。據此定知是應。十疑論雲有滿凡夫隨分得見佛身粗相謂應佛也。菩薩見微細相謂報佛也。故知報應由機佛身何定。如水中月隨器不同。器大則影全器小則影缺。全缺在器而影無展縮。水澄則影存水濁則影亡。存亡在水而影無去來。以喻身壽無不通曉。故涅槃雲佛告純陀。汝今不應思惟諸佛長壽短壽。一切諸法皆如幻相。如來在中以方便力無所染著等。又華嚴雲如來法身藏普入世間中。雖在於世間於世無所著。譬如清淨水影像無去來。法身遍世間當知亦如是。又雲譬如工幻師示現種種事。其來無所從去亦無所至。幻性非有量亦復非無量。於彼大眾中示現量無量。以此寂定心修習諸善根出生一切佛。非量非無量有量及無量皆悉是妄相。了達一切趣不著量無量。準知佛身體量叵得。尚非言思所及。豈容擬議於其間哉。   二明佛土又二。初正明二揀濫。   初正明 諸佛國土其數無量。如華嚴雲。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又如法華雲。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摩以為墨。過於東方千國土乃下一點。如是展轉盡地種墨等。又如彌陀經。十方各有恆河沙數諸佛國土。是知佛土何有窮盡。舉要言之不出二種。一者法性土。圓覺雲眾生佛土同一法性。普賢觀經雲毘虛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住法性諸佛如來所遊住處強名為土實非土也。此謂唯心淨土。舉足道場非淨非穢而不妨淨穢。無去無來而不礙去來。慈云云十方淨穢卷懷同在於剎那。三際往來足跡未移於一念。眾生迷而不失雖日用而不知。諸佛證而無得故乘權而起用。此唯妙覺果人所居。仁王般若雲唯佛一人居淨土即此土也。二應化土。微塵佛剎若淨若穢皆是諸佛隨機應現攝化眾生。應諸菩薩則有實報土。仁王雲三賢十聖住果報是也。應諸二乘則有方便土。智論雲三界外有淨土。聲聞辟支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是也。應諸凡聖則有同居土。同居有二。一同居穢土二同居淨土。釋迦現居穢土非無淨土。彌陀示居淨土非無穢土。然同居穢土聖則大小三乘凡通善惡六趣。同居淨土聖則純一大乘凡但人天。兩報土明諸土各赴機緣。法性是所依應化為能依。首楞嚴雲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大覺即法性土也。微塵國即應化土也。應化依虛空虛空依法性。能所本末思之可見。今經所明即是彌陀所取同居淨土。又復西方有河沙淨土。果佛有同居彌陀。今須定指。往昔法藏發願修成極樂淨土彌陀果佛光臺現土其致在茲。   二揀濫 諸經所說淨土多種名字相濫故須辨示。且如心淨土淨之言人雖引用不知本末。此言本出維摩經。彼說菩薩取淨土法。以諸佛淨土必假十方眾生同業共成故。歷劫化他令修善業。攬彼淨業以成其土故。彼經雲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乃至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十善眾生來生其國。乃至雲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彼文甚廣不復具引。金光明雲願我來世得此殊異功德淨土如佛世尊。法華經雲教諸千億眾令住大乘法而自淨佛土。又雲少欲厭生死實自淨佛土。淨名雲常修淨土教化諸眾生。此等皆明菩薩取土法也。又淨名經螺髻梵王語舍利弗。我見釋迦佛土清淨如自在天宮。佛以足指按地。大千世界百千珍寶嚴飾如寶莊嚴佛淨土。乃至雲我佛國土常淨若此。又涅槃經佛臨涅槃娑羅林間變成淨土。經云爾時大千世界以佛神力故地皆柔軟。眾寶莊嚴猶如西方無量壽佛極樂世界。又如今經光臺所現極樂淨土及結益中眾見彼國。此等皆是如來神力現起。所謂於一毛端現寶王剎是也。仁王般若雲唯佛一人居淨土。圓覺經雲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此皆法性理土所謂寂光土也。法華雲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淨土不毀。此即釋迦果報土也。上引諸經所談淨土皆非今經彌陀極樂淨土。諸經論中此類極多。準前簡判則無濫矣。   二辨古今廢立分五。初明福觀二辨定散三示地位四解魔說五指濫傳。   初明福觀 下經韋提請雲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古疏以三福答思惟。十六觀答正受。善導玄義雲諸師將思惟合三福正受合十六觀。今謂不然。華嚴經說思惟正受但是三昧異名。韋提前請但雲教我觀於清淨業處。即知思惟正受秖是請觀耳。觀前方便故曰思惟正觀成就故名正受。但修觀之人須修福業助成觀智故。先明三福後出觀行。三福如寶貨觀智如船桅。是則事理相資福智雙運。安有修觀兀然端坐。不事師親不持歸戒不誦大乘耶。故須眾善輔成正觀。單輪隻翼何有所至哉。至後釋文更為委辨。   二辨定散 善導玄義雲前十三觀為定善。後三福九品對前三福為散善。今謂不然。若如所判。即應止有十三觀那名十六觀耶。況下九品上品結雲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中下亦然。何得後三獨名散善。止用此求不攻自破。依法不依人涅槃極誡。至後九品當更辨之。   三明地位 準玄義雲古來諸師皆用大乘三賢十聖。對上三品小乘兩凡四果對中三品。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對下三品。彼文委破不復具引。今謂準下九品生彼土。已方論地位可如諸師。又據經文此土求生並是凡夫須依玄義。彼引十段經文為證。可驗昔非。經雲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一證也。又雲如來今者為未來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二證也。又雲如來今者教韋提希未來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三證也。又雲韋提白佛言因佛力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雲何當見彼佛國土四證也。又雲汝及眾生應當專心乃至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五證也。又雲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六證也。又雲韋提白佛我今因佛力故得見彼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雲何觀七證也。又雲佛告韋提希及汝眾生欲觀彼佛當起想念等八證也。又雲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九證也。又如九品中一一皆言若有眾生等十證也。上來十段證明如來說十六觀止為常沒眾生不於大小賢聖人也(上並玄義中文)詳此十文一二四五其文最要。則知此典專被濁世具縛凡夫逮至彼方始論斷證耳。   四解魔說 或謂修西方淨業臨終感相皆是魔者。斯由未披教典不樂修持。喜以邪言障他正信。為害不淺故須辨之。且魔有四種。一五陰魔二煩惱魔三死魔四天魔。上之三魔是汝身心。唯有天魔居欲界天。乃是大權退惡進善。有大功行方可動之。凡夫修道內心不正必遭魔擾。若心真實魔無能為。是知魔自汝非他所致。如世妖治媚惑於人端心正色必不能近。縱情顧盻定遭所惑。今引眾說以絕群疑。一雲大光明中決無魔事。猶如白晝姦盜難成。一雲此土觀心反觀本陰多發魔事。今觀彌陀果德真實境界故無魔事。一雲念佛之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既為佛護安得有魔。一雲修淨業人必發魔者佛須指破如般若楞嚴等。佛若不指則誤眾生墮於魔網。今淨土諸經並不言魔。即知此法無魔明矣。山陰慶文法師正信法門辨之甚詳。今為具引。彼問曰或有人云臨終見佛菩薩放光持臺天樂異香來迎往生並是魔事。此說如何。答曰有依首楞嚴經修習三昧。或發動陰魔。有依摩訶衍論修習三昧或發動外魔(謂天魔也)有依止觀論修習三昧或發動時魅。此等並是修禪定人約其自力。先有魔種被定擊發故現此事。儻能明識各用對治即能除遣。若作聖解皆被魔障(上明此方入道則發魔事)今約所修念佛三昧乃憑佛力。如近帝王無敢干犯。蓋由阿彌陀佛有大慈悲力大誓願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遠見力天耳遙聞力他心徹鑒力光明遍照攝取眾生力。有如是等不可思議功德之力。豈不能護持念佛之人至臨終時令無障礙耶。若不為護持者則慈悲力何在。若不能除魔障者智慧力三昧力威神力摧邪力除魔力復何在耶。若不能鑒察被魔為障者天眼遠見力天耳遙聞力他心徹鑒力復何在耶。經雲阿彌陀佛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若謂念佛臨終被魔障者光明遍照攝取眾生力復何在耶。況念佛人臨終感相出自眾經皆是佛言。何得貶為魔障乎。今為決破邪疑當生正信(已上彼文)。又楞嚴雲禪定心中見盧捨那踞天光臺十佛圍繞等。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資中疏曰若修念佛三昧斯境現前與修多羅合名為正相。若修餘觀設見佛形亦不為正。以心境不相應故。況觀真如不取諸相而有所著豈非魔耶。資中棟判極為精當。仍具引前諸說永除疑障。   五指濫傳 淨土教法起自古晉廬山白蓮社。自後善導懷感慧日少康諸名賢逮至今朝前代禪講宗師亦多弘唱。唯天竺慈雲法師精窮教理盛振一時。出大小彌陀懺儀往生傳正信偈念佛三昧詩並諸圖幀見行於世。自後鮮能繼者。時移事變相承訛濫斯法幾息。縱曾聽習臆說最多。苟不辨明恐誤來學。略引數事識者詳之。此方儒典亦說西方如周書異記說。佛生時瑞氣浮空。太史蘇由奏曰有大聖人生在西方。一千年後聲教被此。後佛滅時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貫。太史扈多奏曰西方大聖人入滅之兆。又列子雲昔商太宰嚭問孔子執為聖人。孔子對曰西方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等。文中子曰佛法西方之教中國則泥。以至後世儒者多以佛教為西方者乃此土西天竺國非今經所謂西方也。試略言之。夫一日月一須彌一四天下名一世界。如此一千世界名小千界。一千小千名中千界。一千中千名大千界。此釋迦一化之境。今此南閻浮提乃一世界中一洲耳。此土神州又州中一隅耳。五天竺國當閻浮之中。神州在彼東南。以此望彼故號西方。若論彌陀淨土。出大千界外復過十萬臆剎。智者雲西方淨土出過三界。即知與此閻浮西竺近遠天別安可濫同。竊觀古今不信淨土其障有二。一為他障二即自障。言他障者謂世傳異說不辨是非。故於佛言反不信受。略列數條餘非可盡。如僧傳慧布雲。方土雖淨非吾所願。若使十劫蓮華中受樂不如三途極苦處救眾生也。今謂得忍菩薩可容此說。若未得忍自不能救焉能救他。智度論雲具縛凡夫有大慈救眾生者無有是處。委如十疑論第一疑中所破。有人云心若清淨即是自性西方何必求生他方淨土。今謂非無此理。斯乃教中法性理土而非今經所明也。然具縛凡夫未登忍地。假令頓悟自心孰能恆守清淨。法雖高妙不攝群機。但有虛言何由造入。又雲西方去此十萬八千里。此亦誤以四竺為西方也。經雲從此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豈止十萬八千乎。略指一端。諸餘不足議也。有人云此十六觀唯被下根耳。今謂此經乃圓頓上乘成佛之法。是心是佛出自今經。韋提一聞即破無明得無生忍。五百侍女發菩提心。豈皆下根耶。又雲念佛人臨終感佛菩薩來迎。皆是自心業現實無他方佛來。今詳此說乃有多失。一則不信佛語。觀經九品臨終感相皆佛說故。二不修佛力。諸佛菩薩慈悲誓願拔苦與樂不遺物故。三不信佛體。佛與眾生體性平等有感必應。佛若無應三身不備則非佛故。此三不信孰可信耶。又有人云莫學愚人求生淨土。今謂無量壽經說十方諸菩薩皆願往生淨土。況普賢行願勢至圓通皆願往生淨土。補處不退諸上善人豈皆愚人耶。又僧傳所敘古晉高僧生融持遠南嶽天台廬山十八賢皆修此法。豈亦愚人耶。汝今滯著三界耽戀五濁。甘受眾苦無思出離。反是智人。一何顛倒。假令自得忍力樂住三界度生。那發此言障他修習。又雲求生淨土念佛修觀皆是執著取相殊非超越之法。今謂著與不著取與不取在人心智所見明昧。豈得凡見修持例皆著相於恣不撿儘是通人。且佛言不著相者蓋令不著我人眾生壽者等相不住所修法相遣除人法二執即達人法二空。何嘗以繫念進修而為著相乎。且世人爭競我人衒耀權勢。耽荒聲色奔逐利名。聚斂財穀繫戀妻拏。此等諸相無始愛纏佛勸遠離反更深著。念佛三昧無始未經。佛勸修習反疑著相。眾生迷倒一至於此。今謂若修念佛三昧定非著相。何以然耶。佛身無相有何可著。故智論雲植佛福田者謂慧心堅著也。隨以香華供養至佛無盡。龍樹論師豈不解般若。而言堅著者豈亦著相耶。夫般若空法元為修六度者令不住相。六度不修般若焉用。真得道者達修無修了念無念。所謂終日修而未始修。終日念而未嘗念。金剛般若雲無我人眾生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菩提。故知了達之士何嘗不修善耶。又有說雲臨命終時若見幢幡蓮華等境界現前並不得去。今謂臨終境現自有正念善業所感。亦有邪心造惡所招。豈得一概斥為魔事。況惡相既現任運業牽豈由汝意願去不去。如人造業合墮三途臨終惡現何由不去。故知謬傳。不足取信。有人發願雲願從今生至成正覺未得道前。身無橫病壽不中夭。正命盡時不見惡相。長得人身聰明正直。不生惡國不值惡王。乃至所生之處值佛聞法童真出家為僧和合。今謂若生淨土則無橫病夭壽惡國惡王之患。任運常值三寶出家為僧。祇由不知淨土故有此願。亦猶陳除陵願雲。願即還人中不高不下處託生等。彼乃儒流不在言責。禪講宗師率多此見。皆言但願後世不失男子出家學道。嘗試語曰汝今已得男子出家。秖合便求出離。何乃復求男子再願出家略無勝進乎。二自障者略說六種。一雲淨土難生吾無力量非敢過望。但不失人身足矣。一雲吾毀戒破齊惡業深重。西方淨土何由可生。一雲佛說西方權誘眾生且念為善。皆無其實。見修淨業反生嗤笑。一雲聰明利智直悟己心。任己所為無非合道。豈同下士念佛修行耶一。雲凡人之生血氣所聚假名為身。及乎死去百骸潰散一切歸空。何有淨土是可生耶。一雲臨終作想奪彼胎陰剎那換報不歷胞胎。今謂色心報法宿業所成。安有我神能奪他報。竊恐識神靈妙先托彼胎。報謝趣生即非他陰。假令可奪作想勞神求入胞胎未知何意。違出家志背解脫門。而況我佛大慈開示淨土。慇懃觀囑遍諸大乘。目見耳聞特生疑謗。自甘沈弱不慕超昇。如來說為可憐愍者。良由不知此法特異常途。不擇賢愚不簡緇素。不論修行久近不問造罪重輕。但令決定信心即是往生因種。慈雲法師雲唯安養淨業捷直可修。若有四眾欲得速破無明永滅五逆十惡重輕等罪當修此法。欲得大小戒體還復清淨。得念佛三昧成就菩薩諸波羅蜜當學此法。欲得臨終離諸怖畏自心安快。眾聖現前授手接引初離塵勞。便至不退不歷長劫即得無生當修此法等。古賢法語能無從乎。已上五門略標綱要。自餘不盡委在釋文。按開元藏錄。此經凡有兩譯。前本已亡。今本乃疆良耶捨譯。僧傳雲疆良耶捨此雲時稱。西域人性。剛直寡嗜欲。善通三藏。宋元嘉初達於京邑。文帝深加歎異敕止鍾山道林精舍。僧含請譯此經並觀藥王藥上經。含即筆受。後遊岷蜀還卒江陵。又前代解釋凡有數家。隋朝慧遠法師天台智者大師皆有章疏。唐善導和尚亦立玄義。並行於世。而各尚宗風互形廢立故。今所釋擇善從之。必有差訛不無紀正。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捲上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4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之中   劉宋西域三藏疆良耶捨譯   西湖靈芝崇福寺釋元照述   第二別釋經文二。初釋經題二釋經文。   初釋經題 據經下文阿難請問佛立二名。初雲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加一經字共二十字。此就心境為名也。又雲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更加經字共有九字。此從破障感報為名也。就初名中觀之一字能觀智也。下十八字所觀境也。極樂國土即是依報攝前六觀。無量壽下即是正報攝後十觀。觀佛總前三觀。下二菩薩總攝七觀。故此一題十六皆足。次名中淨除業障總前十六觀行力用。觀成破障即見因也。生諸佛前即來果也。不指彌陀而言諸佛者即下經雲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等。今翻譯家止用初名仍從省約。但據諸佛深合經旨。天台疏雲舉正報以收依報述化主以包徒眾。觀雖十六言佛便周。此約舉要包攝前後釋也。遠師疏雲此經以觀佛為主故偏舉之。此據經宗諸觀相從釋也。今詳兩釋後義最長。以正為觀佛須先國土以為由漸後因觀佛旁及徒眾以顯周遍。是以佛觀文中獨名念佛三昧也。題中上七字為別題別在今文。下一字為通題通及眾典。上二字標能說教主。下五字示所說行法。初能說中佛是十號之一。說謂悅可眾心。此方化主定是釋迦故但舉通號。下所觀境恐濫餘尊則通別齊舉。準智度論雲經通五人說。一佛二聖弟子三諸仙四諸天鬼神五變化人。欲顯此經是佛自說簡非餘人令生信受。然一代時教律唯佛說特彰祕勝。經通餘人但須印可。然就經中淨土一法定是佛說明非小聖餘凡所知。是以他經或容不著。諸淨土經並須標簡。二所說法中上一字即能觀心。下四字即所觀境。初中大小觀法並指第六意識為能觀體。五陰之中善行陰攝。行前三心體唯無記。必取行心成業方能感報招生。準下經文或名想念或號思惟。名異體同莫不皆指意思為能觀耳。次所觀中梵雲阿彌陀。此翻無量壽亦云無量光。即四十八願中二願光明壽命有能限量不取正覺。壽即表福是解脫德。光即表智是般若德。般若解脫共嚴法身。即同居淨土攝生教主。觀音補處實有壽限且據凡小莫數故言無量。佛者具雲佛陀此翻覺者。覺有二義。一覺察義。四住如賊唯聖覺知不能為害。二覺悟義。無明如睡聖慧一起如眠得悟。對彼二乘故名大覺。超彼等覺故名妙覺。且據一相餘如別說。身相光明具如佛觀。經者梵雲修多羅此翻為線。貫穿理義攝持眾生。能貫能攝有如線焉。即能詮教聲名句文。由教知理依理起行因行感果。理行果三出生於教。故知像末唯教有功。得道因緣出道基本。古人訶呰為遣滯情。末學妄癡妄生輕蔑斷佛種子壞佛法身永墜邪坑長遭難地。縱使執指為月認筏為堤亦為解脫遠緣不失人天福報。況超拔為利叵窮。古疏又雲訓法訓常。由聖人金口故雲經也。   二釋經文 經文為三。即序正流通三分。從初至清淨業處為序分。爾時世尊放眉間光至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為正宗分。爾時阿難白佛當何名此經下盡末文為流通分。三分判經彌天為始。或多或缺隨經不同不必一概。   初序分二。從初至而為上首名證信序。六事同證使無疑故。爾時王舍下名發起序。法不孤起假緣發故。亦名通別二序。證信通於眾典發起別在今經。又證信文通而義別。如是等法局指當經。發起文別而義通。眾經之首皆有因緣。又證信結集方安名經後序。   初證信序六 一如是者即指正宗所說之法。二我聞者阿難親從佛聞明非自說。三一時者始從眾集終至畢席一期之時簡非餘時也。四佛者說教之主顯非餘人。五王捨城下說經之處。六大比丘等同聞之眾。初指正宗所說法。   如是 稱理雲如離非曰是。決定可信故雲如是 二明非自說。   我聞 諸法無我無我則無聞。隨俗假名故說為我 三簡非餘時。   一時 如來說經時有無量不可定指故雲一時。又西土此方年月日時曆數不同。流布他方人難曉故。又復諸經或有一席未能終畢。至後結集方綴成文。前後不一。難為標指即如今經闍王造逆如來說經阿難重述豈是同時。故以一言包羅斯盡 四說教主。   佛 佛翻為覺自覺異凡夫覺他異二乘覺滿異諸菩薩故名大覺。即指開示淨土釋迦大師也 五說經處二。初遊化境二依止處。初遊化境。   在王捨城 梵雲羅閱祇伽羅此雲王捨。智論所解。古王刱置從本為名。即王所居之處 二依止處。   耆闍崛山中 耆闍崛此翻靈鷲。諸靈依此而住。又峰形似鷲或眾鷲所棲因以為名 六同聞眾二。初聲聞眾二菩薩眾。初聲聞眾。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若論志願則菩薩為先。今取威儀故聲聞居首。聲聞又二。大比丘即上首弟子迦葉阿難目連身子等。大之一字即是歎德。梵雲摩訶此翻為大多勝。人天所尊故言大。遍解經書故雲多。超出異道故言勝。因名比丘有三義。乞士怖魔破惡也。果號阿羅漢亦三義。應供殺賊無生也。梵語僧伽此翻為眾。四人已上和合無諍。羯磨說戒能辨一切滅惡生善之事故名為眾。千二百五十人即眷屬弟子。三迦葉共有弟子千人。目連身子共二百五十。其先並是事火外道。久受勒苦都無所證。一見如來便登聖果。感佛恩深故常隨侍。二菩薩眾三。初示位二列數三略標上首 初示位。   菩薩 梵雲摩訶菩提質帝薩埵此雲大道心成眾生。雖名含大小行有淺深今此同聞莫非補處 二列數。   三萬二千 總舉上首眷屬之眾 三略標上首。   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文殊師利此翻妙德。從法化生紹隆佛種名法王子。大本小本彌陀經列眾甚廣。今經最略。翻傳適時各其志也。計應更列人天雜眾。下流通雲無量諸天龍夜叉等。即知序中亦略之耳。二發起序 諸經緣起隨事不同。今經乃以殺逆為發起者略有二意。一欲彰此界眾生極可厭惡。親生膝下尚敢危害況於餘人。意令末世忻樂淨土故。二為表此方機緣非遭極苦。不念脫離求往生故。故下韋提希雲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等。就中分二。初至和悅正明囚父時阿闍世問守門者下次明欲害母 初正明囚父四。一頻婆為子幽禁二國大夫人密奉□漿三祈請戒法以濟心神四法食兼資日久不殞。初頻婆為子幽禁。   爾時王捨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 阿闍世此雲未生怨。涅槃雲由未生時相師皆言此兒生已定當害父。又雲阿闍名不生世者名怨。以不生佛性故則煩惱怨生等。調達具雲提婆達多此雲天熱。生時諸天心皆熱惱。知彼出世必破三寶故。是斛飯王子佛之堂弟阿難親兄。有三十相出家誦六萬法聚十二韋陀。因見如來王臣歸仰利養充溢心生嫉忌。即往白佛求欲攝眾。為佛所訶遂謀害佛。阿難不知授與通法。入山修習獲得五通。乃自思推誰作檀越。闍世太子有大王相。種種變現惑令信受。語太子言我作新佛。汝作新王豈不快哉。於是推山壓佛。密跡金剛以杵擬之。碎石迸來傷佛足指出佛身血。自號為佛五法化人。三聞達等五百新學受彼邪化別眾乞食。別自布薩即破法輪僧。蓮花色尼路逢訶之。拳打眼出即殺阿羅漢。犯三逆罪生入地獄。闍王殺父害母共造五逆。此皆大權化事或逆或順無非益物。為絕後世起逆業故。經雲示現有三毒又現邪見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又涅槃雲提婆達不曾墮獄造逆等。實非聲聞緣覺境界。唯是諸佛之所知見是也。頻婆娑羅此雲模實亦名影堅。皆為形體充實從身立名。亦有翻為顏貌端正。七重之室不慮往來。復加制約欲令餓死。二夫人奉食。   國大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蒲桃漿密以上王 韋提希此翻思惟。先受此名即為今日請觀之讖。浴身令淨□密塗身瓔珞中空可盛果漿潛入深室故雲密也三王請戒法又三初王陳目連二目連應機三佛遣富那說法 初王請目連。   爾時大王食□飲漿求水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 目犍連此翻採菽氏。上古仙人。採菽豆而食。因以命族是王門師故稱親友 二目連應機。   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 目連知已應機往赴如鷹隼飛喻神足之疾。隼音荀。字書雲鷙鳥謂猛鳥也。八關齊戒唯局一日一夜故逐日別受。即多宗所計。若準成論延促不拘 三佛遣富那說法。   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 富樓那此翻滿慈子。從父母得名。說法人中最為第一。善巧開誘故特遣之 四法食兼資。   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密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食以資身法以沃心。本圖餓死反更充盛。因慈忿怒推究元由。若準涅槃與此少異。故須委引方盡始終。經雲羅閱闍王頻婆娑羅其王太子名曰善見。業因緣故生惡逆心欲害其父而不得便。爾時惡人提婆達多亦因過去業因緣故復於我所生不善心欲害於我。即修五通不久獲得。遂與太子共為親友現作種種神通之事。太子見已生敬信心嚴設供養。太子告言我今欲見曼陀羅花。提婆即往三十三天求之。其福盡故都無與者。既不得華即欲自取。便失神通還見己身在王捨城。心生慚愧不能復見太子。遂至佛所求索大眾白言唯願如來以此大眾付囑於我。佛言癡人。舍利弗等聰明大智。我猶不以大眾付囑。況汝癡人食唾者乎(謂現通時現作嬰兒食闍世唾)於是提婆倍生噁心乃言瞿曇汝雖調伏大眾勢亦不久當見磨滅。即時大地六反震動。提婆尋即躄地。身邊出大暴風吹諸塵土而污坌之。提婆復言若我此身必入阿鼻我要當報如是大怨。尋起至太子所。太子即問何故顏容憔悴有憂色耶。提婆言我今與汝極成親愛。外人罵汝我豈不憂。太子言雲何罵我。提婆言國人罵汝為未生怨。太子問何故。提婆言汝未生時一切相師皆言此兒生已當殺其父。一切內人獲汝心故謂為善見。毘提夫人聞是語已既生汝身於高樓上棄之於地壞汝一指。復號汝為婆羅留枝。我聞是已心生憂憒而復不能向汝說之。提婆以如是等惡事教令殺父。若汝父死我亦能殺瞿曇沙門。於是太子收其父王閉之城外。以四種兵而守衛之。毘提夫人即至王所。時守王人遮不聽入。夫人訶罵守人即告太子。大王夫人欲見父王不審聽否。太子嗔嫌。即往母所前牽母髮拔刀欲研。耆婆白言有國已來罪雖極重不及女人況所生母。太子聞已即便放捨。遮斷父王衣服臥具飲食湯藥。過七日已王便命終。引彼校此或異或同。方便隨機不足怪矣。二明欲害母四。初至不令復出幽閉深宮。二韋提下翹誠請佛。三未舉下佛知往赴。四時韋提下見佛求法。初幽閉深宮三。初執玸欲害。二二臣諫止。三敕令幽閉。初執玸欲害四。初王問門者。二守門實答。三王聞瞋罵。四執玸欲害。初王問門者審其在否。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 二守門實答。   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大夫人身塗□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 王制群臣不言國後。沙門空入非門能禁故設此詞。意圖免過 三王聞嗔罵。   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 名父為賊母即賊伴。沙門幻術明非賢哲 四執玸欲害。   即執利玸欲害其母 即如上引涅槃經所說 二二臣諫止三。初修諫禮二設諫詞三諫已欲去 初修諫禮。   時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 月光華言耆婆梵語此翻固活。生時一手持藥囊一手把針筒。昔誓為醫治疾存活。從德立號。菴羅女之子。二皆多智顯是賢臣 二設諫詞。   白言大王臣聞毘陀羅論經說劫初已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污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栴陀羅不宜住此 毘陀經即俗典或作韋陀梵言少異。如此間史書紀其國事。貪位殺父此猶有理。非辜害母誠為無道。西竺四姓攝一切姓。剎帝利婆羅門二為尊貴毘捨首陀二為下賤。剎帝即王者姓。栴陀羅此雲殺者。即此間魁劊之類。君既無道賢臣不輔故不宜住 三諫已欲去。   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玸卻行而退 按玸卻行示威令懼 三敕令幽閉。   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捨玸止不害母敕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闍王驚懼賢臣去國社稷必危。不為我者求救之詞。為猶佐也。耆婆重諫王悔乃從。敕閉深宮發起之本 二翹誠請佛三。初遭苦思法二陳詞致請三悲哀禮請 初遭苦思法遙禮伸敬。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 二陳詞致請。   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 阿難是佛侍者常往慰問。傳法利人必假王力。雖佛上聖曲順常情以為後範。韋提敬佛不敢輒請。願見二師欲聞法要。阿難此雲慶喜亦云無染或雲忻樂 三悲哀禮請。   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 三佛知往赴二。初感佛垂應二禮起見佛 初感佛垂應。   未舉頭頃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 知其心念即他心智。乘空出沒即如意通 二禮起見佛。   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在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見佛有四殊勝。一身色二蓮座三左右侍從四諸天供養。釋迦翻能仁即應身。牟尼翻寂點即法身。上冥下應報在其中。釋即帝釋具雲釋提桓因。此翻能天。即三十三天主也。梵即大梵天王色界天主。護世即四王等。古疏問曰頻婆韋提俱請弟子。何故前遣弟子後乃自往。其意何耶。解有二義。一闍王殺父。佛若親往則起怨嫌護彼心故。二欲行佛法須委國王。頻婆定死闍王登位。佛若自往則障礙不行。為護法故韋提無此自往無妨 四見佛求法二。初作禮申敬二請法 初作禮申敬。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 被囚日久不期遇佛。悲喜盈懷無暇容緩。挽斷項纓持用獻佛。投身於地以竭其誠二請法有二。初通問往生處二正請往生因 初通問往生處二。初汎問宿因二正問生處 初汎問宿因。   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我之母子愛出天性。佛之兄弟情同天倫。反生逆害必有往因。本唯自責兼問如來。但是傷歎往業以為陳請之由。經律多說。佛與提婆從因至果常相惱害。蓋是大權影響而非實事。即法華雲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乃至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等 二正問生處為三。初標忻厭二敘可厭三立誓遠離 此之三節即示末世修行要術。若不爾者則徒修淨業定不往生 初標忻厭。   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 無憂惱處者韋提所問。言相通含據下佛答即指淨土。娑婆五濁人間天上皆有憂惱。唯佛淨土依正俱勝但受諸樂寧有憂乎。閻浮提或雲剡浮贍部此翻勝金。從樹為名。以樹半臨海水水底有金光色映樹故以為名。提或雲檀此翻為洲。即別指南洲也。據令通指娑婆大千。且從近論令易解耳。或可閻浮於四洲中濁惡最甚故特標之 二敘可厭。   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 濁謂五濁。即見煩惱等五皆不淨故總名濁亦名五滓。惡即十惡。即殺盜等。五濁則具該依正。十惡則別指行業。若據濁惡實該六道。特舉三途苦果以彰可厭。遍於大千故雲盈滿。多不善聚者即上惡趣共聚此處。或可別指人中。少有良善如下所願不見惡人怨親逆順無非不善。闍王調達豈善聚乎。上隨文解次約義論。此濁惡處即指世間郡邑民居親族會處。其間心行萬差三惡盈滿皆不善聚。又濁惡處即指我等眾生現前識心。無始至今三業所造無邊業種日用所起三惡道行不可窮數故雲盈滿多不善也 三立誓遠離。   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 五濁三界五逆十惡皆是惡聲。其中眾生造如是業盡號惡人。極樂世界尚無惡道名即無惡聲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即無惡人也 二正請往生因。   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頭及四肢為五體五處皆圓亦名五輪。著地禮之重也。由有宿罪故受此苦。今欲厭離故需求悔。梵雲懺摩此翻悔往。今言懺悔華梵並舉。有雲懺即斷後悔是恥前。如來說法破障除疑如日照世故雲佛日。極樂依正莫非主伴淨業共成故名清淨業處。據此韋提正求觀法故雲教我觀也 第二正宗分三。初至那含放光現土審定機宜。爾時世尊下二正明觀法淨業正因。說是語時下三顯示利益結勸修習 初放光現土審定機宜三。初如來放光普現諸土。二韋提白佛選定一方。三頻婆蒙光護證道果。佛恐末世以為十方淨土隨願可生何獨定指彌陀一國特現此瑞以決後疑。今多此見正達佛意 初如來放光普現諸土。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琍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如來眉間有白毫相。長一(丈寸)五周圓五寸外有八稜中空如筒白如珂雪右旋宛轉。表從中道流出諸法。初散後聚亦表攝多歸一。即顯此經圓純究竟一佛乘法。故現此相異於常時。光臺高聳喻若須彌。現土無量不可具舉。略示四種以示可觀。七寶成者言其尊貴。純蓮華者言其潔淨。如天宮者言其快樂。頗梨鏡者言其明瑩。若論諸土莊嚴極眾。經文從簡各舉一相。欲彰極樂具兼諸美令韋提見。即示放光現土之意 二選定一方三。初通敘諸土非是所類。二別指極樂正合機緣。三求請往生所修觀法 初通敘諸土非是所願。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 二別指極樂正合機緣。   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良以此界下凡心多馳散。若不的指一方專觀一佛則觀行難成往生多障。況彌陀光明常照誓願弘深。是以生一土則諸土皆通。想一佛則諸佛齊見。十疑論佛答普廣其理照然。善導專修義亦同此 三求請往生所修觀法。   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初修方便作意觀緣名思惟。觀想既成任運妙契名正受。如地觀雲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地即思惟也。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即正受也。善導玄義據華嚴經思惟正受並是三昧。與此地觀文證大同。又觀佛三昧經雲佛告阿難。佛滅度後佛諸弟子聞是法者思是法者觀是法者此人常於夢中見佛。又雲聞是語思是法者有正念者有正受者。準知思惟正受皆屬觀法淺深有異。又復前雲教我觀於清淨業處。即知韋提唯請觀耳 三頻婆蒙光獲證道果。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初如來現土正意在茲。機感相投潛通密應。故佛微笑。觀佛相海經雲諸佛常法凡笑必有五色光。從口而出光照王頂。佛力加被令增道果。蒙光見佛深悟無常。發智斷惑遂證三果。阿那含此雲不還。結惑將盡不還下界。據此頻婆見佛得果。應與夫人同聞觀法。後結益中但敘韋提五百侍女。乃知頻婆證果即歸滅矣 第二正明觀法淨業正因二。初如來許可二正示所說 初如來許可。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先審知否者欲明淨土非佛自說他無知者。彌陀經雲從此西方過十萬億佛土。而雲不遠者此有三釋。一佛眼觀故如楞嚴說。天眼觀大千界如觀掌果。況佛眼乎。譬如登高視下一目萬里。所謂登大山而小天下也。二心念速故。心神無礙遐方異域舉念即至。所謂心念疾於風也。三佛力攝故。雖未得通乘佛神力。如十疑論說。劣夫從輪王一晝夜行四天下。所謂青蠅附於騏尾也。淨業成者總目彼土依正二報。極樂境界眾生未識以物比擬故雲眾譬。如下雲如億千日其光如華等。或可所有言諭通名為譬。亦令未來者正彰本意非止當機。所謂千鉤之弩豈特為鼷鼠而發機乎 二正示所說復二。初先示福業二明正觀初先示福業 所以先明三福者即是修觀行人合行事業。非觀無以導其福非福無以成其觀。有觀無福則闕於莊嚴。有福無觀則牽於異趣。闕莊嚴則護報非勝。牽異趣則往生莫由。二法相資無往不利。寄言學者剋意研求。無惑兩岐自迷發足 今釋三福三。初通標二別釋三結告。初通標。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欲生者言其志願。當修者教令必為 二別釋。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既是三世佛因。明知菩薩大行。第一共凡夫業第二共二乘業第三大乘不共業。就中四句。上二句報恩行。父母生育恩師長教導恩。下二句離惡行。不殺為十善之首故特標之。身除三邪口離四過意斷三惡也。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就中三句。上句即翻邪三歸。凡夫無始繫屬於魔。作法歸投希求救護。若但受歸有善無戒。若受眾戒必兼三歸。下二句即受戒法。在家五八出家十具故雲眾戒。受持無缺故雲具足。威儀亦戒。輕細難持人多陵犯。故特標簡。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就中四句。初即發大心。菩提翻道即無上道心。二即起大心。善惡因果皆我自心了知畏慎故雲深信。三即生大解。教詮本智因誦發生。四即修大行。勸誘修行不令退墮。上三自行後一化他 三結告。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世果德籍此而成故曰正因 二明正觀四。初敕聽示說二讚請三勸囑四示法初敕聽示說。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 諦聽善思即聞思兩慧。為未來者正指像末也。煩惱賊害即具縛凡夫也。清淨業即十六觀也 二讚請。   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 悅可聖心故雲快問 三勸囑三。初明是佛所教二依教修成三因修獲證 初明是佛所教。   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 阿難多聞勸令持說。由在幽宮同聞尚少。後還耆山意令重述故預囑之。如來今者等並是付囑阿難所說之詞 二依教修成。   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報明鏡自見面像 教由佛說即是佛力。所謂如來異方便也 三因修獲證。   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得無生忍位當初住。若據觀法功德力強見生可證。準下佛觀即指生彼獲證之相。下雲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也 四示法有三。初敘韋提見土由二為未來請其方便三如來答其所請 初敘韋提見土由。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大權引實故示同凡。天眼六通之一。障內障外無不徹見。凡仙小聖雖得天眼遐方淨剎亦不能觀。異方便者若對當機即前光臺現土令韋提見。據論垂教即下十六觀法專被未來。欲彰權智道同故言諸佛 二為未來請其方法三。初敘己得見二傷他不見三正為陳請 初敘己得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 二傷他不見。   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 此即大悲權巧利物方見。韋提位非凡小。濁惡不善義同前釋。五苦者疏雲五道皆非樂故。修羅一道開則為六合但有五。或取大本五惡五痛五燒以為五苦。即五戒所禁五種之過為五惡。犯此五事遭難犯法為五痛。後墮三途名為五燒 三正為陳請。   雲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未來眾生一生不值佛二濁惡轉盛三苦逼益深。業障如此。疑無見土之理。有何方便令得見乎 三如來答其所請又二。初標示繫想處二別列十六觀法 初標示繫想處。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 淨土觀門要在專一故。須指定一方以為投心之處。故放光現土厥意在茲。故十疑論中名為一相三昧。文殊般若亦名一行三昧。比諸觀法有三不同。餘觀不定方隅。今此定須西向。餘觀收神歸念今此送想彼方。餘觀遍歷自他今此定緣聖境。義門備揀心境歷然。乖此別修終名邪觀 二別列十六觀法 自古章疏多廣懸談。及至觀文例多簡略。今謂觀文正當心要義須委細科釋文言。聽習之徒切宜留心。今先總分後方別解。就十六觀大分為二。初一種先觀此方落日指定向方。後十五種正觀彼土依正二報。初觀是總該下十五。下皆為別各不相收。就後十五復分為二。前五先觀彼土依報莊嚴。後十觀彼正報殊勝。就前五中又分為二。前二觀彼所依境界。觀水成冰見冰為地。後三觀彼莊嚴之相。國土莊嚴不出三種。樹即觀彼林蔭池即觀彼流泉樓即觀臺閣。地觀為總攝餘三故。樹等為別皆依地故。就後十中復分為四。前三觀佛。第七觀佛坐處。第八觀像表真。第九正觀佛相。十與十一觀佛侍者左右分殊。十二十三總觀三聖普雜不同。十四五六觀佛徒眾三輩差降。若此分對一經大要皎如指掌。逐觀別分廣更如後 第一日觀三。初所觀境二能觀想三結示 初所觀境。   雲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 方隅渺漭無物表彰。此間落日有目皆見顯了易觀。是可標準。疏雲落日懸鼓。用標送想之方。即此意也。言作想者想即是觀。胎中失目謂之生盲 二能觀想四。初示修儀二示觀相三顯成相四勸常觀 初示修儀。   當起想念正坐西向 起想即發觀也。正坐則身儀也。全趺半趺直身累手如坐禪法。故僧傳中古晉高僧坐不背西蓋遵此耳 二示觀相。   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 心境相應凝然不動即定體也 三顯成相。   見日欲沒狀如懸鼓 日沒近地雲散光收瑩如鼓面。懸住空中 四勸常觀。   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瞭 想成相起唸唸相續任運不忘 三結示。   是為日想名為初觀 結示可解 就後十五觀前五依報中第二水想欲成此土凝冰。第五想水正觀彼方池沼。名同體別學者宜知 第二水觀二。初所觀境二結示 水想正為觀地。琉璃寶地舉世所無。水面結冰是人皆識。因此見彼用似比真。故先舉水冰後成寶地。疏雲大水結冰實表琉璃之地是也 初所觀境二。初觀水二觀地 初觀水三。初正想水二變水成冰三變冰為琉璃 初正想水。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瞭無分散意 顯上澄清湛然不動故雲無分散意 二變水成冰。   既見水已當起冰想 三變冰為琉璃。   見冰映徹作琉璃想 齊此已來當觀文畢。此想已下屬後地觀 二觀地三。初地體明徹二地下幢擎三地上莊嚴 初地體明徹。   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 二地上幢擎二。初示幢體二珠光上映 初示幢體。   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 八面八楞其狀如塔 二殊光上映。   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 三地上莊嚴四。初地面華級二眾寶色光三合此寶光以成臺閣四華幢樂器 初地面華級。   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 金繩七寶互相間錯如世花塼 二眾寶色光。   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 眾寶色光其光從地昇空故如華。從上照下故如星月 三合此寶光以成臺閣。   成光明臺樓閣千萬百寶合成 四華幢樂器。   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 華幢樂器四面圍繞。風動出聲說法警眾。風生八方故雲八種。彼無時節。且對此方故雲八耳。苦空等法即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以此四法對破四倒。文中空字且對觀身。知倒計亡非空何謂 二結示。   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結文可知 第三地觀 所觀之境備在前文故。第三但有躡前結勸而已 文有四節。初思惟二正受三彰益四辨邪正 初思惟。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土 一一觀者指前總別相也。除食時者開暫間也。有依別本改為睡時。尋諸古本並作食時。且凡人睡時任運自息豈待除耶。或雲大小兩乘各有食觀故此除之。此局道眾亦非通論。今謂餘諸觀法不擇時處。此觀聖境理合虔恭。對食起想義乖尊敬故。觀佛三昧經觀像法雲想念成已唯除食時除便轉時一切時中恆見佛像等。斯為明據不須改作。初心漸想未成定相故雲粗見言其未明也 二正受。   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三昧正音三摩地此翻正定或雲等持。想成見地不待作意任運契合見境分明。如人學射初生後熟發無不中。言思叵及唯證方知故雲不可具說 三彰益二。初重囑轉教二正彰利益 初重囑轉教。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 敕阿難者以前二觀止是此方之物以為發觀之端。及觀寶地心達彼方定能脫苦破障除疑。重囑轉教意見於此。   二正彰利益二初破障二除疑 初破障。   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八十億劫或雲無量劫或雲五萬或雲五十億劫隨宜不定非凡所測 二除疑。   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此觀若成往生已決。如唐高僧大行於泰山結菴修淨業。未三七日見琉璃地心眼洞明。至後得疾其地復現。乃曰吾無觀想寶地復現。豈於安養無緣哉。即日終於所居 四辨邪正二。初顯正二簡邪 初顯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 言作是者指前觀相。心境相稱教行無違故 二簡邪。   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乖前境量名為他觀。不正曰邪。雖是佛教大小觀法若非往生淨土之觀。並是偏邪非同外道邪見之邪。餘皆例此 第四樹觀三。初結前生後二。正明觀行三結示 初結前生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 告敕之語或標不標譯人之變 二正明中二初舉所觀二示能觀 初所觀二。初示體量二明莊嚴 初示體量三初教遍觀二示行數三明高量 初教遍觀。   觀寶樹者一一觀之 樹相多種故雲一一 二示行數。   作七重行樹想 周迴七重匝繞彼國。或雲處處皆有七重 三明高量。   一一樹高八千由旬 由旬亦云由延亦云踰善那。西竺驛亭之量。經律所出遠近不定。諸家多取四十里為準 二明莊嚴二。初光明莊嚴二花果莊嚴。初光明莊嚴又三。初示葉具二明色光三明珠網 初葉具。   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 葉具足者無凋落故 二光明莊嚴。   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琍色中出紅色光碼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 寶色與光五色相間。琉璃碧色出黃光。頗梨青色出紅光。碼瑙赤色出白色。車渠白色出綠光。若準大本。琥珀七寶諸樹周滿世界。金銀琉璃頗梨珊瑚瑪瑙車渠等樹。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廣如彼說。即是眾寶為映飾 三珠網四 初示重數二網間宮殿三殿中童子四珠纓光明 初示重數。   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 每樹七層每層一重其形如塔 二網間宮殿。   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 網間宮殿如色界天梵王居處 三殿中童子。   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毘楞伽摩尼以為瓔珞 一一下天童嚴飾。釋迦毘楞伽此雲能聖。摩尼亦云離垢亦云如意 四珠纓光明。   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眾寶間錯色中上者 眾寶間者不獨珠也。色中上者異於常也 二華果莊嚴又二。初總舉二別示 初總舉。   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 行相當者當猶對也。葉相次者如鱗接也。花果如下釋 二別示三。初明樹葉二明樹花。三明樹果 初明樹葉。   一一樹華縱廣正當二十五由旬 三句示量。二十五由旬計一千里。   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瓔珞 三句明色。百種畫即葉上痕脈。如天瓔者狀其文也 二明樹花。   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婉轉葉間 閻浮檀如上已釋。洲邊有樹海底出金光色無比。置於暗中其暗即滅。華色同焉。其花旋轉猶世風車 三明樹果又二。初體相二光變幢蓋 初體相。   湧生諸果如帝釋瓶 帝釋瓶謂帝釋殿前有瓶莫測其量。以葉度果其大可知 二光變幢蓋。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三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 映現有二。大千佛事一也。十方佛國二也。示生唱滅說法度生皆名佛事 第二示能觀。   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莖華果皆令分明 恐其參亂故令次觀。莖等五種即是次第。莖謂根幹必兼枝條 三結示。   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結文可解 第五池觀四。初示體相二明池蓮三明池光四結示 初示體相四。初舉數二明水色三明流渠四明渠底 初舉數。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 一國八池渠道相通 二明水色。   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玉生 上二句明色相。池塘階岸眾寶合成。池中泉水色亦如然故雲七寶成也。下二句示出處。每一池心各有珠玉。泉從玉出流落池中常時盈滿 三明流渠。   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淚□隸□□□□蝖摯鞢   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 雜色金剛金有五色又精剛者 二池蓮三。初示數二明量三明水流花間 初示數。   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 一一水中即上八池各六十億。小本經中四色四光。今言七寶故知多別 二明量。   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 十二由旬計四百八十里。小本經但雲大如車輪。舉其極小者耳 三明水流花間。   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 從如意珠出故雲摩尼水。華梵互舉也。尋樹上下尋猶循也。樹即莖也。言水循華莖上入花中旋轉發聲卻從莖下。演說有三。四念處一也六度二也讚佛相好三也 三池光二。初從珠湧光二光化靈禽 初從珠湧光。   如意珠玉湧出金色微妙光明 二光化靈禽。   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 即小本中白鵠孔雀。今經下文鳧雁鴛鴦等。即知珍禽非止一類。今此但舉毛色以通收耳。讚歎三寶令歸向故 四結示。   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八功德一輕二清三冷四軟五美六不臭七飲時調適八飲已無患。不出色香味觸四塵而已。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之中(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4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下   劉宋西域三藏疆良耶捨譯   西湖靈芝崇福寺釋元照述   第六總觀四。初正明二結示三彰益四顯邪正 初正明二。初別觀寶樓二總觀四種 初別觀寶樓四。初示數二諸天作樂三天樂懸空四樂音說法 初示數。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閣 眾寶國者總召彼土也。一一界者準小本即池岸上。經雲四邊階道上有樓閣等 二諸天作樂。   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 伎即樂人 三天樂懸空。   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 如寶幢者言其量也 四樂音說法。   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即讚三寶 二總觀四種。   此想成已名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 承前樓觀兼牒前三即為總觀。若別若總各逗機緣。此觀依報收無不盡。言粗見者即思惟也。下文若見此者即正受也 二結示。   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 三彰益。   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 破障除疑 四顯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並如前釋 次就後十觀正報中四。初如來勸囑二三聖現身三夫人為未來申請四如來廣明 初如來勸囑三。初勸聽二許說三重囑 初勸聽。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如上觀依意在觀正故重勸囑 二許說。   佛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 娑婆眾苦非觀佛三昧無由可脫名脫苦法。三界為苦器六道是苦報 三重囑。   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二三身現身。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前文光臺現土令韋提見以為依報發請之端故雲以佛力故見彼國等。今三聖共臨以為正報發請之由故雲因佛力故得見佛等。佛立空中二聖侍立。三聖立像斯為明據。閻浮金色猶不可比。則知其光不可盡見 三夫人為未來申請二。初見佛設禮二白佛申請。初見佛設禮。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 二白佛申請。   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雲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即白釋迦也。菩薩存心不專為己。雖令我見意在未來 四如來廣明 就下十觀大分為四。如上已明今依次釋 第七華座觀二。初正明觀行二總勸諦觀 華座觀者欲瞻尊境先觀坐處。如對君上目視階陛 初正明觀行三。初總示依處二別列莊嚴三結示 初總示依處。   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 華依於地。顯是臺座非池蓮也 二別列莊嚴二。初華葉二華臺 初華葉六。初色二脈三光四示量五顯數六明珠光 初色。   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 二脈。   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 其文工巧故如天畫 三光。   脈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 四示量。   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 二百五十由旬討有萬里 五顯數。   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 六明現光。   一一葉間各有百億摩尼殊玉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明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 光形如蓋下覆其地 二華臺三。初明臺體二臺外校飾三臺上寶幢 初明臺體。   釋迦毘楞伽寶以為臺 即蓮心也。釋迦毘楞即如意珠。出生無盡皆如人意故雲能生 二臺外校飾。   此蓮華臺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校飾 文列四寶。甄叔迦此雲赤色寶。梵即翻淨 三臺上寶幢三。初明幢體二明寶幔三珠光 初明幢體。   於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 即上臺面四向立柱。上擎網幔以覆佛頂 二明寶幔。   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官 夜摩即欲界第三空居天。彼天華光莊嚴最勝故多取為比 三殊光四。初示數二珠光三光色四其色變現 初示數。   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 二珠光。   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 三色光。   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 四其色變現。   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臺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 其色變現為三。金臺珠網華雲也。更有別相故雲隨意等 三結示。   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結文可知 二總勸諦觀五。初推本因二明由漸三教純一離雜想四示益五簡邪正 初推本因。   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 阿彌陀佛昔為國王遇世自在王佛棄國出家。法名法藏。發四十八願。彼國依報境界身壽光明種種莊嚴一切果相皆願所成。豈唯華座。寄此點示使知淨土即佛願體。願由心發即佛心體。故知願力理絕言思矣 二明由漸。   若慾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 不先華座則觀佛不成 三教純一離雜觀。   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珠一一光一一臺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 一一觀之貫下五種。花葉及幢皆有珠光。臺不明光在文少略。鏡中見面喻其無差 四示益。   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 滅罪除疑此是觀佛最初方便滅罪猶少。次至像觀滅罪乃多。後至佛觀得無生忍即破無明 五簡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解同前 第八像觀二。初結前標後二正示觀法 初結前標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觀佛 眾生無始未識真佛多見形像故使先觀。以像表真觀佛易就 二正示觀法三。初通示想佛之意二正明想佛之法三結示 初通示想佛之意四。初明佛身普遍能應物心二明行者想成即具佛體三舉彼果德令信因心而結勸修因須依果德 此一段經我佛如來欲明佛觀故於像觀之首先敘觀佛之功。即是開示眾生成佛要道。一經妙旨唯在此文。後學討論宜須精究。此而不了餘竟何言 初明佛身普遍二。初徵二示。初徵。   所以者何 觀佛其利安在 二示。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此中正說彌陀以法身體同故言諸佛。華嚴雲一切諸佛身即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此明諸佛果證法身無所不遍。則與眾生因地法身無二無別故。眾生作想佛身隨應。疏雲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故。能入眾生心想中如白日昇天影現百川故。想佛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如勢至圓通雲。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此明佛常念眾生。若子逃逝雖憶何為。此明眾生不念有應無感也。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此明眾生念佛感應道交也。此實彌陀世尊同體大慈悲善根力隨緣赴感應物垂形。不思議用。苟明此理佛入何疑 二明行者想成即具佛體。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就中初二句示心境相應。次三句顯因成果相。下二句釋成上義。是心者即指行者觀佛之心。由觀佛相相現心中。此心即具佛之相好。此據小身丈六為言。其功若此。若觀八萬四千相好心具亦爾。教令觀佛其功若此。眾生依教修因感果始於此心故雲是心作佛。恐謂修成佛從外得。祇由此心當體是佛故使建修無不果滿故雲是心是佛。若不爾者生彼國已具三十二大人相好自何而得耶。當知今日想佛之心相好果德悉已具足。蓮胎孕質即是此心是證菩提不從他得矣。三舉彼果德令信因心。   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正遍知者十號之一也。出世法無不究盡。深廣無際故喻如海。佛德無邊略舉遍知以攝餘者。果人萬德皆心想生。意勉下凡專勤修習功不虛矣 四結勸修因須依果德。   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祇由觀佛功德高深故勸繫想。前則通舉諸佛。此則別指彌陀結歸今經正意。故雲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此雲如來。阿羅訶此雲應供。三藐三佛陀此雲正遍知。即十號中略舉三號。委釋如別 二正明想佛法三。初別明三像二總明三像三顯益 初別明三像二。初彌陀像二二菩薩像 初彌陀像三。初見像色相二見國土莊嚴三誡令諦觀 初見像色相。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 以像表真從易至難故。若畫若彫隨人見熟即以為境。坐彼華者即前華座 二見國土莊嚴。   見像座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 即前依報 三誡令諦觀。   見如此事極令明瞭如觀掌中 觀掌中者言其明瞭也 二二菩薩像又二。初觀華座三觀形像 初觀花座。   見此事已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 如前蓮華者即佛所坐者。據菩薩身計應須減 二觀形像。   想一觀世音菩薩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 亦作金色者即菩薩身同前佛色 二總明三像二。初眼見勝境二耳聞說法 初眼見勝境又二。初三像放光二遍見三像。初三像放光。   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 三像放光光色照樹 二遍見三像。   一一樹下復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 遍見三像無處不有 二耳聞說法二。初眾音說法二憶持不忘 初眾音說法。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流水光明及諸寶樹鳧雁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恆聞妙法 水光樹禽風鼓樂器並如前示。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故雲妙法 二憶持不忘。   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令與脩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有合者名為粗相見極樂世界 謂所聞之法不乖教典故雲合也。修多羅此翻契經。違教即妄合法猶粗。對下三昧以分粗妙 三結示。   是為像想名第八觀 準上經文明列三像。或謂二菩薩無像觀者未知何意 三顯益。   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文有二。一除罪障二近三昧。即下佛觀像觀若成真身必見故雲現身即得 第九佛觀二。初躡前起後二顯所觀境 初躡前起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 此與像觀皆有躡前起後次第之文。意使正修不容異徹。自昔科為真法身觀。今準下結雲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必應指彼彌陀果佛色相即法身耳。下二菩薩其例頗同 二顯所觀五。初正明二結益三勸修四結觀五簡辨 初正明三。初示身相二彰言略三示所證 初示身相七。初顯身色二示身量三眉毫量四眼色量五毛孔量六明項光七相好 初顯身色。   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 百千萬億夜摩天喻其大也。閻浮金言其自體也 二示身量。   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 佛身無量機見有殊。文中所舉假以數量顯非數量。欲彰佛身不可定故。即下文雲如前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又雲或現大身滿虛空中。舉此證前知無限量。蠡盃酌海丈尺量空。是可得乎。喻可見也 三眉毫量。   眉間白毫右旋婉轉如五須彌山 右旋婉轉其狀如珠。一須彌高三百三十六萬里縱高亦爾。五須彌共一千六百八百八十萬里。疏引寶性論佛眉毫方圓三百六十萬里。疑是誤算一須彌也 四眼色量。   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 一大海八萬四千由旬四大海共三十二萬六千由旬 五毛孔光。   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 光即身光也。一一毛孔光如須彌。演即流也 六頂光。   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百億大千言其量也。化佛菩薩即應現也 七相好。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丈六之身則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今彌陀身相好光明三量八萬四千則其數無量不可算矣。下示光明遍照攝生。即是彌陀慈悲心體。問不念佛人佛光攝否。答念與不念光無不攝。但念佛者與光相應攝取往生定無退墮。智論雲。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楞嚴所謂佛念眾生如母憶子但子於母有憶不憶耳。又如盲人在日輪下日無不照盲者不見。不念佛人亦復如是 二彰言略。   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 其光相好兼上身項二光。化佛即圓光所現。言不能盡憶想方見。心眼即意思也 三示所證二。初觀一佛二觀佛身 初觀一佛。   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見多佛者法身體同。念佛三昧從此得名 二觀佛身。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見佛心者身為心相故佛無一切心唯有大慈悲。慈者與樂悲即拔苦。眾生無盡佛大慈悲亦無有盡。智論雲。慈有三種。一眾生緣慈。無心攀緣一切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二法緣慈。無心觀法而於諸法自然對治。三無緣慈。無心觀理而於平等第一義中自然安住。後一據理體前二約事用。今舉無緣義收三種。謂諸佛心不住有無不依三世。平等大慧常照法界。以此攝生生無不攝。不由緣起故雲無緣。即前所謂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是也 二結益。   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 捨身他世生彼土已即證無生。故知此觀若成則上品上生明矣 三勸修二初勸觀二教入處 初勸觀。   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 智者即自修觀之人。依前觀法即是諦觀。以修此觀往生得忍功深利大故勸繫心。故般舟經眾生問佛何因緣故得生此國。彌陀答言。以修念佛三昧得生彼國也 二教入處二。初觀一相二觀一佛 初觀一相。   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瞭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 多相自具者眉毫一相總諸相故。若據經文即觀五須彌量故雲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即知非丈六眉毫 二觀一佛。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 多佛授記者皆蒙印可授記作佛 四結觀。   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 一切之言或總指所見諸佛或別在彌陀諸相。二釋並通 五簡辨。   作此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文可解 第十觀音觀二。初結前標後。二正示觀法 初結前標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次復當觀觀世音菩薩 二正示觀法四。初示境二結觀三勸修四簡邪正 初示境九。初觀身二觀光三觀冠四觀面五觀臂六觀手七觀足八指同九簡辨 初觀身三。初身量二身色三頂髻 初身量。   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 二身色。   身紫金色 三頂髻。   頂有肉髻 二觀光二。初頂光二身光 初頂光二。初光量二光中變化 初光量。   頂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 二光中變化。   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 如釋迦者丈六身也 二身光。   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五道眾生合修羅故。菩薩垂形五道救苦眾生故於光中現其色相 三觀冠二。初觀體二冠中化佛 初觀體。   頂上毘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 毘楞伽即摩尼珠也 二冠中化佛。   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冠中化佛以表帶果而行用 四觀面。   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世界 五觀臂。   臂如紅蓮華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 六觀手。   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七觀足二。初舉足相二下足相 初舉足相。   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臺 輪有千輪號千輻輪 二下足相。   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 即踏蓮華金剛摩尼二寶所成 八指同。   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 九簡辨。   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 二結觀。   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名第十觀 真實色身即應身也 三觀修四。初指前勸觀二彰功力三舉聞以況四教次觀。初指前勸觀。   佛告阿難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作是觀 當作是者即上諸相不可異故 二彰功力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 不遇諸禍除現難也。除無數劫罪破往業也 三舉聞以況。   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 聞名獲福如普門品廣說 四教次觀。   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瞭如觀掌中 從上至下以為次第 四簡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解同前 第十一勢至觀四。初觀行相二結示色身三彰益四雙結 初觀行相三。初身相二行相三坐相 初身相五。初身量二觀光相三觀天冠四觀肉髻五指餘相 初身量。   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 如觀音者亦八十萬億那由他也 二觀光相二。初頂光二身光 初頂光。   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 百二十五由旬計五千里此即光體照則倍之 二身光三。初示色量二有緣得見三因光得名 初示色量。   舉身光相照十方國作紫金色 二有緣得見。   有緣眾生皆悉得見 修此觀者即有緣人 三因光得名二。初從光立名二從威勢為名 初從光立名。   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 因見菩薩一毛光即見十方諸佛光。從光立名 二從威勢為名。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以光照眾生拔苦與樂。從威勢為名。無上力者即十力也 三觀天冠三。初華二臺三臺中現土 初華。   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 二臺。   一一寶華有五百寶臺 三臺中現土。   一一臺中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 四觀肉髻二。初色相二瓶光變現 初色相。   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 缽頭摩此雲赤蓮華 二瓶光變現。   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 五指餘相。   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謂面臂手等 二行相二。初十方震動二動處莊嚴 初十方震動。   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 二動處莊嚴。   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 他方動處寶華高顯與極樂無異 三坐相二。初國土動搖二分身說法。初國土動搖。   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 即本國也 二分身說法。   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側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 具舉上下含攝中間諸佛剎土。三聖化身來集填空說法化導 二結示色身。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為觀大勢至色身相名第十一觀 同前所辨 三彰益。   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 即是破障 四雙結。   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此觀成已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結前觀音勢至二觀。不處胞胎等者脫娑娑苦生佛淨土寶蓮孕質永絕胞胎。從頂至足總攝身相故雲具足。文牒二名故知雙結 十二十三兩觀前觀依報第六總觀。今此普雜亦即總觀三聖。普觀則先觀自身後見依正。雜觀則唯觀正報大小不同。先別後總攝機斯足。對文可見 第十二普觀三。初示觀相二結名義三彰感應 初示觀相二。初想自身二明普見 初想自身二。初躡前二起後 初躡前。   見此事時 二起後四。初起心往彼二蓮中跏坐三想花開合四花開光照。初起心往彼。   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二蓮中跏坐。   於蓮華中結跏趺坐 三想花開合。   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 四花開光照。   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 二明普見二。初聖眾滿空二依正說法 初聖眾滿空。   見佛菩薩滿虛空中 佛菩薩者即三聖也 二依正說法。   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出定之時憶持不失 水鳥樹林依報說法。及諸佛者正報說法。仍須合教以驗真妄 二結名義。   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 雙結依正故得普名 三彰感應 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三聖常來安慰印可 第十三雜觀三。初揀機二示觀法三結示 初揀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 若欲者則揀非欲不預此法也 二示觀法二。初觀佛一觀二菩薩 初觀佛五。初先觀小身二後觀大身三舉像況真四身量不定五指餘諸相 初先觀小身。   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順此方機故觀丈六。不言坐立應是立像 二後現大身。   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願力故有憶持者必得成就。   先所說者指前佛觀。凡夫心劣雖不能觀。仗佛願力有想必成 三舉像況真。   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 想像獲福觀真可知 四身量不定。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 佛無大小隨機有異 五指餘諸相。   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 金色圓光如前佛觀。寶蓮即花座觀 二觀二菩薩二。初示同異教令辨識二明隨侍以顯須觀 初示同異教令辨識。   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 身同眾生即彼徒眾中下二輩形相全乖。諸大菩薩則有相濫。經雲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等。但觀首相可辨二聖。觀音冠有立佛勢至髻有寶瓶 二明隨侍以顯須觀。   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 助佛行化即影響眾由常隨侍故必觀之 三結示。   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三聖不同大小有異故雲雜想也 十四已下三種觀彼徒眾。三輩九品並所觀境。因明生相人多惑之。今謂文中所敘並是已生彼國之人。當本修因感果之相以為三種近觀之境。又雲為令識位有上中下即是大本三品也。今謂大本三品皆標發菩提心。可對今經上三品耳。中下二品則非所對。況復因行與今全別。尋經校之方知不爾。今明上三品即彼菩薩眾也。中三品即彼聲聞眾也。下三品即彼人民眾也。三輩九品攝盡彼方聖凡之眾。又復三輩各分高下如後具明。第十四上輩有五。一發菩提心大乘心也。二解第一義大乘解也。三修行諸行大乘行也。四深信因果大乘信也。五迴嚮往生大乘願也。如此五法上三品中出沒互見。上品上生具五。經明三心三行是也。上品中生有四。唯缺大行。經雲善解義趣是也。上品下生有三。缺於解行。經雲但發無上道心是也。若無第一不為上品。若無四五即不往生。故上三品即攝補處不退初心諸大菩薩也 第十四上輩三。初上品上生二上品中生三上品下生 初上品上生三。初標二釋三結 初標。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 二釋四。初修因二感勝緣三見已得生四生後益 初修因二。初發三心二修三行 初發三心。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發三心者菩提心也。亦名無上道心。一至誠者。求佛菩提決定堅固至佛不移也。二深心者。於大乘法聞思修習至佛不已也。釋論雲。智度大海唯佛窮底故雲深也。三迴向發願所修功德普施眾生至佛無盡。若對三聚初即攝律儀無惡不斷故必至誠。二即攝善法無善不修故必漸深。三攝眾生無生不度故必迴施。若對三佛初是斷德法身佛也。二即智德報身佛也。三即恩德應身佛也。果有三佛因必三心。不可缺一。餘廣如別 二修三行二初列行相二示時限 初列行相。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 發上三心必修三行。然有徑修三行義具三心故雲復有三種眾生等。一不殺是諸戒之首故別標之。具諸戒行此上品中須納大乘菩薩戒。依善戒經先受五十具後受菩薩戒故雲諸戒此即對上至誠心也。二讀誦經典不唯讀誦必須學解發生智慧。此即對深心也。三迴向發願對上可知。仍加六念即念三寶及戒施天名大乘六念也 二示時限。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少至一日多至七日舉少況多欲彰功勝。則知菩薩大行一念能行猶為佛種。況一日七日寧不往生耶 二感勝緣三。初眾聖來迎二彌陀光照三眾聖同音 初眾聖來迎。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數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 精進勇猛即能感也。精進不懈勇猛不退。阿彌下彰聖應。佛與大眾共集其前。七寶宮殿即佛居處。金剛臺即蓮華座。下雲此紫金臺如大寶華是也。但此金剛與下為異。二聖共執付與乘之 二彌陀光照與眾接引。   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 三眾聖同音讚歎勸進。   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 三見已得生。   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得生所感聖境故必歡喜。形留神往有如蟬蛻。十萬億土剎那即至彼佛威神眾生業力。易軀換報如反掌耳 四生後益五。初見佛菩薩二聞法得悟三遊歷十方四獲記還國五證總持門 初見佛菩薩。   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 生彼即見與下為異 二聞法得悟。   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 說妙法者大乘法也。得無生忍即斷證也 三遊歷十方。   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 承事諸佛習學方便 四獲記還國。   於諸佛前次第授記還到本國 即佛觀雲諸佛現前授記是也 五證總持門。   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陀羅尼此翻總持。一能持善二能遮惡。即於無量法門無不通達 三結。   是名上品上生者 二上品中生三。初標二釋三結 初標。   上品中生者 二釋四。初修因二感緣三得往生四生後益 初修因二初行業二發願 初行業。   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 上二句示缺行也。善下彰有解也。第一義者了達諸法畢竟空寂。由從緣起無自性故出過諸法故雲第一。心不驚者不狐疑也。信因果者諸法雖空善惡因果無毫差也。如此信解方契大乘豈有謗耶 二發願。   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迴此功德向彼莊嚴故雲迴向。若無願求縱有信解不出輪迴 二感緣三。初眾聖來迎二讚歎安慰三授手接引 初眾聖來迎。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遶持紫金臺至行者前 紫金臺亦即蓮花 二讚歎安慰。   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 從法化生故名法子 三授手接引。   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三得往生。   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 彈指一唸經文互舉 四生後益九。初經宿花開二身變金色三寶華承足四眾聖光照五開悟深法六下臺禮讚七不退菩提八遊行十方九得忍獲記。   初經宿花開 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 二身變金色。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 準大本中彼土眾生身皆金色。此中特標必應殊異 三寶華承足。   足下亦有七寶蓮華 四眾聖光照。   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 五開悟深法。   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 六下臺禮讚。   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歎世尊 七不退菩提。   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即七日已得不退轉 八遊行十方。   應時即能飛行偏至十方歷事諸佛 具六神通故能飛行 九得忍獲記。   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授記 一小劫者亦據此土一增減為言 三結。   是名上品中生者 三上品下生三初標二釋三總結 初標。   上品下生者 二釋四初修因二感緣三得生四生後益 初修因二。初有信發心二迴向願求 初有信發心。   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 顯無解行 二迴向願求。   以此功德迴向求生極樂國 義同前釋 二感緣。   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 金蓮花亦即臺座讚言清淨者既發大心必離諸惡故 三得生。   見此事時即見自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不言時限同前一念 四生後益五。初華開二見佛三聞法四遊歷五入位 初華開。   一日一夜蓮華乃開 二見佛。   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瞭 三聞法。   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 四遊歷。   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 五入位。   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百法明門者華嚴雲初地菩薩於剎那頃得百三昧見百諸佛。神通能過百佛國能動百佛世界。光明遍照百佛世界能成就百眾生能知過去未來百劫能入百法門能現百身。復為一身以百菩薩莊嚴眷屬。若仁王經有千法明門萬法明門等。歡喜地即初地。初登聖果多歡喜故 三總結。   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三品行相如上已明。今更重分。淺深有異。一臨終接引異。上生佛菩薩接中生與千化佛接下品下生五百化佛接。二所乘華座異。上生金剛臺中生紫金臺下生金蓮花。三見佛聞法異。上生到即見聞中生經宿下生七日至三七日。四花開異。上生已開中生經宿下生一日一夜。五證入異。上生到彼即證中生一小劫下生三小劫尋文可見 第十五中輩三品此攝四果聲聞眾。經雲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等。問彼國純一大乘清淨良伴何有小乘聲聞耶。答此土聲聞則有二種。一者定性謂沈空滯寂取滅度者。往生論雲二乘種不生即此類也。二不定性謂中間迴向。已經開顯知常獲記。雖是聲聞不住小果。法華真阿羅漢涅槃出家菩薩淨土聲聞即同此類。已聞大教發菩提心。但先學小乘聞說苦空無常無我發其本習先證小果終歸大乘。此三品中上生常持五八十具四種戒行。中生亦持四戒但一日一夜。下生孝養仁慈。上二專持佛戒並有迴向願求。下一止依世教故但臨終遇善。三階行別故分高下 第十五中輩三初中品上生二中品中生三中品下生 初中品上生三初標二釋三結 初標。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 二釋四。初修因二感緣三得生四生後益 初修因二。初明行業二示願求 初明行業。   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 五八在家二眾戒。諸戒即包十具出家五眾戒。五戒者一不殺二不盜三不邪婬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八戒加三。六不著花鬘纓絡香油塗身七不坐高床及不歌舞倡伎八不過中食。婬斷邪正名加淨行。齊一其心故名八齊。禁閉諸根亦名八關。廣如律中。然此四戒或道或俗各持。或出家兼具。既持淨戒必離眾過。五逆過中之大故特標之 二示願求。   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善根為因生彼是果 二感緣三。初眾聖現前二光明照觸三說法開悟 初眾聖現前。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 二光明照觸。   放金色光至其人所 三說法開悟。   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 讚歎出家即明此品。多收道眾。離苦者近離塵緣遠清煩惑 三得生。   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往生極樂世界 坐蓮禮佛識神即脫 四生後益三。初花開二聞法三得道 初花開。   蓮華尋開當華敷時 合有見佛文略不明 二聞法。   聞眾音聲讚歎四諦 贊四諦者順所習故。苦集二諦世間因果是所斷。滅道二諦出世因果是所證。四法皆實故並名諦 三得道。   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阿即翻無羅漢為生。結惑已盡不受後有故言無生亦云應供殺賊。如別所明。三明者過去宿命明現在漏盡明末來天眼明。三皆洞徹獨得稱明。六通一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命五如意六漏盡。六皆無壅故總名通。八解脫亦名八背捨。一內有色相外觀也(不懷內身骨人而觀外色不淨此位在初禪)。二內無相外觀也(懷滅內骨人觀外不淨得入二禪)。三緣淨背捨身作證(除外不淨定心清潔名緣淨以無著心受三禪樂名身證)。四虛空處背捨(滅四禪色心緣無邊空而入定知無常苦空心厭背故)。五識處背捨(捨空緣識入定知無常生厭背)。六無所有處背捨(捨識緣無所有入定知無常生厭背)。七非有想非無想背捨(捨無所有緣非非想入定知無常生厭背)。八滅受想背捨(背滅受捨諸心心數法入定休息名背捨)。餘如法界次第 三結 是名中品上生者 二中品中生三。初標二釋三結 初標。   中品中生者 二釋四。初修因二感緣三得生四生後益 初修因二。初行業二願求 初行業。   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 文略五戒前略十具。前後互見必具四戒。沙彌戒即十戒。前八戒中分七為二。加不捉金銀錢寶。具足戒即大僧大尼所受戒。七支具發遍該生境故雲具足 二願求。   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薰修 持戒淨業以求淨報。持戒成德名稱遠聞。故喻如香 二感緣二。初見佛眾聖二聞空讚歎 初見佛眾聖。   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 放光照觸持花迎取 二聞空讚歎。   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 三世諸佛並勸持戒斷惡修善。故今持戒即是隨順 三得生。   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花合即生亦一念頃 四生後益三。初見佛二聞法三獲證 初見佛。   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 文敘讚歎理合先見 二聞法。   聞法歡喜 聞法亦即四諦苦空無常等下品同然 三獲證。   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 須陀洹此翻逆流謂逆生死流即初果也 三結。   是名中品中生者 三中品下生三初標二釋三總結 初標。   中品下生者 二釋四。初修因二。遇緣三得生四生後益 初修因。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 執勞侍奉順色承志故名孝養父母。儒教以為百行之本。推愛及物博施濟眾故雲行世仁慈。儒宗以為君子之德由生前積善故臨終遇緣 二遇緣。   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 以善化人眾所知識。知其道德識其儀貌。法華妙莊嚴王雲善知識者是大因緣。即指妻兒為善知識。故知但能開導不局僧俗。國土樂事如上依報及大小彌陀經所說。法藏比丘者彌陀因名。昔為國王遇世自在王佛棄國出家。即於佛前發四十八願具如大本 三得生。   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此中合有臨終持花接引等事文略不敘。壯士屈伸頃亦即少時前後語變 四生後益三。初花開二聞法三得道 初花開。   生經七日遇觀世音及大勢至 經文但雲七日不說花開 二聞法。   聞法歡喜 二聖說法未及見佛 三得道。   得須陀洹經一小劫成阿羅漢 三總結。   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前二品臨終見佛蒙光聞法。下品並無前二。生已見佛聞法。下品但見觀音勢至。上二並敘乘花而去到彼花開。下品不明義須合有但文略耳。上生應時即得四果。中生半劫下生一劫尋對可了 第十六下輩三品並無修因。皆是平生作惡臨終遇善。準十疑論若無宿善今亦不遇故。此三品不無遠因。上生但泛爾作過不知慚愧。中生所敘多是出家五眾希貪名利毀破戒律。下生即造十惡五逆諸極重罪。罪有輕重故分三等 第十六下輩三。初下品上生二下品中生三下品下生 初下品上生三。初標二釋三結 初標。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 二釋四。初生來造惡二臨終遇緣三見相得生四生後利益 初生來造惡。   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 作眾惡業明非極重不謗經典尚有正信 二臨終遇緣二。初知識開導二化佛來讚 初知識開導二。初聞法除業二稱名滅罪 初聞法除業。   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 二稱名滅罪。   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經題佛號功力難思。滅罪劫數文中趣舉 二化佛來讚二。初化眾來迎二讚歎接引 初化眾來迎。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 二讚歎接引。   讚言善男子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三見相得生。   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四生後利益三。初花開二觀音說法三聞法入證 初花開。   經七七日蓮華乃敷 二觀音說法。   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十二部經 十二部經一切諸佛所說經法。總大小乘有十二類亦名十二分教。一契經二重頌三授記四諷誦五無問自說六因緣七譬喻八本生九本事十方廣十一未曾有十二論義部即類也 三聞法入證。   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 此下三品生彼聞法皆發大心。前中三品但明小果。以其先發大心故不明耳。百法明門義同前釋 三結。   是名下品上生者 二下品中生三。初標二釋三結 初標。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 二釋四。初造惡因二遇知識三得往生四生後益 初造因三。初別列四過二總結四過三示來報 初別列四過四。初毀戒過二犯盜過三說法過四無慚過 初毀戒過。   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 文略沙彌戒 二犯盜過。   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 僧物最重故特標之。僧祇此翻大眾。即常住物有二。一常住常住即寺宇米穀等。二十方常住即供僧食飲等。現前僧物亦二。一現前現前謂據數即分者。二十方現前謂作相普施者。四種僧物盜皆結犯。經雲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盜僧物者我所不救。斯極誡也 三說法過。   不淨說法 言不淨者假托佛法希求利養 四無慚過。   無有慚愧 公然造作內無羞恥 二總結四過。   以諸惡業而自莊嚴 惡跡盈滿故雲莊嚴 三示來報。   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 應墮獄者應猶合也 二遇知識三。初業相現前二知識開導三聞法滅罪 初業相現前。   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 地獄眾火即鑊湯鑪炭鎔銅鐵丸等。天台雲火車相現即火輪也。因中果相自心中業 二知識開導。   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說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說佛功德有三。一十力二光明三五分法身。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力(佛知說法因緣果報從是因不生是果佛悉遍知)。二業智力(佛知一切眾生三世諸業因緣果報)。三定力(佛知一切諸佛三昧)。四根力(佛知他眾生諸根上下)。五欲力(佛知眾生種種樂欲)。六性力(佛知世間種種性)。七至處道力(佛知一切道至處相)。八宿命力(佛知種種宿命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世劫)。九天眼(佛天眼淨見眾生生死業報等相)。十漏盡力(佛諸漏盡故無漏心解脫)。五分中上三可解。修因感果名解脫。五住二死究竟永盡果後起用名解脫知見 三聞法滅罪。   此人聞已除八十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 感聖來迎以聞佛德一念信受轉惡為善。火化清風境隨心變其速若此 三得往生。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 四生後益三。初花開二二聖說法三聞法獲益。初花開。   經於六劫蓮華乃敷 二二聖說法。   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 三聞法獲益。   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 三結。   是名下品中生者 下品下生三初標二釋三總結 初標。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 標中上中兩輩止於上品標佛告等。獨下三品一一別標者以作惡往生反常駭眾易惑難信故頻標示。意令聽受 二釋四。初造惡因二遇緣三得生四生後益 初造惡因二。初敘現業二示來報 初敘現業。   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 五逆者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違負恩德故名五逆。生報即隨阿鼻名五無間業。十惡者即身三口四意三一切惡業皆十攝之。既作極重餘無不為故雲具諸不善。問大本雲下至十念不生我國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今經五逆亦得生者。今解若據彌陀願力豈遮造逆之徒。方便赴機言乖趣合。彼則顯樂邦殊妙欲進於善人。此明淨業功深不遺於極惡。但使持名迴願無不滅罪往生故。觀佛三昧經雲四部弟子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等。如是等人若能至心一日一夜繫念觀佛一相好者。諸惡罪障皆悉消滅。引彼證此罪滅何疑 二示來報。   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隨犯一逆阿鼻一劫何況多犯故經多劫 二遇緣二。初知識開導二勝相現前 初知識開導四。初說妙法二病苦不能三教修十念四滅罪數 初說妙法。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 說妙法者讚淨土也。令念佛者作觀想也 二病苦不能。   此人苦逼不遑念佛 遑暇也 三教修十念。   善友告曰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心觀為念口誦為稱十念謂十聲也 四滅罪數。   稱佛名故於唸唸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唸唸即約佛聲 二勝相現前。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 花如日輪者喻其量也。若準俱捨日面徑五十一由旬。今此但取地居仰望。大小未必如論 三得生。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四生後益三。初花開二二聖說法三聞法獲益。初花開。   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 二二聖說法。   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 罪從緣生無有自性。諸法皆爾故名實相。普賢行法雲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是也 三聞法獲益。   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三總結。   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第三顯示利益二。初眾見彼土依正莊嚴二隨機獲益 初眾見彼土依正莊嚴。   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 前但韋提獨見今此大眾皆睹 二隨機獲益三。初夫人入證二五百侍女發心獲記三諸天發心 初夫人入證。   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 豁然大悟破無明也。逮無生忍證法性也 二五百侍女發心獲記。   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得諸佛現前三昧 問往生論女人根缺皆不得生今何違者。答非謂此土女及根缺不得生彼。蓋言生彼國者不受女人及根缺報耳。以彌陀發願若有女人未生我國復受女像不取正覺。又雲國中人天不具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是知彼無女人及根缺也。餘如十疑論說 三諸天發心。   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佛在幽宮說此觀法。阿難目連侍佛左右。止有夫人侍女諸天以為聽眾餘無聞者。後還靈山阿難重述。菩薩大眾始得同聞 第三流通分二 初至皆大歡喜幽宮即座付屬流通。二爾時世尊下還歸崛山轉說流通。由此二處眾聞信受展轉傳授流注無究 初幽宮付屬四。初立名教持二勸修獲益三付屬憶持四眾聞歡喜 初立名教持二。初雙問名持二別答 初雙問名持。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雲何受持 一問經名二問持法故雲雙問 二別答二。初示名二教持 初示名二。初從能觀所觀為名二約功用為名 初從能觀所觀為名。   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總包依正但缺徒眾。首題避煩但摘五字包攝亦備 二約功用為名。   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 滅罪往生是經力用 二教持。   汝當受持無令忘失 智論雲信力故受念力故持。既受且持則無忘失 二勸修獲益五。初見境勝二滅罪勝三自身勝四伴侶勝五果報勝 初見境勝。   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 勢至圓通雲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二滅罪勝。   若善男子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 舉聞況念其勝可知 三自身勝。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華 分陀利此雲白蓮花一人間奇瑞二性潔無染故以比焉 四伴侶勝。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補處為友無宜自輕 五果報勝。   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坐道場者謂成佛也。得道之場故名道場。一切諸佛皆於菩提樹下趺坐斷惑破魔成道。法身一體諸佛同證。故是佛家。勢至章雲去佛不遠。小本經雲皆得不退阿耨菩提。並同此意 三付屬憶持。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意令對說持名功大持經亦然 四眾聞歡喜。   佛說此語時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及韋提希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歡喜者一所未曾聞今得聞故。二清淨國土得往生故。三展轉開示利生無窮故。具斯諸義故懷大喜 二轉說流通三。初佛還本處二阿難轉說三眾聞禮散 初佛還本處。   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 據佛王宮說經時久。或眾不散待佛還來。或是再集。皆不可測 二阿難轉說。   爾時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 累囑憶持意見於此 三眾聞禮散。   無量諸天及龍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照前列眾文略龍天。阿難親聞代傳佛語故雲聞佛說也。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下(終)   觀無量壽經者。淨業之正因。除障之勝行。超凡入聖之妙術。長生不死之神方也。是以。受持代盛疏鈔人夥。如吾祖靈芝律師義疏。綜括眾說芟除繁瑣。文詞簡古義理精明。可謂得治經之旨矣。師正思念常處五濁。提誘群有令入佛道也。及讀高僧傳。慧布法師曰。方土雖淨非吾願。若使十劫蓮華中受樂。何如三途苦處救眾生也。既符所見。愈輕淨業。而後染重病色力痿羸。心識迷茫總失趣向。且知志雖洪大力未堪忍。忽覺前非深自感傷。因見天台十疑論雲。初心菩薩未得無生忍。要須不離佛。又引智度論曰。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無有是處。譬如嬰兒不離母弱羽可傳枝矣。於是棄擲平生之所業。博尋西方教二十餘年。作疏為贊勉誘來者。此疏其一也。師諱元照。字湛如。自號安忍子。若其道德高輝敷映。僧史唯欣淨之一門。未盡其致。得之師之禮懺儀序中。卒撮梗概以告於茲矣。此疏始科與疏不接。本經言亙兩端起盡易惑。一覽之次。分科於文前。入疏於經間。繕寫成一本。密助撿閱之費功。或人曰。壽諸梓廣於世可乎。豈止非便初學。抑又西資之益不少也。余以是於或者之言也。今經疏者佛祖經疏。縱令刊行流布得非狂簡乎。遂投書肆以充其需。非敢進之先達。只與同志人俱之。淺識所窺。錯謬定多。聊俟英俊之訂正。庶繙看之輩。觀解頓發。共游唯心之淨土。願行速就。各見本性之彌陀矣。時寬文十二歲次壬子四月八日釋湛慧書於洛東山戒光丈室。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5 阿彌陀經義記   No. 1755 [cf. No. 366]   阿彌陀經義記   天台智者大師記   夫至聖垂慈照機應跡。開導六道普濟十方。逐境昇沈隨緣淨穢。斯則善權攝誘引趣菩提。是故大覺彌陀昔弘誓力應形極樂現處道場。三輩願生皆入定聚。色像殊勝壽量難思。寶樹天華鹹能演法。清風流水俱說妙音。聞唱苦空證無生忍。釋迦聖主本願弘深。不捨慈悲。化茲穢境五痛燒然八苦煎逼。廣明誡勸遍洽群品。示其妙術十念往生。四眾奉行依教修觀。說有廣略時處不同。靈鷲宣揚三種淨業。捨衛敷演六方護念。阿彌陀天竺梵音。震旦譯言為無量壽。化主極號以立嘉名。經者訓常。由聖人口此即釋尊所說語西方事故言經也。即斯一教在文雖約明義實繁。總語西方安養國界。第一釋名。從人。標稱。依教修習往生彼國。第二辨體。法性真如諦心觀察證常樂果。第三宗致。淨土機緣妙樂莊嚴化像迎攝第四力用。破除愛見五住塵勞正習俱盡。第五教相。帶別挾通生熟醍醐總為教相也。分文三段。序正流通。略無別序。通中具六。第一如是者決定之辭。大聖觀機。為多瞋者略說深妙。為多貪人廣開祕密。為多無明者處中而說。言不虛發應物逗緣。我聞者。如來正法無量無邊。我所得聞猶如微渧。所不聞者喻大海水。一時者。有感斯應。機悟之辰。即於會革凡成聖。佛者正標化主。應供遍知四辯六通三明八解一音演說隨類聞曉。在捨衛國者名聞物。多有名賢。又饒珍寶覺徒商侶諸國共臻。復名為無物不有。祇樹給孤獨園者。祇陀捨樹創起門坊。須達賑貧金布地共立精舍也。與大比丘僧者。大義三種。天王大人所敬故言為大。遍知內外經教是故言多。超九十五上故名為勝。比丘者此言除饉。在因三義。乞士怖魔破惡。果地三德應供殺賊不生。僧者四人已上和合羯磨事理無隔匡維正教。千二百五十人俱者。三迦葉眾共有一千。舍利目連二百五十。常隨聖尊為證信眾。長老舍利弗智慧上首。翻鶖鷺子。大目揵連神力標名。此翻讀誦。摩訶迦葉亦言缽羅。此翻龜氏。又曰光波。摩訶迦旃延善能清論。此翻扇繩。摩訶俱絺羅辯才無滯。此翻大膝。離波多翻為室宿。亦曰常作聲。周梨槃陀伽此土翻譯曰小路邊生。難陀尊者此翻欣樂。阿難陀者翻善欣悅。羅□羅者此言障持。憍梵波提譯曰牛跡。賓頭盧頗羅墮翻走閉門。迦留陀夷翻大粗黑。劫賓那翻為房宿。薄拘羅者翻曰善容。阿□樓馱翻為如意。文殊師利此翻妙德。阿逸多者翻無三毒。乾陀訶提翻為香意。常精進者此土方言。如是等者結菩薩眾。釋提桓因翻能天主。等諸天眾。總結同聞列眾序竟。   正說為二。初明彼佛依正二果。次勸物往生。初復為二。前標次釋。前標國界。後明化主。此經命章對舍利弗。餘經皆有諸主。此經無問自說。十二部中亦不具足無兩種偈。其餘諸部亦不全有。不對菩薩者。適化無方欲令凡夫小乘厭此欣彼也。標依果中前明近遠。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國名極樂。望賢首猶是下品。但比娑婆故言極樂。彼有三名。極樂對苦。安養從用。無量壽者逐人名國。次出正果號阿彌陀。其實有量。以餘人不能稱數。既雲觀音補處下地。不知說無量耳。彼土何故下解釋。前明依果有三。初總次別後結。初總如文。七重行樹下別釋有四。一明寶樹池樓閣奇麗。二明天華天樂映顯莊飾。三明為宣道品。四樹奏樂音。其樹七重皆是四寶金銀琉璃玻璃等寶。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微風徐動暢發和音。聞此聲時即入正位。八功德水充滿盈溢。輕清冷軟美而不臭。飲時調適飲已無患。底布金沙。四面階道四寶合成。池中蓮華大如車輪。光色炫燿微妙香潔。上有樓閣。亦以四寶而嚴飾之。二明天樂。不撫而韻絃出無量法化之聲。聽發慈心。聞便悟道。晝夜六時雨曼陀羅。天華至妙名曼陀羅。色妙無比香氣芬馥。常以清旦衣□盛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衣□是盛華器。形如函而有一足。手擎供養。三雜色鳥白鶴孔雀鸚鵡鴝鵒。亦如此聞水禽之類。迦陵頻伽妙音清高。可譬佛聲。共命兩頭而同一體生死齊等。故曰共命。此等眾鳥晝夜六時演暢五根五力七覺八道。妙音和雅。即道品中法門名義。初五根者信進念定慧。次明五力名不異前。根生有力別更號。七菩提分念擇進喜捨定等。八正道分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進正念正定。善修道品即得見諦至於無學。勿謂此鳥罪報所生。皆是彼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四明七重行樹及寶羅網。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悟無生忍。怡然快樂。   次辯正果文復有二。前明化主次辨徒眾。化主又二。初辨光明無量次述壽命無限。大品雲。欲得光明無量壽命無極。當學般若。就此徒眾前辨聲聞次明菩薩。前問前雲有無數聲聞。後何得雲眾生生彼國者皆是阿鞞跋致。解雲彼土二乘亦皆不退。二乘不退為凡夫。菩薩不退為小乘也。從眾生聞者下第二勸物往生有三。初正勸往生。次引證勸。三結勸又二。初正勸。次示往生方法。就初又二。初正勸次釋勸意。舍利弗以少善下次示方法。問前雲不可以少善。後那雲一日七日心不散亂皆得生。答今不以時日多少。特由用心厚薄耳。若能七日一心不亂。其人命終阿彌陀佛以宿願力化佛迎接。心不顛倒即得往生。何以故臨終一念用心懇切即當得去也。我見是利即是釋意。應當發願一心修行。發願莊嚴行願相扶必當得往生也。如我今者下引證勸。非我獨歎彼佛正勸物往生。六方諸佛皆悉勸發稱揚讚歎恆河沙數各於其土往生彼國。若男女聞是經名。皆為諸佛共所護念。皆得不退無上菩提心。故汝等當信我語及諸佛說。發願欲生皆不退轉往生彼國。彼諸佛等亦稱釋迦。能為難事於娑婆雜惡五濁境界。為諸眾生說難信之法。當得菩提。穢國障深五濁垢重。貪瞋是煩惱濁。五見為見濁。二為本攬此作因得有連持之命。於五陰假立眾生。此四經時名為劫濁。穢國苦多其濁極重。同居淨土其濁即輕。因順餘方有其名字。無此迫惱號極樂耳。   佛說經已下即流通段。說經既竟。四眾天人修羅等類歡喜信受。聖主難遇若優曇華。慶今得見。正法難聞而今聞。昔所未悟而今得悟。具此三喜是故欣悅。得之於懷踴躍無量也。   阿彌陀經義記一卷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6 阿彌陀經義述   No. 1756 [cf. No. 366]   阿彌陀經義述   慧淨述   阿彌陀經(此雲無量壽後秦羅什師元譯小無量壽元壽求那□陀法師重譯)。   竊以。法身無像像。因有像之機。淨土無方。方因有方之感。雖復至理凝寂道絕名言。大悲善巧隨□□□□□□□□□□□□□□□□三轉醍醐塵沙出俗。契之者必同其本。化之者或異其流。是以彌陀種覺居妙剎以弘道。釋迦能仁處娑婆以接物。淨土之內。根就易調。穢國之中。剛強難化。開三因以運四生。布九品而摧五痛。六方諸佛。現於三千。證得往生。言無虛妄。緣眾生空而不捨大悲。觀如來寂而不失敬養。雖知佛□□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可謂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不動□□而建立諸法者。佛說阿彌陀經者。乃勸生淨土不退菩提者也。皎三明以像秋月。振四辨而類春雷。讚淨境以示西方。美勝因而指東土。班自我口。暢之彼心。以覺合機。故稱佛說。阿彌陀此雲無量壽。光明說法徒眾皆悉無量。為引物情。偏標壽名故名。無量。經有二義。訓經訓常。眾聖所遊。曰經古經今。恆定曰常。故名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至)給孤獨園者。   述曰。經開三分。一由序。二正體。三流通。三分例各二。由序二者。一者通序證信。二者別序發起。正體二者。一安樂淨土因果。一彌陀法身因果。流通二者。一如來說此經已。二大眾歡喜信受。通別二序。例各有六。通序六者。一信成。二聞成。三時成。四主成。五處成。六眾成。別序六者。至下文當釋。今通序六中五成就也。如是則信成也。如是者信順之辭。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經無豐約。非信不傳。故名如是。又如則指法。是則定辭。如佛所說。一切皆是。故名如是。故如是。又信則信此經。下文雲。六方諸佛恆沙種覺現相證成念阿彌陀佛定生淨土。經初如是示信。經後歡喜示智。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進念定三。網羅始終。五根具足。堪受堪傳。故雲如是。我聞者聞成也。親承曰我聞。傳授曰所聞。此則親承音旨。謂阿難親從佛邊。聞說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若有專念定得生。生無傳聞之謬。阿難未為侍者前非親承。而言我聞者。佛臨涅槃時。更為略說。故得稱我聞也。一時者時成也。佛說此阿彌陀經時。舍利弗阿難等聽受時。又法王啟運嘉集之時。故曰一時。佛者此雲覺。則主成也。說法五人。一佛說。二弟子說。三諸天說。四神仙說。五變化說。今是佛說。故名主成就。佛是大師之名。以覺為義。覺有二。一覺察。二覺悟。悟則智障盡。察則煩惱障除。於二覺而有三異。自覺異凡夫。覺他異二乘。覺滿異菩薩。三者備矣。爰佛名焉。在者處成也。在亦云住。住有八。今略有二。一境界住。二依止住。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者。出二住。境界為化在俗之徒。園是依止之處。為接出家眾。祇陀太子雲戰勝。太子載誕之時。王破敵軍之賊宮人聞奏因以為名。給孤獨本須達。此雲善慈。內外慈而富。賑貧而恤寡。鄉人美之。因以號焉。人有上下。不可先稱獨園。園總樹別。不可俱言祇樹。二人同心共造精舍。含為名。故雲祇樹給孤獨園。法身實無棲詑。示化有方。假住此處。說阿彌陀五門修行定得往生。五門者。故往生論雲。一禮拜門。二讚歎門。三作願門。四觀察門。五迴向門。   與大比丘眾(至)諸大弟子。   述曰。眾成也。眾有三。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諸天眾。此聲聞眾有五。一標類。二唱數。三贊德。四列名。五結定。與大比丘者標類也。與者亦名共。四□□乳身自兼彼。目之為共。智度論雲。共一戒一見一處□□□□□□□□□□□□等名共。大者梵雲摩訶。此有三義。一大。二多。三斷故。人天王等。人所恭敬故。雲何多。數至千二百五十人。□□十六外道論議能破故。比丘略有三義。一怖魔。二乞士。三破惡。此三即初中後也。怖魔者。夫創軌玄門。即建降魔之志。故前剃髮染衣時。天魔宮動而魔怖也。乞士者。身為道器。身安即道隆故。已沽法服乞食以資身也。破惡者。然聖人道長。凡夫道消。所修已滿。破惡以證果也。本覺地三名為至果地。轉怖魔為殺賊。改乞士為應供。說破惡為不生。僧者此雲眾也。多比丘一處和合故。名為眾也。千二百五十人俱者唱數也。皆是大阿羅漢者。贊德也。羅漢三義。如上比丘果地三名。應知。眾所知識者。人天大眾所共知其內德識外形也。長老舍利弗至阿□樓馱者。列名也。明列聲聞眾中十七人。長老慧命淨命等並稱讚之謂。舍利弗此雲身子。鈍若有邊則段陀利若有邊則身子。告往知來。雄才隼夾。神慧□悟。目連此雲讚誦。迦葉此雲飲光。俱絺羅此雲大膝。周利槃陀迦此雲蛇奴。難陀此雲慶喜。阿難此雲歡喜。羅□此雲覆障。憍梵波提此雲牛王。賓頭盧此雲上座。頗羅墮此雲利根。迦留陀夷此雲黑色。劫賓那此雲房宿。薄俱羅此雲善容。阿□樓馱此雲如意。如是等諸大弟子。結定也。   並諸菩薩(至)如是等諸大菩薩者。   述曰。菩薩眾也。有三。初標類。次列名。後結定。菩薩名覺士。覺義有四。一應覺。二正覺。三覺分。四全覺。土有二訓。一治。二事。以此覺事。治化眾生。故雲覺士。摩訶大覺士。真諦雲。為約位言之。地前十信十解十行。名菩薩自利□□迴向名摩訶薩利他也。登地已上。七地已還。名菩薩。八地已上。名摩訶薩。地論雲。大義有三。一願大。二行大。三利益大。文殊下列名也。文殊師利此雲妙德。法王子當繼尊位。阿逸多此雲無能勝也。乾陀訶提此雲赤色。常精進身心修道如救頭燃也。與如是等菩薩者。結定也。   及釋提桓因(至)諸天大眾俱者。   述曰。下列諸天眾。具足應雲釋提桓因陀羅。因陀羅。此雲主提桓此雲天。釋迦此雲能。總名能天主。等者等餘。通序下明發起別序有六。一扣機。二指處。三數量。四依報。五正果。六弘化。扣機。即佛告舍利弗。指處。則示在西方。數量。則過十萬億佛土。依報。則極樂世界。正果。即有佛號阿彌陀。弘化。則現在說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極樂者。   述雲。下明正宗。略二。中五。廣十。略二者。一淨土因果。二法身因果。中五者。一明極樂彌陀不退之果。二明發願起行勸修其因。三明六方諸佛現相證成。四明諸佛既證令修獎樂。五明二土世尊現相贊德。廣十者。一安樂依報。二者彌陀正果。三發願往生。四往生之行。五諸佛現相。六釋相所由。七三時願因。八三生行果。九此佛贊彼。十彼佛贊此。今依後判。即為十章。第一明極樂依報有二。一問。二答。此問也。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至)故名極樂者。   答也。有二。初標宗略答。後開宗廣釋。此標宗略答也。彼阿彌陀國。無有眾苦。唯有樂事。一生彼土。橫截五道。超出三界。至不退轉。當初僧祇萬劫修行。十住毘婆沙論雲。修道有二。一難行。二易行。此土修道名曰難行。西方修道名曰易行。如跛人步行陸路即苦。跛人乘船水路即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至)名為極樂者。   述曰。下明開宗廣釋有五。一明寶欄楯林嚴。二明寶池華光嚴。三明寶樂神通嚴。四明寶鳥法音嚴。五明寶樹搖風嚴。此是第一寶欄楯林嚴。有六。一寶欄。二寶楯。三寶羅林。六寶樹嚴。欄持內德。楯防外。羅網誓以珠繩無漏法。芝林□西方功德法莊嚴國界也。   又舍利弗極樂國(至)功德莊嚴者。   述曰。第二寶池華光嚴。有八。一寶池。二寶水。三寶階。四寶道。五寶樓。六寶閣。七寶華。八寶光嚴等。池則八解之浴池。水則八德之香水。樓則八定之高樓。閣則三空之重閣。華則七淨之覺華。光則智慧之光明。能破疑生之愚闇。   又舍利弗常作天樂(至)功德莊嚴者。   述曰。第三寶樂神通嚴。有三。一明作樂雨華。二明應供諸佛。三明結嚴成就。天即六時而雨四華。人即十方而供萬佛。旭旦則□□彼供養。食時即從彼到此經行。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之鳥(至)變化所作者。   述曰。第四寶眾鳥□法音嚴。有六。一總標瑞鳥。二別指其名。三歌詠法音。四聞念三寶。五破除疑執。六顯不思議。種種奇妙雜色鳥者。總標祥瑞異色之鳥也。白鵠孔雀共命之鳥者。別指其名。略敘七鳥之名也。六時演暢根力覺道等法者。歌詠法。佛常六時觀六道眾生。鳥亦六時歌詠道品也。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念佛法僧者。明聞者利益也。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至何況有實者。此破遣情疑。初牒疑意。所以下釋。彼土尚無三惡之名。況有三惡之義也。是諸至變化所作者。此顯不思議。是諸鳥者。乃是彌陀化作令宣法音。莊嚴國界。利益眾生也。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至)如是莊嚴者。   述曰。第五寶樹搖風嚴。有四。一風搖樹響。二如天樂音。三聞念三歸。四結嚴成就。微風吹動諸寶行樹者。風搖寶樹。即法說妙音也。譬如百千種樂音如天樂音。則譬說妙音也。聞者同時念佛法僧者。明聞念三歸。則聞者利益也。成就如是功德者。結嚴成就也。   舍利弗於汝意(至)阿彌陀者。   述曰。下明第二彌陀正報□有四。一問。二答。三結。四判位。此問何故名阿彌陀也。   舍利弗彼佛光明者。   述曰。此答也。答有三。一光明。二壽命。三徒眾。此光明無量也。   又舍利弗壽命(至)於今十劫者。   述雲。此明壽命無量。初通。次別。通則其眾壽命無量。別則唯論彌陀壽命。壽雖十劫。然世間不可數知。故名無量壽。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至)諸菩薩亦如是者。   述雲。明徒眾。徒眾有二。一聲聞眾。則四向四果。二菩薩眾。則五十二賢。俱雨權實之威。齊柄乘之理。   舍利弗(至)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者。   述曰。此略結也。光明壽命菩薩聲聞人法雖殊。皆算數所不能及。故名無量。從本為名。故無量壽。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至)阿僧祇劫說者。   述雲。次明判位。有三意。一彼土即阿鞞跋致。此明因強。二多有補處大士。此明緣勝。三阿僧祇劫說。此明眾大。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至)俱會一處者。   述雲。下明第三發願往生。初標。次釋。情無勝期。半路取證。標心極果。中不牽生。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者。   述雲。下明第四往生之行。初標。次釋。後結。此標行也。將明久種善根生。故言不少。   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聞阿彌陀佛名(至)極樂國土生者。   述雲。釋行也。有五。一條機。二名本。三時分。四彼佛此迎。四此生彼。條機。則男子女人。名本。則阿彌陀佛。時分。則七日一心。彼佛此迎。則彌陀聖眾垂終迎接。此生生彼。則心不顛倒即得往生也。   舍利弗我見此利(至)發不可思議功德者。   述雲。結也。初結前願。次結後行。一生彼土。必登不退。橫截五道。直超三界。生死之河雖闇不久超度。涅槃之道雖遠且亦可登。故雲見是利也。舍利弗如我今者讚嘆不可思議功德之利者。此結後行。亦是調前起後相證成也。   東方亦有阿□毘佛乃至上方佛所護唸經者。   述雲。第五明六方諸佛現相證誠。六方即四方上下。示證佛處也。諸佛則三世三身恆沙種覺。明證佛人也。現相則舒舌遍滿三千。明證相也。證誠則說誠實言者。即證成教也。文有六方則為六重。一一方中。例皆有四。東方四者。一證處則東方。二證人則阿□毘等恆沙諸佛。三證相舌遍三千。四證教則□當信是經。弟子說經引弟子為證。諸佛說經以□□諸佛為證。故引六方恆沙諸佛舒舌實語。念彌陀一生定得往彼極樂世界至不退轉。餘五方四門類可知。   舍利弗於汝意雲何(至)護唸經者。   述曰。下明第六釋相所由。初問。後答。此問也。   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至)三菩提者。   述雲。答也。但聞此經名彌陀及諸佛號。能持不忘者。一切佛護。不退轉菩提。   是故舍利弗汝等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者。   述曰。明第七三時願因。文有二。一敕聽信受。二正明三時願因。此敕聽信受也。我語者。釋迦勸生淨土也。諸佛說者。六方恆沙諸佛勸證往生。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至)三菩提者。   述雲。正明三時願也。已發願者。觀音勢至龍樹之流。今發願者。現今信受之輩。當發願者。未來信生之類。欲生阿彌陀佛國者。三時願所生處也。得不退菩提者。一生彼處。地勝緣強。必階不退無上菩提也。   於彼國土(至)生彼國土者。   述雲。下明第八三生行果也。已生者。觀音勢至之流。今生者。現今信受之輩。當生者。未來信受生之類也。既前賢後聖皆願生彼。見賢思齊。故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也。諸佛所以慇懃只勸歸西方。定獲不退。   舍利弗如我今者(至)不思議功德者。   述曰。下明第九此佛讚彼。謂釋迦如來讚阿彌陀諸佛淨土之果。   彼諸佛等(至)甚難希有之事。   述曰。下次第十明彼佛讚此。釋迦穢土道成能為難事。難事即五濁惡世。教化眾生。信歸淨土。定證不退。文有三重。一標。二釋。三結。標即甚難希有之事。甚難則三章二釋則五濁菩提之事。三結則還結此三義。此則標也。初總。次別。總即明彼佛禪我功德。別則甚難希有之事。甚難則五濁惡世。希有之事則無上菩提之事。即為眾說。為眾說即穢土修因得淨土果。此是難證之法。   能於娑婆國土(至)難信之法者。   述曰。釋三章。五濁者釋甚難章門。得菩提者。釋希有章門。為眾生說者。釋之事章門也。   舍利弗當知我於(至)是為甚難。   述曰。結三章也。五濁得菩提者二門結自利也。為一切世間說者一門結利他也。   佛說此經已(至)歡喜信受者。   述曰。明流通。兩聖對揚。四部蒙益。深心歡喜。信受奉行。   阿彌陀經義述(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7 阿彌陀經疏   No. 1757 [cf. No. 366]   阿彌陀經疏   京兆慈恩寺基法師撰   竊聞。三寶之寶理超繫象之表。三乘之乘事涉名言之跡。原夫真際之理平等性空。赴機啟權實之門。接凡施淨穢之土。識其路者即語默一途。迷其趣者則理事天隔。故身子以高下之累則鏡地而見丘陵。梵王以彼我俱亡則石田而觀寶礫。是知淨土之淨志潔開極樂之門。穢剎之穢心塵起純苦之域。良以物懷取捨。指懸鼓而可欣。人競是非斥溷囊而可厭。故使勵誠十念則高昇日宮篤崇三行則邇登蓮座。今言佛說阿彌陀經者。則越危城之要躅載苦海之慈船。語事目前論生界表。華手經曰。佛者名為覺。而諸眾生長寢生死不能覺悟。唯佛能覺。既自覺已能復覺他。故名為佛。說者十住論雲。開示解釋義。阿彌陀者。此經下文自釋。問何故名阿彌陀。答為含二義名阿彌陀。一無量光明故名阿彌陀。二無量壽命故名阿彌陀。經者法也常也。法即舉直以措諸枉。繩墨以譬之。常即汲引而無竭。湧泉以況之。故言經也。佛地論雲。能貫能攝故名為經。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故言經也。註文之初略申七意。   第一敘佛身。第二敘其土。第三敘不退轉。第四敘偏讚之心。第五敘體性。第六敘部類宗趣。第七判釋文義。   第一言敘佛身者。問諸往生者見佛何身。答見二種身。若登地菩薩見佛受用身。若地前菩薩凡夫二乘見變化身。問依何得知。答攝論雲。若離應身登地菩薩善根則不得成就。若離化身聲聞緣覺及願樂位中菩薩所有善根亦不成就。故往生者見二種身。問西方有二彌陀耶。答約報即一。若化即百億彌陀。問彼報化兩身為同處現生者皆見。為別處現諸往生者但見一佛耶。答同一三千界內各見不同。若登地菩薩即見他受用身亦見百億化身。若地前人等但見一身。問若同處不異者。何故入大乘論雲。諸佛色身於欲界成道。法性生身者住淨居天。其處即異。菩薩生者應生淨居。眾生生者應生欲界。雲何同處。答上下雖殊。同是一報所生之境。但上人生者正見受用土無處非淨居。眾生生者即見化土在閻浮提。故真諦雲。諸菩薩於淨土見佛。此約報土一向純淨說。波頗三藏雲。應佛淨土有凡夫二乘地前菩薩。報佛淨土唯大菩薩。如此經說彼佛有無量聲聞弟子及大菩薩者。此約化說。問眾生生彼亦知是下界否。及知是化身否。答下界知之。佛謂真佛。問彼佛有報化者。何故大乘同性經雲如我今釋迦牟尼佛及西方阿彌陀佛皆是報身耶。答此約本身說。謂極樂國土是一報佛所王之土。然百億四天下中者即是化佛。亦釋迦蓮華藏世界中者即是報身。百億閻浮中者即是化佛。問彌陀何不但現一實之身令聖凡同見。答由機福力不同故身現有其粗妙。問如彼觀經雲彼佛身長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又鼓音經所說是剎利種者。此並是何身耶。答如彼觀經者是報身。鼓音經者即是化身。問何以知之。答准淨居天身身量皆大。如來報身皆在淨居色究竟天實報淨土故報身大也。若在閻浮提示有種姓父母生處及有得道菩提樹。如無量壽經說。其樹高四百萬里。鼓音經說。其所住城縱廣十千由旬。又觀音授記經雲。彌陀滅後觀音補處。據上因緣此身即小。又去來生滅故知是化。問若是化者。眾生生彼即見化佛之身。至得初地之時復見何身。答若登地已上即見報身。問登地見報身者。為滅前化相而見報身。為復不滅而見報身。答即於前所見身相上而見妙身。如人服藥惺時即於針上見種種華草。如是地地見佛身相轉轉勝妙。唯佛與佛見常不異無增減相。   第二次問淨土有幾種。答有四種。一法性土二自受用土三他受用土四變化土。問四土之中西方是何淨土。答若法性土者即是無垢真如。自性清淨第一義空。本來湛然不假修成。為一切法之所依止。無一佛出世間法不有。名性淨土。凡聖同有。凡夫尚隱。諸佛明顯。若自受用土從三大阿僧祇所修善根萬行所感。其土淨與諸佛亦不可見但可得聞。唯佛自受用。佛地論雲。此自受用土周遍法界。無處不有。不可說言離三界處。不可得言即三界處。若他受用土者佛地論雲。諸佛為令地上菩薩受大法樂進修勝行。於後得智中以大悲故於諸菩薩大圓鏡智相應淨識之上。依諸菩薩業力如來與作增上緣。隨其根宜現其淨土。或勝或劣改轉不定。地地優劣。如輪王所感。其土與眾生同處。所見即異。若化土者佛地論雲。隨菩薩所宜。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在西方等。處所不定。今取相而言。西方有二土。若登地菩薩各見他受用土。若地前生者便見化土。問雲何知見化土。答若報淨土諸佛平等無有優劣。若化土者隨眾生現而有差別故。華嚴經雲。娑婆世界一劫當阿彌陀佛國一日一夜。彼國一劫當袈裟幢世界一日一夜。又首楞嚴經雲。文殊未來於南方成佛名普現色身。其土勝阿彌陀國不可為喻。又觀音授記經雲。過去金光師子遊戲佛土及觀世音未來成佛佛土勝今阿彌陀佛土無量。又準大阿彌陀經等。其土既在欲界。上有六天復致優劣。故知是化。問眾生生彼為生何土。答生化土。問若是化土。何故二乘女人不得生耶。答論據報土說。平等覺經雲。眾生生彼始得初果。乃至後得阿羅漢果作大菩薩。或生於彼始發菩提心。既有凡夫及初發心菩薩者即是化土。若言二乘亦不生彼。即謂一向是報淨土者。彼觀經中三輩九品雲何得生。此經下文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何得不生也。又女人亦不得生者。此阿彌陀經等皆雲。善女人聞說彼佛名執持不忘。必得往生。此雲何通。又若彼土一向無女人故即謂是報土者。鼓音經雲。彼佛父名月上。母名殊勝妙顏。此豈無女人也。女人根缺不生者。由彼佛本願願生我國者皆作男子六根具足端嚴勝天故。清淨覺經雲。女人往生者則皆作男子。故言無女人及以根缺。非是此處女人此間根缺不得生彼。問若是化土。何故攝論雲稱別時意。答論言別時意者有二意。一以彼土增上樂處非少福能生。二見眾生多不修道空唯發願。有斯二意故道別時。即是彌陀經雲不可以少善根得生是也。若六時念佛即三業無非。便是持於十善。或一日乃至七日由念佛故一念即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此即有多行又復願生行願相資。問若是化土。何故大論雲非三界攝。答彼言非三界攝者。非謂出過三界。但謂異三界故。故大論雲。地居故非色界。有形故非無色界。無慾故非欲界。故言非三界攝。又佛地論雲。此是佛出三界淨識心所現。為化地前諸有情類令其欣樂修行彼因。令聲聞等見。若謂非三界者即謂出過三界。與彼平等覺經相違。問若是化土。何故解深密經三地已上乃得生彼。答此約他受用土說。他受用有二。一為登地已上現者。令登地已上人受用。二為地前人現者。令願樂已前人受用。即化淨土。彼經據諸大菩薩生彼者約受用土說。非是西方一向是初地已上淨土。由有凡夫二乘亦得生故有化土及受用土。問若是化土。眾生生者初見何土後見何土。答初見化土後見受用土。問何處見此二土。答於一界中一相之土初見粗後見細。非滅前土而見后土。亦非異處見其二土。故佛地論雲。釋迦如來說佛地經時。地前大眾見變化身居穢土說法。登地菩薩見受用身居佛淨土說法。問若生彼見化佛又居淨土。我此釋迦亦是化身。其土何以不淨。既自不同。明知彼淨土是報土。此穢土是化土。答依大論引目連問經。釋迦亦示目連己身淨土。又佛說言。一切諸佛皆有淨穢兩土。如釋迦牟尼有淨穢二土。今十方諸佛阿彌陀佛亦爾。問諸佛既同有淨穢二土。何故阿彌陀不見有穢。釋迦牟尼佛不見有淨。答由此眾生有樂見淨土者。但說淨土之名。又由眾生不苦則不求涅槃。所以釋迦於眾生惡業之上作增上緣示現穢土令眾生厭。然非釋迦亦處其穢。故涅槃經雲。諸佛無有出於不淨土者。為化眾生示現淨穢。故維摩經雲。若諸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者佛即為現。問若彼土是化又居欲界者。亦應有須彌大海。答以佛本願力故無諸山川江海四王忉利。以福力故依空即住。   第三次問彼是不退轉地。眾生生者皆不退轉。雲何但以念佛發願而不斷惑即得往生。答彼言不退者。但以彼地勝緣強時長無間遂得不退。非亦生即是不退。言地勝者。眾生有宜安樂適悅即能發心。即有比丘願得七寶房舍臥具者是也。彼土既無三惡道。又無貧窮生老病死。國土清淨百寶莊嚴勝第六天。故是地勝。言緣強者。彼無五退具。如婆沙說。一無長病。二無遠行。三無常誦習。四無常營事。五無恆乖諍。此五因緣令心勞倦故多生退心。又無女人無婬欲無迷愛。於六塵境雖見聞觸心全不染。又無惡友常與諸菩薩每至平旦歷供諸佛。水流風樹皆演法音。以是緣強故令不作惡業更退三途。言時長者。娑婆一劫當彼一日一夜。又彼眾生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經爾許時修行。何為不至不退轉位。言無間者。勝人勝法無間資持受最後身。斯何可退。又不退轉者有其三處。一若依瓔珞本業經。地前第七住名不退轉住。若修行者進退多在第六住末。若至第七住畢竟不退。是人入種性菩薩數。二者依彌勒問論及智度論雲。菩薩若未至初地正位。雖無量劫修習善根。而未能得不退轉。若至初地。以見道力離身見等諸煩惱。故斷髮菩提心相違退因故更不退。三者依資糧論雲。若菩薩得無生忍時即住不動地。必當作佛更不退轉。此即當於八地。以無生忍在七地故得無生忍已至八地中更不退轉。今準觀經。眾生生彼得不退轉者。但謂初地得生法二忍更不退轉。非取七地。究竟而論亦得成佛。何但七八地也。若言念佛非斷惑者。此非解煩惱性故不能斷。然能伏惑令其不起。且如人一心念佛。意地當更不起貪瞋嫉妒邪見也。由念佛故轉無始惡業生無量功德。遮無量惡業止無量三不善根。又縱不斷煩惱。但生到彼地方斷煩惱。然後漸漸乃得不退。於理何過。   第四敘偏讚之心。次問十方更無淨土。何以獨讚西方。答非為更無佛土。恐眾生境繁心亂。故隨願往生經雲。此處眾生信向者少習邪者多。心意無定故令眾生專心有在。故偏讚也。又若言十方皆有淨土。眾生之心則便慢緩。若唯一處心即慇重。問彌勒下生此土亦淨。復是同界。佛勸生彼何勝此間。答此雖言淨由劣四天。當知西方勝過自在。又復此界有三惡道女色婬欲便利之穢。何得同彼。地既非勝終還退轉。所以讚彼。   第五敘體性。次問淨土以何為體。答攝論雲。唯識智為體。謂佛及菩薩唯識智為體。即金剛般若論雲。智習唯識通。如是取淨土。若佛地論。以佛自在無漏心為體。非離佛淨心外別有寶等淨色也。又釋者。是彼佛大慈悲願力無分別後得智為體。   六次問此經部類多少宗趣所明。答窮括部類。有其四本。通明淨土即以淨土為宗。一觀經二無量壽經三小阿彌陀四鼓音經。又如晉時帛延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又有大阿彌陀經兩卷成。即與宋元嘉年中所譯無量壽經及前清淨覺經而同本異譯。準此觀經亦宋元嘉年中求那跋摩譯與彼全別。今尋撿四經。部部之內雖則俱明淨土。然旨趣不同。如此觀經教修淨土之業。即以定散二善為宗。如無量壽等三經。如來觀眾生淨土機熟宜聞說時至。故釋迦顏色勝常。阿難因起發問。世尊顏色歡悅者。應念過去當來現在諸佛勝妙事也。佛讚阿難善哉能問。因為廣說西方淨土之事。即以淨土為宗。如此小阿彌陀經又問何故名極樂。極樂之事未知虛實。如來因為釋得極樂之名。及引六方諸佛證成非妄。此經即以斷疑證實為宗。如鼓音經人疑彼佛為天為人是何趣類。又彼淨土增上報處。眾生多有業障。或惡魔留難。雲何得生。如來為辯彌陀是剎利之種。又教懺悔誦咒令轉業除魔。彼經即以轉業護難為宗。上來即辯四經宗趣及部類多少。然四經前後者準其道理。先為說令知。次教修淨業。次斷疑證實。後護難不生。即無量壽經初。觀經第二。小阿彌陀第三。鼓音經第四。然以事推驗。即觀經為初。無量壽為二。何以知之。準說觀經時闍王猶為太子。創奪父位。母時見害因請淨土。如來為現西方教修定散二善。若至說無量壽經時。闍王已登位。太子作儲君。故大彌陀經等雲。如來說西方事時。阿闍世王太子與五百長者持蓋獻佛。聞說彌陀二十四願。其太子當發願願如彼尊。佛記卻後皆得如彌陀佛。以此知居第二也。人云。阿闍世王太子者闍王身是。爾時由未篡位故為太子來至佛所。今釋不然。若爾應除王字但言阿闍世太子。既標王及太子。明知即父子名殊。是故無量壽經當第二說。而觀經自為夫人侍女。無量壽經自為人天大眾說也。問若觀經是初為夫人說者。何故下經佛還靈山令阿難重演而眾無所請。明知大眾已曾聞故。由已聞故更欲令聞修生彼業。所以如來敕令重演定散二善。何得即以觀經為初。答如來意令大眾知定散二善三世諸佛為淨土因故令重說。又冀此經永傳末代。後若結集知阿難所傳不虛。所以令說。非為已聞後不請而說。即當第二。其餘二經如前所釋可知。   七判釋文義。今判此經遵之往古亦為三節。謂序正流通。然依大悲開五分。一信分。即彼經雲。在在處處佛所說法。謂如是我聞等。二證分。即彼經雲。在在處處大眾所集。謂與大比丘也。三緣起分。亦名發起分。即彼經雲。隨其因緣。隨其由序也。此經略無人云。以爾時佛告舍利弗下為發起。彼土何故名為極樂下為正宗分。今恐不然。但如來初略舉示。次廣分別。此總是正宗非發起分也。四正說分。即彼經雲。隨其名句味種種廣為人說等。即爾時佛告舍利弗下是也。五奉持分。即彼經雲。佛說經已大眾歡喜頂戴奉持故即佛說是經已是也。然諸經論中初之二分並為證經非謬。開合無在。就初信分文復為五。一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流支雲。此之五句文為證三義故佛教之。一證是佛說令物生信。二表異外道經書阿嘔吉義。三為息諍論知非結集者言。又智度論雲。說時方人欲令眾生聞之生信。是故此五句名為信分因緣。廣如彼論說。   經曰如是。次釋信也。智度論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若人有信能入佛法。是故信者聞之即雲如是。若不信者言不如是。故知如是者表信也。人疑雲。經尚未宣。預信何事即言如是。答如指題目及題後經。是佛所說非我自言。聞者應信。故真諦雲。如是之言標所聞法。明一部文理決定可信從故雲如是。流支雲。如是之言具有四義。一發心義。謂自念言我當如是發心如是修行也。二教他義。謂汝當如是發心修行也。三譬喻義。謂是人威德智慧得如天如日也。或汝今如是富貴如樹提伽。四決定義謂我所見聞其實如是。今取此義故雲如是。又佛地論雲。如是有四義。一譬喻二教誨三問答四許可。如彼論說。即許可義故言如是。謂我當為汝如是說也。真諦雲。如是者謂所信法體有二義。一就佛解。謂三世諸佛所說不異故名為如。以同說故即知非妄故稱為是。正以諸佛同說其法可信故言如是。二就理解。謂諸法實相古今不異名之為如。如如而說不增不減決定可信故雲如是。又有問者。此之五句皆為證是佛所說令人信受。何但如是兩字獨名為信。答義實如是。但為指名定實可信義彰故言為信。   經曰我聞者。次釋舉能聞人也。佛地論雲。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故曰我聞。又我謂假者。即一身之總稱。聞謂於耳。即六根之別名。今廢別就總故曰我聞。問誰言我聞者也。答據元意。但結集者教作此言。然大悲經第四雲。佛將涅槃執阿難手付屬一切佛法。及第五卷教結集法用。又處胎經第五當結集時令阿難昇座。迦葉告言。佛所說法一言一字汝勿缺漏。菩薩藏聲聞藏律藏等各集一處。時阿難即言如是我聞。即是阿難稱我聞也。   經曰一時者。次釋說經時。謂說此一部經時故佛地論雲。說聽究竟總名一時。若流支雲。佛說此經。我及大眾聞無異時故言一時。又如來正演之際。群生即聽之辰。說則教盡其宜。聽即法充其量。故曰一時。   經曰言佛者。次釋教主也。所以此中標佛者。為簡餘人。故智度論雲。有五人說法。一佛二佛弟子三諸天四神仙五變化。表非餘人說故故言佛。梵魔喻經雲。所言佛者。生死根本燋然盡無餘。諸疑已盡無所不達。得一切智。尊號為佛。放光般若雲。諸佛所行所證之道名覺。諸佛皆共覺故故名為佛。大法炬陀羅尼經雲。梵天王問佛。何故名佛。佛言能於生死得覺悟者名之為佛。   經曰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者。次釋說經處也。此又有二。一境界住。謂天子所統之方即捨衛國。二依止住。謂如來所居之處即給孤獨園也。捨衛者此雲聞物。故法鏡經雲遊於聞物。三字生經勝氏樹十二遊巡經雲。其國無物不有。天下聞之故名聞物。善見律雲。此名多有。昔道士修行於此。時王出遊見此地勝。就乞立都。地從人立名為捨衛。捨衛者即地主之名故言捨衛國。祇樹者是彼國太子之號。謂之祇陀亦言誓多。此雲戰勝。施其林樹與佛經行故言祇樹。即阿含經稱林者是也。給孤獨園者。別譯阿含第九雲。長者須達多詣王捨城初見於佛。即自稱言。我捨衛國人名須達多。此翻善施。鄉人以我好給獨老。眾人稱為給孤獨也。後買祇陀之園造佛精舍故言給孤獨園。良以君上而臣下故先祇後給。以別歸總故初樹次園。   經曰與大比丘眾。次釋別證也。即舉同聞此經眾。準經首末略標五眾。一聲聞二菩薩三天四人五修羅。今經初有三。經末有二。經初三者。一聲聞二菩薩三諸天。聲聞眾有五。一標類二唱數三舉位四列名五結定。與者。其義兼人及己。大者。名稱位高。善見律雲。僧中功德極大者名大阿羅漢。又最小者名須陀洹。又多比丘眾故言大也。比丘者。智論雲此有三義。一者名為能怖。能怖魔王及魔人故名比丘。二名乞士。能離邪命清淨行乞以資身命故名乞士。邪命者此有三種。一離口邪命。不以禁咒妄說吉凶得資生具以活命故。二離身邪命。不行合藥書符耕田種作及手作器得價資養。三離身口邪命。謂口不誦禁咒。身不然火及楊枝折等。出僧祇律。又智度論有四邪命。一仰口謂仰觀星象薄蝕。二下口田種作器。三方口為他驅使四方。四維口合藥卜筮兼前三事。若作此四得活身命名四邪命。比丘之法不行此四事。應清淨行乞名為乞士。三比名破。丘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比丘。言眾者。比丘非一故稱為眾。或多僧和合故名為眾也。   經曰千二百五十人俱者。唱數也。謂常隨。舊謂如來所度三迦葉二外道師弟合有千二百五十人。為報佛恩恆隨給侍。今按名諱事恐不然。即如羅□大迦葉等常在其中。豈亦是彼之徒侶也。今據長阿含第一雲。佛言劫將欲末諸物減損。如前迦葉佛一會說法弟子常二萬人。今我釋迦牟尼一會說法弟子有千二百五十人也。言俱者。善見律雲共在一處。   經曰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次釋舉位也。初舉得位即羅漢。次舉名聞即眾所知識。所言大者。謂臘高德上。即迦葉結集中言。若阿羅漢具三明八解脫大羅漢者住。故言大也。阿羅漢者。善見律雲。阿羅之名義捨五種。真諦雲。其名有六。一名殺賊。即阿羅名殺賊。漢名為能。謂三界見修煩惱侵善法財喻之如賊。又六塵如賊。是人能以智慧力斷之令盡。證六塵空。況之如殺。真諦稱殺怨。即涅槃經雲。一切煩惱是菩薩怨。佛應害之故言殺賊。三果雖斷未能全盡。不與此名。二者阿羅名一切惡業。漢名遠住。是人遠離一切惡業住無漏善功德中名阿羅漢。真諦稱不生。謂是人雖有故業。無煩惱緣潤故。彼舊業如六年陳種無力能生。故阿羅漢言我生已盡。故名不生。不生何處。謂不於三界煩惱之中更受生死之報。三者阿之言無。羅漢名覆藏。世人作惡即自覆藏。彼不作惡亦無覆藏。是故羅漢自稱梵行已立。四者阿羅謂三界車輪。漢稱打破人。能打三界十二因緣輪轉車輪故名阿羅漢。即真諦稱為破輪。謂破十二因緣輪。即以無明愛取為輞。謂煩惱貫穿三故即以行有為轂。由業能生種種報故。即以現在五果識等未來二果謂生老死總七果為輻。五者名應供。是智斷具足勝福田堪消物養能生大利故名應供。若真諦雲示不償。謂不償生死債故。是人由三學圓滿四流永絕一向涅槃不入生死故名不償。六名應教。謂自覺已滿。將己所證堪應教人故名應教。若大品經雲。是人斷五上分結盡名阿羅漢。五上分者。一色愛二無色愛三禪四慢五無明。此五是上二界結性。謂將至上分故隨生上界。生上界縛故說上分結也。此五一向思惟所斷。是人由斷盡故名阿羅漢。眾所知識者。此舉名聞。法華論雲。諸王王子大臣帝釋梵天王等皆知識故。又聲聞菩薩佛等是勝智者。皆善知識故。又釋一切凡聖識其形容知其種姓故。   經曰長老。次釋四列名。今列十六人。其中阿難雖非羅漢。以德望隆重亦是眾所知識故在此會。善見律雲。老者而言大德。少者而稱長老。增一阿含雲。佛言自今已後諸比丘不得君卿相向。大者稱尊。少者稱賢。又小比丘向大比丘稱長老。大比丘稱小比丘字。准此二文尊卑不定。今據長阿含雲。老有三。一年耆二知法三善作。又智度論引寶頂經。普化菩薩呼舍利弗為耆年。今稱長老者。一是年尊。二者知法。如俗有先生之稱長老之名。謂讚美其德不言其諱。   經曰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次釋此二人。本為外道情同莫逆俱時悟道。所以合列。增一阿含雲。富樓那問舍利弗言。仁者諸人稱仁者何等號。答曰我父名優婆提捨。我母名舍利弗。從母稱名舍利弗。大論雲。其母目如舍利鳥目。佛華嚴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雲。舍利此雲□鵒。弗多羅此雲子。故涅槃經雲。如舍利弗因母立名名舍利弗。良以女儀端齊賢才冠世清揚之目眸子圓明。母擅令名。子承嘉號。又羅雲忍辱經名鶖鷺子。又中本起經雲。舍利弗者本名優波替。佛言汝與目連者同時發願。我成道為佛左右弟子。今既遂心。優波替者高世之號華而不實。復汝本願還字為舍利弗。拘律陀亦復如是。汝自本目連。婆沙論雲。舍利翻為身。弗之言子。名為身子。然優波提捨亦名優婆替捨。大論此翻為彗星。謂身子父名優波。此言彗。提捨此言星。故言彗星。舍利弗若逐父名應名優婆提捨。摩訶言大。文殊問經雲。大目犍連此雲蘿茯根。其父好噉。因物為名。若涅槃經雲。目犍連是姓與過去因果經同。此雲讚誦。字拘律陀。因接拘律陀樹而生。故真諦雲應名勿伽羅。此雲愛胡豆。愛胡豆即菉豆也。上古有仙人唯食此豆。是彼仙種因姓為名。   摩訶迦葉。迦葉者此翻為飲光。真諦雲。其人先祖是大仙。身有光明能飲諸光皆令不現。是彼仙種故名飲光。但迦葉之身尚勝金色。飲光之號繼祖未詳。文殊問經翻為龜。良恐誤耳。律毘婆沙雲。以迦葉多有勝故以大標之。以五事勝故名大。一富貴長者所生故。二能捨大富貴豪族出家故。三能行頭陀少欲知足故。四國王天龍鬼神多知識可供養故。五捨世間大利養行少欲知足行乞食故。又迦葉本起經雲。王捨城內有大富梵志名尼拘律。此雲無恙。有子名畢撥羅。即大迦葉也。迦葉是姓。畢撥羅是字。佛弟子中頭陀第一。佛當見來分座令坐。   摩訶迦旃延者。真諦雲。此翻思勝。古昔有仙。由聞思勝餘人故。是彼仙種故名思勝。舊號肩乘。人云。將應誤。應名扇繩。義將稍切。其父早亡唯母孤養戀不再嫁。如扇繫繩。以此為號。又釋。迦旃延者是姓。扇繩是字。   摩訶拘絺羅。此雲大膝。骨高大故。是舍利弗舅。甚大聰明初為外道師名長爪梵志。   離婆多者。文殊問經翻為常作聲。未詳其義。相傳雲。依智度論。此翻為假和合。謂假死人頭頂手足而成體故。按彼論第十四卷汎說一人不言名字。未知此是此人不。有人路行夜寄神廟中宿。有一老鬼持一死人來欲喫。即被一少鬼欲奪。各言我許。分競無定。乃引彼人為證。彼人思惟。我實語亦死妄語亦死。寧實不虛。即雲老鬼將來。彼少鬼發怒。便擒彼人挽取臂咬乃至頭腳。老鬼慚愧此人為證。便取死人手足及頭挾著。天曉而去。口雲為是我身為非我身。遂至一伽藍問僧是我不。因問自說如上之事。僧雲汝身本來四大五陰假和合成。何但今日方和合。即出家後得羅漢。   周利槃陀伽者。依佛華嚴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雲。翻為繼道。善見律翻為路邊生。有一長者。止有一女與奴私通。遂逃他國久而有孕。垂產思歸。行至中路即誕其子。因名路邊生。如是二度凡生兩子。長名槃陀伽。弟名周利槃陀伽。以兄弟相繼於路邊生。兄名路邊。弟名繼道。即周利槃陀伽也。增一阿含雲。其人父母併亡。兄厭家入道。其弟尋復出家。性甚愚鈍。兄怒之曰。汝不能持誦。又加懶惰幸即歸俗。牽出祇洹門外。號泣而立。如來見之知其道根將熟。喚之在側付掃帚與。汝誦此名。此名亦號除垢。若日誦之得掃。忘帚乃即思惟此名除垢之義。除者應是清淨。垢者應是身中結縛。思惟忽然悟解成阿羅漢果。處處經其人過去遍通經論。藏祕不說。臨死悔恨曰。我所解不為人說。用解何為。由我祕惜故今則暗鈍。以臨死悔恨故今經二十四年記五字因之得悟。又五百弟子本起經雲。我昔放豬驅令渡水。以繩繫口。豬不得喘息中流而死。以是罪因於是後身猶尚曚昧。我諷學一偈三月乃知。增一雲。然能化形體作若干變。   經難陀者。大威德陀羅尼經雲有四。一者但言難陀此雲喜。二修難陀此雲善喜。三阿難陀此雲歡喜。四婆難陀此雲賢歡喜。今言難陀者。即佛之親弟。本姨母所生孫陀羅婿也。所以名喜者。時王白淨適有悉達棄家入道。無人嗣位心常致憂。及生難陀。儀貌似兄堪繼洪業故心生少喜。別譯阿含雲。佛言我弟難陀者能攝諸根不著六塵。飲食知節纔以止飢故名難陀。又增一雲。身形端正與世殊異。諸根寂靜心不變易故名難陀。五百弟子本起經雲。由過去施僧煖浴室及洗一比丘僧。即得無垢身形端正色妙如華。又曾修飾辟支佛塔。又見迦葉佛塔建立剎柱安承露盤。以是諸因今生釋氏得為佛弟。有大人相身長一丈五尺二寸。   經曰阿難陀者。智度論雲。如來得道夜生。朝有天人空中告白淨王曰。悉達太子昨夜明星出時成一切智。王聞歡喜。又王第三弟斛飯王復是其日來啟王。昨夜生一男。王曰貴弟生男我心歡喜。今日大吉。爾所生子應字阿難。此雲歡喜。又以其人世世修忍辱故生身端正。父母歡喜。因以為字。觀佛三昧經雲。佛告阿難汝名歡喜。此則依名定實。增一雲。阿難有四希有。令人歡喜。一者默然至大眾之中見者皆喜。二者正有所說聞者亦喜。三者至四眾皆生歡喜興敬仰心視無厭足。四者正有所說聞者無厭故心生歡喜。大論雲。其人昔作長者。因施誦經沙彌食。遂發大願言。小師成佛願我為多聞弟子。故今如來所有法藏悉能受持。   羅□羅者。此雲覆障亦曰宮生。五百弟子本起經雲。我昔為王。有一仙人犯罪。禁安後園忘經六日不與其食。然我無噁心以忘因緣遂墮黑繩地獄經六萬歲。最後身受胎六年乃生。故言覆障。謂被胎膜久所覆障也。佛出家六歲羅□羅乃生。諸釋皆疑非是釋種。佛成道後還宮說法。其妻耶輸陀羅此雲名聲。欲自雪身知其清白。乃以歡喜丸與羅□羅令奉汝父。佛知其意乃變弟子皆作佛身。羅□羅獻奉而不錯。佛既受已化佛皆滅。諸釋方信實是宮生。入大乘論雲。羅□羅久住世者是變化身。   憍梵波提者。佛華嚴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雲。翻為牛王。大論翻為牛□。處處經雲。昔作比丘摘他一穗穀觀其生熟。五百生來與他作牛償力。如今得道足猶似牛食後即□。因名牛□比丘。分別功德論雲。恐人譭謗得罪。佛令居忉利天。尸利弗沙樹下坐。解律第一。佛涅槃後結集法藏時。大迦葉令使命之。今閻浮提有大法事。問曰佛般涅槃耶。答佛已涅槃。我和上舍利弗在不。答先已涅槃。乃歎曰。我大師已滅度。和上復涅槃。世間眼滅。不能復下。即化火燒身。四道流水注閻浮提結集眾中。水說偈雲。憍梵缽提頭面禮妙眾第一大德僧。聞佛滅度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於是天上涅槃。大論亦如是說。   賓頭盧頗羅墮者。大智度論雲。賓頭盧頗羅墮誓能師子吼第一。按請賓頭盧經雲。賓頭盧是字。未詳其義。頗羅墮誓是姓此曰利根。但一切新作屋宅浴室齋會新衣上服先奉請。凡欲請者。當於靜處燒香禮拜向天竺國摩利山至心稱。南無大德賓頭盧頗羅墮誓受佛教敕為末法人作福田者願受我請。毘奈耶律雲。其人本貪木旃檀缽。為樹提長者現神足往取之。佛責之不聽住此界。即往西衢耶尼教化眾生。三摩竭經雲。佛欲度彼事裸形外道難化國王故。令諸弟子皆現神變一時至彼受其所請。時賓頭盧在於山中。縫衣乃忘去忽憶。以針刺地綖猶著衣。便運神足即往。其山以針綖所牽遂隨後去。時彼國有一懷孕婦人。見大山蔽空而至惶怖墮胎。佛遙知之令目連往語。汝後何山。賓頭盧迴顧見之。把得此山一擲八千里。佛語之曰。我教化眾生皆欲涅槃。今汝失期又殺一人。人命既重我所不喜。汝從今已後不得復隨我食及預眾會。留汝作後世福田。至彌勒佛出乃得滅度。賓頭盧聞憂惱自責食訖入山。入大乘論雲。阿羅漢無煩惱者與八住菩薩同修如意足能隨意住世。即賓頭盧是變化身非實身也。   迦留陀夷者。正法華雲。此名黑曜。毘奈耶律雲。名黑光。增一阿含雲。迦留陀夷其身極黑夜行乞食。時天大闇而至他家。天有閃電。彼家婦人身正懷孕。於電光中見謂是黑鬼怖而墮胎。乃謂之曰。汝何鬼耶。答曰我瞿曇弟子今來乞食。彼女人即發聲惡罵。如來知之即敕比丘。從今日已後不得過中食亦不得預乞食。   摩訶劫賓那者。此雲房宿。相傳雲。以其初入道門在僧房宿。佛知道根將熟。即自化為老比丘與之共宿。因為說法而悟聖道。故名房宿。亦名房星。因禱房星而生故以為字。   薄拘羅者。此雲善容。謂好容儀。過去曾持一不殺戒。今得五不死報。一釜煮不死。二□□露□□□□腄慼慼慼慼慼E□□□□□□□逆□□型晼慼慼慼樂ヾ慼慼慼慼禳慼毆奏□□驖□□妢襋□□□□□夾椸□瓷慼慼慼慼慼R□□□咍訄鞢慼毅豽Z量稫褓□□□觾娀妘□□稀□□饅□□□□□覯□覜驠言□樇□檢□ざ]送□□褾槴□□□□□□□稀媸□□褸□□□□橠□□□□□□□□□妢襋□□□□覜□□禱j□□魯□□□□□咍禳慼慼慼慼慼慼撥~詁□□□□□襹□□褸□R□□□□□縷□□□□□□翩慼毅苤慼犛H□□□菰賹e□□□□□□□拏□□□□逆□□E□祰椹鶠慼慼誅搳慼慼慼憬o□□□□□椸□□j□□筑遄慼潸薄慼慼慼氶慼慼慼熱u□椸□芊慼毆埤□□□□楸觥□□□□□M□飀□□縷□□□□□椹□□□拓□□□踩瞴慼慼慼撬芊芋熨奰□□□□□□□□□□□□□唌慼慼慼慼慼慼慼潸し≧縑慼慼慼毅芊牖□□   阿□樓馱者。亦云阿泥盧豆亦言阿□樓陀。此雲如意。正法華名淳□。是白淨王第四弟甘露飯王之子。其人過去曾以一食施辟支佛。五十劫來天上人間受勝妙樂。末後生此釋種之中得阿羅漢。常求如意故以為名。   經曰如是等諸大弟子者。次釋結也。等者等及餘人也 次明菩薩眾文有三。初標類次列名後結定。   經曰並諸菩薩摩訶薩者。初釋標類也。智度論雲。按梵本應名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今此釋雲菩提謂無上智慧。亦名為覺亦名為道。薩埵言眾生。或言大心或雲勇猛心。摩訶言大。是人為無上智慧道故。發生大勇猛心故。菩下去提薩下去埵故言菩薩摩訶薩。小品經雲。是人為覺一切法無障礙義名為菩薩。常為大眾作上首故名摩訶薩。道行經雲。是人於一切法悉了悉知故名菩薩。天上天下最尊勝法名摩訶薩。十地論雲。摩訶薩者有三種大。一願大。起願普及法界。不同二乘但求自度故。二行大。菩薩起行無有難行不行難捨不捨難作不作故。三利益大。菩薩願深行遠。凡所施作皆欲利益一切眾生故。   經曰文殊師利法王子者。次第二列名。按梵本雲曼殊室利。此雲妙德。新譯稱讚淨土經名妙吉祥。正法華名溥首。有經名濡首。悲華經雲。過去有佛名寶藏如來。時轉輪王第三子聰明智慧。發深大願修菩薩行。彼佛語言。我今字汝為文殊師利。今依舊目為名。問彼人為實菩薩為示現人。答依首楞嚴經雲。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於此南方作佛。世界名平等。佛號龍種上尊王如來。即文殊菩薩是也。央掘魔經雲。今北方有剎名常喜。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文殊是也。又菩薩處胎經雲。文殊言本為能仁師。今為其弟子。二尊不並化故我為菩薩。瓔珞經第四雲。過去久遠有佛名大身者文殊師利是也。又文殊師利佛土經雲。卻後於南方作佛名普現。世界名離垢心。勝阿彌陀國。又文殊涅槃經雲。佛告言我滅度後四百五十年。文殊從雪山出。趣本生處捨衛國多羅聚落。現其妙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奄然光滅遂即涅槃。留全身舍利一丈六尺。如淨琉璃內外明徹。心中有真金像。結跏趺坐蓮華上。長六尺。其文殊全身左臂有十佛印。一一印中有十佛名字。右臂有七佛印。一一印中有七佛名字。若人念文殊者。先當心想琉璃像及心中坐像。又一念其名除十二億劫生死之罪。若至心者七日必現所願得從。香山有八鬼神。移置香山頂上供養。法王子者。謂從佛化生從佛口生。佛為法王。人為法子。彼菩薩堪嗣聖種故言法王子。佛地論雲。從世尊口正法生故能紹佛種令不斷絕名法王子。十住菩薩名法王子住。何以故。次紹佛位故。何況其人過去佛也。但示為菩薩堪繼法王故。放缽經雲。釋迦佛言我今得佛是文殊恩。文殊是我過去本師。過去無數諸佛皆文殊弟子。當來亦爾。文殊者佛道中之父母也。   阿逸多菩薩者。依新譯稱讚淨土經翻為無能勝或言彌勒。此雲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勝名無能勝。   乾陀訶提菩薩。未詳所譯。然稱讚淨土經第三菩薩名不休息。未知為即翻此乾陀訶提為當非也。若是不休息者。即教眾生不絕名不休息。正法華名不置遠。   常精進菩薩者。正法華雲常應時菩薩。涅槃雲。如是時中任修佈施。乃至任修智慧。隨時不懈名常精進。   經曰與如是等諸大菩薩。次釋結也 第三明天眾。   經曰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次釋天眾。智度論雲。釋迦為能。提婆為天。因陀羅為主。謂能為天主。又雲釋是字。提桓因是號。或稱憍屍迦者。彼於往昔在摩訶陀國作婆羅門名摩伽。姓憍屍迦。此人有大福德。與三十二友發心修迦葉佛破塔基故俱生忉利天上。摩伽為主。稱為帝釋。佛呼本姓故言憍屍迦。或言千眼。以其過去聰俊故。少時能斷千事故稱千眼。問是何位人。答有言是須陀洹。有言是大菩薩。有言是凡夫。所言不定。等者。謂兼及下。其數非一故言無量諸天大眾俱。謂上來別證分亦言證信序了 自下第二正說分。有人用此以下為發起分。今謂不然。此淨土之事如來前已說故。但捨衛國有人未聞者故無問自說。若以此下乃至無有眾苦名為極樂是發起分者。如觀經指西方日沒等觀亦應是發起序。故知此下即為正說分。文有六節。一標淨土果。二舉淨土因。三引六方以證誠。四指三生以顯實。五他述希有。六自敘甚難。就初文復分二。先略後廣。就略中復有七段。一指方處。二述遠近。三舉國號。四顯導師。五明垂化。六徵題目。七釋得名。   經曰爾時佛告舍利弗從是西方。次釋指方處也。善見律雲。爾時者發起義因義。謂發言之因起。有釋。傳經者言當爾之時佛告身子故曰爾時。從此西方。即清淨覺經及觀經當日沒處是彼國土。隨願往生經雲。普廣菩薩白佛言。十方可無淨土。今乃偏讚西方。佛言十方淨土理實無窮。以此處眾生信向者少習邪者多心意無定。欲令眾生專心有在故我偏讚。即涅槃經雲。一切諸佛無有出於不淨土者。為化眾生示居穢境。又智度論引目連問經曰。佛言如我釋迦牟尼有淨土穢土。我今西方阿彌陀佛一切如來亦爾皆有淨穢。但以機緣有宜故致差異。即維摩經雲。應以此緣得入行者如來為現。今之西方機所宜矣。佛知根性故讚仰之。   經曰過十萬億佛土。次釋第二定遠近也。若觀音授記經雲過百千佛剎。清淨覺經雲過千億萬須彌山佛國。無量壽經雲去此十萬億剎。語雖似殊土數相似。菩薩處胎經雲。去此西方十二萬億那由他有懈慢國快樂安穩。人欲往生阿彌陀佛國者從此國過。人多染著即願生其中遂不得到阿彌陀國。若見不貪不愛。即得越過到安樂國。   經曰有世界名曰極樂。次釋第三國號也。此即處圓淨。無量壽經名安樂。若清淨覺及大阿彌陀經並雲國名須摩提。須摩提者應是梵語。安樂極樂應是漢音。若鼓音經世界名安樂。如來所生之國名清泰。聖王所住。其城縱廣十千由旬。於中充滿剎利之種。國名如後釋。   經曰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次釋第四顯導師也。此即主圓淨。名如後釋。   經曰今現在說法。次釋第五垂化也。謂以法教眾生。   經曰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次釋第六徵問題目也。   經曰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次釋第七得極樂之名。其國者即如來所統之境。眾生者是如來所化之機。大法鼓經雲。一切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謂四大五陰十二因緣十八界等合成假名為人號曰眾生。般若燈論雲。謂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為眾生。大品經雲。無有法可名眾生。但假名故號為眾生。是名字本無有法。強為立名名為眾生。不增不減經雲。此法身本性清淨。但為恆沙煩惱所纏。隨順世間往來生死即名眾生。無有眾苦者。無量壽經雲。彼無苦難之名亦無三惡道。但有自然快樂之事。亦無少苦故。央掘魔經雲。無有少苦。純一快樂故名極樂。又無八苦故蓮華化生即無生苦。國無老病無有病苦。年壽欲盡願生十方淨土。隨意往生離唸唸滅名無死苦。喜樂相隨無怨憎會苦。心皆平等亦無怨憎。雖為去留無愛別離苦。所欲如意無求不得苦及貧窮苦。又身金色端正如天神通自在。香風拂缽天味自盈無五盛陰苦。目觀諸佛顯赫耳聽樹網風鈴。水流天樂隨意聞見。故名極樂 次下第二廣明彼土依正兩果。初明依報器世間清淨依果。後明正報如來功德清淨正果。就初文中有八。一寶林曜穎。二德水澄瀾。三妙妓鳴天。四檀金飾地。五時華舞迴。六羽駕遊方。七鳥韻法音。八風生善念。初文且五。一下遶金欄。二上羅珠網。三樹同嚴飾。四國遍周圍。五結成極樂。   經曰極樂國土七重欄楯。次釋第一下繞金欄也。無量壽論雲。此即地莊嚴寶欄周匝圍繞。說文雲。欄門遮也。楯木欄也。按彼所釋。楯即遮遏之體。欄即防護之名。此即形淨土也。若第一義土。華嚴經雲。清淨心為楯。即意無三惡為楯之體。七業不生即為欄之用。   經曰七重羅網。次釋第二上羅珠網也。無量壽論雲。空莊嚴也。無量寶絞絡羅網遍虛空。若觀經雲以妙真珠彌覆樹上。無量壽經雲總覆佛土。何但樹上。其網四邊皆垂寶鐸。網用真珠金百千寶飾。   經曰七重行樹皆是四寶。次釋第三樹同嚴飾。謂皆七寶莊嚴也。若無量壽經雲皆以七寶間錯。清淨覺經或以四寶百寶一寶莊嚴。隨念即現。若觀經雲。一一樹皆高八千由旬。其葉華果一一皆作異寶色也。若無量壽經說權不言大小。唯佛菩提樹高四百萬里。其本周圍五十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里。一切眾寶自然合成。彼土天人聞此樹動演出法音。皆得無生深法忍。住不退轉。見嗅及觸皆得適悅。此且形相淨土也。第一義土者。淨名經雲。無漏法林樹敷覺意妙華。解脫智慧果。   經曰周匝圍遶。次釋第四國遍周圍也。無量壽經雲。七寶諸樹周滿世界。國之四境及隨所在遶池遶捨。皆七重行樹及以欄楯。   經曰是故名為極樂。次釋第五結成 次明第二德水澄瀾。無量壽論雲水莊嚴也。文有七。一池瑩七珍。二水含八德。三下填寶礫。四上匝玉階。五珠臺際天。六鮮華吐褥。七結成極樂。   經曰有七寶池。次釋第一池瑩七珍也。準觀經但有八池。此應據大者勝者說。若清淨覺經等處處皆有浴池。或遶佛講堂。或遶羅漢菩薩講堂。如來浴池最大縱廣四萬八千由旬。其諸菩薩聲聞及天人等各洗浴已。或於堂中誦經說法坐禪者。或在虛空中講法誦經入定者。於是未得道者悉皆得道。或得初果四果及不退轉。彼無大海江河溪□。但有諸池及小芙渠。其池四邊皆七寶間錯。令水亦作諸異寶色。   經曰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次釋第二水含八德也。稱讚淨土經雲。一澄淨。二清冷。三甘美。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飲時除飢渴等。八飲已長養諸根四大。準此水即具四塵。清淨即色入。冷軟觸入。甘美味入。餘三水之用。闕無香塵。成實論雲。一輕二冷三軟是觸也。四美是味。五清淨是色。六不臭是香。七飲已調適。八飲已無患。是水之用也。正法唸經雲。一具六味。謂甘苦辛淡鹹酢。二清淨。三香潔。四除渴。五涼冷。六飲之無厭。七無塵垢。八飲之無患。清淨覺經雲。其池中水淺深隨念上下逐之。觀經雲。水隨蓮華樹上下。水流之音或聞三寶聲空無我諸波羅蜜聲。此則彌陀神力使之然。即是形相淨土攝。若第一義土者。淨名經雲定水湛然滿。   經曰池底純以金沙布地。次釋第三下填寶礫也。無量壽經即互相廁映。若黃金池者下布白銀沙。餘亦類之。其池底有紫黑栴檀沈水香泥。   經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頗梨合成。次釋第四上匝玉階。問經言眾寶所成。何以言玉也。答凡言玉食玉貌。非以玉為之。但貴美之言。彼亦如是。   經曰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頗梨車渠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次釋第五珠臺際天也。無量壽論雲。謂地莊嚴。即色相圓淨。謂七寶臺閣光明淨也。準觀經處處皆有眾寶樓閣。何獨地上 次第六釋鮮華吐褥。即依止圓淨。若如來所居處有大寶蓮華王座而為依止。自外諸人若或生蓮華之中座。即以蓮華為依止。此文中為四。一華名。二份量。三光色。四香氣。   經曰池中蓮華。次釋華名。謂之蓮華。   經曰大如車輪。次釋第二份量也。此經據小小者說。謂如車輪。觀經清淨覺經約大者說。或二十里乃至六十萬里。然隨念大小遂無常準。   經曰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次釋第三光色也。然此經但有四色。準清淨覺經觀經。一一華葉皆作異寶色。何獨青色但有青光也。按諸經據彼華非一一華有種種色。此經但據純色者說。   經曰微妙香潔。次釋第四香氣也。清淨覺經雲。其彼華香八方上下最勝無比。聞其香氣無不適悅。   經曰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次第七結極樂。   經曰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次釋第三妙妓鳴天也。準觀經等。無量樂器常懸在天。不鼓自鳴。又隨物有處。或捨或林皆懸樂器。悉自和鳴隨眾生意。皆奏法音無非法聲。人天聞者俱發道意。   經曰黃金為地。次釋第四檀金飾地也。即形貌圓淨。故佛地論雲。無量壽佛所遊行地處處莊嚴希有。按諸經多以金為地體。諸寶間錯而中表映徹。故觀經稱琉璃地。又彼經雲。地下有八楞金柱。雜寶交飾光明赫奕。其地猶如日宮懸處虛空。其寶地柔軟下腳即凹舉足便起。又彼國土無須彌山及諸山等。無量壽經雲。佛言彼四天王忉利依空而住。   經曰晝夜六時雨曼陀羅華。次釋第五時華迴舞。無量壽論雲雨莊嚴也。依莊嚴論。雨華意為嚴飾地。故無量壽經雲。其華覆地厚四寸餘。隨色次第而不雜亂。光澤香軟。足蹈上行纔下四寸。舉足還起。若更雨新華之時。舊華即漸漸地裂受之。故華沒盡新華已滿。或雨寶衣遍覆其地。人踐上行。稱讚淨土經雲。見此華者心雖適悅而不貪著。更增眾生殊勝功德曼陀羅者。此雲赤圓蓮華。亦云如意華。正法華經名適意華大適意華。曼殊沙華名為柔軟華。大品經中帝釋雨曼陀羅華供養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言此華從心樹生。即如心所欲而雨。釋之者。華之所生從其心生。然華之色貌終是赤圓 次第六羽駕遊方。問若仙人乘鶴等可言羽駕。彼乃運身而往或乘宮殿。何言羽駕。答謂飛若駕羽疾若乘龍故言羽駕。此即乘圓淨。謂乘大定大慧之力。文復有三。初捧華歷供。次限晨旋路。後結成極樂。   經曰其國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次釋第一捧華歷供也。準諸經或乘七寶宮殿百寶蓮華。或但爾而去。或乘佛威神。一念之頃遊十方界。於諸佛前隨心所念種種諸佛稱心供養。禮佛聽法或蒙授記。衣□者謂衣衿也。   經曰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次釋第二限晨旋路也。謂限晨至齋時即便還歸國。即任持圓淨也。謂或以大乘法味喜樂持身。故飲食已說法誦經。經行者。謂旋遶思惟。問言食時者為同此處已午之際為別時也。答曰雖短長不等食時亦是同也。問四食之中彼有何食。答彼有段食。然竟不食。見色聞香意以為食。自然飽足無所味著。事訖化去。時至自來。故無量壽經雲。彼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湛然盈滿。若清淨覺經欲食時有自然劫貝及□以為座。食者坐之諸菩薩羅漢皆食。食亦不多不少自然平等。亦不以美故喜食。何故此二經不同。答有食不食。食者故不多不少。若不食者見之便足。此即形相土也。若第一義土即淨名經雲。甘露法為食。解脫味為漿。   經曰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次釋第三結成極樂 第七次明鳥韻法音。即眷屬圓淨。謂淨土中如來化作天龍八部異類眷屬。示莊嚴徒眾眷屬也。問彼土是三界攝不。雖言無須彌山。而六欲天皆空居者即是欲界攝。何得無實畜生乃是化也。答據無量壽經等。說是欲界。然智度論雲。若他方化土雜惡不淨者是名欲界攝。若清淨者非三界攝。又有形故非無色界。地居故非色界。無慾故非欲界。是故彼土住似欲界而非欲界。故非三界攝。無實畜生。故正法唸經雲。四天已上即無實畜生。諸天福力為莊嚴處所亦有禽獸。然非實報。何況淨土而得有之。言諸鳥者。或彌陀所化作寶光狀似。此文有二。初敘後釋去外疑。敘文有五。一總標羽族。二別列禽名。三囀和雅音。四詮論妙法。五聞聲動念。   經曰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次第一總標羽族也。色類非一故言種種。容貌絕群故言奇妙。   經曰白鶴孔雀鸚□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次第二別列禽名也。佛華嚴不思議經雲。舍利者此雲□鵒鳥。迦陵頻伽智度論雲。迦陵頻伽者此無正名號好音鳥。此鳥子雖未出□其音已勝眾鳥。何況出□。共命之鳥者。相傳雲一身兩頭。   經曰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次釋第三囀和雅音也。   經曰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等。次第四詮論妙法也。三十七品亦名三十七助道法。亦名三十七助菩提法。言三十七者是數也。謂三十七心數法也。若言品者。謂三十七法各各別故名品。言助道者。謂能隨順資助盡智無生智。能令聖道勢用勝故。故雲助道。二智也。若言菩提者。菩提亦名覺。即前二智也。故四諦論雲。三十七助道覺法。此法小乘正學。菩薩兼修二智。智度論雲。如來何故多說此法不增不減。但說三十七品。答此三十七品譬如眾藥和合療眾生病正須爾許。是故常說不多不少。又常說者。以是初欲入道次第名字。如人初到師處聽法先用心念記持所聞法。故先明念。念已依行故次明正勤。勤斷二惡勤修二善。若多精進則心散亂。欲令攝心便住定中。故次明如意足。心定已便生五根。五根漸增能遮煩惱能入深法。故次明五力。五力既增能分別聖道。故次說七覺分。既見諦已須除修惑趣涅槃城。故次明八聖道。若廣分別具如別章。問準鳥所詮應當具說。何故經中但說四科。答然彼化生身無膿血不淨等。故無倒執淨不淨心。故不說身念。雖無苦受亦無樂報心倒。不說受念。心知無常勵誠修道。不說心念。知法無我而無我倒。不說法念。以是因緣不說四念。又不曾造惡無煩惱不說斷。熾然自勵修諸聖道不假說修。故鳥不說四正勤也。又定慧兼修非恆散亂。五通報得無勞說四如意足。是故前三眾鳥不宣。又復釋者是義不然。但經略舉非鳥不宣。亦言三十七助道法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四念處者謂身受心法。四正勤者謂未生之惡方便令不生。已生之惡方便令斷。未生之善方便令生。已生之善方便令增長。四如意足者謂欲定足精進定足念定足慧定足。五根者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者謂信力精進力念力慧力定力。七覺分者謂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捨覺支念覺支定覺支。八正道者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體性有十。謂淨信.精進.念.智慧.及喜.猗.捨覺品相應捨.思.戒.三摩提。信分有二。謂信根信力。精進分八。謂四正勤為四。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念分為四。謂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智慧分八。謂四念處為四。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喜為喜覺支。猗為猗覺支。捨為捨覺支。思是覺支數謂正思惟。戒分為三。謂正語正業正命。三摩提定。定分為八。謂四如意足為四。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問曰何故名助道法。助道是何義。答曰盡智無生智是菩提。謂此諸法隨順彼法令勢用勝故名助道法。   經曰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次第五聞聲動念也。謂聞鳥說法皆生善唸唸三寶也。問諸經多說六念。此何獨念三。答六念者約此處及下界中教其六念。以諸眾生諸根不具得惡趣身。欲令持戒故教念戒。以諸眾生貧窮困乏。欲捨慳故教念施。以下界人不及天故。意欲令其修天行故。故令念天。彼國眾生無惡趣故。自念修善。無犯戒垢故。不念戒。無貧乏者故無念施。然亦持華歷散諸佛。是供非施。由彼眾生無慳吝垢故不念施。彼人形貌及所依止勝第六天故不念天。以三寶福田最勝無比但念三寶也。大涅槃經雲。盲賊念佛還得眼根。釋女念佛手足還具。商人念佛即免魚難。摩訶斯那念佛得除瘡痛。又觀經雲。一念阿彌陀佛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法華經雲。一稱南無佛皆得成佛道。是為念佛之力。大品經雲。念般若波羅蜜除四百四病離災難消諸惡業。或念諸三昧得勝知見。是念法之力。若人念觀音地藏虛空藏菩薩。諸難消除所願果遂。是為念僧之力。問佛藏經雲。諸法畢竟性空。空中無佛無法無僧。若有言說形相是可念者為是顛倒。當雲何念。答若彼經據畢竟空理說。今此經據接引說。從淺至深。故十住毘婆沙雲。新發意菩薩若念佛者先念色身。應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念色身佛。心漸漸得入深法者應念法身佛。次轉深入得上勢力。應以實相念。莫以色身念。亦莫著法身。善知一切法永寂如虛空。故無所念亦無能念者。是真實念者。今為新發意者旦以事相念。即優婆塞戒經雲。佛有七勝事故將以須念。一身勝。具諸相好圓滿故。二如法住勝。三業常無失故。三智勝。具一切種智故。四具足勝。一切福德圓滿故。五行處勝。常在三昧故。六不思議勝。六通具足故也。七解脫勝。一切煩惱正習俱盡故。又攝大乘論雲。佛有三身。諸菩薩念佛者當緣念何身。答緣念法身。法身雖有無量甚深道理。然依法身念佛七種相。此七相是法身正用。亦是法身圓滿德。一身平等利益圓德。謂能示現化身成道亦作大利益。若地前菩薩二乘凡夫未下種者令下種。未成熟者令成熟。未解脫者令得解脫。二無失圓德。由一切惑智二障永滅離故。無有煩惱令生過失。三無礙圓德。由智慧故於世八法不以憂喜礙心。四能施大法樂圓德。由有內外財故常受富樂。亦得清淨土自受法樂。亦令他方諸菩薩受用法樂。五無功用圓德。謂一切事如來無功用自然成就。由本願力故所欲作事自然而成。六心圓德。諸佛於六通境得最極自在。雖同類人及下人等不能為礙。在有心無心位中恆不廢忘。已久修習成就故故得自在。七常圓德。謂法身常住故及眾德亦常。由真如是常住故諸法以此為身故諸佛身常住。故依身所有眾德亦常住。故言念佛等。三寶之義廣如別章 次下第二釋去外疑。其文有五。一遮二徵三答四例五釋。   經曰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次釋有畜生。由此疑心故佛遮掃。莫謂實是罪報所生。   經曰所以者何。次釋第二徵也。既有鳥演法音。何以非實罪報也。   經曰彼佛國土無三惡趣。次釋第三答也。彼國實無三惡趣故。所以無者。由阿彌陀佛昔發願言。設我得佛國有三惡趣者亦不取正覺。乃至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生三惡道者亦不取正覺。故知無也。   經曰彼佛國土尚無三惡道之名何況有實報之鳥也。次釋第四例答也。三惡道之名尚無。況有實報之鳥。   經曰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次釋第五釋通也。人疑雲。此鳥既非實報。當是何身。答彼佛所化。或寶光明所作。意欲令其助宣正法。故智度論問雲。淨土中諸佛有無量神力。何不但多化作佛處處說法度眾生。乃化作畜生樹木等說法也。答若處處皆見佛身說法。眾生即不能信受。謂為幻化心不敬重。故於道難入。所以不化作佛。又如本生經說。若菩薩化作畜生身為人說法。以希有故聞者皆信受。又以畜生心直故不誑於人。聞則信受。又恐謂有情眾生是欺誑故。亦令無情樹木而演諸法。聞即信受 第八風生善念。謂風搖樹網出妙音聲時。聞者便生善念。無量壽經雲。眾生聞彼風樹網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耳根清徹不遭苦患。此文為四。一清風所搖。二歌音所演。三聞生善念。四結成極樂。   經曰舍利弗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次釋第一清風所搖也。   經曰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次釋第二歌音所演也。謂妙聲和雅譬如五音百千樂同時俱奏也。   經曰聞是音者皆生念佛念法念僧。次釋第三聞生善念。   經曰舍利弗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次釋結成極樂。次明第二如來功德清淨正果。無量壽論曰。又分有二。初明如來功德莊嚴。次明菩薩功德莊嚴。就初文中先問次答後釋外疑。   經曰於意雲何彼佛何故名阿彌陀。次釋第一問也。彼佛從何義趣名阿彌陀 自下答中為含二義名阿彌陀。一無量光明故名阿彌陀。二壽命無量故名阿彌陀。   經曰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阿彌陀。次釋光明無量故名阿彌陀。無量壽經雲。佛言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由光多故名無量光。乃至有十二光名。其有眾生遇彼光者罪垢消滅。若在三途受苦見光皆悉休息。壽終之後皆蒙解脫。平等覺經雲。彼佛項光常照十方千萬佛國。智度論雲。阿彌陀國諸菩薩眾身之光常照十萬由旬。若是佛光遍十方界。問諸佛德行皆同。何故彌陀獨勝。答智度論曰。諸佛常光亦無大小遠近之異。但由眾生根有淺深德有厚薄。諸佛常光所照現不同。然實平等。故十住婆沙雲。諸佛常光不可以由旬數量為限。遍滿十方莫知邊際。又準彼國菩薩聲聞身光亦勝。故無量壽經雲。彼佛國菩薩光明常照百千由旬。聲聞身光一尋。大品經雲。欲得壽命無量光明無量。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曰其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次釋第二答壽命無量故名阿彌陀。無量壽經雲。彼佛壽命長久不可稱計。假使十方世界無量眾生皆成阿羅漢共盡思惟百千萬劫不知壽限。菩薩天人壽命亦爾。清淨覺經雲。阿彌陀佛欲令十方一切有情之類皆生其國悉至於泥洹。若諸作菩薩者皆欲令悉作佛。作佛已更轉教十方眾生之類得作佛。作佛已復教一切眾生悉至泥洹。是故菩薩壽命無量。十住婆沙雲。壽謂受業報因緣故得命根相續。一期得住故名壽命。大品經雲。量不可得名無量。邊不可得名無邊。大法炬陀羅尼經雲。不可算數故名無量。不可窮其際限故名無邊。智度論雲。阿之言無。僧祇言數。劫言時也。謂無數時。攝論雲。不可數有二。一阿僧祇劫。謂年月歲數不可數菩薩修道以此是小劫。二劫阿僧祇。謂菩薩修道以劫為量。此劫又不可數故名劫阿僧祇。此是大劫。今阿彌陀壽劫者是年歲阿僧祇也。其劫義如別章。人聞彼佛壽越僧祇。未知作佛已來於今久近。若久則恐臨滅度。雖十念而難逢。近則固未涅槃。終百年而可望。良有斯問故下答雲。   經曰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次第三釋斯疑也。謂成佛已來始經十劫。願生必見亦何疑也。問是何劫。答是小劫。如梁朝攝論。以行年雙等歲為一數。數過六十數為一阿僧祇劫。謂五年兩□□□□飀□□□餺□糖□□□駙篻砥敷蝖撚}□□弄粘穛饐□□壘□□□垓妘□駭散□埤□讀□□□□□椸□□樂□□誇□□□□好□膳□□□□埤□□□□□觀□□□□□□饅鰨□□耩□□部糯□□□兣&□莧□□□櫫□泲q□|懥膧□□□耙踩□□□□氨□□艨芨□¥□□g□□□徇□¥蝦懦□□□耬車虤□□¥V否營□□□   經曰彼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次釋第一常隨眾也。聲聞者。成實論曰。聞法得悟故雲聲聞。故佛地論雲。聞佛言音而入聖道故名聲聞。即觀經稱小乘根者生彼得四果也。問彼既是有四果。何故經言皆是阿羅漢。答此舉隨佛眾。即如釋迦弟子無量無邊經初但標千二百五十人。舉常隨眾也。問無量壽論曰二乘種不生。雲何得有聲聞眾。答彼論據佛受用報土說。以諸佛受用土唯有十地諸大菩薩無二乘凡夫故。今此經中約化土說。有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同見同受用故。觀經言小乘根性亦得往生。諸菩薩者亦舉常隨菩薩眾也。言聲聞者。寶積經雲有四。一是應化。二增上慢。三定性。四發菩提心。言應化者。實是諸佛及大菩薩。為度眾生示作聲聞。為引接實聲聞故。即富樓那羅□羅等是。言增上慢者。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名增上慢。言定性者。謂本少慈心一向為己不為眾生。怖畏世間唯住涅槃。是名於小乘中決定性也。言發菩提心者。彼從本來慈悲心少。親近於佛所信心彼。雖住涅槃諸佛勸化方便誘引遂發菩提心。然而遲鈍。問彼國聲聞弟子皆是羅漢其數甚多。四種之中有何聲聞也。答準觀經無量壽經等。彼但有三種聲聞。無增上慢者。何以知之。準此土有增上慢者。或惡魔作佛示與授記。即自念言。有何所得故謂證涅槃與大阿羅漢同。或有坐得四禪言得四果。即將自身為阿羅漢等想。悉受他供養。準成實論。此人後當憂惱。謂臨命終時乃見三惡趣中陰相現即生憂惱。彼國無此故無也。清淨覺經雲。其國菩薩羅漢自共語言皆說經道不說餘語。其聲如三百雷聲。皆悉相敬愛無相憎嫉。悉存長幼上下。問彼土何眾最多。答大論雲。菩薩僧多聲聞少。   經曰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結第二也。   經曰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次釋第二新賢眾也。故無量壽經雲。諸眾生明信佛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願生我國者。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悉皆三十二相身真金色。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故清淨覺經雲。生到彼者悉具諸相。智慧成滿神通無礙。或得百法明門入歡喜地。是知生至彼者有到地前三賢位中。故言新賢。阿鞞跋致者。阿之言無。鞞跋致言退轉。故大品經雲。不退轉故名阿鞞跋致。問阿鞞跋致有何勝用。答大品經雲。若至阿鞞跋致位。是人不為諸魔所動。更無退轉。故大論曰。此入不退轉位菩薩名入菩薩位。自知自證不隨他語不墮凡夫數名為得道人。一切世事不能動心。閉三惡趣門。若據彼論。與彌勒問論同。故彼論曰。菩薩未證初地正位。雖無量劫修集善根報。而未能得不退轉。未得畢竟無怖畏心。此二論即取初地為不退轉位。故彌勒問論雲。雲何不退轉。答以諸菩薩得初地畢定因故。以見道力離身見等諸煩惱。如須陀洹人。菩薩初地斷菩提心相違退因。離身見等煩惱。方得名為入菩薩位。自知自證二空真如過凡夫地。爾時有九種過。一入位過。謂初入菩薩位初得出世間心故。二家過。謂生在佛家。以依般若慧生故。三種姓過。種姓尊貴無可譏嫌。以大乘行生故。四出過。謂一切世間道所不能攝故。五入過。由入出世間道法故。六身過。以善住菩薩法中以大悲為體故。七處過。以善住菩薩正修行處而不捨世間而不染故。八業過。謂入三世平等真如法中。順空聖智生命相似法故。九畢竟過。謂入如來種中令佛種不斷究竟證涅槃道故。是則不退轉位在於初地。若依資糧論。菩薩若得無生忍時即住在不動地。必當作佛更不退轉。是則不退轉位在於八地。故彼自發問雲。何故從初地乃至七地。皆決定向三菩提。而不說為不退轉。唯說住不動地者。答不動地菩薩所有信等出世間善根七地菩薩及二乘不能障礙令其退轉。是故彼地名不退轉。若據眾生生彼得至七八地者。其位太高。若至初地者。即與觀經相應。故彼經雲。眾生生彼有經一劫半劫得入歡喜地。若依瓔珞本業經十住位中。彼經雲。若新發意菩薩若進若退多在第六住欲入第七住中。何以故。若善男子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六度得入七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若修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及諸菩薩善知識等所護念。故即得出到第七住中即常不退。自七住已前名為退分。若眾生生彼得入七住名不退轉。此事必然。以彼時長久修緣強故。又有釋者。彼無七種退緣故。故令生者皆不退轉。一無五退具在。婆沙雲。一長病。二遠行。三常誦習經業。四常營事務。五恆和諍訟。此五因緣令心勞倦。是名五退具。二壽長於無量劫供佛聽法陪隨勝人。即長時修道故是名不退。三無女人故無婬欲迷愛。而六塵境界見聞觸知令心不染而發菩提心。即無染愛緣故是名不退。四無不善及不稱心故不退轉。五無惡友常見諸佛及一生補處菩薩故心無慢惰。即恭敬修行故心無退。六由彼佛願力故不退轉。無量壽經雲。其有眾生一生我國乃至成佛不受惡趣。除示現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又十住婆沙雲。若人欲得現身至不退轉者。當學般若波羅蜜。當稱念西方無量明佛。七為利益眾生故不退轉。智度論雲。阿鞞跋致有二種。一得無生法忍。二未得忍者即是眾生生死肉身。結使未斷。佛知其人必當斷故。為利傍人如來亦記彼菩薩是阿鞞跋致。釋迦如來亦知我等眾生得生於彼必不退轉。故遠記亦名不退。故言皆是阿鞞跋致。又縱生彼漸漸得至七地得無生忍。入於八地不動不退者。於理無妨。何以故。上言彼佛欲令十方眾生生彼悉得作佛。作佛已更化眾生。彼所化眾生復亦得佛乃至涅槃。此乃住經六大阿僧祇時。彼眾生爾許時修道。亦令生彼即至得佛。非但七八地也。   經曰其中多有一生補處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說。次釋第三舊聖眾。即助圓淨。謂諸菩薩助佛揚化。一生補處者。謂十地菩薩更於兜率天一度受生。從兜率下即補前佛處而成佛故。故資糧論雲。一生補處及最後身問為一為異。答不同。謂第十地菩薩更有一生所繫者方欲入兜率天也。若正住兜率天中者名最後身。大品經雲。是菩薩一生補處。是菩薩最後身。大論問雲。兜率天有一生補處菩薩。如何餘國亦有。答天上者是三千國土常法。餘處者不定。無量壽經雲。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者。以佛本願力故生彼國者入補處位也。   經曰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次釋第四勸往生也。汝等未來現在眾生若聞我上說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經曰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次釋第五勸生意。所以我勸汝願生彼國者。得與一生補處菩薩共聚會故。上來標淨土果竟 次明大段第二舉淨土因。文分為五。一簡少因。二陳多行。三聖眾垂接。四眾生託靈。五結勸敦勵。   經曰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次釋第一簡少因也。良恐眾生曾聞佛說臨終十念即得往生。我今天命未究且當放逸。為遮此念故言不可以少善根得生彼國。有人釋雲。此文正與攝論別時意相應。今釋不然。論言別時意者。如人誦持多寶佛名決定於無上菩提更不退墮。又唯由發願於安樂土得往生者。皆是別時意。今念佛者但願往生。不論菩提退與不退。又專念佛即離十惡。一念便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何況多念。即是有行非唯發願。十住論雲。諸菩薩凡起小行發深大願。願大故得大果。我今多念於佛。是即多行。又願往生。願行相資扶。何為不得生於淨土。眾生由聞少善不生即懷疑惑。幾許功德方可得生於彼乎。故下經雲。如來教令一日念佛。乃至七日也。是知念佛發願必得往生。非別時意。今經言善根者。未必要是無貪瞋癡三善根也。然亦不離。但今所論一日念佛等所修善根三業無非往生。決定非別時也。   經曰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次明第二陳多行也。優婆塞戒經雲。若受三歸名近住男女。兼受一戒乃至五戒不作惡業。故名之為善。即修行人。聞說阿彌陀佛者。所修行也。執持名號。誦念無忘也。若一日等者。行所經時也。一心不亂者。專注無散也。故十住毘婆沙雲。一心者用意。即是念佛。念佛三昧經雲。此是諸佛要法。二乘所無。占察經文殊般若並雲。若人欲生他方現在淨妙國土。應當隨彼國土佛名一心誦念。願往生者必得往生。觀佛三昧經雲。此念佛三昧欲成就有五因緣。一持戒不犯。二不起邪見。三不憍慢。四不恚不嫉。五勇健精進。鼓音經雲。令念彼佛名十日十夜六時禮拜。賢護經雲。能持戒者專念阿彌陀佛七日即得往生。清淨平等覺經及大阿彌陀經並說三輩得生。一上品者捨家業棄俗。行作沙門修無為道。奉行菩薩六度修戒忍慈。專念彼願生。彼佛不捨。其人現身眠夢得見彼佛菩薩聲聞。若命終時彼佛菩薩必親自來迎。於七寶池中蓮華臺上化生。受身長大即作阿惟越致菩薩。與諸菩薩飛行十方。供佛聽法。二中品者是人在家不捨妻子。常持經戒。至誠忠信飲食沙門。作佛造寺起塔。燒香散華然燈懸繒幡蓋。行慈斷欲。願生彼國。一日一夜念佛不斷。其人現在亦夢見彼佛。若臨終時彼佛更化作佛來迎。即得往生寶池華上。若人雖念彼佛及願往生。然狐疑不信。是人終時亦遣化佛來迎現其人前。彼人見佛心生慚愧悔昔疑惑。亦願往生。雖至彼國不得到於佛所。彼邊界七寶城中歡喜便止。即於彼城寶池華上化生。於五百歲不見佛不聞法不見僧。彼名聖胎生。故成實論雲。如經所說輕心佈施生於邊地受少果報。是知念彼佛者疑心亦然。所生之城縱橫二千里。舍宅園林床衣皆眾寶所成。百味飲食應念而生。所受快樂如忉利天。然不得出彼城。但時時見佛光明。以不見聞三寶故心生惱恨。經五百歲已乃得出城。至於佛所見佛菩薩。雖得聞法心不開解。亦不得在彼菩薩比丘僧眾中聽法。以去所居舍宅遠故。又不能令舍宅在空隨身來去。久久已後亦得如彼上品。其下品者無一切功德。但一心念彼佛願得往生晝夜不絕經於十日是人亦生。若其狐疑亦如前說。復過五百歲得出城見佛於舍宅去佛亦遠。又彼經雲。當作十種善業。一不殺。二不盜。三不邪婬。四不調欺。五不飲酒食肉。六不兩舌。七不惡口。八不妄語。九不嫉妒。十不貪慾。不慳惜不瞋怒不愚癡。不隨心嗜欲不中悔不狐疑。常孝順忠信。能善奉戒持齋。勿共婦人同床。斷愛慾心專念彼佛。經一日一夜乃至十日十夜不絕。必得往生。若觀經雲。當修三行。一孝養父母奉仕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修此三業亦得往生。又九品修行皆得往生。如彼經說。若無量壽論修五念門成就亦得往生。一禮拜門。謂身業禮拜。二讚嘆門。謂口業讚嘆也。三發願門。心常願往生。四觀察門。以智慧觀察彼國佛及菩薩故。五迴向門。不捨一切苦惱眾生故。無量壽經雲。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又法華經雲。若人得聞藥王菩薩品願生西方亦得往生。藥師經雲。念藥師如來亦得生於西方極樂。涅槃經雲。曠路造作井。橋樑樹蔭僧房佛塔。回願往生悉得生彼。   經曰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次釋第三聖眾垂接也。準觀經等。或見彼佛菩薩持紫金臺。或金蓮華。如梁朝珍禪師。見白銀臺或見化佛菩薩來迎。但隨行淺深迎相優劣也。   經曰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國土。次釋第四眾生託靈也。心不顛倒往生者。謂不改善心夙願也。準往生者皆生於彼七寶池中。蓮華化生身形端正如諸菩薩。人天無別皆黃金色須臾長大。   經曰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次釋第五結勸敦勵也。謂我了了見有如是勝利。故勸汝往生也 次明大門第三引六方以證誠。文分為三。初敘自言。次引他證。後釋名目。   經曰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即是敘自言也。如我向來所讚西方之事。非獨我說。六方諸佛亦如我所見。知說不虛也。   經曰東方亦有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至)一切諸佛所護唸經。次釋第二引他讚歎證也。稱讚淨土經舉十方。此本略舉六方。一一方中皆有五句。一證處謂東方等。二證人謂阿□鞞等。三證多謂如是等恆河沙數等。四證相謂各於其國舒舌相也。五證辭謂說誠實言。所以先引東方者。準西域法。以東方為上。天子正殿及以臨朝皆面向東。又東方即陽之初。故日行東路為正之始。故先舉東方也。阿□鞞佛經雲。名無瞋恚。在東方阿比羅提國。法華經雲在歡喜國。須彌相佛者。謂金容尊大狀類須彌也。大須彌佛者。謂儀容甚大如山王也。須彌光佛者。謂光大如山王也。妙音佛者。其聲慈潤清徹踰於梵響也。恆河沙者。長阿含第十八雲。此閻浮提雪山北面頂有香山。四寶所成高二十由旬。頂有龍池名阿耨達。此雲無熱惱。此池流出四河。東方金象口中流出大河名曰恆河。智度論雲。其河既深且廣。其沙細而復多。真諦雲。此河出池口。方一由旬。滿中有沙。其沙皆細與水同流。東天竺地最近此河。世人多見故引之為喻。問如來大人何表信時乃舒舌也。答大論雲。佛同人間相法故也。謂舒舌至鼻者必不虛語。況覆三千得無實也。然如來為證小事但舒舌覆面或至髮際。若證大事即舒舌覆大千。今微因著果。恐人不信。捨苦輪之要躅。登涅槃之莊逕。其事不輕。其證須大。故覆三千大千世界也。當信是稱讚等者。稱即述其德。讚即光其美。心慮所不測名曰不可思。言談所不及名曰不可議。諸行雖積靡方念佛之功。諸德雖多難儔此經之德。故使恆沙諸佛護持而不滅記憶以在心。故言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南西北方上下同前說也。須彌者此雲最高也。其山高十六萬八千由旬。半在海中 次釋第三釋經題目。文有三。先問次釋後勸。   經曰於汝意雲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唸經。次釋第一問。汝知題此經否。此經所以得一切佛護念名者。   經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共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次釋第二釋也。若善男女等者。是所護人。聞是阿彌陀及聞上六方恆河沙諸佛者。是能護人也。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所護念者。正得護念也。如天親般若論雲。說根熟菩薩為諸佛所護念。即防其外慢緣。即諸外惡不及。內心無苦念。即記其內德。蓋智慧以自成加外佛力以利物也。又經為起行之本。修以內資。佛則防行之緣。敬稱而為外護。故言由持是經及聞諸佛名故為所護念。由蒙護念令善男女聞是經者皆不退無上道心。十住婆沙雲。若人能稱阿彌陀佛名一心念者。即亦得不退轉。問為但念阿彌陀佛即得不退轉。為又有餘方便。答非但稱念禮敬。又應至心於諸佛前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由懺悔故即能轉諸定業。如如意珠隨願易得。若有願生之處即當懺悔令心不退。問不退及不轉何異。答彌勒問經論雲。諸菩薩見法時即永離菩提障。謂身見等一切諸煩惱。出過二乘地證得深心故名不退。以證勝法成就施等行故名不退轉。即生自在。阿耨多羅此雲無上。三藐言正遍。三菩提言知覺。謂無上正遍知覺。又無上者謂法身菩提。正謂如理智。遍謂如量智。又正謂無分別根本智。覺謂無分別後得智。謂由諸佛護念故於求無上果智之心遂得不退轉也。   經曰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次釋第三結勸也。是故者。結上之辭。皆當等者。勸勵之語也。汝當信我上來所說及六方諸佛之言 次明大門第四舉三生以顯實。文有四。一發心。二獲益。三遂志。四勸生。   經曰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次釋第一發心也。已發願者是過去。今發願者是現在。當發願者是未來。欲生等者一心希望也。   經曰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次釋現獲益也。由念佛發願故。一即彼佛冥加。二即此佛潛衛。遂令求道之心不退願生之志不移。故言不退轉。問已發願今發願可令得不退轉當發願者既未發願雲何得言得不退轉。答若已發願者已得不退。若今發願即現得不退。若當發願亦當得不退。   經曰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第三釋遂志也。謂若已發願者謂過去。過去發願者已生也。若今發願者謂現在。現在發願者今生也。若當發願者謂未來。未來發願者當生也。   經曰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若有信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次釋第四勸生也。汝等若信我語者發願生彼國也 次下大門第五他述希有。四。一彼讚揚。二訝能堪處。三怪登勝果。四讚授祕方。   經曰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說我不可思議功德。次釋第一彼讚揚也。我讚六方諸佛能為眾生作真實證。眾生因此心得無疑。又彌陀如來大慈悲攝引。我偏讚彼。彼佛復讚此。   經曰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次釋第二訝能堪處也。自誓三昧經雲。釋迦者此雲能仁。十二因緣經曰。牟尼者名為寂滅亦名無分別。過去因果經雲。謂身口意滿足。即能證寂滅涅槃。能證無分別智。能令身口意功德滿足。故言釋迦牟尼。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者。訝佛堪忍五濁惡中。娑婆世界者。今翻雜惡。自誓三昧經雲名忍世界。真諦雲。忍是世界梵王之名。由能忍他勝事不生妒忌故更從主立名為忍界。又悲華經雲。此界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是名忍土。五濁惡世者。五者是數。濁者是滓。十地論雲。有無明雜智。名之為濁。濁是最下滓穢。譬如酒水蘇油等淳清在上滓濁在下。若眾生劫初生時。人能長壽衣食精好。煩惱輕微諸見薄劣。身色端正孝順慈敬。無五滓穢。名之為清。劫將欲末時。惡壽短煩惱厚重。諸見深固反逆不慈。有茲五滓。名之為濁。今此濁義廣如別章。此略釋名。一劫濁者。劫謂時也。菩薩善戒經雲。由眾生內有惡故外有三惡時。謂飢饉疾疫刀兵。此三劫起時名之為劫濁。飢經七年。病經七月。刀經七日。時雖長短不等。但眾生死者一種。逢一一劫死者過半。若今眾生施僧一摶食者不逢飢饉劫。施僧一丸藥及與貧病者不逢疾病劫。行不殺戒起慈悲心不逢刀兵劫。而此三劫先飢後刀中間有病。然非相繼而有。但次第有。謂一轆櫨劫下時有飢饉劫。次轆櫨劫下時有疾病。後轆櫨劫下時有刀兵也。此三災劫起時必其人壽十歲之時。故言劫濁。二見濁者。見謂五見。邪智推求邪心作解故名之為見濁。善戒經雲。如今眾生非法見法。法見非法。非法說法。法說非法。以不正見妄生分別。破壞正法增長邪法。令他修習故名見濁。三煩惱濁者。謂三毒在心能令心生煩惱造諸惡業。即善戒經雲。令諸眾生因煩惱故造諸惡業及畜惡具。謂刀兵仗等損害眾生。俱名煩惱濁。四眾生濁者。攬假名色而生。名色非一。即多法假和合成說名眾生。而諸眾生忘恩背義傲慢欺誑。不修三學及十善業。多造十惡五逆。即善戒經雲。令諸眾生不能孝養不敬師長不造善業名眾生濁。五命濁者。謂報得非色非心一期命根名為命濁。若修善業所得命根長遠或八萬歲。由諸眾生多行殺盜損命緣業不滿百年。即文殊問經雲。人命漸減短下至十歲即老即無名為命濁。故名五濁。所言中者。謂釋迦出五濁之內。   經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次釋第三釋怪登勝果也。怪能於此惡時惡處惡眾生中能忍諸惡能得菩提。   經曰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次第四釋讚授祕法也。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者。謂一日乃至七日念佛即拔塵滓高昇淨境。微因著果俗情難信。人恐如來引接之語故言難信之法 自下大門第六自敘甚難。文分有四。一顯難行之因。二顯難得之果。三說難信之法。四結成甚難。   經曰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乃至是為甚難。釋此自敘甚難中分有四句。一我於五濁等者。敘出穢方。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敘證勝果。三為諸眾生說等者。敘授祕術。是為甚難者。結上三事難作能作也 自下第三明流通分。即依教奉行分也。文有三。初能說已周。次所聞已備。後歡喜頂受。   經曰佛說是經已長老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多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釋曰。佛說經已者。結集者所敘。即能說已周。長老已下即所聞已備。聞佛說經已下即歡喜頂受。言一切世間者。世間物非一故言一切。大集日藏經雲。世間有三。一眾生世間。謂六趣之類。二器世間。謂三界四十居止處。三五眾世間。謂有漏五陰。雲何名世間。雜阿含雲。危脆敗壞故名世間也。涅槃經雲。天名燈明亦曰光明。光明能除黑暗而為大明故名為天也。又吉祥故名天。能多恩義故名人。有信能多恩義故名人。大法炬經雲。阿修羅名非天。彼非天故名阿修羅。等者。即應等取龍金翅鳥緊那羅乾闥婆等。略而不數也。歡喜者。心歡體悅故言歡喜。即十地論雲心歡體悅也。又伽耶山頂經論雲。具三清淨名為歡喜。一能說者清淨。謂佛是一切智人。普為眾生盡說頓盡無垢藏之法。二所說清淨。謂理教相應隨順無逆句義依之出離。三受者清淨。謂彼從受而誠信不生輕謗。具茲三義故言歡喜。又顏舒曰歡。神悅曰喜。聞之不謗稱信。領之在心為受。故言歡喜信受。奉行末代奉行。   阿彌陀經疏(畢)   後批雲 福州開元寺常契和上以大中七年九月日捨與珍。   阿彌陀經疏跋   自什公譯阿彌陀經以來。歷朝諸師製之疏記者亡慮數十家蓋亦盛矣。慈恩基師所撰有二。一名通贊疏。一單名疏。二疏互有出沒影發經義。猶一室兩燈。照物愈明。豈可廢其一乎。余嘗讀長西錄。又見記主禪師之所援引。知通贊外更有疏。而切惜其不傳於今焉。一日與智積之慧嶽麟瑞二公話次。語偶及此。因知猶存於彼藏中。遂囑二公寫得一本。粗加校訂。藏之篋中。頃有人鐫梓。共之同志。藏版於華頂之庫中。余因不愧鄙拙。略述得此書之顛末。以跋其後雲。    寬政四年壬子二月穀旦             江戶沙門典壽撰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8 阿彌陀經通贊疏   No. 1758 [cf. No. 366]   阿彌陀經通贊疏序   大慈恩寺沙門窺基撰   詳夫理絕眾詮。豈三乘之可攝。智圓萬德。非十地以能觀。布慈雲而廕四生。灑法雨而濕九有。由是降神兜率誕跡迦維。厭欲樂於王宮獲真常於覺樹。良以群生業惑魔黨增強。騰苦海以闢三途。溺慈舟而吞萬善。是以高張教網直指淨方。是入聖之玄門乃超凡之妙躅。十重淨土約地位以等差。九品蓮臺契根宜之次第。大哉迥拋空有之門獨穎斷常之表。   佛者覺道已圓。說者悲心演法。阿彌陀者無量壽也。經者常法攝貫也。常則百王不易。法則千代同規。攝則包括眾詮。貫則通連妙理。故雲佛說阿彌陀經也。   經如是我聞等。贊曰。將釋此經略以六門料簡。第一總敘源由。第二別明宗旨。第三彰經體用。第四翻譯時人。第五論於頓漸。第六正釋經文。   且初第一總敘源由者。佛從因地發弘誓願願渡眾生。今赴宿因故說諸法。故法華經方便品雲。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又壽量品雲。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若昔因中若今果位。每皆發願願令眾生猶如我身得入佛道。故酬本願而說諸經。又如論說。菩薩初生時放大光明普遍十方。行至七步觀視四方作師子吼。而說偈言。我生胎分盡。是最末後身。我已得解脫。當復度眾生。為酬此願故說諸經。問世尊說法處會頗多。何故祇園又談慈典。答餘處說法意趣不同。維摩經即折其偏執。法華經即引入一乘。此經起由為破三輪故。三種輪者。一為破無常輪。有情無情皆是無常。令生覺悟捨無常故。二為破不淨輪。有情無情皆是不淨故。生歸淨土蓮華化生。捨胎胞血肉之身。破有情不淨也。所居淨土無諸穢惡。破器世間不淨也。為破不淨輪故。三為破苦輪。諸眾生為苦逼迫故。令歸淨土除此苦故。為破此等三種輪故。故說此經。又為接引二種眾生故。一為接引懈怠眾生。怯修大行多諸退屈故說此經。因微果著令身不退故。經雲若一日乃至七日便得往生等。二為散亂眾生馳流諸境沈淪惡道故說此經。指示西方令心專注故。問處處說法皆破三輪。何故此經獨彰慈意。答別經之內雖破三輪。斷捨時長。不同此典。故說為破三輪。   第二別明宗旨者。此方先德總判經論有其四宗。一立性宗。雜心等是。立五聚法有體性故。二破性宗。成實等是。破法體有性唯有相故。三破相宗。般若等是。破法相狀亦成空故。四顯實宗。涅槃華嚴法華等是。顯於真實中道義故捨化城而歸寶所等故。此經乃是第四宗也。依文判教。教但有三。以類准宗。宗乃有八。教但三者。一多說有宗。說阿含等小乘教是。二多說空宗中百十二門般若等是。三非有宗。華嚴深密法華及此經等是。有為無為名之為有。我及我所名之為空。此等三教處所廣明。宗有八者。一我法空有宗。犢子部等是。二有法無我宗。薩婆多等是。三法無去來宗。大眾部等是。四現通假實宗。說假部等是。五俗妄真實宗。說出世部等是。六諸法但名宗。一說部等是。七勝義皆空宗。般若等經龍樹等說中百論等是。八應理圓實宗。華嚴法華等及無著等說中道教是。此經乃是應理圓實宗收。即淨土為宗。更有二宗。一不說法宗。二說法宗。且不說法宗。龍軍等言。佛唯有三法。謂大定智悲久離戲論曾不說法。由佛慈悲本願緣力。眾生識上文義相生。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故無性雲。隨墮八時聞者識上真非真說聚集顯現以為教體。故經雲。始從成道終至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如母嚙指子生喚解。二者親光等言。佛身具有蘊處界等。由離分別名無戲論。豈不說法。名無戲論。謂宜聞者善根本願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為佛說。聞者識上雖不親得。然似彼相分明顯現。故名我聞等。世親說言。謂餘相續識差別故。令餘相續差別識生。彼此互為增上緣故。由此護法等隨機就事教說三乘。此經即是大乘所攝。三藏之中菩薩藏收。十二分中無問自說教。問白蓮華教待請方宣。淨土經文因何自說。答說法華而待請恐生輕慢之情。談淨土以自宣為顯慈悲之意。旨者旨趣。令捨穢土趣向淨方之旨也。   第三彰經體用者。且體即教體以五門分別。一攝相歸性。皆以真如為體。二攝境從心。一切唯識。三攝假從實。即不相應攝歸色心心所。四體用別論門。即能緣四蘊收本質相分。各別攝自他有差別故。五聚集顯現門。如聞諸行無常四字。聚集顯現以為教體。唯取佛本質聲名句文四法為體。若取影像教體。便成有漏。若唯取有漏影像為體者。即應真實。三寶應唯有漏無記。若不爾者如何影像教體。故知但取無漏聲名句文為體。聲是實。名句文等是假。更有諸師出教體如別處說。用者彰穢顯淨為用。又顯實證真之用也。   第四翻譯時人者。此經前後有其四譯。一秦弘始四年二月八日羅什譯。名小無量壽經。二宋元嘉年中求那跋陀羅譯。四紙。三永徽六年大唐三藏於慈恩寺譯。名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十紙。四後秦又譯出阿彌陀經偈頌一紙而失譯主。今此所解者即是秦羅什法師所譯。問三時之中此經是何時所攝。因此問故略明諸師判教。初明此土判教。二明西天判教。此土判教而有五人。一魏時三藏菩提流支此雲覺受。以佛一代時教總判為一時。有二義不同教似有多。一教同根異。如天雨是一所潤三草二木不同等。教法是一。眾生悟解不同。如聲聞緣覺作四諦十二因緣解。菩薩作六度解。約根教似有異。二理同證異。三乘證理不同如三獸之度河淺深別。故判教一時。二宋朝三藏曇無讖判如來一代時教為頓漸二時。頓教者。佛一代時有說二空三性三無性八識二無我等教。皆是頓教。所以華嚴聲聞對目不聞等是。漸教者。佛一代時有說四諦緣生五八戒等總名漸教。三梁朝真諦三藏判如來一代時教為三時。一有教二空教三非空非有教。且有教者。佛初成道七年已後說有教。五年度五俱輪。第六年化舍利弗。第七年度三迦葉。總名有教。二空教。從第八年至三十八年已來總說八部般若等是。三非空非有教。從三十九年至臨涅槃時說非空非有教。法華楞伽思益等是。四隋朝崛多笈多二三藏判如來教為四時。一生空教二法空教三法相教四觀行教。一生空教即十二年前說阿含經等是。二法空教即三十八年前說八部般若。三法相教者即三十八年後四十九已來說楞伽思益法華經等。廣說百法三性三無性八識二無我等是。四觀行教者。即說華嚴法界觀等是。五晉朝劉居士山中隱逸自述意懷判教為五時。一人天教二生空教三法空教四俱空教五非空非有教。人天教者。即佛成道後三七日內為提謂長者說三歸五戒十善等。是未有出世善根器故。覺受難雲。提謂經說。五百賈人將受五戒先懺悔五逆十惡謗法等罪。世尊言四大本淨吾我本淨。提謂得不起法忍即無生法忍。五百賈人得柔順忍等皆是證聖。豈是人天教耶。二生空教者。即十二年前說二乘之教是。三法空教。即三十年前說者是。四俱空教者。即三十八年前說八部般若是。五非空非有教者。即四十年已來說法華楞伽等經是。二西天判教者。一勝義俱空宗判教。二應理圓實宗判教。且初那爛陀寺師子覺智光等依文殊為宗主判教為三時。一生空二非空非有三俱空。且生空者即廣說二乘等教是。二非空非有教者即法華等是。三俱空即八部般若是。第二應理圓實宗判教者。即那爛陀寺有論師名戒賢。依彌勒菩薩為宗主判教為三時。一有教。一代時教說有處是。二空教。但說空處是。三非空非有教。但說非空非有處是。依圓是有。遍計等無。是真諦。但以將教就時此非也。戒賢論師將時就教為正。難真諦雲。佛成道後第二七日說華嚴經。豈是第一時教。又言四十年後非空非有是第二時教者。即佛臨涅槃說遺教經。豈是第三時。戒賢將時就教判為正。此經詮淨土。依圓是有。遍計等無。即是非空非有教也。   第五論頓漸者。曾得二乘果發心向大者名為漸悟。由生數少或全無故。若從二凡而歸大者即頓悟攝。未曾證悟二乘理故生數猶多不名漸悟。涅槃經雲。但說初果迴心八萬劫乃至辟支迦十千劫。既不說資加二位劫數多少。明知五果迴心方名漸悟。若七方便迴心但是頓悟收。曾發二乘心曾修二乘行求歸大者皆名漸悟。具彼性故修彼行故聞思悟解亦名為悟。何必證悟。況復亦有生數少者。謂已定生即此生及一坐順抉擇分等。涅槃經且說五果迴心而論劫數。亦不遮七方便迴心亦名漸悟也。故知資加二位既亦有生數少。明知迴心皆是漸悟攝。此之二師。第一師有教有理。第二師無教有理。此經者一心不亂十念專精便往淨土頓拋濁世。即頓教所收。故經雲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等。   阿彌陀經通贊疏捲上   大慈恩寺沙門窺基撰   經雲佛說阿彌陀經。   贊曰。下第六正釋本文分二。初解題目。二釋經文。此初也。佛說者即能化教主。阿彌陀者。唐言無量壽等也。經者攝貫等四義也。以勝顯劣。依主釋也。或以別簡總亦依主釋也。依人得名也。正釋經文者。   經如是我聞。   贊曰。此經之中總有三段。初如是我聞下乃至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名為序分。二從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乃至是為甚難已來為正宗分。三從佛說此經下是流通分。序者。由也始也。陳教起之因由作法興之漸始故名序分。金僊演法各有所宗。陳淨域以境殊勸令生而忻慕故雲正宗分也。陳事既終時眾獲益。欲顯教門不墜冀其遠代流通故名流通分也。若依古師序分有六。今依佛地論序分有五。一為令生信。總顯已聞言如是我聞。二說者聽者共相會遇時分無別故名一時。三說必有主。欲顯主尊法必殊勝故總稱佛。四說必依處。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化身所居。非報土也。五所被機舍利弗等。如是我聞即為初也。為令生信總顯已聞。故以三門分別。一說之所由。二立之所以。三正釋其本文。說之所由者。如大術經等說其本緣。佛臨涅槃時佛令有疑當問。時優婆離阿[(而/而)*(少/((色-巴)+兄))]樓馱教阿難問四事。一佛滅度後諸比丘等以誰為師。二依何處而住。三惡性比丘如何治罰。四一切經首當置何言。佛言我滅度後以波羅提木叉為汝大師。依四念處安止其心。惡性比丘梵檀治之。此雲默然。故不應打罵但默擯故。四一切經首當置如是我聞等言。後阿難結集還依佛教故也。二立之所以者。為令眾生生信順。故智度論雲。如是我聞生信也。信受奉行生智也。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為入法之所基。智為究竟之玄術。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由信故所說之法皆可順從。由順故說聽二徒師資建立。於此信中略為十釋。一趣極果之初因。依仁王經等。趣聖位之初因。證諦理之頓漸。故四十心以信為首。最初發起大菩提心。須具十德起三妙觀。大菩提心以善根為自體。以善友為良緣。以不退屈而為策發。攝大乘之清淨增上力堅固心勝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二入諦理之基漸。諸論皆說。將入聖位有信根信力。有信根故萬善因此而生。有信力故四魔不能屈伏。由此經初創令生信。三通妙真之證淨。能越惡道離貧賤因故。入聖已證四不壞信。信三寶故能越惡道。由信戒故離貧賤因。故論亦說有信現觀。四荷至德之嘉。依毘婆沙論。信者食法味之嘉手。學佛法者如大龍象。以信為手。以捨為牙。以念為□□□妅□□□□□楅騂散□楖□埤□□□□糕婼□□□□奭褽□娀□□□錄□□□椸□□□□漺E□□埤□言□穩□□靈□榕駍□樲□□奈□錄□□憐□褓□□□樲□埤□□□□漿禪□逆□□□□飀□□□□□□櫓□□□□□埤□□□褓□□延襖□妒□□馜□□□黎□□□羇□樵逆□酋□□□□□□E□□□□□□□□□□□□□□□□□□□□□馜□娵禍□□埤□□黎□切□設樦□埤□羇□樵稀□□□□□□□□埤□酋□□□婠襜西□埤□□□E□奿□□□埤□□□□□妓祖□□埤□□□□□□妁狀笠□埤□□□□□□嬪□□□埤□□□□□□□□□□□逆□□囹□□□□□□□□□□□□□褓□□□D磊□玲□埤□□□□□□□□□碌□錄□□D黎□□□□覓□□□□埤□□堅楏□□□□□□□□□楱□覆黎□檢□奅槄□□□□□逆□餿□□奅□□楱□稫詁□□□□□□□樧□穠駩□□□逆□榭□□□□□□□□□姏□□□覕埤□□鶴□□□□□□□□□□□□□□□□禸謘摯鞢慼慼慼慼慼慼摯f□□□□□姻錄□送□念□□□□榜馭□□□□□□□□□稻□□祰□□□□□楏碌□□j□奅褻□錄□□□奓□□□□埤□奸□□□列馘L□□□階□□鋦ぴ苨詨芨綌鋨ゾ□榩□垣¥□哪适恁L□ゴ□□吤□□鋤□|□譥□玂瑤@K□S□H峗詳內擩斧□悅詳葨□¥悅詫舉檥炕慼嬈□□□□§□□□□□□肥慼慼慼慰^|□徇□懨□□□□□□¥悅諢耤I□□□耤L□漘¥悅□□稐¥悅該e□悅R□尤¥悅詳迴□□□鋦□□□□□¥蝖慼暱縈D蝖撓捸歐O鵖m□|薧□□□悅詳懥便悅葦蔨□□□J器□¥悅□□稐|□嶡悅諢h□擨□□|□譥悅詣c□釤□鋦器□‥h□□□鋨□器□□艤I剮□‥□□叨稐|□□□□蔥銵慼慝漦□□稐¥悅詳葨□¥□L豥□¥悅□□稐|葧嶧□□悅諢□□悅諢□□悅諢□□‥□吩□村□□櫫□屨□¥悅□□□嶡悅諢□□¥□□□橤矐U□稐¥悅詫嶨□¥悅葦□□|薤□□稐|諍□悅詣‥□悅詳□葦蔦□□|□□悅詣¥釦□嶨□¥蝖慼暱縑情慼齯瑰縑慼慼戮捂婒琚慼情慼熟傭_□¥@□婟g邇□臥□□□□那‥□□□□巨□□□若□鋦□□齱慼慰D□□珥□□□諢□§□□□楂□耬戧□□□砍虎M左□□晦□□□摦□□□炕歐O怴慼慼慼慼慼澄蜬H邇□□□螢□□□□□□□□悅詳□□鋦□|葦蔤窗潤F邐□□c□□□□□湤□糨□□螢□§□粻□楂|內攬蝨耙悅詳葨□§吩□鋧磥您珧□蘣¥粵蘆帨磣‥耦葨□□¥□□□橨竇□奩□稐¥悅詳□檥炕慼慝入□葨□c□□葨□憛潦﹛慝葨□□芣□薤苤慼慼情撓哄潠禳摩砱旭j□董‥□□□□邐髡□董□□□□警董‥□□慦□踦□葦□餤□陰□□□警兣□艤薦健胦董‥□蜀履□□眸先瓷慼慼慼慼慼慼慼撢瓖簂u□豦董¥叨□□□□□粻葥□□□晃熒□□□鄖豦葨□§□□□鶠撚恣撚恣敷Z兣‥□□□葩□芨鑭匣§復□擨□□□□□薩擦兣□艨□餧□葦□兣‥耬□葨□□□□□¥□□□□□L□□ョ慼慼慰^|逤□豦葨□¥叨□辭□兣□熒豥□□□豦葨□§□□□鶠潤蟡皜宏駢□□□襄宏牷嬈□□晨耤葷閩□□c□□□□藎□悢^□□葨□軥蒧s□鋧騭□珥□□|□艩邇□□耩邇□逤□嶡朣|□□□珣□□邇□狩逤□木□|□□渽珣□艩邇□□j□朦巢|□□橨珣□□諍耤□c□氶熟吽情慼撢漶慼慼慼慼慰D嶨□□□艦姩□□|懧鶹怴慝□艨□萬車□窺□‥□豥□□c□□□□§□逢□□鰱s□鶠情模C豦□滎鵩邇□□艦葨□□鶠撢霰騔娃Q睄楚慝□□□檨□‥□耩邇□□|薩□檨□¥炕慼峞慼慼潤B□蜀□□□□該□□□□摧灃|晃熒豥□□耦葨□‥□□□□鼨□□恁慼慼慼慼慼滕痋漿揪鍗W入□葨□c□I□陽□□僭j□□□□湥□□□§□□□驉撲{□□亡□□□‥□□□□□□□□|碧磥□礡慼熟烡內□□稐‥□□啟情L□□□□‥檨□逢□‥臦□□尤|□湨□晃□□□□§揧吽牖H¥□□邐蕭躪□□□§鈥□□□躪□葨□¥另嶡朗□村檤□撥溧磻□□□□□晃□耦葨□蕁耦葨卡鎣§□□□鶠播╮慼熨魽戮╡S□□¥□□□□鯀□兣□□□匣□□□□□□□□逤G¥□□□兣□楫茨□□磭諢毅§□□揧侚褋祡芃^§□毧擩斤蕁□撥溧北¥□□葨□□念□□□□卡□□□□□□□□莧□□□□□¥□耨擰□□   經雲一時。   贊曰。第二說教時分也。此有二義。一者道理時。說聽二徒雖唯現在五蘊諸行剎那生滅。即此現法有酬於前引後之義。即以所酬假名過去。即以所引假名未來。對此二種說為現在。此過未世並於現在法上假立。即說聽者五蘊諸法剎那生滅。前後相續事緒究竟假立三世總名一時。那一生滅之一時也。二者唯識時。說聽二徒識心之上變作三時相狀而起。實是現在。隨心分限變作短長事緒終訖總名一時。如夢所見謂有多生覺位唯心都無實境。聽者心變三世亦爾。唯意所緣是不相應行蘊法處法界所攝。不別約四時八時。但聽者根熟感佛為說。說者慈悲應機為言。說聽事訖總名時。   經雲佛。   贊曰。第三說教主也。梵雲佛陀此略雲佛。有慧之主唐言覺者。覺有三義。一自覺勝凡夫。凡夫不自覺故。二覺他勝二乘。彼不覺他故。三覺行圓滿勝諸菩薩。菩薩雖復修於二覺行。未圓滿故。佛地論雲。具一切智一切種智。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准諸經梵本皆稱本師名薄伽梵。佛教安置以此一言含眾德故。翻譯之主意存省略。隨方生善故稱佛名。問此三身中何身所攝。答准處准機。應聲聞而為化佛。准文准理。教菩薩而即報身。感者根器不同。應現故通報化。王城鷲嶺劫盡火燒。鶖子聞經即化佛也。我土安穩壽量長遠。文殊在中即報身。劬師羅長者睹三尺以發心。五百婆羅門見灰身而起信。無邊之菩薩窮上界而有餘住。小聖之凡夫觀丈。六而無無盡。今顯主尊教隨定勝。初標教主令生喜心。   經雲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贊曰。第四所化處也。梵雲室利羅筏悉底。言捨衛者音訛略也。此中印度境憍薩羅國之都城名。為別布憍薩羅故以都城為國之稱。金剛般若經雲。在捨婆提城兄弟二人。於此習僊而後得果。城遂因此號為捨婆提。今新解雲。應雲豐德城。一具財物。二好欲境。三饒多聞。四豐解脫。國豐四德故以為名焉。祇樹者應雲誓多林。言祇樹者訛也。誓多雲戰勝。此即太子之名。太子生時鄰國怨至。戰而得勝遂以為名。給孤獨者是蘇達多長者此雲善施。善施仁而且[(止/脊)*殳]。積而能散。極濟貧乏哀恤孤老。時人美其德號為給孤獨。是缽刺犀那恃恃王舊雲波斯匿王是也。此名勝軍。蘇達多是彼王之大臣也。佛在摩竭陀未遊捨衛。給孤獨長者為兒娶妻遂詣王捨城。時有長者將筵請佛家修供養。善施問其所由。長者具陳請佛。彼聞佛德深心歡喜。佛在靈鷲山相去五十餘里。遙施光照善施。善施尋光遙見世尊。悲感喜哽如子見父。尋光詣佛路逢天祠。善施禮拜佛光遂滅。善施慚愧光明還照。尋光至佛請佛。諸佛國普化有緣。何獨此土。佛時許可。令舍利子先瞻處所。佛言出家當須寂靜。豐德人鬧城中小隘。唯城南五六里餘有太子誓多之園。地幽境媚林密華繁壁方十里。可置伽藍。善施請買。太子不許。因戲言曰。側布金滿地高敷五寸。時即賣之。善施許諾太子辭。以戲言固陳不與。善施請為對理。時淨居天恐人遮曲。乃化為斷事者斷與善施。善施得之布金取地。時少五百步未滿十里。一庫金盡使者來報。善施思惟當取何藏中金。太子疑其情吝悔。地而還金。善施具陳心非悔吝。太子知其情懇自發勝心。人所貴重莫過金寶。而彼尚能傾庫買地以造僧園。我何所乏而無修建。請悔先地長者不從。太子雲許地取金。未論林樹。地隨汝主。林屬我身。共助成功俱陳供養。外道心嫉奏王聞勝。六種皆虧闔國重其釋教。佛後遊此告阿難曰。園地善施所買。樹林祇陀所施。二人同心崇福。自今已往應謂此地為誓多林給孤獨園。布金之地自此興焉。   經雲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贊曰。第五所被機。以四門分別。一顯來意。二彰權實。三定多少。四明次第。來意有二。一為證信標聽眾者助成慶喜。聞法可信。眾有三疑。今顯同聞。二證經德。如天帝釋諸天圍繞大梵天王梵眾圍繞等。今顯法王諸聖圍繞。二彰權實。如佛地論雲。化佛穢土中聲聞等實菩薩是權。報佛淨土中菩薩是實聲聞等為權。既是穢土。即菩薩是權也。三定多少。初有五眾。一道行尊高眾。二悲心廣大眾。三樂法諸天眾。四欲界人趣眾。五非天修羅眾。三眾此列。二眾後陳。問何故餘經兼有諸眾八部等。此經唯獨五眾。答勸歸淨土。境勝地殊。莫非上德上賢。餘即不能信受。所以獨標五眾不列餘也。四明次第者。先列聲聞菩薩二眾。是內護眾。次列帝釋。是外護眾。且內護眾先列聲聞後明菩薩。佛地論有四解。一形相不同。聲聞出家形同諸佛。菩薩不爾。二處有近遠。聲聞近佛。菩薩遠之。三戒德有殊。聲聞出家持出家戒。菩薩不爾。隨類化生故。四欲令菩薩於聲聞所捨憍慢故。且初道行尊高眾分三。初標類舉數。二歎德。三列名。此即初也。與者。兼併共及之義。龍樹釋大而有五義。一數大。千二百五十人故。二離大。大障斷故。三位大。大阿羅漢故。四名大。名稱遠聞故。五識大。大人大眾所知識故。梵雲苾芻。訛雲比丘。由具五義所以不翻。一曰怖魔。初出家時魔宮振動故。二雲乞士。既出家已乞食自濟故。三名淨持戒。漸入僧數應持戒故。四雲淨命。既受得戒所起三業以無貪發。不依於貪邪活命故。五曰破惡。漸依聖道滅煩惱邪故。又依草立名。喻五德草故雲比丘。眾者僧也。理事二和得眾名也。三人已上得僧名故。千二百五十人俱俱至祇園故。   經雲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贊曰。第二歎德也。新翻大般若及舊論中有十六句。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得真自在等。此經之中是初一句。阿羅漢者。唯識論中此翻為應。而具三義。一應永害煩惱賊故。二應受人天廣大供養故。三應不受分段生死故。眾所知識者。名高德重眾所知識故。   經雲長老舍利弗摩訶目揵連。   贊曰。第三列名分二。初列名。二總結。如是等諸大弟子。是總結。且初列名分成八對。第一內智外通對。第二苦行辨才對。第三悟空知幻對。第四捨愚離欲對。第五多聞密行對。第六流泉應供對。第七化貪除慢對。第八施藥筵僧對。今且初也。具二義故名為長老。一年高臘長故。二學廣解深故。梵雲奢利弗呾羅。此雲春鶯亦云鶖鳥。弗呾羅雲子。訛略故雲舍利弗。母未懷此子言詞謇訥。與兄俱悕羅論義常劣於兄。自懷子後言詞辨捷論勝兄。母多辨故故曰春鶯。春鶯即今百舌鳥也。是彼所生故復稱子。亦云鶖子也。尊者大婆羅門種。其父豪才博識深鑒精微。凡是經籍無不究習。其妻感夢具告夫曰。吾昨宵夢感見一異人。身被甲冑手執金剛。摧破諸山追立一山下。夫曰汝夢甚善。汝當生男。慧學貫世摧諸論師破其宗致。唯不知一人為佛弟子。果然有娠。母忽聰明高德。劇談言語無滯礙。尊者年始八歲振四方。志性淳質其心慈悲。早壞纏結成就智慧。故雲內智也。問千餘羅漢盡到祇園。總證三明皆登四果。列名之處鶖子何先。答只如鶖子辨過小聖智穎常倫。靈山為發請之先。捨衛作聞經之首。最初標列於理何違。梵雲摩訶沒特伽羅。言大目揵連者訛也。摩訶沒特伽羅此雲大採菽氏。上古有仙居山寂處。常採菉荳而食。因以為姓。尊者之母是彼之族也。取母氏姓而與立名。得大神通。揀餘卑姓故復雲大採菽氏。與鶖子少為親友。深厭俗塵未有歸。二人同事刪闍耶外道學法。乃相謂曰。此非究竟之理。各於諸處訪求勝法。時遇馬勝尊者入城化導。鶖子見其威儀閑雅尋而問曰。尊者師是誰耶。答曰釋迦世尊是我師也。鶖子曰所說何法可得聞乎。馬勝尊者隨宜演說雲。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釋迦師長作如是說。鶖子聞已即證初果。乃逢目連轉為說法亦得初果。遂與同黨二百五十人俱往詣佛所。至已頂禮。願從佛法。世尊告雲。善來苾芻。聞是語已戒品具足。漸漸進修已成羅漢。此尊者神通第一孝養無雙。救危苦於冥間。薦慈親於天界。故雲外通也。   經雲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   贊曰。第二苦行辨才對。摩訶如前解。迦葉者梵雲迦葉波。姓也。此略雲迦葉。此婆羅門姓飲光仙人種。昔有婆羅門獲證仙果。身體金色飲蔽日月之光。尊者是彼之種。以姓標名。又迦葉身飲蔽日月光故以為號。付法藏傳雲。往昔過九十一劫毘婆屍佛入涅槃後。四部弟子起七寶塔。時彼塔中有佛形像。佛面金色少處缺壞。有一貧女遊行乞丐得一金珠。見像面壞欲薄像面。迦葉爾時作鍛金師。女即持往詣令修薄。匠師聞於福事歡喜為令作發願。女雲願生生世世常為夫婦。身真金色恆受勝樂。常修梵行。從是已來九十一劫身金色生天人中快樂無極。最後詑生第七梵天。時摩竭陀國有婆羅門名尼□□□□□[□V度□q□□觸龍□□□□□□槉□□□奧□□□覯□□駎□□□□□□□□□□□逆□□槾婖□□秎□□曆□□j□楮椽椽□□F□□□穇□□殺□□逆□楮榜□□□□埤□□□□□駛□Z□□□□饅□□□□□襛樂□送駙h□□□□楮橛楯□□□□□□□樈□□送□駥j□禜駝觥逆□□槴鈴□□□□襹□□飀□□□□□姛□□餺□□奾馱□祿姛覘□j□駥部毅鵅慼潸芊慼慼潸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j□□□祽□□□□埤□□□姎□□□□□□姎□□□駜□□□□□□騇觕楑□□□□□襼□□槔量□□□□禕膳□權□□□□□□觔倫祅□□匿玲□□□□□□馘ョ慼慾騬照四十里。相師占雲。此兒宿福必定出家。父母聞之皆懷愁惱。本為求子繼紹。若也出家必當絕嗣。夫婦議曰。當說何計斷絕其意。復自思惟。世所耽著唯有美色。當為嫂取。迦葉至年十五。欲為取妻。語父母言。我意志清淨不須婚姻。父母不許。兒知難免便設權計語父母言。能為我得紫金色女端正超世。我當取之。父母即召諸婆羅門遍行求嫂。諸婆羅門鑄一金神。端正奇特。捋持舁行聚落。高聲唱言。若有在室得見金神禮拜之者。後出嫁時必得好夫。有一女人身真金色端正無比。聞此語已出往禮拜金神。長者見之歡喜。即為取作兒妻。夫婦相見皆無染情。共立要契各住一房。父母聞已毀除一室令共一房。迦葉語妻曰。我若眠息汝當行道。汝若睡息我當行道。妻因睡次申手床前。毒蛇入房欲螫妻手。迦葉見已以衣掌手舉於舊床。妻便驚寤而責之曰。本立要誓各修梵行。今何觸手。迦葉具陳。妻曰毒蛇螫我手令我半身枯。今君觸我手令墮三塗。夫妻節操深厭世間。啟辭父母求欲出家。父母見志不移便即聽許。夫婦俱共出家來詣佛所。佛即攝受漸得果滿。此尊者心堅白玉體瑩黃金。杜多之行難齊。少欲知足情莫並。不歸寂滅。賴且留身入三昧於雞足山中。獻袈裟於龍華會上。故雲苦行也。迦旃延者梵雲摩訶迦多衍那。雲迦旃延亦訛也。大般若雲大迦多衍那。此雲大剪剃種男。剪剃種是婆羅門姓。上古有仙。山中靜處年歲既久。鬢髮稍長無人為剃。婆羅門法斥剃髮。一仙有子。兄弟二人俱來覲父。小者乃為諸仙剃髮。諸仙願護。後成仙道。爾來此種皆稱剪剃種。尊者身是男子威德特尊。揀餘卑姓故雲大剪剃種男。又西方亦有取母姓者。今顯是父姓故置男名。古雲扇繩。母戀此子如繩繫扇。又往昔曾為五戒掃地。果招端正無比。遊行化導遇缽戍多王。怪其端正因問世尊。世尊具答王。曾助五戒除穢亦得端正。王即歡喜更發勝心辨捷無雙。論義第一也。此尊者辯潟波濤。貌揚冰玉。能將慧炬破長夜之昏朦。迫淬詞鋒挫六師之宗黨。故雲辨才也。   經雲摩訶俱絺羅離婆多。   贊曰。第三悟空知幻對。摩訶俱瑟恥羅此雲大膝。膝蓋大故。俱絺羅訛也。此舍利弗舅氏。曾與妹論義數見墮負。發憤遠遊博學道藝。業就歸國。妹已顏衰甥已披剃。辭妹入寺覓佛論談。頂戴火盆身被鐵葉。髮毛至地甲長尺餘。嘯月呼風。來入佛會心懷憍慢。傍若無人。乃見世尊語世尊曰。攝我□槔□妳□飾j□林□槾飀□楰□□□□□妳□□逆□□□□□□誇□礸□禳□□逆□楰□□□□礸□禳夾□□□累礹□□椹□纂慼慼慼慼慼樑縑慼UW□□□橐娑馝□□□槙□□□患夾□力奿□□□□□□□檢□□□□檢□祄□□奷□駾妼□□□裡□□禖□□□□□裡□□□□飯□□□□□□□裀□廓奐遄]□□飀□□□□□□□姩□□□襜碌奏粳□□□祜□□□埤□奪□裡□□□□□□妢奪□□堙慼慼慼慼慼撮貣馘魯□□□□祭□□□□□□褓□禘□□禘復矩魯□□□磊□□□□□□□□□□□□□□□褓□祒□裀□□堅橫□□□□□覭□痢U□□□□□□□□□□□訇q穬□褥□□□□□□□□社檢□穬□□礹□□□殺切奪□□□□□稦□□□□□詩□楅禎檢□□□□社檢□穬□I□□□□□□□椸□□魯□□□□□□聾矩錶u□□榭□□□□□□餺□□孌□□□□□□玲□□□□□□□□□□露楰□□□玲□賂埤□□□□□□祐診□□□大□埤□楰□□□□□祁祐□□□訏廬綠媸駟□□□□□力□□□檢□覈□榞□□□□奿□□淋祏□□□j□U□礸□□□□□□槙芋慼慼慼慼撕隉憐o□□□   經雲周利盤陀伽難陀。   贊曰。第四捨愚離欲對。周利盤陀伽者此雲路邊生。有長者有女。出適他人懷孕乃歸。路邊誕子。名路邊生也。兄弟二人兄名盤陀伽弟名周利盤陀伽也。增一雲。此尊者父母併亡。兄先入道已成聖果。彼弟後亦出家。以愚闇時久都無所解。兄怪曰。徒淹歲久全無知會。違歸俗捨不聽出家。弟倚寺門嗟歎流淚。世尊見已令付帚掃每日習誦。記一忘一。後乃豁然省悟曰。帚掃者除穢令淨為義。應是世尊令我斷除身中煩惱垢也。因茲證果。又五百弟子本起經雲。此尊者往昔驅豕度河。以繩繫口。喘息不通中流而死。因茲暗昧。捨愚得慧故也。此尊者前生惡業現世方除。知帚掃有淨室之功。悟身因起斷愚之慧。故雲捨惡也。梵雲孫達罹難陀此雲艷喜。孫陀羅訛也。艷是妻號。色美端嚴無比名艷。喜是自名擇牧牛難陀。故言艷喜。艷之喜故。是佛親弟。身長一丈五尺二寸。佛化難陀令求出離。慕戀妻美。種種方便示之苦樂等。方肯出家已成聖果。此尊者世尊華萼慶喜雁行戀美色於王宮示惡因於地獄。從茲惶怖方肯迴心知貪慾是招苦之源。悟好色是受殃之本。捨榮棄俗剃髮披緇故雲離欲也。   經雲阿難陀羅□羅。   贊曰。第五多聞密行對。梵雲阿難陀此雲慶喜。但言阿難翻為歡喜亦訛也。世尊成道內外鹹慶。當喜時生故雲歡喜。已成聖果。又論雲。尊者往昔曾為大富長者。因施誦經沙彌飲。遂發願言。願小師成佛。願我為多聞弟子。所說教法悉能記持。今符往願博學多聞。此尊者貌瑩秋蟾心明皎日。巖間結集誦三藏之教微言。水上分身應四王之請命。故雲多聞也。梵雲羅怙羅此雲執日。羅□羅不正。執日者障蔽也。往昔曾為國王太子。兄弟二人大者名日小者名月。父王崩後兄紹國位。後厭榮貴付位與弟月太子。乃投佛出家精持禁戒無有少犯。後因夜暗誤用他人瓶水。鳴鐘作相集僧懺除。眾僧知罪輕微不與作法懺謝。憂愁轉甚。乃自入宮告月王求懺盜罪。月王不違兄意。尋遣左右收兄拘繫一房。貪遂歡娛六日忌治。今招惡報腹內六年。又雲昔填鼠穴六日。今招斯報六載腹中。此皆不然。太子逾城之日馬鞭指耶輸之腹。令有此孕表異凡眾特現異靈。六載胎中方誕殊質。國王疑謗母子俱焚。火變蓮池都無傷損。群臣國王頓息疑心。知釋迦之久離染情。顯羅□之不同餘眾。又乃將珠奉佛。雪恥耶輸。鶖子將歸便令度脫。少欲知足大行密修已證四果。此尊者聖凡莫測因果難知。內修菩薩之心外現聲聞之相。故雲密行也。   經雲憍梵波提賓頭盧波羅墮。   贊曰。第六流泉應供對。梵雲笈房缽底此雲牛相。憍梵波提訛也。過去因摘一莖禾數顆墮地。五百生中作牛償他。今雖人身尚作牛□之相。因號為牛相比丘。恐人謗毀反墮眾苦。佛敕令往忉利天宮。尸利沙園修習禪定。佛入滅時結集法藏。令人往喚。問曰世尊安樂否。語曰已滅度。又問我師在無。報曰舍利弗不忍見世尊滅度。三界無依先已入滅。尊者聞語嗟嘆再三。乃化水流至下界。水中說偈。偈雲憍梵波提頭面禮。妙眾端嚴第一像。像王既去象子隨。大師入滅我亦滅。因茲化火焚身入於寂滅。此尊者辟嫌疑於妙高頂上習禪觀。於沙利園中忽聞我佛世尊示歸寂滅。又知本師鶖子現跡沈空。水流偈於巖間火焚身於天上。故雲流泉也。賓頭盧頗羅墮者。案請賓頭盧經雲。賓頭盧者是字。未詳其義。頗羅墮者是姓。此雲利根。故毘奈耶律雲。樹提長者以栴檀缽置於剎上告雲。若有神通能取之便與。尊者在山納衣之次天眼遙見。削針山崖騁通便往。線連山埵帶入王城。蔽日翳空。城中士庶莫不驚惶。孕婦墮胎乃往白佛。佛呵責已雲。汝自今後不得隨吾不得入滅。留身久住與人增福受請應供。現在南天竺摩利支山居住受請。垂赴往往現身。請命儀軌具在請賓頭盧經內。此不繁敘。此尊者受佛敕命不入涅槃。恆駐錫於摩利支山每應供於閻浮世界。故雲應供也。   經雲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   贊曰。第七化貪除慢對。迦留陀夷正法唸經雲。翻為黑曜。身有黑光。能照曜故。增一雲。迦留陀夷夜行乞食值天陰暗。閃電照見。孕婦驚怖將為神鬼。時乃墮胎遂詣白佛。佛呵責已便立禁戒不得夜行乞食。又化慳女令捨慳貪。具如別處。此尊者驚孕婦傷子。化慳女捨貪。損正教於一時。立規繩於千古。故雲化貪也 摩訶劫賓那此雲房宿。佛與同房宿。化作老比丘為之說法。因而得道故雲房宿。因佛化導慢心乃除。此尊者世尊以韜藏聖相變現僧儀。持金錫以同行。處茅堂而共宿。乃知根熟卻復本形。睹相好而發心。聽微言而息慢。故雲除慢也。   經雲薄拘羅阿[(而/而)*(少/((色-巴)+兄))]樓馱。   贊曰。第八施藥莚僧對也。梵雲薄矩羅此雲善容。言薄拘羅訛也。毘婆屍佛入涅槃後。有一比丘甚患頭痛。善容時作貧士持一呵梨勒施病比丘。比丘服已病即除愈。因施藥故九十一劫天上人間受福快樂。又因往昔曾作比丘。發願不視女子面。不受女子所施衣。不受女子手中飯。尊者母苦憶子情切乃入寺看子。善容不樂尋時遣母便出房門。母懷小憤為兒五逆乃發惡願。願我來世作伊後母種種□□□□□饉□□□□□□□□□□橁□□榞□□□□娶□□□□□□□□□奿□殺□□□□□□□□益夾□h□□□夾□□□□奪□□夾□□ぴ而/而)*(少/((色-巴)+兄))]樓馱者梵雲阿泥律陀此雲無滅。佛之堂弟。雲阿□馱者訛也。應作[(而/而)*(少/((色-巴)+兄))]字。於過去世曾施緣覺一食。五十劫中福不滅故。又過去世曾作獵人欲盜毫珠。以箭挑燈睹佛相好乃發勝心。捨棄弓矢誓不害命。善因力故今得出家。多諸睡眠障習禪定。佛乃呵責。恥見大眾。更不寢息。乃得天眼。此尊者挑燈少善根獲天眼之殊功。施食微因緣感福田而無盡。故雲筵僧也。   經雲如是等諸大弟子。   贊曰。第二結也。標千餘人列名十六。不能具載故雲等也。諸大弟子者。學在我後故名為弟。解從我生名為子也。上來道行尊高眾訖。   經雲並諸菩薩摩訶薩。   贊曰。第二悲心廣大眾也。又分為三。初標類。二列名。三結之。此即初也。梵雲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略雲菩薩摩訶薩。菩薩修行略有二門。一自利大智為首。二利他大悲為先。菩提覺義智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悲所度生。依弘誓語故名菩薩。以二為境名為菩薩。有財釋也。又覺是所求果。有情是自身。求三菩提之有情故名菩薩。依主釋也。雲摩訶薩者。今此等菩薩名振十方位居八地。揀小菩薩表異二乘故雲摩訶薩也。   經雲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   贊曰。第二列名也。分之為二。一十祥三會對。二愍物策勤對。此即初也。梵雲曼殊師利此雲妙吉祥。生時有十種吉祥事故。一光明滿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湧七珍。四神開伏藏。五雞生鳳子。六豬孩龍肫。七馬產騏驎。八牛生白驛。九倉變金粟。十象具六牙。故雲妙吉祥也。是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聞名能滅四重等罪。又雲過去為龍種上尊王佛。華嚴經說。在此清涼五臺山。與一萬菩薩俱。法王子者。佛地論雲。從世尊口正法所生。紹繼佛身不斷絕故名法王子。問文殊已三祇行滿十號身圓。何得息國之化揚於他方而示跡。答此尊者慈悲廣大利物弘深。顯淨名之悟理已言。助釋迦而投機演法。或因或果何必生疑。阿逸多此雲慈氏。依梵本應雲梅呾利曳那。此翻為慈。古雲彌帝隸或言彌勒者皆訛。當來下生之時纔生。便具三十二相。身紫金色姿容揵特。母性不調。懷子已來悲心濟物慈心救厄。相師曰。此師子兒之德也。因為立號稱梅呾利曳那。若釋此名應雲梅呾利曳尼。尼是女聲。母姓慈故因名慈氏。因成現在果熟當生。忻慕淨方亦來至會。   經雲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   贊曰。第二愍物策勤對也。乾陀訶提菩薩者未詳所譯。稱讚淨土經第三菩薩名不休息。即化利有情更無止息也。常精進者。唸唸勝前進後。更無懈怠故也。   經雲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贊曰。第三結之也。已上菩薩眾也。即悲心廣大眾訖。   經雲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贊曰。第三明樂法諸天眾。梵雲釋迦提婆因達羅。釋迦姓也。此釋翻為能。提婆者天也。因達羅帝也。雲釋提桓因言天帝釋俱訛倒也。此在妙高山頂而住三十三天之帝王。過去字憍屍迦此雲繭兒。名阿摩竭陀。此雲無毒害。即摩竭陀國過去帝釋修因之處。用國為名。修行因緣如宗輪疏。如帝釋等等者。餘諸天大眾俱至祇園也。上來三眾不同。總是第五所被機訖五段不同總是序分已竟(已下正宗分也)。   佛說阿彌陀經通贊疏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8 阿彌陀經通贊疏   阿彌陀經通贊疏卷中   大慈恩寺沙門窺基撰   經云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贊曰。第二正宗分也。大文分六。第一標淨土之宗果。經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乃至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第二明極樂之因殊。經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乃至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第三諸佛證明。經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乃至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第四三生發願。經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乃至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第五彼尊讚歎鹹曰希奇。經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乃至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第六我佛敘陳獨稱難事。經舍利弗當知我於乃至經終五行來是。初文分二。初略明淨土。二廣明淨土。初文有七。一指方所。二明數量。三顯國名。四明化主。五辨說法。六徵國名號。七結成極樂此初三也。佛告告語也。從是西方從是指方所此土遠指西方。過十萬億佛明數量也。有世界名曰極樂顯國名也。極樂國土正是。經宗告鶖子。以令知誘含生而忻慕不能廣敘。聊述七門。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辨假實。第四漏無漏料揀。第五五位分別。第六三科收攝。第七釋其妨難。且釋名者。世者可破壞義。界者境分劑也。即所居土名。曰極樂者。樂即能居者。第六識相應樂受也。世即界。持業釋也。極者至極樂受。世界者即是無情。相違釋也。出體者。極樂者即至極樂受也。世者即有情無情法上不堅可破壞而立世名。即色心上假立。界者四塵五塵為體。雖聖境無坌惡。義是塵之類故亦呼為塵。細四相遷亦名世界。辨假實者。若是化淨土而但是假。是定果色去者。有情未除穢種。未能變得淨土。但是變心如三變土田等不乖唯識。漏無漏料揀者。若是佛本質淨土唯無漏攝。若往生有情及菩薩所變淨土唯是有漏。謂第八識果轉非因故。五位分別者。極樂者心所收。世界者即色法攝。三科收攝者。極樂者即行蘊收。世界者即色蘊攝。十二處中極樂法處收。世界即色處攝。十八界中法界及六境中攝。釋妨難者。問十方佛國快樂皆同。何故偏指西方勸人生彼。答良為凡夫業重處處生貪。若不偏指一方即不繫心專注。所以法華經雲。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又西方淨土主勝願強。偏勸往生疾成聖果。所以偏指也。   經雲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贊曰。此第四明化主。第五辨說法也。阿彌陀上已解。自下經亦有自說處。現在者揀於過未。說者演說。法者執持名號之法。即是教法也。阿彌陀佛長為眾生演說妙法轉令精進。故慈悲廣大利物弘深。現初地之報身化無邊之根器。故雲今現在說法。問何故不告菩薩只告聲聞。答菩薩已無穢種。居淨國而皆同。聲聞分別未除穢方之各異。令生忻慕只告聲聞。問聲聞數廣。頓悟者頗多。何故不告餘人獨告鶖子。答只如任家長子國付賢臣。鶖子智辨不群。偏告一何爽理乎。   經雲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贊曰。第六徵國名號。故者所以義。前標極樂之名未彰極樂之相。不睹勝妙難為發心。將欲顯示淨方故乃自徵國號也。   經雲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贊曰。第七結成極樂之名。其國眾生者。眾生具十種名。眾生即十名中之一名也。蓮華化生無其生苦。四序不能遷故無老苦。非分段無病苦。壽命無盡無死苦。無父母親疏故無怨憎會苦。所欲如意無求不得苦。顏貌端嚴無諸根缺陋之苦。又四時一等故無寒暑等苦。故雲其國眾生無有眾苦。謂處絕三途人無眾苦。只如娑婆世界。有漏形軀四蛇迴身三龍害命。乖張病惱報盡死侵。有愛必離無怨不會。豎迷至理橫受陰纏。今茲眾人永無此也。且積修白業生處紅蓮。相好常身蠲除四相。已情絕慮誰為愛憎。隨念即來無求不得。五香佛體眾德嚴身。故雲無有眾苦也。但受諸樂者。纔歸淨土聖眾隨迎。蓮華倏開睹金容之相好。徵風暫扇聽寶樹而搖聲。加以飄渺仙雲近浮神足。輕盈衣□遠供祥華。晨謁慈顏得法印而旋國。暮遊金殿聽寶偈而經行。然大慈願廣利鈍普霑。且舊蓮欲發為遣殘殃。新學化生行成不退。豈唯近已粗苦抑亦妙果非遠者哉。故雲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問彼土屬三界否。答無慾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相故非無色界。內無穢種外感淨方。迴出四流水超三界。故非界繫也。   經雲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   贊曰。第二廣明淨土。文分為二。初明國土莊嚴。二辨佛身功德。初文分八。第一樹飾四珍。第二池嚴眾寶。第三空盈天樂。第四地布黃金。第五華雨長天。第六人遊諸國。第七鳥吟妙法。第八風吹樂音。初文分二。初正辨莊嚴。二結成極樂。此即初也。又者復也重也。謂前來已告舍利弗。彼國無有眾苦名曰極樂。此欲廣明淨土境物殊常。又告鶖子故雲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者。寶樹周圍有七重欄楯也。橫曰欄。豎曰楯。欄檻也。莊嚴眾寶圍繞華叢。何獨偏舉樹嚴。彼土處處皆有也。七重羅網者。嚴顯國土羅覆樹林金縷結成眾寶飾。觀經雲。一一樹上有七重網。皆是真珠。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以摩尼寶而為瓔珞。其光照曜一百由旬。亦准於前處處皆有。故瑞相經雲。無量寶網皆以金縷真珠百千雜寶奇妙珍異莊嚴狡飾。周匝四面垂以寶鈴。光色晃曜盡極嚴麗。祥風微起吹眾網羅。聲演法音振聞一[囗@(夕/方)]。耳聽心悅更增快樂也。七重行樹者。七重寶樹行列[囗@(夕/方)]中。長開異華更無凋變。靈禽棲上眾聖遊從也。故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者。皆由鹹也。鹹是四寶也。四寶者或是金銀珊瑚琥珀也。瑞相經雲。其國有七寶諸樹周滿世界。謂有二寶乃至眾寶所共合成。如金樹則以銀為枝葉華果。銀樹以金為枝葉華果。乃至有紫金為本白銀為莖琉璃為枝水精為條珊瑚為葉瑪瑙為華車□□□檢□□□□□送□□□□□□□□□□□覘□□騑駛詡簾y□□□□□屢□檢□婢診□□□□□□□□s飲b樇□檻觀□□訧□□□□□□驫□□□□□□□□騑駸□□□□□□□□□□□□□□崎糖□□榜送□楅糖□□□檟矩切飯□□□□□□茶姶□□馭□□□_覘拏□櫸□□□□□樀婇□□□□稃□椹□□□□□禕奪□矩拏□椹□□襌□埤□□□□□□□□□樂□|搾囊奪□□j□□□□茶姶□□饜□i□神娙□□□埤□憐□茶姶□□餽□奐□送□□□□蝖慼慼憮o玲襴□□礸□□□埤□□□□龍□詁纂摯e□樲□□   經雲是故彼國名曰極樂。   贊曰。第二結成極樂。   經雲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   贊曰。第二池嚴眾寶。文分為七。第一七寶池深。第二八德水滿。第三金砂作地。第四玉砌成階。第五朱閣凌空。第六寶蓮覆水。第七結成極樂。此即初也。又者如前解。七寶者一金。金有五種。黃者為上。久埋不失。百鍊不輕。從草不違。生於土左右。所以金字象金在土中形。二銀易知。三琉璃者。梵雲吠琉璃。有五種色。略雲琉璃。四者玻琍者。智度論雲。出山石窟中過千年冰化為玻琍。淨國無其寒暑土地無冰。何物化焉。但是石類非實石也。謂淨土故亦云胝迦。五車□□埤□奪□泌□□□餼檢□□□□□□□□□紐□埤□□□□□□□□□埤□奪□樂□餾□檢□□□娗□□□褸□褓箋□□埤□□妱□□□槓□P□□□□□R□□□楚□□□塚^□□□榱□□□□□本□□□□□Z□□□□榱□褸□□□□飀□崎饞□□馰□娖□□□   經雲八功德水充滿其中。   贊曰。第二八德水滿也。八功德水充滿於池。淨土福勝水異凡間。含八德之殊功益五常之妙體。八德者。一澄淨。二清冷。三甘美。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飲時除飢渴。八飲已長養諸根。清淨覺經雲。其池中水淺深隨念上下逐心。觀經雲。水隨蓮華枝葉上下。水流之音或聞三寶空無我等諸波羅蜜之聲也。   經曰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贊曰。第三金砂作地也。綠水金沙重重顯映。無量壽經雲。更迓相映。金池白銀砂等。   經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琍合成。   贊曰。第四玉砌成階。邊者周圍四圻邊也。階即砌。道者路也。上階之道也。金銀琉璃玻琍已如上解。合成者四寶共合成故。   經雲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琍□□樵□□□□□□F□□   贊曰。第五朱閣凌空也。上有樓閣者。七寶池上鬥空起樓閣也。亦以者。七寶池上樓閣凌空還用寶成故雲亦也。金銀琉璃玻琍□□樵□□□送□楦□□□□□□F□埤□□□椏□F□□□北□褓□□□□□□□□□□□娙姚榜駜|搾□□□□□□□□□□□迭慼慼慼慼慼潠謘潸臟m妀□□□   經曰池中蓮華大如車輪。   贊曰。第六寶蓮覆水也。此文分四。一顯華名。二辨形量。三釋顏色。四明香潔。此初二文也。蓮者芙渠之實。華美曰華。大而復圓狀若車輪。觀經及平等覺經雲。大者或二十里乃至六百萬里。然今大小亦無定准。此中約小者說也。   經雲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贊曰。此後二文。第三顏色四香潔四色各有異光也。光即光彩各異。微妙者深細殊常。香者香氣。潔者體無塵垢。故雲微妙香潔。清淨經雲。一一華葉皆作異寶色。何獨青色光等也。經據純色者說。問何故只有四色。答表四色是實而無假者。表生居淨土心無諂曲語不虛詞證四涅槃得四智故。   經曰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贊曰。第七結成極樂。可知。   經雲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   贊曰。第三空盈天樂。空中奏樂聲演法音。彼國人聞鹹生善念。觀經雲。無量樂器懸處虛空。不鼓自鳴。或林或幢皆懸樂器。悉自和鳴。隨眾生意皆奏法音。人天聞者俱發道意。或歌六度或讚三乘。   經雲黃金為地。   贊曰。第四地布黃金。心無穢種地感黃金。柔軟自然高低隨步。觀經雲。其地由如日宮懸處虛空。其地柔軟下足即凹。舉足便起。又彼國無須彌山及諸山等。瑞相經亦說。其佛國土自然七寶合成其地不可限量。殊特妙好逾諸十方一切世界。此唯金者亦文略也。又眾寶妙衣遍有其地。一切人天踐之而行。種種莊嚴以顯殊特也。   經雲晝夜六時而雨曼陀羅華。   贊曰。第五華雨長天也。晝夜六時者。晝夜各有六時。共十二時也。問西方淨土境勝地殊。人絕無明國無昏曉。何言晝夜。答華開金浦化生為天曙之情。鳥宿瓊林菩薩作時昏之相。不同此界昏昧各殊。而者助句也。雨者從空飄落謂之雨也。曼陀羅華者是梵語。此雲適意華也。光潔異香聞者。見者身心適悅長道情故。風飄萎者。地裂受之更雨新華莊嚴金地故。法華經雲。香風吹萎華更雨新好者。華有四德。一嚴淨國土。表生彼國善法飾身故。二敷榮見臺。表勝二乘真實法故。三先華後果。表生彼國先因後果故。四香氣遠騰聞者歡悅。表生歸彼者德業馨香名振十方故。故雨華也。問淨土雨白華者表於何事。答表生淨土唯白業故。有雲赤圓華者不善其理也。法華經雲。唯白蓮華放白毫光。白牛馱駕手執白拂等。表白是眾色之本一乘是諸法之源。若雲赤圓者此為未可。   經雲其國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贊曰。第六人遊諸國。文分為三。初將華供佛。二還國經行。三結成極樂。此即初也。經文易見。各以衣□者衣襟也。盛諸妙華者易見。供養者進財行曰供。有所攝資為養故雲供養。他方者即十萬億佛。顯所供養佛數也。准諸經等。或乘七寶宮殿白寶蓮華承佛威神騰空。往彼十方世界將諸妙華及諸異物隨心供養。聽聞妙法及受記別等事。   經雲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贊曰。第二還國經行也。即以食時還歸本國。飯了經行。經行或繞寶殿。或繞瓊林。或往或來。如絹經來往。故雲經行。足行寶地。口念金經。故雲經行也。瑞相經雲。諸往生者若欲食時。七寶應器自然在前。如是眾缽隨意而至。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是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之為食。自然飽足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廣經雲食如何相違。彼約示現食亦有何失。問西方人勝自有身光。既無日月暉。寧辨辰齊之候。答金鐘自振玉磬搖聲。聖眾雲來自然赴會也。問所言食者資益為義。淨土之中是何食也。答若約實報淨土即禪悅為味。若以化淨土即假食資身也。   經雲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贊曰。第三結成極樂。   經雲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   贊曰。第七鳥吟妙法。分文為二。一敘靈禽。二去疑執。初文有五。第一總敘靈禽。第二分別名字。三傳和雅韻。四詮顯法音。第五聞興善念。此即初也。復次者復重也。次以次反覆徵問故雲復次。彼國者。即西方常有恆有也。種種者。不一故雲種種。奇妙者奇異也。妙殊妙希奇也。雜色者毛色異也。問淨土殊勝尚無凡夫。何故飛禽亦生彼國。答彌陀變化而有靈禽。讚利法音莊嚴國界。故下經雲。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經雲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   贊曰。第二別列名字也。白鶴者。丹朱作頂霜雪為毛。鳴之則聲振九皋。舞之則雅和八節。迥異諸鳥故雲白鶴。孔雀者。天生靈鳥迥異凡禽。頂戴綠冠身嚴眾彩。故雲孔雀。鸚鵡者。毛嚴翡翠觜飾朱紅。羽輕俊以能飛。舌纖長而解語。故雲鸚鵡。舍利者梵語。此雲鶖鷺鳥也。幼而且俊。俊而又靈。斯項而萬里飛騰。增妙而千般音韻。迦陵頻伽者此雲妙音鳥。音聲美妙身體殊常。聞之者側耳傾心。見之者怡神悅思。妙音鳥也。共命者亦云命命。美音演法迅羽輕飛。人面禽形一身兩首故雲共命也。   經雲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   贊曰。第三傳和雅韻也。晝夜六時者。晝夜各有六時。共十二時也。出和雅音者。和即柔和。雅妙音韻西方靈鳥不並凡禽。音韻柔和言詞雅妙。故雲出和雅音也。   經雲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八聖道分如是等法。   贊曰。第四詮顯法音也。演暢者。演者水流不絕之貌。暢者宣暢。五根等者。三十七菩提分法。經中闕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也。下有等言。等此三位。今釋此法略為七位。一四念住。謂身受心法。以慧為體。謂由念力慧於境住。二四正斷。謂律儀斷斷斷防護斷修習斷。以精進為體。精進起用能修斷故。三四神足。謂欲勤心觀。以定為體。為此四種而修定故。四五根。謂信進念定慧。如名以為五體。出生善故。五五力體即五根。難屈伏故離根別立。六七覺支。謂擇法覺支精進喜念定捨輕安。三是別境。擇法念定。三是善數。勤捨輕安。一是遍行。謂喜。七八聖道分。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定正命正念正精進。其正思惟體以慧為性。能發語言通佛有故。正語正業以無瞋癡所發身語為體。無貪所發名為正命。離五邪命俱以無表色思為體。餘如自名。三十七種合體有九。一慧二精進三定四信五念六喜七捨八輕安九無表色。遍行有一。謂喜。別境有三。謂念定慧。善有四。謂信勤捨輕安。色法有一。謂無表色。菩提所修與聲聞異。故菩提分名菩薩法。如是等法者。上等根力覺道。下等念斷神足。故雲如是等法。或可等者謂六度萬行等法。不爾。餘法何故不演也。   經雲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贊曰。第五聞興善唸唸三寶也。佛義如前。法者梵語達摩。此翻雲法。法即執持物解也。謂即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僧者梵雲僧伽。此名為眾。和合義也。謂身和共住。語和無諍。意和無違。戒和同修。見和同止。利和同均。具此六和故名僧也。皆可重故名為三寶。鳥傳妙法人發勝心。念三寶之芳名消百生之障累。問靈禽演法數目頗多。眾念名一何微妙鮮。答禽傳廣法表詞說之無窮。人念三名綰眾善而俱盡。   經雲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   贊曰。第二去疑執。文分為五。一遮非實報。二徵問因由。三答無三趣之名。四通無惡道之字。五正辨化現之情。此初也。汝者呼於弟子故雲汝。勿由莫也。莫謂此等靈鳥等實是罪報惡業所生。聞說靈禽恐生滯惑。謂淨土之惡緣未息。令一會而勝意不生。所以遮雲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   經雲所以者何。   贊曰。第二徵問因由。所以者何由義。非是實報。因由者何謂也。   經雲彼佛國土無三惡趣。   贊曰。第三答無三惡之名。三惡趣者即地獄餓鬼畜生也。地獄者梵雲那落迦。此雲苦器。受苦眾生所居器物。餓鬼者多諸恐怕久受飢虛故名飢鬼也。畜生者或雲刃六反或雲希六反。人之畜養故。或雲傍生。造業傍故。受報亦傍。因便令辨。六趣廣有章門。如別處說。問有何所以惡道俱無。答生居淨土善業緣深永除異類之身。儘是同生之眾。只如天宮勝境。尚須善業所招。極樂殊方豈有惡因能往也。況彼尊發願言。設我得佛國中有三惡趣者不取正覺。故知無也。   經雲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三惡趣之名何況有實。   贊曰。第四通無惡道之名字。名字猶無。何況實有禽類之質。   經雲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贊曰。第五正辨化現之情。當初眾會各有疑心。既非實報之身。此等因何而有引。此一段經文答也。問彌陀神力廣變佛身。睹相好以發心。聽梵音而悟道。何故作諸禽類顯發教門。答化身為佛未是希奇。乃現靈禽令生牢遇發難遭之勝想生殊特之信心。化現多途何足為難。況隨類化身處處皆說。瓊林寶網皆演法音。流水清風盡談真教。有斯所以乃現靈禽也。   經雲舍利弗彼佛國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   贊曰。第八風吹樂音也。文分為四。一風搖寶樹。二聲似樂音。三聞興善念。四結成莊嚴。此初二文也。微風者細風也。非猝暴風也。吹樹及網羅即發微妙音韻。譬如者。譬者況也。如由似也。況似於百千種音樂同時俱奏也。細風徐起吹樹網羅。音韻而遍滿十方。雅妙而便同眾樂。故雲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也。   經雲聞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贊曰。第三聞興善念也。自然者慣習任運名曰自然。非無因緣名自然也。生念佛念法念僧者。三寶之名如前釋也。念佛有三。一心念。心中繫念。二輕聲念。自耳聞故。三高聲念。有十種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驚怖。三聲遍十方。四三塗息苦。五外聲不入。六心不散亂。七勇猛精進。八諸佛歡喜。九三昧現前。十往生淨土。應作四句分別。一心念口不念。二口念心不念。三心口俱念。四心口俱不念。此四句中第一句第三句是。瑞相經雲。清風徐起不寒不暑。吹諸羅網及眾寶樹。演發無上微妙法音。其有聞者塵垢不起。自然快樂如得三昧。   經雲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贊曰。第四結成極樂莊嚴。易知。   經雲舍利弗於汝意雲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贊曰。下第二辨佛身功德也。文分為二。初明化主功德。二辨聽眾功德。初文分三。初徵問佛號。二正辨得名。三明成佛劫數。此初文也。佛自徵也。   經雲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贊曰。第二正辨得名。而有二義。一約光明得名。二約慧命得名。此即初。光有二種。一內光即智內照理。二外光即身光外照也。此即身光也。金剛不壞之體無礙解脫之身如淨琉璃表裹瑩徹。彼方境物悉現光中。羽之只有一尋。展之動論無量也。無量壽佛經雲。身多光故乃至無量等光眾生遇彼光者三垢消滅。若在三塗見光息苦壽終之後皆得解脫。大論雲。阿彌陀國諸菩薩眾身之常光照十萬由旬。若是佛光遍照十方世界。又觀經雲。彼佛身如百千萬億夜魔天閻浮檀金色。其身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清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其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五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無數化菩薩而為侍者。彼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遍照十方無量世界。有此光明故號阿彌陀也。問光照十方無量世界者。此土人民何以不睹。答道合即千里懸應。世乖則肝膽梵越。如翳者不睹於曦光。豈曦光之有咎。似聾者不聞於雷震。非雷震之有愆。眾生業累增強。佛有光而不見。   經雲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贊曰。第二答壽命得名。壽命者第八識上連持功德也。即是不相應行中攝也。無量者無其限量。無邊者無彼邊際。阿僧祇劫者此雲無央數劫也。問彼尊彼眾身屬有為。未逃四相遷移。爭免一期磨滅。答捨兩重生死獲五蘊常身。悲願無邊身命何盡。況又殺業久已壽命延遠也。問彌陀已居果位壽命無量可然。人民見處因中。何故亦同彼佛。答業累輕鮮善種增強。既非分段之身。永離去來之質。與佛齊等於理無違。故無量壽經曰。彼佛壽命長遠不可稱計。假使十方世界無量眾生皆成羅漢共盡思惟百千萬劫不知壽限。菩薩天人壽命亦爾。又清淨覺經雲。阿彌陀佛欲令十方一切有情之類生其國悉至泥洹。若菩薩者皆令作物作物已更展轉教化十方之類亦復作佛。作佛已更轉教化一切眾生悉至泥洹。然後涅槃。是知壽命無量也。問彼國人民者為是分段為是變易。答若論報土即便變易之身。若說化淨國中分段尚猶未捨。問彼佛壽命長遠此經自明未審。成作佛已來至此於今幾劫。   經曰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贊曰。第三明成佛劫數。   經曰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是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贊曰。第二辨聽眾功德。文分為四。初小大兩眾算數無邊。二新舊二徒因行有異。三勸生彼國。四勸生利益。此初分二。初辨眾多少。二結成莊嚴。此初也。聲聞弟子者。因聲悟道故曰聲聞。弟子者。長在我後名弟。解從我生名子。皆阿羅漢者揀前三果故也。非算數之所知者。算數之不及故。菩薩亦如是者。亦同聲聞算之不及。問濁世眾生業重難化。教說三乘。淨土人眾信深易勸。何言四果。答有二意。一欲明化澤被淺深故。五逆十念亦生其國。二顯莊嚴眷屬故多眾圍繞。故雖是淨土亦有聲聞也。故法華經雲。彼佛出時雖非惡世。以本願故亦說三乘。故觀經雲。小乘根者生到彼土得四果也。問若論真淨報土。二乘不令得居。若論化現。淨方四果盡皆得往。何故雲皆阿羅漢。不說餘三果耶。答報淨土中聲聞權化。約其殊勝。不說化淨土中四果。皆有加行位中能伏分別得居淨土。無量壽經雲。二乘種不生。約報土。   經曰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贊曰。第二結成莊嚴也。   經曰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贊曰。第二新舊二徒因行有異。文分為二。初新生不退眾。二補處位高眾。此初也。阿鞞跋致或雲阿惟越致是梵語。此雲不退轉。不退有五。一信不退。二位不退。三證不退。四行不退。五煩惱不退。不被煩惱所退轉故。問生居淨土何故不退。答無五退緣故。一無病苦纏故。二無違行故。三常誦經法。四常營善事。五長和順無諸違諍事。所以不退。此界人多退反此應知。又有欲境所牽多諸退屈也。   經曰其中多有一處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說。   贊曰。第二補處位高眾。一生補處者。補者補闕。處者處所。此等菩薩因圓十地劫滿三祇。盡此一生便成正覺。故雲一生補處也。餘經文易見故。只如彌勒現居天界當來果成。一生補大覺之尊三會度無量之眾。即是此類。故無量壽經雲。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各到一生補處。以本願力故生彼即入補處之位。   經曰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贊曰。第三勸生彼國。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聞我向來說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問慈氏天宮快樂不少。勝侶頗多。何須堅勸往彼西方。答若論兜率即勝人間。乃並西方全成微劣。勝劣既異。彼此各殊。勸生西方捨劣求勝也。勝劣有異者。淨土十勝天宮十劣。淨土十勝者。一化主所居勝。二所化命長勝。三國非界繫勝。四淨方無慾勝。五女子不居勝。六修行不退勝。七淨方非穢勝。八國土莊嚴勝。九念佛攝情勝。十十念往生勝。天宮十劣者。一所居國土劣。二所化壽役劣。三界繫攝屬劣。四彼天有欲劣。五男女雜居劣。六修行有退劣。七穢方非淨劣。八國土莊嚴劣。九善念攝情劣。十修行勞苦劣。有斯十勝十劣所以勸生彼國。   經曰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贊曰。第四勸生利益。諸上善人者。善者過現益物謂之善。人即前聲聞不退及補處等菩薩也。俱在西方一會處也。同師進業必假良緣。朋家作仇事資惡黨。孟母移居於勝處。宣尼不飲於盜泉。蓋恥惡而慕善也。慕善則芳蘭襲慶。朋惡則鮑肆葷風也。勸生西方親之勝侶也。   經曰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贊曰。自下第二舉極樂之因殊。文分五段。一遮少善。二說多因。三聖眾來迎。四眾生生往。五結勸往生。此即初也。不可以微少善根得往殊常淨土。問十念彌陀頓生淨土。據斯所說果著因微。何故少善因緣不生彼土。答十念得生淨土。接引懈怠眾生。卻談多善因緣。乃被精進勸學者或廣或略理不相違。   佛說阿彌陀經通贊疏卷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8 阿彌陀經通贊疏   阿彌陀經通贊疏卷下   大慈恩寺沙門窺基撰   經曰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贊曰。第二說多因也。善男子者。梵雲烏波索迦。此雲近事男。索者男聲也。堅持五戒堪可親近承事比丘僧故。善女人者。烏波斯迦。斯者是女聲也。亦持五戒堪可承事比丘尼故。西天分男女二聲故。聞說阿彌陀佛者。謂於善友處聞此阿彌陀教中往生之事。或自尋覽執持佛名號。一日乃至七日一心者。更無間隔故名曰一心。不亂者。專注無散也。問淨土論雲。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雲何相違。答只如女子念佛。至意專精命盡欲生轉成男子便生淨土。有何不可。根缺亦爾。文殊般若經雲。若人欲生他方現在淨妙國土者。應當隨彼國土佛名。一心誦念願往生者。必得往生。觀佛三昧經雲。此念佛三昧欲使成就有五因緣。一持戒不犯。二不起邪見。三不生諂慢。四不恚不嫉。五勇健精進。鼓音聲經雲。令念彼佛名號七日七夜六時禮拜。賢愚經雲。持戒專念七日亦得往生。平等覺經及大阿彌陀經並說三輩得生。如彼中說。   經曰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贊曰。第三聖眾來迎也。其人者。既七日念佛行人也。臨命終時者。此一報壽命臨欲終時。即彼佛與諸聖眾即彼國菩薩聲聞等現身於念佛修行人前。如梁朝珍禪師見白銀臺或見化佛來迎也。   經雲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贊曰。第四眾生往生。不顛倒者不移正念也。即得往彼國也。蓮華化生顏貌端正如諸菩薩。心無顛倒意想正修。便別穢方頓生淨土。故雲即得往生。問眾生惡業無量。如何念佛滅除業障便得往生淨土。答十疑論說有三義故能敵惡業。一者在心。為造罪是虛妄心。念佛是真實心。以實除虛有何不可。如千年之闇不能拒朝日之光。二者在境。謂造罪緣於顛倒境界。念佛緣於勝妙功德。以真遣偽有何不可。三者在淨謂造罪是染意。念佛是淨心。淨勝染劣詎可相比。如童子[木*為]刀能斷千丈之索。一星之火能燒萬束之薪。又觀經雲。於唸唸中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罪業既除得生何惑。西域之人臨命終時皆以幡像前引。親友知識助念彌陀令發往生之意。是此教也。又華嚴雲。將欲沒者令其憶念想見如來。命終得生淨土。見有臨命欲終。勸念佛名。又示尊像。令其瞻敬。令生善念即得往生。問臨終作善便得往生。何假預前修諸勝業。答人生壽夭難測短長。或即病因昏迷。或即非時奄逝。既闕生前之善。難逃後世之殃。預作善緣恐防斯咎。問往生之人有中有身否。答群疑論中有二師義。一師雲極善極惡無中有。二不揀善惡但有捨報受生者皆有中有。為傳識故。除現世變身即無中有。淨土既是極善中有定有。有者為正。   經曰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贊曰。第五結勸往生。我見是利者。我者世尊稱我也。見是利者見是殊常勝利益。故勸生彼國也。   經曰舍利弗如我今者讚嘆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   贊曰。第三諸佛證明。文分為三。初陳自讚言。二引他佛證。三釋經名字。此即初也。如我今者自指也。彼佛功德不可以心思言議故也。   經曰東方亦有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   贊曰。第二引他佛證。稱讚淨土經雲十方諸佛。此略舉六方便為六段。且舉東方。每一方各有五段。一指國土。二舉佛名。三辨多少。四明證相。五引證言。今初兩段合一唱也。東方者指國土。亦有阿□下舉佛名。先引東方者。西域以東為上。所以先舉。阿□梵語此雲無動。不被煩惱四魔違順等動故。須彌相者。謂金容尊狀若須彌。大須彌者。謂諸相甚大如大山王。須彌光者。大如山王身光故。妙音者。其聲微妙清徹遠聞。   經曰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贊曰。第三辨多少。四明證相。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是辨多少。各於其國辨明證相也。如是等佛數比河沙而不具列故言等也。恆河數者梵雲殑伽。訛略雲恆河。是河神之名。河從彼稱。殑音其[(美-(王/大)+弔)*令]反去聲也。經中說河沙為喻。無熱惱池出四大河。此河即一也。由具五義。一由沙多。二由世人共為福水入洗罪滅投死生天。三雖經劫壞名字常在。四佛多近此宣說妙法。五眾人共委。故多為喻仍取。初出池口方四十里河以為喻。明證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者。即各在本國舒舌相也。三千大千世界者。准大論雲。千須彌山千日月千四天下及千梵王是謂小千。以小千為一數至千名大千。故名三千。非小中故為大千。俱捨論雲。小千至初禪。中千至二禪。大千至三禪。俱同一成壞遍此故雲遍。故雲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也。表無量劫來口離四過感此舌相也。證小事即覆面門以至髮際。今證大事故至三千。今說因微果勝恐眾生疑。此乃拋苦惱之要門。證常樂之疾路。事既廣大。現瑞非輕。舒舌相而遍覆大千。證西方而真快樂。   經曰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贊曰。第五引證詞。經文易見。誠者實也。問汝等者。為是六方諸佛告語自國聽徒。為當釋迦勸試祇園之眾。答觀此經勢而有二意。一他方諸佛告自國聽眾。二釋迦轉引彼佛意言證彼西方。令一會眾生信敬也。一切諸佛所護唸經者。即是此經也。准此具足應名稱讚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其文略也。一切諸佛所護唸經者。諸佛護持明記憶念也。即眾行雖廣難方念佛之功德。福然多。爭並持經之力。故使六方諸佛以神力而護持。沙界聖人乃一念而憶念。故雲一切諸佛所護唸經。問若釋迦談於淨土。可言佛所護念。諸佛不說此經。何說佛所護念。答王言是敕。佛語成經。既稱讚於淨方。此說便成經也。或可佛所護念者即指釋迦所說阿彌陀經也。問靈山開塔要假召集分身。捨衛啟筵何故不邀諸佛。答召佛開其寶塔。赴彼佛之願心。證土啟相信誠顯此尊之悲意。但各居自國不至此方也。   經曰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   贊曰。第二南方也。分五如前。此前二段也(一指國土二舉佛名)。可知。日月燈佛者。身光智光內外俱照故。名聞光者。有大名聞光照內外。或聞名見光生覺悟故。大焰肩者。身光發焰出於肩故。或肩者齊也。即身光智光皆發焰齊也。須彌燈者。身光如燈焰有破暗故。無量精進者。利樂有情也。   經曰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贊曰。第三辨多少。第四明證相。行相如何。   經曰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贊曰。第五引證詞。亦同前釋。   經曰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   贊曰。第三西方。同前五段。此二文也。無量壽者。即西方本尊。依二義得名。如前已解。問儒宗尚無自伐其善。何故彌陀自讚難思。答據其文勢即是諸佛稱讚。又設若彌陀自讚。於理何違。引轉眾生令生勝意。無量相者。相好無量故。無量幢者。身量功德高而復峻由如幢也。大光者。身智二光無不照故。大明者。得佛三明無不知故。即正遍知也。寶相者。內外二相皆可寶重故。淨光者。淨者無漏。光者身智二光。故言淨光也。   經曰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贊曰。第三第四文也。如上說也。   經曰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贊曰。第五文也。引證詞可知。   經曰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阻佛日生佛網明佛。   贊曰。第四北方證也。文五同前。焰肩佛義同於前。最勝音。音聲美妙勝過餘故。難阻佛者。諸魔不能阻礙故。日生者。依智慧日流聲教故。或依智慧日令眾生生諸善法故。網明者。施此教網令眾生生於明解故。   經曰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贊曰。第三第四文如前可知。   經曰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贊曰。第五段文意可知也。   經曰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磨佛法幢佛持法佛。   贊曰。第五下方證也。文五同前。此二文也。師子佛者。如於師子獸中自在。佛於法中自在故得此名。又世師子伏諸猛獸。佛即伏四魔也。名聞者。名振十方故。名光者。聞名見光生覺悟故。達磨者梵語。此雲法也。以法為身。即有為無為諸法所依止故。法幢佛者。廣開大法高峻如幢故也。持法佛者。持過去佛法付未來故。   經曰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贊曰。第三第四文相可知。   經曰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贊曰。第五文也。行相同前。   經曰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   贊曰。第六上方佛。文五同前。此初二文也。梵音者。聲相美妙聞者悅心故。宿王佛者。宿者星也。月是星中之王。佛者是十地菩薩二乘凡夫之王也。得自在故。香上佛者。戒德馨香更無過上故。香光佛者馨香自遠光彩教門故。大焰肩佛者。身肩發焰故。雜色寶華嚴身佛者。心華發明自嚴飾故。或可雜色眾寶以嚴其身飾形可以美價故。娑羅樹王佛者。如大樹王能覆印故。佛能覆印諸眾生故。寶華德佛者。身智功德如寶可重故。見一切義佛者。義者境也。佛具五眼見一切境故。如須彌山佛者。福智如山巍巍高峻故。   經曰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贊曰。第三第四文可知也。   經雲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贊曰。第五文也。同前可知。   經雲舍利弗於汝意雲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贊曰。第三釋經名字。文分為三。初徵問。次通釋。後結勸。此初也。世尊雲汝舍利弗還知此經如何得名一切諸佛所護唸經否。   經曰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諸佛所說名及經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共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贊曰。此是第二通釋也。善男子善女人等是所護人也。聞是阿彌陀佛及聞六方恆沙佛名者能護念人也。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所護念者。得正護念也。即受持經及佛名男子女兒因聞諸佛及釋迦佛說修淨土經方始得生淨土。即此經是諸佛所匡護明記憶念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阿之言無。耨多羅雲上。三雲正。藐雲等。三雲正。菩提雲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問為但念阿彌陀佛即得不退。為更有餘方便。答非但稱念禮敬。又應至心於諸佛前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由懺悔故轉諸定業。如如意珠隨願即得不退轉。為由諸佛護念故於無上正等覺心得不退也。   經雲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贊曰。此第三結勸也。是故者結上之詞。皆當等者勸勵之語。汝等信我上來所說及六方諸佛之言。   經雲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   贊曰。自下第四三生發願。文分為四。第一發心往生。第二彰其勝益。第三位居三世。第四勸生彼國。此即初也。已發願者過去。今發願者現在。當發願者是未來。欲者希望也。生者即五蘊假者也。   經雲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贊曰。第二彰其勝益。念佛發願故。一即彼佛冥加。二即此佛潛衛。遂令求道之心不退願生之志不轉。故言不退轉。若已發願已得不退。今發願者即現在今得不退。當發願者當得不退轉也。   經曰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贊曰。第三位居三世。已發願者為過去發願者已生。今發願者為現在者即生。未來發願者為未來未來發願當生。   經曰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贊曰。第四勸生彼國。若有信心深重煩惱輕微。知大覺以誠言獲良願而當往也。   經曰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說我不可思議功德。   贊曰。第五彼尊讚歎鹹曰希奇。文有四段。初讚功德難思。二歎化行濁世。三嗟訝成佛。四說法幽玄。此文是初。我讚六方諸佛能為眾生作真實語。眾生因此心無疑惑。又彌陀如來慈悲接引。我等偏讚彼佛。彼佛復讚於我。   經曰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   贊曰。第二歎化行濁世。而作是言結集家敘也。釋迦梵語。此雲能仁。牟尼此雲寂默。得姓之緣如別處說。言甚難希有之事者。即是忍苦教化眾生之事也。能於娑婆國土者。梵雲娑婆此雲堪忍。堪可忍受苦惱之事故也。五濁惡世者。略以五門。一釋名。二出體。三對治。四癈立。五相攝。初釋名者。濁是滓穢義。如食滓穢。下惡可污名之為濁。此言意說劫增之時。三災漸輕煩惱轉薄。眾生向好惡見漸微。命根轉長漸漸向勝。已上好可忻名之為清。眾生無苦化佛不出世。諸化佛出世必向劫減。小三災漸起煩惱轉厚。眾生向惡染見漸增。命根轉短漸漸向劣。下惡可厭故立濁名。五者是數。帶數釋也。次望別名皆持業釋也。或以別揀總。亦依主釋。二出體者。地持論雲。謂今世人多皆短壽。極長百歲。是名命濁。此以本識名言種子。由業所引功能差別命根為體。善業力弱命根漸短。由殺生業之所感故。若諸眾生不識父母不識沙門及宗族尊長。不修義理不怖不畏今世後世惡業果報。不修惠施不作功德。不修齊法不持禁戒。是名有情濁。雖第八識名為有情。今說由近惡外緣故。五蘊假者作惡無善名有情濁。合以第八識及五為性。若此眾生增非法貪。或惠刀劍或施器仗。諍訟鬥亂諂曲妄語。攝受邪法及餘惡不善法。是名煩惱濁。除五見外所餘一切煩惱隨煩惱皆煩惱濁體。此非法貪惠刀劍等令行殺害。或慳好財但捨刀劍。因非法貪諍等竟起。乃至諸餘惡不善法通攝一切煩惱隨煩惱盡。由性數習逢惡境牽煩惱尤重。若於今世法壞法沒。像法漸起邪法轉生。是名見濁。此以五見而為體性。多近外道惡見數生。若飢饉劫起疾病劫起刀兵劫起。是名劫濁。此以色蘊四塵為體。或通五蘊。仍是不相應時為其體。依四五蘊而建立故。煩惱增多惡業尤重。便招惡果三災遂生。三對治者。智度論中立四悉檀。悉檀宗也。一世界悉檀。二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四第一義諦悉檀。劫濁眾生濁世界悉檀治之。識器世間眾生世間悉皆虛幻。厭怖修道即永離故。命濁以各各為人悉檀治之。識知人由善業所得。修持淨戒行不殺等。命自長故。或為三乘之人各說自乘涅槃之果。便除生死所有命濁。煩惱濁見濁對治悉檀治之。修習隨應對治之道令不起故。由三悉檀破五濁故。入第一義證會真宗。四癈立者。何故唯立五濁不增減耶。答眾生有二。一惡行。謂在家白衣。二邪行。謂出家外道。白衣無慧煩惱增時名煩惱濁。外道邪解浪推求時立為見濁。又諸鈍惑名煩惱濁。諸餘利惑名為見濁。由此二因得當果時離合不同。復分二濁。合二內果名眾生濁。惡眾生故。合二外果總名劫濁。惡器具故。劫謂時分。時無別時。依法辨故劫濁故以惡器為體。此惡眾生及與外果。雖復總陳是二濁果未辨。何者。正惡果體今顯根本故立命濁。或內惡果名為命濁。外惡果者名為劫濁。此惡因果由誰而有。謂惡眾生故名眾生濁。由此五濁據增行相。欲令生厭故偏說五。五相攝者。薩遮尼乾子經雲立十二濁。一示現劫濁。二示現時濁。三示現眾生濁。四示現煩惱濁。五示現命濁。六示現三乘差別濁。七示現不淨國土濁。八示現難化眾生濁。九示現說種種煩惱濁。十示現外道亂濁。十一示現魔濁。十二示現魔業濁。劫濁及時即劫濁。眾生及難化眾生即眾生濁。煩惱及說種種煩惱即煩惱濁。命即命濁。外道亂即是見濁。此八即五濁。餘之四種謂三乘差別不淨國土。魔及魔業非五濁攝。五濁據勝唯實雜染。十二濁通能化能障佛示現故。問何故釋迦百歲時生。彌勒八萬歲出。答各據本願出時不同故。   經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贊曰。第三嗟訝成佛。緣此界境唯穢惡人不足是非證菩提。如火內生蓮。得解脫似冰中出燭故也。   經曰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讚曰。第四說法幽玄。難信之法者。只如此典一朝誦佛十念精進誠超五濁之穢方登初地之淨域。豈非難信哉。上來第五彼尊讚嘆鹹曰希奇訖。   經曰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   贊曰。下第六段我佛敘陳獨稱難事。文分為四。初敘行難修。二敘果難證。三敘法難信。四總結甚難。此即初也。行此難事者。即三僧祇劫萬行備修。捐身命以殉菩提。捨國城而為郡眾方成正覺。豈非難事也。   經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贊曰。此第二敘果難證。如上已解。其文可知。   經曰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   贊曰。此第三敘法難信也。   經曰是為甚難。   贊曰。此第四段總結甚難。結上三事。上來已解正宗分訖。   經曰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贊曰。第三流通分文有四段。初說經事畢。二聽法緣終。三聞法歡忻。四退辭佛去。四段合一唱也。佛說此經已者。是第一說經事畢。及諸下文皆結集之語也。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者。是第二聽法緣終。言世間者即有情世間也。可破壞故。天人者。天即欲界六天。天者即光潔自在名天。人即人趣。謂多忍義名人。阿修羅此雲非天。如人不仁名曰非人。修羅亦爾。歡喜信受者。是第三聞法歡忻。顏舒曰歡。神悅曰喜。故雲歡喜。即意識相應喜受也。此經乃三乘妙旨。眾聖要樞。出生死之鴻源。證真常之疾路。得路得聞圓備。豈不樂哉。故雲歡喜。問先標聽徒之處兼明菩薩聲聞。經終作禮歡忻何故不明菩薩。答迓影略說。不必俱陳。作禮而去者。是第四退辭佛去。五輪俱屈。三業歸誠。鹹別世尊各還本土故雲作禮而去。   佛說阿彌陀經通贊疏卷下(終)   此慈恩所撰阿彌陀經通贊一卷者。祐世僧統於元豐元祐之間。入於中華求得將到流通之本也。(予)助洪願。付於廣教院。命工重剪。自戊辰十月十九日起首。至十二月十日畢乎矣。所有功德。自利利他。此世來生福慧圓滿。普與含識同會樂方。時大安五年已已二月晦日記。   海東大慈恩玄化寺住持廣祐僧統釋韶顯題   件書等(予)以嘉保二年孟冬下旬。西府郎會宋人柳裕傳語高麗王子義天。誂求極樂要書彌陀行願相應經典章疏等。其後折裕守約。以永長二年(丁丑)三月二十三日(丁丑)送自義天所傳得彌陀極樂書等十三部二十卷。則以同五月二十三日家時興福寺淨名院到來。懇誠相臻。清素自□逆□□好□□□□□□□□□E□□□勵□□□□□□□榳□□□殮妨□□□□□□   康和四年(壬午)四月二十二日未剋藥師寺西室大房書寫畢   願以此書寫善根。先二親消滅罪障。次桓賢終往生極樂矣。(生年)三十一。但此書者。桓賢沒後門弟之中常住僧房修學為宗之輩可傳領也。   嘉曆元年(丙寅)六月十七日依眾議誂有小生分書寫所奉奇符春日社西新談議屋也。             大法師源覺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59 阿彌陀經疏   No. 1759 [cf. No. 366]   佛說阿彌陀經疏   唐海東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將釋此經。三門分別。初述大意。次釋經宗致。其第三者。則入文釋。第一述大意者。夫眾生心之為心也。離相離性如海如空。如空之故無相不融。何有東西之處。如海之故無性是守。豈無動靜之時。爾乃或因染業隨五濁而長流。或承淨緣。絕四流而永寂。若斯動靜皆是大夢。以覺望之無流無寂。穢土淨國本來一心。生死涅槃終無二際。然無二之覺取之良難。迷一之夢去之不易。所以大聖垂跡有遐有邇。所陳言教或褒或貶。至如牟尼善逝現此穢土。誡五濁而勸往。彌陀如來御彼淨國。引三輩而導生。今是經者。斯乃兩尊出世之大意。四輩入道之要門。示淨土之可願讚妙德而可歸妙德可歸者。耳聞經名則入一乘而無反。口誦佛號則出三界而不還。何況禮拜專念讚詠觀察者哉。淨土可願者。浴於金妙蓮池則離有生之染因。遊玉樹檀林則向無死之聖果。加復見佛光入無相。聞梵響悟無生。然後乃從第五門出。回轡生死之苑。憩煩惱之林。不從一步普遊十方世界。不舒一念遍現無邊三世。其為樂也可勝度乎。極樂之稱豈虛也哉。言佛說者。從金口之所出。千代不刊之教。阿彌陀者。含實德之所立。萬劫無盡之名。能所合舉以標題目。故言佛說阿彌陀經也。第二辨經宗致者。此經直以超過三界二種清淨。以為其宗。令諸眾生於無上道得不退轉。以為意致。何者名為二種清淨。如論說言。此清淨有二種。一者器世間清淨。二者眾生世間清淨。乃至廣說故。然入此清淨有其四門。一圓滿門。唯佛如來得入此門。如本業經說。二一向門。八地已上菩薩得入此門。如攝大乘論說。三純淨門。唯有第三極歡喜地已上菩薩得入此門。如解深密經說。四正定聚門。唯無退者得入此門。無邪定聚及不定聚。如兩卷經說。通論極樂世界。具此四門。今此經宗二種清淨。正示第四正定聚門。不定聲聞。及說凡夫亦得生故。論說二乘種不生。決定種性不得生故。聲王經說。安樂世界阿彌陀佛有父母者。是變化女非實報女。論說女人不生彼者。無實女故。知變鳥此亦如是故。又復雖有父母而非胎生。寔是化生假為父母。如彼經言。若四眾能正受彼佛之名號。以此功德。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往此人所。令其得見。見已尋生慶悅倍增功德。以是因緣。所生之處永離胞胎穢欲之形。純處鮮妙寶蓮華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當知父母假寄之耳。又彼經言。阿彌陀佛與聲聞俱。如來應供正遍知。其國號曰清泰。聖王所住。其城縱廣十千由旬。而觀經說。彼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城小身大不相當者。當知彼佛有眾多城。隨眾大小城亦大小。大城之中。示以大身。小城之中。現以小身。聲王經十千由旬者。是與聲聞俱住之城。當知佛身相當而住。觀經所說身高大者。當知其城亦隨廣大。與諸大眾俱住處故。如兩卷經及此經中。池中蓮華大小懸殊。隨池有大小其華亦大小。當知城身大小亦爾。其餘相違準此而通。或說。聲王經中說有父母。是顯彼佛所住穢土。是義不然。所以然者。彼經既說。寶蓮華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又下文言有二菩薩。一名觀世音。二名大勢至。此二菩薩侍立左右。此等悉是淨土相故。不異觀經之所說故。當知彼經所說提婆達多。及魔王等。悉於淨土變化所作。不由此等為非淨土。如化畜生非穢土故。且止乘論還釋本文。此下第三入文解釋。文有三分。序正流通。序分之中有其六句。於中前二是其標句。其後四事證成前二。言如是者。總舉所聞之法。表有信順之心。言我聞者。別提能聞之人。表無違諍之意。下四則引二對證成。明憶聞時處。成能聞之不謬。既有大師大眾。證所說之可信。於中委悉如常可知。第六序大眾有三。先聲聞眾。次菩薩眾。後雜類眾。聲聞眾中。舍利弗者。此雲身子。目揵連者。此雲讚誦。迦葉者。此雲飲光。迦旃延者。此雲扇繩。摩訶拘絺羅者。此雲大膝離婆多者。此雲假和合。周利槃特伽者。此雲蛇奴。或雲小道難陀。此雲慶喜阿難陀。此雲歡喜。羅□羅。此雲覆障。或雲宮生。憍梵波提。此雲牛□。賓頭盧。此雲耆年。頗羅墮。此雲利根。迦留陀夷。此雲黑上。此是悉達未出家時師也。劫賓那。此雲房宿。薄拘羅。此雲善容。阿□樓馱。此雲無貧。或雲如意。菩薩眾中。阿逸多者。此雲無能勝。乾陀訶提者赤色。餘則可知爾時佛告已下。第二正說分。於中有三。一者正示二種清淨果。二者勸修二種正因。其第三者。引例證成。初中有二。略標廣解中二句。先標依果。後標正報。釋中亦二。先釋依果。後釋正報。依果清淨之中義門有二。文相有六。別總功德有其十五義。門二。一釋名門。二辨相門。六者名門開二。相門分四故。別總十五者。別有十四總成一故別有十四者。六文之中有其四例。前一各有一。後二各有二。第三文中開三。第四文中分五。是故合有十四功德。第一文言。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者。是無諸難功德成就。如論頌言。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故。第二文言。七重欄楯羅網行樹者。是莊嚴地功德成就。如論頌言。雜華異光色寶欄遍圍繞故。第三文中有三功德。池水金沙者。是莊嚴水功德成就。如論頌言。諸池帶七寶淥水含八德。下積黃金沙上耀青蓮色故。階道樓閣有金銀等者。是種種事功德成就。如論頌言。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故。蓮華如輪青色青光等者。莊嚴妙色成就功德。如論頌言。無垢光焰熾明淨耀世間故。第四文中有五功德。一妓樂功德。常住天樂故。二寶地功德。黃金為地故。三雨華功德。六時雨華故。如論頌曰。金地作天樂雨華散其間。歡樂無疲極晝夜未嘗眠故。四自在功德。乘通遊行故。五受用功德。飯食經行故。如論頌曰。供養十方佛報得通作翼。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故。然彼土食有二種。一者內食。如此論說。二者外食。如餘經說。如兩卷經言。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飯食自然盈滿。雖有是食而無食者。但見色聞香意以為足。今此經言飯食經行者文相合。於受用外食也。第五文中有二功德。如變化功德化作眾鳥說妙法故。如論頌曰。種種雜色鳥各各出雅音。聞者念三寶忘想入一心故。二大義功德。無惡道等之名體故。如論頌曰。大乘善根男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故。案雲。經說無有惡道譏嫌。論顯無有人道譏嫌。互舉之爾。義如所說。第六文中有二功德。如論說言。莊嚴虛空功德成就者。偈言無量寶交絡羅網虛空中。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故。二者莊嚴性功德。如論說言。莊嚴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生善根故。今言自然間生念三寶心者。正是性心。以依出世善根種子。不待功用自然生故。正念三寶離邪歸正。結道眾行故名正道。念此三寶勝妙功德。回施一切名大慈悲。上來合有十四功德。無不超過三界六道。是故總名清淨世界。如論說言。莊嚴清淨功德成就者。偈言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故。或有論說十八圓滿。今此經中依果清淨說。此十五若加後說正報四句。則有十九清淨功德。然經與論有同有異。於中委悉準之可知。舍利弗於汝意雲何。此下第二正報清淨。於中示顯四種功德。一者主功德。二者伴功德。三者大眾功德。四者上首功德主功德中略出二種一者光明無量。二者壽命無量。準此經文釋阿彌陀。此土譯之應雲無量。又言成佛已來於今十劫者。為遣疑情。有人疑言壽雖無量要有始終。未知今者為始為末。今解言。今既所過唯經十劫。當知今後無量劫住故。第二伴功德者。聲聞弟子皆阿羅漢故。論雲莊嚴眷屬功德成就者。偈言如來淨華眾正覺華生故。案雲。此言淨華眾者。謂得七種淨華之眾。何等為七。一者戒淨。二者心淨。三者見淨。四度疑淨。五道非道知見淨。六行知見淨。七行斷知見淨。於中廣說出瑜伽論。有此七種浮華之眾。從佛正覺華中化生也。第三大眾功德者。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故。乃至十念功德生彼國者。入正定聚永無退故。論言何者莊嚴大眾功德成就。偈言人天不動眾清淨智海生故。案雲。皆依如來智海。含潤入正定聚無動轉故。第四上首功德者。其中多有一生補處。乃至阿僧祇說故。言何者莊嚴上首功德成就。偈言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故。案雲。一生菩薩十地中勝如妙山王故。論中具顯八種莊嚴。此經略示四種功德。上來二文合為第一。示顯二種清淨果已竟。眾生聞者應當發願。自此已下。第二勸修二種淨因。就中有四。一勸發願。二明修因。三示受果。四結勸。言第二文中明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助因。正因中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者。顯示大菩提心攝多善根以為因緣乃得生故。如菩薩地發心品文。又諸菩薩最初發心能攝一切菩提分法。殊勝善根為上首故。能違一切有情處所三業惡行。功德相應。案雲。菩薩初發菩提之心。能攝一切殊勝善根。能斷惡業功德相應。是故說言非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被國。所以得知。此為因者。兩卷經中攝九品因以為三輩。三中皆有發菩提心。論中唯顯此文意。言大乘善根男等無譏嫌名。此意正言生彼國者。雖有九品齊因大乘發心善根。所以等無譏嫌之名也。有人難言。若要發大心方生淨土者。不應生彼而證小果。彼無退具故。若乃退大而證小果無有是處故。又兩卷經中十八願中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若未發大心不得生者。則應亦揀未發心。而不揀故明知不必然。不至心為至心言之所揀。故更不須揀。雖有是破皆不應理。所以然者。發菩提心既是正因。未發心者。直是無因。而非有障何須揀別。五逆謗法乃是障礙。非直無因故須揀別。是故此難無所聞也。又非生彼退菩提心。但在此間先發大心熏成種子。後時退心下地現行。良由先發大心種子不失。故得作因以生彼國。而退現行大乘之心。故生彼國取小果耳。是故彼難還顯自短之耳。第二明助因者。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故阿彌陀如來不可思議功德所成之名號故。一日乃至七日者。勝人速成劣者遲熟故。聲王經說。十日誦名者。劣人十日乃成故。或一二日等是下品因。五六七日者。是中品因。乃至十日成上品因。故其人已下。第三受執。我見已下。第四結勸。上來四文合為第二勸修因竟。如我今者讚歎已下。大分第三引例證成。於中有四。一者引餘佛說證有可信。二者釋此經名成有勝利。三者舉願無違重勸發心。四者歎法希結勸信受。初中先辨自所稱讚。後引六方諸佛同讚。於汝意雲何已下。是第二文。於中有三問。次第三勸信。若有人發願已下。是第三文。先示願勢。後勸發願。如我今者已下。是第四文。於中有三。先己讚他。次他讚己。其第三者結歎勸信。上來三分正說文竟。佛說已下。是流通分。   佛說阿彌陀經疏(終)   往生教觀。真攝心成道之要術也。而小本彌陀不特時所宗尚秦譯。且造疏立章者。眾生有以六方佛已去。為流通分。雖近古嘗闢之。晚學又乃承用。不遇指南何從正轍。唐初海東曉法師。不唯以佛說此經已下為流通分。且以執持名號為助因。此尤超然。拔萃於諸疏之上。予獲是本喜不自勝。俟他日刻諸梓與天下共之。則使浪斷經科臆判正助者。當北面歛衽俯伏而抱愧焉。時慶元四年五月既望。霅川烏戌比丘宗相題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0 阿彌陀經疏   No. 1760 [cf. No. 366]   刻彌陀經義疏序   孤山圓師撰彌陀經義疏。後又鈔之名曰西資。吾邦未見流行。學者憾焉。比偶獲義疏。訂正鏤刻。使學者免傳寫之勞。他日若有得鈔者。與此疏並行於世。則在西剎行者。豈不大資哉。竊望焉。    時   正德甲午仲秋穀旦         談峰蓮光院沙門光榮謹書   佛說阿彌陀經疏(並序)   孤山沙門釋智圓述   夫心性之為體也明乎靜乎一而已矣。無凡聖焉。無依正焉。無延促焉。無淨穢焉。及其感物而動隨緣而變則為六凡焉。為三聖焉。有依焉。有正焉。依正既作則身壽有延促矣。國土有淨穢矣。吾佛大聖人得明靜之一者也。乃假道於慈託宿於悲。將欲驅群迷使復其本。於是乎無身而示身無土而示土。延其壽淨其土。俾其欣促其壽穢其土俾其厭。既欣且厭則漸誘之策行矣。是故釋迦現有量而取穢土。非欲其厭耶。彌陀現無量而取淨土。非欲其欣乎。此則折之。彼則攝之。使其復本而達性耳。故淨名曰。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者。其是謂乎。雖寶樓金地無悅目之翫。而非惑蕩之色而能達唯心無境矣。雖風樹鳥聲有入耳之娛。而非惉懘之音而能念三寶有歸矣。夫如是則復乎明靜之體者如轉掌耳。經雲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是也。大矣哉聖人之善權也如此。是故群經森列而偏讚淨方。其有旨哉。佛說阿彌陀經者。其偏讚之謂歟。吾愛其辭簡而理明其文約而事備足可以誘弱喪而擊童蒙焉。於是約龍樹之宗。準智者之說。依經辨理為之義疏。若極深研幾則吾豈敢。庶乎有助於真風。為益於後昆爾。   釋題玄義五重。二土果人名也。方等實相體也。信願淨業宗也。捨苦得樂用也。生蘇大乘教也。夫名以詮體。會體由宗。宗成有用。四義成列。大小未辨。故須教相區以別之。初六字之名有通有別。經字通名。大小同號故。上五別名。此說異彼故。於別名中佛是果人之通名。彌陀是果人之別號。釋迦既此方化主。庶物咸知。故隱別而彰通。彌陀是彼土世尊。理須標簡。故略通而存別。通別互現其義惟明。若統而括之凡有三對。經即能詮之教。上乃所詮之義。教義對也。阿彌陀標彼土世尊。佛說指此方化主。彼此對也。說者誠實口業。佛者黃金之色身。身口對也。寬之狹三對在焉。佛者極果之美號也。果必由因克。始悟名因。悟必從迷。不迷何悟。迷非本是悟復何從。欲□明斯旨。當曉六即。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觀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真即佛。六究竟即佛。凡聖不濫故六初後皆是故即。理即佛者。一念心即如來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本來具足非適今也名理即佛。名字即佛者。理雖即是自用不知。以未聞三諦不識佛法。如牛羊眼不識方隅。或從知識或從經卷聞如上說。於名字中通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名名字即佛。觀行即佛者。若但聞名口說。如蟲食木偶得成字是蟲不知是字非字。既不通達。寧是菩提。必須心觀明瞭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言行相應名觀行即佛。相似即佛者。愈觀愈明。愈止愈寂。粗垢自落。六根互□□□□證如瑜似金貴實珠形色相似名相似即佛。分真即佛者。因相似觀入初住位。破無明見佛性。開祕藏顯真如。始發心終等覺。或普門示現於九界利生。或八相成道以佛身度物名分真即佛。究竟即佛者。從等覺心轉入妙覺。智光圓滿不可復增。惑闇滅盡更無可斷。唯佛與佛乃能知之名究竟即佛。譬若貧人家有寶而無知者。知識示之而後知。於是耘除草穢而掘出之漸漸得近。近已藏開盡取用之獲大富樂。以喻六即。其旨可見。今言佛者即釋迦化主乃究竟人也。如此解者豈但識果地之崇高必由因克。抑亦達自心之微妙本有果性。是則始凡理具趣取無怯。終聖在佛上慢不生。說者悅也。得機而說稱悅。佛懷此經即得彼物機。與彌陀有緣者乃讚彼依正令發願往生。既生彼國則不退轉而終趣菩提稱悅。佛其在此矣。阿彌陀梵語也。茲言無量。阿之言無。彌陀言量也。何故名無量耶。以四義故得名。一光明照耀無量。二壽命數限無量。三大小弟子無量。四一生補處無量。由茲四事以無立尊號。諸經翻為無量壽佛者。乃下之一義耳。四義悉在經文。夫諸佛皆有生法二身則有兩種無量。一生身無量。此則有量之無量。二法身無量。此是無量之無量。法身譬虛空無生無滅。生身如水月有隱有顯。故釋迦彌陀俱得法身之無量。但此土機劣故見生身是有量。彼土根勝故見生身是無量。但以人天莫數故言無量。若望法身定屬有量。當知釋迦亦能現無量以取淨土。彌陀亦能現有量以取穢土。故大論曰。釋迦文佛更有清淨國土如阿彌陀佛國。阿彌陀佛亦有不嚴淨國如釋迦文佛國。又雲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涅槃雲。西方去此三十二恆河沙有無勝國。所有莊嚴如安樂世界。我於彼土出現於世。豈非釋迦現淨耶。鼓音王經雲。阿彌陀佛婆羅門種。母名殊勝妙顏。亦有惡逆弟子名為調達。既有女人及惡逆者。豈非彌陀現穢耶。故知二佛生身皆為兩重。若示淨穢隨緣不同。問釋迦既自能現淨土。何故不勸眾生發願生彼而度令往彌陀國耶。答物機不等。為化亦殊。若唯於一佛有緣則始終自化。若於二佛有緣則彼此共化。是故釋迦現穢土而折伏。彌陀現淨土而攝受。此折彼攝共熟眾生令至菩提耳。問菩薩法應度眾生。何以但求樂國。答大論四十三有此問而龍樹答雲。菩薩有二種。一者慈悲心多為眾生。二者多集諸佛功德。樂多集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壽國土。好多為眾生者至無佛法僧處讚歎三寶之音。問若爾應樂多集功德者即不化眾生也。答不然。先後異耳。故大論四十五又雲。菩薩有先自成就功德然後度眾生者。有先成就眾生後自成就功德者。經者梵言修多羅。義翻契經者。詮表義理契合人心。即契理契機也。經者佛地論雲。能貫能攝故名為經。以佛聖教貫穿所應說義攝持所化生故。釋名竟。二辨體者。方等實相為經正體。方謂方廣。等謂平等。實相之體橫遍諸法故言方廣。豎該凡聖故言平等。是則圓融大乘悉名方等。但鹿園一向說小。十二年後創談斯理。故偏得其名。所以無量義雲。次說方等摩訶般若。涅槃雲。從酪出生生蘇。譬從修多羅出方等典皆指第三時也。此經既屬生蘇。則宜用此名以釋其體。應知彌陀由究顯此體故依正莊嚴。眾生由理具此體故願生。即得方廣平等其在此乎。然則體義有三。謂主質義底義達義也。若乃為四章之所依作三分之所趣。況四民之臣主喻三光之麗天。此主質義也。若乃大乘因果無非實相。智度大海唯佛窮底。此即體是底義也。若乃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實相亦爾。多諸名字號。此即體是達義也。釋體竟。三明宗者。信願淨業為經宗致。然則宗者要也。種種眾行言因則攝。無量功德言果則攝。當知因果並宗要。經雲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是明因也。又雲聞是經受持者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明果也。雖兩義兼有而因正果傍。以正勸行人求生故。故經雲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又雲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故以信願淨業為宗也。明宗竟。四論用者。此經以捨苦得樂為用也。用謂力用。依言修習能捨此方之眾苦得受彼國之極樂。是經之力用也。論用竟。五判教者又二。一教味區別。二經疏因起。初文此經既對告聲聞弟子。驗非初乳頓說。而談眾生作佛。豈是酪味小乘。不說諸法皆空。則非熟蘇般若。又不開會二乘故異法華涅槃。教文貞實當第三生蘇方等大乘也。詳其所勸。該乎人天及四教初心。比乎觀經。則彼乃定業此唯散善。彼被圓機此通偏漸。論得生則但雲心不顛倒即得往生。豈與夫乘金剛臺證無生忍同耶。語莊嚴則但雲華如車輪。豈與夫華葉小者縱廣二十五由旬同耶。以此觀之優劣可知矣。二經疏因起者。此經有新舊兩譯。一秦羅什法師舊譯。名佛說阿彌陀經。一唐玄奘三藏新譯。名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秦本立題即依經雲如我今者稱讚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唐本立題即依經雲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也。護念乃攝受之異名耳。乃知兩譯立題各有文證。今所解者秦本也。此疏之因起。予忝學天台之道。誓欲用三觀法門撰十疏以伸十經以為法施之資焉。筆削之功已及其七會臥疾經年。慮石火不久過隙難留。有負疇昔之心。於者乎遂扶羸隱幾續成其三。即無量義普賢觀及此經也。彼二疏中各有因起一章。斯文也染毫於大宋天禧五年辛酉十月晦。絕筆於十一月二日午後。雖辭理無取。庶填本誓且為往生之先容也。十疏既畢。一生幾何。空華之軀谷響之言於我何有哉。是時予行年四十六也。世有彌陀經疏。自日東傳來言智者說者非也。詞俚義疏。諒倭人之假託乎。判教竟。釋經為三。一從如是訖列眾為序。二從爾時訖生彼國土為正宗。三從舍利弗如我今者訖經為流通。諸經皆有通別兩序。六事同有故言通。發起事異故言別。此經存通而闕別。問佛說諸經皆有發起。或因獻蓋。或由放光。或飯訖收衣。或晡時禪起。何於此經全無由藉乎。答夫大聖垂範皆有興致。但事非特異。故譯者略而不敘耳。何者。以此眾集。知必請法。是故如來無問自說。應知集眾義兼發起。新譯則有其詞。故彼經集眾之末乃雲。為聞法故俱來會座。是也。而諸經鹹有如是等六事者。大論明。佛將滅度。阿難咨問。一切經首當安何語。答雲當言如是我聞佛住某國與某大眾等。豈唯我然。三世諸佛經初皆爾也。今釋六事作二意分之。前三彰阿難。後三顯教主。前三者。一阿難示所聞。如是故。二阿難顯能聞。我聞故。三阿難指聞時。一時故。後三者。一稱教主美號。佛故。二明教主所居住捨衛等故。三示化主徒眾。與大比丘等故。雖離成二意。終成阿難之證信也。言如是者。實相之理無二相稱如。絕百非曰是。經詮此理故雲如是。又如是只是指事之詞。謂如是淨土之教是我親聞故。次句即雲我聞也。我聞者。我有三種。一見二慢三名字。阿難於結集時已是無學人則見慢俱盡。但為傳化故順世間名字稱我也。聞者大論雲。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因緣和合作意欲聞即聞也。然則理本無聞。順世稱聞爾。一時者。謂如是淨土之教我聞當於某年某月某日也。而不言年等但雲一時者。以諸國王制立時各不同故。如此土四時彼三際東夏以合朔為月旦西乾以既望為月旦。兩方尚爾。四夷可知。既難以準定故通言一時耳。佛者。夫法通四人所說。今指親從佛聞。非從弟子諸仙諸天化人而聞也。天竺言佛陀此翻覺者。謂究竟覺了諸法唯只是心。如此覺了之人故號覺者。在捨衛國等者。謂我從佛聞乃有其處。即在捨衛祇園聞佛說也。在者住也。如來本住寂光。憐憫眾生故跡住捨衛。梵語捨衛此翻聞物。謂具足欲塵財寶之物聞解脫之人故也。祇樹等者。即祇陀太子所施之樹。給孤長者所施之園。祇陀此雲戰勝。波斯匿王太子生時。王與外國戰勝。因立其名。給孤獨者。此方語梵雲須達多。翻為善施。以善行施故鄉人美之名給孤獨也。少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以此長者常給施此人故。樹先園後者。君尊臣卑故。與大比丘下徒眾也。阿難謂非但我於祇園獨聞。況佛與聲聞菩薩諸天人天眾同住。而我廁預其間同得聞故。所以六事展轉相由者。阿難意在謬非謬傳以生物信也。父為三。一聲聞眾二菩薩三雜眾。以形服言之。則聲聞□頂炬袍每居佛側故先。菩薩隨機外厥狀不常故次。人天身非出俗故後。眾生但見其跡莫測其本。故以形服而分勝劣。若以內心。則聲聞沈空。人天著有。菩薩從中道。故列於季孟之間以表示之。聲聞眾分六。一明類。二示數。三顯位。四歎德。五列名。六總結。與大比丘僧明類也。與共也。大者梵雲摩訶。而含三義。大義多義勝義。此諸尊者悉為天王大人所敬故言大。遍解內外典籍故言多。超出九十五種外道故言勝。譯者偏就一義而翻也。比丘者因果六義。因名乞士怖魔破惡。果號應供殺賊無生。乞士者告求資身永離四種邪食故。怖魔者。發心出家魔王怖其出境故。破惡者。能破九十八使煩惡因故。而此所列同聞眾皆大羅漢。名雖在因其實果人也。僧者具雲僧伽。此翻眾和合。謂四人以上乃至無量示事理二和無有違諍故名眾也。千二百五十人俱者示數也。佛初成道度五人訖乃化三迦葉。謂優樓頻螺伽耶那提也。兄弟共有弟子千人。次化舍利目連。二人共有弟子二百五十人。悉翻邪向正而獲上果。感佛之恩故常隨侍。又普曜雲。諸經多列千二百五十人者。重其最初歸佛故經家列之。而未必俱在會也。皆是大阿羅漢顯位也。謂諸比丘非是學人。皆無學極果也。羅漢含三義。一應供。堪為人天福田故。此乃乞士之果也。二殺賊。斷盡煩惱故。此乃破惡之果也。三無生。不受後有故。此乃怖魔之果也。眾所知識歎德也。聞名欽德曰知。睹形敬奉曰識。長老下列名。舍利此翻珠子亦身子。以其母好身形而聰明之相在乎眼珠。因名珠亦名身也。尊者是珠所生故名珠子。摩訶目揵連者。摩訶雲大。目揵連雲胡豆亦采菽。上古有仙。隱居求志。采菽豆而食。尊者是彼苗裔也。同姓者眾。標大以別之。摩訶迦葉此雲大飲光。古仙身光翕赩吞飲餘光使不得現。從此命族。迦旃延雲扇繩。尊者早孤。其母戀子不得再嫁。如繩繫扇。由是立名。俱絺羅雲大膝。以膝蓋大故。舍利弗舅氏也。離婆多雲室星。北方宿也。父母禱此星而生子故。周梨槃陀伽者翻蛇奴。或言周利雲大路邊。槃陀伽雲小路邊。以此尊者生於道旁故。諸經律謂周梨槃特是也。難陀雲喜。本牧牛人。以牧牛事諸佛。佛為說法。然後入道。阿難陀此雲慶喜。佛之從弟也。以佛成道日生。舉國欣慶因立喜名。羅□羅雲障蔽。此脩羅之名。以其能障蔽日月故。此尊者障佛出家。如脩羅障月故。乃如來之嫡子也。憍梵波提雲牛□亦牛跡。以過去為牛故。口有牛□。足有牛蹄之相。賓頭盧頗羅墮或雲賓度羅跋羅墮闍。或雲軍屠缽漢。皆梵音楚夏也。賓頭盧翻不動。頗羅墮真諦三藏翻揵疾或利根或廣語。本行集翻重幢。婆羅門十八姓中一姓也。尊者是彼種族故。迦留陀夷雲黑光或粗黑。以其形醜黑故。劫賓那雲房星。以父母禱房星得子故。薄□□奪□□飀□好□□糖□埤□□馨□□□□示槄□埤□奅楸襯□□埤□□露□□□□省□埤□襱奸□□姨□□□□均慼憤慼慼慼撕p穡兩□□騮□□□□罐□□□□堅褸□騖駜\褸飀□□G□祐□駸□□□□椏騖□埤□騬□餾□□□□□騬□饟□□□D□□□妙□□□餾□□如□□□D魯□□祐□□禮□□馭□□餖逆□奾s送餖祈橖□□埤□姎□□□稫褓□□□□姎□□騖饅妳□□□□□□□如饐□姎□□□椻□□□□□禮□□糖□□□襤□□□□□□奇□殺□埤□諢澎驉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暴盉D□□埤□觲牷慼慼慼慼漶慼撩痋憫[駸□□□□□□□□□□□j□示□□楛□□埤□□□□□□□□□襤餽□□埤□□□姭□架姎□礸椹□□□□送□□檢□□飼襤膳□橤襤駜F□□秜Z□□奪□□駾姭糖□□□□□□□□礸橖□餺□宅駾姭騁J□□□□垓奜覜□□□□□禖□□饈礹□□□□□□祈槂□□□□□□□姤□□□祑□□餅稀埤□□榕□□□□□□□誇□□騖騫襤□□□□p埤□碌□魯□□□□□□□□聾□禕埤□□□□送□□視駭香□餾□□□□□□饅□□觩槫僚□檢□礹覜□□駔□□□□□□□□椸□□殮妨□□夾□□□□楰□□緄□□□□□露□賂□□□□襐□□稀檢□□□□切襤□誇□□騏餾□□□R□稀檢□ЭS□□□□□□□□妘K□□□□□□□□妘K□□□□□□□□秕□饐□□□孌餽□神□□□芊撕隉慼i觀埤□□送□□姤□□□□□G□□□□□□詡觔諒□□□□□□□□□□□□□□□□□□□奐□□飀□□□□□裀□□□□□□奐□□楜□□□□飀□奐□妨□埤□奰□□楂馜駜{榕奏祺妨□□□□□□□騫楅搾□□埤□□□切埤□□□□□奜□□□秸□□□□□褓□□□□埤□□餾列驤襜□□□鷗H□□祛□旅□□□覜馱□i覕埤□□奇□駕□楏禳妀稚□□騮□□玲□□□餞楠□□□饜□□□E□□說椹□□□□瓷慼撓e諒□切□梗□□□糖□□□□□襯□饜□□□□福駐椹□□雜□□□□□□□□□□□□□□膳□□埤□駟奉□馘鷺□□□□類檢□饜復□復□□□□飥□□□裀□奐□通搾□埤□□□□□檢□□□□□禕妨□□餾魯□□□□衡n□檢□□□□□妨□□楠□□□馜□□□檢□槫樂□□妨□□□糖□□□□□□通搾□□□□□□{搾□□奱□駛覜□□祉□□通檢□□□令□□檳姩槫說□糖□□妨□□□□憐□□□祒訇□□□□□埤□□□□□□□□檢□奾秬□□□□□饉秬□□列□□稿椹□□□通妘魯j□計□餅礸□□□□□□裀□□□□□□□□騎□□□□□□□□□□□□□□騏□□□□□福驛□□□□□□□飥驟□□□□□□□□奐□楏稫□□□□□禬□切埤□□□□□□□□□□□□□□樀埤□□□駒□□F□□□□□□□□□□□量禰□埤□□□襜臨□□□□□埤□□巨逆□駔觾j□□□□□□□□□□饒□□□□□□□□□□□□糯□□飀□椻婇□□□礸□椹□□□□示□□駒□□□□□□□娥寧列飽□□□奧襟E□□□□□榕□奐□□□穫□□□□□□□□飀□禢覭□□□□□檢□構□□□□馰□j□榜騵□□□□□□□奪□泌□□□餼檢□□□□□□檢□□襤祂□□□稻□□稻□□□□□□□□閏]。赤珠者。佛地論赤蟲所出或珠體赤名赤珠。智論雲。真珠出魚腹中竹中蛇腦中。不必唯生蚌胎也。瑪腦梵雲摩婆羅伽隸。此雲瑪腦。此寶色如馬之腦。因以為名。新本雲阿濕摩揭柆。此雲藏杵。或翻胎藏。取此寶堅實為名字體作馬腦。後人加石或玉。池中下明蓮華有三。先通示形量。如車輪故。次示光色。有四異故。後總示香氣。微妙香潔故。三金地天華莊嚴。曼陀羅翻適意。以適悅人意故。其色白故或翻為白華也。衣□古釋雲衣襟也。真諦雲外國盛華器也。飯食經行者。食後經行以消息故。四奇妙雜鳥莊嚴。又二。一正明二釋疑。初文凡有四意。一舉類。二列名。三演音。四顯益白鶴者。相鶴經曰。體尚潔故其色白。聲聞天故其頂赤。食於水故其啄長。軒於前故後指短。棲於陸故足高而尾凋。翔於空故毛豐而肉疏。大喉以吐故。修頸以納新。故生天壽不可量。鸚鵡者山海經雲。黃山有鳥如鴞。青羽赤啄人舌能言名曰鸚□。郭璞注雲有白者。舍利者此雲春鶯或翻鶖鷺。迦陵頻伽此雲妙聲。在□中其音已超眾鳥故。共命之鳥者。兩首一身異神識同報命故名共命。法華雲命命。天王雲生。涅槃雲耆婆耆婆。悉此鳥耳。耆婆梵語。此翻活或翻生或翻命。故知雅音者雅正也。演暢者。演廣也暢通也。五根謂信進念定慧也。能生曰根。增進堪任非障曰五力。七菩提分者雲覺分亦支也。諸經雲七覺支是也。七者謂念擇進喜輕安定捨。前一兼定慧。次三是慧。後三是定。八聖道分者。諸經謂八正道是也。八者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定正念正命。聞是音已下顯益也。念佛如醫王。念法如良藥。念僧如瞻視人。三者既備則煩惱之病可差也。此念別想三寶耳。又反觀自心寂而常照則諸相炳然念佛。照而常寂則無法可得名念法。寂照不二即存亡亡存和合名念僧。此念同體三寶也。眾鳥一音演說。眾生隨類各解。故約別相同體兩義釋之。舍利下二釋疑又二。一斥內疑二為解釋。初文者恐身子內心疑雲。既有雜鳥則有畜趣。此三惡之一也。以由眾生造罪而感三惡報生。何名淨土耶。故佛斥雲。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也。所以下二為解釋又二。一簡非二顯是。初又二。一直言彼無。二舉名況實。初文汝莫言實是造罪感報。以彼土無三惡道也。舍利弗下二舉名況實。且彼淨土尚無三惡道之名字。況有罪報所生之實體乎。是諸下二顯是如文。五風樹妙音莊嚴如文。舍利弗於汝意下二明正報。問以身望土則身貴而土賤。何故先土而後身。答有二意。一者名便既報名依正故先土後身。二者義便以世界先成後乃佛出故。就文分二。一徵名釋義。二約報示相。初又二。一徵名。阿彌陀此雲無量。舍利下二釋義又二。一明名含二義。二明成道十劫。初文有二義故得無量名。一光明無量。二壽命無量。問釋迦光明亦能照無量國。應名阿彌陀。答釋迦現劣應身常光一尋而已。及現通放光方照無量。彼佛現勝應身常光無量。故受其名。舍利下二明成道十劫。以前總告雲今現在說法故。此示其已成之劫數也。又舍利下二約報示相又二。一大小弟子莊嚴。二生者不退莊嚴。前言莊嚴則莊嚴極樂。此言莊嚴則莊嚴無量。語同意別也。然則弟子是其輔佐。生者是其人民。既二皆無量故使法王名無量也。望前共有四義。一光明二壽命三弟子四生者。此四皆無量。是故號阿彌陀也。前二從自。後二從他。初文謂聲聞弟子菩薩弟子悉無量也。聲聞者聞四諦聲教而悟道故。又舍利弗下二生者不退莊嚴。阿鞞跋致此翻不退轉。而不退有三。位行念也。通教初果以去齊羅漢位不退。七地行不退。八地念不退。別教以信行向對之。初地證念不退。向但修耳。圓教初信至七信位不退。八信以去行不退。初住證念不退。經雲皆是則義必該三。一生補處即等覺也。彼國既壽長境勝故於生身多至等覺。阿僧祇翻無數。舍利弗眾生聞者下二勸願生彼國。文為三。一總勸二別示三結意。初文眾生聞者。謂聞向依報極樂正報無量也。與諸上善人是同彼正。俱會一處是同彼依。舍利弗下二別示又二。一反顯二正示。初文不可以小善得生。則反顯可以多善得生也。小善謂等閑發願散亂善稱名。多善謂執持名號要期日限。舍利弗下二正示又四。一修因二感相三顯益四得生。初文執持名號者。執謂執受。持謂任持。信力故執受在心。念力故任持不忘。其人下二感相。是人下三顯益。即得下四得生。悉如文。舍利弗下三結意。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者。謂見彼世界土極樂壽命無量二報莊嚴之利也。遂勸眾生發願生彼故雲故說此言。舍利弗下三流通分文為二。一佛勸流通。二眾喜會散。初又三。一諸佛同讚二結勸往生。三舉難勸信初又二。一明釋迦讚。二顯諸佛同。初如文。東方下二顯諸佛同。而但列六合者。秦本略也。唐譯則十方備矣。就文為六。謂四方上下也。而各有二。一敘彼佛現相表彰。汝等下二示彼佛發言勸信。阿□鞞此雲無動。不為二邊所動故。出廣長舌表無虛妄故。汝等眾生當信等者勸信此經也稱讚至佛所護念。是此經別名也。唐譯名稱讚淨土經者正依此文也。稱讚不可思議功德。釋迦說彌陀之依正。一切諸佛所護念。顯十方諸佛鹹隨喜護故使天魔不能撓亂念故令信者不退菩提。日月燈喻三智故。名聞光者。名稱普聞如光遍照。大焰肩者。肩表二智。焰表照理。須彌燈者。須彌雲妙高。妙則三智圓融。高則超過因位。燈則喻三智之遍照也。難沮者。內證實相四魔不沮敗。網明者。智明如網遍覆十界故。達磨此雲法也。下連法幢持法故存梵以異其文。而此三名似表三諦。法乃真空寂然可軌。法幢則俗諦照者可見。持法則中道雙持二邊。雜色寶華嚴身者。以萬行因華嚴佛果之體故。娑羅此雲堅固。舍利弗於汝意下二結勸往生又二。一聞經佛利益。二明願生功能。初又三。一牒異名起徵。舍利弗下二約經佛顯益。阿耨多羅雲無上三藐雲正。又三雲等。菩提雲覺。極果超因故雲無上。正則正觀中道。等則雙照二邊。蓋果上一心三智也。是故下三總結勸雙信。舍利弗下二明願生功德又二。一舉願顯益。若已生等者。過去已發願者已生。現在今發願者今生。未來當發願者當生。是故下二約信結勸。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故。舍利弗下三舉難勸信又二。一明我讚彼。二明彼讚我。初文今者稱讚。即所舉六方是也。彼諸下二明彼讚我又二。一舉彼讚二顯不虛。初文釋迦翻能仁。牟尼翻寂默。能仁則大悲應物。寂默則大智冥理。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者。一於五濁得菩提。二為眾生說難信法。娑婆雲堪忍。以眾生堪任忍受三毒故。劫濁者梵語劫波。此雲時分。下四濁聚在此時名為劫濁。見濁者即身邊等五利使。煩惱濁即貪瞋等五鈍使。眾生濁者。攬利鈍果報而立假名催年促壽謂之命濁。通言濁者。譬如沙土投之清水。土失留昇水亡清潔汩然渾濁。今由此五濁理水亡清。說是難信之法者。說一日執持名號命終即生極樂而得不退菩提。以茲少善根獲此利。是為難信也。然則凡夫賢聖等無高下。心淨土淨超越須臾若生極樂。甚易可信。但為迷深執重聞而不受故雲難信耳。舍利弗下二結不虛。是為甚難者。五濁界中行難行之行而得菩提。其事已難。復說此難信之法。二事兼作。是甚難也。諸佛讚我。豈虛言哉。佛說下二眾喜會散。阿脩羅雲非天。彼趣富樂如天。而多諂誑無天行。故因受其名。聞所未聞故歡喜信受。重法尊師故作禮而去。   佛說阿彌陀經疏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1 阿彌陀經義疏   No. 1761 [cf. No. 366]   佛說阿彌陀經義疏(並序)   西湖靈芝崇福寺釋元照述   一乘極唱,終歸鹹指於樂邦;萬行圓修,最勝獨推於果號。良以從因建願,秉志躬行,歷塵點劫,懷濟眾之仁,無芥子地非捨身之處,悲智六度攝化以無遺,內外兩財隨求而必應,機興緣熟,行滿功成,一時圓證於三身,萬德總彰於四字。是以知識廣讚,感獄火化為涼風,善友教稱,見金蓮狀同杲日,八十億劫之重罪廓爾煙消,十萬億剎之遐方倏如羽化。   嗟乎!識昏障厚,信寡疑多,貶淨業為權乘,嗤誦持為粗行,豈非耽湎朽宅,自甘永劫之沈迷,悖戾慈親,深痛一生之虛喪。須信非憑他力截業惑以無期,不遇此門脫生死而無路。聞持頗眾,正協於時緣,著述雖多,鮮窮於要旨。盡毫端而申釋,敢學前修,舒舌相以讚揚,誓同諸佛,太虛可際,鄙志奚窮,敬勉同舟深崇此道矣。   將釋此經,先以義門括其綱要,始可入文釋其義趣。初中,大覺世尊一代名教,大小雖殊不出教、理、行、果,因教顯理,依理起行,由行克果,四法收之鮮無不盡。   初中言教,大略有二:初、明教興;二、辨教相。   初中,《大本經》云:「佛言:『如來以無量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普令群萌獲其法利,開示五趣度未度者,決正生死泥洹之道。』」此明出世大意,該於眾典,是謂通明教興也。次據今經略言五意:一、欲令眾生知娑婆苦求出離,故經云:「彼國眾生無有眾苦。」二、令知佛境界生忻慕,故下明依正莊嚴,勸生彼國。三、令攝心安住念佛三昧,故下云:「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等。四、令破障脫苦得清淨樂,故下云:「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等。五、令生彼國成就菩提,故下云:「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等。此明說經正意局在今文,所謂別敘教興也。   次、辨教相。淨土教觀通明現在十方諸佛,即如下引,六方恆沙諸佛出廣長舌勸信是經,即其證也。又準下文,善男、善女聞經受持,不歷階漸皆不退轉阿耨菩提,故知一切淨土教門,皆是大乘圓頓成佛之法,定非偏小,如別委論。   二、明理者,理即教體,亦分為二:初、通,二、別。初中,一切大乘皆以方等實相為體,方謂方廣,等即平等,實相妙理橫遍諸法故名方廣,豎該凡聖故言平等,故知橫豎一切諸法悉自緣生,皆不思議無非實相,此通一代大乘所詮之理。二、言別者,今經即以彌陀修因感果,依正莊嚴不思議功德為所詮理,良以因中發無相大願,修無住妙行,感無得聖果,點事如理,相即非相,故所感身土無非實相,即下經云:「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若非妙理,那稱不思議乎?   三、明行者,行即教宗,亦有通別。初、通明大行,不出發無上道心、修六度萬行,備在眾經,不復具舉。二、別論者,修行淨業感生淨土,別是一門出離徑術。就淨業中復有多種,諸經所示行法各殊,《觀經》三福妙觀,《大本》一日一夜懸繒幡蓋,十日十夜奉持齋戒,《大悲經》中一日稱名展轉相勸,《般舟經》中一日若過,繫念現前,九十日中恆不坐臥,《鼓音聲經》十日十夜六時禮念,《陀羅尼集》誦諸神咒,《大法鼓經》但作生意知有彼佛。權巧赴機行法不一,教門雖異無不往生。今經專示持名之法,正是經宗,於今為要,故當委示,不可籠通。括束經文且為五例:一、心起忻厭,厭苦忻樂;二、身須西向,正立合掌;三、剋期日限,一日七日;四、繫心佛境,專一不亂;五、期死無退,決誓求脫,若此稱名下至十念尚得往生,況一日七日乎?   四、明果者,果即教用,亦有二別:一者、近果,經云:「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極樂世界」,由前稱佛結業成因,捨此穢苦感彼淨樂,即獲法性淨身,住同居淨土也。二者、遠果,下云:「眾生生者,皆得不退阿耨菩提」,此謂生彼國已,聞法得忍,修菩提道斷惑,證真究竟成佛,即證清淨法身,居法性土也。上列四章略提梗概,餘如後釋,仍委他文。   次、釋文中,此經凡有兩譯:一、姚秦羅什法師譯,即今本也;二、大唐玄奘法師譯,今見藏中。立題各異,如下所明。自古解釋凡有三家:唐慈恩法師《通讚》一卷,今朝孤山法師、霅溪法師皆有《疏記》見行於世,今之所出各從其志,時有異同,臨文目見。   次、正釋,文相又二:初、釋經題,二、釋經文。初中此經本名「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總十六字,經字為通題,上十五字為別題。上八字屬教,即經所說依正莊嚴稱名往生,皆是彌陀修因感果,威神願力不思議功德也;下七字屬機,即依教起行,專修成業,眾聖冥加攝持,不退直至菩提也。奘師唐譯即用本題云「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語雖少異義意大同,對文可見。今經秦譯隱略本題在六方佛後,即下云:「汝等眾生當信是」等,據宗取要別建此題,略有五意:一則、上符經旨,經中唯示持名方法,故取佛名用標題首;二則、下適機宜,彌陀名號眾所樂聞,故用標題,人多信受故;三、理自包含,但標佛名,稱讚護念任運自攝故;四、義存便易,梵號兼含耳聞淳熟故;五、語從簡要,後世受持稱道不繁故。且如唐譯,從本立題而未聞流布,又如《大本》,從華標目而罕見誦持,乃知秦本深體聖心,故得四海同遵百代無古。《感通傳》說,羅什法師七佛以來翻經,信非虛矣!今釋此題,上五字為別,局今經故;下一字為通,同眾典故。就別題中,上二字標能說教主,定是釋迦,但舉通號;下三字示所說人,簡非他佛,故標別號。通別互舉譯人之巧,傾出我口暢悅彼心,以教合機故稱佛說。   阿彌陀此翻無量,經自釋云:「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此謂無邊量也。又云:「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此謂無數量也。光表佛智,壽表佛福,以此福智嚴本法身,三德圓備以立嘉號,餘如下文。通題中,梵雲修多羅,此翻為線,線能貫攝,即喻教詮,文理連貫包攝群機,訓法訓常義如常說。   次釋經文,大分三分:初至大眾俱為序分;二、爾時佛告下,至是為甚難,為正宗分;三佛說此經下,至末文為流通分。初中諸經皆有證信、發起二序,此經但列證信,獨無發起,《往生傳》序云:「此乃十二分教無問自說之經,其猶母之拊嬰兒,不俟其請,但欲顧其手足乳而哺之耳。」今以義求略為二意:一、表他方淨剎非二乘偏小境界,縱有權行,示同不知,不假因緣,孤然自說,彰其特異,即下諸佛歎釋迦云:「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說此世間難信之法」是也。二、表我佛世尊大慈憫物,如母愛子,憐其小騃,不能請問,召以誨之,彰其深切,故下如來囑云:「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是也。   就證信中,此即阿難結集奉教,安列六事為證,明非虛謬,令物信故,六緣不具教則不興,名六成就。諸經之首,解釋極繁,此但略提大要,餘廣如彼。初、如是者,如雲指法之辭,即指正宗所說法門,契理曰如,離非曰是,信故聞持,名信成就。二、我聞者,阿難自言親從佛聞,非他傳告,即聞成就。三、一時者,主伴會集說聽始終,簡非餘時,即時成就。四、佛者,釋迦教主,金口親宣,非餘所說,即主成就。具雲佛陀,翻雲覺者,覺名乃通,此局妙覺究竟極果,十號之一也,是為通號。五、在捨衛等者,說經有處,舉捨衛乃遊化之境,舉祇園即依住之處,即處成就。捨衛翻聞物,言人物富庶遠聞諸國故。祇陀施樹,給孤買園,共成佛剎故以為名。六、與大比丘下,道俗四部大眾同會,非我獨聞,即眾成就。眾有三類:初、聲聞眾;二、並諸下即菩薩眾;三、及釋提下人天眾。聲聞常時侍佛,威儀復勝,故在前列;菩薩隱顯無定,形服不拘,故以次之;人天俗眾形服全乖,故列於後。   初中有四:初、示數;二、皆是下歎德;三、長老下列名;四、如是下總結。   初中,大比丘者,上首弟子,如下列者,千二百等眷屬弟子並不列。比丘或雲苾芻,此翻乞士,乞食資身,乞法練心;又翻怖魔,志怖彼魔德令魔怖;又雲破惡,稟戒破業,定慧破惑;此三因名,果號如後。僧者具雲僧伽,此翻為眾,四人已上秉御一切滅惡生善羯磨,總該凡聖通收理事,故雲眾也。佛初成道度三迦葉,共有弟子千人,次度舍利弗、目連,共有弟子二百五十人,此皆本是外道,遇佛得度,荷佛恩深故常隨侍,或雲重其最初歸佛,故多列之,未必常預會也。歎德中,阿羅漢亦有三翻,初雲應供,堪為物養,即乞士果也;次雲殺賊,摧伏魔怨,即怖魔果也;三雲無生,結盡苦亡,即破惡果也。即如下列會中上首,人天大眾知其德業、識其儀貌,故雲眾知識也。列名中,德重□高故稱長老,語局初人義該諸位。舍利弗此翻身子亦云珠子,其母好身形,聰明在眼珠,時人以子顯母為作此號。又雲捨標父,利標母,雙顯父母故言舍利弗;弗即子也。摩訶目犍連,摩訶翻大,同名者眾,加大簡之,下皆類之。目犍連,《文殊問經》翻萊茯根(萊茯讀為蘿蔔),真諦云:「勿伽羅翻胡豆,二物古仙所嗜,因以命族,名尼拘律陀,乃是樹名,父母禱神樹得子,因以名焉。」迦葉此翻大龜氏,其先代學道,靈龜負仙書而應,從德命族;真諦翻為光波,上古仙人身光炎湧,狀若波燃,亦云飲光,能映餘光使不現故,名畢缽羅亦是樹名,由禱樹得故。迦旃延翻文飾,亦云肩垂、亦云好肩,亦名柯羅,此翻思勝,皆從姓為名。拘絺羅此翻大膝(有雲膝蓋大故)舍利弗舅,與姊論義常勝姊,姊孕不勝,知懷智人,遂往南天竺,讀誦眾經無暇剪爪,時人呼為長爪梵志。離波多亦名離越,此翻星宿,或雲室宿,父母從星乞得,因星作名,或雲假和合,《文殊問經》稱常作聲,有人引《智論》,嘗宿空亭證二鬼諍屍,依實判歸小鬼,大鬼怒拔其手足,小鬼取屍補之,因其煩惱不測誰身,故雲假和合。又心懷疑惑,逢人即問:「見我身否?」眾僧語云:「汝身本是他之遺體,非已有也。」因即得道故以為名。周利槃陀伽此翻蛇奴,或言周利雲大路邊,槃陀伽雲小路邊,生於道傍故以為名。難陀此雲善歡喜,亦翻忻樂,本牧牛人,以牧牛事試,佛為說法忻樂得道,故有處名牧牛難陀,或雲即律中跋難陀也。阿難陀此雲歡喜,或雲無染,淨飯王聞太子成佛,王大歡喜,白飯王奏生兒,舉國忻然,因以為名。羅□羅此雲覆障,佛之嫡子,酬往業故在胎六年,故雲覆障,真諦云:「羅□本言修羅,能手障日月,應言障月,佛言:『我法如月,此兒障我不即出家,世世能捨故雲覆障。』」憍梵波提此翻牛□(音詩),或雲牛王,或雲牛跡,昔五百世曾作牛王,餘報未盡,唼唼常嚼,時人稱為牛□,亦由此故名是為牛跡,避人見笑,常居天上。賓頭盧頗羅墮,上是據姓,賓頭盧此翻不動(言其所證),頗羅墮真諦翻捷疾,或利根或廣語(言其根性),婆羅門中一姓也。迦留陀夷此翻黑光,或雲粗黑,從形貌為名。劫賓那此翻房宿(音秀),禱星感子故以為名;又初出家欲往見佛,夜雨寄陶師家宿,又一比丘隨後而來,前比丘推草與之,在地而坐,後比丘即為說法,豁然得道,後比丘即是佛,共佛房宿(音夙),從得道處為名。薄□□□□□□□□褓□餑□□□□□玲□□□□□□□□R□□□□□□□□□□□□□□□□□□□□□□□□□□礸□楈饋□□□□規□導□碌□□□□□□□□□□馨□□褓□□□□□褓□靈姛穠□□架婟□□稀□□□□□兜□褓□□□□褓□□□□□□□榖□綠□穰□□□□□□□□娶□□□□□□□□□□□孌送□椸□□□□□□率□兜□奪□□□□吝飀□□□□□□□□□襜覈□□□□□□□楚慼憤慼慼慼慼   次菩薩中三,初、示數;二、文殊下,列名;三、與如下,總結。   初中,同聞極多,略舉四名故雲諸也。菩薩,梵言之略,《天台戒疏》云:「摩訶菩提質帝薩埵,此翻大道心成眾生。」或云:「菩薩翻覺有情,覺謂上求,即是智也,有情謂下化,即是悲也。」列名中,文殊師利亦云曼殊室利,此翻妙吉祥,妙即彰其所證,吉祥美其利物,或雲妙德,義亦同之;紹隆佛種稱法王子,《智論》云:「佛為法王,菩薩入正法位,乃至十地悉名法王子。」乃知此名該下諸位。阿逸多此雲無能勝,言其悲智非偏小所及。乾陀訶提此翻不休息,眾生無盡,修因感果無窮已故。常精進者,眾生無量,上求下化無暫懈故。總結中,然菩薩名通於初後,如上所列,莫非深位補處,或是權現影響,故雲諸大也。   三、人天中,釋提桓因具雲釋迦因陀羅,此翻能天帝,即三十三天主,今言帝釋,即華梵雙舉,大梵四王天主甚多,不復盡舉故雲無量也,更兼道俗四眾,龍鬼八部,故云:「大眾俱。」序中從略,文見流通。   第二、正宗分,大分三段:從初至俱會一處,先讚二報莊嚴,令生忻慕;二、不可以少下,正示專念持名,教修行法;三、如我今者下,後引諸佛同讚,勸信受持。科分三節曲盡一經,有智試觀,思過半矣!   初中又二:初、總標依正,上二句指對告人,眾集即告,故云:「爾時」,身子大權智慧第一,知言解意深契佛懷,故諸經便多令對語。《彌勒下生經》云:「大智舍利弗能隨佛轉法輪,佛法之大將。」乃知身子才辨超倫,及至此經殊無一詞申疑請問,從始至末儘是如來呼以告之,即向所謂示同不知,義見於此。從是已下即所告事,上四句標依報。淨土多種,如別所論,今此所標同居淨土,如世邦國方向、遠近,二皆是定,對此極苦故名極樂,亦名安樂亦號安養,十萬億剎凡情疑遠,然彈指屈臂剎那可到,一以十方淨穢同一心故,二以心念迅速不思議故,《十疑論》云:「但使眾生淨業成者,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動念即是生淨土時。」為此《觀經》云:「彌陀淨土去此不遠。」又心業力不思議,一念即生,不須愁遠等。下三句標正報,但言化主必兼徒眾,簡非過未故雲現在。   舍利下,二、別釋依正,又二:從初至莊嚴,釋依報,舍利弗於汝意下,次明正報。初中又二:初、略釋名義,又舍利下,廣明勝相。初中上三句徵問,下四句釋通。無眾苦者,對顯娑婆令生忻厭,三界六道總名苦果,於中復有八苦、五苦、三苦。生、老、病、死、貧困、愛別、怨會、求不得,為八苦也。殺、盜、婬、妄、飲酒五種惡業並是苦因,必招苦果,名五苦也。苦苦、壞苦、行苦,名三苦也,諸經論中略示名數,諦論忍土,一切皆苦無一可樂,火宅牢獄未足為喻;彌陀淨土境界殊絕,聖賢同會聞法悟道,壽命永劫不退菩提,更有餘樂不能過此,秖無諸苦,已為可樂,況具諸勝事,其樂何窮?故雲極也。《大本》云:「設我得佛,國中人天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不取正覺。」善導云:「願生彼國,必須勵心克己,畢命為期,上在一形似如小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長時永劫受無為法樂,直至成佛不退生死,豈不快哉!」   次、廣明中,依報國土,耳目所對不出聲色,據經後結成就莊嚴,止有三處即為三段:初、欄網樹池唯是妙色莊嚴,二、金地華樂則兼色聲莊嚴,三、鳴禽風樹止是法音莊嚴,故今科約與昔全殊,請考經文無宜執舊。   就初莊嚴分二:初至香潔,即列相,舍利下,二、結示。列相又二:初至極樂舉欄網行樹以顯名,又舍利下,二、引池閣寶蓮以示相。   初中上七句示相,下二句結名。言行樹者周迴七重,一一樹高八千由旬,行行相當不參差故,其樹枝葉上下七層皆垂珠網,狀同佛塔,《觀經》云:「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一重樹下一重欄楯,故亦七重。網是珠瓔,復依樹上,則知皆是;下二句止顯樹欄之體耳。一、金,二、銀,三、琉璃,四、玻琍,是為四寶。初正示,若準《觀經》,七寶華葉無不具足;又《大本》中,根莖枝葉七寶間錯,此中略舉,委在他文。周匝圍繞,有云:「凡佛菩薩居處皆然,非謂一國土止有七重耳。」結名可解。下諸莊嚴例順此結。二、池閣中分四:初、明池水;二、池畔階道;三、階上樓閣;四、池中蓮華。初中七寶池者,彼有八池,七寶所成,池中之水亦七寶色,名八功德:一、澄清,二、清冷,三、甘美,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除飢渴,八、長養諸根。每一池心有如意珠王,水從中出流注池中。金沙布地者,《觀經》云:「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二中、階砌亦即四寶。三、明樓閣,乃列七寶。《觀經》云:「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琉璃梵語,此翻不遠,去波羅奈城不遠有山出此寶故。玻琍亦云頗胝迦,此翻水玉,或雲水精。硨磲下,並華言,如車之磲,磲謂車輞。赤珠者,《佛地論》云:「赤蟲所出,珠體赤故。」碼瑙,應法師云:「此寶色赤,如馬腦焉。」《大本》云:「設我得佛,自地至空,宮殿樓閣池流華樹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等。四、示蓮華有五:一、形量,二、顯色,三、光焰,四、香氣,五、潔淨,對文可見。若準《觀經》:「一一池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既言七寶,非止四色。十二由旬,非止車輪,然車有大小,難為定準,此間極大不過數尺,可依輪王車輪為量,《十住毘婆沙》云:「轉輪聖王千輻金輪,種種珍寶莊嚴其輞,琉璃為轂,周圓十五里。」準此,未及半由旬,亦約小者耳。所以二經不同者,慈恩云:「華有大小,彼據極大,此約最小。」今準《大本》,池中蓮華或一由旬乃至百千由旬,則知大小不同,經中但是隨宜趣舉,不必以此較經優劣。二、結示中,如是者,指上多種殊妙之相,皆是彌陀菩提願行,從因至果歷劫熏修之所成就,故云:「功德莊嚴。」故《觀經》云:「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自餘皆爾,豈唯華座乎?四十八願結云:「彼佛於大眾中建此願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等。下結諸文並同此釋。   第二、莊嚴二:初、列相;舍利下,二、結示。初中有三:一、天樂;二、金地;三、天華。初、常作天樂者,準《觀經》作樂有三,水觀中云:「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八種清風鼓此樂器」等。又樓觀云:「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妓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不鼓自鳴」等。準下經云:「風吹樹網如百千種樂」,故知彼土天樂非一。二、黃金為地者,準《觀經》彼國皆琉璃地,以黃金繩雜廁間錯,兼以七寶界其分齊,今言黃金,乃地面莊嚴耳。三、天華又三:初、六時雨華,其土下,二、盛華供養,即以下,三、供已還國。初中、彼國光明常照,既無日月則無晝夜,順此方機且言六時,準《大本》中,彼以蓮開鳥鳴為曉,蓮合鳥棲為夜。曼陀羅此翻適意,言其美也;又翻白華,取其色也。二中、其土眾生,通目九品。衣□,真諦云:「外國盛華器也。」纔生彼國即獲六通,日往他方為聞法故。《觀經》云:「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又「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等。十萬億者,趣舉大數。三中、食時謂中前也,《大本》云:「彼國宮殿、衣服、飲食猶第六天自然之物,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意以為食,自然飽足。事已化去,時至復現」等。《寄歸傳》云:「五天道俗多作經行,直來直去唯遵一路,如織之經,故曰經行。」《四分律》云:「經行有五益:一、堪遠行,二、能思惟,三、少病,四、消食,五、得定久住。」結示同前。   第三、莊嚴亦二:初、列相;舍利下,結示。初、列相中復有二種:初至所作眾鳥演聖法;舍利下,二、風樹出妙音。初中、又二:初、正示;舍利下,釋疑。正示有三:先列眾禽略舉六種,前三易識,舍利此雲春鶯或雲鶖鷺,迦陵頻伽此翻妙聲,在□中鳴已超眾鳥。共命者,兩首一身報同識異,故《法華》中翻為命命鳥是也。準《觀經》更有百寶色鳧雁、鴛鴦等。是諸下,次明演法,和雅謂聲音感人,演暢謂說法無滯。五根者:一、信,二、精進,三、念,四、定,五、慧,能生聖道故總名根,即此五法能排業惑故名為力。七菩提分即七覺支,一、擇法,二、精進,三、喜,四、除,五、定,六、捨,七、念,無學實覺七事能到,故名為分。八正道分者,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前二慧學,中三戒學,後三定學,即是離明三學,初果已去見真諦理皆名正道,亦名聖道,餘如《法界次第》委明。准《觀經》云:「常讚念佛念法念僧,或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故雲如是等法。其土下,後顯益物,念佛知佛恩重,念法知法功深,念僧知僧德大;又念佛願速證誠,念法願勤修學,念僧願親參預;又念自心佛體自覺了,念自心法軌生聖道,念自心僧隨緣和合。三寶多種隨機淺深,當知此界心垢常思五欲,彼方心淨專念三寶,晨夕所存更無他意,兩土昇沈於茲可見。次釋疑中,二段:初至有實,遮其疑情;是諸下,二、決所疑事。初中三節,先遮疑情,濁世禽畜罪業所招,極樂淨土何緣有此?所以下,次伸意,彼國唯有人天兩道,法藏願云:「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舍利下,三舉況,《大本》云:「彼國無有三塗苦難之名,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其國名曰安樂。」二、決疑中彌陀變化者,準《觀經》即:「池水中如意珠王湧出金光,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當知眾鳥即是彌陀化身,欲使法音遍佈遠近,顯知非是罪報所生也。   二、風樹妙音分二:初、示相,即前樹網風動成音,其音美妙如眾樂焉;聞是下,顯益同前,結示可解。   第二、明正報中分二:初至十劫化主名號;舍利下,二、徒眾莊嚴。初中復二:初、徵問汝意雲何,審其解否,既無所對故為釋通。阿彌陀此翻無量,一者、光明,二者、壽命。無量是通,光壽為別。初、光明無量者,佛光有二:一者、常光,二者、現起光。今此乃是彌陀常光,《大本》云:「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是故號為無量光佛。」乃至:「我說彼佛光明,晝夜一劫尚不能盡等。」又《佛觀》云:「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又云:「彼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當知我輩處佛光中,都不覺知,佛光常攝,略無厭棄,猶如盲人居日輪下,又如溷蟲樂在穢處,撫膺自責實可悲痛!二、壽命無量又二:初明主伴壽量;舍利下,二、示果成劫數。初中佛壽有二:法、報二佛一向無量,應佛皆具長短二量。今此淨土彌陀應身,示其長量,《大本》云:「彼佛壽命長久不可稱計,假使十方無量眾生皆成聲聞緣覺,都共集會竭其智力,百千萬劫悉共推算計,不能窮盡。」又云:「聲聞菩薩天人之眾,壽命長短亦復如是。」故雲及人民也。阿僧祇此雲無數,或雲阿僧祇耶,翻無央數。二、示劫數,言十劫者,準《法華》大通智勝佛時,彌陀乃是十六王子之一數,釋迦既經塵劫,彌陀豈得不然?《楞嚴.勢至章》云:「我於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準《大本》中,即阿彌陀也。今經大本皆言十劫,乃是一期赴機之說,不足疑矣。   二、徒眾莊嚴分二:初至祇劫說正示聖眾;舍利下,二、結勸往生。初中又二:初至莊嚴通列兩眾;又舍利下,別顯行功。初中又二:初、正列;舍利下,結示。初中聲聞弟子即中三品,諸菩薩眾即上三品,總攝初心不退補處(眾總三乘獨無緣覺,應以斷證同聲聞攝),故《大本》云:「彼國聲聞菩薩其數難量,不可稱說,神智洞達威力自在」等。《往生論》說二乘不生,蓋是定性取涅槃者,今此謂曾發大心求佛菩提,示修小行,《法華》獲記真聲聞,《涅槃》知常出家菩薩之類也。次結示中,此亦彌陀所化,來生彼國修因證果,威神說法,為國莊嚴,義同前釋。二、別顯中眾生生者,通九品收。阿鞞跋致此雲不退轉,下云:「是諸人等皆得不退阿耨菩提」,則知生彼國者,下至凡夫直至成佛更無退墮。《十疑論》云:「彼國有五因緣故不退:一、彌陀願力攝持,二、佛光常照,三、水鳥樹林常說法,四、純諸菩薩為友無諸惡緣,五、壽命永劫」,餘廣如彼。一生補處,即等覺菩薩,如觀音、勢至等,眾類既多,非算所及,止可但言阿僧祇耳。問:「得忍補處祇合垂形五道、入三塗處救苦眾生,何以長居淨土?」答:「隨其志願攝化有殊,或遊戲十方,或往來三界,宣揚法化利樂群生。準《大本》云:『十方恆沙佛國無量菩薩悉生彼國,恭敬供養聽受經法,宣佈道化。』又云:『於此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又復授記十方菩薩,皆當往生,廣如下卷。」二、結勸中,初、正勸,眾生聞者,通指末代聞上所說,勸令發願,願必引行,行必感果。所以下,伸意,如是者指前所列三乘聖眾,皆是善人,欲明此界三惡充滿皆不善聚,是可厭耳。第二、正示行法分三段:初至彼國簡餘善不生;若有下,二、正示修法;我見下,三、結顯勸意。初中如來欲明持名功勝,先貶餘善為少善根,所謂佈施、持戒、立寺、造像、禮誦、坐禪、懺念、苦行一切福業,若無正信迴向願求,皆為少善,非往生因。若依此經執持名號決定往生,即知稱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昔作此解人尚遲疑,近得襄陽石碑經本,文理冥符,始懷深信。彼云:「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一心不亂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功德、多善根、多福德因緣。」彼石經本梁陳人書,至今六百餘載,竊疑今本相傳訛脫。二中分三:初至不亂專念持名;其人下,二、臨終感聖;是人下,三正念往生。初二句,索持機不簡男女;次二句,勸信受,或披經典,或遇知識聞必生信,信故持名;次七句示期限,一日七日隨人要約,今經製法,理必依承,若準《大本》、《觀經》則無日限,下至十念皆得往生,十念即十聲也;後一句教繫想,此一句經正明成業,先須斂念面向西方合掌正身,遙想彼佛現坐道場,依正莊嚴光明相好,自慨此身久沈苦海,漂流生死孤露無依,譬如嬰兒墮在坑阱,叫呼父母急救危忙,一志依投懇求解免,聲聲相續,唸唸不移。雖復理事行殊、定散機異,皆成淨業盡得往生,不然則無記妄緣,定成虛福耳。   善導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號,有何意耶?」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颺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號,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又云:「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問:「達法本空,心淨土淨,何須念佛求生淨土?」   答:「若真達理,語默皆如,不礙修持,何妨念佛?若貶念佛,未曰達人。何以然者?既達法空則不住於相,既常念佛則不滯於空,超越二邊從容中道,唸唸契合彌陀法身,聲聲流入薩婆若海,臨終決定上品上生,豈非心淨佛土淨乎?故《十疑論》云:『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此乃真無生。』非謂生法外別有無生也。《淨名》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諸群生。』即斯謂也。」   問:「《觀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何須念他佛耶?」   答:「祇由心本是佛,故令專念彼佛,《梵網戒》云:『常須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汝心佛者,未成佛也;彌陀佛者,已成佛也,未成之佛久沈慾海,具足煩惱杳無出期;已成之佛久證菩提,具足威神能為物護,是故諸經勸令念佛,即是以己未成佛,求他已成佛而為救護耳。是故眾生若不念佛,聖凡永隔,父子乖離,長處輪迴,去佛遠矣!」   問:「四字名號凡下常聞,有何勝能超過眾善?」   答:「佛身非相,果德深高,不立嘉名莫彰妙體,十方三世皆有異名,況我彌陀以名接物?是以耳聞口誦,無邊聖德攬入識心,永為佛種頓除億劫重罪,獲證無上菩提,信知非少善根,是多功德也。《華嚴》云:『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藥師經》云:『若彼佛名入其耳中,墮惡道者,無有是處。阿難!諸佛境界誠為難信,皆是如來威力,非聲聞、支佛所能信受,唯除補處菩薩耳。』《瞻察經》云:『欲生他方現在淨土者,應當隨彼世界佛名,專意念誦一心不亂,決定得生彼佛淨土,善根增長速獲不退。』當知一切善根中其業最勝等,餘諸佛名聞持尚爾,況我彌陀有本誓乎?末俗障重多忽持名,故委引聖言,想無遲慮也。」   二、感聖中,其人下,是人並指上文執持名者,臨終攝引彌陀本願,《大經》云:「十方眾生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聖眾現前亦有多別,或真佛、化佛、觀音、勢至,隨其品位,委在《觀經》。或謂臨終見佛以為魔者,或雲自心業現,實無他佛來者,斯蓋不知生佛一體,感應道交,自障障他為過不淺,如別所明。   三、正念中,凡人臨終識神無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生繫戀、或發猖狂,惡相非一,皆名顛倒,因前誦佛罪滅障除,淨業內熏,慈光外攝,脫苦得樂,一剎那間,下文勸生,其利在此。   三、結顯中,我見是利,即躡上科;故說此言,覆示前段。正報中文,對文可見。大段第三、勸信中三節:初至佛所說,引諸佛同讚勸;若有人下,二、約三時因果勸;如我今者下,舉諸佛互讚勸。初中又二:初至之利,指前自讚;東方下,次、引諸佛讚。初中如前所說依正殊特,持名脫苦,莫非彌陀大悲願行,從因至果功德利益,殆非心思口議所及。二中又二:初、盡六方正列;於汝意雲何下,釋經名。初中但列六方,若依唐譯則列十方,今謂但舉六方四維自攝,但言略耳。下諸佛名相承不釋,今以義詳,或從色相,或取言音,或約行業,或從譬喻,大略不出果德三身,收無不盡,文或偏舉,義必兼含。初、東方分二:初、敘現通,二、引讚詞,餘五例此更不重分。初中阿□鞞,此雲不動,法身體寂無遷變故,若就因行,毀譽、敬慢同一如故。次列三佛皆從喻名,眾山之中須彌最勝,諸佛法身超過諸法,初言相者,其狀同也,次言大者,出過喻也,三言光者,光則表智,法兼報也,妙音說法稱機即應佛也。河沙佛土略列五名,故雲如是等。各於其國者,正當釋迦說此經時,十方諸佛同時勸讚令信是經;若據諸佛,言無虛妄,但由眾生障重信難故。現舌相表示誠言,諸佛常舌上至額際,今此現起,長廣量等隨宜大小,何止大千乎?次引讚詞,當信是句,絕稱讚下,即經本題,上句指前釋迦所說,下二句如後經文所解,餘見題中,下五並同此釋。二、南方中,日月燈三皆破闇,或次對三身,或單喻智德;名聞光者,名聞十方,如光遍照;大焰肩者,言相則兩肩光焰,在智則雙照真俗;須彌燈者,山燈即喻法報二身;無量精進,從行為名,方便度生未嘗暫懈,眾生無量,悲智亦然。三、西方,前三皆名無量,初即壽命,二即相好,三即所證法身,無上故喻如幢;大光、大明並喻佛智,自行化他破障除惑;寶相者,應佛相好如寶可貴;淨光者亦即法報。問:「初無量壽即是彌陀,若自勸讚,於義非便?」答:「同名甚多,必非極樂法藏所成之彌陀。」四、北方中,焰肩同前,但無大字;最勝音同上妙音;難殂者,法身堅密不可壞故,殂音敘,又音疽,壞也;日生者,如世晨曦破晦暝故;網明者,法門交映如帝網故。五、下方中,獅子者眾聖中尊,故以獸王比焉;又獅子一吼獸聞皆死,喻佛說法魔外消亡。名聞名光,義同前釋。達磨翻法,單雲法者,所證法身軌持萬化故;次雲幢者,高出物表故;三雲持者,任持常住故。六、上方中,梵音者,梵即淨,法音清朗眾樂聞故;宿王者,宿音秀,星宿中王,所謂月也,經云:「眾星之中,月天子為第一。」或可北辰居天中而眾星拱之,而辰星為宿中王,亦喻法身出過諸法也;香上者,眾德如香;超諸菩薩更兼智德,故雲香光;焰肩、須彌同前故不釋;雜色寶華者,以萬行因華嚴法身果德,下寶華德義亦同之;娑羅此翻堅固,冬夏不凋,即喻法身無變易故;見一切義者,洞達諸法甚深義趣,諸佛果海德量何窮,三世道同,理無差異,隨機順物一相為名,以意裁量,略如上解,後賢披閱更試講磨。   次、釋名中分三:初至唸經徵前經名,上句已見前文,故但問下二句,恐未曉故問釋之;舍利下,二示義,又二:先敘聞持,是諸下,次、明得益。初中聞經受持者,牒上二報莊嚴,正明行法二大章也;及諸佛名者,牒上引佛勸信,第三一章初科所引六方名也。次、得益中,諸佛護念直至菩提,護謂覆護,不使魔嬈,念謂記念,不令退失,《勢至章》云:「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大論》云:「譬如魚母若不念子,子即壞爛」等。阿耨多羅此翻無上,三藐雲正等,三菩提雲正覺,即佛果號,薄地凡夫業惑纏縛,流轉五道百千萬劫,忽聞淨土志願求生,一日稱名即超彼國,諸佛護念直趣菩提,可謂萬劫難逢,千生一遇,誓從今日終盡未來,在處稱揚,多方勸誘,所感身土所化機緣,與阿彌陀等無有異,此心罔極,唯佛證知。   是故下,三、勸信,信我語者,謂信教也,如不信我,十方諸佛豈虛妄乎?次、三時因果中,初正示;是故下,二、結勸。初中已即過去、今即現在、當即未來,發願是因,生即是果,三因三果別對可知,欲顯淨土,唯恐無願,有願必生定無漏失。《十疑論》云:「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未有一人退落三界為生死業縛」等。次、結勸中,若有信者,簡彼不信,任不發願自甘塗炭,是誰之咎?三、諸佛互讚中二段:初、我讚諸佛;彼下,諸佛讚我。初文如我今者等,即指前科六方勸信,二中又二:初、出彼讚詞;當知下,二、顯示誠實。初中釋迦翻能仁,即大慈垂應,牟尼翻寂默,即妙智冥真,合此為佛,則三身備矣,他不能為故甚難,舉世未見故希有。下列二難,於此惡世修行成佛一難也,為諸眾生說此法門二難也。初中娑婆亦云索訶,此翻堪忍,《悲華經》云:「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準《佛剎經》有二義:初義同上;二、雲彼有行菩薩乘者,成就忍辱,將護有情,善自調伏,若人加害,悉能含忍終不放逸,故雲堪忍。五濁亦云五滓,又言惡者,謂能具造十惡業故。劫者梵雲劫波,此翻時分,下四濁聚在此時,從減劫人壽二萬歲時即入劫濁;見者,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取,五利使也;煩惱者,貪、嗔、癡、慢、疑五鈍使也;眾生者,攬陰為人,假名眾生;命者,剎那生滅,催年促壽。第二難中,念佛法門不簡愚智,不擇豪賤,不論久近,不選善惡,唯取決誓猛信,臨終惡相十念往生,此乃具縛凡愚,屠沽下類剎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謂一切世間甚難信也。二、顯實中,承前二難則彰諸佛所讚不虛,意使眾生聞而信受。   第三、流通分,正說既終,眾喜受持,展轉傳佈遍於四海,垂於萬世,故因眾散以為流通。一切世間總收四部,別舉三趣,以決序文。阿修羅此翻非天,受樂如天,懷諂同鬼,從行為名。歡喜則出離有門,信受乃憶持修習,得法鬨懷,仰恩荷德,傾誠展敬,志願流通。   阿彌陀經義疏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2 阿彌陀經要解   No. 1762 [cf. No. 366]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別為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不可思議也哉。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雲棲和尚著為疏鈔。廣大精微。幽谿師伯述圓中鈔。高深洪博。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或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故復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敢與二翁強同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將釋經文五重玄義。   第一釋名者。此經以能說所說人為名。佛者此土能說之教主。即釋迦牟尼如來。乘大悲願力生五濁惡世。以先覺而覺後覺。無法不知無法不見故名佛也。說者悅所懷也。佛以度生為懷。眾生機熟。佛為應時說法令得度。脫故悅也。阿彌陀者。即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令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亦云無量光。以要言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聊舉壽命光明二事以為言端耳。經者訓法訓常。一切金口所宣通名為經。今對佛說阿彌陀五字即是通別合為題也。教行理三各論通別。廣如台藏所明。自應尋之。茲不繁述。   第二辨體者。諸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何謂實相。即現前一念心之自性是也。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非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離一切緣慮分別相而緣慮分別。亦非離此實相別有自性。離一切語言文字相而語言文字。亦非離此實相別有自性。以要言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唯其離一切相故無相。惟其即一切法故無不相無相無不相故不得已強名實相。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照而恆寂強名為常寂光土。寂而恆照強名清淨法身。又照而恆寂強名法身。寂而恆照強名報身。又性德寂照強名法身。修德寂照名報身。又修德照而恆寂名為受用身。修德寂而恆照強名應化身。當知寂照不二.性修不二.身土不二.無非實相。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二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第三明宗者。宗是修行之要徑會體之樞機而萬行之綱領也。提其綱則眾目皆張。挈其領則襟袖隨至。故次體之後應須辨宗。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以啟願。非願不足以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滿其所願而證所信。是故經中先演極樂依正以生信。次勸應當發願以導行。次示七日持名以徑登不退。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之物。我今雖復昏迷倒惑。苟能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己心中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信他者。信彼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信因者。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何況一心不亂安得不非生淨土因。是名信因。信果者。深信淨土上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譬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信事者。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所以依心所現一切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土。在十萬億土之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信理者。深信極樂國土雖在十萬億土之遠。而實不出我只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又復。深信西方若依正若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妙明真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佛心遍故一切眾生心性亦遍。譬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如此信已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之淨理應欣求。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故妙宗鈔雲。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今設不從事於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是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非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故次信之後而明願也。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既不可思議故名號亦功德亦復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亂稱名為佛種。況執持至一心不亂安有不徑登不退者乎。然諸經所示淨土要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而惟此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故釋迦慈尊於此經中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之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故古人云。明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舉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至於四種淨土之相。詳在妙宗鈔及梵網玄義。茲不具述。俟後消釋依正文中。當略點示耳。   第四明力用者。往生不退為力用。往生有四土各得論九品。今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者。隨其或散或定自於同居土中分三輩九品。若執持名號至於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者。則生方便有餘淨土。若執持名號至於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淨土。亦名分證常寂光土。若無明斷盡則是上上實報亦是究竟寂光也。不退有四義。一念不退。二行不退。三位不退。四畢竟不退。一念不退者。破無明顯佛性。徑生實報分證寂光。二行不退者。見思既落塵沙亦破。生方便土進趨極果。三位不退者。帶業往生在同居土。蓮華托質永離退緣。四畢竟不退者。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或不解。但令彌陀名號一歷耳根或六方佛名或此經名字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又如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   第五教相者。此是大乘菩薩藏攝。又是無問自說。徹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徑登不退。故雖經法滅。盡之後。仍以悲心弘願特留此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譬如。阿伽陀藥萬病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之奧藏法華之祕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設欲廣為歎述窮劫莫盡。有智者自當知之。   入文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分者名為初善中善後善。闕一不可序分如人之首五官具存。正宗如人之身臟腑無闕。流通分如人之手足運行不滯。故智者大師釋法華經。初品作序。中十五品半為正。後十一品半皆為流通。又一時跡本二門各分三段。則法師訖安樂行五品皆為跡門流通。蓋序必總提一經之綱領。而流通則法施方不壅於來世。其關繫殊非淺小。後人不達才見經文稍涉義理。便一概判入正宗。致使序及流通不過如八寸三帽子一頂草鞋一雙而已。安所稱初語亦善中語亦善後語亦善也哉。    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別序。初中二。初標法會時處。二引大眾同聞。今初。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如是標信順。我聞標師承。一時標機感。佛標教主。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標說經處也。如是者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我聞者阿難了知實相之理非我非無我不壞假名故仍稱我。耳根發耳識親聆圓音。如空印空故名為聞。一時者時無實法。特以師資道合終竟一會。說聽周足故名一時。佛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人天大師故名為佛。捨衛此雲聞物。中印度大國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祇樹給孤獨園者。匿王太子名為祇陀此雲戰勝。匿王大臣名須達多長者。此翻給孤獨。給孤長者布金買園。供佛及僧。餘有少地未布。祇陀感歎不復取價施此少地。故並存二名也。    二列大眾同聞三。初聲聞眾二菩薩眾三天人眾。聲聞最居初者。一是出世相故。二是常隨從故。三佛法賴僧傳故。菩薩眾居中者。一以相不定故。二以不常隨故。三表中道義故。天人眾列後者一是世間相故。二凡聖品雜故。三明外護侍從法應爾故。初聲聞眾又三。初明類標數。二表位歎德。三列上首名。今初。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與者共義。大比丘者受具足戒出家人也。比丘是梵語。含三義故不翻。一乞士義。謂一缽資身無所蓄藏專求出要。二破惡義。謂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三怖魔義。謂發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僧者具雲僧伽。此翻和合眾。理和則同證無為解脫。事和則有六種。所謂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也。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葉波兄弟師資共千人。舍利弗目犍連師資二百人。耶捨長者子等五十人。皆佛成道未久先得度脫感佛深恩故為常隨眾也。    二表位歎德   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大阿羅漢是表位。眾所知識是歎德。阿羅漢含三義。一應供義即乞士果。二殺賊義即破惡果。三無生義即怖魔果。復有慧解脫俱解脫無疑解脫三種不同。今是無疑解脫故名大也。又實是法身大士。示作聲聞證此淨土不思議法故名大也。從佛轉輪廣利人天故為眾所知識。    三列上首名   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德臘俱尊故名長老。舍利弗此雲鶖鷺子亦云身子。母身端正眼如鶖鷺。從母得名也。聲聞眾中智慧第一摩訶目犍連此雲大采菽氏。神通第一。摩訶迦葉此雲大飲光。身有金色光明。頭陀勝行第一。傳佛心印為西土初祖。摩訶迦旃延此雲大文飾。南天竺婆羅門種。論議第一。摩訶拘絺羅此雲大膝。即舍利弗之母舅。答問第一。離婆多此雲星宿。無倒亂第一。周利槃陀伽此雲繼道。因根鈍故調息悟道。僅持一偈入定演說。辯才無盡。義持第一。難陀此雲喜。佛之親弟。儀容第一。阿難陀此雲慶喜。佛之堂弟。復為侍者。多聞第一。羅□羅此雲覆障。佛之太子。密行第一。憍梵波提此雲牛□。宿世惡口感此餘報。受天供養第一。賓頭盧此雲不動。尊者之名。頗羅墮此雲利根。尊者之姓。久住世間應末世供。福田第一。迦留陀夷此雲黑光。為佛使者。教化第一。摩訶劫賓那此雲房宿。知星宿第一。薄拘羅此雲善容。壽命第一。阿□樓馱或雲阿那律陀。此翻無貧又翻無滅又翻如意。亦佛堂弟。天眼第一。如是等諸大弟子者。結略指餘也。此等諸大弟子本是法身大士。亦作聲聞為影響眾。今於此會同聞淨土攝受功德。則能得第一義悉檀之益。任運增道損生自淨佛土。復名當機眾矣。    二菩薩眾   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並者承前聲聞眾而言之。菩薩摩訶薩此雲大道心成就有情。乃悲智雙運自他兼利之稱。文殊師利此雲妙吉祥亦云妙德。佛為法王。菩薩紹佛家業名法王子。菩薩眾中智慧第一。自非勇猛實智。不能證解淨土法門。故最居初。阿逸多此雲無能勝。即彌勒菩薩之名。當來下生成佛。現在居等覺位。正以究竟嚴淨佛國為其要務。故次列之。乾陀訶提此雲不休息。曠劫修行不暫停故。常精進者自利利他無疲倦故。與如是等諸大菩薩亦結上例餘也。此等深位菩薩亦必求生淨土。以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乃能速疾圓滿菩提故。    三天人眾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及者亦上文聲聞菩薩言之。釋提桓因此雲能為主。即忉利天王。主四天下者也。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樂他化乃至色無色界。故雲無量諸天。又雲大眾俱者。謂八部修羅人非人等無不與會。無非淨土法門所攝之機也。通序竟。    二別序發起序也。淨土妙門甚深不可思議。無人能問。故佛自唱彼土依正名字而為發起。又佛智鑒機無有錯謬。見此大眾應聞淨土妙門而獲四益。故不俟人問便自發起。如梵網下卷自唱位號雲我今盧捨那等。智者大師亦判作發起序。例可知也。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淨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甚深難信故特呼大智慧者而與之言。以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無疑故也。從是者從此娑婆世界也。西方者橫亙直西。標所示現之處也。過者超越也。十萬億者千萬曰億。今又積億至十萬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為一佛所化名一佛土。且以此土言之。一須彌山東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同一小鐵圍山所遶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則有百萬須彌四洲日月及小鐵圍。千中千界名為大千世界。則有十萬須彌等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過如此等佛土共十萬億之西方是極樂世界也。問何故極樂定在西方。答此非善問。假使極樂在東。汝又須問。何故在東。豈非戲論。況自娑婆視之則極樂在西。倘自十一萬億佛土視之則極樂又在東矣。何足致疑。有世界名曰極樂者。序依報國土之名也。過去現在未來遷流名世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方隅為界。既示依報則必豎約三世以辨時劫。橫約十方以定疆隅。故稱世界。言極樂者梵語須摩提此翻極樂。亦翻安養亦翻安樂亦翻清泰。乃永離眾苦第一安隱之謂。具如下文廣釋。然佛土有四。各分淨穢。所謂凡聖同居土。五濁重者則穢。五濁輕者則淨。方便有餘土。析空拙度證入者穢。體空巧度證入者淨。實報無障礙土。次第三觀證入者穢一心三觀證入者淨。常寂光土分證者穢究竟滿證者淨。今正指同居淨土。亦即橫具上三淨土也。其土有佛號阿彌陀者。序正報教主之名也佛是通名。阿彌陀是別名。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無量光等。亦如下廣釋。佛有三身名論單複。法身單者指所證理性。報身單者指能證功德智慧。化身單者指所現相好色像。法身複者一自性清淨法身。二離垢妙極法身。報身複者一自受用報身。二他受用報身。化身複者一示生化身。二應現化身。又一佛界化身。二隨類化身。雖辨單複三身。實則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縱橫不並別。離過絕非不可思議。今雲阿彌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復即報即法。故令聞名必得不退也。今現在說法者。簡非過去已滅。亦非未來未成。正爾說法度生。故應發願往生親覲說法速成正覺也。復次有世界有佛現在即勸信序也。世界名極樂即勸願序也。佛號阿彌陀即勸持名妙行序也。復次阿彌陀序佛也。說法序法也。說法必有聽眾。序僧也。佛法僧同一實相。序體也。從此起信願行。序宗也。信願行成必得往生見佛聞法。序用也。唯一佛界為所緣境不雜餘事。序教相也。文略意周矣。初序分竟。    二正宗分二。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二正勸眾生發願持名以成因。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不得生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初文為二。初陳依報國土妙。二陳正報主伴妙。初又二。初總標名義。二別釋莊嚴。今初。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娑婆苦樂相雜。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不苦不樂是行苦。性遷流故。彼土永離三苦。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蓋凡聖同居淨土五濁輕。故無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死自在遊行天食天衣上善聚會等樂。方便有餘淨土體觀既巧。故無沈空滯寂之苦。但受遊戲神通等樂。實報莊嚴淨土一心圓證。故無隔別不融之苦。但受無礙不思議樂。寂光淨土究竟平等。故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也。    二別釋莊嚴四。初明地樹莊嚴。二明池樓華色莊嚴。三明天樂華雨莊嚴。四明法音莊嚴。今初。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欄楯以嚴際畔。羅網以嚴空界。行樹以嚴露地。各言七重者。表七科道品。皆是四寶者。表常樂我淨四德。周匝圍繞者。彼土佛及菩薩並諸聲聞其數無量則有無量住處亦有無量七重欄楯羅網行樹遍滿彼國。處處莊嚴不可窮盡。故雲周匝圍繞也。同居淨土此等莊嚴。則是增上善業所感。亦是圓五品觀所感。以緣生微妙五塵為體。方便淨土此等莊嚴。則是即空觀智所感。亦相似三觀所感。以妙真諦無漏五塵為體。實報淨土此等莊嚴。則是妙假觀智所感。亦分證三觀所感。以妙俗諦無盡五塵為體。常寂光土此等莊嚴。則是即中觀智所感。亦是究竟三觀所感。以妙中諦稱性五塵為體。欲令易解作此分別。得意為言。四土莊嚴一一無非因緣生法。一一無不即空假中。下皆倣此。不復繁述。問同居方便實報三土得言欄楯行樹池樓華雨等一切莊嚴。常寂光土既惟理性。何得亦有此等莊嚴。答一一莊嚴無非全體理性。一一理性具足無量莊嚴。方是諸佛究竟依果。若謂寂光不具勝妙五塵。何異小乘所證偏真法性。    二明池樓華色莊嚴。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七寶池者。金銀等七寶所成之池。不同此方土石所成也。八功德者。一澄淨二清冷三甘美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除飢渴八長養諸根也。充滿其中者。不同此方或時枯竭或時汎濫也。池底純布金沙者。不同此方惟是污泥也。池邊階道四寶合成者。不同此方惟是磚石也。陛級名階。坦途名道。重屋名樓。岑樓名閣。亦以七寶嚴飾。不同此方惟是土木丹青也。蓮華大如車輪者。輪王金輪大四十里。且舉華之最小者言。若據觀經及寶積無量壽會。則大小品類實不可量。青色名優缽羅。黃色名拘勿頭。赤色名缽頭摩。白色名芬陀利。色必有光。蓋由淨業所感。不同此方之華有色無光也。又極樂蓮華光色無量。此經亦略言耳。微妙香潔是略歎蓮華四德。結雲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者。明上來所說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普遍莊嚴四種淨土。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令往生也。    三明天樂華雨莊嚴。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諸天所作微妙樂音恆無間斷。故雲常作天樂。七寶所嚴清淨地界體是黃金故雲黃金為地。初日分後日分名晝三時。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名夜三時。故雲晝夜六時。然彼土佛及菩薩各有身光眾生生者亦有身光。常明不闇。不假日月光明。安分晝夜。或以華開鳥鳴為晝。華合鳥棲為夜。或雖實無晝夜。且順此方常習假說晝夜耳。曼陀羅者天華之名。此雲適意亦云白華。從空而下故名為雨。眾生者上自等覺下至凡夫。衣□者盛華之器。眾妙華者即所雨天華。明其非止曼陀羅一種而已。應如法華經所明四華以表住行向地四因位也。供養他方佛者。即表真因會趨極果果德無所不遍也。僅言十萬億者。且據極樂。去此娑婆十萬億土。意顯得生極樂國已欲還供釋迦彌勒皆不難耳。若據彌陀神力所加。則何遠不到哉。即以食時還到本國者。明其神足自在不假逾時也。飯食經行者既雲食時故雲飯食。念食則食自至。不俟造作安排。食畢則缽自去。不勞洗拭收舉。故但經行寶地任運進修而已。凡聖同居淨土其樂已自如此。況即於彼土又可橫超方便實報寂光。其樂又當何如。    四明法音莊嚴又二。初別明二種法音。二結歎功德成就。初中二。初化鳥音。二風樹音。初又二。初正明法利。二徵釋伏疑。今初。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種種奇妙雜色之鳥言其多且美也。且寄此間所愛賞者。以言其似。舍利即鶖鷺。及白鶴孔雀鸚鵡四種皆此地所有。人所共珍。迦陵頻伽此雲妙音。未出□時已有音聲超眾鳥故。此地所無。共命鳥一身兩頭識別報同。亦此地所無。西土雪山等處有此二種。然皆不可比於極樂奇妙眾鳥。特言其似而已。言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則知淨土亦不以鳥棲為夜。當知實無晝夜假說晝夜。良以蓮華化生之身本無昏睡不假夜臥故也。五根五力等者。三十七道品也。不言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者。文省略耳。三十七品通於四教。四念處者。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四正勤者。一已生惡法令斷。二未生惡法不令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長。四如意足者。一欲如意足。二進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五根者信進念定慧也。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進根。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名念根。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是名定根。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於苦等四諦名慧根。五力者。信根增長能破疑惑破諸邪信及破煩惱名信力。精進根增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大事名精進力。念根增長破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是為念力。定根增長能破亂想發諸事理禪定是為定力。慧根增長能遮通別諸惑發真無漏是為慧力。七菩提分者亦名七覺分。一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名擇法覺分。二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三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生歡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四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名除覺分。五若捨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捨覺分。六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愛見妄想。名定覺分。七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沈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三覺分以攝持之。調和適中。名念覺分。八聖道分者亦名八正道分。一修無漏行觀見四諦分明名正見。二以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覺知籌量。為令增長入大涅槃。名正思惟。三以無漏慧除四邪命。攝諸口業住一切正語中。名正語。四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住清淨正身業中。名正業。五以無漏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住清淨正命中。是為正命(五邪命者。一為利養故詐現異相奇特。二為利養故自說功德。三為利養故占相吉凶為人說法。四為利養故高聲現威令人敬畏。五為利養故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六以無漏慧相應勤精進修涅槃道。名正精進。七以無漏慧相應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八以無漏慧相應入定。名正定。此等道品若依生滅四諦而修即藏教道品。若依無生四諦而修即通教道品。若依無量四諦而修即別教道品。若依無作四諦而修即圓教道品。藏道品名為半字法門。淨土濁輕似不必用。為小種先熟者或暫用之。通教道品名大乘初門。三乘共稟同居淨土多應說之。別教道品名為獨菩薩法。同居方便二種淨土亦多說之。圓教道品名為無上佛法。有利根者於四淨土應皆得聞也。結雲如是等法者。等前念處正勤如意足。等餘一切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法門也。雖諸佛法三十七品收無不盡。而為機緣不等或作種種開合名義不同。以要言之。隨所欲聞無不演暢。故能令聞者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念三寶亦有別相一體乃至四教義意之不同。如餘經論廣明。    二徵釋伏疑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恐有疑曰。既是淨土。何有眾鳥。故今釋曰。非罪報所生。乃彌陀欲令法音宣流故變化作此諸鳥耳。問既雲無惡道名。則白鶴孔雀等獨非畜生道名耶。答既非罪報所生。則一一名字皆詮如來究竟功德。所謂究竟白鶴究竟孔雀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更名惡道哉。問佛欲法音宣流。隨所化現皆可。何必化作眾鳥。答有四悉檀因緣。一者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之。令歡喜故。二者鳥尚說法。令聞之生善故三者鳥能說法。不於眾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四者鳥即彌陀化作。不異彌陀法身。令悟法身平等無所不具亦無所不造故。    二風樹音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眾鳥法音是化作有情聲。風樹法音是化作無情聲。情與無情同宣妙法。皆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種智所現。皆是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質影。如眾燈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讀者亦可深長思矣。奈何捨此淨土而別談唯心淨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誚也哉。初別明二種法音竟。    二結歎功德成就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重重結歎欲令聞者深信而不疑也。初陳依報國土妙竟。    二陳正報主伴妙二。初明教主妙。二明眷屬妙。初中二。初總徵二別釋。今初。   舍利弗於汝意雲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二別釋二。初約光明釋。二約壽命釋。今初。   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也。十方三世諸佛皆悉徹證心性全體。皆悉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皆可名無量光。而由因中願力不同。各隨因緣以立別名。今佛昔為法藏比丘所發四十八願曾有光明恆照十方之願。故今果成如先所願也。法身光明豎窮橫遍故無量。報身光明稱真法性故無量。此則佛佛道同。若夫應身光明則有或照一由旬者。或照十旬百旬千旬者。或照一世界者。或照十百千世界者。惟彌陀普照十方無量世界故別名無量光。然三身不一不異。為令眾生得四益故強作此分別耳。    二約壽命釋又二。初正明主伴壽皆無量。二兼示成道已經十劫。今初。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猶雲彼佛及其人民壽命皆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蓋西域每用倒文故也。心性照而常寂故為壽命。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壽命無量也。法身壽命無始無終故無量。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故無量。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無量壽。應身則隨願隨機延促不等。今以法藏比丘四十八願曾有佛壽無量及人民壽命亦無量之願故。今果成亦如先願別名無量壽也。此則實有限量。特以人天莫數名無量耳。然三身既不一異。則應身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矣。問佛壽無量可也。人民壽命胡得亦無量耶。答佛本願力不思議故。信願持名功德不思議故。信願持名是正因緣。佛本願力是增上緣。    二兼示成道已經十劫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前文既明彌陀現在說法。此文又明未來壽命無量。故今更明過去成佛已經十劫也。然法身本無成與不成。不應論劫。報身因圓果滿名成。應身為物示生名成。皆可論劫。又法身因修德顯亦可論成論劫。報身別無新得。應身如月印川。亦無成與不成亦復不應論劫。然諸佛成道各有本跡。本地並不可測。且約西方極樂示成之跡則成佛十劫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論成也。問唯識論雲。過去未來皆非實有。今胡得雲過去十劫未來無量耶。答過去未來非現非常。所以不可執為實有。亦復豈可執為定無。且現在一剎那法唯識論中縱許有實體用。豈不言其無間即滅不容稍停又何嘗執為定實定常。須知對今現在故說過去成十劫。而過去已滅。寧別有十劫堆積何地猶未化耶。又復對今現在故說未來壽命無量。而未來未至。寧別有無量劫預貯何地漸次來耶。須知時劫無性。故三世當體全空。而無性原非斷滅。故時劫差別宛爾。雖復差別宛爾。並是現前一剎那中所現影子。故曰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也。思之。初明教主妙竟。    二明眷屬妙又二。初聲聞菩薩妙。二生者不退妙。今初。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問往生論雲。二乘種不生。何故彼佛仍有聲聞弟子。答定性二乘不迴向菩提不發大願則不得生。若先習小行臨終迴向發願則便得生。雖得生已小習先熟。佛順其機為說小法彼尋證果。旋即向大不終滯於小也。是故不同此土藏教聲聞直俟法華開會方得入圓。應是通教聲聞或是別教七住先斷見思故名阿羅漢耳。蓋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今既得聞彌陀名號信願往生。總屬別圓二教之所攝矣。聲聞菩薩不可算數。並是彌陀因中大願大行所致。故雲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二生者不退妙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阿鞞跋致此雲不退。而有三義。一位不退。證入聖流不墮凡地故。二行不退。恆欲度生不墮二乘地故。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故。若約此土則藏初果通見地別七信圓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薩別十行圓十信名行不退。別初地圓初住名念不退。今淨土中則雖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例皆得三不退。以淨土無退緣故。又一生淨土則皆壽命無量。任運進修直至一生補處。觀彼十方世界何處無佛何處機熟。便往示現成佛。故一生補處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也。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竟。    二正勸眾生發願持名以成因三。初勸發願。二勸立行。三總結勸。今初。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前既舉彼土依正妙果以勸深信。今更勸聞而信者隨應發願以求往生。信願二種即是往生淨土之要領也。何者。若不聞有極樂依正之名。或復為說而不肯信。則不得名為聞。今既得聞。便屬別圓二教初機。故教之以發菩提願。蓋彼國雖通四土。然既在此娑婆三界之外。又非二乘所證偏空涅槃境界。故但肯發願求生。即屬別圓二教弘誓所攝。以既不求人天福報又不求聲聞緣覺。非是菩提大願而何。設使或求人天或求趨寂。則非生彼國之願矣。故此願生彼國之願從深信生。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而下文執持名號乃為正行。若信願堅固。縱使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使將此名號作個語頭。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一般。亦萬無一得生淨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所以者何下。徵釋應當發願往生之故。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指前文所說無數阿羅漢無數諸菩薩乃至無數一生補處人也。苟無大信大願。何得與此諸上善人會一處哉。大本阿彌陀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    二勸立行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生淨土者即得不退。又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如此不可思議橫超法門。故非善根福德鮮少者所能生也。菩提正道名為善根。即是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為福德。即是助緣。聲聞獨覺菩提名少善根。人天有漏福業名少功德。皆不可生淨土。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中皆悉具多善根福德。縱令散心稱名善根福德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故使感應道交文成印壞。彌陀聖眾不來而來親承接引。行人心識不往而往托質寶蓮也。善男子善女人者。不揀在家出家。不論貴賤老少。亦復不拘六趣四生。但得聞佛名者即是多劫善根成熟。即五逆十惡亦皆名善男女也。聞說阿彌陀佛即聞慧。執持名號即思慧。一心不亂即修慧。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可德。罄無不盡。故即以執持名號而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也。聞而信信而願乃肯執持。不信不願與不聞等。雖亦得為遠因。不名聞慧。執持則唸唸憶佛名號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猶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名為事持。理持者信彼。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而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名為理持。一日乃至七日者。剋期辨事也。利根一日即得不亂。鈍根七日方得不亂。中根或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又利根即能七日不亂。鈍根僅能一日不亂。中根或六五四三二日不定。持至一心不亂便成修慧也。一心亦有二種。謂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名為事一心。又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名為理一心。事一心則。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則不為二邊所亂。不為見思所亂故感變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在其前。心不復起娑婆界中三有顛倒。即得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不為二邊所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在其前。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見顛倒。即得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當知執持名號雖復簡易直捷。仍復至頓至圓。以一念相應即一念佛唸唸相應即唸唸佛。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缺。上上根人終不能踰其閫。下下根人亦可臻其閾。可謂橫該八教豎徹五時。所以徹底悲心無問自說。且深歎其難信也。問臨終佛現寧保非魔。答修心之人不作佛觀而佛忽現。非本所期故名魔事。念佛見佛已是相應。況在臨終非致魔時。何須疑慮。問七日不亂約平時耶約臨終耶。答約平時也。問若約平時則假如有人。七日不亂之後更復起惑造業亦得生耶。答若果得一心不亂之人決無更復起惑造業之事。問大本十念寶王一念約平時耶約臨終耶。答十念通於二時。若晨朝十念則屬平時。若十念得生則與觀經十聲稱名是同但約臨命終時。一念則但約臨終時。問既十念一念並皆得生。何故此經要須七日。答若無平時七日工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縱令觀經所明下品下生五逆十惡之人現世不曾修行。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得遇善友聞便信願。如此等事萬中無一。豈可不預辨資糧乃僥倖於萬一哉。問西方去此十萬億土何得即生。答十萬億土並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又仗佛力接引。何難即生。問既判信願屬慧行持名屬行行。則執持名號應是助行。何名正行。何得一一聲中皆悉具多善根福德。答依一心說信願行。非有先後亦非定三。蓋無願無行不名真信。無行無信不名真願。無信無願不名真行。今全由信願而持名號。故一一聲中信願行三皆悉圓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緣。觀經所謂稱佛名故於唸唸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此之謂也。若使善根福德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問臨終念力猛切故能除多劫罪。平日至心稱名亦除罪否。答譬如日出群闇自消。稱佛洪名萬罪自滅。問散心稱名亦能除罪並往生否。答亦必除罪不定往生。必除罪者名號功德真實不可思議故。不定往生悠悠散善難敵無始積罪故。良由吾人無始劫來所造生死重罪。假使重罪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故雖從生至死百年之中一一晝夜彌陀十萬一一聲中盡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然所滅罪猶如爪土。所未滅罪如大地土。惟能念至一心不亂。則如健人突圍而出非復三軍所能制耳。問既不定生稱名何益。答一稱佛名便為成佛種子。猶如金剛終不可壞。故佛世有一老人欲求出家。五百聖眾以道眼觀。皆謂從無善根不肯剃度。後至佛所佛即度之。弟子問佛因緣。佛言此人於無量劫前。入山採薪為虎所逼。上樹避之。虎復繞樹跑哮。以怖急故失聲稱南無佛。今此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諸二乘道眼所能知也。由此觀之。法華方便品中所明若於過去佛所散亂稱名皆已成佛。豈不信哉。伏願若緇若素若智若愚。於此簡易直捷無上圓頓法門。勿視為難而輒生退諉。勿視為易而漫不策勤。勿視為淺而妄致藐輕。勿視為深而弗敢承任。蓋所持之名號真實不可思議。能持之心性亦真實不可思議。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持十聲百聲乃至無量無數等聲。則聲聲皆悉不可思議故也。    二總結勸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佛眼所見究盡明瞭。以信願而執持名號。的確是多善根福德。以此善根福德因緣。的確能感佛及聖眾來迎。的確能生四種極樂世界。是為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故慇勤再勸發願往生。以願能導行故也。二正宗分竟。   三流通分信願行三。一經之要旨備矣。此無上法門甚深難信。故既無問自說以為發起。復引六方諸佛廣長舌相同為證明。以廣流通。若非流通之力。何能使妙法筌蹄不壅於來世。圓頓心要永傳於未聞也哉。文分為五。初引六方諸佛稱讚勸信流通。二重徵名解釋勸信流通。三約已今當生勸願流通。四引諸佛稱讚難事敦信流通。五大眾歡喜信受流通。   初中六。初東方(至)六上方。唐譯十方當知文有詳略義無增減也。今初。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承上正宗分中廣讚阿彌陀佛依正莊嚴勸人信願持名徑登不退。此於出世大功德利之中。尤為不可思議。故不惟我釋迦如來讚歎。舉凡六方諸佛無不異口同音讚歎也。言不可思議者略有五意。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故。二即於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證故。三但持名號不假禪觀諸方便故。四一七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故。五持一佛名即為諸佛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故。阿□鞞此雲無動。餘皆可知。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隨機立名。或取因或取果或性或相或行願等。雖偏舉一隅。仍各具四悉。隨一一名顯所詮德。劫壽說之亦不可盡。但可意解而已。東方虛空不可盡故世界亦不可盡。世界不可盡故現住世間諸佛亦不可盡。略舉五名以等恆河沙數諸佛。如此諸佛各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勸信此經。而眾生猶不生信。頑冥極矣。言廣長舌相者。尋常之人三世不妄語則舌能至鼻。藏頭果佛三大阿僧祇劫久不妄語。故舌薄而廣長出可覆面。今證大乘淨土妙門。所以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用表言必誠實決非虛謬也。此經正名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羅什法師順此方好略之機故。但譯雲佛說阿彌陀經。玄奘法師取捨兩楹。故又譯雲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當知亦是文有詳略義無增減。    二南方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三西方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問無量壽佛即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否。答即是亦可。不是亦可。即是亦可者。佛無我相。為度眾生不妨自讚。如釋迦亦自讚故。不是亦可者。十方同名諸佛無量。非止一佛名為無量壽故。    四北方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五下方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下方者。此界水輪金輪風輪之下復有下界非非想天等。乃至重重無盡不可說不可說也。達磨此雲法。餘可知。    六上方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上方者。此界非非想天之上復有上界風輪銀輪及三界等。重重無盡不可說不可說也。問既六方各有諸佛。亦必各有淨土。何故偏讚西方。答令初機易標心故。又彌陀本願勝故。又與此土眾生偏有緣故。又念彌陀一佛即為念無量佛。生西方一淨土即為遍生無量淨土故。若淺位人知西方勝於餘方。便可決志專求。若深位人知西方即攝十方即具四土。亦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蓋若謂西方是權華藏是實西方則小華藏則大者。全墮眾生遍計執情。以不達權實一體大小無性故也。初引六方諸佛稱讚勸信流通竟。    二重牒名解釋勸信流通   舍利弗於汝意雲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唸經耶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阿耨多羅此雲無上。三藐三菩提此雲正等正覺。即大乘果覺也。此大乘經獨詮簡易直捷圓頓心要。又諸佛名字並詮無上圓滿究竟萬德。故聞經受持及聞諸佛名者皆為諸佛所護念皆得不退大菩提也。問聞經受持護念不退可矣。但聞佛名豈亦得護念不退耶。答此義有局有通。所言局者。如占察經雲。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若到一行三昧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無生法忍。乃為得聞十方佛名。此亦應爾。故須聞是經已受持此經所示執持名號之法。持至一心不亂方得聞諸佛名。方為一切諸佛所護念也。所言通者。諸佛慈悲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亦不思議。故一聞佛名不論有心無心若信若謗皆成緣種。譬如入栴檀林若拜若打皆染香氣。況佛度眾生不簡怨親恆無疲倦。苟聞佛名佛必護念又何疑焉。然據金剛般若三論皆雲根熟菩薩方為佛所護念。准位須在別地圓住。蓋是惟約自力故必入同生性乃可護念。今仗他力故相似位即蒙護念。即能圓得三種不退。下至一聞佛名。亦於同體法性有資發力。亦得遠因終不退也。聞名功德如此之大。釋迦及六方佛同所宣說可不信乎。    三約已今當生勸願流通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已發願者即已生。今發願者即今生。當發願者即當生。正顯依信所發之願願無虛發必剋果也。非信則不能發願雖信而不發願亦不能生。故慇勤再勸發願。願者信之券而行之樞尤為要務。舉願則信行在其中矣。問今發願者但可當生。何得雲若今生。答此亦二義。一通約一期名今。則現生發願持名臨終決定得生淨土是今發願即今生也。二局約剎那名今。則一念相應一念生。唸唸相應唸唸生。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如秤兩頭低昂時等。何俟娑婆報盡方育寶池。只今信願持名使非娑婆界內人矣。極圓極頓難議難思。惟有大智方能諦信。    四引諸佛稱讚難事敦信流通又二。初引諸佛同讚。二自結歎難信。今初。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於淨土成菩提易。於濁世成菩提難。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說法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尤難。為濁世眾生說餘頓法猶易。說此淨土橫超頓法尤難。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以是一切九法界世間所難信故。所以名為甚難希有之事。而十方一切諸佛無一不稱揚讚歎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劫濁者濁法聚會之時。見濁者五利使邪見增盛。所謂身見邊見見取戒取及諸邪見。昏昧汩沒故名為濁。煩惱濁者五鈍使煩惑增盛。所謂貪瞋癡慢疑。煩動惱亂故名為濁。眾生濁者見煩惱所感粗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色心並皆陋劣故名濁。命濁者因果並劣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故名濁。    二自結歎難信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信願持名萬修萬去。永離五濁圓淨四土。如此妙法真實難信。故不惟諸佛稱讚即自亦歎其甚難。設非大悲弘誓塵劫熏心。何能行此難事也哉。此而不信辜負慈尊甚矣。四敦信流通竟。    五大眾歡喜信受流通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法門不可思議難信難知。故無一人能發問者。佛智鑒機知機已熟。故無問自說令得四益。既得聞已如時雨化故歡喜信受也。身心怡悅名為歡喜。毫無疑惑名之為信。領持不忘名之為受。感大恩德投身歸命名為作禮。依教修一往不退名為而去。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跋語   經雲。末法之中億億人修行。罕有一得道者。惟依念佛得度。嗚呼今正是其時矣。捨此不可思議法門。其何能淑旭於初出家時。亦以宗乘自負藐視教典。妄謂持名法門不過曲為中下。後因大病發意西歸。嗣復研求妙宗圓中二鈔及雲棲疏鈔等書。始知念佛三昧實稱無上寶王。方肯死心執持名號。萬牛莫能挽也。適吾友去病大士久事淨業。欲令此經大旨辭不繁而即炳著。命余述此要解。余正欲普與法界有情同生極樂。理不可卻。舉筆於丁亥年九月二十有七。脫稿於十月初五。凡九日而告成。所願一句一字鹹作資糧。一見一聞同階不退。或信或疑皆植道種。或讚或謗等歸解脫。仰惟諸佛菩薩攝受證明。同學友人隨喜加被。西有道人蕅益智旭閣筆故跋。時年四十有九。   刻彌陀要解後序   經雲。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古人云。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合而觀之。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之義明矣。後人不達。捨西方極樂而別言唯心淨土。捨萬德慈尊而別言自性彌陀。不幾心外有佛佛外有心耶。吾蕅益師深悟心性無外之體。故若宗若教若性若相一以貫之。既著梵網合註佛頂玄文唯識心要大乘止觀釋要等書。闡明權實妙理。復為正知拈此彌陀要解。一展讀時便覺信願持名人可自操其券。誠所謂直捷痛快言簡意周者也。蓋末世弘法大士各有專門。鮮克兼通性相。惟蕅師先從心源薦徹。所以性相宗教無不游刃而解。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百界千如心具心造舉凡淨土依正無非自心所變相分。故於四土橫豎之致如指諸掌。然此特法海一滴耳。若欲盡蕅師涯底。當遍覽合註玄文心要等大部著述。又進求於未舉筆前。庶不認指而迷月矣。古吳淨業弟子正知識。   弟子沈純社願以此刊施功德上薦先考恰所府君諱自郇先妣孺人潘氏先室孺人陳氏亡妾彭氏亡女祺官同生淨土永不退轉並祈保孫男孚尹念溫曾孫式棠肇嘉端賜等歸依三寶世修福慧伏惟我佛慈悲護念。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No. 1763 [cf. No. 375]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一(序經題)   皇帝為靈味寺釋寶亮法師製義疏序。    道生法師 僧亮法師 法瑤法師 曇濟法師 僧宗法師 寶亮法師 智秀法師 法智法師 法安法師 曇准法師   此十法師經題序。今具載略標。序中要義。八科如左。    釋名第一 辨體第二 敘本有第三 談絕名第四 釋大字第五 解經字第六 覈教意第七 判科段第八   大般涅槃經義疏序(明駿案謹寫 皇帝為靈味釋寶亮法師製)   非言無以寄言。言即無言之累。累言則可以息言。言息則諸見競起。所以如來乘本願以託生。現慈力以應化。離文字以設教。忘心相以通道。欲使□玉異價涇渭分流。制六師而正四倒。反八邪而歸一味。析世智之角。杜異人之口。導求珠之心。開觀豢之日。救燒灼於火宅。拯沈溺於浪海。故法雨降而燋種受榮。慧日昇而長夜蒙曉。發迦葉之悱憤。吐真實之誠言。雖復二施等於前。五大陳於後。卅四問。參差異辨。方便勸引。各隨意答。舉要論經。不出兩途。佛性開其有本之源。涅槃明其歸極之宗。非因非果。不起不作。義高萬善。事絕百非。空空不能測其真際。玄玄不能窮其妙門。自非德均平等。心合無生。金牆玉室。豈易入哉。有青州沙門釋寶亮者。氣調爽拔。神用俊舉。少負苦節。長安法忍。耆年愈篤。倪齒不衰。流通先覺。孳孳如也。後生晚進。莫不依仰。以天監八年五月八日。敕亮撰大涅槃義疏。以九月廿日訖。光表微言。讚揚正道。連環既解。疑網雲除。條流明悉。可得略言。朕縱名暇日。將欲覽焉。聊書數行。以為記□雲。   案。道生曰。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則無差。悟豈容易。不易之體。為湛然常照。但從迷乖之。事未在我耳。苟能涉求。便反迷歸極。歸極得本。而似始起。始則必終。常以之昧。若尋其趣。乃是我始會之。非照今有。有不在今。則是莫先為大。既雲大矣。所以為常。常必滅累。復曰般泥洹也。般泥洹者。正名雲滅。取其義訓。自復多方。今此經明常。使伏其迷。其迷永伏。然後得悟。悟則眾迷斯滅。以之歸名其唯常說乎。又菩薩住斯經者。則已伏滅諸累。雖未造極。便能示般泥洹。眾示無妙泥洹。復以無不示為大也。更用茲稱經。蓋是重美盡善矣。   案。僧亮曰。此是如來神道之極號。常樂八味之都名。涅槃是異俗之音。音有楚夏。前後互出。乃有三名。謂泥洹。涅槃。泥曰。言涅槃者。中正天竺之音也。名含眾義。此方無一名譯之。存其胡本焉。般涅言不。亦名為無。槃者名生。名滅。名因。名相也。生是八苦之本。佛既無之。不生也。壽與太虛等量。不滅也。不從作因得。故無因也。體無十相。無相也。無學地法。皆是其體。略說三相。以標神道。一般若。二法身。三解脫談般若。則三達之功顯。論法身。則應化之理同。言解脫。則眾德所以備也。語此三法。足明神道之極矣。大者明其常故。亦以大我大樂大淨故。後有釋也。如來始自道場。終於雙樹。凡三說涅槃。二是方便。一真實也。初開三究竟。是一方便。但說解脫。是涅槃。而身智是有為也。二方便中。說法華破三究竟。而身智故。是有為耳。今雙樹之說。身智即涅槃。謂究竟無餘之說也。經者。胡音脩多羅。脩多羅名含五義也。   案。法瑤。夫涅槃者。蓋窮原之宗會。數盡之大歸。其為體也。妙絕於有無之域。玄越於名數之分。言之不能盡稱之不能訖。然非稱無以擬極。故寄稱以擬之非言無以顯實。故因言以顯之。其為目也。總莫之大。故稱苞眾理。名冠眾義。故曰一名之中。有無量名也。是則宗音。無以譯其稱。晉言無以代其號。故欲以此音而當者。失其旨。此名而對者。乖其致。是為有稱之極言。猶不能究。況無稱之極乎。是以涅槃至號。其義贍博。折而辨之。則彌論無窮。豈唯般若等三。以極其致。但略而舉其要者。是以徑此三名。入於涅槃。伊字之譬。不亦宜手。然則此三。名殊而實同。非體異者也。如其體別。則涅槃同於因成假名法也。虛而非實。豈得稱曰常樂者哉。   案。曇濟。夫大涅槃者。蓋是大聖神道之極號。八味之都名。此是垂終之道教。放言異唱。故制名不同。成天竺之音。義有苞含。此方無一言以當之。故推義不一。亦言無生。復雲無滅。亦言無為。亦言無相。所以言無生者。永絕於四生。所以言無滅者。量齊太虛。故稱無滅。所以言無為者。不為生滅之所為。故言無為所以言無相者。體絕十相。故言無相也。涅槃者。敢無學地諸功德。盡為涅槃體也。略舉三事。以稱遂焉。三事者。般若法身解脫。語般若。明智周萬境。辨法身。明備應萬形。稱解脫。明眾累不生。智周萬境。故三達之功顯。備應萬形。故能殊方並應。眾累不生。明神道苞含。所以成也。所言大者。有大我故。下有文言。譬如有一祕方。攝一切方。此經亦爾。多有苞含。所以爾者。從於鹿野。終於雙樹。凡三說涅槃。一明初鹿野說。三乘各有別涅槃。二明三乘同一涅槃。三明真教。破二方便。說身智即涅槃。以是故。多有所含。故稱為大。經者。胡言脩多羅。含有五義。一能生。二微發。三湧泉。四繩墨。五華鬘。或以文為經。或以理為經。或四十卷文字。盡為經體。所以言能生者。此文行者尋求。能生善根也。所以言微發者。善根漸增。如初以三歸。次以五戒。如是乃至得道。故有微發之義也。所以言湧泉者。譬文表理。不可窮盡。故如泉也。所以言繩墨者。繩本辨木曲直。明此經辨耶正之理。依文可知。故知繩墨也。所以言結鬘者。華散在地。不為人用。以綖貫穿。以成人首飾。若不以綖貫。不為人用。明若不以文辨理。於人無用。以文辨理。於人有用。故如綖也。雖有此義。今言經。五義之中一也。得結鬘義也。   案。僧宗曰。此累盡之都名。萬善之極稱也。大者一謂教大。二謂理大。何者。始於鹿園。訖至法華。辨因果未滿。明境行不周。所以為小。此教圓備。所以稱大也。昔三乘涅槃。非實究竟。是道理中小。今明法身般若。在乎眾累之外。是道理中大。所以言大也。涅槃者。天竺正音。此言解脫。謂脫於萬累者也。累患既息。體備眾德。今略舉有三。可以貫眾。一法身。二般若。三解脫也。妙有清淨。體無非法。故言法也。妙體介然。異於太虛。故曰身也。澄神虛照。鑒無不周。故曰般若。道高萬惑之表。體無垢累。故稱解脫也。此三德者。體一而義異。一體之上。義目有三。而今所以唯錄取解脫。以標經者。有三義。一明理在萬惑之外。二者斥昔解脫。何者。以昔日小乘。患身智起動。求滅此患。情憑解脫。以身智俱盡。是孤解脫。故知小也。今日所明。體備眾德。帶法身般若。以常存故。以稱大也。經者。謂三世諸佛。從凡至聖。莫不經由於此也。   案。寶亮。夫至靈幽寂。體踰有無。凝照虛湛。妙過數表。其旨絕於生死。超有為於言境。故大覺垂悲。以被苦為本。但群品根異。則教成五別。猶物迷障重。未能安深。所以先開方便之說。資今圓常之旨也。眾生既蒙昔教以習心。便稍涉虛以入道。體常無常。二輪雙徹。鑒生死為不有之有。涅槃為不無之無。既安真而悟理。識苦空而斷迷。自非修行入道發理緣之知。則煩惑不遣。生死難除。故今教之興。開神明之妙體也。辨生死。以二苦為本。明涅槃。以常樂為源。妙質恆而不動。用常改而不毀。無名無相。百非不辨。今涅槃之音。就用而得稱。是出世法之總名。貫眾德之通號。代生死之要目。美無餘之極說。障累既盡。萬行歸真。無德不滿。眾用皆足。轉因字果。名大涅槃。故下文言。若一德不脩。則不得稱大涅槃也。然斯之語。乃是方土之音。聖既出於彼國。此亦無名以正翻。但文中訓況指義釋而已也。然其德淵曠。難可備舉。今略陳其樞要。理可有三。故哀歎品明。謂正法寶城。及祕密藏也。二標別德。三寄功用。其義雲何。夫涅槃無體。為眾德所成。故取況寶城。喻於斯旨。非二乘所守。瓦礫而非寶也。既體備萬工。亦何寶不滿。但昔教未明。今說始彰。隱實顯權。非祕密如何。二舉別德者。功德品雲。謂大常大我大樂淨等。此是成涅槃之勝因。故據別而標美也。體無生滅。故稱曰常。八用自在。謂之為我。寂然無苦。目之為樂。塵穢永盡。名之為淨。體相無邊。便名為大。此乃是讚嘆之辭。裒美之稱也。三歎其工用者。故師子吼品稱謂。歸依洲渚也。能使物免苦而永安。離河而登洲。越四流之淵海到無為之彼岸也。若尋其名用理數忘言。故聖化□被談德萬端。是以就開宗之始。借喻於伊字雲。三點不縱不橫。異昔有餘無德之說。明具法身般若解脫也。然此三乃化道邊要。復貫通於諸德。亦表異因中之色心。顯佛果之勝用。無感不應。稱曰法身。囑境皆明。謂之般若。即體無累。便名解脫。明一一之德。皆非涅槃。要總為其體。故下名字功德品中。借八味甜蘇為嘆也。談真俗。兩體本同。用不相乖。而闇去俗盡。偽謝真彰。朗然洞照故稱為佛。此經既於出世法之中。開出世之教。引外凡之近資。接下愚之要道。斯理圓而益人。體無為而進德。但文博而旨幽。乃寄述於後釋也。經者以經由為義。凡學者若不由此理教。則無容得解。故以經之一字。貫斯一部之文理也。   案。智秀曰。斯蓋圓極至德之總名也。若備稱舊本。應雲摩訶般涅槃那。夫道絕百非。而理歸一致。歸一致故。則有識斯成。絕百非故。則無言可極。然既因跡見名。亦尋名知本。但名跡之興。乃肇自天竺。在我大梁。亦理應有稱。而弘道之近。既發彰西域。未測此方。何以譯翻。是以先賢後哲。皆脩舊本。述而無作。故題之經首。體德名也。夫名以名體。體故有德。體者圓極妙有之本也。德者波若解脫之流也。談德乃眾。論體唯一。名雖有殊。實則無異。何者。即圓極之體有可軌之義。名為法身。有靜照之功號為般若。有無累之德。稱之解脫。是則解脫之體能照。亦能照之體解脫。更無別體。而有眾德也。故以涅槃。總名冠目。圓體名總。體圓故。備含眾義矣。下經文名字功德品。以眾義釋於名雲。八味具足。名大涅槃。八味者。一常。二恆。三安。四清涼。五不老。六不死。七無垢。八快樂也尋此經致教之意。如來化始鹿園。旨窮鷲岳。唯明道極灰燼。善必菩提。未辨含情抱氣。悉成無等。但說壽量長遠。復倍上數。未明正覺虛凝。湛焉不滅。今此經者。以至極妙有為指南。常住佛性為宗致。明闡提。則正因無改。辨法身。則圓果嶷然。所謂無餘之至教。究竟之極說也。經者經由義也。天竺以詮理文。總曰脩多羅。脩多羅者。備含眾義。何者。如出生微發湧泉繩墨之流也。至於經由之義。亦其一耳。但梁之墳籍。皆以經為目。是以通方之士。簡繁從略。舉要而稱焉。進不乖含總之一義。退且循俗而得簡也。   案。法智曰。夫言象生。自數內形名。起於累中。至人神道。既無象無言。豈復有其形名者哉。圓道不可以遍稱。故以該德總名。強謂之涅槃。此天竺之音也。具存胡名。應言般涅槃那。外國此名有多義。茲土無音以反之。故存胡而名焉。既寄名為其名。寄有言乎而以言。言理者。亦是寄言也。若可寄言。請試言之。源涅槃為理。超注數之表。絕冥朕之外。語其幽徹。斯在於本有者也。所言本有。乃是玄指未來隔世為有耳。不言現在同世有也。若以未來為有。則稟識之類。源本未造因時。已自有之。故言本有也。若未造因時。本自有之。則不待業緣為其始。故非始造矣。既非始造。故說此未來。不同三世。要待造業。方得為有也。雖本自有之。然未來未起。已來用故。故須了因。然方應欲顯其果體圓滿具足。故為之置名。是則萬德之義。無非涅槃義也。故始開伊字。便寄三德。以明涅槃。表異昔說也。何者。昔教以身智是有為。未脫果縛。須滅身智。始是無為說此滅法。為無為解脫也。若此滅法。可得說為解脫滅度無為樂淨諸義。故對生死即說之。為無餘涅槃也。是為昔說涅槃。亦有多義。但不得說身智耳。所以三事俱無也。今既無餘極教。有異於昔。必須存三德。即身智而為解脫矣。存三德者。顯三德一體。為涅槃法。法皆有德。為涅槃義也。三德體為涅槃法者。經言法名自體故。以體為法也。三德為涅槃義者。以三德在法。則法有三義。故三德義。皆為涅槃義也。言法身為涅槃義者。法以法則為用。身是體之異名。良以。其體可法。故名為法身。今常住涅槃。既有體可法。故以法身義。為涅槃義也。般若義為涅槃義者。般若以鑒解為功。常住涅槃。既言有體。則無知而無不知。即是般若。故以般若義。為涅槃義也。解脫義為涅槃義者。解脫以脫縛為義。常住涅槃。其體雖在。然因縛果縛。二俱解脫。故以解脫義。為涅槃義也。昔說涅槃。既言身智二俱盡滅。所以二俱明之。其餘諸義。二教通有。事同解脫。略而不辨也。唯我義功在覺者。涅槃是法寶。人法既殊。無俟有釋也。若凡是萬德義。皆為涅槃義。則法是圓法。名亦圓名。名法兩圓。始盡至人神道之極致。故名涅槃也。復以大大之者。顯其名理俱極也。昔二事盡滅。未是所以大。今明涅槃。其體圓滿。理既應名。名不失理。名理俱極。始是所以大也。經者。唯金口所吐言理。乃得稱經。弟子製作。非佛印可。不得稱也。何者。經之字訓。略有二義。一訓言常。其二言由。常者。夫至人智極而後言。言必稱理矣。眾聖莫能改言。故言常也。出凡入聖。靡不由之。佛之所說。既窮茲二。故得稱為經也。弟子所說。理有所未鑒。言有所未真。既於常由二義。有所未極。故不得稱為經。是以維摩勝鬘。雖有所說。要須佛印可。方得稱經。   案。法安曰。涅槃之為名言乎。至極果也。此極果者。微過形聲。妙絕筌寄。有累斯遣。是德必備。故能超踰生滅。凝然常存。何以言之。夫照法未窮。新知移其神。惑累為因。故其起必謝。今此極果。體無塵翳。為明因所生。嶷爾而常。不其宜乎。將以汲物。乃寄言三德。以其唯法為體。號曰法身。惑累斯亡。稱為解脫。所照靡遺。謂之般若。法身一名。標其妙體。智斷兩稱。舉其勝德。略言此三。則已總攝眾美矣。天竺一名。合此三訓。此出一稱。不窮其致。故仍彼胡音。用標經首也。大者。夫涅槃之名。名總眾義。從因地未滿。預有斯稱。故加一大字。使宗致曉然也。   案。曇准曰。蓋是吉祥之靈府。生白之虛室也。撿因則行逾十地。覈果則妙極摳始。冥造弗能移。玄運莫之動。一寂孔神。此以常為宗也。然群美不可盡言。故偏寄三德。取其洞照虛明。目之般若。應不搖寂。字曰法身。結惑都亡。謂之解脫。三義既彰。涅槃稱在。大是梁方之言。涅槃是西域通語。彼訓多含。此方無以偏譯。故直存胡本。以為題目。   標出敘中要義。   釋名第一 辨體第二 敘本有第三 談絕名第四 釋大字第五 解經字第六 覈教意第七 判科段第八     右八例   釋名第一   案。僧亮敘曰。如來神道之極號。常樂八味之都名。而此異俗之音。有楚夏之別。所謂涅槃泥洹泥曰也。涅槃乃中正天竺音也。名含眾義。此方無以為譯。法瑤。曇濟。寶亮。曇愛。智秀。法智。法安。曇准悉同。而法瑤所敘。如有不同雲。故曰一名之中。有無量名也。案尋此而言是。則涅槃之名。非直止含眾義。亦含眾名也。又寶亮雲。雖復同無翻譯。不雲名含眾義。乃雲訓況指釋義也。敘曰。聖既出彼。此方無以正翻。但文中訓況指義釋而已也。法安亦曰。訓出眾義也。道生曰。正名雲滅。取其義訓。自復多方。今此經明常。使伏其迷。其迷永伏。然後得悟。悟則眾迷斯滅。以之歸名。其唯常說乎。又菩薩住斯經者。則已伏滅諸累。雖未造極。便能示般涅槃。眾示無妙涅槃。復以無不示為大也。更用茲稱經。蓋是重美盡善矣。慧朗述法瑤曰。此言寂滅。謂即心識不可得之名也。又述曇纖曰。此言無累。僧宗曰。此言解脫。尋無累之與解脫。名殊而義一。故是離縛之謂耳。然而解之與脫。俱是德名。無累之稱。兼所去也。案僧肇論曰。此言滅度。亦曰無為。蓋是滅生死度彼岸。寂怕之謂也。會稽慧基。同彼雲此言無為。智藏法雲。同彼雲此言滅度。明駿案。雖無正翻譯。而非眾德之都名。乃是無累之總稱也。何者。下文曰。般涅言不。亦言無。槃那言生。亦言滅。於是。具列無累之名。以為訓釋也。   辨體第二   案。道生曰。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則無差。悟豈容易。不易之體。為湛然常照。但從迷乖之。事未在我耳。苟能涉求。便反迷歸極。僧亮敘曰。無學地法。皆是其體。佛略說三。以標神道。一曰般若。二曰法身。三曰解脫也。法瑤敘曰。涅槃至號。其義贍博。豈唯般若等三。以極其致。但略舉其要。然則此三。名殊而實同。非體異者也。如其體別。則同因成假名之法。虛而不實。豈得稱常。僧宗敘曰。累患既息。體備眾德。略舉其三。可以貫眾。然此三德。體一而義異。就一體之上。義目有三也。寶亮敘曰。障累既盡。萬行歸真。無德不滿。眾用皆足。轉因字果。名大涅槃。然其德淵曠。難可備舉。略陳其要。理可有三。一謂正法寶城。二標別德。三寄工用。何者。夫涅槃無體。為眾德所成。取況寶城。以喻斯旨也。別德者。謂大常大我等。此是成涅槃之勝因也。工用者。謂歸依洲渚。能使物免苦。而獲安也。智秀敘曰。體者。圓極妙有之本也。德者。般若法身解脫之流也。談德雖眾。論體唯一。何者。即圓極有可軌之義。曰法身。有靜照之功。曰般若。有無累之德。曰解脫。是則即解脫之體可軌。亦可軌之體能照。更無別體。而有德也。案舊所詳習。有二種解釋。一謂。圓極果體。真實妙有。非如假名。但以有用而無體也。一謂。涅槃無體。假眾德以成。豈得不空耶。慧朗述法瑤曰。生死涅槃。義分為二謂十二因緣顛倒故有。即因緣無性。是名涅槃。豈待離煩惱已。有妙有可得而不空乎。故般若經雲。設有法。過於涅槃。亦說如幻如夢矣。又述纖愛宗等舊釋雲。萬行得圓極之果。果體是實。而隨德立義。非假眾義共成一體也。法安曰。涅槃雖假眾德為體。而異五陰成人也。何者。人及五陰。假實斯空。今涅槃雖空。而眾德是實也。   敘本有第三   案。道生敘曰。歸極得本。而似始起。始則必終。常以之昧。若尋其趣。乃是我始會之。非照今有。僧亮敘曰。般涅言不。亦名為無。槃者名生。亦名為因。不從作因所得。故無因也。寶亮敘曰。辨生死。以八苦為本。明涅槃以常樂為源。妙質恆而不動。用常改而不毀。無名無相。百非不辨。今涅槃之旨。就用而得稱也。若談真俗。兩體本同。用不相乖。而闇去俗盡。偽謝真彰。朗然為佛也。法智敘曰。幽微難解。在乎本有也。所言本有者。乃是玄指未來隔世為有耳。不言現在世有也。稟識之類。源本未造因時。已自有之。故言本有。是則不待業緣為其始。故非始造矣。故說此未來。不同三世。要待造業。方得為有也。雖然未來未起。未為已用。故須了因。然後方應也。慧朗述法瑤曰。生死不斷。由十二因緣。因緣無性。即是涅槃。豈是始有也。   談絕名第四   案。眾議曰。舊所詳習。有五種解釋。第一妙極法身。寂怕無為。與真如等際。一相無相。豈言德所能及。雖復寄言以往辨。雖辨而絕言。猶因指以得月。月非指也。第二夫言方而理圓。難以辨述。神道冥漠。可會而不可言也。譬輪扁之斲輪。不能傳妙於所授。世諦粗淺。尚難可言。況真諦深妙。而可名乎。第三所謂絕言者。法身之地。絕凡累之名耳。體是妙有尊勝。雲何以尊勝之名。而不得耶。第四夫名字是相累之法。若召相累之地。則與所召相稱。若無相之地。雖因召而得。終絕於召也。第五一切諸法。本絕名字。以此而談。豈直法身。亦可目生死為涅槃。目涅槃為生死。今名字已定。謂涅槃絕於生死之名。為可貴耳。   釋大字第五   案。道生敘曰。有不在今。則是莫先為大。既雲大矣。所以為常。常必滅累。僧亮曰。大者。明其常故。亦謂大我大樂。後文自有釋也。僧宗曰。謂教大理大也。教大者。此說之前辨因果境行。並未周圓。今日所明究竟了義。故言大也。理大者。昔日三乘涅槃。非實究竟。理中為小。今日身智解脫。在乎累外。理中為大。故言大也。寶亮曰。體相無邊。名之為大也。法智曰。理既應名。名不失理。名理俱極。故言大也。法安曰。昔日雖有涅槃。體德未圓。不得稱大。今日體圓德備。故稱大也。   釋經字第六   案。僧亮敘曰。經者。胡音修多羅。名含五義也。僧宗敘曰。從凡至聖。經由此理也。寶亮曰。學者所由得解也。以此一字。貫一部之文理也。智秀曰。天竺以詮理之文。總曰脩多羅。備含眾義。如出生微發湧泉繩墨華鬘之流也。至於經由之義。蓋其一也。法智曰。有二訓。一曰常。謂稱理之言。眾聖莫能改也。二曰由。謂出凡入聖之所由也。法安曰。經者。訓釋有二種。一曰常。二曰法也。外國脩多羅。有眾多義。亦曰湧泉。亦曰繩墨。今以常義。代彼湧泉。明流注而不竭也。以法義。化彼繩墨。明規矩暮則軌靶不沒也。   覈教意第七   案。僧亮敘曰。如來始自道場。終於雙樹。三說涅槃。而二是方便。一是真實。何者。初開三究竟。謂一方便也。但說解脫。是涅槃身智。是有為也。二方便中。雖說法華破三究竟。而身智故。是有為也。今雙樹之說。身智即涅槃故。謂究竟無餘之說也。寶亮敘曰。群品根異則教成五別。猶物迷障重。未能安深。所以先開方便之說。資今圓常之旨。蒙昔教以習心。稍涉虛以入道。體常無常。二輪雙徹。鑒生死為不有之有。涅槃為不無之無。既安真而悟理。識苦空而斷迷。自非脩行八道發理緣之知。則煩惑不遣。生死難除。故今教之興。開神明之妙體也。故開宗之始。借喻伊字。不縱不橫。異昔有餘無餘也。僧宗敘曰。今所以唯錄取解脫以標經者。有二義。一明理在萬惑之外。二者斥昔解脫之執。昔日小乘。患身智起動求滅此患。而憑解脫。是故用今之勝。以代昔也。智秀敘曰。如來化始鹿園。旨窮鷲岳。唯明道極灰燼。善必菩提。未辨含情抱氣。悉成無等。但說壽量長遠。復倍上數。未明正覺虛凝。湛焉不滅。今此經者。以至極妙有為指南。常住佛性為宗致。明闡提。則正因無改。辨法身。則圓果嶷然。所謂無餘之至教。究竟之極說也。   判科段第八   案。僧亮曰。經出未盡。現分可為四別。第一勸問。第二問。第三答問。第四法輪證也。案曇愛曰。大分有十別。第一序說。即序品也。第二正說。從純陀品。訖金剛身品也。第三流通說。從名字功德品。訖四倒品也。第四佛性說。從如來性品。訖月喻品也。第五歎經功能。從菩薩品。訖現病品也。第六明依經修行。即五行也。第七出行體。有功德之義。以向佛果為行義。由功而德為功德義也。第八料簡。上所明佛性。即師子吼品也。第九猶是料簡佛性。廣辨樹王下以來。及今日所明之旨。舉彼善星斷根之事。即迦葉品也。第十明流通。命憍陳如。度十外道。從憍陳如品訖經也。案曇纖曰。大分此經為兩別。前略後廣。就略門中。分為五段。第一序品也。第二開宗。明常住因果。從陀品。訖哀歎品。第三問。從長壽品訖問也。第四答。從讚迦葉。入大眾問品後也。第五付囑。從爾時大眾白佛訖品也。就廣門中。分為五段。第一廣果。即現病品也。第二廣因。即五行也。第三廣流通。即十功德品也。所以流離光遠來。正為明弘通故也。第四廣佛性即師子吼迦葉兩品也。第五廣付囑。從憍陳如品。訖經文也。案曇濟曰。大判凡有三段。第一勸分。第二問分。第三答分。從如是我聞。至迦葉發問。勸分也。從答問。訖憍陳如。答分也。案僧宗曰。經之始末。凡有五別。第一由序。即序品也。第二略開常宗。從純陀品。訖新舊醫也。第三廣明常住。從長壽品。訖迦葉品也。所明因果境行。粗已周矣。將欲付囑。第四先破外道。從憍陳如品。至阿難何在也。文旨既畢。應須付囑。是以。第五顧命受持之人。從阿難比丘今何在。訖經也。   案。寶亮曰。此經大致有四別。有一從此訖老少二人譬。勸問也。第二從多羅聚落迦葉。以下。發問也。第三從佛讚迦葉以下。竟迦葉。答問也。第四從憍陳如訖經。付囑流通也所以第一通為勸問者。此經正以問答為宗。自雙樹以前所說半字。皆不了義。欲令眾生有疑應問也。   案。道慧記曰。大判此經有十別。第一序說。即序品也。第二正說。從純陀。訖金剛身也。第三流通說。從名字功德。訖四倒也。第四佛性說。從如來性。訖月喻也。明所以得常者。以本有佛性故也。第五歎經。即菩薩一品也。第六證成常住。明不食而現食。不病而現病。不滅而現滅。即現病品也。第七明所得。無病者由行故也。即五行十功德也。第八境界明義為成於行。即師子吼迦葉也。第九破外道說。即憍陳如品也。第十囑累說。從阿難何在。竟經文也。   案。道慧又撰曰。此經有十別。第一序品也。第二開宗。即純陀品也。第三會通。即哀歎品也。第四流通。從長壽品。訖現病品也。第五明因。即五行也。第六明果。即十功德也。第七明佛性。即師子吼品也。第八辨始終。即迦葉品也。第九破外道。即憍陳如品也。第十囑累。即顧問阿難也。案。法安曰。此經分為二別。初訖大眾問品。為前說也。末從現病品訖經。為後說也。就前說中有五段。第一經之由序。從序品。訖卅五問。第二正明經體。從答問始。訖名字功德也第三明流通人法。從四相品。訖四倒品也。第四明佛性。從佛性品。訖月喻品也。第五歎經囑累。從菩薩品。訖大眾問品也。就後說中分為五分。第一由序。即現病品也。第二重明涅槃因果。即五行也。第三明流通功德。即十功德也。第四重明佛性。即師子吼迦葉也。第五重更囑累。憍陳如品竟經也。   案。智秀曰。此經廣略有二別。第一略門。從序品。訖大眾問品也。第二廣門。從現病品。訖憍陳如品。就略門中有三段。第一由序。即序品也。第二正說。從純陀入大眾問品也。第三付囑。從大眾問品中。爾時大眾白佛。訖品也。就廣門中有兩段。第一廣前正說。從現病品。訖迦葉品也。第二廣前付囑。從憍陳如品。訖經也。   案。法智曰。此經大判有兩別。第一經家序說。即序品也。第二正說。從純陀品。訖經也。所以無付囑者。傳譯未盡。就正說中。分為六段。第一純陀哀歎兩品。為開宗。第二從長壽品。訖現病品。可為隨問說也。第三說五行。示聞經人脩行之法也。第四說十功德。明行人所得之功德也。第五師子吼迦葉。明因果佛性也。第六憍陳如。化外道說也。   案。曇准曰。此經不出三別。第一序。即序品也。第二正說。從純陀品。至阿難何在也。第三流通。從顧命阿難。訖經也。又撰曰。此經有八別。第一序。即序品也。第二開宗。即純陀哀歎二品也。第三明緣因境及經功德。從長壽品。訖四倒品也。第四明正因佛性。從如來性品。訖現病品也。第五廣緣因行。從五行訖十功德也。第六廣正因性。從師子吼。訖迦葉品也。第七廣明果相。即憍陳如品也。故雲因滅無常色。獲得常住解脫色也。第八付囑。從阿難何在。竟經也。   明駿案。大分此經。可為三別。第一敘述。即序品也。第二略說。從純陀。訖大眾問品也。第三廣說。從現病品。訖經文也。就略說中有三段。第一開宗勸問。從純陀。訖老少二人譬。第二問答。從多羅聚落迦葉發問。入大眾問品也。第三略付囑。從大眾問品中。爾時大眾白佛。訖品也。就廣說中有三段。第一廣前開宗。即現病品也。夫食為生本。病為滅因。前純陀品。因食以明現生。此品因病以明示滅。第二廣前問答之旨。從五行。訖憍陳如品也。此經所明。常住因果。境之與行。今以五行十功德。廣行廣因也。師子吼迦葉。廣境也。憍陳如以廣常果。故雲因滅無常色。獲得解脫常樂之色也。廣略所明因果境行。粗已周悉。將欲教洽未來。化傳永劫。若不摧彼異學。挫伏迷元。千載之下。終為流通之病。是以第三度諸外道以滅邪群。使弘通大士身心無礙。故曰廣前付囑從爾時諸外道以下。訖經文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序品第一卷上)    釋如是我聞一時 釋拘夷城 釋力士生地 釋阿利羅跋提河 釋娑羅雙樹 釋波羅奢華 釋優缽羅華 釋拘物頭華 釋分陀利華 釋曼陀羅華 釋波利質多樹 釋憍奢耶衣 釋摩詞跋多衣 釋迦陵伽衣 釋八功德水 釋默然不受 釋五門觀   序品第一   案。舊經雲盡命品。僧亮曰。諸經所不論者。其旨有三。何者。一曰常住。二曰一體三寶。三曰眾生悉有佛性。然常住是經之正宗。餘二為常故說耳。今以壽命表常。略經之大體也。僧宗曰。序者由致也。將說正宗。若不序述由致。無以證信也。有二序。一曰現序。亦曰別序。二曰未來序。亦曰通序。如放光等瑞。為當時由致。名為現序。餘經不同。故名別序。如是我聞五證。是阿難所請。名未來序。經皆有此。故名通序也。寶亮曰。此勸問門中有四段。第一當序名。第二純陀。略開常宗。第三哀歎。舉勝修廣常。勸問。第四老少二人譬。催問也。智秀曰。有八事。第一稱如是。第二稱我聞。第三稱一時。第四記住處。第五列同聞。第六舉時節。第七述集眾瑞。第八敘表息化之相也。法安曰。序品有三段。初有六字。明阿難之言不虛也。次舉住處。示說法根本。後列時眾。明說法緣起也。就緣起中。有三別。第一從爾時世尊與大比丘。訖前後圍遶。列常隨佛眾也。第二二月十五日。訖後諸天眾。此列為聲光所召者也第三大身菩薩來集。彼佛所遣。非聲光所召者也。慧朗曰。此品有兩段。前名通序後明別序也。就別序中有六別。第一明六道眾生。遇三相故。生憂悲也。從以佛神力。訖當復問誰。第二列出家在家四眾。從時有無量。訖三恆沙也。第三列豪姓眷屬。從四恆沙。訖七恆沙也。第四亂列天龍鬼神。從八恆沙。訖河神設供也。第五變林顯涅槃相。仍明四天乃至梵王眷屬也。第六列無邊身眷屬也。明駿案。此品大開為兩分。前通序。後別序。就通序中。自有五事。一如是。二我聞。三一時。四住處。五同聞人也。別序中有五事。一從二月十五日。訖當復問誰。述三種相。總敘見聞之者憂悲之至也。二從時有無量諸大弟子。訖河海諸神設供。別敘四眾及諸趣來集。三述二種相。四列諸天及他方菩薩來集。從四天王。訖除一闡提。五述二種相。從爾時三千大千世界。訖品也。前後凡三述異相。合有七種。初則聲光動地。中則變林重閣。後則改穢收光也。再敘時眾。亦有七科。謂聖人及六道。   如是。   案。僧宗曰。如者不異之辭。明阿難所傳與佛說不異也。是者明即是佛說也。有兩物相似。亦曰如。故以是字。簡相似也。寶亮曰。如斯文理。並是佛說也。智秀曰。阿難所傳。與佛說不異曰如。言當於理曰是也。法智曰。阿難自明之辭也。金口所說。旨深意遠。非所仰測。而章句始末。正自如是也。慧朗曰。舊釋雲直指之辭也。謂如是之經。我從佛聞。非自造也。   我聞。   案。僧宗曰。夫親聞則淳。傳聞則澹。為成上句。明非謬也。智秀曰。諮承有所。無自信之過也。   一時。   案。僧宗曰。佛加威神。又得佛覺三昧。能一受領受。無所遺失也。為成我聞句也。   佛在拘夷城。   案。亦曰拘屍那竭國。亦曰拘屍那城。法瑤曰。仙人名也。將顯長仙久壽也。兼遣著常之病。丈六尚然。況凡夫耶。僧宗曰。據方所。以證非謬也。   力士生地。   案。法瑤曰。將顯法身自在。有大我之力也。兼遣封我之患。   阿利羅□提河邊。   案。僧亮曰。雲與熙連河。相去百里也。法瑤曰。出閻浮金之處也。水之淨者。莫過此河。將顯法身真實淨也。兼遣保淨之心也。僧宗曰。此言金沙。河流奔浚。以譬生死。金沙不動。以譬佛性。寄顯生死之中有佛性也。在邊者。寄明涅槃在彼岸也。又釋應身無常。喻彼水流。法身常住。若彼金沙也。寶亮曰。亦稱金泉河也。眾水之最。世人所保。今破所愛。雖曰最淨。猶是煩惱所得。當脩無漏。以求常淨也。   娑羅雙樹間。   案。僧亮曰。方有二樹。合則八也。高五丈許。上合下離。其花甚白。其實如瓶。香味具足。今以二樹鮮榮。二樹枯悴。明法不偏也。昔道場偏說。所以一樹。今日教圓寄之雙也。法瑤曰。謂堅固林也。風霜不能改。四時莫能遷。以況法身金剛之質。老死不能變。唸唸不能易。常樂之相也。兼遣存常樂之意也。僧宗曰。所以名堅固者。為四天所護也。表佛所說法。四部所護。永不墜喪也。在林之間水之邊者。處林則息亂。近水則清淨。表明如來寂靜。而無累也。寶亮曰。亦破著也。物情以往古諸佛。皆於此處涅槃。四天所守。謂為保固。今破雲。此非堅法。若能不為四魔所壞。乃至堅也。   爾時世尊與大比丘八十億百千人俱前後圍繞。   案。僧宗曰。此列同聞人也。凡四過列。第一與佛具至雙林。不待光召。第二蒙三瑞方來。第三雖蒙三瑞。未能自遣。故變林催至。第四不待光召。諸佛知時。遣來同事。此即第一先列在佛邊者也。比丘天竺語也。此以三義往釋。謂乞士破惡怖魔也。寶亮曰。此列十四日暮從佛來此者也。彼國出家者之名也。此間無此名。但以三義美之。如怖魔等也。前後圍繞者。迴旋致敬也。智秀曰。此故是聲光所召者耳。為欲依準餘經序故。略標大數。別稱在前也。然同聞有三種。一處同。二時同。三所聞法同。阿難於時。既在娑羅林外。是則時不同也。道慧記曰。大者皆是得道人也。   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   案。僧亮曰。下文有釋。彼土唯立三時。謂春夏冬也。二月是春和之中節。異耶。冬夏寒暑。偏也明也。昔說苦空。如彼之偏。今既二理雙顯。故取表於中和也。僧宗曰。此是榮枯交代之節。將明如來二種法身。捨跡歸本者也。智秀曰。臨涅槃時者。指說經之時也。   以佛神力出大音聲。   案。僧亮曰。應感之事。本自佛境。不以聲告。物莫知也。僧宗曰。菩薩二乘。亦有神力。不得稱大。今言大者。佛之神力也。道慧記曰。此中有三瑞。又雲。通哀歎以來。凡七瑞也。此聲不從口出。故雲神力。   其聲遍滿乃至有頂。   案。僧宗曰。謂色究竟天也。無色界中。彼無諸根。故不及也。寶亮曰。隨有緣悉聞此。蓋舉其一隅耳。道慧記曰。推此聲所極。正應二十恆沙國土也。下實諦中雲。今聲至二十恆河沙。以此而例。光明動地。亦應然也。   隨其類音普告眾生。   案。僧宗曰。六道不同楚夏之別。皆如聞而解也。   今日如來應供正遍知(至)大覺世尊將欲涅槃。   案。僧亮曰。因偽顯真。寄滅表存也。僧宗曰。所以先舉三德者。使懷德而慕善也。既內懷悲愍。故外能蔭護。以此二心。等行於物。已為匪易。復能極如一子。彌見其難也。歸依者。若慈母之赴嬰兒也。捨者以遮風霜為用。譬大悲之力。有大方便。能令眾生煩惱不起也。大覺世尊者。復舉兩號。以速其心也。寶亮曰。將欲涅槃者。非經題所稱也。言無餘涅槃耳。自鹿苑迄此。眾生聞一教。增一疑。唯今第五時說疑心頓息。所以略舉十號。使知佛恩之重也。道慧記曰憐愍不必□護。不必平等。今以歸依釋憐愍。以為捨釋□護。以羅□羅釋平等也。慧朗曰。聲中有五句。第一總稱慈悲。謂憐愍□護也。第二稱慈用。謂如羅□羅也。第三稱悲用。謂作歸依也。第四偏捨化。謂今欲涅槃也。第五催令來問。謂為最後問也。   一切眾生若有所疑今悉可問為最後問。   案。僧亮曰。眾生厭苦。苦從惑起。滅苦要先斷惑。惑有輕重。重名為見。輕者曰疑。疑尚須斷。況復見耶。斷疑唯佛可不問乎。僧宗曰。自此之前。唯說無常。今明常理。教與昔反。事則應疑。雖復言不指的。而意在於此也。寶亮曰。此是如來。最後宗極之教。故勸令問。   爾時世尊於晨朝時。   案。僧亮曰。上記日月。今記時也。   從其面門放種種光(至)乃至十方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聲至有頂。語其上聞。光遍十方。語其四遠。二文互出。事表未殊也。法瑤曰。口出其光。以表最極妙說之相也。僧宗曰。此第二相也。上以音聲生解。此從光明得悟也。門以通為義。故以口為面門也。寶亮曰。種種色光者。昔經亦有此瑞。但出經者。表佛威光。故以種種為名也。智秀曰。向雖聞聲。未測所之。是以放光示令知也。   其中所有六趣眾生(至)身體戰慄涕泣哽咽。   案。僧亮曰。向告令知。今除罪障也。僧宗曰。罪語於果。垢惱語因也。寶亮曰。此言滅者。據伏除也。謂睹光者。心緣勝境。三毒不得並起。但生淨心。故雲罪滅。   爾時大地諸山大海皆悉震動。   案。僧亮曰。垢障已除。戀慕情至。哀迷亂心。無由速集。故以神力動地。抑其哀情也。法瑤曰。無情尚動。況有心乎。以感時人。速令雲集也。僧宗曰。第三相也。如來至德如地。以安群生。捨化歸真。示之令悟也。智秀曰。見地動已。興三種意。一者相勸且各裁抑。二者今當速往速往。三者設後有疑。無所諮問也。慧朗曰。此下有兩階。此即第一敘地動相也。   時諸眾生共相謂言(至)若減一劫互相執手。   案。僧宗曰。既睹三瑞。寧得不悲。更相曉喻。設敦請之計也。寶亮曰。舊解雲。眾生若壽命一劫。則請之一劫壽。若半劫。則請半劫也。自意不然。蓋隨俗也。於時人情。願佛住世。豈容指願一切半劫。就少為言。恐多難冀耳。慧朗曰。此下第二階有兩意。第一先相曉勸也。   復作是言世間虛空(至)如來不久必入涅槃。   案。僧宗曰。如來道被大千。德蔭三界。今入涅槃。世間空也。福盡者。福以感聖。聖既不應。所以知盡也。不善增長者。福既盡矣。惡所以增。   又作是言世間虛空(至)設有疑惑當復問誰。   案。慧朗曰。無救護者。此下舉前聲告之旨也。救者。舉前憐愍大慈句也。護者。舉前□護大悲句也。貧窮者。舉前等視如羅□羅。大慈之用也。謂羅□羅已得法財。我今未得。而佛捨我。方是貧窮也。無所宗仰者。舉前為作歸依也。孤露者。舉前為世間捨。大悲之用也。一旦遠離者。舉前大覺世尊。將欲涅槃也。設有疑惑者。舉前今悉可問也。是以宜自抑遣速往速往之也。   時有無量諸大弟子(至)生如是等種種苦惱。   案。僧亮曰。上三瑞相集眾因緣。此下說集時次第。大弟子者。先在佛左右。故不言其來也。道慧記曰。即是前所言八十億百千者也。既非聲光所召。而復列者。欲敘其遇光悲惱也。慧朗曰。此舉三業苦惱。謂身戰掉。心濁發聲也。   爾時復有八十百千諸比丘等。   案。僧亮曰。此下敘遠來者也。來不必前後。文不可累書。分作三次耳。一眾多在後。二眾多供勝。三但以供勝也。僧宗曰。此經所列時眾。與諸經不必同也。以聲聞德狹。不能廣化。多以側侍左右。所以先列也。寶亮曰。此列十五日旦承光至者也。比丘者。列其位。羅漢者。歎其德也。道慧記曰。列眾凡有五別。第一八十億百千。謂內眷屬也。第二時有無量諸大弟子。謂外眷屬也。第三優婆塞以下。隨以供勝眾多為後也。第四從金翅鳥王訖山王。但以眾多為後。第五從阿僧祇海神訖無邊身。但以供養為後也。又撰曰。不必皆先後。但義為次第也。然若列先後有。不出四種。一者以位為次。二者以數為次。三者以供為次。四者不以位數供。但以是時來者。即是中列也。智秀曰。此下至其林變白。皆是聲光動地所召也。然列條序不同。多則至五。少則唯二。言五者。一列數。二置位。三歎德。四列名。五敘來相也。言二者。一列數二列名而已。又列其秩序。差品有三。第一從此。訖得自在力能化作佛。列出家二眾。以道小近佛。故先列也。明駿案。此中列六事。一列數。二稱位。三歎權德。四敘憂悲。五歎實德。六敘來事。   皆阿羅漢。   案。僧亮曰。此言不生。生是苦本。惑是生因。羅漢斷三界之惑。苦果不生。故名不生也。僧宗曰。此名含三義。一謂殺賊。蓋斷煩惱也。二謂不生。蓋不受三界生也。三謂應供。以備三德。可為福田也。   心得自在。   案。僧亮曰。心為苦樂之本。眾生厭苦。不離苦因。為煩惱所惑。不得自在。今無苦因。所以自在也。   所作已辨。   案。僧亮曰。苦因既盡。所期已畢也。僧宗曰。謂得盡智無生智究竟也。此義含智。即釋應供也。寶亮曰。此兩句。共釋不生義也。所以得不生者。由斷三界使盡。治道力辨故也。   離諸煩惱。   案。僧亮曰。釋上已辨義也。僧宗曰。釋所以不生也。道慧記曰。釋心所以得自在。所作所以已辨也。   調伏諸根。   案。僧亮曰。釋心得自在也。僧宗曰。惑在由於諸根。諸根既調。所以惑盡也。寶亮曰。此兩句釋殺賊也。諸煩惱賊。所以而盡。由攝六情。制三業故也。   如大龍王。   案。僧宗曰。為三明六通作譬也。龍有二德。一則興雲降雨。二則隱顯自在也。寶亮曰。此下訖逮得已利。辨應供也。道慧記曰。龍王即是人中象王。如大品經雲。如調象王也。為善調作譬釋煩惱。所以而離由乎善調諸根故也。   有大威德。   案。道慧記曰。此下歎其外德。明在在處處。眾所宗伏也。   成就空慧。   案。僧亮曰。釋斷煩惱也。若不得空慧。則不斷也。   逮得已利。   案。僧亮曰。結斷不起。可保之為利也。道慧記曰。釋所以有大威德也。空慧明其智滿。已利明其結盡也。   如栴檀林栴檀圍繞如師子王師子圍繞。   案。僧亮曰。師子王者。空慧既成。戒定皆是無漏空慧。如王餘德如子也。道慧記曰。此不取王為譬。乃總歎諸功德。更相圍繞也。   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   案。僧宗曰。自法華已來。皆得稱為菩薩。若未爾之前。不得稱也。寶亮曰。真偽之名。就教有三重。第一判聖為真。以凡為偽。第二以二乘為偽義。菩薩為真。第三謂信常者為真。信未立者為偽。今就第三重判也。明此諸人盡雙解六行也。   各於晨朝日初出時(雲)涕泣盈目生大苦惱。   案。僧亮曰。波羅奢華。葉青。其華白。而一日三變。日未出時則白。日始出則赤。日晚則黃也。道慧記曰。其華質青而脈赤也。   為欲利益安樂眾生。   案。僧宗曰。下五句別歎。此一句總歎也。寶亮曰。此下皆探取實德。以為歎也。此第一明以利益故來。謂是眾人得道之緣。若使千人為緣。少一人則不得也。   成就大乘第一空行。   案。僧亮曰。諸羅漢知佛是常。今欲請佛發明常教也。此經第一義空者。常樂我淨。無二十五有。故名空也。僧宗曰。般若是萬行之主。欲令眾生得無相之解也。   顯發如來方便密教。   案。僧亮曰。昔說無常。□今常旨。謂之密教也。僧宗曰。顯三乘為方便。一乘是實行。丈六是有為。法身是無為者也。   為不斷絕種種說法。   案。僧宗曰。從初鹿苑。迄至今日。隨能生解。皆為人說。   為諸眾生調伏因緣故(至)合掌恭敬卻坐一面。   案。僧宗曰。謂聞無常解無常。聞常住亦即解也。既自通達。復為他說。寶亮曰。謂除眾生四倒之緣也。尋此而言。故知法華諸教無得道者。   爾時復有拘陀羅女(至)合掌恭敬卻坐一面。   案。僧宗曰。尼者此言女也。所列科例與上同也。明駿案。此列有九事。一稱族。二稱位。三列名。四舉數。五歎權德。六敘憂悲。七歎實德。八敘來事。九□尊勝。故曰位階十地。   比丘尼眾中復有諸比丘尼(至)得自在力能化作佛。   案。僧宗曰。出家二眾。權實難知。今□尼眾有菩薩者。推比丘眾中。亦應爾也。寶亮曰。向所列實解六行。成真子之義。此偏指尼眾。亦有本是八住以上菩薩也。慧朗曰。此中歎權德。初雲諸漏已量。謂總句也。明駿案。前歎比丘中。結末雲。逮得己利。此中歎初有諸漏已盡。兩彼互□□□□□□奷t□□□襉祭規飀□   爾時復有一恆河沙(至)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案。僧宗曰。上列聲聞二眾。今列菩薩也。而不言設供者。應是出家人也。寶亮曰。此偏指前比丘眾中。有權為聲聞者。智秀曰。向聲聞二眾之中。皆曰真子。已知並是菩薩也。今復別列者。皆就跡為言也。前有聲聞之跡。有以親待之義。故在前列也。菩薩行廣。跡有疏義。故次後列也。彭城慧令曰。此是離居家者。非比丘也。明駿案。此中列有七事。一舉數。二略歎德位及方便。三列名。四歎三世行。五敘憂悲。六歎實德。七敘來事也。菩薩羅漢。更無別位。不出在家出家四眾數也。所以此一恆河。在兩楹之間。但稱菩薩者。辨異彼此故也。法華之日。已無聲聞。況在此席。豈更別有菩薩耶。而尼眾簡出階十住者。蓋標其勝出者耳。故雲人中之龍也。   其心皆悉敬重大乘(至)諸未度者當令得度。   案。僧亮曰。菩薩以濟物為懷。大乘既是良藥。故先明也。隨一切者。以法濟物。要須曲與物同。仁德廣被也。隨從有四。一形類。二語言。三根性。四事業也。作是誓者。既入五道。同彼苦樂。苦則心退。樂則生著。自非弘誓。無由兩捨也。僧宗曰。此歎現在德也。寶亮曰。菩薩此言道心人也。歎德不過自行之與外化。此中據三世為歎。於一世中。皆具二義也。   已於過去無數劫中(至)紹三寶種使不斷絕。   案。僧亮曰。能備上德。非積行不就也。解未解者。向說誓時。今說行時也。僧宗曰。向明現在行。今明過去行。   於未來世當轉法輪以大莊嚴而自莊嚴。   案。僧宗曰。次歎未來德也。   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至)合掌恭敬卻坐一面。   案。僧宗曰。旨與前同也。   爾時復有二恆河沙(至)平等無二如視一子。   案。僧宗曰。此在家菩薩也。優婆塞者。此言清信士。論文有釋。謂為善宿。皆以義翻彼名耳。此下列眾有四階。第一從此。訖十恆河沙。以眾漸多而供稍勝。為次第也。第二從廿恆沙。訖九十恆沙。供不必勝。但以眾漸多。為次第也。第三從千恆沙。以多少不定亂來。為次第也。第四變林以下。眾不必多。但以供勝。為次第也。明駿案。此中列十五事。一舉數。二稱位。三以戒為行本。故先歎戒也。四列名。五次歎定。謂深觀對治門也。六歎慧。謂亦欲樂聞無上大乘等也。七舉四弘。以歎外化。八舉莊嚴淨戒結歎也。九敘遇光憂悲。十敘設供。十一敘因辨供時。又發弘誓。十二敘念佛受供已必入涅槃。十三敘來佛所事。十四敘佛默然不受。十五敘不果願故憂悲也。   亦於晨朝日初出時(至)憍奢耶衣芻摩繒綵。   案。僧亮曰。天木香者。名時物重物也。出家法施。在家財施。施具九事。財施有三。謂時物。重物。如法物也。心亦有三。謂先心歡喜。施時心淨。施已無悔也。地亦有三。謂不動。無相。無量定也。今但說六種佛地。不須說也。以佛力故者。謂以佛力。成其重物。悅施者之心也。乃至蓋覆大千。皆類此也。優缽羅華色青。拘物頭色赤。波頭摩色不正。雲似昌蒱花。分陀利色白。生水中也。曼陀羅是天華也。中國亦有。其色不定。如赤而黃。如青而紫。如綠而絳。種種色變。波利質多在天上。則種種色。天竺亦有。而華葉色並青綠。憍奢耶者。雲蠶繭所作。東天竺有國名烏陀。粳米欲熟變為蟲。蟲即食米。人取蒸以成綿也。如此絲綿者。名摩呵跋多。此言大衣。甚貴也。芻摩者布衣也。迦陵伽者國名。亦出細疊也。   是諸香木載以寶車(至)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案。僧亮曰。各作是念。若有所乏者。此下說三種心也。道慧記曰。八功德水者。謂輕.冷.軟.美.清淨.不臭.飲時調適。飲已無患也。   世尊知時默然不受(至)卻在一面默然而坐。   案。僧亮曰。知受持未至也。若受前人者。後人則不得獻也。昔默則受。今默則不受者。昔日體康。觸味斯可。若言受則近貪。故不言也。今稱病力弱。所須自知。是以言之則受。不言則不須也。法瑤曰。初生王宮。唱雲應供。是則有施便受。何假髮言。今顯法身常樂不食。默然無言。理知不受也。寶亮曰。知時有三種一者佛不受二檀越請。二者由昔願故受。三者知純陀作施主者。為益處曠也。慧朗曰。知時有三種。一知受時未至。二知時眾無宿願。三知即時若受餘施。不能廣利也。   爾時復有三恆河沙(至)百千眾生故現女身。   案。法瑤曰。大眾聞見涅槃之相。理應一時雲集。不容前後。設復先後。亦不必如經所列也。慧朗曰。列數列名。歎德之事。准前可知也。   呵責家法。   案。僧亮曰。戀著之處名家。即女人之身是。   自觀己身如四毒蛇(至)是身可惡猶如死狗。   案。僧亮曰。此苦觀也。   是身不淨九孔常流。   案。僧亮曰。不淨觀也。   是身如城血肉筋骨(至)愚癡羅剎止住其中。   案。僧亮曰。空觀也。色陰譬城。四陰譬人。諸見無過譬王。煩惱有過譬民也。   是身不堅猶如蘆葦伊蘭水沫芭蕉之樹。   案。僧亮曰。無我觀也。   是身無常唸唸不住(至)誰有智者當樂此身。   案。僧亮曰。無常觀也。   寧以牛跡盛大海水(至)是故當捨如棄涕唾。   案。慧朗曰。結上諸觀也。   以是因緣諸優婆夷(至)心懷惆悵卻住一面。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序品第一卷之第二)    出諸離車在虛空坐去地七多羅樹 又出諸大長者亦去地七多羅樹 出諸鬼神及禽獸異名 敘變林及重閣講堂事 釋魔王說咒事 出無邊身來事   序品之第二   爾時復有四恆河沙(至)及閻浮提諸王眷屬。   案。慧朗曰。此下第三列諸豪族也。   為求法故善脩戒行(至)於虛空中默然而住。   案。僧亮曰。去地七多羅樹者。彼以豪族自憍。不願雜坐。故置之空也。   爾時復有五恆河沙(至)繞佛一匝卻住一面。   案。僧亮曰。陀那婆王者。阿脩羅例也。此言隨也。   爾時閻浮提中比丘比丘尼(至)其林變白猶如白鵠。   案。僧亮曰。貪生愛壽者。以佛滅為苦。今明滅非作法。乃息偽反真也。五色之中。白是真實自然之色。不可染成。借事表理也。僧宗曰。向三種瑞。人中悉集。今現此相。以摧諸天速集也。   於虛空中自然而有(至)皆悉悲感愁憂不樂。   案。僧亮曰。今說涅槃。無一切有。故名為空。希有常樂萬德。如虛空中有堂閣也。   爾時四天王釋提桓因(至)來至佛所稽首佛足。   案。僧宗曰。魔多是聖人。如今是實。佛以大慈能轉其惡也。   而白佛言我等今者(至)除滅怖畏說如是咒。   明駿曰。案維摩經雲。十方世界。作魔王者。多是住不思議解脫菩薩。信之於此矣。   侘枳吒吒羅侘枳盧呵隸(至)阿羅遮羅多羅莎訶   案。僧宗曰。若能窮達其旨。經之與咒。竟何所在。但物心難以理從。易以威逼。咒方別是止耶之術。魔無法以助化。說咒以弘道也。慧朗曰。此有三階。前明魔以神力。施地獄之樂。辦供而來。此第二說咒。以請印可之。   是咒能令諸失心者(至)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案。僧宗曰。歎咒功能。復明己自為護。以勸受持也。慧朗曰。此第三請佛受供印咒。佛不受供。而印其咒也。   爾時大自在天王與其眷屬(至)天人師佛世尊。   案。僧亮曰。此菩薩所以現者。美大之辭也。此中明身大。彼土莊嚴。眾生清淨。世樂之極。遠來獻供。更求勝法者。證有為非樂也。慧朗曰。此下有兩段。初辨無邊。次明佛神力也。辨無邊身中。有八章。此即第一略敘彼土佛事也。   爾時彼佛即告第一大弟子(至)並可禮敬請決所疑。   案。慧朗曰。此第二彼佛命使來。   爾時無邊身菩薩摩訶薩(至)所有威德悉滅無餘。   案。慧朗曰。此第三敘時眾驚怪也。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至)如來不久當般涅槃。   案。慧朗曰。此第四敘文殊安慰大眾也。   是時大眾一切悉見(至)如是流布大乘經典。   案。慧朗曰。此第五敘菩薩神力。   爾時無邊身菩薩(至)如來不久當般涅槃。   案。慧朗曰。此第六明菩薩以神力。令身中眾生。得法悟也。   爾時無邊身菩薩(至)餘無能見是菩薩身其量邊際。   案。慧朗曰。第七明以神力辦供。   爾時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至)如是三請悉亦不受。   案。慧朗曰。第八明以供上佛。佛不受。   爾時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至)卻住一面皆亦如是。   案。慧朗曰。舉十方同到者總結。   爾時娑羅雙樹吉祥福地(至)見諸佛土亦復如是。   案。慧朗曰。此辨佛神力有兩章。此即第一光明變穢為淨也。   爾時如來面門所出(至)身諸毛孔流血灑地。   案。法瑤曰。化緣周畢。表涅槃之相也。有三種。一眾生心淨。二國土淨。三收光入口。收光入口。則止教之相。眾生心淨。則表化周。國土淨者。則明行畢也。慧朗曰。此第二階。示涅槃之相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純陀品第二捲上)    釋福田義 釋純陀名   純陀品第二   案。僧宗曰。經之五別。此下兩品。是第二開宗。明常住因果也。通分為三段。第一因施以明常。亦曰因請受供以明常也。從品初。訖釋梵諸天等。悉來供養我也。第二因請以明常。從一切諸世間悉生大苦惱。訖琉璃珠譬也。第三因會通以明常。即新舊醫譬也。曇讖曰。此一品有四段。第一因施以明常。第二因大眾喜慶以明常。第三因文殊與純陀論義以明常。第四因催供以明常也。曇愛曰。此品分為八段。第一純陀請受供。佛許受也。第二純陀設五難。佛即答也。第三大眾慶純陀。仍請純陀。令請佛住也。第五純陀自慶。申大眾意。以請佛也。第六佛印可純陀所慶。止純陀所請也。純陀領佛答旨。重申所以請也。第七文殊與純陀。廣興譏論。第八放光催供也。道慧記曰。此品四段。第一因受供以明常。第二因請住以明常。第三因二大士共論以明常。第四因止請以明常也。法智曰。此下訖哀歎品。開宗有兩別。前略後廣也。此品有三段。始因二請。再明常住。是如來開宗說也。第二從誠如聖教。訖論義竟。是純陀信解說也。前雖因二請。再有所聞。而理未在我。取信為難。故須始信之入。宣明乃解。故文殊雲。試汝菩薩事也。第三從放光訖品。是如來結會說也。慧朗述僧宗曰。謂此二品開宗。明常住因果者。凡有四處。何者。第一純陀之施為因。佛即開宗。明常果也。第二純陀與文殊抑揚。引千力士王等。顯常果。引貧女丈夫二譬。明常因也。第三佛說伊字涅槃為果。說勝三修。訖琉璃珠譬為因也。第四新舊醫。會通今昔因果之教。以顯常也。   爾時會中有優婆塞。   案。僧亮曰。純陀因先願力。如來受供。而其意有六。此第一表不棄始學。而重舊行也。法瑤曰。應跡斯下影嚮。大聖扣發至高之理也。僧宗曰。所以受純陀供者。略有五意。此是第一以純陀形處貧陋。將明如來不遺貧賤。而接富貴也。二者純陀奉施之意。普兼一切。三者已有妙解。可與論常。四者於眾有緣。五者於迦葉佛時。有願雲。釋迦如來涅槃之日。我當最後奉設供養也。從此訖釋梵諸天等。悉來供養我。第一因施以明常也。有五章。第一純陀請佛受供。第二佛受其供。寄報等以顯常。即設五難。佛即答也。第三大眾歡喜。第四說偈請純陀。令請佛。第五純陀自慶也。曇讖曰。此下訖答五難竟。四段中。第一因施以明常。有四章。第一從始訖如羅□羅。請佛受供也。第二從爾時世尊。訖令汝具足檀波羅蜜。佛受供也。第三純陀設五難。第四佛答也。曇愛曰。此下訖令汝具足檀波羅蜜八段之中第一也。有兩章。第一純陀請。第二佛受也。慧朗述僧宗曰。此下入純陀自慶偈中。訖釋梵諸天等。皆來供養我。三段之中第一也。有六章。第一請受供。第二佛受供。第三純陀難不應等。第四佛答。第四大眾請純陀。令請佛。第六純陀自慶也。法安曰。此下兩品開宗。各有兩段者。第一從初訖答五難竟。因請受供以開宗。第二從大眾歡喜訖品。因請住以開宗也。就前請受供中。有四章。第一純陀請受供。第二佛受純陀供。第三純陀設五難。第四佛答五難也。就後請住中。有三章。第一大眾請也。從大眾歡喜。訖純陀受上妙樂。第二純陀請。從純陀領旨。訖試汝諸菩薩事也。第三純陀要大眾相與共請。從放光催供。訖品也。明駿案。此品有四別。皆是請門。第一因純陀請受供以開宗。第二因大眾請住以開宗。雙辨本跡之異也。第三因純陀請。仍生傍論。還正常宗。雙辨受供之與悅可也。何者。上純陀請受供。佛即許受。如似實受。此跡宜拂。又上五難往復。聖心悅可。及文殊致論。跡居負地。復宜遣拂也。第四從放光催供訖品。還復雙明本跡以廣上旨。向雖雲普為大會。受汝所供。而開宗之始。唯雲當施純陀常命色力。今此一章。以定斯旨。故雲若諸人天。於此最後供養我者。悉皆當得不動果報。我是眾生良福田故也。   是拘屍城。   案。僧亮曰。此第二意。不捨近從遠也。慧朗曰。出其鄉邦也。   工巧之子。   案。僧亮曰。此第三意。不遺卑而就勝也慧朗曰。言其事業。   名曰純陀與其同類十五人俱。   案。僧亮曰。此第四意。不棄少而從多也。慧朗曰。稱其名顯其德也。   為令世間得善果故。   案。僧亮曰。此第五意。顯其內有大士之德。出於眾也。法瑤曰。敘其人地雖卑。而志德甚大。苟有其道。不在貴賤。使斯下之徒。皆不自輕也。智秀曰。所以不將供來者。為興催供之旨。   捨身威儀從坐而起。   案。僧亮曰。此第六意。不薄粗而貪妙也。何者。佛先敕純陀辦供。其以供粗。不敢奉佛。但就坐而已。既見不受餘人所供。方起有獻也。法瑤曰。捨身威儀者。癈工巧之事業。更起崇法之恭貌也。僧宗曰。既有祈請之節。宜捨常緩之威儀。   偏袒右臂右膝著地(至)為度無量諸眾生故。   案。寶亮曰。此言有跡有實也。跡者。若佛受我所供。餘人亦當蒙受也。實者。若所供得設。便成檀度。檀度既成。則能助佛揚化也。道慧記曰。大士本不自為。此乃道兼天下之辭也。   世尊我等從今無主無親無救無護無歸無趣。   案。僧亮曰。主救於國。親護於家。佛則一切救護也。無救無護。所以無歸無趣。僧宗曰。拔其在苦曰救。安其在善曰護。無歸趣者。憑心無所也。寶亮曰。去遠蔭護。如無主也。離近諮承。如無親也。聖若在世。惡則不起。如救也。善得曰滋。如護也。乖所憑故。故無歸趣也。   貧窮饑困欲從如來(至)我等微供然後涅槃。   案。道生曰。飢渴之苦。譬之生死。苟能無之。義曰為食。今施者。所求取類云爾。僧亮曰。若檀度必成。是則長養將來法身也。法瑤曰。常住之實在方。將得之由佛。故雲從如來求也。僧宗曰。標心佛果常住法食。且覆相說之。未灼然也。   世尊譬如剎利若婆羅門毘捨首陀。   案。僧亮曰。身為四大所成。取譬於四姓也。僧宗曰。四姓之中。趣取一人為譬也。   以貧窮故。   案。僧亮曰。譬無出世善也。   遠至他國。   案。道生曰。去已所封。入佛化也。僧亮曰。從此三界。之彼佛境。譬造他國也。僧宗曰。涅槃於生死為他。行人標心仰求。故言遠至。此乃因中說果。必至者也。智秀曰。生善之境。是出惑之域。故言他也。法智曰。正道於耶道。為他也。   役力農作。   案。道生曰。為善乖於恆性。自策所以成勤。如農不失時。收果萬倍也。僧亮曰。檀是始行。須自策乃成也。道慧記曰。始習之善。與本惡性乖。譬之庸役也。勤策則收果萬倍。譬之農作。   得好調牛。   案。僧亮曰。此下譬已成檀之緣具也。內則異有正見。外則身口無障。唯佛受供。法身得生也。僧宗曰。譬伏身口七支惡也。   良田平正。   案。僧宗曰。以智慧譬田也。以牛耕田。田以平正為良也。今以身口之善。資成心業。所以得正智慧也。寶亮曰。田有能生之力。若不以牛耕。則能生之力不遂。譬身口之業。能遂意地之用。   無諸沙鹵惡草荒穢。   案。僧亮曰。譬伏九十八使。   唯悕天雨。   案。僧宗曰。如來納受所施。則法身得生。如雨之潤也。智秀曰。施心為種子也。應有下種之譬。蓋文略耳。   言調牛者譬身口七(至)拯及無量苦惱眾生。   案。僧亮曰。若我行立。則眾生蒙度也。僧宗曰。若我所設。必蒙受者。大眾之施。亦皆然也。明駿曰。若我供蒙受。亦當為我住世。世若有佛。則眾生蒙濟也。   我今所供雖復微少冀得充足如來大眾。   案。慧朗曰。所說既少。冀憑威神普充大眾。   我今無主無親無歸願垂矜愍如羅□羅。   案。曇濟曰。國以主為覆護。家以親為歸依。世無聖人。誰為救拔耶。智秀曰。舉譬本以結請也。   爾時世尊一切種智無上調御。   案。僧亮曰。向來所請。非唯供妙。人亦豪賢。而不蒙受。今許純陀。旨必有在。故集法者。以此二句。仰稱至德也。   告純陀曰善哉善哉(至)雨汝身田令生法身。   案。道生曰。雖行善有慧。若未解常住。法牙未生也。僧亮曰。檀是萬行之始。法身之牙也。敬遺記。僧宗曰。此下訖答五難竟。五章之中。第二章也。雨汝身田者。餘經多以說法為雨。此中正明受施。則檀苗增長。如彼雨也。法蓮記。僧宗曰。身者舉上身口也。田者舉上智慧。即意業也。寶亮曰。除斷貧窮者。明今日所計。其旨有兩。一許受供。二許說法。是則除斷二種貧窮也。慧朗述僧宗曰。此中有三階。此即第一佛詶其所請。許受其供也。若佛許受。則檀牙已生。未必受已檀牙方生也。慧朗曰。漉取因請受供。以明常中。略有十□□□□□□□槷□鷺□c□□□奊量逆□□妙□逆□□衽□黎□兩訧□□□量衽□黎□率褼□□□娜□□□□聾祛□□榜餺□j□□奊量□z□□□練□□□□妙□□z□□□年□□□□□□□□□□訃□黎□縷□露□逆□□□□□□□娜□□□□□□□□□訧□□□□首□□□□□娀埤□□禎□□□□□□J□禍訧□□□□□視□□z□□□□□J□禪□□娜□□□□□□□□□□Xz□□奈□□□□□j□□□□□□裀□□□恣慼撩]餺□飀□□□□j□□□□□□□□□□□□蓮□□z□□□□Z□壘量□z□□□□□□□□量褙□穠飀□□□槴□□礽□□□□□□稀夾□□□□□□勵□□□□□□□□□鷺□□雷禖□□□□□稀□□魯□□□□□勵□□□□靈埤□□□鷺□□雷禖□□□□□稀□□魯□□□□□□□礽□□□餺□□□埤□□□示□□倫□□□騃□魯□□□□礹□裀□□□量祜□□□襁粳□□□□□J□鈴□□稀埤□□□鈴□□□埤□□馘鈴□□□□□社倫寧□檢□□婁□□□□稀□□□□□□觕□飀□觀□□□□□□稀夾□□□□□□□□娀埤□□□馘磻□□□□□威J□□襾褉□□□褼□□埤□□褼□□檢□奅祇□□□□□□□□□□□□魯□□□□襛□□□□埤□□□□襼□□□□埤□□□□忡□□□□□□□j□娀埤□□□□□□□橐j□妖□樦□□□F□□□□稚□□□姐橐j□妖□粘j□□姐樦□□□□□□忡□□□□□□□奐□□□□□妖□□□□□□□□□j□奐□□□□□□□□□倫□糖□□   汝今於我欲求壽命(至)常命色力安無礙辨。   案。道生曰。夫施須食者。使得果五故。五皆歸已也。若施不須者。則常五顯也。常五顯故。方是有常。然則施得常果。必由受者是常故也。僧亮曰。上勸疑問。今開疑宗。何者。昔說從凡至佛。皆是無常。今雲施常。言與昔乖。理應疑問也。法瑤曰。此旨有二。何者。一表純陀所求將來食者。意在顯常旨也。二明如來今日能施常者。即是常田也。是則因食以表不食。寄滅以明不滅。經之旨歸。顯於此也。敬遺記。僧宗曰。自鹿苑至靈鷲。四時次第。極雲復倍上數。自有偏方別教。如大雲勝鬘之流。此為上根者耳。今日開宗顯常。正為下根。故有次第也。寶亮曰。色者當身位也。力者當心位也。色心所成。不唸唸生滅。故稱常命也。如來出世。凡所教化。生一念善者。悉是施人常也。何者。雖復非想八萬。猶是煩惱業搆。若一豪之善。必遠資常果。不感生死。故知。是則常家氣分。但此理深。未得便說。今方示耳。智秀曰。今言施汝者。其旨有二。何者。一以純陀今日施值常田。理成常果。果由田得。故雲佛施。二者若純陀。以一施之因。尚感於常。況於佛積行累劫。而非常耶。慧朗述僧宗曰。此第二階。就功德門。明施之果也。此五事者。以對無常故。說為常耳。其色及辨才。就跡為言。命力安等三事。就本為論。   何以故純陀食有二果報無差。   案。道生曰。居極而言。佛是常故。能施人常。就菩薩為論。體跡未極。交是有須。若必有須。何得忽從粗形。頓成妙常耶。顯其必同上言乃令實耳。僧亮曰。所以就佛田明常者。以上言鉾楯。不可不會。故因施生論。何者。以食者得五利故。施者獲五果也。若施資食。而為用者。用是無常。果豈常耶。唯佛不假食為用故。能令施者。得無用之福耳。法瑤曰。明菩薩與佛二跡皆權。後得顯佛久已是常。非始今也。若是今者。菩薩受食。及以得道。皆亦應實。若是實者。則是無常。今菩薩與佛。同共一身。雲何忽然頓得常住不食之身乎。推此而明。常住妙體。別自有旨。非今丈六者也。常住既顯。是則受食得道。乃至涅槃。皆是應跡也。僧宗曰。此何以故況釋也。彼昔乃作樹神。意施尚得常果。況汝今於佛。起一切智心耶。今昔並是法身。冥開不異。果報理同也寶亮曰。答案句直釋者。謂今日何故言施汝五事常耶。恐佛意不然。人有一解。小復遠取。何者。明昔已是常。今日受供。亦是本常。何以今日方雲施常。而昔不言耶。故雲受供雖二。得果無差也。道慧記曰。釋所以得施其常命者。以施食有二。一食已入有餘涅槃。一食已入無餘涅槃。各離二魔。除患處同。能辦大事。以此二時功用大故。   何等為二一者受已(至)令汝具足檀波羅蜜。   案。僧亮曰。所以牽學地者。明無常有粗細也。資揣食觸食。及分段生死。是粗無常。唸唸生滅。是細無常。若後身菩薩。豈假於揣食。以頓階妙常哉。要是金剛。不假食故。妙常即階耳。所以二施等者。用勝故也。若就權道斷有為因果者。而難斷故。金剛為習也。果難斷故。無學能除也。是以二施報。等無差別也。若假食以斷之。內用為勝也。實道雖復不假於食。而起施者。難得想也。故外用勝也。敬遺所記僧宗曰。此旨有二。一發昔教。二遣人封執。物情謂。昔實是菩薩。今寄福等。則常旨自顯也。智秀曰。略舉始末二施。並值常田。必獲常果。汝是二中之一也。慧朗述僧宗曰。此第三階。舉智慧門。釋所以等也。寶亮曰。辨福田者。要以罪福相對乃顯也。何者。謂一念之善。上至金剛。善善相續。皆福田位也。無明住地。下至四住地。一念之惑能感生死果報。皆罪田也。大判如此。曲撿其旨。不出三對六句也。初一對者。於福中作福。得福來資。前田清淨。殷重心施。與田無隔。故來資也。次辨罪田中。作罪得惡來資。如人佈施。令前人造惡。則彼此相關。故罪來資也。第二對論福田中。作福不得福來資。謂作意於此人。無心於彼人。及其所送事與心乖。先無意於彼。彼無福來資。雖有心於此而此無其事。復無福來資也。罪田中作罪。而惡不來資者。如人害一闡提。以逆田故。罪不資也。第三對於福田中作惡。而田中無惡來資。但生惡由心罪。則背福無相資之力也。又罪田中作福。如人供養闡提。乃由心邊自生福耳。然則辨心各有所以。糜家女人。雖作樹神意施。其心無隔。冥相關感也。明駿案。夫福田之大。唯此二時。一謂成佛。二謂涅槃。值此時施。必剋常果也。此旨有二。一明今昔雖殊。同獲常果。以生純陀後難也。二明若施值此時。必獲常果者。我亦曾值豈得非常耶。   爾時純陀即白佛言(至)無差別者是義不然。   案。道生曰。一往雲等。未曉其然。須以事設難。然後辨也。僧亮曰。若佛智具足地淨用勝。令施者得常。則前不如後也。若後不用。而前用。則後不如前也。此五難中。前四明地不淨。後一明佛無用也。法瑤曰。向直雲等。未知所以然。今寄不等之難。欲明二跡同是權而不實。若使菩薩果實而非權。則佛亦同分。所以然者。既共一身。佛雲何獨常。而菩薩不耶。今據佛是常。乃所以顯菩薩是權也。敬遺記僧宗曰。難意假執昔教。每使前劣而後勝。若不等之義既成。則常之義壞也。雖許後勝。乃所以不勝。何者。若先是無常。豈容少時便得為常。初就功德智慧滿不滿為難。第二以眾生非眾生相對。第三以報非報相對。第四行非行相對。第五用不用相對也。法蓮記僧宗曰。五難難行令不等。果亦有差。現見施菩薩行。不如施佛則行勝也。寶亮曰。純陀意亦難見。而解釋者多方。今且先撿佛教。若佛本是法身常身。今日亦是復何所難耶。設若今昔。並是無常。二世復等也。正應約王宮生。推理作難耳。何者。案昔教中。以道樹所成佛為實。及至首楞嚴經。雲七百阿僧祇壽者為真。丈六者為應。而二理並妙。非我所知。且見王宮所生煩惱之身。始成佛耳。如法華中彌勒所難也。若推理而言。業與煩惱。能得無常苦報。今煩惱業盡。報亦應無。雲何猶有此五陰耶。然亦可是化。非我所知。但今日十地行滿。無漏圓足。所得果報。理應是常。若爾者。先受施時節。即未成佛。應是無常。今日是常。二施之報。雲何言等耶。曇愛曰。此下第二段有兩章。第一難第二答。   何以故先受施者煩惱未盡(至)普得具足檀波羅蜜。   案。法瑤曰。涅槃居宗。苞含者眾。略舉三義。以顯其體。此據菩薩實跡為難也。若煩惱未盡。則未得種智。以未得故。則累縛猶有。未得解脫。此舉解脫為難也。僧宗曰。惑以障明。若一豪不盡。則種智不起。是則智斷不具。雲何能生檀之福耶。寶亮曰。五難之意。第一難種智有得未得。第二難四魔降與未降。第三難法身登與未登。第四難行因滿與未滿。第五待食資與不資。此即第一也。法安曰。五難之中。前三難明昔受施時。應除者未除。後次一難。明昔應得不得。第五難用不用。   先受施者猶是眾生後受施者是天中天。   案。僧宗曰。此第二就人作難也。經有兩本。亦云猶是眾生。蓋捉終而望始也。亦云直是。蓋言但是行地人耳。   先受施者是雜食身(至)二施果報等無差別。   案。法瑤曰。此就法身為難也。僧宗曰。雖為食所資。極此一生。故言後邊也。既已成佛。惑必盡。故言無煩惱身也。   先受施者未能具足(至)二施果報等無差別。   案。法瑤曰。此舉般若也。若此三事。有具不具。是則常住涅槃。有得不得。雲何等耶。敬遺記僧宗曰。舉六度。以明萬行未滿。舉五眼。以顯眾德未成也。唯得肉眼者。此就與奪為名耳。肉眼所見最粗。與其名也。佛名為覺。理然未得也。乃至慧眼者。物情謂。乃可不得佛眼。豈容不得佛慧眼耶。今雲既未得佛眼。佛之慧眼。豈可得乎。是則果上慧眼。乃至未得。況佛眼耶。又釋雲。五眼之中。肉眼天眼在凡地。其餘三眼在果上也。謂佛眼最勝。次法次慧。今捉勝之劣者。略中語故。故雲乃至也。慧朗述僧宗曰。雲具足肉眼乃至慧眼。而不言佛眼者。佛眼無體。但此四眼。所見明瞭。便是佛眼。故但雲四眼具足。已知具佛眼也。智秀曰。因中唯有四眼。前已與其肉眼。次明未得佛眼。今明所以佛眼未得者。因未滿也。故雲。乃至因地。慧眼亦未得也。   世尊先受施者受已食之(至)二施果報等無差別。   案。法瑤曰。前三難。明極已未極不得等也。此一難明受用不受用也。受用則獲五果。不用則無不應等也。僧宗曰。受用者。則有所資。資故消化。施主還得無常果也。若無受無資應跡而已。理獲常報也。   佛言善男子如來已於(至)常身法身金剛之身。   案。僧亮曰。此總答前四難也。法瑤曰。久非食身。菩薩之跡。不實明矣。以是常故。等施常也。此答第三法身未具難也。僧宗曰。五難之意。雖假為不等。意欲顯等。因此釋等。常旨宣矣。此先答第三難。而義釋五也。難意。唯令前受施者。實是菩薩。今答雲久無食身。是則始終皆權也。智秀曰。此正答第三難。兼答第一難也。此正明二時是應。而法身實田。久是常也。   善男子未見佛性者(至)二施果報等無差別。   案。道生曰。何以知久非食身耶。夫見佛性照極之時。豈待食乎。而雲食已見者。答知非實也。僧亮曰。此就實行菩薩。亦有假食為用。與不實用。二斯淨也。何者。食之為理。消入百脈。於身成用。及其用時。即見佛性。無復煩惱所以等也。   菩薩爾時破壞四魔(至)二施果報等無差別。   案。僧亮曰。初成道。破天魔煩惱魔。今日破蔭魔死魔。舉其大數。故通言四耳。法瑤曰。此答第一難也。夫無常之身。未出魔境。何者。既是累法。即煩惱魔也。是有為故。即陰魔也。是死法故。即死魔也。與天魔同然。豈出其界哉。去破四魔者。豈非義在常住。然常住者。豈雙樹始得。以始明故。無魔之義顯耳。僧宗曰。此答第二直是眾生難也。夫惑以障明。亦是牽生之要。今者相與破四。故雲等也。   菩薩爾時雖不廣說(至)二施果報等無差別。   案。法瑤曰。答第三難也。久得般若。但說與不說。其時異耳。僧宗曰。答第四六度五眼未修難也。所化之根。有熟未熟。故有語默之殊耳也。   善男子如來之身已於無量(至)最後所奉實亦不食。   案。僧亮曰。答第五用不用難也。羅漢尚不食。況後身菩薩乎。權之與實。前亦不食。後亦不食也。為諸聲聞者。佛若不受。則小志自絕。是故示彼去人不遠也。為此大眾者。向所以不受供。以顯去留之情異也。恐時人杜意。謂不復慈接。不敢請也。法瑤曰。答第四難也。明菩薩實不受用。跡受用耳。今入涅槃。亦是跡受。二受俱跡。非等如何。曇濟曰。昔亦無五事果。今亦無矣。昔為小乘故受。今為大眾故受。二跡不殊。何疑於不等耶。僧宗曰。答第五難也。二跡俱顯。有何優劣乎。   爾時大眾聞佛世尊(至)是佛子如羅□羅等無有異。   案。僧宗曰。聞佛為大眾受食。必有報施之義。亦有可請住之理。故喜也。曇纖曰。此下是四段之第二。大眾歡喜。因請住以明常也。曇愛曰。此八段之第三。有兩章。第一歡喜歎純陀。第二請純陀令請佛也。慧朗述僧宗曰。此下猶是第一段中。七章之第五章。大眾歎純陀也。敬遺記僧宗曰。此施門五章之第三章。大眾歡喜也。寶亮曰。大眾歡喜有三意。一者晨朝唱滅。不明有時。但恐不及。既仰睹慈顏。故歡喜也。二者向既不受眾人所供。但恐徒棄。今聞受純陀供。復雲普為大會。故歡喜也。三者不知何當涅槃。我雖不達佛意。而純陀善得聖心。今請純陀。令請佛住。或有住理。是故歡喜也。智秀曰。此下四段之中。第二有三章。第一大眾歡喜請純陀。第二純陀自慶。申大眾意。以請佛。第三佛可其自慶。止其所請也。名解妙義者。美其向者。與佛共論二施之深奧也。   爾時大眾即說偈言(至)是故應見為稽請調御師。   案。僧亮曰。昔佛初成道。觀世間難化。欲入涅槃。於是梵王。請轉法輪。今汝請佛。得受所供。與彼梵同。梵王是第七天。欲雲超第六天也。僧宗曰。此五段之第四。請純陀令請佛也。明駿案。此四行偈。各有一意。第一行將欲請純陀故。先歎其有梵王之德。次一行之請純陀令請佛。次一行明所以應請佛之意。次一行重申為請之至。   爾時純陀歡喜踴躍(至)亦復如是復起禮佛。   案。僧宗曰。此第五段。從此入偈。盡十一行半也。喜有二意。一以蒙解受供故喜。二為大眾所悅可故喜也。寶亮曰。純陀歡喜有三意。一意以佛受供故喜。二以檀度既成。入聖流故喜。三為眾人所歎故喜也。   而說偈言快哉獲已利(至)釋梵諸天等悉來供養我。   案。僧亮曰。初四偈半。別相自慶。內得人身。外值佛世。超六道也。次四偈。總相釋已。所以得成檀度者。以外值彼度世之師。內發正願故也。次兩偈為歡喜作譬也。次一偈說天人歸命於己。結所以可慶也。寶亮曰。初四行半。慶離六道生死。次二行。慶難值而值。次二行發願也。次三行敘所喜事也。   一切諸世間悉生大苦惱(至)久住於世間。   案。僧亮曰。猶如日出時。此半偈。應與猶如虛空中半偈相換也。敬遺記僧宗曰。此下訖哀歎。請門明常。從此訖品。有十別。第一有七行偈。純陀騰大眾意請也。第二佛述純陀自慶。止所請也。第三純陀領解。雖知本處不可請。今重請於跡也。第四文殊假為不達。執跡生論也。第五純陀舉貧女火人二譬。以勸修也。第六文殊結此二譬。與純陀也。第七因請還拂食跡。第八雙拂二人之跡。何以然耶。文殊向假為不達。而純陀每居勝地。物莫之信。故須印可也。第九放光催供。第十純陀領解。如來述成也。此即第一騰大眾請也。慧朗述僧宗曰。此下訖琉璃珠譬。通是第二請門明常。分為兩別。何者。前純陀請佛受供。為上根人。開宗明常住因果。今從此以下至放光催供。因重請為中根人。開常住因果。次從放光催供訖珠譬。因放光動地。二種涅槃相。以開常住因果也。就為中根人說中。分為十一章。第一純陀騰大眾心請佛。第二佛可其自慶。第三違其所請。第四純陀重請。第五文殊止純陀。不許有請。第六純陀譏文殊。正明常果。第七說貧女丈夫二譬。誡勸文殊。第十遣悅念之著。第十一舉調御駕駟及金翅鳥兩譬。明上能知下。下不能測上。向來往復。蓋罔像玄區。豈謂剋探理衷乎。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純陀品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純陀品第二卷之第二)    文殊與純陀論義 釋妙本見丈六以金翅鳥為喻   純陀品之第二   佛告純陀如是如是(至)成就具足檀波羅蜜。   案。智秀曰。佛印其喜慶也。   不應請佛久住於世(至)諸行性相亦復如是。   案。道生曰。應感之事。是佛境界。示同於外。理不可請。內實常存。又何所請耶。僧亮曰。應跡是諸佛境界也。應物而滅。滅不在我。猶形遷而影謝。豈可請耶。實處不滅。復何所請。諸行性相者。性生性滅。性不可請。應如所宜。何可請哉。法瑤曰。應由物感。感息則謝。豈可請耶。僧宗曰。丈六是法身之跡。還是神極所知。故言境界也。應於所應。豈得留耶。諸行性相者。上舉境界。明應同所應。今舉性相明所應同應也。性語其內。即以遷流潛謝為質。相語其外。取其百年終滅為義也。   即為純陀而說偈言(至)上至諸天身皆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證諸行不可請也。僧宗曰。此偈中亦可亂明無常苦等諸過也。今隨義關者。初三偈半。無常門。次眾苦輪一偈。苦門也。次有道者。謂二十五有。此半偈空門也。次可壞法兩偈半。無我門也。已有如斯之過。故雲。如蠶處繭。不自在也。此身苦所集一偈半。不淨門也。   諸欲皆無常故我不貪著(至)今日當涅槃。   案。道生曰。以理驗知。非實涅槃也。夫從惑有身。身必起惑。何由能反。要從師乃悟。而受悟有解。惑則冥伏。冥伏不起。亦名為滅。而未永滅。若至於無師。然後都盡。謂究竟斷矣。然則久已無有。今日捨身。明非實滅。滅既非實。示同奚請耶。   我度有彼岸出過一切苦是故於今者唯受上妙樂。   案。道生曰。夫有有則有滅。有滅則有苦。既已度有。何有滅苦耶。無苦之極。假名妙樂。假名為受。故無所應請也。僧亮曰。而證於真實者。具欲道已。真實不覆滅也究竟斷有者。斷有即涅槃。言當涅槃是應物。不可請也。我度有彼岸者。此證法身湛然常樂。又不須請也。   爾時純陀白佛言世尊(至)常住於世不入涅槃。   案。道生曰。純陀深得不滅之旨。說其所解。以自陳也。僧亮曰。純陀當為請主。助佛弘化。上雲。諸佛境界無常。如似應身性同諸行。與真身碩異。今欲明此義故。先歎涅槃。非淺識所知也。然純陀深解跡即本矣。但此丈六。於己有恩。是故願得常應不捨也。法瑤曰。純陀既聞應身必滅。法身常住。始悟無請之理。但念智淺。雖復得在大菩薩中。猶不能知法身應身常無常義。以其道未成。猶須佛教。是故因此復致請也。僧宗曰。此下請門之第三也。佛向述其所歎。止其所請。本跡二理。具如前釋。今純陀所領。已知妙本不可請也。而猶悕跡住者。謂丈六之現。事在化物。而為化參差。深淺不一。是則化功未遂也。又佛之虛心。如彼飢人。豈令化功未足。而當見捨。所以復得請也。寶亮曰。純陀今請凡有二義。一則明己是可教之人。二則自述有所未知。佛應住世。教令成就。指饑人為喻。以顯至誠也。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至)欲求正法應如是學。   案。道生曰。純陀言跡。似如無滅。故據滅為難也。僧亮曰。文殊欲令純陀。顯釋涅槃不滅之義。乃晦居未達。執跡興難。謂不應請也。敬遺記僧宗曰。請門第四。論義明常也。慧朗述僧宗曰。常住妙有。是則不空。無常斷絕。所以而言具空三昧也。寶亮曰。文殊跡居負地。以顯純陀之德。將使時眾。捨昔所解。而從今信也。文殊執跡。有二失也。若言丈六是實生滅者。則應道便癈。其失一也。丈六以法身為本。本跡雖殊。更無別體。若丈六生滅是實者。則法身之本。豈得獨常。是為兩失矣。   純陀問言文殊師利(至)若是行者為生滅法。   案。僧亮曰。真知如來。應知如等。如來者。乘如實來。所乘既實。果亦應真。故非行也。法瑤曰。此下二人。更共廣說無請之理。文殊所據。應身生滅。同諸行相。非請所能住也。純陀所論。法身無為。不待請而住也。二者各據一邊。共相抑揚。以申佛意無請之旨也。曇濟曰。純陀以五事。明如來不同諸行。第一明若同諸行。如彼車輪。第二不得名為天中之天。第三如聚落主。第四明以不同諸行故。如彼力士也。第五明若同諸行。則應如彼長者子也。僧宗曰。此明上不得同下。如來是天中之天。雲何乃與諸行同耶。下有五譬。申佛是常。不同有為也。智秀曰。此下有六譬。一況始舉四譬。一況正顯如來久是無為。後舉兩譬。戒文殊也。慧朗別述曰。此下舉四事以為法說。各有一譬。離之為八也。此第一事法說也。謂佛既是天中之天。豈得與凡人同也。   譬如水泡速起速滅(至)一切諸行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車輪者。一高一下也。上雲眾果最勝。豈得復如車輪者耶。智秀曰。此第一譬。謂佛豈同水泡之生滅。車輪之無窮邪。慧朗別述曰。第一譬也。若謂上可以類下。與此二譬同也。   我聞諸天壽命極長(至)壽命更促不滿百年。   案。僧宗曰。以下況上也。如非想之壽。尚八萬劫。況如來耶。慧朗別述曰。第二法說也。謂若同諸行。便是昔延而今促。何者。佛昔從天而降。豈得暫在人間。便失天壽耶。   如聚落主勢得自在(至)勿觀如來同於諸行。   案。僧宗曰。第三譬初勝後不如也。佛昔道樹之下。威神魏魏。如何今遂失勢力耶。慧朗別述曰。第二譬也。不容如彼之失勢力也。   復次文殊為知而說(至)為天中天自在法王。   案。慧朗別述曰。第三法說者。若同諸行。則非法王。佛以萬行圓滿。為三界尊。豈可得言諸行相耶。   譬如人王有大力士(至)故稱如來應正遍知。   案。僧亮曰。王譬前佛。力士譬今佛也。伎能譬十方無畏。佛降四魔。豈是行耶。僧宗曰。第四譬也。如來道超魔境。豈是死法耶。慧朗別述曰。第三譬說也。力士以種種伎能。所以當千佛以萬行滿故。為三界尊。   文殊師利汝今不應憶想分別以如來法同於諸行。   案。慧朗別述曰。第四法說。勿空生妄想以常為無常。   譬如巨富長者生子(至)如來同於一切諸行。   案。道生曰。以佛所說。為證真實之理。本不變也。唯從說者。得悟乃知之耳。所說之理。既不可變。明知其悟亦湛然常存也。僧亮曰。諸佛所師。涅槃法也。若佛無常。法亦無常。故雲所說真法亦無信者。慧朗別述曰。第四譬也。彼之家人。所以不復愛是子者。緣有可信相師妄想說也。若人聞汝謂佛無常。汝是可信之人。亦可緣汝而不信也。   復次文殊譬如貧女。   案。道生曰。上雲不應說佛同於諸行。斯則解佛是無為矣。既解而能說。真護法也。引此為譬。以顯其旨也。貧者乏法財也。女者以本微善。能生今解也。僧亮曰。上說佛是無為。此旨為長。應物方便。是義為短。護法者。應顯其長覆其短也。女譬無常慧。慧有三種。以聞慧入理不深。譬貧也。法瑤曰。向雲不應說佛同諸行相。是則內有真解。故能常信此理。可謂護法者也。今真解常住者。必由曩劫微悟之信也。是以目行者為女人。未豐善法為貧也。曇濟曰。女譬聞慧能生思慧也。敬遺記僧宗曰。此第五也。前以五譬。抗折文殊。斥引未悟。今此兩譬。明能作此修。必得常果也。女以生育為義。明始行菩薩能生常解。懷解轉明。義同育也。未有無漏法財。故言貧也。寶亮曰。此下二譬。初借女人能宣常為譬。後說丈夫隱有為之譬也。法蓮記僧宗曰。此下二譬。舉內外為異耳。女人以護子為譬。顯其內解堅正也。丈夫以能剛幹為譬。顯其外說不可壞也。   無有居家救護之者。   案。道生曰。行未濃故。不免為惡所壞。本所安者不立。故雲無有也。僧亮曰。功德智慧。迭相扶助。譬居家眷屬。以無此故。譬之無護也。法瑤曰。昔善未強。不能永固其信。還為五欲眾惡所牽。失本所居。微信之家也。內無家善。外無友護也。僧宗曰。既從聞生慧。此解則遠感常果。常解在我。有出世之像。是則三界非復其家。而復未獲常果。在己兩盈之間。故雲無居家也。救護者。解力既微。未能仰感善友相獎接也。寶亮曰。佛法正以信首五根為家。始行之人。樹德未深。是則佛家未立也。道慧記曰。心離生死。則三界非家也。若卅心滿上初地無漏。可稱生在佛家。始行去此尚遠。故曰無有也。   加復病苦。   案。一本雲窮困。僧亮曰。謂障聞慧之煩惱也。智秀曰。為八苦所病也。   飢渴所逼。   案。道生曰。眾結為病苦。生死為飢渴也。法瑤曰。內無家善。外無友護。是以為惡友眾病所加。飢渴所逼也。僧宗曰。無禪定之漿。又闕涅槃法食。故雲飢渴。   遊行乞匈。   案。道生曰。善是三界外法。而為惡所壞。來在生死。去家展轉。是遊行之義。既厭苦求樂。而非本善。應得不得。是乞匈義也。僧亮曰。經離五道。譬遊行。生死非所樂之處。譬之乞匈。法瑤曰。為苦所迫。思善以代之。譬如乞匈也。敬遺記僧宗曰。乏定慧之食。修相善以自資。此善不多。兼非己分。義同乞匈也。遊行是遲迴履歷。非速去之像。明相善不能直之出要也。法蓮記僧宗曰。去佛果遼遠。而常解冥津。有向果之義。故曰遊行也。   止他客舍。   案。道生曰。三界之身。為邪見之宅。為惡所止。於其本善。為他捨也。僧亮曰。人天之果。為逆旅也。法瑤曰。人天之身。惑之所得。出自理外。終卒應無。譬客舍也。曇濟曰。生死之中。非其久處。譬之他捨也。智秀曰。常解習因。非生死眷屬。為客。五陰有權棲之義。曰捨。   寄生一子。   案。道生曰。既以如來無為為解。理無偏惑。譬之一子。生在所寄。謂之寄生也。僧亮曰。思慧之明。從闇而生。曰寄。明闇雖殊。所解不異。曰一。必紹佛家。曰子也。法瑤曰。解託陰生。曰寄。真而無二。曰一也。曇濟曰。譬思慧也。僧宗曰。菩薩居此陰身。乃懷常解。解是我生。義稱子也。寶亮曰。從聞生思。稱之為子。智秀曰。常解是一。無生滅之二。曰一子也。   是客舍主驅逐令去其產未久。   案。道生曰。邪見是受身之本。為捨主也。非撥其解。謂如驅逐也。僧亮曰。無明是受生之本。譬主也。思慧去之漸遠。譬驅逐也。法瑤曰。身為其捨。邪識所造。謂之捨主。邪見誹謗。不信常住。為逐義也。寶亮曰。解惑相違。義若驅也。是知一豪之善。必不感生死明矣。慧朗曰。斷見與常解相違。而斷見是生死之主。故言主人驅客攜抱是兒欲至他國。案。一本雲其產未久。僧亮曰。思慧始生。喻之未久。堅執不捨。況之攜抱。遠之常樂。取譬他國也。曇濟曰聞思二慧。相與一解。喻之攜抱也。修慧應得而未生。譬之欲向他國也。   於其中路遇惡風雨(至)蜂螫毒蟲之所唼食。   案。道生曰。五欲如風雨。諸結如寒苦。惡友如蚊虻也。僧亮曰。障思慧煩惱。譬之寒苦。煩惱之果。譬之唼食也。法瑤曰。佛道長遠。修難行苦行。譬之寒苦。不免魔之所惱。譬之唼食。僧宗曰。為邪學所抗折。譬風雨。未免煩惱吞噬善根。譬毒蟲也。道慧記曰。生死苦果。譬寒雨。六塵惡賊。譬毒蟲也。   經由恆河抱兒而度。   案。道生曰。懷耶嫉正。必以害加人。譬之河也。執真解而不顧險者。喻抱兒而度也。僧亮曰。已得有為修慧。而無為修慧未得。而無常難度。譬之恆河也。曇濟曰。河譬非常師教也。抱兒者。譬執思慧解也。僧宗曰。河譬小乘國也。外國法。若有異執。乃至不共一河飲水。今譬趣他國者。事須經河。而通法大士。懷常解而求佛。亦宜權化異執也。   其水漂疾而不放捨。   案。僧亮曰。生滅事切。急於暴流。執解不捨。乃為奇特。   於是母子遂共俱沒。   案。僧亮曰。雖在無常之中。而能不生異見。若有誹謗法者。則沒命救之。法瑤曰。夫護法者。必居惡世多難之處。必為所嫉。而能雖被流漂。執解不捨。爰致喪命。遂使常住之解。不行於世。人法俱墜。義言母子俱沒也。僧宗曰。耶鋒盛遏於正說。遂使言屈當時。解不申顯。義如子沒。人被折辱。義如母沒也。   如是女人慈念功德命終之後生於梵天。   案。僧宗曰。善護常解之果報也。梵者言淨。即涅槃也。天者。第一義天。   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至)定是有為定是無為。   案。僧亮曰。若未見常理。但爾無言。則不長外惡。何用分別有為無為耶。此下出護法也。寶亮曰。若謂如來定是生滅有為。亦得言是斷滅無為也。又曰。不應雲佛一向恆同有為。然佛定是無為也。曇愛曰。直案句雲。勿說如來定是有為。應說定是無為也。僧宗曰。若但體常而迷跡。非所以為解也。若能說本不乖跡。解跡不背本。乃契中道也。故言不應定說。同於諸行。亦不得雲一向不同。若一向不同。則傷跡也。如今未達。但自責而已也。   若正見者應說如來(至)生善法故生憐愍心故。   案。僧亮曰。說定是無為者。說常以化人所謂如上護法也。生善法者。以善化人。人得善命。是故如來。致有長壽之報。如八河之歸海矣。生憐愍者。慈護物命。是長壽之因。   如彼貧女在於恆河(至)不求梵天梵天自至。   案。慧朗述僧宗曰。不委悉合譬。但撮取要旨。舉以為誡勸也。   文殊師利如人遠行。   案。道生曰。此譬不說佛是有為。必以成無為義也。僧亮曰。秉常解以求佛。譬遠行也。法瑤曰。前譬護法者。顯揚無為。此譬隱覆有為也。始解未深。去佛懸遠。譬遠行也。僧宗曰。請門第五段也。   中路疲極。   案。道生曰。正見未濃。而邪心中起也。僧亮曰。經離生死。常解轉微也。寶亮曰。謂帶相修行者也。   寄止他捨臥寐之中。   案。道生曰。邪心內昏。譬臥寐也。僧亮曰。乘惑受報。非本所期。曰寄止。流遁既久。遂失常解。說佛為無常。譬眠寐也。曇濟曰。生死不可久處。為寄也。智秀曰。雖有微解。惑障慧眼。暫忘所懷。如昏寐也。   其室忽然大火卒起。   案。道生曰。害逼身命。喻火燒室也。僧亮曰。既生此謗謗。殃及身也。法瑤曰。猶譬耶辨也。曇濟曰。始覺故言卒起。   即時驚寤。   案。道生曰。知非己招。如從眠寤也。僧亮曰。知禍由己招也。寶亮曰。怪耶辨之非。曰驚。尋理不然。曰寤也。道慧記曰。向以暫不緣。今還得解。   尋自思惟我於今者定死不疑。   案。僧亮曰。謂謗佛之罪。重不可滅。法瑤曰。執正解不從耶言。知必見害也。寶亮曰。謂若從耶道。必入地獄也。   具慚愧故以衣纏身。   案。道生曰。即以慚愧為衣也。若言佛是有為。無慚愧也。曰誓不重造。譬慚愧。還說佛常。□昔所短。喻纏身也。曇濟曰。以護常之言纏解常之也。   即便命終生忉利天(至)展轉常生安樂之處。   案。曇濟曰。慚愧故生天。護常故解脫。僧宗曰。結果報也。忉利天有卅二臣。譬表卅二相也。八十反者。八十種好也。大梵王者。梵名涅槃。王即佛。   以是緣故文殊師利(至)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宗曰。舉譬誡勸也。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至)具亦當□如來有為。   案。僧亮曰。佛開常宗。而純陀廣之。說得其致。故歎也。僧宗曰。請門第六也。以火人譬。結與純陀也。法瑤曰。非直善其能言。亦美其深解也。物謂亡身為法。未有其人。故結指純陀顯不遠。   有為無為且共置之(至)如是施者諸施中最。   案。僧亮曰。欲令廣上不食之義。故因催供。以顯之也。法瑤曰。上明如來無為。今因催供。以顯丈六非是無為。不同行相也。僧宗曰。此請門第七。催供也。寶亮曰。此下催供。第四段也。   若比丘比丘尼(至)應當清淨隨時給與。   案。僧亮曰。明時物淨物施。必成檀也。   如是速施即是具足(至)如來正爾當般涅槃。   案。僧亮曰。檀是法身種子。時物是檀種子也。多少者。上已說物。未明心地。今次說施有八種。如論文所釋。今明佛僧定清淨心。多是持戒人。但物多少不定耳。   純陀言文殊師利汝今何故(至)即是法身非為食身。   案。法瑤曰。文殊既催。恐物謂丈六全同凡人。故純陀復明但示同耳。豈實須哉。僧宗曰。純陀顯法身不食。乃引昔況今也。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至)善入甚深大乘經典。   案。寶亮曰。純陀言可佛意。故述成也。   文殊師利語純陀言(至)亦復悅可一切眾生。   案。僧亮曰。愛念生於偏著。今明如來理合則可。情無偏也。皆悉悅可者。言理未顯。故復詳之也。慧朗曰。此中遣念有三翻。此即第一遣偏念也。   文殊師利言如來於汝(至)我與仁者俱行顛倒。   案。慧朗曰。此第二遣一切念也。   文殊師利如來無有愛念(至)即是諸佛智慧境界。   案。慧朗曰。此第三舉譬明無有相之念也。明駿案。自二人傍論以來至此。有三源。前辨常無常義。總拂有為之跡。以顯常住妙本。可請不可請義也。第二拂應身之跡。夫食以資身。若雖食而不食。豈身而是實耶。第三拂應心之跡。寄悅可之。以表無念之念。故因此述成。以遣心跡。   文殊師利譬如國王(至)直欲試汝諸菩薩事。   案。僧亮曰。鳥譬佛也。無量由旬譬觀空也。海譬生死也。龜魚譬六道。己影譬應身。明空有兩息也。凡夫者。謂具縛者也。少智者。指二乘也。敬遺記。僧宗曰。此請門第八。拂二大士跡也。慧朗述僧宗曰。此中有兩譬。前明下不及上。以鳥譬明上能知下也。後文殊自拂跡也。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至)純陀聞已悲塞默然。   案。僧亮曰。純陀昔願最後設供。申述常住。言理已顯。不滅現滅。不食現食。其粗周矣。今文殊先發。然後口告也。法瑤曰。前文殊催純陀設供。為純陀所訶。似若文殊前言為虛。是則丈六之身。復都不受人施也。時會之供。便為空設。不遂素心。是故放光照文殊身。以證文殊向言不虛。故宜催也。僧宗曰。請門第九。催供也。上來顯常拂跡既畢。物情不復滯跡也。雖食而知不食。故重放光。表跡必去也。道慧記曰。純陀向請住。而文殊傍論。事既已竟。今放此光。以詶其意也。既不許其請住。所以因光而催供也。慧朗述僧宗曰。從此下。訖琉璃珠譬。為下根開常住因果宗也。   佛告純陀汝所奉施(至)第二第三亦復如是。   案。法瑤曰。欲令速設。使時會各遂素心。故三告之。   爾時純陀聞佛語已(至)同聲勸佛莫般涅槃。   案。僧亮曰。恐一人之誠。不能仰感。故憑大眾令共請。   爾時世尊復告純陀莫大啼(至)有為之法多諸過患。   案。僧亮曰。非無所益。亂心迷道。非行者所宜。當觀其身。釋無益之旨也。汝身是所應。所應既不得。住應豈得住耶。寶亮曰。雜毒者。昔教生解。因果未分。亦言雜毒。就今經而談。金剛以下。雖明解非毒。而其體與苦未相分。故亦言雜毒。   於是純陀復白佛言(至)是故汝今不應啼泣。   案。僧亮曰。純陀重請之意。謂佛慈悲。以應苦眾生。今我現苦。所以願佛留慈應也。佛答意。以去必有益。住則無益也。諸佛法爾者。以生滅為苦。無生滅為樂。故我滅此生滅之苦也。   爾時純陀復白佛言(至)□思自惟復生慶悅。   案。僧亮曰。如來現同有為也。人知有身為苦。厭苦求滅。所益弘多。所以慶悅也。   佛讚純陀善哉善哉(至)速辦所施不宜久停。   案。僧亮曰。皆至是處者。現同起滅處也。皆如幻相者。令其觀空。以止悲戀之亂也。以方便力者。若諸法不空涉有。不名方便。佛心不應無著也。以佛心無著。證諸法空也。諸佛法爾者。證無著是佛果也。我今受汝食者。證方便。不食而受。蓋方便之益。僧宗曰。此下訖品。第十段領解也。   爾時純陀為諸眾生(至)從坐而去供辦食具。   案。僧亮曰。善已今施。必成佛福田也。涅槃難了。若檀行成就。自當了也。道慧記曰。純陀跡未善解設供之法。故攜文殊去也。   卷第五(純陀品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哀歎品捲上)    釋地動 出空不空空等十五法門 合正法寶城譬 釋伊字釋槃 釋若離若不離無常想義 釋五十七煩惱義   哀歎品第三   案。慧朗述僧宗曰。從前品末放口光催供。訖珠譬。猶是請門明常。此為下根說也。有六段。第一放光催供。第二動地大眾哀歎。第三說五譬譏請佛也。第四佛勸問又奪其所得也。第五比丘歎昔教。第六說勝修也。敬遺記僧宗曰。哀歎品初。猶屬前品純陀騰大眾請。是第二請門明常也。從復次比丘若有疑惑以下。是開宗中。第三勸奪門明常也。有四別。第一奪果。第二奪因。第三舉寶珠譬。成昔果所以虛也。第四結會二教也。寶亮曰。大分此品有七段。第一說偈及長行。陳己之苦譏請佛也。第二佛即勸捨昔之所得修也。第三比丘還更請佛住世。教我修方也。第四佛復勸令但隨佛教。修三勝修。必獲常果也。第五比丘復請若佛果是常者。何不住世。示我勝修耶。第六更勸明今日滅度。為汝有偏執之病。汝但莫保昔日所行為實也。既三勸三請竟。眾人始懷一疑雲。理若果然者。佛初出生。何不早為我說。第七便會通古今也。道慧記曰。大分此品為四段。第一大眾哀歎。第二佛開涅槃宗。第三說勝修。第四會通也。又曰。分為九段。第一將欲涅槃。所以動地。第二大眾說偈及譬請佛。第三佛說兩偈。止其悲請。第四若有疑惑。開常無常之端。發於眾疑。勸其令問。即說三點涅槃也。第五比丘未能受故。所以還歎昔教為是也。第六佛為說勝三修法也。第七比丘更請佛住。佛以迦葉。當為依止。止其兩請也。第八還以珠譬。勸其令捨昔之所修。修今勝修也。第九會通昔日不得即說。今日得說之意也。後六段自相屬也。智秀曰。從此入長壽品。至童子迦葉問。正說之第二也。大意有六段。第一現動地。表佛必至。第二時眾說偈及五譬。請佛住世。第三佛舉諸法以勸問。第四說勝修以奪執也。第五說醫譬。會通古今。第六段重作六翻。舉法以勸也。法安曰。此品是開宗之第二段。有三別。第一譏請。從品初。訖伊字涅槃。第二執昔教請。從快說無常。訖三修也。第三舉今教為請。從如佛所說離四倒者。訖品也。三列之中各有兩翻。從始訖五譬。是請體。次從佛告比丘以下。答所請也。就第二請中。初從快說以下。執昔教以請也。我既不解。願住世為說也。次從佛讚比丘以下。詶己所請。雲但習今教。得離四倒也。就第三請中。初從離四倒者。訖隨佛入涅槃。謂若佛是常。常則不滅。雲何不住。教導我耶。次從我以正法付囑迦葉。以詶己請也。明駿案。此品大分為五段。第一大眾見地動。知是表滅。乃哀歎說五譬。以邀請佛也。第二佛說兩偈。止其哀歎也。第三舉法勸問。訖珠譬也。第四時諸比丘。聞說珠譬。始悟於理。是以發問。昔日何以不即說耶。第五佛以新舊醫譬。會通古今也。就初段中。有三章。第一經家敘地動事。第二大眾說偈自陳。第三以五譬譏請也。就第二段中。有兩章。第一寄言激切。謂莫如凡夫也。第二以偈說法。止其哀情也。就第三段中。有五翻。第一舉法勸問。第二比丘執昔所得。不解今旨。第三佛說勝修。奪己所執。第四比丘聞勝聞奪。此則已昔為非佛今為是也。以己未解。仍復致請。謂佛正應住世。教我令解勝修。乃以命要請也。第五佛以珠譬。曉其迷也。第四第五段。不復開也。   純陀去已未久之頃(至)是故此地如是大動。   案。僧亮曰。佛與純陀。說常住感應之義。備於上文。純陀既去之後。疑者應發。而未即問者。冀佛稽延也。故現必去之徵催令問也。六種動義。備之華嚴經也。此中有兩意。前訖眾生心動。動中有聲。說大小之相也。從兜率天下。至如是大動。明必有大事也。學地有三種。無學地有三種。而五種已過。此第六也。法瑤曰。大士既去。無人扣發。是故動地。以表涅槃。速其勸請之端也。伊字涅槃。因斯而唱也。寶亮曰。此第七相也。此端來意。非為召眾。但時人見佛威光恬然。情意小惰。更現此相。以表必去也。此下訖老少二人譬。第一自陳己苦請。而譏佛也。有三意。第一說十一行偈半。正陳苦而請也。第二後兩行偈。明佛若在世。有除苦之益也。請竟佛默然故。第三更引事譏佛也。智秀曰。此第一段也。地中有此聲者。表兩義。一者令知今是大動。二者令知此動為涅槃相也。慧朗曰。前品末放口光。此品初動也。皆是欲為下根人。重說常故也。從放口光訖偈。六段中。第一現涅槃相也。有三章。此第一章。   時諸天龍乾闥婆(至)如來見放捨猶如棄涕唾。   案。僧亮曰。明佛去之苦也。智秀曰。此下訖五譬。第二段。自陳哀歎。以請佛也。   譬如日初出光明甚暉炎(至)譬如須彌山。   案。僧亮曰。佛若住世。有如是之益也。   世尊譬如國王生育諸子(至)唯願久住不入涅槃。   案。僧亮曰。上兩章。備陳去留之損益。申己苦以請佛。而不蒙慈顧。此下訖長行。以五譬過佛也。第一明無善始令終之美。第二明以有為為苦。無為為樂。畏有為故。佛非無為也。第三說無為樂。以子在獄。父不得樂為譬也。第四慈而不等。第五都無慈也。法瑤曰。此譬自言雖得正見。而般若未具。請佛住世。成我般若也。僧宗曰。四部不一譬諸子。明慧不耶。喻端正也。初教定慧。令我修學。生我慧命應追勝慧。教以深理。則慧命不斷。佛今既去。勝慧不續。非殺如何。寶亮曰。我未免四魔。而佛見捨。豈非以子付旃陀羅耶。   世尊譬如有人善學諸論(至)則不復畏墮於地獄。   案。法瑤曰。此譬謂佛具足。若應住世。為我說之。如其涅槃。於諸法畏而不說也。曇濟曰。如來如似畏有為也。   世尊譬如有人初學作務(至)雲何如來得受安樂。   案。法瑤曰。此譬明我未得解脫。請佛住世。教我令得也。曇濟曰。喻小乘初業也。囹圄者無明也。有人問者菩薩也。敬遺記僧宗曰。聲聞教修行。斷諸煩惱。為初作也。彼人以能勤故。得罪於囹圄。今明雖斷粗惑。而細者不傾。故為陰果之所籠樊也。有人問之受何罪者。天下有無事。傍人為復顧問。不能為益。若世尊果去。則同傍人泛爾無慈者也。又釋。以慈悲為官也。寶亮曰。謂佛不應負誓者。昔發四弘願。處生死度一切眾生。雲眾生病癒。我病乃除。今我幸是可度之數。而佛息化。豈不違誓耶。慧朗述僧宗曰。初學菩薩。懷大慈悲。誓為眾生。不捨生死。生死之應。必不可免。如官所收。若眾生得度。佛乃安樂。雲何今日。獨離苦惱耶。有人問者。餘大菩薩。問始行也。   世尊譬如醫王善解方藥(至)唯願久住莫般涅槃。   案。法瑤曰。佛若不住。教我令得解脫者。則有祕吝。如彼醫也。曇濟曰。雖謂有慈。而心存勝負傷平等也。   世尊譬如老少病苦之人(至)久住於世勿入涅槃。   案。法瑤曰。此譬明己習學始。爾未成法身。請佛住世。諮問修學。法身可成。曇濟曰。若有慈者。則應救苦。今既捨苦。豈謂有慈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至)遠離諸非法自慰受歡樂。   案。僧亮曰。以慈愍故。是以現滅。備之前文。但凡夫愛緣悲重。不可理悟。今偏告比丘。以厲諸人也。寶亮曰。此下第二勸也。有三意。第一戒時眾。第二總因果中勸。第三勸捨昔日所得。修今伊字也。此即第一對比丘。戒凡夫也。諸佛法爾者。有感則應。感盡歸真也。樂不放逸者。教令持戒守心。正憶念者。其修定。下句修慧也。智秀曰。此下第三段。正舉諸法。述佛本意。勸令問也。有三別。第一將欲使問。先兩偈。止其亂心也。第二廣舉諸法勸問。第三更舉異緣勸問。此即第一。止其哀亂也。   復次比丘若有疑惑(至)我當隨順為汝斷之。   案。道生曰。佛雖為純陀。說不滅之義。而諸比丘。執昔教不已。今將釋之。以明今昔之教。則妙善同也。說一切皆者。本為眾生著三界之惑。以遣不空之病耳。言跡既漫。理應致疑。今許其疑問。微言得顯。引背歸宗也。僧亮曰。開宗有略有廣。此廣勸問也。諸比丘觀四非常。斷疑成道。聞佛常住。應於此果生疑。則應問而無問者。必以昔說是實。若以昔說為實終不悟今教也。是故稱名。發其疑端。昔說一切空。今言不空。是可疑也。僧宗曰。此開宗之中。第三也。前第一因施明常。第二純陀騰大眾請明常。今此第三勸奪門明常也。所以將奪而先勸問者。向以五譬譏佛。或言吝法。或謂慈偏。今勸其令問上開宗之旨。發今昔二教。顯二種不可請。既所未達。今應疑問也。生死虛假。終歸於空。涅槃圓極。湛然常存。為不空也。昔說無常。止於三界。今言無常。三界外也。昔以三無為為常。今明妙有以為常也。寶亮曰。此下第二舉因果。總勸問也。智秀曰。第二廣舉諸法。以勸問也。   亦當為汝先說甘露然後乃當入於涅槃。   案。道生曰。如必不疑不知問者。亦當自為汝說。終不使汝。遂墮疑惑也。僧亮曰。謂汝自有疑。而不能問。我當為說。然後涅槃。寶亮曰。總答前五譬譏請意。自出世以來。說苦無常。除餘四倒。今說常樂具足入道。何致終始之譏耶。今昔所說。窮幽微之理。豈有畏法過耶。今入涅槃。廣為汝說甘露極理。令得常樂我淨之法。有何乖願耶。今欲令汝識常。與文殊等。豈謂慈偏耶。出世已來。教爾正路。今復示汝甘露妙道。豈曰無慈耶。   諸比丘佛出世難人身難得(至)如求金沙優曇缽華。   案。僧亮曰。所謂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僧宗曰。向來勸問。從此下奪也。有四段。第一奪果。第二奪因。第三舉寶珠譬。明昔果所以是虛第四結會二教也。寶亮曰。此下第三偏勸捨昔所得果也。有四意。第一先歎比丘能離五難。並勸也。第二正奪果。第三奪昔所行因。第四勸脩取今常果也。智秀曰。此下訖如世伊字。第三別更舉異緣勸問也。有三章。一舉比丘德。第二舉比丘失。第三舉佛真實教敕。以勸問。   諸比丘離於八難得人身難(至)是故汝等不應放逸。   案。僧亮曰。向與今奪也。昔偏執以為足。更不進求。豈非空過放逸人耶。僧宗曰。比丘既勤勤請住。佛不許住。而乃勸問。所舉之理。非其境界。絕諮啟之方。乃退保所得。息進向之路。承其此念。故有空過之責。舉昔苦行。以顯大慈之難負。   汝等比丘雲何莊嚴(至)值遇寶城取虛偽物。   案。僧亮曰。此譬廣上事也。城喻涅槃。僧宗曰。佛果排遣累。喻城之防非也。戒防身口外失。如牆也。定水為塹也。慧能決斷除惡。如俾倪也。保其所得。謂取虛偽物也。寶亮曰。第二奪果也。寶城無體。為眾寶所成。若一德不備。不得稱為大涅槃也。昔之所說。乃是涅槃因緣中說耳。   汝諸比丘勿以下心(至)未為正法除諸結使。   案。寶亮曰。此第三奪已昔日所因也。有四句。唯勸令忘懷兩修而德也。雖服袈裟者。此乃始學之初門非涉真之極路也。   汝諸比丘今當真實(至)種種煩惱病之良藥。   案。僧亮曰。真實事者。謂常理也。常理難解。既非散心怯弱所知。故須攝心也。唯有佛日能照。佛日沒已。汝等當為無明所覆。雲何能見耶。大地是眾生共報。佛法亦爾。本為眾生故求此。即眾生法已。僧宗曰。十力慧日沒者。謂時機難差也。草木為眾生用者。資益法藥。以除患也。既有法藥。所以時不可失也。寶亮曰。此第四勸修今因。取今果也。將欲勸修。先以一句誡敕竟。略出常住體相雲。如來法性。真實不倒也。昔日亦云法性。而是斷滅之教。今日所明常果體。百非所不得。無有亦無無。謂一相無相。不斷不常。如此心緣。豈是顛倒耶。即生三法。為修因之方。謂精進攝心勇猛也。   我今當令一切眾生(至)悉皆安住祕密藏中。   案。僧亮曰。入者常住之理。昔為無常所覆。眾生不見。今得見故。名之為入也。僧宗曰。上略開常。未出常體。今既奪彼所得。宜顯其相也。祕密者。謂十地所不見。唯佛能了也。眾德蘊在圓果之中。義和藏也。寶亮曰。住者有三位。謂信見得也。何者。從外凡至九地。通名信住。第十地者。名為見住。唯佛乃居得住位也。   我亦復當安住是中入於涅槃。   案。僧亮曰。佛得常故。名為住也。為物涅槃佛不滅也。僧宗曰。向指大眾。今指如來。明同得不異耳。入者。謂丈六之跡。緣盡。反真。約應不現。故言入也。   何等名為祕密之藏(至)名入涅槃如世伊字。   案。道生曰。夫照極自然。居宗在上。上不可並。故橫必非矣。所除累。近則解脫。於下無不應。兼則色身是俱。非先後故。縱亦非也。三無離理故。別之尤非。是以湛然弗差。猶如伊字。既雲常矣。豈有今滅。今滅非實。色身則存也。一言蔽諸。伊字之喻也。僧亮曰。若並者。身能發智。智用滿故。三法俱常。智功既勝。故不並也。縱亦不成者。身智之滅。無優劣故也。面上三目者。般若居上。身及解脫。二無勝故。並列在下。此釋三德相緣。得常之所由也。若別者不相因也。身得智。不由智得滅。是則俱無也。具此三法。所以謂安住也。名入涅槃者。謂常法無滅。為物故滅也。法瑤曰。三法各異者。體異則有分。有分則無常。豈宜各異而合成涅槃耶。又雖雲一一非耳。然離此之外。亦更無也。僧宗曰。並不成者。明功用不同。縱不成者。明義無勝負也。別不成者。明無異體也。解脫亦非者。此總合前兩句。若言解脫功用即法身功用者非也。三法各異者。合第三若別句也。言解脫亦非有。唯主滅累一義。不收圓德。文句隱略。得意者。應雲解脫。非涅槃所成圓體已。何者。以三德成祕密藏。此收佛地功德斯盡。向者三德。各收一義。是為捉別。雲何收盡。故言非涅槃也。寶亮曰。並者。以一時俱有。以為譬也。何者。昔以事斷無為為涅槃。而此無為。與身智並故。非今日伊字也。縱者。以前後為目。亦譬昔日無餘涅槃也。謂先有身。次有智。後有滅。故言非也。如三目者。上以二句非昔。此句正是於今。謂萬德之上。總明涅槃也。三點若別者。謂三德之上。一一偏取。亦不得也。下句雲。法身亦非等也。三法各異亦非者。謂各有別體也。   爾時諸比丘聞佛世尊(至)於諸想中最為第一。   案。道生曰。既聞涅槃如世伊字。始悟昔說無常之旨。止於三界。而遠表於常也。僧亮曰。受解請也。聞今伊字之譬。解佛昔說一切無常。是方便也。而此方便。能斷三界實結。何快如之。法瑤曰。佛說伊字涅槃之常。是則已說非涅槃者無常也。又自因今解悟昔說無常旨在非佛。乃所以表佛是常。可謂快說也。僧宗曰。向釋三義。旨趣幽深。求之於心。冥然分外。交聞唱滅。捨應歸本。長與物隔。故愁憂也。快說無常者。伊字之說。非情所解。前塗難涉。退保先教。何以示耶。如來昔教。令我修學無常等觀。離三界惑。依教修行。果得出苦。所以不難。今日教者。今雖言常。而我未得。我既未得。事在如來。交見滅度。雖有常言。不睹其事。如其不住。則昔說可憑。是以歎也。像跡為上者。上句歎教。此句歎從教生解也。寶亮曰。從此以下。請中第二文也。若為凡請。大旨有二。第一者。佛說二十五有。作五門觀。而佛故是常。得知金剛以還是生死。而後心是常也。我是可教人。佛應住世也。第二佛雖為我說伊字涅槃。不知雲何而得也。就此第二請中。有三段。第一明我是可教之人。略有所解。故先以二譬。歎今苦空無常五門除惑。勝於昔日也。第二從帝王。訖醉人譬。正請辭也。第三從歎芭蕉已下。執昔教。以要佛若不住世。我當尋昔所習。通於佛上。脩苦無常也。快者。快上純陀品中五門觀也。純陀品中。說常無常。今但歎無常之理。昔來所觀常理。本所未達。且留此理。以為請辭。謂我未解。應住世教我也。我若已解今日常旨。用請何為也。智秀曰。此下第四段奪執也。有四別。第一正執。第二奪執。第三請住。第四佛答。從此訖而有諸見其無是處。第一快昔教。擬為反請也。明駿曰。此下訖無我想勸問中。第二翻上舉勝法勸問。既非己所解。乃還執昔教也。有三階。第一勸昔無常教。於我已解。第二舉帝王等譬。明所未解者。在乎今教。而佛不住。教我令解耶。第三舉歎無我等教也。   若有精勤脩集之者(至)無明憍慢及無常想。   案。僧亮曰。舉三界實結。顯無常教之力能也。不說瞋者。以易斷故也。法瑤曰。若能勤脩無常想者。則不離三界惑及佛上無常想倒。快說之義。其在此也。僧宗曰。想有二種。若習觀觀空前方便者。不能除結。今取空觀。協解無常。即是空慧。作想名說也。若不爾者。還取空前方便伏結。由伏後斷。故通言斷也。及無常想者。斷見無常耳。寶亮曰。此是思惟門中。最後所斷者。故偏舉。非不先斷粗也。及無常想者。兼除佛上倒也。   世尊如來若離無常想者(至)無明憍慢及無常想。   案。道生曰。上雲脩無常。能除無常想。想是慧名。似若鉾楯。宜更明之也。若離者。謂不脩無常想。則無般若。般若既無。則無解脫。今日豈得入涅槃乎。若不離者。取昔說相。為無常想。則是顛倒。豈得言與慢等俱離耶。僧亮曰。請也。得理觀者。境智不相離。如來若常。則離無常想。若離無常想。為物則不應涅槃。上既有為眾生之言。因之得有請也。若不離者。若佛不住理數。自滅無常之觀。竟不離佛。伊字之譬。更增惑倒也。法瑤曰。向美快說無常想。能除三界常見等惑。及佛上無常想倒。今次歎此想亦能得常也。何以然耶。如來本若不脩無常想者。則不知無常在於非佛。常在於佛。雲何得脩不濫之無常。入伊字涅槃耶。此論今日所解。不談昔日也。若不離者。此言昔解也。若果脩昔無常想者。此無常想。濫該於佛。非唯不識於常。亦未深識無常。豈得能除三界之惑。及佛上無常想倒耶。諸比丘說此得失二句。自陳已解悟無常之旨。成向所言快說之意也。僧宗曰。比丘意言。我未造極。事須滅身然後免苦。今高推如來。不同我者。既曰常住。豈待滅身。方稱涅槃耶。若不離者。懸取佛意。若言我亦不離者。即猥與我同。則不應言脩無常想為非也。寶亮曰。請辭也。捉前品中。常樂二偈。已離無常句。若尋此語。佛便是離無常想也。不應入涅槃者。此應身乃是法身。之未自在無為。若果不自在。雲何言我是常住。若不離者。佛今果入涅槃。便是未離無常想。那得言我已離無常也。智藏曰。離者。滅之異稱。想者。空慧之別名。佛向雲欲入三點涅槃。若滅空慧。則無般若。豈有三點涅槃可入耶。若不離者。取佛意。若言不滅此慧者。雲何昔言滅無常想。是則空慧不得不滅。三點安在也。   世尊譬如農夫於秋月時(至)於諸想中無常為最。   案。曇濟曰。此因譏而致請也。佛若果入涅槃。故知無常想勝也。   世尊譬如帝王知命將終(至)便欲放捨入於涅槃。   案。僧亮曰。帝王之慈。慈及一國。尚行恩赦。佛慈一切。而不見矜耶。法瑤曰。雖說昔非今是。然未為心用。猶為無明所縛。未得解脫。須佛見教也。寶亮曰。此第二章。請辭也。   世尊譬如有人為鬼所持(至)解脫等法如世伊字。   案。僧亮曰。世醫慈淺。尚不捨病人。況出世良醫。而不救我等。法瑤曰。上譬明未得解脫。此譬明未得般若也。僧宗曰。聲聞雖斷粗結。而細者猶在。佛為良咒師。前譬明果患。此譬明因患也。   世尊譬如香象為人所縛(至)便欲放捨入於涅槃。   案。道生曰。菩薩如香象。聲聞則未然。雲何可捨耶。僧亮曰。為佛作過也。謂如來慈等。不得獨為聲聞現身。亦復餘方化菩薩也。若爾者。慈本濟急。我既不能自解。故苦重為急。菩薩能解。故苦輕非急也。五十七者。依上結名愛慢無明。橫通五行。為十五也。豎通三界。合為四十五也。無常是見。四諦亦通三界。四諦十二。合五十七也。法瑤曰。此譬明未如大法身自在也。僧宗曰。羅漢斷煩惱盡。不無習氣相承。故言有五十七在耳。又釋。不以斷見觀照智。約三界四諦為十二也。智為細惑所闇。即是無明。亦稱煩惱也。寶亮曰。於佛上起三倒。無常苦無我。此三煩惱。顯見無作四諦來治也。一諦下有三為十二。並為四十五也。四倒不取空者。空即無我。更無別義。不淨本非理觀。故不取也。   世尊如人病瘧值遇良醫(至)便欲放捨入於涅槃。   案。道生曰。縱依昔教得解。而於餘教未了也。僧亮曰。更為佛作過也。若慈必救重。應捨聖從凡者。凡夫計常。故佛應現滅。若爾我有半病。故以瘧為譬。佛應救之也。法瑤曰。此譬明無常涅槃也。雖免分段。而變易猶在。為半日病也。寶亮曰。瘧是寒熱之病。明我等九十八使。都未除也。智秀曰。佛除我粗煩惱。即日不發。而細者。根本猶在未去。如瘧之未發也。   世尊譬如醉人不自覺知(至)便欲放捨入於涅槃。   案。道生曰。半解尚應更教。況全未了耶。僧亮曰。謂聲聞之病。全同凡夫。非半日病也。何者。若了三界無常。於佛不應起無常想。說言佛是無常。則不了因緣。具三界常見。理與凡夫同也。法瑤曰。此譬明上所以未得四義者。良由凡夫時。醉醉五欲。情重根鈍。是以今日髣拂有解。然猶未醒。雲何捨棄。僧宗曰。上四譬為聖人作譬。此通為凡聖也。智勇曰。此譬與上瘧譬。事異而意同。同以惑未盡為喻也。   世尊譬如有人歎芭蕉樹(至)而有諸見亦無是處。   案。道生曰。昔亦佛說。今亦佛說。昔解既非。今何必是。是故還執昔解。乃取判於佛也。僧亮曰。謂如來是常。推理而言。理應自在。而我今日。請不得住。便是不得自在。是即昔說無我是實。今說自在應虛也。如佛所說者。今昔皆是佛說。今說何必全是。故引昔取判也。法瑤曰。從快說以來。比丘雖自說解。猶未自審。今欲取定於佛。故先呈昔解。歎無我想為真也。佛若非之。則今解是也。如其不非。今解何必是耶。芭蕉譬明解無我也。漿澤譬真言其身。理自無我。不假言其心解。七葉華。美脩無我得入涅槃也。寶亮曰。此第三章。欲還脩昔教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七(哀歎品第三卷之第二)    釋四倒義 釋三倒義 合琉璃珠譬 合新舊醫譬   哀歎品之第二   爾時世尊讚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善能脩無我想。   案。道生曰。將奪先與也。智秀曰。此下第四段。為說勝脩。奪其所執也。有四章。第一將奪先定其所執也。第二比丘乃更說諸譬。自是而非他。第三佛迴譬有在。使比丘成失。第四為說勝脩。先許說而未說。先作兩翻。明其所脩無實義。後正明脩也。此即第一章。   時諸比丘即白佛言(至)我等善脩如是諸想。   案。道生曰。既蒙善哉。乃逞餘脩。以自多也。僧亮曰。既蒙稱美。乃更說餘想也。不名為聖者。自慶之言也。智秀曰。第二章也。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至)但知文字未達其義。   案。道生曰。醉人之譬。以不更脩為惑也。徒知昔說無我之名。未達更脩之乖義。醉有所歸也。僧亮曰。汝以醉為不醉。知醉之名。未達醉不醉義也。僧宗曰。此下奪因也。有四章。第一迴醉譬。置比丘上。第二廣列八倒。以示大眾。免八倒者。可名為脩。如其不免。雲何名脩耶。第三結八倒。與比丘言。非但有輕倒。亦有重倒也。第四為說勝三脩法。代其所執也。未達義者。佛果是常。金剛以還是無常。而汝一向請。脩常樂為醉。脩苦空為不醉義耶。若知於佛果計苦空。生死計常樂。是惑者。此乃真識醉耳。寶亮曰。此下第二勸也。有四章明義。第一自此訖醫說三脩。先轉醉譬。與比丘也。第二從說三脩。訖人不知正脩諸法。舉八倒明兩非也。第三從汝諸比丘於苦法中。訖而不知義。舉四倒釋是非也。第四明兩是也。生死作苦無常亦是。佛上作常樂亦是也。智秀曰。此下第三章。   何等為義如彼醉人(至)於非轉處而生轉想。   案。僧亮曰。何等以醉為不醉義耶。僧宗曰。義釋在下也。如彼醉人者。即迴醉譬。與比丘也。謂醉人所見。其實不轉。而生轉想。佛果實常。而計無常。此即大醉。而自不知。故雲不達義也。   我者即是佛義(至)憍慢貢高流轉生死。   案。僧亮曰。知見自在。是佛義也。身無慮解。故以不遷。為法身義。內滅苦是樂。謂涅槃義也。身智涅槃。皆無非法。是淨義也。法瑤曰。比丘自說凡夫想倒。今明凡夫我想。乃更為得無我想觀。更為失也。醉人之譬。翻然在己也。僧宗曰。更分明顯前所以是倒也。我以自在為義。佛以覺了為義。由覺萬法。所以自在。應雲佛是我義。辭倒也。下句例爾。不以無為為常義者。含三無為。故不取也。今舉法身。貴在有體。   汝等若言我亦脩集(至)我今當說勝三脩法。   案。道生曰。更脩既非。前脩示非。故今始得非之。雲其脩非也。亦以脩無實義也。僧亮曰。謂知字知義。為勝脩也。法瑤曰。佛今始判昔解為非。故無有實義。今解為是說勝三脩也。僧宗曰。下先結八倒與比丘。然後說勝脩也。智秀曰。此下第四章。   苦者計樂樂者計苦(至)是人不知正脩諸法。   案。道生曰。具倒非脩。理固然矣。而以此人。尤諸比丘也。僧亮曰。先說耶脩。以耶顯正。相對為四也。法瑤曰。釋無實義也。夫解則無偏。惑亦俱斷。諸比丘以樂為苦。亦以苦為樂。非但不識樂。亦復不了苦空。是等四倒。常無常各有四也。僧宗曰。一往分八倒者。四在具縛凡夫。四在小乘人也。大通為語。凡聖皆具八也。既不辨真。理不識偽。然推實為論。此中言對聖人。而旨在凡夫。何者。入聖位以上。不假言教。自然信常。經有誠文。上來抑揚。蓋為未達者耳。寶亮曰。八倒者。大判有四重。第一明亦得一人具八。一人具四。若談始終成就。則一人具八。論其現起為言。但有四也。或之體用。性是癡迷。莫問起與不起。悉成就也。第二論其起用。謂若起前四者。則無後四。互相倚伏。故言一人但四也。第三辨俱伏。若信首五根立者。則八倒永伏也。是知後四起時。乃信首五根之前。鄰四念處。假名法空。未成就作無常觀時。在觀心中。起此惑也。論此惑容有可得涉思惟之細不耶時。無明住地惑。為其正體也。何者。見諦惑已伏。復不得起。思惟惑雖非平等。然是虛心事惑不起。故知是無明住地惑也。第四論斷道。得正觀無偏時。必先除粗。而後除細。不得如相似解俱伏時也。何者。伏必約理傍情。情背者盡伏。莫問粗細也。真觀斷時。是數法相違。故以淺治粗也。   汝諸比丘於苦法中(至)於不淨中而生淨想。   案。道生曰。對起而言。於無我為我者。亦是以無我為我。豈謂真脩耶。僧亮曰。已說倒相。今結與比丘也。已免今明其未達也。若識我相。乃得分明識無我也。寶亮曰。將釋是非故。先舉倒體。   世間亦有常樂我淨(至)世間法者有字無義。   案。道生曰。始欲明勝三脩。先說世間本無我實。例見之我。有字無義也。   出世間者有字有義。   案。道生曰。翻八倒故。名出世間也。下結雲。以不倒故。知字知義也。僧亮曰。比丘既不免有倒。則因世間四倒。謂知名而不知義也。法瑤曰。此下始釋勝修義。先舉世間常樂等倒。以顯出世間常不倒者。勝修義也。有字義者。釋所以為修也。僧宗曰。佛指比丘爾所計也。出生間亦有者。謂有字有義。所以為勝修也。寶亮曰。下將有釋。先開二門。一謂有字無義。二謂有字有義也。   何以故世間之法有四顛倒故不知義。   案。僧宗曰。擇有字無義也。有四倒者。有四則具八。   所以者何有想顛倒(至)世間知字而不知義。   案。僧宗曰。向舉苦空四倒。與常樂四倒作本。今復舉三例釋。前四倒所由耳。想倒者。想以取假為義。謬執不得法實。憶想推求。由此起倒也。心倒者。第六意識。能緣於理。先由心緣。而後起倒也。見倒者。見能審法。由審成倒。藉此則生於四。而對則八也。寶亮曰。心識一往。捉境謬解。取法不得。名之為倒。後以想心。重來分別。逐心謬解。名曰想倒。見是行陰之心。以想分別。有違不違二義。轉重執見。謂言佛是無常。名為見倒也。不說受倒者。受之與想。一類相似。據其中品。所以不明也。見是三家之後。重行陰故說。   何等為義無我者即生死我者即如來。   案。道生曰。生死不得自在。故曰無我。   無常者聲聞覺常者如來法身。   案。道生曰。二乘不見常。故無常也。   苦者一切外道樂者即是涅槃。   案。道生曰。反正見故。不得出苦。   不淨者即有為法淨者諸佛菩薩所有正法。   案。道生曰。夫橫起者。皆有為也。   是名不顛倒以不倒故(至)應知如是常樂我淨。   案。僧亮曰。正說勝三修也。法瑤曰。既明二種四倒。不知其義。次明二種四不倒。知其義者。即文自顯。不復記也。   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至)而見放捨欲入涅槃。   案。道生曰。既已斥其解非。便應教其修是。故復得請之。   如來若見顧念教敕(至)同共正住修於梵行。   案。道生曰。若佛涅槃。無復教者。雖修梵行。終不能得離此毒身。   我等亦當隨佛世尊入於涅槃。   案。道生曰。言佛若住世教我者。乃當得隨佛入此涅槃也。僧亮曰。上歎昔三修。取定於如來。如來已判。比丘雖悟昔修是倒。未得後修為用。請求教導。頂受修習也。隨佛涅槃者。修既是倒。雲何與此毒身同止。佛若現滅。隨佛而去也。僧宗曰。上請不住。退保昔教。既蒙開釋。始知未達。敬服前言。我既有倒。應須除滅。如其不住。欲隨佛取滅。尋取滅之意。如似猶協前教。雖不要住。意在未捨。所以不敢公言。執教者。既蒙開釋。愧在未達耳。寶亮曰。此下第三請始也。就此中亦有三意。第一直領解。第二請佛住教我勝三修。第三佛若不受我請。今當逐佛入涅槃者。以死要佛也。智秀曰。開說勝修。悟解情薄。今更請佛住。重為已說。雲隨佛入涅槃者。不謂別有涅槃可入。由佛昔雲得涅槃時。必應捨身故。用理切之辭。以為請也。   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不應(至)亦以付囑摩訶迦葉。   案。道生曰。所以付囑聲聞者。明要須兼解。然後得道也。迦葉在佛前出家。以十方佛為師。佛既成道。為佛弟子。苦行第一。深解成就。必可以軌誨後學。故付囑也。僧亮曰。答請教之言也。教汝遺法。今留在後也。僧宗曰。向以辭倒請住。今明付囑有人。何患倒之不除也。寶亮曰。第三勸也。就此中有三意。先一非其第一請意。雲但修勝修。隨滅何益耶。第二出所依止人。迦葉既為依止處者。如佛在世無異。何患欲修勝修。而無地耶。有人解雲。此迦葉即是三十四問者也。謂不應然。正是聲聞中上座者耳。故六卷雲。以聲聞乘故。不能流通。非都不能也。是佛大弟子。於時不來故。知先是體常之人。   汝等當知先所修集無常苦想非是真實。   案。僧亮曰。一切經藏。皆付迦葉比丘。得知前非後是也。法瑤曰。將欲設譬。使其分明知昔解必非。勸學今之所說。故先誡敕之。   譬如春時。   案。僧亮曰。春者農之始也。無常之教。乃學之始也。法瑤曰。卉物開秀悅情之時。以譬聽者機發之時也。時而聞法。莫不開悅也。僧宗曰。譬有三意。初明過去佛邊得解譬也。次明失解譬。後明更感今佛聞常發解譬也。眾生有善。值過去佛。感應相交。善萌開發。喻彼和適之時也。智秀曰。譬旨有二。前從始訖乃知非真。顯學人本有極修當果之解。為佛偏教所益。尋之不能得也。後從是時寶球。訖譬明今日教。顯極修之旨。現昔偏教之下求者。終能於中得也。開此二意。以誡學人慎彼前失。慕斯後得也。前譬中有兩意。初訖沒深水中。正顯極修之珠。沒於偏教之水也。春至則卉木斯萌。譬感興而教發。善心榮秀。   有諸人等。   案。僧亮曰。陳如五人。應聞者也。僧宗曰。應是住前凡夫人。寶亮曰。通譬三乘人也。   在大池浴。   案。僧亮曰。稟承經教。洗除邪惑。譬大池浴也。僧宗曰。三世佛法通譬也。池中有水。水從池出。請佛法之中。有理有教。理教從佛法出也。寶亮曰。釋迦出世。從鹿園至雙樹。通譬池也。   乘船遊戲。   案。僧亮曰。依經求理。始用聞思。既入理不深。若船之浮水上者也。何者。眾生本有四倒之計。謂一切法常。佛欲斷之。說一功無常。旨在三界。濫及法身。執教失旨。浮淺之義。無有實功。譬之戲也。敬遺記僧宗曰。遊戲者。感聞常教。非不微解。有悅情之謂。法蓮記僧宗曰。萬善為船。甘樂為戲也。   失琉璃寶。   案。一本雲殊。僧亮曰。經旨不偏。理圓可貴。喻之寶。亦曰珠也。偏取乖中。以譬失也。法瑤曰。言之旨為珠也。不達所詮為失也。僧宗曰。外譬因戲失珠。內合以解所未深。情馳五欲。亡失本解。如失珠也。若論失者。昔計常乖解。已有失義。而以今聞無常之教。方稱失者。以昔常名是同失義。不顯無常之教。生無常解。遏於常見。失義始彰也。寶亮曰。中道之解。應得不得。名之為失也。   沒深水中。   案。道生曰。常與無常。理本不偏。言兼可珍。而必是應獲。由二乘漫修。乖之為失也。乖則永隱。謂沒深也。僧亮曰。為權教所□。譬深水中也。法瑤曰。常以無常。理必相對。而昔無常之說。未灼然有在。則濫乎佛常。是則常理隱於無常之教。為珠沒水也。理必雙悟。不應有偏。無常之水。非深如何。僧宗曰。隱覆圓解之珠。學人無有能見之者。曰深。無常之教。印一切法。就言下而求常解。無有可得之理。曰沒也。寶亮曰。中道之理。隱在今日涅槃教下。故言沒水。非據東西。水為譬也。   是時諸人悉共入水求覓是寶。   案。僧亮曰。修慧也。求理轉深。欲以除惑。譬之入水求寶也。法瑤曰。思慧也。尋教轉深。入水義也。失旨宜求。理推應爾。不言其意也。僧宗曰。向以理中有失。今亦理中有求。何者。常解是理中之勝行。人豈容無求勝之意耶。寶亮曰。從聞得思。義言入也。   競捉瓦石草木沙礫各各自謂得琉璃珠。   案。僧亮曰。以無常等智。謂之三果也。寶亮曰。依昔經得聞思二慧之解。謂為真理也。   歡喜持出乃知非真。   案。僧亮曰。羅漢出三界。自知非究竟也。法瑤曰。本謂無常之理。是真言極旨。今聞常說。始知有在。畫然有判。不復執在無常教中。是為持出。乃知非真也。僧宗曰。歡喜者。屬上向也。於偏教生解。謂為真理。如唱得珠。保悅在心。義稱歡喜也。持出乃知非真者。常教既宣。開釋二塗。則不復為無常所迷。知先所得。未為理極也。寶亮曰。乘無常之解。來登燸頂。信根成就。決定信佛是常。於時倒望昔教。方知虛說。如持寶出水。知非真也。智秀曰。得修修慧離教。譬持出。出觀緣滅。知未來之生。未即都盡。譬乃知非真也。道慧所撰。曰歡喜。持者。昔謂是理。保之為持也。出乃知非真者。說涅槃時也。既入今常教。於昔無常之教為出。   是時寶珠猶在水中。   案。道生曰。於不得者為故。在水中也。僧亮曰。自知生死未盡。不知佛果常。故為昔言所□也。法瑤曰。詮本表旨。使人得之。於人未得。為在詮水之中也。僧宗曰。常教既興。知昔所行。未為理極。而思修之信珠。未即為心用。猶在理教之下也。寶亮曰。得知昔來經教。儘是常解之詮。但眾生惑重。不得正說也。   以珠力故水皆澄清。   案。道生曰。言旨既現。不復渾跡。珠之力也。僧亮曰。理不可掩。名教自分伊字之譬是也。故曰澄清。僧宗曰。珠譬解珠。是映澈之物。水為之清。思修勝慧。是理照之知。探教不渾也。寶亮曰。既有常信。決知偏教理非是實。理雖非實。未曾相亂。但資向常之解。故言澄清也。智秀曰。緣有此旨。所以能感今日所說。顯奠昔教亦是詮極。豈非珠力水澄清耶。道慧所撰曰。惑情亂教。喻之水濁。若果無常。則其迷可久。理非偏教。故妄情可息。息則名教顯然。喻之水清。   於是大眾乃見寶珠故在水下。   案。僧亮曰。信佛是常。而請不肯住。以不自在。執昔說以致疑。乃取判於佛。此譬之旨也。法瑤曰。常理既顯。方知昔旨。旨在於常。譬故在水下也。僧宗曰。唯有聞慧。未能入理。如未入水。未修勝慧。不名得珠。非不聞慧。義稱遙見耳。寶亮曰。既得信解。悉知常旨。遍在昔日教之下。   猶如仰觀虛空月形。   案。僧亮曰。佛說勝修圓教可仰。以譬空中之月也。僧宗曰。思修之心。中道不偏。   是時眾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   案。道生曰。如說修行。譬之安徐入水也。要在修習我常四法。而實不廢方便之義也。修常然後乃解無常。其理始是得來在我。故曰智也。僧亮曰。捨昔修今之譬也。法瑤曰。智人謂菩薩也。修習不濫。無常爾乃得常。以譬入水得珠也。修習得所。不渾濁故。為安徐也。敬遺記僧宗曰。迷多悟寡。可貴可重。故言一人也。以善方便。縱容理味。則教不渾亂。勝修之慧。在我故也。如以安徐入水。水不亂故。所以得珠也。敬遺記僧宗曰。一人譬菩薩也。不執斷常。縱容取中。譬之安徐也。道慧所撰曰。謂攝心在理。曰安徐也。   汝等比丘不應如是(至)所謂我想常樂淨想。   案。僧亮曰。此略合譬重勸之也。   爾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至)得入涅槃是義雲何。   案。道生曰。若昔說無我。實亦表於我者。言教何以專說無我。得離於我。而不說我。今方說耶。僧亮曰。若今修是正。昔日遍說。其義雲何耶。法瑤曰。若有我為真。無我非實者。昔日何故不說。幸使我等無謬取之倒。此之二說。如以鉾楯。其趣雲何。僧宗曰。此奪果門。第四段也。第一奪果。第二奪因。第三寄寶珠譬。成其所修虛而不實。此第四釋會二教。不相乖負也。寶亮曰。此第七段會通兩教。自哀歎品來。比丘三請。世尊三勸。而眾人唯懷一疑。故知。從卷首至此。未是正說。通為勸問明矣。此疑由是第三勸中生也。若其理皎然。昔日何以不先說耶。   佛告諸比丘善哉善哉(至)諮問是義為自斷疑。   案。僧亮曰。善問得時。能推本定今。以自斷疑也。法瑤曰。下引客舊醫譬。明古今之說。其旨不殊也。昔歎無我。唯在三界。除三界我耳。不毀佛我也。但彼不解言之旨故。濫佛亦謂無我。今毀濫脩無我。非毀生死無我。歎毀雖異。其旨實同。非鉾楯也。僧宗曰。能以二教為徵。疑心所以斷也。今釋二教。則無執昔之迷。權實苟分。疑累斷也。明駿案。此下一品之中。第五段會通也所言會通者。明昔所以不說常。今日所以說耳。非謂以昔無常偏教。會今圓教也。是以下譬中雲。此乳藥者。服與不服。皆是醫教。不雲鹹苦辛酢等味。即乳藥也。故知。所言會通者。蓋說與不說之意也。   譬如國王闇鈍少智。   案。道生曰。夫受化者。必有解分。垢重者。攝輕故為王也。垢重故智少也。   有一醫師性復頑嚚。   案。道生曰。雖復垢重。而斷善猶輕。今取其中。以愚相訓。必有師焉。   而王不別厚賜俸祿。   案。道生曰。耶訓會情。宗莫易也。   療治眾病純以乳藥(至)是醫知乳好醜善惡。   案。僧亮乳藥者。說六諦二十五諦。皆我見為教。以扶物情。故譬之以乳也。病起根源者。若起於法身者。應以我為藥。若起生死。此則非藥。此明不識病源也。復不善解者。不知真我法也。僧宗曰。譬有五別。第一明佛未出時。外道化世。第二明始應生王宮。第三明共入見王。稍欲受化。第四明應見成佛。權說偏教。第五明開實顯常也。國者。總譬一佛之所化也。以前悟者。譬王也。醫者。譬外道也。風起卒暴。譬瞋也。冷性凝結。譬癡也。熱性煩濁。譬愛也。此明不識病也。純服乳者。明不識藥也。慧朗所述曰。此譬有兩意。初從首。訖療治眾病。無不得差。謂之古譬。蓋是今日座席之前譬也。後從其後不久以下。謂之今譬。正為即時為喻也。前明以有執常之病。所以不得為說。後明常病既消。還以無常為患。故為常也。   復有明醫曉八種術善療眾病知諸方藥從遠方來。   案。僧亮曰。此第二譬也。緣悟時至。菩薩出世。能治生死譬。醫八術者。譬除八倒。法身於人為遠。義言遠方來也。法瑤曰。八術謂慈心等四對。三毒及等分也。善療眾病者。知眾生根根也。知諸方藥者。善解法相也。法身懸絕。譬遠方來也。   是時舊醫不知諮受反生貢高輕慢之心。   案。僧亮曰。見處王宮。受五欲樂。眾生不識。起凡夫想也。於時外道自稱雲。是一切智人。蔑瞿曇也。   彼時明醫即便依附(至)唯願為我宣暢解說。   案。僧亮曰。將欲去之。必先受之。所以稟彼四禪四空行等法也。法瑤曰。詣彼師門。或諮受常倒也僧宗曰。維摩經雲。以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斯蓋四攝之中。同事攝也。   舊醫答言卿今若能(至)隨我所能當給走使。   案。道生曰。成佛凡四十八年也。一日屈節。則終身成師也。僧亮曰。要終身為弟子。法瑤曰。從得道夜。至涅槃夜。其間凡四十八年。爾時六師。一不降化。與佛角辨抗行。師徒之義未絕。曲意伺機。喻之給使。又釋四十八年者。謂四禪八禪也。   是時舊醫即將客醫共入見王。   案。僧亮曰。菩薩以受化為國也。示稟其術。知其非道。使師及弟子。舉世知非。於悟分轉近。有入國見王之義。以為喻也。法瑤曰。耶師所訓者。亦可以法而化。為共見也。僧宗曰。此第三譬也。未成佛之前。漸欲背耶。而未全正。兩邊同信。義言共入也。慧朗曰。於時有五百賈客得度。未度之前。若遇外道。便受耶法。值佛則度。二機不定。故雲共入也。   是時客醫即為王說種種醫方及餘伎藝。   案。道生曰。五戒十善。亦是醫方。實以舍下。而似生上為伎藝也。   大王當知應善分別(至)此法如是可以療病。   案。道生曰。以定除亂。謂之治國。以慧去結。謂之療病也。   爾時國王聞是語已(至)然後倍復恭敬客醫。   案。僧亮曰。此第三譬也。使人知耶。後乃顯正。洗浴受摩。取草詣樹。即入禪定。降魔成佛。於時靜身得定。以譬治國。慧能斷結。譬治病也。法瑤曰。上來並是成佛之前事。此以下譬成佛後事也。神通等為伎術。三歸五戒為方藥也。戒以禁非。定以靜亂。為治國也。僧宗曰。說生死過患令背。為醫方也。令修戒定。為伎術也。以五戒十善。生淨土故。即是治國也。以不淨止貪。慈悲止瞋。因緣止癡。即是療病也。佛道既成。耶心殄息。喻如驅出。   是時客醫作是念言(至)實愛念者當求一願。   案。僧亮曰。此第四譬也。今正是時者。五人應悟之時也。有愛念者。感理冥會。令無差也。當求一願者。惑從相起。觀空則滅。空理無二。故雲一也。法瑤曰。佛唯化是願。但化遂由乎眾生。義言求也。曇濟曰。一願者。譬一空門也。僧宗曰。第四譬也。是說四諦。除耶我之時至也。一願者。世尊所應說者。常與無常。大之與小。今日未得雙說。故言一也。於時正在三七日思惟。知眾生有從化之理。願得遂也。   王即答言從此右臂及餘身份隨意所求一切相與。   案。僧亮曰。身雖多分。而性空無二。無二則無非我所惜也。僧宗曰。方便智易用。如右臂也。終聞常教。皆有受義。故言一切相與也。慧朗曰。右臂者。取一邊之義。譬偏教也。   彼客醫言王雖許我一切身份然我不敢多有所求。   案。僧亮曰。無則無多非所求也。僧宗曰。雖知終當圓說。即時唯可偏教。故雲不敢多有求也。   今所求者願王宣令(至)是藥毒害多傷損故。   案。僧亮曰。我見是眾惑之本。譬所損之處多也。僧宗曰。展轉相聞。譬之宣令也。   若故服者當斬其首(至)常處安樂故求是願。   案。僧亮曰。若起身見。則斷慧也。身見斷故。無復凡夫橫理之惑。   時王答言汝之所求(至)若為藥者當斬其首。   案。道生曰。已受五戒十善之化。此欲為說無常教也。僧亮曰。五人觀空得道。一切眾生。皆知身內無我。宣令一國之義也。信正背耶。理不為難嚮。然從命為。蓋不足言也。夫萬善以信根為首。若以倒見為藥。則無信根。為斷首之義也。   爾時客醫和合眾藥(至)以療眾病無不得差。   案。道生曰。譬無常等五門觀也。僧亮曰。更思治門。斷思惟結也。法瑤曰。辛苦等味。譬無常等觀也。前雲醫方伎藝。談化之始也。此言辛苦。敘教之終也。一段事畢。故言無不得差也。   其後不久王復得病即命是醫我今病困當雲何治。   案。道生曰。執無常教。該於常也。僧亮曰。第五譬也。耶我已滅。不識真我。謂一切法無自在者。謗佛法身。始覺病起也。當雲何治者。斷惑次第。機來扣佛。致辭如此也。曇濟曰。應聞常教。故以無常解為病也。寶亮曰。此下第四譬也。知涅槃機發。所以言病。眾生已聞四時教說。心神漸開。推理而言。佛不應無常。而生斷滅之見。喻之若病也。智秀曰。得無常解。即謬倒佛上。以其常患亦消。即有無常病起。故言不久也。   醫占王病應用乳藥(至)王今患熱正應服乳。   案。道生曰。應說常也。僧亮曰。既以無我為倒。應以八自在為治。故雲應服乳也。是大妄語者。無我者。旨在生死。而雲一切。是則妄語也。顛倒煩惱。能燒眾生。取譬患熱也。法瑤曰。本以無常之火。焚燒生死。而以濫執佛地。病之甚者。故雲患熱也。僧宗曰。無常倒心。虛而不實。以謬起故。應雲虛熱。真常之解。清涼真實。故雲應服乳也。   時王語醫汝今狂耶為熱病乎而言服乳能除此病。   案。法瑤曰。執無常教。以為理極。此譬未信說常之時也。寶亮曰。譬哀歎品三勸三請。   汝先言毒今雲何服欲欺我耶。   案。道生曰。執昔教難今教也。   先醫所讚汝言是毒(至)我本舊醫定為勝汝。   案。僧亮曰。謂前醫先覺。故雲勝也。   是時客醫復語王言(至)如彼蟲道偶成字耳。   案。道生曰。本不在字。則非字矣。耶說不在常。非常說也。僧亮曰。蟲不識字。雖字非字。智者豈有識字之怪耶。不別諸病。悉用乳藥者。病起於麻麥之我。不可用我而為治。若起八自在之上者。可得用我治彼不識也。僧宗曰。上三脩中。廣明八倒。但有其名。未得其實。何異蟲跡耶。   是先舊醫不解乳藥(至)亦是毒害亦是甘露。   案。道生曰。投非其病。則成毒害也。僧亮曰。用得其所。投中其病。是為甘露。不則為毒。   雲何是藥復名甘露若是乳牛不食酒糟滑草麥□。   案。道生曰。耶設於常。中實已變。外以如本。而能惑於人。為酒糟也。既生常惑。無常尋起。為滑草也。所說無實。為麥□也。僧亮曰。乳功在乎善養。解我亦由乎說者。無以惑心說我。行則成倒也。酒糟滑草者。釋口易下。入腹為患。我見則附情易。安則為病也。我見有名無實。喻如麥□空無實也。法瑤曰。牛者譬佛菩薩也。既以乳譬常教。今以乳從牛出。是則常教。由佛菩薩說也。糟無真味。人之所惡。以況耶說樂淨之法。其實是苦實不淨也。常倒者。謂湛然不易。而實無時暫停。喻滑草也。麥□內空。以譬無我也。僧宗曰。酒糟者。食則醉亂。懷相在心。則迷真法也。滑草者。其體性利。噉則傷中。譬之利使也。麥□無味。喻浮澹之心。不得理味也。寶亮曰。酒糟麥□。本是虛秏之物。以譬斷見。滑草乃一往悅情。喻如著相說常見也。   其犢調善。   案。僧亮曰。受化弟子善能問難。能使真我之旨顯而不謬。   放牧之處不在高原亦不下濕。   案。道生曰。讀誦諸經。已養法身。若專在去結。譬處高源。若從斯起惑。譬處下濕。僧亮曰。慢心高原。染心如下濕。弘通之病。莫過此也。法瑤曰。執我在三界。為下濕。執無我濫佛地。為高原。縱容中道離此患也。   飲以清水不令馳走。   案。道生曰。無相之說。譬之清水也。僧亮曰。以定水自資。不行亂境也。法瑤曰。飲以中道之水。不馳於二邊之散也。   不與特牛同共一群。   案。僧亮曰。不與惡知識。相親近也。僧宗曰。特牛譬外道也。特牛無乳。外道無有真常法也。   飲食調適行住得所。   案。道生曰。授法不偏。為中適也。僧亮曰。調譬諸道品。行住以譬合時則說。不合則止也。法瑤曰。飲以解脫為漿。食以禪悅為味。行則為觀。住則為止。止觀不失其宜。為中和之道。行住得所也。   如是乳者能除諸病(至)其餘一切皆名毒害。   案。僧宗曰。備上諸德。乳必可服。菩薩善具通法之德。常名可信也。   爾時大王聞是語已(至)即便服之病得除愈。   案。僧宗曰。即今說也。眾中有先悟言下旨者。如王也。   尋時宣令一切國內從今已往當服乳藥。   案。法瑤曰。相勸信常。無執無常。以為極也。   國人聞之皆生瞋恨(至)皆懷瞋恨悉集王所。   案。道生曰。親承音旨。猶懷疑惑。何況傳聞者耶。法瑤曰。其中猶有執無常者。復須轉教。方起深信也。   王言汝等不應於我(至)皆服乳藥病悉除愈。   案。法瑤曰。督厲之辭也。常以無常。皆是佛教。豈得信無常。而不信常耶。   汝等比丘當知如來(至)為大醫王出現於世。   案。僧宗曰。此下合譬也。其文甚略。舉其綱紐耳。此合第二佛出世譬也。   降伏一切外道邪醫(至)我為醫王欲伏外道。   案。僧宗曰。合第三譬也。   故唱是言無我無人(至)為知時故如是無我。   案。僧宗曰。合第四譬也。   有因緣故亦說有我(至)應當如是脩集是法。   案。僧宗曰。合第五譬。   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八(長壽品第四卷上)    合老少二人譬 多羅聚落迦葉問   長壽品第四   佛復告諸比丘汝於戒律(至)我當解說令汝心喜。   案。道生曰。欲令問長壽因也。長壽本是入生死。濟物之良津。以慈心為本矣。慈之為濟。無制戒律。令不作諸惡。然使行善。以之極也。既制戒律。有罪必治。即事如似無慈。謂無慈者。非從疑於戒律。乃是厚詮壽本。不可不問也。問於壽本。是菩薩事理。非聲聞所應妄豫。故推之焉。僧亮曰。此中所說。或是比丘所行。故偏勸雲。汝於戒律。若有所疑。乃至莫謂如來唯修諸法本性空寂者也。佛初開宗。明施是壽因。純陀以護法為因。廣宗中。以三修為因。雖說三因。未盡壽本。今先舉戒後舉智。略舉始終。明一切萬行。皆是壽因。開其問宗。故此先舉戒律也。敬遺記僧宗曰。前奪因奪果。釋會二教宗致。略舉前來。舉境勸問。但所舉之理。既為深玄。二乘雖疑。思所不及。未能發問。佛知其不能。所以重勸問者。令其高推有在也。所以舉戒律令問者。戒是聲聞要行。入道之初基也。又一義。聲聞不疑戒不趣佛。但疑戒未必致常也。又一義。假使能致常果。未知此戒與昔之戒。雲何為別。既懷此疑。疑則應問也。法蓮記僧宗曰。前品舉空不空等慧境。以勸問。今舉戒律萬行之因。以勸問也。若因不了者。果亦不究竟。而因有戒定慧也。所以偏問戒律者。戒是聲聞所行。由律儀戒資。以得定戒得道共戒也。慧朗述僧宗曰。勸比丘問。凡三重也。前品止其哀歎。便勸令問。因修至此。今此第二又勸也。將欲廣開常旨。而戒是萬善之本。故舉戒以勸問也。寶亮曰。此下第四段。催眾令問也。戒是聲聞之本。所以舉戒而勸問也。智秀曰。上舉諸法以為勸。恐諸比丘。憚常理之深。不敢致問。今指復舉戒。是常所行事。約就近情。以為勸也。明駿案。前因受供以開常宗。唯有純陀。利根一聞即悟。設五翻諮難。以辨法身般若解脫。即得重顯久是常田也。然而常旨幽微。應須廣辨。以大眾悲深。頓忘諮決。頻仍哀請。爰生傍論。是以放光催供。重顯義宗。復因純陀詳本跡二旨。明食非實受。滅豈真亡。而純陀去後。時眾默然。於是動地駭情。復與問首。而哀戀之至。了無諮啟。唯深陳哀苦。設譬仰譏。於是世尊。因以二偈。抑其悲情。略舉法門。勸其令問。所舉所勸。皆是果旨。觀彼眾心猶迷。憤發乃說三德涅槃。奪其所證。比丘遂乃更執昔教。還復苦請。佛以勝修遣執。以醫譬會教也。哀歎苦請。紛綸始息。是故略舉常住之因。戒定智慧。勸令諮問。此第二勸也。所以先舉戒者。夫十地以大悲為首。五戒以不殺為先。下答長壽因雲。大慈大悲。授不殺戒。長壽之因。莫先於戒。是以先勸問也。   我已修學一切諸法本性空寂明瞭通達。   案。僧亮曰。說智因也。僧宗曰。言如來窮達性本。得本則握末。必有洗疑之德。故勸問也。寶亮曰。昔明持戒得果。但獲斷滅空無為耳。佛今意雲。我昔所言。斷滅空無為者。乃是今日常住家因。汝於此義。應疑可及機而問也。智秀曰。舉佛德也。道慧記曰。謂佛先已修行。得至常處。汝今豈得不修戒等行耶。明駿。案。萬行終以戒定智慧為本。前句舉戒。此舉定慧。本性空者。慧之境也。寂者定也。下文比丘。即述此三旨。雲不思議也。   汝等比丘莫謂如來唯修諸法本性空寂。   案。僧亮曰。明萬行皆是因也。僧宗曰。空不異昔。恐其疑止。乃更舉不空。發其問也。   復告比丘若於戒律有所疑者今悉可問。   案。慧朗述僧宗曰。第三勸問也。   時諸比丘即白佛言(至)無有智慧能問如來。   案。僧亮曰。佛果深妙。我智微淺。不能發問也。教誨者。即戒律也。明駿案。釋所以不堪問也。即領上三旨。皆不思議故也。境界者。即舉上性空也。諸定者。即舉上寂義也。教誨者。即舉上戒律也。   世尊譬如老人年百二十(至)於諸戒律當何所問。   案。僧亮曰。如來敕問。必欲流通。而諸聲聞。不住有三。一者以智淺。二以壽促。三無眷屬。所以不能任持法也。   佛告諸比丘汝等今者(至)諸有疑網恣隨所問。   案。僧亮曰。比丘致辭。未有所推。欲令推諸菩薩。故重敕也。   爾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至)時諸聲聞默然而住。   案。寶亮曰。向自辭不堪。今舉所堪者也。慧誕曰。前勸問意。欲令以譬自陳。後勸問意。令推能菩薩。何以然。大士於此坐中。生下品解。後乃更生中上品解。所以推也。年二十五者。智力強利也。常解美滿。喻端政也。備修萬善。喻多財也。藉過去微品常解。以生現解。喻父母也。以現在中品解。能生未來上品解。喻妻子也。品品各有種類。喻眷屬宗親也。通為一解故。言悉皆存在也。以如來譬智人。以常理譬金寶。其下文曰。以唸唸滅故。譬病篤命終也。感後勝解。為命家屬也。以解存故理顯。義言還得也。   爾時佛讚諸比丘言(至)令是妙法久住於世。   案。僧亮曰。羅漢心者。少欲知足也。以此二緣者。聲聞不具上三事。菩薩具三事也。曇濟曰。以此二緣者。一以聲聞無眷屬。二以菩薩多眷屬也。僧宗曰。二因緣者。一謂善能問答。現在有益。二以令久住。未來有益也。慧誕曰。二緣者。一以能問。二以能說。明駿案。二緣者。一者能令法寶久住。二者利安眾生也。   爾時佛告一切大眾(至)第二第三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壽命是果之極也。戒歸是因之始也。舉因果以勸也。明駿案。前品勸問。空不空等。偏舉果也。而此品初。又唱戒定智慧。偏舉因也。今舉若戒若歸。因果雙稱也。戒即萬行之本。歸即一體三寶也。此下入大眾問品。略說之中。第二段也。即以問答。為兩翻也。就問中有兩量。一為問之漸即長行也。二正問即偈也。長行中有四翻。第一佛普命。第二迦葉奉命。第三佛即許也。第四迦葉謙光也。此即第一命問也。   爾時眾中有一童子菩薩(至)若佛聽者乃敢發言。   案。僧亮曰。迦葉自疑。雖在大眾之例。懼非應命之人。故有諮也。   佛告迦葉如來應供正遍知(至)斷汝所疑令汝歡喜。   案。僧亮曰。舉佛三號。明無法不知。有問皆能答也。   爾時迦葉菩薩(至)及因大眾善根威德少發問耳。   明駿案。奉旨謙光之辭也。   即於佛前說偈問曰。   案。僧亮曰。此下第二是問分也。凡有三十四問。有四段。第一略。第二廣。第三勸信。第四問修行也。第一段中有四問。初兩問果。第三問因。第四問經名字。及流通經德。經體已周。名究竟彼岸也。第二段中。有十六問。從開微密。訖天意樹也。此中廣說有四重。初一問廣果。次從得廣大已下。訖四倒。有四問。廣流通及依人之義也。次有兩問。問作善業。及難見性。以廣因也。次有九問。從解滿字。訖天意樹。廣文字功德也。上來二十問。廣略再說竟也。第三段中。有十問勸信也。所以勸信者。佛由因得。復言涅槃。而說是常。若不更以事釋世所難信。故說十問。以釋之也。第一問意。佛若從緣無性。不應獨常。下答雖從緣得。然有惑則無常。無惑則常也。第二第三舉果勸信。初舉外後舉內也。第四第五說有大慈。如世父母。慈心所說。不欺眾生。第六說涅槃。示現不實也。佛常已下四問。證示現也。何者。佛不食而受食。不病而現臥。故知不滅。而現滅也。次有二問。明現在知常受樂。後世識有餘無餘。化功已訖。所以應現也。第九證不病。第十明說病說滅。皆是密教也。第四段中有四問。第一問依經修行。即五行也。所以問行者。上說經功德。能治四重五逆。治必須行。行此五行。亦不治自差也。第二釋所以差。以轉近為差。乃舉五人。遠近為證也。第三請說行義也。第四問性明性有因果。行有違從。識性則從即師子吼問也。不識性即逆即迦葉問也。次兩偈說涅槃。因果[洌-歹+(虍-七+廾)]曠。問所不能盡。所以不問也。寶亮所判與此同。不復煩載。曇濟曰。第一有四問。正明經體。長壽因果。結經名字。第二開微密。至觀三寶。有十六問。廣上果及經名字流通也。第三從三乘若無性說微密。有十問勸信也。第四說微妙諸行。有三問。問因經修行也。第五悉有安樂性。一問辨依經行。行之次第也。第六今欲問諸陰。一問擬以憍陳如答也。案。僧宗曰。此經大要。以常果為宗。前純陀因施明常。為義則略。迦葉今廣設所問。重申前旨。廣略二問。何以取別多敝教以明常。今設問答。以取悟。然問答大旨。論因說果。明境辨行。條緒雖多。要不出此也。為問之體。懸取答意。所以義旨相苻。無越經致。就此問中。科節略有四別。第一有十三問。明常住因果。次有十九問。歎經功能。次有一問。明依生行。次有一問。明所照之境。就此四中。各有廣略。開則有八。合則成四。其中支別。故以四為其緒耳。案。智秀曰。勸旨已著。時宜問也。機在迦葉。故聞命矣。為問之辭。凡三十有四。以義而分。略為三斷。可者。經之旨歸。以極果為宗。然果之所由。非因不就。故諮啟之端。宜其先也。是故第一從始。訖究竟倒彼岸。有五問。問因果結名字也。典誥之體。略已舉矣。將欲化傳千載。利益無已。然道不自弘。通之由人是故第二從願佛開微密。訖太白與彗星。凡十問。問通經之法。及能通之人也。雖復人法二理。顯然可別。未辨弘之有益。無以獎銳學人。是故第三從雲何未發心。訖最勝無上道。凡十九問。問經之勢力也。若通而為論。此之三義。亦足通矣。今從事從義。致有別也。明駿案。判問大體。世有六分三段。第一略。第二廣。第三勸信也。略問中有八問。第一問長壽因。第二問長壽果。第三問金剛身果。第四問金剛身因。此四問略辨般若法身。第五問解脫。第六問經力。第七問經名。所以約經名辨經力。以問解脫者。有二義。一者此經以常住為宗。而以無累。為名累故。所以無常常故。所以無累也。二者明近遠解脫。皆是經力。近則能滅因中三障。遠則能辨果地解脫。是以問言。雲何於此經。即是問名問力也。究竟到彼岸。即是問解脫也。下名字品雲。聞此經名。生四趣者。無有是處。即是近力也。又雲。菩薩住此。則能處示現。即是遠力也。舉七善以答經名也。降伏一切諸結煩惱。及諸魔性。然後要於大般涅槃。放捨身命。即是答究竟到彼岸也。又雲。八味具足。舉常恆等句。釋解脫體也。何者下文。明解脫中。列此八句。一一廣釋。灼然可見矣。第八問流通依。如六卷泥洹雲。菩薩化眾生。說法有幾種。而此中□□□□□埤□□餞箋□□誇□樂□切埤□□□ヶf□榜饕例□□糖□□□祓□樑饕鷺□□椽奐□□□□□奧饁□□榗詡履□□□□□襓□□□□□□□□□膳□□□□□誇□糧□□□餖逆□□□h□襓□□驤規□覶妧□□樧□□□□□□□餺□□□□□□□□觀娾言檢□覭□□□□□榭□□□□□□□□□□榭□□□褓□榳埤□□□□□□□饛□□□□□□楛□□□□行騧□□妘□□□□□□□□□□□□逆□□行餳□□□妘隉慼慼慼慼潯恣慼慼慼慼慼摯f□□省礹□稿模□□□□送□□□□□□□□□□□□饛□□□□□□誇驚□□□□□□□送饕□□□覞□□□□□鷺□□槫□□□□□□馜膳□□屢□□□□示潀l□□□□□   雲何得長壽。   案。僧宗曰。此經首題。雖以解脫標名。若語其圓體。則法身般若。是以創言與問先以以般若為首也。此雖一向而義兼因果。意在於果。不得不問其因。雖有二意。通為一問也。長壽者。一期為壽。期久為長。常果非期。寄言長耳。蓋談慧鑒無窮。即般若也。雲何得者。問其因也。寶亮曰。下答雲脩四無量。授不殺戒為因。得常命法性體為果也。智秀曰。此問有兩。第一問雲何得。第二問長壽果相也。   金剛不壞身。   案。僧宗曰。向問般若。此問法身。上明無盡。此明不壞。如世金剛。體不可壞。能壞萬物。取譬法身。三相不能移。其神萬化。莫能變其體也。寶亮曰。體相身命。實乃不殊。就義而辨。不得無異。身當法體命語始終。故分為二問也。智秀曰。此第三問法身果也。   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   案。僧宗曰。上句已問果。此下句問因也。下文答以護法為因也。智秀曰。此第四問金剛身因也。   雲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   案。僧宗曰。經之大旨。因果既彰。仍結經名字也。下文言。此經名為大般涅槃。所以言究竟者。經之為用有文有理。文以詮理。理以稱文。文理相苻。義無遺□□□鍊□□槫魯□□□□耘椹□□□z覈□檢□□綠□□□鍊□□槫魯□□□□□□□楂餽奾逆□□□祊量祓□□□□□□逆□□麗□□□□□□□裀□唔窗慼慼慼滕牷慼慼銦慼慼熱u□□□□□□□□稦□□覘O□□□□□□□□□臨□□逆□□息□□□□   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   案。僧宗曰。此下有九問。廣門也。上略門中。明般若法身。今廣門中。明解脫也。三德既顯。伊字始圓也。開微密者。廣說如來二種隱□。一謂言隱□。二謂形隱□。以昔教未著為微也。詮常為密也。寶亮曰。此下廣門。凡十六問。此一問正廣果用。果者。謂法身般若解脫也。智秀曰。此第六問弘通之法也。下有十問。皆相承而發。   雲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實非阿羅漢量與羅漢等。   案。僧宗曰。上略門辨因根。結經名。顯流通。今廣門中。唯明果不明因。仍辨流通者。故知。經旨意不在因。但以果為宗也。上四相品。明四種法。今此品中。舉四依人。彼則寄法顯德。此則舉位標人也。如來居尊體極。是真羅漢。菩薩似之。但大士蹤高。去人懸遠。難可別知。乃約四果。髣拂寄心。令人取識也。寶亮曰。下頻有四問。皆廣流通。此一問。問流通人德量高下。下四依品答也。智秀曰。此第七問。應言何許位人。能得廣大之經。可為依止。雖是菩薩。而位齊聲聞耶。   雲何知天魔為眾作留難佛說波旬說雲何分別知。   案。僧宗曰。夫欲通法。應識耶正。天魔外道。阻亂佛法。假形偽說。以迷未達。從其化者。長居生死。當爾之時。四依出世。遏魔揚道也。向雲天魔宜識。非言。莫辨魔說佛說。理有分別。是以寄說。以檢耶正也。   雲何諸調御心喜說真諦。   案。僧宗曰。廣前因義也。上答般若因。雲十善四等也。法身因謂護法也。此是相似因果。今就廣門。寄境以明也。何者。若遍收其因。則八萬四千。略而為語。莫出智慧。慧之所生。生在乎境。境有深淺。故教有偏圓。解亦隨教也。如來初開四諦。但言是苦是集。未明苦集不生。及般若之教。始顯不生。爰至法華。苦集之相。猶止三界。今日所明。一豪之惑起。則無明住地。乃至金剛苦亦如之。昔日明滅。止於身智。滅既有餘。道亦未了。教不究竟。生解亦偏。以解淺益微。則聖心不悅。今日所說。教圓理足。生解亦深。化功遂暢。義言心喜也。智秀曰。此第九問境也。   正善具成就顯說四顛倒。   案。僧宗曰。上舉境以成慧。今出惑以形解。所以爾者。夫解惑由教。昔教既偏。解亦為倒。解既為倒。豈具正善耶。又說諦既異。倒亦應殊。趣致相關。故復明也。寶亮曰。此兩問。問教下。所明之理。有真偽也。四諦明真。四倒明偽。欲令學者。識其是非。若言稱四諦。必是四倒。語合八倒。是則魔也。智秀曰。此第十問翻理相也。   雲何作善業大仙今當說。   案。僧宗曰。此始是窮因之致也。前明持戒護法。未為極因。若照解圓明。始稱善業也。就答善業文中。自有五重。相生顯之下文也。此一重。明若於性生信為善業之始也。智秀曰。此第十一。問佛性理也。若眾生無我。則一化便盡。雲何得與善業。以趣佛果耶。   雲何諸菩薩能見難見性。   案。僧宗曰。猶是明第二重顯於見性善業之終也。寶亮曰。此第十第十一兩問。廣因下如來性品答也。作善行是緣因。前所以答中明正因者。欲明行人立心之方。若明識因果性者。則行成中道。若中道行成。則萬善便樹。故答以正因中道。行即緣因也。智秀曰。第十二問何地大士。能照當果性之理也。   雲何解滿字及與半字義。   案。僧宗曰。此下第三重。廣流通也。經之為用。有文有理。上略問中。結經名字。名大涅槃。又七善法。歎該文理。今文字一品。先廣文用也。經文以十四音。為眾音之本。所以言半滿者。夫教有偏圓。由機有次緒。如來善得其宜。故言善解滿字及半字也。寶亮曰。此下九問。廣文字功德下理也。此是第十二問。先定其文字。下文字品答也。智秀曰。此第十三問意。若我之名元自佛者。其餘名字。復因誰耶。   雲何共聖行婆羅迦鄰提雲何如日月太白與歲星。   案。僧宗曰。第四重廣流通也。理之為用。不出常與無常。真之與應。此教雙明八理相對。應除八倒。事同牝牡文中。但列六行。蓋略耳。如日月者。此四譬為成真應故也。日月昇天。則萬像斯見。此偏舉真應。顯自在之德。   雲何未發心而名為菩薩。   案。僧宗曰。此下十九問歎經。而初有七問略歎。前四歎因益。後三歎果益也。經有此能未發心人。強令發心。如或從諸佛菩薩邊聞。而不生信。將成闡提。以經威力。夢見惡相。即便發心。作菩薩也。寶亮曰。據能滅惡生義也。   雲何於大眾而得無所畏猶如閻浮金無能說其過。   案。僧宗曰。既逼令發心。便成菩薩。則上求佛慧。下度群生。功業轉勝。理不復畏。天魔外道。異學眾也。寶亮曰。惡滅之後。成清淨福田也。智秀曰。第十七問經之力。能滅業障也。   雲何處濁世不污如蓮華。   案。僧亮曰。非唯自具萬行亦勝。處於濁世。以化乎物。不為世法所污。如蓮華也。寶亮曰。信慧開發。不復障聖道也。智秀曰。第十八問經之力。能滅報障也。   雲何處煩惱煩惱不能染如醫療眾病不為病所污。   案。僧宗曰。向通因果。今偏語因。患重故難拔。菩薩拔之。前止言不污。今明治惑。如鑿王譬也。智秀曰。第十九問經力能滅煩惱障也。   生死大海中雲何作船師。   案。僧宗曰。上四問明經威力。使未發心者。令作菩薩。能為醫王。雖未成佛。而能因中。已能利益。此明果益言。因經修行。終得成佛。既得成佛。復能乘此大涅槃船。接濟眾生也。   雲何捨生死如蛇脫故皮。   案。僧亮曰。向乘涅槃船。物見其滅。實則不滅。近識未悟。移譬顯之。如蛇脫皮。非為實死。如來亦爾。現滅非真。藉以為喻。   雲何觀三寶猶如天意樹。   案。僧宗曰。若於解者。不假移譬。但悟有先後。致說有重複。洗沸人疑。疑謂現見如來。始王宮生。終雙樹滅。豈言不滅。故借天樹三變。以為喻也。   三乘若無性雲何而得說猶如樂未生雲何名受樂。   案。僧宗曰。此下有十二問。廣歎經也。依昔經教。明三乘無性。各有涅槃。畢既有殊。性不容同。如其無性。雲何上答純陀。常命色力。常果無差。有則俱有。無亦俱無。如其為無。前不應說。如其已有。有則太早。因中無果。果中無因。而說為有。便是如樂未生。已名受樂。是故文殊騰純陀之疑。在於此也。就佛下答。以有理故。不得言無。未現用故。不得言有。是則三乘。皆同有性也。寶亮曰。此下有十問。斷疑勸信也。   雲何諸菩薩而得不壞眾。   案。僧宗曰。明依圓教生解。眾魔外道。莫能俎壞。非唯自不可壞。所得眷屬。亦復堅固。經之力也。   雲何為生盲而作眼目導。   案。僧宗曰。就廣歎經中。亦有因益果益。義不異前。既乘正解。復化愚闇。令開慧眼。猶如盲人導之以目也。寶亮曰。此明內果勸信。若不見此經。雖復共住。如彼生盲。不知是佛因也。   雲何示多頭唯願大仙說。   案。僧宗曰。始則因中。開人慧眼。終則成佛。垂應無方也。寶亮曰。就應現以勸信也。   雲何說法者增長如月初。   案。僧宗曰。向問多頭。是諮身密。今問說法。是諮口密。根有利鈍。教有淺深。月一日至十五日也。寶亮曰。明佛如父母。不欺於子。隨根性而說法。以勸信也。   雲何復示現究竟於涅槃。   案。僧宗曰。向明果益。不在一佛。今就釋迦。辨滅不滅。即是乘涅槃船。濟眾生義也。下文因放光。催純陀供。說十三偈。廣明不滅也。智秀曰。第二十八問。懸見大眾。睹佛受食。謂應實死。故問應跡滅不滅義。   雲何踴進者示人天魔道。   案。僧亮曰。昔日偏教。說佛無常。密筌於常。惑者失旨。慧命不生。是為魔道。今圓教既開。能生圓解。終成大覺。是為天道也。寶亮曰。此下頻有四問。共證究竟事也。此一問即證未來事畢。已為未來眾生。開耶正二門竟矣。於今現在。更無事也。曇纖曰。下文答雲。若有不能如是觀了。三寶常者。是旃陀羅。即謂魔道。異此者。名天道也。   雲何知法性而受於法樂。   案。僧宗曰。說天魔二道。大眾蒙解。得法津澤。心生歡喜。事由今教也。曇纖曰。下文時諸天人大眾。聞是法已。心生歡喜。踴躍無量。是即法樂。以答此問也。   雲何諸菩薩遠離一切病。   案。僧宗曰。前明無滅。此明無病。下現病品。廣明病之不實也。曇纖曰。下文言。今悉見諸菩薩。體貌瑰異。殊大殊妙。唯見佛身。喻如藥樹。為諸菩薩之所圍繞。是則內外無病。答此問也。   雲何為眾生顯說於祕密。   案。僧宗曰。昔日密語。生人謬執。若無今教。何由遍達。廣佛隱言。宣顯深旨。生解由經。亦歎教也。曇纖曰。下文今者。如來欲為未來無量眾生。作大明故。宣說如是大涅槃經。答此問。   雲何說畢竟及與不畢竟如其斷疑罔雲何不定說。   案。僧宗曰。昔教明二種人。有病必不可治。此經所明。悉皆能治。由經力勝。亦歎教也。寶亮曰。明闡提逆罪謗法三人。畢竟不能進也。菩薩畢竟。能去聲聞之人。遇善友者則進。不遇則退。明不畢竟。下餘半偈。還請佛解釋也。曇纖曰。下文有餘偈等。謂有餘者。則不畢竟。無餘者。即是畢竟。答此問也。結答雲。唯除助道。常樂善法。其餘一切者。有餘無餘也。   雲何而得近最勝無常道。   案。僧宗曰。始則治罪。終為菩薩德力轉高。鄰於極境。皆由經力。此中並指今教。能開發圓解。物無餘疑。經益顯矣。寶亮曰。此明五人從四時學。來至今經。教於因果中生信。得近無上道也。曇纖曰。下文爾時大眾。以種種物。供養如來已。即發無上道心。無量菩薩。得住初地。即是近無上道。答此問。   我今請如來為諸菩薩故願為說甚深微妙諸行等。   案。僧宗曰。四重文中。第三文也。前明因果。一經旨歸。既已彰矣。第二歎教。今明依經修行。取於常果。亦欲使彼涉求之徒。嚮慕前規也。欲論文句。並互相涉。前明果中。亦復說因。今辨因文。亦復明果。乃至明境。亦辨於行。就行文中。亦復論境。是則經文渾互。如似不分。然要當求其綱紐。亦各有在也。願為說甚深者。十地行願。非二乘所□□□□□□□□模□□□□□□□□□□□□量逆□量稈□□□□婛榮□□□送□□□□   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唯願大仙尊為我分別說。   案。僧宗曰。行之所生。必由乎境。境中之妙。不過佛性。師子吼是略。迦葉是廣也。   眾生大依止兩足尊妙藥(至)諸佛之境界。   案。僧宗曰。說問既竟。將自收退也。諸陰者。上至諸佛。下及眾生。人天五道也。夫聖教不同。斯旨甚深。乃是未達。理應諮問。但情淺智劣。不敢有諮。豈唯我所不敢。乃至精進八住以上。具三不退。亦非境界。是以息問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九(長壽品第四卷之第二)    釋長壽因義 出密跡力士殺童子事 出諸羯磨名 出入河歸海事 合椋牛譬 釋法性義 釋無想天受樂事 釋一體三寶義   長壽品之第二   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   案。僧亮曰。上說雖顯。而義旨未周。故須明也。寶亮曰此下先答長壽因也。開為七段。第一許說。第二戒眾。第三總說。第四勸令外化。第五佛自引證。第六正業體相。第七釋疑也。智秀曰。此一品答因果兩問。即為兩別。前答因問中。有三段。第一讚其能問。第二辨長壽因相。第三論義也。明駿案。此下答因問也。大分為兩。第一正答。第二迦葉諮難也。就正答中。有五翻。第一從此訖利益眾生。先歎其能問也。有三意。初以遠齊諸佛。次以近等大士。後稱其弘益。以結歎也。第二從我無智力。訖深智慧故。迦葉仰詶。歎旨也。亦有三意。初引蚊蚋為譬。不敢仰齊諸佛。次引藏臣為喻。謂已頂奉恭敬。或有片同菩薩。後自謙光雲。所問管劣。豈能曠益。正可自利而已也。第三從諦聽以下。訖轉為人說。誡使至心。勸令轉教也。第四從我以修集已下。舉現在為證也。第五正答問。有五階。夫十地以大悲為首。五戒以不殺為先。是以命問之端。發言在戒。故知。菩薩心戒。無自大悲者矣。今既明壽因。是故第一先舉至慈之譬。以明自行也。第二勸行不殺。授以十善五戒。以顯外化也。第三俯入三塗。拔現在之苦。廣明悲之用也。第四發四弘誓。安慰未來廣慈之用也。第五結也。天上者。自近而言遠耳。   善男子汝今未得(至)如一切智問等無有異。   案。僧亮曰。此下第三答問分也。僧宗曰。此問總一經之宏致。收萬行之樞機。仰弘聖旨。故重稱善以讚也。爾問我答。照理是同。諸佛敷揚。何以異此。故曰等諸佛也。寶亮曰。迦葉之實。未易可詳。以跡而取。豈議照與佛齊。既所問理玄。獨焉峰秀。為近見之徒。須此歎耳。   善男子我坐道場菩提樹下(至)則能利益無量眾生。   案。僧宗曰。非唯仰等諸佛。亦復同昔大士也。昔七處八會。說華嚴方廣。於時十方大士。雲集論義。亦嘗作此問。   爾時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法性虛空甚深之義。   案。僧宗曰。佛上雖歎。言過所稱。謙退未達。德光愈著也。智慧海者。一則深廣。二則藏寶也。法性虛空者。有二種。一則萬法本來無性。二則涅槃亦稱法性。此非思力所及。   世尊譬如國王髻中明珠(至)令我廣得深智慧故。   案。僧宗曰。謂蒙答旨。頂奉恭敬。如彼藏臣也。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至)既聽受已轉為人說。   案。僧亮曰。大乘之法。不為一人守護之。方應無邊而流通也。僧宗曰。將答所問事。須誡而敕之。夫宗致幽玄。非輕心所受。雖復言指迦葉。而意在時眾也。   善男子我以修集如是業故(至)今復為人廣說是義。   案。僧宗曰。所明不虛。乃引我為證也。   善男子譬如王子犯罪繫獄(至)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案。僧亮曰。此先譬說。後法說也。菩薩有外行內行。慈是外行之因。八河歸海。外行果也。群生是內行因。涅槃佛性。是內行果也。次說三寶一體。重顯二果常也。王自迴駕者。獄為不淨。非王行處。慈故至也。五道是苦。非菩薩所居。亦以慈故。難至而能至也。   授不殺戒教修善法(至)隨所壽終生於天上。   案。僧亮曰。慈本救苦。戒是救苦之本。濟慈之行也。生於天上者。因地現報也。僧宗曰。十善四等是要行。四弘誓是要願也。十善中略指不殺。為長壽因者。蓋取其相似義也。餘九略不說耳。寶亮曰。別有經明四弘誓。配四諦也。謂未度苦者。說苦諦令度。未免縛者。說集諦令解也。未涅槃者。說滅諦令會也。末安者。說道諦令安也。其心曠故名弘。必能行故名誓也。   爾時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實作子想如羅□羅。   案。僧宗曰。此舉事為難。謂不等也。物情見昔往往治罪。如似傷慈。故須明也。明駿案。此下第二迦葉難也。難意有兩。承上旨雲。行慈持戒為因。得長壽為果。今此第一先難令無慈。而犯殺戒。使因義不立也。後第二舉現見涅槃。無長壽果也。若有長因。果不容短。果必不長。故知。無因反□。兩關以成其義也。就前關中。有三翻。第一定子想之慈也。第二舉事以金剛神。為成難也。第三舉理。以塗割為類也。此即第一定慈也。三種惡人。亦作子想不耶。有兩階。先迦葉定。後佛答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同於子想如羅□羅。   案。僧亮曰。慈實不等。以二事為證。一以眾生不可等。謂破戒是也。二以菩薩慈事不等。力士所殺童子是也。承佛旨者。佛尚不等。況菩薩乎。僧宗曰。金剛即菩薩也。既承神旨。則二聖共殺。斯不等明矣。   佛告迦葉汝今不應(至)同於子想如羅□羅。   案。僧亮曰。白衣毀法。尚加苦治。況出家耶。僧宗曰。聖人與奪。利益有時。未必待化。但迦葉所舉之事實是化耳。明駿案。此下佛答有五階。第一拂跡顯童子是化。第二明王法與佛法。曲異以證不殺也。第三以小況大。若放一光。尚與無畏。況當有殺也。第四舉三譬。明未後行法。四眾能治。破法罪人。得福無量。第五雙結二旨。若不治者。得無量罪。能如法治。是我弟子也。   善男子譬如國王(至)諸行惡之人有果報故。   案。僧亮曰。佛以三事。證平等也。一以羯磨治罪。不斷其命。二以光照光是慈果施無畏也。三治眾得福。不害於慈也。寶亮曰。人若猶有信者。則不得斷命。夫生道萬端。何必苟在斯法。比丘自可依法而立德。豈懼譏呵。而壞行耶。   善男子汝今當知如來即是(至)具有如是無量勢力。   案。僧亮曰。得無量福者。先以事況也。將欲滅之者。不悔則滅。能悔則止。彼王以二事故得福。一憐愍人民。二令惡者修善。治法比丘。一以護法。二令修善也。下以翦樹拔髮。偏與護法。為作譬。   善男子未可見法汝欲見者(至)即應驅遣呵責舉處。   案。僧亮曰。此第三事引證也。明未來護法。得福無量。以明必有深利益也。   若善比丘見壞法者(至)是我弟子真聲聞也。   明駿案。此弟五階。雙結得失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若治毀禁是言則失。   案。僧宗曰。向以童子為化。顯無不等之失。然猶治罪人。於慈成礙。是故引此。塗割二事。以為問。   佛告迦葉善男子譬如國王(至)如是教誨得福無量。   案。僧宗曰。將欲答難。先舉譬也國王譬佛。大臣譬通法菩薩。諸子譬四眾。端正譬得理之解不偏也。寶亮曰。明如來以四部弟子。付弘法之人教成就也。假令三部弟子。不從誨喻。不盡成道。而餘有一眾。不可以少欲而不治也。所以不得罪者。有二意。一無有噁心。二明運慈故也。   善男子如來亦爾(至)亦能善知宿世之事。   案。僧宗曰。合譬以凡況聖。答難顯一子之平等非謬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如來不應作如是言。   案。寶亮曰。將欲說果。以果難因。現果不長。往因寧等耶。僧宗曰。雖復捉果尋因。而事在難果。即答長壽果問也。智秀曰。猶是難因也。因必是實。理召常果。則不應涅槃。今已果徵因。因非實矣。以此而推故。知猶是難因。未是答果也。有兩翻。第一難。第二答也。就難中有三階。第一直謂不應長壽之旨。第二舉譬。第三合譬結難。此即第一將欲為難。先領旨也。   何以故如知法人能說種種(至)是知法人言行相違。   案。智秀曰。此第二階舉譬也。   如來所言亦復如是(至)得是短壽不滿百年。   案。智秀曰。第三階合譬結難也。   佛告迦葉善男子汝今何緣(至)於諸常中最為第一。   案。智秀曰。此第二翻佛直呵答而已。上來所明。不應復有如此粗言。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雲何如來得壽無量。   案。僧宗曰。若語其事。但八十年也。而雲諸常法中。最第一者。不應無旨。是故問言雲何常也。智秀曰。此下答第二長壽果問也。答問不同。或須重稱問以求答。或直爾而問。或因答前餘勢。仍為答者。此答中有三別。第一正答長壽義。第二設難。第三改正三歸。從此訖壽命第一。正答問也。有兩意。初迦葉問。後佛答也。   佛告迦葉善男子如八大河(至)及諸小河悉入大海。   案。道生曰。所以歸海者。至下者也。其以眾流。為海之水。水亦名為海矣。   迦葉如是一切人中天上(至)悉入如來壽命海中。   案。道生曰。如來何壽。以百姓為壽耳。謂之壽海。   是故如來壽命無量。   案。法瑤曰。夫長壽之由。窮不殺之理。然人天之命。亦少分不殺。是則入佛壽命少分因也。故雲一切命。皆入佛命海中也。僧宗曰。海之吞納眾流。無有增。鹹因地萬善。鍾於極果。以因滿則常也。又勝鬘經言。如來藏即是佛性。在因為藏。在果為佛。非始非終。隱顯為異耳。若眾生無性者。中間亦可斷絕。以其性義不亡。必應成佛。至佛乃常。如眾流至海。更無去處。故惑盡行周。得佛自常也。寶亮曰。海是納流之器。如來之壽。是眾命之極。研辨其旨。凡有三義。其兩義玄推。一義從文。第一明眾生壽命。皆是如來壽命。海內無有過於佛者。第二眾生壽命。雖復無量。流轉不定。至佛方住。第三明菩薩在行地之日。施眾生命。以此為因。得果之日。則不容短促。然經言眾生生死。如蠶作繭。非聖所教。而今乃言。施命為因。此實難曉。又言眾生可害。而行道者。無有害心。即名施命。此復難解。夫聖人出世。正欲令人斷煩惱滅生死。若從此義。應是奪命。而言施命者何耶。夫命者。名之為生。生於真壽。真壽者。即法性身也。是故聖人。使眾生修道。顯真常之壽。聖意在此。故為施命也。   復次迦葉譬如阿耨達池(至)如來亦爾出一切命。   案。道生曰。以百姓壽為壽。感必出矣。出必無窮。若陂池也。法瑤曰。此明天人壽命。皆由佛化所得。故曰從如來命出一切命也。僧宗曰。前譬明入。今譬明出也。大品經言。一切天人。剎利大姓。乃至居士。一切皆由菩薩所化也。明因地之時。施一切命。化功則應還於化主。故至佛則常也。   迦葉譬如一切諸常法中(至)於諸常中最為第一。   案。智秀曰。上海譬雖明形待。因時之命。在果為極。未顯終竟不盡。故以此譬。更明無盡如虛空。   迦葉譬如諸藥醍醐第一(至)於眾生中壽命第一。   案。智秀曰。讚歎常旨也。解由境生。不無除惑之功。故擬況醍醐。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常宣妙法如注大雨。   案。僧宗曰。承機致請也。上乃明妙果是常。未明跡須必滅。今因迦葉致請。明丈六非實。以下況上。則本跡可知矣。寶亮曰。明理既竟。引四事證也。第一借近況遠。第二明有常之名。根本在佛。第三引法性為證。第四明一體三寶。唯一極為證。此即第一也。智秀曰。答問顯常。已明於前。此下第二。更舉三緣為證。此第一引伏難也。既雲常。則應常住。既不住。便是無常。   迦葉汝今不應於如來所(至)是故現捨入於涅槃。   案。寶亮曰。外道五通。尚能延促自在。豈況如來。具以自在。示同毒樹。   迦葉當知佛是常法(至)既脩集已廣為人說。   案。智秀曰。此章中有兩翻。第一難。第二答。答中有兩階。前正況答。此結勸。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至)微塵世性亦不現故。   案。僧亮曰。將說內行因果。先難果常也。若果不常現。雲何得與世法別也。性者。異道計雲。以冥初。為世間性也。法瑤曰。前明如來常理曉然。但據今日現入涅槃。似是虛妄。則與世間所說同也。若無以辨異。則致或者眾。故發斯問。使畫然有判也。僧宗曰。就答果中。有四章。第一寄言行相違。顯本是常也。雖知是常。外道亦言有常。第二釋常我之名。本在於佛。為外道所竊。今釋其真偽。真則佛法涅槃。其體是常。常即法性。但昔涅槃。亦言法性。二教既同。事須洗釋。故第三簡今昔二名。同明法性。所明不同。昔明法性。但以單滅。今明法性。常而妙有。極果體圓。備三歸之德。是故第四勸厲行人。使歸依也。有何異有。誠知本當。但即事為滅也。如即外道。亦有空言。俱無事驗。滯言之徒。無以取信。願佛為釋。使真偽有在也。智秀曰。此下第二意。舉例重貴也。若同不現者。則應俱是無常。   佛告迦葉譬如長者。   案。僧亮曰。果不常現。跡不可辨。乃因譬以釋之。此譬中有四分義。初譬佛在世。讀誦得旨。修成佛也。第二譬佛始滅。得佛遺法。不解深義。猶得人天也。第三譬己智慧。又無慈悲。欲求自度。不解究竟。不成佛果也。第四求常之心。遂生耶見。見多者。則失人天。少則不失也。長者譬佛也。寶亮所釋。與此同。唯合第四。為第三耳。僧宗開第四譬。為第五。   多有諸牛。   案。僧亮曰。經藏也。牛出五味。經生五果也。   同共一群。   案。僧亮曰。歸一解脫也。僧宗曰。雖復十二部中。理味有異。然同一佛說也。   付放牧人。   案。僧亮曰。弘通菩薩。   令逐水草。   案。僧亮曰。受學弟子。   唯為醍醐不求乳酪。   案。僧亮曰。所謂諸佛為一大事因緣。出於世也。法瑤曰。人天為乳酪。二乘為生蘇。菩薩為熟蘇。唯佛為醍醐耳。   彼牧牛者搆已自食。   案。僧亮曰。讀誦得旨。   長者命終。   案。僧亮曰。佛涅槃也。此下第二譬也。   所有諸牛悉為群賊之所抄掠。   案。僧亮曰。凡夫不從經旨取解。喻之抄掠也。法瑤曰。外道盜竊遺餘經法。謂之抄掠也。寶亮曰。雖復受持。捉相心強。多諸雜偽。不得真理。   賊得牛已無有婦女。   案。道生曰。作醍醐者。本是婦女所能。若從其受。必有成理。今雲無者。譬無弘通之近。賢聖善友。所以無成。   即自搆將得已而食。   案。道生曰。凡夫橫取。凡有三焉。此其一也。雖復無師。藉以讀誦之善。或受人天。而計之為福。橫之一。僧亮曰。去聖曰近。由得人天資也。法瑤曰。雖無出要。亦得少善。譬搆將也。寶亮曰。雖無慧方便。非不以相心受持。   爾時群賊各相謂言(至)名為世間第一上味。   案。僧亮曰。第三譬也。知經大意。以人天漸進。終期為佛也。何方得之者。自知無解無方便也。僧宗曰。雖得常名。不解趣常之實。   我等無器。   案。僧亮曰。菩薩以大悲為器。忘身濟物。自審無之法也。法瑤曰。不知求涅槃之方也。曇濟曰。慈戒為萬行之器。自知無也。僧宗曰。謂此身非受道器也。   設使得乳無安置處。   案。僧亮曰。謂設得人天。非求佛之因也。僧宗曰。既雲假設。則無得理也。非唯二乘無漏不可。而辨設行地之善。亦非所辨也。智秀曰。非唯無安涅槃極果之處。設得微善如乳。亦無正信之器。為其本也。   復共相謂唯有皮囊可以盛之。   案。僧亮曰。欲學聲聞受身。如皮囊受水。不盛醍醐也。法瑤曰。雖知涅槃方便。而有讀誦之善。非正解唯得人天。   雖有盛處不知攢搖。   案。僧亮曰。攢譬思慧。搖譬修慧。雖自求度。而不生二慧也。僧宗曰。正是無方便之說也。上來諸句。未若此顯。但保著人天。不知推求。更有勝此者也。寶亮曰。雖復欲行小乘。不知作假名法空觀行。   漿猶難得況復生蘇。   案。道生曰。精純成蘇。餘汁為漿。二乘成道。身則是餘。苟不解常。乖此遠矣。橫之二也。僧亮曰。向果譬漿。得果譬蘇。既無二慧得之。與向皆不成也。法瑤曰。既不知解說之攢搖。世俗之善。猶尚難得。況二乘果乎。曇濟曰。聲聞向中七方便。譬漿也。僧宗曰。初地至七地。如生蘇。八地至十地。如熟蘇。漿非五味之限。今明既不知攢。求勝出之善。乃至住前凡夫。有漏之善。尚不可得。豈況上住真味。生蘇當可得耶。寶亮曰。信首五根亦不立。   爾時諸賊以醍醐故加之以水。   案。僧亮曰。此第四譬也。求常不已。遂生邪見也。法瑤曰。雖知此經。能得常果。而不能知常之所在。更說種種常法。謂加之以水也。僧宗曰。第四譬也。醍醐為物。其質甚清。欲速得故。加水令清。是則清色相似。其味則殊。雖知涅槃是常樂法。欲速得故。乃計此身即是常樂。名同而實異也。譬加以水。則損雜血之乳。若計身為我。則損人天之善也。寶亮曰。此下第三譬。悉起諸耶見也。   以水多故乳酪醍醐一切俱失。   案。道生曰。又謂經得常住勝解。而不識之。更說種種耶常之法。常耶既增。壞本常味。五時俱失。橫之三也。僧亮曰。耶見多者。能斷善根。人天俱失。少者由信因果也。法瑤曰。加以倒常之水。壞真常故。五味失也。僧宗曰。第五譬。遂斷善根。乃至人天因果頓失也。   凡夫亦爾雖有善法皆是如來正法之餘。   案。道生曰。合譬也。佛經令人得戒定智慧。斯三法者。本是得佛之要道也。彼以取世樂故。失本為餘也。取世樂故。為棄也。   何以故如來世尊入涅槃後(至)如彼諸賊劫掠群牛。   案。道生曰。本不應取。以世樂而取。謂之為盜竊也。僧亮曰。合第二譬也。   諸凡夫人雖復得是戒定智慧無有方便不能解脫。   案。道生曰。不解戒定智。為常住解脫因義。故不解解說。合二橫也。   以是義故不能獲得(至)不知方便亡失醍醐。   案。僧亮曰。合第三第四。無方便譬也。寶亮曰。自凡夫亦爾。至此。合第二譬。   又如群賊為醍醐故(至)如彼群賊不得醍醐。   案。僧亮曰。此別合上第三譬。上雲。多水未被合也。何者。夫耶見有輕重。重者。說無因果。人天都失。輕者。謬計涅槃。或得人天也。僧宗曰。此乃舉第四譬。而先合第五譬也。寶亮曰。此合第三譬也。闕不合初耳。   是諸凡夫有少梵行(至)如彼群賊加水之乳。   案。道生曰。雖更加常。未斷善根者。猶以少善。生欲界天。合三橫也。   而是凡夫實不知因(至)雖復說之而實不知。   案。道生曰。尚不知世善。故生天。豈知歸三寶耶。僧亮曰。是加水之中。小加者也。不知因修梵行者。人天近因。尚不能知。況出世常因。而能知耶。僧宗曰。修少梵行。受少樂者。合自構而食也。如彼群賊。加水之乳。更舉第四譬也。而是凡夫。實不能知。因少梵行者。即是加水也。因名所以。既計身為常。豈達真常所以也。寶亮曰。此下釋教也。昔唱外道生天。謂言用耶見為因。今釋雲。非是因耶見作因。乃是昔日供養父母。有孝敬之善。為因故也。外道既不知此理。豈知出生死之路。橫計顛倒。以成大耶。   是故如來出世之後(至)群賊退散牛無損命。   案。道生曰。後佛出世。說真常也。僧亮曰。譬後佛出生也。凡夫橫求。理本常存。三世諸佛。同共一道也。僧宗曰。上五譬。明外道竊得常名。而無常實。今明常名。始終還於佛也。前合譬已竟。此義生耳。   時轉輪王即以諸牛(至)一切眾生無有患苦。   案。僧宗曰。明釋迦出也。還以常法。付菩薩。   法轉輪王出現世時(至)善說世法及出生法。   案。道生曰。善說世善。所以得常住之義。況出世乎。凡夫既捨。佛得持還也。   為眾生故令諸菩薩隨而演說。   案。道生曰以付菩薩。使得常解。道兼天下。   菩薩摩訶薩既得醍醐(至)所謂如來常樂我淨。   案。僧宗曰。合有二意。前合賊散。後合付菩薩也。   以是義故善男子(至)要是如來非是餘法。   案。道生曰。以上來而言之。常法虛實。居然有在也。智秀曰。結答難也。   迦葉應當如是知如來身(至)隨我所行至我至處。   案。智秀曰。勸受持也。   善男子若有脩習如是二字(至)即是諸佛之法性也。   案。道生曰。法者。無復非法之義也。性者。真極無變之義也。即真而無變。豈有滅耶。今言滅是法性。蓋無所滅耳。僧亮曰。菩薩通達法性。成佛涅槃。法性無滅。涅槃常住。此說內行果上義也。凡夫不解空。故不得涅槃。以空證涅槃也。寶亮曰。此下第三證佛果之地。以法性為壽命故。所以長遠也。有人解此滅相。為斷滅之滅。謂之不然。何者。下文結句雲。即是諸佛之法性也。豈是斷滅之辭乎。今釋雲。若能安此二字為寂滅者。佛於此人。真入伊字涅槃。應言。何以故即法性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我今雲何當知是義。   案。道生曰。向雲滅是法性。似若丈六猶存。丈六若實。故是非法中出也。法性無有非法。何有丈六哉。身與法性。不可得並。而有身所未了也。僧亮曰。執方便為難也。真極無變。謂之法性。必捨身智。然後是耳。今身既不滅。復言是性。霜炎之理。二不俱存。雲何當得知是義也。法瑤曰。向言涅槃是佛法性。似若都滅涅槃是法性也。今欲明法性乃是法身常住體也。夫法性者。即是法身者。若以滅盡。為法性者。則為無所有。豈有法身乎。若有法身者。則非滅盡。何有法性乎。二事不得並也。僧宗曰。此第二文也。今教所明法性者。謂圓果無非。故稱法。體不可改。故稱性。而名與昔同事須料簡也。   佛告迦葉善男子汝今不應(至)夫法性者無有滅也。   案。道生曰。法性照圓。理實常存。至於應感。豈暫癈耶。僧亮曰。推本以證末。是則有為。橫生滅耳。法性本來非有。故無滅也。如來亦本來非有。豈有滅也。   善男子譬如無想天(至)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案。僧亮曰。凡夫受報色心。必須直以想微。二乘不知。名為無想天耳。有漏近事。非汝境界。況無漏乎。僧宗曰。依此經所明。乃至四空。斯皆有色。今無想天。是等四禪中。四凡夫天之最上。那含天之下。有此一地。雖有色身。以其心細。而無色想。唯佛乃知。餘無能了。   善男子不應說言如來身者(至)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案。僧宗曰。豈況如來妙極。而當可知。昔指孤滅。以為法性。權而非實。   善男子汝今不應思量(至)種種方便不可思議。   案。智秀曰。誡勸也。   復次善男子應當脩集(至)脩常想者則有歸處。   案。僧亮曰。佛實不滅。於涅槃後。不聞此經。生實滅想。依異體三寶。出家受戒。不成清淨。具足三歸。若聞經不信。雖復出家。不能成果也。僧宗曰。此第四文也。向明法性。苟非孤滅。則妙有可歸。若能安心。在乎非無。則識真果。故舉三歸令標。擬有方也。寶亮曰。唯一極位。故是常也。明此三法。是一體而無三。故稱無異相也。體是嶷然。故雲無常相也。不為三相所遷。故無變異相也。一體三寶者。正辨一佛體之三義也。但以初名當於法體。萬想悉是義名。無別體名覺義名異。是故佛寶當體。其餘法僧。屬義名也。昔說三寶三體各別。今牽昔日法之與僧。置於佛上。故言一佛體之三寶。以覺察之義。為佛寶。體無非法。具眾功德。故稱法寶。體不隔物。必與理和。號曰僧寶也。若於此三法。為異脩者。當知此人。不成清淨歸依。既謂佛寶未極。雲何而得具足戒耶。不言頭數鹹少。正雲戒非上品耳。若依憑常住三歸。則得戒具足。夫行從信地而生。今信既未圓。所得之戒。何容具足耶。佛昔自言。我為二乘。今若依憑差別三寶。尚不能得如我作聲聞緣覺之近果。況復不依常住三歸。而入無漏真聖之位耶。故知。執教解經者。其事必謬矣。智秀曰。此下答問中。第三大意也。以昔明三寶。言旨未周。故歸心未正。今辨法性。體備三寶。長存不滅。是則歸心須改。故此一章。顯正歸依也。有三翻。第一佛自明理。勸物歸依。第二迦葉設難。佛答。第三迦葉述旨。佛讚成也。三寶無別體。故言無異。不流動故。非無常也。無復改愚成智。故不變易也。   善男子譬如因樹則有樹影(至)譬如闇中有樹無影。   案。僧亮曰。樹譬佛。影譬歸依。無樹無影。無佛無依也。有樹無影者。闇中有樹無影。佛雖在而不現。則不成歸依也。法瑤曰。明有常理故。得有歸依義耳。如有樹則有影也。僧宗曰。相承解雲。有能歸之心。必有所歸之理。此解迦葉之難。乃為便也。就文又有不便。舊釋此樹譬真法身。影譬應身。於前文為便。於難為不便也。此二釋。各參一邊。未為愜盡。並不消文意。今雲有歸依者。正言極果妙有是常。則有歸依之德。若無此德。則有義亦壞。是故迦葉。就影為難。欲使無歸依之德也。智秀曰。能歸之心。終能成佛。故以樹譬歸依之心。影譬所成之佛也。故雲因樹則有影。   迦葉汝不應言有樹無影(至)各各異故故使無常。   案。僧亮曰。星月有光。樹有闇影。但以微故。非肉眼見耳。法身亦爾。非汝所見也。法瑤曰。勿謂不見。便言無也。常住法身。慧眼所見。故歸義不無。但肉眼不見。便謂無有常住之歸依義耳。品初勸問雲若歸者。即此常住三歸是也。又雲若戒者。即前大慈大悲一子想是也。寶亮曰。天眼資細空明。而矚色故。不同肉眼之用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而得長壽善知宿命。   案。智秀曰。第三翻。述旨傳化有兩別。前迦葉領解。後佛讚成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金剛身品第五 名字功德品第六)    釋百非義 出護法國王護弘法比丘 釋開隨護法持刀仗白衣行 釋受持此經不隨四趣 釋此經具七善 釋此經八味具足   金剛身品第五   案。道生曰。長壽之與金剛。皆共談丈六。但內外言之耳。長壽為外應之跡。金剛為內照之實。實照體圓。故無法也。僧亮曰。答問金剛體不可壞也。有人命不盡。而諸根壞。故須兩說也。法瑤曰。上明長壽無窮。然未必不唸唸相續。今明金剛堅固。非念所遷壞也。前因義此顯體也僧宗曰。答第二問也。答因答果。即為兩段也。寶亮曰。此品前明果後明因。今以果題品也。如來以法性為體。無有無無。百非所不及。絕有相之境也。大分為五。第一初有兩行。總辨金剛身相。體常不動。非食所資也。第二從迦葉發問以下。據跡為難也。第三從佛告迦葉以下。將欲答難。且更廣明法身。絕百非之相也。第四從如來所以示病苦者。正答迦葉難。釋應現無常塵土之意也。第五領解。自說己之體常。兼傳被於未聞者也。智秀曰。就答果問中。有四翻。第一兩行正答問也。第二迦葉難。第三佛答也。第四勸信。   爾時世尊復告迦葉(至)非雜食身即是法身。   案。僧亮曰。法者。無非法之義。釋非食身也。食所長養。非法橫生。名思欲身。   迦葉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至)如來今當入涅槃故。   案。僧宗曰。迦葉執跡為難。以和妙釋。   佛告迦葉汝今莫謂(至)堅牢難壞非人天身。   案。僧宗曰。尋此釋意。從初至非識離心以來。偏明真應不異也。從非識離心以下。就不即以明義也。非人天身者。位過五道也。智秀曰。尋此答旨。有二別。第一先以四科。廣解法身之相。第二結也。第一科。從此訖如來之身非身。先明非惡身。以約迦葉難也。第二從是身訖非識。就名相中。辨不生不滅身也。即以兩緣釋之。初從不集不脩以下。明不從集起也。次從無有動搖以下。明在果不復更隨緣造業。以此二緣。知法身不生滅也。第三從離心亦不離心以下。帶應明本。正顯應由本有故。本從於應。以制名也。第四從如來之身成就以下。向雖以三緣。顯法身相。皆是名相中者。未盡其美。乃更明法身妙絕眾相。非謂無法可名。正以法身德。廣非下地方言所能盡耳。   非恐怖身。   案。僧宗曰。離生死恐怖也。   非雜食身。   案。僧宗曰。不為四食所養。   如來之身非身是身。   案。僧亮曰。身以生滅聚積為義。而有真有應也。真身非生滅積聚。故非身也。應身無生不生。無形不形。故是身也。僧宗曰。非形累之身。即是法身之謂也。   不生不滅。   案。僧宗曰。離有為相。   不集不脩。   案。僧宗曰。非業煩惱。   無量無邊。   案。僧亮曰。身無大小。難可定取也。僧宗曰。法身彌□。豈有邊表也。   無知無形。   案。僧亮曰。大悟無知。妙像無形。僧宗曰。知形生於立稱。法身妙絕。絕待故也。   畢竟清淨。   案。僧亮曰。有知有形。非清非濁。僧宗曰。雙遣乃淨也。   無有動搖。   案。僧亮曰。釋清淨也。有知則有所不知。有形則有所不形。可動可搖。豈曰淨也。僧宗曰。法身凝寂。孰能動耶。   無受無行不住不作無味無雜非是有為。   案。僧亮曰。此下至非有為。釋上無知也。受緣則行。行則有住。住便有作。作必味著。著則雜惡斯集。惡集則體無留停。有為法也。以無此故。非有為也。僧宗曰。位滿故。不受住位。故不行。不住生死。故不住也。作即是業。味即煩惱。雜即是果也。   非業非果非行非滅非心非數。   案。僧亮曰。釋非有為也。有為則是業。是果。是行。是滅。由心數而起。非之故無也。僧宗曰。離有餘果。故非業非果。離無餘果。故非行非滅也。非心心數。離四陰也。   不可思議常不可思議。   案。僧亮曰。真身如是不可思議。或謂真不可議。應是可議。故曰應即是真常不可議也。僧宗曰。三乘十地。不能量也。   無識離心。   案。僧亮曰。釋上非心也。現分別故。名為識也。能生後有。故名為心。今謂無分別。故非識。不生後有。故非心也。僧宗曰。從此以下。真應雙明也。   亦不離心。   案。僧亮曰。雖不分別。而無事不知也。僧宗曰。上既言無識。謂同木石。拂此疑故。亦不離心也。   其心平等。   案。僧亮曰。雖知而無知相也。僧宗曰。絕高下故。故言平也。無優劣故。故言等也。   無有亦有。   案。僧亮曰。無生住滅。故非有。智週三世。故亦有也。僧宗曰。法身無像。故無有。丈六通化。故亦有也。   無有去來而亦去來。   案。僧宗曰。既無有色。誰去誰來。垂形六道。見有去來。   不破不壞不斷不絕不出不滅。   案。僧亮曰。上雲去來。似有破壞出滅。今明無此。以釋非有為也。僧宗曰。離四相故。不破乃至不絕也。體非未來故。不出至現在。不滅入過去也。   非主亦主。   案。僧亮曰。心居物下。故非主。具八自在。故亦主也。僧宗曰。法身妙絕。何依何主。道王三千。故雲亦主。   非有非無。   案。僧亮曰。兩非重說。終遣有耳。僧宗曰。不同二十五有。故非有。不同太虛。故非無也。亦曰法身故非有。應跡故非無也。   非覺非觀非字非不字。   案。僧亮曰。非人非天。故非字。應人名人。故非不字也。僧宗曰。離粗細心相。故非覺觀也。夫名生於形。無狀故無名。應用故有字也。   非定非不定。   案。僧亮曰。心馳萬境。故非定。寂然不動。故非不定也。僧宗曰。能大能小。故非定也。其體常湛。故非不定也。   不可見了了見。   案。僧亮曰。十地所不睹。故不可見。後身見故。了了見也。   無處亦處無宅亦宅。   案。僧亮曰。真則非人。無處無宅也。常在五道。故亦處亦宅也。   無闇無明。   案。僧亮曰。洞鑒三世。故無闇也。現同凡夫。故無明也。   無有寂靜而亦寂靜。   案。僧亮曰。無事不為。而常無為。僧宗曰。分身散體。故無寂靜也。常果恬然。故言亦寂靜也。   是無所有不受不施。   案。僧亮曰。無二十五有。故無有也。不衣不食。故不受也。功德無增。故無施也。僧宗曰。雖言始有。視聽不得。故無有也。位居足地。故不受也。離因相故。故無施也。   清淨無垢無諍斷諍。   案。僧亮曰。釋上句也。無是無非。故無諍也。僧宗曰。煩惱是諍。以斷盡故。故言無也。   住無住處。   案。僧亮曰。釋上無宅亦宅句也。僧宗曰。涅槃無域真所居也。   不取不墮。   案。僧亮曰。不進求故不取也。不退故不墮也。僧宗曰。因取故墮。不取故不墮也。   非法非非法非福田非非福田。   案。僧亮曰。絕軌相故非法。化人故非非法也。絕言故非田。應供故非非田。   無盡不盡離一切盡。   案。僧亮曰。釋上句也。湛然故無盡也。僧宗曰。移劫不窮。故言無盡。即是不盡。故離一切盡也。   是空離空。   案。僧亮曰。無性無相。故是空也。離無常無我。故離空也。僧宗曰。空無生死。即離空也。   雖不常住非唸唸滅。   案。僧亮曰。體無生滅。或隱或顯。僧宗曰。絕言故。不可名之為常。絕眾相故。非唸唸滅。   無有垢濁。   案。僧亮曰。釋不滅也。   無字離字非聲非說。   案。僧宗曰。釋不滅也。   亦非脩集非稱非量。   案。僧亮曰。了因非作故。因非脩集也。絕思議故。非稱量也。僧宗曰。無所進故。非脩集也。無相待故。非稱量也。   非一非異。   案。僧亮曰。方圓殊應。故非一也。真性不改。故不異也。   非像非相諸相莊嚴。   案。僧亮曰。妙絕眾相。而相超世。   非勇非畏無寂不寂。   案。僧亮曰。摧四魔故非畏也。無靜不靜。故無寂。   無熱不熱無可睹見無有相貌。   案。僧亮曰。動靜一體。其相難見。   如來度脫一切眾生(至)法無有二故不可量。   案。僧亮曰。出其事也。   無等等。   案。僧亮曰。唯佛與佛等也。   平如虛空。   案。僧亮曰。釋等義也。   無有相貌同無生性不斷不常常行一乘眾生見三。   案。僧亮曰。無有相貌。出等事也。或三或一釋等義。   不退不轉斷一切結不戰不觸。   案。僧亮曰。大乘所無也。僧宗曰。四魔已盡。故不戰也。滅於攀緣。故無觸也。   非性住性。   案。僧亮曰。無自性故非性也。不改變易。故住性也。   非合非散非長非短(至)非增非損非勝非負。   案。僧亮曰。總釋上也。   如來之身成就如是(至)非有為非無為非世非不世。   案。僧亮曰。有知知則不等也。   非作非不作。   案。僧亮曰。謂是了因非作因也。   非依非不依(至)除一法相不可算數。   案。僧亮曰。不可一方一數取也。僧宗曰。若謂得一法相。在百非外者。亦除之也。一解雲。除方便一法也。   般涅槃時不般涅槃。   案。僧宗曰。物見有滅。竟不滅也。   如來法身皆悉成就如是無量微妙功德。   案。僧亮曰。總結上也。   迦葉唯有如來乃知是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案。僧亮曰。結上不思議也。   迦葉如是功德成如來身非是雜食所長養身。   案。僧亮曰。結上法身妙極。離生死也。   迦葉如來真身功德如是(至)為欲調伏諸眾生故。   案。僧亮曰。結上應身。雖生不生。   善男子汝今常知如來之身即金剛身。   案。僧亮曰。以本跡相。即雙結也。   汝從今日常當專心(至)說如來身即是法身。   案。僧宗曰。備上眾德。本跡相關。其旨顯然。勸令受持。廣弘化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亦當為人如是廣說。   案。智秀曰。領解也。   唯然世尊如來法身金剛不壞而未能知所因雲何。   案。僧亮曰。答問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也。下文舉護法為因也。僧宗曰。答因中有四段。第一列三種章門。所謂護法引證開制也。第二廣此三也。第三明末代通法人也。第四明不但通經。亦協通律為化也。寶亮曰。就此答中。大分為三。第一總答。以護法為因也。第二佛自引證。我昔親行此因也。第三從持正法者。不受五戒。廣辨護法之相也。護法者。不出二途。一者據萬行為端。自守戒行。任持在心。二者不顧形命。但使法弘也。若能弘。建立之心令惡改。而法通者。故佛於下文。歎護法者。自利利人之功勝也。智秀曰。大分此答。為兩段。第一舉問求答。第二正答也。答中又有二別。一略二廣也。此即大分中之第一。舉問求答也。   佛告迦葉以能護持正法因緣故得成就是金剛身。   案。智秀曰。此下正答中。第一略門也。有兩翻。此第一直答。   迦葉我於往昔護法因緣(至)是金剛身常住不壞。   案。僧亮曰。護法法全。是故感得身不可壞也。智秀曰。此第二自舉往昔。略為證也。   善男子護持正法者(至)守護持戒清淨比丘。   案。寶亮曰。下文顯出家之人。有三品。在家之人。蠲去下品。唯出中上也。若不受五戒。而忘身護法。令法得通者。此實大勇猛也。出家通法之人。所以應與護法白衣持刀杖者俱者。此就末世之中為論耳。智秀曰。此下第二廣門也。有三翻。第一明在家人護法。第二引證。第三明出家之人。護法之法也。從此訖非持戒者。得如是名。第一辨在家之人護法。有二翻。第一正明護法。第二迦葉難也。此即第一翻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當知是輩是禿居士。   案。僧亮曰。與刀仗者俱。律有誠制。不名清淨。故須問也。僧宗曰。向列三章門。今欲廣釋護法之相。先假執聲聞教中。唯以獨靜為上。今佛釋此非上。以護法為勝也。智秀曰。此下第二翻也。為難之辭。雖在比丘。而實為顯在家之人。護法之法。   佛告迦葉莫作是語言禿居士。   案。僧亮曰。此下舉三種比丘。前出中品。次出上品。後出下品也。   若有比丘隨所至處(至)當知是人無所能為。   案。僧亮曰。此舉中品比丘也。寶亮曰。昔以持律為上品。今雲是中品者。以其不能廣利於物。自守而已故也。   若有比丘供身之具(至)如法治之驅令還俗。   案。僧亮曰。舉上品比丘也。   若有比丘能作如是(至)非持戒者得如是名。   案。僧亮曰。舉下品比丘。即結正破戒者也。   善男子過去久遠無量無邊(至)奴婢牛羊非法之物。   案。智秀曰。此第二引證。有兩章。前引證。後領解也。明駿案。此下引證。有七段。一證弘法比丘。必須強力者為護也。二證世有惡人。必能遮遏弘通之道也。三舉在家護法之至也。四顯弘讚二人之果報也。五會古今。六迦葉領解。七佛述勸也。此即第一。出通法比丘之緣起也。   爾時多有破戒比丘(至)執持刀杖逼是法師。   明駿案。第二舉惡人。遏弘法者之緣起也。   是時國王名曰有德(至)此身當為無量法器。   明駿案。第三顯護法之人。   王於是時得聞法已(至)應當如是受持擁護。   案。僧宗曰。六卷泥洹雲。王為第二弟子。覺德為第一弟子。而此言王第一者。蓋以先生彼國故耳。明駿案。第四顯弘護法者。道俗二人之果報也。   迦葉爾時王者則我身是(至)成就法身不可壞身。   明駿案。第五會古今。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身猶如畫石。   明駿案。第六領解也。   佛告迦葉善男子以是因緣(至)刀劍器杖侍衛法師。   明駿案。第七印述勸護法也。   迦葉白佛言世尊若諸比丘(至)為是持戒為是破戒。   案。僧亮曰。上以不受五戒。名優婆塞。以功補德。若爾者。何必受戒。而名比丘。是故問言有師無師。以定之也。為持為犯者。有師則有戒。亦可以功補過。次問為特為犯也。法瑤曰。隨逐守護。跡似破戒。恐無人師之德。欲明此人持戒之德不虧。可師之道逾盛。是以迦葉發斯問也。僧宗曰。此中有二問。初問有師仁之德不耶。二問為持戒破戒耶。昔教比丘。不得與器仗者俱遊。故有問也。寶亮曰。所以復有此問者。向雖辨今昔兩教之異。又明弘法之處。今先審其位。後明其處也。智秀曰。此下第三明出家之人。護法之方也。有兩別。前開兩翻問答。後領解讚述也。前兩翻問答者。第一舉非以顯是。第二開制也。此將明非以顯是。故迦葉發問。   佛告迦葉莫謂是等(至)驅逐令出若殺若害。   案。僧宗曰。先答後問也。末世惡人。壞亂法者。為治此人。故應須與持仗者俱。此乃大士之行。非謂破戒者也。智秀曰。正舉非以顯是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遊行村落城邑教化。   案。智秀曰。第二翻開制也。願聞開制。所以發問。   善男子是故我今聽持戒人(至)即得名為第一持戒。   案。僧宗曰。不應斷命者。事在通法也。又一解不須起斷命之意。必是大士。審見機緣。此所不論也。智秀曰。開與持杖者俱行。以通法故也。   迦葉夫護法者謂具正見(至)其心弘廣譬如大海。   案。法瑤曰。明護法比丘。有人師之德。可為師道。故曰為護法之師。持律之師。及以經師。此三各有師道。經有誠文也。僧宗曰。此答前問有師仁之德為無耶。今雲。具正見於內。則化流於外。此乃師德著矣。智秀曰。此下凡以三復次釋前問也。初明護法之方。次明能治破戒。後明善解律相。此即第一正顯師德也。   迦葉若有比丘以利養故(至)是名護法無上大師。   案。僧宗曰。此第四段也。上明通經。此明通律也。寶亮曰。此顯流通處也。雜僧者。以善惡無作。共成此人。故名為雜。但自持戒。不知他事。名愚癡也。清淨者。以二緣難壞。一則不求名。二則不違法律也。雜僧可壞。亦有二緣。一則為名利故。研精所受。二者若遇善友。亦能壞惡。而從善也。舉此二眾。明力能降伏。下出五法。為降伏之方法也。   善持律者為欲調伏(至)若是律者則便證知。   案。寶亮曰。此出五法也。   雲何調眾生故若諸菩薩(至)如來亦爾不可思議。   案。僧宗曰。具此五德。調二種人也。善解一字者。於一一字中。善解言旨也。又釋善解滿字也。尋此文旨。應雲善解一律字也。寶亮曰。五法者。一者調伏眾生。二者知輕。三者知重。四者非律不證。五者是律應證也。隨機而化。不憚形跡。是調眾生也。知四重是知重也。止此知重。非善知也。若知諸篇之中。有重心者。是名知重。從知第二篇以下。是名知輕。亦如知重類也。非律不證者。若是違律所應制者。則應制之。不同用也。是律應證者。能依經律而行。則便讚歎勸誘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如於鏡中見諸色像。   案。智秀曰。此第二別也。有兩翻。前迦葉。領旨弘化。後佛讚勸也。   名字功德品第六   案。僧亮曰。此經以常住為體。上說壽命金剛之身。及其二因。今說經名字。及流通究竟略說也。法瑤曰。從此入四相品訖善解因緣竟答此問也。上明長壽金剛。是經之極致。為彼行者。脩習此經。得其深旨。備乎四德。自正正他。是則能到經彼岸也。僧宗曰。此答第四問也。經之宗要。其唯因果圓極之法。三德為體。但解脫名義。不異昔日。異在二德耳。上來已明法身般若。兼明其因。因果既彰。則則經體已足。故結其名題。明流通也。言名字者。為經題立名耳。下文言名大般涅槃也。智秀曰。夫道流千載。非名不傳。須結名字。遠聞為益也。應言。雲何為經作名字。使受持者。得到彼岸耶。大分為三段。第一歎經功德。第二舉問求答。第三迦葉領解也。明駿案。明般若。即慧命無窮。辨法身。則金剛不壞。以顯兩德也。今此一問。正辨解脫也。而言雲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者。以能究竟解因之縛。脫果之累。故得到彼至極之岸也。於此經者。即是請經名也。涅槃彼音。此無以譯。以解脫無累滅度等名。訓釋而已。非含眾德也。今昔之異。但以法身般若為別耳。至於解脫之義。終在涅槃。昔為滅煩惱捨身智。置此名也。今日以此名。為經之號。故言雲何於此經。究竟至彼岸也。下答雲。降伏一切諸結煩惱。及諸魔性。然後要於大般涅槃。放捨身命。故知以涅槃為經名。義在解脫。因辨解脫。以請經名也。此中有四問。問解脫。問經名。問經力。問流通也。   爾時如來復告迦葉(至)文字章句所有功德。   案。僧亮曰。文字所表理也。法瑤曰。經之宗致。極於金剛長壽者也。是則說經大體。粗略已訖。是以命迦葉。囑累此經。令受持也。僧宗曰。以文理勝故。有大功德也。善受持者。不必領受所持。持使不失。但在所弘通。化傳不絕者也。即是因經解脫。到彼岸矣。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所得功德我今當說。   案。僧宗曰。經所明理。窮源盡性。即是經之究竟也。人能於受持讀誦。自行化人。終成大覺。即是人之究竟也。是故此品。及四相品。並明流通。同答此第四問也。明駿案。答經力有二種。此先舉因中得經力也。下以雲何未發心等四問廣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菩薩摩訶薩雲何奉持。   案。僧亮曰。將欲依名以辨德也。法瑤曰。迦葉奉被囑累。未識經名受持方法。此是說經竟。致問之常宜也。明駿案。前偈中語漫。今別標二問也。乃應舉四。蓋其一隅耳。二問者。問流通。問經名也。   佛告迦葉是經名為(至)汝善諦聽我今當說。   案。僧亮曰。無經不備此七義。所以略第四獨法而益。金剛寶藏者。餘經說理未周。不得稱滿足也。僧宗曰。上中下。蓋總束是一事耳。義味深□□埤□□玲@椹□□榖示楖□□□玲醴}□□□□埤□娏臨□□□□□□□□堅樨□□觀夾□□夾□□□□□□□埤□J□送□祤橁□□□□□□□□j□□□魯襼□□□□埤□□□姶□飀□□□橁□奪□f□□□□□褸□□槾饅□□□□覃□□□□裀□□禭□□□□□□□□□褥j□□□□奉腹慼慼慼慼撲W□□□糖□□姪言埤□□□□檢□□□魯□襼□□□□埤□□□□耘檢□□鷺□□□□□□□樗龍□□埤□□□□□j□□□妧□□送□□逆□□□□□□□□楦□楙託魯□□稿觕□□□飀□□□馭□□□椹□□褓吽慼憔癒慼撓迠縑慼慼慼慼慼慼j□觀□□□□□樀滿慼慼數[誇□□□□□埤□□□□F□□□□□靈埤□□□F□□□玲□槄□裀□□□□□逆□□□F□□□□□騪j□□□榳埤□祐□□□茶饑□□□埤□□□□□殺□樀□礹□□餺□榖示楖□埤□楁殺□椸□□禘c□□□□□□饖□埤□F詫□□□□□□娏黎□襼覞□□□龍□裀□□咽□褸□糖□□□□□□□襼□□□□□褸□魯□□玲□□□□h□□□□□□□糖□□□□□□□飀□□□□□□□□□□□□祉□□□□□□□□駛鞢慼慼憬`椹□□□□□□□□姪襖□埤□□□榕駜玲□□□□□□□□□觛裀□媸□姪襼□□□□□□□埤□□□言□□j□娃□□□樀□□□糖□□□□西□□媸□□□□□□□□□樗切埤□□□妧□□□□□倒r□□□□   善男子所言大者名之為常如八大河悉歸大海。   案。僧亮曰。譬眾善所集。眾惡盡也。智秀曰。文略也。應雲所言大涅槃者名常也。   此經如是降伏一切(至)是故名曰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及諸魔性者。謂煩惱及天魔也。放捨身命者。謂陰魔死魔也。法瑤曰。下有八義釋所以名為大涅槃也。降伏煩惱。明得解脫。放捨身命。明滅化身得法身。能伏煩惱。能放捨身命。即是般若。不得別說。可謂住此三事。為大涅槃也。僧宗曰。此偏歎理也明駿案。答解脫有兩處。此舉無累義。   善男子又如醫師有一祕方(至)是故名為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無疾不治。所以稱攝一切方也。常樂善法。一切義備。前但說有三。未盡其理。今明涅槃。無義不苞。豈唯法身般若解脫而已乎。僧宗曰。此偏歎教也。明駿案。答流通法。有兩處。出其一也。   善男子譬如農夫春月下種(至)能令眾生度諸有流。   案。僧亮曰。經亦互有長短。學者常悕同異。此經無理不備。故希望永息。法瑤曰。比之眾經。可名為大矣。   善男子如諸跡中(至)於諸經三昧最為第一。   案。法瑤曰。前明二經生智優劣。此言三昧諸定。亦復然也。   善男子譬如耕田秋耕為勝此經如是諸經中勝。   案。法瑤曰。此明福田生善之義。勝乎眾經。   善男子如諸藥中醍醐第一(至)是大涅槃為最第一。   案。僧亮曰。欣常保命者。聞說涅槃生熱也。法瑤曰。明此經滅惡。勝乎眾典。   善男子譬如恬蘇八味具足(至)是故名為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證上具足義也。法瑤曰。眾經所無。在乎此地。明駿案。猶是答解脫問。此舉到彼岸義也。下四相品末。釋解脫。以廣之也。   若諸菩薩摩訶薩安住是中(至)是故名為大般涅槃。   案。法瑤曰。此明應感無方。示現自在。大之極也。明駿案。猶是答經力問。此舉果地得益也。下以船師等三問。廣之。   迦葉善男子善女人(至)如來常住法僧亦然。   案。法瑤曰。此釋奉持義也。後四相品。明修行經教。亦奉持義也。明駿案。答流通之法也。下以四相品。廣之。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盲無慧眼無明所□。   案。智秀曰。迦葉領旨讚歎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一(四相品第七)    釋自正等四義 立斷食肉制 釋波羅提木叉義 釋漸漸制戒義   四相品第七   案。舊本雲如來性品。僧亮曰。如來性者。答第五廣上因果及文字也。不可重名。此皆是如來因果之性。以性為名焉。四相者。通答第四第五問。何者。已說長壽金剛因果。及經名字。流通經法。經事究竟。是故答第四也。以名字局故。不合流通。佛性名通。故收入佛性品也。法瑤曰。上品迦葉。業問當何名斯經。雲何奉持。今日以自正等四。明奉持之義。是故說此自正義。說雲應如是持。即結也。又一義。上品略以八義。釋大涅槃。今從此下。竟解脫文。廣辨大涅槃義也。自正等四事。廣般若義。成大涅槃也。從雲何當知是無常耶。竟有密藏。開身口密義。顯法身無方之能。此就法身。明大涅槃義也。廣明解脫義。成大涅槃。要以此三義。顯其體者也。前品所問。雲何奉持。已出所持之法。今備此四相。能流通經。即是奉持之義。又一義。經旨既竟。便可流通。然流通之人。非德不傳。若教圓理備。經之究竟。人能於經教之中。生圓足之解。自行兼人。終成正覺。即人究竟。是故此品。通答二問也。智秀曰。六卷泥洹雲。菩薩化眾生。說法有幾種。此經雲。願佛開教密。問旨雖殊。而所顯之理一也。故六卷雲。釋解脫竟雲。是名菩薩成就四法也。曇纖曰。六卷有菩薩化眾生。無願佛開微密。而此有開微密。而無化眾生。互有□□□□奅禜駂□□□□隉槳腹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鞢慼Xj□p部熱w□□楻□□□□□□稂m古韣□   佛復告迦葉善男子(至)四者善解因緣義。   案。僧亮曰。正他者。使人受結。同我所解也。能隨問答者。能令人悟。故難答能答也。備上三事之本。由善解因緣也。真此四德。乃能流通經也。案僧宗曰。將欲授人勝理。先須自正。自既已正。便能道被有緣。故第二明正他。就正他門中。逐其勝用。開為四也。言自正者。一謂行正。如律而行。二謂解正。審解佛常。金剛以還。是無常也。先備此德。必能化他也。寶亮曰。名雖有四。理不過二。謂自正正他也。就正他中。離出後二。所以然者。若使不能隨問答者。則外化不行。復不明識根性。則說不應機也。如此則於正他不足。故就正他義中。分出二相也。智秀曰。此品有三段。第一明因中四德。正答所問也。第二明果止四相。第三舉昔諸不了教。求佛釋會。顯成四義。即開諸密。   迦葉雲何自正若佛如來(至)猶如火聚是名自正。   案。僧亮曰。因現事為誓也。僧宗曰。別有因緣。出枯樹經。佛將比丘。空曠處行。見有洞然格樹。即問比丘。此樹可抱不。答言不可。又問。設有逼汝。令說佛是無常。若不說者。抱此枯樹。汝寧何耶。世尊寧抱火死。即此語中。具二種義。自正正他也。智秀曰。自觀己身者。邪見之生。必由身起。故使觀身。猶如火聚也。   迦葉雲何正他佛說法時(至)如來實說故我歡喜。   案。僧亮曰。顯正他相也。能令受者。得解悟故。是時女人。即其事也。若不先除念子之亂。則不悟常說。所謂善正人也。僧宗曰。此中明菩薩四相。今乃就佛顯者。將明窮四之妙。其唯至人也。如來致教。消息根機。說必有益。即是正他。使弘法大士務遵其術也。又一義。欲論益化。其塗自多。自有法說而得益者。有宜但以神通而益者。此中所明。但取說法也。寶亮曰。就此文中。即亦具有能隨問答。善解因緣也。何者。對彼有說。即是正他。往復辨理。即是隨問答也。知彼機緣。投得其宜。即是解因緣也。未知此女為當是說涅槃之時始來已。不然既來在坐。先懷一疑。後與一念也。疑者。疑佛是一切智不。次念所含兒蘇消不消不。懷此二故。聽法不入。佛應其心。藉以為喻也。智秀曰。亦是引昔誠教。以顯今事也。   世尊如是為欲調伏(至)同彼外道即便捨去。   案。僧亮曰。為女人說法。以證正他之旨也。僧宗曰。世尊如是者。此佛語也。寶亮曰。亦可是女人語也。何必不宿植根深。一聞便悟耶。智秀曰。審是女人語也。世尊後即引。以為例雲。我之弟子。亦如是也。   復告女人若兒長大(至)令諸弟子悉皆甘嗜。   案。僧亮曰。為不消故。說三行也。若能消者。說六行也。僧宗曰。六味者。有為有三。無為有三也。苦以變樂為用。如醋能變甜也。諸法所以流遷。以無常切故也。猶如鹹味。能使非鹹作鹹也。無我之言。不自在故違情。如苦味之不悅人也。樂以悅已為義。猶如甜味人所嗜也。我者。制御自由。物無能礙。如辛味之通發也。常理湛然。一相無別。如淡味之無分別也。以常解之慧火。然八倒之惑薪。以資慧命。喻之為飯也。   復告女人汝若有緣(至)以無上祕密之藏付諸菩薩。   案。僧亮曰。上說佛在世正他。此說滅後正他也。   善男子若有眾生謂佛常住(至)則為有佛是名正他。   案。智秀曰。夫善依信立。以信為家。以此善心。唸唸所緣。唯在常住。是則常住法身。亦常在其信家也。   迦葉雲何能隨問答(至)是則名為能隨問答。   案。僧亮曰。福勝為大者。不損財之福。勝損財之福也。誠為大施。而此問難答。夫滋味者。庸人之所貪。至於對其事者。必生厚薄之念。而能自抑不受。斷貪脩戒。長養法身。以財用淨故。施主不損己財。功德大也。若不抑而受。生貪破戒。增長生死。財用不淨。施主損財。而功德少也。此實難答。而能答也。法瑤曰。夫不見可欲。心不亂者。則易見則難也。今施以可欲。而心無深者。是則因施欲故。無慾之懷日新。知足之心更遠。豈非難施所欲。乃所以施法也。是為一毫之費。而法施之益弘矣。施名流布。義在於茲也。僧宗曰。前明自正正他。理無不盡。正以外化事中。乖於常慮。人所不達。應須知耳。夫施財為易。施人名聞為難。今就施名聞為釋也。何者。諸人持戒。少欲知足。而此施主本意。為顯此人令德。不在捨財。是以於綢人廣眾之中。施所不受。彼既不受。以眾人而望之。是則不受者。少欲知足之譽顯也。施者。能捨大施之名彰也。智秀曰。此下明義有五翻。第一正解隨問答相。第二因事請佛立斷肉之制。第三引昔誠教為難。第四舉未來之非。成今斷肉之制。第五諮請淨法也。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   案。道生曰。施尚不可。況親食乎。苟縱不禁。於長壽何因耶。僧亮曰。不食肉者。有大慈之德也。僧宗曰。因向所論。義勢至此。貴明義耳。寶亮曰。所以於今日。頓明斷肉制者。昔時眾生。習腥穢來久。不得頓制。至今經教。人心純熟。識理分明。覺此腥穢。自然薄賤。是以今時斷肉。其事必行也。因上所言。故雲。食肉者尚不應施。況不食者。而當施耶。已不食肉者。有大功德故也。智秀曰。意欲請制。是故因循引前答旨。輒言所見。謂以肉施人非所宜也。智秀曰。釋所以不應施也。若不食者。有大功德。豈可不制不應施耶。   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至)護法菩薩應當如是。   案。僧亮曰。今說長壽。慈是壽因。害慈宜斷。以說得其時故。善知我意也。   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   明駿案。上說常住之因。謂以大悲。受不殺戒。而今猶復肉食。便是自有傷慈之行。而欲戒人以不殺。無乃愧心乎。戒為眾德之本。慈為萬行之根。苟伐本害根。枝條安在耶。智秀曰。斷肉之制。始此旨也。不聽之義。何獨聲聞。以此而推。菩薩本來。不食肉也。   若受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   案。智秀曰。餘食尚爾。況復肉乎。子肉想者。別有因緣。在餘經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雲何如來不聽食肉。   案。智秀曰。請聞食肉之為患也。   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   案。道生曰。慈味之濃。莫深肉食。肉食苟濃。必忘慈惻。慈惻之大。謂之種也。種既斷。長壽理絕也。僧宗曰。夫殺傷大慈。而噉傷小慈。因小得大。故小慈是大慈種也。又釋雲。果為大慈。因為小慈。是則因慈。為果慈種也。今既噉肉。違因地之慈。故言斷慈種也。惠誕曰。食肉障生厚集善根之小慈也。何有能生種性以上之大慈耶。   迦葉又言如來何故(至)當知即是現斷肉義。   案。僧亮曰。若慈是壽本。食肉害慈者。先聽食也。三種淨者。謂除見聞疑也。十種不淨者。後有成數也。九種者。不見有三。謂未食時喜。食時食已亦喜也。不聞不疑各有三如是也。僧宗曰。三種十種九種。並牽昔制也。三種謂見聞疑也。十種者。下有成文。九種受者。昔日一往唱言。離見聞疑聽食。當時雖制。而損命猶多。故第二種制除十之外。離見聞疑。聽食也。雖爾而傷損尚多。故第三稍令精盡。向者三事。各有前後方便。一事有三。合成九也。見中三者。謂見斷命時。見牽去時。見殺後屠割時。聞中三者。聞殺時。聞牽去時。聞屠割時。疑三者。亦不離見聞也。疑此為是為我殺耶。為他殺耶。乃至前後方便亦疑也。又釋疑者。如向在彼家。今於此家得內。情中生疑。為是向肉。為非向肉。亦不得噉。如前後方便生疑。悉不得噉。聞中生疑。類如前也。但見聞事異。各分為三。則成六也。二家之疑。不復分別。同是一疑耳。今常教既興。一切悉斷。此則去滯有漸。不可頓也。又一義。常果要行。事在施命。宜頓斷明矣。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何況貪著是魚肉味。   案。僧亮曰。人情而言。滋味甚重。飾好甚輕。輕者尚制。況其重乎。   迦葉復言如來若制(至)如是等物亦不應受。   案。僧亮曰。若為染著上諸物等。亦不應受。法瑤曰。若為大慈福故。不食肉者。乳酪等味。及以皮革。亦不應受。若以所服之衣。必是壞色。表無貪者。金銀等寶。不應受也。   善男子不應同彼尼揵所見(至)一切禁戒各有異意。   案。法瑤曰。無慾者。貴在損情。豈得同彼異見。以裸形為行道。以絕事為斷慾乎。   異意故聽食三種淨肉(至)一切悉斷及自死者。   案。道生曰。病有二種。謂從意從想。愜情而之。謂之從意。所貪無崖。謂之從想。是以小制損其意也。都制損其想也。僧亮曰。除其貪意。長其慈也。法瑤曰。夫易得者。遇見而生意。難得者。恆想而欲之。是以聽食三種淨肉。三不淨意。自亦消矣。而三種淨者。以難得故。想而欲之。次斷十種之中。三種淨者。復不得食。於十想斷矣。唯想十種之外。三種淨者。逾難得故。而想之逾染也。今悉斷故。一切眾想。無復生處。故一切想斷矣。寶亮曰。若使於資身之具。損害處甚者。佛便斷之。若於事用小復疏者。佛便且開也。眾生有虛偽果報。要須所資。若一向頓斷。則為形不立也。智秀曰。異想異意。互辭耳。言異彼惡意也。   迦葉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復食一切肉也。   案。智秀曰。結制之也。   迦葉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至)聞其肉氣悉生恐怖。   案。智秀曰。以事見理也。   譬如有人近師子已(至)猶不欲視況當近之。   案。智秀曰。為食者作譬也。   諸食肉者亦復如是(至)悉皆恐怖生畏死想。   案。智秀曰。人無害獸之心。獸亦不害於人。是以探鯁虎於山中。狎翔鷗於海上。若既食其肉矣。豈害心而永滅哉。所聞其殺氣。生畏死想也。   水陸空行有命之類悉捨之走鹹言此人是我等怨。   案。智秀曰。苟仁惻之未全。良可避矣。   是故菩薩不習食肉(至)猶尚不食況當食肉。   案。智秀曰。引大士之行。歎不食肉。實可貴也。   善男子我涅槃後無量百歲(至)當說是人真我弟子。   案。智秀舉末法惡事。若有出家。能離此者。是真我弟子也。   爾時迦葉復白佛言(至)悉不應食食者得罪。   案。智秀曰。為請得食之法也。   我今唱是斷肉之制(至)是則名為能隨問答。   案。智秀曰。結上也。   迦葉雲何善解因緣義(至)雲何名波羅提木叉義。   案。僧亮曰。戒者時至則制。不至不制。謂善解因緣也。雲何名墮。乃至波羅提木叉者。墮是犯罪之稱。律是輕重之目。木叉是戒之義名。亦名知足。亦名解脫也。何不說是法門者。若持則得解脫眾苦。犯則墮於惡趣。應早制戒。令知輕重也。僧宗曰。夫欲正他。應須善解。若不達根性。反生其累。非謂利物。上於正他文中。亦云消息物情。堪聞便說。與此無異也。總而為語。真非正他。就正他中。前略舉一事。因對女人。寄明正他相也。何不先為波斯匿王。說是法門者。國主本知王法。而黑白雖異。除患是同。是以佛聽略知戒相。彼國盜至五錢。罪則入死。出家之人。犯者罪應滅擯。至於論罪。每與國主參懷。今問何不頓說經律甚深理耶。此中雖有五句。大意不過二也。初問何不頓制。第二問戒律之相。或時說深者。昔教亦有深淺。如十善五戒是淺。四諦十二緣是深也。若以今教望昔。通為深也。佛初出世。不頓說者。應有因緣也。或名犯不犯者。昔總制雲諸惡莫作。既無結罪之文。不說為犯也。及因事別制。則說為犯。雲何名墮者。此三通問違不違相。違則名墮。不違為律。雲何名木叉者。偏問戒體。此中再明木叉者。前直明戒體也。以其與律相涉。恐人致惑。故復簡之。取離身口意之不善。即為戒體。律以取防外之威儀及制篇目。欲簡兩異。故再出耳。寶亮曰。五問者。第一難。雲何不頓說經教。而有深淺說耶。第二難。何不先頓制戒。須犯後方制耶。第三問墮。所言異昔第三篇也。乃總說五篇七聚。皆是墮家果報也。第四問律。律本詮量輕重。即是向辨墮家事也。第五問波羅提木叉者。問無作戒也。智秀曰。有四問。第一問何不頓說經律。後三問不異前釋。慧朗曰。律者言類也。   佛言波羅提木叉者(至)無所受畜亦名淨命。   案。僧宗曰。若談戒體。即是無作。若論其義。則稱事究竟也。雲知足者。非正釋木叉名義。乃就功用心中。以明戒耳。聲聞之法。以少欲為業。若尊少欲。則所受無作。日夕增長。舉少欲以明戒也。寶亮曰。無作本是頑法。非是解性。豈能止惡。而今得止名者。有三義。一者從因立稱。二者緣中得名。三者因中說果也。從因得名者。因止惡之心發也。此法既從止惡生故。故說無作。為止惡也。從緣中受名者。即既受得此戒。防之在心。不為眾惡。故言緣中得名者也。因中說果者。因持此戒。心便得靜。靜故見理。得成無漏。能斷相累。名為解脫聖人。故曰無作止惡。   墮者名四惡趣(至)以是諸義故名曰墮。   案。僧宗曰。三處說墮。前二是受罪之處。後一說其必墮也。僧宗曰。此中三重明墮。初通輕重。次偏明重。後就因明墮也。   波羅提木叉者離身口意不善邪業。   案。僧亮曰。再說戒者。前說人說。後就戒以辨體也。   律者入戒威儀深經善義(至)及不淨因緣。   案。僧亮曰。入者從也。科罪輕重。障道深淺也。深經善義。及不淨因緣者。體既非淨。能作不淨。如非時食等。皆應遮也。僧宗曰。此釋律字也。五部律文。為戒經所明。隱細為深。不乘制旨。身口如法。故言入也。與惡相違。故言善義。遮受不淨。百不淨物也。   亦遮四重十三僧殘(至)眾多學法七滅諍等。   案。僧宗曰。明悉稟承律之旨也。   或復有人破一切戒(至)乃至七滅諍法。   案。僧亮曰。戒有二種。一者受戒。二者制戒。佛初成道。善來比丘。便受得戒。未有制戒。不知犯故。輕重科目。一切盡破也。僧宗曰。此答前犯不犯句也。言總制之前。冥起諸惡。若使頓制。物情不堪。是以如來。初制諸惡莫作。折其重惡。然後因事制戒也。智秀曰。此下答初問。明所以不頓制者。由聞者不信。必譭謗故也。爾時有善男子以下。因釋不得頓制之意。乃更興一難也。   或復有人誹謗正法(至)漸次而制不得一時。   案。僧亮曰。盡一切相者。一切惡相也。□藏者。不向智者自發也。即情而言。既不知犯。豈知發露。就事而言。為□藏耳。不悔亦爾。漸次而制者。說七篇輕重相也。僧宗曰。此答初問也。言人根淺狹。未堪深教。若頓說者。踰增其病。乃至闡提也。盡一切相者。斷善根之相也。無有因緣者。無可救因緣也。亦可即是計一切無有因緣也。遂復茲漫者。深謗冥障故也。   爾時有善男子善女人(至)是故啟請應先制戒。   案。僧亮曰。至他方者。於生死而求出。為他也。非法破戒。為迷失也。不見有人可問是非者。不知犯不犯也。十善增上功德者。有五品也。下十善是天人也。中者是聲聞。上是緣覺。上中者是菩薩。上上是者佛。證佛知道也。寶亮曰。不得頓制之旨。尚未可明。今更作一問也。答如來亦知是事。如須提那明日應犯。何不今日逆制。有制之法。其自不犯。既必不犯。則不墮惡道也。故言應先制也。   佛言善男子若言如來(至)欲令眾生入於地獄。   案。智秀曰。先舉其上難。且一往遮雲。不得作此難也。   我見一人有墮阿鼻地獄(至)如子想者令入地獄。   案。智秀曰。次顯佛大悲。有矜救之德。   善男子如王國內有納衣者(至)即以戒善而為補之。   案。僧亮曰。衣以障漏。如戒之覆惡也。五重之納。四重雖穿。漏未出故。不得逆補。漏出則補也。是以舍利弗。請佛制戒。佛言漏未出。故不得制也。後有比丘。逼夜乞食。人謂是鬼。驚怖墮胎。致世譏嫌。以漏法出。故佛乃制戒也。智秀曰。次設兩譬。正答難也。前譬直明須惡興故。然後善補也。   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至)然後自行聖王之法。   案。智秀曰。此第二譬。顯佛所以總制後別制之意也。   善男子我亦如是(至)大涅槃中因緣義也。   案。智秀曰。雙合二譬。   復次自正者所謂得是(至)即大涅槃等無有異。   案。僧宗曰。此偏據果。將明因時行化。備於四德。終到彼岸。是人究竟既得到果。復以化人。故知四德既備。流通之言。在乎不謬。是故舉果信而有徵。將便仰慕前規。企而習之。   卷第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二    釋有餘無餘涅槃義 開身密不可思議事   四相品之第二   佛告迦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言如來無常。   案。僧亮曰。此下始答第五問也。開昔口密。略為五難。第四第五。舉無餘涅槃也。第一二三。舉有餘也。法瑤曰。上來所明。常住已顯。今從此下。竟如來無有密藏。開昔無常密教。及身密也。願佛開微密。即此句也。僧宗曰。答開微問也。上雖明般若法身。異昔涅槃。未洗昔教。今明孤滅。是摧非實。開昔微密之教。即是開言方便。下諸覺花。明王宮非實生。雙樹非實滅也。寶亮曰。即是廣文之始也。開微密之端。明果用也。顯法身般若解脫。今先廣口密。以明智慧也。   雲何當知是無常耶(至)為常住法不變易耶。   案。法瑤曰。引昔所說。煩惱盡處。有餘涅槃也。滅盡無為。竟有何法。可稱常耶。僧宗曰。此中諸難。而解者不同。亦四亦五。並無所在。俱是執有餘無餘。但使滅無之義耳。然難意唯齊言生解。不能深取佛意也。寶亮曰。此下作四難也。第一第三。引有餘為難。此第一難也。昔日指煩惱無處為涅槃。直是無物而已。若爾有何常住耶。   如佛言曰離諸有者(至)為常住法不變易耶。   案。法瑤曰。據昔佛身盡無餘涅槃。若身智並滅。誰常住耶。明駿案。若作五難者。開此壞衣譬。為第三難也。   如佛言曰離欲寂滅(至)為常住法不變易耶。   案。法瑤曰。此復是結盡。有餘涅槃也。愛盡無慾也。前諸煩惱。儘是斷結也。   如佛言曰譬如熱鐵(至)為常住法不變易耶。   案。法瑤曰。此復是身盡。無餘涅槃也。但引佛昔譬。辭異而旨同也。明駿案。就此舉有餘無餘涅槃為難。凡有五翻。第一佛自引昔教。以為今難。第二迦葉更搆兩難。第三佛答。第四結上旨。第五迦葉領解也。就第一翻中。有四階。第一引昔教。第二誡迦葉。第三釋會昔旨。第四舉法常為證。此第一階引昔教。   迦葉若有人作如是難者(至)謂如來性是滅盡也。   明駿案。第二階。一往先非異人所執。而誡迦葉也。   迦葉滅煩惱者不名為物(至)是句寂靜為無有上。   案。僧亮曰。此答第一第三第四有餘句也。釋有餘煩惱起作不靜。滅之為靜。有餘滅因也。法瑤曰。答第一第三有餘旨也。此兩句。結盡無為寂靜。尚得常住。何況法身不常住耶。僧宗曰。答有餘三復次也。言不名物者。謂非有為中物也。於時□相說。故言煩惱盡。意在非生死中物。而汝謬取佛意。謂為都盡。然法身常存。豈有滅耶。此中何以故。釋向雲不名為物也。言永畢竟者。無惑而不盡。所以治道之功息也。是句寂靜者。向已釋有而是常。今還舉上滅煩惱之句。即是真寂靜也。明駿案。此下第三釋會昔旨也。   滅盡諸相無有遺餘(至)如來亦爾常住無變。   案。僧亮曰。有為相也。釋第二第五復次也。是句鮮白者。有為是垢滅。故為鮮。得是無餘滅盡果也。法瑤曰。答第二身盡無餘句也。身盡無為。猶得是常。況如來法身。常存不滅者乎。僧宗曰。無餘者。生死盡也。豈得承昔離有之言。便謂盡滅耶。但昔為眾生。厭苦情深。示有滅苦之跡耳。又一義。眾生有計我之病。不得說真我。言隱理顯。妙常豈滅。是句鮮白者。既絕諸有。所以鮮白也。三乘之人。猶有無常所住之地。不得稱為鮮白之美。唯佛法身。真正無染。故鮮白也。   言星流者謂煩惱也(至)是常住法無有變易。   案。法瑤曰。答第四無餘句也。僧宗曰。答難已畢。更為釋譬也。   復次迦葉諸佛所師(至)以法常故諸佛亦常。   案。僧亮曰。滅是斷苦之術。故名師也。上說涅槃常故佛常。未明涅槃所以而常。重明之也。僧宗曰。上已佛教。今就理釋。以常師圓極。此理湛然。隱顯為異。及人會時。非為始起。人既秉法。法既是常。人豈無常耶。明駿案。第四階。舉所師之法為證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亦復如是滅無所至。   案。僧亮曰。迦葉取譬意。異乘前譬為難也。法瑤曰。復難有餘二句也。佛向答雲。明結盡無為是常。如常亦常。復以如來與煩惱俱滅。然後是常。故有此難也。僧宗曰。人情未解。還執鐵譬。前句所舉。迸鐵熱與赤色。既滅之後。不知所在。果如所譬。如來應無也。如來人也。煩惱法也。人法兩無。俱同鐵譬。不應復有也。寶亮曰。人情於答第四難中。疑心未已。今更轉譬作難。若如佛言已離煩惱。如彼迸鐵滅已無有。法身應常者。我謂。應如砧上之鐵。不免無常。彼鐵出火則黑。入火則赤。佛亦如是。煩惱滅已。應還生也。智秀曰。躡前答中雲。不在五趣。乘聲為難。若不在五趣。則不應有常身。若有常身。則應有處而現見煩惱。如彼迸鐵赤色。滅已莫知所至。煩惱滅已。與此譬同也。明駿案。此下第二翻。迦葉更作兩難也。   又如彼鐵熱與赤色(至)當知如來即是無常。   案。法瑤曰。復難無餘二句。義亦同上也。以熱譬煩惱。赤色譬佛。謂煩惱滅已。佛亦應滅也。以入無餘涅槃故也。僧宗曰。此第二難也。取砧上之鐵熱與赤色為譬。謂雖當時無耳。本質既在。入火便生也。智秀曰。猶成前難耳。此防佛意。恐佛言赤色。乃可不知所在。而其熱猶在。是以復言熱與赤色。滅已無有也。明駿案。難意謂。若有常者。應有住處。今煩惱滅已。如來亦滅。二俱無處。莫知所在。常義安寄。第二又如彼鐵。更成前難也。以赤色譬煩惱。以熱譬身。是則如來。入無餘涅槃。煩惱及身。二俱盡矣。雲何而言有常可住耶。   善男子所言鐵者名諸凡夫(至)滅已不生是故名常。   案。僧亮曰。我以熱及赤色。同譬煩惱也。赤色滅已。鐵則不現。煩惱滅已。如來不在五趣中矣。此少分譬耳。若遍譬者。鐵則兩譬。還赤則譬凡夫。不赤以譬佛也。僧宗曰。前有兩難。此先答後難也。汝不得全引鐵譬也。鉆上之鐵。可譬凡夫。以凡夫伏結。雖至非想。後還復起。佛則不爾。永不復起也。寶亮曰。釋與此同。智秀曰。並破二譬。明凡夫。如是或滅復起。故無常身也。明駿案。迦葉向難。意在常處。就佛此答。未正塞其難也。且先結譬。持與凡夫。凡夫雖滅。非究竟滅。滅非究竟。可更還生。如來不爾。故不無常也。   迦葉復言如鐵色滅已(至)若結還生即是無常。   案。僧亮曰。上說凡聖滅異。未釋所以。重此難也。寶亮智秀。悉同此釋。   佛言迦葉汝今不應(至)名曰壞衣斬首破瓶。   案。僧亮曰。有灰者。灰雖是有。不還為木。佛是妙有。不還無常也。便有涅槃者。涅槃者。如來結滅。凡夫結滅。滅名雖同。其實大異。凡夫雖滅。而還是有為。與結同相。故無異名。如來滅已。不復還生。滅是無為。更有異名。名涅槃也。僧宗曰。此答初難。前引迸鐵。使惑盡人滅。今引燃木。滅已有灰。謂惑盡智存也。智秀曰。木滅有灰。雖非復木。而不無也。煩惱滅已。雖不在五趣。而有常身也。明駿案。以灰譬涅槃。木滅有灰。煩惱滅已。則有涅槃。涅槃雖復不可捉持。無有方所。而可寄言。離凡夫地。得無動處也。可寄言故。故智有常。非滅法故。故非無常也。   迦葉如鐵冷已可使還熱(至)煩惱熾火更不復生。   案。僧宗曰。上說結滅是常。未釋所以常也。無漏見滅。性滅常故。結不復起。有漏緣有。有非常故。滅而更生。此無漏有漏之大判也。僧宗曰。答向子句難也。   迦葉當知無量眾生(至)燒彼眾生諸煩惱結。   明駿案。結上旨也。   迦葉復言善哉善哉(至)遊諸覺華歡娛受樂。   明駿案。始領解也。   迦葉復問如佛言曰(至)唯願如來說其因緣。   案。法瑤曰。啟發如來身密之端也僧宗曰。祕密之言。雖復已拂。然於一化託生始末。未能不惑。故指事廣拂。以開權跡也。有兩別。初總就菩薩。第二就釋迦跡也。   佛告迦葉汝不應言(至)復還安止本所住處。   案。僧亮曰。菩薩住涅槃者。以少見佛性。故名為住。以下況上也。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至)復還安止本所住處。   明駿案。向指一須彌。今舉百億須彌也。如首楞嚴中廣說。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至)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明駿案。一毛孔之細。復妙一芥子也。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至)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明駿案。向舉一界三千。今指十方世界也。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至)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明駿案。向擲一佛世界。今擲微塵世界也。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至)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明駿案。向雲他方。則廣遠為易。今雲已身。以近小為難也。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至)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明駿案。更以已身為易。以一塵為難也。   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至)習近愛慾生羅□羅。   明駿案。結菩薩之不思議。以況佛也。   善男子我已久住是大涅槃種種示現神通變化。   案。僧宗曰。此下顯佛不思議。拂法身也。   於此三千大千世界(至)如首楞嚴經中廣說。   明駿案。總舉一化之境有微密之事也。   我於三千大千世界(至)亦不畢竟取於涅槃。   明駿案。明雖滅而不滅也。   或閻浮提示入母胎(至)隨順世間示現入胎。   明駿案。顯雖生而不生也。   善男子此閻浮提林微尼園(至)毀禁戒者示作霜雹。   案。僧亮曰。天竺以東為首。以西為後。以北為左。以南為右。東行示始。始有二種。一示嬰兒。二明導首。以示自在也。右於事便也。西是後故。示最後身也。北示勝也。四天下中。鬱單越勝也。此方春東夏南。秋西冬北。萬物春生夏長。秋實冬藏。眾功畢也。上福田者。長養功勝。表佛田勝也。七步者。天竺象王生時。出胎即行七步。知是象王。菩薩始生。示自在王相也。唱如是言者。上以身示。此以言說。明是三界自在法王也。   於閻浮提生七日已(至)即是諸佛如來法界。   明駿案。上來至此。拂一化之始終也。   我又示現閻浮提中(至)是故名為常住無變。   案。僧亮曰。廣明異應跡也。非是見王宮出家之次第也。明駿案。上來至此。但舉一天下事。   如閻浮提東弗於逮(至)神通變化而無所畏。   明駿案。還舉大千界事也。   迦葉以是緣故汝不應言(至)名曰常住無有變易。   明駿案。結旨也。   迦葉復言如來雲何(至)既滅度已亦無方所。   案。僧亮曰。前佛自引口密五事。今迦葉復引昔之密旨。令佛開也。   佛言迦葉善男子汝今不應(至)如來體之故名為常。   案。僧亮曰。油譬取。明譬煩惱也。而器無常。非如來者。器義相似。少分譬也。如來體之故名為常者。昔但說結滅是常。不說體之者常。是有餘也。法瑤曰。上引無餘四句。亦是口密。但未正表昔教。是覆相說。今正明也。   復次善男子言燈滅者(至)非大涅槃同於燈滅。   案。僧亮曰。分段煩惱。因果俱盡。譬如燈滅。猶餘身智。非大涅槃。是小涅槃已。不得說言同此燈滅者。分段煩惱未盡。不同燈滅也。覆相說法。謂佛一切結盡。身智亦是涅槃。即大涅槃也。昔總相說。故不辨小大之異名為□也。   阿那含者非數數來(至)無去來者名阿那含。   案。僧亮曰。數數來者。生上退下名來。在色界中。又有一來。而非數數。何者。後雲上流阿那含也。流有二種。謂煩惱流道流。煩惱流故生四禪。退生初禪。道流故斷初禪結。生四禪也。又不還來二十五有者。阿那含名不還。具縛凡夫。具二十五有。唯欲界備具。不還欲界名不還。不受二身故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三    釋意密顯無常跡義 釋教密顯解脫義廣前名字功德品也   四相品之第三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至)唯有密語無有密藏。   案。僧亮曰。二密□常。前已開發。今釋上偈雲開微密。不言藏者。以佛無藏故也。自下諸譬。明無短故。所以不藏也。法瑤曰。上來廣說身口密義。似若如來必有藏積祕吝之懷。是以迦葉。明佛乃有密語。無有密藏。如來成其所說也。僧宗曰。時眾於上。粗已領解。將欲更彰身智。在萬累之表。申述昔教未說之意。是以迦葉。命言領解。但昔日□相事多。事須廣拂。下文對佛捉昔偏教。次第開洗。所謂開微密也。唯有密語者。迦葉探取佛意。言唯有密語。無密藏也。何者。以昔常機未至。不得說常。而無常之教。乃意在於常。豈有祕密耶。寶亮曰。此下將廣解脫故。先顯聖意。唯有密語無有密藏者。即廣意密也。道慧記曰。前開身口密。此開意密也。智秀曰。此下重開口密。   譬如幻主機關木人(至)諸佛世尊有祕密藏。   案。僧亮曰。幻者術淺。不欲人知。如來不淺。常欲人知。豈名為藏。慧誕曰。幻者所作。但令人見。不令人得。佛則不爾。常願眾生同我所得。豈名為藏耶。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至)智者了達則不名藏。   案。僧亮曰。此下諸譬。佛成迦葉所說也。秋月雖明。有目乃見。於無目者。名為藏也。佛法亦爾。於智者為顯。愚者為□也。寶亮曰。佛廣說十譬。前八譬。一向明無祕藏。第九譬。釋教明所以不先說深法者。為眾生故也。第十譬。明眾生若不在此五時教中學者。非佛於彼有情故也。此第一譬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積金銀(至)是故不得名為祕藏。   案。僧亮曰。並是明佛無祕藏義。   善男子譬如長者雖有一子(至)晝夜慇懃教其半字。   案。僧亮曰。初說小後說大。似如有隱。故以譬申之。眾生具縛。應聞具教。理數相感。詣師之義也。心小而聞滿字教者。必不能受。譬不速成也。乃說一切諸法無常牽令入。或如將還也。三乘偏教。喻以半字也。   而不教誨毘伽羅論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   案。僧亮曰。大乘六行。滿字之譬。   善男子假使長者教半字已(至)雲何當言如來祕藏。   案。智秀曰。明以無大機。致感小教。豈是祕吝□藏。而不說耶。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所謂如來常存不變。   案。智秀曰。合譬結旨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夏月(至)然佛如來實無所藏。   案。寶亮曰。若不於佛五時教中學者。豈是佛咎。   迦葉復言我定知如來世尊(至)常存無變是義雲何。   案。僧亮曰。證上半字也。僧宗曰。領解自申所懷也。但昔言未洗。人疑不除。今廣引昔偈。令釋取以施權之旨也。   佛言善男子我為一切聲聞(至)雲何是人舌不墮落。   案。僧宗曰。廣出說偈之緣起。以顯隨時設教之不同也。   迦葉復言如佛所說(至)而此去者為至何方。   案。僧亮曰。證無藏也。亦欲以下。況上明二乘尚無。況如來也。僧宗曰。前偈證有餘涅槃。此偈證無餘涅槃也。雖復合牽一偈。意在下半偈耳。跡不可尋者。身智俱亡也。此亦昔言。故應拂也。下釋雲。近於菩提。菩提涅槃。無有方所。事絕近情。謂難尋也。偈旨如此。誰能解耶。   佛言迦葉夫積聚者(至)不貪食者是名知足。   案。僧亮曰。明有為有資。尚無藏積。況乃無為不須者耶。寶亮曰。積聚二種。一有為二無為者。謂道積眾行。非是世間之財寶也。聲聞捉想。心中行道。不得其所。故言有為也。又協相修善。去佛果遼遠。終日生死之謂也。無為如來行者。若能謹依六行。修道進德。不取有無之相。故名無為。又若忘相行道。取佛果速。因中說果。亦言無為也。   跡難尋者則近無上(至)於大涅槃而般涅槃。   案。僧宗曰。去無至者。雖有出苦之名。及其造極。此處無跡。故無至也。是故於此婆羅樹間者。謂法身之跡。妙絕難尋。寄大解脫。而示滅也。   佛告迦葉所言大者(至)若一人具八則為最勝。   案。僧亮曰。答彼問下句雲廣為眾生說也。常旨已宣。今所廣者。廣大義也。僧宗曰。名字功德品中。非不一往舉釋大體。而未釋大義。是以此中。引八大人覺。取捨容為義也。智秀曰。上雲是大涅槃。能建大義。未釋所以。今明有大德故。建大義也。明駿案。正廣解脫也。上名字功德品。已略明解脫。亦粗釋今日所以稱大也。極果萬德。略舉其三。以成祕密之藏。而以解脫一德。用當經題者。涅槃是無累總名。以多義訓。取解脫。是其一也。是故問曰。雲何於此經。即請經名經力及流通也。究竟到彼岸。即是問解脫也。所以前品答雲。降伏一切諸結煩惱。及諸魔性。於大涅槃。放捨身命。已是略顯解脫也。闕一問說法有幾種。上四相已廣前品流通法也。從有餘無餘涅槃已來。至此具廣三德也。後四依品以下。廣顯流通人也。   所言涅槃者無諸瘡疣(至)是故名曰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瘡譬苦也。以無苦故。名為涅槃。若但自治。不名大滅。滅一切苦。乃名大滅也。悉治已者。謂有信也。雖未即差。已為差因也。僧宗曰。上釋大義。此釋涅槃義也。瘡疣是累。既無瘡疣。即是解脫。此中先明能治眾生。引醫師為喻。下去出體。廣明解脫也。   大般涅槃者名解脫處(至)甚深義故名大涅槃。   案。僧亮曰。金剛後心。煩惱盡處。得涅槃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是故涅槃名無瘡疣。   案。寶亮曰。若依如下文。涅槃能為一切眾生。作解脫因緣處也。閻浮提眾生。有二種。一者有信。二者無信。釋有信者。有二種釋。一謂。從佛出世。有隨教修行。得信首根立者。悉名治已。自未立已還。有信未定。不免闡提。故束為無信人也。二者值佛。能生一念善已上。乃至信首根立。悉名治已。若不能生一念善者。並為無信也。   世尊何等名涅槃善男子夫涅槃者名為解脫。   案。僧亮曰。將欲明色之與智。為解脫故。致發斯問。涅槃名解脫者。昔說涅槃。是三事中。解脫今正其名也。敬遺記僧宗曰。圓德妙體。居萬累之表。故稱解脫也。涅槃是彼國語。就彼釋義。應有別辭。此間解脫。即是翻彼釋義之名也。昔曰孤滅解脫。所以稱涅槃者。以身智為累。故以滅累。為解脫也。智秀曰。此下三翻。第一出體。第二佛以譬顯其旨也。第三顯譬與所譬同異也。以昔辨解脫。身智俱無。而濫該佛果。是以此第一翻。辨正解脫之名也。   迦葉復言所言解脫(至)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案。僧亮曰。或有是色。或非是色者。以無累為解脫。身智無累。亦是解脫。先定之也。二乘解脫者。分段煩惱滅。稱為解脫。而身智有為。非解脫也。如來身智無為。得名解脫也。雲何住者。謂相假名義得立住。若其無色解脫之名。依何而住。非色者。聲聞身智。亦無粗結。直以少故。說為非色耳。僧宗曰。將明無累。先正其體。體苟不無。則孤滅權顯。論其樞要。在於色耳。今言聲聞非色者。不能垂形六道也。為眾生故。說非色者。昔教但言捨身盡滅。不說三事。既無三事。則無法身垂應之色。故言非色也。雲何住者。假執昔教。無色為難。欲令佛釋二乘之人。非都無色。是故佛以非想為喻。實有細色。說為非色二乘。涅槃亦爾。小應色直是於時不得說也。   爾時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大般涅槃行解脫之義。   案。僧亮曰。眾生所好不同。廣讚解脫。明無苦不盡。無樂不備。稱情合願。汲引多矣。僧宗曰。欲使無累之德。顯於未聞。故復重謂。即是廣為眾生說也。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至)是故如來不名命終。   案。僧亮曰。生老病死。眾苦之本。故先明也。再說死者。前明老死。後明病死也。明駿案。此下廣名字功德品中。八味具足也。前文唯言五者不老。六者不死。略不雲生之與病。此中具述四患也。   如來清淨無有垢穢(至)生貪奪想解脫不爾。   明駿案。廣第四清涼也。瘡疣鬥諍。皆不清涼。因事而廣觸類長之餘效此也。   又解脫者名曰安靜(至)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明駿案。廣三者安也。夫不安者。則求等侶。無上安隱。無憂無喜。不須等侶也。   又解脫者無有塵垢(至)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明駿案。廣八者快樂也。苦以逼切為義。今明無逼。以顯快樂也。   又解脫者名無動法(至)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明駿案。廣一者常也。無常則流動不停也。今以廣大如海為譬。前品以常釋大。今此以大釋常。反□為義。乃至無上上。亦如是也。   又解脫者名曰恆法(至)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明駿案。廣二者恆也。常以不遷無動嶷然為義。恆以豆然不改為義。亦左右之辭耳。所以未舉虛空無際無跡。蓋言終曰恆然者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四    雜廣解脫義 釋一等四執義   四相品之第四   又解脫者名曰甚深(至)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明駿案。前已廣上八味竟也。此下更舉別義。是二乘所不能入者也。此總歎甚深不可見也。   又解脫者名無舍宅(至)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明駿案。雜舉眾德。隨所樂入而解釋也。   又解脫者名斷一切(至)無漏善法斷塞諸道。   案。僧宗曰。斷邪見諸道也。   所謂若我無我非我非無我。   案。僧宗曰。我者常見。無我者斷見也。非我非無我者。此第四家計也。□□□飲檢□□飲褓□□櫚□礸□□□□檢□橝楚摯e□□□□檢□□□□□埤□□□襐□□□祐□□□□□□檢□駕□□飲椹□□□楚摯鞢慼慼慼撰潑B媽□□□□鞳慼摯鞢慼慼慼撰潑B□□□□□榜馭□□□□□都裀□椸□秕□□飲椹□□□   唯斷取著不斷我見(至)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案。僧宗曰。生死非我橫生我心。此是取著應斷也。佛性是理。不斷此也。   又解脫者名不空空。   案。僧亮曰。常樂我淨是一實。又解脫眾苦是二實。故名不空空。   空空者名無所有(至)實無解脫故名空空。   案。僧亮曰。尼揵所計解脫。無常樂我淨一空。又非解脫二空也。名無所有者。體是無常。又非解脫。無所有者也。   真解脫者則不如是(至)而復無有水酒等實。   案。僧宗曰。水酒瓶者。為不空空譬也。乃可無水而器不空。明涅槃乃空無生死耳。而常果不空也。   解脫亦爾不可說色(至)誰受是常樂我淨者。   案。僧宗曰。垂形六道處。處見色也。   以是義故不可說空及以不空(至)如來即是涅槃。   案。僧亮曰。本未釋之。貪是結本。相名貪境也。貪與所貪。繫縛三有。一切煩惱。由之而起。故生死之數。因果無窮。永斷貪故。次第而滅。一切解脫。   一切眾生怖畏生死(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上廣說解脫。令人歸也。法相有三。何者。法相常定。貴其先覺。先覺者歸佛也。所覺者。妙歸法也。非法不得名覺也。小覺諸法非我。假用境智合用。生死可除。識其合用歸僧也。歸說行始。此明其終。終得盡苦。名解脫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非是聲聞緣覺所知。   案。僧亮曰。涅槃一法具二也。二言俱在當也。佛法僧常者。常即涅槃。常名是一。而三事即涅槃。僧宗曰。如三歸之異者。當知涅槃。似不一體。欲令如來釋會三歸。所以體一而義異之旨也。佛以眾生畏生死故。為說三名。非所以別體也。有法名一義異者。此更開釋所以得有施三名之竟也。夫施設名義。自有多塗。如佛法僧常。是名一而三義是異。佛以覺為義也。法名不覺者。法以軌為義。非覺義也。涅槃名解脫者。即是無累。彼自有釋義也。今解脫者。是翻彼義釋也。虛空名非善者非善。非惡也。此證名義俱異者矣。我昔告彼提者。引證三歸名義不應一也。就別體法僧。則體義俱異。今就佛上。則其體雖一。逐義為三。不可以體一故。使義不得三也。謂義有三。欲令體亦別也。說一為三者。隨方設化。說法不同。三歸亦爾也。   迦葉復言如佛所說(至)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案。僧亮曰。生滅聚積名身也。分別苦樂名智也。涅槃無此。故名捨也。誰受安樂者。上說種種樂。明非受樂。故發問也。身得安樂者。有食有身。有識分別。名為苦也。無食無身。不生分別。名為樂也。無受樂者。無受理圓。不可以方事喻也。此中諸譬。皆是少分耳。僧宗曰。食已悶者。行地之時。貪嗜五欲。譬之於食。為惑所蔽。如心悶也。出外欲吐者。標心離苦義言出耳。欲除煩惱。吐已還者。修道斷結。功登果就。俯入生死。譬如還也。同伴問者。如迦葉今所問也。若言差者。如來解釋果地之妙極也。顯別昔曰捨身捨智。言虛不實也。   迦葉復言不生不滅(至)如來之性即是解脫。   案。慧朗曰。迦葉因釋解脫。有此句也。故以為難。請重釋也。   佛告迦葉善男子是事不然(至)不可以譬烏鵲之音。   案。僧亮曰。以鳥譬鳥。以聲譬聲。遍取同鳥。不得相比也。分取可譬佛聲也。   爾時佛讚迦葉善哉善哉(至)知諸法性皆亦如是。   案。僧亮曰。以是因緣者。少分因緣也。無能匹者。非遍喻也。為喻者少分也。   迦葉復言雲何如來(至)成就滿故名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凡聖不可相譬。若分取可借凡以明聖也。雖不具足者。逆罪有二種。一者但以心重。為不具足。二者以心重事重。為具足。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當作如是護持正法。   案。智秀曰。迦葉領旨。佛讚述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五(四依品第八)    釋以四果擬菩薩 位釋三乘十地 出瞿師羅經魔變作佛事釋 正法餘八十年前三十年事 釋四依人修因久 近辯信不信相   四依品第八   案。僧亮曰。此品答雲何得廣大問也。廣上依經流通也。四相說其德。此四出其人所住。因說流通者。如來解脫。理幽事遠。恐後弘之無人。於常住因果。不生信也。若不信果。則不行因。雖說無益。是故先辯流通也。大分為八段。第一就菩薩地。配四人相。第二顯須四依之相也。僧宗寶亮曰。明降魔方法也。第三出流通經時及處所也。智秀曰。廣四依人化功也。第四辯四人師及弟子。脩因遠近也。第五說不信四依之失。信者之德也。僧宗曰。勸信經也。第六明應敬重師也。第七敘四依人之益。謂依經修行。除八種不淨。內雖犯戒。不失福田也。僧宗曰。簡福田也。寶亮曰汎明福田相也。第八會宗明人。能知法人。即是法不違昔說也。   佛復告迦葉善男子(至)為世間依安樂人天。   案。僧亮曰。末世通法。非聲聞之位。而以配菩薩者。但以聲聞法服出家。其身正故配之。菩薩樹自正之義也。雖晦跡俗流。而清白無染。量同羅漢也。此下八段之第一。配顯四人相也。依聲聞所斷見諦及欲界思惟。以配菩薩斷三界煩惱。始終作二人也。依聲聞為三界思惟。以配菩薩所斷者。習始終作二人。合為四人。僧宗曰。護正法者。不使耶侵毀也建立者。令法不墜也。憶念者。存而不忘也。智秀曰。此第一段中。有三章。此第一總舉數歎德也。   何等為四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名第一。   案。僧宗曰。聲聞位中。始於內凡夫。終阿羅漢也。菩薩位中。始於住前。終期十地。取少分相似。相擬配也。此從四意止。至世第一法。擬住前三十心。並是折伏道。未得真無漏也。寶亮曰。始得假名法空。伏見諦重執也。智秀曰。此下第二章。列數置位也。依斷結經雲。得眾生空。至第七品。心已上信首五根立。未入真無漏。如聲聞人。始於暖法。終世第一法。   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   案。僧宗曰。聲聞以見諦為粗。思惟為細。菩薩以三界為粗。習氣為細。今六位終心。斷三界結盡。如須陀洹斷見諦盡也。七住始侵習氣。如斯陀含侵思惟結也。寶亮曰。從初地訖六地。若一豪惑未盡已來。如須陀洹斷見諦惑盡。斯陀含斷欲界思惟六品結盡。證果行向。但使欲界一豪惑未盡。猶名斯陀含。以未離欲界故也。   阿那含人是名第三。   案。僧宗曰。欲界惑盡。侵上二界思惟。不還下界受生。明八地以上。斷三界外。若粗若細。不復還三界受生。而七地不爾。容有身在欲界。成七地者。終不得。仍進八地不逐之。名則不顯也。論此義勢。應通十地。但為讚歎十地。以配第四人故也。寶亮曰。六地滿足。後更進。所斷訖乎。九地斷色心塵。粗障已盡。不復受三界生。故取類第三果人。   阿羅漢人是名第四。   案。僧宗曰。經言十地菩薩。當知如佛其有象王。視觀形容似佛。是故前問雲。實非阿羅漢。量與羅漢等也。事乃應喻。聲聞羅漢。既位鄰於佛。以其智用明勝形儀。量與佛羅漢等也。寶亮曰。羅漢斷三界結盡。而習氣未除。以類十地菩薩。斷色心粗障乃盡。而色心集起之源未斷。以為類也。智秀曰。羅漢是四果之極。十地是萬行之極。義是同也。   是四種人出現於世(至)為世間依安樂人天。   案。智秀曰。此下第三章。廣顯德位也。   雲何名為具煩惱性(至)是名凡夫非第八人。   案。僧宗曰。向合則為四。開則為八。是為聲聞之與菩薩。各有其向。則成八也。猶如第十六心。結成初果。十五心已來為近向。五方便為遠向今菩薩以六地為果。五地以還為近向。三十心為遠向。羅漢以三界盡為果。無礙道以還為向。中聞果向。以意唯擬。是則第八名同。高下為異也。恐人謬解故。復簡之言。是住前地之名字。第一從未得假名法空。鄰四念處人。名乾慧地。第二從得四念處以上。至世第一法。信根立者。名之性地。第三從登苦忍心以去。至未得須陀洹果以來。名八忍地。第四斷見諦盡。名為見地。第五得斯陀含果。名為薄地。第六得阿那含果。名離欲地。第七羅漢果。名已辨地。第八辟支佛地。第九菩薩地。第十佛地。從上來作第一數。至八忍地。是聖人位。今言非此第八人。是性地凡夫。為初依也。所以須作此料簡者。昔小乘教中十地。有因果兩別。從性地至八忍地。皆是須陀洹向。今大乘十地。無因果異。而以性地。作初依時。恐人猶作昔意。謂須陀洹向盡。是初依人。欲指性地。故簡出八忍地也。   第八人者不名凡夫名為菩薩不名為佛。   案。法瑤曰。八人之名。名復濫佛。從佛下數至此地。為第八。從此地上數至佛。復是第八。今以菩薩名之。居然非佛第八也。   第二人者名須陀洹(至)名為菩薩已得受記。   案。僧亮曰。菩薩有三位。初地得無漏。是心位也。八地無漏。是身位也。第十地。是法王位也。明此第二依。未得八地以上二位也。法瑤曰。制十地為三住處。三住處者。六地已還。未出三界。穢國一住處。七地是二國中間。非淨非穢。為一住處。八地已上。相心都盡。名為淨國。為一住處。言此第二人。未得七地以上住處故也。僧宗曰。所以復須簡名者。聖位有三。而此人是四中之第二。恐濫聖位之第二。故須簡也。第三人者。聖之第二。即是四中之第三也。寶亮曰。就第二依人。向上數第三為第二。而第四為第三。雖復未得此位。而已得受記。登聖無漏也。   第三人者名阿那含(至)是則名為第三人也。   案。僧宗曰。客塵者。以三界外惑為舊。三界內惑為客。以根本為義也。如前品說燈燼。譬後明不還義也。   第四人者名阿羅漢(至)名人中勝為歸依處。   案。慧朗曰。略舉三德。釋羅漢也。斷諸煩惱。釋殺賊也。逮得己利。釋應供也。所作已辯。釋不生也。如序品中所釋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亦無敬念而作依止。   案。道生曰。執無常者。必畏常說。如必畏者。四依出化。則成魔矣。僧亮曰。第二說須依者之相也。常說依法不依人。今捨法依人。懼魔道亂真。故下引成經證。魔為亂未。若能依法者。不須依人也。僧宗曰。將明惡世魔以壞亂。要須四依降其方法先假為依之辭耳。就降魔文中。可有五翻。第一引瞿師羅經為難。第二譬明聲聞須依菩薩也。第三明菩薩由有經力故解降魔。第四明魔於二乘心無所畏。唯四依人力能降之耳。第五明聲聞於外魔生怖畏也。此即第一引經為難也。謂瞿師羅。是須陀洹人。尚不免為魔所壞。況餘人耶。下以銜物堅持。喻須陀洹。理當不為魔之所亂。一往於形儀之中。不能不惑耳。   佛言善男子於我所說(至)如是作已長夜受樂。   案。道生曰。此明說常有真有偽。不可其不信也。僧亮曰。依經法以撿實。則知說者之善惡也。智秀曰。次明世間應須依此四人。受降魔之法也。迦葉前後。凡作兩翻難。第一謂魔能現作佛像。真之與偽。何由可分。今此答中有兩意。此即第一。且一往許令分善惡也。   善男子譬如偷狗夜入人捨(至)如彼偷狗更不復還。   案。僧宗曰。魔譬狗也。夫狗欲為盜。必見其外。無守護之人。內有昏夜之闇。是以得入。魔亦如是。外無善友知識。內有無明□心。魔得為亂也。聞慧甚卑。喻之婢。使以微明之中。撿魔虛實。以五繫之力。魔即去矣。智秀曰。勸行者。以理撿魔。即是撿魔之方也。   迦葉白佛言世尊(至)所可言說未必可信。   案。僧宗曰。此問意。明四依無益。何者。若力能降魔者。則不假四依。若不能降。則形儀相亂。雲何可尋。智秀曰。此第二翻難。   佛言迦葉善男子如我所說亦復如是非為不爾。   案。僧亮曰。答意雲。若菩薩者。非為不爾。我為聲聞。故說降魔。以聲聞未習大乘故。須依也。依四依故。得降魔之法耳。智秀曰。答有二意。此第一。且一往許之。明審能降魔。實能近涅槃也。   善男子我為聲聞有肉眼者(至)如此佛乘最上最勝。   案。僧亮曰。常理在生死之外。而天眼本以見障外為用。若不能識者。不如肉眼。而能識也。僧宗曰。必能降魔。則不假四依也。我為聲聞故說耳。智秀曰。此下正答問。有三翻。此即第一明應學降魔者。唯是聲聞。非都未涉佛法人也。故須四依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勇健威猛有怯弱者常來依附。   案。僧亮曰。有四弘誓者。譬勇士。畏生死者。譬怯也。寶亮曰。此下有兩譬。先明佛在世時。佛教聲聞降魔方法。第二惡龍以下。譬佛去後。四依人出。以教聲聞降魔法也。勇者。佛有十力四無畏也。怯者。聲聞也。智秀曰。此答中第二翻。舉四譬。此第一譬也。   其勇健人常教怯者(至)修學槊道長鉤□索。   案。僧亮曰。譬三修以防惡也。慧朗曰。三慧聞慧如弓。思慧如箭。修慧如□□糖□□   又復告言夫鬥戰者(至)應自生心作勇健意。   案。僧亮曰。涉生死之險。如履白刃也。當視人天。生怯弱者。生死倒惑無根。譬彼怯弱也。從理生解。有根難動。自譬勇健也。   或時有人無有膽勇(至)不久散壞如彼偷狗。   案。僧亮曰。魔如偷狗。設使詐為佛相。其內無法若見聲聞。不怖畏者。則不能亂。   善男子如來亦爾告諸聲聞(至)愁憂不樂復道而去。   案。智秀曰。合譬。   善男子如彼健人不從他習(至)於是事中終不驚畏。   案。僧亮曰。學大乘者。有二事。不須依人。一以積德深厚。二以大乘經力。自能降魔也。此即第一。顯菩薩德行。所以無畏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阿竭陀(至)亦能降伏令不復起。   案。僧亮曰。第二譬經力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龍(至)或以眼視或以氣噓。   案。僧亮曰。上雲學大乘者。能令魔事不起。而佛在道樹下。無魔事。斯言似虛。是故以此一譬。正顯菩薩以降魔之力。攝得聲聞。兼遣此嫌也。龍譬魔。   是故一切師子虎豹(至)或觸其身無不喪命。   案。僧亮曰。譬二乘也。   有善咒者。   案。寶亮曰。譬四依也。   以咒力故。   案。慧朗曰。譬經力也。   能令如是諸惡毒龍(至)柔善調順悉任乘御。   案。寶亮曰。正明四依。以經力故。非唯能降魔。亦能攝二乘也。   如是等獸見彼善咒即便調伏。   案。僧亮曰。蠲出師子等譬。明所以降魔。正為攝取三乘。即是顯昔道樹降魔之本意也。   聲聞緣覺亦復如是(至)不生畏懼之心猶行魔業。   案。慧朗曰。合諸獸畏龍。龍無所畏也。   學大乘者亦復如是(至)因為廣說種種妙法。   案。慧朗曰。如彼咒者。所以降龍。為調伏諸獸故也。   聲聞緣覺見調魔已(至)正法之中而作障礙。   案。慧朗曰。如彼諸獸見龍降故。所以調伏也。   復次善男子聲聞緣覺(至)百千億劫不墮惡道。   案。智秀曰。第三翻。結上旨也。明聲聞所以應依大乘經。學大乘者。實為可貴也。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至)是大涅解微妙經典。   案。僧亮曰。第三辨流通時。及處所也。我涅槃後者即是時也。當有誹謗者。即是處所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當能拔濟是謗法者。   案。智秀曰。問有二意。第一問滅後幾時。當有誹謗。第二問何等人。能為作救護。欲顯四依人也。   佛告迦葉善男子(至)然後乃當隱沒於地。   案。僧亮曰。行之為顯。不行為隱。非為都沒也。僧宗曰。佛滅度後。正法有五百年。像法亦五百年。今言四十年者。據正法中。佛初涅槃後也。寶亮曰。佛在世凡五十年說法。若與佛同年者已過。其有中年受道者。佛雖涅槃。而此一時人輩。能為流通。正可四十年也。此輩復去。爾後法教理。就訛替也。   善男子譬如甘蔗稻米石蜜(至)皆言是味味中第一。   案。僧亮曰。為行經者。作譬也。僧宗曰。中有三譬。初譬明不假四依人。次譬明小乘者。不須四依人。後譬明是四依人。後譬明行大乘者。已自流通。何待弘化耶。   或復有人純食粟米(至)我所食者最為第一。   案。僧亮曰。譬不行者也。僧宗曰。此人執固弘通者。終不入也。   是薄福人受業報故(至)如彼福人食於粳糧。   案。慧朗曰。舉二譬。以合行不行之處。   善男子譬如有王居在深山(至)懼其有盡唯食粟稗。   案。僧亮曰。煩惱累多。大乘心弱。譬之險難也。慈悲既少也。不能弘通。譬惜粳糧懼盡不食也。但說小乘。資益至寡。譬唯食粟稗也。僧宗曰。深山險難者。譬弘通之道。非無其路。而崎嶇難入也。非無大乘經典。祕而不傳。譬貪惜不食也。寶亮曰。小乘化主。譬彼王也。愚癡障重。譬深山也。雖有大乘經典。其味深玄。非己所解。譬之難得。復恐非理。譬懼其有盡。   有異國王聞而愍之(至)令我得是希有之味。   案。僧宗曰。四依菩薩。乃廣寫大乘經典。流通彼處。一時從化。譬舉國共食也。寶亮曰。四依菩薩。赴彼所感。以譬愍之也。躬自弘通。喻如車載也。   善男子是四種人亦復如是(至)因王力故得希有食。   案。寶亮曰。合譬也。明向者小乘。深山王者。受四依化。亦遂成菩薩也。仍復廣說。昔為小乘。不肯在眾。共受持者。止為名聞利養故也。下列五句。一以利養。二為稱譽。三為解法。即是欲勝他故。四為依止。要人歸附也。五為貿易。其餘經者。須更博悉。然後乃與。皆是障法因緣。自非四依。雲何能化耶。   又善男子是大涅槃(至)大乘經典甚深義故。   案。寶亮曰。經所流布。在地則地貴。在人則人尊也。若不爾。以五陰法。如地人是法上之假名也。因此法以成人。人法悉是金剛。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卻後久近復當還出。   案。僧亮曰。第四段。說四依植遠近也。遠者為師。近者為弟子。示功德之淺深。勸人修習也。僧宗曰。向以深山險難為譬。是知流通之日時處皆難。自非樹德深厚。豈能宣化。今辨四依師。從修德之久近也。   佛言善男子若我正法(至)於閻浮提雨大法雨。   案。道生曰。法理湛然。有何興何沒。但行之則盛。不行則衰耳。僧宗曰。前出四十年是正法五百年初四十年。已一過流布。今明正法將終。餘八十年。此四十年正法將盡。復一興盛也。若二時既過。惡法增長。非德不傳。非因不樹。欲令時眾慕道修因也。僧亮曰。佛般涅槃。四十年後。爾來四依之人。更互為化。凡三百八十年。信受四依也。並前四十年。合為四百二十年。正法唯餘八十年在。而四十年中。經法尚流行。四十年後。稍近像末。不復流通。所以爾者。此一時人。盡為四依所化。皆能受持此經。過是以後。於時滅度盡。無復有流通。故言沒於地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案。寶亮曰。從此下第四段。明四依人。修因久近。   爾時佛讚迦葉善哉善哉(至)如是經與不生誹謗。   案。僧亮曰。此下辨初依人。具煩惱性者之因也。經言。初地菩薩。供養微塵諸佛。豈當止八恆沙。便具十地。但說初依功德如此。餘三人不復待言也。性地解地。有三種慧。謂聞思修也。是有漏功德。各有三品。熙連河沙得下下聞慧。第八恆河得上上修慧。是為九品。有漏慧滿。過是得無漏。入初地也。未來護法之人。供養八恆河沙。始能宣說。恐有退者。以此勸之也。僧宗曰。此中出兩家之因。從熙連訖二恆河。是聽者之因也。從三河至八河。是說者之因。   善男子若有眾生於一恆河(至)不能為人分別廣說。   案。智秀曰。聞慧中品也。前供養熙連河沙。得下品聞慧。唯能不生誹謗。今雲愛樂是典也。   善男子若有眾生於二恆河(至)亦復不能為人廣說。   案。智秀曰。上品聞慧滿也。加以正解信樂。受持讀誦。未能為人廣說也。   若有眾生於三恆河沙(至)雖為他說未解深義。   案。寶亮曰。此是思慧下品者也。此人假名法空。將立未立。故悉屬弟子數也。雲未解深義者。未識人根也。前聞慧三人。並是念處人也。   若有眾生於四恆河沙(至)雖復演說亦不具足。   案。僧宗曰。今初依人。具十六分解者。此是分野說耳。文意似不論登住。何者。惡世流通。在人為難。而凡夫具惑。遂能傳化。此事可奇。若是登住。不足為難。亦不假問。且具縛之人。雖欲宣通。不必惡世。今言宣通之德。惡世彌盛也。所以初一至八。而後復四。如此增減者。亦有意也。夫造次求理。其功則難。故得一分。及其得理。則先□□□裀□婀□□檢□□她□j□W□□埤□□□□□□□□□□□□槾餺褥j□□□送□□餺□埤□覝雷□□□□□離碌夼□□□奾騇□□□□□禗□□□神埤□□奸□□□□□□□□□褓吽慼慼慼慼慼慼慼撚砥慼慼慼潑龤慼慼慼潑_□□□椹□□□奏□E□切埤□□□□□□覜騶□□□□□□□□□□礸□婇□□□□褸□逆□□奮駭飀□□詛□□□奈□□□檢□□□□□□饉□□□逆□□婠□露□檢□□K詛□□□□□□□□雷示□□□穛□□□姈侀窩ョ潑齱歎訄鞢慼慼慼摯f□   若有眾生於五恆河沙(至)十六分中八分之義。   案。智秀曰。所以初一乃至八者。其分外解。何應有無量。但既不入可依之限。故不錄也。今舉其可名得不退者。言一分也。   若有眾生於六恆河沙(至)十六分中十二分義。   案。智秀曰。理既漸深。精解難得。所以先多而後少也。   若有眾生於七恆河沙(至)十六分中十四分義。   案。智秀曰。差池漸積。義同上也。   若有眾生於八恆河沙(至)必能護持無上正法。   案。智秀曰。習解稍積。於一分野之功。始得具足。成初依也。   善男子有惡比丘聞我涅槃(至)誹謗拒逆是大乘經。   案。僧亮曰。第五辨信不信相。明信四依者得。不信者失。此先明不信者相也。僧宗曰。勸信之意。以聞經之緣。其力不淺。豈得不生深信耶。寶亮曰。此下有七重。第一明涅槃後有不信者之過。第二明信者必能滅惡。第三廣顯謗法之殃。第四出敬信經者現報。第五明謗法之罪。於涅槃經而悔。其過必滅。亦可成前第二信法人也。第六始出家譬。為信法人作喻也。第七明本無好意。而學大乘者。或有見他得利養故讀。或貪名譽故看。雖爾。但眾生神明。後自覺知經力之深。此即第一重。   善男子汝今應當如是憶持(至)所作惡業皆悉除滅。   案。僧亮曰。顯信者之相也。寶亮曰。第二明信經人。必能滅惡也。   若有不信是經典者(至)不能得至人天善處。   案。寶亮曰。第三明不信者現報。   若復有人能信如是(至)聞其所說悉皆敬信。   案。寶亮曰。第四明信者現報也。   若我聲聞弟子之中(至)廣宣如是大乘經典。   案。寶亮曰。上說信者之德。是聲聞人。樂行獨善。故偏勸也。   善男子譬如霧露勢雖欲住(至)悉能除滅一切惡業。   案。僧亮曰。善有二報。一者滅惡。二者成善。此說滅惡。次說成善也。寶亮曰。第五為向者謗經人作喻。明謗法之罪。若於大涅槃經。而懺悔者。其過必滅。亦可成前第二信人。以除惡故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至)則已墮於十住數中。   案。僧亮曰。明生善也。所以言墮十住數者。十住亦不退。此人亦不退故也。下雲。一經於耳。生生不失正見。寶亮曰。第六為向得者為喻也。以必墮十地數故也。   或有眾生是佛弟子(至)如是四人為世間依。   案。寶亮曰。向為發軫深信人。譬今第七。此明發家無好意。而學大乘者也。或見他人得利養故。或貪名譽。故讀經典。雖然。眾生既非木石。後亦自當覺知經力。而得近道。敬遺記僧宗曰。向所說因遠。恐人心自絕。故復引之。莫問真偽。但能標心。自有深益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六    明敬弘經人不應簡老少黑白等 出二果相似譬 出買雪山藥譬 會通今昔四依儀   四依品之第二   善男子汝應供養如是四人。   案。僧亮曰。第六段。明敬師之儀也。僧宗曰。四依之德。實可尊貴。能生人善。宜供養也。智秀曰。勸養有四翻。第一正勸。第二辨供養之法。第三問答辨供養之方。第四問答論能現為惡者。此人破戒不。此即第一勸供養也。   世尊我當雲何識知是人而為供養。   案。僧亮曰。四依晦跡。不可別也。智秀曰。此下第二辨供養之法也。佛將欲說。迦葉發問也。   佛告迦葉若有建立(至)亦如諸天奉事帝釋。   案。僧亮曰。內實難知。但觀外跡。弘護法者。便應供養。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今有所疑唯願廣說。   案。僧宗曰。今昔之教既反。請會二說也。   若有長宿護持禁戒(至)諮受未聞復當禮不。   案。僧宗曰。此中有三問。此第一問也。不名持戒者。不名小乘持戒也。   然出家人不應禮敬(至)猶如良田多有稊稗。   案。僧宗曰。成前三問也。先簡第三。次簡初問。後簡第二問。   又如佛說有知法者(至)如是所說其義未了。   案。僧亮曰。二教相違。不應兩實。必應一是一虛妄也。亦有所犯者。雖自持戒。不治破戒。法滅不救。亦非我弟子。不治尚犯。況應禮耶。僧宗曰。亦有所犯者。如今日所制。昔日小乘持戒。亦有所犯也。明駿案。又如佛說以下。舉今之教以結難也。如佛言曰以下。引昔教以成難也。   佛告迦葉善男子我為未來(至)不為聲聞弟子說也。   案。僧亮曰。答意以所為之人異也。小乘以潔已自度。大乘以濟物為懷。不得同日而言也。僧宗曰。制小如昔。勸大如今也。通塞有時。遮開無定也。   善男子如我上說正法滅已(至)雖有所犯不名破戒。   案。僧亮曰。弘法之人。雖外有所犯。內無所破也。僧宗曰。更舉惡世。應須流通。謂或宜默然。或宜同事。或宜糾治。於菩薩道。不名犯戒也。寶亮曰。四人出世。動必觀機。是時則行也。要先同其事。然後乃反。故雲自所行處。及佛行處。皆善分別也。   善男子譬如國王遇病崩亡。   案。道生曰。師師淨眾。莫二其行。有王之義也。僧亮曰。為前方便護法。而不犯戒者。作譬也。國王譬清淨持戒有德。一眾之主。有生有死也。   儲君稚小未任紹繼。   案。僧亮曰。稽古有行。居然可宗。但人未推也。僧宗曰。弟子雖習師德。而年尚少。道未伏物。   有栴陀羅豐饒財寶(至)乘國虛弱篡居王位。   案。道生曰。肆情為惡。害智慧命。為旃陀羅也。僧宗曰。譬破戒比丘。內多俗術。外豐世財。而同惡相求。攝居僧事。非道而處。為篡奪也。   治化未久國人居士婆羅門等亡叛逃走遠投他國。   案。僧亮曰。無德在正。有非法之科。淨戒比丘。不安其所也。   雖有在者乃至不欲眼見是王。   案。僧亮曰。雖受其說。終不與共布薩自恣。無水乳之知也。   或有長音婆羅門等(至)隨其生處即是中死。   案。僧亮曰。師宗在處。同其說戒。此處得戒。此處破戒。如彼樹也。   旃陀羅王知其國人(至)遣諸旃陀羅守邏諸道。   案。僧亮曰。有護戒者。欲逃避之。而求通無路也。僧宗曰。或使破戒弟子。遏其道也。   復於七日擊鼓唱令。   案。僧亮曰。知諸比丘。不可力制。欲以律治。僧若有罪者。以七滅諍法。唱令僧知也。   諸婆羅門有能為我(至)當分半國以為封賞。   案。僧亮曰。既知眾所不伏。今欲令眾僧和合羯磨。為知事也。共知僧事。譬半國也。   諸婆羅門雖聞是語(至)有婆羅門種作如是事。   案。僧亮曰。清淨比丘。師習不爾。豈有與同事理耳。   旃陀羅王復作是言(至)半國之封此言不虛。   案。僧亮曰。謂若立我為知事之主者。當別結界各自布薩。於彼無妨。若不爾者。遣非法之人。同汝僧事。使汝不得半月說戒也。   咒術所致三十三天(至)亦當共分而服食之。   案。僧亮曰。向以律募。今以經要也。咒術譬般若。三十三天。譬涅槃也。藥者譬常住。當共行經以求常。故譬食也。   爾時有一婆羅門子。   案。僧亮曰。七世淨行。名婆羅門也。   年在弱冠。   案。僧亮曰。植德八河。譬年也。弱冠者。正明長者宜禮幼者也。   修治淨行。   案。僧亮曰。明自正之義也。   長髮為相。   案。僧亮曰。髮生人頭。唯長為美。命居德首。以常為上。   善知咒術。   案。僧亮曰。經律兼明。盡其義也。   往至王所白言大王王所敕使我悉能為。   案。僧亮曰。晦跡為惡。是其所能也。   爾時大王心生歡喜受此童子作灌頂師。   案。僧亮曰。即為羯磨。舉知僧事。   諸婆羅門聞是事已(至)雲何乃作旃陀羅師。   案。僧亮曰。有未達者。不識其權也。   爾時其王即分半國與是童子因共治國經歷多時。   案。僧亮曰。治亂之間。大法粗道。   爾時童子語彼王言(至)而今大王猶不見親。   案。僧亮曰。好惡相同。謂之親也。我共汝惡。而汝不同我好。故猶未見親也。   時王答言我今雲何(至)不死之藥猶未共食。   案。僧亮曰。說我所好。在乎常住。而此常經。猶未共行。   王言善哉大師我實不知師若須者願便持去。   案。僧亮曰。不知有此經。復未知師之所好。便持去者。但行經求常也。   是時童子聞王語已即持歸家。   案。僧亮曰。菩薩以弘通。為心宅也。得經而流布。謂之還家矣。   請諸大臣而共食之。   案。僧亮曰。知事既許弘經。於是弘通之人。便有勢力。然行經求常。以淨戒為本。制惡比丘。皆除不淨物。修常住之因。譬共食也。   諸臣食已即共白王快哉大師有是甘露不死之藥。   案。僧亮曰。已得行經之勢。向王說經之美也。   王既知已語其師言(至)服食甘露而不見分。   案。僧亮曰。兇黨既盡。惡不孤立。請求依經。以聞常住。   爾時童子即便以餘雜毒之藥與王令服。   案。僧亮曰。求常以淨戒為本。先令讀律。已犯重禁。於已是苦名毒。治其之罪名藥也。   王既服已須臾藥發悶亂躄地無所覺知猶如死人。   案。僧亮曰。讀律列罪。譬藥發也。於外眾中。無復通路。譬躄地也。內絕聖胎。譬無所知也。無有慧命。譬如死人也。   爾時童子立本儲君(至)還紹先王正法治國。   案。僧宗曰。還以清淨如律之人。為知事也。   爾時童子經理是已(至)既醒寤已驅令出國。   案。僧亮曰。令受持涅槃經。譬解藥也。不經三途。譬醒寤也。不得居眾。譬出國也。   是時童子雖為是事(至)善能驅遣旃陀羅王。   案。智秀曰。菩薩雖復同彼受畜。而無所犯。為諸淨行之所歎也。   善男子我涅槃後護持正法(至)利益一切諸天人故。   案。智秀曰。合譬甚略。唯合菩薩。先示同而後反耳。   善男子以是因緣我於經中(至)但為菩薩而說是偈。   案。智秀曰。舉譬答問。會前二偈之意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本所受戒為具在不。   案。僧亮曰。上已說不犯。所以重問者。雖雲現犯。亦須現悔。亦須淨戒之人。所犯得除。此是佛法之大。不可不明。   佛言善男子汝今不應(至)即應懺悔悔已清淨。   案。寶亮曰。戒無所失。設復有犯。終不成過。   善男子如故堤塘穿穴有孔(至)即能具足不失本戒。   案。寶亮曰。戒如堤塘。以定慧為水。若無四依人出世。令改惡從善者。則戒堤塘破壞。定慧之水盡也。   善男子於乘緩者乃名為緩(至)雖現破戒不名為緩。   案。寶亮曰。乘是護法之綱維。戒是乘家之別事。綱維既立。則萬行斯舉也。然乘本乘於戒耳。戒若苟無。何所乘耶。是故戒亦不可緩也。向雲為物故現同有犯。其實不犯。現若如此。戒實小緩。故言得緩耳。   迦葉菩薩白佛言眾僧之中(至)破戒持戒雲何可識。   案。僧亮曰。第七段。說四人之益。依涅槃修行。外除八物。內雖犯戒。不失福田。得名大乘。不應供養而亦得也。不依涅槃修行。外為八物所污。內雖清淨。不名福田。不成大乘。應供養而失也。僧宗曰。向明通法德。重勸人供養。但人有真偽。難可別知。故料簡清濁。使淨穢有分也。智秀曰。此下有三翻。第一迦葉舉果有生熟。其相難知為諮。第二佛廣釋難知而復可知為答。第三迦葉領解也。此即第一也。   佛告善男子因大涅槃(至)非是肉眼所能分別。   案。僧亮曰。除八不淨。則生人淨想。是人福田也。名淨田者。草殼未分。不生穢想也。僧宗曰。答中有三譬。前譬明眾中善惡。一往難知。但見清淨威儀。便應供養。凡夫未得天眼。正應以四事觀察也。第二譬明真偽既亂。四事觀察。乃始終方知。不能交驗。應當撿問。尋其所說也。第三譬明苟不能分別。但生平等。則凡聖兩獲。若徒撿不得。則失聖人。空生紛紜。更成過各。此即第一譬也。   復次善男子如迦羅迦林(至)二果相似不可分別。   案。僧亮曰。第二譬也。林譬僧坊。迦羅迦譬內外俱粗。鎮頭迦譬內細外粗。而外相相似也。   其果熟時。   案。僧亮曰。應受供養時也。   有一女人悉皆拾取。   案。僧亮曰。修功德人。粗細等諸。   鎮頭迦果纔有一分(至)持來詣市而衒賣之。   案。僧亮曰。市是貿易之所。喻施主之家。有彼此相資之義也。分僧供養。功由請者。喻如賣也。   凡愚小兒復不別故買迦羅迦果噉已命終。   案。僧亮曰。識淺情局。喻如小兒。供養粗人。心起恚慢。不生淨福。譬若命終。   有智人輩聞是事已(至)諸人知已笑而捨去。   案。僧亮曰。雖知內細。以其眾粗。亦不供養。失福之義也。不成大乘。應得而失。惜哉。   善男子大眾之中八不淨法(至)供養是人若欲供養。   案。僧亮曰。略合譬也。   應先問言大德(至)食迦羅迦果已而便命終。   明駿案。粗細之跡。難以眼識。應先撿訪。自當可見。豈宜以粗廢細。使玉石俱焚者耶。   復次善男子譬如城市有賣藥人。   案。僧宗曰。第三譬。聚眾交易相資之處曰市。譬之僧坊也。賣藥人。教化主也。   有妙甘藥出於雪山亦復多賣其餘雜藥味甘相似。   案。僧亮曰。甘藥譬內外俱細者也。雪山譬涅槃經。謂依經修行者。則表裹皆細也。餘雜藥者。譬外細內粗也。味甘相似者。一往跡細。皆生人淨心也。   時有諸人鹹皆欲買(至)此是雪山甘好妙藥。   明駿曰。彼賣藥人。知藥是雜。而欺此買物。意欲令人皆作真想也。教化之主。知此眾中。外細亂真。而意欲令人得表裹皆細之福田。故悉讚歎也。   時買藥者以肉眼故(至)我今已得雪山甘藥。   案。僧亮曰。不知其內。但觀其外。通生淨想。得無量福也。   迦棄若聲聞僧中有真實僧(至)有天眼者乃能分別。   案。僧亮曰。若不能分別。但等心供養也。   迦葉若優婆塞知是比丘(至)袈裟因緣恭敬禮拜。   案。僧亮曰。若必知內粗者。不應以外細而供養。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至)譬如金剛珍寶異物。   案。智秀曰。領所解也。   如佛所說是諸比丘(至)應當證知非四種人。   案。僧亮曰。第八段會宗也。明人能知法。人即是法。不違昔說也。僧宗曰。二教似反。所以須會。昔說四依。謂依法不依人。乃至依智不依識。是則不使依人。有多過也。自有人是而法非。人非而法是。自有人法俱是。人法俱非者也。而淺識之徒。不能分別。或謂人非。遂失正法。或見人是。乃受耶教。則有失法之過也。是故觀令依法也。雖復置人。以取法故。宜簡擇了不了也。了義者奉行。不了義者勿用也。雖知了義。應廢辭華。以存義實。雖復遺文以入理。要宜虛懷以為勝。若不虛懷。則成識者。當依智人之矜抱。勿依凡夫之識著也。此是昔日四依也。若利根人者。不假聞四。但聞一二。已可知矣。若依人。則多過也。今日所以說依人者。昔佛在。世經教。未為人根多利。自能依法。以得於人。涅槃之後。經教穿鑿。文理難尋。正當憑信弘通。以取真實也。昔言依法。必是正法。即是法所教人。今言依人。必是體法之人。即是依人所行法也。昔言法。今言人者。蓋互舉其一耳。下有三章。第一就經釋會。第二就律釋會。第三結四依名也。寶亮曰。人是總名。法是差品。故使依法。以取人也。及捉法以取人。故是依法耳。今日四人。與佛不異。故但使依人也。雖有四名。但為成初一依耳。何者。言依法不依人。而五陰是成人之法也。義是法下。所以若此語有義。與理相應者。此則可依。若但有語而無義。不可依也。如言陰有神我。但有語也。若言生滅無常。則有義也。了義經者。以三法印。為了義。異此非了義也。依智不依識者。智性取法分明。緣中忘相。所以可依。識本取著。不會法相。不可依也。故知後三為成前一也。   佛言善男子依法者(至)是故如來常住不變。   案。僧亮曰。證法即是人也。先就極處說也。常住不變者。以常為證也。僧宗曰。釋往日所言。依法之旨也。昔令依法。意在常果。法不異人。即曰依人也。今所言人。體常法者。若依此人。即依常法。常果即法性也。   若復有言如來無常(至)是法性者不應依止。   案。僧亮曰。人不見法。人即非法。依此法者。即依人也。僧宗曰。簡去耶人。執教乖理者。不可依也。   如上所說四人出世(至)如來密語及能說故。   案。僧亮曰。此人解佛所說。解即是法。故可依也。知如來常。若言無常。無是處者。解既同佛。亦即是佛也。   若有人能了知如來(至)何況不依是四種人。   案。僧亮曰。以下況上。證四依人也。   依法者即是法性(至)善男子是名定義。   案。僧亮曰。異則是倒。倒即是滅。不可依也。   依義不依語者(至)是名依義不依語也。   案。僧亮曰。法由義實。次法辯義也。覺了者慧也。所了此實。故以慧表義也。不羸劣者。義深照淺慧。名羸劣。不名覺了也。滿足者。照極無遺。境智俱圓也。常住不變。智圓累盡。不復變也。即法常者。常即法也。即名僧常者。得常故。和合常爾也。僧宗曰。釋果地功德。智慧圓備也。   何等語言所不應依(至)如是等語所不應依。   案。僧亮曰。具釋如下文也。若為法則通。不為法則塞也。   依智不依識者(至)及其經書亦不應依。   案。僧亮曰。義由智顯。故次義說智也。如實而知名智。智即如來。不如實知。即是識著。著是識業。不可依也。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者(至)入法性者是名了義。   案。僧亮曰。由經生智故。次智辨經也。   聲聞乘法則不應依(至)如是四依應當證知。   案。智秀曰。雙釋可依不可依義也。   復次依義者義名質直(至)不可繫縛而亦可見。   案。僧亮曰。此下第二說會四依也。名義相當。名質直也。亦就佛地說耳。名曰光明者。相當名義互相顯發也。不羸劣者。互彰則名義俱盡也。不劣名為智慧者慧是般若。上總三事。今別之也。常住者。法身也。而亦可見者。結盡則證也。   若有說言不可見者(至)是故依法不依於人。   案。僧亮曰。結此人不可依也。   若復有人以微妙語(至)是故依義不依於語。   案。僧亮曰。此二依作佛地明故合說。   依智者眾僧是常無為不變(至)是故依智不依於識。   案。僧亮曰。依無漏智。說聲聞僧。得無漏智相續常也。無漏斷結。終不更起。謂無為不變也。得無作戒。終不作惡。謂不畜八種不淨物也。不依識者。斷結還起。不可依也。   若有說言識作識受(至)是故此識不可依止。   案。僧亮曰。引人說為證也。作是無礙道。受是解脫道也。無和合僧者。聲聞相續常。是和合常也。無礙解脫。非是識者。無和合常也。和合名無所有者。有漏和合。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無不可說。是故識不可依也。   依了義者了義者名為知足(至)不了義經不應依止。   案。僧亮曰。此說依法。以經為法。法有了義不了義也。住是中者。解經所說。住其中矣。   善男子若有人言如來憐愍(至)如是四法所應依止。   案。僧亮曰。為護法故。具此三緣。為繼身命。行於法故。不貪聚為輕也。   若有戒律阿毘曇脩多羅不違是四亦應依止。   案。智秀曰。不但四依人說故。可依三藏。與此相應。亦可依止也。   若有說言有時非時(至)如是三分亦不應依。   案。智秀曰。舉非以顯是也。非但人說不可。而依三藏。有此說者。亦不應依也。   我為肉眼諸眾生等(至)是故我今說是四依。   案。智秀曰。結會今昔說四依者。皆為示導肉眼者也。   法者即是法性(至)了達一切大乘經典。   案。智秀曰。第三翻。總舉今日之旨。結定真教。以釋會本意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七(分邪正品第九)    辯十一種邪正事   分邪正品第九   案。僧亮曰。答雲何知天魔。為眾作留難也。故是廣流通也。法瑤曰。夫邪黨嫉正。魔亂真道。能惑始學人。故宜辨其相。是以四依品中。舉賊狗毒龍等譬。答問雲何作留難也。今此一品。並四諦品。答如來波旬說。何分別知也。同是四十九年教。而善察者。居然異也。智秀曰。問稱天魔者。蓋是舉天。示極魔之勝耳。尋魔之為亂。事不止一。但以言之。為實亂為甚。故問雲。如來波旬說。雲何分別知也。此雖人法兩異。同能亂道。故合成一問也。慧誕曰。此品有四段。從品初至九部經。明魔佛二說。相似而異也。二從九部以下。佛弟子執輕非重。執小非大。迭相誹謗。復是魔也。三從無四波羅夷以下。明大邪見人所說。無善惡理。復是魔也。四從要因持戒以下。通明古今所可乖佛法事。儘是魔說也。今佛之與魔。在家出家。邪見正見。經律通塞。盡釋也。   爾時迦葉白佛言世尊(至)諸餘經律能受持者。   案。僧亮曰。持魔經律。是謂依人不依法也。若具四顛倒。即四魔也。僧宗曰。四魔者。魔經魔律魔師及魔弟子也。魔以二事亂法。一以形亂。二以說亂。今先明形亂。次明說亂。就說亂中。略有二。一者亂經。二者亂律。亂經亂律。各有兩重。初略後廣也。就略亂經中。承佛偏教。執為了義。就略律中。初明一往違反律教。就廣亂經中。文句再出。不必從教。正自推度。生此邪解。非功德之人。後明比丘答王有性得罪。亦名亂經也。就廣亂律中。可分為七。至彼更分也。寶亮曰。此中辨邪。有二段。一者天魔亂道。二者人作魔。以亂正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如是等輩復雲何知。   案。智秀曰。向一翻。先指前四依。以諮佛。既蒙印可。便舉先問。以請答也。   佛告迦葉我涅槃七百歲後(至)作無漏身壞我正法。   案。智秀曰。二種亂中。此形亂也。   是魔波旬壞正法時(至)隨順佛所說者即是菩薩。   案。智秀曰。此下顯言亂也。有十一復次。此第一謂實生王宮也。   若有說言如來生時(至)隨順佛所說者即是菩薩。   案。智秀曰。第二不信四方各行七步。   若有說言菩薩生已(至)隨順佛所說者即是菩薩。   案。智秀曰。第三謂佛在後生。應敬禮天。天前出故。不應禮佛也。   若有經律說言菩薩(至)隨順佛經律者是名菩薩。   案。智秀曰。第四謂實受五欲也。   若有說言佛在捨衛(至)隨順佛所說者即是菩薩。   案。智秀曰。第五謂佛聽受八不淨物也。   若有說言菩薩為欲供養(至)當知是魔之所說也。   案。智秀曰。第六謂佛不能現入諸道。示眾伎能也。   若有說言菩薩如是(至)隨順佛所說者即是菩薩。   案。智秀曰。第七謂戒律一向皆重。又言無有大乘也。   復次善男子若有說言(至)隨順佛所說者即是菩薩。   案。僧宗曰。從輕重之罪。其性皆重。自此以下。魔說律以亂正也。有七意。此第一。且一往雲。言違反律教也。智秀曰。第八謂佛不為功德所成。故身無常也。   復有人言或有比丘(至)若能隨順是大菩薩。   案。僧宗曰。第三說二人無犯。而犯為犯也。智秀曰。第九謂實不犯。而言犯也。   復有說言無四波羅夷(至)當知是人真我弟子。   案。僧宗曰。第三說一向毀犯。都無有罪。智秀曰。第十謂無一切戒也。下因迦葉更問。別明異義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佛法甚深不可思議。   案。僧宗曰。第四明九部經中。不說佛性。依教說無。此不犯罪。若說得罪。亦是魔說。為亂律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不名墮過人法名為菩薩。   案。僧宗曰。第五明必能護法。宣通正化。雖唱得道。不名得罪。若說罪者。亦是魔說。為亂律也。   若言有犯突吉羅者(至)隨順佛所說者是名菩薩。   案。僧宗曰。第六明犯罪果報。又長兼出大乘偷蘭之事。誡後人。   若有說言常翹一腳(至)當知是人是大菩薩。   案。僧宗曰。第七用若九十五種道。皆聽出家。亦為亂律也。智秀曰。此第十一。謂佛聽畜不如法物。及聽出家。亦為魔說也。   善男子魔說佛說差別之相今已為汝廣宣分別。   案。智秀曰。結上旨也。   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至)因是得入佛法深義。   案。智秀曰。讚嘆。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至)曉了分別是名黠慧。   案。智秀曰。述成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八(四諦品第十 四倒品第十一 如來性品第十二)    釋四諦義 釋四倒義 略釋佛性義 貧女金藏譬 女人子病譬 迦葉設十一難責令見有 力士眉間珠譬   四諦品第十   案。僧亮曰。答雲何諸調御。心喜說真諦也。上說魔教為邪。今明佛是調御者也。昔說非苦為苦。以治樂惑。樂惑既治。佛則歡喜。說佛為樂。佛樂是真諦也。僧宗曰。從此訖難見性。廣因義也。四諦者。慧所照境也。自鹿苑至乎法華。所說階級。大有不同。唯此教圓備。將明常住妙因。必資中道觀照。然非境無以辨智。故舉四諦。以明因相也。寶亮曰。昔說四諦。指在三界。今日之教。理無不該。言雖有四。要在真如寂滅。今說據本而遺末。此旨始顯。以稱聖心。故曰喜也。然四諦一品。明理周悉。故雲由信常住。從人道天中。直出生死。是則必先信常。然後識無常也。若不雙解。何得入道。故下滅諦中。曰修苦滅者。逆於外道。今若果修斷滅之空。若以苦悟理者。外道亦應正知理不可也。昔為引凡故。有此說耳。若無權教。則下愚息望也。   佛復告迦葉所言苦者(至)地獄眾生應有聖諦。   案。僧亮曰。不見真樂。不名見苦。何者。心雖求樂不識真樂。以三界為樂。不見苦也。不以畜生為決。敬遺記。僧宗曰。一諦中各有四別。初明惑。第二明解第三結聖諦。第四結非諦也。將明中道圓照。先明不解。以相形釋義也。初一重明諦之名在照。不在苦也。第二明雖諦名在照。而不在偏執也。明苦有地。不得其所。非唯失理。亦方淪苦也。昔教有餘之智。不免於倒。今說理窮。所以真善業也。寶亮曰。一諦中有四重。得諦之名。要將解未了境故。就境以說諦也。苦諦中四者。第一從始。訖多苦惱。明失也。第二從若有能知。訖即生天上。明得也。第三從後解脫時。訖方證知。此證得也。第四從我於本際。訖乃得真智。此證失也。智秀曰。一一諦下。有三意。苦諦中三意者。始訖多受苦惱。第一舉其不知出苦諦體相也。從若有能知。訖乃得真智。第二辨從理得果也。從若如是知。訖非苦聖諦。第三結邪正也。慧朗述僧宗。曰辨苦諦有六階。此第一直平理。謂非正苦為苦諦也。   善男子若復有人不知如來(至)增長諸結多受苦惱。   案。僧宗曰。第二階明失也。   若有能知如來常住(至)若一經耳即生天上。   案。僧宗曰。第三階明得也。   後解脫時乃能證知(至)今得解脫方乃證知。   案。僧宗曰。第四證得也。   我於本際以不知故(至)始於今日乃得真智。   案。僧宗曰。第五證失也。   若如是知真是修苦(至)是名為苦非苦聖諦。   案。僧宗曰。第六雙結得失也。   苦集諦者於真法中(至)不得生天及正解脫。   案。僧亮曰。真法是集。不生真智者。不生集智也。受不淨物。能集生死。是真集。而不生集智。不知法性者。不見佛性也。敬遺記。僧宗曰。此中辨集。文句再出。蓋分別出集。所以不識常故也。慧朗記。僧宗曰。辨集滅道。各有五階。此即第一先明失。舉轉輪生死。以為過也。   若有深智不壞正法。   案。僧宗曰。第二階明得也。   以是因緣得生天上及正解脫。   案。僧宗曰。第三階證得也。   若有不知苦集諦處(至)流轉生死受諸苦惱。   案。僧宗曰。第四證失也。   若能知法常住不異(至)是名為集非集聖諦。   案。僧宗曰。第五雙結得失也。   苦滅諦者若有多修(至)亦修空法應有滅諦。   案。僧亮曰。先非昔所說者。自知今之為是也。昔滅有二種。一性滅。謂空無我也。二滅身智。而如來者非空無我。身智不滅。作滅想壞如來也。敬遺述僧宗曰。生死是空。佛果不空。若謂二處皆空。於果為謬。故言多也。逆外道修空。該一切法。今分別空相。正反於邪。故言逆也。慧朗述僧宗曰。亦有五階。此第一階。舉惑以明失也。   若有說言有如來藏(至)滅除一切煩惱爾乃得入。   案。僧宗曰。第二明得也。   若發此心一念因緣於諸法中而得自在。   案。僧宗曰。第三證得也。   若有修習如來密藏(至)在生死中流轉受苦。   案。僧宗曰。第四證失也。   若有作如是修者(至)是名修空非滅聖諦。   案。慧朗曰。第五雙結得失也。   道聖諦者所謂佛法僧寶及正解脫。   案。僧宗曰。此中有八階。此第一先出道境。   有諸眾生顛倒心言(至)輪轉三有久受大苦。   案。僧宗曰。第二明失。   若能發心見於如來常住無變法僧解脫亦復如是。   案。僧宗曰。第三明得。   乘此一念於無量世自在果報隨意而得。   案。僧宗曰。第四證得也。   何以我於往昔以四倒故(至)成佛正覺是名道聖諦。   案。僧宗曰。第五證失也。   若有人言三寶無常(至)真見修習四聖諦法。   案。僧宗曰。第六雙結得失也。   是名四聖諦。   案。僧宗曰。第七總結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修習甚深四聖諦法。   案。僧宗曰。第八領解也。   四倒品第十一   案。僧亮曰。答正善具成就。廣說顛倒也。欲令四諦具足。更說四倒。故是流通也。僧宗曰。上舉境以明智。此明惑以顯解。廣顯解相。故先列其惑相。明於義乃顯。亦如上三修文中。將說勝修。先列八倒也。寶亮曰。答第九問。次明偽理也。智秀曰。上辨四諦。引物生解。但真解難生。喜成僻執。執則成倒也。   佛復告迦葉謂四倒者(至)是無常者名大罪苦。   案。僧亮曰。先說倒體。亦應對明。但經文略耳。僧宗曰。此下先明苦中生樂想之倒也。乃未應辨非苦中苦想。今顯其倒緣。有此計者。謂必得理。遂於生死之中。橫計樂想故也。寶亮曰。辨初倒中。有三翻。先明後倒。次明前倒。第三舉後倒以結句也。就初明佛上倒中。有四意。第一先開章門。第二釋章門。第三雲。如來是行苦。第四言佛是壞苦。若如是計者。是則大罪苦人也。智秀曰。辨初倒中有三翻。第一訖而生苦想。此名顛倒。將顯苦上有樂迷故。辨苦體也。有二意。初就理中。明其倒相。後是經家。結其倒想也。此即第一。若於樂上。起苦想者。必得苦果。而謂我則受樂。是則於苦而起樂惑。   若言如來捨此苦身(至)是名非苦而生苦想。   案。僧亮曰。苦有二種。謂行苦壞苦。前雲無常變異。是行苦也。今言捨是苦身。謂壞苦也。並列二倒也。   是名顛倒。   案。智秀曰。第二意經家結其倒名。   我若說言如來常者(至)如是說者我則受樂。   案。僧亮曰。釋生倒之意也。即是我見者。若言佛不生滅者。便是自在。自在是我。我見是眾結之本。是故不說佛是常也。寶亮曰。此下第二明前倒也。惑者自謂。若說佛是常。便是計我。我昔此計。得無量罪。今若說佛是無常者。則離我見。故受樂也。智秀曰。正辨苦上起樂見也。有二意。此即第一出其起倒之意也。   如來無常即為是苦(至)生樂想故名為顛倒。   案。智秀曰。第二意經家結其成倒也。   樂生苦想名為顛倒(至)名為顛倒是名初倒。   案。僧亮曰。惑者謂。常則不滅。滅則不常。釋所以是苦行也。雲何捨身者。樂則不應捨而捨。故知是苦。此釋所以是壞苦也。寶亮曰。此下第三還舉後倒。結前句也。智秀曰。正明樂上起苦見為倒也。有三意。第一約理辨其是倒。第二經家結其成倒。第三出彼見之意也。   無常常想常無常想(至)是名第二顛倒。   案。僧亮曰。空性是常。見常故常也。不見常者。是無常也。僧宗曰。應言常上。作無常想。名不修空也。生死是空。佛果不空。若說佛果為空者。則失分齊。乖修空之道也。壽命短促者。所執既乖。不得妙常。豈非短促耶。   無我我想我無我想(至)是名第三顛倒。   案。僧亮曰。無佛性者。佛性無惑。故自在不斷。惑故不應自在也。寶亮曰。有兩階。從初訖是名顛倒。先明前倒也。次從佛法有我以下。次明後倒也。雖說有我。無有佛性者。但計神我為我。不說佛性我也。   淨不淨想不淨淨想(至)我等悉名邪見之人。   案。僧亮曰。有兩階。從初訖是滅者是名顛倒。先明後倒也。次從不淨淨想。訖第四顛倒。明前倒也。迦葉白佛訖品。說四倒竟。迦葉領解也。   如來性品第十二   案。僧亮曰。答雲何作善業。大仙今當說以廣長壽金剛二果之因也。上略明因故。以慈悲護法為本。今廣明因故。從三歸終至十地也。法瑤曰。從此。訖若我住者。不離於苦。答雲何作善業也。上四依以來。大意明行者。修善護法。是善業也。今明善業所由生者。即佛性。佛性是生善之理。理若無者。善何由生。是則佛性。是作善業之根本也。佛性是正因。善業是緣因也。僧宗曰。前品所明。解則為諦。惑則為倒。但解有微著。微則得生天上。著則名正解脫。今明善業。廣其始。以難見性。廣其終也。所以言廣始解者。境中之妙。不過佛性。說此真境。生其下品聞慧。雖為微解。非不藉此生於勝行。終能見性。是故皆名善業義也。寶亮曰。佛性有四種。謂正因緣。因果及果果也。四名所收。旨無不盡。緣正兩因。並是神慮之道。夫避苦求安。愚智同爾。但逐要用。義分為二。取始終常解。無與癈之用。錄為正因。未有一剎那中。無此解用。唯至佛則不動也。故知。避苦求樂。此之解用。非是善惡因之所感也。以勝鬘經雲。自性清淨心也。師子吼品雲。一種之中道也。而此用者。不乖大理。豈非正耶。緣因者。以萬善為體。自一念善以上。皆資生勝果。以藉緣而發。名為緣因也。然此解者。在慮而不恆。始生而不滅。則異於正因也。若無此緣。助則守性而不遷。是故二因。必相須相帶也。若緣因之用既足。正因之義亦滿。二用俱圓。生死盡矣。金剛後心。稱一切智。轉因字果。名為果性也。果果者。對生死之稱也。於眾德之上。更立總名。名大涅槃。以果上立果。名果果也。更無異時。但義有前後耳。若論境界性者。其旨則通。但同是緣助。不復別開也。下文佛自斷為四名。謂單因單果。重因重果也。此品分為四科。初有五譬。先定因果性也。第二辨一體三歸。勸學者。生信也。第三明三種中道。正談作善業之行也。第四從難見性以下。仍答第十一問明自非窮照果理。無以徹見因也。智秀曰。此品有三段。第一顯得作善業之義。第二明三歸。第三約三種中道。以顯慧行也。   迦葉白佛言世尊二十五有有我不耶。   案。道生曰。前雲佛法中我。即是佛性。是則二十五有。應有真我。而交不見。猶似無我。教理未顯。故有此問也。僧亮曰。將顯真歸自歸未來身中三寶故。先定有無也。法瑤曰。若自審身中有常住三歸。則理無異趣。可得勤作眾善也。是故先辨有真我佛性。然後廣明身中有三歸之體。但應歸此。而行善業也。僧宗曰。前言生死無我。計有我者。則名為倒。今問定有定無者。意謂。若定無者。則無佛性。若有者。不應言倒也。智秀曰。若生死之中。永無我者。則一化便斷。雲何而得作善業耶。   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   案。僧亮曰。夫如來藏。我及佛性。體一而義異也。具八自在。為我義。乘如實道。名為如來。以不改故。謂佛性也。悉有者。常樂我淨。是佛性也。本由行也。有心求得。故因果不斷。互得相有因亦有果。果亦有因。故言一切眾生悉有也。僧宗曰。答問中有四段。第一寄五譬。辨性之有無。第二勸信。明迷則墜苦。解則資神。以理深難服。豈可不深生仰信耶。雖復仰信。若憑心失所。雖信無益。故勸行人。但歸自身三寶。不假近捨自身。遠歸他佛。能如此解。是則標宗有地。案心得所也。雖復擬心有地。要須萬行。趣常之要。事在中道。是故次三歸後。明中道勸行。此即善業義也。寶亮曰。問雲何作善業。而答之以正因者。欲明作善業者。必須先識因果。若指南不立。則善業不建。故先辨正因也。下頻有五譬。正傳明此理也。智秀曰。悉有者。悉有當成佛果之性也。以此義故。能令眾生。生死相續不絕。得造善業也。曇纖曰。答問有二意。第一言有。第二言雖有而不見也。明駿案。答有兩意。第一判有也。第二既雲有。而所以不見者。有二理。一者明唯有不見之因。無有見緣。何者。以煩惱□故。自無見因。既有惑障之法。佛不得為說。是以自雖不見。不傷於有也。說而不得其所。故言必成倒。下以五譬。備廣斯旨也。   佛性即是我義。   案。道生曰。種相者。自然之性也。佛性必生於諸佛。向雲。我即佛藏。今雲。佛性即我。互其辭耳。   如是我義從本已來(至)是故眾生不能得見。   案。道生曰。既翳成佛之理。又障見成之明也。僧亮釋藏義也。僧宗曰。此理曾不暫無。但以隱顯為異也。何者。夫解之與惑。二途而已。若乖理起惑。則生死紛紜。若扶理生解。則涅槃寂靜。正以煩惱所覆。則隱而不彰。義稱為藏。理非始造。不得言無。未有見用。不得言有。中道之說。則非病。若計已有。則成倒也。   善男子如貧女人。   案。道生曰。本有佛性。即是慈念眾生也。僧宗曰。與有而不見作譬也。女性愛寶也。以不知處。故為貧也。眾生願樂不得所。故生死。法瑤曰。眾生有成佛之理。理由慈惻。為女人也。成佛之理。於我未有用。譬貧也。僧宗曰。迦葉向問。使反覆成過。如來今譬。明二俱無患也。理如金藏。不可為無。未現用故。不得有也。女以能生為義。亦牧育為德。譬此行人。必懷常解。取能生之義。道兼未聞。取牧育之德也。寶亮曰。為譬之意有五。第一譬明六道眾生。皆有正因。非是起始。第二譬釋所以不得即說之意也。時人於此二譬。更生疑惑。謂若必不無應有現用。迦葉因為十一重難也。第三譬總答雲。雖復性理不無。而失解起惑。流轉生死。豈得現用耶。第四譬上雖已明先得而後失。未明既失而復得。又明眾生之中。自有不曾得解。而經離六道者。若於此人。復何必為有。是以今譬廣此二旨也。前明雖曾失而後得。次明正因不阻壞。是則經失之與未得。皆不無也。第五譬偏喻得者。明必成之義也。貧女者。譬一切眾生也。   舍內。   案。僧亮曰。五陰相續。取其棲庇之義也。因果之理。不從外來。譬內也。   多有真金之藏。   案。道生曰。藏者。常樂之理。隱伏未發也。僧亮曰。得金藏者。必能富人。若見佛性。則成佛也。法瑤曰。身中佛性。理必孱然。如彼舍內寶藏之義也。曇濟曰。備因果為藏也。僧宗曰。果上法寶。其德無窮。譬多有也。性理寶貴。取譬於金。為惑所隱。義稱為藏。智秀曰。性理無二。隨眾生不一。故言多有也。   家人大小無有知者。   案。道生曰。共所安故。是為一家也。僧亮曰。凡夫譬小。二乘譬大也。法瑤曰。眾生萬品不同。為大小也。同居累內。為家人也。俱迷於理。為無有知者也。曇濟曰。身有優劣。為大小也。僧宗曰。聞慧為小。脩慧為大也。寶亮曰。曠舉六道不知故。言小大也。智秀曰。佛法一家之中。凡是學人。佛未說故。謂不知也。   時有異人。   案。僧亮曰。譬佛也。出三界故為異人也。僧宗曰。佛也。取因果類殊為譬也。曇愛曰。已譬悉有。而不見也。從此下。譬所以不得即說也。   善知方便。   案。曇濟曰。巧顯佛性也。曇愛曰。有慈悲力也。   語貧女言。   案。曇愛曰。機感相發也。   我今雇汝。   案。曇濟曰。遂我本願也。僧宗曰。擬宜之辨耳。佛性是剋期之物。是我分野。不容稱雇夫。雇借所收。其利益少。今以無餘涅槃。要其斷結。小果所獲。比常為鮮。如雇借也。眾生自除惑而剋果。而言佛雇作者。濟苦既由乎大悲。雖復彼自斷惑。乃至人之要務。   汝可為我。   案。僧宗曰。佛昔誓願。盡拔眾苦。苦尚不盡。則荷負未畢。若能皆度生死。則逐聖人之本願。故曰為我也。   耘除草穢。   案。法瑤曰。先說無我除倒。我之穢而意之所在佛性真我此雇之義也。   女人答言我今不能。   案。僧亮曰。指偏修之時。道勝修應至不能習常也。法瑤曰。此義言耳。寄明眾生。務存利。而無兼化之道。故曰不能也。寶亮曰。眾常計常來久。一往不能信無常也。道慧記曰。未信之辭也。要當識有性理分明。然後乃能。自勤其行也。   汝若能示我子金藏然後乃當速為汝作。   案。僧亮曰。佛若為說真我佛性者。譬求己之金藏也。法瑤曰。擬宜眾生。有此理耳。不言其意也。若審知其理。然後修善。如先示我。而後作也。僧宗曰。常機欲發。應為菩薩。則先人而後已。如示子之金藏也。既功在後已。則除惑之義顯。取果彌疾。譬速作也。寶亮曰。夫機感小教。大機必熟。終得常樂義言示也。道慧曰。此喻智慧也。若能顯示佛性。令得真解。乃能行行也。   是人答言我知方便能示汝子。   案。道生曰。所言雇者。必能示其金藏耳。僧亮曰。以三達四辯。必能廣說也。法瑤曰。如來方便。先說無我。為令眾生。兼濟理通。理通由佛故。雲能示也。慧朗述曇纖曰。子譬未來解也。   女人復言我家大小尚自不知況汝能知。   案。道生曰。猶是未信之言也。僧亮曰。同身事近。異身則遠。近尚不知。況遠者乎。法瑤曰。此言其今日。情違於理也。從佛所得。無我之智未明。猶尚不言有我。況佛見我之智圓了。而言有我耶。僧宗曰。若性是我性。我尚不知。豈況非我而知我耶。   是人答言我今審能。   案。道生曰。理不可沒。唯我能知也。僧亮曰。有惑故雖近。而不知。無惑故。雖遠而能見也。法瑤曰。此理唯佛能照。始可稱審也。   女人復言我亦欲見並可示我。   案。僧亮曰。理說有旨。知其必自有故。喻彼自求見也。法瑤曰。應聞之機發。譬欲見也。感教由己。譬示也。僧宗曰。被物為先後。乃及己故。言亦欲見也。智秀曰。人我兼利。故雲並也。   是人即於其家掘出金藏。   案。道生曰。除結惑之□。為掘。見佛性故。為出金藏也。僧亮曰。偏說無常。常我自顯也。法瑤曰。說涅槃之教。顯明佛性。以示物也。僧宗曰。性不在他。惑除必見。義稱於家而掘出也。   女人見已心生歡喜(至)如彼寶藏貧人不知。   案。道生曰。伏結仰信。名之為見。未是得也。僧亮曰。聞說佛性。發生微解。善業義也。智秀曰。應感不差。說必會機。喻之歡喜也。   善男子我今普示一切眾生(至)有真金藏不能得見。   案。僧宗曰。合上而不能知譬也。   如來今日普示眾生(至)心生歡喜歸仰如來。   案。僧宗曰。合上掘出示之。   善男子知方便者即是如來(至)真金藏者即佛性也。   案。慧朗曰。重舉譬對合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女人。   案。道生曰。前明除惑乃見。今明已經受化也。僧亮曰。譬佛也。女有養子之德。佛有慈護之道也。法瑤曰。大意為明昔所以不說。今所以說也。僧宗曰。此譬生前譬中。若果有而不無見者。如來出世。便應早說。何故。遂使眾生起無常之倒耶。此譬與新舊醫。言相似而意異。彼譬徵二教之虛實。此譬咎佛何不早說也。略有五意。第一明過去久遠。曾經常解。第二明背化失解。第三明善感釋迦。為說偏教。第四雖說常教。而未信也。第五明重說乃斷。漸信服也。女人譬過去佛也。   生育一子。   案。僧亮曰。等視眾生。無二之喻也。寶亮曰。有漏相善生。由佛故。譬生育也。智秀曰。謂從佛口生也。   嬰孩得病。   案。道生曰。稟化未濃。譬之嬰孩。而為邪我所惑。喻之得病也。僧亮曰。第二失解譬也。   是女人愁惱求覓良醫。   案。僧亮曰。病偏故須醫。醫病相治。謂如良也。僧宗曰。醫之與母。隨義為喻。取其長慧解之義譬母。治病之義為醫。更無別旨尋覓者。伺其機發。而為治也。智秀曰。善扣法身。法身垂應。應身為醫。喻如求覓也。   良醫既至。   案。僧亮曰。可治之機發。在於此時也。   合三種藥蘇乳石蜜與之令服。   案。僧亮曰。說有為無常苦無我法。為三對治偏病之良藥也。僧宗曰。第三說偏教之譬也。   因告女人兒服藥已且莫與乳。   案。僧亮曰。常教之乳。養善子之法。說無我譬少。說我譬多。皆以乳為喻也。治由權道。譬之告也。以邪我未消。莫說法身是我也。僧宗曰。說常為實智。說無常為權智。於時唯得說權。未得說實。以權實相關義。言告耳。非是不與乳。但與時未至。故雲且也。以權慧正說無常實慧。知時未至。不說於常。故雲且莫也。   須藥消已爾乃與之。   案。僧亮曰。三界我斷。乃可說我。僧宗曰。重倒若除。治道亦謝也。   是時女人即以苦味用塗其乳。   案。道生曰。無我之教。非物所嗜。為苦味也。僧亮曰。無常無我。濫及法身。有名無實。譬以外塗。僧宗曰。應雲醫以藥塗乳。而雲母自塗者。取善養之義便也。又釋為表母之與醫。無異體也。   語其兒言我乳毒塗不可復觸。   案。僧亮曰。愛染名觸。身皆無常。不可愛染也。   其兒渴乏欲得母乳聞乳毒氣便遠捨去。   案。僧亮曰。厭患身苦。求無為之樂。聞佛無常。志不求也。法瑤曰。須常住乳故。譬之以渴。此就理為言也。起無我故。背我教而不受。譬之捨去也。此言情也。僧宗曰。計常之習既久。時復欲起。如渴乏也。常名本自於佛。雖是倒執。猶從佛得故。言母乳也。但偏教之切轉明。倒心欲起不得。喻之捨去也。又釋雖聞偏教之旨。如有歸真之理。而偏教既切。圓解不得時發。如聞氣故捨去也。   至其藥消。   案。僧亮曰。邪我既斷。便是可說真我時也。僧宗曰。第四譬說圓教也。   母乃洗乳喚子與之。   案。道生曰。今說常我。判二教之分明也。僧亮曰。是可說之機。即為喚子之義也。法瑤曰。常教既興。無復濫佛之惑。義如洗乳也。寶亮曰。詮常之教如水。所詮之理如乳。義洗也。   是時小兒雖復飢渴先聞毒氣是故不來。   案。僧亮曰。執先偏教。不信後說也。僧宗曰。具如開宗所說。   母復語言為汝服藥(至)汝便可來飲乳無苦。   案。僧亮曰。如新舊醫譬也。僧宗曰。第五譬。重顯今昔之旨也。   其兒聞已漸漸還飲。   案。法瑤曰。頂奉今說。無復昔執之謬也。   善男子如來亦爾為度一切(至)為除世間諸妄見故。   案。僧亮曰。三界虛妄。計之為我。是名妄見也。   示現出過世間法故。   案。僧亮曰。識其虛妄。即出世間也。   復示世間計我虛妄非真實故。   案。僧亮曰。釋初句麻米之我。理中所無也。   修無我法清淨身故。   案。僧亮曰。釋第二句也。僧宗曰。上來至此。略合蘇乳等三種藥譬也。   譬如女人為其子故(至)說言諸法悉無有我。   案。僧宗曰。重舉第三譬。又合也。   如彼女人淨洗乳已而喚其子欲令還服。   案。僧亮曰。舉第四譬也。   我今亦爾說如來藏是故比丘不應生怖。   案。僧宗曰。合洗乳譬。   如彼小兒聞母喚已漸還飲乳。   案。僧宗曰。舉第五譬。   比丘亦爾應自分別如來祕藏不得不有。   案。僧宗曰。合從教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實無有我。   案。僧亮曰。上說眾生有我。我即佛性。夫有有二種。現在有。當來有也。而有義未分。須以十一事為難。以難現在之有。成當有之旨也。法瑤曰。家中寶藏。以譬眾生有大明真我。在其中中矣。迦葉知眾有疑。乃設難雲。便應已有果性之用。   何以故嬰兒生時無所知曉(至)以是義故定知無我。   案。僧亮曰。皆責現用也。僧宗曰。我以自在為義。而嬰兒無知。無有照用。是知無我也。   若定有我受生已後(至)是常住者應無壞相。   案。僧宗曰。自在者。不應無常也。   若無壞相雲何而有剎利(至)定知佛性非是常法。   案。僧宗曰。舉報不等。以證無自在也。   若言佛性定是常者(至)妄言綺語貪恚邪見。   案。僧宗曰。明因不正。故知無我也。   若我性常何故酒後荒醉迷亂。   案。僧宗曰。前句明若有我者。不應內心起惡。此句明若有我者。不應隨外緣所轉也。   若我性常盲應見色聾應聞聲啞應能語拘癖能行。   案。僧宗曰。前明不應因中造惡。此明不應受此惡果。   若我性常不應避於火坑大水毒藥刀劍惡人禽獸。   案。僧宗曰。若有所畏。豈謂自在耶。   若我常者本所更事(至)我曾何處見是人耶。   案。僧宗曰。有我則常憶。豈應忘耶。   若我常者則不應有老少盛衰憶念往事。   案。僧宗曰。前諸句悉據心。此一句舉色也。若自在必常。心雲何而忘也。色雲何而變也。   若我常者止住何處為在涕唾青黃赤白諸色中耶。   案。僧亮曰。上來窮撿理極。今責住處。若不偏在一方。便應遍在眾處。此先一一處。以撿其無也。   若我常者應遍身中(至)若斷身時我亦應斷。   案。僧宗曰。偏在之無。事已如上。假令遍有。則同麻米。豈曰自在。復雲常耶。   佛告迦葉善男子譬如王家(至)其人眉間有金剛珠。   案。道生曰。明非不有。而非己有也。以智慧之額。致真我之珠也。僧亮曰。答難也。明佛性雖有。於見者成解。不見者成惑。不可言有。故便責現用也。如彼眉珠。顯則嚴身。隱則成病。不可以珠在身故。常責其好。此總答諸難。下更別有譬也。王譬佛。力士譬行人。珠譬解也。佛說因果之性。聞者受解。解圓可責。如在眉間也。法瑤曰。信解佛性中道不偏。猶如眉間之處中也。信知佛性。必為己用。猶彼眉間有此珠也。僧宗曰。此譬意明非無常性。但為惑所映。不得現用。不可以現在未用。便令都無也。此譬有五重意也。第一明過去曾稟圓解。第二明生死流轉。遂失本解。第三明雖失本解。善力所感。聖則出世。說偏教也。第四明常機始發。為說圓教。第五重為解釋。然後乃信也。旨要所歸取。第二失解起惑譬也。明惑滯生死。障於慧目。不得現用。不可言永無也。王家者。家謂處也。言佛化所被之所也。力士以伏強敵。故稱大也。所化行人。終摧大惡。如力士也。金剛珠者。明中道信解。能破顛倒。譬之金剛也。寶亮曰。譬有四意。第一生解譬。第二失解譬。第三後佛出世。說偏教也。第四說圓教也。珠者。通取因果六行理解。合為譬也。智秀曰。分此譬為二段。始說憂愁啼哭。明其先解而後失。次從慰喻力士。訖譬。明後佛重說。還得解也。前段中有兩階。此即第一。正明昔日得理解中道信心時也。   與餘力士較力相撲。   案。僧亮曰。邪我於正解。為餘也。正解未堅。而與強邪諍辨。喻之較力也。僧宗曰。此第二失解譬。明解微見淺。而起重惑。經離生死也。豈得聞有。而便使現用。現用既無。便謂永失耶。餘力士者。喻無明心也。解有摧惑之義。取譬力士。惑有過解之工。亦稱力士也。較力者。聞慧未明。而我心時動。解惑相交。喻如較力也。智秀曰。相撲者。互有倚伏之喻也。   而彼力士以頭觸之。   案。道生曰。無明為眾結之首也。僧亮曰。我見是眾結之首。故雲以頭觸之也。僧宗曰。圓解以正信為首。邪心以不信為頭。信為不信所侵。如二首相觸之。   其額上珠尋沒膚中。   案。僧亮曰。受屈於邪。言謂之沒也。有名無實。譬之膚也。法瑤曰。正信微淺。不能自固。遂同說耶見也。僧宗曰。信為不信所陵。圓解則隱也。寶亮曰。佛弟子。以相心說無相。理既無相。幽而難顯。外道以相心說相。理則易安。經生死久。遂失本解。逐彼邪計故。言沒膚中也。道慧記曰。所以言膚中者。明非永失。尋發不久也。   都不自知是珠所在。   案。僧亮曰。以邪我為真。不覺失真我也。法瑤曰。以耶惑之首。壞正信之額。正信既破。豈知有佛性耶。雖不知有。而至理孱然。如珠沒皮中也。僧宗曰。既超橫常之見。則失本所解也。若識常在果。則安得其地。便有所在。既乖其所解。心無常故。雲不知所在也。寶亮曰。得失之理。既非所悟。故雲都不自知也。   其處有瘡。   案。僧亮曰。以失真我。而成惑倒。倒致生死之苦也。法瑤曰。破正信故。有不信之瘡也。   即命良醫欲自療治。   案。僧亮曰。生死苦切。解緣還感。悟時已至。機來扣聖。命醫之義也。僧宗曰。第三譬也。應感道交。有召命之義也。寶亮曰。眾生有善有苦。二緣感佛見佛。則能滅苦。故言療治。   時有明醫善知方藥。   案。僧亮曰。醫譬佛也。善除八倒。譬知方藥也。僧宗曰。即釋迦治惑病。故稱醫。了達經教之方。妙窮淵旨之藥。   即知是瘡因珠入體。   案。僧亮曰。緣失解成惑。致有生死也。僧宗曰。醫見瘡故。知因入體。佛見眾生流轉五道。知由橫起妄常之計。失於本解也。   是珠入皮即便停住。   案。僧亮曰。知非久失。故曰停住。法瑤曰。佛性之理。終為心用。雖復暫為煩惱所隱。如珠在皮中出不久也。僧宗曰圓解之理。無時暫絕。乃可事有廢興。其理常存。如停住也。寶亮曰。雖復失解於當時。而本機猶不喪也。   是時良醫尋問力士卿額上珠為何所在。   案。道生曰。為說無我。即是表有真我也。僧亮曰。知其不覺失本真我。譬問其所也。法瑤曰。為說無我時也。僧宗曰。說偏教也。橫計常見。為失之矣。但常我同失。失名不顯。如來出世。為說偏教。奪其邪我。推求所計。知其為謬。失義始彰。如彼力士失珠。雖久不自覺知。醫問乃知也。寶亮曰。所以為說無常意。欲申其本解。喻如彼問本珠何在。   力士驚答大師醫王我額上珠乃無去耶。   案。道生曰。不覺失時。聞問乃驚。以漫說謂失。答雲如此耶。   是珠今者為何所在將非幻化憂愁啼哭。   案。道生曰。即謂失之。應求所在。遂謂不存。以為幻化也。僧亮曰。推折五陰。無所得也。化者。計一切法皆空也。啼哭者。悟一切法。唯是八苦也。法瑤曰。學無我觀深故。乃至謂不知真我所在也。智秀曰。雖聞偏教。一往未伏。譬驚答也。終信今旨義。言我珠。乃無去耶。   是時良醫慰喻力士汝今不應生大愁苦。   案。道生曰。以其遂謂不存。乃說我以悟之。既理顯身中。亦是語知顯也。僧亮曰。第二譬也。法有不空。亦有常我。不如所見一切苦也。僧宗曰。第四譬也。依教而行。已斷重倒。今常機且發。解釋佛果。所以為常。此是物情所安。如慰問也。寶亮曰。此下第四。譬眾生根熟。堪聞常住。即涅槃經教。為慰喻之辭也。   汝因鬥時寶珠入體今在皮裹影現於外。   案。僧亮曰。今日之說也。明先時之解。重惑暫迷。昔緣潛發。譬影現於外也。僧宗曰。雖復失解。而理不亡。當時雖復為惑所隱。然其一念之力。必力必牽極果。冥相感召。不得相無。如珠雖在皮裹。而影顯於外也。   汝等鬥時瞋恚毒盛珠陷入體故不自知。   案。僧亮曰。謂常解之因猶存。悟在今日。自不知耳。寶亮曰。起惑失解。為毒重故。不自知也。   是時力士不信醫言(至)汝今雲何欺誑於我。   案。道生曰。執失不信今說也。僧亮曰。皮堬L近譬現在也。現在有為。唯苦不淨。豈見佛性用耶。筋裹深遠。以譬未來。以不可見故。明其無也。法瑤曰。佛性清淨。若在頌惱之中。則不容爾。若在善中。未有善時。則無佛性。不應可見也。僧宗曰。近是迦葉十一翻難也。寶亮曰。不異前新舊醫譬中。諸比丘不信常之辭。   時醫執鏡以照其面珠在鏡中明瞭顯現。   案。道生曰。智慧之鏡。從佛而得。如醫執也。僧亮曰。鏡以表像。譬圓教也。面有雙目。以譬二慧。性在文中。顯現了了。如有眼之人照鏡中之像也。法瑤曰。唯一往於言。未能即信。若得真解之鏡。乃證知也。解從佛得。如醫執鏡也。僧宗曰。第五譬也。珠雖映徹。皮□不知。要須淨鏡。照之乃見。將明言以詮理。理由言顯。如珠現於鏡中也。寶亮曰。鏡即涅槃教也。面譬眾生心也。明駿案。鏡即指此譬也。面譬信也。理之與解。左右為喻。同譬珠也。雖未在已。而信解可得。既因譬獲悟。如面睹明鏡。分明見影。此譬是佛所說。故言醫執鏡也。   力士見已心懷驚怪生奇特想。   案。法瑤曰。受教之徒。聞見佛性。方生信解。身中乃有此之勝理。生奇特想也。僧宗曰。解生意表。如驚也。貴重所悟。奇特想也。   善男子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至)唯有佛性皆不能見。   案。僧宗曰。合失解譬也。   而為貪淫瞋恚愚癡(至)愚癡□心不知佛性。   案。僧亮曰。合初譬也。僧宗曰。合其處有瘡也。□心者。合都不自知。是珠所在也。   如彼力士寶珠在體(至)況復能知有我真性。   案。僧亮曰。合第二譬也。僧宗曰。修學無我者。合上乃無去耶。不知我真性者。更合第二譬也。不知無我處者。還道偏執。所修空觀。非就善友。習學所得。故非善解也。   善男子如來如是說諸眾生(至)如是無量不可思議。   案。僧亮曰。合第三譬也。僧宗曰。合第五執鏡譬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九    雪山一味藥譬 釋佛性五陰中而無失壞 釋方等經如甘露毒藥 廣論三種三歸。一者階梯。二者一體。三者自身未來佛性   如來性品之第二   復次善男子譬如雪山。   案。道生曰。不從佛說而計者。乃更反成其惑也。僧亮曰。上已總答十一難。而佛性不壞。其義未顯。又前譬雲。珠陷入體。似佛性可壞。今以此譬。明失解所由。佛性不可破壞也。雪山譬五陰身也。法瑤曰。譬眾生也。僧宗曰。前譬明起惑乖理。不得現用。此譬明若欲取者。有方則得。乖方則失也。雪山譬金剛。以下因地之神明也。   有一味藥名曰藥味其味極恬。   案。僧亮曰。藥譬佛性。甜譬常樂也。僧宗曰。見佛性者。治生死之病。譬之藥也。樂味者。味體非樂。能生人樂。佛性非樂。會之者出苦。故譬之樂味也。極甜者。甜味則為人所嗜。佛性之理。有識所甘。喻之甜味也。智秀曰。一味者。佛性之理。無生滅之異也。   在深叢下人無能見。   案。僧亮曰。九住已下。不能得見也。法瑤曰。以煩惱□故。雖有佛性。眾生不見也。僧宗曰。無有十地慧目。所以不能見也。   有人聞香即知其地當有是藥。   案。道生曰。菩薩說無我之教。表如來真我。譬聞香也。僧亮曰。譬十地菩薩。聞佛說已。能見少分。明性理幽遠也。法瑤曰。行者聞說。知煩惱之下。有佛性也。僧宗曰。有謂得聞慧之解也。雖無十地慧眼能見。然信教生解。必知有也。智秀曰。譬過去佛始時微知。如彼聞香。知當有藥終能修行。得成佛果也。   過去世中有轉輪王(至)造作木筩以接是藥。   案。道生曰。往古諸佛。說無我法。無我之理。如彼木筩。有外無內也。僧亮曰。王譬佛也。唯佛能見能說者也。筩譬圓教也。法瑤曰。明過去佛教。唯復非一。皆表於性。如造木筩。以接藥也。僧宗曰。王通譬先佛。若近取者。則迦葉佛也。王欲求藥於山故。處處造筩。以接之也譬迦葉世尊。在凡夫之日。備修萬行。以求佛果也。寶亮曰。山譬五陰。筩譬經教。處處者。譬十二部也。明先佛欲於眾生五陰。得常我性故。說十二部經也。雖說無常。皆為得常。中道之理。故雲以接是藥也。智秀曰。萬行如筩也。行由身起。譬處處造也。   是藥熟時。   案。僧亮曰。聞說領解。無有差謬。以申眉間珠也。法瑤曰。佛性應流通之時。謂顯著為熟也。僧宗曰。因力滿足。如藥熟也。寶亮曰。謂成佛之時也。   從地流出。   案。法瑤曰。性顯著故。出乎煩惱之表也。僧宗曰。因滿果現。為佛眼所照也。寶亮曰。因果之理。不出於身外。而明五陰之中。即有者也。   集木筩中。   案。道生曰。常我之理。應萬行之時。義味悉在於經文矣。法瑤曰。佛性理味。備之經教為集也。僧宗曰。果來應因為集也。寶亮曰。顯在經教之中也。   其味真正。   案。僧宗曰。佛性之理。不與偽物同體也。寶亮曰。常理為圓教所詮。為真正也。   王既□已其後是藥(至)隨其流處有種種異。   案。道生曰。佛涅槃後。尋研經教。偏執其義。於一味之理。隨說成異。取義既偏。受身殊別也。僧亮曰。取解未純。佛滅法離。人生異解。起種種見。受果不同。以申失解之苦也。法瑤曰。佛涅槃後。各師偏見。故說佛性。種種不同。隨其偏執。則受身有殊。如藥流處有種種異。僧宗曰。佛性理一。以人執不同。遂有九十五種。既造邪因。受四惡果。如種種味也。   是藥真味停留在山猶如滿月。   案。道生曰。不以取之有偏。正理遂壞。不以受身不同。使真我斷也。   凡人薄福雖以掘鑿加功苦至而不能得。   案。僧亮曰。雖生異見。不能毀真。聖與凡絕。常乃得顯。不壞義也。法瑤曰。見雖異塗。不變佛性。受身不同。佛性不改也。凡夫偏執。雖復竭思。終不能得見正理也。僧宗曰。不與偽雜。為真性也。必在於人。不可遷轉。如停留也。圓明不偏。事同月也。凡夫薄福。不能得者。無慧以自修。雖加苦行。如持牛戒。自餓等法。去理逾遠。若是伏欲。得無想定。及非想定。計為涅槃。亦為乖方。故言雖復加苦。不能見也。六卷雲。理筩不深。言不發無漏也。   復有聖王出現於世以福因緣即得是藥真正之味。   案。僧亮曰。重證不壞之旨也。僧宗曰。即釋迦也。言前佛滅後。取之得方者。得也。但眾生薄福。求之乖術。直有違不違異。此理常然也。寶亮曰。後佛出世。即得如是中道之解也。   善男子如來祕藏其味亦爾(至)無明眾生不能得見。   案。僧亮曰。合初譬也。僧宗曰。合深叢下。無能見者也。   一味藥者譬如佛性(至)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   案。僧亮曰。合第二譬也。僧宗曰。合種種味也。   佛性雄猛難可毀壞(至)一切無能毀壞燒滅。   案。僧亮曰。合第三譬也。僧宗曰。此語偏主第十一難。難雲若斷身時。我亦隨斷。合答言。不離因地神明而有。故言有耳。豈可責令與陰為一。枝陰滅我斷也。寶亮曰。明正因之性。體性不可改變。故無能殺害者。生死血肉。是偏因所感。可得損傷。正因之性。天然非因所生。故不可壞。   雖不可壞然不可見(至)以是因緣無能殺者。   案。智秀曰。總結上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應當無有不善之業。   案。僧亮曰。承上語勢。有此問也。若性不可殺。似應殺生無罪也。僧宗曰。此難意。欲令解釋以不離故。言有耳。非為已有與陰一也。   佛告迦葉實有殺生(至)差別之相流轉生死。   案。道生曰。雖壞五陰。無損佛性。傷五陰故。名曰殺生。不可以佛性無損。謂無不善業也。僧亮曰。因不離果。故言住也。五陰相續。或天或人。人天陰異。此死彼生。故可壞也。皆求樂淨。此二不殊。故不可壞。佛以乳毒為譬也。僧宗曰。釋所以雖有殺生。而佛性無損也。何者。夫因果之道。義實相關。有因則有果。無因則無果。正以佛性。不離因地神明。故言住陰中耳。豈得責使已有一法。與陰為一。不可傷耶。所以有殺罪者。以五陰是有為相續之法。力為斷緣。具四因緣。故有殺罪。罪從斷陰邊生。不可令陰斷。故性亦俱傷。性是常故。陰亦不可壞也。敬遺記曰。住五陰者。依於此身。修緣因之善也。神明為正因。有發生之義。今斷此相續。則資生之義廢矣。廢則取果之義賒。今以因中說果。故言住也。以斷五陰相續之義。隔善不生。故得殺罪。非是直以斷形質故。成殺罪也。是以供養闡提無福。殺亦無罪也。言得罪者。直以噁心得耳。非隔陰故也。寶亮曰。若論無常虛偽果報。彼生此死。豈當有罪。今得罪之緣。別有以也。若無噁心。及傷田者。都無有罪。下文曰。若殺蟻子。尚有罪報。殺一闡提。則無罪也。明知得殺罪者。一由噁心。二由傷田。彼人之善應相續生。斷其命故。不得相次而生。所以得罪。非直斷命。而招殃也。佛性住五陰中者。此舉緣因佛性也。夫行道成聖。因此陰身。既斷彼命已。善不得起也。欲談罪福之相應。就此義論矣。   非聖之人橫計於我(至)妄想之相無有真實。   案。僧亮曰。凡夫橫見。是五陰之因。因虛果偽。所以可壞也。   出世我相為名佛性如是計我是名最善。   案。道生曰。雖復受身萬端。而佛性常存。若能計此得者。實為善也。僧亮曰。佛從性起。性理不變。因實果真。所以不壞。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善知伏藏。   案。道生曰。譬橫計於我。自以為善知也。寶亮曰。菩薩知此圓理。隱眾惑之下。如伏藏也。   即取利钁。   案。道生曰。以邪智。破柝諸陰也。僧宗曰。謂智力也。寶亮曰。修萬行也。   掘地直下。   案。僧亮曰。菩薩以智慧力。斷煩惱也。寶亮曰。觀五陰也。   磐石沙礫直過無難。   案。僧宗曰。所受陰果。皆是慧之所除也。寶亮曰。謂斷煩惱也。   唯至金剛不能穿徹夫金剛者所有刀斧不能破壞。   案。道生曰。佛性不為邪見所穿掘也。僧宗曰。譬佛性也。   善男子眾生佛性亦復如是(至)是不可思議也。   案。僧宗曰。今譬明佛性不可壞也。   善男子方等經者猶如甘露亦如毒藥。   案。道生曰。經教雖以悟物。要當從之者悟也。是以於悟者。為甘露。乖之者。為毒藥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譬如甘露亦如毒藥。   案。僧亮曰。請廣其義也。   佛言善男子汝今欲知如來祕藏真實義不。   案。僧亮曰。語寄迦葉。以誡眾也。   迦葉白言我今實欲得知如來祕藏之義。   案。僧亮曰。已說我者。即是佛性。自身有之。便應自歸身中三寶。必得常樂。成善業之義也。僧宗曰。第二段也。相生明性。有而是常。乖則為隱。長處生死不違。則顯永昇常樂。斯則起信之所由。事在於此經。若欲求詮以入理者。豈不得於常住方等。深生信哉。前唱善業。已啟其萌。今勸深信長於前解也。寶亮曰。第二段也。勸信一體三歸也。又開為十章。第一將說三歸。先勸虛壞。若執著者。則乖法相矣。第二明若從四時之教修學。而來聞今所說。成忘懷之人也。第三將說此理。故勸勵時眾。應效此人。而用心也。第四正說三歸。第五明時眾。於此極說之理。未能即信。故迦葉還請也。第六佛還更說如此三歸差別之相。第七迦葉領解未來一體三歸。第八還勸行人。令此時眾。發於大志。第九迦葉自勸行人。發跡而行。第十佛還讚成所說之理也。甘露譬常住理。若作不有不無。虛心而緣。即成甘露。若介然有存。是即斷常。既不稱乎。中道即於此人。而成毒也。此中有四翻。第一佛唱此旨。第二迦葉求解釋。第三佛還更問審聞不。第四迦葉重請也。智秀曰。第二段也。上明佛性即我。此既不有善業得與。與善之始。莫過歸信。故此一章。先勸依自身常住三寶也。開為七章。第一約人。以褒貶於經。第二正勸。依自身如來之藏。第三說其不解。請求重釋。第四佛為廣說。詶其請意。第五迦葉領解。以立雙歸。第六佛即述其今解。戒其先非。第七迦葉發跡以遣疑。訖不生亦不死也。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至)或有服甘露壽命得長存。   案。僧亮曰。此明修不得時也。如昔鹿園拘倫聞之。反增常見。夭慧命也。今日修之。則得法身也。法瑤曰。此偈明俱尋常典。得旨則命長。失旨則早夭也。僧宗曰。若依教信行。則得不死。如彼甘露。若違則失旨。成毒藥也。師說不同。解釋亦異。自有一釋雲。即以圓教之性。為毒藥也。此則不然。非唯勸信義失。乃有貶經之過也。此中先舉外譬。欲顯明經性非是毒也。如世甘露。本非毒藥。直以人不能消。義稱為毒耳。將明圓教。於倒解者。則傷夭而失。非經也。智秀曰。將欲顯理。先約愚智。褒貶經文。初一行半偈。先出服行之人。有能不能。次一行。顯出藥體。次四行。重舉譬也。明藥雖是一。而有兩異。正由愚智二人。得或成毒成藥之義也。直言甘露。未知其旨。次後一行。正釋其義。明令人成佛永畢不死之旨也。慧誕曰。將欲勸人見性。以成善業。故先明經旨也。何者。常住之義。永盡生死。其猶甘露。以傷謗法四品。或人義如毒藥。若能深識二義。即三歸業成。如服甘露而長生。飲毒藥而不死也。若不識者。三歸不成。如服二藥。而致終也。   或有服毒生有緣服毒死。   案。僧亮曰。譬無常之三寶也。昔日歸依。於此則得慧命。今若歸者。謗佛法僧。慧命斷也。此偈明俱尋無常之教。若得旨則慧命生。失旨則慧命斷也。又一義。大乘常典。於智者為甘露。於愚者為毒藥。愚者服智者之甘露。而早夭。智者服愚者之毒藥。則長生也。僧宗曰。向舉譬以明圓教。今舉毒譬以顯偏教。將明教性是不了。生人倒見。毒義明矣。乃可依經斷結。別是一用。所言是毒。不在此也。寶亮曰。更顯方等成毒不成之意也。有四品人。謂兩師各教二弟子。何者。或服甘露傷命。此第一人。雖復諮受善師之法。不能忘懷取旨。若於此人。則成毒也。或服甘露。得長存者。此第二人。稱師所教。而得旨故。成甘露也。或有服毒生者。此第三人。雖從不善執相之師受學。而能稱理虛解。故雖是毒而不死也。或緣服毒死者。此第四人。已從不善師學。復不忘懷。齊言取故。謂服毒而死。   無礙智甘露所謂大乘典如是大乘典亦名雜毒藥。   案。僧宗曰。前舉譬。此合譬也。亦名毒藥者。於人不消。亦有毒義。能服行者。念由於信。勸信明矣。智秀曰。顯出藥體也。   如蘇醍醐等及以諸石蜜(至)服之則成毒。   案。僧宗曰。前舉甘露。其旨略顯。更引美譬。彰其非毒。下明愚智兩人。其義頓曉也。寶亮曰。有識甘露者。未幾復引五味喻也。智秀曰。此下四行。第三意重舉譬者。顯藥體是一。而隨愚智為二也。   聲聞及緣覺大乘為甘露(至)成人中象王。   案。僧亮曰。邪我已斷。應知真我是甘露也。僧宗曰。向舉愚智。未有所蠲。事須分別。今言二乘聖人。若聞圓教。必能服行。此人為甘露也。故知凡夫不能信行。皆為毒藥矣。寶亮曰。第二出成甘露之人也。明昔三乘。於今聞說一體三歸。盡成甘露之用也。如是勸進者。明依大乘。而修行者。成人中象王也。   眾生知佛性猶如迦葉等無上甘露味不生亦不死。   案。僧亮曰。釋成甘露也。以迦葉所知。與眾生作法。舉所知之事。即不生不死也。寶亮曰。第三戒勸也。明迦葉已知。若眾生能如迦葉者。必得不生不死之果也。智秀曰。第四釋義也。明所以令人成佛者。以永畢不生不死故也。   迦葉汝今當善分別三歸如是三歸性則是我之性。   案。僧亮曰。自在者。是我義。無師自悟者。是覺義。無有非法。是法義。眾法和合。是僧義。此四者。體一而名異也。僧宗曰。第三段也。上雖勸信。要令安心有所。故勸分別善識真偽。捨昔偽三。憑今真一也。此則域情無謬。發軫則趣之要道也。就此辯三歸中。可有五章差別也。第一以三偈半。一往直勸歸真三寶也。第二有十偈。迦葉懷疑。未受今說。第三有四偈半。更為開釋。洗彼二疑。第四有四偈。迦葉更執也。前有三疑。滯在有無。而聞釋洗也。今真偽未了。便欲兩歸。第五說長行。更為解釋梯橙之意。虛實之旨也。善分別者。分別昔歸為權。今歸為實也。則我性者。不假捨我自身。而歸彼佛也。寶亮曰。下有三偈半。正明三歸相也。一往且令捨昔三歸。及釋迦一體三歸。唯勸自歸未來身中一體三寶。若此心一立。則三種三歸。悉皆成就也。善分別者。別相三寶。與今釋迦一體三歸。皆不免過。何者。以丈六為佛。以十二部經為法。以三乘聖眾為僧。而魔所化形。所說邪法。行魔法者。亦可歸依。並是形骸中取。何得免濫耶。若就釋迦一體三歸。亦不免過。何者。以丈六為跡。法身為本。約本取跡。如為小勝。然同是形骸。魔亦能爾。豈容得免。法僧二寶。亦復如是也。唯自歸依我未來身一體三寶。此無失謬。非唯免過。乃成三種德也。一者識前兩時所說。三歸之失。驗歸未來為是。既安心有在。豈畏魔來亂其正解耶。二者既有正智。心用則曠。審明金剛心後。真實一體三歸。必是我寶。含識眾生。理與我同。莫問成佛近遠。皆可歸憑也。三者既判此寶。審屬於我。則明鑒因果。無八倒之惑。何者。此人理然識佛地是常。生死無常。亦何行而不建耶。三心既立。三過又除。所以勸人分別三歸。旨在於此也。   若能諦觀察我性有佛性當知如是人得入祕密藏。   案。僧宗曰。性理不殊。正以隱顯為異。若捨我歸彼。是則棄本從末。非謂真歸。是以勸令深識自身當果之生。此識既審。則無始造之滯。終成之惑也。寶亮曰。我性者。是因性也。有佛性者。謂果性也。必有如此解者。審入祕密藏也。   知我及我所是人已出世(至)其性義如是。   案。僧亮曰。已歸未來身中三寶。進行趣極。名知我也。我所者。法僧也。此四體一而義異。佛與我義。義一而名殊也。寶亮曰。知我者。是我未來性也。我所者。謂十地之行。是我所應行也。若能如此知者。已是出世之人也。   爾時迦葉復說偈言我今都不知歸依三寶處。   案。僧亮曰。已捨次第三歸。欲歸未來三寶。而未來無兆。故不知所歸也。法瑤曰。三寶既有真有偽。今欲歸之。而作善業。但不知真。者之處也。僧宗曰。昔勸歸別。今勸歸同。二教相乖。雲何取信。故言不知所歸之處也。寶亮曰。此下第五段。時眾既聞上說。心尚未解。故迦葉今者。一往悉不肯受。何者。我昔所歸別體三寶。佛已不聽。次歸釋迦一體三寶。又言不免有過。且釋迦一體三歸。有而無相也。眾生聞無則執斷。聞有則執常。以是難立。今又令捨歸我未來一體三寶。而未來都無相貌。雲何可得立心而歸耶。   雲何當歸趣無上無所畏。   案。僧亮曰。即辨三寶也。寶亮曰。問意雲。若為歸三寶得趣無上無畏之地耶。   不知三寶處雲何作無我。   案。僧亮曰。若未來真我。觀三界無我者。可以歸也。若不能知未來之我。而觀無我。何所歸耶。法瑤曰。三寶即前我也。無我即前我所也。我所即善業也。夫作善以求常住。要須識真我。三寶以修其業。則常住可得而就也。既不知者。居然不得所作之善也。故曰。雲何作無我也。僧宗曰。若既不知真實三寶處者。雲何修無我勸行。厭離生死。而起之耶。敬遺記曰。既不知真寶三寶。雲何昔教。乃勸令修無我觀耶。寶亮曰。既不知歸三寶。雲何作無我觀。而修行也。   雲何歸佛者而得於安慰(至)轉得無上利。   案。僧亮曰。佛能除畏。故言安慰也。法能斷疑。故言自在。僧是福田。故曰無上之利。隨義配之。上總此別也。法瑤曰。前推問三寶之處。今問歸依之義也。歸佛得安慰。歸法得自在。歸僧得上利。各舉一義耳。而歸三寶。皆有此義也。僧宗曰。此二偈者。正是真偽之疑也。今雲何歸佛者。為昔歸勝。為今歸勝耶。雲何得自在者。昔令歸法。具四非常。是不自在。今曰歸法。具八自在。為何教是實耶。歸僧無上利者。昔令歸僧。取行法之人。今日之僧。取萬德不違之義。定何僧可依。轉我善業。得無上利耶。寶亮曰。雲何歸佛者。謂為歸之方法也。歸法歸僧。亦如此也。   雲何真實說未來成佛道未來若不成雲何歸三寶。   案。僧亮曰。佛是真實說者。今可仰信未來成佛也。然因能成果。具縛凡夫。未有其因。未來必不即成。雲何歸依未來三寶耶。法瑤曰。此下三偈半。明因時。亦有三歸之義。若知身中有三歸之義。歸而修善者。即果地三歸者也。以此引物。修善勸發。及作善業之義。義在於此耶。僧宗曰。此下六偈半。有無疑也。佛上勸我。歸依自身未來佛性。由有性故。事未在我。前兆難知。尋佛向語。為是真實。為非真實也。未來若不成者。雖言成佛。理不必爾。脫當不成。則為徒生歸心也。寶亮曰。雲何真實說者。願佛真實說我未來成三寶之相也。未來若不成者。若歸未來成佛心不立時。雲何名作歸依三寶耶。   我今無預知當行次第依。   案。僧宗曰。為未在我。難可預知。不及還歸昔教次第依也。寶亮曰。明未來三寶。難可預知。今當謹依聖教。是佛之說。悉次第而歸也。   雲何未懷妊而作生子想(至)眾生業亦然。   案。僧亮曰。無因而計果。其事如是也。僧宗曰。夫有子在胎。故稱之懷妊。終期必在十月也。若得十地無漏。可譬懷妊。今悠悠凡夫。去果遼邈。未有信善。而說有果。事同都未懷妊。作生子想也。寶亮曰。下三行寄譬。以結未來三歸之難。後餘二行。更請說真歸也。   如佛之所說愚者不能知(至)祕密之寶藏。   案。僧亮曰。若不知而歸。則不成歸。故久在生死也。假名優婆塞者。三歸不成。豈是真實也。智秀曰。上來十行偈。第三章明今昔三寶。旨深難曉也。迦葉現迷。故陳其不解。請佛重釋也。初有三行半。申其即曰。於兩教並迷。謂無我觀行。不得成就也。有兩意。初一行半。正申不知歸依之相。及無我觀不成。次二行。舉昔偏教。以反質也。雲若今說是者。昔日何故作是說耶。第二有五行偈。審佛真實之說。用資未來佛也。有兩意。初半行。正推求實說之相。恐佛不即顯示。以此感佛意也。次四行半。舉四失。以要佛必使示其相也。謂四失者。初一行明若不審佛。則無未來可歸之過。上半明若不審佛。則未來佛不成。雲何有三寶可歸耶。既無來佛可歸。即下半行結雲。無有來佛。為歸心之境。可為次第依也。若無依而說有。理不可然。次三行半。廣顯其失也。第三有一行半。請佛說也。始半行直請。次一行稱德而請也。   迦葉汝當知我今當為汝善開微密藏令汝疑得斷。   案。僧宗曰。第三段也。先釋有無之疑。次釋真偽之疑也。佛性為煩惱所隱稱藏。除惑即見。故稱開也。寶亮曰。此下有四行半偈。第六段。佛更重說未來歸依之勝相。初兩偈。且許說而讚歎。次有兩偈。正辯真歸。後半偈。結今歸之真勝也。   今當至心聽汝於諸菩薩則與第七佛同其一名號。   案。僧亮曰。釋迦是第七佛也。謂汝之未來法身與我同號。但時有差別。作如是名耳。僧宗曰。賢劫中之第七佛也。非但名同。十號亦等。若爾則來果孱然。疑則斷也。慧朗曰。本起經注曰。釋迦為能。文為儒。義言能儒。此美迦葉有弘法之功也。   歸依於佛者真名優婆塞終不更歸依其餘諸天神。   案。僧亮曰。釋歸佛義也。僧宗曰。此下釋真偽之疑也。言昔令汝歸別體三寶者。以代邪歸。豈是實耶。終不更歸天神者。外道殺生祠神。以求心願。令歸丈六。以代祠神之迷。借近以接愚。非謂至極也。歸我來身一體三寶。事無乖謬。豈畏有歸天神之慮耶。   歸依於法者則離於殺害。   案。僧宗曰。外道九十五種。多以殺為事。今使依十二部經。移其心操也。寶亮曰。若金剛心後。體無非法。則無俟於此依也。   歸依聖僧者不求於外道如是歸三寶則得無所畏。   案。僧宗曰。秉正解。以示人善道也。為代此三邪。故說三歸。非為理極也。寶亮曰。歸佛果無為之僧。便不畏有謬歸外道之失也。智秀曰。凡四行半偈。詶所請也。有三意。第一一行。許為說也。第二一行。顯今說。為美等迦葉於釋迦也。第三兩偈半。顯推教意也。   迦葉白佛言我亦歸三寶是名為正路諸佛之境界。   案。僧亮曰。迦葉為眾導之首。受解自歸未來三寶。未來未現。現在成時。則功德亦等。故言亦也。正路者。三歸也。三歸是趣佛正路也。僧宗曰。不但歸今日常住一體。亦歸昔教別體三寶也。此下餘四行。第七段領解也。智秀曰。迦葉自說。如理雙歸。初一行。如權而歸。次三行。歸於今說。初一行。出今日可依法體。次二行。以一行歎此法。一行結其歸心也。   三寶平等相常有大智性我性及佛性無二無差別。   案。僧亮曰。釋上亦歸義也。僧宗曰。舉今日一體也。當來圓果。備有三義。無勝負故。平等也。大智性者。不同孤滅也。無二者。深領旨也。   是道佛所讚正進安止處亦名正遍見故為佛所稱。   案。僧亮曰。釋上正路也。僧宗曰。舉別體三寶。明我亦不背也。名正遍見。言丈六亦真十號也。   我亦趣善逝所讚無上道是最為甘露諸有所無有。   案。僧亮曰。自說是真歸也。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至)則應分別有三歸依。   案。僧亮曰。上說自歸未來一體三寶。將廣上所明。先非昔說也。昔日異體依他者。為聲聞耳。僧宗曰。今呵迦葉。乃密斥凡夫也。寶亮曰。此下第八段。佛還勸迦葉行也。迦葉既領解於前佛。今更督厲時眾。故次有此文也。不應如聲聞者。呵其第五段中。我今無預知。當行次第依語也。若為化生故。可說差別三寶也。不然者。則唯一體耳。   善男子菩薩應作如是思惟(至)等為眾生作歸依故。   案。僧亮曰。應立誓言與人作依止也。寶亮曰。釋勸歸依未來自身一體三寶也。   若欲尊重法身舍利(至)起塔廟想禮拜供養。   案。僧宗曰。佛以智慧為尊也。色身是智所依處。所以得尊也。塔廟與色身不異也。   如是眾生以我法身(至)及諸智者而作佛事。   案。僧亮曰。生盲者。舉須依者也。寶亮曰。既有慧眼。應悟未解。開盲者之目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臨陣戰時(至)如王王子大臣亦爾。   案。僧亮曰。為菩薩欲破生死。為依止之譬也。僧宗曰。此答前問。雲何得自在。雲何不自在耶。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猛利決斷應如剛刀。   案。僧亮曰。即涅槃者。常樂我淨一也。自悟者佛。為上也。所悟者法。法為次也。歸法者僧。僧居下也。如彼梯橙者。度眾生故。有階級之差別也。法瑤曰。此答難雲。我今預知。當行次第依。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八十種好亦不可思議。   案。寶亮曰。第九段發勸時眾。憑己而用心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    廣論中道義 釋有無中道 釋實相中道 釋相續中道 釋佛性依持建立義 釋象牙雷時生花 百盲人治目譬 貧人見王子淨妙刀譬   如來性品之第三   爾時佛讚迦葉菩薩(至)汝已成就深利智慧。   案。僧亮曰。第十段。佛還印可讚述也。   我今當更善為汝說入如來藏。   案。僧亮曰。已知歸處。正應修習以趣之也。此下廣辨得失。以顯中道之行也。僧宗曰。此下大段第四也。前開善業。辯昔教不說含識有性。則是有倒善業不成。今依圓教。皆有真性。此是正解即善業也。理深難解。亟生誹謗。勸生信解。要須善識來果之相也。雖復標心懸契。非行不階。是故應修中道觀行也。此下辯中道。有十別。第一有兩句。先定因果。即是略顯十道體相也。第二明乖理為倒。第三明如理為解。第四明如來知其偏發。能善療治。第五更復舉理驗其所執。第六尋其起惑之根原也。乃於如來所說偏教。廣生謬執。第七明非但直於偏教之中。生無常倒。亦迷昔曰因果之言。生二法想也。第八引般若經燈主品。相續中道。第九寄乳酪譬。重顯中道之理。第十歎教。言此經深隱。始是窮理也。寶亮曰。此下大段中第三也。辯三種中道。正明作善業義也。第一明理斷常有無中道。第二明實相中道。第三辯相續中道也。就明離有無中道。有五章。第一明失。第二明得。第三總為得失作譬。第四與佛作譬。第五勸行也。明失之中。初先開二句且泛明天下失者之意。第二從若言諸法。皆無有我以下。雙舉六行。正明失也。初二句者。若計身有神我。即是常見。明如此之人。終不離於苦也。或復有言。佛亦同有神我之我。此第一句也。無我者。若謂此身。乃至濫佛。儘是斷滅者。既俱是空法。雖行淨行。何所獲耶。智秀曰。辨不斷不常中道。有五意。第一。從始訖無所利益。正明常住定中道之理也。雖有而不在因中。然果非永無也。第二訖要因斷常。明違上所說。則成二見。以為失也。第三訖遠離二邊。而說真法。辨安心在理。修得中也。第四訖清淨佛性。常住不變。釋上第二第三兩章。明所以有惑解之意也。第五訖雖有去來。常住無變。誡勸學者也。   若我住者即是常法(至)修行淨行無所利益。   案。僧亮曰。先說理不可偏。欲顯偏者之失也。所利益者。若一切無我。則修道無果。正辨偏者之失也。僧宗曰。不離苦者。若我在陰。則與陰為一。若我常者。苦亦應常。苦若常者。永不應離。而今苦定可離得知常果不在身中也。六卷雲。若使有我。終不經苦。而要經苦故。知無我也。無利益者。若終期滅者。則徒修淨行也。寶亮曰。若計此身有神我者。即是常見。此人終不離於苦也。亦復言佛同有神我之我也。無利益者。若言此身該佛。儘是斷滅者。既俱是空法。徒修淨行。何所益耶。   若言諸法皆無有我(至)亦復如是要因斷常。   案。僧亮曰。此辯偏執者之過也。如蟲者。終不離斷常也。僧宗曰。第二明乖理取相。起斷常之執也。夫生死之中。雖雲無我。而性理不亡。神明由之。而不斷也。若計一切悉滅。則上乖圓極。下乖因性。謂斷見也。若言有真實之我。住在生死之中。常而不滅者。即常見也。言一切行無常者。上明我倒。此明常倒。下明苦樂相對六句也。修一切法常墮常見。墮常見者。欲明凡夫捨捉不定。有時計斷。有時計常。如步屈蟲也。   以是義故修餘法苦者(至)遠離二邊而說真法。   案。僧亮曰。以上偏見之失。分別異相也。僧宗曰。此第三意。明如理故解也。所以言餘者。若先說佛果。則餘生死未說。先說生死。亦如是。寶亮曰。此五別之中。第二明得也。生死是涅槃家餘。涅槃亦是生死家餘也。以得為善。   凡夫愚人於中無疑如羸病人服食蘇已氣力輕便。   案。僧亮曰。凡夫於中。猶尚無疑行道。便易進趣佛果。況聖人乎。釋上義也。敬遺記僧宗曰。疑是解津。既有重倒在心。何容知疑耶。氣力輕便者。謂羸人不堪多蘇。躁動不停。斷常不定。捉放易轉也。慧朗述僧宗曰。謂凡夫聞已。即得無復疑也。如羸病者服蘇。氣力得輕便。而鮮舉也。寶亮曰。無疑者。結上意也。從如人服蘇已下。第三意。總舉得失作譬。此服蘇之譬。明得失有也。謂智者得理。必有利益。如病人服蘇。得氣力也。下以四大。譬失者也。   有無之法體性不定譬如四大其性不同各自違反。   案。僧亮曰。不定謂不偏也。涅槃實故。名妙有也。生死虛故。名為無也。因果相續。一體之中。而有二相。不定者。此明法理不偏也。寶亮曰。為失者作譬也。將作譬故。先舉失者所計斷常。計斷是無。計常是有。既是橫計。所以不定也。下引四大其性各異為類。如計常也。   良醫善知隨其偏發(至)清淨佛性常住不變。   案。僧亮曰。眾生煩惱偏發。如來應之。亦有偏教斷其偏惑。令會中道。若聞偏說。謂佛性變異也。僧宗曰。第四意也。醫即佛也。若常病者。為說偏教。若斷病者。為說圓教。乃至三毒不同。亦說三藥。以治之也。寶亮曰。第四與佛作譬。如彼良醫善知病源。則應病消息也。   若言者有知不應染。   案。僧亮曰。後文有證也。若定有佛性。是名染著。若定無佛性。是名妄語也。僧宗曰。第五更舉理。以驗惑為罪也。謂生死有我者。計我之家。何以稱染耶。而言染者。當知。邪[言*恭]不稱理也。寶亮曰。第五教行人。離於執著也。雲未來身一體三寶。不應謂如質像之法。執著而取也。   若言無者即是妄語。   案。僧宗曰。若圓果之上。無自在我者。聖人何故。字汝為語耶。寶亮曰。若言未來二頭三首。都無者。便是妄語也。   若言有者不應默然。   案。僧亮曰。不應有聖默然也。思益以諸法空。故名聖默然。此無對句也。僧宗曰。若生死有我者。及撿問之時。何故默然耶。寶亮曰。不應如犢子道人之所計也。如此諸句。勸厲行人。應當推理。而會中道。   亦復不應戲論諍訟(至)不解如來微密藏故。   案。僧亮曰。已說理中無偏。偏執是諍。不偏即了真也。僧宗曰。一等四執。皆有過咎也。即色之過。如僧伽也。離色之過。如衛世師也。計一神我。不一不異。如犢子道人也。斷見外道。計一切無。復與前反。皆諍訟也。但求了知者。所執即耶。但當求實相理。豈可輕生執耶。   若說於苦愚人便謂(至)我身即有佛性種子。   案。僧亮曰。已辯得失。今重勸也。夫正因性常。常則是樂也。敬遺記僧宗曰。此下第六。尋惑源起倒所由也。不達偏教之旨。乃計一切苦也。智者不爾。得教外之旨。不滯偏言也。法蓮記僧宗曰。此下第八。迷偏教而起惑之源由也。此中有三番。明人惑教也。第一惑偏教。第二惑圓教。第三雙惑偏圓二教也。若說於苦。愚人便謂。無常此第一惑。偏教上但言起惑。未辨起惑之始。今明惑起之根源也。若論次第。應先惑圓教上也。數明此義。知邪計為非。今始惑偏教也。說一切苦。復不能知身有樂性者。上句濫雲。佛亦無常。此言未都無佛性也。若無常無我空寂四句。皆是有為也。解脫是無為也。無我是眾生空。空寂是法空也。我身即有佛性種子者。眾生是正因。為種子也。   若說無我凡夫當謂(至)雖有去來常住無變。   案。僧亮曰。有為因果。從顛倒起。假名不實也。如幻化者。從緣見也。敬遺記僧宗曰。如淨名經雲。迦栴延於後廣宣其義。非直不達佛地無苦。亦復不識苦之不生。是故致淨名訶也。初說苦。次說無常。次說無我。次說空不說不淨也。法蓮記僧宗曰。如幻化者。大品經雲。設有一法。過於涅槃。我亦說之。如幻如夢。此言都空。如八萬劫斷也。人中師子。雖有去來者。覆相說故。言佛亦滅。而實法身真不滅也。   若言無明因緣諸行(至)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案。僧亮曰。上以不分別為失。此取因果定相。著有為故為失。下以苦無常無我。顯著無為之失也。我與無我。性無有二者。此明第一義中道。離有無二邊也。敬遺記僧宗曰。此第八段。曾聞師說。指此名為迷圓教而起惑也。就文而撿。無灼然有異。乃隨人釋耳。但上已明有無中道。然亦事須明顯相續中道。以其義勢相涉故也。前三句。就有漏法中。明因果黑白二法。通漏無漏。明因果也。凡夫聞因果之言。便謂天隔。生二法之想。深達之者。體因果之異故。不得言一。因果相關。不得言異也。法蓮記僧宗曰。此第二番惑圓教也。聞說法身是常。學地無常。凡夫執言。佛與眾生。明無明異。有為無為。各不相關也。偏教亦明十二因緣。何以為異。藉以為譬。於明無明。若不了者。況能善達圓教妙理耶。無明為因。明則為果。下有為無為等句皆如是也。寶亮曰。此下第二重。明實相中道也。若直談昔教偏取生死。空有為實。若就今經為語。乃識神明妙體。真如為實。知金剛心已還。必是苦空無常。佛果必是常樂我淨。若作如斯之解。便於兩邊。皆得實義。成中道行。所以然者。生死體空。亦從本來。無二無別。涅槃體如如。亦本來無相。此是體。識諸法實相之理也。然此中所明。唯斯一途。下所歷事。雖多。然其義要不復異也。夫執相者。雲因緣之法。有一定性。無明亦有一定性也。兩物各不相關。是故佛言。實相之理。彼此俱無也。智秀曰。此下明相續法上。辯不異一段之中道也。有二意。第一說無二之性。即是實性。正顯不異。一假名義也。第二從我與無我。性無有二。訖無有二相。第二意。以理相深遠。恐聞不即解。乃引諸佛所讚。及大品所明。我亦曾說假一之理。用證今說。明其理甚實。不可不信也。   若言應修一切法苦(至)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案。敬遺記僧宗曰。尋此語似迷圓教而起惑也。說金剛已還。一切法樂聞此之言。謂天然殊異。斯則迷滯相續假義之一邊也。若不依此釋者。還就偏教起惑。正言偏教說一切苦。謂祕藏亦苦。凡夫聞此生斷見。則唸唸生滅。前滅後起。都不相關。頓乖相續不異之旨也。法蓮記僧宗曰。第三番。人情有疑。謂二人惑二教也。今明一人雙惑二教。乃結與一人也。一切法者。是偏教也。凡夫謂二。是圓教也。亦應如前。備有五句。但言苦無我者。依無我觀。兼得法空涅槃。亦空兼亦盡矣。   我與無我性無有二(至)汝應如是受持頂戴。   案。道生曰。因緣不得相離。因緣有故。學得成佛。豈離無我而有我耶。僧宗曰。此第八正理也。如智人所解。因果之相關也。寶亮曰。就昔教之時。不作我無我。若就今教故不俟言也。我者。據佛果。無我者。據生死。論實相之中。則無別也。   善男子汝亦應當堅持憶念(至)說我無我無有二相。   案。道生曰。彼所明不二之義。亦如今說也。敬遺記僧宗曰。第八段。引昔空教所說中道。以為證也。彼燈主品中。明前炎後炎。俱不能燋。燋亦不離前。後炎也。昔已久說。非獨今明。重出謬情。非經不辯也。寶亮曰。第三重明作善業也。就行人而辨相續中道也。此我無我不異上釋。然上之所明。據空無異邊也。今於此中。談其相續邊也。轉此相續一行人之語故。謂之我無我也。所以引般若經為證。相續義者。故如因成假義。若直一也。不名因成。若各異也。亦不名因成。因成者。有能成所成。能成是總也。今相續亦如此。直一亦不相續。若直異。亦不相續。要是前法謝後法起。補此曾有之處。假名中道相續語故。從因至果。喻如五味之相續也。法蓮記僧宗曰。第九引經為證。然大品經。乃不說我無我義。說非初心得。非離初心得。成無二之義也。   如因乳生酪因酪得生蘇(至)因熟蘇得醍醐。   案。道生曰。舉近事。以譬遠理也。僧亮曰。三種中道。以因緣為本。但證因緣餘者。自明先說正因。如乳酪等法也。後破其橫計。成因生之義也。敬遺記僧宗曰。此下第九借譬。以顯中道一異之旨也。先舉三關。此中不許從自他生。許從乳生。此言未了。下因迦葉致難。有無之義乃彰耳。法蓮記僧宗曰。第十借乳酪。為譬亦證成第八無二之旨。而因果相關也。因乳生酪者。後因至果。理不得異。凡聖之理。理相關也。智秀曰。第三次明因果中道。有三番往復也。第一佛自說。第二迦葉難。第三佛答。此下訖無有二相。第一意也。   如是酪性為從乳生(至)乃至醍醐亦復如是。   案。道生曰。覈論理衷。要從緣生。非他非自也。智秀曰。先開三種章門也。   若從他生即是他作非是乳生若非乳生乳無所為。   案。道生曰。非乳則無。豈從他耶。僧亮曰。若水能生酪。乳復何為。僧宗曰。即他作者。離乳之外。其餘萬物皆稱他。   若自生者不應相似(至)定復不復餘處來也。   案。道生曰。苟能自生。何用必續相。似之後耶。僧亮曰。若自生者。不應須乳也。若必續乳而生。不能無因。非自力也。則不俱生者。以續故不俱。若能自生。亦可俱也。不從餘處來者。向以不俱。明不不自生。復似從餘處而來。續彼後也。僧宗曰。此難有三重。一謂不應續乳。二謂應與乳並。三謂應異處來也。   當知乳中先有酪相。   案。道生曰。不從他來。又不自生。唯應乳出故。言先有其相也。   甘味多故不能自變乃至醍醐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先有酪相者。先有甘也。不能自變者。待醪乃能變多為少。甘多為乳。甘少為酪。故不一也。同是甘性。性不異故。是中道義。寶亮曰。先有酪相者。因中說果。必有故言有也。   是牛食噉水草因緣(至)其乳則有色味之異。   案。僧亮曰。廣以事證耳。寶亮曰。名肥膩者。此為行人作譬也。雪山喻五陰身。草譬因果性六行理也。牛譬行人。若於涅槃因果佛性中學。直向佛果。不經四趣。   是諸眾生以明無明業因緣故生於二相。   案。道生曰。背明成無明故惑不二之相為二相耳。非本二也。   若無明轉則變為明(至)亦復如是無有二相。   案。僧亮曰。眾生有心。知苦可厭。知樂可求。不識苦故。名無明也。識則無明。之名轉也。是則有明闇之異不一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乳中有酪是義雲何。   案。僧亮曰。因緣中道離有無。諸佛上所說。有中道義味。故有問也。僧宗曰。上舉三關。明自他有過。許從乳生。理未可見。假作定有定無之難。使中道之旨顯也。   世尊若言乳中定有酪相(至)何故乳中不生於草。   案。僧宗曰。百草之中。亦應有乳。如是乳中。亦有草者。草為因也。乳為果也。若使因中有果者。果中亦可有因。是則反覆有過也。   善男子不可定言乳中有酪(至)亦不可說從他而生。   案。僧亮曰。甘時無醋。故非有。甘為醋因。故非無也。不從他生者。定由乳出。證因義也。僧宗曰。佛自料簡。離二邊而得生酪也。上已簡不從自生。今不復釋也。   若言乳中定有酪者(至)乳中定有酪性。   案。僧宗曰。黃白恬醋。既不一一種。故知。乳時無有酪也。   若言乳中定無酪者(至)不可說言乳中定無酪性。   案。僧宗曰。若使乳之無酪。如無菟角者。何故能生於酪。而不生菟角也。   若言是酪從他生者(至)不可說言酪從他生。   案。僧宗曰。向就定有定無為過。今復料簡從他生之為失也。若從他生。水中何以不生酪耶。   善男子是牛食噉草因緣故血則變白。   案。僧宗曰。三關之過。上已具釋。今顯正義。非不假緣。得有變義。此明資緣義也。   草血滅已眾生福力(至)離乳而有無有是處。   案。寶亮曰。草乳雖殊。而有相續。成一味之義不得。執雲天然為異也。   善男子明與無明亦復如是(至)即成醍醐佛性亦爾。   案。僧宗曰。眾生有感果之力。果有酬因之用。故能轉闇為明也。乳之與酪。不得為二。眾生與佛。豈得為二。始終相續。假說為一。正可得言從緣而生也。   善男子眾生薄福不見是草(至)即見佛性成無上道。   案。曇纖曰。從此下。答問雲何諸菩薩。能見難見性也。寶亮曰。佛性非是作法者。謂正因佛性。非善惡所感。雲何可造。故知。神明之體。根本有此法性為源。若無如斯天然之質。神慮之本。其用應改。而其用常爾。當知非始造也。若神明一向從業因緣之所稱起。不以此為體者。今雲何言毒身之中。有妙藥王。所謂佛性。非是作法耶。故知。據正因而為語也。若是果性。則毒身之中。理自無也。復不應以果來依因。若以果來依因者。勝鬘經應言。依生死故。有如來藏。而雲依如來藏。有生死。是名善說。不亦即此文乎。大海雖鹹。亦有上味者。微理可據也。   譬如虛空震雷起雲(至)能報佛恩真佛弟子。   案。僧亮曰。虛空譬佛。雷譬涅槃經。牙譬眾生。花譬見性也。謂佛性由經故見也。僧宗曰。此第十結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甚奇世尊(至)如汝所歎不違我說。   案。僧亮曰。答雲何諸菩薩。能見難見性。猶是長壽因也。上辯三歸因之始也。此一答問是因之終也。法瑤曰。從若我住者。已來至文字品。答此問也。上三歸中。明我性有佛性。似如有神我之性。為佛性也。是以今廣明佛性。非有非無。離乎二邊。處於中道。無相可執。若執則墮斷常二見也。其性玄妙。非二乘所測。十住大士。猶尚暖昧。豈非難見耶。智秀曰。此下答問有四番。第一敬歎佛性。佛即述成。第二舉問請答。佛即答也。第三請求立誓。佛即為說也。第四迦葉設難。佛即答也。此即第一敬歎。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佛性者雲何甚深難見難入。   案。智秀曰。此下第二。舉問請答也。歎述已竟。更舉問也。   佛言善男子如百盲人(至)三指示之乃言少見。   案。僧亮曰。金錍譬諸經教。一指譬三乘諸經。說三涅槃。實欲顯一常住涅槃。文隱義微。譬一指也。二譬法花破二涅槃。一乘雖顯。常我未明。譬二指也。三指者。譬今日佛性常樂之說。即便少見者。見已居終也。終則感果理彰。說已便見。始則事微難說。雖示不了。是以經說十地菩薩。見終不見始也。僧宗曰。盲人譬十地已還。生死者也。百者。蓋十數之極耳。造醫者。善感聖也。寶亮曰。所問難見性者。正因性也。今答中。乃明緣因者。正以得佛果之日。方明識正因也。非唯果性難識。因性亦難知也。下文言。十地知終不知始。是以問在正因。答以緣因。   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典(至)如來既說即便少見。   案。法瑤曰。十住菩薩。要聞涅槃。乃得髣拂少見佛性。此下明雖聞涅槃。不能得正信有兩已也。寶亮曰。就文求義。此實為難。雲何行階。法雲猶不知有佛性。方須佛說。乃得見耶。此謂住前卅心中。初十心者。名十住也。第廿心。名為十行。第卅心名十迴向。若使菩薩。雖無量劫修行苦行。不聞涅槃經者。信首五根。終不可立。信根立時。正第卅心也。此行人者。要須佛說因果之性。方涉信首耳。如向所論。十住菩薩。非是法雲明矣。言少見者。聞佛說後。信慧漸明。故稱少見。   是菩薩摩訶薩既得見已(至)緣覺之人能得見耶。   案。寶亮曰。此下訖猶為無我輪之所惑。向明菩薩。說因果之性。得進首根立。登於初也。至乎十地行滿之時。所離障薄。於時。始復髣拂見性八自在我空也。雖觀此空。心未淪怙。還入無我心中。以其情未決。故言為無我所惑耳。非是橫計佛地。作無我為惑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遠觀(至)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案。寶亮曰。凡九譬。為難見作譬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有眾生性皆說有我。   案。道生曰。問意。若唯佛是我。而難見者。凡夫天隔不應生於我想。我想雖惑。要必有由。若有由者。便非懸絕。雲何而言十住菩薩。乃髣拂耶。僧宗曰。理既深玄。名亦應貴。雲何世人。亦復自造常樂之名。傳之於世耶。智秀曰。此下第四段。雖聞上說。猶未了故。凡夫有我。以為難也。   佛言譬如二人共為親友(至)如是二人互相往反。   案。道生曰。彼此相益。有親友之義也。僧亮曰。答意。謂雖復有由。而理自隔。如下譬也。菩薩道尊。譬之王子。凡夫無德。譬貧人也。互相往反者。弟子受學。師有化功。彼此相益之義也。法瑤曰。感往則應來者也。僧宗曰。往反者。弘化之與所化之人。懷抱相得也。寶亮曰。此譬大意。與前偷牛譬不異。正為四依人出世為喻也。智秀曰。下有三階。第一顯佛曾為眾生。先說有我。緣盡捨化。理歸聖所也。第二譬眾生於後謬執耶。我第三譬釋迦今日出世而弘化也。此下訖逃至他國。第一譬也。   是時貧人見是王子(至)執持是刀逃至他國。   案。道生曰。所說真我。能斷眾生斷見之惑。譬之刀也。僧亮曰。真我常住。謂之一也。自在可悅。謂之好也。解則斷惑。喻之刀也。結習永盡。謂淨明也。心中貧著者。真我本以斷貧為用。而見則起貪明不了也。執持是刀者。謂此真理。唯菩薩能說也。逃至他國者。弘化未畢。未應捨謂逃也去此而之彼。謂至他國。   貧人於後寄宿他家即於眠中寱藝言刀刀。   案。僧亮曰。從師受解。所解之理。是其安處。譬家也。師去失解。譬他家也。本因必發。暫住不久。譬寄宿也。失解起惑。以譬眠也。惑心說我。不由真解。譬眠中之語也。   傍人聞之收至王所時王即語汝言刀者可以示我。   案。道生曰。若以實為實。乃成竊耳。以不實為實。然後知非也。應詰求其實義。為索示也。僧亮曰。菩薩既去。圓教亦隱。小乘以無我為化。偏教失中。譬謗也。違化得罪。譬收也。必經斷事。譬至王所也。可以示我者。初果已斷。示相之我。是其所了。今責求形色自在之相也。   是人具以上事答王(至)欲得刀者實不可得。   案。道生曰。分裂詰求。實不可得也。僧亮曰。忘現五陰。推不可得也。   臣與王子素為親厚(至)不敢以手棠觸況當故取。   案。道生曰。若修得為用。是故取耳。得非修故。故名為竊。僧亮曰。釋所以忘也。眼視譬聞慧。手觸譬思慧。故取譬脩慧也。昔聞雖信。意不思議。況起脩慧。而取耶。所以忘本解也。   王復問言卿所見刀(至)我所見者如羖羊角。   案。道生曰。似而非也。一往所見。非實之謂也。僧亮曰。羊角邪曲。而以為正。麻米邪我。凡夫持此。以起慢也。   王聞是已欣然而笑。   案。僧亮曰。有我是實。而無我非果。是聲聞之憂。況無我無實。無我是果理是可欣也。   語言汝今隨意所至莫大愁怖。   案。僧亮曰。我是惑首。五道是□□□楚慼慼慼慼慼慼慼   我庫藏中都無是刀(至)曾見如是刀不言已便崩。   案。僧亮曰。謂三藏經。是小乘法藏。真是佛說。無此我相。況於菩薩。聞此我也。   尋立餘子紹繼王位。   案。僧亮曰。第二果也。   復問群臣汝等曾於(至)皆悉撿挍求索不得。   案。僧亮曰。始終皆作無我化也。法瑤曰。經教所明。都無彼人所計之我。況菩薩邊聞所計我耶。歷舉四王。求索不得刀者。明千聖雖異。而經教是同。眾生萬品。而計我斯一也。次第四王者。千聖相繼第四佛也。   卻後數時先逃王子從他國還歸其本土復得為王。   案。僧亮曰。釋迦成佛。   既登王位復問諸臣(至)不見我刀真實之相。   案。僧亮曰。登王位者。鹿野之說也。外道計我。不同婆羅門計白。神剎利神赤。首陀神黃。旃陀羅計神黑也。時王大笑者。雙樹之說。真實相也。法瑤曰。句明四佛皆同。今明未來亦爾。略舉一耳。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持淨妙刀逃至他國。   案。智秀曰。合第一譬也。   凡夫愚人說言一切(至)如問刀相答似羊角。   案。智秀曰。合第二譬。   是諸凡夫次第相續(至)當知即是菩薩相貌。   案。智秀曰。合第三譬。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一(文字品第十三 鳥喻品第十四)    釋十四音 釋鳥喻 明常無常六行不相離釋山頂見平地譬   文字品第十三   案。僧亮曰。此品答雲何解滿字及與半字義。廣上名字品也。上說雖聞契經。不知佛性。聞涅槃經。知有佛性。十地聞說。猶尚髣拂。佛性始終。皆由經說。問以顯之也。法瑤曰。上明佛性難見。十住猶不明瞭。唯佛能見。是則佛性之理滿足。以況滿字。非佛性者。皆非滿足。以況半字。又況無常教為半字。常教為滿字也。又惑之根本為半字。一切善為滿字也。僧宗曰。上已廣因果。及廣流通。然以文理。合為經體。故此品廣文。鳥月二喻。廣理也。文理既彰。於經無闕矣。智秀曰。前品中。迦葉雲。常我之名。不應為凡夫所得。佛舉王子為譬。明常我之名。乃由佛有。是以迦葉。因致此問。若常我之名。由佛有者。未知其餘名字。復因誰有。所以言。雲何解滿字。及半字所由也。   佛復告迦葉所有種種異論(至)皆是佛說非外道說。   案。道生曰。因上所言。凡夫所謂我者。本出於佛。今明外道所說。亦皆如是。然則文字語言當。理者是佛。乖則凡夫。於佛皆成真實。於凡皆成俗諦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然後能知是法非法。   案。僧宗曰。明非但常名。為外道所竊。凡是一切記論。有益之言。皆從佛出也。傳雲。十四是字。後者名音。字與音合。名為滿也。十四未滿。為半也。音字合故。有記論也。陰者有為。實法無為也。智秀曰。此品有七段。第一正答問。第二列出十四音。第三約四音結成字義。第四明音所以得有差別。有十四音也。第五明滿字半字昇降相。第六明知不知相。第七導領勸旨。佛即述也。此第一段有三翻。第一佛先唱文字。皆是佛說。第二迦葉請釋根本。第三佛廣說字之本義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即是如來金剛之身。   案。道生曰。彼之字義。名曰不盡。而指法身。今先據涅槃為端也。僧亮曰。其義雲何者。問其字體。亦問字義也。有十四音。此答字體也。傳雲。胡本言字。不言音。譯人誤也。名涅槃者。此答字義也。佛說字意。本為涅槃。息有為之苦。說字之義也。常故不流者。釋音也。涅槃不為生滅所遷流也。僧宗曰。傳譯雲。十四音者。為天下音之本也。如善用宮商。於十四音中。隨宜制語。是故為一切字本也。此中但有十二字。餘二字零落不傳。相承雲。悉曇二字是也。智秀曰。此下第二段也。十四音。從惡阿有十二。合則為六也。從迦佉以下。有二十五音。以五為一。合則成五也。並前為十一音也。後有九音。耶羅等合三為一。復得成三。並為十四也。彼此不同。風俗有異。信之譯人耳。   是十四音名曰字本(至)最為殊勝是故名痾。   案。僧亮曰。言十四音。而所別十二者。瑞應經雲。書缺二字。以此為證也。寶亮曰。若就此文而斷。正應用涅槃為二字。然相傳不取。未詳所以也。   迦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至)大般涅槃是故名摩。   案。僧宗曰。三十八音。從十四音出。但就三十八中。前二十五音。是次第從舌本聲。次至舌端。次齒。次脣。從第二十六至第三十。此是超越不定。下有八字。皆表長短超聲之相。半字為字本者。義生此也。夫致教之體。要先半而後漏。此是前後次第根本耳。迦呿此五字。是舌本音也。遮車此五字。舌中音也。吒他此五字。舌端音也。多他此五字。是舌齒音也。波頗此五字。是脣音也。耶羅和此五字。是超聲也。下八字。皆是縮張含吐之異也。曇纖曰。此二十五字。皆前十二字中出。下去諸字。皆不從出也。   耶者是諸菩薩在在處處(至)有父母妻子是故名羅。   案。智秀曰。十四音。訖此也。此中九字。為三音也。   魯流盧樓如是四字(至)以是故名魯流盧樓。   案。僧亮曰。向來諸字。當字表義。今此四字。共表四義。四義者。謂三寶對法。三寶以善對惡也。對法者。以惡對惡。如調達三逆。種種為惡。越制戒因緣。未來惡也。智秀曰。第三段。結成字義也。正是以音表旨。故目此音為字也。字有滿半者。以十四音。用表圓理。目為滿字。表未圓理。謂之半字也。   吸氣舌根隨鼻之聲(至)皆因舌齒而有差別。   案。智秀曰。第四段。明音所以得有十四之音也。   如是字義能令眾生(至)而不同於陰界入也。   案。僧亮曰。身口是文字之因。文字是口業之因。皆是作法也。眾生佛性。則不如是者。乃由文字說性。眾生得知。人謂。佛性亦由文字。得清淨也。今明不了者。從緣生故。是作法也。佛性從緣見。非作法也。不同陰界入者。不可壞也。寶亮曰。佛性雖在陰界入中。而非陰所攝者。真俗兩諦。乃是共成一神明法。而俗邊恆陰入界。真體恆無為也。以真體無為故。雖在陰。而非陰所攝也。體性不動。而用無暫虧。以用無虧故。取為正因。若無此妙體。為神用之本者。則不應言雖在陰入界中。而非陰入所攝也。故知。理致必爾矣。如脫不爾者。復不可使佛果佛性。倒入陰入界中。而唱非陰界所攝也。即曰謹述誠旨。不敢妄有所作也。智秀曰。為成歎字功也。以此而言。歎字所表既妙。下結勸也。   是故眾生悉應歸依(至)等視眾生無有差別。   案。僧亮曰。依不壞之性。成不壞之果也。智秀曰。字有所表。故遂感菩薩等視也。   是故半字於諸經書記論文章而為根本。   案。僧亮曰。說字說音。事已究竟。此結上也。   又半字義皆是煩惱(至)脩善行者名為滿人。   案。僧亮曰。上明未與音合之字為半。今明雖合。不得字旨。亦是半也。智秀曰。次下顯半字之功。優劣也。   如是一切經書記論(至)無閡無著真得解脫。   案。僧亮曰。上雲一切善法根本。人謂。亦與如來為本。佛無師悟。非字所攝。名離文字。但言半者是不善。滿者皆善也。   何等名為解了字義(至)是人不知如來之性。   案。僧亮曰。已說字竟。次明解與不解。若得出之旨。為解字也。智秀曰。此下第六辯知不知相也。   何等名為無字義耶(至)應離半字善解滿字。   案。僧亮曰。字義者。雖復讀誦文字。而行違說旨者。字。則不為是人出也。名為無字。未知常住佛性故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樂正法者應如是學。   案。僧亮曰。第七段。迦葉領旨。佛述成也。   鳥喻品第十四   案。僧亮曰。答問雲何共聖行。至太白與彗星也。上說文字。此顯文之所表六行。經體具足。法理不偏。六行常俱。以鳥為譬也。法瑤曰。滿字者。即是常義。半字者。即無常義。常以無常雖殊。其理致是同。昔說無常。為令得常。得常由乎無常。豈得相離。是則共成一聖。名為共聖行也。僧宗曰。大分此品。為三段。第一則六行體。第二寄因以明六行也。第三就相行以明六也。寶亮曰。此下兩品。同廣文字下旨。謂常無常六行也。鳥喻品雙明六行。月喻品偏明三行。然俱廣明理故。共答一問也。此品總別有二門。第一從品初以下。總門也。第二從如來已離憂悲訖品。別門也。智秀曰。此品分為二段。第一從初訖復異豆粟甘蔗。略列六行也。第二從如是諸種訖品。廣明六行也。廣中別有章門。至彼更關。   佛復告迦葉善男子鳥有二種(至)何以故性真實故。   案。智秀曰。第一總別六行體也。   迦葉白佛言世尊如是等物(至)乃至無我亦復如是。   案。僧宗曰。就明六行體中。有三章。此第一就偏教以明常無常也。寶亮曰。上來至此。總門明六行也。智秀曰。此廣門中。第二先明常無常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是名鴛鴦迦鄰提鳥。   案。僧宗曰。此第二階。寄真應以明我無我也。至極法身。無有憂悲。即我義。見有憂悲。似如無我也。借無想天。以為況也。無想天報。唯有四陰。不域其方所。雖無住處。要不得無也。近事尚難可知。況法身妙極耶。樹神依樹。亦如是也。智秀曰。廣門第二。明無我也。   復次善男子佛法猶如(至)第一微妙壞諸行故。   案。僧宗曰。第三階。明苦樂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異法是我異法無我。   案。僧宗曰。寄因以辨六行也。明放逸則無常苦果。不放逸則常樂果也。長行釋偈。小不次第也。先釋放逸果。次釋不放逸果。次釋放逸因。次釋不放逸因也。非聖凡夫者。前已釋二家因果。今出其人也。   如人在地仰觀虛空(至)如迦鄰提鴛鴦等鳥。   案。僧宗曰。第三就相待明六行也。以生死為下。佛果為上。以上知下。所以而常。下不知上。故無常也。寄譬明如來。住智慧之上。見五道生死也。借譬以明見。而物情於譬生滯。故迦葉仰諮。以拂斯跡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二(月喻品第十五 菩薩品第十六)    釋月有六事。以譬法身 釋日及歲星譬 釋未發菩提心。為作菩提因緣事 釋一闡提不受道事   月喻品第十五   案。法瑤曰。從見月不現。至譬如日出眾霧悉除。答雲何如日月大白問也。上長壽金剛。明法身體相。名字功德品。結經名也。經之大體。以涅槃為極致。下竟解脫。皆明大涅槃義耳。從四種人竟四到。明弘經人。即是長壽金剛緣因也。從二十五有有我不耶。竟共聖行鳥喻明佛性。即是金剛長壽正因也。一周大明因果義訖。今復明長壽金剛。應感無方之能也。僧宗白。上鳥喻。遍就六行。以明圓理。今月喻。遍明法身真應之德也。寶亮曰。猶答第十二問未竟。更偏明常樂我三德也。   佛復告迦葉譬如有人(至)為化眾生示有生滅。   案。僧亮曰。月譬有六事。此第一明雖生不生。成前品未應物之跡。廣常義也。問曰。在前而先答月者。以月事廣故也。法瑤曰。明一應之跡始終也。僧宗曰。此譬中有五重。第一舉今一化始末。第二明非但於此。乃遍十方也。第三寄月食。辨示有出身血事。而實不可傷也。第四顯壽之脩短。隨感而應也。第五明如來是眾聖之王。能為物益也。須彌障故不見者。有四天下。而須彌處中。日月運行。周迴旋轉也。   善男子如此滿月餘方見滿(至)是故名為常住不變。   案。僧亮曰。第二事。廣上生滅義也。從初至十五日。廣生義。自下廣滅義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滿月(至)如來常住無有變異。   案。僧亮曰。第三事。普應六道。隨感而現。亦是廣生中事也。在在處處者。既大小之器不同。月形亦異。譬六道既殊。跡亦不一也。百由旬者。向舉水器。明隨處而現。此明去來隨人也。僧宗曰。猶是第二事。   復次善男子如羅□羅(至)分別法句如彼醫子。   案。僧亮曰。第四事。為制戒故。示有出身血等也。法瑤曰。明果報必受也。僧宗曰。第三事也。寶亮曰。此示制戒。凡有三意。第一明法身無損。猶如滿月。雖有其事。而無所傷。第二所以無傷。引二人共鬥。本無殺心。雖死無罪。第三舉醫譬。明有此示現。必有利益也。   復次善男子如人見月(至)是故如來常住無變。   案。僧亮曰。第五事。顯現涅槃及業報等也。法瑤曰。前示行惡止善也。此示行善制戒也。僧宗曰。第四事。月實不蝕。似損月。取譬涅槃。   復次善男子譬如明月(至)故言如來譬如明月。   案。僧亮曰。第六事。佛之功德。略如彼也。僧宗曰。第五事也。法瑤曰。既示行善。制戒止惡。今明樂法眾生。從教無厭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日出(至)即是諸佛真實法性。   案。僧亮曰。答日問也。有二譬。初取長短為喻。次以損益為譬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眾星(至)猶如世人不見晝星。   案。僧亮曰。答太白星問也。法瑤曰。譬法身玄妙。寂寞絕於視聽之表。於情為隱。唯見丈六。謂之為極。二乘之謂言無。故二乘不見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陰闇(至)不為諸垢之所染故。   案。僧亮曰。總以日月。譬三寶滅也。法瑤曰。譬佛在世人。謂體盡丈六。是則無有常住法身。今明涅槃之後。故異上耳。   復次善男子譬如黑月(至)如彼日月無有滅沒。   案。僧亮曰。答慧星問也。謂佛不並興。若辟支出世。真佛滅度。人生倒見。謂不祥也。僧宗曰。黑月者。以脩羅手障。令不見也。又言水精白銀為月。以水精邊故。如黑月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日出(至)一切諸惡無間罪業。   案。僧亮曰。已證佛常。六行已顯。今說經功德。及聞經之益。勸人受持。通答二問。雲何未發心。而名為菩薩。至猶如閻浮金。無能說其過也。法瑤曰。前日月太白慧星等譬。廣上長壽金剛品也。今次廣上名字功德品也。一經耳者。起一聞之功。終藉此慧。眾惡消除。不言一經歷耳。煩惱便盡也。正顯此經功能。滅惡生善。齊法身也。竟良醫譬。皆明經力也。僧宗曰。經之置品。乃出自後人。隨義類而標之耳。謂菩薩品名應在此初。相承。仍舊輒改為難。付之來哲也。寶亮曰。若經生歷死。發心之者。名發心菩薩。今言未發心者。就一生之中作論也。此生中。未經發心。但見涅槃經。改惡脩善。起弘護之心。便名發心菩薩也。將欲廣答此問。故先借日月之光。以譬涅槃經也。智秀曰。此下有三意。第一從此訖答二難。廣顯經力也。第二次因迦葉舉其前問。即是正答所問。第三後廣釋除闡提之義也。   是大涅槃甚深境界(至)正法不斷僧寶不滅。   案。法瑤曰。此明思慧思惟常住三寶之心。   是故應當多脩方便(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法瑤曰。此明脩慧也。以勤學故。得近無上道。故言不久。   是故此經名為無量功德所成。   案。法瑤曰。此經正明佛是常住。常住猶三慧而成。今以此三。苞一切行盡。故言無量功德之所成也。   亦名菩提不可窮盡。   案。法瑤曰。因既無量。果亦無窮。以因果俱無量故。故稱大。   以不盡故故得稱為(至)身無邊故名大涅槃。   案。法瑤曰。有般若智光故。法身無邊。以此二事。名為大涅槃也。   菩薩品第十六   復次善男子如日月光(至)是故復名大般涅槃。   案。道生曰。雖未發心。而得為菩提之因。與大權無異。若聞佛性信解。則是菩提心發。乃為因耳。若生誹謗。豈為因耶。僧亮曰。眾生受道。必由內信。信之微者。無過四重五逆。善根不斷。由如毛髮。藉此微善。感涅槃光。成菩提因。得名菩薩。不畏大眾。如彼真金。無過可說也。作菩提緣者。菩薩以發心為因。住前三十心是初發心之因。即日未有此心。而有重惡所障。以經力故。得作菩薩也。法瑤曰。向明能滅諸惡。此明能生諸善。發菩提心也。僧宗曰。善根未斷。必有絲髮許也。經有緣發之力。能令感悟。深自改悔。上求佛慧。下度眾生。令未發心作菩薩也。入毛孔者。將明此經力能除闇。稱為光也。善以感教。教善相扶。義如入也。所益未深。稱毛孔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雲何能斷一切煩惱。   案。僧亮曰。夫有三障。則不受道。若聞皆作菩提因者。則善惡無差也。如來何故。說四依義者。若一經耳。以是耳識所得。已為菩提因者。何故。昔雲依智不依識耶。雲何斷一切煩惱者。夫不退菩薩。要伏斷煩惱。若不解義。雲何伏結耶。寶亮曰。兩難各有兩關。便成四也。初關一往且非今旨也。若三種罪人聞經。便為菩提因者。治戒破戒。復有何殊。第二關。即以四依品結難也。謂治戒者。聞經亦為菩薩。破戒者。亦爾者。何用四依出世。治破戒耶。又如佛言。第二難亦兩關。初關即引上鳥喻品雲。若能歸依一體三寶者。雖有煩惱。如無煩惱。若果一聞此經。便能決信。即令煩惱根虛者。佛四依品中。自說恆沙佛所發心。聞經尚不解義。雲何一聞經耳。便斷煩惱。第二關。即以理徵。結成難也。謂解惑相違也。彼之積德。猶尚未解。而此之經耳。雲何除惑耶。智秀曰。有兩難。第一雲。若三種罪人。心不樂向。而以經力。強令發心者。何須依四依人耶。第二若果發心。便是得理。即能遣惑者。雲何彼雲三恆河沙佛所發心。猶未解義。此彼二說。未可解也。   佛言善男子除一闡提(至)以是義故名為大事。   案。僧亮曰。除一闡提者。具三障故也。雲何為具。謂不見因果。煩惱障也。說無因果。業障也。世世積惡。今成闡提。報障也。其餘眾生。聞是經者。謂四重五逆。雖有惡業。聞經生信。必久種功德。非無因也。凡夫下劣。不得聞者。謂不應經耳。聞亦不生信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未發菩提心者得菩提因。   案。僧亮曰。謂此二人。既有業障。應障發心。雲何得發耶。僧宗曰。二難既通。今廣明經力發心之由。   佛告迦葉若有聞是大涅槃(至)大乘妙典真佛所說。   案。僧亮曰。見羅剎像者。以有障故。雖復聞經。不即發心。由經發夢。夢見業果。懼苦發心。經之力也。憶念菩提者。發心有強弱也。強者生人中。弱者生三塗。雖受罪報。菩提之心不絕也。法瑤曰。誹謗經者。將絕之時。謗對相現。方生怖懼。臨終之時。其心憒亂。謂之夢也。罪對切人。可怖可懼。有過羅剎也。寶亮曰。大論經教。有二時明義也。經言。以下下智。斷上上煩惱者。應以昔經。治三種罪。而今涅槃之教。方雲能除此惑。則於理相反。雲何為中耶。經言下下智。斷上上惑者。此據真無漏道。斷通為語。今所釋兩經。正明伏道也。夫起惑之與生善。本在有漏心中。若心重心輕。善惡俱爾也。昔經明理不圓。解亦微鮮。故以輕善伏於輕惑。今經所明。理既周足。信解深勝。故以增上之善。得抑上上之惑。所以知如此者。如戒律中。若犯第二篇。則於二十人中懺方滅。犯第三篇以去。直對手而除。乃至突吉羅罪。責心而遣。若尋此為言。則應輕罪。須多人而滅也。今則不然。故知。昔經理淺。生善則劣。止伏輕惑。今經理深。生福增上。能伏重惑。尋此而推。昔經不能令人得道。明矣。   復次善男子如虛空中(至)一闡提輩立菩提因。   案。僧亮曰。手瘡者。闡提以耶見為手。有善則壞。取譬瘡也。   復次善男子如馬齒草(至)密緻猶如金剛不容外物。   案。智秀曰。雨降無甄。密緻者不受。闡提如是。豈法雨之咎耶。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如是所說有何等義。   案。僧亮曰。引昔說作惡不悔偈。證闡提不可化也。僧宗曰。更問昔偈。廣彰其惡。先舉可畏。欲顯後偈無畏義也。寶亮曰。此下答第十五問。明三種罪人。聞涅槃經。改悔脩善。能為人天之福田也。本時有惡。恆畏大眾。今改往脩來。則無懼矣。此答中說三偈。初一行作造惡於眾有畏之偈。   佛言善男子不見者謂(至)嶮惡道者謂諸行也。   案。寶亮曰。佛自廣釋也。   迦葉復言如佛所說(至)如王夷坦道是義何謂。   案。僧亮曰。引昔作罪能悔之偈。證四重可化也。上說發心。今說除惡也。僧宗曰。此答雲何於大眾得無畏。言依經改悔。廣脩諸善。眾惡消滅。如王夷坦道也。寶亮曰。此第二偈。政明惡時不畏大眾。說其本乃惡。今依經改悔者也。   佛言善男子見所作者(至)何以故諸佛法爾。   案。僧亮曰。至無至處者。無至名無始。從無始已來。盡發露也。又無至名涅槃。以發露能至涅槃也。膏油俱盡者。言佛由行。得自然相好。亦與人俱滅耳。若有菩薩以下。不信二人。用發露功德。迴向菩提。即名菩薩也。為闡提毀訾。言無因果。然諸菩薩。不以彼惡。不捨而不救也。寶亮曰。從有生死際。至涅槃以來。所作惡業。盡皆發露。作此心而悔。則無罪而不滅也。獼猴捉水中月者。為闡提作喻。夫水中之月。月之影也。獼猴譬闡提。月譬涅槃。水譬有漏相善。水中月譬涅槃影也。無水則無月影。緣有佛說有漏之善。善本資向涅槃。氣分相關也。凡夫脩相善。故遏重惑。得人天報。無大粗苦。顛倒謂樂。猶如闡提。見生死中。五欲之樂。謂為真實也。   作惡不即受如乳即成酪猶灰□火上愚者輕蹈之。   案。僧亮曰。作惡方便。及闡提之惡。不即受報。闡提生報。非現報也。如乳即成酪者。乳有現果。明不如此。愚者輕蹈者。愚人見現在。不見未來。以非現報。而輕造之。將出闡提之行。先說偈也。僧宗曰。還釋作惡之人。所以造罪。以不見後世故爾。若使前念為惡。後念受報。誰敢為惡。以不見後世故。如灰覆火。愚人所踐。不覺燒也。寶亮曰。第三偈。明不依經悔者也。   一闡提者名為無目(至)流轉生死無有窮已。   案。僧亮曰。無目者。謂但見現在。不見未來也。不見羅漢道者。羅漢能斷未生。而此人不見也。寶亮曰。譬如王使者。乃應出是羅漢似闡提。而但將菩薩來對。明此羅漢堅信大乘。一向撥法華以前經。雲非實而是方便。言中乃以闡提也。王使譬菩薩也。善談論者。明菩薩四辨也。奉命他國者。捨法身之地。應生死也。寧喪身命。終不匿王說者。乃可為外道所弊。終不唱佛是無常也。譬如蓮華者。喻行人也。既協信作罪。若見涅槃日者。其信心必增明也。   復次善男子如優缽羅華(至)何以故非法器故。   案。僧亮曰。答問雲何處濁世不污如蓮華。與二人為譬雖有重罪。不障發心。不為罪行污也。法瑤曰。明菩薩能於眾無畏。必忘身命。宣弘常住。而惡之世。耶見誹謗其說。而執解不從。不改其橾。是處濁世不污。如蓮華也。夫能不從外耶者。皆由自己肉眼伏累。不歸煩惱污其內心也。故處煩惱。不能染也。四種蓮華。生淤泥中不為彼淤泥所污。答處世不污也。次下句。雖有煩惱。終不為所污。以知如來性相力故。至譬良醫。答煩惱不染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三    廣舉十二種醫譬明經力 釋船師譬 釋蛇脫皮譬釋先陀一 名四實義 明改定經文失義旨事 釋賣乳加水譬   菩薩品第二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至)唯除必死一闡提輩。   案。僧亮曰。答問雲何處煩惱。煩惱不能染。如醫療眾病。不為病所污也。自下為經作譬也。八術者。一治身。二治眼。三治瘡。四治小兒。五治耶。六治毒。七治胎。八占星宿。知所屬可治不可治也。一方有二千偈。阿薩闍病。不可治者。喻二重罪。於昔契經。不治之病。明涅槃難治能治也。唯不能治必死病者。不可加治。非難治也。法瑤曰。餘契經譬良醫。經有八種藥。謂苦空無常無我。不淨慈心因緣觀佛。滅八種病。四倒三毒及等分也。此下有十譬。悉明經有勝力。能拔重罪。八藥者。謂八正道也。過八藥者。此經理圓。功德力勝。故言過也。寶亮曰。答第十七問也。此第一譬。昔法華以前經教也。至後凡十二譬。至文自述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至)唯除生盲一闡提輩。   案。法瑤曰。前言滅八倒。此言生八解。開二乘常住慧眼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至)若丸若散一切諸藥。   案。法瑤曰。八藥譬除八倒病也。僧宗曰。吐下者。明罪報相也。塗身者。身意止觀也。灌鼻者。謂數息也。薰身者。即薰禪也。洗者不淨觀也。丸者總觀也。散者別觀也。   而貧愚人不欲服之。   案。僧亮白。重罪既重障發心。故不肯服也。法瑤曰。前明二乘人。滅八倒生八解。此明凡夫及犯重者不信。   良醫愍念即將是人(至)以藥力故所患得除。   案。僧亮曰。地獄是其歸處。譬舍宅也。畏苦發心。譬強服也。應障不障。譬患除也。夫不信者。以不顧無常。不懼罪對。誹謗以之而生。臨終之時。謗罪對現。懼而改悔。於是息謗生信也。無常罪對。是思善之堂。為舍宅也。生必歸死為還也。苦相切迫。然後始信。為強與服。   女人產者兒衣不出(至)悉令發心除一闡提。   案。僧亮曰。犯重之人。有微善根。能生發心。譬女也。未發心時。罪所纏裹。譬兒衣也。地獄之報未除。譬衣不出也。法瑤曰。明今之信。皆由昔善。昔善為母。今信為子也。解不即現。猶兒衣也。煩惱未斷。為不出也。聞經則無惑不除。猶子衣即出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雲何能與作菩提因。   案。僧亮曰。昔經所明。是二重罪人。聞經不生道果。雲何今日。能令作因。更申向旨也。   佛言善男子是諸眾生(至)以是因緣我命得全。   案。僧亮曰。二重罪人。聞經得悟。因果轉明。歎此經恩也。法瑤曰。知今之解。藉昔微善。譬處胎也。由經力故生信。除不信之病。與母藥也。以母善不朽。所以子解得生。譬我命得全也。   奇哉我母受大苦惱(至)作菩提因除一闡提。   案。僧亮曰。為罪所纏。譬受苦時也。罪既已久。譬十月。善根不斷。譬懷抱也。今得發心。譬生後也。脩行無漏。譬推乾也。除斷結惑。譬去濕也。制身口惡。譬除便利也。受持常樂。譬乳餔也。僧宗曰。行者為母也。方等為藥。常解喻子。令人受持。譬與母藥也。由經故有慧。譬命全也。脩十地行。譬十月也。除愛慢故。譬推乾去濕也。得果之日。酬於本期。譬報恩也。力者三十二相。乃至十力也。四部弟子。如侍衛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至)唯除大龍一闡提輩。   案。僧亮曰。醫譬佛也。子譬菩薩也。無上況術。譬佛性常也。若龍若蝮。譬二重罪也。藥譬名味句身也。革履譬書之於紙墨也。觸諸蟲者。譬讀誦也。毒為之消。譬發心也。法瑤曰。良醫譬經文。子譬常住二字也。欲明但聞二字。已是滅惡。況具聞經耶。滅四重五逆。故譬塗革履。觸諸毒蟲。毒即消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至)除不橫死一闡提輩。   案。僧亮曰。毒藥譬佛性。以始聞故。譬新也。大眾譬有為行也。聲者譬讀誦也。死者譬煩惱滅也。法瑤曰。常理如藥。文字如鼓。以藥毒故。聞鼓則死。其理深故。聽之者罪滅。   復次善男子譬如闇夜(至)於諸善法無所營作。   案。僧亮曰。餘經所說。理不同故。譬闇也。日譬此經也。重舉兩者。聞此經。如天之澤萬物滋長也。僧宗曰。如法華中八十聲聞者誤也。彼經雲八千聲聞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至)其餘皆菩薩摩訶薩。   案。僧亮曰。醫譬此經也。非人譬犯重也。妙藥譬常住二字也。使者譬受持此二字者也。速與彼人。譬為說此二字也。自往譬具足得聞也。法瑤曰。凡四部之中。未聞常住者。及外道犯重五逆非法之徒。為他人子也。經為良醫。理為妙藥。文存傳理。為遣使送藥也。理貴流通。流通要由文字。為敕語使言卿持此藥送與彼人也。聞經之理。眾魔惡友。不能為患。猶人有藥力。鬼神遠去也。僧宗曰。犯四重五逆者。一往聞經。為見使也。思惟於理。為吾威德也。以此二事。其罪得滅也。寶亮曰。此第八譬。明經力彼及外道也。醫譬佛也。使譬菩薩。藥譬此經也。為彼解說。如送與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聾人(至)所以者何無因緣故。   案。寶亮曰。第九偏為闡提作譬也。聞經不能生信。如聾之不聞。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至)終不能治一闡提輩。   案。僧亮曰。犯重戒人。不斷善根。方之闡提。微為勝故。譬王也。必入地獄。譬必死病也。報在未來。於今不現。譬腹內也。律能治罪。譬下藥也。勸令看律。而不肯信。譬不肯服也。經力發夢。使地獄受苦。獄是下道。譬糞門生皰也。亦受畜生之報。譬蟲血雜出也。法瑤曰。卿不見我腹內事者。不信斷善根。受地獄報也。應服下藥者。闡提初入地獄。便有三念。為自知也。經說勝理。如醫白王也。良醫術力者。譬常理也。隱處譬地獄也。寶亮曰。第十譬。諸佛善說五時經教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至)必死之人一闡提輩。   案。僧亮曰。此語勢及之。非義宗也。謂其罪既重。法不能救耳。僧宗曰。上來八譬。悉以咒經也。此兩譬佛菩薩也。寶亮曰。第十一譬。由以除八倒為喻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至)最尊最勝眾經中王。   案。僧亮曰。如來教法。先淺後深。唯涅槃究竟。無惑不除也。寶亮曰。第十二譬。與法華之前經作喻也。除三毒並等分。及四倒故。故言八術。復能博達過八種者。譬涅槃經教。有十二術也。此兩譬所以就人為喻者。遣物疑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大船(至)化度眾生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次答船師問也。生死苦海。人皆求度。而經能勸人脩學。佛度生死。更無餘道。乘大涅槃。以救苦人也。下二風譬。初譬速度。後譬自慶。皆勸美也。寶亮曰。自前四問。明因中利益。此明果中利益也。有三意。此第一先明諸佛得度已還濟眾生也。智秀曰。答第十八問。此下三問。皆明經力能為外物作緣。船有二種。一者為眾生作境界。正以信教。故便能生善也。二者妙佛住果地。還度生死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至)墮於地獄畜生餓鬼。   案。寶亮曰。第二意。度生死所以速者。經之力也。法瑤曰。眾生雖有五戒十善。欲度大海。若住此善。則不離生死。聞此經則超越也。僧宗曰。諸行為船。涅槃為風。脩行萬行。必須圓解常教。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至)大涅槃經生清淨信。   案。寶亮曰。第三意自慶也。法瑤曰。眾生為苦所切。思善反惡之時。惑經脩行。日進無退也。僧宗曰。厲物情也。生死輪轉。所以不息。正由不值涅槃之風。豈不深發增上之心耶。   復次善男子如蛇脫皮(至)亦名常住無有變易。   案。僧亮曰。上說涅槃。能度生死。非餘契經。以此釋之也。佛之真身是實。涅槃說實。見實則生死盡也。應身非實。契經以之為實。不見實故。生死不盡也。法瑤曰。蛇脫皮者。止明雙樹一跡耳。雖現捨生死。而跡無生滅。法身常一也。僧宗曰。答第十九問。向雲乘涅槃船。濟度眾生。實無生滅。物以王宮之生。雙樹之滅為疑。故以此譬拂滯也。   復次善男子如菴羅樹(至)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案。僧亮曰。次答問雲何觀三寶。猶如天意樹也。上勸脩經。今說脩經之法。有二意。先解如來身密。猶如無意樹也。次解口密。如先陀婆也。法瑤曰。天樹隨意感變。人樹逐時而遷。遷變雖異。而樹實常存。舉人樹。則天樹可知也。故近取此樹。遠況三寶也。此譬與船師蛇脫皮。通明一身始終之示現也。僧宗曰。答第二十問。向舉蛇譬。一往但明非實滅也。今寄樹譬有三時之變。廣明初生乃至涅槃一應之跡也。此下有五重明義。第一舉樹譬。雖有三時之變。實則不滅。第二明口密。能以非常之言。密詮常旨。第三因明三寶興衰之相。以人不行故。義言滅也。第四勸立丈夫之志。既理由人弘。故抑抗其辭也。第五更出末法三寶衰滅時節之處所也。寶亮曰。開此答中。有三意。第一明三寶有衰盛之相。第二明法滅之相貌也。第三教行者作業也。從此下。先明佛寶現有滅也。   善男子如來密語甚深難解(至)凡夫品類所能信也。   案。僧亮曰。次顯口密也。如彼智臣善解密語。可以類求脩經之法也。以先陀婆譬四非常。一名四實。脩心常法者。知有常因。能得常果也。僧宗曰。第二明口密也。彼以一名。表四種之實。此一偏教。亦表常我四實理也。有智之人。因四非常。悟於常樂。事同應身。雖有三時。而識法身是常存也。   復次善男子如波羅奢樹(至)以是眾生薄福德故。   案。僧亮曰。更以三樹。譬涅槃衰滅之時。不解密語。常雨不降。不得常果也。水陸枯悴。譬無人天善也。藥無勢力。譬餘契經也。僧宗曰。此第三炎明三寶衰滅之相。言末代不能流傳也。   復次善男子如來正法(至)隨順不逆為眾生說。   案。僧亮曰。上言滅後者。此明法欲盡時。不解密語。受學經者。抄略前後。分作多部。唯諸菩薩。解密語者。不違經旨也。   復次善男子如牧牛女(至)復加二分詣市賣之。   案。僧亮曰。譬行經之人。廣上懶墮求利之事也。僧宗曰。加二不已。乃至於八。無復乳味。諸惡比丘。為利養故。安置浮辭。使理味難解也。   時有一人為子納婦(至)乳之為味諸味中最。   案。僧亮曰。一人者。譬密語菩薩。將使弟子為化。紹嗣不絕。譬之納婦也。化必須法。譬求乳也。求法為物。譬待客也。有法之處。譬之市也。得財乃說。譬索價也。讀誦受持。譬用作糜也。僧宗曰。復改換文辭。故是筌常比之。餘教不可譬。   善男子我涅槃後正法未滅(至)能滅正法色香美味。   案。僧亮曰。合第一加水也。   是諸惡人雖復讀誦(至)莊嚴文飾無義之語。   案。僧亮曰。合第二加。   抄前著後抄後著前(至)諸惡比丘是魔伴侶。   案。僧亮曰。合第三加。   受畜一切不淨之物(至)如牧牛女多加水乳。   案。僧亮曰。合第四加也。曇纖曰。止取抄前著後。為一加。抄後著前。為二加。前著中後。為三加。中後著前。為四加。   諸惡比丘亦復如是(至)以是義故名大涅槃。   案。智秀曰。通舉上譬略合也。   復次善男子若善男子(至)如蜂採味汝亦如是。   案。僧宗曰。第四勸立丈夫志也。   復次善男子如蚊子澤(至)無上正法將滅不久。   案。僧宗曰。第五更出末法三寶衰滅時節之處所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四(大眾問品第十七)    釋本有今無偈 釋世若無佛非無二乘得二涅槃義 釋栴陀羅得受記義 出佛自受純陀供以化佛受大眾供事 佛說十三偈謂假 使烏鴟同一樹義   菩薩品之第三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至)重為分別令得除斷。   案。僧亮曰。次答三乘若無性。雲何而得說也。上再說因果經體已同。屢勸脩行。而未明脩法。將說五行。而是脩本。更以十問。釋疑勸信。所以然者。經之因果。理致幽遠。純陀先知。時眾猶故有疑。文殊知疑。而不能決。更以事問也。疑謂。從緣得法。皆是無性。三乘成果。皆從緣得。若佛是常。二乘亦常。二乘無常。佛亦無常。故雲無差別也。若二乘是常者。雲何樂實未生。而名為受樂耶。僧宗曰。從此訖最勝無上道。悉為廣歎也。經之為益。不出因果。前七問中。四問因益。三問果益。一周明義。因果兩益。竟於前文。此下文殊。騰純陀疑。以為廣歎。以得解者。由此經也。寶亮曰。純陀所疑。與迦葉所問。意同而辭異也。   佛言善男子雲何疑心(至)聲聞緣覺無有差別。   案。法瑤曰。上明三寶。有時而盛。有時而衰。似非常住。致生疑惑。是以純陀。示同有疑。文殊申述。扣發大聖也。將顯三乘佛性。同歸一致。是以三寶。可得而不滅。如其不爾。是則三乘無性。豈同湛然也。僧宗曰。疑謂。本無今有。無常法。如來既是本無今有。就事而求。應是無常。而開宗言常。是故疑也。又迦葉上問三乘無性。便是應無。如其有性。則應見用。二大士之言。辭異有同。佛下引偈。以答兩家。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至)亦有差別亦無差別。   案。僧亮曰。本有今無者。本有煩惱。而無涅槃也。本無今有者。本無般若。而有煩惱也。若謂佛三世。皆有煩惱者。無有是處也。是故緣雖同。而所以為異也。有煩惱故無常。無煩惱故有常。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案。僧亮曰。迦葉為請法之主。以上義隱。須明問以廣之也。   佛言善男子諦聽諦聽(至)業報因緣令乳色一。   案。僧亮曰。長者譬先佛也。牛譬行人。色異譬三乘也。一人譬今佛也。三乘成佛。報先佛之恩。如祠祀也。得大涅槃一器也。色白譬我樂淨也。尋便驚怪。至皆同一色。將釋所由。假為驚辭。怪因異而果一也。是人思惟者。謂八萬行因果不應異也。   善男子聲聞緣覺菩薩亦爾(至)所以者何同盡漏故。   案。僧亮曰。合前而乳色一。   而諸眾生言佛菩薩(至)解悟乳相由業因緣。   案。僧亮曰。合先怪而後悟。   復次善男子譬如金礦(至)以斷無量億煩惱故。   案。法瑤曰。前譬明緣因佛性同耳。此明正因果佛性也。明三乘同有此性。脩道斷結。陶冶成佛。此理非是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如是說者多有過咎。   案。僧亮曰。將問差別。先難無差。謂因亦是有。果亦是有。有義不異。有何差別。眾生有性。似如己有。致此難也。   若諸眾生皆有佛性(至)如來涅槃而不般涅槃。   案。僧亮曰。謂若是先有。得便應同。不應有異也。   善男子諸佛世尊所得涅槃(至)大般涅槃名為善有。   案。僧亮曰。唯佛乃得。故非先有也。若非先有。則二難俱釋也。名為有者。有為不善也。三事無為。名為善有也。   世若無佛非無二乘(至)出現於世開示三乘。   案。僧亮曰。唯佛具善有耳。非佛得者。非善有也。乃有一佛者。善有難成。曠劫乃就也。開示三乘者。三非實有。非先究竟也。法瑤曰。此明二乘不得涅槃義也。涅槃若極。菩薩近之。無佛之世。尚無得者。況二乘耶。而雲二乘得者。是不實也。僧宗曰。根有大小。悉有廣狹。世無大心眾生。為說常果。令作佛者。非無權說二乘得二滅也。以其志小。權說引接。得知虛果未極。何容責使同佛涅槃耶。又釋若世間。都無作佛理者。非無二乘得二涅槃。理既不爾。故知二乘權設小果。何得同佛耶。無量劫乃有佛出者。釋上句也。謂圓解難固。常倒易生。無善感佛。不得恆現。善機希有。所以時一出世。背化失機。動經劫數。雲何說大耶。致教唯以三乘級引。故知。小果權施。而非實也。   善男子如汝所言菩薩二乘(至)是故名為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上已總答。更引昔說。別答前難。昔說伊字之譬。及解脫是色。而聲聞非色。已說三事善有之義也。   迦葉言如佛說者我今始知(至)亦有差別亦無差別。   案。僧亮曰。稱佛二。說而領解也。   迦葉言雲何性差別(至)雜諸煩惱亦如是。   案。僧亮曰。上已說佛及二乘有異。未說人人各異。故重問也。聲聞如乳者。因有遠近。聲聞菩薩。於佛亦爾也。   迦葉復言拘屍那城(至)目楗連等速成佛道。   案。僧亮曰。上說聲聞凡夫因有近遠。而歡喜旃陀羅。在千佛數中。而不說聲聞。是則因近而更遠。何耶。   佛言善男子或有聲聞(至)以發速願故與速記。   案。僧亮曰。行有內外。偏行者遲。遍行者速。而聲聞偏行外行也。所以然者。先有小心。須偏行以去之。凡夫不爾。是故速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商人(至)護正法者為授遠記。   案。僧亮曰。此下說凡夫。知聲聞志小。自輕已行。若與速記。必有深失。下合譬中。說其事也。商人譬佛。珠譬得記之行也。市賣者。譬授記之辭也。頗梨珠者。譬生死行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所得眷屬不可阻壞。   案。僧亮曰。次答雲何諸菩薩。而得不壞眾也。因上聲聞護法莊嚴眷屬。眷屬是佛外果。即以外果勸進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以是義故名為肉眼。   案。僧亮曰。答雲何為生盲。而作眼目導也。次以內果勸信。若不識常果。不知身是常因。對因不見。名生盲也。下不知手足等事。名為無眼者。常是未能見之者。是障外之事。名無眼者也。   復次善男子如來常為(至)以是義故名為父母。   案。僧亮曰。次答雲何示多頭唯願大仙說也。以說勸信。謂說者是佛。佛有大慈。是眾生父母之言。不可不信也。所以者何以下。一音所說。各各得解證慈也。   復次善男子如人生子(至)而為眾生嘆說妙法。   案。僧亮曰。次答雲何說法者。增長如月初。初說無常。後則說常。似如欺人。不慈眾生。非父母義。明不正也。故以父母教嬰兒。為譬也。   大眾問品第十七   案。僧亮曰。事已究竟。佛欲涅槃。大眾請佛。以為品名。次答雲何復示現究竟於涅槃也。下訖猗臥五事。是現涅槃義也。前後各一事。寄不食不病。證佛不滅而應滅。以顯涅槃是示現也。中間聞三事。示一切事訖也。知佛常住。明現在化訖也。說有餘無餘。未來教訖也。為文殊等受記。菩薩事訖也。五種究竟。故現滅也。法瑤曰。上增長如月初者。先明淺近無常之說也。此言其終極常樂教言示現者。明實不滅。顯常住之義也。僧宗曰。答第二十六問也。亦名隨喜品。下文大眾。聞佛說常。鹹皆隨喜。又雲。純陀成道。我亦隨喜也。偈前長行。末是答問也。偈中明不滅示現之義乃顯也。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至)充滿具足持至佛前。   案。僧宗曰。意在催供也。寶亮曰。古佛道法。過中不餐。其時既至。不容發言。故放光以顯意也。智秀曰。此下長行中。有十事。此即第一。是經家述純陀蒙光。即知其事。起辦供也。   爾時有大威德天人(至)前至佛所奉其所施。   案。僧亮曰。光明重催。知供時必至。所以感而從也。智秀曰。第二事也。   爾時天人及諸眾生(至)聽諸比丘受此供養。   案。僧亮曰。佛已不受。不敢復請。故仰悕大悲。聽諸比丘受也。智秀曰。第三事也。   時諸比丘知是時故(至)如西方安樂國土。   案。智秀曰。第四經家述諸比丘。亦知時而起也。   爾時純陀住於佛前(至)最後具足檀波羅蜜。   案。智秀曰。第五重請佛住。   爾時一切菩薩摩訶薩(至)所設供具則為唐捐。   案。智秀曰。第慶純陀也。   爾時世尊欲令一切(至)自受純陀所奉設者。   案。僧亮曰。化佛不食。表釋迦亦然。以顯不滅而現滅也。自受純陀所設者。為應見者。有此說耳。非定爾也。僧宗曰。法身無像。應化何殊。自受純陀者。示請主有人。顯彼無宿願之異耳。智秀曰。第七事也。   爾時純陀所持粳糧(至)一切大眾亦復如是。   案。智秀曰。第八事。敘純陀與大眾願遂。一切歡喜也。   爾時大眾承佛聖旨(至)所食之物亦無差別。   案。智秀曰。第九事。敘大眾承佛旨。故能有涅槃之念。   是時天人阿脩羅等(至)無上調御盲無眼目。   案。智秀曰。第十事。向敘懷念。今述發言也。   爾時世尊為欲安慰(至)此則是諸佛最上之誓願。   案。僧宗曰。此中說十三偈。無指的文也。正應各除前後四偈。取中央偈也。大意。明佛法身圓極。應而不滅也。前四偈。一往慰喻。後四偈。令其安心有在。不應愁惱。即是答上示現究竟涅槃義也。上言示現。明如來久已成佛。入伊字圓德涅槃。說此妙義。令大眾開解即示現。又一義。既妙本不滅。是則應跡。無時不化。但一應不現。亦言滅也。寶亮曰。唱有十三偈。誓唯十二。不知所以而然也。或是偈之零落。不爾者。十三字誤。應為十二也。智秀曰。偈中分為四階。第一有一行半。明久能現入涅槃。其實長存也。第二次有一行。明得涅槃。故久無飢渴之苦也。第三次有十四行半。廣舉諸譬。明今非實滅。示現滅也。即此十四行中。復有三意。前一行半勸也。中十二行。正顯偈旨也。最後一行。結勸意也。第四有四行。舉三寶長存。明涅槃相也。有三意。初兩行勸。次一行舉三寶。勸求常果也。後一行舉諸佛誓願。結成所以勸意也。   若有比丘比丘尼(至)觀了三寶常者是栴陀羅。   案。曇纖曰。次答問雲何勇進者。示人天魔道也。明若能隨佛發前誓願。是即天道。不解一體三寶。常樂我淨。是名魔道。栴陀羅者。即是殺者。魔之異辭也。   若有能知三寶常住(至)無有嬈害能留難者。   案。智秀曰。次答雲何知法性。而受於法樂也。明三寶是真法性。有能知者。則永受安樂也。   爾時人天大眾阿脩羅等(至)鼓天伎樂以供養佛。   案。僧亮曰。以此答雲何知法性。受於法樂也。時會知佛常住。是知法性受安樂也。謂現在化道已訖。應現滅也。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言(至)皆知如來是常住法。   案。僧亮曰。欲令人說異見。顯如來密力。皆是知法性受樂之事也。有兩翻。此第一先問迦葉也。寶亮曰。就迦葉答中五事。第一見諸佛甚多。第二見所坐甚小。而能容也。第三見大眾各隨佛說十三偈。第四見大眾各心念言。唯我獨得供養釋迦。第五見純陀之供。雖復鮮少。而足大眾也。   爾時世尊告純陀言(至)摩訶薩等之所圍繞。   案。寶亮曰。純陀自見一事。並前合為六事也。此明現在事畢。從得道已來。所化可利益。有緣得益者。訖於此矣。   佛告純陀汝先所見(至)菩薩所行具足成辦。   案。寶亮曰。上已廣略兩重明常。復答二十餘問竟。乃結果雲。純陀住十住地。所作成辦。當知理教可徵也。何應指說陀羅尼咒。而頓有六萬四千人。得無生忍者。故知。昔教定是方便。今教定是真實。若昔純不數。以方便唱雲。有人得道者。則下愚入道之心不勤。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說是大乘大涅槃經。   案。僧亮曰。追答第二十七問。明未來事訖。為開邪正兩門。十惡為魔道。十善為天道。使改惡行善。故言未來事訖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五    釋有餘無餘偈義 論施闡提無福義   大眾問品之第二   世尊一切契經說有餘義(至)亦有餘義亦無餘義。   案。僧亮曰。昔說契經。具二種。如法華中。說一解脫。是無餘也。復倍上數。是有餘也。其餘皆爾。法瑤曰。謗法犯重五逆罪等。初無改悔。護法之心。必斷善根。向一闡提。此謂亦魔道也。若能常懷慚愧。起護正法之心。以此因緣。戒還如初。謂亦天道也。從此竟棄捨破戒。如除稊稗。答此問也。智秀曰。此下訖第四八戒齋法。正答第十問。雲何為眾生。廣說於祕密也。而先訖除棄破戒。如除稊稗。答第十六問雲何諸菩薩遠離一切病也。所以爾者。向辨難施有餘。仍顯離病之法也。破戒之罪。能壞身心。謂之為病。經力能滅。故致此問也。   純陀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至)餘一切施皆可讚嘆。   案。僧亮曰。闡提者。無信等善根。名為闡提。殺之則無從地之罪。施之亦無從地之福。故除之也。   純陀問言雲何名為(至)一闡提者其義雲何。   案。僧亮曰。問已成闡提未成闡提之間也。純陀意謂。雖未成闡提。此既重惡業人。雖有微善。要與無善根同。是以重問也。   佛告純陀若有比丘(至)亦名趣向一闡提道。   案。僧亮曰。成其問也。說四種惡人。永無改悔。趣向闡提也。   若復說言無佛法眾(至)施其餘者一切讚歎。   案。僧亮曰。謂法相無邊。不可一人知盡無佛法眾。雖有因果。亦向闡提也。   爾時純陀復白佛言(至)如是等人名為破戒。   案。僧亮曰。三逆謗法。不必有戒。其言破戒。此義雲何。若犯四重。至名為破戒者。明比丘害親謗法。其罪則重於在家。今雲何但說破戒也。   純陀復問如是破戒(至)我說是人不為破戒。   案。僧亮曰。舉二因緣。一生重悔。二勤護法。具此二善。不障解脫。名不破戒。   何以故善男子譬如日出(至)有施是者福不足言。   案。僧亮曰。上雖說受學大乘。未明能救重罪。是涅槃經也。   又善男子犯重罪者(至)施是人者得勝果報。   案。僧亮曰。法有深淺。作罪之心。有輕有重。重心作罪。輕心不能滅也。乃廣說其相也。   善男子譬如女人懷妊垂產(至)有如是等無量果報。   案。僧亮曰。譬重心護法。法由人弘。弘法在行。謂戒定智慧。次第相生。今日慧解。藉戒定為因。因譬女也。今解譬子。昔日戒定甚淨。必生勝慧。譬垂產。遇值惡緣。而犯重禁。譬國亂也。捨淨之穢。譬之他土。以本因力。聞涅槃經。譬天廟也。信常樂淨。以譬生子。又聞經說護法功德。能除犯重。譬聞舊邦安隱豐樂。勤加護法。譬攜持其子也。欲令本戒清淨。譬還本土也。末法耶惑。執偏教者。不受常說。譬水暴急不得度也。遂執常解。沒命不捨。譬命終也。雖有破戒本惡。以護法之功。起登大道。為天中也。法瑤曰。為改悔護法者。設譬也。明昔善已有今解之萌。譬懷妊也。天廟者。講法之處也。聞法改悔。生護法之心。譬生一子也。   純陀復言世尊若一闡提(至)一切所施非無差別。   案。僧亮曰。菴羅果者。果能生果。譬善能生善也。種果之法。破核除肉則難生。全核因肉則易生。而犯重罪之人。以譬食果肉也。吐核置地者。核生雖難。猶自可為果種。明雖犯重罪。而猶有微善。可作善種也。破而嘗之者。以貪甜故。滅果種也。譬愚癡重故。斷徵善根也。心生悔恨以下。明果種已斷。雖欲將護。果不可生。譬善斷不悔。安得生哉。不名闡提者。以不悔故。名闡提耳。非以悔故。名闡提也。法瑤曰。此譬不改悔一闡提之徒。初受戒為食果。破戒為吐核也。   純陀復言何故如來(至)捨棄破戒如除稊稗。   案。僧亮曰。是佛弟子。未得清信。亦事尼楗。為說唯施尼楗有福。餘則無福。疑以問佛。佛因事答之耳。   復次善男子如我昔日(至)一切自在必受安樂。   案。法瑤曰。上來所明。無餘之義。一周已畢。今次明昔說皆亦有餘不盡義也。行者若能了此有餘法性。則無八倒之苦。唯受於法樂耳。從此竟品。答雲何知法性。而受於法樂也。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至)廣問如來如是偈義。   案。僧亮曰。女無實德。男不自在。世間無樂。不應起慢。不受佛法也。   爾時文殊師利法子(至)如是之人則我弟子。   案。僧亮曰。有罪求悔者。須受悔者歡喜也。故但隨不逆。必因受悔者而得清淨也。故不觀作以不作。要內懷重愧。知不悔為惡。悔之為善。故但自觀身善不善行。   爾時世尊為文殊師利(至)諮問如來如是密教。   案。僧亮曰。若羅漢以己譬彼者。凡夫須護。羅漢亦應須護也。   爾時文殊師利復說是偈(至)則墮無間獄。   案。僧亮曰。無明是眾惑之主。譬父也。貪愛性染。譬母也。   爾時如來復為文殊師利(至)問於如來如是密語。   案。僧亮曰。屬師義不成者。制命由師。眾義斯備。苦義不成也。不屬師義不成者。不從師訓。愚闇無知。樂義不成。若得自在。不成就者。不屬師故。愚闇無知。不名自在。   文殊師利復說偈言(至)我於爾時為說此偈。   案。僧亮曰。二偈說八戒功德。八戒以齋為本。釋所以齋也。生死之本。食與嫉妒。難卒除也。齋以損食。是厭生死之義也。是以佛訶帝釋。漏盡之人。應說此偈。偈在論文。一切有大力者。釋不令斷食。為斷嫉妒。外道厭生斷食。身無力故。不能思道斷嫉妒也。多病苦者。苟是漸損。不制中前。而制中後者。夜食不消。多得病苦。於道亦妨。一切淨行。是八戒也。處中是淨。安樂是涅槃也。汝若得病。我亦如是者。明中後齋法。本為凡夫。不為聖人也。第四八戒者。十戒具戒。此二戒是出家戒也。五戒八戒。此二戒是在家戒也。故雲第四也。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至)雲何復名一切義乎。   案。僧亮曰。無餘之義。經經皆有。但從始至終。事事皆實也。智秀曰。由佛說法。有今昔兩異。願聞定說也。請答第八問雲何說畢竟不畢竟耶。如令今教。定能斷疑者。昔何以作不定說。   善男子一切者唯除助道(至)汝今所見微妙甚深。   案。僧亮曰。欲以一釋兩遣也。先說無餘。其外是有餘也。正因緣因。相助斷惑。因名助道。說因盡也。果名常樂。說果盡也。所以言善者。常則非善非果。以差別之因果無遺。謂一切也。說皆是實。謂無餘也。智秀曰。亦名無餘者。正出定教。顯佛圓果。因此言是也。其餘諸法者。出不定教體也。欲令樂法諸善男子者。釋其後意辨不定之說。皆為時情。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讀誦通利書寫經卷。   案。法瑤曰。向明知法性。今明所得功德。即是受法樂矣。智秀曰。次答雲何而得近最勝無上道也。明持經得功德。自然趣向無上果也。   爾時諸天世人及阿脩羅(至)諸菩薩等得住初地。   案。僧亮曰。初地具檀波羅蜜。佛現身密。受其供養。功行如此。故稱初地也。智秀曰。略說中。第三略附囑也。   爾時世尊與文殊師利(至)及與純陀而授記□。   案。僧亮曰。未得位者入位。已入位者受記。第三菩薩事記也。   授記□已說如是言(至)右脅而臥如彼病人。   案。僧亮曰。第五現涅槃事訖也。智秀曰。就付囑中。有五重。第一天人請。第二佛答。第三天人設供養。第四為受記。第五付囑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六(現病品第十八)    出無病因謂憐愍眾生施病者藥 釋五種人謂須陀洹八萬劫得菩提乃至辟支佛十千劫得菩提義   現病品第十八   案。僧亮曰。次答雲何諸菩薩遠離一切病。病在前品已明。而未釋無病。是則示現之義未彰。此品顯也。法瑤曰。因佛現病。迦葉得廣顯無病之因。明菩薩地時久已離病。豈況今耶。是則因病以顯不病也。僧宗曰。上來所說。當宗雖舉。未有微實。將顯至人。患累斯盡。是以先示病相。因請更起光儀顯勝。以表無病之旨也。因答第二十九問也。智秀曰。此下是經之第二段。廣明義也。又有二別。第一廣正說。第二廣流通。廣正說中有三科。第一廣果。即此品也。第二廣因。即五行也。第三廣佛性。即師子吼迦葉兩品也。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至)患苦悉除無復怖畏。   案。僧宗曰。此下舉八事。仰推如來不應有病也。智秀曰。此下有四翻。第一迦葉舉七復次事。推佛無病。第二佛以神力現三種相。第三群生蒙益。請佛說法。第四廣述無病以遣時情。   世尊一切眾生有四毒箭(至)汝等當為大眾說法。   案。僧宗曰。第一明有病之因。莫過此四箭。如來已離。不應病也。   有二因緣則無病苦(至)何緣於今自言有病。   案。僧宗曰。第二無病之因。莫過此二。世尊所行。故無病也。   世尊世人有病或坐或臥(至)雲何默然右脅而臥。   案。僧宗曰。第三明如來既無篤病之相。雲何有病耶。   諸菩薩等凡所給施(至)永斷如是三障重病。   案。僧宗曰。第四明自昔已來。外化事曠。善功還已。不應有病也。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至)乃於今日唱言有疾。   案。僧宗曰。第五明脩因之日。備有諸願。略舉九願。顯無病之要旨也。   復次世尊世有病者(至)不應說言我今背痛。   案。僧宗曰。第六明世人臨終之時。不能有所誡敕。高推如來。不應同此。   復次世尊世有病者(至)不應默然右脅而臥。   案。僧宗曰。第七苟有此跡。必為外道所誚。   復次世尊世有病者(至)利益於眾生摧伏諸外道。   案。僧宗曰。第八藉以身力推。比佛必無有病。仍說偈以勸也。智秀曰。此七復次。是第一翻。推佛不應病也。   爾時世尊大悲薰心(至)修行惡法除一闡提。   案。僧宗曰。前偈請雲。大悲今何在。是以經家以佛起故。故雲大悲薰心也。智秀曰。此第二翻放三種神力。以利益也。   爾時一切天龍鬼神(至)遍至淨居悉皆聞之。   案。智秀曰。第三翻大眾蒙益。廣設供養。請說法也。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至)便謂如來真實有疾。   案。智秀曰。第四翻佛先廣顯久離病也。   迦葉如言如來人中師子(至)亦不畢竟入於涅槃。   案。僧亮曰。既廣如來永無病理。若言有病。是密教也。因此復得廣宣祕密。次答。雲何為眾生。廣說於祕密。   迦葉是大涅槃即是諸佛(至)非是聲聞緣覺行處。   案。法瑤曰。此下訖雲何當有諸病苦耶。次答問雲何復示現究竟於涅槃。   迦葉汝上所問如來何故(至)雲何當有諸病苦耶。   案。僧亮曰。次答雲何復示現究竟於涅槃。   迦葉世有三人其病難治(至)供養恭敬為他說者。   案。僧亮曰。次答雲何說畢竟及與不畢竟也。先說病行者。大眾請佛治病。說先治病之行也。藥以對病為名。依涅槃修行。無病不治。欲顯病行之能。先說諸經。有不治之病也。此三種人。契經所不治。是說畢竟二乘之病。聞餘方等。雖發心。不知佛常終。不成佛不名畢竟者。如上諸人。聞涅槃生信。不須外治。自能成佛。斷疑說也。得病行之名。事盡於此也。法瑤曰。是大涅槃。即是諸佛甚深禪定。非是二乘所行之處。入此深定。故曰畢竟入於涅槃也。非永盡滅入涅槃故。不名畢竟入於涅槃也。畢竟不畢竟義。存於此也。僧宗曰。畢竟不畢竟。各有其旨。非不定也。但執言失旨。以為不定之說。疑網是生。得旨則知定說。疑網斷矣。又一義昔教皆說畢竟永盡。今因現病。以表無病。得顯病是密語。因廣說如來之密語也。   迦葉有五種人於是大乘(至)有病行處非如來也。   案。僧亮曰。次答雲何而得近最勝無上道也。上雲自然得成。今轉近為得。但說五人者。以斷結定故。凡夫定位。無劫數之限也。八萬劫者。後雲得菩提心。亦云八萬劫住處。是小涅槃。似是菩提心成就耳。思惟煩惱。小乘斷之。不必在菩薩。劫數如此。故知偏愛易斷。等悲難成也。法瑤曰。因表如來無病得命病者。心之義也。二乘有病。不能發心。要從佛聞法也。夫利根雖不從佛聞法。而自發心。知此二人。所以得近無上道也。曇讖曰。五種人者。從須陀洹。乃至緣覺。以一果准兩地。如是以初地二地准初果。乃至九地准緣覺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七(聖行品第十九)    出求戒方便 釋菩薩五支戒 釋世教戒正法戒 釋性重戒息譏嫌戒 釋不折戒等九戒 結持戒果   聖行品第十九   案。僧亮曰。次答問我今請如來。為諸菩薩故。須為說甚深微妙諸行等也。前品已說病行。請其餘者。故名等也。五行者。上雖說病行對治煩惱。未說行相及行次第。今說之也。何者要自無縛。能解人縛。故聖行在初也。若解人縛。功由四等。故次說梵行。四等廣濟。事須神通。神通之道。四禪為勝。故次說天行。神道接物。或愚或智。故次說嬰兒行也。如是四行。若在學也。對治煩惱。名為病行。若在無學名如來行。以如來能說能行故也。法瑤曰。所以次明五行者。前二乘凡夫。發無上道心。此心非不遠行五行。即前問中。微妙諸行等也。師子吼廣明佛性。即前問中。安樂性也。安樂性為正因。微妙行為緣因。非此二因及前發心。何由而得近無上道。是以此答雲何而得近最勝無上道也。行雖無量。五實總也。聖行慧照。以談內也。梵行彼物。以論外也。以此二行通十地矣。嬰兒行病行者。是權智方便之所示同也。此行唯八住以上耳。又病行者。苦行也。唯菩薩能行。二乘有病。而不能行。為病行也。天行經不說。故不說也。僧宗曰。前來所辨。論因論果。結經名字。顯流通。皆前略後廣。經體所明。文理圓備。除惑滅罪。功勝餘經。是以從未發心以下十九問。廣歎經力。亦備訖前文矣。從此已下。明依經造行。終期極果。即答前第三十三問也。寶亮曰。此下竟十功德。通答第三十三問也。五行正明行體十功德。更廣行以理有。此兩明立行之方法也。夫萬行雖眾。而以自行化他兩門收矣。令離之為五。就聖行之中。出天行也。梵行中。出嬰兒行也。唯病行無體。不的有所屬。智秀曰。猶是廣詶現病品中迦葉及諸天等。所謂因果之義。上已廣果。果由因得。因宜更顯。自此以下。訖十功德。重明因義。即是廣因義之中第二意也。由業趣果。亦乘果接化。皆是行之義也。言五行者蓋一方之數耳。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至)所謂大乘大涅槃經。   案。法瑤曰。大判辨聖行始終。有三翻。第一從出家已下。明修戒也。第二從不淨觀已下。明修定也。第三四諦已下。明修慧也。僧宗曰。就辨五行之義。前三各有體也。從二就功用立義。若通而為論。三行之名。皆可名聖也。若別談功用。取偏顯立稱。餘義則沒而不說也。聖者正也。戒定慧為體。謂正直之路。無邪曲也。夫自行化他。乃行之通也。今就戒定智慧。自行之體中。出化他之德。謂天行梵行者也。天者言淨。梵亦淨也。雲何為異。此二名者。就果立稱。下文言天者。謂第一義天。又經論並雲。各有旨也。梵以對欲界重粗得名。天者以對人為稱。經雲梵名涅槃。是道欲到也。雖從果立稱。而天行以四禪為體。廣前定也。梵行以四等為體。廣前慧也。戒用淺劣。略而不廣。以此三行能治病故字之病行。示同嬰兒。即稱嬰兒行也。   迦葉雲何菩薩摩訶薩(至)得聞如是大涅槃經。   案。僧宗曰。大分聖行可為六段。第一明戒。第二明定。第三明慧。此三段明體既竟。第四歎經。第五辨弘通。第六佛引昔日苦行。為證也。寶亮曰。大判聖行。有四段。第一明戒。第二明定。第三明慧。第四歎經辨流通也。智秀曰。大分聖行中。為兩段。第一至無垢藏王。正明聖行體。第二訖品。以行由經立。故歎經也。前已列五行名。此下辨聖行。行由經得。故顯聞經。以為根本。   聞已生信信已應作(至)復有方等大乘經典。   案。僧亮曰。戒定智慧。以信為始。故先顯信也。思惟者。金剛長壽。以善業為因。善業所說。自歸身中未來三寶也。諸佛世尊者。謂等為眾生。作歸依處。說自歸也。無上道者。經雲。知法名佛。知離名法。知無為名僧。僧法自悟者。無上佛大正法。離非法也。眾善普集。體是無為。諸佛同得。故名大眾正行僧也。復有方等者。謂大乘之中。廣說此義也。僧宗曰。說明戒中。有八科。第一明出家戒。即為戒體。第二明非但具出家戒。亦具五支諸戒。備十善等也。第三明從此漸勝。乃至能得上住無漏道共戒也。第四明非但止得道定共戒而已。亦於微細律儀。精持不犯者。既備前四科諸戒。然有行而無願。則烝生退沒故。第五廣明諸願。下有九重願也。雖有行願。若非善巧方便。則留住生死故。第六明迴向。以我之善。迴與眾生。共向佛果也。既備上眾德。功行轉深。必登初地。第七有三翻。釋不動名也。第八結釋所以得聖行之名也。寶亮曰。辨戒中有六段。第一辨求戒方便。第二正明戒體。第三論戒之深淺。第四發願以防戒。第五明迴向。第六結果也。   我今當為愛樂貪求(至)牛羊雞犬豬豕之屬。   案。僧亮曰。求欲出家之方便也。此下有三思惟。此第一就聞慧中思惟也。   復作是念居家逼迫(至)剃除鬚髮出家學道。   案。僧亮曰。第二就思慧中思惟。應出家也。   復作是念我今定當(至)護戒之心猶如金剛。   案。僧亮曰。第三修慧中思惟。決定出家也。寶亮曰。第二正明持戒體。   善男子譬如有人帶持浮囊(至)敬重堅固等無差別。   案。僧亮曰。海譬生死。浮囊譬戒。羅剎譬煩惱經文自合也。僧宗曰。第一科。   菩薩若能如是豎持(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   案。僧亮曰。戒有五分身業口業。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是根本三乘通行也。餘四者。是菩薩戒也。覺者。覺三善也。念者。念無相念也。正法戒者。無漏由其內解不可師授也。僧宗曰。第二科也。寶亮曰。五枝戒者。戒體也。根本業戒者。小乘四重戒也。菩薩雖心為先。亦不遺身口也。前後眷屬者。從第二篇以下也。是四重之餘也。覺清淨者。三毒等。悉犯菩薩戒。此明不起也。正念者。謂四十輕戒。亦不犯也。迴向者。即上四戒也。   迦葉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至)白四羯磨然後乃得。   案。僧宗曰。第三科明前二戒。猶是有漏。此發無漏心邊道共戒也。   復次善男子有二種戒(至)與性重戒等無差別。   案。僧亮曰。性重戒者。以犯四重。譬如拆石。不可還合。退失聖照。亦致世譏。但內障重故。從重受名也。譏謙戒亦如是也。僧宗曰。第四科明乃至微細不犯也。寶亮曰。第三明或淺深也。夫有作罪者。運三毒而起也。豈有一罪而非性。若雲。俗人違法而無罪者。便是聖人為出家者。作罪因緣。理豈然乎。此皆是性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是名菩薩摩訶薩護持禁戒。   案。僧亮曰。行願相助。成持戒也。僧宗曰。第五科行。必須願也。寶亮曰。第四發願。以防戒也。   菩薩摩訶薩護持如是(至)具足成就波羅蜜戒。   案。僧亮曰。第六明若方便。故不滯生死也。善戒者。異外道也。不缺者。不犯輕微戒也。不折者。謂不破四禁也。大乘者。離小心也。不退者。若得八住。備三不退也。隨順戒者。菩提戒也。畢竟者。成佛乃得也。又言畢竟不起心相也。波羅蜜者。到無相彼岸也。寶亮曰。第五列諸戒。願物同我。終不獨隮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是名菩薩摩訶薩脩習聖行。   案。僧亮曰。初地也。說聖行果。明戒分所得非直一戒。便獲此地。下雲。四魔不能動。明戒始終之能耳。僧宗曰。第七科結果也。今初地實雲歡喜。而稱不動者。正言不為怖畏所動。不墮者。既登初住。無還凡理也。不退者。不起二乘心也。第二釋不動雲。不為貪恚所動也。第三釋不動雲。不為四魔所動。理推不應爾。但菩薩捨壽之時。不以死苦移念故耳。寶亮曰。第六結果也。戒定慧悉結在初地。夫不脩則已。脩則俱脩。豈容但戒而無定耶。所以結有前後者。逐義勢耳。爾時戒心堅固。所以結之不動耳。定以靜攝安忍。即結堪忍也。慧以照了離畏。即結無畏也。戒是定因。因定發慧。以次第也。   善男子雲何名為聖行(至)以是義故須名聖行。   案。僧宗曰。第八科結聖行名也。有聖法舉無漏法體也。常觀空者。舉法界之境。以成聖義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八    釋觀三十六物 釋四意止觀 結定果 出仙豫王殺 婆羅門事 釋四諦義 釋三苦義 釋四諦有漏無漏義 釋八苦義   聖行品之第二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除去皮肉唯觀白骨。   案。僧亮曰。第二明定門也。有八段。第一總觀身。有三十六佛。第二移觀。觀四色覓我不得。第三觀手足支節相柱。為觀轉明。第四見一切皆青也。此觀始成故。第五諸佛現而復隱。令其思而易觀。第六觀心。是則前觀身後觀心具三。意止二。既已具。則四亦具也。故第七結堪忍地。第八明既得勝定。必能為物破戒也。此先明身意止也。以人人多於身中計有淨也。此即第一觀也。寶亮曰。第二門有五段。四念觀即四也。第五結果。此下觀身無我。   復作是念骨色相異(至)即得斷除一切色慾。   案。僧亮曰。伏斷鮮淨之欲也。因色起欲未盡下形貌等三。皆因色起也。僧宗曰。第二移觀四色。覓我不得也。   復作是念如是骨者(至)二姿態欲三細觸欲。   案。僧宗曰。第三觀也。   菩薩摩訶薩觀青骨時(至)青黃赤白鴿等色光。   案。僧宗曰。為觀轉明。是以第四觀青。則一切皆青也。   菩薩於是一一諸光明中(至)光中諸佛忽然不現。   案。僧亮曰。抱疑來久見像。便問。忽然不見者。觀道未明。不答而滅也。僧宗曰。第五諸佛現而復隱。令其思而易觀也。寶亮曰。第一身念處觀也。   復作是念或識是我(至)猶如流水亦復非我。   案。僧亮曰。第二心念處觀。   復作是念若識非我(至)當於何處而生貪慾。   案。寶亮曰。第三法念處觀。   若被罵辱復於何處(至)則墮地獄畜生餓鬼。   案。僧亮曰。領佛不答之旨。乃觀識求我。又不可得觀出入息。或是我者。有息則生。無息則死。觀之直是風性。亦復非我息。以風多風。乃四大合成而一性。非我和合。亦無復作是念。悉無有我者。得無我空。見第一義。則見世諦也。僧宗曰。或息是我者。第六即是心意止觀也。但見生滅唸唸流謝。豈有一神常而不滅耶。何處當有受罵辱者。此明無我。但見眾法我心自息也。寶亮曰。第四明受念處觀也。   菩薩爾時作是觀已(至)是故名為住堪忍地。   案。僧亮曰。結定果也。僧宗曰。堪忍地者。第七結果。謂三地也。三地菩薩。脩十二門種。得忍度成就。既能安心忍理。故能於事不起瞋也。寶亮曰。第五結果。   迦葉菩薩摩訶薩白佛言(至)菩薩摩訶薩得毀淨戒。   案。僧亮曰。上浮囊之譬。輕重不犯。而菩薩護法。應化隨緣。二言相食。宜項會也。未得不動地者。明未得。猶尚不犯。何況已得。若為攝取眾生得毀戒也。僧宗曰。第八明得深定已。能隨緣益物。得破戒也。寶亮曰。問意定初依人位也。所以不待辨慧後。而此中問者。以戒定之位。本居五方便中無相行已上。是聖人位也。初依人雖覆信根永立。要未得真解。欲為利益之道得破戒。不解言菩薩寧當自墮地獄。不令眾生退菩提心。以此因緣。可得破戒而不名為犯也。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至)若墮阿鼻地獄無有是處。   案。僧亮曰。至言實須以事證也。   爾時佛讚文殊師利(至)乃有如是無量勢力。   案。僧亮曰。為法斷命。即是護法。況直爾出入無期。心同虛空者乎。寶亮曰。引本行為證也。下梵行中。明三無量。當復廣其事也。   復次迦葉又有聖行所謂四聖諦苦集滅道。   案。僧亮曰。說慧也。慧緣真諦。辨真諦有三種。初明四諦。中辨二諦。後略明實諦也。此下盡八字五翻。說四諦也。僧宗曰。慧生由境故寄境以明慧也。有四科明義。第一明四諦。第二明二諦。第三明實諦。第四歎經也。就四諦中有四翻。第一以五重略辨四諦。第二就八苦門。廣明苦諦。第三寄菩薩觀行。驗其所以。是可厭之法。第四略會通二教也。寶亮曰。第三門明慧也。有六段。第一就四諦辨慧。第二就真俗。第三就實諦。第四遣執。第五結慧果。第六明登初地。後進脩二十五三昧。進得不動自在。地上至金剛心也。就四諦門中。分為三章。第一有五重。此第一重。略辨四諦也。苦來逼心。心則生惱。謂逼迮相也。煩惱結業。能生來苦。生長相也。生死因盡。寂滅相也。緣中忘相之知大乘道也。   迦葉苦者逼迮相(至)滅者寂滅相道者大乘相。   案。僧亮曰。逼迫眾生也。僧宗曰。第一重以十四種色是苦具。心為苦體。言不起則已。起則為緣所逼。故言逼迫相也。十惡為因。無明為緣。以能生長未來故。故名集也。偏教以三心滅處為滅。圓教以常住之體絕眾相。為滅也。破彼三因。以大乘常住之因為道。   復次善男子苦者現相(至)滅者除相道者能除相。   案。僧亮曰。現惱切故。言現相也。僧宗曰。第二重謂法顯現者也。眾之為力。能□砒h□□□祅□□榞□□駛襼□□□□□□□□□□□□□□□□□□魯□□逆□□□□□餾□□矩祿□□□□聆視逆□檻襾鞢慼慼毅陊V咽□□飀□橛堅榔□□□褓吽慼慼慼慼慼慼慼潑齱摯鞢慼K襼□□□□□逆□饛□祰□□駛襼□□娀埤□□□□□椹□□□埤□□□□椹□□   復次善男子苦者有三相(至)道者脩戒定慧。   案。僧亮曰。三相者。苦受性苦。能苦眾生。謂苦苦也。不苦不樂以求。須為行苦也。樂受滅時生。苦為壞苦也。僧宗曰。第三重釋苦義。具在中也。集謂二十五有者。此乃舉於所集。以明能集也。寶亮曰。第三重也。昔化下愚。開三受教門。次以三苦。點壞三受也。苦之重者。為苦苦。以果來壞因。明樂受之體。即是苦故。稱為壞苦也。通前二心。行緣動求。名為行苦也二十五有。因為集諦。果為滅諦。脩戒定慧為道諦。   復次善男子有漏法者(至)無漏因者則名為道。   案。僧亮曰。有為是苦諦。無為是滅諦。有漏業為苦因。天漏業為道因也。僧宗曰。第四重明有漏因果者。義與毘曇相應也。寶亮曰。重也。指就雨廂易見也。   復次善男子八相名苦(至)三念處大悲是名為道。   案。僧宗曰。第五重明四諦也。十力乃至大悲為道者。金剛心為無礙。佛心為解脫。有雙道之義。故假稱道也。寶亮曰。第五重廣三苦為八苦也。生苦具二。謂苦苦及壞苦也。以潤生之愛從樂受而來。因中說果。即壞苦也。取出生之生。則有苦苦。心即苦體。墮地獄。為苦苦也。怨憎求不得。亦苦苦攝。其餘五苦。悉應壞苦攝也。   善男子生者出相所謂五種(至)是故名為五盛陰苦。   案。僧亮曰。所以總七苦。更作一苦名者。人謂七苦異陰而有。今說即陰是也。僧宗曰。此第二就八苦門。廣明苦諦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九    出功德天黑闇女譬 釋死苦   聖行品之第三   迦葉生之根本凡有如是(至)觀於所生已見過患。   案。僧亮曰。以凡夫顛倒貪生。而惡老死。明菩薩不爾也。僧宗曰。第三寄觀行門。明八苦相也。此中有六譬。皆明凡夫貪生。而菩薩見過。棄而不樂也。寶亮曰。此下第二觀過也。有六譬也。   迦葉如有女人入於他捨(至)散華供養恭敬禮拜。   案。僧亮曰。為菩薩作譬也。菩薩愛生情薄。見生死過。則俱厭也。生是貪悅之本。譬女。五陰是生所住處。譬捨。乘因得果。譬之他也。生理可樂。譬之端正。智以御身。譬之捨主。名以表實。譬問名也。生是善果。其因淨故。譬功德也。果非不淨譬也。考名責實。問所作也。有生有實。譬能與也。   復於門外更見一女(至)汝若不去當斷汝命。   案。僧亮曰。捨生名死。譬門外也。反生易顯。不須辭費也。即持利刀者。醫藥救生。譬持利刀。以防死也。僧宗曰。死是人之所惡。悲情內故。譬之門外也。   女人答言汝甚愚癡(至)我皆不用各隨意去。   案。智秀曰。生在報前。譬姊。死居報後。譬之妹也。   是時二女便共相將(至)是故俱請令住我家。   案。僧宗曰。凡夫也。無法財。故喻貧也。   迦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是故貪愛生死二法。   案。智秀曰。雙合譬也。寶亮曰。此第一以二女譬凡夫。與菩薩相對也。   復次迦葉如婆羅門(至)如彼童子取果還棄。   案。僧亮曰。幼稚童子。譬始業菩薩見苦不深。未全忘生。如取果已捨。若智行俱深。則不取不捨也。僧宗曰。菩薩是高行之族。以譬婆羅門子。曠劫為地獄所苦。絕人天食也。糞譬陰身。果譬生也。欣生之情。譬欲取也。生之為過。聖之所說。譬智訶也。知貪生之患。譬□騢]餛礹□□□磻送□餺□□□□□瞪礹□□□□□埤□□□□□□褓吽慼慼慼慼戮V奭□□□騖飀□祤椏騖飾□□□   復次迦葉譬如有人(至)以其不見老病死故。   案。僧亮曰。四衢道。譬佛四無量無齊限也。器譬經藏。食譬施戒定。佛為在家之人。初讚施戒。生死之樂。後說無常。讚涅槃樂。此法始終。皆佛說。凡夫貪生。不見後過。聖人見過。不生貪也。又四衢譬四辨。器譬名味句身。食譬施戒定也。賣之譬勸行也。遠來飢虛。譬經三途久也。此是何物者。稱其所求。問以定之。食主答言者。戒定能得天人之樂。後必無常也。是人聞已者。不為菩薩說也。多與我價者。生天不受四趣之苦也。僧宗曰。說法聚人之處。譬四衢也。化主說人天因果。取人利養如賣也。菩薩雖知天中報妙。見有死患。不欲生故。喻如彼人雖欲買食。為一惡故。所以遂捨也。寶亮曰。此第三以賣食譬釋教也。謂若生死之果如此者。聖人何意。說此五戒十善。受人天報耶。此是善不受義之誠證也。此教本接下愚。若不聞人天之樂。凡夫豈背行道耶。   復次迦葉譬如毒樹(至)下至十歲俱亦受苦。   案。僧亮曰。此二譬同顯有生有死。脩短無異耳。寶亮曰。第四第五二譬。偏據生死果報。唯苦而無樂。   復次迦葉如譬嶮岸上有草(至)大涅槃經觀於生苦。   案。僧亮曰。譬菩薩尚不貪天上報。況復欣此人中果耶。僧宗曰。險岸譬五陰身也。草覆譬無明也。岸邊甘露。譬妙藥報也。大坑譬死苦也。即便取者。貪樂果故。脩善因也。腳跌者。永淪生死也。寶亮曰。為外道作譬也。險岸譬非想也。草覆譬彼生死果報。而外道不知計為涅槃也。甘露者。譬禪定樂也。壽千年者。八萬劫也。貪其味者。著禪定也。深坑者。生死苦也。腳跌者。外道以非想為涅槃。失理故墮三塗也。   迦葉雲何菩薩摩訶薩(至)大涅槃經觀於老苦。   案。僧亮曰。皆與衰壞作譬也。王譬壯色。敵國譬老。他土人民以譬憶念少盛之事也。   迦葉雲何菩薩摩訶薩(至)大涅槃經觀於病苦。   案。僧亮曰。端正譬健色。夫人譬愛結。王譬病也。挑一目等。譬壞盛色。   迦葉雲何菩薩摩訶薩(至)住於大乘大涅槃咒。   案。僧亮曰。唯除二禪者。凡死苦一至。無不惱亂。故以災為譬。菩薩死至。心不亂也。摩羅毒蛇其色黑。若觸人衣。戒人衣觸其行處。皆死。故名觸毒。阿竭多星。八月出也。因星結咒。消四毒也。僧宗曰。病之為苦。破壞浮囊。實為最苦也。   復次迦葉譬如有人(至)大涅槃經觀於死苦。   案。僧亮曰。上來說死。而未說苦。今言於險難處。無有資糧者。諸受根滅。不受根起。名曰死也。不受根起。則生塗斷絕。譬險難也。受根不起。不起則無法。無法則不可資用。譬無資糧也。來塗茫茫。莫知所之。譬懸遠也。五根皆滅。意識獨行。譬無伴侶。業風所飄。求生不住。譬常行也。五道未分。譬不知邊際也。遇得生緣。乘癡受生。譬無燈明也。上來諸譬。說欲受生之苦。自此下譬死之苦也。說一切苦。皆由受生。心滅名死。滅不由戶。譬無門也。不受根起。譬有處所也。不覺苦樂。譬無痛處。醫藥不加。譬不可治也。諸根漸滅。強力所不制。譬無遮止也。受根已滅。不可更生。譬不得脫也。生滅根異。外相不改。譬無破壞也。人不喜見。譬愁毒也。不能害人。譬非惡色也。人懼其禍。譬怖畏也。是根皆滅。譬在身也。滅不可見。譬不可覺知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    出頂生王緣起 會通今昔五盛陰苦義 舉昔為釋摩男說色有樂義 舉昔說善法得樂受義 舉昔所說樂受偈 釋於下苦生樂想義 釋三受苦義 釋二乘不知常住樂因是故為說以下苦為樂   聖行品之第四   迦葉雲何菩薩摩訶薩(至)愛別離苦所謂命終。   案。僧亮曰。生為五陰之本。愛是眾結之本。引先偈為證。羅漢所以無憂無畏者。以愛盡故也。所謂命終者。說其重者耳。此中說一切苦。皆由愛生也。   善男子以別離故能生種種(至)現在之世愛別離苦。   案。慧朗曰。出緣起顯其重者也。   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至)大般涅槃觀怨憎會苦。   案。智秀曰。辨怨憎會苦。即就所受之身。是則常與怨會也。   善男子雲何菩薩修行大乘(至)迦葉是名苦諦。   案。寶亮曰。夫未足之境。所不免也。除佛已還。無非此苦也。五盛陰者。更無別體。即指七苦也。   爾時迦葉菩薩摩訶薩(至)五盛陰苦是義不然。   案。僧亮曰。謂五陰皆苦。與昔教相違。以昔證今也。僧宗曰。此下第四引昔徵今。會通二教也。寶亮曰。第三會通今昔兩教也。教有因果。昔已會果。今會因也。昔已點三受悉苦。令物情厭背而進德。其義雖然。竟未及壞因。若使因果俱會。眾生何肯脩善。唯得且抑福而置。故四時經教。但勸修善以滅惡。於生死身中。習學成聖也。而一切智體。未免無常。但樂果未現。不得壞因。今常住教。與樂果義彰。始得壞因也。我本雲。脩善乃是菩提之因。非生死之法。有人解言。今教由會果。恐非佛意。昔已會畢。今何得重。故知理不應。然今者將欲會因。故迦葉先捉果。以作難。佛既先遣果。唯苦竟。然後正言。我於昔雲何善得樂者。乃是菩提道樂。但此義未明。今始會也。   何以故如佛往昔告釋摩男(至)若有求者則不名苦。   案。僧亮曰。凡舉五據。此第一舉樂緣。以有求故。不應無樂也。寶亮曰。迦葉先作五難。第一以人天五欲中有樂不應苦也。   如佛告諸比丘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案。僧亮曰。第二舉三受明若無樂者雲何有樂受耶。寶亮曰。第二難以三受中有樂受故不應苦也。   如佛先為諸比丘說若有人能修行善法則得受樂。   案。僧亮曰。第三舉所修善因也。因既是善。理有樂果。故以因為證。寶亮曰。第三難以善是樂因。故知不應無樂。   又如佛說於善道中(至)意思好法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第四舉善因。今舉六觸。即是善果。且以樂因。而得樂果。雲何無樂耶。寶亮曰。第四難如樹伽於人中。受天報故。知六根所對。無不樂也。   如佛說偈持戒則為樂(至)所作眾事辨是名為最樂。   案。僧亮曰。第五舉因果。諸偈通證有樂也。寶亮曰。第五難舉昔誠偈為難。   世尊如諸經中所說(至)雲何當與此義相應。   案。智秀曰。總舉上事。以求會通也。寶亮曰。難雖有五。不出二途。第一第二第四就果報上作難。第三第五以因徵果也。   佛告迦葉善哉善哉(至)所說苦想與本不異。   案。道生曰。無苦者。體既非苦。而能無苦。而眾生以微代重。以為無苦。是曰橫計也。僧亮曰。答第一第二第四。謂橫樂者。眾生猶以下苦。橫生樂想。因以為教耳。昔所說樂。約彼橫情。終是無樂。今雲。皆苦亦無違也。僧宗曰。總答五難也。以眾生不識真相故。於下苦中。橫生樂想。將恐起此。必墮三塗。且說人天是樂。令修十善五戒。以背惡道。所謂以屑出屑者也。寶亮曰。此下訖三受以來。先答第一第二第四果。報上難也。下苦者。三惡重為上苦。人天輕為下苦。凡夫不覺下苦。橫生樂想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如佛所說(至)上生者所謂天上。   案。道生曰。生是生者所貪苦。是苦者所惡。貪則為勝惡。則為劇下生。自是三塗下苦。自是人天而生即是苦。似若下苦。是彼下生。故致問也。僧亮曰。承聲為難耳。乃更與三關問也。佛所言下者。輕微為下也。如迦葉所言。以尤重為下也。此第一關也。寶亮曰。物情一往未悟。迦葉今更作二難。佛意以人天為下苦。迦葉以三塗為下苦。   若復有人作如是問(至)生於樂想當雲何答。   案。道生曰。對下苦橫生樂想。以為難也。僧亮曰。第二明顧反答。下苦故說樂。知一切皆苦物。今亦以下樂故說苦。當知一切皆樂也。寶亮曰。第二倒並如來向義也。若以三受盡苦者。今以三受盡樂。但以樂微故苦耳。   世尊若下苦中生樂想者(至)於下苦中而生樂想。   案。道生曰。難意不許下苦生樂。故以此為徵也。僧亮曰。第三關若果於輕下之苦而生樂者。一罰北千。千為甚重。一為極輕。而未見應受重苦於輕苦之上。而生樂想者也。故知不以輕苦為樂想也。寶亮曰。此就理為論也。若以人天輕苦。為下苦者。應以一罰輕苦為下苦。若爾者。應緣此一罰。而生樂也。   佛告迦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以是義故無有樂想。   案。道生曰。答最後難。前兩難自解也。如是一下。不生樂想。是都無樂之驗也。僧亮曰。實無樂者。案句解也。是人當受千罰。脫餘多苦。於一罰上。橫生樂想。曇愛曰。是以不以一下為樂。以脫重為樂。緣脫重之心。實是行苦。凡夫以之為樂。以此一答。並答三難。何者一罰之與千罰。俱是重苦。既不一下為樂。雲何而言。於底下之苦。而生樂耶。即答第一難。又是人緣於脫重苦。而橫生樂想。雲何而言。於下樂生苦想耶。即答第二關。寶亮曰。即此答三難也。今先釋橫生義。若一下而脫者。到緣一下安之為。豈非妄樂耶。非是受一罰時生樂也。   何以故猶如彼人當受千罰(至)於無樂中妄生樂想。   案。道生曰。脫千受一。便妄生樂想。無樂信矣。前言於下苦橫生樂想。此之謂也。僧宗曰釋橫義也。   迦葉言世尊彼人不以一下(至)以得脫故而生樂想。   案。寶亮曰。迦葉雲。實無九百九十九。故緣此無。故實有實眾也。   迦葉是故我昔為釋摩男說五陰中樂實不虛也。   案。僧亮曰。受責既不以一下為樂故。樂故樂非橫也。佛言樂實不虛者。以免受為樂。不可空中說樂也。曇愛曰。迦葉領解非難也。佛即述成也。寶亮曰。釋第三實樂義也。三塗中苦。人天實無。無處與佛何異。故知非虛說也。   迦葉有三受三苦(至)餘二受者所謂行苦壞苦。   案。僧亮曰。昔以輕重義。故說三受。今以三苦。故說一切苦所為事異。不相違也。苦受名為三苦者。性攝三苦也。餘二受乃苦性之別義也。寶亮曰。答向第二難也。佛前雲。三受悉苦。迦葉難雲。三受悉樂。佛今舉三受唯苦而無樂。豈得難言三受皆樂耶。既於下苦。微故不覺。橫生樂想。即答初難。謂於尤重之下苦。生樂想也。苦受具三苦者。若如昔解。直點三受為三苦。是則苦受為苦苦。樂受為壞苦。捨受為行苦也。今明苦受具三苦者。義旨小異於昔。何者若刀杖緣中生心。亦是苦受。失壞緣中生心。亦是苦受。今取刀杖緣中生苦受者。為苦苦。失壞緣中生苦受者。為壞苦。即此苦體。是動求行緣。便是行苦。故言苦受具三苦。非是苦苦具三苦也。餘二受各具二苦者。樂受起時。因中說果。即是壞苦。即體是動求行緣。故是行苦。亦得言樂受具二苦也。捨受具二苦者。四禪以上是捨受。然彼眾生。捨命之時。亦愛壽命。便是壞苦。其體豈非行緣動求。若爾則捨受具二苦也。   善男子以是因緣生死之中(至)是故說言一切皆苦。   案。僧亮曰。以輕重因緣也。苦樂性不相離者。三苦不相離也。寶亮曰。實以無三惡苦。故有實樂。苦樂性不相離者。十住無漏之解。從初住至金剛心以來。當分除惑。於無惑邊。恆是實樂。而無漏之體。未免世諦。故舉體是苦。故言苦樂性不相離也。   善男子生死之中實無有樂(至)隨順世間說言有樂。   案。僧亮曰。將說樂因。為答第三第五難。故說有為天樂也。寶亮曰。五欲之中。實無熙怡樂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今作是說其義雲何。   案。僧亮曰。上義未顯。問以成之也。曇讖曰。領解也。寶亮曰。第三第五兩難未被答。此重舉以請答也。   佛言善男子如上所說(至)一切皆苦無有樂想。   案。僧亮曰。亦生苦因者。明外物非苦苦因。故說苦也。寶亮曰。答其二難。明此並是因中說果有何虛妄耶。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乃能知是苦因樂因。   案。道生曰。二乘不知常住。故不知樂因。僧亮曰。解苦者。解三苦也。無苦者。說下苦為樂。樂非苦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一    廣釋集諦以愛為體 釋二種愛一愛己身一愛所須 又釋二種愛一者善愛一者不善愛 舉九種事譬愛 釋菩薩無苦有諦聲聞有苦有諦 廣釋見滅諦義 廣釋道諦義 廣釋道義是一隨法有異   聖行品之第五   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至)分別挍計無量無邊。   案。僧亮曰。還愛於有者。謂三有也。僧宗曰。前已略說。今是廣說。次會通。後明觀行也。是陰因緣者。由業煩惱。得未來陰果也。還愛於有者。昔由業煩惱故得身。今復愛三有。復應牽生也。業因緣愛者。宿業故起愛。隨所習也。煩惱因緣愛者。如人多瞋。常愛兵器。苦因緣愛者。如人遇病。愛針艾也。寶亮曰。次解集諦明業。及煩惱能搆未來生死果報續起。稱之為集也。就此辨集諦中。亦有三意。然文中小自左右。不如苦諦中之次。第一解集諦相。第二會通。第三觀過。今此中辨集諦。悉據愛使為原。何以然。後能潤生。得生由已。故非愛不成業。是以就愛而收集。錄感陰之緣盡。然愛性染累。事無不由。故文中廣彰述愛。為眾緣之首也。愛己身謂正報愛。所須名依報也。如工巧業等。事成保著。玩適在心。稱業因緣愛也。若違境起心。復稱昔含怒。還脩此心。為好為煩惱。因緣愛也。患苦而欲背。若離我而稱情。無此苦。而心悅謂苦因緣愛也。   善男子愛有二種(至)求大乘者是名為善。   案。僧亮曰。結集八苦者。重倒也。愛佛功德輕。故除之也。   善男子凡夫愛者名之為集(至)不以愛故而受生也。   案。僧亮曰。此經以智知集。名為諦。凡夫以不識集故。集而非諦。菩薩諦而非集。何以故者。釋所以。諦而非集也。寶亮曰。夫立愛之名。名生二處。如向所辨。儘是凡夫不善之愛。若興心樂法。崇善為理。悅情願求。稱之善愛。名雖同。義自兩殊。名同心別。各自有歸。然善愛雖同。復有二別。若菩薩位懷發軫。不存於緣中離染。稱大乘愛。聲聞小道。雖欲樂善。但解不稱境。每心有存於求善之略乖。遂落不善愛門也。故知二乘行道。不稱道。不改心。不得出。何以知之。下句即會凡夫愛者。名之為集。得知二乘執相在懷。未免生死。無有諦用。菩薩造行發家。不以生死為患。既識生死過。於保著之情悚。是以雖愛不名集。若須現生而應物。則不名為愛。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獨以愛性為五陰因。   案。僧宗曰。此會通之文也。昔說不同。請釋其由也。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至)能生一切業煩惱牙。   案。智秀曰。雖復業及煩惱。為辨果之因。然愛為愛生之生也。寶亮曰。第二會通難也。明雖復說有招陰之因不同。然非愛不辨。以三譬顯之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是大乘(至)是名如責有餘。   案。僧亮曰。此下觀門也。此但說愛過。不明是集。不集故不除。菩薩不愛而是集。故除也。僧亮曰。觀愛之過患也。   善男子雲何如羅剎(至)觀察愛結如是九種。   案。僧亮曰。拔舍利弗無上根本者。則有緣起。載彼釋論也。又相承釋雲。於時已至第六住。未得第七住心。有言在住三十心之二十心中。   善男子以是義故(至)菩薩摩訶薩有道有真諦。   案。僧亮曰。為觀不同。而說昔之苦集。唯有三人。因論四人觀有差別。語次及之也。菩薩能觀苦觀。愛無上八患。因論觀人差別。以顛倒為苦。三人皆倒。有苦也。以見苦名諦。三人皆見苦。故有諦也。下須跋之。觀欲界無常。如病得出色界。是凡夫見苦也。以三人於佛有苦倒故。於諦不得稱真也。解苦者。生死也。無苦者。涅槃也。於二不倒。是謂無苦。而有真諦。苦粗集細。凡夫不見集。故無諦也。有集諦者。於佛有倒。受變易之苦。故是集也。識分段因。故有諦也。上但言凡夫是集。不說變易之苦也。寶亮曰。上既說苦集諦竟。今且結成諦用。不成諦用者。課凡夫識非而離過。雲凡夫人有苦無諦者。凡愚但粗知逼惱事苦。不諦解苦之所以。故無諦用也。二乘有苦諦者。有逼惱事苦。非不粗解除於苦因。所以得言有諦用也。無真實者。不知佛無苦。由合佛作苦觀。故無真實也。諸菩薩解苦無苦者。昔日解苦無苦性空。今日解金剛以還有苦。佛果是無苦。互明辨兩廂。所以有真諦也。下餘三諦。義例可知。大士雙明兩輪安法得所。故有真也。   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至)大般涅槃觀滅聖諦。   案。僧亮曰。次觀滅諦。大般涅槃是滅諦也。備二義。第一但滅煩惱。第二滅一切相也。法瑤曰。三諦皆不言有二見。此獨雲。見滅見諦者。何耶。以滅有二種。一佛地滅。二菩薩地滅也。佛滅而非諦。菩薩滅而是諦。諦者。用照審境之謂也。佛息照癈審。是則佛無諦而滅也。菩薩有諦有滅者。佛上無道。亦無諦苦。習亦然。又經自明文如此。故唯滅諦。獨雲見滅見諦。餘諦不也。僧宗曰。滅諦文中。闕無會通。可得廣義。有觀門義也。斷除一切煩惱者。昔滅為分滅耳。今滅者。斷無明住地以還斯盡也。斷則名常者。以有惑未斷。則流動遷謝。今惑盡照周。所以常也。寶亮曰。次第三解滅諦上苦集二理。是有漏法。為患處多故。開別觀之。今滅道兩諦。既是無漏無性。非染累。唯解相會通。有二門之說。滅諦中乃無別會通文。然義推有二。道諦文中。其事自別。今初見滅見滅諦。此兩句作章門下相對旨。八句來釋。見滅者。見昔滅。見滅諦者。見今日常住真如理。此即會通。亦可得言。上句為滅諦相也。謂斷除一切煩惱者。釋上見滅句也。煩惱滅故則名常者。釋見滅諦句也。滅煩惱火則名寂滅者。釋上見滅句也。煩惱滅故得受樂者。釋見滅諦句也。菩薩求因緣故名為淨者。先釋見滅諦句也。永斷一切煩惱故名出世者。釋見滅句也。以出世故名之為我者。釋見滅諦句。下去釋見滅句。   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至)大般涅槃觀道聖諦。   案。僧亮曰。此下明道諦。先觀道。即是出相。不因苦集。因八聖也。見一切法者。八道亦諦。道諦觀道也。滅是果。但觀無學。道是因。通觀學地也。從常無常。至淨觀。因果也。無常是因。常是果。下就因果別觀。陀羅驃真實主義。求耶是衣。亦莊嚴義。僧宗曰。先明廣義。兼明觀行。後明會通耳。所謂常無常者。舉道所照之境。以明觀體也。常者佛果。無常者金剛以還。是眾生數也。金剛為累中物。佛果非累物也。陀羅驃者。借依諦主諦。以釋正義也。佛居宗體極。為陀羅驃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諸佛如來久離錯謬。   案。僧亮曰。不相應者。今說八是道。昔不說八應非道也。欲聞說道。或略或廣。皆是道也。僧宗曰。此下會通今昔也。寶亮曰。佛答諸經悉入道諦。就三因緣辯入也。一者因門。二者緣門。三者道體。不出此三也。   爾時世尊讚迦葉菩薩(至)能作如是種種說法。   案。僧亮曰。廣說道相也。能佐助菩提者。釋本義。菩提是智道之政體。以信為本。說信一事。後類可知也。僧宗曰。如是諸經。悉入道諦者。昔說雖可不具。然而莫非道也。隨化之所宜。致名不同耳。   善男子譬如良醫識諸眾生(至)隨良醫教所患得除。   案。僧亮曰。並藥所禁水不在例者。草石有用。捨藏不俱。而水無礙也。施有行止之異。道則唯通。何者。如經說。世有五人。不讚五事。謂不為慳者。讚歎施等也。僧宗曰。此下有六譬。前三譬明道。是一以應後三譬。後三譬前說廣顯道。是一也。此譬意明道雖可是一。以眾生之病不同。致為藥亦異也。寶亮曰。諸藥者。譬種種說法不同也。水一種者。譬道也。藥性不均。譬一時之宜進道之良荃。取無為之要資。   復次善男子如有一人(至)從信根等至八聖道。   案。僧亮曰。小異上譬也。從信根等至八聖道者。說一法為信。乃至八道互作其名耳。僧宗曰。第二譬意。明道雖是一。隨方施名不同耳。   復次善男子譬如金師(至)為眾生故種種分別。   案。僧亮曰。此以隨用作異。為譬也。如來一道。隨大小乘根。廣略為別耳。從一至九。是三乘雜說。下言大乘一道無二者。三世諸佛。有同見有。無同見無。大乘道也。定慧者。以戒遠不說也。見智慧者。推求名見也。了真名慧也。審定名智也。見道者。如得果以初見。為名重。更修習進求上果。名修也。結盡不修。名無學也。五種因利鈍。得滅盡定。為名六種。因人因道也。念佛三昧者。唯佛念佛。真得佛相。可名為定。僧宗曰。第三譬明道雖是一。以善巧故。種種說異也。一道者。此明如來隨根緣故。致教不同。應前譬也。信行法行道者。此經意與數論為異。論釋信行法行。是五方便以還。尋此文意。乃至見諦道中也。信解脫見得。猶是前二。以入思惟。通三果制也。身證者。此二人俱能作身證也。說十力無畏為道者。無進求之義。以其有解脫道義。亦可是緣中說道也。後三譬義可知。   復次善男子譬如一火(至)為眾生故種種分別。   案。僧亮曰。能除是道。此譬同所除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一識(至)為化諸眾生故種種分別。   案。僧亮曰。色隨所依。名有差別。道隨小大乘。根殊異者也。   復次善男子譬如一色(至)無量眾生得度生死。   案。僧亮曰。依見者。為名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二    總會通四諦義 釋二諦義 解惑相對釋二諦義 虛實相對釋二諦義 有無相對釋二諦義 假實相對釋二諦義 有為無為相對釋二諦義 親疏相對釋二諦義 釋十諦義 真不真辨實諦 顛倒不顛倒辨實諦 虛妄不虛妄辨實諦 大乘非大乘辨實諦 佛說魔說辨實諦 一道清淨無二辨實諦 有常有樂辨實諦 釋虛空佛性非諦是實 釋四諦當體是實   聖行品之第六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如來何故唱言不說。   案。僧亮曰。上說二乘有諦無實。以不識常。今明見三界苦。亦有淺深。證成上義也。僧宗曰。自上來所說四諦。各當諦下。皆有別釋。唯滅諦闕會通文耳。四諦既竟。今總會今昔二教總別之旨也。   佛言善男子雖復入猶不名說。   案。僧亮曰。此下竟四諦門。第三總會通。明佛所覺了萬法。如大地所生之草。而昔為二乘說。如手中草。故迦葉今捉此作問也。問佛所覺了法。如大地草。為當入四諦。為當不入者。應有五諦。佛下答言。悉攝在四諦理。而往取不出四諦。四諦名收。理豈有遺。所以故雲。悉攝在四諦。雖言入中。亦猶不名說。何以然。若鑒此境。窮則生智。亦滿二乘。但總相知諸法。未曲達其深旨。故生解脫劣。於知法門亦局淺。若解不如佛。當知未窮境。以見境未周。故於此人。而往望得言。取攝則不盡。雖說不名說。   善男子知聖諦有二種智(至)我於彼經竟不說之。   案。僧亮曰。生滅聚積名陰。亦是苦義。四諦本為聲聞。總相說苦。別相知者。非彼經所說也。僧宗曰。若依勝鬘經為論者。有八諦。昔但說四。而無作聖諦。者所未明。今就此經。不但無作。未說作義。亦未究竟。何者。如說陰相。色則有十四種。心則想受行也。此是總相。粗分別之中。智所知也。若就細相辨明者。則如一色陰。為幾塵所成。幾行業所感。心則唸唸生滅。幾剎那習起相。乃是八住九住所知。故彼經所未辨也。   善男子知諸入者名之為門(至)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案。僧亮曰。入是處義。通識為門義也。   善男子知諸界者名之為分(至)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案。僧宗曰。界分性別。皆是當位之名也。義類如上釋。心以能知為性。色以質礙為性。   善男子知色壞相是名中智(至)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案。僧宗曰。向已總舉三聚法。今復重舉一一陰為為辭耳。   善男子知愛因緣能生五陰(至)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案。僧宗曰。此就四諦門辨受是集。能生五陰是苦。自下者。滅道文也。   善男子知世諦者是名中智(至)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案。僧宗曰。還總收法門。為一世諦。上智所知也。一切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者。復收為真諦。言無常等行。生人真解。唯略空門也。涅槃是昔三心所治斷處。寂滅無生。第一義諦也。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至)第一義諦其義雲何。   案。僧亮曰。為義一名異。為名義俱異耶。僧宗曰。上明四諦。其義則狹。今說二諦。其理則廣。皆是智境也。所以言四諦狹者。猶此是世諦道中分別為四。今第一義。蕩於前四也。又且虛空及非教緣滅。不在四諦中攝。今以二諦而收。則是世諦攝也。智秀曰。將顯二諦。先設一問二難也。此即第一問二諦體相也。   世尊第一義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   案。道生曰。理無二實。而有二名。如其相有。不應設二。如其相無。二斯妄矣。法瑤曰。將明二諦名異而實同。故第一義之實。即有世諦之實。即有第一義。是以問二諦之實可得相有不耳。不問二名之義可得相有。   如其有者即是一諦。   案。僧亮曰。若名義俱異。有無一時者。則二不雙合。恆是一諦也。法瑤曰。如其一實有二。則二不異實。若二不異實。二則一矣。   如其無者將非如來虛妄說耶。   案。僧亮曰。若是一諦說有二義者。則應一是虛妄。故雲將非虛妄說耶。法瑤曰。如其相無。則二名無實。而有二名者。豈非虛妄耶。僧宗曰。先張兩關。以求其旨。若真中有俗。則俗來同真。若俗中有真。則真來同俗。若以真同俗。則唯一世諦。以俗同真。則唯一真諦。不應有二諦之說也。若俗不容真。真不容俗者。是則天然楚越也。若真中必無俗者。而如來說色即空。此則虛妄說也。寶亮曰。世諦以虛妄故有。即體不異空也。若無有而可異於空者。豈有空之可異於有耶。故無而即一體。便二諦之名立也。若有有可無。便是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也。無既無所。無亦無無。可異有也。若有無可異有。便是第一義中。有世諦也。兩既不相有。故知有無可有。無無可無。若有有可有。有無可無。此便相有。得知諸法從本已來。空無毫末之相。但於病者為有。於解者常無。文殊致問。為彰此理也。   善男子世諦者即第一義諦。   案。道生曰。惑者皆以所惑為實。名世諦也。雖雲世諦。實不遂異。故是第一義耳。第一義諦。終不變為世諦也。僧亮曰。欲明二皆是妄也。何者。兩實則不可相即。既相即以明兩無也。法瑤曰。名無二實。唯唯一矣。一實之理。理不可名。豈可即乎。但寄即以遣即名無二實。非有一實。而可即也。僧宗曰。一答兩關也。既言即也。豈有楚越之過。即理是同。豈有妄說之失耶。所以言即者。非以空作色。以色作空也。以第一義諦。從本來不可得。今明世諦不可得。不可得者。豈可分別。故言即也。寶亮曰。病者逐生惑。今欲捉己心令住。故唱雲世諦。即第一義諦。不於法外覓法。但致即之名。本就異中明耳。非兩乖之說。   世尊若爾者則無二諦。   案。道生曰。若世諦即第一義者。唯有第一義。無世諦也。僧亮曰。深領相即之旨。徵昔說有二謬。   佛言善男子有善方便(至)一者世法二者出世法。   案。道生曰。理如所談。唯一無二。方便隨俗。說為二耳。僧亮曰。法無明相。言語道斷。豈可以二諦之名。示眾生耶。善乃方便者。假真俗二稱。誘道愚近耳。非謂理有二也。僧宗曰。若以不可得義而為論者。則無二也。若有可得而假用。則二名生矣。是則二名之生。約物情而立也。此下有六重解釋。第一以解惑相對。第二虛實相對。第三有無相對。即文殊所問也。第四假實相對。第五有為無為相對。第六親疏相對也。寶亮曰。善巧者。能說不有之有。不無之無。以立二名。而用導物也。然解悟不同。不開六重。更辨其旨。此下第一約凡聖二人。以辨二諦。明有假有之有。無實有可得也。無是因緣之無。亦無無可得也。稱此二理而解者。則出世之人。名第一義也。若世人所說者。言有便雲性有。言無便謂斷滅。是則有無虛謬。俱不著理。故於此人。悉名世諦。   善男子如出世人之所知(至)而能知之名第一義諦。   案。道生曰。五陰和合。非即非離。無有定相。聖人如其相性而知。勝世人故。名第一義也。僧亮曰。世法者。謂世間八法也。反之即出世矣。出世所知者。三假及空。皆第一義。世人知有。決定有相。如牛定牛。不可為馬。亦得實義。是世諦也。僧宗曰。此第一重。五陰和合。稱言某甲者。此舉凡夫所知。以明惑也。解陰無。此舉聖人所知。以明解也。   復次善男子或有法(至)苦集滅道名第一義諦。   案。道生曰。熱炎以不實為實。是則世諦。解其不實。是第一義諦。僧亮曰。實義如苦集等。何以斷惑也。僧宗曰。第二重上。與陰和合。以明解感。今說境有虛實者。謂四諦理也。苦真是苦。不可令樂。集滅道皆如此也。世諦取重虛之義。實不可得也。知我眾生者。出不實事也。又言諸陰界入者。如小不類。此乃是緣成之法。若計之為實。理不可得。何異輪等喻也。寶亮曰。此第二就虛實以明義。妄有故世諦。稱理故真諦也。   善男子世法有五種(至)如實而知是名第一義諦。   案。道生曰。世之所著。為世諦。知其實故。為第一義。僧亮曰。世諦不出此五種也。初是假名眾多。有眾分假。相續假。相持假。亦有法假受假。總一切世諦也。下四是別眾字。合名句也。眾色合為縛也。音聲告令為法也。衣服標相。為執著也。無此為第一義也。僧宗曰。第三重於此五法。心無顛倒。如實而知。體不可得。即第一義諦。寶亮曰。第三寄空有。以明義也。有名有用為世諦。性空為第一義。   復次善男子若燒若割(至)無死無壞是名第一義諦。   案。僧亮曰。此以相續假。名為世諦。以唸唸滅實法。為第一義也。僧宗曰。第四重就假實明義。如般若經燈炷品所載也。寶亮曰。釋同。   復次善男子有八苦相(至)無五盛陰是名第一義諦。   案。道生曰。有多惑故。為世諦。無多解故。為第一義也。僧亮曰。上說苦是第一義。今說為世諦也。僧宗曰。第五重明金剛以還未免苦。為世諦。唯佛果對八苦相。故名第一義也。寶亮曰。釋同。   復次善男子譬如一人(至)其實是一而有多名。   案。僧亮曰。上明真俗皆是世諦。隨世諦利。有多有少。多者名真。少者名俗也。   依因父母和合而生名為世諦。   案。道生曰。事近遠為世諦。得實為第一義。   十二因緣和合生者名第一義諦。   案。道生曰。解則見故。名第一義。惑之者為世諦也。僧亮曰。知從父母利少。名俗。知十二因緣利多。名真也。僧宗曰。第六重就親疏為名也。十二因緣為親者。以見在立果。由過去無明行等也。令父母為其外緣。所以疏也。尋此文旨。本明二諦空有之義。收法則曠。今六重所明。悉就事中。相待炎明此也。旨之所歸。在第三句也。寶亮曰。釋同。   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至)所言實諦其義雲何。   案。道生曰。就前說不了。如似實諦。全異四諦。故更問也。僧亮曰。問一諦總上六諦。名為實諦也。因上二乘有苦集諦。而不真實。似如二乘實諦不攝。是以明也。法瑤曰。前言二乘實諦。菩薩有之。今問菩薩所以得實諦之義也。僧宗曰。此明慧境之第三辨實諦也。上會四諦。言聲聞有苦有苦諦。而無真實。菩薩解苦無苦。而有真實。若解理而真實者。為更有何境。為其所知。故致此問也。   佛言善男子言實諦者名曰真法。   案。道生曰。常樂我淨。名為真法。四諦有之。則名實義也。   善男子若法非真不名實諦(至)是則名為實諦之義。   案。道生曰。二乘雖有四諦。以無真實惑。成八倒虛空之惑也。縱令得解非大乘也。若體真四諦。則無病也。僧亮曰。佛以七義說實也。真法以體常無變故也。不倒以境智。皆實故也。不虛以言無虛妄故也。大乘以究竟盡苦故也。佛說以所言不謬故也。一道以更無異因故也。常樂以果中無上故也。此表實法無不實也。法瑤曰。常樂我淨。為真法。菩薩體之。則無以倒。其解真正。確然不改。可曰為實。智無不審。慧無不識。審識之義。可曰為諦。是以菩薩之解。名曰真法。無有顛倒。無有虛妄。名曰大乘。一道清淨者也。備此眾義。名曰實諦也。僧宗曰。此實諦明理曠矣。何者。前二諦正攝詮耳。未攝忘詮之旨。今實諦者。即體以辨義。忘詮之處。亦復為實。是則下惑上解。豈有一理而不不盡耶。就文雖有八句。義不出六也。初明佛果行人。是實第二第三顛倒虛妄二句。解惑以明義也。第四第五就教以明實也。第六明因實。第七明果實。今六句所不收悉。還以境實而收之也。第一第七二句。前則據人。後則據法。以此為異也。顛倒虛妄者。據其重處為言也。虛妄者。從未免相惑。金剛心已還。就輕處說也。寶亮曰。七重辨實。第一明果體實也。真法者。法若不真。不名為實。故知神明妙體。非偽因所生。理相虛寂。過有言之表。唯斯一法。可稱真而實也。第二就境界辨實。第三就正智為實。耶解非實。第四明大乘是實。小乘非實。第五明教實。昔教所詮。未必盡實。要是佛說。當時有益。是故為實。魔教亂真。能令行人入生死。故言非實。第六一道清淨。明因實。一道是一因。若有異因。則非實也。第七常我樂淨。明果實也。與第一句。何以為異。彼明果體。據得果時為語。此明佛弟子所行。必定當得此四法故。是為因中說果。以此為異。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至)及與佛性無有差別。   案。道生曰。向雲四諦有實。名為實諦。而如來虛空。佛性皆是真實。便是四諦真實。合以為三。三有不實。故須分別也。僧亮曰。文殊以常為真實。常法有三。謂果說如來。因說佛性。餘說虛空。此三常無差別。可為真實。餘法非實也。法瑤曰。已明菩薩得為實諦之義。似與佛齊。故發斯問。將顯如來異於菩薩。有實有諦。如來唯實無諦。所以者何。諦者。用照審決之謂。如來理窮道盡。息照癈審。湛然永安。是以無諦之名。常住不變。故有實之稱。又有一義。夫諦者。定物之名也。如來至寂。出於名數之表。非名之所能定。故下歷明四諦。釋如來無諦之義也。自斯已還。既未窮理。若窮理體圓。明照審物。可以名定者也。僧宗曰。文殊領解下六句。設難。即是如來者。會三法領解之辭也。所以作此領解者。向雖言同實。如似異與果體為一。故須簡也。寶亮曰。此下料簡上七門也。就釋第一章中有五階。第一辨異。第二釋異。第三結真。第四遣對治。第五還捉苦。以結句也。問意唯虛空等三法。為實諦三法之外。更無差別實諦耶。   佛告文殊師利有苦有諦(至)佛性非苦非諦是實。   案。僧亮曰。若以不變為實者。有常而不變。無常而不變也。常無常異。實義不異。一切皆實也。非苦非諦者。釋實義。學地推求。故有諦不諦。無學無求。故非諦也。法瑤曰。凡夫有苦無諦。二乘有苦有諦。菩薩有諦有實。如來有實無諦也。僧宗曰。此下有五重明也。第一歷四諦。明如來不同。次第二釋所以不同。第三釋人情疑。疑言。乃可不同於四諦。然此三法。何必不別體耶。今明三法一體。所以是常成不同之義。第四結非。第五總結釋也。寶亮曰。此第一階辨異也。遍歷四諦。當體皆實。雖當體是實。而非上三法之實。故下言。如來非苦非諦是實。謂極果之實。非四諦之實也。   文殊師利所言苦者(至)虛空佛性亦復如是。   案。法瑤曰。苦理實爾。可以名定。審為實諦也。又名菩薩辨苦得實。為實諦也。下三諦義亦同也。如來非諦。具如前解。故不句句釋。僧宗曰。第二重釋所以也。言是無常遷流斷壞之法也。寶亮曰。第二階釋異也。何以故。如來之實。非四諦實。苦者是可斷除法。如來實不可斷除。故不同也。   復次善男子所言集者(至)虛空佛性亦復如是。   案。僧宗曰。集能令未來五陰和合。又其體是流動也。   善男子所言滅者名煩惱滅(至)虛空佛性亦復如是。   案。道生曰。案名而言。唯在結滅。不及不滅。結滅害除。理應證知。斯則名諦。諦者。審實為義。故言實耳。非前所言實諦也。僧亮曰。滅諦說以無煩惱無法為滅。不通學地。有常無常。由智證滅。故名證法。如來之性。至不名證。知者由智。稱非無。能斷煩惱。證非無也。無不能斷結。唯是果性。不通學地非常無常。智不自證。非證法也。法瑤曰。滅有二種。一結滅。二涅槃。善有亦名為滅。善有滅即是如來。今言結滅。不言善有滅。是以所言滅者。名煩惱耳。二乘結滅。未亟亟者。奪之故無常也。佛結都滅。是極滅。無以易之。故為常也。雖是常滅。然體儘是滅結而已。非是如來無方之體。故可以滅名。往定謂之曰諦滅。無生滅可曰為實。是為實諦義也。又就菩薩解。為實諦也。僧宗曰。二乘滅三心。雖復無為。但未是極。更有進求。故稱無常。諸佛所斷之處。滿足於此。無復增進。故為常也。今如來不名滅。非常無常。非二種滅也。名證知者。不名二種所證法也。寶亮曰。體無物故是常。然有滿不滿。故名無常。如來之性不名為滅者。明如來之滅。非是能滅煩惱之後滅。亦非斷無之常。復非可證得也。常住不變者。既是斷滅之滅。非真常之寂。直是性非變易。故言常住也。   善男子道者能斷煩惱(至)虛空佛性亦復如是。   案。道生曰。道之名者。在用能通。不及無用也。未極則轉進無常。極則常也。僧亮曰。道是滅因。故名能斷。無漏不退。故說常也。體是生滅。無常有為。故名修法。如來非道。至非修法。如來不通學地。非滅因。故非道也。雖能除結。非有為道。非常無常。亦非修法也。法瑤曰。夫道之名。生生乎進趣。用功除滅。如來無此。是以非道也。僧宗曰。亦常無常者。言二乘改操。更向佛之義。名無常也。菩薩本自向佛。無所改操。故為常也。如來非道。能斷煩惱者。能為解脫道證斷也。非常無常。非二種道也。寶亮曰。自四時經教。無有此言。今大乘了義。其旨始判。得知神明。以真俗為質也。無漏解脫。既以寄此果報中。發一得之後。其解常存。但於俗諦用邊。自可謝就真為論。則常用而不朽。此亦不關相續之常也。經言。本得不失。以勝者受名。今尋此旨。必非前生後滅之法。下文須言。煩惱亦常無常。從起煩惱後。若未得治道已來。常障行人。雖有此言。但煩惱始終。為道力所治。終歸落無常門耳。然道諦始終。更無有一法。復為他所治。故始終成常。正以積十地。明解既滿。成於極果。解未滿時稱因。若滿則稱果也。   復次善男子言真實者(至)佛性者即是真實。   案。僧宗曰。第三重釋所以為常。以三法無別故爾也。寶亮曰。第三階結真也。   文殊師利有苦有苦因(至)虛空佛性亦復如是。   案。法瑤曰。明四諦既周。故結上來所說如來非諦是實之義也。僧宗曰。第四重結非也。寶亮曰。第四階明四諦。是對治故名實。如實如來非對治故。是真實之實也。   苦者有為有漏無樂(至)湛然安樂是實非諦。   案。僧宗曰。第五重結釋也。寶亮曰。第五階捉苦以結句也。明如來非是有漏。湛然安樂。所以故是實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三    廣釋前七種實諦義 廣出外道所執常樂我淨   聖行品之第七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至)一切顛倒不名為實。   案。僧亮曰。上以問真。次問四倒。若不入四諦。實諦攝法不盡。下訖佛說亦爾。一道以下。不難攝實不周。乃則說實不濫耳。法瑤曰。上來明四諦。皆名為實諦。似如顛倒虛妄。非苦集諦所攝。是以發此問也。寶亮曰。釋第二境實也。問四諦中有倒。不若有者。雲何言實。若四諦無。則四諦之外。應更有法也。   佛告文殊師利一切顛倒(至)非不是苦即是苦也。   案。法瑤曰。以心想而論。則為顛倒。以性而觀。則入苦諦也。寶亮曰。應雲皆入苦集諦也。今但言入苦者。據一邊。   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至)所斷除故故名實諦。   案。寶亮曰。釋第三智實也。若智所緣境。無所契當。即是虛妄也。   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至)是變易法名為不實。   案。寶亮曰。釋第四乘實。大乘緣中忘相。故實。小乘執相。故不實。   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至)如是虛妄名為魔說。   案。僧亮曰。釋第五教實也。但佛說必能利物。魔說生縛。故非實也。   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至)彼無一道清淨無二。   案。僧宗曰。非滅生滅想者。謂計非想。為涅槃果。八禪為因也。寶亮曰。釋第六一因之實。   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至)亦復說言諸行是常。   案。僧宗曰。謂佛之言。常人所不見。外道計陰為常。交驗所計。故應有也。寶亮曰。釋第七果實也。文殊執外道所計。歷此四法。語在其下。凡二十三句也。   雲何是常可意不可意(至)若是常者即是實諦。   案。寶亮曰。以七事證常也。   世尊有諸外道復言有樂(至)上中下故當知有樂。   案。僧亮曰。以五事證樂也。   世尊有諸外道復言有淨(至)以是義故名之為淨。   案。寶亮曰。以三事證淨也。   世尊有諸外道復言有我(至)亦得說言我有真諦。   案。寶亮曰。以八事證我也。   佛言善男子若有沙門(至)諸行若常無有是處。   案。寶亮曰。將欲破執。答彼問。先以二十事。訶外道所計。   善男子我觀諸行悉皆無常(至)無有一法不從緣生。   案。僧亮曰。既言是行。理自無常。諸法從緣者。證諸行無常也。法從緣起。本無今有。是名生。已有還無。是為滅也。何者。心以所緣為本。不稱所緣故。即謂本無也。而心自橫生。是今有也。橫生無根。起便自滅。因既如此。果亦應然。故經雲。因無常故色無常。此其證也。僧宗曰。外道所計。不得離陰。一一法上。無不從緣。唯佛性不從緣生。非三世攝也。   善男子佛性無生無滅(至)之所攝持是故名常。   案。僧亮曰。說正因性也。亦從緣見。非從緣生也。何者。行緣求理。理非本無今有。謂不生也。唸唸常求。謂不滅也。既非生滅。無去無來。亦無三世。因不橫起。故非作也。於緣求解。非不作也。不以一法為因。故非名也。說為正因。非無名也。非名非色。乃至陰界不攝。證無名也。陰界有壞。而佛性不滅不攝也。是故稱常者。以二義常。一必定得果。二因不可滅。   善男子佛性即是如來(至)悉是妄語無有真諦。   案。僧亮曰。見性成佛。即性為佛也。如來即法者。法即性空。性空即法。法即佛性也。佛性是有。性空是無。佛見有無名覺也。佛即是法法即是常者。通計二句。見常故常。如來即僧者。見常而常和合也。和合是僧義。師法是弟子義。僧即是常者。師常故得常也。若不知三寶是常。而言常者。名妄語也。   諸凡夫先見瓶衣車乘舍宅(至)當知其實非是常也。   案。僧亮曰。證不見者。說是妄語也。一切有為皆是無常者。將就有為。說無常義。更以有無相對也。僧宗曰。舉其計常中第七句。言前後相續相似語。其體唸唸生滅。豈有常耶。寶亮曰。計雲先見瓶衣等。後時亦識。當知有一神我常故常。故如此也。下去唯有兩難。初雲。汝心若常。應同佛一切智。用常自無移種。眼識對塵時。應獨緣一切法。而今不爾。唸唸生滅。緣此捨彼。故知心是無常。第二難將境以決心。心若果從緣生而常者。應恆守一法。不得改心易緣也。何以然。心既是常。應常。觀無常不得。復緣空無我。而今心遍緣一切境。故知無常也。   善男子一切有為皆是無常(至)無為者即是常。   案。僧亮曰。將就有為。說無常義。更以有無相對。   善男子有為之法凡有二種(至)色法者地水火風。   案。僧宗曰。向但言無常。今出其法。不過色心也。   善男子心名無常(至)乃至意識異亦如是。   案。僧亮曰。心攀境而起。前後相應。共了一緣。此總說。下別說也。眼識性異者。眼識緣現在。意識緣去來。下境界相應亦爾。眼識應獨緣一切者。眼識不滅。行在諸根中。在耳之時。亦應見色。識性不異故。若爾。應緣一切法。今不爾者。凡夫倒計為常。   復次善男子壞諸行因緣故(至)諸憶念法不應忘失。   案。僧亮曰。說無漏行異無漏。能滅諸行也。所謂聲聞心性異。乃至外道心者。上明苦樂煩惱。說佛弟子。此說外道。不能分別諸色。正以了為心。了青不可了黃。眼識不能具取色也。   善男子心若常者(至)有別異故當知無常。   案。寶亮曰。從此以下。並答計常中第四五六三句也。就色心別相。遣其執也。   善男子我今於此非色法中(至)先問是事於彼已答。   案。僧亮曰。此下略說內外色性。本無今有。已有還無。常所有內色異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四    破外道所執義 釋更轉法輪義   聖行品之第八   復次善男子諸行無我(至)以是義故定知無我。   案。僧宗曰。專念憶想。是證常家。第三第四事也。常即自在。所以兼破。   復次善男子若諸外道(至)如來如是真實有我。   案。僧亮曰。計我之六事也。諸根和合。是假名我。假名但名家稱名也。   復次善男子若諸外道(至)以是義故定知無我。   案。僧亮曰。通破第一第二事。先以口涎破第四事也。   善男子是諸外道癡如小兒(至)有真實諦非於外道。   案。僧亮曰。我名本在佛地也。外道不識得少許分故。妄計諸行為我。如生盲不見色。說色語之。唯以已之所解為色。終不得色之相。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至)乃作如是分別真諦。   案。僧亮曰。四諦二諦。昔來凡是廣說。顯示應跡。似乖將欲會之故也。法瑤曰。聞上廣說四諦真實之義。歎今說實諦。於昔鹿苑。為更轉也。僧宗曰。三重明慧。窮理盡性。聖行已畢。迦葉取時眾之心。假為不達因。以盡疑也。寶亮曰。一品之中。第四遣執明慧也。若於緣中。虛心屬法。則成智慧用也。文殊一問。成有三過。一謂如來實涅槃。二雲佛作心轉法輪。三謂更轉也。   佛告文殊師利汝今雲何(至)常住不變不般涅槃。   案。僧亮曰。轉法輪者。謂所說之法。令聽悟解。為轉也。解以摧惑。為輪也。若佛有說。則是有為有盡。何名涅槃。今無說而物聞。不滅而人自滅。故言不涅槃也。僧宗曰。疑有三意。此釋第一意也。   善男子若有計我是佛(至)如來方便轉於法輪。   案。僧亮曰。此下釋不轉有二意。一以不轉說轉。二就跡應有轉也。此第一意。不轉說轉也。僧宗曰。釋不轉有三重。第一極處無轉。第二應故有轉。第三顯極處相。如虛空也。   善男子譬如因眼緣色緣明(至)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案。僧宗曰。第二明有轉之。義緣有應接之因也。   善男子亦爾非生非出(至)非作非造非有為法。   案。僧宗曰。第三明極地無心於轉。如彼虛空也。   善男子諸佛世尊語有二種(至)為諸菩薩說出世語。   案。僧亮曰。第四明昔小今大。不應言更。若以益物為更者。四十九年已來。未始不益。不應今日方雲更也。僧宗曰。此下釋無更義。有九重也。此即第一明教異。謂昔淺而今深也。   善男子是諸大眾復有二種(至)為諸菩薩轉大法輪。   案。僧宗曰。第二明乘異。昔為求小者故說。今為求大者說。   復次善男子復有二人(至)極下根者即一闡提。   案。僧宗曰。第三明根異。昔為中根者說。今為上根者說也。   復次善男子求佛道者(至)為上精進轉大法輪。   案。僧宗曰。第四明精進異。昔為中精進。今為上精進說也。   復次善男子我昔於彼(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宗曰。第五明得道異。昔八萬天人悟須陀洹果。今八十萬億人不退轉三菩提也。   復次善男子波羅捺城(至)稽首請我轉大法輪。   案。僧宗曰。第六明請主異。昔日梵王。今日迦葉。   復次善男子我昔於彼(至)如實演說常樂我淨。   案。僧宗曰。第七所明理異。昔說無常。今說常也。   復次善男子我昔於彼(至)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案。僧宗曰。第八聲之所聞遠近異。昔止梵天。今徹十方廿恆沙世界之也。   復次善男子諸佛世尊(至)皆悉名為轉法輪也。   案。僧宗曰。第九明自出世已來。未曾不轉法輪。今亦何更之有耶。   善男子譬如聖王所有輪寶(至)大涅槃經所行聖行。   案。僧宗曰。歎法輪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則能奉行故名聖行。   案。僧亮曰。上已說戒定慧。通菩薩。得稱聖行。未知究竟實諦。通學地以不。是故問也。聖名諸佛世尊者。夫究竟實諦。得稱聖行。唯佛世尊也。法瑤曰。此下為明聖。不為明行。上來明戒定慧是聖人之所行。非明聖也。聖者正也。如來始當其位。故說佛說聖義也。今但合行說耳。旨不在行也。僧宗曰。上明戒中。已結聖名。今辨三法既竟。復想結聖行。寶亮曰。第五段結果也。   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至)是故此地名無所畏。   案。僧亮曰。前三是因。後四是果。慧能斷因果。故總說地德也。亦不畏三惡道者。除惡已漸。故次說之。此三粗故先除也。惡有二種者。此善趣中惡也。不畏受二十五有者。無如上惡。能斷二十五有也。法瑤曰。得上戒定慧行。則入此初住地也。離五怖畏。故曰無畏地也。畏貪恚病死等者。即不死不活畏也。闡提等者。離惡名畏也。不畏三惡道。無惡道畏也。不畏沙門。乃至波旬。無大眾畏也。前不動地。是入初地之始也。堪忍地。是初地之中。此無畏地。是初地之終。亦可七住。七住三界結盡。始無三畏之畏也。僧宗曰。無畏地者。七地也。前結戒果雲。初不動地。次結定果雲。第三堪忍地。今結慧果。指第七地也。所以爾者。示行有淺深。結果亦異。言無畏為七地。依常釋七地。為遠行地。今乃雲。無畏者。謂不畏三界果報。故偏稱也。寶亮曰。無畏果者。亦同是初地。明慧是解性。不存緣而照。既具有無分別之知。故結之以無畏也。第一無不活畏。以菩薩達萬法相空。不假資生。豈畏不活。以不畏故。則不生三毒。故無不活畏也。第二無三惡道畏也。第三無惡名畏。第四無大眾威德畏。第五無生死畏。大士不畏受二十五有生死。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所有功德而當可說。   案。僧亮曰。智能除結。非定不成。是以因定說智也。若欲吹壞須彌山王。乃至碎身之苦者。地有二果。一滅惡。二神通。兩說其名也。所以然者。上說斷有。或者便謂。不得入有為化。更出自在之事。以表地名。釋其疑也。僧宗曰。此言漸進。向八地也。向七地已。不畏惡道果報。而未免二十五有者。就七地。自有餘報身者。今八地以上。一向法身。故言二十五有也。三昧非慧。因定生慧。共相資成也。所以知八地者。言具二十五三昧。能為種種神通。尋神通之用。非近行所為也。寶亮曰。第六段也。若通作結果段者。猶屬前文。第五段直結果。在初地既發。初住得無漏正解。後方進修萬行。得二十五三昧。斷二十五有。結得八地以上自在果。若就此義而分。則成第六也。此二十五三昧。就勝處受名。一一皆攝於眾。故名三昧中之王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五    釋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脩多羅從脩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波若從波若出涅槃義出菩薩在雪山為半偈捨身緣起   聖行品之第九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此經明復說經功德。勸人行經。經即法也。行法雖由人。然滅惡由法也。譬藥能治病。雖由人能服。然去病之力在藥也。是以法華經雲。若罵佛者。是人罪輕。毀經法者。罪則重也。寶亮曰。此下第四段歎經流通也。有四翻。第一無垢藏王歎。第二佛自歎。第三迦葉歎。第四佛引證。成迦葉所歎也。此即第一無垢王歎。   時佛讚言善哉善哉(至)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案。僧亮曰。佛教從小起。牛譬佛也。乳譬三藏。酪譬三乘雜說也。生蘇譬方等。熟蘇譬說空般若。醍醐譬涅槃經法也。法難見者。空有也。以般若說空。涅槃說有也。佛難見涅槃。為勝尊重讚歎也。僧宗曰。聖行所以而成功。由經力。生人圓解也。如從牛出乳者。佛說小乘四諦法輪。此是成佛十二年中說也。從乳出酪者。謂十二年後。說三乘通教。大品經是也。酪出生蘇者。如思益維摩。抑挫二乘。稱揚菩薩也。從生蘇出熟蘇者。說法花破無三因果也。今此經明佛性常住。窮理盡性。如醍醐也。又出十二部者。小乘十二部也。從十二部出脩多羅者。空教脩多羅也。但言脩多羅者。攝十二部故。但言本耳。出方等理正不耶。二乘等學般若。故以通教。為方等也。出般若者。一乘實慧般若也。從般若出大涅槃者。即今教也。又一解雲。此經文小誤。般若應為第三。方等應在第四也。寶亮曰。佛如牛也。五味譬五時教也。佛初出世。十二年中。小乘三藏。別相說法輪。置出世之教。始當十二部之名也。從十二年後。通教門中。辨空有。明真俗二諦。理既深廣。如從乳出酪。二諦是空解之主。亦是萬解之本。所以當脩多羅名也。但自通教之前。直明因果。義不辨二諦。忘相故不與本之稱。從脩多羅出方等經者。自通教說後。述維摩思益。進聲聞行。令捨執得解。故以方等經。譬如從酪出生蘇也。從方等出般若波羅蜜者。般若言智慧。從說維摩。後明法花。辨一因一果。智慧開明。以譬般若。喻之熟蘇也。既說法花經竟。涅槃教與明理具足。猶若醍醐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恭敬供養尊重讚歎。   案。僧宗曰。迦葉是請法之主。自說修行之相。法瑤曰。上來雖明聖行。未盡其美。此章廣明慕法情重。捨其身命。不以為難。以此捨心修習聖行往不備。以此苦行。何往而退。聖行之難莫過於此。故以斯行。結聖行之終矣。   爾時佛讚迦葉菩薩(至)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案。智宗曰。先說無常也。以二理必對必應圓說。故謂半如意珠也。   說是半偈已便住其前(至)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智秀曰。說常也。寂滅無苦。以無苦故。名之為樂。無更別樂。故雲寂滅。   爾時羅剎說是偈已(至)大般涅槃修於聖行。   案。僧宗曰。上已讚其所行為難。今引昔事。以證護法之不虛。求法之至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六(梵行品第二十)    釋七善法為梵行謂知法知義等 釋十二部經 廣辨四無量心 辨愛行人多集喜捨見行人多脩慈悲 廣釋四無量定數 廣釋怨親中人有九品義   梵行品第二十   案。僧亮曰。以四等為體也。本是梵天道。仍本名也。亦云。梵是淨義。聖行是自淨。四等是淨他。自淨淨他。故得梵名也。得具梵行者。先以七善自正。後能四等正人。稱七善者。能具前四以治內。具後三以治外。皆自正義也。寶亮曰。大判此品。有四段。第一舉七善為自行之體也。第二從四無量心以下竟六念。正談外化。第三在體既顯。便讚歎流通也。第四闍世證此經。能滅大惡。亦證慈悲有實益也。智秀曰。此品有五段。第一明梵行因。即七善也。第二明梵行體。即四無量也。第三明梵行果。第四歎經。第五以闍世為證也。   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至)六者知眾七者知尊卑。   案。僧亮曰。七善未即為梵行也。就七善中。前五自行。後二外化。能具七善。故能具四無量。成外化也。   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至)如是一切名脩多羅。   案。僧亮曰。脩多羅者。含五義。如經敘也。僧宗曰。知法。謂十二部經者。從如是我聞。訖歡喜奉行也。寶亮曰。謂知十二部經也。然此言即是法辯。能識法區分。名相體別。善達其旨。非法辨如何。是以今據之。以取池也。十二部經所明。理無不通。四諦十二緣等法。無一經而不明此理者。所以冠通諸部也。今明其部別者。遂所辨事義。以標其異耳。然十二部名。皆外國音。脩多羅者。此稱法本。亦言經本。能生觀境之智。故稱法本。若從如是我聞。下訖歡喜奉行。總於文理。通為十一部作本。正以此義。名脩多羅。   何等名為祇夜經(至)更不受諸有是名祇夜經。   案。僧亮曰。此言重頌偈也。長行已明。更重頌令顯取此義。故表殊於餘部。   何等名為受記經(至)號曰彌勒是名受記經。   案。寶亮曰。天竺雲和伽羅那也。昔未說四諦以前受記。但記雲。十善生天。五戒生人。從通教後。明受記其當來成佛國土名號。謂之受記經。亦以取此受記義為別也。   何等名為伽陀經(至)是諸佛教是名伽陀經。   案。僧宗曰。除脩多羅及諸戒律者。謂除重頌脩多羅及重頌戒律也。寶亮曰。此除十一部雲直說偈。謂不頌長行。亦以頌他為異也。   何等名為優陀那經(至)無問自說是名優陀那。   案。僧亮曰。無問自說經也。比丘嫌佛定久。決疑無處。生此念也。壽命極長者。於人是久。於天則不久也。善哉為他不求己利。乃至少欲知足者斷疑。欲度眾生。致此釋也。   何等名為尼陀那經(至)漸盈大器是名尼陀那經。   案。僧亮曰。所因根本者。先說因緣。後說偈者。是也。僧宗曰。為因緣故說偈。不以偈為因緣也。寶亮曰。隨有人犯罪。則因事制戒。故名因緣。以此制戒之因緣。得異於餘部也。   何等名為阿波陀那經(至)是名阿波陀那經。   案。寶亮曰。此雲譬喻經。理致虛玄。不可以真言取悟。若不假借外事。無以況所詮也。   何等名為伊帝曰多伽經(至)是名伊帝曰多伽。   案。僧亮曰。名曰界經者。釋迦出世。多辨法性。此經作如是名。過去諸佛作佛。作如是名。名如是語經。僧宗曰。此雲如是語經也。過去世佛說經。作如是名字也。釋迦名界。以其分別法相界別之義也。鳩留秦佛名甘露鼓。言以毒塗鼓。聞之病除。以理書上竹帛。聞見除病也。寶亮曰。通釋迦一化之中所說。名曰界經。乃至迦葉佛名分別空。以過去事證今事也。   何等名為闍陀伽經(至)所可受身是名闍陀伽。   案。僧宗曰。此雲本生經也。寶亮曰。如法華中分本生本事為二。今此中但取過去行菩薩時作粟散王等事義。以為一部也。若舉其本生。則生中之事亦隨。故據通而跡別也。   何等名為毘佛略經(至)猶如虛空是名毘佛略。   案。僧宗曰。此雲方廣經也。寶亮曰。昔十二年中。唯取其文辭句曠。故以為廣經。不得稱方也。自通教已後。至今涅槃。如雪山菩薩一四句偈。收有為無為二輪理盡。則無所不苞。故謂為方廣也。   何等名為未曾有經(至)如是等經名未曾有。   案。寶亮曰。天竺雲阿浮多達磨也。夫希有之事。名未曾有。如大青牛。行瓦缽間。令諸瓦缽。互相棠觸。無所傷損。如此等事。悉名未曾有經。   何等名為優婆提捨經(至)十二部經名為知法。   案。寶亮曰。此雲論義經。夫理相幽微。若不假以往復。則於義不彰。故取論議之事。別為一部也。然此十二。盡有文理。如火宅一偈。若脩多羅往取。則舉體是法本也。若以偈頌往擬。便是祇夜語之。是譬即譬喻經。如此三義。即是三家文。是為無有。有理而無文。但文而無理也。   雲何菩薩摩訶薩知義(至)廣知其義是名知義。   案。法瑤曰。若不知義者。則己道未成就。能以解利物耶。是以急須知法及義者也。寶亮曰。第二更無別旨。正以深得此十二名下所以。故名知義也。   雲何菩薩摩訶薩知時(至)般若波羅蜜是名知時。   案。法瑤曰。夫化物要須知時。不爾則失其機。豈成化耶。寶亮曰。第三善知修道之時。則於勝理無闕。   雲何菩薩摩訶薩知足(至)睡寤語默。是名知足。   案。法瑤曰。苟不知足。則唯利是貪。吝而不捨。安能以慈悲救物乎。故宜知足也。寶亮曰。第四於四威儀中。必動靜得所。不乖三業而妨道。   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至)如是答是名自知。   案。法瑤曰。自知兼物之道具。然後可以施化物也。可謂自知矣。寶亮曰。第五若不覺知自己有德。亦於應深進之義失。故能自知有解之少多。更莊嚴心業也。   雲何菩薩摩訶薩知眾(至)如是問答是名知眾。   案。法瑤曰。眾有群方眾類。不可以一方之言。適彼眾也。是以知眾有群俗之異。類言以應之也。寶亮曰。第六應識國土儀軌之風。若不善知此者。於化道有隔。   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至)七善法已得具梵行。   案。法瑤曰。知道尊於我上者。則以尊敬之。卑於我下者。則以慈救之。是為七善。成遂四等之要行。故須明也。寶亮曰。第七據行善者。有優劣勝負。如經所列行善。劣者則卑。優者則尊。既具此七法。便能自在適意應物。若如意之寶珠也。   復次善男子復有梵行謂慈悲喜捨。   案。僧亮曰。初說四無量相。四皆是慈。淺深為四。論有明文。不辭費也。僧宗曰。慈悲喜捨者。乃是慧性。以其用有優劣。一方制名。所以四也。言無量者。所緣為稱。如悲拔苦。則有識蒙救。情無偏益。緣於無量。故稱無量也。寶亮曰。第二大段明外化之行也。分為七重。第一辯四無量名數。第二明四心淺深。第三顯此四行是實。第四且略結三無量。果在初地。就有中位也。第五別結捨果亦在初地。就空為位。第六明四心成後。登初地去。更進修十一空。得勝上無漏。至於十地。既明十一空滿。齊金剛心。便頻設三譬讚歎故。第七從八種知見。以次第上三譬也。此下訖一子地。第二段明梵行體。即四無量也。有三翻。第一訖名為無量定。無量名得立為四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推義而言則應有三。   案。僧宗曰。此下凡設五重難。此第一舉所治之德。既同能治之慈悲。不應有異。所以唯三。不得四也。   世尊慈有三緣一緣眾生(至)緣如來者名曰無緣。   案。僧宗曰。第二難。四心雖殊。而有三緣。謂緣眾生。緣法。及無緣也。既所緣是同。唯應一也。   世尊慈之所緣一切眾生(至)是故應三不應有四。   案。僧宗曰。第三難。謂見有父母等者。名眾生緣。不見父母。但緣五陰。眾生之本。離前二心。即空。為緣境既有。就心從境。唯應有三也。   世尊人有二種一者見行(至)是故應二不應有四。   案。僧宗曰。第四難。以見愛二人。應為二也。若是見行。必見利根。以強救為能。故唯修慈悲。若愛行之人。志氣浮弱。必是鈍根。見人勝事。唯有隨喜而已。故但有喜捨。所以但應二也。   世尊夫無量者名曰無邊(至)是故應一不應四也。   案。僧宗曰。第五就名字為難。若依正義。釋無量者。正以緣無量眾生為境。假為不達之辭。乃謬取佛意。謂心體無邊際。若稱無量。則不翅有四。若存其少。近應一也。   佛告迦葉善男子諸佛如來(至)深祕行處不應生疑。   案。僧亮曰。此下將欲答難。先顯祕密。凡所說法。皆為度人。非淺識所量。不應圖度應爾不應爾也。先舉因緣是一。而為眾生故。凡有所說。多少不同。唯佛能知。是意密也。除生一法者。薩遮尼揵子。父是梵志。母是尼揵。以其不如法生故。為此護其意。不說生也。   善男子如來世尊有大方便(至)為調眾生豈虛妄耶。   案。僧亮曰。次顯口密。   善男子或有眾生貪於財貨(至)無所染污猶如蓮華。   案。僧亮曰。次顯身密。   善男子應如是知四無量義(至)若有修行生大梵處。   案。僧亮曰。總答上難也。生梵天者。有淺有深。上二界皆名大梵。初禪初得其名。明四無量行有淺深。經雲。脩慈極遠。生第三禪。脩悲生空處。脩喜生識處。脩捨生不用處。性有深淺。不應離也。   善男子如是無量伴類有四(至)得名為四非一二三。   案。僧亮曰。不樂者。嫉妒也。四種煩惱。不可一行頓除。須眾行相助。是伴義也。僧宗曰。且以三句。總詶非一二三之難也。   善男子如汝所言慈能斷瞋(至)伴侶相對分別為四。   案。僧亮曰。說性有深淺。治結須伴。有四義也。上雲。瞋愛兩異。今說瞋有下上。治有深淺。亦待伴也。僧宗曰。汝言慈能斷瞋者。此舉初難。雖可同治於瞋。然瞋有粗細。慈心斷粗。悲心斷細。今所斷既殊。能斷何得獨不異耶。自六句釋粗細義也。言伴類相對者。慈悲雖為伴類。而相對粗細。故為四耳。   復以器故應名為四(至)以是義故應四無減。   案。僧亮曰。答見愛二行。俱以因治為難。先答人是法器。而力能行慈。未能及悲。是器有異也。僧宗曰。此答第二。通答第三也。言世間器有大小。四心深淺不同。何得以境使盈縮耶。器以容物為用。境有容心之義。境既有四心。何得不耶。寶亮曰。先答第四難利鈍器別。自有能行慈悲。而未能行喜捨。反覆皆然。行於慈悲。自有高下。喜捨亦有淺深。若爾那得難言應二而非四乎。   善男子以行分別故應有四(至)無悲喜捨是故有四。   案。僧亮曰。兼答因緣二難。雖是因緣。而緣中有異。非一非三也。僧宗曰。答第四難也。若行於慈心。未有悲喜。以四行不同始終一人。行此四德。豈得以利鈍為難耶。寶亮曰。答第二第三難也。第二難。言一緣眾生。二緣所須之法。佛不須緣。若爾。唯是一眾生也。境既是一。但應一也。第三難雲。一緣眾生。二緣假名空。三緣實法空。是則境三。故應三也。此答意言。雖曰境同。然行人之行。有深有淺。自有能行初一。不能行後三。自有能行第二。不能行第四。雲何難言境是同故。應一應三耶。   善男子以無量故亦得名四(至)乃得名為無量無邊。   案。僧亮曰。答第五難。雖無量名同。內外行異。深淺大殊。不應一也。不能得自在三昧。始行菩薩。非無量緣者。與父母無量樂。不以無量眾生為緣也。僧宗曰。答第五難。言緣無量眾生為境。有四心之別。不言心體通同無際。不可承聲為難也。寶亮曰。答第五難。名字雖同。然義有四階。盡稱無量。不得為一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是名得慈非大慈也。   案。僧亮曰。第二說四等成與不成也。始行習慈。要從親近。從親起者。煩惱難去。煩惱雖輕。不等怨親。未成大悲也。僧宗曰。前第一定四無量名教。今第二明慈有淺深也。住下為淺。住上為深。於怨親中人。非不平等。猶故名淺者。以慈心難成。極有退沒。若上住者。不復退也。寶亮曰。第二段辨淺深。謂有漏相。想心名淺。得真無漏。一心具四。故名甚深大無量也。   世尊何緣菩薩得如是慈(至)以是義故名大無量。   案。僧亮曰。不能一日調伏心者。久脩慈者。慈已成就。雖復經生。暫忘修習。一日成就。不從親起也下諸譬。說瞋難除。明慈難成耳。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七    明慈悲有實益 廣明慈心中佈施發願事 廣明菩薩所脩之慈即萬行 廣明慈益象見師子力士移石盧至長者斯那大多女人及提婆達多憍薩羅賊流離太子   梵行品之第二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如是之觀非虛妄耶。   案。僧亮曰。第三門明四等。是實行也。難有兩意。此以虛行為難也。僧宗曰。難有三重。此初重雲。眾生在苦。不蒙救拔。證慈非實也。寶亮曰。此下大段之第三也。明慈是實行。將辨此理故。迦葉先作虛妄之難也。此中凡六翻。此下第一釋慈體是實行。迦葉引五事。證其無實之難也。   世尊若非虛妄實與樂者(至)威德力故一切受樂。   案。僧宗曰。第二重難。如其必益。是則眾生必應離苦也。   若當真實不得樂者(至)雲何得與此義相應。   案。僧亮曰。此第二難。明虛行不應得實報也。僧宗曰。第三重難。以果驗因。二事相違。虛實未辨。請求解釋也。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諸佛菩薩真實不虛。   案。僧亮曰。初偈說世間慈也。行人以施是實行。故以施福。脩世間慈。不及其一況出世間也。何者。雖慈一人。與世之樂。施不得爾。昇降可知矣。僧宗曰。就此明慈有實益門中。有五翻為證也。初明脩慈實能轉境。第二明慈能斷煩惱。第三明慈為萬善根本。第四明慈即萬行。第五引果地之慈。證真實不虛也。佛是窮慈之極。得知因地亦有實益也。雖可有此五翻。若欲對向三問者。此五翻悉證慈有實益。並答初問。下當更題。第二問出別答也。此偈言。慈之功用。乃於諸行為勝。豈但實益而已。不可以聲聞是虛。令菩薩益虛也。二問既釋。則第三問自然釋矣。寶亮曰。佛將答難。先歎之也。偈明實益格量功德。何者。有人止於一人邊與慈。欲與其樂。始終必得出生死也。答人雖復供養無量五通神仙。以為福田。不如於一人邊起慈。十六分中之一也。供養仙人。乃得生死之報。若拔一人苦。實獲出世之利也。又化無量人。得出於生死。當知慈是實也。釋慈有實益之義。文齊於此。   雲何知耶善男子菩薩(至)是實思惟非不真實。   案。僧亮曰。五事證慈。此第一明能令境雖不實。而物得實益。如由金得樂。土即為金。若無金生樂。金即為土無異。小大相容。當事皆實。而得其用也。   復次善男子雲何名為(至)以是故名真實思惟。   案。僧亮曰。第二以斷結。故知非虛。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第三事以慈能生萬善。豈得非實耶。僧宗曰。身被毒箭者。謂慳貪箭也。眷屬欲令安隱者。諸佛菩薩也。即命良醫而為拔箭者。令諸福田。往就乞也。且待莫觸者。方復優量。可施不可施。或財物多少。時節可不也。菩薩亦爾。若行施時者。合譬也。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常應勤發如是誓願。   案。僧宗曰。言依離身一尺六寸者。如下經文。又曰。衣服離身四寸不墮。便是一邊。四寸四邊。為一尺六寸也。此則舉其四邊。彼乃言其一面耳。   善男子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至)以是義故實非虛妄。   案。僧亮曰。六度是菩薩別行。說施一事。餘五可知也。其餘諸行。與三乘共行。由佛說故。以慈為本也。先說人後說法。不淨至無我等觀。說行相也。燸法至見道修道。說得果深淺也。正勤至八聖道。說深淺法之名也。四禪至無諍三昧。說定名也。他心智至佛智。說智名也。謂皆以慈為本也。   善男子能為善者名實思惟(至)如是無量無邊功德。   案。僧亮曰。第四事說萬行即慈。除苦為慈。三乘皆是滅苦。要得實者。則滅苦也。思惟是慈。盡苦名乘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所脩慈心為無利益。   案。僧亮曰。第五事明慈。現有實益。故發問。   佛言善男子菩薩之慈(至)是實思惟非無利益。   案。僧亮曰。有二種必受苦。一以不救故。二以雖得小樂。更增重苦也。謂一闡提者。夫定受苦報。亦非但闡提。餘業亦有。而其相難辨也。受苦不定者。謂與樂則得。不與則不得也。遙見師子者。夫不慈之物。有遇之者。則便生懼。大悲之人。有逆值者。實自然生樂。以憑師有在也。僧宗曰。前有兩關。同明慈有實益。已遣一關。將顯事跡。是故迦葉重有前問。佛即釋。   善男子我說是慈有無量(至)大涅槃經亦不可思議。   案。僧亮曰。明法身無緣。有感斯應。以顯大慈之功無出入異者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八    釋極愛一子地義 明佛不為眾生作煩惱因緣 明釋殺婆羅門以得一子地 明婆羅門入地獄發三念 明殺闡提無罪 出曠野鬼神緣起 發調達之跡 結修捨心果謂空平等地 廣釋十一空義   梵行品之第三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得住極愛一子之地。   案。僧亮曰。下以五譬。釋此地名也。僧宗曰。第四結三無量果也。言極愛一子者。此是第七地也。言七地菩薩見眾生在苦。乃至血流灑地。此愛是深於前。為勝也。八地以上。一心具萬行。息空有二相。是故沒其愛。名受苦平等之稱也。此下有五譬。第一譬極愛。第二譬以下有四譬。譬一子。明登地時平等之慈也。   善男子雲何此地名曰極愛(至)是故此地名曰極愛。   案。僧亮曰。第一譬明見善則喜也。僧宗曰。此譬喜無量也。   善男子譬如父母見子遇患(至)是故此地名為一子。   案。僧亮曰。第二譬明見惡則憂也。僧宗曰。此下四譬。是明病苦。苦有輕重。義推可有慈悲。□□□襼□□   善男子如人小時拾取土塊(至)是故此地復名一子。   案。僧亮曰。第三譬明教行善法也。僧宗曰。左手足頭譬之實慧。右手挑出譬方便慧。   善男子譬如父母所愛子(至)是故此地復名一子。   案。僧亮曰。第四譬入地獄為眾生也。   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一子(至)是故此地復名一子。   案。僧亮曰。第五譬明不瞋加惡。若瞋加惡。無益之苦。菩薩則不為也。結捨自有別地。今但言三耳。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復何因緣不墮地獄。   案。僧亮曰。聞上以五譬釋地名。今問佛者。為菩薩時。斷人命根。既不與地義相稱。而不墮地獄。進退未了。   若使等視一切眾生(至)雲何於義不相違背。   案。僧宗曰。向舉殺婆羅門。以難因地之身業也。今舉罵提婆達。以難果地之口業也。若身口如是。意業自可知也。寶亮曰。迦葉作兩難。有四關。據始引終。事無遺也。故下更舉事。以審佛復不應爾也。   世尊須菩提者住虛空地(至)使諸眾生起重噁心。   案。僧亮曰。聲聞尚復。將護彼意。況佛菩薩起重惡耶。   佛告迦葉汝今不應至終不為作煩惱因緣。   案。僧亮曰。將欲正答。且先借譬。假設之辭。明不為眾生作煩惱因緣也。有兩意。前明佛實不作。後明不應說也。佉陀羅樹作炭。一燒六日乃滅。堅利傷人。   善男子如汝所言如來往昔(至)於諸眾生終無奪命。   案。僧亮曰。正答中有三意。此第一歷舉六度明。乃是施命。豈雲奪命。若於蟻子。尚不無益而殺。況婆羅門耶。舉初度。指明現在有益。後舉五度。明二世益也。僧宗曰。此下答初難之前關。菩薩之為法。蟻子尚不故殺。況婆羅門。但自此人。設不殺之。亦墮地獄。聖人今為作因緣。故令反迷有速也。若不為其作外緣。則墮墜無已。斯乃所以作解脫因緣。非謂為殺也。因廣彰事驗。明菩薩所行恆施眾生壽命。雲何難言斷其命耶。然菩薩所施眾生長壽。乃是佛果。無為法性之命。無苦之樂。豈復與彼眾生生死。三受樂命者乎。故知其理必然也。於時已得此地者。但自慈心故殺。非是噁心故也。設一譬以顯之。正為護法。故斷其命。令善心得生耳。然菩薩常生此心。隨有眾生。生善法者。不問好惡。要當為之。是以諸婆羅門命終之後。即生三念。既舍人間報受地獄苦重。即覺所作為鄙。兼得宿命智。知從人道來。知所生是地獄。悟謗經之因緣重。是以致斯報。既知罪業如此。便信敬之志。悔昔所作。即壞本業。生於人天。故得知於常理生信。一詣無不感也。自有解言。生於阿鼻。受苦無間。應不得生三念。一家所解。不憚此為妨。乃可生在無間。不得起樂受耳。何容於苦識之中。都不得生心。而有所壞憶耶。故知此言無妨也。   善男子汝向所問殺婆羅門(至)斷其命根非噁心也。   案。僧宗曰。第二意也。言得此地。故為三念。有利益故殺。所以無罪也。   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一子(至)欲令改往遵修善法。   案。僧亮曰。直以慈心殺義為喻。不遍取譬。   菩薩意常作是思惟(至)隨其方便要當為之。   案。僧亮曰。但使有益事。不問善惡也。   諸婆羅門命終之後(至)十劫壽命雲何名殺。   案。僧亮曰。因殺而施命。不起彼煩惱。以證成地義也。   善男子若人掘地刈草斫樹(至)雖奪其命而非噁心。   案。僧亮曰。答上不入地獄難也。上雲。善心殺故無罪。似如父母善心殺。復得無罪。故須明也。此言我無噁心。地復無罪。故不墮地獄也。夫得殺罪者。有三種。一由心得罪。如噁心人殺闡提。二由地得罪。如善心人殺善人三由心地共得罪。如不善心人殺善人也。僧宗曰。證無噁心雖殺無罪也。寶亮曰。答初難之後關也。無殺心故。不墮地獄也。以婆羅門悉是闡提。無傷田之義。故知得殺罪者。必我由有噁心。傷彼福田也。   善男子婆羅門法若殺蟻子(至)無數千年在地獄中。   案。僧亮曰。將明殺婆羅門。無從地得罪義也。先舉外道所言。有殺無罪。此說非也。   善男子佛及菩薩知殺有三(至)是故雖殺不墮地獄。   案。僧亮曰。謂在三者。從地得罪。若不墮此三者。闡提斷善根。故無從地得罪義也。僧宗曰。第三意證殺所以無罪也。謂三種之中。必因殺而有利者。尚無有罪。何況不墮三種殺中。而有罪耶。   善男子汝上所言如來何故(至)應正遍知知方便故。   案。僧亮曰。此下答果上有口過之難也。明以知方便故。莫問語之粗細。但使有益便說。無益則不。此非二乘所知也。僧宗曰。此答中有三意。此第一先明善照機宜。動必有益也。寶亮曰。答第二難。明所以發此言者。要使是時是法。必有利耳。諸佛豈空發言乎。   善男子如我一時遊彼曠野(至)故示如是種種方便。   案。僧宗曰。此第二意。明但必有益。乃至身業苦楚眾生。何況粗言耶。   善男子我於爾時實不罵辱(至)不應如是生於疑網。   案。僧亮曰。第三意。拂跡。明提婆達非實人也。寶亮曰。答後關難也。提婆達多非近情所測。雲何墮此獄耶。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所謂極愛如一子地。   案。僧宗曰。前來第一定四無量名數。第二明淺深。第三明慈有實益。第四結三無量果。此第五歎佛說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空平等地如須菩提。   案。僧亮曰。以小譬大證也。理必平也。僧宗曰。前第四段。結三無量果。第五仍歎佛。此第六結捨果也。此中有八重明義。第一明修捨心故。得空平等地。即善識十一空。為其果也。第二明非但識空。復能深照世諦。出八種知見覺也。既空有兩解。故第三明則得四辨以益物也。既有益之跡。執滯之家。謂有四可得。故第四說十無以遣執也。第五文殊舉本無今有偈。意存無取無著。以證無著。雖明無以遣有。而復執無以為勝。故第六明反常之說。雙遣其患也。乃至反常之旨。尚使當時有益。況有無之教。而非益乎。於是物情迷悶。寄心無所。是以第七明雖無所得。於體理者。終曰有得。故言菩薩得第一義也。言第一義者。即涅槃耳。第八舉已有見者。證有得也。如須菩提者。此於聲聞中。觀空第一。既為時人所知。故借淺以明深也。寶亮曰。第五段結捨果也。亦同在初地。夫四無量行。本相關涉。不得相離。今言得平等地者。是登初地日。得真無漏也。見法體空故。以空平等為名。而所以別結者。欲使人樂此空法。而修行耳。智秀曰。此下第二段也。有三科。第一問果在何地。第二問空是何空。第三說得利者也。此即答其第一問。正辨捨果。明此果在心。則善能照空。從所照受名。謂所得之地。為空平等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善能修集諸空法故。   案。僧亮曰。釋空平等義。以明地相地名也。譬如虛空者。釋所以空平等為地者。善修諸法空故也。智秀曰。明本性自空。故無所見。非是不能見法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空(至)是名內外俱空。   案。僧亮曰。內情名內。以二種空觀也。一互空。如牛中無馬。我無他法。名為空也。二相待名空。無外故無內。何者。父母是外。亦不自外。因內故外也。內中無故。外不可得。外不可得。故無內也。眾生壽命。常樂我淨。七法橫計。亦名為外。大品雲。二諦無眾生。知眾生等。是橫計也。雖有性者。七法橫故可無耳。佛性不橫。故須明也。內法外法。是別也。因別有總。空亦同上。不在二空者。內外二空。不在相待空也。但說二者。別中既無。總中可知也。僧宗曰。十一空。乃此經一時之教也。自大品諸經。乃有十八空。當知空無多少。以遣惑有廣狹。故教門不同耳。就十一門中。前五空遣六諦家病也。百論中言。外道計有一總有之法。與一切法合。今前五空。遣其總心。言內中無外。外中無內。有為無為亦如是。豈有總法與法合耶。第六無始。遣二十五諦家之計也。上五空迷果。此冥諦迷因也。人情謂遣向橫計。方有空生。今言不待遣橫。但其體性自空也。無所有空者。向雖言性空。何以辨耶。今以智撿。都無所有。驗所以空也。第一義空者。夫有是生著之處。向借無以遣有。此無於有。其理則勝。是為第一讚歎。以受名也。空空者。物情生執。謂遣有會空。理極於此。執之為勝。復為病也。言本為遣有故說空。豈有空可得耶。大空者。前已遣境。今復遣智。境智雙忘。始為大也。內法中無外法故。豈有一總有遍一切處耶。未得為性。已得為三寶也。非內非外者。以眾生有為。佛性無為故也。無為。故言非內也。不離眾生而有性。故言非外也。內外空者。上二空心弱。不能並觀。今心力轉勝。故能雙觀也。八地之心。豈有強弱。示空門有次第耳。唯有佛性。不在二空者。雙觀二法。雖復內外之異。然有是同。而如來佛性三寶非有法。雖復雙觀。而內外不攝此四法也。今至雙觀時。不言無父母。但言無三寶等者。以父母始終不離內外。故不復說。而三寶非內外。故說也。寶亮曰。此第六段。於初地果上。更進修十一空。乃至得十地果。亦如聖行中得初住竟。更修二十五三昧。乃至十地。此十一空。義解者不同。有人作互無解者。恐此非初地所觀也。今之所釋。謂此十一空。皆是趣道之近門。取極果之要途也。前九空。是九人。各自捉一空以入道。乃至九地。所以者何。明前九空。曾自不辨有深淺之異。至第十第十一。乃辨也。故知各自逐其先所修習所好樂便者。而入道也。今論若得初一空時。餘者理然悉得。但逐其所習為有。是為前有四空。更相證成。其次二空。將後以證前。又一空將假來證實。餘悉當位辨義也。如觀內空時。若見悉空者。知內觀成就。不爾。則不成也。觀內空。謂直觀己五陰為內。若見自五陰。亦見外怨親中人悉空時。知內空成也。除常樂我之外。財物皆空。何故爾。果頭諸法。非內五陰。亦非外五陰。是以除也。又一解。作內觀時。佛等四法。財物等悉屬外。非我正觀故也。佛性非內非外者。正因性是避苦求樂之解。用尋此解。用無時不有。雖在五陰中。然五陰可斷除。而此解不可失。終至成佛。是以錄此始終之常用。無興廢之法為正因。故作內外觀也。此內法中。是我正觀故。所以料簡也。常住不變者。非是湛然常。但此解未曾不有。故言常也。外空者。亦如是無有。內法者。有人直觀外空。亦不見有。內五陰。異外法時。得知外觀成也。此中亦爾。佛四法及與正因性。亦復料簡也。內外空者。此人發家。內外雙觀法。不過內外。雙觀盡空。無所證成也。唯有如來。法僧佛性。不在內外二空者。還簡出也。本觀生死內外二法耳。三寶等。非生死法。故簡也。智秀曰。此下答第二問列空名。並釋觀法。先列空名。空有十一者。是一方之化法也。尋空無十一。緣遣物病。逐法為別。有十一耳。次釋觀法。以外道人。計一大我遍一切處。與有分為一也。用初五空。以互無之理。明內外法。不得相有。以破物執。初觀內法。即是己身。推尋此身。無外諸法。謂內為空。復除佛性者。緣佛性。雖繫眾生。然不定於內外。故隨宜除之。觀內法雲無壽命者。無外眾生命也。觀有為空雲無壽命者。即是當果住命也。觀無為空雲無我者。此捉有為五陰。法體無自在力。名為無我。蓋非第一義空無我也。觀無始空。破外道人。計八萬劫始。是其所不知處。謂為冥諦。以之為常。今觀此中。諸法流動無常。此是正破其執。故樂淨等諸句相隨。並觀之耳。此中雲壽命者故。是當果常命也。觀性空。此破計萬法。皆有性病。觀無所有空。此破計有無為法。為得繩所繫者之病也。尋萬有不有。假計為空。自有眾生。尋名妄執。聞說法空。謂有此空法。第十次觀空。空破其此病雲是有者。是所執空也。是無者。明此空是無也。既聞空於此空。復謂此觀為是。次復破之雲是。是者。出其所是也。非是者。明所是亦無也。第九第一義空。正觀無生理。第十一大空。觀此能觀之智。體不可得。此二空並是無生理。其餘九空。悉是隨事破病。故說非無生理。   善男子有為空者有為之法(至)是名菩薩觀無為空。   案。僧亮曰。生滅是有為。無生滅是無為也。今說有中無。無有之義。同內外也。僧宗曰。亦互無也。有為是緣成之法。所可言無。無於空也。言內外空等者。舉此諸法空。明有為法。是假有無。此諸法也。寶亮曰。有為之法。亦不是三寶等。是無為法。若觀有為法空。不見與無為相異者。乃知得有為觀成也。舉無為法。以證成耳。無為空者。有一人發初便觀三無為觀。觀有餘涅槃。作數緣無為。觀無餘涅槃。作非數緣滅無為。如此觀。不見有為異於無為。有為亦空。乃是無為觀成。故舉有為。以證成也。亦簡三寶等法。不同有為無為。若使神明。無此妙本。何故至無為空時。復簡正因性耶。   雲何菩薩摩訶薩觀無始空(至)是名菩薩觀無始空。   案。僧亮曰。外道謂有為無為。皆無始故。名無始空也。僧宗曰。遣真諦之計也。佛法之中。皆由無明諸行。造生死苦。豈有真諦為始邪。今以解心。照知無始。明其所計是空也。   雲何菩薩觀於性空(至)是名菩薩摩訶薩觀於性空。   案。僧亮曰。法從緣得。以無性名空也。有為從緣得。無為從緣見。皆無性也。僧宗曰。此言諸法體性是空。豈假遣病耶。所以舉常無常雙來者。以無常是空。故所不論。今談常樂。乃可於世諦是妙有。然此法既生於相待。待則為假。故相與空也。寶亮曰。無始空性空。俱是除計作名也。菩薩觀萬法。本來無始。乃至生死。及三寶佛性盡空。此將後以證前也。無性亦如是。豈有冥初世性耶。   雲何菩薩摩訶薩(至)菩薩摩訶薩觀無所有空。   案。僧亮曰。此空本就人說也。僧宗曰。此以智驗空也。不取無子為譬。為取貧窮之人。言一切空為譬也。寶亮曰。此是習觀觀空。無所證成。直見一切萬法體性皆空。即大品經中所明者也。   雲何菩薩摩訶薩(至)是名菩薩摩訶薩觀第一義空。   案。僧亮曰。現在無眼。是有為空也。僧宗曰。舉假名實法二法為空也。眼等為空也。眼等為實作者。有業為假名。此二家無生。於有為是勝。故受第一義耳。空乃無假實。約假實以明空耳。寶亮曰。此實法空也。何以言之。無所從來。去無所至。故知實法空。所以舉作者。用假名空。證實法空成也。若不見假實異。故知實法空成也。   雲何菩薩摩訶薩觀於空空(至)是名菩薩觀於空空。   案。僧亮曰。是有是無。是名空空者。謂是有空亦空也。是無空亦空也。以後空空於前空。故立空空。以破執相者之所存也。是是非是。是名空空者。初二是雙稱上句也。次是雙非。次是結句也。所以然者。欲遣後空。不得不本其所空。故雙非。然後結句也。僧宗曰。九空是遣有。唯有此空。人情生著。謂有此空。是可得故。所以遣也。是有是無者。謂汝前九空所遣之有。能遣之無。亦無此無也。為遣有故說無。豈有無之可待耶。是則有無斯空。故言空空也。是是非是。是名空空者。物情於遣著之中。展轉生患。言向以空遣有。此是相對得稱。故宜不可得也。今謂二著俱捨。此心為勝。欲保此捨心。復為患矣。是是者。指環中之旨也。若謂以此為極。亦無此也。是則心之與理。俱不可得。謂空空也。寶亮曰。此是法雲地之所得也。空空有二種。如昔小乘觀於萬有是空。愛著此空。故言此空即是空。亦名作空空也。復有一種觀萬有是一空。此觀空之智。復即體是空。此亦是空空也。今言空者。悉不同上二種空空。何者。從九地以還。至信首五根。非不相貌。信知八自在我空。但九地以來。盡作無我觀。乘此無我空觀。來至十地。少分見八自在我空。以乘空得空。故言空空。亦即空三昧也。乃是二乘所迷沒處者。讚歎此空理妙。非己心所緣也。是有是無者。為二法名也。是有者。謂九地以來。所得無我空。此無我空。由斷滅空。又此既是事像之法。故還作有名說也。是無者。是八自在我空也。得此空時。有無之心。皆不行也。若作有取亦不得。作無取亦不得。有無二心既得行。便是中道解。故言是無也。為二法名竟。後結言。是名空空也。是是者。解會此旨。謂平定之意也。還是前九也。所得無我。事像之空也。事像是有法。故言是是也。非是者。還非九地人。謂九地以來。所得空解為極。今則非極。若乘無我空。得八自在我空。得言非是向者九地所得空。故言非是也。故文言。十住尚於是中通達少分。況九地以還得耶。不作此解。則不會經文意也。   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至)則得住於虛空等地。   案。僧亮曰。與一切有皆空。故名般若。亦空一切相盡。故名大空也。僧宗曰。謂智體亦空也。下二譬。悉美平等之解也。寶亮曰。十地滿足。金剛是也。金剛心照萬法盡。名學地。一切種智。具佛五眼。稱般若波羅蜜智慧滿足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九    廣釋八種知見覺 廣釋四無礙 廣辨無所得義 廣辨神通應化無拘執義 廣釋反常說法謂真諦說為世諦義等 廣明內道外道異相   梵行品之第四   善男子我今於是大眾之中(至)復得名為虛空等地。   案。僧亮曰。不為有所繫縛。空所迷悶。解脫空有。以釋地名也。下以二譬。釋功能也。一以不生貪瞋。二多容眾生。寶亮曰。第七段廣明十一空功用大也。既得金剛心。見一切萬法盡。便於緣中。任運無復有滯礙拘執。即是第一歎。後從本有今無偈已去。訖六念處來廣之也。第二歎言。如虛空於可愛色。不生貪樂。於不可愛色。亦不生瞋。明住金剛心時。不見可愛之異相。但一相無相下。十無盡來廣也。第三歎言。如虛空廣大無對。悉能容受一切物。譬得金剛心。如虛空。具一切知見。無所不周。下用八種知見。廣此義也。僧宗曰。備上空有雙照。故得四辨之利。以化物也。就此有六重釋。第一總明一切法有無礙。第二遍就三乘行上。明法無礙。第三明得四無礙不取著也。第四辨能持。第五推因。第六奪二乘所得。以顯菩薩備也。智秀曰。此下第三科列聞法得利者也。上明行捨得智。知於無法。此次明非直知無。亦能有無通照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如是等法一切知見。   案。僧亮曰。次說八種知見出所容事。此第一若行若緣等。總一切法也。在內名性。形外名相。強者名因。弱者名緣也。寶亮曰。此下廣明第三譬。八種知見明自行。下四無礙。明外化。第一總因果中知見。若行者。生滅起動之行也。若緣者從緣者從緣而有。傍助為義也。性者內也。相者外也。力強者為因。疏遠者為緣也。知眾生善惡剎那起動之心也。若根者。利鈍根也。若禪定者。知眾生得定深淺也。若乘者。大小乘也。若善知識者。善知外緣也。若持戒者。達止惡也。若所施者。善知忘相也。如是一切知見者。總結因果中知見也。第二知外道所行法。不見其得善果也。第三見外道所行法。得三塗果。知改惡向善。得清淨解脫果也。第四見常無常也。第五知見逆流□流。第六知見轉障。第七知見佛性。第八知見二諦。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得正解脫是名不見。   案。僧亮曰。第二事淺名知。與第八同知。耶因不得正果。從初至牛糞之上。明四威儀苦也。衣粗麻衣。至糠汁沸湯。明衣食受苦也。自下明行業苦也。寶亮曰。第二知外道所行法。不見其得善果也。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入正解脫是名為知。   案。僧亮曰。第二見耶見因必得苦果。知出苦必得解脫。何者。是人雖行邪道。厭苦情至。此厭心出苦。必求正解脫。耶果易知。名見解脫。事遠名知也。寶亮曰。第三見外道所行法。得三塗果。知改惡向善。得清淨解脫果也。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悉有佛性是名為知。   案。僧亮曰。第四常無常等合觀。初總易知。名見。後別難見。名知也。寶亮曰。第四見常無常。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從明入明是名為見。   案。僧亮曰。第五知逆隨諸流。逆難了故名知。隨易了故名見。從信至是。名為知。逆流中言凡夫者。內凡夫斷外名逆。未斷內名隨也。下從明入明人。為明三塗為闇。是外凡夫皆是隨耳。寶亮曰。第五知見逆流□流也。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地獄受報是名為見。   案。僧亮曰。第六知轉重為輕。轉輕為重也。若轉重為輕者。向解脫故為知。轉輕為重。向生死故。為見也。寶亮曰。第六知見轉障也。   復有知而不見(至)猶如闇夜所見不了。   案。僧亮曰。第七知佛性。因論知見及以如來。非其例也。寶亮曰。第七知見佛性。   復有亦見亦知所謂諸佛(至)即是如來五眼所知。   案。僧亮曰。第八知二諦也。所以復說真俗者。初說地相。不見諸法。後說地能。無法不知。恐聞者致生有無之惑。說真俗以會之也。真諦無相故。不見不知。非謂事隱不見。與亦見義異。知所惠施。上雲。真諦無相不見。似如俗諦。決定有相可見。更說俗諦。知受者三事。假為說名不見。無定相可見。上所言見。皆說知為見也。寶亮曰。第八知見二諦者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能如是知得何等利。   案。僧亮曰。四等以外益為義。今說捨果空平等地。八種知見。於四等中。有何利耶。   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辭無礙樂說無礙。   案。僧亮曰。慈以外益為利。四無礙者。慈之利也。寶亮曰。次明外化行也。凡有五翻解釋。亦即是八種知見。但以自行外化為異也。此先列四無礙名也。   法無礙者知一切法(至)即得如是四無礙智。   案。僧亮曰。總知名實。名法無礙。隨名解義。名義無礙。說名說義。謂辭無礙。說不可盡。謂樂說無礙也。寶亮曰。第一翻法者。識法區分也。義者。言之所以也。辭者。巧便宣通也。樂說者。以無懈心。為眾生說也。隨字論者。聖人為法立名字。欲使眾生識善惡區分。改惡修善也。正音論者。隨方俗類得解脫。無不正也。闡陀論者。大集論也。世辯論者。世諦中最利辨也。   復次善男子法無礙者(至)種種異說不可窮盡。   案。僧亮曰。菩薩知法。本為度人。人不出三乘。以知三乘法為法無礙也。知三終歸一。為義無礙。一戒定慧。作多名說。為辭無礙。樂說義與亦同也。寶亮曰。第二翻說三乘法。為法無礙。知理歸一。為義無礙。於一法上。作種種名說。為辭無礙。說法無倦。為樂說無礙也。   復次善男子法無礙者(至)若取著者不名菩薩。   案。僧亮曰。上雖再說。未明無著。今說無著。以成無礙之義。寶亮曰。第三翻以忘相為宗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至)說言知法而不取著。   案。僧亮曰。義旨未顯。應須繫發也。夫不取異相。則不知異。不知異相。不知法也。   佛言善男子夫取著者(至)一切凡夫無四無礙。   案。僧亮曰。無礙之稱。出生死為名。取著之名。不出生死。下出事證也。此先證取著。非無礙也。寶亮曰。迦葉難意。既雲得四無礙。雲何取著耶。佛今答雲。取著之心。本是惑累。則不名無礙。後心菩薩。執相永盡。故名無著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菩薩摩訶薩而無所著。   案。僧亮曰。證不取著。得四無礙。   復次善男子法無礙者(至)而不可儘是名樂說無礙。   案。僧亮曰。第四重釋法義四事之異耳。宣說一義。必無有義者。如地持山。菩薩所說。無地無山。亦無所持。諸佛境界者。知無地無山無為相也。凡夫境界者。著名求相也。寶亮曰。第四翻得此六法。能持不忘。以不忘為釋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說世論故得樂說無礙。   案。僧亮曰。第五以世諦為法。以第一義為義也。寶亮曰。第五翻以世諦為法無礙。以第一義諦為義無礙者。為小乘人。故作此說也。若依十地經者。第一義諦為法無礙。世諦為義無礙。此為大乘人說故也。空是一類法易知。故名法無礙。世諦虛搆區別難知。名義無礙也。   善男子聲聞緣覺若有得是(至)聲聞緣覺真實無有。   案。僧亮曰。二乘無因。故無無礙也。寶亮曰。向明得。今明失也。   何以故菩薩摩訶薩(至)何故默然而無所說。   案。僧亮曰。夫度人出苦。必由說法。若但以神通。證無無四證也。   緣覺不能說法度人(至)一切無有四無礙智。   案。僧亮曰。別證所以無也。   雲何聲聞無四無礙(至)無此三故無四無礙。   案。僧亮曰。聲聞從佛聞法。能說法度人。亦知常住佛性。無善方便。於四事中。非無礙耳。   復次聲聞緣覺不能畢竟(至)是故二乘無四無礙。   案。僧亮曰。向別今總。不知眾生根世諦疑。不知善說第一義空。故無四無礙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若具足四無有是處。   案。僧亮曰。聲聞如四河。菩薩如阿耨達池。佛之如大海也。或有得一者。比凡夫言得四。不必一人具四。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說言菩薩而有所得。   案。僧亮曰。住虛空無得之地。得八種知見。具四無礙。眾生起著。佛將欲遣。故發問也。寶亮曰。上已六重釋四辨。人情生著。今拂其封累。以十無以遣之也。僧宗曰。此下辯十無。廣上第二譬。明菩薩心不存於有無也。智秀曰。此下訖六念。妄執情迷。易隨緣轉。既聞說無。復謂終無所得。次以此文。顯有所得。汲引信情。文有六別。第一請釋本有今無偈。第二明佛能為反常之說。第三正明有所得義。第四明見了了相。第五說偈歎佛及經教。第六請釋世間出世間同異也。   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至)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案。僧亮曰。明四無礙。以假得為名。實則無得言雖有異。而義不違地目也。僧宗曰。第一存有得為四倒。無所得為無礙也。寶亮曰。凡有十雙相對。此第一有倒無倒為對也。   復次善男子無所得者(至)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案。僧宗曰。第二明闇相對。寶亮曰。慧與無明相對也。   復次善男子無所得者(至)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案。僧宗曰。第三以因果相對。寶亮曰。以生死與涅槃相對。   復次善男子無所得者(至)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案。僧宗曰。第四以因中行相對。寶亮曰。以菩薩乘與二乘相對。   復次善男子無所得者(至)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案。僧宗曰。第五以教相對。寶亮曰。方等小乘對也。   復次善男子無所有者(至)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案。僧宗曰。第六定亂相對。寶亮曰。空三昧與生死輪。   復次善男子無所得者(至)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案。僧宗曰。第七以常無常理相對。寶亮曰。同此釋。   復次善男子無所得者(至)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案。僧宗曰。第八以解惑相對。寶亮曰。以第一義與五見相對也。   復次善男子無所得者(至)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案。僧宗曰。第九以因果人相對。寶亮曰。佛與大乘相對也。   善男子汝之所問亦無所得(至)是魔眷屬非我弟子。   案。僧宗曰。第十遣問遣答相對。寶亮曰。同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離魔眷屬為佛弟子。   案。僧亮曰。廣明無得之義也。所以示者。空是萬行之主故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世尊是義雲何。   案。僧宗曰。此下第五段也。向十無遣執。其封心稍弭。今欲更引證也。寶亮曰。此下竟六念處。廣上第一譬也。物情所執。本以相惑居心。故處處滯礙。則不能得無方致化。今明十地菩薩。金剛心滿。煩惱永盡。故能無方隱顯。百變自在。故言無所拘執也。迦葉今難意言。若佛果得無拘執。何故上說本有今無之偈。獨為純陀。不普為大眾。得知如來未免拘執也。   佛言善男子我為化度(至)文殊師利即得解了。   案。僧亮曰。佛答意謂。盡說法也。此下先廣明本有今無義。後別答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文殊等(至)是無常者無有是處。   案。僧亮曰。明佛為計著眾生說地名無得耳。無計著者。則說地名有得也。文殊解了者。上文殊將問差別無差別義。聞此偈即了也。   善男子如來普為諸眾生故(至)雖見諸法說言不見。   案。僧亮曰。此下正答問也。如毘尼中說。隨俗故問也。僧宗曰。此第六段也。自初說十一空。人情聞無。心無所寄。故述八種知見及四無礙之利。既聞有說。更復捨無封有。為遣此滯。還說十無。復洗執情。時眾聞空有互說。莫知所厝。如來呵止其心。當尋求教下之意。如來所說。莫非利益反常之說。尚當時為益。豈況空有二說。而更生封執耶。說有為。善知世諦。說無為。明諸法斯空。是則有不乖無。無不背有。豈得乖有無之言。而增其執耶。雖知諸法。說言不知者。假就外道學也。見亦如此也。寶亮曰。此下別答。無拘執相。既言知。復言不知。此是反常之說。明如來住空平等地。能種種說法。自在隨意。若爾。汝雲何難言。佛有拘執耶。雖知諸法。說言不知者。雖知常住。而唱言無常也。雖見說不見者。佛明見真常。而說言不見也。   有相之法說言無相無相之法說言有相。   案。僧宗曰。有相之法說無相者。實自不滅。言斷滅也。無相之法說有相者。佛實絕相。言菩薩王宮生也。寶亮曰。三十三天。實是生死。而說雲。是常我樂淨。是謂有相說無相也。無相說有相者。謂說涅槃。是苦無常也。   實有無常說言有常(至)我樂淨等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如阿羅漢未來有生死之相。而說無也。實無究竟之相。說言有也。僧宗曰。實有無常者。謂三十三天說之為常也。實有常者。說偏教濫佛地。   三乘之法說言一乘一乘之法隨宜說三。   案。僧宗曰。三說一者。破異三之惑。說同歸之教也。一說三者。昔日方便隨宜之教也。   略相說廣廣相說略。   案。僧宗曰。如一因緣。廣則十二。略則唯因果而已也。   四重之法說偷蘭遮偷蘭遮法說為四重。   案。僧宗曰。事現於律也。如僧戒為輕。而尼戒為專。   犯說非犯非犯說犯(至)如來明見眾生根故。   案。僧宗曰。如僧獨行非犯。尼則為犯等也。   善男子如來雖作如是等說(至)隨宜方便則為說之。   案。僧亮曰。因虛妄說得法利者。語心則無虛妄。若虛妄而有益。必亦說之。重釋上事耶。   善男子一切世諦若於如來即是第一義諦。   案。僧亮曰。二諦之名。出自佛說。不由凡夫也。假有名為世諦。無有是第一義也。說假有。欲表非有。故於佛是第一義也。僧宗曰。二諦之名。出於佛口。不出凡夫。說於假有。欲表非有。而於如來。常是第一義也。寶亮曰。世諦雖復森羅。於顛倒者。常有也。於無惑者常空。未嘗有也。若以佛而取。恆是一諦。然至佛之時。乃知眾生是夢。於如來終日不有也。有無可有。無無可無。寂然無相。故於佛儘是第一義也。智秀曰。昔說涅槃。都無身智。言未了義。即是虛故。名為世諦。此之世諦。其實非無法。為佛所鑒。即為第一義也。   何以故諸佛世尊為第一義(至)諸佛終不宣說世諦。   案。僧亮曰。釋上義也。眾生著有。佛明非有。說假有以汲之。為令眾生知假有非有。若不知非有。佛亦不說假有。何者。雖復假實不同。為患是一。何須說也。僧宗曰。向反常說。令迴其解雲。如來隨方釋化。為益不同也。寶亮曰。凡夫要約世諦故。乃識萬法無也。故雲為令眾生。得第一義。故說世諦也。   善男子如來有時演說世諦(至)非是聲聞緣覺所知。   案。僧亮曰。說佛無常。凡夫謂實。是第一也。說第一義。眾生謂。佛說於世諦者。佛說常樂。是第一義。凡夫便謂假。是世諦也。寶亮曰。近而取之。假名實法空。皆是世諦。遠而取之。九地以來。所得無我空者。亦是世諦。唯有涅槃。體常寂滅。為真諦耳。而物情所謂九住以還得空。負第一義。論理悉是世諦也。   善男子是故汝上不應難言(至)雲何難言無所得耶。   案。僧亮曰。明佛意難會也。聞為計者。眾生說無得。是平等地。便謂一切無得。還結上也。僧宗曰。此下第七段。向聞反常。雙遣物情迷悶。心無所厝。還說有得。以收其意也。常得涅槃。即第一義也。寶亮曰。佛說無方。豈汝境界耶。智秀曰。第二正答難也。有得之義。即是菩提涅槃。   迦葉復言世尊第一義諦(至)亦名菩提亦名涅槃。   案。僧亮曰。第一義諦。真實之稱也。真法有三種。十一空通智為道也。智即菩提也。結盡無為。名涅槃也。此二皆第一。僧宗曰。第一義理。理應是常。常則無可得。若於事有得。則是無常。欲使如來釋所以為常。非始有也。   若有菩薩言有得道(至)猶如佛性無得無生。   案。僧亮曰。此通難三法也。   世尊夫道者非色非不色(至)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偏難於空。明無相可得也。寶亮曰。涅槃是眾德上總名也。此三德唯一體。若是可得。應是無常。何故常法無得有。故非常也。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至)以是義故不可捉持。   案。僧亮曰。以苦行等為道。是則無常。以空為道。是則常也。菩薩少見佛性。得名為常。外道伏結。以還生故。故名無常。僧宗曰。先釋常必在佛。以有煩惱□。故不能得見。得見之日。非始有也。寶亮曰。道若無常。雲何能令行人斷惑成聖耶。   善男子道者雖無色像可見稱量可知而實有用。   案。僧宗曰。不可令非色而無其體。體居萬惑之表。行滿則用也。   善男子如眾生心雖非是色(至)一切菩薩了了見知。   案。僧亮曰。見空斷惑。有空之用也。了了知見者。以二事證有也。一謂斷結。二謂可了了見也。僧宗曰。借眾生心。以為況也。   善男子見有二種(至)雖如是見初無見相。   案。僧亮曰。復以見為證。世間思慧不了。修慧則了也。僧宗曰。此下第八段證有道也。有五翻。此即第一明有見者。故知必有也。寶亮曰。相貌見者。謂九地以還信見也。眼見者。十住了了見也。又釋十住見不了。故曰相貌見。佛見滿足故稱之眼見也。   善男子以是因緣我於往昔(至)名為凡夫菩薩亦爾。   案。僧亮曰。以見有了不了因緣故。故知有也。引昔所說。見有見相。是世間也。見無見相。是佛菩薩也。僧宗曰。第二翻引昔。已為舍利弗說。故證知有也。寶亮曰。世間不知見者。外道也。所知者。佛與十住。亦知。外道所不知者。佛與十住亦知也。然世間所不知者。謂佛性也。外道不知而起斷常之見。菩薩雖知。不言有所知相。是故無拘執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    辨世間所不知見覺菩薩知見覺 廣辯菩薩修戒相 廣誡弘通法者之軌則廣釋六念第一辨十號釋婆伽婆等   梵行品之第五   迦葉菩薩言如佛世尊(至)不名世間不名非世間。   案。僧亮曰。不名世間者。不名佛法中在家人也。不名非世間者。不名信根以上人也。   爾時迦葉聞是事已(至)眾生聞祕藏即得不生滅。   案。僧亮曰。說地能已。說梵行粗竟。此歎佛也。初偈明佛善說正道。稱為醫王。次偈釋醫王義。備治所治。畢竟不發也。次偈與法設譬。後偈說法體。智秀曰。將欲諮前義旨故。第五先以偈歎佛及經教。   迦葉菩薩說是偈已(至)若非世間有何異相。   案。僧亮曰。此下說經之能也。依經修行。速得出世。如聖行品末功德藏王所說也。寶亮曰。此下廣料簡知見覺人也。故迦葉因難。以啟發耳。智秀曰。此訖六念。第六段辨菩薩世出世異。有三意。第一約戒定慧。第二約法師儀軌。第三約六念法。明其同異。   佛言善男子言菩薩者(至)亦同世間不知見覺。   案。僧亮曰。大判菩薩有二種。有世間者。有出世間者。若當持戒清淨。心固不動。終得發定生慧。知九十六種道所計者非。知佛法所明理者是也。是信用修行。斷二邊盡。屬知見人也。問此是何處人。是信首五根以上。此人永與生死為隔。無復入三塗之憂。名作出世間菩薩也。若信心不立。持戒不淨。雖復見涅槃經信心受持。不識九十六種所計者非。佛法所明者是。此名作四念處。前人是世間菩薩。還結屬不知見覺人數也。此下去凡有三重文來料簡。初就信慧心中。成就不成就來。簡向所解者。即為第一重也。第二就弘法人中料簡。若是惡世中持清淨。不生誹謗。識知九十六種道所計者非。驗佛法所計者。此是出世間菩薩。落知見覺人位也。若當雖復惡世弘通此經。持戒不清淨。又生物誹謗。復不識知內外是非。此名世間菩薩。屬不知見覺人流也。第三就六念來簡。若依涅槃經。作六念處成就。知內外是非者。名出世間菩薩。是知見覺人。若使作六念不成就。由依昔教學。復不識知內外。是非名作世間菩薩。不知見覺者也。   菩薩聞是涅槃經已(至)是名菩薩修持淨戒。   案。僧亮曰。知有佛性。能得常果。而發心者。雖逕生死。不失此念。經之能也。僧宗曰。第三翻明道雖不無。要須戒定慧。   戒既清淨次修禪定(至)是名菩薩修清淨定。   案。僧亮曰。聞思慧得非修慧也。明能修二慧。是淨定也。   戒定已備次修淨慧(至)所知見覺非世間也。   案。僧亮曰。身中有我。則身大我小。我中有身。則身小我大。是身是我。雖小大皆是。非身非我。兩無也。慧能斷結。先斷於常。牢固不動者。諸見是犯戒之本。見盡戒不動也。   善男子菩薩見所持戒(至)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案。僧亮曰。上說不悔。由戒而生。未釋相生之義。此釋相生者也。   迦葉復言雲何菩薩(至)以淨戒故心得歡喜。   案。僧亮曰。不因涅槃經持戒。是世間戒。則具四惡。不見佛性出世也。   善男子如端正人自見面貌(至)破戒之人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面譬淨戒。鏡譬毘尼。此雖無鏡。餘經有也。   善男子譬如牧牛有二女人(至)以是因緣心則悅樂。   案。僧亮曰。上譬一生中有喜有不喜。此譬命終時也。牛譬經教。牧女譬行者。瓶譬人身。酪譬破戒。酹譬持戒。城譬涅槃經。腳跌譬無常。瓶破譬命終。蘇已出外。漿不足惜。譬持戒人身利己出。餘不足顧。喻歡喜也。蘇在酪中與瓶俱失。譬破戒人身利未出。與身俱喪。喻可愁惱也。   迦葉復言喜之與樂(至)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案。僧亮曰。五法佐助。重釋淨戒。所以為涅槃因。由得慧等佐助。離五蓋故。王五種涅槃。釋所以具信等五法。推功於慧。能離蓋及見疑。故具五根者。得五解脫也。   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讀誦(至)不以毀戒受持修集。   案。僧亮曰。說五種持經。以明出世。何者。餘經所說。未究竟故。不備持之行惡。令人謗經。持經起惡。雖能自利。不能利人。非出世菩薩。是以佛但令出世持經。應究行之義。   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讀誦(至)非我弟子是魔眷屬。   案。僧亮曰。無有實功。是名掉戲。若轉諸有。名輕動也。   復次善男子若我弟子(至)非我弟子是魔眷屬。   案。僧亮曰。悟時未至。名非時也。處不應聞。名非國也。不如上誡。是滅佛法。說佛法滅。世法熾燃。   善男子若欲受持者(至)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案。僧亮曰。此經所說。理無不備。說此經時。應具諸說。   復次善男子雲何復名(至)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案。僧亮曰。上說出家菩薩六念。則通在家。除生死畏。修六念人。不畏海難。貪寶重貨。菩薩不畏生死苦難。貪三寶功德也。畏死者。懼三塗。念戒施天。卻死畏也。是始行所修。非出世功德也。若依此經修之。即出世知見。美經之能也。僧宗曰。第五明六念者。向明戒定慧。今舉境以顯慧之功也。寶亮曰。若作六念成。名出世間菩薩。是知見覺人。若不如是。不名世間知見覺人也。   善男子雲何念佛(至)說中道故名大法師。   案。僧亮曰。此經辯十號有正有雜有略有廣。從如來至大法師。此初廣。後十號略也。亦可前正後雜也。寶亮曰。念佛中有三翻。第一總舉佛果一切功德。第二歷十號。第三舉成佛之因。佛昔修六度眾德。今得常住。萬境皆照也。下五念皆真應雙明。但文中可見。不假有釋也。   雲何名如來如過去諸佛(至)是故號佛為如來也。   案。僧亮曰。如者如佛也。來者。乘因至果也。此果中說如來也。從六波羅蜜者。因中說如來也。   雲何為應世間之法(至)而供養之故名為應。   案。僧亮曰。惡應除善應。集具二德。故應供養也。   雲何正遍知正者名不顛倒(至)聲聞緣覺無有遍知。   案。僧亮曰。以知因為正。知果為遍也。   雲何明行足明者名得無量(至)以是義故名明行足。   案。僧亮曰。空行雖非照解。而非垢闇也。   雲何善逝善者名高(至)成大涅槃故名善逝。   案。僧亮曰。涅槃之性。實非有者。生住滅是有為相。涅槃無此。故非有也。   雲何世間解世間者(至)見世間故故名世間解。   案。僧亮曰。因世間言說為有者。非有說有。以明非有。   雲何無上士上士者(至)是故號佛為無上士。   案。僧亮曰。有惡未盡。智與心諍。智勝心故為上也。語可壞者。有諍則可壞。   雲何調御丈夫自既丈夫(至)是故號佛調御丈夫。   案。僧亮曰。應以男形成佛。名丈夫也。釋上句。具足法者。釋下句也。後調御丈夫。凡四種應深說深。應淺說淺。明善調也。   雲何天人師師有二種(至)是故號佛為天人師。   案。僧亮曰。師有二種者。釋上無上師也。亦次解人天二義。明能受道也。   雲何為佛佛者名覺(至)常得不離見佛世尊。   案。僧亮曰。一周明十號也。   善男子何故名為如來(至)八十種好金剛之身。   案。僧亮曰。重舉果稱。以說因者。欲令欣果。而行因也。再說因者。前略後廣也。   又復菩薩於昔無量(至)是名菩薩摩訶薩念佛。   案。僧亮曰。生住是有為。自在是無為。修五十心。成此果心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一    釋念法無相 念僧為福田 念戒為橋樑 念施為菩提因 念天是第一義天 辨三品入胎差別 解迦葉佛法七日滅義 明涅槃經流通則佛法不滅 明惡世聲聞取相失理佛法則滅 出不得食十種肉之數及賣刀酒洛沙等事   梵行品之第六   雲何菩薩摩訶薩念法(至)是名菩薩念法。   案。僧亮曰。以涅槃經為法。朝修夕得利。夕修朝得利。故言無時而有現果。法眼所見至無為無數。說十一空。是法無舍宅至畢竟微妙。釋空以名法能涅槃也。非色斷色者。說真也。而亦是色者。說應也。非因者。非作因也。是因者。智為解脫作了因也。   雲何念僧諸佛聖僧(至)常不變易是名念僧。   案。僧亮曰。諸佛聖僧。至修行正直法。釋如法住也。佛師於法。法常故如來常。僧有三義。此釋和合及弟子僧義。不可觀見至不可思議。義常僧也。一切眾生。良祐福田。釋福田僧義也。   雲何念戒菩薩思惟(至)是名菩薩摩訶薩念戒。   案。僧亮曰。有戒不破。至諸佛讚歎。說淨戒體也。是大方等至妙寶勝幢。美戒也。能生萬行譬地。度生死河譬船。莊嚴眾生譬瓔珞。能持僧眾譬如大姓。洗除煩惱譬灰汁。障諸惡風雨譬舍宅。斷諸結縛譬刀劍。無樂不備譬寶珠。所向自在譬腳足。見涅槃路譬眼目。能生眾善譬父母。彰煩惱熱譬蔭涼。昇涅槃山譬梯橙。摧諸魔賊譬幢也。   雲何念施菩薩摩訶薩(至)廣說如雜華中。   案。僧亮曰。初訖之所讚歎。說成就外功德也。從施眾生食則施命。說內功德也。   雲何念天有四天王處(至)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案。僧亮曰。遣三塗之畏也。信戒施聞慧。三界天因。我今具之。無地獄等苦。世天無常。迴此功德。以求義天。永離生死。何有生死之畏。   善男子若我弟子(至)甚奇甚特不可思議。   案。僧亮曰。已說修經者德。今結經不可思議也。僧宗曰。自梵行以來。明四無量慈悲喜捨。而明捨自有八段。文句相生。其義已畢。故今歎經也。有三翻。第一明受持書寫功德。則大不比餘經。第二寄人以歎經也。言所以得八不思議者。由經力故也。第三寄興滅歎經。言此經在世則法興。此經若沒則淪翳。既興滅必由此典。當知眾經之勝也。寶亮曰。此以下。是梵行中第三文。歎經流通。就此歎經中。有三翻。第一將法華以前校量。今涅槃具足明六行故勝。然昔經但明三行。是故不如也。第二從復言菩薩不可思議以下。就益人以致歎。此人不從人聞法。惡世中但見此經。能自依六行。而修因取益。猶經力大故爾也。第三從上佛法幾時而滅以下。盡就興廢以為歎也。何故爾。自法華以前經。應眾生根性。漸進其行。為伏四倒。根機亦熟。便廢此教。然大涅槃。是究竟無餘之唱。三世諸佛。共宣此理。故無興廢也。智秀曰。此下品中。第四段歎經也。夫行不孤立。立必藉經。故辨行體竟。次歎經也。有三翻。第一約受持。第二約成就不思議。第三約法興滅。此即第一寄受持之勝負。辨經力之優降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大般涅槃亦不可思議。   案。僧亮曰。將欲致問。先受解也。僧宗曰。此下第二翻。寄人以為歎也。以經力故。得八不思議也。   世尊以何義故復言菩薩(至)三藐三菩提因。   案。寶亮曰。第一明菩薩得此經。無師自悟。能依六行理。而修因取佛也。   善男子如是菩薩未見阿耨(至)是故菩薩不可思議。   案。僧亮曰。聞經發心。無有人數。未見菩提之利。而能不惜身命。第一事也。   又復不可思議菩薩(至)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案。僧亮曰。有兩譬。顯安苦無厭。第二事也。寶亮曰。菩薩見此經。自能修行。為眾生受苦。乃至三塗不厭也。   善男子無量眾生發菩提心(至)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案。僧亮曰。上二菩薩。未階初地。而心堅固。由經力致爾。重結上二事也。寶亮曰。第四三事。明眾生發心雖多。而成就者少。此人見經。而能畢竟不退也。   善男子若有唱言我能浮度(至)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案。僧亮曰。為發心作譬也。力小而現事大。果其心也。第三事也。寶亮曰。第四事。世人能度生死海。此人能度。取佛果故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案。僧亮曰。雖顛倒說。而不染生死。第四事也。案。寶亮曰。第五事。此人為眾生說常等。而非虛妄也。   善男子人有三品謂上中下(至)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案。僧亮曰。凡夫受生顛倒。下者起顛。上者生貪。而六念菩薩。同是凡夫受生。不起貪顛。第五事也。寶亮曰。第六事。此人得經力。能修定學慧。自知入胎出胎等事也。   善男子阿耨多羅三藐(至)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案。僧亮曰。菩提果。心是因。因果皆不可以事比說。涅槃經說之。菩薩更不師人能滅。菩提能為人說。第六事也。寶亮曰。第七事。佛果真如。有而無。相非人比。類不可取。此因中得此經。故安心修行。復能令他安心。同起極果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不可思議口亦如是。   案。僧亮曰。離即十善戒也。菩薩無我無我所。而修淨戒。輕重不犯。第七事也。   善男子從身離身從口離口(至)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案。僧亮曰。欲說菩薩善解假名。先說實法無斷結。從身作遠離。身無作也。餘類爾也。慧是實。言實有實法無斷結。不能令菩薩。遠離異生異滅也。終不生念至非虛妄。善解法假故。言不虛妄。第八事也。寶亮曰。第八事明菩薩遠離十惡。而不在離相。不見一法。是身是業及離主者。以空理而求。則不見三業以緣假而求。亦是有也。實有此慧。不能令菩薩遠離者。言菩薩不存實慧。虛心會理。故能知從身離身。乃至從慧遠離。非身非口。三業既空。十惡斯遣也。無有一法者。上句明緣成假空。此明相續假空。言無一法者。就實法道。常分自滅。前不至後。故無慧遠離。舊此下第八翻。明此人由經力故。識假名實法。知因緣虛有。能息三業。不為非法。亦不思議也。止身三惡。故言從身離身。止口四過。故言從口離口。要得慧故。能翻三毒。故言從慧遠離非身非口也。實有此慧。然不能離者。明實法之中。無別力用。前生後滅。初不相及慧生之時。無惑可斷。惑在之時。復無有慧。要是相續道中。向有而今無。方得辨用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住當久近幾時而滅。   案。僧亮曰。欲聞經故。先受解也。當久近住者。問一切佛法也。寶亮曰。此下第三就興廢為歎也。故先審後開問也。智秀曰。就此第三歎中有七翻。論興廢也。   善男子若大涅槃經(至)當知爾時佛法未滅。   案。僧亮曰。說佛常住一句偈。是此經五行文備稱之。是眾經之本。人能奉本。則枝條必茂。佛法未滅。   善男子若大涅槃經(至)當知佛法將滅不久。   案。僧亮曰。經雖流布。而不能信敬。則為將滅不久也。寶亮曰。若行此經者。則其道不廢。若棄而從惡。則將滅不久也。智秀曰。第一翻明此經在故。則佛法不滅。故知。理攝眾典矣。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至)是諸如來祕密之藏。   案。僧亮曰。理及名句為經。有三種。一謂名字經。二謂章句經。三謂紙墨經。彼時人皆強記。不須紙墨。放紙墨經滅也。有是經不者。若有是經。人應恭敬。經法不應滅。名其無者。則非共有。不應說言此經典者是諸佛祕藏也。僧宗曰。就言語中。非不相負。故致問也。假為二開。意在願聞不滅之理。乃所以為歎經也。若常教恆在。則不應言滅。以其滅盡。則不應常也。寶亮曰。先作一審。即結兩開難也。若迦葉佛法。有此常經。則不得言七日便滅。若其無者。則不得言諸佛祕藏也。智秀曰。第二翻將顯興廢之相。先作兩開難也。   佛言善男子我上說言(至)當知爾時佛法不滅。   案。僧亮曰。涅槃經興二種法。皆不滅也。僧宗曰。以九重法相對。明常法不滅。無常不滅也。寶亮曰。第一事。舉世法以音聲章句有滅。第一義非世間可毀。故不滅也。智秀曰。第三翻將欲答。先列諸法。略明興廢。在文不在於理。   善男子汝向所問迦葉如來(至)所不說故故名為藏。   案。僧亮曰。一切諸佛。皆具淨穢二土。佛在惡土。開三乘教。先淺後深。漸除諸惡。故名藏也。僧宗曰。迦葉佛時。有此經不者。上已定理。今答其問。言迦葉佛時。豈得無邪。所以法教不傳者。於時人根易悟。煩惱減少。不假言教。自能深思幽旨。不可以人不傳。故使常理亦喪也。今世眾生。多煩惱故。須說此經也。若有眾生。我計無我者。出其人。政有如此人。其惑厚重。故須常教以訓物心耳。寶亮曰。豈問有無。但十一部不明。故為滅。   如人七寶不出外用(至)迦葉佛時有是經不。   案。僧亮曰。經為滅重惡故出。若惡不息。經則名隱。經隱故。一切法滅也。寶亮曰。釋所以不明者。如外問藏積七寶。要具四種因緣。方出用耳。一為穀貴。二擬賊來賞賚。三為值惡王贖命。四擬財物難得時出用。明佛意亦然。如說四時教。後眾生斷常見病發。便為說涅槃經。令物情得法味以自充。如為穀貴而須食也。既起煩惱。於行道事發。便為說常教。如賊來運財而賜賞。眾生智慧命不續。如值惡王贖命。既起結業。招生死八苦。今說於極理。令解心得發是於生死也。是以眾生。起種種病時。如來欲為滅此之惡故。以說此理而導物也。既顯祕藏之義如此。便呵迦葉向難。然後正答。明迦葉佛法。於時住世七日後方滅。何以然。此是淨土眾生。神根□利。智慧滋多。故七日之中。受持悉得。過是已後。不復須此音聲章句。故言其滅。理寶常恆。而不毀也。今此世界。愚癡無智。穢濁居懷。不體於常故。所以須分明宣辨理本常住。豈容滅耶。   善男子迦葉佛時所有眾生(至)雖有是典不須演說。   案。僧亮曰。於時國土嚴淨。無有鈍根。不須三種經也。   善男子今世眾生多諸煩惱(至)何以故常不變。   案。僧亮曰。明此國土穢惡。眾生喜忘故。具有三種經也。智秀曰。第四正答所問也。明迦葉佛法。理常不滅。正以學者根利。不須言說。由言教不興。故言滅也。   善男子若有眾生我見無我(至)不可說言如來法滅。   案。僧亮曰。上說多諸煩惱。今說煩惱。相也。寶亮曰。對向七寶譬贖命等句也。若眾生斷常病起。便說六行。有能安心此理。則慧命增也。乃引□等六事為誓也。智秀曰。第五翻辨諸須說時也。   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至)當知是法久住於世。   案。僧亮曰。明此經隱時。餘經亦滅也。行惡法者。惡法互起。起惡涅槃經隱也。僧宗曰。廣明佛法滅不滅相。乃有十二句。合為六對。要使道俗相須。方得弘法。得失相形。互辨優劣也。智秀曰。第六翻。廣明滅不滅相。   善男子我法滅時(至)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案。僧亮曰。上說諸佛法有興衰。此說釋迦法中第六惡也。酪沙者。從波羅奢華中出也。出時純蟲可用除也。有十二萬諸大菩薩。至燒一切經典。證涅槃經不滅。直是紙墨文字滅耳。智秀曰。第七翻明釋迦法興滅之相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二    阿闍世王六臣說邪見事 耆婆慰喻阿闍世王事   梵行品之第七   爾時王捨大城阿闍世王(至)父王無辜橫加逆害。   案。僧亮曰。列在品末者。有四意。證經多義。一證慈等怨親。二證慈有益。三拔五逆重罪。四明若信因果。生重慚愧。發露悔過。加闍世者。為可拔。不如是者。不可救也。此先明造罪之緣起。內具十惡。不見未來。外黨凶人。遂興重逆。曇濟曰。有六意。一明慈有有益。二明怨親等。三明外淨眾生。四明能除。五明悔過。六明應近善友也。僧宗曰。此下有二意。一者猶是歎經。二者證成梵行有益也。敬遺記曰。有五意。一歎經。第二內臣勸詣佛。第三空中聲告勸隨耆婆。第四明佛慈無偏。第五明除罪也。又一解雲。第一外臣勸以邪師。二證梵行。三示為慈有改悔之方。四示有真知識。五明其父教中是聲聞也。此下五段。第一明外臣勸也。寶亮曰。此是梵行品中。大段之第四。證經力用。能除重罪也。有五意。第一上來雖明經有大力。能除重罪。未見其事。今出闍世。親是其人。以經力故。罪得除也。第二既明四無量心是實益。若不出其相。則何以為驗。今故教月受三昧。先除王身之瘡。近表慈悲之實也。第三欲明如來一化之中。普為人天作善知識。具足入道之因緣也。顯六師為惡友。耆婆為善知。第四示人懺悔之法則。若當有罪。能如闍世者。必滅矣。第五遠證三乘慈等也。次第教雲。聲聞無有慈悲。濟拔於物。而頻婆娑羅。親是須陀洹人。能捨重怨。空中有勸也。智秀曰。品中之第五大段。證慈悲有實益義也。文有四別。第一出內有惡因。外隨惡緣造惡。第二耆婆為善友。勸其詣佛。第三其父勸也。第四佛自放光。接化之也。   因害父已心生悔熱(至)有能治者無有是處。   案。僧亮曰。次明信有悔。   時有大臣名曰月稱(至)滅除我罪我當歸依。   案。僧亮曰。彼國之俗。慰喻之偈。是以人人說之。以曉王意也。富蘭那者名也。姓迦葉。其人起斷滅之見。故雲生法如是也。僧宗曰。此大邪見。諦無因果也。   復有一臣名曰藏德(至)除滅我罪我當歸依。   案。僧亮曰。末伽梨是其字。拘捨離是母字。其人起斷常見也。謂七分是常。無善惡是斷也。伊師迦草。外皮軟脆。內幹堅實。譬七法無害者及死者也。七分一一非人。性異不可合為一。故無害者也。若治國法殺。無罪者治。國有刑殺之罪罪。自招死非。殺者罪。法名無法者。答王所言無辜咎也。先王雖無狂濫之罪。不無刑殺之咎。有餘報者。有過去罪也。僧宗曰。第二邪見外道。立常見也。   復有一臣名曰實得(至)能除我罪我當歸依。   案。僧亮曰。刪闍耶是字。毘羅胝是其母字。其人起見雲。一切苦樂。因在過去。而現在無因。未來無果。現在持戒。遮苦果不起。名為解脫。僧宗曰。第三邪見。計一切苦樂。皆過去造也。   復有一臣名悉知義(至)除滅我罪我當歸依。   案。僧亮曰。阿耆多翅捨其字也。欽婆羅衣也。著粗衣苦行。其人起見。謂苦樂之因。亦在過去。若現受苦事。自得解脫。是故種種受苦。投淵赴火五熱炙身等也。僧宗曰。此人執斷見也。   復有大臣名曰吉德(至)能滅我罪我當歸依。   案。僧亮曰。迦羅鳩馱其字也。迦栴延其姓也。其人謂。一切萬物。自在天作。心無慚愧。自在天喜。不入地獄也。僧宗曰。第五此是二十五諦家計也。   復有一臣名無所畏(至)能除我罪我當歸依。   案。僧亮曰。尼犍其字也。若提其母字也。謂因亦過去受生死。逕八萬劫苦盡。亦無善惡行道斷苦。故言無阿羅漢修道等也。僧宗曰。第六此人計有自然解脫也。寶亮曰。自初至此。別惡友之辭。自下耆婆以去。明善知識事。   爾時大醫名曰耆婆往(至)王所白言大王得安眠不。   案。僧亮曰。向來大臣。並不見因果。言居王位自在得殺。不應愁苦。不進其師也。今耆婆見有因果。已既有罪。理應愁苦。不得安眠。是故問。   王以偈答若有能永斷(至)盜者未獲財不得安隱眠。   案。僧亮曰。初四偈說佛也。次五偈半。說菩薩也。次二偈。一謂佛。一謂菩薩也。次三偈說有罪故。不得安眠也。次三偈廣說不安眠事也。智秀曰。偈以下凡有四意。初九行半。出得眠也。第二有兩行。出得眠人。第三六行。出不得眠法。第四長行自中也。   耆婆我今病重於正法王(至)演說法藥除我病苦。   案。僧亮曰。先自說不治之病。不得憂也。後知病起由心。非草石所療。自非法王。無可治也。   耆婆答言善哉王雖作罪心生重悔而懷慚愧。   案。僧亮曰。慶王病輕也。王知父母恩重有慚愧故。心生重悔。露向人懼地獄苦。信有因果。具此五善。王病易治。莫懷怖畏。下一一引佛語證也。僧宗曰。此下有七番說法也。寶亮曰。此下有八番說法也。智秀曰。此下有六番說法也。至處更敘也。   大王諸佛世尊常說是言(至)善哉大王具有慚愧。   案。僧亮曰。證慚愧也。寶亮曰。第一明具慚愧故。罪可除也。   大王且聽臣聞佛說(至)罪則除滅清淨如本。   案。僧亮曰。證悔過也。   大王富有二種一者象馬(至)多作諸惡不如一善。   案。僧亮曰。善從理生。有根力強。惡橫故無根。則力弱也。上直提佛語。今以理釋也。   臣聞佛說修一善心(至)何以故破大惡故。   案。僧亮曰。所說證善力強也。   大王如佛所說□藏者漏(至)說有智者不覆藏罪。   案。僧亮曰。第二明王雖作重罪。能壞發露。罪可滅也。   善哉大王能信因果(至)雲何而言不可救療。   案。僧亮曰。證發露則罪滅也。寶亮曰。第三明王信心不斷故可治也。智秀曰。上來至此。第一既非闡提。而有慚愧。罪可滅。   如王所言無能治者(至)在拘屍城娑羅雙樹間。   案。僧宗曰。第二說有師故罪可治也。寶亮曰。第四示王醫所也。智秀曰。第二明現在既有大師在此。雲何言無耶。   廣為無量阿僧祇等(至)所有重罪即當消滅。   案。僧亮曰。示王醫所也。所以須具說者。六師皆言其師一切智。故須本末述之。僧宗曰。第三明此師說法藥。故罪可治也。寶亮曰。第五耆婆為王。說二諦除罪之法藥也。智秀曰。第二句舉善。今列法藥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三    耆婆勸闍世王詣佛 廣說雜緣起事 出頻婆娑羅於空中勸闍世事 釋月愛三昧義 為闡提作一柱殿義   梵行品之第八   王今且聽釋提桓因(至)所有重罪必當得除。   案。僧亮曰。昔未說治罪人有驗。今出所治之人為證。   大王且聽有婆羅門子(至)為無上醫非六師也。   案。僧亮曰。鴦崛摩羅。此言指鬘也。   大王復有須毘羅王子(至)為無上醫非六師也。   案。僧亮曰。昔有慳貪。今日渴飢。聞說其過。心生慚悔。見水得飲。   大王捨婆提國群賊五百(至)為大良醫非六師也。   案。智秀曰。第四廣出諸蒙益之事。明佛有道力。能曠益無窮也。   大王若能信臣語者(至)若不見信願善思之。   案。寶亮曰。上至此。第六引現事為證。自佛出世至今。有犯罪而見佛者。無不除滅。雲何王罪。獨不滅耶。   大王諸佛世尊大悲普□(至)亦當視佛如父母想。   案。僧亮曰。恐王思惟。不敢求佛。次說大悲怨親平等。廣出等事也。僧宗曰。第四廣引證。以勸王行。   大王當知如來不但(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案。僧宗曰。第五明佛普覆。不限一人也。寶亮曰。第七明佛平等無有彼此也。智秀曰。第五佛心不偏。所以能除王罪也。   大王假使一月常以衣食(至)到如來所誠心聽法。   案。僧亮曰。犯罪既重。唯應聽法。非財施所能滅也。僧宗曰。第六格量去留。功德多少也。寶亮曰。第八明佛功德智慧因重。能滅人罪也。智秀曰。第六明佛能加益人心。所以見佛。必有福利也。   爾時大王答耆婆言(至)深自鄙悼都無去心。   案。僧亮曰。不以往為慮。自鄙穢累。非聽法眷屬。往恐不必接敘也。僧宗曰。第七王自念罪重。無去心也。寶亮曰。雖聞上六種勝說。猶未敢去也。   爾時空中尋出聲言(至)瘡蒸毒熱但增無損。   案。僧亮曰。證耆婆之言。王罪既重。唯佛能除。故說佛欲涅槃。勸速往也。僧宗曰。第三別也。前外道勸覓邪見師。次耆婆勸也。今其父自勸。令隨耆婆語也。寶亮曰。闍世向疑罪重。恥至佛所。其父恐隨耶師。今故勸也。智秀曰。此下第三其父以神通之力。勸之令詣佛也。   爾時世尊在雙樹間(至)至無量劫不入涅槃。   案。寶亮曰。此明如來見闍世之心。自可救之理。言味而求。正為欲從闍世解常故耳。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何故獨為阿闍世王。   案。寶亮曰。時人不解此旨。故迦葉致問也。   佛言善男子是大眾中(至)是故悶絕自投於地。   案。僧亮曰。聖人現滅。欲以益物。若生定滅之倒。致悶絕之苦者。佛則為之不涅槃也。   善男子如我所言(至)大涅槃經亦不可思議。   案。僧亮曰。釋密語也。前四句出所為之事。後二句說涅槃不滅。不應以佛滅故悶絕也。寶亮曰。釋時之疑也。非直一人。並為一切未解常者也。智秀曰。此下有七別。明佛放光引王詣佛。佛為說法。滅王罪也。至彼自言其七事。此即第一先唱密語。   爾時世尊大悲導師(至)身瘡即愈鬱蒸除滅。   案。僧亮曰。所以慈光遠至者。王聞父誨。地獄苦報。必受不疑。謂罪不可消。自鄙凶穢。佛不接顧。有此二疑。不敢詣佛。慈光遠至。二疑俱釋也。僧宗曰。此下第五段也。前言為王住世治其心。雖有其言。未見其實。月愛三昧。始為驗也。寶亮曰。先治其身。後治心也。智秀曰。第二放光滅苦也。   王覺瘡愈身體清涼(至)先治王身然後及心。   案。僧亮曰。引雙樹經。稱曾聞人說夫劫火。不燒眾生。先有三月並照。除眾生病。使得修禪上生。月光既出。無病不愈。其時未至。而有妙光。所以喜而問也。答雲。應故現光。無定相也。非色非非色。雙釋真定相也。非青非齊。偏釋真也。為度眾生者。偏釋應也。   王言耆婆如來世尊(至)是故復名月愛三昧。   案。僧亮曰。七子之中。一子遇病。譬凡夫。六子譬六住。慈本緣苦。若重則慈重。初住已離三塗。六住則永離人天。佛則放捨慈也。智秀曰。第二翻正列放光。滅其身苦事也。   王語耆婆我聞如來(至)當有何心往見如來。   案。僧亮曰。雖蒙遠光。身病得除。聞此經語。懼不敢往也。將無陷入地者。若違經見佛。恐交致此苦也。我觀如來者。向引經語。此以情推也。僧宗曰。雖蒙光照。猶以善惡事隔。且慚愧在顏。不欲去也。   耆婆答言大王譬如渴人(至)而當不蒙慈悲救濟。   案。僧亮曰。為闡提說法者。以重況輕。證必濟也。兼非王所引之經。若果尚為闡提說法。雲何不與惡人坐起耶。   王言耆婆我昔曾聞(至)何故如來而為說法。   案。僧亮曰。如來言不虛設。雲何乃為闡提說法。必不然也。寶亮曰。耆婆申佛意。傍為說法。尚為闡提說法。況王非闡提耶。智秀曰。第三王雖蒙光。心猶未達。請耆婆為決。   耆婆答言大王譬如有人(至)語彼醫言速疾上車。   案。僧宗曰。此下第六說譬。以慰王勸令去。寶亮曰。為闡提說法。凡有三意。如醫治病人。一為除現苦。二遣眷屬橫苦。三息外人誹謗。合譬如此。可知也。   爾時良醫即自思惟(至)如是病者必死不疑。   案。僧亮曰。譬如來為闡提說法。如醫審知病者必死。不得不說法。一為病人。二為親族。諸佛亦爾。不得不說也。   大王世尊亦爾於一闡提輩(至)為一闡提而演說法。   案。僧亮曰。明闡提說法。有二利不虛。前去凡夫誹謗。後明利益闡提。顯說法不空也。譬如淨人者。喻未來善根也。   王語耆婆若使如來(至)得道之人不入地獄。   案。僧亮曰。冀汝捉持者。懼犯罪增生。入地獄也。智秀曰。第七始從耆婆勸命駕。至佛所去也。僧宗曰。第四翻聞法之機發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四(嬰兒行品第二十一)    佛為阿闍世王說二十法門 辨嬰兒行   梵行品之第九   爾時佛告諸大眾言(至)猶如微妙真金之山。   案。僧亮曰。猶有疑佛不垂慈救。罪不得滅。當知無定相者。定罪以煩惱為定也。無定定者。無定疑心。疑心定者。一斷不起。   爾時世尊出八種聲(至)禮敬畢已卻坐一面。   案。僧亮曰。言大王者。不直稱名。懼其喜過。漸開其心也。無上大師者。知佛慈等真一切智也。智秀曰。第五佛命大王以定其心。   爾時佛告阿闍世王言(至)心則放逸無惡不造。   案。僧亮曰。王不發菩提心。罪不可滅。發心者。由見凡夫之過。此二十事。說凡夫之過也。僧宗曰。第六為王說法也。有十一翻。此即第一先命觀二十事。就身為其相既淺。如似伏惑。   阿闍世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至)必定當墮阿鼻地獄。   案。僧亮曰。上雖說戒等。五法無常。王愛罪影。猶未怗也。   阿闍世王白佛言世尊(至)是故當知殺無定相。   案。僧亮曰。去其封罪之報。便從理得解也。寶亮曰。上來至此。且一往總為王說法。以虛忘也。   大王如汝所言父王無辜(至)若九非者則應無罪。   案。僧亮曰。第二為說生法二空。其觀既深。如似斷惑也。寶亮曰。此下別為王說法。先開五門。後更以五階。釋此門也。此即第一門。就假名義中說法。以除其罪。謂若能解萬法虛假即空。而有為妄有。罪何從生。虛其心故。則無實罪也。   大王色有三種過去未來(至)雲何說言定入地獄。   案。僧亮曰。以五門破定罪相。成王所解也。第一門說是假名。無有定相。僧宗曰。第三翻就三世分之。則無罪也。   大王一眾所作罪業(至)汝獨雲何而得業耶。   案。僧亮曰。第二門。明一者心念教能殺人。二者心口殺。三者具身口殺。王不具三業。故罪輕也。僧宗曰。第四翻明三業具則罪重。但有心口。而無身業。罪則輕也。寶亮曰。第二明罪福不在因緣中。   大王頻婆娑羅往有噁心(至)雲何而言定入地獄。   案。僧亮曰。第三門。明惡有下中上也。下者。謂彼怨我。我還以惡報也。中者無恩於我。以惡加人也。上者有恩於我。又加其惡。王是下惡也。僧宗曰。第五舉昔業緣起富羅山事。寶亮曰。第三明先王以宿業所招。非其創罪之始。   大王眾生狂惑凡有四種(至)若非本心雲何得罪。   案。僧亮曰。第四門明殺有三。謂重者。邪見殺也。中者瞋殺也。下者貪殺也。王以狂亂心殺。故非定也。僧宗曰。第六舉貪狂。以遺其心也。寶亮曰。眾生作罪。皆由不自在故。若能識此罪源。則無罪矣。   大王譬如幻師於四衢道(至)諸佛世尊知其非真。   案。僧亮曰。第五重門也。僧宗曰。第七有六譬。證上第二生法二空。故罪不可得也。寶亮曰。第五有十譬。法體性空無自性。故殺無定。   大王殺法殺業殺者殺果(至)雖復因王王實無罪。   案。僧亮曰。重顯前第二門也。僧宗曰。第八證上第四王但知殺。而身不自殺。則無罪也。寶亮曰。釋上第二因緣中。無罪性也。   大王如王宮中常敕屠羊(至)於父先王生重憂苦。   案。僧亮曰。重顯前第二門也。寶亮曰。釋上第三門。宿業中無罪也。   大王世間之人是愛僮僕(至)王不自在當有何咎。   案。僧亮曰。重顯前第四門也。僧宗曰。第九成上第六罪由貪狂。寶亮曰。釋第四門貪狂也。   大王譬如涅槃非有非無(至)無有見者則無果報。   案。僧宗曰。第十舉世諦涅槃。是有說有罪。   常見之人則為非有(至)非有非無而亦是有。   案。僧亮曰。重顯前第五門也。寶亮曰。釋上第五門。萬有體空。無性罪也。於有慚愧者。則是非有。何以爾。既生慚愧心。達萬法體虛。故於人為無罪也。若於無慚愧者。是則非無也。受果報者。名之為有。謂無智人。終日構因得果。是以不無也。空見之人。則非有者。謂於此人。便無性報也。有見之人非無者。謂於報相者。便不無果報也。有有見者。謂計常之人為有也。無有見者。若無向執相。終無果報也。常見之人者。此是解常之心。故於此人為無也。無常見者。若觀生死。令佛盡作無常。則不無果報之生死也。常常見者。此是計常之人。不無於惡果也。以見義故者。經雲。於解者為非有。於不解者為非無也。   大王夫眾生者名出入息(至)不入地獄汝雲何入。   案。僧亮曰。重顯前第一門。僧宗曰。第十一翻。正說法之宗也。   爾時阿闍世王如佛所說(至)諸法無常苦空無我。   案。僧亮曰。既已得解。即於佛所得。不壞信也。僧宗曰。若解假名是虛者。則無罪而不滅也。   世尊我見世間從伊蘭子(至)受大苦惱不以為苦。   案。僧亮曰。廢其非分。   爾時摩伽國無量人民(至)即是一切諸佛弟子。   案。僧亮曰。己身天身者。因中說果耳。僧宗曰。前言為闍世住者。義現於此。   說是語已即以種種(至)了了見佛性猶如文殊等。   案。僧亮曰。初九行半歎佛。次六行自發心也。前九行半中。初三行。總歎口四業。次一行半。別歎不惡口。次一行。歎不綺語。次二行。說語之益物也。次二行。歎慈悲也。   爾時世尊讚阿闍世王(至)天行品者如雜華說。   案。僧亮曰。讚述所歎也。   嬰兒行品第二十一   案。僧宗曰。備行三行。其德則喻如嬰兒。亦是化嬰兒也。此品有三段。第一譬佛。第二從不知苦樂以下。譬菩薩。第三又如嬰兒以下。譬眾生。明昔所以須說五乘之教也。寶亮曰。此品有五段。第一明佛自作嬰兒。第二明菩薩作嬰兒。第三明佛方便為化。第四明佛說二乘之果。以為真極。第五明為斷見者。說有實眾生也。   善男子雲何名為嬰兒行(至)斷於無常是名嬰兒行。   案。僧宗曰。第一譬也。   又嬰兒者不知苦樂(至)而作聲聞辟支佛乘。   案。僧亮曰。方便誘引。不即法實。以業為譬。下是其正體。如來菩薩。以譬嬰兒者。義似嬰兒。廣其非行體也。何者。解脫中雲。如來有嬰兒行。無有是處。此之證也。亦可佛菩薩是嬰兒行本。名嬰兒行也。僧宗曰。第二譬也。   又嬰兒行者如彼嬰兒(至)然此黃葉實非金也。   案。僧亮曰。第三譬。為說三十三天之樂。以免三塗苦也。   木牛木馬木男木女(至)男女想故名曰嬰兒。   案。寶亮曰。木牛即第四譬。為說二乘果也。木男即第五譬。為斷見者。說有眾生也。   如來亦爾若有眾生(至)亦皆同汝得是五行。   案。僧亮曰。先總以三法為譬。楊葉譬人天乘四果。牛馬人天等一乘。男女譬眾生。啼哭譬造惡業。三十三天者。別合楊葉。所以明者。凡著有不說涅槃。眾生厭時至二乘之實。則合牛馬。所以然者。以厭生死者。不說人天因也。有斷不斷者。智煩惱斷。習不斷也。已下類爾。非金中生金想。至而說為淨總。合上四果為淨。於非牛馬作牛馬想。至說非道為道。總合四乘為道。說假名眾生。合男女。別墮邪見。墮斷滅也。是故如來說有眾生者。說假名眾生。除其斷見。於眾生中。作眾生想者說計我者普也。於眾生破眾生見者。明說假名眾生。亦破常見。不但此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五(德王品第二十二)    廣出是有三乘無三乘等事 釋聞不聞義。謂三世聲並不可聞   德王品第二十二   案。僧亮曰。已說五門。次說行之所得功德也。僧宗曰。此品廣前五行也。功德是行中之勝。未至佛果。且有功德也。功德之與行。乃義有因果果耳。如苦樂一法。以能生之義為集。從生之義為苦。今行與功德。亦如是也。十功德中。以初功德。及第二功德。同廣聖行。第三第四。同廣梵行。第五第六。同廣天行。第七至第十。無別所廣。並通廣上三行也。寶亮曰。五行十功德。蓋左右為名也。行以從因向果為義。功德以讚歎受名也。又一解五行是因語。功德是果語也。所以者何。金剛心是因中之極。涅槃是果中之極。自一念以上。通一切行。儘是涅槃之因。雖然金剛已還。亦得具有因果之義。但未測起善之久。近要取前一念為因。能資生後念。後念善得生。必由前念善為因。如是前後念相續者。至佛果有即因即果義。若捉後念而望前念是因。捉前念而望後念是果。是則五行據因。十功德據果也。今十功德。還廣前五行。何以知之。聖行以戒定慧為體今初功德。還明三慧。終迄漏盡通為體也。第二功德。以五通為體。慧即是智慧。五通是定家之果。故以此二功德。廣聖行也。第三功德。以慈悲為體。第四功德。以十事為體。十事即是喜捨。故用此二。廣梵行也。第五功德。以五事為體。第六功德。以金剛三昧為體。此二廣天行。天行以八禪定為體故也。五事者。一諸根具。故能修定。二不生邊地。以非難故能修定。三諸天護念。四世間愛念。宿植德本。故天護人愛。便能修定。五得宿命智。即是定果也。修此五事。便得天行。金剛三昧。即是眾定中之極。故知廣天行也。第七第八兩功德。廣嬰兒行。第七以四法為體。謂親近善友。聽聞正法。繫念思惟。如說修行。此四本是始行之所行。教嬰兒之法。第八以九聚法為體。從斷五陰。乃至心善解脫。亦是始教之法。是故得知此二功德。並廣嬰兒行也。第十功德廣病行。而相傳用前三種病人。及須陀洹等五種病人。為病行相。今第九功德。還明三種病人也。第十功德。明三十七品。此三十七品。即是彼五種病人。所行之法。是故廣病行也。智秀曰。大判一品。凡有二意。初列總歎。第二隨辨體。別為十者。蓋一塗之法門耳。   爾時世尊告光明遍照(至)無有相貌世間所無。   案。僧亮曰。此菩薩好修功德命為語對也。一行得二功德。五行具十德也。僧宗曰。二乘心劣。豈能思量耶。非內者。非二乘也。非外者。非外道所能行。非難者。於菩薩不難也。非易者。二乘不能行也。非相非非相者。中道忘相之解。與理冥符。是出世之法也。寶亮曰。今將欲解十功德。故先一往。且總讚歎。雲不與二乘共者。二乘之行。本不近道。雲何心得行此理耶。故發軫唱雲。不無二乘共也。不可思議者。十地真解。離有無之相。豈是有無之心。可圖度耶。聞則驚怪者。理玄深寂。豈是執相者。所能解。故曰驚也。非下過之所知。故稱怪也。非內非外者。若為有無之所攝。可屬內外。既絕有心之境。安得是內是外耶。非難非易者。若修心得所。必會而非難。於不行道者。而息望故。言非易也。非相非非相者。體絕形名。故言非相也。然非不現相而莊嚴。故亦言非非相也。非是世法者。神解以法性為本。非因之所生。豈是世法。若據體以辨用。義亦因之也。無有相貌者。體既無有無無。豈有相貌可示耶。世間所無者。真體既絕百非。百是豈為世間所據。此總歎功德體也。   何等為十一者有五(至)能知如來密藏是為五事。   案。僧宗曰。名雖有五。以性而錄。理不出三也。何等初一事明聞慧。中二為思慧。後一為修慧也。寶亮曰。義惟五事。雖復不出三慧。然而不可定以初事是聞慧。以第二事為思慧也。但必知總以三慧為體耳。何故然耶。群生根性萬差。解有利鈍。發解之時節復異。豈可定耶。智秀曰。五事第一第二第五。此三事。即是聞思修慧也。第三第四。此二事就慧。能有所斷功用為體也。下文釋第五修慧雲。雖知眾生實無有我。此二句明善照於空。兼達於有。初是眾生空。後是法空。次下諸句。明善照於有。兼知於空。通約假名眾生。以顯義也。   何等不聞而能得聞(至)是名不聞而能得聞。   案。僧亮曰。第一第二功德。對聖行也。第一說漏盡通。此五事是斷漏事。佛性至涅槃有五事。一曰四果。皆說常法。昔所不聞。而今得聞。此辨因也。僧宗曰。向已列數。念明此法。妙絕常倫。事見金剛身品也。寶亮曰。此第一事也。昔日機根未熟。所以未能得聞。今日機緣既發。便感聲激。是則昔以無感故不聞。今以因惑而聞也。雖復藉言教而聞。即聞無所聞。故言聞所未聞。理雖如此。自有從不聞得不聞。從聞得不聞者也。第二事語其聞法而致。第三事談其得解後有所除。第四事明其內解心決。第五事出其所解之境。從此經而知理。然文中釋初事。有兩重。第一從所謂甚深涅槃微密之義下。正列不聞之法體者。謂大般涅槃。常樂我淨也。尋此之旨故。得知功德之名。據於果語。明如此勝果。百非所能盡。是則昔所不聞。而能得聞。第二從復有不聞謂外道經書下。列出不聞。今以邪法所據。明如此等經。悉無如是深密之義。亦因此經而知也。   聞已利益者若能聽受(至)是名聞已能為利益。   案。僧亮曰。第二是利益事得果也。僧宗曰。聞經識旨。得二無礙也。寶亮曰。下去四事。義例相從。推可知也。   斷疑心者疑有二種(至)是名能斷疑惑之心。   案。僧宗曰。生疑亦不必皆由此經。若疑二乘為有為無。法華諸經已能除之。此乃遍引耳。   慧心正直無邪曲者(至)是名菩薩摩訶薩正直之見。   案。僧亮曰。第三第四第五類辨果也。僧宗曰。曲見有二種一謂外道。二謂聲聞。今於此經得教下旨。故謂正直解也。   能知如來深密義者(至)是名甚深祕密之義。   案。僧亮曰。因果難知。甚深義也。佛性是因之深者。無我以下。皆說中道也。僧宗曰。此第五辨修慧也。境不異前。但解力轉深耳。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至)解佛所說聞不聞義不然。   案。僧亮曰。承上所說不聞聞。佛性五事。皆是常法。若常法可聞。不應是常。假難以辨之也。下構六難也。僧宗曰。此難生於初句也。若初句無滯。則餘亦通矣。故先以為難也。將欲顯諸法不定。遠彰空義。故假設不定之難耳。寶亮曰。德王今作定有定無難者。意在時情也。下復有五難。成此初執。合為六難也。凡夫封著。實為可患。聞有則成性執。聞無便成斷見。智秀曰。此下有三翻難兩翻問。今第一翻中有七句。第一作定難。第二第六第七同作不聞難。第三第四同作聞難。第五一句防難也。不然者。不然聞不聞之旨也。   何以故法若有者便應定有(至)便應定無不應滅。   案。僧亮曰。意在前關也。聞不聞義。不離此二。若聞作不聞。則有法應滅。若不聞作聞。則無法可生也。此第一難也。僧宗曰。先說兩關。令法相是定也。若定有者。可從聲教而聞。若定無者。則妙絕於相。永不可聞也。無不應生者。若理絕聲教。不可聞聲而聞也。有不應滅者。謂聲教是可聞之法。不可令不聞也。寶亮曰。夫定有之法。則常可得聞。若必定無。則常不可聞。所以聞所不聞。此義不然。   如其聞者是則為聞(至)雲何而言聞所不聞。   案。道生曰。合難聞不聞也。謂聞不聞。似若聞成不聞。理既不然。便應聞自是聞。不聞自是不聞也。僧亮曰。定有定無。已竟結成難也。   世尊若不可聞是為不聞(至)雲何而言聞所不聞。   案。道生曰。離難聞不聞也。若果不如向言。便是聞復聞也。夫聞不可重聞。猶不可聞必不可聞也。僧亮曰。重難無法不應可聞。如已聞之法。而不可重聞。況本來定無法。而當可聞。寶亮曰。此下頻借四譬。結成前難也。此第一譬。明聲是可聞法。涅槃既非音聲。雲何而言聞所不聞耶。智秀曰。第二難也。謂已謝者。不可聞也。   譬如去者至則不去去則不至。   案。道生曰。譬前合難也。僧亮曰。以此譬前有無各定也。寶亮曰。至則不去。譬聞已不聞法。則不至譬不聞不聞也。   亦如生已不生不生(至)不聞不聞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以此譬後重難也。寶亮曰。生已不生。譬聞已不聞。不生不生。譬不聞不聞也。得已不得。亦如是也。   世尊若不聞者一切眾生(至)雖見佛性未得明瞭。   案。道生曰。若不聞復為聞。一往如似可得教義。而聞更作聞。為躓大矣。僧亮曰。第二難也。僧宗曰。茲決難也。不聞之理。可強得者。菩提亦可強得也。仍取佛意。若亦可強得者。十住菩薩見佛性未明瞭。何不強明瞭耶。寶亮曰。借菩提為決。若菩提不可強得者。不聞之理。豈可強聞耶。   世尊若不聞聞者如來往昔(至)於阿含中復言無師。   案。僧亮曰。第三難也。寶亮曰。若不聞之法。要必得聞者。佛應有師。若言無師。雲何而說聞所不聞也。   若不聞不聞如來得成(至)不聞是經亦應得見。   案。道生曰。不聞之理。遂不可聞者。躓亦大也。僧亮曰。第四難也。僧宗曰。逆取佛意。若言改以不聞。此不聞得佛者。彌有過也。寶亮曰。若果自然得道不聞不聞者。眾生亦應爾。不假聞此不聞。   世尊凡是色者或可見(至)雲何而言可得見聞。   案。道生曰。更單難前聞義也。僧亮曰。第五難也。僧宗曰。第五第六難。大意相似而第五難小賒。第六難轉切也。今此中猶許現在有聞也。寶亮曰。上四難一向反理。此下兩難。傍助佛解。明萬法無定。佛正承此而答也。難意謂。可見之法。猶有見不見。況涅槃非色非聲。雲何可得而聞耶。   世尊過去已滅則不可聞(至)大涅槃經聞所不聞。   案。僧亮曰。第六難也。寶亮曰。亦如第五難意無異。若萬法有一定性。則無三世。以無定故。經三世耳。而已過之。聲不可聞者。未至亦不聞。現在即生即滅。又不可聞。故論雲。諸法取取塵無處。以況涅槃也。   爾時世尊讚光明遍照(至)如十住菩薩之所知見。   案。道生曰。善其難也。僧亮曰。難其解空也。常與無常。皆從緣有已。而常法從緣。見無常法。從緣生也。緣則是空。空則無見無聞也。唯十地所知耳。寶亮曰。印可其後二難。謂萬法無性。如幻如炎等也。   時大眾中忽然之頃(至)譬如比丘入師子王定。   案。僧亮曰。非青見青等。皆表諸法無定也。所以兩佛相證者。明法相不異。諸佛道同。法從緣見見則常也。十號不異。法輪亦同也。從緣所生。無常國土。淨穢不同。眾生善惡亦異耳。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至)爾時如來默然不說。   案。僧亮曰。光以證佛所說。所以不得答也。寶亮曰。時眾之疑未去。佛不答也。眾生執心既重。若直以理答。不必為彼心用。所以寄事以感其情也。   迦葉菩薩復問文殊師利(至)雖相諮問然無答者。   案。僧亮曰。文殊應答而不答者。未聞命故也。   爾時世尊問文殊師利(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燈。   案。僧亮曰。彼滿月佛。現此光也。從因而現。因即慧也。無因緣者。常法不從生因生故也。亦有因緣者。從了因見也。   佛言文殊師利汝今莫入(至)應以世諦而解脫之。   案。僧亮曰。謂深說為第一義。淺說為世諦也。寶亮曰。命使為說光所由來處也。   文殊師利言世尊於此東方(至)多有眾鳥遊集其上。   案。僧亮曰。示從緣生法是無常也。   復有無量虎狼師子(至)心常憐愍一切眾生。   案。僧亮曰。說眾生淨心者。即示淨土因也。   其佛號曰滿月光明(至)菩薩摩訶薩所問等無有異。   案。僧亮曰。從緣法常故一也。十號既同。法不異也。   彼滿月光明佛即告琉璃光(至)是名因緣亦非因緣。   案。僧亮曰。具說因緣。即說世諦有來去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六    琉璃光與佛論生不生義 辨四相常無常義 出往生不動國義 辯涅槃本有舉闇中井及七寶等譬 顯五種因義謂生因和合因住因增長因遠因辨六度有得名波羅蜜有不得義   德王品之第二   爾時琉璃光菩薩(至)修敬已畢卻坐一面。   案。僧亮曰。前說此土穢惡者。蓋戒行人之常辭。   爾時世尊問彼菩薩善男子汝為至來為不至來。   案。僧亮曰。上說彼土清淨眾。欣其來致問。以遣著也。僧宗曰。不異淨名昔與文殊。因去來以辨無常也。寶亮曰。假名道中。有彼此去來也。   琉璃光菩薩言世尊(至)若是無常亦無有來。   案。僧亮曰。諸法生滅。不相知也。至則此生。不至則彼滅。生滅理隔。並無來也。寶亮曰。假名相續道中有來有至。實法則無。   若人見有眾生性者(至)常樂我淨則無去來。   案。僧亮曰。已說諸法。無去無來。今明見去來者。是顛倒也。寶亮曰。寄斥此中時眾勿取相憍慢。見有去來。而聽法也。   世尊且置斯事欲有所問唯垂哀愍少見聽許。   案。僧亮曰。自彼之此。正欲問所不知。非欲陳已所知略酬既竟。故雲且置也。   佛言善男子隨意所問(至)是故應當專心聽受。   案。僧亮曰。有三意。一往許問。第二歎法難值。第三誡其聽法之難也。   時琉璃光菩薩摩訶薩(至)大涅槃經聞所不聞。   案。道生曰。雖復無據會亦同塗。是以遠來致斯請也。僧亮曰。既蒙許旨。即諮所問也。僧宗曰。問與德王同也。但舉其初問。餘後不復列也。   爾時如來讚言善哉善哉(至)是則名為聞所不聞。   案。僧亮曰。彼來諸人。或有不及。是以致誡也。恐時來會者。生高下之心。是以寄言大士。乃密誡餘人也。寶亮曰。能如是解。亦即是聞不聞也。   善男子有不聞聞有不聞不聞有聞不聞有聞聞。   案。道生曰。佛說而彼聽。即顯聞矣。更與四句。以盡其美也。僧亮曰。答前有應定有之難也。謂有為之法。雖有而修道。則無不修。則有何得難言有必定有也。答初難已。五難自釋也。僧宗曰。此四句。二句渾法。二句定理。有渾有定。豈可一句執定耶。有不聞聞者。若聲未生之時。為不聞。眾緣會在於現。是則名為向不聞法今得聞也。理亦如是。雖不可聞。非不假詮以入理。豈可定說耶。有不聞不聞者。此一句還定理也。有聞不聞者。復是渾句也。前難意欲使定是聞者。不可為不聞故。此雲聞不聞也。謂已聞之聲。謝在過去者。不可重聞矣。有聞聞者。還定聲教是可聞也。謂前聲亦生耳識。後聲亦生耳聞也。寶亮曰。正答問也。此四句並置涅槃之上。初不聞聞者。不聞謂涅槃也。未有機感。所以名為不聞。今日緣發則聞。故雲本所不聞今得聞也。有不聞不聞者。此不聞與前不聞。言同而旨異。前舉涅槃體不可聞。此舉眾生無感機故。不聞斯理也。又一解。前不聞法身滅。聞與不聞但聞。眾生惑故見耳。是則雖聞即不聞也。有聞不聞者。眾生有緣惑故一往得聞。若更不進德。後不復重聞。故言聞不聞也。有聞聞者。初有惑故得聞。後更進德。則有重聞之義也。智秀曰。此通遣諸難也。體絕名相。非是可聞之法。藉緣具故。得聞其名。謂不聞者聞也。不聞者。涅槃之理。於無德者。無能聞之緣也。聞不聞者。聲是聞法。一謝之後。不可重聞也。聞聞者。可聞之法從緣。而前念後念皆可聞。   善男子如不生生(至)不至不至至不至至至。   案。僧亮曰。生義易了。故舉以譬聞也。至不至亦如是也。   世尊雲何不生生善男子(至)初出胎時是名不生生。   案。僧亮曰。有為是世諦也僧宗曰。五陰為因。行人為果。因果相成。為安住也。寶亮曰。未出胎為不生。出胎為生故言不生者生。   雲何不生不生善男子(至)是名不生不生。   案。僧亮曰。內法有為中。無不生者。言涅槃也。僧宗曰。始終求其生相。永不可得。   雲何生不生善男子世諦死時是名生不生。   案。僧亮曰。死時者最後念也。後念是生。生是生過。是則非生也。寶亮曰。本有今無。故言生者不生也。   雲何生生善男子(至)唸唸生故是名生生。   案。僧亮曰。前念後念。相續不斷也。寶亮曰生生不斷凡夫相也。   四住菩薩名生不生何以故生自在故是名內法。   案。僧亮曰。三住見諦結盡。四住欲界思惟結盡。於欲界生。雖生不生。以生自在故也。僧宗曰。願力故生。非向生生者。寶亮曰。四住斷見諦煩惱盡。故生是現生。非實業生也。   雲何外法未生生未生未生生未生生生。   案。僧亮曰。所以前言不。而此言未者。以內有涅槃可得言不。外無涅槃。故雲未也。寶亮曰。義類前也。唯未生未生。應雲不生生生為便也。   善男子譬如種子未生芽時(至)是名外法生生。   案。僧亮曰。已增長最後身。是名牙生過是則非也牙是未生。如牙增長者。牙生未增。是名生生者也。   琉璃光菩薩摩訶薩(至)為是常耶是無常乎。   案。僧亮曰。已說世諦。生是假生。但外計四相。謂生是實法。今破其橫計。使假生之義立。是故問也。有六句問也。僧宗曰。更設六難。猶成前六難也。如來向以四句解釋。初句問不聞難。借生以況聞。今移聞難生者。若於生義有滯。則聞義亦壅也。若於生義通釋。則聞旨亦釋。此有三聞相對為六。前難生相。不能生法。既不生法。則法不可生。猶執定成前意也。中二難為自他難也。後二有無難也。尋此難相承躡之。意由佛向解未生法。是無而見在假因緣故生。當知理不聞。假言故聞。琉離光承前言致難。今先難生體也。生若是常者。先張二聞也。言生相若常有漏。不應有生也。何以然耶。生既是常。法體無常。二理天乖。既雲天乖。何體以常乃至無常之法耶。欲使有漏不從相生也。寶亮曰。上來既明生生等四句。於執相者。謂言有漏法外。別有一生相。來生有漏法起故。琉璃光今者作難。今佛會通。若論理而言正是法起時名生法。無時名滅。無別有生相。來生法。其難意既爾。下據事來作三關難。一難開兩關。便成六重。就一關中。先定後結難。定初關。言有漏法若有生者。為是常故。能生是無常。故能生下。即結難言。生若是常有漏之法。則無有生。若別有一生相。是常而生法者。則所生之法。則無有生。若生若別有一生相。是常而生法者。則所生之法。亦應從生相皆常也。而今現見有漏法。唸唸無常。得如此法。不為無常生相之所生。則有漏之法無生相。是以言有漏之法。則無有生也。智秀曰。初二句作常無常難。欲使常則寂然不動。無功用力故。豈能生法耶。無常則體不自立。力不及。法亦不能生他也。次二句作自生生他難。初明生之為法理不自生也。若生他為生。無漏涅槃。不即是生相。便是於生為他。何故不能生此他耶。而必不能。故知生相生他為生。義則不然。次復二句就本有本無為難。若生已有之法。則不假更生。若生無法使有則應能使虛空成有也。   生若是常有漏之法則無有生。   案。道生曰。橫起故有生。生若常者。則不得生於有漏。有漏無生。何由起耶。僧亮曰。第一句以本無今有為生也。若有漏無生。則非有漏。有漏橫起是名為生。無漏不橫。故非生也。無常之性。生時即滅即滅之生。不能生物。則有漏無生。無生即常。亦非有漏也。寶亮曰。若法不為生相所生。則有漏之法。無生相。若無生相。則非有漏。   生若無常則有漏是常。   案。道生曰。雖得生有漏。而無常在。生不在有漏。故有漏常也。僧亮曰。第二句也。寶亮曰。若不為三相所相。則有漏之法。理應是常也。   世尊若生能自生生無自性。   案。這生曰。若變成所生。則無復自性也。僧亮曰第三句生無自性者。自生則一體有二也。一謂能生。二謂受生。受則非能。能則非受。失其性也。寶亮曰。亦應先定難也。應雲為是自性。能生於法。為是因緣。故能生耶。今□□□□□□   若能生他以何因緣不生無漏。   案。道生曰。第四句也。無漏於有漏為他。若有生他之能。亦應有能。生無漏之能也。僧宗曰。十地無漏。非不發始從緣。當不據此為言也。乃是神明妙體者耳。此妙體絕於有無。不從因生。豈非知善耶。   世尊若未生時有生者雲何於今乃名為生。   案。道生曰。早應名生。今何脫耶。僧亮曰。第五句也若未生時有法。有法則名為生。雲何於今乃名為生耶。僧宗曰。此難使法不從生相生也。寶亮曰。亦應先定也。此初關謂。若先已得生名者。何故後時方名生耶。   若未生時無生者何故不說虛空為生。   案。道生曰。虛空亦本無也。僧亮曰。第六句也未生是無法。虛空亦是無。若生於無者。何故不說虛空為生耶。寶亮曰。若有為法。本傍無相及力者。彼起此亦起。彼滅此亦滅正得俱時而已。雲何能生於法。若俱無相及力者而得生有為法。何故不說虛空為生耶。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不生生不可說。   案。道生曰。答第六句也。僧亮曰。先答第六句也。生是假名。不可定說也。不生是無而生能生無。亦不可定說也。僧宗曰。先答第六難也。不生即虛空。欲令虛空生者。不可說也。寶亮曰。後關七種章門。下自次第釋也。初六句。悉作不定答。後一句明因緣故得生也。不生生不可說者。第一句明無定不生性。亦無定生性。雲何可定說耶。   生生亦不可說。   案。道生曰。答第五句也。僧亮曰。第五句也。生是已有。已有更生。亦不可定說也。僧宗曰。次答第五難。不可說生已生之法。則有重生之過也。寶亮曰。亦無一定生之性。故不可說也。   生不生亦不可說。   案。道生曰。對明第六門也。僧亮曰。上二句說生法有無也。此說生相能生有無也。不生是無而生能生無。故不可定也。僧宗曰。人情展轉生疑。若無已生故來生者。便是生於不可生者耶。今言亦不可如此說也。寶亮曰。亦無定生定不生之性。故不可說。   不生不生亦不可說。   案。道生曰。對明第五問。僧亮曰。若不生死者。亦不可定也。僧宗曰。逆取其意也。惑者復謂若如上答。便是可生者自生。不可生者自不生。今言亦不可作此說也。寶亮曰。亦無定不生。定不生故。言以修道故不可定。   生亦不可說。   案。道生曰。復有生不生。今離之。亦不可也。僧亮曰。離法之外。別有生相者。亦不可定說也。僧宗曰。不復遣惑。此別遣生體耳。借生遣不生。豈有生之可得耶。寶亮曰。前四句。遣一執。不可謂有定性。今第五第六兩句。直遣生相。不可謂離法之外。別有一生相者也。   不生亦不可說。   案。道生曰。前已離生。今離不生也。僧亮曰。若法無生相。亦不可定說也。此六句。通答後二句也。僧宗曰。生本對不生。生既不可得。豈有不生而可得耶。寶亮曰。亦不可定說法外。若無別生之相。便使法體。不復得生也。   有因緣故亦可得說。   案。僧宗曰。因緣謂與他為他。因雖不自生。而有生他之義。答第四第三問也。生是生他。不生無漏。後更別答也。僧宗曰。遣之稍精。轉入第一義諦時。情迷悶故。說有因緣也。寶亮曰。上六句明不定。此第七句。明緣合故生。不合則不生也。   雲何不生生不可說(至)何以故以其生故。   案。道生曰。釋答二問七句也。既雲不生。而言其生。是則不生為生也。僧亮曰。生名起。不生則無起。若名為生者。是則起。無起為起。何可說耶。僧宗曰。重釋所以也。雲何一向都無。而忽然得生。故知有可生之理也。寶亮曰。不生者。今生雲何定說。生者。生耶。不生者定不生耶。   雲何生生不可說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亦不可說。   案。道生曰。生若先生。今則不應復生也。僧亮曰。生生故生者。先定生生之名。謂以生生故。生生也。生故不生者。故前生也。不生後生也。以前生生故。後生不生也。僧宗曰。難者。欲使已有法。在未來及在時生也。今言生故不生者。未來不生也。生生故生者。現在有生也寶亮曰。生生故生者。此一句先立位也。凡夫生生相續。故名作生。亦無一定性也。下雲生故不生者。形得故得名。何處有一定生之性也。   雲何生不生不可說(至)生不自生故不可說。   案。僧亮曰。生即名為生者。先定生名也。生生不自生者。必生可生法。不生不生法也。僧宗曰。未生之無。不同菟角。故雲生即名為生也。寶亮曰。正以因緣和合。便名為生。因緣不會。便名不生。   雲何不生不生不可說(至)何以故以修道得故。   案。僧亮曰。涅槃不生。故不可說者。以可學得。故名生也。僧宗曰。不生之法不過涅槃。尚以修道故得。豈謂不生都不生耶。寶亮曰。萬善具則得涅槃。豈可定說耶。   雲何生亦不可說以生無故。   案。僧亮曰。果法雖有。而生無也。僧宗曰。上四句答難。遣執已畢。今直遣生體也。寶亮曰。偏遣生相也。   雲何不生不可說以有得故。   案。僧亮曰。有得即有作。有作即是生也。僧宗曰。若必有不生可說。則永無生也。寶亮曰。有為則生。雲何定說耶。   雲何有因緣故亦可得說(至)以是義故亦可得說。   案。僧亮曰。為生作因者。無明至有。是十法為生作因。是生他不自生之義也。僧宗曰。世諦道中。為生作因也。寶亮曰。若前十因謝。次生法起。即名作生。故得說為生。   善男子汝今莫入甚深空定何以故大眾鈍故。   案。僧亮曰。甚深空定者。求法定相。則空是深也。僧宗曰。遮其前意。故言莫入空定也。寶亮曰。上來所說。寄有以談理。更試之言莫謂據此而說。   善男子有為之法生亦是常以無常生亦無常。   案。道生曰。答常無常問也。有為相續而常。故雲生亦常也。僧亮曰。答初二句也。有為之稱也。論其生滅有為之法。從而起生也。相續故住也。變故異也。減故壞也。四相一時現在法起是有應常以起時。有住以生續減為住無常故生無常也。僧宗曰。非一向常。亦一向無常。以常無常故。得生法耳。生生相續。故言常也。寶亮曰。法外無別生相。但當生分其位不改。亦得言常。以住來隔故。便名無常也。四相當分位。義皆然也。   住亦是常以生生故住亦無常。   案。僧亮曰。住亦是有。有亦應常。以先後二生故。住亦無常也。僧宗曰。此住為生來。生其體故。不得恆住。所以無常也。   異亦是常以法無常異亦無常。   案。僧亮曰。以變法名異。法無常故。異亦應爾也。僧宗曰。亦應類前句雲。異亦是常。以壞無常。異亦無常也。此互其文耳。今舉法者。爾所生能生。同是有為也。又其前雲。生若無常。則有漏是常。就言中相關。故此一句。明法亦是無常也。   壞亦是常以本無今有故(至)能斷滅故故名無常。   案。僧亮曰。法在終滅。始終體滿。得受有名。此之有者。本無今有。故無常也。僧宗曰。本無今有之性。其義不常。以是壞故。壞亦無常也。   善男子有漏之法未生之時(至)父母和合則便有生。   案。僧亮曰。未生時。已有生性者。作惡是橫。必招橫果。未生之已有生理。善性不橫。不招橫果。無漏無生理也。答上無漏不生句也。僧宗曰。上言何以不生滅諦無漏。今明滅諦不可為相所生。乃可了因所感耳。寶亮曰。通釋第三句以下四句難也。   爾時琉離光菩薩(至)復欲諮稟唯垂聽許。   案。僧亮曰。領解並為無畏菩薩問也。   爾時世尊告無畏菩薩(至)利智捷疾聞則能解。   案。寶亮曰。問有二意。一問何業生淨國。二問彼諸菩薩何業。而得是大威德耶。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至)諸佛祕密藏則生不動國。   案。僧亮曰。滿月世尊。所以不於彼答者。事現於此八萬四千。一聞而悟。雲問不持釋。而自解也。彼土菩薩。愧其愚鈍。必願生淨國琉璃光所以問也。寶亮曰。凡二十一行偈。明修十善離十惡。故生彼國。先答第一問。   爾時無畏菩薩摩訶薩(至)所造業緣得生彼國。   案。僧亮曰。領解。   是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緊那羅摩□羅伽等。   案。僧亮曰。自既未悟。因請法之次。為眾重請也。僧宗曰。無畏更申德王之問。以請答也。寶亮曰。所以請佛答德王前至不至等問者。即是遣無畏後問也。義現於下也。   爾時世尊即告光明遍照(至)何因緣故未至不至。   案。寶亮曰。下文次第釋也。   善男子夫不至者是大涅槃(至)煩惱因緣故名至至。   案。僧亮曰。鈍根之流。才非一往。重須解釋也。上以到不到。譬聞不聞。今先釋譬也。   善男子聞所不聞亦復如是(至)以是義故名不聞聞。   案。僧亮曰。既以釋譬。還合聞等四句也。此四於六難中。答初難。兼答第二第三第四難也。不聞聞者。釋第二難。因涅槃經聞所不聞。釋第三第四難。名字可聞。釋第五第六難。非有為故。至不說故。三法非音聲。不可聞。般若絕眾相。不可有無說也。法身無定形。不可以天人見也。故涅槃不可說也。得聞名故者。雖復身智無定稱。四名不可說異。常樂之名可聞也。寶亮曰。釋義既竟。所以復舉聞聞等句。以結之者。為與後說之本。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雲何說言常樂我淨。   案。僧亮曰。第一難。若斷煩惱得者。則應無常也。僧宗曰。乘聲有此難也。凡有六難。此第一舉本無今有為徵也。寶亮曰。若是本無而今有者。雲得得稱常耶。   復次世尊凡因莊嚴(至)成就涅槃因緣故名無常。   案。僧亮曰。第二難。因莊嚴得者。亦是無常也。寶亮曰。凡世間因莊嚴而成。若使涅槃亦因萬行以莊嚴者。雲何而得稱常也。   復次世尊有名無常(至)以是義故名為無常。   案。僧亮曰。第三難。若是可得者。則是無常也。寶亮曰。凡有法者皆是無常。佛昔雲。三乘聖人。若有涅槃。以此義故。應是無常也。   復次世尊可見之法(至)則得斷除一切煩惱。   案。僧亮曰。第四難。可見故。則無常也。寶亮曰。若見涅槃。而斷煩惱者。不容是常也。   復次世尊譬如虛空(至)若不如是雲何名常。   案。僧亮曰。第五難。不共有故。則無常也。僧宗曰。既不平等。雲何言常。寶亮曰。若是常者。應如虛空。而有得不得。故不應常也。   譬如有人恭敬供養(至)如其無者雲何可說。   案。僧亮曰。第六難。有名故無常也。僧宗曰。不免名故。故知無常。寶亮曰。若有常樂我淨之異者。亦不得。稱常也。   爾時世尊告光明遍照(至)非本無今有是故為常。   案。僧亮曰。答第一難。涅槃非本有者。涅槃以性滅為因。身智以相續滅為因。因非本無。果非本有也。有為因是無常。果亦無常。無為因常。果亦常也。諸佛所師法也。法常故。諸佛常也。僧宗曰。前有六難。今但答四。餘後二難。粗故不答也。此答初難雲。涅槃非本無今有也。寶亮曰。非本無今有者。所謂生死依如來藏也。故一家義雲。神明是慮知之性。但於緣中迷。故起生死。若理緣解發。則偽滅真存。有萬德之用者也。   善男子如闇室中井(至)不應說言本無今有。   案。寶亮曰。無明覆故不見。非本無今有明矣。   善男子汝言因莊嚴故(至)以自莊嚴然後乃見。   案。僧亮曰。答第二難也。無煩惱處。是真涅槃。此處寂滅。不可莊嚴。汝自莊嚴求耳。非莊嚴涅槃也。寶亮曰。除障故真顯。判非惑盡之時方有真生也。   善男子譬如地下有八味水(至)則便得之涅槃亦爾。   案。僧亮曰。答第三難也。寶亮曰。地下之水。人不知故。謂之為無。穿掘必見。豈謂始有。涅槃真體。修善了出。非生因所造。豈無常耶。   譬如盲人不見日月(至)先自有之非適今也。   案。僧亮白。答四難也。寶亮曰。致涅槃之名。理有二途。一就二用立稱。二就體相為字。此乃據體為論也。就真而辯用者。其萬德亦常也。   善男子如人有罪繫之囹圄(至)妻子眷屬涅槃亦爾。   案。僧亮曰。答第五難也。寶亮曰。第五一難。雖引三譬。今此一答。亦總釋矣。如彼世人。若恭謹則常安。而行違則觸網也。而父母常自本有。但眾生生死顛倒。豈涅槃始有耶。   善男子汝言因緣故(至)乃得名為大涅槃因。   案。僧亮曰。既已別答。更追釋涅槃因。是了因非作因。故常也。寶亮曰。更舉第二問重釋也。向雲非莊嚴所成。今雲從了因而現。不從生因生也。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此是涅槃此是大涅槃。   案。僧亮曰。修經見空。會通二諦。得成六度。此是檀。此是波羅蜜者。見第一義。則見世諦也。寶亮曰。德王因此解釋。更作兩問。一謂。雲何六度。名波羅蜜。而有不得名者。二問雲何涅槃。雲何大涅槃也。   善男子雲何是施非波羅蜜(至)如雜華經中廣說。   案。僧亮曰。於相中有檀非檀不說空也。乃不見施者受者也。寶亮曰。正答初問也。夫行門之體。必應忘懷。若見有行之可行。便成分別。是以菩薩。用心得所。故不見有能施所施。不見有行之可行。而能大施。修因取果。不乖中道。若如此者。即謂波羅蜜也。所以爾者。正由菩薩忘三達諸法虛假。不見有施者受者。一無性相。若無此空解。則不得稱波羅蜜也。故經言。見有乞者。然後乃施。是而非波羅蜜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七    辨護法等四種罪人不定義 論闡提斷善根義 廣辯諸佛非天非非天等事 辨三漏義 辨七漏義   德王品之第三   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至)是名不聞而聞。   案。僧亮曰。上說有為作因無常。涅槃從了因得則常。若爾者。十二部經。皆是涅槃了因。即是經也。文深義奧。非二乘所聞也。聲聞緣覺經中。無闡提有佛性。所以重說此事者。欲發德王問也。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何故名為一闡提耶。   案。僧亮曰。德王以二難。初以佛性一難。成前第五涅槃不定之義。若佛性是善。應遮地獄及闡提也。性若常者。應遮令不無常也。僧宗曰。此問之生。由前而來。前六難。初句令本無今有。如來已釋此義。明非是始有。言佛性之理。萬化之表。生死之外。其旨已彰。其令承本有之言。便謂與陰為一。陰既無常。使性亦無常。此中有八句。前三句難使不得已有。若有則應見用。無則金剛謝時方有。還復成本無今有。若本無今有。便是無常也。下五句不定難。大意皆欲佛果是無常。成前六句無常難也。尋不定難之來由。前佛答高貴。明不定之理。今難言。若以不定使不問。可得聞者。便應還生也。初難言。若有佛性。則應有用。便應遮地獄。而令四禁五逆之人。不免惡道。當知身中非是本有。若非本有。則無常也。第二難言。若身有性。此性既常。便應有常樂之用。何故復言。無常樂我耶。若無常我。則身中不得有性也。第三難言。闡提斷善。而佛性既雲已有。便應為闡提所斷。若汝言雖有。不可斷者。復不得言無常樂我。若言即時未有。則是本無之義。又且若有性。不可令斷者。即闡提之義。不定反覆致難也。犯四重名不定者。先就邪定中。四種人是不定。故無常也。第二就正定聚中。二乘人是不定。故無常也。第三就如來明不定。第四就涅槃明不定。第五總舉一切法通因果。皆為不定。下至闡提。上至諸佛。闡提窮惡之原。以其不定。得成佛者。如來是盡善之極。亦以不定之義。還為生死。雖有五句。意在難果也。寶亮曰。德王第二問。後卷方答。何故爾。向答初問後言。犯重禁人。及一闡提。盡有佛性。今於此經。而得聞之。德王今因斯語。復更作二難。佛正得先遣此義。故來假答向大小涅槃之相也。後二難中。初難有五關。若使犯重及一闡提等有佛性者。佛性是善。何故墮於地獄。第二關言。若使是等。必有佛性。不應言無有常樂我淨。第三關言。若斷善根。名一闡提。佛性是善。何故不斷。第四關言。若佛性果斷。復雲何言是常樂我淨。第五關言。若佛性不斷。則不應得受一闡提名也。雖有此五關。皆展轉相成。共結一難。智秀曰。由佛答前難雲。涅槃非本無今有。體非聞法。此第三翻。更復設難執闡提無性。及以不定。使涅槃體。還成本無今有。便是無常可聞之法也。初三句為難雖異。意正欲令佛性非是本有。涅槃應是本無今有。不得非是聞法。後五句作不定難責。使諸法皆悉不定。涅槃既爾。應還為無常成聞法也。   世尊犯四重禁名為不定(至)一闡提等當得涅槃。   案。僧亮曰。第二難闡提不應成佛。何者。四人是邪定。若邪定不定。正定亦應不定。若不定者。涅槃則非常。若有常樂。則闡提不應成佛也。寶亮曰。此下作不定難。且前並列不定之事。然後結難。若闡提不定。後還成佛者。萬法皆然。涅槃既是萬法之數。亦應不定。還可作生死。法瑤曰。若更是不定。當知無有常樂也。   爾時世尊告光明遍照(至)吾當為汝分別演說。   案。寶亮曰。將欲答難。先讚其得理兼識之也。   善男子一闡提者亦不決定(至)以不決定是故能得。   案。僧亮曰。先答後問也。僧宗曰。就答中先答第四。其前引四種邪定為難。令且舉闡提。後更歷四人出也。次答第三。義勢兼答第一第二。下答二乘竟。未答第五。先答涅槃第六句也。初句實如汝語。正以不定故得佛。但法不可一類。欲使涅槃亦是不定。何以故爾。夫法有有同異。若是有為。則備三種。以其體無常故。是相續假。以其無自性故。有一時因成假也。相待得稱故。有相待假。答涅槃唯可名中相待耳。以如此義故。亦義稱不定。以其是常。免二假之相。故可為實不定也。僧亮曰。未是正答。且略舉第二問。以虛眾人之心。令體萬法無定相也。智秀曰。所以別答前問難者。欲明闡提成佛。知所斷之善。非是佛性。為成答前三難義耳。此第一先舉第四難。第四事偏別答第四難者。欲明闡提後得成佛。故知因中所斷之善。非是佛性。為成答前三難義耳。   如汝所言佛性不斷(至)非有漏非無漏是故不斷。   案。僧亮曰。答第三也。從理名內。不從理名外。內外皆是性。不可斷也。僧宗曰。此下答前三中第三句。其前難意。欲闡提善根既斷。性亦應斷。今答言。善有二種。內之與外。意業善為內。身口業善為外。佛性非內外。故非無常也。闡提佛性。既是當有。非為已有。豈可責令遮地獄。既言當有。豈得有常樂我淨義。勢可得兼當第一第二難也。復有二種。更廣明佛性不同此也。此言無漏。是因地無漏也。非常者。佛性不同三心滅處。及三無為常也。若斷已得名闡提者。言起作之善是可斷。後復還得故。以斷起作之善。故稱闡提。佛性理常。性相恆爾。豈可斷耶。寶亮曰。正舉第一問來答我上言。譬提有佛性。唯有正因性。本不論有緣因。何故作此之難。而令斷生已得善故。受闡提名也。善有二種。一內二外者。若意地所生善名內。從身口所生善為外。正因之性。非此內外善攝。故不斷也。漏有漏者。若狹相所起之善名有漏。若於緣中稱境解。不與惑俱。名之無漏。明正因性亦非此二善。是故不斷也。常無常者。昔於滅諦中善名常。從緣中所起者。名無常。正因性亦非常善無常善。所以不斷也。而正因佛性若可斷。則應同上所列善。而今不然。故知不斷。正斷緣中所生善故。得一闡提名也。   復有二種一者常(至)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   案。僧亮曰。正因是常。緣因是無常也。   若是斷者則應還得(至)若斷已得名一闡提。   案。僧亮曰。明起作法力相傾奪。起邪見斷善根入地獄。起正見則斷闡提遮地獄。佛性非起作。不能遮地獄無常。及闡提通答前三難也。   犯四重者亦是不定(至)見一切法是無常相。   案。僧亮曰。犯四重者。更稱後難答也。寶亮曰。此下答第二問。明闡提雖當時斷善根。後若善根發時。其必成佛。無有中間停者。若是定者。雲何成佛耶。涅槃乃可是萬法之數。其體用是定故。不得同生死虛偽也。真體不動。跡無定相。先說十譬。明萬法是虛。後廣明化物也。   善男子亦有定相(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案。僧亮曰。謂涅槃者。對二十五有。故為定也。   善男子如來今於拘屍城(至)如來涅槃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涅槃有大小。亦多義。今唯大涅槃。常樂我淨四義是定。餘義皆不定也。如有為法。無常苦定。餘義不定也。二端不可燒者。明其應二身不可滅也。寶亮曰。此下乃至非說非非說。當知如來之身。非如來。非不如來。是故如來不定。   善男子當知如來亦復不定(至)以是義故如來不定。   案。僧亮曰。前非天一句。四種天明如來並非也。從非人以下。先列竟。後次第釋也。   善男子何故如來不名世天(至)是故如來亦非非定。   案。僧亮曰。說眾生相者。自言我是人中師子。諸法各各別異相者。如眼不見香。耳不睹色。諸佛不爾也。唯有一相者。可以法身為目。不可以六根分別也。金剛身品雲。除一法相。不可以人天一相而名也。如來法界者。如來法性也。久已遠離諸相者。上明三十二相。下明如來久離此事也。善知諸相者。隨眾生應見諸相。善知應之也。虛空相故者。空無分別。如來不爾。   如來非有漏何以故(至)如來永斷是故非漏。   案。僧宗曰。此下釋非漏。先總明非三漏。從三漏後起七漏。二是漏。五是助漏因緣。其或有從治道制名。或從因受稱。將說起見故。先明疑心。此是見之所由也。又一釋。生六種見者。此正見見漏。體無別有。思惟漏。義剋可知。寶亮曰。諸佛所以能如此乘跡體盡。無一切漏。具一切德。故有所運。為絕人天之境。而凡夫具諸漏故。故無此神德。下去因即廣明凡夫起漏之過患。若尋其漏。原不出見諦思惟。兩漏為本。正有此兩漏。能廣生諸漏。今一方明漏。大分七種。若離三漏為七。亦終不離見諦思惟。七漏者。第一見諦漏。第二思惟漏。第三根漏。第四離漏。第五親近漏。第六受漏。第七念漏。下去次第。解此七門。述其過患。行人若當依此大涅槃作觀解。其漏即滅。常昇無為也。智秀曰。此下明七漏中。始舉三漏。正出見諦思惟。為正漏體。次出疑見。是別顯見諦漏也。   復次一切凡夫不見有漏(至)常修聖行是故無漏。   案。僧亮曰。下釋七漏也。有漏見漏是實漏。餘五是漏因說也。於有漏中。分為見漏。從疑生故。先明也。以凡夫不見有漏過故也。僧宗曰。前二為章門。言我見我者。是假我。而見為實我。亦可佛地是真我。而計為麻麥我也。我見無我者。佛實是我。計為無我也。無我計我者。於生死常計我也。生六種見。決定有我者。起身見也。無我者斷見也。無我見我者。如眠是無我。見於淨色也。我見我者。以定力。見未來相續不斷。我見無我者。若以捉四陰為我。見色為非我。可舉一我自釋無在也。我作受知。此三句為一。此用為小異不出身見也。若不爾。前決定為章門。後分我作知。更為三句也。寶亮曰。此下正出漏體。明此七漏皆不離見諦思惟。然眾生癡重。種種妄計。皆不得法實。因是疑見生六種心者。在始二心。決定有我。決定無我。是總句。恐非六之數。我見我者。第一心。但有假名我。以凡夫計。有一性我之法也。我見無我者。第二心。佛實是真我。橫計為無我也。無我見我者。第三心。實無神我。然是假名。假名我執者。言是實性我也。下餘三心。謂作者受者知者。而凡夫妄計。所以成邪見。如來永斷此漏源。是故非漏。   善男子凡夫不能善攝五根(至)觀欲如是多諸過患。   案。僧亮曰。下次明根漏。依六根所起。名曰根漏。若能攝六根靜三業。制不為非。其惡則止。若就所對治。名曰戒漏也。   復次菩薩摩訶薩觀諸眾生(至)永斷根本是故非漏。   案。僧亮曰。二十五里譬二界。以攝相為喻也。王譬佛。一臣譬菩薩。油缽譬念慧。斷汝命者失念慧。故慧命斷也。一人拔刀者。譬精進見淨。不生色相。至識亦如是。明真俗。觀真則無色。觀俗則見苦。不作生相。至不作因相。生滅是行苦。因是集也。釋真中。尚無苦集。況淨色觀也。和合相者。釋俗和合。是苦是集也。   復次善男子復有離漏(至)思惟其義是名為離。   案。僧亮曰。離者。以行經為離。先說離體也。寶亮曰。此下明惡漏。若從治道。名為離漏。如昔教明惡生惡馬惡知識等。若能長人惡法。教令避也。就今經為論。直睹之為生死無我。即得遠離。何以然。既體諸佛所師法。便知生死是虛妄。依如來藏有故。不假遠避也。從雲何親近漏下。第五若親近衣服飲食。則生人貪染。斷於慧命。若不著此四事。便善日夜增。惡法稍斷。若據所對治。名之近漏。   何以故善男子我都不見(至)亦復如是心不造惡。   案。僧亮曰。上說行經者。此說經是離也。   善男子譬如世間有善咒術(至)有如是等無量功德。   案。僧亮曰。師教長良弟子恭。由此二事。能滅惡也。咒術以下。廣譬經能者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八    出通法緣起 廣辯離漏 廣辯念漏 四毒蛇譬 五栴陀羅譬 一詐親譬 空聚落譬 六大賊譬 河譬 草筏譬   德王品之第四   善男子若有人能書寫是經(至)是經難遇過優曇華。   案。智秀曰。向明如來非天非人亦天亦人。今出其事。以證不虛。   善男子我念過去無量無邊(至)唯能受持一偈文句。   案。智秀曰。廣出緣起。以證不虛。兼明所聞之偈。以驗經力。又顯求法之至者也。   如來證涅槃永斷於生死(至)如來甚深祕密之德。   案。智秀曰。廣歎經力。以顯離惡之勝緣也。   以是義故能受持者(至)況於如來是故非漏。   案。寶亮曰。結離漏也。生死即虛妄。依如來藏有故。不假遠避也。   雲何親近漏一切凡夫(至)是故如來不名有漏。   案。寶亮曰。若親近衣食。生人貪染。斷人慧命。若能遠離。則善法增長。   復次善男子一切凡夫(至)如來世尊非是有漏。   案。僧亮曰。受漏者。因三受後起。若就治道。應名定漏也。苦受後生煩惱為瞋覺。樂受後起貪覺也。   復次善男子凡夫若遇(至)捨離眾惡趣向善道。   案。僧亮曰。第七念漏也。起三受時。未是煩惱。覺苦樂已。更生邪念。念苦樂方生煩惱。故念為漏因。聖人覺苦樂已。不生邪念。故不起生漏也。為心身造種種苦者。為邪身心相故無苦不更。明見身之過也。寶亮曰。下第七明念漏。由邪念因緣故起漏。名之念漏。若就治道。稱為行漏。所以言身心苦惱。起種種惡者。夫苦惱之名。本是果報。而凡夫愚癡。不達宿業所招。便呼嗟非分。謂苦不可忍。既內狹顛倒。不以理自處。於輕苦之中。發緣更重。若當識因果性體。前世因作。如此安心。豈容生漏。正由物於此二途無解。又於生死之中。妄生樂想。保著為實。邪念橫生。故起種種惡。若是聖人。以道居心。終日處苦。不覺為苦。處樂不以為樂。是故不生漏也。今菩薩覺過。故修假名法空。斷於苦本。是以此下。就八事作五階譬辨。若安心所從於聖言。必諸漏永息。涅槃可期。如其不爾。生死常續。八事者。從觀四大去。訖登上大山。五階者。第一得假名空。第二得實法空。第三明兩空。成後八真無漏。斷見諦煩惱盡。得須陀洹果。第四從得初果後。更進斷三界思惟結盡。至羅漢果。第五從斷三界外惑盡。乃至得大涅槃也。   善男子譬如有王以四毒蛇(至)心生惶怖捨篋逃走。   案。僧亮曰。第一譬。以假名無明煩惱之主譬王。經稱四大。譬四蛇也。盛有漏身。以譬一篋。使其將護。譬瞻養也。消息失所身壞命終。譬戮之都市也。見老死之苦。譬恐怖。知無實我。譬逃走。寶亮曰。王譬佛也。四毒蛇者。喻四大也。盛一篋者。如說四大。以成一身也。令人養食者。令觀此身作苦空無常。若就有中解者。欲依此四大身上。得行道進德。故須將養也。摩洗其身者。即教作空觀。令識四大過。便善法續起。喻如摩洗也。若使不觀四大是虛。愛著己身。必斷慧命。義如戮之都市也。其人聞王切令者。菩薩即承佛教。觀四大過也。捨篋逃走者。即諦觀此身。唯見四大常虛假。無有一實。故得假名空。欲論四大五陰。及與六入。盡成眾生。同得作假名空觀。但隨其初觀。捉法而入空。同之內凡夫。而文不可並說。故階級明之也。   王時復遣五栴陀羅(至)見後五人遂疾捨去。   案。僧亮曰。第二譬。得五陰空。實法空。見陰是實。能劫善則。譬栴陀羅。智以斷惑譬刀。而害事交至。譬拔也。出空見有。譬迴顧。已見假空。解實則易。譬疾去也。寶亮曰。譬觀五陰。作實法空觀也。   是時五人以惡之方便(至)汝可來還其人不信。   案。僧亮曰。第三譬。破二愛已。得假實二。諸結漸薄。唯實法愛難去。譬惡方便。入觀見空。譬藏刀。出觀起愛。譬詐親。欲令起著。譬還來。觀空斷愛。譬不信也。寶亮曰。雖得假實二空解。然出有心中。還於五陰上起愛。故更捉五陰而觀。未能即得。喻如藏所持刀也。起愛從情。如詐親也。   投一聚落欲自隱匿(至)求物不得即便坐地。   案。僧亮曰。第四譬。既成初果。緣假起慢。不勤修道。知內入假實。譬空聚。染著假名。不以患。藏隱不見真我。譬無人。不見實陰。譬無物。不復進修。譬坐地也。寶亮曰。既得六入空。入無相行。斷見諦惑。證須陀洹果。是一止息處也。   聞空中聲咄哉男子(至)汝當雲何而得免之。   案。僧亮曰。第五譬。斷二界思惟結。垂其先解為因。進求上果。譬聞空聲。說其先解。譬無居民。染著假名。譬今夜。因有內惑外塵得入。譬六賊。能生眾結。譬命不全。斷慢成果。譬捨去也。寶亮曰。得須陀洹果後。出觀心中。起思惟門惑受生。既乘本見諦。無漏解見。思惟門中受生。惑為過欲。更觀六塵空。進斷所餘結故。義言如聞空中聲也。   爾時其人恐怖漸遂增復捨而去。   案。僧亮曰。復得六塵空解。無漏轉深。斷思惟門惑。三界結盡。證羅漢果也。   路值一河河水漂急(至)心意泰然恐怖消除。   案。僧亮曰。第六譬也。斷無色界思惟及習。彼煩惱難斷。譬河漂急也。定多慧少。譬無船筏。必假以道。譬取草木也。上地苦輕。有深定樂。而行者樂故。譬更思惟。知是苦已。譬推筏入河。定道難用。必須眾善相助。譬身手皆動也。寶亮曰。斷無明住地惑。得於佛果。乃通三界內外。皆是河義。而今取無明住地惑難斷者。為河也。即取草木為筏者。於三界外。既未有有治道。欲修行萬善。以趣極果也。從我設住此下。說蛇賊所害者。若指斷三界結盡。而終未免於蛇賊。既與已相鄰。雲何相免。寧當任無明住地。或牽於生死。終不為彼蛇賊所害也。即推草筏者。思惟既定。便修萬行。運實智方便智。即達涅槃岸。登上高山也。從觀身如篋下。還次第合向八事五階也。   菩薩摩訶薩得聞受持(至)背之馳趣修八聖道。   案。僧亮曰。觀四大。合第一譬。四種毒者。見譬眠也。解譬身也。氣從口出。譬聲香也。味從口入。譬囓也。   五旃陀羅者即是五陰(至)涉路而去無所顧留。   案。僧亮曰。觀五陰。合第二譬也。   詐親善者名為貪愛(至)及一詐親涉路不迴。   案。僧亮曰。觀愛貪。合第三譬也。見不見聞不聞。至後還不見者。入觀則了。出觀則生惑。二乘亦爾。本為向初果。為譬因說愛之難除耳。   空聚落者即內六入(至)及六大賊怖著正路。   案。僧亮曰。觀六入。合第四譬也。凡夫不生空想者。於聖理懸遠也。   六大賊者即外六塵(至)捨空聚落涉路而去。   案。僧亮曰。患從外來。劫內功德。譬之賊也。合第五譬也。   路值一河者即是煩惱(至)及一闡提悉皆不定。   案。僧亮曰。依譬次第。應觀斷無色思惟煩惱及習為河也。合第六譬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九    釋大涅槃小涅槃義。舉有山大山等喻 釋聲聞習氣義 釋有因緣名及無因緣名義 釋五神通義 辨二種神通。一與外道共。一與二乘共 辨涅槃非音聲之音   德王品之第五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雲何涅槃雲何大涅槃。   案。僧亮曰。所以重問者。雖說斷漏。能得涅槃常樂我淨。不說我樂自在之用。涅槃之義未障故也。寶亮曰。次下答德王第二問也。上聞不聞中。佛答六難竟。更設二問。佛答一問竟。今更舉第二問。以請釋也。   爾時佛讚光明遍照(至)是名涅槃非大涅槃。   案。僧亮曰。涅槃雖有多義。會是無苦之稱。得息苦者。皆得名焉。寶亮曰。今借十譬。以辨大小之相異。正以無苦樂。故名涅槃也。若得少食。以除飢苦。亦名涅槃。但不得名大涅槃。如是十種譬。其義一例。小海亦名海。大海亦名海。若除少苦。名小涅槃。若除苦都盡。名大涅槃。其文中自廣彰雲。二乘人八萬劫。乃至一萬劫。名小涅槃者。上乘三處。明皆言到佛果。今此中說名小涅槃。其義雲何。若欲於我前。不言行八萬劫竟名小。未行八萬劫之前。隨其所得住處。以此義為小。及其行八萬劫竟得佛。由名大涅槃。而此旨於一部之中。雖復說異。亦莫測其然。要隨義而安也。   善男子若凡夫人及以聲聞(至)乃得名為大涅槃也。   案。僧亮曰。凡夫因世俗。聲聞因聖道者。更釋非之義也。還生煩惱者。釋凡夫也。有習氣者。釋聲聞也。   善男子譬如有處能受眾流(至)之所得故故名為大。   案。僧亮曰。前說人實。後說法實。合海譬也。河城等皆合也。十譬之中。唯不合地及天中天二譬也。   雲何復名為大涅槃(至)以是義故名大涅槃。   案。僧亮曰。八自在者。各有文也。一者不小能小。不多能多也。二者以小為大也。三者以重為輕也。四者以三事體。心色不移。無處不至。所作事一。而見者不同也。五者一根知六塵也。六者見法如空也。七者得一切法也。八者不可見。令一切見。   復次善男子譬如寶藏(至)具足成就初分功德。   案。僧亮曰。無為名大。釋常住故。故稱大也。   復次善男子雲何菩薩(至)昔所不得而今乃得。   案。僧亮曰。諸漏既盡。則具神通。皆聖行功德也。今見者。謂眼通。更就所得中分別也。今聞者。耳通也。今到者。如意通也。今知者。他心宿命也。寶亮曰。第二功德。以五通為體。此五是一方之所須。菩薩化道之要用。第一修天眼通。須見眾生身業。二修天耳通。聞其口業。三修他心通。知其心業。雖知三業。若不達其過去。有善惡之厚薄可化。亦於化道有闕。故次修宿命通。而下愚之流。難以玄言。必須運身到彼。然後受化。故第五次修身通。今就文所辨。先明身通。昔明身通。直據色身轉變而已。今談色心自在。修短所通。適物所宜。而經亦有言如意通。亦名身通。若立身通。則沒如意名言。若立如意。便廢身通。若如昔教明五通。是禪定家果。要因定後。方能發通。就今涅槃經明五通。儘是智慧之異用。故菩薩摩訶薩。依六行教學。不取有無相。但使物感稱根而應。如一家所解。此五通必是菩薩家化。方非外道凡夫聲聞之伎。何以知耶。若實是凡夫。雲何得有此法。而在外道中唱言有者。皆是應跡。外道雖言得禪定。而無有道思慧。所以無此神德也。聲聞人觀解既不成。復不能即在定。而變通亦由已安。法不得所。復未能忘懷。故發家唱雲。菩薩所得通。不與外道聲聞二乘等共之。   通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至)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案。僧亮曰。不與外道。共五通也。一心作一者。釋不與二乘及外道共。但舉二乘外道可知也。寶亮曰。雖言二乘人。一心作一。不得眾多。此正表二乘不得道之意。聲聞入定發通。要須定前作意。作意若一。在定唯能一變。若作意作五事。便能現五變。雖在定。併發五耳。由得言一心作一。何以然。由其前方便有五故。若極利根者。在定亦容可得二變。此皆據教跡作。諸菩薩則不然。發輒修德。以曠被為懷。及至物感。則稱本心。隨力而現。不假興意。若無六行解者。則不能一心現五通身也。   又復雲何昔所不得(至)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案。僧亮曰。如意說名自在。於自在中。分作變化。初對凡夫。故言不爾。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而諸眾生各各見異。   案。僧亮曰。得異耳根者。有三事異。一者下地聞土地。二遠及恆沙。三耳識不取相。是不聞而聞。初無音聲相者。菩薩耳識。真俗兼見。故不取相。   復次善男子雲何菩薩(至)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案。僧亮曰。此下明天耳通。而文中敘相。皆是初學之方法。昔小乘明天耳通。耳識取聲。然後生智。二心更相資導。故合二心為通。天眼通亦爾。今用此經中。學得天耳天眼。乃至得通。六識之用。即是智慧。故天眼通。即中作二諦觀。此經既理教真正。明有為無為二理炳然。心行大法。生解亦大。若始行之流。則未及此也。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雲何而言無定無果。   案。僧亮曰。即是定果相者。若作因定善。即是果相者。從善因生。即是果也。   爾時如來讚言善哉善哉(至)凡所演說無定果相。   案。僧亮曰。答意謂。若刀是定因。面是定果者。雲何顛倒耶。   善男子夫涅槃者實非聲果(至)吾當為汝更分別說。   案。僧亮曰。上說一切因果不定。此說涅槃常法非果。   善男子若有善男子(至)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一字不作字相。一句不作句相。從經理門。可說為聞因之成果。不如是者。則非聞也。   善男子如汝所言聞惡聲故(至)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案。僧亮曰。涅槃非果。可如上說。三惡是果。聲是定因。須更說之。   善男子雲何昔所不見(至)昔所不見而今得見。   案。僧亮曰。若依欲界四大者。依欲界定。修得天眼通。悉是骨相者。天眼識能見不淨。諸法定相。見因緣相者。空有兩見也。寶亮曰。此下明天眼通。此明天眼通。不但見色。亦見眾生善噁心。乃至知第一義諦故。所以作知名說也。   若見眾生所有色相(至)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案。僧亮曰。知大小根者。乘色故知根也。一觸衣知心者。因身知根同。乘色知心。義屬天眼。故下知見兩名也。   復次善男子雲何昔所不知(至)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案。僧亮曰。次明宿命通也。   復次善男子雲何昔所不知(至)具足成就第二功德。   案。僧亮曰。須陀洹十六心者。三諦由滅見也。昔見滅未徹。三諦不明。既已見滅。遍四諦起念現前。其心甚遠。是果十六心也。寶亮曰。下去次明他心通。知須陀洹初心。次第至十六心者。聲聞人欲知初心捉法不能得。若利根者。要至第七心方知。若鈍根者。至第十六心方知。菩薩不爾。十六心一一次第差別盡知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    辨四量心 廣辯十事滅除有餘斷除業緣 辯戒有五種心下中上上上上中上 辯百福德成三十二相之一相及八十種好 辯涅槃經能令眾生離二十五有 廣辨金剛三昧   德王品之第六   復次善男子雲何菩薩(至)成就具足第三功德。   案。僧亮曰。第三四等行功德也。捨慈得慈者。世間之慈。則緣親與樂也。若怨親同等。是則無緣也。假慈是世諦。實慈是第一義諦也。亦可有相緣者。是世諦。無相緣。是第一義諦也。寶亮曰。第三功德。以慈悲為體。捨世諦慈。得第一義慈者。此非空第一義。欲明菩薩得真無相慈。現前不從緣得。若凡夫行慈。必須見緣則方生。菩薩不然。心常懷慈悲。不待緣後方發故。所以捨世諦虛妄之慈。得真實第一無相之慈。既解慈體竟。下便出三事。就所無來明慈。第一捨闡提等得相之慈。第二捨黃門等嫗弱之慈。第三捨二乘無如理解之意。既捨此三慈。得真無相如來之慈。   復次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至)十者斷除二邊。   案。僧亮曰。具四等成十功德。說行一周也。寶亮曰。第四功德。以十事為體。十事即是喜捨。自身決定是喜相。餘多是捨也。   雲何根深難可傾拔(至)修大涅槃根深難拔。   案。僧亮曰。不放逸者。總萬行之名也。下十根是其事也。僧宗曰。不放逸體。即智慧性。所謂信根者。釋所以難拔也。寶亮曰。第一雲根深難拔者。諸不放逸。失不放逸。乃有別心。無有別行。如精進之流。正背一切惡。不涉五欲。唯修善為德。此心若立。無行不成。唯佛是極不放逸人。故又言不放逸。乃是無上道之根本。眾善皆從之所生。下去作十二譬。來明不放逸行勝也。   雲何於身作決定想(至)於自身中生決定想。   案。僧亮曰。十根不拔。自知決定成佛也。寶亮曰。第二自身生決定者。從昔教來。學者未體乎大理。見法未分明。不知身為佛因。今於此教。識因果性。知神明妙體。生死依如來藏。有決定修。行因取果。心無移易。亦不非時證。唯曠被為德。既如此勇決。來果必剋。寶亮曰。第三不觀福田者。若如昔教法。必應先選擇福田。然後行施。此本是化下愚之辭。今六行菩薩。心既體理。復有異凡夫之念處故。所以不問是田非田。但以捨為德。一切皆施。若纖毫有存。即成分別。若不懷此心。終不會理也。   雲何菩薩不觀福田(至)不觀福田及非福田。   案。僧亮曰。心已決定菩提要行。唯先度人。不觀田與非田也。   雲何名為淨佛國土(至)是名菩薩修淨佛土。   案。僧亮曰。行慈者。乃未始不益眾生。向舉施。言因時之益。此修淨土。是果時益也。僧宗曰。此中偏出願耳。亦如維摩經中。為化眾生。而取佛土也。寶亮曰。第四修淨佛土者。勸修行十善。除於十惡。若十善滿。眾惡永盡。功德圓備。至金剛心。後無土之土。此為真淨。若降此以還。悉於形中辯淨。今菩薩發願。修行此德。為接引下愚。示備善之基漸也。   雲何菩薩摩訶薩滅除有餘(至)摩訶薩滅除有餘。   案。僧亮曰。所以二事合釋者。欲通說餘有也。何者。菩薩得無緣慈。現不起惡。過去有善惡餘業。能累行者。根業重別為二事。有輕不數。雖輕是患。通欲釋之。三事並稱餘業。是名餘有者。是障二果無知也。僧宗曰。四果善業。豈可滅耶。以能潤者滅故。所潤乾枯。不能感果。謂之業滅。餘有者。二乘人。各證所得無為果也。無結無業。而轉二果者。言無三界結業。而報身猶存。正是有餘涅槃。要捨報身。得於無餘。所言二者。二家同轉。亦言無餘。於前為二也。若依數經。轉鈍作利。今言如來。不復同此菩薩。以經力故能滅也。寶亮曰。第五曰。滅除有餘。第六斷除業緣。今為三章門。解此二事。一餘報。二餘有。餘報者。此明習性報。如過去多欲。雖出地獄來生人中。亦多欲等也。餘業者。即是人天中。受報未盡者是也。餘有者。此明三界外習障。如小乘無知等。轉鈍作利也。   雲何菩薩修清淨身(至)菩薩摩訶薩修於淨身。   案。僧亮曰。五種心者。五品心得五品。或至正見亦爾。名初發心者。具五十心。名壹決定心。名滿足者。具五十定心。名滿足一福也。僧宗曰。五品心。修十善為十。若此心成就。復有五十。是以百福。凡成三千二百。為三十二相也。寶亮曰。第七修清淨身者。初後不殺戒。有五種心。論萬行不出十善。十善滿足。則得成佛。菩薩初在性地時。持一戒。有五品心。若持十戒。則成五十心。三十心滿。登初住。又持十戒。復成五十。具有百心。名百福德。如是十地無漏具足。後時成佛。還來應三十。故有三十二相。今言百福成一相者。若就十地。有萬福。應言成百相。何故言成三十二解者。意言三十二。是一方之所須。若一一相來取盡具萬福。所以復修八十種好者。因世八十人。事八十神。然凡夫得相來久。所事之神。欲使各各相異。如來今欲化此人等故。一時之中。令此人於佛身上。各各見其所事之神。既見佛身上。有己家所事者。便來歸依。受佛之化。下從十二日去。儘是列己家所事神之名。   雲何菩薩了知諸緣(至)是名菩薩了知諸緣。   案。僧亮曰。斷煩惱修菩提。知斷結緣中解縛。說了諸緣也。寶亮曰。第八了知諸緣者。正善知境界。於萬法不取相。既體因緣。以為虛假。即有為不有。既知有無可有。無亦無可無。正體性如此。故稱了知諸緣。   雲何菩薩離諸怨敵(至)是名菩薩離諸怨敵。   案。僧亮曰。了緣則煩惱盡。是以說之。謗方等相。煩惱非定怨。此說定怨也。寶亮曰。第九離怨敵者。自不此經中學。終不能得除煩惱之怨敵。故五住菩薩。除色界結盡。下地粗惑已斷。所餘未治者。不名為怨。盡用為道也。   雲何菩薩遠離二邊(至)具足成就第四功德。   案。僧亮曰。因果為二。謂煩惱盡因果滅。得常住也。寶亮曰。除二邊者。二十五有因果無明愛都盡也。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世界無不莊嚴嚴淨。   案。僧亮曰。土有二種。佛行報有眾生行報佛王土。始法身無定相。無定方所。眾生土有淨有穢。初成道要處眾生淨土。何者。由眾生行熟。應淨眾生。不出惡土。自報土無方。不須說名也。無勝土是眾生土。言淨土者。初成佛處也。今此世界清淨者。彌勒成佛時。此世界變淨。應淨眾生。亦不出淨土也。寶亮曰。既列解十事竟。時眾有不達之流。謂言。釋迦唯修九事。不修於淨土。是以德王。為申疑而致問。佛下答雲。十方諸佛。無有不修十事者。答一因不滿。不得成佛。何容我獨闕斯行。由世癡人言。此方有日月。他方無。作如此之疑者。與癡人何異。設譬既竟。於下愚之流。信心未立。故佛懸指西方無勝佛國。以示物雲。是我之本國。今之所居者。是現來此化故。得知尋於此言無。一佛應世。無穢無淨。其事如初功德中所明。此間既說東方滿月如來之淨。滿月佛於彼。復何容疑釋迦所王是穢。答當彼土純淨。心無所執。亦不容與此間德王。作定有定無難同故。得知彼此兩國。各辨其一邊。令眾生盡得進行也。   復次善男子雲何菩薩(至)具足如是五事功德。   案。僧亮曰。第五第六天行功德也。而經文不出。依餘經四禪是天行。此五是修禪之本也。僧宗曰。悉是定家之緣也。若諸根及生邊地者。何能修禪定耶。寶亮曰。第五功德。以五事為體。第一第二以離難故。能修定。第三第四以宿殖因緣故。天護人愛。第五事即是定果。即既解五事竟。德王今執昔教作難。昔言因佈施故。得此五事。今雲何言因大涅槃經。得五事耶。佛答雲。昔日因佈施得五事者。不定不常。今因涅槃。得此五事。是定是常。乃至得無漏故。得知法華以前教。無入道者。若使有實得道。不應言非無漏。尋斯之語。當知無會理也。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具足成就第五功德。   案。僧亮曰。是定是常。一一對前五事。渴愛之病者。對不定下四。亦有分有果者。有三有分果。無常變異。金剛三昧者。具上五事。必得四禪。金剛三昧。定中之勝。說其德也。寶亮曰。俱是明定。前淺後深。此中三段。第一就空行中成就萬行。第二明是眾定王萬行之果。第三明非唯了空亦是萬有也。   復次善男子雲何菩薩(至)具足成就第六功德。   案。寶亮曰。第六功德。以金剛三昧為體。金剛三昧即一切智。於時集諦累盡。體由是苦無常。苦果亦謝。無學佛果。任運而來。則金剛心時。始是功用心滿。名為學佛。不得稱無學。所以說金剛眾定之極。就此一切德中。略科為八段。第一從悉能破散一切諸法下。明得金剛定時。知世諦理窮。第二從住是地中。乃至不見一眾生實下。明悉見真諦理周。第三從一切三昧。悉來歸屬下。明得此定時。一切三昧。皆來歸屬金剛三昧。第四從譬如有人在大海浴下。明得此定時。非唯歸屬而已。即用此眾定為體。一心之中。得用一切定也。第五從若有菩薩。住金剛定。見一切法無障礙下。明得天眼通滿。第六從如由乾陀已下。明漏盡通滿。第七從若有菩薩。住金剛三昧。於一念中。能變身如佛下。明身通用備。第八從譬如金剛。若在日中。色則不定下。頻有三譬。來讚歎金剛三昧。能種種變應。無不益物也。所以證金剛心時。結累永盡。照理周者。正以此文為據也。   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至)乃至具足般若波羅蜜。   案。僧宗曰。第一歎就空行中。成就萬行也。   善男子譬如金剛所擬之處(至)修集一切諸餘三昧。   案。僧宗曰。第二明是眾定之王。萬行之果。   善男子若有菩薩安住如是(至)乃至十方亦復如是。   案。僧宗曰。第三明非唯了空。亦見於有也。   善男子如由乾陀山(至)而初無心言我能滅。   案。僧亮曰。第四明能滅一切惑也。   若有菩薩安住如是(至)各隨本解而得聞之。   案。僧宗曰。第五明能有運變之力也。   菩薩安住如是三昧(至)見一切法如本無相。   案。僧亮曰。第六更舉空境。言諸德所以成就。良由善識空也。   何故名為金剛三昧(至)具足成就第六功德。   案。僧亮曰。具上五事。必得四禪。金剛三昧。定中之勝。說其德也。能有二種。一壞有。二成六度也。無不碎壞者。為上壞有作譬。悉來歸屬者。將與成萬行為譬。先說法之所歸。下六是其譬也。無有障礙者。說六通廣金剛之能。先總諸通。後但別說三通耳。僧宗曰。第七釋金剛之名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   涅槃經集解七十一卷。去享保年中。獲西大寺經藏古本。書寫之焉。彼本黃卷赤軸。古代雅物。偶闕九軸。厥所闕者。自四十一。迄第五十。其中唯存第四十三。予歎其不全備。索之諸方。聞武府東叡山凌雲院。前大僧正實觀祕藏之。其本又自第一。至第十之十軸逸矣。嘗戒壇院慧光。赴東都之日。與實觀相語。而欲令互寄補其闕。幸得實觀本跋記。以延曆寺本。校閱云爾。不日繕寫。情願果遂。僧正亦補。其闕焉。今年庚申。閑暇之間。欲補西大寺古本之闕。手自以粗紙調經卷。自三月二十日。迄五月二十三日。摩挲病眼。九軸寫之。莊嚴既畢。以納於彼寺矣。不年而三本全備。不亦說乎。功德普及三界靈。種因遂感四德果。   時元文第五歲次庚申六月下弦。   東大寺真言新禪兩院前兼住戒壇院前長官寶生院閑人成慶寓於北林精舍謹記。春秋五十六。夏臘通三十八。別二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一    廣辯涅槃近因 親近善友 專心聽法 出舍利弗病舉床詣佛聽法事 如法修行 廣辯涅槃佛性八種七種六種等事 釋虛空義 釋煩惱斷處涅槃義 引昔告魔三月當涅槃事 釋涅槃名   德王品之第七   復次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至)四者如法修行。   案。僧亮曰。第七第八。廣嬰兒行功德也。此四種德。是始行所行。嬰兒之德。作近因者。以反耶為近因也。僧宗曰。從第七至第十。悉總廣前行也。今第七。亦以三慧為體也。初功德辯由經力。此明三慧。由善知識。以此為異耳。寶亮曰。第七功德。以四法為體。此四法是教嬰兒之行。謂親近善友。專心聽法。繫念思惟。如法修行。故命篇唱雲。唯此四法。是涅槃近因。若言如外道苦行。謂此為是者。無有是處。然此中明四法。大判有三翻。第一翻有三譬。總就一法明四法。其文中自合。第二翻。從善知識者。謂菩薩佛聲聞辟支佛下。略別明四法。今此翻中。取二乘為善友。然前翻中。事不分別。故謂為總。善知識者。能訓人善道。同己所行。彼我齊意。俱得離苦。斯為善知識相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身遇眾病(至)而常教化無有疲厭。   案。僧亮曰。此三譬通為四法近涅槃。作譬也。僧宗曰。就此歎中。有兩翻。前總歎。後別歎也。總歎有四重。此即第一舉四譬。先顯善知識之德也。   善男子善知識者所謂菩薩(至)聲聞人中信方等者。   案。僧宗曰。第二出其人也。雖此人外。非善知識。略亦盡矣。   何故名為善知識耶(至)以是義故名善知識。   案。僧亮曰。別說四法義也。離十惡者。釋善知識。常如善事。若我不生惡者。是如法而說。而行者也。益我有二。如法說者。言益也。如法行者。不言之益也。有善法故。說益事轉深。為眾生者。是善不為非善也。僧宗曰。第三釋善知識義。略舉其德也。   善男子如空中月從初一日(至)以其親近善知識故。   案。僧亮曰。說譬以顯之也。善法日增者。是中四分。說善法相。此第一也。僧宗曰。第四勸人。依善知識也。以五重辨依之有益。此第一總歎也。   因是親近復得了達(至)甚深義者名為聽法。   案。寶亮曰。第二益也。   聽法者則是大乘方等經典(至)以修集故得大涅槃。   案。僧亮曰。第二釋專心聽法也。僧宗曰。第三前總明瞭達十二部經。此別明義也。寶亮曰。此明聽聞正法也。   善男子譬如病人雖聞醫教(至)是名菩薩繫念思惟。   案。僧亮曰。第三繫念思惟也。僧宗曰。第四歎定也。   雲何名為如法修行(至)終不畢竟入於涅槃。   案。僧亮曰。第四如法修行也。上說因法。此說果法也。僧宗曰。前三歎辨聞慧。第四一歎辨思慧。此第五歎辨修慧也。   善男子第一真實善知識者(至)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第三重說也。先辨四法之第一善知識也。   雲何菩薩聽法因緣(至)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廣第二專心聽法也。僧宗曰。種種功德。即是此中所明。親善知識。乃至如說修行。十種慰喻。謂以八聖道。分盡智無生智也。寶亮曰。此下廣明四法。明菩薩與佛。別物幾盡故。所以屬第一善知識。就下文去明四法。章門悉別。事義可尋。不能廣釋。說須陀洹四功德者。舉昔事來。證聽法力大。即是向來所明之四法也。十種慰喻者。八聖道為八。正見心解脫為十。正見即無生智。心解脫是盡智也。此即是其先來所知之法。但病苦因緣。不能復緣。令更為說。令已忘苦。而緣法也。   雲何菩薩思惟因緣(至)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廣第三繫念思惟也。   雲何菩薩如法修行(至)七我八淨是名涅槃。   案。道生曰。盡者。結習都盡也。善性者。理妙為善。反本為性也。實者。體是常也。真者。見常故也。常者。不見常則不常也。樂者。常故也。我者。常故自在也。淨者。垢盡故也。   復有八事何等為八(至)七者無我八者無常。   案。僧生曰。凡夫結斷。亦名涅槃。故及之也。未都盡故。不名為盡。於縛有解。亦名解脫也。善性者。亦是妙善也。不實不真者。不見常故也。無常乃至不淨者。還起結故。是故無也。   復有六相一者解脫(至)如來法僧實相虛空。   案。僧宗曰。更釋如法修行。善識諸法真偽。可以造行也。若真不真。下文廣列真偽也。言不識七法之相。雖修非真。若善識七法。謂真也。涅槃者。果地大涅槃也。佛性通因果也。如來謂果地人也。法者。分佛僧餘名法也。僧者。亦通因果。實相者。總一切法無非實也。虛空者。太虛空耳。言不知此七法。名為不實體。七法之相。名為真實也。有八者。先釋佛果八事也。一盡者。謂盡一切惑也。翻惡既盡。即稱善性也。虛偽之法既盡。故真實獨存也。下對四非常。通前為八也。復有八事者。此明外道涅槃。一解脫者。非不伏結也。當時翻惡為善性也。不實不真者。伏而復生。未是照理也。下四非常者。既未登極果。有為之法也。復有六相者。二乘也。一解脫者。隨分用無漏所引得無為也。翻惡故為善。三不實四不真者。更須斷有餘苦。證有餘滅。更有勝極滅。已所未得故。為不真實也。五安樂者。以其脫三界重苦。故少分樂。秉得無漏。此是淨法。體是遷流。故不得常。未得八自在我。故無我。有與有脫。故示果是未極故也。若依世俗道者。釋外道所以不真之旨也。雲何六相者。釋二乘也。所以不復釋佛果八者。已釋二種未極。相形可知也。不名知佛性者。其義名異。故言不知也。寶亮曰。此下次解如法修行。若能了知七事。是真如法修行。七事者。備如經列。第一知涅槃有三種。先知佛果涅槃有八事。次知外道伏結涅槃八事。三知聲聞指斷滅空。作涅槃六事。若如此知。涅槃有究竟。可謂是真如法修行者也。   雲何菩薩知於佛性(至)是名菩薩知於佛性。   案。僧宗曰。佛性有六者。就釋性中。前四似偏。知果。第五當見似緣因之性也。其中道之照。非偽法故真也。一者可證餘六如上者。更加果智來。證得此性也。寶亮曰。是九地所得者也。一常者。緣因之善。一得不失。常法觀故常也。二即體能除惑故淨。三對虛故稱實。四是清昇故名善。五則當見果性。六對偽故名真。復有七者。即十地佛性。加可證者。謂少見果性。餘六如上說也。   雲何菩薩知如來相(至)是名菩薩知如來相。   案。道生曰。如來既人之名也。覺者。從結使眠覺也。善相者。涅槃惑滅。得本稱性。如來直善而已也。常樂我淨者。言似有不來。而實常來為相也。解脫者。人似未脫。而實解脫為相也。真實者。見常而常。則其人矣。示道者。示物正路也。可見者。示同於人。故見也。寶亮曰。如來即覺相者。謂極果法身。真實佛寶。體常樂我淨者。具眾德也。示道可見者。次明應佛寶也。若真應知。此則是善。如法修行也。   雲何菩薩知於法相(至)是名菩薩知於法相。   案。道生曰。無非法為法也。在人顯焉。而宣通於物。使人行善為主故。先舉善不善也。得理為善。乖理為不善。皆當其實。乃為法矣。常不常乃至淨不淨者。要在無倒於四。是法之正體也。若知不知者。法無無知故。復以知不知為法也。若解不解者。弘法在言。得旨為解。故復以解不解為法也。若真不真者。乖真為非法故。復以真不真為法也。若修不修者。弘法貴在修學故。復以修不修為法也。若師不師者。法表成師故。復以師不師為法也。若實不實者。既真則實。實顯則定乎是非。故復以為法也。僧宗曰。善不善者分二寶。其餘一切。悉為法也。就文而尋。似通別未分二名之法。及其施名。致義既分。二寶別故。法與實相。廣狹有分也。寶亮曰。知法者。雙知六行真俗二諦也。   雲何菩薩知於僧相(至)是名菩薩知於僧相。   案。道生曰。雖多無相。各一人耳。而法不可異。然後成眾無異。則常和則恆樂。非外所壞。名之為我。不容致漏。稱曰為淨也。弟子相者。眾非獨悟。居然有師也。可見之相者。眾理在人。故可見也。善者。莫能有違。斯則常善也。真不真乃至實不實者。性本是真。舉體無偽。未能究理。何以為實也。僧宗曰。謂常樂我淨者。先舉果地僧也。是弟子相者。因地僧也。可見相者。修中道解。見佛性也。寶亮曰。若極異體。和如是真僧也。若學地三乘聖眾。是弟子相也。若知此二種僧別。亦是如法修行者也。   雲何菩薩知於實相(至)虛空等法差別之相。   案。道生曰。常無常乃至淨不淨者。實相言理。故與法不同也。人自乖之。倒於四耳。四中無倒。理之本矣。善不善者。乖理故不善。反之則成善也。若有若無。若見若不見者。理隱似無。又若無可見也。若涅槃解脫及斷者。乖理成縛。得理則涅槃解脫及斷也。若知不知者。理中無有不知也。若證不證者。理隱似若難明。而晝然可證知也。若修不修者。修必得用也。是名實相。非是涅槃等者。此七義理同。而義趣不一。不一皆異前後。會之為足也。僧宗曰。常無常者。當相為實也。寶亮曰。亦無異上實諦中義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為眾生故說有世諦。   案。道生曰。不見虛空者。虛空自表無空知空者。為不見空。今以譬理結句後明也。若是無物名虛空者。如是虛空。乃名為實者。有虛空相。則是三界之物。以無物故。乃是真實也。以是實故。則名常無者。無物之空。理無移易。為常無也。以常無故。無樂我淨者。既無空相。亦無常樂我淨。義在於無。不得雲有。乃是所以有也。譬如世間無物名空者。形相空耳。而取無物。為無相空譬也。僧宗曰。唯慧眼見者。如無而見也。以光明故。故名空者。以其有通光之用為空耳。虛空是太虛也。是物無之字。外道恆言虛空可造作。若解虛空。非可造作之法。亦是如法修行也。故佛下借譬。言猶如世諦。實無其性。直自為眾生說有此因緣。然世諦從本來是空。未曾暫有。今虛空亦然。直以物無處。故名虛空。何處復有虛空之可得乎。   善男子涅槃之體亦復如是(至)三菩提時名菩提樂。   案。道生曰。涅槃之體者。涅槃自表無涅槃。同於虛空也。斷煩惱處者。以斷處名滅。乃所以無滅也。即是常者。無滅之滅。則是常樂。不令同虛空矣。寂滅之樂者。既雲是樂。恐濫故須明也。如來有二種樂者。謂無知之樂也。實相三樂。一者受樂者。橫計雖非無為。亦設斯樂也。佛性一樂者。菩薩佛性無樂。以當有菩提樂也。僧宗曰。涅槃之體。直是斷煩惱者。政言解脫眾累以眾累之無。以為涅槃也。即常樂者。就智上說無。豈非常樂耶。雖非受樂不同。三受之樂。而是寂無苦。故稱樂也。如來二種樂者。以其不通因地。故無受樂。實相通因果。故備三樂也。佛性一樂者。天真之理。非神明義。故非覺知與受樂。得菩提時。名菩提樂者。即是寂滅樂也。更展轉施名。故言菩提樂耳。寶亮曰。明涅槃之體也。亦如虛空。無有住處。佛果妙體。真如無相。豈得有處所可尋。然法性無性相。如虛空之無異。而所以異者。異在於至虛。既就體相作論。恐人懷疑。後更就用來辨。故舉常樂我。來標其相也。佛有二樂者。寂滅樂處體相作語。覺知樂就用來辯也。實相有三種樂者。受樂者實是虛中實。餘二不異上。是果顯真實樂。佛性唯一樂。以當見故也。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雲何發是虛妄之言。   案。僧亮曰。有三重難。第一證身智滅是涅槃。非直煩惱滅也。第二證習滅是涅槃。非直煩惱滅也。第三證身滅三事即涅槃也。自期三月者。以時事重。證身智滅是涅槃也。僧宗曰。此難之生。由前釋涅槃。言直是斷處。承言為難。此有四句斷處。不應是涅槃也。難意引昔教。欲使涅槃同於空無也。初難言。魔來啟請。何故不入。佛自答。未有多聞弟子。當知以身智盡處。非直煩惱盡也。第二舉以菩薩決斷故。知不必斷處是也。第三魔復啟請。佛答言。卻後三月。當入而此當入之言。發自佛口。豈直斷處。第四難意。取初成佛。便是涅槃。前第三成初句。今第四為成第二。寶亮曰。此下因於上。明涅槃直是諸佛斷煩惱處。物便致疑。謂言猶是昔日有餘涅槃故。德王今者作問來遣。凡據三種。諭嬰兒事。明涅槃之虛實也。第一執無餘應是。有餘應非。何以然。如來昔在尼連禪河邊。告魔王言。我今未入。第二難。從若斷煩惱非涅槃下。訖我今此身。即是涅槃來。非但無餘是。有餘復應是也。何故爾。佛昔告生名婆羅門言。我今此身。即是涅槃。如來身未滅。而言即是者。不當用有餘作涅槃耶。第三難言。論理不應。兩是不爾。應一是一非。若二俱非。佛雲何發是虛妄之言也。然此中。難辭雖多。正難意不出此三。從在毘捨離國以下。悉來證第一難。無餘應是涅槃意。如來既自期三月。不當即用死滅。為涅槃耶。   爾時世尊告光明遍照(至)凡所發言誠諦無虛。   案。僧宗曰。答四難也。寶亮曰。答第三難。明自非機感。佛則不言。以物情所宜故。有此說也。   善男子如汝所言波旬往昔(至)便謂如來入般涅槃。   案。僧亮曰。默無所說。便是涅槃者。答初難也。寶亮曰。此下答第一難。明魔王不識涅槃之真體。謂佛直爾。默然不說法。便是涅槃也。   善男子如來不說佛法眾僧(至)清淨二法無差別耳。   案。寶亮曰。就略答中。先開三句。釋所以覆相說之意也。明佛初出世。眾生智淺。未堪深法。不得說同體三寶。上得說斷滅無餘。作常住清淨無差別也。   善男子佛亦不說佛及佛性(至)常恆不變無差別耳。   案。僧亮曰。第二釋。亦不說佛性與涅槃是一體。但說無餘空涅槃。作常恆不變者也。   善男子佛亦不說涅槃實相(至)常不變易無差別耳。   案。寶亮曰。第三釋。明於時亦不得說涅槃實相是一體。唯得說無餘空。作常相實不變易無差別也。   善男子爾時我諸聲聞弟子(至)卻後三月當般涅槃。   案。寶亮曰。所以唯得說無餘空作實者。為有放逸弟子故也。   善男子因如是等惡比丘故(至)而我實不畢竟滅度。   案。僧亮曰。答第三難。三寶義異。常住清淨不異故。說一不三也。寶亮曰。廣呵聲聞弟子之失。歎識六行之得也。若果會偏學。已會聖者。此中不應言聲聞之人。是魔眷屬。非我弟子。   善男子如生盲人不見日月(至)卻後三月我當涅槃。   案。寶亮曰。為聲聞作譬也。   善男子如來懸見迦葉菩薩(至)卻後三月當般涅槃。   案。寶亮曰。明直是如來。現嬰兒行。接化下愚。宜須此說也。   善男子何因緣故我於往昔(至)魔王波旬不般涅槃。   案。僧亮曰。答第四舉昔旨。以成難也。僧宗曰。舉第一難以答也。昔言未有多聞弟子者。欲為五比丘等。故言不入。非即是真涅槃也。寶亮曰。次答向未有多聞弟子意。我爾時為一人故。根栽應熟。所以不入涅槃。   善男子有名涅槃非大涅槃(至)亦得稱為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答第二難也。明見佛性故。得名常樂。若不見佛性。則習氣未盡。不得常我。但分段苦盡。得名樂淨耳。僧宗曰。答第二問也。明菩薩少分斷故。未足可名也。寶亮曰。次答第二有餘難也。昔指煩惱無處。為有餘。不指身智盡。今日據身心上立。隨行人所斷。除因滅果。故稱之為有名涅槃也。   善男子般涅言不槃者言織(至)無障礙義乃名涅槃。   案。僧宗曰。廣釋不織等義。為成真涅槃義者也。   善男子有優樓迦迦毘羅(至)具足成就第七功德。   案。僧亮曰。既已事證。重釋涅槃名義於滅有也。斷煩惱不名涅槃者。斷煩惱是智也。煩惱不生是滅也。僧宗曰。已明菩薩未極。唯佛是極。則第四難。自然釋也。寶亮曰。此是因中小分無苦。非一切苦盡。故不名大涅槃也。佛果妙體。生死既盡。無患累體。不復生煩惱。具一切德。始名大涅槃。非直是煩惱無處也。是故。以五法同體來證。今涅槃。與昔日異也。何者。為五。一明佛不更起煩惱。二明體窮如理。三明鑒境已周。四明普應無滯。五明體是實相。既備此五德。妙有常存。豈非今昔涅槃之異耶。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二    廣釋心性本淨不與貪俱 四句釋貪義有心共貪俱生不共貪滅等   德王品之第八   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至)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案。僧亮曰。凡九法聲聞。求佛次第也。初四法。分段因果中。三法修行大乘。後二法成佛事也。寶亮曰。九事下文。自次第釋也。五陰為果。五見為因。因斷故。言斷陰耳。寶亮曰。夫功德之名。是讚歎之稱。而第八功德。以九聚法為體。始學者之所行。資涅槃之要路。大論九聚。不出兩意。初有二聚。明其所離。後七聚法。談其所得也。其所離者。謂除於五陰。及於五見。若述其所得。乃有七聚。七聚之中。復不出自行外化。故守護一事。反與四等。通為被物。然此兩事。要於曠濟邊美。就化他而作位。餘六念等五聚。悉據自德。而受名也。   善男子雲何菩薩除斷五事(至)以是義故方便令斷。   案。僧亮曰。小乘厭苦。除斷五陰也。寶亮曰。既依六行。理以忘懷。亦無有善。不而樹故。積劫為心師。要依此理教。而得出也。是以始學之家。先觀五陰為本。既達身是虛。必修善而斷。故今先觀五陰為始也。受者百八者。此是一方之數。受是三受。三受有二種。謂淨受不淨受。就六根中作位。兩受皆然。則一根中有六。若六根具六。便六六三十六。就三世中往分。便成百八受。   雲何菩薩遠離五事(至)是故菩薩防護不近。   案。僧亮曰。欲滅五陰。先除五見也。寶亮曰。第二聚也。見是推求之性。耶執之重位。因於此五。能廣生六十二見。菩薩知此是生死之本所以防而不起也。   雲何菩薩成就六事(至)是名菩薩成就六事。   案。僧亮曰。道見由道。次第說道也。聞修定在死屍間。多怖畏。令修六念。以除其畏也。僧宗曰。前三念是外念。次戒施是內行。後念無是未來果也。寶亮曰。第三聚也。自佛出世。便有此六矣。梵行品已廣釋也。   雲何菩薩修集五事(至)是故菩薩勤心修集。   案。僧亮曰。由念成定。初四禪後一是慧。具此四法。則離分段苦也。僧宗曰。初知定者。謂禪定也。以音聲刺起覺知之心下。次明諸禪也。寂定者。二禪定堅固。不為覺觀所亂。諸識滅為寂定也。身心快樂者三禪樂支滿是也。無樂者。四禪以上至非想。無四受之相。因此四定。能發首楞嚴也。寶亮曰。第四聚五事。一謂知定。初禪定猶未免覺觀。故受知名。二寂定者。二禪覺觀已滅。心慮轉靜。外緣難動。故稱寂定。三受快樂定者。二禪猶為喜所漂流。未若三禪喜踴已斷。身心怡泰。故受快樂之名。四無樂定者。四禪滅樂。無復有分別之念。以捨受為體。故稱無樂定也。若能得此四定。於緣中忘相。稱真俗二諦。智慧解窮。名首楞嚴定也。   雲何菩薩守護一事(至)是故菩薩守護一法。   案。僧亮曰。始發心求佛也。寶亮曰。第五聚也。謂菩提之心。菩提名道。此行人始習心也。一則遠求佛果。二為拔彼蒼生。若能守護。此心必剋菩提也。   雲何菩薩親近四事(至)是故菩薩繫心親近。   案。僧亮曰。長養菩提。由四無量也。寶亮曰。第六聚也。向雖辨發心。若不造行。則果無由得。今明外化。以與四等三心。願彼我同安。若習此慈。成登於初地。雖有四異。通為一慈。但從其始學。就階級而明耳。   雲何菩薩信順一實(至)是故菩薩信順不逆。   案。僧亮曰。四等成就。得入大乘也。寶亮曰。第七聚也。實謂大乘無相之解。菩薩知取相為過。捨相是道理。歸一實。更無異塗也。   雲何菩薩心善解脫(至)昔所不至而今得至。   案。僧亮曰。入大乘故。然後具有二事也。寶亮曰。餘第八第九兩聚。但義分為二心。所以不自在。由愛著為礙。若鑒境慮明。必由無障。今煩惱既盡。無惑可拘。闇用都除。名心解脫。若有迷之時。於境不明。今無礙可障智。故名慧解脫。然初學之家。必從淺之深。故先據陰為始。成智慧為終也。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心解脫者是義不然。   案。僧宗曰。難前第八心不應解脫。尋初以實法為難。廣設譬。明心無縛解也。第二難意貪亦是有。以心本有貪性。則不可得解。第三言見相。然後方生者。以此證貪。不但在於心中。境中亦有貪也。正以心中有貪。境亦有貪。體性如之。豈可改耶。第四難。言不定也。若於一緣。定起貪者。則定以不淨觀除之。今一境。或時生貪。或生瞋癡也。心亦不定。或起於貪。或起瞋癡。是則心之與境。二俱不定。既為不定。則不可斷。既不可斷。則無解脫也。寶亮曰。於未達之流。觸事成執。便謂心本無繫。不應稱為解脫。故德王今者。出四家定性之執。謂佛解釋。證耶非而顯正是也。第一家雲。六識初造緣。當於心位。然貪瞋用起。要在行陰前識心之時。既未有貪。雲何言繫下。便引八事來。證成心無繫義。第二家執言。貪亦是有。明貪瞋乃至解脫。悉一時並有。事如束竹。但用有前後。故不作二種譬來證也。第三家執。從譬如鑽火下去。明眾緣中。各有少註貪。如五緣生眼識。一一緣中。盡有識性用。要聚合共生貪也。第四家執言。心亦不定貪與解脫。為自性。悉不從因緣。   何以故心本無繫(至)何等因緣而能得繫。   案。僧亮曰。上說得三解脫之行。得中道空義。將說中道。先說不會中者。有三也。先說因中無果者。心本不繫者。如眼識取色。未有煩惱。不為煩惱所繫也。僧宗曰。貪與淨心。一起一滅。未曾相值。所謂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也。   如人搆角本無乳相(至)雲何貪結能繫於心。   案。僧亮曰。心時無貪。則非貪因。因尚不生。何因而繫心也。   世尊譬如押沙油不可得(至)雲何而言心得解脫。   案。僧亮曰。心與貪垢。淨穢不俱也。何能污心者。設貪後起。前心已過去。一有一無。何能污心也。   世尊貪亦是有若貪無者(至)若心有貪雲何見相。   案。僧宗曰。第二難也。譬如人見盡女者。此防伏釋也。他人通言。遇緣起貪。貪由於境。何必在心。若作此通者。今復以譬遮之也。如畫女生貪之時。此畫豈是貪耶。當知在心也。   然後方生不見相者(至)諸佛菩薩而不生耶。   案。僧亮曰。第二說本有貪。以貪為性。亦無解脫也。此明不獨心有。緣中亦有也。僧宗曰。第三文也。若境中有貪。而心復有貪性。二處相資。其性則重。故墮惡道。   世尊心亦不定若心定者(至)修大涅槃心得解脫。   案。僧亮曰。第三不定門。明心定則無貪。不定則無心。皆無解脫。下類爾也。僧宗曰。第四難也。   爾時世尊告光明遍照(至)一切諸法無自性故。   案。僧亮曰。上三難。求法定相。求定皆無善。其能解也。僧宗曰。答第一難也。亦不為貪之所繫者。實法則無繫也。亦非不繫者。假名道有繫也。解脫非解脫。亦如是也。非有非無者。實法當分自滅。故非有移時不滅。以其相續。而言非無終一法也。非過去者。非過去獨有縛解。乃至見伏。未來亦爾。言假名相續。經移三世。得言本縛今解也。正以如假實之旨。則初難釋也。寶亮曰。將欲非其所執故。先略解正義。然後破其執心也。亦不為貪結繫者。前識心未起貪。故言不繫。亦非不繫者。此語有二種。一實錄中辯繫。二假名相續中明繫。如先起一念貪。自未有治道來翻。得言心常被繫縛。此是實錄繫也若相續道語用後來。繫前乃行。心方起貪。要後心起貪。染累於前。亦非不繫也。非是解脫者。道心起時。無惑可斷。故非解脫也。本癡而今解。亦非不解脫也。若因緣未會。故言非有。緣會便起。故言非無也。非三世者。明三世中。當體即滅。過去已無。未來未起。現在不停。雲何有貪。何以故。法無自性也。   善男子有諸外道作如是言(至)色有著義心有貪性。   案。寶亮曰。次非外道耶執也。先第三家為始至第一。然後非第四家也。非第三家言。外道無智。雲眾之中。各有貪性。此悉是耶執。   復言凡夫心有貪性(至)雖作此說是義不然。   案。僧亮曰。成其偏見。非先所說有者之失。悉無有果者。成說無之過也。僧宗曰。正義所明。諸法無定。緣會則有。緣離則無。以無定故。其二難自除也。寶亮曰。次非第二家。   有諸凡夫復作是言(至)粗無常故果亦無常。   案。寶亮曰。非第一家執也。謂細廣則常。粗故無常。如識心無貪。第四方有貪也。   善男子有諸凡夫復作是言(至)輪迴六趣具受生死。   案。寶亮曰。非第四家也。有為生滅之法。悉從緣起。故非自然也。   善男子譬如枷犬繫之於柱(至)從非想退還三惡趣。   案。僧亮曰。細即是常。粗即無常者。微塵合則成緣。散則歸本。塵常而緣無常。塵無緣也。不能知心因緣者。著因果有無。不知心因緣也。寶亮曰。以六譬總呵外道之計也。   善男子諸佛菩薩終不定說(至)非有非無果。   案。僧亮曰。已說有無者之偏。欲明四執。皆不會中道。答第三不定難也。僧宗曰。答第四難也。有無不可定說。但有則眾緣故生。一境起三乃至無量。亦復何嫌。但使識解惑之緣耳。寶亮曰。下去解正義。將明中道。故先出耶說。若當定作此四句。計因中有果。因中無果。半有半無。非有非無。皆不免生死。必繫屬於魔說。若從容稱當中途。不乖正理。心無所執。此名中道。諸佛菩薩。雖說說法非有非無。亦不決定有也。若是有者。可得定說有。即不有亦無。無可無。雲何決定。如五緣生眼識。若少一緣。識則不生。然此識亦不定屬一緣。復非中間緣具便發。而非有非無。以從因緣起。故名為有。體無自性。便說為無。若作如此之說。體萬法虛。離有離無。是名正義。   若言因中先定有果(至)不知心相及以貪相。   案。僧亮曰。釋所以不說見說者之過也。寶亮曰。既已略明因緣之法。非定有定無。下即出惑體以對之。從緣起。所以非無也。貪無自性。所以非有也。貪之與解脫。皆無自性也。   善男子諸佛菩薩顯示中道(至)非有非無而不決定。   案。僧亮曰。非無不偏。故名中也。雖復中名是同。中義異故。言不定也。   所以者何因眼因色因明因心因念識則得生。   案。僧亮曰。識於四因非無。   是識決定不在眼中色中心中念中亦非中間。   案。僧亮曰。識性是一。五處求之。不可得故非有。   非有非無從緣生故(至)說言諸法非有非無。   案。僧亮曰。稱名解義也。心於因中。非有非無。是俗諦中道也。即論心性從因生故有。無自生故無。是真俗中道也。若就空本而言。此有亦無。此無亦無。是真諦中道。   善男子諸佛菩薩終不定說(至)本無貪性故說非有。   案。僧亮曰。已說中道。方得正論。心性不定。   善男子從因緣故心則生貪(至)二者隨大涅槃。   案。僧亮曰。心既不定。則縛解從緣生也。   善男子有因緣故心共貪生(至)不共貪生不共貪滅。   案。僧亮曰。開為四句。明於大理則通一切心。第一句雲。心共貪生。共貪俱滅者。此言不得局取。若就文為語。似如行者起貪。經三相謝。其生相時。有住滅。已無恐義必不然。故一家解雲。小復長取。若行人起一念貪經。莫問其性滅。得言常癡。何故爾。既用法性為神解。主於生死。俗諦用邊。自可三相。就真諦邊。往取癡義恆在此。既是翻真之用。若無解來遣。那得已無。故下文言。煩惱亦常。斷常煩惱。故名無常。所以四時經教。未出神明之妙體。唯就生死邊為論。但言起一念惑。三相即謝滅。故繼之為成就。亦不道有所屬。而唱此成就者。乃意在於真邊。今教方得現此意。故唱煩惱常。得知起貪後。從來得治道。來生相時亦癡。住滅時亦癡。故言共貪生。共貪但滅也。第二句有共貪生。不共貪滅者。若起惑已後。未得治道。常共貪俱生。今明從四念處觀去。至得無漏。永不復與貪俱。故後解現前。無復本癡。故不共貪滅。亦不道三相生滅法也。第三句有不共貪生。共貪俱滅者。若菩薩已得真解。無復有貪。而示現有貪。為接物生。若令道心得成者。此名不共貪生。共貪俱滅也。第四句言不共貪生。不共貪滅者。謂諸佛菩薩不動地。自羅漢辟支之流。皆正觀現前。皆不復與貪俱也。   雲何心共貪生共貪俱滅(至)心共貪生不共貪滅。   案。僧亮曰。俱生俱滅者。從死也。俱生不俱滅者。生死涅槃兩從也。   雲何不共貪生共貪俱滅(至)心性本淨性本不淨。   案。寶亮曰。二句但涅槃也。除不動地者。初不動地。有共貪生。而不共貪滅者。故除之也。   善男子是心不與貪結和合亦復不與瞋癡和合。   案。僧亮曰。上說共生。人謂。心貪一時和合。今明不爾也。寶亮曰。定其位也。若心在此。而貪居於彼。可使兩來共合。理既不然。雲何和合耶。亦非不和合。遇境即起。但無別合法可得也。若淨心行緣。則名為善。不淨心行境。便名為惡。故諸佛菩薩。破貪慾盡。無復惑障。故心得解脫。凡夫之人。具貪慾結。煩惱所纏。常居中也。   善男子譬如日月雖為煙塵(至)從因緣故心得解脫。   案。僧亮曰。人謂。不一時故。貪不能障心。以煙雲為譬。雖遠而能障也。寶亮曰。此下諸譬。明外道凡夫。及與魔王。俱樂生死五欲。永無出期。下自有合。   善男子譬如雪山懸峻之處(至)摛捕彌猴負之歸家。   案。僧亮曰。雪山者。與縛解為譬。俱不能行者。譬解脫也。人不能行者。譬初縛後解也。二俱能行者。譬俱生俱滅。在生死也。   善男子譬如國王安住己界(至)繫屬魔者心不清淨。   案。僧亮曰。總譬不從理是縛。從理是解。大明縛解也。   復次善男子若見諸法(至)具足成就第八功德。   案。僧亮曰。顯見法之惑。是不從理也。說見有三。初廣斷常見也。中但說有。後說我見是本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三    辨信 辨直心 辨戒 辨善友 辨多聞 論闡提有佛性義 釋闡提名 釋九地菩薩見法有性所以不見佛性 明法佛有二種說一者有性二者無性為眾生故說為法性為諸賢聖說無法性 辨菩薩無所見即一切法 辨大涅槃空 出阿難不見空事 辨信不信相   德王菩薩品之第九   復次善男子雲何菩薩(至)四者親近善友五者多聞。   案。僧亮曰。第九病行功德也。病行說五行之始也。信為行首。故先說也。質直者。信惡則不作。信善則勤行。故次說直心也。身口之惡須戒。故次說戒也。行善須師。故次說善友。近善友而聞法。故次多聞也。僧宗曰。既通廣前三行。隨明戒定。有相似處。即雜廣上義也。寶亮曰。以此法為體。從信心為始。乃至多聞。   雲何為信菩薩摩訶薩(至)脩大涅槃成就初事。   案。僧亮曰。信三寶者。知歸處也。然歸必須行。以施為行始。次說施也。行即是乘。乘有實假。次說二諦。以一乘是第一。二乘是世諦。下釋雲。速得解脫者。小乘是遲。今說為速。於小者是速。若不說小。則永處生死。說則離故。故名速也。聖人性者。不壞信也。寶亮曰。夫信有三品。從外凡夫。訖聞慧中人。悉通名為信。信乃萬階。要居不定位故。來為下品。若信首五根立。至世第一法。名曰中品信。受得真無生解。去至九地。通為上品信。然此中所明。信取於中品。何以故。因此信立。資之入空。登見諦道。自此以前。下品之信。非不遠藉。但未是堅固。位既未定。所以不錄。若遠途而相承理故忘言。然入佛法海。要須信為首。此心亦立。佛法中寶。自然次生。是故今者。先標歸三寶為初。表信立之始也。雖覆信有三寶。若不信有行六度之因。其行亦不成。是以經文廣列所信之事。然此中列信境出二種。第一義諦。無信於二諦者。信生死是忘有。即體無性。此據大品以來。開空有二門。後更稱信。第一義諦者。信神明妙體。真如之第一。故知。今教所明真者。非昔教之性空。若此信一立。便識生死虛妄。依如來藏。有脩道斷癡。除因滅果。顯出法性之涅槃也。   雲何直心菩薩摩訶薩(至)若生煩惱則墮惡趣。   案。僧亮曰。先就化物邊辨直心。後更約事。明但使關理莫聞耶正。皆稱直也。   如是菩薩若見眾生(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案。僧亮曰。終不說之者。說惡增二罪。讚善長二福也。雲何為善。所謂佛性者。善中之少。唯闡提也。寶亮曰。謂正因性也。唯此為真善。而非是緣中所生者。若舉用來明者。能得於善果。亦名曰善。為物說言。身中有佛性。令心歡喜。發心行道。   爾時光明遍照(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案。僧亮曰。難意謂。若闡提聞讚佛性。而發心速者。上雲不治之義。則非也。舉上五行之始。闡提不可治之文。此第一難也。僧宗曰。第一有三種病人者。難直心也。言不應歎佛性。發菩提心也。何以爾耶。上說三種有自然可差。有畢竟可治者。如其自差。則不假歎性。知其必死。雖歎何益。雖引三人。意欲取二人為難。寶亮曰。德王仍設五難。所以建章唱言。初發五事。悉得成就者。若此五事成。則能除病。若不成就。便不能治病。今去還明三種病人。故知廣病行。第一難言。如來上說三種病人。第三人聞法不聞法。自然得佛。今雲何言讚嘆佛性。令眾生方發心耶。   世尊若遇善友諸佛(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案。僧亮曰。第二難也。僧宗曰。第二難言。不能發心。復不然也。若言有性。必當成佛。寶亮曰。第二難言。第一人若聞法不聞法。皆不能發。是亦不然。此人有佛性。佛性是善。自能向佛。佛何故言都不能發心耶。   世尊如佛所說何等名為(至)雲何佛說斷諸善根。   案。僧亮曰。第三難也。僧宗曰。第三難言不可治。若遇不遇。俱不可治者。夫為惡不過闡提。此人既有佛性。此不可斷。當知斷善之言。未為理實也。如佛昔說十二部經善有二種者。此第三家子句言。既不斷佛性。便是性在身中。既在身中。便應遮地獄。此就見用為難也。寶亮曰。第三難不應受闡提名。就此難中。開為兩關。若闡提有佛性。佛性是善。何故言斷諸善根。名一闡提耶。後關言。如佛昔說十二部經善有二種。一常二無常者。難意。用正因性善作常。緣因善作無常。若如此緣中所生善。虛而無力。可不能遮地獄。正因性是常。力用應強。何故不遮一闡提不入地獄耶。   如佛往昔說十二部經(至)作如是說言一闡提。   案。僧亮曰。第四難也。   世尊若因佛性發阿耨多羅(至)三菩提無有是處。   案。僧亮曰。第四難也。僧宗曰。第四難言因佛性。自然成佛。不假廣說十二部經。寶亮曰。第四難從若因佛性。發無上道心。下明佛性力強。應自然成佛。何須廣說十二部經。勸人修行。下即引二譬來。助其成難。喻正因力。應自至於佛也。   世尊諸佛如來說因果性(至)如是之義雲何相應。   案。僧亮曰。第六難也。僧宗曰。第五執因中已有佛性。故得成佛也。寶亮曰。第五難言。說因果性。非有非無。亦復不然。若因中無果。雲何能生佛菩提樹。正以有故。能生也。   爾時世尊讚言善哉善哉(至)能摧波旬所立勝幢。   案。僧亮曰。將欲答問。先讚歎也。僧宗曰。答中先答第二。次答第三。次答第三家子句。因答子句。義勢似答第一第四。別答第五也。寶亮曰。將欲答難。先讚歎之。明已問得時。師徒二人。互相稱譽也。   善男子如我上說三種病人(至)若不遇者則不可愈。   案。寶亮曰。釋二乘人。何以故。此人有九因緣不能去。若無此九事則去。何者為九。一知食不安。而反食者。二乘人自知已所得果。不如於他。而強執為是也。二多食者。二乘人求果心併故。所以不能遠取佛果也。三宿食未消。而更食者。有漏中四倒。伏而未斷。而今更起佛上四倒也。四大小便利。不隨時者。執相心固。斷結不以理也。五病時不隨醫教者。不行菩薩大乘之化也。六不隨瞻病教者。不從善知識也。七強耐不吐者。強執二乘果為是。不捨小而從大也。八夜行者。無明心多也。九房室過差者。欲速滅此身。無餘之樂。正有九病。若聞法即迴心而去。如其不迴。則難可開化。   善男子如我上說若遇不遇(至)若不值遇則不能發。   案。寶亮曰。答初難也。僧宗曰。先騰三種病人。未是答也。寶亮曰。先釋第三人。決定去者。此人殖因久。自能向佛。不假聞法。   如我上說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至)何以故以命盡故。   案。僧亮曰。答第二第三難也。僧宗曰。答第二難也。其難言。既遇與不遇。悉不能發。此人當得菩提。今答言。闡提時斷善根。及其後生善之時。非復闡提。此人遇與不遇。俱不離闡提心。是故言不可治。不言斷當性也。寶亮曰。答第二難。言若闡提有佛性。決定不去。是亦不善。佛答意雲。我言不能去者。此當闡提心時語耳。不言捨闡提心後。亦不能去也。其未捨闡提位時。雖有佛性。而非是善若捨此心後。非復一闡提。雲何不能去耶。   善男子一闡名信提名不具(至)諸善法故名一闡提。   案。僧亮曰。答第四難也。僧宗曰。此答第三難。其難言不斷佛法。雲何言斷善根。今答言。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名一闡提。豈以無師佛性。名闡提耶。寶亮曰。次答第三難。難言。闡提有佛性。雲何名斷善根。佛今答言。不具。信故。名一闡提。明佛性非信。善亦不從具生。眾生五陰。是發信心之具。正因佛性既非善。又不從五陰具生。雲何可斷。若正因佛性。從五陰具生。然則眾生五陰。是發佛性之具。經亦不應言佛性非信。眾生非具。以此義推。當知。眾生五陰。依正因性有。非是正因性。依五陰有。然此中推檢。與勝鬘經明義一種生死。依如來藏有也。非如來藏。依生死故。得知文義微證理□龍檳□□□□襏姾餾□褥j□椽□□ル腄慼慼撫|□□□□ЭS□□□□姈j□□□□逆□□□鷗H切□逆□□奏練逆□□□祖□□□駝E□□□□□□秷□□□切埤□奾礸□□□□□□   善男子如汝所言(至)即墮三趣故名一闡提。   案。僧亮曰。答第五難也。僧宗曰。答第三子句也。以當有故言有。既非已有。雲何責能遮地獄耶。譬如王聞箜篌音者。此成向答也。言欲聞其音。必須方便。不可一往而求。佛性亦爾。要假方法也。因此仍答第一第四難也。其第四言。若有佛性理然自成。何須說十二部經。今答言。雖是有性。要須說。亦如箜篌之音也。第一難言。若必不差。則不須治。今答言。雖不可差。既不斷佛性。若聞說十二部經。則為外緣之益也。寶亮曰。牽第三難後關來。仍答第四難雲。一闡提實無果性。若使有緣因之善。可遮已不入地獄。即既無緣因善。雲何得遮耶。登即引譬。明凡夫愚癡。無有智慧。聞佛說眾生身有佛性。謂言此五陰身。即時已有一切種智。十力無畏。不假脩行。臥地自成。責佛現有此不當是無道用心。然眾生之身。即時乃有正因。要應積德修道。滅無明障。闇黑都盡。佛性方顯。緣具之時。爾乃有用。其事如箜篌。要須眾緣具。故聲方出耳。今一闡提。正斷於信心。故墮三惡道也。   善男子如汝所說若乳無酪(至)不訟彼缺名質直心。   案。僧亮曰。答第六難也。僧宗曰。答第五難。今言不得一向已有。以當有故言有也。如乳臥至一月。則不生酪。若以一渧。頗求樹汁。至即成酪。以其緣具足也。若乳中先有酪者。何須待緣耶。難作能作者。言政以具此直心等五事。所以能為此難忍之事。乃至不惜軀命。深識空相故爾也。寶亮曰。答第五難。執因中有果。今明萬法從緣。無有自性。若緣會則有。未會便無。豈容因中已有果。若已有果。何須眾緣。以無性故。故得成佛也。答難既竟。還舉前結句。以是義故。菩薩常讚人善。故名直心。結句後偏就菩薩心。約事來明直心也。   復次善男子雲何菩薩質直(至)是名菩薩質直心也。   案。寶亮曰。向解釋未周。便致問難。答既已畢。更脩前宗也。寶亮曰。答難已竟。舉前以結旨也。   雲何菩薩脩治於戒(至)脩大涅槃是第三戒。   案。僧亮曰。屍波羅蜜者。無上四惡。能度苦海之稱也。寶亮曰。戒從信生。道心既正。所發之戒。不見戒相。為波羅蜜也。   雲何菩薩親近善友(至)具足第四真善知識。   案。僧亮曰。一主浣衣者。知垢淨故。應教不淨觀也。一金師子者。知風火之氣。應教數息也。寶亮曰。真善友者。唯諸佛也。今命篇舉菩薩者。以具上三心。能近善友。復能為人。作善友也。未具足故。乃引事為證。   雲何菩薩具足多聞(至)成就第五具足多聞。   案。僧亮曰。多聞本使息苦。不必文廣事多。唯在理深除惑耳。寶亮曰。第五具足多聞者。若隨言而取。唯是聞慧。不通思脩。然此中釋意。恐備合三慧。今辯多聞。便有六階。從淺之深。靡所不收。第一就小乘十二部。明多聞。第二重置於十一部。唯取方廣經。亦名具足多聞。第三除法華以前經。十二部唯受持。今涅槃經為多聞也。第四就一四句偈。如雪山菩薩中說。第五直據常住二字。第偏談法性妙體。如如常不說法。絕於言相。以為多聞。若能如此冥至理。最為第一多聞。   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難忍難施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難施能施者。作義是總。施義是別也。何者。外事橫來。能安為忍。捨由內起。能安為施也。   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一子(至)何以故脩空三昧故。   案。僧亮曰。舉二事。一謂慈悲。二謂解空。以此二事。不見其難。故能為難事也。寶亮曰。次從難作能作。下去開為三事來。讚歎上成就五法人。正以資上所解。便悟萬法虛假。有所施為。不問自他。無復分別。若微有所存。便乖於理。何故如此。正集空智力爾。終日為物。竟無所為也。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雖復脩空不能令空。   案。僧亮曰。欲明脩空之為益。故假難以顯之也。僧宗曰。一切諸法。性自空者。承前言為難。前言以善識空。能為難忍。今問識空之旨。設二難也。若性自空。空則無見。若性不空。雖脩何益。僧亮曰。時眾於此空理。恆生怖畏心。未能頓忘。故德王因此。仍設二難。去物執有之心也。佛上言脩空三昧。無復瞋喜。今將開兩關。故先定言一切諸法。為當體性自空。為萬法不空。菩薩脩定之智強。使作空耶。仍結初難雲。若性自空。何須脩空耶。第二難雲。若性自不空。雲何脩空。其令空耶。   善男子一切諸法性本自空(至)諸佛菩薩是魔眷屬。   案。僧亮曰。非地水火風。不離地水火風者。五根是假色。是則根一。而大四故。第一義空不離四。而說俗諦空也。俗諦空故。無一等四。執為空也。非青非黃。破實色亦爾。非有非無者。具三中道空也。以相似相續似常也。凡夫不了。說有說常也。寶亮曰。就佛下答去。先遣第二難言。一切諸法。性本自空。萬有若是可得不空。有竟無可有。豈有可得有乎。既不可得。故知。從本來不異空。但於病者為有。於覺者常無。故一家所引。如虛空華。於不病者。未嘗有也。雖於病者為有。於不病為無。而不病之者。亦非不知。病者之妄見。故聖監之日。二智無虧。是以梵行中言。一切世諦。於如來儘是第一義諦也。從色性不可得。下更據法來明。先破假名色。非四大者。明地水火風。本來性空。無有自體。此明真諦不離地水火風者。不離四大有用。此是因緣虛搆。但有名用。明俗諦也。非青黃赤白者。次破實法色。明青黃色等。本來不有。此是真諦。不離青黃等者。亦是虛搆因緣妄有。但有名用。此明俗諦。有竟不有。亦無有可有。無竟不無。亦無無所無。法相如此。豈不空耶。正以菩薩具上五事。見萬法空。所以無復瞋喜。   善男子一切諸法性本自空(至)見一切法性皆空寂。   案。僧亮曰。次舉初問來答。法雖自空。若不脩空。則不識有為不有。要須體有。方得會空也。因此下即借譬來辨。如一切法。性無常故。滅能滅者。非別有一滅法能滅。即法體起時。字之曰性。法體滅時。謂之名滅。明萬法亦然。直體性空。故脩空見空。亦無有一空法。來空此空也。雖引譬證體相是空。但人情。於上譬中生疑。今且據向塔喻。為語也。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至)空是無法為何所見。   案。僧亮曰。空者。便承聞為難。異物本無具難鹹。物本無鹹性。而使作鹹者。非空則為倒也。若唯空復無所見。更成前難也。   善男子是空三昧見不空法(至)夜為夜相雲何顛倒。   案。僧亮曰。法無常故。滅能滅者。如木無常。火能焚之。生能生之者。牙有生相。水穀能生也。善男子見不空者。答其初難。不言性不可空。就世諦假。用於眾生心之所見不空。今如假而識即是照空。是以非倒也。如貪等。但就世諦是有。得惡果報。乃至色性。亦如是也。若凡夫定執為實。可使是倒。明菩薩不作此解。非倒也。以夜為晝。則為倒。此明如假而知。如空而識。豈為倒哉。   善男子一切菩薩住九地者(至)以不見故則見佛性。   案。僧亮曰。見法有性者。見空則見常也。九地不見常。以不見空。是故十地。但少見也。寶亮曰。經文正自如此。故知。九地以來。唯見無我空。非真無相理也。既所觀是事。無非真我空。故言。見法有相。非是執性見有。正以脩無我多故。未能見佛性也。   諸佛菩薩有二種說(至)以是義故脩空見空。   案。僧亮曰。雖漸教說有。終期為空者。見法空故。脩空三昧。令得見空。無法性者。亦脩空故。以是義故。脩空見空也。寶亮曰。有法性者。雲有世諦用也。無法性者。明本來是空。正以不見空故。令脩空。以得空。是以脩空三昧也。亦因脩空故。見諸法空也。   善男子汝言見空空是無法(至)見一切法性無所有。   案。僧亮曰。法性無有。菩薩則無所見。與法理會。假稱為見。實非見也。寶亮曰。次答後關也。實如汝問。若存有所見。非謂為見。菩薩所見。故見佛性也。   善男子菩薩不但因見三昧(至)見一切法皆悉是空。   案。僧亮曰。不但三昧見空。六度亦空也。寶亮曰。遍歷六度萬行。明無性相。   是故我在迦毘羅城(至)成就具足第九功德。   案。僧亮曰。舉事以證釋也。   善男子雲何菩薩脩大涅槃(至)入大涅槃常樂我淨。   案。僧亮曰。以自涅槃。復能教人。令得涅槃為體也。此先說自得者也。僧宗曰。第十功德。以三十七品為體者。此三十七品。即有戒定慧。可以廣前。隨於三行之中。有明戒定慧處。悉可以廣也。何等眾生。於此經不生信者。言於經生信。則能行三十七品。終得成佛。若不生信。則永淪生死。明十功德既畢。冥誡未來。可不染生敬信也。   為諸眾生分別解說(至)若不信者輪迴生死。   案。僧亮曰。教人令得。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於是經中不生恭敬。   案。僧亮曰。上說有信者得。不信者不得。今問信不信相也。   善男子我涅槃後有聲聞(至)是名甘露貿易毒藥。   案。僧亮曰。說破戒者不信。   以如是等惡比丘故(至)不能信順是涅槃經。   案。僧亮曰。破見者。不信也。   善男子當爾之時若有眾生(至)即見佛性入於涅槃。   案。僧亮曰。還結信者。不治自差也。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具足成就第十功德。   案。僧亮曰。領解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四(師子吼品第廿三)    舉十一事釋師子吼義 師子吼六問問佛性 答第一問 答第二問 答第三問 答第四問 顯眾生不見佛性無明□故又未能度十二緣河猶如菟馬 辨十二因緣因重果義 辨十二因緣甚深不斷不常非二乘所見 辨見十二緣智有四種 辨十二緣則是中道佛性   師子吼品第二十三   案。僧亮曰。答第三十四問。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唯願大仙尊。為我分別說。上長壽金剛因果五行十功德。義有多塗。大而言之。不離涅槃。因果佛性。今明性名雖同。因果相異。識之則不違。如師子吼問是也。不識則違。後迦葉問是也。說法既久。人情已怠。故命眾令問。而師子吼好問佛性。即以問者。為品名也。僧宗曰。自前以來。第一明經理教。是經之正經也。既教圓理滿。能滅惡生善。力用彌曠。勝於餘典。故第二廣歎也。既如此勝益。豈可不依經修行。故第三廣明五行十功德也。夫行之所生。專在照境。境中之妙。唯佛性。自此下答第三十四問。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也。夫聖人互相影響。知答時在此。因機致問發言。雖復對師子吼。而其旨所指。實答迦葉問也。寶亮曰。師子吼迦葉。同答第三十四問。上已明行體。今次明所發行之緣。若當不識因果之性。則不成中道。故次就緣中。以問行也。今者廣明因果性體。使物識而行成。早出於生死。智秀曰。經之大段第三。重明佛性義也。大判有八段。第一設六問。並答論佛性。第二明中道。第三明縛解。第四辯修道。第五明轉障。第六勸。第七辨不退。第八廣歎也。明駿案。前五行十功德廣行。此下兩品廣境也。大判八段。不異此釋。   爾時佛告一切大眾(至)有來問我不能答者。   案。僧亮曰。上說因果。皆名佛性。若不說識其異。則因果俱昧。昧則生疑。疑則有無未判。故命令決疑也。僧宗曰。將明因果佛性之境故。先廣列所疑。勸令問也。僧亮曰。發悟不同。機緣不一。今宜須縵。告為眾人之道故。歷舉法問以為。寶亮曰。大判師子吼所論。不過十段。第一師子吼有六問。佛有六答。先往復辨彰。定因果性體。夫脩道若心無所據。則行亦難進。故先明因果性。令指南有在。第二勸信。若於因果性中。信心未決者。勸依十二部經。約應佛觀因觀果。觀如來身口二業。所以而現。若為於物。不為己身。而現世者。得知天下有至極妙果。其理必然。令可得相與修因往趣也。第三明縛解。若於此因果性。信心不立者。則名為縛。若能安於大理。深生決信。則謂為解。第四辨修道。若欲從縛得解。要因修道。故次縛解後。明有道可脩。第五明轉障。但群生聞此玄言。難為心用。若不以近事來誘。則無容入理。故雲。應修身戒心慧。能轉重業。人天中輕受。如其不爾。輕業重受。故第六因明勸修。欲得速離重障。要須修道。若不如此。難得離障。第七出能脩道人。眾生既聞有修道。未知修之方法。故今廣明其相。第八歎脩道人德。凡夫心志狹劣。謂言日一麻一米。苦難可忍。是以次辨此人之德。明行法得味。不覺為勞。居苦接化。如三禪樂。第九嘆經。自不此經中覺。則無由行成。有不思之德。第十嘆佛經句。佛居化主。而能便蒼生。蒙法得樂。恩德如此。那可不歎。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至)如來大慈復垂聽許。   案。僧亮曰。縱佛不命問。次已至慈旨爰降。即聞命矣。寶亮曰。眾時得悟。宜在於師子吼故。所以應機而出。   爾時佛告諸大眾言(至)是故今於我前欲師子吼。   案。僧亮曰。不談問者之德。則聽者不至。故厚加讚歎也。欲師子吼者。師子是無畏之號。唯佛乃具。十地菩薩具三行。能學佛吼。德亦不淺也。寶亮曰。所以先讚歎勸大眾。設敬供養者。欲使受悟者。發殷重心故也。   善男子如師子王自知身力(至)能師子吼真師子王。   案。僧亮曰。敘佛吼之義。初身力智是果也。三行是其本。佛具此眾德。故能吼也。四足是戒。三行譬巖穴。振尾出聲者。出大悲之事。寶亮曰。身者法身也。力者十力也。牙齒者。一切種智用也。四足者。四如意足也。安住巖穴者。四禪深寂也。振尾出聲者。大慈悲也。   晨朝出穴頻申欠呿四向顧望發聲震吼。   案。僧亮曰。此四德者。頭捋吼益之相也。寶亮曰。此下正述如來。應三界化眾生也。晨朝者。眾生機發開悟之謂也。赴彼之感。出四禪之穴也。頻申者。放光動地也。欠呿者說法也。四向顧望者。譬四無礙智也。   為十一事何等十一(至)諸大香象怖走失糞。   案。僧亮曰。說為益事也。   諸善男子如彼野干(至)終不能作師子吼也。   案。僧亮曰。舉聲聞無師子吼也。   若師子子始滿三年則能哮吼如師子王。   案。僧亮曰。舉菩薩有師子吼也。   善男子如來正覺智慧牙抓(至)安住四禪清淨窟宅。   案。僧亮曰。合前穴中事也。   為諸眾生而師子吼摧破魔軍。   案。僧亮曰。合第一現作師子也。   示眾十力。   案。僧亮曰。合第二試自身力故也。   開佛行處。   案。僧亮曰。合第三為令住處淨故也。   為諸耶見作歸依所。   案。僧亮曰。合第四為令諸子知處所故也。   安撫生死怖畏之眾。   案。僧亮曰。合第五為群輩。無怖心故也。   覺悟無明睡眠眾生。   案。僧亮曰。合第六為令眠者。得覺悟也。   行惡法者為作悔心。   案。僧亮曰。合第七放逸諸獸不放逸。   開示耶見一切眾生令知六師非師子吼故。   案。僧亮曰。合第八為令諸獸來依付故也。   破富蘭那等憍慢心故。   案。僧亮曰。合第九調香象故也。   為令二乘生悔心故(至)諸菩薩等生大力心故。   案。僧亮曰。合第十也。   為令正見四部之眾(至)四部徒黨不生怖畏故。   案。僧亮曰。合十一。   從聖行梵行天行窟宅(至)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案。僧亮曰。合後四譬。說所吼之法。互說令義盡。   善男子聲聞緣覺雖復隨逐(至)而亦不能作師子吼。   案。僧亮曰。合野干也。   十住菩薩若能修行是三行處當知是則能師子吼。   案。僧亮曰。合師子子。三年必能吼也。   諸善男子是師子菩薩(至)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案。僧亮曰。舉譬總結勸恭敬也。   爾時世尊告師子吼(至)汝欲問者今可隨意。   案。僧亮曰。讚歎既畢。重勸問也。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雲何為佛性。   案。道生曰。問佛性體也。僧亮曰。第二問佛性體也。僧宗曰。凡六問。前三問。問因果性。後三問。問見義以證有也。此問果性也。果是宗極。所以命言先問也。下答以覺了神慧。體相下改為性也。本有天真之理。在乎萬化之表。行滿照周。始會此理。不離神慧。而說性也。寶亮曰。舉因果兩體為問也。為者言作也。謂作若為名果性體。作若為名二因性體耶。   以何義故名為佛性。   案。僧亮曰。第二問性義也。僧宗曰。此問因性也。謂不改之義。可得在果。而因中。以何理而稱性耶。寶亮曰。責所以因果性體。有何所以。得受性名耶。   何故復名常樂我淨。   案。道生曰。從以何義故至此。第二問也。既問佛性。以種生為義。以若生滅。故雲何故復名常樂我淨耶。僧亮曰。第三問所以得稱常等四義也。僧宗曰。通因果問也。寶亮曰。偏問果性。何故獨稱常樂我淨耶。   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至)一切眾生所有佛性。   案。道生曰。若佛性不可得斷。便已有力用。而親在人體。理應可見。何故不見耶。僧亮曰。第四問若身中必有。何故不自見耶。僧宗曰。舉見以辨有無義也。寶亮曰。此問障法也。若必有者。何故不見。   十住菩薩住何等法不了了見佛住何法而了了見。   案。道生曰。不疑菩薩不了了。仍嫌得見耳。佛性妙絕。備眾善乃見。菩薩住何等法。而得見耶。僧亮曰。第五問也。僧宗曰。下有二難。同顯見義。而此問據行也。寶亮曰。此問除障法也。   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了見佛以何眼而了了見。   案。道生曰。既雲得見。以何眼見耶。乃以佛對之耳。僧亮曰。第六問也。僧宗曰。前據行以辨見。此據眼者。正以因之異也。寶亮曰。問所以不了。十地何眼故不了。佛五眼之中。用何眼。而獨了了耶。   佛告善哉善哉善男子(至)諸佛世尊以何眼見。   案。僧亮曰。福德智慧。義有短長也。何者。夫作罪則從情為易。修福則逆心為難。難則自策乃成。易則不課自起。以苦滅樂興。謂福以得不喪謂德也。是則一切眾善。無非福德。於中了真者。別名為慧耳。是以無學之地。皆得具其二也。僧宗曰。前後致歎。蓋發時人之心耳。寶亮曰。明具此莊嚴。乃識此因果之理也。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雲何名為福德莊嚴。   案。僧亮曰。將辨其相。發問以起予。僧宗曰。請釋其旨。欲興後問。   善男子慧莊嚴者(至)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羅蜜。   案。僧亮曰。目地為行。皆以理解為稱。悉是慧也。凡夫取相之福。不能度生死。非福乃至非般若也。僧宗曰。下有三重釋也。此第一以住下為福。上住為智慧也。寶亮曰。第一從初地至十地。取緣中忘相正觀無漏空解。為慧莊嚴也。取十地觀智。為福德莊嚴也。乃是雙要。是從義取判也。   復次善男子慧莊嚴者(至)聲聞緣覺九住菩薩。   案。僧亮曰。聲聞至九地。有重到未盡。不能少見佛性。不得稱慧。上說凡夫。此說聖人。   復次善男子福德莊嚴(至)無有無果報無礙常住。   案。僧亮曰。學法為福德。無學為智慧也。   善男子汝今具足是二莊嚴(至)是二莊嚴能答是義。   案。僧亮曰。結二莊嚴。興問答也。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至)一種二種者是凡夫相。   案。僧亮曰。上說緣有名福德。凡夫法。若爾者。諸法中無二。具二者。不應問。況能答耶。   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薩(至)則能解知一種二種。   案。僧亮曰。能知一種二種者。一是涅槃。二是生死。皆就有中差別具二。乃見不應言有皆是到。   若言諸法無一二者(至)一切諸法無一無二。   案。僧亮曰。謂說有無。皆是世諦差別者也。   善男子若言一二(至)具二莊嚴者能問能答。   案。僧亮曰。凡夫不見常。不見無常也。   善男子汝問雲何為佛性者(至)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案。僧亮曰。將欲答問。先舉問而誡令善聽。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   道生曰。答問佛性體也。要當先見不空。然後見空乃第一義。第一義空。已有不空矣。佛始見之。故唯佛是佛性也。十住菩薩。亦得名見。下至大乘學者。又得名焉。所以舉第一義空。為佛性者。良以義類是同。而該下學。用進後徒。不拘常義。而無非是。必可以答無畏問也。僧亮曰。佛智之境。是因性也。僧宗曰。答初問也。初問果。今答雲。以覺了為佛。下改名性。為第一義空。舉境以辨果智之用也。境下不過常以無常。常是理中之極。故稱第一義也。空者金剛。以是體是苦集。不免壞敗。故可空也。寶亮曰。第一問有兩意。今答亦二別。且先出果性。佛果如如。以法性為體。無一切相。出百非之表。故名第一義空也。   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案。道生曰。不兼見不名智慧也。僧亮曰。佛照境之智。是果性也。所以境智雙舉者。智以照境為能。境若不深。無以顯智之能。若智照不明。無以表境之深。要以境智相發。智功乃顯也。第一義者是涅槃。涅槃真俗皆實。總名第一義也。空者是生死。生死是俗皆虛。總名為空也。僧宗曰。向已舉境。今明善識第一之與空者。即名佛果能照之智慧也。寶亮曰。既解果性。今先舉體以取智。若不據用以辨體。無以表因果性異。故明佛果眾德。唯以第一義空。為體也。   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   案。道生曰。單取前句。非第一義也。僧亮曰。釋境空也。生死以癡為本。無所見故也。僧宗曰。簡二乘人也。二乘人在無生平等之時。亦稱第一。佛果居生死之表。亦稱第一人情疑是相濫。是故簡之。謂二乘皆不見空不空也。寶亮曰。佛果體圓。中道之解究竟。於時不復見空與不空為異。但一相無相。空與不空。無可為異。故雲。唯有智者。能見空不空。六行之解。悉爾也。   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   案。道生曰。明兼見者也。僧亮曰。釋境第一義也。涅槃以智為主。除顛倒故。不空也。僧宗曰。雙識二理。謂佛菩薩也。   空者一切生死。   案。僧亮曰。重釋空也。生死真則無性。俗則無常。故名空也。   不空者謂大涅槃(至)我者謂大涅槃。   案。僧亮曰。重釋第一義也。涅槃真亦無性。俗則常住。故名不空也。寶亮曰。昔明世諦為有。以第一義諦為無。今明生死虛假。空無自體。故名為空。涅槃真實妙有。故名不空。是以一家所解。生死二時是不有。涅槃亦有二時不無也。何者。搆因之日。即體虛偽。及至觀解。照無一實。故兩時推求。並無自性。悉是顛倒妄有。今眾生神解。因時已有。修道所除。俗盡真現。兩時不空也。所以稱涅槃不空。生死為空矣。   見一切空不見不空(至)不見我者不名中道。   案。道生曰。不偏見者。佛性體也。僧亮曰。釋佛智也。先辨偏見者。非佛以非是顯是也。僧宗曰。理而為論。豈有不識耶。就教而言。但一向唯作空解。解偏故。不名中道也。   中道者名為佛性。   案。僧亮曰。舉不偏之見。以顯照無不周。所以稱佛也。僧宗曰。指果地性也。寶亮曰。佛果佛性。方是解中道之理耳。   以是義故佛性常恆無有變易。   案。道生曰。不偏則無不真矣。僧亮曰。結智所以是佛也。照周則惑盡。惑盡則無變易也。寶亮曰。遂果性體也。向言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下舉二乘不見。以對明。   無明□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   案。道生曰。不可以不見為無常也。僧亮曰。答第三問也。境界常有。而□故不見。   聲聞緣覺見一切空(至)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案。僧亮曰。顯不見之人也。不見境故。智亦俱亡也。寶亮曰。三乘觀道。偏不見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中道之行既不成。雲何能得見佛性耶。   善男子不見中道者(至)二定苦行三苦樂行。   案。道生曰。三種皆與見中道名也。有真見者。居然自別也。僧亮曰。辨正因緣因性也。凡夫二乘。即情為見非見也。明因有耶正。亦有遠近。以三種別之也。僧宗曰。從此下答第二問也。答中凡有三種。初明正因。第二明緣因。第三明境界因。其前問雲。生死無常。復以何理。亦稱性耶。今先收因地三種人。神明斯盡。以其有正因之義。必有成佛之理。非木石也。因中說果。亦稱為性耳。寶亮曰。第二重辨出緣因正因二因性之體也。佛今出三種中道。一定樂行。二定苦行。三苦樂行。雲此三人。盡稱見中道。故菩薩居定樂行者。解稱真俗二諦。終歸除苦得樂。津濟六道。緣因行成就。可為正位。而凡夫居在苦中。心無厭背。雲何見中道耶。故一家解雲。夫中道有二途。自有諦二中中道。自有理中中道。二諦中中道解。即是緣因性也。理中中道。即是一切眾生。避苦求樂。解正因佛性。夫中道之義。本是稱理之心。然有神識者。無一剎那心中無有此解。天下苦實可避。樂實可求。既用心得所。豈非中道。若苦不可避。而欲強厭。樂不可得。而欲強求。此便乖理。然今此心。既不乖大理。雲何非解。但此解是境中之用。非造緣之知。亦非善惡因之所生。若善因所生耶。唯應人天中有。三塗應無。若惡因所生耶。則應三塗獨有。人天應無。而今莫問人天六道。無一剎那。無此解故。故知此解。乃是妙本之異用。無變改之心也。是以勝鬘經說。出如來藏。與自性清淨心。冥會此旨。然則經經微據。理自彰矣。苦樂行。謂聲聞緣覺者。二乘人非不厭背求出世之意。故名為樂。封執居心。不免生死。故名為苦。但二諦中中道解不成。非不是善。故屬緣因。攝正因性故。自宜有然。今者出三種中道。以為二因之體。二因乃同用真如為體。今唯得據用來辨。   定樂行者所謂菩薩摩訶薩(至)阿鼻地獄如三禪樂。   案。僧亮曰。見涅槃常樂。知生死幻偽。安之為化。以為苦也。僧宗曰。從初地乃至十地菩薩。致苦眾生。其心甘樂。如三禪也。   定苦行者謂諸凡夫。   案。僧亮曰。不識真樂。不覺惑苦。常行顛倒。謬以道也。   苦樂行者謂聲聞緣覺(至)行於苦樂作中道想。   案。僧亮曰。二乘比之。於凡為樂。方之菩薩為苦。於此二間。情以為足。故雲作中道想也。僧宗曰。從苦法忍。至緣一覺。以其不能安生死。以化物說之為苦。以其解苦性空。於凡夫為勝。亦小小化物。故謂苦樂行也。   以是義故雖有佛性而不能見。   案。僧亮曰。結二乘凡夫。雖有而不見。   善男子如汝所言以何義故(至)三菩提中道種子。   案。道生曰。一切諸佛。莫不由佛而生。是以前佛。是後佛之種類也。僧亮曰。已說因果二性。今通釋二性得名之所由。答第二問也。性有二義。一謂種類相生。二謂守分不改。今言種子者。通說因性。亦通是種矣。僧宗曰。舉其問而答也。向三種心。能生菩提之功。故稱為性耳。非是果故。稱性也。寶亮曰。答第二問。有兩重。初直答因果性之所以。次更明上三人。釋所以有三異之意也。此第一重。先明果。佛性中道解。見理周悉也。中道種子者。次答正因因緣。明子能得果也。先明果性所以。今明緣正二因所以也。   復次善男子道有三種謂上下中。   案。道生曰。前言三種中道。但取兼見。為佛性體。而中必能通故。故雲道耳。今明三道。取其能通。明真道有在也。僧亮曰。通辨二因二果也。下者正因。上者緣因。中者後身菩薩。及佛果也。僧宗曰。上明正因竟。今收因地之善。明緣因也。凡夫為下。二乘為上。菩薩為中也。寶亮曰。此第二重也。次開因果兩廂。明上見中道者。若計梵天是常。是則向者定苦行人也。計三寶無常者。是向苦樂行人也。中者是向定樂行人。   下者梵天無常謬見是常。   案。道生曰。背道非實。名為凡夫。凡夫故為下也。僧亮曰。以其沈淪之義。□流為下也。僧宗曰。既言謬計。何得言善。今取為緣因者。以其伏結。修六行。攝心於禪道耳。此乃非勝道。要有善義。故不得不取也。寶亮曰。凡夫一向居苦。但有正因也。   上者生死無常(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案。道生曰。與真反也。苟是實者。生死為無上。是以義稱為上矣。僧亮曰。二乘不見佛果常故。於生死無常。不可為謬也。了非為是。謂之計生死為常也。僧宗曰。此釋二乘人也。謬見常者。其傾正使已盡。唯餘習氣。約教而言。二乘猶有八倒之習。如三脩所明也。今不取習義為緣因。正取無漏善為緣因。上者凡聖二位。彼凡既下。此聖宜言上也。寶亮曰。二乘行不得中道。然非不是緣因性。若能改於固執。必得上果。   中者名第一義空無常見無常常見於常。   案。道生曰。無有得第一義空者。故不名下也。僧亮曰。見三界過。見涅槃常。以不到故。逆流為上也。僧宗曰。菩薩識第一義空。所以言中也。以離凡夫之下。非二乘之上也。寶亮曰。釋上定樂行人也。菩薩稱而解終歸。用此第一義空為體也。   第一義空不名為下何以故一切凡夫所不得故。   案。僧亮曰。凡夫以□流為下。以不得故。於凡不名為上。證非下也。寶亮曰。明二乘不能會此第一義空。故不名中道。若發真解。乃得無上菩提也。凡夫不能得故。所以不名為者。是下也。   不名為上何以故即是上故。   案。道生曰。上道非上。從意為上耳。寶亮曰。反流盡源。故即上也。僧宗曰。既出二重之上。與佛不殊。亦義得為上。中道解故。稱為中耳。寶亮曰。初地以上。有當分之解。與佛解不殊。但未滿足為異耳。二乘人未有此解。豈得同稱為上耳。   諸佛菩薩所脩之道不上不下以是義故名為中道。   案。僧亮曰。第一義空。唯佛乃見。今該取菩薩者。以後身少見佛性。方之九地。名見中道者也。   復次善男子生死本際(至)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   案。道生曰。即生死為中道者。明本有也。僧亮曰。說境界因也。但說生死。不說涅槃為異耳。無明是現在苦本。愛是未來苦本也。明二世之苦。以惑為本。具一切空也。是名中道者。三種是中道也。僧宗曰。此下釋境界性也。就此中有八翻明義。此下第一翻。即是答第三問也。略舉二世之因。而過去世中。但取無明。現世中。但取有愛也。無明為現在本際。有愛為未來本際。此之因果。即為中道也。寶亮曰。答第三問也。先釋眾生。所以不能見中道之意。正以無明有愛。生死不絕故也。是名中道者。名十二因緣也。   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為中。   案。僧亮曰。道偏則不能破病。不偏者。則能破病。以破病故。名之為中也。僧宗曰。此境生智。智能破故。所以稱為破也。寶亮曰。若能觀十二因緣生。稱理之解。必能破生死也。   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為佛性。   案。僧亮曰。中道智是佛也。道為智因故。說因為性耳。寶亮曰。既如因緣理而照。生中道之解。得名緣因佛性也。   是故佛性常樂我淨。   案。道生曰。本有種生。非起滅之謂。是以常樂無為耳。僧亮曰。以中道常故。佛性常也。僧宗曰。言性理是常。眾生以惑覆故。不得常用。雖未得常用。要是常因。承此句。可以義合第三問也。寶亮曰。照既窮源。生死苦盡。所以言常也。   以諸眾生不能見故(至)無常無樂無我無淨。   案。僧亮曰。不見三種中道。故無常也。   善男子譬如貧人家有寶藏(至)是人即得常樂我淨。   案。僧亮曰。有而不見者為譬也。   佛性亦爾眾生不見(至)眾生即得常樂我淨。   案。僧亮曰。合譬也義與善業喻同也。寶亮曰。釋旨亦不異上佛性品中意也。答第三問竟此也。   復次善男子眾生起見(至)如是觀智是名佛性。   案。道生曰。十二因緣為中道。明眾生是本有也。若常則不應有苦。若斷則無成佛之理。如是中道觀者。則見佛性也。僧亮曰。上說境界。今說智者緣因也。智能斷除斷常之惑。無謬斷常之過也。僧宗曰。第二翻也。謂失解則斷常。得解則不斷不常。故借惑以辨觀體也。寶亮曰。上已答三問竟。此文復何意來。故一家所解。凡為二義。一則通論眾生不識因緣之病。二為定因果性有所在。其意雲何。眾生既即身有佛性。而所以不得用者。正由不體有為無為故起。常等病。謬解在心。故不能得此常樂我淨。向來明此因果性。即不離十二因緣。使物情識理。不此外覓法。正有斯二意。故次辨此理。其大旨乃爾。復就此文中。略分有九意。第一先明觀十二因緣得所不得所。若先安法性無為理。離斷離常。稱境。而知成緣因佛性。若當緣境不稱境。不安無為。執斷執常。乖中道行。第二正開重因重果。定因果性。明此因果俱不離十二因緣。第三正辨出因果性體相。第四判因果性位。第五歎十二因緣。因果性理之甚深。第六明眾生雖與此十二因緣共俱。而不覺不知。唯十住菩薩與佛。能窮鑒此深理。故見因緣之始終。第七明行人既觀智窮深。斷生死因緣相續虛偽果盡。便徹見法性。即用此深法為體。得成靈覺。第八辨觀因緣之智有階級。生解有淺深。第九總收結句。今從眾生起見下。為第一意之始。凡夫正起斷起常。乖生滅道。不識法相。理外行心。故不名中道也。無常無斷。乃名中道者。若就生死邊為論。據識生滅道為語。恐此意不然。何以故。世諦虛妄有。即體如幻。終歸滅無。豈不斷不常。唯神明妙體。法性無為。始可得稱不斷不常。能心緣此理。不取有無相。方得名中道。既稱此理解。便識因緣虛。觀照智生。即名緣因佛性。若能如此解。名為得法。   二乘之人雖觀因緣猶亦不得名為佛性。   案。道生曰。滅於死者。乃曰涅槃。苟日不見。豈能得乎無。有得義故。以不得為名。況不觀者耶。僧亮曰。明二乘空觀。未除斷常。不得勝因之名也。僧宗曰。第三翻以二乘人。得理不深。所以不見也。寶亮曰。二諦中中道之解既不成。雲何見佛性耶。   佛性雖常以諸眾生無明□故不能得見。   案。寶亮曰。因果性常。無明□故。所以不見。   又未能渡十二緣河猶如菟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   案。道生曰。如菟馬者。二乘觀也。菟馬度河。不得河底。以況眾生無明所□。不見理也。僧亮曰。明觀淺也。不見因緣始故。不斷常見。不見因緣終故。不斷斷見也。寶亮曰。第二說三乘同觀無生。但見理不同。有深淺之異。借菟馬度河。為譬也。   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至)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案。僧宗曰。十二因緣生之性也。寶亮曰。此智慧於有為無為兩理上。生是緣因性也。取觀因緣之智。名緣因性。而體是避苦求樂之解。名正因性。二種雙顯也。   善男子譬如胡菰名為熱病(至)十二因緣亦復如是。   案。道生曰。向明十二因緣觀智。該取因時。名為佛性。故以胡菰為譬。真見因緣。然後果成者。非其譬矣。僧亮曰。上說因為種子。是謂種性相生也。今說種子為性。是因中說果。所以為異耳。寶亮曰。為上二因作譬也。雖復非佛。以能得佛果。故名佛性。   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   案。道生曰。向佛性名中。有因有果。故今明因果有屬也。僧亮曰。上說因果事已周。悉是會上宗也。分空為兩因。分第一義為兩果。明因果相承。不離因緣。皆無自性也。僧宗曰。第四翻也。有因者十二因緣。為智作因也。因因者。即是智慧。此智為菩提作因。菩提為涅槃作因。是為因家之因。故言因因也。有果有果果者。菩提是果。而涅槃又是菩提家果也。寶亮曰。第二意。正定因果性也。明此因果性。即用十二因緣為體也。有因者正因也。論理應以正因為因因。以正是因緣之因故也。今但正因性。至佛不改。當因位而言因也。因因者。緣因性。有移動不定。故有重因之號也。果者。謂菩提也。種智是萬行果。故受果名也。涅槃對生死得稱。是為果上立果。故雲果果也。   有因者即十二因緣。   案。僧亮曰。十二因緣。能生觀智。故名因也。   因因者即是智慧。   案。道生曰。智解十二因緣。是因佛性也。今分為二。以理由解得。從理故成佛果。理為佛因也。解既得理。解為理因。是謂因之因也。僧亮曰。觀智於涅槃為因因也。以菩提智是涅槃觀智。是菩提故。所以不於菩提為因因者。欲周歷四法故耳。   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菩提於觀智為果也。   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案。道生曰。成佛得大涅槃。是佛性也。今亦分為二。成佛從理。而至是果也。既成得大涅槃。義在於後。是謂果之果也。僧亮曰。涅槃是菩提之果。望觀智而言是果果義也。   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至)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   案。道生曰。因果同為譬耳。作因果不同。前二分為四。此乃為三。此為異也。僧亮曰。舉十二因緣。相生為類也。僧宗曰。無明為行作因。故言因也。此行復為識作因。若類前句。還以行為因因也。一以從前因而生。二以與識作因。故言因因也。而文句言無明為因因。亦應以十二因緣為因因。如似不類也。消息取耳。寶亮曰。為因果立譬也。就三法上。互望之。有因因果義也。   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至)不來不去非因非果。   案。道生曰。緣生非實。故不出。緣散必滅。故不常。前後故不一。不離故不二也。來去之義類生滅也。非作因故非因。非因故非果也。僧亮曰。不出不滅者。從緣故空無涅槃。是不出。無生死故不滅。下類爾。非因非果者。無前者為因。無後者為果也。僧宗曰。第五翻。舉理以成中道觀智之用也。不出者。不出至現在也。不滅者。不一向斷滅。其有續生於後義也。不常者。即是不出。不斷者即不滅也。非一者。因果異故也。非異者。始終相續為一。不來不去者。不從未來來至。現在亦無一物入過去也。非因非果者。非異因家之果。非異果家之因也。寶亮曰。第三意。上明因果性。不離十二因緣。今次出其體相。明十二因緣。正用此真如法性無相無為為體。若如昔教一向談空。恐聖旨不在。若一向是空。何須讚歎。因緣甚深。故知為顯今教也。   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   案。道生曰。佛性是種生義。故是因非果也。僧亮曰。正因性。於四法最是。僧宗曰。此下第六因果門也。謂十二因緣境界性也。   是果非因如大涅槃。   案。道生曰。涅槃是究竟義故。唯果而非因也。僧亮曰。無復果也。僧宗曰。極果報也。   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   案。道生曰。乖理為作有。皆因緣生也。無不因無不果也。僧亮曰。觀智也。於正因為果。於菩提為因也。僧宗曰。取觀照之智。通因果也。   非因非果名為佛性。   案。道生曰。不從因有。又非更造也。   非因果故常恆無變。   案。道生曰。作有故起滅。得本自然。無起滅矣。僧亮曰。菩提果性。非因所作。所以名第一義也。僧宗曰。謂三菩提也。非因故非因。不為生所生故非果也。以非生因所得故。所以常恆也。寶亮曰。第四意。明判因果性位也。是因者正因也。正因唯得居因位。不得稱果也。是果非因者。涅槃也。唯得名果。不得稱因也。是因是果者。緣因性有。即因即果義也。非因非果者。還遣向言涅槃名果。萬行是因。物情執言。謂是生因生果。今遣言。涅槃之體。百非所不得。非生因之因。復非生因之果。無名無相。豈是因是果耶。   以是義故我經中說(至)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案。道生曰。因果之義。備於十二因緣中矣。十住菩薩。其猶病諸。況二乘乎。僧亮曰。以上空有二門辨義。皆非二乘所測也。舉昔所說三事。證因緣理甚深。一歎理甚深。二眾生不知。三唯佛能了。下別釋也。僧宗曰。第七翻。非二乘所智。故曰無知無見也。   以何義故甚深甚深(至)無有慮知和合而有。   案。僧亮曰。第一證甚深也。僧宗曰。釋甚深也。續故不斷。滅故不常。故能辨果也。雖唸唸滅者。以相似種類。遂有一用也。寶亮曰。第五意。讚歎十二因緣理深。本歎此理深者。乃意在神明體真。不論生死。生死虛搆。有何甚深。而所以獨歎十二因緣。不歎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者。是等因成假名法門。非始終相續。十二因緣是始終法門。故就此為歎也。無知無見者。理既深遠。豈易可知見。唯佛行滿。得具足見。十住髣拂見也。不可思惟者。法性理幽。唯佛境界。非是二乘下地可思忖也。以何義故。名甚深者。此下去正釋因緣之體。所以甚深之意。明眾生行業。不常不斷。而果報不忘。眾生若造業。直以虛偽神明為體。應逐三相無常。若逐三相所作善惡業。雲何得在。而起業後。經百千萬劫。由自得報故。知有法性。為神解主。常繼真不滅。其體既無興廢。用那得滅。若得解以後。癡用乃可無。後未有解來常癡。故是業。業即是癡。障智之義。呼為煩惱。招生感果。因之為業。即一體而義分也。雖唸唸滅。無所失者。既真俗共為神明。俗邊乃可三相滅。就真邊往取。癡義常存。故無所失也。雖無作者。雖無有如神我作者。而不無作業也。雖無受者。雖無有如十六知見神我受者。而有因必得果也。無有慮知和合有者。亦無有如外道所計神我和合知者。然有因故牽果。理數相感召。如其無此法性為體。起業之後。寄致何處。昔經乃唱。有成就之語。定若為成就耶。   一切眾生雖與十二(至)不見知故無有始終。   案。道生曰。不從作有。豈有始乎。既不見知。何有終也。   十住菩薩唯見其終不見其始。   案。道生曰。十住幾見髣拂其終也。始既無際。窮理乃睹也。僧亮曰。證不見者也。僧宗曰。十二因緣。至金剛時斷故。其終易了。尋其本源。不可而知也。   諸佛世尊見始見終以是義故諸佛了了得見佛性。   案。僧亮曰。證唯佛能見也。僧宗曰。始無源而照。正以始於無始。如淨名言從癡有愛。豈知始乎。勝鬘亦云。無始無明也。   善男子一切眾生不能見於十二因緣是故輪轉。   案。僧亮曰。舉不見之損以結也。   善男子如蠶作繭自生死(至)流轉生死猶如拍踘。   案。僧亮曰。為不見者。為譬也。寶亮曰。第六意。眾生雖與此理共俱。而不覺知故。作因得苦。無窮無已。唯諸佛菩薩。覺知此理。修因感果。窮此因緣。故知始知終。今言十住菩薩。知終不知始者。恐此非實論。何以知。然佛既始終但見。何容十住指知終不知始。亦應拂髣知始。而今但言知終不知始者。此正為課不行道者。雲十住菩薩。三阿僧祇行道。尚不知始。況不行者而知。若約事作行。有終可據。始既微末難尋。故但言知終。理而為語。則始終俱髣拂。知唯佛一人。獨了了窮。鑒此十二因緣。得見佛性。   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至)十二緣者即是見法。   案。道生曰。法者理實之名也。見十二緣。始見常無常。為見法也。僧亮曰。舉昔經證見者之益也。滅苦是佛。故雲即是見佛也。   見法者即是見佛。   案。道生曰。體法為佛。法即佛矣。   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   案。道生曰。夫體法者。冥合自然一切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為佛性也。僧亮曰。舉今說以會昔旨也。寶亮曰。第七意。明解窮達源。若生死頓盡。即名見真法。以見此真法故。即名見佛。大覺現前。無復闇障。即用此真如法性為體。成一切種智也。若神明不以此法性為源。經那得言見十二緣。即名見法。若是見生死法。常住佛果。復那得雲。用此法為體。若當是生死空。如於昔教。應同灰身滅智。復不得稱常。常法復無始生義。故知神解用此為本。直除滅虛偽。顯出此真常之旨。其事如下富那外道之說譬也。   善男子觀十二緣智(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   案。僧亮曰。凡夫不見所以令受苦也。而見有深淺。苦滅不同。不見佛性者。中道是佛性。二乘偏見。不見中道也。僧宗曰。第八翻。謂四種人。淺深觀之。唯上上觀。乃窮故知深也。寶亮曰。第八意。次明觀十二緣智。階級定相。向言十二因緣理深。無知無見。唯佛能窮。鑒其始終。今故次明降佛以還。亦得觀此理。但觀而未達。故發解有深淺。階級有四異。下智得聲聞道。中智得緣覺道。上智得住十住地。唯上上智者。見因緣窮。故成無上道。此言得聲聞道。恐非是實行者。若寄言誘愚。故宜無嫌也。   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至)佛者名為涅槃。   案。僧亮曰。第一義空。名為中道。還結上宗也。此二總涅槃生死。不偏境智。皆名中道也。僧宗曰。謂境界性也。第一義空者。謂照境之智也。名中道者。謂智照不偏也。中道名佛性者。解圓成極果也。即涅槃者。果之果也。寶亮曰。第九意。總收結會。明四種佛性。皆不離十二因緣。既言窮此理得成佛。因果佛性。豈得離於十二緣。故言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即第一義空者。乃遠結於上佛果。佛性中道解滿。萬德皆備。唯用此第一義空為體。若通欲取結四種佛性盡。同用此第一義空為體。然今結意。恐據果性為言也。   爾時師子吼菩薩(至)一切眾生何用脩道。   案。僧亮曰。問意。謂若因亦佛性。果亦佛性。名義無差者。何用修道。以求成佛耶。僧宗曰。此難之生。由佛上說見。法即是佛。佛即佛性。人情於此言中。新生此疑。若佛與佛性不異者。是則有性。則有佛。何假修道耶。寶亮曰。此下去為釋疑。而生問。此疑藉何而起。因上答三問。後定因果性。物便生疑。若因果佛性。俱不離十二因緣。是則因性與果性。竟自無差別。何用脩道。既致疑有兩。故下答亦二無有差別。以為一問。何用修道。為第二問。故佛下答去開為三問答。兩問即為二段。第二勸令忘懷。今言是義不然者。先遣也。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至)然諸眾生悉未具足。   案。僧亮曰。夫一豪知見。皆是佛理未足者名因性。具足者名果性。性名雖同具不具異也。僧宗曰。就答中有五重。又明雖復當性。然要須修道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噁心害母(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案。僧亮曰。釋言有者。以未來定得故名有。非今有也。僧宗曰。第一重。寄現有業故。必招當果。佛性亦爾。雲何不須修道耶。   以是義故我於此經(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案。僧亮曰。舉昔偈為證也。僧宗曰。第二重舉偈。以況因果不並也。有煩惱則無涅槃。豈得不須修道耶。   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至)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凡有心者。向言定得。今明有心求樂。求者皆得。但遲速為論耳。僧宗曰。第三重。乳必生酪。所以須醪。煖等必生。所以須修道也。寶亮曰。先答初問。明佛與佛性。雖無差別。要自悉未具是。至於得佛之時。乃可無差。而今未得。雲何無別。故下即寄譬。來明未來有義。現在時中。無有當果。故言有非己有之有也。眾生亦爾。悉皆有心者。下文言。正因者。謂諸眾生。而此中雲。心是若用避苦求樂。解為正因者。若為會此文耶。各自有對。此雲心。是對果地種智為語。言眾生是者。對佛時行人為語。若論其正位。由取避苦求樂。解用為位也。   善男子畢竟有二種(至)諸結覆故眾生不見。   案。僧亮曰。上言定得菩提。畢竟得。今說不但得果。亦得因也。莊嚴是因。亦是世間也。一乘者。佛智是乘之究竟。說乘名也。僧宗曰。第四重。借因以況果也。莊嚴畢竟。猶在因中。眾生成就因理。豈況果性。在生死之外。而當不須修道耶。寶亮曰。答第二問。明應須修道。莊嚴畢竟者。謂金剛心也。究竟畢竟者。無學果也。世間畢竟者。還是金剛心時。體由未免苦無常。故言世間也。出世畢竟者。還是無學果。體免離三相。故言出世也。莊嚴畢竟。據萬行為言。究竟畢竟。道眾生所得佛果一乘。但眾生有此佛果一乘。正由無明障覆故。不能得見理。若如此急應修道。那得難言不須修道耶。   復次善男子佛性者(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道生曰。佛性義現。莫先於此。故即以為名烏。   善男子首楞嚴三昧者(至)首楞嚴定名為佛性。   案。僧亮曰。果性名隨果有能為名不一也。依文而言。此五名並是無學也。寶亮曰。明首楞嚴。是三世諸佛之母。能生一切種智。明眾生亦有。但不修集故。不能得成無上菩提。首楞嚴有五種名者。隨義為五位。第一以堅固為名。二以智慧為目。三以能摧得稱。四以仗物為況。五以覺察為旨。正是一金剛心。逐義異故。有多種名。   善男子我於一時(至)為眾生故說名為我。   案。道生曰。我名本出常存不斷。佛性不斷。則是其義。故以名之。非實是也。   善男子如來有因緣故(至)而說無我得自在故。   案。道生曰。常故自在。是我義也。應感無端。此之自在。從彼而出。本非我故。復名無我也。僧亮曰。上說因非性說性。今明非我說我。樂淨亦爾。佛性實非我者。因無自在非我。有因緣至非虛妄。前除斷滅之惑。後去計常之倒。皆非虛也。為世界故者。為除世人麻米之我也。寶亮曰。第五證當有之義也。於時梵志。聞當有之義。悉發道心。豈得不修道耶。僧宗曰。我於一時。住尼連禪河下。第三文勸時眾。應忘懷取法。佛語無方。不可聞此一邊而執著也。如昔佛一時為梵志。說正因佛性為我。佛性實非我。正以善巧方便。應眾生根。令物悟道。豈可聞說此正因性為我。而生執耶。若爾我所言。眾生當得佛。故言有不得。便執言。眾生有佛性。不須修道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五    答第五問明十住菩薩見不了了諸佛見了了 廣辯八大人覺 辯十二頭陀 釋師子吼問戒則無因涅槃無果義 廣釋重因重果義 辯涅槃無因而是果義 辯佛性非果義 辯性因了因義   師子吼品之第二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至)一切眾生不能得見。   案。僧亮曰。問意謂佛性雄猛。譬金剛力士。自身有之。何故不見耶。以證無也。僧宗曰。舉第四問。以請答也。   佛言善男子譬如色法(至)三昧力故能得明瞭。   案。僧亮曰。凡夫無目。對眼不辨。聖人有導。微遠能見。佛以二人能見。以證有也。就此答中。有八翻。此第一翻。明佛性是有。但煩惱□故。慧眼不開。不能見耳。寶亮曰。此下去次答第四問。就答此問中。有三番明義。第一直明法體障故不見。第二借十二因緣來。證一切眾生等共有佛性。第三舉物離著。今從譬如色法下。第一段佛性雖有。但眾生為煩惱障故。不得見。若能破三種惑。見諦思惟無明住地。煩惱都盡。則見佛性也。   善男子若有人見一切諸法(至)首楞嚴定名為畢竟。   案。僧亮曰。第二明若如中道而見。則見佛性。若乖中道。則不見非無是理也。   善男子譬如初月雖不可見(至)亦不得言無佛性也。   案。僧宗曰。第三明其理幽微。非常情所了。如彼初月。不得言無。   善男子佛性者所謂十力(至)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生死無常。稱一切。三寶常故。不名一切也。僧宗曰。第四上雖明當有。未知何為體。今顯出其體。乃是生死之外也。理既深遠。若欲見。自非破三重惑障。則無由睹見也。三惑者。謂見諦思惟無明住地也。   善男子十二因緣一切眾生(至)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亦內者。正見也。亦外者。耶見也。等有者。未來有也。僧宗曰。十二因緣共有者。第五文借近況遠。言具十二者。始終為語耳。若胎中死。則無十二。而言具者。成就故也。亦內者現在有也。外者未來未用。義稱外耳。入胎五分四根未具者。言入胎有五陰。以四根未具之時。於時。但有名色也。深習一愛。名受者。當知愛即受分。諸經每以其為無記者。以其感果力微故也。內外貪求。為取者。貪著內身。及貪身外。因此生四取。故名取。取謂取於來果也。為內外事。起口業為有者。因向貪求。起增上愛。運於身心動作之用。說業也。現在識名未來生者。世異而已。其餘悉名老死也。色界眾生。無三受者。不具苦受。故言無耳。三觸者苦觸也。三種愛者。如寒得火。病愛湯藥。悉苦因緣。愛言上界無。如此愛但有捨。樂上生愛也。無老病者。乃有唸唸老耳。豈有髮白面皺。亦無四大壞死。以其凡夫。是伏結之道。後還退墮。生欲界時。得具十二佛性亦爾。   善男子雪山有草名為忍辱(至)不可說言無佛性也。   案。僧宗曰。雪山譬佛。草譬涅槃經。上說倒障。不見佛性。今說所以有障。不讀涅槃經故也。僧宗曰。第六翻。上雖明十力無畏。但果去人遠。寶亮曰。第二翻。眾生雖復當時有具不具。要始終經理。三世中得言悉成就有十二。明佛性亦然。未來必有也。   善男子佛性者亦色非色(至)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案。僧宗曰。第七翻。明十住所以不見。以其理故也。為成此義故。假設狀貌。不亦易可知耶。亦色者。垂形六道也。非色者。理絕形色也。非色非非色者。雙遣也。亦一者理無二也。非一者。說三乘也。文中自有具釋。   善男子佛性者非陰界入(至)無邊功德之所成就。   案。僧亮曰。涅槃經說性如是不讀則不見也。僧宗曰。第八更寄譬顯非內非外之理也。煩惱□故非內。惑盡則見故非外也。寶亮曰。第三翻。遣執。凡欲學者。莫承聲而著。若聞色是佛性。不得言唯色是而心非。復聞四陰是佛性。亦不得言唯心是而色非。但聖人說法。隨時逐物。所須豈可定執耶。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至)成就幾法得了了見。   案。僧亮曰。舉第五門。僧宗曰。答第五門也。迦葉更舉前問。以請答也。   善男子菩薩具足成就十法(至)以大涅槃教化眾生。   案。僧宗曰。今言成就十法。非不是行。但未具足。故不見耳。有五重解釋。此第一總明十法淺深為異也。寶亮曰。次舉第五問來請答。佛言。菩薩正行此十法。未滿足故。見不明瞭。佛得此十法。已滿故。見佛性了了。既問除障法。故佛下有五番來。廣解此十法。更無餘義也。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雖見佛性而不明瞭。   案。僧亮曰。十法者。前八法。猶是八大人覺耳。後二法。一讚歎解脫。二以涅槃教化為異成十也。有五翻此第一。   復次善男子出家之人(至)雖見佛性而不明瞭。   案。僧亮曰。第二辨出樂。以出家在林離俗。匆務遠離。正體餘者非也。寂靜樂者。得禪定也。永滅樂者。得無漏也。畢竟樂者。得二涅槃也。僧宗曰。第二偏就觀門。以辨十法也。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雖見佛性而不明瞭。   案。僧亮曰。第三隨從天行。是名正定。以此方知四禪是天行者也。僧宗曰。第三就比丘於此經修行。以明十法也。   復次善男子夫少欲者(至)雖見佛性而不明瞭。   案。僧亮曰。第四以十二頭陀為少欲。行轉除也。僧宗曰。第四離聚落。以辨十法也。   復次善男子為多欲故(至)雖見佛性而不明瞭。   案。僧亮曰。第五翻也。及五種者。解脫五欲樂也。僧宗曰。第五就現相。以明十法。   善男子如汝所言十住菩薩(至)見於佛性而得明瞭。   案。僧宗曰。舉第六問也。今言。以佛眼故了了。菩薩以慧眼。故不了了也。寶亮曰。如所言十住菩薩。以何眼見。而不相了者。此下去次答第六問。佛言菩薩。唯得四眼。用慧眼。故不明瞭。佛具足五眼。照了窮源。故見佛性了了也。下去有數重解。十住菩薩。由為菩提作行。故見不明瞭。十住菩薩。唯自知得佛。不知他有佛性者。亦是不了義之辭。煩惱本障智慧。十住菩薩。斷惑垂盡。何容指自知作佛。不知他有佛性。他惑亦不能障我智不理。今所以有此言者。為辨難易相。明以成佛者。得言易知。未成道人。事跡幽隱難知。故有此之說也。   善男子慧眼見故不得明瞭(至)心不生信不名聞見。   案。僧亮曰。稱第六問佛何眼見故也。初得名慧。滿足佛為菩提。行者進趣名行。住十住故者。應去不去名住也。住不住者。不應去而住非住也。又雲不去不住。十住在生滅境。故有去住。佛不生不滅。不去不住也。僧宗曰。就答中有四翻。第一明佛與菩薩。見有了不了。第二明乃至十地。尚不了了。況其餘耶。至極雖復妙絕。非常情所察。若因跡尋本。可以知也。第三修戒定為因。則其理也。第四結聞見之理。以曉前宗也。此則第一翻也。   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當雲何觀而得知耶。   案。僧亮曰。六種問答。是第二觀門也。僧宗曰。此下第二翻也。寶亮曰。此下師子吼。大段之第二也。上六問六答。已定因果性。使物識因果。修德集業。若當於此深理。未能領悟。信心不立者。勸使約應佛。依十二部經教因果。就事以生信也。凡開五門。此下第一觀果也。   善男子一切眾生實不能知(至)一者眼見二者聞見。   案。僧亮曰。先觀果性。觀之粗也。寶亮曰。佛雖勸觀。但物情不解。故師子吼問。明一切眾生。實不能測知如來心相。當雲何得知。佛言當依二法。一者眼見如來身業。二聞佛所說教法。唯依此二事。得知如來心相。若見如來身業。有三十二相。在世運動。為為眾生。為為利養。若見說法。一向為物。不自為己。得知此人可尊可重。必非生死果報所為。若無此妙極來應。眾生雲何得斯之身處世救苦。必應可信。果既如之。必有妙因。是以勸人。依十二部經。約應佛觀如來心用。可得信知因果之性也。但文十別。事義自顯矣。   若見如來所有身業(至)為誰受身是名眼見。   案。僧亮曰。雲何受身者。有二種。有自在不自在。知如來自在也。何故受身者。知如來為眾生故受也。為誰受身者。為中有等不等。明如來等眾生也。僧亮曰。雲何而受是身者。乃知感應之道。而不能知所以爾耶。謂以大悲之心。故受身也。   若觀如來雲何說法(至)應當依是二種因緣。   案。僧亮曰。不破煩惱者。真諦也。非不破者。世諦也。真俗中。非破非不破者。是真諦。亦是俗諦。何者。非盡能破也。五人能破非不破也。皆說真俗中道。不自言師。亦可俗諦中道。初二種雲何知者。第二觀門。觀緣因也。因成就名眼見。又聞見因不成就。雖識佛。不名眼見。亦非聞見也。二種者。外細內粗。內細外粗。善惡難知者也。   師子吼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唯依是二不可得知。   案。僧亮曰。第三門因緣也。因成就名眼見。亦是聞見。因不成就。雖識佛不名眼見。亦非聞見也。二種者。外細內粗。內細外粗。善惡難知也。寶亮曰。第二文約佛弟子所行法觀因。佛唯極果。無因可觀。若不舉弟子所行。則無以為驗。佛果若不真。那得信佛語者。盡得實解。故知其理必可信。今者師子吼。先舉上菴羅果喻四品人來驗。若內外俱熟。內外俱生。此亦易別。餘外熟內生。外生內熟。此之二人。雲何得知。佛言。此實難知。雖曰難知。當以四法來驗。必知真實。若論此四法。正是共住智慧。開共住為二。智慧為兩。故成四句。若用此四法。則知持戒破戒。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然後得知持戒破戒。   案。僧宗曰。四人常近。猶不可知。況復如來。而可測耶。   善男子戒有二種持者亦二(至)為為利養為究竟持。   案。僧亮曰。以因緣故。受持禁戒者。或為自度。或為人天也。若不為究竟非究竟持也。僧宗曰。此第三翻也。要修究竟戒者。乃能見也。寶亮曰。下欲以此究竟不究竟。來證戒成就不成就。若究竟持戒者。名為眼見聞見。若不究竟持戒。亦不名眼見聞見。自信首五根立以上人。悉屬究竟持戒數。若從一信已後。終入內凡夫。相續不捨。乃至成佛。亦名究竟戒。   善男子如來戒者無有因緣(至)畢竟持戒究竟持戒。   案。僧亮曰。性不為惡。自然得戒。是究竟戒也。不生瞋礙者。亦性不為惡也。   善男子我昔一時與舍利弗(至)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出證因中無惡。果有此力也。寶亮曰。證如來持戒最勝也。   復有二種一為利養(至)及以如來持戒之人。   案。僧亮曰。重釋。而正法者。是究竟也。   復有二種一性自能持(至)及以如來亦名聞見。   案。僧亮曰。即是無因緣戒也。曠世修習。噁心永滅。善成性也。   復有二種一聲聞戒(至)能見佛性如來涅槃。   案。僧亮曰。聲聞厭生死。行乖涅槃。非見法也。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何以故法性爾故。   案。僧亮曰。釋究竟義。亦明從戒生法。終至涅槃。皆是緣因義也。曰推因也。有十一重相釋。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雲何得名我樂淨耶。   案。僧亮曰。上說持戒。至涅槃因果相乘生因了因。未辨涅槃從何因有。故發問也。僧宗曰。難意欲令戒則無因故常。涅槃有因故無常也。寶亮曰。戒前既無因。應是常。涅槃以解脫為因。便應無常。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諦聽諦聽當為汝說。   案。僧亮曰。將欲答難。先舉往事。以證得理。而滅之先。   戒亦有因因聽正法(至)一者聽法二者思惟義。   案。寶亮曰。戒是有為。從聽法而生。為生因。   善男子信心者(至)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   案。僧亮曰。亦因者。聽法是信心之因也。因因者。信心復是聽法之因也。今與因為因。名為因因。亦果者。信心聽法之果也。亦果者。聽法是信心果也。與果互得相生。皆是因是果。故名有為。   善男子譬如尼乾立拒舉瓶互為因果不得相離。   案。僧亮曰。信心聽法。互為因果。不得相離。指據此二。為因因果果也。   善男子如無明緣行(至)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   案。僧亮曰。借此以顯手因果義也。無明為因。行為果。自有行後。還起輕煩惱。說為無明。是明輕重前後。互相生起。迭為因果。亦得重因重果義也。   善男子生能生法(至)生生不自生賴生故生。   案。僧亮曰。借毘曇家義。寄明重因重果之旨也。小生唯生一法。大生乃生八法。是則小生大生。更為因果。亦有重因重果義也。不能自生者。大生三體。不能自生也。由生生生者。由小生來生其體也。生生不自生者。生大生之生不自生。亦賴大生故生也。   是故二生亦因亦因因(至)信心聽法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舉一事二義。以為類釋也。   善男子是果非因(至)名果煩惱者名為過過。   案。僧亮曰。上說戒等是因是果。體是有為也。今明涅槃是果。非因非有為。非有為故。不從因有也。上果故者。人求無苦。以無苦為上也。沙門果故者。斷生死也。過過者。皆說苦法也。煩惱是過。又生苦故。是為過過也。僧宗曰。向已答戒信二法。互為因果。是故無常。今明涅槃。是了因家果。所以常也。是上果者。釋所以是勝也。寶亮曰。既判戒亦有因。知戒非是常。不定便位。涅槃唯得名果。不復更為他作因。故是果非因。   善男子涅槃無因而體是果(至)無有因故故稱涅槃。   案。僧亮曰。有為之法。是因是果故苦也。涅槃是果無因。故非苦也。僧宗曰。無生因也。寶亮曰。體是果者。了因之果也。   師子吼菩薩言如佛所說(至)有時無因故名涅槃。   案。僧亮曰。難意。不以不善為因。故言無。非一切無也。故取六無之中有時無也。   佛言善男子汝今所說(至)何故名因以了因故。   案。僧亮曰。彼所舉者。皆有為共相。形對涅槃真我。不可與無我為匹也。以是義故。是因者。上二因。是果者。上二果也。涅槃是果非因。佛性是因非果。若涅槃但果而非苦者。佛性亦但因。不應是苦也。非沙門果者。非彼二果。非不是餘果是苦也。是了因者。非彼二因。明是了因非生因也寶亮曰。當知涅槃之體。畢竟無因。如無我無我所也。雖引初句為答。後即遣也。明涅槃不同世法。所以常也。是因非果者。還據正因佛性。正因唯住因位。不得名果也。非因生故者。正因佛性。既非善惡因之所生。唯一用不移。至佛不移。至佛不動。故非因生法也。體既非因所生。亦非息心家果也。了因故者。非但緣因是了因。正因亦是了因。何者。若眾生無厭求樂心者。一念善不能作也。由有此解故。可得熟果。是故正因亦遠為佛作了因也。   善男子因有二種(至)地水糞等是名了因。   案。道生曰。俱是作法。亦相比而言之耳。寶亮曰。泛明一切緣正二因義。但使於果力強。便是生因。弱者屬了因也。   復有生因謂六波羅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道生曰。此下明皆非作法。然生了之義。於茲而顯也。由六度而成菩提。故曰生也。寶亮曰。六度取菩提義力強。故名為生因。   復有了因謂佛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宗曰。此有三種相對。通而言之。唯是了因。以拜果義強。為生因也。生者能拜無令有也。了者了已有也。就文而言。小不次。推義。第三重應在第二也。第一重取住前六度。與佛性相對。佛性雖為正因。若語拜果之力。非檀等諸度。則不得果。於了為強。義說生也。僧亮曰。正因佛性。取果力不如。故唯得作了因也。   復有了因謂六波羅蜜佛性。   案。僧宗曰。此取九地以還。於果義弱為了也。寶亮曰。因中六度。去佛果遠。唯得為三菩提。作了因也。   復有生因謂首楞嚴三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宗曰。謂十住也。寶亮曰。金剛心力強。生佛果速。故謂正因。   復有了因謂八正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宗曰。八正是偏行。以其義弱。故為了也。寶亮曰。二乘行遠。但得作了因也。   復有生因所謂信心六波羅蜜。   案。僧亮曰。本無今有。是生也。本有今見。是了也。如無常見常是生。無常見無常是了也。僧宗曰。此取登住至三住也。比八正義強。故名生也。所以得知三住者。以住信忍地。今言信心六度也。寶亮曰。大乘行近。故名生也。   師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說(至)雲何可見佛性亦爾。   案。僧亮曰。觀門第三。通觀因果也。辨見聞亦異。以了為見。不了為聞。寶亮曰。第三因果合觀也。師子吼舉百非。以明如來雲何可見耶。   佛言善男子佛身二種(至)故名眾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方便示現。是名為見者。以示現故。色聲皆名見也。解脫之身。亦名聞見也。餘悉爾。僧宗曰。第四翻領理前宗也。寶亮曰。佛還約眼見聞見二事。勸信也。一常者。謂法身也。無常者。應身也。可見者。佛與十住菩薩。不可見者。謂一切眾生。十住與佛。可名眼見。九住以來。一向是信者。故屬聞見也。佛見佛性。了了分明。故言如色。十住以還。見不分明。故言非色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六    辨因果非有非無義 廣辨正因緣因義 廣辨了因緣因義 師子吼更設七翻難責無佛性 第一謂人無性人可作天天可作人義故知無性 第二論闡提斷善根故知無佛性 第三有初發心故知無佛性 第四退故知無佛性 第五證萬善是性離善則無性 第六因有強弱故知無性 第七以菩提心本無今有故知無佛性 下廣答七難 廣辨退不退性 辨修三十二相等   師子吼品之第三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說言佛性非內非外。   案。僧亮曰。觀門第四。觀於因中。非有非無也。難意謂。若如上乳中有酪。力士額珠者。便因中已有。雲何非有非無耶。僧宗曰。大段之第二也。上答六難。明佛性之理。其義不倫。今師子吼欲成前中道之旨。假為定有定無之難。如來解釋。不可一向定有。亦不可一向定無。故為中道義也。初五種執有為難。下七句執無也。佛性不內者。即時未有也。非外者。不離因而有果也。乳中有酪金剛力士者。推理尋說。剋終驗始。便為已有也。寶亮曰。第四翻觀因中無果。今先開章門。非內非外。與因中無果。作章門也。然非失壞。乃遠為下第五因中立性作章門。內者正因。外者緣因。明有神識者。皆有避苦求樂之解。始終用不改。故名為內。緣因之善。託外緣而生。有時而有。有時而無。故名為外。明此二因之中。都無有果。故言非內非外。因中雖無有果。非無緣正二因。此二因未來必得佛果。既將明因中無果。故師子吼取外之謬執。謂因中已有果。如乳中以有酪。若乳中果有酪。當知眾生身中。已有佛也。今雲何言佛性非內非外耶。外道計生因生果故。因中有果。過至於內。義所以無失者。不言乳中已有酪也。但有因。故言有。明眾生佛性亦然。非即身中已有。一切種智亦有因。故言有眾生佛性。若無此天然之質。為神解之主。終不修因。除迷求解。正以神明之道。異於木石。可得瑩飾。故習解虛衿。斷生死累盡。有萬工現前。所以種為一切智。豈得言眾生有此法性為體。使即時有果。如外道所計生因生果耶。其大意乃爾。故下雲。凡作五執。細而尋之。乃不翅五。要而為據事異。便成五別。此第一直執因中有果。何以知之。眾生生法。各有時節。但說時有異。非因中都無。故知乳中有酪也。   佛言善男子我亦不說(至)酪從乳生故言有酪。   案。僧亮曰。答意非無從生之義。故言有耳。僧宗曰。不言乳已有酪。以果由生。故言有耳。   世尊一切生法各有時節。   案。僧亮曰。若以從生為有者。蘇亦從乳生。何不次乳有蘇耶。僧宗曰。難意謂。乳酪未始不並。但出時有前後也。   善男子乳時無酪亦無生蘇(至)是故我言乳中無酪。   案。僧亮曰。證乳中有酪。亦五味。一以事證。一以知證也。僧宗曰。此下就理中解釋。   如其有者何故不得(至)乃至醍醐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若乳之時有酪。應有二能。更有二名也。寶亮曰。一往破其執也。若乳中有酪。世人不應但名為乳。亦應先有二種名字。   善男子因有二種(至)故言乳中而有酪性。   案。僧亮曰。因雖無果。而力有近遠。遠名緣因。近名正因。答生有次第也。僧宗曰。謂乳之於酪。是正因故。說言有耳。非已有也。寶亮曰。破執既竟。還正義本。謂乳為正因。醪煖作緣因。了出酪也。   師子吼言世尊若乳無酪(至)何故不從角中生耶。   案。僧亮曰。若無而能生者。角亦無酪。獨何從乳而不從角耶。寶亮曰。同是無酪。角亦應有。而角不生。但乳能生。說知先有也。   善男子角亦生酪(至)是故我說正因緣因。   案。僧亮曰。顯緣因之義。亦能生酪。證無而能生者也。僧宗曰。以求酪之人。必取乳故。故知乳是正因也。寶亮曰。縱論以明。理非正答。   師子吼言若使乳中(至)何故不生二俱無故。   案。僧亮曰。欲證有緣因之義。故更問也。僧宗曰。迴換譬耳。義同前釋。寶亮曰。二俱是無。而一生一不生。故知先定有明矣。   善男子乳亦能生菴摩羅樹(至)乳中不生菴摩羅樹。   案。僧亮曰。以水灌則生。以乳灌則長疾。證緣因之力。無而能生也。寶亮曰。以二事破其執也。前翻縱談乳亦能生樹。後一翻舉四大之質。金玉有本。不可同論酪之與樹。自各有正因耳。   世尊如佛所說有二種因(至)緣因者謂六波羅蜜。   案。僧亮曰。含識之類。厭苦求樂。性之常也。雖人天同。此性不異。雜惑名正因。除惑名緣因。無惑可除。名之為佛。   師子吼言世尊我今定知(至)是故當知乳有酪性。   案。僧亮曰。更以人知為證。廣其事耳。寶亮曰。第二執也。求酪之人。取乳不取水。知乳中定先有。   善男子如汝所問是義不然(至)而見長者是義不然。   案。僧亮曰。以取刀之知。並通難也。雖取刀照面。刀本無面。豈以取乳為酪。而言乳已有酪耶。寶亮曰。此中有四重難。第一眼光到境乃見。則火應燒眼。第二若至境而見。不應生疑。第三眼光是色。水亦是色。二俱是礙。唯可見水。雲何乃見水中魚石耶。第四防難。若言不到故見。何故不見壁外物耶。   善男子如汝所言乳有酪者(至)未食之時食應是命。   案。僧亮曰。廣舉證也。寶亮曰。舉近事以況遠理。驗乳中先無酪。   善男子一切諸法(至)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案。僧亮曰。舉偈結釋也。寶亮曰。還舉正義。以明正理。   善男子一切諸法因緣故生(至)應有佛身如我今也。   案。僧亮曰。若已有者。應有果佛相好之用。如我今也。   眾生佛性不破不壞(至)少能見之如金剛珠。   案。僧亮曰。明佛性是常。眾生用之。如身中虛空。而得生長。是空之用。空非三世。以眾生有虛空界故。有空用也。佛性亦非三世。而是眾生有也。以解惑相礙。相礙故惑滅。惑滅乃用故。說為未有也。   善男子眾生佛性諸佛境界(至)解脫生死得大涅槃。   案。僧亮曰。證有而不能知。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虛空無性故無緣因。   案。僧亮曰。上破正因。此下破緣因。將欲破故。先立正因。有須緣因之義。虛空無果。故不假也。僧宗曰。第三翻證有也。以定有故。須緣因為了耳。寶亮曰。以有正因。故須緣因。虛空無故。無此二因。故知有也。   佛言善男子若使乳中定有性者何須緣因。   案。僧亮曰。若已有者。何須緣因也。僧宗曰。若已有者。復何須了因耶。寶亮曰。且一往答雲。若須緣因而得者。豈是已有耶。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定知乳中先有酪性。   案。僧亮曰。舉闇中之物。雖是本有。不了不見。以證了因之用。不得言已有不須了也。寶亮曰。舉現事以救義也。   善男子若使乳中定有酪性(至)若是了因復何須了。   案。僧亮曰。甜多為乳。醋多為酪。若乳時有酪。醋味已足。醋即自了。何須醪煖了也。寶亮曰。向以無了因故。所以乳而非酪。若使先已有酪。即是了因。復何須了。下廣難其義也。   善男子若是了因性是了者(至)若是不了何能了他。   案。僧亮曰。若有醋性。不能自了。何能為他。而作了耶。僧宗曰。若了因不能自了。更須了者。何能了他耶。   若言了因有二種性(至)雲何了因而獨有二。   案。僧亮曰。有為力差。守分為性。火是一法。何得有二也。又雲。若火自了。了所了異。了則是因。所了是果。一法得有二耶。寶亮曰。仍破外道執。性是定法。恆守一位。不得有二用也。謂汝言了因。為當自了。復能了他。若當自了。又能了他。則非自性。何者。汝執了因。唯是一法。雲何有二用耶。了因若二。乳又應二者。乳亦應自了。復是了酪也。若爾者。何須外緣。方亦復現耶。   師子吼言世尊如世人言(至)了因亦爾自了了他。   案。僧亮曰。數是萬法之一。自數數他。了因亦爾也。寶亮曰。當我分復滿一人數。故知有二用。舉此以救義也。   佛言善男子了因若爾(至)不能自了亦不了他。   案。僧亮曰。要須智性者。知數自他。色非自數也。寶亮曰。佛答意謂。數者。是神慮故。能數我色他色。所以言汝執了因者。本是色法。雲何兩用耶。   善男子一切眾生有佛性者(至)是了因者已同酪壞。   案。僧亮曰。已同酪壞者。自了之義。上已破。   若言因中定有果者(至)從師受已漸漸增益。   案。僧亮曰。若定慧之果定有性。不得增長。然從師受已。漸漸增益。知本無也。   若言師教是了因者(至)戒定智慧令得增長。   案。僧亮曰。初白之時。戒自未有。羯磨竟後。戒乃成就。是則應了。未有為有。非了已有。令增長也。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雲何得名有乳有酪。   案。僧亮曰。若乳中無酪。復無了因。雲何有乳。而答雲有酪耶。僧宗曰。以名字證是有耳。寶亮曰。第四執也。現見就賣乳者買酪。故知乳即是酪也。   善男子世間答難凡有三種(至)有佛性以當見故。   案。僧亮曰。正義宗也。終以定當有。故言有耳。寶亮曰。用轉答以釋難。明因中說果。故言有非已有言有也。   師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說(至)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上明二因無果。似與俗乖。今欲會之。如世人說有。以將有耳。乃因問以繫揚也。寶亮曰。過去已滅。未來未至。雲何名有耶。   佛告善男子過去名有(至)悉有佛性實不虛妄。   案。僧亮曰。凡四譬。前一譬顯過去有。後三譬顯未來有也。寶亮曰。雖復曾有當有。於今為無。亦非定無。如麻是現在。油是未來。因果時異。豈得因中有果耶。是以一家作義。每依經推理。往往見人多作因中有果之責。經有誠文。殆不假釋。前佛性品中已雲。毒身之中。有妙藥王。所謂佛性非是作法。此亦不言佛非作法。若言佛亦非作法者。則眾生身中已有於果也。   師子吼言一切眾生(至)當知眾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上別破二因。說有是未來。今師子吼。更以事證因中先有。欲廣有者之過耳。僧宗曰。第一執以正因證有性也。寶亮曰。第五謂正因之中。應已有微微佛故。能令眾生。得無上道耳。若正因中都無者。何不名作緣因耶。   佛言善男子若言子中(至)今則有之當有何咎。   案。僧亮曰。若言細障故不見者。言為細所障耳。非八事中障也。常應不見者。若為細障。障常是細。常不應見也。本無粗相者。若性細者。粗則本無。常如是粗。本無見性者。粗故可見。粗是見因見本無性也。寶亮曰。若言正因中已有者。何故不見耶。且就樹為論。不同世間八緣。而不見者。當知因不應先有果。   師子吼言如佛所說(至)作了因故令細得粗。   案。僧亮曰。救義雲了因。了細令粗粗故可見。非常不可見也。   佛言善男子若本有者(至)石蜜治熱黑蜜治冷。   案。僧亮曰。二俱無者。上說有粗。粗不須了。若本無粗。粗了何所了。若言了無令有者。亦應能生佉陀羅樹。若本有燒。燒不得生。不一時者。責三相不一時用事。黑蜜治冷者。明法從緣異。無定性也。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更以七難。明佛無性。而成顯佛性非無。成上不失壞之義。初以天人證佛性無成也。寶亮曰。第五翻觀因中立性也。雖難有七。然多執緣。難使無正因也。此第一難雲。若因中本無者。則無正因。唯有緣因。故得佛耳。   若諸眾生有佛性者(至)若非常者不名佛性。   案。僧亮曰。第二難。若性因緣成菩提心。是性闡提不應斷。斷則非性也。寶亮曰。佛若以菩提心名為佛性者。現見闡提斷善根。是則闡提無佛性。雲何言眾生悉有佛性耶。   若諸眾生有佛性者何故名為初發心耶。   案。僧亮曰。第三難。性常不應有初也。寶亮曰。既有初發者。則未發心時無佛性。若爾。便是用發心善作佛性。雲何言眾生悉有耶。   雲何而言是毘跋致(至)當知是人無有佛性。   案。僧亮曰。第四難。性常不應有退也。寶亮曰。若有退不退者。是則退者。無有佛性。豈是悉有耶。   世尊菩薩摩訶薩一心趣向(至)何須是法而作因緣。   案。僧亮曰。第五難。證萬善是性。離善無性也。寶亮曰。略舉緣因。謂能成佛者。唯此緣因。故知無有正因佛性。但是緣因也。   世尊如乳不假緣必當成酪(至)當知眾生悉無佛性。   案。僧亮曰。第六難。五味相生。因有強弱。乳強故不假外緣也。寶亮曰。舉經為證。昔說三乘僧常。若爾者。則應常住僧位。雲何成佛耶。   如佛上說僧寶是常(至)一切眾生應無佛性。   案。僧亮曰。第七難也。若菩提心。本無今有者。果亦應爾也。寶亮曰。若眾生先無三菩提。今方有者。是則本無今有。故知先無也。與上難前後為異耳。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一切眾生實有佛性。   案。僧亮曰。答第一初果從理成。必得不失。則稱性也。不從理成。或得或失非性也。是以人天之果有惑。非從性有也。佛果無惑。從性有故。答第一難也。寶亮曰。人天無定可是無性。佛性不同此也。如人天之業。至佛方住。中間無停者。雲何無正因耶。   汝言眾生若有佛性(至)心是無常佛性常故。   案。僧亮曰。答第三難。正因無初。無初故常也。發心是緣因正因也。僧宗曰。兼答第七門也。寶亮曰。發心非正因佛性也。佛性是常。心是無常。是故善心有時而有。有時而無。唯正因性用。常而不改。   汝言何故有退心者(至)以遲得故名之為退。   案。僧亮曰。答第四難也。寶亮曰。明善心不退也。善心不生則已。生則無退。善若可退。雲何成佛耶。但以遲得。故名退耳。   此菩提心實非佛性(至)菩提之心實非佛性。   案。僧亮曰。答第五難也。寶亮曰。還答第二問也。明菩提之心。實非正因也。我言悉有者。謂正因佛性也。斷緣中所生善。故名一闡提也。   善男子汝言眾生若有佛性(至)得見佛性然後得佛。   案。僧亮曰。答第六難也。寶亮曰。答第五難也。明雖有正因。要須緣助。如金石之有金。藉眾緣乃得。   汝言眾生悉有佛性(至)三藐三菩提如石出金。   案。僧亮曰。前無此問。恐零落也。僧宗曰。此問義生也。因答前問。仍遣其惑耳。   善男子汝言僧常(至)是故我說僧有佛性。   案。僧亮曰。答第七難也。寶亮曰。答第六難也。明昔言僧常者。以前佛後佛僧寶恆自相續。豈謂嶷然常耶。十二因緣常者。有佛無佛。正因之性無改。故言常也。第七難。義同第三。無別答。   善男子汝言眾生若有佛性(至)我當為汝分別解說。   案。僧宗曰。重答第四問也。此下廣釋退相也。寶亮曰。答難已竟。下作三翻。明始終無退義。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不退之心不名佛性。   案。僧亮曰。觀緣具不退。不具則退也。僧宗曰。明以遲得故言退。非為永失也。寶亮曰。正辨不退之由也。   善男子汝不可以有退心故(至)及一闡提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為退不進者。為譬也。僧宗曰。不可言退。故無佛性也。寶亮曰。第二翻退不退人。未來同得成佛也。   師子吼言世尊雲何菩薩有退不退。   案。僧亮曰。緣有行願。上但廣願。未廣其行。故發問也。   善男子若有菩薩修集如來(至)如是四法皆悉是常。   案。僧亮曰。如是四法。皆悉是常者。眾生業性。三因一果。常故不可思議七也。僧宗曰。能如是者名不退。不爾者。則為退矣。寶亮曰。舉三十二相業勸業。為用此義故。廣明退不退之相也。   以是常故不可思議(至)以不見故不得涅槃。   案。僧亮曰。業果即眾生。即正因性也。名為常者。煩惱故言常耳。斷常煩惱者。上言因果皆常。未辨常有長短之因。以結惑故常。結惑盡者。則因滅矣。果以無惑故常。常故不變易也。寶亮曰。一說既竟讚歎。明一切眾生及諸佛境界業果佛性悉不可思議。佛果等四法雖常。但眾生起煩惱。業障□故。常癡無解。來翻雲何非常耶。上言煩惱之常者。正出此文也。始終為所除。故言斷常煩惱名無常耳。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七    辨縛解義 辨前後五陰相續以蠟印為譬 名色繫縛眾生眾生繫縛名色 明煩惱與習手為因果 廣辨八喻謂逆喻現喻等 廣釋燈譬聖道義 釋須陀洹雖生惡國猶自持戒 引香山師子為譬 廣辯戒定慧相不可得 釋十六惡律儀 釋生義與涅槃義皆不生不滅 釋佛性非一非二義   師子吼品之第四   師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說(至)以是二因應無縛解。   案。僧亮曰。第三門辯縛解也。若如上說因果之觀。必從縛得脫也。僧宗曰。此下復有四段。探其義。並從中道而來也。前中道論義。初以五句執有。後以七句執無。佛釋雲。不可一向定有。不可一向定無。今此下猶欲成其前執也。以縛解修道。二問成前有執。轉障勸修。成前無執也。所以知縛解成其有執。謂若因中有佛性。為惑所纏。故稱為縛。從因至果得脫。故稱為解。若因時無性。後方有因。本無故則無有縛。果時自起。生在累外。復無所解也。以此二因者。正因即神明。緣因即萬善。此自是有為。居在於縛。乃至金剛亦未免於惑。是則金剛為累。生在於前。佛心無累。起在於後。豈有從縛至解耶。寶亮曰。大文第三明縛解之相也。若於向者。觀因觀果。信心得立。承此修道者。則名為解。若於此因果六行之中。信心不立。則名為縛。今將明此理。故先作難。若如佛所說。應無縛解。何以然耶。我先言正因中有佛。故須緣了出。而佛言正因之內。都無有果。然則有縛之時。舉體無縛。及其解時。亦未曾有縛。雲何而言。從縛得解。下引事如五陰遷流。唸唸生滅。法相如此。誰縛誰解。就此文中。凡有五段。第一明行人。於三世中。陰陰相傳。第二出起縛之體相。第三辯解體之方法。第四明縛解不相離。第五論子果縛異。智秀曰。上明中道。雖復理相顯然。但學者根殊。曉則成解。迷則致縛。為獎學者。使順縛而就解。此下第三次辯縛解明義。凡有五翻。第一約不異段。第二明業盡果謝。理不可移。第三訖燈生闇滅。明果謝之後後。果必來續也。第四蠟印譬。明陰所以續由。果因之理。必相開故也。第五炎。明中陰果報相從也。   是五陰者唸唸生滅如其生滅誰縛誰解。   案。僧亮曰。若因中佛性。為結所縛者。結滅則解。名義可尋也。今五陰生滅。前垢後淨。一滅一生。初不相及。誰縛誰解也。   世尊因此五陰生後五陰(至)眾生亦爾雲何縛解。   案。僧亮曰。為外人作通也。若不至則無縛者。亦應無生也。僧宗曰。物情多疑此理。是故致問。若中道義圓。則生解亦圓。以承此見性。若乖之一豪。則永遠正路。此五陰者。引陰證不相及義為譬。以成其執也。言此陰自滅。不至彼陰。二陰同縛。尚不相至。豈況佛性。而從縛得解。若有縛解。當知因中已有性也。   善男子諦聽諦聽(至)如燈生闇滅燈滅闇生。   案。僧亮曰。答意是相續假名眾生有結。以中陰續死陰。以生陰續中陰。眾苦名之為縛。不在因中有果也。僧宗曰。就二陰釋相傳之義。其難欲使已有性。在於身中。從惑得解也。今明不假已有一性。夫因果本自相召。有因則有因。有果則有果。不得言都無。在因為縛。從因至果為解。若論實法。則前不至後。相續為論。則本縛今解。   善男子如蠟印印泥(至)如印印泥印壞文成。   案。僧亮曰。印譬前陰。文譬後陰也。僧宗曰。重為二陰作譬也。以火融蠟滅。而泥文自生。此時而現。不得言蠟文變為泥文。文非泥出者。非泥離蠟自然而出也。不餘處來者。由蠟而來也。以況現陰中陰義也。以行業之火故。令現陰滅。中陰陰生。亦不得言中陰離現而生。亦不得言餘處生。由現陰為因也。寶亮曰。蠟喻死時行人。印喻死時五陰。泥喻中陰行人。泥上之文。喻中陰五陰。不變在泥者。死時之陰。與行人亦不變作中陰中人也。文非泥出者。中陰五陰。不直從人生也。不餘處來者。復不別從餘處得中陰中五陰也。以印因緣而生文者。因死時之陰。得中陰陰也。現在陰滅。中陰陰生者。合向者印滅。文成句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者。合向蠟印不變在泥句也。中陰五陰亦非自生者。合向文非泥出句也。不從餘來者。合向不餘處來。句也。因現陰下。合向以印因緣而生是文也。   名雖無差而時節各異(至)如印印泥印壞文成。   案。僧宗曰。非肉眼見者。其色細妙。天眼乃見耳。三種食者。思食即過去業也。此中有冷煖觸成身。意地四心及五識。諸心相連。無段食也。中陰二種善與惡者。向明以前陰為蠟。中陰為泥。今復明從中陰。向受生處也。寶亮曰。中陰報妙。唯天眼識所睹。亦無段食。而自資故。隨其用業善惡之所感。心用之粗細。後父母和會。各隨業覓生。以成己身。起三煩惱。交會纏著。中陰陰壞。後陰續起。如印壞之文成。   生時諸根有具不具(至)以是義故名五陰生。   案。僧亮曰。雖無差時節各異者。時雖是一。而一生一滅。用不同也。寶亮曰。第二出縛體也。隨業成早晚。生三毒因緣。業結亂起。繫縛於生死也。   是人若得親近於佛(至)以是義故名五陰滅。   案。僧亮曰。斷煩惱業受生死。名解脫耳。寶亮曰。第三出解體也。繫縛輪轉。自非深觀境界。無以除生死苦也。   師子吼言空中無刺雲何言拔陰無繫者雲何繫縛。   案。僧亮曰。上雲。陰不斷名縛。而未說繫主。故設難也。寶亮曰。第四正明縛解不離眾生。離縛解之外。無別有眾生。但因成假名。離因無果。若以惑成人。名人為縛。以解成人。名人為解。將明此理。故難雲。空本無刺可拔。陰亦無縛可解。   佛言善男子以煩惱鎖(至)無煩惱故名為解脫。   案。僧亮曰。生生不斷。由煩惱繫也。寶亮曰。五陰法外。更無別人。束五陰作人也。若五陰有縛。名人為縛。若五陰解。名人為解。如柱持屋。無別屋外有柱也。   善男子如捲合掌繫縛等三(至)無煩惱故名為解脫。   案。僧亮曰。指合成捲。而指散捲滅。合散成滅。不異於指。煩惱亦爾也。   善男子如說名色繫縛眾生(至)亦名眾生繫縛名色。   案。僧亮曰。陰長結短。容有相縛。而名色眾生。無長無短。更以為譬也。寶亮曰。因成假名。更無別法起。其旨始顯也。   師子吼言世尊如眼不自見(至)是故我言眾生解脫。   案。僧亮曰。二手合時。更無異法。而來合者。合一是果。手二是因。而離手無合也。名色眾生亦爾。寶亮曰。若名色異眾者者。可得言縛。今名色與縛一體。如眼不自見。雲何名色繫縛名色耶。佛答。以二手共合。更無別合法。即手為合故。即名色為縛也。   師子吼言世尊若有名色(至)未離名色亦應繫縛。   案。僧亮曰。名色眾生。二無長短。致此難也。寶亮曰。第五明子果縛異。   善男子解脫二種(至)油若盡者滅則無疑。   案。僧亮曰。名色三種。謂是因是果。非因非果。煩惱與習。互為因果。以煩惱陰是果。佛性眾生亦是名色。非因果也。寶亮曰。羅漢已斷子縛盡。雖有名色。非生死因。但果報數盡。非治道所除也。   善男子所言油者喻諸煩惱(至)若得斷者則入涅槃。   案。僧亮曰。有或者。則處處受生。故名眾生。或盡不生。不名眾生。名入涅槃。寶亮曰。燈譬果縛。油譬子縛也。   師子吼言世尊燈之與油(至)雲何如來喻之於燈。   案。僧亮曰。以明譬眾生。後以眾生譬燈。即以明為燈。油是生因。今煩惱是眾生成因。竟以何為譬耳。寶亮曰。師子吼還更執明燈之與油。二物各異。若言眾生即縛者。此非譬也。   佛言善男子喻有八種(至)七先後喻八遍喻。   案。僧亮曰。欲明譬有多種。此少分譬也。此下廣辨逆與不逆諸譬也。寶亮曰。引八喻。明譬法不全取。前所喻者。蓋少分耳。   雲何順喻如經中說(至)更無別車眾生亦爾。   案。僧亮曰。舉八種之意。意在少分也。   善男子若欲得合彼燈喻者(至)不為諸有之所污染。   案。僧亮曰。炎譬金剛。習盡則滅也。   師子吼言世尊眾生五陰(至)誰有受教修集道者。   案。僧亮曰。第四修道門。從縛得解。功由眾行道之義也。說修道。以積習為義也。有為主無。亦無繫住。何有修道。僧宗曰。大段之第四明修道也。成前執有之難也。若因中有性。為惑所纏。從因至果。除惑說修。既有除惑之功。則修道義立。若因中無性。則唯是生滅。唸唸無常。當體自滅。誰有修道。至涅槃耶。就脩道中。可有八段。第一明相續修道有益。第二明修之方法也。第三明道平等。第四寄處所以明道。第五寄人明道。第六遣著就無相境界。第七更舉無十相。勸修其因。第八重舉極果。令修十相之因。心不斷者。言雖唸唸滅。要相續縛解不斷也。寶亮曰。就辯修道之中。開為十段。第一明眾生神識。雖唸唸滅。得有修道之義。第二明修道得法不得法。若忘懷得理。即出生死。第三明道性平等。第四明處道。第五明時道。第六明人道。第七遣執明道。第八出能修道人。第九辨定慧相資。第十廣因果結句也。   佛言善男子一切眾生(至)勤精進心信心定心。   案。僧亮曰。三慧是道。始從聞思也。念是聞慧。慧是思慧。發心是修慧。是六次第也。   如是等法雖唸唸生滅(至)相續不斷故名修道。   案。僧亮曰。說有修集道者。以相續為集也。   師子吼言世尊如是等法(至)亦相似相續雲何修集。   案。僧亮曰。張兩關難也。稱上六心。言皆唸唸生滅。不能除結也。第二關雲。若相似者。下則常下。亦無修力也。寶亮曰。問有兩意。一意。若唸唸滅者。體不自固。則無增長。二意。若從下生中。從中上。則非相似相續。   佛言善男子如燈雖唸唸滅(至)亦能增長樹林草木。   案。僧亮曰。答初關難也。寶亮曰。先遣初意也。明一神解。雖唸唸生滅。要冥相資。故得有用也。   善男子汝言唸唸滅(至)則能破壞一切煩惱。   案。僧亮曰。答第二關難也。寶亮曰。次遣第二。意明心是知解之性。雖改代不常。要相續不斷。理數目增進也。   師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說(至)雲何而得不作惡業。   案。僧亮曰。舉佛昔說修道相似不相似。譬為證也。寶亮曰。將欲重諮。先領佛昔所說。佛言心不斷故。得唸唸增長。若爾。須陀洹人亦應無漏。無漏相次。雲何。捨無漏。而生惡國耶。然須陀洹人。得見諦無漏。無三漏業。乃是三住菩薩之位。何應受邊地報耶。是故一家撿理。義不應爾。如凡夫中小有福力。尚不生邊地。況須陀洹人。當受此報乎。今言生惡國者。捨見諦無漏清淨五陰。起思惟門煩惱。故言生惡國也。   佛言善男子須陀洹者(至)以道力故不作惡業。   案。僧亮曰。見結不起。故不失須陀洹名也。   善男子譬如香山有師子王(至)以道力故不作諸惡。   案。僧亮曰。香山。譬得初果時五陰。師子王。譬初果無漏。鳥獸見諦惑也。山譬惡國陰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服食甘露(至)須陀洹陰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廣舉諸證不失。   師子吼菩薩白佛言世尊(至)雲何修定雲何修慧。   案。僧亮曰。此下明修義也。寶亮曰。第二段明修道得法不得法也。但自為不兼於物。名不得法。此下有三翻明義也。   佛言善男子若有人(至)修戒定慧是名聲聞。   案。僧亮曰。第一翻直雙說相對。明得法也。   善男子雲何復名修集於戒(至)是則名為修集智慧。   案。僧亮曰。第二重就能破大惡。以明得法也。   善男子修集戒者為身寂靜(至)為得常樂我淨法故。   案。僧亮曰。廣釋修戒定慧相也。寶亮曰。第三明要心大果名得法也。   師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說(至)是故涅槃無因無果。   案。僧亮曰。難意承上戒定次第相生。而得稱常。其義未顯。故問也。若由智得滅。滅是本無今有。有即是生。生即是滅。直以不更生更滅名常者。生亦如是。即生即滅。不更生更滅。亦應常也。寶亮曰。是生雖復當體。不辯住滅。名之為常。要有始終不恆。故非涅槃也。   師子吼言世尊眾生為悉(至)亦不應說佛性如空。   案。僧亮曰。因有三種。正因緣因則別。境界因則共也。何者。三達智。一法不知。則非佛三世因緣也。各各有則無常者。謂彼佛所知。此佛不知。不知故惑不盡。佛應無常也。寶亮曰。第三段明道性平等也。將欲廣明此理。故先作問也。   佛言善男子眾生佛性(至)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總答三因。明皆共有平等也。寶亮曰。在果之日。有六道差別。成佛之後。如是無異也。   師子吼言如佛所說(至)而是佛性常一無變。   案。僧亮曰。廣舉眾譬以釋同修而無礙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八    廣出俱屍城緣起 廣出俱屍城涅槃緣起 廣出須達緣起 廣出逐外道緣起   師子吼品之第五   師子吼言世尊十六大國(至)拘屍那城入般涅槃。   案。僧亮曰。眾生有待處漏盡。此下將辨處為道。故發問也。寶亮曰。修道之第四。文人寄處。所以明道也。大意有五因緣。第一為益人曠遠。第二欲報地往恩。第三為欲還此中正受。第四為果彼本願。第五為逐外道也。   善男子汝不應言拘屍那城(至)邊地弊惡隘陋小城。   案。僧亮曰。先答不應謂此為隘陋也。   善男子我念往昔過恆沙劫(至)我眷屬者受恩能報。   案。僧亮曰。明此是初發心處。故在此也。寶亮曰。第二報地恩也。   復次善男子往昔眾生(至)娑羅樹間三昧正受。   案。僧亮曰。明此是往昔出家修道之處也。寶亮曰。第三欲還此中。三昧正受故也。   善男子我念往昔過無量劫(至)敷揚演說大涅槃經。   案。僧亮曰。明此是發願之處也。寶亮曰。四果本願也。   善男子我初出家未得阿耨(至)我時默然已受彼請。   案。僧亮曰。為洴沙王有請。故所以來此也。   善男子我初得阿耨多羅(至)我即往彼受王供養。   案。僧亮曰。此下皆為逐外道故。次第至此。外道於此。必受化故。故來此也。寶亮曰。第五為逐外道。兼先受此受故也。   外道六師相與集聚(至)我時受已即住其中。   案。僧亮曰。因出須達所起祇洹精舍事也。   是時六師心生嫉妒悉共集詣波斯匿王。   案。僧亮曰。此下廣說外道之辭也。   作如是言大王當知(至)六師之徒歡喜而出。   案。僧亮曰。王知有益。是故許之。   時波斯匿王即敕嚴駕(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案。僧亮曰。外道雖復未降。而所益已多也。   是時六師各相謂言(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案。僧亮曰。隨其所至。略已遍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九    廣出與六師論我無我義 廣釋娑羅雙樹緣起 廣釋二月十五日緣起 廣釋一切法性無住住義 廣釋涅槃無相義 廣釋定慧捨相奢摩他等相   師子吼品之第六   爾時六師周遍六城(至)唯說如來常樂我淨。   案。僧亮曰。師子吼能令眠者覺悟也。佛說中道。能悟偏執之眠也。寶亮曰。外道既窮於此處。故求欲論義也。   爾時六師復作是言(至)嚮喻於眼見者喻我。   案。僧亮曰。根機不同。俱是執著。而憍陳如。聞無常以受道。六師因我樂。以反真也。聞我則欣同。故說已解以自多。而此說非色為我。謂與佛解不同也。寶亮曰。此中往復。不異下先尼中。但自猶有徒眾。未有所稱。至於徒黨都盡。十師方現受降伏。歸還正道也。   佛告六師若言見者(至)聞見六塵當知無我。   案。僧亮曰。此下有三開。難所執我。此即第一難。謂根非我。應如人向之異。一向之中。具見聞也。   所引向喻雖經百年(至)年邁根熟亦應無異。   案。僧亮曰。第三難。向辨無用。知見非向。今明根熟則昧。故知見色根非是我也。   人向異故見內見外(至)若不見者雲何有我。   案。僧亮曰。第三難。若不內外俱見。豈是於我耶。   六師復言瞿曇若無我者(至)有我者即常樂淨。   案。僧亮曰。明見屬眾緣。無別見者也。   六師言瞿曇色亦非我(至)遍一切處猶如虛空。   案。僧亮曰。然色等以因緣故。具有四過。我所以說。我相同虛空。不以因緣成遍一切處。難以分數分也。湛然常住。不可生滅。而能知能見。常御諸情也。   佛言若遍有者則不應言(至)若無常者雲何雲遍。   案。僧亮曰。有兩開。此第一難。言汝我既是見者。今物若遍。見亦應遍。遍則無物。物則不遍也。   若遍有者五道之中(至)雲何而言轉受人天。   案。僧亮曰。第二難也。若遍五道。則一時合者。不得舍人受天也。   汝言遍者一耶多耶我若一者則無父子怨親中人。   案。僧亮曰。第三難也。既言是一。雲何有尊卑之異耶。   我若多者一切眾生(至)善業惡業愚智差別。   案。僧亮曰。第四難也。若各有自在之生。豈有愚智之別耶。造業亦理然是同也。   瞿曇眾生我者無有邊際(至)眾生業果不得無差。   案。僧亮曰。外道救義但救多我之切也。我有遍常。不遍常法。非法不遍也。常我雖遍。然行法則智。行非法則愚。不得無差也。   佛言六師法與非法(至)若不爾者雲何言遍。   案。僧亮曰。我若遍者。應各各具二。具二者。業根應等。若不爾。雲何言遍耶。   瞿曇譬如一室燈百千燈(至)脩善行惡不相雜合。   案。僧亮曰。救義意。如燈之小大。皆遍一室。不容以小故不遍也。   汝等若言我如燈者(至)眾生我者則不如是。   案。僧亮曰。破此執有三開。此第一從緣生故。緣大燈大。所以能有異也。我不從緣。不應異也。寶亮曰。燈之與明。悉從緣有。我既不爾。雲何為喻燈明。要有本有末。在主之炎為本。譬上之明為末。成我不從身出。出住在異處。故無我也。   明從燈出住在異處(至)從身而出住在異處。   案。僧亮曰。第二難也。燈與明異。我與法非法不異。若異者。我則不遍也。   彼燈光明與闇共住(至)當知初明與闇共住。   案。僧亮曰。第三難也。初燈小故。不能破於大闇。與闇共住。闇處無明。明則不遍也。   瞿曇若無我者誰作善惡(至)師子吼者名大涅槃。   案。僧亮曰。不作無善惡也。惡是作業。必應有作者。我是作者。作者是有為無常也。   善男子東方雙者破於無常(至)大寂定者名大涅槃。   案。僧亮曰。八樹擬八法也。八法於茲而顯也。猶明處是耳。   師子吼言世尊如來何故(至)我於二月入大涅槃。   案。僧亮曰。有待時漏盡者。時節即道也。說如來真實者。就起四倒之時破說者。六時者。猶是三時各分為二也。寶亮曰。修道之第五文。次時為道也。既是眾生入道之津。由遣其橫計之情。令覺虛而安理也。   師子吼言如來初生(至)而是母人實不死也。   案。僧亮曰。以初生乃至初得道。皆方便。非圓極故。因未滿而顯之也。今所明理圓。寄滿月也。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何等比丘能莊嚴此娑羅雙樹。   案。僧亮曰。修道之第六。寄人以明道。所謂待伴漏盡也。   善男子若有比丘受持讀誦(至)常住於此娑羅樹木。   案。僧亮曰。法由人弘。故問弘法之人也。寶亮曰。眾生根性不同。若應以千人為緣。少一人則不悟。要須數足。今略數人。若廣列者。其事亦難。具可頓顯也。   佛言善男子一切諸法(至)汝雲何言願如來住。   案。僧亮曰。修道之第七文。次遣著。以明道也。道者。忘懷為德。如其存住。即便背道。今就此門中有三翻。皆是遣執也。   善男子凡言住者名為色法(至)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案。寶亮曰。第一釋疑雲。如來既入涅槃。便不得自在。今遣此執也。佛已斷一切色縛。累盡而體無相。若不達於空。可存有去住也。   善男子若有說言身口意惡(至)於拘屍城亦無是處。   案。僧亮曰。有為相續。故住竟無實住。如來永斷有為。不應請住也。寶亮曰。第二遣執。向既辨道相。但空理難安。於下愚未悟故。引譬以明。理謂必然。功夫行善。不可使得惡果。亦不可使行惡得善果。兩因既不可使。迴換明道。是無相無為。竟何所住耶。   善男子如來今於此拘屍城(至)以是因緣入禪定窟。   案。僧亮曰。上雲。涅槃無生無諸有。如來即涅槃。而言。王宮之生。雙樹之滅。謂以出動為生。入寂為滅。應物之跡也。何故入禪定窟者。將顯現滅之旨。以益當時。故發問也。寶亮曰。勸行佛所入定。為化眾生。得無相涅槃也。   師子吼言世尊無相定者(至)以是義故涅槃名常。   案。僧亮曰。重問涅槃無相義也。明涅槃之中無十相之苦。欲令行者修因。起之為樂。知著相為失。無相為得也。說道有廣有略。初從滅定。訖時方廣門也。今略門有二。但說始終此定也。   師子吼言世尊何等比丘(至)修集捨相是名三相。   案。僧亮曰。已說涅槃無相之利。利由因得。故問也。時時修集。至是名三相。一是修時。一是應修時也。定能除亂。慧除顛倒。捨調遲速。略問舉要。此三者涅槃之要行也。寶亮曰。修道之第八文也。出能修道人。明菩薩無時不修定慧捨三法。故言時時也。   師子吼言世尊雲何名為(至)慧捨二相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若心在緣。不散為定。唸唸取緣。皆不散也。心在一境。至不名三昧。若心相續。一境名定也。如其非定非一切智者。緣四則非定。所以互破者。修定慧為一切智。一切智者。無法不知。名一切智。審定名智。一體具二。不具非一切智也。非一切智雲何名定者。若不餘緣。不知一切。非直失一切。亦復失知下。以行為異耳。定慧亦如是者。亦以非定破慧。非慧破定也。寶亮曰。既唱此三名。時眾有疑。故師子吼。於一法中。作三難也。舉定為隅耳。慧捨亦然也。此第一謂。眾生自有三昧。何須修耶。第二難雲。定本攝心一境。佛既遍緣萬境。便應非定也。第三難雲。若以一行得三昧者。是則六度之中。唯一禪是。餘五應非。若定不能生智。亦非定也。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言(至)如是餘緣亦一境故。   案。寶亮曰。先遣第二難。唯使一境中得定。則一切境悉靜照。故言如是餘緣亦一境也。   行亦如是。   案。寶亮曰。答第三難也。夫六度之行。無非是靜。悉緣中解用。豈非智耶。   又言眾生先有三昧(至)雲何而言不須修集。   案。僧亮曰。答意雖分分別四諦。皆得重緣。亦定亦智。善三昧者。為涅槃修善三昧。非心住境。便是涅槃因也。寶亮曰。答第一難也。此言三昧。名善三昧。一切眾生心行。雖有善惡。不取此心為定也。   以住如是善三昧中(至)見佛性者名為捨相。   案。僧亮曰。此下廣說善不善相也。寶亮曰。此下凡有三翻。明此三法也。第一直總明定慧捨相。第二從奢摩他。名為能滅。以去別解。此三法也。第三從奢摩他有二種。世間出世間以下。偏釋定慧二法也。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力少者。若攝心在境。不馳蕩外緣。目之為定。十住菩薩未居極位。不免企上之心。故義言智多定少耳。此非了義言也。   奢摩他者名為能滅(至)亦名不行是名為捨。   案。寶亮曰。第二釋也。奢摩他。此名為定。此中以五種義釋定也毘婆捨那。此言智慧。此文中有六義釋也。憂畢叉者。此言捨。據空解為目。文中有四義釋也。   善男子奢摩他者有二種(至)善男子是名三昧相。   案。僧亮曰。上總說。今別三相之能也。寶亮曰。第三別釋定慧深淺之相。捨無別體。故不分門也。此中自有二意。一正各辨定慧深淺之相。第二明修定慧有所為。定中深淺相者。世間曰有相定。出世間名無相定也。此先辨定深淺相也。   善男子慧有二種(至)復有四種所謂觀四真諦。   案。僧亮曰。下別說定慧二體。捨無別體。不說也。寶亮曰。辨慧之深淺相也。   善男子為三事故修奢摩他(至)為破一切諸煩惱故。   案。僧亮曰。上說三相多能。今說為能中要者。故修也。寶亮曰。第二重。次明修定慧有所為也。先有三句明定。後有三句明慧。合定慧二門。凡成六句釋義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    猶明奢摩他毘婆捨那 辨斷煩惱義顯二種滅謂性滅畢竟滅 以三空三昧配定慧捨相 明成就十法見無相涅槃 辨施畜生得百倍報及施闡提千倍報 廣辨輕重業定不定業及報定時不定等 廣辨菩薩無三塗業見受報事 出調達與佛為商主緣起 出迦羅富王刑婆羅門緣起 釋修道力轉重業為輕業   師子吼品之第七   師子吼言世尊如經中說(至)何故復修奢摩他耶。   案。僧亮曰。上品末慧能破結。今明非直慧功。要須三法合用。故先說定耳。寶亮曰。修道之第九也。明定慧相資。上既出能修道之人。今次辨定慧合用。故先問也。若智慧能治惑。何須修定。凡夫謂智慧能斷惑故。謂煩惱如事像。為智慧所除也。佛今就五門中。釋無斷義。若不修定。則不達見。五門者。第一就實法。第二就空門。第三就到不到。第四明伴非伴。第五推性滅。此五門中撿。並無破義。   佛言善男子汝言毘婆捨那(至)明能破闇無有是處。   案。僧亮曰。能知諸法自生自滅。慧不能破。非定心見也。寶亮曰。第一門。智慧生時。三相所遷。當體自滅。實法道中。有何能破所破者耶。   善男子誰有智慧誰有煩惱(至)如其無者則無所破。   案。僧亮曰。第二門。辨破與不破。無主故空也。寶亮曰。第二門體性俱空。故無能破也。   善男子若言智慧能破煩惱(至)而能破者是義不然。   案。僧亮曰。第三門有無也。智起則有。故名到起則無。故不到也。初念應破者。一念破一切結。是則不到者。如明闇相違。明起闇以過去。明不及闇不到。則同凡夫也。寶亮曰。第三門語勢。如以智到煩惱時破。不到時不破。義意不爾也。謂能破者。為當智到行人心時能破。為當未到破耶若未到而破。則凡夫應破。若到故破者。則初念應破。而今行人有無量念。若初念不破。則不須後念。若果初到便破。是則不到也。智慧唸唸生滅。初不相及。有何到不到義。若言到不到合故能破。亦無此義。   復次毘婆捨那破煩惱者(至)毘婆捨那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第四門明伴非伴門也。寶亮曰。第四門辨八正道中。為一道能破。共故能破。若一能破。則不須具修於八。若一不能。八亦不能。乃舉盲者為譬。以曉之也。   善男子如地堅性火熱性(至)決定不能破諸煩惱。   案。僧亮曰。第五門辨滅不滅也。煩惱性滅。智不能滅。若性不滅。智亦不能滅。先以五大為譬。堅他作亦應爾也。寶亮曰。第五門。開此中為三意。明亦無斷義。初以四大為況。各當自性。誰使之然耶。次意雲。若言如鹽性鹹強。令異物鹹。智慧強令煩惱滅者。亦不然也。後意雲。煩惱與智慧。俱唸唸滅。而言智慧能斷。亦不然也。   善男子如鹽性鹹令異物鹹(至)智慧之性不破煩惱。   案。僧亮曰。明結性非滅智不能滅。若以鹹能令淡。譬智能滅結也。是義不然。何故者。鹹淡不俱。鹹生之時。淡已過去也。過去自滅。非鹹滅也。若法無滅。雲何智慧強令滅者。若過去法滅。非自滅者。雲何強令耶。雲何而言能滅惑。他法者為外家生。意通上強難也。謂智明力強。惑闇性弱。智能滅惑者。亦不然。何者。二法皆生時即滅。生死強弱。何能滅他也。   善男子一切諸法有二種滅(至)生異滅異無造作者。   案。僧亮曰。物有強令他滅。理不可然。引而破之。一唸唸如水。滅已續生。即上性滅也。如火焚薪。更不復續。畢竟滅也。應有餘燼者。色非慮解。不待方便。任運應起是有也。火緣橫奪。故有餘燼存。可言強滅。心待方便。未來未有。非強滅也。寶亮曰。上五門說法。明無所斷。今從性滅究竟滅下去。定於法相。煩惱亦起即謝。不假治道。故言性滅。究竟滅者。就得解作語。從起一念癡後。則於萬境上不識。若修道得解。於萬境上悉明。迷用永不起。名為究竟滅。夫道生之時。亦無煩惱可斷。若解無斷而斷。名為正義也。本無解時常癡。若一剎那明起。於境悉達。第二運去。方受斷名。前一念無所形。故不得名也。若至第二念去。雲向癡今解。本不斷今斷也。   善男子若修集定(至)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由心不教慧。得見空定之用。能大利益者。斷煩惱利也。寶亮曰。勸行人。若不修定。則不得正智正見。亦不體上五門破不破之義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至)菩薩定慧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第三捨用。捨無別法為體也。執急則斷者。草緩則失。急則斷也。專空著斷。譬定多也。捨空著有。譬慧少也。於空不空。於有不有。定慧等捨之用也。寶亮曰。此下正辨定慧相資合用之意。   善男子譬如工匠甘鐹盛金(至)修是二法能大利益。   案。僧亮曰。甘鐹譬定。撓攪譬慧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是則名為大涅槃樂。   案。僧亮曰。上說斷結。下說一切德。皆由三法所成也。   善男子定相者名空三昧(至)是名菩薩行菩提道。   案。僧亮曰。有相觀生死也。無相觀涅槃也。   師子吼言世尊雲何菩薩知時非時。   案。僧亮曰。將釋上時非時之義故門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是名菩薩知時非時。   案。僧亮曰。不宜修智者。智增則慢甚。   若有菩薩勤修積集(至)是名菩薩知時非時。   案。僧亮曰。不宜修定者。是人根鈍。煩惱勢盛。自疑犯戒。皆由著定。所以宜修空慧也。   善男子若有菩薩定慧二法(至)以是因緣得相涅槃。   案。僧亮曰。二法雖等。煩惱提起。應更兩修。能制煩惱。然後捨也。   師子吼言世尊無十相故(至)即得明瞭見於佛性。   案。僧亮曰。將為始行之人。更問涅槃十有餘名。顯無相之利。令始行修之信也。寶亮曰。此下修道之第十文也。廣因果以結句。若具此十法。則能見佛性。得無相涅槃也。   師子吼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至)是名菩薩信心具足。   案。僧亮曰。信心具足者。信為行始故居十法之初也。   二戒具足雲何名為(至)則能明見涅槃無相。   案。僧亮曰。釋備十行也。可斷者謂生死。不可斷者涅槃。從緣生者有為。從緣見者無為也。果亦如之。   師子吼言世尊如佛先告(至)三菩提是義雲何。   案。僧亮曰。第五轉障門。修道轉業次道說也。純陀受報。未有盡期。雲何得成三菩提耶。僧宗曰。上縛解修道。成因中已有之難。今轉障勸修。成前無性七執。所以爾者。其雲下至畜生。上窮諸佛。皆為福田。若施之者。則福報無盡。豈不以因中無性。永在三有耶。就轉障中。有五段文。初明善惡業轉障體。第二明菩薩以願力。生地獄中。非為實生。簡出此也。第三還正業體。上言業可轉。人情謂。業報渾亂。故更辨。雖復有轉。然業報之義。豈可彰耶。第四明上雖言轉。今出其人。第五明人行何行。故能轉耶。明以如此行故轉。即出轉業之行也。寶亮曰。將明業不定。故先引昔教定業作難。非唯惡業障道。善業亦能障。如昔說。若重心作業。必受果報。若爾純陀今者。重心施佛。受人天果報無盡。何當入聖耶。   世尊如佛經中若施畜生(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此明地勝報不可盡業障也。僧宗曰。施畜生者。舉偏教為難也。施闡提者。取其人類也。下極畜生。上窮諸佛。善惡同然。其報無盡。都不明轉義。是以牽此為難。依如昔教。世尊受純陀之供。則護報無量。何有見佛性成佛時耶。   世尊經中復說若人重心(至)雲何復得見於佛性。   案。僧宗曰。第二難。以心重故。果應無盡也。   世尊經中復說施三種人(至)二父母三如來。   案。僧宗曰。第三舉三種病人。起慈悲之重。父母以恩養邊重。如來以四中最勝。施此三。其福則等。引此為證也。   世尊經中復說佛告阿難(至)色無色業亦復如是。   案。僧宗曰。第四舉昔成說。如其無三業者。必成菩提。是則眾生未曾無此之業。則感報無窮。何時當成菩提耶。   世尊如法句偈非空非海中(至)脫之不受業。   案。僧宗曰。第五舉必報不可免也。   又阿尼樓馱言世尊(至)具足成就檀波羅蜜。   案。僧宗曰。第六舉一食之施。尚得八萬劫果。以淺況深也。   世尊若善果報不可盡者(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此明心勝也。僧宗曰。第七以善業。類不善業。乃至闡提受報無窮。則無佛性也。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佛十力中業力最深。   案。僧亮曰。業已久滅。果在後生。此理難見。喜生疑謗。故言深心也。僧宗曰。將答所問。故先致歎也。   善男子有諸眾生(至)為度彼故作如是說。   案。僧亮曰。開昔定說門也。僧宗曰。昔說重報。不可轉移。為人不信。故作定說。若窮撿於理。則不如是。夫業乃非不得果。但更有餘緣。脫其前果。故言可轉也。寶亮曰。本為下愚無智者說也。眾生於中。不信得果。故唱言是定也。   善男子一切作業有輕有重(至)一決定二不決定。   案。僧亮曰。開今不定門。是為一切不定也。寶亮曰。此下一往先開三門。第一辨不定。第二出愚智。第三出二人所行之法。   善男子或有人言惡業無果(至)一切作業無不得果。   案。僧亮曰。釋昔定說門也。   善男子或有重業可得作輕(至)雖不定得亦非不得。   案。僧亮曰。從作業有輕有重。此第一翻。明業皆不定。   善男子一切眾生凡有二種(至)現也輕業地獄重受。   案。僧亮曰。釋不定門也。唯有愚智者。釋所以不定者由人也。重惡輕受。非都不受也。僧宗曰。此正釋轉義也。言愚人造業。乃應得輕苦。以其不知慚愧修善之方。則罪障日夜增長。迴此輕報。地獄重受。若是智人。昔曾造惡種此業勢。既感三途。亦感輕苦。以其有修身戒心慧之緣。遂使重苦之報。不復受也。但受頭痛等苦故。義唱為轉也。寶亮曰。此第二出愚智二人也。   師子吼言世尊若如是者(至)清淨梵行及解脫果。   案。僧亮曰。難意若定受者。可修梵行。求解脫不定。何用求離耶。僧宗曰。業既不定。會當轉惡生善也。寶亮曰。此下第三出愚智二人所行之法也。將欲明義。故師子吼先作此難雲。若必不定。則自得去。何用修道耶。   佛言善男子若一切業(至)則修梵行及解脫果。   案。僧亮曰。答意若以決定。雲何可脫。緣不定故。所以須修梵行。以求解脫耳。僧宗曰。正以法相不定故。可得修有轉義也。若使定不可轉者。惡家常應為惡。乃至少時作業。應少時受。   善男子若能遠離一切惡業(至)雲何而有修道涅槃。   案。僧亮曰。重舉諸業。謂若定者。則有如是失也。寶亮曰。正以不定故須修道。若必定者。修道何益耶。   善男子業有二種定以不定。   案。僧亮曰。此下廣前三門。後又重舉愚智二人。總結句。併合前後凡七門。   定業有二一報定二時定(至)所謂現受生受後受。   案。僧亮曰。釋上定不定業也。優婆塞戒說。業有四種。一報定時定。二報定時不定。三時定報不定。四時不定報不定也。今說二者。以初二報定。合為一也。僧宗曰。向已明有轉。今廣出報定世定。為彰可轉之義。言報之為理。不出世定報定。若世報俱之。此家為重。若報定世不定。此為第二。若世定報不定。此為第三。若報世俱不定。此為第四。寶亮曰。此下竟三報業。悉為證初第一門業性不定意業有二種。定以不定。今開四句明業體。第一時定報不定。此人作業之時。莫問輕重。但是猛利心中作也。作業成後。更經營運誓心來逐此業。名為業定。若此時差。則永不復受也。報定時不定者。此人作業之時。心極慇重。未必決斷。復無誓心。故或現受生受後受也。俱不定者。作時不重。又不決斷也。二俱定者。與上相違。   善男子若定心作善惡等(至)供養三寶是名定業。   案。僧亮曰。釋定業也。寶亮曰。此四句。第一。第二。第四。於愚人悉定也。若智人者。四句皆不定。愚人無身戒心慧故。所以皆成定報也。   善男子智者善根深固難動(至)一切諸業不名決定。   案。僧亮曰。釋不定業也。   菩薩摩訶薩無地獄業(至)非現生後受是惡業。   案。僧亮曰。已斷定業不定業。不定業願受之證。一切業不定。令地獄空者。說生之益也。寶亮曰。智人有此四德故。皆不定也。所以菩薩恆在地獄。開悟眾生。若其業定。何能使物離苦。昇人天進德也。   復次善男子是賢劫中(至)非現生後受是惡業。   案。僧亮曰。前說無地獄業。此說無業而現受。寶亮曰。明諸菩薩化生其中。以證業之不定。   復次善男子是賢劫中(至)非現生後受是惡業。   案。僧亮曰。次說無餓鬼業亦現受也。   善男子我於賢劫生屠膾家(至)非現生後受是惡業。   案。僧亮曰。次說無十六惡律儀。亦現受也。   善男子是賢劫中復生邊地(至)非現生後受是惡業。   案。僧亮曰。次說無八難等執障。   善男子我念往昔(至)是名菩薩摩訶薩說現世報。   案。僧亮曰。廣出提婆達多。往昔緣起事耳。   善男子我念往昔(至)是名菩薩摩訶薩說現世報。   案。僧亮曰。又廣舉緣起。重證久來無也。   善男子善業生報後報(至)一切諸業悉得現報。   案。僧亮曰。向明現報。今舉生後亦如是。皆是慈善願力。亦現受也。   不善惡業得現報者(至)是名惡業現受果報。   案。僧亮曰。向明以善業願受。今明以惡受也。   生報者如一闡提犯四重禁及五逆罪。   案。僧亮曰。此三人皆重。故生報也。唯人能起此業。而人身小。受苦少故。不得現受也。   後報者如持戒人深發誓願(至)轉輪聖王教化眾生。   案。僧亮曰。淨戒身報。得淨戒身。及轉輪王。非一身可集。故後報受也。   善男子若業定得現世報者(至)無善藏者輕業重受。   案。僧亮曰。現報業輕。不能得後報。後報業重。故現生正報也。寶亮曰。凡有十二譬。廣上第二門出愚智二人事也。蓋欲顯智者之解。愚者之蔽。可不誡哉。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一    廣辨轉障義 廣釋修身義舉四蛇一篋為喻 廣釋修戒義 廣釋修心義 廣釋修慧義 重明修身戒心慧義 重明轉重為輕轉輕為重義 師子吼重舉六事為難謂不須修道 佛舉恆河七人譬明應須修道廣答前難 明佛性常故不在因中如十二因緣無定住處   師子吼品之第八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地獄重報現世輕受。   案。僧亮曰。上說愚智二譬。未說二人所行。今說身戒心慧。是智者所行。以證道能轉障也。僧宗曰。此下廣明二種善惡業相也。謂人用如此業則轉。用如此業。則不轉也。寶亮曰。此下第三廣上二人所行之法也。將明所行法故。一往先舉二人也。就此中。明清淨梵行。凡有三種也。若依今日經教。修身戒心慧。一切業悉不定。修身者。作四念處觀。修戒者淨身口意。得正語正業戒。修身者。得釋定。修慧者。入無漏解。若修此四法。則轉重業而輕受。論此義實難解。若修相善。遏重用輕。理亦可然。而今修此四法。乃是無漏。初無漏力。自能治重者。餘輕業非已家之力。自人天中受。何轉之有。理實無輕。今有此言。為於愚人。愚人既聞此之說。便欲勤修。若修此四成就。則重者先遣也。餘業在人天中受者。本是向者。重家之眷屬。凡作此重業。要有方便。非忽然頓重。若使無向四法。莫問輕重。並受地獄報。今既修四力。所餘輕者。不能獨得重報。於人天輕受。故雲轉重為輕。轉輕為重義亦然。輕業本應得人天。既無心戒力。遂將此業。在三塗中受。亦非輕業得重處也。   佛言一切眾生凡有二種(至)身戒心慧是名愚癡。   案。僧亮曰。下有復次。明此四法寄一深淺廣略為辭耳。此且總判愚智二途也。辨修不修也。   雲何名為不修身(至)不修聖行名不修慧。   案。僧亮曰。第一翻。五根是身業。亦是煩惱。導首故說也。   復次不修身者不能具足(至)不修慧者不修梵行故。   案。僧亮曰。第二翻。戒以防身。戒不具足。謂不修身也。   復次不修身者不能觀身(至)不善護心名不修慧。   案。僧亮曰。第三翻。就觀門為義。   復次不修身者不能深觀(至)不能具足般若波羅蜜。   案。僧亮曰。第四翻。就無常門。為義也。   復次不修身者貪著我身(至)不能分別善惡等法。   案。僧亮曰。第五翻。重明上不觀為果也。   復次不修身者不斷我見(至)不修慧者不斷癡心。   案。僧亮曰。第六翻。不斷身見。故不名修也。寶亮曰。上來至此就相涉之義以明四法。若能行此四法。必得其所者。則成智人也。   復次不修身者不能觀身(至)往日供給衣食之恩。   案。僧亮曰。第七翻。不能觀身。五種過患。此有五階。明五門也。此總明五門過患也。寶亮曰。此下訖金翅鳥。第二歷別明四法也。   善男子譬如有王畜四毒蛇(至)若一大瞋則能壞身。   案。僧亮曰。譬苦門也。   善男子如人久病應當至心(至)一切眾生身亦如是。   案。僧亮曰。譬無常門。   善男子亦如芭蕉內無堅實一切眾生身亦如是。   案。僧亮曰。譬空無性門也。   善男子如蛇鼠狼各各相於(至)眾生四大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譬不自在門也。   善男子譬如鵝王不樂塚墓(至)作如是觀不名修身。   案。僧亮曰。凡七譬。不淨門也。七種者。一種子不淨。二住處不淨。三出門不淨。四體性不淨。五九孔不淨。六諸蟲不淨。七污淨物衣服。   不修戒者善男子若不能觀(至)如是觀者名不修戒。   案。僧亮曰。惡者不見其過。善者能識其罪。身應觀其過。戒慧應識其能也。   不修心者不能觀心(至)不能如是觀者名不修心。   案。僧亮曰。著相之心。眾患之主。   不修慧者不觀智慧(至)不能如是觀者不名修慧。   案。僧亮曰。真慧佛菩薩母。有能修習名種子也。   善男子第一義中(至)若有如是見者名不修慧。   案。僧亮曰。第七翻。此最深也。身是假也。戒心慧亦如是。寶亮曰。此下正明修。此四法得所之意也。謂若妄修者。則此四速成。如其有存。雖行無益。此第一義。非空之第一也。但明凡夫有執實之計心。據此為第一耳。若見身是實。不從因緣作如斯。修身非謂修也。餘亦如此也。   善男子若有不修身戒心慧(至)若似地獄有何苦事。   案。僧亮曰。謂不修四法。定取罪相。言是我有。雖聞智說。不生恐怖也。   譬如蒼蠅為唾所粘(至)是人罪業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重顯愚人。□藏不悔。遂長小成大。舉三譬以為喻也。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是人何故令現輕報轉地獄受。   案。僧亮曰。上說不修四事。未說所以不修。欲明具下諸惡。故登問也。寶亮曰。上已廣略六門。此四法竟。今此下第七更舉二人結句。廣辨愚人之惡。略明智人之善也。   佛言善男子一切眾生(至)現世輕報地獄重受。   案。僧亮曰。舉兩翻五事。釋所以不修四事。而能轉輕為重。   師子吼言世尊何等人能轉地獄報現世輕受。   案。僧亮曰。向明愚者之失。今明智者之得。是以次有諮也。   善男子若有修集身戒心慧(至)地獄果報現世輕受。   案。僧亮曰。解空故罪。所以不除者。以其人心不著故。   是人設作極重惡業(至)能令地獄重報現世輕受。   案。僧亮曰。罪惡以橫生故。無根空解。以從理故力大。是以真金雖少。猶勝積華。   善男子以是義故非一切業(至)亦非一切眾生定受。   案。僧亮曰。總結上旨也。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悉不得是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第六勸修也。以道能轉障。故勸修也。有兩難。此第一若言業不定障而性是定因者定勝不定。何故不以性故得耶。僧宗曰。猶成前無性七執。謂若有性。則自然成佛。何須勸修。正以勸修方得。故知得佛之時。始有性也。凡有四段。第一五難。令因中無性。若必有者。自然至佛。佛以七種人總答也。第二明如來所見。真實明瞭。不同凡夫。凡夫如盲人問象。如來則會中道。故不須勸也。第三出佛性體。以驗不謬也。第四正勸令修也。寶亮曰。若欲近離重障。遠取佛果。莫過修道。所以勸也。   世尊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至)何須修集八聖道耶。   案。僧亮曰。第二難也。性是定因。因力則強。強故不須修道相助也。寶亮曰。下去凡五翻。上來至此。第一翻。師子吼難。若眾生有正因佛性。何不率爾而得涅槃。而方修虛假之緣因耶。   世尊如此經中說有病人(至)何以故以佛性故。   案。僧亮曰。此下有六事。證不修道。以成第二難。此第一事舉經也。寶亮曰。第二翻。若眾生有正因。正因之力。應自然成佛。何用修道。下舉五事。以證成此難。明不假道力。   世尊譬如日月無有能遮(至)不以修集聖道力故。   案。僧亮曰。此中舉三事。一舉日月自然。至頞多山。二舉河必歸海。三舉闡提必入地獄。皆不假因緣也。寶亮曰。此中舉三事為證也。   世尊若一闡提犯四重禁(至)非因修集然後得也。   案。僧亮曰。第五事明得菩提。不由修道。乃關佛性。以證業不定障也。寶亮曰。第四事也。   世尊譬如磁石去鐵雖遠(至)是故不須勤修集道。   案。僧亮曰。第六事更無別法。直以性故。兩吸鐵也。寶亮曰。此第五事也。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離諸怨賊受大快樂。   案。僧亮曰。答初難也。七人皆具手足譬佛性。習浮者度。不習不度。譬修道也。眾生亦爾。皆有佛性。不修聖道。不得涅槃。是煩惱過也。眾生以三事入生死。一以洗浴。譬斷煩惱。二以恐怖。譬畏生死苦。三以採花。譬修功德也。僧宗曰。下取闡提。上至諸佛。為七人也。若為洗浴者。言無漏聖人。能永斷煩惱。如洗浴去垢也。或為恐怖者。聲聞二乘。怖畏四魔。或為採花凡夫。貪世五欲。以悅其情。此三種人。各有所為。故同入河中。運其身手。明若凡若聖。期心不同。故生死河中。各修其善。隨其力用不同。故有七種之別也。寶亮曰。今將恆河中。七人答第一難。如恆河邊。七人悉有手足。若不習浮。不能得度。眾生雖有佛性。要久習緣因善。方乃得成佛。雲何難言。率爾行道。而得佛耶。此中借恆河為譬者。用生死為河。明眾生雖復在生死河中。要未識生死。及至觀解信聖之語。方覺其過。故言入河。入河之意。凡為三義。第一譬除煩惱。第二畏生死八苦。第三如修萬善。此恆河中七人。雖盡曾為一闡提來。要當時行異。第三人信常故畏行成。資斯之解。仍得出生死也。   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復如是(至)如恆河邊第一人也。   案。僧亮曰。第一人謂闡提也。   善男子一闡提輩有六因緣(至)是故常沒三惡道中。   案。僧宗曰。初譬外凡夫。乃至闡提以無智慧正見之心。不習修道之浮故。   第二人者發意欲度(至)如恆河邊第二人也。   案。僧亮曰。第二暫出還沒。不習浮者。本不修戒定慧也。僧宗曰。雖複習觀。四意止而智力未深。其人猶退。言沒已還出者。以其習觀見理義為出。未可是名故。言出已覆沒也。力大故出者。既觀無常苦等。於外凡為大力也。不習浮者。如觀力淺故也。   第三人者發意欲度(至)如恆河邊第三人也。   案。僧亮曰。譬得煖法已上也。僧宗曰。五根已立。乃至見諦十五心已來。悉不退位也。   第四人者發意欲度(至)如恆河邊第四人也。   案。僧亮曰。譬四果也。僧宗曰。觀四方者。謂四果人。觀諦平等也。住者習浮故不沒。小乘不希更進。故如住也。不知出處。故觀方者。夫真知出者。於生死化物。若巧方便。所以知出。二乘不知大士之慧。故言不知出也。   第五人者發意欲度(至)如恆河邊第五人也。   案。僧亮曰。譬緣覺無自悟小勝聲聞也。僧宗曰。緣覺也。言觀方已去者。其比於聲聞。根力為勝。雖不向佛。以斷習而侵三界外惑。故義言去也。   第六人者發意欲度(至)如恆河邊第六人也。   案。僧亮曰。譬菩薩也。僧宗曰。初地已上。乃至十地也。淺處者。初地所斷。不及二乘。積因已久。善力薰修。於一念中。稱量生死。其惑雖在。而斷之不難。是則生死有崖。所以言之淺處也。   第七人者發意欲度(至)大高山者喻大涅槃。   案。僧亮曰。譬佛也。僧宗曰。大山謂涅槃也。   善男子是恆河邊如是諸人(至)一切眾生不得涅槃。   案。僧宗曰。悉具手足。不習浮者。雖有佛性。不修習道。何由得佛耶。此譬既釋。則五難自消。   善男子譬如良醫(至)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手足習浮之因。不習戒定慧故。不能渡河。   善男子汝言眾生悉有佛性(至)不修聖道故不得見。   案。僧亮曰。答第二難也。先舉最後證。謂譬菩提。灌綆汲取譬八聖道也。僧宗曰。舉第五事別答。明有果如磁石故。豈可不須修道耶。寶亮曰。答第二難。石能吸鐵。若緣不具。則不能也。眾生亦爾。雖有佛性。若不修道。則不得也。有人行曠野者。譬凡夫行生死也。渴乏者。厭苦情發也。遇井者。涅槃經教也。極深者。因果性理難知也。雖不見水。當知必有。因果性雖難知。未來必有也。求覓灌綆者。譬修道也。井雖有水。無灌不得。眾生佛性。雲何不修道而見耶。   善男子如汝所說世有病人(至)諸菩薩等說如是義。   案。僧亮曰。答初證也。分段煩惱盡。任運自成佛耳。僧宗曰。舉第三事也。所以言悉差。乃為六住菩薩。豈是常流。而當不須脩耶。   善男子譬如虛空於諸眾生(至)以定得故言一切有。   案。僧亮曰。下舉三事。非內非外。為譬也。虛空非內外。而眾現用。佛性非內外。故眾生必有用也。僧宗曰。就因而求。故言非有。不離因而有果。故言非無也。非無因出者。要籍了因乃見也。非此作此受者。非即身修因。即身受果。非此作彼受者。捉一人終始。雖為不同。而非止此身。修習緣因。未來乃見。義稱非此作彼受也。彼作彼受者。非是異人修善。異人見性也。非無作無受者。要須修因。其理不得異。豈是終始無作。而不受果耶。寶亮曰。此下第三歷正因性也。虛空非五陰內。亦非五陰外。以得佛故。言眾生悉有耳。   善男子譬如眾生造作諸業(至)時節和合而得果報。   案。僧亮曰。為因性得果為譬也。業非內外者。如施非獨我故非內。得非受者故非外也。是二中間。不可得故。非有非無也。施從因得。非本無今有。不從外。來非無因出也。滅故不一。非此作此受。續故不異。非此作彼受也。由因得果。非無作無受。以時節和合。須眾緣和合。得果報也。   眾生佛性亦復如是(至)爾時得見不名為作。   案。僧亮曰。從了因見。故非本無今有也。內謂緣因。外謂正因。遍因無內外也。因中不可得。故非有。從二因見。故非無也。亦非遍因。故非此彼。非無因緣。以修道得見。故非餘來也。非無因也。通答中間三證也。   善男子汝言如磁石者(至)有佛無佛法界常住。   案。僧亮曰。惑謂因能作果。今說因有故果出。因不作異也。以薪不作火。故無有作者。以薪無則火滅。故無有壞者也。僧宗曰。重答第五問。仍釋異法合故。異法出生。豈關以佛性。吸菩提耶。   善男子若言佛性住眾生中(至)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不以一法為體。無住法界。總十八界也。入陰亦爾。十二因緣。遍在三世無住處。名常。果入虛空亦爾。譬佛性非是一法。圓取則得。偏執則失。四大亦無有業者。四大力雖均等。至各不相似。四力皆等。堅濡色異者。由因異果無作者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二    舉盲人說象譬 明佛性不即六法不離六法義 明佛性十二因緣信等 辨菩薩不退相日食一麻一豆等事 出菩薩以身施眾生發願事 出菩薩為眾生受苦不退事 出天海八種不思議譬   師子吼品之第九   善男子譬如有王告一大臣(至)以是故說色為佛性。   案。僧亮曰。各以手觸者。譬聞見也。同不說象體。偏見非像。亦非不說者。各得其分。非不說也。色是佛性者。正因性異。成果亦異。以偏著為失也。如金色是一槃蛇為異也。僧宗曰。第二翻也。明如來說性不同。凡夫既真而無謬。故應修也。王者譬佛。臣者譬常住經教。像譬教下理也。盲者隨所觸而說象。眾生無慧。乃計陰說我也。說離陰有我者。此計太過。下當非之也。非即六法。不離六法者。以五陰成假名人。佛性在果。豈即六法非因。無以感果。故言不離也。寶亮曰。盲人觸象。若一一而望。不得像體。然復不得離此而有象也。外道凡夫。捉五陰及離陰。一一計非佛性。然始終不離此六法也。有諸外道。雖說有我。而實無我者。破第六別計五陰外有我。謂五陰假合。名為眾生。無別五陰外有我也。   或有說言受是佛性(至)乃至非我不離我。   案。僧亮曰。上舉色。今舉心歷心。稱四陰也。   善男子有諸外道雖說有我(至)第一義空故名佛性。   案。僧亮曰。就惑情為離也。故是即陰我相續不斷耳。後還正之。謂離陰別我也。   善男子大慈大悲名為佛性(至)佛性者即是如來。   案。僧亮曰。說緣因性。眾生必得。故名有也。相續不異。即如來也。僧宗曰。第三出佛性體也。寶亮曰。第四歷緣因四無量行。即是緣因。善菩薩常行。如影隨形也。佛性名如來者。行四無量。近得初住一字之地。遠則圓滿得佛。故名如來也。   佛性者名大信心(至)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舉六法門。助顯其旨也。   善男子如上所說種種諸法(至)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總結上旨也。   善男子若說色是佛性者(至)乃至說識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若說色是佛性。餘非者。耶見眾生。聞必起倒也。   善男子若諸眾生了佛性者(至)兼復讚歎禮拜問說。   案。僧亮曰。既勸修此經名。故說修者之福也。僧宗曰。第四正勸修也。寶亮曰。第五結勸。明應須修道之意也。   善男子若有已於過去無量(至)然後乃得聞是經名。   案。僧亮曰。歎修者之因也。   善男子佛性不可思議(至)大涅槃經亦不可思議。   案。僧亮曰。歎三寶佛性經法不可議。顯勸修之旨不虛也。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師子吼領。並敘時眾得利益。佛即印述也。   師子吼言世尊雲何不退(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宗曰。此下修道之第七也。向以有性故。所以勸修。言修行者。功業轉深。不復退轉。若不能深識經旨。者則有退轉也。如此苦行。多是住前。言因經修行。無利益事。尚為之。豈況有益。而當不為此。明人於經修行。得其理味。永不復退也。寶亮曰。此下修道之第七。正出修道人相。上來雖勸其修道。諸人鹹然。不知修道之法。佛今略示其相。若能作如此苦行者是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是名不退菩提之相。   案。僧亮曰。第七不退相門也。修道必生死。但生死多難。不能自知退與不退。次辨不退相也。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案。僧亮曰。第八歎不退菩薩。不思議德也。受後邊身者。上說具煩惱性地解地。今說後身義其始終。但舉其兩端耳。僧宗曰。第八明上地菩薩。備諸勝德也。寶亮曰。歎修道人之德也。人謂苦不可忍。今雲。若能立心修道。雖為眾生受苦。如三禪樂也。   善男子大涅槃經亦復如是(至)彼大海有八不思議。   案。僧亮曰。第九歎經。佛及菩薩。功德智慧。經實其本。故讚歎也。僧宗曰。上言人由經益。則經有資成人義。故次歎也。寶亮曰。海有八德。以譬經也。一者因眾生之福海則漸深。眾生有感。所以經教次第。從淺至深也。二逐風而行。諸佛菩薩。隨緣而化也。三河水入者。明涅槃納眾命之器也。下去類爾也。   師子吼言世尊若言如來(至)雲何獨令我受化身。   案。僧亮曰。第十歎佛也。以經典佛說理應歎也。但說由慈生。故先問也。寶亮曰。四生之中。化生最勝。而佛為眾生。故胎生。恩德之重。所以致歎也。   爾時師子吼菩薩合掌長跪右膝著地以偈讚佛。   案。僧宗曰。如來是王化之主道被蒼生。所以最後興歎也。   如來無量功德聚(至)能吼無量師子吼。   案。僧亮曰。彼國以偈為詠歌也。蓋盛德之至道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二   弘安八年乙酉三月十日於西大寺寶塔院 為補闕書寫之畢    唐人誠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三(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    廣釋善星斷善根義 出善星未斷善根之前壞欲界結獲得四禪事 出善星說苦德尼乾緣起事 釋斷善根義 釋斷善根佛性不斷義 釋佛性如虛空非三世攝 釋闡提身口業皆非善義 釋所以聽善星出家意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   案。僧亮曰。夫為行同有違不違。前師子吼品。辨不違。此品論違也。何者。前品所說。雖有佛性。要修善以成之。此品所說。雖有佛性。而斷善者塞之。故知俱論性。而有違不違之異也。法瑤曰。前品廣說佛性不一。或因或果。非因非果。或因或緣。或善非善。或言心是。或言心非。或言離陰。或不如是。眾說雖非一途。而佛性一也。是則不可偏執一法為是。而餘法非也。迦葉今引四十九年。不定之說。偏執者。皆失佛意。謂執往既失。執今豈得耶。若有偏執上所說者。皆不得佛意也。經有明文。下至煩惱諸結眾生。五陰善法。皆是佛性。又說性非內非外。亦內亦外。非有非無。亦有亦無。又就闡提。或善根人。四句互明佛性。復引恆河七人。不離佛性水。又言如是七人。若善不善。若方便道。若解脫道。若因若果。悉是佛性。經文如此。豈可以一法偏執乎。若不尋結始末所論。佛性各舉一邊。以為決定。但以果為佛性者。恐失其知旨矣。前品明生死河中有七人。明不但佛性力故。自得菩提。不修道耶。今明涅槃河中。有七種人。闡提人。聞涅槃經。然後誹謗不信。斷善根耳。然涅槃聲先冥以遠益。謂入涅槃河中。況餘六人耶。今明七人雖異。而皆不離佛性水中。雖復兩品同明。而所論碩異也。僧宗曰。上第三十四問安樂性。向師子吼發斯論。而所顯之旨。猶有未了。今還成本問也。前明闡提雖斷善根。猶有佛性。今因善星。廣釋闡提斷善之方。及還生之由。明所斷者。是起作之善故。則正因之義存也。釋還生之由。所以緣因之理足也。亦以因果相望。則中道詳矣。二聖相成。俱顯妙旨。但辨理周悉。未必文廣也。大分品有六。第一明斷善根。第二辨還生。第三明中道。第四顯修道。第五勸。第六歎佛也。寶亮曰。師子吼迦葉。但論佛性。其大旨為異者。師子吼就次第從理為談。迦葉就違背邊為論也。師子吼所說。直論從因至果。附理信心。不言先斷善根。後更生之義也。迦葉所說。亦言從因次修。然其行未立。還斷信心。成一闡提。後厭情還發。能生於善。更進趣取佛。正以此為異。是則師子吼。雖明斷善。未辨還生。今迦葉所論。明斷善之後。更生之義也。大分為九門。第一明斷善根相。第二釋所以斷善。良由眾生根性不定也。第三辨諍論。由根性異。故感教各別。致令互執。乖於中道也。第四廣明執著。起邪見之過。正以根性不定。不體佛教。各隨所執。誹謗失旨也。第五明後從悉自拔得還生善根也。第六明同得常果。第七釋異生死以三漏為因。故感報無常。佛果以真解為資。遣漏盡而體常。第八歎經。第九歎佛也。道慧私記曰。師子吼所問。雙樹間事。迦葉所問。從得道已來事。科簡始末以為異也。又此品就人明性。前品就法明性也。智秀曰。大分此品為六段。第一明斷善根。而佛性不斷。第二明還生善根。第三明非內外非有無中道。第四明不諍。第五明梵行。第六歎佛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為大醫師作大藥王。   案。僧亮曰。此下第一明斷善根人。斷善根相也。將欲設難。無敘師子吼所釋。善星比丘。是不可治人也。僧宗曰。就明斷善根中。自有六翻。第一明如來慈非不平等。正以善星不受。非如來失。第二廣列過失之事也。第三明斷三世善也。第四明如來具知根力。能知轉下。作中等也。第五廣明諍論。釋由物情不達教下之旨。致生深罪也。第六明所以斷善根。廣起邪見也。智秀曰。第一段中六別。第一論斷善根。第二明根不定。第三明諍論。第四明執著。第五明邪見也。   善星比丘是佛菩薩時子。   案。僧亮曰。此下舉三事證非不可治也。令先明有深重。故雲何不救也。寶亮曰。此下第一難。何不先為善星說法也。   出家之後受持讀誦分別解說十二部經。   案。僧亮曰。次明其有信非都無也。   壞欲界結獲得四禪。   案。僧亮曰。次明善星不無念等善根也。   雲何如來記說善星(至)地獄劫住不可治人。   案。僧亮曰。略結難也。   如來何故不先為其演說正法後為菩薩。   案。僧亮曰。治病在於始起可治之時。不先治之。要有漏時。非等慈也。   如來世尊若不能救(至)有大慈愍有大方便。   案。僧亮曰。若可治而不治。是無慈也。寶亮曰。第二責無慈悲。第三喻無方便也。   佛言善男子譬如父母(至)當先教誰知世間事。   案。僧亮曰。先答父慈等也。雖復教有先後。而不違慈義。以譬佛慈等無偏也。寶亮曰。此下先答第二難也。我久知其當斷善根。故於爾許年中。接引說法。為後世作益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為慈念故次復教之。   案。僧亮曰。人以知見為樂。父慈雖等。然有能速成者。應先教也。   善男子如來亦爾(至)為生後世諸善種子。   案。僧亮曰。合譬之意。意在不偏必有利益。廣弘一燈之化者。應先教也。   善男子如三種田(至)第三喻一闡提。   案。僧亮曰。義如上釋。   善男子如大師子殺香象時(至)演說法時功用無二。   案。僧亮曰。終用一方便力耳。上明雖復先後。而慈用實等。今明三時方便。常盡其力也。寶亮曰。答第三難也。明佛非無大方便。但於善星。方便不顯耳。如彼師子。於二狩之間。雖等其力。菟則不設也。   善男子我於一時住王捨城(至)而彼都無信受之心。   案。僧亮曰。凡舉三事。此第一緣起也。薄拘羅是惡鬼之名。夫化之所被。以信為本。而闡提斷信。釋所以不受化也。僧宗曰。此下第二廣說斷善之過也。寶亮曰。此下正明善星斷善根之相。兼證釋向第二第三答也。佛雖有大慈方便。而善星淨信。意難出故。無所益也。   善男子我於一時在迦屍國(至)而彼絕無信受之心。   案。僧亮曰。第二緣起。寶亮曰。既以不信為心。亦遮人為信故。心死蟲置佛跡上。使耳目之徒生異想也。   善男子我於一時與善星(至)而彼絕無信受之心。   案。僧亮曰。第三緣起也。雖復同列不信。而此一事。偏論反舌。罔沒尊聖。彌見其心矣。所以二問苦得者。欲知即事。與佛語相應已不也。而苦得既已。身驗所以反根。善星因而誡之也。寶亮曰。聖化無方。應物非一。彼既心懷妒。雲何可救也。   善男子善星比丘雖復讀誦(至)而我真實謂無因果。   案。僧亮曰。此明無慧也。若善由解生。則不可斷。不從解生。遇耶則斷。昔雖誦讀。不由解生。亦不可救。答第二難也。善知相法者。知有二種現知相知也。言佛非現知非一切知也。僧宗曰。雖受十二部經。不解旨故。所以退謗。乃至斷善根。況不受持。雲何救耶。   善男子汝若不信(至)生身陷入墮阿鼻地獄。   案。僧亮曰。虛言無效。不如驗實也。陷地獄者。慈不積無以滅身。罪熟報至。所以陷也。   善男子善星比丘雖入佛法(至)羅剎大鬼之所殺害。   案。僧亮曰。佛說三乘因果。而善星竟不獲一。以無信故。所以無所得也。放逸故。惡知識故者。放逸即內患。惡友即外緣。備此二惡。終斷善根。雖入大海。無獲者無信慧之人。雖入法海。亦無所獲。自戮而死者。譬放逸。惡鬼所殺者。譬惡友也。僧宗曰。記彼必入地獄。一往如似不慈而是大慈也。何以爾耶。若不記者。則長人耶信也。   善男子是故如來以憐愍故(至)以惡邪故不捨惡見。   案。僧亮曰。答第三難也。雖以憐愍為說。以其放逸。終不可改也。   善男子我從昔來見是善星(至)斯下之人地獄劫住。   案。僧亮曰。答第四難也。若內有微善。可方便外授者。斯人可度也。若內無微善。雖外方便。亦無如之何也。寶亮曰。答第一難也。善星若有微豪善者。豈容記其是地獄劫住不可治人耶。由是其一闡提故耳。   善男子譬如有人沒清廁中(至)是故不得拔其地獄。   案。僧亮曰。手撓之譬大方便。頭髮譬微善也。寶亮曰。雖有未來之善。而現在重惡。無以資發。故二世皆伏斷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來何故記彼當墮阿鼻地獄。   案。僧亮曰。善星見佛生瞋。即入地獄。佛住似如不慈。欲請以釋故。致此問也。   善男子善星比丘多有眷屬(至)乃至無有毛髮許。   案。僧亮曰。答意若不往不記者。外則長人眾惡。內則久受重罪。是以先記必入地獄。及今往彼。果陷無間。豈是無慈。乃所以滅其惡因也。真實無二者。以人聞佛言故。不信善星之語。則不增外惡。令其受罪少也。   善男子我久知是善星比丘(至)是名如來第五解力。   案。僧亮曰。不出外故。不生人罪也。第五解力者。謂十力中性力也。   世尊一闡提輩以何因緣無有善法。   案。僧亮曰。上說現在。無有信慧。名斷善根。未明五根。及未來善。故發問也。僧宗曰。此下第三明斷二世善也。智秀曰。此下第二段。顯斷善根義也。六翻明義。此第一求斷善根之相。   善男子一闡提輩斷善根故(至)殺一闡提無有殺罪。   案。僧亮曰。殺生以害故罪。闡提無善。但得噁心之罪。無殺罪也。   世尊一闡提者終無善法是故名為一闡提耶。   案。僧亮曰。將欲諮問。未來善義。故先明此定。謂闡提善根。終意不起耶。智秀曰。第二翻。舉終竟以定佛也。   佛言如是如是。   案。僧亮曰。終竟之義。乃有近遠。一生乃至一劫欲開其論端。故且答如是也。   世尊一切眾生有三種善(至)斷諸善法名一闡提耶。   案。僧亮曰。舉三世為義。取未來應生。即今未生。所以不可斷也。終竟之旨。未即可見。智秀曰。第三翻。責未來之法。未起則不可斷。不應以斷善。故成闡提。   善男子斷有二種(至)是故我言斷諸善根。   案。僧亮曰。滅而不續。名之斷也。性斷障斷者。心有三種。善不善無記。若如常人。起不善無記心時。雖無善心。直是心不並緣。故善心不續。是謂性斷。以其現在無耶見故。不名障斷。闡提現有重耶見障。使未來之不生於現在。是名具二斷也。法瑤曰。益前有無之問也。以現在無故。得言斷善根。未來有故。得言悉有佛性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沒清廁中(至)是故名為不可救濟。   案。僧亮曰。譬意為顯障斷非究竟斷也。未來之善。雖有起力。交為現在邪見所障。不得起故。不能濟苦也。   以佛性因緣則可得救(至)一闡提輩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謂正因性也。斷緣因善根。非斷正因也。由正因力故。久善還生。非三世者。釋不斷義也。正因是相續常。常故無去來也。如敗子者。既以不善無記為正因。二法力弱。現在世中。必不生善。以敗子為譬也。   世尊一闡提輩不斷佛性(至)雲何說言斷一切善。   案。僧亮曰。乘上正因不斷之辭。以為問也。正因之力。必感佛果。果善因善。二俱不斷。故知非闡提也智秀曰。第四翻承上不斷性之旨。仍以為難也。佛性是善。闡提不能斷。雲何成闡提也。   善男子若諸眾生現在世中(至)則不得名一闡提也。   案。僧亮曰。佛性是善。若現有佛性。則非闡提。明正因是種子性義。不以為緣因性也。   如世間中眾生我性(至)當見故故言眾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以世我為譬。以證現無之義也。以當見故者。上言眾生現在。無有常名。悉有苦故。以當見為有。非現有也。   以是義故十住菩薩具足莊嚴乃得少見。   案。僧亮曰。上雲當見為有。此說見之時也。以少見名因。全見名果。因名為得。果是所得。今以得為佛性者。因中說果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佛性者常(至)如其生者非是善乎。   案。僧亮曰。上雲佛性是常。無有三世。又雲。佛性未來當見。此前後相食。則常義未顯。故以空微之也。智秀曰。第五翻。有兩句難。第一責性非三世。不應復雲未來。第二責既有慈愛。豈容非善也。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   案。僧亮曰。述成上義無三世也。   一切眾生有三種身(至)未來身淨故說佛性。   案。僧亮曰。謂所說佛性。因中說果耳。非前後二言。相食之過也。   世尊如佛所說義如是者(至)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難言。若佛性是常。常則無生無滅。非有為相。何故說言眾生悉有也。智秀曰。第六翻有兩關難。初若非三世者。現在眾生。不應有也。後雲若眾生有者。應與眾生同體也。   善男子眾生佛性雖現在無不可言無。   案。僧亮曰。雖無現相。而終得為用。以終得用故。於眾生為有也。   如虛空性雖無現在不得言無。   案。僧亮曰。空無現相。而得言眾生有現在用。佛性亦爾。雖非現有。而現在眾生。亦得有用也。   一切眾生雖復無常而是佛性常住無變。   案。僧亮曰。將欲廣辨。以定譬性。故重舉二門也。   是故我於此經中說(至)猶如虛空非內非外。   案。僧亮曰。以言無內無外者。明是常也。   如其是虛空有內外者(至)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若有內外。則非一也。若有分數。則非常也。內無外。外無中。中無內。豈曰遍耶。   如汝所言一闡提輩(至)一闡提業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心為善惡之主。而為邪見所壞。雖有慈念之至。終不成善。義現譬中。   善男子如來具足知諸根力(至)說一切法無有定相。   案。僧亮曰。此下第二分也。說根性不可定可進可退也。說退以誡之。說進以勸之。謂勸誡分也。僧宗曰。此下第四明如來知根力故。能轉下作中。以根不定故。可進可退。如來終不捨置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以何因緣聽其出家。   案。僧亮曰。上說知根。未說知根之利也。而聽善星出家。不得佛法之利。以跡而觀。似不知人利。故發問也。   佛言善男子我於往昔(至)我為如來具足十力。   案。僧亮曰。說知根之利也。寶亮曰。佛知善星。當斷善根。故將其出家。令生微善。開後世之資。且若不出家。則橫長物惡。為此因緣所以攜其入道也。然經家已顯調達是跡。竟未發善星之權。以此而言。經文不應止有此也。撿理求義。例應非實。蓋未盡也。   善男子佛觀眾生具足善法(至)能斷善根具不善根。   案。僧亮曰。說退因也。退因有四。一不親善友。二雖近不聽正法。三雖聽法。不思惟義。四雖思義。不如說行。   善男子如來復知是人現世(至)爾時則能還生善根。   案。僧亮曰。說進因也。進因亦四。略舉近善友。聽正法二因。   善男子譬如有泉去村不遠(至)名為具足諸知根力。   案。僧亮曰。明退是暫爾耳。而生善。是必定也。泉譬佛果。村譬三界。水譬常樂。渴譬八苦。智人譬佛。無異路譬八苦可厭。常樂可欣。八道定也。   爾時世尊取地少土(至)不比十方所有土也。   案。僧亮曰。明退者。雖復不久。而退者甚多也。進雖必定。而進者少也。   善男子有人捨身還得人身(至)能入涅槃如□上土。   案。僧亮曰。進者從明入明也。   舍人身已得三惡身(至)如十方界所有地土。   案。僧亮曰。明退者從明入冥。從冥入冥也。   善男子護持禁戒精勤不懈(至)如十方界所有地土。   案。僧亮曰。上總說一切眾生。此別舉出家人。及信涅槃經為異耳。   善男子如來善知眾生如是(至)是故稱佛具知根力。   案。僧亮曰。結上旨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四    廣說諍論凡二十科 第一釋於一名法說無量名一義無量名無量義說無量名乃至第一義中說世諦等 不為五種人說五種法謂不為慳者讚佈施等 廣釋所以語魔王雲過三月當涅槃緣起 第二釋我無我諍論 第三釋有中陰無中陰 第四釋有退無退諍論 第五釋如來是有為或是無為   迦葉品之第二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亦知未來眾生諸根。   案。僧亮曰。第三諍論分也。上雲。具四德則進。不具則退。而善友不過於佛。正法不過佛說。如使後人於佛所說。起諍論者。則不得善思。故不如法行。四德。所以不具。皆由佛說不定。如似如來說不應機。故發問也。僧宗曰。第五廣明諍論也。有三翻。第一出諍論以咎佛。第二如來廣釋以遣著。第三釋諍論也。此下第一列二十一諍論。以咎佛也。寶亮曰。將欲解釋諍論。故逆作難雲。佛既知眾生三世。諸根利鈍差別。何不定說。乃使物諍耶。智秀曰。辨諍論中。唯有問答兩翻。前迦葉以諍論為難後佛釋也。   如是眾生於佛滅後(至)何故今日不決定說。   案。寶亮曰。凡列二十對四十家諍。請佛釋也。道慧記曰。迦葉發問。凡有四十諍論。兩兩相對。合為二十。就章門之中。乃有四十二也。合章門中。第十九兩句言。或說佛性。即眾生有。離眾生有。或說四重五逆闡提。皆有佛性。或說言無。合此二句。所以為四十也。   佛告迦葉善男子如是之義(至)乃是智慧之所能知。   案。僧亮曰。佛所說義。有權有實。識性是著。不達二義。偏執起諍。智能了達。不執不諍也。   若有智者我於是人(至)亦復謂我作不定說。   案。僧亮曰。智者見法。法理無二。謂佛說實不說權也。無智不見法故。佛說權道。謂道有權實說不定也。謂我作不定說者。自不見法。謂佛說有二。所以起諍論也。僧宗曰。第二釋著言之惑也。隨方釋化。豈是凡夫六識所知。是以不解此意。故生此諍論耳。智者理歸一致。及其化物方便故也。說本跡不相違。故言不二也。於愚者。不解偏執。謂呼二也。寶亮曰。將欲釋難。且一往總解雲。如是之義。非六識所知。乃是智者所達也。眾生根性不等。須法藥不同。何得定說耶。是故一家。恆勸行者。若體解此諸諍論。名通達佛法也。佛所說法。本一時之益。生後解之資。應縱容取旨。豈得偏執。但學者自乖於理。豈是佛之過耶。   善男子如來所有一切善行(至)悉為療治一切病苦。   案。僧亮曰。謂愚智不同。應須調伏。所以說不得定也。   善男子如來世尊為國土故(至)一切法中作二種說。   案。僧亮曰。說不定之事。證眾生不同。如制皮物。寒國則開。溫土則制也。時節者。如初說無我。後說我也。他語者。佛說少見佛性。為後身菩薩。非自為也。為人故者。說不淨觀是道。為多愛人說。不為多瞋人也。為根故者。如為利根。則略說法要。為鈍根人。廣說法要也。   於一名法說無量名(至)於無量義說無量名。   案。僧亮曰。法是事體。名是義因。義是名實。內外之稱。各有總別。僧宗曰。明如來說法不定。豈可承此而生執著耶。就一名一義。綺互為言。尋求下釋。各存其旨也。   雲何一名說無量名(至)是名一名作無量名。   案。僧亮曰。般涅此言無。亦言不。槃者言生。亦言出也。胡音多含。皆是出生死之名。亦是出生死之義。一名一義也。僧宗曰。一名者。取其無果之名。而種種不同也。道慧記曰。涅槃是一名。涅槃體是一名之治也。更就涅槃體上。作種種名。故言於一名法。說無量名也。智秀曰。捉一名以取法。隨此名法。有無量義相。說無量名。非謂一名作無量名也。   雲何一義說無量名(至)是名一義說無量名。   案。僧亮曰。無生出。雖出生無。而名義皆異。即無量有無量名也。猶如帝釋者。第二天主之義。謂義一也。與涅槃義同。以異事為證耳。僧宗曰。一義說無量名者。此是義名。為存其義名耳。道慧記曰。帝釋一義也。於一義上。復立諸名。故言於一義中。說無量名也。   雲何於無量義說無量名(至)無量義中說無量名。   案。僧亮曰。存其異義也。   復有一義說無量名(至)是名一義說無量名。   案。僧亮曰。陰以聚積為義。雖有多名。而聚積之義一也。僧宗曰。亦名道者。此就緣中說耳。以其陰能生道故。   善男子世尊為眾生故(至)故名如來知諸根力。   案。僧亮曰。第一義者。小乘以苦集為第一。非空第一也。謂解脫身也。所謂因果者。分三世為十二。宣是因果為略。下苦義是總別相為廣也。皆是應根不定之事。僧宗曰。第一義說為世諦者。實是法身。而說為丈六。謂有生老病死也。世諦說第一義者。憍陳如實是世諦。以解空故。從解為稱。名阿若憍陳如也。道慧曰。向來所明。一名說無量名。乃至世諦說第一義。悉明不可定執也。   善男子我若當於如是等義(至)具足成就知諸根力。   案。僧亮曰。上一名說無量名。廣略等義。應根說法。福處未了。況餘人乎。僧宗曰。以如來隨人隨時根不同。說法亦異。謂知根力也。   是故我於餘經中說(至)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案。僧亮曰。生不信心者。以讚信政。是對治。須反治者乃得說也。僧宗曰自有人。應復反治為藥者。自非善知根力。何能爾耶。   善男子如汝所言佛涅槃後(至)如來名無上力士。   案。僧亮曰。答問先總後別也。總中有二翻。初廣後略。此略分也。上雲物有愚智。人根不一。法名義不定。說不得定。此雲末俗顛倒。不解說旨。自生諍論。非佛咎也。非唯一性說十二部經。以眾生性行不一。經有十二。引諸佛為證也。僧宗曰。此下第三段。廣釋諍論也。第五解力者。十力中謂性力也。   善男子若言如來畢竟涅槃(至)如來意故作如是說。   案。僧亮曰。此下別答也。法身有真有應。真身是常。應身無常。或者見應滅。謂真亦滅。聞真身常。謂應身亦常。所以起諍也。寶亮曰。佛此二說。皆各有為。但執者乖衷。是以成諍。此釋第一諍論。   善男子是香山中有諸仙人(至)即時獲得阿羅漢果。   案。僧秀曰。下舉五事。此第二悟道緣起也。   善男子拘屍那城有諸力士(至)一切皆發菩提之心。   案。智秀曰。此第二發菩提心緣起也。   善男子拘屍城有一工巧(至)汝可往告純陀令知。   案。智秀曰。第三成檀波羅蜜緣起也。   善男子王捨城中有五通仙(至)其人聞已當得盡漏。   案。僧亮曰。第四拔邪見根緣起也。   善男子羅閱祇王頻婆娑羅(至)如來定說畢竟涅槃。   案。僧亮曰。第五滅罪緣起也。   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實義(至)終不畢竟入於涅槃。   案。僧亮曰。始學者。未有知見。是假名菩薩。不達權道。謂丈六是真若聞無常。便生退心。為是說丈六無有變易也。僧宗曰。假名菩薩。謂凡夫人。假得此名。故生執著。非聖人也。為是假名菩薩。故言如來常住不變。有諸凡夫不解。謂終不變易。入於涅槃。傷於應滅。故成諍論也。寶亮曰。佛所以唱入涅槃。為欲使應聞深法者速來。故有此說。不畢竟者。為進學人。入信首五根故。所以唱常也。若欲結兩家之過。於聞人涅槃者。事同灰身。於聞不畢竟者。謂言佛常如事像。然中道義求。唱言入者。權而不實。言入者。湛。然無相也。智秀曰。出聞權道得益之人也。   善男子有諸眾生生於斷見(至)善惡果報實有受者。   案。僧亮曰。我者有真有俗。俗故說有。真故說無也。說俗為斷。說真為常。而或者聞俗有故。謂真亦有。聞真無故。謂俗亦無。起諍論也。僧宗曰。第二諍論。如來為除斷見故。說善惡之業。實有受者也。以經生受果。意在相續。一行人。一神明。相續說用。假名為我。不達斯旨。謬計有實神我不滅。處處受生。寶亮曰。破彼斷見。說有相續。假名我用。而謬執之徒。便言有神也。若聞破無神我教。便謂八自在亦無也。以兩執各異。所以成諍。若中道而言。善見王者。即我身是。為斷見人說耳。言無我者。為計神我故說也。非無八自在我也。是故得言有亦無也。   雲何知有善男子過去之世(至)定說有我及有我所。   案。僧亮曰。我者。情靈之總號也。眾生壽者。常用之別名。名有十六。而義言三世。總去來今。假名為一故。即我身是也。而或者謂。佛別說一我。從昔至。至今。始終不變。故起諍也。   又我一時為諸眾生說言我者即是性也。   案。僧亮曰。積習所成。故說之為性也。   所謂內外因緣十二因緣(至)唱言如來定說有我。   案。僧亮曰。列習成事也。   善男子復於異時有一比丘(至)說言比丘無我我所。   案。僧亮曰。以比丘執定我為問。故答無定我也。比丘三問。皆是執著。一問名。二問實。三問緣。是以如來。遮其實計。故雲無我我所也。   眼者即是本無今有(至)無有捨陰及受陰者。   案。僧亮曰。計我者說有情是我。今即情以辨也。   如汝所問雲何我者我即期也。   案。僧亮曰。因與果會。是名期也。何者。善必福應惡必禍應克無差也。此明業果不斷。答問名也。   誰是我者即是業也。   案。僧亮曰。招果不差。是業之力也。答問實。   何緣我者即是愛也。   案。僧亮曰。業力受果。緣受故受。答問緣也。   比丘譬如二手相拍(至)三因緣故名之為我。   案。僧亮曰。處處生。名為眾生。緣由業愛三事不絕。名之為我。此為計斷眾。說我之所由義。   比丘一切眾生色不是我(至)唱言如來定說無我。   案。僧亮曰。已說我義。是曰緣所成。乃破定我。不離一果。上句破一。下句破異也。舉外道所見。重破一異之執。先釋不異。後釋不一也。   善男子我於經中復作是言(至)唱言佛說定無中陰。   案。僧亮曰。佛說業弱報遲者。有中陰。業強報速者。無中陰。而惑者聞有。謂一切有。聞無言一切無。故起諍也。僧宗曰。第三諍論。佛說中陰為生陰。在方便也。若論下至阿毘。上極四空。此一向無中陰也。中間或有或無。此正義也。寶亮曰。言有言無。未必域判。但業有定不定。定者則有。不定者則無。若中道為論。亦有亦無也。   善男子我於經中復說有退(至)生煩惱故則便退失。   案。僧亮曰。煩惱有二種。一謂受生。二障禪定也。受生重故。修無漏斷。斷則不起。障定輕故。不修無漏。遇緣還起。是以退定起障。定煩惱也。不退無漏。不起受生煩惱也。雖不起煩惱。而退禪定。故無漏不現在前也。譬室有毒蛇。因燈得見。雖燈滅不見終不入室。諸法性空因定得見。雖退定不見。而不起煩惱也。或者聞定退言無漏亦退。聞無漏不退。言定亦不退也。僧宗曰。第四諍論也。若四意止。以還未得正信。或時有退。入煖法已。一向不退。乃至羅漢也。若是無漏。則不退。若是有漏。或有退也。鈍根則退。利則不退也。無漏之性。照理而生。一得不喪。但退有漏定。無漏不現前耳。寶亮曰。羅漢根有利鈍也。六住已來。悉伏斷障定煩惱也。受生煩惱。不復更起猶如燋炭。不復為木。但障定無知。既是伏斷若利根者。出無漏觀。欲還入即時得入。鈍根者。出觀後。欲還入則難。更須作意。方得入故。名為退也。或者羅漢退來。起欲界思惟。成須陀洹也。言不退者。謂禪定亦不退。所以成諍也。復有比丘名瞿□□糠唱言如來定說無退。案僧亮曰。瞿提是那含人。六反退定。不得盡漏。第七修得恐失故自害。未死之間。諸漏得盡。魔王謂是學人命終。乃遶其屍。求覓其識。既不能得。白佛言。汝弟子未盡漏而死佛答。此人永拔受根已。入涅槃也。六種羅漢。引退分為證也。僧宗曰。立退無漏義者。引此為據。謂羅漢果。有漏無漏一切退也。   善男子我於經中說如來身(至)定說佛身是無為法。   案。僧亮曰。釋同是涅槃。直以唸唸生滅。不生不滅。為異也。非學者。以金剛名學。種智初起。名無學。法身不生不滅。無二相也。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動者。以應為出。不應則不出也。然應常不生滅也。不解我意者。謂定是有為。定是無為。無為則常。有為無常也。僧宗曰。第五諍論。聞說滅者。謂無法身。聞法身不滅。謂應跡亦常。向我無我。就隔身為論。此據現在為義也。寶亮曰。聞應身無常。謂無法身。若聞常住。復同外計。兩說天乖。故成諍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五    第六釋十二因緣或是有為或是無為 第七釋或說心常或說無常 第八釋五欲樂或障道或不障道 第九釋煖頂忍世第一法或在欲界或在三界 第十釋或謂佈施唯在意業或是五陰 第十一釋或有三無為或無三無為 第十二釋或有造色或無造色 第十三釋有無作色無無作色 第十四釋或有心數或無心數 第十五釋二十五有或五六七八有 第十六釋一分優婆塞義 第十七釋犯重失戒或不失義 第十八釋或說四果人成佛或說不成 第十九釋佛性即眾生有離眾生有 第二十釋有十方佛無十方佛   迦葉品之第三   善男子我經中說雲何名為(至)十二因緣定是有為。   案。僧亮曰。有為無常。無為是常。二種一斷滅無常。非眾生數也。二不斷滅無常。十二因緣也。常亦有二。生滅常者。十二緣也。不生滅常者。謂涅槃也。是為十二因緣亦常無常。而或者聞因緣生滅。便與草木同盡。聞不生滅。謂與涅槃一相。起諍論也。僧宗曰。第六諍論也。若論正義。十二因果相生。至佛乃盡也。今執有為。所以成謬者。謂從生至老死。斷而不復續。乖於相續也。言無為者。謂都無斷也。寶亮曰。十二因緣。實是有為。言有為者。所以成諍者。以其不作因果相續有為故也。謂各各當體斷滅。無復因果相故也。   我又一時告諸比丘(至)有佛無佛性相常住。   案。僧亮曰。以相續不異故。名為常也。   善男子有十二緣不從緣生(至)說十二緣定是無為。   案。僧亮曰。雖引四句。但取初句。釋生惑之由也。不從緣生者。未與緣合也。從緣生非十二緣者。以不具十二。故言非也。寶亮曰。第二句雲有十二緣。不從緣生。謂未來世。十二枝者。未來未起。故言不從緣生耳。而或者謂常故不從緣生。此本據昔教為語也。然執者。各偏言有為。無復相續二家悉乖。故諍也。   善男子我經中說一切眾生(至)唱言如來說心定常。   案。僧亮曰。色有異相。故說壞。而心無異相。故說常也。或者聞色壞而心常。便謂心不生滅。下至上也。僧宗曰。第七諍論也。若論正義。實法則前滅而後生也。假名則始終為一也。或者聞說心。則上行不解相續。言有此心。常而不滅。向上受生也。   善男子我於一時為頻婆(至)唱言如來說心定斷。   案。僧亮曰。聞五陰俱壞。便謂心亦如色有大小長短等異也。僧宗曰。聞說無常。謂捨此陰身。心亦斷滅。不復續也。寶亮曰。言常則一向不滅。言斷則頓無相續。所以成諍也。   善男子我經中說我諸弟子(至)說受五欲定遮正道。   案。僧亮曰。外道以斷事為道。故臥灰食糠也。佛法不爾。而或者聞在欲不障。謂欲心現前。亦不障道也。聞欲心是障。便謂香華等事。亦能障道。故起諍也。   善男子我經中說遠離煩惱(至)說第一法在無色界。   案。僧亮曰。說羅漢果也。欲界無在羅漢也。三界定皆能修第一法。入見諦道。唯除非想一地。下三皆欲能佛隨事異說。而或者。各當所聞。偏執生諍也。修第一法時。能伏見結。名遠離。未見四諦。未究竟斷故。未得解脫。在於初禪。至第四禪者。欲界定少慧多。無色定多慧少。色界定慧等易用。故說其易處也。或者便謂上下皆不能也。得阿那含果者。此經無超越說。得第三果者。三空下結已經伏斷。見真諦時。無漏觀利。雖經初果。終不住也。今說其住處耳。僧宗曰。第九諍論也。若論正義。欲界心及四禪心。悉能作世第一法觀也。三空亦可得有。但此地心難用。是以人不從難多取易。地地皆悉是伏結。爾時未得真無漏。若利根者。身在欲界。悉能懸滿上地心。能伏上地結也。鈍根者。未必能爾。要須次第生也為利根故。說第一法。在欲界。不解佛意。謂一向欲界。不得用禪地心也。若聞說四禪作四法觀。為從根本地心。謂一向不用欲界。乖中道故。所以諍也。寶亮曰。理而談者。三界心盡。得作第一法也。自有入未得八禪。但得欲界電光定。仍用此定。作假名法空觀。故佛說此人。即用欲界心作也。自有得八禪定。作假名法空者。復自有人。先伏結至三空。於彼地遇聖。即用三空定。作第一法者。而或者不解。亦聞欲界心作。便言上二界不得。聞上三界得作。復言欲界不得。故成諍也。智秀曰。二界皆得作第一法也。明駿案。上來所釋。皆依成實論義也。若依數義。唯二界得作耳。彼四空定一向不得。何者。謂從上品忍以上。猶不得緣。況第一法。似無漏者。而當得作耶。義相食。詳之明哲耳。   善男子我經中說四種施中(至)唱言如來說施唯意。   案。僧亮曰。身口意業。皆是施體。有淨不淨。則福厚不淨。福薄淨。必由信有心淨也。初三。一具二淨。餘二互有信心。雖有優劣。皆得稱淨。而或者聞說淨施由信。信是意業。便謂施具在意。故起諍也。   善男子我於一時復作是說(至)唱言佛說施即五陰。   案。僧亮曰。佛因中說果。謂五事施也。或者聞是食即施業。外可施之物。無非是施。五陰攝法斷盡。故言施即五陰。僧宗曰。第十諍論也。就正義而言者。心為施等之主。色以助成。身口助意。但身口非情靈之法。聞說二種是淨。便謂唯一意業。不關身口。聞說施是五事。便謂但色非心。復為諍也。寶亮曰。若有行道來久。捨心成就。一切時中。常行故。佛為此人。說施即是意。不待身口方成也。自復有人。善根微劣。須身口助成。方能惠施。若不動身口。直興心念。不成施業。佛為此人。說施具是五陰也。或者取佛意謬。若聞說施唯意者。則都不關身口也。言具五陰者。要須備三業。兩執各偏。是故成諍論也。   善男子我於一時宣說涅槃(至)唱言佛說無三無為。   案。僧亮曰。佛說二諦。世諦有因。因有二種。一有法用。二無法用。無法用者。三無為也。有法用者。謂五陰也。或者聞涅槃能斷生死。便言有無為法。法入所攝也。聞其無法。謂無涅槃。能斷生死。起諍論也。燈滅直明滅而已。更無滅法生也。涅槃亦爾。直煩惱滅。更無法生也。以煩惱滅。生死不續。是無法之用。名虛空也。是總相空。故稱常稱遍也。世間無馬等空。是別相空。亦以無法為空。藉以為譬。以別相故。非常非遍也。非智緣滅者。智緣滅出世間無漏。非智緣滅。世間無漏。雖世出世之異。滅義是常。與虛空同。稱三無為。外道不得無漏斷結。結滅而還生。不得稱常。僧宗曰。第十一諍論也。就正義而言者。非無三無為。別三法耳。寶亮曰。或者謂空中無物。不可分別。唯是一空。無三無為也。此中佛意。亦得言有。亦得言無。空無別法。故言無。逐義往尋。故言有也。   善男子我於一時為目犍連(至)唱言如來說有涅槃。   案。僧亮曰。稱為涅槃。謂章句也。聖所踐者。謂之跡也。永不退失。謂畢竟也。無有八苦。謂無畏也。療生死病。謂大師也。果智忍無閡三昧。皆隨異義名也。與法同相。名大法界。斷老病死。名甘露味也。無可取名難見也。   復於一時我為目連(至)決定說有虛空無為。   案。僧亮曰。若有性者。性不可壞。以其無性。名不牢固。名為虛空者。無性無法。無法有用。與虛空同性。即以為名也。食下迴轉者。說一切音聲。兩有相尋。食不得下。音聲不發。以無一有食下聲發。說空之用也。或者聞空有用。謂有空法。法入色入攝也。   復於一時為目連說(至)決定說有非智緣滅。   案。僧亮曰。從智緣而滅者。謂不從出世無漏智也。煖頂以上。至世第一法。是世間無漏。永斷三惡報也。寶亮曰。若為智緣所滅。亦名智緣無為。空既無物容。復異於虛空。亦稱虛空無為。空中無復可數。便名為非數緣無為。不解意者。聞無則不得隨義有三。聞有便言三。各別體。以事像取故成諍論也。   善男子我又一時為跋波(至)決定說言色是四大。   案。僧亮曰。四大名色者。色法有五。四大是假說四。則說見都盡。聲由四大而發。舉本則攝末也。決定說言色是四大者。謂有色處。四大常俱。水中有火。湯中有冷。空中之聲。亦有四大失旨也。僧宗曰。十二諍論也。若謂正義。以色香味成四大。四大復成眼等五根。雖曰十四種色。若性性攝。則不出四大。若四大為因。五根為果。不離果有因。得言為因所成。聞說四大名色。不解性攝。謂唯有四大。無餘色也。聞說因四大造所。可言造根由大成。離因無果。乃至忽滑。若依四大品所明。皆悉不分四大。不辨此語。謂過去四大。造三世色。言現在身口業色所由而有。由過去三十四大力強。故能造也。現在造二世。未來唯造一世。不得佛意。復為諍論也。寶亮曰。有人謂。四大力強。能造色等。而色等力劣。不能造四大。常作此計。佛又一時為比丘。說五陰盡空。何者為色。色即四大。便言四大不能造色。又復一時說四大造色。所謂方圓等者。此是相內待之因耳。聞此說者。便言四大定能造色。若論中道。若論正義者。應言亦造不造。何者。因四大有方圓等。眾假色起故。亦言造也。前六四大。後亦四大。便無有造。五塵亦爾。因細成粗故。亦得雲色造色。前既是色。後亦是色。故言不造。諸人不解。聞造便令一切悉造。聞不造謂一切不造。兩造失中道。所以成諍也。   善男子我復說言譬如因鏡(至)是名造色猶如響像。   案。僧亮曰。四大假名有用。堅持風動。水潤火熟。色得生長。如因鏡像現也。   我諸弟子聞是說已(至)說有四大則有造色。   案。僧亮曰。言四大能造。非所造也。色是所造。非能造也。   或有四大無有造色。   案。僧亮曰。言四大是假。為實法所造。色等實法非造。佛說造。造四大亦造色。譬如束竹相扶得立。上二家偏執。皆不得佛意也。   善男子往昔一時菩提王子(至)不名失戒猶名持戒。   案。僧亮曰。無作是戒體。此說十善戒。身口七支。從作色生無作色。無作為色。餘三不從作生。不名色也。僧宗曰。第十三諍論也。若論正義。無作非心。雖非色心。不得無也。此是善法性違惡。以果中說因故。言無作是色也。從色發得。以因為名耳。或者聞此不解故。謂無作是色也。寶亮曰。為菩提王子。說無作是色者。若直言心是戒。王子便謂起噁心時。所受之戒皆失。則無戒可持。故於身口七支。說得無作戒也。謬取佛意者。便言直以無作是戒。不復關心也。又說戒即是遮制惡法。若心不作惡即是戒。聞此說。便言都無無作戒。所以成諍也。   以何因緣名無作色非異色因不作異色因果。   案。僧亮曰。非異色因者。身口作法是色性。三種善惡無記也。戒以善作為因。善作異於不善無記。名異色異色因也。不作異色因果者。無作是異色因之果。言無異為因。無此果同之果也。僧宗曰。非異色因者。異色即是無作體。若餘色不發無作。非無作之因。如無記身口。及山河之色是也。既言非異色家因。異色亦非其果也。若身口善色。能發無作者。是異色之因。異色亦是其果。以從善色發得。故言無作也。不解故。便言即無作為色也。寶亮曰。非異色因者。異色謂心也。明非直用心作因也。非異是因家果者。此戒亦非獨心家之果。要以色心合用。方名為戒善也。道慧記曰。此明欲發無作。要先正身合掌。作異常之色。乃能發得此無作果也。智秀曰。心非身口。謂之異色也。身口無作。不從之而生。故雲非異色為因也。不作異色因果者。不為心作果。故言不作異色因家之果也。慧朗別述一解曰。無作是異色。謂若非異色之因。則不作異色之果。   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至)唱言佛說有無作色。   案。僧亮曰。佛意無作非色。以因色生。從因名色。不解佛意。謂無作是色性。   善男子我於餘經作如是言(至)決定宣說無無作色。   案。僧亮曰。誓不作惡。生無作戒。能遮惡法也。不作惡名為持戒者。不作惡時。無作獨生。戒性明淨。曰持戒也。若起作惡。戒與惡並。戒不明淨。違本誓故。不名持戒。不解佛意。聞說不作。謂更無作法生無無作也。   善男子我於經中作如是說(至)一切凡夫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經說苦樂。以心為主。心有解惑。惑名無明。解名正見。正見是樂因。無明是苦本。此二是心之異能也。立為數法。五陰是苦。從無明生。說癡過患也。僧宗曰。第十四諍也。或說有心數。或說無心數也。若論正義。心之與數。亦有亦無。言有數者。前後次第而生。言無數者。謂不一時並有也。寶亮曰。佛一時說。莫問凡聖。五陰盡因無明故得。乃至十二支亦爾。有人不解。便言止是一無明。而中間無復因果相生。直是一物常爾。但作異名異說。是有十二支。便唱言無心數也。智秀曰。因佛說十二緣。兩段因果。二家生執。初明過去因。有三事改常。一者從無明支。長出愛取支。二者轉行支。作有名說也。三者就果上說。即因名。次辨五果。其異有五。一者改識為受。二者即果上說因名。三者於名色後。廣出諸支。四者略觸受二支。五者約受支說。即果名也。或者因之執無心數。次說三因二果。於說三因。二事改常。一者受支前。長出眼識等。二者轉作業名。說於二果。二事改常。一者改生支為識。二者分老死。廣作諸支名。由雲想等。非即是觸也。或者因此執有心數。並頭而生也。道慧記曰。夫心前後差別。名為數耳。若計前後。猶是一心。都無心數。此亦失。若言一時之中。別有心數俱生者。亦為失也。   從無明生愛當知是愛(至)是有即是無明愛取。   案。僧亮曰。此說現生煩惱。明數無別法。直是緣中起。或輕重為四也。何者。心不了緣。非好取好。名為無明者。著好生染。名為愛也。愛性貪求。是名為取。起身口業。名之為有。所以言即是者。本名不虧。但從重改稱體。有兼立為別數也。僧宗曰。若論因果。次第相生。前因後果。則不一時也。自有未必次第。如無明為行作因。自有從粗煩惱。還起於細。乃至愛受盡得。有更造起義。此是次第緣相生也。無明即愛愛即者。始終是一神明。雖復因果為異。然不得離。故言即也。   從有生受當知是受(至)是故受者即十二枝。   案。僧亮曰。受是初識支也。識能受生。故名受也。道慧記曰。當知是受即是行有。此未來識支。從今世業識支。從今世業所得故。即是行有也。此業亦名為行。亦名為有也。從受因緣。生名色無明愛取有行者。此並未來一生中事也。此事名色下。應有六入觸受等。略無此三支也。受觸識六入等。是故受者。即十二支者。此復是後身中事也。以未來生中。無明愛取有行故。復生後身受觸識六入等也。六入等者。此略不出下諸支名。故言等也。受者。故是初生識支耳。觸識者。是即名色支也。四陰曰名。四陰之體。正是心及心數耳。故今言觸識者。此舉心及數。是為四陰也。道慧述曇纖曰。此中諸支名。常時隱而不出者。今則備列也。別曰。夫心心數法。名數甚多。若制為十二因緣者。通三世制也。辨三世心數。從無明生愛。訖即是無明愛取。此明過去心數。凡有四法。若就十二因緣為義。前三義總為無明。支愛取是無明分故。得通為一支也。當知即是者。明果不離因而有。故即之耳。凡夫不解。謂即一體無次第相生心數。此為失也。從有生受。訖更取有行。此明現在心數也。受者。是初受生識。故以受為名也。行有者。隨義更異名說也。就十二因緣為義。略無六入觸受三支也。無明愛此二總為支。取即取支。有行即有支也。受觸識六入等者。略不列觸受也。若就十二因緣為義。受即是生支。餘悉總為支也。是故受者。助十二支者也。受是現在受生之識。識是受生之主。據其主。則三世俱有十二矣。   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至)唱言如來說無心數。   案。僧亮曰。聞說此已。即謂無心數。唯是一心。前後用之。不許有想受諸數。   善男子我於經中作如是說(至)唱言如來說有心數。   案。僧亮曰。惡智是識之第一緣也。所以說為緣者。明緣間識昧。必生愛取。因觸而生者。識在緣。是名為觸。後但名識。體一義異也。然非是觸者。觸初取緣則昧。眾數續生則明。明昧性殊言非也。說有心數者。聞非觸。謂數性異。與觸俱起。取緣不同。與心體別。失旨也。僧宗曰。聞說四法生眼識。乃至受取相生。不解前後。謂呼一時並有。乃至不善心二十一心也。俱不嘗復為諍也。寶亮曰。初造緣識。因眼識後起想受愛取有等。然非初識。諸人便言別有一更樂觸。能和合生諸心數。復非是心。故言有心數也。佛意者。亦得言有。亦得言無。前亦是心。後亦是心。故無別心數也。因境取緣。故眾心來共緣一境。心家之數。亦得有心數也。有人不解。聞有使心別自有數。聞無便謂即是一心。中間不得生滅故。是以成諍也。道慧記曰。取名為業者。重者名為業也。觸緣想受者。生樂受也。從樂後受生愛。愛後廣生諸善心數也。因觸而生者。因六識後生。然非是觸者。從識後次第生想受等。名為心數。凡夫不解。謂別有心數法。此為失也。   善男子我或時說唯有一有(至)說有五有或言六有。   案。僧亮曰。有眾生有五陰。名眾生陰。是有為也。二者謂因果也。三者謂三界也。四者謂四生也。五者謂五道。六者為六趣也。七者謂七識處也。八者謂八神生也。或雲。是八禪此不攝有。盡似非人。九者謂九眾生居也。不得佛意。不解廣略。直以五六為定也。僧宗曰。第十五諍論也。佛說一有至二十五。皆是隨方釋化。   善男子我往一時(至)唱言如來說八戒齋具受乃得。   案。僧亮曰。不具受得者。不一時受五也。以其心弱。不能誓止五惡。故不能生戒。一時受五。則心強能生也。不能具持。便捨四留一。是名一分也。不違佛意。謂單受一戒。不得戒也。具受乃得者。以一日一夜為具。何者。在家戒有二種。一終身。二不終身。不終身者。以心為期。或一日。或十五日。或一日一夜。或但一月。成但一夜皆得成齋。經有證。迦旃所。乃至一時念。以時念促故。心若不能發戒。答言不成也。或者聞之。以一日一夜為定限。多少皆不成齋。失旨也。僧宗曰。第十六諍論也。若論正義。五戒隨受持多少。隨得其福。若八戒。或一日乃至一時。但應具脩乃得。此異五戒。聞說五戒可分受。謂八戒亦可分得也。聞八戒具受乃得。謂五戒亦爾也。寶亮曰。一分優婆塞者。佛一時說。受三歸已。五戒中受一戒。名為一分。物情不解。便言。佛說五戒中。但受一戒。便具得五。復成諍論。又為一人說。或一日一夜。是善不名得齋者。本語一日一夜。但一時一念。不名作齋。是人善即是得戒。或者不解。謂言不得齋。亦不得戒。所以諍也。道慧記曰。一分優婆塞者。先受五戒竟。然後捨四持一。是一分也。若使發家一戒者。此不能發得無作也。若言優婆塞發家不具受得者。此失旨也。夫八戒齋。昨日夜受。乃至作二日受一日受皆得。若單一日一夜。一念一時。此皆名得善。非得八齋齋戒也。記曰。夫齋者。過中不食。一日一夜清素。謂之為齋。八戒者。為莊嚴此齋故。謂八戒齋耳。但一念一時。受八戒者。非不得也。但齋不成就。故言得善。不名得齋。凡夫不解。謂須一日一夜具受。方得八戒齋法。此為失也。   善男子我於經中作如是說(至)犯重禁已失比丘戒。   案。僧亮曰。名殺賊。謂殺煩惱賊。由於淨戒。能生淨慧。名聖所受戒。犯重戒已。破於聖戒。不名比丘。失比丘者。聞失聖所受戒。謂一切皆失。失旨也。僧宗曰。第十七諍論也。若論正義者。犯四重戒。是所破者不生。所不破者悉在也。道慧曰。隨所犯失也。寶亮記曰。不能生無漏耳。非為都失戒也。猶有破戒在。而言犯重都失。非比丘戒者。失旨也。   善男子我於經中為純陀說(至)犯四重已不失禁戒。   案。僧亮曰。受道者。謂八聖道也。此三皆是淨戒。得具無漏名到。世間無漏名受。未至名示。即是污道者。清淨能至涅槃。名為道也。污者不淨非道。不失禁戒。謂淨戒常在。與惡業共生名污。如玉投泥名污玉。失旨也。僧宗曰。聞說不生。便言一切都失。聞說污道。便言。犯重不失禁戒也。寶亮曰。今雲污道者。由犯戒污行。不得聖道。但不達之流。亦聞失。莫問犯不犯盡失。若聞污。莫問犯不犯悉污不失。是故成諍論。畢竟到道者。無漏戒也。示道者。信道五根中戒也。受道者。外凡夫戒也。道慧記曰。正義者。犯重之人。但有污戒在耳。淨戒則失也。或者謂。淨戒失故。污戒亦失也。謂不失污戒者。言淨戒亦不失。皆失旨也。畢竟道者。謂一身中。得羅漢也。示道者。須陀洹向也。受道者。初果乃至第三果也。污道者。破戒者也。又曰。竟道羅漢也。示道三果也。亦曰無相行也。受道自果以來也。又曰。五善以來。及外凡夫持戒者也。智秀曰。到道者。得真無漏者也。示道者。信根已立者也。受道者。始能承受。信根未立也。此三皆以戒善為體也。污道者。犯於重禁。用所犯罪。行餘淨戒也。   善男子我於經中告諸比丘(至)至阿羅漢不得佛道。   案。僧亮曰。至佛更無異路。名一也。皆得佛道者。八萬行具能至佛。故名道。聞一乘一緣。謂聲聞已具。是則失旨也。僧宗曰。第十八諍論也。聞說一乘一道。謂唯有一道。則傷方便也。聞說須陀洹分流。乃至羅漢。言唯一向永不作佛。並失佛意。成諍論也。寶亮曰。諸人唱言。四果皆得佛道。理實得佛。所以言諍者。以其言得者。謂即時得。不道未來故也。言不得。便謂始終斷滅。一向不得。所以成諍也。   善男子我於此經說言佛性(至)眾生佛性離眾生有。   案。僧亮曰。第九地佛性有因有果。因即眾生非難也。果非眾生。繫屬於因。亦不說離也。而或者以眾生無常。便言其離。是則失旨也。僧宗曰。第十九諍論也。若論正義。佛性於中道。而言因與果異。不得言即不離因而得果。不得異也。聞說同於虛空。謂一向離眾生外。別有此性。都不相關。聞說實藏。便言已有。在於因中。皆不當理。為諍論也。   善男子我又說言眾生佛性(至)眾生佛性離眾生有。   案。僧亮曰。正因及果。二性是常。佛以虛空為譬。離與不離。義同上釋也。   善男子我又復說眾生佛性(至)眾生佛性離眾生有。   案。僧亮曰。義同上釋也。   善男子我又復說眾生者(至)悉有佛性或說言無。   案。僧亮曰。如盲說象。盲問乳等。總結上事。明不見者。說不得實。所以諍也。   善男子我於處處經中(至)諸大乘經中說有十方佛。   案。僧亮曰。若有二佛。眾生則不生難遭之想。而或者聞此說已。謂十方界皆無。所以起諍也。僧宗曰。第二十諍論也。若論正義者。就應用之中。此間一化。唯有二佛。不解此意者。言十方無餘佛也。聞說有十方佛。便言。俱有十方佛。無別法身。是則傷於本跡。二論相諍。俱失理也。寶亮曰。眾生聞有十方佛。作是念。若此聞佛法嚴念。我當向彼間佛學也。欲捉物心。故雲一世間中無二佛也。若聞有者。便言。佛佛不相關。若言無者。但得有一。是故諍論也。   善男子如是諍訟是佛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案。僧亮曰。眾生有三眾。二乘人根在正定。於向諍事。雖不自見。而能從此。生信斷疑。寶亮曰。上既列諍論竟。今還結也。明如此之理。非淺識所知。佛是一切智人。隨根施作。無非益物。唯智者乃知也。   若人於是生疑心者(至)生決定者是名執著。   案。僧亮曰。信等五根。能斷煩惱也。眾生二種。有愛多。有見多。而愛多者。於二說生疑。若從善友。必能生信。以斷疑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不能放捨是名執著。   案。僧亮曰。見多則執。執則著也。寶亮曰。此下是大段中。第四也。明執著故起邪見。斷善根之相也。凡愚妄計。儘是無明。皆不稱理。故六十二見。通名為疑。但於邪執之時。自有決不決心。然正理而於皆是不了之心故。此下文句。佛廣解闡提起過之源。以已之癡。推無因果。易可見也。   迦葉復言世尊如是執著(至)不能摧壞諸疑網故。   案。僧亮曰。執者之信。不從解生。雖信即不信也。何者。信無我之心。必不信世諦之我。故信即不信。謂非善也。不能壞諸疑網者。以淨信斷疑。而信不從理。不成淨信。不能斷疑也。   迦葉復言世尊如是人者(至)是人亦當名著名疑。   案。僧亮曰。謂執者。於所執不疑也。不疑即是疑者。佛語皆實不虛。雖復偏執不疑。已為二說所壞。信不成就。即是疑也。   善男子是可名定亦得名疑(至)是人何故生於疑心。   案。僧亮曰。疑從二種見聞覺知法生。今以見類聞也。疑由佛二說。須陀洹無二說也。   迦葉言世尊如佛所說(至)是故我言不了故疑。   案。僧亮曰。廣釋疑緣。皆由先經見聞。後則疑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六    廣釋一闡提計無因果事 論闡提生善根義 論闡提斷三世善根義 明斷善根人有佛性義 廣釋九住八住等五種六種七種佛性義 廣說解佛性不同皆失中道   迦葉品之第四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善男子斷善根者。   案。僧亮曰。將欲諮問斷善者。先問疑著是誰耶。   迦葉言世尊何等人輩能斷善根。   案。僧亮曰。問利鈍二根。何者能斷善耶。   善男子若有聰明黠慧利根能善分別。   案。僧亮曰。有世智辨聰。利根之人。能斷善根。僧宗曰。第六翻廣明起耶見。故斷善根也。   遠離善友不聽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住。   案。僧亮曰。斷善之與正定。皆由利根。何者。若外親善友。則正。若外離善友。則斷也。此說斷善之始。第四譬邪見分也。   如是之人能斷善根(至)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案。僧亮曰。向明斷善由邪見不信。今說生邪見所由也。道慧記曰。邪見破言無施有六事也。   復作是念無父無母(至)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案。道慧記曰。謂無父母有六事也。   復作是念一切世間(至)是故當知無善惡果。   案。道慧記曰。謂無善惡有三事也。   復作是念一切世間(至)作是觀時能斷善根。   案。道慧記曰。舉六事。破聖道涅槃。兼無聖人也。   善男子若有眾生深見如是(至)及三惡道破僧亦爾。   案。僧亮曰。結能斷善根者。必是利智。不得正解。從癡起見。推求謬執故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何時當能還生善根。   案。僧亮曰。第五生善分。從塞求通也。偏執者。不能分別。能斷善根。不執者。則能分別。還生善根。下說佛性不定。事須分別。即是生善之義也。僧宗曰。大段之第二。明還生善也。寶亮曰。大段之第五。明還生善也。眾生雖復斷於善根。而於受苦之中。得厭苦心發故。還生善根。相續不斷。以至佛也。然就此文中。言辭甚曠。略分為五別。第一先明還生善根。定因果之性。第二明中道行。第三引佛三種語。令物虛懷。明佛語無方。不可定執。第四明佛性有無。第五辨得失。以結上也。   佛言善男子是人二時(至)初入地獄出地獄時。   案。僧亮曰。初受苦時。心則生悔。善則還生也。若受苦已切。心亂迷濁。不知生悔。臨出之時。乃至悔也。僧宗曰。此利根人也。寶亮曰。若極利根。如五百婆羅門等。止入地獄。即能生善。以此人聰明故也。亦由先來未經大苦。今報生地獄。即覺苦重。便能思惟推尋。悟所作非理。即得改心也。若神根小。復不如至。出地獄時。在後餘報。方能改愅也。其中萬塗。不可定也。道慧記曰。初入之時。受苦始爾。神明未惛。猶得正識。後出地獄。所受苦輕。展其生心。所以二時。得生善也。   善男子善有三種(至)斷三世因故名為斷。   案。僧亮曰。過去已滅無。故不可斷。未來未至。故不待言也。斷三世因名斷者。以現在一念善心為因。能生後善。今以邪見障此善心。不得生故。名斷三世因也。僧宗曰。明斷三世善也。是故不名斷過去果者。若過去因。感果已定。報在後生。此報當來必受。故不斷也。即此報家之因。因亦是定。亦不可斷也。文中略故。但言不斷果耳。過去之因。感果在當。因體已滅。雲何可斷耶。斷三世因。名斷善根者。若現在有善。即是現善。此善應過去。即過去善也。現在之善。當來相續。即名未來善也。今以此身。成一闡提。惡業現前。故現善應生不得生。即是斷現善也。此善若生。便謝過去。以不生故。故無所謝。即是斷過去善也。此當來種類。應續而不得續。即是斷未來也。從義而言。此之文略。何者。現善能感來果。今斷現不起。是則斷因。既曰斷因。果無從生。豈非斷果。亦應雲。斷果以略故。但舉因耳。寶亮曰。夫生善為理。皆三世中也。若過去曾起者。理不可斷。但約現在。遮未來故。謂之斷二世也。此中雲斷三世因者。若現在所起之善。此善即謝在過去。為過去之因也。現在善發。由曾起之善。力用相資也。未來善起。亦由現在為因。因故使種類相續也。今現在既斷。便是三世之中。善因不起。故言斷三世因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為是未來為遍三世。   案。僧亮曰。凡有四問。此第一問。夫有法不應三世。今定何世所攝耶。僧宗曰。凡有二問。初問佛性三世攝不。次問闡提現在有佛性不。若有。不應言斷善根也。若無不應言斷善根也。若無不應悉有也。寶亮曰。凡有三難。第一舉果性作難。問斷善根人。有佛性者。此佛性為在過去。為在未來。為在現在。為遍三世。若使佛性。在三世者。雲何言常耶。第二難雲。若斷善根人。有佛性。是善豈得言斷。若使無者。佛雲何言斷耶。第三遮佛意。若謂亦有亦斷者。復不得言佛性是常也。道慧記曰。問有三重。二重如上。第三重謂。若不全有全無者。應半有半無也。故雲亦有亦斷也。智秀曰。將欲為難。先定佛性。三世之中。在何世耶。下作三翻難也。   若過去者雲何名常(至)三實四善五淨六可見。   案。僧亮曰。第二難也。本無今有。是現在也。已有還無。是過去也。將有未起。名未來也。法在三世。是無常也。佛說性常。次以常義決之。必定當得。證未來也。必定可見。證現在也。佛性有六者。引佛說也。二證性常。二證可見也。智秀曰。第一約就三世。為定難也。初令是常。非三世攝。後就二世責。令是世攝。不得是常也。   若斷善根有佛性者(至)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第三難也。智秀曰。第二舉佛性。是善一句。為雙關難也。若闡提有性。不應言斷善。善若斷者。性不應有也。   若言佛性亦有亦斷雲何如來復說是常。   案。僧亮曰。第四難也。四難之意。皆責佛說不定也。智秀曰。第三引佛所說常教。為防難也。佛性若常。是則定法。若不定者。不得言常也。   佛言善男子如來世尊(至)三者隨問答四者置答。   案。僧亮曰。佛意。夫諍以偏執失中。今法理不同。答有四種。不可一向定說也。僧宗曰。今先牽四種答者。意在分別答也。寶亮曰。未是正答難也。且舉佛有四種語法耳。下次第解釋。以分別答為答也。智秀曰。四種答問。別是一科法門。今取分別及置答。以釋其難。故先總列四章門。下別釋也。   善男子雲何定答(至)有如法住是名定答。   案。僧亮曰。理無二故。不須分別。謂定答也。   雲何分別答如我所說(至)名為道諦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說有二種。謂法說義說也。法說總而略。義說別而廣。故雲分別答也。   雲何隨問答如我所說(至)為貪瞋癡說一切燒。   案。僧亮曰。有義自分別。不假問答者。自有法總義別。須問而後答者。舉如來誠旨。以為釋也。   善男子如來十力四無所畏(至)六少見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先答第二問。佛性有常無常。事須分別。不可執常為問也。七事者。具八自在。四樂四淨。無漏見法性。皆名真實。無學法門。皆得少見也。僧宗曰。將欲提其第二問故。先舉果地諸德。及後身菩薩法出分別答也。寶亮曰。十力等乃至佛性七事。皆是果地佛性也。後身菩薩佛性有六者。十住佛性中。多明緣因性也。一常者。十地少見真我常。故言亦常也。無漏之解。一得不失。亦言常也。二淨者。除煩惱之穢也。三真者。不雜偽也。四實者。體用非虛也。五善者。純淨心也。六少見者。謂果性如此分別也。道慧記曰。答初問也。明此佛性則非三世。而是常。自餘則是三世攝也。智秀曰。答初難。明佛性雖復名義是一。然在果得為七。在因則六。便為不定。豈可聞斷三世因故。便執佛性。為三世所攝。謂是無常。作定難耶。   如汝先問斷善根人(至)得名為有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稱其第三問也。答其有無兩關難也。僧宗曰。今明斷善根。人悉有如上諸三昧及菩薩性也。答意謂。汝問若有。則不名斷善根。我言當有善根。豈得言一切有佛性者。我言無者。現在竟不可得。未來必有。豈得斷善根耶。是二障未來者。正次現在。具有煩惱障。未來不得速成佛。故言無耳。非是永無。名分別答也。寶亮曰。且答第二難也。謂斷善根人。亦果果頭七種佛性。亦言十住六種緣因之性。是二種佛性。障未來故。名之為無耳。定當得故。名為有也。但以現在惑障。兩種性不現故。便字曰無。豈得雲斷善根人。無佛性耶。智秀曰。明二種性。現在無故。不在斷例。以別斷餘善故。闡提義成。以當有故。言悉有也。   如來佛性非過去非現在(至)未具見故名為未來。   案。僧亮曰。兼答初難也。難雲。性有三世。今明非三世不可說有。便三世攝。少可見故。名現在者。以少見故。名後身也。過去具但二世也。未具見故。名未來者。未具見即少分見也。學身說有。去來非無學也。法瑤曰。答前為過去。為未來。為現在。為遍三世問也。須分別之。佛果非三世。佛緣性三世也。緣因體又是因者。又是果者。故曰佛性。因故三世。果亦三世也。正果佛性。非三世也。故言果非三世也。後身菩薩。因緣觀智。即是佛種性。此初一念為現在未滿足為未來。過去無也。十住觀智。由因而生。觀智佛性故。亦得名為佛性。此佛性亦有因法。亦有果法。皆三世也。未有正果佛性故。不得言非三世也。僧宗曰。答初問也。問雲。若三世者。則是無常。今答雲。性有因果。若是果性則常。非是三世。若是因性。如後身菩薩。見在少見故。亦得言現在。未全明瞭故。亦得言未來也。言其現在未來因。故言爾也。實非三世。若得果時。則不得爾。正以在因之時。必當見故。義言其當也。以現在少見。便義言其見也。即非三世。豈為無常。及至五種。明闡提當必有故。亦得言有。始是分別答也。寶亮曰。答第一難也。明佛性非在三世中。復不為三世所攝也。後身佛性在三世者。明緣因性。現在少分見故。得名現在。未來方得具足。亦名未來也。道慧記曰。此釋第一難。兼釋第二難也。又曰此正答第一問也。又曰此合結釋二問也。智秀曰。此下故是答第二難。兼釋初定性所在也。三世攝者。其在因也。不攝者。在果也。   如來未得阿耨多羅(至)果亦如是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從學至無學。相續有二說。佛性果亦如是者。亦三世攝也。僧亮曰。若未得無上道果時。故是緣因佛性。悉三世攝。果則不然者。謂佛果性也。有三世者。十住以還。緣因性有非者。佛果佛性也。後身菩薩佛性因故。亦三世攝。果亦如是者。此是十住以還緣因性。前念為因。後念為果。亦三世攝也。   九住菩薩佛性六種(至)果亦如是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已斷結習。粗惑已滅。說常不同。後身常也。寶亮曰。既一向在觀。無復出入。故餘常名也。   八住菩薩下至六住(至)果亦如是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八住下至六住。未斷見習。故說無常。無三界煩惱。故說善也。寶亮曰。九住十住。同得常名。而八住以還無者。故知八地初心。猶應有出入觀也。中忍已上雖無。奪不與名也。   五住菩薩下至初住佛性五事(至)四可見五善不善。   案。僧亮曰。善不善者。類三界煩惱。說不善也。寶亮曰。善是緣因。不善是境界因也。六住雖有無色界細惑。為苦用輕。不甚迫心。故不與境界名也。   善男子是五種佛性(至)故得言有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上稱第三問。兼答第一廣分別已竟。今還結第三也。七種六種是緣因。闡提現在無也。五事有不善。雖是煩惱。非斷善煩惱。於闡提亦是當有也。寶亮曰。上來所明。佛性斷善根人。必皆得故。故言有也。   若有說言斷善根者定有佛性定無佛性是名置答。   案。僧亮曰。答第四問也。明有是未來有無是現在無也。答以決定。而佛性不定。若作定說。而疑者不決。不應置答。若說不定。所疑以決。不須重答。是名置答也。法瑤曰。答前亦有亦斷問也。斷善根故。不得言定有也。善根還生。不得言定無也。可言亦有無者。此明萬善緣因性也。寶亮曰。答第三難也。答意雲。不可定說有。不可定說斷。若言定有定無。此名置答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我聞不答(至)何因緣答而名置答。   案。僧亮曰。如餘經說。不答名為置答。故發問也。   善男子我亦不說置而不答乃說置答。   案。僧亮曰。語少也。應雲不但說置而不答。乃名置答。義現於下也。   善男子如是置答覆有二種(至)以是義故得名置答。   案。僧亮曰。一不答名置也。二答而置也。不答而置者。止無義之問也。答而置者。去其偏著之情也。寶亮曰。自有不答。亦名置答。自有答而呵止。不為解釋。亦名置答也。佛今用後解故雲遮止。莫著也。道慧記曰。我亦不說置而不答者。不答乃名置答也。又曰。亦不說不答。是置答也。又曰。亦不說置不答也。乃置而為答也。一者遮故遮其執也。二者莫著不聽其定著也。兩種置答。通有此二義也。又曰。遮止者。是說置答也。莫著者。是默然置答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非是過去現在未來。   案。僧亮曰。上未說因體。今更問也。僧宗曰。更問出體相。令人識也。寶亮曰。上解佛果非三世。其義乃了。但果名濫於生死。迦葉致問。顯此旨也。智秀曰。上雖明性。從於因果三世攝不攝義。未出其體。今發問以顯之也。   佛言善男子五陰二種(至)亦非過去現在未來。   案。僧亮曰。此普是因中也。始者為因。金剛為果。猶是有為。不免三世也。言亦非謂佛果也。寶亮曰。因之與果。俱三世攝。前念五陰為因。後念五陰為果。故因果俱三世也。非三世者。唯果佛性獨脫也。智秀曰。正答問也。若是變易地帶應。故具五也。   善男子一切無明煩惱等結(至)如來佛性猶如醍醐。   案。僧亮曰。正因性也。上說佛及十地佛性不同。未說凡夫佛性。今從凡夫至佛。更以譬說辨其精粗也。得善五陰者。緣因性有漏善。須陀洹以上。辨無漏有精粗。從正因生也。僧宗曰。此辨正因性也。言此神明是佛正因。因此能生善五陰。乃至菩提。以眾生如雜血。以有煩惱在體故也。如眾生皆精血得成。明雖有佛性。要假萬善。得成佛也。須陀洹。斯陀含。同斷欲界思惟未盡。有少善故。佛性如乳也。那含斷欲界盡。譬酪。羅漢三界惑盡。譬生蘇。緣覺至十地菩薩。斷三界外惑。如熟蘇。佛如醍醐也。寶亮曰。分別兩問既竟。更總收一切萬法。無明等死。無非佛性。或正因。或緣因。或境界因。隨義往取。盡能助果。故是佛性。通論既竟。欲使其旨無遺。仍該明凡夫令事都盡。是以談眾生佛性。如雜血乳。善惡未分。義言雜也。乃至眾生佛性。階給之異。如文所說也。智秀曰。上唯明菩薩。未出凡夫及小聖人。又雖明佛性可得。蓋約因中諸人說為不同。然未釋其所以。故此中並顯之。明因中諸法。皆有能得之義。以此為異也。   善男子現在煩惱(至)佛性亦爾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草譬凡聖佛性也。牛譬後身菩薩也。牛食草即成醍醐。譬後身見性。即成佛也。僧宗曰。以有現在煩惱。故不得睹。豈得言無耶。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斷善根人有佛性耶。   案。僧亮曰。廣上置答。未來未起。闡提不應說有佛性也。僧宗曰。猶執見有為難也。寶亮曰。明義粗障欲結還生之旨。故迦葉更致此問也。智秀曰。迦葉亦同未違。所以有問也。   佛言善男子如諸眾生(至)佛性力因緣故還生善根。   案。僧亮曰。凡有者。有三世也。眾生是相續假名。總三世為一有皆屬之。終不能生果者。明未至無用。三有用別。現有則能斷也。未有則生也。故說定無矣。僧宗曰。有過去業。現在有果。未來業未起。故不得有果也。佛性乃非三世。而現有煩惱故。善業則無。以不見佛性。便義說為斷。非為永斷。以未來佛性因緣。故還得生也。寶亮曰。佛今還以譬辨。如眾生有過去業。故招現在果。雖有未來。而業未有。故不能生果。果雖未生。以現在煩惱因緣故。能斷善根。以未來善業因緣力故。故能還生也。智秀曰。佛約業以明義也。有業則得果。有眾生則能得佛。故言有佛性耳。   迦葉言世尊未來雲何能生善根。   案。僧亮曰。上言未生無果。今問其生義也。道慧記曰。問意以未來無善。雲何能生於善耶。   善男子猶如燈日(至)亦復如是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法起名生也。日性是明。雖復未起。性自無闇。名為破闇。善惡之性。性自相違。善生則惡滅也。寶亮曰。此人乘過去善為因。現在善知識為緣。則能滅惡生善也。智秀曰。雖未出性能破闇。佛性未來。能生善根。其如此也。是少分譬。可善消息取之。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眾生佛性非內非外。   案。僧亮曰。廣上分別答也。以偏執生諍。終斷善根。分別中道。去其偏執。此皆答不得定說之義也。法瑤曰。色陰為外。四陰為內。緣因性耳。正因佛性非色。非內非外也。上來非內非外。非有非無。中道義也。是以復發斯問也。僧宗曰。此大段第三也。若論得旨。則不假復明。猶人未解故。爾就上明還生明佛性三世攝。將來作佛。要修善故得作佛。自下中道觀。是以次明此中道。可有七段。第一以合用明中道。第二非有非無。以釋成內外明中道。第三寄乳酪遣執。以明中道。第四明如來有隨自意語。明如來所解。不同凡夫。正以不善。解諸法因果。隨物而說。豈可隨語生著耶。第五明寄七種語以遣著。有因語果語。自有因中說果。自有果中說因。雲何於此生著。第六還定因果。明有果時無因。因時何得已有果耶。第七寄七種人譬明也。雲何言非內非外者。難佛前句也。寶亮曰。此下第二大段。明中道佛果。佛性非內非外。上師子吼品。以明果非即正因中有。亦非緣因中已有。然復不離五陰得故。言非內非外。今此中明一切法善惡等。儘是佛性。恐人情迷故。迦葉謬領。即捉上語作難也。謂若一切法。儘是佛性者。是為無一法而非者。上何故言佛性非內非外耶。智秀曰。上明當性是眾生有。復言即是五陰。恐物情偏執。用乖理衷。此第三大段。為除惑執。辨明中道。顯當果之性。非是有無離於內外也。有三別。第一從此訖三種。正顯中道性。非內非外離有無。第二訖恆河譬。最後隨自意語。舉如意語。可得隨緣。說為多種。況明佛性。不可定執耶。第三科簡虛空與佛性之異也。   佛言善男子何因緣故(至)眾生佛性是中道耶。   案。僧亮曰。謂汝先已解。解則不應復問。而今問者。則是失解也。僧宗曰。指前師子吼品。已廣明中道。今不應復問也。寶亮曰。此中佛意。謂我之所言。非內非外者。乃果性不在內不在外。此為中道耳。汝何忽失意作此問也。慧朗述曇愛曰。上雲不善五陰。及善五陰。悉佛性故。迦葉復問。若使五陰是佛性者。雲何而說非內非外耶。欲令廣釋內外有無二種中道。道慧記曰。聖說不定。中道之理。既不可定執。眾生雲何作定執耶。欲令去著會中道故。發問求解也。   迦葉言世尊我實不失意(至)不能解故故發斯問。   案。僧亮曰。迦葉承旨。仍拂跡也。   善男子眾生不解即是中道或時有解或有不解。   案。僧亮曰。明一切法。皆是中道。不應偏執也。僧宗曰。眾生不解即是中道者。謂不解即惑。惑時無解。是則非內。解時無惑。是則非外。故雲即是中道。寶亮曰。謂眾生不解。無有自性故。次此下雲。或時有解。或時無解。解與不解。二俱從緣。眾生亦是從緣。相與無性。儘是中道。但使不執令二彼俱虛也。若不如是。是則偏著矣。道慧記曰。分中道文為八段。第一明內外中道。第二辨有。第三去執。第四顯三種語。亦是去執。第五顯七種語。第六簡定因果。第七以七人通譬因果。第八偏為果作譬也。此第一明內外中道也。智秀曰。迦葉已申其執意。意在為物。佛自此下廣顯中道也。   善男子我為眾生得開解故說言佛性非內非外。   案。智秀曰。此下二種。辨中道。此下第一先明非內非外中道。以破異人所執也。後第二寄六種因緣。虛空菟角等。明不有不無中道。   何以故凡夫眾生或言佛性(至)離陰而有猶如虛空。   案。僧亮曰。舉異執也。略有二種。第一器中果者。雖器無果。而性在陰中。離陰則無也。第二如虛空者。佛性是常。五陰無常。如空性陰所不攝也。   是故如來說於中道(至)故名中道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常是果性。無常是因性。二俱性不偏。名為中也。僧宗曰。凡夫所計。理則不然。佛性之理。理非內外。先舉六入。以顯義也。若言但內二。俱不當也。今言佛性。假內假外。合用者。即有正因。即有境界因。不離此而成。故就合用之功。以為中道也。就辨合用中。有五翻。此即第一翻也。   復次善男子雲何名為非內非外(至)是名分別答。   案。僧宗曰。第二就緣因。以明合用也。   復次善男子或言佛性(至)亦名內外是名中道。   案。僧宗曰。第三就果上真應。明合用也。   復次善男子或有說言(至)亦名內外是名中道。   案。僧宗曰。第四就聞慧思慧。以明合用也。   復次善男子或有說言(至)亦內亦外是名中道。   案。僧宗曰。第五略舉行。明合用也。大意為顯因果非內非外耳。支流有此五翻。明合用也。   復次善男子或有說言(至)亦內亦外是名中道。   案。僧宗曰。寶珠以常現為內。金藏以不現為外也。   善男子眾生佛性非有非無(至)眾生佛性非有非無。   案。僧亮曰。辨有無相續中道也。虛空於人。不可見有常。不可見定有也。佛性亦不可見有非常。不可見不定有。有不同空。是有中道也。菟角於人。是無定無也。佛性於人。是無不定無。是無中道也。非有非無者。非虛空之有。非無非菟角之無。亦有者。是當有也。亦無者。是現無也。僧宗曰。此第二以非有非無。釋內外也。言所以爾者。正以非有故非內。正以非無故非外。佛性雖有。非如虛空者。言虛空體無。故見在於人有用。佛性見雖無。而當必有。不同空也。無故不同菟角者。言菟角是永無。此性非永無。故不同也。寶亮曰。外道計虛空是定性有法。然佛性雖有。而是當有之有。不同外道所計之有也。又不同菟角之無。菟角必不生。佛性是可生。豈得同此之永無之無也。道慧記曰。明虛空於現在雖有。而虛空終不可睹見。而佛性之有。可以心眼了了睹見也。內則是有。外則是無。不內故非有。不外故非無。所以是有無中道也。智秀曰。第二寄六因緣。辨非有非無中道也。此第一因緣也。   善男子若有人問是種子中(至)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以譬申其旨也。時節有異。其體是一者。花果是樹分。而樹是有分。樹分則時異。有分則體一。體一則有。時異則無也。僧宗曰。明諸法非先有無。況正因佛性。非有無也。寶亮曰。外道計言。外四大力強。能增長內四大。而內四大力弱。不能增長外四大也。今佛言不爾。無有外四大力。獨能增長內四大者。何以然。如穀子是內。地水等是外。若言力強故能增者。何故水土與穀子。初並時不即生。要待後時方生。而不爾。當知先有穀子為正因。後得水土為緣因。故次第得生。何容直外四大力。能增長於內四大耶。智秀曰。第二因緣寄辨種子。以明理也。所以者何。以下逆取伏難之意也。明雖復果不即子而有果必關子。雖復時節先後而始終。得為不異一假。故得稱言子有於果也。   若言眾生中有佛性者(至)應定答言亦生不生。   案。僧亮曰。已釋中道竟。今舉其以明乖中道也。有淨不淨者。釋學與無學。相續是一。不淨名學。謂眾生也。淨名無學。謂佛也。豈容學中。別有無學耶。定言亦生不生者。中道之旨既顯。合結勸。令識定答之要也。智秀曰。復釋一伏難也。緣聞上說。及釋伏難。便生執雲。別有果法。已在因中。今明眾生即是者。約不異假以明眾生當得作故。故言即是以義而推。不得別有果法已在因中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七    廣明中道因果相生舉乳酪為譬 廣辨七種語因語果語等 舉恆河中七種眾生譬 釋第一常沒所謂一闡提 釋第二暫出還沒謂信不具足等 釋第三出已則住謂聞法思惟如法而住等 釋第四出以遍觀四方廣釋煖頂忍十六行 釋須陀洹所斷煩惱猶如四十里水其餘在者如一毛渧乃至銜物堅持等譬釋第五遍觀已行即斯陀含   迦葉品之第五   世尊如世人說乳中有酪是義雲何。   案。僧亮曰。別舉偏執者。所說慾障其過也。智秀曰。此下第三因緣。舉世人所說。因中有果。故能生果。諮佛以求解也。道慧記曰。故如師子吼中。亦作先已有難。此中引出。欲令佛廣明非有非無理也。   善男子若有說言乳中有酪(至)若言無酪是名虛妄。   案。僧亮曰。有早計之過也。僧宗曰。第三寄譬。以遣著也。若言已有。即是執著。即是常見。若言都無。復為妄語也。智秀曰。佛以兩復。次釋此問也。初一復次先破妄。後一復次設反質之難。若使乳酪是一者。酪何不在前出也。   離是二事應定說言(至)乳生冷病酪生熱病。   案。僧宗曰。因時無果。故言亦無。必能生果。故言亦有也。色味異者。乳白而甜。酪黃而酢也。   善男子若言乳中有酪性者(至)先無今有是無常法。   案。僧亮曰。計常之家。說因中有果。其過不同。一謂乳中有酪。微不可見。如器中有果。而果與器異。二謂乳即是酪。酪即是乳。俱名隨時變。其體常一。故雲名有先後。其實無異也。道慧記曰。若使五味一時而有者。誰作次第。先乳次酪。乃至醍醐耶。智秀曰。未見聞有酪在乳前。必同時者。乳有何緣必不後。酪不在前。故知乳時必無酪。   善男子若有說言乳有酪性(至)心不等故故名虛妄。   案。僧亮曰。為水生意也。謂汝若以見從乳生酪。不從水生。證乳有酪性。此非證也。何者乳是近因。酪是遠因。汝見近。不見遠也。其實二俱是因。而言一有一無。此心不等也。智秀曰。此下第四因緣。取彼異人執意也。其雲所以得知乳已。有酪性者。以能生酪故。如水無酪。故不生也。此中有四。復次破之。第一責令草中亦有乳。作必不等之難。第二責令酪中有出乳之過。第三引經為證。第四舉四因和合。故生眼識。正說因有生果之理也。此即第一難也。   善男子若言乳中定有酪者(至)非有酪性非無酪性。   案。僧亮曰。若使乳酪二性是一者。則應互為因果也。僧宗曰。並責也。若使因中有果者。果中亦應有因也。智秀曰。第二難也。既雲一時有則同有也。   善男子是故如來於是經中(至)應說眾生佛性亦無。   案。智秀曰。第三引經為證。顯中道也。   善男子四事和合生於眼識(至)乳中酪性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此四事和合。而三是色性唯識。一事非是色性。既因果性異。以此證無也。僧宗曰。更舉顯譬。明因中無也。如四事和合。故生識。就空明之中求識。雲何可得耶。智秀曰。第四正說因有生果之理也。   若有說言水無酪性(至)從此四事應生耳識。   案。僧亮曰。因有近遠。近名正因。遠名緣因。緣因則同。正因則異。故言異因異果也。僧宗曰。法生不同。非是有生性也。乳是酪因故生。餘非因故不生也。如酪唯是乳果。非餘家之果也。智秀曰。第五因緣也。舉餘因法中無果。以證乳中有酪性也。以三復次破之也。初舉異因異果。明以正因故。酪從乳有。不從水生。又舉生識及取蘇法。以成酪從乳有。不得託水也。第二引經為證。第三舉監性鹹。直顯因中本無酪果性也。   善男子離於方便乳中得酪(至)亦應如是離方便得。   案。僧宗曰。離謂多方便也。如以一渧。頗求樹汁。即便成酪。而生蘇亦爾。要假五緣。當知生法不同也。亦應離方便者。亦應離多方便也。智秀曰。猶第一復次中一事。助成難也。   善男子是故我於是經中說(至)故法有因滅故法無。   案。智秀曰。第二復次引經為證也。   善男子如鹽性鹹能令非鹹(至)以餘緣故而得鹹也。   案。僧宗曰。重證無性也。智秀曰。第三復次。直顯因中無果。   若言一切不鹹之物(至)不鹹之物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為外生意。答上難也。謂不鹹之物。雖有鹹性微故。不知求外鹹以發也。僧宗曰。並其有性也。若言不鹹之物。有鹹性故。須監發者。今見不鹹之物。置鹹物中。其味則正可得。而鹽中亦有微不鹹性耶。若爾者。鹹與不鹹。各有二性。何故不合之時。不可獨用耶。故知諸法先無果也。智秀曰。第六因緣也以三復次破之。第一責各有二性。第二由其故執。因中非無果體。如要假外四大而增故。仍及質責之。若先有者。不應次第也。第三更舉尸利沙果。以證因中無先有果。此即第一也。   若言外四大種力能增長(至)四大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若五味次第。已有者。不應假言一切法皆假外也。智秀曰。第二復次反責。不應次第也。   若說從外四大增內四大(至)不因於外四大而增。   案。僧亮曰。四大力均。自有力生長。內不增外。外不增內也。僧宗曰。並其義也。若言外法有內者。今不見內能增外也。智秀曰。第三復次。更舉尸利涉果。以證因中先無果之旨。   善男子如我所說十二部(至)如是等經名隨自意說。   案。僧亮曰。經教所辨。法相本宣佛意。上以明法不定。此明佛意不定也。僧宗曰。第四段也。明如來善知法相。能隨自意語。如為欲界。說父母生身。不說無明。豈可承此言。而執著耶。寶亮曰。第三段遣著也。明佛語無方。不可偏執。勸學者虛懷也。言隨自意語者。佛是識法之人。當法相而說也。智秀曰。此下第二段。更寄一如意語隨緣。得為多種之說。況顯佛性中道。豈可偏執耶。有四翻。第一正寄語不定。明性不定也。第二明佛性。亦得作有無也。第三舉恆河為譬。第四簡得失也。道慧記曰。上已明內外中道。有無中道理。不可定執竟。今復明佛說不定。或隨自意。或隨他意。雲何定執耶。   雲何名為隨他意說(至)善哉長者是名隨他意說。   案。僧亮曰。佛意不惡。名隨他意也。僧宗曰。世間所說。佛亦隨說名。名隨自他。若非是理。隨他而說。是名隨他也。寶亮曰。應釋人根。非究竟之說。名隨他語也。   雲何名為隨自他說(至)說無是處是名隨他說。   案。僧亮曰。隨三世智人所說。不相乖背也。   善男子如我所說十住菩薩(至)是名隨自他意說。   案。僧亮曰。因近則果易見。因遠則難知。以自見不見眾生。故名為少見也。僧宗曰。十地於佛不名為見。隨意故說。為少見也。寶亮曰。師子吼中。已兩三處。解釋此義例也。   善男子如來或時為一法故(至)然不離於陰界入也。   案。僧亮曰。一法一因。無量法無量因說得其本。則一攝無量也。因善知識者。說信心則已攝盡也。菩提有二因。謂一從他聞法。即是善知識也。二謂內自思惟。即信心為本也。不離陰界入者。此三攝法斯盡也。   善男子如來說法為眾生故(至)是名如意語。   案。僧亮曰。如意語者。謂苦不如意。樂如意也。眾生厭苦。欲求如意。佛應根說七。皆令得也。七語皆為如意。而第七別受其名。若應根說七。說不得定。不應說語者。法無此理。不應說而說。欲令眾生。改惡修善也。僧宗曰。第五段遣著也。謂有時因中說果。有時果中說因。豈可承此言。而生執耶。因果語者。謂從過去業生。亦能造未來果也。寶亮曰。文中自釋同是勸學者之辭耳。   善男子如來復有隨自意語(至)十二因緣是名為無。   案。僧亮曰。更廣上自意分別中道有無義異也。何者上明有是當有。無是現無。今辯有無。皆是現在。故重須分別也。僧宗曰。第六段定因果。明佛性有之與無義也。有者。謂十力四無所畏。妙有之法。即是果性也。既得果則無過去諸不善無記業等。當知果時無因。因時豈有果耶。是謂定因果。不得雜也。寶亮曰。第四段明佛性有無義。凡三翻。第一就二門明有無。第二就四門明有無。第三就七門。明有無也。   善男子如有無善不善(至)何況出世第一義諦。   案。僧亮曰。廣上有無也。謂善是有。不善是無。非因緣是有。因緣是無。乃至一闡提說。亦復如是。一一反上。釋自意語義也。僧宗曰。向舉章門。欲類下句言。豈唯因果不雜。還就因中善不善。亦不得雜也。寶亮曰。上來至此。第一就二門。明有無也。明果時。有十力等諸三昧。因時唯有善不善無記等。無十力等也。   善男子或有佛性一闡提有(至)眾生雲何一向作解。   案。僧亮曰。闡提有善人無者。謂斷善之邪見。是因是障。闡提有之。善根人無也。闡提無而善根人有者。謂善法緣因力。能除障。善根人有。闡提無也。無記非障非除。故二人俱有。無學果性。二人俱無也。僧宗曰。闡提有者。更辨佛性。不得雜之意也。闡提斷一切善盡。唯有大惡。以其惡時無善。因時何得已有果耶。此惡即是神明。異於土木。當有成佛之義。亦得名為正因性也。寶亮曰。第二就四門。以明有無也。十惡是闡提。境界佛性。此人後時。還能厭惡。而起緣生之善。因中說果。故言闡提有也。善人有者。謂緣因性也。二人俱有者。謂正因性也。二人俱無者。謂果性也。   善男子如恆河中(至)水陸俱行者即是龜也。   案。僧亮曰。河譬涅槃經。七種眾生者。經說七種佛性。有無義異也。一是現有。六是現無。三世有者。一是現在。而六是過去。未來亦名中道也。僧宗曰。第七段明因果不離也。河中有七種眾生。涅槃經中。有七種凡聖。所以知不雜者。言乃至龜方稱到岸。爾前六種。猶在河中。在河則不名至岸。因中豈有果耶。寶亮曰。第三翻。就七人。以明有無也。常沒謂闡提也。暫出還沒。謂具縛凡夫。暫生世善。還入生死也。出已住。謂信等五根立也。遍觀四方。謂須陀洹果也。觀已行者。謂斯陀含也。行已復住。謂那含也。水陸俱行。謂得羅漢。以上乃至大涅槃。總為第七人也。   善男子如是微妙大涅槃河(至)即外道書非是佛經。   案。僧亮曰。前邪念邪語。謗涅槃罪漸重。為斷善之因也。   是人爾時遠離善友(至)故名常沒如恆河中大魚。   案。僧亮曰。廣顯謗法者之過也。   善男子我雖復說一闡提等(至)修施戒善是名常沒。   案。僧亮曰。上說三道。此說五道也。僧宗曰。未階煖法已還。悉有退義。為第二人也。如善星修得四禪。起不善入三惡也。寶亮曰。聞經生信。故名為出。而五事不具足。故於中起三毒。還墮第二人數也。若自知此五事不具。憑善友進行。信根立者。屬第三住位也。智秀曰。五德不圓。終斷佛性也。   善男子有四善事獲得惡果(至)如上二人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施戒是出生死之法名出。經譬飯也。為有故沒生死名沒。經譬毒也。謂之雜毒之飯。又生信為出。終斷善根為沒。是以後出善星。即第二人也。第一人煩惱厚重。必入劇苦。故曰身重處深。第二人雖復起謗。而將來必以善自資。故曰身重處淺也。寶亮曰。此下次第。釋上五事所不具足之意也。   善男子或復有人樂著三有(至)是故名為不具足。   案。僧亮曰。二種涅槃。一謂五分法身。出生無故。名為涅槃。二謂結盡無為也。闡提無故。故言不必一切皆有也。不信有得道人者。謂聖自然不不學也。無因果者。無善果也。   是人成就不具足信(至)是故名為戒不具足。   案。僧宗曰。從戒戒者。道共戒也。不具無作者。無漏戒。能息於作。名無作也。   是人不具信戒二事(至)是故名為聞不具足。   案。僧亮曰。因列多聞。炎明餘義也。   是人不具如是三事(至)是故名為施不具足。   案。僧亮曰。財施淺事。猶非所能。況法施乎。   是人不具如上四事(至)是故名為智不具足。   案。僧亮曰。涅槃是有無之總號。如來是身智有名也。解脫是滅結之無有無一也。   是人不具如是五事(至)見明故出身重故沒。   案。僧亮曰。增善為第三。增惡為第二。於同行中。自以為勝者。同己所見。為人中勝也。寶亮曰。釋五事既竟。先明第二人之過。後彰第三人之德。一增善法者。釋第三人。一增惡法者。釋第二人也。第二人不能求近善友。故改造惡入生死。成暫出還沒。此人若深自知見行不具足。則求進。成第三住人也。   第二之人深自知見(至)終不覆沒是名為住。   案。僧亮曰。第三人也。僧宗曰。求近善友。得為煖法。成第三人。永不復退也。   我佛法中其誰是耶(至)如是等眾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舍利弗等。得煖法位。正定聚也。僧宗曰。舍利弗曾經第三人來。從本受名。以證不退義也。   是故我於經中說偈(至)獲得解脫安隱住。   案。僧亮曰。引誡偈。歎能住也。   善男子知不具足凡有五事(至)如是觀已次得煖法。   案。僧亮曰。次得煖法者。斷外凡夫。入正定聚。初住位住。僧宗曰。貪慾多觀不淨者。此明第三人觀行。漸進入煖法也。寶亮曰。更舉五法者。復有所為也。謂第二人。若值好善友應病與藥者。成第三人。若不爾。則還成第二人也。人有利鈍。利者觀假名空。即仍取法空。要達兩廂理竟。方乃出觀。至於煖法。結成住人。鈍者不能如此。假名空便出。信根亦立。成第三住人。故結有兩時。非煖法獨成住人。初善根不成也。煖法是法空之初。第二善根之始。去無漏火猶遠。故以煖為況也。智秀曰。次第復觀十二因緣者。四諦入小乘道。乃是三乘分流。入此中相。復觀十二因緣者。別是一方隨緣入道耳。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說言煖法因善友生。   案。僧亮曰。明煖法唯慧。非是五陰。以色決之也。僧宗曰。迦葉何容不解煖名。蓋同物故也。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至)一切眾生皆有煖法。   案。僧亮曰。如此煖法。一切皆有。今所言者。不如是也。   善男子如是煖法是色界法(至)一切眾生不必悉有。   案。僧亮曰。煖通三界。有七十三人。但言色界明非一切有也。六行者。無常苦因集生緣也僧宗曰。不言欲界一向不得煖觀。少故言不耳。遮其一切有難。作此答也。寶亮曰。要得上地定方能作煖法也。何以然。定位在上地故也。非欲界不能。獨色界能。下自出七十三人。通三界盡能作煖觀也。又一解。以果來繫。因欲界直修攝身。口得人天樂果。名身行報。色界心靜。不馳蕩外緣。名心行報。故知是上果法也。言欲界有定者。是根本禪定方便。但攜利根人。能即用此攝入無漏也。色界雖有禪定。能作煖法。要是內弟子非外道也。若具十六行。方成煖法。外道唯能作十六行中之二。及苦下初門之四。雲何成煖法觀耶。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自性是煖非他故煖。   案。僧亮曰。慧性自了。非他了也。寶亮曰。更作兩問。定其位也。第一問雲何受煖名。為二問為自性是煖。為他煖耶。佛今且答後問。明自性是煖。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來先說(至)為十六行行即是智。   案。僧亮曰。因於信心者。信為煖因。明無因無果也。即是智慧者。破我見。必由智慧。非信等也。十六行者。法不出有為無為。有為有四行。無為有四行。有無必當有因。因在有為有漏集也。有為無漏道也。此二各有四行十六也。寶亮曰。迦葉舉馬師滿宿。無有信心。當知信是煖法。佛言乃是煖因。非正是煖也。   善男子如汝所問何因緣故(至)煙者即是修道斷結。   案。僧亮曰。八道火相者。無漏能燒煩惱名火。煖法為因故名相也。寶亮曰。答第二問。明是八聖道之相。故名煖。如攢火先有煖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至)雲何能為無漏道相。   案。僧亮曰。報得色界五陰者。上言色界法。即明報也。寶亮曰。煖法既有為有漏。由能作因。報得色界。雲何得為無漏道相耶。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至)而能與彼正道作相。   案。僧亮曰。厭故觀行者。十六是觀。觀昧未免於愛。愛故受生也。寶亮曰。策故觀行者。正一心中。此兩用故。知善義資出。以相故招生。乃至一豪之善。皆不感生死。   得煖法人七十三種(至)作五逆罪犯四重禁。   案。僧亮曰。上說煖法。此說行人。若未伏欲界煩惱。而三界煩惱。具名具縛凡夫。謂一種人也。若斷一品名不具。至九品為九。通前欲界具十。上除悲七地。各有九人。不復能斷善根。僧宗曰。大意言此七十三人。悉能作煖觀也。欲界有十初禪。至不用處。凡七地。七九六十三。通欲界十。為七十三也。欲界結九品。若是具縛凡夫。非不粗伏。非是伏九品次第者。別為一人。若依數經家義。要先得初禪心。方伏欲界結。要得上地心。伏下地結。依論主則不得爾。如使煖法人。得初禪心。伏欲界結。若是利根人。不假須上地心。正用自他心。自從四意。止漸入煖法。入見諦成聖果。若鈍根人。要須修上地勝定。快方能伏下地也。寶亮曰。佛初出世。要先度一切外道。然外道伏結法用。亦不知有見諦思惟之別。但知厭下求上。作九品伏法所以爾者見諦結本。以我見與斷常為源。外道既不伏此結。然與思惟類同者。何為不伏。但自伏見諦結不成就。是以佛今但就伏三界九品思惟惑。作七十三人。不就見諦也。然始伏取定。事乃相準。要煖觀成後。皆智慧之用。欲界十人者。取曾伏思惟。或為九品作九人。其初一人。都未經伏結。何故爾。此人先雖不作心伏惑。亦遭賢值聖。便從教行。行作苦無常觀。得假名法空。成煖法觀。所以為一人。若曾作心用九品伏惑者。後入道亦如初。一人法不異也。如是從欲果訖。至無所有處一地有九。就欲界未曾伏結者。為一是則七地有九。便是七九六十三。就欲界十人。合為七十三人也。欲界何故有十。而上界唯九。然向上界生。無有不伏下地惑。而得上生去者。生上界人既無有。如欲界不曾伏惑者。故但有九人也。智秀曰。不於想非非想制人者。依小乘經。明凡夫仰無所假。不能伏煩惱故也。   是人二種一遇善友(至)遇善友者遍觀四方。   案。僧亮曰。釋煖法之能。暫出還沒者。若遇惡友。住內凡夫。沒在人天。不速成果也。僧宗曰。從此分解。取第四人也。第三人必不退。而言二種者。此言未得煖。在四念處時。遇善友則進修入道。若遇惡友。尚不得煖。況聖果耶。寶亮曰。不異前釋。遇善友成住人。遇惡友。則還沒也。   觀四方者即是頂法(至)四方者即是四諦。   案。僧亮曰。第四人從頂以上。住行遲速。不為惡友所縛。從四念處。至世第一法。有五品善根。下中上。上中。上上也。四念為下。煖法為中。頂法為上。忍法上中。第一法上上也。念前諸法不定。不入五品。在二品上名頂也。四方譬四諦。觀行轉遠言遍。釋頂義也。性是五陰者。具身見等諸業名凡夫。重則名外。輕者名內。煖法斷重之始。慧心弱故。未能令身口諸數。皆背重惡。頂心已強。使身口諸業。不起重惡身。口善業。皆是頂法。故言性是五陰也。亦緣四諦者。明智慧是行主行行說之也。次得忍法者。重見將終次立忍。智心未周泰名忍也。次得世第一法者。經有內外凡夫。若未斷內名世。斷內外盡名第一也。此五人得世間無漏。亦聖亦凡也。苦法忍者。出世無漏。斷內凡夫。但說忍智。以見滅為見諦道。不見滅不見苦等。言色等有性。有性則常。常則是樂。樂則不苦。見色無性。因緣假合。起唯苦起。滅唯苦滅。始見苦忍。見苦無生。是為見苦。初稱苦忍。明其見滅。但說苦名。餘可知也。夫斷結有三種。一從理不從厭。謂菩薩也。二從厭不從理。謂外道也。三從厭從理。謂聲聞也。菩薩從理。名無生法忍。聲聞乘厭通苦為名。辨大小道異也。忍性是慧者。緣空是慧。緣有是想也。緣於一諦訖。見斷煩惱者。一諦謂滅也。見斷者。四諦所斷也。一智斷四。故言乃至也。如勝鬘雲。以一智斷四住煩惱。亦得四斷智功德。又雲。無世間上上智。以四智漸至上上智。出世無漏也。僧宗曰。頂法人。雖緣四諦。而集空心少。見有意多也。陰者言有。亦名聚積。明此觀心。存有情多。故言性是也。乃至忍法小勝。亦性是五陰也。世第一法名性。是五根者。得理轉深。移陰作根名也。言第一法。心能為無漏作根。苦忍緣於一諦。若論前煖法。第一法爾時。能習緣一諦。既有心多無心少。沒無名但與有名也。從頂以上。見斷煩惱。至須陀洹果。為第四人也。寶亮曰。正以此第三住人。遇善友得信首五根立。資斯之解。入見諦道。斷示相惑盡。成須陀洹人也。緣一諦者。得四諦平等。正觀現前。無復四異。唯空慧相隨。若在五方便時。猶有想受等異。緣四諦之別。今者苦忍初心。會無相故。得緣滅諦名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二者非因見因三者疑網。   案。僧亮曰。一諦者。斷結一時見諦。可以為證也。僧宗曰。欲聞會二經也。此中有四問。下次第答也。寶亮曰。此第一問。請會教也。   世尊何因緣故名須陀洹遍觀四方。   案。僧亮曰。第二問何故名遍觀四方也。   復何因緣名須陀洹。   案。寶亮曰。第三問得名之意也。   復何因緣說須陀洹喻以錯魚。   案。寶亮曰。第四問所以喻取譬於魚。   佛言善男子須陀洹人(至)是故如來方便說三。   案。僧亮曰。常所起者。身見疑也。難識者。難可斷也。煩惱因者。身見也。對治怨賊者。戒定慧也。方便說三者。釋所以但說重也。僧宗曰。身見諸惑之本。□於慧品。戒取違於正道。□於戒品。疑則遍□。觸事不成。此三所以重分別。則無量也。寶亮曰。以三重者除故。四十里水。亦自枯矣。   如汝所問何因緣故(至)壞大怨者謂四顛倒。   案。僧亮曰。答第二問也。內外者。愛結是內。瞋慢是外也。寶亮曰。須陀洹人。觀於四諦。得四種功德。二據所得。二據所除也。   如汝所問何因緣故(至)以逆流故名須陀洹。   案。寶亮曰。非對番名。但義中訓釋耳。謂斷見諦一廂結盡。不復遂生死流。故受此名。   迦葉菩薩言世尊若從是義(至)不得名為須陀洹耶。   案。僧亮曰。若從此義。斯陀含以上。皆逆流也。名不應異。寶亮曰。三果皆備上二義。何猶初果耶。   善男子從須陀洹(至)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   案。僧亮曰。先斷得名是舊。後斷更名為客也。是人亦名須陀洹者。是第二果人。初果無二名也。解脫者。解身也。僧宗曰。凡夫名是舊。須陀洹名是客。又雲。聖中作客舊須陀洹名舊。三果名客。故以先得名須陀洹也。流二種者。伏結涅槃永斷道也。亦名菩薩者。向以佛名須陀洹以上同化也。今以下同上也。一者利根。二者鈍根者。炎解義也。寶亮曰。一切眾生。名有新舊。但未得聖者。有凡夫時名得。已後更立新字異名。更互乃至佛也。   善男子如汝所問何因緣故(至)是故堅持其心不動。   案。僧亮曰。喻以錯魚。凡四事下。自合譬也。寶亮曰。錯魚有四事。喻初果有四德。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何故不名為須陀洹。   案。僧亮曰。上雲先得。今問為先得道。為先得果。為定之也。寶亮曰。問有兩關。一問苦忍。二問超越人也。   善男子以初果故名須陀洹。   案。僧亮曰。定所言初者。在果不在道也。僧宗曰。一答則兩難。皆塞也。何者苦忍先得而非果。所以名向超越那含果。而非初。所以不名須陀洹也。寶亮曰。先答也。   如汝所問外道之人(至)具足八智及十六行。   案。僧亮曰。那含非初得也。爾時八智具十六行者明超者是初得。僧宗曰。若依數經。須陀洹證六智為果。未得盡無生。未得根本禪心。不得他心智等。非證果之心。是則無八智。亦言少分盡無生也。今一解雲。見智比智觀見。在四諦為四。過去未來。四諦為比。是則合諦分世。為八智十六行。若合世分諦。言此人具得。此故證須陀洹也。寶亮曰。明無此超法。彼家所以作此義者。用等智斷結。故凡夫時。以斷思惟煩惱。後斷見諦結盡。直超證那含。今明等智本是伏結。非永斷道。及見理生解。要先斷見諦。次斷思惟。此人直經果心。而過不出觀非是超也。爾時具八智者。那含不復觀四諦比現八智作因。唯用一滅諦智。為因得果。豈得以第三果。名須陀洹耶。   迦葉言世尊得阿那含(至)何故不得名須陀洹。   案。僧亮曰。將第三果。亦得此法。還復並也。寶亮曰。明此那含人。亦得八智。同作十六行觀。   善男子有漏十六行有二種(至)以是因緣喻以錯魚。   案。僧亮曰。共者。內外凡夫。共捨凡得聖故名。初果阿那含。以逕二果非初捨。所以共也。煖法已前外凡夫。亦得行十六行。內外共也。不共文隱。煖法以上。及四果皆不共。何者後攝以為果知共。不但有漏也。向果煖法已上皆向也。是世間無漏。通稱無漏。八智亦爾。說超者道比智成果。捨七不捨八。此言捨八。非但十六世俗。不斷結。無超越明矣。佛有超語。迦葉問者何也。能伏三空結者。利根於下。以有厭也。逕初二果不住。至第三乃住。佛為住處。說超惑者。謂不經初果失旨也。迦葉問正以緣一諦者滅諦也。無窮生死。為四倒所迷。煖法以來。須別緣四諦。助成初果。重倒已滅。不須四也。僧宗曰。分解各有處也。須陀洹見諦道中行。阿那含思惟道中行也。有漏十六行二種者。凡五方便。都名有漏。若四意止。則外凡夫共。所以爾者。言四意止。人猶可有退。還外凡夫。理與外未得分隔。是以名共。若入煖法。法根立轉。得法空照理。永不復退。分絕凡夫。故名不共也。無漏十六行。二種初入見諦。未得須陀洹果。爾時名若第十六心證果。名為得果。八智亦有二種。若是第十五心已還。爾時見智比智。悉名為向。若第十六心證果已。爾時作見比智。觀四諦。名得果觀。須陀洹捨共。得不共者。不言捨前四意止。中前久已捨。今言捨者。還是見諦中十五心。同是向中共行十六也。今捨無漏共。得果不共也。若當證果時。乃不作十六行。但使在果心。自不復與向共。乃至捨向八智。得得果八智。那含不如是者。言須陀洹分解見諦。向中行初成。須陀洹那含。已經二果。分解思惟也。果異向異。豈得同耶。須陀洹緣四諦。那含緣一諦者。還就與脫受名耳。猶如世第一法。亦皆緣平爾時見有情多。識空意少。若入無相行。是則空心勝。是以從不如地第一法。約有受名。無相行乃未能都妄有心。但空緣明勝。約無受名。今須陀洹。亦緣一諦平等。正以不及那含。還名言緣四諦。實不緣四也。寶亮曰。此答意。始終次第。辨行階級。然後釋所以不得之意也。有漏二種者。謂四念前十六行。此與外凡夫共。從四念以上十六於時不復共也。無漏二種者。向果者。苦法忍已上。至十五是果者。得須陀洹時。乃無十六之別。但證本所行。故言具十六也。八智亦二者義如上也。然無相行中。亦無八。但目因時名也。捨共十六者。四念前也。得不共者。內凡夫也。捨向果八智者。苦忍以上十五心也。得得果八智者。果時明瞭也。那含不如是者。正釋二人因異也。得須陀洹果後唯觀一滅諦。不復以十六行八智為因。雲何名那含為初果耶。   遍觀已行者即是斯陀含人(至)遍觀方已為食故行。   案。僧亮曰。第五人。進修思惟。故名行也。僧宗曰。既經初果。觀於四諦。今復行向涉思惟。斷粗貪粗瞋思惟六品也。寶亮曰。第五斯陀含人。為斷三毒故。進修涉道。義如錯魚為食故行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八    釋第六行已復住廣辨阿那含 釋第七到彼岸廣辨羅漢乃至諸佛 辨二人謗佛法僧一以不信故謗二以謬解故謗 釋七種果謂方便果報恩果等 釋佛性非有如虛空非無如菟角義 廣釋佛性如虛空義 廣釋佛不與世諍世間說有佛亦說有義 廣釋三漏義 廣釋十二因緣辨觸增長生三種受   迦葉品之第六   行已復住喻阿那含得食已住(至)七無色界般涅槃。   案。僧亮曰。欲結下三品。盡名行已住。上二界名住。二者貪著色無色者。非是現滅。皆是上行人。通在住位。此應有行名。蓋文脫耳。若不爾者。後行般涅槃。竟無所釋也。五種者。行有遲疾。分為五種。七種者。分五為六。不足為八。以七中有同名者也。僧宗曰。既斷欲界思惟盡。生於上地。受勝果報。貪著禪味。故所以住也。阿那含。凡二種者。且開二種。下文別曲明。見在得那含。以根利故。進修即得羅漢。二者。既得免苦。貪著樂報。住禪受生也。那含有五種者。此下廣釋那含也。寶亮曰。隨宜說法。教門不同。或二五六七。並當一時所感。今初開二門者。第一。現般人。第二。從中陰以上。悉通名上流。此亦收那含位盡也。次五門者。從中陰以上。受初禪正生者。分四人。既受初禪正生竟。後改報去。二禪亦通。來作上流人說。雖有五名。收亦盡也。次六門者。五如上。以前二門中。初人為六也。七門者。亦如上。取生色界樂定者也。雖有此四門不同。當一門收之。亦無遺矣。   行般涅槃復有二種(至)一者具精進定二者不具。   案。僧亮曰。若前文不脫落。此文則無所釋也。前四太疾。後二太遲。從第二至第四。獨當行名。即昔說上行流人。今說上流異耳。一者精進訖。二者不具。通釋七人所以遲疾不同。入出隨意。名自在。不具前二人是也。寶亮曰。次釋上四章門也。先釋初二門中。第二上行人。若受二身。是利根人。若從二禪去。訖四禪中生者。是鈍根人也。又有二種。一精進無自在定者。此人於定道不利。雖能精進。還入定取無漏。不即得故。無自在定也。二懈怠有自在定者。此人於定道通利。欲入即得。而不精進也。復有二種。一者具二。二者不具者。亦是利鈍也。   善男子欲色眾生有二種業(至)是故名為中般涅槃。   案。僧亮曰。受生業者。煩惱行也。作業者。身口合行受生業也。四種心訖。故名為中。此自心為中也。學無學者。無漏心也。非學非無學者。有漏善。及無記捨壽。不用無漏也。僧宗曰。言受身者。願生身也。此那含。既根利。已久厭欲界中生。及其捨欲界身之中陰時。仍此中滅。不願受色地生也。作業者。修四無量諸善功德也。有四種心者。言中陰。那含人涅槃時。於此四中。二是涅槃心也。非學非無學者。成果時。在無生心。此無生心。既非復那含。而言那含。在中陰有此心者。仍那含名。若初入中陰。是那含及其將入涅槃之時。已得羅漢。此無生心。非是盡無生二智。是以不得名無學也。二者學心者。言未得羅漢之時。進求故。為學心者。三無學心者。謂羅漢。盡無生二智。名無學心也。四非學非無學心。謂成羅漢報無記心也。取二種非學非無學。入涅槃也。中間二心。則非也。前非學非無學者。此觀空心。不為斷結成果。但遊觀空。為欲入涅槃也。取後非學非無學。若依四分毘曇中解羅漢。任運得入涅槃。是以中陰入時唯用二心。中間二心不用也。寶亮曰。次解五門中之初人。一作業者。即是色界正報業。二受生業者。是色界潤生業。色界但受中陰報。而得涅槃也。捨欲界身。未至色界者。就人為語。如似從四行而未至。然理撿不爾。亦不測初禪中中陰幾時。若取況人中三七日論利根人亦生中陰。即得道者。如始離欲界。若極鈍根人。盡三七日得者。如捨欲至色界邊也。一非學非無學者。世俗善心。二學者。正觀真解心。三無學者。亦是正觀。而非活結心。四非學非無學者。無記心。今用也俗善心。及無記心。得入涅槃。餘二心中。不得死滅也。   受身涅槃復有二種(至)是故名為受身涅槃。   案。僧亮曰。受身義。在初生也。與昔生般涅槃同。今雲。盡壽與生。義不同也。是人受身。然後斷者。辨異於中涅槃也。僧宗曰。二種者。言受身具二種業也。智秀曰。以盡壽之言濫。故設問也。寶亮曰。受身涅槃者。次解第二人。此人受初禪正生。斷三界結盡。即成羅漢。名受身涅槃也。   善男子行般涅槃者常修行道(至)是名無行般涅槃。   案。僧亮曰。行已無行。受身中利鈍差別。寶亮曰。行般涅槃者。次解第三人。但受初禪正生者。根有三品利鈍之殊。此人最鈍。窮生中行道。然後得果。名行般涅槃也。道慧記曰。或更二身者。更出第三行涅槃中不同人也。如論家但雲初禪中有三人。此言或二身四身。非上行。是則不但初禪也。   上流般涅槃者若有人得(至)至第四禪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伏結生第四禪。以煩惱流退。通流則進。上下迴流名上流。異常說也。僧宗曰。言得四禪後時。起初禪愛心。退生初禪。若依數論。則無生退。亦可言此身唯在初禪。懸得四禪心後。時還起初禪愛心。故言退。實非是生退也。從此道流。則還斷結。至四禪也。寶亮曰。解第五人。從解初禪正生。受二禪報以上。通名上流人也。若有人得第四禪已。退生初禪者。但此語。非是明。那含人斷下地。三禪中惑已盡。雲何退生。此是煩惱流人。凡夫之位。既解那含人。何故牽此。正為遣物疑。若從下向上。亦名上流。從上流。然是事法爾。其況若為如似風從東來名東風。水從西來名東流。是則據風為言。從所來處為名。水而為語。就所向處為談。此之二人事亦同。斯恐尋者乖謬故。所以牽凡夫來簡正。以道流者。名那含人。不取煩惱流者。為上流人也。   是四禪中復有二種(至)樂論議者處五淨居。   案。僧亮曰。一入無色界者。即是上流。分為無色界故。是流中差別也。二樂智者。釋所以分四禪定慧等。無色定。多慧少修。等樂慧不樂定。一內二外者。內己身。外他身。中陰定慧。雖弱其道勇健。煩惱粗。過患易見。獨得涅槃也。寶亮曰。次解第四門中第七人。但自初。二門中第一現滅人。不解。次六門中第六人。亦不釋。何以然。正言此人神根最利。能一身之中。頓辯四果。其旨無曲。意易而不陳。如其不爾。亦莫測其由也。夫眾生所樂不同。若樂論議者。則生五淨居。若樂寂靜者。必生無色界也。   復有二種一者修薰禪(至)則能呵責無色界定。   案。僧亮曰。如是二人。一修薰禪。二則不修。修者。則迴四禪中業。別異處受生。二不修者。則無斯業如數。經家作薰禪法雲。從無漏心出。薰有漏善。使明理。若如斯。便聖人更起業。經雲。何言聖人。畢故不造新。當知。今所論者。乃本是昔四禪中業。直是聖人運無漏力。自在能轉彼本業。若別處生。更無別因。問何故爾。四禪中凡聖同所。每多諠雜。不能生深智慧故。所以迴此業。別餘處生。若生彼。則與凡報隔。便靜照在心。智慧日明。是以。經稱樂論議者生五淨居也。既解六人竟。物還於向釋中涅槃者。生兩疑故。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欲界有中涅槃色界則無。   案。寶亮曰。迦葉為問。第一問言。中涅槃。又神根若利何不現在入涅槃耶。第二問雲。何故欲界有中涅槃。色界獨無也。   佛言善男子是人現在(至)是故不得現在涅槃。   案。寶亮曰。佛不次第答。先答初問言。此人神情雖利。於現在入道緣不具故。所以須在中陰中。不得現在滅也。   善男子如汝所問何因緣故(至)慳貪瞋恚是故名住。   案。僧亮曰。次答。後問。言欲界受生是苦地。猶須外依資。報身得立。然即用此為迫惱緣。故到來觀欲界。為發悟之由。所以欲界有中陰。上界是禪地。不待外資。又無大苦。故無有中涅槃也。   善男子到彼岸者喻阿羅漢(至)是故喻以水陸俱行。   案。寶亮曰。解第七人。從羅漢以上。至於諸佛。通名為一人故。借喻於神龜能水陸俱行。但水陸兩事。如文所合。世間河中。雖有七種之別。同不離於水。涅槃中亦爾。乃有七人之異。亦通不離佛性之水。但佛性之義。隨事而收。或緣因。或境界。如是眾多。若因。若果。儘是佛性。   善男子如恆河中七種眾生(至)是名如來隨意語。   案。僧亮曰。釋皆是佛方便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若有因(至)雲何沙門雲何沙門果。   案。僧亮曰。明果是常。成彼岸義也。僧宗曰。更問。涅槃無因體。不應是果也。寶亮曰。更與兩問。一謂若涅槃無因。雲何名果。二問。涅槃亦稱沙門。雲何為沙門。名沙門果耶。   善男子一切世間有七種果(至)即無量世所修善法。   案。僧亮曰。舉此七種。意欲取最後遠離果也。   善男子如世間法或說生因(至)唯有了因無有生因。   案。僧亮曰。有為法。生因有二種。一以業生名生因。二以近。為生因也。了因亦二種。一以果不生名了。二以遠為了。有為法起。因有所生名生因。而生因有近有遠。遠則名了也。出世亦如是者。出世無為。無為無起因。無所生。名了因。有近遠。近則名生因。生因者。煩惱不生即涅槃。身口意淨。皆斷煩惱。三脫是近。名生因。亦為涅槃而作了因者。三十七品。亦有近遠。遠名了因。了了見於涅槃。說無有生因。答上問也。見涅槃是果。無生因故。得稱常。寶亮曰。明涅槃是了因之果。非生因所生。三脫門等。於煩惱作不生。為強故設生。生不因也。   善男子如汝所問雲何沙門(至)是名沙門沙門果。   案。僧亮曰。先說道果體。下自釋名義也。欲答第二問。言沙門那者。即八正道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何因緣故(至)是故得名為沙門那。   案。僧亮曰。有為羸劣名之。六道差別名道。八道從所斷得名也。寶亮曰。此言乏道。唯生死是。乏道能不息一切煩惱果報。具八聖道。德行盈滿。業累消盡。名沙門果也。   善男子阿羅漢人修是道者(至)名阿羅漢得到彼岸。   案。僧亮曰。釋彼岸法。上五分是總。此廣解脫智見身度彼岸之義也。寶亮曰。舉四智結也。明具此四德滿。即名到彼岸也。   如阿羅漢辟支佛(至)以得果故名為具足。   案。僧亮曰。得無上道。乃名具足。唯佛一也。通稱菩薩者。以道同也。方於二乘。亦是彼岸也。   善男子是七眾生不修身(至)度生死河到於彼岸。   案。僧亮曰。上已廣明其義。此更略顯。   若有說言一闡提人(至)若言不得是名虛妄。   案。僧亮曰。謂現得不得。未來得不得。早計名著。證性為虛妄也。   善男子是七種人或有一人具七或有七人各一。   案。僧亮曰。一人具七者。言三世一人。各一者。壞現在也。寶亮曰。假名一人。當來必具足也。僧宗曰。始終為論。佛亦曾為闡提。故一人具七也。當位而談。則一人各一也。   善男子若有人心口異相(至)當知是人謗佛法僧。   案。僧亮曰。已說七性有無相。定異見異說。則謗佛也。異相心見。與七相異口說亦爾。下自有釋也。八聖道分。訖非凡夫得者。得則現不得。未來不得。未來不得明謗。僧宗曰。若語其體。果時自果。不善時自不善。言因果不離也。若有闡提。已得菩提。或都不得悉名謗佛法僧也。寶亮曰。此下。是還生善中第五文。舉得失結句。先廣明失過也。下一兩句。雙明。雖舉失事故。冥消息其文。不可即文而用也。   若有說言眾生佛性(至)隨意語故名三藐三佛陀。   案。僧亮曰。空於眾生是有。常不可見。佛性亦有。修道則見。非無如菟角者。菟角現無。不可方便得。佛性亦無。可方便得。虛空常故者。常不可見。菟角無故者。無不可生也。亦有亦無者。有是將有。無是現無也。有故破菟角者。將有可有。不同菟角。無故破虛空者。現在雖不見。終必可見。不同空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至)雲何名為如虛空耶。   案。僧亮曰。大段之第六。辨常門也。所以辨常者。能分別佛性。還生善根。善得常果。明常唯有二種。一無常。虛空是也。二有常。佛性是也。無常。不可學得。有常。修道則見。欲令人識常果。修常因。不以梵天等為常。經初以來。以空譬性。上雲有不如虛空。今問昔說譬之意也。僧宗曰。問意。若佛性非三世攝。而名為有者。虛空亦非三世所攝。亦應是有。此並問也。寶亮曰。物情於因果性理既決。便欲修因。若不識果。則無以進行故。舉體非三世所攝故。所以有識者未來同得也。上師子吼。雖明果體。是常。竟未正論此體有無之異。今科簡虛空雖常。而性是無。涅槃妙有。其性湛然。乃同非三世。而有有無之異也。   善男子虛空之性非過去(至)我說佛性猶如虛空。   案。僧亮曰。空有四義。可以譬性。一無三世。二非物。三無內外。四無罣礙也。僧宗曰。佛意。非此三法故。說名為有也。煩惱對涅槃。闡提對如來。無情對佛性。此三對故。為有虛空無對。豈得為有。寶亮曰。今就此一段說中。有四番明義。第一。辨佛果體常。異虛空之常。兩常雖同。其旨甚別。第二。物還致疑。若兩常同非三世所攝。何不俱名為有。而一有一無。佛釋言。其常乃同。要一有對治。可名為有。而虛空直是物。無無所對治。故是無也。第三。遣外道橫計虛空是有義。第四。引證。明三世智人。皆如是說也。今初門中。略出數事。明其異相。然文中。佛說其旨。理自彰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無情之物是名佛性。   案。僧亮曰。外道。說空是有法。故須明也。如來身心之總號。性是悟解之別名。涅槃滅苦之都稱。三義異而常一。別稱為非涅槃名為涅槃者。世諦有法。有無是非相對。虛空。世諦說無。一切煩惱有為之法者。煩惱是因。有為是果。因果是苦滅為樂。一闡提至辟支佛者。六度是如道。乘如道來。故名如來。此等不乘如道。菩薩乘而未至。故蠲之也。無情之物者。無情。無悟解之性。非性也。   善男子一切世間無非虛空(至)離四陰已無有虛空。   案。僧亮曰。世間住空。無有非空之處對空。故無對無非四大對於四大者。色性非空。住在空中。無非空對空者。心依大起。亦無非大對大。何得名四大為有耶。佛不答者。以其非決。以置答為答。何者。六識。所依各異。五識依大。意識不依。無色不住空。故非決也。涅槃是有訖。安隱彼岸者。此皆本不得今得。空無此義也。離於如是。說訖三世攝等。如來佛性三法等離。三法是有為。虛空若同者。同在三法之外也。世人說。訖不得不三世攝者。佛說二法聚色無色。至可見不可見。色。是四大。非色。是心數也。僧宗曰。無非四大對。此問粗故。置答也。如此人。說空非色是心數者。此下廣明耶解。並不得受相也。寶亮曰。第二問之始。正釋異意。舉於虛空。以決涅槃。今兩同為有。佛今答言。雖同是常。要佛果有對治。而不無。明如來佛性涅槃三法。同有所治。故是有也。故下去二釋此三義。為非涅槃者。是生死法。正對治。此生死虛偽果盡。故名涅槃。為非如來者。闡提二乘之流。執相心重。不能稱如理而解。如來。能斷此不如之解。得於如解故。所以名如來也。為非佛性者。眾生所以不見佛性。良由有煩惱業報。假依果而資身。佛既斷業報盡。無復所須。則窮鑒佛性之理。明闇障之義。傾今對治此業報盡。故名佛性也。一切世間。無非虛空對於虛空。世間無有一物而非虛空。復為虛空所治者那得。難雲。虛空是有耶解意。雖然於物情未去。故迦葉復因此後更設一併。若虛空無所對治。不得為有。今四大起時。亦無所對治。何故獨名四大為有。虛空為無。決辭既爾。佛今將解。故無非言。虛空亦同涅槃是有者。其義不然。何以故。明涅槃是有。可見可證。能作種種應色。備有八我萬用。皎然可得。是有現見處。虛空無斯之用。雲何為有耶。既非其如此。然後答難。從若離於如是法外更有法者下。已對向決。若使離如是法。外別有一法。而是有者。必三世所攝。虛空若同是有。應三世攝。是無常法。答理既申。佛還引事。更到難迦葉言。如世人說虛空。名為無色無對。若虛空非色而是有者。應即心數法。若是心數。不得不是三世所攝。同四陰也。   復次善男子諸外道言(至)若三世攝雲何言常。   案。僧亮曰。外道說虛空是色。有對可見。佛說非色無對不可見也。寶亮曰。第三文。破外道所執。正義明虛空是無。而外家計有。是故須破。汝若言虛空是光明。復計之為住處者。即是色法。若是色法。便有方所。即三世所攝。是無常住法也。夫虛空不離三法者。佛更作相來破。夫萬法有無。不離此三。汝計虛空。在何法中。空者。直取無物處名空也。實者。如色法柱木等。是也。空實者。是有無之際也。若言虛空住空法中。便應無常。何以故。此虛空。不遍實處。與空實即是分數。若是分數。復不免無常。餘實與空實。二法更相踐。破意如前。同有不遍之過也。   善男子若復說言夫虛空者(至)虛空若爾應是無常。   案。僧亮曰。實處無故。則不遍。應是無常。二處無者。實處無空。空處無實也。   善男子世間人說一切法中(至)虛空無閡與有併合。   案。僧亮曰。各有處所。名一切有。所執處有二。則俱無常者隨物。寶亮曰。既作此三句破竟。後還結言虛空是無也。又如世人說一切無絓閡處名虛空者。佛更假設作難。若無絓閡名虛空。此虛空。一切盡具足。遍有為有處。無處為當分有。若具足有。餘處則無。一切處不可得遍。汝。虛空是有。雲何能遍。若不遍便是可數。彼此之法。是無常也。又若有人說。虛空無礙。與有併合。亦無此理也。   又復說言虛空在物如器中果是故當知無有虛空。   案。僧亮曰。鳥動樹靜名異。兩羊相觸者。二俱動。名共也。二雙指合在一處者。指先有空。空先有指。有二空二有。合在一處也。若有空業合物空則無常者。物住空動。動則無常。物則不遍者。物不遍故動。不遍故無常。下說空不遍之過也。虛空若常物亦應常者。若物動無空。空則不遍。不遍而常。物亦應常。若空與物同。亦常無常者。無有是處者。若言空常。先有物起。後合。先有是遍。後合不遍。遍者是常。不遍無常。無有是處也。先無有合。訖是無常法者。若已合共合則合有先後。後合本無。先合亦爾。皆無常也。先無器時。訖雲何。言遍者。器則本無今有。未有器時。應有住處。處異空異。不應言常言遍也。僧宗曰。若使虛空離空有住者。上難其合。今難其離也。若空與有合。是則空同於有。則離空而住也。有物亦應離空住者。並難也。謂有物合。則應離有唯空也。寶亮曰。又言。虛空在物。如器中果。二俱不然。故先假作三法。來破其併合之執。下別破虛空在器之計。若與有併合。則有三種合法。一異業合。如飛鳥集樹者。樹本不動。來向樹故。言異業也。二業共合。如兩羊相觸者。二物俱動。故言二業也。三已合共合者。如二雙指合在一處。本時兩合。今復來共合。故言已合共合也。先作此三句竟。下次第難破。若言異業共合。異則有二。一是動者。鳥也。不動者。樹也。若爾。萬有本不動如樹。汝虛空如鳥動來。共物合。是無常也。若言物與空合。物復不遍。若當不遍。是分數法。   善男子若有說言指住之處(至)虛空無故非三世攝。   案。僧亮曰。佛說有依空住者。而惑者言。有空佉為有所依。即因緣住。因果同相。因無常故。果亦無常也。寶亮曰。既破諸外道所計竟。後還結言虛空是無物。故名常。非是有法。佛性常。而是有故。非三世攝也。   善男子我終不與世間(至)世智者說無我亦說無。   案。僧亮曰。第七辨因門也。所以辨因者。上雲唯三法是常。餘悉無常。與世間異。異則生諍。今辨因異故果異。從理說異。與世智同說。不與世諍也。僧宗曰。此下。第四段明修道也。寶亮曰。佛言世間智者。即是菩薩者。此下去大段中第七文。釋兩因異。將明此理。故先承上宗。作難。世間智人。說五陰是無常。佛獨說我是常。既說不相隨。便成世間諍。佛雲何言遠離顛倒。不與世諍耶。佛今答言。凡夫以三漏為因故。感苦無常。佛。用真無生解為緣。除於漏因。無復無常故。即體是常。其因各異。豈同世間。如此則稱理而談。乖諍何生。今就此文中。凡廣略三番。釋生死用三漏為因故無常。佛不用此為因。故常也。第一正明凡夫不識三漏為過。第二辨其起漏之源。第三明漏所感果唯苦無樂。然此三番。聖人識過。達其漏源。觀其發解。故能除滅三漏。成八正道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至)如優曇缽羅華。   案。僧亮曰。若從理說不諍。見理必由於行故問之也。寶亮曰。佛略列十法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智者說無我亦說無。   案。僧亮曰。請定有無之義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是故說是常恆無變。   案。僧亮曰。將明因果執異為難。若事同而說異。應是沾污也。已離三種以下。若從理說。則不諍。說與見異。何得不諍耶。凡夫之色以下。明因果事不同。說不到故。不污不諍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雲何為色(至)知病所在然後授藥。   案。僧亮曰。問從答離。見過則離。不見則從也。問略而答廣。   善男子如人將盲至棘林中(至)雖受果報果報輕微。   案。僧亮曰。明離惡有漸。知罪過已。從人天果報說過。得二世之利。果報輕微者。苦由癡起。見過則癡輕故也。寶亮曰。如人將盲至棘林者。盲喻凡夫。與棘林譬三漏。還此三漏。將眾生受苦果報也。捨之而還者。如果起因謝也。設復得出身體壞盡者。設復後時厭苦修道。必具經受八苦也。   善男子有四種人一作業時(至)餓鬼畜生人天果報。   案。僧亮曰。作業時重。受報時輕者。作時不見過。受報時見。如是四種。   是故我於契經中說(至)不為世法之所沾污。   案。僧亮曰。遠離煩惱觀行有五。一者觀體。二者觀因。三者觀果。四者觀輕重。五勤修道。此是常第二下三文中自現也。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至)即是貪因瞋因癡因。   案。僧亮曰。廣上觀心行於緣不得法。皆是無明。錄其重者。分為欲有。欲界。命資外存欲情重。名為欲漏。上界癡輕。直名為有。內惡覺觀。訖生於欲漏者。漏。是貪等煩惱。內外緣生。覺觀是想。緣是外想。是故一切訖是名欲漏。緣非欲也。能生欲者欲。從欲生者欲漏也。我及我所者。不能分別陰界。皆是無明。欲知其是總也。貪因癡因者。三煩惱。錄其重者。無明通輕重。得為癡因也。寶亮曰。第二番。先釋三漏名義。後辯其相因起漏之源。凡夫。所為不能忘懷。唯自是為失。故成漏因。聖人以道自處。心無所存。故成道緣也。或時因中說果者。夫無漏解。本非果報。從所發處為名。故說無漏為果。迦葉向問有無漏果。復言。智者斷諸果報。今諸聖人。雲何得有。佛答雲。真實無有無漏果報。得知無漏。是散滅生死法。非復集諦。而解者稱此。無漏但不繫三界。由感變易果者。恐非聖意。而今大乘了義。佛自斷雲。真實無有無漏果報。豈更感生死果。成於集諦。而勝鬘經。稱無漏業為因。無明住地為緣者。別自有意。不關用無漏為集諦也。五陰。是業煩惱家果。寄他無常苦報。上依善知識理緣中。發得此無漏解。故雲是果。撿理而談。實非果也。或從心身到梵天邊者。亦是因中說果。心者。是定因。此定能得梵天身。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四大遠因煩惱亦爾。   案。僧亮曰。互為因果者。非女取女。名無明也。分別好惡。名不善也。取好惡已。更增女相。如是九品。互為因果也。子是近因訖煩惱亦爾者。雖互相生。而女相是遠。好惡相是近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從無明生陰入界等。   案。僧亮曰。是內無明。訖其內。外因者。是煩惱。內外因能生無明。名無明。如說色等名欲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智者當觀生煩惱因。   案。僧亮曰。廣第二造作何行。訖受誰房舍者。是時惡友共住是處。事與行同外為異。受深心供養房舍也。轉下作中者。與上事增長為異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而能生長種種煩惱。   案。僧亮曰。欲明煩惱。亦以過去煩惱為因也。如一器中者。無始以來。起無量煩惱。種子中雖暫伏。遇愛則生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智者雲何(至)如是煩惱受諸惡果。   案。僧亮曰。廣第三。三種。苦苦壞苦行苦。無常亦爾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有無漏果(至)能滅一切煩惱果報。   案。僧亮曰。聖人諸陰。是煩惱果。若斷果。不應有聖也。因中說果者。凡言斷報因。名斷報耳。是名因中說果。無漏非報因。不在斷中。我從心身者。定是心。梵天是定報。定能得身。名定為身。無有無漏果報者。無苦樂報。更不生漏者。不生漏即是涅槃。無法可斷。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是名身中有妙藥王。   案。僧亮曰。略第四。廣第五修道。有惑名眾生。無惑非眾生。是煩惱因果。從惑生惑。無道可修。明八道。亦以煩惱為因發。一因二果。訖果惡故子惡。因過明果現。與未來為子。三世皆惡。先喻雪山。說身中有妙藥王者。考事則異先譬。不應有能修如是清淨梵行者。涅槃八道。能至涅槃。名梵也。寶亮曰。下第三番明三漏。今迦葉發初難雲。若以煩惱因果。俱是惡法。雲何言眾生身中有妙藥王。但譬法不同。上說妙藥王。譬正因佛性。今此中雲。妙藥王者。謂無漏解也。佛今答言。如世間從子得果。此果。有還與子作因者。有不能者。如今穀子。從過去穀生。名其為果。然此子。又能生未來穀。還成因義。枝葉等物。雖從因生。不復更能為後因。明煩惱亦爾。從過去惑因。得今五陰。於今果上。更起未來因。果報連續。此便有即因即果義。既借譬如上。下即出事。一有煩惱果。是煩惱因者。是因即果即子義。二是果非因者。謂無漏解。既寄此果報中。修得此解。更不生後。唯果非報。故名為清淨梵行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是則名為清淨梵行。   案。僧亮曰。有義未彰。重問。煩惱果非煩惱因者。煩惱起有因緣。似過去煩惱為因。現相為緣。因緣皆到。若以無相為緣。則因到緣不到。是果非因。名為梵行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九    辨三種業謂身口意 辨四種報謂黑報白報雜報不黑不白報 廣辨煩惱業更相生義 論世第一法有漏無漏義 廣辨三十七品作九種名說謂主勝導等 廣辨十想 廣辨七想   迦葉品之第七   善男子眾生觀受知是一切(至)斷和合故則不生受。   案。僧亮曰。釋愛是因。以我為樂。則生愛著也。十二因緣。所作善惡者。以生死為樂。不能離故。名受時也。何因緣生者。次觀受因。因復有因。從微至著。明可斷也。不因自在天生者。雅因要得其正也。皆從緣合而生者。緣合則非自非他。生無定主也。即是愛者。樂受生愛。愛生樂受。互為因果也。是和合中者。從合故非有。合生故非無。斷合則不生也。寶亮曰。此下去觀六種法。謂受想觸欲業苦。唯觸一法。無別觀寄諸門也。所以先觀受者。一切惑起。莫不由受。故先觀受過。就觀受中。觀先受因。次觀受果報輕重。三觀受之滅處也。內外漏因心外境上生。漏盡因三受起也。如是受何因緣生者。次觀受因。如是因緣。復從何生者。為次第種種觀因。終非是無因而生。不從想生者。別是外道所計無想天想非想陰之想也。若有此因生。應當先斷此受因也。因緣即是受者。從過去滅心受作因生也。非有受者。因緣中無有性受。非無受者。不離因緣有也。   善男子智者觀因已(至)是則名為清淨梵行。   案。僧亮曰。若不觀果苦。則不厭受。斷受因故。次觀果也。受因緣得解脫者。樂生則繫。樂滅則脫也。斷我我所者。知無宰主也。有少滅處者。三慧斷結。以聞思斷粗。名小畢竟。修慧斷微。名畢竟解脫也。知從八正。即便修集者。八道無漏。是修慧也。增長身心者。八道向滅。而增長違道也。何因緣故。能增長耶。觸因緣者。謂聞思觀遠因。修慧觀近因。下觀果也。非明無明者。有漏善及無記也。雜食愛者。能令生死不斷也。寶亮曰。觀因既竟。次觀果者。得三惡苦報。此三惡果。雖都是四心家報。要不離於受也。何等受。能作愛因。何等愛。能作受因。此明更互相生義。愛亦能作受因。受亦能作愛因也。觀因果輕重既竟。故次第三觀受滅處。若得信首五根。二空成就。名作少滅。至正觀無漏。名為大滅也。是道觀受有三相者。即三受相。然此三受。能增長行陰中身心煩惱也。何因緣故。能增長者。從三觸因緣故生。第一無明觸者。煩惱觸也。第二明觸者。能生無漏八正道也。第三非明無明觸者。世俗善心也。如是受亦名為因。亦名為果者。從觸生名果。能生受故。亦名因也。觀受作三門既竟。今次復觀愛果報者。因愛而生。所以須觀也。智者觀愛。復有二種雜食。愛者四食也。無食愛者。斷四食得無漏也。若欲斷愛。先斷受因。近因是受。遠因是觸。因果盡斷。所以得八正道。即名清淨梵行。   復次善男子智者當觀(至)想受滅故名為解脫。   案。僧亮曰。二事何因緣生者。愛受是生死之本。更觀近因也。知因想生者。想取假名。而倒有輕重。重為愛因。輕為受因也。見色不生貪者。釋受因。著好生貪好相。是假眼識見色。未得假想。取假想受得好惡。輕為受因。及觀受時。亦不生貪者。釋愛因。受從倒生。受初得好時。未生倒想。取常樂已。乃至貪愛。重為愛因也。想有三種者。少有二種。一緣小。二住緣時少。至無量亦爾也。未定者。散心緣不定。亦住時少。欲界定粗。亦爾也。無色界無色。不為外緣所動。住定久。雲何說耶。想受滅名解脫者。釋佛所以說想受。為漏因也。寶亮曰。智者當觀受愛二事。從何而生。知從想生者。此下次第二門。觀想即假法相。故名為想。凡顛倒妄緣。皆不得法實。是想三種者。若想像小緣。名為小想。想像大緣。名為大想。想像無量緣。名無量想也。復有小想。謂未入定者。欲界電光定。復有大想。謂已入定者。八禪地定也。復有無量想者。十一切入也。若三想滅故。則受滅。想受既滅。便名解脫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滅一切法(至)聞者亦解說於眾生。   案。僧亮曰。解法者。法別眾生總。總別相因。說一則知二。心數相因。受想居要。受想可斷。知餘亦可斷。說亦爾也。應親近者。唯說雜法解者。亦雜也。寶亮曰。迦葉因此語後即問。若為說想受滅。名解脫耶。佛答言。如來或時。因眾生說。聞而解者。如先為大迦葉。說眾生滅時。善法則滅。但法由人弘。若人不復行。便法不流轉故。以以言眾生以明法也。因法說於眾生。聞而亦解。說於眾生者。如為阿難說。若有法。能生煩惱者。便不應親近。即惡知識。若有法。能生善者。便應親近。即是善知識。既說可親近法。不可親近法。故物即得因法解善眾生。不善眾生。是則善者可親。不善者不可親。   善男子如來雖說想受二滅(至)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案。僧亮曰。無若想者。世諦辨法名想。世所共傳。名流布也。世諦有二。一理。二倒。緣廣假名是理。計有一異是倒。倒則生著也。寶亮曰。雖說想受二滅。則以總明一切法滅也。想因觸生故。次觀觸有二種。因無明識。起想受煩惱也。因明識。斷煩惱得解脫也。觸本寄諸門。故不別觀也。   復次善男子智者觀欲(至)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案。僧亮曰。即是色聲者。先觀欲因。因有內外。色等是外。到想是內也。便生於受者。即欲也。欲無別法。倒想多為欲。樂名受也。十惡後想起。名十惡想也。以惡父母者。殺害是行報。地獄生報也。寶亮曰。次第三觀欲。欲即五塵。明五塵非欲。能生於欲。因中說果。故名為欲。所以觀者。因五塵故。生識著識。故生想。因想故生受。因受故生行陰中愛慾也。然從五塵至受。皆是欲因也。但識過患少故。不作別門觀也。   復次善男子智者如是(至)造作三種身口意業。   案。僧亮曰。次當觀業者。八苦以生為本。煩惱與業合行。然後受生也。次觀業。受想觸欲。即煩惱者。惑性皆是煩惱。以始末輕重為異。能別名觸。無別門也。以通是想受之因。一作生業。二作受業者。資業受生名生。能得生報名受也。善男子。身口二業者。造作是業義。意性造作。不作從生身口具二也。以因故得名為業者。身口非作性。因意得名也。正業是意。期業是身口者。性是善惡名正也。應他善惡名期也。先發故名意。訖得名為正者。此正釋也。謂先發為主。從他為應也。即無明觸者。業能通四。欲說苦因。但說無明也。寶亮曰。智者觀欲已。當觀業者。第四門明受想觸欲。即是煩惱。此煩惱能作業者。即十二因緣中行枝也。不作受業者。不作潤生結報業。何以故。初作業時。要未改報。便未用潤生惑也。如是煩惱共行。有二種。謂生業受業者。欲明煩惱。始終不相離。更互得作因作業。亦得作受生業。故還來來取。觀業既竟。便次觀因。因即無明觸。因此無明癡。識於緣中取著。乃至生行陰中業也。觀因亦竟。即次觀業所得果報。上上善生閻浮提者。此論受道邊勝。異昔教之說。雖復兩教不同。各自有意。餘三天下義例。悉殊昔其旨。是等不復別釋。   善男子智者如是觀業因已(至)果報者名無漏業。   案。僧亮曰。作業時垢者。釋業名也。因不善故。果報苦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案。僧亮曰。是義有二。一者亦果亦報。二者唯果非報。唯果非報者。果是報因。此名則通。以因報因。此名則別。有漏具二。無漏唯一也。善男子。無有報故者。業從報制名。為苦樂受是正報。苦性黑。樂性白。以樂治苦。名對治滅苦樂寂靜也。有定受報處者。黑在三塗。白在人天也。鬱單越於世樂為上。於道樂為下也。   復次善男子智者觀業觀煩惱已(至)苦因緣生苦。   案。僧亮曰。是二所得者。觀苦二法合行。涅槃得果名。二果即苦也。離一切受生者。生是苦本。故先說生也。復觀煩惱因緣者。次觀四道業及煩惱是因。苦道是果。因果通名有道。四道相生。莫識其次也。寶亮曰。智者觀業已。次觀業煩惱所得果者。第五門觀苦。明業煩惱與苦。更互相生。六道因緣。俱無微樂。故聖人令斷苦而修道。   善男子智者能作如是觀(至)當知是人能斷眾苦。   案。僧亮曰。不造新業。壞故業者。十二因緣總三苦。見三苦。壞一切業也。觀一切地獄者。觀苦苦也。復觀人天者。別觀壞苦也。深觀三界諸苦者。別觀行苦也。智者若能觀苦八種者。總結也。   善男子智者深觀是八苦已(至)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案。僧亮曰。求身求財者。身是內命。財是外命也。作業者。作善惡也。增長者。長善惡也。作業。作意業。作果。作身口業。即是取也。愛取是輕重之名。輕為重因。取是果也。經雲。習近五欲。是名為愛。內外貪求。是名為取。知是輕重也。愛因緣取。取因緣愛者。愛取有增。次為因滅。以為因性有增減。明其可斷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悉是何等一切法耶。   案。僧亮曰。第八美經之德也。淨則涅槃。因即是行。涅槃三法。皆是因。無法非因。言一切法是。而義不決定。言旨未顯。故定之也。善不善諸法之本。以本攝末。亦同一切善知識。攝一切梵行也。寶亮曰。大段中第八文。次明歎經。若依此學。必出生死。成清淨梵行。昔教所明理未正。與生死未相分解。故不成真梵行。今就此中讚歎。凡有三番。第一總就境智為嘆。第二偏就三十七品無漏智體為嘆。第三歷十想取遠資發義為嘆。今迦葉既問。故佛答言一切是。此通就境智為言。夫境能發解。智生有由。所以通束為清淨梵行。雖有此判。其旨未顯。故迦葉更舉諸法問。一切法不定。如來今者。定以何法。為一切耶。佛又答言。大涅槃經。乃是一切法之寶藏。故知此經理正具明六行。能生人信慧。速出生死。是以莫問彼法此法。皆因涅槃生。亦即因此境智。得大涅槃。所以盡得作清淨梵行。故下頻作三十餘事。讚歎此經之力用也。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現在諸佛之父母也。   案。僧亮曰。一切法謂經法也。能濟窮乏。謂之寶。無寶不備名藏也。此經說佛性果。能出生死名寶。說果則無法不常。說因則無法非性名藏也。自大海以下譬藏。猛風以下譬寶也。   善男子是故此經攝一切法(至)即是卅七助道之法。   案。僧亮曰。先說正因。更說緣因之近者也。寶亮曰。上已總就境智。今正取真無漏體。明真無相解。不與惑俱故。所以得名清淨梵行也。五方便中。雖是相似解。要體未免惑。由是顛倒故。非清淨梵行也。   善男子若離如是三十七品(至)是故不得名淨梵行。   案。僧亮曰。不說有漏為梵行者。道品二種。為說無漏相續。至涅槃名行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是故得名清淨梵行。   案。僧亮曰。舉五識無煩惱非倒。以決之也。非男生男想者。五識取男女未了。未成煩惱。非令不取。取相是倒。能生貪瞋也。   善男子若有菩薩於三十七(至)畢竟名為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此九句。初七是因。後二是果也。若知因果功用差別。則知梵行也。寶亮曰。轉卅七名。作九位說也。何故爾。凡夫無解。謂言位定不得作多少說也。今明法相無定故。轉為九位。就九位中分。唯分定慧。遺於戒。能助生定慧。非正道體。是故不取也。分九名為四意。第一有四位。就上中下品為名也。第二有三位。據工用為名也。第三一位。就當分所除為因也。第四最後一位。標果受稱也。初四就漸增進受名者。初第一念無漏。能與後解作資。故名初品無漏為根也。第二念無漏為因者。能生後力轉強。故稱因也。第三念無漏名受者。如三受心後。即生煩惱。今此中義亦同。既解慧稍深。轉能攝生後無漏。故名為受也。第四念名增者。此無漏唸唸增明故。所以受增名。然後從初住以上。次第相生。訖至金剛心。地地中。皆有此四法。故知斯四。就稍稍增進受名也。次有三法就工用受名者。明品品中。盡有此三。何以知之。主名為念。能守境也。導名為定者。因念守境。於緣中靜慮。而得定也。勝名為慧者。定雖能守境。令心不散。若無勝慧。或無容遣。此能除力勝故。名之為勝。若爾從初住以上。金剛以還。當地於唸唸之中。皆有此三義。然無別心也。智實者。此是第八法。亦應是公用。然法小異。何故爾。言實名解脫。從初住解去。當地中談無。或不論能治。今者明其所除。據行人所得無為功德。就無縛邊作語也。第九知畢者。就極處為言。據涅槃果體為旨。   善男子善欲即是初發道心(至)畢竟者即大涅槃。   案。僧亮曰。初發道心者。欲救眾生。能發菩提。欲有三種善為道根。或說慧說信者。欲為發心之本。觸是入行之始。名因緣。根有利鈍。利慧在初信因緣。故說諸惡煩惱。因信求法。終斷煩惱。皆是信力。至其成果。為信解脫。受時作善惡者。受苦樂受。善友說道。樂修則進。攝取道品。不樂則退。故言受時也。生諸煩惱者。釋之也。求樂則生。樂即能斷。因善思者。雖樂修道。要識其對治。應善思惟。宜修則修。道品日增。要須專念者。宜修勤修。念不念緣。成定之主。能為善分別。說智為最勝。心定見法名分別。究盡名智。初得為導。轉明為勝。證解脫時者。證有無也。解脫者。有餘涅槃也。出生死為實。畢竟者是無餘涅槃也。寶亮曰。向者佛一往列名。今下去次第。更作五重來解。今第一釋雲。根本是欲。欲者。欲樂之心也。因名明觸者。觸對前理。故名明觸也。攝取名受者。攝受諸行。故名受也。增名善思者。是得理之勝心也。守境不移故。稱主名為念也。導名定者。攝心一緣也。勝名智慧者。謂破煩惱也。實名解脫者。則智體無累縛也。畢竟名涅槃者。據工用都滿也。從善欲即是初發心者。下第二重解。從初一念無漏。訖至成佛。名之善欲。由是善欲。能得成佛。故名為根本。如來先說不放逸為本。今乃說欲者。明欲是根本。以不放逸助成故。名為緣因。若眾生無所知時。依佛得解故。名佛為根本。今者眾生有知。自證得之時。要因欲心也。明觸者。或說為慧。或說為信。義無所在。從信得解故。解來惑遣。謂之明觸也。受名攝取者。能攝生萬善。眾惡永消。如受後起業。道生必除也。因善思惟。得理轉深。能破煩惱。故名增也。然觀解治結。要賴專念。故名念為主也。得定之時。能見萬法。故名為導也。於諸解之中。智慧最勝。故得勝名也。雖得四禪神通安樂。不名為實。若壞煩惱證解脫時。方是真實。故名知實也。若斷除少苦。不名畢竟。要得大涅槃。無一切苦。究竟無為。方稱畢竟也。   復次善男子善愛念心(至)獲得果報名為增長。   案。僧亮曰。厭苦欲滅名善。是故名觸者。滅苦須法在善友。經說道一心諦受。受則能善思惟者。受已思義道品增。白四羯磨。以戒為出家。白四得戒之本。名觸。名因。二種戒者。戒為道根名攝。即是初發訖。即是相似不斷。譬四品善根。下中上。下品名根。中品名因。中與下相似也。增者。訖能生相似上品。滅中品名相似。能生上上。名生相似。上上似上也。起中下為增根。即是作訖。增即可用。譬炊米為糧。炊成名因。飯時是用也。寶亮曰。下餘三種。矚文易見。然凡天執著。謂言唯真無漏。得作九名。故今處處。施此九位。高下無定。乃至十二因緣。名字亦得作此。九說既數重釋竟。人由未解。故迦葉更問。前知根等三法。雲何有異。佛還作數重釋。此三法正上中下品。次第相生。因果用異。故得此三名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乃至得稱優婆夷義。   案。僧亮曰。上九法說道品次第功用差別。未說行義。說十相是所行之法也。寶亮曰。第三番歷十想為歎。若依此經修十想。莫問凡聖。例皆通歎。何意爾。昔教明理不周。修十想不成。依今所說。凡聖修行。悉不乖理。所以通歎十想者。謂厭離食想。世間不可樂想。死想。此三是始觀。次有四想者。無常苦無我多過罪。此四是涉理觀。得理小深。後餘三想。離想滅想無愛想。是入聖觀也。就文中。先觀無常想。先觀粗。後觀細也。從遠離常慢下。第二次修苦想也。從非我我所者。下第三次觀無我想也。從智者觀無我已以下。第四次觀厭離食想也。從具足如是四想下。第五次修世間不可樂想也。又從有智之人。已修世間不可樂想下。第六次修死想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雲何名為(至)是則名為粗無常也。   案。僧亮曰。一內。二外者。有情是內。無情是外。次觀聞者。聞賢聖所說也。無車輪許者。地肥果實。家內種殖。皆悉豐足也。   既觀粗已次觀細者(至)故受盛法復是苦。   案。僧亮曰。十時者。出胎名現在。未生名未來。終不漸長者。不唸唸滅也。內外各二者內則飢渴。外則寒熱。觀壞苦也。無常器。即是行。觀行苦也。   善男子智者復觀生即是苦(至)若一若多二俱無我。   案。僧亮曰。有異和合者。說法異。和合異。和合即無性無我。無有一法。能為作者。此破作者。和合故滅者。因滅果滅。和合滅也。   智者如是觀無我已(至)是名成就厭離食想。   案。僧亮曰。雖得無我等觀。今飢則須食。寒欲得衣。故生煩惱。食生貪故。先觀食也。如被剝牛者。物觸則苦也。如火聚者。思願後身。後身如火也。三百鉾者。識本樂緣。緣皆是苦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智者觀食(至)不空食於國中信施。   案。僧亮曰。令與相似者。觀米如蟲。□如骨末也。   善男子智者具足如是四想(至)是名智者善修死想。   案。僧亮曰。次修死想。無常生滅。滅已不續。名死也。   智者具足如上六想(至)則得稱可沙門之相。   案。僧亮曰。又從若具足如上六想即七想因下。次第七修多過罪想。不復解多過罪。直作七句來釋。一常修想者。常修上六想也。二樂修想者。樂修上六想也。三無瞋想者。修六想時。心都無瞋也。四無妒想者。修此六想時。心無有妒也。五善願者。修上六想。常非誓願也。六無慢想者。修此六想。不懷慢心也。七三昧想者。若修上六想。常求三昧也。能呵三界者。解第八遠離想也。滅除三界者。解第九滅想也。不生愛著者。解第十無愛想也。   爾時迦葉菩薩即於佛前(至)解脫即是大涅槃。   案。寶亮曰。大段第九歎佛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七十(憍陳如品第廿五)    釋滅無常色獲得常色 破外道論闍提首那第一 婆私吒第二 先尼第三 迦葉第四 富那第五   憍陳如品第二十五   案。僧亮曰。第四流通分也。陳如是弟子之長。先受偏悟。今得圓解。委以流通。不亦宜乎。法瑤曰。說經將訖。外道悟解者眾。諸人最後受悟者。故付囑最初悟者也。又一夫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有始有卒者。其唯聖人乎。陳如最初。聞五陰無常。今最後聞常而悟也。僧宗曰。因果佛性中道。備於前矣。是以故命陳如。更定因果。說生死五陰無常佛果常也。寶亮曰。上已三重說竟今此第四。次明付囑流通。撿付囑之事。不似餘經。既顧問阿難。並述已之德。而體為流通故。所以命篇。先對陳如。論於五眾。欲以徒眾儀軌戒律法用付囑有在也。又以文辭章句。一切經藏。囑累阿難。以深理付弘廣也。智秀曰。廣明義中。第二分也。重以說付傳法者。名付囑說也。尋之下文經來不盡。何以知其然。文為證也。本為付囑。命覓阿難。阿難至。乃使度須跋。付囑之言。遂□□。以理而推。義在可知。凡付二事。一者人。二者法。人者即是所度十外道。緣陳如年高德尊。堪為師範。所以囑也。由阿難弘廣。於傳化有緣。所以說種付之。一品之中。有四意。第一說常無常法。第二明外道無沙門法。第三列外道來詣佛法。第四正破外道。道慧記曰。陳如既居上生。又先親是外道。出家已來。為外道所伏。故命以付囑。   爾時世尊告憍陳如(至)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色即是縛者。說有為之過也。智秀曰。第一意。略說因果常無常也。   憍陳如若有人能如是知者(至)在大眾中作師子吼。   案。僧亮曰。沙門婆羅門。二名皆是寂靜之稱。法理常定。不知則亂。知則常。靜能知常與無常。則具二法。若離佛法。不偏之人。及悉皆無也。智秀曰。第二意。   爾時外道有無量人(至)我若勝彼當事我。   案。僧亮曰。無有靜法。終無靜人。身口之業皆是假稱。乃因而集聚。議與諍道也。   爾時多有無量外道(至)佛告王且止我自知時。   案。僧亮曰。外國法。欲大論義。先白國主也。智秀曰。第三意。列外道來也。   爾時眾中有婆羅門(至)所得涅槃亦應無常。   案。僧亮曰。外道說涅槃法異。謂不從因生。所以難佛。若從因生。不應常也。僧宗曰。難意以因無常故。果不得獨常也。寶亮曰。此十邪師。蓋接化有緣。現跡歸降。以示大理源也。凡與外道。論議往復之法。不得款懷。要先於事中。卻令其心濡然。後言理也。此一外道。計二十五諦。言性常者。是已所計世性也。此下正破外道也。   瞿曇又說從因故生(至)得解。脫者雲何言常。   案。僧亮曰。以二道類之。第二難。   瞿曇亦說色從緣生(至)是常是一遍一切處。   案。僧亮曰。涅槃是陰。是無常法。離陰是審。不從因生。無因生涅槃。第三難。   瞿曇亦說從因生者(至)涅槃即是常樂我淨。   案。僧亮曰。通難四義。第四難也。   若瞿曇說亦常無常(至)佛即我身是也。是義雲何。   案。僧亮曰。難佛名也。謂言緣從生法。有常無常。二言非佛自說。是佛義雲何耶。第五難也。   佛言婆羅門如汝所說(至)法之因耶如是瞿曇。   案。僧亮曰。謂世性。亦名冥初。內眾生。外非眾生。因常而果無常。   佛言婆羅門雲何作因瞿曇從性生大從大生慢。   案。僧亮曰。從性生大。從大生慢者。五大慢是識也。先說二法。未是諦數明二十四法。是色非色。大論色慢攝非色。互共相生。皆是無常。性則不爾。百論雲。從冥初生覺。說十一根義。次其性從此粗說。義雖不以次。大義同耳。彼覺此慢。互其辭也。僧宗曰。冥者八萬劫外。冥然不見。此不改言性也。慢即我心。只計我故。起慢於前人也。寶亮曰。從性生大者。是覺也。覺萬法故。言大也。從大生慢者。即是從覺。生我心也。   從慢生十六法所謂地水(至)果是常者有何等過。   案。僧亮曰。前雲大生慢。此慢之與大。互生義。次應色香。從粗說耳。從五法生者。次第說也。色生火。聲生空。香生地。味生水。觸生風。或說一塵生一。或雲五塵共生。一塵偏多。五知根者。火生眼。空生耳。地生鼻。水生舌。風生身。身覺觸。此言觸也。或言一大生。或言五大共生。一大偏多。次五業及意五大共。五大共生。是多少。亦說意根。是色法二十一法。色之差別。根本有三。三是慢之差別。皆從性生者。言小隱。應說二十四法。有何等過者。汝果無過。我果有何過耶。答初難也。寶亮曰。生十六法者。謂從我心生五微塵。從微塵生五大。從五大生十一作根也。此二十五諦。皆因世性生也。   婆羅門汝等法中有二因不(至)了因者如燈照物。   案。僧亮曰。作果是生。不作是了。   佛言是二種因因性是一(至)即同了不不也瞿曇。   案。僧亮曰。生親了疏。因相以定。親不可疏。疏不可親。是因相不者。疏不生果。雖不能生果。故疏因之義。即用了不。不也瞿曇。因果相。同與不同。生因則同。了因不同也。寶亮曰。以此而言。不關論理。直是相折卻耳。   佛言我法雖從無常(至)乃至意法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從因生法。有常無常。所謂二也。二語無二者。常亦有實。無常亦實。實故無二也。曾從先舊以下。說諸佛無異語。同名無二。非謂一佛也。雖名二語。了一語者。為說有無空。上雲有同說有。無同說無。俗諦辨相二語。真諦三相一語。為了直說俗。俗無定相也。雲何二語了一語者。釋俗有假有。俗無假無二也。真則非有非無一也。寶亮曰。三世諸佛。亦說生因所得是無常。了因所得是常。   婆羅門言瞿曇善能分別(至)佛言善哉已解。   案。僧亮曰。如是語義者。因二果一之義。我今未解者。解未解所譬。說四真諦訖。亦二亦一。說諸法因果。因果則無定性。著相則二。三相一也。寶亮曰。心既款伏。還請佛說法。佛直說四諦。亦二亦一已。即領解雲。凡夫見有彼此苦之則。故言二。聖人觀苦即空。無彼此異。知一不一。心會平等。   婆羅門言世尊我今聞法(至)即於坐處得阿羅漢果。   案。僧亮曰。既雲理無偏悟。今既常無常。雙解應成。菩薩何故。猶言得羅漢道。夫座席未嘗無小乘小德小智。聖教有始終接下愚之要。故假示小道。使物心稍開。所以十師。皆悟近悟也。   復有梵志姓婆私吒(至)無煩惱為涅槃耶如是梵志。   案。僧亮曰。涅槃名滅。滅有二種。謂性滅。相續滅。性是滅無。故言如是也。寶亮曰。亦無所執。直捉常無常。以問佛耳。   婆私吒言瞿曇世間四種(至)雲何言有常樂我淨。   案。僧亮曰。除煩惱之無。同於已滅之無。已滅非常。何得獨稱常耶。   佛言善男子如是涅槃(至)是故名為異相互無。   案。僧亮曰。涅槃之中。畢竟不滅。亦非滅無也。寶亮曰。非三種之無。乃至有分同互無。涅槃若有。豈無常耶。   婆私吒言瞿曇若以異無(至)說言涅槃常樂我淨。   案。僧亮曰。難意謂。若以無煩惱為無。而涅槃非無。牛形馬為異。無牛亦無三。無皆無常也。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說(至)是故得稱常樂我淨。   案。僧亮曰。牛馬互無。則無性無常。不對治無常。不得稱常。涅槃對病為譬也。   婆私吒言世尊如來為我(至)復當勝彼瞿曇沙門。   案。僧亮曰。雲何無常者。未識無常之法。不知對治之義。所以請解也。   爾時眾中復有梵志(至)亦如是問佛皆默然。   案。僧亮曰。假名無定執之問者。常置答也。寶亮曰。欲令其先立義故。所以默然也。   先尼言瞿曇若一切眾生(至)瞿曇何故默然不答。   案。僧亮曰。立義謂定有。不宜答也。是一。是遍是作者。以三義證有也作者是立義之本意。遍之與一。證常耳。何者。不遍則有分。不一則有數。物有分數。是無常也。   佛言先尼汝說是我(至)一切智人亦如是說。   案。僧亮曰。智同則說有。明說無則非智也。   佛言善男子若我周遍(至)修諸善法為受天身。   案。僧亮曰。生死因果。心作心受。眾生皆有五道之業。一心不並起。不一時受。汝謂。我作我受。我遍五道。應一時受報也。寶亮曰。若五道有報。何為修善。以滅惡耶。   先尼言瞿曇我法中我(至)修諸善法生於天上。   案。僧亮曰。後雲。未得道時。是作得道。則常身二故。說我二耳。我不二也。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說(至)若作身無雲何言遍。   案。僧亮曰。遍者遍三世也。若先無常後常者。作身則有身。我滅則身無也。   瞿曇我所立我亦在作中(至)是故我我亦遍亦常。   案。僧亮曰。謂在作不失遍。在滅不失常。以捨譬身。以捨主譬我。捨燒主出。主常捨無常。何咎。寶亮曰。以世喭為證。世人亦言燒捨。不言燒主也。   佛言善男子如汝說我(至)是則違背世出世法。   案。僧亮曰。世間虛空是遍。常無常色非色。皆有空也。若使此我。則應遍常無常色非色。雲何以人捨不遍。為譬耶。   先尼言我亦不說一切眾生(至)乃說一人各有一我。   案。僧亮曰。外道計我。有二種。一謂共。一謂遍。而先尼不計共。而言遍也。以終始不變。為一耳。寶亮曰。救義意謂。各有一我。不傷遍也。   佛言善男子若言一人(至)若不遍者是則無常。   案。僧亮曰。若各有自在之主。見聞應同。如令遍者。草樹亦應見聞也。   先尼言瞿曇一切眾生(至)佛得聞時天得應聞。   案。僧亮曰。救義雲。我遇法則善。遇非法則惡。不得等也。   佛言善男子法與非法(至)何以故業平等故。   案。寶亮曰。將欲為難。先定其法是業非業耶。答雲。是業所作。言若是業作。即是同法。雲何言異耶。   先尼言瞿曇譬如一室(至)其明無差喻眾生我。   案。僧亮曰。救義雲。百燈同室。明遍而炷不遍。不可以明遍。責炷亦應遍也。百人百我。我雖遍。而法非法不遍。   佛言善男子汝說燈明(至)何得復以炷明為喻。   案。僧亮曰。炷是明。離炷無明。汝所言法及非法。則不如是。雲何以一譬異耶。   善男子汝意若謂炷之與明(至)法非法我三事即一。   案。僧亮曰。上受異炷之明。今說明不異炷。於汝非譬。於我是譬。何者。炷是假名。以色觸為體。色即是明。明不異炷。我是假名。以二法為體。我不異二法也。寶亮曰。以即事為難。若謂炷明不相關者。現見炷大明盛。離炷無明也。   先尼言瞿曇汝引燈喻(至)於我則吉於汝不吉。   案。僧亮曰。外道謂。法有定性。吉則定吉。不吉則一切不吉也。佛破之雲。我無定執。教汝離執也。   先尼言瞿曇汝先責我(至)以是推之真是不平等。   案。僧亮曰。反難雲。若佛以執為非。不報為是。即不平。   佛言善男子如我不平(至)同諸聖人得平等故。   案。僧亮曰。生死以執著為累。我以無報為是。汝以無執為非。今破汝非。即是兩吉。豈不平乎。   先尼言瞿曇我常是平(至)雲何言我是不平耶。   案。僧亮曰。以己所計遍為平等。   善男子汝亦說言當受地獄(至)何因緣故說我作耶。   案。僧亮曰。我以自在為義。雲何造惡不作善耶。   善男子眾生苦樂實從因緣(至)乃至身根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作從我而作者。我即無常也。   汝意若謂我雖能見(至)汝立我見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火因花燒。非花燒也。識因眼見。非眼見也。   先尼言瞿曇如人執鎌(至)一切煩惱亦應如是。   案。僧亮曰。鎌人各異。能有所作。離眼無我。現事可驗。   先尼言瞿曇我有二種(至)既滅壞已終不更生。   案。僧亮曰。又立苦樂之我作我。若無知時。作煩惱受苦也。知時則修道斷結也。   佛言善男子所言知者(至)一切畜生何故不得。   案。僧亮曰。我則本來清淨。不為苦縛。不應為樂。而修諸善。而求解脫。若謂不從因緣者。畜生亦應得。   先尼言瞿曇若無我者(至)及有我所我作我受。   案。僧亮曰。先尼三事證我。義可立極此也。   先尼言瞿曇說無我我所何緣復說常樂我淨。   案。僧亮曰。及諮所疑也。   佛言善男子我亦不說(至)我今宣說常樂我淨。   案。僧亮曰。先尼心樂四法。以我為常樂。若我從倒說。內外皆無。故問雲。瞿曇何緣。復說常耶。今答雲。滅內外入。名之為淨。非求無常也。汝以內外入是常。所以是倒也。   先尼言世尊唯願大慈(至)一切煩惱先當離慢。   案。僧亮曰。先尼慢重。先令離重。輕者自滅也。   先尼言世尊如是如是(至)清淨梵行證阿羅漢果。   案。僧亮曰。雖離諸見。於諸陰中。愛心未盡。起眾生想。今觀諸陰。無自性。無他性。法心滅故。眾生想滅。   外道眾中復有梵志(至)瞿曇何故默然不答。   案。寶亮曰。迦葉計。身則異命。命則異身。身雖無常。其命是常。命是常故。中間所以不斷也。   善男子我說身命皆從因緣(至)一向而說身異命異。   案。僧亮曰。一切皆從緣生。是無常法。所以言即是者。不離身有命。不離命有身也。身異命異者。身當法體。命談始終如此。   梵志言世尊唯願為我(至)經五日已得阿羅漢果。   案。僧亮曰。聞法反迷。悟道證也。   外道眾中復有梵志名曰富那(至)非如去非不如去。   案。寶亮曰。富那計六十二見。就五陰上。計一陰作四句。四五凡二十也。如去不如去。亦如此。應三法成六十。此妄計。皆以斷常為本。所以成六十二見。   佛言富那我不說世間虛實(至)不得說有東西南北。   案。寶亮曰。若虛懷於萬法。則明識四諦。離生死繫縛。   富那言請說一喻唯願聽採(至)漏盡證得阿羅漢果。   案。寶亮曰。便開悟也。大村譬四諦。娑羅林喻二十五有生死。夫生死是理外之法故況之外也。中有一樹。喻佛昔凡夫時也。先林而生者。喻昔二十五有眾生。後修十地無漏法也。足一百年者。謂十地行也。是時林主灌之以水者。過去諸佛。為己外緣。進生己善。或授之別記也。其樹陳朽。下譬佛斷煩惱障盡也。唯貞實在者。虛偽生死。五陰既盡。唯餘神明妙本。無為法性。真實法在也。外道設譬。領悟如此。況復學者。而不仰信者耶。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七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七十一    梵志名淨第六 犢子梵志第七 納衣梵志第八 弘廣婆羅門第九 阿難為魔所嬈事 說阿難初為侍者緣起 為須跋陀說法   憍陳如品下   復有梵志名曰清淨(至)乃至非如去非不如去。   案。僧亮曰。聞常無常。並是倒。不知倒之所由。故問也。寶亮曰。論義更無所執。直捉六十二見。來問也。佛即為說所以離六十二見之方。於是而悟羅漢道。   梵志言瞿曇眾生知何法故(至)是人能知常與無常。   案。僧亮曰。知何法者。已知病起。次問滅病之方。   梵志言世尊我已知解(至)諸漏永盡得阿羅漢果。   案。僧亮曰。因在先名故也。果在後名新也。   犢子梵志復作是言(至)彼若問者當隨意答。   案。僧亮曰。犢子以所見問佛。欲觀其同異耳。外道所見不同。或說無善惡果報。或說有善惡無道。或說有道不修得。或說男得女不得。或說出家得在家不得。或說離欲。得在欲不得。二問也。寶亮曰。亦無定執也。佛所以默者。欲申己之跡。非置答之謂也。   佛言犢子善哉善哉(至)平等雨於優婆塞優婆夷。   案。僧亮曰。三種善不善。及十種善不善者。三是出世。十通世間也。寶亮曰。佛今答起三善離十惡。終斷一切障。成聖道也。   世尊若諸外道欲來出家(至)還其屍所大設供養。   案。僧亮曰。四月試者。外道本異見。假服偷法。皆四月試。如其不爾。不必試也。寶亮曰。如優婆塞戒經雲六月試。蓋隨機故。有此法耳。而犢子出家。於十五日後。方得初果者。感應之道。其事不同。著於此也。   納衣梵志復作是言(至)善不善身是義不然。   案。僧亮曰。說無因果。所以作闡提者。以其謂善惡有性。不從因緣。非無善惡故也。寶亮曰。尋眾生之始無源。故謂善惡皆自然也。   何以故如瞿曇說因煩惱故(至)皆有自性不從因緣。   案。僧亮曰。第一事。謂先後皆不可一時。以身類一切法。皆無因也。寶亮曰。先作三關難。第一定煩惱。舉身之先後也。   復次瞿曇堅是地性(至)自性故有非因緣生。   案。僧亮曰。第二以空類五大。以五大類一切也。寶亮曰。下舉七事證義也。此第一事。證各有自性也。   復次瞿曇世間之法(至)雲何說言從於因緣。   案。僧亮曰。第三如木不由善惡。而性有曲直之用。五道性有善惡。隨生處而得名也。寶亮曰。第二證以用有定。故無因緣。   復次瞿曇一切眾生(至)一切法中各有自性。   案。僧亮曰。第四以類求物。各有性也。寶亮曰。第三證也。   復次瞿曇如瞿曇說(至)生一切法以自性故。   案。僧亮曰。第五以五塵非貪之因。食瞋自生也。寶亮曰。第四事也。   復次瞿曇我見世人(至)各有自性不由因緣。   案。僧亮曰。第六謂。若有因。不應一同。而得苦樂二果也。寶亮曰。第五事也。   復次瞿曇世間小兒(至)一切諸法各有自性。   案。僧亮曰。第七謂。憂喜無因也。寶亮曰。第六事。   復次瞿曇世法有二(至)有自性故不從因緣。   案。僧亮曰。第八是故外計。虛空有用有名。葂角無用無名也。寶亮曰。第七事也。七事悉是證自然耳。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言(至)同五大者無有是處。   案。僧亮曰。先破第二。明諸大無常。故無性也。寶亮曰。若使萬法。從五大者。萬法無常。五大亦應無常也。   善男子汝言用處定故(至)說一切法有自性也。   案。僧亮曰。答第三也。若名義有因。實亦有因也。寶亮曰。答第二也。明竹木初生。本無箭鎙之性。工匠乃成。豈非因緣耶。   善男子汝言如龜陸生(至)無有自性無有一性。   案。僧亮曰。答第四也。明龜若無緣。亦可入火也。寶亮曰。答第三證。皆由行業。豈得無緣耶。   善男子汝言身為在先(至)何因緣故而作是難。   案。僧亮曰。答第一難也。汝性亦無前後。而我因緣。亦無先後。雲何為難也。寶亮曰。破三證竟。答其上所執也。且一往總非。明不應為難也。   善男子一切眾生身及煩惱(至)皆從因緣無有自性。   案。僧亮曰。汝有一時。而無因果。我緣有一時。而有因果也。如炷之與明以下。若不見身因。便言無因者。汝亦不見瓶因。不應說泥是瓶因也。寶亮曰。正答也。雲身及煩惱。一時而有。此言似不關眾生之始也。正應是捉十二因緣中。識枝時語也。夫受生為體。要須備起潤業潤生。若但有潤業。無潤生愛。則不為結報。故識支之起。雖由潤業。若不更起潤生。則報不相續。於時。身與煩惱。得言一時而有。雖復一時。要因煩惱而有身也。若言身不在先。知無因者。現見瓶等。不無因緣也。   善男子若言一切法(至)亦應如是精勤持戒。   案。僧亮曰。謂汝法能生名大。若無因緣。不應說大也。寶亮曰。身先因緣。亦同此也。   善男子汝言五大有定堅性(至)故不得說自性故堅。   案。僧亮曰。此等有香。香屬地故也。寶亮曰。重破初證也。彼以蘇[萉-巴+(日/(句-口+匕))]為地。而有時同水。豈有自性耶。   善男子白臘鈆錫銅鐵金銀(至)雲何說言定名火性。   案。僧亮曰。此有明色。色屬火也。寶亮曰。火不定。以流時水性。動時風性。熱時火性。堅時地性。亦非自性也。   善男子水性名流若水凍時(至)從因緣見非無因緣。   案。僧亮曰。是堅守性。故名為水。然流動性同。若動不失流守性。不名為為風耶。若動不名風以下。若濕多屬水。凍時堅多應屬地也。豈是從緣得名乎。寶亮曰。若凍時猶屬水者。波本因風而動。應名波為風若不名波為風。亦不應凍為水也。   善男子汝言非因五塵生貪(至)生貪解脫無有是處。   案。僧亮曰。答第五難。非因者。正因也。貪有二因者。覺觀是內因。六塵是外因。因內生外。   善男子汝言具足諸根(至)無有自性皆從因緣。   案。僧亮曰。答第六難。有好施而貧。慳貪而富。應與諸根同難。故先答後業果。正答根具大富。修時不兼。受報則別耳。   善男子如汝所言世間小兒(至)是身因緣煩惱與業。   案。僧亮曰。答第七難。若笑是自性。則應常笑。如火休熱。則常熱也。不答第八虛空菟角。皆置答也。   梵志言世尊如其是身(至)除三界煩惱得阿羅漢果。   案。僧亮曰。還請佛為說身因。聞即悟也。   復有婆羅門名曰弘廣(至)能發無上廣大之心。   案。僧亮曰。弘廣晦跡。引諸無知。應弘此經。時將顯跡。現所聞不遠也。寶亮曰。更無所執。直作心念試佛。佛即知其所念。復過己心所見。於是即伏。故憍陳如先難己所為。佛即顯其跡也。   佛言止止憍陳如(至)汝今能發如是大心。   案。僧亮曰。入則入涅槃。出則出生死也。   爾時世尊知已即告憍陳如(至)阿難比丘今為所在。   案。僧亮曰。經之流通有二人。自上弘廣所持須跋以下。應付囑阿難也。後文似爾。亦可理付弘廣。而文付阿難。寶亮曰。此下去。正顯流通之意也。問阿難所在。有三緣。一欲顯阿難。有八不思議之德。二為流通經。三為名須跋故。   憍陳如言世尊阿難比丘(至)不來至此大眾之中。   案。僧亮曰。魔欲使佛法。無所付囑滅不流傳故。惱亂阿難也。寶亮曰。所以是表阿難之德。雖不在坐。而能受持。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至)問憍陳如阿難所在。   案。僧亮曰。欲顯阿難德故。所以發問。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至)若佛聽者謂往給侍。   案。僧亮曰。明阿難有二事。一是親屬。人所敬信。二受持佛語。無有漏失也。   文殊師利阿難事我(至)八者具足從聞生智。   案。僧亮曰。敘阿難有三意。第一敘進止所為。有八不思議之德。必堪弘通。第二引證。明七佛弟子。有八德者。皆通使流通。第三正釋文殊問。   文殊師利毘婆屍佛侍者(至)阿難比丘為多聞藏。   案。僧亮曰。第二引七佛為例也。   善男子如汝所說此大眾中(至)阿難所聞自能宣通。   案。僧亮曰。第三正答問也。   文殊師利阿難比丘(至)至心禮敬卻住一面。   案。寶亮曰。時將欲至。命文殊以咒解魔。召阿難還也。   佛告阿難是娑羅林外(至)與須跋陀還至佛所。   案。僧亮曰。習未盡者。乃伏欲界結。未伏習也。   時須跋陀到已問訊(至)即得涅槃是義雲何。   案。僧亮曰。慢人不欲自受屈。故假稱外。明得失在彼。不在於我也。寶亮曰。須跋所執。現在苦樂。儘是過去。不因現在。故受投巖赴火。令苦盡也。   佛言善男子有沙門(至)是故我今責汝過去業。   案。僧亮曰。恐傳者之謬所定也。   彼人若言瞿曇我實不知(至)唯過去業非現在耶。   案。僧亮曰。下苦因緣得中上苦不者。問得展轉用不耶。若言得者。是則不定。雲何定言斷過去業耶。   復應問言是現在苦(至)過去已盡雲何有苦。   案。僧亮曰。若過去有苦。應與業俱盡。不應重受也。寶亮曰。若現在苦行。能斷過去業者。此苦行業。復用何斷耶。   仁者如是苦行能令樂業(至)是事不然何以故仁者。   案。僧亮曰。次問轉無苦樂。四禪以上業。無漏無報。何因緣受是苦行者。既不能壞。又不能轉。何故受耶。   譬如有人為王除怨(至)過去本業受苦樂也。   案。僧亮曰。證有現報也。不必盡因過去業也。   仁者若以斷業因緣力故(至)心喻於林身喻於樹。   案。僧亮曰。償不可畢。遮則不受也。若以受苦為償者。畜生應得道也。先當調心者。身喻於樹。林多而樹少。四陰譬林。色陰譬樹。怖從心生。不從色也。   須跋陀言世尊我已先調伏(至)受於惡身況其餘者。   案。寶亮曰。佛呵之已。能除粗想。何不血除細想耶。   世尊雲何能斷一切諸有(至)上智觀故得無上菩提。   案。僧亮曰。有假空實空。而外道伏結。緣有不緣空。緣空是實想也。寶亮曰。唯有二諦。忘相為實想。實以慧斷煩惱。作想名說。此其旨也。   說是法時十千菩薩(至)須跋陀羅得阿羅漢果。   案。寶亮曰。得一生實想者。正一生後得佛也。若是無明住地報。則不可以一生二生往格也。乃約應而辨耳。若尋餘經比例。便是未盡。此土無緣。立以不悉來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七十一(終)   觀應二年(辛卯)卯月十日。於大和州大御輪寺。點寫之了。   自觀應元年九月二十四日。至同二年四月十日。一部七十一卷。為每年講讚本。一筆點之了。偏為奉助興正菩薩御願而已。     大御輪寺金剛資 圓宗(生年六十五度以四十五)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4 大般涅槃經義記   No. 1764 [cf. No. 374]   大般涅槃經義記卷第一(之上)   隋淨影寺沙門釋慧遠述   聖教萬差。要唯有二。謂聲聞藏及菩薩藏。教聲聞法名聲聞藏。教菩薩法名菩薩藏。聲聞藏中所教有二。一聲聞聲聞。二緣覺聲聞。聲聞聲聞者。是人先來求聲聞道。常樂觀察四真諦法。成聲聞性。於最後身。值佛為說四真諦法。而得悟道。本聲聞性。今復聞聲而得悟道。是故名曰聲聞聲聞。如經中說。求聲聞者為說四諦。據此為言。緣覺聲聞者。是人本來求緣覺道。常樂觀察十二緣法。於最後身。值佛為說十二緣法。而得悟道。本緣覺性。於最後身聞聲悟道。是故名為緣覺聲聞。如經中說。為求緣覺者說十二緣法。就斯為論。是二雖殊。同求小法。藉教處等。是故對斯二人所說。為聲聞藏。菩薩藏中。所教之人亦有二種。一漸。二頓。言漸入者。是人過去曾習大法。中間學小。後還入大。大從小入。謂之為漸。故經說言。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入是法中。此是漸入。言頓悟者。有諸眾生。久習大乘相應善根。今始見佛。則能入大。大不由小。目之為頓。故經說言。或有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則皆信受。入如來慧。此是頓悟。漸入菩薩始小終大。頓悟之人一往入深。頓漸雖殊。以其當時受大處一。是故對斯二人所說。為菩薩藏。聖教雖眾。不出此二。故龍樹雲。佛滅度後。迦葉阿難。於王捨城。結集三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訶衍經。為菩薩藏。地持亦云。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說修多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以說聲聞所行。為聲聞藏。說菩薩所行。為菩薩藏。彼論復雲。十二部中。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此經亦云。唯方廣部菩薩所持。餘十一部二乘所持。菩薩所持猶菩薩藏。二乘所持猶聲聞藏。故知聖說無出此二。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滿教等。名雖改變。其義不殊。今此經者。二藏之中菩薩藏收。漸教眾生長養法門。故下文言。先教半字。後教滿字。已知教之分齊。次釋其名。今言大涅槃者。乃是標經別部名也。經名不同。乃有多種。或有當法。或復就人。或時隨事。或從喻況。或就人法。或從法喻。或隨事法。其例非一。今此經者從法為名。法謂諸佛大涅槃果。故始舉之。此名不足。若依梵本。名為摩訶般涅槃那。摩訶名大。歎勝之詞。涅槃有三。謂聲聞緣覺及佛所得。簡別前二不加。是故言大。體實絕待。寄對顯之。大義有六。一常故名大。故下文言。大名為常。二勝故名大。如世勝人。名為大人。故下文言。是人若能安住正法。名人中勝。勝故名大。涅槃如是。三廣故名大。故下文言。大名廣博。體窮法界。名性廣博。四多故名大。故下文言。譬如大藏。多諸珍異。涅槃如是。多有種種妙法珍寶。故名為大。五高故名大。故下文言。譬如大山。人不能上。故名大山。涅槃如是。凡夫二乘乃至十住不能到故。名之為大。六深故名大。如海淵深。名為大海。故下文言。大者名為不可思議。淵深難測。名不可思。大體不同。略有三種。一者體大。謂性淨涅槃。體窮真性。義充法界。二者相大。謂方便涅槃。過無不盡。德無不備。三者用大。謂應化涅槃。妙用曠周。巧化無盡。故下文言。大般涅槃能建大義。義猶用也。具斯三義。是故言大。所言般者。此翻名入。入義有三。一就實以論。息妄歸真。從因趣果。名之為入。二據化辨入。示滅有因。現亡身智。趣入無為。三就真應相對說入。息化歸真。今此所論備具三義。言涅槃者。有人釋言。非梵非漢。直是佛語。若論佛語。一切皆是。豈獨涅槃。故下文言。種種異論文章咒術。皆是佛說。雖是佛說。不離方言。若離方言。佛則無說。雲何而言非梵非漢。有人復言。是天竺語。名總萬德。此方更無一名能翻。故存梵本。名曰涅槃。涅槃之體。實備萬德。涅槃一名非盡萬德。若使涅槃名含萬德。是則宣說萬德之時。不應隨德。更立名字。欲說萬德。更立別名。明知非總。若言此方無名能翻。此義不然。如下文中如來隨類普告眾生。今日如來將欲涅槃。隨音異告。雲何叵翻。今正相翻。名之為滅。隨義傍翻。名別多種。或雲不生。或雲不滅。或稱不燃。或言不織。或曰寂靜。或名無為。或雲無相。如是非一。雲何得知是滅非總。今此且以四義驗之。一就昔以求。如來昔於餘契經中。每常宣說。生死因果盡無之處。以為涅槃。今日涅槃名不異昔。何忽是總。二據終以驗。如來今於婆羅樹間。大音普告雲今涅槃。眾生聞已。鹹皆悲惱。詣佛請住。若使涅槃名總萬德。是則宣唱萬德示人。眾生應喜。何故悲泣詣佛請住。以斯准驗。明知非總。三準定方言。其外國人。見人死滅。鹹皆稱言某甲涅槃。世人死滅。何德可總。四取文為證。如下文中佛歎純陀。能知如來雲同眾生。方便涅槃。世間眾生何曾有彼萬德涅槃。可以示同。蓋乃如來同世盡滅。名示涅槃。又法華中。日月燈佛說法華竟。於夜後分。入般涅槃。下偈頌雲。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明知涅槃是滅非總。問曰。若言涅槃名滅。下文說言。諸結火滅名為滅度。離覺觀故。名曰涅槃。是則涅槃與滅義異。雲何而言涅槃名滅。釋言。外國滅有多名。所謂涅槃毘尼及與彌留陀等。以名多故。隨其異義。各施異名。故滅覺觀說為涅槃。諸結火滅。更作異稱。此翻名滅。此方名少。涅槃毘尼彌留陀等。同翻名滅。其猶外國菩提末伽。此俱名道。何者是滅。滅有四義。一是事滅。滅生死因。盡生死果。二是德滅。捨修安寂。故名為滅。又佛真德離相離性。亦名為滅。言離相者。如淨醍醐。體雖是有。而無青黃赤白等相。亦如一切眾生心識。體雖是有。而無大小長短等相。涅槃亦爾。體雖是有。而無一相無何等相。如下文說。謂無色聲香味觸相。無生住滅男女等相。乃至無有自相可取。言離性者。大涅槃中。諸德同體。共相集成。無有一德別守自性。如就諸德宣說常義。離諸德外。無別有一常性可得。諸義齊然。故下文言。又非別異。故成涅槃。三是應滅。隨化世間。示滅有因。現亡身智。四是理滅。如經中說。一苦滅諦。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如是等也。理滅有二。一是相空。妄想諸法。空無自實。二是真空。如來藏中恆沙佛法。離相離性。言離相者。如馬鳴說。謂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自相。非他相。非非自相非非他相。非自他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別。悉不相應。唯證境界。言離性者。是諸佛法同一體性。互相集成。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以同體故。無有一法別守自性。滅義雖眾。要唯此四。此四滅中理滅為本。由見相空。成前事滅。由見真空。成前德滅。依德起用。便有應滅。若以分相說前三滅。以為涅槃。攝相論之。四滅俱是。問曰。此經具明諸義。何故偏言大涅槃乎。涅槃為宗。故偏言耳。亦可諸義不可備彰。且舉涅槃那者名息。今略不舉。息有三義。一息生死有為因果。趣入無為。名之為息。二息修契實。名之為息。故下文言。若能斷除三十七品所行之事。是名涅槃。三息化歸真。名之為息。此舉所詮。經為能詮。外國正音名修多羅。此翻名線。以能貫穿一切法相。如線貫華。是故就喻說之為線。而言經者。線能貫華。經能持緯。其用相似。故復名經。若依俗訓。經者常也。教之一法。經古歷今。恆有曰常。   壽命品者。依多品經。名為序品。依小品經。名壽命品。諸經立品。大例有三。或有從廣。或復就略。或當相以名。此言壽命。從略言耳。以下迦葉偈請之後。明其慈悲不殺因緣。得壽命長。就此彰名。名壽命品。命限稱壽。神慧不斷。目之為命。品者品別。亦可品者是其品類。隨其所明類類同聚。故言品類。此經合有十三章別。此品建始。故稱第一。   此經始終。文別有五。一者序分。二純陀下開宗顯德分。三三告下辯修成德分。四若人能知是名沙門婆羅門下破邪通正分。五如來滅度闍維供養分。此後一分。外國不來。化必有由。故先明序。由序既興。宜顯所明。故次第二開宗顯德。宗謂諸佛圓極妙果。果成由因。故次第三辯修成德。真法既開。欲以所明傳化不絕。故次第四破邪通正。故下文中對破外道。以通正義。對破眾魔。以通正說。為化既周。遷影歸寂。故次第五如來示滅。人天大眾。闍維供養。問曰。諸人多以三分。科判此經。今以何故離分為五。釋言。准依勝鬘經等。三分科文。實有道理。故彼經中十五章前。別有由序。十五章後別立流通。此經判文不得同彼。以第五分非流通故。又諸論者作論解經。多亦不以三分科文。五中初一化益方便。中三正益。後之一分化訖取滅。就初序中義要有二。一發起序。二證信序。辯此二序略有五門。一釋名義並顯立意。二明兩序名之差別並顯得失。三明二序名之通局。四定二序文之前卻。五隨文解釋。就初門中。先釋名義。言發起者。佛將說經。先託時處。神力集眾。發起所說。名為發起。以此發起。與說為由。名發起序。言證信者。阿難昔時稟承佛說。欲以所聞傳之末代。先對眾生。言如是法我從佛聞。證成可信。名為證信。以此證信。與傳經為由。名證信序。名義如是。次顯立意。何故有二。由經二故。經正是一。何曾有二。經體雖一。約時就人。故得分二。一如來所說經。二阿難所傳經。如來所說。益在當時。阿難所傳傳之末代。對斯二經。故立兩序。對佛所說立發起序。對阿難所傳立證信序。第二門中。先明二序名之差別。後辯得失。名別有四。一當相以名。名為發起。及以證信。二就人為名。名如來序及阿難序。發起序者。如來所為名如來序。證信序者。阿難所作名阿難序。三就時為名。名現在序及未來序。如來序者名現在序。阿難序者名未來序。四對經為名。名經前序及經後序。如來序者名為經前。阿難序者說為經後。此名佛說以之為經。約對此經。以別前後。彼證信序更有一名。名遺教序。佛將滅度。遺言教置。故曰遺教。名別如此。次明得失。此四對中。證信發起名義無爽。第二對中。阿難序者名亦無過。道如來序。義有不足。雲何不足。如說勝鬘。有佛化主王及夫人旃提勝鬘五人影響。共為發起。諸經發起多不獨佛。若使發起名如來序。失他餘人發起之義。以如來序有過須廢。阿難序者對亦不立。第三對中現在無爽。未來不便。是義雲何。若使如來現在說經。所立之序名為現在。阿難傳時亦是現在所立之序。何為非現。若對如來現在說時。阿難之序遂名未來。是則對於阿難傳時。如來之序應名過去。佛雖過去。正取說時以為現在。阿難亦爾。對佛雖未。正取傳時。亦是現在。二俱現在。何可偏名一為未來。良以未來有過須廢。所對現在。事亦不立。第四對中經前無過。經後不便。若道經後。雲何名序。若說為序。則非經後。當知二序約對二經。皆是經前。不可偏判一為經後。良以經後不便須廢。所對經前。義亦不立。良以諸名斯皆有過。故今釋者偏存證信發起之稱。第三明其名之通局。通則二序俱名證信。齊號發起。立序之意。皆為生信。故通名證信。同為發起。故齊號發起。今為別二序。故如來序偏名發起。阿難序者偏號證信。等為別序。隨便以彰。便義如何。阿難小聖。懼人輕謗。立序之意專為生信。故今釋者望其本意。名阿難序以為證信。如來大聖。人皆重信。立序之意多為起發。不專為信。故今釋者望其本意。說為發起。第四定其文之前卻。先敘異說。次辯得失。後顯正義。異說雲何。昔來相傳。言證信中句別有五。一如是。二我聞。三一時。四住處。五同聞。後來釋者更加一佛。通餘說六異說如此。言得失者。如是我聞判為證信。此言當理。是其得也。一時佛等定判經後。此言乖理。是其失也。是義雲何。先以事徵。後以文證。言事徵者。一時佛等若是經後。經前無佛。誰之說經。無時無處。說何所託。經前無眾。說何所被。賴藉此等。起發所說。何得一向判為經後。人復救言。事雖經前後引來證成可信。故判經後。若爾何獨五句六句。正說已前但可有事。所有言說皆後引來。如此經中流血已前。當時但可有事而已。是中言說。悉是阿難後時引來。然下文中六種相等雖後引來。得判經前。一時佛等。何為不爾。以斯推驗。一時佛等定判經後。實非道理。事驗如此。今以文證。如彼地論。解佛在於第二七日他化天說。言時處等。校量顯勝。此法勝故在於初時及勝處說。佛將說經。先託時處表彰法勝。然後起說明知時處經前起發。又法華論釋法華經。義亦同。爾彼言何故在王捨城祇闍崛山。此法勝故寄處表法。然後起說。明非經後。得失如是。次顯正義。如是我聞一向證信。一時佛下義有兩兼。取其當時起發之義。判為發起。阿難引來證成可信。判為證信。義既兩兼。不可偏取。第五門中。先解如是我聞之言。三門辯釋。一解如是我聞有之所由。二明立意。三釋其文。如是我聞何因緣有。由佛教故。佛何故教。阿難請故。彼何緣請。阿尼樓馱教故。彼何因教。由見阿難心憂惱故。阿難比丘何故憂惱。由見如來般涅槃故。佛將滅度。在雙林間。北首而臥。阿難爾時以佛將滅。心懷悲惱。莫能自勝。阿尼樓馱開覺阿難。汝傳法人。何不請佛未來世事。徒悲何益。阿難對曰。我今心沒憂海。知何所問。阿尼樓馱遂教阿難請佛四事。一問佛滅後。諸比丘等以何為師。二問比丘依何而住。三問惡性比丘雲何共居。四問一切經首當置何字。阿難聞之。心少惺悟。受教請佛。佛依答之。諸比丘等以何為師者。當依波羅提木叉為師。若我住世。無異於此。木叉是戒。比丘所學。故說為師。一切比丘依何住者。當依四念處住。何謂四念。所謂比丘觀內身循身觀。精勤一心。除世貪憂。如是觀外身內外身受心法亦如是。是謂比丘所依住處。故經說言。若住四念名自境界。不為魔縛。若住五欲名他境界。為魔所縛。惡性比丘雲何共住者。梵檀治之。若調為說離有無經。梵檀是其默不共語。一切經首置何字者。當置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叢林等。由佛本教。故有斯言。言立意者。為生物信。雲何生信。言如是者。阿難彰己自信佛語。道佛所說以為如是。令他眾生同已生信。言我聞者。阿難自是不足之人。若道此法是我所說。人多不信。道我聞故。人多生信。生信如是。信有何義。而為生乎。信者是其入法初門。攝法上首。凡入佛法要先生信故華嚴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至珍寶所隨意採取若當無手。空無所獲。信亦如是。入佛法者有信心手。隨意採取道法之寶。若無信心。空無所得。次釋其文。先解如是。於中初先就人以定。然後解釋。定之雲何。昔來多就阿難以釋。阿難所傳如佛所說。故名為如。簡去相似。故復雲是。究尋此言。就佛以釋。非就阿難。何以得知。如大智論言。如是者信順之詞。其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阿難彰已信順佛語。名佛所說。以為如是。又溫室經初雲。阿難曰。吾從佛聞如是。故知阿難名佛所說。以為如是。但方言不同。彼溫室經順此方語。故說從佛聞於如是。餘經多順外國人語。先舉如是。後彰我聞。定之粗爾。釋之雲何。言如是者。解有兩義。一約法解。阿難道彼如來所說如於諸法。故名為如。說理如理。說事如事。說因如因。說果如果。如是一切如法之言。是當道理。故曰如是。良以乖法。名為非故。如法之言得稱為是。二約人解。阿難道今釋迦所說。如於過去一切佛說。故名為如。如諸佛說。是當道理。故曰如是。良以乖佛所說為非。如諸佛說得名為是。言我聞者。阿難對彼未來眾生道已餐說。故曰我聞。聞實是耳。雲何稱我。諸根之別皆我用具。就主以名。故曰我聞。法中無人。雲何就主宣說我聞。釋言。法中雖無定主。非無假名。綰御眾生。故得稱我。譬如四兵合以為軍。雖無定主。亦得稱言我軍勇健。我軍勝彼。此亦同爾。問曰。阿難得理聖人。以何義故同凡說我。釋言。阿難雖復說我。不同凡夫。雲何不同。說我有三。一見心說我。謂諸凡夫我見未亡。於此心中稱說有我。二慢心說我。謂諸學人我見雖亡。我慢猶在。於此心中宣說有我。三世流布我謂無學人見慢已除。隨世流布。稱說有我。阿難當於結集法時。身居無學。見慢已除。隨世流布。稱說有我。是故不同。問曰。無我是勝。有我不如。何不從勝就劣說我。答。化我眾生。法須如是。若不說我。何由可得標別彼此。令人識知。是故至佛化我眾生。皆自說我。一時已下義雖兩兼。對前一向證信序故。今偏就其發起以釋。於中初先就佛明處。與大已下就佛明眾。時則兼通。前中有三。一明化時。二明化主。三明化處。言一時者。為化時也。釋此時中。先敘異說。次辨過非。後顯正義。言異說者。昔來相傳。言佛說時。阿難聞時更無先後。簡去傳謬。成上我聞。故雲一時。異說如是。辯過雲何。先以事徵。後以文證。言事徵者。阿難是佛得道夜生。佛成道已。過六七日。即便說經。若依大乘。過二七日。佛便說經。阿難爾時猶在懷抱。身不預會。度二十年方始出家。三十年後方為侍者。自斯已前所說諸經。多不親聞。雖不親聞。而所集經皆雲一時。判知一時非簡傳之詞。又小乘中。不得說言阿難是權。何由得言說聽一時。以斯推驗。定知人語。不可輒依。雲何得知阿難是佛得道夜生。為證此義。須知阿難立字因緣。阿難陀者是外國語。此名歡喜。喜有三緣。一過去因緣。釋迦過去行菩薩時。見過去世釋迦文佛。父名淨飯。母名摩耶。侍者弟子名曰阿難。國土眷屬與今不別。因即發願。願我當來成得佛道。如今無異。由斯本願。今得果成。故今侍者還字阿難。二現在因緣。阿難端正。人見皆歡。故字歡喜。三父母立字。父母何緣與字歡喜。喜時生故。何者喜時。佛得道時。如來十九踰城出家。既出家已。五年習定。六年自餓。父王知子身極微劣。常恐不全。菩薩後時知餓非道。受食乳糜。欲取正覺。魔作是念。若佛成道。空我境界。曼道未成。當敗其志。遂率官屬十八億萬。將諸苦具。來怖菩薩。菩薩爾時入勝意慈定。令魔眷屬顛倒墮落。魔既被降。便作是念。菩薩力大。非我能勝。當惱其父。遂便往詣淨飯宮上。唱如是言。大王當知。悉達太子昨夜死矣王聞是語從床而墮猶若魚王熱沙所爍良久乃蘇念子在家當為輪王何期出家空無所獲。未久之間菩提樹神以佛道成。遂持天華慶賀父王淨飯宮上唱如是言地天太子昨夜道成。明星出時降魔兵眾。得成佛道。故以天華。用相慶賀。王聞生疑。向者有天言我子死。今復有天雲子成道。何者可信。菩提神曰。我言可信。向者是魔故相惱耳。王便作念。我子在家當為輪王。今日出家為法輪王。彼此無失。向者聞死。今忽聞活。一重大喜。復聞道成。兩重大喜。未久之間。王弟斛飯夜生阿難。寅抱詣王。弟於昨夜生此一男。王便對曰。我子成道。汝復生男。眾慶併集。與字歡喜。以斯推驗。阿難定是得道夜生。何緣得言說聽一時。事驗如此。次以文證。如轉法輪經。宣說阿難結集法時。先昇高座。而說偈言。佛初說法時。爾時我不見。如是展轉聞。佛遊波羅□。為五比丘眾。轉四諦法輪。然彼經首亦云一時。彼言傳聞。復雲一時。明知一時非簡傳謬。辯過如是。次辯正義。蓋乃如來為化之辰。說之為時。化時眾多。簡別餘時。是故言一。此雲何知。如彼地經大本之中。雲言爾時佛在天中。及其別傳。改爾為一。爾時之言不可成上。改爾為一。寧不屬下。諸經之中大有此例。如下文中。我於一時在屍首林。我於一時在迦屍國。我於一時在王捨城。我於一時在恆河岸。如是非一。所言佛者。標其化主。此翻名覺。覺有兩義。一覺察名覺。如人覺賊。二覺悟名覺。如人睡寤。言覺察者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言覺悟者對其智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無明有二。一性結無明。迷覆實性。對除彼故。覺窮自實如來藏性。故名為覺。二事中無知。不了世諦。對除彼故。覺知一切善惡無記三聚之法。故名為覺。故地持雲。於義饒益聚。非義饒益聚。非義非非義饒益聚。平等開覺。故名為佛。義聚是善。非義不善。非義非非義是其無記。於此悉知。故名覺矣。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窮滿。名之為佛。自覺簡凡。覺他簡異聲聞緣覺。覺行窮滿彰異菩薩。是故獨此偏名為佛。在拘屍國等。是化處也。處別有四。一國。二地。三河。四林。遊化處中。目之為在。拘屍國者。從城為名。此雲軟草。阿含經中名曰茅城。力士地者。約人別處。國界寬漫。故復別指。諸力士子生於此處。是故名為力士生地。阿利羅跋提河邊。約河別處。生地猶寬。故復辯之。此方翻名金沙河也。娑羅樹者。約林別處。河猶寬長。故復曲指此。方翻名堅固林也。冬夏不改。名堅固林。何故在此國樹二處。下文自解地河二處當亦有以。文中不辯。不可輒言。有人於此寄事表法。言拘屍城。是仙人城。仙人長命表佛長壽。力士生地表佛大力。不為四魔之所摧伏。金沙河者。表涅槃河有佛性沙。堅固林者。表示如來真身堅固不可破壞。或可如此。但非經說。未可為定。自下第二就佛明眾。三門分別。一就佛分別。二就眾分別。三就佛眾相對分別。為知化相。是故宜須就佛分別。為知所化新舊之異。是故宜須就眾分別。為識其文。是故宜須佛眾參論。言就佛者。佛現六相。一出聲。二放光。三動地。四變林。五淨土。六攝光歸口。於此六中。先辯正義。後非異說。正義如何通則此六斯皆表滅。與滅為相。於中別分。前三召眾。後三起說。就前三中。兩門分別。一表滅分別。初一聲相。令知滅時及知滅人。第二光相。令知滅處。第三動地。彰滅決定。示滅不貰。二召眾分別。初一聲相。告滅令知。為使眾生戀聖故來。第二光相。令知滅處。併除惱礙。前聞聖滅。有心欲赴。惱礙嬰纏。莫能自運。故放慈光。除其惱礙。故下文言。其中眾生遇斯光者。罪垢煩惱一切消除。第三地動催令速集。故下大眾睹相催集。後三相中亦兩門分別。一表滅分別。第一變林。改常住處顯聖必去。第二淨土。示所歸處。彰聖必赴。第三攝光。示化已周。彰滅不貰。二敦勵眾心起說分別。初一變林。此方眾集。見聖猶在。望佛不滅。求法心貰。佛為敦勵。變林現滅。以增求心。第二淨土。他方眾集。見佛猶在。望佛不滅。求法心貰。佛為敦勵。變土現滅。以增求心。前雖知滅。謂滅不即。戀情猶貰。受法不慇。故復敦勵。攝光歸口。彰化已周。示滅在今。令增渴仰。聞法即受。正義如是。次非異說。於中有三。一破多相。有人於此建立七相六種如前。加一現堂。通前為七。若林上現堂。堂為別相。堂下有池。池亦應異。池中有華。華亦應別。池華嚴堂不可別分。堂為嚴林。何得為別。故下文中現堂之後。方言爾時娑羅樹林種種莊嚴甚可愛樂。如鬱單越歡喜之園明知不別。二破少相。有人於此但立四相。動地淨土非涅槃相。故但有四。何故動地非涅槃相。以眾哀泣。故令地動。非佛所現。故非滅相。何故淨土非涅槃相。淨土由於大眾心淨。非佛所現。又淨殊好。故非滅相。若言動地由眾哀泣。非表滅相。何故大眾見動止悲。相催詣佛。見動相催。何為非相。若動非相。大眾因何共相抑止。若言土淨。由眾心淨。非佛所現。全非滅相。何故下言佛神力故地皆柔軟。不言由心。若土嚴淨。便非滅相。莊嚴樹林。何得為相。彼得為相。此亦同爾。三破異表。有人說言。第一聲相為表滅時。不表餘義。聲中舉時。便名表時。聲中道佛將欲涅槃。何為不表。人復說言。光示滅處。不表餘義。若爾文中應言眾生遇光知處。不應說言眾生遇光罪垢煩惱皆悉消除。人復說言。何故變林得表滅者。林白死相。故得表滅。此乃鮮白。非是艾白。故下文言。其林變白。猶如白鶴。甚可愛樂。林白可愛。雲何死相。人復說言。淨土為欲顯說淨法。不為表滅。此同前破。嚴林表滅。淨土似彼。何為不表。此是第一就佛分別。第二別就徒眾分別。開合不定。或分為二。唯新與舊。離合為三。一列舊眾。二列新眾。三爾時娑羅吉祥已下總結新舊。文別有五。一明舊眾。二聲光已下明其新眾睹相增悲相催詣佛。三時有無量大弟子下明前舊眾睹相增悲。四復有八十百千已下明新眾雲集。五吉祥已下總結眾集。若隨眾別。有四十八。新舊比丘。兼尼為三。始從一恆乃至十恆。通前十三。二十恆下乃至林白。有二十四。通前合為三十七眾。林白已後。梵眾新集。並有十方菩薩新來。通前合為四十八也。若分欲天色無色天。並分四方無量無數無邊身。眾即無限。舊傳五十四眾之言。一向非是。此第二門就眾分別。第三佛眾合明之中。文有十二。一明舊眾。二聲光召新。三明新眾睹相增悲。第四如來動地催集。五明諸眾見動相催雲集佛所。六明如來變林敦勵。七重明諸眾睹相增悲雲集獻供。八總結眾集。九變土令淨。十眾因土淨普見十方。十一如來攝光。十二眾因攝光悲歎流血。下即依此十二段文。次第解釋。就初段中。言爾時者。集眾時也。謂佛在於拘屍國時。言世尊者。是集眾人。佛備眾德。為世欽重。故號世尊。與大已下是所集眾。以身兼彼。稱之為與。大比丘者。標別其眾。大者外國名曰摩訶。此翻有三。一名為多。如世多人名為大眾。二名為勝。勝過餘眾。三名為大。曠備高德。比丘梵語。此翻有五。一名怖魔。初出家時。令魔戰怯。魔性垢弊。懼他勝己故生怯怖。二名乞士。既出家已。無所貯畜。乞求自活。三名淨命。以正乞求。離於邪命。四名破惡。持戒離過。五名淨持戒。以離惡故。持戒清淨。五中初一就始彰名。中二據次。後二就終。八十億百千。列其數也。前後圍繞。彰其所在。在佛前後。圍繞如來。自下第二聲光召新。先聲後光。音聲是語。表召分明。故先出之。二月十五日者。出聲時也。垂滅曰臨。晨朝出聲。後夜當滅。去滅不遙。故曰臨也。此說化滅以為涅槃。又復息化歸真。亦名涅槃。問曰。何故此時涅槃。下經自釋。依阿含經。如來八月八日涅槃。此經下文亦有此相。故下文言。須跋陀羅竟安居已。當至我所。是故我昔告魔波旬。過三月已。吾當涅槃。今言二月十五日者。當是見聞不同故爾。以佛神力。明出聲人。亦得名為聲發所由。此是如來如意通力。非餘通等。通有幾種。而言非餘。通有四種。一是幻通。轉變外事。二如意通。運變自身。大音普告。三法智通。通達諸法。四聖自在通。能於苦中生於樂想。於樂事中生於苦想。苦樂法中生不苦樂想。不隨緣變名聖自在。今出大音。是其第二如意通矣。出大音下正明出聲。出大音聲。是其總也。音謂言音。謂梵漢等音體是聲。下別顯之。大有三義。一寬遠故大。二普告故大。三說大事故名為大。其聲遍滿乃至有頂。是其初大。傍遍餘方。上極有頂。悲想是其三有之窮。故曰有頂。上明所至。餘略不辯。當知十方隨所至處。皆從阿鼻。上至有頂。非獨此界隨類普告。第二大也。梵中梵語。漢中漢言。名隨類音。此乃一音令人異解。非作多音。有緣齊悟。故曰普告。今日已下第三大也。於中有二。一告聖今滅。為令眾生戀聖故來。二舉疑勸問。欲使眾生為益故集。又唱聖滅。欲令眾生獻供請住。以攝功德。舉疑勸問。為使眾生雲集請法。以生智慧。前唱滅中言今日者。告示滅時。言如來等。告語滅人。將欲涅槃。告其滅事。人中如來應正遍知。是自利德。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應者是其應供之號。諸過永斷。證滅相應。故名為應。又應供養。亦名為應。正遍知者。理無偏邪。故名為正。於理窮照。稱曰遍知。自德無量。且舉此三。憐愍已下是利他德。初憐愍等顯利他相。大覺世尊舉利他號。利他相中。憐為慈憐。愍為悲愍。此二內心。覆者覆令善法增長。護者防護使其離惡。此二外相。等視眾生顯前憐愍。等視正辯如羅□羅。類以顯之。為作歸等。顯前覆護。作歸法說。屋等喻況。利他號中。大覺佛號。言世尊者是世尊號。化德無量。略舉此耳。將欲涅槃。是告滅事。垂滅曰將。下勸問中。一切眾生有疑悉問。彰己無偏。欲令齊問。舉一齊餘。故名一切。眾法成生。故曰眾生。又多死生。亦名眾生。有疑須決。故悉可問。為最後問。顯己定滅。欲令必問。何故此中無眾悲歎。乍聞唱滅。必未審定。悲惱相微。為是不說。又設有悲。悲相同後。故不別論。光明之中。初明如來放光普照。其中已下。明諸眾生蒙光獲益。初中。爾時放光時也。言世尊者。放光人也。於晨朝時。重複明時。日時寬長。故復曲指。從其面門。明放光處。口是面門。何故此放。佛一一相備含多用。寧可具責。又復如來面門放光多為授記。下說眾生皆有佛性悉當作佛。即是普授眾生記別。故此放之。下明放光。放種種光。總以標舉。其明雜色。總顯其相。青黃赤等。別以顯之。別有六色。光遍已下辯光分齊。近照三千。遠至十方三千世界。如論中說。千四天下合之為一。名小千界。數小至千。復合為一。名中千界。數中至千。復合為一。名為大千。此三千界名世界剎。同時成壞。故合為一。光今遍之。人言此光與下所攝光相別異。雲何知異。此六彼五。故知不同。此照十方。下但覆會。明知別異。計應無別。何以得知。下文說言。所放光明還從口入。自下更無放光之處。故知是一。若爾。何故此六下五。一義解雲。頗梨瑪瑙為一雜色。故下說五。外國相傳。所放光中。攝五留一。以通正法。故下說五。或可如此。何故此中雲照十方。下言覆會。蓋隨所照眾生故爾。此中所照眾生未集。故隨所照。言至十方。下眾皆集。故隨所照。雲言覆會。若下所攝唯覆一會。何故下言必於十方所作已辯。將是最後涅槃之相。既言十方所作已辯。明與此同。下明眾生蒙光益中。其中六趣。舉其所益。謂前光明所照之中六趣眾生皆得益也。人天修羅及三惡道為因所向故名六趣。道別不同故亦名道。經或說五。離合故爾。六中修羅攝入何道。經論不同。依毘曇論。攝入鬼道。依法唸經。攝入鬼畜。如彼羅□阿修羅王。是師子兒。名為畜生。依伽陀經。是天鬼畜三趣所攝。毘摩之母。天女所生。名之為天。是故經言汝本是天。又復經中名為劣天。今此利分以為六趣。遇斯光者簡去無緣。罪垢煩惱。一切消除。正明利益。罪名罪報。即是報障。垢是業障。煩惱即是煩惱障也。遇佛光故。三障皆除。亦可罪垢是其惡業。業與煩惱。遇光皆滅。自下第三明其新眾睹相增悲。是諸眾生。舉悲哀人。見聞是已。生悲所由。見光聞聲。名見聞已。下顯悲相。心大憂惱。意業憔惱。舉聲啼等。口業傷歎。舉手拍頭。身業悲惱。身惱不同。或有悲切不能自裁。舉手拍頭。搥胸大叫。或有自抑內心難忍。身體戰慄。涕泣哽咽。問曰。何故拍頭搥胸。有人釋言。拍頭顯己失於導首。搥胸彰己心胸不暢。未必如此。蓋乃世人悲怨之相。世人悲怨相別種種。或有拍頭。或復搥胸。或有拍手。或時拍頰。或復蹋地。何必一一別有所表。自下第四動地催集。言爾時者。動地時也。下正明動。大地山海皆悉震動。彰大異小。故下文言。獨地動者名為地動。山河海水一切動者名大地動。是中略無動地所由。若具應言。以佛神力故地震動。自下第五明諸大眾見動相催雲集佛所。於中有三。一明諸眾見動相催。二時有無量大弟子下明其舊眾睹相增悲。三復有八十百千已下明新眾雲集。初中有三。應上三相。初應地動相催詣佛。二互相執下應前光相而為傷歎。三復作是言世間空下應前聲相重為傷歎。初中有二。一共相抑止。且各裁抑莫大愁苦。若不詣佛。徒悲無益。故相抑止。望留聖住。未敢專決。故言且抑莫大愁苦。二當疾往下共相驅催。三相頻現。聖滅不賒。故須疾詣。頭面禮等明催所為。為請佛住。禮敬身請。頭面己尊。佛足彼卑。以己至尊。禮接彼卑。顯敬慇至。勸下口請。請佛住世一劫及減。有人釋言。請住一劫為顯滿字。請減一劫為表半字。此何必爾。若此大眾已知滿字。便解佛常。何勞請住。蓋乃大眾自許之詞。多望一劫。脫若不遂。望滅一劫。下應光相。於中有三。初相執手共相開慰。同失所尊。故相執手。二復作言下發言傷歎。世間虛空。傷失所尊。時中無佛。故言世空。眾生福下傷己失利。由佛滅度。無人教善。故生福盡。無人示惡教令裁斷。故不善業增長出世。十惡是其不善諸業。惡本性成。加以現起。故言增長。流行世間。名為出世。非是增長過出世法。何故此中為此傷歎。前蒙佛光。罪垢消除。聖若一去。我等罪業誰能覆滅。故為此歎。三仁等已下共相驅催。速往速往正相。驅催不久。必入須速。所以下應聲相而為傷歎。復作是言。世空世空。傷失所尊。何故重言。人言。前空傷失如來。後空失法。當應不然。直是大眾怨嗟之深。重言空耳。如世間人。得稱意事。快哉快哉。得違意事。禍哉禍哉。何必重言即有異表。我等已下傷己失利。我等從今無救護等。對上聲中憐愍覆護而為傷歎。一旦遠下。對上聲中舉疑勸問而為傷歎。前中初言我等從今。明無救時。先來有師。失蔭在後。故言從今。無有救護。無離惡處。現惡無救。當惡無護。無所宗仰。無集善處。言貧窮者。彰無宗損。謂無法財。言孤露者。顯無救失。無人救護。所以孤露。後中初言一旦遠者。就始為言。設有疑佛斷。後疑不定。故言設有。當復問誰以除疑也。此三段中。初應地動共相抑止。後二略無文之隱顯。第二段中。共相開慰。餘二略無。亦是隱顯。初二段中。共相驅催。後一略無。亦是隱顯。後兩段中。發言傷歎。初段略無。亦是隱顯道理齊等。自下第二明其舊眾睹相增悲。雲何知此是前舊眾。文不說來。故知舊眾。下簡未集。不簡此眾。故知是舊。以是舊故。六卷經中全無此文。問曰。憍梵佛滅度時。在忉利天。文不說來。下亦不簡。而非舊眾。今此所辯。何必不然。釋言不同。依大智論。佛滅度後。結集法時。唯說憍梵在天不來。遣人往喚。喚亦不來。不言更有。故知不同。時有無量諸大弟子。標別其人。學在佛後。故名為弟。從佛化生。故復言子。迦旃延等列其名字。遇佛光下睹相增悲。先別。後結。別中遇光其身戰等。身業不安。心濁意惱。發聲大喚。口言傷歎。如是下結。問曰。羅漢已離壞苦。何故悲惱。釋言。羅漢於世法中。憂悲已斷。於佛境界。不能自裁。故生悲惱。其猶迦葉及阿難等。世間五欲不能傾敗。大樹緊那鼓琉璃琴。摩訶迦葉不覺起舞。阿難比丘不覺歌吟。大樹緊那是其菩薩。上人五欲。小乘不堪。此亦相似。亦可現悲。生眾戀意。自下第三新眾雲集。何故須集。所為有八。一為請住。故上文言疾至佛所。勸請如來莫般涅槃。二為獻供。故下諸眾辯供奉佛。三為闍維。故下文言為欲闍毘如來身故。四為決疑。故下文言並可禮敬請決所疑。五為顯法。故下文言為顯如來方便密教。六為眾生。故下文言為益眾生。七為論難。如下文中十仙雲集。八為觀看。如律中說。佛滅度後。摩訶迦葉見一尼乾手持天華尋路而行。問從何來。尼乾對曰。從拘屍來。見世尊不。答言我見。平安已不。答言。滅來已過七日。我從彼會持此華來。如是等輩。直為觀看。來意如是。今此所列具前六意。所以來集。文中初先隨數多少。漸增以列。二十恆河大香象下亂列諸眾。前漸增中。初列道眾。四恆已下明常流眾。道眾德尊數少故先。常流行卑數多故後。道法眾中。先列出家。後列在家。以出家者形尊數少。是故先列。在家形卑數多故後。出家眾中。先列聲聞。後列菩薩。諸經多爾。何故而然。汎解有四。一遠近分別。聲聞之人常隨如來。因明佛後。隨近先列。如上所列比丘眾是。菩薩不爾。故在後論。何故聲聞多近如來。釋有兩義。一聲聞智劣。未閑道法。雖得聖果。進止威儀常須佛教。是故如來乃至滅度常為制戒。二聲聞眾現蒙佛度。捨凡成聖。荷恩深重。雖得漏盡。常隨供養。故近如來。菩薩兩義。故不近佛。一智解殊勝。深閑道法。不假佛教。二隨感現化。故不近佛。此是第一遠近分別。二形相分別。聲聞之人。執持威儀。形相端嚴。世共尊敬。故列在先。菩薩隨化。身無定准。形儀不整。故列在後。三就德分別。亦得名為約教分別。如龍樹說。教有二種。一祕密教二顯示教。祕密教中。菩薩德尊。理應在前。如華嚴經。顯示教中。羅漢辟支同佛漏盡。人多重敬。宜在先列。菩薩隨化。現處諸漏。若聞菩薩在羅漢上。人多驚怪。故列在後。如大品等。今依顯示先列聲聞。四就數分別。聲聞眾少。故列在先。菩薩眾多。故彰在後。雖有四義。此中具依後三釋之。聲聞眾中先列比丘。後列尼眾。比丘人尊數少故先。尼眾形卑數多故後。比丘眾中文別有三。一列眾歎德。二睹相增悲。三雲集佛所。就初段中。先列其眾。舉數辯眾。文顯可知。下歎其德。初先總歎。次別。後結。皆阿羅漢是總歎也。羅漢梵語。此名無生。隨義傍翻。亦名無著。無生報亡。無著因盡。心得下別。別中初先歎其德備。加栴檀下歎其眾純。歎德備中。准下歎尼。最初少一諸漏已盡。通其所少。文別八句。句雖有八。體唯有四。所謂四智。前四正歎。後四重顯。所少漏盡。明我生盡。准毘婆沙。生盡即是斷集之智。故盡諸漏。名我生盡。心得自在。明梵行立。依毘婆沙。是修道智。道行成滿。進任從意。名心自在。所作已辯。即是所作已辯智也。依毘婆沙。是證滅智。證滅功成。名所作辯。離惱是其不受後有。准毘婆沙。是斷苦智。今言離惱。舉因顯果。由離惱故不受後有。此之四義廣如後釋。調根顯初諸漏已盡。從眼至意。生識名根。善調諸根。故不生漏。如龍有威。顯前自在。成慧顯前所作已辯。斯乃成就眾生空慧。逮得己利。顯前離惱。煩惱損己。故離煩惱名為己利。逮名為至。亦曰及矣。下歎眾純。有行共俱。故如檀林栴檀圍遶。備斷同聚。如師子王師子圍遶。行德普熏。其猶栴檀。斷德摧惡。狀同師子。上來別歎。成就下結。成無量等結歎前德。一切皆等結歎前人。從佛化生。名佛真子。第二睹相增悲之中。初明見光。次相驅催。後增悲哽。戀情深重。沸血將出。故體血現如波羅華。六卷經雲。如日初出。照青樹葉。赤脈皆現。自下第三雲集佛所。於中先明集之所為。為益眾生。句別有五。為欲利益安樂眾生一句是總。中三是別。成就大乘第一空行。大乘法化。大乘離相。故名空行。顯發如來方便密教。小乘法化。無小權施。故名方便。權言覆實。名為密教。為不斷絕種種說法。世間法化。世行參差。名為種種。亦可此三同成大乘。成就大乘第一空行。令其入證。顯發已下令入阿含。顯發密教。令知昔權。棄而不從。不斷說法。令修今實。是義雲何。由諸比丘集詣佛所。佛教修學大乘空行。他聞同入。故令他成。由其詣佛。佛對破小。彰昔是權。論昔覆實。名顯如來方便密教。由其詣佛。佛教修習大乘諸行。名為不斷種種說法。為生調伏一句總結。上來五句明集所為。疾至佛所。正明雲集。稽首佛等。到已設敬。列尼眾中。先實後權。實中三分。與比丘同。就初段中。先列其眾。列名舉數。辯眾可知。下歎其德。一切亦是。大阿羅漢。是總歎也。諸漏已下是別歎也。別中准上。文少不足。前比丘中先歎德備。後歎眾純。今此略無歎眾之文。就歎德中。准歎比丘。末後少一逮得己利。通其所少。文亦八句。所歎四知與上無別。諸漏盡者。煩惱連注。其猶瘡漏。故名為漏。漏別有三。所謂欲有無明漏等。下當具辯。三漏非一。是故言諸。無學斷竟。名之為盡。餘如前釋。亦於晨下睹相增悲。亦欲利下雲集佛所。文如上說。明權眾中。於尼眾中復有諸尼。皆是菩薩。拂權顯實。人中龍下就實歎德。先歎自德。人中之龍彰其人尊。龍是一切畜生中上。此諸尼等。人中最勝。與龍相似。約喻名人。名人中龍。位階已下明其位極。位階十住。簡異前九安住不動簡異初住。下歎利他。為化現女是化他身。常修無量是化他心。四無量義。下當別論。得自在力能化作佛。是化他能。通力自在。故能作佛。次列菩薩。文亦有三。與比丘同。初中有四。一列其眾。二略歎德。三列其名。四廣歎德。初列眾中。一恆舉數。菩薩摩訶薩者。標其眾別。菩薩梵語。此方翻之名道眾生。此人求道。內懷道行。以道成人。名道眾生。問曰。二乘之人並皆求道。斯有道行。何故菩薩獨得其名。釋言。賢聖。名有通別。通則須陀乃至諸佛。名同無別。如下文說。別則各異。今為分別。賢聖不同。故此菩薩偏得名為道眾生也。何故如此。釋有三義。一就願心望果分別。唯此眾生求大菩提餘悉不求。是故獨此名道眾生。故地論言。上決定願成大菩提。偈言菩薩故。二就解心望理分別。凡夫著有。二乘住無。有無乖中。不會中道。是故不得名道眾生。唯此菩薩妙捨有無。契會中道。是故獨此名道眾生。三就行分別。入佛法中有三種門。一教。二義。三者是行。教淺義深。行為最勝。聲聞軟根。從教為名。聲者是教。餐聲悟解。故號聲聞。緣覺次勝從義立稱。緣者是義。於緣悟解。故名緣覺。菩薩最勝。就行彰名。以能成就自利利他俱利之道。故名菩薩。故地持雲。聲聞緣覺但能自度。菩薩不爾。自度度他。是名道勝。以道勝故。名道眾生摩訶薩者。此翻名大。大有三種。如地論說。一者願大。期大菩提。二者行大。曠集諸度。三利眾生大。四攝等益。人中龍下第二略歎。先歎自德。方便現身歎利他德。第三列名。名別可知。其心皆下第四廣歎。廣中初別。成如是下總以結歎。別中歎其三世功德。先歎現德。次過。後未。此三世中。皆歎自利利他之德。就現在中。先歎自德。句別有五。前四攝法。後一護法。就前四中。敬重大乘。是自分始。乘者是其行之功用。行能運通。名之為乘。乘別有三。所謂聲聞緣覺佛乘。諸佛所乘。前二不加。故名為大。安住大乘。是自分終。修成不退。故曰安住。深解大乘。是勝進始。於未修處。觀照分明。故曰深解。愛樂大乘。是勝進終。於前所解。樂欲修行。上來攝法守護大乘。是護法行。不令他人誹謗毀滅。故言守護。是義如下金剛身品具廣分別。上歎自德。下歎利他。善隨世間。世間法化。世間有二。一眾生世間。二器世間。今此善隨眾生世間。眾生雲何得名世間。世者是時。間者名中。所化眾生不出時中。故名世間。作是誓下出世法化。已於過下歎過去德。先歎自利。已於過去修持淨戒。是離惡行。善持所行。是攝善行。解未解下歎利他德。解未解者小乘法化。紹三寶等大乘法化。此如華嚴明法品說。彼有三番。能令眾生發菩提心。令佛寶不斷。開示演說十二部經甚深法藏。令法寶不斷。受持一切威儀行法。令僧寶不斷。其第二番讚嘆大願。令佛寶不斷。分別顯示十二緣起。令法寶不斷。修六和敬。令僧寶不斷。其第三番。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芽。令佛寶不斷。護持法藏。不惜身命。令法寶不斷。善御大眾。心無憂悔。令僧寶不斷。此三番中亦有階降。先就佛寶。彰其階降。初番能令發菩提心。起求佛願。第二番中讚大願者。讚起行願。令其修習。第三番中下佛種子於生田者。化成行種。次就法寶。彰其階降。初番演說十二部經。是其教法。第二番中顯示緣起。是其理法。第三番中護持法者。是其行法。下就僧寶。彰其階降。初番受持威儀法者。僧行方便。第二番中修六和者。行成不乖。第三番中善御大眾。德熟攝他。下歎未來。於未來世當轉法輪。是利他德。未來成佛。故能轉法。以大嚴等。是自利德。謂以功德智慧莊嚴。而自嚴也。上來別歎。下總結之。成如是等結前自利。等觀生下結前利他。上來第一列眾歎德。增悲雲集。並同前釋。問曰。何故上來諸眾不明獻供。以出家者無為法住。無所貯畜。故無奉獻。自下次明在家二眾。以優婆塞形尊數少。故在前列。優婆夷等形卑數多。彰之在後。優婆塞中文別有四。一列眾歎德。二於晨朝下辯供奉佛。三世尊知下如來不受。四不果卻住。此之四分。諸眾多同。宜審記知。初中有四。一列其眾。二恆舉數。前說一恆。今增說二。問曰。現觀人類不多。今此何故獨優婆塞有其二恆。餘眾漸多。釋言。今此三千同聚。故有二恆。又隨報別。一處之中有多種人。斯皆雲集。故有二恆。如法華中。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天人常充滿。如是等也。下諸眾中恆數漸增。其例皆爾。諸優婆塞標別其眾。此雲近住。近善而居。亦名善宿男。懷善而住。名為善宿。又亦名為清信士也。二受持下略歎其德。受持五戒。明離重過。威儀具足。彰離輕罪。五戒是其在家正行。故偏歎之。三其名下列其名字。四深樂已下廣歎其德。於中初歎護煩惱行。亦欲樂下歎護小乘行。護煩惱中。初總。次別。後總結之。深樂觀察諸對治門。是其總也。此下所觀皆能治過。故名治門。所謂下別。治門無量。今此略舉六種門矣。初苦樂等。是八修門。觀生死法。無常苦等。觀涅槃法。常樂淨等。二實不實者。是二諦門。真諦為實。世諦不實。三歸非歸。是忻厭門。歸向三寶。名為歸依。背離邪法。名非歸依。亦可趣向出世涅槃。名為歸依。連背生死。名非歸依。四生非生者。是假實門。五陰非生。所成假人。名為眾生。五恆非恆等。是因果門。恆與非恆。是其果門。涅槃是恆。生死非恆。安與非安。是因行門。善行是安。惡行非安。亦可無漏聖行是安。有漏非安。六為無為等。是四諦門。為無為者是其苦諦。有為是苦。色法心法非色心法。是有為也。無為非苦。相對故來。虛空數滅非數滅等。是無為也。斷者是集。可斷名斷。不斷非集。相對故來。涅槃是滅。非涅槃者相對故來。增上是道。以殊勝故。非增上者相對故來。常樂已下第三總結。護小乘中。初別。後結。別中唯歎現未功德。不歎過去。以優婆塞跡居近行。故略不歎。就歎現中。自他並歎。文有三對。初對行始。第二行次。第三行終。亦欲樂聞無上大乘。是自利始。對前稱亦。如聞為他。是利他始。此是初對。善持淨戒。渴仰大乘。是自利次。持戒離過。渴大修善。既自充足。復充餘渴。是利他次。此第二對。善能攝等。是自利終。句別有三。前之兩句明攝法行。攝無上智。求大果也。愛樂大乘。學大因也。亦可攝取無上智慧求於證法。愛樂大乘求於教法。守護一句是護法行。善能隨下是利他終。善隨世間。世間法化。度未度等小乘法化。度未度者令度苦果。解未解者令斷集因。紹三寶等大乘法化。此第三對。下歎未來當轉利他。以大嚴等是其自利。以大莊嚴是攝善行。深味淨戒是離過行。上來別歎。下總結之。悉能成等結前自利。於眾生等結上利他。自下第二辯供養佛。以在家者。有供可奉。故下辯之。文別有四。一辯諸供具。二復作念如來今者受我供下。念佛受已當入涅槃。心懷悲惱。三各各齎下持供奉佛。四舉聲號下哀請佛受。前中有二。一財供養。二各作是念一切眾生若有乏下明行供養。財中有八。一辯香木。二具寶幢。三持寶蓋。四作眾樂。五擎妙華。六齎眾香。七備食具。八嚴處所。就初段中。亦於晨朝。辯木時也。為欲闍毘。辯木所為。此雲焚屍。人人各取。正明辯木。其栴檀等是其木體。光香華幡。嚴木之事。車馬二種運木之具。第二寶幢加以網嚴。第三寶蓋雜以華飾。是華臺中多有黑蜂。何故在此。蜂多依華。何故雲黑。人言為表無明眾生容有所表。文中不說。不可輒定。何故道此是蜂出聲。有所陳說。所以舉之。伎樂華香。文別可知。第七食中。為佛及僧辯食是總。下別顯之。香薪德水成食之緣。苦酢辛等食之體味。下有三德。顯食殊勝。成食緣中。八功德水之所成者。清淨不臭。輕冷軟美。飲時調適。飲已無患。是其八也。清淨色入。不臭香入。輕冷及軟。此三觸入。美為味入。後二法入。此八是其水之功能。水家之德。故名功德。食體味中。六味總舉。苦等列名。下說甜酥。八味具足。今此言六。其義何耶。然六與八離合言耳。合即說六。離即為八。分甘為三。一不苦名甘。翻對苦味。二不酢名甘。翻對酢味。三不辛名甘。翻對辛味。其猶鹹淡二味相翻。外國語中應有別名。此無異稱。通說為甘。後三德中先舉後列。言輕軟者。是食功能。食之令人身輕體軟。言淨潔者。食體精純。無餘穢污。言如法者。受用順道。非酒肉等。第八處中。先到。後嚴。初嚴其地。次座。後樹。諸優婆塞現居人報。安能嚴座如須彌山。釋言。此等雖居人位。並是出世不思菩薩。故能如是。又是如來三昧法門之所示現。故能如此。下皆同爾。上來等一明財供養。下明行供。亦名法供。地持名為至處道供。於中有三。初作是念。一切眾生若有乏等。念眾生心。二作是施時離欲瞋等。護煩惱心。三無餘思下求菩提心。無餘思惟。求世福樂。唯期菩提。求佛果也。皆已安住於菩薩道。具佛因也。又復前句是求佛願。皆以安等是求佛行。上來第一辯諸供具。復作念下是第二段。念受當滅。心懷悲惱。各各齎下是第三段。持供奉佛。舉聲號下是第四段。哀請佛受。初先號泣。復相謂下發言傷歎。便自舉下正請佛受。舉身身請。而曰口請。上來第二辯供奉佛。自下第三如來不受。言知時者。不受所以。知今非是受供之時。故曰知時。何者受時。受時有二。一許受時。純陀章中。二正受時。大眾問品。前許受時顯示佛常。後正受時顯涅槃常。今非彼時所以不受。言默然者。明不受相。何故須默。如來大人。體道少欲。若受不受多皆默然。雲何可別。現相令知。言不受者。正明不受。釋意有四。一欲令諸眾齊有獻奉。故此不受。若受此供。餘眾絕意。何敢更獻。二為使純陀獻供顯法。故此不受。若受此供。純陀何敢更生獻意。三欲令諸眾於施重心。故此不受。至後大眾問品之中。方為受之。四於此處未對純陀顯佛常義。恐彼諸眾施無所趣故此不受。下對純陀顯常已竟。眾問品中等為受之。今對此供不受既然。下餘眾中不受例爾。自下第四不果卻住。初先不果。後悲卻住。於中初法。次以喻顯。供佛善根可愛如子。如來不受。名病喪亡。所設虛棄。名送塚間。無善復本。名為歸還。施心不申。名為悵恨。下合可知。優婆夷中。文亦有四。一列眾歎德。二辯供奉佛。三如來不受。四不果卻住。初中有四。第一列眾。三恆舉數。諸優婆夷標別其眾。此雲近住女。亦云善宿女。義同前釋。二受持下略歎其德。亦如上解。三列其名。四廣歎其德。於中初別。後總結歎。別中有四。初能堪任護持法等。護小乘行。二呵責家法。護煩惱行。三自觀下廣護煩惱。四深樂下廣護小乘。初中悉能護持正法。是護法行。為度已下是攝人行。第二段中呵家法者。呵責自家五陰身法。呵義如後。第三段中。文別有二。一觀過生厭。二以是緣下修治斷除。前中初先觀身五過。寧以牛下二事顯失。是故當下總結生厭。初觀過中。先觀身苦。觀身如蛇。是其內苦。譬如四蛇性相乖反。四大如是。地堅而重。風動而輕。水濕而冷。火燥而熱。各相乖反。故如四蛇。諸蟲唼食是其外苦。苦別無量。略舉此二。是身臭下觀身不淨。不淨有五。一種子不淨。現在父母精血為種。過去煩惱結業為種。二住處不淨。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安置己體。三自體不淨。三十六物共成己體。四自相不淨。九孔常流。五畢竟不淨。此身死已。蟲食成糞。火燒為灰。埋之為土。至竟無淨。今此文中略舉三種。身臭貪縛。種子不淨。現在父母精血為種。故身臭穢。過去貪愛煩惱為種。名貪獄縛。身如死狗。自體不淨。九孔常流。自相不淨。兩眼兩耳。兩鼻及口。大小便道。是九孔也。身如城下。觀身無我。於中初先當相觀察。寄託城喻。明身虛假。文相可知。如是身城諸佛棄下。寄人顯法。諸佛棄捨。彰實無我。凡愚常味貪等止住。明著是癡。又佛棄捨。舉聖呵凡。凡愚味著。責凡異聖。是身不堅。如蘆葦等。觀身是空。下觀無常。初先正觀。誰有智下寄聖顯過。前中汎論無常有三。一分段無常。六道果報。三世分異。二念無常。唸唸遷謝。三者自性不成實無常。有法虛集。都無自性。今略論二。是身無常唸唸不住。是念無常如電光等。喻以況之。是身易下分段無常。是身易壞如河岸等。觀生易死。先法後喻。不久已下觀死易至。上來正觀。誰有智者當樂此身。舉聖不樂。明身可厭。上來第一觀身五過。自下第二二事顯失。兩義釋之。一難易分別。牛跡盛海。丸地如棗乃至如塵。是事至難。猶可為之。具說身過。畢竟叵得。二多少分別。大海深廣。牛跡盛之。數亦可盡。大地寬廣。丸之如棗乃至如塵。數亦可盡。身患多彼。具說叵盡。是故當捨。如棄涕唾。是第三段總結生厭。上來第一觀過生厭。以是緣下修治斷除。以是觀身多過因緣。故修空等而為對治。空無相願。廣如別章。就第四段廣護小中。歎其現在未來功德。不歎過去。義同前釋。現中歎其自利利他。文別三對。初對行始。第二行次。第三行終。深樂諮受。自行始也。聞已演說。利他始也。此是初對護本願等。自行次也。護持本願。守菩提心。毀呰女下起菩提行。先厭有為。次忻無為。厭有為中。毀呰女等現過能厭。破壞生等當過能滅。渴仰大乘是趣無為。既自充下利他次也。此第二對。深樂大下是自行終。深樂守護。就實歎德。深樂還是攝法之行。守護還是護法之行。雖現女下拂權顯實。善能隨下是利他終。善隨世間世間法化。度未度等小乘法化。令度苦果。解其集因。紹三寶下大乘法化。此第三對。歎未來中。當轉利他。以大嚴等歎其自利。以大莊嚴是攝善行。堅持禁戒是離惡行。上來別歎。下總結之。皆悉成等結前自利。於諸生等結上利他。上來第一列眾歎德。後三可知。上明道眾。下列常流。先列離車。以此人供多前少後。故次列之。文別有四。一列眾歎德二辯供奉佛。三如來不受。四佛力住空。就初段中。先列眾。次歎德。後列其名。初列眾中。四恆舉數。離車辯眾。離車梵語。有人傳釋。此名迭治。是其王種。迭治國事。故雲迭治。下列諸王。過於五恆。夫人七恆。王種應多。今此何故但有四恆。有緣者來。無緣不集。多少何定。次歎其德。先別。後結。別中有三。一護法行。二願令我下明護法願。三常欲樂下明護法心。此三段中。皆利自他。護法行中。為求法故善修戒等。是攝法行。此即自利。摧伏異等是護法行。此即利他。摧伏異學壞正法者。是摧邪行。異學外道邪見無信。懷正內學。破戒無行。並以王力而摧伏之。常相謂下是通正行。常相謂言相率弘法。當以金等。捨財通道。供人使學。故令甘露久住於世。佛法能除煩惱燋渴。故如甘露。寬廣難窮。名無盡法。潤邃叵測。名深奧藏。護法願中願我常學。是攝法願。此即自利。誹謗已下是護法願。此即利他於中四句。前二罰惡。後二賞善。前罰惡中若有謗等。外道毀正。斷舌令息。若出家等內學犯戒。罷以清眾。下賞善中有能樂等。在俗有信。敬事若尊。若有僧下出家有行。喜助如親。故令得力。護法心中常欲聞等。是攝法心。即是自利。亦為人說。是通法心。即是利他。上來別歎。下總結之。列名可知。此初段竟。次二可解。第四段中初明離車。不果悲惱。後以佛力令其住空。何故而然。以諸離車專情護法。護法功高。故令住空使人倣習。七多羅者。一多羅樹去地七仞。一仞七尺。一樹合有四十九尺。七樹合有三百四十三尺。次列大臣及諸長者。亦以人供多前少後。故次列之。文亦有四。一列眾歎德。辯眾歎德。列名可知。二辯供奉佛。五倍前者。當應望彼最初說五。三如來不受。四佛力住空。此亦護法。故令住空。次列諸王。亦以人供多前少後。故此列之。文別有六。一列其眾。二辯供具。三歎其德。四持供奉佛。五如來不受。六不果卻住。就初段中。先明所集。除阿闍下簡所未集。世上殺父。愧懼情深。故此未來。下列其名。以何義故。不列其數。當以諸王過於五恆。不滿六恆。分齊難彰。故隱不列。第二可知。第三歎中。先自後他。自中四句。前之兩句捨邪歸正。後之兩句棄小學大。利他可知。後三易解。次列夫人。亦以人供多前少後。故此列之。文別有四。一列眾歎德。二辯供奉佛。三如來不受。四不果卻住。初中有四。一列其眾。二歎其德。三列其名。四重歎德。初列眾中。七恆夫人。正列所集。除阿闍下簡所未集。世王未至。夫人亦爾。隨王未來。第二歎中為度現女。是利他德。常觀身等。是自利德。列名可知。第四歎中。初明自利。安住攝善。修戒防惡。憐下利他。後三可知。次列天女。文別有六。一列其眾。二作是言下詳宜獻奉。三歎其德。四辯供奉佛。五如來不受。六不果卻住。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初相告勸。觀他所設。我等亦下自欲獻奉。於中有四。一許有奉獻。二念佛受已。當入涅槃。顯必須為。三明最後。供佛至難。彰必須作。四舉如來滅後世空。明今應供。第三歎中。先別。後結。別中歎其現未功德。不歎過去。義同前釋。現中歎其自利利他。文有三對。初對行始。第二行次。第三行終。愛樂欲聞。自利始也。聞已為人。利他始也。此是初對。渴仰大乘。自利次也。既自充下利他次也。此第二對。守護大等。自利終也。於中先明攝善之行。此以護法為攝善行。守大是總。若有異下別顯護相。持戒儀具。是離過行。善能隨下是利他終。善隨世間。世間法化。度未度等。出世法化。此第三對。下歎未來。當轉法等是其利他。以大嚴等。是其自利。上來別歎。下總結之。成如是德。結前自利。等慈生下結上利他。第四辯供奉佛之中。文別有四。一嚴辯供事。供事有十。所謂香木。蓋。帳。幢。甘膳。伎樂。床座。燈。華。二念佛將滅。心懷悲惱。三為生詣佛。文同前釋。四請佛受供。後二可知。龍等眾中。多先列眾。次辯供奉佛。後如來不受下不果卻住。文顯可知。上來隨數漸增。以列二十恆河。大香象下亂列諸眾。爾時閻浮比丘及尼一切集者。與上何別而復列之。前唯無學。此通上下。凡聖皆集。故雲一切。唯除迦葉阿難眾者。阿難林外為魔所嬈。故此未至。迦葉後來。佛現雙足。廣益多人。故此未集。問曰。如來般涅槃時。憍梵波提在天不來。何故不簡。釋言。迦葉及與阿難。今雖未至。後必當來。故此簡之。憍梵在天。畢竟不來。故今不簡。如此流例亦應非一。此第五竟。自下第六如來變林以敦眾心。何故須爾。新眾既來。見佛猶在。望聖不滅。戀情容賒。故佛變林。表滅敦勵。文中初辯。次類。後合。辯中初先變林令白。明是鮮白。故說如鶴。何故現白。人言白色。是樹死相。為表聖滅。此如前破。又人復雲。白是色本。顯佛歸本。或容可爾。但非經說。未可專定。次現寶堂。映發雙林。人亦就此。種種異表。難知且止。下現泉池。妙華盈滿。映飾寶堂。類合可知。准此合文。定知林堂非是別相。現堂之後方言樹林。種種莊嚴甚可愛等。自下第七重明諸眾睹相增悲。獻奉供養。於中有二。一明此方所集諸眾。睹相增悲。獻奉供養。二爾時東方去此已下。明他方眾雲集獻供。就初段中。先明睹相。皆悉悲感。是增悲也。名前變林。為涅槃相。下明獻供。問曰。此等是前眾不。釋言。欲天及阿修羅。是上所列天及修羅二眾所攝。今復舉之。故前文中標列四王。今復重舉。餘亦如是。梵眾新來。如下所列。欲天修羅既是前眾。何故至此。方論獻供。釋言。此等向前空來。既至雙林。見眾施設。方生獻意。故此列之。故下相謂。汝觀人天。大設供養。我等亦供。亦可前者人供俱來。其中人供。漸次增者。前即具列。或有人多而供減少。或復人少而供增多。前列不便。故此辯之。於中有六。一明欲界地天獻供。二明欲界空天獻供。三諸梵獻供。四毘摩質多修羅獻供。五魔王獻供。六大自在天王獻供。此等隨供。漸增以列。初中有三。一四王帝釋詳議獻奉。二四王獻供。三帝釋獻供。初中汝等觀天人等。觀他施設。我等亦下。自欲獻奉。若我最下舉益相觀。四王獻中。先標供主。須彌四面有四那乾呵羅山。去地四萬二千由旬。縱廣亦爾。上有四王。東方天王名提頭賴吒。此雲持國。領諸天眾並乾闥婆及毘捨闍二部鬼神。南方天王名毘樓勒叉。此雲增長主。領諸天眾並鳩槃荼及薜荔多二部鬼神。西方天王名毘樓博叉。此雲雜語。領諸天眾及龍富單那二部鬼神。北方天王名毘沙門。此雲多聞。領諸天眾及夜叉羅剎二部鬼神。是故向前鬼神王中。列毘沙門。此等四王今來獻奉。所設已下辯供奉佛。倍過前者。倍過上來一切所設。下佛不受。不果卻住。帝釋獻中。先標供主。釋提桓因。忉利天王此翻名為能為天王。三十三天。兼列其眾。須彌頂上有其三十三處之別。當中釋居。面各八國。臣民所住。故通說為三十三天。次明獻供。倍過前者。倍過四王。亦可倍前一切所設。如來不受。不果同前。乃至第六所設已下。是其欲界空天獻供。始從夜摩。乃至他化。皆來獻奉。文相可知。諸梵獻中。文別有五。一總明梵眾。一切來集。上至有頂。一切來者。所謂至於色界有頂。無色無形。所以不說。亦可上至非想有頂。四空無色。彼雲何來。釋言。凡夫二乘不見。故雲無色。事實有之。故得說來。故阿含中。說舍利弗般涅槃時。無色諸天鹹來淚下。如春細雨。華嚴亦云。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之香。此經下文亦說有色。故至非想。悉皆來耳。以色界上悉皆離欲。通名梵眾。二爾時下標別供主。前所集中有設不設。故別舉之。此應是彼中間梵王。雲何得知。其幡短者。但懸梵宮。明知非上。亦可是其三禪梵王。三辯供奉佛。四如來不受。五不果卻住。毘摩獻中。先標其主。此大菩薩。故放身光。過於梵天。蓋覆千界。辯供不受。不果同前。魔王獻中。文別有六。一標供主。並歎所作。二辯供奉佛。三獻神咒。四請佛受供。五佛許受咒。不受其供。六不果卻住。初中欲界魔王波旬標列供主。魔羅梵語。此雲殺者。害人善故。波旬梵語。此雲極惡。依於佛法而得善利。不念酬報。反欲加毀。故名極惡。他化天上別有魔界。通亦是其他化天攝。故今說為欲界魔王。此多菩薩隨化示作。故引眷屬。來此供養。開地獄下歎其所為。先救獄苦。後攝魔民。救獄苦中。初明所與。後明所去。所與是何。與樂與善。開獄施水。是與樂也。因告已下是與善也。乘前施水。兼勸以善。故曰因告。汝無能為。彰所不堪。不堪供佛。唯當已下量其所堪。教修善意。初教念佛。後教隨喜。當令汝下明修利益。生死昏寢。說之為夜。輪轉無際。謂之為長。得善自寧。名為獲安。此明所與。魔於地獄悉除刀下明其所云。為除刀劍。注雨滅火。此是眾生惡業果報。魔復安能為之除遣。直爾不得。由前教勸。念佛隨喜。罪垢消薄。故得滅除。又魔是其不思菩薩。有逢遇者。必定是其宿世善人。受報可轉。故為除之。如人貧窮。雖是果報。可以財救。彼亦同爾。上救獄苦。下攝魔民。以佛神力。生心所由。復發是心。重起化意。令諸已下誡捨鬥具。魔專壞亂。壞人善時。多以鬥具。恐怖行者。今勸捨之。第二辯供。文顯可知。就第三段獻咒文中。別有六段。一自宣已心。彰已愛法。二男子女人為供養下明咒所為。為於一切諸持法者。三啅枳下正宣咒詞。四是咒能下辯咒功能。五為伏已下明說咒意。六若有能下明持者獲益。亦得名為舉益勸持。初中我等愛樂大乘。是攝法心。守護大乘。是護法心。魔多虛詐。懼佛不信。故發此言。顯已誠意。第二段中。明已為護受法之人。說咒以防。人通真偽。為道為人。名之為真。為身為財。說以為偽。文中具論。應有三分。一舉其真。二辯其偽。三或真偽下雙牒真偽。彰已為說。文但有二。略不舉真。偽者尚為。真則亡言。故略不舉。偽中有五。為供養者。為得衣食臥具湯藥四事供養。受持經法。為怖畏者。畏現諸苦當來惡道。為誑他者。欺誑他人令其敬已。為財利者。為得金銀倉庫等物。為隨他者。為他抑遣。自無誠意。為斯五事。受是大乘。所以名偽。通則受於一切經法。斯皆是偽。今對此經。且雲受大。偽乃無量。且舉斯五。五中怖畏。一向為身。供養財利一向為財。誑他隨他。通為身財。下牒所為或真牒前所少真也。或偽牒上所辯偽也。我為是人除畏說咒。總明為說。益事非一。除畏功強。是以偏舉。第三咒詞。何故不翻。翻改失用多不神驗。所以不翻。又復咒詞未必專是天竺人語。翻者不解。是以不譯。諸經咒詞不翻多爾。第四能中。語義不足。若具應言。是咒能令諸失心者。怖者說者。不斷法者。離諸怖畏。離畏如後持益中說。故此不舉。言失心者。偽中之劣。此前偽中為供誑他。為財隨他。四種人也。此等失於出離善心。故名失心。言怖畏者。偽中之勝。謂前偽中為怖畏也。言說法者。真中之勝。所謂宣說大乘經法。不斷法者。真中之劣。所謂不斷小乘法者。權化不絕。名不斷法。以此咒力。通護一切四部眾故。大小通舉。此四種人。咒皆能令除滅怖畏。第五明魔說咒意中。先別。後結。別中四句。前二為人。後二為法。就為人中。初言為伏外道故者。對前說者不斷法者。彰說所為。為使此人宣通正法。降伏外道。故為說咒。防護其人。護己身者。對前失心及怖畏者。彰說所為。為使彼人得此神咒。防護己身。受持經法。故為說咒。就為法中。護正法者。護小乘法。魔意為護小乘法故。說咒護前不斷法者。護大乘者。魔意為護大乘法故。說咒護前說大法者。說如是咒。總以結之。第六持者。獲益之中。初獲法益。先列。後結。文中可知。持是咒者。我等護下獲其人益。持者我護。如龜藏六。護前失心及怖畏者。令無衰惱。龜藏四足頭尾為六。我不諛諂。至誠益力。助前說者不斷法者。令增說力。欲令未來傳法之人。知魔實護。決意弘法。故說不諂至誠益矣。上來六段。合為第三。獻奉神咒。第四請佛受供可知。第五段中。初不受供。次為受咒。後明受意。為安四眾。准此定知。魔意通為諸持法者。非唯此經下默不受。第六不果卻住同前大自在中。先標供主。大自在者。猶是魔醯首羅天王。如龍樹說。五淨居上。別有菩薩淨居天處。名摩醯首羅。十地菩薩多生其中。今來獻供。所設已下辯供奉佛。於中有三。一辯供過前。持至佛所。二白佛已下彰已供微。顯佛田重。三是故下請佛哀受。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別有三文。一彰已供微。二若以三千大千已下舉多顯少。三何以下釋。前中初法。次喻。後合。法說可知。喻中初先別舉五喻。就初喻中。蚊喻自己。我喻如來。餘四可知。豈當有下結前微少。不能益多。何者是少。自在所獻。何者是多。所謂如來淨土依果。但結後四。初喻不論。豈益大海。結前第二明一掬水不益大海。喻已所獻。不益如來淨土依果。豈益日明。結前第三明一小燈不益多日。豈益眾華。結前第四明其一華不益眾華。豈益須彌。結前第五明一亭歷不益須彌。下合可知。上來第一正辯供微。自下第二舉多顯少。佛德恩深。假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供具。而為供養。尚不足言。我等所設。寧不微少。自下第三舉佛恩深。釋前供少。何故問也。何故三千大千供養猶名不足。下對釋之。以佛為生。常於地獄畜生餓鬼。受苦救拔。故以三千大千供養。猶名不足。地獄外國名曰泥犁。地持釋雲。增上可厭。名為泥犁。雜心釋言。不可樂故名為地獄。其義一也。此之二義皆對厭心。以彰其過。非是當相。當相正解。就處彰名。地下牢獄。是其生處。故雲地獄。言餓鬼者。雜心釋雲。以從他求。故名餓鬼。又常飢渴。故名為餓。恐怯多畏。故名為鬼。言畜生者。雜心釋雲。以傍行故名為畜生。此乃辯相。非解名義。正解從主畜養作名。一切世人或為噉食。或為驅使。畜養此生。片從此義。故名畜生。諸惡趣者。謂修羅等。佛為眾生。常於此處受苦救拔。故合多供。自佛至此。合為第二彰已供微。自下第三請佛哀受。是佛為生。常於惡趣受苦救拔。故今應愍受我微供。何故此中無佛不受。不果卻住。有人釋言。他方客至。故略無之。當應不然。縱使客至。何妨不受不果卻住。直是經家略不雲耳。   大般涅槃經義記卷第一              誂賴壽闍梨   應永三年十月日以勸修寺大經藏書寫了。           法印權大僧都賢寶   大般涅槃經義記卷第一(之下)   隋淨影寺沙門釋慧遠述   自下第二明他方眾雲集獻供。彼他方眾何故至此。汎釋有三。一自為故來。欲來此處供養請法。供養起福。請法生智。故下文言。汝持此飯奉獻彼佛。並可禮敬請決所疑。何不即於彼方佛所供養請法。而來至此。於此佛所。有宿緣故。如說大品普明遠來。如是等也。二為他故來。於中有二。一為此土眾生故來。此土眾生應見彼來生善根故。二為彼土眾生故來。彼土眾生於此佛所。有宿因緣應見生善。德力微劣。莫能自運。故彼菩薩導引使來。故下無邊身中持彼無量眾生。令來至此。此是第二為他故來。三為影響顯法故來。文中宣說四方無量無邊身來。先列東方。文別有六。一列彼國及佛名字。二彰彼佛告無邊身令來至此。三無邊身奉命至此。四到已獻供。五如來不受。六不果卻住。就初段中。言東方者。示其所在。去此無量。彰其遠近。土名意樂。列彼土名。佛號空下彰彼佛名。虛空別名。如來應等是其通號。諸佛皆有此二名字。化身須別。故立別名。實德須顯。故立通稱。通稱有十。如下廣釋。第二告中。先彰此國。彼有佛下彰此化主。欲般涅槃汝可往下勸來供養。以生功德。並可禮下勸來請法。生於智慧。禮敬身請。請決口請。第三無邊承命來此。隨化從於東方而來。實則平等法身中現。故名為來。準下琉璃放光應爾。今就化相。文別有九。一敬辭彼佛。欲來至此。二將來此處。先現瑞相。三明此處睹相驚怖。四文殊安慰。五明此眾尋言見彼。六文殊告眾。以佛力故。當見九方。七明大眾知彼來已。如來定滅。鹹皆悲歎。八明大眾以無邊身威德之力。見其神變。九明無邊身量分齊。唯佛所睹。餘不能見。初無邊身即受教等。是初段也。應時此下第二段也。六種動者。如地經說。所謂動湧振覺吼起。於是眾下是第三段明眾驚怖。何故如是。以此菩薩威德尊重。深可驚畏。故令眾怖。又彼來已。如來定滅。大苦將至。事理如此。故使眾畏。下琉璃來。何故不爾。彼來為欲開發實義。令人證入。又欲導人往生淨土。勝益將至。故令眾樂。無邊今來。眾意未純。為增戀仰。故使驚畏。化隨時變。不可一定。時文殊下是第四段文殊安慰。初勸莫怖。何以下釋。是故下結。爾時大眾悉遙見下。是第五段尋言見彼。文殊師利復告已下。是第六段文殊預記。明以佛力當見九方。何處得見。謂下如來變土中見。彼乃汎見十方佛國。非唯見於無邊來處。無邊來處唯在四方。爾時大眾各相謂下。是第七段大眾傷歎。大人既來。聖滅不遙。故歎世空。是時大眾一切悉下。是第八段。明眾以彼無邊之力。見其神變。於中有二。一見其神變。二以是菩薩神通力下明見所由。前中有三。一見其身並及眷屬。二一一毛下見其身中國土人民。三爾時無邊與無量菩薩圍遶已下。見其所持供養之具。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初見國土。是一一城各有八萬四千王下見其人民。於中三有。一見其受樂。二是中已下見其修善。三安止已下見其傷歎。初中先見人王受樂。後見人民。文顯可知。見修善中。初明所聞。純聞大乘。華中各有師子座下明其所說。純說大乘。其衣微妙出三界者。出世淨報。故過三界。或有眾生書持已下明其所修。純修大乘。見傷歎中。安止無量。於自身已。牒前起後。令捨世樂生其厭心。皆言世空增其戀心。戀聖懼滅。發言傷歎。此等所見。為實為化。釋言應實。若實。何故在於無邊身中而住。釋言。身土相依不定。或身依土。如常所見。或土依身。如華嚴說。諸佛國土所依不定。或依菩薩天冠中住。或在菩薩衣文中住。或在力士掌中而住。或依普賢願力而住。今在無邊毛孔中住。何足可怪。上來第二見其身中國土人民。自下第三見所持供。爾時無邊示神通已。牒前起後。下明供事。先明香華幡蓋等事。種種多也。無量廣也。謂一一種皆有無量。下明飲食。上妙香美。食體勝也。若聞垢滅。資用勝也。上來第一見其神變。以是菩薩神通力下。是第二段。結明大眾得見所由。從眾悉見無邊身來。合為第八。自下第九明其無邊身量分齊。唯佛所睹。餘不能見。身大無邊量同空者。量同彼界虛空佛也。亦可同於法性虛空。上來大眾唯睹其化。實則寬廣。如於法界三世諸佛。法身體同。故唯佛知。餘不能見。等行菩薩。亦應見之。今略不論。上來九段。合為第三承命來此。第四獻供。第五不受。第六卻住。文顯可知。下辯餘方無邊身來。南西北方彰其來處。亦有無量無邊身者。辯列其人。謂一一方各有無量無數菩薩。字無邊身。同來獻供。非謂一方各有一來。供倍前者。南方所設。倍過東方並上所獻。乃至北方倍過三方無邊所設及上所奉。越請不受。超舉卻住。故曰乃至。自下第八總結眾集。於中有四。一明娑羅眾集多少。縱廣三十二由旬處。大眾充滿。此處生善。名吉祥地。其一由旬有四十里。三十二由旬。合有一千二百八十里。眾皆充滿。前優婆塞莊嚴處中十二由旬。此中三十二由旬。下師子中四十由旬。何故不等。當應三廣住處故爾。與法華同。二爾時四方無邊身下釋防疑難。疑相雲何。無邊身大。三十二由旬。其處至狹。安得相受。復容餘眾。故今釋之。四方無邊。所坐之處或如錐頭針鋒塵許。故得相受。人多說言。有其十方無邊身來。準前驗此。唯有四方。三十方下明眾皆集。於中先明他方眾集。唯止菩薩。及閻浮下此方眾集。雜類皆聚。先明人集。除迦葉等。乃至已下餘眾皆集。十六行惡。如下師子品中宣說。四陀那婆下明所集眾。皆捨惡念慈心相視。於中初法。次喻。後合。下簡闡提。自下第九變土令淨。三千大千淨之分齊。以佛神力。土淨所由。地皆軟等。正明土淨。猶如西方。類顯淨相。其土常淨。物本見穢。由前心善。佛力轉之。今始見淨。名為變土。理實變心。自下第十明諸大眾。由土清淨。徹見十方微塵數剎。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文殊向前言以佛力當見九方。指此事耳。此見十方。何故言九。前者告時。已見東方。對此所見。故偏言九。下第十一如來化周。攝光歸口。前放六光。何故言五此如上釋。頗梨碼瑙合為雜色。是以言五。又外國人相傳釋雲。所放六中。留一傳法。故但收五。前照十方。今此何故但言覆會。亦如上釋。隨其所照眾生故爾。示化已周。故從口入。下第十二明諸大眾睹相悲惱。於中有四。一睹相驚恐。見光入口。皆大恐怖。內心驚也。身毛皆豎。形不安也。二復作言下辨光入意。三何期已下發言傷歎。所傷有四。一傷已苦。現今悲惱。當墜生死。是其苦也。無慮卒至。故曰何期。哉是助詞。怨嗟之甚。重言以歎。二一旦下傷不受供。昔行四等饒益世間。今廢名捨。四無量心如下具論。不受供養。是捨離相。三聖慧永滅。傷失明師。聖慧除闇。如日如月。故從喻名。四法船沈沒。傷法早滅。法能汎濟。從喻名船。此第三竟。四嗚呼下悲怨懊惱。悲怨過增。流血灑地。此序分訖。   經第二。   第二開宗顯德分中。先敘異說。次辨得失。後顯正義。異說如何。昔來相傳。從此至後迦葉品來。同為正宗。正宗之中粗判有二。細分有六。粗判二者。唯略與廣。初至眾品是其略說。眾品已後是其廣說。細分六者。略中有三。一明佛現果。二三告下顯其緣因。三二十五有有我不下彰佛性正因。廣中亦三。初大眾問品廣前現果。二現病已下廣上緣因。三師子品下廣前正因。異說如此。次辨得失。昔來所傳。粗看似是。細窮則非。兩義辨之。一準問以驗。二即文以求。準問驗者。若眾品前與眾品後廣略別者。便應兩處別問別答。何緣略中與廣為問。廣文之中與略作答。然三告下迦葉廣問。如來廣答廣答未竟。忽爾中分。前略後廣。不亦枉乎。三告已下併問通答。明是一分。非別廣略。又若六分。一次第說。是則應在純陀章初。併問使託。然後併答。不應純陀哀歎章後方始為問。純陀哀歎二章之後。別為問答。明知與前分齊全別。不得相從合為六分。若使純陀哀歎所辨。與後義異。不得一處併問併答。三告已後併問併答。明是一分。不得與前合為六分。準問如是。次須即文驗其是非。就前所立六分之中。初分明果。第二分中辨明緣因。粗有此相。若言二十五有已下至後眾品。通皆明其佛性正因。是義不然。如下文中辨明菩薩。見難見性。解字半滿。未發心者得為菩薩。於眾無畏。處在濁世。不污如華。處在煩惱。煩惱不染。觀察三寶。得不壞眾。為諸生盲作眼目導。此答九問。皆明菩薩緣因之行。雲何得名佛性正因。又如下說。如來現化如迦鄰提。日月歲星。佛為船師。佛捨生死。如蛇脫皮。佛示多頭。說如初月。此答八問。皆明如來現果作用。雲何得名佛性正因。人復釋言。雖辨此義。宗顯佛性。故名正因。文既不說。雲何得知。爾許經文偏顯佛性。是大難解。又若此等實不論性。而言顯性。純陀哀歎。實不辨因。應名顯因。三告已下實不說果。應名顯果。然說果處不可名因。說因之處不可名果。不說性處。雲何強抑令使說性。良以世人不識其文。妄為此判。六分科文。大過在斯。人言眾品廣前現果。是亦不然。雲何不然。下眾品中。具答七問。答初一問。明佛常住。可使名果。答後六問皆明因行。雲何得名廣前現果。又言師子迦葉二品廣前正因。是亦不然。准下問答。後迦葉品乃明如來德用善巧。能益闡提。非為顯性。雲何得名廣前正因。以斯驗求。六分定非。次顯正義。此經始終文別五分。備如前判。上來序分此極哀歎。第二開宗顯德分也。三告已下是其第三辨修成德。若能知此是名沙門婆羅門下。是其第四破邪通正。第五一分如來滅度。人天大眾闍維供養。外國不來。五中初分化益方便。中三正益。末後一分化訖取滅。中間三分正化益中益人有三。文別有四。細分有六。益人三者。化益凡夫聲聞菩薩。是其三也。文別四者。從初訖盡星喻已來。化益聲聞令其學大。故下文中多明如來破小歸大。二譬如日出眾霧除下。化益凡夫令入佛法。故下文中多明化益三罪人等令入佛法。三聖行已下化益菩薩。故下文中純明菩薩所修所證。四迦葉品下盡陳如品。化益凡夫。故下文中明化闡提諸魔外道令入佛法。細分六者。前第二中相別分二。從初極盡大眾問品。多明化益有罪凡夫。令離三罪趣入佛法。現病一品。多明化益有苦凡夫。現通說法。令其離苦。第四重明化益凡中。相別亦二。初迦葉品。明化闡提令信佛法。陳如品中。化魔外道令歸佛法。通餘說六。中間三分益人如是。就初開宗顯德分中四句釋之。一辨開宗顯德之義。宗謂常果。開有二種。一者拂應顯真名開。二者破小顯大名開。純陀章中拂應顯真。名為開宗。哀歎章中破小顯大。說為開宗。良以常宗。昔為無常化跡所隱。故須拂應顯真以開。昔為小乘言跡所覆。故須破小顯大以開。二就人辨開。人有二種。一是所寄。二是所為。所寄是佛。所為眾生。所為眾生身有常性。惑障所覆。而不覺知。猶如貧女宅中寶藏莫能知者。今欲即忘顯真令入。但就妄辨真理。在難彰故。寄佛以開。雖說佛常。意顯眾生身有常性。令其趣入。三對人辯開。人有二種。一聖化所對。影響之流。二聖化所為。當機之眾。純陀文殊是其影響。諸比丘等無常學人是其所為。所為智劣。分外常義不能諮啟。是故先於純陀章中。對其影響。開示常法。因前開宗。諸比丘等。於常法中漸能悟入。故哀歎下對其所為。廣解常義。四分文解釋。純陀章中對其影響。開示如來菩提報常。哀歎章中對其所為。顯明如來涅槃法常。此二何異。而須別論。通釋是一。一切諸德寂名涅槃。虛通無礙悉名菩提。隨相別分。非無差異。異有三種。一因果分別。因名菩提。菩提是道。因中所行通人趣果。故悉名道。果名涅槃。涅槃是滅。至果捨修。無為安寂。故悉名滅。二行斷別說。一切行德悉名菩提。一切斷德齊稱涅槃。三就性淨方便別論。如下文說。生因所起方便之果。悉名菩提。了因所顯性淨之果。說為涅槃。今依後門。方便報粗。為是先明。性淨法細。故在後辯。問曰。此經涅槃為宗。今以何故宣說菩提。釋言分相。菩提涅槃兩門各別。若據攝相。互得相成。今據攝相。故說菩薩。亦成涅槃。亦可此經具明菩提涅槃常果。經初題言大涅槃者。名不盡法。且舉一邊。不具言耳。純陀章中義二文三。言義二者。一明如來真身常住。二明如來應身無常。問曰。真常昔來隱覆。今可須開。應是舊化。昔來恆見。何勞說乎。釋言應身雖是舊化。昔來言實。今方言應。是故須辯。又復權隱導引化廢。故須明應。明佛真常。欲令眾生趣入無為。顯佛應滅。為使眾生同厭有為。文別三者。初佛對純陀開真辨應。二純陀白佛如是如是誠如聖下。純陀對文殊廣顯前真。三從光照文殊已下。佛對純陀廣顯前應。前中初因純陀獻供。明佛應受。實則無待無差故常。二爾時大眾聞佛世尊普為已下。因純陀請住。明佛應滅。實即不遷。無為故常。前中初因純陀啟請。略開常法。二純陀白佛二施無差不然已下。因純陀設難。廣解常義。就初段中。先請。後答。請中初先標列請人。爾時會中彰其所在。有優婆塞標別其人。此實大聖示居始學導引不及。是拘屍城出其住處。工巧之子彰其種姓。名曰純陀。辯其名諱。與其同類十五人俱。兼列其眾。問曰。此等是上所列優婆塞不。釋言非是。雲何知非。前從遠來。此是舊眾。又復向前優婆塞等。已辨食具。獻佛不受。今此純陀未有施設。下蒙佛許。方始備辯。故知不同。若非前眾。向前序中。何故不列拘屍舊眾。不列者多。何獨責此。下正為請。為令世間得善果故。意業方便。菩薩悲深。凡所施作。無不為物。故今獻供。為世得善。善謂善因。果是樂果。純陀自獻。雲何令世得善果乎。由獻成佛。化他同己。故令得之。捨身已下身業方便。威儀有四。行住坐臥。今捨坐儀。進詣佛所。從座而起顯其捨相。偏袒右肩示有所作。右膝著地釋有三義。一右膝有力。跪能安人。二右膝有力。起止便易。二右多躁動。著地令安。故坐禪人右手右足皆令在下。合掌向佛為專其心。悲泣墮淚求佛哀憐。愍世長苦。傷己沈溺。並緣佛去。所以悲泣。頂禮佛足顯己虔至。頂是己尊。足是佛卑。以尊接卑。顯敬之極。而白佛下口言正請。先請受供。如剎利下請佛說法。我今所供雖復微下重請受供。純陀因前大眾獻供。如來不受。故先請供。請供為福。求智依法。故次請法。前雖請供。懼畏如來同上不受。故復重請。前請供中。初先為他我等從今無主已下第二自為。就為他中。先請受供。後顯所為。文顯可知。就自為中。先彰所為。後請受供。文之左右。明所為中句別有八。初六無人。次一無法。後一結求。從今無主。無離惡處。言無親者無集善處。對先有佛。故說從今。無救無護明無主失。現惡無救。當惡無護。無歸無趣明無親失。始無所歸。終無所趣。此六無人。貧窮飢困明無善法。欲從如來求將來食。結己所求。以從今後無主親等。故從如來求將來食。供佛期果。說之為求。當來佛果濟己虛乏。就喻名食。又是現在施食家果。從因名食。上明所為。唯願已下結請受供。唯是專義。專求受供。故曰唯願。食竟取滅。名後涅槃。純陀今者非直獻供。亦欲請住。何故言中聽佛涅槃。事不並說。且乞受供。蒙受供已然後請住。又復純陀為佛將滅。最後獻供不得請住。若請佛住不得為滅。請佛受供。下次請法。初先自為。拯及已下第二為他。與前左右。就自為中。初喻。次合。唯願已下結請令說。喻中六句。如剎利等。是第一句。喻於自己求法之人。剎利王種。婆羅門者。淨行高良。毘捨中庶。首陀雜役。此四性中。趣舉一種貧者為喻。不具取四。人言舉此。為欲要請。佛若說法。我同剎利及婆羅門。佛若不說。我即同於毘捨首陀。若爾世人可得天雨。即名剎利及婆羅門。不得天雨。便為毘捨及與首陀。義無斯理。以貧窮故是第二句。喻已所乏。遠至他下是第三句。喻昔所作。純陀昔日捨邪歸正。邪正疏異。故名為遠。歸投佛法。名至他國。行因資果。名役力作。得好已下是第四句。喻己所有。無諸沙下是第五句。喻已所無。唯悕天下是第六句。喻己所求。合中不次。而復不盡。先合後三。卻合初二。故雲不次。第三不合故言不盡。先合第四。言調牛者。牒舉前喻。喻身口七。合之顯法。此明有行。純陀先來為優婆塞。除身三邪。離口四過。是其七也。良田平正。牒舉前喻。喻慧顯法。此明有解。純陀先來修習小解。能為大因。故名為田。正解不邪。稱曰平正。通則過去所修大解。斯名智慧。次合第五無諸沙等。牒舉前喻。喻除煩惱。合以顯法。純陀昔來所斷見惑。如彼沙滷。所斷修惑如草株杌。亦可所斷四住之地如彼沙滷。四住所起如草株杌。世尊已下合第六句。我今身有調牛良田牒前第四。除去株杌牒前第五。求法依此。所以牒之。唯悕已下正合第六。如來合天。甘露法雨合前雨也。約喻名法。名甘露雨。四姓我是合第一句。貧法財寶合第二句。上來合竟。唯願哀愍除斷我貧。結請令說。上來自為。下明為他。拯猶濟也。因說廣濟。名拯無量苦惱眾生。下重請供。我供雖少。謙己供微。如下文說飯唯八斛。故言微少。所奉雖少。望得廣充。辨少兼多。是以言雖。問曰。純陀下為如來。莊嚴處所。令三千界如安樂國。應堪多辯。何故微少。釋言。純陀實能多辨。為欲寄少。顯示如來不思議力。令眾歸信。故下大眾見此神變。皆大歡喜。冀得充足。如來大眾申己廣意。冀猶望也。望以此食充足佛眾。如維摩詰取飯一缽望充一切。為此言者。欲使如來遂己心願。演少為多。令諸大眾睹佛神變。歡喜信樂。我今無主無親已下請佛哀受。此還牒上無主親等請佛憐愍。求佛深憐。乞同羅□。羅□是佛生身之子。慈愛深重。諸憐眾生。多取為類。下佛答之。爾時世尊舉酬答人。一切種智無上調御。舉酬答德。於一切法種別而知。名一切智。自調調他。調御中極。名無上調御。別即種智。是能說德。無上調御是受供德。自調心故。能受物養。通則義等。一切智故。能為說法。能受其供。並知說時。及與受時。無上調故。能調眾生。為之說法。為之受供。告純陀下明酬答詞。先總歎善所請事好。是故言善。哉是助詞。由請契當。重言以歎。下正答之。先許說法。後許受供。何故與前請詞不次。良以純陀意專獻供。故先請受。佛意在法。故先說法。我今為汝除斷貧窮。對上請中唯願哀愍除斷我貧。由說得果。故斷貧窮。此明所去。無上法雨雨汝身田。對上請中唯悕法雨。依前身口七支授法。名雨汝身。依前智慧良田授法。名雨汝田。約喻名法。是故名雨。由說起彼法身種子。名生法芽。此明所與。許受供中。汝今於我欲求壽等。牒其所求。名前所求。將來之食為壽命等。我當說下正許受供。由佛受供令彼得果。是故雲施。常田植福。得報不遷。是以言常。壽命色等是其果體。現在施食能令受者得其壽命。色力安辯。五事利益。故於未來還得此果。何以下釋。初先徵問。問有兩意。一問行因。自能得果。我以何故雲言施汝。二問五果。是有為法。我以何故言施汝常。下別釋之。先解施常。釋意如何。由我常故。能施汝常。然今文中但解佛常。佛常既成。彼常自顯。不勞更辯。問曰。何不望直就彼所得解常。乃就佛乎。釋雲。彼常當來未現。冥冥難彰。故就佛論。佛常為昔。權跡所隱。今須拂權以顯其實。故約二時無差以顯呼言純陀。起發其心。施食有二。果報無差。正解常義。施食有二。文少難解。若具應言受施食人有二。翻者為欲四字成文。略去初受。此雲何知。下就受者以辯二故。果無差者。拂權顯實。隨化以論。前受施時是因非果。後受施時是果非因。因果兩差。即是無常。據實。二時無非佛果。果報無差。所以是常。問曰。上言此段因於純陀獻供。明佛無待。故名為常。今以何故無差釋常。釋言。無差猶是無待。今昔兩時並無假待。故曰無差。下辨二相。先問。後辯。一者受已得菩提者。未成佛前。先受二女所奉乳糜。然後成佛。阿耨菩提是外國語。此雲無上正真正道。阿之言無。耨多羅言上。三之言正。藐之言真。三復名正。菩提名道。二者受已入於涅槃。指今所受。上來解常。下釋施義。我今受汝最後供養。令汝具檀未來得果。故名為施。此是法施。非餘施也。上來因請略開常法。自下第二因純陀設難。廣解常義。純陀先難無差之言乖昔所聞。是以難之。如佛所說二施果報無差不然。牒以總非。何以故下廣顯不然。先自徵責。我以何故道佛不然。下舉五事難破無差。成前不然。一就田為難。第二就人。第三就身。第四就因。第五就緣。受施是田。故先就田。田者是人。故次就人。人必有體。故次約身。身必有本。故次就因。身有假藉。故次就緣。此五難中例應有三。一彰昔異今。二明今異昔。三結破無差。然今文中有具不具。就初田中。但有前二。初彰昔異今。先受施者煩惱未盡。斷德不成。未成種智。智德未備。未能令生具足檀者。生福不勝。二明今異昔。後受施者煩惱已盡。明斷德成。已成種智。明智德備。令生具足。明生福勝。三應結破。文中略無。第二人中亦應具三。文但有二。初言先受。直是眾生。彰昔異今。前受施時生死未盡。猶是眾多生死所攝。故名眾生。二後受下明今異昔。如下文中。天有五種。一是世天。大智論中名假號天。謂世人王名為天子。或雲天王。二者生天。從四天王乃至非想。三者淨天。從須陀洹乃至辟支。四者義天。從初地上乃至法雲諸菩薩等解達空義。故名義天。五第一義天。謂佛如來見性窮極。名第一義佛於如是五天之中。最為上天。名天中天。三應結破。文略無也。就難身中文具有三。一彰昔異今。先受施者是雜食身。約緣辯身。煩惱身者約因辯身。從煩惱生。生煩惱故。是後邊身。無常身者當相辯身。後邊簡前。生死之窮。故曰後邊。無常異後。遷機未息。故名無常。二明今異昔。後受施者無煩惱身。翻前煩惱。金剛別論。非是翻前。其身難壞。故如金剛。法身翻前雜食之身。諸功德法集成佛身。故名法身。常翻無常。無邊翻邊。問曰。純陀難破無差成佛無常。今言如來後受施時。法身常身無邊身等。已知佛常。何須更難。釋言。純陀道佛常者。一得不退。故名為常。非是凝然。故得為難。亦可純陀且縱佛常令與昔差。今昔既差。還是無常。難意如是。三雲何下結破無差。就因難中文亦有三。一彰昔異今。先受施者未具檀等明行未圓。六度之義廣如別章。唯得肉下彰解不具。何故五眼乃名為解。於五眼中佛慧法眼。是智解故。五眼之義亦如別章。於五眼中。肉眼為始。天眼為次。慧眼第三。法眼第四。佛眼第五。於此五中。肉眼先有。故雲唯得。餘四修起。爾時未得。就未得中。天眼凡法。今廢不論。餘三聖智。今此辯之。就此三中。從下向上。應當說言未得慧眼乃至佛眼。今此文中。從上向下。是故說言未得佛眼乃至慧眼。越法名乃。此約三乘別教言耳。據實菩薩亦分具五眼。二明今異昔。後受施者已具檀等明其行圓。以此諸度修在菩薩。成在佛故。具佛眼等彰其解具。就聖眼中從上向下。故雲具佛乃至慧眼。天肉不論。三雲何下結破無差。就緣難中文亦有三。初言先受入腹消等彰昔異今。二後受已下明今異昔。無五果者。無食所成色力壽等五事果也。三雲何下結破無差。下佛釋難。與問不次。初先就身釋成無差。第二就因。第三就人。第四就田。第五就緣。身是德體。故先就之。身必有本。故次就因。身能成人。故次就人。身能受供。故次就田。身有假待。故次就緣。就此五中例應有三。一彰昔同今。二明今同昔。三結成無差。然今文中有無不等。就初身中但有前一。無後兩句。文顯可知。第二因中亦應具三。文中但有第一第三。略無第二。就初段中。釋難不盡。雲何不盡。向前難中。言先受施。六度不具。五眼不足。今但釋眼。六度不論。就五眼中但釋佛眼。餘四不解。故雲不盡。一義既通。餘類可知。故不具釋。雲何得知偏釋佛眼。照見佛性。是佛眼故。文中初言未見佛性。名煩惱身雜食身等。約前顯實。亦得名為約果顯因。顯之雲何。未見佛性名煩惱身。雜食後邊。無常身故。向前宣說。無量劫來無有食身煩惱身等。明知我於無量劫來已見佛性。已見性故。先有佛眼。菩薩爾時受飲食下約真顯應。顯之雲何。實則如來無量劫來已是常身。已見佛性。而言爾時受飲食已入金剛定。始見佛性。得菩提者。明知是應。是故我下結成無差。良以今昔同見性故。二果無差。第三人中。文具有三。初言爾時破壞四魔。彰昔同今。煩惱陰死及與天魔。是其四也。破煩惱魔。離生死因。破壞天魔。離生死緣。破陰破死。離生死果。破此四魔。故非眾生。二今入下明今同昔。三是故下結成無差。第四田中文亦有三。初言爾時雖不廣等彰昔同今。釋難不盡。向前難雲。前受施者煩惱未盡。未成種智。未能令人具足檀度。然今直釋。有智便羆。餘皆不論。此明如來前受施時。雖不廣說十二部經。先已通達。是故我先具一切智。十二部經下當具辨。二今入下明今同昔。三是故下結成無差。第五緣中亦應具三。一彰昔同今。二明今同昔。三結成無差。今有前二。略無第三。初中如來於無量劫不受飲食。正顯其實。為聲聞下拂權顯實。先舉昔權。言受難陀難陀波羅所奉乳者。昔有二女。長名難陀。少名難陀波羅。共牧千牛。於一時中。搆千牛乳用飲百頭。復搆百頭用飲十頭。復搆十頭用飲一頭。搆一牛乳。煮以為糜。糜在空中七尺而沸。女見奇異。不敢自食。用上樹神。佛在樹下。二女不知。到已遇見。遂即奉獻。故今舉之。上來舉權。即是顯應。我實不食。拂之顯實。我今為下是第二段明今同昔。為於此會受汝所奉。應同昔也。實亦不食。真同昔也。問曰。應身為一向食。亦有不食。佛化種種非是一向。如轉女身經說佛應身如全段金剛。無生熟藏。無大小便。無出入息。凡所受食持至十方。施諸大會。自無所食。故知應身亦有不食。今據一化。且言食也。自下第二因純陀請住。明佛應滅。實即不遷。無為故常。純陀先請。如來後答。請中有二。一眾推純陀以為請主。二純陀喜下為眾正請。前中初先總明眾喜。爾時大眾舉歡喜人。聞佛普為大會受供。明喜所由。歡喜踴躍正明歡喜。喜有二意。一純陀獻供。普為大眾。如來今受。眾則有分。所以歡喜。彼成時能度我故。二純陀為眾獻奉供養。如來為受。為眾請住。佛亦應留。豫望佛住。是故歡喜。二同聲下別顯喜意。別中有二。初盡長行。顯初喜意。下有四偈顯後喜意。前長行中初歎後歸。善哉歎也。南無歸也。以其所成檀行可尚。故眾同歎。所成可伏。故眾同歸。歎中初言善哉希有。是總歎也。汝今立下是別歎也。別中有四。一準德驗字。歎名不虛。二歎得名利。三歎願滿足。四歎成五難。於初段中別有四句。一歎名不虛。二言純陀下釋其名義。三汝今建下彰其實德。如地經中十波羅蜜有大義利。同名大義。純陀獻佛。成就檀度。名建大義。四是故下就德結名。能立大義。故名純陀。問曰。純陀所建大義。今時始立。名字先有。今雲何言從義立名。名曰純陀解雲。賢聖所有名字。雖是父母生時建立。冥與德會。如維摩詰名無垢稱。如須菩提名曰空生。如是等也。自下第二歎得名利。由佛受供。美響遐布稱得大名。由得名故。眾皆歸從。成攝他行。說得大利。自下第三歎其願滿。純陀過去迦葉佛時曾起供佛。攝功德願。彼願今遂。名德願滿。又於現在起供佛心。亦是純陀攝功德願。此願得遂。名德願滿。自下第四歎成五難。甚奇純陀。總以標歎下別顯之。何者是五。一人身難得。二佛世難值。三信心難生。四經法難聞。五後供難成。生在人中是初難也。下舉餘四。復得難得無上之利。總以標舉。於人身上更得四難。故雲復得。人身世利。後四出世名無上利。下別列之。於中先明佛出世難。如優曇華世間希有。喻說彰難。此方名為靈瑞華也。輪王出世。此華乃現。名世希有。佛出世難。合喻顯難。下約此佛明後四難。差別可知。以此皆於難出佛邊而成就故。所以極難。上來歎竟。下歸命中。初歸純陀供佛之行。雖受人下歸命純陀供佛之心。行能度物。故歸其行。心專為物。故歸其心。前歸行中。初法。次喻。後合。下結法中。初言南無純陀。是歸命詞。梵言南無。此言歸命。誠心歸命。重言顯之。汝已具檀。出所歸事。喻中如月乃至無翳。喻前所歸。秋月正喻純陀之身。十五日夜喻佛滅時。淨滿無翳喻成檀行。一切眾生無不瞻仰。喻上能歸。合中初言汝亦如是。合上如月淨滿無翳。而為我下合一切生無不瞻仰。下牒結之。先牒前法。佛受汝供令汝具檀。牒上所歸。南無純陀牒上能歸。是故已下合之同喻。是汝具檀。故說如月。眾鹹歸汝。故說一切無不瞻仰。下歸純陀供佛心中。南無純陀。歸命之詞。雖受人下出所歸事。雖受人身心如佛心。正出所歸。身劣心勝。舉劣兼勝。是故雲雖。佛心為物。純陀亦爾。是故雲如汝真佛子。歎人顯心。心如佛故。終能紹繼。名真佛子。如羅□羅。類以顯之。純陀是佛法身之子。羅□是佛生身之子。子義不異。是以言如。自下第二顯後喜意。推為請主。偈請之中。初之一偈推為請主。第二一偈正勸令請。第三一偈彰請所為。為留佛住。身口益物。第四一偈結勸令請。初中上半歎其人尊。以人尊故堪為導首。為眾啟請。所以歎之。解有兩義。一約純陀內心以釋。純陀之心為物如佛。是故雖復生在人趣。已超第六天道之上。二約純陀請德以解。佛初成時。初禪梵王請佛說法。純陀今者請德同彼。是故雖復生在人中。已超第六他化天上。我及一切今故稽首推為請主。第二偈中。上之半偈舉佛滅事。下之半偈正勸令請。第三偈中。上之半偈為留佛住身業益物。演說已下半偈之文。為留佛住口業益物。無上甘露是大乘法。為佛智者之所稱讚。願住演說。第四偈中。上半明其不請有損。解有二義。一現在悲苦身命不全。二流轉生死慧命不全。下之半偈結勸令請。此偈須記。純陀下還述此為請。   上來大眾共推純陀以為請主。自下第二純陀為請。於中初明純陀心喜。彼何故喜。還有二意。一蒙佛受供。成檀故喜。二準前類後。望留佛住。所以生喜。文中初法。次以喻顯。父母卒喪忽還活者。解有二義。一就檀行以釋還活。供佛善根可尊可重。如世父母。佛前不受人天供養。名為卒喪。今受純陀所奉供養。如似還活。二就佛解。佛如父母。向前唱滅。名為卒喪。純陀今者準前驗後。望留佛住。說為還活。下合可知。次以身禮。下以口請。偈言巧妙。少字之中能攝多義。故以偈請。於中偈有十八行半。判以為二。初十偈半慶前所得。下之八偈啟請於後。對前大眾歎成五難。所以慶前。對上大眾四偈推請。所以請後。此二即顯喜中二意。問曰。純陀今為請住。直請便足。何勞慶前。欲使如來述後同前。故須慶前。於中初偈慶得人身。快哉獲利。慶喜之詞。下出所慶。善得人身。彰己所得。得身修善。故名善得。蠲除貪等明己所離。蠲貪恚等明斷惡因。舉除貪恚等取離癡。永離三惡明離苦果。依六卷經。此離泥犁地獄之苦。今以人身勝過三塗。故言永離三惡道也。第二一偈慶得值佛。快哉慶詞。下出所慶。遇得金聚值調御師。明己所得。先喻後法。不懼墮畜。彰己所離值佛除癡。故離畜生。前得人身應離地獄。隱別彰通。後值佛等亦應通離。隱通彰別。文之左右。次一偈半慶得生信及與聞法。先彰所得。佛如優曇。明佛希有。下對此佛明其生信。聞法為難。值生信難。慶生信也。遇己種善。慶聞法也。下明所離。永滅餓鬼。生信所離。信樂供養。故離餓鬼。亦復損減修羅種者。聞法所離。聞法除疑。故離修羅。下有七偈。慶成檀度。於中有二。初之五偈舉其所慶。下之兩偈彰己歡喜。前五偈中。初明所得。度人天下彰其所離。前所得中。芥子投針佛出難是。明佛難值。舉佛難值。明於佛所成檀至難。先舉難事。後約顯佛。我已具檀。明於向前難值佛所成檀可慶。下明所離。度人天死總明所離。佛不染下別明所離。於中有二。一以己檀行上求佛果。故得度於人天生死。二一切煩惱摧破已下。不將檀行求人天報。故得度於人天生死。前中先明佛出生死。生世難下用己檀行。迴以求之。明佛出中。佛不染世。離生死緣。緣謂煩惱。善斷有種。離生死因。因謂業行。非想是其三有之窮。名為有頂。佛斷其種。下即亡言。度生死流。離生死果。下以檀度願求之中。初明生世為人至難。舉此為顯難得身中所起檀行。唯應求佛。不應求餘。彼雲何難。如下文說。捨於人身還生人中。如爪上土。值佛世下明佛難逢。先法後喻。舉此為顯難值佛邊所成檀行。唯應求佛。不應求餘。我今奉食願無上報。正願求佛。求前不染。乃至永渡生死流。佛名無上報。以求此報。故得度於人天生死。下明不求人天之中。一切惱結摧破不堅。破人天因。行檀求佛。故能破之。我於此下離人天果。我今此處不求天人。未得不求。謂今於此供佛所成檀行之處。不求未來人天之身。設使得之心亦不樂。已得不受。上來五偈舉己所慶。下明歡喜。於中初法。次喻。後合。下結可知。上來慶前。自下請後。述前大眾四偈所勸即為請也。下八偈中。初之一偈。述前大眾第一偈意。明眾推已以為請主。次有兩偈。述前大眾第二偈意。為之正請。次有三偈。述前大眾第三偈意。彰請所為。為留佛住。身口益物。此亦即明聖住有益。下有兩偈。述前大眾第四偈意。明眾有苦。此亦即顯聖去有損。就初偈中。我得現報最勝上處。述上偈中汝雖生人已超六天。由佛受供。得為大眾攝法上首。名得現報最勝上處。釋梵天等悉來供我。述上偈中我及一切今稽首請。次二偈中。初至高聲唱無調御。述上偈中人中勝尊今當涅槃。明眾悲苦。一切世間悉生苦惱。以知世尊欲入涅槃。明眾心苦。高聲唱言世無調御。明眾口怨。道佛涅槃名無調御。不應捨生應視如子。述上偈中汝應愍我唯速請佛。為之正請。次三偈中。如來在僧。述上偈中久住世間利無量眾。明住身益。僧猶是前無量眾矣。演無上法。述前偈中演智所讚無上甘露。明住口益。如須彌山安處大海。顯前如來在僧之益。須彌寶成。映發大海。佛眾德成。顯發大眾。佛智能下顯前演說無上法益。佛智能斷我等無明。除無明地。如虛空中起雲清涼。喻以顯之。佛如虛空。說如起雲。由斷無明。四住不生。猶如日出。除雲光照。喻以顯之。斷除四住。由滅無明。故如日出。除雲光照。斯乃本末互相顯示。下兩偈中。初偈述上第四偈中汝若不請我命不全。是諸眾生啼泣面腫。明現悲苦身命不全。悉為生死苦水所漂。明沒生死慧命不全。後偈述上是故應見為啟請調御師。以是故者。以眾啼泣生死漂故。應長信者。對前啼泣請佛住也。眾謂佛滅。所以啼泣。佛應久住。長其常信。為斷生死。對前生死苦水所漂。請佛斷也。久住於世。總以結請。下佛答之。文還有二。一述前所慶。二不應請下違其後請。前中先述所成五難。汝今已下述勸令喜。前中初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總述其言。佛出世下別述其言。上有五難。今述其三。人身聞法略而不舉。於中先明如來難出。下約此佛明其值遇生信等難。下勸令喜。於中初言莫大愁苦。勸苦愁心。應生踴等教生喜心。得值如來最後供等。舉上後難。成前應喜。下違請中。文別有二。一明如來化必須滅不應請住。二從離欲善思已下。明真常存不應請住。前則顯應。後則開真。前中有二。一正違其請。不應請佛久住於世。二汝今觀下明化須滅。成前不應。於中初先明應須滅。彰請不應。即為純陀而說偈下九偈半文。明有叵樂。成請不應。前中初言汝觀佛境悉無常者。明應境界之無常也。應身份齊名佛境界。隨化示滅故曰無常。斯乃如來得大涅槃。不捨世間常共無常。諸行性相亦如是者。以聖類凡。五陰諸法遷流名行。同佛無常。故雲如是。正應先明諸行無常。後類於佛。今此何故先說諸佛境界無常。後類諸行。釋言。取義左右不同。若欲知佛有為無常。舉行以類。若欲令人知行無常。舉佛以類。然今化意。為使眾生因佛無常。知有為行無常可厭。故先舉佛。後類諸行。自下第二明有叵樂。成請不應。為純陀說。經家總舉。下正說之。於中合有九偈半文。前九廣明有為多過。未後半偈結己不樂。前九偈中明有為法五非常過。初三偈半明其無常。次一偈明苦。次半偈明空。次兩偈半明其無我。下一偈半明其不淨。空與無我。有何差別。空是法空。無我是其眾生無我。初中約就生老病死。以說無常。初偈明其生法無常。一切世間生皆歸死。明無常寬遍。壽雖無量要必當盡。明無常決定。生無常故。皆死必盡。次有三句。明老無常。夫盛有衰。合會別離。汎舉世事。類身必老。壯年不停。正明老體。盛色病侵一句明病。下一偈半明死無常。命為死吞。當相辨死。無法常下舉類顯死。無有法常舉法以類。諸王自在勢力無雙一切遷動。舉人以類。壽亦如是。約類顯死。就明苦中。初有半偈。明其粗苦。言眾苦者是其重苦。內有生老病死等苦。外有種種逼迫等苦。名為眾苦。無際無息是其深苦。過去無際。未來無息。下半明其生滅細苦。三界無常明苦所以。諸有無樂正明其苦。良以三界皆無常故。三有之中悉無有樂。就明空中。有道性相一切空者。三有六道因緣虛集。求其性相。一切空也。假中無性名為性空。緣假亦無名為相空。明無我中。初之二偈正明無我。下有半偈約智顯過。前兩偈中。初一偈半就生死果以說無我。後之半偈就生死因以明無我。前偈半中。初偈正辨。後半結之。前正辨中。可壞流動。約無常義以顯無我。常有憂等。約其苦過以顯無我。憂患心苦。恐等身苦。就身苦中。恐怖諸惡是其外苦。老病死等是其內苦。亦可憂者是其心苦。患是身苦。此二並舉。是故名等。恐怖諸惡出其所憂。老病死等出其所患。上來正辨。下次結之。是諸無邊是總結也。是前諸過細分廣多。故曰無邊。易壞怨侵是別結也。易壞結前可壞流動。怨侵結前常有憂等。上來就果。下就因說。煩惱所纏法說以論。如蠶處繭。類以顯之。唯是妄想煩惱所纏。故無我體。上來正辨。何有智者而當樂此。約智顯過。下明不淨。此身苦集一切不淨。果體不淨。扼縛癰瘡根本無利。種子不淨。扼者四扼。所謂欲有無明及見。欲界煩惱除無明見。名為欲扼。色無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見。名為有扼。三界無明名無明扼。三界諸見名為見扼。此等四種能令眾生為苦所扼。故名為扼。如雜心釋。縛謂四縛。名同四扼。癰瘡是漏。漏有三種。所謂欲有及無明漏。廣如下釋用此以為身之根本。故無義利。上至天身皆亦如是。明其分齊。下至地獄。上至天身。皆是苦集。根本無利。故是不淨。上來廣辨五非常過。諸欲無常故我不貪。總結捨離。上有五過以何義故偏言無常。無常在初。故偏說之。亦可諸義互以相顯。且言無常。上來第一明應須滅不應請住。自下第二明真常存不應請住。於中偈文多少不定。凡有三別。依一經本但有兩偈。依一經本有五偈半。依一經本有六行偈。六行者是。今依解釋。於中分二。前三偈半明真常住。彰其不應請住所以。後兩偈半正勸不應。前明應中。先勸不應。後出不應請住所以。今此先明不應所以。後勸不應。文之左右。前三偈半明真常中。分之為四。一斷集證真。二究竟斷下除苦得滅。三我渡有下明其除苦得滅故樂。四以是緣下明其斷集證真故常。初中離欲。明其斷集諸過皆斷。欲過深重。受生之本。三毒之首。故偏說離。善思已下明其證真。善思是其趣證方便。而證真實。正明入證。如來藏性是其真實。捨妄契真。說以為證。第二段中究竟斷有。明其除苦。今當涅槃。明其得滅。實自久證。對今息化。始歸其實。故言今日當涅槃矣。第三段中。我渡有岸牒前斷有。已得過苦牒前涅槃。涅槃之果超出眾苦。故言過苦。下約此義以明佛樂。以過諸苦。故於今者純受上樂。第四段中以是緣者。以初段中離欲因緣。證無戲邊。猶初段中善思證實。妄心分別名為戲論。得實除捨故名為證無戲論邊。下約此義明佛常住。永斷纏縛今入涅槃。離無常因。以前離欲故斷纏縛。纏有十種。謂無慚。無愧。睡悔。慳。嫉。掉。眠。忿。覆。此是十也。通則諸結。斯名纏矣。縛如上辨。我無老病壽命不盡。離無常果。由前證實。故命不盡。上來第一明佛常住。自下第二彰請不應。於中分二。初一偈半對向永斷。諸纏縛等勸其莫思。下有一偈。對前今者純受上樂。勸其莫啼。前中初言我今涅槃猶如火滅。對前文中永斷纏縛今入涅槃。明己諸過畢竟永滅。純陀不應思如來者。對上我無老病死等。勸其莫思。莫思如來有老病死諸過之義。當觀如來如須彌山。對前文中壽命不盡。教其正觀。正觀如來常住不動如須彌山。後中初言我入涅槃受第一樂。牒前文中是故今者純受上樂。諸佛如是不應啼哭。結勸止悲。   上來第一佛對純陀開真辨應。自下純陀對於文殊廣顯前真。又復前來佛對純陀。以理正教。生其常解。自下文殊反試純陀。堅其常解。然下純陀對於文殊。還顯向前兩段中真。先對後段。廣顯如來不滅之真。如來次後自當廣下。廣顯如來無待之真。乘言便故。從後向前次第顯之。初中有四。一純陀乘言啟請為由。二文殊反試。三純陀因試自申己解。四文殊述讚堅其常解。初中有三。第一純陀述佛前言彰己智微。不能思佛涅槃深義。故須佛住。二我今與下明己所解。高參上流。聞說堪受。敢留佛住。三譬如飢下請佛深憐必為己住。初中如是誠如聖教。總述佛語。依舊經本。向前偈中佛勸純陀。不應思量如來之義。故今述之我今智微。何能思量如來深義。別述佛言。以我智微。不能思量如來涅槃。故須佛住。第二請中。初法。次喻。後合。下結。法中明己內有常解。故與文殊法王子等。喻中幼年初出家者。習道未久名為幼年。常解始生名初出家。未有常行名未受具。解常處同名墮僧數。合中初言我亦如是。正合前喻。以佛菩薩神通力故得在如是菩薩數者。純陀明己在數所以。以現佛力過去菩薩教化之力。生我常解。故在如是大菩薩數。是故下結。是我有解。上同菩薩堪受法故。故請佛住。第三請中。如飢無吐。立喻請佛。佛常思化。如世飢人。願莫捨我。名不變吐。願使已下約喻求佛。願如飢人。莫捨我等入涅槃去。第二文殊反試之中。先呵。後教。初文殊告汝今不應發是言等。是呵詞也。明佛無常。是故不應。汝今觀下是教詞也。教觀如來有為無常。息其請意。汝今當觀諸行性相。正教起觀。小乘法中佛是有為。諸行所攝。若觀諸行性相無常。自然知佛終歸盡滅。不應請住。如是觀行具空三昧。舉益勸。由觀無常。知法無性。故具空定。欲求正法應如是學。結勸修習。欲求空法。應當如是。學觀有為性相無常。第三純陀顯己解中。初先受前文殊所教。以理觀佛。非是有為。短壽喻下以己所知。教呵文殊。前中初言夫如來者天上人中最尊最勝。直立道理。下約此理推驗如來。明非有為。於中初明同於有為非尊非勝。力士喻下明是尊勝。必破有為。前中有二。一正明如來是其有為非尊非勝。二復次文殊為如說下重審文殊。前中有四。初如是如來豈是行者。審定其言。二若是行下縱以示過。明同諸行。則有生滅流轉之過。三我聞下明有生滅流轉之過。便非尊勝。四是故下結呵文殊。就初段中。如是如來牒上之詞。所謂如是天上人中最勝如來。豈是行耶。審定其言。疑問不決故言豈耶。第二段中。若是行者牒其所立。下就顯過。於中初先就佛明過。一切行下類以顯之。前中初言為生滅法。法說明有生滅之過。譬如水泡速起速滅。喻說明有。生滅之過。往來流轉。法說明有流轉之過。猶如車輪。立喻彰過。下類顯中一切諸行亦如是者。生死諸行亦同有此二種過也。諸行例然。佛是有為。何獨不爾。第三段中。初就生滅。明佛不得為尊為勝。如聚落下就前流轉。明佛不得為尊為勝。前中我聞諸天極長。舉凡驗聖。亦得名為辨凡過聖。如四天王壽五百歲。乃至非想壽八萬劫。名為極長。雲何世尊是天中天不滿百年。準凡責聖。亦得名為彰聖劣凡。世尊既是天中之天。壽應無量。雲何命短不滿百年。不滿百故不得名為天中之天最尊最勝。下就流轉明非尊中。初先立喻。如聚落主。喻佛得為三千化主。勢力自在能制他者。喻佛自在能調眾生。其後貧賤人所輕者。喻佛流轉為人輕也。為他使者。反為他化。所以下釋。下合顯法。世尊亦爾。合聚落主勢力自在能制伏他。同於諸行。合其福盡。不得稱為天中之天。合其貧賤為人輕也。何以下釋。即是合上失勢力故。第四結中。是故文殊勿觀如來同諸行者。以同諸行。便有生滅流轉之過。不得名為天中天故。莫觀如來同有為行非尊非勝。自下第二重審文殊。文殊高人。喜有異見。故須審之。復次文殊為知而說不知而說。審定其言。為當知佛定是有為。說同諸行。為當不知闇心妄說。設使已下縱以示過。設知如來同於諸行。命報短促。不得名為天中之天。流轉不定。如聚落主。不得名為自在法王。上來明佛同於有為非尊非勝。自下第二明是尊勝必破有為。破離四魔有為生死。方得名為三界尊故。於中先喻。次合。後結。喻中有三。一佛破有為喻。二如是力士王所愛下世共尊敬喻。三所以下佛是無為喻。初中如王有力士者。眾生有其感聖之力。為佛隨從。故名為王。佛能摧破四魔強敵。名為力士。力當千者當敵四魔。更無降者魔不能伏。故稱當千。結佛力勝。第二段中。如是力士牒佛如來。王所愛念為世尊仰。偏賜爵等別加敬養。第三段中。所以得稱當千人者。問前起後。是人未必力敵千者。簡前起後未必專以破障之力。當敵千人種種伎能。能勝千者。具足種種無為功德。過千人也。故稱結之。如來下合。依前三段次第合之。合初段中。如來亦爾合前力士。降煩惱等合力當千。更無降者。降煩惱魔。斷生死因。降伏天魔。摧生死緣。降陰及死。離生死果。以降此四。故非有為。是故如來名三界尊。合第二段王所愛念偏賜爵祿。如彼已下舉喻以帖。偏帖初段。以是緣下合第三段。以是緣者牒前顯後。以佛破壞有為因緣。成就種種無為功德。成就種種無量真德。合上種種伎能勝千。故稱如來應正遍知。合前喻中故稱當千。文殊不應憶想如來同於諸行。總以結呵。上來純陀受文殊教。以理推驗。佛非有為。自下純陀以己所知。教呵文殊。於中先呵。貧女下教。呵中先喻。譬如巨富長者生子。喻凡感聖。感聖之人內有道機。名富長者。感聖出現名為生子。相師佔之有短壽相。喻前文殊說佛有為。文殊相師觀佛名占。說佛今滅名短壽相。父母聞下喻世輕賤。父母聞等喻明感聖道機眾生聞短不愛。知佛不能常流法化。名為不任紹繼家嗣。由是不愛。觀同凡夫聲聞緣覺。名視如草。夫短壽下喻明其餘。無道眾生聞短不敬。次合顯法。若使如來同諸行者。合前生子有短壽相。亦復不為世間敬者。超合不為沙門等敬。如來所說不變真法亦無受者。卻合父母不復愛等。以不愛故所說不受。是故文殊不應說下總以結呵。自下純陀以己所知反教文殊。於中兩喻。初貧女喻反教文殊。顯佛無為。後大人喻。反教文殊覆佛有為。前中先喻。次勸。後合。喻中六句。一處苦求善喻。二止他已下依教主解喻。三是客舍下教授令出喻。四其產未下懷解向果喻。五於其中路遇惡已下逢苦不退喻。六慈念已下賞解得果。喻初中貧女喻修行人無德稱貧。能生常解。故名為女。無境安心名無居家。離善知識名無救護。煩惱嬰纏名加病苦。無法充神名飢渴逼。訪友遊行。求法乞丐。第二句中止他客舍生一子者。名佛為他。大乘教法是佛攝人所安止處。名為客舍。依教曰止。起解名生。終能結繼故說為子。第三句中是客舍主驅逐去者。佛是捨主。教授向果名驅逐去。亦可教令捨詮求實。名驅逐去。第四句中其產未久攜抱是兒至他國者。解生不遙名為未久。懷解在心名抱是兒。悕心向果名為欲至。無上菩提是佛住處。名為他國。第五句中於修行時。名為中路。觸對塵境名遇風雨。起惡招苦逼切自身。名寒苦至。加為惡友侵害善法。名為毒蟲之所唼食。中逢小乘名經恆河。賞解求出名抱兒渡。小乘眾生共相逼勸。名水漂疾。守解不從名不放捨。乃至為彼小乘所殺。人喪道廢。是故名為母子俱沒。未必有此。蓋乃假設過分為言。縱使有此。亦須堅守。第六句中如是女人生梵天者。喻諸菩薩賞解功德終得菩提。上來立喻。下次教勸。於中有二。一勸愚人一切莫說。二若正見下勸其智者定說無為。前中文殊欲護正法勿說如來同於諸行。勸其莫說。良以愚人心未見法。言多謬失。是故勸其一切莫說。次教莫著。唯當自責我今愚癡。勸捨解心。如來正法不可思議。教生信心。是故已下結勸莫說。是如來法不可思故。不應定說有為無為。下勸智者定說無為。若正見者應說如來定是無為。以理正勸。何以下釋。先問。後解。由說無為。令人正解起修趣向。名生善法。不說有為令人捨謗不墮三惡。名生憐愍。下次合喻。前六句中。但合後二。如女在河愛念子等。牒前第五。護法菩薩亦應如是。寧捨身等。舉法以合。以說如來同無為下合第六句。於中有二。一明得果。二明其人得果自然。前得果中。初先正合。如彼女下舉喻以帖。何以下釋。雲何護下顯護法相。謂說如來同於無為。所謂同於涅槃無為。亦得同於法性無為。下自然中。初先舉法。後以喻帖。文中可知。下教文殊覆有為中。初先立喻。次勸。後合。喻中有六。一行修中癈喻。二寄止下退住小乘喻。三臥寐下聞。說無常喻。四即時驚下懼說濫佛喻。五具慚愧下正言覆佛喻。六生忉利下覆佛得果喻。就初句中。起修長久名為遠行。行修中癈名為疲極。第二句中。止他捨者小乘之法。是小乘人所安止處。名為他捨。退住名止。暫停名奇。第三句中。大解未發名臥寐中。聞說無常燒諸世間。名室忽然大火卒起。權教忽施。所以言卒。第四句中覺知無常濫佛之過。名即驚悟。愁慮佛身為彼無常。權教所隱。名自思惟。我於今者定死不疑。此以自身喻於佛身。諸佛法身是己體故。第五句中。具慚愧故衣纏身者。佛現無常。似若身醜。恥佛無常名具慚愧。說佛真常隱佛無常。名衣纏身。護佛至死名即命終。第六句中。生忉利天。喻得三十二相之果。滿八十返作大梵王。喻得如來八十種好。滿百千世為輪王等。喻得十八不共法等無量功德。上來立喻。下次教勸。於中文有六句三對。一邪正相對。有慚愧者不應觀佛同於諸行。明正不應。外道邪見可說如來同於諸行。彰邪所應。二持犯相對。持戒比丘不應如是生有為想。明持不應。若言如來是有為下彰犯所為若言有為即是妄語。明有罪因。死入地獄彰有罪果。三心言相對。如來無為不應說言如來有為。勸捨邪言。汝從今日應捨無智求正智等。勸捨邪心。上來教勸。若能下合。前六句中但合第六。文相可知。上來第三純陀因試自顯己解。自下第四文殊述歎堅其常解。文殊歎言善哉善哉。是總歎也。下別歎之。別中初先約貧女喻反歎純陀。汝今已作長壽因緣。歎其所成。能知如來是常法等。歎其所解。是常總也。不變無為是其別也。離細生滅名不變易。離粗分段名曰無為。亦可如來真身無生。名曰無為。以無終滅。說為不變。下復約前火人之喻。反歎純陀。汝今如是善覆如來有為相等。歎其所說。於中先法。後以喻帖。以是善心生忉利下。歎其所得。於中先喻。汝亦下合。汝亦如是善覆有為。合前以是善心言也。必定當得三十二相合生忉利。八十種好合為梵王。十八不共無量壽命合為輪王。不在生死合不生惡。常受安樂合常受樂。上來四段合為第一顯佛無為。自下第二明佛無待。於中有四。一明如來身患已亡。二佛告已下如來述讚。三因前言重明如來心患已盡。四文殊言如是如是如汝說下文殊述讚。就初段中。文殊初先催供反試。純陀言下。純陀以理明佛無待。文殊催中。先止前言。下正催之。止前言中如來次後自當廣說。推說歸佛。佛哀歎下廣顯己常。名後自說。我與汝下自相抑止。我之與汝俱覆有為。息其論心。有為無為且共置者。止其論言。暫停非永。故言且置。下正催中句別有四。一催令速施。二如是施下歎勝勸為。何故此施偏得為最。解有三義。一因此施廣顯法化。故得為最。二佛食此已入大涅槃。所為事大故施為最。三如來垂滅。道眾斯集。供奉寬廣。故得為最。三若比丘下舉類顯勝。然此汎舉一切比丘比丘尼等。遠行疲極。隨時給施。具檀種子。類今亦然。不言此會。四若有最後施佛已下。舉滅重催。上來文殊催供反試。自下純陀明佛無待。施中四句。一呵文殊。汝今何故自貪此食令我時施。問曰。文殊為佛催供。純陀何故呵責文殊自貪此食。釋言。文殊為佛催供。元由自己須食心起。自己須食。謂佛亦然。純陀深測。就本以呵。故雲何故自貪此食。又覆文殊向前催供為佛及僧。文殊是僧。為己催食。是故呵之。汝今何故自貪此食。道其自貪明佛無待。二如來昔下正明無待。於中舉昔苦行以驗。三汝今實謂如來已下審定文殊。四我定知下申己所解。彰佛無待。第二如來讚純陀中。初對文殊印可純陀。文殊深智明練是非。對之述可。以顯純陀所言決定。善哉已下正對純陀而為述歎。純陀如學。人多不信故。佛述可令人歸信。汝成大智正是歎詞。善人已下顯大智相。入猶解也。謂解大乘經中深義。自下第三重明如來心患已盡。何因辨此。由向如來述可純陀。似有愛憎。故下遣之。於中有二。一明如來體無分別。二如國王下明佛出過分別境界。前中有四。一因文殊反試明佛無偏。二文殊言如來於汝及以我下。因文殊反試明佛無悅。三如來無有愛念想下顯前第二。四等視一切如羅□下顯前第一。初中文殊先為反試。語純陀言汝謂如來是無為者。牒其上言。如來之身即是長壽。自述其語。若作是下明佛悅可。純陀答言非獨悅我亦悅一切。明佛無偏。第二段中。初文殊言如來於汝及我一切皆悉悅可。文殊反試。純陀答下明佛無悅。於中有四。一總呵文殊。汝不應言如來悅可。二夫悅可下明悅可過。過有四重。悅可一重。倒想兩重。生死三重。有為四重。三結呵文殊。句謂如來是其有為。據後以呵。四縱以示過。若言有為我與仁者俱行顛倒。言佛悅可即是有為。故是顛倒。自下第三明佛無愛。成前第二無悅可義。如來無有愛念之想。正明無愛。夫愛念下舉過彰離。先舉其過。夫愛念者總以標舉。如彼已下寄喻顯過。如世母牛愛念子故。雖復飢渴行求水草。若足不足。忽然還歸到其子所。喻明世人有愛念故。雖復行化饒益他人。若竟不竟。忽然放捨還益所親。佛無此念。對過彰離自下第四舉佛等慈。成上第一無偏之義。等視一切如羅□羅。正明等慈。如是念者是佛境界。結德屬人。   上來明佛體無分別。下明出過分別境界。於中兩喻。初喻明其近不及遠。亦得名為鈍不及利。後喻明其下不測上。前中先喻。譬如國王調御駕駟。喻佛勝出。久習勝慧名調駕駟。欲令驢及無有是處。喻己不及。下合可知。下不測中。先喻。後法。喻中偏明上能知下。如金翅鳥喻佛真身。昇虛空者喻佛真身。住法性空無量由旬。顯證深遠。此明證智。下觀海者喻佛教智。照知世間生死大海悉見水性魚鱉等者。喻見眾生愚智差別。及見己影。喻見自己應身隨世。法中偏明下不測上。文之左右。凡夫小智不能量者。明凡二乘不能知上。二乘之人名之小智。我與仁者亦復如是不能量者。明諸菩薩不能知上。純陀道己及與文殊。亦如向前凡夫小智不能量也。道己及與文殊不量。類諸菩薩一切皆爾。   上來明佛心患已盡。自下第四文殊述讚。何故須然。文殊高人。言設非理。人多從受。故讚純陀令人歸信。如是如是印可其言。我於此下迴解歸己。彰己先解。成其說是。直欲試下拂會上言。自己久知。專為試彼。是故雲直。試汝純陀同諸菩薩所解之事。故雲試汝諸菩薩事。由前純陀自言己解。己與諸大菩薩齊等。故須試之。   自下第三佛對純陀廣顯前應。問曰。直爾辨直便足。何勞說應。釋言。權隱導引化廢。故須辨應。其義何也。若不明佛應身有滅。無由使人厭捨有為。若不明佛應身受供。無由使人成就檀行。趣入無為。故須辨應。文中有四。初佛催供明佛有待。二爾時純陀聞佛語已舉聲啼下明應有為。三如來不欲久住已下。對前第二明應有滅。四我今受汝所獻供下。對上第一明應有受。問曰。何故有此四段。良以翻前成上故爾。四中前二翻上純陀所辨二真。後之兩段成前如來所顯二應。故有四段。是義雲何。向前純陀初明如來真身無為。後顯如來真身無待。今乘言便。從後向前次第翻之。初段翻後真身無待明應有待。第二翻前真身無為明應有為。後之兩段成上如來所辨二應。如來向前初明如來應身有受。後明如來應身有滅。今乘言便。從後向前次第成之。第三成上應身有滅。第四成前應身有受。初中有二。一光照文殊身業催供。二言告純陀口業催供。前中有三。一光照文殊。何故須然。上來文中純陀辨真。文殊顯應。今欲述成文殊所顯。故光照之。又覆文殊前已催供。如來今欲令其重催。是以光照。又佛大人望直髮言自為催食。於化不便。故照文殊令其先催。然後助勸。第二文殊遇光知表。催令速施。遇斯光者身遇光也。知是事者內心知也。知佛滅事亦知放光為催供事。尋告已下口言催也。先辨光意。佛現是相。不久涅槃。次勸速施。下勸純陀令知光意。佛放是光為催汝供。非無因緣。三純陀聞已悲塞默然。佛口催中聖意慇懃。鄭重至三。上來第一明應有待。自下第二明應有為。於中純陀先請為由。後佛答之。請中有二。一聞如來正爾涅槃悲號啼哭。二復白眾下求眾共請。一人之感未若多人。故求眾請。答中還二。一對前悲哭。勸之莫啼。二當觀已下對前請住。勸觀五非。明應有為不可久住。初先勸觀空無我義。壞器已下勸觀無常。當觀諸行如雜毒食。勸觀其苦。有為多過勸觀不淨。三十六物集成己體。名多過患。自下第三明應有滅。文別有四。一純陀請。二如來答。三純陀領解。四如來述讚。初中有二。一對前如來莫啼之言。明佛不住悲啼難止。二唯願已下對上如來勸觀有為。請佛哀憐為我久住。請意如何。雖知如來自厭有為。願佛憐我。為我等故久住於世。又復我等有斯五過。未能捨離。願佛慈憐久住於世教我捨離。答中亦二。一對上後請。明為憐汝今入涅槃。二汝今觀下對上初請。明有為法不可久住。勸令止悲。前中四句。一呵其請詞。汝不應言憐我故住。二我以憐下顯己化意翻其請詞。我以憐汝。對前唯願憐愍我也。及一切者。對前及諸眾生言也。今入涅槃。翻前久住勿入言也。雲何以憐今入涅槃。為令眾生同捨有為趣入無為。故曰憐愍。三何以下釋顯憐相。我以何故今入涅槃名為憐汝。諸佛法爾有為亦然。對問辨釋。諸佛為化。法爾盡滅。故雲法爾。有為同佛。故名亦然。令諸眾生知佛法爾有為亦然。厭離有為。故名憐愍。此與向前諸佛境界皆悉無常。諸行亦然。其義相似。四是故下顯前有為亦然之相。有為無常。生已不住。明同如來有為無常。無常故苦寂滅樂者。明同如來滅已為樂。下對初請。勸止悲中。先對向前如來不欲久住之言。明有為法多過難住。是故已下。對上文中我當雲何而不啼哭。結勸止悲。前中汝觀一切行雜勸其觀苦。諸法無我勸觀無我。無常不住勸觀無常。此身多有無量過患勸觀不淨。猶如水泡勸觀其空。是故汝今不應啼者。是有為法。具前諸過。不可住故。不應啼泣。第三純陀領解之中。如是如是誠如尊教。總述佛語。如佛所說一切皆是。故曰如是。下別對之。雖知如來方便涅槃。而我不能不懷苦惱。對佛後勸不應啼泣。顯悲難止。覆自思下對佛前答。明己歡喜。由佛示滅。知有為過。趣入無為。所以歡喜。第四如來述讚之中。初對向前。雖知如來方便涅槃而為讚歎。善哉歎詞。能知已下出其所歎。汝今已下對前不能不懷苦惱而為開解。於中有三。一明如來化必須滅。二不應思下明佛壽命長短難測不應愁惱。三一切法下明佛於有心不染著。令求捨離不應愁惱。初中先喻。如娑羅娑鳥喻佛應身。春陽月者是養子月。喻諸眾生道機熟時。皆共集彼阿耨池者。喻佛同歸盡滅大池。鳥入大池引子同入。佛入涅槃為引眾生趣入無為。下次合之。諸佛亦爾合娑羅娑鳥。皆至是處合春陽月。集阿耨池。所謂至於盡滅之處。第二句中不應思佛長壽短壽。以理誡勸長短難測。故不應思。第三句中一切諸法皆如幻者。明有虛妄。如來在中以方便力無所染著。明佛不染在而不著。故曰方便。何以下釋。諸佛於有法皆不染。故曰法爾。以不著故今入涅槃。不應愁惱。上來第三明應有滅。自下第四明應有受。於中有二。一佛許受供催令速施。二純陀奉命歸家辨供。前中復二。對上純陀自為之心許為受供。二汝若為生作福田下。對上純陀為他之心催令速施。前中我今受汝所獻。正許受供。為欲令汝渡生死者。明己受意。若諸人天於後供下歎益勸為。謂得如來不動果報。何以故下釋得所以。以我是生良福田故。供者皆得。對為他中。汝欲為生作福田者。舉其所求。速辨權施。就明純陀辦供之中。句別有三。初言為生得度脫故。低頭飲淚。強抑哀情。若不供佛求度生死。徒悲無益。故須強抑裁己哀情便淚不墮。名為飲淚。二白佛下領佛前勸。明己現在不能思量佛壽長短。於中先明當來能知。我等今下明現不知。此名如來應化示滅以為涅槃。真身當住為非涅槃。若我成佛堪為眾生作福田時。知佛化滅名知涅槃。知真常存名非涅槃。現在未知如來化滅。故言我等不能思量如來涅槃。亦不知佛真身常住。名非涅槃。三爾時下辭佛辨供。純陀獻供。須人教示。故與文殊相隨而去。   上來第一對其影響明菩提報常。自下第二對其所為明涅槃法常。於中初先動地為由。時天龍下比丘哀請如來為說。前中有三。一正明地動。二動有二下汎明地動大小差別。三從兜率下明動所為。就初段中。其去未久明地動時。是時大地六種動者。正明地動。地動有六。如地經說。一動。二湧。三起。四振。五覺。六吼。乃至梵世明動分齊。第二段中先舉二數。次列兩名。或有地動是小動也。或大地動是大動也。依如地經動別有三。謂動遍動等遍。動也一處動者直名為動。前後次第周遍動者名為遍動。一時遍動名等遍動。今攝為二。初直動者名之為小。遍及等遍說之為大。下廣辨之。句別有五。第一就動以辨大小。動如車掉。第二就吼。地中出聲。三就振起。振則下去。起如麵起。第四就湧。湧如泉沸。第五就覺。令人覺知。文相可解。此集經者所分別耳。第三段中。初集經家汎明所為。如來八相成道之中。且就六相以明所為。一從兜率下閻浮時。二初生時。三出家時。四成佛時。五轉法時。六涅槃時。上生兜率及住胎中二時不論。今日已下地動聲中自辨所為。故下文言人非人等聞是語已身毛皆豎。自下第二比丘哀請佛為宣說。於此分中。義二文四。言義二者。一明如來三事涅槃。二時諸比丘聞佛世尊定涅槃下明四法實。義言文四者。一諸比丘等哀請為由。二佛告比丘莫如凡夫諸天人下。如來為說三事涅槃。三諸比丘聞佛世尊定涅槃下。比丘重複哀請為由。四佛告比丘諦聽已下。如來為說四法實義。第一段中。初明大眾睹相悲哀。先舉悲人。聞是語已悲哀所由。謂聞向前地動聲中。今日如來將入涅槃如是大動。身毛已下正明悲哀。先身後口。下請佛住。於中有二。一舉如來去住損益求請如來。二偈後長行舉聖去不應徵請如來。前中偈有十三行半。分之為二。初十一偈半明聖去有損。末後兩偈明聖住有益。損中有四。初四行半明己無救。次有四偈彰己無依。次有一偈舉聖去不還成前無救。下有二偈舉佛放捨成前無依。第一段中初有二偈明無救者。後兩偈半明無救損。無救者中。初有半偈自宣己心。次有半偈明無救者。後之一偈彰己悲苦。無救損中。初法。次喻。後合。下結。貧窮無救是法說也。貧無善財。惡無救護。猶如下喻。眾生下合。是故下結。其次四偈明無依中。初偈明無功德所依。先喻。後合。我等合人。失薩合前。國無君主及法味者。合前飢餓。第二一偈明己悲苦。先法。後喻。第三一偈無慧所依。大仙涅槃佛日墜地。無所依人。法水枯涸。無所依法。我等定死。明無依損。慧命不續故名定死。第四一偈明己悲苦。先法。後喻。其次一偈舉佛不還。成無救中。初之半偈舉佛不還。後之半偈彰己無救。其次兩偈舉佛放捨。成無依中。初有偈半明己悲苦。後之半偈怨佛放捨成已無依。上明去損。下彰住益。初一偈半明佛住世令人離苦。初偈立喻。後半合之。如來通光合前三句。能除我苦合後一句。下有半偈明能生善。先法。後喻。自下第二明去不應徵請如來。請別有五。兩義名之。一約所化以別五請。別之雲何。一所化有本請。二所化堪受請。三所化未出請。四所化未齊請。五所化迷惑請。二就能化以別五請。別之雲何。一明如來有始無終請。二有怖未除請。三所作未訖請。四所為未等請。五未同慈導請。第一請中。初喻。次合。唯願已下結請佛住。喻中如王喻佛如來。生育諸子喻諸比丘。從佛化起故言生育。道機不邪名貌端正。聖心慈憐名常愛念。勸教三學名教伎藝所習皆成名悉通利。此喻有始。下況無終。佛捨滅度令諸比丘為其變易生死所切。名為將付魁膾令殺。下次合之。我等今日為法王子合前王子。蒙佛教誨合教伎藝。已具正見合悉通利。亦可合前形貌端正。此合有始。下合無終。願莫放捨反合付殺。如其放捨順合付殺。結請可知。第二請中。初明如來有畏未除。若使已下請住除畏。前中先喻。有人喻佛。善學論者喻自知法。復於此論而生畏者。懼他不信。下次合之。如來亦爾合前有人。通達法者合學諸論。所謂通達大乘諸法。於法畏者合於此論而生怖畏。畏人不信墮於地獄。下請住中。若使如來久住於世說甘露味充足一切。請住說法。名大乘法以為甘露。如是眾生則不復畏墮地獄者。明說利益。謂於如是所化眾生。如來不復畏其不信墮於地獄。第三請中。先喻。後合。喻中如人初學作務為官所收閉囹圄者。喻佛化始隨物在。有有人喻佛。本在因時始習化人。名學作務。感聖之機名之為官。感佛在有名官所收。恆隨不捨名閉囹圄。古舊方獄名為囹圄。有人問下喻化未訖不得自安。有人問之汝受何事。假問起發。同行之流名為有人。問佛在於三有所以。名受何事。答曰我今受大苦者。假答顯德。為物辛勸名受大苦。若其脫下喻明化訖方得受樂。下次合之。世尊亦爾合有人也。為我等故修諸苦行。合初學作為官所收。我等今者未免生死雲何如來得受樂者。合有人問汝受何事答言我今受大苦惱。我未出苦。佛今正應為我受苦。雲何捨我自受安樂。若脫受樂。略而不合。第四請中文別有三。一明如來所為不等。二如來於法應無慳下以理責佛。三唯願下結請佛住。初中先喻。醫王喻佛善解方藥。喻佛能知大乘祕法。偏教子者喻教文殊。不教餘者。喻佛不教諸比丘等。下次合之。如來亦爾。合醫解藥。獨以祕藏偏教文殊。合以祕方偏教其子。遺棄我等合不教餘外受學者。第二責中。初明如來於法無慳責同世醫。後明如來於人無偏責同世醫。前中初言如來於法應無慳者。量聖異凡。以理測尋。未敢專決。是以言應。如彼醫王偏教子等。責聖同凡。後中初言彼醫所以不能普教。情存勝負。簡凡異聖。如來之心終無勝負。量聖異凡。何不見誨。責聖同凡。第三結請。文顯可知。第五請中。先喻。後合。喻中譬如老少病人。比丘喻己離善行險彰己迷惑。更有人等喻佛如來應見示導。異人喻佛。見之憐愍喻應憐已。即便示等喻應教已。合中初先合己迷惑。我亦如是是總合也。所謂下別。唯願已下約前異人請佛示導。唯願示我甘露正道。請佛說法。無上涅槃能除熱惱。故曰甘露。約喻名法說為正道。久住世等請佛不滅。然此二請。下佛對之有順有違。宜審記之。   大般涅槃經義記卷第一(之下)   應永三年十月日以勸修寺大經藏本誂弘清阿闍梨書寫了。          法印權大僧都 賢寶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4 大般涅槃經義記   涅槃義記卷第二   隋淨影寺沙門釋慧遠述   上來比丘哀請為由。目下第二如來為說。文別有二。一對前眾悲抑止哀情。二復次比丘下對前眾請正為宣說。以眾悲哀妨亂受法。故先抑止。於中初先止其悲相。為說偈下開解其心。前中如來先勸止悲。後明大眾聞勸悲止。如來勸中。汝等比丘莫如凡夫諸天等誡勸悲止。比丘愛盡。是故不應如諸凡夫。良以比丘正是所為。故偏誡之。此文雖復言對比丘。意兼大眾。故下大眾聞說止悲。當勤精進敬修善念。下明比丘聞說止悲。初先法說。如人下喻。雖裁外相內悲難止。故如殯子止不啼哭。下開其心。於中兩偈。前偈以理勸捨悲苦。後偈依善勸生歡喜。前中開意不應愁苦。正勸止悲。諸佛法爾是故當默。以理開解。後中初先教修善法。樂不放逸教修戒行。守心正念教修定行。遠離非法教修慧行。慧能治過名離非法。亦可初句樂不放逸勸修慧學慧是波若不放逸根。名不放逸。守心正念勸修定學。遠離非法勸修戒學。戒離諸過名離非法。慰意受樂勸令生喜。慰意當前汝等開意。受樂當前不應愁苦。自下第二對請為說。於中有三。一舉疑勸問。二亦當為汝先說已下對上所請。許說違住。三佛出世下正為宣說。初中如來懼諸比丘不堪諮啟。故舉勸問。於中初先舉疑令問。後許酬答。前中比丘有疑當問。是總勸也。若空下別。別中略舉十四種門以勸其問。若空不空義有多含。若就生死涅槃相對。生死名空。涅槃不空。故下文言。空者所謂一切生死。言不空者謂大涅槃。若就二諦相對以論。義則不定。若說相空以為真諦。真諦名空。世諦不空。若說真實如來藏性以為真諦。真諦不空。世諦名空。以不實故。故勝鬘中妄法名為空如來藏。真法名為不空藏矣。若常無常義亦多含。若以生死涅槃相對。生死無常。涅槃是常。二諦相對。世諦無常。真諦是常。若依非依義亦多含。邪正相對。三寶可依。外道非依。真妄相對。真法可依。妄法叵依。故勝鬘中說如來藏以為一依。若去不去義亦多含。邪正相對。正行出離名之為去。邪行沈沒說為不去。因果相對。因名為去。果則不去。若歸不歸義亦多含。大小相對。小乘趣大名為有歸。大無所趣說為不歸。因果相對。因則有歸。果則無歸。若恆非恆。與前若常無常何別。通釋是一。於中別分。不生名常。不滅曰恆。義亦多含。染淨相對。生死非恆。涅槃是恆。二諦相對。真諦名恆。世諦非恆。若斷若常義亦多含。染淨相對。生死終斷。涅槃是常。真妄相對。妄想可斷。真識是常。若眾生非眾生義亦多含。內外相對。內是眾生。外非眾生。假實相對。假是眾生。實非眾生。空有相對。有是眾生。空非眾生。就人相對。佛非眾生。離生死故。餘是眾生。若有若無義亦多含。若就有為無為分別。三有為法名之為有。三無為法說之為無。若就二諦相對分別。有為無為同名為有。無我我所說之為無。如地持說。若就人論。凡有生死而無涅槃。聖有涅槃而無生死。如下文說。若實不實義亦多含。染淨相對。生死不實。涅槃名實。權實相對。一乘是實。三乘不實。真妄相對。妄情不實。佛性是實。二諦相對。世諦不實。真諦為實。淺深相對。三諦非實。一實為實。若真不真義亦多含。染淨相對。生死不真。涅槃是真。二諦相對。真諦為真。世諦不真。若滅不滅義亦多含。四諦相對。滅諦是滅。餘三非滅。真妄相對。妄法可滅。真法不滅。若密不密。就教論之。大小不定。或小教名密。大教不密。小乘覆實名之為密。大教顯實故名不密。或大教名密。小教不密。大乘深隱故名為密。小乘粗顯故名不密。若二不二。就乘論之。權分大小說之為二。實唯一大名為不二。如是種種有疑今問。總以結勸。我當隨順為汝斷者。許為酬答。自下第二對上所請許說違住。亦當為汝先說甘露。是許說也。對前許答故雲亦當。望後取滅名為先說。然後涅槃違其請住。向前比丘第五請中。雲言示我甘露正道。故許為說。復言久住勿入涅槃。故今違之。自下第三正為宣說。於中有二。勸捨昔偽令修今真。二我今當令一切生下。就真為說三事涅槃。正酬上請。前中有三。一雙奪因果勸修今真。二雲何莊嚴正法城下。別奪昔果勸修今真。三汝等雖得出家已下。別奪昔因勸修今真。就初段中。先奪昔偽。我於往下勸修今真。奪昔偽中。先明昔來所得是難。離八難下牒以奪之。前中初先法說明難。難有六種。一佛出世難。二得人身難。三值佛出世難。四生信難。五能忍難忍明聞法難。忍猶可也。難信之法而能忍可。故名為難。亦可忍者解之別稱。於難解法而能解知。故名為難。六具禁戒得羅漢難。具戒是因。羅漢是果。六中初一就佛說難。後五約就比丘辯難。下喻顯之。如求金沙喻後五難。求金於沙甚難可得。生死法中求是五事。至極難得。如優曇華。喻佛出難。上來明其所得是難。自下第二牒以奪之。離八難者。牒舉向前六難所離。比丘得向後五難時。即離八難。故今舉之。言八難者。三塗為三。生盲聾等以為第四。世智辯聰以為第五。佛前佛後以為第六。鬱單為七。長壽天處以為第八。八中前三在下三趣。次四在人。後一在天。得人身故離三塗難。值佛離於佛前佛後。生信離於世智辯聰邪見之難。聞法離於盲聾等難。具戒得果離於鬱單長壽天難。彼無得故。得人身下牒其所得。後五難中偏牒初二。初二亦是大乘所依。不須奪破。故偏牒之。得人身難牒前第一。汝等遇我牒前第二。不應空過約就前二。奪後三種。於小乘中雖有信等。望於大乘。全無所得。故曰空過。上來奪偽。下勸修真。句別有四。一舉己昔因。二今得下舉己今果。所成果德超過二乘。故曰無上。得大涅槃。不捨世間。無礙善巧。故曰方便。三為汝等下就己昔因明修所為。欲使眾生荷恩受行。捨身手等猶前苦行。四是故下就己今果結勸修習。我為汝等求得如是無上果故。不應放逸棄而不學。別奪果中。初辯今真。汝今遇下約真奪偽。前中雲何莊嚴法城。問以起發。涅槃正法似世寶城。法從喻稱。名法寶城。此法寶城雲何莊嚴。下對顯之。具種種德總顯莊嚴。戒定智慧為牆塹等別顯莊嚴。戒能防非故說為牆。定意深靜說之為塹。慧能觀照名為埤堄。就下約真奪偽之中。汝今遇是不應取此虛偽物者。正勸捨偽。譬如已下明取偽失。先喻。後合。汝諸已下結勸捨偽。別奪因中。先奪昔偽。今當已下勸修今真。前中四句。一奪出家。二奪染衣。三奪乞食。四奪剃髮。文顯可知。勸修真中。我今真實教敕汝等。總以標許。下別教之。於中有三。一明現在三寶緣具勸令勤修。我今現在佛寶緣具。大眾和合僧寶緣具。法性不倒法實緣具。是故已下結勸修習。當勤精進攝心勇猛。勸修善法。摧諸結使教斷惡法。二十力沒下舉聖滅有損催令速修。名佛以為十力慧日。佛滅度後無人教汝斷除闇障。是故當為無明所覆。曼佛今在當應速修。三譬如下嘆法多益令其必修。先喻。後合。我法亦爾合地藥草。出生妙等合為生用。出生妙善甘露法味明能生善。而為眾生病之良藥明能滅惡。下眾因此所奪所勸而為啟請。宜須記之。上奪昔偽勸修今真。自下第二就真為說三事涅槃。文別有三。一許安眾生令住祕藏。二我亦下自許安住。三何等下顯其所住祕藏之相。初中當令一切生者凡夫眾生。及我子者菩薩名子。以諸菩薩德堪紹繼。故說為子。四部眾者。謂聲聞眾在家出家各分男女。故有四部。同教令證大般涅槃。名安祕藏。大般涅槃昔隱不說。故名祕密。權教所覆。故復名藏。故下文言十一部中所不說故。名之為藏。又於其中包含諸德。亦名為藏。第二段中。我亦復當安住是中入涅槃者。自許安住。已住同他。是故言亦。實則久住。對今息化始入名當。息化歸真名入涅槃。第三段中。何等祕藏牒問起發。下對顯之。應先解釋三事涅槃然後釋文。義如別章。文中先喻。喻中初言猶如伊字。總舉喻事。此乃舉其胡書伊字。下辯喻相。文有四句。前後不次。若正應言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三點若別。亦不得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準合應爾。但今文中。先舉縱並。次舉摩醯三目成伊。卻明別異。道如摩醯面上三目。立喻顯喻。合中初言我亦如是。合初伊字。此言不足。若具應言。我之所得祕密之藏亦復如是。下別合之。先合不成。解脫之法亦非涅槃。乃至般若亦非涅槃。合上縱並不得成伊。三法各別亦非涅槃。合上文中三點若別亦不成也。此成不成別章具論。今此略以三義釋之。一就真應相對分別。應化三事無常生滅。不成涅槃。以不成故今須滅之。真德三事方成涅槃。以真成故。今入其中。二約性淨方便分別。方便三事菩提門收。不成涅槃。性淨三事方成涅槃。此經偏明性淨之果為涅槃故。三就性淨總別分別。別分不成。總攝則成。如彼三點別不成伊。總攝則成。我今安住如是三下。合如摩醯首羅三目乃得成伊。此乃安住真常三事。亦可安住性淨三事。故成涅槃。所住雖常。為化眾生。滅應歸之。故言為生名入涅槃。所謂入於化滅涅槃。故下大眾聞之悲啼。如世伊字舉喻以帖。隨法粗分。上來明其三事涅槃。自下顯其四法實義。若作四分科判其文。前二段竟。自下第三比丘重複哀請為由。聞佛世尊定當涅槃皆悉憂等。明眾哀泣。稽首下請。稽首身請。白佛口請。口請有三。一嘆昔以請。二如帝王下比丘舉己有惑以請。三如有人嘆芭蕉下嘆己。以請。比丘何因嘆昔為請。由佛向前別奪果中告諸比丘汝等不應取虛偽物。故今比丘反嘆昔日所得法真能觀想勝。欲使如來翻。之顯真。何故第二舉惑以請。由佛向前別奪因中勸斷結使。十力滅已汝等當為無明所覆。我法能為病之良藥。故今比丘舉己有惑請佛住斷。何故第三嘆己有解。由佛向前雙奪比丘因果之中告諸比丘汝等遇我不應空過不應放逸。故今自嘆善修無我故非放逸。以修無我能得涅槃故非空過。作此語者。欲使如來翻己所解。更明正修。下依此三。如來別答。宜須記知。初中為四。一因佛今滅。反嘆昔教。彰己昔日所得法真非是虛偽。二如眾生跡下彰己昔日能觀想勝非是虛偽。三如來若離無常想下。難破如來安住之義。明佛定滅。成初段中無常法真。四如農夫下重嘆昔日能觀想勝。成前第二能觀想勝。初中快說無常苦等。反嘆昔教。比丘何因歎佛昔說。由佛今滅。佛今定滅。明法定是無常苦空。法既如是。昔言當法。是以言快。何故嘆者。為顯自己所得無常苦空法真。使佛翻之更顯真法。第二段中。先喻。次合。後顯勝相。喻中生跡喻不淨等五度門觀。像跡喻於無常苦空無我等觀。像跡寬大廣破故勝。合中初言是無常想亦如是者。合前象跡。此文略少。若具應言是無常苦無我等想亦復如是。文中就始且言無常。此實是慧。以想名說。何故如是。諸心心法更相受名。如四念處體實是慧而名為念。此亦同彼。又復此慧取相名想。於諸想中最第一者。合前一切跡中為上。下顯勝相。若有勤修能除欲愛乃至憍慢。明能斷除修道煩惱得有餘果。欲界欲愛色無色愛三界貪使。無明憍慢是三界中癡慢二使。瞋在欲界。得那含時已能斷除。故略不論。修無常想皆能滅之。亦斷見惑。文中舉終。始則可知。及無常想明能滅智證無餘果。亦滅苦空無我等想。且說無常。自下第三難破如來安住之義。明佛定滅。成前第一無常法真。於三事中。且就波若難破住義。餘類可知。然今約前無常之想。進退作難。以無常想與彼波若同是慧故。難意如何。如來若離此無常想。更有常法於中安住。安住則不滅。今則不應入於涅槃。今入涅槃。明佛離此無常想外更無常法可以安住。若佛不離此無常想。畢竟安住如是想中。此想便常不可斷滅。雲何昔言修無常想能滅煩惱及無常想。修無常想。還能滅於無常之想。何處安住而言不離。離與不離皆無住義。明佛定滅。佛定滅故無常理定無常法真。第四重顯能觀勝中。初先正嘆。下牒結之。前中先喻上說象跡廣破故勝。此說秋耕永盡故勝。下合可知。下牒結中。先牒耕喻。乘言便故。次牒跡喻。於諸想下總合顯勝。第二大段舉惑請中。文別為五。初二彰己無明未遣請佛住斷。次二彰己四住未亡請佛住斷。後一彰己倒想未除請佛住斷。比丘何因舉斯請斷。由佛向前別奪因中。雲言十力既滅沒已汝等當為無明所覆。故舉無明請佛教斷。由佛向前勸摧結使。故舉四住請佛住斷。由佛前言我法能為病之良藥。故舉倒想請佛住斷。問曰。經說二乘能斷四住煩惱。比丘應無。今以何故。請斷四住。解言。四住有粗有細。粗者久無。細者猶在。故今請斷。又問倒想與前四住無明何別。而別請斷。解言。倒想是無明起。四住家因。故別請斷。雲何得知。如地持說。如是如實凡愚不知起八妄想。故知倒想是無明起。即彼宣說八種妄想能生見慢貪恚癡事。故知倒想是四住因。五中初二有何差別。前一彰己無明未斷。後一顯己無明在故。不得如來三事涅槃。次二何別。前一彰己四住未斷。後一顯己四住在故不得安樂。故有五別。就初請中。初先立喻。帝王喻佛。知終恩赦獄囚脫者。喻佛垂滅應教眾生。除滅無明。如來今下約喻求佛。我等今下彰己未出徵請佛住。第二請中。初先立喻。如人鬼持。比丘喻己為無明縛。遇良咒師咒力除差。喻佛能救。是中少一身得安樂。下約求佛。如來亦爾合良咒師。為聲聞等求佛同前咒力除鬼。令得安下合同病人身得安樂。此舉波若及與解脫。等於法身。如世伊字。約喻別法。大乘三事如世伊字。小乘三事或縱或並。或復別異。不似伊字今言如伊。即顯不同小乘三事第三請中初先立喻。我未已下彰己未同。雲何已下徵請佛住。喻中如象為人縛者。喻佛菩薩本為四住煩惱所縛。人喻惑境。□鎖喻惑。纏心名縛。雖有良師不能制者。喻上五欲及眾魔等不能繫縛。頓絕□鎖自恣去者。喻佛菩薩斷障出去。次約前喻彰己未同。我未如是未同香象。未脫五十七煩惱者自未見文。有人傳言。出佛毘婆沙。佛毘婆沙有十八卷。彼說見惑有其五十。所謂十使迷覆五陰。修惑有七。欲界有四。貪恚癡慢。上界有三。除瞋有餘。義甚契當。但佛毘婆沙。經錄中無。不知是非。雲何已下徵請佛住。第四請中。亦先立喻。次約顯己。雲何已下徵請佛住。喻中初言如人病瘧。喻佛菩薩本為使縛。細使在心未發如瘧。值遇良醫所苦除者。喻佛菩薩。值遇過佛聞法除障。次約顯己。我亦如是多諸患等。明己同於向前病人。四住殘結殃累身心。名多患苦。見為邪命。愛為熱病。雖遇已下彰己未同所苦除者。雖遇如來病未瘉者。惡法未離。未得無上安隱常樂。淨德未成。雲何已下徵請佛住。第五請中。初先立喻。次約顯法。後請佛住。喻中有二。一喻己迷惑。二時有良醫與藥已下喻佛能治。前中初言譬如醉人。舉其喻事。醉人喻己。無明住地及妄根塵能生倒想。喻之如酒。惑心起妄。說之為醉。下顯醉過。過有三種。一喻起煩惱。二言語下喻明造業。三臥糞穢下喻明受苦。起煩惱中。不自覺知不識親疏母女姊妹。喻己有癡。不知自體如來藏性本寂無為。名不自知。不知妄心親迷真起。名不識親。不知妄境從妄心生。名不識疏。不識此等。故名為癡。迷荒婬亂喻起倒想。想謂八妄。如地持說。喻造業中。言語口業。放逸身業。受苦可知。第二喻佛能治之中。初治醉體。還自已下除其醉過。治醉體中。良師喻佛。說法授人名與藥服。受法修行名為服已。捨離癡惑不取妄境。名為吐酒。除醉過中。悟解自體本性清淨。名為自憶。翻前不自覺知言也。識知親疏。名之與識。翻前不識親疏等也。心懷慚愧深自剋等。翻前迷荒婬亂等也。言語放逸臥糞穢中略不翻之。下約顯法。於中還二。一約前喻。明己迷惑。二約後喻。明佛能治。請佛說法。前中先合譬如醉人。我亦如是合前人也。往昔已來情色所醉。合前醉也。情謂五根。色謂五塵。此根舉塵生惑之緣。故說為酒。依此生結惑亂己心。名情色醉。下合醉過。不自覺知不識親等略而不合。貪嗜五欲合前婬亂。非母母想乃至非生作眾生想。合前迷荒。言語放逸略而不合。是故輪轉受生死苦。合臥糞穢。如彼醉人舉喻以帖。自下第二約前良師能治之喻。請佛說法。如來今當施我法藥。請同良師。與藥服也。令我還吐煩惱酒者。合服已吐。而我未下彰己未同醒悟之人。徵請佛住。就第三段嘆己請中。文別有三。第一比丘因佛上言汝等遇我不應放逸不應空過。嘆己善修。欲使如來翻明勝修。二如來述讚。三比丘聞讚乘言起過。就初段中有五復次。前三復次嘆己善修。後二明己所修殊勝。復就前中。初一復次責情顯理。彰己善修。後二復次觀法離我明己善修。前中先喻。次合顯法。我等已下結己善修。喻中如人嘆芭蕉樹以為實者。喻凡計我。芭蕉喻身。說我為實。無有是處責情顯理。合中眾生合上人也。若嘆我等合嘆芭蕉以為實也。亦無是處合無是處。我等以下結己善修。亦能修習無常想等。無我治勝。所以偏說。就後二中。前一復次觀五陰法無其我用。先喻後合。後一復次觀五陰法無其我體。先喻次合。我等已下結己善修。後二嘆己所修勝中。前一能除修惑故勝。於中引佛昔說顯之。貪瞋癡慢斯皆除斷。且說除慢。餘類可知。後一能除見惑故勝。先喻。後合。修無我想合前空也。而有諸見無是處者。合上鳥跡現無是處。第二如來述讚之中。善哉嘆辭。汝等善修出其所嘆。於有為過。此實能治。故佛嘆之。第三乘言起過之中。初先起過。如人醉下自是非他。前起過者起何等過。以佛嘆其有為法中善修無我。乘於佛地起無常等無為四倒。故名起過。比丘白佛我等不但修無我想亦更修習其餘想者。不但於彼凡夫陰中修無我想。亦更於彼佛果陰中修無常苦無我等想。然此正得名於佛地起無常苦無我等想。不得名為無為法中起無常苦無我等想。何故如是。若知無為終不起於無常等倒。以何義故不說不淨。不淨事觀。故不論之。又於如來無漏法中。人多不取以為不淨。故不說之。理實具有。問曰。比丘於佛所得一切法中皆起此想。有不起處。釋雲。比丘於佛所得數滅涅槃。其唯起於無我之想。終不計為無常苦等。於佛身智具起倒想。以己所得仰類佛故。就下自是非他之中。初先非他。後便自是。前中初先立喻非他。人喻凡夫及諸菩薩。癡惑亂心說之為醉。心志濁悶名為瞑眩。山河石等喻凡五陰。日月星辰喻佛五陰。妄見稱視。取為常樂我淨之法。翻違前境名悉迴轉。視山河等皆悉迴轉。喻凡妄計下地五陰為常樂等。視日月等皆悉迴轉。喻諸菩薩計佛五陰為常樂等。聲聞之人悉用為倒。故名迴轉。若不修下法說非他。先舉凡夫及諸菩薩為不修人。下就顯非。如是之人不名為聖明無正解。多放逸等明有邪過。放逸是因。生死是果。道不修者是其放逸。顯己修故不名放逸。不放逸故。佛上不應言我放逸。上來非他。以是因緣我等善修。自是言也。以不修習無常等想不名為聖。多諸放逸流轉因緣。故我所修得名為善。上來比丘哀請為由。自下第四如來為說四法實義以酬上請。依上三請。從後向前次第答之。先對第三自嘆之辭。更為演說勝修之法。二比丘白佛如佛所說若離四倒則得了知常樂我下。對前第二請住之辭明己不住。三汝等當知先所修習無常苦等非真實下。對上第一嘆昔之請教其甄簡。初中如來先敕諦聽後為宣說。說中有二。一奪昔偽修。二何等為義無我者名生死下教其真修。前中復二。一明比丘具足八倒故修非真。二世間亦有常樂我下。彰彼八倒依三倒生。前中復二。一對前比丘自是非他。明諸比丘無為法中具足四倒。二汝等若言我亦修下。對上比丘乘言起過。明諸比丘有為法中具足四倒。有為四倒猶未除遣。雲何自嘆我等善修無常苦等。前中有三。一牒以總呵。二何等義下廣顯不達。三汝等比丘雲何而言有我想下總以結呵。初中汝向所引醉喻。牒前比丘非他之辭。但知文字不達義者。呵以顯過。所謂但知迴轉名字。不達名下非迴轉義。第二廣中何等為義。徵問起發。此問不足。若具應言雲何不達何等名為所未達義。準答應爾。下對顯之。先對向者所少之問。明其未達。我者已下對前文中所有之問辯出其義。前中初先明諸比丘自是迴轉。次明不達。後以喻帖。明迴轉中。如彼醉人見上日月實非迴轉生迴轉想。牒前比丘非他之言。比丘前說見山河等悉皆迴轉。今此何故但舉日月。釋雲。山河乃至屋舍喻凡五陰。日月星辰喻佛五陰。於凡五陰計常樂等名迴轉者。正當道理。不須非毀。為是不牒。見佛五陰為常樂等名迴轉者。乖違法理。所以偏牒。推過比丘。眾生亦下約就前喻明諸比丘自是迴轉。眾生亦爾合前醉人。此名比丘以為眾生。為諸煩惱無明所覆。合前醉體。煩惱四住。無明即是無明住地。生顛倒下合前迴轉。生顛倒心總明迴轉。我計無我乃至計苦別明迴轉。下明不達。以為惱覆不達所以。雖生此想不達義者正明不達。雖生無常無我等想。不達常樂我淨等義。如彼醉人舉喻以帖。上明未達。下次辯義。常樂我淨理實遍通一切佛法。然今隱顯。我偏就人。餘三就法。我是佛者。自在名我。自在之用在於佛人。故說為我。又復我者人之別稱。故就佛人而說其我。常法身者。法身佛體顯本法成。性出自古。體無變異。明常義顯。故說為常。樂涅槃者。涅槃是滅。滅離眾苦寂樂義顯。故說為樂。淨是法者。謂三寶中法寶之體。能治垢染。故說為淨。上來第二廣明未達。汝等已下總以結呵。我是佛義。善取我者稱當佛義。汝等比丘雲何而言有我想者憍慢貢高流轉生死。比丘上言若有不修苦無常等。名有我想。亦應說言無常想等。對初我義且雲我想。比丘上言多諸放逸。今名慢高。下明比丘有為法中具足四倒。文中有三。一呵其所取。二我今當下舉真顯偽。三苦計樂下正明比丘有為法中具足四倒。不應自嘆善修苦等。就初段中。汝等若言我亦倒習無常苦等。牒其上言。比丘上言我等不但修無我想。亦更修習其餘諸想。謂無常苦無我想等。故今牒之。是三種修無有實義。以理呵奪。於佛常樂我淨法中而修苦等。故無實義。以何義故不明不淨。義如上釋。第二段中。我今當說勝三修者。下說常樂我淨四修。但今翻對前三偽修。故言三耳。道己當說勝三修法。即顯比丘所修不實。第三段中。文復有三。一汎舉八倒。二有如是等下明八倒中有為四倒不知正修。三汝諸比丘於苦法下結彼四倒屬諸比丘。初中應先解八倒義然後釋文。義如別章。文中初言苦者計樂樂者計苦是倒法者。生死實苦。妄計為樂。涅槃實樂。橫計為苦。故是顛倒。餘三類爾。前已宣說無為四倒。今此何故重複論之。蓋乃舉前類後故爾。比丘不但無為法中具足四倒。有為法中亦具四倒。故通舉之。又復懼人聞說常樂我淨是倒。一向入於苦無常等四顛倒中。為遮此過。故說八種悉是顛倒。第二段中。有如是等四倒法者。就前八中偏牒有為四顛倒也。是人不知正修法者。不知無常苦無我等微細四修。又亦不知常樂我淨四種真修。第三結倒屬比丘中。汝諸比丘苦中生樂乃至不淨生淨想者。解有二義。一就眾生分齊以說。比丘雖復觀眾生空斷除正使。習氣未盡。故起常樂我淨等想。二約諸法分齊以論。諸比丘等未得法空。故於諸法起常樂等四倒之想。以不知法自性無常。故起常想。不知諸法自性壞苦虛集行苦。故生樂想。不知法空故起我想。不知諸法淨相本寂故生淨想。此想未除。雲何自嘆善修無常無我等乎。上來第一明諸比丘具足八倒。自下第二彰彼八倒從三倒生。八倒三倒有何差別。而言依三生八倒乎。是中三倒是迷理倒。迷諸法如。建立生死涅槃法相。不同小乘所說三倒。八倒是其迷法相倒。迷前所立生死染法建立常等。迷前所立涅槃淨法起無常等。於彼三倒所立法中而起八倒。故說依生。文中初明有為四倒依三倒生。以三倒下明無為倒依三倒生。前中有四。一明世間及出世間並皆有其常樂我淨。二分虛實。世間常等有字無義。出世常等有字有義。三何以下解釋世間無義所以。於中先問。何故世間偏獨無義。下對釋之。以有常樂我淨四倒。不知真實常等正義。所以無之。四所以下解釋世間有倒所以。正明四倒依三倒生。於中先問所以世間有四顛倒。下對釋之。以有心想見倒故爾。七識心體是其心倒。妄取法相名為想倒。於所取相建立定實名為見倒。亦可妄想謂有諸法名為想倒。重起心緣緣前所想名為心倒。於心所緣執定分明名為見倒。廣如別章。此應具論。下次明其無為四倒依三倒生。句別有二。一明世人以三倒故樂中見苦。乃至淨中見其不淨。二以顛倒下明其世間有顛倒故。但知無常苦等名字。不知常樂我淨正義。上來第一奪昔偽修。從此已下第二大段教其真修。於中有三。第一汎明八法實義。二是名下約義辯修。三若欲下就所修中簡勝勸學。初中先問。雲何為義。下對辯釋。是中正意。為明常樂我淨四義。約對以辯。通明苦等。常樂我淨理實齊通。但今隱顯。如來名我。義同前解。法身名常。亦如上釋。涅槃名樂。滅離苦故。法寶名淨。能治障故。苦無常等理亦齊通。但今隱顯。就生死人偏說無我。往來流轉不自在故。就二乘人宣說無常。終歸滅故。就外道人宣說其苦。外道所作是苦因故。通就一切有為之法宣說不淨。能染污故。第二約義以辯修中。是名不倒約法辯修。如法正解故名不倒。以不倒故知字義者。知八法名知八法義而不迷惑。第三簡勝勸學之中。簡取常等令人修習。若欲遠離四顛倒者。離前無常苦等四倒。向說比丘具足八倒。今此何故但言離四。無常等四比丘所保。正違出世常樂我淨。故偏舉之。常等四倒非彼所保。力雖未及。當必厭斷。故不舉之。應知已下勸知常等四種正義。上來一段答上比丘第三所請。自下次答向前第二有惑之請明佛不住。於中比丘乘佛前言重請起發。下佛答之。請中有四。初比丘白佛如佛所說離四倒者則知常等。牒佛前言。二如來今者永無倒下明佛離倒具知常等。三若已了知常樂已下徵請佛住。若佛已知常樂我淨。何故不住一劫半劫教導我等而欲涅槃。四若見顧下要請佛住。於中先舉住益要請。若住教我常樂淨等我當至心頂受修習。若入已下舉彼如來去損要請。若佛不住入於涅槃。我等何能與是毒身同共止住修治梵行。我亦隨佛入於盡滅涅槃中去。文意正爾。不勞異解。下佛答之。明己正法悉付迦葉不須我住。於中先呵。汝等不應作如是語。我住則修。不住隨滅。我今已下明不住意。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初明所有正法悉付迦葉。後明迦葉作依同佛。問曰。下說一切聲聞及大迦葉悉常無常。應以大乘付諸菩薩令法久住不付聲聞。今雲何言無上正法悉付迦葉。釋言。付法分別有三。一約時分別。時有二種。一始終常付。付諸菩薩。以諸菩薩常能受持流布不絕。所以偏付。聲聞弟子大迦葉等悉皆無常不能流通。所以不付。二隨時別付。通付聲聞及諸菩薩。如付法藏說。聲聞弟子雖復不能常流法化。亦能一時匡化益物。故通付之。今言正法悉付迦葉。義當後門。以彼迦葉佛滅度後二十年中弘通正法。所以付之。下言大乘付諸菩薩。義當前門。二約人分別。義別有三。一凡聖通付。如下文說。如來今以無上正法付囑諸王大臣宰相四部眾等。二簡凡付聖。唯付聲聞及諸菩薩。如付法藏說。三簡小付大。唯付菩薩。如下文說。今此文中言付迦葉。義當第二。下付菩薩。義當第三。三約法分別。義別有三。一大小分別。小付聲聞。大付菩薩。故下文說十二部經唯方廣部菩薩所持。餘十一部二乘所持。二就大乘淺深分別。淺付聲聞。深付菩薩。故龍樹說波若義淺付囑聲聞。法華義深付諸菩薩。波若多說破相空理未顯實義。故名為淺。法華宣說聲聞作佛顯其有性。故名為深。三就深經教義分別。論其教法通付聲聞。義付菩薩。故下文言。今問阿難欲令受持大涅槃經。阿難比丘所未聞者。弘廣菩薩當能流通。良以付法有斯多義。故此所說與後不同。喻合可知。汝等當知先所修下。第三大段對上初請教其甄簡。於中初先正教取捨遣其執心。比丘白下為之會通遣其疑心。前中有二。一對上比丘嘆昔所修無常想勝。以理呵奪。二春時喻下對前比丘嘆昔所解無常苦空無我法真。教其甄簡。初中當知先所修習無常苦想非真實者。以理正奪。無我等想亦非真實。略不備舉。後中先喻。後約教勸。喻中有三。一求真取偽喻。二持出下知偽非真喻。三是時寶珠猶在水下捨偽取真喻。前段喻中。初喻聞慧。次思。後修。佛初出世名為春時。比丘非一說為諸人。昔教為池。諸比丘等依教除障。名在池浴。尋教起聞稱曰乘船。得法暢心說為遊戲。聞說苦等迷覆常樂我淨真法。名為失珠。權教所隱名沒深水。此喻聞慧。下次喻思。思教求義名共入水求覓是寶。下喻修慧。人別證法名為競捉。所證苦等悉非真理。名為瓦石。取偽為真故言自謂得琉璃珠。得法適心。所以歡喜。第二知偽非真喻中。得旨捨詮。故言持出。悟解苦等非是實理。名知非真。第三捨偽取真喻中。還初喻聞。次思。後修。常樂真理猶為權隱。故言寶珠猶在水中。由理別故權實教分。故言珠力水則澄清。水之一事況於二教。濁喻權教。清喻實教。尋詮悟旨故言見珠。猶在水下。理未即心。故言如觀虛空月形。此喻聞慧。次喻思慧。比丘眾中能解常者以為一人。巧觀求真名方便力。依教審思名安徐入。下喻修慧。修心證實名即得珠。   下約前喻教勸比丘。句別有四。一約初喻呵其取偽。二約第三教其取真。三約第二勸知昔偽。四重約第三勸取今真。初中汝等不應修習無常等想以為實者。約喻以呵。如彼人下舉喻類責。汝等應當善學方便處處常修常樂淨等。約第三喻教修趣實。生生恆習故雲處處。復應當知先所修習四法相貌悉是顛倒。約第二喻勸知昔偽。下重約第三勸修今真。欲得如是修諸想者舉其所求。如智出珠約喻以勸。所謂我等辯出所修。下為會通。今言異昔故須會通。於中且就我與無我一對會通。餘類可知。比丘先問昔說無我修學有益能斷煩惱得入涅槃。今復說我以為真實。是義雲何。下佛答之。先嘆。後會。會中先喻。次合顯法。如大醫下牒以結勸。喻中有二。一昔說無我喻。二其後不久王復病下今說真我喻。前中復二。一外道說我喻。二時有明醫從遠方下聖說無我喻。外道說中。如王闇鈍明所化愚。如舍利等在俗之時各有匡領。故說為王。內無解慧名為闇鈍。所知淺狹故曰少智。有一醫下明能化癡。於中有四。一能化人癡。二所化不別。三重明其能化人癡。四重彰其所化不別。就初段中。富蘭那等六師之徒邪法訓世名為醫師。心不覺法名之為頑。口無正言說以為囂。自下第二所化不別。加以敬養名賜俸祿。自下第三重複廣前能化人癡。療治眾病純以乳者不知廣治。說我為乳。亦復不知病起已下不知正治。於中初言不知病等。明不識病。雖知乳藥復不善解。明不別藥。風冷熱病悉教服乳。明不解治。風病喻瞋。以躁急故。冷病喻癡。以頑騃故。熱病喻貪。以燒心故。煩惱非一名一切病。齊教計我名悉服乳。自下第四重複明其所化不別。不別是醫知乳好醜及善惡者。好醜據體。善惡論用。第二聖說無我喻中文別有三。一如來出現喻。二是時舊醫不知諮下反跡同邪喻。三是時客醫即為王下破邪通正喻。初中明醫喻佛如來。能宣治法故說為醫。曉八術者喻佛如來明識根藥。何者八術。一知病體。二知病因。三知病相。四知病處。或在五臟或在支節。五知病時。平旦發者是如此病。如是等也。六者知藥。識其藥體。七者知治。知如此藥治如是病。八者知禁。知如是病服如是藥忌如是食。如是等也。善療知方八中差別。從真現應名遠方來。第二反跡同邪喻中文別有五。一外道不識。反生貢高喻。外道不知請佛為師名不知諮。不知從佛聽聞正法名不知受。謂己勝佛名反貢高。謂佛劣己名生輕慢。二如來迂德示受邪化喻。先思。後請。思中明醫即便依附請為師者請人為師。諮受方者謂受其法。下正請中。語舊醫言我今請仁以為師範。請其人也。唯願宣等受其法也。三外道要請喻。外道要佛為己弟子順教奉行。名給走使。要佛一化常為弟子。是故說言四十八年。如來在世四十九載。除後宣說涅槃之年。是故但雲四十八耳。四如來權從喻。明醫受教我當如是。權從所要。隨我所能明不專從。既言隨我。明非一向從彼要也。五徒眾共匡喻。即將客醫共入見者徒眾共知。如佛昔日從於阿藍迦藍等學。彼後共佛同知僧事。此之謂也。亦可此中邪正兩師共察眾機。名共見王。上來五句合為第二反跡同邪。第三破邪通正喻中先遣邪人。客醫作念欲教王下破其邪法。前中復二。一為說正法。二爾時王下擯遣邪人。前中初言即為王說種種醫法及餘伎藝。正為說法。醫方是其治惡之法。伎藝是其集善之法。又復醫方是自行法。伎藝是其化他之法。大王當知應善分別。勸知得失。今昔相濫故須分別。此法如是可以治國可以療病。嘆勝令受。所說伎藝可以治國。治國化他。所說醫方可以療病。療病自行。下遣邪人。爾時國王聞是語已方知舊等。知舊劣新。所以擯遣。然後已下知新勝舊。故加倍敬。破邪法中文亦有二。一破邪法。二爾時客醫以種種下授其正法。與前左右。初中有四。一請施法化。二王即答下彼聞敬從。三彼客醫下正施法化。四時王答下彼聞奉行。就初段中。先思。後請。客醫作念欲教王者今正是時。內心思也。機熟在今故雲是時。即語王下發言正請。物機順聖名實愛念。請施法化名求一願。第二段中。王即答言從此右臂及餘身份一切與者。機顯聖心。義說為答。受小之機攝道方便名為右臂。一世所行名餘身份。皆從聖化名隨意求。自無顧執名一切與。第三段中別有四句。一直勸斷我。二所以下明斷無損。三若欲下立制斷我。四斷乳已終更無下明斷有益。就初句中。王雖許我一切身份牒前所許。然我不敢多有求者明化不頓。大機未熟未可頓攝。名不多求。今所求下正勸斷我。道今所求明不同後。諸比丘等在俗之時各有匡領。如王統國。佛昔化之自斷我心兼。勸餘眾。故言願王宣令國內不得更服舊醫乳藥。第二句中。所以徵問。下對釋之是藥毒害多傷損故不得服者。著我之心招苦障道。名多傷損。第三句中服斬首者。斷其出世法身之首。第四句中斷已更無橫死之者不墮生死。常受樂者受涅槃樂。故求是願結明化意。上來四句合為第三正施法化。第四彼聞奉行喻中。王答汝求不足言者。明堪斷我。此亦是其根性中語。對後化人。名初受小。為不足言。尋為宣令一切國等順教斷我。為藥斬首舉過勸斷。上來四段合為第一正破邪義。下授正法。以種種味和合藥者。謂無常苦無我等味合之為治。以療眾病無不差者。用治眾惑無不滅也。第二今說真我喻中文別有五。一患機感聖喻。二醫占王下聖說真我喻。三汝今狂下初聞不受喻。四是時客醫復語王下聖為會通喻。五王聞語已讚言已下領解修行喻。初中不久王復病者。喻諸比丘因學無我遂於佛地起無我倒。我心息已即便計佛以為無我。故雲不久。患機感聖名為命醫。有病感治。義言我今病重欲死當雲何治。執見情深故雲病重。斷絕常命名困欲死。請問治方名雲何治。第二段中醫占王病應用乳者審病擬藥。無我之病非我不治。故雲應用。尋白王下正為說我。於中有三。一喻授真我。二我於先下毀昔讚今令人樂受。我先斷乳是妄語者。是毀昔也。自名向前斷乳之言以為妄語。亦可名前所斷乳藥以為妄語。是彼舊醫妄語藥故。彼說濫真所以毀之。今若服者最能除病。是讚今也。三王今患下彰病顯治令人信受。第三初聞不受喻中。初言狂耶為熱病乎。呵責其人。而言已下呵責其言。初先直呵。而言服乳能除此病。汝先言下舉昔徵今。先醫讚下舉舊責新。如汝言下讚舊毀新。第四聖為會通喻中初呵不應。如蟲食下廣顯不應。先喻。次合。王言雲何不解已下問答重顯。然此文中以喻況喻用之顯法。蟲喻舊醫。遠況外道。推求治方名為食木。遠況外道推求五陰。有成字者近況舊醫說乳為藥。名當好乳名為成字。遠喻外道說我為治偶當真我。此蟲不知是字非字。喻彼舊醫不能自知是藥非藥。遠況外道不能自知是理非理。智人見之終不唱言是蟲解字亦不驚怪。喻世智者口不宣唱舊醫解藥心亦不怪。遠喻智者口不宣唱外道解我心亦不怪。下次合之。然此文中以喻合喻。舉彼舊醫妄說乳藥合蟲食木。初言舊醫亦爾不別諸病悉與乳藥。合蟲食木。如彼蟲下舉喻以帖。是先舊下合蟲不解。是先舊醫合是蟲也。不解乳藥好之與善。合不知字。不解乳藥醜之與惡。合不知非字。好醜善惡備如上辯。智人見等略而不合。自下問答重顯向前不解之相。初先總問雲何不解。客醫答下對問略辯。下復廣顯先解甘露。初問次辯。若是牸牛喻諸菩薩。不食酒糟滑草麥□喻離煩惱。酒糟喻癡。滑草喻貪。麥□喻瞋。斷名不食。解心柔順名犢調善。遊觀境界名放牧處。離有離無名不高原亦不下濕。餐受正教名飲清流。起行詳審名不馳走。遠惡知識故言不與特牛同群。教授以時名飲餧調。適止觀調停名行住得所。依此證我堪為真治。是故說言如是乳者能除諸病。是則下結。下解毒藥。文顯可知。上來會通。第五領解修行喻中。初先自行。後勸他修。自中王聞讚言始知領解辭也。即服病除修得益也。就勸他中句別有四。一勸他修行。二國人下始聞不受。先呵其人。初瞋。後呵。受他邪語名鬼所持。自生邪想名狂顛耶。下呵其言。先呵。後瞋。文顯可知。三王聞下推佛免過。先勸莫瞋。而下推佛。非下免過。四彼聞奉行。上來立喻。下次合之。先合昔說無我之喻。為調生下合後今說真我之喻。就前昔說無我喻中文有兩段。一外道說我喻。二聖說無我喻。備如上辯。今但合後聖說無我。就所合中。喻文有三。一如來出世喻。二反跡同邪喻。三破邪通正喻。亦如上辯。今此但合初後兩段。中間不合。比丘當知如來應等亦復如是為醫出世。合上第一復有明醫曉八術也。降伏已下超合第三破邪通正。於中喻文有其兩段。一遣邪人。二破邪法。如前廣辯。今具合之。降伏一切外道邪醫唱如是言我為醫王。合遣邪人。欲伏外道故唱是言無我已下。合破邪法。於中初言無我人等。正合斷乳。比丘當知諸外道下。懸取後喻呵其所立。是中未合食木之喻。是故如來唱言無我。結說所以。以彼外道所說之我如蟲食木偶成字故我言無我。為調生下合後聖說真我之喻。喻文有五。一患機感聖喻。二聖說真我喻。三初聞不受喻。四聖為會通喻。五領解修行喻。備如上辯。然今但合第二第四。餘三不合。為調生故為知時故如是無我有因緣故亦說有我。合第二段王應乳服。為諸比丘除無我倒。名為調生知諸比丘應受大時。名為知時。有此因緣故說其我。如彼醫下合第四段會通之文。然上文中初立如蟲食木之喻。次合舊醫。時王問下問答廣顯。今但合後重顯之文。餘略不合。如彼良醫善知於乳是藥非藥。牒舉前喻。向前明醫廣辯其乳有是甘露妙藥之義。名知是藥。亦辯是毒名知非藥。下約顯法。非如凡夫所計我等。合知非藥。於中先舉外道說我差別種種。如來說我不如是下對之辯非。何者我下合知是藥。先問。次辯。涅槃之體不同生死誑相虛假。名之為實。出離情妄說之為真。體無遷轉是故雲常。為眾德本說之為主。諸行所託故復名依。體無生滅名不變易。是名下結。自下第三牒以結勸。如彼醫等牒舉前喻。如來亦等牒舉上法。汝等已下結勸修習。第三辯習成德分中四句分別。一解辯修成德之義。上明果德。果由因成。從此已下廣辯行修成前果德。故雲辯修成德分矣。二就人分別。人有二種。一是所寄。二是所為。所寄是佛。所為眾生。所為眾生身有常性。非行不顯。顯性之行必由學成。學依法起。故須寄佛廣辯其因為所學法。雖說佛因。為使眾生學之起行。三對人分別。人有二種。一是影響。二是所為。迦葉德王師子吼等。是其影響。憍陳如等無常學人。是其所為。所為之人智解微劣。分外常因不能諮啟。故先對彼影響論之。由前廣辯所為之人便能悟入。故後重複對之以顯。四分文解釋。就此分中大段有二。從此盡後迦葉品來。廣對影響辯修成德。陳如品初。對其所為無常學人憍陳如等辯修成德。與前開宗顯德相似。就初段中粗分有二。初請。後答。偈來是請。偈後是答。細分有五。一如來勸問。二爾時會中有菩薩下迦葉請問。三佛讚下如來讚問。四迦葉白佛我無智下迦葉謙問。五諦聽下如來答問。就初段中。先告比丘。後告大眾。比丘所為。故先告之。亦可乘上哀嘆章中。對其言便。是以先告。彼辭不堪高推菩薩。故後告眾。前中有三。一直告令問。二重勸令問。三舉益勸問。良以聖意丁寧故爾。就初告中。佛先勸問。我已修下比丘自誇拒勸不問。汝等莫下佛呵令問。初中佛告汝於戒律有疑問者。正勸令問。得常因中戒學為首。又復戒律比丘所習故勸令問。我當解說許為酬答。令汝心喜彰己善答。比丘拒中我已修學一切諸法本性空者。人解不定。有人釋言。此是佛語。如來道已知法空寂。欲令比丘就之諮問。依六卷經。此比丘語。故彼經中比丘白佛我已修法本性空寂了了通達。比丘道已我於諸法先已通達何須更問。五陰是其一切諸法。比丘觀法但從緣生無有本性。名性空寂。解過始學名了了達。下佛呵中莫謂如來唯修諸法本性空者。如來彰己更有大乘不空之德。明須問也。故經說言。諸佛如來不以得此一無分別法說名為佛。第二告中初佛勸問。汝於戒律有疑可問。下諸比丘謙己不堪。於中有三。一明己無智不堪發問。二譬如老下明己無力不能受持。三從我今無智已下結己不堪。初中我等無智能問。正明不堪。所以下釋。如來境界不可思者。明慧難測。智慧分齊名為境界。佛智深廣超出餘人。餘心不及故名不思。餘言不逮稱曰不議。所有諸定不可思者。明定難測。所演教誨不可思者。明戒難測。亦可初句總明不思。後二是別。別中初證。後一是教。是故已下結己不堪。第二明己無力持中。先喻。後合。喻中有五。一喻自己無能持德。二有一人下喻明如來不應付己。三是時老下喻明自已不應輒受。四而是老下明受者失。五財主行下明付者失。初中如人年百二十。比丘喻己有重煩惱。取老為喻。不取其數。身嬰長病喻有變易。因果未除心好寂止。名寢床席。不堪隨有行化眾生。名不能起。悲願薄少名力虛劣。取滅不遙名命無幾。第二段中一人喻佛。具法稱富。隨感遷化。故言緣事欲至他方。大乘正法喻百斤金。取重為況。不取其數。用付比丘名付老人。作其言下顯委付相。或十年還二十年還。彰還不定。根熟早來不熟晚至。是以言或。令法住持稱佛本化。義言還我。第三段中是時老人即便受者。比丘喻己非分輒受。第四段中諸比丘等無有受法傳化弟子可以付囑。名無繼嗣。無常遷逼說為病篤。滅身歸無稱曰命終。所付之法無人稟行。名皆散失。第五段中此方有感如來復化。名為行還。本法全滅名債索無所。如是癡下呵以顯過。是故行下結以明失。下次合之。前五句中但合第一第三第四。我等聲聞亦復如是合第一句。雖聞已下合第三句。不能受下合第四句。如彼老下舉喻以帖。上來第二明己無力不能受持。我今無智當何所問。是第三段結己不堪。前兩段中就初以結。第三告中。初佛勸問。次諸比丘高推菩薩。後佛述讚。初中佛告汝今若問能益一切。舉益勸問。是故已下結勸所以。就明比丘推菩薩中。初推菩薩。我等智慧如蚊虻下謙己不堪。時聲聞下謙已默住。初中先喻。次合。後結。喻中有五。與前相似。一喻菩薩有能持德。二亦有人下喻佛應付。三有壯人下喻菩薩應受。四其人遇病命家屬下明受者得。五智者下喻付者得。初中如人年二十五。喻諸菩薩法身充盛。取少為喻。不取其數。智解不邪故曰端正。具眾善法名多財寶。父母妻子眷屬宗親。如維摩說智度為母方便父等。第二段中類前稱亦。有人喻佛。委法菩薩名寄寶物。語其人下顯委付相。義同上釋。第三段中壯人護物如已有者。如己自心所證法也。第四段中菩薩於此感化已周。名為遇病。告傳法人名命家屬。語其所付是諸佛法。名他所有。勸令堅持復聖本化。義言來索悉皆還之。第五段中智者善量喻佛善付。聖復本化名為行還。先所委法住持如本。義言索物皆得無失。下次合之。文中但合第二第四。合第二中。世尊亦爾合前富人。若以佛法付迦葉等。舉失顯得。反合應付。先明其失。何以下釋。如彼老下舉喻類顯。是故應下彰得異失。正合應付。以諸菩薩善能問下合第四句。先舉其法與前少異。向前喻中明由付後財無損失。今此合中明諸菩薩能善問答法得久住。言左右耳。如彼壯下舉喻以帖。上來合竟。以是義故菩薩能問結推菩薩。上來仰推菩薩能問。次謙。後默。文顯可知。第三如來述讚之中。先嘆自謙。後述推他。前中善哉正是嘆辭。得無漏心阿羅漢心出其所嘆。不自高舉名無漏心。不著吾我名羅漢心。我亦曾下述上推他。我亦曾念以此二緣應付菩薩令法住者。念諸菩薩能問能答二種因緣。故應付之。亦可曾念付囑聲聞疾滅因緣。付諸菩薩久住因緣應付菩薩。上告比丘。以彼自謙高推菩薩。故下告眾。於中亦三。就初告中先舉五果。下勸問因。果中偏舉壽命辯才。餘略不舉。勸問因中。若戒離惡。若歸集善。勸之問也。聖意慇懃故至二三。自下第二迦葉請問。於中粗二。一請由序。第二正請。細分有七。一標列請人。二彰問所由。明由佛力。三請佛求聽。四如來聽許。五蒙聽許問。六欲問承力。第七正問。初言眾中彰其所在。有菩薩下辯列其人。本是多羅出其生處。姓大迦葉彰其氏族。婆羅門種明其種姓。年在幼稚辯其老少。第二段中明因佛力所以發問。舉此為彰所問契當。第三段中從座起等身業方便。而白口請。第四段中先聽其問。後許為說。第五可知。第六段中。初先彰己智微故承。如來已下明其所對可畏故承。於中初先明佛可畏。是眾會下菩薩可畏。今當已下明己承力。佛可畏中句別有四。一嘆佛德巍巍高勝。二嘆佛眾精純無雜。三嘆佛身。猶如金剛明身堅也。色如琉璃明身淨也。四嘆佛眾智慧深廣。就明菩薩可畏之中。初明菩薩皆成廣德。是大眾前豈敢發問明其可畏。下承力中。初承佛力。後承眾力。第七問中佛前說偈經家序列。何故偈請。偈言巧約。少字之中能攝多義。故以偈請。下列請辭。三門分別。一定問多少。昔來相傳雲此偈中三十六問。準法驗答。此中具有四十二問。人復所以言三十六。說共聖行乃至歲星合為一問。眾生大依兩足妙藥。今欲問陰而我無智。不以為問。是故但雲三十六矣。彼共聖行乃至歲星四種譬喻。下皆別答。何得為一。若以此等共一雲何便為一問。初偈之中雲何得壽金剛不壞。亦應為一。彼得分二。此別何疑。眾生大依兩足妙藥今欲問陰。此等下文皆有別答。何為非問多少如此二彰問差別。問別有六。一者疑問。亦名請問。如言雲何得長壽等。二者求問。如言願佛開微蜜等。三者難問。如言三乘若無性等。四者責問。如言如其斷疑雲何不定說等。五者讚問。如言眾生大依止等。迦葉欲難。將奪先與而為讚嘆。是故雖讚而得為問。六者謙問。如下文言。今欲問蔭我無智等。謙己不堪而起後說。故名謙問。問別如此。三分文辯釋。偈判有二。初問學法。雲何得近無上道下問其學行。此雲何知。如下大眾問品之末。將答學行。迦葉請雲唯願說是大涅槃中所得功德。判知前法後是學行。學法學行有何差別。而須別問汎論有四。一理事分別。法通理事。行唯在事。二內外分別。法通內外。行德唯內。三三性分別。法通三性。觀三性法皆得起行。行唯在善。此說善行。不論餘義。四自他分別。法通自他。他人之行得為己法。己家之行得為他法。行則不爾。彼此各別。今此所論義當後門。彼前學法。外國名為正法實義分。彼後學行。外國名為準法修成分。又前學法外國名為法性虛空分。彼後學行外國名為智慧大海分。此乃依下經文名之。故下文中迦葉自言我無智力能問如來智慧大海法性虛空。名雖有異其義不殊。就學法中。初先對上純陀章中五事報果。問菩提因。雲何復示現究竟涅槃下。對前哀嘆章中涅槃之果以問其因。菩提從於生因所生。涅槃由其了因所得。故別為問。前中有二。一教賢聖趣菩提行。謂教聲聞趣大菩提。二從雲何未發心下明教凡夫趣菩提行。前中復三。一問隨緣造修之行。二從雲何諸調御下問其捨相入證之行。三從雲何共聖行下問其證實成果之行。亦名證實起用之行。前問隨緣造修行中。初對五果問其行體。雲何得廣大為眾作依下問行所依。初言雲何得長壽者。對前長壽問其得因。不問其果。下答慈悲不殺故得。問曰。前說施食故得。今以何故重問其因。釋言。壽命有二種因。一者養因。所謂施食。如世養母。二者生因。所謂慈悲不殺等行。如世生母。前說施食其因未圓。故復問之。餘皆同爾。道言雲何得金剛身。問其色因。亦不問果。此一雲何通問兩事。下答護法因緣故得。復以何因得堅固力。對上力果問其得因。下文之中與身同答。雲何於經究竟到岸。問安樂因。此經宗顯常樂之果。常樂之果是經旨趣。名經彼岸。到經彼岸方得安樂。此經彼岸雲何得到。下佛答之。受持此經名字功德。便得到之。到之究極說為究竟。願開微密廣為生說。問辯才因。準六卷經。此問稍隱。六卷經言。菩薩為眾生說法有幾種。下佛答之。能說之德有其四種。自正。正他。能隨問答。善解因緣。所說之法有其三種。法身解脫摩訶波若。將彼驗此。此問略少。若具應言願佛開微密菩薩依此法廣為眾生說。故下文中佛開三事令菩薩說。由為他說故得辯才。上問行體。下問所依。於中兩偈。初之一偈正問所依。雲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人雖實非諸佛羅漢。而能化益與佛羅漢化功等者。我等依之。下答四依。是其人也。後之一偈問所不依。雲何知魔為眾留難。問其邪人。邪人濫聖故問捨之。佛說魔說雲何別知。問其邪法。邪法濫正故問捨之。下佛具辯。   上來第一問其隨緣造修之行。下問捨相入證之行。於中先問入證行體。雲何菩薩能見已下問證所依。與前相似。問證體中差別有三。一尋相趣實。二辯邪歸正。三捨相入證。雲何調御心喜說諦。尋相趣實。諸調是佛無作四諦。說稱佛心。名心喜說。此義雲何。下佛廣辯。何者是其不喜說諦而言喜說。有作四諦隨情局說。非盡道理。不暢聖意。名不喜說。辯諦何為。諦是法相。藏是法實。為證其實故須辯相。正善具成演說四倒。辯邪歸正。呼佛以為正善具成。請說四倒。亦可正善具成就者。舉問所為。我等欲得正善具成願說四倒。令我捨離成彼正善。雲何作善大仙今說。是其第三捨相入證。雲何作善正是問辭。問意雲何。釋有三義。一據修為問。凡夫二乘皆作善業不得菩提。菩薩雲何修作善業能得菩提。此乃問行以求其理。下佛答之。捨離有無趣入中道。如是修善便得菩提。二對果為問。若使當來有果可得。可須修善。若無所得。雲何作善。下佛答之。眾生有性當必得果。如子在胎定生不久。但當修善。三望理為問。我今不知所趣入處雲何作善。與下文中不知三寶處雲何作無我其言相似。下佛答之。有如來藏可以趣入。宜作善業。唯願仙說請佛酬答。如來長壽故名大仙。上來問其入證行體。下問所依。所依有二。一明見性必由依經二明解經必由解字。雲何菩薩見難見性。問初義也。性既難見。菩薩何因能得見之。下答依經所以能見。雲何解滿及以半字。問後義也。字之半滿備有多義。下佛為辯。故令得解。雲何諸調至此。第二問其捨相入證之行。自下第三問其證實成果之行。亦名證實起用之行。於中明佛身口意行。雲何共聖至迦鄰提。問佛意業。名佛為聖。佛所成行名為聖行。諸佛如來得大涅槃不捨世間。不捨世間而入涅槃。無常共常。常共無常。乃至苦樂我無我等類亦同爾。故名為共。此相雲何。下以喻顯。如娑羅鳥及迦鄰提遊止共俱不相捨離。日月及星此三喻佛身口二業。下皆別答。偈初至此。大段第一問其教聖趣菩提行。下問教凡趣菩提行。於中有二。一明法力得菩提義。二從雲何觀三寶下明其修力得菩提義。前中有三。一明法力資人發心。二於大眾得無畏下明其法力資人成行。三生死下明其法力資人得果。初問雲何未發心人令使發心得為菩薩。下答此經入於眾生心毛孔中。令滅重罪故使發心。第二法力資成行中。雲何於眾而得無畏如金無過。明法資成滅罪之行。一闡提等謗法罪人名為大眾。雲何於中獨得無畏。如世間金無能說其瑕穢之過。下答依經懺滅諸罪。令諸罪業至無至處。故得無畏如金無過。雲何處濁不污已下明法資成滅煩惱行。雲何處濁不污如華。就人為問。濁有五種。今此且論煩惱見濁。雲何令向發心菩薩處此濁中不污如華。下答由經故得不污。雲何處煩惱煩惱不染如醫療病不為病污。就法為問。經法雲何有染不染。不能令人滅除煩惱污經勢力。故名為染。如世醫師治病不差污其醫道。   若能令人滅除煩惱不污經力。故名不染。如世醫師治病皆差不污醫道。故今問之。雲何是經處惱不染如醫不污。下答此經能滅眾生一切煩惱如醫差病。故得不染。第三法力得果之中。初問雲何作船師者。問化他德。下答如來得涅槃船。故能濟渡為大船師。雲何捨生死如蛇脫皮。問自利德。下答如來滅而常存。故得如蛇脫皮不死。分別有二。一據修入辨捨妄契實。如蛇不死。二就息化歸真以釋滅應歸真。如蛇不死。上來第一明其法力得菩提義。自下第二明其修力得菩提義。於中亦三。一明觀解。二雲何菩薩得不壞下依解起行。三示多頭下明依行得果。初中約就三寶佛性以明觀解。初言雲何觀三寶者。約就三寶問其觀解。所觀三寶隨緣不定。如天意樹隨天意轉。此觀雲何。下佛答之。化隨物變而實常存。三乘無性雲何說等。約就佛性明其觀解。於中初先當法正難。難意如何。三乘之人若無別性。雲何而得別說三乘。別說三乘。明知三乘各別有性。如樂未生雲何名樂。約喻類徵。如樂未生不可名樂。樂受生已方得名樂。三乘亦爾要有三性。故得說三。下佛答之。明三乘人同一佛性更無別性。無別性故無別三乘。故下文言世若無佛非無二乘得二涅槃。一切世間唯一佛乘。是故無別二乘涅槃。以無別故二乘之人終必同得一大涅槃。次明起行。雲何菩薩得不壞眾。問其自行。自行成就同諸菩薩不可乖異。名不壞眾。故下文言菩薩勤加精進護法所得眷屬不可破壞。雲何為盲作眼目導。問利他行。亦可此二同問利他。得不壞眾是攝人行。由勤護法人皆樂從故不可壞。為盲作導是開化行。下明得果。初言雲何示多頭者。隨類異說。雲何說者增如目初。隨機漸說。此文顛倒而復不足。若正應言雲何說者增如初月。若具應言雲何說者增長眾生如世父母教於初生十六月兒。准答應爾。小兒初生十六月時言語不正。父母為教先同其言後教正語。佛亦如是。先隨眾生說小乘法。後為說大。故今問之。偈初至此。對上五果問菩提因。自下對上涅槃之果以問其因。於中七問。初言雲何復示涅槃。標問其果。為欲簡上菩提之因。故須問之。問意如何。如來今者究竟入於盡滅涅槃。雲何復得示現世間。下答如來終不畢竟入於涅槃。故常示現在於世間。此常示現即是諸佛善有涅槃。下對此果以問其因。於中六問。前三問其證道行因。即是自利。後三問其教道行因。即是利他。問證行中。雲何勇進示人天道。正問證體。此文不足。若具應言雲何勇者示於人天及諸魔梵沙門等道。此乃名佛為勇進者。佛大勇猛最精進故。願示人等出世正道令得涅槃。下佛示之。觀察三寶常住同真。我性佛性無二無別。是其正道。下次問其得證利益。雲何知性而受法樂。問其證法得樂之益。雲何菩薩離一切病。問其證法除障之益。下問教行。於中迦葉問教權實。知之求果。雲何說密。問教權實。此言略少。若具應言雲何說密及不祕密。權教隱實名為祕密。實教顯了名不祕密。雲何畢竟及不畢竟。問其教旨。深名畢竟。淺不畢竟。如其斷疑雲何不定。總就前二徵責說意。餘人有疑。可不定說。佛已斷疑。今以何故作不定說。下答化人不同故爾。偈初至此明其學法。下明學行。於中有三。一明隨緣造修之行。二一切法中有樂性下明其捨相入證之行。三眾生大依下明其證實成果之行。亦名證實起用之行。三中初二明諸賢聖所修之行。後一明佛化凡夫行。問曰。向前學法之中菩提涅槃兩因別因。此學行中何故不爾。釋言。辯法理須離廣。理須委具。故前別問。依法成行。成行不異。所以合說。互從皆得。初造修中。五行世間。十德出世。初言雲何近無上道。問世間行。出世真德是無上道。地前所行親成彼德。故名為近。此相雲何。我今請下問出世行。我請如來自宣己心。為菩薩故彰請所為。願說甚深微妙諸佛正明所請。地上真德契實名深。離相稱妙。十德非一名為諸行。願佛說之。因修入證。下次問之。一切法中悉有樂性。舉其所證。五陰是法。凡聖五陰同有佛性。故言一切悉有樂性。亦有常性我淨性等。今旦明樂。人多好故。唯願仙下請佛宣說。請為何義。為欲證入。然此文中單問所證。不問能證。至下將答。師子具問。彼言雲何為佛性等。問其所證。佛住何法見性了等。問其能證。准彼類此理亦應齊。直以偈迮略不具問。因證成果。證寂起用。下次問之。眾生大依問佛身業。兩足妙藥問佛口業。今欲問陰我無智等問佛意業。亦可初句辯明如來人為物依。為令闡提於佛生信。第二彰佛法為妙藥。為令闡提於佛教法捨謗生信。第三彰佛智德淵深所知獨絕。為令闡提於佛義法仰推成信。初言眾生大依止者。是其讚問。讚嘆如來能為物依。迦葉欲難將奪先與。故先讚嘆。是故雖讚而名為問。迦葉是中何不即難。釋言不得。下舉善星難佛無慈無大方便非物依止。難辭極廣。若此為難。言則繁多。不成偈義。故讚便罷。兩足妙藥亦是讚問。讚佛所說能為妙藥。迦葉欲難將奪先與。故先讚嘆。是故雖嘆而名為問。迦葉此中何不即難。此亦不得。下舉二十一對諍論。難佛所說非是妙藥。若此為難。難辭繁廣。不成偈頌。故嘆便罷。今欲問陰我無智等。是其謙問。謙己不知而起後說。故得為問。令欲問陰自宣己心。下說五陰有其二種。一佛性五陰。二法相五陰。就佛性中有善不善。佛果五陰。法相陰中有因有果。故名諸陰。我無智下彰此諸陰唯佛所知餘人不測。故下如來答此問時。名為如來隨自意語。於中初明自己不知。次明精進菩薩不知。迦葉自身住第十地。當應名彼十地滿心以為精進諸菩薩也。以彼學窮趣佛無間。故曰精進。如是深下明唯佛知。如是等深牒前諸陰。獨佛能知故曰佛境。道此語者。為彰法深唯佛獨知。令人仰推捨謗成信。自下第三如來讚問。善哉總嘆。下別嘆之。別中有三。一嘆所問上同如來。二嘆所問中等菩薩。三嘆所問下益眾生。就初嘆中。初明迦葉智未同佛。後彰迦葉問等如來。所以可嘆。第二嘆中我坐道場亦曾問等。舉華嚴中菩薩問也。然其所問句義功德等無異者。彰彼同此。彼中所問佛因佛果共此不殊。第三可知。   第四迦葉謙問之中。初謙己問。譬如王下己彰慕持。前中初法。次喻。後合。不能諮問智慧大海。猶前學行。法性虛空猶前學法。如來向前嘆其善問。迦葉何故謙己不能。各有所以。迦葉所問契當法相。故佛讚嘆。迦葉忖己承力方堪。自力不能。所以謙問。下慕持中先喻次合。何以下釋。文顯可知。第五如來答問之中。依上所問次第答之。盡此品來答上初問。於中初明長壽之因。二菩薩如是修習此業得壽長下明因得果。前中初先正辯因體。二迦葉白佛是義深隱我未解下拂去跡礙。初中有四。一就所寄許說如來長壽之業。二菩薩以是業因緣下就其所為。明諸菩薩以業得壽勸聽勸說。三我以修下重就所寄。明己先修今已得果。四如王子下重就所為。明現修因當必得報。初中如來先敕其聽。後許說因。第二段中。初明菩薩由業得壽。是故已下結勸聽受。若業能下重舉前業。約果取業。故言能為菩提因者。應當誠下勸為人說。牒前聽受令依說也。第三段中。我以修習如是業故。彰己先修。下明所得。今得菩提是自利果。為人廣說外化行果。又得菩提是其果體。說是果用。第四段中初明現因。以如是等業因緣下明當得果。前中先喻。喻中兩句。初至憐愍喻利他心。王喻菩薩。子喻眾生。起業煩惱名為犯罪。沈沒三有說為繫獄。菩薩慈念名為憐愍。二躬自下喻利他行。身隨諸有濟拔眾生。名自迴駕至其繫所。下次合之。初至大捨合上初句。明利他心。菩薩應護一切眾生同子想者合上王子。生大慈等合上憐愍。授不殺下合第二句。明利他行。於中初明善法利益。安慰已下樂事饒益。前中初先化益菩薩。亦當安下化益凡夫。脫未脫下化益二乘。化菩薩中授不殺戒教令離惡。理實通受一切禁戒。但不殺戒是長壽因。故偏說之。教修善法勸令行善。化凡夫中。亦當安正一切眾生五戒十善化益人天。五戒人法。十善天法。下利三塗惡趣眾生教修善法。名為拔濟。化二乘中。初先教化令出生死。脫未脫者脫生死因。度未度者度生死果。未涅槃下令得涅槃。上來善益。安慰一切苦惱生等樂事饒益。上明現因。下明得報。於中先明得出世果。以是業緣得壽命長。正明得果。於慧自在出其命體。聖慧能持諸德不壞。故說為命。是以經中舍利目連須菩提等皆名慧命。佛慧無礙故名自在。壽終生天得世間果。自下第二拂去跡疑。於中有二。一拂去昔日不慈之跡。二如佛所言則不等視同子想下。拂去今日不等之跡。前中有四。第一迦葉以理請問。第二如來以理正答。第三迦葉執跡為難。第四如來拂跡釋通。文別可知。初中迦葉先牒上言彰己未解。次呵如來。不應說言菩薩修等。所以下釋。人有善惡。何由可等。惡有六階。一者闡提。二謗方等。三作五逆。四犯重禁。五作十惡。六犯一切威儀之罪。今應具列。略舉中三。雲何當下結明難等。第二如來以理正答明己實等。第三迦葉執跡難中。先舉昔事。事如經說。是金剛下牒以徵佛。第四如來拂跡釋中。初就化犯釋去前難。後就實犯彰己慈益。前中先呵。次辯化事。為欲驅下彰己化意。就實犯中。初就現犯明己慈益。未可見法汝欲見下。就其當犯明己慈益。前中初意。次口。後身。意中先舉四種惡人。略無五逆及威儀罪。我於是下明己慈益。口中。如王有犯誅戮而不放捨。明凡異佛。如來世尊不如是下彰佛異凡。異有二種。一世間人王見犯罪者以苦報治。佛則不爾。為遮其苦。二世間人王治罪之時。人雖未悔亦不放捨。佛則不爾。有悔皆恕。初言世尊下如是也。總明不同。下別顯之。別中先舉七羯磨法。次明化意。後總結歎。初中第一驅遣羯磨。猶是律中擯羯磨也。阿濕波等在聚落中行惡污家。如來立法驅擯令去。名驅遣羯磨。呵責羯磨者。如律中說。智慧盧醯那好喜鬥諍。口出刀玸。共相罵辱。令僧塵垢。如來立法呵責令止。名呵責羯磨。置羯磨者。猶是律中依止羯磨。僧芻比丘愚癡無智。數懺數犯。不能自制。如來立法令依有德。故曰依止。安置在於有德人邊。名置羯磨。舉罪羯磨者。義當律中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善法比丘譏罵檀越。檀越反報恚恨捨去。如來立法令懺檀越。遮抑不聽。不至其家。名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舉罪示之。令懺檀越。故復名為舉罪羯磨。不可見羯磨者。猶是律中不見罪舉。闡陀比丘犯罪不識。如來立法。舉出眾外。有利皆奪。待見方解。名不見罪舉。滅羯磨者。猶是律中不懺罪舉。還是闡陀作罪識知而不懺滅。如來立法舉出眾外。待懺方解。名不懺罪舉。伏令滅罪。故此名為滅罪羯磨。不捨惡見。猶是律中不捨惡見舉。阿利吒比丘說欲不障道。如來立法舉出眾外。待捨方解。名為不捨惡見舉也。如來所以與謗法下明己化意。此即不同世間人王。即是施下總以結歎。制惡防苦名施無畏。身業益中若放一光若二若五。正明身益。五色光中或放一二光乃至五種。具有已下總以結歎。上來就其現犯明益。下就當犯。未可見法汝欲見等。總標許說。末代化儀迦葉未知。名未可見。下正為說。初國王喻教治眾生。毒樹一喻勸治徒眾。白髮一喻治自眷屬。前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先教治罰惡人。當知已下明治有益。喻中四句。一喻所治。未來惡人身為眾主。故說為王。多犯禁戒名專暴惡。造惡不已人皆厭賤。名遇重病。有鄰王下喻能治人。持法之人說為鄰王。知惡曰聞。集善比丘名興兵來。欲往治罰名規殄滅。三時病王下所治降伏。四如是鄰下能治得福。合中持法亦如是等合第二句。得福無量合第四句。第二段中但喻無合。長者喻於持法比丘。眾喻田宅。生毒喻於造惡之人。斫喻治罰。第三段中先喻。次合。後舉得失勸人奉行。喻中壯人喻持法者。首生白髮喻眷屬中造惡之人。愧而剪拔喻教驅遣。合文可知。就下勸中先失後得。上來第一拂去昔日不慈之跡。下拂現在不等之跡。迦葉先問。如佛所言則不等視如羅□羅。執言徵行。執前如來治罰之言。徵無等行。若有一人以刀害下執行徵言。若治毀禁是言則失。結以顯過。等言失也。下佛釋通。先喻。次合。後結彰等。喻中有三。一立喻相。二反問迦葉。三迦葉正答。初中王等喻佛如來。未來學人名為諸子。從佛化生以言產有。道機不邪名為端正。識達因果稱曰黠慧。若二三四多少不定。惡人有六。如上所列。於此六中。闡提無信不可攝化。今癈不論。威儀過輕。今此不說。就餘四中。造作十惡及犯四重。說以為二。加以五逆通前說三。復加謗法通餘說四。以何義故不說其一。欲於其中有留有驅。故不說一。玄委當來傳法之人令其攝化。名付嚴師。而作言下顯委付相。於中初先付令教善勸教學人。名君為我教詔諸子。令成三學。名威儀等悉令成就。下付治惡。我今四子就君受學牒前所付。於中有犯四重五逆及謗正法。此三罪人依法擯徙。名為三子病杖而死。於弟子中有犯十惡輕罪之人亦須治罪。名餘一子必當苦治。罰惡清眾當佛本意。是故說言雖喪三子我終不恨。反問可知。迦葉答中。初先依理總答不也。何以下釋。合中有四。一合前喻。二就所委反問迦葉。三迦葉正答。四如來約之顯己無罪。初中如來合前王等。視壞法者等如一子合產諸子。如來以法付諸王等合付嚴師。向前喻中舉人彰付。今此合中就法論之。左右言耳。應當勸下合君為我教詔諸子。令得增上戒定慧下合威儀等悉令成就。若有不學乃至應治合上三子病杖而死。唯有一子必當苦治。後之三段文顯可知。上來合竟。自下第三結以彰等。先就所寄如來結等。是名已下就其所為菩薩結等。上來明因。自下第二明因得果。於中初明果體常住。即是自德。應當修習佛法眾僧而作常下。就常辯歸明利他德。前中初明果體常住。二迦葉白佛世出世法有何別下。寄對辯異彰其不同。前中有三。初言菩薩修習此業得壽命長善知宿世。略明得果。二迦葉白下問答廣辯。三迦葉當知佛是常下結勸修學。初段可知。第二廣中有三問答。第一迦葉執因徵果難佛無常。如來答之。明己是常。第二迦葉聞常不解請佛宣說。如來為辯。第三迦葉執真難應。如來為釋。初中迦葉先牒佛言呵不應說。何以故下以理徵責成前不應。於中有二。一舉因徵果難佛無常。二從如來將無已下。准果驗因疑無慈行。就初難中。先喻。後合。喻中有二。一言行相違喻。名佛以為知法之人。佛說常果酬遂常因。名說種種孝真之法。因為父母。果為子故。攝義就已名至家中。以無常果乖違常因。名以瓦石打擲父母。二而是下嘆因責果喻。先嘆其因。如是父母舉佛昔因。得果所依名良福田。能生常果名多利益。此因叵得名難遭遇。應以常果而酬遂之。名應供養。下責今果。無常之果乖違常因。名反惱害。下次合之。先合初句。是知法人言行相違牒次前喻。如來所言亦如是者舉法以合。菩薩修下合第二句。菩薩修等應得長壽合前嘆因。今者已下合後責果。第二舉果驗因之中。將無於生有怨憎想。明無慈心。世尊昔日作何惡下明無善行。下佛答之。汝今何緣。呵其難辭翻上後難。如來長壽於諸壽下。明佛體常對上初難。諸壽中勝是佛報常。所得常法諸常中最。是佛法常。第二段中迦葉先請。下佛為解。有四復次。前二復次明常所以。後二復次顯常殊勝。就前二中。初一明其諸命同入所以名常。先喻。後合。人中天上地及虛空悉入如來壽命海者。解有二義。一就自行趣果以論。佛在因中具有無量人天善業齊應得果。今皆共感如來之命。是以雲入。二約他以辯。一切人天所有壽命皆在如來壽命限中。故說為入。第二明其出生多命故得為常。於中先喻。阿耨達池從主立稱。此方正翻名無熱惱。傍名清涼。無熱惱龍居其中故。出四河者。經說不定。或雲出八。或復言出二十大河。各有所以。言出四者。此池在於香山之頂。於山四面有四獸頭。東方金象。口出恆河。南方銀牛。口中流出辛頭大河。西琉璃馬。口中流出悉陀大河。北頗梨師子。口中流出博叉大河。言二十者。如阿含說。四河去池四十里外各出四河。通本二十隨方赴海。言出八者。佛出山東。東方五河人皆具見備取為喻。餘方大河有大名聲人皆同知。亦取為喻。通前說八。餘方小河無大名聲。人多不知。故不舉之。所以言八。今但雲四。下次合之。如來亦爾出一切命。解有兩義。一就自己化用以論。化起多命名出一切。二就如來化他以說。教他令得是故雲出。後二復次明常勝中。前明法常。後顯報常。並先立喻後合可知。第三段中迦葉先難。若佛是常何不住世一劫半劫。下佛答之。先呵。後釋。釋中有二。初舉劣顯勝明佛實常。先舉其劣。如是五通尚得已下牒劣顯勝。以是下結。二如來此身是變化下彰滅是應。先明是應。為度已下顯己化意。上來三番合為第二問答廣辯。   下勸修學。初先勸知。次勸修行。後勸宣說。文中可知。上來第一明佛體常。自下第二寄對辯異顯其不同。於中初明不同凡夫。涅槃義者即是諸佛之法性下不同二乘。汝今不應思量如來何處住下不同菩薩。前中迦葉先問起發。後佛答之。問中有二。一問佛差別。二如佛言下難使無別。於中先舉邪正。二常若言已下就之設難。先難如來同其世常。何以故下釋彼世常同於佛常。佛答有三。一明邪異正。二是故如來出世已下辯正異邪。三以是義下結勸修學。就初段中。先喻。次合。有難解者下重顯之。喻中七句。一過佛說經喻。二長者終下外道竊法喻。三賊得牛下無師自搆喻。四各相謂下學佛求常喻。五我等無下求常不得喻。六以醍醐下妄加己情喻。七以水多下加情損失喻。初中長者喻於如來。牛喻行法。行門差別名色種種。同顯一詮名共一群。委修行者隨緣習學。名付牧人隨逐水草。為得涅槃不期餘報。名為醍醐不求乳酪。菩薩如彼牧牛之者。依法思量說之為搆。得義充神名之為食。第二段中過佛遷化名為命終。諸外道等盜佛正法安置己典。名為群賊之所抄掠。第三段中彼無善巧解釋之師名無婦女。出情圖度名自搆將。憶想作解用以充神名得已食。第四段中彼大長者畜養此牛但為醍醐。遠尋聖意。我等已下學佛求常。夫醍醐下嘆其所求。第五段中外道自忖身無道機。名為無器。此乃就其根性中語。依法修善名為得乳。無有道機錄彼善行名無安處。外道唯有世俗善機。收錄彼善。故言相謂唯有皮囊可以盛之。不能觀察破相求實。是故說之不知攢搖。正觀名攢。傍推曰搖。世善叵生名漿難得。道果絕分名況生蘇。第六段中以醍醐故加以水者。為得常果於生死中妄想建立。宣說梵天自在天等以為常樂。第七段中以水多故一切失者。由加妄情失於世善。名為失乳。失於賢聖所修道行。名為失酪。不得涅槃名失醍醐。此等應得不得名失。下次合之。前七句中但合五句第一第四略而不合。合第二中。初先正合。何以下釋。如彼賊下舉喻以帖。次合第三。凡夫雖得戒定智慧合賊得牛。無有方便不知解說合無婦女。次合第五。以是義故不能獲得常戒定等。合漿難得況復生蘇。如彼賊下舉喻以帖。次合第六。群賊加水牒舉前喻。凡夫亦下舉法以合。次合第七。實亦不得解脫涅槃。合乳酪等一切俱失。如彼賊下舉喻以帖。上來合竟。自下第三重顯向前加水之相。凡夫所修人天善行如所加乳。妄說常等名為加水。文中先明所加之乳。舉法喻帖。如是凡夫實不知下明其加水。文顯可知。上來第一明邪異正。自下第二辯正異邪。初先法說。次喻。後合。是故如來出世之後乃為演說常等法說。是破外道妄說常樂我淨法故。   佛為正說常樂淨等。喻中六句。一如來出現喻。輪王喻佛。化現世間名出於世。二福德力下外道退散喻。三牛無損下正法無損喻四王以諸牛付一牧下付人修學喻。佛以正法付諸菩薩。名付牧人多巧便者。五是人下修學得常喻。菩薩巧修證會常法名得醍醐。六醍醐下得常廣益喻。以己所得化他同證令出生死。名無患苦。合中聖王出現世時合上初句。諸凡夫下合第二句。先合。後帖。如來善說世出世法合第三句牛無損命。為眾生下合第四句付一牧人。為眾生故令諸菩薩隨而演說。菩薩既得合第五句是人方便即得醍醐。正應說言既得常果。法從喻稱。故雲醍醐。復令已下合第六句。然上喻中雲無患苦。今此合中言得常樂。言左右耳。上來第二辯正異邪。自下第三結勸修學。先結。後勸。結中初言以是義者。以佛不同世間之義。如來常等結明常義。唯在如來不在餘人。此常法稱要是已下。結明常名唯在如來不在餘法。下次勸之。初先勸知。後勸修學。勸學有三。一勸修學常住二字。常是法常。住是報常。依法住故。二明修者隨佛所行至佛至處。修同如來名隨我行。得果同佛名至我處。又修報常名隨我行。證會法常名至我處。三明修者佛為涅槃。言修二字為滅相者。修佛常住為大涅槃寂滅之相。以此二法離相離性。故稱為滅。當知如來則於其人為涅槃者。大般涅槃獨顯其心。故雲為般。準下解釋涅槃之義。道理正爾。不得異釋。上來第一不同凡夫。自下第二不同二乘。於中有三。一明涅槃唯是佛法。第二迦葉執小難大。第三如來辯大異小。就初段中。涅槃義者牒佛向前為般涅槃。即是諸佛之法性者。約人辯法。明異二乘。第二段中。先請。後難。請中初言佛法性者其義雲何。諮請佛義。我今欲下求請佛說。難中四句。一有性無身難。夫法性者牒佛向前涅槃法性。即是捨身准小類大。謂同小乘捨身捨智方為涅槃。言捨身者名無所有。釋大同小。同於小乘滅無所有。若無所有身雲何存。執無難有。二身若存下有身無性難。身若存者縱聽有身。雲何而言身有法性。難破有性。由身存故不得滅身以為涅槃。故無法性。三身有性下雙牒並徵。道言身者牒後有身。有法性者牒前有性。雲何存者就以並徵。若言有身法性之義雲何得存。若有法性。法性是無。身雲何存。四我今下彰己不知。請佛釋通。佛答有四。一明法性非無。二明二乘不知。三明佛身非無。四明二乘不知。文別可見。就初段中。汝不應說滅是法性呵其難辭。夫性無滅正顯非無。第二段中就喻以明。二乘不知仰類佛德。如無想天成就色陰而無色想。舉其喻事。第四禪中廣果天處。有諸外道修無想定生於彼中。初生有想中間想滅。經五百劫命欲盡時。心想還生。便謗涅槃。終入地獄。佛今舉之。彼想滅時但有色陰。而無色陰所依之想。亦無依色攀緣之想。名無色想。不應問下彰其難知。彼無想天雖無粗想。非無細想所有心識。二乘不知。故不應問。喻明如來生死雖滅真德常存。所有真德非二乘知故不應問。雲何住者問其色陰。雲何受樂問其受陰。雲何行者問其行陰。雲何想者問其想陰。雲何見聞問其識陰。此皆不應。如來境下顯前不應問之所以。無想天報唯佛境界非二乘知。故不應問。所況佛德類亦同爾。第三段中不應說言如來身滅。明身非無。又明佛身非是無常遷滅之法。是故不應說身是滅。第四段中就法以明二乘不知。如是滅法牒前涅槃。是佛境界明唯佛知。非諸已下明非二乘之所知也。自下第三不同菩薩。於中三句。一勸迦葉不應思量。何處住者思佛色陰。何處行者思佛行陰。何處見者思佛識陰。何處樂者思佛受陰。略不雲想。此皆不應。以佛平等法門之身。妙出情外。無一處在而無不在。故不應思。二如是義下明其不知。成前不應思量之義。不知同小。是故雲亦。三諸佛下舉佛不思。成前不知。諸佛法身是法性身。種種方便是佛報身。報德差別故雲種種。方便修生故名方便。亦可法身是佛真身。種種方便是佛應身。皆不可思。故彼不知。上來第一明佛體常即是自德。自下第二就常說歸明攝他德。於中有三。一就常辯歸。二迦葉聞說領解修行。三如來述讚。初中應修佛法及僧而作常想。總勸修學。亦應說言作無異想及無變想。但今文中乘上所辯但勸修常。餘略不論。是三法下別教修學。先開三門。次廣辯釋。若言如來異法僧下破邪顯正。前開門中言是三法無異想者。明非別體。一佛體上隨義分三。故無別異。無無常者體非生滅。不同變易。無變異者體無終盡。不同分段。准釋應爾。約此三門教除邪想。下廣辯之。先廣無異。次廣第二無無常義。後廣無變。此三段中文有隱顯。廣無異中單反無順。無無常中反順雙舉。解無變中唯順無反。互從皆得。辯無異中於三修異請淨三歸則無依處。明無初始歸趣之心。清淨三歸。非是其人所趣向處。名無歸處。禁戒不具明無中間正修之行。趣真行闕。所以不具。諸行皆闕。離惡在初。故但雲戒。終不能得聲聞緣覺菩提果者。明無究竟所成之果。三乘之果並皆不成。故雲不得聲聞等果。不得菩提義則可爾。雲何不得聲聞緣覺。解言。若人一向不聞一體三歸作別異想。容得聲聞緣覺之果。若曾聞說一體三歸誹謗不受。作別異想。此即是其謗方等人罪過五逆。人天之報尚不可階。況能證得二乘道果。若能於下解釋第二無無常義。先順。後反。順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若能於是不思修常想者。則有歸處。明有初始歸向之心。常住三歸是其所向。故有歸處。准前應言禁戒具足能得聲聞緣覺等果。略不具論。喻中如樹喻上初段如來體常。則有樹影喻此後段三歸義常。依佛常體開此三歸攝人之用。故如因樹則有樹影。合中如來亦爾。總合。有常法故合前樹也。則有歸處合有樹影。非是無常總結為常。下反釋之。若言如來是無常者。舉彼異見。則非世人所歸依處。辯過以非。無常滅去誰為物歸。自下第三釋無變異。迦葉初先舉闇無影。欲令如來同之變異。下佛答之。明影常有顯佛無變。於中先明如來恆有無眼不具。先喻。後合。如彼闇下明諸眾生不見時節。先喻。後合。佛滅度後合彼闇時。說言無常合不見影。上來廣辯。自下第三破邪顯正。且就初門破邪顯正。餘二可知。若言如來異法僧者。舉其異見。則不能成三歸依處以理示過。如汝已下約喻顯過。三歸各別不即常性。故是無常。   上來第一教示真歸。自下迦葉領解修行。於中有三。一以真歸。上開父母。乃至七世無始皆開。但隨世俗且言七世。又七世來愛習未捨。可以攝化。故說開之。七世父母隨生何道。迦葉皆往而為開化。如佛昇天為母說法。二我今下中益己身。三既自下下利眾生。有信眾生直為廣說。無信眾生懼伏令學。   第三如來述讚之中。初嘆護法。次嘆益人。以善益人故曰不欺下明得果。   金剛身品者。此品之中具答二問。一答雲何得金剛身。二答何因得堅固力。此二因同。一處答之。於此二中。就始以標。是故名為金剛身品。下文之中具辯五身。何故偏名金剛身品。不可並題。且舉金剛就第一問。偏雲金剛。此品有四。一明得身。二總結嘆。三迦葉領解。四如來述讚。就初段中。先明其果。而未能知所因已下辯其得因。向前品中先因後果。今乘前便。先果後因。就明果中。先略。後廣。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乃至法身。是其略也。身體不遷名常住身。不為緣沮名不壞身。不壞之義如世金剛。是故就喻名金剛身。不假資成名非雜食身。唯以法成名為法身。下廣顯之。迦葉先問。如來次答。下迦葉領解。問中有二。一牒佛所說明己不見。二唯見下舉佛化跡彰己所見。先明所見無常壞等。壞翻不壞。塵翻金剛。食翻非食。等者等於血肉之身。翻前法身。何以下釋。以入涅槃故非常等。此義上來佛數解釋。迦葉何故仍為此問。為起說故。又以世人執見難捨。欲令如來重為破遣。故復舉之。答中有四。一就所見以呵。二如來之身無量億劫堅牢已下。就所不見以教。三如是功德成如來身非食身下。就前所呵以破。亦名為釋。四汝今當知如來之身即金剛下。就前所教以勸。初中莫謂是呵辭也。第二教中文別有三。一辯德廣教。二如來法身皆悉成下總以結嘆。三唯有如來乃知已下。明前迦葉不見所以。初中先約過去以教。如來非身是身已下就現以教。般涅槃時不般已下就後以教。初言如來無量億劫堅牢難壞。舉本顯今。現中初言非身是身開列章門。有過皆捨名為非身。有德斯備稱為是身。不生滅下廣以顯之。於中所有遣相之言。成前非身。辯德之辭顯上是身。唯可如是總相粗判。不可碎分。非身是身。不可說下牒以結嘆。非身是身牒前所辯。不可宣說明其出言。除一法等彰其離相。除一法相明非一相。不可算數明非異相。就後教中。般涅槃時不般涅槃。明實不滅。上來廣教。如來法身皆悉成下第二總結。唯如來下是第三段釋前迦葉不見所以。良以佛身唯如來知。非諸聲聞緣覺知故。迦葉不見。迦葉示同二乘不見。故今舉此釋其不見。上來第二如來教竟。自下第三就前第一所呵以破。於中三句。前之兩句舉佛真德破其所見。後之一句舉佛應病釋其所見。前兩句中。如是功德成如來身非是雜食。破前迦葉唯見食身。如來真身功德如是雲何復得諸疾苦等。破前迦葉所見無常破壞之身。言無危等即是顯佛堅固力也。第三句中明佛為生示現病苦。故令迦葉見佛無常破壞身等。自下第四就上第二所教以勸。先勸令知如來之身即是金剛。次勸令思。思佛金剛非是食身。後勸令說。說佛法身。上來第二如來廣答。自下第三迦葉領解。於中初先領佛前言彰己解知。次受佛前勸。彰己常思。後受佛勸。彰己宣說。上來明果。下次辯因。迦葉初先領前問後。以為起發。唯然法身金剛不壞。是領前也。而未能下是問後也。佛答有二。一明護法以為身因。二是故護法優婆塞等應執刀下明護法人德行相貌。前中有四。一略明護法以為身因。二我於往昔下略引已為證。三護持法者不受戒下廣明護法以為身因。四過去已下廣引已為證。初二可知。第三段中初明在家俗人護法不受五戒不修威儀勸其捨小。小乘法中善優婆塞不畜刀杖。不得護法。為是不受。應持刀等教其習大。迦葉白下出家護法。初先迦葉反問起發。若有比丘離於守護是真比丘取中為上。若隨守護是禿居士取上作下。戒中宣說。持刀杖者比丘不得為之說法。今有隨者犯戒無行。是故說之為禿居士。下佛先呵。莫說如是上品比丘為禿居士。下正為辯。先明中品。次明上品。後顯下品。明中品中。先彰其得。次辯其失。後結顯過。得中初明自行之得。有來問下明利他得。自中初言供身趣足。有節量行。讀誦經等有修善行。利他可知。下次明失。雖能如是然故不能作師子吼。不能宣說大乘教法。不為師子之所圍繞。不能流通大乘行法。不能大乘善法攝人。是故不為師子圍繞。不能行違攝化惡人。是故不能降伏非法。下結過中。如是比丘不能自利及利眾生。就前失中。結以顯過。雖能持下就前得中結以顯過。就上品中。初彰其失。次辯其得。後勸修學。失中供身亦常足者無節量行。就明得中復能持戒是自利德。能師子下是利他德。於中有三。一能宣通大乘教法。二利益安下明能流行大乘行法。三若有比丘能如是下勸人防護。前中初總。修多下別。經有十二。以何義故但言九部。釋言。諸經辯義不定。或時大小合為十二。小乘法中宣說十一。略無方廣。小乘未說方廣理故。大乘經法合為方廣。大乘為顯方廣理故。故地持雲。十二部中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此經亦爾。故下文言十一部經二乘所持。方廣一部菩薩所持。或大乘小乘各說九部。如法華說。小乘法中略無受記無問自說及與方廣。故但有九。小乘之中未說行因作佛之義。故無授記。法淺易諮故無自說。未辯廣理故無方廣。大乘法中略無因緣譬喻論義。故但有九。大乘眾生利根易悟。不假因緣譬喻論義。方始悟解。是以略無。或隨義具論大乘小乘皆有十二。今據一門且說九部。以如是下總以結之。第二段中初依經唱制。若有比丘畜如是下依法治罪。於中初先如法治罰。如來先下引說證成。明合治罰。就第三段勸人護中。初舉未來留難之事。是說法者設命終下彰益勸為。以是緣下勸人防護。上來辯得第三結勸文顯可知。就明下品比丘之中。如是破戒名禿居士者。名前破戒害法師人為禿居士。非持戒者得是名字。簡上異下。就第四段廣引證中文別有四。一舉往事。有德國王生阿□國作第一弟子者。所謂聲聞四果之中第一人也。覺德生彼作第二弟子者。是四果中第二人也。二結勸護法。三會通古今。初先會通。護正法者得如是下嘆因成果。迦葉白下述嘆所成。四結勸護法。自下第二明護法人德行相貌。先明在家德行相貌。後論出家。前中初言是故護法優婆塞等。乘前以勸。是護法者有大果故。應持刀杖護持法人。若受已下正明護法德行相貌。受小五戒不持刀杖護說法人。不名大乘。不受五戒持杖護法。乃名大乘。下總結勸。就明出家德行相中。初迦葉問。為有師耶為無師乎。問持法人師德有無。為是持戒為是破戒。問持法人師行持犯。下佛答之。先對後問。明持非犯。謂具正下對其初問明有師德。前中先呵。莫謂是等為破戒人。下釋有四。一舉未來留難之事。二迦葉請。當於爾時雲何行化。三如來答。為是我聽持法比丘隨俗通化。此即明其比丘無犯。四若諸國下乘明能護俗人無犯。於中初明諸國王等雖持刀杖是持非犯。次勸莫殺。後結其人第一持戒。就答初問明有德中。初明其人三業善正具有師行。眾有三下善攝徒眾。具有師能。亦名師益。善持律下通經達律。體聖化儀。具有師德。就初段中先明有行。若有比丘以利養下舉惡顯善。明有行中先明自行。謂具正見意業善也。能廣宣下口業善也。終不捉下身業善也。摧伏已下明能利他。是名已下結前自利。能為生下結上利他。舉惡可知。明師能中先舉三眾。次列三名。身雖不犯。與破戒者和雜一處。名犯戒雜僧。自身無犯。見己弟子有犯教誨。他犯捨置。名愚癡僧。自淨淨他名清淨僧。次辯優劣。破戒雜僧為利同犯。故易可壞。淨僧不爾。故不可壞。癡僧未必為利同犯。又不能異。故癈不論。下廣辯釋。雖辯前二。意顯第三。明師德中。初明知律。後明善經。就知律中。先開五門。次釋。後結。前開門中。善持律者總以標舉。下列五名。為欲調伏利眾生故。是第一門。所謂菩薩權化方便行非通道。若輕第二。若重第三。非律不證是其第四。是律便證是其第五。廣釋可知。結中善解一字義者解一律字。善持契經亦如是者。亦同知律。且有五門。一知菩薩權行方便。第二知淺。第三知深。四是經應證。五非經不證。上來第一明因得果。自下第二總以結嘆。佛法不思結嘆前因。如來不思結嘆上果。迦葉白下。大段第三領解奉行。初先領解。如是如是誠如聖教。領前廣說佛法不思。如來亦爾領後結嘆。故知已下彰己奉行。先許自行。後為他說。自下第四如來述讚。先總嘆善。次勸正學。後明學益。   名字功德品者。此經名中說大涅槃功德之法。攝旨從詮。是故說為名字功德。廣辯此義。故雲名字功德品也。此品答上雲何於經究竟到岸。辯經名德。令人奉持窮經旨趣。名到經岸。此乃明其安樂之因。持經名德。近離惡道。終得究竟常樂之果。名得安樂。文中有二。一辯經名德勸人受持使到經岸。二迦葉領解。前中復三。第一總舉經名功德勸令受持。二聞是經名生四趣下彰益勸持。此即明得世間安樂。三所得功德我今說下辯德教持。此即明得出世安樂。就初段中汝應受持經名章句所有德者。此經名中說大涅槃所有功德。攝旨從詮。故曰名字。所有功德持之得樂故應受持。第二段中聞生四趣無是處者。正舉聞益。聞有三品。一者上品。稱經而聞。不作聞相不作聲相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乃至不取一切法相。是人畢竟不生四趣。除悲願力。二者中品。雖未離相善心聽受。暫時不生非永不入。三者下品。微末善心聽受此經。遠為未來出離因緣。非即不生。今此所論是其上品。故生四趣無是處也。何以下釋。良以此經無量諸佛所修習故。聞之不生三塗修羅是四惡趣。第三段中所得功德我今說者。總標許說。謂彼諸佛所得功德今當說矣。次迦葉請。當何名經問經名字。此經之中具說多義。當於何義而名此經。雲何持者問奉持儀。下佛答之。此經名為大般涅槃。答其初問。上語善等答其後問。於中有二。一嘆經殊勝令人敬持。二汝今聽下辯經名德令人樂持。三若欲於此大般涅槃而涅槃下正教奉持。依經學常名為奉持。初中有四。一嘆教善。二嘆義深。三嘆文善。四嘆義備。嘆教善中隨其經文。初中後別為上中下。合法稱機能生行心。故名為善。第二句中義味深者名義為味。不同餘處名字為味。義能津心令人愛樂如世美味故名為味。與下文中譬如甘蔗數數煎煮得種種味。其義相似。第三句中其文善者。言辭才巧不增不減。故曰文善。第四句中。純具梵行明其行圓。寶藏無缺彰其理圓。亦可純備彰其因圓。寶藏無缺明其果滿。經有此勝故勸奉持。自下第三辯經名德令人樂持。先總敕聽許為宣說。上已許說。迦葉遂請。不得即說。故今重敕許為宣說。下正說中有八復次。初一正出經名功德。次四明其經教功德。後三彰其經義功德。教為此岸。義為彼岸。初中大者名之為常。依於大名辯其大德。此經具有六義釋大。已如上辯。今此且以常義顯之。如八河下依涅槃名辯涅槃德。先喻後合。此經如是降伏一切諸結煩惱及諸魔性。破相趣寂。此經所辯同前八河。故曰如是。降伏煩惱離煩惱魔。及諸魔性滅餘三魔。然後要於大般涅槃放捨身命。證實捨相證實除妄。無妄可在。是故雲捨。名大涅槃總以結之。次四教中初一教圓。先喻後合。次一教極。先喻後合。後二教勝。於中前一廣破故勝。初先法說。次喻後合。後一復次永盡故勝。先喻後合。後三義中初二義體。後一義用。體中前一滅惡故勝。先喻後合。後一備善。初先立喻。八味具者。就六味中分甘為三。故有八味。一不苦名甘。二不酢名甘。三不辛名甘。是名三也。下約顯法。初總次別。不生名常。不滅曰恆。永絕危怖故名為安。離煩惱熱名為清涼。不老不死離煩惱果。斷諸惡業名為無垢。離惡業果故曰快樂。下總結之。下一復次明義用中就菩薩說。佛則可知。名德如是應善奉持。   自下第三教奉持儀。依經學常名。為奉持。上來答問。自下迦葉領解勸學。先自領解。如來法僧不可思者。領向末後三寶常義。涅槃不思領前嘆勝辯經名德。下勸他學。先明學益。後彰不學。有其過損。   如來性品者。此品之中。備論多法。二十五有有我不下一段經文辯如來性。今從彼文以題品目。蓋乃攝廣從略名矣。如來之藏能為佛因名如來性。廣辯斯義名如來性。於此品中備答多問。四相一章答前問中願開微密廣為生說。准六卷經。前問略少。若具為問。應言願佛開於微密菩薩依之為眾生說。故此文中佛就涅槃微密藏中開三事義。令菩薩說。以答上問。此明何義。今此為顯無礙辯因。無礙辯才由為眾生說法故得。故此辯之。就此品中三門分別。一科判經文。二就人辯定。三隨文解釋。科判如何。四相一章文別有二。一明四相能開之德。二復次自正所謂得是大涅槃下明所開法。次就人定。人有二種。一是所寄。二是所為。所寄是佛。所為菩薩。所寄之佛即是能教。所為菩薩即是所教。若就所寄。初番四相是其如來能開之德。故下文中就佛釋之。復次自正所謂得是大涅槃下。是其如來所開之法。如來就於大涅槃中開示三事名開微密。若就所為。初番四相是其菩薩能說之德。故此經中創始標宗。雲言菩薩開示涅槃有四相義。下復結言菩薩如是分別開示大般涅槃有四相義。六卷經中亦同此說。故彼經言。菩薩具足四種相義。能為眾生說大涅槃。復次自正所謂得是大涅槃下。是其菩薩所說之法。依佛所開為他說故。此與向前長壽品中辯義相似。彼就所寄。名為如來長壽之業。彼就所為。說言菩薩以是業緣得壽命長。金剛身品所明亦爾。就人如是。次隨文釋。能開德中文別有四。一總標舉。二列四名。三廣辯釋。第四總結。初中菩薩開示涅槃有四相者。就所教人明能開德。所教菩薩具足四德方能為人說大涅槃。故雲菩薩開示涅槃有四相義。故六卷經雲。菩薩具足四種相義。能為眾生說大涅槃。次列四名。先問後列。此四通論皆是利他。是說德故。於中分別。前一自利。自行非邪故雲自正。後三利他。正化眾生令離邪過。故名正他。此一正是化他行體。後二化德能隨問答。明知法藥。於法自在隨問巧答。名隨問答。善解因緣識達根性。善知隨機授化因緣。名解因緣。第三釋中先解自正。初問。次釋。後牒總結。釋中有二。一約教法以明自正。二若言如來法僧已下。約就常義以明自正。前中假就比丘說之。若佛如來見佛因緣而有說者。假舉如來驗誡之言。佛於一時見大火聚熾然因緣。便告比丘。汝寧抱是熾然火聚。寧說如來十二部經及祕密藏雲波旬說。名見因緣而有所說。譬如已下對問以明比丘自正。舉彼類顯菩薩自正。故雲譬如十二小教。祕藏大教。自正心堅。故寧抱火不敢說此為波旬說。何故而然。欲明抱火但壞一身。謗法能壞無量世身。又復抱火但壞肉身。謗法之罪能壞法身。為是不說。後自正中句別有五。一知他宣說三寶無常有大衰損。自侵損己。欺人損他。邪法教他名為欺人。二寧以刀下自制不為。寧刀斷舌不說無常。與前抱火其事相似。三若聞他下聞說不受。四於此下見說生憐。憐彼當受無量苦故。五如來法僧不可思下以理自遮。上來釋竟。自觀已下牒以總結。自觀己身猶如火聚。是牒前也。前二段中就初以牒。此明菩薩自觀己身猶如比丘寧抱大火。是名結也。就正他中。初問。次辯。第三總結。辯中有二。一明如來當時善授。二復告女人汝有緣下後時善付。前中有四。一明女人養子之儀。始必與蘇。二約之顯化始須授小。三復明女人養子之儀。大須與食。四約之顯化終須授大。初中六句。一明如來當說法時。有一女人。多含兒酥。來至佛會。顧念其子。不知消不。二佛知故問汝含兒酥不知消不。佛為此問。具有三意。一欲令女人安心聽法。二欲彰女人善授兒蘇。約之明佛善能授法。三欲對之說消不消類顯自己能量眾生堪與不堪。此是第二。三女聞請佛。於中初先嘆佛知心。次請如來教示多少。後請如來說消不消。四如來為辯。汝兒所食即消增壽。五女聞歡喜。於中初言心大踴躍。聞消故喜。復作言下慶實故喜。六結嘆如來。世尊如是為調眾生善能分別說消不消。此誰結嘆。有人釋言女人嘆佛。復有人言是佛自嘆。當應是其集經者嘆。上來六句合為第一。自下第二約之顯化。亦說諸法無我無常。明其昔日唯得說小。亦同女人始與兒蘇。是故言亦。亦可同前說消不消。故雲亦說。若佛世尊先說常下。彰其昔日不得說大。良以昔日凡情未遣故不得說。若為說大。便言此法與外道同。即便捨去。自下第三復明女人養子之儀。大須與食。文顯可知。我之所有聲聞已下。是第四段約之顯化明終說大。於中初言我之所有聲聞弟子如汝嬰兒不消常住先說苦等。舉昔顯今。若我弟子功德備下明今異昔。於中四句。一明弟子功德已備堪修大乘為說六味。如兒長大能消難消應當與食。所化如是。應授六法。法從喻稱。故雲六味。二雲何下列其六名。具應有八。約世六味但說六種。以淨不淨二義粗顯故不論也。下還說有。三彼世間下分定優劣。三是世間。三是出世。先明世間。彼世間中有三種味。總以標舉。謂無常等列其名字。下明出世。於中先明成涅槃飯。煩惱為彼智火所焚。名之為薪。智焚惑薪故復名火。相因得名。以焚惑薪故成涅槃。法從喻稱說之為飯。謂常樂下就彼涅槃列出三昧。四令諸下就六味中簡勝勸學。令諸弟子甘嗜涅槃常樂我味。上來第一當時善授。自下第二明後善付。於中有三。一明大乘應付菩薩不付聲聞。二何以下釋菩薩知常。二乘弟子謂佛滅故。三以是義下總以結嘆。初中如來先教女人行驅惡子寶示善子。女人白下印可佛語。姊下如來約之顯化。我涅槃時合前女人欲至他處。無上佛法不與聲聞合驅惡子。如汝下帖要當付。下合付善子。如汝下帖。第二釋中先問起發。驅惡違等。故問何故。下對釋之。句別有四。一明聲聞謂佛滅度我實不滅。舉理顯非。二如汝下舉事類顯。三明菩薩說佛不滅。四如汝下舉喻類顯。第三段中。以是義故無上祕藏付於菩薩。結上初段。以是菩薩如善子故祕藏應付。若有眾生謂佛常下。嘆後段中菩薩知常。若知佛常。佛於其人常存不滅。故於其家則為有佛。是名下結。能隨問中初牒前問。次釋。後結。下因其言乘唱肉制。釋中且就佈施一門明隨問答。餘類可知。於中先問。若有人來假舉問人。問佛以下假舉問辭。施是捨財。不捨錢財成施至難。故舉問之。下明隨答。於中初先五句別答。良以此等捨心成就。故得名施。前人不受。故財不損。舉此即欲顯此經中不淨物等悉不應受。如是施下總以結之。施名流布遍至他方。結成大施寄名顯之。所捨寬多故名大施。又因捨故前人不受。得顯此經遮制之義。因財通法。故名大施。財寶不失結成不損。是名下結。下因向前斷酒肉者施酒肉言。故從此下乘唱斷肉。文別有九。一因迦葉請正宣肉制。二迦葉白佛雲何如來不聽食下明斷肉意。三迦葉言如來何故先聽食下會通昔言。四迦葉言如來若制不食肉下明制分齊。五如來所制各有異下汎明一切立制之意。六我從今日制弟子下明食肉過。七我涅槃後無量歲下辯食肉人。八迦葉白諸比丘等因他活下辯開遮儀。九若我廣下總結肉制。此亦即是持戒門中能隨問答。初中迦葉先問起發。食肉之人不應施肉。以理直請。何以下釋。下佛先嘆。次唱斷肉。後舉餘食況肉不應。何故偏言聲聞弟子不聽食肉。菩薩先制如楞伽說。是中但制小乘故也。自下第二明斷肉意。迦葉先問雲何不聽。下佛答之。斷大慈種是以不聽。地上大慈地前名種。第三會通昔言之中有三問答。初問食肉斷大慈種雲何如來先聽比丘食三淨肉。不見聞疑是三淨也。佛答隨事漸斷故爾。言聽食淨為斷不淨。二問如來已聽比丘食三淨肉。何緣於中十種不淨九種清淨而復不聽。十種不淨下文自數。人蛇象馬驢狗師子豬狐獼猴。是其十也。於此十中不見聞疑他為己殺。是故攝入三種淨中。生世機嫌故名不淨。九種清淨自未見文。人傳釋之。前十種外餘眾生中不見他殺。亦無聞疑及不為已即以為四。先乾自死及與鳥殘通前為七。不期偶得及他自殺請已而食。通前為九。下佛答之。此亦是我隨事漸制。三問如來隨事漸制。何故昔日讚肉為美。佛答有二。一明嘆餘食。二舉衣況食成己不嘆。此第三竟。第四立制分齊之中迦葉先請。若制食肉。五種牛味胡麻油等。佛亦應斷。下佛呵之。不應同彼尼乾所見。第五汎明立制意中。一切立制各有異意總以標舉。下別顯之。言異意故聽食三者。意為斷卻餘不淨肉。言中聽食三種淨肉。心與言別。故雲異意。言異想故斷十種者。想猶意也。為欲於彼三種淨中以漸遮斷。是故且言斷十不淨。此異前意。名為異想。言異想故一切斷者。為欲於彼十種之外一切悉斷。故今宣唱九淨亦斷。此乃異前漸斷之想。故復稱異。第六廣明食肉過中先舉前制。從今不得食一切肉。下廣辯過。初先法說。次喻。後合。是故已下結明菩薩不食肉義。於中初明菩薩不食。為度已下拂權顯實。如是已下舉淨顯穢。第七辯明食肉人中。初外善內惡。爾時復下內外俱惡。第八廣明開遮之中迦葉先請。乞食雜肉雲何得食。佛教可解。第九結制。文顯可知。解因緣中。先問。次釋。第三總結。釋中有四。一問。二答。三難。四通。就初問中。為彰如來善解隨機漸化因緣。反責如來經不頓說律不頓制。如有四眾假舉問人。來問我下假舉問辭。辭中有二。一責如來經不頓說。二或名犯下呵責如來律不頓制。經中初先責不頓說。或說深下呵其漸說。責不頓中。如是義者謂佛常義。如來初出何不即為波斯匿王說是深義。責不頓說。佛初出時波斯匿王其母命終。王甚憂惱。佛為開解。說佛緣覺及弟子眾皆悉無常。故今對之責不頓說。或時說深或時說淺。呵其漸說。昔為波斯說佛無常名之為淺。今日說常以之為深。下就律中。或名為犯或名不犯呵其漸制。如來初出未廣制戒名為不犯。後廣制戒名之為犯。雲何隨下責不先制。然此文中直舉三名請佛解釋以為責本。責相未顯。待佛解竟。至後難中。責相方顯。雲何墮者問其所防。所防之罪能隨地獄畜生鬼等。故名為墮。律及木叉問其能防。能防教法說之為律。律者是其詮量為義。詮量輕重持犯得失能防行法。說為木叉。此雲解脫。解脫業非故名解脫。遺教亦云。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也。此相雲何。下佛答之。文別有四。一明戒律不得頓制。若當頓制。有人便破一切禁戒。二或復有人誹謗已下。明其經法不得頓說。若當頓說。有人便謗一切諸法。三如是等人自言聰下。重就經法明頓說過。由頓說故能謗之人自言聰明不肯改悔。四輕重之罪皆悉覆下。重就戒律明頓制過。由頓制故破戒之人堅覆不悔。初中有二。一對上問中雲何墮等釋顯其義。二或有人盡破戒下。對上問中或名為犯或名不犯。明其戒律不得頓制制則頓犯。前中有四。一釋木叉明能防行。二解墮義彰所防罪。三重釋木叉明所詮行。四解律義彰能詮教。兩處解釋木叉何別。前約遮過以解木叉。後約性罪以釋木叉。初中佛言提木叉者牒舉所問。名為知足轉名顯示。成就威儀無所受畜正辯其相。亦名淨命轉名顯示。解此義竟。前責即顯。若使木叉有如是義。何不先制。待諸比丘犯竟方制。就解墮中先釋後結。釋中三番。前二就其受報以解。後一就其造因以釋。就前二中初一通對四趣以論。依如律中唯第三篇名之為墮。此則不爾。犯五篇戒墮四惡趣通名為墮。後一偏對地獄以釋。墮於地獄乃至阿鼻論其遲速過於暴雨。正解墮義。八大獄中阿鼻最下。故曰乃至。生阿鼻者其業必重。趣報無間。故過暴雨。聞者已下明說墮意。聞者持戒不犯威儀。修離過行。不犯性罪名堅持戒。遮過亦離名不犯威儀。修習知足不受不淨。修離著行。下就造因以釋墮義。由造因故長養地獄畜生餓鬼。以是義下總以結之。釋此墮竟。前責即顯。墮有是義。何不先說。待諸眾生犯竟方制。第三重解木叉之中。離身口意不善邪業明離性罪。辯此義竟。前責即顯。木叉如是。何不先制。待諸比丘犯竟方制。就解律中入戒威儀。明順戒法。入猶順也。制斷重罪名為入戒。遮離輕過名入威儀。深經善義明順經法。前一入字貫通此句。遮受一切及不淨緣。顯入深經善義之相。亦遮重等顯前入戒威儀之相。辯此義竟。前責亦顯。律有此義何不先制。待諸比丘犯竟方制。上來第一釋前問中雲何墮等。或有人下對上問中或名為犯或名不犯。明其不得頓制所以。若當頓制。有人聞戒廣多難持。破一切戒。為是不得。雲何已下辯其所破。上來第一明其戒律不得頓制。或復有人誹謗已下。第二大段彰其經法不得頓說。於中初言或有誹謗甚深經法。聞說常義謗同外道。及一闡提具足成就盡一切相無因緣者。聞說大乘甚深空義。盡謗真諦一切法相。無世因緣成一闡提。為是不得。如是等人自言我聰。是第三段重明向前謗經之人堅執難捨。自謂聰明能解深義。故執不捨。輕重之罪皆悉覆下。是第四段重明向前破戒之人覆藏不悔。於中初明犯罪覆藏。先法。後喻。如是已下明由不悔令罪增長。是諸已下牒以結成不得頓制。是諸比丘所犯不發牒前覆藏。所犯滋蔓牒前增長。是故下結。上來第二如來答竟。第三難中文別有二。一對前如來解釋墮義責不先制。二如多人下對上解律及解木叉責不先制。前中爾時男子女人假舉問人。自下難辭。如來久知如是事者。明佛先知向前墮義。何不先制責咎如來。如來久知犯罪墮於惡道之事。何不先制使諸眾生犯竟方制。將無慾令眾生入獄。就後難中。初明世人迷謬無知。先喻。後合。如來應下徵責如來不為先說。於中初先以理徵佛。次釋。後結。徵中如來應先為說。總明應說。敕諸比丘此是犯等。別明應說。釋中先徵。我以何故徵責如來應先為說。如來能知及能說故。如來正覺知見正道。是能知也。唯有如來能說十善。是能說也。能說十善是止善法。增上功德是作善法。此二行法。及其義味是其理法。是故下結。是佛能知及能說故。我清先制。第四通中。對前兩難還有兩釋。先對初段將無令生入阿鼻獄而自免過。如王已下對向後難。明為眾生不得先制。前中約就三業釋之。若言如來能說十善是則視生如羅□羅雲何難言將無令生入阿鼻獄牒前問辭。明己口業利益眾生。是故不欲令生入獄。我見一人墮阿鼻下。明己身業久住益物是故不欲令生入獄。我於眾生有大慈下。明己內心慈益眾生是故不欲令生入獄。釋後難中有三復次。前二起化漸次以釋之。後一拂權顯實以釋。前中初明化人次第。如輪王下行法次第。化次第中先喻後合。喻中初言如王國內喻三千界。有納衣者喻佛如來。補衣之人名衲衣者。衣喻眾生。見生造過名衣有孔。制戒防禁名後方補。人言略教以之為衣。一向非是。合中如來合納衣者。見諸眾生合前見衣。有入阿鼻合衣有孔。即以戒補合上方補。第二行法次第之中先喻後合。喻中明王先說十善。次有惡者墮過漸斷。後諸眾生漸行聖王所說善法。合中初言我亦如是合前轉王。雖有所說合說十善。不得先下合後惡者隨事漸斷。樂法生下合後自行聖王之法。就後拂權顯實之中先喻後合。如來法僧不可思者。明其三寶實德不思。能說法者及聞法者不可思者。明其佛僧權德不思。說者是佛。聞者所謂六群比丘須題那等。皆是不思解脫菩薩。示為起教。不可執此以為定責。是名下結。   上來第三廣釋四相。自下第四釋已總結。菩薩如是開示四相。就人總結。此四菩薩能開之德。故就結之。是名大乘大涅槃中因緣義也。就法別結。涅槃經中說是四相。故就結之。理應具結。解緣在後。故偏結之。餘三略也。上來明其能開之德。自下第二明所開法。於中有三。一就涅槃微妙義中開出般若。二若男子女人作如是言如來無常下。就涅槃中開出法身。三迦葉白佛如佛昔說無所積聚下。就涅槃中開出解脫。前中初明波若四相。假使有人作是言下。結彼四相即大涅槃。上來所辯是能開德。是故結之以屬菩薩。自下四相是所開法。是故結之以屬涅槃。就初段中自正標舉。謂得涅槃釋顯其相正他標舉。我為比丘說常不變。釋顯其相隨問標舉。下釋可知因緣標舉。下釋其相。先舉二乘不解因緣不解深義正明不解。不聞已下彰彼二乘不解所由。由其不聞。不聞伊字。不聞今喻。不聞解脫涅槃波若。成祕密藏。不聞今法。然上文中宣說法身解脫波若成祕密藏。此說解脫涅槃波若。成祕密藏。何故不同。大涅槃中諸德同體皆相集成。互舉皆得。我今已下明佛善解為之開示。就結四相。即涅槃中初問起發。次就譬喻反質問者。不也已下問者正答。自正已下約之顯法。明自正等皆即涅槃故得為一。明法身中初明如來法身體常。如佛言曰我已久渡煩惱海下。拂去跡疑成其常義。前中初先問答辯常。二迦葉領解。三佛述成。就初段中有三問答。初執昔日事盡之無難。佛無常。下佛答之。生死因果是無常法。如來斷盡故名為常。第二迦葉乘言重難。如彼迸鐵熱與赤色滅已無有。如來亦爾。滅已無有。說何為常。下佛答之。所斷煩惱更不重生。故得名常。第三迦葉難破如來不重生義。如鐵冷已還置火中赤色復生。如來若爾。煩惱滅已應還生結。不得為常。佛下轉喻釋成不生顯有常義。如彼燃木滅已有灰更不作木。如來亦爾。煩惱滅已法身常存更不生結。故得為常。就初難中。若有男女假舉問人。作是言下假舉問辭。如來無常是總難也。雲何知下廣顯無常。先問後辯辯。中有五。初一復次舉佛昔說有餘之滅。難佛無常。第二復次舉佛昔說無餘之滅難佛無常。次二復次重舉昔日有餘之滅難佛無常。下一復次雙舉有餘無餘二滅難佛無常。初中先舉如來昔言於中。初法。次喻。後合。雲何已下約之結難難破無常。第二難中先舉昔說無餘之滅。言離諸有名涅槃者捨相趣寂。三有果報名為諸有。又復二十五有之果亦名諸有。離之名為無餘涅槃。是涅槃中無有諸有。證寂離相。雲何已下執昔徵今。次二之中皆先舉昔有餘之滅。後約結難。文中可知。第五難中先舉昔偈。雲何已下就之結難。前舉偈中如佛言者如來昔因陀驃比丘宣說此偈。彼知僧事。為其慈地比丘尼謗遂入涅槃。有人猶疑不知其人實犯以不。佛為清之。故說此偈。今舉徵佛。於中初偈立喻顯法。隨相論之。假人為鐵。究而窮之。真心為鐵。鐵外之火喻煩惱境。即鐵之熱喻煩惱性。赤色喻於煩惱之相。所觀之理喻之於鍖。觀解如槌。觀理破結說之為打。煩惱不集名為星流。後更不續名散已滅。苦報永亡六道之中更無生處。以是義故莫知所在。得正合。得正解脫亦復如是。總以合之。已渡下別。已渡婬欲諸有淤泥合打星流。散已尋滅為清陀驃。偏言渡婬。得無動處不知所至。合後莫知所在言也。雲何為常執昔徵今。下佛答中先呵後釋。呵中若人作如是難。名為邪難。對於向前假問之人而為呵責。迦葉汝亦不應已下兼誡迦葉。釋中初先當問正解。明佛永斷無常之法故得為常。諸佛所師所謂法下。辯明如來證常故常。當問解中釋難不盡。前五句中但釋初二及解第五。第三第四同初難故略而不釋。釋初難中句別有三。一明如來所斷煩惱畢竟永盡。故非無常。言滅煩惱不名物者。不得名為無常之物。何以下釋。先問後解。所斷煩惱永畢竟故。不得名為無常物矣。二是故下結成常義。三是句下嘆以顯勝。所謂是此滅煩惱句。煩惱滅故不復驅馳生死往來。故雲寂靜。超過凡夫二乘近學。故無有上。釋第二中亦有三句。與前不次。初明如來所斷生死畢竟永盡。故非無常。滅盡諸相無有餘者。謂滅三界生死諸相所斷窮盡。故曰無餘。前言畢竟。此雲無餘。言左右耳。二是句鮮白難以顯勝。生死報亡由離惑染。故曰鮮白。前彰寂靜。此雲鮮白。亦左右言。三常住下結成常義。常住不退總明常也。所斷生死更不重起。故常不退。下別顯之。是故涅槃名曰常住。明涅槃常。是不退故涅槃常矣。如來亦爾。明法身常。常同涅槃。故雲亦爾。釋第五中文別有二。一解前喻明非無常。星流舉偈。謂煩惱者被破煩惱。散已滅等牒舉偈文。謂諸如來煩惱滅已合散已滅不在五趣。合向偈中莫知所在。二是故下結成常義。是佛惑滅不在五趣。故得為常。上來第一當問正解。明斷無常故得為常。自下明佛證常故常。諸佛所師所謂法者舉所證法。如來藏性成德所依故名佛師。是故如來恭敬供養明能證行。是佛師故如來敬養。佛本因中所修諸行內順真性名為恭敬。熏真成德說為供養。以法常故諸佛亦常。證實成德。法性緣起成佛報果。法性常故報佛亦常。第二對中迦葉先難。就佛所釋三句之中偏難後句。難辭有三一就熱滅為難。若煩惱火滅明佛因亡。斯乃名彼即鐵之熱以之為火。非鐵外火。約喻名法名煩惱火。如來亦滅明佛果滅。是故如來無常住處。結破佛常。二迸鐵下就赤滅為難。先舉前喻。如赤色滅喻佛現起煩惱因滅。赤色喻於煩惱之相。莫知所至喻佛報滅。下約顯法。如來煩惱亦復如是。合赤色滅。滅無所至。還合向前莫知所至。三又如鐵下雙就熱赤二滅設難。又如彼鐵熱與赤色滅已無有。舉喻類法。如來亦下辯法同喻。如來亦爾滅已無常合前赤滅。煩惱火滅便入涅槃即是無常。合前熱滅。下佛答之。以不重生釋成常義。於中初先簡凡異聖。所言鐵者名諸凡夫。推喻屬凡。何故須推。世間之鐵冷熱不恆。佛前取其少分為喻。懼人取其數冷數熱難佛無常。故今推彼數冷數熱不恆之鐵以同凡夫。凡夫之人雖滅煩惱。滅已復生。故名無常。釋凡同喻。如來不下辯聖異凡。以不重生故得名常。第三對中迦葉初先難破如來不重生義。如鐵滅已還置火中赤色復生。辯喻類法。如來若爾應還生結。徵佛同喻。下佛轉喻釋不重生成前常義。於中初先呵其難辭明非無常。何以故下明佛是常。先問後辯。如來是常總立常義。下廣釋成。於中初明自結永斷故得為常。無量生下能斷他結故得為常。自中初先轉喻顯常。如鐵已下復喻解難。前中初喻次合後喻。此則是其說後喻也。彼彼燃木滅已有灰。立喻顯法。燃木有灰喻有常體。灰不為木喻結不生故得為常。煩惱滅已便有涅槃。約喻顯法。謂有真實常樂涅槃。如彼灰矣。為牢其義故。壞衣下更以多喻顯成常義。下復就彼燒鐵之喻釋去其難。如鐵冷已可使還熱辯喻異法。良以彼鐵少分似法。故前為喻。非為全同。故今彰異。如來不爾。彰法異喻。如來不爾總明其異。斷煩惱等別明其異。斷煩惱已畢竟清涼。已生惑亡煩惱熾火更不復生。當結不起。斷他結中。初明無量眾生如鐵冷而復熱。我以慧下明己能滅。如火燒木永更不生。上來第一問答廣明如來身常。善哉已下第二領解佛言已下第三述成。於中初喻。聖王喻佛。素在後宮喻在閻浮。或時遊觀在後園者喻佛息化入大涅槃。王雖不在諸婇女中喻佛不在眾生化中。亦不得言聖王命終喻佛常存。次合顯法。如來亦爾。合前聖王素在後宮。雖不現於閻浮提界。超合不在諸婇女中。入涅槃者合遊後園。不名無常合不命終。下重顯之。出無量惱明其所離。入涅槃等彰其所得。於中初明得涅槃樂。遊諸覺下得菩提樂。上來明佛法身體常。自下第二拂去跡疑。化跡濫真。故須拂遣。於中初先拂去形跡。二迦葉復言如來雲何名常住下拂去言跡。拂形跡中迦葉先問。如佛言曰我已久渡煩惱大海。牒佛前言名前出於無量煩惱為久渡也。若佛已下執跡為難。若佛已渡何緣復共邪輪陀羅舉實徵跡。以是因緣當知未渡執跡疑實。唯願已下請佛釋通。下佛答之。先呵難辭。能建下釋。釋意如何。明昔納妃生子之事。是大涅槃所起德用。非實煩惱。釋相如何。汎舉涅槃所起德用類以釋之。大般涅槃能建大義總舉類答。義猶用也。建猶起也。大般涅槃能起大用。用相非一。名建大義。下廣辯之。於中初先敕聽勸說誡莫生疑。下為說之。文別有四。一舉菩薩住大涅槃能建大義仰願如來。二我已久住是涅槃下。正就如來明建大義。三若有菩薩安住已下結前第一。四以是緣下就前第二結答上問。初中有二。一明所菩薩證實起犯。二菩薩所可示現已下以下況上明佛無慾。前中合有八復次文。初七別論。後一總結。道言菩薩住涅槃者。於大涅槃隨分剋證。故名為住。所住涅槃性是緣起作用之法。是故入中無心現化。三昧法力自然能現無障礙化。如如意珠無心分別自然能雨一切寶物。下舉菩薩類佛可知。第二明佛能建義中。初明如來住大涅槃種種現化。於此三千大千界下廣顯化相。以是故下結用歸體。廣顯化中初明如來閻浮現化。次類餘方及三千界。下舉二十五有之義指首楞嚴。何者是其二十五有。如下文說。欲界十四。謂四惡趣四天下人及六欲天。色界有七。謂四禪處中間梵王無想淨居。無色有四。謂四空處。通前合為二十五有。何因舉此指首楞嚴。明佛二十五有之中斯皆現化。不能具列。故指彼經。第三重結菩薩可知。以是緣下就前第二結答上問。以是如來住大涅槃起種種化。示現納妃生子因緣。故汝不應言羅□羅實是佛子。何以下釋。久離煩惱常不變故。上來第一拂去形跡。自下第二拂去言跡。於中先拂盡滅言跡。迦葉復言我今定知如來世尊無所祕下。拂去昔日無常言跡。前中有三。一拂去滅跡明佛善有。二迦葉領解。三如來述可。前中迦葉先問起發。後佛答之。問中如來雲何名常。呵佛說常。如佛言下難破佛常。如燈滅已無有方所。舉佛昔言。如來亦爾滅無所有。推佛同喻。滅已無有說何為常。此難同上何勞更為。前者難佛。如來對問直解佛常。昔言未遣故此重問。又復向前難佛非常。佛答明常。迦葉是中難佛非有。佛答明有。與前意別。故復問之。下佛答中先明如來是有非無。言燈滅者是羅漢下。推滅屬小釋會昔言。前中有二。一明如來常而是有。二雖不俱下辯明如來有而是常。前中先呵。汝不應言燈滅無有如來亦爾。下為辯釋。釋中先喻。次合顯法。下問迦葉。迦葉後答。喻中兩句。第一依真起惑之喻。男女喻於起惑之人依真起惑。名燃燈時。如來藏性為妄所依。說與燈爐。真隨妄轉。隨妄廣狹故雲大小。無明遍覆名滿中油。依無明地生於四住。妄分別心如油起明。本存末隨。故言油在其明猶存。二若油盡下是其滅惑顯真之喻。若油盡已明亦俱盡。是滅惑喻。斷無明地名油盡亡。四住隨亡名明俱盡。顯真之喻。文中略無。若具應言明雖滅盡燈爐猶存。喻中雖無。合中具有。下次合之。起惑之喻今略不合。但合滅惑顯真之喻。其明滅者喻煩惱滅。合滅惑喻。文少不足。若具應言其油盡者喻無明滅。但昔教中唯說燈滅。不說油滅。故略不合。明雖滅下合顯真喻。明雖滅盡燈爐猶在。舉喻顯法。如來亦爾煩惱雖滅法身常存。辯法同喻。法身常存寧同燈滅一向是無。反問反答文顯可知。雖不俱下明有是常。迦葉初先執喻同法難佛無常。下佛答之。簡法異喻明佛是常。先呵難詞。下為辯釋。釋中初明法身體常。一切法下明佛報常。前中初言如世間器如來世尊無上法器。約喻顯法。如來法身本為妄依。容受妄想。故名法器。是故前以燈爐為譬。而器無常非如來也。辯法異喻。異故是常。明報常中一切法中涅槃法常。舉本顯末。所謂性淨涅槃法常。如來體之名為常者。名為報常。自下第二推滅屬小釋會昔言。彰昔所說燈滅涅槃是小非大。於中有四。一明羅漢所得涅槃同於燈滅。第二舉彼阿那含人有障未盡顯羅漢滅。三因言即釋。阿那含人為不還義。第四舉彼阿含有還顯前不還。初言燈滅。即是羅漢所證涅槃。正會昔言以滅貪等釋成滅義。第二段中阿那含者名曰有貪。以有貪故不同燈滅。舉有顯滅。阿那含人上二界中貪癡慢在。貪過重故所以偏說。是故我下對有彰滅。是阿那含有貪未盡。羅漢斷故。我昔說之同於燈滅。說小隱大故雲覆相。非大涅槃同於燈滅彰滅分齊。第三段中有三復次。解阿那含為不還義。於中初二就處辯釋。非數數來。就欲界釋。於欲界中不數數來。故名不還。又不還來二十五有。通就色界無色界釋。阿那含人於彼二十五有之中。隨所生處更不重生。故名不還。下一復次就報以釋。更不受於臭蟲身等。故名不還。第四段中兩番舉彼那含有還。顯前不還。此名須陀斯陀含人以為那含。若更受身名為那含。不受身者名阿那含。顯向後句有去來者名為那含。無去來者名阿那含。顯前兩句。   上來第一拂去滅跡明佛。善有自下第二迦葉領解。領解如來無祕藏義說滅彰小。論有顯大。故無祕藏。於中初明如來無藏。何以下釋。如來昔日說小隱大故有密語。心無吝惜故無祕藏。如幻已下舉世祕藏彰佛不同。下佛述讚。善哉讚也。如來無藏是述可也。何以下釋。有九復次。一明如來言無隱覆故無祕藏。二心無慳吝故無祕藏。三法無缺少故無祕藏。四無所貪惜故無祕藏。五慈愛深重故無祕藏。六惡根永盡故無祕藏。七言無過失故無祕藏。八量化以宜故無祕藏。九法雨等潤故無祕藏。初復次中先喻次合。下約愚智以辯是非。次二之中皆先立喻。後明佛無。第四門中先立藏喻。後明不同。如來不爾總明不同。不負世下別明不同。不負世者對前負債以顯不同。佛本發心不欲許將世法授人。為是不負。雖負已下對畏債主隱不欲現以顯不同。佛本發心許教眾生出世之法。彼猶未得是故名負。心恆欲與故無祕藏。何以下釋。第五門中先喻後合。第六第七二復次中。皆先立其祕藏之喻。後明佛無。第八量化以宜之中初明如來量宜授小故無祕藏。如彼長者子既大下隨機授大故無祕藏。前中有四。一立喻顯法。二反問迦葉。迦葉正答。三佛嘆其言。四約之顯法。初中長者喻佛如來。所教聲聞名為一子。聖意愍念名常憐愛。如來以其大機未熟。懸委當佛教化開導。名將詣師欲令受學。慮彼賒晚名懼不速。攝之從己名尋將還。勤教學小名教半字。未授以大故言不教毘伽羅論。何以下釋。第二反問迦葉答中有二問答。初就所教反問迦葉。迦葉正答。後就能教反問迦葉。迦葉正答。不也總答。何以下釋。釋中初明長者無祕。先問後解。者何已下明佛無藏。先問後釋。釋中初明妒吝是藏。下明佛無。第三嘆中。善哉總嘆。下述其言。第四約喻顯法之中。初合教半。下合不教毘伽羅論。先合毘伽。以聲聞下合力未堪。是故已下合不教誨。下次明其授大無藏。初反明藏。先喻後合。如來不下順明不藏。初法。次喻。後合可知。第九法雨等潤之中。初先立喻。夏月注雨喻佛等說。令農夫等喻明眾生得益不同。非龍咎等喻佛無過。下合可知。迦葉復言我今定下拂去昔日無常言跡。迦葉初先領前問後以為起發。我今定知如來無藏是領前也。如佛說等是問後也。於中先牒如來上言直非不然。何以下釋。先舉昔偈。次舉今常。下問雲何。佛答之中先會昔言。我今為下辯釋今常。前中我為聲聞教半而說是偈。略舉昔言。波斯匿下廣明昔日起說所由。我為下結。辯今常中初先約人明說今常。若有人下誡捨無常。下明解脫。文別有五。一明涅槃為解脫處。二迦葉言何等名涅槃下。就處開出解脫之德。三是故解脫成無量下結嘆顯勝。第四迦葉領解。第五如來結勸修學。初中有二。一舉昔偈請佛解釋。欲於其中辯出涅槃為解脫處。二所言大者其性廣下。就處辯釋涅槃之相。前中先問。問中初先舉偈總問。無所積聚。是八覺中少欲之行。未得不求於食知足。即知足行。已得節量。如鳥飛空跡不可得。是其第八不戲論行。鳥喻賢聖。空喻法性。證實離相難以相求。如鳥飛空跡不可尋。略舉此三。中間寂靜精進正念禪定智慧略而不舉。此偈意趣後半為大涅槃解脫之處。是義雲何請佛釋之。誰得已下就人別問。下佛為釋。於中初明善法積聚賢聖所有。僧有二下惡法積聚賢聖所無。前中初言夫積聚者名曰財寶。總明積聚。善法是其賢聖財寶。積有二下就人別分。先舉次列。小乘善行生滅有為。大乘善行常故無為。下就人論。惡法積中文別有三。一辯二僧舉數列名。小乘無常故名有為。大乘行常故曰無為。二佛就有為明無積等。先定其人。下就辯德。先明無積。初先正辯。若有說下非邪顯正。次明知足。初先正辯。若有貪下舉過顯德。跡難尋者牒舉偈文。謂近無上菩提道者。二乘所證漸近佛道。是人雖去無所至者。滅身歸寂故無所至。三迦葉因前領解無為。於中但明無積難尋。知足不論。無積聚中句別有三。一舉下況上。有為之僧尚無積聚。況無為僧。第二辯出無為僧體即是如來。三就如來釋無積義。如來雲何當有積聚。就佛自行明無積聚。不積世間資生之物。夫積聚下就佛外化以明無積。先明積過。吝法不說名為藏匿。是故已下對過辯無。所說無吝。雲何名藏。以無藏匿名無積聚。人謂此言解上無藏。故判屬前。一向非是。下次就佛辯跡難尋。先舉偈文。釋有四句。一直辯出難尋法體。所謂涅槃。二無日月下明難尋相。離一切相故不可尋。三彰涅槃是如來處。常存不變。欲就此處開解脫德。故說為處。四明佛趣入。以是涅槃是如來處。故今至此而般涅槃。上解昔偈辯出涅槃為解脫處。自下第二就處辯其涅槃之相。文別有三。一釋向前大涅槃義。二彰此涅槃是解脫處。三於前文中有難解者問答重顯。就初段中先解大義。三義釋之。初言大者其性廣博。以廣釋大。二如人下以常釋大。但喻無合。與上文中所言大者名之為常。其義相似。三以勝釋大。勝有二種。初言是人若住正法名人中勝。住正故勝。如我說下備德故勝。如我所說八大人覺。舉餘經中所說八覺。為一人下就人分別。為一人有成在一人。為多人有修在多人。若一人具八則為勝者就成顯勝。一人是佛。佛備八德。故名為勝。勝故名大。次釋涅槃。言涅槃者名無瘡疣。自利以釋。瘡疣是漏。自無諸漏故名涅槃。譬如人下化他以釋。先喻後合。喻中有二。一閻浮施化喻。如人喻彼閻浮眾生。起惑切己名毒箭射。流轉生死名多受苦。逢佛聖師名遇良醫。佛教斷惑名為拔箭。勸修道法名傅妙藥。令出生死名為離苦。得大涅槃名受安樂。二餘方現化喻。此方感盡餘方現化名遊城聚。有惑斯救。故言隨有瘡疣之處即往療治。下次合之。先合初喻。如來亦爾為大醫王合前良醫。見閻浮提苦惱眾生合如有人。被婬怒等合前箭射。受大苦切合多受苦。為說大乘合傅妙藥。為拔毒箭令離苦等略而不合。療治此下合其後喻。復至他方合遊城等。諸有毒處合上隨有瘡疣之處。作佛為治合往其所為療眾苦。故名大般總以結之。自下第二彰此涅槃是解脫處。大般涅槃名解脫處。正辯其相。隨有生處於中示現明體起用。用即是其解脫德也。得大涅槃能現此用。故名涅槃為解脫處。以是真下結用顯體。寂而常用名甚深義。不同小乘名大涅槃。自下第三有難解者問答重顯。顯前令他無瘡疣義。有兩問答。初就喻為問。世醫悉治一切瘡不。佛答不定。後就法為難。先牒佛語。下就設難。若言治已。雲何有未得涅槃者。若未悉得。雲何上言療治此已欲至他方。佛答不定。先舉二人。次列其名。後就其人明治不治。除一闡下簡去不治。就其所治結成涅槃無瘡疣義。從偈至此明解脫處。自下第二開解脫德。於中有四。一就涅槃開解脫德。二迦葉言解脫為色為非色下明解脫體。三唯願哀愍重垂廣下彰解脫相。四迦葉言不生不滅為解脫下拂遣詮況。初中迦葉先問起發。何等涅槃徵體起用。下佛答之。名為解脫。第二段中有二問答。迦葉初問所言解脫為色非色。亦應問言。是心非心。就色以辯。心則可知。故略不問。下佛答中對小辯大。或色非色開列二門。次顯其相。二乘解脫唯是斷結數滅無為。未得諸佛常住真色。又未得佛化用之色。故名非色。諸佛解脫真身常住。及隨化緣現種種形。故名為色。隨化所現即是諸佛共世間身。真身常住即是諸佛法門之身。是義雲何。如海十相同體義分。佛亦如是。諸根相好皆遍法界同體義分。不如應化彼此別異。以同體故用眼為門。諸根相好及佛剎土莫不皆是。一眼中現。餘亦如是。如華嚴雲。三世一切劫。及與諸佛剎。諸根心心法。及與虛妄法。於一佛身中。一切悉顯現。是故說辨菩提無量無有邊。是故下結。如來為諸聲聞已下會通昔言。諸佛解脫雖復是色。昔為聲聞說為非色。第二迦葉就小徵問。二乘解脫若非是色雲何得住。下佛答之。答意如何。彰彼二乘所得解脫亦色非色。以是色故二乘得住。於中先喻。中有二。一明非想亦色非色。佛說非色。四空有色諸經大同。華嚴宣說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之香。阿含經中說舍利弗般涅槃時。色無色天空中淚下如春細雨。波闍波提般涅槃時。色無色天佛前側立。此雲亦色與彼相似。二如是下就人正辯。是佛境界非二乘知。下合顯法。解脫亦爾亦色非色說為非色亦想非想說為非想。合上初句。問曰聲聞緣覺解脫雲何亦色。雲何亦想。而復言非。釋言。二乘入涅槃時事識根塵一切皆滅故說非色。及與非想妄識真識及其根塵一切皆在。故雲亦色及與亦想。是義雲何。二乘之人入涅槃時雖滅事識。妄心猶在。說為亦想。以心在故妄心所現妄想根塵亦在不亡。說為亦色。如睡未寤夢心所起根塵不滅。又二乘人入涅槃時真心不滅。名為亦想。二乘之實是如來藏。如來之藏是佛法身。是法身中具佛眼耳鼻舌等性。名為亦色。故經說言眾生身中有如來眼如來耳等。以佛法身共眾生性無別體故。故下文中說四諦實即是如來。聲聞緣覺解脫之中具有此義。是故說為亦色非色亦想非想。如是義下合上後句。唯佛境界非二乘知。   涅槃義記卷第二   應永三年五月二十四日加修補書失字了。          法印權大僧正 賢寶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4 大般涅槃經義記   涅槃義記第三   隋淨影寺沙門釋慧遠述   自下第三辨解脫相。迦葉先請。唯願重說。對前辨體說以為重。下佛先嘆。後為辨釋以義相從。於中有其九十四句。隨別細分有一百九句。第二十二無逼切中別有七句。第二十三無動義中別有四句。第二十五希有義中有其二句。第二十六虛寂義中亦有兩句。第三十甚深義中亦有二句。第五十一平等義中亦有兩句。第六十七無迮狹中有其三句。餘各為一。是故別分有一百九句。一一句中齊應有五。一列名。二解釋。三結。四即如來。五難解者重複分別。然今文中多少不定。或有初無後。或有後無初。或有中間而無初後。就解釋中或但法說。或兼喻況。喻有反順。其順喻者解脫亦爾。其反喻者解脫不爾。法喻相對。前卻不定。或有初法次喻後合。或有先喻次法後喻。或有先法後喻。便罷。文相不定。今初句中先列其名。名離繫縛。次釋其相。兩喻兩合略無結文。次即如來為簡向前二乘解脫故即如來。如下文中亦即涅槃虛空佛性決定菩提一切佛法。以彼類餘。餘皆同爾。不能煩廣。故前諸句唯即如來。如春已下重複顯之。先喻後合。餘類可知。名斷一切有為之法出生一切無漏善法者。是第八十九明離諸見。先列其名。斷有為法明離邪見。出無漏法明具正見。次釋其相。先解斷漏。斷塞諸道總明斷漏。斷諸外道所有邪見名斷諸道。下別顯之。若我有見無我空見非我無我非有無見。此說似真。以其定計不稱法理。故須斷之。唯斷取著。不斷我見。釋前出生無漏善法。所謂佛性彰所不斷。此言不足。若具應言名解佛性。性即真脫總以結之。下即如來名不空空。是第九十明異外道所得解脫。先列其名。外道解脫虛誑無實名為空空。真不同彼名不空空。次釋其相。先解空空。言空空者無所有。釋其空義。即是外道尼乾解脫。就人指斥。而是尼乾實無解脫。就人解空。真不如是明有異空。結即可知。名果不空。第九十一明非有無。先列其名。名中不足。若具應言名不空空。為簡前門。單雲不空。次釋其相。釋中初先約喻顯法。彼瓶遇緣則有破下。簡法異喻。前中有三。一立喻顯法。水酒酪瓶舉其喻體。下辨喻相。於中初就水酒等瓶明空不空。雖無水等是空義也。猶故得名為水等瓶不空義也。以有瓶體名為不空。非謂有其殘水酒等名為不空。與上文中明雖滅盡燈爐猶存其義相似。如是瓶下明空不空。不可偏定。若言空下破他空義。若言定空則不得有瓶體色香味觸等事。破其定空。若言不空復無水等。破定不空。二約喻顯法。解脫亦爾。合前瓶體。下合喻相。不可說色及與非色。合前雖無水酒等時猶故得名水酒等瓶。不可說空及以不空。合前不可說空不空。若言空下合前若空則不得有色香味觸若言不空而無水等。以是下結。三重法喻相對廣辨。於中初先就法明空。空者謂無二十五有明無苦。果及諸煩惱明無惑因。無一切苦及一切相復明無果。以無二十五有果故則遠眾苦。亦離無常無我等相。故說以為無一切苦及一切相。言無一切有為行者明無業因。善惡二業名有為行。初一無字貫通諸句。如瓶無酪舉喻以帖。下次就法以明不空。謂實善色常樂我淨諸根相好名為善色。如瓶已下舉喻以帖。是故解脫猶如彼瓶結法同喻。上來約喻以辨解脫。人謂解脫全同彼喻。故下辨異。彼瓶遇緣則有破壞明喻異法。解脫不爾。辨法異喻。結即可知。名曰離愛第九十二明離愛疑。名中略故但雲離愛。初先列名。次釋其相。先立反喻。下明不同。得大菩提更無所求所以離愛。於果決了所以無疑。下結即佛。重顯可知。斷諸有貪第九十三明其遠離生死因果。先列其名。斷有明離生死之果。斷貪明離生死之因。次釋其相。句別有六。前二略顯。斷一切相顯前斷有。謂斷無常苦等諸相。斷一切縛顯前斷貪。下四廣顯。斷一切煩惱明斷惑因。一切生死明斷惑果。一切因緣明斷業因。一切果報明斷業果。初一斷字貫通諸句。略無結辭。下即如來並即涅槃一切生下第九十四明離怖畏得受安樂。就此門中。初釋。次結。後即佛等。有難解者下重分別。初中先法文少不足。若具應言一切眾生怖畏生死故受三歸以三歸故得受安樂。次以喻顯。鹿畏獵師喻生怖畏生死煩惱。既得免下喻受三歸。得受安樂喻其所少。下合可知。樂即解脫總以結之。下以解脫即如來等。佛法無量。然今且以七門相即。無儘是其法性虛空決定是惠。良以此等同體義分。故得相即。此門既然。上亦應爾。略不具論。有難解者下重顯之。有何難解。向前宣說受三歸依似若是別。復言解脫即如來等似若是一。一異相反故須釋之。又復前言以三歸故則得安樂濫同受樂。故下顯異。有二問答。前一問答釋顯三歸一異之義。後一問答明樂非受。就初問下。若涅槃佛性決定如來是一義者。雲何說三執一疑三。向前宣說七法相即。今且舉四。此問不足。若具應言歸依既別彼涅槃等雲何即一。准答應有。且舉一邊。一邊可知。佛答有三。一就三論一。二從有法名一已下就一辨三。三如來或時說一為三三為一下。雙就一三嘆以顯深。前中初明一切眾生以怖畏故求三歸依。故有三別。以三歸故證知佛性決定涅槃。所證同體故得為一。第二段中初先以理彰三是別。是故我下引說證別。前中初先汎明諸法名義一異。當法施名唯有二門。一名義俱一。二名義俱異。法有體用總別同異。就體就總就同施名。名義俱一。就用隨別逐異施名。名義俱異。隱顯互論具有四句。一名義俱一。二名義俱異。備如向辨。三名一義異。就體就總就同施名。攝義從詮說為名一。隨用隨別隨異施名。攝詮從旨說為義異。四義一名異。翻前可知。今於四中且列兩門。有法名一義異是第三門。有法名義俱異是第二門。次辨其相。解初門中。先牒。次釋。佛等皆常。依常施名。攝旨從詮故曰名一。佛等義別。攝詮從旨名為義異。是名下結。解後門中。先牒。次釋。佛法僧等義門各異。依之施名。名亦不同。故四俱異。佛名為覺。是其翻名。即是解義。法名不覺。非是翻名亦非解義。斯乃對佛簡異之辭。僧名和合。翻名解義。涅槃名脫。是其解義。非是翻名。空名非善。簡異之辭。非翻非釋。法性虛空不同行善。故名非善。無礙簡他亦是辨相。是為下結。下約前義彰其三歸。是別非一。就下引說證別之中先舉昔說。是故三歸不得為一結成別義。前中初告波闍波提供養眾僧即供三歸。波闍波提是佛姨母。生七日母便命終。波闍乳養。佛後出家。波闍戀憶。手自織成金縷之□。待佛還宮擬用奉佛。佛後還國。波闍波提遂用奉獻。佛時告曰。恩愛心施無大功德。當供養僧。若供眾僧。即供三歸。故今舉之。波闍次問。後佛為解。以三義別。是故不一。前辨一義。次辨異義。自下第三雙就一異結嘆顯深。如來或時說一為三。牒上後段佛性等一。就之宣說三歸差別。說三為一牒上初段就三歸依宣說佛性涅槃等一。如是之義是佛境等嘆以顯深。上來明前解脫之中三歸依等一異之義。下次明前所得安樂是寂非受。迦葉先問如佛所說畢竟安樂名涅槃者是義雲何。直請其相。請顯寂樂。夫涅槃下難破受樂。下佛答之。句別有四。一對初請彰其涅槃唯是寂樂。二斷一切下對向後難明其涅槃非是受樂。三若言下難破受樂成前第二。四是故下結前寂樂以為涅槃解脫之義。初中先喻。喻有四句。一自出生死喻。有人喻佛。佛昔因中起業煩惱名為食已。受苦心悶。求出三界斷除結業名出欲吐。正能斷除名得吐也。二現化隨物喻。自出生死俯應隨物名復迴還。三假問顯德喻。同行菩薩名為同伴。請問如來生死盡未名得差不。而復還來怪佛在苦。四假答顯德喻。諸苦已盡名答已差。證寂永安名得安樂。下次合之。如來亦爾畢竟遠離二十五有合上初句。永得已下合第四句身得安樂。第二段中斷一切受名無受者五受斯斷。如是無受名常樂者嘆以顯勝。問曰。下說滅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雲何說言佛無受樂。釋言。受中有其二種。一受境界違順等事。二證法相應攝受正法故名為受。今言無者無其初受。下言得者得其後受。兩言不違。後二可知。從上唯願重垂廣來。   第三大段明解脫相。自下第四拂去詮況。何故須拂。上來借喻擬況解脫。人謂解脫全問諸喻。故下拂之。於中有二。一明上來所立諸喻非喻為喻。二雲何如來作二說下明喻非喻不得定說。前中有三。一明上喻非喻為喻。二真解脫者一切人天無能匹下明其非喻為喻所以。三如無比下類顯非喻為喻之相。就初段中。先明非喻。如來有時以因緣下彰其為喻。明非喻中有四問答。初迦葉問不生不滅是解脫耶。佛答言是。第二迦葉執喻同法。若不生滅為解脫者。世間虛空亦無生滅應是解脫。佛答不然。三迦葉問何故不然。如來反問迦蘭等聲同烏鵲不。第四迦葉以理正答。如來讚嘆。迦葉答中不也總答。下別顯之。句別有四。初烏鵲聲比命命等不可為比明下劣上。二迦葉言迦蘭迦下明上遇下。於中迦葉先明過下。次責如來。無異葶下顯佛不應。三佛與空下約喻顯法。四迦蘭迦聲可喻佛下辨喻顯法。迦蘭喻佛。不喻烏鵲。彰其聲妙。以聲妙故用況解脫。不比虛空。佛嘆可知。上來一段廣明非喻。如來有時以因緣下明其為喻。所謂有時化他因緣引空喻曉。所況佛德故即如來。此初段竟。自下第二解釋非喻為喻所以。真解脫者一切無過解前非喻。為化生下釋前為喻。為化顯前有因緣矣。自下第三類顯非喻為喻之相。先舉其類。言非喻者如無比物不可引喻。略舉非喻。有因緣故可得引喻。略舉為喻。如經中下即事指斥。下約顯法。不可以喻喻真解脫明其非喻。為化生下明其為喻。以諸譬下明上諸喻悉皆是其非喻為喻。上來第一明前諸喻非喻為喻。自下第二明喻非喻不得定說。迦葉先問若當是喻一向言喻若當非喻一向言非雲何如來作二種說。下佛答之。明法不定。故不定說。文別有四。初害佛喻。明佛法身非喻為喻不得定說。二害母喻。明佛報身非喻為喻不得定說。三以是因緣我說種種譬喻已下結前第二。乘言便故。四或有因緣亦可喻下結前第一。初中有四。一如來立喻。二反問迦葉。三迦葉正答。四如來讚嘆。就立喻中。舉佛法身不可得殺類明非喻。欲害得罪類顯為喻。初言有人喻佛應身。內具四辨名執刀劍。怒意說真名以瞋心。欲以眾喻況佛法身。說相逼真名害如來。法身平等不隨相變故言如來和無瞋色。下次反問。是人當得壞如來身是其一問。成逆罪不復是二問。迦葉答中初辨喻相。後約顯法。喻中初先對上初問明佛叵殺顯成非喻。直以噁心對向後問明由噁心。故成無間顯成為喻。前中初言不也總答。佛不可殺故言不也。何以故下釋成叵殺。如來身界不可壞者對問辨釋。身性名界。人身份齊亦名身界。法身離相故不可壞。者何已下轉釋不壞所以徵問。佛所以身偏不可壞。以無身者明身離相故不可壞。唯法性下明身體寂故不可壞。是人已下結成不壞。答後問中。直以噁心成無間者化意違真名為噁心。成其譬喻言說之事名成無間。無間之義後別具論。下約顯法。以是因緣引諸譬喻知實法者偏約後句明為喻也。以是噁心亦得成就無間因緣。佛引諸喻得令大眾知佛真法。亦應約初明其非喻。略不明也。佛讚可知。第二段中文亦有四。一如來立喻。二反問迦葉。三迦葉正答。四如來讚嘆。初中惡人喻佛應身。說相侵真故名惡人。欲以諸喻顯示報身。喻相逼真名之為害。真為化本故名為母。化在三有名住野田。在諸相中名在□□□□□□奅□禂□□□祌椸□奐□□□□□騺□□楅秷□量祐□□□□□□□□縷□旅□□□饅祛□襐□□□□□□□□矩耤數V縷□□奷□□Y橚觛襐□堯□譣|□□詨說澆k效□¥□□□氶慼撞l斫。暢聖化心名斫己喜。念己說已名生殺想。真體離相名從□□□□餽說橚□□□椸□□□累履埤□樑駭□□訾襖□裀□□□靈埤□□□□□□葉□□□□馯□□怴撓堙G□□□飀□R槄□□麗□c□□□□□□R榜駽□□槂□□□妘立□□□□靈埤□林□□妘R榜饖□□□誇□檢□□□履埤□□□□騮□□□□□妘拏□□□□Xc□□□□□□饖□□氧□□櫥□□訌訃c□□□珩迥□鳳苧否蕭□漘□苧吧□稐|薦□□殷□□□效否縈□漘|薦□□殷滎□濱□否蕭□漘¥肺獺慼慼澆狗N矷慼慼慼撮滇i□ョL□苧□□吥膩□□|□警□艣¥蝤□□W磨□珵ヤ詳全磨□營□悅詫□珥怴慼慼暱}膣¥工鍧□吨`□□珣‥棦慦燁□慦□□怴慼戮捂牷模迭氶慼暱}膣¥□庛荂慼澆狗N□□棦慦燁□‥□□慦煩營□苤撓啎J□□慦□□芃D戣瑪i□□□□庛唲^¥□怴慼戮捂牷模迭ヤ□S耙不吥鍧□耨磨□鋨鐐□□□悅諢磨□吨J□□慦恢‥□苧□□令□□磣|□□舐便□勍秕S□□□□獩□□戣磨□鋨鐐¥□鍥□瑪i□鏷譨令□□磥悅詳慦煩該□陏r踤蕁r蕷|晃□獩□|□□舐便□勍秕S□□□□¥□蔤熒便□□□狣§□□□鍥踤□禴r‥鐠□□□嶧便□□□□□□□磨□ヤ□□□亡螢□□□|□□□芨磨□譥□洁慼慼寫煦□¥□□□□‥□苧□□吥□□□¥□□□□該膨熨r¥□□□磣‥□□□若□□熨r□   長壽至此明其行體。自下第二辨行所依。於中初先正明所依。下說邪正離所不依。前中辨明四依菩薩為所依人。此即答上雲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實非阿羅漢而與羅漢等。彼問如何雲何得彼廣大為眾作依止人。雖未同於諸佛羅漢。化功同彼佛羅漢者我欲依止。故今答之明有四人能為眾生作依止處如佛無異堪可依止。文中初先正明四人為所依處。如佛所說。依四法下對法會通。此亦即明行所依法。前中有二。一明四人德行相貌。二我今不依是四人下勸人依止教人供養。初中有四。一總舉四人總嘆其德。二別列四人總嘆其德。三別牒四人別顯其德。四總結四人總嘆其德。就初段中先舉四人。以此四人依經成德。又此經中之所宣說。故言是大涅槃經中有四種人。下嘆其德。護法立法憶念正法是通法行。即是自利。身能匡護不令他人輕謗毀呰名護正法。如上廣說。口能豎成名建正法。心思不忘名憶念法。能多已下是益人行。即是利他。能多利益出世法化。憐愍世等世間法化。憐愍世間是利他心。為世依下是利他行。人為物依。法能安樂。人天可化。故偏論之。亦可憐愍慈念三塗。為世依等近益人天。第二段中先列四人。何等徵問。有人出等辨列其名。四依之義廣如別章。今且釋名。有人出世具煩惱性名第一者。所謂種性解行地人。仁王經中說種性上方為法師自前未能。故知非是種性已前。下文宣說供佛五恆方堪為依故非善趣。文中說之。具煩惱性非第八人明非地上。如來滅後現化益物名為出世。五住惑中無偏盡處名具煩惱。問曰。地持宣說種性具足二淨。今以何故言具煩惱。解言。地持望於二乘故說二淨。此對地上名具煩惱。須陀斯陀名第二者。須陀此方名為逆流。逆生死流。亦名抵債。抵三塗債。又亦名為修集無漏。位分何處。須陀有三。一者守果。初地滿心。二者攝因。初地始心已去皆是。三者進向。上盡二地皆名須陀。合說前二為須陀洹。故地論中宣說初地以為見道。斯陀含者此名頻來。於欲界地更來更生。亦名住薄。依如小乘。欲界修道九品惑中斷六三在故雲住薄。若依大乘。三界修惑皆能薄之。故地經言欲色有縛無明縛等皆悉微薄。位分何處。分別有三。一者守果。在第三地。故地經中宣說三地諸縛微薄。二者攝因。二地已下漸斷修惑通名斯陀。三者進向。上盡七地。合此三種通名斯陀。何故此二合為一依。以此二人功用行同供佛解義過前劣後。所以合之。阿那含者此名不還。依如小乘。於欲界中更不受生故名不還。若依大乘。不還起於愛佛煩惱故名不還。位分何處。分別有三。一者守果。在第八地。愛佛煩惱此處斷故。二者攝因。四地已上同名那含。修習順忍向八地故。三者進向。上盡九地。合說後二為阿那含。以於此處同捨功用供佛解義過前劣後。所以為一。阿羅漢者此名無著。斷有因故。亦名無生。盡苦果故。位分何處。分別有三。一者守果。在第十地。二者攝因。九地已上同名羅漢。三者進向。上盡金剛。合說後二為阿羅漢。以此同在究竟地故。理實佛是高美其人。故同佛稱。此皆菩薩何故乃用聲聞凡夫名字名之。此雖菩薩位分與彼小乘粗同。欲令未來所化凡夫二乘人等准小知大。故用名之。下嘆德中偏嘆利人。與前相似。通法不論。自下第二別牒別嘆。先辨初依。於中初問。次辨。後結。非第八下對餘辨異。辨中有四。初能奉等是自利行。奉戒離惡建法修善。二從佛已下是自利解。三轉為已下是利他行。為說八覺令其進善。有犯教誨使其離惡。四善知下是利他解。善達菩薩權化之儀名知方便祕密之法。名凡總結。凡有內外。此是內凡。六道分段殘報之中無偏盡處。故名內凡。下辨異中。非第八人對上辨異。何者第八而言非乎。准毘婆沙。名須陀洹以為第八。對見道前七方便故。故彼論中問言雲何為八人。所謂信堅及與法堅。鈍根之人入見諦道名為信堅。利名法堅。外國相傳言更有八。一初發心人而未有行。二有相行。憎厭生死樂修善法。三無相行人。學觀空理破離欣厭。見人行噁心無忿怒。見人修善亦不欣慶。四方便行人。雖見法空而常隨有起諸善行。此四在於善趣位中。五者習種。六者性種。七者解行。八者聖種。初依地前未同聖種故非第八。第八人者不名凡夫彰後異前。不名凡夫簡異初依。名為菩薩當相以論。不名為佛別異於後。第二依中。初牒。次釋。後總結之。未得已下對餘辨異。就廣釋中句別有六。前五修善。後一離惡。就前五中初四自利。後一利他。就自利中。若得正法是自分始。聞法名得。受持正法是自分終。念誦名持。從佛聞法是勝進始。如其聞下是勝進終。此等自利。轉下利他。離惡可知。是名總結。下辨異中。未得第二第三住處對後辨異。於四果中須陀未得斯陀住處。斯陀未得那含住處。名為菩薩已得授記對前顯異。不同前凡故名菩薩。交能八相成道度人故為佛記。依如地持。地前菩薩亦為佛記。但初地上能於十方廣受多記。故偏說之。第三依中。初牒。次辨。後總結之。辨中有三。一辨其行相。二阿那含者義何謂下釋其名義。三住返下重嘆其德。就初段中先彰離過。若說無我有是處下明攝對治。前離過中先列九過。悉無是處總結彰離。就九過中。前之八句行德不純。說我一句智解不明。就前八句中。初之三句惡業不除。中間兩句煩惱未盡。後之三句果報未淨。業中初言誹謗法者謗佛教法。答言聽下違佛行法。此二背正。受外一句彰其學邪。就煩惱中。客塵煩惱是五住起。後起名客。坌污稱塵。諸舊煩惱是五住地先成名舊。苦中初言若藏舍利法身未顯。舍利名身。如來藏性是佛法身。苦覆名藏。外病所惱四大所侵此之二句報身未淨。說我一句理解不明。悉無是處總結彰離。下攝治中。若說無我翻前說我。說著世法翻受外典。若說大乘翻謗正法言聽畜等。若所受身八萬戶蟲亦無是處翻前舍利。永離婬欲翻前客塵。乃至夢中不失不淨翻離諸舊。臨終生畏亦無是處翻為外病之所惱害四大所侵。就釋名中先問起發。是人不還如上諸過對問辨釋。下重嘆中。往返周旋是利他德。趣寂名往。隨有稱返。名菩薩下是自利德。名為菩薩已得授記明其因成。不久得下彰其果熟。是名總結。第四依中。初牒。次辨。後總結之。辨中有三。一嘆其德。約就小乘羅漢嘆之。斷諸煩惱明我生盡。捨於重擔明不受後有。苦是重擔。不受名捨。逮得己利是梵行立。所作已辨是所作辨。二彰其位分。三重嘆德。得自在智是自利德。隨人所樂種種悉現是利他德。此二自分。如所莊嚴是自利德。謂具功德智慧莊嚴欲成佛道即能得成是利他德。所謂八相巧便度物。此二勝進。能成如是名阿羅漢。牒以總結。自下第四總以結嘆。是名四人是總結也。下總嘆之。出現於世能多利等正嘆其德。人天最等寄對顯勝。人天中最對下彰出。如如來對上明等。問曰。菩薩安能等佛化下眾生功力齊故。此則答上實非羅漢與羅漢等。自下第二勸人依止教人供養。先勸依止以攝智慧。汝應供養如是人下教人供養以攝功德。前中有二。一教人撿驗。二我涅槃後當有無量百千眾生誹謗已下勸人依止。下供養中亦有此二。至時當辨。初教驗中先教撿驗。二是大涅槃不可消下嘆經殊勝。令人修習降魔依正。就初驗中有二問答。前一問答正教撿驗。後一問答出所教人。就初問中。迦葉白佛我今不依是四種人總明不依。何以下釋。先問。後解。明有諸魔濫同四人故不可依。於中有三。一舉佛昔言明魔能亂正。二魔等尚下以昔類今明四人有濫。三坐臥下顯其濫相彰己不依。初中如來何因教彼瞿師降魔。如來昔曾為瞿師羅說四真諦。彼悟初果。如來去後降魔來惑亂。化作佛身告言長者。我向與汝說法不盡。於四諦外更有一種神我諦在。長者推尋都無此理。遂往請佛。佛即教之。若魔作佛。汝當撿校知己降伏。第二可知。第三段中坐臥空等明其形濫。以是緣下彰己不依。或有所說明其口濫。不能稟下彰己不依。不能稟受不受四人所說之法。亦無敬念而作依者。不依四人以為師首。下佛答之。先述其言。於我生疑尚不應受況如是等四依之人。次勸簡擇。是故應當善分別知。正勸簡擇。有魔亂正故勸分別。善不善等出其所知。四依是善。魔化不善。依真可作。依魔叵作。如是作下明知利益。下教撿驗。先喻後合。喻中有三。一魔來亂正喻。魔如偷狗。四依之形名為人捨。伺人不覺魔盜為之說名夜入。二佛教撿驗喻。聲聞人中覺大乘者名為婢使。覺知是魔即應驅罵令復本形名疾出去。彼若不去神咒怖之名奪汝命。三偷狗下魔去不還喻。合中但合後之兩句。汝等從今亦應如是降伏波旬合上婢使若覺驅罵。汝今不應作如是像合疾出去。若故作者五繫繫汝合不出者當斷汝命。咒能縛其手足及頭名之五繫。此合第二。魔聞已下合第三句。先合後帖。自下第二出所教人。迦葉先問。於中初就上人設難。上品之人自能降魔近於涅槃不假四依。如來不應教其撿驗。如是四人所可言下就下人設難。下品之人不能撿驗四依所說未必可信。如來不應勸依四人。前中如佛為瞿師說。舉佛昔事。若能如是降伏魔者重複牒之。亦可得近大涅槃者明能自知。瞿師是其須陀洹人。望大涅槃定能趣向。以之為近。以理測尋未敢專決。故雲亦可。如來何必說是四人為依處者明不假依。良以此人自能降伏近涅槃故。如來未必宣說四人以為依處。不說在佛未敢自決。故名何必。就彼下人設難之中文少不足。若具應言凡夫之人不能撿驗四人所說未必可信雲何如來勸人依止。下佛答之。先述其言。如我所說非為不爾。下出所教。但教聲聞緣覺降魔。不教菩薩。何等聲聞緣覺須教從初發意乃至無學。問曰。瞿師是初果人。已能降魔不為魔惑。雲何無學猶須佛教。釋言。望彼小乘之法。苦忍已上見法分明。魔不能惑。不假佛教。望大乘法。乃至無學猶為魔亂。故須佛教。故下阿難雖得初果猶為六萬四千億魔之所惑亂。文中初別。後總結之。別中四對。第一肉眼佛眼相對。聲聞肉眼故須佛教。菩薩佛眼不假佛教。二如有人下勇怯相對。聲聞怯故佛教降魔。菩薩勇健不假佛教。三如有龍下明其有力無力相對。聲聞無力故須佛教。菩薩自有降魔之力不假佛也。四聲聞緣覺於煩惱下明其有畏無畏相對。二乘之人怖畏煩惱故須佛教。菩薩無畏不假佛教。就初對中。我為聲聞有肉眼說不為學大。正辨所教。誰是學大。所謂善趣五階菩薩。彼自見法魔不能惑。是故不須教其降魔。聲聞之人雖有已下彰其二人眼別不同。成其須教不須教義。聲聞之人雖有天眼見諸色像。於大乘法不能都見故名肉眼。學大乘者雖有肉眼不見遠色。照見佛乘名為佛眼。何以下釋。以大乘經名為佛乘。此乘最上。菩薩見之故名佛眼。第二對中初明聲聞怯故須教。如彼健人不從他下明菩薩勇故不須教。前中先喻。喻別有四。一佛教聲聞習學降魔喻。二或時有人素無已下魔來亂正喻。三汝於是下正教降魔。四如是輩下魔退不還喻。初中兩句。一聲聞依佛喻。有人喻佛。佛具無畏稱曰勇健。十力摧邪說為威猛。聲聞畏魔名為怯者。憑佛免怖名來依附。二佛教降魔喻。常教怯者。總明教也。下別教之。別中初教降魔之德。後教降心。前教德中修定持弓。習慧執箭。起通槊道。四辨長鉤。神咒□索下教心中。雖如履刃不應生怖勸捨怖心。對邪危嶮故如履刃。當視已下教生勇心。先教輕他。後教自勇第二魔來亂正喻中。有人喻魔。素無膽勇詐作健相喻亂正心。內情虛怯名無膽勇。外現無畏名詐健相。執持弓等喻亂正德。邪定為弓。邪辨如刀。邪智邪通名種種杖以自嚴也。來至陣下明亂正相。來至身亂。大喚口亂。口宣大乘名為大喚。後二可知。合中依上次第合之。先合初段。如來亦爾合如有人勇健威猛。告諸聲聞不應畏魔合勇健人常教怯者乃至應自作勇健想。若魔波旬化作佛下合第二段。問曰。是中教驗四依。何故乃雲化作佛身。蓋乃舉上類下故爾。又亦舉昔類今故爾。化作佛身尚須不畏。何況四依。汝當精下合第三段。時魔已下合第四段。就明菩薩不須教中。文別有三。一人能降魔故不須教。二阿竭陀下法力滅邪故不須教。前中初喻。學大下合。得聞下釋。於中初明智慧深明聞經不怖故須教。何以故下殖福久遠於魔不畏故不須教。後明法力滅邪之中。初先立喻。人喻菩薩。藥喻大乘。不畏蛇等明人不畏。亦能消下彰法能滅。合中大乘合阿竭陀。不畏魔等合上不畏一切蛇等。亦能降下合上能消一切毒等。第三段中先喻後合。喻中粗二。細分為四。粗分二者。一聲聞從邪喻。二有善咒下菩薩摧邪喻。細分四者。一魔行邪化喻。二是故一切師子已下聲聞從邪喻。三有善咒下菩薩摧邪喻。四如是等獸見善咒下所化從正喻。釋初段中。有龍喻魔。忌他勝己名妒。好壞他善稱弊。欲敗他善名害人時。身業惑亂名為眼視。口言惑亂說為氣噓。第二段中初喻從魔。後喻從損。是故一切乃至皆畏喻從魔化。師子虎等喻於聲聞。為魔惑亂伏從魔化。故言皆畏。是等惡下喻從魔損。或聞聲者聞其口言。或見形者見其身化。或觸身者同其心行。情近名觸。無不喪者喪其慧命。第三段中有善咒者喻於菩薩。以咒力者大乘法力。能令龍等皆悉調善任為乘者明降魔能化。彼諸魔及聲聞人同歸大乘名為調善。堪為受法傳化弟子名任御乘。第四段中如是等獸見彼善咒即便調者。魔及二乘見彼菩薩善說大乘即便歸也。合中不次。先合第二。卻合第一。次合第三。後合第四。聲聞緣覺亦復如是。合第二中師子虎等。見魔皆怖合第二中皆生怖畏。聞聲見形觸身喪命略而不合。而魔已下卻合初段。而魔不怖合初段中有龍妒弊。猶行魔業合初段中欲害人時眼視氣噓。學大乘下合第三段。學大如是合第三中有善咒者。見諸聲聞怖畏事於大不信。明化所為。非正合前。先以方便降伏魔下合第三中能令龍等皆悉調善任為御乘。於中先以神通方便降伏諸魔。後為說法。然上喻中龍及諸獸皆悉調善任為御乘。今此但合龍為御乘。餘略不合。聲聞緣覺見調魔下合第四段。於中初明見人生怖。於此大下於法生信。作是言下離於不信。第四對中。初明二乘怖畏煩惱故須佛教。後明菩薩不畏煩惱故佛不教。學大乘者有如是力嘆大異小。上來四對廣辨所教。以是下結。以前所辨四對因緣。但教二乘。不教菩薩。上來第一教人驗依。自下第二嘆經殊勝令人習學降魔依正。是大涅槃甚奇甚特當法正嘆。若有聞下寄人顯勝。於中兩句。前明信希。後明信益。上來第一教人撿驗。自下第二明其四依弘護利益勸人依止。於中有三。一明四人於正法時弘護利益。二迦葉白佛如來滅後四十年下明其四人於像法時弘護利益。三以是因緣我說四人為世依下結明四人能為物依。前中初明四依弘護。是經流處即是金剛。下還嘆經勝令人愛樂憑依修學。初中如來先彰未來多人謗經明須四依。次迦葉請於佛滅後久近便謗問癈滅時。有何等下問弘護人。下佛答中先答初問。如有王下答其後問。前中初言我涅槃後四十年中廣行流布明法興時。何因緣故此時偏興。佛滅度後迦葉持法經二十年。阿難持法亦二十年。此之二人親睹佛化。行法似佛。故令法興。迦葉向前直問癈時。佛今為欲對興辨癈。故明興時。然後乃當隱沒地者明法癈時。當處不行故言沒地。如甘蔗下辨明向前興癈所由。人學故興。不學故癈。先喻後合。喻中有四。初甘蔗等喻明法體。二隨有處下寄人顯勝。三或有人下明癈所由。由人棄大學小故癈。棄大學小名食粟米。習讀世典名及稗子。取劣為勝故言第一。學小由昔名受報故。四若是福下明興所由。由人棄小學大故興。耳初不聞粟稗之名喻不聞小。唯食粳糧喻純學大。合中依前次第合之。涅槃如是合上初段。鈍根薄福不樂聞者反合第二。然上喻中舉彼福人貪樂愛著顯經殊勝。合中舉其鈍根薄福不樂聽聞顯經深重。言之左右。如彼薄福增惡已下合第三段。先牒後合。或有眾生其心甘下合第四段。先合後帖。   自下第二答其後問明弘護人。先喻後合。喻中有三。一邊地眾生棄大學小喻。二有異王下四依弘化喻。三其王得下所化眾生得法修行喻。就初段中。王喻邊地匡化之人。各有統領故說為王。身居邊地名在深山嶮難之處。有涅槃經名有甘蔗粳糧石蜜。有而難具。辨得兼失。是故雲雖。以其難得貪借積聚不敢噉食喻不學大。既在邊地全部叵備名為難得。如北天竺。唯有六卷。不具全部。為名為利書寫此經名貪積聚。不能依法自學教他名不敢食。懼其有盡唯食粟稗喻明學小。以其殘缺辨義不周。恐問難通名懼有盡。專學小乘名食粟稗。第二段中有異國王喻四依人。聞憐笑者憐之棄大笑其學小。車載稻糧而送與者。音聲語言以之為車。說經授彼名載稻糧而送與之。亦可紙素竹帛為車抄經授彼名載與之。第三段中其王得者邊地化主自聞經法。即便分張舉國食者勸他同習。民既食下所化之人荷恩喜讚。順教奉修名為食已。慶沾法利所以皆喜。領荷四依弘化之恩。是故鹹言因彼王故得希有食。合中但合後之兩段。初段在於第二聞之憐笑中合。更無別合。合第二中四人如是合異國王。為法大將釋為王義。依化不並故言四中或有一人見合聞也。下明所見。舉初段中所況之事為所見耳。見於他方無量菩薩合深山王。現雖學小宿有大授故名菩薩。雖學大乘合上雖有甘蔗稻等。自書寫下合前貪惜積聚之言。自書令他合積聚也。為利養等合貪惜也。雖書經卷專期信施名為利養。悕求美讚說為稱譽。唯增博知不為起行名為了法。合他附己名為依止。用之貿小名博餘經。不能廣為他人宣說合懼有盡不敢噉食。故持是經送至彼者合載稻糧而送與之。令發已下明送所為。發心起願。安住興行。菩薩得下合第三段。菩薩得已合王得已。即便廣說合前分張。令無量眾得受法味合舉國食。食已皆喜略而不合。皆悉是此一菩薩下合作是言因彼王故得希有食。先法後帖。法中是此一菩薩力合國王也。是向四中或一人也。所未聞經悉令得聞合得希食。喻帖可知。上來第一廣明四人正法時中弘護利益。自下第二嘆經殊勝。句別有四。前二嘆勝令人信樂。後二學益使人修習。就前二中。是經流處即是金剛寄處顯勝。處勝難壞故如金剛。是中諸人亦如金剛寄人顯勝。義同前釋。就後二中初明學益。若有生下明不學損。於學益中。若聽不退成因益也。所願悉得得果益也。汝等應下結勸受持。不學損中先明不聽。甚可憐愍失大損也。何以下釋。第二像時弘護益中文別有二。一明四依於像法時弘護利益。二有惡比丘聞我已下顯經殊勝令人愛樂憑依習學。就初段中有二問答。前一問答明興癈時。迦葉先問如來滅後四十年中是經廣流過是沒者牒上所辨。久近還出。對滅問興。下佛答之。若我正法餘八十年前四十年是經復當雨法雨者。釋迦正法有五百年。五百年中後八十年中前四十年。此經重興於閻浮提雨大法雨。良以法通有時故爾。下一問答對興辨癈。就彼癈時明依弘化。迦葉先問。問有二句。一舉法滅時。二誰能已下問弘護人。前舉滅中准下有六。一正法滅時。二正戒毀時。三非法盛時。四增破戒時。五一切聖人隱不現時。六畜一切不淨物時。今但有五。後一略無。六中前四就法辨時。正法滅者經法滅時。正戒毀者律法毀時。言非法者下文名為非法盛時。對前法滅。言增長者下文名為增長破戒。對前毀戒。後之兩句就人辨時。無如法眾生。下文名為一切聖人隱不現時。此明無善。畜不淨物明其有惡。就下請問弘護人中。誰能聽等正問其人。唯願已下請佛宣說。令菩薩下明說利益。准依地持。此以護法為增上緣。故得不退菩提之心。下佛答之。先嘆。後辨。人別有十。前九在於善趣已上乃至法雲。後一是其善趣已前初發心人。以善趣上於佛滅後交能護法。是以先論。初發心者久乃方堪。故迴後說。就前九中初五是其善趣菩薩。後四是其四依之人。就善趣中先辨初人。句別有二。一護法行。因熙連佛所發菩提心。熙連是其恆河眷屬。於此河中一沙一佛。於爾許佛所發菩提心方能護法行。二護法行惡世不謗。第二人中句別有三。一護法行因。一恆佛所發菩提心。二護法行。不謗同前加以愛樂。三明所不能。不能廣說。第三人中句別亦三。一護法行因。二恆發心。二護法行。惡世不謗。信樂同前加能受持。三明所不能。不能廣說。第四人中句亦有三。一護法行因。三恆發心。二護法行。餘行如上加能廣說。三明所不能。不能解義。第五人中亦有三句。一護法行因。四恆發心。二護法行。餘行同前加能解義。十六分中得其一分。雲何十六。於此經中所有義味攝為十六。如說一慈為十六分。一斤以為十六兩等。三明所不能。雖能說法亦不具足。此五同在善趣位中。下四在於習種已上。就初依中句別有三。一護法因。五恆佛所發菩提心。二弘法行。惡世不謗受持廣說。三得義多少。十六分中得其八分。第二依中亦有三句。前二如上。三得義多少於前殘餘八分之中更得其半。通前十二。第三依中句亦有三。前二如上。三得義多少於前殘餘四分之中更得其半。通前十四。第四依中初先正辨。善知如來所有法下重複結之。前中亦三。一護法因。八恆發心。二護法行。於中四對自利利他。一自能不謗讀誦書寫亦教他書。二自能聽受亦勸他人。三為憐眾生自供養經亦勸他人。四自敬重讀誦禮拜亦勸他為。此之四對合為第二。三得義多少具足十六。理實此人於前殘餘二分之中更得其半。通前十五。末後一分唯佛所證。以此學窮於佛所觀證照分明。故雲具解盡其義味。所謂已下出其所解。謂佛常住顯時之果。眾生有性隱時之因。上來正辨。下復結之。善知如來所有法藏結前第三。供養已下結前第一。建立已下結前第二。問曰。四依初劣後勝。何故得義初多後少。釋雲。粗義浮淺易知故初得多。細義難精故後得少。又復粗者隨詮相別少為多分。細義就實。階降相微多為少分。分數雖少。其義實廣。問曰。若言粗義易知初處得多。細義難精後得少者。何故經言初地得百二地得千。如是轉多。解言。辨義汎有兩門。一就攝義。從詮門中辨得多少。二就捨詮證實門中明得多少。從詮門中分別有四。一約一詮始終別論。初得多義。後時得少。從詮之義具顯文中。初得聞持成就之處依文具解。故初得多。後設重思委審而已。無多異見故後得少。故此經中初依之人得八分義。第二依人更得四分。乃至第四但得兩分。二約一詮以終攝始。初時得少後時得多故。此經中初依但得八分之義。乃至第四得十六分。三約多詮始終別論。初得義少聞教少故。終得義多聞教多故。故第十地能受諸佛雲雨說法。依其所聞亦知多義。四約多詮以終攝始。初得少義。後時得多。理在易知。就其捨詮證實門中別分有二。一約就地位始終別論。初時得少。封教心多見理昧故。終時得多。以能捨詮見理明故。二以終攝始。初少後多。理在可知。地經所說是其捨詮證實之義。故後得多。不同在斯。上來明其善趣已上菩薩護法。下次明其初心護法。句別有三。一明現在初發心者當能護法。二是故下勸人識知為勵初心故勸知之。三何以下釋。自下第二嘆經殊勝。於中舉彼信謗損益以顯經勝。文別有四。一明其謗。二明其信。三明謗損。四彰信益。謗中初明諸惡比丘聞佛涅槃內心不愁。今日已下發言唱怏。先總唱快。後出快事。如是下結。第二信中先勸憶持。下正明信。於中初明具德眾生能自信持。其餘生下明其信者能化益他。有樂為說正明化他。其人聞下明他德益。他聞滅罪是其益也。第三損中文別有四。一明現損。二命終下明其當損。三若臨終下重明現損。四如是之人不至善下復明當損。第四益中差別有三。一明聞經久信有益。二如有人出家已下明始信有益。三或有生下明微信有益。久信之益在於地上。始信之益在於地前種性解行。微信之益善趣已前。久信益中初先明其自信有益。若我已下化他有益。自信益中初明信者經力莊身人皆樂見。國王已下經力嚴口。有所言說悉皆敬信。化他益中先勸傳說。若我聲聞弟子之中舉所勸人。此實菩薩傳佛教法故名聲聞。如法華說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如是等也。欲行希事標其所求名修大乘。為行第一希有之事當廣說大正勸傳說。譬如已下明說有益。能令聞者除滅罪障。先喻後合。第二始信有益之中先喻後合。喻中如人地前人也。出家剃髮喻始發心歸信大乘。捨離邪謗名出剃髮。雖服袈裟喻明依教書寫讀誦。未受戒下喻未有行。未受十戒喻未修習十地之行。尚自未受沙彌十戒。何況具戒。具戒喻佛。或有長者來請眾僧寄對顯勝。喻有眾生作請菩薩而欲供養。未受戒者即與大眾俱共受請。喻始信者高參出世大菩薩數。雖未已下牒以結之。合中若有發心始學合如有人出家剃髮。書寫讀誦合服袈裟。未階十住合未受得沙彌十戒。已墮十數合有長者來請眾僧未受戒者即與大眾俱共受請乃至墮數。第三微信有益之中或有眾生是佛弟子或非弟子標舉其人。善趣菩薩內有信心名為弟子。常沒無信名非弟子。若因貪怖聽受是經乃至一偈聞已不謗明其微信。當知是人已近菩提彰其有益。上憐種性名近菩提。上來兩段廣明四人弘護利益。自下第三結明四人為世間依。以是因緣我說四人為世依者。以是四人像正二時弘法因緣。我說為依。如是下釋。以無邪謗故說為依。是故下結。上來第一勸人依止以攝智慧。自下第二勸人供養以生功德。於中有二。一直勸供養。二眾僧之中有四人下教其撿驗。與前相似。然上文中先教撿驗。後勸依止。今此文中先勸供養。後教撿驗。文之左右。前中有三。一總勸供養。二別教供養。三從偈後長行已下有難解者問答會通。初總可知。第二別中迦葉先請。我當雲何識知是人聞所供人。我當雲何而為供養問供養儀。下佛先以長行略教。後偈廣教。略中若有建立法人應從啟請答其初問。當捨身等答其後問。廣中如我於是經說總標說處。下顯說相。初一偈半教敬而畏。後一偈半教重而愛。前中初半明所供人答上初問。後之一偈明供養儀答上後問。先法後喻。後偈半中初半還明所供養人答上初問。後偈還明供養之儀儀答上後問。先法後喻。第三問答會通之中有兩問答。前一問答明其四人合可供養。後一問答彰其四人本戒具在成前合供。就初問中。如佛所說供養師長正應如是領前所解。領前偈中若老應供恭敬禮拜。今有疑下問所不解。問上解中若少應供恭敬禮拜。於中初言有疑願說舉疑總問。若有長下列疑別問。別中先作三句審問。然出家下舉佛今昔二時之言請佛會通。如佛言曰持戒比丘亦有犯下存昔非今令佛解釋。於初段中初先老少相對作問。第二持犯。第三道俗。第二段中先舉昔言。又如佛下舉佛今語。如是二下雙牒二言請佛會通。就舉昔中。對上三問還有三句。然出家人不敬在家對前第三明佛舊儀。然佛法中年少已下對前第一明佛舊儀。於中先辨。以是下釋。是故下結。如佛言下對上第二明佛舊儀。此舉昔言。從此已下舉佛今時所說偈辭。下雙牒之請佛決通。如是二句是牒前也。昔為一句。今為一句。其義雲何正請決通。將非虛妄徵以起答。昔今若是言說是虛。今言若是昔說是虛。二處未定及為疑責。故曰將非。道言將非明已是虛。第三存昔非今之中。偏就持犯存昔徵今。老少道俗略而不說。於中兩句。前一弘經明持戒人不合敬犯。如佛言曰持戒比丘亦有所犯舉佛舊言。佛昔宣說敬犯得罪故言亦犯。何故如來作如是說以昔徵今敬犯得罪。何故今說有知法者一切供養恭敬禮拜不簡持犯。下一受經明犯戒人唯合治罰不合供養。世尊亦於經中說言聽治破戒舉佛舊言。如是所說其義未了以昔徵今。破戒之人理合治故。今時所說有知法者。一切供養不簡持犯。其義未了。下佛答中文別有三。一就所教人而為會通。二如我上說下就所供人以會其言。三以是因緣我亦不為聲聞已下總以結會。就初段中。我為菩薩不為聲聞。即是會通今昔兩言。昔為聲聞說小敬大犯敬持戒俗人敬道。今為菩薩故說知法一切皆敬。問曰。何故前教聲聞降魔憑依不教菩薩。此為菩薩不為聲聞。解雲。此等舉之左右。前者就本說為聲聞。今以習大名為菩薩。第二段中初明四人實持非犯理合供養。是故我昔覆相說下明其四人實長非幼。故合供養是道非俗。初中兼辨更不別論。前中初言如我上說指前總會。如佛前說像正二時四依弘化。故合供養。正法滅下別以會之。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有四。一明未來邪興正滅為弘護時。二是四人下明其四人和光護法。三如是四人為護法下彰其四人是持非犯。四明其人合可供養。四中前三文義俱有。後之一段義有文無。文雖不說。准下喻合理必須有。就初段中正法滅者經法滅時。毀正戒者律法毀時。增長破戒時對前毀戒。非法盛時對前法滅。此之四句約法辨時。聖人不現無善人時。受畜一切有惡人時。此之二句就人辨時。第二段中初明四依出現於世。見比丘下同事攝物。雖見已下明為護法見犯不舉。就初段中。依化不並故雲四中。一人出世為師匡化。故須出家。此即對前迦葉所問明道非俗。故合禮敬。同事攝中。初見所化比丘非法各各受等明其無行。淨不淨下彰其無解。淨與不淨一切不知不知理法。是律非律亦復不識不識教法。是人為下同事攝取。為攝向前諸惡比丘與之同事。猶如日光與塵和合名共和光。不同塵下明實常異。不同塵者明其行異。形聚心乖如光異塵名不同塵。自所行處及佛行處善能別知明其解異。順起所修名自行處。行非通道名佛行處。皆能知也。第三見犯默不舉中初默不舉。何以下釋。是故下結。上來第二明其四人和光護法。如是四人為護法故不名破戒。是第三段明實不犯。第四合供。文略不辨。喻中有四。一邪興正滅喻。喻上初段。二爾時有一婆羅門下四依弘化喻。喻前第二。三是時童子雖為是事猶不失下自行無犯喻。喻前第三。四其餘居士婆羅門等聞所作下合可供養喻。喻上第四所少一段。初中有五。一化主遷滅喻。二有旃陀羅下邪興廢正喻。三治未久下正眾離壞喻。四栴陀羅王知國人下邪徒壅正喻。五復七日下患機感聖喻。初中如王喻佛如來。眾生感盡名為遇病。聖化還滅說為崩亡。善趣菩薩當紹佛化名為儲君。化德未成說為雅小。未堪遙化名未紹繼。第二句中諸惡比丘名栴陀羅。口具邪辨名豐財寶。亦可此等廣積資產名豐財寶。故上說其受畜一切不淨物等。以其豪富人皆輔從名多眷屬。貴勢黨援名以強力。待正衰廢名伺虛弱。身為眾主名篡王位。第三句中邪化不遙正便離背名治未久。國人已下正明眾壞。正眾有三謂下中上。下品之流睹惡不忍身歸異所。故言國人遠投他國。中品之類形聚心乖。故言在者乃至不欲眼見是王。上品之人見惡能忍形無異昔名不離土。先辨。後喻。一眾分三名正離壞。第四句中彼惡比丘聞正違背名知國人逃叛者眾。使其惡黨為作留礙名遣栴陀守邏諸道。第五句中別復有四。一患機感聖喻。二始行不從喻。三不從有損喻。四從之有益喻。初中感聖各有期限故雲七日。機發招聖名為擊鼓。感聖顯彰名為唱令。仰感四人為己匠首。是故義言請婆羅門。有能為我作灌頂師。師能以法灌其心頂名灌頂師。化善歸彼名半國封而為爵賞。亦可徒眾後必共匡名以半國為爵賞也。第二始行不從喻中。諸婆羅門悉無來者明身不從。各作言下明口不從。第三不從有損喻中損事顯彰名作是言。始行之流守正不從名無一人為我師者。敗正同邪。故言要令諸婆羅門與栴陀羅共住止等。共住止宿明其身同。同其事業明其行同。第四同化有益喻中半國不虛兩釋同前。大涅槃經所詮常法終必同修。名咒所致不死之藥當共分食。第二四依弘化喻中文別有二。一四依從邪喻。二爾時童子語其王下破邪通正喻。前中五句。一內備化德喻。二現化隨物喻。三化稱物機喻。四始行瞋嫌喻。五化善師己喻。亦名徒眾共匡喻。就初句中諸佛淨行名婆羅門。依從化生名婆羅門子。依化不並是故言一。法身充美名在弱冠。持戒無犯名修淨行。大悲垂接名長髮相。博通聖教名善咒術。第二句中化赴物機名至王所。化現物情義言百王。隨人所求皆能俯應名王所敕我悉能為。第三句中化稱物情名王歡喜。物情愛樂名受童子作灌頂師。第四句中諸婆羅門聞皆生瞋內心瞋嫌。責此已下口言呵責。呵正同邪。是故責言汝婆羅門雲何乃作栴陀羅師。第五句中化善師彼名分半國與是童子。亦可統眾與之共匡名分半國與童子也。同化日久名共治國經歷多年。上來從邪。自下第二破邪通正。於中有四。一通正喻。二爾時童子以餘雜下是摧邪喻。三爾時童子立本儲君還為王下是立正喻。四爾時童子經理是下是遣邪喻。前中八句。初之五句攝正歸己。後之三句以正化彼。前中初句怨彼疏礙化顯物心名為語王。亦可口言告示名語。我捨家法來作王師教王咒術彰己益彼明己先來捨正從邪。化授小法名捨家法。來作王師教王咒術而今大王猶不見親怨彼疏己。大乘未同習名不見親。二彼聞怪聞。怪聞所怨故言雲何不親汝耶。三申己所怨。過佛所證常住之法名為先王不死之藥。彼未同修名不共食。四王言善下推化四依。聞說喜從故唱善哉。彰己昔來未體化意名實不知。大乘法化推歸菩薩名願持去。五是時下攝正歸己。攝法從己名取還家。上來一段攝正歸己。自下三句以正化彼。初請大臣而共食者化其弟子。弟子患輕所以先化。以法攝受名為請臣。自行大乘勸彼同修名共食之。二弟子勸師以理曉示名共自王。嘆依有法故言快哉大師有是不死藥也。三師聞樂受同勸悟解名為知己。怨不早聞。故言雲何獨與諸臣服食甘露而不見分。上來第一喻明通正。自下第二喻明摧邪。依先為說責罪之法名雜毒藥。使彼聽受名為與服。彼惡比丘聞為服己忽便生愧故言須臾。法行於心名為藥發。心生悔愧名為悶亂。知己弊下退捨高意名為躄地。悔愧情深故無覺知猶如死人。自下第三喻明立正。於中初先立正代邪合彼善趣。立階菩薩匡紹佛化名立儲君還以為王。復本正化故雲還也。作是言下呵邪勸正。初先呵邪。正法之座理非破戒。惡人處之故言御座法不應令栴陀羅昇。破戒惡人而為眾主自古未有。故言昔來未曾聞見栴陀羅為王。惡人匡眾義無斯理。故言栴陀治國理民無有是處。下明勸正匡紹佛化菩薩所宜。故言汝今應紹先王如法治國。自下第四喻明遣邪。爾時童子經理是已牒前生後。經理癈邪立正事已。復以解藥與栴陀者。懺罪之法名為解藥。授之令懺名與栴陀。除罪心喜說為醒悟。彼犯重罪。雖復懺竟猶須擯遣令遠清眾。名驅出竟。自下第三喻明四依自行無犯。是行童子雖為是者。雖為向前同邪之事。從邪通正辨得兼失。故名雖也。自行無犯名猶不失婆羅門法。自下第四喻明四依合可供養。始行菩薩名餘居士。婆羅門等睹其巧化名聞所作。嗟其獨絕名嘆未有。讚言善下出其所嘆。下合有四。與前不次。先合第一。護法已下合前第二。爾時菩薩若見已下超合第四明合供養。若有人見護法人下卻合第三明實無犯。就初段中我涅槃後。合前國王遇病崩亡儲君稚小未任紹等。第二段中護法菩薩亦復如是。合上有一婆羅門子年在弱冠修持淨行長髮相等。以方便力與破戒僧同其事業。合往王所乃至共治經歷多年。餘略不合。第三段中文別有四。一勸供養。二以是緣下結會上言。三如彼下舉喻以帖。四善哉下約喻顯法。就初段中爾時菩薩舉所勸人。此乃名彼能供之人以為菩薩。聲聞人中學大乘者是能供人。若見有人雖多犯者舉所供人。即往已下正勸供養。恭敬禮拜明身供養。四事已下明財供養。財供有三。一自有奉上。二自無求與。三為是下明為供故得畜八種不淨之物。於中四句。一明得畜八不淨物。何等為八。如彼善生優婆塞經具列其名。一畜田宅。二種殖根栽。三貯聚稻粟居監求利。四畜奴婢人民。五畜養群畜。六畜金銀錢寶。七畜象牙金銀刻鏤諸寶大床綿褥□□□¥□墣耙臩□□眩□§□□□討□□稦擭入□犖穌□□□□葩狣□□辦□苦莧壓□□¥□□□葩狣□芤矷d‥□苧□□否□芨稐□□詫磨□□該□J□□□□□□□磣|葦□擤譨□諍□□□□□橤j□□□¥S□□北|□□□□§□□窨□□□鋤譥便襦□□□耨艨□纂慼潮a□□□□□□苦莥獵□□薩□纂慼敵央突剷o□□□□¥□□橤苦莦□堯□¥劫莧□□□□□葩狣¥牧蒡栗飢S□□□¥□□蝦銔莥嶡□□詳□□□晃□j□‥□苧□□莥嶡□□詡鞏□貂晃□j□|該□□□簾諍酨□□□狨□|亡葧擤譨憧□□稐‥□□□h□囹工艟D鍥□邐器□□□□|□□逤i□□□□□□詫殷苧□□否□¥鍥婦殦荂潛ㄐ標驉慼潺﹛慼撩楞K□J□□□磣|□□熒□□□□□‥□橧覆亡葧□□□¥□□□警□□剮□¥鍤耙剮□莥嶡□□□□j□□苤耙剮□莥□H□□□工□營□□d‥鯤□□橦□荂慼慼慼潸v稌□□邦□□□□□擭入瞻u□|懤譨令□別叨巧鼣¥悅諢□橦漦擭嵧糯□□耙不鎢楫鍤□¥□□□□□□嵧穰|□□□熒□□□復□□璊f□苤□別□□□□葩狣¥別口¥W磣‥殷警□□□耙□□T復莦□工□□□□陡糯若□□鍥復莦蒤熒穰¥鍤譥蝦莨窨□腦稦亡□工□¥意□□苤□□擭稦亡□工□‥□□腦稦□□粵苧否莦□□‥窨□掠譣|□迴恁戮恣潑l□莥□□□‥警□粵苦莧□磷├□□□掠譥別濫T□¥□鍥濾譥蝥別纔_犖□□□c□□鋩蜥□□□□¥灤漧□□□□□□□□□□|□效□□¥□□□□□□狦□□□□葩狣‥□□粵葩□莦□□¥□K□□犛□□□□□□□□□滎紂¥□若□譥別□□□‥□橤□薛□□□□c□臥□□□嶡□□邐□□砩l意□□□鴦狦□□□滎紂□苦□□蝤犖□鋦□‥耤□□入篊t工R□□亡□砩l意□□‥□□粵苨楫X□鍥獺樞縐腹L□□腦稦□蒤鋤□□蝥磻譧□□□兣¥□釦□若□蝥磻警蝖慼慼慼撲彷纂慼情慼暱任牷L□□腦稦□蒤鋤□鎢楫□G¥□□粵苧否莦□□□若□蝥復莦蒤熒穰¥便襦□艣□耦□□□□|□陡穨□郥□□檳漦蒧穨□滎□□穰□蕁□□劑□□□陰□□陡穰‥□□□摦入□□穰¥癒慼潠U□陽□擭入□□穰§□蒩□□□漦蒧穰§□□飽戮枙l□穰¥癒慼潠U□陽□擭晃滎□穰□□莨□橦□阤熒穰¥□癒慼澆蒤熒穰§□□t□□漥□陰滓綿欈N|□挴癟靆苤戮捂琚情澆k□擭入□□稌¥□□擭亡漦蒤熒穰□□□□□苨詰p嶢□□□□□□縈蒤熒穰§□□□晃□□陽□□竇□崣|入纂慼慝迴□□阨□餧□M|入□□□‥□□□□□竇□崣|該□陽□竇□崦兩□□熒穰□芥□j□‥□苧□□噥□□闣¥鍥□□□□□□獩闣c狨稐¥戣□□□□M□怴慼慾`噦□闣□□□□H□□□蒤□□□□入□闣‥令□刨□¥□峞潮B‥令□若□磨樉‥□譥蝨耬□□鋤警□□認□|□□莦□¥奸查□□¥□查奸□¥姥□□□¥姥□□柣|該□認□您□l濱□莦□§□擭□蒤□□□□□□萬大□苤□噤譣¥□□慦□釦鎣□不車噩□□□□□□若襦噩□□¥別句W稅□□□□門□xH艨珥□器□糈H□c門□}□□□□瀣¥層□酨鐓麥姨滈z該嶡□韣¥層□酨□闥嶨□□|麥姨滈}闥嶡說慼L□□□復蓨溤珵襣¥□蓨渽□層□□北¥層□熒紮□□酨鐐¥楚慼慼慼撐棩m襣¥□蓨□□姩闥□北‥□姤葷□□□滈w¥爝噩闥腹慼撲虧說慼慼滕憛慼慼毆Ew‥□苦懤警噤□□瀦□闥嶨□|□□楫漘¥蝧□□漘|噥嶡層□酨鐓□闣§□□邇z|噤□麥姣§□艨祥漘|噤□滈w¥蝤譥別漘¥濾譥蝨糯□□褉□灤莥層□§□□□□□□□兣|b揤鋤□□□□□□f□□揥□訌軧連¥□警□□□□厧藣§□□f憒入□□□c□l□彥□≧□瀣¥□□褉□糯□螢若灤莤酨鐐□□逤鋤厤□□鋧籐滎□襦全□縈湧尪|邐ゴ悅詣¥□□□□□酨鐓湧便嶡襣□苦□□邪¥別□蝦銚D悅該瑾□□□K□□鍤厧藣§□瑾犖□□□瑾□¥您□顴□□□K□‥□□餥□□芨□□□□≧□滈□復稨□□≧□滈□□褉□‥□□□若□嶡U憿撬蝖暱糕□蒧□蒤葷□□□□若□襆纔v□柩□□□尪‥□□□苦□□蕭□□迴□尪‥□□□□釦鎣□便□□堯連¥□厤□苨楫濾□薣¥□□□薛□□尨□¥□悅褉□晃□□辣‥□□犖稦莥嶩□□¥瑾犖褉驨□□□D□矷慼慝該□粵苧吥膩□□|牧□粵苦莥□j□c□≧□苦莥□酨鐓湨□□北|麥姩闤譥別濫T□¥濾警□□□耩□□□詹z□□□庌H苧□麥□□漘□楫□□粵苦□□滎襆漘¥□□麤苦麤□□襆漘¥蝤譨獵k效□□□§□蒨□咥□蹧□□cB□灤漥□H鋤□□I□葷覦詳晃□稐□I□□□□M□□滎□□襣§□□□麥□□濾譣□I央慼慼慼撕椻均L巨□噤□□庌\那|□耙峨□灤□□□¥巒□□鶘諍譥□□□麧□漘c□□覽□□□□lc□□□□全耩B□□□耙膨獵k□膣c□□□□□嶠蕁□¥□□情慼槭O胖□§□楫磻譥□□□咥灤□洁慰D□咧□麥入p□漘□蕁□□鍥□攦l襣|ㄦ□r□□□獵i□□唌慼慼慼敵央慼潼插槭V§□□磻警□麤□□濱□襤□§便□□□唌慼慼慼慼播堙慝簸j洛耤□鐐|□諢J洁潮f□櫓□亦湦連|□□便□□□□□|全耦詳湥□□獵k□耩B□|ㄩ□滎苤慼慼k¥□□□□□耬□楫六N□□□滎□□□¥□蝦殦牶D□□鋤譥□犖稦□□鰹捂荂撢yl嚐□懧奧□‥□左犅耙牷慼撒{犖稦□□□鰹捂琰漦詫□譥□□珚t¥悅該嫦□□蹧□□¥□耦□蒤滎牬滿慼慼播h□B□念§不圩□□§□臥□□熒□□□□吽慼慰D意□蹈o楫濾□薣|□蝦銵慝□□□□艦□□滎襣|□□醥□□□□光‥攔諢□□□□□□□犖□嬥纂潑l□□獵nK鉥籥□儲□犖□□該□H□¥濾譥□嶩□m鋩□¥□警莥嶢□□珵□§□諍滎襣‥艤珵祺□□若□□□麤□□襣|□譥□北□耦噥□句瑾犖褉驤□□墣榮□□□□耨□□噥□口¥悅諍鋤□翹i□橧╮慼撩a□楫□□耙蠷祑魽熱k嶨□¥悅該句菕摩瓟@□□峞慼撥炕慼慼慼憮W噦□闣§處書紅髂抱瞍□□□□在艦蔩□稐|薨耤蕁□艦蔦□□|□耨□□鑰□□□|諍蕁□□鑰□□□□蕁臥屧□莦□□□□蕁臥層□□蒨竇□莦□滎□□部散滎層耦□□□莤□滎□|□□□□耤□□墣□蔥憛慰D□噥嶡□□□□□譥□□矧v□□□□□犖牧□□芥蝧□□□滎峞慼慼撙嚏慾J洠腹情慼慼慼戮抮漯疙t‥□□洐Y□芥V□莦□荂撩滿撮i□¥別□滎□‥□屨□苦莥□□□¥劫□T漘‥滈}闤譥蝥劫□漘|□□¥T□¥濾譥熥□左犛□艣□耩□□□詹z□□□□滎襆漘□艦麤□□襆漘□□□懤□□□鍤□§奧□□艣¥□蝦殦E肥效□|□□祤□濱□□□|□皓□祥約漩□□濱□□□約慦燒擣□□□□祥濱□□□c□耩□□□□□□c□□□□亡□□□§□□□□滎襆濾譨□□□□□蕁□□狦□滎襣‥糨□祤苤噫擤滎襣¥蝥另□□|諍□苨臣‥臥嶩□□□□□旅¥膩□□詳全耦□詡□□□旅|村□若r燦觤珵痰陛慼慼慝全耨≧□蕁□□襣‥□□□苤慼慼k¥騿潦#R骨□滎襆r□□詣|全耦葥ヾ慼慼戮¥□警□□¥別□蝦銦L□□□□□鍥E肣□部糯□H□□□□¥□I纖薧□□□□□□□兣|□□□□□E膚譨□邳慼慰D獵□□氶憚蛂慼慰D□□□□|□□殮□□□□□晨祤鋤□¥□H鋤□簾□□氶慼撬唌慰D□□□□□□□□c□□□腹慼慼慼慝□□襤□‥□□蒤若□鍧□□莦□滎襣¥別□T薣‥□詳□苦詫□艦銚D□蘆迴□莦□□襣‥□□□□□□□襣‥□□□□□□□襣|□艦□北|□□□□部□□襆□嶨□北‥□□艤陽□□□□部□泌□¥□□楫北□耦莦□峞慼潦迭撩漯羌脫W殦□j□□□□砱N犖褉驨□□犖犛潧殦□j□□艩獦□□□□蒨□犖□□□ˇ□□墂□嬧殦□§□蒩□獦入□艤邪‥□苧□艩□磨樉¥□□膨蓊□耩□磣‥□□葥恁慼慼澎坎D惱□集□濱□□磣□芤矷憧t□莤□G‥□苧□□□蔦□□|蔦□□□□耬□尥兩□□邪□□□莥嶨□逤J□‥令□別口¥古譥刨艦蔦□□□□□認□□□璊f¥鍤譥您□§嶢I□□軌艦蔨稐□□□若襣¥悅諍苧唚□苤□□□|□警□刨磥□K鶔D意□□□|懤警□□§□耨腹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慰^□H□□□□I□□|蔦□腹暴捸慼慰^□H□□□葷J蔦□§□□□□尤□□□□□□尥兣□□□≧□|□□奸□¥鍤譥婧□□耙砥憧屆慼楚G□□齱K鷒f苦□□□□楚G¥□蝧思譥蝨V唚‥塊趶漣T莥嶢J□|□諢□□□慦燴□|入刨隅腮□莤K鶠□□□磨□謨□耙臧譏ョM□□吨`□□邪|□莤J□|□□□□耙臧訐□□I怚的x迥□麧□|亡□隅腹情慼樅p嶢H□擣§擨□□□□陽噦□□J□巨□亡□莤邪¥蝤J□警懥襦□□□耦□莤J□葷J□□□□□蘆□□□認□苧□□尥□|莥□□□葷H□□葷M□□c□□葷I□H□韣□艤J□□□□□苦莥嶢H□葷J漦□‥□I□鍥□□鋤□葷I□鍥□□鋦□¥□□□□蒧□察□苧□□堯□|莥□H□J漧□殮□□鋤□c□□J漧□蒤鋤□¥□蝦殦荍T莤J□¥便襦□□□耙約□□□□慦恢□□耙賢苦莥□慦□□漦□□□耙賢□□□□慦恢|□□該嶧□狦□□c□□□□□縈慦恢|入□□□□□□□|滵否慦煩入□□□□艦莦□□□漥□狃□□螢□入癒憎腹情慼慼撰均慼慼慼慾J□□芃D嚏樅_□□□□J入□□芃D□莤□□踣¥□彖堙慼慼慼慰^|入踤蕁o§□□□洁潛鶠慼憎漶慼潛禲L□耤苦莤葷H□‥□□磨渽耤□□踤蕁攔□□□蕁攔□晃犖□J□§□□□□尥□鋤譥蝦莥□□□□□G‥□□□□□便粵苣‥楫□ゴ□莥□□G‥□楫愨棤□□□橤□ゴ□□¥鍤譥蝨耙□蘆□□¥□□纖薦牧嶢J□□莥□G□□□葩狣|□譥別銔蔨□J□葷J□□□□□□全耤□□G□葩狦□□□耦莥嶢□□墂籧齯J□J□□□悅該□□□□昐o□磥塕A入□J□¥鍤譥蝨耙愨磥□痭說憤K□慦恢‥□便□侻灒Cs□便鍤□踣¥利□T瞽D□□□北§□□蔥□□蝥S□□磻韣□苧復噤譥蝦莥□□□□□芊慼慼撓棲籠D別W磣‥□磥煄樅[磥□□¥丑慼慼樅[□□□□□□□□入□□芊L楫□コ譥刨楫嶡□‥□□□□愨棤□□□□□韣‥□便□恓痭說憤K□慦恢¥ㄚK□侻灒Cs□便鍤□踣¥利□T穩R欽ゴ□¥悅諍鋤□□□J□□ゴ□□§□艤H□葷J□警懦□楫□□耙颮獺慼慰D鍤J□□□詳□□□葷H□□□諢□□□□□□□□逤H□‥□□□□□該□芃D鶧□鍤□□□□□‥□□□□□詳□□¥□阤鋦□□踦偨□亡□□□□艦莥□□迴□□□□嶡□H滎□K鶔D□侻騿撓啎J□G|□□□踦晃滎□G§□□□□堯□鋤譣‥□□□擭莥嶧□□§□詩□全□□□踦莥嶧□磣¥悅諍鋤□犖□J□|□齱慼慾J□鶘□莥□□逤H□□J漥□抶I悅詫□蒤鋤□¥□莤K鷏L□譣¥刨艣¥X狣¥蝦莤K鶔D刨|¥V唚‥}警□季¥鍤楫□詳慦烤艤□§驉毆b□該□□□|□□瀧姦入□溤□‥溤□□□熒J□該嶨磨□c□□毧□晃熒J□‥耤熒J□□□注□該□□□|□□□□□□□泣¥S艦該嶢楫□□ヤ□泧□□□侻該嶢□□¥□苂隉慼撓唌潛該□□□|□踥□該□該嶡□□|該□苧唚□□□粵苦莤葷L□¥蝥另□|‥}警□艣□耤薤荂慼摩Q□懨潑l□J□□□□□苣‥雥愩□擨鑭豤□□滎□J□□□□□□漩□擤譥插潤牷模瓷潰懧l□J□□楫鴃標o□□鋨耤滎□J□¥悅該□唚¥□莤J麤葷L□譥刨楫X狣c狤警□□¥蝨耦□□□該□拵_H□□□□□□苦莥嶢葷L□□鋨□□艨□便□矷慼慼標L□橦□¥□□擁□拫O鶠憮W莥嶢葷I硥□鋨□|□譥蝦莤葷J逢□‥□齱憮W莤□丑慼潑l□G|□泌臥鍧□□□襣¥鍥□□□|□莦□牣□H□擤譥刨楫W|‥}警莥嶡□阤葷□晃滎□G¥□阤□鱧漶慼G|懦□胥□¥鍥學莥嶢□葷□鶔DS鋤耙□莥嶡□H滎□K鶔D鍥孥□譥蝤□□□莤□葷□¥戣磥W□|□耙□鸛□耙□□¥S□□鸛⑵迻勍蝖慼慼憓DV□慦恢□□□孤譥鍤□□□|□耙□鸛□耙□噣¥S□□鶠情憮E□譥蝦莥□阤葷□□G‥□□陽□釤犖□G|□莤葷G□□□葩狣¥別W磣‥殷譥□北□耦莥□陽□□葷□¥劫□T漘□□□□阨□意蝨□苦莤犖□G□楫悅該□□葷□禴r§吥鍧□稐¥□詳晃犖□L□□陡吥鍧□□□苦□莥嶡□陰□G¥便襦□□¥蝥□陽□釦□L□□莥□G□□□□苦莥□□衋蝖慼G¥別W磣|莤□□□□□□晃□湤礡澄獺慼摯~□籦□□詳亡□G□艦詳亡□K吥鍧□稐¥□該□□鱹}鍧□□¥悅該□苧轤□吤邪§□□思譥蝦莤K鶠□ョ情慼J□|□□□□§□艤J□|□□□□§□□K擣§擨□噦□¥□譥鍤□□芊G¥S□□□§籪怴播堙憫T莣|J□萣|亡□腹慝麥該□□諍□劫莣¥□□□縈入Wd磝D驉吽慼慼歎_|兩□莦□¥□□|犛器鮦湩□兩□□擣|懤譥蝤□耨櫓□□¥劫莤K鶘□莤J□§□艦莥嶢葷J□□§□□□嶢葷J逢□§癭趷k鍥□□□季□□□楫□|□□磨□□□□芊捷齱慼慼慰D蝨耙齱驉慼慼撓荂慼慼慼L□□□□亡□□□§□□□莣|該□□□|奸□□□入□□莣|莥□滎□□諢磨□¥□□□庛趵f□□□葩獩□邪|莥□麥姨腹慼慼慼情慼潛騿慼慼慼鶔D踤□□□藎□村r亡□□□|□莤J□¥□苂隉慼慼J□轤□虨艣□若襩□邪¥蹤臧□□嶧□□□□蕁q□踣§驉慼慼慾`□□□□滎□□若□□﹛慰D蝦莩□□□□□揀¥□□□□¥□□□□滎□□□莩□滿慼潑l□□蛦莩□鯀□c□捻熒□逤□□揀‥□□□耤滎□撥□逤犖□J莤葷H□|詳晃苧唚‥□□晨□插慼潛逤犖□J莤葷L□¥晥□□H□ジ□□|詳晃苧唚§□艤H譥劫莤J□¥蝨艦□|§□□該踧□□蕁r該嶨□□□熒墣犖稦該□噦□|詳入粵苧否莦□G□苤□莥嶢葷J逢□□葷L□□轤□虨艣|□~嶧□‥□□□耨□□□牷慼慼慼撥芷`□□¥□令□□逤□詡□□□□葩狣¥□□□□□邐□□釧□□踣□□鐓□□|詳入粵苧否螢葷G□H□癭荍T莤H□¥U莤葷□¥□H□譥蝦莧騿慰D□泌泧□□□□□□□漥□恁氶慼撩楚慼慼慼L耤□□詫□蹤□□齱慼慼慝該□苧唚‥□□□苦莤H□鶠I鍤□□□□□□¥□洁敵菁Jq□¥□□粥薄慼潤鶘詳晃苧唚□苦□莥嶢葷H葷□¥刨楫X狣c狤譥蝥別□齱敵菁_葷□擤滎□J□‥□□□耙□挌~苧□□□□莤葷□擤滎□J□¥鍤譥蝥別□}葷□¥V吤葷G|莤葷□警懥襦□□□耨艦蔦祤葷□擣¥□擨□□悅蔥□陡擤警□□□耙臧璨□|蔨□艦抸騿慼慼慾J□□璣¥□苦懨□□□□蔨□□踤鋧□璨□薩擦入□□璣¥插慼慼模C□□璦晃□耙臣§□蹤□□□□□辣|該□苧唚□□□耙臨耬□□襦入□葷□□□□□葩狤葷□鶠L耤□□入篊t工R□耙臧璧□□晃葷□□蕁□殷□悅詫齯J□□狤邪□J□□瑛C□磥□璧□□驉慼慼慼慾J□葷□□艤□□苦莤葷□□□□□邇□□莥□□□□□H鋤部糨□□□蹤□□薩□湧□入□邇□|逤□葩狣|□譥別另逤□□□□□q□□□叩狤邪‥□□耙臧□踧璧□□憛慼潦﹛慼慼慝亡□q□¥□耙臧璨□□□昐o}葷□□¥刨~V唚|懧□□北□犖□L□否螢葷G□苧□□□莤葷□擣□滎□H譥蝥別⑩獺驉H□□葷□‥□□□耦□□□苧□□鍤□□莤葷□¥鍤譥□北□耙□□□莤□擣□□吤苤G□艨□□蒤苦□□噦□莤□擣¥□吥□G¥蝤譨□耙□挌哄撥\復邥芊慼慼撚W□獧□□大莤□鶘邥襦□□¥□若巨||漦□□譨□□□□‥□□□□熒□稦潣¥砱N耙賢犖掠鋧驤□□□獸§□□□□□若□□邪|□警□□□耨滈□□□□□□c獧驥□□§□釨□聖□□□□□□‥□邥□□¥□村□聖□艩□□□熒□□□¥□苀哄慼情慼慼撓t¥□□□□葷J稦潣¥□苀哄慝稦□□聖|漦□□譥□峏b□□□□獸¥□峞慼慼慼慼慼慰D悅該□□邐□J□否莥□G¥□苧□噦莤□癭恁慼潦縑滕陛慼慼滕陛撙獢慼慼慼J□否莥□G¥□苦□莤葷□癭迿芋慼慼慼摩牷慼慼慼樅_葷□|□□□邧□芧□□¥□□□那□滎□□那|□□蕁□□鍧□艣c□珵婥不獎□熒□¥鵨耙□峞慼砱N犖掠鋧騰|入□葷□□□悅諢耤苧否莤葷G□艨□□蒤若□□噦□□莤葷□¥□悅諍苧否莩□G¥□□艨寶□□楫膣□芤﹛慼慼慼慼慼L□苧□□尤□□□|□譥蝥劫莤□尥□□□□□粵苨﹛慾蛂慰D鍤譥蝨耦葧□≧□熒□奸□□莧尥□□□≧□□蕁□□內□□□G|詳晃苧唚|諢≧□□蕁□□兣|□□□鋨□□□G¥□W﹛慾蛂撫S譣‥﹛慼慼慼慼慼晼潺C□姨揀¥□□奸□¥鍥婧思譥□蝤□襣¥V□蕁艣‥□□□譥□□阨□□□≧□□耙臨□櫫□□奸□□   下明邪正。答上問中雲何知魔為眾留難。佛說魔說雲何別知。何故辯此。釋有三義。一為明四人摧邪通正能為物依。二為明眾生須依所以。故經說言應依四人有四魔故。三欲令人識邪不從離所不依。文中有三。一因迦葉請略舉四魔。二因迦葉請廣辨四魔。三因迦葉領解如來述讚。初中如上四人應依問前起後。下佛答之。如我所說應當依止正答前問。何以下釋。以有四魔惑亂眾生。是故必須依仗四依。何等已下辯出四魔。先問後辯。餘處多說煩惱陰死及與天魔而為四種。是中唯就天魔說四。四相雲何。一義分別。魔及弟子相對為二。所說經律復以為二。合為四種。四中前二是其魔人。後二魔法。舉人答上。雲何知魔為眾留難。舉法答上。佛說魔說雲何別知。又更分別。四種皆悉就人以說。說經魔一。說律魔二。受經魔三。受律魔四。第二廣中迦葉先問。如佛所說有四種魔牒佛前言。下就作問。於中准答。問少不足。應有三問。一問諸魔以何等形壞亂正法。二問魔說及佛所說雲何可別。三問隨魔隨佛教者雲何可知。三中初一問其魔師。次一問法。後問弟子。又復初一問其形濫。中問說濫。後問受濫。然今文中但有後二。略無初句。准答必須下佛答之。先對向前所少一問。魔壞法時作是言下對向文中所有兩問。就初段中我般涅槃七百歲後明壞法時。是魔波旬舉壞法人。漸壞我法。正明壞法。譬如已下明壞法相。先喻後合。二中初總次別後結。就後段中初廣後結。廣中十對。一就佛下生以辯邪正。二就如來現行七步以明正邪。三就天神敬奉之事以辯邪正。四就如來娉妻之事以辯邪正。五就制戒以辯邪正。六就如來種種技能以辯邪正。七大小相對以辯邪正。八就佛身以明邪正。九就戒行持犯之事以辯邪正。第十約就內外道法以明邪正。十中前四成道前事。次一是其成道後事。次一通明一化之事。後四還明成道後事。十中皆先明說邪正對向初問。後辯受人對向後問。就初對中先辯魔說。文別有三。一說如來因愛受生。二明生已不為世敬。三說如來唯修佈施苦行成佛不修餘德。次明佛說但翻初句。明佛應生非因愛慾。第二對中說佛初生現行七步叵信為邪。說佛現行可信為正。第三對中說佛初生入天祠中天神不敬以之為邪。敬事為正。第四對中說佛在家貪心娉妻實受欲樂以之為邪。說佛應作以之為正。第五對中說佛聽畜不淨之物以之為邪。言佛制斷名之為正。第六對中說佛不具種種技能以之為邪。於中有六。一說如來為供天神故入天寺。所以入下舉正顯邪。若言不下非邪顯正。若言如來為調天人故入天寺為不爾者。比言乖理名無是處。二說如來不能入於外道諸論知其威儀文章伎藝。三說如來不能和合僕使鬥諍。四說如來不為男女王臣所敬。五說如來不知和合一切諸藥。於中初先明其不知。次明不知故名如來。後明若知則墮邪見。六說如來唯能處中不能具足種種巧便隨順世間。下說如來具種種德名之為正。亦有六句。一明如來為菩薩時為調眾生示入天寺翻前第一。二明如來外學法中出家修道知其威儀文章伎藝翻前第二。三明如來能和鬥諍翻上第三。四明如來為世欽敬翻前第四。五亦能示下明佛隨世亦能示現和合諸藥而非邪見翻上第五。六為度下明佛為度諸眾生故種種方便隨順世法不唯處中翻前第六。第七對中執小非大名之為邪。知大外小說以為正。邪中有二。一執小非大。二是人復言如是經律我當受下學小舍大。初中復二。一執小律非於大律。二如來先說九部法下偏執小經非於大經。律中五句。一舉佛昔制。如來昔於小乘律中宣說五篇輕重之罪及偷蘭遮。其性皆重故今舉之。同招大苦故言皆重。二我等律下舉小屬己。三我久忍下彰己信受嫌他不信。四我當下執小舍大。小乘戒法名為己律。大乘戒法名為汝律。故今說言我當雲何自捨己律就汝律耶。五汝所有下推大為邪。故言汝律是魔所說。經中有三。一明魔人執小非大。二未來之世當有已下佛呵顯過。三我又說下明己說大成彼邪謬。初中有六。一舉九部證無方等。二舉如來無量小經證無方等。三如其有下推方等經為調達說。四如是等下推為魔說。先推後釋。五如是言下推他經有道己經無。六我經律下妄引佛說證是為非。此初段竟。未來之世當有如是諸惡比丘。是第二段佛呵顯過。第三段中別有三句。一佛自彰己過九部經說有方等。二若有人下明正者之得。三若有說下明謗者之失。先明其謗。後結得罪。上來第一執小非大。自下第二學小舍大。如是經律我當受持。正明學小。何以下釋。知足少欲因中之道。斷除煩惱因中之滅。智慧是其果中之道。涅槃是其果中之滅。此前四種通名善法。小乘經律與此為本名善法因。以善因故我今受持。如是說者非我弟子呵以顯過。次辯其正。若有說言如來為度說方等經真我弟子正顯其正。若有不受方等經下呵邪顯正。如是經律是佛所說結明前正。若不如是是魔所說結明上邪。下明受人。第八對中說佛不為無量德成名之為邪。於中初明如來不為無量德成。唯得空法。宣說以下明說無我不順世間。是故假言無量德成。如是下結。說佛具為無量德成名之為正。先辯後結。下明受人。第九對中約就持犯以明邪正。文別有四。一就無犯以辯邪正。二復有說言無波羅夷下就有犯義以辯邪正。三迦葉白佛如上所說一切眾生有佛性下問答重顯無犯中義。四犯突吉忉利天上八百萬下重顯向前有犯中義。就初段中先辯邪正。後顯受人。辯邪正中無犯說犯名之為邪。無犯復復說為無犯以之為正。此二文中言有左右。前明邪中偏說小乘知足之人以為無犯。說此無犯以為有犯故名為邪。後明正中偏說大乘正見之人以為無犯。說此無犯以為無犯故名為正。理實齊通。就初邪中先明無犯。若說是人得罪已下對之辯邪。前中有四。一略明無犯。二何以下釋。三廣明無犯。四何以下釋。就初略中或有比丘實不毀犯波羅夷罪正明無犯。如下文說有諸比丘少欲知足住空閑處。人謂是聖禮拜讚嘆比丘不受名實不犯。眾人已下明邪見人謂此比丘實犯重罪。如是已下如來以理彰其無犯。第二釋中初先徵問。我以何故道其無犯。下對釋之。於中舉犯以顯無犯。我常說言四波羅夷若犯一者猶如折石正舉犯過。若有自說得過人下辯其犯相。何以故下釋顯犯相。如是人下結成犯過。謂退出世聖人之法。第三廣明無犯之中文別有五。一明比丘少欲知足住空閑處。二明王與大臣謂之是聖。三比丘聞下比丘不受。四王與大臣轉謂是聖。五結成無犯。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初念其人現得羅漢。後嘆其人當得菩提。第三段中文別復三。一彰己現在未得道果勸王莫說。二唯願下明不知足過請王莫說。於中初先請王勿說。不知足者乃至已下明不知足相。我今已下明不知足過。三知足行下舉知足得彰己樂受。於中初明知足之得為佛稱讚。是故已下明己樂受。又知足下明知足相。第四段中王初自嘆師得羅漢。次告國人鹹使同知。是故已下國人聞之率共稱讚。第五段中初嘆其人自行清淨。以是緣下能生他福。如是已下結成無犯。上來第三廣明無犯。何以下釋。文顯可知。上明無犯。下對辯邪。若說如是無犯之人為得罪者是魔所說。就明正中先辯後結。辯中有四。一說身有性。二是雖下彰其無犯。三有比丘即出家下思得菩提。四如是之人雖未得下還明無犯。初中三句。一明比丘說佛祕藏言一切生皆有佛性以有性故斷煩惱結即得菩提。二若王下假問顯法。先問後答。問中比丘汝作佛不是其一問。有佛性不是第二問。答中我今定有佛性先答後問。成以不成未能審之答其初問。三王言下王聞領解比丘印可。此初段竟。第二段中明說有性稱當道理不犯重罪。第三可解。第四段中別有三句。一明其人雖未證果得福無量。以菩提心廣大意故。二假使下彰其無犯假舉邪言類以破之。若彼得罪。一切比丘皆同其人。自念得果齊應犯罪一切不犯。彼亦如之。三何以下雙釋前二。於中先問。何故其人得福無罪。我於住下舉己類顯。舉己住修今得菩提。類顯彼人當必得果成念無罪。往昔常離不淨物等明修緣因。亦自知等知有正因。是故我今得成菩提成自利果。有大慈悲成利他果。彼人同我當得菩提。故自念己當得菩提。稱當道理得福無罪。上來廣辨。如是下結。受人可知。上來第一約就無犯以辯邪正。自下第二約就有犯以辯邪正。有犯說無名之為邪。有犯說犯以之為正。就前邪中初辯後結。辯中有五。一說無罪報。二若言佛說欲行婬下明婬非過。三或犯四下明其諸罪不障解脫。四如來說突吉羅下明罪有報是佛怖人而無真實。五波羅夷至突吉下明五篇戒非佛所制。下辯正中還翻此五宜審記之。就初段中初說無罪。若有比丘犯如是下明無罪報。初先設難。若犯此等墮地獄者諸外道等無戒可犯齊應生天。何以下釋。是故下結。第二段中句別有四。一舉如來聽諸比丘罷道行婬證非性罪。二復應下明婬舊法非我過咎。三如來在下明婬不障生天解脫成前第一。四古今有下結前第二。第三段中明一切罪不障解脫。文顯可知。第四段中舉佛昔說突吉羅罪如忉利天八百萬歲墮於地獄。但是怖人明無實報。且說突吉。餘者類爾。第五段中明五篇諸罪律師妄作假稱佛制。如是言下結邪異正。正中有三。一明有罪報翻前第一。二我於經中亦說有下明一切罪皆是佛制翻上第五。三若不持戒雲何見下明罪障脫翻前第三。餘之二段略而不翻。初中有五。一明諸罪受報無限勸人防護。二有律師下明其宣說無罪報人不應親近。三如佛說下舉佛昔言成前叵親。先舉昔言。若過一者謂說戒時誦過一戒。名妄語者於此時中有罪覆藏名默妄語。不見後者謂此妄語不招當苦名不見後。以不見故諸罪皆覆名無惡不造。是故已下結成叵親。是於如是默妄語罪不見後世。便於諸惡無不造故。向前宣說都無罪報不應親近。此第三竟。四我法下舉輕況重成前有罪。我佛法中清淨如是是舉輕也。乃至默妄突吉羅罪亦悉不聽。故雲我法清淨如是。況復已下以輕況重成重有罪。五是故下結勸防護。初先勸護。如是等法若不守下呵人不護。上來第一合有五句明其罪報。第二可知。第三段中若不持戒雲何見性正明諸罪能障解脫。一切眾生下明其離罪方得解脫。九部經下釋疑顯法。疑相雲何。昔教之中不言有性。雲何說言持戒見性。故今釋雲。九部經中無方等故不說有性。經雖不說理實有之故持得見。下明受人辯正隱邪。自下第三重顯向前無犯中義。有二問答。前一問答重顯初段正中之義。後一問答重顯初段邪中之義。向前正中有何不了而須重顯。前說有性當得菩提。不犯重罪宣說有性。不犯須釋故今重論。又復向前宣說不犯未明其犯。故今重辯。向前邪中有何不了更須重顯。前說比丘少欲住空他讚不犯未明犯義。故須辯之。前問答中先明不犯。若有不能作如是說下明其有犯。不犯有三。一說有不犯。二譬如有人說大海下說無不犯。三有外道下宣說非有非無不犯。初中先問。問因何生。因於向前九部經中不說性生。上說一切眾生有性。九部經中未曾說性。如其說有乖違聖教。雲何不犯波羅夷罪。下佛答之。經雖不說。所言當理。是故不犯。第二說無不犯文中先喻。次合。何以下釋。釋中初明二乘之人不知佛性。以是義故說無不犯。如是境下彰性唯是如來所知。釋顯二乘不知所以。若人不下明二乘人不聞祕藏故不知性。何等已下辯出祕藏。謂方等經。第三段中先明佛性非有非無。若有說下明其無犯。前中初言有諸外道或說斷常舉邪顯正。如來不下辯正異邪。不犯可知。上明不犯。下次論犯。於中有三。一就性明犯。二我已成下就菩提說犯。三以是義下因人不解妄取成犯。嘆法不思令人仰推捨犯成持。初中不能作如是說名為犯者。不說身中實有佛性。惑障不見乃雲定無名犯重罪。第二段中若言我已成就菩提說因有果。何以故下釋成有義。以是緣下結成有義。此顯犯相。當知是下結明有犯。宣說因中已有方便菩提之果。所以成犯。何以故下釋成犯義。有性未修不得菩提舉是顯非。第三段中以是義故佛法甚深不可思者以人不解妄取成犯。故法甚深不可思議。下次顯上邪中之義。迦葉先請。有王問者假以言之。以上文中王歎比丘比丘不受為不犯戒。故今此中還言王問。上說比丘少欲住空王嘆不受不名犯戒。雲何許犯墮過人法。下佛為辯。於中初先正對前問明諸比丘為利詐善犯過人法。復有比丘為建立下簡真異偽明其不犯。犯中初明為利詐善欲令他人知己乞士。如是比丘多愚癡下為利詐善欲令他人知己是聖。下結為犯。明不犯中初為通教法現聖無犯。復言我今亦有性下為通證法說己身中有性不犯。作是下結。初中五句。一為建正法住空寂處欲令他人謂己是聖。二令他敬信。三因他敬信悉來附己。四因來附己令起行以通正法。五光揚下因他附己化令生解以通正法。謂令眾生解佛所說輕重之義。第二段中句別有三。一為教他故說己身中有性得果。我今身中亦有佛性明現有因。有經名下明當得果。我成佛道得菩提果。盡煩惱結得涅槃果。二廣為下說他有性。三我與汝下明己及他以有性故當具佛因成就佛果。我之與汝俱當安住如來道地明具佛因。所謂住於十地之道。成下得果。於中初明成菩提果。無量下得涅槃果。作是說下總結無犯。自下第四重顯向前有犯中義。於中初言犯突吉羅忉利天上八百萬歲墮地獄中況偷蘭遮。翻上邪中說突吉羅八百萬歲墮在地獄如來怖人。故今明其實墮不虛。舉輕況重。故言何況故犯偷蘭。此中重罪通名偷蘭。不唯方便。此大乘下翻上邪中五篇諸罪非是佛制。明一切罪皆是佛制。先制盜戒。次制殺戒飲酒妄語。後制邪婬。以制婬中問答重顯。故迴在後。就制盜中句別有三。一總舉偷蘭勸人莫親。二何等下三番別顯。三如是比丘名無根下總呵顯過。制殺等中文相可知。下制婬戒。即是翻上行婬非過明是過矣。初先正制。迦葉白下問答重顯。先問後答。答中初先正答前問明夢不犯。下乘教之。句別有五。一教於婬欲當生穢想。二教於女人莫生愛想。三夢行婬己教生悔意。四教比丘生厭食想。食是婬因故教厭之。五若生婬心教疾捨離。如是下結。下明受人。   第十對中先辯邪正。後論受人。外法名邪。內法稱正。邪中有四。一說外道苦行邪法以為正道。二說如來聽度惡人及無根等。三說如來聽畜種種不淨之物。於中初先辯其所聽。除是已下就所不聽明邪異正。四言如來說草木等皆有壽命如是四種名魔所說。下辯正中但翻三句。第二一句略而不翻。我亦不聽常翹一腳乃至害生方道咒術翻前第一。軻具已下翻上第三及翻第四。於中初先呵邪顯正。我唯聽下辯正異邪。我唯聽食五種味等正翻第三。我說四大無壽命者正翻第四。若有下結。上來十對廣辯邪正魔說佛說差別。已下總以結之。迦葉白下是第三段因迦葉領如來述讚。長壽至此合為第一明其隨緣造修之行。自下第二明其捨相入證之行。證中初先正明證行。眾生薄福不見已下明證所依。與上相似。正明證中差別有三。初四諦一章辯相趣實。四倒一章辯邪歸正。二十五有有我不下捨相入證。初明四諦即是答上雲何諸調心喜說諦。今此辯明無作四諦。暢佛化意名心喜說。辯諦何為。諦是法相。如來藏性是其諦實。欲令眾生尋相趣實故須說諦。四諦之義如別章釋。於中如來初廣辯諦。後迦葉領解初中先別。後總結之。別中苦集滅道為四。就明苦中文別有二。一辯相異實。二若人下明實異相。就初段中。前言苦者不名聖諦正明異實。今此宣說諸佛法身如來藏性以為苦實。苦相非實故苦非諦。何以下釋。初先徵問。我以何故言苦非諦。若言已下非邪顯正。若當苦事是苦聖諦。牛等有苦應有聖諦。問曰。此等豈無聖諦。釋言。此等體實即是。於其情分所覺不真故得言非。如下文說有苦有諦有實。苦尚非諦焉得為實。就下辯實異相之中。約就愚智顯法是非。義要有二。一約愚辯非。二約智明是。文有三對。一明愚智迷悟得失。二彰其損益。三雙結非是。就初對中先迷後悟。迷中有二。一正明其迷。二明迷有失。迷中若人不知如來甚深境界迷如來藏佛性境界。不知如來微密法身謂是食身非是法身迷佛法身。不知如來道德威力迷佛報身。亦可前句迷於佛心。後迷佛德。問曰。如來法身道德非是苦法。雲何迷此名迷苦諦。釋言。此等雖非苦相而是苦實。故迷此等名迷苦諦。是義雲何。苦之實性是如來藏。如來藏者乃是一切凡佛之體。據佛以望本來常淨。藏外無一生死可得。故如來藏即是佛身即是佛德。就凡以論。彼如來藏為妄所覆。所覆之藏與後顯時法身為本。說為佛因。說為佛性。如此佛性與彼實諦及佛法身無二無別。故下文言有苦有諦有實乃至有道有諦有實。是實諦者即是如來。佛性虛空以無別故。今說佛身及佛諸德以為苦實。迷此苦實名迷苦諦。餘諦亦爾。下明迷失。是名為苦總明迷失。迷真生苦故名為苦。何以下釋。以不知故法見非法非法見法明有苦因。不知猶是迷之別稱。迷佛法身謂是食身非是法身。是故名為法見非法。生死虛無是其非法。妄取為有故言見法。當知是下明有苦果。必墮惡道是三塗果。輪轉生死是人天果。此前一對總報因果。增長諸結復明苦因。多受苦惱復明苦果。此後一對別報因果。亦可前對是分段果後是變易。悟中初先正明其悟。後明悟得。悟中若知如來常住無有變易是其眼見。或聞常住二字音聲是其聞見。常是法常。住是報常。就明得中初先正辯。我於本下引己為證。前中初言若一經耳即生天上離三塗苦。後解脫下離人天苦。後解脫時乃能證知如來常住從始趣終。既證已下據終尋始。引己證中。我於本際以不知故輪轉生死反舉迷失。始於今下翻之顯得。文少不足。若具應言始於今日乃得真智以真智故出離生死。上明迷悟。下明損益。若如是知真是修苦多所利益明前悟益。見苦實性名真修苦。若不知下彰前迷損。第三結中先結悟是。後結迷非。次明集諦。先舉。下釋。釋中還約愚智顯之。文有三對。一明愚智迷悟得失。二明損益。三結是非。就初對中先迷後悟。迷中初言於真法中不生真智明迷集諦。如來藏性是其真法。無心悟解名不生智。受不淨下明迷有失。於中初至不知法性明有集因。受不淨物所謂奴婢明其無行。能以非法言是法下彰其無解。能以非法言是法等不解行法。以是因緣不知法性不識理法。以不知下明有集果。先明受苦。不得已下彰其失樂。不得生天失世間樂。及正解脫失出世樂。悟中初言若有深知明知集諦。知集實性故曰深知。不壞已下明悟有得。不壞正法明無集因。以是因下明無集果。得生天上無三塗果。及正解脫無人天果。第二對中但明迷損。略無悟益。若有不知苦集諦處而言正法無有常等牒舉前迷名如來藏為苦集處。以是緣下正明其損。第三結中先結悟是。後結迷非。次明滅諦。於中有四。一舉滅法。二就人辯修。三結前法。四結前修。初段可知。第二修中迷悟並明。文有兩對。一明愚智迷悟得失。二明損益。就初對中先迷後悟。迷中若有修習空法正明其迷。名不善下彰其迷失。是為不善總明迷失。取空違實故名不善。何以下釋。滅一切法違佛真德。說滅唯是結盡無為。謗無真德故滅一切。壞如來藏違佛真性。說滅唯空而無真實。以是義故壞如來藏。作是修下牒以結過。次明其悟。於中初先教其趣入令其悟解。若發已下明悟有得。前中初言修苦滅者逆於外道辯正異邪。知滅體性是如來藏。不同外道一向取空。故名為逆。若言修下破邪顯正。初舉外道邪修類破。若有說下以理正教。藏體不空是以言有。有相如何。如經中說。一苦滅諦是如來藏。如來藏者是真識心。是真心中具有一切恆沙佛法。所謂智慧三昧神通解脫等法。如妄心中具有恆沙諸煩惱法。是心與法同一體性。不離不異。如來藏中具有是義。故名為有。藏體雖有而為惑隱不可得見。斷煩惱已定必得之。故知是有。如人迷解正方可見。故得名有。下明悟得。所謂若發知藏之心下極一念。藉此因緣生死妄法不能為障。佛性真法證知無礙。名於諸法悉得自在。第二對中先損後益。損中若修如來密藏無我空寂牒舉前迷。取彼空理為如來藏名修密藏無我空也。於無量世在生死中流轉受苦正明有損。取空謗實故在生死名受諸苦。益中若有不作如是牒舉前悟。反空求實名不如是。有惱疾除正明有益。何以下釋。以知藏故達妄本無故疾滅惱。上來第二廣辨其修。是名滅諦是第三段結明前法。若能已下是第四段結明前修。若能如是是我弟子結明悟是。若有不下結上迷非。   道中亦四。一明道法。二就人辨修。三結前法。四結前修。初中道者總以標舉。謂佛法僧及正解脫指其道體。於中別分如來法僧是其道緣。及正解脫正是道體。此乃是其有為解脫。第二修中迷悟並論。先迷後悟。迷中初先正明其迷。以此因下明迷有失。前中初言有諸眾生顛倒心言無佛法等明其所謗。生死流下彰其所立。宣說一切唯是生死猶如幻化。修集是見結明其迷。迷失可知。悟中若能發心見等。正明其悟。乘此以下明悟有得。於中先辨。何以故下引己為證彰悟有益。於中初先徵前起後。何故見常使於果報隨意而得。我於往昔以四倒等舉損顯益。今已滅下正明有益。是名道諦是第二段結明前法。若有人下是第四段結明前修。先結迷非。後結悟是。唯應結道。據後攝前是故乘言真見修習四聖諦法。是名總結。領解可知。自下第二辯邪歸正。此即答上正善具成宣說四倒。欲令眾生捨邪歸正。是以論之。文中初辯。後迦葉領。辯中初言謂四倒者總以標舉。實有八倒。何以言四。為四對故。下廣辯之。初先明其苦樂二倒。先明樂倒。次明苦倒。後總結之。是中樂倒少異餘處。餘處直說生死之苦以之為樂名為樂倒。此中宣說迷佛真樂妄取為苦名大罪。苦取此罪苦以為樂因望得受樂。名為苦中生於樂倒。文中有其六句三對。一明眾生妄計佛樂以之為苦。二說彼倒心以為罪苦。此二一對三釋佛為苦成上初句。四說前罪苦以之為樂。此二一對。五難破佛樂成佛為苦成上初句。六結前計苦為樂是倒。此二一對。就初句中非苦為苦名曰顛倒總以標舉。下釋其相。非苦如來解其所迷。生倒想者謂佛無常彰其所立無常故苦。第二句中若說如來是無常者牒前倒想名大罪苦結以為苦。此是罪過與苦作因。故名罪苦。第三句中若言如來捨此苦身入於涅槃舉滅證苦。是名下結。第四句中我若說言如來常者即是我見有無量罪。畏樂為苦。是故應下取苦為樂。取彼顛倒罪苦為樂。言是故者是說佛常有無量罪故應說佛無常。說佛無常謂當道理。是以復言如是說者我即受樂。第五句中如來無常即為苦者自立苦義。此乃名前如來捨身入於涅槃以為無常無常故苦。亦可無常是其有為生滅行苦故言是苦。若是苦有雲何生樂難破佛樂成佛為苦。第六句中苦中生樂名為倒者。謂於顛倒罪苦之中妄取為樂故名顛倒。次明苦倒。樂生苦想名為顛倒總以標舉。次廣釋之。於中三句。一迷樂計苦。樂即如來辯其所迷。道言苦者如來無常明其所立。若說已下牒以結之。二破樂成苦。如來常住是名為樂反以縱立。若我說常雲何復得入於涅槃舉應難破。三難破非苦成佛非樂。若言非苦舉他所立。雲何捨身而取滅度舉應難破。上來廣釋。以於樂中生苦下結。是名初倒總結前二。謂四對中初對到也。第二對中無常常想常無常想是名顛倒總以標舉。次釋其相。於中但明無常計常常計無常。上來數辯。今略不論。言無常者名不修空明無常所以。不修空故壽命短促正明無常。由不證空隨有流變故命短促此明所迷。若有說下明其所立。是名下結。名第二倒總以結之。第三對中無我我想我無我想是名顛倒總以標舉。下釋其相。先明我倒。世間之人亦說有我正舉我倒。佛性亦爾。舉正顯邪。世人雖下明邪異正。是則下結。下次明其無我之倒。佛法有我即是佛性舉其所迷。世間說下明其所立。世說無我正明起倒。是名下結。若言已下引說證無。准驗斯言破相之空定非佛性。名為下結。是名第三總以結之。第四對中淨不淨想不淨淨想是顛倒法總以標舉。下廣辯之。於中先明淨計不淨。淨者即是如來常等辯其所迷。若有說下彰其所立。下明淨倒。不淨淨想名顛倒者總以標舉。若有說下廣以辯之。若說身中無一不淨正明起倒。以無不淨定當入下舉終顯始成其淨義。涅槃之果名清淨處。如來說下破穢顯淨。是名下結。名第四倒總以結之。領解可知。示同始行故言自前悉名邪見。自下第三捨相入證。答上問中雲何作善大仙今說。彼問如何。釋有三義。一據修作問。凡夫二乘皆作善業不得菩提。菩薩雲何修作善業能得菩提。下佛教之。捨離有無趣入中道。如是作善便得菩提。二對果為問。若使當來有果可得可須修善。若無可得雲何作善。下佛答中。明諸眾生現有佛性當必得果。如子在胎定生不久但須修善。三對理為問。我今不知所趣入處雲何作善。下佛答之。有如來藏可以趣入宣修善業。文中有二。一明眾生有如來性可以趣入。二方等經如甘露下教人趣入。前即所證。後即能證。前中復二。一正明有性。二迦葉白佛實無我下問答重顯。前中初明凡夫眾生有性不見。嬰孩喻下明二乘人有性不見。前中先問二十五有有我不也。問由何生。如來向言世雖說我無有佛性。迦葉知有所以為問。下佛答之。佛性之義如別章釋。文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三句。初言我者即如來藏指斥我體。望直說我懼同情取。以是義故對藏以說。如來藏者佛性異名論其體也。是真識心於此心中該含法界恆沙佛法。故名為藏。又為無量煩惱所藏亦名為藏。如來法身蘊此藏中名如來藏。又此藏中出生如來。是故亦名為如來藏。二一切下明眾生有。一切眾生有如來藏能為佛因名有佛性。如睡心中有覺悟性。亦如礦石有金銀性如是一切。此性是其眾生自實故名為我。以是我故一切有性即名有我。何不望直說生有我。乃先說性方言是我。此如前釋。望直說我懼同情取。故說有性就之辯我。我義不同。凡有四種。一自實名我。所謂一切諸法體實。二自在名我。謂八自在。如下文說。三是假名集用之我。如下所說六法中我。五陰諸法集成我人。四是外道所立神我。今所論我是其初門。三如是我下明諸眾生不見所由。由煩惱覆故不能見。道言本來為惱所覆即顯不同八自在我。道言常為煩惱所覆即顯不同世諦假名無常之我。道言一切眾生不見即顯不同外道神我。喻中有三。一凡夫有性惑障不見喻。二有異人下佛始為說彼聞不見喻。三即於其家掘出已下終為開示彼聞悟解喻。初中貧女喻諸凡夫。無德稱貧。能生真解故名為女。五陰為捨。即陰有性故言舍內多有金藏。自己心識名為家人。心有粗細利鈍之珠說為大小。不覺自身有如來性名無知者。亦可二十五有眾生名為家人。人有勝劣名為大小。不同解性名無知者。第二段中文有三對。一佛勸修行彼要見性喻。二如來許示彼聞不信喻。三佛害己能彼聞求見喻。就初對中有異人等喻佛勸修。佛超群俗名為異人。善解造修顯性之法名知方便。以法告示名語女人。勸之斷障令善益彼名雇除草。下要見性。女即答言我不能也。反要見性機顯聖心義稱為答。若無所證不肯修斷名我不能。若能示下順要見性。未來解心假現修生名為我子。若佛顯性今我當求解心證見故雲若示我子金藏。為性懃修名為速作。第二對中我知方便能示汝子。如來許示。女人答下彼聞不信。我家大小義如前解。性在我身我尚不知。況佛異人能知我性能示我子。第三對中是人復言我審能者佛因彰己能知能示。女人答下彼聞求見。非直求於當來證見。亦求現在。隨文解見。是故說言我亦欲見並可示我。上來三對合為第二佛始為說彼聞不見。自下第三終為開示彼聞悟解。即於其家掘出金藏喻佛開示。如來今於眾生身中開示佛性。名於其家掘出金藏。女人見下喻明眾生因說悟解。尋說解性名為見己。解性釋心故雲生喜。妄中見真故生奇想。解法敬佛名宗是人。合中初先依文正合。善方便下隨事重合。前正合中依上三段次第合之。佛性如是合初段中舍內金藏。一切眾生不能見者合前家人大小不見。如彼寶藏貧人不知舉喻以帖。寶藏帖性。貧人不知帖生不見。我今普示眾生佛性為煩惱覆合第二段。向前喻中文有三對。今總合之。如彼貧下舉喻以帖。如來今日普示眾生諸覺寶藏合第三中即於其家掘出金藏。所謂佛性指其藏體。而眾生下合第三中女見生喜。宗仰如來合宗是人。就下隨事重合之中事別有三。一能開人。二所示者。三所開金。善方便者舉能開人即是如來對法以合。貧女人者舉所示人即一切生對法以合。金舉所開即佛性者對法以合。就明聲聞有性之中先喻後合。喻中有三。一昔說無我喻。二因告女下無我覆真喻。三遂至下今說真我喻。就初段中女喻如來。佛能養化故說為女。佛於過去化諸眾生令起大機名生一子。所化眾生法身未增名為嬰孩。起惑計我名為得病。佛心慈憐說為愁惱。訪求化義名筧醫師。化儀現心名醫師來。說無常苦無我等治名合三藥。蘇乳石密舉其藥體。勸之修習名與令服。第二段中句別有三。一化義現心喻。二是時女下權言覆實喻。三小兒渴下所化眾生執權捨實喻。就初句中正說無我兼遮說我名為因。告為化之儀現於聖心名告女人。如來昔教聲聞弟子修學無我名服藥已。未得受我名莫與乳。暫停非永以是言且。我患既除無我治癈名藥消已。方得說我名乃與之。第二權言覆實喻中佛說無我隱覆真我。故言女人苦味塗乳。誡令捨我名母語兒。我乳毒塗真為權隱。未可受習名不可觸。第三執權捨實喻中所化眾生大欲漸起名為兒渴。厭小心生說之為乏。求佛真我名欲母乳。執昔權言名聞毒氣。未肯從真名遠捨去。上來三句合為第二。第三今說真我喻中別有四句。一為說真我喻。二始聞不受喻。三佛為會通喻。四領受修行喻。就初句中我患既除無我治癈名至藥消。佛以大教拂權顯實名母以水淨洗其乳。以法招引名喚其子。勸學真我名與汝乳。第二句中大欲轉慇名為飢渴。保昔權言未肯受大名聞毒氣是故不來。第三句中化顯物心名母語兒。為汝服藥以毒塗乳明己昔說無我所由。汝藥消下明今宣說真我所以。藥消洗意義同前解。今學非過名飲無苦。第四句中所化聲聞聞佛會通名兒聞已。修學真我名還飲乳。學之不頓故言漸漸。合中依上三段之文次第合之。合初段中如來亦爾合前女人。為度已下合醫既來合三種藥與之令服。於中三句。前之兩句破離能取。後之一句破遣所取。就前二中初破我見。後破餘見。就初句中為度一切教修無我。量病受法。如是修下明學有宣。永斷我心明其所離。謂離我見。入涅槃者彰其所得。得小涅槃。第二句中為除妄見令其離障。謂離邊邪戒見取等。示現出法令修對治。謂示出世無漏道法令其習學。前斷我見明其證滅。此斷餘見令修聖道言之隱顯。理實齊等。第三句中復示世間計我非真令捨妄我。世人多計五陰為我。今知此我虛妄不真。修無我法清淨身者令學無我。觀身無我。見身空寂。不於身中妄立神主名清淨身。亦可初句令成斷德。故經說言永斷我心入於涅槃。後之兩句令成行德。行中前句斷除四見修習淨心。後句除我修清淨身。亦得說言初句令人證無學果。故經說言永斷我心入於涅槃。後二令人修起學因。因中前句斷除四見修起正智。後句除我修習淨身。雖有多義。初門應善。喻如已下合第二段。喻中三句但合第二。先舉前喻。後合可知。如彼女下合第三段。喻中四句但合第一第三第四。第二一句略而不合。如彼女人洗乳喚子欲令還服舉前喻中初句之文。我今亦爾說如來藏舉法以合。是故比丘不應生怖合第三句我乳洗竟飲乳無苦。如彼小兒聞喚還飲舉前喻中第四句文。比丘亦爾舉法以合。應自分別如來祕藏不得不有約喻以勸。上來一段正明眾生有性不見。自下第二問答重顯。有二問答。第一迦葉執相徵實難無佛性。如來辯實異相以答。第二迦葉執實徵相難無殺生。如來辯相異實以答。就初難中有十二句。前二難上一切眾生悉有我性。後十難前從本以來常有之義。就前二中迦葉白佛實無有我反佛前言。何以下釋。先自徵責。然後顯無。生時無知以相驗實。若有我下以實責相。以是義下結成無義。第二句中以有終沒證成無我。後十句中第一以其差別之義難破性常。若皆有性是常住者牒佛前義。應無壞者約實徵相。相別名壞。若性是常。常法不異。一切眾生應無種種差別壞相。若無壞下難破無壞成相差別。今見已下以相差別難破性常。業緣不同明其因別。諸趣各異彰其果別。因果既別何處得常。第二以有勝負難破性常。第三以有殺盜婬等諸不善業難破性常。第四以其飲酒醉亂難無性常。第五以其盲不見色聾不聞等難破性常。第六以避火坑毒等難無性常。第七所更後便忘失難無性常。第八以有老少等別難破性常。第九句中就處以徵。第十句中約殺以責。下佛答之。初力士喻答前二難明性是有。下雪山喻答後十難顯性是常。就明有中初喻次合。如來祕藏如是已下結歎經勝。喻中有三。一凡夫起惑覆障佛性喻。二即命下二乘習空不見真我喻。三時良醫慰力士下佛為顯實令彼證見喻。三中初段還顯向前貧女喻中凡夫不見。第二顯前嬰孩喻中二乘不見。第三成前兩段之中佛開令見。就初段中王喻如來。三千世界佛所化處名為王家。凡夫眾生惑性增強名為力士。心有佛性故言眉間有金剛珠。諸惡知識名餘力士。由近惡友彼此煩惱同皆現起。故雲捔力。相領善法名為相撲。心對惑緣名頭牴觸。心中之性為相隱覆名額上珠尋沒膚中。隱而不覺名不自知。是珠所在由性隱覆多受諸苦名處有瘡。第二段中別有四句。一患機感聖喻。二時有明下佛知機病喻。三醫尋問下徵情責實喻。四力士驚下彼聞捨我喻。就初句中患機感聖名為命醫。求佛除障名欲自治。第二句中佛為明醫。深閑治法名知方藥。知苦由於迷理而生。故言知瘡因珠入體。佛性雖隱在於現在淺近身中名珠入皮。現有不滅故曰停住。第三句中如來出世以理徵凡故言良醫尋問力士。責其心中所計吾我名額上珠為何所在。然諸眾生所計之我原從佛性真我處起。真我隱沒。便於無處妄計有之。佛今無處徵使知無。令於有處起意趣求。故今徵問為何所在。第四句中明諸凡夫被聖徵窮。方覺無我。乍見無我翻違舊意。故雲驚答我額上珠乃無去耶。既覺神空。謂呼佛性真我亦無。故言是珠今何所在。疑同有為虛妄無實。是故說言將非幻化。退心聲聞雖復退大。暫時學小心恆不暢名愁啼哭。如舍利弗每傷是也。第三段中句別有四。一佛為顯實喻。二不信醫下始聞不受喻。三執鏡下佛重顯示喻。四力士見下彼聞悟解喻。就初句中退心聲聞失大愁惱。如來顯性以安其心名慰力士。有性必得是故勸言不應愁苦。汝因鬥時寶珠入體明隱所由。由對惑緣性隱身中名珠入體。今在皮裹示其所在。住於現在淺近身中不在未來深遠之身名在皮裹影現於外。證有不虛相現聖心名影現外。汝曹鬥下明諸眾生不見所以。曹猶輩也。由惑熾盛故隱不知。第二句中始聞不受名不信醫。若在皮下顯不信相。現身名皮。未來世中證性之身深遠如筋。性在現身名在皮裹。現在身中膿血不淨何緣不出。性在未來深遠身中名在筋堙C當有現無不應可見。迷理疑教故言雲何欺誑於我。第三句中重為顯示大涅槃經。能有顯了說之為鏡。佛以此經顯照物心名為照面。心中之性修顯在經名鏡中現。第四句中彼聞悟解尋說知性名為見已。怪妄有真故言驚怪。慶妄有真故生奇想。就下合中依上三段次第合之。合初段中。眾生如是合前力士。不近知識合與力士角力相撲。雖有不見合都不知是珠所在。而為貪等合沒膚中。故墮已下合處有瘡。貪婬瞋恚愚癡覆下合第二段。前有四句但合第四。於中先明二乘之人本為惑覆不見佛性。如彼力下明由不見專覺無我。如彼力士寶珠在體謂呼失去牒舉前喻。眾生亦下舉法以合。以不近友不知密藏故修無我。喻如已下明二乘人修無我故不見真我。喻如非聖雖說有我不知我性舉凡顯聖。凡未同聖故雲非聖。我弟子下辯聖同凡。聲聞弟子同前凡夫不知真我故雲如是。下廣之。不知親近善知識故修無我者。謂不親近大乘知識專修無我。亦復不知無我處者。不知無我正在有為。尚自不知無我真性況復能知有我性者舉淺況深明不知我。舉淺擬深是以言尚。法空以為無我真性。一切諸法實無我故。二乘之人但知生空不解法空。名為不知無我真性。無我易解猶尚不知。況復能知有我真性。善男子下合第三段。向前喻中句別有四。今合第一第二第四。第三不合。如來如是說諸眾生皆有佛性合上初句。喻如良醫示力士珠舉喻以帖。是諸眾生為煩惱覆不識佛性合第二句始聞不信。若盡已下合第四句因說悟解。先舉其法。後以喻帖。上來合竟。如來祕藏如是無量不可思者。是第三段結歎經勝。由經見性所以歎之。大涅槃經名為祕藏。所辯義廣故言無量。所顯義深名不可思。亦可此言結歎佛性。性名祕藏。廣名無量。深名不思。上來一喻答初二問明生有性。自下一喻答後十句無常之難明性是常。於中初喻次合後結。喻中有六。一眾生有性惑障不見喻。二有人聞下舉其見者證性是有喻。三王既沒下隨緣轉變喻。四是藥真下體常一味喻。五凡夫薄下舉凡不見顯性深勝喻。六復有王下舉後證見明性是常喻。就初句中雪山有藥其味極甜喻生有性。山喻五陰。藥喻佛性。名曰樂味列名顯法。食能生樂故名樂味。喻明佛性證成勝樂。其味極甜辯相顯法。喻明佛性體味精純。在深叢下喻諸眾生惑障不見。叢喻煩惱。煩惱覆障故不能見。第二句中有人聞香知地有藥。舉彼菩薩聞見佛性證性是有。人喻菩薩。依經聞名名為聞香。知身有性故言知地當有是藥。實有稱言名為當有。不言當來方始有矣。過有王下舉佛證見明性是有。過佛為王。欲於自身求佛性名於雪山。為見佛性世世修道故言為藥在在處處造作木筒以接是藥。行勳滿足理從緣顯名藥熟時。陰身中現名從地出。顯在行心名集木筒。證會本性名味真正。第三句中王既沒已喻佛滅後。性從緣變故言是藥或酢鹹等。如是一下釋別所由。隨處故爾。亦得名為結別所以。此即答上後十難中前九難也。明性隨緣故有差別勝負等異。第四句中是藥真味停留在山猶如滿月答第十難。明性體常不可斷絕。第五句中凡人喻於凡夫二乘始行菩薩。顯性行微名為薄福。想心推求故說钁斲。勤求不見說言加功困苦不得。第六句中後佛為王。果成名出。顯性緣具名福因緣。證性體實名得藥味。合中第二略而不合。餘皆合之。合初句中。如來祕藏合雪山藥。其味亦爾合名樂味其味極甜。為煩惱覆合在叢下。無明眾生不能見者合人不見。一切已下超合第三。一味喻性合前文中如是一味。以煩惱故出種種味合隨流處有種種味。謂地獄等顯種種相。亦即合前或酢鹹等。佛性雄下合第四段真味在山。於中初先正就佛性明不可殺。如我性下以性即藏成不可殺。前中初言佛性雄猛難可沮壞是故無有能殺害者正明佛性他不能殺。若有殺下反明佛性他不能殺。如是佛性終不可斷結明前正。若可斷者無有是處結明後反。後段之中初性即藏。後明叵壞。雖不可下合第五段。凡夫钁斲困苦不得。若得成下合第六段。上來合竟。以是因緣無能殺者結答上問成不可斷。前六段中偏就四段結答上矣。上來迦葉執相徵實難無佛性。如來辯實異相以答。自下迦葉執實徵相難無殺生。如來辯相異實以答。難意如何。若性叵殺應無不善。下佛答之。明相異性故有殺生。以有殺故有不善業。文中初先正對前問明有殺生。必定當下結嘆法深。前中初言實有殺生總明有殺。何以下釋。釋中有二。一明佛性不離陰相殺之有罪。翻前問中無不善業。二非聖下明其陰相不即佛性是故可殺。翻前無殺。前中初明性不離陰故壞五陰名曰殺生。以違性故明知由殺墮墜惡趣。後明由業有剎利等種種差別。後中初明眾生我相異於佛性是故可殺。譬如已下明諸眾生陰法異性是故可殺。前中兩句。一明妄異真。非聖之人橫計我等舉彼凡我。如是已下辯妄異真。二出世我下明真異妄。出世我相名為佛性舉彼真我。如是計我名為最善歎真異妄。陰異性中約智辯異。五陰可思佛性叵測是以不同。於中先喻。次約顯法。以是義下結陰可殺。喻中有人。喻求性人。聞身有性名知伏藏。用己明心觀陰求性名取利钁斲地直下。正意名直。磐石砂礫直過無難明相異性。陰中細者名石砂礫。思無不徹名過無難。唯至已下辯性異相。性如金剛。情不入實名至金剛。不能穿徹實義出情故言金剛刀斧不壞。合中佛性亦復如是合前伏藏。一切論者及天魔等合上有人。一切沙門婆羅門等名為論者。此等皆是求性之人所以舉之。所不能壞合至金剛。不能穿徹五陰相等卻合斲地磐石砂礫直過無難。先舉其法。後以喻帖。性如金剛不可沮壞合夫金剛力斧不壞。下次結之。以是五陰是起作相可壞義故。壞五陰者名為殺生。上來正答。下嘆顯深。性雖常住而陰可殺。陰雖可殺而性恆常。故知佛法不可思議。   上明有性。下教證入。於中有二。一教三歸趣入之始。二更為汝說入如來藏下教示中道趣入之終。前中如來先教趣入。迦葉白佛我知問下迦葉奉行如來述讚。前中有三。一因迦葉請略教趣入。二爾時迦葉復說偈下迦葉彰己不識真歸。亦復不知歸之所以。反依昔別如來重教。三迦葉白佛我亦歸下迦葉彰己相實通歸。佛教甄簡。就初段中。如來初先略言起發迦葉啟請。後佛偈答。前中四句。第一如來彰經深重明如甘露亦似毒藥。二迦葉請。三如來試問欲知藏不。四迦葉請。就初句中言如甘露亦如毒者。於信能益故如甘露。於謗能損故似毒藥。道此何為。三歸真性由經趣入。故說甘露令人信樂。明是毒藥使人捨謗。此義未顯。故第二請如來何緣說方等經譬如甘露復以毒藥。欲求祕藏須知樂不。故第三問欲知藏不。彼聞欣踴。故第四請雲我欲知。下佛答中有十一偈。初七偈半對上初請明此經法如甘如毒。後三偈半對向後請教入祕藏。就前段中初四偈半正就經法明如甘露亦如毒藥。後之三偈就人以顯。前中初有兩行半偈以其二喻咒於一法。後之兩偈以其一喻況於一法。復就前中初一偈半立喻顯法。喻中初偈甘露為喻。即約愚智明損明益。後半以其毒藥為喻。亦約愚智明損明益。下一偈合。於中前半合上甘露。道言無礙智甘露者。此涅槃經於彼無礙智慧之人得名甘露。所謂大乘斥出其體。如是大乘名亦毒藥合後半偈。先牒向者後句大乘。下就明毒翻前甘露。就下一喻況一法中初偈立喻。如蘇醍醐及以石蜜舉其喻體。此諸事中取一為喻。非是並取。服消則藥不消則毒明其損益。後偈合之。方等如是合蘇醍醐及石蜜等。智為甘露合消為藥。不知成毒合後不消則為毒藥。就人辯中偏舉智者。愚略不論。於中初偈名二乘中學大乘人以為智者。聲聞緣覺舉其智者。大為甘露約人顯法。如諸味中乳最第一辯法同喻。中間一偈說菩薩人以為智者。如是勤進標舉智者。以諸菩薩求佛無間故曰勤進。依大乘等約之顯法。依於大乘憑教入證。得至已下因證成果。得至涅槃到涅槃果。成人像王成就佛果。所成之佛人中最勝。猶如象王畜中力勝。約喻名法名人像王。涅槃是其性淨涅槃。唯可修顯不可修作。故言得至。佛據方便從因修辯是故言成。依大乘法能成此德故言甘露。末後一偈說凡夫中解佛性人以為智者。眾生知性標舉智者。如迦葉等嘆以顯勝。解同菩薩故如迦葉諸菩薩等。無上甘露不生不死約之顯法。依此大乘甘露法味證會常住成就常果。故無生死。已能成就無生死果故名甘露。就下教入祕藏之中。先應解釋三歸之義。義如別章。然後釋文。文中有四。初有半偈總勸分別。次有半偈正教祕藏。次一偈半彰益勸觀。末後一偈結嘆顯勝。初中汝當善分別者。三歸有二。一是別相。二是一體。隨其事相三歸各異名為別相。論其實性三歸體同名為一體。佛今勸人捨別取同。故言當善分別三歸。就正教中。如是三歸則我性者牒前所勸一體三歸。此三歸性則是我性。如上所辯。佛性真我名為我性。此之我性據佛以論。即是諸佛法身自體。以佛法身共眾生體無二性故。若性無二。何故眾生名為佛性佛名法身。釋言。若此據佛以論。性外更無煩惱可得。是故佛性即是諸佛清淨法身。若據凡取實為妄隱。與後顯時淨德為本。便名佛性。二義雖異論體不殊。是故佛歸即是我性。據法以論。此我即是諸法之體。故法即我。據僧以論。此義即是僧之體實。故僧即我。故三歸性即是我性。道此何為。欲使眾生於自身中求三歸依。依彼三歸趣入自實如來藏性。彰益勸中粗判有二。初偈明其證實之益。後半明其出相之益略分有四。一標舉實觀。審觀名諦。我有佛性。言義不足。若具應言我有法性及與僧性。以偈要迮不具言之。說彼我性為佛體性名有佛性。亦可說之為佛因性故名佛性。二當知下明觀利益。由觀我性有佛性等故入祕藏。三知我下重舉實觀。我者猶是向前我性。我所猶是向前佛性及法僧性。此三皆是我中所有故雲我所。四是人下明觀利益。證實離相無世可在故得出世。下結歎中前半歎勝。後半結之。第二番中初先迦葉彰己不知反依昔別。後佛重教。前中迦葉復說偈言經家序列。下舉所說。有其十偈。相從為三。初有五偈迦葉彰己不識真歸亦復不知歸之所以反依昔別。次有兩偈審定有無。下有三偈舉佛前說不知之損請佛教示。前五偈中初四行半迦葉彰己不識真歸及歸所以。末後半偈反依昔別。前中初偈明己不知始心歸趣。次有半偈彰己不知正修所行。後之三偈明己不知究竟所成。就初偈中。我都不知歸三寶處明己不知。三俱不知名都不知。雲何當下問歸趣法。佛果是其無上無畏雲何歸趣。次半偈中。不知三處彰己不知。雲何作者問佛修法。所修諸行不同真我故名無我。亦可所起緣修對治性非真實故名無我。此無我行雲何許作。後三偈中。初之兩偈別問三歸。後一總問。就前別中初問歸佛。雲何歸佛問歸所以。雲何勸我歸依此佛。准答如是。非問所歸。下皆同爾。而得安慰問歸所成。果絕危怖名為安慰。雲何許得。次問歸法。雲何歸法願為我說問歸所以。雲何勸我歸依此法。雲何自在及不自在問其所成。所證真我名為自在。方便行德不同真我名不自在。雲何許得。亦可諸佛八自在我名為自在。緣修對治性是流變名不自在。前句雲何得自在者問其所成。後句雲何不自在者問其所行。下問歸僧。雲何歸僧問歸所以。雲何勸我歸依此僧。轉得無上問其所成。佛果窮極名無上利。此無上利雲何轉得。上來別問。下總問之。雲何真說未來成道是順問也。若具為文。應言此事道理雲何願佛為我真實宣說未來實得成佛道不。未來不成雲何歸三反以徵問。未來若無果德可成。雲何勸我歸依三寶。上來彰己不識真歸。自下半偈反歸昔別。我今無預知彼未來成與不成。當行次第別相三歸。於別相中。佛上法中僧以為下。故雲次第。第二審定有無之中偈文有二。初之七句就喻審定。末後一句將喻類法。就前喻中初之半偈就無反徵。令未懷妊雲何已作生子之想。佛亦如是。身中未有三歸真性。雲何已作成佛之想。若必在下就有述可。若必在胎則名有子。可其有義。子若處胎定生不久述其生義。三歸如是。若在身中則名為有。身中若有定成不久。是名子義總以結定是名為子無有之義。眾生業然將喻類法。亦得名為辯法同喻。眾生身中三歸真性能生當果名眾生業。同子有無故名亦然。第三段中偈文有三。初之一偈牒佛上言明不知損。其次一偈明己不知請佛斷疑。末後一偈明佛能知請佛宣說。就初偈中。如佛所說愚者不知牒佛上言。如來向前四諦章中宣說愚人不知道諦。於道諦中不知三寶常住不變謂是滅法。以不知故輪轉生死。故今牒之明己不知。請佛斷中初有半偈明己不知。迦葉現今身為俗人名優婆塞。但歸別相未歸一體無真歸行。故曰假名不知真義。顯假名相不知一體真三歸義。以不知故當有所損。唯願斷疑正請宣說。明佛知中。如來大智明佛能知。唯垂已下請佛宣說。唯垂分別總請宣說。願說寶藏別請宣說。下佛教中依上三段從後向前次第答之。初偈敕告許為宣說。對上迦葉第三段請。其次一偈明有不無。對前迦葉第二段請。後兩偈半明歸利益。對上迦葉初段之請。初中迦葉汝當知者敕告之辭。我今為汝許為宣說善開密藏彰己所說。對前請中願說寶藏。令汝斷疑明說利益。對前請中除斷我疑。第二偈中當至心聽敕誡之辭。汝於已下明三歸性是有不無。汝是迦葉及於一切諸菩薩等。內有真實三歸之性與我釋迦名字不殊。名第七佛同一名號。於七佛中釋迦最後名第七佛。釋迦是性。此翻名能。牟尼是字。此翻名滿。眾生身中法身充滿與牟尼尊德滿不殊。故與第七同一名號。三歸真性含識同有。何故偏雲汝於菩薩。彼求見故佛對說有。有義實通有應同於一切諸佛。何故但言同第七佛。以第七佛名為滿故。自下一段明歸利益對上初請。雲何對乎。前問雲何歸佛歸法及以歸僧問歸所以。今明歸依真性三歸永離邪過故須歸依。又前問言雲何當趣無上無畏。今明如是歸三寶者則得無畏如是答也。就此文中先答向前雲何歸佛歸法僧等。末後半偈答上雲何當趣無畏。前中初言歸依佛者標牒所問。下明歸益顯歸所以。真名優婆順正之益。歸佛行成故得真名優婆塞也。三歸之中並應論此。就始偏彰。終不更歸其餘天神離邪之益。若當歸依別相之佛。此身雖不歸餘天神。以其依行未成就故。後生容使歸餘天神。若就我性歸真佛者歸真行成。終更不歸餘天餘神。天謂梵天自在等。天神謂世間種種鬼神。歸依法者標牒所問。則離殺害明歸利益顯歸所以。若歸別相三乘之法。此身之中雖離殺害。以其依行未成就故。餘身容使歸依外道殺害眾生祀祠之法。若就我性歸真法者歸真行成。永更不歸其餘外道殺害之法。歸依僧者標牒所問。不求外道明歸利益顯歸所以。若歸別相三乘之僧。此身雖不依於外道。以其依行未成就故。餘生之中容使更歸其餘外道。歸此一體真實僧者歸真行成。永更不歸其餘外道。如是歸三則得無畏答上雲何當趣無畏。以歸如是一體三寶斷離邪過。故得成佛永無所畏。第三番中迦葉初先相實通歸。偈後長行佛教甄簡。前中四偈。初偈歸昔別相三寶。餘偈歸今一體三寶。前歸別中我亦歸三正明歸別。歸別同一是故言亦。下嘆顯勝明歸所以。是名正路菩薩所依。諸佛境界是佛所託。依之成佛名佛境界。亦可別相三寶中佛是佛所為。別相中法是佛所說。別相中僧是佛所化名佛境界。後三偈中初之一偈舉其所歸一體三寶。次有一偈舉佛歎勝明歸所以。次有半偈彰己歸依。後半自嘆明歸所以。初中三寶平等相者同體義分。不同別相佛勝次法僧以為劣。故雲平等。常有大性辯出前三。此名佛性為大智性。我性之中常有佛性。故言常有大智性耳。理實亦有法性僧性。遏迮不論。我性佛性無二無別顯前平等。亦與法性僧性無別。略不具論。以三歸性皆即我性故曰平等。次一偈中初有兩句。明此真歸菩薩所行故為佛嘆。後之兩句明此真歸是佛所證故為佛讚。前兩句中先明佛讚。如來向前讚嘆一體以為無上第一之尊。故言是道佛所嘆矣。正進安處出其所讚。明是菩薩正精進者所安止處。後兩句中先舉所讚。此之一歸非直是彼正進安處。亦名諸佛正遍知者之所證見。下明佛嘆。以正遍者所證見故為佛稱讚。前對之中先明佛讚。後出所讚。後對之中先舉所歎。後明佛歎。文之左右。次半偈中我亦趣善逝所讚無上道明己歸依一體。三寶同向別相是以言亦。善逝所讚義如前解。後半偈中是最甘露諸有無有。迦葉自嘆明歸所以。治病中勝名最甘露。離相中極妙出三有故言諸有所無有矣。下佛對之教其甄簡。於中初略菩薩應作。如是思下廣教甄簡。略中有三。一勸捨昔別。不應如諸聲聞凡夫分別三寶。二於此下勸學一體。於中先明大無三別。所以下釋。釋相可知。三為欲化下會通昔別。為化說三正會昔別。若欲下勸。廣中亦三。與前不次。一勸學一體。二如來者名無上下會通昔別。三是故汝今不應受下勸捨昔別。前中先教自學真歸。若欲尊下教他修學。自中但教修學佛歸。法僧二歸略而不論。初言菩薩作是思惟我今此身歸依於佛捨相趣實。念捨情相求己身中法身之佛名為歸佛。若即此下證實捨相。捨妄證實名自成佛。自成佛時自外更無他佛可求。故不恭敬諸餘世尊。何以下釋。初先徵問何故不敬。諸佛平等等為作依對問釋之。諸佛體同名為平等。用此等身與物為依。故諸眾生到所依處。即與諸佛法身體同更無別異。說不恭敬諸餘世尊。非謂彼此德等不敬。教他學中文別有二。一教他行。二譬如人下明教他心。教他行中初教凡夫捨偽歸真。若有分別三歸依下教於二乘捨別歸一。於生盲下雙牒以結。就教凡中先教歸佛。句別有二。一教眾生歸佛法身。二亦令下教他眾生歸己法身。前中若尊法身舍利應敬塔廟尋相趣入。此法身者佛法性身。舍利胡語。此翻名身。胡漢並舉。故言尊重法身舍利。法身無相難以趣求。故教敬塔以尊法身。良以法身無處不在。故敬塔廟即得名為敬佛法身。所以下釋。初先徵問為重法身所以禮敬塔廟者何。為下釋之。以諸眾生不見法身。為欲度彼故教敬塔尋相趣入。舉此為欲類於自身。第二句中亦令眾生於我身中起塔廟想。准前類後。歸己同前是故言亦。亦以菩薩法身難見。故教眾生敬己陰身而為趣向。己身即是法身住處故名塔廟。何不令生於自身中起塔廟想。乃令眾生於菩薩身起塔想乎。釋言。令生於自身中起塔想者。即是向前自行門攝。今明菩薩利他之行。故教眾生於菩薩身起塔廟想。如是下釋。以諸眾生用我法身為歸依處。故令於我五陰身中起塔廟想。次教歸法。一切眾生皆歸非真邪偽之法舉其所教。亦即顯其須教所以。別相不實故曰非真。理外妄立稱曰邪偽。亦可名彼外道邪法以為非真邪偽之法。我當次第為說真法教令歸實。先教別相。後教一體。故雲次第。亦可先教真佛次教真法故雲次第。下教歸僧。又有歸依非真僧者舉其所教。亦即顯其教之所以。歸別相眾名非真僧。亦可名彼外道邪人為非真僧。我當為作真歸僧處教令趣實。菩薩教彼於己身中求真實僧。故言為作真歸僧處。上來教凡。下教二乘。若有分別三歸依者舉其所化。小乘眾生唯取別相名分別三。我當為下化之歸一。一佛性中義別三歸。故言為化一歸依處無三差別。自下第三雙牒以結。於生盲眾為作眼目牒前教凡。復為聲聞緣覺作歸牒教二乘。如是下結。教凡歸真名為無量惡諸眾生而作佛事。教小歸一名為智者而作佛事。上來一段明教他行。自下第二明教他心。於中有二。一對凡夫作真歸心。二作是思下對二乘人作一歸心。前中先喻。喻別有三。第一王喻。喻教菩薩於諸眾生作佛歸心自欲與彼作佛歸覆。二王子喻。喻教菩薩於諸眾生作法歸心自欲與彼作法歸覆。第三臣喻。喻教菩薩於諸眾生作僧歸心自欲與彼作僧歸覆。就初喻中如人是王。喻於菩薩教人破相名臨陣時。念己勝他故言我於是中第一。以能教他破捨別相歸心佛故。念他歸己故言一切悉依時我。謂依菩薩捨妄歸真。又依菩薩我之真性故言依我。第二喻中亦如王子。喻於菩薩念己能教其餘眾生捨離妄法歸依真法。故言思惟我當調伏其餘王子。念己堪能紹繼佛處說佛真法。名紹大王霸王之業。念己所解勝過餘人名為自在。念能令他同來歸己。故言令諸王子見歸。是故已下勸生大意。自念為物作歸處故不應生於下劣想也。第三喻中如王王子牒前類後王牒初喻子牒第二大臣亦爾明後同前。念己於餘小臣中勝故言亦爾。菩薩下合。如王王子及如大臣故言如是。上來對凡起真歸心。下對二乘起一歸心。菩薩先思雲何三事與我一體。下佛教示。我示三事即是涅槃故名一體。然經論中說一不定。若就涅槃開示三歸。宣說三歸即涅槃體。若就佛性開示三歸。宣說三歸即是佛性。若就真諦開示三歸。宣說三歸即真諦體。故下文言若能計三寶常住同真諦此即是佛最上誓願。若就常義開示三歸。宣說三歸同一常體。故下文言我不說佛法眾僧有差別相唯說常恆無有變易無差別耳。若就不二法門辯三。三即不二。故經說言佛即是法法即是僧。此之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故曰一體如是一切。今言三事即是涅槃一門言爾。上來第一教學一體。自下第二會通昔別。先舉昔別。為欲下會。前中如來名無上士。法說彰別。勝過法僧故曰無上。譬如已下喻說顯別。別相三寶合為人身。頭最為上喻佛最勝。非餘支等喻明別相法僧不如。下合可知。下次會之。為欲化度諸世間故示現別相。如世梯橙。佛高次法僧以為下。是故汝下大段第三勸捨昔別。於中初先勸捨別相。言是故者別相三歸。為度世間方便示故。不應受持如凡愚人所知三歸。汝於大下勸捨別心。定心捨別。故言決斷應如剛刀。   上來第一佛教趣入。自下第二迦葉奉行如來述讚。於中有四。第一迦葉彰己先解明今奉行。二如來述勸。三迦葉歎深。四如來述讚。初中有四。第一迦葉彰己自知為他故問。二欲令如來下明己問意慶蒙佛答。三我亦安下明己自行轉為他說。四亦當證下明己自證轉勸他人。就初段中先明自知。我為已下明問為他。於菩提中決意求實名大勇者。我為此人問於無垢清淨行處。證實之智是其無垢清淨之行。真性三歸是其行處。第二段中欲令如來為菩薩等明己問意。真性三歸是奇特事。能詮之教名方等經。為使如來分別奇特稱揚方等。所以發問。如來悲下慶蒙佛答。第三段中我亦安住明己自行。同佛稱亦所說已下明為他說。於中初言所說菩薩清淨行處牒佛上言。即是宣說大涅槃經指斥其相。我今亦下明己傳說。為他宣說大涅槃經故言我今廣為眾生稱揚祕藏。說經同佛是故言亦。第四段中亦當證知三歸依處明己自證。同佛稱亦。若有生下轉勸他人。於中初先勸他生信。其有宣下勸他宣說。是故聲聞緣覺已下勸他歸依。勸他信中若有眾生能信涅槃舉能信人。則能了達三歸依處明信利益。何以下釋。以此祕藏涅槃經中說有佛性。故信是經了三歸處。勸他說中其有說者舉其說人。皆言身中盡有佛性明其說相。如是之人則不遠求明說利益。何以下釋。以己身有三歸性於未來世當成三寶。故不遠求三歸依處。勸他依中言是故者。是我身中有三歸性。未來即當成三寶故。聲聞緣覺及餘凡夫皆應歸依我之真性恭敬禮拜。起修趣順名敬禮拜。亦可菩薩自說為我。是我身中有三歸性。是故聲聞緣覺眾生皆應於我恭敬禮拜。與上文中亦令眾生於我身中起塔廟想其言相似。上來第一迦葉奉行。自下第二如來述勸。以是信經及與說經有大益故。應當正學大乘經典。自下第三迦葉嘆深。佛性不思嘆其性因。相好不思嘆所成果。隨相似別實即真性。是故不思。自下第四如來述讚。善哉正嘆。汝成深智出其善事。   涅槃經義記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4 大般涅槃經義記   涅槃義記卷第四   隋淨影寺沙門釋慧遠述   上來第一教示三歸趣入之始。自下第二教其中道趣入之終。於中初先法說以教。如因乳下喻說以教。法中有四。一許教趣入。二若我住下正教趣入。三我與無我性無二下結勸受持。四我先於下引說證成。初言我今更為汝說入如來藏許教入也。對前雲更。更說在後是以言當。委說名善。顯實令證名說入藏。第二教中文別有四。一對凡夫斷常偏見明法相二。二凡夫於中無疑已下對遣凡夫有無二見明理無二。三若說苦下對二乘偏見明相實二。四若言無明緣行已下對遣二乘差別二見明實無二。第一第三兩二何別。第一宣說生死涅槃法相之二。第三宣說因緣法相實性之二。第二第四無二何別。第二段中宣說法性有無不二。第四段中明其實性前後不二。如乳酪等牛味不二。並顯諸法相實不二。就初段中先明凡夫斷常偏見。以是義下對破情見明法相二。明凡夫見中文有五對。初對明過。中三正辨斷常二相。後一明其見起所由。就初對中若我住者舉其常見。常見之人說有神我住五陰中名為我住。即是常法不離於苦就之顯過。外道宣說神我是常。故從其意說為常法。五陰是苦。我住陰中名不離苦。若無我者舉其斷見。斷見之人說無生滅假名之我乃至涅槃真我亦無通名無我。修行無益就之彰過。以無我故無所資潤。故無所益。中三對中初對約就我無我見以別斷常。第二約就常無常見。第三約就苦樂二見。就初對中若言諸法皆無有我牒前無我。生死涅槃二俱無我故曰皆無。即是斷見結斷異常。若言我住牒前我見。即是常見結常異斷。第二對中若言一切行無常者舉無常見。此說生死涅槃之法二俱斷滅故曰無常。非是前後流變無常。即是斷見結斷異常。諸行常者舉其常見。謂說五陰諸行皆常。復是常見結常異斷。第三對中若言苦者舉其苦見。此說世間假樂全無乃至涅槃真樂亦無通名苦見。即是斷見結斷異常。若言樂者舉其樂見。說生死中定有真樂名為樂見。復是常見結常異斷。下明二見起之所由。由常起斷。由斷起常。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修常墮斷見者求常不得故生斷見。修一切斷前常見者求斷不得故生常見。喻中因前移後足者斷常二見互為前後。合文可知。上來第一明凡偏見自下第二對破偏見明法相二。先辨後結。辨中三對。一苦樂相對以辨二法。二我無我對。三常無常對。於中無常苦與無我是生死法。常樂及我是涅槃法。生死法中苦名不善是生死因。無我煩惱是生死緣。無常財物是生死果。理實齊通。隱顯言之。涅槃法中樂名為善是其聖道。我名祕藏是其涅槃。常名佛法僧正解脫是其菩提。理亦齊通。隱顯故耳。就初對中以是義者。以是凡夫偏取皆是斷常義故。理須並學修餘法苦皆名不善修餘法樂名為善者。學觀名修。苦是生死。樂是涅槃。相對辨異是以言餘。不善苦因。因從果稱故名為苦。亦可苦果從因以目說為不善。善是樂因。因從果稱說之為樂。亦可樂果從因以名故說為善。第二對中修法無我是生死法。生死無實又不自在故名無我。煩惱是其生死之緣。以有煩惱所受不實不得自在。從果立稱故曰無我。亦可無我從本以名說為煩惱。又此煩惱性是不實不自在法故名無我。是故無我即是煩惱。修餘常者是涅槃法。此正是我舉常顯之。良以說我喜同情取。法以常別名曰祕藏。正是涅槃。涅槃真我微隱稱祕。備德曰藏。所謂涅槃斥其體相。妙出諸有名無窟宅。修餘無常是生死法。即財物者生死果報名為財物。修餘常者是涅槃法。謂佛法等斥其體相。此之佛法是菩提耳。下次結之。當知如是佛法中道當相正結。離二說真顯其中義。離前凡夫斷常二邊故名中道。非無二中。自下第二對遣凡夫有無二見明理無二。於中有二。初明凡夫二見乖中。二如四大下佛教無二。前中兩句。初言凡夫於中無疑彰彼凡夫不識中道。凡夫於彼無二中道無心攀緣故不生疑。尚不生疑烏能識知。二羸病下彰彼凡夫建立二相。初先立喻。病人喻凡。解劣稱羸。闇惑嬰心說以為病。餐受邪法名服蘇已。取有著無名力輕便。蘇性軟弱。病人服之體無堅強。隨物傾倚名力輕便。邪法如是。凡夫聽受取有著無不能正住。如力輕便。有無不定合以顯法。下明如來破遣情二教以無二。於中有四。一對向後段有無之病許教除斷。二開示已下對向前段。於中無疑許教趣入。三若言有者智不應下對前第一正教除斷。四若言有者不應默下對前第二正教起入。就初段中先喻後合。喻中四大其性不同各相反者喻前有無二見相反。良醫善知隨其偏發而消息者喻明如來知過偏強而為除斷。合中初句四大不同略而不合。但合後句良醫消息。如來亦爾於生如醫合前良醫。知諸煩惱體相差別合前善知。而為除斷合前偏發而消息之。除斷之相如後文說。第二段中開示祕藏清淨佛性常不變者對前凡夫。於中無疑許為開示令其趣入。開相如後。自下第三正顯向前為除斷相。若言有者智不應染教斷有見。若聞法有。有智之人不應染著取為定有。若言無者即是妄語教捨無見。若說一切諸佛皆無。乖違法理故是妄語。自下第四正顯向前開示祕藏佛性之義。明其佛性非有非無。若言有者不應默然明性非無以非無故應為他人說性實有。不應默然。彼雲何有。分別有二。一法佛性從本已來且過恆沙一切佛法。如礦中金。二報佛性從本已來於其心中有可出生一切德義。如礦中金有可造作莊嚴具義。亦復不應戲論諍訟彰性非有。雲何非有。分別亦二。一法佛性離一切相離一切性。故名非有。雲何離相。如淨醍醐。體雖是有而無青黃赤白等相。亦如一切眾生心識。體雖是有而無大小長短等相。佛性如是。體雖實有而無一相。雲何離性。如來藏中具過恆沙一切佛法。不離不脫不異。是諸佛法同一體性互相集成。未有一法別守自性。故言離性。二報佛性本來但有可生之義而未有體。如樹子中而無樹體。性既如是。於中執定無不乖理。故勸捨之。文中初言亦復不應戲論諍訟正勸捨有。捨有同前。是以言亦。前勸捨無更勸捨有所以言復。若執定有言不應法。即名戲論。執有乖空。是故勸捨。以有此過故勸不應。但求了等教取正義。捨情專理故曰但求。所求如理即是其論諸法真性。凡夫已下舉過勸捨。道言戲論諍訟不解即顯不者堪能解也。問曰。今此說非有無。與彼向前第三段中破有破無。有何差別更復重來。釋言。前者為破情見。今此所論為明道理。又復前者就彼世諦因緣法中破定有無。今此正顯如來藏性非有無義。與前不同。所以更辯。自下第三對彼二乘偏見之過明相實三。良以二乘執相迷實。故佛就相辨實教之。文別有五。前三就其染相顯實。後二就其淨相顯實。此五番中例應有三。一舉佛昔說。二明愚人執相迷實。三明智者解相知實。但今文中言有隱顯或有具者有不具者。就初番中但有墮二。略無第三。若說於苦是第一句舉佛昔言。佛昔於彼小乘法中說身皆苦。愚人便謂身是無常一切苦等是第二句。此名聲聞以為愚人或名凡夫。以不知實故名愚人。心不會正故不名聖說為凡夫。謂身無常苦之所以說一切苦。正執為苦。此明執相。復不能知身有樂性彰其迷實應舉智者。翻前可知故略不舉。第二番中三句備有。若說無常是第一句舉佛昔言。凡計無常譬如壞器是第二句。此名聲聞以為凡夫。尋言執相故計一切皆是無常。如壞喻顯。此文略少。准前應言復不能知身有常性不知常性即是迷實。有智人下。是第三句。應當分別總勸分別。不應已下別教分別。不應盡言一切無常勸捨執相。何以故下教令知實。言何以故徵前起後。何故不應盡言無常。我身即有佛性種子正教以實。   第三番中若說無我是第一句舉佛昔言。凡夫當謂一切無我是第二句。彰彼二乘執相迷實。然此文中但明執相。略無迷實。智者已下是第三句。明其智者解相知實。應當分別無我假名勸其知相。勸知無我局在假名不實法中。如是知已不應生疑勸其知實。知彼無我局在假名不實法已。不應於彼真實法中疑謂無我。第四番中若言如來祕藏空寂是第一句舉佛昔言。此說涅槃以為祕藏。如來昔於小乘法中宣說涅槃一向滅無故雲空寂。又佛昔於破相教中說涅槃法一向空無亦名空寂。凡夫聞之生斷滅見是第二句。彰彼二乘執相迷實。謂佛如來般涅槃後一向斷滅。此明執相略無迷實。有智人下是第三句。明其智者解相知實。應當分別如來是常無有變易勸其知實。略無智相。若具應言應當分別如來化滅實是常住無有變易。第五番中若說解脫喻如幻化是第一句舉佛昔言。此說菩提以為解脫。如是昔於破相教中說佛解脫幻化無實。故大品雲若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之如幻如化何況涅槃。故今舉之。凡夫當下是第二句。彰彼愚人執相迷實。謂佛所得真實解脫猶如幻化終歸磨滅。此明執相。略無迷實。有智人下是第三句。彰彼智者解相知實。應當分別人中師子雖有去來明其知相。名佛以為人中師子。化生名來。應滅稱去。常住無變明其知實。自下第四對遣二乘差別二見明實無二。良以二乘未體法實。見法流變便謂定別。故須破遣以明無二。並遣二乘相實二見以明不二。以二乘人聞前無常苦無我中有常等性。便謂彼性與苦無我等相別體同聚。故須破遣以明無二。文中六對。前之三對破遣二乘前後別見以明無二。後之三對破遣二乘相實二見以明無二。前三對中雲何無二。如麥因果前後雖別麥性不二。乃至一切乳酪等別牛味不二。諸法像此。明無明等雖復別異實性不二。一真心體隨緣轉變為諸法故。故下文言與諸結俱名為無明。與善法俱說之為明。後之三對雲何無二。如人夜闇見繩為蛇。同體義分體性無二。亦如有人迷南作北。此南與北體性無二。諸法如是。迷如來藏以為生死。生死之體是如來藏。故曰無二。前三對中初番結業相對說二。約對此二以明無二。第二業果相對說二。第三善惡相對說二。法相無量且舉此三。餘類可知。就初對中若言無明因緣諸行舉佛昔言。無明煩惱諸行是業。凡夫聞下明其愚人定執為二。此還名彼二乘為凡。以未證會無二實故妄心取相說為分別。謂彼無明與行定別名生二想。明與無明列其二名。明猶是行。行中明勝。對彼無明彰二相顯。故偏舉之。智者已下寄就智者明性無二。一真識體隨緣轉變為明無明。故性無二如一水性隨緣清濁水性無二。無二即實牒以結之。行識相對文顯可知。第三對中若言善等舉佛昔言。十善十惡舉其業體。可作不可作約人辨業。十善可作。十惡叵作。善道惡道對果辨業。十善通人至於人天名為善道。十惡通人到於三趣名為惡道。白法黑法隨相辨業。善業鮮淨名之為白。惡業鄙穢以之為黑。凡二智一義同前釋。自下三對約就向前第三段中相實之二以明無二。然上文中備有五句。今且約就初之三句以明無二。餘類可知。若言應修一切苦者舉上初句。凡謂二者此猶名彼二乘為凡。二乘之人聞前苦中有其樂性謂全別體故言謂二。智者了達性無二者寄智顯理。菩薩智者知實起相。相即是實名了無二。無二即實牒以結之。若言無常牒上第二。如來祕藏亦無常者。猶前文中凡夫計身悉皆無常。聲聞之人於昔教中聞說無常便謂生死乃至祕藏皆悉無常。故今舉之。彼二乘人於昔教中未聞祕藏。雲何說言謂佛祕藏亦是無常。彼雖不聞而言一切悉是無常。言無甄簡。祕藏亦是一切之限。故得說言如來祕藏亦是無常。凡謂二者由彼二乘昔謂一切悉無常故。佛前教之明無常性。彼聞說常謂與無常一向別體故言謂二。智了無二義同前解。一切無我牒前第三。如來祕藏亦無我者。猶前凡謂一切佛法悉無有我。彼二乘人於昔教中聞說無我。便謂生死乃至佛法一切無我。故今舉之。凡謂二者由彼二乘昔謂一切悉無我故。佛上教之無我法中有真我。彼聞設我謂與無我迢然別體。故言謂二。智了無二義如上辨。上來四段合為第二正教趣入。自下第三結勸受持。句別有四。一結嘆前義。二我今於下結嘆前教。三我無我下勸持前義。四汝亦應下勸持前教。就前句中我與無我性無有二牒舉前義。前義眾多就後以牒。如來祕藏其義如是就之以結。不可下嘆。第二句中我今於是一切功德成就經中皆悉說者。上來辯理能令眾生依之成德。故名一切功德成經。此即是共嘆美之辭。如來藏中所有語義於此經中具已說竟名皆說已。此是結辭。第三句中據後以勸。是故偏言我與無我無二應持。第四句中勸持教法。同義稱亦。如我先下大段第四引說證成。此應引彼大品經說證成此義。從上更說入如來藏至此第一法說教入。自下第二喻說教入。先舉喻事。如是酪性為從乳下廣辨喻相約之顯法。文別有四。一破定有無。顯前第二有無不二。二是牛食噉水草已下明乳酪等前後性同。顯上第四前後無二。三迦葉白下廣前第一有無不二。四是牛食噉草因緣下廣前第二前後不二。初中有四。一就乳酪三句審定。從乳為一。從自為二。從他為三。二乃至下以前類後。三就前三句難破後二成初乳生。四乃至下將前類後。初二可知。第三段中難破自生明其非有。難破從他成初乳生顯其非無。破從他中。若從他生舉其異說。此名水等以之為他。對破可知。次破從自。若自生者舉他異說。宣說乳中先有酪性還生後酪名為自生。故今舉之。下對破遣。不應相似相續生者。以酪自生破從乳生。酪從酪生不從乳故。是乳不應相似相續而生後酪。乳相似酪故言相似。酪生接乳名為相續。道其相似明乳酪因。雲言相續明酪乳果。若相續生則不俱者。以從乳生破酪自生。以從前乳續生酪故。明知先無酪之自性。與乳俱時而生後酪。若不俱生五種之味不一時者將初類後若無酪性與乳俱時而生後酪。是則乳中亦無生蘇乃至醍醐。是故五味不得一時。雖不一下釋成初句明從乳生。雖不得一時簡前自生。定復不從餘處來也簡前他生。謂不從餘水草中來。當知乳中先有酪相正明乳生。乳有酪性。酪性是其酪果家相。如煖火相非有酪體。甘味多故不能自變明假緣生。此言即是釋防外難。難意如何。若乳有酪何故假緣。假緣生故明知乳中先無酪性。無酪性故不從乳生。故今釋之。乳中實有甘味多故不能自變。故假酢緣方始得生。下第四段。以前類後。文顯可知。此初段意也。第二段中初先立喻。後約顯法。喻中明能生所生前後雖別性同不二。以類無明及諸行等前後雖別實性無二。文中初言是牛食噉水草因緣血變成乳明前後二。下約此二明性無二。食甘乳甜食苦。乳苦食肥膩草純得醍醐明性無二。食草與穀所出之乳色味各異。食穀乳好食草乳惡明性無二。下約顯法。以明無明生於二相合食水草。血變成乳明法相二。若無明轉則為明者合食甘草乳則甜等明性不二。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以初類後。無有二相結成二。無二之義亦如上辨。自下第三廣破有無成前第一。先問後答。於前問中先難定有。後難定無。由佛向說乳有酪相故難定有。恐佛被難轉立無義。故難定無。前難有中如佛所說乳中有酪是義雲何牒以直問。下就設難。難有四句。一以生難有。若言乳中定有酪相細故不見舉佛有義。雲何說下以生難破。從乳新生明非本有。二若本無下立理重徵。本無今有可名為生。如其先有雲何名生。三若言乳中定有已下舉因類破。草是乳因。舉彼草中先有性乳。類破乳中先有性酪。若言乳中定有酪相重牒前有。草應有乳正類破之。四如是乳中亦應有草舉果類破恐佛被徵說草有乳。故今類破乳應有草。斯乃舉果反類其因。下難定無。句別有三。以生破無。言雲何因乳而得生酪以生難破。從乳生酪明非本無。二若本無下破無得生。先舉本無得生之言。何故已下次以破之。若本無酪而得生酪。本亦無草何故不生。乳不生草草可本無。乳中生酪明酪非無。下佛答之。先列三門明皆不可。不定有無正答前難。不從他生遍防異計。言不定有成初段中不自生義。不定無者成初段中從乳生義。不從他者成初段中非他生義。下廣顯之。先破定有。初牒次破。若乳有酪體味應同。雲何而得體味各異。乳冷酪熱是其體異。乳甜酪酢是其味異。其色亦異略而不辨。體味各異明非本有。是故下結。次破定無。先牒次破。乳中何故不生兔角。以無不生顯生非無。是義雲何。若乳無酪而得生酪。乳無兔角何故不生。乳無兔角不可生角。乳生於酪明酪非無。置毒乳中酪則殺人。以終驗始顯非本無。是故下結。次破從他。先牒次破。若從他生。水是其他。何故於中不生於酪。水不生酪明不從他。是故下結。自下第四廣顯不二成前第二。初先立喻。明無明下約之顯法。以是緣下結會前喻。佛性亦爾舉法以帖。喻中有四。一就乳因果建立二相。喻明無明法相之二。二是乳雖從草血出下就乳因果明性無二。喻明無明實性不二。三是乳滅下就酪因果建立二相。喻行識等法相之二。四是故不得定言已下就酪因果明性無二。喻行識等實性不二。初中是牛食草因緣血則變白從因生果。牛喻眾生。心納惑緣名為噉草。起無明支喻況如血。無明起行名血變白。草血滅已福力成乳。因謝果興亦得名為緣力生果。為彰因果前後別異故說滅已。犢子福力變血成乳。故言眾生福力成乳。是義雲何。牸牛喻於無明眾生。造業眾生從前而起說為犢子。以此眾生宿業熏習轉前無明而起後行。如彼犢子福力成乳。第二段中是乳雖從草血而出不得言二正明無二。草血出乳是其別異。辨異兼一是以言雖。轉前作後是故不得一向定二。唯得已下釋成無二。唯從草血因緣生乳非餘處來。是故不得一向定二。酪至已下以初類後。以是義下結成無二。以是乳等從前生後。性無別故同名牛味。牛味同故名為無二。第三段中是乳滅已因緣成酪正辨其二。前乳滅已更假餘緣方得成酪。所以名二。何等下釋。是故下結。是酪假於酢□駭駔□奐□g□□□□□□奉□迭慼慼慼撓堙慼撓堙歐捸慼慼慼慼敷X□覭□鞳慼慼慼慼禳慼慼慼摯鞢慼歐捸慼慼慼慼慼歎ョ慼撰q□□妀耔□□□H槔切婛□□□馱□馘神姠□楮□□□H槔切孌駕□□□□□□□駢駕□□□□□馘神□姐榭□j□□□驅□□神□埤□{□□□□槫□□□□詡靈埤□□□□□□□\履埤□x耔□G□飥□□□襉□嗀駩□□□□瑢o□□□孌秅粿□觥□□□襉□魯□□}駩□□示□飀□□□□覭□□□□□□□穫□稫觥□□□□□j□祖□□□□□□j□x耔□□耔□□□娀妀穫□□□鶴西□□奜□□□□□□□檇勵□□□□□□楠□□□□□奷□□□□□□□妘拏□□□□□□□妘鞳G□□□□媽□襮□□□□騍駉□姻切飯□□□□□□示褥x馳□奸檢□□J□逆□□□騍□□穆□□□□礸□奪□褥j□□礸□好□□狤砥慼慼j□□露□逆□□樇□□□辦h□□□□□□娭□□□□□□餺□□□_E餾□□□逆□□□露□□娏騖□□□□逆□□XE□檟椽□□□蔑X騖餾□褉□□□□□露□□□□省祏□衽□穠飀□□□送飀□□_E餾□□□逆□□樑駙□□禱□□G□□□□□□逆□騿樑駙□□q□□□駔呂礸□T□□□□□□逆□□□□榭□□□□□□□訾裀□□饈椸□楈□R椽□穛□□□s□□□□□誇□覘瞴慼慼憬^U送□蔑X騖餾□□□禘瞴慼慼憬`□饛□□□獎□□□□□□□□D豬□露□□□□嬈糖□飀□□□礸□裀□飥□□礸□□□□□□□□祖□□□□□□□□□□□□縷□□□□D露□裀□□□□襐襖□坱u□□□□□□榜驫□□□露褓□禳奐□□□□□□□М鞢摯鞢潑_□□□賞CD露□□□□□□□R橛□□糖□□□_E餾□□□□□奉U駭首□□□□□□□□蔑X騖首□□□□□騖騙誇椸□□□□□□□U餼槾婖□飀□□□□□蔑X騖餾□□□□□襖□□□裀□□楋襭裀□□□詠檢□□□□□□□楖□□□□□□□穛祖□□禶妧□□□L紐雁誅呯晼慼慼潤瓷慼慼撩晼熱w□D勵□□□□楜□□□送飀□□□□娛□□□覺驠□□□饈橙□騱□□□□概餖蠵|奈埤□□驛褙□送□饅楄□□娏練禡倫切埤□□□□□□□娛□□□□褥j□□□送□稱□饖□D勵□□D勵□□□穡鷺榕□□□□□□□□□□□□□□妧□□□□□穜逆□D勵□□礸□鷺□□露□□□礸□□奔量祰□□D龍□□□□稨□□□□□逆□褸□饛□□□T□□□襉□□□□□奾稿E□_E騃□□襉□楖□□驛樁E□G□褸□□襉□□□□□Щ{□□_E騃□□襉□楖□□□□誇□□福□縷襤驛褙□送□倫□□□椸□□訏露□□□□媽□□D龍□□規□□逆□飼觜D旅□椸□□□□□□□□□誇□威Щ{□稦□□祐詛椏倫□□蔑X騖餾□□□逆□□□騏行饖□奸檢□□T□□□□騖飀□□馮誇□樁r□□□Щ{□□大□□s駛言婇□規□椏雷礸□□□□G□詛樁}魯襆□□襮□奅椸□樀滿慼撓堙慾j□榳□□□裀□□□礸□饖□奸檢□□□誇□Щ{□□□□□穇□詛褙□□騏倫□□蔑X騖餾□□□逆□□□□饖□奸檢□□q□牷慼敵E飀□□楋襭裀□□□□埤□□□楋□□□□襭裀□□□誇□□D□□租□□逆□□妘茶送□□槶□□□威Щ{□□□禕埤□□禶妧□□□樗□□□踕窗]□□□褋﹛慼慼}輻□祐□漶慼慼慼憤翩牖窗慼澆諢慼慼憤翩敵z□□□穠飀□奾祐□□稈□妧□□□襭褸□□□駿□訃□□□送□樁□□□綠□省□□椽□埤□□G□□□礹□□覘瞴慼慼撮椈t□□□□d□□□駜□□□稦□□G□□□□□稦□□□□饛□□□□樑馘茫瓷慼慼慼撙飽慼慼慼慼摯f□馜□西□媸□□□□□□樿□□□□□禷□□褸□□□媽□□□騿樑騫□□□□□裀□□□楻□裀□□□餺□□□騏騖□□礸□椻□鷺□褸□□稦□□□□餽□福□醴□□餽□觟好□□□褸□□稦□□□□覘_E送□檢□□□騖餽□Z□□□禳□輦}露□□□□_E□□□椸□□_E饁礽□□□□□□□算檢□□□襖□□□饛□埤□□□□□祖□□□□騖饐□Z□橫□□G□□□櫸□芊慼慼撩_□□□□□□□□E□□□□□□□□□秜□□□□奐□□□□□馘蓮□□□□□埤□□褽□□□□□妧□□□□穚□□□秜□□□□□□饅檇□□□□誇□礸□□□□□□□□□□□□□秤□□□□□□□□秤□□□芊慼慼慼摩砥慼慼慼慼慼慼攬慼慼撕隉牖蛐炫砥慼慼慼慼慼慼慼慼犛J□□襐□□埤□禶妧□□□榜□□□飥□諒□□□□□□□□婇□□騆□褓□□□□□□騖驛楅□□□觀□娜□□□□縷襴□G□□榜□□祐褸□□□□觛□部撓堙慼摯f□□□□□□□□□娀□□裀□□榗□□觬□□婇□□騆□□□殺□□觬□□奪□饁秤□□□□□□□□延本□□□□□言姚榜□□□禭□□□□婛□□隉慼毅芊慼摯f□V礿□□□a淚□□□□算椸□□□□□□礸楰□椽□□□□□馵□□禱□率□□觜麗□□□□夾□□□□□□楻□_E送□檢□□□□□糖□妳□率E□□□□□騖餽□j□□□□□檢□檳嬪□□逆□□□]駸□馳□□□馬□□□孌馳□□□糖□馬□□□馬□□覘_E□□礸□檢□□□□裀□褸□矩_E送□檢□誇□□□□楈□□□□□襏履埤□□□□□餽□觟好□□□褸□□稦□□□□覘J□粳□□綠□□埤□□G□褸□□奏□□□奷□□□□楈埤□□楻□J□穛□□□□G□褾□□□□□樑饅信□□□d□□□駜□□□稦□□□□□□□覘G□褾□□□□□□綠□祔綠□誇□□□□褸□□□□□□□襖□□□詡靈埤□□奷□□□襭觶□□□馘T□□礹□□□瞴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潑埤□□饇□□□□□□□K□□娃□□逆□□□樑饅襴□枯□□倫□□□□□□□□□粳□□綠□□奪□褸□□□□□魯□□q□□□駜D呂拌橫□饋□□雷祇□□□□妀逆□□□□□綠□□奪□褸□□□□□□□□T□□□□□□□誇□妀逆□□□□訾襦□□輦T□□□□□大□櫸□□□□□崙□□□穛□□□□□襖□□詡靈埤□□禜餺□□□騖驁[□□□麗□D量稿c□□□□□□□饁□露□祌椻楜稜□□首□□示□□□椸□□□□祖□□□□□E□□h□□妃媧□楖□□□詀□□□H楜□□□馜□樾□□□□□□□□□□□□□獎□□騖飀□濾率詠榕奐□□□□□硫□□□□穩□襉□□□□□□騖餖J□□夾□□槔□奐□□□□穩□□□□耔□□□□□襾□□雷□□□□□□樁橫□□□□□樵□□□□祇□□□q樁楚慼慼慼慼摯e□□□□麗□□□□□□裀□麗□□覕奾□□飀□椸□E□奐□□□□慼慼慼慼慼慼摯f□□□誇□□□饈□□楜□埤□禳奜西□□馘賂□□祌桌□□□□楜□□□馮誇□翩慼慼慼撩f奾□橁□誇□餓□濾縷□□楮楯□□□□□□祿□□□□饋□□□□□□□U□□□□□誇□□h□□妃媧□檢□□□延檢□□□□飀□□□□□□□F□樇□□埤□□□餾璉□娩□檢□□□□□□威箋□□覈□□□□□櫚□□□椸□滋褉□□□□□□□媸□□□□□□□□□□□□騪□□j□詙□樧□□□□□□□□□恣慼憫f穚訧□□□□樇□□□□□露□□□妃埤□□□□訇□奷□□□□輻□□□褻褓□□□嬌□□祈□送飀□□量稙好□秭□□□□賂□襴□秭□□□駎□砥慼慼慼慼熨□□□饛□埤□□□鷺□婺堙慼慼慼慼摯鞢慼慼慼慼慼H□槄□□□怴慼慼暱間慼慼慼撰q逆□□□□辰□□□□樓□□□□□量逆□騇□秎□□□□□埤□□鞢慼慼慼慼慼慼慼i規□□□埤□□□□□□□□觀□□□槂□紐鞳慼慼慼戮V□□□□誇□□輦賂□忡□□c□麗□裀□□□□□□□□□□□馮誇□□砥慼慼滿慼慼槽[□歎ョ憐n□□□□□□□饐□□檢□祐□□檢□□觲酈f□□□滿撢郋丑慼慼慼慼槽[埤□□□椿祁祐□誇□□祐□□□□拌標□□襾妖逆□奾饑□□□閭□檢□□□露□覲楑妃埤□□□□瑵a魯□□□□饋□□娙□榖□騖驂□j□□樇□埤□□褻褓□□□碌褓□□□誇□□茶□□□□□□□觲芊慼慼歎晼慼慼慼慼潘c□□□□□□\□□□妃婩禎檢□□□□]□□襭□駹□□□□□□□□V□□□奐□□□□榙□V□□□襾祒褾榭襱□□駎□□□饕亮□□妃媧□檢□橢碌褓□□祈□送飀□□都□□□□□□□□都□襴□秭□□□駎□砥慼慼慼槽[□馘率□□□□□□□迭慼慼憐m媧□檢□□□□□□□槬□□□□□檢□□□□□□□饌樾□□□□□□□D□□阮蓮□□□□騖驂□槏Y□□□診□詀□□□H楜□□樇□□□□□□褓□□□□□□□□□□妃媧□檢□穗□送飀□□都□□□□□□□□都□襴□秭□□□堅觜D□覈□E□□□□□姨XE□□□駎□砥慼慼憫[送□□□□□□□□□襼□□□□□妒□□奐裀□騖飥□磊□禳撫謘慼撞v襐褸□□埤□□□□□觬□□埤□□□□□饖□奸檢□□□□□觬□馮埤□□□礸□饖□奸檢□□式慼潛荂慼摯鞢慼澗y□裀□騖餉□□馜□碌□□飼□□□H□□□□□□褸□襐□□□□□g□□褸□□□□倫麗□襐襴賂□裀□□襉□□□□倫露□覦□□□奅椸□埤□計饅榳埤□□獎□檢□騖飥□飯□□□駢馜□碌□□□□騖飲□□麗□□□□□□X慼慼慼撕}□□□□□稦□H□□□□□□□□□□饋□觺□□□□□□□□□□禱□□觬□□埤□□覭□裀□□□□□饖□奸檢□□槬□□襦□□輦T□□□М鞢潑誇□□逆□□奷□□溺□□□□崙□□H□□□□秜麗□T□□□妀穛□□□□□□□麗□□□□□呂礸□觀奐□□□□楻□J□穛□□□□饇□□翩慼慼慼慼慼慼摩均慼慼慼慼慼慼s□□□□□椽□埤□□慼撕隉慼敵E飀□隉慼慼慼慼慼慼慼憔棴壚u□□□□禘碌娾襼□□□□饛□□□□□桌□□枯□□□樑駙□□吝□□裀□騿樑驠訧□□□□樿□檢□□□□椽□□□□XE□檟矩綠□□□□□□□_E騁j□□E□拌矩綠□□□□椽妄綠□□飯j□□隆D刺□視祭堳統k□□妊□□□□□□誇□□襴吝□襭衽□□□姭饐□□□業礸□飽憔棪M□礹□飀□□□訾雜□魯□馱□□□逆□□魯□馱蝶]送飀□□□穫□奈飯□□□□□秫□省禠馜□□□□□□□□觫□祭祅□□□□□□□雜□□□饐□□□□□觶□□信槂□□□□□□H奈飯□□□□□榳奐□□□□□□□榳□夾□□□□□□椸□□縷□□□□祐□□□□飥□□□觫□□□駴□□碌奈飯□□□□□□□暈粿□奐□□□粳稜□□□□觔稜□□露楖□奐□□□□□磊□楖□□□□□□□□椸□殺魯吟□□□□□□磻祐□□□□□礸□殺□□□□□驖□□騾襼□□礸□饛□□□□穫□娾雜□□□□礸□□□□□□□觚槂□□□□□飯□禖□觶□□□□□稃□□列□□□雜□穠□矩暈粿□□馜□□□□□碌娾雜□□□暈粿□奐□□□□□稜□□□□□□露□秶□□信檟楛□□□□菉□□□□□饛□□□樑駕奕鷺□大□橫□禠馜□□□□桌姭□□□□□Z□□□□□□□秫□□□□□□□□□□聾榜□裀□□□觭馘說潑W埤□□詙□饁□□榳埤□□□□囊奐□□□□□餺□大□□□□□□□□□□□□□□□糖□□□□□□□詡列□□覘淚□租妳婝漶慼慼慼慼慼數F姌楉□□信槭飀□□□妳奿夾□□逆□奩飯□□□騿樑□□省穠餺□埤□□□楻□裀□□□餺□□□□□穠飀□□覷□□□襭□裀□□□饅襻□訃□□□□□逆□□□□□膳□□□□概□秫□□□□□□□□覜餺□□□逆□□祅飯禘□□□□□覘匿□□□□□□籠□□□□□蠊d﹛慼慼毅塱迭歐齱慼慼慼慼慼慼摯j□□□□獩契□□□醋□□□□k□墦□葥□□c□奓□蕷c□奓□鎣□□□□□□□¥□□□□□□該蝧□¥另□¥鍥T綸□□襣¥□工V□¥□□□譨捻□粵苤楫□□□該嶡□□¥蝥□□□詫□□□|□T□□該□□□¥□蝥□□□□獵□□□鋦那|□殦□□¥嶡殥□□IT□警□□□□¥嶨□□□□T□□□□□□潰□□□覦□巨□□□珵襣|亡□□□¥鍥T□□□□孩□‥□擨□耙□□□□¥鍥□□譥S□□□□詳□□|兩粻□□□□□□¥蝧□悅詣¥□蝥□□殥□獵□楫□□□□□□□§□□□□□耨殮□□□□□□□耩□□部糯□□□□□辣□楫□□□□□耬□¥□□□警□嶡□□§□□□□¥□□楫□□□□譣¥鍤鋤□□□□□□該□T□¥□□苨窗L□m□靦該嶨慨□□□□苨□¥□T□警□嶢□北|□蝨殮□□西嶩□楫□楫□奧□□□□□□□□□囹鹵□奧□□□□□□□□□耩□□部糠契□□□□辣|該□□□楫□艩□□耬□□¥n蝥磻警□S齱慼憐鴇`□楫□楫□奧□□□□□□□§□□磻警□U□□□つ□□奧□□□□□□□§□楫磻警□X□□□つ□□奧□□□□□□□§□□磻警□W□□□つ□□奧□□□□□朧□§□□磻警□U□□□つ□□奧□□□□□□□¥□慨□譥左□靨□¥n鍥□□□つ□□奧□□□騿慼慼嬈□鍥□□□□□□‥□□□□□巧□西奧□□□c□□犛□楫□□□□蕁□婥□§獎艦毨□□□□□□≦□耬□□□□□□□□□|詫騿慼慼慼摩牷慼慼慼慼堙慼慼慼潰魽摩珨N□□□□舅J□□□□J漦□驉憧d□□耩□鋧擦湥□□□|□□臦□□阤滎□¥□鍥□□□譣¥□陡□□¥□陡□□‥鯤□諍譥□□該□|詳入□珵鑤d□擣¥□□□□臥□□□入□□□懤譥蝥□適陳□□□楚鶘□□捻□□□俄等三十四字以辨字義。後就魯流盧樓四字以辨字義。就初音中有十二字。而經文中雲十四音。義如前解。除卻後二加後魯流盧樓四字為十四耳。文中初音有十四音名為字義總以摽舉所言字者名涅槃等總顯其義。字者外國名阿察羅此方義翻名為無盡。與彼涅槃常義相同故名涅槃。問曰。此章是外國人世俗所學用表世事。今以何故雲涅槃法是其字義。釋言。文字詮表不定。用表世事事為字義。用表佛法法為字義。乃至此方急就章等類亦同爾。故今宣說涅槃等法以為字義。下釋可知。是十四音名為字本重複摽舉。噁者已下別顯其義。上來第一別解字義。自下第二總辯字相。句別有六。初吸氣等明發字相。二長短等明字體相。初十二字是長短聲。前之六字初短後長。後之六字前長後短。其迦佉等二十五字是其毘聲。伽佉等五是喉中聲。吒他等五上顎中聲。多他等五是舌頭聲。遮車等五是齒中聲。波頗等五是脣中聲。隨其流類毘比(夫必反)一處故曰毘聲。今略不舉。後蛇囉等九字是其超聲。不同毘聲故名超也。三隨音解義明字本相。字為義本。故令眾生尋之解義。四皆因等明字所依。五如是下明字功能。能令眾生口業清淨。六佛性下辨性異相。於中初辨。何以下釋。是故下結。佛性淨故眾生同歸。性理一故菩薩視生等無差別。上來第一就其字體以別半滿。是故半下是第二段結前半字能為滿本。   又半字下是第三段約就所生以別半滿。初先法說。生煩惱者名之為半。生善名滿。後以喻顯。如是一切經書已下是第四段結滿依半。於中初明經書記論皆依半字。若言已下辨真異相。初先辨異。何以下釋。是故下結。迦葉初白言來至此明字半滿。下次明解。於中有三。一正明解。二若有隨下反舉不解令人捨離。三是故汝今應離半下勸捨不解令習正解。初中先問何等名為解了字義。知下釋。知如來出世滅半字者此如上說。生煩惱者名為半字故佛滅之。亦應知佛顯示滿字。文略不辯。是故下結。明不解中初明隨逐半字之義。後明隨逐無字之義。隨半字中生煩惱者為半字故。有人隨之不能解了如來之性。又詮世諦為半字故。有人隨之不能解知如來之性。又詮小乘為半字故。有人隨之不能解知如來之性。隨無字中先問次辨。辨中初明隨逐惡法無有善字。又無字下明隨小法不知大乘名隨無字。我今已說隨逐無字總以結之。上來第二反明不解。第三結勸。文顯可知。上來第二問答廣辨解字半滿。第三領解。第四述讚。文顯可知。四諦至此大段第二明其捨相入證之行。自下第三明其證實成果之行。亦名證實起用之行。於此分中具答四問。一答雲何共聖行如娑羅娑鳥及迦陵提。二答如日。三答如月。四答如星。答此四問明佛果德。德體難彰寄用顯示。用謂三業。答初一問明佛意業起化作用。答後三問明佛身口起化作用。答初問中以所依法常無常等。性不相離。依之成德。德亦如之。是故如來無常共常。常共無常。乃至苦樂類亦同爾。如彼諸鳥不相捨離。文中有二一明如來不捨世間而入涅槃無常共常苦共樂等。前中初略。迦葉下廣。略中先喻鳥二總舉。迦陵鴛鴦列其名字。遊止共俱顯其共義。同類不離非是鴛鴦不離迦陵。下約顯法。苦無常等亦復如是合前諸鳥不相捨離。此三與彼常樂我等不相捨離。非直此三不相捨離。廣中迦葉初問發起雲何苦等如彼諸鳥。下佛答之。先辯共法。如稻米下明其共義。是故我言異法常下總以結之。就初段中明苦樂等互相簡別。故名為異。第二段中遍明無常共常之義。餘類可知。於中五喻。一稻麻等喻。二菴羅樹喻。三金非喻。四胡麻喻。五眾流赴海喻。五中前四喻明行共。後之一種喻明法共。初中先喻。後合顯法。喻中有二。一明喻同法。二迦葉白下簡喻異法。明同法中先舉喻事。如是種下就之辨共。始時轉變故名無常。果熟不變故說為常。以無常中即有常性。故無常轉即變為常。何以下釋。性真實者彼稻麻等成熟不改故名性實。由說稻等常而性實濫同於法故下辨異。句別有四。一迦葉問此等若常同如來耶。二如來答。先呵後教。呵中不應作如是說以理直呵。何以故下將事類責。汝今不應結呵令捨。教中唯除佛性涅槃簡法異喻。亦得名為簡真異相。更無一下辨喻異法。亦得名為辯相異實。直以世下釋會前語。三迦葉領解。四如來述讚。上來立喻。下約顯法。雖修一切皆言無常合上萌芽至華無常。聞是經下合熟名常。何以下釋。是名下結。下四喻中皆先立喻後約顯法。結文可知。自下第二辯明如來得大涅槃不捨世間常共無常樂共苦等。於中有四。一我共無我。二佛法猶如鴛鴦共下明樂共苦。三異法我下重複明其我共無我。四同諸煩惱所造有下明常共無常。就初段中先辯後結。辨中迦葉先問起發如來無憂何故稱憂。於中先明如來無憂。夫憂悲下廣舉憂悲明佛悉無。何故已下徵佛說憂。上來何曾道佛有憂。今作此徵。佛前嬰孩喻中雲言。如女生子嬰孩得病是女愁惱。佛亦如是。故今徵責。下佛答之。答中論法其唯有二。一明佛無憂。二明隨化有憂。無憂是我。有憂無我。喻別有七。一無想天喻。二樹神喻。三非想天喻。四虛空舍宅喻。五眾生心喻。六是幻喻。七上中下喻。經文有五。一舉無想及樹神喻約之顯法。二舉無想及非想喻約之顯法。三舉空捨眾生心識及無想喻約之顯法。四舉幻喻約之顯法。五舉上中下人之喻約之顯法。就初段中先喻後合。喻中先舉無想天喻。後舉樹神類顯無想。前中初言無想天者舉其喻事。名為無想明其非有。若無想下彰其非無。以是義下結無定處。以其無想而有壽命故無定處。以此難知故下舉彼樹神顯之。譬如樹神依樹而住舉其喻事。不得定言依枝節等明其非有。雖無定下顯其非無。無想如是約後顯前。下約顯法。句別有三。初佛法亦爾甚深難解總嘆顯深。二如來實無憂悲苦惱明實無愛即是有我。三而於生下彰化有愛明共無我。第二段中初舉無想及非想喻。下約顯法。句別有三。一明實無憂即是有我。二若言已下彰化有憂明共無我。於中三句破無顯有。三以是義下總嘆顯深。佛不思等類嘆顯深。有憂無憂是佛境界正嘆顯深。第三段中先舉空捨。眾生心識及無想喻空捨喻中初明不住亦非不住。以是下結。凡夫人下破其定住。於中先舉凡夫所見。次破。後釋。心及無想類之可解。下約顯法。句別百三。初言如來憂悲如是總明不有不無之義。二若無憂下別明非無。三若言有下別明非有。第四段中先舉幻喻。下約顯法。句別有三。一明佛有憂。二明實無憂無有真實正明無憂。如來已入於涅槃等釋顯無憂。若謂已下約就愚智取捨得失成佛無憂。三有愁無愁無能知者總嘆顯深。第五段中先舉上中下人之喻。下約顯法。句別有四。一舉二乘齊知自地合前中人唯知中下不知於上。二如來不爾合前上人能知於上及知中下。悉知自地合知上也。及以他地合知中下。是故如來名無礙智嘆以顯勝。一切悉知故曰無礙。示現隨世顯無礙相。三凡夫下舉凡不知合前下人。能知下法不知中上。文中偏合不能知上。餘略不合。四有愁無愁唯佛能知重合上人能知於上。上來廣辨我共無我。以是下結。先結其法。後以喻帖。第二明樂共苦之中文別有四。一明如來得樂共苦利益眾生。二是名下結。三諸行苦下明諸眾生因佛教化離苦得樂。四以是下結。初中佛法猶如鴛鴦舉法同喻。是伽陵下辨喻顯法。喻有兩句。一是得樂隨苦之喻。迦陵鴛鴦喻佛如來。五濁增時名為盛夏。煩惱熾盛名為水長。佛選正法化人令住名選高原安置其子。為養結之。二是捨苦歸樂之喻。息化歸真故曰隨本安隱而遊。下約顯法。如來如是化無量生安住正法合上初句。如彼已下舉喻以帖。如來亦下合向後句。是名下結。第三段中初先辨出苦樂二門。諸行是苦。涅槃是樂。迦葉白下明諸眾生捨苦得樂。先問起發。於中但問得樂之義。略不問苦。下佛答之。苦樂具辨。意為明樂舉苦顯之。文中初先長行略答。次偈後解釋。略中我說諸行和合名為老死偏釋苦義。舉前問中言有左右。但言諸行和合為苦。即知不合是涅槃樂。故不具論。偈中初偈明苦樂果。前半樂果。後半苦果。後偈明其苦樂二因。前半樂因。後半苦因。下廣釋中初先正解。雲何已下就人顯之。前正解中。若放逸者名有為法為第一苦釋前偈下半。不放逸者名涅槃等解前偈上半。若趣諸行是名死處受第一苦釋後偈下半。若至涅槃名不死等解後偈上半。若至涅槃則名不死受最妙樂解不死處。若不放逸雖集諸行亦名常樂不破壞身。解釋偈中不放逸者得不死處。隨化眾生現集諸行實無罪過。是故亦名常樂不死。就人顯中先問後辯。文中可知。以是下結以前諸義。故苦異樂樂異苦也。自下第三重明我共無我之義。何故重辨。前說如來我共無我。未明宣說無我所以。故下辨之。於中初言異法是我異法無我總以標舉。佛性是我。有為無我。下釋有三。一明眾生不見真我。二是故下佛隨其意為說無我。三所以下釋。初中先喻。人喻二乘。在煩惱中名為在地。學求如理名觀虛空。但見相空不見佛性名不見跡。下合顯法。眾生合人。無天眼者喻中無文。非是合前。別明眾生不見所由。以諸眾生無其第一義天眼故不見佛性。在煩惱中合前在地。仰觀虛空略而不合。不見自身有如來性合不見跡。第二句中。言是故者是諸眾生不見性故佛說無我。無我覆我名為密教。第三釋中先問後解。以無眼者不見真我橫計我故。須說無我對以破之。因煩惱下是第四段常共無常。於中先明眾生無常。精懃已下明佛共之。前中因煩所造有為正明無常。是故下結。因諸煩惱所造有為是無常故異於常法。常不同此故異無常。下明共中先偈後釋。偈文之中前偈上半明佛自住解脫山頂。即是常義。下半見凡。即共無常。一切有為生滅理齊故說為平。是凡住處目之為地。凡未入理故名曠野。佛於此處常見凡夫。就後偈中初之三句明佛日住智慧臺殿除滅憂患。即是常義。亦見生憂名共無常。由見眾生心常憂念名見生憂。釋中有三。一略釋偈文。二問答廣辯。三難解者問答重顯。略中如來悉斷煩惱住智山者釋前偈中初之兩句及後偈中前之三句。斷無量惱住智慧者釋後偈中初三句也。言住山者釋前偈中初二句也。見生常在無量煩惱釋前偈中後之二句及後偈中末後一句。廣中先問。迦葉白佛所說不然牒以直非何以故下顯不然相。先自徵問。後其相顯難辭有二。一對後偈中初之三句以為徵問。難意如何。有憂喜人可須昇彼智慧臺殿以防憂患。佛入涅槃無憂無喜。何須昇彼智慧臺殿。二復當下對彼前偈及後偈中見眾生憂而為徵問。難意如何。住解脫者不見我人眾生等相。雲何如來住解脫山而見眾生。下佛答之。先解前難。釋意如何。智慧臺殿正是涅槃。佛住是中故無憂喜。雲何難言佛無憂喜不應昇彼智慧臺殿。文中初明智慧臺殿即是涅槃。後明如來住之無憂。於中初明如來無憂。有憂愁下舉凡有憂顯佛無之。須彌山下釋其後難。釋意如何。明佛雖住解脫山頂隨化眾生所以見之。文中有三。一釋前偈中初之二句明佛自住解脫山頂。二地者下釋前偈中後之二句明見凡夫。三如來愍下釋後偈中末後一句明見有憂。前中初言須彌山者謂正解脫。解釋偈中山頂言也。勤精進者喻須彌山無有動轉。解釋偈中精勤勇者處於山頂。以無動轉故名為住。   第二段中句別有四。一解其地。謂有為行。平及曠野略而不論。二是諸凡下解釋凡夫。三其智惠下解釋見義。佛智惠者正覺凡夫在有為地造作諸行故名為見。四離有下釋於常義。離有常住名曰如來。是故如來常見凡夫。上來四句合為一段。解前偈中後半偈竟。第三段中具足應釋見眾生憂。直釋有憂。略不解見。若更解見。不異前故。如來愍生為毒所中正解有憂。是故下結。第三問答重顯之中迦葉先問。如來有憂不名等覺。下佛釋會。皆有因緣總以釋通。隨有已下別以釋通。隨有眾生應受化處於中示現釋成有憂。雖現已下釋成無憂。如迦陵下舉喻對顯。   上來明佛意業作用。下約日月星宿三喻明佛身口二業作用。於中初約日月二喻明佛身口化現之用。後約星喻明佛身口化滅之用。就月喻中文別有六。一明如來體無起盡示有生滅。二如此滿月餘見半下喻明如來體無虧盈示有增減。三如滿月一切現下喻明如來體無差別應物有眾。四如羅□下喻明如來體無衰損示受侵惱。五如月六月一蝕下喻明如來體無脩促示有長短。六如明月眾生樂見下喻明如來體無違順示有樂厭。就初段中先喻後合。第二段中先喻次合。如是眾生所見已下重辨前喻。如來身下重約顯法。第三段中先喻後合。第四段中文別有三。一正明如來體無衰損示受侵惱。先喻後合。二如二人下明化受惱害者無罪。於中先喻。次約顯法。如來如是於未來下結明化意。三如良醫勤教子下明化所為為制戒律故受侵惱。先喻後合。喻中有二。一當時善教。二滅後得益。合中亦爾。先合現教。欲令比丘於佛滅下合後得益。後兩段中皆先立喻。後合可知。就日喻中文別有三。一喻佛身業。二如來所說方等已下喻佛口業。三而如來性實無下結。身中先舉三時之喻。後約顯法。口中有三。一明如來所說大乘於未來世傳法之人利益廣多猶如夏雨。二明如來所說小法令二乘人多生厭離猶如冬雨多致冷病。三明如來所說大乘微密教誨能令菩薩善芽開敷猶如春雨多有出生。結中偏就身業以結。身無長短。為世間故示有脩促。實無長短。即是諸佛真法性身。下約星喻明佛化滅。喻事有三。一是晝星不現之喻。二陰闇日月不現之喻。三是彗星夜現之喻。於中初喻正答上問。後二舉之助以顯法。晝星一喻喻佛滅後二乘不見。先喻後合。二乘倒想如彼日光映障如來不能得見。陰闇彗喻佛滅後凡夫不見。陰闇之喻正明滅時凡夫不見。先喻後合。彗星之喻明辟支佛出現世時凡生滅想。聞辟支佛出無佛世故生滅想。於中先喻。次約顯法。而如來下明實不滅。上來教聖趣菩提行。自下第二明教凡夫趣菩提行。於中有二。一明法力得菩提義。二菴羅樹觀三寶下明其修力得菩提義。前中有三。一明法力令人發心。二如佛說不見義下法力起行。三如大船下法力得果。後中亦三。至時當辨。法力發心答上問中雲何未發心而名為菩薩。今明經力令人發心故為菩薩。於中有四。一明經力滅罪發心。二迦葉白如佛所說大涅槃光入毛孔下出其分齊除一闡提。三迦葉白雲何未發菩提心者作菩提因下就上初段明經令人發心之相。四如空中興大雲下就前第二廣顯發心分齊之相除一闡提。就初段中先明經力令人滅罪。如日月光諸明最下明經力故令人發心。前中四句。一經力滅罪。二是大涅槃甚深已下嘆經深勝。三以是義下勸人修學。四是故此經名無量下重嘆經勝。前中初言譬如日中眾霧悉除喻經滅罪。後合可知。第二嘆經。文相可解。第三勸中應於如來生常心等勸人正知。是故應當多修是典勸人勤學。是人不久常得已下明其正知勤學之益。第四嘆中是故此經無量德成嘆其德廣。以修習者當得菩提。故為無量功德所成。亦名菩提不可盡者嘆其德常。以前三寶不斷滅故名不可盡。以不盡故名大涅槃以常顯大。有善光下以廣顯大。善光用廣。身無邊者明其體廣。具此二廣名大涅槃。上來滅罪。第二令人發心之中先嘆經勝。初喻。後合。何以下釋。令人發心故得為勝。言入眾生諸毛孔者。凡夫眾生善根狹小。受法之器猶如毛孔。是故就名心毛孔。經亦入身中令其發心。是故下結。以能廣益名大涅槃。第二發心分齊之中迦葉先問。問中有二。一牒上後段經力發心對彼四依而為徵問。二又如佛下牒上初段經力滅罪對彼四依弟子為問。前中初言大涅槃光入生毛孔作菩提因是義不然牒以直非。何以下釋。先自徵責。後顯非意。犯四禁等光明入身作菩提因與淨持戒有何差別責下同上。此名四依為淨持戒修諸善者。犯罪聞經即能發心與彼何別。若無差別如來何故說四依義以問責別。若無差別。如來何故偏說四人為物依止。不說犯禁五逆等人為世依乎。第二難中若聞涅槃一經於耳則斷煩惱如來雲何先說有人恆沙佛所發菩提心不解義者舉此徵前。如來前於四依章中宣說熙連乃至三恆佛所發心聞經不解。故今對之而為徵問。諸罪人等一聞涅槃能滅煩惱。何故前說恆沙佛所發菩提心聞經不解。若不解義雲何能斷執前徵此。心不見理烏能斷結。下佛答之。但答初難。後難自遣。故不別解。答意如何。明今聞經能發心者即是義趣。上品之人聞經能解一分之義。是故經力能令其人除罪發心。非極凡下一闡提等雲何得知。唯是四依上品弟子。上說有人四恆佛所發菩提心方能解於一分之義。解義之人方能滅罪。今聞經者能滅重罪。明知是善解義之人非。是餘者故下說為大菩薩矣。文中有三。一簡定其人除一闡提。餘聞能作菩提因緣。闡提有三。一下品闡提斷一切善。二中品闡提無出世善。三上品闡提。雖少求出邪謗未捨今皆除之。二法聲已下明由聞經得菩提果。由聞此經進入住分。是故必定當得菩提。住分即是習種已上。問曰。此人云何許聞定得菩提。如下第二功德中說不作聞相不作聲相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乃至不取一切法相故得菩提。非取相聞堪能得之。三何以下釋。釋中有三。一明久供多佛善人得聞是經薄福不聞。問曰。供殖幾許諸佛得聞是經。釋言。聞經義通始終。今此所論是其解義能滅罪者。當應供養四恆諸佛方得聞矣。二所以下釋顯前句。所以薄福不得聽聞。此涅槃經是其大事。大德之人能聞大事。斯下不聞。是故薄福不能得聞。三何等下辨前大事。先問。次辨以是下結。自下第三就上初段明經令人發心之相。迦葉先問。雲何未發作菩提因。下佛為辨。於中文別六句三對。一明人違經。言我不用發菩提心誹謗正法。二是人下明經益人。令於現在夢睹羅剎發菩提心。後生餘道續復憶念。良以是中不信為過。是故夢睹羅剎怖之。下明經法為良醫中行犯為失。是故令其夢墮地獄。此是初對。三當知下明前被怖發心之人是大非小。善趣中極故言是大摩訶薩也。四以是義下結明經力益人之義。此第二對。五是名菩薩發心因下結明菩薩發心所由。六以是義下結嘆經法。是真非偽以能益人。故知是經真佛所說。此第三對。自下第四就上第二廣明發心分齊之相除一闡提。喻別有十。相從為八。第七第八共顯一義。第九第十共顯一義。餘各為一。是故言八。八中前四正明令人發心之相除一闡提。後之四喻還成前四。就前四中初一明共一闡提人無受法心。是故此經不能令發。先喻後合。第二彰其善根難生。先喻後合。第三明其噁心難清。先喻後合。第四明其罪障難治。於中初明能益善人。後明不能利益闡提。前中先喻。喻文有二。一明能治。二不念下明無簡別一切普治。又復前段能治惡業。後治煩惱。前中藥樹喻涅槃經。名曰藥王藥中最勝喻此經勝。若和已下喻明能治。獨法不治。要與行心相應乃治。是以說言若和酪漿若蜜蘇等。此喻常樂我淨等觀。別觀名末。總觀稱丸。塗瘡喻戒。熏身喻定。塗目喻慧。聽聞名見。受行曰嗅。能除罪業故曰能滅一切諸病。就後段中初不作念一切生等喻無簡別。雖不生下喻明能滅一切煩惱。下合顯法。先合初段。涅槃如是合前藥樹。能除一切眾生惡等合和酪漿。乃至除滅一切諸病。意惡名內。身口名外。此明滅惡。諸有未發菩提心下明能生善。喻中無文別以論之。何以故下合前藥王諸藥中勝。先合後帖。下合第二。若有修習及不修者合不作念一切眾生若取我根不取葉等。若聞敬信煩惱皆滅合能除滅一切病苦。下明不能利益闡提。先法後喻。自下四喻重成前四。從後向前次第成之。初之一喻成前第四明一闡提無受藥器故藥不治。先喻後合。其次一喻成前第三明一闡提噁心難破故不可清。先喻後合。其次二喻其顯一義成上第二明一闡提善根難生。於中先明餘人善根可以還生不同闡提。先喻後合。如佉陀下明一闡提善根叵生不同餘人。先喻後合。末後兩喻共顯一義成上第一明闡提人無受法心。先喻次合。後喻重顯。自下第二明其法力令人成行。於中初明滅罪之行。譬如蓮華為日照下明其對治滅煩惱行。前明滅罪。即是答上雲何於眾而得無畏。今明菩薩懺悔滅罪。故於闡提大眾之中獨得無畏。文中有三。一明闡提可畏。二雲何見下明菩薩無畏。三從作惡不即受下明一闡提不畏所以並教菩薩對治捨畏。初中迦葉先舉昔偈請佛解釋。如佛說偈總以標舉。不見善等正舉偈辭。初之兩句明可畏事。言不見者明無正行。言唯見者明有邪解。惡可作者明有邪行。第三一句結成可畏。末後一句喻顯可畏。有何等義結請令答。下佛為釋。前之兩句一處釋之。先解初句。次解第二。文顯可知。以是故下雙就前二明其不能趣向善法。於中初先總明闡提無心趣善。何等已下別以顯之。先明善法。趣涅槃下舉善顯惡明無趣向。是處已下釋第三句。是處可畏謂謗正法出所畏事。誰應已下出其畏人何以下釋。何故餘人不生怖畏唯是智者。以謗法人無有善心及方便故。無有善心彰其無行。及方便者明其無解。嶮惡已下釋第四句。謂向生死有為諸行。第二菩薩無畏之中迦葉初問如佛所說總以標舉。雲何見等正舉偈辭。初之兩句明無畏行。見所作者是自利行。自見已罪懺悔發露名見所作。雲何得善是利他行。何處不怖正明無畏。如王夷道喻以顯之。是義何謂結請令答。下佛為解。第二一句迴之寂後。自餘三句在前解釋。見所作者牒舉初句。發露下釋。但解所作略不解見。發露諸惡從生死際悉皆發露隨相懺悔。至無至處滅罪相懺。觀罪空寂究竟到於無所至處。是故名為至無至處。以是義下釋第三句。惡因既盡故無所畏。如王已下釋第四句。先舉其喻。後約顯法。復次已下釋第二句得善法義。於中初先廣就闡提明其不見一切所作。若菩薩下用已善根迴向攝取為得善法。前中有三。一明闡提不能自見已之所作。先明不見。是一闡下明其不畏。以是義下彰無所得。二假使下明諸如來亦復不見闡提所作。謂不能作阿耨菩提。三又復下明一闡提不能見於如來所作。先問後辨。所謂不見如來所作總明不見。下別顯之。別中兩句。一不見佛口業所作。說生有性闡提不見。先辨後結。二不見佛身業所作。見應無常。不知真身常存不變。先辨後釋。下明菩薩迴向攝中初以已善施與闡提。何以下釋。自下第三辨明闡提不畏所以並教菩薩對治捨離。先舉偈文。作惡不即受如乳即成酪辨明闡提不畏所以。乳得醪煖交變成酪。作惡不爾。現在造作未來方受。不能即時交受苦果如乳成酪。猶灰覆火愚者輕蹈正明無畏。現報如灰。當苦如火。現報隔障說之為覆。愚人輕欺造惡臨逼名之為蹈。下釋有四。一明闡提詐說大乘誹謗小乘以為作惡。二如王使下教諸菩薩弘法捨離。三有一闡提作羅漢下明一闡提詐說小乘誹謗大乘以為作惡。四是故當知大乘已下嘆經殊勝令人習學對治前過。就初段中先明作惡。下明所作不即受果如乳成酪。灰覆愚蹈略而不論。前作惡中文別有三。一明闡提實不見小無慧目故。二如羅漢下實不學大。兩喻兩合。如阿羅漢不行生死喻一闡提不學大乘。無目下合。如阿羅漢勤修慈心喻一闡提勤捨大乘。一闡下合。三若人說下詐說大乘誹謗小乘。先明謗小。信受大下詐說大乘。初明說大。是人雖下明實不信。如是說下結以顯過。如是惡人不速受果如乳成酪釋第二句。自下第二教諸菩薩亡身弘法以治前過。初先立喻。王喻如來。使喻菩薩。能宣法化名善談論。善順物機名巧方便。受佛委付傳化末代是故名為奉命他國。傳佛真言亡身不改故雲寧喪不匿王教。下合顯法。智者亦爾合前王使。善論巧便略而不合。於凡合前奉命他國。不惜已下合前寧喪不匿王教。自下第三明一闡提詐小謗大。先明作惡。就中初明詐小謗大。諸凡夫下明凡不識。謂真羅漢是大菩薩。是一闡下廣顯其過。初明身過。見他得下明其心過。作是言下明其口過。上明作惡。是人作下明不即受如乳成酪。如灰覆火愚者輕蹈。自下第四嘆經殊勝令人習學治捨前過。初先法說。是故當知大乘經典必定淨者是謗大乘名邪惡故當知大乘必定淨也。次喻後合。下明對治煩惱行中。初答處濁不污如花明人依法能離煩惱。後答雲何處惱不染明法資人能治煩惱。前中三喻。一蓮華喻。二優缽羅喻。三清風喻。蓮華一喻正答上問。後二乘舉助以顯法。此三喻中初喻生善。先喻。次合。是故我下舉說證成。彼一闡提下彰其分齊除卻闡提。第二明其所生善法不為惑染。先喻。次合。何以下釋。第三風喻明能滅惑。先喻。次合。後除闡提。如良醫下答上雲何處惱不染。如醫療病不為病污。醫師療病若不除愈污其醫道。差則不污。經法如是。若不能治眾生煩惱污經勢力。除則不污。此明經法資人滅惑。文中初別。後總結嘆。別中經文有十復次。初八復次法為良醫。後二明其諸佛菩薩人為良醫。意為明法。法藉人通。故說人矣。法中四對。初二復次大小相對。舉小顯大。辨大過小。次二復次就其所生解行相對。前一生解。後一起行。次二復次理教相對。前一復次教能資理。後一復次理能資教。後二復次就所攝化難易相對。前一復次易化善人經能攝益。後一復次難化惡人經能強益。就初對中前一復次舉小顯大。先喻後合。喻中良醫喻小乘經。解八藥者正是八術。八中有藥名解八藥。喻小乘中備合藥法。滅一切病喻能治惑唯除必死彰其分齊。明不能治犯四禁等。合中契經諸定如是合前良醫。能治一切合滅一切。而不能下合除必死。小乘力微不能廣治。故犯四禁五無間等望於小乘齊名必死。不同大乘唯說闡提為必死耳。下一復次明大過小。先喻後合。喻中良醫喻涅槃經。過八術者明大過小。能除病苦喻治煩惱。不治必死除卻闡提。合喻可知。第二對中初明生解。先喻後合。喻中良醫喻涅槃經。以藥治盲令見日等喻能生解。唯不能下彰其分齊。合文可知。下一復次明能起行。初先正辨。迦葉白下問答重顯。前中初喻。次合顯法。後簡闡提。喻中良醫喻涅槃經。善解八術喻備治法。下顯治能。先治煩惱。女人產下明治惡業。治煩惱中句別有二。一明經能治。二貧愚下明經強治。前中為治一切病苦出其所治。與種種等彰其能治。與種種方授其教法。吐下諸藥授以行法。行能遣障名吐下藥。塗身起戒。熏藥生定。灌鼻已下明起智慧。受法灌鼻。別觀名散。總觀稱丸。下強治中凡夫眾生無福稱貧。無慧曰愚。聞經不受名不欲服。經能親益名賢愍念。令於夢中觀見地獄名將還捨。地獄是其罪人歸處故名舍宅。怖令信受名強與服。法力遣障名所患除。明治業中三罪之人能生出世菩提心子故說為女。起菩提心名為產時。三罪嬰纏說為兒衣。不能除遣故雲未出。授以法藥名與令服。三罪除遣名為已出。除障行立名令嬰兒安樂無患。合中涅槃亦復如是合醫解術。所至之處合醫治病與種種方吐下藥等。若至舍宅合貧愚人不欲服之。將還舍宅強與令服除無量惱合以藥力所患得除。犯四禁下合女產時兒衣未出與服即出。未發心下合令嬰兒安樂無患。除一闡提彰其分齊就下問答重顯之中先問。次答。後除闡提。迦葉發問執小徵大。犯四禁等於小乘中名為極惡名斷多羅。雲何能與作菩提因。下佛答之。答意如何。犯四禁等其罪雖重。經之威力能使其人夢墮地獄生悔發心。是故能與作菩提因。文中有二。一明現益。二犯四禁下明其當益。現中有五。一明經力益人之相能使其人夢墮地獄。二因見生悔。三悟已生信。信知此經有大果報益人之力。是其經法功用之果名大果報。非餘果也。四如彼已下明心成已領荷法恩寄喻顯之。菩提之心從障始出。如彼嬰兒隨修增長名漸長大。知法神驗故雲常念是醫最良。信此經中具明治法名善方藥。自念本昔在障未出名本在胎。發心之人說之為母。經法被人名與母藥。人得法故出離苦患名身安穩。以人安故菩提之心堅固不壞。故雲以是我命得全。五奇哉下明心成已領荷本昔修行者恩。起行酬報借喻顯之。念本行者在重惡中而能發求出離之心。是故嘆言奇哉我母。勤發大心名受大苦。多時漸習名滿十月懷抱我胎。生心之後謹意防護令其離過安住善法故言生後推乾去濕除去不淨。聽法資助說之以為乳哺長養。堅守大心不令小乘異見沮壞名護我身。以是義故理須酬報。依心起行令彼行者離苦永安義雲報恩。色養侍等顯報恩相。子於父母和色瞻養名為色養。菩提之心順益行人義雲色養。常隨行人說為侍衛。起行利人名隨供養。上來五句合為現益。當益可知。如此得益唯是善人故除闡提。第三對中前一復次明教資理如咒咒藥。後一復次明理資教如藥塗鼓。前中先喻。良醫喻此大涅槃經。醫子喻佛。佛德從於經法出生故名醫子。於此經中辨義淵邃名知深奧。具明治法名知除毒無上咒術。若惡毒等出其所治。蛇喻四重。龍喻五逆。蝮喻謗法。下明能治。教法如咒。教顯治法名咒藥良。用法資人名塗革屣。得法之心能滅諸罪名觸毒蟲毒為之消。准合是中文少不足。若具應言以咒藥力身得安樂。唯除一毒彰其分齊。下次合之。涅槃如是合前良醫。良醫之子略而不合。所知深奧乃至除毒無上咒術亦略不合。若有眾生犯四重等合惡毒蛇若龍若蝮。悉能消滅合以咒術咒藥令良觸諸毒蟲毒為之消。如藥下帖。未發心下合前所少身得安樂。唯除一下合除一龍。理資教中初先正辨。如闇已下嘆經殊勝。前中先喻。有人喻經。以雜毒藥用塗大鼓喻理資教。以佛菩薩親所證理資成教法名雜毒藥用塗大鼓。對眾宣唱若眾人中繫之發聲。雖無心下彰其治能。唯除一人彰其分齊。下合顯法。涅槃如是合如有人毒藥塗鼓。在在處處諸行眾中合眾人中擊之發聲。為有行者宣說是經。是以說言諸行眾中。有聞聲下合聞皆死。然向喻中直明無心欲聞皆死。有心欲聞及不欲聞皆悉不論。今此合中具以論之。初言有聞貪等皆滅明初地上上品之人聞經滅惑。如彼眾中有心欲聞聞之皆死。其中雖有無心已下明種性上中品之人聞經滅惑。如彼眾中無心欲聞聞之皆死。彼種性上雖不覺知涅槃經力能滅煩惱。法力薰資冥使滅惑。犯四禁下明種性前下品之人聞經滅惑。如彼眾中不欲聞者聞之亦死。此下品人得益同前。言亦為作菩提因緣漸斷煩惱。除不橫下合除一人不橫死者。上來正明理法資教。下嘆經勝。文有三喻。前二明能利益善人。後一彰其不益闡提。就前二中日喻明其起因之益。先喻後合。兩喻彰其得果之益。先喻次合。如法華下指餘顯此。下明不能益闡提中先喻後合。第四對中前一復次明其有信易化善人經能攝益。後一復次明其無信難化惡人經能強益。前復次中初明經法能益善人。如聾人下明其不能利益闡提。前中先喻。次約顯法。當知是人真菩薩下辯定其人。喻中如醫喻涅槃經。聞他人子舉其所益。名佛如來以為他人。佛所化眾名他人子。以法對人義說為聞。非人所持須益所以。三罪嬰纏名非人持。尋以藥下喻經能益。於中三句。一明教益。二卿若遲下明其理益。三若彼下雙明理教二種利益。就初句中尋以妙藥對治行法。並遣使者是其教法。從理發教傳其對治行法授人義雲遣使。攝化之儀具彰在詮義稱敕使。起教專為傳法授人。故言卿持此藥與彼。彼人聞法罪障消除。故言若遇諸惡鬼神以藥力故悉當遠去。第二句中卿若遲晚教益不速吾自往者理顯物心。有機必攝故言終不令彼枉死。第三句中若彼見使牒上初句。及吾威德牒第二句。苦除得樂彰其利益。次合顯法。涅槃如是合上良醫。若比丘等合他人子。有能受持如是經典乃至為作菩提因緣超合見使及吾威德苦除身樂。若犯四禁乃至毒持卻合向前非人所持。法從喻稱故說四重及五逆罪以為邪鬼。聞是經典諸惡皆滅合以妙藥並遣一使乃至終不使彼枉死。如是醫下舉喻以帖。下辨人中句別有四。一明前比丘乃至外道為經益者真是菩薩。二何以下釋。先徵後解。以得聞經及能念知如來常故。聞經即是向前見使。念常即是向前見醫。三暫得聞下舉始況終。暫得聞經尚得如是念如來常何況書等。四除闡提下彰其分齊。除一闡提餘皆菩薩。善趣已前通名闡提。下明不能益一闡提中先喻次合。何以下釋。下一復次明無信人經能強益。於中初益有道機者。知必死下簡去闡提。前中先喻。良醫喻經。一切醫方無不通達喻此經中具明治法。兼復廣知無量咒術喻經威力。力用廣多故曰無量。是醫見下明其治能。文有三對。一始化不信。於此經中顯物機病義稱為見。所化眾生自在如王。說彼眾生過有重罪定墮地獄。故言王今有必死病。下明不信。不信之情反經稱答。過往之罪冥伏在身現不可睹。故言不見我腹內事雲何而言有必死病。二重勸不用。以法對機義稱醫答。聞經不受名不見信。勸修治法是故說言應服下藥。障除乃覺故言下後王自驗之。彼聞不用名不肯服。三強化乃受。爾時良醫重舉此經。以咒力者喻經威力。令王糞門遍生瘡者令彼未來惡報相現。未來苦報是彼罪人後分之果。是故說為糞門瘡皰。夢中睹見故名為生。餓鬼畜生種種苦難夢中皆現名為兼下蟲血雜出。睹之生畏名王見已生大怖懼。讚彼已下荷恩讚嘆。下合顯法。涅槃如是合前良醫乃至廣知無量咒術。於諸眾生有欲無慾悉能令彼煩惱崩者合醫見王乃至□下蟲血雜出。此中唯化無慾眾生。有欲前化今乘舉之。是諸眾生乃至夢下合見生怖生乃至敬醫猶如父母。先合後帖。下簡闡提。先喻後合。上來廣明經法為醫。下二復次以人為醫。經由人傳是以論之。前一復次通說諸佛菩薩為醫。後一偏說佛為良醫。化凡之醫義通上下。故前通說諸佛菩薩以為良醫。教聖之醫局唯在上。故後偏說如來為醫。前中先喻。良醫喻於諸佛菩薩。善知八種喻備化德。悉能療等明其化能。唯不能下簡去闡提。下合可知。後中先喻。次合顯法。後簡闡提。喻中如醫喻佛如來。善知八等喻自知法。善知八術喻知小乘後過八術喻知大乘。下明教他。先教小乘。如是漸下喻教大乘。合中如來合前良醫。應正遍知合知八術乃至博達過於八術。下合教他。初明教小。先教其子諸比丘等謂聲聞人。方便除惱教其離障修學淨等教其攝治。修學淨身不堅固想教無常觀。謂水陸下教其苦空無我等觀。先牒前喻。下約顯法。水喻身苦如水上泡。陸喻身苦如芭蕉樹。山澗喻於煩惱無我如澗空虛。下明教大。如來如是教弟子等牒前生後。合上漸漸教八事已。然後已下正明教大。為其子下合次教餘最上妙術。上來廣辨良醫之相。是大乘下結歎顯勝。前所辨中有人有法。以法為主故偏嘆之。於中初先當法正嘆。當知已下約喻顯勝。第三法力得果之中義別有二。一明如來外化行果。二如蛇下辯明如來自利行果。前明外化。即是答上生死大海中雲何作船師。今明如來得涅槃船周旋往返濟度眾生。故能於彼生死海中得作船師。文中有二。一明涅槃以之為船佛為船師正答上問。二如人在海欲度已下乘說涅槃為之為風。彼涅槃中有證有教。證能濟度故說為船。教能擊發故說為風。前中有二。一明如來得涅槃船能渡眾生。二如有船下明其化益本末次第。前中先喻。船喻涅槃。從此至彼喻從生死到大菩提。從彼至此喻從菩提還至生死。次合顯法。如來如是合乘船人。乘大涅槃正合前船。周旋往返合此至彼合彼至此。在在已下辨明化益。以是下結。化次第中先喻後合。就說涅槃以為風中。文別有二。第一正說涅槃為風。二如人不遇風王已下明涅槃風思求乃得不求不得。前中先喻。如人在海乘船欲度喻須風人。若得順下明得風益。若不得下明不得損。下合顯法。先合須人。若得值下合得風益。若不值下合不得損。後中先喻。如人不遇久住大海喻不值損。作是思下喻求法心。如是念下喻得法益。作是言下喻慶善辭。下合顯法。先合初句不遇之損。未遇如是大涅槃下合求風心。是諸眾生如是求下合得風益。方知真下合慶喜辭。先生奇想。次嘆善哉。後生淨信。下明自德。即是答上雲何捨死如蛇脫皮。今明如來隨化示滅其實不死故如蛇矣。文中有二。一明如來如蛇脫皮其實不死正答上問。二如金師下乘明如來得實起用體常不變。前中四句。第一如來立喻反問。二迦葉正答。第三如來舉法反問。四迦葉正答。文顯可知。後中先喻金師喻佛。得好真金喻得真實緣起法身。作種種器喻起化身。次合顯法。如來亦爾合前金師。於二十五下合作諸器。初先正合。為化已下辨真化意。是故下結。雖復示現常住不變合好真金。自下第二明其修力得菩提義。於中有三。一起觀解二迦葉白雲何當得不壞已下依解起行。三如來為生作父母下依行得果。前觀解中初觀三寶趣實之詮。今此純陀猶有疑下觀三乘性所入之理。如地持中。於八解處而起觀解。今且說四。三寶為三。三乘之性即是彼中真實之義。前觀三寶答上雲何觀三寶矣。今明三寶隨物轉變而實常在。如天意樹隨天意轉而實不死。先觀佛寶。於中有四。一如來立喻反問迦葉如樹三變實滅不耶。二迦葉正答。第三如來約之顯佛。四迦葉述讚。後觀法僧。於中但明法之盛衰。僧隨法說更不別論。能興法者即是僧盛。能損法者即是僧衰。故不別說。文別有三。一明經法興廢所由。二無有不求男子身下就興廢時明經有力無力之別。三如過夏名秋已下明廢興處。初中先明法興所由。由有智者解佛密語。如波羅奢下辨明經法衰廢所由。由無敬信加情不學。前中初法。次喻後合。下總結之。法中但彰如來密語甚深難解。略不明其智者能解。喻合等中皆具論之。喻中先喻。如來密語有智臣下喻智能解。前中告臣先陀婆來總喻密語。王喻如來。臣喻菩薩。先陀喻佛一切密語。非有所局。下別顯之。於中初先牒總開別。次列四名。如是下結。先陀山名。於此山中出好鹽器水馬等事。將處目事。是故四種同名先陀。下次明其智人能解。智臣善知總明能解。若王洗下別明能解。如是下結。合中先合王之密語。大乘如是合先陀婆。準合求之。彼先陀婆所況之法有總有別。總喻大乘。別喻如來法僧解脫及與佛性。理實通喻一切密語。且論斯耳。良以所況有斯總別。故今合中總以大乘合先陀婆。下明智人能解之中。舉佛法等五種之法合先陀婆。有四無常合有四實。此大乘中具有八實。說佛法僧解脫佛性權化之德有無常苦無我不淨。說佛法僧解脫佛性真體常樂我淨等義。是為八實。若通空有具有十實。今此且舉無常等四以合前喻。是故但言有四無常。蓋乃是其不盡語也。四中唯一是其無常。今雲何言有四無常。釋言。辯義有二種門。一分相門。唯一無常苦等則非。二攝相門。無常為主統攝諸義悉成無常。苦等亦然。今據攝相。是故四種俱名無常。下次合其智臣能解。先合初總。次合其別。後合結文。大乘智臣應當善知是合初總。若佛出下是合其別。別中有五。一就佛寶明解密語。二就法寶。三就僧寶。四就解脫。五就佛性。此五種中皆有權實。權中具有無常苦空無我等義。實中具有常樂我淨善有等義。但今文中就前四種彰權隱實。就後一種彰實隱權。文之左右。又前四中權義齊通。但今文中就初佛寶偏說無常。就法說苦。就僧偏說無我之義。就解脫中偏說空義。蓋亦是其文之顯隱。就佛寶中若佛初出為眾生說如來涅槃合索先陀。佛涅槃中備含多義。雖有多義總名涅槃。是故此言似總先陀。智臣當知此是如來為計常者說無常等合前智臣奉水等也。菩薩智者能解佛語從喻名臣。下皆同爾就法寶中或復說言正法當滅合索先陀。正法滅中備含多義。雖有多義統名法滅故似先陀。智臣應下合奉鹽等。由法滅故人多造惡受諸苦報。故偏就之以明苦也。就僧寶中或就我病眾僧破壞合索先陀。此正明僧舉佛助顯。眾僧破中備含多義。雖有多義總名僧壞故似先陀。智臣當知為計我者說無我等合前智臣奉器等也。眾僧破壞虛假義顯。是故就之偏明無我。就解脫中或說空者是正解脫合索先陀。智臣智下合奉馬等。以正解脫離有相顯。是故就之偏明空義。前辯空義彰其所解。下不動等出其所密。於中有三。一明解脫是不動義。初舉。次釋。是故下結。二明解脫亦是無相。初舉。次釋。故名下結。三明解脫亦是其常不變易義。初舉。次釋。是故下結。解脫之中備此多義。佛偏說空是以言密。或說一切眾生有性合索先陀。於佛性中備含多義。雖具多義總名佛性故似先陀。智臣當知此是如來說於常法欲令修常合奉水等。於多義中偏顯如來說常之意名解密語。是諸比丘各解已下合後結文。於中先合。如彼智臣義知王意舉喻以帖。上來合竟。下次結之。先結密語。如是大王亦有密語牒舉前喻。何況已下約之顯佛。是故已下結成佛語難解之義。下次結其智人能解。唯智能解簡聖異凡。非凡能信彰凡異聖。上明法興。下彰衰廢。於中有三。一明眾生不敬故廢。二如來正法將滅已下明諸眾生不學故廢。三牧牛女下明諸眾生加情故廢。初中先喻。波羅奢等值旱不生喻此經廢。水陸所生皆悉枯等喻餘經癈。次合顯法。涅槃如是合波羅等。不敬合旱。無威合後不生華實。水陸生等略而不合。何以故下釋前不敬。以不知故。者何已下釋前不知。以薄福故。第二段中初明眾生不學故癈。唯菩薩下簡聖異凡。前中初法。不知無解。懶墮無行。次喻。後合。哀哉已下如來傷歎。當來可畏傷其學小。苦哉已下傷不習大。聖簡下中初明菩薩自取實義。後為他說。第三段中先喻後合。喻中有四。一妄加已情喻。二詣市已下妄說授人喻。三取還家下薄淡無味喻。四雖復無下校量顯勝喻。初中有其四重加水。人說種種。今且約就一斗論之。初加二升。後三亦然。初牧牛女喻其正法垂末眾生。餘牧牛女喻彼像法初時眾生。近城女者喻彼像法垂末眾生。近於末法故曰近城。城中女者喻末法時傳法眾生。巧偽多故未必專定。大況粗爾。第二段中文別四句。初詣市賣在眾宣唱喻。二有一人下行者餐受喻。其真修行者言為子者為於無上菩提心子。言納婦者納諸行婦。當須好乳瞻賓客者喻須好法以授眾生。詣眾聽受名至市買。三是賣乳下多索利養喻。四是人答下聽者別知喻。此第二竟。第三段中納法在心名取還家。思惟簡擇名煮作糜。都無正理名無乳味。第四句中雖復無味於苦千倍明勝小乘。何以下釋。合中還四。合初段中先別後總。別中初言我涅槃後諸惡比丘抄略是經分作多分合初加水。如彼六卷小泥洹是。是人雖讀滅除要義安置一世間莊嚴之語合第二加水。抄前著後後著前等合第三加水。先合後呵。受畜不淨言佛聽許合第四加。水上來別合。如牧牛下總合顯過。先舉其喻。後約顯過。雜以世語錯定是經令人不得正說正學。是惡比丘為利養故下合第二段於中但合多索價數。餘略不合。如彼賣乳貧窮女下合第三段。先牒前喻。後約顯法。雖無味下合第四段。初先正合。如彼下帖。何以下釋。喻如下帖。以是下結。上來第一正明癈興。自下第二就癈興時明經有力無力之別。初就興時明經有力。如蚊子澤不能令下。就衰癈時明經無力。前中有三。一明世人無有不求男子身者。今雖不求當必求之。二何以下廣顯女過成男可求。於中初先總彰其過。女是眾惡之所住處。如蚊子下有四復次別以顯之。三以是義下勸人學經捨女成男。於中有五。一正勸學經捨女成男。二迦葉領解。三佛述嘆。四迦葉謙遜。五如來重讚。初中有四。一勸學是經呵女求男。二何以下釋。以此經中有丈夫相故勸修學以求男身。謂佛性者是佛法身本體證之。然後成第一雄猛無上大夫。故須修習求男子身。三若人下辯男女相。汎辯有三。一就形分別。形相可知。二就心分別。剛決為男。柔弱為女。三就解分別。解真為男以正直故。不解為女以邪曲故。今據後論。文有四句。一明男子不知佛性則無男相。先辯後釋。二明男子不知佛性佛說為女。女則亡言。三明女人能知佛性佛說其人有丈夫相。四明女人能知佛性佛說為男男。則亡言。此之四句合為第三。四是大乘下歎經勸學。先嘆後勸。上來四段合為第一。後四可知。下就癈時明無力。先喻次合。如蚊子澤不能沾洽眾生心地。下乘明其法滅盡相。此經先滅當處不行名沒於地。當知已下明此滅時餘經悉滅。自下第三明興癈處。此經遍盛在南天竺先喻後合。癈在罽賓。句別有四。一正明滅處。罽賓有王名彌羅堀。然付法中師子比丘傳法人喪故令法滅。此小滅處。大滅在於拘□彌國。二明滅時人心不同有信不信。三明此經滅盡之時餘經悉滅。何故而然。以此經中具辨邪正彰其佛說魔說之別。有此經時邪不濫正。故令一切諸經得住。此經滅後邪說濫真。故令一切餘經悉滅。四告得法菩薩令知。欲使弘護所以告之。上明三寶。下次觀察三乘之性。此文答上三乘無性雲何得說。彼問如何。若使三乘無別體性。雲何而得別說三乘。佛今答之。明三乘人同一佛性更無別性。無別性故一乘之外無別二乘。故下文言世若無佛非無二乘得二涅槃。一切世間唯一佛乘故無二乘別得涅槃。此文雖答迦葉上問。兼遣純陀無常之疑。由釋彼疑是故文殊重問發起。   文中有六。第一文殊舉純陀疑請佛釋通。二佛遣出疑許為除斷。三文殊正問。四如來釋通。五文殊領解。六有難解者迦葉對佛問答廣論。就初段中今此純陀猶有疑者總舉彼疑。疑由何生。由前佛答五難而起。佛前答雲。未見佛性名無常身雜食身等。如來已於無量劫來已見佛性。純陀向前還家辦供。路中思量如來常住。以得知見佛性力者。無量劫前未見性時應見無常。若本無常後亦應爾故生此疑。對上五難故言猶有。純陀何故不自請決令文殊問。文殊即是純陀導首。知疑為請正是其宜。何足可怪。如地經中解脫眾首知眾深疑為之偈請。於此相似。唯願分別請佛釋通。第二可知。第三段中純陀心疑如來常住以見佛性牒佛上言。下就設難。若見佛性而為常者本未見時應是無常以後推前。若本無常後亦應爾將前類後。何以故下舉事類徵。以是義下結以顯過。同皆無常故與聲聞緣覺無別。文殊上來舉彼純陀佛上之疑令佛解釋。文殊是中亦自有疑。疑彼凡夫二乘人等為當與佛一向定別。亦有究竟無別之義。故下文言文殊師利將欲問我。我知其意即為宣說。文殊師利即得解了。又復下言不但正為純陀說偈亦為文殊。故知文殊今亦有疑。文殊玄知佛釋純陀疑心竟時已疑亦遣。故默不問。第四釋中初舉偈正答。本有今無本無今有自立道理。此之偈義隨人不定。若就佛論。佛於過去無量劫前名之為本。即就彼時說之為今。佛於過去無量劫前有生死身名為本有。當於爾時無常法身說為今無。佛於過去無量劫前無常法身名為本無。當於爾時有生死身說為今有。若就凡夫二乘論之。望於當果宣說未成佛前為本。還即說此未成佛前以之為今。彼於現在有生死身名為本有。無常法身說為今無。又於現在無常法身名為本無。現有生死無常之身故曰今有。三世有法無是處者破他定義。此言不足。若具應言三世無法亦無是處。此偈隨人亦復不定。若就佛論。佛本所有生死之身。三世恆有無是處故今已斷離。本無法身三世恆無。無是處故佛今已得。若就凡夫二乘論之。彼本所有生死之身三世恆有無是處故當必除斷。彼本所無常住法身三世恆無無是處故當必修證。以是義故。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亦有差別亦無差別就人結答。以前偈中所辯義故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亦有差別亦無差別。將此偈義就佛解釋。交異二乘故有差別。是義如何。如來本昔所有生死三世恆有無是處故。無量劫來斷之已竟。佛本所無常住法身三世恆無無是處故。無量劫來修成已竟。此異二乘故有差別。將此偈義就二乘解。當同如來故無差別。是義雲何。聲聞緣覺本有生死三世恆有無是處故未來當斷。二乘所無常住法身三世恆無無是處故未來當得。當斷當得與佛不異故無差別。道言差別釋去向前純陀所疑。如來生死三世恆有無有是處佛今斷竟。何得難言佛本無常後亦應爾。常住真法三世恆無無是處故佛今證得交異二乘。何得難言如來無常與彼二乘一向無別。道言無差。釋去文殊自己所疑答並迦葉偈中之問。聲聞緣覺當捨無常當證常法共佛無異。釋去文殊心中之疑。二乘之人當同佛得。何得難言三乘之人各別有性。第五文殊領解可知。自下第六有難解者迦葉對佛問答重顯。有何難解。向前雖說人有差別無差別義。佛性差別無差別義猶自未顯。故下辯之。於中有二。一問性無差如來廣釋。第二雲何性差別下問性差別如來廣解。前中有三。一明三乘佛性無差別。二迦葉白若一切生有佛性者佛與眾生有何差下明三乘人得果無別由性一故。三我今始知差無差下迦葉領解。前中迦葉先問起發。如佛所說佛菩薩等性無差別唯願廣說利益眾生。下佛答之。先敕。後解。文別有三。一約乳喻明性無差。二約金喻明性無別。三於前義中有難解者重複明之。前中先喻。喻有四句。一三乘差別喻。二是人後時為祀祠下就相辯性喻。三見其乳色同一白下始見驚怪喻。四是人思下久思悟解喻。初中長者喻佛如來。若長者子喻大菩薩已證性者。多有諸牛喻三乘眾生。三乘相異名種種色。付一牧人委行化者。守護將養令其攝化。第二句中是人有時為祀祠等釋有二義。一約佛以解。言是人者謂長者人喻佛如來。為祀祠者謂以性理養諸賢聖。盡搆諸牛著一器者盡說三乘同有佛性。顯在一詮名著一器。二約所委菩薩以釋。言是人者謂牧牛人喻修行者。為祀祠者為資菩提。盡搆諸牛著一器者具觀三乘同有佛性。顯一觀心名著一器。第三句中見乳同色尋便驚等釋有二義。一對上初義就佛所化凡夫二乘以釋其言。凡夫二乘聞佛宣說三乘性一名為見乳同一白色。執相疑性名尋驚怪牛色各異乳雲何一。二對上後義約就修行菩薩以解。修行菩薩證性一味名見其乳同一白色。執相疑真故言尋怪牛色各異乳雲何一。第四句中是人思等釋有二義。一對上初義約就凡夫二乘以解。凡夫二乘久後思量知由諸聖顯性行同故令性一。如人思量犢子眾生感乳業同故令乳一。二對上後義約就修行菩薩以釋。修行菩薩久思由聖顯性行同故令性一。此三句中雖各二義。准下合文初義應善。下說聲聞凡夫疑故。下合顯法。聲聞緣覺菩薩亦爾合初句中多有諸牛有種種色。第二一句略而不合。同一性下合第三句。於中先合見乳一色。同一佛性正合前喻。猶如下帖。所以下釋。而諸眾生言佛以下合尋怪等而諸眾生言佛菩薩聲聞緣覺而有差別合尋驚性牛色各異。有諸聲聞凡夫之人疑於三乘雲何無別合乳雲何皆同一色。是諸眾生久後解下合第四句。先合後帖。第二段中初先立喻。金礦喻於三乘之人。陶鍊滓穢消融成金喻除妄染而得成佛。成佛可重名直無量。次合顯法。聲聞緣覺菩薩亦爾合前金礦皆得成就。同一佛性合融成金。何以故下合鍊滓穢。先問起發。何故同一。除煩惱故釋同所以。如彼金下舉喻以帖。是以下結。終成不殊故始性一。自下第三重複顯前初段中義。明前疑人久後思量得解所由。由聞涅槃祕藏故解。於中初辯。如彼已下舉喻對顯。聲聞凡夫後成佛時。如彼長者知乳一相而不怪也。何以故下釋前知性同一所由。由斷煩惱。自下第二明由性一得果無別。舉果無別成無別乘。迦葉先難。難中有二。一難同使別。二若諸眾生皆有性下難別使同。難同使別為彰二乘現無所得。難別使同為顯二乘當同佛得。前中若生有佛性者牒佛前言。佛與眾生有何差別約性徵相。性理既同眾生共佛有何差別。如是說下結以顯過。佛同眾生上下混濫名多過咎。就後難中句別有二。一以性同徵破別得。若諸眾生皆有佛性何因緣故舍利弗等以小涅槃而般涅槃。乃至菩薩於大涅槃而般涅槃。二以性同責不同得。如是等人若同佛性何故不同如來涅槃而般涅槃。亦有經言不般涅槃所謂不般二乘涅槃。下佛答之。文還有二。一對上初難明佛涅槃二乘不得故有差別。於中初辯。以是義下結大異小。二乘已得數滅涅槃不名得佛大般涅槃。故大般涅槃名為善有。二世若無下對向後難明二乘人無別得果當同佛得故無別乘。於中還二。一對向初徵明舍利等無別涅槃。二如汝言下對向後責明二乘人當同佛得。前中初言世若無佛非無二乘得二涅槃。反明二乘無別所得。若正應言一切世間唯一佛乘故無二乘得二種涅槃。此猶經中十方佛土唯一佛乘無二無三。迦葉言下問答重顯。迦葉先問是義雲何。下佛釋之。釋意如何。明無量劫乃有一佛出現於世。由佛難出。為化眾生權開三乘而度脫之。非實有三。所以言無。第二段中如汝所言菩薩二乘無差別者牒前問辭。迦葉於向初番問中說言菩薩聲聞緣覺性無差別唯願廣說。佛今將欲述其所問辯明三乘所得無別。故今牒之。我先於此已說其義諸阿羅漢無有善有明二乘人現無別得。佛於向前四相章中說諸羅漢所得涅槃猶如燈滅無有善有。故今指彼明二乘人所得非有。亦可次前宣說如來善有涅槃二乘不得。今指彼也。舉現無得成其當來同佛得矣。何以故下正明二乘當同佛得。言何以故徵前起後。何故羅漢現無善有。諸羅漢下釋後顯前。以其當得大涅槃故故現無之。於中初先正明羅漢當得涅槃。以是義下結嘆涅槃為畢竟樂。以諸羅漢究竟所歸。故知涅槃有畢竟樂。是故已下結嘆涅槃以之為大。三乘同歸故得名大。自下第三迦葉領解。前兩段中就後領之。迦葉初言始知差別無差別義略言領解。聲聞緣覺現無善有名為差別。當同佛得名無差別。何以下釋。遍釋無別。於中初法次喻後結。同證涅槃故悉名常。以是義下結成差別無差別義。   上來第一問性無差如來廣釋。自下第二問性有差如來廣解。性體雖一約緣有異故須辯之。於此文中有三問答。初問性差。如來遍就聖人答之。第二迦葉就凡重問。如來為辯。第三以凡對聖為難。如來為釋。初問可知。如來答中先別後結。別中約人就喻顯異。聲聞如乳。緣覺如酪。菩薩如似生熟二蘇。地前如生。地上如熟。亦可七地已還如生。八地已上如似熟蘇。佛如醍醐。以是下結。就菩薩中生熟兩分應有五階。合故雲四。第二問中一切眾生性相雲何偏問凡夫。下佛還復約喻答之。先喻後合。以此通前。喻別有六。始從雜血乃至醍醐此六況法。前劫不定。凡有四別。一義如向。第二如後迦葉中說。凡夫佛性如雜血乳。須陀斯陀斷少煩惱如出血乳。那含如酪。羅漢佛性如似生蘇。緣覺菩薩如彼熟蘇。佛如醍醐。第三義者。凡夫二乘及大乘中善趣佛性如雜血乳。種性解行如出血乳。初地如酪。二地已上如似生蘇。八地已上如似熟蘇。佛如醍醐。第四義者。解行已前如雜血乳。初地佛性如出血乳。二地已上佛性如酪。八地已上性如生蘇。後身佛性如似熟蘇。佛如醍醐。末後二義義有文無。文雖不說理必有之。第三番中迦葉初先舉凡對聖難佛所說。如佛向說凡性不如聲聞性勝。凡性既劣。如來何故說拘屍城歡喜旃陀賢劫作佛。聲聞性勝。如來何故不記舍利及目連等速成佛道。下佛答之。答意如。何彰彼歡喜雖為旃陀實是菩薩。佛於諸聖隨願遲速與記不同。歡喜旃陀以發速願故與速記。非記凡夫不得為難。文中有三。一明如來隨願遲速與記不同。有聲聞等願久護法則與遲記。若發速願便與速記。二如商人下明隨化宜不得授彼聲聞速記。三以是下結。就初段中文相可知。問曰。聲聞緣覺之人安能速成而說速願與速記乎。釋言。二乘定入大乘。於入大後成有早晚故說遲速。第二段中先喻後合。喻中四句。一佛說聲聞速疾成佛喻。商人喻佛心。中備具菩提勝法是故說雲有無價寶。名聲聞眾以之為市。以大菩提授聲聞人云其速成。令使行因以□其果名詣市賣。二愚人見下聲聞輕笑喻。如世人言何處當有無價之寶市中唱賣。所說如是。何處當有大菩提果授聲聞人云其速成。三寶主唱下如來稱讚喻。雲授汝者是大菩提。四聞復笑下凡夫輕笑喻。合中聲聞緣覺如是合第二句。初先正合。如彼下帖。於未來下合第四句明凡輕笑。以是義下第三結之。前兩段中就初以結。上明觀解。下次起行。初明自行。迦葉復曰何因緣下明利他行。前明自行答上雲何得不壞眾。文中迦葉初問起發。上雖為問去問既遙。將答重請上下多然。下佛答之。精勤護法便與護法菩薩行同。不可求異名得眷屬不可破壞。亦可是中唯明利他。上來一段明攝人行。由勤護法物皆樂從故得眷屬不可破壞。自下明其開化之行。此即答上雲何為盲作眼目導。於中有二。一明眾生無法自沾脣口乾焦菩薩須潤。二明眾生盲無惠目菩薩須導。後之一段正答上問。前乘論之。前中先問。下佛為辯。於中初法次喻後合。後中四句。一明凡夫不知佛常猶如生盲。二若知下舉聖顯凡彰彼地前信行菩薩能知佛常。佛說其人雖有肉眼而名天眼能見佛常。名為第一義天眼也。此前一對。三復次若有能知已下舉大顯小。彰彼地上證行菩薩能知佛常。佛說是等名為天眼。四雖有天下明小異大。彰二乘人不知佛常。雖有天眼而名肉眼。先辯次釋。乃至不識自身手足明不自見佛性真我。佛性真我是已體性名為自身。真性三歸已所依用說為手足。不能見此故名肉眼。不令他識明不見他。以不見他真身手足故名肉眼。以是下結。此後兩句復為一對。   自下第三明行得果。於中有二。一明如來隨類異說。二如人生下隨機巧說。隨類異說答上雲何示多頭矣。於中初明如來為生而作父母。所以下釋。種種形類以一音說各各得解解釋有三。一就真論一。如來以一法□聲說。眾生於中各各得解。如一真身眾生異見。常寂之聲是法□聲於淨耳者無時不聞。於不淨耳無時暫聞。故曰常寂。二約法論一。佛說一苦眾生於中各各異解。集滅道等一切皆然。故經說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三約方言以論其一如來具作一梵音說。眾生於中各各得解。餘亦如是。故經說言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今此所明據後言之。以是下結。   自下第二隨機巧說答上問中雲何說者增如月初。准此驗前前問顛倒。若正應言增如初月。亦復不足。若具應言雲何說者增長眾生如世父母教於初生十六月兒。小兒初生十六月時言語未了。父母為教示同其言。佛亦如是。為教眾生。先同不正。後示正語。文中有四。一立喻反問。二迦葉正答。三約喻顯法反迦葉。四迦葉正答。先答後釋。   一切大眾所問品者。上來廣明菩提之因。下次明其涅槃之因。因諸大眾請以論之。就斯以顯故雲大眾所問品也。於此品中文別有三。第一如來現相起發。二時天人阿修羅下明諸大眾傷嘆為由。三爾時世尊為慰喻下對之顯法。初中復三。第一如來催供起發。二爾時世尊欲令一切眾生滿下受供起發。三爾時樹林其地狹下食供起發。就催供中文復有三。一放光直催。二因眾遮抑放光重催。三因純陀請住口言更催。初中三句。一光照純陀。二純陀遇光持供奉佛。三天人遮抑。初先身遮。後便口抑。第二催中句別有六。一光照大眾。二大眾遇光尋聽純陀。三大眾時供進詣佛所求請如來聽比丘受。四比丘知時執持衣缽欲受其供。五純陀為佛莊嚴處所令三千界如安樂國。六純陀重複啟請佛住。文皆可知。第三催中。句別有二。一佛口催供。二大眾聞已仰慶純陀傷已不果。上來催供。第二受中句別有四。第一如來為滿眾望化無量身受大眾供。二釋迦自身受純陀供。三純陀大眾見佛神變心生歡喜。四大眾念佛受供當滅心懷悲喜。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初明釋迦自身受供。次明純陀所供多少。純陀有力實能多獻。為顯佛力令眾尊敬。故獻斯耳。下明佛力充足一切。依如餘經佛有三身。一者真身謂法與報。二者應身應現受形修道成佛。三是化身依應起化。然今文中化身受供即是化身。釋迦受供即是應身。下偈所說真身常住即是真身。此第二竟。第三段中純陀先喜。後類大眾。第四段中承佛聖旨作是念者。因此悲念廣有發起。故承聖旨以興念也。旨猶意耳。念佛受已當入涅槃是故生悲。慶蒙受供所以歡喜。此第二竟。第三食中先明住處小能容多。後明所食味無差別。此等皆是涅槃法門緣起示現不可事取。故下大眾知見此事名知法性受法樂矣。此初段竟。   第二大眾傷嘆之中。時天人等啼泣悲嘆總以標舉。下出歎辭。而作是言乃至當復更供養誰傷已更無值福之處。從今永離盲無眼目傷已更無生智之處。   自下第三對之顯法。於此文中具答七問。答初一問明涅槃果。答後六問明涅槃因。明涅槃果。答上問中雲何復示現究竟於涅槃。問意如何。如來今者究竟入於盡滅涅槃。雲何復常示現世間教化眾生。佛今答之。明已終不究竟涅槃。故常示現在於世間真得名為大涅槃矣。問曰。向前哀嘆章中已具明其涅槃果竟。今此何故重複明乎。解雲。前辯涅槃體常。未曾宣說涅槃用常。故須明之。又復上來明菩提因。今此若不舉涅槃果對之顯因。因與前濫。為別其因故須標舉涅槃之果。又復上說菩提因中多皆舉果對之顯因。是故前明得長壽中舉果顯因。此亦似彼故須舉果。就明因中答前三問明其證行。答後三問明其教行。契會常住是其證行。通教權實是其教行。證行自利。教行利他。就證行中初答雲何示人天道正明證體。第二超答雲何離病明其得證除障之益第三起答雲何知性而受法樂明其得證生樂之益。後教行中三問通答。文中從初盡偈已來答初兩問明涅槃果並顯證體。偈後長行答次兩問明證利益。今者如來欲為未來作大明下答後三問明其教行。前中初言為慰大眾而說偈者明說偈意顯佛常住止其悲情名為慰耳。下明慰辭。依此文中有其二十一行半偈。外國本中唯十三偈。初十四偈兩兩為一。即作七偈。次兩偈半復合為一。通前八偈。末後五偈各別為一。故有十三。良以方言不同故爾。外國偈法字句含多。此方略少。為是翻譯多少不等。於中隨義分以為四。初之兩偈許說涅槃。其次兩偈許為說導。次十三偈半正說涅槃。末後四偈正為說道。前中初半開曉眾心。中間一偈舉已所得常樂涅槃。後半許說。第二段中初之一偈舉涅槃果說為說因。准驗此文。定知此品明涅槃因不須致疑。中間半偈明說利益後半勸修。第三段中十二行半合為六偈。正說涅槃。前之十行兩兩為一。後兩行半合之為一。一一偈中皆先立其假設之喻。次約彼喻反明如來畢竟涅槃。後翻彼喻正明如來不入涅槃。不入涅槃是佛常住善有義也。末後一偈結勸止悲。是佛常住不滅義故。應樂此法不應啼哭。第四段中分之為四。初一偈半教修正道。次有半偈明修利益。次有一偈結勸修習。後之一偈結嘆顯勝。前中初偈勸觀佛常。先勸後教。後半教勸。法僧亦常。以前類後是故通言三寶皆常。文顯可知。第二益中是獲大護法說明益。真常三歸能護眾生故名為護。覆護中勝是以言大。由正知故為彼覆護是以言護如咒生果喻說顯益。三寶如咒。身如枯樹。歸真三寶能成行德。如咒枯樹能生果實。第三段中是名三寶是結詞也。餘是勸也。初勸聽受。次勸生喜。後勸發心。第四段中初半牒前。計猶勸也。三寶皆用真諦為體名同真諦。下半結嘆。此是出世菩提心體名上誓願。與地經中願善體同。次下文中先答雲何離一切病。爾時天人阿修羅下答上雲何知性受樂。前中初明遠離心病。若有能知三法常下遠離身病。見實除惑故離心病。證常滅苦故離身病。前中四句。一明依前最上誓願而發願者無有愚癡諸惑皆遣。癡為患本故偏說之。二明其人堪受物養。三明其人於世最上如阿羅漢。此謂如佛阿羅漢也。四舉失顯得。不能觀察三寶常住。以無常想壞滅三寶。是故其人如旃陀羅。離身病中若有能知三寶常住明治病行。離苦安樂明無內病。無嬈害者明無外病。答知法性受法樂中文別有三。一明大眾知性受樂。二明迦葉知性受樂。三明純陀知性受樂。大眾知性證入初地。迦葉純陀入第十地名為受樂。明眾知中初正明眾知法受樂。知佛常下荷恩供養。前中四句。一明天人阿修羅等聞法身喜。二滅除垢障善滅諸蓋。離煩惱障心無高下。遠離智障證實平等。遠離分別染淨等心故無高下。三由滅障威德清淨。四由心喜顏貌怡悅。此即初觀喜地相也。與法華中諸菩薩等聞佛壽量得益相似。論釋彼中間說壽量得菩提者初地證智。此得歡喜正與彼同。喜相在初故此論之。後迦葉等知法性中更不明喜。就明迦葉知法性中。如來初先試問起發。迦葉後答。已見總答。下別顯之。於中八句。一見無量化佛受供。二見佛眾住處無礙。三見大眾聞偈發心。其文顛倒。若正應言復見大眾聞佛宣說十三偈法悉發誓願。四知大眾各謂如來獨受其供。五假使下知彼純陀所獻微少佛力普充。六知此事唯菩薩知。七知此事如來巧現。八知大眾悟解佛常。此等皆是依三昧心入佛境界相應名見。非唯事相目睹而已。   就明純陀知法性中文別有四。一如來問。二純陀答。三如來為辯。第四迦葉領解隨喜。純陀答中實爾總答。下別顯之。於中四句。一見前化佛相好嚴身。二今悉下見彼化佛變為菩薩體貌瓖異。亦可見前人天大眾聞偈發心悉為菩薩。三見釋迦身如藥樹。四見為諸菩薩圍遶。佛為辯中初明向前所見諸佛是已化作。為益眾生令喜故為。四明向前所見菩薩行德不思能作佛事。後明純陀所成行位。迦葉喜中初爾佛語。後明隨喜。   上明證因。自下明其教行之因。通教權實用化眾生是其因也。於此因中答上三問。一答說密。二答說竟及不畢竟。三答斷疑。雲何不定通答不別。文中有三。第一迦葉領前問後。如來略答。二純陀文殊迦葉廣問。如來廣答。三迦葉領解。如來述讚初中迦葉先問發起。今者如來欲為未來作大明故說大涅槃是領前也。一切契經說有餘義無餘義耶是問後也。下佛答之。諸經所說有所不了名為有餘。顯義決了稱曰無餘。有餘答上密不畢竟。無餘答上不密畢竟。   廣中先對純陀文殊明有餘義。何等名為無餘義下對彼迦葉明無餘義。欲令已下總結說意。有餘義中七番舉偈。人云六度。初偈是檀。次二是戒。次一是忍。次一精進。次一智慧。後一禪定。求相微隱又不次第。未必專依六度門說。但是經中有餘之言汎舉會通。   初偈約就佈施之言以明有餘。於中合有八番問答。純陀初問佈施一切皆可讚嘆是義雲何。如來答之。唯除一人餘皆可嘆。二純陀重問雲何除一。佛答如此經中破戒。第三純陀問其破戒。佛為辯之。謂一闡提餘施可嘆。第四純陀乘言更問闡提雲何。佛為辯之。於中初明向闡提人。唯除已下簡義異惡。前中初明謗正法人趣向闡提。次明四重五逆之人趣向闡提。後明謗無三寶之人趣向闡提。第五純陀問非闡提破戒之相。如來為辯四重五逆謗法人是。第六純陀問此破戒可救以不。下佛為辯明其可救。於中初總次別後總。有緣可拔是初總也。若被下別。別中有三。一犯重可救。二謗法可救。三五逆可救。前中先明犯重之人可救之行。行別有五。一慚愧自責生改悔心。二起護法意。三見護法者身往供養。四見讀誦者身往聽受。五自通利已廣為他說。我說已下明其可救。於中如來先說其人不為破戒。何以下釋。由經滅罪故非破戒。初喻。次合。是故下結。就謗法中初先明其懺悔可救。若犯已下明不懺過。前中先明可救之行懺悔歸法。句別有四。一略明悔過。二略明歸法。三自今已下廣明悔過。四除此下廣明歸法。譬如世人依地而倒還依地起。謗法亦爾。於法起謗還依法滅。若能已下舉施得福成其可救。不懺過中道言若犯如上惡者謗法之惡。犯已下至一月半月覆藏不懺。施之福少。何況多時。就五逆中初先明其懺悔可救。後明其人不悔之過。前中先明可救之行。慚愧生悔起護法心。下明可救。先說其人不名五逆。若施已下舉施得福成其可救。不懺之過文顯可知。上來別竟。下次總明前三罪人可救所以。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偏明四重可救合中通說。四重五逆謗法一種略而不辯。法中犯重。汝聽我說敕聽許說。應生已下教生善心。若施已下舉施得福成其可救。喻中五句。一造過流轉喻。二在一下依教生善喻。三聞其下懷善歸本喻。四中路下逢苦不退喻。五命終下賞善得果喻。初中如女喻三罪人。能生善子故說為女。內有道機名曰懷妊。道心將發故言垂產。如來藏性是所依處說以為國。造過迷覆名國荒亂。流轉生死名逃他土。第二句中天廟喻於大涅槃經。依經發心名在天廟即便生產。第三句中聞說佛性常樂我淨名聞舊邦安隱豐熟。懷善趣向名將其子欲還本土。第四句中修時逢苦名路值河。苦切陵人名水暴急。持善不失名負是兒。行修之始未能免苦名不得度。賞善至死故雲自念我今寧與一處並命終不獨度。人喪道廢故言念已母子俱沒。第五句中命終生天喻得菩提。以慈念子欲令得度明果由因。而是下結。合中四重五無間罪合上初句。生護法心合第二句。雖復已下合第五句。第七純陀問彼闡提能生悔者施得果不。下佛先呵。後為辯釋。釋中有二。一明闡提斷善根故不可得生。不可生故不能自悔敬養三寶。二以是義下明供其人不得大果。前中如來初先立喻。次問純陀。後純陀答。下佛約之顯彼闡提。前立喻中人喻闡提。闡提先斷方便之善名為食果。未斷生得故雲吐核。猶成在心義言置地。而復念下斷生得善。緣彼善中無因果理以為美勝。故言核中應有甘味。邪心緣善名為還取。謗無壞善名破嘗之。由斷善故名利斷絕。眾苦皆集名味極苦。逢苦追變名心悔恨。畏失現在得樂之國名失果種。口還說有名即收拾。念慮在心名種於地。數說有善名加修治。又引三藏成有善義名蘇油乳隨時溉灌。反問可知。純陀答中不也總答。下廣顯之。彼人設續大涅槃經善亦不生故言假使天降甘雨亦不生也。下佛約之以顯闡提。闡提如是合前人也。燒燃善根合前食果破核嘗等。當於已下合種不生。初先正合。若生已下反以合之。自下第二明施闡提不得大果為辯斯義。乘以通明一切佈施果報差別。於中初總。何以下釋。是故下結。總中初言以是義者以彼闡提燒燃善根不可還生。佈施其人無大報故。一切所施非無差別。釋結可知。第八純陀徵說所由。一切所施果報既別。如來何故昔說此偈言一切施皆可讚嘆。下佛為辯。於中四句。一正明所因。二亦為下兼明所為。三如斯偈下為釋偈義。四當知下以理正勸。就初句中有緣總答。王捨城下別以顯之。彼優婆塞心無淨信。疑施無報。來問如來佛欲令其修行佈施。故說此偈。後三可知。   第二偈中佛先舉偈。文殊次難。後佛釋通。初中如來昔為誡約波斯匿王妃後太子故說此偈。兩偈上半誡約妃後。兩偈下半誡諸王子。以其慢高故須誡之。一切江河必有曲者喻諸妃後諂曲向王為王寵愛不應慢高。一切叢林必名木者喻王自在必受安樂。王子未同不應生慢。女人必諂合前上半。自在必樂合前後半。文殊難中從座起等啟諸方便。下出難辭。於中有三。一直非前偈。二佛所說下總諸佛解。三何以下別難前偈。言何以故徵前起後。於此已下顯有餘相。先明前偈上半有餘。文別有二。一舉事正徵。於此有河端直不曲舉事徵言。如是河下明佛未說。唯願已下請佛解釋。令諸已下明說有益。二譬如下責說不盡。先喻。次合。雖作已下請佛會通。一切叢下明其前偈下半有餘。先辯後釋。一切女下明其後偈上半有餘。先辯後釋。一切自下明其後偈下半有餘。先辯後釋。有自在者轉輪聖帝如來法王不屬死王簡去樂者。十地所作轉輪聖帝同法王不屬死魔可使安樂。釋梵已下明餘無常不得言樂。若得常下舉常顯之。如來釋中文別有三。一嘆問敕聽。二譬如下明說為物自言無過。三爾時下讚問所為。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初喻次合。以是義下結成有餘。喻文有二。一量宜授法喻。長者喻彼妃後太子。身嬰病苦喻起慢過。良醫喻佛。觀機名診。為說治法名為合藥。病者貪多喻彼所化過分求法醫語已下喻佛量之。二汝勿謂下自言無失喻。合中還二。先合初段。文殊已下合其後段。前中初言如來亦爾總合前醫。為諸王等合前長者。因波斯等合嬰重病。為欲調等合醫診之。故說偈等合為合藥。合後段中初勸文殊知佛無失。如此已下重顯無失令其信受。結文可知。此第二竟。第三重嘆。文相可知。   第三偈中文殊先問。文殊復說經家敘列下顯問辭。辭中有四。一舉佛昔偈。此偈本為世王說之。阿闍世王為調婆達教令殺父還來責佛。雲何如來聽其出家使其教我為此惡事。佛時偈答。於他語言隨順不逆教用佛語如法悔除。亦不觀他作以不作遮抑世王責佛之言。不須觀佛作與不作。但自觀身善不善行。二如是說下總非佛語。三於他語下隨別以徵。先徵如來。初之半偈於他不逆。唯願正說請令正解。何以故下彰昔不正。言何以故徵前起後。世尊常下顯不正相。佛毀外道自嘆弟子。雲何得名於他不逆。聲聞向正嘆小乘人。若護戒等嘆大乘人。如來何故於九部下徵後一偈。於彼小乘九部經中見有毀他即便呵嘖。雲何說言亦不觀他作與不作。四如是偈下總以結請。佛答有二。一明此偈不為一切唯為世王。二復次下明此兼為持戒人中見他過者不為好心治他過者。前中有四。一明此偈不為一切唯為世王。二若無因下汎明諸佛非無因說將來類已。三阿闍世下正明本昔說偈所因。世王害父不自剋責反來責佛。如來有智熟見調達無量世來常欲害佛。雲何如來聽其出家。故我答之。初先偈答。佛告已下直言呵嘖。四以是下結說所為。第二段中初明此偈為持戒中見他過者。若復已下明其不為受他教誨轉教他者。   第四番中初佛舉偈。如來本昔可誡獵師故說此偈。次文殊問。後佛釋通。門中文殊先反佛語。非一切畏杖非一切愛命直非佛語。怒已為喻勤作方便道佛無實勤作如是。方便之言不盡道理。次明如來所說不盡。何以故下顯不盡相。初先徵問下廣顯之。先明初句畏杖有餘。彼阿羅漢轉輪王等無能害者。雲何說言一言畏杖。問曰。經說害阿羅漢犯於逆罪。今雲何言如阿羅漢無能害乎。釋言。羅漢現在報身乃是凡夫分段業果。理亦可殺。彼未來世變易法身不可殺害。今論此也。勇士已下明第二句愛命有餘。若言恕下明後半偈是其有餘。先牒偈文總顯有餘。何以下釋。過有三種。一以已喻彼阿羅漢人則有見已同凡之過。同彼凡夫有其我想及以命想。若有此想則應擁護。不聽他人打罵毀辱。二以已喻彼凡夫便有見阿羅漢同已之過。見阿羅漢同已行人。凡夫造作生死諸行故名行人。故上文言嶮惡道者謂諸行也。若見羅漢同已行人則是耶見死入地獄。三以已喻彼凡夫便有同羅漢過。雲何同乎如阿羅漢不害眾生。眾生亦應不害羅漢。而諸眾生殺害羅漢。不同羅漢不害眾生。雲何得名以已喻彼。如來釋中文別有三。一述前問明凡與聖不得相喻。我想在凡。無殺害想在阿羅漢。二明昔日說偈所因。勿謂無因而逆說者明非無因。昔日已下彰有所因。因於獵師殺鹿請佛故說斯偈。說前一偈咒願獵師令同佛壽。亦可此言咒願彼鹿。說後一偈呵誡獵師令捨殺業。三嘆文殊能問密教。   第五偈中文殊先問。如來後釋。   第六番中如來先舉昔所說偈。此偈本為女人說之。彼女厭離屬夫之苦。故佛為說。一切屬他則名為苦令厭女身。一切由已自在安樂令求男子。一切憍慢勢極暴惡誡諸男子令捨慢高。賢善之人一切愛念令諸男子修賢善行。次文殊問。先總明佛所說不盡請說因緣。何以故下隨別以徵。言何以故徵前起後。如長者下顯不盡相。於中先明初偈有餘。文別有三。一舉學以徵。二如王子下舉不學以徵。三是故下結非昔說。初中三句。一舉學事審問如來。如長者子從師學時為屬師不。二若屬下約之徵偈。若屬師者義不成就徵前半偈。明屬他者苦義不成。由從師學得知見樂。雲何說言屬師則苦。若不屬下徵後半偈。明安樂者一切由已自在不成。若不屬者亦不成就明安樂者由已不成。此人所有知見之樂從師學得則非不屬。不屬之義既不成就。如來昔言由已安樂明是有餘。若得自在亦不成就明安樂者自在不成。此人所有知見之樂從師學得則非自在。自在之義既不成就。如來昔言自在安樂明是有餘。三是故下結成有餘。第二段中句亦有三。一舉世人不學之事。譬如王子無所綜習明其自在。觸事不成彰有闇苦。是亦自在結明初句。愚闇常苦結明後句。二如是下約之徵偈。若言自在義亦不成徵下半偈明自在者安樂不成。彼雖自在愚闇苦故樂義不成。若言屬他義不成者徵前半偈明有苦者屬他不成。此人雖有愚闇之苦而不屬師。以是義故有苦之者屬義不成。三以是義故結成有餘。此二段竟。第三結非。文中可解。下次徵問後偈上半。先牒偈文明是有餘。次辯。後結。下次徵問後偈下半。先牒偈文明是有餘。次辯其相。如人內犯四重禁等先惡後善。持法之人見已不愛。若有賢等先善後惡。護法之人見亦不愛。以是義下結非聖言。佛答有三。一明如來有因緣故說有餘義。二有女下正明所因。三善哉下嘆問所為。   第七偈中文殊先問。文殊復說經家敘列。下出問辭。問辭有二。一舉佛昔偈。如來本昔為羖羝德而說此偈。彼習自餓。佛欲教之修八戒齋。故說此偈。一切眾生依飲食存。非彼外道習自餓法。一切依食雲何自餓。一切大力心無嫉妒佛自免過。佛非外道。似有嫉妒。故自勉過明已大力。雖非外道而非嫉妒。一切因食而多得病勸修齋法斷數數食。一切修行而得受樂教修八戒。二約之徵佛若言因食而得病者。佛今受彼純陀飲食將無如來怖畏病苦。佛答有四。一略反前偈明非一切二釋答前難。若諸眾生因食得病。即令如來同之有病。汝得病苦我亦應得。汝得病苦而我不得。世間眾生因食得病。雲何令我同之畏病。三何以下廣顯前偈非一切義。言何以故徵前起後。我以何故言非一切。下對顯之。先明偈中非一切生皆依食存。句別有三。一總明如來及聖弟子悉皆不食。問曰。羅漢辟支佛人云何不食。釋言。此等現在報身是其凡夫分段業果猶須食資。度此身後未來所受變易之報更不須食。又阿羅漢有實有化。實者須食。化則不須。故下文言我諸弟子不可思議。故不須食。二若言下別明如來身無羸瘦得金剛身故無所食。三我弟子下別明弟子不可思議故無所食。下次明其非一切大力心無嫉妒。先牒偈文明其有餘。如世人下反以顯之。無嫉妒人不妨無力。大力之人何妨有妒。次明偈中非一切因食而得病苦。先牒偈文明其有餘。亦見有下即事顯之。下明偈中非一切淨行悉受安樂。先牒偈文明其有餘。世間亦下即事顯之。以是義下總結前偈悉是有餘。此第三竟。四明說所因。欲受第四八戒齋者。有言於彼明六齋中受第四齋。亦可於彼小乘法中有二種戒。一者盡形。二者日夜。盡形戒中有其五戒十戒具戒。約對彼故。宣說八戒以為第四。   上來第一廣明有餘。自下第二明其無餘。迦葉先問。何等名為無餘義者正問無餘。雲何復名一切義乎簡去有餘。自有諸法望上有餘望下無餘。義有兩兼不名一切。今所問者問其一向無餘之法不雜有餘。故雲一切。下佛答之。唯除助道常樂善法是名一切亦名無餘名正對前問。其餘諸法亦名有餘亦名無餘舉非顯是。此言除者是其除取。非是除去。如世人言何物能見答言除眼餘皆不見。此亦似彼唯除助道常樂善法一向無餘。自餘一切亦名有餘亦名無餘。助道是因。常樂是果。此等一向是其無餘。故雲一切亦名無餘。自餘諸法望深有餘。望淺無餘。欲令已下總結說意。前略次廣。   自下第三迦葉領解如來述讚。   長壽至此廣明學法自下第二明其學行。於中先明顯行由序。聖行已下正明行體。序中有五。第一迦葉問經功德如來嘆深不肯宣說。二大眾偈請。彼迦葉等猶故未至唯願小住除斷我疑。佛答迦葉及阿難等能斷眾疑不須我住。第三大眾以佛不許謂佛交滅設供奉佛。佛時現疾示欲取滅。第四迦葉知眾心殷請止病言。如來因請身現無病。第五大眾知佛無病請佛說法。如來欲說口現無病。五中前三望上流通。望後為序。良以望前為流通故此品明之。後二唯得望後為序故在後品。初中先請。唯願說是大涅槃中所有功德。下佛答之。明其聞經名字功德唯佛能知餘不能說況受持等。何由可說。然此經中乃至依經修成功德。亦名受持讀誦書寫。故下文中名十功德。以為受持書寫功德。第二請中大眾先請。時諸天等標列請人。異口同音顯其請相。請心同故發言不異。下列請辭。前三偈半啟請佛住。後之半偈請佛說法。就請住中初偈舉彼三寶難思彰佛去留無礙請住。後兩偈半舉其有緣未至請住。請說可知。下佛答中初之一偈正答前請明迦葉等能斷眾疑不須我住不須我說。後一偈半釋去眾疑。佛前說言阿難勤進能斷眾疑。大眾便念阿難向來不聞此經雲何能得斷一切疑。故生愁惱。佛今釋遣。阿難多聞自然解了常及無常能斷眾疑不須憂惱。第三番中大眾初先設供奉佛發心獲益。下佛現病示將滅相。文別有四。一與文殊迦葉等記。二誡敕大眾自修其心慎莫放逸。三彰已背病委法文殊及迦葉等。四現有疾右脅即臥。   現病品者。向前為病人皆謂實。此品廣明如來無病方顯前病應現為之。名現病品。此品兩請備如向判。然今迦葉先請如來止其病言。後佛因之身現無病。前中初先長行直請。後偈頌重請。直請有七。一明如來無病因果不應言病。二有二因下明佛曠修無病之行不應言病。三世有病人或坐臥下明無病相不應告病。四諸菩薩凡所施下明佛曠修無病之願不應言病。五世有病人不能坐下明佛唱病生於世人盡滅之想不應言病。六世有病人身羸損下說病生於外道誹謗不應言病。七世有病人四大增下辯明如來諸力具足不應言病。   初中有三。一明如來無其病果。二有四毒下舉無病因成前無果。三今日下結呵病言。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先舉病因貪等列名十使。皆是以此四種緣事而生現能發業招集病果故偏舉之。次明生果。後明佛無。   第二明修無病行中有二因緣則無病苦總以標舉。次列其名。先問後列。一者憐愍。所謂慈悲利眾生心。二給施等明其四攝益眾生行。如來往下明佛具攝不應言病。常行愛語是愛語攝。利益眾生不令苦惱是利行攝。施病醫藥是佈施攝。略無同事。何緣結呵。   第三明佛無病相中先舉世人病患之相。次約責佛。後呵說病。責中四句。前三呵佛不教善人。後一責佛不治惡人。就前三中初句呵佛不教聲聞學大乘行。二何緣下呵佛不教起大乘解。三何故下呵佛不教堅菩提願。餘文可知。   第四明修無病願中有十一句。初施醫藥施與眾生求一切智。二為除眾生三障重病。先列三名。次辯其相。辯煩惱中依如毘曇唯有十使十纏六垢。依成實論煩惱無量。此同成實。依此說煩惱故。就明慢中具應有八。今此文中略無大慢。故但有七。又此憍慢成實論中名為慢。八中五種約人以別。初言慢者如成實釋。緣於下人及等處起。於等計等此過輕故直名為慢。此無所陵。何故名慢。成實釋言。是中有其取我相過故說為慢。若無我想終不自高亦不計等。所少大慢其唯緣於等境界起。於等自天名為大。慢慢不如慢及與憍慢緣上境生。他實過已自謂勝彼。此過最重慢中之慢名曰慢慢。他人過已分齊玄絕。便言我今少不如彼。陵他多邊名不如慢。於其父母師長等邊不能尊敬名為憍慢。亦名傲慢。餘有三種約法以別。報我陵人名我慢。此我是其八慢之體。無德自高名為邪慢。又復恃其惡法陵人名為邪慢。未得上法自謂已得名增上慢。餘皆可知。就業障中五逆罪重故偏說之。就報障中謗法闡提應是業障何故名報。以此二種多世積習方始成就故說為報。如是三下總以結之。餘願可解。   第五生世滅盡之想。   第六生彼外道謗中皆先立喻。次合顯法。後呵說病。   第七明佛諸力具中初明如來身力具足。世界成下德力具足。今者何故右脅臥下總以結呵。就初段中先明世人病患無力。如來四大無不和下彰佛不同。於中有三。一明如來無不和適身力具足。二如十小牛下挍量顯勝明佛力具。三一切凡夫身中節下辯其身相成力不等。就明如來德力具中文別有二。一略明如來坐金剛座逮得十力不應如彼嬰孩小兒。愚無智下廣顯不應。於中先明小兒愚癡無智無能隨意偃側無人譏呵。下明如來智德殊勝不應同之。句別有五。一明如來有智異凡。二人中龍下有通異凡。三無上仙下明無惑異凡。永斷疑網無見諦惑。已拔毒箭除修道惑。四進止止威儀異凡。五具足下明無畏異凡。   偈頌請中文有七偈。前六正請後一結請。正中初偈頌上文中第七諸力具足以請。次有三偈頌上文中第五第六凡夫外道謂滅以請。於中初偈明諸凡夫睹化謂實中間一偈明不見真。第三一偈舉聖顯凡。後之兩偈頌上文中第二第四曠修無病行願以請。三世世尊大悲為本舉佛本因。如是慈悲今何所在以昔徵今。今捨眾生入般涅槃似無慈悲故言何在。若無大悲則不名佛准行驗人。佛若涅槃則不名常以應徵真。下結請中前之三句結為餘人。末後二句結為外道。   下佛因請身現無病。文別有三。一身現無病。二放光益物。三心無疑下出華益物。初中世尊大悲熏心起化所因。知生各念起化所緣。知眾並有求法之心名各各念。將順利益起化所為。前說學法是少分益。後說學行是畢竟益。為順如是。畢竟利益故現無病。即從臥下正現無病。第二放光益物可知。第三出華益物之中初明世尊心無疑慮。不慮大眾不堪受法。次以相好莊嚴其身。後於身上出妙蓮華。文別有三。一明出華。二於華中放光出聲濟拔三塗。三華中現佛利益人天。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先救地獄。次救餓鬼。後救畜生。救地獄中文別有四。一放光救濟八大獄中苦惱眾生。二出音聲說如來藏。言生有性令生人天。三放光救濟眷屬獄中苦惱眾生。前八地獄各別有其十六眷屬。謂八寒冰及八炎火。彼一一獄面各有四。謂二寒冰及二炎火故有十六。然今文中偏舉寒冰無八炎火。八中前四就聲彰名。阿波波等並是寒聲。優缽羅等就色彰名。凍諸罪人身體紅赤似優缽羅即以為名。餘亦如是。此等遇光皆悉除滅。四出音聲說如來藏令生人天。下救餓鬼畜生之中皆先放光。後出音聲。以如來藏眾生體實故偏說之。眾生聞之故離三塗得生人天。第三華現化佛益中初明化佛相好嚴身。次明化佛現通說法利益人天。先現神通。或說陰下明其說法。或有世尊左脅出下重明現通。或有世尊師子吼下復明說法。爾時於此閻浮提下明諸眾生見聞獲益。   自下第五大眾請說。佛將為說口現無病。前中爾時一切天等標列請人。悉共同下見佛無病讚喜共請。先讚。次喜說。己踴躍明其心喜。或歌口喜。舞等身喜。次供下請。先列請辭偈。後明其聲及遠近。請辭之中四句為偈。有七偈半。隨行說偈有十五偈。前十四偈是其正請。正請之中初之兩偈舉彼如來能知以請。次二舉佛本願以請。次八舉佛能益以請。後二舉佛不滅以請。明能益中初之四偈明諸眾生不知有損。後之四偈明佛能益。前四偈中初二正明不知之損。後二出其所不知事。後四偈中初二明佛當能利益。後二明佛已能利益。餘皆可知。下佛將說口現無病。先嘆迦葉。將述其言故先嘆之。我於往下正顯無病。嘆迦葉中善哉總嘆。汝已下別。是故能問總以結嘆。初中先嘆迦葉智慧。已曾供下嘆其福德。具二莊嚴方始能問。故並嘆之。前嘆智中初嘆迦葉內具證智。汝已成就樂說辯者嘆其教智。具此二智方堪諮問。是以並嘆。證中汝已具足深慧嘆成深智。證實稱深雖相曰妙。不為諸魔外道破壞嘆具堅智。以智堅故邪人不壞。汝已安住不為諸邪惡風傾動嘆具正智。以智正故邪法不動。   就下正顯無病之中還述迦葉請中七義以顯無病。文別有五。第一述上第一復次明已久來無病因果。二過去下述前第四復次明已曠修無病行願。三我今實無一切疾下對前第五第六復次凡夫外道生盡滅想明已實無一切病苦。四汝先所問如來何故倚臥已下述前第三明無病相。五世有三人病難治下述前第七明已德具不同餘人所以無病。   就初段中無量劫來已除病根明無病因。永離倚臥明無病果。   第二段中明已過去為無上勝如來弟子受持是經迴向菩提。以是力故今無諸病。先明所修。我從是下彰其所離。於中明離三對因果。煩惱業緣是其惡因。惡道苦果。誹謗法等復是惡因。受黃門等復是苦果。反逆父等復是惡因。諸苦是果。此諸過患皆未曾有。   第三段中初先彰已實無諸病。所以下釋。久離故無。是諸眾生不知已下彰彼凡夫外道眾生不知密語。謂佛實病。如言已下廣顯病言是密非實類以顯之。先舉其類。類有十一。前之十句就佛彰密。後一汎就餘人顯密。前十句中道如言者指斥之辭。如佛昔言故曰如言。非是汝言。若經本中有汝言者宜須治故。末後一句中雲何為密。道理人死身心俱滅。而佛昔說修善之人死時心去。不盡道理。所以名密。於中先舉昔時密言。而是心下辯實顯密。上來舉類。下約顯病。我今言病亦復如是總約顯病。如來密教顧命文殊別約顯病。如來正覺實無病實等彰實無病。亦不畢竟入涅槃下舉佛不滅成前無病。是大涅槃即佛深定辯大涅槃成前不滅。   第四段中先牒問辭。虛空之性亦無起下明已如空故無病相。先喻後合。   第五段中辯明如來德行窮滿諸過已盡超過餘人故無有病於中有二。第一汎舉三種病人。二從迦葉有五人下就前三中廣辯第二。對之以顯如來無病。前三人者。凡夫為一。二乘為二。菩薩為三。先明凡夫。世有三人其病難治總以標舉。謗等列名。如是三下顯難治相。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次明聲聞。先喻後合。下明菩薩。先喻次合。後辯具相。問曰。此是何處菩薩。下師子中宣說是其六住菩薩。如地持說。種性初住。解行第二。淨心第三。行跡第四。決定第五。畢竟第六。此六是其定聚所攝。故值善友不值善友。若得聞法若不聞法。定得菩提。若復通論。善趣亦是。故為怖畏利養諛諂誑他等事書寫是經。   自下第二廣就向前中品病人別為五門對之顯佛。何故偏舉中品顯佛。以其中品是小乘人。小乘是其大乘家對。舉小彰大明大義顯。所以偏舉。於中初先總舉五人於大有病。非是如來據小羅漢辟支無病今對於大亦得有病。何等已下別顯五人對之顯佛。先徵後辯。   辯初人中句別有六。一明其人斷結多少。謂斷三結。所謂身見戒取及疑。問曰。經說須陀洹人所斷煩惱如四十里水。其餘在者如毛一渧。今以何故偏言斷三。此義如後迦葉中釋。二明所得。得須陀果義如下解。三明所離不墮三惡。四明其人得滅遠近。人天七返得入涅槃。七返是其十四生死。若通中陰二十八生便得入於小乘涅槃。五是名下結。六明其人趣大遠近。過八萬劫得大菩提。所謂得於性地菩提。問曰。菩提應在極果雲何性地已名菩提。釋言。菩提有通有局。局在後際。通該始終。故大品中宣說菩提有五種別。所謂發心伏明出到及與無上。發心在於善趣位中。伏心在於種性已上。明在地上。出到在於七地已去。無上在佛。故種性上得名菩提。   第二人中先總標舉。下辯其相。句別有五。一明其人斷結多少。斷前三結加薄三毒。二明所得。得斯陀果。此名住薄。亦曰頻來。三得滅遠近。欲界人天一往一來便得涅槃。四是名下結。五趣大遠近。   第三人中先總標舉。下辯其相。句亦有五。一斷結多少。斷五下結。三結如上。加斷貪慾瞋恚為五。所斷身見戒取及疑。准依成實。具有兩義。名為下結。一是人下凡夫所起。二障下果故名為下。唯障初果。若依毘曇唯有一種。人下名下。彼說三結唯凡起故。非障下果名為下結。彼說三結或障初果或障第二或障第三。不唯障於須陀下果。是故不得說障下果名為下結。是義雲何。若次第人所斷三結障於初果。超越斯陀所斷三結障第二果。超越那含所斷三結障第三果。是故不唯障於下果名為下結。貪慾瞋恚以界下故名為下結。二明所得得那含果。義如上釋。餘三可知。   第四人中先總標舉。下辯其相。句別有五。一斷結多少。永斷三結。餘處宣說斷五上結。色無色染癡慢掉戲是其五也。二明所得。得阿羅漢是有為果。煩惱無餘入涅槃者是無為果。三簡異緣覺。假師得度。不同辟支獨一之行。四是名下結。五趣大遠近。問曰。須陀斯陀那含此之三人向無學果時無多校。何緣向大爾許階降。釋言。此等進至無學然後向大。所挍無多。若彼三人不求無學徑向大者心有殘結。障道力強。道行難成。故有如此。又須陀等儻生上界方至無學。時亦不少。故挍多劫。   第五人中先總標舉。辟支有因道同羅漢。故不別論。又此利根一入聖道至果方出。中無出理。故不別說。但明其果。下辯其相。句別有六。一斷結多少。與羅漢同。二明所得。得辟支道是有為果。辟胡故語。此曰緣覺。斷有二義。一就所觀法門以釋。此人觀察十二緣法。從緣得覺。故名緣覺。二就得道因緣以釋。藉現事緣而得覺悟。故名緣覺。煩惱無餘入涅槃者得無為果。三真是下簡別羅漢。辟支獨成不假師度。如彼騏驎單有一角。故曰麒麟獨一之行。四是名下結。五趣大遠近。六是名下簡異如來。名有病行非如來也。據終雲非。類前皆爾。故略不論。   涅槃義記卷第四   應永三年五月二日加修復拭老眼書補闕字了。        法師權大僧都賢寶(生年六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4 大般涅槃經義記   涅槃義記卷第五   隋淨影寺沙門釋慧遠述   聖行品者。上來第一顯行由序。下正辯行。行別有三。初盡十德明其隨緣造修之行。二師子一品明其捨相入證之行。三後迦葉品明其證實成果之行。亦名證實起用之行。隨緣造修外國名為準法修成分。捨相入證外國名為離諸放逸入證分。證實成宗外國名為慈光善巧住持分。名雖別異。其義不殊。問曰。何故前學法中菩提涅槃二因別說。學行不爾。互從皆得。但是明法理須委具故前別論。依法成行行成不異故不別分。隨緣行中五行地前。十德地上。此雲何知下說五行所成之果並在地上。判知五行在於地前。下說十德雲非世法。世間所無明是地上。前明五行答上雲何近無上道。名後十德為無上道。雲何得近。下辨五行能成彼德故得近之。於五行中先辨聖行。因以摽品名聖行品。此五行中文別有五。一總勸修習。二別教五行。三總結勸。四迦葉領解。五明此五行利益弘廣多人同得。前中初先勸學五行。復有一行謂如來下辨行所依依佛行法。就勸學中先總勸思。思由教起。故言於是大涅槃經專思五行。次列五名。言聖行者就人彰名。諸佛菩薩會正名聖。聖人所行故名聖行。言梵行者隨義立稱。梵名為淨。清淨之行名為梵行。言天行者亦隨義名。天有多義。具如下說今取淨義。淨天之行故名天行。外國多名自淨名淨淨他名梵。此方名少。通說為淨。猶如菩提末伽外國別名。此通名道。亦如涅槃及與毘尼此通名滅。言病行者約對彰名。行能治病故病行。嬰兒行者就喻立稱。行離諸過如彼嬰兒。無所辨了名嬰兒行。名義如是。體相雲何。具論聖行門有無量。今此但說戒定智惠以為聖行。地持宣說空無相願滅盡正受以為聖住。聖住猶是聖行義矣。空無相願猶是惠行。滅盡正受猶是定行。具論梵行門亦無量。今此經中說七善法四無量心以為梵行。地持唯說四無量心以為梵住。彼中梵住猶此梵行。天行一種此中不說。指雜華經。地持論中宣說八禪以為天住。彼中天住猶此天行。懺悔前罪是其病行。不起後過是嬰兒行。五中前三明攝善法。後二離過。一一廣釋備如後文。當修是五結勸修習。上來五種正明行體。復有一行謂如來行辨行所依。謂依如來先成之德修習趣入。亦可五行是其教行顯性成行是如來行。顯如來性以成行故。所修五行依彼以成。故須辨之。准下惠中嘆經似爾。謂涅槃經就詮指實。實德難彰故寄詮顯。如下文中諸行之後嘆經勝者。當知顯此如來行也。此初段竟。   第二別教五行之中盡此品來教修聖行。梵行一品教修梵行。嬰兒一品教嬰兒行。天行一種玄指雜華。病行一種一向不論。何者是乎。有人釋言。前品所論五種之人有病行處是其病行。彼是聲聞緣覺病行。何關菩薩。又前所論雜病之行今此所教治病之行與前大別。何得指前。又前品中未標五行。以何義故豫說病行。判無斯理。若前非是。何者是乎。梵行品末闍王懺罪治病之法應是病行。故下文中世王殺父即是心病。身瘡增劇是其身病。佛放慈光治其身病。為說妙法除其心病。治此兩病故名病行。若彼懺罪非是病行應有所指。不應直爾。問曰。若彼是病行者。何故在於梵行品說。釋言。一品備論多法。諸經同有。不足可怪。又問。若彼兼論病行。何故偏名梵行品乎。此例亦多。如上如來性品中具明多法。題章偏名如來性品。此亦似彼。但經立品差別種種。或有從初。或復就後。或有據中。或復當相。非可一定。問曰。若彼是病行者。何故文中不標不結。釋言。辨義大例有二。一當法直論須標須結。第二寄人寄事表法。直爾舉人舉事便罷。諸經多爾。然下文中寄人表法。寄彼世王懺悔滅除害父之逆。以顯菩薩懺悔滅除一切罪障以為病行。不唯將彼世王懺悔害父之逆以為菩薩一切病行。故無標結。亦可彼文義有兩兼懺悔滅罪是王病行。為救一切逆罪眾生兼令多人發菩提心是王梵行。以有兩兼。是故不得偏就一義標舉以結。就聖行中初戒。次定。後明智惠。義次第故。   戒聖行中初問。次辨。後結下釋。雲何菩薩所修聖行是初問也。若彼下辨。辨中有二。第一明其因分所修。即得住於初不動下果分所成。因在地前。果在地上。諸行齊爾。   因中有四。一從師聞法。二因聞生信。三因信起思。四即至下因思起修。有人依下近友聞法思惟修行。四義科分。觀其文勢似若不然。如前所科。別更是其一行次第。菩薩若從聲聞如來得聞是經是初段也。此乃菩薩傳佛教法名曰聲聞。非小乘人。如法華說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此應似彼。聞已生信是第二段。信已應下是第三段。於中有三。一思准正法棄捨家業。二復作念下觀行求出。三作是下定意降魔。   初中有二。一思正法。二我今下為求彼法捨世所有。前中諸佛有無上道是其果法。有大正法是其理法。果依理成故須辨之。大眾正行是其因行。亦名行法。復有方等是其教法。因由教起所以須辨。亦可諸佛有無上道是其佛寶。有大正法是其法寶。大眾正行是其僧寶。此三所詮。復有方等是其能詮。第二段中我今愛樂貪求大乘明已所求。捨所愛下彰已所棄。   第二段中句別有四。一觀在家多過。道言迫迮猶如牢獄明其有苦。煩惱由生彰其有惡。二觀出家多益。寬廣如空翻前初句明其有樂。善法因增翻向後句明其有善。三明在家於已無利。不得盡壽淨修梵行。四我今應下正意求出。   第三段中初明菩薩定意出家。我今定當出家修道。次明降魔波旬生苦。菩薩復當與我興諍。後明菩薩無心戰諍。   下起修中初修自行。悉已施下明利他行。菩薩所行無出此故。前自行中先修戒行。作是願下大誓自要。前即是其自分之行。後即是其勝進之願。前中有四。一明受戒。二既出家下明其持戒。三戒有二種一受世下重辨前受。四戒有二種一性重下重顯前持。   初受戒中直明出家受戒方便。略不彰受。具論受相如律中說。即至僧坊是出家處。見如來等出家所依。若見如來及佛弟子正舉其人。威儀具足諸根寂靜明身可敬。心和滅障明心可重。即至已下正明出家。第二持中初略。次廣。後總結之。下明持益具五支戒。略中先明持戒之行。既出家已奉持禁支慎重不為。威儀不缺護輕不作。進止安詳顯前威儀。無所觸犯顯前奉戒。乃至小下明護戒心。先法後喻。此前略也。廣中先舉浮囊之譬。人喻菩薩。浮囊喻戒。海喻生死。羅剎喻於諸煩惱心欲得破戒。怪而不與喻持戒心。所乞多少文中自合。下約顯法。菩薩護戒亦復如是總合前喻。如彼渡人總以喻帖。菩薩如是護戒時下別合前喻。向前喻中階別有五。合中有六。不取其數。正取輕重等護為義。道言破戒令汝安隱得涅槃者假設為言。亦可名彼之犯戒樂為涅槃也。上來廣竟。持四重禁及突吉羅等無別者總以結之。下明持益具五支戒。先總標舉。支謂支別。下列其名。具足根本業清淨者離其根本不善業道。前後眷屬餘清淨者離其業道前後方便。非諸惡覺覺清淨者離八惡覺。護持正唸唸清淨者修六念心助成戒行。迴向阿耨三菩提者用戒求佛。此等分別如雜心論。   自下第三重辨前受。先舉二數。次列兩名。隨世言教要期納法名受世戒。證理離惡名得正戒。下辨其相。得正法戒。證理戒故。終不為惡。   自下第四重辯前持。先舉二數。次列。後辨。下明菩薩持輕等重。就辨相中性重可知。息世譏中先牒次辨。辨中有四。一不非法取。二破壞成下不非法費。三田宅下不非法畜。四不觀象鬥馬鬥已下不非法行。初二可知。第三段中句別有八。一不畜田宅種植等事。二不畜象下不畜畜生。三童男子下不畜奴婢。四金銀下明其不畜諸寶貴物。五一切穀下不畜食具。六所受衣下不畜長衣。第七不畜根子已下明其不畜五生種。八不畜寶下不畜種種憍奢之具。餘皆可知。是名下結。   持戒願中有十二句。初一對境起願自制。其次六句對彼施主衣般服食臥具湯藥房舍禮拜起願自誡。後五就已眼等五根起願自防。   上來自利。下明利他。於中初以戒善施之。以是因下願其得戒。句別有十。初之一句願今護戒。後之九句願令得戒。止戒名淨。作戒稱善。不缺不析顯前淨戒。不犯性戒名不缺戒。遠離遮過名不折戒。亦可離輕名不缺戒。不犯重過名不折戒。折猶破也。大乘戒等顯前善戒。種性已上名大乘戒。初地已上名不退戒。二地已上名隨順戒。八地已上名畢竟戒。佛地名具波羅蜜戒。以果度故隨義論之。地地皆具。   上來明其因分所修。下次明其果分所成。即得住於初不動地總明所成不動之義。粗分有二。一初不動在初地上。二後不動在八地上。今修戒者得住初地。簡後不動是以言初。下辯其相。先列四門。如須彌下三番辯釋。文顯可知。   上來廣辯。是名聖行總以結之。雲何下釋。於中有三。三一解聖行。先問後釋。諸佛菩薩聖人行故名為聖行。二解聖人。先問後釋。釋有四義。初之一義約法解聖。有聖法故名為聖人。常觀空等顯前聖法。後之三義約行解聖。初約三學。次約七財。後約七覺三以是義下就人結行。准後定惠此應嘆經。文略無也。   次明定行。有人釋言。四念惠性非是定行。若使四念一向是惠不為定者。彼俱生戒應名道戒不名定戒。彼俱生戒得名定戒。四念為定竟有何妨。又若四念是惠性故不得為定。八禪等智亦是惠數應不名定。彼得名定。此復何疑。又復八禪以定為主。於中等智十智門收。四念雖復用惠為主。於中定教何為不得定學所攝。當知諸行一一門中具一切義。隨義論之何所不通而今居定。以此文中依戒起定。數之次第。故說念處以為定學。   文中初先明其行體。下歎經勝令人習學。前中初明因分所修。得堪忍下果分所成。因分修中初先明其四念方便。作是觀時得四念下明四念成。前方便中初就身處觀察無我。復作是念或識是下就心念處觀察無我。若識非下就受念處觀察無我。略無法念。良以是中就身受心觀察無我。即是總相法念處觀故不論法。就身念中初觀不淨就明無我。復即是念骨是我下觀察淨色以為無我。前中初先觀身不淨。從頭至足唯有髮等三十六物。下明無我。誰有見我徵責我體。於前所觀不淨物中何誰有我我屬誰者責我所屬。於前所觀不淨物中繫屬何誰我住何處徵我所在。誰屬我者責法屬我。此即徵破四種著我。初句徵破色即是我。第二徵破色是我所。第三徵破色中之我。第四徵破我中之色。就淨觀中文別有四。一略觀骨就明無我。二略觀骨色就明無我。三廣觀骨以顯無我。四廣觀骨色就明無我。就初段中骨是我那離骨是乎觀求方便。除去皮下正明骨觀。第二段中句別有三。初復作是念骨色相等正觀骨色。二如是骨色亦非我下就明無我。先明非我。何以下釋。三作是觀時即得斷下明觀利益能除色慾。第三段中文別有二。一觀諸骨相因假立。初總。次列。後總結之。二得是觀下明觀利益能斷三欲。先舉後列。第四段中句別有五。一觀骨色遍滿十方。二於眉間出五色光。三光中見佛。四徵問我相。五破相心成佛相便滅。   心念處中或識是我故使諸佛不為我說因前疑後。復觀識下正明觀心生滅非我。受念處中初觀無我破離受者。而於何處生貪慾下破離受心。破受者中文別有三。一觀出息入息非我。若識非我出息入息或能是我因前疑後。復念出息入息是風正明非我。第二觀察四大非我。風是四大尋前起後。是四大中風大所收。四大之中何者是我推以求實。地性非我正知無我。第三觀察色心非我。初先法說。此身一切悉無有我明其理無。唯有心風和合示現彰其假有。次喻後合。破受心中而於何處生此貪慾破離樂受。樂與貪俱。無處生貪則亦無樂。若被罵下破離苦受。苦與瞋俱。無處生瞋則亦無苦。於中有二。一就罵破瞋。句別有三。一觀人空故能破瞋。若被罵辱何處生瞋能罵人空。而我此身三十六物不淨臭等所罵人空。二觀法空。故能破瞋。若聞其罵即思何聲而見罵者總以推求。一一音聲不能罵等別釋無罵。唸唸細分語義不成故不能罵。三以是義下總結不應。以前二義故不應瞋。二就打破瞋。文別有二。一觀此打由有我身不應瞋他。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初思打從何生。次知因手刀杖我身。我今已下以理自遮不應瞋他。二我若不忍心則散下恐增後苦所以須忍。於中五句。   上來廣明念處方便。作是觀已得四念處明念處成。   上來明修。下明所成。得堪忍地總明所成。下釋其相。初忍煩惱亦忍寒等明能忍苦。略無忍業。是名下結。   上來第一正明定行。下歎經勝。文有三對。一迦葉問未得不動頗有因緣得破戒不佛答言有。第二迦葉言敬諾問何者是乎如來為辯。辯中三句。一明菩薩破戒因緣令他眾生受持是經。廣為人說不退菩提。爾時得破。道言為經而得破戒顯經勝矣。又欲令人破戒弘經。二菩薩爾時應作念下教起破意。三以是因下結成得破。此兩對竟。三文殊以理彰此犯戒不墮地獄如來述成。於中先讚。我念往下引已證成。於中初先廣引昔事。為護大乘殺婆羅門從是已來不墮地獄。擁護已下結嘆護法。有大勢力令人護持。文相且爾。義有不消。迦葉向問未住不動得破戒不。佛答言有。文殊即說如此破戒不墮地獄。如來今者舉昔仙豫殺波羅門不墮地獄釋成前義。下說仙豫住極愛地。極愛地上與前未住不動大別。雲何為證。釋言。是中不欲取其位分高下相當為證。正取為法破戒無過而為證也。行違護法。義通上下。乃至佛證亦得無妨。   次明惠行。於中有二。一明行體。二無垢下嘆經令學。前中復二。一因分所修。二則得住於無畏地下果分所成。   因分修中初辯。次結。後釋其名。辯中有二。一以言顯實令人趣入。二如來臨般方便轉下拂言顯寂令人捨著。前中有三。一觀四諦。二知世諦者名中智下明觀二諦。三文殊白佛所言實諦義雲何下明觀一實。觀此三重以明慧行。此乃觀入之次第耳。前四諦中應先解釋四諦之義然後釋文。義如別章。文中有十。一總標舉。二列四名。三苦者逼下略釋其義。義四苦者現下略辯其相。五苦有三下略辯其體。六有漏二下略分染淨因果差別。七八相名苦下隨相廣辯。八生者出相下約諦明觀。九是四聖諦諸佛世尊次第說下結說利益。十昔佛一時在屍首下彰諦寬廣攝法周盡。亦得名為簡大異小。十中初七直明諦法。次一論觀。第九門結說利益。第十一門彰其所觀備攝周盡。   有四總舉。苦等列名。   第三番中苦是逼者解有二義。一就粗苦。違境逼心而生內惱故名為苦。二就細苦。有為生滅共相催切名為逼迫。逼迮不安故名為苦。集能生者生長當苦。始起多生。終成曰長。寂滅相者息苦止集故雲寂滅。大乘相者正論其道虛通為義。若論乘也運通為義。體通名道。用通名乘。借彼用通以顯體通故說為乘。今此所論是無作道。簡異小乘是以言大。此等皆是諦之義相故名為相。   第四番中苦者現相。隨何世中當分現起更不生後是苦之相。集轉相者轉生後苦是集之相。滅除相者息除生死因果無處是滅之相。道能除者能除生死因果之法是道之相。   第五番中苦有三相總以標舉。下列其名。此之三苦解有四義。一對緣分別。緣別內外。內心涉求名之為內。自餘名外。外有違順。刀杖等違。已身命財親戚之類說以為順。外中違緣能生內惱故名為苦。從斯苦緣生於苦心。從苦生苦故名為外。外中順緣在能生樂。壞能生苦。緣壞致惱故名為苦。內心涉求因之為行。厭行生惱名為行苦。第二約緣就體分別。心性是苦。苦上加苦故名苦苦。加何等苦。所謂加前對緣三苦同名苦苦。有為之法必當敗壞名為壞苦。即此有為遷流名行。行性不安名為行苦。第三約就三種無常以別三苦。就彼分段無常分齊宣說苦苦。心性是苦。於性苦上加以三世分段粗苦。故名苦苦。又以三世分段粗苦顯法性苦亦名苦苦。就念無常宣說壞苦。彼念無常遷流破壞故名壞苦。是則向前第二門中行壞二苦至此門中同名壞苦。就彼自性不成實無常宣說行苦。同體四相互相集起故名為行。虛集之行體無自性。自性無安故名行苦。故經說言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第四諸過相顯以明三苦。以苦顯苦名為苦苦。謂以粗苦顯於細苦。以無常顯苦名為壞苦。以無我顯苦名為行苦。諸法無我因緣虛集故名為行。苦義如上。集滅可知。道義眾多。略舉三學。戒定道具慧為道體。第六番中先就有漏以明因果。次就無漏以明因果。後就辯諦。先染後淨欣厭故然。先果後因逆觀故爾。第七段中分苦為八。先舉後列。報起名生。生時有苦。故名生苦衰變名老。老時有苦故曰老苦。違損名病。病時有苦名曰病苦。陰壞稱死死。時有若名為死苦。又復生等體性是苦故名生苦乃至死苦。所好分張名愛別離。因離致惱名愛別苦。所惡強集名怨憎會。因會生惱名怨憎會苦。所悕不稱名求不得。因求致惱名求不得苦。五陰熾盛名五盛陰苦。又苦陰中盛前七苦名五盛陰苦。正則應名五陰盛苦。道中偏說果德為道。前第五中偏說其因。此偏說果。言之隱顯道理齊等。   自下第八約諦辯觀。先觀苦諦。於中初先廣辯八苦。後約明觀。前中初言生者出相總顯生義。下別顯之。先舉後列。言初出者識支是其一報之始。故名為初。報起名生。言至終者名色望前說以為終。言增長者即前名色增為六入。此三胎內。出胎可知。言種類者出胎已後乃至老死一報之中運運新起皆名為生。次明老苦。先問後辯。於中初二粗細分別。從始至終運運衰變名唸唸老。一報之窮年垂根熟名終身老。後二約就時別以分。從初乃至盛年已前衰變之事名增長老。年衰已後名滅壞老。次論病苦。先問後辯。增數論之。初言四大互不調總釋病苦。次分為二。先舉。次列。下辯可知。次分為三。三有兩門。初三約就因緣分別。先舉後列。宿因招病名為業報。現逢惡緣而致病苦名不離惡對。節交生病名時代謝。後三約就因緣名受。三義分別。先舉後辯。文顯可知。次明死苦。先明後辯。增數論之。初言捨身總釋死苦。次分為二。先舉次列。下辯其相。命盡有三牒以舉數。下列其名。正報雖亡依報猶存名為命盡非是福盡。依報滅壞正報猶存名為福盡非是命盡。依正俱亡名福命盡。外緣有三牒以舉數。下辯可知。上來增數二門分別。次分為三。先舉。次列。後辯可知。如是名曰死為大苦總以結之。次明愛離。先問次解。開合論之。所愛破壞總釋愛離。次分為二。先舉後辯。分別校下細分為多。是名下結。怨憎會中先問次辯。增數論之。不愛共集總釋怨會。次分為三。先舉後列。如是三趣分別校下隨別分多。如是下結。求不得中先問次辯。後結可知。五盛陰中先問次辯。後總結之。   下明觀苦。文別有四。一觀苦相。第二會通。三觀苦實。四一切聲聞辟支佛下重複會通。   觀苦相中先觀生苦。文別有三。一明生過。二約之辨觀。三總結之。過中三句。一明生苦能為七本。二夫衰老下舉生寬遍成生為本。於中初先舉老顯生。三界受下辯生異老。三是故下結。   觀中有六。一明菩薩畏死捨生。二童子喻。辯明菩薩不同近行求生斷死。三賣食喻。不同凡夫為生造因。四毒樹喻。明死苦寬遍成生可厭。五糞穢喻。明死苦寬長成生可厭。六嶮岸喻。明生雜妄樂令人貪惑成生可畏。   初中先法次喻後合。法中眾生顛倒覆心貪生厭死舉凡顯聖。菩薩不爾初生見過彰聖異凡。喻中亦二。一喻菩薩厭死捨生。二是時二女復共相將至一貧下喻明凡夫貪生愛死前中復二。一喻菩薩觀行之始厭死貪生。二女人答言汝甚癡下喻觀終成生死俱棄。前中復二。一貪生喻。二於門外下是惡死喻。貪生喻中句別有四。一生相現前喻。二主人見下審生名字喻。三主人問下審生功能喻。四主人聞下貪樂受生喻。初中如女喻其生相。生順人情故說為女。當來之生欲起入於現陰身中名入他捨。又此凡法欲起入於菩薩身中名入他捨。生相姝好名女端正。諸根豐美名貌環麗。眾樂自隨名以瓔珞莊嚴其身。第三句中菩薩主人觀生名見。審生名問。審生名字並推所屬故言字何。繫屬於誰生相現心義稱為答。我是德天假以名之。第三句中菩薩重審名主人問。審生功能故言至處為何所作。生相現心故言女答。隨所生處依報自隨故言至處能與種種金銀等也。第四句中菩薩觀心見生功能名為聞已。貪生名喜。知生由善故言我福故令汝來。造善求生故言燒香散華供養。自下第二喻惡死中亦有四句。一死相現前喻。二見已問下審死名字喻。三問何故名黑闇下審死功能喻。四主人問下菩薩厭死喻。初中門外更見女者。生觀之後別見死相故雲門外。是生流類故說為女。死相弊惡名形醜陋。樂事衰滅名衣弊壞。諸苦隨逐名諸垢膩。形色枯悴名皮皺裂其色艾白。第二句中觀矚稱見。審境名宇並推所屬故言宇何繫屬誰家。死境現心義稱為答。我字黑闇假以名之第三句中徵名求義故問何故名為黑闇。女人答下正辯死能。死相一現依報頓捨故言能令其家財寶一切衰耗。第四句中菩薩觀見名為聞已。修習明慧名持利力。呵嘖死過故作是言汝若不去當斷汝命。觀空破滅名斷命也。上來第一觀行之始貪生厭死。   自下第二觀行終成生死俱棄。於中有四。一生死相隨喻。二主人還入問功德下審生定死喻。三主人即言若有已下生死俱厭喻四主人見下除離心喜喻。初中三句。初女答言汝甚愚癡以法責情。厭死求生不應法理故曰愚癡。不知斷生以去老死名無智惠。二主人問下以情審法喻。三女人答下法理現心喻。生起死前故言我姊。生死相隨故雲常與進止共俱。斷死必須先絕其生故言驅我亦當驅彼。第二審生定死喻中。主人還入問功德天外有一女雲是汝妹為實是不以情審法。功德天言實是妹下法來現心。於中初明死法隨生。隨故稱妹。次明生死相隨不捨。隨所住下明其生死作業各異。若愛我下明愛與憎義無偏屬。第三生死俱厭喻中。若有如是好惡事者雙牒生死。生好死惡。我俱不用生死俱厭。各隨意去生死俱遣。是時二女俱共相將還其所止生死俱離。捨聖之凡名還所止。第四句中見去心喜。文顯可知。上喻菩薩。下喻凡夫貪生受死。於中四句。初言二女復共相將至一貧家喻明生死隨逐凡夫。無德財故說為貧家。二貧人見下喻明凡夫生死俱受。始見心喜即請已下造業求之。三功德言下准聖責凡。我為他驅汝復何緣俱請我住。四貧人言汝念我下辯凡異聖。生隨凡情名汝念我。凡夫貪生並受老死故言以汝當復敬彼。是故俱請結答前責也。合中先合菩薩俱厭。凡夫愚下合凡俱受。   自下第二不同近行求生斷死。先喻後合。喻中四句。一近行求生喻。近行菩薩始修淨行名婆羅門。幼稚童子為苦煎迫名為飢逼。悕求人天雜死之生名見糞中有菴羅果即便取之。糞喻老死。果喻生也。二久行呵責喻。聖行菩薩名為智者。嫌彼求生故責之言汝婆羅門種姓清淨何故取是人糞中果。三童子聞下始行菩薩辯生所為喻。恥已求生名聞已愧。彰已內心實不貪生名我不食。為欲依生除斷老死名為洗淨。斷老死已並生俱捨名還棄之。四智者語下久行重呵喻。汝癡直呵。若還棄者本不應取責以顯癡。合中菩薩亦如是等合向第二及第四句。如彼智下舉喻以帖。凡夫之人欣生惡死合向第一及第三句。如彼童下舉喻以帖。   自下第三不同凡夫為生造因。先喻後合。喻中有二。一喻菩薩知生有死不為造因。二即作言下喻凡不知為生造業。前中四句。一喻說人舉果觀求。二有人遠下喻明菩薩聞說審問。三食主答下喻明說者嘆生辨死。四是人聞下喻明菩薩聞說厭離。就初句中四眾集處名四衢道。有人喻於說法之者。器喻教法。具說當來人天樂果名盛滿食。說彼生中具有色力安樂等事名色香具。勸人行因以資其果名欲賣之。第二句中有人喻於聖行菩薩。久流生死名為遠來。無樂自充故曰飢虛。厭苦疲頓名為羸乏。聞說彼果樂事豐足名見飯食色香味具。審其所說名指之言此是何物。第三句中食主答言此是上食色香味具嘆生殊勝。若食此下就人辨益。人受彼生名食此食。得色得力明其有樂。能除飢渴彰其無苦。多有天人以為眷屬名得見天。此前嘆生。唯有一患所謂命終彰其有死。第四句中是人聞已即作是念不用色等不求來生。亦不用死厭患當死。下明凡夫為生造業。即作是言食是食已若命終者何用賣之喻明菩薩徵說所為。受生必死何用勸求。食主答下喻顯說意。有智不買簡聖異凡。唯愚不知多與我買彰凡異聖。凡夫不知生必有死名愚不知。為求彼生多行善因名多與價。合中還二。先合智人知過不求。凡夫愚下合愚不知多與我價。   自下第四舉死寬遍成生可厭。於中先舉毒樹之喻。後合可知。   自下第五舉死寬長成生可厭。先舉糞喻。後合可知。   自下第六明生雜妄樂令人貪或成生可畏。先喻後合。喻中三句。一生雜妄樂喻。嶮岸喻於人天之身。臨墮三塗故名為嶮。於彼生中愚闇障心名為草覆。於彼生處妄樂牽情名於岸邊多有甘露。修因納得名有食者。天報延長名壽千年。處斯無苦名永除病。受之多慶名安穩樂。二凡夫貪惑喻。凡求彼樂名為貪味。不知彼樂臨墜三塗故言不知下有深坑。造善求之名前欲取。不覺命盡名為腳跌。顛墜三塗名塵坑死。三菩薩捨離喻。合中菩薩亦如是等合第三句。尚不欲受天上妙食況復人中舉上況下。法從喻稱故說為食。凡夫人下合第二句。乃於地獄吞噉鐵丸況復人天以下況上。   前明生過。次論觀行。下雙結之。以如是喻及餘無量當知生苦結前生過。是名菩薩住涅槃等結前觀行。   次觀老苦。於中初問次辯後結。辯中初略。譬如池下廣。略中三句。一明老所為能為咳逆上氣等事。二明所壞。能壞勇等八種之事。進謂精進。持謂持戒亦可憶持。三明所作。能作背僂懈怠懶等三種之事。廣中合有十五譬喻共顯老過。結中初言以如是喻及餘無量當知老苦結前所觀。菩薩修等結前能觀。   次觀病苦。於中初問次辯後結。辯中有三。一初五復次廣顯病過。二病因緣下明其六種起病因緣。謂苦惱等是其現緣。破壞浮囊撥撤橋樑是其過因。過為此事故現有病。三亦能卻下明其所損。所損有六。就後結中先結病苦。後結能觀。   次觀死苦。於中初問次辯後結。辯中初有十二復次廣顯死過。下有十句辯其死相。死者是其害身之所名嶮難處。無物自資可以超度名無資糧。一死長往名去處遠。無人將送名無伴侶。一受身已運運趣死無時暫停名為常行。未測近遠名不知邊際。亦可凡夫受身恆死名為常行。多少難測名不知邊際。一入死分昏沈難出名為深邃。諸根滅壞六識無用故曰幽闇無有燈明。命盡便死無所由從是故名為入無門戶。死不離身名有處所。最後一念命盡之時無所覺者名無痛處。世醫拱手名不可治。向之難裁名無所止。時至必遷名不得脫。此人身死不滅他陰名無破壞。世人見者莫不憂怖名見愁毒。死滅無處更無異相惡色可生名非惡色。見者驚恐名令人怖。身終即死名在身邊。時分難測名不覺知。結中還初結其死苦。後結觀心。   愛別離中先問後辯。略無結文。辯中初略。今當下廣。略中三句。一總明愛別為眾苦本。二如說下別明愛心為眾苦本。先舉偈頌。因愛生愛因愛生怖正明苦本。若離於愛何愛何怖反明苦本。愛因緣下重複顯之。三愛別離者謂命終下別明別離為眾苦本。先解別離。後明生苦。廣中今當分別顯示總以標舉。過去已下正辯其相。先舉往事。菩薩尚憶過去已下以昔況今。   怨憎會中先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有二。一觀怨會。於中初法次喻後合。二如人已下修治捨離。先喻後合。   求不得中先問後辯。辯中一切盡求是總。有二下別。五盛可知。   是名苦諦總以結之。   自下第二會通苦諦。昔日說樂。今時說苦。今昔相乖故須會通。迦葉先問。問中有三。一牒佛所說。五陰皆苦直非不然。陰盛是總故偏牒之。二何以下釋。三如諸經下徵問請會。初段可知。第二釋中何故徵問。下對辯非。於中初明凡夫有樂。偈中明其賢聖有樂。凡有樂中翻前所說五盛陰苦明五陰中悉皆有樂。昔告摩男若色苦等明色有樂。約求顯之。先反後順。如告比丘有三受等明受有樂。如佛先說若人修善則得樂者明行有樂。又如佛說於善道中六觸受樂論者不同。若依毘曇觸是行陰。依如成實說想為觸。則是此句就想明樂。眼見色等識陰有樂。聖有樂中初之二偈是小乘因。次一偈半是大乘因。次有半偈是小乘果。下有一偈是大乘果。小乘因中初之一偈明持戒樂。次有半偈明修惠樂。下之半偈明修定樂。大乘因中初偈利他。後半自利。八大覺中偏舉少欲知足智慧。餘略不舉。大小二果文中可知。   第三段中如諸經中所說樂相其義如是牒佛昔言。如佛今說舉佛今語。雲何當與此義相應雙就今昔相對徵問。昔說有樂雲何與此苦義相應。   下佛會通。先數後會。文中別有四。第一會前六觸受樂。眼見好色乃至意思。二迦葉言彼人不以一下生樂會為摩男說色有樂。三有三受下會前三受。四迦葉白若隨俗說是妄不下會前有人修善受樂。並會偈中賢聖善樂。   就初段中先略後廣。一切眾生於下苦中橫生樂等會通昔言。生滅行苦損惱相微故名下苦。凡夫眾生未覺此苦。於此苦中橫生樂想。故我昔說六觸受樂乃至意思好法受樂。是故今說與本不異會今同昔。是於下苦橫生樂故今所說。苦與昔所迷下苦不異。又復我今就彼下苦宣說苦想。與彼橫生樂想不乖故言不異。迦葉白下是其廣也。先難後釋。難有三句。一以細類粗難。二若復有人作是問下舉樂反辨難。三若下苦中生樂想下執事徵理難。就初難中以彼微細生滅行苦類三塗中粗重八苦。令皆生樂是其難也。文中初言如佛所說於下苦中生樂想者牒佛前言。下生已下將細類粗。三塗之中粗重八苦是其弊下故名為下。迦葉聞前微下苦中得生樂想。便徵如來欲令三塗弊下苦中亦得生樂。故言下生下老病等亦應生樂。下者所謂三惡已下辯其下相。於中約對中上顯之。此之一番粗有似難。細推非難雲何非難。如來所說輕微名下。以苦微故不彰粗樂故生樂想。迦葉所舉弊下名下。此苦粗重與樂正違雲何生樂所以非難。故佛不答。宜須記知。第二難中假舉他問請佛教答。如來若說下苦生樂。他若反並一切皆樂。但諸眾生於下樂中生於苦想。於中樂中生無苦樂想。於上樂中方生樂想。當雲何答。第三難中迦葉執事徵理以難。如來若說下苦生樂。未見有人當受千罰初一下時已生樂想。初一下時不生樂想。雲何說言下苦生樂。下苦之處已不生樂。明知世人樂處生樂。樂處生故非一切苦。下佛答之。前三難中但答後二。初一非難所以不答。文中如來先印迦葉第三難辭。用此印辭釋去向前第二句難。如是如是總述其言。如汝說下別述其言。如汝所說初一下上不生於樂。道理實是。以一下上不生樂故無有樂相。既無樂相雲何難言樂上生苦。何以故下正解向前第三句難。言何以故徵前起後。既無樂相我何以故說上苦中而生於樂。下對釋之。猶如彼人當受千罰受一下已即得脫者便生樂想。是故我說於無樂處妄生樂也。無樂猶前下苦義也。   自下第二會為摩男說色有樂。迦葉初先難前起後。彼人不以一下生樂以得脫故而生樂想。下佛印之。即是會上。言是故者是得脫處而生樂故。昔告摩男五陰法中色陰有樂是實不虛。人天五陰得離三塗粗重之苦故樂不虛。前者略故單雲色陰。此中具故五陰通論。   自下第三會上三受。文別有四。一舉三受三苦為問。二辯其相。三就受明苦。四以是下結。初段可知。第二辯中先辯三受。所謂苦樂不苦不樂列其名字。逼惱名苦。適悅名樂。中容受心不同前二名不苦不樂。又捨前二亦得名捨。此三心法納境稱受。名義如是體相雲何。分別有四。一當相分別。如彼成實受相品說。損減身心名為苦受。增益身心名為樂受。非損非益名不苦不樂。二對因分別。一切惡果斯名為苦。一切善果說為樂捨。是義雲何。若依雜心。三禪已下一切善果斯名為樂。四禪已上一切善果斯名為捨。若依成實。善分為二。一欲界散善。二上界定善。散善之中增上業果說為樂受。下品之樂說為捨受。以此微樂難覺知故。問曰。苦中亦有微下不善業果何不名捨。偏說下樂為捨受乎。釋言。苦果違害之法。性與情返。微有即覺。故入苦中。不得名捨。樂果順情非切心法。微者難覺故分為捨。又復一切苦樂二受皆用微細行苦為體。於行苦上宣說苦受。苦受必重為心所覺。故不名捨。於行苦上宣說樂受。樂受必微。於中上者為心覺適。當相名樂。輕微之者非心能覺。轉名說捨。定善之中下善業果說之為樂。四禪已上勝善所得說之為捨。以彼寂靜難覺知故。三對緣分別。緣有三差。謂違順中。違緣逼惱名為苦受。順緣生適名為樂受。與二相違名不苦不樂。四約時分別。於中約對三緣辯時。若對違緣。相應時苦。離時生樂。久離則捨。若對順緣。初受生樂。中受時捨。久受則苦。或有順緣相應時樂。離時生苦。久離則捨。若對中緣初受時捨。久受生苦。離時生樂。或有中緣初受時捨。久受樂著則生樂受。離時生苦。三受如此。更有多義。廣如別章五陰中說。下辯三苦亦如別章釋。自下第三就受明苦。苦受之中備具三苦。先舉後列。於苦受中違緣逼惱名為苦苦。緣壞致惱名為壞苦。厭行生惱名曰行苦。又心性是苦於理性苦上加前三苦通名苦苦。即彼心體無常壞滅名為壞苦。即此心體遷流名行。行流不安名為行苦。又復前後無常破壞同名壞苦。同體四相虛集名行。虛集之行體無自性。自性無安名為行苦。餘之二受各具二苦。所謂行壞。與向後門三苦之中行壞苦同。問曰。何故就受明苦。為彰昔日所說三受皆是苦故今說為苦。第四結中句別有四。前之兩句就樂結苦。後之兩句就苦結樂。就樂結苦成今所說一切皆苦。就苦結樂成其昔日說苦為樂。以是因緣生死之中實有樂受是第一句結成有樂。以生死中有三受故實有樂受。以苦樂性不相捨離是故說言一切皆苦是第三句結成有苦。以三苦故生死無樂。無樂猶是苦之義也。但佛菩薩隨世說樂是第四句就苦結樂。   自下第四會上有人修善受樂並會賢聖諸受樂偈。迦葉初先徵前起後。若隨俗說是虛妄不牒以總問。如佛所說修行善者則受樂等別舉以問。於中先舉修善受樂。次舉賢聖諸受樂偈。下問虛不。若是妄下舉佛離妄徵破妄說成樂是實。下佛會之。先會賢聖諸受樂偈。如上所說諸受樂偈總牒前偈。即是菩提道之根本別會偈中大乘之樂。亦能長養阿耨菩提別會偈中小乘之樂。遠能趣向故曰長養。以是下結。譬如已下會前凡夫修善受樂。會意如何。明此善法與樂作因名之為樂。亦能生苦故復名苦。寄喻顯之。先明生樂。後彰生苦。   上來第二會通苦諦。菩薩於八解苦無苦是第三段明觀苦實。是苦實中無有苦相故曰無苦。一切聲聞辟支佛下是第四段重複會通。以二乘人不知有為生滅善法。能為無上菩提樂因。佛為是人於下苦中宣說有樂。唯有菩薩住大涅槃知彼善法能為無上菩提樂因。亦為生死變易苦因。故說為苦。亦說為樂。   次觀集諦。先問後辯。辯中有四。一明集體二迦葉白下會通集諦。三凡有九下廣顯集過。四凡夫有苦無諦已下結觀虛實。初中觀集是陰因緣總觀集義。下出集體。集體眾多據強說愛。於中初先開合辯相。從一至多。愛有二種善不善下辯定是非。前中初先總說為一。所謂集者還愛於有。從有果生還復愛著未來有果是以言還。次分為二。二有兩門。初約內外以分二種。後約已得未得分二。次分為三。三有兩門。一約界分三。二約煩惱業苦分三。愛能起業名業因緣。緣愛生諸結名煩惱因緣。愛能招苦名苦因緣。次分為四。後分為五。下隨所須分為無量。就後辯定是非之中。初以菩薩對凡說二。先舉。次列。後辯可知。後以菩薩對小說二。先舉。後列。下辯是非。凡愛是集。菩薩則非。何以下釋。二乘如何道理。二乘亦集。望分段果得言非集。望變易果得言是集。雖有是義。文略不說。   第二會中迦葉先問。下佛先讚。後為會之。先會昔言。如汝所說非為非因。但陰已下會通今語。以愛增上故偏說之。於中初總。譬如下別。別中三句。一明愛心煩惱隨逐。二明愛心結業依住。三明愛心潤生苦報。皆先立喻。後合可知。   自下第三廣顯集過。先舉九數。次列九名。初門縛聖。次六損凡。次一敗聖。後一惱凡。次釋後結。   第四結觀虛實之中。因結集觀乘辯餘三。今先辯其諦義淺深。後約人論。苦有三重。一苦。二諦。三者是實。逼惱是苦。因緣有無法相不謬目之為諦。窮其本體是如來藏性。如來藏性由來不起。今亦無滅。自性常寂。苦體實然故名為實。餘亦如是。今約此義彰觀差別。為明菩薩兼舉凡夫二乘顯之。苦中初言以是義故凡夫有苦而無諦者。以前凡夫所有之愛但名為集不名諦故。苦中亦爾。但有其苦而無其諦所以有苦。未有智解知見法相所以無諦。尚無有諦焉得見實。聲聞緣覺有苦有諦而無實者。此人現有分段殘果。當有變易生死正果。故言有苦。知苦因緣假有無性名有苦諦。未窮苦本所以無實。諸菩薩等解若無苦是故無苦。而有實者菩薩變易生死未盡亦應有苦。以其證實解苦無苦故隱不論。知苦實性名為解苦。不見苦相故雲無苦。是故下結。良以是人解苦無苦是故無苦。既知法相亦知苦實名為真諦。集亦如是。滅道諦中偏約二乘以顯菩薩。聲聞緣覺斷惑有滅未窮法實所以非真。菩薩斷惑所以有真。道亦如是。   次觀滅諦。於中初舉次辨後結。舉中初言菩薩見滅明見滅相。見於滅諦明見滅實。辨中五句。前四明滅。後一辨諦。前四句中初句明常。第三明淨。第四明我。末後句中離十三相以為真諦。十三相者。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即以為五。男二相通前為七。生住滅相通前為十。苦樂及與不苦不樂通前十三。此十三中前之十相下文多說。後之三相唯此論之。論實反望由來無此是故於此不取相貌。無相可取。是滅中極。故名畢竟寂滅真諦。   次觀道諦。於中初問次辨後結。辯中有二。一出道諦。二迦葉白下會通道諦。前中先喻。後約顯法。因八聖道見一切法常無常等見無常等合見粗物。見常法等合見細物。於中細分有十七門。相從為七。初常無常有為無為法相分別。生死之法無常有為。涅槃之法常而無為。二生非生物與非物依正分別。眾生正報。物是依報。三苦樂等因果分別。初苦樂等是其生死涅槃之果。下惱非總業及非業。是其生死涅槃之因。四實非實等理行分別。實與非實是其理也。真諦名實。世諦不實。乘與非常是其行也。三乘是乘。世善非乘。五知無知等境智分別。知與無知是其智也。聖慧是知。凡識無知。下陀羅驃非陀羅驃求那非求那是其境也。陀羅主諦。求那依諦。六見非見等色心分別。七道非道解行分別。道與非道是其行也。解與非解是其解。   就會通中迦葉先問。若八是道義不相應牒以總非。何以下釋。初先徵問。下廣辯之。於中先舉如來昔言有十四句。若八聖下對今徵責。句別有四。一舉今所說八聖為道。徵昔為虛。二若彼諸經非虛妄下以昔不虛徵佛昔日不說八正。三若彼不下以昔不說責佛錯謬。四然我下明佛離錯請釋所以。下佛先歎。後為釋會。先法後喻。法中如是悉入道諦通會昔言。如我所說若有信下別會初句。是故已下信已無錯。如來善下明已說意。喻中有六。一水藥喻。明道體一隨治為多二水名喻。明道體一隨欲分多。此諸水名當應是其異因別語。亦可梵語之差別耳。第三金喻。明道體一隨根為多。先喻後合。合中增數次第辯之。復說三種見智慧者。如小乘中見道八忍是見非智。推求名見。與疑得俱未得決斷故不名智。盡無生智是智非見。於境決斷故得名智。是息求心非推求性故不名見。餘無漏慧亦見亦智。慧義則通。就四門中小乘分三。見修無學。大乘為一。通名佛道。就五門中依如成實。信行法行在見道前。鈍名信行。利名法行。見道已上名信解脫及與見倒。鈍名信脫。利名見倒。依中阿含。信行法行在於見道。利鈍如前。信脫見倒在於修道。利鈍如上。於彼那含羅漢人中得滅定者說為身證。餘皆可知。是道一下總以結之。此是第三。第四火喻成上第一明道是一隨治分多。第五識喻成前第三明道是一隨根分多。第六色喻成前第二明道是一隨欲分多。皆先立喻。後合可知。   上來第八廣明觀諦。自下第九結說利益。是四聖諦諸佛世尊次第說之是結說也。以是因緣無量眾生得度生死明利益也。   自下第十明其四諦攝法周盡。亦得名為簡大異小。下文之中有二問答。從初問答明諦攝法。從後問答明大異小。就前問中迦葉先舉如來昔言。昔佛一時在恆河岸屍首林中舉佛所在。取其樹葉舉佛所作。告比丘等舉佛所問。比丘言等舉昔所答。我所覺等舉昔所辯。我所覺法如大地草。所宣說者如手中葉。下就為問。世尊爾時說如是言如來所了無量諸法牒佛前言。若入四諦則為已說若不入者應有五諦進退徵問。下佛先歎後為辯釋。如是諸法悉在四諦。就後問中迦葉復言如是等法若在四諦如來何故唱言不說重徵昔言。下佛為解。雖復入中猶不名說略答其問。總故入中。別不名說。下廣釋之。先徵何故。下對辯釋。先分二智。初舉。次列下就人論共有三智。下智在凡彼不知諦所以不說。下約辯諦。中智所知是有作諦亦名有量。上智所知是無作諦亦名無量。有作無作約行分別。據小所觀。望後更有大乘諦觀可以修作名為有作。據大所觀。望後更無餘觀可作名為無作。有量無量就法分別。解有三義。一寬狹分別。小乘所觀苦集二諦止在分段。因之與果滅道二諦唯是分段。因果對治觀法局限故名有量。大乘所觀苦集該於分段變易二種因果。滅道統收分段變易兩種對治。觀法寬廣故名無量。二淺深分別。小乘法中觀諦淺近。如毘曇說。苦者實苦不可令樂。乃至宣說道是實道更無餘義。又如成實說。觀四諦假有無性以為至極更無餘義。以斯淺近故名有量。大乘法中論其破相窮空畢竟乃至因緣法相亦無。語其顯實宣說甚深如來藏性以為諦實。故勝鬘雲。於聖諦處說如來藏。以此窮深故曰無量。三粗細分別。聲聞於諦總相粗知不能微細故名有量。菩薩於諦所知微細。如一苦中能知無量微塵數苦。餘亦如是。故曰無量。今此所論據後言耳。上智所知無量四諦昔經未辯故不名說。明苦諦中句別有八。陰入界三。就五陰中別分有五。故有八句。餘三諦中各有一句。文皆可知。   知世諦下。大段第二約就二諦以論聖行。於中有二。一乘上所辯約就二智以明二諦。二文殊白下問答廣辯。前中總相知於世諦是名中智。隨別細故是名上智。故三法印為第一義是名中智。知彼真實如來藏中恆沙佛法無量無邊為第一義是名上智。   下廣辯中有二問答。前一問答明諦體一。不相離故。後一問答明諦相異。淺深別故。就前問中先牒二諦總問雲何。次就二諦問相有不。下就設難。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就有徵難。如其無者將非虛妄就無遮責。下佛答之。世即第一。以相即故亦得相有。   第二文殊執即徵別。若二相即便無二諦。下佛答之。有善方便隨生說二總明有二。若隨言下別顯二相。先舉二數。次列二名。二諦之義如章廣辯。下廣釋中文有八番。初番約人以釋其名。世人知者名為世諦。出世人知名第一義。後之七番當法辯相。於佛法中粗分有二。唯大與小細分有四。一立性宗。小乘中淺。宣說諸法各有體性。二破性宗。小乘中深。宣說諸法假有無性。三破相宗。大乘中淺。破遣諸法因緣之相宣說諸佛畢竟空寂。四顯實宗。大乘中深。宣說妄情所取諸法畢竟不有真實法界常住不壞。於此四中皆有二諦。下七番中。初三是其立性宗中所辯二諦。次二是其破性宗中所辯二諦。次一是其破相宗中所辯二諦。後一是其顯實宗中所辯二諦。今此文中以深攝淺故偏論之。   就初宗中具說有七。一情理分別。妄情所取我眾生等以為世諦。無我之理為第一義。二假實分別。瓶衣車乘舍宅軍眾如是一切假名之有名為世諦。陰界入等實法之有為第一義。故雜心雲。若法分別時捨名則說等世俗也分別無所捨是名第一義。三理事分別。陰界入等事有為世。四諦十六行法相道理為第一義。四縛解分別。苦集是世。滅道第一。五有為無為分別。苦集及道理中非上同為世諦。滅諦精勝說為第一。六空有分別。於彼四諦十六行中除空無我皆名世諦。空與無我理中精妙說為第一。七行教分別。教名世諦。行名第一。故雜心雲。經律阿毘曇是名俗正法。三十七覺品是名第一義。今此但彰初之三門。餘略不辨。第一先就情理分二。五陰和合稱言某申。凡隨所稱計有我人。是名世諦。聖人解陰無有某甲。離陰亦無。名第一義。第二約就假實分二。先明二法有名有實是其實法。陰界入等依名求有體可得故言有實。有名無實是其假法。瓶衣車乘舍宅軍眾如是一切假施其名。推求無體故曰無實。下就辯諦。假為世諦。實為第一。第三約就事理分二。事為世諦。理為第一。事有假實。如我眾生乃至兔角旋火輪等是。其假中。諸陰界入是其實事。此等一切同名世諦。苦集滅道法相道理為第一義。   下次就其破性宗中以辯二諦。於中兩門。前門就其假法空有以辯二諦。後門就其實法空有以辯二諦。就前門中先明世諦。世法有五總以標舉。次列五名。下辯後結。於是五法心無顛倒名第一者。故其性空不立定性名無顛倒。就後門中無燒割等名第一者。諸法性空名第一義。   下次就其破相宗中以辯二諦。八苦之相以為世諦。無八苦相為第一義。問曰。此宗所辯二諦與前何別。釋雲。前說因緣假有以為世諦。此宗宣說妄相之有以為世諦。前宗宣說無性之空為第一義。此宗宣說無相之空為第一義。有斯別耳。   次就第四顯實宗中以辯二諦。事相緣起以為世諦。法性緣起名第一義。先喻後合。喻相雲何。譬如一人隨用分多。若其走時名為走者。收刈之時名收刈者。如是一切。諸法如是。父母生邊名為世諦。因緣生邊名為第一。因緣所生汎有六重。一事因緣生。如毘曇說二法因緣生。唯苦無常生滅法數。三假因緣生。如成實說。四是妄相因緣所生猶如幻化。五是妄想因緣所生如夢所見。六是真實因緣所生。所謂佛性十二因緣如水起波。前五緣生並是世諦。今據第六故名第一。   自下第三約一實諦以明聖行。文別有二。一問答略辯。二問答廣辯。略中文殊先問起發。所言實諦其義雲何。佛答有七。從真乃至常樂我淨。七中初門直指實體。實名真法當相正辯。若法非真不名實諦反以顯之。後之六門隨義分別。於中三對。初二一對所遣分別。次二一對行教分別。後二一對因果分別。就初對中前離四倒。後出妄想。心想見等是其妄想。實諦無倒正辯其相。無倒名實牒以結之。實諦無妄正辯其相。妄不名實反以顯之。第二對中實名大乘約行實分別實。是佛說約教分別。第三對中實名一道就因分別。實名常等就果分別。   下廣釋之。解初門中文殊先問。若以真實為實諦者牒上初門。下對佛等而為請門。若是真法即是如來虛空佛性。若即如來虛空佛性。如是三法便無差別。此如來者是其真實法身如來。如來是果。佛性是因。若論虛空非因非果。彼前實諦據佛以論畢竟清淨。於此體上更無生死妄染可得故即如來。就凡論之。猶為生死妄想所覆。與後顯時淨德為本。故名佛性。就實論實。實則平等。離一切性故曰虛空。良以此三皆即實諦故無差別。下佛答之。述其所問即為答矣。文中有三。一總明如來虛空佛性非苦集等。亦非彼諦而是其實。二所言苦者為無常下別釋如來虛空佛性非苦集等。但是其實。三復次真者即如來下別釋如來虛空佛性非是彼諦但是其實。初中兩番。一就苦等明其淺深三種差別。苦中三者。三苦之八事苦差別直名為苦。即此苦法因緣有無法相不謬說之為諦。不同向前一實之諦所依不空如來藏性名之為實。集中三者。諸業煩惱說之為集。諦實如上。滅中三者。數滅無為直名為滅。諦實如上。道中三者。戒定慧等直名為道。諦實如上。二明如來虛空佛性不同前二。但即其實。如來有二。一報。二法。若論報身即滅即道。今說法身。是故乃至非滅非道。自下第二別釋如來虛空佛性。不同苦集滅道四事。但即其實。苦中五句。一辯苦相。所言苦者牒前有苦。下辯其相。苦性非恆故曰無常。苦體虛妄見實則捨故雲可斷。二是實下就苦顯實。苦家實性是一實諦故名為實。不同向前所非之諦。三明如來不同前相。言非苦者不同向前所牒之苦。非無常者不同向前為無常相。非可斷者不同向前是可斷相。四是故下辯明如來唯即前實。以是如來不同向前苦等相故唯是其實。五以如來類空佛性。集中亦五。一辯集相。所言集者牒前有集。下辯其相。能令陰生正顯集義名苦無常。傍論集過。集體生滅。生滅交切故名為苦。集體遷流故曰無常。問曰。無常苦無我等是其苦行。今以何義說之為集。釋言。苦等有別有通。別則苦中唯有無我等。更無餘義。集中唯有因集有緣。苦上設有因集等義判屬集中。集中雖有無常等義判入苦中。通則苦中亦有集義。故彼十二因緣法中苦果生後同名因緣。因緣猶是集之別稱。集中亦有無常等義。故此文中說集以為無常與苦。義雖通有。苦中用彼無常苦等以為正義。因集有等以為兼義。故名苦諦。集中用彼因集有等以為正義。苦無常等以之為兼。故名集諦。今就通義故說集諦。為無常苦是可斷相彰集體虛。見實則捨故名可斷。二是為下就集顯實。集家實性是一實諦故名實諦。不同向前所非之諦。三如來下辯明如來不同前相。如來非集不同向前所牒之集。非陰因者不同向前能令陰生。非可斷相不同向前是可斷相。亦應說言非無常相。文略故無。四是下辯明如來唯即前實。以是如來不同集相故是實諦。五以如來類空佛性。滅中亦五。一明滅相。所言滅者牒前有滅。下類其相。名滅煩惱正顯滅義。亦常無常隨義分別。先舉後釋。二乘所得有二種義名曰無常。一終須遷轉趣向大乘故曰無常。二二乘之人雖入涅槃。於未來世心想還生。心想生故滅則不恆。故曰無常。亦名證法對心顯滅。二是為下就滅顯實。滅之實性是一實諦故名實。三明如來不同滅相。不名滅者不同向前所牒滅諦。不名能滅不同向前名滅煩惱。非常無常不同向前亦常無常。不名證知不同向前亦名證法。法身如來古今平等。不同滅諦除障始剋。故不名證。四常住下辯明如來唯即前實。體真常住故名實諦。五以如來類空佛性。道中亦五。一辯道相。道者牒前。下辯其相。能斷煩惱彰道功能。亦常無常顯其體義。二乘之道一向無常。大乘之中有常無常。真道是常。緣治無常。可修法有道是心法可以進習故名可修。二是名下就道辨實。三明如來不同道相。如來非道不同向前所牒之道。如來非能斷煩惱者不同向前能斷煩惱。非常無常不同向前亦常無常。非可修者不同向前是可修法。四常住下辯明如來唯即前實。以常住故名為實諦。五以如來類空佛性。   自下第三別釋如來虛空佛生非諦是實。於中有二。一以真法即如來等。二有苦因下明如來等不同彼諦唯其是實。先總後別。總中初先並舉四諦。言有苦者舉前苦諦。有苦因者牒前集諦。有苦盡者牒前滅諦。有苦對者牒前道諦。次明如來不同彼諦。如來非苦不同苦諦。乃至非對不同道諦。中越集滅故曰乃至。是故下結。結彼如來是實非諦。後以如來類空佛性。別中偏明不同苦諦。餘略不論。苦者有為有漏無樂辯其諦相。如來非為非漏安樂明佛不同。是實非諦總以結之。虛空佛性略而不論。   明不倒中文殊先問。如佛所說不倒名實牒佛前言。若爾諦中有四倒不就諦審問。如其有下就之設難。若四諦中有四倒者是則實諦不離四倒。雲何上言無有顛倒名為實諦一切顛倒不名為實。下佛為釋。一切顛倒皆入苦諦略明倒心是苦非實倒應是集。報心為體。報心是苦。從體以名故雲入苦。又此倒心與苦作因生苦名苦。以是苦故四諦中有。不名實諦。如眾生下廣明倒心是苦非實。於中初先法說明倒。譬如已下喻說顯倒。如是倒下明倒是苦。   明不妄中文殊先問。如佛所說不妄是實牒佛前言若爾虛妄則非實諦以理審問。佛答有二。一明虛妄是苦非實。二聲聞下明離虛妄方得為實。前中初言一切虛妄皆入苦諦略明虛妄是苦非實。理實妄體亦是集諦。報心為體。從體以名故說為苦。如眾生下廣明虛妄是苦非實。後中先明諸聖不行故名虛妄。後明諸聖斷離名實。   明大乘中文殊先問。如佛所說大乘是實牒佛前言。當知聲聞緣覺不實以理審問。下佛為辯。彰彼二乘亦實不實。先舉後釋。   明佛說中文殊先問。佛答有二。一明魔說苦集諦攝而非實諦。二凡是下辨定魔說。   明一道中文殊先問。如佛所說一道無二牒佛前言。外道亦說一道無二若言一下相對為問。若言一道與外何別責其差別。若無差下難破無別。若內與外無差別者是則內外二道清淨。雲何上言一道清淨。下佛答之。先明外道但有苦集而無滅道。於非滅下釋無所以。妄生憶想是故實無。於中先明外道之人非滅道中生滅道想。四空非滅妄生滅想。彼因非道妄生道想。餘亦如是。次明外道非因果中生因果想。果猶是滅。因是道也。以是義下結彼外道實無一道清淨之義。   第七常樂我淨等中文殊先問。如佛所說常樂我淨是實義者牒佛前言。諸外道下舉外翻內。諸外道有佛法中無略翻其內。何以下釋種種說有。常樂下結。釋中先問。下廣辨辯。明諸外道廣說諸行常樂我常。故外道有。佛說諸行無常苦等。所以應無。文中初明外道計常。次樂。次淨。後明計我。   常中初略次廣後結。諸外道輩亦說是常是初略也。謂說五陰諸行常矣。雲何下廣。先徵後辯。有八復次。一以可意不可意報受之不失證成常義。先直立常。若言已下難破無常。以是義下結成已常。二以殺生為因不亡證成常義。先自立常。若言已下難破無常。三繫心下以彼世人專念不忘證成常義。先自立常。若無常下難破無常。四一切憶下以其所想不滅證常。若無常下難破無常。五諸所作業下以所久習增長證常。六算數下以其算數增長證常。先立常義。次破無常。以一不滅得至二下結成已常。七如讀誦下以其讀誦漸增證常。亦初立常。次破無常。後結常義。八瓶衣下以其一切諸物不滅證成常義。後結可知。   次明計樂。復言有樂總以標舉。雲何下廣。有五復次。一以受者得可意報證成有樂。先略。次廣。以是下結。二以生人求望心故證成有樂。先明有樂。次破無樂。以求下結。三以佈施能為樂因證成有樂。先舉。次辯。是故下結。四以觸數能為樂緣證成有樂。先明有樂。次破無樂。後結有樂。五以上中下樂差別證成有樂。先舉。次辯。後總結之。   次明計淨。先舉後辯。有三復次。一生人欲心證成有淨。二金銀等諸實淨物證成有淨。三以諸仙阿羅漢等五陰淨器證成有淨。於中初舉次辯後結。   下明計我。先總標舉。下別顯之。有八復次。一以眼等我之用具證成有我。先立我義。後破無我。二以有我相證成有我。有我略舉。雲何知下問答略辯。何等已下問答廣辯。是故下結。三以能別知證成有我。先舉。次辯。是故下結。四執鎌下以有作用證成有我。五即於生時欲得乳等宿習不亡證成有我。六以瓶衣車乘等事和合益人證成有我。先略標舉。譬如下辯。是故下結。七以遮故證成有我。先自立我。次破無我下牒結成。八以伴故證成有我。先略標舉。雲何下辯。如是下結。   上來廣辯。以是義故外道亦說我有真諦總以結之。   下佛破之。文別有四。第一廣呵。第二廣破。第三重呵。第四結破。初中若有常樂我淨非沙門等如來總呵。何以故下如來廣呵。先徵後辯。於中合有二十二句。第二破中依前四計次第破之。就破常中初總次別後總結破。前總破中是諸外道迷惑顛倒言諸行常呵其所立。諸行若常無有是處非其所立。我觀諸行悉皆無常翻其所立。   就別破中雲何知耶徵前起後。下正破之。所破有八。如上廣辯。一以可意不可意報受之不失證成有常。二以殺生業緣不壞證成有常。三以專念不忘證常。四以所想不滅證常。五以習業增長證常。六以算數增長證常。七以讀誦增長證常。八以一切瓶衣車乘山河大地相似不滅證成有常。如來今此先破初二。次破第八中五復次一處破之。   破初二中文別有四。一明諸行從緣生故悉是無常。二佛性下舉常顯之。三以是義下結前第一。四是諸外道不見性下對前二明諸外道不得常法所可言說悉皆非常。   初中有二。一汎明諸法從因緣生悉是無常。二是諸外道無一法下正明外道所計常者無有一法不從緣生故是無常。外道多計五陰為常。五陰法中何有一法不從緣生為是無常。   第二破中初先明其佛性是常。後以佛性即於三寶類明三寶亦皆是常。前中十句。一明佛性無生無滅所以是常。二明佛性無去無來不遷動故。三明佛性非三世攝不流變故。四明佛性非因所作非無因作。非因生故非因作為。了因了故非無因作。五明佛性非作非作者。佛性之性不生涅槃故名非作。亦不使他生涅槃果名非作者。六明佛性非相非無相。非無相眾相永絕所以非相。法界門備故非無相。七明佛性非是有名亦非無名。就實論實。實外更無名字可得所以非名。就緣稱性。性為名顯故非無名。八明佛性非名非色。不同四陰所以非名。不同色陰故曰非色。九明佛性非長非短。離色相故。十明佛性非陰界入之所攝持。實不同相所以不能。是故名常總以結之。下以佛性類即三寶。於中初以性即如來。如來即法。法即是常。後以常義即於如來。如來即僧。僧即是常。   自下第三結前第一。於中先明從緣生法悉不名常。是諸外下明諸外道所計常者無不緣生故是無常。自下第四明諸外道不見常法。所說常者悉是妄語無有真常。   諸凡夫下超破第八。於中先明外道所計其實非常。虛空已下舉常顯之。前中初先牒其所計。當知已下明其非常。一切有下出非常法。就下舉常顯無常中句別有五。一明虛空無為故常。此名法性以為虛空。非太虛也。二明佛性無為故常。三以空即性。四以佛性即已如來。如來即無為無為即常。五以常即法。法即是僧。僧即無為。無為即常。   有為之法凡有二下破向中間五句計常。於中初先分法為二。後就此二破其所計。   前中初言有為有二總以標舉。色非色法別列其名。下辯其相。非色所謂心心數法。六識是心。想等是數。色謂四大。依如成實。色有十四。五根五塵及以四大。若依毘曇。色有十一。五根五塵及法入中無作之色。今以何義偏說四大。唯依成實。大是塵果。復是根因。舉因知果故不說根。舉果知因故不說塵。若依毘曇。四大是其造色之本。故偏舉之。舉本收末故不說。餘。若依佛陀提婆所立說。色唯四大。外更無造色。今說似彼佛陀提婆。   下就此二破其所立。說心無常破前第三第五第六及與第七。以此四種就心計故說色無常。破前第四所想不滅。以此一種就色計故。   就初心中。心名無常總以標舉。何以下釋。以是下結。釋中初言何以故者徵前起後。性是已下舉後顯前心無常義。先開四門。性是一門。明其六識體性名異。故是無常。攀緣第二。明其六識緣境各別。相應第三。明其六識相應法界。分別第四。明其種種義門分別心非是常。下依此門次第辯之。眼識性異乃至意異廣上初門。色境界異乃至法異廣上第二眼識相應異乃至意識相應異者廣上第三。想受等數是相應法。眼識俱者不至餘識名相應異。餘亦皆爾。   心若常者眼識應獨緣一切下廣前第四。於中合有十一復次。初五復次更以餘義破遣心常。次三復次正破前執。次二復次重以餘義破遣心常。後一復次正破前執。   就前五中初以一識不能獨緣一切諸法破遣心常。二以因緣可破壞義破遣心常。三以對治行門各異破遣心常。四以眾生心性各別破遣心常。五以多分別破遣心常。   初中心若常者。眼識應獨緣一切法破他計常。常則不滅。是故應獨緣一切法。且徵眼識。餘略不論。眼識異下自顯無常。以法相似唸唸生下釋彼凡夫計常所以。   第二句中以諸因緣可破壞故亦名無常略以標舉。差別名壞。眼等諸識因緣各異。故曰差別。亦可破滅名之壞。眼等諸識藉緣而生。緣闕不起故名破壞。下辯可知。第三句中別有四句。一自明無常壞行因緣。心名無常略以標舉。觀行之心能壞生死有為諸行故名彼觀以為破壞。諸行因緣壞行緣異故心無常。所謂下列二心若常下破他計常。常則定住。是故修習無常想者。尚不得觀苦空無我。況復得觀常樂我淨。三以是義下對前第二結明外道執常之過。以計常者堅著有為。不能觀察無為義故。外道法中不能攝取常樂我淨。四善男下對前第一結明心法定是無常。此第三竟。   第四句中心性異故名為無常略以標舉。下別顯之。先明一切賢聖心異。一切外道心有三下明其正見凡夫心異。一切外道告所對人。心有三下對彼外道明其正見凡夫心異。是中未明外道心異。在後別論。正見凡夫心有三種。一作業心。二受報心。三煩惱心。作業心中有三舉數。列名可知。樂相應等是受報心。貪相應等是煩惱心。下次明其外道心異。一切外道心相亦異略以標舉。下別顯之。所謂愚癡相應異等是煩惱心。進止心異是作業心。   第五句中心若常者亦復不能分別諸色。以多分別破心定常。常則不動。安能分別種種諸色。所謂青等出所分別。   上來五句別以餘義破遣心常。次下三句正破前執。心若常者諸憶念法不應忘失破前第三專念證常。常應定住何緣忘失。所念忘失判知非常。心若常者凡所讀誦不應增長破前第七讀誦增長。常應定住何緣增長。心若常者不應說言已作今作破前第六算數增長。於中初先破他計常。就算數中數竟已作。正數今作。未數當作。常法一定。雲何得有已作今作。若有已。作今作已下正顯無常。   次下二句復以餘義破遣心常。心若常者不應分別怨親中人。心若常者不應說言我物他物若生若死。   下一復次正破前執。心若常者雖有作業不應增長破前第五作業增長。常法一定雲何增長。   以是義下總以結破。   下次宣說色法無常破前第四所想不滅。於中初先結前生後。我今於此非色法中宣說無常其義已顯是結前也。復當為汝說色無常是生後也。次廣明之。有十復次。一本無今生生已還滅故是無常。於中初總。次就內外別以顯之。是故下結。二所有下明內外色隨時變異故是無常。三內外味異故是無常。四內外力異故是無常。五明內外狀貌各異故是無常。略但說內。六明內外果報各異故是無常。七明內外名字異故悉是無常。八內外色壞已還合故是無常。九內外色隨時漸生故是無常。十內外滅異故是無常。凡夫已下解釋凡夫計常所以。以見相似相續而生所以計常。   上來第二廣破計常。以是義下總以結之。   無常即苦破前計樂。苦則不淨破前計淨。我因迦葉先問已答指上廣顯。如來於前群牛喻中。因迦葉問廣明外道畢竟無有常樂我淨。故指顯之。   下次破我。諸行無我總破也。下別破之。計我有八廣如上辯。一有我用具證知有我。二有我相故知有我。謂俯仰等。三別知故定知有我。見人食果口中生涎。四有我用故知有我。謂執鎌等。五宿習故明知有我。六諸事和合利益我故明知有我。七遮故有我。八伴故有我。今此文中依名正破。但破五句。謂破第二第三第五第七第八。以義會之八句皆破。但不次第四對記之。其第一對先破第一次破第四。其第二對先破第七次破第八。其第三對先破第六卻破第五。其第四對先破第二後破第三。   就初對中先破第一我之用具。具謂六根。六中前五是其色法意是心法。故今就其色心以破總一切法。謂色非色略舉二法。下就破我。於中先明色法非我。初舉。次釋。以是下結。下明心法。非色非我略以標舉。何以下辯。心從緣生是故非我。以專念下超破第四我之作業。是中如來不當所執題以正破。取彼常中專念憶想破我作業。何故而然。專念憶想通亦是其我作業故。於中先就專念破我。初舉直非念性非我若以專念。為我性下舉妄徵破。下復就其憶想破我。若以憶想知有我者舉其所立。無憶知無反其所立。如說已下廣舉無憶破其有我。先舉世人相問之事。下明破我。有我不問。問故無我。   第二對中先破第七遮故有我。於中有二。一以佛遮破其有我。二以外道不遮破我。前中初先牒其所立。遮故知無反其所立。下廣顯之。於中初明有我不遮。如調婆達終不言非舉事類顯。我亦如是我終不遮當法正辯。下明有遮定知無我。下就不遮明無我中。若以遮故知有我者牒其所立。汝今不遮定應無我即取其義反以破之。下破第八伴故有我。先牒所立。以無伴故應無有我略翻其言。良以真我無有伴故。有伴之者應無有我。下廣顯之。於中先明真我無伴。有法無伴謂如來等類以顯之。我亦如是實無伴者正明如來真我無伴。以是義下結伴非我。   第三對中先破第六諸事和合利益於我。外道取彼世人所說諸事和合益我之言執定有我。故今破之。明但假名都無實事。於中初先牒其所立。下對破之。無我法中亦有我名彰名無實。如貧賤下舉事類顯。如我死下破名有實。如言我死舉世人語。若我死者我則殺我依名徵實。若諸外道聞言益我即謂有我。如死言我我亦應死。若我死者此我便是可殺之我。是故說言我則殺我。而我叵殺簡實異名。假名殺我結名無實。如矬人下舉事類顯。以是義下結成無我。下破第五宿習有我。先牒所立。下正破之。若有我者不應執持糞穢等舉事反徵。以是義下結成無我。以是執持糞穢等故定知無我。一切生下釋彼嬰兒求乳所以。是故下結。   第四對中先破第二以相證我。於中初先牒所立。下對破之。相故無我是其一門。無相亦無是第二門。若人睡時不進止等顯上後門無相亦無。若以進止俯仰已下顯上初門。於中先舉木人類破。後舉如來真我對顯。真我無相明相非我。下破第三別知證我。先牒所立。以憶念下明諸眾生生涎所以。下就破我。於中先明涎非是我。次明真我非涎喜等。以是下結上來破竟。   自下第三重複呵責。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初明諸外道等自無所知。次明外道於佛法中取少許分妄計常等。後明外道實不能知常樂我淨。喻中如盲不識乳色喻自無知。便同已下喻於佛法取少許分妄計常等。於中四句。別喻妄立常樂我淨。雖聞已下喻實不知常樂我淨。合中外道亦復如是合不識乳妄說聲等。終不已下合終不得乳之真色。   以是義下是第四段重複結破。以是外道所立非故。我佛法中乃有真諦非外道也。   上說四諦二諦一實合為初段。以言顯實令人證入。自下第二拂言顯寂令人捨著。於中有三。第一文殊取相讚嘆而為起發。第二如來對言破遣。第三文殊彰問所為自解為他。初中文殊聞前四諦二諦一實深釋其心故為讚嘆。於中三句。一取如來般涅槃相。二取如來轉法輪相。三取更轉無上之相。佛昔初成在婆羅捺已轉四諦。今入涅槃重複說之。故今讚言如來臨般涅槃方更轉於無上法輪乃作如是分別真諦。   下佛破遣。文還有三。一遣如來般涅槃相。二若有計我是佛以下遣轉法輪相。三諸佛世尊諸有二下遣其更轉無上之相。初中佛告汝今雲何故於如來生涅槃相呵其取滅。上來數明如來常住。文殊今言與前相反故為此呵。如來實常不般涅槃明佛不滅。   第二段中文別有四。一明佛無著自不見轉。二若言常下明佛體常所以無轉。三譬如因眼緣色已下明說虛假成佛不轉。四虛空非生非出以下明佛體寂所以無轉。   初中復四。一舉世人果中計我。二明佛無。三舉世人因中計我。四明佛無。初中六句。前五我見。後一我慢就我見中初一通就人法起行計。道言若有計我是佛就人計我。我成菩提就法計所。取彼菩提為我所成故雲我所。次二偏就法中起計。前句就其涅槃起計。我即是法。計法為我。法是我所。計法為所。取法以為我之所得故雲我所。後句約就菩提起計。我即是道。計道為我。道即我所。計道為所。取道以為我之所行故雲我所。下二偏就人中起計。我即世尊。計彼世尊以為我體。世尊即所。計彼世尊以為我所。我即聲聞。計彼聲聞以為我體。聲聞即所。計彼聲聞以為我所。聖有四階。聲聞緣覺菩薩及佛舉上及下。中略不論。亦可此說佛為聲聞。果中計故。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曰聲聞。前五我見。我能說法餘人不能。是其我慢。第二段中明佛永無。文顯可知。自下第三因中計我。於中初明計身為我。我是信下計行為我。身中三句。一計眼等六根為我。二計色等六塵為我。三計地等四大為我。行中亦三。初計信心多聞為我迷行方便。次計檀等六度為我迷其行體。後計三十七品為我迷其道法。第四段中明佛永無。文顯可知。上來四段合為第一明佛無著自不見轉。   自下第二明佛體常所以無轉。文中可知。   第三明轉虛假之中初五復次明轉虛假非佛獨轉。後總結嘆。轉唯佛境。二乘不知。前五何別。若欲別分。初一明轉非有為法。第二非生。第三非出。第四非作。第五非造。通則此五共顯一義。初中先喻。喻有三句。一舉喻事。二眼不念下明其實無。三如是等下明見假有。次合顯法。先合初句。如來亦爾舉能說人。因六波羅蜜三十七品舉所說法。覺了諸法舉能說智。因咽喉等起說所依。言語音聲能說之辭。為憍陳如舉所為人。初說名轉正明所說。以是義故不名輪法合前第二。第三一句略而不合。下結其相。不轉即法。法即如來。無轉即是法之實性。法性即是如來體也。餘四番中文相例同。結嘆可知。   自下第四明佛體寂所以無轉。然此文中意為明佛非生出等。乘舉虛空佛性類之。先就虛空明非生出。作造有為生之與出對因分別。始起名生。終現名出。作造對。緣始為名作。終辯曰造。有為是總。次就如來。後就佛性。   自下第三破遣更轉無上之相。於中有三。一遣更轉。二遣無上。三總結呵。就初段中雲何遣更若是一法重複宣說可名為更。今昔全別何得言更。於中文有八番辯異。一明語別。語猶教也。先舉。次列。後辯可知。二隨欲別。昔為求小。今為求大。三隨根別。昔為中根。今為上根。下根凡夫不堪聞諦。故不為之。四起行別。五得益別。六請主別。七所說別。八遠近別。昔出音聲聞於梵天。今出音聲聞於二十恆沙世界。   自下第二遣無上相。明佛所說皆是法輪何得偏嘆今為無上。於中初先總明如來今昔所說悉是法輪。如聖王下別顯輪義。文有三番。一通就滅惡生善解輪。二偏用滅惡。三偏據生善。皆先立喻。後合可知。自下第三總以結呵。是故汝今不應讚嘆如來方更轉法輪者。文殊前言轉無上輪名為讚。嘆諸佛世尊今昔所說悉是法輪。滅惡生善益眾生故不應偏嘆今為無上。今昔所說迢然別故不應言佛更轉法輪。   上來第二如來破遣。自下文殊彰問所為自解為他。我於無義非為不達彰已解也。所以問下明為他也。我久知下顯已解相。   上來第一廣辯慧行。是名下結。迦葉白下釋其名義有二問答。偏就佛解。文相可知。後一問答通就一切。迦葉先問若是佛行則非聲聞緣覺行也。下佛為釋。先就佛論。是佛所證是佛所說故名聖行。是諸世尊安住涅槃是佛證也。開示分別是佛說也。以是下結。下就餘辯。是聲聞等所聞所行故名聖行。聲聞緣覺菩薩聞已是其聞也。則能奉行是其行也。故名下結。   上來明其因分所行。下次明其果分所成。謂得無畏自在之地諸過皆滅故得無畏。妙德圓成故得自在。無畏自在始成初地。餘地漸增至佛窮滿。文中初明得無畏地。次明菩薩得自在地。菩薩所成如是無量。況諸佛下舉劣況勝。   前中先明得無畏地。若有住下辯無畏相。從得二十五三昧下明無畏治。相中得明離六種怖畏。初言不畏貪恚癡等離煩惱畏。離貪心故不懼不活。是故亦名離不活畏。第二不畏生老病死得離死畏。第三不畏墮地獄等離惡道畏。第四惡有二種已下離惡業畏。惡業是其惡名之本。除本末無。是故亦名雜惡名畏。先舉二數。次列兩名。六道之中皆得造業。人及修羅造業最重故偏舉之。下辯其相。偏顯人惡。有三舉數。闡提謗經犯重列之。五逆之罪不局人中。餘趣分有。故略不舉。下明菩薩斷除不畏。第五不畏沙門已下明離大眾威德畏也。第六不畏受二十五有明離生死流轉怖畏。六中前五與地經同。後一彼無。上來廣辯。是故下結。   無畏治中初先明其三昧之體。菩薩入是諸三昧王。若欲已下明三昧用。三昧體中初言菩薩得二十五三昧壞二十五有總以標舉。如楞伽說。入初地時得是三昧故破諸有。問曰。初地生死未盡。何能破壞二十五有。釋言。生死有其二種。一是分段。二是變易。分段之中有其善道惡道之別。惡道殘氣初地時盡。善道之中有粗有細。粗盡初地。細至佛地。初地離粗。故說能壞二十五有。曲細論之。如彼二種生死章中具廣分別。次廣辯列。下總結嘆。是名得二十五三昧斷二十五有是總結也。如是三昧名三昧王是嘆勝也。三昧中勝故說為王。以是王故一一之中備攝無量百千眷屬。三昧用中五句可知。   次明自在。菩薩入是三昧王已得自在地牒前生後正顯其得。下辯其相。依如地經自在有十。一命自在隨意任持。二心自在無量三昧自在趣入。三物自在無量淨土隨意示現。四業自在現生後時隨意住時。五生自在一切世界隨意現生。六願自在一切時處隨意成佛。七信解自在一切世界佛滿示現。八如意自在一切佛國隨心轉變。九法自在無邊法明隨意現入。十智自在具佛如來一切種智。今此略明一生自在。於中初法次喻後合。下就地獄顯其生相。先明為物生於地獄。次明菩薩不以業生彰因不同。後明菩薩不受大苦顯果不同。   就下舉劣況勝之中。菩薩所成尚不可說先舉劣也。況佛可說是況勝也。   上來第一廣明慧行。自下嘆經令人修學。文別有二。一因無垢顯經殊勝。二因迦葉明持有益。前中初先無垢藏王牒前諸佛菩薩功德。比挍度量顯此經勝。後佛述成。前中初言有一菩薩名無垢藏標別諸人。有大威等彰其諸德。即從座等啟請方便。自下正請。申已所解請佛述可而為請矣。如佛所說諸佛菩薩成無量德實不可說領佛前言。我意猶謂不如是經申已所解。何以下釋。是經能生阿耨菩提故佛菩薩功德不及。問曰。此經是其言教。阿耨菩提是其果證。教淺證深。何故菩提不及是經。釋言。此中偏名宣說佛性之詮法身之教以之為經。所詮即是性淨因果。所生是其方便因果。性淨為本。方便為末。末不如本故佛菩薩功德不及。准後佛答其義如是。下佛先讚。次印其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後述其語。於中更舉餘大乘經對此涅槃校量顯勝。成前餘德不及之義。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是諸大乘經典雖復成就無量功德汎舉餘經。欲比已下約對此經以顯不及。喻中從牛乃至醍醐合有六階。雖舉六階意在醍醐。蘇出醍醐從下生上。醍醐最上明上過下。若有服下顯其勝義。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治廣故勝。諸藥悉入德備故勝。一醍醐中備諸藥能故雲悉入。合中從佛乃至涅槃亦有六階。次第合前。佛亦如是合上牛也。此說應身以之為佛。從佛出於十二部經合牛出乳。此說一切小乘經法為十二部。出修多羅合乳出酪。此明大教為修多羅。藉小開大名之為出。於大乘中隨別細分亦具十二。今此總相名修多羅。後之四重俱是大乘。於大乘中詮事之教名修多羅。謂說一切施戒等事。從修多羅出方等者合出生蘇。於大乘中宣說一切破相空理名方等經。因事顯理是故名出。謂說施者受者財物不可得等。從方等經出般若者合出熟蘇。究竟證空離相證實之慧名為般若。依理起慧是故名出。約行辯教亦得名為出般若經。然此般若即是向前菩提能也。言從般若出涅槃者合出醍醐。般若了因。了出無始法性涅槃是故名出。約實辯教亦得名為出涅槃經。文中初言出大涅槃辯法同喻。猶如醍醐舉喻以牒。醍醐喻性。性即如來約喻顯法。此乃即於法身如來非即報身。報身功德不及此經故不即之。以是義下嘆法同喻。唯嘆如來。略不嘆性。如彼醍醐一切諸藥悉入其中。如來法身亦復如是。一切功德悉入其中。是故說言如來功德無量無邊。自下第二因彼迦葉明持有益。迦葉初先自誓弘經。後佛述可。前中有三。第一迦葉領佛前言顯經殊勝。二我聞下明其世人不學者癡。三我於今下自誓弘通。於中初先自欲書寫讀誦通利。道言剝皮而為紙等明愛深重顯經殊勝。然後已下化他令持先為其說。若有眾生貪著已下攝之令受。於中六句。初之一句佈施攝取。第二愛語。後四利行。略無同事。就利行中初於凡下威逼令讀。第二慢高敬事令學。第三誹謗摧伏令讀。第四愛樂讚嘆令學。下佛先嘆。汝今以此善心已下明持有益。就前嘆中善哉總嘆。汝甚已下五句別嘆。始心愛好名愛大乘。貪求屬己名貪大乘。正能領納名受大乘。於所受法味著不捨名味大乘。於所味法信教尊重奉順修行名信大乘乃至供養。明持益中初正明益。過去已下引往證成。前中汝以善心因緣當超無量諸菩薩前得成菩提明其超證。汝亦復當如我已下明其超說。引往證中文別有三。一明己所行。二明己所成。三以己類彼。明所行中初先舉己往昔苦行即是所試。我作如是苦行時下明其撿驗即是能試。於中有三。一明帝釋始見驚怪欲往驗試。二爾時帝釋即自變下正往驗試。三爾時羅剎還復已下驗試已訖釋復本形體懺辭去。前中有四。一始見驚怪。二即共下讚其所為。三爾時眾中有一天下量其所作。四如是之事實難信下明須驗試。初二可知。第三段中三人量之。初一天子言求帝處。第二仙天道其不求。第三帝釋乘言述讚。第二人中先標其人。下明所說。先勸莫慮。次舉外道苦行類之。後明菩薩苦行所為。世有大士為眾生等汎舉一切菩薩所作。如我解下將此類彼。帝釋嘆中如汝言者牒前所說。是人已下三句述可。一明其人能以善法攝取眾生。二有佛樹下明能滅除眾生煩惱。三是人未來作善逝下明能益己。自下第四明須驗試。文別有四。一明其難信。二許往驗試。三重明難信。四重驗試。前中初先總明難信。何以下釋。大仙我見如是下結。釋中無量百千眾生發菩提心見少因緣於菩提動。法說難信。下喻顯之。二喻二合。第二許往驗試之中我今要當自往試之正許驗試。知其堪下出其所驗。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是苦行者亦復如是是總合也。我雖下別。持戒深智合車二輪及鳥兩翼。持戒是福。深智是解。有行無解不能至果。如車一輪不能運載。如鳥一翼不堪飛翔。第三重明難信之中先舉二喻。後合可知。第四重明許驗試中初命大仙求與共試。譬如已下明其須試。先喻後合。金須三試。苦行亦爾。帝釋於下現可畏形說可畏食催令速施示可畏事。是三試也。第二正往驗試之中兩義科文。第一就其能試以科。文別有五。第一帝釋現可畏形。第二辯才次第已下說可愛法。三大婆羅門汝今不應問我已下說可畏食。四若能捨身諦聽已下說可愛法。五說是偈已作是言下催令速施示可畏事。此之一番直科便罷。更不解釋。宜審記知。第二就其所試科文分之為四。一聞前半偈心生歡喜。二即從坐起以手舉下訪求說人。三我時即復語羅剎言若說偈竟我當終身為弟子下求後半偈。四我於爾時深思已下為偈捨身。前中初明帝釋說偈。後明菩薩聞偈心喜。帝釋說中初明帝釋化作羅剎往至雪山起說方便。辯才已下正明說偈。說是半下佇立令見。聞偈喜中初先法說。次舉八喻。後合可知。第二訪求說人之中句別有四。一求說人舉髮顧視。向偈誰說略求說人。爾時亦下唯見羅剎。誰開已下廣訪說人。我於爾下唯見羅剎。二復作念下知是羅剎。先疑彼說。覆復已下疑其不堪。我於爾下重疑彼說。三我今當下正往請問。初思欲問。次身往彼。後便正問。四我問是已即答我下彼聞拒諱。第三求後半偈之中菩薩六請羅剎六答。一請說偈求為弟子。羅剎辭飢不肯為說。二問其所食。彼懼人怖不肯即說。三菩薩重問羅剎便說。四請說偈許為捨身。彼聞不信。第五菩薩彰己實能。彼聞敕聽許為宣說。六我於爾時聞是事下施座重請。彼便為說。於中初先正為說偈。偈後長行催令捨身。文皆可知。第四為偈捨身之中句別有六。一聞偈深思處處書寫。二即便下欲為捨身。第三樹神問其所為菩薩酬答。第四樹神問偈利益菩薩為辯。五我為下明捨所為並興廣願。六正捨身空聲稱讚。上來第二正往驗試。自下第三釋復本形禮懺辭去。先復本形。次禮稱讚懺謝求度。後便辭去。上來第一明己所行。自下第二明己所成。先牒往因。以是因下正明所成。超十二劫彌勒前者。經中說言超越九劫。今以何義說超十二。釋言。有以釋迦元初發心之時在彌勒後。是十二劫。彼於三大僧祇劫中懃精進故超越三劫。至彼第三阿僧祇滿百劫之初。值弗沙佛勤加讚嘆並以餘行復超九劫。餘經就後說超九劫。今此通論說超十二。此之超劫三藏教中說之為實。大乘法中是權非實。實則菩薩種性已上。行修齊等成無先後。我得如是無量功德皆由供法結果由因。第三段中以己類彼。文顯可知。是名聖行總以結之。   梵行品者。下明梵行因以標品名梵行品。此品有三。一正明梵行。二王捨大城阿闍世下寄。就世王懺悔滅罪以顯病行。三舉天行懸指雜華。前中初先正明梵行。二若我弟子受持讀誦十二部經與方等經無差別下別經令學。初中復二。一因分所修。二得住極愛一子地下果分所成。前中復二。一說七善以為梵行明化他智。第二宣說四無量心以為梵行明化他心。有人別說知見覺等以為梵行是所不應。下因引證乘以論之。雲何即說別為梵行。   就七善中文別有四。一問答總舉。雲何梵行是其問也。住七善法得具梵行是其總也。以此七種順益眾生故名為善二問答列名。何等問也。下列其名。七中初一知其教法。第二一門知其理法。後之五門知其行法。於中前三知自行法。後二知其利他行法。自中初二知己所行。知時集善。知足離過。自知一門知己所成。下利他中言知眾者知其所化人之差別。知尊卑者知其所化人之優劣。   三廣辯釋。解知法中先問起發。次解。後結解中菩薩知十二部經總以標舉。次列其名。是中應先廣解其義。義如別章。文中初言修多羅者此翻名綖。聖人言說能貫諸法如綖貫華故名為綖。隨義傍翻乃有眾多。言祇夜者此翻名為重頌之偈。故仁王中就此說空名重頌偈。如以偈重頌修多羅中所說法義。名曰祇夜。言授記者外國名為和伽羅那。行因得果名之為記。聖說示人目之為授。言伽陀者此翻名為不重頌偈。故仁王中就此說空名不重頌。如直以偈辭辯宣諸法名曰伽陀。優陀那者此翻名為無問自說。不因諮啟而自宣唱名無問自說。尼陀那者此翻名為因緣經也。藉現事緣而有宣唱名因緣經。阿波陀那此名譬喻。立喻顯法名譬喻經。伊帝曰多伽者此雲本事。宣說他人往古之事名本事經。闍陀伽者此名本生。自說己身往昔之事名本生經毘佛略者此名方廣。理正曰方。包富曰廣。教從理目名方廣經。阿浮陀達磨者此翻名為未曾有經。青牛行缽白狗聽法諸天身量大地動等曠古希奇名未曾有。辯說斯事名未曾有經。優波提捨者此名論義。問答辯法名論義經。下廣釋之。修多羅中先問後辯言從如是乃至奉行名修多羅者修多羅中義別有三。一總相修多羅。始從如是乃至奉行一切通名為修多羅。二別相修多羅。就前總相修多羅中分出十一。餘十一部所不收者還復攝在修多羅中名為別相。三本相修多羅。亦名略相。於彼別相十二部中初略標舉名修多羅。後廣釋者隨別名之。今此所論是其總相修多羅也。問曰。如是我聞等言阿難後時撰集方有。佛今雲何已言如是乃至奉行名修多羅。釋言。如來懸據未來故為此說。又佛在時諸弟子等隨分撰集亦有經卷。彼經卷中結集之法與未來同。佛今據之故雲如是乃至奉行名修多羅。釋祇夜中先問次辨後總結之。辨中先辨修多羅相。爾時復有利根已下對修多羅明重頌偈以為祇夜。解授記中先問次辨後總結之。辨中且就彌勒說之。阿逸多者此雲無勝。釋伽陀中先問次辨後結可知。優陀那中先問起發。次辨。後結。辨中先明如來入定為天說法。次明比丘念佛所作。下明如來從禪定起無問自說。於中如來先告比丘。諸天長壽何故道此。為欲釋遣比丘疑念。以天長壽如來暫時為天說法。於其人間已過一夜。下嘆比丘所修之行。善哉利他嘆其外化。餘嘆自利。自中具有八大人覺。今此偏嘆少欲知足寂靜三行。餘略不嘆。餘皆初問次辨後結。文中可知。若能已下總結知法。   知義可解。就知時中先問起發。次辯。後結。辯中六句。初止舉捨是其內觀方便之行。任供佛等是其隨緣造修之行。如是時中任供佛師是攝法行。任修施等是其依法造修之行。   就知足中先問起發。次辯。後結。辯中初言謂飲食等外中知足。行住坐等內中知足。行住坐臥身業知足。睡之與寤意業知足。語之與默口業知足。   就自知中先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十句。前五知己五品善根。後五知己三業所作。來去身業。正念善行是其意業。正念離惡。善行修善。問答口業。   就知眾中先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初先知其眾別。應於已下知其化儀。行來坐起是身業化。說法問答是口業化。   知尊卑中先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凡有八種二法。要唯近友聞法思惟如說修行。初三親近。次二聞法。次一思惟。後二修行。   上來第三依名廣釋。是名菩薩住大乘下第四總結。   就四無量明梵行中文別有五。一略標舉慈悲喜捨是其梵行。二迦葉白若多修下制定其數。三夫無量心有四種下約就大小辯定優劣。四頗有菩薩得慈悲喜非大已下明修成相。亦得名為分定大小。五迦葉白除無利益與利樂下明四無量實益不虛。就初段中復有梵行總以標舉。謂慈悲等辯列其名。四無量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第二段中迦葉先問。問中有四。前之兩番執三難四。第三一番執二難四。末後一番執一難四。就前二中初番約就治門設難。慈悲同治應三非四。後番約就三緣設難。於中有四。一略辯三緣。先舉。次列。後類悲等。二就之結難。若從是義應三非四。三廣辯三緣。於中先就慈行分三。後類悲等汎辯三緣乃有三義。第一直就化益分別。如此經說。緣諸眾生欲與其樂名眾生緣。緣諸眾生所須三物而施與之是名法緣。緣如來者名曰無緣。義如經辯。第二化益觀入分別。前二化益。後一觀入。如地經說。緣諸眾生欲與其樂名眾生緣。緣其一切化眾生法名曰法緣。緣法空寂名為無緣。第三亦就化益觀入以分三緣。初一化益。後二觀入。如地持論及此經說。緣生與樂名眾生緣。緣生無我但是因緣五陰法數名曰法緣。觀彼陰空名曰無緣。此等具釋廣如別章。今此文中且依初後兩義辯釋。就初義中生緣法緣辯釋可解。就無緣中緣於如來是名無緣略以標舉。下廣釋之。慈者多緣貧窮眾生。如來大師永離貧窮受第一樂。若緣眾生則不緣佛。約眾生緣以顯無緣。眾生緣中不緣如來故曰無緣。法亦如是約對法緣以顯無緣。法緣之時欲與眾生不欲與佛故曰如是。以法緣中不緣佛故名曰無緣。以是下結。以前二中不緣如來故曰無緣。當相應名如來緣矣。問曰。何故緣於如來為益眾生。若益眾生應是法緣。何故不名為法緣乎。通亦是法。但佛是人故不名法。又為簡別世間法故不名法緣。若佛是人即是眾生。何故不名眾生緣乎。通則如來亦是眾生。為欲簡別所益眾生故不名之。就後義中緣生與樂名眾生緣破眾生相。見一切法皆從緣生名曰法緣。問曰。不見眾生之相雲何行慈。解有兩義。一念眾生妄為我人之所纏縛深可哀傷所以生慈。二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則與生第一義樂故名為慈。不住法相及眾生相名曰無緣。此中不住眾生之相與前不見父母妻子親屬何別。前破生性。此破生相。由見法空依法所成假生亦無。故言不住眾生相矣。不住法相雲何行慈。還有兩義。一念眾生妄為有法之所纏縛深可哀傷。所以生慈。二念為生說如斯法。是則與生第一義樂。故名為慈。問曰無生雲何復言與生義樂。釋有兩義。一明菩薩雖不見有眾生定性。非不見有假名眾生。故得與樂。此義當前法緣之中與樂之義。二明菩薩見法空故乃至假名眾生亦無。以此空義破一切法及眾生相。眾生聞之便捨有相證諸法空。得空之時離本有相羈礙之苦。便說菩薩與生義樂。其實不見眾生可與。此義當後無緣之中與樂之義。下以此義類餘悲等。上來第三廣辯三緣四。是故下就之結難。是三緣故應三非四。上來兩番執三難四。人有二下執二難四。先舉二人見愛列名。下明所修。見行多瞋故修慈悲。愛多嫉妒故修喜捨。是故已下就人結難。夫無量下執一難四。夫無量者名曰無邊邊不可得故名無量辯其名義。次就設難。若無量者則應是一不應言四以總徵別。若言四者何得無量以別徵總。有四可數故非無量。是故下結。佛答有三。一類答前問。二是無量心體性四下總答前問。亦名通答。三如汝所言慈斷瞋下別問前答。前中初以說法不定類四無量。或有眾生貪財貨下化人不定類四無量。說不定中如來為生宣說法要祕密難知總以標舉。下別顯之。別中初明開合不定。如來有大方便已下法相不定。   前中且說十二緣法以論開合。先廣論之。如一因緣為眾生下舉彼因緣類顯無量。廣中或一。總十二緣唯一有為。或分為二。唯因與果。過去世中無明與行。現在世中愛取及有是其因分。現在識等未來生死是其果分。或說為三。煩惱業苦。無明愛取是煩惱道。行有二分是其業道。餘因緣分是其苦道。問曰。無明及與愛取俱是煩惱。何故過去偏說無明現彰愛取。理實齊等。為分世別。隱顯異論。等為分世。非無所以。解有兩義。一本末別。無明是本故先論之。愛取是末故在現說。二強弱分別。迷其本際。建集生死無明力強是以先說。牽生當果愛取力強是以後辯。又問行有同皆是業。何故過去偏彰其行現在說有。理實亦齊。為分世別。隱顯異論。等是隱顯。非無所以。過去之業集起已竟。是故當相說之為行。未來之果由業故有。是故就能說之為有。又問識等問是苦果。何故現在偏說識等未來說生死。理亦齊等。但現在世生起已竟是故當相宣說識等。未來未起令人生。厭故說生死。或分為四。無明及行生與老死。舉無明支攝愛攝取。舉行攝有。舉生攝識。舉老病死攝彼名色六入觸受。或說為五。所謂受愛取有及生。舉受攝彼識名色等。舉愛舉取攝彼無明。舉有攝行。舉生攝彼老病死等。或說為六。三世因果。或說為七。謂識名色六入觸受及與愛取。舉彼識等攝生老死。舉愛舉取攝彼無明。略無行有。或說為八。除無明行生及老死。說餘八種。舉彼識等攝生老死。舉愛取有攝無明行。所以除之。或說九種。除前三支攝入餘中。是以除之。亦應說十。文略不辯。或說十一。除生一法攝入餘中。或說十二。如為迦葉。迦葉先是緣覺性人。故佛為說十二緣法而得悟道。下以因緣類顯無量。如一因緣為眾生故種種分別牒前所辯無量。以是義下結勸捨疑。就下法相不定之中初總。次別。後結非虛。如來世尊有大方便是初總也。無常下別。別中細分有十二對。初之四對約就生死涅槃分別。生死之法實無常苦無我不淨。如來隨化為眾生說三十三天常樂我淨。如來實是常樂我淨。隨化宣說無常苦等。次下兩對依正分別。於非眾生說眾生等是其正報。五陰非生如來隨俗說為眾生。即彼世俗假名眾生。如來就實說非眾生。亦可如來體真常住名非眾生。佛隨化故說為眾生。生死凡夫實是眾生。佛破我人說非眾生。非物說物物說非物是其依報。於理非物如來隨俗宣說為物。世俗諸物就理說非。次下兩對理事分別。非實說實實說非實就理分別。世俗虛假名為非實。如來隨俗說為世諦。四真諦等名為說實。即此實者如來就理說為非實。又復妄法情有理無。如來於中說為二諦名為說實。佛性是實隨妄流轉說為生死名說非實。非境說境境說非境就事分別。三界虛妄但一心作心外無法故曰非境。隨心妄取如來說境即彼妄境就實言無名說非境。次下兩對就十二緣相對分別。十二緣中觀法多種。如彼七十七智觀中先觀生支起病老死。次第逆推乃至最後觀彼無明能起於行。今約此義以舉因緣。非生說生生說非生是初觀也。於理非生隨俗說生。隨俗之生就理說非。乃至無明說明明說無明是後觀也。越其餘支故曰乃至。癡闇之心體是無明妄取分別如來說明。即彼妄明體是癡闇故說無明。下有兩對境智分別。非色說色色說非色就境分別。於理非色隨俗說色。世諦之色就理言非。非道說道道說非道就智分別。類色可解。如來以是無量已下總結非虛。   上來第一以說不定類四無量。自下第二化人不定類四無量。於中先明化人不定。應如已下類四無量。前中初以四句廣辯。初三身化。後一口化。如來如是於無量下結成非虛。先明非虛。如來雖處眾惡已下釋成非虛。處惡不染故無妄罪。   上來類答。自下總答。亦名通答。於中有四。一體性不同故立四種。文中直言是無量心體性有四。略不具論。何者是乎。愛憐之心是慈之性。惻愴之懷是悲之性。慶悅之意是喜之性。忘懷之慮是捨之性。心無存著故曰忘懷。二果報不同故立四種。文中直言生大梵處不別論之。依餘經中修慈極遠生遍淨處。修悲極遠生於空處。修喜極遠生於識處。修捨極遠生無所有。具釋所以廣如別章。三伴侶不同故立四種。先就慈悲明相伴助。慈欲與樂。無悲除苦樂則不生故須修悲。悲欲拔苦。無慈與樂苦則不去故須修慈。是二相須故須並修。次以喜心伴助前二。慈欲與樂。悲欲拔苦。若無喜心除其嫉妒。是則拔苦與樂不勝。故須修喜。喜欲慶物。若無慈悲拔苦與樂知何所慶。故修前二。是三相須故須齊修。次以捨心伴助前三。前三雖欲拔苦與樂慶利眾生。若無捨心是則拔苦與樂慶物不得齊等。故須修捨。捨離欲等若無前三拔苦與樂慶利眾生知復就何以說平等。故修前三伴助後捨。又復前三是其有行。後一空行。若無空捨是則前三便成愛見。若無前三是則捨心於空滯沒。是四相須故須並修。是故名四總以結之。四對治不同故立四種。修慈斷貪。修悲斷瞋。喜斷不樂。捨除貪恚。是其治也。問曰。慈心是無瞋性雲何斷貪。釋言。慈心正能斷瞋。傍能治貪。以不貪故能捨已樂惠施眾生故能斷貪。經說修喜能斷嫉妒。今以何故說除不樂。兩言雖異共成一義。若有嫉妒。見他得利熱煩不樂。由離嫉妒故無不樂。問曰。毘曇說捨無量是無貪性。今雲何言能斷貪瞋。釋言。修捨有始有終。始終通論貪瞋俱治。據終偏於上親所成。於上親所捨離貪愛。故毘曇中說為無貪。以是名四非一二三結答前問。   自下別答。依上四句次第釋之。先解初問。慈悲二心雖俱治瞋。治瞋不同故得分四。文中初先牒其問辭總呵不應。何以下釋。以是義下總以結答。是故已下舉上伴侶相資不同助以顯別。釋中初徵。下對釋之。明瞋有二。一粗二細。修慈斷粗。修悲治細。故得立四。於中六番。初番就中先舉二瞋。次列兩名。後約辯治。奪命之瞋粗重易捨故慈能斷。鞭撻之忿輕微難離修悲方治。以是下結。第二番中先舉二瞋。次列。後治。瞋眾生者應生處生。或容浮薄故慈能治。瞋非眾生不應處起。性必深重修悲方治。第三番中先舉二瞋。次列。後治。有緣生瞋。性容輕薄故慈能治。無緣生瞋。性必深利故悲能治。第四番中先舉二瞋。次列。後治。若藉過去久遠因緣而生瞋者去因玄遠瞋容輕微故慈能治。若藉現在因緣生瞋親相起發瞋必增強修悲方治。第五番中先舉二瞋。次列。後治。瞋聖人者不應處生易可除捨故慈能治。瞋凡夫者可瞋處生難可除遣修悲方治。第六番中先舉二瞋。次列。後治。上瞋易斷故慈能治。中瞋難去修悲方治。極微細者修慧方斷是以不論。以是義下結答前問。是故以下牒上伴侶相資之義助以顯別。   復以器下答上第二三緣之難。隨彼三緣應說為三。但以器別故說為四。受化之人名之為器。復以器故應名為四總以標舉。器若有慈則不得有悲喜捨心別以顯之。無樂眾生是慈之器。有苦眾生是悲之器。得樂眾生是喜之器。究竟解脫是捨之器。於彼器中應生慈處則不得生悲喜捨心。餘亦如是。以是下結。   以行分下答第三難。前言見行多修慈悲愛修喜捨是故應二。佛今答之。行時有別是故應四。行分應四總以標舉。若行慈下別以顯之。   以無量故亦得名四答第四難。向前難言無量應一。若言四種則非無量。佛今答之。良以具足四種無量故得言四。   自下第三約就大小辯定優劣。如來先辯。第二領解。如來辯中先舉四數。夫無量者則有四種。次列四名。次辯其相。解初門中先問後辯。緣多眾生故名為緣。而不能得自在三昧。與樂艱難故非自在。辯第二中先問後釋。如緣父母兄弟眷屬與樂心易故名自在。所緣狹少故非無量。既非無量雲何上言是無量心有四種乎。蓋乃是其無量中分故名無量。如一比丘眾僧中分亦名眾僧。此亦如是。後二門中皆初徵問。後辯可知。以是義下就人辯定。以是義故名四無量非諸聲聞緣覺所知乃是諸佛如來境界辯大異小。以是亦緣亦自在者在佛菩薩不在餘故。非二乘知是如來境。如是四下辯小異大。於中初言聲聞緣覺雖名無量少不足言分小異大。諸佛菩薩則得名為無量無邊明大異小。領解可知。   自下第四明修成相。亦得名為分定大小。始修名小。終成名大。始修之時緣觀分別心有所緣則有所不緣故名為小。又難成就故名為小。終成之時滅去緣觀心如虛空無所分別等眾生界平等攝取故名為大。又成不退過餘始學故名為大。文中先明始修之小。菩薩住於初地已下明其出世所成之大。就所修中有二問答。前一問答明修非大。後一問答辯明所修非大所以。前中先問。頗有菩薩住大涅槃得慈悲心非是大不。菩薩人大。涅槃法大。依此所得應當是大而有非者。理在難知故為此問。下佛答之。言有總答。若於下別。是名得慈。非大下結。   別中應先辯修得義然後辯文。義有三門。一就生緣以明修得。二就法緣。三就無緣。   眾生緣中得有二種。一離欲得。二方便得。離欲得者凡夫先來曾依諸禪修四無量。後退諸禪無量亦失。後斷下結。得上禪時本失無量。與禪俱得名離欲得。雖復得之而未現前。更起方便修習乃現名方便得。修之雲何。先分眾生以為七品。怨親各三謂下中上。中容為一故有七品。良以中人無多階異故合為一。此經及與毘婆沙論同為七品。人言九品當應謬耳。修法雲何。經論不同。依如成實。修前三種在先於彼上親所起。乃至末後上怨所成。親所易益。怨難利故。至第七品即名為捨。以平等故。是義雲何。先緣上親欲與上樂。於中親所欲與中樂。於下親所欲與下樂是第一品。次緣中親欲與上樂。於下親所欲與中樂。於中人所欲與下樂是第二品。如是次第乃至末後於上怨所同前六品齊與上樂。修慈既然。悲喜亦爾。唯有拔苦慶喜為異。前之六品唯得名慈乃至名喜。至第七品拔苦與樂慶物義邊名慈悲喜。平等義邊即名為捨。若依毘曇。修前三種與成實同。然彼宗中至第七品正得名為慈悲及喜三行成就。不得名捨。以是親想非是中容。忘懷心故以非捨故別須修習。修法如何。先緣中人而修捨想是第一品。以中人所先無怨親易修捨故。次緣下怨而修捨想是第二品。次緣中怨而修捨想是第三品。次緣上怨而修捨想是第四品。怨想易遣故併除之。次緣下親而修捨想是第五品。次緣中親而修捨想是第六品。後緣上親而修捨想是第七品。前六是其修捨方便。後一捨成。以其最後上親所成。故雜心中說捨無量為無貪性。親想難離故後除之。毘曇如是。大乘法中與曇毘同。故地持中前三之外別修捨心。問曰。前三益眾生心可須修習。後一是其背化之心何勞修乎。釋言。若不修捨無量。是則前三雖能齊益。多先益親後及其怨。又無捨心益親心易利怨心難。為除是過故須修捨。又無空捨前之三種便成愛見故須修捨。眾生緣慈修之如是。次修法緣。   法緣之中義別有七。一觀眾生唯是五陰事相之法無我無人而修慈心。二觀眾生唯是五陰生滅法數無我無人。三觀眾生體是因緣假名法數如土木城無我無人。四觀眾生體是妄相虛幻之法如揵闥婆城無我無人。五觀眾生體是妄想情有之法如夢所見無我無人。六觀眾生體是真實如來藏性緣起集成五陰法數無我無人。七觀眾生體是真實如來藏性緣起法界無我無人修習慈心。餘亦如是。   次明無緣。無緣有四。一觀五陰虛假無性。二觀五陰空寂無相乃至因緣假名亦無。三觀五陰妄想所見由來無法。四觀五陰體是真如。從本已來不起不滅而修慈心。餘亦如是。修成之義具應如此。但今文中唯就生緣以辯修相。餘略不論。   眾生緣中唯明修慈。餘略不辯。文中有二。一分慈境。二於上親下約境修慈。境中初先據要分三。後離為七。三中菩薩於諸眾生三品分別總以標舉。親怨中人列其名字。下分此三以之為七。親中分三謂上中下。怨憎亦爾。即以為六。中品不分是以不論。通之為七。下約修慈。於上親中與增上樂是第一品。於中下親亦復平等與增上樂。即是第二及第三品。第四一品於中人所與增上樂。文略不說。於上怨中與少分樂。於中怨所與中品樂。於下怨所與增上樂。是第五品。如是轉修於上怨中與中品樂。於中下怨等與上樂。是第六品。轉復修習於上中下等與上樂。是第七品。下重顯之。若上怨中與上樂者名慈心成辯後異前。菩薩爾時於父母所及上怨所得平等心顯其成相。上來別竟。是名下結。   自下第二辯前所修非大所以。迦葉先問。世尊何緣得如是慈猶不名大。下佛為釋。以難成故不名大者略釋非大。何以故下廣釋非大。於中初法。如豌豆下四喻顯之。   下次明其所成是大。文別有二。第一正明所成是大。二先得世下舉小顯大。前中菩薩住於初地名曰大慈就處總指。下別顯之。言何以故徵前起後。下對釋之。句別有三。   一於闡提大惡眾生堪忍不瞋故名大慈。先舉闡提次明不瞋。以是下結。   二能廣益故名為大。除無利益名大慈者明能拔苦。欲與利樂名大悲者明能與樂。餘處多說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今以何故說慈拔苦悲與樂乎。釋言。慈心正欲與樂。若不除苦樂則不生故說除苦。又與樂故苦事不起故說除苦。悲心正欲拔眾生苦。若不與樂苦則不去故說與樂。又除苦故樂事得生故說與樂。於生心喜名大喜者。見生得利等皆慶之故名大喜。捨中汎論具有七種。一心性平等名之為捨。二於眾生捨離一切怨親之礙故名為捨。三見眾生究竟解脫放捨名捨。四捨一切貪瞋等過故名為捨。五證空平等捨離眾相故名為捨。六以己善根施與眾生名之為捨。七利眾生無所悕望故名為捨。故維摩雲。有所福祐無所悕望故名為捨。今此且依三義釋之。無所擁護名為大捨是前第二捨離怨親。以無偏親故無擁護。若不見我法相己身見一切法平等名捨是前第五行空平等名之為捨。自捨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捨是前第六捨五善根與他名捨。問曰。已善雲何施他。願以己善饒益於彼。後得樂時如願能益故名為施。此是第二廣益名大。   四三唯四無量能令已下能生廣行故名為大。唯四能令增長具足六波羅蜜辯勝過劣。餘不必爾舉劣顯勝。   上來正明所成是大。自下第二舉小顯大。先得世間四無量心然後乃發三菩提心方得出世正明菩薩從小入大。因世已下總以結之。   自下第五明四無量實益不虛。迦葉先作無益之難。後佛明益。難中有三。一明慈觀不真。二若非虛妄實與樂下明慈無實益。三若實不得樂如佛所說我念往下執因疑果。   前中初法次喻後合。下結明虛。法中世尊除無利益牒前大慈。與利樂者牒前大悲。實無所為略顯不真。如是思惟即是虛等廣顯不真。喻中有五。合文可知。雖口發下結以明虛。   第二難中若非虛妄實與樂者以理定佛。而諸眾生何故不以佛菩薩力一切受樂即事以徵。   第三難中執因疑果。若當真實不得樂者牒上虛因。如佛說下舉其實果。若不實者雲何得與此義相應執因疑果。就舉果中如佛說等別明慈果。獨修慈心乃得下結。別中先明修慈生梵。次為帝釋。後作輪王。生梵正報。帝釋輪王是餘殘果。餘文可知。   下佛先嘆。說偈下答。答中還三。一對上後難辯明慈心有實果報。二夫修慈者實非妄下對上初難明其慈觀是實不虛。三迦葉白菩薩思惟悉是真下對前第二辯明慈心有實利益。   初中四偈。其第一偈對一眾生明其劣慈。其第二偈對一切生以顯勝悲。先舉悲心。是名已下嘆以顯勝。後之兩偈舉他廣施對上劣慈比校不及。顯前勝悲果實無窮。設使五通明福田淨。五通行淨故偏舉之。悉滿大地彰福田多。有自在主奉施所安。像馬種種明施物廣。其自在主能為廣施故偏舉之。此施得果雖復無量。欲比向前一眾生中所修一慈。十六分中不及其一。況能令加。十六亦是一數之門。如一斤物十六兩等。於彼劣慈尚不相比。何況勝悲。   第二段中夫修慈者實非妄想諦是真實總明慈實。若是聲聞緣覺已下別明慈實。慈若有無非有無下就實嘆勝。初總可知。   別中初先開列兩門。若是聲聞緣覺之慈是名虛妄。是第一門舉妄題真。雖復生心不能實益故名虛妄。諸佛菩薩是實不虛。是第二門辯真異妄。   下廣顯之。雲何知耶徵前起後。雲何得知二乘慈虛佛菩薩實。下對顯之。先廣後門明佛菩薩慈是真實。慈若無常是聲聞下廣上初門辯明聲聞緣覺慈虛。明佛菩薩慈是實中先明菩薩慈是真實。能為善者名實思下明佛慈實。菩薩慈中三門辯實。一有實用故名為實。二能為實治故名為實。三能生實行故名為實。初中先別。當知下結。別中觀土以為金等約就外法以明實用。觀實眾生為非生等約就內法以明實用。   第二段中先問。次辯。以是下結。辯中謂能斷除煩惱總明實治。夫修慈下別明實治。   第三段中四無量心能為一切諸善根本總明慈等能生實行。下別顯之。別中且就一慈以論。餘類可知。於中先明出生大乘不共善法。聲聞緣覺菩薩諸佛慈為本下出生三乘共行善法。   前不共中四無量心皆能出生。且論慈行。慈行實能生一切善。且說佈施。若不見貪無緣生慈若不生慈則不能施反明無慈不能行施。以施因下順明有慈故能行施。此言略少。若具應言由見貧窮故生慈心。由生慈心故能行施。以施因緣令生得樂。   所謂已下廣辯施相。先列施物。如是施時心無繫下明其施心。心中有二。一自行心淨。二菩薩施時慈心等下化他心淨。   自中依如相續解脫說施有五。一者無障。亦名無疑。謂行施時斷離慳障。二者無顧。不求名利及與恩報。三者無過。修行施時不離煩惱無方便過。四無妄想。心無分別。五迴向菩提。今此具有。   先明無障。如是施時心無繫縛明其無慳。不生貪著彰其無貪。遠離此二故雲無障。次明迴向。以施迴向阿耨菩提。   下明餘三。無顧無過合為一門。無妄想者別作一門。文中初先開列兩門。心無依止是第一門。略明無顧及明無過。妄想永斷是第二門。略明無妄。   下廣顯之。先廣無依。句別有八。一不為怖而行佈施。二不為名。三不為利。四不求人天所受快樂。五不生憍慢。謂於受者及他人所不起慢高。六不望前人現在反報。七不誑他。以其實物如實施與。八不求富貴。此之八句廣上無依。此八句中第五不慢第七不誑廣顯無過。餘顯無顧。   凡行施下廣前妄斷。於中初先正明離妄。菩薩若見持戒以下舉過彰離。   前中初明不著有相。雖不見下不著無相。常行施故。   後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初明由分別故不能行施。次明菩薩不行施故不具檀度。後明菩薩不具檀故不得菩薩。   喻中但喻向前初句。於中有四。一由乞生慳喻。二其人下諸佛菩薩教修惠施喻。三彼人下妄想分別喻。四如是癡下分別妨施喻。初中如人喻彼慳者。箭喻乞人。由彼乞求發其慳病名被毒箭。第二段中諸佛菩薩親益其人名為眷屬。為令其人破離慳病安住善法名欲安隱為除毒矣。訪求施法名為命醫。教依施法發遣乞者名為拔箭。第三段中由生分別停其施意是故說言且待莫觸。我今已下正顯分別。於中有三。一分別乞人推其來處故言是箭從何方來。問其遣者故言誰射為是剎利婆羅門等。二分別其行。竹耶柳耶分別其戒。戒有堅軟。堅者如竹。軟者如柳。其鏃鐵下分別其慧。慧能破障故說為鏃。慧依教生是故問言何治所出。慧有堅軟故復問言剛耶。柔耶其毛已下分別其定。定能正心如毛直箭。故以喻之。定必在人。人有凡聖。是以問言是何鳥翼烏耶鷲耶。三分別乞辭。由彼乞辭能生慳病故說為毒。辭有自作他教之別。是故問言為從作生自然而有。辭有美惡故言人毒蛇毒耶。此第三竟。第四段中明由分別妨行施業。是以呵言如是癡人竟未能知尋便命終。   合中初言菩薩亦爾合初人也。若行施時第二段。分別受等合第三段。終不能下合第四段。於中還三。一由分別不能行施。二不行施故不具檀度。三不具檀故不得菩提。   上來一段自行心淨。自下第二化他心淨。於中初明化他之心。佈施食時常作願下明化他心願。中具明四無量心。皆初法說。後喻顯之。願中有八。文顯可知。   上來明慈出生大乘不共善法。下次明慈出生三乘共行善法。於中初總次別後結。總中聲聞緣覺等善慈為根本明末依本。菩薩修慈能生如是無量善根明本生末。慈為眾生修諸善行故生一切。所謂下別。於中先明生二乘善。菩薩佛智生大乘善。二乘善中有方便道見道修道及無學道。從初乃至世第一來明方便道。方便道中初至三觀聲聞觀行。十二緣等緣覺觀行。燸等四心通明聲聞緣覺觀行。就初分中。所謂不淨出息入息五停心觀具應有五。且舉此二。無常生滅是其總相。四念處者是其別相。四念處觀依行次第。先別後總。今據說時先總後別。七方便者且就色說。餘類可知。所謂觀色色集色滅色對治道色味色過及與色出。依如毘曇。前四在於四現忍心乃至見道。後三修道。若依成實。此七同在聞思地中。三觀處者。依如毘曇。觀陰界入名三觀處。此觀在於總相念處。若依成實。觀法無常苦與無我名三觀處。此觀在於四現忍中此等。皆是聲聞觀行。十二因緣無我觀者是緣覺觀。暖頂已上二乘同觀更無差別。言見道者。依如成實。見四諦空名為見道。若依毘曇。見於四諦十六聖行從苦法忍至道比忍此十五心名為見道。言修道者。道比智後重緣諦理斷諸煩惱名為修道。此句是總。正勤等別。別中先明三十七品。義通上下。今此偏就修道中說。次說四禪。廣如別章。四無量心如上廣辯。八解脫者。內有色相外觀色一。內無色相外觀色二。淨色解脫以為第三。空處第四。識處第五。無所有處以為第六。非想解脫以為第七。滅盡解脫以為第八。義如別章。八勝處者。分前三脫以為八處。內有色相外觀色少是初勝處。內有色相外觀色多第二勝處。內無色相外觀色少第三勝處。內無色相外觀色多第四勝處。青黃赤白復以為四。通前八也。八中初二是初解脫。次二是其第二解脫。後四是其第三解脫。一切入者十一切入。依餘經論。青黃赤白地水火風是其八種。空處識處復以為二。通前為十。若依此經。於前十中除火一切加無所有以為十矣。空無相願論說不同。依如毘曇。分十六行以為三門。空無我行名為空門。滅下四行為無相門。餘名無願。若依成實。觀法性空名為空門。於此空中無相可取名無相門。於此空中無有貪求願行之心名無願門。無諍已下明無學道。於中先明無諍三昧。利根羅漢觀察欲界一切眾生知起煩惱起將護心不與其競名無諍三昧。下明六通。知他心智是他心通。及諸通者所謂身通天眼天耳。知本際者是宿命通。下聲聞智及緣覺智是漏盡通。上來出生小乘善法。問曰。此明菩薩慈實能生實行。今雲何說生二乘善。菩薩亦修二乘善故。菩薩佛智生大乘善。上來別竟。如是下結。如是等善慈為根本結末依本。以是義下結慈是實。若人問下重顯向前慈為行本。初先假問。後對顯之。以是義下重結慈實。   上來廣明菩薩慈實。自下廣明佛慈是實。有十六句。一一句中先就慈行開出餘義。次以彼義即於慈心。後以慈心即於如來。文顯可知。   上來廣明諸佛菩薩慈是實竟。下次廣前聲聞緣覺慈是虛妄。有十六句。一一句中皆先就慈辯無常苦無我等過。次以彼過即於慈心。後以彼慈即聲聞人。文亦可知。   上來第二別明慈實。悲若有無非有無下是第三段就實嘆勝。於中有二。一嘆慈深。二住涅槃修如是慈。雖復安於睡眠已下明修利益。   前中初先正嘆慈深。慈若不可思議已下嘆其所學成慈不思。就正嘆中慈若有無非有非無辯慈體相。諸佛菩薩有其真實平等大慈名之為有。攀緣心斷目之為無。離一切相離一切性故名非有。於一慈中備含法界一切種德故曰非無。如是已下牒以嘆深。以此行深故非聲聞緣覺所思。嘆所學中慈若不思牒前類後。法不思下正嘆所學成慈不思。法不思者嘆其教法。性不思者嘆其理法。如來不思嘆其果法。亦可初二嘆所依法。如來不思嘆所依人。   明修益中先明修益。是大涅槃微妙已下還嘆所學成前修益。前中先別。夫修下結。別中五句。依餘經中說修慈心有十一利。謂臥安覺安天護人愛下毒不兵水火不喪眠無惡夢死生梵天在所得利。今此文中別列五種。餘總結之。初言菩薩雖安睡眠而不眠者是初臥安。心寂似眠而實非眠。懃精進故釋不眠義。雖常寤悟亦無寤者第二覺安。內心明瞭故名寤寤。非是從眠始得寤寤故名無寤。以無眠故釋無寤義。眠中天護即是第三天護義也。諸天敬念故名為護。菩薩不假名亦無護。不行惡故釋不假護。眠無惡夢是第九利。無不善等釋無惡夢。命終生梵是第十利。隨化有生。實則無之。得自在者釋無生義。夫修慈者成如是德總結餘六。嘆所學中大涅槃經亦成如是無量功德嘆所學法。諸佛亦成無量功德嘆所學人。良以此等具無量德。是故依之成慈無量。   迦葉白下大段第三卻答向前第二番難明慈實益。於中先明慈有實益。夫無量者不可思下就實嘆勝。前中有三。一明菩薩慈有實益。二我說是慈有無量下明佛慈實益。三以是義故菩薩修慈即是實下結以顯實。初中迦葉重難起發。難辭同上。初言菩薩所有是實聲聞緣覺非真實者牒佛前言。下就設難。一切眾生何故不以菩薩威力等受快樂以實徵益。若一切生不得樂下以無利益難破慈實。下佛答之。初法次喻後合下結。法中菩薩慈非不益總答前問。下別釋之。於中先明眾生受苦有定不定。下約此二明益不等。喻中如人見師子等自然生畏喻見如來實能益者而得利益。夜行見杭亦生畏者喻見菩薩始學慈者亦得利益。此未明佛舉類菩薩。下次合之。如是諸人自然生畏牒前夜行見杭生畏。眾生如是見修慈者自然受樂約以顯法。以是下結。自下第二明佛慈實。我說是慈有無量門就寬通舉。一慈門中備含法界一切種德名無量門如上文說。慈者即是真實思惟。慈即大乘即菩提等是無量門。又復如彼維摩經說。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乃至行於安樂慈等。常知亦是無量門矣。所謂通者隨別以標。於無量中且就一通以顯慈實。如提婆下即事顯之。於中略舉八種成事明慈實益。悲喜如是。類顯餘行。何不論捨。捨行平等起益相微所以不說。向前先明菩薩慈實。次明佛實。以是義下就初以結。   上來第一明慈實益。下嘆顯勝。無量不思正嘆慈深。下嘆餘義助成慈行。菩薩所行不可思議讚嘆慈因。諸佛所行不可思議讚嘆慈果。大涅槃經不可思者讚嘆慈法。   上來明其因分所修。下次明其果分所成。於中初明四無量果。八知見下明前所修七善法果。無量果中前三有行共得一種極愛之果。後一空行獨得一種空平等果。前中有四。一明菩薩修慈悲喜得住極愛一子之地。二迦葉白下拂去化跡成前極愛一子之義。三迦葉領解。四如來述讚。   就初段中先總標舉。修慈悲喜得住極愛一子之地。極愛一子在於初地。見善心喜名為極愛。睹惡愍念稱曰一子。下別顯之。初先雙問。下對釋之。有五復次。前一復次解釋極愛。後四復次釋成一子。於中前三悲憐如子。後一復次隨逐如子。就前三中初見眾生起煩惱時悲憐如子。於中初喻次合後結。   二見造業悲憐如子。初先立喻。法身未增名為小時。造惡在身名取土等置於口中。菩薩觀知名父母見。懼招當苦名恐為患。以定拔心名左捉頭。巧智教斷名右挑出。次合顯法。菩薩如是合前父母。見諸眾生合前見已。法身未增合前小時。行身等業合取土等置於口中。則以智拔合右挑出。左手捉頭略而不合。不欲令下合恐為患。是故下結。   三見受苦悲憐如子。先喻次合。菩薩亦爾合前父母。見一闡提合所愛子。墮於地獄合捨終亡。願與俱生合與併命。何以下釋。是故下結。   下明隨逐。先喻次合。菩薩如是合前父母。見諸眾生合有一子。若墮地獄畜生餓鬼合前睡也。造作善惡合行住等。造善如行。在惡如似住坐臥等。常念不捨合心常念。若行諸惡不生瞋等合有罪咎。善言誘喻不加其惡。是故下結。   自下第二拂遣化跡。迦葉先問。問中先舉如來所說彰已不解。下出所疑徵問如來。隨事有二。一以極愛徵佛昔日為仙豫王殺婆羅門。二以極愛責佛今日呵罵調達。就前難中具應有四。一問菩薩住一子地既能如是。佛昔雲何為仙豫王斷絕爾許婆羅門命。二問爾時得此地不。三問爾時若得此地應護眾生何故斷命。四問爾時若不得此極愛之地何因緣故不隨地獄。准答應爾。但今文中唯有三問。略無第二。文中雖無。理必須之。就後難中句別有三。一責如來等視一切如羅□羅。何緣呵罵提婆達多令生瞋恚出佛身血。二責如來何緣復記當墮地獄受罪一劫。三舉須菩提善護物心上責如來。於中初先明須菩提善護物心。先就乞食明護物心。後就行住坐臥四事明護物心。次以須菩上類菩薩。後以菩薩上責如來。菩薩若得一子地者何緣如來發粗惡言使彼調達起重噁心。   下佛答中先呵難辭。次自勉過。後正解釋。汝不應言如來為生作煩惱緣是呵辭也。迦葉向言如來何故罵提婆達癡人無羞食人□唾令生瞋恨名為如來作煩惱緣。故牒呵之。   假使已下自勉過也。有九復次。初七復次假喻勉過。寧與毒下有一復次以理誡勸。如來真下有一復次舉益翻損。真實為生斷除煩惱。雲何為作煩惱因緣。   下正解中依前兩難次第辯釋。就初難中依如上文但有三句。具應有四。備如向辯。下依此四次第釋之。   汝言往昔殺婆羅門牒向初句。下釋有二。一舉畜況人明已不殺。尚不殺蟻況婆羅門無噁心故。二常作下舉益翻損明已不殺。菩薩常作種種方便惠施壽命總明益也。夫施食下約就六度別明化益。以是義下總以結之。   汝向所問殺婆羅門時得是地不牒第二句所少之問。准此牒辭向前定有。我時已得當問正答。   以愛念下釋第三句。向前問言若得此地則應護念何故斷命。今明菩薩以愛念故斷其命根非是噁心。文中初言愛故斷命是其總也。譬如下別。別中有二。一以輕奪重故非噁心。先喻後合。二常思下舉益翻損。於中初言菩薩思惟以何因緣能令眾生發起信等是巧殺心。諸婆羅門命終已下是巧殺益以是義下結已非殺。   有人堀下釋第四句。向前問言若當爾時不得此地何因緣故不入地獄。然今具釋應有三義。一於爾時已得此地為是不入。二無噁心。三以所殺諸婆羅門都無善根為是不入。文中但彰後之二義。初一不論。於中先明無噁心故不入地獄。婆羅門法殺害蟻下明婆羅門都無善根殺之不入三品殺中為是不入。   前中舉彼噁心殘害草木等事入於地獄反顯自已於婆羅門無噁心殺為是不入。文別有四。一舉噁心殘害非情反問迦葉入地獄不。二迦葉正答明入地獄。三佛讚其言。四以所答反顯自己無噁心故不入地獄。初段可知。第二段中迦葉初先取意以答。如我解佛所說義者應墮地獄。何以下釋。釋中先舉如來昔日明於非情不得噁心。後明噁心故墮地獄。並皆先問後答可知。第三段中佛先嘆善。後勸應持。第四段中別有四句。一牒前噁心墮於地獄明己昔日實無噁心為是不入。二何以下舉已憐益成無噁心。先徵後辯。三所以下顯憐益相。先徵後辯。善知因緣諸方便者是巧殺智。知殺因緣生其善根名知因緣。知加少苦後得大樂故曰方便。以方便力令種善者是巧殺益。由殺墮獄生其悔心名種善根。四以是下結成昔殺非噁心義。   自下第二明婆羅門全無善根為是殺之不入地獄。於中有三。一舉外道三品邪殺。二佛及菩薩知殺三下翻對前邪明三正殺。三若有能殺一闡提下明己昔日殺婆羅門不入三品正殺之中。以是義故不入地獄。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先舉。次列。後辯其相。明三品殺齊入地獄不同外道。第三段中別有四句。第一汎明殺闡提者不入三殺。二彼諸下明婆羅門悉是闡提。三譬如下明殺闡提都無罪報。先喻後合。四何以下明婆羅門是一闡提無信等根是故殺之不入地獄。問曰。下說佈施畜生得百倍報施一闡提得千倍報。是則闡提勝過畜生。何故殺之輕於畜生。釋言。施殺義應齊等。而下文中言施闡提勝畜生者。觀相行施。彼一闡提人報勝畜。對之行施其心多重故勝畜生。今此文中言殺輕者。觀根行殺。以知闡提全無善根殺無惡意。是故無罪。不同畜生。   次釋後難。明己實不罵提婆達示化為之。於中初先牒問總呵。何以下釋。釋中有二。一舉化類答。二我實不下就實正答。   類中先舉口化類答。二如我一時遊曠野下舉身類答。口中諸佛凡所發言不可思議總以標舉。下別顯之。具應有八。一柔軟實語於化無宜如來不說。二柔軟實語於化有宜如來宣說。三柔軟虛語於化無宜如來不說。四柔軟虛語於化有宜如來宣說。五粗獷實語於化無宜如來不說。六粗獷實語於化有宜如來宣說。七粗獷虛語於化無宜如來不說。八粗獷虛語於化有宜如來宣說。今此文中但有三句。初先明其柔軟實語於化無宜如來不說。先辯語相。文中最初少一柔軟。或有實者語當前事稱己心想。為世愛者愜悅人情。言非時者不應物機。言非法者不當法理。不為益者於人無宜。前三雖好。以後三過所以不說。次明粗獷虛妄之言於化無宜如來不說。先辯語相。粗獷翻前所少柔軟。虛妄翻實。不愛翻愛。非時非法不益同前。下結不說。第三明其粗獷實語於化有宜如來宣說。先辯語相。粗獷同前。真實翻虛。時翻非時。法翻非法。能為利益翻上不益。不悅同前聞者不愛。次明宣說。何以下釋。   身業類中佛化無量。略舉七事。文顯可知。   上來類答。自下正等。文別有四。一佛自彰己不罵調達。二明調達實無所作。三是故汝下就前第一結呵難辭。四汝於佛下對前第二結勸捨疑。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初明調達實非凡夫。謂不愚癡乃至非是一闡提等。次明調達實非二乘。後嘆顯勝。非二乘境唯佛所知。後二可解。   上來第二拂去化跡成其極愛一子之義。自下第三迦葉領解明問有宜。初甘蔗喻明問益已。後真金喻彰問益他。前中先喻。我亦如是合煮甘蔗人。從佛數聞合數煎煮。下次合其得種種味。多得總合。謂下別合。言出味者是出家樂。離欲味者是遠離樂。寂滅味者是寂滅樂。言道味者是菩提樂。如地持說。此四種中初一是戒。次二是定。後一是慧。亦可出味明其出苦離欲斷集寂滅證滅道味修道。   明益他中先喻後合。如來亦爾合前真金。鄭重諮問合數燒等。則得見聞甚深義等合轉明淨調和柔軟光色微妙。令深行者受持奉修無量眾生發菩提心。合價難量深行奉修起行求之無量發心。起願求之是故名為價難量矣。然後為諸人天宗等合後乃為人天寶重。   自下第四如來述讚。先嘆問意。以是義下明己答意。   涅槃義記卷第五   應永三年六月二日拭老眼補闕字了可哀可哀。        法印權大僧都賢寶(生年六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4 大般涅槃經義記   涅槃義記卷第六   隋淨影寺沙門釋慧遠述   下明捨果。文別有三。一問答略辨。二問答廣釋。三住是地於一切法無滯礙下釋顯地名。略中迦葉初先領前問後起發。修慈悲喜得一子地是領前也。修捨得何是問後也。下佛先讚。後為辯釋。修捨得住空平等地總以標舉。如須菩提就人類顯。菩薩所得勝過須菩以粗況細且言如耳。亦可須菩實是菩薩。證空淵深。故就指斥。下別顯之。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住空不見父等是眾生空。不見陰等是其法空。眾生壽命復明生空。與前何別。前離生性法空前得。此離生相法空後得。依法所成假生亦無。喻文可知。合中諸法亦復如是無有父母乃至壽命就法以合明其空義。菩薩見下就人以合明得空地。   廣中先問。但問空理不問能見。下佛答之。文別有四。一明空義。二約空辯觀。三從菩薩得如是下就向後段結明觀益。四我今於是眾中說下就上初段結明說益。   初中空義開合非一。今據一門且論十一。前十相空。後一真空。就彼妄情所取法中以明空義名為相空。就真識中以辯空義名曰真空。亦得說言前十境空後一智空。真智空矣。於妄分齊情外有法。破之顯寂。故前十種就境明空。據實以求心外無法。一切諸法皆即真心。真心體寂。故後一種就智說空。故地論言一切法如說自體空名智自空。就前十中初八以無破有為空。第九以有遣無為空。第十以其非有非無雙破有無名之為空。與地經中十平等同。就前八中初七明其眾生及法無性故空。後一明其眾生及法無相故空。因緣假中而無定性名無性空。畢竟空中無因緣相名無相空。就前七中初六明其眾生無性即是生空。後一明其諸法無性即是法空。復前六中初五就其現在觀空。後一就其過去觀空。現中初三就內外事以觀空理。後二就其有為無為法相觀空就前三中眾生為內。非情為外。就內法中觀無神主眾生壽命名為內空。未空法體。觀彼外法非我我所故名外空。又復觀彼舍宅叢林車乘等事虛假無實亦名外空。未空法體。內外合觀名內外空。何故須合。解有兩義。一隨人分別。人有三種。一著內情多須教觀內。二著外情多須教觀外。三內外俱著須教合觀。二就觀行始終分別。凡夫本來謂內有我故先觀內。內未不得謂外有之故復觀外。向者觀內不及其外。觀外之時復不及內。於此二中猶疑有我故須合觀。問曰。諸法總知即易。別知則難。故二乘人但能總相知於苦等不能別知。菩薩方能差別異知。雲何今此先別後總。釋言。諸法有其二種。一者同相。二者別相。空無我等諸法齊觀總通名為同相。色受想等事相各異名為別相。於此二中若欲尋同以知其別。總易別難。故先觀總。後觀其別。若欲尋別以知其同。別易總難。故先別觀。後為總觀。今依後門。先別後總。此前三種就事明空。有為無為就法明空。苦無常等生滅法數是其有為。虛空數滅非數減等是其無為。有為法中無我我所名有為空。非空法體。無為法中無我我所名無為空。是中亦未空其法體。問曰。向前內外等中離合為三。今此有為無為法中何故不然。釋言。准置理亦無傷。但今為明內外二法同是有故。合觀則易。是故第三內外總觀有為無為。有無位別。合觀則難。故無總矣。此前五種就現觀空。無始空者更無別法。但就過去觀前五空名無始空。何不就當說無終空。准置應得。故地持中三世俱觀。但今為明過去之法起患根本。無始已來所執著處故須觀之。過現既空。類後可知。不就後說無終空矣。又三世法次第相生。過為現本。現為當本。現法易觀故先觀之。現由過生。故就其本說無始空。本壞末隨。故不就後說無終空。又問者爾六通之中亦應如是但知過現。何用天眼知未來乎。釋言不類。六通知事。三世事別故須別知。此觀空理。理同可推故不別論。上來六種明其生空。次辯法空。言性空者觀法虛假無有自性名為性空。上來七門是無性空。無所有者見因緣相亦無所有名無所有空。此無相空。是以下言如人無子名之為空。非是就子明無性空。亦如貧人無物名空。非是就物明無性空。上來八空以無破有。第一義空以有破無。名前八空為第一義。一切諸法空而常有。故非定無。非定無故無第一義自性可得。是故名為第二義空。上來九空別破有無。第十空空有無雙遣。又前九空遣有無性。第十遣其有無別相。前有及無二俱是空故曰空空。是義雲何。因緣之法有無同體。以同體故無法為有有法為無。無為有故有即非有。有為無故無即非無。非有非無故曰空空。此前十門破遣情相以明空理。第十一空就實辯空。真心離相故名為空。又真識中曠備法界恆沙佛法。是諸佛法同一體性互相集成。未有一門別守自性。故說為空。法界皆空。空寧不大。是以就實說為大空。但就實中經說不同。地經之中就隱論之。故彼宣說阿梨耶識以為大空。此就顯時。故說波若以為大空。即彼真識顯為波若。非是妄治緣照波若。波若體寂故曰大空。   上來明空。下約辨觀。先觀內空。於中初問次辯後結。辯中義三。文別有四。言義三者。一觀內中無彼妄計眾生壽命常樂我淨。二於此空中無其外物。三於此空中無佛法僧及與佛性。以此相空未及實故。始從內空乃至無始例有此三。但於空中所無異耳。   文別四者。一觀內中無有父母眾生壽命乃至無彼妄情所討常樂我淨。二於此空中無佛法僧。三於此空中無外財物。問曰。內中無外財物應是互無。今以何義說為理空。釋言。內中無外財物實是互無。但今於彼內空之中無外財物。故是理空。下外空中無內物等類皆同爾。應當知之。四於此空中無其佛性。是內法中雖有佛性窮實明有。而是佛性非內非外隨相說無。今此正明內中無人未辯餘義故無佛性。是中唯應說性非內非外乘論。所以下釋。先問後斷。以性常住故非內非外。良以內空隨法治空。佛性是常。與彼全別所以不在。   次觀外空。外亦如是舉後類前。三義同前故雲如是。無有內法彰其異義。向前宣說內空之中無外財物。今此宣說外空之中無內陰法。有斯異耳。   次觀內外。內外如是舉後類前。三義同一故曰如是。唯有已下解釋如來法僧佛性不在三空。於中先舉。何以下釋。是故下結。是名內外總以結之。   有為空中先牒次釋。後總結之。釋中有為悉皆是空是總釋也。所謂下別。別中二義備如上辯。一有為法中無彼橫計眾生壽命常樂我淨。二於此空中無內外事。三於此空中無佛法僧及與佛性。文中先明無內外事。常樂已下明無妄計常樂我淨眾生壽命。如來已下明此空中無佛法僧及與佛性。第一義者猶是佛性。相不及實是故皆空。是中已下別釋此空無佛性義。文顯可知。   無為空中先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無為悉皆是空總以標舉。所謂下別。別中三義備如上辯。一無為空中無有橫計眾生壽命常樂我淨。是中未空無為法體。二於此空中無內外事及有為法。三於此空中無佛法僧及與佛性義。唯此三文有六句。一明此空中無苦無常不淨無我有為之法。所謂已下少一無字。若具應言謂無無常苦無我等。二明此空中無陰界入內外之事。三明此空中無眾生壽命此正所空。四重就初句明無有為有漏之法。王重就第二明無一切內外之事。六明此空中無佛法僧及與佛性。佛等四法非是有為亦非無為略以標舉。性善下釋性是善故非無為者。就無為中虛空非數滅體是無記。佛等是善。故不在中。之無為中世俗等智斷結數滅體雖是善以粗淺故。佛等不同。如此之義今略不論。常非有為。理在易知。是中正應明非無為。有為是其無為家對。乘以論之。   無始空中先問起發。次辯。後結。辯中生死無始悉空總以標舉。所謂下別。別中三義備如上辯。初明無彼妄情所計常樂我淨眾生壽命。二明此空中無佛法僧及與佛性。三明此空中無彼內外有為無為一切諸法。文中但明無無為法。餘略不論。   就性空中初問起發。次辯。後結。辯中菩薩觀一切法本性皆空總以標舉。謂陰下別。謂陰界入無常苦等舉有為法。常樂我淨舉無為法。常樂我淨有其二種。一是方便常樂我淨從緣修生本無自性。二者自體常樂我淨性出自古。今就初門宣說性空。後門即是大空所攝。今此不論。如是等法不見本性總就明空。從緣始集本無自性是以不見。此等即說法體無性。不同前六法中無人。雖說性空未空因緣假名之相。故不同後無所有空。問曰。向前六空之中並簡如來法僧佛性。此性空中何故不然。釋言。今此通就報果常樂我淨以明性空。常樂我淨是佛法僧所以不簡。又佛常樂我淨報果通亦名性。以是義故相不簡佛性。下餘空中不簡例然。   無所有中先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先明假名人相本無所有。愚癡人下明其因緣假名法相本無所有。前中先喻。如人無子言捨空者子相亦無。不但無性。畢竟觀空無有親愛約之顯法。此無人相不同前六空無人性。後中先喻愚癡之人言諸方空明其所異。愚人雖說諸方是空。於事分齊方實不空。貧窮之人言一切空彰其所同。貧窮之人言無物者物相亦無。非直無性。如是所計或空不空重辯前喻。貧人所計實無所有故言或空。愚人所計事實不空名或不空。下約顯法。菩薩觀空如貧無物一切皆空。不同愚人不空言空。   第一義中先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初先明第一義。後就說空。前中初先就眼說空。後類諸法。後中先問。何等名為第一義空。有業有報故非定無。非定無故第一義空。以其因緣假有破無。不將性有而破彼無。故復說言不見作者。如是下結。   就空空中先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四句。一寄對顯深。乃是聲聞緣覺迷處。二正辯其相。是有是無是名空空就詮辯理。是有牒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以有破無故言是有。言是無者牒前八空。前八空中以無破有故曰是無。就此有無以說空義故曰空空。是是非是是名空空破詮顯理。前句雖復就詮辯理非留彼詮故復破之。是向有是。是向無是。兩俱非是方名空空。非留有無說為空空。是義雲何。已如上辯。因緣諸法有無同體。以同體故說無為有說有為無。無為有故有即非有。有為無故無即非無。非有非無故曰空空。三十住下就人顯深。十住菩薩尚通少分猶如微塵。何況餘人。四如是空空亦不同下寄對顯異。聲聞所得論說不同。毘曇法中說聲聞人先觀五陰非我我所直名為空。後觀前智亦復非是我及我所故曰空空。成實法中先觀生法空無自性直名為空。後觀前智亦空無性故曰空空。今此所論離有無相故曰不同。上來十空與地經中十法平等其義相似。彼中初一總相明空。餘九是別。別中初七以無破有同此初八。彼中第八以有破無同此第九。彼中後一以非有無雙破有無同此空空就大空中先問。次辯。   諸佛菩薩滅觀波若。離一切相離一切性故名為空。言離相者如淨醍醐。體雖是有而無青黃赤白等相。亦如一切眾生心識。體雖是有而無大小長短等相。此亦如是。無何等相。謂非有相。亦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亦無自相。亦無他相。亦無非自他相。亦無自他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別悉不相應。言離性者此波若中曠備法界恆沙佛法。是諸佛法同一體性。以同體故無有一法別守自性。故名為空。此空深廣是以言大。又龍樹雲。十八空觀名小智慧門。滅觀波若名大智慧門。大慧體寂故名大空。此義猶是地經之中自體本空智自空矣。是名下結。上來第二廣明空觀。   自下第三結明觀益。為此觀時得住空地。   四我今下結明說益。謂說空時十恆河沙諸菩薩等得住空地。   前略次廣。   自下第三釋顯地名。文有三句。前二離障清淨如空故名空地。後一攝德寬廣如空故曰空地。就前三中初離癡見。後離貪瞋。先喻後合。第三句中先喻後合。文皆可知。   自下次明七善法果。以修七善化他智故成就出世一切智德是其果也。於中初明具八知見。得何利下得四無礙。前八知見所知寬廣名一切智。後四無礙所知自在名無礙智。隨相分別。由前知時知足自知知眾及與知尊卑故具八知見。由前知法及知義故得四無礙。通則俱得。八知見中先總後別。於一切法亦見亦知是其總也。於中略以二門分別。一辯知見同異之義。二明知見取法差別。言同異者知之與見通釋是一。分別有異。異有五種。一約明智以別其異。如下文說智慧了法名之為知。天眼照境說以為見。二約一境始終分別。初解名知。窮證顯了方名為見。三約一境是非分別。如下文說知行邪法得解脫者無有是處名之為知。知行邪法必墮地獄所知決了故說為見。餘亦如是。四約別境粗細分別。如下文說不善因果浮粗易了觀矚分明說之為見。善法因果微細難識觀照難明說之為知。如善不善世出世間小乘大乘若因若果皆亦如是。五約別境深淺分別。世諦粗淺知之顯了說名為見。真諦幽深見之難明故說為知。故下文中知常無常苦樂等相名之為見。了知佛性如來法身說名為知。又復二諦差別易了觀照分明說之為見。一實深玄照見難明說名為知。知見同異。辨之略爾。次明知見取法差別。別有三種。一知而不見。如下文說知諸眾生習行邪法。不見其人得解脫果。如是一切。二亦見亦知。如下文說見生造惡墮於惡道。知生修善生於天人及得解脫。如是一切。三亦見亦知不見不知。如下文說隨俗言說有男女等可見可知。若隨聖人祕藏之言。無有男女舍宅等事不可見知。如是一切。何故不說見而不知。知易見難。但見皆知。故不說之。知見取法有此差別。今此總中據要即舉。是故直言亦見亦知。   若行下別。別中初先開列章門。第二總結。第三廣辨。第四總結。前開門中准結應有八門。然今文中少一若說故但有七。就八門中初一知非。後七知是。前知非中若行緣者。知邪法緣是不得出離解脫故曰行緣。後知是中。初二知其因果道理。後五知其修行之法。就前二中若性若相此之一門知其二諦法相道理了知佛性名之為性。知其苦樂常無常等法相差別目之為相。若因若緣此之一門知因果事。知惡因緣墮於惡道善業因緣生於善趣及得解脫故曰因緣。就後五中。初一知其修心次第。次一知其所依之人。次二知其所修行業。後一知其所依之法。就初修心次第之中。心是眾生信樂之心。根是眾生大小乘根。依此所生世俗善法名為禪定。依此所生出世聖道說以為乘。此四知人修心次第始終相成故合為一。其次一門所依人中若知識者知佛菩薩為善知識。其次兩門所修行中初若持戒知其戒行。下說其有身戒心慧。今略舉戒。言若施者知其施行。末後所少若說一門知行依法。上來別竟如是等法一切知見總以結之。   下次廣辯。與前不次。先廣初門。若行若緣住是地中知而不見總以標舉。下辯其相。先廣明知。後顯不見。文相可解。   下次超廣第三因緣。復次菩薩亦見亦知總以標舉。下別顯之。行邪墮惡粗顯易了。觀矚分明故說為見。修善得脫微隱難識觀照難明。故不名見說以為知。   下次卻廣第二門中若性若相。復次菩薩亦見亦知總以標舉。下別顯之。常無常等是其世諦。法相粗顯易可辨了。知之分明故名為見。無常苦等是生死法。常樂我等是佛方便涅槃之法。如來法身眾生佛性深細難測。知之難明。故不名見但說為知。於中先明知佛法身。後明知性。   次廣第四心根禪乘。復次菩薩亦見亦知總以標舉。下別顯之。於此門中智知名知。眼見名見。初知眾生心根禪乘正廣前門。後見眾生生死出沒對以論之。前中初問次辯後結。辯中知生信心成者解前若心。求於大乘斷前若根。依根趣法故說為求。乘根別。所趣各異。今舉求大。小略不論。是人順等解於向前若禪若乘。順流是禪。逆流正住及與到岸是前乘也。修世八禪是凡夫法。隨順生死故名順流。修習聖道出離生死故名逆流乃至到岸。下辯可知。見中初問次辯後結。辯中初言菩薩修梵明見所依。以淨天眼舉其能見。下明所見。初見眾生造惡下墜。次見眾生修善上昇。後見眾生轉輪出沒。從三塗出還入三塗名闇入闇。從三塗出上生人天名闇入明。舍人天身墜落三塗名明入闇。善趣相入名明入明。   自下超廣第六若戒。前直舉戒。今此具明身戒心慧。復次菩薩亦知亦見總以標舉。下別顯之。初知眾生修身戒等正廣前門後。見不修行身戒心等對以論之。就前知中先辯後結。辯中有二。一見修吾身戒心慧清淨行故轉重令輕。身戒心慧廣如下辯。二雲何下見修懺悔滅罪行故轉重令輕。先問後辯。懺悔發露是滅罪行。後更不作慚愧成就是防過行。供養三寶是歸善行。常自呵責是悔過行。以是業緣轉重令輕。見中初問次辯後結。辯中有二。一見不修身戒心慧清淨行故轉輕令重。二是人少思不能懺下見其不修懺悔發露滅罪行故轉輕令重。   下次卻廣第五門中若善知識彼善知識有其三品。一下品知識。知而不見謂從種性乃至九地諸菩薩等知一切生皆有佛性。雖復知之而為煩惱覆蔽己心不能得見。二中品知識。所謂十住諸菩薩等知諸眾生皆有佛性見不明瞭。如夜所見喻以顯之。三上品知識。謂佛如來見一切生皆有佛性見之了了。   下次超廣第八若說。復有見知不見不知總以標舉。下別顯之。隨世語言。有其男女瓶盆車乘舍宅等事可以知見。名見名知。依於聖人破相密語無男女等可見可知。名不知見。   下次廣辯第七若施。有知不見總以標舉。下辯其相。依教世諦有施可解故名為知。知所捨財名知所施。知供三寶名知供處。知受施人名受知者。知施為因後受果報名知因果。知如是等名為知施。於第一義無施可見故名不見。翻前可見。上來廣辯下總結之。知有八種牒上所知。上亦有見且舉其知。即是如來五眼所知結會餘德。前隨世語見男女等是其肉眼。前以天眼見造善惡受苦樂等是其天眼。前隨聖言不見男女舍宅車乘及所施等是其慧眼。前見行緣及常無常苦樂等相辨知眾生心根禪乘。如是一切是其法眼。前知如來法身佛性是其佛眼。   自下第二明無礙智。於中有二。一明菩薩具八知見得四無礙。二迦葉白如佛光說梵行品下就四無礙明得不得。前中迦葉初問起發。能如是知得何等利。下佛答之文別有四一明所得。得四無礙。二列四名。三廣辯相。四聲聞緣覺若得是四無是處下就人辯足。菩薩知見得四無礙是初段也法義辭樂第二列名。義如別章。此應具論。   第三廣中五義分別。依如地經。說四無礙有十一種。二總就二諦觀入論四。二就自相。三就同相。四就行相。五就說相。六就智相。七無我慢相。八大乘小乘相。九菩薩地相。十如來地相。十一作住持相。廣釋如彼。地持論中別有一門通前十二。彼地持中說知教法名法無礙。知諸法相名義無礙。此名二諦。為諸法相知法名字為辭無礙。隨音異說名樂說無礙。今此且以五義辯之。於中初番不與地持十地說同。後四粗同地經所說。其五是何。一約教義以別四種。知一切教及法名字名法無礙。知二諦義名義無礙。知諸世論名辭無礙。隨字論者廣辯字相。正音論者辯定語音。闡陀論者巧妙言辭。如似此方詩頌之流。世辯論者廣辯世事。依前三種起說自在隨人心欲名樂說無礙。凡所演說無障礙者言辭流滑無有忽滯。不可動轉言辭楷正。無所畏省所說決定。不畏他人有已得失名無畏省難可催伏。是名下結。   二約大乘小乘辯四。依如地經。了知一乘名法無礙。知三乘別名義無礙。今此經中知三乘別名法無礙。了知一乘名義無礙。有斯左右。於一法中作種種名說不可盡名辭無礙。依前名義種種異說多劫不盡稱人心欲名樂說無礙。   第三約就無我慢相以辯四種。初先正辯。依如地經。於第二義心無取著名法無礙。了知世諦心無取著名義無礙。今此經中於世諦法而不取著名法無礙。於第一義心無取著名義無礙。有此左右。於法名字知而不著名辭無礙。於說不著名樂說無礙。何以下辯。若取著者不名菩薩返以釋之。道言取著不名菩薩即顯菩薩法不取著。   迦葉白下問答重顯。迦葉先難。若不取著則不知法以不取著難破有知。若知法者則是取著以有所知難破不著。若知不著則無所知雙牒以徵。雖言有知以不著故還無所知。雲何如來說知不著結非上言。下佛答之。初先正明菩薩無著。以是緣下引說證成。前中初言夫取著者不名無礙以為一門舉失顯得。無所取著乃名無礙復為一門辯得異失。是故以下廣上初門明著有失。於中初言有取著者心無無礙。人非菩薩但名凡夫。何故取著名凡下辨。句別有四。一明凡夫取著於色乃至著識。二著故生貪。三貪故繫縛故不得免生老病死及諸煩惱。是故下結。是故取著名為凡夫結成向前人非菩薩。是取著者有前過故名為凡夫。以是義下結成向前心無無礙。以取著者貪縛義故無四無礙。   菩薩已於無量劫下廣上後門明不取得。句別有六。一明菩薩無量劫來知法知義。二知法義故於色不著乃至於識。三不著故不生貪心。四不貪故不為色等之所繫縛。五不縛故脫生老死一切煩惱。六以是下結。上來正明菩薩無著。以是緣下引說證成。於中初法次喻後合。以是下結。   第四約就修多羅說相辯四無礙。知字不忘名法無礙。於中初法。次舉六喻。下合顯法。知彼字義名義無礙。雖知名字而不知義舉劣顯勝。得義無礙則知於義辯勝過劣。雲何知下正辯其相。於中先問。謂地下辨。先解向前法中六喻。後約顯法。自以言辭宣說前義名辭無礙。於中初明以種種辭演說一義亦無有義名辭無礙。猶如已下即事以顯。此等世法假有實無故曰無義。何故已下釋無所以。初先徵問。失義已下舉有顯無。真實之義佛菩薩境。辭是凡境。所以無義以是義故得辭無礙總以結之。說前辭義不可窮盡名為樂說。   第五約就二諦觀入以別四種。與地經中初總同矣。於此門中了知世諦名法無礙。知第二義名義無礙。習毘伽羅生智之論名辭無礙。修餘世論名樂說無礙。所謂習前隨字論等。以此門中攝法寬多久字乃窮。是故皆言無量劫修。   上來廣辯。自下第四就人辯定。亦得名為簡大異小。於中初明聲聞緣覺無四無礙。迦葉白下問答會通。前中初先總明二乘無四無礙。何以故下別明二乘無四無礙。聲聞緣覺不能畢竟知辭義下復總明其聲聞緣覺無四無礙。就初總中聲聞緣覺得四無礙無有是處正明不得。九部經下拂權顯實明其不得。先舉昔權。後拂顯實。   就下別中先問起發。昔時言得。今以何義道其不得。下對釋之。於中先明緣覺不得。後辯聲聞。就緣覺中初總明其無四無礙。何故默下別明不得。是故緣覺一切無下總以結之。就初總中菩薩度生修四無礙舉大顯小。緣覺修寂。若化眾生但現神通默無所說。雲何當有辯小異大。別中先明無辭無樂。何故默然徵前起後。下對釋之。於中先明緣覺之人不能說法令人得燸。乃至不能令人發於三菩提心。何以下釋。以無經故。是故下結。不能說故無辭無樂。次明無法。句別有四。一明其人。雖知於法無法無礙。二何以下釋無所以。緣覺知字無字無礙。為是無之。三何以下辨。前無字無礙所以。不知常住二字故無。四是故下結。下明無義。雖知於義無義無礙正明其無。真知義下舉大顯小成其無義。以是下結。上來別解。是故緣覺無四無礙總以結之。   下次別明聲聞無四。先問後解。於中先明聲聞之人無三善巧。次別。後結。上來別明二乘無竟。   下復總顯。聲聞緣覺不能畢竟知辭知義略以摽舉。辭為樂本。義為法原。故偏舉之。下別解釋。於中七句。前三解釋無義所以。無自在智。知於境界無無礙智。無有十力四無所畏無一切智。不能度於十二緣河無清淨智。後四解釋無辭所以。一不知根。二未能下不能知於應根之法。三不知欲。四不能善下不能知於應欲之法。是故下結。   上來廣辯二乘無竟。   下次會通。今言異昔故須會之。迦葉先問。若聲聞等一切無者牒佛今語。雲何已下以今徵昔。雖舉舍利及大目連為取拘絺。如其無下重複結徵。下佛為會。文別有三。一對勝彰劣。明二乘人四無礙智劣於菩薩故今說無。二我為凡下對劣顯勝。勝過凡夫故昔言有。三聲聞人或得一下以理辯釋。前中初先舉其喻事。如是已下明實不等。下約顯法。第二句中初明為凡說拘絺羅無礙第一汝問如是總以結會。第三句中或得一者四無礙中趣得一種。二亦如是。成前為凡說其第一。具四無礙成前不及菩薩之義。   上來正辯四無礙竟。   下就無礙明得不得。初說無得今人捨著。如來先為純陀說下宣說有得使人證入。明無得中迦葉初先難破有得成其無得。次佛述成廣明無得。迦葉下復顯已問意。就初難中如佛先說梵行品中菩薩知見得四無礙牒佛上言。菩薩知見則無所得亦無有心言無所得辯正道理。菩薩得正知見之時不取有相故無所得。不取無相故亦無心。言無所得是菩薩下以實無得破佛有得。於中先牒向前無得。若使已下徵破有得。雲何已下結非佛語。下佛先嘆。後述其言廣明無得。有十復次。前九復次以言遣相明其無得。後一復次以言遣言明其無得。就前九中初一正就四無礙智以明無得。後八傍就餘義說之。餘義是其無礙眷屬。所以通辯。初復次中無所得者名四無礙當相正辯。菩薩無礙證實方成。證實離相故名無得。何以故下破遣有得成前無得。何故徵問。下對顯之。得名為礙。礙名四倒。反舉有得。情取名得。得妨實慧故名為礙。礙是常樂我淨四倒故復指之。菩薩無倒故得無礙破得顯無。是故下結。後八番中初就解惑相對分別。第二生死涅槃相對。第三大乘小乘相對。第四方等十一部相對。第五空定有心相對。第六常樂我淨之法與彼無常苦無我等八法相對。第七一門情理相對。第八大小菩提相對。下還就此宣說有得。宜審記知。   就初對中句別有二。一當相正辯。無所得者名為智慧。菩薩得慧故無所得。二破遣有得成前無得。先舉有得。次明菩薩斷故無得。是故下結。餘對例爾。文皆可知。上來九番以言遣相明其無得。   第十番中汝問無得我說無得以言遣言明無所得。咽咳舌齒和合出聲。為問為說實則不有故無所得。若說有得是魔眷屬非我弟子舉過勸捨。   自下迦葉顯已問意。於中先明如來宣說無得之益。令多眾生斷有相心。以是事下明已問意。   自下第二次明有得。於中初先略明有得。如文殊等詎有幾下廣明有得。前中迦葉先舉上偈請問如來。以此偈中備含得義故舉請佛。下佛答之。先明此偈普為一切。彰一切人悉有所得。時文殊下彰彼文殊先已解知不須更說。前中約對四人辯之。一明為化凡夫眾生而說是偈。彰彼凡夫有所得義。凡夫之人現有生死染污之法名為本有。現無出世涅槃淨法說為今無。現無出世涅槃淨法故名本無。現有生死染污之法說為今有。凡夫本有生死之法三世常有無是處故當必除捨。本無淨法三世常無無是處故當必得之。故非無得。二亦為下明為聲聞辟支佛說。即顯二乘有所得義。義同前解。二乘現有無常苦等名為本有。現無諸佛常樂淨等說為今無。現無諸佛常樂淨等名為本無。現有無常苦無我等說為今有。二乘本有無常苦等三世常有無是處故當必除捨。本時所無常樂淨等三世常無無是處故當必得之。故非無得。三明此偈為文殊說。言對文殊即是通為諸菩薩說。即顯菩薩有所得義。義如前釋。四明此偈為純陀說彰佛有得。純陀向前疑佛不得常住之法。故對其人明佛有得。義如上解。以此會通不但說佛。是以說言不但正為純陀一人。   下明文殊先已解知不勞更說。文殊將問我知為說即得解者。道前三乘同性中說彼得解也。以此驗求。明知文殊前有問意。但默不彰。為此語者彰前偈義文殊解意不勞更釋。欲使迦葉更為餘人啟請起發上來略辯。   次廣論。迦葉先請。如文殊等詎有幾人簡勝異劣。唯願更說為下啟請。下佛初先敕聽許說。後為辯釋。文別有二。一正解前偈明佛有得。二如來普為諸眾生下就佛化他明他有得。前中八番。今先對上十無得法辯其同異。然後釋文。言同異者。此八番中五番同上。第一番中涅槃波若同前十中第二智慧第三涅槃。第三番中常樂我淨同前第七。第六番中畢竟空定同前第六。第七一乘同前第四。第八方等同前第五。餘皆不同。何故不同。法門無量趣舉皆得。   今初番中約就波若及大涅槃宣說有得。文別有三。一釋偈中本有今無。本有煩惱今無涅槃。即說本昔有煩惱時以之為今。無涅槃者望方便淨無體故無。望性淨果未顯故無。二解偈中本無今有。本無波若今有煩惱。三若沙門下解釋三世無有是處。本有煩惱三世恆有無是處故佛今斷盡。此明有斷。即顯本昔所無涅槃及與波若三世恆無無是處故今已證會。此明有得。   第二約就如來法身宣說有得。句亦有三。一解偈中本有今無本。時但有父母生身無佛法身。此乃如來法報兩身通名法身。望佛報身無體故無。望佛法身未顯故無。二釋偈中本無今有。三若沙門下釋三世有無是處義。本時所有生死之身三世恆有無是處故佛今斷除。此明有斷。即顯本昔所無法身三世常無無是處故佛今得之。此明有得。第三約就常樂我淨宣說有得。三句同前。第四約就六度明得。第五約就三十七品無邊之身以明有得。第六約就空定說得。第七約就一乘辯得。第八約就方等經典宣說有得。文皆三句。類上可知。   自下次明化他有得。文別有二。一略明有得。二迦葉言第一義諦亦名道下廣明有得。又前略中就第一義明其有得。廣中就通菩提涅槃以明有得。略中有三。一明如來隨化眾生種種異說。二一切世諦若於如來即第一下明佛化意。為使眾生得第一義故說世諦。三是故汝先不應難下明諸眾生因化有得非無現得。前中五句。一明如來隨化眾生種種異說。二何以下釋。三明如來所說不虛。四何以下釋。五明眾生因妄得益。佛亦說之。初中如來普為眾生雖知諸法說不知者。隨順世諦說知諸法。於第二義無法可知故雲不知。雖見諸法說不見者類同前釋。此義如上八知見中具廣分別。有相之法說無相者。世諦有相於第一義宣說無相。無相之法說有相者翻前可知。實有無常說有當者。生死無常宣說其中有常法性。常說無常翻前可知。又如佛說三十三天常樂我淨。此亦是其無常說常。如來實常隨化示滅。此亦是其常說無常。樂我淨等類皆同爾。三乘說一一說三者隨化三乘。就實論一真實一乘隨化分三。略相說廣廣說略者如上文說。十二因緣總名有為名廣說略。一有為中開分十二名略說廣。如是一切。   此前就經。下就律辯。四重之法說偷蘭者如僧祇律。盜人四錢三角已上名波羅夷。四分律等說為偷蘭。是事雲何。彼說十九摩沙迦成一吉利沙。一吉利沙分為四分。盜得一分即名犯重。是故說為四錢三角。摩沙應是古大銅錢。偷蘭遮法說四重者翻前即是。犯說非犯非犯說犯者。如八不淨儉畜非犯豐則成犯。如是一切。輕罪說重重說輕者。如四分中於他財物燒埋壞色犯波羅夷。十誦律中犯越毘尼突吉羅罪。又四分中著白色衣犯波逸提。不點而畜犯突吉羅。僧祇律中著白色衣犯突吉羅。不點而畜犯波逸提。又四分中說有女人父母夫主不聽強度。其和上尼犯波逸提。僧祇律中說犯僧殘。諸如是等名重說輕輕說重也。何以下釋。明見根異故說不同。餘句可解。   自下第二明佛化意。為使眾生得第一義說前世諦。於中四句。一明向前所說世諦若於如來即第一義。二何以下釋。如來為顯第一義諦宣說世諦故即第一。三亦今下明為第一說世諦意。為使眾生得第一義故為第一宣說世諦。先順後反。四如來有時演說世下辯明如來化意難測。如來說世眾生謂佛說第一者。如佛昔說苦集滅道。小乘眾生取為真諦。有說第一眾生謂佛說世諦者。如說佛性為陰界入十二緣等。眾生便謂同已所解取為世諦。下結難解。此唯佛境非二乘知。為此語者欲使眾生於向異說不應定執取為世諦。佛意皆為顯第一義。   自下第三明諸眾生因化有得。於中有二。一呵前顯後。如來說法為令眾生得第一故不應難言菩薩無得。二菩薩常下舉彼菩薩得第一義成前不應。   自下第二廣明有得。向前宣說得第一義。未說得道菩提涅槃。故下辯之。迦葉先難。有得乖上所以難之。於中先牒向前所得第一義諦。共道菩提涅槃相即。即顯此三皆有得義。下就設難難破有得。前中初言第一義諦牒上所得。第一義諦下即道。道者外國名曰末伽。如四諦中所說道諦。菩提胡語。此亦名道。此二何別。通則是一。別則末伽是其因道。菩提果道。外國名多。因果二道別立名字。此方名少。顯法含通。故因與果通名為道。涅槃是滅。此三通於性淨方便。今此所論即於性淨。雲何第一亦名為道。解有三義。一體義虛通即名為道。二約人分別。凡時實義據聖望之。體無壅障即名為道。三約修分別。凡時實義從緣顯了說之為道。亦名菩提及與涅槃義皆同爾。下就設難。難辭有二。一明此三常故無得。二夫道者非色已下明此三法無相無得。前中四句。一明此三得則無常。二何以下明此三法常故無得。先徵後解。解中初法。後以喻顯。三如世物下成向初句明得無常。先喻後合。四法若常下成向後句明常無得。先法後喻。第二無相無得難中先明道法無相無得。後類菩提及與涅槃。   下佛答中如是如是印前第一名道菩提及與涅槃。道有二下釋名後難明其有得。文還有二。一對前難明常而有得。二道之性相實不生下對上後難明無相有得。前中三番。一就道等各分二種常與無常。二就人以辯。言外道道名無常者。八禪等智是其凡夫外道所修名外道道。是無常也。內道常者。三乘聖道同名為常。以不退故。內中更分小乘無常大乘是常。今略不論。菩提之中小名無常。大名為常。小乘菩提性是生滅故說無常。外道法中令無菩提故不就論。就涅槃中外脫無常內脫常者。外道凡夫六行斷結所得無為名外解脫。退轉不定故曰無常。三乘聖人所得涅槃名內解脫。不退故常。內中細分。小乘無常。故下文言聲聞涅槃但有樂淨而無我常。大乘是常今略不辯。三牒取前常就明有得。偏牒大乘道等三事。不開小乘。於中先牒。一切生下及明眾生惑障不得。而眾生下順明眾生修道能得。先辯後結。   就明無相有得之中先明道等無相而有。如其無下就有明得。前中初法次喻後合。合中具三。法說文中但明其道。餘略不論。道之性相實不生滅不可捉持明道無相。雖無色下明其有用。道實有體。體相難彰舉用顯之故言有用。喻中先明眾生心識無相而有。以類道等真法是有。此文良驗宜審記知。   以是義下舉說證成。於中初明心如城主。次明須護。先反後順。以不護下明護有益。先反後順。下雙結之。得名真實結明前益。護者得彼人天涅槃名為真實不護不得名不真實結明前損。上來喻顯。道下合之。明此三法亦有亦常是以可見。   自下第二就有明得。文別有四。一略明有得。二見有二下廣明有得。三以是因緣我於往昔告舍利下引說證得。四迦葉言下釋經顯得。略中初言如其無者雲何能斷一切煩惱難破無義成有可得。以其有故了了知見正明有得。   廣中初先汎舉二見。先舉。次列。後辯其相。如人眼根清淨已下約此二見明其有得。先立見喻。次約顯法。下明菩薩雖見不取。文皆可知。   就引證中文有四句。一明世間不知見覺諸佛菩薩能知見覺。二明世間所知見覺諸佛菩薩亦知見覺。三約前二明凡異聖。四約前義辯聖異凡。前中初言以是緣者。以佛菩薩見道菩提涅槃因緣。昔告舍利一切世間不知見覺諸佛菩薩悉知見覺。此三何別。通釋是一。於中分別義有多含今此且以兩門分別。一就行分別。二約位別。言就行者聞慧為知。思求稱覺。修證名見。又聞及思通名為知。修觀明白說之為見。證會名覺。又聞思修通名為知。證照名見。於前二後重觀名覺。言約位者地前名知。初地名見。二地已上重觀名覺。亦得地前名之為知。十地名見。佛地名覺。第二可知。第三段中約對前二明凡異聖。世間眾生不知見覺亦不自知不知見覺。對上初段明癡異聖。世間眾生所知見覺便自說言我知見覺。對向後段明慢異聖。第四段中辯聖異凡。如來一切悉知見覺亦不自言。順明如來異於凡夫。於中先明有慧異凡。亦不自言我知見覺無慢異凡。次類菩薩。何以故下反明如來異於凡夫。後類菩薩。   自下第四釋經顯得。釋前所斥證中之義。人即就此別更建立知見覺義以為梵行。諸是辯行佛皆標舉。若知見覺別是梵行。佛何故不舉斯應別舉。復有梵行謂知見覺乃重解向前所斤昔經中義。何得別立斷經意勢。於此文中有兩問答。前一問答解前經中世間不知不見覺法。並辯世人知見覺法以顯菩薩能知見覺。後一問答解前經中世間不知菩薩能知異世間義。前中迦葉先問起發。如來次辯。迦葉下復荷恩讚嘆。如來辯中文別有四。一辯出世間不知見法。初就佛性明世不知。先順後反。次就十二部經等法明世不知。先順。後反。是名下結。二辯出世間知見覺法。先問。次辯。後總結之。三明菩薩能知見覺。四舉謗者得罪成前是實。菩薩如是知見覺已若言不知為虛妄等。對向後段能知見人明謗得罪。若男女下對向初段所知見法明謗得罪。此過深重。懼人為之。故佛廣辯今人捨遠。自下迦葉聞前所說荷恩讚嘆。經家先舉。下列嘆辭。辭有四偈。前二對上謗者得罪嘆佛能救。後二對上如來辯說知見覺法令菩薩知嘆佛能益。前兩偈中初之半偈嘆佛有慈。後一偈半嘆佛有悲。善拔眾毒故稱大醫明未治者如來能治。後之一偈明已治者佛令不起。於中前半舉劣顯勝。後之半偈辯勝過劣。後兩偈中初之一偈約喻顯法。後之一偈當法正嘆。   自下第二解前經中世間不知菩薩能知異世間義。迦葉先問。如佛所說一切世間不知見覺菩薩能者牒佛昔言。下就此言進退兩徵。初問菩薩若是世間不應說言世間不知菩薩能知。後問菩薩若非世間有何等異。   佛答有二。一明菩薩是世非世。二汝言已下辯明與世同異之義。前中菩薩亦世非世略以標舉。下辯其相。善趣菩薩未知見覺名為世間。種性已上能知見覺說為非世。   後中汝言有何異者牒前問辭。次許宣說。下廣辯之。先就同前世間菩薩以明不異。初聞是經信敬發心是則名為世間菩薩舉不異人。一切世間不知見覺如是菩薩亦同不知顯不異相。信敬發心非不異世。今此偏就未知見覺說為同矣。菩薩聞是涅槃經下就上所辯非世菩薩以明其異。聞是經已知有世間不知見覺應是菩薩所知見覺聞慧異世。知已即思我當雲何方便修習得知見覺思慧異世。   覆復念下修慧異世。於中初明自分之行異於世間。六念已下勝進之心異於世間。   前中初明自利行異。若我弟子受持讀誦大涅槃經有破戒下外化行異。自中有三。一明菩薩始修三學修在地前。二以修慧故所受持戒牢固已下約就三學明其行修次第成義。成在地上。三菩薩淨戒五法佐下辯明菩薩能成所以。   初中先戒次定後慧。戒中四句。一因前思惟便得正知。知由淨戒。二因知正修故於未來戒常清淨。三明修利。以戒淨故常無憍慢邪見疑網。終不言佛畢竟涅槃。四是名下結。   定中三句。一結前生後。戒即淨已次修淨定。二明修益。益有二種。一得正念不忘之益。次修定故正念不忘總以標舉。所謂下別。一切有性是其理法。十二部經是其教法。諸佛世尊常樂我淨是其果法。安住方等悉見佛性是其行法。於此四法憶而不忘。二得淨慧證空之益。以修定故得十一空。此二合為第二修益。三是名下結。   慧中亦三。一結前生後。戒定已。備次修淨慧。二明修益。以修慧故破四身見趣入出世。且約色說。初不計著身中有我即是不計色中我也。我中有身即是不計我中色也。是身是我即是不計色為我也。非身非我即是不計色為我所。就色既然。乃至就識類亦同爾。今此文中總就五陰故但說四。若就五陰曆別論之便有二十。分別起處便有六十五種計我。相狀如何。於五陰中先就色說。色陰望餘有其十三。有人宣說色體是我即以為一。有人宣說色體非我但是我所。此我所中即有四種。有人宣說受陰為我。色陰與彼受我為所。乃至有人說識為我。色陰與彼識我為所故有四種。通前為五。有人宣說色者是其我之窟宅。我居其中。於此門中即有四種。有人宣說受陰為我來住色中。乃至有人說識為我來住色中。故有四種。通前為九。有人宣說我者是其色之窟宅。色住其中。於此門中亦有四種。有人宣說受陰是我色來入中。乃至有人說識是我色來住中故有四種。通前十三。最初我見。後之十二是我所見。色望餘陰辯之既然。餘陰相望辯之類爾。五陰之中各有十三。是故通說有六十五。此等諸見修慧悉斷。三是名下結。此地前行唯得說三。不得分十。未見性故。   自下第二次明行修次第成義。初先略辯。迦葉言下問答廣顯。略中十階。始從持戒乃至見性。准下少一得大涅槃。通彼合有十一階矣。此十一中前十是因。後一是果。就前十中初四是其戒學差別。次二是定。後四是慧。然今文中先明持戒。次即就戒結異世間。後明不悔乃至見性。下復就之結異世間。前明戒中初先法說。以修慧故戒牢不動。次喻。後合。爾時下結。是名已下結異世間。下明不悔乃至見性及後結異。文顯可知。   廣中先問。下佛為辯。於中初先舉失顯得。即是明世異於出世。先辯後結。辯中初明世戒不淨翻前第一。先總標舉。何以下釋。四義釋之。為於有者凡夫持戒為三有果。所以不淨。性不定者易可退敗。不畢竟者體非精上。此三劣也。不能廣益彰其狹也。次是下結。餘無悔等文顯可知。   菩薩淨下辯勝過劣。即是出世異世間義。先辯後結。辯中初明菩薩戒淨翻前第一清淨戒者。戒非戒故翻前世間戒不清淨。不取戒相名戒非戒。非為有者翻前為有。定者翻前性不定也。言畢竟者翻不畢竟。為眾生者翻前不為。是名下結。   次明不悔。於中初法。次舉三喻。下合顯法。   次明歡喜。於中有三。第一正明持戒歡喜。初法次喻後合可知。   第二反舉破戒不善對以顯前。亦先法說。次喻。後合。三如牧牛下雙就二人明憂明喜。初先立喻。譬如二女喻持犯人。牛喻如來。從佛受法名牧牛女。一持酪瓶一持漿瓶喻彼二人所受戒法。瓶喻自身。酪之與漿正喻戒法。破戒之人於所受中未有出生。如彼酪中未有出生故說為酪。持戒之人於所受中已多出生故說如漿。俱共至城齊心趣果。而欲賣者行因貿果。於路腳□二瓶破者喻彼二人身壞命終。因盡腳跌。果喪瓶被。一喜一愁喻彼二人欣慼不同。持戒之人於所受戒已多出生。所失微少所以歡喜。破戒之人於所受戒未有出生。所失利大所以愁惱。下合顯法。持戒破戒亦復如是合前二女。持戒心喜合持漿女。瓶破歡喜破戒不喜略不舉合。次明悅樂。於中初明因喜生樂。迦葉言下對喜辯異。先問後辯。辯中四番。一約因別。二約果別。觀於生死知已不受所以生喜。觀大涅槃知已定得所以生樂。三就體別。下喜上樂。四約法。別有漏世共離之生喜。無漏不共得之生樂。餘者可知。是名淨戒非世間戒就初以結。   自下第三辯明菩薩能持所以。先辯後結。辯中具有六種五法。前四修始。次一修次。後一修成。就前四中初一五種是助戒法。先舉後列。離五蓋故是助定法。如別章釋。後二五種是助慧法。所見清淨離五見故明其離見。見淨攝治。離見除障。身見邊見邪見戒取及與見取是五見也。心無疑網離五疑故明其離疑。無疑攝治。離五除障。先舉後列。修次攝成文顯可知。是名已下結異世間。   上來第一自行異世。下明利他。先辯後結。辯中四番。前之三番舉過勸捨。後之一番舉得勸修。就前三中第一不得破戒傳經。第二不得調戲輕動。第三不得非法說經。初中有四。一破戒傳經生人譏呵。二緣是下由譏呵故隨於地獄。三受持下如來呵責。四如是人下如來誡約。寧不受讀不得破戒而傳是經。第二番中句別有五。一如來誡約。有說經者不得調動。二身為下辯調動相。三若我下明調動持經生他譏毀。四令他隨獄。五如來結呵。則是眾生大惡知識。第三番中句別有四。一如來誡約。有傳經者一切不得非法宣說。莫非時者觀前眾生憂惱病患貪著諸欲無心求時不得為說。莫非國者小乘國中不得宣說。莫不請等直言可知。莫滅法者不得彼此共相非毀。言莫熾燃世法說者不得教人習學此經求世名利。二明非時乃至熾燃生世譏呵。三令他隨獄。四如來結呵。就下舉得勸修之中句別有四。一教說者當淨其身。於中先舉十種所為。後勸淨身。其十種中前九為成阿含教行。後一為證。就前九中初一為受。後八為說。八中前五為說大乘。後三說小。大中初言說涅槃者說佛果法說佛性者宣說理法。說祕藏者是前二詮。說大乘者宣說行法。說方等者是大乘詮。下說小中說聲聞者是聲聞人有為之行。說辟支者說緣覺人有為之行。說解脫者說前二乘無為涅槃。見佛性者自欲求證。欲為此事當先淨身。二以淨身無人譏呵。三無人呵故敬信發心。如來結歎。則是眾生善知識等。是名已下結異世間。   自下第二就勝進心明異世間。先問次辯。後總結異。辯中初先總舉六念。守境名念。佛等六種生念境界故名念處。次列六名。義如別章。此應具論。六中前三是所學法。次二所行。後一所求。下廣釋之。先明念佛。初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有二。一念佛果。二何故如來乃至婆伽有是名下念因成果。前中先明所念佛德。若男若女能如是下明能念益。就所念中初列十種名稱功德。常不變下舉德顯名。雲何名如來下依名辯德。初中如來乃至世尊是佛通名。一切諸名皆有通別。佛亦如是。釋迦彌勒無量壽等是其別名。如來等十是其通名。化相須分故立別名。實德齊同故立通稱。通德無量。依德施名名亦無邊。今據一門且論十種。十中前五自德之名。後五是其化他德號。自中初二以為一對。前一道圓。後一滅極。言如來者多義如下。依龍樹釋。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言應供者多義如下。要而論之。證滅相應故名為應。復應供養供名為應。後三一對。前二因圓。後一果極。就前二中初一解圓。後一行圓。正通知者多義如下。當相論之。理無偏邪故名為正。於理窮照說為遍知。明行足者多義如下。明是證行。行是教行。證心清淨離闇稱明。曠集諸善說之為行。此二圓滿名明行足。言善逝者多義如下。當相論之。善者名好。逝之言去。如來好去故雲善逝。如來德滿更何處去。如言好去雖無去處非不能去。如劫盡火雖無所燒非不能燒。此亦如是。   下利他中初四是別。世尊是總。別中初一明化他智。善解世間名世間解。次二明其化他之能。調御丈夫能調物心。佛自丈夫能調丈夫。是故名為調御丈夫。天人師者能授以法。能以善法匠益天人名天人師。如來實是六道之師。人天益多故偏說之。佛者明其化他行德。此翻名覺。自覺覺他覺行窮滿故稱為佛。言世尊者。佛備眾德為世欽重故號世尊。   自下第二舉德顯名。初明自德。大師子吼明利他德。大沙門下復明自德。於中初明福德殊勝。無師已下智慧深妙。句別有十。初句總嘆無師自悟。中八別顯。言疾智者知法峻利。一念能知。一切諸法。言大智者知法深廣。此二為門。利顯前疾。餘顯前大。所知淵深故名深智。出障清淨名解脫智。高出餘人名不共智。知法寬多名廣普智。位分高極名畢竟智。智成總結。人中象下復明利他。人中象等明佛人尊。調人師下明能益物。能調物心名調人師。以法惠人名大施主。以法匠世名大法師。此句是總。下別顯之。別中九句。前八能知。後一能說。前八猶上七善法矣。以知法者是上知法。以知義者是前知義。以知時者是前知時。以知足者是前知足。以知我者是前自知。知大眾者是前知眾知性知根知尊卑。   自下第三依名辨德。解如來中先問後釋。釋中三番。一約教辯釋。如過去佛所說不變略以標舉。雲何下釋。二約證辯釋。六波羅蜜是能證行。十一空者是所證理。三約權實二德辯釋。隨宜開三是佛權德。壽命無量是佛實德。   解應供中先問後解。解中有五。前三就其自德說應。後二就其化他說應。就前三中初一通舉一切世法明佛應斷。次一就前一切法中簡取四魔粗重之過明佛應斷。後一就前四魔之中簡取煩惱增上重惡明佛應斷。就後二中初一明佛應化眾生。後一明生應供如來正遍知中先問後釋。釋中有五。前之四番明大異小。後之一番舉小顯大。就前四中初二明其捨邪歸正。前句明捨四倒煩惱後句明捨苦行邪業。正名苦行釋其正也。苦行正見外道所修是故名正。又此苦行正是苦因故名為正。遍知苦行定有苦果明佛離也。次一復次捨凡入聖。正名世中舉其正義。斷常世邊非斷非常是世間中。中故稱正。下明遍知。知修中道得大菩提故曰遍知。下一復次捨小歸大。正名可數舉其小也。可數可量正是小乘故名為正。言遍知者不可數等明佛捨小住大乘也。下一舉小顯大可知。   解明行中先問後釋。釋中有四。初一據果尋因以釋。明者是其菩提善果。行足是因。乘戒慧足得菩提果名明行足。戒者是福。福有無量。離惡為首故偏舉戒。慧者是智。福智具足。故得菩提。第二偏就果德以釋。明咒行吉足者名果是名世義舉世語義。下約顯法。咒名解脫吉名菩提果名涅槃名明行足。三就從因趣果以釋。明光行業足者名果是名世義舉世語義。下約顯法。所言光者名不放逸是起行心。業名六度是所起行。此二是因得菩提果。四就行修入證以解。前解明義。正是證體。三明舉數。次列三名。菩薩明者因中證智。言佛明者果中證智。無明明者是所證理。理非智慧故曰無明。能生智明從其所生故復稱明。故論說言說智智處俱名波若。如世五欲生欲名欲。下辯可知。後釋行足從修入證。行者為生修諸善業是證方便。足者見性是入證矣。以是下結。   解善逝中先問後釋。釋有三義。第一偏就果德以釋。善者名高逝名不高是世間義舉世語義。下約顯法。高名菩提位分高出。不高佛心。佛心無慢。是故下結。二就發心趣果解釋。善名知識逝者名為善知識果是世間義舉世語義。次約顯法。善知識者即初發心明起願因。果名涅槃明其得果。下重顯之。不捨初心得涅槃者得大涅槃不捨菩薩所行故也。是故下結。三就證性得果以釋。善好逝有是世間義舉世語義。次約顯法。好名見性是其證行。有名涅槃明得果也。下重顯前涅槃有義。今此借彼世俗有名而顯涅槃。恐畏世人取同世有。故須拂遣以顯非有。於中初法。涅槃非有諸佛因世說言有者。涅槃離相涅槃離性故言非有。非令無法。言離相者無有自相亦無他相。言離性者萬德同體互相集成。未有一德別守自性。雖復非有。諸佛借彼世俗有名而演說之。次以喻顯。如世間之實無有子。因他有子說言有子。亦如世人實無有道。因他出世聖人有道。宣說世俗凡夫有道。下合顯法。涅槃亦爾實無有相因世間有說之為有。諸佛成下約法顯人。   世間解中先問後釋。釋中六番。初一約就五陰世間明佛有解。第二約就五欲世間明佛有解。第三約就國土世間明佛有解。第四約就眾生世間明佛有解。第五約就八法世間明佛有解。世名蓮華解名不污是名世義舉世語義。次約顯法。蓮華如來言不污者如來不為世法所污。利哀毀譽稱譏苦樂是世八法。是故下結。第六通約一切世間明佛有解。此為明佛通論菩薩。又世間解名佛菩薩略以標舉。解世間故名世間解。何以下釋。初法次喻。因食得命名食為命因從果稱。諸佛菩薩解世間故名世解者果從因稱。有此左右。下合可知。   無上士中先問後釋。釋中五番。此五是彼地持所說七無上中五無上也。初一無斷是斷無上。第二無諍是正無上。彼有四正。謂正威儀正戒正見及與正命。此中無諍是彼正見。第三門中語不可壞是智無上。寄言顯之。第四上座是身無上。第五門中無新無故是住無上。彼道無上神力無上此中略無。   解調御中先問後釋。釋中初言既自丈夫以為一門。復調丈夫復為一門。實非丈夫非不丈夫因調丈夫故名丈夫顯上初門。一切男下顯向後門。於中先明所化丈夫。後明如來能調之義。前中初言若男若女若具四法則名丈夫總以標舉。何等下列。具足下結。若有男子無此四下舉非顯是。就明如來能調之中初先法說。次喻。後合。御者調馬無有定下明佛過世。   天人師中先問後辯。辯中初先明佛是師。天者已下解佛以為天人師義。前中初明因法教人故名為師。昔未得下果法教人故名為師。因中初先教人修善。次教離惡。後總結之。善中初先汎舉二師。善教惡教列其名字。諸佛已下明佛菩薩為世善師。初先正教。何等已下辯出善體。教離惡中先教眾生遠離身惡正教遠離。何以下釋。釋中有二。一明身惡可離故教。先順後反。二若眾生下明離有益是故教離。先反後順。下教果中昔未得等九句別教。是故下結。解佛以為天人師中初六復次廣解天義。次四復次廣釋人義。人天多義且舉斯耳。下解如來為天人師。初先標舉。何以下釋。是故下結。   就解佛中先問後釋。佛者名覺翻名總釋。自覺覺他別以顯之。譬如已下顯自覺相。先喻後合。覺有兩義備如上辯。今此偏就覺察釋之。是故下結。   次釋婆伽。先舉後解。七義釋之。前舉世尊此解婆伽。皆是佛號。趣舉皆得。前明所念。若男若女下辯明能念之利益也。   上來念果。自下第二念因成果。何故如來至婆伽婆而有大名徵前起後。下對釋之。於中有四。一與佛因行。二是故下明行得果。三又復下舉佛因心。四是故下明心得果。初中先明敬上之行。常為生下攝下之行。先修六度。後起無量。第二得果文顯可知。第二心中初修信等常為法利不為食利。次持經法為安眾生不自為己。何以下釋。先開三門。修出世心是第一門厭有為心。出家心者是第二門求善之心。無為心者是第三門趣理之心。下廣顯之初十五心。廣前出世。無量心下有其六心廣前無為。調心已下三十一心廣前出家。於中初有二十四心是自利心。無聲聞下七心利他。   廣念眾生。故無聲聞緣覺之心。知諸眾生根欲性等名善知心。知於法界名界知心。知眾生界名生界心。知諸世界名住界心攝化自在名自在界心。第四得果文顯可知。   是名念佛總以結之。   就念法中初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初先思法最勝。因是已下彰法功能。唯此已下辯法體相。與上諸佛法身相似。求相叵得而有大用。   僧中初問次辯後結。辯中初言諸佛聖僧如法而住總顯其相。諸佛方始僧行究竟故亦名僧。下別顯之。受正直法起行之始。隨順修行起行之次。不可睹等明修成相。先明德體。一切生下辯其德相。一切眾生良祐福田利他德勝。雖為已下自德殊勝。   戒中初問次辯後結。辯中初先明戒體相。若住是戒得須陀下明持所為。前中初言不破不漏不壞不雜辯其戒相。不犯四重名為不破。不作四重前後方便故曰不漏。不犯餘戒名為不壞。離餘方便故稱不雜。雖無形等辯其戒體。雖無形色而可護持不同眼根所對之色。雖無觸對善修可具不同耳等所對之色。依如毘曇。是法塵中無作之色此經下文數處但說五根五塵十種之色。不說有其無作之色。良以受戒但是色法而無色事故不說之。此義至下諍論之中更別論之。此前明受。無過咎者明其持戒。諸佛菩薩之所歎下明其戒能。先法後喻。   持所為中初不求小。何以下釋。若我住戒得菩提下明其求大。何以下釋。   施中初問。次辯其相。後指雜葉。辯中有四。一略辯施能。能為阿耨三菩提因。二佛菩薩親近修下起意修習。三若不施下廣辯施能。四佛菩薩修集已下起意修集。第三能中有其四種。一能嚴四眾。以財攝故四眾敬從故曰能嚴。二能伏煩惱。三為十方眾生稱讚。四能得果。謂得常樂我淨四義辯力無礙。   就念天中初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初明不求生天。何以下釋。後求義天。何以下釋。是名菩薩非世間下總結異世。   品初至此廣論梵行。下歎經勝令人修學。於中初先歎經殊勝令人修學。無上佛法住當久下辯經興廢令人護持。前中有二。一當法正歎。二以何義故復名菩薩不思議下寄人顯勝。前中如來初以此經對餘小經比校顯勝。迦葉後領。前中初言若我弟子受十二部及以受持大涅槃經無差不然正比顯勝。何以下釋。以是下結。自下迦葉領解述歎。涅槃不思領歎前經。佛法眾僧不思議者述歎所說。菩薩不思述歎修人。菩提涅槃不思議者歎人所得。   就下寄人顯勝之中迦葉先問。如來次辨。迦葉後領。辯中初明世間菩薩依經起行不可思議。菩提不可以喻比下明出世間菩薩依經成德不思。世間菩薩有三種心是故不思。一求菩提心。二又菩薩見生死過非是聲聞緣覺及下念眾生心。三無量眾生發菩提心見生死過即便退下厭有為心。出世菩薩亦有此三。至時當辯求菩提中初辯後結。辯中有四。一讀此經故雖無人教自能發心。二既發心下明依此經能起精進。三正使下明依此經發心不退。於中初先過重自要不捨念心。何以下釋。釋中先舉無益之苦用以自誡。若我為於菩提已下明有益苦理必須忍。四我為菩提正使碎身如微塵下明依此經精進不退。於中初先過重自要不捨精進。何以下釋。釋中初明精進能為菩提之因故不應退。如是菩薩未見以下舉始況終。上來廣辯。是故已下結成不思。   念生心中初先法說。次喻後合。法中有二。一見生死過二乘不及而能為生受苦不厭故名不思。二為眾生地獄受苦如三禪樂甘處不厭故名不思。喻合可知。   厭有心中有六復次。一於生死勇猛不退故不可思。二若有人言我能浮下能度生死。三有人藕根。懸須彌下稱量生死。四已於無量阿僧祇下正見生死。五從如人入水已下處苦不害。六人有三下受生不惑。具斯六事故不可思。   初中無量眾生發心見生死過即便退沒舉劣顯勝。菩薩不下辯勝過劣。雖未階下牒以歎勝。名歡喜地為初不動。   第三段中文別有四。一如來立喻反問迦葉。有人說言我能渡海可思議不。迦葉答佛明其不定。若阿修羅渡則可思。人渡不思。或思不思略以答之。何以下釋。此明修羅能渡可思喻佛如來能渡可思。第二如來就人重問迦葉答佛明其不定。聖渡可思凡渡不思。此明聖人能渡可思喻明地上菩薩能渡是可思議。   第三如來就凡重問。彼答不思。第四如來約後所答辯明地前始行菩薩能度生死不可思議。於中先明凡不能渡。後顯菩薩能渡不思。   第三段中如來初先立喻反問。有人藕絲懸須彌山可思議不。迦葉正答明不可思。下佛約之明此菩薩一念能量一切生死不可思議第四段中辯明菩薩常觀生死無常苦等。而於其中為諸眾生分別佛性常樂我淨。雖說常等而於生死不起倒見是故不思。   第五段中辯明菩薩行業清淨在生死中不為其害是故不思。先喻後合。   第六段中辯明菩薩於受生時正知入胎不同世人是故不思。於中初先舉凡顯聖。先舉。次列。後辯其相。下明菩薩不同彼凡為是不思。   下明出世菩薩不思。亦有三種。一證菩提行。二益眾生行。三離有為行。初中菩提不可喻比所證深也。菩提真性離相無為故不可比。如維摩說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無比是菩提不可喻故。如是等也。心亦不可以喻比者證心寂滅無相無緣故不可比。而可說者菩提及心雖不可比而得宣說。心證菩提故不可思。良以是心本從緣染。後息妄染。內照實性所以可說。行證之時法從心現。不從外來。故無師諮而能自得阿耨菩提。   得是法下是其第二益眾生行不可思也。   有身離下是其第三離有為行不可思也。於中初先隨相說離。不見一下就實明離。前中初先標列三業。身離非口是其身業。口離非身是其口業。非身非口而亦遠離是其意業。三業相異故皆言非。下辯可知。就實離中初就身說。菩薩不見一法是身不取身相。不見是業不取殺盜邪婬業相。及離主者不取離行及離者相。而有離者離前相故諸業永無畢竟不起故雲離矣。是故不思總以結歎。次就口說。類身可知。下就意說。從身離身從口離口簡前異後。從慧遠離非身非口簡後異前。下正辯釋。先明無離。而自說下後明有離。是故不思總以結歎。前中初先明慧無離。次菩薩終不生已下明無離想。慧無離中初先正辯。慧不能破火不燒下類顯餘法。前中初言實有此慧然不能令菩薩遠離略以標舉。得此慧時見法平等。以平等故不見智慧以為能離。亦無煩惱以為所離。故不能令菩薩離矣。何以下釋。初先徵問。問意可知。無一下釋。無有一法能壞能作明無能離。智慧空故無法能壞。我人空故無人修慧故無能作。有為法性異生異滅明無所離。此名三毒為有為法。此有為法唸唸生滅則無自性故便無所離。是故下結。   類餘法中先明無能。以有為下明其無所。前中初言慧不能破牒前類後。火不燒下明後同前。於中初先類顯色法。生不能下類顯非色非心之法。此乃類顯法外四相。義如下釋。貪不能下類顯心法。此等皆空故不能矣。就無所中以有為法生滅無性故無所燒乃至無癡。上來就慧廣明無離。下明無想。以法無故菩薩不念我慧破惱。   前明無離。而自說下就前無離以明有離。得此解時一切煩惱終不起故以有此德是故不思。   自下迦葉領解述歎。我今始知菩薩不思領歎前人。佛法眾僧大涅槃經不可思議歎其所學。及受持者歎持經人。菩提涅槃不可思者歎所持法。亦可歎其所得法矣。   上來歎勝。自下第二辯經興廢令人護持。文別有五。一明涅槃經興廢所由令人護持。二我親從佛聞是義下明涅槃經常在不滅令人敬舉。三若佛初出來有弟子解深義下汎明餘經興廢所由令人護持。四我法滅時聲聞弟子或說有神或說神空下汎明餘經常在不滅令人敬學。五爾時大眾聞是語已啼即止下明諸大眾聞法不滅發心修學。初中迦葉先請起發。無上佛法幾時而住請問興時。幾時而滅請問廢時。下佛為辯。先明興時。若大涅槃有是五行聖梵天等修行故興。有能受等傳教故興。先自讀誦。後令他敬。爾時下結。下明其廢。我諸弟子犯戒造惡無行故廢。萬能敬等輕教故廢。先自不敬。後令他輕。當知下結。   自下第二辯明此經常存不滅令人敬學。於中初就迦葉佛時辯明此經常在不滅。若有眾生我見無我下就餘佛時辯明此經常存不滅。何故先就迦葉佛時說不滅乎。迦葉佛法住世七日即便滅盡似無此經。故先就之明有不滅。迦葉先問。問由何生。因前而起。如來上言大涅槃經有行不滅。迦葉佛時眾生有行。何故彼法七日便滅。故為斯問。問有四句。一舉昔所聞。我親從佛受如是義。迦葉佛法七日滅盡。二審定如來。迦葉如來有是經不。三就有設難。若其有者雲何言滅。四就無設難。若其無者雲何說言大涅槃經諸佛祕藏。   下佛答之。先對初句明已昔說。迦葉佛法七日滅者小乘法滅大乘不滅。汝向所問迦葉如來有是經不下對前第二明迦葉佛實有不無。迦葉佛時所有眾生貪慾薄下對上第三明迦葉佛雖有此經眾生純善不假為說是故言滅。四迦葉佛法實不滅下對前第四明雖言滅常存不變。故得名為諸佛祕藏。而中有二。一正明法體有滅不滅。二若我弟子受時已下勸人受持令使此經於人不滅。就明法體滅不滅中。如我上說唯有文殊乃解是義今當重說至心聽者。牒舉向前有得中義。今欲就之明滅不滅。是故重牒敕聽許說。下廣辯之。就前之中三世恆有無有是處明其有滅。就上文中三世恆無無有是處明其不滅。文有九句。此九猶前有得之中八種義矣。但就向前方等經中開為兩句故有九耳。第一就前取著之心中道實義明滅不滅。取著之心此名世諦。中道實義此名第一。先舉次列後辯可知。餘句皆爾。第二就前常樂我淨無常苦等明滅不滅。第三就前大小乘法明滅不滅。二乘所持是小乘法。菩薩所持是大乘法。第四就前苦行之心六波羅蜜明滅不滅。苦行之心此名為外。六波羅蜜此名為內。第五就前煩惱涅槃明滅不滅。煩惱有為。涅槃無為。第六就前父母和身金剛法身明滅不滅。父母和合名為可得。金剛法身名不可得。第七就前雜食之身無邊之身明滅不滅。雜食之身世俗同有名為共法。無邊之身世俗所無名不共法。第八第九就前方等十一部經明滅不滅。於中初番就處分別。人中有滅。天中無滅。後之一番當相分別。十一有滅。方等無滅。雖舉九番意取第九以答前問。   上來第二正就法體明滅不滅。若我弟子受持已下勸人受持讀誦解說令使此經於人不滅。   下次對前第二句問明迦葉佛有經不無。先舉問辭。下為辯釋。釋有五段。一正答前問明涅槃經諸佛祕藏一切皆有。二何以下因前言故乘解藏義。三是人所以藏積已下因前解藏乘明諸佛藏積所以。四若是經典滅不現下就藏顯滅。五大涅槃常不變下就其初句結呵問辭。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初先徵問。何故名藏。下對釋之。諸佛雖有十一部經不說性等正解藏義。十一部經所不說下重牒前法將喻類顯。   第三段中先喻後合。喻中是人所以藏積徵前起後為未來事對問總釋。何等未來重問起後。下廣釋之。迦葉佛時名今釋迦出世之時以為未來。為後出用故藏積之。於中五句。前四明其為未來世須出所以。一謂穀貴。未來比丘畜八不淨。淨財難得故名穀貴。二賊來侵國。有惡比丘宣說邪法壞亂四眾名賊侵國。三值遇惡王為欲贖命。諸惡比丘說佛無常究竟滅盡如似殺佛。名值惡三。佛說此經言已常在如似贖命。四道路澀難財難得時。有諸比丘讀誦世典不敬佛經。佛經難聞名財難得。末後一句乃當出用結明應出。合中諸佛祕藏如是合前財物。為未來世合為未來。諸惡比丘畜不淨物合前穀貴。為四眾說合賊侵國。如來畢竟入於涅槃合為贖命。讀誦世典不敬佛經合財難得。如是等惡現於世時如來為滅則為演說合乃出用。   第四段中就藏顯滅。祕藏不現名為滅矣。   第五段中約就初段明大涅槃常在不變。反呵問辭。雲何難言有是經不。   下次對上第三句難明迦葉佛雖有此經以不說故得言其滅。於中有二。第一正明迦葉佛時無四所為有經不說是故言滅。二今世下舉今顯昔。前中初言迦葉佛時眾生貪薄翻前第一明穀不貴。以貪薄故不畜人種不淨之物。智慧滋多乃至如象翻前第四明財易得。以有信慧持法不忘故非難得。智慧滋多明有解也。調柔易化有大威德明有信也。總持不忘如大象王明有念也。念持多法故如象王多有勝持。世界清淨翻前第二彰彼佛時無賊侵國無惡比丘宣說邪法壞亂四眾所以清淨。一切悉知如來終不畢竟涅槃翻前第三明無惡王不須贖命。雖有是典不須演說翻前出用。   第二舉今顯昔之中。今世眾生多諸煩惱翻前第一多煩惱故畜人不淨。愚癡已下翻前第二。愚癡喜忘翻前總持不忘之言。愚癡覆心所以喜忘。無有智慧翻前慧多。多諸疑網信根不立翻前調柔易化之言。世界不淨翻前第三。一切鹹謂如來無常翻前第四。是故演說翻前雖有不須演說。   下次對上第四句難明迦葉佛不說名滅。法實不滅故得名為諸佛祕藏。先辯後釋。   上來偏就迦葉如來明涅槃經常有不滅。自下汎就餘佛如來明涅槃經常存不滅。於中有二。一明眾生異見生時諸佛乃說是涅槃經。二寧說故嘴盡大海下就不說時明實不滅。有六復次。皆先舉其假設之言。後顯不滅。   自下第三汎明餘經興廢所由令人護持。文有六對。一有解義不解義對。無解則滅。有解則住。二者有無檀越相對。無則法滅。有則法住。第三貪利不貪利對。貪利說經佛法則滅。無貪則住。四起諍訟不諍訟對。諍則法滅。不諍則住。五畜不畜對。畜不淨物自稱得聖佛法則滅。不畜不淨不自稱聖佛法則住。六種種異說不異說對。各執所見異說則滅。不執己見不作異說佛法則住。   我法滅時有聲聞下大段第四汎明餘經常在不滅令人敬學。於中有六。一明法滅相。二爾時凡夫各共說下大眾聞滅鹹皆傷歎。三而我正法實不滅下因眾傷歎明法不滅。此前一重。四當於爾時閻浮內下重顯滅相。五爾時拘屍無量眾下明眾傷歎。六迦葉告下因眾傷歎重明不滅。此復一重。初中有二。第一通論始終滅相。由諸弟子或說有神或說神空或說中陰或復言無如是種種故令法滅。二從爾時拘睒彌下偏就最終以顯滅相。於中先舉邪正二師。次列邪正二種徒眾。下明邪正二師所說。後明邪正二眾所作。事如經說。餘皆可知。   第五大眾聞法不滅發心修學。文亦可解。   品初至此明其梵行。   自下第二寄就世王懺悔逆罪以顯菩薩治病之行。問曰。若此顯病行者何故文中不舉不結。辨法有二。一當相直論。二寄事表法。當相論者須舉須結。寄事表者舉事便罷。今此文中寄事表法故無舉結。文中雖不言是病行。治病之相快成顯著。若此非者應有指斥。不應直爾。又問若此顯病行者。何故與前章門不次。良以世王此處來故。又復此例上下非一。如前八種知見之中先開八門。後釋不次。又復如下第二德中先列五門。後解不次。此亦似彼。未足可怪。文中有四。一明世王造作逆罪以為起病。二因害父下明王有信愧彰病可治。三爾時其母字韋提下明王病重餘醫異藥不能救療。四爾時大醫名耆婆下明王重病唯佛法藥之所能治。   初中世王舉起病人。下彰其病。病中有二。一明世王先具三惡。其性弊惡喜行殺戮是身惡也。具口四過是口惡也。貪恚愚癡是意惡也。二明世王現造逆罪。先明逆因。因謂三毒。其心熾盛明其有瞋。唯見現在不見未來純以惡人而為眷屬彰其有癡。貪著現樂顯其有貪。父王無事橫加逆害正造逆罪。   第二段中句別有二。一明王有愧。因害心熱身諸瓔珞伎樂不御愧深失樂。遍體生創臭不可近悔增致苦。二明王有信。信有罪報故自念言我今此身已受華報獄苦不遠。   第三段中文別有二。一明王病重餘藥不療。二時有大臣名月稱下彰王病重餘醫不治。前中初先母為撫瘡。後王對之明其非治。此亦即明世王有解。瘡從心生非四大起是識病也。眾生能治無有是處是知治也。第二段中六臣詳勸世王不從。六臣即是六師弟子。其六師者。一富蘭那迦葉空見外道。二末伽離常見外道。三刪闍那一因見外道。四阿耆多翅捨自然見外道。五伽羅鳩馱迦旃延自在天因見外道。六尼乾陀不須修道外道。是故六臣各隨所習用以勸王。初中有四。第一月稱問王安否。二王答不安並復傷已罪無滅處。三大臣聞已開解王心示王歸處。四王審未從。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先明不安。又無醫下傷無滅處。第三段中先對世王不安之言開解王心。於中初先直勸莫愁。如王言下以理開解。如王所言世無醫下對王向前無醫之言示王歸處。先牒後示。示中有五。一列師名。二歎師德。三常為下明師所說。四示其師處。五勸王歸從。乃至耆婆勸王歸佛亦有此五。宜須記知。第四段中王熟知邪不能頓違。是故且言審能我歸。一中既然。餘皆同爾。第二臣中四分如上。   第三臣中四分同前。第三分中光安王心。後示歸處。安王心中先以理開。後勸莫愁。以理開中兩義開解。第一以其王法開解。先王若是修解脫人殺之有罪。為王治國殺之無過。二以先王宿業開解。先王宿世自有罪業故殺無罪。文中有四。一汎明一切無義不同。或有全無名之為無。或非或少或隱名無。二雖言少法名為無下就前無中明其少無實非無法。三願王留下就人分別。明一切生皆有往業說言無罪少故名無。四若使下明其先王自有罪業故殺無罪。前中八句。初之兩句以彼全無共非法無相對分別。次有五句。以彼全無共少法無相對分別。末後一句以彼全無共隱覆無相對分別。雖舉多義為取少無。此初段竟。第二可知。第三段中願王留神一切眾生皆有餘業正明有罪。以業緣下舉果證有。舉一切生為將類王。第四段中約對前義明王有罪殺之無過。餘皆可知。   第四臣中恆河已南施生無福恆河已北害生無罪。蓋且言耳。不勞異釋。   自下第四明王重病唯佛能治。於中有五。第一耆婆試察王心問王安否。二答不安並復傷己罪無滅處。三耆婆歎王有愧可救並示滅處。四王恥未從眾人共勸。五王因眾勸詣佛懺悔。   初中大醫名曰耆婆標舉勸人。耆婆胡語此雲長命。初生之日棄之巷首而得不死故號長命。其人善醫故稱大醫。往至王所白言安否試察王心。無愧則安。有愧不安。不安可救故須試問。為成世王治病之行故醫問之。   第二段中世王初先彰已不安。今我又無。無上醫下傷無滅處。前中初先汎舉一切。二不安人。偈後長行明已未同安眠之人同不安者。初中偈答總以標舉。下列答辭。有十七行半。初十一行半明安眠人。後之六偈明不安者。   前十一行半相從為四。初有四偈明佛安眠。次五偈半菩薩安眠。次有一偈出初段中安眠之人。所謂諸佛。末後一偈出第二中安眠之人。所謂菩薩。初四偈中前二明佛斷煩惱障故得安眠。於中前偈明斷煩惱。後偈明由斷煩惱故證大涅槃。若得涅槃是其自德。演說深義明利他德。名婆羅門總以結歎。自淨淨他故得稱為真婆羅門。第三一偈離業故安。遠離三耶身口意淨。第四一偈除苦故安。身心無煩正明離苦。安住靜等明其得樂。   菩薩安中初之四偈自行安眠。後一偈半外化安眠。前四偈中初三離業。後一明離煩惱及苦。前中初偈明離口惡。心無取著不愛自身。遠離怨讎不憎他人。此二明離惡口之因。常和無淨正離口過。第二一偈明離意惡。若不造惡明其離過。心常慚愧信惡有報明其攝治。第三一偈明離身惡。敬養父母不害生命明其離殺。不盜他物明其離盜。略無離婬。第四偈中調伏諸根親近知識明其攝治。破壞四魔明其離障。破煩惱魔明離煩惱。破陰破死彰其離苦。破壞天魔明離煩惱及苦因緣。下利他中初先明其自心離相。吉與不吉是善惡因。苦樂是果。證實離相故皆不見。次明為生轉輪生死。若能下結。   第三段中誰得安眠對初四偈而為徵問。謂佛指出。深觀已下明安所以。觀空三昧是初段中前之三偈離煩惱業。身心不動是初段中第四一偈身心無惱安住靜等。   第四段中誰得安眠對第二段而為徵問。謂慈悲是就人指斥。菩薩常行益物。是故就德說為慈悲。常修已下明安所以。慈悲常不放逸是第二中初之四偈自利之德。視眾如子是第二中後一偈半化他之德。   就後六偈明不安中初之三偈有惡不安。後之三偈有苦不安。前中初偈由癡造惡。第二一偈由貪造惡。第三由近惡友造惡。後三偈中明有七苦不得安眠。初偈明有病苦不安。於王有怨死苦不安。餘五明有求不得苦所以不安。上來汎舉安不安人。   自下正明已之不安。於中有四。一明已病重。先舉後辨。二一切良下彰已難治。先辨後釋。三如魚下舉喻類已顯已不安。六喻顯之。四我曾問下引說驗已成已不安。上來第一明已不安。今我無下傷無滅處。   自下第三耆婆歎王示王滅處。於中初先對王不安讚歎於王。迦毘羅下對王向前無醫之語示王滅處。歎中有二。一對王向前喻已不安歎王有愧。即約此愧彰病非重明非叵治。二善哉大王能信已下對王向前引說驗已歎王有信。即約此信彰病非重明非叵治。於此二中彰病非重翻上初段。明非叵治翻上第二。初中有四。一歎王有愧。二智有二下明懺能滅罪勸王懺悔。三富有二下明善能破惡勸王修善。四如佛說覆藏漏下明發露滅罪勸王發露。初中五句。一乘王前言勸王慚愧。二諸佛世尊常說已下引佛昔言明慚與愧能救眾生故非叵治。先舉後列。三從慚者自不作下辯慚愧相。三番辯之。四無慚愧下舉失顯得。五善哉明王非重下結歎世王能具慚愧。   第二段中句別有三。一引佛昔言明智與愚並皆有二。舉此合王捨愚同智。二雖先下明其智者懺能滅罪。於中初法次喻後合。三王若下勸王懺悔。   第三段中文別有三。一明善勝惡。先喻後合。二臣聞下明善破惡。初先法說。次舉三喻。後合顯法。三雖名小下歎勝令修。先歎後釋。   第四段中文別有四。一引佛昔言明覆者漏不覆無漏。二發露下偏釋不覆無漏之義。三若覆下明覆罪增不覆罪滅。四是故下結明智者不覆藏罪令王周之。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初總明其發露懺悔故得無漏。若作已下別明發露故得無漏。若悔已下別明懺悔故得無漏。初先法說。次喻。後合。後二可解。   就下歎王有信之中耆婆初先歎王有信勸王莫愁。世王前者引說驗已身口意惡必墮地獄名信因果。若有已下明有信故王罪非重非不可治。不同闡提所以非重。有信可救故非叵治。於中初先舉重顯輕。大王今者非一闡下明輕異重。前中有四。一明闡提造罪不悔彰其重病。二如是人下明不可治。於中初法次喻後合。三雲何下對向初段辨出其人。四諸佛世尊所不能下對第二重顯叵治。先舉後釋。上來歎竟。   自下第二示王滅處。如王所言無能治者牒王上語。下正示之。文亦有五。一列佛名。二無師下讚歎佛德。三今者下示其佛處。四而為下明佛所說。五王今聽下勸王歸從。初中言字悉達多者此雲成利。   第二歎中初歎自德。大慈悲下歎其利他。自中初言無師自得是總歎也。下別顯之。相好嚴身歎佛福德。具力無畏歎佛智惠。歎利他中大慈大悲歎利他心。隨善生下歎利他行。行分三業。隨善生等歎佛身業。知時說等歎佛口業。佛口業中知時而說非時不說語能應機。實語至一語體清淨。實語淨語明不妄語。當事名實。稱相曰淨。妙語一種明不惡口。義語法語明不綺語。語能益人名為義語。語能稱法故曰法語。一語明其不兩舌也。令生離惱語能益物。知生根等歎佛意業。知生根性曉物心器下知法藥。隨宜方便無不通達是方便智。其智高等是佛實智。位極名高。智能窮法名深名廣。智能滅障故如金剛破一切惡。今下示處。   明所說中。為無量僧說種種法總以標舉。次別顯之。王若聞下明佛所說於王有宜。別中初言若有無者。世諦名有。真諦曰無。亦得宣說真諦名有有實性故。世諦名無無真實故。有為生死。無為涅槃。有漏是集。無漏是道。若煩惱果是其苦諦。若善法果是其滅諦。若色色陰。非色餘陰。真諦異彼故言非色及非非色。若我涅槃。無我生死。真諦異彼故言非我及非非我。乃至非世非非世等類亦同然。三乘是乘。世間非乘。真諦異彼故言非乘及非非乘。自身作業還自受果名自作自受。現世造業他世受果名自作他受。就現無因亦無果報名無作無受。真諦離相能除罪障故言王聞無作無受重罪即滅。   自下第五勸王歸從。文別有三。一舉十三種人得益成事類勸於王。二大悲普下明佛慈普去王疑心。三假使一月常以衣下明佛一切諸緣中勝生王去心。前中先舉。後總結勸。舉中初有五復次文明佛能益。次一復次舉彼目連能益顯佛。次四復次復明佛益。次一復次舉舍利弗能益顯佛。後二復次復明佛益。結勸可知。第二段中初先略明如來悲普正法弘廣。怨親等下十三復次廣顯悲普。第三段中有五復次比挍度量以顯佛勝令王必去。   上來第三耆婆歎王示王歸處。   自下第四因王愧恥不敢見佛眾人共勸。文有三對。一王對耆婆明佛尊高念已罪重不敢往見父王來勸。二王聞父勸悔愧情深悶絕躄地佛光照觸而為接勸。亦名引勸。三王猶戰恐不敢見佛耆婆重勸。   初中先明世王不去父王后勸。王不去中先歎如來佛眾清高。吾今已下自恥不往。初中五句。一明如來佛眾俱調。調柔心也。二佛眾俱淨。清淨身也。三佛眾俱寂。寂靜口也。此歎有善。四明無貪。貪愛斷也。五明無惱。瞋癡滅也。此明無惡。後中初先念己罪重不敢見佛。吾設往下懼往無宜。卿雖勸下結已不去。   父王勸中初舉法滅催令速去。後舉獄苦怖令定去。前中初有十一句文明法將滅。大怖已下六句之文明惡將至。佛日已下明佛滅後王罪無治。後中七句。初句明王身有重罪定入阿鼻。中間五句辨阿鼻相。唯願已下一句結勸。辨中初句釋名顯過。汎解無間有四種義。一趣報無間。人中捨壽即入阿鼻間無住處。二身形無間。阿鼻大城八萬由旬一人入中身亦遍滿。一切人入身亦如是間無空處。三壽命無間。一生其中壽命一劫間無斷絕。四受苦無間。一生其中苦苦相續無樂暫間故曰無間。今此且依後義釋之。二假使下辨其身相。此即是其身形無間。三寒地獄下舉輕顯重。四四方下辨其苦相五作一逆下辨因定果。依如毘曇。隨罪多少各別一劫。今此所說共在一劫。輕重為異。阿含經中所說同此。   第二對中世王初先聞勸悶躄。下佛見之慈光照觸而為接勸。前中世王初聞惶怖仰問是誰。父王次答並重誡勸。世王后聞悔愧悶躄。世王三義所以悶躄。一恐佛交滅已罪無治。故下如來見阿闍世悶絕躄地許為住世。二懼獄苦交至。三愧父情深是以悶躄。   佛光照中初許為王久住於世。後以光照。前中有二。一佛見世王悶絕躄地許為住世至無量劫。二問答辯釋。前中言住無量劫者解有兩義。一就真論。世王不知如來常住所以悶絕。佛今為顯令知佛常是故名住至無量劫。二就應辨。應中有二。一對世王假設為言。若使世王重罪不滅佛則為住至無量劫。彼罪若滅不須佛住。二對世王流類以釋。世王流類廣多無盡。如來為之常在世間。不入涅槃。是故名住至無量劫。問答辨中迦葉先問如來當為無量眾故何故獨言為阿闍世。佛答有二。第一偏對世王釋之。今此眾中無人謂我定入涅槃世王謂入故偏為之。二對世王流類辨釋。我言為於阿闍世者蓋乃為於世王流類非獨世王。於中初先總牒前語彰彼未解。何以下釋。如來密語不可思下結歎顯深。釋中先徵。何故言密。下對釋之。於中六番。前四對人。後二就法。就前四中明其為者汎為一切。阿闍世者偏論阿闍世王般類。四番何別。初言為者汎為一切凡夫眾生。言阿闍者舉阿闍世般取一切五逆眾生。第二番中明其為者為於一切有為眾生。凡夫二乘通名有為。先舉後釋。阿闍世者舉阿闍世般取具足煩惱眾生。第三番中明其為者為於未見佛性眾生。解行已前通名不見。亦可九地已還菩薩未眼見故通名不見。先舉後釋。見佛性者不名眾生故不為之。阿闍世者舉阿闍世般取未發菩提心者。第四番中明其為者為於阿難迦葉二眾。阿闍世者舉阿闍世般取世王后宮妃姤及王捨城一切婦女。後之兩番雖復就法約人辨之。前番約就所化辯釋。後番約就能化辯釋。此兩番中為與阿闍辨其世字。三義別解。就前番中初先辨定三字之義。所言為者為於佛性。為令眾生見於佛性是以言為。言阿闍者此名不生。世是梵語。此翻名怨。次約人論。人有迷悟。若就迷者。將不生義與性相屬迷。惑之人不生性故。若就悟者。牽不生義與怨相屬。悟解之人不生怨故。文中初先就迷辨釋。不生性故煩惱怨生彰彼迷人無治有障。煩惱怨生不見佛性彰彼迷人有障無治。下次就其悟者辨釋。不生煩惱故則見佛性彰彼悟者無障有治。以見性故則住涅槃是名不生彰彼悟者有治無障。由見佛性不生煩惱故住涅槃名曰不生是故名為為阿闍世總以結之。下次就其能化人釋。於中先定三字之義。言阿闍者名曰不生。其不生者是其涅槃。世名世法。為名不污。為有何義得名不污。若佛在世自有愛著即名為污。為他處之故名不污。次將此義就佛辨釋。若佛在世為世八法之所染污則須捨世疾入涅槃。以佛有世世間八法不能污故。於無量劫常在世間不入涅槃。八法如上。是故下結。   下總結歎。密語不思當相正歎。佛法僧等歎其所說成語不思。   自下第二佛光照觸而為接勸。於中有四。一佛入三昧放光照王王覺瘡愈。第二問答辨光所從。第三問答明光來意。四釋光明名義。初段可知。第二段中有兩問答。一王疑異光審問耆婆。王以已罪不謂如來有光照已故為此問。耆答言非。二王問誰放。耆答佛光。句別有四。一明此光是佛所放。於佛平等法門身中現阿含光名為放矣。佛光常定王今始見是以言放。二辨光實性。是光無根乃至非白。三明光相。為度故現。四拂相顯實。是光雖爾實不可見乃至非白。   第三段中有兩問答。初王問耆婆彼天中天何因放光。耆答為王。恐王喜過且言以為。以王先下明為所由。由王上言世無良醫治我身心。故放此光先治王身。後及王心。准斯驅求真是病行。王言已下重複怪問。如來世尊亦見念耶。不望故爾。耆答正為。於中有二。一明王有病故佛偏為。二佛於眾生不觀已下明王有善故使佛為。前中先喻。一人喻佛。七子喻於六住菩薩及種性前善趣眾生。一子遇病喻種性前善趣眾生起業煩惱。父母之心非不平等。喻佛平等。然於病者心則偏多喻佛偏憐罪惡眾生。次合顯法。如來亦爾合前父母。於諸眾生非不平等合非不等。然於罪者心即偏重。合於病子心則偏多。人有七子一子遇病今略不合。下重顯之。放逸佛念顯前偏顯。不放心捨舉輕顯重。何等已下顯出不放。先問後辨。如地持說種性解行即以為二。初地淨心以為第三。二地以上行跡為四。八地九地決定為五。第十畢竟以為第六。道不放逸六住菩薩。則知放逸在六住前。   明有善中初明如來不觀眾生種性等別而為攝化。後明如來有善便念。道此語者明王者善。故便佛為。   自下第四釋光名義。耆婆初辨此是如來月愛光明。下復辨之。先問後答。有六復次。前五解月。後一釋愛。就前五中初三就其生善以釋。初一開發始心如月。第二進發行意如月。後一終令成辦如月。皆先立喻後合可知。後二就其滅惡以釋。前句取彼月光漸滅喻此三昧漸滅煩惱。後句取彼月能除熱喻此三昧能除煩惱。亦先立喻後合顯法。釋愛可知。   第三對中世王初先彰已不去。耆婆後勸。前中四句。一舉昔所聞辨明如來不近惡人。於中初法。次舉四喻。後合可知。二我當下明已不去。三我觀下自測如來不近惡人四是故下結已不去。   耆婆勸中初先勸王專意求佛。先舉六喻。下勸同之。如來尚下舉佛為彼闡提說法去王疑怖。於中有三。一舉如來為闡提說以咒於王明去有宜。二王聞怪問我聞闡提不信不聞不觀得義。何故如來為之說法。言不信者無行方便。下明無行。言不聞者無其聞慧。不能觀者無其思慧。不得義理無其修慧。三耆婆廣辨。於中先喻。次合顯法。後明如來為說所以。喻中極多合文至少難可具合。又復諸喻或取少分或多或全未必盡取故難具合。今此且可粗略而已。文中有五。一闡提斷善喻。二諸家親下徵善感聖喻。三爾時良醫即自思下佛觀物機喻。四思惟是已尋與使下乘機赴化喻。五語瞻病者吾劇據下權時放捨喻。初中有二。一邪心未明說之如夢。二邪心決了說為夢已。前中有人喻斷善者起惡邪見名遇重病。邪心未明說為夜夢。善有二種。一者方便。二者生得。斷方便善唯生得在是故名為昇一柱殿。心貪五欲名服蘇油。身恆處之故曰塗身。身居違境名為臥灰。心緣起瞋故曰食灰。心緣無因無果之理名攀。枯樹心與疑俱猶預不定名與獼猴行住坐臥。心在惡中名沒泥水。退失諸善名墮樓殿。高山樹木。無慚愧法以自莊身名著青黃赤黑色衣。造惡暢心名喜歌舞。惡覺現心名見烏鷲狐狸之屬。惡覺害善如烏鷲等殘殺為事。故以為喻。退失信慧名齒髮落。無戒遮身稱曰裸形。心緣惡境故說枕狗。沈沒一切諸煩惱中名臥糞穢。亦可常沒三惡道中無心求出名臥糞穢。與斷善人共相親附名與亡者行住坐臥。心行漸同故曰攜手。吞滅善法名為食噉。惡道因成名蛇滿路。遊之趣向三惡道處名從中過。倒愛纏縛名與被髮女人相抱。外道邪戒用自遮防名多羅葉以為衣服。依於外道邪法起修名乘驢車。背善向惡名正南遊。南方是火向之最惡故取為喻。邪心決了名為夢已。善法燋損名心愁惱。邪心轉盛名病踰增。   第二微善感聖喻中斷善根人過去善業名家親屬。發生現善故曰遣使。善生感聖名為命醫。善行不圓名體缺短。五根不備名根不具。煩惱覆障名蒙塵土。少於慚愧名著壞衣。依於過佛餘殘善法而起此善名乘故車。機顯聖心名為語醫。感聖不貰是以言速。欲令如來乘於昔法而往教化名疾上車。   第三如來觀機喻中句別有五。初句喻觀現善微劣故言見使相貌不吉。劣善不能對治耶病故曰難治。占日喻觀起行之心。心有善時惡時之別。占星喻觀所成使性。占時喻觀樂欲之心。下觀福德喻觀生得。信等五根前事雖無。若當生得善根未斷則可療治。無則叵救故言若無雖吉何益。   第四隨機起化喻中文別有四。一喻如來昇兜率時觀物機病。先別後結。難識叵合。二我若不往非良師下喻佛下生閻浮提時觀物機病。先別後結。事亦難識。三爾時即入病人舍下喻出家時觀物機病。出家先於外道法中修習所行名入病捨。四醫見是已問瞻病下喻成道後觀機為說。於中先別。爾時良醫見如是下總結難治。別中初問次嗅後觸。初問喻明心行不定。親化菩薩如瞻病者。如來對問彼具答之。次嗅喻明口言不定。嗅喻惡言。香喻善語。後觸喻明身行不定。   第五權時放捨喻中。如來告彼親化菩薩彰已更欲遷化異境名語瞻病吾今劇務。斯後化度名當更來。隨情所堪授以世法名隨所須恣意勿遮。捨之取滅名即還家。彼起微善感聖名曰使到。如來知其未堪受化即未從就。是以告使我事未訖。兼未合藥。明已餘方為化未周名事未訖。佛未量機以授其法名未合藥。喻相難識不可盡合。設有合者未可專定。下次合之。世尊亦爾合上醫師。一闡提輩合前第一併合第二。善知根性合上第三。而為說法合上第四。   下明如來為說所以。先問後解。解中初明為息餘人譏謗故說。佛若不說餘人當言佛無慈悲。後明為益闡提故說。於中初明為令生善。譬如已下令出三塗。就生善中初明闡提生善不同佛為說法。復有二下舉根不同成生有異。前中先舉。次列兩名。下明如來為之說法。汎論闡提具有三種。一者上品現聞經法微能生信。二者中品現聞經法不信不謗。遠能發生未來善根。三者下品現聞不信誹謗不受。今舉前二。第三不信佛不為說故略不舉。下舉根中先舉。次列。下明其人生善不同。後結如來不空說法。就明為拔三塗苦中。先喻。次合。是故已下結佛為說。   自下第五世王受勸詣佛懺悔。於中有三。一嚴駕詣佛滅罪由序。二爾時佛告阿闍世下佛為說法除滅王罪。三辭退還宮。初中有四。一受勸許往而未即發耆婆催勸。二即命下嚴駕向佛。三於前路下道聞二言心生惶恐。如來許為作決定心。四王到雙林如來顧命去王疑心。初中有二。一世王受勸擇時許往。若使如來審如是者所謂審為闡提說法。二耆婆催勸。勸有四句。一明佛法不擇時日。二時王病重不應選時。先舉世事。後約以勸。三明詣佛得益齊等。四結勸令往。   第二段中句別有五。一敕臣嚴辦。二臣答已具。三嚴駕向佛。四拘屍大眾鹹皆睹見。五佛歎善友。先嘆後釋。   第三段中初明世王道聞二言心生惶恐。佛告已下如來許為作決定心。前中初明道聞二言。聞流離王遇火燒死。瞿迦比丘生入阿鼻。是一言也。彼流利王殺害其父。聞佛記說當彼燒死。遂便乘船入於後園海中避之。阿鼻之火即就海中吸之將去。瞿迦比丘是舍利弗目連弟子。於一時中謗此二師俱犯重罪故入阿鼻。聞須那剎詣佛滅罪是二言也。吾今已下明王惶怖求與耆婆同載一象。設我當下求之救免。設我當墮冀汝捉持。先求後釋。如來許為作定心中。佛先告眾世王有疑我為作定是義雲何。世王向者道聞二言便生疑念。不知如來肯見救濟令如須那。為當不救令如流離瞿迦離等墮阿鼻獄。准下見佛除疑決定。疑意正爾。佛下領命令其知佛定欲救濟名作定心。持一切下問答辨釋。彼持一切先為請問。諸法無定雲何言定。下佛先歎。後為辨釋。我為世王作決定心總明作定。何以故下別顯作定。先問後解。解中有四。一以王疑不定類法不定。王疑可破當知諸法悉無定相。二是故下結。是王疑心可破壞故。我為世王作決定心。三當知下以王心不定類罪不定。於中先明王心不定。若彼王心是決定下將心類罪明罪不定。先反後順。四是故下結。   自下第四王到雙樹如來顧。命去王疑心。於中有四。一王到雙樹仰瞻如來相好殊妙。二如來顧命去王疑處。三迦葉菩薩語持一切明佛為王已作決定。四世王歡喜設供奉佛禮敬卻住。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曲有四句。第一如來發言呼命。八種聲者如梵摩喻經說。一最好聲。其聲清雅。二易了聲。有所言說辨了易解。三調和聲。大小得中。四柔軟聲。其聲柔軟令人喜聞。五不誤聲。言無錯謬。六不女聲。其聲雄朗。七尊慧聲。言無戰怯。如世尊重有慧之人言無戰怯。佛聲亦爾。八深遠聲。猶如雷震。懼王喜過不即題名。是故總相呼言大王。二王聞驚疑。於此眾中誰為大王。我罪無福如來不應稱為大王。三如來重複題名以呼。四世王聞之除疑歡喜。先明歡喜。真知如下明其除疑。第三可知第四段中世王初先彰已歡喜。次設供養。後禮卻住。   自下第二佛為說法除滅王罪。於中如來先敕許說。下正說之。說中有三。一教事觀生王愧心。二自我招殃造茲重下破遣罪相去王執心。三譬如涅槃非有無下明罪實性令王觀入正滅王罪。就初段中如來先教。後阿闍世領解生性。如來教中先明觀益。若不繫下明不觀損。益中有四。一教觀身。二明觀益。三教觀心。四明觀益。就觀身中凡夫常當觀二十事總以標舉。次別顯之。二十事中前十四句觀身無其第一義樂具足諸苦。後六觀已迷或顛倒。前十四句相從為四。初二觀已無第一義樂。我此身中空無無漏無無漏果。空無善本無無漏因。次二觀身具足諸苦。我此生死未得調順有生死因。不能捨惡名未調順。墮墜深坑無處不畏有生死果。沈沒三塗名墮深坑。於人天中受身皆苦。以是義故無處不畏。次二對前第一義樂教起求心。以何方便得見佛性求其觀行。雲何修定得見佛性求其止行。又復前句求隨有行。雲何修定求入寂行。下八對前具足諸苦教生厭心。於中前七教觀重苦。後之一句教觀深苦。就前七中生死常苦無常我淨教觀生死之通過也。八難已下教觀生死之別過也。八難難離是障道過。恆為怨等是輪轉過。於中前二明人天中輪轉之過。恆為怨逐明共有障。五陰是怨。生便有定故言恆逐。無法遮有彰其無治。後之三句明三塗中輪轉之過。三惡未脫有三塗果。具惡邪見未度逆津有三塗因。具惡邪見有煩惱也。未度逆津有惡業也。邪見五逆三塗定因是故偏舉。前明重苦。生死無際未得其邊明深苦也。上來明無第一義樂具足諸苦。下六明已迷或顛倒。於中前四汎立道理。後二對理明已迷或。就前四中不作諸業不得果報明非無因。無有我作他人受報明非異因。不作樂因終無樂果明非倒因。若有造業果終不失明非無果。就後二中因無明生亦因而死由迷前理受生死果。去來現在常行放逸由迷前理造生死因。凡夫常下總以結之。上來第一正勸觀身。作是觀下明觀利益。   爾時次第觀心生下教觀心法。次第觀心生住滅相教觀心也。次觀止等教觀心法。觀生滅已知心相下明觀利益。知心至戒終不作惡明離惡因。無死畏等明離苦果。上明觀益。若不繫下明不觀損上來佛教。   下明世王領解生愧。文顯可知。   自下第二破遣罪相去王執心。文別有二。一就殺父因緣以破。二眾生狂或凡有四下約心以破。前中有四。第一世王執有定罪定墮地獄。二如來略破。亦名類破。三世王領解。四如來廣破。亦名正破。初中六句。自我招殃是第一句執已得罪。造茲重惡是第二句執罪定重。父王第三執有定父。無辜第四執父無過。橫加逆害是第五句執有定殺。是二十事設觀不觀定墮地獄是第六句執定墮獄。此之六句下佛別破。宜審記知。   佛告已下如來略破。一切諸法性相無常無有決定舉法類破。王雲何言定墮阿鼻當言正呵。前六句中就後以呵。   自下第三世王領解。若一切法無定相者我之殺罪亦應不定將法類罪。若殺定者一切諸法則非不定以罪類法。前句順類。後句反類。   佛言已下如來廣破。先歎後破。王前領解是以須歎。王前有執是故須破。歎中善哉是總歎也。諸佛下別。是故下結。就下破中所破有六。如上所執自我招殃乃至必定墮阿鼻獄。文別有三。一破前六中定父定殺。即約此二破入地獄。二眾生作罪凡有二下破前六中自我招殃造茲重惡。即約此二破入地獄。三先王自作還自受下重破向前自我招殃並破無辜。即約此二破入地獄。地獄所畏是故三處皆悉破之。就初段中先破定父。凡夫眾生於是色下破其定殺。若色是父可殺害下破入地獄。就初段中如王所言父王無辜橫加逆害牒王前語。此為破父。餘乘舉來。何者是下正破其父。於中初就陰入界等三科法門徵責其父。若色是下別就五陰徵破實父。若色是父四陰應非縱色破心。若四是父色亦應非縱心破色。若色非色合為父者無有是處雙破色心以為父義。何以下釋。以色非色性無合故。不可色心合以為父。就破殺中偏就色破。以色質礙可殘害故。凡夫於色妄生父想舉其所計。如是色陰亦不可害對之總破。叵害同心是以言亦。何以下釋。於中先問。何故色陰亦不可害。下對釋之。釋中四句。一分色為十。五根五塵是其十也。如毘曇中說有十一。五根五塵及無作色。成實法中說有十四。五根五塵及與四大。今以何故偏說十種。釋言。四大於此經中是觸塵收故不別論。彼無作色於此經中但是色法而無色相。成身相隱是以不說。   二就十中簡一去九。唯色一種可見可持乃至可縛。餘九不爾故可不殺。唯色一種一色塵也。為眼照矚故言可見。可得捉持故言可持。輕重可稱。長短可量。可得牽挽亦可繫縛。是以可殺。依如毘曇。色相可見。色形可量。方圓大小可度量故。色性可持可牽可縛。質等法故。可稱是觸。若依成實。色唯可見。可稱是觸。可持可量可牽可縛是假名色。法塵所收。今此何故說色可見乃至可縛。釋言。此說多同毘曇。色相可見。色形可量。色性可持可牽可縛。可稱重觸。不離色辨相從名色。   三雖可見下就彼一色破去見等。雖可見縛上牒所辨。上有六句。舉初舉後。是以但言可見縛矣。粗相論之。色相可見乃至可縛。細分則無。辨有兼無是以言雖。性不住下翻有顯無。色性無常一念則有。初生次住終異後滅故曰不住。以不住故不可得見乃至叵縛。   四色相下結成無殺。色之體相如是不住乃至叵縛雲何可殺。下約前二破入地獄。句別有六。一就十色簡一去九。若色是父可殺可害獲罪報者餘九應非。若九非者則應無罪。二就一色明有可殺義。先舉三數。次列三名。下就分別。於中先明過現叵殺。初舉後釋。過色已滅故不可殺。現色暫現唸唸自滅故不可殺。下就未來明有殺義遮不起故。三如是下以前可殺不可殺義成色不定。四以色不定成殺不定。五以殺不定成報不定。六以報不定破入地獄。報既不定雲何說言定入地獄。   自下第二破自招殃造茲重惡。即約此二破入地獄。先破定重。若敕侍臣立斬王下破自招殃。頻婆娑羅往有惡下破入地獄。破定重中初汎先舉一切眾生作業有二。次列兩名。後辨其相。心口作輕。身口心作說之為重。下約此二辨王所作。心念口說身不作者所得報輕重辨前輕。下將驗王。大王昔日口不敕殺但言削足。是則王罪輕於彼輕。何得言重。下次破其自我招殃。前言招殃。此雲得罪。眼目異辭。初先直破。王若得罪諸佛世尊亦應得下舉佛類破。就直破中舉重況輕成王無罪。若敕侍臣立斬王首坐時乃斬猶不得罪是舉重也。謂不得斬坐王之頭於彼坐王不敕斬故。況王不敕雲何得罪是況輕也。敕殺之中坐起之別猶不得罪。況王昔日但言削足不敕令殺。雲何得其殺父之罪。是中但破正殺之罪。不言削足令無有罪。下類破之。何故須類。王有餘執由我削足令父命盡。我於正殺不得無罪。佛今類破。若由削足令父命盡王於正殺而得罪者。諸佛於殺亦有緣由亦應得罪。佛於此殺雖有緣由而不得罪。王於正殺雖有緣由雲何得其正殺之罪。文中初言若王得罪諸佛世尊亦應得罪略舉類破。何以下釋。初先徵問。下對釋之。明佛於殺亦有緣由故應得罪。是中不欲明佛得罪。舉佛如來於殺有緣而不得罪。成彼世王於殺有緣不得正罪。文中四句。一明先王由供諸佛故得為王。先順後返。二若不為下明由作王故被殺害反以顯之。三若汝殺父當有罪下以王類佛令佛得罪。四若佛世尊無得罪下以佛類王成王無罪。諸佛於殺亦有緣由而不得罪。汝獨雲何偏得殺罪。   下次破其定入地獄。舉彼先王類以破之。先王作罪悔而不入。王今悔愧雲何定入。文中有四。一明類彼女曾於往昔遊行獵鹿殺害仙人。二明仙人臨終生怒遂發惡願。三王聞悔愧。四舉類世王。是王如是尚得輕受不入地獄況王不爾。而當地獄受果報也。解有兩義。一就因辨況。先王過去心念加害口言敕殺其罪則重。世王今日心雖念害口不敕殺其罪則輕。先王重罪以懺悔故尚得輕受。況王不爾。不同先王口言敕殺而於地獄定受果報。二就果辨況。先王作罪還生愧悔。世王作罪亦生悔心。先王作罪悔得輕受不入地獄。以彼況王何獨不爾偏於地獄定受果報。   自下第三重破向前自我招殃並破無辜。即約此二破入地獄。先破自招。如王言下破其無辜。頻婆娑羅於現世下破入地獄。前中如來舉彼先王自作自受破阿闍世自招之言。故今說言先王自作還自受之雲何令王而得殺罪。自我招殃前已破竟何勞重破。前以世王口不敕殺破其招殃。今以先王自作自受破阿闍世自招之言。有斯不同是故重破。破無辜中如王所言父無辜者牒王上言。下對破之。雲何言無對以總徵。夫有罪下對以廣破。有罪有報無惡無報汎立道理。汝父無辜雲何有報以理徵破。破入獄中句別有三。一以頻婆現受善報及以惡果。明王不定。二以王不定成殺不定。三以殺不定破定入獄。   上來就殺因緣以破。自下第二就心以破。於中有二。一明罪實無去王執心。二如王宮中常敕屠下就其假有遣王怖心。前中復二。第一明其惺悟是垢狂亂是淨無情過故。二如幻師下明狂惑是垢惺悟是淨知無法故。於事分齊惺悟是垢狂亂是淨。於理分齊狂惑是垢惺悟是淨。前中有四。一明四狂作惡無罪。二約以類王。三明昏醉作惡無罪。四約以類王。就初段中先舉。次列。後明無罪。我弟子中四狂作惡我終不記是人犯惑正明無罪。是人所作不至三惡舉果顯因成因無罪。若還得下舉惺顯狂成狂無罪。後三可知。狂惑是垢惺悟淨中文別有三。一約愚智明殺非真破其實有。二殺法下明知殺無罪破其定有。三有眾生於日出下明因殺無罪破其定有。初中七番明罪非真。皆先立喻。後合可知。   第二段中文別有二。一舉佛類王明知無罪。二舉喻類王明知無罪。前中如來先自彰已知殺無罪。言殺法者是殺方法謂咒藥等。言殺業者正是斷命。言殺果者因殺受報。及解脫者除殺得脫。佛於此事皆悉了知而無有罪。何故無罪。無噁心故。王雖知下以佛類王明王無罪。如來廣知猶尚無罪。王唯知殺雲何有罪。前五事中偏知一殺故曰唯知。如佛及王知殺無罪。一切眾生知殺例然。問曰。若知悉無罪者雲何佛說眾生有罪。釋言。眾生所有罪者別由噁心不由知殺。若無噁心雖復知殺而無有罪。佛今斥就知殺義邊所以言無。噁心教殺非今無罪。故下如來別教滅除。舉喻類中先舉其喻。如人知酒不飲不醉。亦如知火不觸不燒。下將類王。王亦如是雖復知殺若無殺意雲何有罪。自下第三因殺無罪。此明因殺不得正罪。非謂令無削足之罪。非令無故下文之中別教除滅。文中舉事類顯因殺不得罪義。於中初明世間眾生因於日月作種種罪。先順後反。雖因已下彰彼日月實不得罪。可將類王。殺雖因王王亦不得正殺之罪。問曰。因殺若無罪者雲何佛說眾生有罪。釋言。因殺不得正罪故佛說無。噁心教殺非命無罪故佛說有。上來第一明罪體無。   自下第二就其假有遣王怖心。於中兩番。一舉羊類父呵王偏懼。二推罪屬愛與王解過遣王憂怖。憂怖過增妨亂受法故須遣之。前中初言如王宮中常敕屠羊心初無懼雲何於父獨生懼心呵王偏懼。雖復已下明人與畜寶命齊等責王偏懼。後中初明世間眾生是愛僮僕不得自在。為愛使。   下明為愛使故行殺戮。設有已下推罪屬愛。王不自下明王無過遣王愛怖。   上來第二破遣罪相去王執心。   自下第三明罪實性教王觀入正滅王罪。於中有三。一佛為說法。二爾時世王如佛說下明阿闍世聞法滅罪歡喜發心。三爾時世尊讚阿闍下如來述讚。初中有二。一明罪體相。二夫眾生者名出入息下教生觀入。前中先舉涅槃為譬。後將類殺。問曰。殺淺涅槃義深雲何以深而況淺乎。釋言。是中以易況難。就涅槃法明非有無。理在易知。就殺辨之相在難識。故今舉彼易知涅槃以況殺矣。喻中涅槃非有非無明涅槃體。於迷非有。於解非無。而亦是有是有圓也。下類殺中初總。次別後總結之。殺亦如是雖非有無而亦是有是其總也。非有非無論其業體。而亦是有彰其業能能有果故。慚愧下別。別中三番。一就有義明非有無。二就破有入空義中明非有無。三就破空顯實義中明非有無。就初事中慚愧之人則是非有能滅除故。無慚愧者則為非無不能滅故。此論業體。受果報者名之為有彰其業能能得果故。   第二門中空見非有能滅除故。有見非無不能滅故。此明業體。有有見者亦名有等障其業能能得果故。於中初辨。何以下釋。有有見者得果報故正解有義。於有見有名有有見。無有見者則無果報舉無顯有。   第三門中常見之人則為非有能斷滅故。證見常種名曰常見。證常之時見法本寂無罪可起所以能滅。無常見者則為非無不能滅故。取著空義名無常見。不能見實永除無想令罪息滅。所以非無。此論業體。常常見者不得無下彰其業能能得報故。於中初舉。何以下釋。於常法性計為定常名常常見。執取之心悉是煩惱。能助殺業得惡報故名有惡果。是故下結。空空見者亦有惡報故前宣說。無常見者則為非無。今據細論。鹿類可知。是故偏言常常見者有惡果矣。上來別釋。以是義下總以結之。上來第一明罪體相。下教觀入滅除王罪。還就向前三番教之。一就上有門明有殺罪生王愧心。令王作其慚愧非有。二色無常下就前破有入。空門中教王觀入令王作其空見非有。三殺無常下就前破空顯實門中教王觀入令王作其常見非有。就初番中夫眾生者名出入息立眾生相。斷出入息故名為殺建立殺相。諸佛隨俗亦說有殺明有不虛。以有殺故應生慚愧。   第二番中句別有五。一教觀無常。色是無常當相辨理。色之因緣亦無常者將果類因。從無常因生色雲何常以因顯果。乃至識無常者當相辨理。謂從受陰至識無常識之因緣亦無常者將果類因。從無常因生滅雲何常以因顯果。二以無常顯於苦義三以苦義顯於空義四以空義顯於無我。五以無常苦空無我顯成無殺。   第三番中句別有三。一教世王捨虛入實。言殺無常得常涅槃者據實返望由來無陰陰。既不有知復就何宣說無常。捨離五陰無常之相是以言殺。蓋乃是其無殺為殺。以離相故證法本寂。是故名為得常涅槃。殺苦得樂乃至殺於無我得我類亦同然。所證真實如來藏體。不變稱常。寂滅雲樂。不虛曰實。自實名我。又法自在亦名為我。二若教下明觀利益。上與佛同。三我亦殺下以同破別。我殺無常苦空無我不入地獄汝雲何入據斯以驅。空淺有深其理不虛上來第一佛為說法。自下第二明阿闍世聞法滅罪歡喜發心。於中有五。一阿闍世如教正觀。二即白佛下歡喜自慶。三我今見佛以是見下重起願心。四語耆婆下重自喜慶。五以種種下慶蒙法利供養讚嘆迴向發願。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所慶有五。一慶有所解。二我曾聞下慶蒙佛恩。三我亦聞下慶有所同。四我見世間從伊蘭下慶有所生。五我若不遇如來已下慶有所免。初中先明今日所解知色無常乃至知識亦知餘義就治言耳。我本若知則不作罪傷本不解反以言之。第二句中我昔聞佛常為眾生而作父母舉昔所聞。雖聞已下彰昔未審。今則已下明今定知。世王正解蒙佛教生。故今知佛為生父母。第三句中先舉昔聞。雖聞已下彰昔未審。我今來下明今始知。常樂我淨世王未證故略不論。第四句中我見世間從伊蘭子生伊蘭樹不見伊蘭生栴檀樹舉昔不見。今見伊蘭生栴檀樹明今始見。伊蘭子者我身是也約喻顯已。第五句中慶免地獄反以顯之。此第二竟。   第三重起願心之中文別有三。一自行兼他。由王發願令無量人發菩提心。二以如是下他利兼自。由彼發心王罪微薄。三王及下總結皆發。前中先明王自發願。後令他發。前中我今見佛功德破壞眾生煩惱噁心略起願意。佛言已下如來記歎。若我審下重興大願。他發可知。   第二段中先明他發。後明世王重。罪得薄。第三可知。   就第四段重自慶中先慶所得。後慶得為諸佛弟子。前中初先列已所得。謂得出世淨天之身長命常身令諸眾生發菩提下辨其所得。菩薩化他即是自受是故令生發菩提心名得天身長命常身。自下第五慶蒙法利供養讚歎迴向發願。初先供養。次為讚歎。我今見下明其迴向。我遇惡下明其發願。歎中有其九行半偈。初七行半歎佛口業。次有一偈歎佛意業。末後一偈歎佛身業。就口業中初有三偈歎不妄語。次一偈半歎不惡口。次有半偈歎不兩舌。後兩偈半歎不綺語。不妄語中實語一門明其當法。微妙一門明能顯法。善巧句等七句之文廣顯前妙。末後一偈廣顯前實。就顯妙中善巧於句以為一門。言能順教。善巧於義復為一門。語能顯義。甚深祕藏為眾顯示廣前善義。所有廣言為眾略語廣前答句。具足是語善能療生總以結歎。就廣實中若有眾生聞是語者聞前善巧句義等語。若信不信定知佛說顯其實義。眾生於法信謗不同。是故有其信與不信。世王自道我今定知是佛所說終無虛妄。不惡口中初明如來自言柔軟。次明為他所以說粗。後明粗濡同歸第一。是故已下結已歸敬。不兩舌中明佛常作和合之言名為一味。如海喻之。不綺語中佛語稱法無有綺異名第一諦。以言稱法故無無義明其語淨。下明益人。於中初偈能說廣法令人入實。後之一偈善說深法令人捨相。意業可知。身中慈悲現化所因。為眾苦行隨物起化。如著鬼魅喻前慈悲。狂亂多作喻前苦行。就迴向中有其三偈。初偈自利。用己善根迴向菩提。後二利他。於中初偈用己善根願求三寶常在益物。後偈用善願破眾生四魔惡病。   願中三偈。初偈自利願不造惡。後二利他。於中初半願生發心。次有半偈願生思佛。次有半偈願生破惱。末後半偈願生見性。   自下第三如來述讚。於中初就現在讚歎。汝昔已下就過已歎。從今已下就當述勸。先勸後釋。此第二竟。   自下第三世王還宮。   天行品者如雜華說。品中第三明其天行。天行正是菩薩八禪。今不廣說。玄指雜華。依佛名經。雜華猶是華嚴經矣。   嬰兒品者。五行之中前四已竟。今次解釋嬰兒行義。名嬰兒品。不起後過是嬰兒義。文中初問次辨後結。辨中有二。一明佛菩薩自德嬰兒。二如嬰兒啼哭時下明佛菩薩化嬰兒故名嬰兒行。前中先明如來嬰兒。後明菩薩。就如來中四番辨釋。初番通就三業以釋。後三偏就口業而辨。前中先喻。不能起住明嬰兒心。不能來去明嬰兒身。不能語言明嬰兒口。下約顯法。文顯可知。後二可解。是中為明菩薩五行。何故說佛。舉佛為令菩薩學故。   就菩薩中初就化他心無分別解嬰兒行。後就自行離過以釋。文皆可知。   就化嬰兒名嬰兒中先喻後合。喻中先別。後總結之。別中楊華喻化凡夫。木牛木馬喻化二乘。木男木少喻說眾生化小菩薩。喻化凡中句別有四。初嬰兒啼時喻化所隨。眾生造惡名為啼哭。二父母下喻明化相父母喻佛。楊樹黃葉喻天果報。勸其止惡故言莫啼。假說天報以為常樂我淨之法。授之令得名與汝金。三嬰兒見下喻明化益聞說天樂。為求得故止不為惡名兒已見生真金想便止不啼。四然此下明化非真。喻化二乘及小菩薩一處論之。准前類合應有四句。文中少初嬰兒啼時但有後三。木牛木馬木男木女喻顯化相。木馬木牛喻小乘法。木男木女喻眾生相。嬰兒見下喻明化益。據後且言生男女相實非男女明化非真。據後偏言實非男女。以是下結。據後偏言作男女想名嬰兒行。   下合顯法。如來亦爾合前父母。下明化益。然上喻中楊葉之喻一處別論。牛馬男女一處而舉。今此合中楊葉牛馬一處合之。木男木女在後別合。文之左右。就合楊葉牛馬喻中文別有四。一合明化凡。二若有眾生厭生死下合明化小。三如彼嬰兒於非合下就前化凡明佛非虛。四如彼嬰兒於非牛下就前化小明佛化意。初中依上喻中四句次第合之。若有眾生欲造眾惡合上初句嬰兒啼時。如來為下合第二句父母即以楊樹黃葉語言莫啼我與汝金。眾生聞下合第三句嬰兒見已即止不啼。實是生死無常已下合第四句實非金也。   第二段中若有眾生厭生死時合初所少嬰兒啼時。如來則為說於二乘合第二句木牛木馬。實無二乘超合第四明化非真。以二死故知生死下卻合第三明其化益。以二乘故知生無過見涅槃樂向小之益。以是見下趣大之益。由得小故便知有大。已所不得起意趣求是其益也。則能自知有斷不斷明知集也。知分段因是已所斷。變易之因已所未斷。有真不真是知苦也。實知分段生死之苦名之為真。未能了知變易之苦故曰非真。有修非修是知道也。知修小道不修大道。有得不得是知滅也。知已但得小乘之滅不得大滅。   第三段中如彼嬰兒於非金中而生金想舉化所隨偏舉其喻。如來亦爾於不淨中而說為淨舉佛化相偏舉其法。以得第一則無虛妄明佛不虛。   第四段中如彼嬰兒於非牛馬生牛馬想若有眾生於非道中作真道想舉化所隨法喻並舉。如來亦說非道為道舉佛化相。小非真道說為道矣。非道之中實無已下明佛化意。小實非道能生大道。微因緣故佛說為道。下次明其化小菩薩。如彼嬰兒於非男女生男女想起化所隨偏舉其喻。如來亦下合第二句明佛化想。而實無生超合第四實非男女明化小真。若佛如來說無已下卻合第三即止不啼明化有益。於中有二。一約世諦眾生之相合止不啼。二若於眾生破眾生下約就真諦合止不啼。前中如來說無眾生一切眾生即墮耶見反明有啼。是故如來說有眾生順明不啼。此言略少。若具應言如來說有眾生相故則破耶見。約真諦中若於眾生作生想者則不能破反明有啼。若於眾生破眾生下順明不啼。是名總結。上來第二別教五行。   若有男女受持已下第三結勸迦葉自下第四大段迦葉領解。佛言已下第五大段明此經法利益弘廣多人同得。   德王品者當法應名十功德品。今從請人以題章目。人以德成。德謂福智二種莊嚴。光明遍照是智莊嚴。內智圓滿光遍法界名光遍照。高貴德王是福莊嚴。以福殊勝是故名為高貴德王。具斯德者方堪諮啟。故從題品名光遍照德王品也。   就此品中四門分別。一對問分別。此品答上願說甚深微妙諸行。以此十德契實名深離相稱妙。二辨來意。何故次辨。向前五行世間所修。此十出世世間行滿便得出世。故次辨之。雲何得知此十出世。下文宣說非是世法。世間所無故知出世。若論相似功德善根地前亦有。三列其德名。經中不辨。今此且可准義名之。一入智功德。聞思修證次等觀入。二起通功德。善起五通妙用自在。三大無量功德。成就具足無緣大慈。四十事利益成就功德。從根難拔終離二邊。五是五事報果功德。從根完具乃至第五得宿命智。六心自在功德。謂金剛三昧。第七修習對治功德。謂近善友聞思修行。第八對治成就功德。謂離五事乃至慧心二種解脫。第九利習正道功德。謂信心持戒近友具足多聞。第十正道成就功德。謂三十七品。十中前六自分功德。後四勝進。此第三門。四分文辨釋。此品有二。一正辨德。二若須施等信是語下歎經勸學。前中初先總就德體歎以顯深。何等十下隨修辨相。體則果分。前中初言修大涅槃得十功德總舉德體。下歎顯深。文有九句。前三出情。後六離相。就前三中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明過二乘不可思議超出近學。地前緣知不能測及名不可思。聞者驚怪勝過凡夫。聞生誹謗故曰驚怪。下六句中還約前三以顯離相。非內非外異凡夫法。內謂六根。外謂六塵。內外為別。真德異彼是以言非。良以此十體同法性義無不在故不同彼。十二入法內外別矣。非離非易異二乘法。依大涅槃修之可得故曰非離。依餘契經修之叵得所以非易。非相非非相異地前法。捨相方成故言非相。妙用隨緣名非非相。下三重顯。非是世法顯非內外。謂非世俗凡夫法也。無有相貌顯前非相。世間所無顯前非易。上來歎深。下次辨相。何等徵問。下對顯之。就初德中先辨後結。辨中有四。一緣標舉。二列五名。三廣辨釋。四離解者問答重顯。一者有五是總舉也。聞等列名。此五猶是聞思修證。初一是聞。次有兩門通聞及思。第四一門通聞思修。第五是證。不聞聞者涅槃等法離相叵聞。今依此經而得聞知名不聞聞。聞已益者因聞及思知教知義名聞已益。能斷疑者依聞及思能除闇或故曰斷疑。慧心正者因聞思修能離邪曲故曰正直。知密藏者佛性涅槃菩提答法是其密藏。因經證會故曰能知。是為總結。   下廣釋之。解初門中先問次釋。釋中先舉所聞法體。非有無下就法廣明不聞聞義。前中初言謂深密藏總以標舉。下別顯之。先舉佛性。次明三寶。佛等無別明三體同。三寶常等明三義門。此即菩提。下障涅槃。諸佛畢竟不涅槃者不入灰燼滅身涅槃。常不變者住大涅槃不變易也。   下就前法明不聞聞。但就涅槃。餘類可知。文中有三。一明涅槃妙離眾相。凡時不聞。得聖乃聞。二明一切外道法中所未曾聞今時得聞。三明一切小乘法中所未曾聞今乃得聞。初中先明涅槃之法離相難聞。如來涅槃非有無者佛大涅槃非有生死非無眾德。非有為者無生住滅。非無為者妙用繁與。非有漏者結患斯亡。非無漏者現起諸結。言非色者離無常色。非非色者得金剛身。言非名者言語道斷。非非名者德響遐布。言非相者斷離十相。非非相者具足相好。復隨眾生現種種形名非非相。言非有者妙出三有。非非有者實德不無。言非物者無有窟宅。非非物者有妙淨土。非因果者苦集永亡。又復如來實證平等故無因果。言非待者實證亡對。非非待者藉緣方語。言非明者緣觀心息。言非闇者昏障永除。言非出者不捨世間。非非出者得大涅槃。言非常者隨化流轉。非不常者體恆不變。言非斷者常行有漏。非不斷者永斷諸結。言非始者性出自古。言非終者無有終盡。非過去等體出三世。非陰入界十二因緣體絕命相。非不陰等隨化現有。下總結之。如是等法昔所不聞而今得聞。第二番中先明不聞。所謂一切外道經書總以標舉。次別舉之。四毘陀等是其別也。外國有其四大論師。一婆耶婆造四毘陀論。亦名違陀。本是一名。傳之音異。此翻名智。能生智故。一億力毘陀。明其事大懺悔之法。二耶受毘陀。明其佈施祠祀之法。三阿他毘陀。又亦名為阿闥婆毘陀。本是一名。傳之音異。明其一切鬥戰 法。四三摩毘陀。明知異國鬥諍之法。知此生智故名知論。第二論師名婆尼尼。造毘伽羅論。此名記論。辨明一切音聲名字章句等法。第三論師名迦毘羅。是黃顯仙。造僧佉經。此名五頂。明從冥性生於二十五諦之義。如下文說。第四論師名優樓佉。是青目仙。造衛世師經。此名最勝。明六諦義。主諦依諦總諦別諦作諦無障諦是其六也。此等諸論今具列之。一切咒等通舉餘法。下總結之。如是等經初未曾聞。今於此經而得聞知。   第三番中明餘小乘。十一部中亦無如是涅槃深義。今因此經而得聞知。是名下結。   聞已益中先牒。次釋。有十復次。前九明其起因之益。後一彰其趣果之益。因中前八自利之益。後一利他。自中初四聞經之益。後四彰其思義之益。聞經益中初一復次法說明益。後三喻顯。皆先立喻。後合可知。第三喻中放千光者蓋且言耳。   思義益中前三復次明知理法。後一知行。就知理中初知真諦。聽經知名舉劣顯勝。若能書等辨勝過劣。次知世諦。聽受知名舉劣顯勝。若能書等辨勝過劣。下知一實。聽經未見舉劣顯勝。書寫讀等辨勝過劣。   知行法中初就檀行舉劣顯勝辨勝過劣。後顯餘行。上來自利。下明利他。於中明具四無礙慧利他行也。但明聞益。略不說思。若聽是經知法知義具二無礙內備化德。於諸沙門婆羅門下具辭具樂化他用也。前明起因。不從他聞知近菩提趣果益也。尋經悟解故不從他而能自知。是名下結。能斷疑中初牒次釋。有七復次。第一斷除名義中疑。第二斷除佛果上疑。第三斷除三乘中疑。第四斷除法相中疑。第五斷除情計中疑。第六斷除佛生上疑。第七斷除世事中疑。七中初三聞思共斷。後四單說聞經斷疑。就初門中先舉二疑。次列。後斷。聞斷疑名。思斷疑義。第二門中先舉五疑。次列。後斷。聞斷第一彼疑應故。思斷後四彼疑真故。第三門中先舉三疑。次列。後斷。聞經斷疑三乘之相。思義斷疑三乘之性。第四門中不聞是經其心多疑總舉所斷。次別顯之。句別十六。相從為九。初有四句合為第一。生死涅槃法相中疑。次有兩句合為第二眾生中疑。若命非命疑諸眾生命根有無。若生非生疑彼假人有之與無。若竟不竟為第三門三乘中疑。大乘畢竟小乘不竟。若他若過為第四門三世中疑。他世未來。疑於未來有報無報。疑於過去有因無因。若有若無為第五門有無中疑。有無合通不可備論。若苦已下有其四句合為第六四諦中疑。若法非法為第七門邪正中疑。若善非善是第八門行業中疑。若空非空為第九門二諦中疑。下明此疑聞經悉斷。第五門中不聞多疑總舉所斷。次別顯之。於中有五。一於五陰疑或不知何者是我。二六根對我疑惑不知何誰能見乃至能知。三五陰對我疑惑不知何誰受報。四五陰對我疑惑不知誰至後世。五於生死疑惑不知為有始終為無始終。下明此疑聽經悉斷。第六門中先舉一疑。疑闡提等佛性有無。下明聞斷。第七門中先舉疑心。謂疑世間邊無邊等。下明聞斷。是名下結。   惠心直中先牒次釋。釋中有三。一乘前顯過。明有疑者所見不正。二一切凡下就人辨曲。謂凡二乘。三雲何下廣辨曲相翻之顯正。於中有四。一明凡邪曲。二翻之顯正。三明聲聞緣覺邪曲。四翻之顯正。凡夫曲中先問後辨。於有漏中見常樂等於如來所見無常等八倒邪曲。見眾生等我見邪曲。計非想處以為涅槃見自在天有八聖道見取邪曲。此皆取劣以為勝故。又此非道以為道故。亦得名為戒取邪曲。有見斷見邊見耶曲。第二段中若聞是經聞慧斷曲。修行聖行修惡斷曲。第三段中先問後辨。執佛八相成道為實是其曲也。第四段中聽經悉斷聞慧斷曲。若能書等。思慧斷曲。修行涅槃修慧斷曲。是名下結。   知密藏中初牒次釋。釋中有二。一知涅槃佛性菩提三種真法為知密藏。二復次下明知世法因緣之理為知密藏。於中初問次辨後結。辨中六句。雖知無我不失業果明非無果。雖知陰滅善惡不亡明非無因。此二一對。雖有諸業不得作者無造業人。雖有至處無有去者無受報人。此二一對。雖有繫縛無受縛者無被縛人。雖有涅槃亦無滅者無得脫人。此二一對。以此所知非定有無妙離斷常故名甚深。   上來廣釋。   自下第四有難解者問答重顯。於中但顯。   聞不聞義。以前所說不聞乖聞聞乖不聞故。須重釋。餘者可解故不重論。就此文中對人有三。顯義亦三。文別有四。對人三者。一對德王。二對琉璃。三對無畏。顯義三者。第一正辨聞不聞義。二為化益新來菩薩明生不生。三為起發此土眾生往生淨國辨明往生淨土之義。文別四者。一德王為聞如來讚歎。二琉璃為問如來辨釋。三無畏啟請如來為說。四偈後長行。因無畏請遠答德王最初所問。前中德王初先為問。後佛讚歎。問中如我解佛所說是義不然牒以總非。下廣顯非。先徵後難。於中有二。一正難破不聞聞義。二凡是色下彰實異相明不可聞。前中六句。初二一對約法有無徵定所說明聞不聞不得並立。次二一對約就能聞所聞之法亦為徵責明聞不聞不得並立。後二一對就時徵責明聞不聞不得並立。初中有四。一就法徵定明有與無不得並立。法若有者便應定有立有非無。法若無者便應定無立無非有。由佛前說涅槃之法非有非無故為此徵。二無不應下以法有無類定生滅明不並立。無不應生立滅非生。有不應滅存生破滅。三如其下以前生滅兩義不俱類聞不聞不。   並立。如其聞者是則為聞以生類聞明唯是聞不得不聞。若不聞者則為不聞以前滅義類顯不聞唯定不聞不得為聞。四雲何言下結非聖說。聞與不聞既非並立。雲何聖言聞所不聞。   第二對中初就法正徵。次喻。後合。法中約就能聞所聞互以為難。若不可聞是為不聞就所設難。若彼涅槃佛性等法定不可聞。是則一向名為不聞。不得名為不聞而聞。若已聞者則更不聞就能設難。若能聞心已得聞竟。則更不得聞於不聞。若從是義。正得一向說之為聞。不得宣說聞於不聞。何以下釋。初先徵責。何故聞已則更不得聞於不聞。下對顯之。已得聞故正得名為聞於可聞。不得名為聞於不聞。雲何言下總以結呵。喻中生到反得三事共顯一義。亦可去到喻聞涅槃。生與不生喻顯佛性。得與不得喻顯菩提。就初喻中將去喻聞。到喻不聞。譬如去者喻能聞人。到則不去類顯初句。如彼世人已得到者不可言去。所況如是。諸佛菩薩已得涅槃。不聞法竟不得言聞。去則不到類顯後句。如彼世人在路去時不得名到。所況如是。已得聞者則更不得聞於不聞。第二喻中將生喻聞。不生喻於不聞之義。生已不生類顯後句。如彼生相生諸法時不得說言生於不生。所況如是。已得聞時不得宣說聞於不聞。不生不生類向前句。如彼虛空不可生故正名不生不得言生。所況即是。不可聞法正名不聞不得言聞。第三喻中將得喻聞。不得喻於不聞之義。得已不得類向後句。如彼十四不相應中有一非色非心之得能得諸法。今取為喻。即彼諸得得諸法時不得名為得於不得。所況如是。已得聞持不得說為聞於不聞。不得不得類顯前句。如兔角等不可得法正名不得。不可說之為不得得。所況如是。不可聞法正名不聞。不得說之為不聞聞。上來立喻。聞已不聞不聞不聞亦復如是合之顯法。聞已不得舉向後句以合前喻。不聞不聞舉上初句以合前喻。第三對中初句就其未聞之時難破有聞。明其唯是不聞不聞非不聞聞。後句就其不聞之時難破不聞彰先有聞。先有聞 後得聖時聞於可聞非聞不聞。前中世尊若不聞聞者審定如來未聞之時已有聞性名不聞聞。下就設難。難有三階。一就地前凡夫設難。若未聞時已有聞者。一切眾生未有菩提即應有之。未得涅槃亦應得之。未見佛性亦應見之。二就十住菩薩設難。若未聞時已有聞者。雲何說言十住菩薩雖見佛性未得明瞭。三就佛設難。若未聞時已有聞者。如來本昔從誰得聞。若有聞處何故如來於阿含中說言無師。後中初言若不聞不聞審定如來未聞之時令無聞性名不聞不聞。下就設難。難意如何。若佛如來本未聞時一向無聞。後得菩提及見佛性。一切眾生未聞之時亦無有聞。亦應同佛得成菩提見於佛性。一切眾生不得菩提不見佛性。可得宣說本無有聞。佛得菩提見佛性故明本有聞。本有聞故佛令聞時聞於先聞。非聞不聞。   涅槃義記卷第六   應永三歲五月二十日加修補書入關字了。            法印權大僧都賢寶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4 大般涅槃經義記   涅槃義記卷第七   隋淨影寺沙門釋慧遠述   上來難破聞不聞義。自下第二辯實異相明不可聞。然今且就涅槃一法明不可聞。餘類可知。於中有二。一明涅槃不同色聲故不可聞。二明涅槃非三世攝故不可聞。前中兩句。一舉粗顯細明色與聲可得見聞。凡是色法或是可見不可見者。色有三種。一可見有對謂眼所行。二不可見有對謂耳鼻舌身所對之色。三不可見無對謂法塵中無作之色。此三種中初一可見餘不可見是以言惑。又色塵中現在可見過未叵見亦得言惑。聲亦如是。惑是可聞不可聞者現在可聞過未叵聞。二辨細異粗明大涅槃不同色聲。雲何而言可得見聞。   後中亦二。一就三世音聲推求。明其不得聞於涅槃。過去已滅不可聞者過聲已滅不可尋之聞於涅槃。未來求至亦不聞者未來音聲以未至故不可尋之聞於涅槃。現在聽時不名聞者當現聽時耳但聞聲未得尋聲取彼涅槃。是故聽時亦不得名聞於涅槃。聞已聲滅更不聞者聽竟聲滅更無取尋。故亦不得聞於涅槃。二就涅槃法體推求明三世故不可聞涅槃。亦非過去現未。正明涅槃體非三世。若非三下明叵說聞。雲何言下結非聖說。   上來第一德王為難。下佛嘆之。善哉總歎。汝今下別。別中有二。一歎其所解。二嘆其所同。解中汝知一切諸法如幻炎等嘆其解空。畫水跡等嘆解無常。如泡沫等嘆解無我。無苦樂等嘆其解苦。無樂苦相無苦苦實。故經說言五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矣。問曰。德王上來難佛聞不聞義。如來何故歎知幻等。以前德王知法虛幻無常生滅三世推求都無聞義。故為此歎。次嘆所同明如十地之所知見。德王自位在於何處如十地乎。下說德王久已成就菩提功德化無量生令住菩提。初地已上皆名成就菩提功德。然今德王或可是佛示居學地或在學窮。所解同餘十住菩薩故言如也。如經歎佛如三世佛所說不變。此亦似彼。如來是中何故不答。有言客至無客不答。聖化容豫豈有此妨。但佛巧化為留此答兼益新來諸菩薩等故此不答。   自下第二琉璃為問如來酬答。於中有六。一琉璃將來先現光相。二辨光所從。三琉璃身至設供奉佛。四問答拂遣來去之相。五問答辨法。六琉璃聞法歡喜領解。文別可知。聖化有由故先現相。相有所從故次辨之。現相須應故次身來。來相覆真故次拂遣。來為顯法故次辨法。得法稱心故須領解。   先辨光相。時大眾中明現光處。忽然之頃明現光時。有大光明正明現光。非青色下顯其光相。琉璃菩薩從於平等實證身中放阿含光令人睹見。是故大眾非青見青乃至非見而得見也。大眾過光身心快樂明光利益。先法後喻。問曰。何故無邊放光令此眾怖。琉璃放光令此眾樂。蓋隨化宜不同故爾。雲何不同。無邊將來為表聖滅。欲使此眾覺世不安故令眾怖。今此琉璃所放光者為欲顯法令眾證入。勝益將至故使眾樂。   自下第二辨光所從。文別有二。一明此光從其平等實證中發。二就其化相明從東方琉璃邊來。前中初先寄默彰寂。爾時世尊問文殊下以言顯實。前寄默中初文殊問佛默不答。光來之處寂滅離言故默顯之。佛證窮深故先默顯。文殊從佛悟解寂義。故次第二迦葉轉問文殊不答。迦葉復從文殊悟解。故次第三無邊轉問迦葉不答。無邊復從迦葉悟解。故次第四淨住王問無邊不答。眾聖同證。是故乃至五百相問皆默不答。以言顯中如來先問。文殊下以七句廣辨。前之六句就實顯實明無因緣。後之一句約相顯實明有因緣。因滅無明得菩提燈故有此光。   上來顯實。下就化辨。於中如來初先教說莫入第一。應以世諦而解說之。文殊下辨。於中有三。一此彰彼事。二彼彰此事。三結答如來。此彰彼中文別有四。一彰彼國土人民之事。二彰彼化主。三隨所住下彰彼所說共此不殊。四琉璃光問滿月光下彰彼所問與此不異。   彼彰此中文別有五。一滿月光佛彰此世界人民之事。二彰此化主。三大悲純下彰此所說共彼不殊。四彼有菩薩名光明下彰此所問與彼不異。五佛今答下彼勸琉璃令來至此。問曰。何故不此勸向彼。解有五義。一彼土眾生於此佛所有宿因緣故勸來此。此眾於彼未必有緣故不勸往。二此土眾生宜見彼來請法獲益故勸來此。彼眾於此未必有宜故不勸往。三欲令彼諸菩薩來導引此眾往生淨土化益弘多故勸來此。此眾若往無如是利故不勸往。四欲令彼新行菩薩來此惡界增長悲願故勸來此。此眾若往無如是利故不勸往。五德王於彼若有化益佛亦勸往。非起此說故不論之。   彼琉璃下是第三段文殊舉彼琉璃將來結答如來。此第二竟。第三大段琉璃來至供佛可知。   自下第四問答拂遣來去之相。佛先試問。為到者來不到者來。琉璃下答。初先就身以明無來。次就法辨。後就心顯明諸過盡故無有來。初中世尊到亦不來不到亦不來者解有二義。一就應身無常以釋。應身達此名之為到。在路滅者名為不到。論其到者此處新生不從彼來故不名來。其不到者在路即滅不來至此故亦不來。二就真身常義以釋。向來應身到與不到於真常寂由來不動故並不來。我觀此義都無有來總以結之。到與不到二俱無來故曰都無。次就法辨。諸行若常亦不來者同向後解。若是無常亦無來者如向前釋。此名五陰以為諸行。下就心顯。句別有八。前三遠離凡夫之過故無去來。初離我見。次離憍慢。後離取行。或見二取名為取行。後五遠離二乘之過。初二後一迷大之過。中間二句執小之過。   自下第五問答辨法。於中有二。一欲問求聽如來聽許。二琉璃正問如來為辨。前中初先琉璃欲問請佛求聽。且置斯事息止前言不來去之義。且說叵盡故言且置。欲有所問自宣己心。唯垂哀等請佛聽許。下佛聽之。隨意問者正聽其問。今正是時催令速問。我當已下許說於後。所以下釋。所以我言今正是時以佛難值法難聞故。諸佛難值如優曇華佛難值也。法亦如是難可聞等法難聞也。於中先明小法難聞。難聞如佛是以言亦。十二部中方等復難明大難聞。是故已下結勸專聽。   琉璃正問如來答中文別有二。一琉璃自為問聞不聞如來為解。二琉璃為他問生不生如來為釋。此雲何知。下文自辨。故下琉璃領解之中雲我蒙佛解聞不聞。故聞不聞偏是自為。亦令八萬四千菩薩知生不生。明生不生偏是為他。問曰。何故聞與不聞偏是自為。生與不生偏是為他。以聞不聞就真分別其義淵深故偏自為。彼生不生辨其世諦因緣法相其義粗近故偏為他。理實所問無不為他。為分自利利他行異故為此別。問曰。等為差別兩行。以何義故不先為他。解有三義。一起行次第。要先自行方能利他故先自為。二聞不聞琉璃菩薩本國先問。今乘彼請是以先問。三聞不聞是初德體乘。上所辨是故先問。問曰。若言起行次第要先自為。何故如來下誡琉璃先為他人後為自身。釋言。生心起行各異。若論生心要先為他。一切所行悲為本故。若論起行要先自行後方益他。下就起心。此就起行。故別不同。   就初段中琉璃先請。既蒙聽許兼被誡敕經家序列。如來前言隨意所問是蒙聽也。是故應當專心能受是誡敕也。即白雲何聞所不聞正是請辭佛答有四。一讚其善問明已能答。二敕聽許說。三教示聽義。四隨問正解。初中善哉是歎辭也。汝今欲等明已能答。於中六句。前四明已有其說能。次一有心。後一有法。就前四中汝欲盡海舉其所求。正值已下明已能說。汝有疑鏃舉其所患。我為醫等明已能治。汝於佛等舉其所迷。我有慧等明已能示。汝欲渡等舉其所出。我能為等明已能運。明有心中。汝於我等舉彼親愛。我於汝等顯已慈憐。明有法中。汝貪法寶舉其所須。值我有等。明已能施。   第二敕中先敕次許後教善聽嚴勵其心。   第三教中先別後結。別中有其二十一句。相從為三。初有八句教離凡心。次七教捨二乘之心。後六教修菩薩之心。   教離凡中初聞法敬信教離疑謗。二至心聽受教離寬怠。三恭敬尊重教離輕末。四於正法下教離憎惡。五莫念貪下教離垢心。六莫觀下教離嫌心。七既聞法下教離慢心。八莫為已下教離妄想異求之心。   次七教離二乘心中。初四教離二乘狹心。亦莫生念我聽法已先自度身然後度人苦中狹也。前教離凡兼勸捨小故雲亦莫。先自解身然後解人集中狹也。先自安身然後安人道中狹也。先自涅槃後令他人滅中狹也。後三教離二乘小心。於佛法僧應生等想教捨別心。於生死中生大苦想教捨著心。變易生死實是大苦。莫謂為樂於中樂著。於大涅槃應生常等教離倒心。   下六教修菩薩心中。初先為他教修廣心。亦名教修念眾生心。當為大乘莫為二乘教修大心。亦名教修求佛智心。後之四句教修深心。亦名教修離有為心。於中初二教離見心。於一切法當無所住不住無也。亦莫專執一切法相不執有也。於法莫貪教離愛心。常生知法見法之心教離癡心。若能如是名聞不聞總結彰益。   自下第四隨問正解。初先解釋聞不聞義。後以生列類以顯之。前中四句。有何差別。准下釋之法有二種。一是生死可聞之法。二是涅槃離聞之法。人亦有二。一凡二聖。將凡將聖對彼涅槃為前兩句。聖於涅槃不聞之法堪能聽受名不聞聞。凡於涅槃不聞之法不能聽受名不聞不聞。將凡將聖。對彼生死為後兩句。聖於生死可聞之法不復餐受名聞不聞。凡於生死可聞之法餐受不息故曰聞聞。四中初句正答前問。舉凡顯聖故有第二。舉染顯淨故有第三及與第四。   就後類中先生後到各有四句。下文自釋。   自下第二琉璃自前問生不生令佛解釋。使彼新來菩薩解知。其到不到。下答德王初問之中佛自廣釋今此不論。文中有四。一問二答三難四通。世尊雲何不生生者是初問也。向前四句理應齊問。就始言耳。   第二答中先就內論。後就外辯。眾生是內非情為外。內中先釋。後總結之。釋中初言安住世諦初出胎時名不生生解上初句。在世諦者方乃受生故說住世。又世諦中受身不壞亦名住世。初出胎時正解生義。初則簡後。出胎異前。是名下結。本未生時名為不生。出時名生。前後合說名不生生。雲何不生不生問第二句。是大涅槃無生相者涅槃體寂是一不生。而復不為生相所生是二不生。是名下結。是中不欲明涅槃法。約涅槃法明生死身不生不生。要得涅槃方乃得為不生不生。故就論之。雲何生不生問第三句。世諦死時釋顯其相。此名現報以為世諦。世諦是生死名不生。是名下結。雲何生生問第四句。下釋有四。一就人總指。一切凡夫名為生生。良以聖人生不相續故指凡夫。二何以下釋。先問次解。生生不斷就分段無常解生生義。一切有漏唸唸生者就念無常解生生義。是名下結。三從四住菩薩已下舉聖顯凡。四住菩薩名生不生故凡名生生。炎地菩薩名為四住。地相入之中三地已還名為世間。四地已上名為出世。四住菩薩捨彼世間證入出世無生行慧名生不生。四何以下釋彼四住生不生義。先問次解。以彼於生除斷自在。故本生者今更不生。是名下結。是名內法。後就外法中先問起發。雲何外法未生生者問上初句。不生不生問第二句。生不生者問第三句。言生生者問第四句。後釋其相。解初問中如種未生解未生義。得四大等解其生義。是名下結。解第二中先問次解。譬如敗種解前未生。及未遇緣解後未生。如是等輩舉此類餘。名未下結。解第三中先問次解。如牙生已解初生義。不增長者解後未生。是名下結。釋第四句中先問次解。如牙增長正解生生。若生不生則無增長舉生不生顯前生生。義與上相似。如是一切舉此類餘。是名下結。問曰。何故就內外事明此四義。為彰諸法義無偏定無偏定故一切可空。   琉璃白下第三設難。難有六句。初二難上一切有漏唸唸有生。前有何隱而須難乎。解言前說有漏法體唸唸有生。法外生相前猶未辨。故此難之令佛解釋。後四難上不生生等四句之義。前何不盡而復重難。前就內外粗事以釋。未將生相對法而辯。故此重難令佛辯之。   前中初言有漏之法若有生者就前有漏牒舉生相。此乃舉彼法外生相非法體生欲就設難所以舉之。為常無常進退審定。下就設難。五句分別。一定法體。色心及與非色非心是有漏法。二約前法辯四相義。四相有二。一法體四相。色心等法唸唸之間各有四相。初生次住終異後滅。二法外四相。色等法邊同時別有生等四相。總相論四。細分有八。謂四大相及四隨相。亦名小相。彼大生邊有一小生。乃至滅邊有一小滅。以前四種相法寬多故名為大。後之四種相用狹少名為小。此八相從說以為四。此之四相就能為名。所言生者能生他故名之為生。非是住前始起之生。乃至滅相能滅他故名之為滅。非是異後盡壞之滅。剋論體性此八皆有。初生次住終異後滅。四相如是。今此偏就法外四相以論生義。三就生相明常無常當知此生亦常無常。如下文說。於事分齊色等法邊恆有此生故名為常。於法分齊此之生相運運起盡一謝往者更不重現故曰無常。四顯難意。琉璃今者次使如來就生解釋常無常有無之義。令彼新來菩薩解知故反難之。五隨文解釋。先難常義。生若是常舉前所定。有漏之法則無有生約法難破。有漏無常。無常法邊雲何得有常住之生。有漏邊有明知無常。下難無常。生若無常牒前所定。一起謝往更不重來故曰無常。則有漏是常約法難破。生若無常一起謝往更不重來。有漏法邊便無有生。無生遷改為是應常。然有漏法性是無常恆有生相隨而遷改。明知生相非是無常。   後四難中。第一難上生生之義。第二難上生不生義。第三難上不生生義。第四難上不生不生義。此將生相對法為難。以何義故不依前次。良以初二自他相對。後二幼時有無相對。隨此便故不依前次。   就前二中初句偏就能生設難。後句約對所生設難。初難雲何。若彼生相還能自生可名生生。生不自生雲何得名為生生乎。難意如是。然彼生相但能生於色心等法不能自生故今反舉。若生自生生無自性以理難破。若有自性可以生起故可白生。生無自性雲何自生。問曰。前說色等法邊別有非色非心生相。今雲何言生無自性。解雲此相判為能生。能生之外更無所生法之自性故日無也。第二雲何。若彼生相能得生他非生之法。如來可說為生不生。不能生他非生之法。雲何得名為生不生。難意如是。然彼生相但能生於自家共起可生之法。不能生他無為無漏不可生法。故今反舉。若能生他以何因緣不生無漏以理難破。若能生他以何因緣不生無為無漏之法。不能生故非生不生。   就後二中初句約就未生之時難破有生。後句約就未生之時難破無生。初句雲何。若未生時已有其生。如來可就說不生生。未生之時不得有生。如來雲何說不生生。難意如是。然色等法起時名生。未起之時不得名生。故今反舉。未生有生雲何於今乃名為生以理難破。未生之時已先有生。雲何於今現起之時方名為生。後句雲何。若未生時全無生性。如來可說不生不生。未生之時已有生性。雲何佛說不生不生。難意如是。然有為法先未生時雖無生事已有生性。故今反舉。未生無生何故不說虛空為生以理難破。若有為法本無生性後得生者。虛空本來亦無生性何故不生。虛空不生。可先無生有為可生明本有生。本有生故非不生不生。   自下第四如來釋通。善哉嘆問。下正辯釋。文別有四。一牒前六難明不可說遣人定執。二有因緣下明前可說令人求解。三從雲何不生生下釋前第一不可說義。四雲何有因亦可說下釋前第二可說之義。   就初段中言不生生不可說者牒前琉璃第五所難明不可說。道言生生不可說者牒前琉璃第三所難明不可說。言生不生不可說者牒前琉璃第四所難明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者牒上琉璃第六所難明不可說。生不可說者明前琉璃第一所難常有之生不可定說。言不生不可說者明前琉璃第二所難生相滅後有漏法邊一向無生不可定說。此等皆悉不可定說名不可說非全不說。問曰。何故明此六句皆不可說。為顯諸法義無偏定。不偏定故六義並具。是義雲何。以不生生不可定故有生生義。是義雲何。下以後生破初不生。明有為法未生之時有可生性。不可定說以為不生。非不生故將彼生相生如是等可生法時。即得名為生於可生。是故得有生生之義。以彼生生不可定故有生不生義。是義雲何。下約初生破卻後生。明有為法為他生相之所生故名之為生。體性非生體非生故將彼生相生此法時即得名為生於不生。是故得有生不生義。以生不生不可說故有生生義及不生不生義。是義雲何。下以初生破後不生。明有為法與他生相之所生故體非不生。非不生故將彼生相生此法時即名生生。是故得有生生之義。下文復以後句不生破卻初生。明初生相能生色等非生法故名之為生。體性非生。能生所生性皆非生即得名為不生不生。是故得有不生不生義。以不生不生不可說故有不生生義。是義雲何。下說涅槃不生之法亦有生故。不生之法得有生義。涅槃既然餘法類爾。是故得有不生生義。復以生義不偏定故有不生義。不生不定故有生義。問曰。何故立此六義。為明諸法義不偏定。以不定故一切可空。   第二段中有因緣故亦可說者明從因緣六皆可說。是義雲何。法外生相能生色等可生之法是故得有生生之義。即彼色等體非生相名為不生。法外生相生此色等非生之法名生不生。於未生時已有生性是故得有不生生義。於未生時未有生事故有不生不生之義。於事分齊色等法邊恆有生相故有生義。於法分齊運運起盡一謝往者更無來理是故得有無生之義。   第三段中依前六句次第釋之。雲何不生生不可說者牒問初句。下釋其相。偏以後生破初不生成不可說。言不生者牒初不生。名為生者是後生也。不生之時有可生義。雲何可得定說不生。下重顯之。何故問也。以生故者以可生故不可一向定說不生。   雲何生生不可說者牒問第二。下釋其相。以前生相破後法生成不可說。生生故生明前起後。初一生字牒舉生相。次言生者明前生相能生諸法。言故生者彰彼諸法由相生故方始得生。生生故不生以前破後。有為諸法由彼相生方得生故無定生性故言不生。不可說者以不生故不可說生。亦可前後二生俱破。生生故生破前生也。前一相生。生諸法故說之為生。自體非生。非生故不生破後生也。後一法生。為他生故說之為生。自體非生。不可說者前後二生皆不可說。雲何生不生不可說者牒問第三。生即名生以前破後。良以生者即名生故非定不生。生不自生以後破前。向前生相但能生他故名為生。自體非生。體非生故名為不生。以不生故不可定說以之為生。不可說者生與不生皆悉不定故不可說。   雲何不生不生不可說者牒問第四。言不生者名為涅槃。辯前不生涅槃常寂故曰不生。涅槃不生故不可說。釋後不生不可說也。涅槃從緣有可生故不可定說為以不生。何以下釋。從修證得義說為生。非是辦無令有名生。是中不欲明涅槃生。舉彼涅槃不生之法有可生義。類顯世間不生之法有生義矣。生不可說牒問第五。以生無者生相無常。一滅去者更不重來故曰生無。是故不可定說為生。雲何不生不可說者牒問第六。以有得者隨事恆有。生相可得是故不可定說不生。   第四段中雲何有緣亦可說者牒問前門。下對釋之。十因緣法為生作因。以是義故亦可得說是總釋也。十二緣中前十因緣與第十一生支作因故得說生。亦可名彼持地論中所說十因以之為十。此能遍與諸法作因故得說生。下別釋之。先教聽儀莫入空定大眾鈍故。下正為解。前六難中但解初二及釋第四。餘略不論。解初二中因論生相剩辨餘三。文中先別。後總顯之。別中初先汎辨四相常無常義。然後釋文。就事分齊四相名常。恆與色等諸法俱故。於法分齊四俱無常。四相相催無停住故。是義雲何。如上所辨四相細分差別有八。此八同時互相催切。大生力故除其自體令餘七相及所隨法一時俱生。小生力故令大生生。大住力故除其自體令餘七相及所隨法一時俱住。小住力故令大住住。乃至第四大滅力故除其自體令餘七相及所隨法一時俱滅。小滅力故令大滅滅。是故諸相及彼法體皆有初生次住終異後滅之義故是無常。次釋其文。先解生相有為之法生亦常者法邊恆有以住無常。生無常者住雖恆有為用暫爾名住無常。由此遷生故生無常。生之無常具由四相住用近生是故偏說。住亦常者法邊恆有以生無常。住無常者生雖恆有用亦暫爾名生無常。由斯遷住故住無常。住之無常亦由諸相生用近住故偏說之。下異與壞義類可知。上來別解。下總釋之。言以性故生住異壞皆是常者隨事分齊各自守性恆有為常。唸唸滅故不說常者於法分齊運運遷滅故是無常。理實唸唸亦生住異。據終說滅。是大涅槃能斷滅故名無常者治滅無常。   有漏法下釋上文中第四難也。向前難言若能生他以何因緣不生無漏。故今釋之。有漏之法未生之時已有生性故生能生。無為無漏本無生性是故生相不能得生。文中初法。後舉三喻類以顯之。問曰。何故不釋餘難解此難竟即知生相生有漏法非是自生。故第三難不勞更釋。又此文中說有漏法未生之時已有生性。第五第六未生之時有生無生。其難已遣故更不論。   上來第五問答辯法。自下第六琉璃領解。先踴在空七多羅樹。下正領解。我蒙教誨因大涅槃解聞不聞自身領解。領佛向前教已聽儀名蒙如來慇懃教誨。領佛向前解聞不聞名因涅槃解聞不聞。亦令八萬四千菩薩解生不生代眾領解。准此定知聞與不聞為已故問。生與不生為他故問。此二是前知密藏中兩種義也。   自下第三無畏請問生淨土義如來為辯。文別有四。一琉璃菩薩結前舉後以為起發。我今已解是結前也。無畏欲諮唯垂聽許是舉後也。二如來聽許。三無畏正問。先起後問。問有四句。初造何業生不動界問其下人所修福因。二其土菩薩雲何而得智慧成等問下品人所修智因。此往生者即名以為其土菩薩。三人中下問上品人所修福因。此文略少。若具應言此造何業生彼得為人中象王有大威德具修諸行。四利智下問其上人所修智因。此文亦略。若具應言此造何業生彼國土利智捷疾聞則能解。上來第三無畏正問。   四如來為辯。於中文有二十一偈。初十二偈答上初問明下品人所修福因。次有兩偈答上第二問明下品人所修智因。次有五偈答前第三明上品人所修福因。末後兩偈答前第四明上品人所修智因。就初段中前之十偈明離惡行。謂離十惡。偈別論一。文顯可知。問曰此十應是上業何故名下。為世修習故不名上。迴求淨土故得往生。後之兩偈明作善行。第二段中初偈明為悕利世福書寫是經以為智因。後偈明為悕利世福讀誦是經以為智因。為世修習所以非上。迴之求去故得往生。第三段中初之兩偈明修戒行以為福因。於中前偈自身無犯。後偈明其能治他過。後之三偈明修施行以為福因。第四段中初偈明其供養說者以為智因。後偈明其自身書寫受持讀誦以為智因。   自下第四遠答德王最初所問。無畏初先領前舉上請佛酬答。我今已知造業得生是領前也。光明遍照普為憐等是舉上也。如來若等是請答也。下佛答之。先讚德王敕聽許說。有因緣下正為宣說。於中先舉到不到等類答前問。聞所不聞亦如是下當問正答。問曰。何不望直正答在先類乎。釋言如來兼欲使人解知向前到不到義故先類之。於中初先開列四門。四中前二對彼涅槃不到之法明凡未到聖人已到。後二約對生死惡法明聖不到凡夫人到。下廣釋之。何因緣故未到不到牒問初門。夫不到者是大涅槃解後不到。凡夫未下釋初未到。凡夫未到總以標舉。以有貪下別以顯之。以有貪等有惑不到。身業已下惡業不到。以是下結。何因緣故不到到者牒問第二。言不到者名大涅槃解初不到。何義到下解釋後到。永斷貪等無惑故到。永斷身等離業故到。以是下結。須陀洹下就人辨之。何因緣故名到不到牒問第三。到者名為二十五有釋初到義。次別顯之。是名下結。聲聞已下解後不到。於中先明自行不到。為化度下明諸菩薩下化眾生示現處中亦名為到。何因緣故名到到者牒問第四。到者即是二十五有解初到義。一切凡下解釋後到也。   下正答之。聞所不聞亦復如是者總舉類前。次列四名。義如上解。問曰。此四雲何答上德王六難。釋言德王難別三對。一一對中義皆有四。兩立兩破。一立聞聞。二即約此難破如來聞不聞義。三立不聞不聞。四即約此難破如來不聞聞義。佛今隨其所立所破並為存之。故列四門以答上難。雲何下釋。但釋初門。餘三類上到不到等其義可知。故略不論。於中有三。一就涅槃解不聞聞。二雲何菩薩不聞聞下就彼三寶佛性等義解不聞聞。三如佛先說修大涅槃聞不聞中有涅槃下於前義中有難解者問答重明。初中復三。一正就涅槃解不聞聞。二德王白下問答重論。三德王白佛雲何佈施不得名為波羅蜜下於前第二重顯義中有難解者問答重釋。   初中先問。次對釋之。先解不聞名大涅槃出不聞體。何故已下釋不聞義。先徵後解。非有為者不同生死有為之法可以言論故不可聞。非音聲者不同能詮音聲性故不可得聞。不可說者不同名字可宣說故不可得聞。下釋聞義。先徵後解。以是下結。   自下第二問答重顯。德王先難。佛說涅槃不可得聞雲何復言常樂我淨而可得聞略徵前言。何以故下廣顯不應。先自徵責。我以何故呵佛不應。下對顯非。難意有三。一明涅槃體是無常不應宣說有常可聞。二明涅槃有名可聞即是無常。三明是常無名可聞。難意如是。   難辭有七。一明涅槃斷煩惱得本無今有故是無常。二因莊嚴得故是無常。三有故無常。四以可見故是無常。五不平等故所以無常。六因恭敬得是以無常。七有名故當知無常。七中初六顯初難意。末後一番顯後二意。   就初難中斷煩惱者名得涅槃若未斷者名為不得辯涅槃相。以是義下明此涅槃本無今有。若世間下彰其無常類以顯之。初先汎舉。譬如瓶下即事以顯。涅槃若下約之徵法。第二難中。初先汎明一切世法因莊嚴得悉名無常。次約顯法。涅槃若爾應是無常。何等已下辨莊嚴相。   第三難中。初先汎明一切有法悉皆無常。若涅槃下約之顯法。如佛昔下引佛昔言明涅槃有。以是義下結成無常。   第四難中。初先汎明可見之法悉是無常。如佛已下約之顯法。   第五難中句別有四。一立等喻。譬如虛空等無障礙故名為常。二約喻徵法。若涅槃等何故眾生有得不得責其不等。若不等下以其不等結成無常。三重立等喻。四約喻徵法。若涅槃等一人得時多人應得一人斷結多人亦斷徵令齊等。若不如是雲何名常以其不等徵破常義。   第六難中。初先汎明因恭敬得悉是無常。次約顯法。涅槃亦爾不名為常。何以故下廣明涅槃因恭敬得。以是義下結成無常。第七難中。初先辯列有名無常。如其無下明常無名故不可說。雲何已下結破可聞。   下佛答之。前七難中但答五問。第五第七略而不答。答初難中答意如何。明諸眾生因斷煩惱始見涅槃。而彼涅槃本有非今故得為常。文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有四。一明涅槃本有非今。二明眾生不見謂無。三明菩薩修道始見。四明雖始見法非今有。初中有二。一明涅槃體非本無。文有反順。涅槃體非本無今有是其順也。若涅槃體本無今有則非無漏常住之法是其反也。問曰。方便斷結涅槃。本無今有豈非無漏。釋言。此等實是方便斷結無漏。但非自體本淨無漏故雲非也。二有佛下明其常有約佛顯之。隨相論之。有佛成道證會始有。無佛證會涅槃則無。實則涅槃古今不變故曰常住。此初段竟。後三可知。問曰。下說涅槃是其了因之果。能了之因既非本有。所了涅槃何容非始。解有三義。一就一人始終分別。涅槃既是了因之果。明在顯時。果雖顯時性是本有。今據果德反談本性故言本有。二就凡佛二人分別。凡佛雖殊實性無二。以無二故眾生佛性即是諸佛大涅槃果。何故如是。彼大涅槃眾生迷覆未得顯了。是故不得名涅槃果。然所迷法與後顯時淨德為本故名佛性。故下文言涅槃因者所謂佛性。即此佛性據佛望之由來清淨無障無染。是故即名大涅槃果。故經說言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良以於佛本來常淨是涅槃故。今說非是本無今有。於凡未得是涅槃故。下文宣說了因所得。第三約緣就實分別。緣有染淨。實則常湛。實從染緣說之為因。因在凡時。實從淨緣說之為果。果在顯時。廢緣論實。實外無緣。知復約何說因說果。良以就實非因果故。今說涅槃本有非今隨緣當顯。故下宣說了因所得。上來法說。次以喻況。於中還四。先喻初段明大涅槃本有非今。闇室喻於眾生之身。井及七寶喻涅槃法。人亦知者寄知顯有。闇故不見喻前第二惱覆不見。有智人下喻上第三。是人於此終不念下喻上第四。合中亦四。涅槃亦爾本有非今合上初段。煩惱闇故眾生不見合前第二。大智已下合上第三。是故已下合前第四。   次答第二。先牒總非。何以下釋。先徵後解。解意如何。明諸眾生因於莊嚴往見涅槃。非大涅槃假於莊嚴故得為常。文中有三。一明涅槃體絕眾相。二以是義下結成常義。三見以無量阿僧祇下明諸眾生因嚴乃見。初中涅槃非生出者涅槃無有始生終出。又非因生亦非緣出。非實虛者妙出情妄故曰非虛。虛既不有知復對何以說其實故曰非實。是以經言。其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又涅槃體不同妄情所取定實故曰非實。不同世俗虛假之相故曰非虛。非作生者如下文說。非作因起非生因生。非是有漏有為法者體性常淨故非有漏。體無生滅名非有為。不同色聲故非見聞。不可退散。故曰非墮。體無終盡所以非死。萬義同體故非別異。義別千殊故曰非同。體無動轉故非往還。體無流變非三世攝是故名為非去來今。義別塵算所以非一。體如一味所以非多。不同質像故非長短方圓尖斜。不同所取故言非相。不同能取故曰非想。不同四陰故曰非名。不同色陰故名非色。不作生因生於他法故曰非因。不從他生是以非果。以非神生故言非我。非我所有名非我所。後二可知譬如盲下答第四難。明雖始見見於本有故非無常。於中兩喻二合可知。   汝言因下答第六難。先牒總非。何以下釋。先徵後解。解意如何。明大涅槃非五因成。從了因顯所以是常。於中初明非五因成。先舉五因。次列後釋。下明涅槃非作因生是了因顯。先舉二因。次列。後釋。下持涅槃對因辯之。於中先明涅槃之法非作因生唯了因顯。次出了因所謂三十七道品法六波羅蜜。下復約對涅槃大小明因不同。佈施持戒乃至波若是涅槃因。不得名為大涅槃因。六波羅蜜乃得名為大涅槃因。道品亦爾。三十七品是涅槃因。無量僧祇助菩提法方得名為大涅槃因。此等差別下文自釋。問曰。向前第五句難何故不答。如來解前第一難中明諸眾生闇故不見修故始見。眾生雖有見與不見涅槃恆有故得名常。彼難即遣所以不釋。又問向前第七句難何故不解。下文宣說涅槃無名強與立名。此難即遣為是不釋。   自下第三重辯向前佈施等行是波羅蜜非波羅蜜。並復顯其涅槃大小。德王先問。佛答有二。一教修正解令其自知。二雲何施下隨問為釋。前中有三。一教捨著心。於施等法不見不聞。二教修生解心。解知二諦。三由前二自知檀等。初段可知。第二段中解法唯二一知世諦。二知真諦。文別有三。一略開二門。知見法界是第一門明知真諦。界名為性。悟解法性名知法界。解了實相是第二門明知世諦知法虛幻是其世諦。諸法之實名解實相。二廣辯釋。先解初門。句別有二。一明所知。知二無我空無所有是法無我。無有和合覺知之相是人無我。二明所離。得無漏相無所作相。不著檀等名無漏相。不見檀等可以作起名無作相。如幻已下解釋後門。句別有二。一明所知。知法如幻乃至空虛。先別後結。二明所離。無貪瞋癡不聞不見。解法虛妄滅諸法故無貪瞋癡。於彼檀等心無分別名不見聞。上來釋竟。三雙結之。是名真實結前真諦。安住實相結後世諦。順觀名安。上來第二教生解心。自下第三明由前二便能自知是波羅蜜非波羅蜜。乃至能知涅槃大小。   上來第一教修正解。自下第二隨問為解。於中但釋施等差別。涅槃大小在後別論此須記知。就所釋中廣解檀行。餘指雜華。就解檀中先廣後結。廣中約就四修辯之。言四修者如地持說。一決定修正意不動。二專心修不雜餘想。三者常修恆作不息。四無罪修行時離過。文中初言見乞乃與非波羅蜜無乞自與是波羅蜜。就專心修以別是非。若時時修非波羅蜜若修常施是波羅蜜。此就常修以別是非。若施已悔非波羅蜜施已無悔是波羅蜜。就決定修以別是非。菩薩於財生四怖心歡喜施者顯前菩薩不悔所以。以於己財常怖王賊水火侵。奪於捨不悔。下有二對。就無罪修以別是非。一望報有罪非波羅蜜。不望無罪是波羅蜜。二若為恐下雜過有罪非波羅蜜。離過無罪是波羅蜜。就辯非中為恐怖者或畏前人捨財與之。或畏世間種種衰惱施求脆脫問曰。前說生怖行施是波羅蜜。此亦生怖何故非也。解言前者於財生怖喜施無悔。是故得名檀波羅蜜。此無捨意為脫衰惱而行佈施是故非也。為名聞者施求稱譽。為利養者以利求利。家法施者承襲父祖自無誠意。為天欲者求報心施。為憍慢者為令乞人於己敬畏。為勝他者為欲勝過其餘施主。為來報者為得未來人中樂果並期他人交來報已。如市易下喻以顯過。若人修下結以顯非。下明是中先法後喻。法中初明離有為心。為方等下求無為心為利已下念眾生心。喻中有五。文皆可知。上來廣辯大涅槃中。如是義下總以結之。餘戒忍等具釋難盡故指雜華。涅槃大小此應具辯。經文言廣故留在後。此略不論。上來第一偏就涅槃一法之中明聞不聞。自下第二更就餘法明不聞聞。於中有二。一正就佛等明不聞聞。二德王白下問答重顯前中雲何牒問起發。下對辯之。文別有四。一總標舉。十二部中深邃之義昔所不聞今具聞之。二對昔辯異。昔唯聞名今得聞義。三約人分異。二乘之人唯聞十二部經名字不聞其義今得聞之。四就法正辯。法別有四。第一如來常樂我淨。第二如來不畢竟滅。第三三寶佛性無差。第四犯重乃至闡提悉有佛性。於此文中。先明二乘昔所不聞。後明今聞。   下重顯中德王先難。如來次答。德王白佛誠如聖下德王領解。就初難中難辭有二。一難破向前罪人有性。二犯四重禁名不定下難破向前佛有常樂我淨之義。顯成如來不畢竟滅。就難性中句別有三。一約墮地獄難破有性。若犯重等有佛性者性是善法應遮地獄。此等雲何復墮地獄。以墮地獄明知無性。二約無常等難破有性。若使此等有佛性者性是常樂我淨之法。雲何此等無常無樂無我不淨。以無常等明知無性。三約斷善難破有性。於中三句。一約相徵性。若使此等有佛性者性是善法。一闡提人斷善根人所有佛性雲何不斷。二從相徵性。佛性若斷雲何復言常樂我淨。三約性徵相。若性不斷即是有善雲何得名一闡提耶。此之三句下文別答。宜審記知。此初難竟。   第二難中論其難辭。將下類上明佛不定。難意有三。一明佛不定破前佛有常樂我淨。二明佛不定欲使如來述已所問。顯成如來不畢竟滅。故下文中德王領解。如是如是誠如聖教一切諸法悉皆不定以不定故如來亦不畢竟涅槃。三明佛不定彰闡提等當無所得成現無性。故下文言若無常等雲何說言一闡提等當得涅槃。   文中有二。一以下類上明佛不定。二雲何不定下就佛不定。難破常等。前中有四。一明凡不定。先明不定若。決定下難破定。義二明須陀至辟支佛一切不定。先明不定。若須陀下難破定義。三若犯四重不決定下牒前凡夫二乘不定類佛不定。四若佛不定涅槃體性亦不定下以佛不定類佛所得一切諸法明皆不定。   上來一段明佛不定。自下第二就前不定難破常等。雲何不定。徵前起後。下對辯之。句前有五。一重明前闡提不定。若一闡提除謗法心則成佛道故知不定。前所辯中闡提最下故偏舉之。餘類可知。二以闡提不定類佛不定。如來亦應入涅槃已還出不入。三以佛不定類涅槃不定。若佛如是入已還出涅槃之性則為不定。四以涅槃不定難破常等涅槃不定。當知無有常樂我淨。五雲何下結以顯過。涅槃若無常樂我淨雲何佛說一闡提等當得涅槃。佛答有三。一嘆其能問。二敕聽許說。三正答之。嘆中初言善哉總嘆。為欲下別。別中有三。一嘆問所為。二汝已親下嘆問所因。三我不見下歎問殊勝。問所為中為益眾生憐念世間明其為益。凡夫二乘為欲利益令得樂也。憐愍慈念使出苦也。為欲增長偏益菩薩故問總結。問所因中因福因智。汝已親近是因福也。久已通等是因智也。福中初先明其自利。汝已親近無量諸佛自利始也。於佛種善自利次也。成就菩提自利終也。准法華論。初地已上名得菩提。德王今已住第十地故說久成。降伏已下明其利他。降魔邪耶令得菩提化令入正。智中久通諸佛祕藏明具證智。已問過佛明具教智。嘆問勝中言我不見若天人等能問是義舉劣顯勝。此初段竟。敕聽可知。   下正答中對問唯二。文別有三。一述成向前第二難中闡提不定。二如汝言下正答初難。三犯四重下答其後難。問曰。闡提不定之義依問未至何故先述。解言先明闡提不定能得菩提。顯後所釋一闡提人佛性不斷。義便故爾。   就初段中一闡提者亦不決定略述前問。若定不得反顯不定。不定故得順顯不定。   第二段中釋難不盡。前難有三。一舉墮地獄難破有性。二舉無常等難破有性。三約斷善難破有性。今答第三。初二不答。初難與下第九德中難辭相似。釋不異彼故此不答。其第二難如後師子品中解釋故此不答。答第三中先舉難辭。難辭之中備有三句。就後以舉。下正辯釋。難中三句備如上辯。一約相徵性。若犯重等有佛性辯。一闡提人斷善根時所有佛性雲何不斷。二從相徵性。佛性若斷雲何復言常樂我淨。三約性徵相。佛性不斷何故名為一闡提耶。此文之中先答初句。答意如何。明其佛性不入一切方便善中為是不斷。於中約對三種二善明性不同。第一約對內外二善明性不同。先舉次列。如下文說意善名內身口名外此二可斷。下明佛性不同此二所以不斷。第二約對漏無漏善明性不同。先舉次列。三有善法名為有漏。三乘聖道名為無漏此二可斷。問曰。無漏雲何可斷。應生不生故名為斷。非斷已生。下明佛性不同此二是故不斷。第三約對常無常善明性不同。先舉次列。妄善無常真善是常此二可斷。問曰。常善如何可斷。義同無漏不生名斷。非斷已生。下明佛性不同此二是以不斷。   下次答其第二句難。答意如何。明性不斷故得名為常樂我淨。於中初言若是斷者則應還得反釋不斷。若不還得則不名斷順釋不斷。約得顯之。凡是一切可斷之法當時雖斷後必還得。佛性無有還得之義明知不斷。以不斷故如來說為常樂我淨。下次答其第三句難。答意如何。明其佛性雖不可斷其餘善根是可斷故名一闡提。文中說言若斷已得名闡提者。餘方便善可斷已得未得之間名一闡提。非已得竟名一闡提。   自下第三答上後段不定之難論其答辭。述前所問明佛不定。語其答意備有三義。一明如來體不定故雖現世間而常不同以不同故常樂我淨。二明如來體不定故雖得涅槃不捨世間常隨諸有。常隨有故不畢竟滅。三明如來不決定故在有恆常。以其常故一闡提等當必得之。以當得故現有佛性。   文中先廣。以是因緣佛不定下總以結之。廣中隨人要唯有三。一明凡夫不定。二明二乘不定。三明佛不定。文別有四。一明凡不定終得涅槃。二明諸佛涅槃法定彰彼凡夫當有所得。三明聲聞緣覺不定終得菩提。四明佛不定用而常寂彰彼二乘當有所得。   就初段中先法後喻。法中初明凡人不定。後論凡法。人中但明犯重謗法五逆不定。闡提不定前已辯竟故此不論。法中初就四塵法門以說不定。色與色相俱不定者。礙是色性。青黃赤等形現可睹名為色相。香味觸中亦有性相。性皆是礙與色體同故略不舉。相別各異故偏舉之。生至無明就十二緣以明不定。十二緣中觀法多途。依彼七十七智觀門。先觀生相能起老死。如是逆推乃至最後。觀察無明能起諸行。今依此門以舉因緣故言生相至無明相。陰者是其五陰法門。入者是其十二入門。界者是其十八界門。二十五有及與四生各是一門。前七別舉。法相眾多不可備列故復通舉。乃至一切此等皆悉從緣集起緣離散壞故皆不定。下以喻況。喻別有三。皆先立喻後合顯法。上來第一明凡不定。自下第二明佛所得涅槃法定。亦定略舉。下重顯之。雲何為定問其定義。常樂我淨對問辯之。在何處耶問其定體。所謂涅槃就法指斥。第三二乘不定可知。   第四明佛不定之中文別有二。一明如來化滅不定滅而常存。二當知如來亦不定下辯明如來化現不定用而常寂。前中有四。一明如來隨化現滅。二一切所有聲聞已下明二乘人不知佛化取為定滅。三當知下明實不滅。四以是義下結成不定。初中先明如來現滅。令諸已下彰滅所為。所為有四。一欲令諸人戀慕如來生大憂苦。二欲使諸眾設大供養。三欲令諸人闍維佛身。以何義故千端□中唯留二端。即事以求。在外一端為遮灰土。儭身一端為淨舍利。若論所表。為顯如來外離塵染內德常淨。亦得表佛真應恆在。四為使眾生分散舍利廣興供養。餘三可知。   第二段中當知如來亦復不定總以標舉。下別顯之。別中初先開列章門。後廣辯釋。前開門中若合地獄畜生餓鬼。有十九門。分之則有二十一門。就初門中。先明非天。次明非非。下雙結之。明非天中如來非天總以標舉。何以下釋。上來數說佛天中天。今以何故言佛非天。下對釋之。先舉四天。次列四名。世間天者智度論中名假合天。淨天義天智度論中通名淨天。次辯其相。下將如來對之顯非。然眾生下明非非天。是故下結。餘門可知。   下廣解中解之不盡而復不次。於前門中非有非無非名非說及非如來四門不釋故言不盡。十九門中第十二門非漏無漏迴之在後故雲不次。問曰。何故不釋此四非有非無非名非說。此三種門解釋非常非非常中其義具顯為是不釋。其非如來與非眾生非非眾生其義大同故亦不論。非漏無漏以何義故迴之在後。以其義廣故在後釋。   就解非常非無常中有七復次釋彼非常。有八復次解非非常。文皆可知。   就解非漏非無漏中先解非漏開合不定。總之唯一。或分為二。一是見漏。二謂修漏。或說為三。如經中說欲有無明是其三也。或分為七。如下師子吼品中說。成實論中具列其名。一是見漏。謂見諦惑。二是修漏。謂修道惑。三是根漏。謂眼等根能生諸漏。故名根漏。四名惡漏。所謂一切惡象惡馬惡知識等。生煩惱者悉名為惡。惡能生漏故名惡漏。五親近漏。謂衣食等生貪因緣近而生漏名親近漏。六名受漏。如下文說受三惡覺能生諸漏故名受漏。不名受數以為受漏。三惡覺者如地經說。欲覺瞋覺及以惱覺是其三也。七名念漏。邪念起漏故名念漏。七中前二是其漏體。後五是其生漏因緣。根惡親近是生漏緣。受念二種是生漏因。細分有十。見中分二。謂見與疑。修中分三。欲有無明。通餘根等故合有十。若依下說受想觸欲具有十四。廣則無量。   今此所論別分有十。合之為七。對此七門明佛無之。   先對修道三漏為說。如來無漏標牒前門。斷三故無略釋其相。下廣辯之。先列三漏。若攝見惑通入三中。是則欲界一切煩惱除卻無明悉名欲漏。色無色界一切煩惱除去無明斯名有漏。三界無明名無明漏。若分見惑在修惑外。是則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見疑名為欲漏。色無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見疑名為有漏。三界無明除迷諦者名無明漏。今依後門。下明佛無。   自下第二明無見漏。先辯漏相。後明佛無。就明漏中初疑後見。疑中初言凡不見漏生疑所由。由於無明不見故疑。雲何已下明由不見故生疑心。先問後辯。辯中初總次別後結。如是疑見覆生心者疑心推求故曰疑見。下明起見。疑後心決即名見也。生六總舉。下別顯之。有我有見。無我空見。良以疑心疑有疑無故從疑後生此二見。我見我者從前微我生重我見。如地持中從我妄想生身見事。我見無我從前我見生於空見。推有不得故還計無。與前因斷起常相似。前執法體。我作我受執有我用見神有能作業受報。是名下結。上來明漏。下明佛無。如來永斷正明佛無。菩薩永下舉劣顯勝。   自下第三明無根漏。於中有三。一辨漏過。二明菩薩修道斷漏。三況如來明佛無漏。就初過中有七復次。初二明離第一義樂。後五復次明具諸苦。於前二中初一明離涅槃之因。先法次喻後合可知。後一明離涅槃之果。先喻後合。就後五中初二造業。皆先立喻。後合可知。次一令人受三塗苦。先法後喻。次一起惑。馳騁五塵生煩惱故。先法後喻。後一令人沈沒三有受人天苦。單法無喻。   第二菩薩修道斷中文別有三。一明護根。二有念慧故不見我下明其離塵。三菩薩爾時五根淨下總結彰益。初中有四。一善護根。二怖畏下明護根所為。為畏煩惱為得諸善。三若能下明護有宜。若能護根則能攝心。若能攝心則能護根。於中初法次喻後合。四若得聞下修治護根。先修念慧為護根法。聞經得智是修慧也。則得專念是修念也。下明護根。初法次喻下合可知。   次明離塵。於中有二。一修正治。二如屋下用之離過。前修治中。初觀真諦。生土石下觀察世諦。觀真諦中先觀生空。見一切下觀察法空。觀生空中句別有四。一不見我。二不見我所。三不見眾生。四不見所用。前二一對破離我性。於五陰中不取色陰以為我體名不見我。無我體狀名不見相。不取餘陰為我所有名不見所。無所體狀名不見相。將色對餘分別既然。餘陰相望分別亦爾。後二一對破遣因緣假名我相。於內不見眾生之相。於外不見我所受用。上來觀察無我我所通名我空。見一切法同法性相明見法空。法性本寂。今見色等同彼法性本來常寂。名見一切同法性相。此觀真諦。生於土石瓦礫之相明觀世諦。知彼世諦虛誑不真。故生土石瓦礫等相。   上來修治。下用離過。分別有二。一對前治中眾生空觀明眾生中對治離過。二知五欲下對前治中法空之觀明諸法中對治離過。前中文有四句兩對。初依前治中不見我相不見我所斷除見惑。先喻後合如屋喻也。見眾生等合以顯法。二依前治中不見我相不見我所斷除愛慧。於中初明菩薩不貪。一切凡下舉凡顯聖。凡見眾生故起煩惱明凡異聖。菩薩念慧於生不貪辯聖異凡。此前一對。三依前治中不見眾生及所受用斷除見惑。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不著眾生相者以別分總。無生可著作種種者唯見五陰差別法也。喻中畫師以眾雜彩作眾像者喻諸菩薩觀察五陰成眾生也。若男女等喻彼六道眾生差別。凡無智等喻凡所有。畫師子等喻聖知無。合中菩薩亦如是者合前畫師。於法異相觀於一相合以眾彩畫作眾像若男女等。謂於五陰異法之相觀察成於一眾生相。凡夫無智生男女相略而不合。終不生於眾生之相合前畫師知無男女。先合後釋。四依前治中不見眾生及所受用斷除愛患。由觀五陰無人相故雖復睹見端正女人不生貪著。何以下釋。此後一對。   上來第一依生空觀對治離過。自下第二依法空觀對治離過。於中有三。一觀五欲無常苦過。二復次下觀察五欲能令眾生輪轉之過。三以是生死行苦已下念慧捨離。初中觀欲無有歡樂法說明苦。不得暫停法說無常。如犬囓等喻說明苦。如水泡等喻說無常。觀欲如是多諸過惡總以結之。   第二段中初觀眾生為五欲故人天之中受苦無窮。無量劫來或在已下於三塗中受苦無極。菩薩如是深觀下結。   第三段中初先法說。次喻。後合。以是行苦不失念慧是法說也。以是五欲生死因行多受苦故堅守念慧。喻中三句。一五欲充滿喻。大眾喻於五欲境界。寬多名大。滿二十里明其所在。於彼二十五有之中除下地獄及四空處。是故但言滿二十里。亦有經言二十五里通相具論。二王敕下佛教菩薩堅守念慧喻王喻如來。臣喻菩薩。教守念慧名敕一臣持一油缽。令度五欲名經中過。教其堅守名莫傾覆。舉過遮防故言若棄當斷汝命。失一念慧慧命不續名棄一渧斷汝命也。說涅槃經名遣一人。顯過示人。名為拔刀。於所背處說過令厭名為在後隨而怖之。三臣受下菩薩奉行喻。於中三句。一奉教堅持喻。二經歷下對境自防喻。三是人以是怖因緣下念慧成就喻。合中但合菩薩奉行喻。於中三句次第合之。菩薩如是於生死中不失念慧合臣受教盡心堅持。雖見已下合第二句。若見下已合第三句。念慧成故雖見淨色不生色相。乃至不作和合之相。   前明護根。次明離塵。   自下第三總結彰益。先明所成成護根戒。後明所離離於根漏。於中初先舉凡顯聖。菩薩永下辨聖異凡。   下明佛無。   自下第四明離惡漏。於中先明菩薩離漏。後明佛無。菩薩離中初總。次別。後總結之。復有離漏是初總也。復更有一離漏之行名有離漏。非舉漏體。欲為下別。別中欲為甘露佛果明離所為。雲何離下正明離相。先問後辯。辯中有四。第一觀人修經離漏。二所謂惡者謂惡象下觀惡得失失者離之。三自觀身如病已下護身離漏。四觀惡象及惡知識等無二下觀惡輕重重者離之初中復四。一觀自修經。二如良師。下明修有益。三汝信我下觀供持人。四我念過下引昔類。今明供有益初中若能修大涅槃是名為離正勸修經。何以下釋。以此經勝故偏勸修。舉小顯大彰其勝也。   第二益中曲有三段。一明修經有離惡益。二如善咒下明修經者有脫苦益。三若有人能書寫已下明修經者為佛憶念攝受之益。初中先喻。良師喻佛。說大涅槃勸人修學名教弟子。眾生依行便能離過故言受者心不造惡。下合可知。   第二益中初先正辯。後總結嘆。辯中先喻。下合顯法。涅槃如是合善咒術。若一經耳七劫不墮合前一聞七年不為毒藥中等。此句明其始聞之益。若有書等必得菩提合前誦者乃至命盡無有眾惡此句明其久學之益結嘆可知。   第三益中亦初正辯。後總結嘆。辯中有五。一明書寫乃至思義真佛弟子。二為佛所見。三為佛所念。四為佛隨逐與其同住。五受其施。先明受施。後以夢驗。結嘆可知。   上來第二明修有益。自下第三勸供持人。汝信我語總勸生信。供人獲益相在難知故勸生信。欲見我下明供所為。所為有九。初三對佛明供所為。次四對法。次一對障。言八魔者煩惱陰死及與天魔是其四種。無常無樂無我無常無為四倒。復以為四。八中前四大小通論。後之四種唯大非小。以其小乘未說無常苦無我等為顛倒故。下一對彼人天之樂明供所為。見有受下正勸供養。先勸後釋。   第四辯明供養益中。先舉往事用以類今。以是因緣涅槃不思結嘆經勝。以是義下明持離漏。   上來四段合為第一勸人持經以離惡漏。自下第二觀惡得失失者偏離。先出惡體。如是等下辯其得失。有三復次。初二約對煩惱分別。前因後緣。後一約對業行分別。雲何離下出其治行。先問次辯。是故下結。為生喜下明離所為。   自下第三護身離漏。文別有四。一明護身。觀身多過而猶護之。二何以下釋。釋中七句。三常當下明須常護。四何以下釋。釋中初法。先反後順。次立八喻。下合可知。   自下第四觀漏輕重。於中有四。一觀惡友與惡象等。二何以下釋。俱壞身者彼惡象等壞現在身。惡知識者壞未來身。三觀惡友過惡象等。是故菩薩於惡象等心不怖懼。於惡知識生怖畏心。四何以下釋。於中先作六句校量。是故已下隨重偏離。先總。次別。下總結之。凡夫不離是故生漏舉凡顯聖。菩薩離等辨聖異凡。菩薩尚下以因況果明佛無漏。   自下第五明佛如來無親近漏。文別有三。一明漏體。二菩薩斷。三明佛無。明漏體中先問次辯後結可知。菩薩斷中先辯後結。辯中初明見過捨離。若須衣下所須皆受。先別後總。別中別就衣食房舍醫藥四事明受所為。於中初法次喻後合。受四供養為菩提下是其總也。先受。後釋。是故下結。舉凡顯聖明菩薩斷。佛無可知。   自下第六明無受漏。文別有三。一明漏體。二菩薩斷。三明佛無。明漏體中初先法說。一切凡夫雖護身心猶生三覺正明漏體。何者三覺。一是欲覺。思求一切可意之事。二是瞋覺亦名慧覺。念他違己思欲瞋彼。三者惱覺亦名害覺。念欲加害。廣有八覺。此三過重故偏論之。以是緣下明其漏過。次喻後合下釋可知。菩薩斷中先別後結。廣中有三。一觀過生厭。二菩薩或時有因緣下裁而不受。三何以故下釋不受意。厭中初總次別後結。菩薩眼淨見三覺過有種種惡是初總也。常與下別。別中十句初七遠離第一義樂後三具苦。就前七中常與眾生作三乘怨明違行過。次有五句明違解過。於中初句迷於理法令無量生不見佛性。其次兩句迷於生死涅槃之法生顛倒心。謂佛世尊無常樂等是迷涅槃。一切眾生有常樂等是迷生死。下有兩句迷於行法。無三言有迷其權法。一乘言無迷其實法。此五違解。下一違聖。為佛菩薩之所呵責。就後三中是三惡覺害我及他起業之過。諸惡常隨生煩惱過。即為三縛連綴眾生招苦之過。菩薩常作如是下結。   上來生厭。下次不受於中初法。三中就始是故且言生欲不受。次立五喻。下合可知。   自下第三明不受意。先同後釋。於中有二。一為他不受。二我常自稱為出家下自為不受。為他有四。一壞世福田。二欺誑施主。三為世同呵。四損他施果。眾生知我是良田等是初句也。我自不下第二句也。於中初明受三惡覺欺誑施主。我於往下舉本類今明欺有損。流轉生死墮三惡道。我若噁心受人施下是第三句為世同呵。若我惡覺受人施下是第四句損他施果。或令施主果減無報正明損他。惡覺在心身非淨田故令施主果報減少。為惡外彰生彼邪見故令施主空無果報。噁心受施則與施主而為怨讎結以顯過。失彼施報故言怨讎。施主於我起子想等舉彼責己明誑不應。何以故下釋以顯過。   就自為中文亦有四。一念自己是出家人不應為惡。二人身難得如優曇下明其善時難逢易失不應起惡。三從我名沙門已下顯前第一明己高人不應為惡。四世有六處難可值下顯前第二明逢善時不應為惡。   初中有三。一念自己是出家人不應起惡起惡則非。二明出家身口相應不應則非。三念己出家原為起善取惡則非。於中初法。次舉六喻。下合可知。   第二段中人身難得如來難值法難見聞。此等明其善時難逢。人命不停過山水下好時易失四喻顯之。第三段中始從沙門乃至比丘念己是此五種高人不應起惡。   第四段中六處難值我今已得總以標舉。次別後結。下總結之於中初明菩薩能斷一切凡下舉凡顯聖。佛無可知。   自下第七明無念漏。文別有三。一明漏體。二明菩薩斷。三明佛無。明漏體中。凡夫若遇身心苦惱起種種惡總明凡夫邪念起漏。若得身下別明起漏。以作惡下明惡有損。何以下釋。無念慧故。是名下結。   菩薩斷中初法次喻後合下結。法中初思昔來造惡流轉生死遠三乘路。次生怖畏。下明修斷。捨惡所厭。向善所欣。   喻中有六。始從四蛇乃至大河。初以四蛇喻於四大。於中有二。一喻如來說大怖人。王喻如來佛說四大集成己身。以總收別故說為盛。四大性反又能害人故說為蛇。佛說四大易動難調必須將護名令人養。一大不調名一生瞋。佛說隨大生患各異名我准法。患起殺人眾情共睹名戮都市。二喻菩薩聞過厭捨。人喻菩薩。聞佛向前示過之言名聞切令畏厭名怖。修離稱走。   次以旃陀喻於五陰。於中亦二。一喻如來說陰怖人。王還喻佛。如來復說五陰怖人名遣旃陀。陰有何義似於旃陀。其旃陀羅殺人為事。五陰前後共相摧滅其義像彼故以為喻。五陰生滅傷切如刀。聖說示人顯露名拔。對其所欣說此為後。二喻菩薩聞過厭捨。人喻菩薩。反觀生死名為迴。顧知五陰過名見五人。專情厭背名疾捨去。次以詐親喻其愛心。五陰相續生滅難覺名惡方便藏所持刀。五陰生愛名遣一人。生愛難覺故復稱密。實危害相順人情名詐親善。愛能留連寄言顯之故曰語言汝可還來。其人不信喻明菩薩知過不從。   次以空聚喻於六入。歸心六入名投一聚。六根是其神識依處故名聚落。望觀六入以免其過名欲自隱。正意觀察名入聚中。自觀六根求我不得名看諸捨。都不見人觀他六根亦空無人名執瓦器悉空無物。既不見人求物不得雙牒前二。停止不進名即坐地。次以大賊喻於六塵。諸佛如來懸言教授名聞空聲。呵其中住故言咄哉。牒前呵誡故言此聚空無居民。舉彼六塵怖之令進故言是夜六大賊來。六塵害善故名為賊。闇心中現名為夜來。取著六塵傷失慧命故言設遇命將不全。當雲何勉令求出意。下喻菩薩聞過生厭。   下以大河喻諸煩惱。煩惱漂沒故說為河。修中始覺故言路值。教起不貰名為漂急。無道能越名無船筏。厭過情深故言怖畏。修習諸行以為對治名取種種草木為筏。重觀得失名更思惟。觀住多失故言設住當為蛇等之所危害。慮進有苦故言若渡筏不可依。為斷煩惱乃至喪身名沒水死。捨退從進故言寧死終不為彼蛇賊所害。舉初取後且言蛇賊。修治擬障名推草筏置之水中。人依行進名身倚上。求心手抱。厭觀腳蹋。正斷截流漸進名去。到大涅槃名達彼岸。受樂安隱。離苦無患。心意泰然顯前安隱。恐怖消除彰前無患。   下次合之。先合初喻。菩薩合前惶怖之人。得聞涅槃合聞切令觀身如篋合下四蛇。地水火風如四毒蛇舉以略合。   下廣合之。有九復次。初三如蛇。次一過蛇。次四如蛇。後一過蛇。初三如中初一復次能害如蛇。言見毒等辯喻顯法。見毒喻火。熱增赤現故說為見。觸毒喻蛇。地增身重故名為觸。噓毒喻風。風吹曰噓。亦有經本說為氣毒其義相似。齧毒喻水。水漬名齧。四大亦可彰法同喻。二性別如蛇。三常害如蛇。次一過者四蛇殺人不至三惡。四大殺人必至三惡。以身病時多作罪故。次四如中初一明其牽人作惡。為四大身多作罪故。第二明其獨能為害。第三明其性相乖反。第四明其難可親近。後一過者四蛇可以咒藥療治。四大不爾。如自喜下合人捨走。於中先舉諸佛菩薩同皆捨離明其可厭。菩薩思下修治捨離。   次合第二。先合旃陀。後合捨去。前中初言五旃陀羅即是五陰舉喻略合。雲何下廣。廣中有其十六復次。初七觀陰如旃陀羅。菩薩觀陰過旃陀下有九復次。觀察五陰過旃陀羅。有智人下合去可知。次合第三詐親之喻。先合詐親。後合不信。前中初言詐親名愛舉喻略合。下七復次廣以合之。七中前五明如詐親。後二明過。前中初一不覺害人。第二明其常伺人便。第三覆心令無見聞。見不見者凡夫二乘見生死過。以愛覆心還復不見。聞不聞者聞大菩提功德福利。以愛覆心還復不聞。第四明其無善詐現。第五明其相虛無實。後二過中初一明其始終難離。後一明其遠近難知。   一切眾生以愛結下合上不信。於中初先反明凡夫信愛故住。後明菩薩不信故去。前中初言眾生以愛遠大涅槃近生死等正顯其過。是故我下引說顯過。言三垢者當應是其三毒垢也。以彼愛結遠大涅槃近生死故。世尊說之為三垢中貪慾垢也。於現在事以無明下彰彼凡夫不離所以。怨詐不害有智人下辯明菩薩不信故去。   次合空聚。於中先合空聚之喻。後明菩薩修治捨離。前中初言聚即六人舉喻略合。下廣合中有六復次。前五如聚。後一過聚。就前五中初空無人。觀內六入空無所有猶如空聚合投一聚。如彼怖下合入聚中闚看諸捨不見人等。先牒前喻。下合顯法。菩薩如是合上怖人。諦觀六入空無所有合看諸捨都不見人。不見眾生。一物之實合捉瓦器悉空無物。是故下結。二明凡所迷。三菩薩方覺。四煩惱住處。於中三句。一明煩惱處中安樂。二明煩惱處之不怖。三明煩惱同依。五明空無物生人有想。後一過者世間聚落或時有人或時無人。六入不爾一向無人。智者知下辯明菩薩修治捨離。何故是中已言六賊。捨遠空聚元由畏賊故此舉之。   次合六賊。先合六賊。後合捨去。前中初言賊即六塵舉喻略合。下廣合中。有十四復次。初五復次明塵如賊。次一過賊。能劫三世一切善故。次六復如。後二復過。能劫三界一切善故。合去可知。   下合河喻。先合彼河。後合求渡。前中初言河即煩惱舉喻略合。下廣合之。於中有其十二復次。初五如河。次三過河。於中初一明壞身心及諸善法。二能漂溺三界人天。三唯菩薩六行能渡。世河不爾。次二如河。後二過河。於中初明闡提沒中餘不能救。後明二乘七覺不竭。河不如是。是以言過。如畏人下合上求度文別有三。一合畏故取草為筏。先牒前喻。後合可知。二依乘此下超合向前推筏水中身倚而去。三修涅槃者作是思下卻合更思我設住此當為蛇等之所危害。寧沒水死終不為彼蛇賊所害。以忍受故不生漏者結明菩薩能斷念漏。菩薩尚下舉因況果明佛無漏。   上來廣明如來非漏。雲何如來非無漏下明非無漏。先問後辯。   上來廣明一切不定。以是緣下總以結之。先結如來。後結凡夫。二乘不定略而不結。   前問次答。德王白下德王領解。誠如聖教一切不定領佛前言。以不定故當知如來亦不畢竟入於涅槃領佛前意。以斯驗求。前說不定宗顯如來不畢竟滅以成上義。   前就涅槃明不聞聞。次就如來佛性等法明不聞聞。   自下第三於前文中有未解者問答重顯。顯前何義。前就涅槃不聞聞中明佈施等是涅槃因六波羅蜜大涅槃因。德王前者牒問如來。如來於彼但為解釋佈施等行是波羅蜜非波羅蜜。未為解釋涅槃大小。故今此中問答顯之。德王先問。如佛先說修大涅槃不聞聞中有涅槃大涅槃領佛前言。雲何涅槃雲何大涅槃請佛解釋。   下佛先嘆。後正答之。答中初先分小異大。大名不可思議已下釋大異小。前中有四。一立喻以分。二約喻顯法。三釋前法。四解前喻。初列十喻是第一段。涅槃亦爾有涅槃大涅槃是第二段。   雲何已下是第三段。於中初先明小異大。常樂我淨乃名大下彰大異小。前中初問雲何涅槃。下對釋之。釋中初明欲界涅槃是小非大。若凡夫下明凡二乘斷結涅槃是小非大。   前中初列五種涅槃。五中前四說欲界樂以為涅槃。後一宣說欲界善法以為涅槃。觀骨去貪雲何欲善。此欲界中思慧觀行伏結非斷故名欲界。次明此五是小非大。何以下釋。明此五種翻對疾過故名涅槃。非畢竟盡所以非大。以飢渴故顯初非大。病顯第二。怖顯第三。略不舉貧。貪顯第五。   下次明其凡夫二乘斷結涅槃是小非大。先舉後釋。舉中先就欲界辨之。若凡聲聞標人別法。或因世俗或因聖道約治顯滅。六行斷結名世俗道。十六行斷名為聖道。分相論之。凡用世俗。聲聞偏用聖道斷結。以實具論。凡夫如上。聲聞通用。於中分別曲有三義。一見修分別。斷見諦惑但用聖道。斷修道惑二道並用。二就修中約地分別。斷欲界結至無取有二道並治。非想一地唯局聖道。等智斷結攀上斷下。非想一地無上可攀所以不斷。三就欲界至無所有約人分別。利人偏用聖道斷結。鈍人不定。或用聖道或世俗道。今且分相。凡用世俗聖用聖道斷欲界結亦名涅槃。約障辯滅。能斷初禪至非想等。舉上二界結盡涅槃。凡夫斷結至無所有。聲聞斷結通盡非想。此皆非大。   上來舉竟。下次釋之。言何以故徵前起後。此等能斷三界煩惱何故非大。下對釋之。還生煩惱釋前凡夫斷結非大。不能永盡所以非大。有習氣下釋前聲聞斷結非大。四義釋之。一殘結未盡所以非大。二迷同執別所以非大。三迷別執同所以非大。四所得非是常樂我淨所以非大。就初段中有習氣故略以標舉。雲何下廣。先問次釋。聲聞緣覺有煩惱氣對問總釋。所謂下別。謂我身等有為法中煩惱餘習。諸佛如來入於涅槃等無為法中煩惱餘習。諸佛如來入於涅槃謂佛實滅。此迷如來涅槃之性。無樂無我唯有常淨四義不具此迷涅槃。二乘何故計佛涅槃無我無樂唯在常淨。彼不見實。又謂如來無常遷逼不得自在故說無我。謂佛心滅無所覺知故說無樂。言佛永滅故說為常。滅去惑累所以言淨。問曰。上說聲聞於佛具起四倒。今以何故但言起二。釋言聲聞實於佛身具起四倒。佛身有故於佛涅槃唯起二倒。涅槃無為是常淨故。問曰。下說二乘涅槃但有樂淨而無我常。今此文中何故異彼。解雲。二乘說佛涅槃同已所得有寂滅樂。謂佛滅後同已灰燼無覺知樂故言無樂。大乘說彼小乘涅槃終須遷轉。又所滅心當必還生。故曰無常。小乘謂已所得涅槃究竟永寂。將已所得類佛涅槃故說為常。問曰。此倒二乘正起。雲何名為煩惱習氣。解雲。前明凡夫邪曲具起八倒。學小凡夫亦於如來起此倒心。二乘猶起故說為習。又對二乘所斷煩惱有此殘結故說為習。是名下結。此初段竟。   佛法眾僧有差別相是第二段迷同執別。如來畢竟入涅槃下是第三段迷別執同。不知如來別異二乘謂同二乘畢竟涅槃。聲聞緣覺諸佛涅槃等無差別。以是義下結明非大。何以故下是第四段明其所得。體非常樂我淨法故所以非大。先徵後辯。問曰。下說二乘涅槃有樂有淨。今以何故說之皆無。此通宣說身智等故。又設分有少故名無。   上來一段明小異大常樂我淨乃名大者彰大異小。   自下第四廣釋前喻。釋之不盡。前十喻中但釋海河山城眾生及人六門。地王天道四門不釋。王之大小辯城具顯不勞更釋。就所釋中皆初立喻後約顯法。   辯河喻中。聲聞緣覺乃至十住不見佛性名為涅槃非大涅槃者涅槃大小進退不定乃有三階。一簡聖異凡。凡夫所得一向是小。三乘賢聖所得皆大。問曰。二乘所得涅槃雲何名大。分大為小故小即大。故經說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所行既爾所得亦然二簡大異小。凡夫二乘所得名小。佛菩薩得通名為大。故上文言菩薩住於大般涅槃種種示觀。三簡果異因。凡夫二乘菩薩所得斯名為小。以未見 斷惑不窮不得常樂我淨等故。諸佛所得獨名為大。以見佛性斷惑究竟具足常樂我淨法故。此義如下。第七德中具廣分別。今此所論義當後門。   辯城喻中八萬乃至一萬處者。此就三昧法門辨處。就解人中結名大夫。   上來第一分小異大。自下第二釋大異小。三義釋之。一嘆深顯大。二對因顯大。三備德顯大。初中大名不可思議總嘆顯深。下別顯之。眾生不信對下顯深。佛菩薩見寄上顯深。前言菩薩所得非大。今以何義言菩薩見。以諸菩薩未能窮證前說非大。隨分契會故此雲見。   對因顯中先問後釋。多因緣得故名為大。於中初法次喻後合。   備德顯中雲何復名重問起發。下對釋之。明具常樂我淨義故名之為大。先明我義。初法後喻。法中有四。一舉大我釋大涅槃。二舉自在釋成大我。三廣顯自在成彼大我。四就大我結大涅槃。有大我故名大涅槃是初段也。涅槃無我大自在故名為大我第二段也。宣說有我懼同情取故說無我。雖無神主而有自在故名為我。雲何名為大自在下第三段也。先徵後辯。有八舉數。進任由己故名自在。下辯其相。一多少自在。二大小自在。三輕舉自在。四自在自在。亦得名為所作自在。於中有三。一示無量形各令有心。佛心充遍故令有之。二作一事令人異辯。三住一土十方齊現。五根用自在。一一根中具一切用。六知法自在一切諸法自然現心而無分別。七起說自在於教於義說之無盡。雖有所說心無分別。八遍滿自在。身充法界。此第三竟。如是大我名涅槃下是第四段。就我結成涅槃大義。下以喻顯。大涅槃中具八自在名多珍異。德義曠周名曰無邊。皆先立喻後合可知。   次以大樂顯涅槃大。先總標舉。下別顯之。初舉四數大涅槃中無有受樂。但有此下四種樂故名之為樂。下辯其相。先問後釋。一斷受樂。二寂靜樂。三覺知樂。四不壞樂。亦名常樂。斷受樂者地持論中說滅盡定以為斷受。此說涅槃。文中有三。一正明斷受以之為樂。二樂有二下對彼凡夫樂受辯異。三有三受下對彼凡夫捨受辯異。前中斷樂列其名字。此言即顯斷受義也。諸受皆斷樂受最勝。對勝以彰偏言斷樂。不斷樂下釋彼斷受以為樂義。先反後順。以不斷樂名為苦故。斷去樂受得名為樂。反中初言不斷樂者則名為苦。如上文說名為壞苦名為行苦。若有苦者不名大樂不得名為涅槃大樂。順中斷樂則無有苦翻向初句。無苦無樂名為大樂翻向後句。無彼樂受則無行壞二種苦故名無苦樂。涅槃之性無苦樂下明斷受樂是涅槃。以是義下將義顯體成涅槃大。   次對凡夫樂受辯異。說樂濫彼故須辯異。先舉。次列。下辯其異。凡樂無常是故無樂簡凡異聖。諸佛常樂故名大樂彰聖異凡。   下對凡夫捨受辯異。前說斷樂相同捨受故須辯異。先舉三受。次列三名。下就辯異。不苦不樂是亦為苦捨異涅槃。是亦名為行苦壞苦。涅槃雖同不苦不樂然名大樂涅槃異捨。以大樂下將義顯體成涅槃大。   寂靜樂中先列其名。此猶是前寂滅樂也。息苦名寂。涅槃性寂彰彼寂樂是涅槃樂。何以下釋。以大寂下將義顯體成涅槃大。   覺知樂中先列其名。非一切下釋知為樂。先反後順。以大樂下將義顯體成涅槃大。   不壞樂中先列其名。生死法中破壞名苦。是故涅槃不壞名樂。身若壞下釋彼不壞以為樂義。先反後順。以大樂下將義顯體成涅槃大。   世間名下釋難顯常成涅槃大。釋何等難。德王上言涅槃有名即是無常。佛今釋之。涅槃之名無而強立故得為常。常故名大。經文之中雖不言常其義正當。文中有二。一明涅槃無名強立。二譬如有法不可稱下約前所顯彰涅槃大。前中初先汎明一切世俗名字置立不同。先舉二門。後辯可知。下約顯法。涅槃如是無因強立同向後門。於中初法次喻後合。下明大中。先喻後合。   下以淨義顯涅槃大。淨故名大總以標舉。下別顯之。先問舉數。何等四下問以辯相。初一果淨。第二因淨。此二斷德。第三身淨。第四心淨。此二行德。如地持中亦說四淨。一者身淨。二者心淨。三境界淨。四者智淨。彼身與心與此相似。境淨智淨與此不同。法門差別不可一等。   初果淨中二十五有名為不淨。能斷名淨正解淨義。淨即涅槃攝德歸體。亦名有下拂疑顯德。疑有二種。一無。二有。聞前永斷二十五有謂言全無。故今拂遣如是涅槃亦得名有。聞其說有謂同世有。故復拂遣涅槃非有隨俗說有。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此論斷德故言非有。若據身心二淨以論實有非無。   第二門中業淨列名。次辯其相。凡業不淨舉穢顯淨。佛業清淨彰淨異穢。以大淨下將義顯體成涅槃大。   第三門中身淨列名。次辯其相。身若無常舉穢顯淨。如來常下彰淨異穢。以大淨下將義顯體成涅槃大。   第四門中心淨列名。次辯其相。有漏不淨舉穢顯淨。佛無漏下彰淨異穢。以大淨下將義顯體成涅槃大。   是名初德總以結之。   第二德中初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宣說五通為體。義如別章。此應具論。文中初先開列章門。昔所不得而今得者是身通中轉變神通。凡夫二乘所不能得菩薩得之。餘皆如是。不見而見是天眼通。不聞而聞是天耳通。不到而到是身通中飛行神通。十方遠處餘人不到菩薩能到。此與初門同是身通。何不一處在此別列。為彰身中作用別故。不知今知是其他心宿命二通。下辯其相。解初門中文別有三。一問答總顯。二別對二乘彰昔不得而今得義。三別對凡夫。初中先問。所謂神通對問略辯。   第二段中先舉二數。內外列名。隨事作用名之為外。依理發通說之為內。下辯其相。明其外者與外道共。不說以為昔所未得。內中有於大小之別。大與小異是故名為昔所未得。辯外可知。內中初先牒以舉數。次列二名。下顯不同。菩薩所得不與聲聞辟支佛共略顯不同。下廣顯之。先問次辯。二乘神通一心一作不得眾多明小異大。菩薩不下彰大異小。先辯後釋。以得涅槃之勢力故。是則下結。   自下第三別對凡夫明昔不得。又復雲何重問起發。身心自在對問略辯。何以下釋。於中初先明凡異聖。凡夫身心不得自在總明異聖。或心隨身或身隨心別顯異聖。雲何下釋。菩薩不下辯聖異凡。是則下結。   復次菩薩所現身下超釋第四不到而到。何故不次。此與初門同是身通。故因向前辯明菩薩身心自在不相隨逐。乘即就之明能到也。於此文中有七復次。一明菩薩所現身相多如微塵遍至十方。二能變身細如微塵遍至十方。三能化大身入一塵中。四能以一聲遍聞十方。五能身心大小自在不相隨逐。六能身心作業自在不相隨逐。七能以一身令人異見。初中先辯。後總結之。   第二段中何故復名昔所未到重問起發。下對釋之。聲聞辟支所不能到舉小顯大。菩薩能到明大異小。是故下結。一切聲聞辟支佛等重顯前小。聲聞辟支不能變身如細微塵至恆沙界是一不及。身若動時心亦隨動是二不及。菩薩不下重顯前大。菩薩不爾心雖不動翻向後句。身無不至翻向初句。是名下結。第三段中初明菩薩能化大身入一塵中。菩薩化身如三千界是其一能。以此大身入一塵身是其二能。其身爾時亦不隨小是其三能。次舉小顯大聲聞緣覺雖復化身如三千界同向初能。不能以此入微塵身翻前第二。於此事中尚不能下翻前第三。是名下結。第四段中初明菩薩能以一音令三千界眾生悉聞。次明菩薩心不自念。後明菩薩口不自說。於中初先正明不說。若言已下舉過彰離。先舉其過。後彰離也。以是下結。第五段中明能身心大小自在不相隨逐。一切凡夫身心相隨舉凡顯聖。菩薩不下彰聖異凡。先辯。次釋。以是下結。   第六段中辯明菩薩作業自在不相隨逐。先辯後結。辯中三對。菩薩無量阿僧祇劫遠酒不飲而心亦動是第一對。遠酒不飲明身寂靜。心無不為故稱亦動。心無悲苦身亦流淚是第二對。心常住於第一義中不見眾生故無悲苦。隨化憂酸故身流淚。實無恐怖身亦戰慄是第三對。心常安寂故無恐怖。為物驚恐故身戰慄。   第七可知。   下次解釋不聞而聞。初先正辯。德王言下問答重顯。前中雲何牒問發起。下釋有四。一取相修。先取聲相而為方便。是義雲何。菩薩先得四根本禪極令純熟。然後取彼種種聲相。或小作大想或遠作近相還入定中。定後復作。如是多返。後入定中發生智慧。以一無礙斷障通壅。然後隨意欲聞即聞。二以修集下明取相成。能聞無量三千界聲。三復轉下明破相修。四得異耳下明離相成。得異耳根異聲聞等總明所成。何以下釋。釋中有三。一上下不同。二乘依於初禪四大所成耳根。唯聞初禪已下音聲。上則不聞。餘地類然。菩薩隨依何地發通上下普聞。二寬狹不同。二乘唯聞一三千界所有音聲不能無量。菩薩悉能。以是下結。三緣心不同。二乘取相。菩薩初無聞聲之相。乃至不作定相果相。以是下結。   自下第二問答重顯。前有何難而復顯乎。前說菩薩雖聞音聲不作聞相乃至不作定相果相。此義難解故須更明。有兩問答。初難向前無定無果如來為解。德王下復乘言重難如來為解。   就初難中若佛所說不作定果是義不然牒以直非。何以下釋。釋中先徵。下對辯非。於中先就善果設難。後就惡果。善中初言如來先說若聞是經必得菩提牒佛上言。佛前如來性品之中言聞是經定得菩提故今牒之。今雲何下徵破此言。若得菩提牒舉前義。即是定下徵此所說。就惡難中聞惡聲故則生噁心生噁心故則至三塗直立道理。若至已下徵破不定。   下佛先嘆。後為辯釋。先答善果。答其所問後酬惡果。善中初先釋通此語明無定果。汝言若人聞我說下解通上言明其聞經得菩提義。前中初明諸佛如來不作定說。夫涅槃者非聲果下明其法體定不定義。   前中初先反舉說非明佛不說。先舉佛說。下顯其非。非佛是魔明其人非。生死之相遠涅槃相明其行非。何以故下正明不說。先徵後辯。辯中初明佛說不定。譬如刀下破他定說。先舉刀喻。次就破定。以是義下約之顯法。   下明法體定不定中。先明不定。亦可定下明其定義。明不定中初辯後結。辯中四句。一正明涅槃體非聲果。性出自古不依言教。方便修生故非聲果。二若使涅槃是聲果下破邪顯正。若是聲果本無今有。方便修生故非常法。三譬如下顯向後句。先喻後合。喻中初言譬如世間從因生法舉其喻事。有因有果無因無果因無常故果亦無常顯其喻相。所以下釋。先問後解。因果相作故是無常。因亦作果明因無常。如三月穀望後名因望前名果。以是果故因非定因所以無常。果亦作因明果無常。如八月穀望前名果望後是因。以是因故果非定果所以無常。以是下結。以是因果迭相作故諸法不定。法不定故一切無常。若使涅槃從因生下合之顯法。此第三竟。四而是涅槃不從因下顯前第一明非聲果。不從因生故非聲果。上來廣辯。以是義下結成不定。   上明不定。下次明定。涅槃亦定亦可言果略以標舉。定如下釋。了因所顯故名為果。雲何下釋。先問後解。三義釋之。常樂我淨就德辯定。無生老等離過論定。一闡提等約人明定。   上來解釋此德之中無定無果。   自下釋上聞涅槃經得菩提義。先牒難詞道其不解。次敕許說。下正為釋。謂聞是經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乃至不取一切法相方得菩提。非取相得。   上來就善釋通其難。下次就惡。先牒直非。何以下釋。於中三句。初非惡聲乃是噁心對問略釋。二者何下重為顯之。雖聞惡聲心不生惡是故當知非因惡聲釋前非以惡聲而至。而諸眾生因煩惱下釋前是果乃是噁心。三若聲定下破其定義。若聲有定諸有聞者悉應生惡以聲徵心。或生不生當知無定以心破聲。以無定下約心顯聲。   自下第二德王重難。聲若不定雲何菩薩不聞而聞。佛答可知。   次釋天眼。先問後解。解中初言菩薩修經先取明等。修通方便。修之方法與天耳同。以修習故得異眼。下明修所成。准前天耳亦應有其兩修兩成。今略不辯。得異眼根異聲聞等略明不同。雲何異下廣顯不同。先問後辯。辯中有二。一明小異大。二彰大異小。小異大中略有三種。一依地不同。始從欲界乃至四禪隨用何地四大成眼。但見自地及下地色不見上地。問曰天眼依於四禪根本定生。欲界無定不起天眼。今雲何言若依欲界四大眼根不見初禪。釋言此義論者不同。若依毘曇。身在欲界修天眼者。依於上禪發得上地清淨四大所造眼根。與欲界眼同在一處。用之遠見。一向不用欲果之眼而見遠色。如在欲界。乃至三禪修上天眼類之同爾。若依成實。身在欲界修天眼者以依上禪修天眼故令欲界眼清淨遠見。不說上禪別生眼根與下地眼一處遠見。如人服藥令眼明淨。彼亦同爾。如在欲界乃至三禪修上天眼類亦同然。此經所說多同毘曇。欲界地中實無依禪所生天眼非無慾界有報天眼。六欲諸天亦有修道得羅漢故今通說之。故言欲界四大眼根不見初禪。二自他不同。聲聞緣覺但見外色不見自眼。三寬狹不同。聲聞緣覺極遠唯見一三千界不能寬多。   大異小中有八復次。一明菩薩報得眼根不修從習常能見己微妙色身悉是骨相不同二乘。   二雖見他下明能遠見心無取著。先辯後結。辯中雖見恆河沙世界能遠見也。不作色等無取著也。無取有四。一於色中不取有相。二作因緣相知非有無。三不作見下於見及眼不取有相。四唯見緣下於眼見中知非有無。為明眼見非定有無。約色顯示。唯見緣者見色是其眼見家緣。若無此色眼則不見故名為緣。非因緣者見色空寂。無法可為眼見家緣。下廣顯之。雲何因緣牒問初門。色是眼緣當義正解。色是眼家生見緣也。若色非下難破非緣以成緣義。以是義下結色為緣。非因緣者牒向後門。菩薩雖見不生色想故曰非緣。以是義下結異二乘。此第二竟。   三以是義故一時遍下明能頓見不同二乘。頓見十方一切佛故。   四以是義故能見塵下所見微細不同二乘。   五以是異故雖見自下能見自眼不同二乘。   六見色無常不同二乘。   七見眾生三十六物不淨充滿不同二乘。   八見色知相不同二乘。於中乘明觸衣知根。此一復次義有兩兼。從前猶明不見能見。從後即顯不知能知。文別有四。一明眼見色知根大小。二明觸衣知根善惡。三以是義下結成知義。以是義故昔所不知而今知者結前觸衣知根為知。以一見故昔所不知而今知者結前見色知根為知。簡觸衣知根故言一見。四以此知下結成見義。良以見色知根義故昔所不見而今見也。   下次解釋不知能知。於此門中義分有二。一知他心。二知宿命。文別有三。一知他心性。二知宿命。三知他心相。   初中先問。下釋有二。一破情顯理知有常無。二雲何知下破空顯實知無常有。前中初言雖知貪等是知有也。辯有兼無是以言雖。心法無量且舉煩惱。初不作下是知無也。於中有二。一離有相。不取心王名不作心。不取想等名不作數。不見有人能起彼心名不作眾生。亦不見心攀緣境界名不作物。二修空相。修第一義畢竟空相正明修空。何以下釋。以常修集性相空故名畢竟空。於因緣中無有定實名為空性。因緣亦無故曰空相。以修下結。   就後破空顯實門中雲何為知。知無有我無有我所是知無也。知諸眾生皆有性下是知有也。知生有性正明知有。以佛性下約果顯有。如此皆下就人辯異。以是下結。准驗斯文以空為窮判知不了。   次論宿命。先問次辯。菩薩修經念過去等修通方便。於一念下明其所成異於二乘。得殊異智異聲聞等總明其異。雲何下別。別有多門。然今且明緣心不同。聲聞緣覺念過去世而作種性至怨憎相明小異大。彼知性空未能空於因緣之相。緣相不泯人相還立故有種性怨憎等相。菩薩不下明大異小。法相既無人相安寄。故無種性至怨憎相。於中初先明離有相後修空相。是名下結。   下次明知他心之相。先問次辯。菩薩修經得他心智異聲聞等總顯其異。下別顯之。別中初約凡心辯異。二乘別知。菩薩能頓。於中初問次辯後結。下約聖心。初舉次辯。菩薩一念知須陀洹十六心別。二乘不能。依成實論。亦約須陀十六聖心明知差別。與此少異。彼中乃就遲速辯異。菩薩之人欲知初心即能知之。餘心亦爾。緣覺之人欲知第三至第七心方乃知之。何故偏言欲知第三。第三心者是苦比忍。其他心通依上禪起。欲知他人無漏心時還緣觀上無漏之心同地易知。於彼觀上無漏心中苦比為首故偏言之。以何義故至第七心方乃知乎。第七心者是集此忍。緣覺欲知苦比忍心擬意觀察。彼心已謝起苦比智。緣覺尋觀追而不及。即於上界集上伺之。彼須陀洹已捨上苦。緣欲界集起集法忍及集法智。從比智後復緣上集起集比忍及集比智。彼緣覺人由前集上伺求之力集比忍生即便覺知。是故偏言至第七心方能知矣。聲聞之人欲知第三次第急尋。至第十六道比智心方始得知。有此不同是為第二是總結也。   第三德中初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宣說慈無量心以為德體。四無量心皆是此德且就初舉。又復諸行有分相門有攝相門。若據分別四行各別。若據攝相舉一為首餘皆入中。今就攝相故舉一慈統收餘三。文中初言捨慈得慈得慈不從緣略以標舉。謂捨一切攀緣之慈得彼平等無緣大慈。此無緣慈證實以成。據實反望由來無緣知從何生。故說得時不從因緣。下別顯之。別中有四。初番約法捨相得實。後三約人捨偽會真。就初番中先問後辯。辯中約境捨世諦慈得真諦慈。若約心識捨妄識慈得真識慈。若據行修捨緣觀慈得無緣慈。後三何別。初捨凡夫善法之慈得菩薩慈。第二捨彼凡夫之人不善之慈得如來慈。彼闡提等何處有慈而言捨乎。解雲。此等同類同行亦相親愛名為慈矣。問曰菩薩雲何已得如來之慈。於佛深慈隨分剋證故名為得。問曰。所得如來之慈與前句中菩薩之慈有何差別。解言順化巧益之義是菩薩慈。行非通道名如來慈。故維摩中菩薩行非名通佛道。第三捨彼凡夫二乘取相之慈得無緣慈。先問後辯。凡夫取著眾生之相。二乘取著諸法之相。故須捨之。彼黃門等雲何名慈。黃門無根二根女人婬情相愛名之為慈。屠膾獵師養豬雞等愛好所殺亦名為慈。明所得中初辯後釋。是名下結。   第四德中初問起發。次釋。後結。有難解者問答重顯。釋中宣說十事為體。先初舉數。次列其名。根深難拔明能立始。不放逸心能為佛本故名為根。與實相俱增長不壞名深難拔。二於自身生定想者彰能趣終。自念己身定得菩提名生定想。下八具行。前五攝福。後三攝智。福中初二修淨土行。不觀福田及非福田修施淨土。心有分別得土不淨故不觀田及與非田。平等心施能淨佛土。修淨土者修戒淨土。以修戒故得土嚴淨。後三是其起法身行。滅除有餘斷除業緣離穢身行。除斷殘苦名滅有餘。斷離殘集名除業緣。業是正因。煩惱為緣。下文釋中此之二門通名有餘。有餘有三。一煩惱餘猶此緣也。二是餘業猶此業也。三是餘苦猶此有餘。修淨身者攝淨身行。精修十善故能淨身。後攝智中了知。諸緣明攝對治。下二離障。離諸怨敵。除障道過。斷業煩惱及破八魔名離怨敵。斷除二過離生死過。亡因絕果名除二邊。   下廣釋之。解初門中初問次辯。根名不放正出根體。謹攝之心是不放逸。次解根義。先問後辯。謂菩提根對果正論。諸佛善本皆不放逸重複顯之。不放逸故餘善增下解深難拔。拔則不增。增故不拔。於中初舉餘善轉增正明難拔。以能增下嘆以顯勝。此二為門。如諸跡下顯向後門最勝之義。十二復次。皆初立喻後合可知。以是義下顯向初門令善增長。於中初先乘前顯後。以前門中不放逸法令餘善增故深難拔。雲何下釋。先問次辯。以增長下結成難拔。以是義下總結初行。   第二行中初問次辯。辯中於身生決定等明起定心。不作狹等離不定心。先開三門。不狹一門。不小第二。不變第三。下重顯之。不作聲聞辟支佛心釋前不小。不作魔心及自樂心樂生死心釋前不變。常為眾生求慈悲心釋前不狹。是名下結。初先略結。我於來下牒以重結。   第三門中初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有二。一舉劣顯勝。先辯福田。若有念下明偏執過。偏執此等為福田故。福田至少名為狹劣。   二辯勝過劣。於中初明菩薩觀生無非福田。常觀諸佛所說已下觀一切施齊得淨報。前中初言觀一切生無非福田總翻前過。何以下釋。先問後解。以善修集。異念處故對問略釋。平等法性是眾生體。菩薩獨觀餘人不見名異念處。菩薩修此故觀一切無非福田。下重顯之。修異念故見諸眾生本性皆淨故無持戒毀禁之別觀一切施得淨報中。說施雖四後得淨故總以標舉。下別顯之。先明四施。初問次列。下廣釋之。解初問中初門次辯。施者具有戒聞智慧有世諦行。知施及果有世諦解。受者破戒入第一義壞世諦行。專著邪見證第一義壞世諦解。是名下結。餘門類爾。下次明其俱得淨報。於此四中持戒正見得世淨報。破戒邪見得出世間離相淨報。持戒正見得世淨報相顯易知不勞解釋。破戒邪見得淨福報義隱難識今偏釋之。文中初言若如是者雲何復言得淨果報徵前起後。若如向來施及受者破戒邪見是為極惡。雲何說言俱得淨報。下釋有四。初言無施無報故淨對問略釋。壞世諦相證第一義故名為淨。二若不見下翻犯為持成得淨報見第一義。無施報者行無罪過解不遠理。是故此人不名破戒專著邪見。三若依聲聞言不見下釋通向前持犯二言。以何義故不見施等前說以為破戒邪見。今復說為不名破戒專著邪見。故今釋之。依聲聞法不見施等名為破戒名為邪見。若依是經名持正見。四有異念下釋大異小。何故依此大涅槃經偏得名為持戒正見。依小不爾故今須釋。有異念處菩薩修集是故不見持戒破戒施及報等名持名正。   以是義下總結此行。   第四行中初問次辯。辯中菩薩自離十惡願益眾生故能淨土。是名下結。   次解第五及第六門。前分二門。今此通合名為有餘。於中初問次辯後結。辯中初舉。次列三名。煩惱餘報是生死緣。餘業是因。此二猶前所斷業緣。餘有是其生死之果。此猶是前所滅有餘。   下廣釋之。煩惱餘報就凡夫說。餘業就彼小乘人中學人宣說。餘有就彼小乘人中無學人說。蓋隱顯耳。煩惱餘中先問次辯。煩惱無量。今且就其貪瞋癡慢四使說之。以此四使緣事而起受惡果故。一一之中皆初習起。次墮三塗。後生人中受其餘報。皆有在家出家之別。下明菩薩對治修斷。   餘業之中。先問次辯。凡夫所作名凡夫業。聲聞所受名聲聞業。下就聲聞差別論之。須陀洹人七有業者總相論之。依智度論。須陀洹人天上人中七返往來受十四生。今就往來總言七有。斯陀二有細別論之。彼於欲界天上人中一往一來便般涅槃故說二有。阿那含人受色有者。那含亦受無色有業。就下論之。下明菩薩對治修斷。   明餘有中。初問次辯。言阿羅漢得阿羅漢果辟支佛得辟支果者標別其人。餘有在於無學果處所以舉之。無業無結而轉二果正辯其相。分段結業無學已盡故無結業。而彼結業二家殘果無學猶有。更須轉滅名轉二果。是名下結。如是三下總牒結斷。   修淨身中先問後釋。釋中有三。一明修習三十二相。於一一相百福修之。言百福者。五品心中修行十善即為五十。始修五十終成五十合為百福。用此成滿三十二相名修淨身。此明共因。下師子中說不共因。左右言耳。二明修習八十種好。先問後辯。今此但明修之所為不辯修法。諸經例無。文中初先明世眾生事八十神。次明菩薩為之修好。何以下釋。以是下結。三總明其修身所為。有四復次。明為菩提故修相好。皆初立喻後合可知。以是下結。   了知緣中先問次解。解中先就色法明知。不見相者不見青黃赤白等相。不見緣者不見生色之因緣也。又亦不見四大以為造色因緣。不見體者不見質礙以為色體。不見出者不見色法初生出也。不見法。滅者不見色法終盡滅也。不見一者不取總相。不見異者不取別相。不見見者不見有人能見色也。不見相者不見能見之相貌也。不見受者不見有人領受色也。何以下釋。知法但是因緣虛集。如色一切亦如是者以色類餘一切法也。是名下結。   離怨敵中初牒次解。解中先明離煩惱怨。次離業怨。後離魔怨。離煩惱中先明是怨。後明非怨。前就自行煩惱是怨。後就化他煩惱非怨。此怨非怨義通上下。大位分之。初至四住行修求出煩惱為怨。五地已上起化。隨物煩惱非怨。今隨位別。離業怨中先問後辯。辯中先出業怨之體。謂謗方等。下明菩薩畏而捨離。離魔怨中先舉八魔。下明菩薩修治捨離。八魔如前惡漏中說。   離二邊中先問次辯。二十五有是其果邊。及愛因邊。菩薩常離。是名下結。是名第四總結此德。   有難解者下重顯之。德王先問。問意如何。如來向說修淨佛土自居穢國事與言乖故今問之。如來何故但修九事不修淨土。下佛答之。先明自己往修十事有淨土因。若使已下明已現明淨土之果。前中先明已修十事。一切已下舉他類己。   明有果中句別有六。一明此非穢。若使世界不淨充滿佛於中出無有是處正明非穢。汝莫謂等誡捨穢想。二汝當知下明已他方更有淨土。言我不出閻浮提界明更有也。三如有人下顯向初句明此非穢。先喻後合。喻中假舉愚人為說。日月喻淨。有人宣說此有日月他方無者無有義理。若有宣說他方有淨此方無者亦無義理。將此日月況他有淨。乍讀迷人。准義可知。四西方下顯前第二明已他方更有淨土。五為化眾生故於此下明閻浮提之穢為化眾生諸佛共俱。六慈氏已下明閻浮提之淨諸佛同處。   第五德中初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五事。報果為體。先舉五數。次列五名。前四福德。後一智慧。福中初二。自報具足。後之二種為他敬養。以是下結。德王言下問答料簡。問相可知。下佛先嘆後正答之。各有異義。當為汝說總標許說。下以六番廣辯可知。   第六德中初問次辯。辯中金剛三昧為體義如別章。此應具論。文中初言菩薩修得金剛三昧總以標舉。下別顯之。別中二十四復次文辯廣其相。前二十一正辯其相。後三釋名。前正辯中相從為四。初三復次明能破義。次七復次明最勝義。次四復次明能照義。後七復次明無分別義。   能破義中初一破法。第二破人。第三破障。就破法中安住是中悉。破諸法。總以標舉。下別顯之。別中見法無常動相以無常義破壞諸法。恐怖因等以苦破法。恐怖因緣是苦因也。病苦劫盜是苦果也。唸唸滅壞無有真實無我破法。一切魔境無可見相以空破法。次破人相。於中約就六度破之。先順後反。明破障中初先立喻。譬如金剛擬無不碎明能破障。金剛無損障。不能壞。下合可知。   次七復次明最勝中。初一復次體精故勝。如寶立喻。下合可知。第二復次行主故勝。初先法說。何以故者徵前起後。何故最勝。下對釋之。修是三昧一切來屬。次喻後合。下五復次明其其破障攝善力勝。初二破障。前破四住。後破無明。破四住中先立其喻。如人喻於四住煩惱。違害眾善名國怨讎。眾善違背名人厭患。此定能斷名有人殺。眾行歸仰名無不讚。下合可知。破無明中亦先立喻。如人喻於無明住地。無明力大故雲盛壯。故勝鬘雲無明住地其力最大。餘行不治名無當者。更有人者喻金剛定。能破無明名能伏之。眾行歸依名世稱美。下合顯法。金剛如是合更有人。力能摧伏合力能伏。以是義下合世稱美。次一攝善。如人在海立喻顯法。下合可知。次一復次明破障力勝。前明能治。此明廣治。先喻後合。下一復次明攝善力勝。前者明其以終攝始。此句明其以上攝下。先喻後合。此七復次明最勝義。   次四復次能照義中。初一復次見法無礙。先法。次喻。後明不著。第二復次見法生滅。如坐四衢立喻顯法。人喻此定。安住正法名坐四衢。見生來去喻見一切諸法生滅。下合可知。第三復次能見遠法。先喻後合。第四復次能見遠國。先喻後合。文皆可知。   後七復次無分別中。前三復次於自行中心無分別。後四復次化他行中心無分別。前自行中初一復次明自滅障。如由乾陀立喻顯法。下合可知。下二復次明於向前滅障行中心無分別。前復次中金剛為喻。後復次中池水火等六事為喻。合之可知。後四復次於化他行無分別中初二身業。次一口業。後一通於身口二業。於此三業心無分別。前身業中初一復次變身為佛滿恆沙界心無分別。後一復次一念能至恆河沙界心無分別。次一口中一念說法能斷十方恆沙世界眾生煩惱心無分別。下一通明身口業中先明身口二種化相。以一音說是其口業。示現一色是其身業。安住一處復明身業。演說一法復明口業。下明菩薩心無分別。雖見生等不取人相。雖見色等不取法相。於中初辯。何以下釋。辯中初言雖見色等不取苦相。見煩惱等不取集相。見八聖等不取道相。見涅槃等不取滅相。釋中初問何故皆無。下對釋之。法本無相正解前無。以三昧下明見所由。   上來辯相。下釋名義。何故名為金剛三昧問以起發。如金剛下三義釋之。一不定義。如世金剛若置日中色則不定。此定如是於大眾中現種種身。二最勝義。如世金剛體精勝故無能平價。此定如是無能平量。三勢力義。如世金剛除貧去毒有大勢力。此定如是若有得者離煩惱苦諸魔邪毒。   是名總結上來六德是其自分。下四勝進。於勝進中初明修習對治功德。先問次辯。辯中初先總明四法為涅槃因。先思後知。知中初順次反後釋。即知四法為涅槃因是其順也。若言懃等是其反也。所以下釋。   次列四名。先問後列。   下廣釋之。釋中五番隨文以求。前三總釋。後二別解。約行論之。初之一番明離過義。第二一番明攝善義。第三一番重明離過。後之兩番復明攝善。   就初番中先喻後合。喻中如人有病至醫喻近善友。醫為說藥喻聞正法。至心善受喻繫念思。隨教合等喻如說行。下合下知。   第二番中先喻後合。喻中如王乃至諮臣其法雲何喻近善友。王喻行人。欲依正法修治行心名如法治。欲令已行出障安隱是故名為令民安樂。問友行義名諮智臣其法雲何。諸臣即下喻聞正法。宣說過佛行法授與名以先王舊法為說。王既聞下喻繫念思。如法治下喻如說行。下合可知。   第三番中重明離過。與初何別。前據菩薩明離輕惡。此就凡夫彰離重過。亦先立喻。初喻近友。如人遇病近友所以。有善知識喻其善友。略無近相。而語已下喻聞正法。其人至下喻繫念思。即往彼下喻如說行。下合文中先合近友。聞法之喻略而不合。至心信等合明思惟。菩薩思量為益眾生捨過求出。是故宣說四無量心為繫念思。少者已下合明修行。文皆可知。   自下二番重明攝善。與前何別。前第二番總明攝善。下別顯之。於中初番上下通論。後之一番簡勝去劣。   就初番中先明近友。文別有二。一正明近友。二若有親下明近友益。前中有六。一知識心。有聰明者常教不倦。二知識人。亦名為體。謂佛菩薩聲聞辟支。三知識義。何故名為問以起發。下辯可知。四知識儀。如法而說如說而行是其儀也。先舉後辯。辯中三番。初番約就離惡分別。後二約就教善分別。先果後因。五知識法。為生求樂見過不說是其法也。於中初舉。何等下辯。不求自樂常為眾生就心論法。見過不說就口明法。以是下結。六知識益。空月喻說。下合可知。   上來明友。下明近益。若近知識未有戒等起行之益。未有令有已有令廣復得了達十二部等生解之益。   次明聽法。於中有三。一大小通舉。謂能聽受十二部經名為聽法。二簡小取大。聽方等經名為聽法。三於大乘中簡劣取勝。聽涅槃經名為聽法。於中初言真聽法者聽大涅槃總以標舉。大涅槃中聞佛性下別顯所聞。所聞有其六句三對。一聞佛性隱時之因。二聞如來畢竟不滅顯時之果。此二一對。三聞八道能證之行。四聞十一空所證之理。此二一對。五聞發心得大菩提。六聞發心得大涅槃。此二一對。   次明思惟。文別有二。第一約就十二因緣對治之法明繫念思。二約三三昧對治之行明繫念思。前中先喻。病聞醫教及藥名字不能愈病喻簡前聞。以服得差喻須後思。次合後結。後中初問復以何義名繫念思。次辯後結。辯中初言謂三三昧略以標舉。次列後辯。   下明修行。雲何徵問。下對辯之。辯中初明依法修行。法者即是常樂我下明所行法。前中初言修行即檀乃至波若明修正行。知陰入等明修正解。後明法中初言。法者即常樂等明法體相。解大涅槃甚深義下約解顯法。   上來一番上下通論。   自下一番簡勝去劣先明近友。文別有二。一明佛菩薩以為善友。二以是親友因緣已下明近有益。   前明友中有八復次。初一復次能調物心。中六復次巧為善益。後一復次內心平等。初中第一善知識者謂佛菩薩簡勝去劣。簡去聲聞辟支佛等。何以下釋。初先徵問。常以三種善調伏故對問略解。下別顯之。先問。次列。以是下結。中六復次巧為益中初二復次能化離過。次二復次能教生善。次一復次復化離過。下一復次復教生善。初二復次化離過中。前一化人令離惡因。後一化人令渡若果。離惡因中佛及菩薩為大醫故名善知識略以標舉。何以下釋。釋中初法次喻後合。以是下結。令渡苦中如大船師立喻顯法。次合後結。次二復次教生善中。前一復次教生善因。初法次喻後合下結。後一復次教得樂果。初先立喻。上藥喻於諸佛菩薩。見喻睹形。觸者喻於親近聽法。念喻依行。次合後結。文皆可知。次一復次化離過中。如香山中阿耨池等舉妄顯真。世人妄說阿耨達池浴能滅罪故今舉之。除此已往何等實下辯真異妄。先問。次辯。所以下釋。以是下結。下一復次教生善中先喻次合。以是下結。此六復次巧為善益。譬如良醫善八術下第八復次明佛菩薩內心平等。先喻次合。以是下結。   上明善友。以是親下明近有益。   次明聽法。先問後辯。辯中初先正明聞法得近涅槃。我處處下引說彰益。前中經文有五復次。初一法說。後四喻況。法中初言以聽法故則具信根。乃至佛果明聽有益。是故下結。是中正明由聽得佛。道須陀等乘以論之。   下四喻中初長者喻明能誡遠。第二鏡喻明能示近。第三商喻明能導遠。第四象喻明能制近。初中先喻。喻中初至亦莫交遊喻所聞法。長者喻友。子喻行人。遣至他國喻教向佛。行因貿果名市所須。說諸地中障治之相名示道路通塞之處。教防諸過名復誡之。婬女喻於五欲境界。勸之捨離名無親愛。習近五欲能壞法身絕其慧命失功德財。故言若親喪身殞命及以財寶。弊惡之人喻惡知識。教其捨遠名莫交遊。其子敬下喻修行者聞法利益。次合顯法。菩薩為生敷演法要亦復如是合前長者遣子他國市易所須。示諸眾生諸道通塞合示道路通塞之處。而復誡之乃至莫交略而不合。是等聞法合敬父教。遠離諸惡合身安隱。具足善法合獲寶貨。以是下結。後三門中皆先立喻次合後結。文顯可知。   上來廣明聞法有益。自下引說證成有益。文別有四。一明聽法能離五蓋。二能離畏。三能離癡。四滅苦惱。就初段中我處處說聽離五蓋明有所離。修七覺分明有所起。以修七下明有所成。第二段中以聽法故須陀離怖正明所離。者何已下即事以顯。先徵後辯。四功德者如毘婆沙說。近友聞法思義修行是其四也。十慰諭者如中阿含舍利教化病經中說。彼有長者字須達多。身有重病。子時遣使問訊世尊並請舍利希屈一顧。舍利遂往。須達見來即欲下床。舍利便止別坐一床慰諭長者莫怖莫怖。所以者何諸凡夫人成就不信。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長者今日已有上信以是信故能滅苦痛生極樂處。或得斯陀或得阿那長者先得須陀洹果為是不說。此初慰諭。善戒第二。多聞第三。惠施第四。善慧第五。正見第六。正志第七。正解第八。正脫第九。正智第十。一一之中慰諭之辭皆與初同。十中前五是世間善。後五出世。就出世中正見正志是無礙道。慧名正見。正思惟者名為正志。正解正脫是解脫道。慧名正解。餘心心法說名正脫。學等見者名為正智。學人重觀四諦之理名學等見。以是下結。何以下釋。此是第二聽法離怖。自下第三明由聽法能離愚癡。能知世人三種別故。先舉三人。次列。下辯。後明聽法能具了知。以是下結。自下第四明由聽法能滅苦惱。先舉舍利往事顯之以是下結。   次明思惟。先問後辯。有五復次。初三離過。次一生善。後一通明離過生善。就前三中初離五欲次離四倒。後離四相。文皆可識。   下明修行。文有三番。第一總明離過修善以為修行。初問次辯後結可知。第二別明觀法離過以為修行。初問次辯後結可知。   第三別明知法成善以為修行。先問後辯。有二舉數。實與不實列其名字。   下釋其相。先解不實。下解其實。先問後釋。釋中初先開列七門。後廣辯釋。前開門中涅槃是果。佛性是因。如來法僧即是菩提。實相世諦。虛空真諦。知此七法名實修行。有人一向說空為性。准此七門明空非性。   釋中有二。一通就諸法以彰七別。二諸佛如來煩惱不起名涅槃下就佛論七明七無別。   初中先解涅槃之義。初問。次釋。後總結之。釋中初明八義涅槃知大異小。先問次辯後結可知。後八及六知小異大。於中有四。一舉凡夫八事涅槃。二列小乘六事涅槃。具應有八。無常無我略而不舉。三有凡下解凡涅槃。先舉次釋後結可知。四雲何下解小涅槃。先問後釋。前隱無常釋中有之。若如是下結前異後。名知涅槃非佛性等。   次解佛性。先問次釋。前六後七皆就因說。隨相別分我是佛義在因不論。樂者是其涅槃之義。通則因中亦有涅槃。樂隨涅槃因中亦有。故下文說菩薩涅槃有樂有淨。別則涅槃唯在佛果。樂隨涅槃在因不說。故下文言。諸佛如來不生煩惱故有涅槃。菩薩雖斷非是不生故無涅槃。無涅槃故不說樂矣。據實通論因中性體亦有我樂。是名下結。   次解如來。先問次辯。有十一相。是覺相者如來是人。覺知法也。善等可知。是名下結。   次解知法。先問次辯。法通染淨是故具有善不善等。亦十一對。是名下結。   次解知僧。先問次辯。辯中有九。常樂我淨大乘僧也。弟子相下小乘僧也。現稟聖教名弟子相。人粗易睹故言可見。行順名善。真與不實下文自解。先解善義。何故徵問。一切聲聞當得佛道故名為善。下釋是真。何故徵問。現悟法性故得名真。是名下結。次釋實相。先問次辯。依大品經偏名真諦以為實相。此經下文亦說真諦以為實相。今此所論是其世諦。是世諦故生死涅槃染淨諸法一切皆是。是故若常若無常等斯名實相。有十三對。是名下結。是名實相非涅槃等結此異餘。是名菩薩修大涅槃知涅槃等差別之相結前異後。結前六門異後虛空名差別相。又知前六各各不同亦名差別。   次釋虛空。初先正解。下舉涅槃類顯虛空。前中初明菩薩知空。後辯空相。   知中四句。初言菩薩修大涅槃不見虛空略明菩薩離相不見。證空之時不見空外別更有心。以無心故不見心外別更有空。空外無心即無能見。心外無空便無所見故不見空。二何以下釋成不見。初先徵問。菩薩修經應當見空。今以何故道其不見。佛及菩薩雖有五眼所不見者對問辯釋。五眼名義備如上辯。五眼中慧實能見空。但見空時不見空外有眼能見。以無眼故亦無眼外有空可見。故曰不見。三唯有慧下就前不見略說為見。此慧猶前五中慧眼。此慧證空無所見時真名見空。故雲唯慧乃能見耳。四慧眼所見。無可見下釋前不見以為見義。良以有見乖前不見故今釋之。此雲見者無法可見故名為見。   上明能知。下次辯其虛空體相。粗分有二。細分有六。粗分二者。初至眾生與虛空性俱無實來略辯空相。如人說下廣顯空相。細分六者。略中有三。一法說明空。二空名無下喻說明空。借世太虛類顯理空。三眾生性下舉淺類深。以眾生空類顯法空。下廣文中還廣此三故有六分。   就前略中先釋初段。若是無物名虛空者牒前慧眼所見無法說以為空。此說本來自體無法以為虛空。非是有物除以為空。如是虛空名為實者辯真異偽。不同妄情破法為空故名為實。以是實故名常無者明空非始本來常寂。不同對治破有始空故曰常無。又此空理不同諸佛果德常住故曰常無。以常無故無樂我淨彰空異有。不同有法有我樂淨是以言無。又亦不同妄情所取我樂及淨故說為無。非無理淨。第二喻中空名無法無法名空牒前法說。譬如世間無物名空舉喻類顯。世間太虛是其本來自體無物。與彼法性理空相似故舉類之。虛空之性亦如是等辯法同喻。第三舉淺類深之中。眾生之性與虛空性俱無實者。生空是其眾生之性。虛空是前所辯法空。淺深雖殊俱是本來自體無性故名為空。   上來三段略辯空義。   下重廣之。文亦有三。一廣顯前法。二如世間下廣顯前喻。三猶如世下廣前第三舉淺類深。就初段中兩徵兩釋。初何以故徵前法說以起於後。前法說中說言無物名為虛空。復言此空名為常無。故今徵問。無物名空何故言常。下對釋之。如人說言除物作空舉他異說。而是虛空實不可作破之顯理。以不可作故名為無。言何以故乘言重徵。菩薩觀解破相為空。今何以故言空叵作。下對釋之。初先正解無作之義。若可作下破作成無。前中初言無所有故正解無作。空是無法雲何可作。以無有故當知無空是虛空性牒以結之。以彼虛空無所有故當知自體無法之空是虛空性由是叵作。破有作中若可作者舉他所立。則名無常徵以顯過。若無常者不名虛空責以顯非。   上來一段廣前法說。自下第二廣顯前喻。何故須顯。前舉太虛以類理空。一切世人多說太虛別有體性。若別有性不得名空。便乖所說。今須破有以成無義。故須重顯。文中初言如世人說虛空無色無礙不變。是故世稱虛空之法為第五大舉他所立。而是虛空實無有性破之顯無。以光明故故名虛空實無虛空釋有顯無。光故名空是釋有也。實無虛空是顯無也。世人於彼日光明中見無異物便生空相說言有空。而此虛空實無所有。此說實無為虛空矣。   自下第三廣前略中舉淺類深。前舉生性類空無性。今舉世諦助以顯之。如彼世諦實無其性為生說有。虛空如是實無其性。為眾生故說有虛空。   前正辯空。下舉涅槃類以顯之。於中有五。一正舉涅槃為類前空。二涅槃即下簡有異空。三涅槃雖下因明涅槃常樂我淨。乘彰涅槃寂樂非受。四諸佛下因明涅槃寂滅之樂。乘明佛等樂相差別。五德王白下於前義中有難解者問答重顯。初中涅槃亦復如是總舉類空。無相義齊故雲如是無有住處。直是諸佛斷煩惱處故名涅槃辯相續空。   第二句中涅槃即是常樂我淨簡有異空。何故須簡。前說虛空無我樂淨。今說涅槃亦如虛空。懼畏世人取彼涅槃全同虛空無我樂淨故須簡之。簡之雲何。空是無理無我樂淨。涅槃果德體是有故具足四義。是故說言涅槃即是常樂我淨。   第三句中涅槃雖樂非是受樂是寂樂者。前說是樂懼同世受故復辯之。於中先明雖樂非受。後明唯是寂滅之樂。分相如是。若據攝相。佛智即是大涅槃中波若所收。是即涅槃亦有知樂。故上文中宣說涅槃具足四樂斷受寂滅覺知不壞。今說非受當前斷受。今說寂滅當前寂樂。覺知是佛故今不論。不壞是常所以不辯。   自下第四因前宣說涅槃寂樂。乘明佛等樂相差別。佛有二樂。滅離諸苦故有寂樂。證法適神故有知樂。實相世諦義通染淨故有三樂。就生死法宣說實相則有受樂。就佛果德宣說實相則有寂樂及覺知樂。佛性體寂唯一寂樂。以未顯故無覺知樂。以當見故得菩提時亦有菩提覺知樂也。   自下第五於前義中隱者重釋。何故須然。如來昔說身智盡處以為涅槃。今說諸佛煩惱盡處是其涅槃。二言相乖故須重釋。又佛昔說煩惱斷處身為涅槃。今此宣說涅槃如空體無所有。兩言相異故須辯釋。   德王先問。問中初別。後總結呵。別中有五。相從為三。尼連告魔是第一句。菩薩已斷是第二句。昔告生名是第三句。毘捨告魔是第四句。為力士說後夜涅槃是第五句。相從三者。前之兩句執彼身智盡滅之處以為涅槃。難破煩惱斷處為是。第三一句執惑斷處身之與智即為涅槃。難破向前涅槃如空無有住處。後之兩句還執身智滅為涅槃。難破煩惱斷處為是。   初句難中若煩惱斷是涅槃者是義不然牒以總非。何以下釋。先自徵責。如來往等舉佛昔言徵以顯非。如來昔日斷煩惱竟而言未入明斷非是。   第二句中曲有兩句。若斷是者諸菩薩等於無量劫已斷煩惱何故不得稱為涅槃。是第一句准上責下。佛斷得是菩薩亦斷以何義故不名涅槃。此亦即是准下徵上。菩薩斷處不名涅槃明佛斷處亦非涅槃。俱是斷處何緣獨稱諸佛有之菩薩無耶。是第二句舉同責別。斷處不殊何故佛有菩薩偏無。此亦即是准下驗上。菩薩有斷而無涅槃明佛涅槃非是斷處。此之二句下佛別答宜審記知。   第三問中執惑斷處身之與智即為涅槃。難破向前涅槃如空無有住處。若斷非者逆取佛意。恐佛被徵說惑斷處身非涅槃。故舉難之。何故如來昔告生名我今此身即是涅槃舉說以徵。昔說身是雲何上言涅槃如空無有住處。   第四句中先舉魔請。次舉佛答。下就設難。於中先難身盡為非。若斷已下難其煩惱盡處為是。   第五句中若使爾時是涅槃者重審如來。雲何以下徵已顯非。斷煩惱時已是涅槃。雲何方為拘屍力士說言後夜當般涅槃。   上來別難。如來誠實雲何發是虛妄之言總以結呵。   下佛釋通。先對未後結呵之言而自免過。如汝言下依前別問而為廣答。前中若言得廣長舌當知如來於無量劫已離妄語正自免過彰已非虛一切佛下舉他類已成已非虛。   後釋難中答之不盡而復不次。前五難中但答三句。第三第五略而不答。故雲不盡。不盡所以後當別解。就所答中先答第四次答第一後答第二故曰不次。   答第四中義意雲何。明已先來斷煩惱處實是涅槃。涅槃常恆無有變易隨化眾生唱言當般。就此答中先解魔昔請滅所由。爾時我諸聲聞已下明已昔日許滅所以。初中汝言波旬請者牒上問辭。下對辯釋。於中先明魔不知真故請我滅。初法次喻後合可知。如來不說佛法僧下明已體常成魔不知。文有三番。一就三寶明常無差。三寶相別故佛不說。佛等無差常淨義等故說無差。常無差故佛體是常。魔不知此故請我滅。二就佛佛性及與涅槃明常無差。此三義異故佛不說此等無差。以其因果人法別故。常恆不變彼此齊等故說無差。常無差故佛體常住。魔不知此故請我滅。三就涅槃實相二法明常無差。此二義別故佛不說此二無差。義如上辯。常恆不變彼此齊等故說無老。魔不知此故請我滅釋許滅中初為惡人許魔當滅。懸見已下明為善人許魔當滅。前中初先正為惡人鬥諍違佛故佛唱滅。因如是下約前唱滅乘明愚智取捨得失。是故我於毘捨離下明已昔日唱滅所由。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文別有六。一明如來因惡比丘唱言當滅聲聞弟子不見不聞謂佛實滅。二 唯菩薩下明諸菩薩常見常聞不言佛滅。三聲聞弟子雖復言下明前聲聞所見不實雖言如來入般涅槃佛實不滅。此三為本。四若我所有聲聞已下就前第一明妄取失非我弟子是魔伴黨。五若言如來不入已下就前第二明正取得真佛弟子非魔伴黨。先順後反。六如長者下就前第三廣明聲聞所見不實。有五復次。皆先立喻。後合可知。   第三結中是故我於毘捨告言當涅槃者。前二段中就初以結。是我為彼惡比丘故告言涅槃。上來明為惡人唱滅。   自下明為善人唱滅。於中明為七種善人故唱當滅。始從迦葉乃至須那順跋陀羅竟安居已至我所者過夏安居。案此如來秋中涅槃。阿含經中說佛八月八日涅槃與此相應。而此經中上下多說二月涅槃。當是見聞不同故爾。此釋德王第四難竟。   次釋初難。答意雲何。明已先來斷煩惱處已是涅槃。為益眾生未息化跡。故昔告魔未入涅槃。文中初言何緣我昔尼連告魔自問起發。下自解釋。明已欲為七種善人宣說法要故不許滅。所為無量且舉斯耳。   有名已下答第二難。難中兩句。菩薩已斷何故不得稱為涅槃是第一句。俱是斷處何故佛有菩薩無耶是第二句。今此別答。先答初句。涅言不下答第二句。就初句中答意如何。明諸菩薩斷煩惱處得名涅槃。但不見性斷煩惱故不得名大。就後句中答意雲何。明其涅者但是不義非是斷義。菩薩雖復斷諸煩惱不能不生不得稱可涅槃不義。是故佛有菩薩無也。答意如是。   就前句中先明菩薩斷處非大。後明如來斷處是大。明菩薩中有名涅槃非大涅槃略以標舉。雲何下釋。先問後解。兩義釋之。一不見佛性而斷煩惱斷不究竟故不名大。二不見性故所得涅槃但有樂淨而無我常。四義不備故不名大。下明佛中若見佛性斷惱名大翻向初句。以見性故名常樂等翻向後句。   答後句中初先定其涅槃名義是不非斷。斷煩惱者不名已下依名顯法。前中文有十一復次。初七後四如來自解第八一番取他所說證成不義。然此文中涅定名不。初句中辯餘更不論。槃含多義句句皆異。   下顯法中明斷煩惱非是不義。故斷煩惱不名涅槃。不生煩惱是其不義故名涅槃。斷煩惱者不名涅槃釋上難中菩薩無也。不生煩惱釋上難中獨佛有之。問曰何故菩薩斷結不名不生。諸佛斷處偏名不生。釋有三義。一就惑分別。菩薩雖復隨分斷結斷之不盡心中更起故非不生。佛斷窮盡永更不起故曰不生。二約心分別。菩薩雖復斷粗煩惱。七識心在心性生滅故非不生。佛唯真心。真心常住故曰不生。三約理分別。菩薩見有煩惱可斷非本不起故非不生。佛證法如知諸煩惱由來不起亦無今滅故曰不生。問曰德王前為五難。上答其三。第三第五何故不釋。答上第二第四難時餘二可解為是不答。雲何可解。如來答向第四難中言為力士告魔當滅。與第五中為力士說後夜當滅其言相似何勞更答。又復答前第二難中明煩惱斷或名涅槃。或復說之為大涅槃。第三句中難破煩惱斷處為非。其義已顯何勞更釋。故無別答。   上來第一通就諸法以彰七別。自下第二就佛論七明七無別。於中就佛但明五義。法僧二門略而不辯。佛不起惱名涅槃者就佛以明涅槃之義。智慧無礙名如來者就佛辯釋如來之義。非凡夫等名佛性者就佛解釋佛性之義。身心智慧滿無量土名虛空者就佛解釋虛空之義。常住不變名實相者就佛解釋實相之義。以是如來不涅槃者以佛常住不變易故。實不畢竟永入涅槃是名第七總以結之。   第八德中初問起發。次辯。後結。辯中宣說八法為體。今先辯列。下廣釋之。八中前七攝行方便。後一成就。就前七中初二是其離有為行。次三是其求菩提行。後二是其攝眾生行。就前二中除五事者斷除五陰離生死果。離五事者遠離五見滅生死因。又除五事離生死法。遠離五事除障道法。又除五事離生漏處。遠離五事正除漏體。次三種中成六修五趣菩提行。謂成六念修習五定。守護一事攝菩提願。後二種中親近四事化眾生心謂四無量。信順一實度眾生法謂一乘道。此七方便。下一成德。斷除五住性結煩惱。真心出障名心解脫。離事無知世智自在名慧解脫。   下廣釋之。   解初門中先問後釋。釋中有五。一總標舉。二列五名。三總釋陰義。先問次解。六義釋之。能令眾生生死相續不離重擔。此之二義就過解釋。依之造因故令眾生生死相續。依之受報故令眾生不離重擔。分散聚合。此之二句當義正解。陰是眾義亦是聚義。分散眾也。聚合聚也。細分無量故曰分散。合說為五故雲聚合。三世所攝。求義不得辯陰性相。陰相無常故三世攝。陰性虛假窮本無實故求不得。以是下結。   四別顯陰相約智顯之。先明色陰。色中初先明其非有。為世說下彰其非無。明非有中雖見色陰不見其相略明非有。辯有兼無是以言雖。何以下釋。於十色中求性不得故不見相。五根五塵是其十色。此經上下多說十色不論無作。當以無作色相微隱成身不顯故不說之。上明非有。為世界故說言為陰明其非無。   次明受陰。受有百八明受非無。受中離合多少不定。或總為一。唯一受陰。或分為二。身受心受。依五根生名為身受。依意根生名為心受。或說為三。謂苦樂捨。或離為五。所謂苦樂憂喜及捨。於五識中逼惱名苦。適悅稱樂。意識地中逼惱名憂。適悅稱喜。六識地中中容受心說之為捨。或分為六。所謂六識相應之受。或分十八。於六識中各具三受苦樂及捨。或復分為三十六受。前十八中各有染淨。或分百八。如龍樹說。前三十六三世分之。廣則無量。今據一門且論百八。雖見已下明其非有。雖見初無略明非有。辯有兼無是以言雖。何以下釋。無實故無。是故下結。   後想行等略舉類前。同前色受非有非無故曰如是。此第四竟五明菩薩觀過斷除。深見五陰。生煩惱本方便斷之。   次離五事。先問後辯。辯中有四。一舉五數。二列五名。此義如彼十使章辯。初身見者亦名我見。取身為我。從其所取故名身見。計身為我。從其所立故稱我見。言邊見者斷常差中故說為邊。謗無因果乖違法理故名邪見。言戒取者亦名淨見。取戒等法以為真道。從其所執故名戒取。取為真淨。從其所立故名淨見。今從所執說為戒取。然此非直取戒為道。亦取佈施禮拜等善以為真道。取戒者多但名戒取。故雜心雲此應名為戒等取也。經中略等但雲戒取。言見取者取諸見。等以之為正以為第一故雲見取。然此非直取著諸見。亦取梵天自在天等以為第一。出世之法取見者多且雲見取。故雜心雲此亦應名為見等取。經中略等但雲見取。第三明其五見之過。因是能生六十二見增煩惱過。六十二見出梵動經。如別章說。因是諸見生死不絕生苦之過。四是故下明諸菩薩見過斷除。以是五見增長煩惱生苦果故防之不近。   次解成六。初問。次辯。後總結之。   次辯修五。先問後釋。釋中五定總以標舉。次列五名。五中前四是其事定。知定初禪。與覺觀俱故名為知。寂定二禪。覺觀止息故說為寂身心快樂是第三禪。彼樂最勝故名快樂。無樂四禪乃至非想。首楞嚴者是其理定。名如下釋。修是五下明修利益。是故下結。   次明守一。先問後辯。辯中初言謂菩提心出一事體。菩提心義如別章辯。菩薩常下明其守護。初法次喻後合可知。因如是下明護利益。是故下結。   親四事中先問後辯。謂四舉數。慈等列名。因是四下明修利益。是故下結。次明信一。先問後辯。了知眾生皆歸一道一謂大乘正明信一。諸佛已下知一為三三而是一。是故下結。   下明二脫。初先正辯。德王言下問答重顯。前中初言雲何心脫問以起發。貪等永滅是名心脫對問辯釋。貪恚癡等是其五住性結煩惱。斷絕此故真心得脫。雲何慧脫問以起發。於一切法知無障礙名慧解脫對問辯釋。事中無知能障世智。以斷彼故能於一切世諦法中知無障礙。下就其中開出五通顯於一切無障礙義。因慧解脫不聞而聞是天耳通。不見而見是天眼通。不到而到是其身通。他心宿命略而不辯。   自下問答重顯向前心解脫義。何故須顯。心定有貪則不可脫。心定無貪則不須脫。性無相有方有脫義故須重辯。德王先問。如佛所說心脫不然牒以總非。何以故下廣顯非義。先徵非意。下對顯之。文別有三。一約真心明本無貪難無解脫。二貪亦有下約就妄心明本有貪難無解脫。三心不定下明心及貪人及境界一切不定難無解脫。三毒之中約貪設難。餘類可知。   就初難中有九復次。初一復次總明無貪亦無解脫。中六復次偏明無貪。後二復次單明無脫。初復次中先明無貪。後明無脫解。無貪中心本無繫正明無貪。所以下釋。先徵起發。現見有貪所以言無。下對釋之。是心本性不為貪等諸結所縛故言無繫。何者心性。廢真論妄空為心性。窮其實體真識為性。如昏夢心報心為性。說空為性亦無繫縛。說真為性亦無繫縛。如人夢中雖被繫縛於報實無。上明無縛。若本無繫雲何言脫明無解脫。   中六復次明無貪中。前五復次就真以求明心無貪。後一復次明妄異真貪不污心。先論前五初復次中初先法說明心無貪。次喻後合。法說可知。喻中初言如人□□□□□□詛楊□壘□□□□□楖□鞳慼慼慼撬y□□□□□□□□□奿□□□□璣§□滿慼慼慼潼瞴嬈□□□□□吤熒□□□□□鳧□□紂°□乳之者不如是下反喻明無。舉有顯無故說為反。乳喻妄心。妄境牽心名□□□埤□□□勵□□耔□□□□□□□□露□裀□□□奢□□□殺□□□□□祐□□□□□楏量□尤□□珵濱楫□薩擦□□□□藎□襆□□若□□□¥楚戮捂荂毅t□韣|□□□□□□□鱣□□□□□□鍥□□鳧□□紇銵慼慼慼   第二句中舉佛菩薩類破凡有。若凡心中本無貪性後方有者。諸佛菩薩本無貪相今悉應有。佛菩薩無不可使有。凡心本無何緣得有。   後三句中皆先立喻。後合明無。文顯可知。後一明妄不污真中當知貪心二理各異故復有之何能污心法說不污。貪妄心真。真妄兩別故言各異。以各異故設有貪結不能污彼真識之心。次喻後合。此六復次偏明無貪。   下二復次單明無脫。於中初句以喻無貪難破有脫。若心無貪名解脫者諸佛菩薩何故不拔虛空中刺。空中無刺不可得拔。心中無貪雲何辯脫。偏徵諸佛菩薩不拔。明空無刺畢竟叵拔。後句約就三世推求明無解脫。於中初法。過去世心不名脫者過心已滅故無解脫。未來世心亦無脫者未來未至故亦無脫。現在世心不與道共明現無脫。惑心現時道心不現雲何得脫。何等世心名解脫者總以結徵。次以喻顯。喻中與法言有左右。向前法中明所縛心三世無脫。喻中乃說能破之燈三世無破。有此左右。下合可知。   自下第二約就妄心明本有貪難無解脫。有七復次。前五明其心中有貪。後二明其緣中有貪。就前五中初一復次睹緣生染證貪是有。第二復次非緣生染證貪是有。第三復次舉脫證有。第四復次釋難成有。第五復次舉無顯有。   初復次中貪亦有者總相明有。若貪無下破無成有。若因女下約緣顯有。見女生貪明貪實有。以貪墮惡舉果證有。   如見畫下第二復次非緣生染證貪是有。見畫生貪正明貪有。畫女非是可貪境界而見生貪。明知心中先有貪性。以生貪故得種種罪舉罪顯有。若本無下破無成有。破相可知。   若心無下第三復次舉脫顯有。若心無貪如來雲何說心解脫。說心脫故明貪實有。   若心有下第四復次釋難成有。若心有貪雲何見相然後生貪舉他難辭。我今現下對難釋通明貪是有。現見貪心得惡果報明貪非無。瞋癡如是類顯餘結。   如眾生下第五復次舉無顯有。舉無神我顯有貪也。如生無我凡夫橫計不墮三惡是舉無也。雲何貪者於無女下是顯有也。是義雲何。眾生身中無神我故凡夫於中雖橫計我不墮三惡。若使貪結同我實無起貪之者亦應同前不墮三惡。雲何貪者墮三惡道。貪者墮惡明貪是有不同我無。言意如是。然計我者論說不同。依如成實亦墮惡道。毘曇宣說身邊二見是無記故不墮三惡。今說與彼毘曇義同。地持亦爾。故地持雲起身見人不謗所知不因此見墮於惡道。正與此同。言無女中生女想者。畫像非女世人見之生女想也。何故不舉女中生貪墮三惡道偏舉此乎。為顯墮惡專由心中所有貪性不由境生。   上來廣明心中有貪。下二復次明緣有貪。前一復次正明緣有。後一復次約人明有。前中先喻。譬如鑽木而生於火喻明緣有。然是火性眾緣無下破無成有。下合顯法。貪亦如是合鑽生火。色中無下合向後句破無成有。後復次中若緣無貪舉他無義。雲何已下破無成有。破之雲何。色等緣中有貪性故凡近生貪。聖遠不生。道理應然。若眾緣中無貪性者凡夫近之亦應不生。雲何眾生偏獨生貪佛等不生。眾生近緣偏獨生貪明緣有貪。   自下第三明心及貪人及貪境一切不定難無解脫。以不定故出則還沒雲何解脫。於中有三。一舉心不定難破解脫。心亦不定立不定義。若心定下難破他定。定則不變雲何得有貪瞋等別。若不定下以心不定難破解脫。心不定故出則。還沒雲何得脫。   二舉貪不定難破解脫。貪亦不定立不定義。若不定者雲何因之生三惡道以已不定難破佛定。貪既不定雲何世尊說因貪心定生三惡。是中亦應以貪不定難破解脫。文中略無。   三舉人舉境二種不定難破解脫。貪者境界二俱不定立不定義。貪者是人。境是外緣。何以下釋。俱緣一色生患各異故知不定。是故下結。若俱不下牒前不定難破解脫。   下佛答之。先嘆後釋。釋中有二。一辯理總答。二有外道下隨問別答。總中初言是心不為貪結繫者心性淨也。亦非不繫心相染也。非解脫者對前不繫明非除障始得解脫。非不脫者對非不繫明其從緣有始脫也。言非有者心性本淨無縛解也。言非無者從緣染淨有縛脫也。言非現在非來來者體淨平等離三世也。亦應說言非不過去未來現在。文中略無。何以下釋。以一切法皆無自性是故不得一向定說。   下別答中大判有四。一破邪歸正。二佛菩薩終不定說因有果下辯正異邪。三若言因中先定有下重非前邪。四諸佛菩薩顯中道下重明前正。初中有三。一前舉第二本有之執呵以顯過。二復言凡夫心有貪下舉前第三不定之執呵以顯過。三有凡夫復言因中悉無果下舉前第一本無之執呵以顯過。何故不次。一切凡夫執有者多先舉以非。執無過重後舉廣呵。不定之執無此兩義據中而辯為是不次。   前中有二。一明凡計有。二一切。凡夫無明盲下呵以顯過。前中有四。一執因有果。二若眾緣中本無性下舉空顯有。三所以下顯前第一。四唯有虛空無取已下顯前第二。   初中外道作如是言因緣和合有果生者以因生果證本有性。   第二段中若眾緣中本無生性而能生者舉他無義。下將虛空對之顯有。虛空無生亦應生果徵空齊有。俱是本無何故不生。虛空不生非因已下辯有異空。異相如何。空不生果由其非因。有法是因明有果性。以眾緣中有果性故合則生果。   第三段中所以者何徵前起後。此有見人自徵立意。下對顯之。句別有四。一以人取證因有果。二若無性下破無成有。三若是可取可作已下結成第一。四若無果下結破第二。就初句中先舉世人所取之事。次以人取明能生果。後以生果證性本有。文皆可知。第二句中若無性者舉他無義。一物之中應生一切破之成有。等是無性。彼泥土等一物之中何故不生彼牆壁等一切諸物。不生異物但生一物明知所生非本無性。第三句中若可取者彼泥土等是可取也。言可作者如彼泥土可作牆壁彩作畫像縷作衣等。言可出者泥土出牆彩出像等。當知是中必先有果結成有性。第四句中若無果者舉他無義。人不取等對之以破。翻前可知。所以至此合為第三。顯成向前第一段中執因有果。   自下第四舉空顯有。顯成向前第二段中舉空顯有。於中初言唯有虛空無取作故能生一切明空異有。無人取空空不作物名無取作。以有因下彰有異空即事顯之。尼□□□□量礽練□□軒邐蹤葷□□蹦莧便□蹥劫□□□|□□蹦ョ潸|□□□詫譏□c□□悅詣□   上來廣舉凡夫有見。一切凡夫無明所盲作是定說色有著義心有貪性呵以顯過。   自下第二舉前德王不定之執呵以顯非。復言凡夫心有貪性及解脫性遇緣生貪及解脫等舉其所立。雖作此說是義不然呵以顯非。此言似正而復非理故言雖說。心之體性隨緣定縛遇緣永脫非全不定。所以不然。   自下第三對前德王本無之執呵以顯非。先舉無見。無見有二。一無果見。二有凡復言心無因下明無因見。無果見中有凡復言一切因中悉無有果總明無果。因有二下別釋無果。攬因成果更無別體故言無果。先舉二因。粗細列名。常與無常辨其二相。細者所謂鄰空微塵。不可分張不可破壞故名為常。粗謂粗塵。可分可壞故曰無常。從微細下明因成果彰果無常。於中先明從微細因轉成粗因如從細塵集成粗塵。次明粗因集成粗果如從粗塵成泥團等。後明粗因是無常故成果無常。以細微塵分於粗塵。粗塵不立名因無常。將此粗因分泥團等彼復不立名果無常。   下明無因。有凡復言心貪無因舉他無義。以時節下釋成無義。隨時節生明本無因。   下佛呵之。偏就向前無因以呵。向前宣說心貪無因。今且說心明無因過。貪類可知。文中有三。一明宣說無因有損。二何以下彰彼凡夫說無所以。三以不觀下結以顯過。前中初先法說彰損。如枷下喻。喻別有五。初之一喻別舉別合。後之四喻並舉總合。第二段中初何以故徵問起發。何故凡夫說心無因。下對釋之。唯觀果報不觀因故。初先法說。次喻。後合。結過可知。   上來第一破邪歸正。自下第二辯正異邪。終不定說因中有果不同向前有見人也。因中無果不同向前無見人也。及有無果非有無果不同向前不定人也。   自下第三重非前邪若言因中先定有果及無果等牒上邪說。皆魔伴等非以顯過。魔伴屬魔明有結業。即是愛人明有煩惱。不斷生死明有苦報。此明無行。不知心貪彰其無解。   自下第四重顯前正。於中有三。一對前德王本有之執明其妄心因緣之法性非本有。二是心不與貪結合下對前德王本無之執明其真法性非本無。三一切眾生從緣貪下對前德王不定之執明非不定。初中有二。一對前外道不知心相明心緣性非是本有。二終不說心有淨下對前外道不知貪相明貪緣生非是本有。前中初言諸佛菩薩顯示中道總以標舉。何以故下以非有無釋成中道者。何以下釋非有無。六識心中且就一種眼識釋之。餘類可知。句別有四。一正明眼識非有非無。因眼色等而生眼識所以非無。不在眼等所以非有。二結非有無。非有結前不在眼等。非無結前因眼等生。三從緣下釋非有無。四是故下結非有無。   涅槃義記卷第七   應永三年八月十日加修復拭老眼補闕字可哀可哀。        法印權大僧都賢寶(生年六十四)   翌年十二月中出御室御經藏本誂隆禪僧都補闕字了頗以證本也可喜可喜。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4 大般涅槃經義記   涅槃義記卷第八   隋淨影寺沙門釋慧遠述   自下第二明貪緣生非是本有。通脫說之。於中有三。一略明貪脫從緣集生非是本有。二從緣生貪從緣脫貪廣辯其相。三以是義故諸佛菩薩不定說下總以結之。   前中初先開列二門。終不定說心有淨性是其一門。及不淨性復為一門。次總釋之。淨不淨性無住處故不作定說。下別釋之。從緣生貪故說非無明無淨性。本無貪性故說非有明無染性。廣中初先開列兩門。從緣生貪則為一門明無淨性。從緣心脫復為一門明無染性。次列二緣。先標後列。隨於生死是其染緣。隨大涅槃是其淨緣。下約二緣對貪明脫四門辯之。先列後解。   於初門中先問後釋。此門偏就凡夫說之。若凡未斷修習貪心如是之人共貪生滅就起者說。現起貪慾名為修習。一切生下就成者說。於中初法次喻後合。下重釋之。法中一切不斷貪心共生滅者。有人雖復得定伏貪而未斷除。使性在心故共生滅。次以喻顯。欲界眾生一切皆有初地味者此名初禪。以為初地。禪有三種。一者淨禪。所謂上界有漏淨心。二無漏禪。諦理之靜。三者味禪。分別有三。一就通以論。初禪地中一切煩惱通名味禪。味著境界故名為味。禪地法故說之為禪。二偏就愛說。愛心著境與定相似說為味禪。三正論體。為上界中煩惱心邊相應定數是味禪體。故雜心雲。味為愛相應。味禪如是。此之味禪欲界眾生皆具有之。一切染法味斷已來在下其必成就上故。問曰。何故偏說味禪。淨及無漏修習方有。不同味定身在下地於上地中未斷之處性常成就。故取為喻。問曰。味禪下皆成上。以何義故偏說初地。且舉初地餘類可知故略不論。又問何故偏說欲界眾生皆有。欲界眾生望初地味未起而有。似彼貪慾不起而有。故偏舉之。在初禪者現起說有理在易知何待言論。二禪已上不成下味為是不說。若修不修常成就者顯前皆有。遇緣得者顯前成就。言因緣下顯前緣相。次合後釋。文皆可知。   次釋第二。先問後解。此門約就三人釋之。一就聲聞外凡中說。有緣生貪骨觀治之名不共滅。此望起惑。若望使性。骨觀不除猶與貪滅。二就聲聞內凡上說。煖等已上未證四果有緣生貪。證果時滅。向中亦滅就顯說果。三就不動菩薩釋之。得不動時心共貪生不共貪滅。從前七地入八地時名得不動。前七地中有。愛佛心名共貪生。八地捨之名不共滅。故地經雲。佛心菩提心涅槃心等一切不行。況世間心。   次釋第三。先問後解。此門唯就菩薩釋之。自無貪愛名不共生。隨他現起名共貪滅。   次釋第四。先問後解。此門約就四人釋之。一就羅漢。二就辟支。三就如來。四除不動就餘菩薩。何故如是十地菩薩分為三階。初至七地功用之位合為一階。惡貪為過。善貪為治。未說為患。於此位中不善之貪一向不行。故不共生亦不共滅。善貪非患故不說之。八地菩薩獨為一階。善貪為患。無貪為治。於此位中始背。善貪未能捨離名共貪生。終能除盡名不共滅。非是一向不共生滅故今除之。九地已上合為一階。望彼善貪一向全無。是故說為不共生滅。以有是義故除不動。其餘菩薩悉皆名為不共生滅。   前略次廣以是義下第三總結。以是義故不決定說心有淨性及不淨性。   自下第二對前德王本無之執明非本無。真識之心本為惑覆。非先無染。而不與彼貪結等合。非本無淨。本有染故所以可脫。文中有二。一就凡時明心相染而體性淨。二諸佛菩薩永破貪下約就前義明有解脫。前中初法次喻後合。准喻法中文少不足。若具應言是心雖為貪慾瞋癡之所覆蔽而不與彼貪結等合。文中直明不合便罷。被覆不論。喻中初言為煙等覆是以不見喻前所少。日月喻於真心之體。煙等喻於貪等諸結。日月雖明而為煙雲塵霧等覆。真心如是性雖清淨而為惑覆。雖不見下喻前不與貪結等合。煙雲塵霧及修羅手是其五翳。下合顯法。心亦如是以因緣故生於貪結合前日月為煙等覆。眾生雖下合上日月不與翳合。於中初先正明不合。若是下釋。貪即貪性明妄異真。不貪即是不貪性者明真異妄。不貪之心不能作貪真不作妄。貪結之心不能不貪妄不作真。以是下結。此義猶是勝鬘經中自性淨心不染而染染而不染。此初段竟。   諸佛菩薩永破貪等約就前義明有解脫。   自下第三對上德王不定之難明非不定。從惡因緣心則定縛。從善因緣心定解脫。故非不定。於中初先開列兩門。一切眾生從緣生貪是定縛門。從緣心脫是定解門。下廣釋之。先解初門。初別後結。別中有六。一為魔縛。二五欲縛。三倒見縛。四有見縛。五我見縛。六邪業縛。   初中先喻。喻中有四。一法位差別喻。雪山通喻三界出道。人喻諸魔。獼猴喻凡。懸峻之處人與獼猴不能行者喻出世道魔及餘凡不能行也。或復有處獼猴能行人不能者喻上二界餘凡能到魔不能至。或復有處二俱能者喻欲界地魔及餘凡皆能行也。舉此為取□□住處。就之以顯魔能惑凡。   二諸魔惑凡喻。人與獼猴能行處者牒前第三。獵師以膠置案上者以五欲膠置於人天之案上也。捕獼猴者用惑凡也。問曰。五欲眾生業果何關魔事。說魔以欲置人天案此非一切。今此且舉魔所作者。如魔將女惑持世等。三凡夫被惑喻。獼猴癡故往手觸者。五根之中多先以眼視其色也。觸已粘者見生愛也。言欲脫者五根取境互相易代名為欲脫。非欲解脫。觸境皆貪斯名粘著。如是五處悉無脫者於五根中皆生著也。四為魔攝持喻。獵師杖貫負還家者邪法之杖入心名貫。攝為魔民名負還家。   下次合之。文別有五。初言嶮者喻佛菩薩所得正道合初段中懸峻之處。二獼猴者喻諸凡下合第二段。向前說言人與獼猴能行處者獵師粘膠置之案上故今合之。獼猴喻凡。獵師喻魔。□□□□□□□□□□礸□□□樨□□□□餺□種□□□□□□□□□埤□□□□□□□□□□觬□馮□觚蔦□覂馱□稄□□□□□□□□□礸□觬□□妝樲□□裀□襐襾□檢□   上來魔縛。如國王下是其第二為五欲縛。得失相顯。先喻。次合。後重辯之。   雲何名為繫屬魔下是其第三為倒見縛。先問。次辯。後總結之。   復次若見諸法真下是其第四為有見縛。有見猶是法著我心。先辯後結。復次若見我是色下是其第五為我見縛。此乃宣說二十身見為我見矣。先辯後結。   我聲聞下是其第六為邪業縛。初辯後結。辯中初言離十二部修外典籍明無正解。不解出家寂滅業等明無正行。上來六門廣明被縛。以是因緣心共貪等總結顯過。下次廣上。從緣解脫亦非不淨是故我說心得解脫總以標舉。次別顯之。前六縛中但翻後門。若不受等明其行正。為涅槃等彰其解正。當知是下總以結嘆。是名第八總以結之。   第九德中初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具以五德為體。初先總舉。次列。後釋。下嘆其能。菩薩修經初發五事是總舉也。於十德中後四勝進勝中初一修習對治。次一明其對治成就。次一明其正道修習正道成就。此德是其修習正道。望後道成說以為初。是故名為初發五事。次列五名。先徵後列。信者是其攝行方便。於法決定故名為信。後四正行。前二攝福。為善不曲名為直心。防過不作說之為戒。後二攝智。親師求法名近善友。聞法博受故曰多聞。下廣釋之。信中初問次解後結。辯中有三。一對境辯信。二若沙門下嘆以顯勝。三雖有下明信離相。初中先辯。後總結之。辯中有八。如地持說。信佛法僧即以為三。信佛菩薩神通之力通前為四。信因及果通前為五。信真實義通前為七。謂信菩提有大義利。信得方便通前為八。謂信菩薩所修學道。今此所說與彼地持大同少異。信於三寶是彼初三。施有果報是彼第五。信因信果信二諦者是彼第六。信真實義信一乘道為生分三。彼中略無。亦可此言即是彼中信佛菩薩神通力也。分一為三是說自在。亦名神力。信第一義是彼第七信得義也。無上菩提義利中極名第一義。非是理義。理義是前二諦中收。信善方便是彼第八得方便也。自下第二嘆以顯勝。若沙門等所不能壞嘆其信堅。得聖人性嘆信所成。有此信者堪為佛種名聖人性。修行施等得近涅槃不墮生死嘆信利益。能離生死近大涅槃。初就施論。後類戒等。是名下結。   自下第三明信離相證實以成。故雖有信而亦不見我有此信。是為初事總以結之。次釋直心。文別有二。一就外化明其直心。二復次雲何質直心下就自利行以明直心。前中先問次辯後結。辯中初論。德王白下問答重顯。前正論中文別有二。一明菩薩正直不曲。二雖見下明心雖直而巧隨物不同世人愚直惱他。前中於生作質直者明修直心。一切生下明離曲心。一切眾生遇緣生曲舉凡顯聖。菩薩不下辯聖異凡。菩薩不爾正明異凡。何以下釋。善解諸法悉因緣者解知邪曲是生死緣。巧隨物中初明菩薩見惡不說。何以下釋。後明菩薩見善讚嘆。雲何下釋。先出善體。後顯讚意。為令眾生聞性發心。下重顯前讚性令人發心之義德生先難。難意如何。明有佛性自然得佛何假讚嘆。文中初言如佛所說菩薩讚性令生發心是義不然牒以直非。何以故下廣釋顯非。先徵非意。下對辯之。辯中先牒上三病人。若言遇已下就所牒中將上類下明皆自得不假嘆性。就牒前中有喻有合。今先牒喻。如來初開涅槃經時說有三種總以標舉。如來向前現病品中說有三人。故今指彼為初開時。說學行中彼為始也。下別牒之。一切眾生亦如是下牒上合文。眾生如是是總合也餘是別合。先合中人。次下後上。何故與前所說不次迴上在後。欲約設難故不同前。下就設難。初言遇與不遇悉發如來雲何說言讚性令生發心。就前所牒上人設難。若過不過。悉不發下就前所牒下人設難。執上類下明皆自得不假讚性。於中難辭有六復次。相從為四。難辭六者。一明闡提有性得佛。難破佛說不作佛義。二如說何等名為一闡提下明一闡提性善不斷。難破佛說斷善根義。三如佛昔說十二部下明其闡提性善常在。難破佛說入地獄義。四佛性不斷非闡提下明性不斷。難破斷善作闡提義。五若因佛性發菩提下明有佛性自然向佛。難責如來為說法義。六從佛說因果性下明其因中定有果性能得菩提。難破佛說因無果義。相從四者。第四一難與第二同。第五一難與初難同。故下無答。宜審記知。   就初難中名遇不遇。悉不能發是義不然牒以直非。何以下釋。如是之人當得菩提略釋顯非。第二難中初牒如來斷善之言直非不然。何以下釋。不斷佛性略釋顯非。性理不斷雲何說斷重釋顯非。第三難中先牒向前初功德中所說二善常列其名字。下就設難。無常可斷可墮地獄。常善不斷何故不遮。第四難中佛性不斷非一闡提自立道理。如來何故說言闡提非破佛語。   第五難中若因佛性發菩提者直舉道理。何故為說十二部經責佛為說。譬如已下廣明有性自然得佛成說不應。有兩復次。前中先喻。後合顯法。菩提之心亦如是者明諸眾生但一發心佛性力故自然得佛如河赴海。不假如來為說方得。後中先喻下合可知。   第六難中先牒直非。如佛所說因中果性非有無者是義不然。何以下釋。先徵後辯。初就譬喻明因有果成佛不然。以是下結。   下佛答之。先嘆後釋。嘆中初言善哉總嘆。有二下別。先嘆問益希中汎舉六種二人明皆希有。為取第六舉餘類之。益中轉法顯正之益。枯十二等破生死益。能與魔下摧邪之益。下釋難辭。釋意如何。如中品人值友聞法則能發心。不值不聞則不能發。我就此人說讚佛性令其發心。不為上下。文中有四。一辯釋三喻。二約顯法。三一闡提亦得已下釋去難辭。四結已須讚。初段可知。第二段中約喻顯法。上品人上難辭即遣。我為中人說讚佛性令生發心。何得就上難我不須。文顯可知。   第三段中釋去向前下人上難。難辭有六。佛但釋四。第四一難同於第二。第五一難同於第一。故無別釋。解初難中明闡提人亦有得佛不得佛義。捨闡提心即便得佛。不捨不得。不得說言一向定得。於中先明闡提亦得。所以下釋。發菩提心非闡提故。下明不得。以何緣故說闡提得徵前德王說得之言。實不得者正明不得。如命盡下喻顯不得。闡名信下釋第二難。於中文別有八復次。辯義唯二。一明佛性不斷所由。不入所斷善根中故。二明斷善為闡提義斷絕餘善名闡提故。八復次中前六可解。第七番中初明闡提斷無常善名一闡提。後明佛性不同所斷。佛性是常不同無常為是不斷。非善不善不同前善為是不斷。於中初明非善不善。何以下釋。先解非善。後釋非不。第八番中又善法者生已得故明相異性。性非生得辯性異相。以斷生得名一闡提就相論斷。何者是其生得善乎。信等五根宿習令成。生便得之名生得善。以何義故偏斷此善名一闡提。方便之善前已說故。斷善根時先起方便邪思惟心。後起九品重惡邪見正斷善根。前方便心斷方便善。後九重邪斷生得善。前第二句就始為言說斷方便。此就後說論斷生得。   下次解釋第三句難。如汝所言闡提有性何故不遮地獄之罪牒其難辭。下對釋之。明闡提中無有佛性故不能遮三惡道苦。是義雲何。果性能遮三惡道苦。因性不能。闡提有因未有果性為是不遮。文中初明闡提無性。闡提無性雲何遮下彰其不遮。前中闡提無有佛性法說明無。如王下喻。喻有八句。一眾性聞性喻。王喻眾生。箜篌喻身。聲喻佛性。性淨稱妙。聞皆愛好名心耽著情無捨離。二即告下隨聞推求喻。臣喻如來。眾性問佛性之所從名告智臣聲出何處。三大臣答下聖為開示喻。說性從於五陰中現名箜篌出。四五復語下請聖求見喻。求見性體名特聲來。五臣即答下就因辨果喻。說陰為性開曉總心名持箜篌置於五前。就因辯果故雲是聲。六王語箜篌出聲已下即相求性喻。亦名求性不得喻也。箜篌出聲總相求性。求不得方性不顯了名聲不出。即斷絃下別相求性。隨一一陰破折分張求性不得名斷絃等聲亦不出。七王即瞋下不解謗聖喻。八臣白王下聖為解釋喻。夫取聲者法不如是呵情妄取。以眾緣下顯示證儀具行方見。名以眾緣巧脩乃悟名善方便聲乃出耳。   下合顯法。佛性如是合初句中箜篌聲也。無有者因菩薩住處合第六句求聲不得。方便可見合第八句方便聲出。以可見故得菩提者見得成佛也。上來廣明闡提無性。   下明不遮闡提不見。雲何能遮正明不遮。若一闡提有信已下反顯不遮。以不信下順顯不遮如汝所說乳無酪下釋第六難。先牒難辭。下對顯非。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愚人作如是說呵邪乖正。智終不言辯正異邪。何以下釋。以無性故智不言有。喻中三句。一無緣下出證酪本無。二如水乳下異緣不出證酪本無。三頗求下得緣方出證酪本無。下合顯法。佛性如是合乳酪性假緣可見。假緣可得合得頗求即便成酪。待緣後成即是無性合若本有何故待緣。上來廣答。   以是義故常讚人善名質直心結答上問。   前就化他。下就自行明質直心。先問次辯。後嘆下結。辯中菩薩常不犯惡離過心直設有過下悔過心直。初明悔過。若人問下寄問顯直。有五問答。文皆可知。以直心下嘆以顯益。信有佛性順理之益。不名闡提離邪之益。名佛弟子歸正之益。若受衣等消施之益。是名下結。   次明持戒。先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初離凡夫之過次離小乘。後修大乘。離凡過中句別有三。一離凡夫異求之過。不為生天不意恐怖而持禁戒。二離外道邪戒之過。不受狗戒雞牛戒等。三離凡夫毀犯之過。不邪四重名不破戒。離重方便名不缺戒。不犯輕過名不瑕戒。離輕方便名不雜戒。此離凡過。不求小果名為不作聲聞之戒。此句明離小乘之過。下明修大。受屍羅戒學戒方便。得具不慢戒成離相。   次明近友。先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先明菩薩善友。次明佛友。我身即是就已總指。是故能斷富伽羅下舉其性昔十二種事顯已真友。以是義下總嘆友益令人親近。何故阿難說半梵行不知性因。從支生故。佛知今善及與往因皆從友生故說具行。是名下結。   次明多聞。先問次辯。六番簡要令人量分而聽受之。是名下結。   上來廣釋。自下第四嘆其行能。於中初明依前五種能起自利。如父母下明能利他。前自利中先開三門。難作能作是精進行。難忍能忍是忍辱行。難施能施是其檀行。次辯其相。後明離著雖復能作不念我作就初離著。忍施如是類後兩門。   下利他中初起慈行。若子遇下明起悲行。於諸眾生不瞋喜下明喜捨行。慈中先喻後合可知。悲中先喻。喻中初明有病為治。後不計恩。下合顯法。先合為治。終不念下合不計恩。於中初先不念自己為生除惱。先順後反。唯作念下無念眾生可為說法令斷煩惱。下明喜捨。於諸眾生不瞋是喜不喜是捨。初先正辯。德王白下問答重顯。前正辯中初先法說。菩薩於生不瞋不喜略舉喜捨。何以下釋。以善修集空三昧故不生瞋喜。次以喻顯。林喻菩薩。火等喻於能惱之人。而是林下喻無瞋喜。下合可知。   下重顯之。顯前善修空三昧義。德王先問。如來次答。答中不盡下重顯之。就初問中先為兩定。法性自空是一定也。空空故空是二定也。法體不空以其空觀強破使空名空空故空。下就設難。若性自空不應修空然後見空就初設難。雲何如來言修見空結非聖言。若性不空雖復修空不能令空就後設難。法體不空何觀能空。   下佛答之。於中初明法體自空翻答後難。以相似下明由菩薩修空見空翻答初難。前中初言法性本空總立空義。何以下釋。先徵後解。一切諸法不可得故總釋法空。色性已下隨法別解。先就色論。後類餘法。色不可得總明色空。下廣釋之。雲何色性徵問起發。下對辯釋。明非有無為色體性。文別有四。一約四大明非有無。二約青等明非有無。三牒正破邪。四結成空義。初中約就地水火風破遣色相。破之雲何。色非地等明色非有。不離地等彰色非無。是義雲何。色者是其四大家相如鏡中像。大是色體如即像鏡。就大別分色相不立故非地等四大和合。色相存立故說不離。第二段中約就青等破遣色性。破之雲何。非青黃等明色非有。不離青等彰色非無。是義雲何。色者正以質礙為性。青黃赤等是色之相。相別礙通。彼青黃等虛幻不真。如陽炎水相有性無。性既不有。知復說何以為定礙故非青等。即就青等義說為礙故言不離。自下第三牒正破邪。非有非無是牒正也。非有牒前非地水等非青黃等。非無牒前不離地等不離青等。雲何當言色有自性是破邪也。既非有無雲何有性。自下第四結成空義。以性叵得故說為空。此明色空。一切如是類顯餘法。   上來廣明法性自空翻答後難。   下明菩薩修空見空翻答前難。由凡計有故須菩薩修空見空。文別有四。一明凡夫見有所由。由見諸法續相似相。二明菩薩見空所以。以脩向前信等五事故能見空。三若沙門下就前凡夫明有見過。若沙門等舉有見人。此等乖理故偏舉之。見法不空舉有見情。下彰其過。非沙門等明其人非。不得脩等彰其行非。謂不能得涅槃因果違聖順魔。四一切法本自空下明前菩薩修空見空。於中有二。一以法顯心。由法性空故令菩薩修空見空。二如鹽下以心顯法。由習空想故令諸法不空作空。前據真諦故說性空令菩薩見。後就世諦故說菩薩修空三昧不空使空。前中初言法本性空。亦因菩薩修空見空當法正辯。由法性空故令菩薩修而見空。理雖常空。人迷不見。故因修空方始見空。下以喻顯。於中先舉無常力為喻。如一切法性無常故滅能滅之分段無常。先順後反。有為之法有生相故生能生之有滅相故滅能滅之是念無常。以色心礙體有可生可滅義故。法外四相能生能滅。下復舉其苦義為喻。良以諸法性是苦故苦能苦之。第二以心顯法之中先舉八喻。如鹽性鹹喻修空想。心鹹異物喻能空法。餘亦如是。下合可知。   前問次答。於前義中有難解者下重顯之。德王先問。後佛為釋。問中兩門。一對上後段以心顯法執法性有難定是倒。二若空三昧唯見空下對向初段以法顯心執法定無難定無見。前中德王復作是言若鹽能令非鹹作鹹牒舉前喻。修空三昧若如是者牒舉前合。後徵顯過當如是定非善非妙。性是顛倒是乖法理所以非善。定不稱法故曰非妙。觀有作空故生顛倒。就後難中若空三昧唯見空者牒上菩薩修空見空。下就設難。空是無法為何所見。下佛答中先解初難。汝言空無為何見下釋去後難。前中有三。二翻前難辭明空三昧見空非倒。三住九地下翻前難辭明空三昧見空是善。三有二說下翻前難辭明空三昧具空是妙。初中有二。一正翻前難明空三昧是空非倒。二以世間人見有女下遮防外難明聖隨俗說有非倒。就前見空非顛倒中是空三昧見不空法能令空寂述成上義即為一門。然非顛倒翻答前難復為一門。如鹽作鹹三昧如是不空作空顯上初門。貪是有下顯向後門。於中先明貪與色境皆是倒有。以是義下翻對倒有辯明菩薩見空非倒。前中先明貪是倒有。後明色境亦是倒有。貪中直明是有便罷。略不論。倒貪是有性非是空性正明貪有。貪若空下破無成有。貪如是空不應隨獄是破無也。若隨地獄雲何是空顯成有也。下次明其色是倒有。句別有四。一明色是有。二何等下明色其倒。先徵後辯。三以顛倒下顯色是倒。約貪顯之。倒故生貪正明是倒。若色非倒雲何生貪難破非倒。四以生貪下顯色是有約貪顯之。以生貪故非不是有下次翻前辯明菩薩見空非倒。以是義故修空非倒總明非倒。以前色貪倒有義故。修空翻之不名顛倒。一切凡下別明非倒。凡夫見女即生女相舉凡顯聖。菩薩不下辯聖異凡。菩薩雖見不生女相翻前色有以明不倒。以不生等翻前貪有以明不倒。上來正明見空非倒。自下第二遮防外難明聖隨俗說有非倒。何因道此。向者宣說凡生女相。聖人不生名非顛倒。若爾聖人亦說有女應是顛倒為遮此難故今釋之。聖隨俗說故非顛倒。文中初明菩薩隨世亦說為女。若見男下明其非倒。見男說女是則顛倒反顯不倒。是故我下引說證成。   自下第二翻前難辭明空三昧是空是善。以修空者見佛性故。於中先明取有迷性彰有不善。若見性下明空見性彰空見善。前中初言住九地者舉有見人。謂從歡喜乃至善慧。見法有性舉有見心。破相未窮故見有性。以是見故不見佛性彰有不善。有見覆真不見性故名為不善。問曰。凡夫二乘人等亦見有性。何故偏舉九地菩薩。九地高勝尚不見空不見佛性。餘則亡言故略不舉。明空善中若見佛性則不復見一切法性悟實捨相。以修空相不見法性則見佛性捨相證實。修空見性故名為善。誰能如是。十地及佛。   自下第三翻前難辭明空三昧見空是妙。說有為凡空為聖故。先舉二說。有無列名。下就人論。為生說有明有是粗。為聖說無明空是妙。為聖說無總以標舉。次別顯之。為不空者修空見空為前九地令入空也。無法性者亦修空故為第十地證窮空也。以是下結。以前兩義故亦宣說修空見空。   上來三段釋初難意下次釋其第二句難。汝言空無為何所見牒其難辭。下為辯釋無見為見。文中有二。一述前難辭明無所見。二是故菩薩見一切下即就無見以說其見。前中初言如是如是實無所見總述其言以明不見。無所見者即無有下略辯不見。修涅槃下辯明菩薩不見所由。以修涅槃故無所見。初先正辯。若有見下舉有見過成前不見下明見中初先明其菩薩見空。是故我下明佛見空。諸佛菩薩修如是下總結修益。就初段中是故菩薩見一切無乘前總顯。是前有見不見佛性乃至不得入涅槃故。菩薩見法悉無所有。菩薩不但因見已下曆法別顯。是故下結。後二可知。   是名第九總以結之。   第十德中先問次辯。三十七品得入涅槃是自利德。為眾生說涅槃佛性是利他德。   上來辯德。若須陀下品中第二嘆經令學。於中有三。一明信謗損益。二德王白下問答廣辯信謗之相。三德王領解。初中須陀乃至菩薩信是語者得入涅槃彰信有益。若不信者輪迴生死明謗有損。第二段中德王先問。但問謗人略不問信。下佛答中先廣明謗。下略論信。謗中初言我滅度後聲聞弟子正出其人。下明不信。文別有四。一略明不信。愚癡無解。破戒無行。喜生諍訟毀正立邪。捨十二部誦外道典顯前愚癡。受畜不淨顯前破戒。言是佛聽顯前淨訟。二呵以顯過。先開五門。後廣辯之。三以如是惡比丘下廣明不信。於中初明害持法人欲立制度遮他習學。何以故下說是為非。初先總非。所以下釋。釋中五句。   四是人下結答前問。若有眾生信此經下明其信人。解半句者或常或住。   下領解中解一句者解常及住。是名第十遠結前德。   師子品者上明隨緣造修之行。下明捨相入證之行。因師子吼啟請宣說故就請人以題章自名師子吼品。此人內證師子吼定能吼所問故名其人為師子吼。此品答上一切法中悉有樂性唯願世尊為我分別。然上問中單問所證。今此品中具以顯之。下說佛性是其所證。下明見行是其能證。故外國人名此以為離諸放逸入證分矣。   此品有二。一問答辯法。二若有眾生欲得了了見佛性下嘆經勸學。三品末偈文師子聞法荷恩讚嘆。前中有六。一如來勸問。二師子許問。此二一對。三如來聽問。四師子正問。此二一對。五如來讚問。六如來答問。此第三對。   初中如來先汎舉疑以勸其問。下許酬答。初中法門差別無量。今此且舉十門勸之。一三寶門。二四諦門。謂實不實。實是真諦。不實世諦。四八修門。觀生死法為無我等。觀涅槃法以為我等。五三乘門。權有三乘。實無三乘。六佛性門。眾生有性。外法無性。七假實門。假有眾生實無眾生。八有無門。有無多含。九真妄門佛性是真。妄情不真。十因果門。有因無因有果無果出世因果。有作無作有業無業有報無報世間因果。亦可前對性淨因果後對方便。今恣汝者總勸令問。吾當為下許為酬答。我不見等明已能答。   自下第二師子許問。於中師子先許諮問。會有菩薩名師子吼標列其人。從坐起等啟請方便。白佛已下彰已欲問慶蒙佛聽。下佛對之。勸人供養。先勸供養。者何以下釋勸供養。是故應下結勸供養。前中汝等深敬尊重勸意供養。言讚嘆者勸口供養。以種種等勸身供養釋中所以徵勸所由。下明其人欲師子吼故應供養。於中有二。一明其人宿善今成欲師子吼故今供養。二如師子王下明吼同佛故應供養。先喻後合喻中先舉師子之王喻佛如來。野干下舉師子之子喻此菩薩。是中為明師子菩薩欲吼應供何故明佛。彰此菩薩吼同佛故。亦即明佛能酬答故。   前中有四。一能吼德。二晨朝下明將吼相。三為十一下明吼所為。四水性下明吼勢力。初中師子喻佛如來。無畏自在故說為王。聖慧內照名為自知。六度行體說以為身。十力雄猛說之為力。破邪之智名為牙齒。明利難敵故曰鋒芒。四如意定智德所依故說為足。又能進趣故說為足。定依淨戒故曰據地。寧心四禪名安巖穴。振大悲尾出妙法聲。若有下結。   第二相中啟化之初名為晨朝。從德現化稱言出穴。現通摧慢名曰頻申。許說進善義稱欠呿。照察物機名四顧望。初陳法化名為發聲。法響踰盛故曰振吼。   就所為中為十一事總以標舉下別顯之。   下吼勢中要分為二。一益正眾。二摧邪人。細分有四。水性潛沒。合正學中出家之眾深入正法。陸行藏伏合正學中在家之眾安住正法。飛者墮落合邪學中諸魔顛墮。香象失糞合邪學中外道退散。   上來喻佛。下喻菩薩。如彼野干百年不能舉劣顯勝。明二乘人不能吼也。若師子子三年能吼辯勝過劣。喻明菩薩能師子吼。   下合顯法。先就如來合師子王。文別有五。一合初段能吼之德。二摧破下超合第三吼之所為。三為令正見四部眾下合第四段吼之勢力。四從聖行下卻合第二將吼之相。五四足據下重合初段能吼之德。   就初段中如來合前師子王也。正覺合前自知言也。智慧牙爪合牙齒也。喻中無爪。合中有之。四如意足合前四足。欲進念慧是其四耳。六波羅蜜滿足之身合前身也。果德圓備故雲滿足。十力合力。大悲合尾。安住四禪合安巖穴。為諸眾生而師子吼合前出聲。   第二超合吼所為中摧破魔軍合壞實非師子言也。示眾十力合試自力。開佛行處合令處淨。為邪作歸令為諸子知處所也。安撫生死合為群輩無怖心也。覺悟無明合為眠者得覺悟也。行惡作悔合放逸獸不放逸也。開示邪見令知六師非師子者合為諸獸來依附也。破富蘭等合為調伏大香象也。令二乘悔合教子息。為教五住諸菩薩等合為莊嚴自眷屬也。五住之名經文不列。准義論之進退不定。一義分別種性為一。解行為二。淨心為三。二地已上行跡為四。八地已上合為第二義者。地前為一名為信地。淨心為二。行跡為三。八地九地決定為四。十地畢竟以為第五。第三依彼五忍永別。地前伏忍合以為一。初二三地信忍為二。四五六地順忍為三。七八九地無生忍四。十地寂滅以為第五。皆得無傷第三超合吼勢力中令正四眾於邪四部不生畏者合初水性潛沒深淵陸行藏伏。出家二眾合其水性。在家二眾合彼陸行。飛墮象走略而不合。若合不異吼所為中第一及與第九句故。   第四卻合將吼相中聖梵天行合巖穴也。約喻名法說為窟宅。地持說此以為三住。與此窟宅其義相似。聖梵二行廣如上辯。天行猶是八禪定也。上有五行。今以何義但說三行。良以此三是攝善行。餘二離過。善正所依故偏論之。頻申而出牒舉前喻。為破憍慢約之顯法。現勝神通故能破慢。欠呿牒喻。為生善者約之顯法。如上文中舉疑勸問許為解釋為生物善。四顧牒喻。為令眾生得四無礙約之顯法。觀眾堪受四辯之機為說令成四無礙智。   第五重合能吼德中四足據地牒舉前喻。令生安住屍波羅蜜顯其化意。自住淨戒故令他具師子吼者牒上喻中若具如是能師子吼名決定說總約顯法。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別約顯法。   上來合佛。下就菩薩合師子子。聲聞緣覺雖逐如來不能吼者合前野幹不能吼也。十地修三能師子吼合師子子始滿三年即能哮吼。三行猶是聖梵天行。   上來釋勸。是師子下結勸供養。   世尊告下是第三段如來聽問。   師子白下是第四段師子正問。問中八句。前四問其所證之性。後四問其能證之行。就前四中雲何為性問其性體。雲何許法是其佛性。以何義故名佛性者問性名義。何故復名常樂我淨問性體義。何故一切眾生不見就人徵責。此言即是問性有無。若實有性一切眾生何故不見。眾生不見當應無性。就後四中十住住何佛住何法問證性行。十住何眼。佛以何眼。問證性智。亦可前二問福德行。後二問其智慧行也。   自下第五如來讚問。於中有三。一佛嘆師子具二莊嚴能知能問。二師子言雲何慧下辯二嚴相。三師子言若有二嚴不應問下辯所問法就初段中善哉總嘆。若人下別。別中初明為法諮啟必具二嚴。次列兩名。下嘆其能。具二嚴者能知向前所問八義。   第二段中師子初問雲何福慧。下佛為釋。二莊嚴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文中先辯二莊嚴相。汝今具下嘆其二能。   前中三番。一約十地體德分別。證體是慧。餘德名福。故今說言慧莊嚴者謂從一地乃至十地福莊嚴者檀至波若非波若波羅蜜。是義雲何。檀等六行各有二種。一隨事造修。非波羅蜜不能到於諸法實性非是自性清淨度故。令理成者是波羅蜜到法實性是其自性清淨度故。然今文中分取波若。是波羅蜜為慧莊嚴見法實故。前之五度及波若中非波羅蜜悉判為福。不能見法如實性故。良以波若波羅蜜多行成在十地。是十地體。故就位論。謂從一地乃至十地。餘非地體。當相以辯故言謂檀乃至波若。於波若中有非福德者宜須簡別。故復說言非是波若波羅蜜矣。二就人分別。慧莊嚴者謂佛及與十地菩薩。文中略故直言菩薩不言十地。良以十地與佛同能眼見佛性。故合為慧。聲聞緣覺乃至九地皆悉不能眼見佛性。同判為福。三體用分別。諸佛菩薩有二種行一是德體性實離相。二是德用起化隨物。今言福者有為有漏有有果報有礙非常是凡夫法是其德用。用有起作故曰有為。示起染過名為有漏。現六道身名有果報。隨化起滅是故非常。所作似凡名凡夫法。此猶是前常與無常。慧莊嚴者無為無漏無有果等是其德體。體無起作故非有為。出障清淨名為無漏。六道身斷故無果報。生滅永夷稱曰常住。此猶是前無常共常。   上來直辯。二莊嚴相。下嘆其能。汝具此二能問深義。我具此二能答深義。是中不欲明已能答。為顯二種莊嚴功能。准下此中文少不足。若具應言汝具二嚴能問甚深一二之義。我具二嚴能答甚深一二之義。故下師子乘之為問不知何因。文中略無一二之言。   第三段中師子先問。問意如何。明一與二相粗易識不假二嚴方能問答。而佛說具方能問答。所以問之。文中有二。一乘言正難。二所以下釋。前中菩薩具二莊嚴則不應問一種二種。難前菩薩具二能問。具二莊嚴應當解法無一無二。何緣正能問一問二。雲何世尊說言能答一種二種。難前我具二嚴能答。然此問中言有隱顯。准後類前前應有二。一自立道理。具二莊嚴不應問於一種二種。二徵破佛語。雲何說言具二莊嚴能問一二。准前類後後亦應二。一自立道理。具二莊嚴不應答於一種二種。二徵破佛語。雲何說言具二莊嚴能答一二。今前句中偏舉道理略無徵辭。後句之中偏舉徵辭略不立理。准此驗前必知向者有其一種二種之言。亦可此言准義為問。向前問中導言佛性眾生不見即是其二。佛菩薩見即是其一。如來就之說為深義故。今師子取以為難。就下釋中先自徵責。我有何以為此徵問。釋中諸法無一無二舉深形淺。一種二種是凡夫相明淺非深。一二既是凡夫之相。何假具嚴方能問答下佛答之。文還有二。一翻答初段明具二嚴方能問答一種二種。於中偏就菩薩答之。若有菩薩無二莊嚴不知一二反答前問。具二能知順答前問。二翻答後段明其一二深而非淺。於中先翻無一無二。後翻一二是凡夫相。前中若言無一無二是義不然牒以直非。何以下釋。先徵非意。下對釋之。若無一二雲何得說無一無二。由有一二故得就之說無一二。若全無者對何宣說無一無二。下翻一二是凡相中若言一二是凡夫相牒其難辭。是乃十住非凡夫相翻其難辭。何以下釋。先徵後解。於中先出一二法體。一謂涅槃。二謂生死。次釋其義。涅槃體常不變故一。生死常愛無明等前後分異是故言二。皆初徵問。後釋可知。下就人定。明一與二並非凡相。凡夫例惑不能解知生死無常涅槃常故。以是下結。以非凡夫所知義故具二莊嚴方能問答。   自下第六如來答問。於中經文粗判有二。一略顯證義。二佛性者非內非外然非失下廣顯證義。細分有四。一對前八問略顯證法。二若男女欲見如來應當修習十二部下約對前法勸修趣入略明證行。三性非內外然非失下廣顯證法。四師子言無相定者名涅槃下約對前法勸修趣入廣明證行。就初段中先答前四問明所證法。師子吼言菩薩具幾見不了下答後四問明能證法。佛性是其所證之法。諸佛菩薩證性之行。為他施習為能證法。此二須記答前四中初就眾生現性答問。師子白佛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下就諸眾生當性答問。性非當現約緣言耳。就現性中文別有二。一對上初問辯出性體。即約此體明其佛性常樂我淨眾生不見。此一分中答上三問。正答第一兼答第四。二如汝言以何義故名佛性下對第二問解性名義。即約此義明其佛性常樂我淨眾生不見。此一分中亦答三問。正答第二兼答第四。   就初段中先對初問辯出性體以是義故佛性常下超答第三明其佛性常樂我淨。無明覆下超對第四明諸眾生不見所由。   初中汝言雲何為性牒舉前問諦聽許說。下正答之。就中宣說三義為性。一第一義空以為佛性。二智慧為性。三中道為性。   性者名為第一義空是初門也。佛性門中曠備法界一切種義。今此且就一空門說。就染說性喜同情取故說為空。性雲何空略有二義。一離相名空。體雖真有而無一相。如淨醍醐而無青黃赤白等相。亦如一切眾生心識體雖是有而無大小長短等相。又如佛身體實妙有而無一相。無何等相。如馬鳴說謂非有相。亦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亦非一相。亦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亦非自相。亦非他相。非非自相非非他相。非自他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別悉不相應唯證境界。二離性名空眾生佛性即如來藏。如來藏中廣備法界恆沙佛法。是諸佛法同一體性互相集成。無有一法別守自性故說為空。空義如是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明空與慧更無別。體離相義邊故說是空。覺照義邊是故慧門。故無別體而第二門。良以說空喜同斷滅故說為慧。既言是空雲何名慧。解有四義。一空是慧境故名智慧。故龍樹言說智智處皆名波若。二依此空理出生佛慧。因中說果故名智慧。其猶世人說食為命。三就體說。此之佛性雖名為空體是真心。心是覺性故名智慧。故華嚴雲一切眾生心微塵中有無師智無礙智廣大智等。馬鳴論中說為本覺。問曰。凡時未有智解。以何義故得名為覺。論自釋言從本以來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一切法界義故。自性清淨識知義故名之為覺。是義雲何。真心體中具過恆沙一切佛法心於彼法同體照明。由來無障名照法界故名智慧。四約人分別。凡佛雖殊體性無別。體無別故將凡取性性名為因。據佛取性性即佛果。故上宣說苦集等實即是如來。是佛果故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下是第三門中道為性。於中約就愚智顯之。文別有四。一明愚人偏見。二智。者下明智人正見。三見一切下明前愚人所見非中。四中道者名佛性下明前智人所見是中就初段中所言空者標別愚人。愚謂二乘。二乘唯見生死法空。故言空者亦得說言若無常者及無我者。就始言耳。下言不見空與不空彰其所迷。二乘之人但能見空不能見空及與不空。故言不見空與不空。非全不見。此言略少。若具應言不見苦樂乃至不見我及無我。類初可知略不具論。人言空者牒前理空。雲言水見空不空者導前空理非智慧故不能見空及與不空。粗看似是。細窮則非。空理不見何待言論。第二段中初言智者標別解人。人謂菩薩人言智者牒前智慧。乍看似是。審思則非。前空與慧並是所顯中道之性。今言智者標舉解人約之辯中。非牒前智。見空不空乃至無我彰其所解。空者一切生死已下辯其所解。自下第三明前愚人所見非中。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者約空不空以顯非中。二乘唯見生死法空不能見於涅槃不空。偏故非中。乃至見於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約我無我以顯非中。超苦無常故言乃至。義同前解。   第四段中中道名性。言少不足。若具應言見空不空乃至見我及與無我是名中道如是中道名為佛性。翻前可知故不具論。由見空等知法非有。見不空等知法非無故名為中。說此中道為佛性矣。上來一段對上初問辯出性體以是義下超答第三明性是其常樂我淨乘前顯後。以是第一義空為性。智慧中道為佛性故常恆不變。亦應宣說我樂及淨類常可知。略不具辯。   無明覆下答第四問明諸眾生不見所由。無明覆故令生不見別明凡夫不見所由。聲聞已下別明二乘不見所由。於中初明聲聞緣覺但見空等不見不空乃至於我。次明不得第一義空。後明不能行於中道。下明不能見於佛性。中有三下總明凡夫二乘不見。見中有三略以標舉。此於中道正見邪見通名見中。次列三名。下辯其相。解定樂中菩薩鄰生雖處阿鼻如三禪者為物甘處。如似世人樂三禪樂。非謂在中樂如三禪。言定苦行謂凡夫者。凡夫唯有生死之苦故名定苦。聲聞緣覺行於苦樂作中道者有變易苦。以離分段得小涅槃名之為樂。二乘住此作中道想。以是義下雙結後二不見佛性。   下次答上第二句問解性名義。即就明其常樂我淨眾生不見。如汝所言以何義故名佛性者牒舉前問。下釋有三。一總明佛性是其菩提。中道有三下別明佛性是其中道。三十二緣智即是阿耨菩提種下別明佛性是其種子。初中即是中道種者性是中道而與菩提作種子也。   第二段中三番辯中一通就理行以辯中道。二生死本際凡有二下偏就十二因緣之理以說中道。三眾生起見凡有二下偏就十二因緣觀行以顯中道。是中舉行為約顯理。就初段中道有三種略以標舉。次列三名。正辯中道餘二顯之。此上中下異於餘處。餘處所辯下法為下。中法為中。上法為上。今此所論下劣之法名上名下。據此下法向上望之有上可趣名為上道。向下望之下有三塗可以趣向說名下道。勝上之法說以為中。據此勝法向上望之無上可趣不名上道。向下望之不退趣入凡夫心中不名下道。不上不下故說為中。下釋其相。下牒初門。梵天無常謬見常者此上求心。下有三塗可以趣向故名下道。上牒第二。生死無常謬見是常三寶是常計無常者。此是例惑求下之心。上有菩提終可趣向故曰上道。何以下釋。先問起發。能得最上阿耨菩薩對問辯釋。不將此心得上菩提。有此心者終得菩提故曰能得。中牒第三。下釋其相。先辯後結。辯中四句。第一宣說第一義空理法為中。二從無常見無常下說行為中。三第一義空不名已下釋前第一理法為中。第一義空不名為下非下故中。何以下釋。凡夫不得故不名下。不名為上非上故中。何以下釋。先徵後解。體即是上更無上法可與為道故不名上。四諸佛菩薩所修已下釋前第二行法為中。不上不下。義同前解。上來別釋。以是下結。   上來通就理行說中。   自下第二偏就因緣理法明中。於中先明因緣中道。是故佛性常樂我下明性是其常樂我淨眾生不見。前中先辯因緣之相。生死本際凡有二種無明與愛舉生死因。無明是其現苦家本。本亦有行略而不彰。有愛是其當苦家本。此名愛結以之為有。愛三有故。現在亦有取及有支略而不辯。是二中間有生老病死舉生死果。此舉緣相下就說中是名中道就緣辯中。問曰因緣雲何為中。解有六義。一就破離斷常分別於事分齊十二因緣次第相生。後藉前起是故非常。前能生後所以非斷非常非斷故名為中。二破我分別。因緣法中無我無人。以無我故因緣之法亦非我所則為非有。因緣相生故復非無。非有非無名為中道。三破性分別。十二緣法但集從緣無有自性所以非有。因緣相生是故非無。非有非無故名為中。四破相分別。因緣之法誑相而有窮理本無。不但無性。相亦叵得。如陽炎水近觀之時非直無於水性而已水相亦無。窮理本無名為非有。誑相似有說為非無。非有非無名為中道。五破想分別。十二緣法更細推求心外無法。但是妄想自心所見。如夢所見皆是心起。以心起故於理本無名為非有。妄心自現說為非無。非有非無名為中道。六就實分別。十二因緣窮其本性真心所起如夢所作皆報心起。故地經說十二因緣皆真心作。真心即是如來藏性。古今常湛清淨不變。何有因緣起作可得所以非有。隨妄流轉集起生死說為非無。非有非無故名中道。又彼真心離性名為非有。體具法界恆沙佛法說為非無。非有非無名為中道。六中前五虛妄不真生滅流轉。非是常樂我淨之法。不能究竟為佛真種。今此不論。第六一門體真常樂我淨之法能為佛種今名中道。與經中說生死二法是如來藏其言相似。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中道釋為中義。中道即是因緣實性。是實性中無因緣相故破生死。生死之有著邊故起。故破生死名為中道。以是中道名佛性者結中為性。以是中道能破生死成佛義故得名佛性。   下次明其常樂我淨。眾生不見一處合論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初言是故佛性常樂我淨乘前顯後。是前中道能破生死為佛性故。佛性得為常樂我淨。以諸眾生不能見故無常樂等辯相顯實。此即明其眾生不見。性實非下彰實異相成前不見。喻中貧人家有寶藏喻前性體常樂我淨。是人已下喻上眾生不能見等。有善知識而語已下喻佛性實非無常苦等寄得顯之。於中先喻諸佛菩薩開化令得而語化始。即以方便令見化終。以得見下喻諸眾生同化得見。合中佛性合前寶藏眾生不見。有知識下合前知識而語等也。上來偏就因緣理法以論中道。   自下第三偏就因緣觀行說中。於中初先正辯中道。性雖常下還明不見略不宣說常樂我淨。就正辯中先對凡夫以明中道。眾生起見凡有二種一常二斷不名中道舉邊顯中。無常斷下明中異邊。無常無斷名中道者正辯中義。即是觀照十二緣智出其中體。如是觀智名佛性者結中為性。下對二乘以顯中道。二乘雖觀不名佛性明小非中。二乘但能見因緣相不及其實故非中道不名佛性。是中亦應明佛菩薩觀行是中。義不異前故略不論。上來辯中。下明眾生不見佛性故無中道。佛性雖常為無明覆不能得見明凡不見。又未能度十二緣等明小不見初先法說次以喻顯。二乘觀法未能及實。故如兔馬不得水底。何以下釋。以凡二乘不見佛性故能觀智不名中道。上來三番合為第二偏解中道。   自下第三偏明種子。文還有三與前相似。於前三中從後向前次第說種。先就第三因緣觀行以說種子。以是義下就前第二因緣之理以說種子。性者有因有因因下就前第一因緣理行以說種子。初中是觀十二緣智即是阿耨菩提種者牒上第三因緣觀智就說種也。   第二番中初先法說。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佛性者乘前顯後。以前所生因緣觀智得為種故能生因緣名為佛性。性猶種也。次以喻顯。譬如胡瓜名為熱病立喻顯法。何以故下釋喻顯法。能與熱病作因緣故名為熱病。下合顯法。因緣如是能生向前因緣觀智故名佛性。   第三番中文別有三。一就向前理行二門說為種子。二非因果故常恆已下還明常樂我淨之義三以是故我經說下還明不見。初中為分理之與行二種因別須明二果為辯因果。通對非因非果以說故有五種。一是因性猶是向前因緣之理。二因因性猶是向前因緣觀智。三是果性是前觀智所生之果。四果果性是前因緣中道之果。因緣之理顯為果故。五非因果性前四處體。彼體從緣說為前四。廢緣就實說為第五非因果性。文中初先一番廣辯是因非果。如佛性下結別其相。初中前四一處辯釋。非因果性在後別論。釋前四中初法。次喻。後合顯之。法中初先開列四門。下牒辯釋。因牒初門。即十二緣斥其體相。十二緣法近生觀智遠為涅槃正因種子故名為因。言因因者牒第二門。即是智慧斥其體相。觀因緣智依前因緣從因起因故曰因因。果牒第三。即是菩提斥其體相。此前觀智所生果也。言果果者牒第四門。即大涅槃斥其體相。此前十二因緣家果。因緣之理顯為此果名大涅槃。向前菩提望於前因已受果名。涅槃是彼果家之果故名果果。理實菩提及與涅槃並有性淨方便之義。但今文中方便之果偏名菩提。性淨之果偏號涅槃。上下多然。性淨就體彰寂顯故。問曰何故性淨之因直名為因。方便之因名為因因。及至果中方便之果直名為果。性淨之果名為果果。釋言互從皆得無傷。但彼因中從本起末。因緣之理是行根本故直名因。方便之因從前起故名曰因因。至果之時攝末歸本。方便菩提對前滿足已受果稱。德成歸本故名性淨以為果果。   次以喻顯。如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因識果立喻顯法。以是義下辯喻顯法。向前法中四法相對彰其重因累果之別。今此喻中三法相對何故如是。喻取少分不可全同。又為顯其所生行德。因果雖殊體無別故。以是義者。以前無明生行之義行生識義。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者兩法相對。無明是彼行果家因故直名因。三法相望行支已是識果家因無明是彼行因家因故曰因因。文義且然。將喻擬法全不相似。准法論喻應說行支以為因因。從因生故。准喻談法應因緣以為因因。因家因故。蓋亦是其少分喻耳。亦可向前因緣之理非直是因亦是因因。故今宣說無明為因及與因因以況彼義。雲何為因。望涅槃果直為因故。雲何因因。與觀智因而為因故。言識亦果亦果果者兩法相對。識支是彼因家之果故直名果。三法相望行支望前已是果竟。識支是彼果家之果故名果果。文義且然。將喻擬法而不相當。准法驗喻。行支亦果識支果果。准喻論法。涅槃名果果。此亦是其少分言耳。亦可於彼涅槃之上具有果義及果果義。故今宣說識支為果及與果果以況彼義。雲何為果。望彼因緣直為果故。雲何果果。與菩提果而為果故。佛性亦爾合以顯法。上來廣釋前四門竟。   下釋第五非因果性。以是義故十二因緣不出等者。以前因緣中道之理體是常樂我淨義故。常住不動不出不滅乃至非果。此不出等釋有兩門。一依世諦緣相解釋。如中論說因緣假集無有一法自性可生名為不出。亦無一法自性可盡說為不滅。分分盡謝稱曰不常。運運新生故曰不斷。前後分異名為不一。從前起後非餘處來故言不二。緣集始生非本至今故曰不來。因謝果興非前到後所以不去。前無自性所以非因。後無自性是故非果。二就真諦緣實解釋。因緣實性不從緣生是故不出。不從緣盡故曰不滅。體無定性所以非常。不可斷滅是故非斷。體備法界恆沙佛性故曰非一。諸法同體不離不異故曰非二。不從緣變故無去來。亦無隱顯故非因果。良以就實以論其體。體外無緣是故不可約緣說出乃至因果。此後一義與聖行中辯性相似。今此所論義當後門。雲何得知。此中辯釋非因果性。即是真諦常樂我淨不變之法。故上說言因緣中道常樂我淨。前問所辯乃是世諦無常苦空無我之法。三乘同知。故非此義。上來一番廣辯五義。   自下重複結別其相。是因非果如佛性者結前第一。指法名如。因緣之理能為佛因故名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結前第四。如同前釋。即前佛性顯名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緣所生法者結前第二及第三門。因緣觀智從因緣生名十二緣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佛性者結第五門。此乃諸佛離緣平等法身之體故名佛性。   上來第一廣明向前理行二門為種子義。非因果故常恆無變是第二段明其常樂我淨之義。文但辯常餘略不論。就前五中非因非果不隨緣變正是常義。故偏牒之就明常矣。   自下第三明其不見。先舉昔說明緣甚深眾生不見。以何義下釋顯不見。前中初言以是義者。以是因緣從緣轉變為因為果。體性常恆非因果故。我經中說甚深甚深無知無見。於中四句。十二因緣甚深甚深為第一句。直嘆法深明凡二乘不見所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為第二句明凡不見。乃是諸佛菩薩境界為第三句寄人顯深。非諸聲聞緣覺所及為第四句明小不見。此舉昔說。下釋顯之。前四句中初句別解。後之三句一處釋之。解初句中何義甚深問以起發。不斷常等對問正解。是中直就緣相辯深。因緣實性即是向前非因果性。若更辯深不異於前故略不論。良以緣實非定有無非斷常故。依之起相相亦如是。故舉緣相以顯其實。文中六句攝為三對。初二一對當法分別。眾生業行不斷不常而得果者明非無果。業行若常亦不得果常不變故。斷亦不得不生後故。不斷不常方乃得果。雖唸唸滅而無所失明不失因。因體雖復唸唸盡滅能生之力常不失也。次二一對約人分別。雖無作者而有作業明其無有造業之人而有行業。雖無受者而有果報明其無有受報之人而得有果。無作無受即明非有。而有業果即顯非無。下二一對約人就法而為分別。受者雖滅果不敗亡約人分別。受人雖滅得果不亡。無有慮知知合而有就法分別。根塵識等三事別分知不可得名無慮知。此三和合便有知生名和合有。又一念心四相分別知不可得亦名無知。前後和合假名知生名和合有。問曰。何不即用此義以為緣實。而言此中就相辯深。釋言此等若即是實即是佛性。二乘知此應知佛性。何故上言聲聞緣覺雖觀因緣不名佛性。又此所辯唯是世諦空無常苦無我之理若是佛性。佛性便非常樂我淨。雲何上言因緣中道名為佛性如是佛性常樂我淨。又上文言從緣生法悉是無常。佛性常故不從緣生。明此所說但是緣相非是性體。上來解釋初句甚深。下次解釋後之三句。於中分二。一解向前無知見等明凡不見。即舉向前佛菩薩境對以顯之。二觀緣智凡有四下解釋向前二乘不及。還舉向前佛菩薩境對以顯之。前中有四。一明凡不見。二十住下明佛菩薩見。三一切眾生不能見下明前凡夫不見之損。四是故我下明佛菩薩知見之益。初中眾生雖與共行而不見者明不能解。不見知故無始終者明不能滅。起來始未有盡時名為無終。第二段中十住見終不見始者。見已生死至佛當盡名為見終。不知根本起之所由名不見始。諸佛世尊見始終者。見因緣法原起所由亦見盡時名見始終。以是了了得見性者。佛性是其因緣之本。故佛如來見始如終名見佛性。第三段中一切眾生不見因緣是故轉輪法說明損。次喻後合。下復喻顯。第四益中言是故者乘前顯後。是凡不見有大損故。我經中說知見有益。若人見緣即見法者見法實也。因緣之體是法性故。即見佛者見佛實也。因緣實性據佛望之由來清淨畢竟無染。即是諸佛法身之體。是故見之名為見佛佛。即性者彼佛法身據凡望之為惑隱覆。與後顯時淨德為本故名佛性。何以下釋。一切諸佛同用此理以為自性故名佛性。佛性是佛自體性故。   上來四段合為第一。自下第二釋前聲聞緣覺不及辯。舉諸佛菩薩對顯。是觀緣智凡有四種總以標舉。次列四名。下中二門解非聲聞緣覺所及。上及上上釋前諸佛菩薩境界。次解後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佛性者。以上上智觀十二緣得菩提故十二緣法得名佛性。下以佛性歷即餘義性理精上名第一義。離相名空。出離斷常即名中道。即是諸佛法身自體故名為佛。離此之外無別佛故。據佛望之即是諸佛大涅槃果。離此更無別涅槃故。故經說言佛知眾生取涅槃相不復更滅。   上來就彼眾生現性答前四問。自下就彼眾生當性答前四問。總相雖然。於中細求唯答第一。雲何為性辯答第四眾生不見。第二第三略而不答。易解故爾。說彼當來佛果為性。名義顯了何須更釋。雲何名性。佛是常等理在灼然何勞更解常樂我淨。就所釋中師子白佛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重難起發。由佛前說佛性即佛故為此難。下佛釋之。釋意如何。明諸眾生雖有佛性顯用在當當果未有故須修道。文中初言汝問不然牒以總非。下廣辯釋。文別有六。一說菩提為性明凡未有。二說一乘為性明凡未有。三說首楞嚴定以為佛性明凡未有。四說我為性明凡未有。五說十力四無畏等以為佛性明凡未有。六說一切佛性為性明凡未有。   初中有三。一直明佛性當有現無。二舉偈證成。三釋偈顯成。前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初言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牒其難辭。現性與彼當果體同故曰無差。辯同兼異是以言雖。然諸眾生悉未具者翻其難辭。眾生未證故曰未具。凡皆未具是以言悉。以未具故必須修道。喻中四句。一立喻顯法。二何以下釋。三是故我下引證成喻。四何以下釋。初中如人噁心害母喻有性因。害母之罪定入地獄如彼佛性定得菩提故取為喻。害已生悔喻有惑障。以善況惡。三業雖善故名獄人喻諸眾生三業雖惡定得菩提。第二釋中何故問也。定當墮故對問略釋。是人雖無地獄陰等猶名獄人對問廣釋。第三列經第四釋經。文顯可知。下合顯法。一切眾生定得菩提故說有性明其當有。一切眾生真未有下彰其現無。上來一段直明佛性當有現無。   以是義下舉偈證成。先標說處。下列偈文。前之半偈自立道理明惑與性兩法不並。下之半偈遮他異說明惑與性有無非恆。下釋偈文。顯成當有現無之義。於中初言有者三種汎舉有義。次列三名。下就人辯辯中有三。一約三世明有不同。二以是義下舉說證成一切有性。三乃至下別釋罪人有佛性義。初中先明未來世有該通上下。一切眾生未來皆當定得菩提故悉有性。次明現有唯論下人。下人現在唯有煩惱。是故現在無其相好果德佛性。下明過有偏論上人。上人過去有斷煩惱。是故現在得見佛性。雖舉三世為就前二明諸眾生當有現無。   第二舉說證皆有中。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有者釋有通別。通則以前未來有故說一切生悉有佛性。   第三偏釋罪人有中初先法說。次喻。後合。法中初言一闡提等亦有性者直明其有。前已宣說一切有性何須別說闡提等有。闡提謗法及五逆等有性難知故須別論。下重辯之。現無當有。言闡提等無有善法佛性亦善明其現無。舉一闡提等餘罪人。彼現無善果性亦善。故彼現在無有佛性。以未來有。故闡提等悉有性者明其當有。何以下釋。以定得故說未來有。上來法說。   下次喻顯人喻向前一闡提等。家有乳酪喻現有因。有人問下明當有果。酪實非下辯其有義。   下合顯法。眾生亦爾合前人也。悉皆有心合有乳酪。凡有心者定得菩提。合有人問汝有蘇耶答言我有。以是義故我說一切悉有佛性合以定得故言有蘇。凡有心者皆有真識覺知性故定得菩提。外草木等無真心故終無得義。此乃宣說能知之性。若論所知境界之性一切皆有不局有心。   自下第二一乘為性。先出性體。後明眾生有而不見。前中初先辯二畢竟。後約論性辯二竟中先總標舉。望小大極故名畢竟。因果不同故分二種。次列兩名。因能嚴果故曰莊嚴。果德窮滿稱曰究竟。世及出世約位分畢。十地已還通名世間。皆是變易世間攝故。佛名出世。下辯體相。莊嚴是其六波羅蜜究竟一乘。下約性辯。文顯可知。   下明眾生有而不見。先明其有。以是我說一切有者正明其有。以是眾生所得一乘為佛性故我說一切眾生有之。一切眾生悉有一乘釋成有義。以無明下明諸眾生不見所由。先法次喻後合可知。   自下第三首楞為性。先廣辯相。後釋名義。前中四段。一明首楞是其佛性。二一切眾生悉有已下明諸眾生有而不見。三首楞嚴有五名下彰首楞嚴名別不同顯首楞嚴即是佛性。四一切眾生具三定下還明眾生有而不見。就初段中性即首楞會名顯示。兩名雖殊會體不別是以言即。性如醍醐辯所即性。性通因果。因似乳酪。果如醍醐。性即首楞故須辯之。即是一切諸佛母者彰性功能成即首楞。首楞嚴者此翻名為一切事竟。良以佛性是諸佛母能生一切諸佛德。故得即首楞一切事竟。首楞嚴故而令諸佛常樂我淨。彰首楞嚴三昧功能成即佛性。以首楞嚴能令諸佛常樂我淨。故即佛性佛母之義。   第二段中一切眾生有首楞嚴明其當有。以不修故不能見者彰其不見。   第三段中初先法說。首楞五名總以標舉。次列五名。雖舉五名正欲明其是佛性義。隨其所作處處得名總以結之。次以喻顯。如一三昧得種種名。或名為禪。或名定根。如是非一。首楞如是辯法同喻。   第四段中先明一切眾生具有。下明不見。前中一切具三種定汎以通舉。謂上中下列其三名。下辯其相。上謂佛性顯其初門。何故佛性得名上定。說首楞嚴為佛性故。以是故言一切有者就人明有。以說佛性為上定故一切有之。中者一切具足初禪顯第二門。有緣能修無緣不能明得不定。下出其緣。所謂火災及壞欲結以是故言一切具中就人結有。下者十中心數定者辯第三門。十地廣辯如雜心論。想欲觸慧念思解脫憶定及受是其十也。此十遍通一切心中名通大地。以是故言一切具下就人結有。雖辯中下意顯上矣。上來明有。   下明不見。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不能見者明凡不見。十住雖下舉聖顯凡。十住菩薩見上不了何況凡夫。上來廣說首楞為性眾生不見。   下解名義。首楞事竟嚴名堅者翻名解義。畢竟而堅名首楞嚴牒以結之。以是首楞名佛性者結首楞嚴以為佛性。以能造作果德事竟故名佛性。   自下第四說我為性。於中先說我為佛性。師子言下明諸眾生有而不見前中有四。一明如來說我所由。二我亦不說悉無我下正明說我。三梵志聞下說我之益。四是佛性實非我下如來辯定我無我義。初中有四。一佛為起化尼連洗浴水陸同觀。二明外道睹佛受樂嫌佛說斷。三如來反問說斷所由。四外道引佛所說以答辯難如來無我之義。文皆可知。   第二正為說我之中句亦有四。初我亦不說一切無我反其所聞明不說斷。二我常說下顯所不聞明恆說我。於中初先說一切生悉有佛性。性豈非下就性辯我。望直說我懼同情取。故先辯性後就我論。三以是義下結初不說。四一切眾生不見性下就前所說明凡不見。亦即反推斷見屬彼。一切眾生不見性故無常我等名說斷見。   第三益中。初明梵志聞我發心。後明諸畜聞我發心捨離惡身。   第四辯定我無我中。初明佛性實非是我為生說我。問曰。上來數說佛性是其真我。今以何故說實非我。釋言。佛性備含多義。亦有我義及無我義。亦有非我義。但向為彼我見外道愛喜我故偏說為我。雖為說我恐畏同彼先所建立。故復拂遣明實非我。此說非我亦是化耳。有因緣下明雖異說而非虛妄。於中通對佛我顯之。句別有四。一明如來無我說我而非虛妄。二明如來說我為無我而非虛妄。隨化說此故曰有緣。三辯初句佛性無我如來說我。佛性未有八自在用故名無我。四辯第二如來是我。佛說無我。如來具有八自在用故名為我。上來正說我為佛性。   下明眾生有而不見。師子先問。若一切生悉有佛性如力士者牒佛前言。佛上宣說眾生佛性如彼力士額上寶珠故今牒之。何故不見徵問如來。下佛為辯。先明眾生不見所由。如月初下彰其是有。前中有二。一明凡夫盲故不見。二明二乘倒故不見。前中為明凡夫不見舉佛菩薩見以顯之。於中先喻。色喻性體。盲不見者喻凡不見。雖復不見不得言無喻明性有。有目見者喻佛菩薩有眼能見。下合顯法。佛性合色。眾生不見合盲不見。十住已下合有目見。於中先明菩薩分見如來全見。次以喻顯。菩薩分見如夜見色。如來全見如晝見色。下明菩薩從昧得明。於中先立治眼之喻。下約顯法。十地如是雖見不了合眼膚翳見色不了。以首楞下合以藥力得了了見。醫喻如來略而不合。   下明二乘不見之中。先明二乘有倒不見。後舉諸佛菩薩顯之。前中初言見一切法無常我等非一切法亦無常等。汎明倒見不見佛性。言一切者名生死下辯法顯倒。聲聞已下就人指斥。下舉諸佛菩薩顯中。先明十住菩薩少見。見一切法無常我等明見生死一切法也。非一切法分見常等見涅槃也。此明菩薩分見所由。以是義故十分見一正明少見。下明如來全見佛性。見一切法無常我等非一切法見常樂等明見所由。以是義下正明全見。先法後喻。以是義下結嘆首楞。由其見故。上來明凡二乘不見。   如月初下彰性是有。先喻後合。文顯可知。   自下第五說力無畏大悲三念以為佛性。於中有三。一說力等以為佛性。二一切生悉有已下明眾生有。三雪山下明諸眾生藉教不同有見不見。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初先法說明眾生有。次喻。後合。法中一切眾生悉有直明有性。三種破下舉得顯有。於中先舉斷煩惱得顯性是有。斷貪瞋癡名為三種破煩惱也。一闡提下舉斷業得顯性是有。以是義下總結性有。   次喻顯之。十二因緣等共有之亦內亦外略以標舉。十二因緣即為一門。一切眾生等共有之亦內亦外復為一門。就共有中現所具者名之為內。當有現無說以為外。下廣釋之。先廣初門。何等十二問以起發。次辯其相。初二可知。現初受胎名為識者汎論識支。有其三種。一種子心識。過去世中造業已後所有心識為業煩惱之所熏故能生於後名為識支若復通論。過業煩惱相應心識亦是識種。二求生心識名為識支。謂中陰心。三初生心識名為識支。謂現報中最初一念染污心識。於彼父母精血之所妄想起於華池等愛。今此偏說受生心識以為識支。故言現在受胎名識。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名色者。毘婆沙釋。從識至於現身死來合有十時。胎內五時胎外五時。胎內五時名為五分。此五分中分為三支。最初一念說為識支。第二念後四根未具判為名色。色少心初合但有身根。未具眼耳鼻舌四根名四未具。是時身根說之為色。四陰曰名。色相形現當相名色。四陰心法冥漠難彰。非名不別。故從詮目說之為名。故楞伽雲以名宣說無色四陰稱曰名矣。具足四根未名觸時名六入者。前五分中根具後判為六入。後四簡前。未觸異後。前色增長分為五入。前名增長說為意入。未別苦樂是名觸。者出胎已後匍匐已前意識地中未能了別苦樂增異名為未別。五識地中觸境方覺故名為觸。染習一愛名為受者。毘婆沙說。愛有二種。一者食愛。二者色愛愛著女色。匍匐已後但有食愛。未有第二色愛已來說為受支。習近五欲是名愛者。色愛已起未有追求色境界來說為愛支。內外貪求名為取者內色為內。財事為外。貪求是時說為取支。為內外事起身等業名為有者。為財為色造業粗顯。現世世識名未來生現在名色六入觸受名未來世老病死等將前類後。是名總結。   次廣第二眾生等有。亦內亦外。一切眾生雖有十二或有未具總以標舉。所具是內。未具是外。次別顯之。先就欲界眾生以論。歌羅羅死則無十二是未具也。於彼胎內五分之中。初分名為歌羅羅時。此時死者有前四支不具後八名無十二。所有四支即名為內。所無名外。從生至死具十二者斯名為內。次就色界眾生以論。色界眾生無三受者但有樂捨而無苦受。無三觸者但有樂捨相應之觸無有苦受相應觸也。無三愛者但有樂捨所生之愛名無三愛。無老病者一切諸天悉無老病。所有是內。所無是外。亦名具者現雖不有以當有故亦名有具。下就無色眾生論之。無色乃至無老病者。無色眾生無其色支不具五入。觸受及愛與色界同。亦無老病亦名具者當有同故。上來別論。以定得下總釋其義。欲界眾生現雖不具後生當備。上界眾生在上雖無生下必具。故說一切眾生等有。喻相如是。下合顯法。佛性亦爾合十二緣。一切生下合等有之。   上來第二明眾生有。   自下第三明諸眾生依教不同有見。初先立喻。雪山喻佛。草名忍辱喻涅槃經。牛喻菩薩。食出醍醐喻學是經得見佛性。異草喻於小乘經法。牛喻聲聞。食無醍醐喻學小經不見佛性。雖無已下明雖不見不得言無。下合顯法。佛性亦爾是總合也。餘文別合。與前不次。先合雪山及忍辱草。次合異草。若能聽下就前忍辱合牛食者即成醍醐。牛食異草則無醍醐略而不合。十二部中雖不聞者不可說無。合向末後雖無醍醐不可說言無忍辱草。問曰。向說忍辱草者喻涅槃經。今合不可說無忍辱。正應道言不涅槃。何得乃言不無佛性。性是經旨。故言不可說無佛性。   自下第六說一切法以為佛性。於中有四。一辯性體相。二嘆經嘆性令人習學。三重辯性相。四嘆經嘆性令人習學。   就初段中先開九門。後廣辯釋。釋中乃有十二門別。後非苦樂非我無我非空不空。前開門中略不標列。當是本中漏脫故爾。下釋可知。   第二段中若人思經如是之義則見性者舉思見性嘆經勝也。思前所說十二門義故能見性。佛性不思是佛境等。嘆性深也。   第三段中曲有四句。一明佛性非陰界入。二明佛性非本無今有已有還無。三明佛性可從緣見。四明佛性非內非外。於中先別鐵色為喻。鐵喻眾生。黑色喻性。火喻煩惱。赤喻佛性隨緣成染。合之可知。下別草木種子為喻。略無合文。   第四段中大涅槃經具無量德嘆經德廣。佛性亦等嘆性德備。上來一段答前四問明所證法。   自下第二答後四問明能證法。先答前二。師子初先重問起發。下佛答之但明菩薩具足幾法。略不論佛。與下所說見性行同故此不辯。明菩薩中先舉十數。此十並是因分所行。故雖見性而不明瞭。次列十名。前八自利。後二利他。前八猶是八大人覺。於中初言少欲知足是離著行。未得法中而起少欲。已得知足。餘六是其攝善之行。寂靜修止。精進修作。正念正定止行成就。繫心在法名為正念。法來攝心不動名定。正慧作成。見法名慧。解脫即是不戲論也。是止作果。離縛稱脫。下化他中讚嘆解脫令其愛好。大涅槃化正授以法。   下廣釋之。於中五番。一一番中備含多法不可別名。就初番中先辯後結。辯中少欲知足二行一處論之。師子先問。少欲知足有何差別。下佛為辯。初先正辯。菩薩修集大涅槃明修所為。前中有三。一偏對染法彰其二別。二有少欲不知足下偏就淨法彰其二別。三少欲知足復有二下雙對染淨彰其二別。初中四翻。一不求不取名為少欲。得少不恨名為知足。二少有所欲名為法事於世資生一向不憂名為知足。三離三惡欲並離二十五有之愛。及於未來所欲事中不貪不求。是名少欲。先離三欲。初舉。次列。下辯其相。自身欲為一切眾首令一切眾皆隨從已名為惡欲。欲令世人謂已是聖名為大欲。欲得生天及在人中富貴自在名為欲欲。不為此害名為少欲。第二言離二十五愛名少欲者不愛二十五有受身。第三不求未來事者不求未來五欲之事是名少欲。於前所欲得而不著說為知足。此第三番。四不求他敬名為少欲。得物不聚說為知足。   次眾淨論。先開四門。下辯其相。道言少欲謂須陀者須陀洹人但求羅漢心不慕大故名少欲。道言知足謂辟支者。辟支佛人證無學果生知足想故名知足。出無佛世不知有大更可趣求故無所欲。少欲知足謂羅漢者。愚法之人得無學果生究竟想名為知足。不愚法者知有大乘終須修學。已離重苦求去心微故名少欲。不少不足謂菩薩者。於自所得不生足想名不知足。廣願求佛名不少欲。   第三雙就染淨辯中。先舉二數。次列兩名。謂善不善。下辯其相。   上來廣辯。下明修為。為見佛性故修此二。   就寂靜中先舉二數。身心列名。下辯其相。初先當法二門分別。下隨人異四門分別。當法辯中兩義釋之。一約身心二惡分別。離身三惡名身寂靜。殺盜邪婬是身三惡。離意三惡名心寂靜。貪瞋邪見是意三惡二約起惑始終分別。身寂靜者不近四眾不預四眾。所營事業離煩惱緣。心寂靜者不集貪等離煩惱體。隨人畢中為開白門。下辯可解。   精進念定智慧解脫及讚解脫六門可知。   說涅槃中分別有五。四暴猶是四流煩惱。   下總結之。此十是其因分行故。菩薩雖見見性不了。第二番中先辯後結。辯中少欲知足二行一處釋之。先舉四病。造業求有名為有欲。次明四治。謂四聖種。下就四治結為少欲知足二行。   寂靜有四。先舉次列。言出樂者地持論中名出家樂。出家學道解脫家難名出家樂。寂靜樂者地持名為遠離樂也。離於欲惡得初禪定名遠離樂。永滅樂者地持名為寂滅樂也。二禪為首覺觀止息名寂滅樂。畢竟樂者地持名為菩提樂也。無漏聖道永斷煩惱名畢竟樂。此四樂中。初一是戒。中二是定。後一是慧。得四總結。   具四精進名精進者謂四正勤。四念可知。言具四禪名四定者謂四如意。亦可是其色界四禪。此四力強故偏舉之。見四實故名正慧者見四諦也。餘皆可知第三番中先辯後結。文顯可解。   第四番中先辯後結。辯中修習十三頭陀名為少欲。十二頭陀經說多種。然今且依一相論之。處中有六。一住空處。餘經論中名蘭若處。去村五百弓名為空處。二端坐不臥。三在樹下。四在塚間。五在露地。六隨有草處而坐其上。食中有三。一者乞食。二隨得為足。餘經論中名一揣食。亦名節量食。三名一坐食。亦名一食。衣中有三。一畜三衣。二糞掃衣。他所棄衣名為糞掃。三著毳衣。餘經論中說為納衣。鳥獸細毛名之為毳。此之十二如別章中具廣分別。修此十二名為少欲。行此不悔說為知足。次五可解。言離七漏名解脫者廣如上說。見漏修漏根惡親近受念七也。讚解脫中所列十相少異餘處。上下多說。遠離五塵生住滅法並男女相以之為十。此中說離生老病死五塵無常以為十也。無常猶是生住滅耳。   第五番中先辯後結。辯中初先破離惡欲名為少欲。行如來行名為知足。由前二種得近涅槃及五種樂名為寂靜。但雲五果不列其名。如上文中涅槃四樂加以受樂得是五樂。不知是非又地持中說有五樂。一名因樂謂情塵觸及愛果業。二名受樂謂身心受。三苦對治眾苦息已有樂知生。四斷受樂謂滅盡定。五無罪樂所謂出家遠離寂滅及菩提樂。不知此說當彼以不。餘皆可知。以具幾法是中應答。文中略無。   如汝言下答後二問。先牒問辭。下釋有六。一正對前問就眼分別。十住菩薩慧眼見故不得明瞭。慧眼見空不見實故。佛眼見性故得明瞭。證實之智是其佛眼。二就行分別。為菩提行見性不了。不為行者見性了了。證實之時不見已外更有菩提可為行故。三約位分別。住十住地見性不了。無住無去見性了了。證實之時不見十地可以住中名為不住。亦無佛果可以趣向稱曰不去。四對因分別。十住菩薩智慧因故見性不了。佛斷因果故得了了。證實之時實外無緣。知復約何說因說果。故斷因果方得了了。五約境分別。十住不能覺一切法見性不了。佛覺一切故得了了。良以十住緣觀未盡。緣未盡故心有所在。是故不能覺一切法至佛息緣真心平等無處不在。無不在故無有一法在於心外。亦無一心在於法外。心與法界同體照明故覺一切。六就眼見聞見分別。先舉二數。次列兩名。下就人論兩階辯異一佛與十住相對分別。諸佛眼見故得了了。十住聞見故不了了。下明十住不了之相。唯能自知定得菩提。不知眾生悉有佛性。二十住已上共九地下相對分別。佛與十地同為眼見故得了了十住菩薩眼見自身得菩提故。九地已還是其聞見。初言一切乃至九地聞見佛性正明聞見。若聞一切眾生有下辯聞分齊。聞生有性不信之者不名聞見。能信已後方是聞見。何處眾生聞能生信。若論成就種性已上少分生信。十信亦能。從初答問訖來至此四段之中。第一大段略明證法。   自下第二約對前法勸修趣入略明證行。文別有三。一依向前能證行法教見如來。二復有二種一為利養二為法下依於向前所證理法教見佛性三師子言如佛所說見於如來及見佛性義雲何下雙顯前二。問曰佛性是所證法可須教見。如來非理何須教見。釋言見性必由相入。佛是性相故須教見。今此文中教見如來趣入佛性。下第四段廣證行中教見涅槃趣入佛性。義之左右。就初教見如來之中文別有三。一教尋經知見佛身。二師子吼言眾生不知如來心下教其尋相知見佛心。三如佛說菴羅果下教以四親知見佛行。蓋乃教入之次第也。初中若有男子女人欲見如來標示所求。應當修下正教見法。尋教受持讀誦解說知佛身相名見如來。如上金剛身品中說。亦如維摩阿□品說。自下第二教見佛心。師子先問。一切眾生不知佛心雲何得知。下佛教之。一切眾生實不能知略述其言。次正教示。後總結之。就正教中教依二見以測佛心。先舉次列。若見以下六門廣辯。一觀佛身業名為眼見。觀佛口業名為聞見。二見佛妙色名為眼見。聞佛妙聲名為聞見。三觀如來神通現化但為眾生不為利養名為眼見觀佛以其他心智通觀察眾生為說法時但為眾生不為利養名為聞見。四觀如來受身所為名為眼見。說法所為名為聞見。雲何受者慈悲故受不以受結。何故受者為益眾生不為利己。為誰受者等為一切。雲何說者慈悲心說不為利養。何故說者為益眾生不為利己。為誰說者等為一切。五觀如來他人以身加毀不瞋名為眼見。他人以口罵辱不惱是名聞見。六觀如來八相成道名為眼見。聞八相時一切言說以為聞見。於中先聞未成道前所有言說。既成道下聞成道後所有言說。梵王先請。如來次違。梵王下復舉利重請。下佛因請為之宣說。於中初先敕聽許說。下明所說。宣說中道總明所說。次別顯之。別有五句。初三約就化行辯中。次一約就化人說中。後一約就化益論中。就前三中初句化人斷結行中明其中道。不破諸結明其非有。此如上說。無慧能破無惑可破名不破結。非不能破彰其非無隨相論治有惑可斷故非不破。又復聖人證實之時無惑可生亦名為破。非破不破是名中道牒以結之。第二化人度苦行中明其中道。不度眾生明其非有。於理無人可化度苦名為不度。非不度生彰其非無。隨世度人令出諸苦名非不度。是名結之。此二離障。第三化人成善行中明其中道。非一切成明其非有。於理無人可化成善故言非成。亦非不成彰其非無。隨世化人成三乘善故非不成。是名結之。上來約就化行辯中。次一就其化人說中。不自言師明不自高。不言弟子彰其不下。是名結之。下一就其化益論中。說不為利明無所得。非不得果明非無得。是名結之。上來別顯。下總嘆之。正實時真嘆其語淨。軟言合法名為正語。離妄不虛說為實語。言無乖離應時乖合故曰時語。言無綺異稱當法理說為真語。言不虛發語能益人微妙第一語能合法。上來廣辯。如來心實不可見下總以結之。   自下第三教見佛行。師子先問。如先所說菴羅果喻四種人等牒佛上言。有人行細心不實等辯前四人。是初二種雲何可知就之為問。如佛所說雖依是二不可得知重牒徵問。如佛所說四種人中雖依是二不可知也。   下佛先嘆。次述其言。所喻二人實難可知。下教撿驗。於中先教能驗之行。或有二下教示所驗。前中先舉四親近行。初二驗身。後二驗心。廣如上釋。具足四下結嘆四能。教所驗中戒有二種舉其所受。持者亦二舉其持戒。究竟不竟雙列二名。下辯其相令人識知。有人以緣受持禁戒明不究竟。為其世事因緣受持名有因緣。智者觀下教其撿驗。如來戒下明其究竟。於中有四。一明如來不為世事因緣受持故名究竟。二以是義下舉因況果明佛究竟。畢竟究竟正是一義。重言顯勝。亦可畢竟勝過菩薩。究竟過前不究竟戒。三我昔下即事以顯。四不究竟戒尚不能下舉劣顯勝成佛究竟。不究竟戒尚不能得二乘道果況大菩提。佛戒能得無上菩提明究竟戒。   自下第二教見佛性於中有三。一教見性。二持戒比丘雖不願下明所修行能相起發。三師子言若因持戒得不悔下問答料簡。初中行別有十四階。始從持戒乃至見性。戒中得失相形顯之。凡有五對。一所為分別。先舉次列下顯得失。為利持戒不見佛性及與如來。為法能見。二淺深分別。先舉次列下辯其相。三就為自為他分別。先舉次列下顯得失。四自持他教相對分別。先舉次列下辯其相。五大小分別。先舉次列下辯其相。後顯得失。受聲聞戒不見佛性及與如來。受菩薩戒則能見之。   下明不悔乃至見性。師子先問。下佛辯之。先辯後結。   第二段中明前諸行能相起發。得初後隨。   第三段中師子先難。若因持戒得不悔果因於解脫得涅槃果牒佛前言。戒則無因涅槃無果以理徵定。下就設難。戒若無因則名為常就前設難。不從因生故名為常。涅槃有因則無常下就後設難。然此不難涅槃無果。唯難向前從解脫因得涅槃義。先以有因難破常義。後難樂等。前難常中有因無常是略語也。若爾已下是廣難也。若彼涅槃實爾有因。本無今有便是無常。如燈喻真。下難樂等。涅槃若爾雲何得名我樂及淨。下佛先嘆。善哉總嘆。汝曾下別。無量佛所種善能問嘆問所因。不失本等嘆能不忘。次敕許說。下為解釋。先解初難明戒有因彰戒非常。文有五句。一明戒行因於聽法。二明聽法因於近友。三明近友因於信心。四明信心因於聞法及思惟義。五明信心與彼聽法互相因起。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信心因於聽法聽法因信正明相起。如是二法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雙牒重顯。信心是彼聽法家因故名亦因。聽法復彼因作因名亦因因。聽法望信義亦同爾。信心是其聽法家果故名亦果。聽法是彼果家之果故名果果。聽法望信義亦同爾。喻中尼乾立拒舉瓶色法為喻。如無明等心法為喻。問曰無明緣行可爾。雲何行支能緣無明。解有兩義。一前後分別。從前無明生於其行。行後還復生於無明。謂生□業受生無明。二同時分別。前無明時亦有業思。後行支時亦有無明。互相因起。餘亦如是。生能生下舉其非色非心之法以為譬喻。大小八相廣如上辯。今明此八互相因起。於中且就大小二生明相因起。餘類可知。生能生法不自生者彼大生相但能生於色心等法不能自生。其猶世間眼不自見指不自觸。不自生故由生生生明其大生由小生生小。生偏能生於大生故名生生大生。為此生生所生名生生生。生生不自生賴生生者明其小生由大生生。小生雖復能生大生不能自生。不自生故賴大生生。如是二生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雙牒重顯。解不異前。下合可知。   次答後難。辯明涅槃無因生故得名為常。於中有三。一正明涅槃是果無因。二是因非果名佛性下舉彼佛性是因非果。對顯涅槃是果無因。三因有二下簡彼菩提異於涅槃。是中宣說性淨之果以為涅槃。方便之果說為菩提。是故涅槃不從因生菩提得為生因所生。前中復三。一明涅槃是果非因。二明涅槃無因是果。三以是義下總以結之。就初段中是果非因謂大涅槃總以標舉。涅槃為彼了因所顯故名為果。而不生他是以非因。又不同彼佛性唯因故曰非因。雖言非因宗顯是果。何以下釋。先問後解。但解是果。句別有六。初之一句對劣顯果。涅槃一切果德中上故雲上果。是上果故名為果矣。次有兩句對因顯果。謂沙門果婆羅門果。沙門名息。八聖道分能息煩惱故名沙門。涅槃由彼顯了而得名沙門果。婆羅門者此名淨行。三十七品能治煩惱故雲淨行。涅槃為彼顯了而得名婆羅門果。後之三句對障顯果。斷生死者斷除分段變易生死方始證得故名為果。破煩惱者破五住結方始證得故名為果。為諸煩惱所呵責者體違惑染故名為果。一切煩惱違反涅槃故名呵責。言煩惱者名為過過顯前呵責。煩惱體是過患之法而呵涅槃。與彼涅槃而為過失故名過過。   自下第二辯明涅槃無因是果。初先正辯。師子言下問答重顯。前中初言涅槃無因而體是果總以標舉。涅槃不為生因所生是以無因。是果如上。雖舉是果意顯無因。何以下釋。先順次反後釋名義以顯無因。順中七句。無生滅者常故無因。無所作者不從作生所以無因。非有為者不藉緣造是以無因。此三是本。下重顯之。是無為者顯非有為。常不變顯非生滅。下無處所及無始終顯無所作。若有處所則可造作。無處所故不可造作。又若始微終著之法則有造作。無如是義故無造作。上來順解。言若有因則不得稱為涅槃者反釋無因。槃言因下釋名顯無。上來正辯。   下重問答顯無因義。師子先問。如佛所說涅槃無因是義不然非破令無。下牒佛說推為六中。有時無因非一向無。若言無者則合六無牒以總推。次辯六無。皆初列名後辯可知。涅槃亦下別明涅槃合彼六中有時無因。   下佛答之。先取其義明同畢竟。世法涅槃終不對下簡有異無明全不同。良以無因似彼世法畢竟不我故說為同。彼畢竟無乃無於我涅槃有我故說不同。初中汝說如是六義何故不引畢竟無者以喻涅槃乃取時牒以教呵。涅槃之體畢竟無因。如無我等釋同畢竟。第二辯明不同義中世法涅槃終不相對是故六事不得為喻略顯不同。名前六無以為世法。就世以求唯空無我無有涅槃真我可得。知復將何對於世。以無涅槃真我為對。故說世法畢竟無我。若有真我以為對者無我我所不名畢竟。若當就彼涅槃以求唯是真我無有世法無我可得。知復將何對於涅槃。以無對故不得宣說涅槃同彼世間之法畢竟無我。為是六事不得為喻。下重釋之。一切諸法悉無有我彰畢竟無不同涅槃。而此涅槃真實有我釋其涅槃不同畢竟。以是義下第三總結。以是前說六義是果七義無同。故涅槃法無因是果。上來第一正明涅槃是果無因。   自下第二舉彼佛性是因非果對顯涅槃是果非因。於中初言是因非果名為佛性略以標舉。下釋其相。先解非因生故是因非果明性非是生因家果。非沙門果故名非果明性非是了因家果。何故名因以了因故釋是因也。因有二種。一法佛性。二報佛性。如來藏體是法佛性。於此體上有可出生報佛之義名報佛性。其法佛性望彼涅槃性淨之果。但是了因而非生因。故下文言涅槃因者所謂佛性。佛性之性不生涅槃雲何為了。彼如來藏性是真法研之則明。從本已來有可顯了成涅槃義故名了因。如瓶中燈有可見義瓶破則見。其報佛性望彼菩提方便之果是其生因。從本已來有可出生菩提之義故名生因。今從初義。是故說言以了因故佛性是因。   自下第三簡彼菩提異於涅槃。方便菩提從因生故。先舉二因。生了列名。次辯其相。生法名生證了名了通相分別。了因非一且就燈辯。煩惱生因父母了因別就內論。穀等生因地等了因偏就外說。下約顯法。六句三對。初二一對。六度佛性望大菩提以分生了。六度為性。佛性為了。六度有二。一緣修六度。正能熏生方便菩提故名生因。二真行六度。正能集成方便菩提亦名生因。滿為果故。由見佛性成菩提智。如似色塵發生眼識故名了因。此初對中佛性六度及菩提果即為根本。下皆望此以別生了。宜須識知。次二一對。望初對中佛性菩提以別生了。望前佛性以為了因。六波羅蜜能了性故。望前菩提宣說生因。首楞嚴定生菩提故。此首楞嚴猶前佛性。了彼成德名首楞嚴。此首楞嚴為緣熏發。於其體上菩提得生故名因生。如依金體起莊嚴具非前後生。後二一對。望初對中六度菩提以別生了。望前菩提宣說了因。八正能了大菩提故。是義雲何。真心之體先為治熏。菩提德生。其德雖生猶為緣治之所隱覆不得顯現。更修八道觀真無妄息去緣治令真心中諸德顯了故名了因。望前六度宣說生因。信心能生六度行故。   前教見佛。次教見性。自下第三雙顯前二。師子先問。如佛所說見於如來及見佛性是義雲何。問其見相。如來之身無相貌下難其可見。於中先明佛身離相不可得見。後類佛性。   下佛答之。先對初問辯見相。如來之身有二種下釋去後難明其可見。前中先明見如來相。佛身二種略標所見。常與無常列其二名。下約此二彰其見相。其無常者為度眾生方便示現應化之身。可以目睹名為眼見常者真實解脫之身亦名眼見亦名聞見。初聞生信名為聞見。終證顯了說為眼見。   下明見性。兩門分別。一可見不可見相對分別。佛性二種總以標舉。可見不可見列其二名。其眼見者名為可見。自餘一切名不可見。下辯其相。言可見者十住諸佛可眼見也。言不可見九地已下一切眾生同非眼見名不可見。二眼見聞見相對分別。其眼見者十住諸佛眼見眾生所有佛性。於中別分十住唯見己身佛性。佛見眾生所有佛性。今此自他所有佛性通名眾生所有性故。宣說十住諸佛如來眼見眾生所有性矣。其聞見者一切眾生乃至九住聞有何處有佛性一切此如上辯。定能聞見種性已上。通則十信聞性不謗亦名聞見。此答初問。   下釋後難。明佛與性皆是可見。於中有二。一明佛身有色非色。二明佛性有色非色。三總就此二明色眼見非色聞見。初中如來有二舉數。次列兩名。下辯其相。色者解脫實德身也。諸根相好皆遍法界無礙自在故曰解脫。非色如來亦斷色者六道身滅故曰非色。   性中兩門。一佛望餘人相對分二。先舉二數。次列。下辯。色謂菩提果德性也。佛見分明故名為色。非色凡夫乃至十住就人顯示。十住菩薩見不了了名非色者釋非色義就勝解釋。餘類可知。是故偏言十住不了。問曰已知佛見了了名之為色。餘見不了名為非色。性實如何。釋言佛性相空體有。相空非色。體有義邊亦色亦心。體是真識故名為心。體是法身。眼耳鼻舌諸根之性故說為色。故經說言眾生身中有如來眼如來耳等。今欲約之明見不見是故偏說為色非色。此一門竟。   二菩薩及佛望餘說二。先舉。次列。下辯其相。道言色者謂佛菩薩就人顯示。初地已上見性分明同名為色。非色眾生就人顯示。地前眾生見性不了名為非色。問曰前說唯佛是色今以何故地上所見亦悉名色。色有體用。如來藏中色性法門是其色體。依此集起凡聖色身是其色用。體唯佛窮故前宣說佛見是色。真用之色地上漸見。見一切法皆從真起。故今復說佛菩薩見悉皆是色。第三段中色者眼見非色聞者。於前所說佛及性中色皆眼見非色皆聞見。准斯地上一切菩薩皆得名為眼見。佛及菩薩所有佛性皆名色故。從見如來至此第二。勸修趣入略明證行。   自下第三廣明證法。於中有二。一廣上初中所證理法。二一切眾生不可思下廣上初中能證行法。問曰前說有何不盡更須廣乎。釋言前者直出性體。未曾就人辯定有無。故今顯之。又前約就菩提因果明能證法。未就涅槃因果以論。故下辯之。又復前者明佛菩薩行修見性。未明凡夫二乘修見。故下辯之。明有縛解修道等也。就初段中先開章門。後廣辯釋。性非內外然非失壞是開門也。眾生身中即未有果名為非內。而有其因說為非外。以有因故必定得果名非失壞。其因現有果是當有故名悉有。   下廣釋之。先就向前第二段中眾生當性明凡未有顯成非內。師子吼言乳中無酪麻無油下廣就向前第一段中眾生現性明凡不無顯前非外。汝不可以有退心故言無性下明有性因終必得果顯非失壞。初中有二。一約乳酪轉變因果明性非有。二約樹子相生因果明性非有。前中有五。一師子吼當相立有佛破明無。二若乳無酪角亦無下師子以其非異因生證性定有佛破明無。二若乳無酪乳中亦無菴摩羅下師子以其不生異果證性定有佛破明無。四我今定知乳有酪下師子以其人取證有佛破明無。我若乳無酪雲何佛說二因已下師子以其緣正二因證性定有佛破明無。就初段中有二問答。初師子吼牒佛上言執為定有。如佛所說眾生有性如乳中酪金剛力士牒上因性。諸佛佛性如淨醍醐牒上果性。雲何說言非內非外將前微此。此問之中正徵非內非外隨來。下佛對之。明性非有。於中且就酪喻以答。我亦不說乳中有酪酪從乳生故言有酪釋有顯無。下師子吼乘言立有。乳實有酪。但一切法生各有時。酪法在於乳後而生非是先無。下佛對破。句別有四。一反有立無。二以二名破有立無。三舉後類前。四釋有顯無。就初句中乳時無酪亦無蘇等自立無義。一切眾生亦謂是乳舉世同知證成無義。是故下結。   自下第二以名破有成其無義。如其有者何故不得二種名字就乳正徵。乳中有酪何故不得乳酪二名偏名為乳。如人二能舉事類徵。   自下第三舉後類前成前無義。先舉後酪以類前乳。酪時無乳蘇至醍醐自明酪時無其餘味。酪時無乳果中無因。無生蘇等因中無果。眾生亦謂非乳蘇等舉他證無。酪時既無一切餘味。乳亦如是何得有酪。乃至醍醐亦如是者彰後生蘇乃至醍醐並無餘味。   自下第四釋有顯無。乳是酪因故言有酪非有酪體。文中初先舉其二因。次列。後釋。下就結有。   自下第二師子以其非異因生證乳有酪如來對破。有二問答。師子初言若乳無酪角中亦無何不從生舉異因難。下佛印取角亦生酪。何以下釋。角性煖故為緣生酪。如來何意說角生酪。為欲將角類顯乳故。類之雲何。角能生酪角中無酪。乳中生酪何得有酪。師子下以人取為難。若角生酪求酪之人何不取角。下佛為釋。我說二因角緣非正故人不取。   自下第三師子以其不生異果證乳有酪如來對破。有二問答。師子初問若乳無酪今方有者乳中本無菴摩羅樹何故不生舉異果難。下佛先印。乳亦能生菴摩羅樹。乳灌一夜生五尺故。如來何意說乳能生菴摩羅樹。為欲將樹類顯乳故。類之雲何。乳能生樹。乳中無樹。乳中生酪何得有酪。若一切下釋去難辭。若一切法一因生者汝可難言何故不生。明因別故不生菴摩。如四大下明果異故不生菴摩。舉彼四大造色各異。類明乳等生法各異。以是下結。以是因別果異義故不生菴摩。師子下復因喻請法。如佛向說正因緣因佛性是何。下佛為釋二因所攝。正謂眾生。緣謂六度。良以眾生真妄集成其猶礦石。真妄成故能為離妄淨德之本故曰正因。諸度但能除妄顯真故說為緣。此望何果。釋言望彼性淨之果。眾生實性以為正因。六度為緣。理在灼然望彼方便菩提之果義有兩兼。一眾生佛性以為正因。六度為緣。報佛之性正能生彼菩提果故。故下文言佛性正因發心緣因以此二因得菩提果。二六度正因佛性緣因。法佛之性不能正生菩提果。故故上文言復有了因佛性菩提。復有生因六波羅蜜阿耨菩提。正即是正。了即是緣。   自下第四師子以其人取證有如來對破。師子初言我今定知乳有酪性總相立有。何以下釋。以人取故明知定有。是故下結。下佛對破。文別有三。一正破所執。二明當服蘇今患臭下呵其妄取。三如有紙下教其正義。初中有四。一以人取破其定有。二何故賣人但取乳下以人不取破其定有。三世人無子故求娉下還以人取破其定有。四若乳有酪何故一時不見已下以人不見破其定有。初中有三。第一如來以人取刀類破師子人取證有。汝問不然牒以直非。何故下釋。一切眾生欲見面像即便取刀舉事類徵。人雖取刀刀中無面。求酪取乳何得有酪。   第二師子乘言執有如來對彼。師子初言以是義故乳有酪性准刀立有。以人取刀刀有面性。乳亦如是定有酪性。若刀無面何故取刀破無成有。佛答有三。一以所見顛倒來破。若刀有面何故顛倒。欲見南面而睹北像故曰顛倒。二以所見長闊。來破。有面應定何故豎刀則見面長橫刀見闊。第三約就自他以破。若是自面應當似己何故見長。亦應責言何故見闊。且責一邊。若是他面何得稱言是己面像。若因己面見他面者。何故不見驢馬等像。   三師子吼乘言救義。如來隨破。師子救言刀面非長眼光到彼尋刀看面是故見長。亦應說言光到見闊。且舉一邊。下佛破之。光實不到總翻其言。何以下釋。句別有六。前五破其光到方見。後一破其光去不到亦能得見。前五句中初以遠近一時能見明光不到。眼光若到遠應遲見。二以不見中間諸物證光不到若到應見。三見火不燒明光不到若到應燒。四遙見生疑明光不到。眼光若到到看應審何故生疑。五能見於水精物等明光不到。下次破其不到能見。因前被破人喜救義。眼光雖去無障礙處光到而見。有障礙處不到亦見。故今牒之若不到見。下就設難。等不到見何故但見水精中物而不見於壁外之色。如人上牆見牆外事眼光若去往至牆上何故不見壁外之色。上來六句廣破光到。是故已下總以結非。上來第一還以人取破其定有。   自下第二以人不取破其定有。汝言有酪牒上執辭何故賣人但取乳價不責酪直就乳正徵。偏取乳價。不責酪直明知無酪。賣草馬下舉事類徵。   自下第三重以人取破其定有。世人無子故求娉婦舉其取事。下就破有。句別有二。以先有兒徵為非女。若先懷妊便是其婦何得言女。二若是女下以先是女難破有兒。句別有四。一牒以直非。若言是女先有兒性故應嫂者是義不然。二何以下破有兒性亦應有孫過分類徵。若女生兒得有兒性。女中之兒亦應有兒故言有孫。三若有下破其有孫。恐其破徵齊立有孫故復破之。若有其孫是兒與孫便是兄弟。何以下釋。一腹生故。四是故下結無非有。以有兒性有前過故我說無兒。自下第四以人不見破其先有。先就乳等責其不見。次就樹徵。後類乳等。上來四段合為第一破其所執。   自下第二呵其妄取。明當服蘇今已患臭立喻呵責。言乳有酪亦復如是合喻呵責。知酪後出先生有想。   自下第三教其正義。文別有二。一明性非有。二眾生佛性不破壞下明性非無。前中有四。一喻說非有。喻別有三。文顯可知。二一切法本無有性法說非有。三舉前偈證成非有。四偈後釋義以顯非有。一切諸法因緣生滅汎明諸法非是本有。若眾生內有佛性者應有佛身。如我今者正明佛性本無非有。此說無果不言無因。問曰經說眾生身中有佛眼耳鼻舌身等如我不異。此說言無有何所以。釋言佛性有其二種。一法佛性。本有法體與佛無別。隱顯為異。如在礦金與出礦金多少無殊淨穢為異。二報佛性。本無法體。但於向前法佛性上有其方便可生之義。如礦中金有可造作莊嚴具義。亦如樹子不腐不壞有可生義。非先有樹已在子中。以餘經說。是法佛性此經言無是法佛性不相乖反。   第二明性非無之中文別有四。初眾生性不破壞等法說明有。二如眾生中所有空下喻說明有。於中初明虛空是有。若使眾生無虛空下破無成有。以是義下引說證有。虛空界者是名虛空結空為有。三佛性如是合喻明有。四十住下就人分別。有四。一明佛性佛菩薩見。二非是下明非凡夫二乘所見。三是故下明不見損。四見佛性下明見知益。   自下第五師子以其緣正二因證性本有如來對破。師子先問。眾生有性如乳中酪自立有義。若乳無酪雲何佛說有二因等破無成有。虛空無性故無緣因舉無顯有。佛破有三。一就喻破有。二就法破有。第三雙就法喻破有。初中三番。第一如來對問正破。若使乳中定有酪者何須緣因待緣方有明知本無。   第二師子乘言救有如來難破。師子初言以有性故故須緣因總立有義。何以下釋。為欲明見故須緣因。初先法說。次以喻顯。喻別有三。乳中下合。是故下結。是故雖有要須了因結明須了。以是義故先有酪性結成有酪。下佛破之。文別有二。一約性酪徵立性了。二若是了因復下須下難破性了成無性酪。前中初言若使乳中有酪性者牒其所立。即是了因徵立性了。乳中既得有其性酪。酪由了有。明知乳中即有性了。   就後難破性了之中文別有四。初若是了因復何須了以內徵外。乳中先自有其了因何須乳外醪煖為了。此即以外破內。現見要須外事了因明知乳內先無性了。性了既無烏有性酪。   二若是了因性是了下徵令自了。徵相雲何。若是乳中所有了因性是了者常應自了。使人眼見不能自了。使人眼見明性非了。既無性了寧有性酪。三若是不了何能了他難破了他。難相雲何。乳中了因不能自了。何能了他乳中之酪令其性有。   四若言了因有二種下難破俱了。雲何難破。乳中性了能自顯了能復了他。乳中之酪義無斯理。文中初言若了有二自了了他是義不然舉以直非。了因一法雲何有二以理徵責。若有二下將乳類破。若有二者乳亦應二准了責之。責之雲何。乳中了因得有自了了他二種。乳亦應二。一者有自性之酪。二有了因所了之酪。若乳無二雲何了因而獨有二以乳破了。乳中既無兩種之酪雲何乳中獨有二了。了無二故不能自了亦不了他。何能了他乳中性酪令其有乎。此第二番。   第三師子乘言救義。如世人言我共八人自數數他。了因亦爾自了了他。下佛對破。了因若爾則非了因准喻破了。了因同彼我共八人故曰若爾。自色不能自數數他。了因同彼不能自了亦不了他何成了因。是故說言則非了因。何以下釋。數者能數自色他色故得言八辯其數相。標牒數者智慧能數。自色他色是其所數。就所數中自色為一他色有七故名為八。次定是非。而此八中自己色性不能辯了己體為一他色為七名無了相。此顯非也。無了相故要須智性乃數自他此彰是也。下約破了。是此了因同。其自色不能自數及數他故。不能自了亦不了他。上來第一就喻破有。自下第二就法破有。句別有四。一一切眾生有佛性性何故修習無量功德難破有性此名佛果為佛性性。眾生身中已有佛果何須修習。二若言修習是了因者已同酪壞難破須了。師子立意性體雖有須修了之令現。故舉破之。已同酪壞指同。前酪前酪喻中若有性酪應有性了。若性是了何須外緣以為了因。破此同彼名同酪壞。三若言因中定有果下重破有性成上初句。若言因中定有果者戒定智慧則無增長以理正破。前初句中有不須修。此句之中有無增長。左右言耳。我見世人本無漸增舉見驗非。四若言師教是了因下重破能了成前第二。若言師教是了因者舉其能了。前第二中行為能了。此說師教以為能了。言左右耳。當受教時受者未有戒定智慧辯其道理。始聞未行是故未有若是了因應了未有雲何乃了戒定智慧令得增長就之設難。難意雲何。若彼師教是其了因正應了向所未有者戒定智慧今其使有。雲何乃了性戒定慧令得增長。問曰上來何曾說有性戒定慧而為此難。彼立因中所有果性即是自性戒定智慧故為此難。   自下第三雙就法喻破其本有。有二問答。初師子門。若了因無雲何得名有乳有酪以理直請。下佛答之。先立三答。次辯其相。舉後答前名為轉答。默止令解說為默答。異法相並令疑捨取名為疑答。指文可知下。就三中初門對門我今轉答總以標示。如世人言有乳有酪以定得故得名有者就喻轉答。牛食水草定得乳故說言有乳。有乳之者定得酪故名為有酪。佛性亦爾有生有性以當見故就法轉答。   下師子吼重複設難。佛說不然牒說總非。下廣顯非。文別有三。初過去已滅未來未到雲何名有總難法喻。現若不有正得名無雲何乃言當有名有。此正難當過去類之。二若言下別難前喻。若言當有是義不然牒喻以非。如世間人見無兒息便言無子舉事類徵。世人無兒正得言無不得言有。乳中無酪正可說無。雲何說言當有名有。三一切生下別難上法。一切眾生現無佛性正可說無雲何言有。   下佛答之。於中初先汎立有義。後就答問。就立有中正明當有通論過去。文別有四。一明過有。如橘從芽其生異一切甘甜。熟已乃酢酢由本子故名過有。二明當有。如種胡麻預說有油。三重明過有。如人罵王多年受殃。四重明當有。如問陶師預答有瓶。上來立有。下就答難。乳中有酪就喻以答。眾生性下就法以答。佛性如是略明當有。欲見已下廣顯當有。欲見佛性應當觀察時節形色。是故我說一切有者未來淨身得見佛性。是故名為時節形色。   上來第一就其乳酪轉變因果破定有性。自下第二就其樹子相生因果破其有性。文別有三。一師子吼當相立者如來對破。二如佛說二種因下師子以其緣正二因證性本有佛破明無。三若尼拘無性何不出油下師子以其不生異證性本有佛破明無。初中師子先立有義。一切無性雲何而得阿耨菩提。以因故得。因謂佛性法說明有。一切無性雲何而得破無成有。以因故得明有非無。何等因下出其因體。若尼拘下喻說明有。喻中尼拘正立其喻。如瞿曇下轉喻顯喻。尼拘陀子亦如是下合喻顯喻。如世尊下帖喻顯喻明有佛性。佛性如是合喻明者。下佛且就尼拘之喻以破其有。汝言子中有尼拘陀是義不然牒以總非。如其有者何故不見略以徵破。如世間下廣以徵破。於中先舉世間八種不見因緣。次明尼拘不同彼八責其不見。若言細下遮其同義。初先正破。本無粗下以理教示。破中若言細障不見是義不然牒以總非。人謂子中尼拘陀樹同前第五細故不見。亦同第六障故不見。故牒非之。何以下釋。先徵後辯。樹相粗等破前細也。子中之樹必具根莖枝葉等事故言相粗。若言性細雲何增長遮其救義。恐其宣說性細事粗故為此遮。若障不見常應不見破前障也。汝立性樹障亦應性有性障故常應不見。下教示中本無粗相今則見等明粗本無。本無見性今則見等明見本無。子亦如是本無樹下類以教之。所生之樹同粗同見本無今有竟有何咎。   自下第二師子以其緣正二因證有本性佛破明無。師子初言如說二因尼拘陀子以了因故令細得粗乘言救義。由佛前言若性細者雲何增長故為此救。佛破有四。初若本有何須了者難破有樹。二若本無下難破無粗若無粗性了何所了是一破也。本無粗性竟何所了。若本無粗了故生粗何故不生佉陀羅樹是二破也。二俱無故釋破所以。粗與佉陀並皆先無何不俱生。三細不見下責其不見。若細不見粗應可見法說以責。如一塵下喻說以責。如是子中粗應可見合喻以責。何以故下辯相以責。辯明子中樹有多果果有多子子有多樹故名為粗。四若尼拘子有性生下舉燒類破。於中四句。一將樹類燒。若子生樹便言有樹見子被燒本應有燒。二若本有燒樹不應生難破有燒。師子被徵喜立性燒故須難破。三若一切法本有生下難破生滅兩性並立。師子被徵喜於樹中建立兩性。生性故生滅性故燒故復破之。破意雲何。子中生滅兩性既並。以何義故先生後滅不得一時。四以是義下結成無性。   自下第二師子以其不生異果證性本有佛破明無。有二問答。初師子言若尼拘陀無樹生樹亦無有油何不出油。下佛印取明亦生油師。子重徵。何故不名胡麻油也。下佛為釋。非胡麻故當問正解。如火下喻。尼拘下合。甘蔗下喻。文顯可知。上來第一明眾生中即未有果顯前非內。下明有因彰前非外。師子先作無性之難。下佛釋通。難中准答有十二。句文中少一。其十二者。一以業得果難破有性。二若生有性何緣闡提斷善根下舉一闡提斷善墮獄難破有性。三若菩提心是佛性下舉一闡提斷菩提心雖破發心為佛性義。四若生有性何故名為初發心。下舉初發心難破有性。五雲何而言毘跋致下舉退不退難破有性。六一心趣下執緣為正難破有性。七如乳下舉有佛性徵破假緣。八若定有性行人何故見三惡下舉有佛性徵破有退。九亦不須修六波羅蜜多下舉修乃得證無佛性。其第十句舉有佛性責人不見。文中略無。其第十一僧若常下舉僧常住無作佛義難破有性。其第十二眾生本無菩提心十舉菩提心本無今有類性本無。准答定爾不得增減。   就初句中師子初言乳中無酪麻無油等牒佛上來無性之言。如佛先下破佛前來有性之語。何以故下自立無義。先徵後辯。人天無性故可作等舉近類遠。菩薩以業得菩提等將遠類近。   第二句中若生有性牒佛有義。何因緣下舉事難破。   第三句中若菩提心是佛性者逆取佛意。下對徵破。一闡提等不應能斷是一徵也。佛性常法雲何可斷若可斷者雲何言常是二徵也。若非常者不名佛性是三徵也。   第四句中若生有性牒其有義。何故名為初發心耶對以徵破。此還約就發心為性故為此徵。性是常法雲何初發。   第五句中文少不足。若具應言若有佛性雲何而言是毘跋致阿毘跋致。毘跋名退。阿毘不退。佛性常住雲何得有退不退義。毘跋致者當知無性以退證無。   第六句中別有兩句。一執緣為正。二難破別性。前中初言一心趣向是求佛心。大慈悲等念眾生心。此二一對。見生死等厭有為心。觀涅槃等求無為心。此二一對。信三寶等是歸善行。受持禁戒是離非行。此二一對。上來舉如是等法名為佛性執之為正。自下第二難破別性。若離上來一心趣等別有佛性。何須此等而作因緣。   第七句中乳不假緣必當成酪舉其所同。不假人功水瓶繩攢名不假緣。非全不假醪煖等緣生蘇不下彰其所異。眾生亦爾有佛性者應離緣得徵同前乳。   第八句中先定有義。行人何故見三惡等舉退難破。   第九句中先以有性難破須修。非不因下以其須修難破有性。   第十所少已如上辯。   第十一中以僧常住無作佛義難破有性。如佛先說僧寶是常舉佛先言。如其常者則非無常以理審定。非無常下難破得果。僧若常下以不得果難破有性。   第十二中初先明其菩提之心及菩提果本無今有。次將類性。以是義下結成無性。   下佛先嘆。後為辯釋。釋難不盡而復不次。前十二中但釋九句。第二第六及第十二略而不解故雲不盡。就所釋中先答第一第四第八。卻答第三第七第九第十及第十一。後答第五故雲不次。文中初言一切眾生實有佛性翻答第一明有非無。汝言有性不應初發牒第四句。下為辯釋。心非佛性明性異心。何以下釋。   汝言何故有退心者牒第八句。下為辯釋。明有性故不畢竟退。實無退心正明無退。若有退下難破有退成心無退。以遲得下釋成退義成非永退。以斯准驗。但令一念發心求佛定得菩提無退滅理。   此菩提心實非性下答第三句。向前問言若菩提心是佛性者一闡提等不應能斷。今明此心非佛性故闡提能斷。文中初言心非佛性略為釋非。何以故下釋顯非義。先徵後辯。一闡提等斷善墮獄舉斷顯非。若菩提心是佛性下破是顯非。兩句破之。初明若心是佛性者是心則常。一闡提輩不能得斷不名闡提。而菩提心為人斷絕成闡提故明知非性。後明若心是佛性者則非無常。是無常故明知非性。上來釋非。是故下結。   次答第七。汝言有性不應假緣如乳成酪是義不然牒問總非。何以故下釋顯非義。先徵後辯。若言五緣成於生蘇牒前問中所異之喻。佛性如是辯性同之。   譬如已下答第九句。向前問言若有佛性不應須修六波羅蜜。今此約喻明雖有性要修乃得。文中先喻。後合顯法。喻中眾石有金有銀有銅有鐵喻生有性。眾石喻於種種眾生各有性也。俱稟四大一名一實而其所出各各不同。喻諸眾生得果各異。俱稟四大喻諸眾生同以陰成。言一名者同一礦石。喻諸眾生同名眾生。言一實者同用四大以為體實。喻諸眾五陰為實。而其所出各不同者喻性別故得果各異。要假眾緣然後出生喻諸眾生假緣得果。是故當知本無已下喻明佛果在因未有道其本無。顯必假緣。下合顯法。眾生佛性合前眾石有金銀等。不名為佛合本無金。以諸因緣和合見等合假眾緣然後出生。   次答第十所少之句。汝言有性何故不見牒其問辭。准此牒辭外國經本定有此問。不然總非。何以下釋。緣未合故無緣不見。以是義下得緣方見。先舉二因。緣正列名。正因佛性緣因發心辯定二因。以二因緣得菩提者明因得果。佛性望於菩提之果說為正因。此文最顯。如石出金舉喻類顯。   汝言僧下答第十一。明僧常住皆由佛性不得說言僧常無性。先牒問辭。下為辯釋。釋中四番。第一明其聖弟子僧常由佛性。二明十二部經之僧常由佛性。三明十二因緣之僧常由佛性。四明佛僧常由佛性。四十初番就僧說僧。中二就法。後一就佛。問曰佛法雲何名僧。釋言分相佛法非僧。通論皆有和合之義故悉名僧。就初番中先總釋名。下別顯之。先舉二數。次列後辯。世僧聲聞義僧菩薩。良以菩薩證真成德故名義和。下就二僧明常無常。世僧未能證性成德所以無常。義僧證僧所以常住。於中先明佛性是常。下明義僧常同佛性。常由佛性何得難言僧常無性。   第二番中復次有僧謂法和合總以標舉。謂十二部辯出僧體。十二部經言義相扶名和名僧。十二部常故我說僧常就之辨常。此直論常不辯十二常之所以。持實論之佛性常故能詮教常。教常由性那得言無。   第三番中僧名和合總釋名義。下別顯之。名十二緣出其僧體。十二因緣相順不乖故名為僧。十二緣中亦有性下明十二緣由性故常常而有性。先明有性。十二緣常佛性亦爾約性顯常。依本顯末應當說言佛性是常因緣亦爾。但今文中舉末推本。是故說言十二緣常佛性亦爾。問曰因緣是生死法雲何名常。釋有兩義。第一攝法從人就事。三世流轉實是無常。第二癈人以論其法。清淨法界緣起集成。因緣法門無所屬著無有彼此古今恆定故名為常。故下文言十二因緣無有住處故得為常。下文復言十二因緣有佛無佛性相常住。華嚴亦說十二因緣是無為法。此等皆說因緣法門不論其事。如十二因一切諸法例皆同爾。故下文中宣說法陰法界法入悉無住處故齊名常。然今且說因緣常矣。此因緣中曠備法界洹沙 義莫不皆常。非唯一相。第四番中僧名佛和舉其僧體。佛德無乖故名僧。是故我說僧有性者明僧有性。佛是僧故僧有佛性僧是常。理在易知故略不論。   下答第五有毘跋致阿毘跋致。以此言廣故在後答。汝言有性雲何有退有不退者牒舉問辭。次敕許說。下廣釋之。文別有四。一廣明退。二明不退。三明不退不名佛性。四明退者不無佛性。初中有五。一十三法退。二六種法退。三一因緣退。謂聞苦行其心退。四五種法退。五二種法退。明不退中初問。次辯。後總結歎。歎中初言亦名施主明能益他。能攝佛法施眾生故。見如來等彰其益已。能調已下復明益他。善能護下復明益已。此第二竟。以是義故不退之心不名佛性是第三段明前不退不名佛性。   汝不可以有退心故言無性下是第四段明退心人不無佛性。然此一文義有兩兼。近則明前退心之人不無佛性顯其非外。遠則廣上然不失壞舉修得果明本有性故非外。以有性故終必得果名不失壞。於中有二。一明退人終必得果。二師子言雲何有退不退以下明退心人終所起行。初中不可以有退心言無佛性遮其無見。二譬如二人俱聞已下舉得顯有。以是義故我經說下結成有性。就舉得中先喻後合。喻中有四。一二人俱發喻。二路值下訪問所求喻。三聞是事已一人悔下有進有退喻。四時悔還者見是事下退人後得喻。初中二人喻修行者。進退兩分說為二人。俱聞他方有七寶等喻聞正法。說生死外有佛可求名聞他方。山喻涅槃。泉喻佛性。有能到者永斷貧等聞到有益。得涅槃財名斷貧窮。證性常住名增壽命。唯路懸等聞修有苦。時彼二人俱欲共往喻起思惟思欲趣向。一人嚴下喻明修行。先明二人起行因別。相與前進正明修行。   第二段中路值一人多齎寶等喻逢如來。便前問等喻問所求。其人若下喻佛為說。先明所求有實不虛。後彰往者有苦不謬。   第三段中先明二人進退兩心。先退後進。是時二人一則悔下進退兩行。先退後進。   第四段中悔人後得文顯可知。   合中寶山喻涅槃等合上初段。所逢人下合第二段。一人還下合第三段。初先正合進退兩人。下約論性。明人雖退性常不變。於中初法次喻後合。菩提道中終無退下合第四段退人後得。先出道理。菩提道中終無退者雖退還復必當得故。次舉前喻後合可知。前喻及合合為第二舉得顯有。自下第三結成有性。以退心人終得義故我經中說一切有性。   上來第一明退心人終必得果。   自下第二明所起行。師子先問。雲何有退終得不退。下佛為辯。於中初先總舉讚嘆。若修三十二相業緣得名不退是總舉也。名菩薩下是嘆勝也。修此業者名道眾生故名菩薩。道生中大名摩訶薩等。堅守正道名不動轉。能攝菩提饒益眾生名憐。一切。超過二乘名勝一切聲聞緣覺。更無退失名阿毘跋。次別顯之。後總結嘆。   上來廣前所證理法下次廣上能證行法。何故須廣。前約菩提因之與果明能證法未論涅槃故下辯之。又上文中明佛菩薩有行有眼能見佛性。未明凡夫二乘人等證行有無。故下辯之。明凡二乘亦有縛解修得之義。文中初先開列四門。下廣辯釋。其四門者眾生不思是第一門。佛境不思是第二門。業果不思是第三門。佛性不思是第四問。四中初一是修證人無一神主而能相續究竟得果故曰不思。後三證法佛境是果。大般涅槃是佛境界。隨化去流實則常恆故曰不思。業果佛性此二是因。業果緣因緣因之行前後相起。能生為業。所生為果。業果不斷。究竟佛德故曰不思。佛性正因。性隨緣染而無失壞。終可顯了成大涅槃故曰不思。是中宗意不欲明性。舉性為成大涅槃矣。何以下釋。如是四法皆悉是常常故不思是總釋也。佛境佛性是常可知。一切眾生雲何名常。一切眾生真識為體。真為體故起相不絕故名為常。所修業果雲何名常。亦以真識依持力故起行不斷故名為常。   下別釋之。初先廣前眾生不思。有二因下廣前業果不可思議。眾生佛性為悉共有為各各下廣前佛性不可思議。十六國下廣前佛境不可思議。初中有三。一就前際明諸眾生常不可思。二斷常下約就後際明諸眾生常不可思。三是故下結。初中眾生煩惱覆障故名常者以如來藏依持力故煩惱不斷。常為彼覆故名為常。第二段中初明眾生斷卻先際。常有煩惱故名無常。所受樂下明證後磴涅槃常法故得名常。前中初言斷常煩惱故名無常以理正辯。若言已下破他定常常不可斷。何故修習八聖道分為斷眾苦眾苦若斷即名無常翻邪顯正。證常可知。第三結中是故我言眾生惱覆不見佛性不得涅槃順結初段。反結後段。雲何結初。順明眾生從本已來常為惱覆故不見性不得涅槃。雲何結後。反明眾生煩惱覆故不見佛性不得涅槃。即顯斷故能見佛性得大涅槃故名為常。   下次廣上業果不思。文中有二。一明縛解業果不思。二師子言眾生陰空誰受教下明其修道業果不思。前明縛解令人斷縛以求解脫。後彰修道便人修業以求其果。就縛解中有五問答。前三就凡明有縛解。後二就彼二乘之人明有縛解。就前三中初師子吼廣以多義難無縛解如來釋有。第二師子舉無我人難無縛解。如來釋有。第三師子乘言重難如來為解。初中師子廣以三義難無縛解。一舉如來所說二因難無縛解。一切淨法有二因生故應無縛。一切染法有二因生故應無解。二舉五陰生滅無人難無縛解。三舉五陰前後生滅不常不斷難無縛解。以不常故前不至後故應無縛。以不斷故後生不絕故應無解。難意如是。文中初法次喻後合。下就結難。   下佛答之。先敕許說。後正為解。前三難中但釋後一明其有縛。若得親下彰其有解。縛中有三。一從現起中。二名無差下從中起生。三生時諸根具不具下從生起縛。初中先明現陰死相。法喻及合文顯可知。下明從現起中陰相。先法次喻。喻中有二。一舉燈生闇滅為喻。二舉印印泥為喻。印喻有四。初印印泥印與泥合明現起中喻。二印滅下現滅中成喻。三而是下前不至後喻。四文非下後藉前生喻。下合顯法。就印喻中但合後三。現滅中生合第二句。是現在下合第三句。中陰五陰亦非自下合第四句。如印印下舉喻以帖。但牒第二。   自下第二明中起生。於中先辯中陰之相。中陰二下明中起生。前中三句。一約對現陰辯其同異。名雖無差是其同也。五陰名同故曰無差。時節各異是辯異也。時別中現故曰各異。二約眼分別。現陰粗故肉眼能見。中陰細故唯天眼見。三約食分別。現陰粗故多藉揣食。中陰細故多藉三食。所謂思觸及與識食。意猶識也。四食如何。論釋不同。依如成實餅果飯等名為揣食。思求揣食令命不絕名為思食。冷煖等觸名為觸食。心識持身令不滅壞名為識食。若依毘曇一切色法持身不壞悉名揣食。心數法中思為思食。觸為觸食。六識心王名為識食。此經所說多同毘曇。然今從多宣說中陰但有三食。理實於中亦有揣食。如雜心說食何等物。女人中陰還食人中所食香氣。餘亦如是。   下明起生。先法後喻。法中五句。一明中陰有二種思謂善與惡。二明中陰起二覺觀謂善與惡。惡業熏心生於惡念名惡覺觀。善業熏心生於善念名善覺觀。三於父母交會之時乘業趣向。四到生處起三煩惱。男人受生於母生愛。見母是已交會女人所以生愛。於父生瞋。見父是其所競男子所以生瞋。父精出時謂是已許暢已婬精是以歡喜。此謂已有是見。煩惱三毒分之是癡分攝。女人受生翻前可知。五以是下明由三惑壞中起生。上來法說如印喻之。   自下第三明從生陰起於繫縛。四句辯之。一明生時根具不具。為依具根集起煩惱所以論之。二明依根發生煩惱。生愛生癡及生倒見。三明煩惱發生諸業業生煩惱。四結成縛義。是名繫縛結成子縛。以是義故名五陰生結成果縛。   上來明縛。下次明解。初法次喻後合下結。法中初明親近善人。便得聞下聽聞正法。以聞法下明繫念思。得大慧下明如說行。行有八句。喻合及結文皆可知第二對中師子初先舉無我人難無縛解。空中無刺。雲何言拔難無解也。陰無繫者雲何繫縛難無縛也。下佛答之。明有煩惱繫縛五陰名色縛生所以有縛。離此名解。文中先明煩惱繫陰離之名解。後彰名色繫縛眾生離之名解。前中初法。法中明縛略不論解。煩惱縛法攬之成陰名縛五陰。惱陰同體故言無別。下約喻縛解雙論。兩喻兩合文顯可知。下次明其名色縛生離之名解。如說名色繫縛眾生明其有縛。名色猶是向前五陰。攬之成人名縛眾生。名色若滅則無眾生彰其有解。離名色已無別眾生離眾生已無別名色約就前解明人與法同體無別。以同體故但離名色則無眾生。但離眾生亦無名色。亦名名色繫縛生等約就前縛明人與法同體無別。以同體故但有名色則縛眾生。但有眾生亦縛名色。第三對中師子初先執人異法難破向前名色縛生生縛名色。初言如眼不自見等自立道理。雲何如來說言名色繫縛名色難破佛義。何以故下釋顯難意。先自徵責。如來上來未曾宣說名色還復繫縛名色。我以何故為此難問。下對釋之。如來向前宣說名色即是眾生復言眾生即是名色以是義故若言名色繫縛眾生即是名色繫縛名色。   下佛答之。答意如何。彰彼名色集成眾生生外更無故說即是。假實相縛非實縛實。是故不得宣說名色還縛名色。文中初先就縛正答。先喻次合後結可知。若離已下就解以答。良以生法無別體故遠離名色。即得名為眾生解脫。是故下結。   上來就凡明有縛解。下論二乘有兩問答。師子初先乘前難後。若有名色是繫縛者諸阿羅漢未離名色亦應繫縛。佛答有二。一約有餘涅槃以答。二譬如下約就無餘涅槃以答。前中初先汎舉二脫。次列其名。斷生死因名為子斷。滅生死果名為果斷。下約二脫以答其問。答意如何。明阿羅漢現無煩惱故無子縛。陰身未滅故有果縛。文有四句。一明羅漢已斷子縛。二未斷果下明有果縛。於中初先明其有縛。不見佛性不得菩提彰其無解。三以是義故可言果縛結前第二。不得說言名色繫縛結前第一。   下就無餘以答其問。明阿羅漢現斷煩惱後報不生是故一切繫縛悉無。文中先喻。如油未盡明則不滅反喻羅漢因滅果存。若油盡者滅即無疑順喻羅漢因盡果喪。下合顯法。先合反喻。若得斷下合後順喻。   自下師子乘佛前言難喻乖法。初言燈油二性各異明喻異法。燈熱油冷名性各異。眾生煩惱不如是等彰法異喻。眾生煩惱則不如是總明其異。下別顯之。別中三番。一明眾生即是煩惱。二明眾生即是五陰。三明煩惱即是五陰。以此相即故不同喻。雲何已下結難徵佛法喻迢別。雲何如來取燈為喻。   下佛答之。答意如何。明前喻者但取少分非是全喻。文中有四。一舉八喻彰其所異。二凡所引喻不必盡下立少分喻彰其所同。三離水無下准於前法更立異喻。四若欲得合彼燈喻下唯於前喻更立異法。   就初段中先舉八喻。喻實有十。簡去少分及與多分故但言八。次列其名。下廣辯釋。雖舉八喻為對最後遍喻辯異餘乘論之。   第二段中初先汎論。一切引喻不必盡取或取少分或多或全。次立兩種少分之喻。我言燈者約之顯前。   第三段中准於前法更立異喻。兩喻兩合。文顯可知。   第四段中准於前喻更立異法用合燈喻。諦聽我說敕聽許說。下正合之。合以顯法。炷喻二十五有之身。油喻愛結。明喻智慧。除破黑闇喻滅無明。煖喻聖道。如燈油盡明炎則滅牒舉其喻。眾生愛盡合油盡也。其明滅者喻智慧滅。其炎滅者喻彼變易生死果滅。此等滅故證見佛性。見佛性故雖有真實法身名色不能縛繫。亦可應化名色不縛。以不縛故雖現在於二十五有不為其污。   下次明其修道業果。初明有修。如說偈下明所修行。前中經文有三問答。初師子吼舉無我人難無修道。眾生陰空誰有受教修集道者。下佛答之。明雖無人而有念心智慧心等相續不斷故有修道。第二師子乘言重問。念等盡滅無所成辯又無增長雲何有修。於中初言如是等法唸唸滅者牒佛前言難無成辯。是唸唸滅重牒前言。難無增長。准下答文此言略少。若具應言是唸唸滅雲何增長。亦相似下牒佛前言明定相似難無增長。雲何修習總以結徵。   下佛答之。先對初句明有成辯。汝言唸唸滅雲何增下對第二句明雖生滅而有增長。如犢子下對第三句雖唸唸滅明後過前非定相似。初中如燈雖唸唸滅而破闇冥喻有成辯。次合顯法。下復重舉三喻顯之。此即是其先後喻也。第二段中言唸唸滅雲何增長舉其難意。心不斷故名為增長法說明增。如人誦下五喻顯之。第三段中初先立喻明有增長。譬如犢子生便求乳實無人教舉其喻。雖唸唸滅初飢後飽故不相似明後過前。若相似者不應異生破定相似。若言相似不應異飢更有飽生下約顯法。眾生修道亦復如是合前犢子生便求乳。初雖未下合前初飢後飽等言。   自下第三師子舉彼須陀洹人生於惡國難破向前增長之義。文中初言須陀洹人雖生惡國猶故持戒不殺盜等舉佛舊言。下就設難。難中有三。初須陀洹陰即此處滅不生惡國修道亦爾不至惡者將身類道明不至後。須陀以前無道之身名為惡國。無漏聖王不居中故。後得道身名為淨國。無漏居故。彼現五陰不至惡國。聖道亦爾道不至後。後則劣前雲何相似。尚不相似焉有增長如犢飲乳。二若相似下難後似前。若後似前何故不生淨妙國土而生惡國。三若惡國陰非須陀下遮佛非義。若佛宣說生惡國者。非須陀洹故不似前。雲何不作殺盜等惡。   下佛答之文別有四。先答第三。次答第二。復答第三。卻答第一。故有四文。初言須陀雖生惡國終不失於須陀名者答第三中若惡國陰非須陀洹。明雖生惡不得言非。陰不相似是故我引犢子為喻答第二難明後過前。非直相似是故說言陰不相似。如犢飲乳初飢後飽雲何不似。去涅槃界近於前故。   雖生惡國以道力故不作惡者釋第三中雲何而得不作惡業明由道力。初先法說。如香山下四喻顯之。就初喻中譬如香山有師子王喻須陀洹現陰身中有無漏道。一切鳥獸無敢近者喻惡不生。有時是王至雪山者喻無漏道流至末後得道身中。一切鳥獸猶不住者不敢住於空香山中。彼空香山喻須陀洹中間所受無道之身。由前道故惡業不行。下合可知。後之三喻併舉總合文皆可識。   須陀洹陰於此滅下卻答初難。先答初中須陀洹陰於此處滅不至惡國。明後所受猶故是其須陀洹陰非全不至。文中初法次喻後合。譬如人下答初難中修道亦爾不至惡國。明後還得非全不至。初先立喻。如人巨富喻須陀洹現備聖德。唯有一子喻須陀洹現在造作次生之業。先已終沒喻彼生業起已謝往。其子有子在他土者彼業所生未來之果名子有子。果起在當名在他土。其人終已喻須陀洹現報遷滅。孫聞是已收其產業喻須陀洹無道身中起無漏得。得彼過去所修聖道。所得聖道過修非今名知財貨。非其所作得之無障名為收取無遮護者。何以下釋。相續□□名為姓一。下合可知。   上明有修。下次明其所修業果。師子先問。如來次答。有難解者下復重顯。   初中師子先舉昔偈。偈中上半明三學因。後半明得涅槃之果。此即是上業果不思。下問雲何但問上半。下佛答中先解上半明三學行。壞疑心者為修道下釋後半偈明近涅槃。又釋前半明其行體。釋後半偈明次第成。前中三番。初番明其護小乘行。第二明其破凡夫行。第三明其息煩惱行。亦可初番總利自他。修為眾生名為利他。心無取著說為自利。第二一番偏明利他。第三一番偏明自利。初中先別。後總結之。別中先戒。戒中初先舉劣顯勝。雲何真下辯勝過劣。先問次釋。若為度脫一切生等是利他也。如是修時不見戒等是自利也。不見戒者不見戒體。體謂色等。不見相者不見戒行防禁之相。餘者可知。若能下結。   定中亦先舉劣顯勝。初問次辯。後結顯過。雲何真下辯勝過劣。先問次辯。初為生等明其利他。句別十二。作是行下彰其自利。不見三昧不見定體。體謂定數。不見相者不見定心寂靜之相。餘者可知。若能下結。   慧中亦先舉劣顯勝。初問次辯後結顯過。雲何真下辯勝過劣。先問次辯。先明其利他。如是修下明其自利。不見慧者不見慧體。體謂慧數。不見相者不見智慧能分別相。餘者可解。是則下結。上來廣辯。   下總結之。修集如是戒定慧等結前勝也。不能已下結上劣也。   第二番中先明修戒。為破十六惡律儀者。雜心論中宣說十二。彼十二中十種同此。所謂屠羊養豬養雞捕魚捕鳥獵師作賊魁膾獄卒及與咒龍。兩種異此屠犬伺獵能為下結。   次明修定。先問次辯能斷一切三昧是其總也。所謂下別。無身三昧是空處定。無邊心者是識處定。緣無邊識名無邊心。淨聚三昧無所有定。能於多緣心聚一處故名淨聚。世邊三昧依之起於有邊之見。世斷三昧依定計斷。世性三昧依之計於八萬劫外有其冥性。世丈夫者依定計有冥初丈夫。非相可知。若能下結。   慧中初問次辯其相。能破世見是其總也。所謂下別。別中有七。一能破於二十身見。一一陰中各有四句。二常即我下破斷常見。先常後斷。三作名我下破我我所見。見我為我。色為我所。作受互論故有兩句。四無作無受自生已下破自然見。五無作無受悉自在天破無因見。六無作無受悉時節下破時節見。七作受悉無破五大見。若能下結。   第三番中修戒淨身破身口惡。修定靜心破離意惡。此除事過。修慧壞疑破迷理過。   下次解釋雜親近涅槃。句別有十。前四自為壞疑為修是一句也。修為見性是兩句也。見性為得阿耨菩提是三句也。為得涅槃是四句也。下六為他。為斷眾生一切生死斷其苦果。一切煩惱斷其惑因。一切有者為斷眾生二十五有。一切界者斷其三界。一切諦者斷苦集諦。初一為斷貫此諸句。此五為生斷離有為。斷生至諦為得常等為令眾生證入無為。   前問次答。有疑難解者自下重複問答顯之。有三問答顯前涅槃。初師子吼執粗同細。若不生滅是涅槃者四相中生亦不生滅。以何義故不名涅槃。生相雲何不生不滅。彼已起竟更不重生故名不生。生相非滅故言不滅。下佛為釋。先述其言不生不滅而有始終釋非涅槃。   第二師子乘言重難。若無始終即是涅槃生死之法亦無始終何故不得名為涅槃下。佛答之是生死法悉有因果故非涅槃。何以下釋。涅槃之體無因果故。第三師子乘言重難。夫涅槃者亦有因果總翻佛語。次別難之。先舉昔偈難破無因。偈後長行舉佛昔言難破無果。我今當說沙門道果舉佛略。言沙門下舉佛釋辭。沙門三學。道謂八正。果謂涅槃。世尊已下就之結難。雲何說下總徵聖言。下佛答之。涅槃因者所謂佛性釋通昔偈。佛性之性不生涅槃故言無因解通今語。能破煩惱故名大果釋通昔言。不從道生故曰非果解通今語。故無因果就今雙結。   下次廣上佛性不思。有四問答。師子初問性之一異。先為兩定。眾生佛性為悉共有為各各有若共有等就初設難。一得菩提一切同得法說難也如。二十下喻說難也。佛性若下合喻難也。若各各等就後設難。若各各有則是無常以理正徵何以下釋可算數故。然佛說下舉昔徵今。佛昔說性不一不二雲何各有。若各各下以今徵昔若佛今說各各別有雲何昔今諸佛平等佛性如空。下佛答之。初先法說。性不一二略立其宗。佛性如空一切共有明不二也。佛等猶前諸佛平等。如空猶前佛性如空若修即見明不一也。次以喻顯。草名忍辱喻前共有。牛若食下喻修即見。下合可知。   第二師子乘言重難正難佛性。因前說言修道見故兼難聖道。就難性中先就前喻進退兩定。一耶多耶。下就設難。如其一者牛食則盡難破別得。如草是一牛食則盡餘者無分。若性是一一人得時餘者無分雲何說言修者皆見。如其多者雲何而言性亦如是難破一義。其草若多性亦應多雲何說言眾生佛性同共有之如忍辱草。下難聖道。如佛所說修道見性是義不然牒以總非。何以下釋。道若一者如忍辱草則應有盡執一難破別得之義。道若多下執別難破具得之義。其道既多雲何一人能具修習。既不具修雲何名得薩婆若智。薩婆梵語。此翻名為一切智也。下佛答之正。為解性。因其問故通論聖道。釋意雲何。明法雖一不妨別得。文中先舉道樹二喻。次約顯法。後舉門橋良醫三喻。下約顯法。   第三師子乘言重難。先難前喻。初牒直非。何以下釋。先在路者於後則妨雲何無障難破初喻。餘亦皆爾。類破後四。聖道性下准喻難法。可佛答中偏解聖道佛性可知。如汝所說義不相應總非難辭。下廣辯釋。先明前喻少分非全一切眾生同無明下更立全喻約之顯法。前中我喻少非一切總明非全。下別顯之。世間道等明喻異法。無漏道下彰法異喻。言無漏道則不如是總翻前喻。下別翻之。令生無疑翻前障礙。平等無二翻前無等。無有彼此翻前彼此。如是正道能為佛性作了因下嘆以顯勝。先法後喻。就後更立全喻之中十二因緣眾生等有立喻顯法。所修已下辯法同喻。所修如是合前因緣。等斷眾生煩惱已下合上平等。胎卵濕化是其四生。界謂三界。有者所謂二十五有。道謂六道。其有證者彼此知見無有障礙。遠答向前第二難中道若多者雲何具修。今明證者彼此知見無有障礙故可具修故名薩婆遠答向前亦不得名薩婆若智。第四師子重難向前。佛性一義眾生身異雲何性一。下佛為辯。先喻後合。文顯可知。   涅槃義記卷第八   應永三年六月十三日拭老眼補朽闕之處了。           法印權大僧都(生年六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4 大般涅槃經義記   涅槃義記卷第九   隋淨影寺沙門釋慧遠述   下次廣上佛境不思。境謂涅槃。隨化示滅實德常存。實德雖存妙寂離相故曰不思。斯德難彰。今寄化滅趣入以顯。欲使眾生學佛捨相趣入其中。於中有四。一寄滅處顯真涅槃。二寄滅時顯真涅槃。三寄嚴林顯真涅槃。四寄滅身以顯證入。   處中有二。一寄城處對破外道明大涅槃常樂我淨。二寄林處明大涅槃常樂我淨。就城處中師子初問。問意有三。一問何故捨六大城而來至此。二問何故在此涅槃。三問拘屍弊惡之處如來何故於中涅槃。下佛別答。先對後問。汝不應言弊惡隘小略翻其言。應言微妙以理教示。何以下釋。諸佛菩薩所行之處法說略釋。如賤人下三喻顯示。次合。下結。我念昔下答第二問。有三復次。一於往昔曾於此處聞佛名號修行十善。為報地恩故來在此。二曾此處修四無量。三曾此處見佛發心故來在此。我初出下對其初問明為追逐諸外道故捨六之此。先明捨六。後到拘屍破邪顯正。先別後結。別中有三。一明六師先往拘屍增物邪見。二我見是下如來後到翻邪顯正。三爾時六師作是言下明諸外道執邪亂正如來對破。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初明如來憐此眾生邪師所惑。廣請菩薩大師子吼。雖於空下明集菩薩吼之所以。師子吼者說一切下出其所吼。說無常樂辨生死法。說佛常等顯涅槃法。   第三段中初明如來破邪顯正。諸外道言若言如來常樂我下明諸外道捨邪歸正。前中有二。一破外道即法計我。二六師言色非我下破彼外道異法計我。前中初約六根破我。六師若言色是我外就五陰破我。就根破中先破邪執。諸佛菩薩所見真下顯示正義。前破邪中文別有二。一外道立我如來對破。二外道徵佛如來為釋。前中初先外道立我。瞿曇有我我亦有我說邪亂正。下辨我相。於六根中且約眼說。見者名我法說以立。次喻後合。下佛對破。見者名我是義不然牒以總非何以下釋。有三復次。一根用不俱破定有我。人在一向六根俱用辯其喻相。若定有下徵法同喻。若一根中不能已下以法求喻破定有我。二根用不恆破定有我。汝所引喻雖經百年因見無異辯其喻相。眼根若下徵法同喻明知無我。三根用一向破定有我。人向異故見內見外辯其喻相。眼根若下徵法同喻。若不見下明法乖喻破定有我。   自下外道反徵如來。若無我者誰能見邪。下佛為釋。先明四事和合名見。次明無我。下明眾生顛倒見我。上來破邪顯正可知。   下就五陰破定有我。文別有四。一破其邪。二顯其正。三復破邪。四復顯正。初中先就色陰以破類其餘四。就色陰中初先破我。後破常等。就破我中若色是我是亦不然舉以總非。何以故下廣顯其非。五句破之。若色是我不應醜陋是一破也。何故復有四姓差別是二破也。何故屬他是三破也。諸根缺漏是四破也。何不作天受地獄等是五破也。若不能下總以結破。下破常等並類餘陰。文皆可知。上來破邪。如來永下顯示正義。復次色下重複破邪。如來身下重顯王義。   下次破其異陰計我。還初破邪。後顯正義。就破邪中文有四對。第一外道因前被破立異陰我。言色至識悉非是我我遍一切猶如虛空。下佛對破。有三復次。一就見徵破。若遍有者則不應言我物不見據本以徵。若我周遍本來恆遍一切處色常應具見。不應說言我初不見。若初不見後方見者。見則本無便是無常雲何言遍。二就趣以徵。若我遍者五道之中應具有身令徵令齊有。懼立齊有。下復徵破。若具有者五道之中應各受報。雲何說言轉離三塗受人天身。三就一異徵破。先為兩定。一耶多耶。若一則無父子等者難破一遍。我若多下難破多遍。若多而遍此人之我遍彼身中。彼人之我遍此身中。一切眾生五根業慧悉應齊等不應有別。懼彼立等。下復難破。若當齊等雲何說言根具不具難破根等。善業惡業難破業等。愚智差別難破慧等。   第二外道乘言救義。我者無邊法與非法分齊各別。以其別故修善法者則得好身。行非法者則得惡身故有差別。下佛對破。若如是者我則不遍以別徵遍。我若遍下以遍徵別。遍則此我到彼身中。彼我亦到此人身中。是故善人亦應有惡。惡人亦應有其善業。善惡既通身報寧異。若不爾下結非其遍。   第三外道立喻救義。譬如一室燃百千燈燈別明通。我亦如是如明遍通。修善行惡如燈各別不相雜合。下佛對破。言我如燈是義不然牒以總非。何以故下廣顯非義。句別有三。一明從緣有隨燈增長我不如是不得為喻。二明從燈出住在異處我不如是不得為喻。三明與闇俱我不如是不與無我同在一處。以是義故不得為喻。文中初言明與闇共略以標舉。何以下釋。如燃一燈照則不了正論燈明與闇共住。多燈乃了舉多顯少。若初燈破不須後燈約初徵後。若須後燈知初共住將後證前。   第四外道反徵如來。若無我者誰作善惡。下佛先以四義別破。若我作者雲何名常如其常者雲何有時作善作惡是一破也。若有時作雲何復得言我無邊是二破也。若我作者雲何行惡是三破也。若我知者雲何生疑眾生無我是四破也。以是義下總以結破。   上來破邪。下顯正義。明佛常樂我淨及空。文顯可知。   上來第一破邪顯正。若言如來常樂我淨下明諸外道捨邪歸正。   上來廣明佛到拘屍破邪顯正。以是因緣我於已下總以結之。   次就林處以顯涅槃。先別後結。別中有四。一寄八樹表彰八修。二因此眾生護娑羅林令諸弟子學之護法。三因四王護娑羅林即令護法。四以此林華果常茂能益眾生表已能益聲聞諸眾。以是下結。   次寄滅時以顯涅槃。於中初寄二月以顯。師子先問。下佛答之。先別後結。別中四句。一明二月人多生於常樂我淨四倒之心。佛為破之顯示如來常樂我淨。先破常倒。次樂我淨。二為表如來二種法身謂真與應。三冬不涅槃顯示智者不樂如來無常盡滅。二月涅槃顯示智者愛樂如來常樂我淨。四以二月種殖等事表彰弟子修諸善法。於中有四。一以種殖喻諸眾生聞法發心種諸善根。二江河盈滿喻十方界菩薩雲集。三百獸孚乳表諸弟子種諸善根。四華果敷榮表示弟子修七覺華得四道果。   下次就其十五日時表彰涅槃師子先問。生等四時皆以八日何故涅槃獨十五日。下佛先嘆。後為辯釋。釋中有三。一十五日時月無虧盈表佛涅槃無有虧盈。二十五日時月盛圓滿為十一事顯佛德滿為十一事利益眾生。三我真實不入已下約就初段明佛不滅愚人謂滅。先法後喻。   自下第三寄就嚴林以顯涅槃。師子先問。下佛為辯。德人顯處故曰莊嚴。正為明佛乘論弟子弟子無量略舉六人。通佛有七。一一人中皆初佛辨。後師子吼就人領解。辨舍利中先嘆其智。於怨親下嘆其心行。智中十句。大智是總。利等是別。於理速入名為利智。於事速解說為疾智。斷障自在名解脫智。於理窮照名甚深智。世義博通稱曰廣智。窮佛教海名無勝智。故經說言唯除佛世尊。一切眾生類欲比舍利弗智慧及多聞於十六分中不能及其一。何有勝者故名無勝。所知不謬名為實智。具成慧根總以結之。   自下第四寄就滅身顯已證入大涅槃義內。證難彰故寄滅身趣入顯之。於中有四。一師子請住。二如來不許。三師子吼問佛滅意。四如來為辨。初中師子乘前請住。唯有如來乃能嚴林無則不端唯願大慈為嚴常住。   下佛答之。先明不住。後彰欲去。明不住中合有二十七復次文廣顯不住。要攝為四。初一復次以理反呵。諸法無住雲何請住。二凡言住下有六復次。廣明如來住過永盡不應請住。三夫無住者名無邊身下有十二復次。廣明如來無住德備不應請住。四若有說言身口意惡得善果下有八復次。廣舉一切畢竟無事顯佛無住。初先廣舉。後將類佛。   前明不住。下明欲去。如來於此入大三昧深禪定窟眾不見故名入涅槃。此乃寄人顯彰實證令人學也。問曰上說如來畢竟常在世間不入涅槃。今以何故言已不住定入涅槃。釋言佛德有四種門。一共世門。恆在世間未曾暫滅。二住寂門。未曾暫出。第三反寂起用之門。現化隨物。第四息用歸寂之門。捨化歸真。前據初門彰已在世畢竟不滅。今就第四故說不住入涅槃矣。   師子下復問佛滅意。何故如來入禪定窟。下佛廣以十四復次明入所為。雖有多門宗意令人學佛趣入。以是下結。   從非內外訖來至此。大段第三廣顯證法。自下第四勸修趣入廣顯證行。此與向前第二段中證行何別而須重論。前第二中教見如來以趣實證。今此文中教見涅槃是一異也。又前文中直明持戒乃至見性為趣證行未就人別。此中就人彰行階降是二異也。   就此文中階別有四。初教修三。是初地上入證之行。次教修十。是種性上乃至解行趣證之行。如佛昔告純陀已下教修四種轉業之德。是善趣中趣證之行。師子吼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應當修下。就常沒人勸修聖道為行趣證。   初中有二。一重明向前無相涅槃。二何等比丘能斷十下教修趣入。與下第二修十之中其義相似。前明無相涅槃之中師子先問。無相定者名大涅槃以何因緣名為無相。下佛為辨。初明遠離十種相故名為無相。先舉次列後結可知。夫著相下佛為勸修。乘明愚智取捨得失。先明取失。句別有六。後彰捨得。句亦有六。   教修入中初略。次廣。後總結嘆。略中初問何等比丘能斷十相。下佛為辨。數數修三則斷十相總以標舉。修時不一故雲數數。有經亦云時時修也。次別後結。   廣中先問雲何名為定慧捨者問其行相。定是已下難破行義。先難其定。後類慧捨。   就難定中定是三昧一切皆有雲何方言修集三昧執通難別。心數法中有一定數。眾生皆有執此通有難破別修。若心在下執別難通。執住一法是其三昧。令餘皆非名為難通。法有總別。總名為緣。別名為行。行緣應通。為分總別隱顯異名。總法可以通相緣知。故從緣心說之為緣。別法唯是觀行推求方與相應。故從行心說之為行。今此文中先就總緣執別難通。若心一境則名三昧自立道理。此執別也。若更餘緣不名三昧難破他義。異緣散動雲何名定。此難通也。如其不定非一切智約定難知。散心所緣乃是想識雲何名智。舉此為欲與定為過。非一切智雲何名定約智難定。不能生智雲何名定。又復不與一切智俱易可傾動雲何名定。下約別行執別難通。若以一行得三昧者自立道理。餘行亦非難破他義。若非三昧非一切智約定難智。非一切智雲何名定約智難定。慧捨如是類前難後。雖言如是於中細求有同有異。同異如何。約就凡聖執通難別三行皆同。一切眾生皆有慧數亦有捨數。雲何方言修集慧捨。約對境界執別難通。三行各異異相如何。前難定中心住一境名為三昧。餘緣則非。就難慧中知一切法名一切智。知一則非。難相雲何。若知一切名一切智知一應非。知一若非所依之定不名三昧。若非三昧雲何名智。就難捨中捨定之捨難與慧同。捨慧之捨難與定同。   下佛答之。先釋後難卻答初問。就釋難中先解後番執別難通。卻釋初番執通難別。執別難中先解初番總緣上難。先牒直非。何以下釋。如是餘緣亦一境者隨其分別各住一境。何為非定。行亦如是類解後番別行上難。   上來解釋執別難通。下次釋去執通難別。先就定解。言生先有是義不然牒以直非。所以下釋。言三昧者名善三昧簡惡無記。眾生未有簡聖異凡。雲何言下結非難辭。以住前下約前三昧類顯慧捨。不同一切眾生所有慧捨二數。   上來一段釋遣後難。下解初問。前問雲何定慧捨相佛今為辨。是中應先廣解三義然後釋文。義如別章文中八番。一約境分別。二就人分別。三當相分別。亦得名為就能分別。四開合辨相。五明修所為。六明相資助。第七約就三三昧門以別三行。第八約就修時辨異。   就初番中境別眾多如別章釋。然今且約事法論之。事法該通且就色說。安心色事名為三昧。如世八禪。若能觀色常無常等名為慧相。定慧等修捨離偏習名為捨相。於中初法次喻後合。   第二就人分別可知。   第三當相分別之中定有五句。初句能滅粗重煩惱。第二能除粗重惡業。此二修始。第三能息輕微之業。後二能離輕微煩惱。此三行終。以是下結慧中六句。名為正見正見真諦。亦名了見了見世諦。能見遍見廣前正見。能見於理。知盡稱遍。次第別相廣前了見。知法不亂名次第見。隨法異知名別相見。是名總結。捨中四句。名曰平等定慧齊修。亦名不諍捨離偏習。此二約就定慧論捨。又名不觀不觀有無。亦名不行不行有無。此二約就如理辨捨。是名總結。   第四開合辨相之中偏論定慧。定中增數次第辨之先分為二。二有兩門。一就位分。二世俗八禪名為世間。無漏出世。二約修分二。亦得名為就人分二。先舉。次列。下就人辨。次增說三。文顯可知。次增說四。下品淨定喜為下地煩惱所敗名為退分。非是已退。又為自地煩惱所雜亦名退分。中品淨定堅守自地不為下地煩惱所敗名為住分。又不為於自地煩惱之所陵雜亦名為住。上品淨定能厭自地欣求上靜名勝進分。能作大益是決定分。有漏心中學觀諦理趣向聖道名決定分。能生聖道名作大益。次增說五。先總標舉。五智總顯。下列其名。無食初禪離揣食故。無過三昧亦是初禪。離欲惡故。身意清淨一心三昧是第二禪。離六識中覺觀粗動名身意淨。內淨一處名為一心。因果俱樂是第三禪。常念三昧是四禪止。得時不動故曰常念。次增說六。前五猶是五停心觀。觀事住心。但此於彼五停心中略無第四分折界入。分彼第五阿那般那以之為二。故亦有五。數息義邊以為第四。阿那般那念覺觀過生心厭離說為第五念覺觀矣。後一理觀。次增說七。七有兩門。前七就行定覺為主。餘六皆是定家眷屬相從名定。後七就人。次增說八。謂八解脫義如別章。第八門中滅盡解脫經論大同。唯成實中說煩惱滅以為第八。次增說九。謂九次第定。此九唯取根本禪體轉相趣入不通方便。次增說十。謂十一切入。少異餘處。無火一切加無所有是其異也。何故如是。此乃為破事火外道。是故除卻火一切入。為成十數加無所有。十一切入廣如別章。此應具論。   次就慧中增數論之。初說二種。見道已前名為世間。地上出世。次增說三。先舉次列。波若名慧。毘婆捨那此名為觀。闍那名智。下辨其相。於中兩番。初約人論。言波若者一切眾生所謂凡夫。凡夫眾生同有慧數。毘婆聖人所謂二乘。二乘能觀四真諦法名毘婆捨。闍那所謂諸佛菩薩。以佛菩薩有一切智故名闍那。下隨境別。波若別相知世諦法。毘婆總相知第一義。闍那破相知一實諦。次增說四。知四真諦。廣應無量且舉斯耳。   自下第五明修所為論定論慧。略不明捨。修定為三。一為不放逸厭伏煩惱。二莊嚴大智依之發慧。三為得自在依之起通。修慧為三。一觀生死為知若過。二增諸善為息惡業。三為破煩惱。   自下第六明相資助亦不論捨。師子先問。如經中說毘婆捨那能破煩惱執慧獨能。是一問也。何故復修捨摩他耶疑不假定。是二問也。   佛答有二。一正對前問明偏有失雙修有得。二具二法廣明雙益。   前中有二。一翻前執明慧不破。二若修定下釋去後疑彰必須定。前中毘婆能破不然牒問總非。何以下釋。釋中廣明智慧不破。明此何為。若取智慧能破煩惱。是取相心不能滅惑。不見智慧能破煩惱。不見煩惱以為所破。是破相心方能令惑畢竟不生。今此為成出世正治故明不破。與上文中智慧不破煩惱而總其義相似。文中有十。相從為四。初一復次明慧不破。次一復次舉無我人成慧不破。次七復明智慧不破。後一復次復舉無我成慧不破。   初復次中有慧無惱有惱無慧。雲何言破法說以徵。如明喻顯。   第二段中明無我人。誰有慧惱而言慧破難其有破。如其無下彰其無破。   第三段中有七復次。第一約就到不到義難其慧破。先為兩定。若慧能破為到不到。下就設難。難別有三。第一偏難不到能破。若不到破凡應破者聖慧不與煩惱相到能破煩惱。凡亦不到何故不破。二若到下偏難到破。若到破者初念應破徵初獨破不假後慧。是義雲何。初念慧起與惑相對此應能破。後念不到應當不破。若後不破何用後慧。若初不破後亦不破遮他救義難後共破。他人救言初不獨破故須後念與前共破。故今難之。初念到惑尚不能破後念不到雲何能破。若初到破是則不到遮他救義難破後到。他人救言初念到惑後念亦到是故俱破。故今難之。若初到破在後破者便是不到。隔初念故。後既不到何得說言到故方破。雲何說言慧能破者總以結呵。三若到不到而能破下雙難二關。因前難故他人救言初念到破後念不到亦皆能破。故今牒舉非其不然。不然之相備如前難。若言到破如上後難。言不到破如上初難。此初復次二就伴獨難慧能破。若毘婆捨能破煩惱為獨為伴進退兩定。下就設難。若獨能破菩薩何故修八正道難其獨破。若伴已下難其伴破。若伴故破獨則不破約伴破獨。若獨不破伴亦不破約獨破伴。先法次喻後合可知。   三如地下明惑性滅不假慧破。如地堅等立喻顯法。明其四大各有自性非因緣作。如四大下約之顯法。明惑自斷不由智慧。若是斷下徵破由慧。以是義下結慧不破。   四如鹽下明不滅法慧不能破。先舉直非。如鹽性鹹令異鹹等舉他立喻。智慧性滅令法滅者舉他法說。不然總非。何以下釋。若法不滅雲何智慧強能令滅。   五若言鹽下明慧性滅不能滅他。先舉直非。若言鹽鹹令異物鹹舉他立喻。慧滅亦爾舉他法說。不然總非。何以下釋。慧性自滅雲何滅他。以是下結。   六法有二下明解與惑二俱性滅無相破義。先舉二滅。性及畢竟列其二名。下就設難。若性滅者雲何而言智慧能滅。   七若言慧滅如火燒下明所破結。無相可見彰慧不破。於中有三。一不同世物被燒可見。二不同樹木被斫可見。三不同外道離六大城拘屍那現為是不破。此七復次合為第三廣就智慧明不能破。   自下第四還舉無我成慧不破。諸法性空誰令生滅是法無我。異生異滅無造作者是人無我。唯法生滅更無我人故無作者。人法並無誰修智慧破諸煩惱。此翻初執彰慧不破。   若修定下釋去後疑顯必須定。於中有三。一明修有益。若修集定得正知見。二以是義下引說彰益。三若不修下舉損顯益。初先反明不修之損。若不修定世事不了況於出世舉近況遠明無出益。若無定下明無世益。平處顛墜違行過也。人天平處顛墜三塗。心緣異等違事過也。心緣異法口宣異言口業錯謬。耳聞異聲心解異義意業錯謬。欲造異字手書異文身業錯謬。下顯修益。修則大益成因益也。乃至菩提得果益也。   上來第一正對前問彰偏有過雙修有益。自下第二廣顯雙益。於中有二。一明二行相資之益。二修是二法調攝根下趣果之益。前中初言具二大益總以標舉。定智列名。如刈已下八番廣辨。皆初立喻。後約顯法。八中初三離過行中明相資助。次一就其攝善行中明相資助。次一復就離過行中明相資助。後三復就攝善行中明相資助。以是下結。   趣果益中初向菩提。四倒暴下明向涅槃。向菩提中先離有為。不久成下趣向無為。為欲成下能益眾生。離有為中初修二法能調五根。堪忍已下不隨惑緣。常能遠下內息惡覺。不隨緣中初忍違緣不生瞋忿。不為利下能忍順緣不生貪染。不為邪下識達邪法不起癡見。亦可初明修二調根。堪忍已下不隨惑緣。於中六句。一外忍違緣。二常攝下內離瞋惱。此二一對。三不為利下外離順緣。四客塵下內除貪染。此二一對。五不為邪下外遠邪法。六常能下內捨惡覺。此二一對。除皆可知。   向涅槃中先辯後結。辯中有六。一不動行。修是二法不為四倒外道邪術三法所動。二受樂行。常受妙樂。三覺知行。能解深義。四重明不動。苦樂不及。五重明受樂。為世敬嘆。六重明覺知。初見生死及非生死明知法相。了法界等明知法性。是則下結。   自下第七約三三昧以別三門。說空三昧以之為定。住第一義心不動故。無願名慧。慧見生死生厭離故。無相名捨。捨眾相故。   自下第八約時分別。初先略辨。師子言下問答廣論。文顯可知。   前略次廣。若修三下總以結嘆。   次教修十。於中還初明涅槃果。後教修人。與前相似。果中師子初先領前。問後起發。無十相故名大涅槃是領前也。以何緣故名無生等是問後也。問有十一。下佛為釋。諸結火滅名滅度者滅煩惱障。言離覺觀名涅槃者滅除智障。除捨妄智名離覺觀。由離覺觀得為涅槃寂靜之義故名涅槃。與下文中斷除三十七品所行名為涅槃其義相似。問曰涅槃此翻名滅。蓋乃胡漢相翻而已。今雲何言諸結火滅名為滅度。離覺觀故曰涅槃。釋言外國名字眾多。故於滅中隨義不同立種種名。或名涅槃。或彌留陀。或曰毘尼。如是非一。故彼外國諸結火滅名彌留陀。離覺觀者說為涅槃。此方名少。同翻為滅。其猶外國菩提末伽此同名道。但今文中為別兩義。彌留陀滅翻為漢言名為滅度。涅槃之滅仍存胡本說為涅槃。經中此例亦應不少。   教修入中師子先問。成幾能見無相涅槃至無所有。下佛為辨。先舉次列。十中初信起行方便。後九正行。信中初列。雲何下釋。先問次辨。辨中有二。一修正信。二離邪信。修正信中地持有八。廣如上辨。此但有五。信佛法僧即為三也。信十方佛方便示現是彼信佛菩薩神力。今略論佛。一切有性即是彼中信真實義。通前為五。此明正信。不信如來生老死等明離邪信。是名下結。   就後九中初戒離惡。後八修善。戒中初列。雲何下釋。先問次辨。辨中有二。一舉過勸捨。二辨淨教修。前舉過。中偏舉婬過。以難離故。於中四番簡粗論細。文顯可知。後辨淨中明捨諸根唯求實義。是名結之。   就後八中初一近友攝善方便。後七正行。七中初一明修止行。止謂寂靜。後六作行。作中精進提作善心。後五所作。五中初一起菩提願。所謂六念。後四明起菩提之行。初一利他。軟語列名。次辨其相。言實語者不妄語也。妙語先問不惡口也。言時語者合時善言不兩舌也。言真語者不綺語也。是名結之。次一自利。護法列名。次辨其相。先自護持。後見他學隨順供養。是名下結。次一利他。有乏施與。後一自利。具慧列名。次辨其相。知四種法。一觀佛果常樂我淨。二觀眾生有性正因。三觀染淨二種法相。觀二總舉。所謂下別。空等生死。下不空等是其涅槃。四觀真妄對治修捨。異法可斷所謂妄想。異法不斷所謂真識。此二先際。異法緣生有作行因藉緣熏發真行始起名從緣生。異法緣見無作行因藉緣顯了真性始現名從緣見。此二中際。異法緣果方便菩提從因修生故名緣果。異非緣果性淨涅槃不從因生名非緣果。此二後際。是名結之。具十能見總以結嘆。   自下第三明善趣中修習轉業趣證之行。於中有三。一汎明一切諸業不定終可轉滅。二一切眾生不定業多定業少下明轉業相。三如佛說非一切業定得果下明轉業行。   前中有四。一問。二答。三難。四通。問中初明善業定障。謗方等下惡業定障。舉善顯惡。善中偏就純陀設難。以彼供佛福無盡故。初言如佛先告純陀汝已見性得涅槃等是義雲何牒以總問。佛前大眾問品之中與純陀記。今牒以問。下廣引聖言彰彼純陀善業為障無得佛義。於中六句。初一引經明上田行施受報無盡無得佛義。先舉昔經。後難純陀。第三引經明重田行施受報無盡無得佛義。第四引經明業能障無三界業定得菩提有故不得。第五引經明業定障非空非海脫之不受。第六引經舉劣況勝。舉阿那律以況純陀。下明惡業定障之中舉善類惡。明不可盡無有見性得菩提義。   自下第二如來酬答。先嘆問益。唯有二人汎以標舉。次彰其益。得無量德生善之益。能竭生等除障之益。際魔怨等摧邪之益。能轉法輪通正之益。一問二答列其二名。雖嘆二人意顯問者。次明如來業力最深堪能酬答。十中業力深於餘人非深餘力。   下正答之。於中有四。一略明眾生於業不信佛為說定。二一切作下略明業體有定不定。於中初明業有輕重。下明此二有定不定。三或有人下廣明眾生於業不信佛為說定成前第一。先明不信。或有人言惡業無果不信之人自立無義。若言已下破有成無。經說氣噓是旃陀羅。殺人無量。臨欲終時見舍利弗深起善心得生天上。鴦掘摩羅邪師所敗殺害多人取指為鬘望得生天。蒙佛開化得羅漢果。故今舉之。難破定有成惡無果。以是義下結破他有成已無義。以是造惡生天及得解脫義故。當知佛說一切作業有定得果不定得果。我為除下明佛為斷向前邪見。故於經中說一切業無不得果此第三段。   四或有重下廣明業體有定不定成前第二。於中有四。一明業不定。或重作輕或輕作重。二非一切下就人分別。非一切人業皆不定唯愚與智。若有愚人輕業作重。有智之人重業作輕。三是故當知非一切下顯前第一輕重相作。非一切業悉定得果故重作輕。亦非不得故輕作重。四一切處凡有二下顯前第二唯愚與智。有二舉數。愚智列名。下名此二轉業不同。智人慧力故令地獄極重之業現世輕受。愚癡之人邪見力故現世輕業地獄重受。   自下第三師子設難。若如前說諸業不定不能招苦。何需求於梵行之因及解脫果。   自下第四如來釋通。於中四對。其第一對略非邪難略顯正義。其第二對略釋前二。其第三對廣顯前二。其第四對雙結前二。就初對中若一切定則不應求梵行解脫略非邪難。業定得果不可斷離。何勞修習梵行解脫。以不定故則修梵行求解脫果略顯正義。不定可離故須修斷。下重明其須修所以。若離惡業則得善果順明須修。若遠善業則得惡果反明須修。此初對竟。   第二對中若一切定則不應求修集道等還非邪難成上初句。一切聖人所以修下還現正義成上後句。先問聖人修道之意。下對辨釋。為壞定業得輕報故不定之業無果報故所以修道。此兩對竟第三對中初廣非邪難成上初句。業有二下廣顯正義成向後句。前非邪中先別後結。別中四門。一明業定則無修道得解脫過。若一切定舉其邪執。下就顯過。則不應求修習聖道是一過也。若遠修道得解脫者無有是處是二過也。方便之果名為解脫。不得解脫得涅槃者亦無是處是三過也。性淨之果名為涅槃。   二明業定受報無盡無解脫過。若一切定舉其邪執。下就顯過。一世所作純善之業應永受樂樂無盡過。一世所作極重惡業亦應永受苦苦無盡過。業果若爾無修道等無解脫過。   三明業定六道四生所作之業無互受過。人作人受就趣徵定。且就人徵餘道可知。婆羅門作婆羅門受就姓徵定。且就婆羅餘姓可知。下就設難。若如是者則不應有下姓下有是一難也。婆羅門作婆羅門受故無下姓。謂無毘捨首陀等也。人作人受故無下有。謂無地獄畜生等也。人應常人婆羅門應常婆羅門是二難也。   四明業定老少作業無互受過。小時作業應小受等明少作業無互受過。老時作等明老作業無互受過。先就惡業難無少受。老時作惡生地獄中。初生之時不應受苦至老方受。初生即受明業不起。下就善業難無少受。老時不殺至後身中不應有其壯年之壽。若無壯壽雲何至老業不失故舉因顯果。   上來別破。業若無失雲何而有修道涅槃總以結非。前四番中就初以結。   上來破邪。下顯正義先舉二業。次列兩名。定以不定業別有八。相從為四。要攝唯二。所言八者現報業中定得果者以之為一。不定得者復以為一。生報後報各有此二。通合為六。不定繫屬三時業中定得果者以之為一。不定得者復以為一。通前為八。相從四者就前定屬三時業中定得果者合之為一。名時報俱定。彼三時中不定得者合之為一。名為時定而報不定。此為二也。就前不定三時業中定得果者說以為一。名為報定而時不定。就前不定三時業中不定得者復以為一。名為時報二俱不定。通善為四。要攝二者。於前四中時報俱定及彼報定而時不定相從為一。名為定業。受報定故。於前四中時報不定及彼時定而報不定相從為一。名不定業。報不定故。故今說為定以不定。下辨其相。文別有四。一略明定。二智者善根深固難下略明不定。三從菩薩無地獄下重明前定。四若業不得三種報下重明不定。就初段中先辨定業。若定心下出定業體。前中先明時報俱定。定業有二牒以舉數。報定時定列其名字。義如前釋下明報定時不定業。或有報定而時不定略以標舉。緣合則受解報定也。或三時受所謂現生後解時不定。三時不定是以言或。下次出其定業之體。若定心作作已信等心堅故定。此是時報俱定之業。若發誓願供養三寶境勝故定。此是報定時不定業。是名總結。   第二略明不定業中。智者善根深難動等約就智人明重不定。愚癡人下約就愚人明輕不定。以是下結。   自下第三重明前定。於中初先簡去菩薩應化之業。以非三時定業攝故我念往昔與提婆下正明定業。前簡化中有八復次。初一復次地獄中化。次一復次畜生中化。次一復次餓鬼中化。後五復次人道中化。略不論天。八中皆初辨其化相。後顯非實。   正明定中文別有三。第一明其現報善業。於中初約提婆害眼以明現報。後約迦羅害身明現。第二舉彼現報善業類顯生報後報善業及不善中三報定業。三從菩薩得菩提下重複顯之。先辨三相。若業定得現世報下解釋定義。前中初明現報之業善惡通論。得菩提時悉得現報是其善也。不善現下是其惡也。次論生報。單彰不善。惡業易成得果速故。後唯明善。善業難成得果遲故。下解定義。若業得現則不能得生報後報就現解定。菩薩三十二相業下就後解定。生略不論。   上來第三重明定業。若業。不得三種報者是名不定是第四段重明不定。從上業有二種至此廣顯正義。前廣非邪。後廣顯正。第三對竟。   自下第四雙結前二。若言業定則不得有修梵行等結非前邪。則不得有修行解脫違道過也。非我弟子是魔眷屬違師過也。若言諸業定不定下結前正義。先明順道。真我弟子明其順師。從初至此問答難通合為第一汎明諸業體性不定有可轉義。   自下第二明轉業相。於中有三一明眾生不定業多定業至少故有修轉。二正明轉相。三喻廣顯。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先舉二人。次就明轉。愚轉有四。一不定作定。二現作生。三輕作重。四人中業地獄中受。智人亦四。一定作不定。二應生現受。三重作輕。四地獄人受。次列二名。下重囑當。第三段中十一復次。皆先立喻。後約顯法。   自下第三明轉業行。師子先問。如佛說等領佛前言。下約為問。雲何現輕地獄重受問彼愚人轉業之行。雲何眾生地獄重業現世輕受問彼智人轉業之行。佛答有四。一明轉人謂愚與智。二明轉行謂身戒等。三若有不修於小惡下約行彰轉。四總結答。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若有修習身戒心慧是智人行。身戒戒學。心是定學。慧是慧學。中明愚行。若有不修身戒心慧是名愚癡略以標舉。下廣辨之。於中八番。前七明無世諦之行。後一明無真諦之行。就前七中初之五番約業分別。一一番中辨法眾多不可別名。第一番中道言不修七種戒者不修身三口四戒也。第二番中道言不修三種相者所謂不修止舉捨相。   第六約就煩惱分別。不修身者不斷身見如是等也。   第七約就苦報分別於此門中十四復次明不修身。初五復次明其不能觀身無常。如癰已下有二復次明不觀苦。如芭蕉下有二復次明不觀空。譬如芭蕉生實則枯喻眾生身著有沈沒。亦如芭蕉內無堅實喻眾生身內無真實。如蛇鼠下有一復次不觀無我。不知己身唯是四大無我人故。如鵝王下有次復次不觀不淨。前三約就欲界身說。初一明身自體不淨。次一明身種子及與畢竟不淨。後一明身自相自體住處不淨。如上園下就色界說。戒等可知。   第八明無真諦行中若見身者見有身體。好醜名相。往業為因。身即是果。眾色集成名為身聚。總一別二。自此他彼。除身名滅。外色身等。上來七門名為自修。修人名者。見有此相名不修身。若見戒者見有戒體。防止戒相。修時名因。成時名果。聖上凡下。多戒名聚。總一別二。自此他彼。息過名滅。又離戒相亦名戒滅。餘善名等。修上七門名為戒修。修人名者。戒能到果名波羅蜜。見如是相名不修戒。若見心者見有心體。攀緣心相。往業名因。報心名果。多心名聚。心王名心。想等名數。總一別二。自此他彼。斷離名滅。心法名等。修及修者義同前解。上中下心分別種種。善等可知。見如是相名不修心。若見慧者見有慧體。體謂慧數。覺知慧相。始修名因。終成曰果。多慧名聚。總一別二。自此他彼。惑盡治息名為慧滅。檀等諸行慧家眷屬名為慧等。上中下慧分別不定。利鈍可知。修及修者義同前釋。見如是相名不修慧。   自下第三約行論轉。先愚後智。愚中有三。一不修故轉不修上來身戒心慧。二以怖畏下無心故轉無出離心。初先法說。如蒼蠅下三喻顯示。皆初立喻。後合可知。三師子言下明其無善有惡故轉。先問後答。答中兩種五法辨之。   智人轉中師子先問。佛答有三。一有修故轉。具修上來身戒心慧。二是人設下有心故轉。知善大力能修習故。初先法說明善力大。如□華下四喻顯示。下合可知。三念已親下有善故轉。於中有六。一近善人。二修正見。三讀誦經法。四見受供養。五供事三寶。六信方等如來常恆眾生有性。是人能下結成能轉。此第三竟。   以是義下第四結答。   自下第四就常沒人勸修趣證。師子先問。問意如何。諸業不定不能為障。眾生有性應當自然修道得果。何故不得。文中初言若一切業不定得果牒佛前言明業非障。一切眾生悉有性下明有性故應當自然修道得果。初言眾生悉有佛性。執有性體住眾生中。應當修下執有性用難破段修。此之兩執下佛別答宜審記知。於中先就涅槃為難。若一切生有佛性下就菩提設難。此佛別答亦須記知。前涅槃中執性有能起因之用責不得果。應修八道執起因也。明諸眾生有佛性故應當自然修集八道。何緣眾生不得涅槃責不得果。就菩提中執性有能得果之用責須修道。文有總別。初一切生有佛性故定得菩提何須修道就人總難。如此經下隨人別難。此總與別下佛別答亦須記知總中有性定得菩提執性得果。何須修等責須修因。別中有三。初明上人由性得果不假修道。如日月下明其中人由性得果不假修道。若一闡下明其下人由性得果不須修道就上人中先舉前說上品病人。一切生下約之顯法。何以下釋明由佛性就中人中句別有四。一明中人由性得果。先舉三喻。日月四河及闡提等不入地獄是三喻也。一切生下約之顯法。二何以下釋明由佛性。三以是義下明由佛性不假修道。四以性下釋明由佛性。   就下人中初先法說明不假修。若闡提等不得菩提應須修道反明不假。以因性下順明不假。磁石喻顯。下合可知此等三人下文別答亦須記知。   下佛答之。先翻後執。明性離緣不獨能用要假修道。若言佛性住眾生下對破初執明無定性。住眾生中前中先釋涅槃上難。若修道者得菩提下釋去向前菩提上難。就涅槃中初明眾生以不修道不得涅槃。非我咎下明由煩惱是故不得。前中先喻次合後結。前中河邊有七種人總以標舉。河喻生死。七人通喻一切凡聖。眾生本來常在生死。何故言邊。身雖恆在心未觀入是以言邊。又對未起。亦得言邊。為洗浴等明入所為。為除業垢而觀生死名為洗浴。為離煩惱而觀生死名畏寇賊。為集諸善而觀生死名為採華。觀生死過名入河中。下別顯之。合文之中先合初總生死如是合前河也。七人還合七種人也。言畏煩惱合畏寇。賊洗浴採華略而不合。發意欲度合入河中。下別合之。於中先辨七人之相然後釋文。汎論七人有其兩門。一別行門。二共行門。別行之中三乘各七。小乘七者闡提常沒。常沒三塗。外凡有信及至煖頂名出已沒。忍心已上名出已住見道觀方斯陀行去觀方已行。那含果上名行已住。阿羅漢果名上高山。中乘七人准小可知。唯最後身獨悟為異。大乘七者善趣位前判為常沒。善趣位中名出已沒。故地持言善趣之人數退數進。習種已上名出已住。初地觀方。二地已去名觀已行。八地已上名行已住。佛為上山。共行七者略有三門。一開小合大。二乘因中開為六人。如上初門羅漢辟支菩薩及佛合為第七。此義如下迦葉品說。二開大合小以論七人。凡夫二乘通名常沒。常沒分段變易世間。大乘人中分為後六。如上後門。三大小俱開。外凡常沒常沒三有。小乘法中五停心觀乃至暖頂名出已沒。忍世第一名出已住。四沙門果名為觀方。辟支佛人名觀已行。行於十二因緣法故。菩薩之人名行已住。佛為上山。今此所說就共行中末後言耳。雖舉七人宗顯初人不得所由。就常沒人觀修道故。通則為明前之五人不得所以。   次釋其文。就初人中先合。次帖。下廣明其斷善因緣。一種六法。兩種五法。一種三法明其斷善。下餘六人。皆初正合次帖下結。文顯可知。   下總結之。河邊諸人皆具手足而不能度結前喻也。眾生亦等結前合也。眾生合人佛法僧等合有手足。涅槃似山而生不得合不能度。上來第一明由不學不得涅槃。   自下第二明由煩惱所以不得。於中如來對上難中。何緣不得明非如來聖道等過皆由煩惱。初先法說於中先明非佛等過次推煩惱。以是下結。次以喻顯喻中。但明非如來過。餘略不論喻別有五。下合可知。   下就菩提釋去前難。難有總別。先釋總難。如汝所言世有病下解其別難。總中有三。一直立道理。要修聖道方得菩提。二汝言下牒問讚嘆。三若言下牒問呵責。良以問者說由佛性定得菩提。當其正因生果之義。故牒讚嘆。言不須修違其緣因得果之義。故牒呵責。初段可知。   第三嘆中汝言眾生有佛性故得菩提者正牒問辭。如磁石者佛自立喻成其所說。人謂此言解上問中磁石之語為是致惑。問中磁石在後別解。今佛自舉磁石之喻述成問辭。善哉正嘆。以性因緣故得菩提辨理以述。   第三呵中若言不須修集道者是義不然牒以總非。譬如人下辨正顯非。於中七喻。前之一喻別舉別合。後之六喻並舉總合。   下釋別難。隨前所難。上中下人次第釋之。先就上人釋去難辭。汝說病人悉得差者牒其問辭。我為六住菩薩說者簡勝異劣。六住菩薩方能自得。凡夫二乘何由能爾故須修道。六住之義如上具辨。   次就中人釋答其難。釋意如何。向前問言眾生有性無有能遮不得菩提不須修道。今明佛性眾生未得故須修道。文中有三。一約空喻明其理性。非內非外非因果性是其理也。性非內故假修方得。性非外故修者必得。二約財喻明其果性非彼非此。性非此故假修方得。性非彼故修者必得。三約業喻明其因性非內非外非有無等。義意同前。   初中先喻。後合顯法。妄中無真名為非內。真不離妄說為非外。由非內故假修方得。由非外故修者必得。   第二段中先喻後合。喻中如人財在異方明其非此。雖不現下彰其非彼。於中初先假問顯之。何以下釋。合中佛性亦復如是合前財也。言非此者合在異方。證會在當故言非此。言非彼者合言我許。以定得下合前定得。   第三段中先喻後合喻中如生造作諸業若善若惡總舉喻事。下別顯之。句別有九。一非內非外。造已謝往身內即無說為非內。繫屬造人名曰非外。二非有非無。業謝在往現無法體故言非有。成在過去所以非無。三明非是本無今有。先造已竟故非本無今始有也。四明此業非無因出。由造故有故非無因。五非此作此受。現世造因來世方受。故非此作即此受也。六非此作彼受。非此人作他人受也。七非彼作彼受。由因作果。非果自作。故非彼作還彼受也。八非無作無受。由業作果故非無作。有果酬因故非無受。九明時節和合得果。下次合之。佛性如是合所造業。非本無今有合前第三。非內非外合前第一。非有非無合前第二。言非此者合前第五非此作此受言。非彼者合前第七非彼作彼受。非餘來者合前第六非此作彼受。非無因緣合前第四非無因出。亦非一切眾生不見合前第八非無作無受。有菩薩下合前第九時合得果。初先正合。下重顯之。時謂十住顯前時也。修八聖等顯前因緣。爾時名見不名為作顯前得見。性出自古不從緣生。故唯名見下名作矣。   下次釋去下人上難。釋之如何。向前難言一闡提等有佛性故定得菩提。如彼磁石性能吸鐵何用修道。佛今答之。彰彼磁石自不吸鐵得緣方吸。佛性亦爾故須修道。文中先解磁石之喻。次約顯性。無明不能吸諸行下轉喻顯成。前中初先正明磁石自不吸鐵得緣方吸。如猛火下立喻助顯。下復合之。初中有二。一明磁石自不吸鐵。二異法下彰彼磁石得緣方吸。就初段中汝言如石是義不然牒以直非。此言略少。若具應雲汝言佛性如彼磁石自能吸鐵是義不然。何以故下釋以顯非。先自徵責。我以何故道汝不然。下對釋之。石不吸鐵為是言非。者何以下釋顯不吸。先為徵問。熟見吸鐵所以言不。故下釋之。石無心業欲吸彼鐵為是言不。   就後段中正明磁石得緣方吸。兼舉無緣不吸顯之。文中初言異法有故異法出生正明磁石得緣方吸。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兼辨慈石無緣不吸。無有作者就向初句明吸無心。無有壞者就向後句明不吸無心。言異法有異法生者。法別有三。一石。二鐵。三別須人時石就鐵。於中石鐵兩事相望。亦得宣說異有異生。石鐵兩別俱名異法。良以彼鐵異法有故慈石異法出生吸義。三法相望。亦得宣說異有異生。人石兩殊俱名異法。良以彼人異法有故磁石異法出生吸義。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准前可知。   喻中有六。初言如火喻前慈石。不能焚薪喻不吸鐵。亦以無心故言不焚。火出薪壞喻前異法有故出生。   第二喻中葵藿隨日還喻磁石。亦無敬等喻不吸鐵。異法性等喻前異有異法出生。餘喻及合文皆可知。性同前喻。故言如是離緣不能吸得菩提轉喻顯中無明不能吸諸行者離緣不生。餘亦如是。亦得名為無明緣行得緣能生餘亦如是。此理恆定故言有佛無佛常住。上來第一對破後執明須修道。   自下第二對破初執明無定性住眾生中。於中先明性之體狀。若諸眾生了佛性下勸修趣入。前中有四。一破佛性住眾生中。二如四大下破眾生中定有佛性。三如王告下對前第一廣明佛性不即不離。四如來常住即名我下對前第二廣明眾生不有不無。   初中若言性住生中舉前所執。前說一切眾生有性名住生中。常無住下就以破之。初先法說次喻後合。法中初言常法無住辨正道理。若住無常破邪顯正。喻中有六。初舉十二因緣為喻。如十二緣無定住處顯前無住。若有住下顯前有住即是無常。問曰因緣是眾生體雲何無住復名常乎。釋言從人就事以論。緣實有住不得言常。廢人汎論十二因緣相生之理無所定屬故無住處。相生理定未曾暫無故名為常。二舉如來法身為喻。三舉法界。四舉法入。五舉法陰。此亦汎論陰界入法名法界等。六舉虛空。佛性下合。   自下第二破眾生中。定有佛性明諸眾生當得名有。非謂身中已有果體。文中有二。一明佛性時至則現。二一切生不退性下明諸眾生定得名有。前中先喻。下約顯法。法喻如何。如彼四大堅濕暖等無心相異而體各別法性自爾。喻明佛性無心欲出時至則現法性自爾。喻中四大舉其喻事。次辨喻相。造色功齊名力均等。力雖均等體性各異故有堅濕暖動之別。所造各異故有赤白黃黑之殊。下總釋之。而是四大亦無業者無有心業欲相別異。異法界故不相似者四大不同名異法界。故令堅等各不相似。佛性亦爾合前四大。異法界故時至現者合異法界各不相似。佛性異彼兔角之無。是故眾生修道時至即便顯現。又復妄法修至則滅。佛性異彼修至則現名異法界。   自下第二具以五義說眾生有。一明眾生無有退滅佛性之理故名為有。此句約就先際以說。二阿毘跋致故名為有。阿毘跋致此名不退。證得之時永無退轉故知定有。此句約就中際以說。下三約就後際以說。於中初言以當有故名為有者。解有兩義一方便果當生名有。二性淨果當顯名有。以現眾生常定得果故說其有。此句是總。下二是別。以定得者據方便果。以現有因故當定得。以定見者望性淨果。以現有因故當定見。是故下結。   自下第三廣明佛性不即不離。先喻次合。有難下者。下重分別。喻中有六。一如來說經顯性示人喻。王喻如來。臣喻此經。像喻佛性盲喻眾生。佛以音聲顯說經法名告一臣。說經顯性以示眾生名牽一象以示眾盲。二爾時臣下經法顯性喻。經為聖說名受王敕。令人共讀名集眾盲。顯性令知名以象示。三時彼盲下眾生知性喻。想心攀緣名以手觸。四臣還自下化法被人反顯聖心喻。化顯聖心名為白王。顯性已訖名為示竟。五爾時王下如來檢問眾生異答喻。於中有四。一問見不。二答已見。三問見相。四答所見。各隨意解種種異答。六如彼眾盲不說象下不即不離喻。彼不說象明其不即亦非不說。離是無象彰其不離。   下次合之。王喻如來應正遍等合前第一。是諸眾生聞說已下超合第五。喻中所觸事別有八。合中有六。五陰為五。五陰和合集成我人以為第六。就此六中皆初立性。何以下釋。釋中初法次喻後合。如彼盲人各各說下合前第六不即不離。先舉前喻。次合顯法。是故總結。是義雲何。如彼麥性不離芽莖。乃至果實別有麥性名為不離。芽莖枝葉前後變改。麥性常定說為不即。性望六法其狀像此。然向說我濫同外道所說之我。故下辨異。外道說我實無有我並邪異正眾生我者即五陰等顯正異邪。於中初法下喻顯之。喻別有六。初之一喻別舉別合。後之五喻辨舉總合。   自下第四廣明眾生不有不無。初明不無。以當得故若我說色是佛性下彰其不有。陰非性故。前中初別。後總結之。別中八門。一說我為性。二說四無量以為佛性。三說信為性。四說極愛一子為性。五說第四根力為性。六說十二因緣為性。佛性名為十二因緣略以標舉。義如上解。何以下釋。以因緣故如來常者。如來窮證十二緣體故得為常。證成佛常故名佛性。一切生下明諸眾生定有如是因緣實性名有佛性。此說因緣濫同生死十二緣相故下辨異。此十二緣即是佛性。性即如來。第七宣說四無礙智以為佛性。第八宣說頂三昧門以為佛性。   上來別論。如我上說種種法下總以結之。明前諸法當得名有。十二因緣是眾生體。雲何說言當得名有。證會在當故名當得。非體在當。   前明非無。下顯非有。初先不說色陰為性。後類餘陰。   上來分合合為第一明性體狀。下勸修證。若生了性則不須修反勸修證。十住修下順勸修證。於中有四。一明十住雖修少見。二況不修下以聖況凡明凡不見必須修道。三如文殊下彰彼文殊久修乃見。四雲何下以大形小明小不見必須修道。   品初至此合為第一問答辨法。自下第二嘆經勸學。初先勸學。佛性不可思議已下嘆經殊勝。前中有三。一勸修生欲見佛性應自持經。二見有下勸供持人。三若有下舉經難聞令人敬學。   下嘆經中文別有三。一嘆人不思將以類經。二大涅槃經亦如是下辨經同人。三如大海下當法正嘆。就嘆人中位別有三。一就十信嘆其依經生信不思。二師子言雲何不退菩薩已下就種性上嘆其依經起行不思。三菩薩了了知見無下就初地上嘆其依經成德不思。初中有三。一正嘆依經生信不思。二師子言下舉多不信成信不思。三善男下明經多益。現得聞者當必能信。初中五句。前四明其所信不思。後一彰其能信不思。此互相顯。就前四中初一明其佛性不思。第二明其三寶不思。三就前第一明諸眾生有性不思。四就前第二明其佛寶體德不思。以此經中所信之法故舉顯信。能信可知。   第二段中師子初言如佛所說能信不思述佛前言。是大眾下舉多不信成信不思。第三可知。   自下第二明種性上起行不思。文別有二。一明菩薩起行不退。二復次菩薩不可思下嘆其所行為不思議。前中師子先問起發。雲何菩薩自知不退。下佛為辨先別後結別中初於無益苦中自試其心。為破苦下有益苦中自堅其心。益中有四。一與樂行中堅心不退。二為法下求法行中堅心不退。三為破一切眾生苦下救苦行中堅心不退。四修度下六攝善行中堅心不退。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初燃身求法堅心不退。復次菩薩具煩惱下餘苦求法堅心不退。第三段中初救飢苦。後救病苦。前中先於餘時救飢。於飢世下。飢饉劫時能救物飢。前餘時中先總後別總中初明受身救物。雖受畜身終不造下辨定其因。於中初明不造新業。若未來下明用故業。先法次喻。過去惡業如鬼在身。悲願力故一切悉受。如以咒力鬼相悉現。下合可知。問曰此等所受之身份段變易二種生中何生所攝。釋言分段以是有漏惡業果故。問曰。若此是分段者何故勝鬘說種性上為變易死。釋言種性以上菩薩有五種身。一法性身。如地持說六入殊勝無始法爾。二實報身。謂從先來修善所得。三應化身。依前起用。四變易身。所謂緣照無漏業果。五分段身。所謂三界有漏業果。五中初二是其真身。第三是應。於前真中有反易雜。於前應中有分段雜。彼勝鬘中言變易死據第四門。今言分段當第五門。不相乖背。上來總竟。受羆下別。救病苦中初明菩薩於病劫時能救病苦。若有眾生為鬼病下於餘時中能救病苦。第四段中修善不退。文顯可知。上來別竟。   作是願時名不退下總以結之。上來第一明種性上起行不退。   自下第二嘆其不思。復次不思總以標舉。何以下釋。釋有八番。文顯可知。   下明出世成德不思。初言菩薩了了知見無眾生等。內證平等名不思議。受後邊下八相巧化名不思議。初生兜率。文別有四。一總明菩薩生兜率天為不思議。二何以下解釋菩薩偏生所以。先問後解。勝故偏生。欲界中勝總以標舉。下別顯之。下天放逸上天闇鈍形對餘天顯此報勝。修戒修施得上下身修施戒定得兜率者形對餘天顯此勝。欲界亂地雲何有定。此非八禪。欲界地中念佛三昧生彼天中。故言修定得兜率身。三毀呰下彰聖異凡。菩薩毀有終不造作兜率業等正明異凡。何以下釋。釋意如何。辨明菩薩一切處生皆得教化成就眾生非唯兜率。是故於彼不偏貪愛造業求生。四生兜率有三勝下辨勝過劣。於中有四。一明菩薩三事報勝。三深樂下明其因勝。問曰前說不造業生。今雲何言有因勝乎。釋言不造有漏業生而有大悲願力為因故雲因勝。三如是三事雖勝已下就前三事明清淨勝。他見不妒。自心不慢。四不造命下就前三事以顯勝相。   第二次明退來入胎。於中初明兜率退時大地振動。下以二義釋動所以。文顯可知。入胎住胎出胎可解。餘略不論。   上來歎人。大涅槃經亦復如是不可思者是第二段辨經同人。   如海已下是第三段當法正嘆。先喻次合。有難解者下重分別。喻中先舉。次列八名。下辨其相。一一之中各有三事。一眾生福力令海漸深易可趣入。二順風行從畔漸遠亦名漸深。三河水入中遂水漸進亦名漸深。餘中二事文略不辨。   合中初言。涅槃如是有八不思合初總也。次別合之。初門可知。第二門中初先就人以顯其深。後就說論深。人中初就如來明深。次就凡夫。後就二乘。二乘能得阿耨菩提是一不思。二乘之人心無煩惱身無住處而不名常是二不思。下就說中辨法眾多不可具論。餘文可解。   是故此經如海總結。   前喻。次合。下重顯之。師子先問。若言如來不生不滅名為深者牒佛向前合喻之言。有四生下約之為問。問意如何。前說如來無生無滅便無生縛。既無生縛於生自在。何故於彼四生之中不受化生乃受胎生。於中初先總舉四生次列其名。義如別章。後就人辨。下約設難。佛得自在何因緣故不受化生。下佛答之。一切眾生四生所生簡凡異聖。得聖法已不得如本。卵生濕生辨聖異凡。此釋如來無下二生。劫初已下解不化生。有八復次。一明如來劫初不出故不化生。何故不出。劫初眾生煩惱未發又無道器。二明如來託勝通法故不化生。生處尊勝凡所說法人皆信故。三為教人孝養之業故不化生。是義雲何。化生之人無父無母。知復雲何教人敬養。於中初言父作子業子作父業子作父業汎舉世事。父必作於養子之業。子必作於敬父之業。如來世尊若受化下明已須同反以論之。文相可知。四假親護法故不化生。先舉二數。次列兩名。下辨。後結。辨中先順後反可知。五居尊息慢故不化生。是義雲何。佛生王種破諸眾生恃性憍憍。六受胎息謗故不化生。是義雲何。佛親圓具世尚言幻何況全無。七為殘身留益世間故不化生。是義雲何。夫化生者身必化滅無復殘形何以益世。故不化生。八為同諸佛故不化生。是義雲何。三世諸佛化胎眾生法皆胎生故佛同之。諸佛何故皆受胎生。義如前七。又為增長同生之力故受胎生。   自下第三師子荷恩領解讚嘆。   迦葉品者學行有三。一隨緣造修向前五行十功德是。二捨相入證。師子品是。三證實成果亦名起用。此品論之。是義由於迦葉啟請而得宣唱。故就請人以顯章目名迦葉品。此品之中義意唯二。一舉化闡提彰佛德行。二舉佛德行明能化益一闡提義。故下文中讚嘆此經名闡提杖。一闡提人因之得起。   文中有二。一明如來妙用善行能益闡提。二品末迦葉領解讚嘆。前中有三。一答上問中眾生大依明佛身業。二迦葉白如來具足知諸根力是故能知一切生下答上問中兩足妙藥明佛口葉。三迦葉白斷三世因名斷善下答上問中今欲問陰而我無智如是甚深唯佛境界明佛意業。又答初問辨明如來為人物依為令闡提於佛生信。答第二問明佛所說法為妙藥為令闡提於佛教法捨謗生信。答第三問明佛智勝所知獨絕為令闡提於佛義法仰推成信。初中迦葉先問起發。前已問竟何勞更問。去問遙遠故須重問上下多然。此問與前有何差別。迦葉前者直為讚問。讚嘆如來能為物依。今於此處具為兩問。一讚。二難。從初乃至作大藥王是其讚問。善星是佛菩薩子下是其難問。迦葉前者何不即難至此方為。前者若舉善星為難言辭浮廣不成偈義。故前不難。由前不難此須為之。此中何不望直為難先為讚乎。將奪先與。為難法爾。故先讚嘆。嘆中初言如來憐愍一切眾生嘆佛有慈為利他心。不調已下嘆有方便為利他智於中七句。前四化能。不調能調拔惡始也。不淨能淨拔惡終也。無歸作歸救苦始也。未脫能脫救苦終也。後三化德。具八自在救苦之德。為大醫師作大藥王拔惡之德。知病如醫。差病似藥。   如來先與。下正徵奪。為彰如來慈悲行化故舉善星惡人為難。就此文中難意有二。一難佛無慈翻前第一。二難無方便翻上第二。文要有三。一舉佛記善星比丘是一闡提地獄劫住彰佛無慈。二不可治下舉佛宣說善星叵治明無方便。三若不能救善星已下雙結前二。句別有七。善星是佛菩薩時子是第一句明其形近。此應是佛黨弟庶兒故說為子。出家之後誦持讀誦十二部經壞欲界結獲得四禪是第二句彰其行親。雲何記說是一闡提地獄劫住是第三句責佛記說成佛無慈。不可治人是第四句責佛如來攝化不行。不能行化故言叵治。何故不先為其說法是第五句責佛如來授化不善。若不能救雲何得名有大慈悲是第六句結佛無慈。雲何得名有大方便是第七句結無方便。下佛別答。宜審記知。   就佛答中答問不盡而復不次。前七句中但答後六故言不盡。就所答中先答第五。次答第四。次答第二。次答第六。次答第三。後答第七。故雲不次。   先答第五何不先為善星說法。於中有二。一明如來隨化所宜不得先為善星說法。二如師子下明雖不先心無增減。前中六番皆先立喻反問迦葉。次迦葉答。後佛約之以顯所說。後中先喻後合可知。   我於一時住王舍下答第四句。明說善星叵治所以。有五復次。一明善星反被拘執恐怖如來。二掃滅佛跡。三見尼乾服食酒糟言是羅漢違反佛語。四見苦得言是羅漢故違佛語。五佛為說法無心信受。初二身惡。次二口惡。後一意惡。   善星雖復讀誦已下卻答第二明雖禪誦而不可救。先彰其過。下與迦葉身往驗試。前中四句。一明善星雖復讀誦心不解義。二明善星得禪還失。三起惡邪謗無佛答。四我爾時下佛為說法無心信受。身驗可知。   善星雖入佛法已下超答第六明已有慈。於中有三。一明已有慈。二若本貪下彰已慈深。三我弟子下舉他同憐顯已慈實。初中復三。一明善星亡失善法先法後喻。二又如下斷壞法身。先喻後合。喻中自戮自心壞善。羅剎所殺惡友壞善。合文可知。三明佛慈次憐愍故言多傷嘆。常說善星多諸放逸。第二明已慈深之中先喻次合下結可知第三顯已慈實之中先法後喻。   我於多年常與已下卻答第三明說善星是一闡提獄住所以。於中有四。一明已多年攝化不得。二由化不得說為闡提地獄劫住。三明說所為。四明說不虛。初中多年與相隨者。佛二十年攝為侍者故言多年。就第二中初先法說。次喻。後合。法中初明有善不說。以其宣下無善故說。喻合亦爾。就第三中迦葉先問。何故記說。佛答可知。就第四中初明如來所說無二。聲聞已下舉劣顯勝。   善星常為無量生下答第七問。明有方便兩義辨之。一化益分別。益有二種。一攝善星多年共住不令在外教人作惡名有方便。二攝善星令其出家不使在俗多起罪過名有方便。二化德分別。化德有二。一就佛解力明有方便。二就佛根力明有方便。就解力中初明善星常為眾生說無善惡。我久知下佛懼其人邪化多損攝令共住。我若遠下明共住意。是名解力總以結之。   就根力中文別有三。一知斷善根。二如來具足知根力下知生善根。三佛觀眾生具善法下通知生斷。初知斷中有五問答相因而起。迦葉初問闡提何緣無有善法。佛答闡提斷善故無。闡提斷善是其總答。眾生悉有信等五根闡提永斷是其別答。以是義下約殺顯無。   第二迦葉乘言定佛一闡提者無善法耶。佛答如是。   第三迦葉乘言難佛。三世善中未來不斷雲何言無。初言眾生有三種善汎爾通舉。過未現在列言三名。闡提不能斷未來善雲何說斷就之結難。   下佛答之。文別有三。一明有斷。二如人。   下明斷善人有其可救不可救義。三如朽敗下明所斷善有其可生不可生義。初中應先明斷善義然後釋文。義有十門。一明斷相。斷有三道。一方便道。觀有因果以之為非。觀無因果以之為是。二無礙道。見有為非。三解脫道。見無為是。無礙解脫各有九品。始從下下乃至上上與彼等智斷結相似。   第二約對二種善法彰斷差別。言二善者。一方便善謂現所起聞思修等。二生得善過習今成。前三道中初方便道斷方便善。無礙解脫斷生得善。三約因果二善明斷。若約善因以論其斷。斷三世因名斷善根。是義雲何。邪心現前斷過去善。生現之義名斷過因。現不起故不生未來名斷現因。當善不生不能起後名斷未來。故下文言斷三世因名斷善根。就過去中生現可斷。生未來義終不可斷故後得生。若約善果以論其斷。唯斷現在及遮未來不斷過去。起已謝往不可斷故。故此說言現在善滅及障未來名斷善根。四就趣分別。唯在人中不通餘道。人能思求起異見故。五就人中利鈍分別。如下文說要是利根能推求者非是愚鈍。破僧亦爾。六就時分別。多世積習方能斷善非是一世。故上文中說為報障。七就處分別。唯在閻浮不通餘方。閻浮眾生。心穴利故。八明所因。由聞大乘空相應經執無謗有故斷善根。故地持雲是人聞於難解空經。於如實說一向不解作不正思言一切無。九明輕重。一切惡中此過最重更無過者。以斷一切諸善根故。十明斷善還生之義。彼何時生。如下文說。入地獄時出地獄時。輕者入時重者出時還生善根。問曰出時善惡無記三性心中何心中生。一向不是善心中生。先無善故。多在不善疑心中生。問曰善惡正相乖反。雲何於彼不善心邊得生善根。釋言善惡二心相反不得並生。得善之得體非色心與心不妨。故得於彼不善邊生。如從上地生下地時染污心邊得下善根。此亦如之。   次釋其文。斷有二種總以標舉。次列其名。具是二下牒以結之。   第二可救不可救中初約行善現在叵救。後約性善未來可救。行中先喻。如人沒廁喻一闡提斷滅善根趣向地獄。一毛來沒喻過去善生未來義闡提不斷。雖一未沒不能勝身喻彼善根不遮地獄。次約顯法。闡提如是合人沒廁。雖未來世當有善根合向唯有一毛未沒。而不能救地獄之苦合不勝身。未來之世雖可救下牒以結之下約性善明可救中。佛性因緣則可救者性非過去未來現在。故無斷者明定可救。由性不斷定可見故。   第三可生不可生中明其所斷善根不生。先喻後合。文顯可知。   第四迦葉乘言重難。如來向說佛性不斷雲何名為斷一切善。下佛答之。明性非現是故有斷。於中有三。一總明眾生現無佛性故得斷善為一闡提。反以論之。先法後喻。若生現有不名闡提是法說也。解有兩義。一性體常住非三世攝故非現有。二眾生未見故名現無。如世間中眾生我法舉喻顯。之現在妄中於情分聲全無佛性。如眾生中畢竟無我故取為喻。二佛性常下顯向初義。彰性體常非三世攝故非現有。先順後反。佛性是常三世不攝是順顯也。三世若攝名為無常是反顯也。三佛性未來以當見下顯向後義。當見名有非是現。有故名現無。佛性未來以當見故言眾生有正舉當見成其現無。以是義下出當見處。以是當見名有義故。十住具嚴乃得少見。   第五迦葉乘言重難。難有兩句。一難前佛性。性如虛空如來何故說為未來。二難上闡提無善之義。若言闡提斷故無善一闡提輩於同學等亦生愛念豈非善乎。下佛先嘆。後正答之。先答佛性。初先正解。有難解者問答重顯。就正解中性如虛空非過去等述其所立。一切眾生有三身下釋其所難。初先正解。後類顯之。就正解中一切眾生有三種身汎以通舉。過未現在列其三名。未來身淨而得性故我言未來正解所問。此乃明其未來身得性非未來。就類顯中舉先其類。我為眾生說因為果說果為因略以標舉。是故經中說命為食見色名觸略辨其相。說因為果如似世人說食為命。四大名色。今略不舉。說果為因其猶世人說命為食見色名觸。今偏論之。色是造色謂青黃等。觸者所謂能造四大。色實非觸。說果為因是故見色名為觸矣。人言見色名為觸者一向不是。未來身淨故說佛性約類顯法。未來身淨如前命也。如食也。若就前句類顯佛性。食因非命。說因為果故名為命所顯如是。性因非是未來身果。說因為果故名佛性以為未來。若就後句類顯佛性。命非食因。說果為因故名為食。色觸亦然。所顯如是。未來之果實非佛性。說果為因故說未來身淨為性。   上來一番當問正解。有難解者下重顯之。迦葉先問。若如佛說未來身淨可說有性。眾生現在未有淨身何故如來說一切生皆有佛性。佛答有三。一明佛性雖無現用而體不無故得言有。性雖現無無現用也。不可言無不無體也。如空喻顯。空性無現喻向初句。不得言無喻向後句。二明佛性常住不滅故得言有。眾生無常辨相異性。而性常住辨性異相。三明佛性雖復非內而復非外故得言有。於中初法次喻後合。   此答初問。下答後問。汝言不然牒問總非。何以下釋。釋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初先舉其所作。闡提若有身口意業就具以舉。取業求業約惑以舉。見心造業名為取業。愛心造業名為求業。施業解業當相以舉。闡提亦有捨財名施。亦有讀誦分別名解。如是皆邪。結明無善。何以下釋。喻合可知。上來知斷。   自下第二知生善根。於中有三。一知眾生根轉不定。如來具足知諸根力總以標舉。故能分別上中下根略顯知相。能知轉等廣顯知相。是故下結。二知諸根生斷不定。以不定故或斷還生順明不定。若根定下反明不定。是故下結。三隨知行答。迦葉先問佛具根力定知善星當斷善根。以何因緣聽其出家。佛答有三。一遮其現罪故聽出家。在俗為王當壞法故。二生其當善故聽出家。遠生未來出世善故。若不出家亦斷善等舉損顯益。今出家等彰益異損。三是故下結。先順後反。   自下第三雙知生斷。於中有三。一知斷善。佛觀眾生具善不善知先所成。是人雖具不久能斷知其當斷。何以下釋。不能近友聽法思量如說修故。以是下結。   二知生善。如來復知是人現等法說明知。次以喻顯。泉喻菩提。村喻生死。離生死外即是菩提故言不遠。果德純妙稱曰甘美。眾行圓備名具八德。生善之人厭有名熱求出稱渴。發心趣向名為欲往。智者喻佛。知其定去故曰無疑。何以下釋。下合可知。   三知生斷多少之義於中如來先取地土反問迦葉。迦葉次答。下佛約之以顯生斷多少之義。句別有四。一知未來趣善者少。二知未來向惡者多。三護持下知其現在修善者少。四毀戒下知其現在作惡者多。   自下第二答上問中兩足妙藥。於中迦葉先問發起。前已問竟何勞更問。去問遠故。此問與前有何差別。前直讚問讚佛所說。法為妙藥。今於此處具為兩門。一讚。二難。初至亦知未來諸根是其讚問。如是眾生於佛滅下是其難問。迦葉前者何不即難至此方為。前者若舉二十一對諍論難佛。言辭浮廣不成偈義為是不難。由前不難故此為之今此何不望直為難。先為讚乎。將奪先與。為難法爾。故先嘆之。嘆中如來具足根力牒佛前言。下明所知。所知有三。一知眾生上中下根。二知諸根利鈍差別。三知眾生現未根別。   下對設難。難意如何。佛具根力說應當機。何因緣故作不定說。令未來人各執聖言起諍斷善。於中先舉二十一對諍論之言。下責如來。何故今日作不定說。   下佛答之。明己所說皆是眾生病之良藥。愚人不解故起諍論。文中有四。第一總答。二若如來畢竟已下隨問別答。三如是諍訟是佛境下總嘆顯深令人仰推。四若人於是生疑心者猶能摧壞無量惱下明取捨得失令人捨著。初總答中文別有二。一當法略答。二於一名下約類廣答。略中有四。一嘆法深。如是之義非六識識唯智慧知。二約對愚智彰說不同。於有智者不作二說。智亦謂佛不作二說。於無智者作不定說。彼亦謂佛作不定說。是義雲何。今且約初涅槃辨之。餘類可知。佛於智者宣說應身入於涅槃真身不入。隨其別法各施一言名不二說。智人解此。故亦謂佛不作二說愚人於法多喜偏執。聞佛應滅謂一向滅。佛為破之說真不滅。聞真不滅謂應亦然。佛為破之說應有滅。兩言相反名不定說。彼亦謂佛作不定說。三彰己所說各為病治並是妙藥。所有一切悉為調生法說明也。譬如醫等喻說明也。四明所說不定所以。為國土者處別故異。為他語者隨解故異。為人故者隨生故異。人有愚智大小等別故說不同。為眾根者隨機故異為是等故於一法中作二種說。   就下廣中文別有四。一就法舉類。二是故隨人隨意已下約之顯法。三五種眾生不應為說五種法下約人舉類。四如汝所言佛涅槃下約之顯法。此四段中前二一對法相不定。後二一對隨人不定。就初段中類別有三。一明諸法一異不定。二廣略不定。三淺深不定。三中初門一處辨之。後之兩門一處並舉。就初類中先開三門。言一名法說無量名者顯體之名名法不殊名一名法。此法體中義別眾多隨別施名。是故得於一名法中說無量名。於一義中說無量名者諸義同體互相集成。一備一切一切成一。良以一中備一切故。隨之施名名亦眾多。故於一義說無量名。於無量義說無量名者隨其別義各施異名。故得於彼無量義中說無量名。   下廣辨之。雲何一名說無量名牒問初門。於中具就涅槃辨之。餘法類爾。雲何一義說無量名牒問第二。於中具就帝釋辨之。帝釋胡語。此翻名為能作天主。憍屍迦者是其本姓。過去世時波羅□國有婆羅門。姓憍屍迦。好修福業。與其同友三十二人共為邑義。憍屍命終為忉利王。餘為輔臣。佛依本姓呼為憍屍。於中或有從寶從幢種種名之。雲何無量義說無量名牒問第三具就佛論。具八智者。佛知生死無常與苦無我不淨。知涅槃法常樂我淨名為八智。亦可更有。文中不列。義不盡者下重論之。復有一義說無量名重牒前門。如陰一義。亦名陰者當義施名。餘皆傍立。亦名倒者能生倒心故名為倒。如五塵境生欲。亦名諦者有漏五陰是苦集諦。無漏五陰是其道諦。名四念者色陰身念。受陰受念。識陰心念。想行法念。名四食者段食是色。故色陰中有其段食。識陰識食。行中具有思食觸食。受想不論。四識住者有漏陰中除識一種。自餘四陰為識所依。名四識住。亦名有者所謂三有二十五有。亦名道者所謂六道。亦名時者現生後時。亦可是其生住滅時。名眾生者因中說果亦名為世。第一義者相名世諦。體名第一。名三修者色名身戒。餘四名心。名因果者善惡五陰說為集因。報陰名果。名煩惱者有漏五陰從煩惱生。能生煩惱故名煩惱。名解脫者無漏五陰。三世轉輪名十二因緣。集成假人名聲聞等。三世分異名過去等。是名結之。此初類竟。   下舉廣略淺深為類。如來為生廣中說略略中說廣以為一門廣略不定第一義諦說為世諦世諦說為第一義諦復為一門淺深不定。雲何名為廣中說下釋顯初門。雲何第一說世諦下釋顯後門。如汝得法故名阿若憍陳如者。阿之言無。若之言智。陳如是姓。證無成智故名無智。   上來舉類。下約顯法。句別有四。一順明如來隨人不同差別異說名知根力。二反明定說不具根力。謂於向前所諍義中作定說者不稱物機。是故不名具知根力。三重顯初句明隨人別不得定說。於中初明所化眾生受法各異。先喻後合。喻中象負非驢勝者喻明菩薩所受行法二乘不堪。下合可知。次明如來隨之異說。何以下釋。四若使下顯前第二明佛定說不具根力。   自下第三約人舉類。於中初約五種惡人以舉其類。是故我先告舍利下約就利鈍二人舉類。前中有三。一舉昔言明五眾生不應還為說五種法。問曰經說慳貪眾生教行佈施乃至癡者教修智慧。今以何故不信人前不讚正信。乃至癡前不讚智慧。釋言隨人不同故爾。若人內有出世道機厭患已過。則須當病為說對治。慳為說施。乃至癡者為說智慧。若無道機不厭已過則須將護。不信人前不讚正信。乃至癡前不讚智慧。二何為故下釋前不得為說所以。若說不名知根憐生。三何以下釋前不名知根憐生。是人聞說起惡受苦。是故不名憐生知根。   就約利鈍舉類之中初告舍利為利勿廣為鈍莫略。問曰利人堪受多法應為廣說。鈍人不能攝受多法應為略說。今以何故為利不廣為鈍不略。釋言廣略有其二種。一約法分別。辨宣多法名之為廣說少稱略。若從是義廣為利人能多受故。略為鈍者不堪受故。二就說分別。於一法中多言名廣少語稱略。若從是義。略為利人少言能解。廣為鈍人多言方悟。舍利次答。後佛述成。   自下第四約之顯法。文別有四。一牒其所問。玄呵諍者顛倒因緣不得正見是故不能自利利他。二明已隨物不得定說。三十方下舉他類已。於中初明一切諸佛化生不同故說十二。次明十二為他非自。下結諸佛隨解異說名具解力。四佛自彰已具足根解二種力故知人現未斷善及脫。先牒二力。次辨。後結。以具二力故名力士。   上來總答。自下第二隨問別答。於中應先辨其諍相。起諍雖眾約法唯三。一大小見異故起諍論。如說涅槃不涅槃等。二就大中見別起諍。如說佛性即離有等。三就小中見別起諍。如說羅漢退不退等。凡夫二乘通名為小。次辨釋義。世人解諍多不以理。學毘曇者偏助毘曇。學成實者偏佐成實。此乃助諍。何成辨理。和諧通取是釋義也。   文中先辨如來涅槃不涅槃義。三句釋之。一辨諍相。有人聞佛應身有滅謂真亦然。有人聞說真身常存謂應同爾所以成諍。二須論理。理則兼通。於真常存隨化有滅不得偏取。三次釋文。若言如來畢竟涅槃及不涅槃是人不解雙牒總呵。下別顯之。先明如來為物說滅凡聞起諍昔為五人說佛涅槃。一為諸仙。二為力士。三為純陀。四為須跋。五為世王。第七德中為七人說。今略論五。下明如來說不涅槃凡聞起諍。為小菩薩聞滅心退故說佛常。愚人不解。謂定不滅。   第二次辨有我無我。於中還初辨其諍相。有人聞說眾生無我。謂呼世俗假我亦無。有人聞說假名之我。便立性實所以成諍。次辨道理。理則兼通。陰合成人名為有我。陰別無人名為無我。下釋其文。於中初明如來說我凡聞起諍有兩復次。文顯可知。後說無我凡聞起諍。聖說無中初有比丘問佛我義。次佛對破。下明比丘聞而得果。問中世尊雲何名我問其我因。我緣我者問其我緣。就佛破中無我我所總明無我。眼者已下略顯無義。雖有業下廣顯無義。於中有四。一略就因果以明無我。二無捨陰下略就五陰以明無我。三如汝問下廣就因果以明無我。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初言雲何我者牒其初問。即是期者對問辨釋。指報為我。報由結業期會而生故名為期。誰及何緣相顯可知。喻中二手喻前業愛。聲喻期也。合中初言我亦如是總合前喻。下別合之。眾生合聲。業愛合前二手相拍。此三和合名為我故無別我人。四一切生下廣就五陰以明無我。句別有三。一明陰無我。二諸外道下破有歸無。明諸外道計陰作我離陰更無。三如幻下辨法顯無。五陰諸行皆如幻化無常樂等故無有我。第三比丘得益可知第三次辨中陰有無。先辨諍相。毘曇法中說除四空餘一切處定有中陰。成實法中說一切無所以成諍。次辨道理。理則不偏。亦有亦無。極重惡業趣向阿鼻。前念人間後念已在。中無經停則無中陰。趣向四空亦無中陰。餘皆具有不得偏取。文中初明如來說有凡聞起諍。有四復次。一說眾生三事受身父母中陰。第二宣說中般那含。三說中陰根具明瞭。四說中陰形色好惡愚人聞此謂一切有。下明說無凡聞起諍。有四復次。一說五逆趣向阿鼻無其中陰。二說曇摩趣向阿鼻無其中陰。三為犢子說無中陰。四說無色無其中陰。愚聞不解謂一切無。   第四次辨阿羅漢人有退無退。先辨諍有相人宣說一切羅漢悉皆有退。此別師義不同毘曇。成實宣說一切不退所以成諍。次須論理。理則不偏。是義雲何。分別有五。一約惑分別。煩惱有二。一受生煩惱。於受生時起貪等結。二障道煩惱。現起染污妨礙聖道。彼阿羅漢受生煩惱一向不起名為不退。障道煩惱得有起義名為有退。二約煩惱因緣分別。惑起有三。一性使不斷為因故起。二以不正思惟故起。三緣力故起。如見女色生貪慾等。阿羅漢人無前二因而起煩惱名為不退。緣力生結名為有退。謂見增上可貪境界暫爾生貪。還即攝心斷之令滅。三約道分別。道有二種。一者有漏等智斷結。二者無漏聖道斷結。等智斷結則有退轉。無漏斷結則無退轉。四約修分別。散亂有退。專修無退。五就根分別。鈍根有退。利根無退。義既如是不得偏執。文中初明如來說退凡聞起諍。有五復次。一者為於懈怠比丘說退有五。二說羅漢雖無內因不離外緣所以有退。三舉瞿坻證成有退。四舉時不時二種解脫證成有退。五舉六種羅漢證成有退。退思護住勝進不動是六羅漢。下說不退凡聞起淨。有二復次。一明羅漢所斷煩惱。猶如燋炭不還為木所以不退。二明羅漢於彼三種煩惱因中已斷二種故言不退。先舉三數。次列三名。下明所斷。   第五次辨佛身有為無為之義。應先辨諍。諍相可知。次論道理。理則不偏。是義雲何佛身二種。一共世間身隨世生滅。二是平等法門之身常寂不動。義既兩兼不得偏執。文中初說佛身有為凡聞起諍。後說無為凡聞起諍。   第六次辨十二因緣有為無為。先辨諍相。有人一向宣說有為。有人一向定說無為。所以成諍。次辨道理。理則不偏。是義雲何。釋有兩門。一就人論事。三世流轉是其有為。直據因緣相生之理。古今常定無一念間。而無此法是其無為。第二直就因緣事中現起之者名曰有為。在未來者現未起用說作無為。義既兩兼不得偏取。文中初說因緣有為凡聞起諍。後說無為凡聞起諍。於中兩義。備如向辨。我又一時說十二因緣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是初義也。有十二緣不從緣下是後義也。先開四門。後廣辨釋。文顯可知。雖舉四門為取第一不從緣生為無為也。   第七次辨心常心斷。應先辨諍。諍相可知。次須論理。理則不偏。亦常亦斷相續不絕故說為常。運運盡謝所以名斷。義既兩兼不得偏取。文相可知。   第八次明五慾障道不障道義。應先辨諍。諍相可知。次應論理。亦障不障。不障下果能障那含及羅漢果。義既兩兼。不得偏執。文顯可知。   第九次辨世第一法。欲界所攝色無色攝。先辨諍相。三人起諍。一家宣說定欲界攝。一家宣說定色界攝。一家宣說定無色攝。次須論理。理則不定。亦得名為欲界所攝。解有三義。一依定說。依於欲界電光常起名欲界攝。二約惑說。依未來禪斷欲界結而未窮盡修起此法。欲過未盡而起此法名欲界攝。三依身說。此法必依欲界身起名欲界攝。亦得名為色界所攝。釋有兩義。一依定說。依於色界六地禪起名色界攝。二約惑說。欲界愛盡色愛未盡修起此法名色界攝。亦得名為無色界攝。論宗不同。若依毗曇唯約惑說。無色界結未斷未盡修起此法。是故名為無色界攝。若依成實解有兩義。一依定說。依無色定亦得修起。故從所依名無色攝。二約惑說。義同毗曇。義既如是不得偏執。經文之中先就欲界明說起諍。我經中說未離欲界未得解脫。猶如欲界修第一法。三種義中偏就第二約惑說也。凡聞不解謂定欲界。次就色界明說起諍。我說暖頂至世第一在於初禪至第四者。兩種義中偏就初門依定說也。愚聞定謂色界所攝。下就無色明說起諍。我說外道先已得斷四禪煩惱修集暖頂至世第一觀四真諦得那含者。義同毘曇偏約惑說。凡聞不解定謂無色。所以成諍。   第十次辨佈施之義。先辨諍相。有人宣說施唯是意。有人宣說是五陰性。次須論理。主唯是意。眷屬五陰。文中初先說施是意凡聞起諍。說施四種汎以通舉。次辨後結。前三是淨。下明愚人聞說有信名為淨施謂施唯意。下明說施是其五陰凡聞起諍。先舉五數。次列五名。下總結之。五中色力及與辨才是其色陰。安樂受陰。命則不定。依如毘曇別有非色非心命根是行陰收。地持論等亦同此說。成實法中色心相續名之為命。則五陰攝。愚人聞此便言五陰皆是施體。   第十一門辨三無為有無之義。先辨諍相。毘曇法中說三無為一向是有。以是有故若人謗無便得大罪。又復無法則不生心。三無為法為心所緣。得生心故明知是有。成實法中說為定無。以謗無故所以得罪。以謗不有。又彼論中無亦生心。如緣鏡像夢中事等並是無法亦得生心。雲何不生。諍相如是。次辨道理。理則無偏。亦有亦無。望有為法彼一向無。如瓶破已更何所有。望理論之得名為有。除事始有。非是本來自體無故。故地持雲有為無為名之為有。無我我所名無有也。理既如是。不得偏取。文中初明如來說無凡聞起諍。我說涅槃離煩惱等明其數滅無為是無先法後喻。言虛空下明其虛空無為是無。初先正辨。譬如已下即事顯之。非智緣下明非數滅無為是無。初先正辨。如其有下破有成無。愚人聞此謂無無為。下明說有凡聞起諍。於中先明數滅是有。可以言論名為章句。為心遊履名為是路。所歸中極名畢竟處。得之安穩名無所畏。為人習學名為大師。為道所剋說為大果。為智窮證名畢竟智。為心所安名為大忍。常寂不動名為三昧。果德分齊名為法界。能除一切生死憔渴說為甘露。非凡能證故曰難見。此直明有。若說無下舉謗顯有。眼不牢下明其虛空無為是有有人未得須陀已下明非數滅無為是有。忍法已去更不退轉無復重墮三塗之義。是故無量三惡道報。至此忍時皆非數滅。上來明有。愚人聞此謂一向有。所以成諍。   第十二門次辨色法是四大造非四大造。先辨諍相。具論有三。一依佛陀提婆所說。色即四大無別造色。二依毘曇。四大是本名為能造。餘青黃等是其所造。此當毘曇。三依成實。四大是假色香味觸四塵集成不造諸色。今此文中偏舉前二。第三不論。諍相如是次辨道理。四大有二。一實。二假。堅濕煖動四觸為大名之為實。所依大地河池之水草木火等攬諸塵成說為假名假名四大不造諸色經論大同。實觸四大望於諸色亦造不造。是義雲何。色香味觸同一體性互相集成。如海十相同體相成。所言四大即四塵中觸塵所收。彼雖同體。隨義別分。四大是本說之為體。餘者是末說之為相。體則如鏡。相則如彼鏡中之像。以同體故體外無別。色法可造名無造色。此異毘曇。體相別故。依體相現名有造色。異於初諍。義既兼通不可偏取。問曰四塵同體相成。何故偏說四大為本。釋言色法以礙為性。以觸對故色性名礙。故以堅濕煖等四觸為諸色本。文中初明說大為色凡聞起諍。文別有三。一教跋波觀色斷愛。二跋波問色。如來為說四大名色。就本以指。自餘四陰心法難彰非名不顯。就詮立目說之為名。三明愚人聞之起諍。下說造色凡聞起諍。譬如因鏡則有像現立喻明造。色亦如是因四大故則有造色合喻明造。色合彼像。四大合鏡。下列所造。言粗細者是所造色。大物名粗。小物稱細。此粗與細毘曇不說。言澀滑者是所造觸。青黃赤白長短方圓及與斜角復是造色。輕重寒熱及與飢渴復是造觸。寒者毘曇說之為冷熱者毘曇造觸中無。當應地大增強為熱與冷相對。煙雲塵霧復是造色。依如毘曇更有高下。光影明闇正不正等並是造色。此中略無。是名總結。猶如響像借喻顯之。能造四大如鏡如谷。所造之色如響如像。下明弟子不解起諍。   第十三門明無作戒是色非色。先辨諍相。毘曇法中說無作戒一向是色四大所造。成實法中一向說為非色非心。諍相如是。次辨道理。小乘所受無作之戒亦色非色是其色法故名為色。而非色事故曰非色。是義雲何。所受是其身口止業從身口生防禁身口故名色法。此直受得。遮制之法如結界處。亦如僧制未有事相故非色事。大乘所受是色心法非色心事。大乘通受防心戒故。今且論小。義既如是。人聞色法即便取之以為色事。所以不解。聞非色事便取以為非色心法亦是不解。文中初先說戒為色凡聞起諍。句別有五。一菩提王子說心為戒。若發噁心則便失戒。二如來對破說戒為色。以是色故其心雖在惡無記中猶名持戒。三王子請問。以何因緣名無作色。四如來為解。非異色因又復不作異色因果。以是因緣名無作色。此相微隱。三義釋之。一約方便報色辨異。非異色因不同報色。方便之色依於報起而不同報故名異色。報色是彼異色家本名異色因。戒不同彼是以言非。道言不作異因果者明戒不同方便之色。方便之色依報色起。是向異色因家之果。無作異彼故言不作異色因果。二約方便因果辨異。方便之色別報稱異。此異色中受戒方便名異色因。作戒之體名異色果。無作異彼故非異因不作異果。三約方便受持辨異。方便色中受戒名因。身口作持名異色果。無作異彼故非異因不作異果。不同此等名無作色。雖有三釋。第二應善。受法相望以辨異故。此第四竟。五因聖說凡聞起諍。下說非色凡聞起諍。戒者即是遮止惡法正明非色。方便要期發得遮制心口之法未是事相故名非色。若不作惡是名持戒舉持顯受。下明弟子聞說起諍。   第十四門明有心數無心數義。先辨諍相。毘曇法中宣說同時別有諸數。與心別體。相應造緣。成實法中唯說一心。隨用先後分為多數。不說同時別有諸數。佛陀提婆所說亦爾。次辨道理。理則心法。亦得有數亦得無數。是義雲何。分別有二。一粗細分別。心有三重。一者事識謂六識心。二者妄識謂七識心。三者真識謂八識心。彼事識中一向有數。諸心心法各各別故。真識之中一向無數。一切心法同一體故。故維摩雲離一切數心如虛空。妄識之中粗有細無。是義雲何。彼妄識中義別六重。如馬鳴說。一無明住地二者業識。依前無明不覺妄念忽然而動動故名業。三者轉識。依前業識心相漸粗轉起外境。四者現識。依前轉識所起妄境應現自心。五者智識。於前現識所現法中分別染淨違順等別。六相續識。向前智識所取之法漂鼓自心。心隨妄境相乘不斷名相續識。六中前四心想微細。不說心外別有諸數共心相應。故論說為不相應染。後二浮粗心與數別。共心相應。故論說為心相應染。此是第一粗細分別。二就事識隨義分別。亦有亦無。唯一知性隨用分多。非令心外別有諸數。故言非有。譬如一金作種種器。非是金外別有器體。隨用別分。想行受等各守自相得言有數。如金與器非無差別。金器雖別時無先後。心法如是今此且就事識論之。事識之中義既如是。人聞不解偏執成諍。聞說心外無別諸數便言定一。聞說有數便言與心迢然別體若言定一。金時應當無其諸器。若言定別器應非金。心法一異准此可知。   次釋其文。文中初說心法相即凡聞起諍。就所說中文別有三。一明聖人報身五陰從無明生。二將聖類凡凡亦如是。三就凡中明其心法展轉相心更無別數。今此所明十二因緣少異餘處。異相如何。餘處所辨過去因中彰無明行。今此具論無明愛取及與行有。又復餘處現在果中說識名色六入觸受。今此唯說受及名色。又復餘處現在因中說愛取有。今此通說無明愛取及與行有。又復餘處未來果中說生老死。此說受觸識與六入。十二因緣齊通三世。隱顯互論皆得無傷。文中先別。後總結之。別中先明過去之因。從無明生愛當知是愛即無明者。無明之心對境深著即名為愛。是故此愛即是無明。從愛生取當知是取即無明愛者。即前愛心取著境界即名為取。體性不殊是故此取即無明愛。從取生有是有即是無明等者。即前取心起業名有。是故此有即無明等。次論現果。從有生受即行有者。此名識支以之為受。識支即是現報之體。從因納得故名為受。即前有支轉為此受。是故此受即前行有。亦應即前無明愛等。就近言之。從愛因緣生名色者受增為名。所託精血說之為色。從受生於無明愛取有及行者。從現報受起後因也。從受因緣生受觸識六入等者。從現報識轉起未來生死果也。亦應宣說名色即受。乃至宣說六入即受。以下結中說受即於十二支故略而不論。上來別舉。是故受支即十二緣總結無別。受心向前即於過去無明愛等。向後即於名色等故即十二支。   下明如來說有心數凡聞起諍。就所說中具應明其過因現過現因當果。而此文中略無當果。辨過因中初言眼色明欲四法生眼識者。雖舉四法為取惡欲為無明支。欲即無明正顯其相。此是過去無明支也。欲性求時即名愛者過去愛也。愛緣取者過去取也。取緣業者過去行也。此言略少。若具應言取緣有者名之為業。次明現果。業緣識者生現識支。識緣名色起名色支。名色緣六入者起六入支。六入緣觸起現觸數名觸。下依此觸生諸心法。觸緣想受起現受支通想說之。觸緣愛者起現愛支。觸緣信進定慧等法起現有之。如是等法因觸而生。然非觸者結明其異。由言非觸故諸弟子執有別數。   第十五門辨明五有六有之義。先辨諍相。有人一向宣說五有。有人說六所以成諍。次辨道理。五六不定。合則說五。開分說六。言其六者惡有三品。上生地獄。中生畜生。下生餓鬼。善亦有三。上善生天。中善生人。下生修羅。言其五者。依毘曇等修羅是鬼攝入鬼道。法唸經中攝入鬼畜。羅□修羅是師子兒攝入畜中。伽陀經鬼畜及天三趣所攝故但說五。義既如是不得偏執。文中初言說一有者總之唯是一有為果。或說二者善道惡道。三謂三界。四謂四生。五謂五趣。六謂六道。所言七者謂七識住。欲界人天合之為一。初禪為二。二禪為三。三禪為四。空處為五。識處為六。無所有處以為第七。此之七處心識樂安故名識住。問曰何故不名受住想行住等。釋言住義理實齊通。識是心王是故偏說。問曰欲界有三惡道。何故不說。論言三惡有苦煎迫識不樂安是故不論。又問色界具有四禪。彼第四禪何故不說。論言彼處有無想定殘害心識識不樂居故非識住。又四禪中有淨居天趣入涅槃不欲久安故非識住。問曰無色有四空處。非想一地何故不說。論言非想有滅盡空亦殘心識識不樂安故非識住。所言八者謂八福生。人中富貴即以為一。彼六欲天復以為六。初禪已上合之為一。故合有八。亦可地獄鬼畜修羅並人為五。及三界天合為八也。所言九者九眾生居。欲界人天合之為一。初禪為二。二禪為三。三禪為四。無想天處以為第五。加四空處合以為九。問曰向前七識住中不說無想及非想天。今以何故說為生居。釋言此處殘害心識故非識住。不滅眾生是故說為眾生居矣。又問三惡何故不說。眾生同厭為是不論。第四禪中除無想天餘有八天。眾生樂住何故不說。雜心釋言彼四禪中有五淨居樂求涅槃不欲久住。是故不說為眾生居。餘有福生福愛廣果。或求淨居或求無色或求涅槃不欲久住。是故不說為眾生居。二十五有如上辨列。所說如是。弟子不解。隨別異執。所以成諍。   第十六門諍其五戒及與八戒具不具得。餘對皆悉共諍一法。今此乃於二種法中別起二諍。拷實具論。五戒門中別有兩諍。八戒亦爾。五中二者。依如毘曇五戒要須具受乃得。但就持中或持一者名為一分。持二戒者名為少分。持三持四名為多分。備持五戒名為具足。不畜妻者名為斷婬。若依成實及大智論分受亦得。受一戒者名為一分。受二小分。受三受四名為多分。全受名具。加不畜妻名為斷婬。今此偏舉成實一諍。毘曇所立略而不舉。道理如何。受五戒者亦有分得不分得義。是義雲何。受五戒時先歸三寶。歸三寶時具得成體名為具得。如昔比丘三語得戒。後列戒相。問能時不別舉別問。若堪持者答言能持。若不堪者答言不能。約就此時名不具得。義既如是。毘曇法中聞三歸時全得戒體。便言戒相亦不分得。所以成諍成實法中聞列戒相隨堪分受。謂體亦爾所以成諍。文中有三。一釋摩男請問如來優婆塞義。如來為解。二摩男重請一分之義。如來為釋。三人聞起諍。五戒之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就八戒中准依餘論具有兩諍。毘曇所說八戒必須一日一夜具受乃得不得增減。成實所說且言日夜多少皆得。今此偏舉毘曇一諍。成實不論。道理如何。八戒齋中亦有具得不具得義。若論受齋局唯在於一日一夜名為具得。一日一夜是齋分故。若直受戒時分不定名不具得。義既如是。毘曇法中聞齋日夜謂戒亦然所以成諍。成實法中聞戒不定謂齋亦爾所以成諍。文中迦旃初舉己說問佛是非。次佛為辨。或一日等但得戒善不名得齋。一日一夜方成齋故。下明弟子不解起諍。八戒之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   第十七門犯重失戒不失戒義。先辨諍相。有人宣說犯重失戒有言不失。次辨道理。亦失不失。失其受力故名為失。不失受體名為不失。猶如燋種無力有體。義既如是。不須偏執。文中初明犯重之過凡聞起諍。後說犯重但名污道凡聞起諍。羅漢比丘名畢竟到。見道已上名為示道。示猶見也。七方便人名為受道。外凡造過名為污道。   第十八門明二乘人有得作佛不作佛義。先辨諍相。諍相可知。次須論理。亦作不作。守小不作捨小便作。義既兩兼。不得偏執。文先明作。言一乘者乘行一也。言一道者道法一也。言一行者是乘體也。言一緣者道法體也。法是行緣故名為緣。據大攝小。其唯一故皆當作佛。愚聞不解。便言定作。如來復說須陀洹等得小涅槃。愚人不解。便言二乘定不作佛。   第十九門辨明佛性即離之義。先辨諍相。有人宣說五陰之相即是佛性。有人說離。次須論理。理則佛性不即不離。實不同相故言不即。相實是性非令相外名為不離。義既如是。不得偏執。文中但明說性不即凡聞起諍。不離一邊略而不舉。若欲更辨不異後門為是。不說。明不即中有四復次。一說性六事人謂定離。二說性如空人謂定離。三說性如似宅中寶藏人謂定離。四說犯禁及闡提等皆有佛性人謂定離。   第二十門明闡提等有性無性。先辨諍相。有人宣說眾生定有。有言定無所以成諍。次須論理。理則不定。生死身中即無佛果名為不有。不無佛因說為不無。又如下說四種佛性。一闡提人有不善陰及理佛性名為不無。無善五陰及佛果性名為不有。文中有三。一佛說有性我說眾生即佛性等法說明有。次喻後合。二如我為王說箜篌下佛說性無。先喻後合。三明眾生聞之不解作種種說或有或無。   第二十一門有十方佛無十方佛。先辨諍相。有人聞說一國。無有二佛俱出。便言一向無十方佛。有人宣說有十方佛。次辨道理。初非後是。文中初說一國無二人聞起諍。後佛宣說有十方佛不彰起諍。以當理故。   上來別答。如是諍論是佛境界是第三段結嘆顯深令人仰推。   若人於是生疑心下是第四段明其愚智取捨得失令人捨著。   若人生疑猶能摧壞無量煩惱如須彌山捨著得也。舉劣顯勝。疑有二種。一是邪見前方便疑。唯增情惑不能破結。二是解心前方便疑。能破決定邪見煩惱。今據後門是故說疑能破煩惱如須彌矣。疑者猶能摧壞無量邪執煩惱如須彌山況正見者。若於是中生決定下取著失也。於中決定是名執著總顯其過。   迦葉白下問答廣辨。有九問答。前八問答明斷善根。後一問答明生善根。就前八中初二問答明執著義。次四問答明疑惑義。後二問答明疑及著斷善根義就明著中初一問答明執著相後一問答明著善惡。文顯可知。   就明疑中迦葉初言如是人者本自不疑雲何說言不壞疑網乘前為問。佛前說言執著之人不壞疑網故名不善故今問之。此人由來於法不疑雲何不壞。下佛答之。夫不疑者於正義中心不決了即是疑也。   第二迦葉乘言重問。若執著人於法不疑即名疑者。有人決謂須陀洹人不墮惡道。是人亦應名著名疑。下佛答之。是可名定不得名疑對問略釋。下廣釋之。初先明疑。後顯不疑。就明就中初三譬喻廣顯疑相。一切眾生先見二物。後更生疑結成疑義。何以下釋。於二物中心不決了所以生疑。我亦不下翻對前疑以顯不疑我於須陀無二說故彼人不疑。   第三迦葉乘言重問。如佛所說要先現見然後疑者牒佛前言。有人未見亦復生疑總翻佛語。下別顯之。何等徵問。所謂涅槃就法以辨。一切眾生從本以來不見涅槃亦復生疑明不由見。譬如有人路值濁水喻說以顯。下佛答之。先解其法。後釋其喻。法中涅槃即是苦斷非涅槃者即是苦也直立道理。一切生下明人皆由先見生疑非不先見。見有二種總以標舉。見苦非苦列其二名。苦非苦者即飢渴等辨其二相。下明眾生因見生疑。見已生疑當有畢竟離是苦不正明生疑。是故下結。下釋其喻。先牒問辭總非不然。何以下釋。是人先於餘處見水有淺有深。是故於此未到之處而生疑心。不知為當同於昔淺為同舊深第四迦葉乘言重問。是人先見深淺水時已不生疑。何故於今而復生疑。下佛答之。本未行處心不決了是故生疑。   下二問答明疑及著斷善根中初一問答出疑著人。是誰問也。斷善答也後一問答正明斷善。世尊何人能斷善根乘前請問。下佛答之。初先略答。離是四下隨別廣答。若有深見無因果下總以結之。略中總明黠慧利根善能分別簡利異鈍。遠離友等簡惡異善。良以不能近友聞法正思修行故斷善根。如是能斷總以結之。   廣中有四。一謗無施。二謗無父母。三謗無因果。四謗無聖人。謗無施中有六復次。一明無施若有施者。現行施時捨財為因。未來還應得無財果。二施者受者財物無常故無佈施。三施主施人色力壽命安樂辨才。受者受已作善惡業。所作善惡施主不得。明知色力壽命等果施者不得。於中初法次喻後合。下結無施。四施物無記明無善果。五施者是意無見無對。非是色法雲何可施。六施佛像命過父母。無受施者雲何有報。   第二謗無父母之中有六復次。初直設難。若言父母是眾生因則應常生。以不常生明知父母非眾生因。二若言父母是眾生因因無缺少。所生之子一人應具男女二根。然無具者明知非因。三眼見眾生不似父母明知非因。四眾生父母同於四無明知非因。先舉四無。次明父母同彼四無。下就設難。若言是因父母死時子不必死明知非因。五有化生及濕生等明知父母非眾生因。六舉諸鳥得身各異明知非因。   第三謗無因果之中有三復次。一現見世人行善有苦造惡得樂明無果報。二謬引聖說。有人修善墮墜三塗。有人行惡上生人天。明無果報。三舉聖人所說不定證無果報。   第四謗無聖人之中有九復次。一有煩惱時道不能壞。無煩惱時道則無用。明無聖人。先總說無。何以故下破有成無。於中先明有煩惱時道不能破。後明無時道無所用。下牒結無。   二人不齋得明知無道。於中三句。一明十二因緣齋等。二八正下徵道同之。三而今下以不齊得證成無道。此是第二。   三聖人猶有共凡夫法證無聖道。謂飲食等。   四以聖人猶有煩惱業苦不盡明無聖人。於中先明聖有煩惱聖人受樂明有貪也亦罵辱等明有瞋也。復有嫉妒及憍慢等受於苦樂明聖有苦。作善惡等明聖有業。是因緣下結無聖人。若有道下難無聖道。   五道性多憐不應待人修習方得。待修方得明無聖道。於中有五。一明聖人法多憐愍。二何故下明憐由道。三若道性憐下徵破須修。四如其無下難道非憐。五結無聖道。此是第五。   六不同四大令人齊得明無聖道。於中初明四大齋等。若有聖下徵道同大。然今已下不同證無。   七就涅槃一異徵無。文別有六。一就一設難若諸聖人有一涅槃當知無聖正徵令無。何以下釋。常法無得無可取捨故無聖人。二就多設難。若諸聖人涅槃多者道則無常正徵顯過。何以下釋可數法故。三重就一設難。涅槃若一一人得時應一切得。四重就多設難。涅槃若多則是有邊雲何名常。第五雙就一多設難。若涅槃一解脫是多如蓋是一牙。舌是多是義不然雙牒以非。何故下釋。隨一一人所得各異非一切得則是有邊。邊則無常雲何得名為涅槃乎。涅槃若無誰為聖人。六是故下結無聖人。此是第七。   八道不假緣應一切得不一切得明無聖道。於中初明道非緣得。何故一切不作聖人約法徵人。若一切下以不齊得結無聖道。   九難破道因成無聖道。於中先舉二種道因。謂聞及思。修即是道故不舉修。下就設難。先難有因。此二因緣若有因生所從因緣復從誰生。如是展轉有無窮過。下難無因。若此二事不從因生一切眾生何故不得。   前略次廣。下總結之。若有深見無因無果能斷信等正結斷善。下辯其相。非愚非天非三惡趣破僧亦爾類以顯之。   前八問答明其斷善。下一問答明其生善。迦葉先問何時當生。下佛答中初對前問正明生時。或初入獄怖畏時生。或出地獄罪盡時生。善有三下彰彼善根得生所由。由過去善所生當果不斷故生。先舉三善。次列三名。過去善因雖覆滅盡果報未就是故不名斷過去果彰所不斷。由此不斷當善得生。斷三世因名斷善者舉其所斷顯所不斷。義如上釋。斷其過去生現之義名斷過因。現不起故不能生後名斷現因。後不生故復不生後名斷來因。唯斷此因不斷過家當來之果。故善得生。   自下第三答上問中今欲問陰而我無智如是甚深唯佛境界下明如來善知諸陰以答其問。此是如來隨自意語不與他共。是故迦葉乃至精進菩薩不知。唯佛境界。辨此何為。為彰如來智德淵深所知獨絕。令彼闡提於佛義法仰推成信。文中有二。一明佛能知佛性五陰。二我終不與世間淨下明佛能知法相五陰。知佛性陰為化闡提令生信解。知法相陰為化闡提令修治行。佛性陰中要唯有三。一不善五陰。二善五陰。三佛果五陰。細分有七。始從常沒乃至第七水陸俱行。法相陰中粗分有二。一凡。二聖。細分有四。一知染果。二知染因。三知淨果。四知淨因。具知此等名知諸陰佛性陰中文別有六。一約四答辨性體狀。二約三語彰性分齊。三約一語明性周盡。四約七語明說性意。五重約如來隨自意語明性淵深。唯佛獨知餘人不測去人取謗。六約虛空辨性同異遣人耶執。此六段中初二一對為化闡提令生信解。於中初段廣就四答辨性體狀化令生解。後段明性唯佛獨知乃至十住菩薩不了。令彼闡提自捨己執仰推成信。次二一對為化闡提令起願求。於中初段明陰界入攝性周盡示其求處。後段明佛說性之意為令闡提知佛說意捨過趣求。後二一對為化闡提令離邪過。於中初段重約如來隨自意語明其佛性唯佛獨知餘人不測誠勸捨謗。故下文中明說定有及與定無悉皆名為謗佛法僧令人捨遠。後段約空辨性同異令捨邪解。   就初段中先問後答。問中迦葉乘前所明斷善根義。即就其人以問佛性。令斷善人於己身性生信解故。於中有二。一就時徵問。性為過去未來現在。二如來亦說佛性六下就人徵問。問一闡提佛性有無。此佛別答。宣審記知。前中初言若斷三因名斷善根牒佛前言。斷善根人即有佛性牒佛上語。下就徵問。如是佛性為過為現為是未來為遍三世進退審定。下就設難。若過徵前。雲何名常以理徵責。謝往之法何得稱常。佛性亦常當知非過以理驗非。以理測尋未敢專決是以言亦。若未牒前。雲何名常以理徵責。現無當有何得名常。何故已下遮佛無常成非未來。如來若說性是無常故在未來。無常不定何故佛說一切眾生必定當得此反徵也。若必定得雲何言斷順以難之。定得之法體即常住。雲何說言闡提現斷令在未來。但令未來即是現斷故為此徵。若現牒前。復雲何常以理徵責。現起之法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故不名常。何故已下遮佛無常成非現在。若言無常遷轉不定何故復言常而可見。   上來第一就時徵問。自下第二就人徵問難彼闡提有無之義。於中先舉如來所說六種佛性。若斷善下就人設難。前中如來說性有六牒佛上言。佛前第七功德之中說斯六種故今牒之。下列其名。名如上釋。此明因性故隱我樂。義如上解。下文具就五種六種七種佛性明闡提人有無之義。今但舉六。言略故爾。就人難中若斷善根有佛性者不名斷善執有徵無。若無佛性雲何復言一切皆有執無徵有。若言佛性亦有亦斷雲何說常雙牒以徵。有而可斷便同有為雲何說常。   下佛答之。先立四答。後就辨性。明四答中先舉。次列下辨其相。定中初問次辨後結。辨中五句前二世俗因果法定。後三出世因果法定。分別答中初問次辨。於中且就四諦辨之。是名下結。隨問答中初問次辨。四句兩對。一說無常。二隨問以答。三說法燒。四隨問以答。一門略而不辨。十力已下就前四答以辨佛性。文別有四。第一就其分別答門明性體狀。二就置答破離偏著。三迦葉白雲何名因亦過去下重顯向前分別中義。四眾生佛性非有無下。重顯向前置答中義。就初段中要分為二。一就如來後身佛性以答前問二就九住已還佛性收答前問。細分有四。一就如來後身佛性明闡提人有無之義答上後問。二如來佛性非過去下就彼如來後身佛性明是三世非三世義答上初問。三九住下明九地下所有佛性有是三世非三世義答上初問。乘前便故先以論之。四是五種下就九地下所有佛性明闡提人有無之義答上後問。   初中有三。一明如來佛性體狀。二明後身佛性體狀。三雙就前二明闡提人有無之義。初中十力四無畏等彰其性體。則有七事辨其性義。先舉次列。不還名常自在曰我。永安稱樂。無垢曰淨。離妄名真。不虛曰實。體順稱善。准後此中更應立一名曰全見。文略不辨。是名下結。第二段中亦應先出後身性體。然後辨義。體略不論。今唯辨義。後身有六標別舉數。十地學窮名曰後身。理性一味上下義齊。行性差殊前後不等。今論行性。十地劣佛故但說六。次列其名。常淨真實及善同前。我之與樂理實齊有。隨義隱顯。在因不說。何故如是。此如上釋。我是佛義在因不論。樂者是其涅槃之義。據相斷結名為涅槃因中亦有。樂隨涅槃亦通在因。故上文說菩薩涅槃有樂有淨。就實諸佛不生煩惱方名涅槃。樂隨涅槃唯在佛果。今從後義故不說樂。後身菩薩於己佛性十分見一故名少見。是名下結。第三段中如汝先問斷善根人有佛性者牒其問辭。亦有如來後身佛性明其有也。是二佛性障未來故得名為無彰其無義。定得名有釋成有義。無義已顯不勞更釋。是名下結。此初段竟第二段中文別有四。一局明如來果德佛性非是過去未來現在證實返望。由來無相知復約何宣說三世。故非過去未來現在。二局明後身已上佛性現在未來。經釋可知。三就佛佛性始終通論。地前名因。初地已上隨分剋證通名為果。如來未得阿耨菩提佛性因故亦過等者地前佛性隨妄流轉故是過去未來現在。果則不爾有是三世非三世者初地已上不同地前一向三世故言不爾。十地已還是其三世漸次證故。至佛則非義如前解。四就後身菩薩佛性始終通論。亦解行前名為性因。地上名果。後身性因亦過去等。義如前釋。果亦如是同前因也。此第二竟。   第三段中三階論之。九地一階。六七八地為第二階。五地至初為第三階。就初階中九住有六標別舉數。次列其名。五種如前。言可見者先已聞知。不久眼見故曰可見。下就此性約時分別。地前名因。地上名果因是三世。果亦如是。第二階中八住至六佛性五事標別舉數。次列其名。真實淨善可見同前。略不說常。何故而然。此亦是其隱顯言耳。如上文說常者是其法身之義。佛及後身眼見佛性顯法成身。常隨法身故彼有之。九地菩薩雖未眼見聞見明瞭。知如來藏是己自體攝法成身。常隨法身彼亦有之。八地已還未得同彼故不說常。若爾何故得說善淨及與真實。解亦有以。依上文說淨是法義。法寶義寬。上下同依。淨隨法說故通不局。問曰若淨義通上下皆名淨者。如地經說前之七地行於染淨菩薩之道不名純淨。今此何故一向名淨。彼據行修前之七地功用未息有淨不淨。今依此經淨是法義。法義該通。淨亦如之。真之與實是實諦義。實諦理通。真實隨之義無所局。善者是其聖道之義。五地已前波若未明順忍不極細慢猶在名善不善。六地已上波若深明細慢已盡故唯名善。今論八地至六地性。故雖無常而有淨善及與真實。下就此性約時分別。地前名因。地上名果。因是三世。果亦如之。義同前釋。第三階中五地至初佛性五事標別舉數。次列其名。淨及真實可見同前。善不善者。於此位中漸修聖道隨分離過故名為善。破有未窮細慢未盡故名不善。亦應宣說因是過去未來現在果亦如是。類前可知。略不具論。此第三竟。   自下第四就九地還所有佛性明闡提人有無之義。先牒前性。是五種者牒前兩種五種佛性。六種性者牒前九地六種佛性。後身六種此不須。牒前第二中已舉後身六種佛性明闡提人有無義竟。此何須牒。七種佛性亦不須牒當是翻者乘勢舉來不須所以。亦同向者後身六種。下就所牒明闡提人有無之義。當得名有。略不說無。   上來第一就分別答明性體狀。自下第二就其置答破離取著。於中初先略就置答破定有無。迦葉言下問答重顯。迦葉先問。我聞不答乃名置答今者何緣答名置答。下佛為釋。我亦不說置而不答乃說置答。反其所聞。如是置下正為辨釋。有二總舉。遮止莫著列其二名。謂遮取無莫聽著有。下釋如是無勞異解。以是下結。   自下第三重顯向前分別中義。於中有四。一顯前三世非三世義。二須陀斯陀斷少已下顯上闡提有無之義。三未來雲何能生善下重顯後段。四若言五陰是佛性下重顯初段。就初段中迦葉先問。雲何因是過現未來。果亦過去現在未來。亦非過去現在未來。佛答有二。一正對前問明因三世果通是非。二從一切無明已下辨出法體。前中初言五陰二種總以標舉。因果列名。此如上釋。地前名因。地上名果。下就此二約時分異。因是過去現在未來地前之性。果亦過去現在未來謂從初地乃至十地。亦非過去現在未來所謂佛果。並如上釋。   下出體中先法後喻。法中一切無明等結悉是佛性辨出向前三世因體。何以下釋。此雖煩惱佛性因故名為佛性。此初地上佛性家因名佛性因。從無明等得善五陰是名佛性辨出向前三世果體。從善五陰獲得菩提辨出向前非三世果。   喻中有二。一約血乳生出血乳。明不善陰生善五陰。是故我先說生佛性如雜血乳辨法同喻。是從不善生善陰故。佛於此經先明三乘。同性之中說生佛性。如雜血者已下約喻顯法。血者即是無明行等約喻以顯不善五陰。乳即善陰約喻以顯善五陰也。   二約精血成身之喻明從不善及善五陰得果五陰。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是故我說從惱及善五陰得菩提者。從善不善二種五陰得佛果故。佛說從惱及善五陰得菩提也。喻中初言如眾生身喻菩提果。皆從精血喻從煩惱及善五陰而得果也。合文可知上來第一顯前三世非三世義。   自下第二顯前闡提有無之義。先明現無。迦葉白下彰其當有。前中先舉五種善性從須陀洹乃至如來為彰闡提現在所無。故偏舉善。此中所辨與上少異。上明三乘同性之中說聲聞性如出血乳。緣覺如酪。菩薩之人如生熟蘇。佛如醍醐。今此所說開始合終皆得無傷。問曰諸處多以緣覺共聲聞合。今有何義緣覺之人與菩薩人合為熟蘇。釋言緣覺其心狹劣與聲聞同。是故餘處與聲聞合。今以緣覺一向無退與菩薩同。故與菩薩同為熟蘇。下約此性明闡提人現障故無。初法次喻後合下結。   明當有中迦葉先問。五六七等若未來有現在便無。雲何說言斷善有性。佛答有二。一望果陰明一闡提未來斷惑得了了見故說為有。二是故下望善五陰明一闡提未來佛性還生善根故說為有。前中初喻有過去業現在得果。喻明闡提富得名有。闡提未來修善五陰名過去業。得果五陰名得果報。有未來下喻明闡提現在未得。有未來業喻闡提人當起善陰。以未生故終不生果喻闡提人過去未終善五陰故現在未得佛果五陰。下合顯法。有現煩惱明非現得合未來業以不生生故終不生果。若無煩惱一切應當了了見性明闡提人當見名有。合有過業現得受報。   自下第二以生當善說性為有。是斷善人以現煩惱能斷善根明現不生。未來性力還生善根彰生在當。此第二竟。   自下第三重顯向前後段中義。迦葉初問。未來雲何能生善根。下佛答之。先立二喻。未來燈日雖復未生亦能破闇是一喻也。現雖未生當能破之。未來之生能生眾生是二喻也。十二緣中未來生支能生眾生。次合後結。   自下第四重顯向前初段中義。初迦葉問。向前宣說三種五陰以為佛性若陰是性性便是內。雲何說言性非內外。次佛答之。先呵失意。我先不說眾生佛性為中道者為之辨釋。如來前於師子品中廣解佛性為中道義故今指之。此明佛性雖就陰論非令同陰。故非內外名為中道。迦葉下復彰已問意。我不失意幡對前呵。直以眾生於中不解故發斯問對佛說中彰已問意。如來下復顯已說意。眾生不解即是中道就妄顯真。不解之情體是中道或解不解明諸眾生迷悟不等。為對不解顯已說意。所以舉之。我為眾生得開解故說非內外明已語意。何以下釋。先徵後辨。文有七番。一就五陰宣說中道。第二就其十二入法。第三就其內外道法。四就佛色心。五就內思及與聞法。六就檀行及餘五度。七就譬喻。文別可知。七中第一第二第七就不善陰以明中道。第三第五及第六番就善五陰以明中道。第四一番就佛五陰以明中道。於一一中皆先舉邊後翻說中。上來四段合為第三重顯向前分別中義。   自下第四重顯向前置答中義。於中有二。一明佛性非有非無。二有人問下約理破情。亦得名為破情顯理。成前遮止莫著之義。初中復二。一約法報二種佛性明非有無。二亦有無下偏就報佛一種佛性明非有無。法報兩性雲何非有而復非無。汎解有二。一就體說之。法佛之性本有法體。如礦中金名為非無。報佛之性本無法體。但有方便可生之義。如子中樹說為非有。此之一義如下文說。二約對辨。如此中說法佛之性是可見有。不同虛空不可見有故名非有。報佛之性是可生無。不同兔角不可生無故曰非無。法報兩性有無如是直就一種。報佛性中雲何非有復言非無。如下文釋因中無果名為非有。有可生義說為非無。以有斯義今並論之。就初段中性非有無略以標舉。所以下釋。是故非有非無總結。釋中先問。下對辨之。先明非有明法佛性不同虛空不可見有故曰非有。不說無法以為非有。佛性雖有非如虛空略以標舉。何以下釋。虛空雖以無量方便不可得見彰空異性。佛性可見辨性異空。是故下結。良以虛空說無為有故有叵見。法佛之性說有為有故有可見。下明非無。明報佛性不同兔角不可生無故曰非無。非說有法以為非無。佛性雖無不同兔角略以標舉。何以下釋。龜毛兔角雖以方便不可得生彰無異性。佛性可生辨性異無。是故下結。良以兔角是畢竟無故無叵生彼報佛性是其有時未生之無故無可生。是故佛性非有非無總以結之。   自下第二約就一種報佛佛性明非有無。亦有亦無略以標舉。雲何下釋。有無合下約就有無明非有無。是故下結。上來就性明非有無。自下第二約理破情。亦得名為破情顯理成前遮止莫著之義。破卻定無成前遮止。破遣定有成上莫著。文中有三。一約樹子相生因果破定有無。二約乳酪轉變因果破定有無。三約鹽喻緣助因果破定有無。就初段中有兩問答初一問答明有無義。後一問答明生不生。前中先就樹喻假問。是種子中有果無耶下佛答之。先辨喻相後約顯性。喻中應答亦有亦無略以標舉。何以下釋。以是下結。所以下釋。時節有異釋前無也。其體是一釋前有也。子果性一故言有果。合中佛性亦復如是合前有無。若言已下合時有異其體是一。先合體一。若言生中別有佛性是義不然非他異說。何以故下正明體一。真妄和合集成眾生。即此眾生可作佛義名為佛性。是故佛性即是眾生。又如世間麥芽麥莖乃至麥果同一麥性。麥性即是芽莖葉等。佛因佛果同一佛性。佛性即是眾生等也。由即是故凡佛性一。直以時異有淨不淨合前時異。   下次明其生不生義。先問後答。軍喻無法。次就乳酪破定有無。於中初先正就乳酪破定有無。後約四緣生眼識等顯酪有無。前中先問。後佛答之。先辨喻相。後約顯性。喻中有四。一當相正破。二以相生前後徵破。三舉因類破。四舉果類破。初中有二。一破定有無。說有執著對破此有成上莫著。言無虛妄對破此無成上遮止。二離是下顯正道理。離是二事應定說言亦有亦無略顯道理。何故下釋。先釋有義。初問次辨後結可知。後釋無義。初問後辨。乳白酪黃名為色異。乳甘酪酢名為味異。乳冷酪熱名為性異。文略不道治異生異。文相可知。   自下第二以其相生前後徵破。句別有五。一以理正徵。若乳有酪酪即是乳其性是一。何因緣故乳在先出酪不先生。二難破有緣。若有因緣令乳先生酪不前出。一切世人何故不說。三以無因緣責酪不先。若無因緣令乳先生。以何義故酪不先出。四以酪不先責其次第。若酪不先誰作次第。乳酪生蘇乃至醍醐。五是故下結。是異非。   自下第三舉因類破。水草是其生乳之因舉之類破。乳中有酪。句別有四。一舉執直非。若有說言乳有酪性故能生酪水無酪性不能生酪是義不然。二何以下釋。先徵後解。水草亦有對問略釋。者何以下徵問重解。三舉執重非。若言乳有水草無者是名虛妄。前非其法。此非其見。四何以下釋。心不平等故名虛妄。此第三竟。   自下第四舉果類破。酪是乳果舉之類乳。句別有四。一舉果正類。若言乳中定有酪者酪中亦應定有乳性。二責其因緣。若俱相有何因緣故乳中生酪酪不出乳。三以無因緣證酪本無。若無因緣使彼酪果不出於乳。酪自不出。是即酪中無其乳性。酪既無乳。乳亦無酪。當知是酪本無今有。四是故下結。是異非。是乳生酪無酪性故智者當知乳非有酪亦非無酪。   上來辨喻。下約顯性。前四段中約初顯之。先破定執。是乳有酪名為執著。是乳無酪名虛妄故。如來經中說定有性是名執著。無名虛妄。下顯正義。應說佛性亦有亦無。   上來正辨乳酪有無。下約四緣生識顯之。於中先明四緣生識。後顯乳酪。前中初言四緣生識眼色明欲舉其喻事。次就此事明非有無。是眼識性非眼色等明其非有。從和合生彰其非無。如是眼識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是故當知無有本性。釋前非有非無易知。略而不解。   下約前喻以顯乳酪於中有三。一顯正義。二破邪說。三舉說證成。乳中酪性亦復如是是顯正也。如前眼識非有非無。若有說下是破邪也。邪說雲何立有之。家以略不從。水中出生證乳定有故今破之。先牒直非。何以故下釋以顯非。釋相如何。明乳與酪因果各別。水為乳因。乳為酪因。何得以水不能生酪。便言乳中定有酪性。文中有四。初一切法異因異果汎立道理。二亦非下約就前理釋去邪執。亦非一因生一切果是故一水不能生於乳酪二果。非一切果從一因生是故乳酪二種之果。不唯從於一水而生。三如從下舉彼四緣生識不同類顯乳酪。如前四事生於眼識不可從此生耳識等類水生乳不得生酪。四離方便下舉彼蘇酪生因不同類顯乳酪。雲何類乎。蘇酪因別此不生彼。乳酪因別。生乳之水不生於酪。文中初明蘇酪因別。離於方便乳中得酪酪因異蘇。所謂離於人功方便。酪出生蘇不得如是蘇因異酪。下約此別破其偏執。智者不可見離方便從乳得酪。酪出生蘇亦應如是離方便得。不可見乳從水草生。令酪亦爾從水草生。上來第二破其邪說。   是故義下是第三段舉說證成。是前乳酪同彼四緣所生眼識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故我說言因生法有因滅法無。   自下第三約就鹽喻破定有無。初先略破。若言已下因救廣破。就初略中先舉鹽喻。下就破執。若非鹹物先有鹹性世人何故更求鹽耶破他先有。下彰先無。於中先明鹹非先有以餘緣故而得鹹也明非自有。   廣中先舉邪人救義。次非不然。何以故下隨救廣破。前中即用鹽喻為法。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若言不鹹之物皆有鹹性微故不知。由此微性鹽能令鹹正立有義。若本無下破無成有。喻中種子自有四大喻不鹹物先有鹹性。緣外增長喻鹽令鹹。合喻可知。   是義不然總非前說。下隨救辭廣以破之。於中先就鹽喻以破。後就種子四大以破。前中初言不鹹之物先有鹹性牒其救辭。鹽亦應有微不鹹性舉鹽類微。是鹽若有如是二下破鹽二性。恐人被微立鹽二性故須遮破。於中初舉。何緣下微。是故知下結鹽無二。如鹽以下以鹽無二類破餘物。鹽中既無微不鹹性。不鹹物中雲何有鹹。   下次破其種子之喻。先牒直非。何以故下釋以顯非。三句破之。一以先後次第微破。二以外類內。三以內類外。次第說故。是初破也。若使子中即有芽莖乃至果實便是一時。何故子先乃至果後。子先果後次第說故明知先無。   不從已下是第二句以外類內。明外四大從緣集生先無自性。內亦如是。何得先有。於中為顯四大緣生汎舉諸法類以顯之。不從方便乳中得酪簡酪異餘。謂不假於人工方便生蘇乃至一切諸法皆不如是非方便得明餘異酪。四大如是明外四大類同諸法皆方便得。彼外四大從緣增長先無自性。內亦如是何得先有。   若說已下是第三句以內類外破他救義。他人救言從外四大增內四大故內有性。不見從內增外四大故外無性。故今舉內類同於外明內四大亦有不藉外大增長應先無性。即事顯之。如尸利沙果先無形質。見昂星時果則出生足長五寸。如是果者實不因於外四大增。亦應同外先無自性。   自下第二就三種語辨性分齊。於中先辨三種之語。後約顯性。前中初先舉昔所說。雲何下釋釋隨自中先問。次辨。後總結之。辨中有二。一就比丘明隨意語。二就如來。前中六句。一諸比丘問舍利弗受身之因。二舍利反呵不為宣說。三比丘自說。四共詣佛所向佛說之。五舍利弗問佛是非。六如來普印。就佛明中舍利初問。如來後辨。如是下結。釋隨他中初問。次辨。後總結之。辨中隨彼長者意解用以顯已名隨他意。於中有三。一芭吒難佛。二如來將彼用以自解。三說罪怖之彼聞惶恐悔過求救。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句別有四。一如來反定。幻幻之人名幻人耶彼答言善。二如來反問。知旃陀不彼答言知。三如來反徵。汝知旃陀是旃陀不彼答言非。四如來將彼類顯自己。明已知幻而非幻人第三段中句別有四。第一如來說罪怖之。彼聞得罪求欲與財。何故如是。波斯匿王先有成教。有犯佛者罰財入官。彼聞得罪謂招此坐故求與財。二如來為辨。罪非失財謂墮三惡。彼聞惶怖請佛救免。三佛為說法彼聞得果懺謝歸依。四如來讚嘆。   隨自他中初問次辨後結可知。   下約辨性。十住少見名隨他意。先辨後釋。說一切生皆有佛性不斷不滅終得菩提名隨自意。說一切生皆有佛性惱覆不見彼此同知名隨自意。   自下第三就其一語明陰界入攝性周盡。先論一語。後約辨性。前中如來或為一法說無量法總以標舉。為彰一法攝法周盡說無量法同歸一法。如經中下三番顯之。中約辨性。文顯可知。   自下第四約就七語辨明宣說佛性所為。為令眾生不放逸故。先辨七語。後約論性。前中如來說有七語總以標舉。次列七名。因中說果名為因語果中說因名為果語。說現在法望前為果望後為因名因果語。立喻顯法名為喻語。假舉世間不應有事而顯諸法名不應語。隨世流布說男女等名世流布語。有所宣說令他眾生從已化意名如意語。雖舉七語為約後一明已為生說性之意。   下廣釋之。解因語中初問。次釋。後總結之。果語亦然。因果語中先問次辨。如經中說眾生現在六入觸因略以標舉。眾生現存六入及觸是過去世業行家果。現所造業復為來因名因果語。下重顯之。名過去業果釋為果語。如來亦說為未來業是業因緣得未來果釋為因語。是名結之。次三可知。如意語中先問次辨。辨中五句。一呵毀禁令人持戒稱已化意名如意語。此就凡夫。二讚須陀令人生善稱已化意名如意語。此就二乘。三讚菩薩令人發心稱已化意名如意語。此就菩薩此三約人。四說三惡令人修善此宣其事。五說一切燒及與無我令人厭離此彰其理。此二就法。   下約論性。說諸眾生悉有佛性令人趣求捨離放逸稱已化意名如意語。   依寶性論。為五義故說生有性。一為眾生於自身中生怯弱心謂已無性絕分不求。二為輕慢餘眾生故說生有性。彼當作佛雲何可輕。故法華中不輕菩薩若見四眾高聲唱言汝當作佛我不輕汝。以知眾生有佛性故。三為妄執我眾生故宣說佛性不同情取。故勝鬘雲如來藏者非我眾生非命非人。四為執著虛妄法故宣說佛性不同所取。五為誹謗真如來藏謂是空寂斷滅無法。故說佛性是真是實常樂我淨。今此為令不放逸者同彼初義。   自下第五重就向前隨自意語。彰性淵深唯佛獨知餘人不測誡勸捨謗。如來復有隨自意語總以標舉。下別顯之。於中有二。第一略明佛性有無誡勸捨著二如恆河下廣辨有無誡勸捨著。略中有四。一明性有無。二舉人不解誡勸捨著。三重辨有無。四重誡捨著。   就初段中先就如來明性有無。後類餘人。佛中先舉有無二門。次列後辨。如有無下類顯餘法。如前所辨佛性有無如是一切善不善等惡法悉無善法皆有。是名下結。乃至闡提佛性有無亦如是者降佛已下始從後身乃至闡提佛性有無。類上可知故言如是。所言異者善根之人望上有惡而無善法。望下有善而無惡法。闡提一向有惡無善。   自下第二明前所說眾生不解誡勸捨著。我雖說性眾生不解明凡不解。佛如是等隨自意語舉佛獨知成凡不解。如是語者後身不解況於二乘。其餘菩薩彰聖不解。我往一時在耆闍下舉淺況深成聖不解。   自下第三重辨有無。或有佛性一闡提有善根無者。有不善性無其善性。佛性緣起為不善陰。故不善陰名為佛性。闡提有此。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無者。初地已上名善根人。通則種性已上菩薩斯名善人。彼有善性無不善性。或有佛性二人俱有俱有理性。或性二俱無俱無果性。   自下第四重誡捨著。若解如是四句義者不應難言定有定無正勸捨著。若言眾生悉有性不舉佛獨知遮其偏著。如來如是隨自意下牒佛獨知呵其偏著。備前四義。眾生雲何一向作解廣中有二。一就人明性。二是七人不修身戒心慧已下誡勸捨著。前中有三。一舉喻相約之顯法。二如恆河中七種眾生不離水下辨其喻意約之顯法。三迦葉言若有因則有果下於前義中有難解者問答重顯。   就初段中先舉喻相。後約顯法。喻中先舉次列後辨。法中初言涅槃河中有七眾生。合初總前師子中宣說生死以為恆河。此說涅槃經法為河生死為水。經中所說從凡至佛為七眾生。皆是水性喻不離性。   次列其名。三門分別。一就三乘別行分別。二就三乘共行分別。三就三乘通行分別。   別行七者。聲聞緣覺菩薩及佛各有七人。聲聞七者。大位分之外凡常沒。五停心後乃至暖頂名出已沒。忍心及與世第一法名出已住。苦忍已去名為觀方。斯陀行去名觀已行。那含果後名行已住。羅漢名為水陸俱行。緣覺七人相同聲聞。唯有最後獨悟為異。菩薩七者闡提常沒。始學發心名出已沒善趣名住。信不壞故。習種觀方。性種名為觀方已行。故華嚴中名為十行。解行名為行已復住。初地已上水陸俱行。佛七人者外凡常沒。善趣名為出已還沒。種性已上說之為住。初地觀方。二地已去名觀已行。八地已上名行已住。如來名為水陸俱行。   共行七中三門分別。一開小合大以論七人。於中前六與向聲聞七人之中初六人同。羅漢辟支菩薩及佛通皆名為水陸俱行。二開大合小。凡夫二乘悉名常沒。常沒凡夫二乘地中餘之六種與向如來七人之中後六人同。三大小俱開。此義如前。師子品說外凡常沒。五停至頂名出已沒。忍世第一名出已住。須陀乃至阿羅漢果名觀四方。辟支名為觀方已行。菩薩名為行已復住。如來名為水陸俱行。   通行七者。一一人中皆通三乘。今此偏就通行論七。但下文中初二後一彰通隱別。中間四人偏舉小乘略不論大。   下辨其相。於中具列十八種人就之論七。言十八者。一是闡提。二是信善求有凡夫。三是信善求出凡夫。四五停心。五別相念處。六十二緣觀。此即是其總相念處。七暖。八頂。九忍。十世第一法。十一見道。十二須陀。十三斯陀。十四那含。十五羅漢。十六辟支。十七菩薩。十八是佛。此十八中初之一人直名常沒。常沒三塗。其第二人義有兩兼。望其三有名為常沒。望其三塗名出已沒。次有四人義皆兩兼。一遇惡友暫出還沒。還沒三有。二遇善友堅住不退即為住人。次有兩人皆具三義。一遇惡友暫出還沒。二遇善友堅住不退即為住人。三學觀四諦名為觀方。其次兩人義有兩兼。一名為住。二學觀諦名為觀方。次有兩人直名觀方。從此已後皆有住義。隱而不彰。次一名為觀方已行。次一名為行已復住。後四名為水陸俱行。   就初人中先牒。次辨。後以喻帖。辨中有二。一明其人沒之所以。二惡住者則有六下廣顯沒相。前中初明聞法誹謗無信故沒。遠善友下於善不修無行故沒。前無信中言有人者謂闡提人。聞涅槃等舉所謗法。於中有三。一聞說如來。二一切生下聞說佛性。三一闡提下聞說菩提。下彰其謗。聞已不信即作是念明其心謗。念涅槃經是外道書作是言等明其口謗。下無行中明其不能近友聞法思惟修習。文顯可知。   上來第一明沒所以。   下顯沒相。文別有四。一略舉六事。二是名下就之辨沒。初先結前。何故下釋。三所言下廣釋前六。四是人具足如上六下廣顯前沒。是人具足如上六事能斷善等明造惡因。是因緣下明沒惡道。是人身口心業重下沒不能出。何以下釋。心不生善明無治因。無量佛出不聞不見明離治緣。是故下結。上來廣辨。如恆河下舉喻以帖。   涅槃義記卷第九   奧書損失可惜可惜。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4 大般涅槃經義記   涅槃義記卷第十   隋淨影寺沙門釋慧遠述   自下第二明其信善求有凡夫。此有兩義。一常沒義。常沒三有。二有暫出還沒之義。還沒三塗。文中先明常沒之義。復有常沒非一闡提簡前起後。何者下辨。是名下結。下明還沒。句別有四。一明四善得惡果報初舉。次列。後總結之。二就其人明出沒義。若修是四名沒已出出已還沒略以標舉。下廣釋之。先釋初沒。次釋其出。後解還沒。文皆可知三引說證成。偈中前二造業故沒。後二彰其煩惱故沒。四舉喻以帖。先舉其喻。如上二下將法以帖。如上偈中煩惱及業二種之人如彼大魚暫出還沒故言如是。   自下第三明其信善求出凡夫。此有兩義。一遇惡友暫出還沒。二遇善友出已即住。文中有二。一總辨其人。二是人不具如是五下就之開分退住兩義。   前中有四。初言有人樂著三有是名為沒牒前起後。出從彼來是故牒之。二得聞下對沒辨出。三何緣下釋顯出義。離惡生善故名為出。先問次辨後結可知。四是人雖下明出不具。於中初明信心不具。是人雖信亦不具足總以標舉。下別顯之有七復次。一就佛涅槃明信不具。直信涅槃常樂我淨不信如來二單就涅槃明信不具。彼說有二。一者有為。二者無為。無為涅槃常樂我淨。有為無常無我樂淨。三就佛性明信不具。雖信佛性是眾生有不信一切眾生有之。四就信體以明不具但信不具。五約起因明信不具。但從聞生不從思生。六約聖道明信不具。但信有道不信得者。七約三寶因果法相明信不具。於中先舉邪正兩信。次列後辨。下就正信以彰不具。雖信三寶不信同體。雖信因果不信得者。故名不具第二明其戒不具成不具信。戒亦不具牒前起後總明不具。下別顯之。有七復次。一約起因明戒不具。名前信心以為戒因。第二唯有威儀之戒無其戒戒名戒不具。定道無作從威儀戒生。從戒生戒故名戒戒。於中初問。後對辨之。先舉次列後辨下結。有有作戒無無作戒名戒不具。始修名作。成名無作。於中初舉次列後辨。是故下結。四雖持於身口之戒雜於邪命名戒不具。五有求戒而無捨戒名戒不具。無捨相戒名無捨戒。第六有其求有之戒無隨道戒名戒不具。七善惡通信心無簡別名戒不具。於中先舉善惡二戒。次列後釋。下辨後結。   第三明其聞不具足。信戒不具聞亦不具牒前起後總明不具。下別顯之。有四復次。第一約就十二部經明聞不具。但信六部不信六部且言六部理實論之。於十二中隨所不信皆名不具。二雖受六部不能讀誦為他解說名聞不具三雖受六部但為論義為勝他等名聞不具。第四近友聞法思惟如說修行乃至解脫不具此等名聞不具。於中先舉具足之聞。是人無下對之以顯聞不具足。前中初言我說聞具總以標舉。雲何下別。先問後辨。於中先明親近善友。是諸師等於是人下明聞正法。得智慧已能善思下繫念思惟。得正義已身心寂靜明如說行。於中六句。次第可知下對前義明聞不具。相亦可識。   第四明其施不具足。不具足三施亦不具牒前起後總明不具。下別顯之。有三復次。第一約就財法二施以明不具。財施求有法施不盡故名不具。先舉次列後辨下結。第二約就凡聖二施以彰不具。於中先舉次列解釋後辨下結。第三約就受法之人明施不具。受已所信即便供養。受所不信則不供養。故名不具。   第五明其慧不具足。不具上四慧亦不具牒前起後總明不具。下別顯之。有五復次。第一不能分別如來常與無常名慧不具。二於此經中宣說如來即解脫等不能分別名慧不具。三於此經中宣說梵行即如來等不能分別名慧不具。四不能分別性即如來如來即是不共法等名慧不具。五不能分別四真諦等名慧不具。   上來第一總辨其人。下就其人辨退彰住。不具有二牒前開後。不具上來信等五事。增善增惡列其二名。下辨其相。先明增惡暫出還沒。於中先明增惡之行。誰是已下出增惡人。如大魚下舉喻以牒。前中初問次辨後結。辨中有二。一增惡因。三業不淨故增已下明受惡果。因中有三。一明其人癡慢自高。是人不見已不具足是其癡也。自言具等是慢高也。二是故親下親近惡友故增惡法。於中初明親近惡友。既近已下明聞邪法。聞已喜下隨聞生著。起於慢下習行惡法。起慢煩惱。多行造業。三因放逸下親近在家故增惡法。初近在家。次樂聞說在家之事離出家法。以是因下正明增惡。以是因緣增長惡法明起煩惱。身等不淨明造惡業上增惡因。受果可知。前增惡行。下出其人。誰是徵問。謂提婆等對問以辨。於中四眾次第列之。   下明增善出已即住。於中有四。一增善行。二出其人。三釋住義。四引說證成。就初段中先明近友。近善友故樂諮未聞明聞正法。受已思者明能思惟善思惟已能如法下明依法行。如法住故增長善法結成增善。增善法故終不覆沒是名為住結成住義。次出其人。誰是問也。謂舍利弗等對問以辨。於中四眾次第列之。舍利弗等是阿羅漢水陸俱行。今以何故說之為住。有人釋言舍利弗等於昔經中水陸俱行。於今經中但名為住。此義不然。雲何不然。於今經中正應宣說菩薩之人為大乘住。何故宣說聲聞為住。又小乘中四果之人。於大乘中未到賢首。雲何已名大乘中住。但舍利等於小乘中具一切行。是故其人得名為住。亦名觀方。乃至亦得名為俱行。今說其人本因為住。非得果後方名為住。良以此等已證聖果彰住義顯故就指之。如是等下總結為住。次釋住義。先問後辨。辨中初法次喻後合。初言樂見善光明者進善故住。以是緣下不退故住。喻合可知。下引證中初之兩偈小乘中住。若人分別明修正解。至心求果彰其所欣。若能呵有明其所厭。名住總結。後之四偈大乘中住。於中初二宿善故住。後二明其現修故住。於中明其近友聞法思惟修行。行中初因。後明得果。   自下第四明五停心人。此具兩義。一遇惡友暫出還沒。二值善友出已即住。然今文中總舉其人。略不辨其退住兩義。於中四句。一牒前起後總舉其過。智不具足是牒前也。前說信等五行不具據後以牒。是故偏言智不具耳。凡有五事是舉過也。貪慾瞋癡著我覺觀是其五事。二是人知下為治前過親近善友。三如是下善友觀過為說對治。愚癡多者為說因緣。文略不辨。與其所說十二緣同故略不舉。著我分析十八界者。雜心論中說觀六界。所謂地水火風空識。前初德中亦同彼說。此觀十八皆得破我。此義廣釋如五度章。四明其人聞已受行。   自下第五次明別相念處之人。是人亦具退住兩義。文略不辨。於中初言行已次得四念處者牒前起後。身受心法列其四名。別觀色陰為身念處。別觀受陰為受念處識陰為心。想行為法。故名別相。此義廣釋如道品章。   次第復得十二緣者是其第六總相念處。餘經論中約就五陰以明總念。總觀五緣為空無我法念處故。是中約就十二緣說觀十二緣皆空無我亦是總相法念處觀。就一切法皆悉得作總念處觀非止五陰。此亦具有退住兩義。文略不說。   自下第七明煖心人。煖等四心如別章釋此應具論。煖心人中具有三義。一遇惡友出已還沒二遇善友堅住不退。三學觀四諦即名觀方。文中初先牒前生後。迦葉白下問答廣顯。如是等人終不斷下就之開分退住等別。初段可知。   應中有三。一簡別異通彰其分齊。二釋名辨體。第三明其得人多少。初中迦葉先問起發。問中執通以非其別。一切眾生悉有煖法立通非別。迦葉前聞觀因緣後方始得煖。是故立通非其別矣。何以故下辨通破別。先徵後辨。如佛所說三種和合名為眾生總舉昔說。壽煖及識別舉昔說。此說火大以之為煖。四大之中火大持故身不淤壞。以此功強故偏舉之。煖即是色。識即是心。壽非色心。三聚成生故昔說此合為眾生。若從是義一切先有明煖寬通。雲有說言因善友生徵破別義下佛答之。明今所說是局非通。四番釋之。一約人辨釋。如汝所問至一闡提皆悉有之彰通異別。我今所說要因方便簡別異通。以是義下結非先說。是故已下結非齊有。二約界辨釋。如是煖法是色界法彰別非通。若言一切眾生有下破通成別。欲界無下結非齊有。三約內道外道辨釋。色界雖有非一切有彰別非通何以下釋。內有外無故非一切。以是下結。四就內外約境辨釋。一切外道觀六行簡外異內。外道斷結攀上厭下如斷欲結。先觀欲界一切有漏為苦為粗或復為障。觀初禪地為止為妙或復為出名為六行。始觀之時六行俱觀。終成之時於上於下各觀一行不具觀六。我諸弟子具足十六彰內異外。言十六者。苦下有四謂苦無常空與無我。集下有四因集有緣。滅下有四盡止妙出。道下有四道如跡乘。是十六下結非齊有。   自下第二釋名辨體。迦葉初問。所言煖法雲何名煖問其名義。為自性煖為他故煖問其體性。下佛答中先答後問卻答初問。細分有四。一對上後問辨定煖體。二迦葉下問答重顯。三如汝問下對上初問釋其名義。四迦葉白下問答重顯。初中性煖非因他者煖體是慧。非是同時更有煖體因之說煖。問曰下說煖者即是聖道火相。此則因他。雲何說言非因他煖。釋言煖法用慧為體。智慧之體因他聖火名之為煖。非因他煖方名為煖名非因他。   第二段中迦葉先問。問由何生。由佛向言自性是煖未出其性故問令出。問相如何。迦葉先聞馬師無信便無煖法疑煖是信故復問之。如來先說馬師無煖舉彼如來昔時總言。何以故下舉佛解詞。無信故無當知已下約彼昔言執信為煖。下佛答之。信非是煖翻其所執。何以故下釋通昔語因信生煖。馬師無信煖法不生故說其無。夫煖是慧正出煖體。何以下釋。觀四諦故總約四諦證煖是慧。是故名下約對別行證煖是慧。是諦觀故名十六行。行故是慧。   第三段中先牒問辭。下為辨釋。聖道火相故名為煖。於中初法次喻後合。   第四段中迦葉先問明煖是有不應能與聖道作相。是有法者是三有法。是有為者為作有果。是法報。得色界五陰故名有者。約果顯因明其體是三有法也。是因緣故名有為者能與色界五陰作因。造作彼陰故名有為。雲何能為無漏道相結徵佛語。佛答如是如汝說者印前煖心有為有法。如是煖下翻上不能與道作相。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是故下結。法中明煖雖復是有還能破有故為道相。喻中如人喻修行者。馬喻煖心。人依行進故名為乘。味著煖心名為亦愛。厭患諸有策修煖心說為亦策。合中初言煖心亦爾合前馬也。愛故受生合前亦愛。厭故觀行合上亦策。問曰此煖為當自愛為更有法愛著此煖。若煖自愛馬應自愛非人愛馬。若更有法愛著此煖。愛著之心自可受生無關暖事。何由舉此成暖有為。釋言上地味禪煩惱愛著暖心非暖自愛。然彼暖心為愛潤故上界受身故名有為。又問策者為暖自策為更有法策於暖心。若暖自策馬應自打。若更有法策於暖心。彼能策者可能與彼聖道作相。暖心非策安能與彼聖道作相。釋言暖前方便之心厭畏生死修起暖心名之為策。非暖自策。由彼策暖令暖向聖。是故名為聖道作相。結文可知。   上來第二釋名辨體。下次明其得人多少。得暖法人七十三種總以標舉。次辨其相。有人從來未斷煩惱此具縛人初修入暖即以為一。問曰暖心其必依於未來禪起。彼禪起時應斷煩惱。雲何得有具縛入暖。釋言未必未來定心皆斷煩惱。有人修定初得住心是未來禪。未依此定作六行觀故不斷結。依此住心修起暖法名為具縛。依未來禪作六行觀斷欲界結。始從一品乃至九品即為九人。通前為十。進修等智斷初禪結至無所有。地地之中各有九品為六十三。通前合為七十三人。非想一地無上可攀等智不斷所以不論。文中初言欲界具十就欲總舉。是人具惱十中第一。斷一至九復為九人。通前十也。如欲初禪至無所有亦復如是明後六十三種人別。是名下結。   上來第二廣辨其相。下就其人分其退住觀方等別。如是等人則不復能斷善根等明其住義。如雜心中暖等唯不斷滅善根作一闡提猶作五逆犯四重禁。此中乃至五逆四重亦皆不作不作故住。是人二下明其還沒觀方之義。先舉次列後辨可知。   自下第八明頂法人。此人亦具退住觀方三種之義。文略不辨。文中初言觀方即頂乘前起後。退窮名頂。前學觀方。彼觀增長即名為頂。雖是五陰辨其體性。與此相應定共無作即為色陰。心王識陰。受數受陰。想數想陰。其餘心法名為行陰。亦緣四諦故名觀方釋觀方義。觀諦同前是以言亦。亦可同後。   自下第九明忍法人。此人具有住及觀方二種之義。文略不辨。文中初言頂次得忍乘前起後。安住名忍。亦五陰性亦緣四諦解觀方義。   自下第十明世第一。是人亦具住及觀方。文略不論。次得第一乘前起後。世間中極名世第一。次辨其性。經文不同。有經說言性是五陰義如上解。復有經言性是五根所謂信進念定慧等。慧為正主。餘伴助之。亦緣四諦辨觀方義。世第一法唯有一念。餘論宣說於菩諦下唯緣一行。今以何故說緣四諦。釋言諦觀有其二種。一者行修現在所起。二者得修未來所成。世第一法現在所修唯觀一行。未來傍於四諦增明。今就得修名緣四諦。   下第十一明其見諦十五心人。斷見諦惑有十六心八忍八智。言八忍者。觀欲四諦有四法忍。觀上四諦有四比忍。言八智者觀欲四諦有四法智。觀上四諦有四比智。此十六中前十五心名為見道。今次辨之。此人唯有觀方一義。住義通後顯故不論。文中初先明苦法忍是人次第得苦法忍乘前起後忍性是慧辨其體性。何故前來皆言五陰此獨攝慧。理實相似。以見道中見法明白慧用增強故偏說之。緣一諦者明觀方義。於苦諦下趣緣一行。若愛行人或觀苦行或無常行。見行之人或觀空行或無我行。問曰向前世第一法現緣一行之中就其未來得修名緣四諦。此苦法忍何故不然而言緣一。釋言有以。世第一法猶在世間寬容之限。於未來世傍修寬多故言緣四。苦忍等心是峻疾道傍修狹少。未來但於同諦四行而得增明不及餘諦故言緣一。乃至見斷舉餘忍智。   下第十二明須陀洹。彼第十六道比智心是須陀體。此人唯有一觀方義。文中有三。一略標舉。二舉辨釋。三結法同喻。初中言得須陀果者標舉所得。是名第四遍觀方者辨法同喻。前暖等中雖學觀方而未成就。苦忍等心觀方成就而未周遍。至此周遍故言遍觀。方即四諦辨其所觀。   廣中迦葉初問起發。如來次答。迦葉白佛先得道故名須陀下於前義中有難解者問答重顯。前中迦葉具為四問。一問須陀斷惑多少。如佛先說須陀所斷猶如縱廣四十里水在如一渧舉佛昔言。此中雲何說斷三結舉多徵少。如來前於現病品中說斷三結得須陀洹故今徵之。下列三名。非因見因是戒取也。烏雞戒等非真滅因妄謂是因。是故名為非因見因。餘二可知。二問須陀遍觀方義。三問其名。何因緣故名須陀洹。四問須陀喻錯魚義。下佛依問次第辨釋。   釋初問中文別有三。一當相正解。二是三對下約治以論。三有眾生下隨化以釋。就初段中先開二門重為一門。亦攝一切須陀所斷為第二門。下廣釋之。先解初重。於中先喻。如王遊等舉其喻事。何以下釋。重故偏說。是三如是合以顯法。如世人王重故偏說。何緣下釋。先問後解。一切眾生常所起者多行故重。如病數發名為重病。微難識者沈隱故重。如病難別名為重病。是三難斷力強故重。此解初門。能為一切煩惱因者釋上後門。雲何能為一切惱因。就十使中五見及疑見道時盡與其斷名。貪瞋癡慢見斷不盡不與斷稱。就所斷中三本三隨。身見是本邊見是隨。戒取是本見取是隨。疑使是本邪見是隨。以是義故宣說三結為一切因。   自下第二約治辨釋。以是三結是戒定慧三行大怨故偏說之。此義如彼毘婆沙說。身見是其戒學大怨。由見神常苦樂不變不畏業果縱情作罪。片從此義說為戒怨。戒取定怨。取戒為道妨修禪定離欲道故。人取欲界散善為道妨修上地禪定法故。疑為慧怨。於法疑惑防正智故。   自下第三隨化以釋。有諸眾生聞須陀洹斷無量結則生退心故但說三。   次答第二。先牒問詞。下對辨釋。觀獲四事總以標舉。次列下辨。解初可知。釋第二中悉能呵責內外惱者。於十使中迷理生者名內煩惱。緣事生者名外煩惱。後二可知。   次答第三。先牒正解。迦葉言下問答重顯。是須陀洹凡有二下乘辨須陀洹利鈍差別。前中先牒。後對辨釋。須陀名義具應有三。一名修習無漏。二名逆流。三名抵債抵三塗債。文中但就前二釋之。須名無漏陀洹修習是初義也。須名流等第二義也。須者名流此釋須義。下釋陀洹。陀洹名逆。先舉二流。順逆列名。以逆流下正顯陀洹。下重顯中迦葉先問。若從是義何緣斯陀至阿羅漢不名須陀執通徵別。若從上來修習無漏逆生死義名須陀者。斯陀含等齊有是義。何故不悉名須陀洹。偏名初果為須陀洹。佛答有二。一正對前問偏明須陀一種名字有通有局。二是人亦名須陀洹下乘辨一切賢聖名字明有通局。前中先明須陀名通。一切眾生名有二下彰其局義。通中須陀乃至諸佛亦名須陀正顯通義。若斯陀含乃至諸佛無須陀洹雲何得名斯陀至佛反解通義。是義雲何。若斯陀含不修無漏不逆生死雲何名薄。乃至諸佛不修無漏不逆生死雲何名覺。局中明唯初果之人名須陀洹餘皆不得。於中初先簡聖異凡。生名有二凡以標舉。客舊列名。下就辨異。凡有世名彰凡異聖既得道已更為立名須陀洹辨聖異凡。以先得下簡初異後。以先得故名須陀洹彰初異後。以後得故名斯陀者明後異初。上來直辨須陀一名通局之義。下次汎論一切聖名通局之義。文但彰通略不顯局。句別有四。初言是人亦名須陀乃至佛者明其初果具一切名。二流有二下明餘賢聖具一切名。為明餘聖皆悉得名須陀洹故須立二流。先舉次列。有為功德名為解脫。無為功德說為涅槃。一切聖人皆具此二亦名須陀就人分別。具前二流逆於生死。是故一切悉名須陀。非但一切得名須陀亦名斯陀乃至名佛。三須陀者名菩薩下就上初段釋初果人具一切名。於中但解名佛菩薩。餘類可知略而不辨。須陀恆者亦名菩薩略以標舉。何以下釋。其菩薩者名道眾生。以求道故名道眾生。故今釋之。明小乘中菩提之道即是羅漢。盡無生智須陀求此故名菩薩。須陀洹人亦名為覺略以標舉。何以下釋。正覺見道斷煩惱者正觀諦理斷煩惱也。覺因果者謂能覺知苦果集因滅果道因。正覺共道不共道者所觀聖行望陰是共望諦不共。於四諦下行義各別故名不共。前三諦下一一諸行皆通五陰故名為共。以有此義故須陀洹得名為佛。四斯陀下就前第二釋餘賢聖具一切名。於中偏明小乘賢聖具佛菩薩二種名字。大具小名略而不辨。故今文中說言斯陀乃至羅漢亦復如是。亦如須陀名佛菩薩。   上來第二問答重顯。自下第三乘明須陀利鈍差別須陀有二總以標舉。利鈍列名。下辨其相。先辨鈍人約生辨之。須陀極鈍天上人中七返受生方得涅槃。少極二生。故今說言人天七返舉其極鈍。復有五種明餘五階。下別列之。六返至二是其五也。利人現在獲得須陀至阿羅漢辨其利人。問曰一返何故不論。釋言須陀具有八品。七返至一即為七品。現般為八。八中七返至二定鈍。現般定利。文中具辨一返不定。有人利根應得現般。以諸因緣現在不得經生乃得此則是利。有人鈍根現在世中勤修不得經生乃得此即是鈍。利鈍不定故隱不論。下次答其第四句問。先牒問詞。下對辨釋。□魚有四就喻舉數。骨細輕等就喻列名。下約顯法。銜物堅中初約喻顯法。如魔王下引昔證成。   前問次答。自下第三於前義中有難解者問答重顯。重顯向前釋名中義有兩問答。就初問中迦葉初先進退兩定。為先得道名須陀洹。為初果故名須陀洹。下就設難。若先得道名須陀洹。苦法忍時何故不得名須陀洹。若以初果名須陀洹。外道之人先斷煩惱至無所有得那含時何故不名為須陀洹。此舉超越那含為難。雲何超越。斯陀那含並有超義。有人凡時依世淨禪作六行觀斷欲界結五品盡來入見諦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猶故名為次第須陀。若斷六七八品盡來入見諦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不作須陀。超證第二斯陀含果。斯陀含人所斷煩惱先已斷故。斷欲結盡至無所有後入見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不作須陀及斯陀含。超證第三阿那含果。那含所斷先已盡故。超越如是。雲何作難。若次第人至第十六道比智時以初果故名須陀者。彼超越人先斷欲盡至無所有入見諦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亦初得果。何故不得名須陀洹而名那含。下佛答之。以初果故名須陀洹釋去初難。良以初果名須陀故。苦法忍時未是初果。是故不得名須陀洹。如汝問下釋去後難。先牒門辭。下對辨釋。釋意如何。明初果人名須陀洹超越那含超證第三非初果人。是故不得名須陀洹。文中初言以初果故名須陀洹正答其問。是人爾時具足八智及十六行辨初果相。四法四比是其八智。苦無常等是十六行。是人但於現在道下為一行觀。未來傍於十六增明名具十六。迦葉下復重執為難。越超那含亦具八智具十六行。何故不名為須陀洹。下佛對之。明唯須陀得為初果故名須陀。彼證第三非是初果不名須陀。文中偏對次第那含辨釋須陀為初果義。超越那含一向不論。彼非常行之次第故。於中文二。一就行修明初異後。二須陀洹緣四諦下約對境明初異後。前中初先明初異後。阿那含人則不如是彰後異初。是故下結。初異後中明須陀洹捨凡入聖捨向得果故名初果。於中先分十六行別。次分八智。後約此二解釋須陀為初果義。初中先分有漏十六以為二種。有二舉數。共與不共列其二名。是義雲何。彼十六行約界上下有三十二。於一一行重觀名共單觀不共。為辨此義須明暖等四心差別。於彼上下三十二行止觀來去多心觀察名之為暖。多觀未明名暖方便。多觀分明名暖成就。於一一行止觀來去以漸略之。乃至於彼一一行下各一心觀名之為頂。二心觀前名為方便。後一心觀名為成就。此一心觀與後忍中初觀相似。如增上忍似第一法。於一一行各一心觀名忍初心。更復從後向前略之。乃至最後唯緣欲界苦下一行名之為忍。欲界苦下二行觀前名忍方便一行名成。於前忍心末後所緣重一心觀名世第一。   問曰善行多應彌好何故須略。如迦旃延阿毘曇雲譬如富人欲適他土患其財多轉以易錢。猶嫌錢重轉以易金。猶患金重以金轉易大價寶珠持至他方。行者如是。欲入出道患彼有漏多行煩開故漸略之。此四階中初二重觀名共十六。後二單觀名為丕共。下分無漏有二舉數。向得列名。於彼見道十五心中所觀名向。道比智時所觀名得。道比智心單緣一行雲何得有十六行別。釋言彼現雖緣一行未來傍於十六增明。故得果時亦具十六。次論八智。有二舉數。向得列名。向果八者。見諦道中唯有四法及三比智。何處有八。向有近遠。見諦道前四現忍心學觀四諦名為遠向。此十智中一等智攝。見諦道中復有七智合為八耳。問曰向前十六行中向果十六不攝有漏。向果智中何義通攝。釋言向前十六行中有漏無漏兩處別論。故向果中不攝有漏。此八智中有漏無漏不別宣說故通攝之。何故不別。彼見道前唯一等智更無異義故不別說。得果八者。得果之時捨見道中無漏七智更起新得。得彼七智通以為果。並道比智合為八矣。前遠向中有漏等智得果不捨亦無新得不攝為果故但有八。下約前二解釋須陀為初果義。是須陀人捨共十六得不共十六。捨向八智得果八智。故名初果。此文略小。若具應言捨共十六得不共十六。捨有漏十六。得無漏十六。捨向十六得果十六。捨向八智得果八智。准初類後中間可知故略不舉。捨共十六得不共者。不行名捨。非得斷捨。捨向八智得果八者。向果八中初一等智入聖道時不行名捨。與前捨共十六相似非得斷捨。餘之七智證初果時得斷名捨。前一等智捨而不得。後七無漏捨而更得。通道比智合為八耳。   上來一段明初異後。阿那含人則不如是彰後異初。次第那含不如須陀捨共十六得不共等。是故不得名為初果。非初果故不名須陀。是故下結。就始結之。是須陀人是初果故偏名須陀。文相如是。又更分別前三果人各有二向。一者共向。二者不共向。見道之心通向三果名為共。向。次第之人入見諦道向須陀洹。先斷欲結六品盡者入見諦道向斯陀含。欲結盡者入見諦道向阿那含。故名共向。暖等四心偏向須陀。須陀果後進斷欲結乃至第六無礙道來偏向斯陀。斯陀果後進斷欲結乃至第九無礙道來偏向那含。名不共向一切莫不皆修暖等趣入見道。何故見道偏名共向。暖等四心不名共向偏向須陀。釋言見道印證超越斯陀那含。先所修得結盡無為故通向之。暖等四心未能而證。是故不能向餘二果偏向須陀。義既如是。彼次第人具依須陀。共與不共二種向後而得聖果故名須陀。彼超越人唯從須陀不共向後而得聖果。不從須陀共向得果。是故不得名須陀洹。彼超越人入見諦道但得名為超越家向。不得名為須陀向故。前約行修明初異後。   下約境論須陀洹人緣於四諦明初異後。那含緣一彰後異初。於四諦中趣緣一種斷欲界結不同須陀。此亦辨其次第那含不論超越。彼非常行之次第故。是故下結。   上來廣辨。以是義下結法同喻。   下第十三明觀已行。初略標舉。繫心修行辨其行相。如彼□魚彰法同喻。   下第十四明行已住。先略標舉。行已後住謂阿那含以為一門。得食已住復為一門。下廣辨之。先廣初門。劫廣後門前中有三。一開合辨相。二欲色眾生有二業下依前廣釋。三迦葉白中般利下於前義中有難解者問答重顯。初中有四。一通就上下宣說二種。二就色界已上說五。三通就上下說七。四偏就無色說二說三。就初段中有二舉數。下辨可知。   第二段中先舉後列。言中般者論釋不同。依如成實捨欲界身向色界去中間受身而得般故名為中般。彼論不立中陰身故。此及毘曇捨欲上昇中陰身中而得般故名為中般。無別受生受身般者。餘處名為生般那含。與行無行同在一處。隨義分異。異相如何。經論不同。凡有三別。依如毘曇捨欲上昇至色界中隨在何處最初受身。於此身中初生得般名為生般。即此生中有利根人觀察十六聖行得般名為行般。又復觀察苦集及道有為之行而得般故亦名行般。即此生中有鈍根人修習有漏等智斷結。不觀十六聖行斷結。如此得般名無行般。又設觀諦但觀滅諦無為勝法方能得般名無行般。此後二人皆悉盡壽方始得般不同初人。此三人中生般最利。行般為次。無行最鈍。若依成實生般同前最為利根。無行為次。是人自知定得涅槃不勤行道盡壽得般名無行般。行般最鈍。精勤行道盡壽得般名為行般。此經所說受身般者同成實中行般那含。精勤行道盡壽得般名受身般。此中行般與成實中生般相似。精勤行道不至壽終而得涅槃名為行般。此中無行與成實同不勤行道盡壽得般名無行般。上流般者色界已上隨在何處二生已後而得般者名上流般。於中細分乃有四種。一上流般。次第受身至廣果天而得涅槃。二者樂慧。至廣果天不得涅槃生五淨居。三者樂定。至廣果天不得涅槃生無色界。四不定般。未至廣果中間得般。此四通說以為上流。   自下第三通就上下說七。先說六種。前五如上。加一現般。就現般中細分有二。一直現般。現依凡身修得那含終至涅槃。二轉世現般聖人身上經生已後修得那含終至涅槃。於中有四。一須陀果上經生得般。二斯陀行中經生得般。三斯陀果上經生得般。四那含行中經生得般。是故轉世四處而來。舊言轉世三處來者其言謬耳。次增說七。於前六上加無色般。此無色般與上流中樂定何別而須別論。釋言不同。彼樂定者從廣果去。此無色般從欲界去經生無色。故須別論。如成實中宣說十一。現般為一。轉世為二。中般為三。生中三人通前為六。樂定樂慧通前為八。信脫見到及與身證通前十一。前八可知。於前八中鈍名信脫。利名見到。得滅盡定名為身證。彼十一中略無上流及不定般。   自下第四偏就無色說二說三。此與向前無色界般有何差別而須別論。釋言不同。前無色般從欲界去初生無色。此下所論是無色中經生已後上行般者。與前不同故須別論。文中初先辨明其果。復有二下辨定其因。果中初言行般涅槃復有二種標別舉數。無色界中上行得般故名行般。非前五中第三行般。五中行般下文別釋。此上行般準因有三。文舉兩邊且言二耳。二身四身別其名字。受二名利受四名鈍辨釋其相。是義雲何。無色界中有四空處。那含於中終不重生。若從欲界生四空處一身得般名無色般。若從初禪乃至廣果生四空處一身得般名上流中樂定那含。此前二人生無色界一身不得二身已後方始得般名上行般。於中具論受二身者名之為利。三身名中。四身名鈍。今舉兩邊中略不說。因中有其兩種二法。初一二法是中品因。後一二法是前利鈍兩品家因。是義雲何。具精進定受於二身。互無一邊受於三身。進定並無方受四身前二法中先舉後列。勤修觀解名為精進。定心難現名不自在。懈怠有定翻前可知。後二法中先舉後列。   上來第一開合辨相。自下第二依前廣釋。但解向前五種那含。先解中般文別有三。一約業辨中先舉二業。作受列名。造緣初起名為作業。為愛所潤能生後果名受生業。下約顯中中涅槃者有作無受故中涅槃。二約處辨中捨欲界身未至色界以利根故於中涅槃。三約心辨中先舉四心。次列四名。初言非學非無學者是受生心受中陰生。言學心者是無漏因。言無學者是無漏果。後言非學非無學者是命終心捨中陰身。如雜心說羅漢報生心及與威儀意。隨順心滅故趣向般涅槃。下約此四明中涅槃。先問次辨。四中後二是涅槃心。初二即非。無學之心證有餘滅。非學無學入無餘滅。是故後二名涅槃心。是故下結。   下次解受身。初先正辨。迦葉言下問答重顯。前中初先辨其二業。次明其人依葉受身。後明其人依身得般。此與成實行般相似。下重顯之。先問後答。文顯可知。   次解行般。常修行道並以有為三昧之力能斷煩惱不盡受命入於涅槃名為行般。此與成實生般相似。   次釋無行。是人懈怠解無行義三昧力故盡壽得般名無行般。   次解上流。於中先明退上生下。流有二下從下向上。先舉二流。次列其名。退上善法而生下結名煩惱流。又斷下結生。上煩惱亦得名為煩惱流也治道漸增名為道流。下約道流解上流義。初至四禪亦復如是明廣果下上流之義。復有二下明廣果上上流之義。於中有三。一略分二人。二如是二人一樂已下辨因顯果。三是名下結別其相。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文復有四。一明樂定樂慧之別。先辨所樂。後顯所入。二明薰禪不薰禪異。如是二人。一者修禪有五階。差二者不修略以標舉。下重辨其五階修相。先問次列。後約論果。是義雲何。此人修得四禪定已先薰四禪。先入四禪無漏心中。次入四禪有漏心中。後入四禪無漏心中。是一一中多心相續以漸略之。乃至一一各別二心名為薰禪。方便道成各別一心名薰禪成。成中合有五重往來。有十五心。十心無漏。五心有漏。次薰三禪。次二。次初。作法同前。此五番中初番為下。第二為中。第三為上。第四上中。第五上上。第四禪中修下便罷生無煩天。此名少廣。至中便止生無熱天。至上便休生善何見。至上中者生善見天。至上上者生阿迦尼吒。此名無小。若不退者欲界命終徑生五淨。以下三禪愛結盡故所以不生。四禪有愛是故往生。如此生者不名上流。若有退者於下三禪乃至廣果後還斷結重修薰禪方生淨居。如此往者方名上流。此第二竟。三重明樂定樂慧之相。一樂論義是樂慧也。二樂寂靜是樂定也。樂靜無色樂論五淨約因顯果。四重明薰禪不薰禪異。與前何別而復更論。前是初薰。此是退後生上重薰。復二總舉。薰與不薰列其二名。薰義如前。薰入五淨不薰無色約因顯果。盡壽而般明無中滅。   上來第二辯因顯果。自下第三結別其相。是名上流是總結也。下彰其別。欲入無色則不能得五階修禪。若修薰禪則呵無色為是定別。   上來第二依前廣釋。自下第三有難解者問答重顯。重顯向前中般那含。初問次答。後明中般上中下別。問中初言中涅槃者則是利根何不現在入涅槃者就時徵問。何故欲界有中涅槃色界則無就處徵問下佛答之。先答初問明有三緣現在不得。一四大羸劣不能修道故不現得。二資具少故不現得。初先正辨。我昔已下引事證成。無量眾生應入已下總以結之。三有眾生樂多教化故不現得。如汝問下答其後問。先牒後釋。有四復次。一約內外因緣分別。欲界煩惱因緣有二總以標舉。內外列名。使性為內。塵境為外。以欲界中有外可厭故有中般。上界無彼外緣可厭故無中般。二約色慾二愛分別。先舉次列。著外五欲資生之具名為欲愛。愛著女色名為色愛。欲界地中有此可厭故有中般。上界無此故無中般。三約慳等粗過分別。欲界有其慳貪瞋妒無慚愧等可以厭惡故有中般。上界無此故無中般。第四約其心性分別。欲界性健故有中般。得四果故。上界不爾故無中般。   前問次答。下次明其上中下別。先舉次列下辨可知。   前廣那含。下次廣上得食已住。喻以錯魚得食已住牒舉前喻。是人亦爾約之顯法。雲何下釋。有六復次。一上界受身故名已住。二不受欲界一切趣身故名為住。此二就果。下四就因。三斷無量結少在名住。四終不造共凡夫事故名為住。五自無畏令他無畏故名為住。自無罪惡故自無畏。不惱害他故他不畏。六能遠離色慾二愛及慳貪等故名為住。   下次明其羅漢辟支菩薩及佛以為俱行到彼岸義。到彼岸者喻羅漢等略舉其人。下辨其相。如龜俱行牒舉上喻。下約顯法。於中先明護根如龜。先問次辨。是故下結。下明其人似龜俱行。水喻世間陸喻出世出其行處。下明俱行。能觀煩惱如龜行水。到於彼岸如龜行陸。是故下結。   前分七人。下明有性。先舉其喻。後約顯法。如恆河中七種眾生雖有龜魚不離於水是舉其喻。不離水性非是不離河中之水。河中之水喻於生死。眾生水性喻於佛性。為是須別。下約顯法。如是微妙大涅槃中合恆河也。闡提至佛合七眾生。雖有異名合前雖有龜魚之名。不離佛性合不離水。下重辨之。是七眾生總牒七人。若善法者別牒信善求有凡夫。並牒信善求出凡夫。若不善者別牒最初常沒闡提。若方便道別牒五停至世第一七方便人。若解脫道別牒苦忍乃至須陀。若次第道別牒斯陀乃至那含。若因別牒羅漢辟支及上菩薩。是佛因故。若果牒佛。亦可若因牒三乘因。若果牒彼三乘之果。悉是佛性就之論理。是名如來隨自意語結以顯深。   自下第三於前義中有難解者問答重顯。重顯向前到彼岸義。前言羅漢乃至諸佛到於彼岸。其岸未彰故下辨之。到復未顯故下須釋。先論彼岸。後彰其到。前中迦葉初問起發。於中先問大乘彼岸。有因有果無因無果汎立道理。涅槃名果常故無因舉佛上言。如來於前師子品中廣明涅槃是果無因。故今舉之。下就設難。若無因者雲何名果。為此難者欲使如來辨因顯果令人修證。下復問其小乘彼岸。亦名沙門舉小乘因。名沙門果舉小乘果。下問雲何。徵問欲使如來具辨令人修證。下佛答之先對初問明大涅槃有因故果非全無因。是中為明涅槃有因。乘舉一切類以顯之。先舉七果。次列七名。下廣辨果約之顯因。就第四門餘殘果中得第三身延年益壽是其果體。下明遠因。復言即是延年益壽。謂衣食等能延年者能益壽者說為遠因不論壽體。第七門中先辨果體。即是涅槃離一切惱。下約辨因。三番論之。一總相分別。一切善法是涅槃因。二近遠分別。先舉次列後辨可知。三生了分別。於中先舉世間生了。次約論出。出世亦有生了二因。下辨其相。三解脫門三十七品為一切惱不生生因亦為涅槃作了因者。望方便果說為生因。方便之果能滅煩惱故令一切煩惱不生。能滅煩惱使不生故體是有法。從因修起故三解脫三十七品能為彼果而作生因。非是直望數滅無為而說生因。即前生因能了性淨涅槃之果說為了因。是故下結。   下答後問。辨明小乘所到彼岸。於中初先牒問略辨。先牒問辭。次辨。後結。   迦葉言下問答重顯。先問何緣八正道者名沙門那。下佛為解。其沙門那正翻名息息眾過故。從斯得果名沙門果。文中三番。一能息乏名沙門那。沙門名乏舉其所息。為業煩惱驅馳六道所以名乏。那者名道舉其能息。此出那體非解那義。那義名息。故五度中阿那出息般那入息。如是道者斷一切乏正解那義。斷一切乏故名為息。下牒結之斷一切道牒前能斷一切乏道。以是義者以是聖道斷乏義故。名八正道為沙門那從斯得果名沙門果。二能息惡名沙門那。如世樂靜亦名沙門舉世名義。此名略少。若具應言樂靜息亂名沙門那。如是道者亦如是下約之顯法。三息下為上名沙門那。如世下人能作上人是名沙門舉世名義。如是道下約之顯法。   前解彼岸。下釋到義。於中先明小乘到岸菩薩佛下明大到岸。小中先明羅漢到岸。後論辟支。羅漢到中義別三番。一約沙門及沙門果解釋到岸。羅漢修前沙門之道得沙門果名到彼岸。二約五分法身明到。初舉次列下釋後結。三約四智解釋到岸。四智之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文中初舉。次廣辨釋。我生已盡依毘婆沙是斷集智。依勝鬘經是斷苦智。文中初言永斷三世生因緣者明其因亡。亦斷三界五陰身者彰其果喪。准毘婆沙舉其顯前。若准勝鬘舉前顯後。梵行已立依毘婆沙是修道智。若依勝鬘是證滅智。文中初言所修梵行已畢竟者彰其因圓。又捨學道明其果極。准毘婆沙舉後顯前。若依勝鬘舉前顯後。所作已辨依毘婆沙是證滅智。依勝鬘經是修道智。文中初言如本所求今已得者明其果極。修道得果彰其因圓。准毘婆沙舉後顯前。若依勝鬘舉前顯後。不受後有依毘婆沙是斷苦智。若依勝鬘是斷集智。故勝鬘雲所斷煩惱更不受後名不受後。文中初言獲得盡智明其因亡。無生智者彰其果喪。準毘婆沙舉前顯後。若準勝鬘舉後顯前。前舉次釋。以是下結。下解辟支到彼岸義。如前羅漢辟支亦爾。   下次明其大乘到岸。菩薩及佛具六波羅蜜名到彼岸舉因顯果。是佛菩薩得菩提下約果顯因。先辨後釋。文顯可知。   從如恆河至此第一廣明七人悉有佛性。   自下第二誡勸捨著。於中有二。一舉信謗誡勸捨著。二佛性不名一法已下明性唯是佛隨意語誡勸捨著。前中初先廣顯謗相令人捨遠。若言闡提未生善下舉謗顯信令人習學。前明謗中文別有三。一約七人行修得失以顯謗相。二約七人通局之義以顯謗相。三明前二起謗所由。就初段中別有三句。一明七人不修之失。不修身等即能造作五逆等罪常沒三塗故名為失。二明七人行修之得。近友聞法思惟修學得到彼岸故名為得。三約顯謗。良以七人不修身等常沈沒故。言一闡提定得菩提是名染著。又以七人近友聞法思惟修行到彼岸故道言闡提一向不得無上菩提是名虛妄。   第二段中先明七人通局之義。始終通論一人具七。前後別分七人各一。下約顯謗。於中初就菩提明謗。次就聖道。後就佛性。就菩提中良以七人各別一故心口異想言一闡提定得菩提謗佛法僧。現未得故。內心乖法名為異想。口言乖法稱曰異說。又以一人具足七故說言闡提不得菩提是亦名為謗佛法僧。當來得故。就聖道中良以七人各別一故說言八道凡夫所得謗佛法僧。現未得故。又以一人具足七故道言八道非凡夫得是亦名為謗佛法僧。以當得故。就佛性中亦以七人各別一故有人說言凡夫眾生有佛性性謗佛法僧。現未證故。亦以一人具足七故道言眾生定無佛性是亦名為謗佛法僧。當必得故。   自下第三明謗所由。由無信解是故我說二種人謗略以標舉。不信不解列其二名。若人信心無有慧下彰此二人生過不同。有信無智增長無明。有智無信增長邪見。不信之人瞋恚心下明俱起謗。不信之人瞋恚故謗。無智慧人不解故謗。是故我下結成昔說。   上來明謗。自下第二舉謗顯信。文別有四。一就菩提反舉其謗。若說闡提未生善根便得菩提是一謗也。若言闡提捨一闡提次於異身則得菩提是二謗也。二就菩提翻謗明信。若說闡提生善不斷後得菩提不名為謗。三就佛性反舉其謗。於中初明說有成謗。謂說眾生有其報佛果德佛性常樂我淨不作不生惱覆不見當知是人謗佛法僧。下復明其說無成謗。說闡提人無法佛性猶如兔角從方便生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是亦名為謗佛法僧。亦可前說眾生身中已有果體所以成謗後說無因所以成謗。四就佛性翻謗明信先舉所說後結不謗。前中四句。初言非有如虛空等簡是異非。解有兩義。一約佛性因果分別。非現有果如彼虛空。非現無因如彼兔角一向全無。二約法報二性分別。非現有其報佛體性如世虛空本來有體。非現無其法佛之性如彼兔角本來無體。如上文中說法佛性不如虛空不可得見。說報佛性不如兔角不可得生。此中所說與前左右。二何以下辨非異是。解亦有二。一約佛性因果分別。虛空常有不如佛性果非本有。兔角恆無不如性因非是本無。二約法報二性分別。虛空常有不如報佛性非本有。兔角恆無不如法佛性非本無。此前一對。三是故下正辨道理。解亦有二。一約佛性因果分別。是前不同虛空等故本來有因而無其果。二約法報二性分別。是前不同虛空等故本來但有法佛性體無報佛體四有故破下約是破非。佛性有故破他說性無如兔角。佛性無故破他說性有如虛空。此後一對。前舉所說。如是不謗結成信義。   前舉信謗誡勸捨著。下明佛性。佛隨意語餘人不知誡勸捨著。於中四句。一明佛性不定一法乃至萬法一切皆是。二明此等或因說果或果說因。三結此說是其如來隨自意語。四明如來隨意語故名如來等。如來外國名為多陀阿伽度阿羅呵者此名應供三藐三佛此翻名為正真正覺。   目下第六約就虛空辨性同異令捨邪解。良以上來數說佛性猶如虛空。人謂全同故須辨異。次前說性不如虛空。人謂全別故須說同。文中初先明性似空。迦葉白言如來佛性非三世下彰性異空。前中迦葉先問起發。如佛所說性如虛空雲何如也。下佛為辨。先辨後結。辨中有三。一明佛性非三世攝如似虛空二非內外如似虛空。三無罣礙如似虛空。前中初言空非過去未來現在佛性亦爾略辨同義。善男子下廣顯同義。於中有四。一廣明虛空非三世攝。二佛性亦爾辨法同喻。三虛空無故非三世攝結前第一。四佛性常故非三世攝釋前第二。初中復二。一正明虛空非三世攝。二以空無下破有顯空成非三世。前中先別。後總結之。別中初言空非過去略以標舉。何以下釋。無現略解。下重顯之現起之法緣離謝往可說過去空無現起故無過去。無現略舉。何以下釋。無未略解。下重顯之。未來之法從緣始集可名現在。空不如是故無現在。無未略舉。何以下釋。無現過去對問略解。下重顯之。若是現起謝往之法未起未謝說為未來。空不如是故無未來。以是下結。自下第二破有顯空成非三世。以諸外道說空為有故須破之。有即三世所以須破。以空無故無有三世正辨其無。不以有故破有顯無。次喻後合。無物是空釋成無義。上來廣明空非三世。佛性亦爾辨法同喻。虛空無下結前第一。佛性常下釋前第二。佛性常故非三世攝略明佛性非三所以。如來已得菩提已下就人顯之。佛得果時證窮性實知性本來常寂不動。故所有性。一切佛法常無變易。以是義下結法同喻。   自下第二明非內外如似虛空。虛空無故非內非外明喻似法。佛性常故非內非外辨法同喻。   自下第三明無罣礙。如是無礙名為虛空明喻似法。如來得已一切無礙辨法同喻。亦以如來得菩提時證窮法實見一切法平等無礙故就論之。故言佛性猶如虛空結法同喻。   上來三番廣明如空。以是下結。以是三義似空因緣我說如空。   下次辨異。文別有四。第一迦葉徵喻同法令空是有。二佛為辨異。第三迦葉舉喻類空令空是有。四佛重辨異。初中如來佛性涅槃非三世攝而名為有舉法類空。虛空亦非三世所攝何故非有徵空同法下佛為辨。明涅槃等有處無故對無說有。虛空之體無處不有是故不得對無名有。於中初先辨法異空。為非涅槃名為涅槃為非如來名為如來為非佛性名為佛性略以標舉。下廣釋之。先解涅槃。初問後釋。一切煩惱有為生死非是涅槃。為破如來有為煩惱非涅槃故宣說涅槃以此為有。次釋如來。先牒後解。闡提乃至辟支佛等非是如來。為破此等非如來故宣說如來以之為有。下解佛性。先牒後釋。牆壁瓦石無情之物非是佛性。為簡此等非佛性故說性為有。性有二種。一能知性。謂真識心。此真識心眾生有之外法即無。故上說言夫佛性者謂眾生也。又妄心處有此真心。無妄心處即無真心。故上說言凡有心者悉有佛性。二所知性。所謂有無非有無等一切法門。此通內外不唯在內。今此所論約初言耳。一切世間無非虛空對於虛空辨空異法。一切世間無有一處而無虛空知復對何說空為有。   第三迦葉舉彼四大類空令有。雲何為類。若佛宣說世間無有一處無空不得對無說空為有。世間色處悉有四大。亦無有處而無四大無無可對。亦應不得說大為有。世間無有無四大處可以形對而猶得名四大為有。世間雖復無處無空可以形對何為不得說空為有。迦葉此言如來不答何故不答。以非問故雲何非問。世間空處則無四大。對彼無故說大為有。無有一處而無虛空。知對何無說空為有。為是不答。   自下第四如來重複對上初問簡法異空。若言涅槃。非三世攝虛空亦爾是義不然牒以總非。何以下釋。釋中有三。一明法異空。二虛空性下明空異法。三是故我說佛性常下總結其異。就初段中涅槃是有總明異空。下別顯之。為智所照名為可見。為心契會名為可證。具足平等法門之身及不思議變化之身故雲是色。可為行者尋求趣入名為足跡。可以言論稱曰章句。體備萬德稱之為有。德狀殊分說之為相。為心攀歷故曰名緣。眾聖同趣名歸依處。離世紛動說為寂靜。體無闇障名曰光明。永絕危怖稱曰安隱。究竟所到故雲彼岸。是故得名非三世攝總以結之。   自下第二明空異法。空無是法是故名無明空是無。若有離下破有顯無。先破其有卻顯其無。以諸外道計空為有故先破遣。於中合有十一復次。初一約就非色心法破空是有。次一約心破空是有。後九約色破空是有。   初中若離如是等法更有法者舉他所立。謂離向前涅般之法。應三世攝以理徵責。虛空若同是有法者重牒所立。不得非是三世所攝以理遮責。   第二約心破空有中。世人說空名無色等舉他所立。即心數者徵同心法。若同心下徵為三世。若三世下徵為四陰。是故離下結成無空。   就後九番約色破中。初破虛空體是光明。二破物住處以為虛空。三破空次第。第四破其空實等三以為虛空。五破空可作。六破無礙處以為虛空。七破虛空與物共合。八破指住處以為虛空。九破虛空為物所依。   初中外道言空是光舉他所立。若是光下徵令是色。虛空若下徵令無常。是無常下徵為三世。若三世下以是三世徵為非空。亦可說下立空為常。翻破前執虛空是常。便非三世乃至非色。雲何外道說為光明。就其意解說空為常。未可專決故雲亦可。   第二番中人言虛空即是住處舉他所立。若有住下徵為色法。而一切下徵為無常。三世所攝徵為三世。虛空亦下明空是常三世不攝。翻破前執常非三世即非色法雲何言處。若說處下結以顯非。   第三番中復有說空即是次第舉他所立。如去牆壁空相漸現名為次第。若是次下徵為數法。若可數下徵為三世。若三世下徵為無常。   第四番中夫虛空者不離三法舉他所立。一空二實三者空實列他所立。有人宣說無物之處是虛空界是故言空。復有人言物住之處是虛空界是以言實。有雲並是故言空實。下就破之。若言空是牒舉初句。空是無常徵以顯非。何以下釋。實處無故所以無常。若言實是牒舉第二。空亦無常徵以顯非。何以下釋。若空實是牒舉第三。空亦無常徵以顯非。何以下釋。二處互無故是無常。是故已下結空為無。   第五番中如說虛空是可作法舉他所立。如說去等辨他所立。一切作下徵令無常。於中初法次喻後合。   第六番中世說法中無罣礙處名為虛空舉他所立。於一法所為具為分進退徵定。下對破之。若具處有餘處則無破其具邊。若分有下破其分邊。若分可數是一過也。可數無常是二過也。   第七番中先舉他說總非不然。說空無礙與有共合是一門也。復言在物如器中果是二門也。此二皆非故曰不然。何以故下釋以顯非。先破初門。若言併合即有三種徵定所立異等列名。空靜物動兩聚一處名異業合。如鳥集樹類以顯之。鳥喻物業。樹喻空業。空物俱動兩聚一處名共業合。如羊相觸類以顯之。物前空縮物退空進故說如似兩羊相觸。有說此物先與空合彼物亦先與空共合。兩合同聚已合共合。是義雲何。如樹先與虛空共合。鳥復先與虛空共合。鳥來上樹則得名為已合共合如是一切。如二雙指合在一處類以顯之。下就破遣。若異業合牒舉初門。則有二分定其二業。初業空業列其二名。下就破之。於中有二。一以合破常。二若言虛空是常已下約常破合。前中初言若空合物空即無常是一破也。同物無常方名為合不同無常不名合故。若物合空物即不遍如其不遍是亦無常是二破也。此義雲何。物業不遍將不遍物與空共合。空隨有物亦應不遍。以不遍故空應無常。   就下約常破合之中。若言空常與動物合是義不然舉以總非。何以故下釋以顯非。若空是常物亦應常明物有其同空之過。物若無常空亦無常明空有其同物之過。若言虛空亦常無常遮其並立。前人被徵喜立兩義故舉以非。虛空一法雲何是常。復名無常以有此過是故不得說空合物。   次破第二共業相合。先牒總非。何以故下釋以顯非。虛空名遍直立道理。若與業下徵有齊空令有亦遍。若是遍下徵令齊遍。若一切下徵令齊合。不應說下責其分合。   下破第三已合共合。先牒總非。何以故下釋以顯非。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先無後方合者明其共合無常所以。先無後有是無常者正明共合有無常過。是故已下結破共合。喻合可知。此初門竟。   次破第二空住物中先牒直非。何以故下釋以顯非。於中先就無器時破。如是虛空先無器時住在何處責其住處。若有住下明有住處虛空即多。彼空住處先有虛空如有器中所盛虛空在彼住是以言多。如其多下以多破常。有多有少雲何名常。雲何言遍以多破遍。此處遍多何得言遍。下復就其有器時破。若使虛空離空有住舉其處破。器中之空未有器時餘空處住。器起之時捨本空處來器中住。是故名為離空有住。有物亦應離虛空住將有類破。世間有物先依空住。餘物起時亦應捨空餘有中住。世間有物無有能得離虛空住。虛空亦爾。雲何而得捨本空處來有中住。是故當知無有虛空結空為無。   下第八番破指住處以為虛空。與前第二物住之處名為虛空大況相似。破法不同故須更論。若有說言指住之處名為虛空舉他所立。當知已下徵令無常。何以下釋。於中初明指住之處名為空故隨指有方。一切常下明有方所必是無常。於中先明常法無方。以有方下明有方故必是無常。若無常下明是無常不離五陰。要離已下明非五陰是無非有。   下第九番破彼虛空為物所依。於中有三。第一汎明依他住法悉是無常。舉此為顯所依之法是無常矣。二譬如下舉本顯末。明其所依是無常故能依無常。於中四對。一草木依地。二地依於水。三水依於風。四風依虛空。為顯第四舉餘類之。一一對中皆初明其末來依本。後就本中辨明無常類顯於末。是中宣說虛空無常令風無常從他意說非佛自義。論佛自義虛空無法不為物依。三若無常下以空無常破常破遍。此乃反難非顯正義。若論正義空是常遍則非無常。非無常故非物所依。   上來合有十一復次破空是有。虛空無故非過去下顯空是無。先法後喻。   前第一段明法異空。次第二段彰空異法。下總結異。法異空故我說佛性常非三世。空異法故無非三世。   斷三世因名斷善來明佛能知佛性五陰化生信解。   自下第二明佛能知法相五陰化起治行。於中粗二。一知染陰。二知淨陰。細分有四。一知染果謂凡五陰。二知染因謂業煩惱。三知淨果謂佛五陰。四知淨因所謂聖道。具知此相名知諸陰。文中有三。一知常無常二種果陰。二迦葉白雲何色從煩惱生下辨因顯果。三迦葉白如佛所說三漏已下廣論其因。前中初明生死五陰。迦葉白佛智者即是菩薩已下明佛五陰。   初中有四。第一如來略明自己不與世諍。二何以下顯不諍相。說有說無皆同智者故曰不諍。三迦葉言下顯向初段不諍所由。先問後辨。辨中初舉次列十名。此十與前師子吼中修十相似。信戒近友正與前同。內善思惟前名寂靜。精進正念亦與前同。是中智慧前為第十此為第七。正語樂法亦與前同。憐愍眾生前名惠施。如是下結。四迦葉白下顯前第二說有說無先。問後辨。文顯可知。自下第三明佛五陰。先問後答。問中初先定其智者。即是菩薩一切聖人。下就設難。難有四句。一責佛不同世智說有。世智說陰有其無常苦空無我。如來雲何不同其說乃說佛身常恆無變。二責佛不同世智說無。世智說陰無常樂等如來雲何說言是有。三責佛不與世諍之言。作如是說雲何不諍。四責佛遠離顛倒之言。於中四句。一以理明佛遠離三倒。二列三名。三應說下明佛離倒應說佛色是無常等。四今乃下以佛說常徵破離倒。下佛答中初明凡色從煩惱生彰其智者說有無常苦空所以。後明佛色遠煩惱成彰已宣說常恆所由。   上來明果。自下第二辨因顯果。於中有四。一明凡佛二種陰因。二明得果。三結法屬人。四結答上問。前中先明凡夫陰因。初問起發。雲何為色從煩惱生且問色陰。餘類可知。下佛為辨。煩惱有三總以標舉。欲有無明列其三名。   智者應下明佛陰因。於中有五。一直觀漏因。二明須觀因。三觀漏果。四觀漏輕重。五修道斷漏。初中有四。一觀漏過。二教生厭想。三教修斷意。四因修能。初中復四。一略觀漏過。智者應觀三漏過患。二所以下略明觀益。知罪過已能遠離故。初問後辨。辨中先法後喻可知。三如人將下對向初段重顯漏過。先喻後合。喻中如人喻彼三漏。漏盲喻凡夫。盲無慧目惑起牽之至生死處名為將盲至棘林中。惑性無常起已謝往名捨之還。亦可此惑性成在心暫起牽人還入性中名捨之還。凡無慧目處苦難脫故言盲人於後難出。假設得脫眾苦備經故言設出身體壞盡。下合顯過。凡合盲人。不見漏過合其盲也則隨順行合前被將至棘林中。四如其見下對前第二明知利益。見則遠離知過報微略明知益。有四人下廣顯知益。於中初先汎舉四人。次列四名。若人能下約就此四明知利益。能觀煩惱作受但輕對一二三以勸觀過。自下第二教生厭想。智人作念我應遠離已起過中生心欲離。又復已下未起過中制意不作。何以下釋。   自下第三教修斷意。句別有四。一念修有益。我若修道當因是力破壞諸苦。二是人觀下由前思念令惑輕薄。三既見下由惑輕薄心生歡喜。四復作念下知道力大決意修習。自下第四因修得離。初離煩惱。後明離苦。   上來第一直觀漏因。是故我於經中說等舉昔所說明須觀因。是前觀漏有利益故我說應當觀漏及因。何以下釋。於中無明下觀之失。先問後辨。後明觀益。先問後辨。辨中初法次喻後合。   自下第三次觀漏果。於中初先結前生後。知從善下正觀漏果。觀果報下明觀利益。   自下第四觀漏輕重。於中初先結前生後。觀輕重已先離重下隨知漸斷。智者若知煩惱因下是第五段修道斷漏。於中初法次喻後合。   上來廣辨凡佛陰因。   自下第二明因得果。初言若人能知煩惱煩惱因等明向後段佛因得果乘言便故。若不能下明上初段凡因得果。   自下第三結法屬人。初知煩惱煩惱因等結前無漏得果屬佛。先結屬佛。後就明常。不知惱下結上有漏得果屬凡。先結屬凡。後就其人明陰無常。   自下第四結答上問。迦葉向前責佛所說不同智者。並責如來不名不諍。佛今答之。先定智者謂佛菩薩。一切聖也下約之答問。菩薩諸佛說是二義我亦如是明已所說同諸智者。謂說上來凡夫五陰從煩惱生是無常苦。諸佛五陰不從惱生是常樂我名為二義。是故我說不與世諍。結成已說不與物諍。   上來第二辨因得果。自下第三廣辨其因。於中偏明無漏之因有漏不說。文別有五。一修道斷漏。二迦葉白雲何名為清淨行下辨出道體。三有漏法亦復能作無漏因下彰道分齊。四若有知根知因已下明攝道法。五迦葉言畢竟即是涅槃已下明趣道儀。亦名修習趣道方便。前中初先斷除煩惱。次明斷業。後明斷苦。斷煩惱中初斷漏體。觀受知是漏近因下斷漏因緣。前中有四。一觀漏體。二觀漏因。三觀漏果。四修道斷漏。觀漏體中迦葉初問。雲何名欲乃至無明。下佛答之。先解欲漏。初言內覺因外緣等正解欲漏。是故我下引說證成。次辨有漏。初先正辨。後簡欲過。下解無明文別有三。一當相正解。二無明即是一切本下彰無明過能為惑本。三迦葉白下於前義中有難解者問答重顯。前中初言不能了知我及我處不別內外正辨其相。我及我所汎解有四。一神主為我諸陰為所。不知此無名曰無明。二假人名我假法為所。不知此無名為無明。三內法名我外法為所。不知此無稱曰無明。四佛性名我真中所有德義差別說為我所。故上文言知我我所是人出世不識此義名曰無明。內之與外解亦多種。一眾生名內外法為外。不了此無名曰無明。二陰界等事相名外苦無常等法相為內。不識此等名曰無明。三有法為外空理為內。不識此等名為無明。四真法為內情相為外。不識此等名曰無明。五真性為內真用為外。不識此等名為無明。名為下結。   第二段中初言無明即諸漏本正辨其過。何以下釋。無明因緣於陰入界憶想作相名眾生等明依無明生於三倒。以是因緣生一切漏謂依三倒生餘四倒及貪瞋等一切諸結。故名無明為諸漏本。是故我下引說證成第三問答重顯之中有兩問答。迦葉初先舉昔徵今。如來昔說不善思惟生貪瞋等今何因緣乃說無明。下佛為釋。釋有三句。一彰無明及不善思互相增長。二其能生下明此二種同能生長諸餘煩惱。於中初先汎論一切生長煩惱皆悉名為煩惱因緣。謂六塵等。下明親近煩惱因緣生煩惱者悉是無明不善思惟。是故此二同能生長一切煩惱。三如子下分定親疏。如子生芽子是近因四大遠因。煩惱亦爾。不善思惟以為近因無明為遠。迦葉下復舉前徵後。如來前說無明是漏雲何復言因無明故生於諸漏。下佛為釋。釋中有三。一說根本無明住地為無明漏。餘三倒等粗起煩惱同為所生。文中初言無明漏者是內無明無明地也。內迷真如不了不見故名為內。因於無明生諸漏者是內外因。辨其所生生三倒等粗起煩惱與彼所起而為因也。就所起中三倒之心迷覆無常苦空無我因緣之理立為定有名之為內。四顛倒等於前所立定有法中不了不識顛倒建立我我所等名之為外。二直就前所生法中分取三倒。內迷之心為無明漏。四顛倒等粗起煩惱同為所生。文中初言說無明漏是名內倒是三倒也。下辨其相。不識無常苦空無我故名為內。若說一切煩惱因緣是名不知外我我所。是四倒等粗起煩惱於陰界等粗事法中不了不識橫計為我或為我所名為不識外我我所。三一切無明為無明漏生陰界等生死之果。文中初言說無明漏無始無終是其一切無明惑也。不簡本末始終之別一切通說為無明漏名無始終。不道無明前無原始後無終盡名無始終。從此一切無明煩惱生陰界等。   次觀漏因。有兩問答。迦葉初先舉佛昔言請佛辨釋。佛答有四。一教觀察生煩惱緣。何緣生惱是其總也。造作下別。二教觀察轉煩惱緣。何緣轉下如是等也。三作是觀下明觀利益。四是故我下結成昔說以答前問。迦葉下復重問如來。眾生一身雲何能起種種煩惱。佛為辨之。先喻後合。   次觀漏果。有二問答。迦葉先請雲何觀果。下佛為辨。文別有三。一教觀諸漏能生苦果。於中先明生惡趣果。後生人天。人天之身物多貪著故就辨過令人厭離。得人天身即是無常苦空無我明具四過。下復顯其苦無常相。得三苦者所謂苦苦壞苦行苦。三無常者謂生住滅。又復分段念性不成亦是三也。二教觀漏能生惡業。能令眾生作五逆等。三教智者勵意不造。我得是身不應生惱受惡果報。迦葉下復將無漏果對前徵問。句別有三。一乘佛前言問無漏果在斷中不。於中初言有無漏果舉其法體。復言智者斷諸果報牒佛前言。無漏果報在斷中不正對徵問。上明聖人求無漏果雲何言斷。於中初言諸得道人有無漏果舉其法體。下就設難。如其智者求無漏果雲何佛說一切智者應斷果報。三問聖人斷諸果報雲何得有無漏果報。為此難者欲使如來解無漏果異前所斷是以難之。下佛為釋。釋意如何。明無漏法體非是果亦無復報。是故不入所斷報中。聖人雖求不妨斷除有漏之果。雖復斷除有漏之果不妨有。文中有三。一明無漏體非是果。從他世間果報作名名無漏果。為辨此義文中汎舉諸法類顯。如來或時因中說果果中說因略開二門如世人等寄就世人言說顯之。我亦如等就已所說顯之。是中正取因中說果類顯聖人無漏果報因中說果。二一切聖下明無漏法不生後果。但諸聖人修道力故更不生漏。此不生漏由道故得名無漏果。文中初言一切聖人無無漏果明不生後。一切聖人修道果報更不生漏故名果者。無漏功德望道名果。三有智之人如是觀下明觀利益。   自下第四修道斷漏。初先正辨。迦葉白下問答料簡。有兩問答。迦葉初以眾生煩惱因果俱惡難破有修。文別有四。一明煩惱因果俱惡。二難破有修。三明眾生即於煩惱。四難破有修。初中先法次喻後合。法中四句。一明眾生從煩惱起。二明煩惱是惡非善。三明煩惱能生是惡所生亦惡。四就煩惱分定因果。先舉次列。後明俱惡。喻文可知。合中四句。一明因果俱是眾生。二明因果俱是煩惱。三明煩惱即是眾生。四明眾生即是煩惱。餘三可知。下佛答之。先歎次敕後為辨釋。迦葉下復以諸煩惱相生不絕難破有修。佛為釋之。明有煩惱不作後因故有修道。先喻後合。前次斷煩惱。下次明斷煩惱因緣。受想觸欲是惑因緣。先明斷受。次明斷想。後明斷欲。觸即在於受想中說更不別論就斷受中文還有四。一觀受體。二觀受因。三觀受果報。四修道斷受。   前觀受中句別有六。一觀受心。能為一切漏之近因謂內外者。斷一切漏無明三倒名為內漏。餘名為外。二明由受不絕諸漏。三明由受不出三有。四明由受發生三倒。五明由受起於愛結。六明由受發生諸業。初先正辨。是故我下引說證成。是故智下結觀勸察。   次觀受因。句別有六。一推受所因。二若因緣下知受無因。三復觀下知受不從自在等生。四是受皆從和合已下知從愛生。五是和合下知受體性非有非無。六是故下結意斷除。   次觀受果。於中初先結前生後。下正觀察。文別有三。一觀受生縛。謂能招苦斷滅善根。二能生解脫。三明觀利益除因離果。作是觀時不作受因略明觀益。下廣顯之。先問後辨。何受作愛推受所生。何愛生受推愛所生。若能深下明觀利益。   下次明其修道斷受。文有廣略。略中五句。一推愛受在何處滅。二因觀便知見有少滅即知當有畢竟滅處。三因知生信。四推脫所因知從八正。五知已正修。下廣顯之。雲何八正問前起後。下對辨之。文別有五。一觀三受能增身心。二觀察受因。三重複觀受。四觀受果。五隨知斷除。就初段中先舉三受。次列其名。後彰三過能增身心。   第二段中何因能增觸因緣也。徵前起後。下廣辨之。先舉三觸。次列其名。觸是心數生一切法。今隨所生開分為三。如雜心中宣說五種增語及有對明無明處中是其五也。增語有對約識分別。意識相應能發語言名增語觸。五識相應觸對現境名有對觸。後三約法。能生聖道名為明觸。生煩惱者名無明觸。餘名處中亦名非明非無明觸。今彰後三略無前二。下辨其相。明即八正。餘增身心及三種受。是故我下隨過斷除。   第三段中初明受心亦因亦果。當觀已下勸人觀察。雲何下釋。是故下結。   第四段中智觀受已復能觀愛結前生後。受報名愛總辨其相。有二下別。先舉。次列。下辨其相。言雜食愛因生老等其言顛倒。若正應言是生老等一切有因無食可知。   自下第五隨知斷除。於中三句。一教反推不斷食愛不離生等。二教反推不斷受因不得道果。三是故下依次正斷。先斷觸數。次受。次愛。後結名道。若有能下結成有修。   涅槃義記卷第十(之上)   應永三年十月日加修復補朽失處了。              老比丘賢寶   涅槃義記卷第十(之下)   隋淨影寺沙門釋慧遠述   下次觀想。於中亦四。一正觀想。二觀想因。三觀想果。四修道斷想。   初中有五。一尋末推本。觀前受愛從於想生。二廣顯想過。三正明觀想。四知想分齊。五明斷有益。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初何以故徵前起後。次對辨過。眾生見色亦不生貪簡識異想。受亦不生簡受異想。若於色下正顯想過。是故已下結勸觀想。第三段中雲何觀想問以起發。念一切生未得正道皆有倒想對問略辨。雲何倒想重問起發下對廣論。第四段中明想分齊。差別說三。先舉。次列。下辨其相。三番辨之。一約境分別。小因緣生名為小想。如是等也。二約定分別。未入名小。已入名大。十一切入名為無量。三約界分別。欲小。色大。無色無量。第五段中初先正明斷想利益。三想滅故受想得脫。迦葉下復問答重顯。迦葉初先執通難別。滅一切法名為解脫。雲何如來說想受滅名為解脫。下佛為釋。釋意如何。明想與受是惑根本舉本攝末。故雖說二而攝一切。文中如來舉類顯之。類相如何。有法依人。說人解法。有人依法。說法解人。所類如是。一切煩惱依想受生故說想受即知一切煩惱皆滅。類中初言如來或時因生說法聞者解法因法說生聞者解生略以標舉。次辨其相。下約顯法雖說想受即已總說一切可斷。   次觀想因。文別有三。一正觀想因。二生起後果三於前因中有難解者問答重顯。前中四句。一結前生後。二是無量下尋果知因。三觸有二下就因分別。先舉次列後辨可知。四觀觸生想。此初段竟。第二可知。第三段中有兩問答。迦葉初先執聖同凡明聖有倒請佛釋遣。文中初言若以因此煩惱之想生倒想者牒佛上言。前文說言因煩惱觸生於倒想今還牒前。何故乃雲因煩惱想生於倒想。准依成實說想為觸。觸即是想。故今迦葉就想以牒。若依毘曇觸與想俱。從伴以牒。是故說言從煩惱想生於倒想。下就所牒約聖作問。聖有倒想而無煩惱是義雲何。如來反問雲何聖人而有倒想。迦葉下復辨倒對佛。佛下為釋。明凡著想可名顛倒。聖人俱有世流布想雲何顛倒。先舉二想。次列。後釋。釋中聖人有世流布就聖正解。一切凡下舉凡顯聖。先辨後結。觀果修斷文皆可知。   下明觀欲。文還有四。一正觀欲。二觀欲因。三觀欲果。四修斷欲。就初段中欲心為體。文偏舉境。智者觀欲即是色等略以標舉。即是如來因中說果釋為欲義。此五非欲能生欲心。因中說果故名為欲。從此生欲實非欲也。釋顯其相。次觀欲因。當知欲心倒想為因。文中有五。一明癡人於前色等貪求受之生於倒想。貪求欲也。欲起貪求先生倒想。二依想生受。三依前倒想生十種想。言十想者。所謂色聲香味觸想。生住滅想及男女想。前五倒想即以為五。加起後五名生十想。亦可於前五塵境界重起心想通餘說十。四明依想所生欲心能造惡業。五結勸觀想。觀果修斷文皆可知。   下次觀業文還有四。一觀業體。二觀業因。三觀業果。四修道斷業。前中初先結前生後。何以故下辨明須觀業之所以。以前煩惱能作生業及受業故。先徵後辨。受想觸等牒前煩惱。能作生業不作定業隱終論始。初發善惡能生後果名作生業。未潤受果名不作受。如是煩惱與業共行即有二者始終通辨。前作生業更潤生果通前說二。生受列名。是故下結。是前煩惱能為二業故須觀之。下辨業相。約具說三。初舉。次列。下廣分別。四義辨之。一業及業果相對分別身口二種起作名業。從意業生故名業果。意能思量造作名業。不從業生故不名果。以業因故即名為業釋以顯之。二內外分別。身口名外。意業名內。三生受分別。義如前釋。四期正分別。正業名意期業身口略分二相。依前意業身口之中期會而成。故名身口以為期業。先發。下釋。是故下結。   次觀業因。於中初先結前生後。下正辨之。愛無明觸是其因也。從無明觸生於愛心。從愛起於身口意業。   次觀業果。於中初先結前生後。下正辨之。辨中有二。一約黑白四業分別。二約善惡二業分別。前中先舉。次列四名。義如別章。此應具論。下辨其相。迦葉白下問答料簡。迦葉初問。次前宣說無漏無報。今雲何言有其不黑不白報乎。下佛答之。明無漏法從有漏生故得名果。不生後果故不名報。於中約對有漏顯之。先舉二數。次列。下辨。四中前三亦果亦報。從前因生故名為果。更生後果故名為報。不黑不白是果非報。義如前解。迦葉下復重為徵問。無漏非黑何不名白。下佛為釋。無有報故是一義也。以無果報白相不顯故不名白。對黑名白是二義也。有漏之善對黑名白。無漏雙對是故名為不黑不白。又此絕對是故亦名不黑不白。我今乃下重釋初義。名為寂靜重顯第二。以寂靜故絕黑白相名不黑白。下約善惡二業明果。如是業者有定受處總以標舉。如十惡下略分生處。下廣顯之。十惡有三謂上中下。上生地獄。中生畜生。下生餓鬼。依大智論善業亦三謂上中下。上品生天。中品生人。下品修羅。今此偏約人道分四。初舉。次列。下辨生處。下生鬱單。中生弗娑。上生瞿耶。上上閻浮。問曰上說北方為上。今以何故下生鬱單上上閻浮。此各有以。若論果報北方為上閻浮為下。若論起道閻浮最勝鬱單最劣。今望起道故說上善生閻浮提下生鬱單。下明修斷。智人作念雲何斷果推求斷法。復作念下明知斷義。是故下斷。是即下結。   下明觀苦。文亦有四。一正觀苦。二觀苦因。三觀苦果。四修道斷苦。前中初言觀業惱已次觀是二所得果報結前生後。是報即下斥其果體。既知是苦即離受生明觀利益。知苦斷集故離受生。智者復觀煩惱緣下廣辨苦相。於中有四。一觀十二因緣之苦。二觀五道三觀三界。四觀八苦。前中初列十二因緣。次總結之。後明觀益。十二因緣義別有六。一約五世明十二緣。如彼七十七智中說。二約三世。三約二世。四約一世前後分別。五就同時別體分別。六就同時同體分別。後之五門如別章釋。此中約就五世分別。過去過去立其二支。煩惱因緣生煩惱者。從彼過去過去煩惱生於其次過去無明。業因緣故生煩惱者。從彼過去過去業行生於其次過去無明。其次過去亦立二支。煩惱因緣生於業者過去無明生於行支。業生苦者謂從前行生現識支。現在世中立其四支。言苦因緣生煩惱者謂從現在識等五果起於愛取。煩惱因緣生於有者從現愛取起現有支。有生苦者從現有支生次未來生老死支。有生有者從現有支生未來有。現在世中善惡二業為自分因。遠生未來善惡業故。其次未來立其三支。有生業者未來業行前後相生。言業因緣生煩惱者從未來世所造之業起未來世潤生煩惱。煩惱生苦者從未來世潤生煩惱生於未來未來生支。未來未來唯立一支。苦生苦者從彼未來未來生支即生彼世老死支也。上來廣辨。下次結之。智者若觀當知是人能觀業苦就要略結。之言略少。若具應言是人能觀煩惱業苦。何以下釋。如上所觀即是生死十二因緣。十二因緣體是煩惱業苦所收。是故觀者名為能觀煩惱業苦。若人能下明觀利益。由觀厭故不造新業能壞故業。次觀五道。先觀地獄。初總標舉。觀一乃至百三十六別以顯之。大獄有八。一等活地獄。二黑繩地獄。三名眾合。四名叫喚。五大叫喚。六熱地獄。七大熱地獄。八阿鼻地獄。是八大獄一一各有十六眷屬。通本合有百三十六。一一獄下辨其苦相。皆是已下辨因令斷。次觀鬼畜。下觀人天。此第二竟。次觀三界。皆從惱業略以標舉。下廣顯之。兩喻兩合。下觀八苦。指上廣顯。   上來觀苦。次觀苦因。於中初先結前生後。即愛無明正出因體。下辨其相。兩義分別。一就求身求財分二。先舉次列。二俱是苦辨過令厭。是故當下辨因令斷。二就貪身貪色分二。先舉次列。愛身名內。著色名外。下彰其過三番辨之。一偏約起業。以彰其過。內能作業。外能增長。現貪身樂造作罪業名為作業。著外色境令罪熾盛名為增長。二通望業果以彰其過。內能作業。外作業果。為求後身造諸業行名為作業。由貪色境於受身時潤生後報名作業果。由內作業故斷內愛。業即得斷。由外作果故斷外愛。果即得斷。三偏望苦果以彰其過。內生來苦。外生現苦。內貪己身造業趣求故生來苦。外貪色慾追求生惱故生現苦。   次觀苦果。愛取煩惱從現苦生名為苦果。今此觀之。於中初先結前生後。下正辨之。苦果即取約苦明取。受心亦是據終以舉。愛果名取約愛明取。是取因緣即內外愛約取明愛。內外如上。即有愛苦約末顯本。取從愛生。故有取者即有其愛。愛從苦起。故有愛者即有其苦。又復取者遠從苦生。是故有取亦知有苦。亦可此言約本顯末。是取非直從愛而生亦能生愛。故有取者即便有愛。故下文言取因緣愛由愛受苦故言有苦。   下明修斷。句別有四。一觀愛取互相因起。二知斷愛取業苦不生。三正修斷。四若人下結。上來第一修道斷漏。   自下第二辨出道體。於中初說大般涅槃經以為道法。後說三十七菩提分以為道行。法中迦葉初先總問。雲何梵行。如來總答。一切法是。迦葉重問。一切不定何等一切。下佛先嘆。後為辨之。涅槃經是。於中初以四十二句別歎經勝。後總結嘆。   行中初言我說此經雖攝一切梵行即是三十七道正出道體。下嘆顯要。若離不得聲聞果等反嘆顯要。以是緣下順嘆顯要。何以下釋。釋中四句。明道性能成其要義。   自下第三明道分齊。有四問答。迦葉初問。有漏能作無漏法因以何義故不名梵行。下佛答之。有漏顛倒故非梵行。第二迦葉問世第一為漏無漏。佛答有漏。第三迦葉就之設難。彼性不倒何故不名為淨梵行。佛答第一為無漏因。似於無漏向無漏故不名顛倒。一念不續故非梵行。第四迦葉舉彼眾生五識作難。五識非倒復非一念以何義故不名梵行。迦葉以彼五識之心取境不謬故言不倒。前後數起各非一念。不言一一多念相續名非一念。佛答五識有漏顛倒故非梵行。先舉次釋。增漏名漏解為漏也。著想倒等釋為倒也。問曰著想是想非識。今以何故宣說五識以為著想。依如成實。想是通名意識所收。若依毘曇。想是心法非六識體。然是通數與六識俱。此經所說多同毘曇。五識之心與倒想俱。從伴以彰名為倒想。三十七品性非倒下舉是顯非成前非梵。   自下第四明攝道法。根等九種是其道法。修起名攝。文中初先略以標舉。若知根因乃至畢竟名淨梵行。迦葉白下問答廣論。先問後答。答中先讚。後為辨釋。釋中初先通解九法。根本因增。雲何異下別釋初三差別之相。   前通解中合有五番。初番定體。中間三番約修辨相。後一類釋。就初番中初八是因。終一是果。因中八種。即是十種。通大地中八之數也。十通地者。如毘曇說。想欲觸慧。念思解脫。憶定及受。除想及憶。餘者皆是。根是欲數。因是觸數。攝是受數。增是思數。主是念數導是定數。勝是慧數。實解脫數。於此八中受念定慧。道品法中具列其名。餘雖不列道理具有。問曰此思與道品中正思何別。彼是覺數此是思數兩體全別。問曰何故偏舉此八。以此通數常相隨逐成道要故。問曰想憶亦是通數何故不舉。想於趣道遠方便中非不有力。正道之中假之義微。憶於道法無大功力為是不舉。餘別心法有無不定故略不舉。從斯道因得涅槃果名為畢竟。   中間三番約修辨中。初就出世成熟行中以別九法。次就從始趣終門中以別九法。後就從小入大門中以別九法。就初番中先解欲心以為根義。於中初法。次以喻顯。喻別有四。迦葉白下問答會通。有兩問答。迦葉先舉不放逸心對欲徵問。下佛為釋。欲是生因。不放了因。迦葉下復舉佛對問。如來為釋。初知因佛自證因欲。次解明觸以為因義。先問後解。解中合有十階九對。此九對中藉前生後悉名為觸。非唯一種。就初對中先定觸體。或說為慧或說為修此為取信對慧辨之。下將信心對近善友以解觸義。近友望聞即復名觸。如是一切。次解受心以為攝義。先牒後釋。釋中受時能作善惡總相通論。受因緣故生煩惱等約對顯治。增等可知。解畢竟中雖得世樂出世樂等簡非異是。若能斷等彰是異非。要息緣治方為涅槃畢竟寂靜無為之義。故斷三十七品所行名涅槃矣。妄智是障故須斷之。是故我下結彼涅槃為畢竟義。   自下第二直就大乘從始至終以別九法。初四可知。因是四法能生長道慾念定智舉法大多。長一欲字。當以念心共欲相隨。並伴通舉故有此欲。與禪支中憶念相似。彼正明念通憶而舉。此亦同然。餘皆可知。   第三番中從小向大以別九法。文亦可解上來三番合為第三約修廣辨。下次類顯。約十二緣類顯九法。欲名識者識心緣境義說為欲。六入觸對六塵境界義說為觸。受能領納故名為攝。無明迷惑增長業行故名為增。名無明心為無明識。名之與色是報體性故說為主。愛能導生諸煩惱結故名為導愛中增強方名為取故說為勝。有實得果故說為實。生老病死因緣中極名曰畢竟。此等皆就相似義說不依次第。   上來一段通釋九法。下次別解。根因及增三法差別。以此三義粗況相似故須辨異。先問後辨。辨中五番。初番直就起因辨異。根即初發因即相似續生似前。增滅相似生相似者捨前自分更起勝進。二就起因得果辨異。根即是作初作因也。因即果者由前作因牽生當果。所生當果與後現時果用為本故名當果。以之為因彼果現用說之為增。下重顯之。未來之果以未受故名之為因受時名增。三就增因得果起用三義辨異。根即求者造因求果得即因者所得之果能為用本故名為因。用即增者依果起用說之為增。四約位辨異。根即見道因即修道增即無學。五緣正二因得果辨異。根即正因如世種子。因即方便如世水土。得果名增。   自下第五明趣道儀。亦說名為趣道方便。迦葉先問畢竟涅槃雲何可得。下佛為辨。明修十想故得涅槃。於中有四。一開章門。二總結嘆。三廣辨釋。四總結嘆。   前中初舉。下列其名。名中初六明攝對治。後四離過。治中初三觀法通義。後三觀於內外之事。後離過中觀過生厭名多過想。無礙正斷名為離想。解脫證除名為滅想證寂離染名無愛想。若約位分。地前修厭名多過想。見道斷惑名為離想。修道除結名為滅想。無學清淨名無愛想。此四猶是地經之中依厭離滅迴向於捨。第二段中結嘆可知。   第三釋中初六攝治一處辨釋。初先正辨。後明觀益能成七想。前正辨中初觀無常。先問後辨。辨中有三。一觀色無常。二觀心無常。三總結嘆。就觀色中文復有三。一分人為二。初發久行。二分法為二。謂粗與細。三就人辨觀。先就初發明其觀粗。後就久行彰其觀細。粗中約就內外起觀。眾生名內。外物名外。先開二門。次辨。後結。辨中有四。一就所見內法起觀。二就所見外法起觀。三就所聞內法起觀。四就所聞外法起觀。初中四句。一觀眾生五時變異故是無常。二觀眾生肥瘦不定故是無常。三觀眾生貧富不定故是無常。四觀眾生善惡不定故是無常。文皆可識。第二所見外法無常。文亦可知。第三所聞內無常中既觀見法復觀聞法結前生後。下正辨之。初觀諸天。次觀劫初一切眾生。後觀輪王。第四所聞外法無常。文亦可知。上來辨竟。是故當知內外無常總以結之。   前明觀粗。下就久行明其觀細。既觀粗已次觀細者結前生後。下正辨之。於中初問次辨後結。辨中初就未來之法觀細無常。後就現在。就未來中於內外色乃至微塵在未來時已是無常略以標舉。何以下釋。釋中初以可破壞相顯細無常。後以十時前後變改顯細無常。現中有三。一觀人盛衰顯細無常。二觀四大及四威儀顯細無常。三觀內外各有二觸能為苦因顯細無常。於中初觀內外各有二種苦因。飢渴寒熱出其因體。飢渴內因。寒熱外因。復觀是下用前所觀顯法無常。下結可知。   上來觀色。下次觀心。如內外色心法亦爾舉色類心。何以下釋。釋中初言行六處者緣境不同顯心無常。或生喜等改變不定顯心無常。   前色次心。下總結嘆。是故當知色非色法悉無常者結無常義。菩薩能下結無常觀。智者修已遠離常慢讚明修益。   苦中初先結前生後。次辨。後結。辨中有四。一總觀苦因於無常。二觀無常故受生老病死之苦。三觀無常故受於苦苦。四觀無常故生五盛陰。   次觀無我。於中初以無常及苦顯法無我。智復觀苦即無常下破情顯理。於中有五。一以苦無常破定有我。苦即無常無常即苦觀法非我。若苦無常雲何說下徵破情執。苦非我下重顯非我。眾生雲何說言有我重破情執。二以和合無性破我。觀一切法有異和合總明法和。不從一和生一切法亦非一法是一切果別顯法和。一切和合皆無自性總明無性。亦無一性亦無異下別顯無性。諸法若有如是相下結破說我。三觀諸法無獨能作破定有我。一切法中無一能作別推無作。若一不下以一類餘明皆無作。四觀諸法無獨生滅破定有我。於中初明不獨生滅。次明諸法和合生滅。是法生已眾生倒想言是和合從和合生明凡倒惑。眾生宣說生滅和合從於神我和合而生。眾生倒想無有真下破情顯無。五就一異破定有我。於中先推何因緣故眾生說我。下正破之。於中先就一異以定。次就破之。先就一破。後就多破。一多俱無總以結破。   次明厭食。於中初先結前生後。次辨。後結。辨中先教修習厭想。後教正願。前教厭中初觀四食無常苦等是可厭惡。後觀段食不淨生厭。復就前中先別後結。別中先觀段食生厭。有三復次。一觀諸法無常苦等不應為食起三種惡若為貪食起三種惡所得財共苦無分者。二觀由食生身心苦。苦中得食不應貪樂。三觀飲食能增長身。我為捨身不應貪食。觀餘三食及後總結文皆可知。觀不淨中初先正辨。迦葉言下辨觀虛實。前中初舉。何以下釋。是名下結。後中先問後答可知。教修願中先舉邪願誡之令捨。後舉正願嘆之令學。   次明修世不可樂想。於中初先結前生後。下正辨之。辨中有五。初一切處皆悉具有生老病死故不可樂。二一切處無進不退故不可樂。三一切世間具受苦樂流轉不定故不可樂。四觀世間舍宅已下明一切物無不是苦。五觀世間非歸依處故不可樂。   次明死想。於中初先結前生後。次辨。後結。辨中初先正修死想。我今設得七日已下勵意修道。前中有二。一觀念無常。先法次喻。迦葉言下問答辨相。二智者觀命繫屬死下觀分段無常。於中初先觀命屬死。智復觀命如河岸下觀死壞命。先舉六喻。後合可知。下以死想勵意修道。   上來起觀。下明觀益。能成七想。如上六想即七想因牒前生後。下辨七想。初問次列。畏死勤修名常修想。樂求常法名樂修想。觀諸眾生為苦煎迫生慈愍心不欲惱害名無瞋想。念諸眾生無常流變無所恃怙不生嫉忌名無妒想。於乞食時常修正願名善願想。觀身無我捨離慢高名無慢想。厭離世間專心定意名於三昧自在想也。下嘆顯勝。先嘆有行。名善解下嘆其有解。前中初先嘆其自行。名大醫下嘆其利他。自中初言是名沙門名婆羅門歎其人也。以能息惡故名沙門。梵行無染名婆羅門。下嘆其行。先嘆因圓。到岸果極。因中寂靜潔解脫嘆其斷德。不起惡業名為寂靜。離煩惱染說為淨潔。免離眾苦說為解脫。智者正見嘆其智德。知過求出故名智者。識是達非稱曰正見。到果可知。利他可識。下明解中是名善解如來密者解上如來隨自隨他隨自他等三種語也。亦知諸佛七種語者知上因語至如意語。初先自知。後斷他疑下釋後四。能呵三界釋多過想。遠離三界釋前離想。滅除三界釋上滅想。於三界中不生愛著釋無愛想。   自下第四總以結嘆。是名具十是總結也。若有具下是其嘆也。   上來第一問答辨法。自下迦葉荷思讚嘆。   陳如品者。就此辨修成德分中大判分二。三告至此約對影響辨修成德。由前廣論諸比丘等便能悟入。故下第二重複對之辨修成德。所為人中陳如為首。佛偏對之。即就其人以題章目名陳如品。就此品中初至獲得寂靜色來是其辨修成德所攝。因滅無常苦空等陰名為辨修。證得常樂我淨等陰說為成德。有十五句。初之六句約對果陰辨修成德。色無明下有其九句。約對因陰辨修成德。准驗斯文。舊人相傳言佛無色大成謬矣。   若有人能如是知下第四破邪通正分也。於此分中對破外道以通正義。對破眾魔以通正說。故名破邪通正分也。文中有三。一讚正毀邪以召邪徒。二邪眾雲集。三如來對破。   初中復三。一讚其正。若人能知是名沙門名婆羅門明其有人。具足沙門婆羅門法明其有法。二毀其邪。初先直非。若離佛法無有沙門無婆羅門明其無人。亦無沙門婆羅門法彰其無法。一切外道虛假詐下舉詐顯無。初先直辨。何以下釋。三我常下彰己所吼類勸陳如。讚正毀邪名師子吼。   第二段中文別有四。一諸外道聞毀鹹瞋求欲告佛。雲已眾中有人有法。二諸外道誹毀如來以相安慰。三因前誹毀有人讚佛眾聞求試。四詣王求聽王引見佛。初中先嗔。後共詳議。第二段中四人發言。初人言佛所作如狂不足可憂。第二言佛宣說常等誘我弟子深是可愁。第三言佛妖幻不真不久磨滅不須愁慮。第四言已愁惱為物彰已能滅以安眾心。此第二竟。   第三段中文亦有四。初有外道嘆佛有德不應與諍。二眾聞嗔呵。三因眾呵廣嘆佛德。四眾聞求試。文皆可知。第四段中文亦有四。一共詣王所王見嗔呵。二讚王求試王復嫌責。毀王讚已王便聽許。四王引詣佛彰彼欲問請佛為答。文皆可識。此第二段邪眾雲集。   自下第三如來對破以通正義。問人有十。始從闍提終至須跋。此十人中三門分別。一就見分別。闍提婆私邪見外道。說涅槃法為無常故。先尼迦葉我見外道。富那及淨邊見外道。犢子是其疑心外道。疑道有無並疑得者。納衣是其自然外道。說一切法皆自然有不從緣生。此亦其是邊見所攝。弘廣須跋戒取外道。弘廣執取乞食為道。須跋執取苦行為道。   二所顯分別。對初二人明涅槃法。對彼闍提明瞭因所顯性淨涅槃。對婆私吒明斷障所得方便涅槃。對次四人明其理法。於中初對先尼迦葉明無我理。對後二人明非斷常中道之理。對後四人明聖道法。對彼犢子明其有道及有得者。對彼納衣明道緣生非是自然。對彼弘廣明修者得不修不得。對彼須跋明調心是道非是苦行。實觀是道非世八禪。   三隨文辨釋。就初人中文別有四。一標舉問人。二執邪難佛。如來對破。三請佛正義。如來為解。四求出家。如來能許。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先難後釋。難中初先難破涅槃常樂我淨。若瞿曇說亦常已下遮佛二語。前中先別。後總結難。別中初先難破常義。先定如來。汝說涅槃是常法耶。佛答如是。下就設難。若常不然牒以總非。何以下釋。如世間法舉事類徵。瞿曇常說修無常下當法正難。有四復次。一修無常想獲得涅槃故是無常。二斷貪等以為涅槃故是無常。三從因解脫故是無常。四明涅槃若同五陰即是無常。若離五陰即是虛空。於中初明五陰緣生故是無常。後將解脫對之徵難。同即無常。異即是空。若同虛空即非因生難我樂淨。各別一句。一切因生皆無常下總以結難。闍提恐佛被徵轉計宣說亦常亦無常等故下遮之。於中三句。一逆取佛說推為二語。瞿曇若說亦常無常亦苦樂等豈非二語。二列昔所聞明佛無二。三瞿曇今下約之徵佛。說於二語自言是佛是義雲何。   下佛答中先對前難解涅槃常。卻對後遮明已無二。前解常中初先取其所立性因決通已義。汝等法中有二因下就其所解生了二因釋通已義。   前中有六。一共要定。我今問汝隨汝意答彼答言善。二問汝性為常無常彼答是常。三問是性能作一切內外因耶彼答如是。四佛問雲何彼具辨之。道言從性生大等者此迦毘羅仙人所計。彼仙獲得世俗五通。見過去世八萬劫事。八萬劫外通力不及冥然不見。便作是言八萬劫外不應無法應有冥性。從彼冥性起於最初覺知之心名為生大。以此受生之原首故。百論之中名初生覺。從此復起彼中陰中受生我心說之為慢。我是慢故。百論之中說為我心。從此我心生二種法。一色二心。色中合有二十一種。謂從我心生五微塵。所謂色聲香味及觸。從五微塵生於五大。所謂地水火風及空。從彼五大生於五根。所謂眼耳鼻舌及身。從彼色塵生於火大。火大生眼。眼還見色。從彼聲塵生於空大。空大成耳。耳還聞聲。從彼香塵生於地大。地大生鼻。鼻還聞香。從彼味塵生於水大。水大生舌。舌還別味。從彼觸塵生於風大。風大生身。身還覺觸。彼說五塵俱生五大大俱生根。向前所論從強為言。此前十五並五業根及心平等根。通前合有二十一法。五業根者手腳口聲男根女根。心平等者是其內心。五大齊成故曰平等。大齊成故心識多依。色法如是。所生心中有其三種。謂染粗黑。染者是貪。粗者是瞋。黑者是癡。此三皆是受生煩惱。於受生時男即於母生愛名染。於父生瞋名之為粗。女翻可知。無明不了說之為黑。通色合有二十四也。然今文中先明生色。初言從慢生十六法謂地水等據末超舉。五大五根五作業根及心平等是十六法從五法生謂色聲等卻舉五塵。下明心法。是二十一根本有三總以標舉。染等列名。染者名愛會名顯示。是二十五皆因性生總以結之。前所生中有二十六。大慢為二。色法之中有二十一。心法有三。今以何故言二十五。五業根中男女二根隨人不並。是故但雲二十五矣。此四段竟。五佛問大等是常無常。彼答性常大等無常。六佛取其言決通已義。如汝法中因雖是常而果無常。我佛法中因雖無常果常何過。此初段竟。   自下第二就其所解生了二因釋通已義。有七復次。一問汝法有二因不彼答言有。二問雲何彼列其名。三問其相彼具辨之。四問二因得相作不彼答不得。五問二種雖不相作有因相不彼答言有。六問了因同所了不彼答不同。七佛取所答釋通已義。我法雖從無常之因獲得涅槃而非無常。   上來一段對其前難解涅槃常。自下第二對其後遮明無二語。於中有三。一對上問中瞿曇若說亦常無常亦苦樂等豈非二語明已不二。了因得法是其常樂我淨義故佛說常等。生因得法無有常樂我淨義故佛說無常苦無我等。是故如來所說有二結成前二。如是二語無有二者就前二語釋成無二。於一法中各施一言故曰無二。是故下結。二對上問中我曾聞說佛無二語明已無二稱昔所聞。於中初言如汝所聞佛出於世無有二語牒前問詞。是言善哉嘆昔所聞。所聞當今故曰善哉。三對上問中瞿曇今者說於二語言佛我是是義雲何明已無二故得是佛。於中兩句。一對諸佛明語無二。一切諸佛所說無差是故說言佛無二語正明無二。雲何無下釋無差相。了因所得同說有其常樂我淨名同說有。生因所得同說無其常樂我淨名同說無。二約諸法明語無二。如來世尊雖名二語為了一語正明無二。雲何下釋。先問後解。為使闍提更解異法。故就眼等而解釋之。眼色兩別名為二語。生識義同名為一語。乃至意法亦復如是。   上來第二執邪難佛如來對破。自下第三請佛正義如來為說。於中有三。一請正義如來為解。二彼彰已解如來反試。三彼申已解如來述讚。初中先請二語了一。如來約就四諦辨之。第二可知。第三段中闍提初先自宣已解。言苦凡二聖人一者。凡夫但知六道事別名之為二。聖知皆苦所以言一。乃至道諦凡夫但知行事差別名之為二。聖知諸行道義不殊故名為一。佛讚可知。此第三竟。   自下第四彼求出家如來聽許。於中初求如來敕度。陳如度之。彼獲聖果。   第二人中文亦有四。一舉問人。二執邪難佛如來對破。三請佛正義如來為說。四婆私證果辭佛取滅。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有四問答。一問如來涅槃常耶。佛答如是。二問如來將不宣說無為涅槃。佛答如是。三難如來若是無者便同四無。雲何言有常樂我淨。於中初先辨立四無。下將涅槃對之設難。下佛答之。辨明涅槃但是互無非餘三種。如是涅槃非先無者不同第一。一切眾生從本已來有涅槃性故非先無。亦非滅無不同第二。一證永寂故非滅無非畢竟無不同第四。諸佛有故。同異無下明同第三。先總標舉。下別顯之。先就世事辨互無相。後約顯法。此第三番。   四重徵如來若是異無涅槃便非常樂我淨。下佛答之。彰世互無。即帶三無故是無常。涅槃之法唯是互無不兼餘義故是常等。於中三句。一簡粗異細。汝說異無牒其所立。有三種無總顯其相。下別顯之。牛馬悉是先無後有有未有無。已有還無有已滅無。異相無者如汝所說有其互無。佛若更辨不異婆私。故言異相如汝所說世間互無。帶此三無故是無常。二辨細異粗。向前三無涅槃中無是故涅槃常樂我淨。三世有病下就彼涅槃互無法中廣解常義。以諸煩惱是無常故。涅槃無之得名為常。於中三句。一立喻顯法。先舉三病。次列三藥。下彰病治不得相有。二約喻顯法。先舉三過。次列三治。下彰過治不得相有。三就之辨釋常無常等。三種病中無三藥故生死無常無我樂淨。三種藥中無三病故涅槃得有常樂我淨。此第二竟。   自下第三彼請正義如來為說。於中亦三。一請正義如來為說。二彼彰已下如來反試。三彼申已解如來述讚。   自下第四明婆私吒證果取滅。於中有四。一佛彰其人已得羅漢勸施衣缽陳如施之。二憑陳如請佛懺謝並辭取滅陳如為通。三佛彰其人宿善今成已得正果勸供其屍陳如往供。四垂滅現變外道輕謗。   先尼迦葉同皆計我。先尼所計亦即亦離。作身是即。常身是離。迦葉執異。   就先尼中文亦有四。一舉問人。二執我難佛如來對破。三請正義如來為說。四求出家如來聽許。   第二段中先尼初先問佛我義佛默不答。鄭重至三。佛欲令其自立我義隨而對破故默不答。先尼下復自立我義如來對破。彼立我中眾生有我遍一切處以為一門。是一兩門。作者三門。何故默然責佛不答。此佛別破宜須記知。   就破遍中有四復次。一定其所立。汝說是我遍一切處。二先尼為定。不但我說一切智人亦如是說。如來對破。若我遍者應當五道一時受報。若一時受汝等何緣不造眾惡為遮地獄修善求天。三先尼被徵建立二我。常身作身。為作身我故須離惡以防地獄修善生天。如來對破。汝常身我遍一切處。若作身有即是無常。若作身無我即不遍。四先尼被徵重複救義。我所立我亦在作中亦是常法法說救義。如失火等喻說救義。我亦下合。是故下結。文顯可知下佛破之。先破法說。後破其喻。就破法中汝說亦遍亦常不然牒以總非。何以下釋。於中初先以理正徵。遍即有二常與無常復有二種色與無色。法外是常。在法無常。法外非色。在法是色。是故若下重複結徵。若一切有亦常無常亦色無色不得偏常不得偏色。就破喻中若捨主出不名無常是義不然牒以總非。何以下釋。捨不名主主不名捨異燒異出故得如是簡喻異法。燒捨異人名為異燒。人出異捨稱曰異出。我即不下簡法異喻。不爾略簡。何以下釋。以我遍故在色中者我即是色色即是我。在色外者無色即我我即無色。雲何言下結呵其言。   次破其一。有八復次。初牒正破。汝意若謂一切眾生同一我者牒其所立。違世出世略示其過。何以下釋。初明違世。此即彼等違其出世。是故若下結以顯過。   二先尼救義。我亦不說一切眾生同於一我乃說一人各有一我。如來對破。若言各有是為多我是義不然牒以總非。何以下釋。於中初先以遍破別。汝說我遍若遍一切一切眾生業根應同見聞無別。若天得見非佛得下以別破遍。若不遍下以其不遍難破常義。   三先尼救義。其我雖遍法與非法不遍一切是故眾生業根不同見聞各別。如來徵定。法與非法非業作耶。作業名業。因作所成罪福等行名法非法。   四先尼為定。是業所作。如來徵破。若法非法是業作者即是同法雲何言異牒以略徵。何以下釋。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初言佛得業處有天得我天得業處有佛得我明我互遍。天得佛得是其人名。佛得作時天得亦作明業互造。彼此之我充遍一切共造業故。法與非法亦應如是徵令因同。我遍一切同造業故。法與非法若如是下徵令果同。喻中初言從子出果子終不思我唯當作婆羅門果不與剎利毘捨等作正立等喻。明外種子隨其種者即為作果無所簡別。何以下釋。合中初言法與非法亦如是等。正合前喻。何以下釋。業平等故應通不別。彼此共造故曰業等。   第五先尼立喻救義。下佛對破。先牒總非。何以下釋。釋中有三。一以光遍室類我周遍破無互造。二若法非法無有我下以燈光明不遍炷中破我周遍。三汝意若謂炷明別下以明即炷破我異法。初中何故徵前起後。下對辨非。室異燈異是燈光明亦在炷邊亦遍室中辨其喻相。何故須道室異燈異。為顯燈光遍於異處類彼神我充遍異處。下將類我。汝所言我若如是者如前燈光在於炷邊。亦遍室中。法非法邊俱應有我同前燈光在於炷邊。我中亦應有法非法同前燈光亦遍室中。明遍室故明中有炷。我周遍故我中亦應有法非法。以我在於法非法邊。我中有其法非法故。諸業共造不得別異。第二段中若法非法無有我者不得言遍明法同喻有不遍過。是義雲何。炷中無明。我若似明法非法中即無有我。若法非法無有我者何得說言我遍一切。若俱有者何得復以炷明為喻明我周遍有乖喻過。是義雲何。若說我遍法非法中與燈前別。汝復何得以炷喻於法與非法光明喻我。第三段中汝意若謂炷明別異舉其所立。何因緣故炷增明盛炷枯明滅破別顯即。下約徵法。於中有二。一明我異法有乖喻過。是義雲何。前辨燈喻明不離炷。彼所立我與法全別。故今徵之。是故不應以法非法喻於燈炷光明無差喻之於我。是燈光明不異於炷不同汝我。與法非法一向別故。不應以炷喻法非法明喻於我。文中顛倒故言不應以法非法喻於燈炷。二何以下明我同喻有其即法無常之過是義雲何。燈明即炷。若我同之。法與非法應當是一不得言別。文中初言何以故者徵前起後。我前何故責汝不應以明喻我炷喻法等。下對顯過。汝所立我若同燈喻與法非法三事即一不得言別。此第五竟。   自下第六先尼責佛所說不吉。汝所引喻是事不吉總責如來。何以下釋。燈喻若吉我已引竟如其不吉何須復說。下佛答之。辨明此喻於汝不吉故將破汝。於我是吉故我宣說。文中有三。一如來總對。我所引喻都亦不作吉與不吉隨汝意說。二約喻徵責。三如是喻下正對其言辨吉不吉。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別有四句。一正其喻相。是喻亦說即炷有明離炷有明。炷增明增炷枯明滅名之為即。明遍室中亦在炷邊說之為離。舉此即離為取即義。破彼先尼我與法異。二汝心不下准喻呵責。喻中有即亦有異義。汝心不等一向立異說炷別喻法與非法明別喻我。三是故下如來重複顯已責意。是汝不等偏執離故。我今責汝即炷有明離炷有明即離有明。是初句中即離之喻。法即有等准喻類法。喻中既有即炷有明法亦應爾。法即有我我即有法非法即我我即非法。四汝今下准法重責。准喻推法。法中亦有即離之義。汝今何故但受離邊不受即邊。此第二竟。自下第三正對其言辨吉不吉。初明此喻於汝不吉故用破汝。次明此喻於我是吉故我說之。汝意若下遮其異責。彼聞佛語喜生心想。若我不吉汝亦不吉故今遮之。先舉直非。何以下釋。先舉世人自力自害。後推同之。   七先尼重複責佛不平。先責。次釋。以是下結。下佛答之。於中兩句。一將我不平破汝不平令汝得平即是我吉。佛正乖邪名我不平。破邪同正名令汝平。是佛化善名為我吉。二將我不平破汝不平令汝得平即是我平。邪正相翻故我與汝俱名不平。以正破邪名我不平。破汝不平使彼同正名令汝平。佛正同彼名為我平。何以下釋。   八先尼重複說我為平。如來對破。句別有三。一就五趣當受徵破。先取其言。後約徵責。二就父母生子以破。先取其言。後約破之。三重就五趣求離以破。   自下第三破我作者。文別有二。一佛難先尼先尼救義如來對破。二先尼難佛如來釋通。前中有四。一難破我作。二汝意若謂身作已下難破先尼身作我受。三若言不是身作已下破無作受。四先尼言我有二下難破先尼我知我脫。初中先牒。總非不然。何以故下廣顯其非。有七復次。一以造作苦事難破。我是默法何由作苦。初先正破。若言是苦非我作下遮苦無因。二眾生苦樂實從緣下舉苦樂等不定難破。三汝說已下舉其十時變異難破。四亦有盛下舉共盛衰不定難破。五雲何一人有利鈍下舉其利鈍不定難破。一人身中信等五根利鈍不定明知無我。六雲何說下以其口說無我難破。七汝意若謂離眼見下約見難破。於中有三。一破我能見。初牒直非。何以下釋。若離眼已別有我見何須此眼。餘根亦爾。二破因眼見。汝意若謂我雖能見要因於眼是亦不然牒以總非。何以下釋。舉喻類顯。如須曼那能燒大村舉其喻事。須曼人名。雲何能燒因火能燒定其喻相。下約顯法。見亦如是雖言我見見實是眼。三因先尼立喻救義隨之轉破。句別有四。一辨喻異法難破我作。喻中人鎌各別有體。故人執鎌能有所作。根外無我雲何說言我因根作。二就手有無難破我作。先定有無。下就設難。若我有手何不自執。若我無手不能執鎌雲何我作。三辨刈是鎌難破我作。若我能刈何故因鎌。四明人鎌作業各別難破我作。先辨人業。次辨鎌業。下約顯法。眾生見法亦復如是總約顯法。眼能見下別約顯法。眼如鎌也。若從緣下舉理結呵。此初段竟。   自下第二難破身作我能受義。先牒直非。何以下釋。   自下第三若言不是身作已下破無作受。先舉後破。兩義破之。何緣求脫是一破也。得解脫已更生身惱是二破也。   自下第四難破我知我得解脫。於中先尼先立二我以救前義。由佛前言若身不作我非因受何故求脫得解脫己身惱更生。故今救之。我有二種知與無知。無知得身。知我得脫。更無因緣。知我脫中初明知我能離於身。如壞瓶下能離煩惱。先喻後合。下佛破之。先破我知。智能知耶我能知乎進退兩定。下就難破。若智能知何故言我存智破我。若我知者何故求智存我破智。汝意若下破我因智而能得知。先舉其見。同華喻壞指同前破。前者破我因眼能見如須曼那能燒大村燒實是火。此亦同彼。雖言我知實是智知。下約喻顯。譬如刺樹刺自能刺不得說言樹執刺刺。智亦如是智自能知雲何說言我執智知。下破我脫。汝我得脫舉前所立。無知我得知我得耶進退定之。若無知得猶具煩惱破無知得。無知之我性是癡騃。得脫猶癡名具煩惱。若知得下破知得脫。於中先就有根破之。若知得脫得解脫已應具五根是一破也。何以下釋。離根之外無別知故。若具諸根雲何復名得解脫耶是二破也。下復就其無根以破。若言我淨。離於五根雲何說言遍五道有破我離根。五道之身五根為體。既無五根雲何言遍。以何緣下破我清淨。於中三句。一以我淨責須修善。二譬如下以我清淨責須斷結。先喻後合。三汝意若謂不從緣下遮脫無因。先尼被徵喜立無因故須遮破。   上來第一先尼救義如來難破。自下第二先尼難佛如來釋通。於中有五。一難如來若無我者誰能憶念。下佛反破。若有我者何緣復忘是一破也。何因緣故念於惡等是二破也。二難如來若無我者誰見誰聞。下佛為解。於中初明和合見聞。如蘇麵下和合說我。前中初法次喻後合。如是眼識不在眼下明和無性。若是因緣和合生下呵說有我。是故我下結識虛幻。是識緣和無自性故我說如幻。雲何下釋。下明和合說我之中先喻後合。三先尼問佛。若無我者雲何說言我見聞等。下佛先破。若我見聞何緣復言汝所作罪我不見聞。下為辨釋。雖無定實假名言我。先喻後合。四先尼問佛。若無我者誰出聲言我作受等。下佛為解。初法次喻後合可知。五先尼問佛。無我我所何緣復說常樂我淨。下佛為解。初明不說根塵及識為常樂等。下明滅此方得名為常樂我淨。先辨後結。   上來第二執邪問佛如來對破。自下第三請佛正義如來為解。於中還三。一請佛義如來為說。有兩問答。前一問答呵捨慢高。後一問答正為解義。二彼彰已解如來反試。三彼申己解。色非自者色法虛幻無自性也。言非他者無神我性。非眾生者無陰所成眾生體也。餘亦如是。   四彼求出家。佛命善來即獲道果。   第四人中文亦有四。一舉問人。二執邪問佛如來對破。三請佛正義如來為說。四求出家如來聽許。   第二段中文別有二。一問如來身命一異如來不答。欲令立義隨而對破故默不答。二迦葉自立身命定異如來對破。有五問答。一立異義如來翻破明身與命皆從因緣不得定異。二舉世事證不從緣如來反問。三彼出其事如來翻答亦從因緣。四問佛緣相如來為辨。五就法徵問。有人捨身未得後身誰為因緣。如來為釋。先出其緣。次辨一異。有因緣故身即是命命即身者。現陰相續名之為命。此命即身。有因緣故身命異者。捨現陰身趣向後世中間相續不斷命命。此命異於現陰之身名之為異。亦可非色非心命根。通亦是其五陰身攝名之為即。於中別分色心與彼命根別體說之為異。此即與異同藉緣生故曰有緣。不應已下呵說定異。   自下第三請佛正義如來為說。於中亦三。一請佛義如來為解。二彰己解如來反試。三彼申己解。   第四段中初求出家次佛聽許。陳如後度。彼獲聖果。   次下兩人邊見外道。同皆建立十四難義。就富那中文四如上。初舉問人。二執邪問佛如來對破。有兩問答。一舉外道十四難經問佛說不。佛答不說。常無常等妨入聖道名之為難。又乖正法亦名為難。難別不同。宣說十四。常無常論有其四種。有人宣說神及世間定常為一。無常為二。亦常無常以為第三。非常非無常以為第四。邊無邊論亦有四種。有人宣說神及世間有邊為一。無邊為二。亦邊無邊以為第三。非邊非無邊以為第四。如不如等亦有四句。如來滅後如去為一。如從前來去向後世故名如去。不如第二。有人宣說身死永滅不如前來向後世去名不如去。亦如不如以為第三。有人宣說身與神異身死神在如從前來向後世去名亦如去。身即永滅不如前來向後世去名不如去。非如不如以為第四。有人宣說神如虛空不可說去及以不去名非如去非不如去。此為十二。有人宣說身命定一有說定異通前十四。此之十四龍樹廣釋。別章具論。富那下復重問如來。見何罪過不作是說。如來為辨。若作是說心有取執名為見取。取執所緣名為見處。見能集起未來苦果名為見行。造作邪行名為見業。堅執所緣名為見著。為見繫縛常在三有名為見縛。因見生苦名為見苦。取非為是名為見取。由見便有三塗可怖名為見怖。為見燒燃名為見熱。纏心不離名為見纏。凡夫人下明由前見多受苦惱。我見是下結已不說。此第二竟。   三請佛正義如來為說。於中有二。一請佛義如來為說。二請說已下領解讚嘆。前中有三。一問如來何見何著何所宣說。佛答無著但有見說。夫見著者名生死等明無著也。名為見等明有見說。二重問佛何見何說。佛答能見能說四諦。於中初明所見所說。故能遠下明由正見能有所離。是故我下明由正見能有所得。具淨梵行得出世因獲得出果。三問如來何緣得身非東西等。下佛為辨。先共可定。我今問汝隨汝意答。下正辨之。句別有五。一問汝前燃火知不彼答言知。二問火滅汝知滅不彼答言知。三問彼火燃從何來滅何所至彼具答之。四問火滅至何方所彼具答之。五取其所答用顯已身。   領解嘆中初請說喻。如來次聽。下正說喻約之顯法。村者喻於二十五有。林喻眾聖。一樹喻佛。起行久遠名先林生。林主喻於大涅槃經。宣說益人名灌以水。稱機巧益名隨時修。障根腐敗名樹陳朽。妄染斯除名皮膚落。實德明顯名唯貞在。顯法可知。此第三竟。   四求出家佛命善來彼證聖果第六人中文亦有四。一舉問人。二舉邪問佛如來為辨。淨與富那同皆建立十四難義。佛前已對富那破竟。淨今此處不敢更立。直問世人取捨所由。如來為解。初問眾生不知何法見世常等。佛答不知色陰至識。後問眾生知何法故不見常等。佛答知色乃至於識。三請佛正義如來為說。於中亦三。類上可知。四求出家如來聽許。   對下四人辨明道法。對彼犢子明其有道及有得者。對彼納衣明道緣生非是自然。對彼弘廣明修者得不修不得。對彼須跋明調心是道非是苦身。聖慧是道非世八禪。   對犢子中文別有三。一舉問人。二問佛義如來為辨。三求出家如來聽許。第二段中文別有三。一彰己欲問佛默不答。良以犢子數來見佛情喜賒慢不堪受法。佛為嚴勵故默不答。二犢子重請如來聽問。言我與汝共為親友義無二者通情無別故言無二。三犢子正請如來為說。於中復三。一問其法如來為說。二問其人如來為辨。三領解讚嘆。前問法中先問善法如來為辨。次問惡法如來為辨。後雙問之如來為辨。我能廣說簡略說之示說分齊。下正說之。於中先說三善三惡。次為宣說十善十惡。我今已下雙結前二。若我已下結明知益。就問人中初就羅漢問有得不。佛答無量。次就那含問有得不。佛答無量。斷五下結如上具辨。後就須陀及斯陀含問有得不佛答無量。三領解讚嘆。文顯可知。此第二竟。   自下第三彼求出家如來聽許。句別有六。一問如來外道出家幾月試之。佛答四月不必一種。二求出家佛敕令度。三陳如度之彼悟初果。四重請佛法如來為說。五彼修得果辭佛取滅比丘為通。六佛敕供養比丘往供。   第八人中文亦有四。一舉問人。二執邪難佛如來對破。三請正義如來為說。四求出家如來聽許。第二段中納衣初先建立自性。後佛對破。前中准破應有十句。文但有九。第六少一。五根性納見聞覺知證法自性。文中雖少准破必有。其第一句難破身因成法自性。如瞿曇說作善不善得身亦然舉以總非。何以故下別難顯非。如瞿曇說因能獲身重舉佛說。若因惱得身為在先煩惱在先進退徵定。次就設難。若煩惱先誰之所作。若身在先雲何說言因惱得身。下結顯非。若煩惱先是亦不可結非初句。若身在先是亦不可結非後句。先後一時義俱不可雙非兩關並破一時。是故我下結成自性。二就五大建立自性類一切法。於中先明五大自性非因緣有。下將類法。若有一法非因緣有一切亦應非因緣有以大類法。若有一法從於因緣何因五大不從因緣以法類大。三眾生善身及不善下明得解脫自性非因。初先正辨。是故下結。此之一句正違道法。如來對破。明道緣生非是自然。宜審記知。四有定用下明一切法用處各定證有自性。先就外論。後類眾生。五一切眾生性各異下明諸眾生稟性各異證有自性。於中初法次喻後合。第六番中所少一句明其五根性能見聞乃至覺觸明法自性。文雖不說准答定有。七如說貪下難破如來五塵生結成法自性。先牒直非何以下釋。釋中五句。一明眾生睡時離塵亦生貪等明非塵生。二舉胎中亦生貪等明非塵生。   三明眾生初出胎時未能分別亦生貪等明非塵生。四明仙聖在無塵處亦生貪等明非塵生。五明眾生有因五塵生不貪等明非塵生。此第七番。八見世人根不具下以諸眾生依正不等證成自性非因緣義。九以小兒啼喜不定證法自性。第十以其虛空之有兔角之無不從緣生證法自性。於中先舉次列後辨。是故下結。   下佛對破。其文不次。先破第二五大類法。次破第四第五第三第十第一。重破第二。下復破彼第六第七第八第九。以何義故先破第二五大類法。五大正是外道所立是以先破。文中初先牒以總非。何以故下別徵顯非。是中但破五大類法未破五大。汝大是常何緣一切不悉是常准大徵法難破納衣以大類法。世物無常是五大性何因緣故不是無常准法徵大難破納衣以法類大。若五大常世間之物亦應是常類責納衣以大自性類法自性。是故汝下約類結非。是五大常世間之物不是常故。汝說五大有其自性令一切法皆有自性無有是處。次破第四用定證性。先牒直非。何以下釋。從因得名從因得義略釋顯非。雲何下廣。是故下結。次破第五。汝言如龜性入水等舉以總非。何以故下破以顯非。次破第三。善不善身得脫非因。汝言自性不須教習是義不然舉以總非。何以下釋。釋中三句。一即事以驗。今見有教緣教增長是故當知解脫非性。二以外道殺羊祠祀而求淨身明脫非性。三以三語證脫非無。先舉次列。下就徵責。若脫自性不從作生何故世中有是三語欲作作時及說作已。次破第十。以空兔角不從因緣類法有性。若言諸法有自性者舉其所立。當知諸法各有定性縱以審定。下對破之。若有定性甘蔗一物何緣作漿作石蜜等是一破也。若有定性聖人何故飲甘蔗等是二破也。汝說有性雲何說喻是三破也。次破第一。先非難詞。後為正解。前非難中汝言身先煩惱先者是義不然牒以總非。何故下釋。若我當說身在先者汝可難言汝亦同我反舉己說呵其難詞。身不在先何因緣故而作是難順舉己說非其難詞。是義雲何。若我曾說身在先生。汝今納衣可得難言瞿曇汝亦同我身先無因應是自性。我說是身不在先生。何因緣故而作是難言身無因令是自性。   下為正解。於中有二。一身望無明同時相依。如夢中身依於睡心。二身望四住前後相依。先依無明起四住地。依四住地集起身報。問曰無明依何而生。依真識生。真識依何。真法常住猶如虛空更無所依。文中先明同時相依。一切眾生身及煩惱俱無先後一時有者與無明地一時有也。問曰前說依無明地起於四住。依四住地方始有身雲何一時。釋言無明始終常有。身起之時必依無明故說一時。如夢中身必依睡心。雖一時有因惱有身終不因身而有煩惱分定本末。汝意若下遮防異難。先舉難詞。直非不然。何以下釋。類以顯之。如炷與明雖復一時明要依炷非炷依明彼亦同爾。下次明其前後相依。汝意若謂身不在先知無因者是義不然總非無見。此言略少。若具應言汝意若謂身不在先有因緣故知無因者是義不然。何以下釋。釋中三句。一遮說無因。若以身先無因緣故名為無者汝不應說正遮說無。一切有因舉理顯非。二教說有因。若言不見身先因緣故不說者。今見瓶等從因緣生何故不說。正教說因。如瓶已下舉粗類細成須說因。三若見下總結諸法從緣無性。瓶因所見身因不見。一切從因無有自性。自下重破。第二句中五大自性。何故須重。前雖破其五大類法未破大體故重破之。於中有三。一約五大破法自性。若言一切悉有自性無因緣者舉其所立。汝何因緣說於五大責說有因。是五大性即是因緣辨因破性。二呵以五大類法自性。五大因緣雖復如是不應說法皆同五大當相正呵。外道宣說五大自性因緣悉無。佛今權縱是以說言五大因緣雖復如是悉無所有。亦不應說一切諸法皆同五大因緣悉無。如世人下舉事類責。汝將五大類一切法皆有自性。與世人說出家之人持戒精進旃陀羅等亦應精進持戒相似。三正破五大。汝說五大有定堅性我觀是性轉故不定舉以總破。有定堅性就始為言。若具應言有定堅濕煖動等性。下別破之。先破地大。蘇蠟胡膠於汝法中名之為地舉其所立。是地不定或同水等以轉破之。次破火大。白蠟錫等於汝法中名之為火舉其所立。下破可知。下破風水。水性名流辨定水相。若水凍時不名為地故名水者定其所立。何因緣故波動之時不名為風舉風決破。若動不名風舉風徵定。凍時亦應不名為水舉水決破。是義雲何。水性名流。與寒冷合便成凍結。風性飄動與水和合便成波浪兩義相似。今就徵責。水性名流若水凍時不從冷緣說之為地。仍就本性說為水者。風與水合成波之時應從本性說之為風。何因緣故波動之時不名為風乃名為水。若波動時不就本性說之為風。乃從水緣說為水者。凍時亦應不就本性說之為水。應從冷緣說之為地。下以此二類顯諸法。若水從緣可變為地風從因緣可為水者。諸法皆爾。何得說言一切諸法不從因緣。下次破前第六所少五根性能見聞覺知。先牒直非。何以故下破以顯非。自性不轉立其道理。若言下破。是故下結。第七汝言非因五塵生貪解脫是義不然牒以總非。何以下釋。釋意如何。彰彼五塵雖不作因生貪解脫非不作緣。文中初言生貪解脫雖不因塵簡緣異因。惡覺觀等簡因異緣。因生外增雙辨二能。是故已下結呵難詞。次破第八依正不等證法自性。先舉直非。何以故下釋以顯非。於中先釋次破後結。釋中眾生從業有報對難總釋。有三下別先舉。次列。下就辨釋貪富諸根是業各異。故根具者不必有財。財寶豐者不必具根。破結可知。次破第九小兒啼喜證法自性。先牒直非。何以下破。是故下結。此第二竟。   自下第三請佛正義如來為說。文亦有三。一請佛義如來為解。有三問答。文顯可知。二彼彰已解如來反試。三彼申已解如來讚嘆。   第四段中彼求出家。佛命善來即獲道果。   第九人中文別有三。一舉問人。二問佛義如來為說。三聞法發心。第二段中文別有四。一問如來心中所念佛為辨之。二彼聞怪問如來為解。三問八聖能令眾生得盡滅不如來不答。四問默意陳如為釋。若有問世有邊無邊如來不答類顯默意。八聖是直涅槃常下當問正解。若修便得不修不得為是如來不得定答。於中初法。次以喻顯。城喻涅槃。涅槃絕漏名無孔竅。門喻八正。守者喻佛。佛具明解名聰有智。善達物機名善分別。有機教入名之為放。無機未教說之為遮。所知眾生進退難定故言不知出入多少。定知入者斯由八正。故言知入皆由此門。下合可知。   第三聞法發心之中。弘廣初先聞法讚嘆發菩提心。自身欲作守門之者。陳如次嘆。下佛呵之。   第十人中文別有五。一佛問陳如阿難所在。陳如具答。二文殊問佛顧命之意。如來為釋。三令文殊往救阿難。四阿難至令命須跋。五須跋至佛破顯法。   就初段中如來先問。何故問者備有三意。一欲以法付囑令傳。二欲使之呼命須跋。三欲因問知魔惑亂說咒降伏以通正法。陳如答中在娑羅外十二由旬彰其所在。為六萬下明不來所由。於中初總。是諸魔下別以顯之。別中初明魔惑阿難。何故如是。阿難是其傳法藏人。恐佛付法令傳末代所以亂之。於中初先化身為佛。次口說法。後身現通。下明阿難為魔惑亂不得赴集。阿難何故現為魔嬈。欲使如來說咒降伏以通法故。阿難作念如來神變昔未見等為魔身亂。諸佛所說各不同等為魔口惑。下明阿難受苦無救所以不定。   第二段中文殊先問。無量菩薩皆能持法何須顧問阿難所在。佛答有三。一明阿難德過眾聖故佛偏問。二明不付菩薩所由。三明偏付阿難所以。前中復三。一明阿難未侍佛前先備三願。二明阿難侍佛已來具八不思。三明阿難有持經八德故佛問之。初中有三。一佛自彰已昔於僧中求索侍人。五百羅漢皆求侍佛如來不受。二目連觀佛心在阿難共往令作阿難不從。三目連以佛心念告勸彼方侍佛。於中四對。一目連總告汝今未知阿難請說。二目連為說彼求三願。三目連為請如來聽許。四目連反報彼方侍佛。道此語者為明阿難智過諸聖。此初段竟。第二可知。第三持經八德之中初舉次列。後明阿難同餘佛持。下總結之。此初段竟。第二不付菩薩可知。第三明付阿難之中初明阿難隨聞具。持。故佛顧問欲令持經。次明阿難所未聞者弘廣流布。深證之法阿難未聞菩薩能流一切菩薩智德寬大斯名弘廣。亦可名前弘廣梵志以為弘廣。彼大菩薩故能流通。下明阿難所聞之者自能宣佈。   自下第三佛令文殊往求阿難。於中五句。一示其所在。二教往救。三文殊往救。四魔放阿難。五阿難被放尋與文殊共來見佛。第二段中曲有七句。一教宣咒儀。汝可往彼發大聲言諸魔諦聽如來今說大陀羅尼。二天龍下舉多人同敬顯咒殊勝。三十恆沙下舉多佛共說顯咒要勝。四能轉下辨咒功能。五若受下明行咒儀。六當知下明行有益。七宣咒詞。餘皆可知。   自下第四明阿難至令呼須跋。於中三句。一佛教往呼。二阿難往。三須跋來。初中先舉所喚之人。次教呼詞。後明阿難往呼必得。何以下釋。後二可知。   自下第五明須跋至佛破顯法。於中有三。一執邪問佛如來對破。二雲何能斷一切有下請佛正義如來為說。三因佛為說多人獲益。初中有二。一須跋欲問如來聽許。二有沙門下須跋正問如來對破。於中有二。一舉他所說請問如來如來對破。二世尊我已先調心下舉自所得請問如來如來對破。前即破其苦行為因。後即破其非想為果。   前中須跋先舉他說請問如來。良以此非須跋自計。是故說言有沙門等作如是言眾生苦樂皆隨本業受苦能壞是義雲何。佛破有二。一就他人自見以破。二我實不知從師已下就彼他人推師以破。前中有二。一破邪歸正。二我佛法中有過業下辨正異邪。後中亦二。至時當辨。就初破邪歸正之中文有四番。一對前問。若沙門等有作是說我為憐愍當往問之仁者實作如是說不。二彼若見答實作是說我復窮之仁者見不。先舉答辭。我如是說是總答也。何以下釋。釋中四番。一見眾生行惡饒財身得自在。修善貧窮不得自在。二見有人多役功力求財不得。有人不求自然得之。三見不殺反更中夭喜殺保壽。四見修淨行有得解脫有不得者。是故下結。是前諸義故我宣說苦樂由本不由現在。下明如來窮誥之言。五句窮之。文顯可知。此第二番。三彼若見答我實不知。我復引喻而為呵責。責相雲何。如人被箭醫師為拔。雖經多年憶之了了終不忘失。若使苦行實能為汝破壞往業。如醫拔箭汝應常憶何緣不知。汝既不知雲何說言現在苦行能壞過業。四彼人若引我之所說證知過業。我復語之此是比知不名真知。文中先舉彼人所引。瞿曇汝今亦有過業何獨責我過去業者總舉佛說證有過業。瞿曇經中亦說已下別舉佛說證有過業。又復舉此為欲彰已見果知因非是不知。下佛責之。如是知者名為比知不名真知。我佛法中從因知果從果知因顯比知相。既無真知。何得定說專由過業。   上來四番合為第一破邪歸正。自下第二辨正異邪。三番辨異。我佛法中有過去業。有現在業。汝即不爾唯過無現。是一異也。汝法不從方便斷業。我法不爾從方便斷。是二異也。汝業盡已即得苦盡。我即不爾。煩惱盡已業苦即盡。是三異也。是故責汝總以結呵。   推師破中文亦有二。一破邪歸正。二仁者定有過去業下辨正異邪。前中有四。一前人若言我實不知師作是說。我即問之汝師是誰。二若彼見答是富蘭那。我復窮責汝昔何不一一啟請大師實知過去業不。三彼師若言我實不知。我即教呵汝復雲何受是師語。四彼師若言我實知之我即教破。破辭有四。一就現緣教令徵破。先教審問。下苦因緣受中上苦不。乃至上緣受中下苦不。何者是其上中下緣。如一斛火以之為下。兩斛為中。三斛為上如是一切。彼若言不我教徵破。若依下緣唯生下苦。乃至上緣唯生上苦。是即此苦依現緣生。師雲何說苦樂之報唯過去業不藉現緣。二約過因教令徵破。先教徵問。是現在苦過去有不。下就設難。若過去有。過去之業受之已盡。雲何復受今日之身。若過去無唯現在有。雲何復言眾生苦樂皆過去業。三約後治教令徵破。先教徵問。若現苦行能壞過業。現在苦行復以何破。下就設難。如其不破此苦即常不可斷滅。雲何說言得苦解脫。若言更有苦行來壞。前苦行時過業已盡。雲何得有後時之苦壞前苦行。四就轉業教令徵破。先教徵問。如是苦行能令樂業受苦果不。乃至無報作定報不。下就徵責。具應有二。一就不能而為徵責。若言不能汝復何緣受是苦行。二就能設難。若言其能如是苦行能令苦業受於樂果。當苦行時何不受樂乃受於苦。就能設難文中略無。   就後辨正異邪之中初就業果辨正異邪。仁者若以斷業已下就其治斷辨正異邪。前中有四。初言仁者定有過業現在因緣明有過因及有現緣。二是故下偏明過因。因惱生業因業受報。三仁者當知一切生下重明眾生有過去因及現在緣。先舉後釋。四二者若說眾生受下偏明現緣。若說眾生受苦受樂定由過業是義不然非邪顯正。何以故下辨正異邪。於中四句。一就樂事明由現緣。二如人殺下就其苦事明由現緣。三一切眾生現在因下雙就苦樂明由現緣。四是故下結。   下就治斷辨正異邪。句別有四。一就斷業呵邪顯正。仁者若以斷業得脫一切聖人不得解脫舉以示過。何以下釋。眾生過去業行廣多無有始終。若以苦行受之無盡故無脫理。二是故我下辨正異邪。是業廣多受叵盡故我說修道。是道能遮無始終業故得解脫。三就苦身呵邪顯正。仁者若受苦行得道一切畜生悉應得道。四是故下辨正異邪。初先法說。是受苦行無得道故先當調心不調伏身。次以喻顯。以應調心不調身故我經中說當斫伐林莫斫伐樹。心過寬通事等如林。身過局別相似於樹。舉通收別故應伐林。別不攝通故不伐樹。何以下釋。從林生怖故應伐林。不從樹生故不伐樹。盜賊依林名林生怖。下合可知。上來須跋舉他所說如來對破。   自下第二舉自所得如來對破。須跋先自彰己調心。如來反問雲何能調。須跋次復顯己調相。若別論之。應從欲界至無所有次第別斷以求上靜。但今文中總略論之。先斷欲結得色界定。次斷色結得無色定。後就無色斷下三空得非想定。下佛破之。雲何能調總呵其言。汝今所得猶名想下明其所得是想非滅。汝已先能呵責粗下呵著細想。汝師鬱頭藍弗已下舉師類呵。事如經說。   上來破邪。自下第二請佛正義。如來為解。有三問答。初問雲何能斷諸有。佛答若觀實相能斷。二問實相如來略答。無相之相名為實相。三問雲何無相之相。下佛為釋。初先正解。是名實相名法界下結嘆顯勝。前中初先歷就諸法明無相相。如是等相隨所滅下解彼無相為實相義。如是等相隨所滅處名真實相對前略解。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其滅處名真實者重複顯之。問曰經說一切諸法無起無滅。今雲何言相滅名實。釋言理體實無起滅。無起滅法緣起成相。相起覆真名為不實。息相稱本故得名實。其狀似何。如水性冷隨火變熱。是火滅已水冷如本稱本水性故名為實。下結歎中先結後嘆。結中五名。一名實相。義如前釋。二名法界。界名為性。亦名界別。如來藏中恆沙法別故名法界。此之實相是法界中一門之義故名法界。三名畢竟智。離相窮極稱曰畢竟。是智體性名之為智。又智行處亦名為智。故論說言說智智處同名般若。四名第一義諦。此理精勝故名第一。所以稱義。實故名諦。五名第一義空。下牒嘆勝。言是相者牒前實相。言法界者牒前第二。畢竟智者牒前第三。第一義諦牒前第四。第一義空牒前第五。下智觀故得聲聞等嘆顯勝也。   自下第三因前所說眾人獲益。於中先明餘人獲益。後彰須跋得羅漢果。前中先明菩薩獲益。次論二乘。後彰凡夫。菩薩人中階別有九。從少至多漸次論之。或有菩薩經一生已便證實相名一生實相。經二生已證得法界名二生法界。五智印者知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寂滅是其五也。問曰無相空理不殊何以得益有此差別。釋言相息便證實性。是實性中法界門別。故令入者得益各異。又一部中所得利益此中併說。不唯聞空。此第四竟。   第五分中如來滅度。人天大眾闍維供養。外國不來由來不盡。故無付屬奉行等言。   大般涅槃經義記卷第十   應永三年十月日以勸修寺大經藏本誂良秀阿闍梨書寫了全部十帖當卷損失之故新所書補之也 法印權大僧都賢寶(六十四)寬政五年冬十一月十三日挍正此書全帙了。   願以此功德共諸眾生速證四德涅槃。         菩薩沙彌典壽(生年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