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2251﹝cf.No.1558﹞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一   (法義立名依契經四依。又業成就論終雲。如來說三乘依法義成就。【傍】大般若五百五十九有不雜法義品。是立名言法義之例也)   豐山寓學上陽沙門 快道林常 撰   經律毘曇深廣海 說彼大悲救世尊   至心歸命請慈護 慇重稱揚修善根   考徼眾師華竺典 歷觀諸部舊新翻   纔依法義贊論本 令開學人慧毒門   將讚此論開八種門。一論起因緣。二此論宗趣。三解釋題名。四分別撰號。五料簡譯名。六三分差別。七品次列位。八按文評訣。   第一論起因緣者。三國教興。初西天者。此有四門。一所依三藏。二正造論相。三造論旨趣。四弘傳末論。初所依三藏者。夫大士造論必據憑於如來三藏。此有大小。今略敘小。言三藏(【傍】論二十九(七左)列三藏)者。一素怛纜。此雲契經。二毘奈耶。此翻調伏。三阿毘達磨。此雲對法。其契經者。   增一阿含經。全五十一卷。前秦曇摩難提譯。   中阿含經。全六十卷。罽賓國瞿曇僧伽提婆譯。   長阿含經。全二十二卷。後秦佛陀耶捨共竺佛念譯。   雜阿含經。全五十卷。宋求那跋陀羅譯。   別譯雜阿含經全十六卷。失譯人(明藏開二十卷。十七八合。十九二十合。以為十八卷)。   更有雜阿含經一卷。長阿含十報法經二卷等三百餘部契經。多是四含拔出也。   基法華玄贊一(二十右)東流四含。大眾部經。界外結集。六十二見章(四末二左)雲。阿含經(增一十八(十九右))有許無色界有色身。故大眾部經。非可全憑。梵網六十二見經與舍利弗毘曇同。是正量部。亦非所宗。大毘婆沙是薩婆多。亦非依憑。基判非證。彼梵網六十二見經與中阿含梵動經同本。又鞞婆沙初卷契經子註指中雜等阿含。彼罽賓三藏僧伽跋澄譯。毘婆沙本國人也。又俱捨所證經出今四含。有人(稽古上(二右))雲。中雜二含薩婆多部所誦本也。增一大眾部所誦本也。長阿含化地部所誦本也。別譯雜阿含(【傍】稽古上(十八右)下卷(二十二左))飲光部所誦本也。此據俱捨所引立義。則粗有其理。然別譯為飲光部者。實是妄也。餘未全然。俱捨一(四右)擇滅同一體。是正量部計。彼即證中含五十九(七左)滅無同類。又論十二(十六右)曰化地部契經。其文出長含二十二(十三右)。增一三十四(九左)等。又論十九(十九左)曰大眾部經。出中含二十九。長含十八(十六右)等。然大乘義章一(六十八右)雲。前二宗中(小乘為二。因緣假名)言經同者。據佛本教同顯。在於四阿含中無別部黨。言論別者。小乘眾生。性見未融。執定彼此言成諍論。故有毘曇成實之別。此約經不說別執。論演自計故。然由各自所誦有誦者異。故自成別部三藏。如南北二藏。鮮明等大經各有異途。次毘奈耶者。於東流律。有四不同。   四分律。全六十卷(姚秦佛陀耶捨共竺佛念譯)。是法藏部。五種得戒。   僧祇律。全四十六卷(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是大眾部。四種得戒。   五分律。全三十卷(宋佛陀什共竺道生譯)。是化地部。五受具足。   十誦律。全六十五卷(後秦弗若多羅共羅什譯)。是薩婆多部律也。說十種受具足。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全八卷(失譯)釋十誦律也。   續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全一卷(失譯)。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全四十卷。義淨譯。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全二十卷。同。譯。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全二十卷。同。譯。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全五十卷。同。譯。   根本薩婆多律攝。全十四卷。尊者勝友造。同。譯。   (此釋前毘奈耶五十卷。最具律法)   薩婆多毘尼摩得勒伽。全十卷。宋僧伽跋摩譯。   更有多小部。   更有數多。亦有摩訶僧祇。五分律等。此。論明諸部異宗故。   後對法藏者。實是(婆沙一(七左))世尊所說論議經為此藏。聖弟子等所說法門亦名對法。由懸記(起信義記)故。以許可故。是(婆沙一(九左))彼類故。有部對法。雖有若干。此論別依六足發智。集異門足論(【頭】六足光一(二十五右))二十卷。舍利弗說。玄奘譯。   (【傍】按是釋集異門經故以為名。集異門者。顯揚四(十二左)雲。一切佛語言事攝者由三種經。一由增十經。二由廣義經。三由集異門經。則長含第八眾集經是也。【頭】稽古上(二十五右)雲。世尊命舍利子說法。於是廣集法要垂教於後世。長含眾集經。十上經是也。門人繫以之釋為阿毘達磨。今集異門足論是也。學者不知以為集異門足舍利子親撰者陋矣。題言舍利子說。且引目連法蘊足﹝一(十二右)三ン處十五(七右)等數多也﹞可以見已其成於門人之手者昭ぼ焉。』皋謂。此辦有一理。初標牒眾集經而具釋之。其中往ぼ舉異說。雲有說。﹝三(十六右)十四(九右)﹞或雲有十四(十一右)作是說。復廣讓目連法蘊足故。然局情也。題雲舍利子說者約根本以命說故。彼釋者是舍利子親撰也。舉異說者顯法門多途故舉多義。而雲今此中是某義。又讓法蘊足者。彼先造其文具。身子自如是言。或後人讓此。為避繁故。為令讀兩論故。猶如雜含四十三(十九左)讓前經言如篋毒蛇譬經。彼豈不佛親說。由是成實論十一(十一右)雲。如阿毘曇六足中說。殺是人(邪見)罪輕殺蟲蟻。此則西天已如是。故奘師亦為舍利子親撰也)。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十卷。大目乾連造。同。譯。   阿毘達磨施設足論。迦旃延子造。玄奘未翻。   施設論(【頭】舊婆沙四十七(三右)雲施設經)全七卷(合為三卷)宋西天竺三藏法護譯。下卷惟淨等譯也。與施設足論同也。舊俱捨名分別假名論也。婆沙。俱捨等所引文。少有多無。蓋殘闕梵本矣。已上佛在世之所造。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傍】舊俱捨雲分別道理論。舊婆沙舉梵雲波伽羅那)十八卷(共有八品)尊者世友造。玄奘譯。   (【頭】今品類足同西方師所誦。婆沙十八(十三右)引九十八隨眠遍行非遍行文中舉兩師所誦本。論三(十一右)文同西方師文婆沙判為善矣)。   眾事分阿毘曇論。十二卷。與前同本。宋求那跋陀羅(【傍】此雲功德賢)共菩提耶捨(只有七品)譯西域記二(二十左)乾馱羅國中雲。伐蘇密呾羅(唐雲世友)論師作眾事分阿毘達磨論。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二卷。尊者世友(【傍】與婆沙世友別人。此滅後三百年初。彼四百年間)造。玄奘譯。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頭】舊婆沙四十七(三右)雲識身經)十六卷。提婆設摩(此雲天寂)造。玄奘譯。   阿毘達磨發智論。二十卷。迦旃延子造。玄奘譯。   阿毘曇八犍度論。三十卷。與發智同本。符秦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已上佛滅後所造也。此俱捨中所呼本論。已上七論是也。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全二百卷(一百四十三萬八千四百四十九字(【傍】彼卷尾出))。   玄奘譯。具釋發智論。西域記三(十五左)北印度迦濕彌邏國中雲。健馱邏國王迦膩色迦。如來滅後第四百年(婆沙卷尾玄奘譯畢頌。亦滅後四百年。舊婆沙序雲釋迦遷暉六百餘歲)應期撫運。日請一僧入宮說法。而異義部執不同。王用深疑。時脅尊者曰。如來去世歲月逾邈。弟子異論。王謂脅尊者曰。敢忘庸鄙紹隆教法。隨其部執具釋三藏。王則宣令召集聖哲。七日四事供養。王乃具懷白諸僧曰。證聖果者住。具結縛者還。如此尚多。又重宣令住無學還有學。猶復繁多。又更下令具三明(【傍】宿命智漏盡智天眼智論二十七(十三丁))六通者住。自餘各還。然尚繁多。又下令內達三藏外窮五明者住。於是得四百九十九人。王欲就於本國(【傍】乾馱羅國)然彼國多外道。且以苦其暑濕。就此國(【傍】北天迦濕彌羅)欲造毘婆沙論。是時尊者世友。戶外納衣曰。諸賢代佛施化方集大義。我雖不敏粗達微言。三藏玄文。五明至理。頗亦沈研得其趣矣。諸羅漢曰。汝疾證無學已而會此時未晚也。世友曰。我顧無學其猶涕唾。志求佛果。於是世友即擲縷丸空中。諸天接縷丸而請曰。方證佛果次補慈氏。何欲證小果。時諸羅漢聞此請。謝咎推德。請為上座。凡有疑議鹹取決焉。是五百賢聖(此五百聖眾。本是南海濱枯樹下五百蝙蝠。彼聞賈客誦阿毘達磨。愛好法音。由此因緣受人身得聖果造婆沙論。出域記二(二十三左)也)先造十萬頌鄔波第鑠論釋素怛覽藏。次造十萬頌論釋毘尼藏。後造十萬頌毘婆沙論。釋阿毘達磨藏。凡三十萬頌六百六十萬言。王遂以赤銅為牒。鏤寫論文。石函緘封。建窣都婆藏於其中。命藥叉神周衛其國。撰號言五百大羅漢等造。羅漢即四百九十九。等取世友尊者總為五百。與瑜伽釋等撰號言最勝子等菩薩造。護法等菩薩造。不同。故羅漢下言等焉。   阿毘曇毘婆沙論。全八十二卷。北涼浮陀跋摩共道泰譯。言舊婆沙是也。道挻序雲。如來滅後。迦多延尼子造阿毘曇。有八犍度。凡四十四品。後五百應真造毘婆沙。重釋八犍度。當且譯時大卷一百。太武破沮渠已後零落。收拾得六十卷。後人分之為一百一十卷。唯三犍度(【傍】雜。結使。智)在。五犍度(【傍】行。四大。根。定。見)盡失。   鞞婆沙論。全十四卷。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澄譯(題下雲迦旃延子造。蓋推功歸本言之)此是西方對法學者。拔出廣文要章以為座右便。凡有四十三章。一緣起。二三結處。三三不善根處。四三有漏處(乃至)四十二中陰處。四十三四生處。毘婆沙者。舉多說而後評定正義。若各符理則無評。其評者。或曰如是說者。或曰如實義者。或曰應作是說。或但言評曰。或言評曰應作是說。並是顯正義之語也。婆沙七十四(十七右)明八萬法蘊舉六說而言。評曰彼皆應作是說。舊婆沙五十八(二右)曰。評曰應作是說。俱捨一(二十左)曰。如實說者。舊俱捨一(二十四左)曰。諸師實判如此。雜心論一(十一右)曰。如是說者。如是同事異語。於義不異。並顯正義故。雜心六(十四左)子註曰。凡說得理者名如是說也。光記十四(三五左)曰。應作是說。是婆沙評家義。寶十四(二十八右)亦爾也。問。誰是評者。答無定評者。各舉其所欲。互相議討。十目所視眾人所諾。以為如實義。故舊論曰諸師實判。   五百聖人別頭角者有四人。名大論師。標舉所立必示其名。自餘未必爾。或雲有說。或雲復次。故婆沙七十七(初右)雲。說一切有部有四大論師。各立三世。法救。妙音。世友。覺天。然有此四大論師謂為四評家(【頭】光二(五九左)釋法救雲。四大論師之一也。不雲四評家也。凝然佛法傳通記中(十七左)雲。同婆沙四評家)清涼演義鈔二十(二十一右)雲。言評家者。婆沙是諸羅漢同集。而有四大羅漢。為評家正義。一世友。二妙音。三法救。四覺天。此釋有三非。一世友為羅漢失。二四大論師為評家失。三此四人為正義失。故七十五(十左)明虛空無為中。舉世友及大德而評曰。應作是說實有虛空等。七十四(十七右)明八萬法蘊中。舉妙音等六說而雲。評曰。彼皆不應作是說應作是說(云云)準此世友等四人非評家。亦非必是正義。為所評義故。又七十四(八左)百二十七(初右)破覺天四大外不立所造色。七十四(九右)破法救一切色是五識所依所緣。百二十七(初左)第二(二右)百四十六並破法救諸心所皆是思差別。豈是正義。有人云。譯時三藏作此評。諸經論文句出於三藏之手。亦不鮮少。諸教中有翻梵為漢(【傍】智論菩提秦雲道等也)又什師譯智論多減論文(【傍】可千卷為百卷)唐三藏加十六字於婆沙。今婆沙評撰其類也。三藏領會婆沙。正理。俱捨。雜心等諸論。以致如是評定。彼定賓飾宗記二末(十七左)釋薩婆多論初釋定評雲。而譯論人妄評是非雲初釋定。蓋非梵本有此評言。此誑亂之甚矣。婆沙評語若是三藏者。應十之二三是非聖語。又婆沙三譯其評言是同豈為何。又經論中妄加譯者語則不足信。如婆沙十六字誰可得許此。如薩婆多論初釋定者。傍註亂入乎。誰可知此。或彼論主意在初釋乎。以不同餘論不可強責之。論主採摘婆沙以製造此論。故標示乎此略辨事緣。   阿毘曇甘露味論。二卷。尊者瞿沙造。麟記一(二十三左)曰。瞿沙唐雲能鳴。西域敷演宣令法號瞿沙。新譯雲妙音。曹魏代譯失人名。凡有十六品。集薩婆多宗要義。   阿毘曇心論。四卷。尊者法勝造。東晉僧伽提婆共慧遠譯。凡有十品。謂界·行·業·使·賢聖·及智·定·修多羅·雜·問。   法勝阿毘曇心論。六卷。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梨耶捨譯。與前同本。號為別譯法勝毘曇。品名列次並同前。頌本法勝造。釋者優婆扇多造。從本立名。   雜阿毘曇心論。十一卷(【傍】北藏作十六卷)尊者法救造。宋僧伽跋摩等譯。法勝極略。人難知解。婆沙極廣。令智退沒。故依處中法救造此。三論玄義曰。七百餘年有法勝羅漢。嫌婆沙太博略撰要義作二百五十偈。名阿毘曇心論。凡有四卷。亦傳此土。又千年之間有達摩多羅。以婆沙太博。四卷極略。更撰三百五十偈。足法勝所說四卷。合六百偈。名為雜心也(【頭】小閱知津四(八左)法勝毘曇釋前阿毘曇心論。雜心論亦釋阿毘曇心論。加序品又加擇品者非也。非釋前論。前同本異譯。後足三百五十偈以為論也)與婆沙法救同名異人。時處別故。彼迦濕彌羅國。滅後三百年。此乾馱羅國。滅後六百年。而光記一(三十三左三十五左)雲。達摩怛羅唐雲法救。以法救人故稱法救。佛滅後三百年出世。由敬其德不多敘其名。故婆沙稱大德。因明疏一(六左)雲。大師往至北印度境迦濕彌羅國法救論師寺。此等約婆沙法救。西域記二(二十左)敘健陀羅國中。城北四五里有故伽藍。底宇荒涼。僧徒寡少。然皆遵習小乘法救。即達摩呾邏(唐雲法救)論師。於此製雜阿毘達磨論。光記一(三十五左)雲。佛涅槃後五百年中。炎羅縛蠍國法勝論師造阿毘曇心論中。隨生解有漏。至六百年。達磨多羅(此雲法救)以生義有過改為隨增。雜心論九(十五左)雲。尊者說曰。子註雲。此達磨多羅以古昔達磨多羅為尊者。此註文別人明矣。唯敬德稱尊者對下有說。如婆沙等稱大德。非必是遵承為正義。然定賓飾宗記二末(二十九右)雲。雜心論主。雖即非是婆沙法救。爾亦名為法救。其所造論。往往遵承婆沙法救。而證彼子註辨差別者為得。然遵承者未善。彼論明三世中。如婆沙等舉四大論師義。以世友為正。不依法救故。又基二十唯識疏上(三十五左)有法救善現。校婆沙百七十二(七左)俱捨九(二右)十一(七左)等(【傍】正理等)並言大德法善現無救言。舊俱捨六(十八左)八(十九右)並呼梵名言達摩須部吼底。達摩法梵。須部吼底善現之梵。無救梵多羅言。定知剩一救字。又文句三之三(七十九左)翻言法救。玄義六之一(四十九左)止觀六之三(五十四左)並言法尚。然三處並約雜心論主。補正記會違雲一梵二義。今雲。若亂五百年法勝。若寫手之謬也。法尚是曇無德部。二十部隨一也。故十八部論雲達磨鬱多利耶。世親論師依法勝論立品次位。少有改替。對閱可知。亦間取捨雜心。是故標條以示。   五事毘婆沙論。二卷。尊者法救造。玄奘譯。   法救論師釋世友五事論(【傍】釋品類足初五事一品。天明二年梓此一品)是與雜心主同人。文(上五左)中雲毘婆沙作如是說。五事者。一自性事。二所緣事。三繫縛事。四所因事。五攝受事。此五之中唯就自性。自性五法。謂色。心。心所。不相應。無為。此中唯說初三法自性略後二種。若梵殘闕。   入阿毘達磨論。二卷。塞建地羅(唐雲悟入)阿羅漢造。玄奘譯。略解說七十五法等體相。此二論學對法藏者要津而易曉。所以付示。   成實論。二十卷。訶梨跋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三論玄義(十三右)雲。成實論者。佛滅後八百九十年。罽賓國小乘學者訶梨跋摩此雲師子鎧之所造也。其人本是薩婆多部鳩摩羅陀弟子。慨其所釋近在名相。遂徙轍僧祇。大小乘兼學。二百二品十六卷文。有人云。雖復斥排群異正用曇無德部。有人云。偏斥毘曇專同譬喻。真諦三藏雲。用經部義也。撿俱捨論。經部義多同成實。此論中經部義實多分同彼少復破彼。論主依於理長。真諦為是五根義林(三本(十二左))雲。成實論師名師子冑。本於數論法中出家。因立彼義雲。四塵成四大。四大成五根。述記二本(十左)義燈二本(四十五右)涼鈔十九上(四十二左)同義林。玄贊一(二十右)雲。二破性宗成實論是也。破法有體唯有相故。又(二十一右)雲成實論義。經部師宗即當第四現通假實宗。五教章上三(十八左)雲。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等。彼說無有去來世。現在法中。諸法在蘊可實。在界處假。隨應諸法假實不定。成實論等經部別師亦即此攝。   二正造論相者。論主者滅後九百年。北天竺健陀羅國富婁沙大城婆羅門家生。於薩婆多部出家。博學多聞。遍通墳籍。內窮三藏。外達五明。所造因明論(如實論等)聲明論等。如諸傳錄。更往迦濕彌羅國。潛名尋求婆沙廣論。還國造六百頌。以送迦濕彌羅國。為請釋再撰長行。今所講讚者是也。具如天親傳(真諦譯全十一紙)光記(初右三十四右)寶疏(十七右)圓暉疏等。   阿毘達磨俱捨論本頌。二卷。玄奘譯。   論主初造所送彼國本頌者是也。光記(初右)制論一時又造六百行頌。寶疏(十七左)制此論頌並指此也。天親傳雲六百餘行。依新論者五言頌六百。七言頌七行。五言者正宗。七言者序分流通。依舊論者五言頌。實六百餘行也。此中於世間品(【傍】本頌上卷(十五右))錄文之人雜入引證頌。寒熱雨際中等一頌是也。又賢聖品(論二十二卷)初頌正理論(五十七)有破斥。於顯宗(二十九初)改作之而載彼改作頌亦是誤也。又流通中入大師世眼久已閉等三頌者。蓋梵本錯亂致令如是。彼是破我論發起序。當至下辨。然常流本頌(【傍】町板本頌)不辨本頌及引證偈。悉拾收印梓。如破我論本無有頌。然悉集示。杜撰所為。以可視而已。後亦見一本町板。同藏中本頌奧雲。右世親造。六百七頌也。紀州根來寺西谷理趣院苾芻圓明挍正焉。   三造論旨趣者。略示有五。一為令正法久住故。下文(【傍】二十九(七左)定品終)曰。前來分別種種法門。皆為弘持世尊正法。二為令眾生斷煩惱故。下文(第一之二左)曰。由惑世間漂有海。因此傳佛說對法。三為令智者深慧解故。破我論終曰(【傍】雖別論前論指示而其造相續故證之)於此方隅已略說。為開。智者惠毒門。四為令眾生樂佛果故。論初曰。今欲造論為顯自師其體尊高越諸聖眾。五為令除對法師僻情故。流通頌曰。我多依彼釋對法。少有貶量為我失。判法正理在牟尼。   四弘傳末論者。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八十卷。尊者眾賢造。玄奘譯。   世親論主。取捨婆沙間亦以經部義莊有部宗。眾賢意不欲。覃思十二歲造此論。以成說一切有宗。為其體制也。直舉俱捨頌述成。於所不欲及至經部義。悉救釋返破順成自宗。於世親智力其破難遁。強分別救。是故頗有戾婆沙本義。當至文處識知。新薩婆多之稱自此起矣。   西域記四(十三右)敘中印度秣底補羅國雲。大城南四五里至小伽藍。德光論師造論處。此德光伽藍北三四里有大伽藍。僧徒二百餘人。是眾賢論師壽終之處。論師。迦濕彌羅國人。聰敏博達。特深研究有部毘婆沙論。為世親破婆沙作俱捨論深研鑽極十二歲。作俱捨雹論二萬五千頌。於是學徒四三俊彥。持所論推訪世親。世親是時在磔迦國。避而不對。眾賢後至此伽藍。忽覺氣衰。於是寄書謝過。附所制論使門人至世親所。世親覽書閱論。沈吟久之謂門人曰。此論發明我宗。遂為改題為順正理論。慈恩傳二(二十二右)大同(寶疏從彼。【傍】第一(十八右)頌意亦爾也)有人云。順正理論稱。是眾賢論師自所立。非世親改名。故顯宗論發起序雲。我以順理廣博言。對破餘宗顯本義。若經主言順理教則隨印述不求非。少違對法旨及經。決定研尋誓除遣。已說論名順正理。樂思擇者所應學。文句派演隔難尋。非少劬勞所能解。為撮廣文令易了故造略論名顯宗。飾存彼頌以為歸。刪順理中廣抉擇。對彼謬言申正釋。顯此所宗真實義。由此顯宗中。指廣時悉言如順正理。彼西域記等是異說也。有雲(【傍】孝道)世親為改名呼雅稱。故後門人處處皆改之。何以顯宗名順正理可疑西域記等。今雲。西域記唯記世俗說。謂以破世親大德俱捨。世俗號言俱捨雹。全非本名。何者。顯宗雲。我以順理廣博言顯本義。是順正理論名所出義。非唯憑言順正理。又唯斥俱捨非俱捨雹名應理。既不爾以順正理言為本而破邪理義。故知順正理稱乃眾賢自立也。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傍】本題有藏字)四十卷。眾賢造。玄奘譯。   此唯顯己宗義去破邪故名顯宗。而但四十卷。此論於俱捨頌中。於不欲直改結頌而散釋。與正理論別矣。正理全如俱捨。頌及釋若至所求非。後別於釋中作頌。   此二論渡量俱捨之良船也。然稍有不會世親論主之旨(【傍】至文處可知)勿全任矣。同時之賢尚如是。況下太光等。   安慧論師俱捨釋。未渡。   基疏雲(一本十一左)梵雲悉恥羅末底。唐雲安慧。即救俱捨論破正理師。護法同時(【傍】滅後一千二百年後)先德光記一餘(十八右)雲安慧菩薩俱捨釋。世友尊者俱捨釋。未渡。   光記二(十左)雲。和須密俱捨釋中雲。是室利羅多解。是非婆沙會中世友。救釋俱捨故。蓋西方多立此名。求請世天得兒子。故往往有此名。經部異師亦用此名。論五(七左)雲尊者世友問論中說。光五(二十左)雲。經部異師。印度國名世友者非一。非是婆沙會中世友。西方稱此論號聰明論。大小並習學。應有數多末論。西明因明論疏雲(【傍】明燈五本三十七右引)西方學內外者。必學內宗俱捨一部。數論宗中三彌叉論。勝論宗中義鬘論(【傍】五頂造)者乃得其名。西方呼此三論名聰明論。故學得者。名播五天。德高於四主。慧愷序雲。詞不繁而義顯。義雖深而易入。故天竺稱為聰明論。於大小乘學。悉依此為本。光記四(十三右)神太四(九右。云云)已略辨西天教興。當敘晨旦。   阿毘達磨俱捨釋論。二十二卷。陳真諦譯同論偈。一卷。同譯失本真諦法師。西天竺優禪尼國人。婆羅門種。景行澄明。器宇清肅。風神爽拔。悠然自遠。群藏廣部罔不措懷。藝術異解遍素諳練。以梁武帝太清二年。見帝於寶雲殿。從爾譯諸經論。屬侯景作亂。乃適預章。始興。南康等。雖復棲遑(【傍】棲遑徘徊之貌)譯業無輟。即汎舶西歸。業風賦命。還漂廣州。屬廣州刺史延住制止寺。請譯經論。此論者。陳文帝(【傍】第二主)天嘉四年正月二十五日。於制止寺始就譯。至閏十月十日訖。從天嘉五年二月二日至光太元年(陳第三主臨海王)十二月二十五日更勘畢。先於新翻凡七十年也。總梁陳二代所譯經論五十部。一百四十九卷。爾真諦或鋪坐具跏趺水上。若乘舟而渡岸。接對吏君。而坐具無污。或以荷藉水。乘而度之。如斯神異。其例甚多。具如續高僧傳第一(二十一右)開元錄第七(六右)貞元十(五左)譯經紀四(七右)等。從是晨旦。此論教創傳習。   舊俱捨義疏。六十卷。真諦三藏述(或五十卷出三寶錄)。   法師善通發智六足。妙解婆沙正理。為著疏以傳俱捨深玄。勿妄謂舊俱捨未可。新論全是。今對讀二論互有得失。蓋梵葉本錯脫乎。譯後之寫誤乎。是故必讀二論方知俱捨意。可惜此疏不傳。慧愷舊序雲。陳天嘉四年正月二十五日。於制止寺始開闡。慧愷謹即領受。隨定隨書。日夜相繼。無懈晷刻。至其年閏十月十日。文義究竟。論文二十二卷。論偈一卷。義疏五十三卷。又恐所翻不免謬失。至天嘉五年二月二日。與僧忍等更請法師。重譯論文。再解義意。至光太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治定前本。始末究竟(【傍】寶疏一(五十三左)雲。撿真諦俱捨疏無文。)   同疏。八十三卷。陳智愷述(出僧史)。   同疏。三十卷。唐紀國寺惠淨撰。   同疏。二十二卷。普光寺道岳著。   如是舊論盛可視。然新譯起下舊家為事。時俗為所驚愕。舊疏並皆亡失焉。阿毘達磨俱捨論。三十卷。玄奘譯。   奘師事緣如譯號下。光記雲。如現法非得先哲闕疑。常非果因前賢莫辨。以彰今譯。和上法師奉詔翻譯。唐永徽二年五月十日始。至五年七月二十七日譯訖。元瑜筆授。從翻訖至日本天明九酉年凡一千一百三十七年也(【頭】至文化三丙寅年凡千百五十四年也)如現法非得無為非因果者。非必譯謬。當至文處辨白。   記。三十卷。神泰述。東域錄雲。二十卷。諸本得非得疏脫可勘見。今四卷流行。曾聞全本在和州多武峰寶庫。   正理鈔(【傍】安元錄雲五卷)元瑜撰。東域傳燈錄雲。順正理論述文記。元瑜撰。業品已下未盡。序神昉撰。西大寺本有二十四卷。元興寺本有二十卷。成辨序雲。或二十卷。或二十四卷。予寬政六甲寅年。於洛西光福寺得此述文記。但第九一冊而已。   俱捨論抄。四卷。基。俱捨疏十五卷。基述。頌疏前記見。東域錄雲。在東寺御經藏(文)對法抄五(七一右)雲。界中六界六十二界如俱捨等抄解。   俱捨論記。三十卷。普光述。   採集神泰疏。正理鈔。取舊論諸疏之意。以成一部。其書設多解未決判。是則寡少擇力。恐似婆沙彼彼義。或同舊論文。或不違正理。顯宗所致也。普光更撰華嚴經疏十卷。見東域傳燈錄。   俱捨論疏。三十卷。法寶撰。   普光多解。無可取決。無實相傳失信。法寶嘆息不止。是故撰疏開解一時。袪泰光非。如不染污辨。五縛論實一人而已。   近世講俱捨者。但據光記。未開寶疏。   蓋所以僧傳(【傍】宋僧傳四)中雲奘再譯真文乃密授光。多是記憶西印薩婆多師口義。光因著疏。若信傳文。彼傳中亦云俱捨之宗。寶師為定量。豈偏憎寶疏。設直敘記西天多解。何必可信。彼西天中有多解者。皆是眾人異情所致。不必論意。當取捨之會論主旨。而無決斷偏敘古義。其理可視。如唯識論十大論師。豈皆是正。彼論中亦舉有說破。勿執西天之義皆正。論主既已不用六足。何況下凡異情淺口。   今所辨者。上登四阿含等。中居發智六足等諸論。下閱正理。顯宗。而得論主之旨。全不依光寶等末師。何者。以依光寶不造俱捨故。   頌疏。三十卷。唐圓暉述。   應賈曾請。去論傍論問答。直略解本頌。其釋義以光為本。至所難通。間加寶意。和漢之間。盛弘傳習。頌疏鈔。不少為此也。近世就本論不依頌疏。所以順論主造意矣。已略辨晨旦弘傳。當敘本朝傳來。   夫日本傳來。人王三十七代孝德帝白雉四年(【傍】至天明九酉年凡一千一百三十七年也至文化三寅年千百五十四年也)癸丑道昭和尚(【傍】興福寺)渡鯨波至於長安。遇玄奘三藏。學唯識俱捨等論。乃唐第三主高宗帝永徽四年癸丑。奘年五十一。基法師年二十二。道昭與基師同學焉。受學積年。歸朝弘所學。新翻經論。創傳日域即此人也。   又三十八代齊明帝(【傍】女帝)四年戊午(道昭入唐六年後也)元興寺智通智達(【傍】釋書第十六)兩般法師。乘新羅舟復謁奘三藏。深窮俱捨等宗。從爾護命。明詮(【傍】釋書第二)等相續。法燈不絕。昔者俱捨論雖諸宗無不習練。而附東大寺血脈相承。全如本宗華嚴三論傳承。   俱捨圖記。四卷。野山秀翁撰。   是為初步圖記之也。   俱捨論稽古。二卷。僧法幢述。   寶曆十三癸未年著之。但勘論所言契經。而排斥註家附會之說。其所述意大底得允當少有不及。而其識見最可稱矣。第二此論宗趣者。此有二。一所詮義宗。二所計部宗。初有通別。要明無我。而破人執。為是通宗。通餘部故。七十五法。三世實有。法體恆有。即為別宗。餘部無故。後所計部宗者。是二十部之說一切有為論主宗。論中(【傍】四(十六左)五(二左)同(六右)十三(十一右))往往有部宗義言我宗故。品品後題下言說一切有部。如發智。婆沙等。豈非簡別宗部。然置傳說(【傍】一(二十一左)三(初右)等)依經部義正有宗短。蓋欲令自宗清白。全非改宗。故流通(二十九(八右))頌曰。我多依彼釋對法。少有貶量為我失。若承經宗有何我失。猶如正理。有宗為本而間異婆沙正義。然圓暉疏。顯有部為宗。密經部為宗者非也。部宗屬著不得成立。若存兩宗。此論是世親宗。非二十部攝。故匡真鈔三(九十九左)判為經部別師。是依正理等呼為經主。然彼調戲貶目。全不豫部宗。有人別立為俱捨宗。謂此論或依有部。或遵經部。或不依二。自立所立則叵屬薩經。本朝別立為俱捨宗。豈非為斯。此辨無理。每有少異立為別宗。應有無量。以宗輪論。末宗異義說為無量。我本朝無別小乘宗。就所學論言俱捨宗。乃小乘宗。故八宗中不舉小乘。思之。彼(【傍】有人)復言。基義林。唯識疏等。及圓測仁王疏(上本二十左)清涼疏鈔等中。為有部俱捨者。局是一部焉。而斥彼者是何謂哉。宗局有部。是論主意。基測等師。實得論主意。彼復言。嘉祥三論玄(【傍】上十九右)雲。有人云。真諦雲。成實用經部義也。檢俱捨經部義多同成實(已上)此有人意。俱捨為經部宗者。愚妄之甚。晨旦無經部三藏。以俱捨所說經部義。指同令知成實是經部義也。全非俱捨為經部宗。問。雖同有宗論主稍別。答。爾也。有部為宗。而於其中莊嚴宗義。故稍別餘。如婆沙四大論師。同有部宗。而其所立各有少別。誰言是非有部宗。如經部宗亦有心所全無。有三四等分立。準思止疑。   第三解釋題名者。廣如論自說。略如光記(二右)卷者卷舒義從先向後曰舒。從後向前曰卷。吳郡都穆聽雨記談曰。今書籍每冊必數卷。或多至十餘卷。此僅在卷名耳。古人藏書皆作卷軸。鄴侯家多書捕架三萬軸是也。此制在唐猶然。其後以卷舒之難。因即為摺久摺。斷乃分為簿帙。以便檢閱。蓋愈遠而愈失其真矣。今雖冊從昔存卷名耳。第一者。玄贊一(初左)雲。第者次也居也。一者極也首也。經有二十八類。條貫真宗。此品次居極首故名第一。寶疏(二十二左三目)釋義同此。光(二左)為帶數釋者非也。續高僧傳三(十五左)慧淨傳雲。淨開闡法華。道士蔡晃問雲。經雲序品第一。未審。序第何分。淨曰。如來入定徵瑞放光現奇動地故為序也。第者為居。一者為始。序最居先稱第一。晃曰。第者弟也。為弟則不得稱一。為一則不得稱弟。兩字牟盾何以會通。淨曰。向不雲乎。第者為居一者為始。先生既不領前宗。而謬陳後難。便是自難。何成難人。第弟音義互通。並次也位也。月支風俗。題名在終。金剛頂經義訣(三十一左)雲。此即題目。梵本皆在於終。甘露味論。攝大乘論等在終。今從漢儀。顯要記(【傍】地藏經鼓吹引)曰。晉朝道安法師。有四義故初安經首。一者人見經題目知部法故。二者為智者略解廣解故。三為簡異餘部易見故。四者為匆迫眾生假見經題獲益故。   第四分別撰號者。分為三。初辨當名。二安置所由。三讀不讀論。初辨當名者。尊者者。淨影雲有德可尊故曰尊者。者即尊故持業得名。論主雖性是菩提薩埵。小乘宗無有二菩薩故。彼部律論悉呼尊者某。光記一(八右)大乘菩薩容有眾多。此宗菩薩唯一。得入三十四心。賢首五教章下雲。此教中除佛一人餘一切眾生。皆不說有大菩提性。世親者。此有六門。一名義差別。二出世異說。三迴小入大。四所行德位。五製作大數。六同名異人。初名義差別者。西域記五(十右)中印度阿踰陀國大城中有故伽藍。是伐蘇畔度菩薩。唐言世親。舊(【傍】天親傳)言婆藪盤豆。譯曰天親訛也。數十年中。於此製大小乘諸異論(恩傳三(初右)同也)神泰疏一(初左)雲。本音雲婆藪盤豆真諦師(【傍】天親傳二左舊俱捨等)翻為天親。此錄文人謬也。今奘法師譯。婆藪此雲世。盤豆此雲親。謂西方有天廟。是婆藪天廟也。多為世人親近供養。西方人呼為世親天。其世親菩薩父母。於世親天處祈請得於此子。從所祈處為名。故雲婆藪盤豆。本音雲提婆此雲天。本音既不言提婆盤豆。何得翻為天親也。良由婆藪盤豆總是天之別名。真諦三藏。總雲婆藪盤豆天。多為世人親近供養。故錄文者總言天親也。光記一(初右)亦同之。世為能親人故雲世人。親屬所親天故釋雲親近供養。世人所親故依能親世名世親。世之親別體依主(【傍】與聲依主)也。今論主從彼立名全有財也。爾基宗輪疏(九右)曰。今此論主。從彼乞得。彼天之友故世友如言世親。世天親也。世天之友故名世友。此釋世屬天親屬人。返泰光。約論主名。世之親故。別體依主。若就天名。唯是婆蘇名無盤豆乎。若有盤豆難作世天之親釋(【傍】泰光等)若言約天名世人親近義。依論主名世天所親義不爾。故泰光為優。又新家斥天親翻。是可一概。凡於翻事物。或如名敵翻。如梵薩婆翻雲一切。或以體翻名稱。如毘捨佉月正雲氐宿。而當此方二月。義淨等翻為二月。今婆藪是世梵。以總天名翻無有害。令同知其體故。故神泰雲良由等。真諦既提婆翻為天。而世親世友翻言天親天友。(【傍】部執異論)蓋以天名美於世。是故(【傍】非舊譯之誤也)隋達摩笈多譯攝論雲世親菩薩。又天名言亦云婆藪誰可知之。千鬘(初右)娑縛羅哦雜名(初右)泥縛又素羅並雲天故。如世梵(【傍】千萬等無畏疏等)是路迦今亦婆藪。有人云(【傍】集成篇及指要)恐以總名翻。例商羯羅此雲骨瑣。塞縛彌此雲主。以天為主名骨瑣主。亦名天主之類。今雲。例不齊。因明疏(第一(十七右))梵漢對翻言骨瑣主。至下(四十二右四十四左)汎呼言天主。今婆藪直翻天。然意味可例知。又有人云(【傍】同上)天親傳(初右)帝釋弟生閻浮提為婆藪(【傍】世)提婆(【傍】天)王之子。依此略別名(【傍】世別名)就總名譯天親。是亦依準不成。王名無盤豆。論主名無提婆故。婆藪盤豆傳(真諦譯十一紙)雲。法師。北天竺富婁沙(此雲丈夫)富羅(此雲土)國(【傍】北印度乾馱羅國大都城名。恩傳二(十四右)出)人也。此土有國師婆羅門。姓嬌屍迦有三子。同名婆藪盤豆雖同一名。復立別名以顯之。第三子婆藪盤豆。於薩婆多部出家。得阿羅漢果。別名比鄰持跋婆(唯識論詮﹝【傍】有五十卷餘並以國字記之﹞雲。此雲母兒。此依傳文雲比鄰持其母名。跋婆為子亦曰兒。然謬解也。比鄰持者是母之名。非母字梵。母梵言千鬘(四右)雜名(二十七左)並摩哆(引)。南海傳雲。摩咥哩制多此雲母兒。又通載四。比鄰持弗婆持此雲獅子覺。是世親之弟。同生都卒人。凝然通路記十四及了譽等皆亦同此。此未辦菽麥。西域記五(十一右)無著弟子佛陀僧訶唐雲覺師子。對法疏一(二十二右)梵漢全同。其名遙別。又記文對世親為無著弟。殊雲弟子。應師子覺非世親弟。又記文。師子覺在外眾中。耽著欲樂詎能來報。不可雲同生都卒。今比鄰持跋婆得阿羅漢。是小乘至極非大乘人。與獅子覺全別也。然有相似梵言。靜法刊定記毘實凜多此雲獅子。嚬呻是毘實凜多之訛略也。清涼疏亦依之。梵雲毘實凜婆此曰奮迅。正雲自在無畏。正法唸經十八。毘諶林婆此雲奮迅)長子婆藪盤豆。是菩薩根性之人。亦於薩婆多部(恩傳三(二左)域記五(十一右)並雲彌沙塞部出家)出家。修定得離欲。思惟空義。不能得入。乘神通往兜率天。諮問彌勒。為說大乘空義。即便得悟。因此名為阿僧伽(此雲無著。)第二子婆藪盤豆。亦於薩婆多部出家。博學多聞。遍通墳籍。兄弟既有別名。法師但稱婆藪盤豆。了義燈一本(四右)略舉傳文。二出世異說者。略有三說。一佛滅後九百年間。天親傳(六左)滅後九百年中(義燈二本(二十八左)引作千一百年然破斥此。蓋燈師所覽異本)成唯識疏一本(十左)雲。真諦中邊疏亦云。九百年中天親生也。又雲。依今所傳諸部說異。今依大乘九百年間天親菩薩出世。今雲。依大乘未詳也。寶疏八(二十九左)二十九(十五右)光記八(三十八左)並滅後九百年造此論。通載四(十七右)亦爾。基中邊疏上(初右)雲。滅後九百年間。無著菩薩生於世。請此論頌於慈氏。便付世親使造廣釋。二滅後一千年。西域記二(十九右)如意論師滅後一千年中利見。是世親師。又五(十一右)無著菩薩。健馱羅國人。佛去世後一千年中利見(義燈一本(四右)示此事而雲九百年)恩傳三(初右)亦爾。頌疏一(三右)從此曰。過九百年世親出(【頭】近世頌疏為九百年非也。雲過故)   三一千一百年。成唯識疏(同上)曰。慧愷法師俱捨序雲。佛滅已後千一百年。天親出世造論。慧愷攝大乘論序雲。如來滅後將一千百餘年。彌勒菩薩為阿僧迦(此雲無著)法師。廣說大乘中義。是此三說。實義為何。謂傳說俗諺說說設異。非親檢國史不得辦當不。餘如二十唯識權衡鈔。三迴小入大者。天親傳(十左)雲。法師先遍通十八部義。妙解小乘為是不信大乘。謂摩訶衍非是佛說。無著法師既見此弟聰明過人。恐其造論破壞大乘。阿僧伽法師住在丈夫國。遣使往阿踰闍國。報婆藪盤豆雲。我今病篤。汝可急來。天親即隨使還本國問病源。兄答雲。我今心有重病。由汝而生。汝不信大乘恆生譭謗。以此惡業必永淪惡道。我今愁苦。命將不全。天親聞此驚懼。即請兄為解說大乘。兄即為略說大乘要義。法師聰明。殊有深識。即時得悟。知大乘理應過小乘。昔謗大乘罪必入惡道。欲悔先過往兄所。我昔由舌故生譭謗。今當割舌以謝其罪。兄雲。汝設割舌不能滅此罪。若欲滅此罪。當善巧解說大乘。阿僧伽歿後。天親方造大乘論。解釋大乘經。於阿踰闍國捨命。年終八十(義燈一本(四右)。出傳文)西域記五(十二右)雲。阿踰闍國(【傍】中印度)無著講堂西北四十餘里有故伽藍。中有磚窣睹波。高百餘尺。世親菩薩。初發大乘心處。世親菩薩自北印度至於此也。時無著菩薩。命其門人令往迎候。至此伽藍遇而會見。無著弟子止戶牖外。夜分之後誦十地經。世親聞已。開悟追悔。甚深妙法昔所未聞。誹謗之愆深起於舌。今宜斷除等。餘大同傳文。此兩文。傳在北天丈夫國。而驚覺以兄病。記在中天阿踰闍國。聞誦十地經悟。其異可知。又樞要(上本四左)雲。世親博綜於三乘。遍於諸部。知小乘而非極。遂迴趣大乘。因聞誦華嚴十地品。阿毘達磨攝大乘品。悔謝前非。流泣先見。持刀截舌。其兄處遠三由旬。遙舒一手。止其自割曰。豈截舌罪除。早應讚釋大乘以悔先犯。菩薩敬從兄。兄乃囑以十地經。制以攝大乘品。令其造釋。故此二論。菩薩創歸大乘之作也。是亦異前。言處三由旬舒手。而增攝大乘品。成唯識序雲。晦孤明於俱捨。解慧縛於攝論。四所行德位者。二十論疏下終。引護月論師說。得入暖位。又舉真諦說。為十回向第二回向。樞要(上本四右)雲。位居明得。道鄰極喜。明得者。成唯識論九(九左)雲。初獲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獲。道火前相。故亦云暖。光記(一(八右))雲。一僧祇向滿。天親傳(終紙)雲。雖跡居凡地。理實難思議(法盈序同)然唯識義演為十信菩薩。此釋謬也(頌疏冠註言最後身菩薩者可笑)五製作大數者。西域記五(十七右)中印度阿耶穆佉國大城東南重閣上有故磚室。世親菩薩嘗住此中。作唯識論。破斥小乘。難諸外道。又(十二左)雲。世親造大乘論凡百餘部。並盛宣行。舊俱捨序雲。造大小乘論凡數十部。嘉祥百論序疏(七右)雲。小乘論五百部。大乘論五百部。時人呼為千部論師。西明璧法師同嘉祥(唯識序釋(八左)引)頌疏(一(五右))依此雲。纂論千部。蓋約所造是即千部。就於流現多少無常。所以致異。六同名異人者。論九(十四右)曰。有餘師釋雲。非理作意亦取支攝。光釋(二十八右)雲。此敘異說。古世親。是世親祖師。即是雜心論初卷子註雲和須盤豆。是有部中異師(古世親釋法勝論。故彼子註雲。和修盤豆以六千偈釋)又付法藏傳法二十四人第二十一世親。與今別人。以其事蹟遙異故。然曇鸞天親往生論註上(二右)智論慧影疏並曰。付法藏中。龍樹第十三。天親第二十一。嘉祥法花玄論雲。十地。攝論。法花論等。是天親造。在付法藏。豈可不信。中論玄。百論疏。攝論疏等亦爾。秋篠序釋(八右)雲。傳法二十四人中。世親當第二十人。諸師以名同一混指符。   二安置所由者。有三。謂簡濫糾正。人法相依。依人信法。簡濫糾正者。行事鈔鈔批一(二十右)雲。作者非無。標名顯別。未顯道宣名。其相州礪法師。後見此章。因寫一本。恆看之謂言。此鈔是首律師之作也。後知宣律師所作。即標名令別顯。故曰作者非無等。起信義記。法藏之作。明證溢眼。然義天錄下(初右)為至相撰。集成記二雲。起信義記。有雲至相作。蓋依脫名有如是濫。須必安之。全非譽名。人法相依者。報恩經六(十一)曰。雖法是佛師。而非佛不弘。嘉祥中論疏雲。道不孤運功之由人。故前明所弘道。後序弘道人。止觀四之一(三右)雲。法自不顯弘在人。能行法門光顯也。宗輪疏(四右)野山大師付法傳(二上十四紙)寶鑰中(七右)華嚴玄談三(十三左)等(云云)依人信法者。法華方便品曰。汝等當信。佛所說言不虛妄。宗輪疏(四右)雲。若不陳勝德。或有疑法未真。故舉德以自彰顯所說而可重。曇鸞往生論註上(初右)雲。庶因人重法。故雲某造。蓋為生信。此有寬狹。如佛菩薩通以尊崇。若各自祖。或通或別。餘亦例爾。問此三具不應分別。答。如言尊者世親等者。雖後人安。必具三義。如言沙門基撰者。雖自安之是簡濫。而兼餘二。如言今時某造者。約自安唯初二由。若約他安或兼第三。如是初二必有。第三不定。   三讀不讀者。一者唱撰主名。謂講讚此乃在弘通。應顯依人信法等而讀之也。會正記言即此撰。二者不讀名但言某造。天台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上(四右)雲。若欲標述作人名者。即是荊谿尊者。既是後人錄出。不可斥其諱。彼詳解一(十四右)雲。能造人名。讀者避之。此非臨文不諱之例。資持記雲某撰。是亦有分別。若釋氏臨佛書。必可讀此。西土風稱名為貴。普門品一心稱名。以不可避彌陀彌勒名號。若至俗書。隨應讀不讀無妨。止觀弘決一(三十五左)雲。西方風俗。稱名為尊。如子之名兼父母此方風俗。避名為敬。故以所居而顯其名。大日經疏一(科本一(九右))雲。經中多譯為世尊。是歎德之總稱。西方語法。言及尊名。不敢直斥其名。必先歎其功德。如雲大智舍利弗。神通目連等。是非避名。帶德號耳。今亦歎德雲尊者世親。造者。製作(識疏一本(二十六右))之義。創作規矩教學徒。示法則以導後學。是故言造。雖述成如來三藏。而彼略今具。分別立法相判定。故是造義也。西域記二(十八左)北印度乾馱羅大城內脅尊者室東有故房。世親菩薩於此製俱捨論。人而敬之封以記焉。   第五伸譯主名者。唐者代名。簡陳隋等。三藏者所曉法。謂經律論。雖眾類多。而就所詮總統為三。藏者謂能攝。此三能攝諸戒定慧。亦出生義。能令出生彼三學故。此藏法體挾帶三數。名為三藏。是帶數釋。法師者。智者(文句八一(初右))雲。法者軌則也。師者訓匠也。法雖可軌。不自弘通。此弘在人。弘法之師。教法之師。並依主釋。法為財德。有財亦有。十住毘婆沙(【傍】要覽上十二右)雲。應行四法名法師。一廣博多學。能持一切言辭章句。二決定善知世出世間諸法生滅。三得禪定智。於諸經法隨順無諍。四不增不減如所說行。中邊論下卷(六右)說十法師。法華(【傍】第五法師功德品)說五種法師。大乘義章十六(八右)廣釋二十種功德。並準思焉。玄奘者。譯主諱。法師年二十有九。方發於渡天傳教之志。遂達西域。從諸明師鹹決鴻疑廣訪典籍。莫聖跡不親拜。經國百有餘國。積年一十七年。學成業畢便旋踵。以大唐第二主太宗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屆於京郊之西。其年五月。奉敕於弘福寺創開翻譯。至龍朔三年一十九年間。所翻出經論。都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此論者。永徽二年至五年譯訖。第三主高宗麟德元年二月五日中夜。在玉華寺入寂。於時年六十五。當我朝天智帝三年。其神異訪法等。具如西域記十二冊。恩傳十軸。續高僧傳四五兩卷。開元錄八上。貞元錄十一二等。奉詔者。顯奉持敕詔以開闡譯非自己所為。是則表國信重。令人所譯教生信。並是正法久住之緣矣。譯者。正字通。伊昔切。傳夷夏言轉相告也。宋僧傳一(九右)雲。如翻錦繡背面俱華。但左右不同耳。周禮掌四方之語。各有其官。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今通西言。而言譯者。蓋漢世多事北方。而譯兼善西語。故摩騰始至而譯四十二章經。因稱譯也。陳氏集說五(三十右)雲。非寄象鞮譯不可也。故先王設官以掌之。寄言寓風俗之異於此。像言能倣像風俗之異於彼。鞮則欲別服飾之異。譯則欲辨其言語之異。周官通謂之象胥。而世俗通稱之譯也。已上散釋。如是多言。各有所簡。如沐魄經者。唯言竺法護譯。未能顯國信敬重。故加以奉詔。如九色鹿王經者。言優婆塞支謙譯。若唯玄奘則招相濫。故加法師以示法師之玄奘。如本相倚致經言後漢沙門安世高譯。伏婬經言西晉沙門法炬譯。唯通所譯。不能知廣達三藏。故欲顯示此人究研三藏無遺。所翻經論是有信。故加以三藏之言。此師以三藏為所學名三藏法師(【頭】西天人稱三藏及三藏法師出雜寶藏經三(十九右)。實譯主稱三藏梁僧傳三(十八右)僧伽跋摩此雲眾鎧。世人號曰三藏法師。演密抄一。三藏法師者有財釋者。最順理得基師正統)是分有財。若唯三藏全取有財。若呼經律論之法則帶數釋。三言唯被藏。彼兩字繫屬是帶數式。若彼呼人則必有財。取三藏連綿之已成名為自名。不關三與藏繫屬。然有道證要集(【傍】義燈一本(二十二丁)引有破分別(三九右)依信可笑)呼人但言三藏他帶數。言三藏法師自他俱用帶數者。盜聽屬流。不足為言。識者可擇矣。具如六合釋精義。更以唐言簡別顯異。古翻傳譯。各互相濫有之。今新翻為之具標簡。   第六辨三分異者。分為二。初述今義。後敘古非。初述今義者。汎論序正流通。諸論不一準。謂初後二分。有無不定。正宗定有。此論三分並具足也(【傍】三分濫觴起於彌天道公。梁傳一(初丁)具也。注冠引之。光宅法花義疏一(八左)古來多無分節。至安公始分三分。謂序正流通。嘉祥仁王疏亦爾也。對法疏一(二十三)秘一本(八右)要上本(二十二)文句記一八(八左)補注四(五右)義記上。(二十八右))此論前八品最初造頌。後因請求而長行釋。破我一種無最初造頌。但正宗散說論也。前八品中。前七言三頌為序分。定品(二十九(八右))終迦濕彌羅等七言一頌為流通。中間五言六百行頌為正宗。如是七言四行。五言六百。遣迦濕彌羅國。本頌是也。彼國諸師請釋於此頌。故唯此有釋乃為斯也。彼定品末。大師世眼等七言三頌。是破我論發起序。全非前論頌。因何理者。彼(【傍】一)頌義意。向正法終。我見增起亂佛聖教。是為序分發起後故。若(【傍】二)此非序後段正宗越此依餘等無所從來故。若(【傍】三)是前段文應如餘有頌前生起故。又(【傍】四)可有頌曰言。前頌長行畢故。又(【傍】五)正理全舉俱捨頌釋。然此三頌一向無。顯宗亦爾。以是破我序分故。又(【傍】六)是前論頌。何故無長行。如是六理證。善成破我發起序。應破我號置於大師世眼等頌初也。天明七乙未年春二月十有五日。立此義於豐山柏學舍。至二十有一日。同友戒定孝道者來。談逮於此事。定曰。至理究此。然千歲作此辨者未有之。凡庸之固執恐難祛矣。乃挍舊論可乎。予曰。理既極際求何教有。定曰。理實然也。然理是智人所翫。教是凡愚所伏。理教具足。上下並尊。豈其不爾。予曰。設披舊論。應如新論。所以者何。從新釋起天下多非舊家。設舊論不爾。令如新改之誰可知之。定曰。此亦足疑。然須閱舊論而言之。於是次日。撿尋明本大藏。不得舊論。問是事於耆宿。耆宿曰。久已亡失。更次日搜求宋本大藏。便得舊俱捨。即於藏中遽披破我品。全如我所言。破我品立名在三頌前。誰敢異求之乎哉。應理之義。冥會聖教。如彌天論釋氏辨三分亦以爾也。因是破我亦有三分。謂大師世眼等三頌為序分。終三頌為流通。中間散說為正宗。問。如是三分兩重如妙經。是一論耶為別論。答。是別論非俱捨論(【頭】破我別論)有其證耶。謂有理教具足。理者。前唯讓佛排聖弟子。後亦嗟嘆聖子散滅。是別論故。前判諸法唯讓世尊。後對邪計破常一我。成無我人悉堪為證。是故有異。又標起對法藏論我當說。結依彼釋對法。故知破我非對法藏論。送迦濕彌羅者是俱捨論。破我不然。無本頌故。若破我初後七言。本是所送頌者。何緣不如前論初後二分作長行。亦復正理顯宗全無破我釋。所以非俱捨。教者。業品(論第十六(十二左))曰破我論中當廣思擇(舊論十二(十八右)於說我中當共思量)又按內典錄。有真諦三藏破我論疏一卷。若一論品豈言破我論。餘品所指悉言品。且論二(二十二左)指雲定品。二十八(初左)雲世品已說。然二十(八右)雲破我品中當廣顯示(舊論十四(二十八右)雲。說我品中當顯示)蓋誦者謬唱為品。若不爾者前理教何。西天誦者誤不少。此論第十(十四左)應言如別誦中說雲集異門足論。又婆沙百二十四(二左)上舉經又雲有然別誦雲捨生。此論六(七右)我不誦及彼言等。已成別論須辨造時。謂破我論造。俱捨長行後。說當顯示故。問。既雲當應如論三(五左)言不相應中自當廣辨是一論。答。雖別論何得不指。論二十一(四左)釋隨煩惱指法蘊足。(第八(四右)雜事品)雲廣列其相如雜事中。別人尚爾。況自造論。欲後時作故雲當。問。論三十(二左)指隨眠品(二十之四右)曰如前已遣。又(七左)指根品(四之十六右)曰如前說。別部之論。豈有當前互讓。答。豈無之。同人之作故。雖部是別。而義相關故。豈不可讓耶。亦復是長行中論外計故。而起破我論之製。由是長行之無間造之。故互讓亦宜也。如基法師等互指之。又如四諦論一(十左)曰如是等問。五陰論思擇品中已廣分別。彼既同人作故。讓雲已分別。而是別部也。全如今指前論。又集異門中。讓法蘊足勿局。問。今論於兩處指破我品。正理(四十二(十左)五十二(十一左))顯宗並無彼語。是便此論意。後有破我品故指此。彼論者全無破我品。故不得指。豈非一論。答。眾賢不欲造破我論故不指。世親尊者欲當造故特指示。是此兩論唯造有無。必非同異別。問。今論及本頌並定品終舉大師世眼等頌。其由何。答梵本錯濫(【傍】爾來梵錯)遂令譯如是(【傍】爾)漢土既錯脫。魯魚差不少。彼豈不然。此根品初品終(第三終)雲因分別界根非根差別。乘茲廣辨二十二根竟。一十八字。於正理論迴在次卷首。彼正理文即錯亂。又如華嚴入法界品。三譯並義難通。後日照三藏與賢首得善本翻補。什譯法華。唯二十七品無提婆品。齊永明八年。釋法獻。于于闐國得此經梵本。以譯出此品。猶未安經內。後至梁末。真諦三藏。又譯此品。創安寶塔品後。但是什公梵本闕脫。故令譯爾。具如玄贊一(二十六左)及嘉祥義疏。又護法二十唯識寶生論第八(八左)子註雲。此中闕極微義。蓋頌本五行其闕應三卷許。又施設論首卷。唯舉品號而雲梵本文闕。大日經六十心中。梵本闕脫。如無畏疏敘。又譯後錯脫。法蘊足十(十五右)子註。從此雲何名至純大苦蘊半本。南藏無。凡十五紙闕脫也。此論二十八(八左)三十八字。今本錯誤。明本為是。如是等不可怪。不可怪矣。問。論主長行造後。更造破我論。為與長行同送迦濕彌羅國不。答。不送破我論。彼唯請釋本頌不請此故。豈對於無請。若論主自同帙送之。眾賢於正理何可漏此。彼文立破。並是多經部所立故。故光三十(初左)雲。破我品中所有立破。論主多敘經部宗也。問。若爾新舊二論。何故對前八。言破我品第九。而總題俱捨論。答。夫文中指破我論。而一師造便撿閱。後人以為總帙。如天親本無今有論末有真諦諸行無常偈之記。部執異論終有真諦疏一紙。阿毘曇心論(四卷本)終附十句義論。而總題唯阿毘曇心論無十句名。愈遠愈久。寫誤以受總名。時緣愈久。而失其源。遂誤被俱捨稱。已被名故亦與第九言。蓋以如是乎理既至極。於些些事不可容疑。後伸古非者。泰·光·寶·暉等。唯執文妄釋。對前今義其非當顯。然為初步略斥其非。泰疏唯一義初三頌為序。此諸師無異。次六百頌為正宗。定品後四頌為流通。此總四頌為流通失。不判屬破我品失。細過準前可知。光記有三義。(四左終)初解。破我品為正宗。破我終三頌為流通。此招四非。一定品終迦濕彌羅等一頌為正宗失。二大師世眼等三頌俱為正宗失。正宗頌於正理論闕略何處有。三破我品為正宗失(【傍】是非失卻違自義道公誤矣。)七言頌後豈可有正宗。為分傍正言成五七。四破我終三頌。唯一品捨執勸學非廣流通。次解。定品末(二十九(七左))前來分別已下為流通。有三過。一減正宗失。五言入流通故。二正宗流通混同失。五言七言俱為流通故。三迷前來分別等文。彼(【傍】前來分別等)十六字雖似流通全不然。舉上件造意以起後段。全非頌意。頌示正法住世時。故是正宗。由是婆沙於百八十二(二右)及雜心於第十(二十八左)而論正法住世事。餘多過如前。後解。存兩重三分。似是而大非。一前來等為流通失如前。二大師等頌屬前段失。三破我長行初二句為序失。如是三解並未曉本意。所陳言語皆招過罪。依義不依文者。世尊(【傍】長含四大經。增一四決定經等)常誡何不慎焉。寶疏(二十三左)大同泰疏。而定品終四頌。及破我品總為流通。唯六百頌為根本頌。初七言後七言頌。悉為釋頌之加。此釋大有四害。一大師世眼已下總屬流通失。二歸敬頌等為釋頌加失。前後七言四頌。是根本謗頌。以有長行。正理。顯宗亦同作長行故。破我論初後七言非根本頌。無長行故。正理。顯宗亦全無故。三迦濕彌羅等一頌有長行。餘無此不辨別失。四於流通中豈有頌亦有散說。何不思之。光等所稱三大家尚爾。下此者何可足言。   第七品次列位者。破我別論。就前八品為此先辨三分而明品次泰疏(初左九行)雲。此論一部始末九品。奘法師依西方傳。佛說諸經有三法印等。如光記(二紙右八行)釋。寶亦依此。今雲。西方一時學解。非必末代永規。無我破我本意異故。頌無破我。何可約彼。又最初造頌既無破我。何可成諸法無我法印若不爾者。如正理·顯宗無破我品。   如何此為(【頭】百法論標諸法無我而離別說之)是故此俱捨一部八品。釋諸行無常。涅槃寂靜二種法印。無我自顯。不要破我。無我破我差別可辨。論第九(七左)雲無我唯諸蘊。彼少分故不論之也。其理如正理·顯宗無破我品。八中(光三左大同)初二總明漏無漏法。後六品別明。初二中。界品說體。根品說用。後六中。初世業隨三明有漏。後賢智定三明無漏。辨此次由。光(三左終)有三釋。初約粗細。次約厭欣。後生舊新。準定品終正法住頌。第二厭欣義為優也(寶(二十三右)初目同之。)初後兩說即穿空矣就有漏世業隨三品。光(四右)惑業苦。寶約因果。因分親疏。是此兩義但粗細異隨眠品(十九初右)初世別由業。業由隨眠。離隨眠業無感有能。初二句者。普光所依。後兩句者。法寶所據。然判品別。光解為勝。後賢智定。亦準此知。據品別如是。若依義次。正宗中大分二。初八品分別諸法。後定品終。佛正法等一頌。明正法住世。已辨列位。當釋當名。言分別者。此有多種(略有七種)約三分別(【傍】一)自性。隨念。計度。如此論二(五左)婆沙四十二(十二右)。依大乘者。對法疏五(八十左)十門分別。義燈五末(四十左)明三七相攝等。略纂一(二十四右)二(四十二左)倫記一之上(三十右)二上(二十三右)又(【傍】二)妄執名分別。如邊中論雲虛妄分別。又(【傍】三)述記七本(三十七右)雲。分別有二種。一者漏名分別。即五法中分別。二緣事名分別。即後得智亦名分別。或立三分別。二種如前。第三更加遍計心名分別。又(【傍】四)各別名分別。述記三末(五左)雲。殊異義。此論三(初左)雲。分別變異者。由此二根(男女)形相·言音·乳房等別。又(【傍】五)領似義。成唯識三(初右)似彼故名分別。疏三末(四左)釋領似異名。又(【傍】六)述記三本(八十二右八十六右)雲。分別籌度義。對法疏一(三十一右)雲。智解研求目為分別。神泰釋雲。割折玄旨故雲分別。又(【傍】七)未定名分別。光記二十(四右)雲。說非盡理半是半非。更須分別故雲分別論者。今籌度研求義名分別。界者光(二左)寶(二十二右)同舉持族(【傍】總相雲族)性三義。神泰唯二去族(可也【傍】族是性義故)惠暉雲。族義下(論第一(十五左))破不正。持及性義是正也。今雲。下文族為種族。此有生本義。種類義。唯破生本義未破總種族。有人。族有種族族類。破種族不破族類者。誤見下文。至彼可知。婆沙七十一(七左)界有十一義。謂種族義。段義。分義。片義。異相義。不相似義。分齊義。種種因義。馳流義。住持義。長養義。此論一(十五右)唯約種族即種類義。釋十八界界。無有性義。雜心一(十八左)雲。種性義說界者。如一山中多有諸性金性銀性等。如是一身中。種種性各異故說十八界。準此持是能持種種義。為族性體義。諸法體有種種能持自性。故雲界。是含具非別義也。然婆沙種族義。釋異類異類。此論下雲十八種類自性各別。若爾種族是十八性各別義也。故鞞婆沙五(四右)舊婆沙七十五(十四左)並說十一義。而言性義作釋全同新論種族文。由是族外別舉性義未詳。泰師不雲性義可也。品者。神泰。類別義。寶(二十二右)別義·類義·分義名品。光品類義。並是品類差別義。發智一雲。第一法納息。舊八犍度雲。第一法跋渠。經音義十八雲。(八丁)跋渠此雲品訛也。正言伐伽譯雲部。謂部類也。或言群同。亦品之別名也。文句一之一(六左)品者義類同有聚在一段。或佛自唱。或結集所置。或譯者添足。界即品。界品之分別。故名分別界品。第一者。分八品別。之一者。顯界品有二品此品最初。繫屬義曰之。第一中一故。正理·顯宗雲辨本事品。辨與分別其義同。如辨中邊。中邊分別。於事有五。如前列(九左)今約自性事。與界性義亦不異。此事諸法體。故雲本事。舊論總題雲俱捨釋論。品號雲釋分別業品等。界根根品全同此。蓋是因請更作長行解釋本頌。故殊雲釋。舊論體製。實應作者意。本頌已造。更述釋彼。或牒一句。或一二字。非如此論依義章段或是一句乃至三頌四頌唱牒。然新翻者。依義合牒。將便披讀。全失本旨。而是一助三科中別名界品。於界品名光記(三右)四解。初名相似。二約寬狹。三約根別。四約諸門。神泰·慧暉唯同第四。寶·正第四。兼存第二。今雲。諸釋皆似非真。論意。此品廣通三科明諸法體。故標界名。全非對蘊。故先(三右)諸法然後隨(四左)應配蘊界處(【傍】而初二頌總明蘊。次二十頌別明蘊開處界。故知不約十八界也。【頭】對法論名本事分(三右)問何故論端說蘊等。乃至先明蘊次界後處也。又百法論標本事分略錄名數。直列五法開為百法。鞞婆沙五(初右)有十八界處。從初明十八界。甘露味論有界道品。明三界五道。初雲三界欲色無色等。又界身足論二卷唯有二品。初本事品。後分別品。初品明十大地法等九十一法體。次品以八十八門分別。如是總說諸法體。故題界身。亦品號依出體門雲本事品。正理依此今亦準知非三科相對界也。如中含多界經。智論引雲多持經。彼亦說諸法體故名多界)若不爾者。何不初說界十八等。正理·顯宗雲本事品。以遮對於處蘊之執。如對法論明蘊處界總名本事。雜心論初雲心界品。亦非三科對。問。若爾何緣就十八界諸門分別。答初品先總明諸法體。而次隨應配蘊處界。後辨諸門依界門者。名義寬故。夫分別門為顯差別。應依其寬。故名依體不依諸門。故下簡別雲前所說十八界中。是指上三科配屬門。不總說言於此界中。然諸註家迷其名同失於本意第八按文評訣者。   諸一切種(至)我當說。訣曰。序分三頌。分為兩節。初一行頌。總敘敬起。次二行頌(【傍】光科五左(六行)名非也。雲隨唯別解故)廣第四句。初中三句。是歸敬分。一句發起。初中二句。所歸佛德。第三句者。能歸敬相(光為正。寶(二十三左)非也)其第四句是發起者。長行釋曰。禮如理師欲何所作。顯宗論(九左)曰。已許發論端。故言我當說猶中邊頌當勤顯斯義。基師疏釋第四句者顯歸敬意明當造論。然寶師疏。以後二頌為發起序。判第四句為歸敬意。並是非也(有人依寶可捨)歸敬割四初能敬意趣。光(五左(八行))有三意。含具穩暢。謂初意除障依顯宗論。次約生信依從此論及正理論。此論雖略意如正理。後約敬儀依世間門。寶疏。正理此論文異。分為別意。謂彼正理是即弘通。此論舉德證自所立教相不虛。此釋非也。今論既雲為顯尊高。為顯佛德。而今造論。是則弘通。更有荷恩及生益等。並如餘處。二諸論不同(【頭】諸論不同)此亦有二。初二序不同。後三寶單複。初二序不同者。或有歸敬而無發起。如入阿毘達磨論等。或有發起而無歸敬。如宗輪等。或具二序。如雜心等。彼雜心論。首有五頌說造論意(【傍】此間有子註廣釋能所釋)次二頌半是即正顯歸敬發起。彼論頌曰。敬禮尊法勝。所說我頂受。我達磨多羅。說彼未曾說。乃至廣說(光(六右二行)寶(二十四左七行)無歸敬者。蓋率唯見初五頌)阿毘曇心。亦有二序。彼有兩譯。法勝頌曰。前頂禮最勝。離熱饒益言。彼言說相應。羅漢見實等(【傍】此間有長行)佛開覺慧眼。若知諸法眾。亦為他顯現。我今說少分。(六卷之本)又別譯(四卷之本)曰是今我當說。兩本並同今第四句(光寶俱雲無發起者。蓋初頌次。廣有長行。而有次頌。是故但閱初頌言耳)或闕二序。如發智等。後三寶單複。此有八別。一唯歸佛而無法僧。如此論及舊地持等。二唯僧寶非法及佛。如中邊等。三唯歸法而非佛僧。如法界無差別論等。彼曰。稽首菩提心。能為勝方便。得離生老死。病苦依過失。此一頌。但敬菩提心總別體能。而基法師歸敬義林。無唯歸法者未盡也。四佛及法而非僧寶。如十地論。舊二十唯識論等是。五或唯佛僧無其法寶。如十住毘婆沙等(【傍】彼曰敬禮一切佛。無上之大道。及諸菩薩眾堅心住十地聲聞。辟支佛無我我所者。今解十地義隨順佛所說)六唯禮法僧略無歸佛。如雜心等。七具讚三寶。如瑜伽釋。及四分律。入阿毘達磨論等是。四分律同。稽首禮諸佛法及比丘僧。八全無歸敬。如發智論·婆沙·智論·攝論等是。並作者意無別所由。三能敬儀式。略舉五相。一為欲顯示所歸三通。瞿波論師二十唯識論釋(【傍】未渡依歸敬章)中雲。欲顯大師有天眼故以身業禮。有天耳故以語業禮。有他心故以意業禮。二依明闇遠近故。謂僧祇律等意。若在亦見亦聞處具三業禮。若在唯見不聞明處唯以身禮。若在唯聞不見闇處依語業禮。若在不見不聞闇遠處唯意業敬。三顯三輪因故。謂身語意之禮。如次神變。記心。教誡三輪之因故。四為三通之因故。謂三業禮是神境·他心·漏盡之因故。五為伏三業之罪調三善之福故。以三業敬。此論者。且舉身業。故曰稽首接足故曰敬禮。身語相對。身重語輕。舉重致誠。顯輕可發。身必由意故。唯身義足。四解文者。諸者。非一義。貫下十三字。一切種者。一切種智。舉佛智德。四智隨一。勿貫滅言。諸冥(【頭】冥說文迷定切幽也。小爾雅闇也。昧也。字從だ從日六。だ銘壁切。日數十十六日而月始虧。是冥字意。玄應二十五(初右)琳音七十(初右七右)三處撿挍寫誤多不通。又琳十二(十右))滅者。一切惑障。染不染二無知永斷。舉佛斷德。然諸註家。一切種冥為不染無知。諸冥為染污無知。令冥滅字通兩種。斷不染無知為智德。斷染污無知為斷德。此釋未曉智斷二德。不思直詮法體。緣由顯體差別。而迷正理及此長行。今詳佛所有智名為智德。斷諸煩惱說為斷德。斷一切惑所得之智。非唯不染無知。何為說斷不染無知是智德。是斷德故。斷諸煩惱皆是斷德。何為唯斷染污即斷德。故舊論頌曰。一切種智滅諸冥。下論(二十七(五左))曰。智圓德有四種。一無師智。二一切智。三一切種智。四無功用智。斷圓德有四種。一一切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三畢竟斷。四並習斷。若唯斷染污為斷德。其德等於二乘。非唯違越下智斷分別文(【傍】簡光(七右)寶(二十六左))亦近違當文言超諸聖眾。舊論·正理雲不共功德。一設斷不染無知是斷惑。何不攝斷。二唯斷染污為斷德。共二乘。何雲越諸聖雲不共德。三斷不染為智德。智德相難知。斷是因攝。智德所得果。因果混雜。此為三理證。下文教證也。及舊論也。然長行雲滅諸境一切品冥等正理(【傍】光(九左)引。寶(二十八右)引)亦云一切種冥皆(【傍】此皆字可思)永滅故。智德圓滿。諸境界冥亦永滅故。斷德圓滿者(【頭】正理之意。諸境界中攝一切染汙不染汙也。上舉所障一切種智雲一切種冥也)是緣由顯體非直詮體。作釋文故。謂不得種智由不斷障彼冥。佛由斷障一切種智之冥故。得於智德圓滿。而其斷用是斷德攝。未斷障一切境界之惑故。於境不自在。今斷盡彼故。斷德圓滿。正理等未分為染不染。唯註家臆度而已。又如羅漢(【傍】光(十七右)為障境感)不知赤鹽。乃不染污無知。豈非障境界哉(【頭】然有人。正理約三德。此論約自利利他二德。上句唯明斷德。長行釋及結前生後文分明勿以正理言世親意。作論者意各別也。今雲。是雖似發明猶未脫一切種言為所斷不染無知。故致此妄說。若斷德者。何不言唯滅諸惑兩重述之。舊論文何可通。又雜心論一(三左)頌曰。頂禮前最勝離惱(自利)安教(利他)尊(已上佛寶)所說悉具足(法寶)羅漢(第四果)具真實(前三果已上僧寶)若但自他利二德者何故不如彼說。於煩惱分兩種。今文處有何用)句頭諸言。雖總以下舉德。便是三德具足法佛。為顯非唯釋迦通過去佛等置諸言。且釋迦尊。過去三祇所遇諸佛。即二十二萬八千佛。如婆沙(百七十八(二左))及論十八(八左)光(云云)集解中(六十四右)然泰疏。光記(六右)通外道者。謬之甚矣。如寶破斥(二十五右(六行))若恐謗者。長行諸言所表佛世尊。舊論雲此偈但依佛世尊說。諸論明歸佛世尊。契經(雜含二十三(十八左))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應悉招謗耶。又無朋之義。汝迷謬。不局一佛通一切佛。稱言無朋故。四分律雲稽首禮諸佛。如彼雜集論說諸會真淨。基師(疏一(二十五右))釋雲。總致諸言彰無朋黨。但具其德。今我皆歸。雖此諸言亦通餘佛。能證理者。唯受用契證真如。故名為會。若唯言諸通內外情非情。今簡下三德。即成三德具足諸佛故。顯宗論(八右)曰。諸言雖總而別有所觀。別何所觀。謂俱利德滿。此文縱奪思以可知。第二句。明恩德。於此句意光記存僧寶非也。背如是如理師及長行釋世尊拔濟。第三句者。敘能歸相。敬禮者。舉重身禮。如前已辨。如是者。指上三德自性。如理師者。發化他教用者。師必對資。無教非師。體與用別。如是三德具足之如理師也。光(左七)兩釋並非也。第四句者。發起序。標所造論名。以顯當說。   (初右)論曰(至)方申敬禮。訣曰。長行有二。初總釋(【傍】泰光意)二別釋頌。初中亦為二。此初總述一頌意。今欲造等。第四句意。故先讚德。即初二句意。方申敬禮。是第三句意。此中為顯。是示造意。為顯高德而欲造論。非敬意為顯。由是為言成也。非第四囀(寶(二十四右)總科敬意。八囀義五(十四右)依寶而證第四聲並是非也)故舊論曰。若人欲正造論。當令他知大師不共功德。故說眾德為先。後頂禮大師。二乘菩薩為諸聖眾。光通外道舊痾難避。故者。承上為顯起下先讚。由是為顯與讚申各意異。準此讚言(舊論雲說)亦有語敬。不違論意。顯讚與禮次第曰先。論曰者。古今皆言。一為體字。賢首起信疏(三十三右)論曰者。簡論異經之辭。宗密註疏(上之一(十七右))簡異經律。依此應訓呼論(爾)曰也。二為用字。淨影起信疏(上十右)論曰者。論主發說之辭。曇鸞淨土論註(上三右)解經義故雲論曰。若依此應訓言論(志天)曰。皞按。是局。夫大士造論。訣擇經義。問答諸法。故稱言論。以簡經律。是就題名。以議論用詮召其體是為死字。若欲證文言某論曰。則亦死字。然於自造長行等首所言論曰。並是活字。雖即活字。本是對法。故致此言。是故自成經律能簡。所以經中無論曰言。此活字中。有多不同。釋自造頌置論曰言。如此論。二十唯識論等。釋他頌故安置此言。如成唯識。中邊論等。解釋本經以言論曰。如十地論。佛地論等。非釋本經及自他頌總解諸法致論曰言。如起信論。無別有所釋頌及經。如是等並是議論解說故或雲發說。發論量說故或雲簡經律。自成別故。約解經邊而為解經辭。皆悉無妨。是故舊俱捨皆言釋曰。攝論牒本言論曰。末論即雲釋曰。為分本末。新舊兩譯。其規不異。本牒文故死字。以濫彼特致釋曰言。有人(要一(二十六右))雲。淨影十地記九(三十九右)雲。言論曰者。下之文中經論文參。懼人不知故言論。以別其文。曰猶辭也。此淨師釋。同彼賢首為死字。然彼師起信疏為活字。謂十地。經論文雜。起信前無所釋經。是即淨師解釋精密矣。今詳。不爾。十地論曰。亦是活字而簡經。若本末對則是實字。攝論對論曰言釋曰。基法師對牒文論等言述曰。是等豈為非虛字。今者。正顯隨其爾所造論之時即事究竟時分(述記一本(二十一左))非對於古。   諸言所表(至)故稱冥滅後明此頌約佛。文無簡故。謂此頌諸有言語所表顯是佛世尊。此頌世尊。何緣表示。此佛世尊能永滅闇故。安冥滅以表世尊。三德皆是雖佛不共。而斷德用易顯。故舉冥滅。又一句雲一言。左定四年。超簡子曰。夫子語我九言。語曰。一言以蔽之。今句非一。故雲諸言。又正理一(十九左)釋彼識依與淨色雲。前言顯同分眼。後言顯彼同分眼。彼豈為前一字後一字。論十六(十五右)所有言語義雲諸言。彼文雲。經說諸言略有十六(云云)是十六聖言也。因明疏四(五三右)雲。陳那難言。若如汝說。諸言皆妄。則汝所言。稱可實事。彼指所有一切言雲諸言。非謂諸一字也。然諸註家。未曉此旨。唯依文相而不依義。或言唯是諸一字釋(泰光寶暉)或下兩句為通妨文(光記)或釋冥滅則為別段(寶疏)並當除遣。豈得一諸詮。表世尊。應是非一義。如婆沙三十五(七右)釋諸不善根曰諸言所表非唯一故。何為諸言是煩惱義。故舊論曰。此偈但依佛世尊說。既言此偈。義會諸言文。非諸一字。若不爾者。諸聖眾言。諸字表聲聞。諸無知諸表煩惱乎。彼既不爾。此何不爾。下兩句者。舊論無之。成立上句則具略並無妨矣。諸言之字。雖總呼頌。正在二句。言總意別。如對法論言初二頌顯示大覺世尊六義。而唯六句表顯六義。後二句者明歸敬相。若此文明諸一字者。何不如下三句釋牒一句而釋。唯諸一字別釋何用。問。最為有用。顯示諸言總通三德。故別釋之。彼顯宗論亦復如是。答。若爾此能破等二句。還成違文。唯斷德故。亦何不言諸言是流三德。如彼顯宗通諸言廣敬諸有德者之伏難。說二利滿故不通餘。故廣釋二利三德。不說唯諸一字是佛。然後人妄例別部顯宗。不顧同本舊論何哉。   言一切種(至)一切品冥者。二別釋四句有四。初釋初句。於中為四。一牒頌。二總釋。三釋冥義。四釋滅義。此即初二也。牒中言字。諸字寫誤。如下文中。誤誹作非(二十九(十七右))差生為往(第十(十八右))謬曾作僧(第十(十六左))善法為不善法(四(四右))等。何故為誤。前(【傍】一)非釋諸此理應牒。下(【傍】二)三句牒。皆七字故。舊論(【傍】三)亦具。若爾何故不釋諸字。謂義易知。不設別釋。如我當說牒而不釋。若於此釋。恐謂唯智斷。至第三句。顯貫三德。言諸有具前自他利(左八行)若責釋無。正理論中。一向無出句首之諸。如何彼為。總釋中異頌次第。簡一切種之諸冥。顯相違釋。而亦令冥貫一切種。示由斷惑得一切智(但光寶非也)故首安滅。顯所迷法。加境於諸。簡諸即冥。顯示種言是種類。義非種子義。替品令知。諸境冥者。通二無知。諸惑斷盡為佛斷德故正理(二十八(二十一右)十四左引)雲。於彼味等境。所引劣智名不染無知。又(光十七左引)雲。或於境中。智不及愚。是第二相(不染無知)依此兩文。諸境之言。必通二闇。又此論雲於佛法·極遠處·時等。不染無知未斷故。於是境聲。豈諸境言簡不染污。一切品冥者。由緣由以顯智德體。謂由滅障一切種智之冥智德圓滿。是即更寄斷德攝惑以釋顯智。正理論雲。一切種冥。皆永滅故。智德圓滿。故六卷法勝毘曇一(初右)曰。煩惱熱能嬈身心。世尊離彼故名離熱。此是自己智斷成就。彼但言離熱。而顯智斷二德。今長行亦可例。而今頌一切種及諸冥滅各別故。顯標二德也。若俱煩惱。兩三字何用。然註家但執文配於二德。深可呵吒(光引正理。滅一切冥直為智德。斷惑是斷德。次下自雲。智德身中智慧。斷德擇滅。何忽乖違。又辨前後異。兩釋並非也今特作此次第釋故。又斷德擇滅為體者非也。擇非擇並是名滅。下論文如是。光三釋如寶(二十九右)破。寶疏(二十六右)釋一切種諸四字者謬也。滅迴上與頌前後。並意在冥滅。何雲不釋冥滅。若如汝者。何不釋言諸者諸境。一切種者一切品。或何不言諸謂境。種謂品類。又辨諸與一切差別迷矣又意。如光染不染約二德並非也。次辨二無知通別。通邊無失。配今文非也。次自證化他前後為得。次與頌前後並皆非也)。   以諸無知(至)故說為冥。三別釋冥相。述無知名冥所以。以者。通三四五囀。論四(十七左)曰。契經於十無學法。以生以得以成就故已斷五支。光四(五二右)釋曰。以者由也。由生由得由成就故。舊論。三以皆作由。彼本經者。廣義法門經(十左)曰。由證得十無學法。二十論疏上(九左)三釋中第三。以訓由釋。是等第三囀。又二十論疏第二釋。以訓為能所反釋。必第四囀。又中邊疏下(二十二右)雲。以者故也。二十疏雲。以第五囀。與故字同。莫以字謂唯第五囀。今通三五。染不染闇。無量非一。曰諸無知。實義真見。是即如次所緣能緣。境界為義。佛智為見。義境界。玉水二(四七左)良賁四(四十右)義林二末(二十左)述記三本(七十二左)見。光二十六(初左)推度義。照矚義。述記九本(三十六右)見非眼見意識比見。是無漏智親見也。今是也。顯宗雲淨眼。皆非妄假。故曰實真。諸有無知。通障二。故總標諸無知。不說別配。舊論曰。於一切法無明者。能障見真實義。故稱為冥。顯宗一(八左)曰。冥謂翳瞙。能障淨眼。如是無知。障真見故。冥惑昏闇。能遮色像。如是無知。覆實義故(光三釋。初二甚非也。違顯宗。並如寶破。第三釋依顯宗無有妨。能所緣且雲內外雲心境。非心是不所緣。寶(二十七右)自釋為是。破光初二為得破第三過當也矣)不染污無知體相。寶疏(三十右)八門分別。並皆盡理。於中無覆無記。劣慧為體。理教寔分明。佛地論四(十六左)曰。所知障者。於所知境。不染無知(【頭】述記八本(七十四右)八末(二十七右)演祕七本(三右)八(二十三右)等不染無知具也)障一切智。不障涅槃。雖有此障。見聲聞等。得涅槃故。又七(四左)曰。所知障就二乘名無覆(【傍】光師何雲通善)約菩薩名有覆。一體二名。光記(十紙右已下)通善通身並非也。如寶(三十二丁)所破。婆沙十六(二左七目)曰。聲聞獨覺慧不猛利。雖斷煩惱。而有餘習。如世常火雖有所燒而有餘灰燼。佛慧猛利斷諸煩惱。令無餘習。如劫盡火所燒而無餘灰燼。此餘習者。不染無知。又第九(七右)曰。不染污者。聲聞獨覺雖能斷盡。而猶現行。唯有如來。畢竟不起。煩惱習氣永斷故。由此獨稱正等覺者。約二乘斷定障根障一分故。第九雲斷。而非永斷故。十六雲不斷。並不相違。   唯佛世尊(至)故稱為滅。四釋滅相。此初正釋。簡二乘故雲唯。畢竟不生稱永對治。簡小暫斷。於一切等者。冥言亦被一切種。蓋西天義解不同。奘師承此義。諦師異此。猶如觀所緣緣論中曰眼等識。於護法釋有五六諍。而學解異。諦翻眼等六識。奘譯眼等五識。依理據教(【傍】今依理教)諦譯為善。便救新論以為緣由顯體而已。舊論曰。一切種於一切法。永不生為法故。故稱為滅。不生者。是涅槃異名擇滅也。婆沙三十二(初右)十三名中。有阿羅漢(不生)四諦論二(二十八右)六十二名中一名也。全不唯非擇滅。光寶局非擇滅非也。鄰記一(三十八右)雲。非謂道證。但緣缺名為證者。猶復非也。   聲聞獨覺(至)猶未斷故。後簡二乘。初正釋。後徵釋。是即顯示智斷二德不共二乘。言非一切種者。謂不得一切種智。故舊論曰。不由一切種。彼標滅一切冥由一切種智。今雲不由一切種。約佛智分明(光(二十右)即為不染闇非也。寶(二十八左)約智無妨)是明智不共。若此一切種。是不染無知者。下不染闇未斷釋。不成立。思可知之。以染無等二句八字。上滅諸冥狹釋。為與頌諸冥言同而有寬狹。設此狹釋。若頌唯染無知。此狹無用也。鮮本。斷上安置未字。後人蛇足。染冥未盡。何證無學。亦舊俱捨。正理。顯宗全如今論。佛法等者(光(二十右)初釋為佛十力等為勝。後解與泰同非也。寶(二十八左)二釋同光)舊論曰。於如來不共法。及(【頭】於及二十論(七左)疏下(十九右)中邊疏(五右)有相違。合集。能等三義於合集有體義。今違合二義義合集也)於餘境最久遠時處無邊差別。有無染污無明。佛之法依主。猶未斷者。雖分斷此。非永滅。故曰猶未(有人。未者不也。詳玉篇等者誤也)是顯斷德不共。智斷同時相翻相對。由斷諸闇智德圓成。由一切智斷德圓備。不得佛智不能得諸惑畢竟不生故。   已讚(乃至)拔眾生出(至)拔濟令出。釋第二句有五。一結生。二牒頌。三由彼下釋生死泥。二故顯二因。以生死喻泥(光四釋。初釋為是。又分沈溺及為三因非也。寶為二義。喻泥正也。【頭】眾眾訛字正字通雲從橫目從眾人數多也目數也字彙作眾列血部非)出字去聲。二乘不能令出故。曰難可出。四眾生下。釋眾生示悲境。無能救人稱為無救。故舊論雲無救接者。五世尊下。釋拔出字。應機施教故曰隨。順彼所欲名曰所應。即諦緣度。簡邪曰正。承於拔濟安置手言。一出三惡泥安人天處。二出煩惱泥安聖道果。是頌與釋並依婆沙。三十一(初左)曰。拔濟有情增長苦難故名大悲。謂從地獄等大苦難中拔濟。令出安置人天喜樂等處。復次拔眾生出增長淤泥故名大悲。謂有情類沒在煩惱淤泥中。授正法手拔之。令出安置聖道及道果中。今含兩說。彼約因雲煩惱。此就果雲生死(此文。有情眾生同體異名證。又不通非情之證也)寶疏破慈恩釋眾生。理教炳然。破唯識論師。還是非也。唯撿基疏所證唯識。未閱論本。謬致此破。基疏(一本(二十二右))雲。下第三雲。若無本識。復依何法建立有情。有情之體。即是本識。是即取要。論三(二十八左)曰。若無此心(第八)誰變身器。復依何法恆立有情。又(二十九右)曰。又契經說。有情流轉五趣四生。若無此識。彼趣生體不應有故。謂必實有恆。此以能變及根本依義。破小乘人不信第八。非謂有情局第八識。謂前六識有間斷。而人不死必有第八。又諸經論說為含識。約根本依非第八何。設約六界。其六界者(【頭】者。花嚴玄談六(十一右)牒之詞。玄應二十四(十八左)慈行鈔三(三十九左))是實有物。第八亦爾。何責實有。眾生有情差別。具如學要稠林。   已讚(乃至)敬禮如是(至)與願神通。釋第三句有五。一結生。二牒。三釋敬禮。四釋如是。顯示其人(【頭】指人釋。論三(六左)彼疏四(四十右)祕鍵。徵詞十地論疏第一。說文者別事之辭也應音二十四(十八左)引說文作制事非也)言具(光釋並不。寶為勝也)五釋如理師。此二初釋名義。如實無倒釋如理。教授誡勗釋師言。有如理之師有財得名。後如理下敘約化他有三。初標立。二能方下教化相。述記二末(六五右)雲。方便(【頭】方便涼疏十七(五十五丁)五(五)十四丁)探玄二(四十四左)九(三十五)玄贊二(二丁義章十五(三十五)文句三之三(初右)三種能通方用祕妙。又八之一(三十一左)三之二(二十二左)通法疏二(四十八右))者。所以義。因義。安立施設義。善巧義。三不由下簡餘。與願者。施與名與。非相違義(【傍】簡神泰意)舊論雲施恩。無畏疏(第八)釋與願授與一切願。是悲大悲差別。餘非暫濟。大悲永救。   禮如理師(至)謂對法藏。釋第四句有四。一問。二牒頌答。三釋論字。四釋對法藏。其論者何。謂對法藏八字。光屬前為是。寶入後非也。其用在前無後。故舊論雲。釋曰此法通名滅濟教。別名雲何。阿毘達磨俱捨。何法(【傍】下後生起)名阿毘達磨。偈曰淨智助伴名對法。通別相待可思矣。又正理。顯宗無此徵釋。但言對法者何生後段故。   (二右)何謂對法(至)此諸慧論。下第二廣第四句文有三。初對法體。二今論名義。三釋我當說意。此初也。此中初問體。二頌文。三長行。此初二也。(寶四明言。依次下五十左可改及。科昔論名體者非也。今總明對法自體。必非昔論名體。若言文中論者即六足等。故稱昔論。不然。彼論言是還對法體。非彼論之體為淨慧等。又彼論言者唯是教未至有漏。況無漏慧。又大小乘俱以聲名等為論教體。何慧等是論出體。其非如是)淨慧者。亦慧亦淨持業釋(【頭】論十四(十六左)雲。何等名為佛無學法。謂盡智等(等無正智·正見。)及彼隨行。非色等身。前後業故)隨行者。眷屬異名。隨從往行。或亦現行是隨行義。同依釋。正理(二左寶四二左引)雲。受等雖與淨慧俱行。而慧力所持。趣彼彼境。名對法者。結名流下句及者。相違義。上句勝義對法。下句世俗對法。為顯此別特安於此。而通上下。此漏無漏俱是對法。即合集義。此目近辭。此上無漏主伴五蘊。證得名得。即是能得有漏。諸慧者。非一曰諸。通論字亦通上句。無漏三慧及隨行非一故。下諸慧亦有隨行。以上影此。   (二右)論曰(至)名為對法者。長行有二。初釋頌示體。後釋名義。初中此釋初句。此中有三。一釋淨慧。論四(三左)曰。慧謂於法能有簡擇。以用顯體。而寶師雲慧體誤也。正理雲。慧擇法義。論二十六(初左)雲。如是所說聖有漏慧。皆擇法故。並慧性攝。法之擇故。業聲依主。淨不淨相對非一。或善不善對。如次下論(八左)及十四(六左)等。或覆無覆為淨不淨。如論四(十八左)頌疏四(三六左)或漏無漏對。如論三(十八左)等。故今特標釋此。為顯持業與頌前後。如無性論亦乘亦大等。二淨慧下。釋隨行。恐不知誰眷屬。故舉淨慧主。以示淨慧之眷屬。是第六囀別體依主。眷屬者。妙玄六一(初右)雲。性相親愛故名眷。更相臣順故名屬。密嚴經疏一雲。同性諸親名為眷屬。舊論雲。助伴謂因緣資糧。光師攝得為正。何者。此論依主伴門立隨行名。故釋眷屬。凡眷屬者。不問時前後俱。不論作用親疏勝劣。其性相隨順。為資糧因緣。悉為主之眷屬。由是隨逐慧皆慧眷屬。然寶疏約同時俱有因義。不取得者非也。隨行隨轉名豈可局俱有因義。論二(十三左)曰。彼俱有法及隨行得皆見所斷。又十九(十二右)頌雲。除得餘隨行。得若非隨行何雲除雲餘乎。如論(二右)雲除道餘有為。豈不道諦是有為。次下論(八左)釋無表中雲。相似相續名隨流。舊論一(十二右)雲。是似相續。或俱或後。故名隨流。與隨行不異也。婆沙十六(十九左)雲。相隨順義。是隨轉義。舊婆沙十二(二十二右)雲。隨順義是迴轉義。又普光。隨行攝慧誤之甚矣。主伴相濫。作相違釋。淨慧眷屬證婆沙論兼隨轉正兼雙存五蘊。引主伴分別隨行並皆非也。寶師為正。故雜心論一(二右)取自相則覺法是阿毘曇。若取眾具是五陰性。三如是下。釋名對法三字。正理(二左)雲。是則總說淨慧隨行無漏五蘊名為對法。今文如是亦總指上。然寶疏但約隨行。非唯違文理。亦自違此五蘊配婆沙五蘊以破光記。此無漏慧是約如來對法藏。當後辨之。問。五蘊者。為皆取不。答。婆沙第一(七左)曰。問阿毘達磨自性雲何。答無漏慧根以為自性。一界一處一蘊所攝也。一界者謂法界。一處者謂法處。一蘊者謂行蘊。若兼相應及取隨轉。三界二處五蘊所攝。三界者謂意界法界意識界。二處者謂意處法處。五蘊者謂色蘊乃至識蘊。由此應知。唯取後三界。不取前十五界。準知。色蘊中唯取無表色。識蘊中唯取意識。行蘊中隨應取之。餘應思擇。   此則勝義(至)阿毘達磨。後釋第二句有三。初結引。舊論曰。此即真實阿毘達磨。若說假名阿毘達磨。偈曰能得此法諸智論(泰光為上下二段非也)此則。顯宗如今。光·寶及舊論作即為勝。光師以漏無漏釋二諦。今文雲淨謂無漏故。唯依性相立其所以。然寶疏(四十三左(七行))以因明意加破斥。是二明混淆。其二諦名非一。寶疏依舊論約真實假名。光全不違(【頭】光非不知真假對。彼一餘(三五右)勝義世俗為真假也。今付體也)假名世俗一體異名。有漏故由互通故。若不異名舊論名何。若言唯有漏故無漏故因招過應言資糧故者。資糧故因且依一相論(【傍】今論等)立此由。據實而言相望非一。淨慧之隨行亦是資糧。故舊論釋助伴雲因緣資糧。勿妄臆說。又婆沙七十七(十三左)四說(十五左)合四說有八復次。判二諦。於中第一約漏無漏。四諦中。前二為俗。後二為真。光記依之。寶疏依舊論及此論二十二(十丁)雜心十(三十一)真假相對二諦。義林二末(三十右)總婆沙·雜心為七番。光寶各有理有教。而假實義相望不定。依今義寶釋義最有理。又有瓶衣等假名為俗諦。陰界入有實法是真諦。如雜心十(三十一左)而今聞慧等為世俗諦。真假義何無相濫。依之法體依。光為得。就所明要不。寶疏亦得。雖兩師各有理。今非二諦門說處。為令知傍正。依要不要門以立勝義世俗名。故寶師為勝。又律攝一(三左【傍】此無漏中。立真俗)曰。聖人有二種。一世俗。二勝義。世俗復二。一住定分。具屍羅者。因戒發定故。二住慧分。多聞者。阿羅漢為勝義聖。於流轉中證不生法故。又婆沙一(十右)說發智論亦是對法具故名對法之例中雲。又如於漏具立以漏名。如說七漏是損害。根等實非漏。此漏具故。立以漏名。勝義漏惟三。謂欲漏有漏無明漏。又如於隨眠具立隨眠名。如說色是隨眠。勝義隨眠惟有七。然經說色是隨眠者。隨眠具故。準此於真假立勝義隨眠。今亦云資糧。是支具義。故寶為勝。又一(九右)雲。然阿毘達磨勝義自性。惟無漏慧根。已於勝義下雲自性。於下又雲無漏。真實是根本義決矣。   即能得此(至)慧及隨行。二舉頌。三隨釋。隨釋有三。初釋能得此慧並即此也。光師取聞思慧發業無表為正。主伴門故。雖論十三為所等起。無有妨害攝今眷屬隨行。然寶疏約心隨轉。據俱有因。義門相濫。又以心隨轉破光隨轉。心隨轉與隨轉寬狹有差。何不思量。   論謂傳(至)阿毘達磨。二釋論字。三結得對法名。正理雲。能得諸論。謂彼根本阿毘達磨。是無漏慧勝資糧故名對法。顯宗一(十右)雲。論謂能得此發智等諸論。彼根本論非直能生無漏之慧。先生有漏聞思慧等。展轉至彼故安傳言。傳。韻會重緣切椽轉也。非授也訓也等義。上來所說有漏無漏對法之體。其無漏者。是約根本佛世尊慧。故婆沙(第一九左)雲。如契經說。我以甚深阿毘達磨恣彼意問。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無漏慧根。雜心一(二右)曰。答於牟尼所說等諦第一義諦甚深義味。宣揚顯說真實性義名阿毘曇。若取自相。則覺法是阿毘達磨。若取眾具。具足五陰性。世俗中論。謂六足論。發智根本對法。及婆沙。此論等。並是此攝。故婆沙一(九左)雲。問若阿毘達磨惟無漏慧根為自性者。何故此論復名阿毘達磨。答阿毘達磨具故。亦(【頭】亦例前詞。理門論(十三左)類例聲。此論三(三左)二十二(二右)削記一等也。有不定義。述記一本(七十三右)顯正錄四(二十六左)相返亦。婆沙二十三(十左)唯識十(三十一左)此論八(十四右)通又因明論(八左)疏八(三十一左)字典雲。又也。傍及之詞。字典)名阿毘達磨。準彼一切議論言說。皆是此攝也(光後釋為勝也)。   釋此名者(至)故稱對法。後釋名義。初一句標。後一句結。中間皆釋。標中此者。因明義範(【傍】玉四(八丁)引)指近之詞。慈行鈔三(十二左)目近之詞。述記七末(十六左)此者比近法。者字。是別事辭非牒前義。說文。者。別事之辭(字典所引如是。應音二十四(十八左)引作制事非也)釋中初釋法。後釋對。法是所對。不知所對無由能對。故先釋法。初釋法中。初示法義。後說法體。舉持兼軌。以能持故為他軌緣非軌緣故能持性故。是故阿毘曇心論(第一(二右))曰。法者持也。能持自性。為他為緣。故名為法。標唯舉持。釋中示二。今亦如是。五事論上(三右)曰。法者。能持或長養。能持於自。長養望他。此五事論具標釋二。正理七十六(初左)曰。此三(名句文)能持諸所詮義及軌生解故名為法。舊論一(五左)雲。能持法體相。故稱達磨。光記初解無有大害。後釋鑿空。自相自體自性。眼目異名故。寶疏(四十五右)小乘就事分二義。大乘二義通一切者。是誤之甚。成唯識一(二右)曰。法謂軌持。基疏一本(五一右)軌謂軌生物解。持謂任持不捨自相。與五事論等有何別。說體中分勝義法相二。對通之言言唯簡三。是據事理門。別為勝義法。殊勝曰勝勝餘法故。義言有二。一境界。二道理。今是道理。義即勝持業。勝義即法名勝義法。法相法者。大日經疏七曰。梵曰羅吃灑。此翻相。有曰。性相無別。如火性即熱相。或曰。少有別。性言體。相言可知。如釋子持戒是性。剃髮割截染衣是相。智論四(二十四右)雲。易知故名相。如水異火以相知之。今存苦集滅道差相。示其軌則。故名法相。亦相亦法。法相即法。並是持業。猶如阿毘達磨依法相說。然圓暉一(三十五左)雲。法相法者通四聖諦。相者性也狀也。望自體邊為性。望他緣邊名相者非也。釋對中。此者謂無漏慧。故舊論一(五左)曰。此智對一切法。於法現前。是舉勝兼餘一切。能言簡法是所。從因至果名為對向。以智觀境作三現觀。是對觀義。琳音六十七(八左)雲。阿毘達磨(【頭】阿毘達磨翻名種類事)此雲勝法。或雲無比法。詮慧故。或雲向法。以因向果。或雲對法。以智觀境。雜心(二右)亦二義曰。諸論中勝。趣向解脫。是名阿毘曇。光記。向觀如次涅槃四諦。寶疏四諦唯對觀。涅槃通向觀。今雲。向觀並通二法。今論或言顯此旨。唯通相對。亦復如是。故舊論雲。此智對向一切法。於法現前。初句是對向義。後句即對觀。於言境聲。法言諸法。現前是觀義。若約主勝。智是能對。法是所對。別體依主。若兼餘法。五蘊諸法。皆能對亦皆所對。隨應為能所。亦別體依主釋也。故對疏一(十四右)雲。釋此文雲。淨慧隨行諸慧及教法。能向涅槃。對觀諦理。故名對法。此釋同光。亦向觀如次為涅槃四諦不取也(已四諦中滅諦是勝義法。彼已有對觀。別勝法何不爾。是故寶改之)對法釋名。法之對第七境別體依主釋。是論本意。論主先釋法。後釋對。豈非為此。況雜心(二右)雲。諸論中勝。趣向解脫。是名阿毘曇。何求餘釋為。然光記作多重出體釋名。而混濫因明自相共相等。並皆非論意。基對法疏一(二十右)亦多重云云縷說。寶疏判決最有理。慈恩門家之習弊。無理無文但妄分別以欲高妙。然毀壞法門。亂於正理也。如彼因明疏。成唯識疏等諸四句等視可知而已。有人。舉光記·基對疏等多釋雲。神泰雲。奘師雲。阿毘達磨名含多義。義有傍正皆無違也。奘·基·泰·光並皆立之。然寶師(四十九右)引婆沙雲。二違論失者。婆沙第一等(云云。【頭】性相。一體義對。二總別對。三詮非對。四名句對。○因明。一前陳後說對。二局通對。三言許對。四自性差別對。識疏二本(二十二右)二末(六十二丁)三末(二十三)九本(二十七)十本(五十五丁)因明疏一(二十九右)二(十九右)八(十七右)佛地論六(六右)玉水六(八右)義斷(四十七右))今謂。寶師局見何固也。若準婆沙擇取其正者唯是無漏慧根。此論兼資糧何之失也。又雖引婆沙妄加私意以為增減。今引其文(第一(十一左)文)明顯幽致。彼雲。於此等處處經中。以彼彼名說彼彼具。此論亦爾。是阿毘達磨具故。亦如阿毘達磨(已上有人)今雲。有人何狂言哉。此論與婆沙全同。若唯取正並唯淨慧。若兼資糧俱亦爾。又寶師加私意以為增減者。還汝以私意斥寶也。寶師所引。彼論(九右(三行))引八經畢次全文。而乃至於六十行文說四慧等。亦舉彼(十一左(六行))世俗對法結。然汝所引文處處經者。唯是世俗中說彼彼具文。非出體八經。何不具讀。圓暉信光尚於此雲。依寶法師唯說能對名為對法。釋對法名唯依主釋也。(【傍】簡持業有財等)此解甚佳。妙符論也。   (二左)已釋對法(至)法俱捨名者。第二釋今論名(寶科名為是。泰光唯科藏名非也。問頌長行並言對法藏)初結問。二頌答。三長行。此即初二也。頌中初句以二義明名對法俱捨。彼言並指本論。一故通兩。後句結名。   論曰(至)名對法藏。三長行釋。為易了知舉舊論文以當挍釋。舊論一(五左)曰。此論雲何名阿毘達磨俱捨。偈曰。由義對法入此攝。   釋曰。彼文句名阿毘達磨由隨勝義入此論攝。是故此論於彼得稱為藏。復次偈曰。論依對法名俱捨。   釋曰。阿毘達磨是此論依止。何以故。從彼法中引生此論故。彼於(【頭】於是望義。猶如曇鸞往生論註上(三右)是如女人於子稱母於兄雲妹文)此論亦得藏名。以是義故此論名為阿毘達磨俱捨(已上)今文大分為二。初釋初句。二釋後句。初中有二。初釋攝彼勝義故成藏是攝持義。以顯別體依主。此中有四句。初三句正釋。由故言是第五囀聲。彼言欲顯是發智。六足等本論。特加釋對法論言。而亦成名中對法言。便從本論。準此其此言是能攝末論理在絕言。故不煩言。彼此之言下。皆如是可準知。故論更不釋。中者。依聲即簡持義。彼論教中所論義雲中勝義。除去傍義劣義。故以勝簡別。入者。廣韻。納也得也。對出之辭。非唯納入而能攝持令不散失。故更曰攝。是則堅實。如彼樹心能攝持皮葉令不離散名為樹藏(【頭】世親十地論一(三左)曰。何故名金剛藏。藏即名堅。其猶樹藏。又如懷孕在藏。是故堅如金剛如金剛藏)又如地大能攝持物是即堅德。今亦如是。包納而堅實。堅實包納。故曰入攝。為欲顯示如是妙旨。眾賢論師標藏堅實以入攝釋。愚者(【傍】光記圓暉等)不知。故言安此顯頌故字迴上。後此得藏名一句。結此論對彼所攝本論創受藏名。舊論曰。是故此論於彼得稱為藏。如是對法是本論名。藏末論稱。本末差別。能所攝異。乃依主釋義昭昭。屬對法之藏名對法藏論。二或此下。釋依彼故。成藏是所依義。以顯有財釋。文中有四句為三。初一句標此論以本論為所依。舊論曰。阿毘達磨是此論依止。或言不定辭。顯二義差別。含兩意以立名故。此彼言如前。雖可言故頌已顯略。次從彼引生者。示其所由。舊論曰。何以故從彼法中引生此論故。以能所生釋能所依。如子所依母亦是能生。從言第五囀聲。是就事。如前從生死泥(二右初目)此論所有義理從彼發智等中出生故。後是彼所藏故亦名藏者。結本論受藏名。舊論曰。彼於此論亦得藏名。是指上道理。彼謂本論。所藏之言猶言所依。彼即所藏。非謂彼之所藏而所含義。愚者迷之。所藏是所依義。故成唯識二說賴耶三義中有所藏義。基疏釋雲。是(第八)雜染法所熏所依。此識名所藏。既以所依釋所藏。誰異求。故者所以。結上所以。亦者例前之辭。對前此望彼得藏名。以示彼望此論亦得藏名。若於此不成本論得藏名。其有財釋緣何可得。若有固執舊痾難去者。當服治舊論之真藥也矣。第二是故下。釋第二句總結得名。是故者。基二十論疏(下(十二左))曰。是指前。故所以也。孝經玄宗序疏(四右)是故者。因上起下之辭。此有兩意。若依初意對法之藏故此名對法藏。若依後意此論有對法藏得名對法藏。論主恐謂今先依主(【頭】問依主為首論主意在依主乎不爾)以為正意。故於流通頌(二十九(八右))前有財為初。言此論依攝阿毘達磨。而顯無優降。問。此中有財為分將全。答。應分別。謂此是論非經律。則論言自之稱。若爾一分有財。若本論亦是論部非經律。其論言彼本論名。故雲彼對法論中。若爾全分。論言通稱。由是今且略。實可有之。故最初頌雲對法藏論我當說。雖有兩義。全分為勝。已上釋今論訖。次當解正理論。彼曰。此依依主及有財釋(總標)藏謂堅實(與此論能攝義不異。何者堅實故能攝持物。能攝持必其義是堅實。如樹心能攝皮葉等不令離散。是堅實故名樹藏。故義林二末(十五右)釋世親攝論能攝為藏雲。攝持義是藏義。所應知法皆此所攝令其不失。不可謂各別義)猶如樹藏(是唯喻堅實名藏一邊。不具依主之譬。故於此言不安後言也)對法論中諸堅實義(與藏堅實能所遙別勿混。按。賢哲作論為迷方指南。不可施如是濫詞也。既頌雲勝義故。顯宗論雲對法實義故。又正理八十終。如今釋依攝二義時。雲彼真實要義。顯宗四十終。亦爾。由是堅字應真誤。後寫者混於上下堅實之言便)皆入此攝(釋此論是能攝義。既標堅實釋攝入。何是可別)是彼藏故名對法藏(結此論立藏名。釋第二句)即是對法之堅實義(示第六囀依主之法)藏或所依猶如刀藏(是唯喻所依一邊。全非喻有財法。故此言)謂彼對法是此論所依(標本論此論依。)引彼義言造此論故(所由)此論以彼對法為藏名對法藏(示有財作法)即是對法為所依義(總結後釋)有難雲。凡堅實稱唯堅固義。必無含攝義。故十地論一(初左)曰。何故名金剛藏。藏即名堅。其猶樹藏。淨影記(一本)雲。樹藏者。樹之中心。皮膚所藏名之為藏。皮膚能藏。樹心所藏。今以所藏體堅為喻。不取能藏。如是能所藏判決唯在堅。而無能含攝如何。答。取喻隨宜。彼樹藏堅實約堅固一邊。而取所陰覆義。今不爾。約堅而是能攝義。是故法藏心經疏雲。般若等即所顯法。心能顯喻。即大般若內統攝要妙之義。喻人之心藏統極之本也。基幽贊雲。心堅實最妙之稱。甄綜精微。纂提綱蹟○故標貞心以為稱。如是堅固中心即是統綜貫纂義。今亦如是故釋攝入也。然諸註家未覺兩論。謬釋滿岐。傳習之者迷執。由來是久。今須辨消固情。如彼窺基瑜伽略纂十三(初左)準此後說解釋中雲。或此依彼從彼本地引生。即彼所含義今此攝收。故名攝抉擇分。此基釋謬此論此彼所藏文謂所含藏。是故言彼所含義。是則全混初說攝藏依主。所以所藏言所依義未曉。泰疏(初右)曰。俱捨雲藏者。此論一部具其二義。一能攝藏本藏勝義。二為本藏所攝藏。具能所藏故稱為藏。此泰疏亦唯藏是攝義。而分能所為二義別不約所依義。深可呵責。又(一(十二左))釋頌雲。初句舉二攝義。言二攝狂心之甚。又(一(十三右))釋長行後說雲。或俱捨論依彼本藏七論從彼七論引生。是彼七論之所藏故亦名藏。此從能藏相對受名也。阿毘達磨是七論能藏。俱捨是所藏。故雲對法藏也。對法之名本是本論。對此論依彼造。彼本論創得藏名。是所依義。顯此義論言此彼所藏。對彼所藏此論理是能依能藏。然本論為能藏。是一失也。對彼俱捨言為所藏。是二失。光記謂堅實非是包含義別加包含義。豈為不迷。正理。顯宗並標藏謂堅實而釋入此攝。所以是含攝即堅實。又樹藏唯況堅實。非喻依主。然作樹之堅實依主勸示況法可知。非中非也。設為依主樹之堅實同體。今別體。豈得喻顯(【頭】喻取少分。杜順五教止觀(十七右)一分相似故以為言。演秘三本(二十六左)述記四末(八十九左)示分喻遍喻差別。輔行一之三(十七右)大日疏一(初左)雲。取少分相似。又此論三十(十四左)雲。非譬喻是法皆齊)於有財中釋此論者無失。文曰。釋依彼故所依名藏。或此論依彼對法從彼對法論中引生。是彼對法所藏(標所依名藏。以知此所藏言是所依之義)而名藏者以對法為藏名對法藏。有財釋也(是示有財作法文相分明)然釋刀藏曰。此刀以鞘為藏故名刀藏。況法可知。此釋刀藏喻同對法藏。俱作有財故言況法可知。全同依主勸示。此刀以鞘等二句。亦準樹藏釋。示有財作法。故標此刀結名刀藏。圓暉(一(二十三左))雲。光法師說刀為藏作有財釋。誤之甚也。此破允當。若非說刀為藏何不雲以此鞘刀所依故名刀藏。標言此刀。如是言則必是說刀名刀藏。豈有此事(或【傍】分別二十八右人救之。僻執之至)又理應有持業釋等者。全非論主意。論主從元依本論造之。故流通頌曰。我多依彼釋。不可妄雲推功歸本。寶疏。唯依正理二義不加包含最可稱。然解正理迷倒。謂一迷堅實。彼論標藏謂堅實即末論藏名堅實。是能攝。次對法中堅實者。本論勝義名堅實。即是所藏。然迷為樹堅實喻對法論中堅實。又何故略正理即是對法之堅實義依主作法文。若見此文何樹藏堅實為所攝勝義。蓋正理論誤真實作堅實。本論末論俱有堅實言。是故寶師至是誤。二迷樹藏喻。彼樹藏唯喻末論藏是堅實。然總喻本論為樹即藏持業(一失)而將彼造器為樹之藏喻對法之藏(二失)若爾應全有財。取樹藏造諸器其所造器亦呼樹藏故。何是依主。全無理。是何謂哉。次有財中。釋此論及正理甚好矣。釋此論中。先具示本論受藏名。如是創受藏名。是成本名為持業釋將是依主。為決疑故辨持業釋。是等並釋名正統。故基法師於對法疏(一(二十四左))亦全如是。然或(分別(二十八左))曰。而解有財先出持業今案自立。發智。六足固無藏名。有此能依之論而方所依名藏。焉得本論有唯用自持業釋乎。玉石不辨。去光就寶釋名正統將絕。熟思。是於光非謗於寶正。如是固執。皆是懼於三藏嫡傳之風誦。闇於世尊四依之教敕而所言說。又夫釋名不論受名已今當。不言造稱自他俱。而爾時名即致釋名。是故正統基師於對法疏(一(二十四左))雲。亦持業釋。阿毘達磨即是集故。宋僧傳四曰。至於六離合釋義。俱捨宗以寶師為定量矣。亦復未必本論無藏名。善見律一(十一右)雲。阿毘曇即是藏。問。若爾阿毘曇自足。何須復言藏也。答。聖人說法使文句具足。故更安藏字也。由是理題阿毘達磨藏顯宗論。餘一切可爾。且略無。理可有也。豈不宜乎。次述此末論受對法藏名而辨有財。並應理。然全取有財者。應分別。論字屬本爾也。若為末論是一分。次釋正理有財分科作釋最為善也。未辨多財者。破光記作有財於刀藏況法可知。寶師於刀藏喻如理述義。於樹藏喻為謬判。何不對思。又辨無持業為善矣。圓暉唯出包含義去堅實。是所以謂堅實非包含。其謬如前。次有財中破光可讚也。智周義林抉擇鈔(上二十七右)雲。問。阿毘達磨以為所依為依主釋有何過耶。答。理實亦得。俱捨頌雲攝彼勝義依彼故。謂彼勝義者即有財釋。依彼故者即依主釋(已上)。前別體依主故或可有財。後是全有財。何依主。未知依彼依義矣。定賓飾宗義。藥師寺最行集解。凝然義批等類。並皆可思擇。又或人妄附此彼所藏句於國訓。以為有財作法。夫有財法約以為言。用以言。唐土直讀無以為言為有財作法。豈夫可爾。豈得國字為蛇足以辨作法。又雲。包含義著眼攝入。堅實義寄懷勝義。是朋黨心招能所攝混同之過。勝義是所攝本論。堅實即能攝末論。豈可依所攝勝義得能攝藏是堅實。又正理標堅實釋攝入為何乎。因辨藏義(【頭】藏名差別)漢唯藏一言。於梵有多名。玄應音義二十五(初右)雲。俱捨此翻雲藏。則倉庫繭鞘之總名也。含藏義一切以名焉。繭音公殄切。鞘音私妙切。刀室也。藏有多名斯一稱也(刀藏之藏有二義。能攝義入刀攝故。又所依義刀所依故。正理取依邊。今約含藏也)四分律六十(十一右)雲俱捨衣。應音一(十三右)釋雲。俱捨此雲藏。謂蠶藏在繭中。此則野蠶也。同十八(十一左)雲。俱捨此譯雲藏。則庫藏之總名也。而體是蠶繭。藉以喻之也(是等通依與攝)瑜伽十九(八左)雲。如俱捨卵生。倫記五下(二十一左)雲。俱捨者。泰雲。此雲繭。繭能生蠶。佛名身從色身生。如蠶從繭生。基雲。□藏義。乃至色身如□藏。無漏四蘊破□而生。如雞等生。差別亦爾也。無畏疏十四(十四右)雲。法界藏者。此藏梵音雲俱捨。是鞘義也。猶如世間之刀在於鞘中。此藏亦爾。故以義翻也。故此中法界藏者。即是如來所出之處。謂一切如來處在其中也。靜法刊定記一(十二左)雲。通名三藏者。世親攝論第一(三右)莊嚴論第四(五右)皆作此問。彼三(【傍】三藏)及二(【傍】二藏)雲何名藏。答。由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十地論中兩義解釋。或通三義。兩義者。一堅實。二出生。三者於出生中開包含義。如孕在藏有二義故。故彼第一(三右)雲。藏即名堅。其猶樹藏。又如孕在藏。是(【傍】堅義也)諸善根。一切餘善根中。其力最上猶如金剛。亦(【傍】下出生義)能生成人天行道。今此三藏其義亦爾。此十地論一(三右【傍】十地記一(四十三左))釋金剛藏菩薩名文。探玄記九(十一【傍】演義九右鈔三十四上(九右))釋十地品亦大同。曰。藏即名堅者。此顯以金剛為藏非是藏中有金剛。其猶如樹藏者。此喻顯是堅是藏。謂樹心堅密。而(【傍】下出生義)有生長功能。故下合雲生成人天道行等。是釋堅藏也。如孕在藏者。此喻能破而是藏。謂子能破胎而出也(已上)兩師解釋雖有少異。三義自具。又探玄四(八左)曰。藏有二義。一是出生義故在迴向後。出生地上證智故。二是收攝義故在迴向前。收攝諸行。同第三(三十左)曰。藏有四義。一含攝。二蘊積。三出生。四無盡(已上)大乘義章一(十三右)曰。此三(【傍】三藏)之中。各有包含蘊積名藏。善見律一(十一右)曰。藏者是器也。器能聚集眾義也。攝論無性五(七左)世親五(九左)說因種義。俱捨論十一(二左)說三輪中雲。其水即為眾寶種藏。正理三十一(二左)曰。雨水能為異類寶等種所依藏。光記十一(二左)釋曰。水能生寶名種。水中出寶名藏。能生是所依義。猶如種子依。上來諸文總有七義(【頭】藏七義。又有能覆障義次下玄贊)一含攝。二蘊積。三所依。四出生。五因種。六堅固。七無盡。是並世間庫藏之藏具足。今論正用堅固。含攝。所依。出生四義。謂攝入是堅固故。所依是能生故。梵名差別者。梵語雜名(四九左●句●捨。)又(●比●吒●迦)翻為藏。千鬘。比吒迦譯為箱。又阿賴耶藏者。大日經疏十六(二十四右)雲。謂住無藏性而能作有藏也。藏者。梵雲阿賴耶此翻為藏。或雲。宮室舍宅之義。如世間舍宅。一切眾生各隨己分安住其中。既有此窟宅即有善惡含藏。不能自出。如來已離如是阿賴耶窟宅。故雲無藏住。法花玄贊三(五十丁左)釋如來藏雲。藏是含藏。因性義故。又(五十一右)雲。藏是覆隱。因性義故。又(【傍】同上)雲。前藏有四。一能含藏。藏謂阿賴耶識(【頭】光師百法疏上(五左)雲。阿賴耶此雲藏。亦名為宅。宅即攝持諸法。義即貯積無遺)如庫藏等(準無畏及此釋。阿賴耶有含藏義。能藏是能攝含故。由是六合釋法式釋賴耶雲。藏取含藏用。或人(【傍】分別二十右)能藏與含藏梵名別未深思者。卻自不思義通局也)二能生德藏。謂報身種子。如穀種等。三能覆藏藏。謂煩惱等。如土覆物。四能顯德藏。謂法身佛性。如金性等。成唯識疏二末(八五右)雲。阿賴耶者此翻為藏。藏具三義。如論已說。義雖具三正取唯以執藏為名。已說者。成唯識二(【傍】十二左)曰。此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謂與雜染互為緣故。有情執為自內我故(疏二末(八十四左)具釋)俱捨十六(十五左)引契經雲。佛告大母。諸所有色。汝為因此起欲起貪起親起愛起阿賴耶等。光記十六(三三左)雲。阿賴耶此雲執藏。貪異名。又有揭訶之藏。無畏疏十四(十四左)雲。示現如來平等嚴藏者。此中藏者梵音名揭訶。即見流出無盡莊嚴。奮迅示現不可窮竭。猶如大寶之藏。又有櫱□□椹□□□□淪聾□□□□□□□□□□□□□飲忝活撮悹v□□□□廉婟□□氡□醣|諍譥瑁r珣□譨□寶鋨珣‥臦迭憬壕D□熒□嶧驉璃p韣¥薊蒝L□耤□|□□G□牷慼慝□□H□□J□□□□韣§□G□□□□J□□禳慼撥炕敷碞諢慼慼慼模瓷撙式暫J□□醋□□□胥襛□□□□腄慰D禳慼樑X□艤靨襛□□|□珨□□軥□¥粞r臨珧齱慼慼慝□□□琚龤嚐□□□迭慼摹z寶珵斮全耦□晬D炕慼慼慼慼慼掛薄槽嘔活慼慼慼慼慼慝□□G□薤□□補H□|□□□腄慰D鞏□□□意礡慼鶵╮慼慼敷漶慼慼樁p蔤□□□□□楫□□□蛖L穫□□□□□□□   (二左)何因說彼(至)恭敬解釋。已下三釋第四句對法藏論四字。已下第三釋我當說三字意。頌前問有二。一問本論起因。有何因說彼六足等對法。是問勝用。故舊論雲用。二問今釋誰先說。有誰者先說彼對法。而(【頭】寶窟下末(四十一右)返前起後之辭。是與奪時(三左三目)又(九右初行)今而。韻會(【傍】論吾學而時習之)雲。因辭因是之謂也。猶乃(論十右初目)同(十左二行)有亦義論二(九右五行))今論主敬釋彼耶。是先言對今。先今相對。今字舊論作法師。舊論曰。此法其用雲何。何人先說此法。而法師(【傍】當此論今字)恭敬欲解說之。正理一(三左)曰。此論所依阿毘達磨。何因故說。誰(【傍】第二問)復先說。雖(【傍】通妨)不應問說對法人。佛教依法不依人故。而欲必以人為量者此及前問。顯宗(一(十左))雲。彼何因說。誰復先說。雖(【傍】下通妨)不應問說對法人。佛教依法不依人故。而為開示說對法因。彼能說人。亦應顯了。正理顯宗其與奪別。正理。一類人欲人為量者致第二問。顯宗但為示能說人問。又彼兩論與此論其後問意別。故彼論無而今解釋兩句。何故爾者。彼但欲示先說人無意於今釋。由是頌傳一字彼所厭離。今舉先人而示今論說意。故傳字最要。諸註家未辨者未足也。光記科雲說意說人。後問不但說人未也。寶同光非也。   頌曰(至)佛說對法。後頌答。通前兩問。謂除傳佛兩言餘總答前問。於中初兩句敘擇法勝能。第三句伸有情苦海(【頭】世間有情器智三。止觀五一(七十八)五二(四右)釋論三(二十九)宗輪疏(十一右)開解鈔十四(二十九右)二十三(二十五左))因此說對法五字正答問。為令有情斷惑勝利說對法論。婆沙一(十四右)廣問答發智勝利也。又加傳佛字。傳佛說對法五字答後問。於中佛說對法四字答先說人。傳一字答而今已下。意今解釋是佛說。展轉傳說以釋。即表非親聞佛說而決智不生有疑情。而總讀而自答兩問。故正理曰今當總答。泰疏雲。二句答初問。後二句答後問者非也。傳言不信之辭也。故正理一(四右)曰。經主稱傳顯已不信阿毘達磨是佛所說。何緣不信。傳聞尊者迦多衍尼子等造故。不說對法(【頭】顯宗(十一右)雲。經律二義隨文結集。唯對法藏隨義結集。如說諸有結集義言於律及經。彼為殊勝。隨佛聖教結集對法。是佛所許得佛說名)為所依故。如世尊(【傍】雜事三十七初右)告阿難陀言。汝等從今當依經量。諸部對法義宗異故。正理廣救。由是顯宗(十左)改第四句曰。為寂(【傍】寂滅義)大師說對法。除傳言思之。泰疏雲。論主不皆信諸對法。師所說悉得佛意。故言毘婆沙師所傳。若傳之有謬則失不在我。論主後破彼執。故先置此言也。然麟雲。此意雲。法本佛說。由上因緣諸聖弟子乃傳世尊所說對法。故名傳說。此傳說言非表不信。與餘不同。此釋謬解。有人云。凡此論傳說言有三例。一所說法門佛意難測故言傳說。非表不信。亦非謂婆沙論家傳說。如言傳說有情愚有三種(第一(十六左長行))二婆沙論家展轉稟承故言傳說。非表不信。如言傳說分別有三種(第二之五左長行)三論主所立不同有宗表自不信故言傳說。如說傳說是明闇(第一之二十一左)然今偈文含兩意。一非表不信。但敘羅漢傳佛對法。故長行雲。因此傳佛說彼對法。二表不信。如正理釋。長行雲毘婆沙師傳說如是是也。今雲。此猶預之甚矣。凡此論本頌傳說。並皆表不信。無一不然。而汝以長行二文例頌。圓底方蓋之失。亦復彼二文亦是專表不信。何者。佛意難測。而對法師立彼彼義難取信。故安傳說。豈非表不信。又傳說分別略有三等。專是不信詞。故至論四(十二右)尋伺。經薩大諍。然婆沙家展轉傳說非表不信者。此展轉傳說義即不信。謂對法師展轉傳說非佛親聞故。汝未知不信為不信也(【頭】傳說。此論始終皆表不信。凡文勢有三。一在標時唯雲傳說。一(十六左)同(二十一左)二(五左)同(十九左二處)(三初右)四(三左)五(十一右)十(八右)同(八左)二十八(六左)二結文時雲傳說如是。第一卷(八右)二十三(九右)等。或雲毘婆沙師傳說如此。一(三右)同(五右)三(二左)等。或雲毘婆沙師所說如是。一(十五右)二十四(十八左)二十三(十七左)二十五(十四左)若不強表不信必雲毘婆沙師作如是說。一(八左)三(十右)五(二右)等)。   (三右)論曰(至)說彼對法者。有總別釋。此初總釋。此中彼者彼發智等。由是傳言是婆沙師傳說之字。謂毘婆沙師傳說彼發智等是世尊所說而言故。是不信基。何者唯婆沙師傳說言佛說而已。實非親聞佛說故。   (三右)欲令世間(至)如理揀擇者。後別釋有二。此初釋說因。於中初二句正敘說因。釋頌第三句及因此。離說下。反顯通妨。釋頌初兩句(光釋為是。寶。義無失。科非也)。   (三右)然佛世尊(至)傳說如此。二別釋傳先人說。釋最後五字有四。初示佛散說通妨故云然。二大德下。敘弟子結集。三猶如下。示例四毘婆下。釋傳言表不信。若依舊論。鉤鎖連環如水順流。彼雲。釋曰若離擇法覺分。無別方便能除滅諸惑。諸惑能輪轉世間於生死海。由此正因欲令弟子得簡擇法故。大師佛世尊先說阿毘達磨。若離此正說。諸弟子不能如理簡擇真法故。次雲佛世尊處處散說等(云云)如今。   大德法救所集無常品等。有稽雲。姚秦竺佛念譯出曜經千章法句。宋天息災譯法集要頌經是也。普光曰。印度現有梵本流行。殊不知翻傳已久。適見其陋已。無常品居首舉之等攝餘品。普光曰。等空無我等。可謂不知而解者矣。僧叡出曜序雲。出曜者。婆須蜜舅法救菩薩之所撰也。集比一千章立為三十三品。名曰法句。錄其本起繫而為釋。名曰出曜。出曜之言舊名譬喻。是或出於譯者之說。然其本起為法救撰者非矣。經第六引僧伽羅剎修行經。其文出修行道地曉了食品。僧伽羅剎去佛七百年。出佛行經序。故知本起乃後人所蒐輯。不出於法救之手者審矣。宋譯本無本起。舊婆沙(第一(四右))直言法句。而不言出曜或譬喻。可以見已。吳譯法句經(【傍】全二卷)開元錄(二十三之(四十五右))據舊婆沙以為法救撰。貞元錄等襲之。不稽之甚也。經序言五部沙門各撰法句。不言誰某撰也。何從得知法救撰乎。婆沙所引品次不同。諸錄混而一之非也。大氐歷代撰錄者。襲傳習之謬。未曉其非。讀者不可不察也。按晉譯(【傍】西晉法立譯)法句譬喻經(【傍】全四卷)與吳譯法句經同品。而錄本起為異(已上有稽)今雲。出曜序。舊名譬喻者。指法句譬喻經可知同本矣。品次不同何足可怪乎。不言五部沙門中誰撰。而其義同者亦是不足怪也。   (三右)何法名為(至)說對法耶者。自下第二正宗分。大分為二。初有三頌。總標綱要分後諸頌。並別釋差別分。初三頌中。總取漏無漏則界根二品標。若取有漏則世業隨基本。若取無漏則賢智定根元。光記分句配。鑿之至矣。光記雖三釋初解意為是。若不為總標無下諸品所從來故。猶如中邊論初頌標下七品。總標屬前。聖教常也。初二句正問。後二句唱牒前文。故正理一(十一右)曰。傍論已了。如上所言為令世間修習擇法說阿毘達磨。何等名為彼所簡擇。頌曰。顯宗一(十一右)雲。何等名為所思擇法。世尊依彼說對法耶。頌曰。雖句前後。其意並同問所擇法。今此頌前問起。此中(【頭】此中玉水二(四右)四義。引清辨燈論釋。述記一本(二十六右)理門(初右)發端簡持二釋。玉四(十三右)簡持只且明正。今三中助空。故雲此中)彼字。光初釋唯無漏惠。後通有無漏。初釋同泰。並非也。此唯所擇雲彼。如言彼對法。對此能擇。舊論曰。何者諸法是所簡擇。為令他簡擇彼法佛世尊說阿毘達磨。或准舊論他言。彼是弟子。對世尊故。   (三右)頌曰(至)別得非擇滅。須知二門。謂漏無漏。有為無為。如成唯識三性二門。問。何故標漏無漏不為無為。遮執引進廣狹別故。謂為無為唯遮常執不能遮餘。二有無漏故。若約漏無漏廣遮四倒。故法勝毘曇一(二左)頌曰。一切有漏行離我樂常淨。或此論品次依法勝論。從彼說故無別所以。最後句言別得者。異擇滅得故雲別得。非隨不生事其滅各別。故舊論頌。別有非擇滅。長行雲異擇滅有別滅。此長行亦云得滅異前。   (三左)諸漏於中等隨增者。此釋有為名有漏。結名頌顯。故略(【頭】略有總□□□。今總略也。對疏二(四十七左)義林五末(十五)演奧抄十(二十八)大日疏十五(四右)顯易十二(十右)一名略。二義略。無差別疏(十二左)要略。省略。涼抄三。十四下(六十八右)三義語總。法總。意總)於此。光記釋等有兩釋。初依正理四十九(二左)文為互相義。後任當文為平等義。寶疏同後。圓暉取初。今雲。約義如初。依文如後。二義並得。而解此文應依後釋。寶疏廣論隨增之相。辨所緣相應差別最為是也。至辨漏義未詳。有其四失。一分傍正失。婆沙四十七(十左)作六義。謂留住義。淹貯義。流派義(鞞婆沙雲漏義)禁持義。□□□飀□餺□飀□寮茶飀□v□餺□雜□□□餺褥j□□□送膳□□褸□□駕餽茶飀□□□飀□□□飀□□飀□姾飀□駾飀□□聾□□□□駉□觬□飀□餽奈□□□驅□□□觚楂□□□□□□餺□□□□□騫槫□馵□□飀□□□饇□□□磊□□□餒□□□□裀□餽□□□□□□磻□□□餺□□□縷□□□□□□□□餽露□□□□囊埤□□露□□□□□榵□妧□□欖□禖孌□褓□馵□□□□榵□委玲□杻□榵□□□妧□□□□榵□□婠□□□□□榵□□□妧□□□詛□□□□□□□□□□餺□□□□襼□□驂□□□榵□□□□襼□□馭□□□榵□□□□□□□□□□□□□褥j□□□□□茶飀□姴□榶妧□□計□□列馵□□□□饅襐□靈□□孌□露□褓□龍□劣□□禮□□□□羚覛祿□檢□誁□□□□靈奮□覛逆□□鷺□□龍□□□驒□□□□□□U埤□□□□□霸馳妘菉□□□□姴□□□異□□□□橛褓□j□□□黎□□菉□□□□□□奐□□□□駾餺□埤□□□襢穠馘列駾飀□婠□□□□□□襢禕□□□□□□褸□□□毼□□□□襢禕奐□□騫□□□椸□□□□□□□姘□樘□□□□□□妖□□□□襢禕埤□騺□□騫覓粿□□□縷□□□□□□□□靈□埤□离率霸飀□□異□□□襢离□奐□□襢逆□□□騪□□□□襢逆□□□槸□□□□□□奈楈婇□□霸驚襢祅榼□襢祽□□□□离輦列飀□□□□□□晏□□□□異□□离魯□飀□菉□□□□□□襢息□□□□□飥□□□□□□裀□□□□□□□□□□□覭□毼雜□□□□□□駕□□□□离吝□蘋楚慼慼撢牷澗s□□飥□□ヾ慼潔牷慼慼慼撫丑慼憤楚慼慼慼慼潼銦慼撢牷慼潘a□饋榜□□□□离鹿榖禕奐□□□□□□□□餘□樿樈祽□楢溘牷慼慼慼槭O□吝驒□□□□□祽□詁奐□□靈埤□□駕□□縷□□□裀□□□粿□□□馜□□□□□□□□檢□□□F聾□□□□毼餺□□□魯□飀□□糖□埤□□□□驛粿□□□□楦□禜騃□餞槭飀□□□□□□□□□埤□縷□霸送□□□埤□  緣滅道諦(至)故非有漏。光記三解。初生義有過。寶破雲。唯正文不正義。是最為精。雜心一(六左)釋。若隨諸煩惱。聖說為有漏。頌曰。諸行從漏生。生漏故漏處故。是故說有漏。第三義非也。法勝不說滅道為有漏故。第二義為通妨是會論。舊論曰不可為返質難故。   何等為三(至)擇非擇滅者。道諦已表名故不徵。二滅未聞故更徵之。   於略所說三無為中。光記從事數多。今但三故雲略(非也。於中言釋頌此中故)寶疏。但列名未釋故雲略(為正)顯宗一(十二左)雲。次前已說。其道聖諦後當廣辨於略所說三無為中(正理一(十三左)全同)無畏疏十五(四右)雲。於一言亦具一切義味故名略說。   T64002601.GIF   (婆沙(十左)世友曰以佛說虛空故知是實有)。   虛空但以(至)色於中行。初二字唱名。次六字標體。次二句所由。後一句示相。寶疏盡理。光記粗陋矣。有人以頌無但字袪寶師者。卻未知論意。何者。頌文窄故。於長行具簡亂。猶如下(四左)有離名有永離義。問。無礙(【頭】無礙言簡色法。為性言簡心心所等)與無障有何別為標釋。答。礙說文止也。又拒也妨也。障壅障。說文隔也。今質礙義說名為礙。是約自體以顯其性。更為簡別空界無礙說無障故。是約業用無障能所故。猶欲令知虛空相舉能行色顯所行處空。色於礙中不行故。於中之言。是所依聲。光初釋優後二非也。   (三左)擇滅即以(至)名為擇滅者。顯宗一(十三右)曰。或有是滅而非離繫。為簡彼故說離繫言。品類足一(七左)曰。非擇滅(【頭】思擇滅非思擇滅真諦譯四諦論三(三十丁右)舊俱捨同今。只雲擇滅非擇滅。宋僧加跋摩譯雜心九(六右)雲數滅非數滅)雲何。謂滅非離繫。一切有漏若不離繫必不證滅。定是離繫方證擇滅。問。若爾。論二十(九左)何故作如是說。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諸事已斷。見集所斷遍行隨眠若未永斷。能緣此者於此猶繫。及修道位。隨何道生。九品事中。前品已斷。餘未斷品所有隨眠。能緣此者於此猶繫。斷非離繫。如是應知。雜心論九(十一右)亦復如是。準此文。苦智生斷。而未離繫應不證滅。雲何離繫為性。答。會此難光寶有異。光約五縛強弱。寶依自性緣縛二斷。今謂。寶疏二斷最為盡理。何者。苦智已生。苦諦諸惑及同一果(【傍】同一果四相)並得。自性斷即證無為。是約自性斷。然與集下遍使猶所繫。此是所緣縛。至集下遍使斷時。方於彼法上發離繫得。是約緣縛斷。由是今據自性所緣二斷總說離繫。無全不盡。下文依緣縛乃說之。並不相違。故今言滅以離繫為性。不雲斷皆是離繫。問。若爾至斷最後品時應得二種滅。謂斷苦下十惑時斷惑得故。依自性斷得滅。苦下七種遍使已縛所緣色等今能縛(【傍】十惑)斷故。雖於境可得滅。其境為集下四遍使猶所繫未究竟故不得滅(【傍】於境)於滅道亦復如是。而斷集下七惑時同時得二滅(【傍】於能縛及境)由斷七故。依自性斷得擇滅。而亦於四諦境離遍使縛。故於彼境亦得滅。遍使惑唯苦集二諦故。豈有此理。答。最有此理。能縛雖是一。義門各別故。繫不同故。故正理論六(十右)雲。阿毘達磨諸大論師依經所說立二種斷。一自性斷。二所緣斷。若法是結(惑自性)及一果(生住等)等(得也)對治(【傍】能對治苦智)生時。於彼得斷名自性斷(此文諸煩惱。及同時生等。及得斷時方名斷。是於惑自性得擇滅也)由彼(惑得)斷故於所緣事便得離繫。不必於中得不成就名所緣斷(已言由彼斷。約斷惑得。故知是斷一惑得二種滅也)此中。一切若有漏色。若不染污有漏無色(善及無覆無記心心所法)及彼得生等法上。有見所斷及修所斷諸結所繫。如是諸結漸次斷時。於一一品(諸結)各別體上。起離繫得時。彼諸結及一果等皆名已斷(是別釋自性斷。即唯於諸結自體上起離繫得。未於境上發滅也)彼有漏色及不染污有漏無色。並彼諸得生等法上(此舉所緣。前所舉不異。應思此矣)諸離繫得爾時未起(若約苦下惑斷時。於苦下境起離繫得。然苦下境為集下遍使所繫。及修惑隨斷隨為後未斷惑所繫。故於彼境上未起離繫得)未名為斷。由彼諸法唯隨彼地最後無間道所斷故(已上。此最後時亦得二種滅。謂斷第九品惑及得故談無為。而於前八品已斷法畢竟離繫縛。故亦於彼得滅)由是二斷得無為分位明也。問。論十九(十五右)說相應所緣二隨增。十一遍使緣自地五部。餘非遍行唯緣自部。說為所緣隨增。隨何煩惱於自相應法。說為相應隨增。斷彼二縛所得擇滅其相如何。答。彼約二隨增未依證滅。若論二斷。斷相應縛及彼得等則為自性斷。斷所緣縛則為緣縛斷。於彼彼境其能縛數多故。未至最後品於其境上而離繫得不起。故與自性斷有其差別。然泰光立自他強弱。勞會上(【傍】上論)下(【傍】下論)違。而違諸論背正理。今當辨白其非。略有十二非。一於聖位見道分九品失。於何經論。入見道者作九品別觀。下文言九品。又論二十二(初左)雲。頓斷九品見所斷故。非正斷證故。故寄修且言之。二同部同品立名未盡失。謂於苦諦有九品。上中下各有三故。餘三諦爾。且苦上上品為主(【傍】上上)則九品同苦諦故名同部。集等異苦名為異部。苦一種惑皆(【傍】十惑)是上上品故為同品。上中品已下八品為異品。異上上故。如是為同部同品。同部異品。集下上上為異部同品。彼上中已下為異部異品。餘一切皆如是。上二界亦復爾也。如上上為主。若中上為主。此為同品。餘前後八品為異品。又於集立主。集為同部。前後苦滅道為異部。餘一切準例亦爾。然此立名不成。苦下十惑各有九品。以同上上故名同品。亦同上中乃至。同下下故悉是應同品。豈有異品。若言相望不定者。皆是同品。皆是異品必不成雙立。何雲同部同品異品是二俱強。三相應所緣強弱不成失。彼已斷證各別(【傍】於能得滅於所得滅)何故論力弱強。四同異品勝劣不成失。上上品爾時同品力強。又或時為異品。何故為力稍強。五見修不齊失。同(【傍】見修)立九品何故於見同部異品為強。於修是弱。六互奪相亡失。於見一品斷為其因者則九品別開不成故。七設又(三八左)解。就異生同部異品為劣。前問約聖人云苦智已生。豈可約異生。八令論未盡失。若所繫尚劣故得滅。何故言離繫為性。九違諸論失。如寶疏(六五右)辨。十不斷得證滅失。十一未斷集下遍使。而於苦諦下於所緣法證滅失。十二於滅道二諦辨五縛失。於彼無遍行惑。何可得言異部異品能繫而劣。故神太師但約苦集二諦論自他遠近有人(【傍】高嚴)雲。凡五縛建立。為會論文前後相違成立擇滅離繫為性義而已。是印度毘婆沙師口授相傳說也。若無此二縛五縛通釋則毘曇一宗法相。□塞而不可通。豈不巧妙之口傳哉。玄奘門下普光一人受俱捨密誨。信哉此言也(今雲。此依人不依法之愚未除者乎。違理口傳豈足憑哉。前後論文相違。唯是自性所緣二斷善能釋通。故寶疏二十一(十八右)同(二十一右)亦辨得無為而破光記。汝未曉此旨。故偏信光非理卻遣寶師妙理。豈不哀乎)蓋於斷惑證理中。自性所緣二斷就斷惑明斷道差別。相應所緣五縛就證理辨離縛強弱。彼立斷道通軌。此會論文相違。意趣不同。水火不啻。雖然斷惑必有證理。證理必依斷惑。故二斷通斷五縛。五縛皆通二斷。此即二斷五縛其義不相同而亦不相離者也(今雲。斷證義別不離聖教所定也。斷惑而必證理。而諸論中無如是判文。今案指掌。若其五縛與二斷不違者止。既違卻故不能依信也)寶師不深察此所以。謬思五縛法相是明斷道差別。謬見一起視太光二師所立邪而不正。遂認己見以為律令(今雲太光欲明證理而雲遠離二縛雲斷前三。豈有不斷而證理。斷證一雙。故寶師亦約一雙破斥之。汝欲救之雖言證理而豈不言斷。若言斷惑何不自性所緣二斷)疏一(五十九左)雲。七十五法中以擇滅為體(云云)今謂。妄哉亦應言虛空以虛空為體(已上)(今雲。汝還是妄也。寶師非令知擇滅體相言以擇滅為體。何者。七十五法中五字難消故。既不言擇滅以擇滅為體。何例難虛空以虛空為體。按此以擇滅為體之五字。欲顯示七十五法中以擇滅為一法體。非欲示彼體相。如有已下具示體相故)按如有人依人不依法。故固執三藏相傳漫破斥寶師深理之義。今當袪除固執。彼三藏者是為如來智者。將為異生學者。若言如來智者。彼意生儒幢之翻。隨墮八時之譯誤如之何。若言異生學者。其相傳豈可是全信。且光記始末無一有謬已。既其參差夥多。何事於受密誨。豈於僧傳如俱捨之宗以寶師為定量之文何。   (三左)擇謂揀擇即慧差別。詳曰。慧之功能名為差別。舊論一(十右)曰惠勝類擇慧用故。論四(三左)曰。慧謂於法能有簡擇。又(十六左)曰。雲何名差別。謂有無間生果功能。寶疏得論意。光記兩釋並失立意矣。雜心九(六右)廣說三無為。名為數滅非數滅。數數勤行慧斷惑得。婆沙三十二(五右)釋名有三復次。第三雲。此滅不要由數數抉擇苦等得。故名非擇滅。   (四右)如牛所駕車名為牛車。左襄十四年注雲。雞方鳴而駕馬於車。法華譬喻品雲。駕以白牛。立世毘曇八(九右)雲或以牛馬駕於車乘。如是諸文並皆牛馬為能駕。其車即所駕。本論及頌疏國訓非也。   略去中言故作是說。光唯屬喻非也。當舊論以略說。故但稱擇滅之文故。   (四右)隨繫事別(至)繫事亦爾。入阿毘達磨下(十五左)雲。此隨道別立八十九隨。斷遍知立有九種。若隨五部立有五種。又隨果別總立為四。謂預流等(云云)婆沙三十一(十四右之十六左)有七說。今第七評家隨繫事別。   (四右)依何義說滅無同類。婆沙七說中第一雲。有說一物。即此義。神泰一(二十左)寶疏並雲正量部難。光記但為難。正理。顯宗只雲有作是說。今雲。同正量部之有部異說。不必彼部。稽古。此經出中含五十八(八右)法樂尼經。今披讀彼雲。問曰。賢聖涅槃者有何對耶。法樂尼告曰。涅槃者無對也。涅槃者以無緯過緯緯滅訖。此不順今。此法蘊足三(二十一左)舉有頌中。雲滅諦無同類。彼應契經。   依滅自無(至)非無同類者。雜心九(六左)曰。此無自分因亦不與他。苦法忍及眷屬雖無自分因而與他自分因。   (四右)已說擇滅(至)但由闕緣。第三釋後二句。明非擇滅有二。初正示。後辨得二滅差別。初中有四。一結標。二謂能下述釋。釋第十一句。三得滅下解名義。釋第十二句。四但由下明得緣。初略示。如眼下示事。此即初二也。此依舊論分文。彼(七左)曰。能永遮未來諸法生。異於擇滅有別滅。說名非擇滅。不由擇力得故。雲何得。因緣不具(【傍】今但由緣闕也)故。譬如意識及眼根緣一色塵起。是時餘色聲香味觸等悉有即謝。五識聚不能緣彼為境更生。何以故。五識無有功能緣過去塵為境。是故識等有非擇滅。由因緣不具故。永言釋頌畢竟。是決定義。故正理。顯宗雲定礙。今言永者。一礙則彼法永不生。   非如唸唸滅法前不生念必無後時生故言唸唸常能礙。故言能永不言永能。問。能礙何者。答。其相難知。故下示其事。謂眼專一色爾時耳等不生。以眼能礙耳可生故。是時耳得非擇滅。非能礙是非擇滅。無作用故。以常法故。今寄能礙以示其體。體尚難顯。故約得辨。是故言得非擇滅。不說言名為非擇滅。婆沙三十二(五左)有三說。謂通三世。唯過未二。唯未來一。於中評家唯未來。故今亦云當生。   (四右)得滅異前(至)得不因擇者。三解名釋最後句。謂得此滅者。異前擇滅由擇力離繫得滅。故名非擇滅。非擇者。遮前擇滅由擇。此滅即非擇。持業得名。如無尋無伺即地名無尋無伺地。寶師為依主釋。誤之甚矣。遮詮名何求表詮乎。得不因擇者。述上所由。如舊論雲不由擇力得故。光記兩釋。初釋非也。後釋為是。寶亦爾。故舊論雲。異於擇滅有別滅。說名非擇滅。婆沙三十二(五右)雲。問。何故名非擇滅耶。答不由擇力得故名非擇滅。非擇果故。麟雲。此有二釋。一異前擇滅別自起得名為別得。二緣闕位中證非一品。別別而得名為別得。如前擇滅隨繫事別。後釋為勝(已上)今雲。前釋為是。   (四右)但由闕緣(至)得非擇滅者。四明得緣(挾舊論知)舊論曰。雲何得。因緣不具故。今雲但由闕緣。婆沙三十二(五右)雲。若爾(不由擇力)由何而得。答由緣闕故。如對一方餘方所有色聲香味觸等境滅。於彼能緣心心所法。由緣闕故畢竟不生。由此不生得非擇滅(二由字留意。)準此等文。此論唯一緣(【頭】別問答得緣中。只約緣闕。故知婆沙本義但是一緣也)問。頌雲礙當生。釋雲永能礙亦云由闕緣。豈非能礙闕緣二緣。又正理(十四左四行)雲。有法永礙未來法生名非擇滅。顯宗雲。有法永遮未來法生名非擇滅。非但緣闕便永不生。如何。答。此論雲礙異於正理等意。謂。今雲礙即是眼。眼起緣色令耳等不起。是故能礙能闕緣是其眼。所礙所闕即當生緣。然據義言。由眼能礙闕耳生緣。由緣闕故不耳得生。由耳不生得非擇滅。如是據義展轉三由。婆沙說二由而展轉。故雲永礙雲闕緣。並無妨。其本唯眼一法故。   然眾賢論師以世親論主以經部無為無體破有部實有。若但闕緣其難不免。故轉婆沙本義別立礙用。故正理雲。此法實有。後當成立。後者十七(二十二右)雲。今應思擇非擇滅。此中經主所辨相言。離擇力由緣闕故。餘不更生名非擇滅。如殘眾同分中夭者餘蘊。   且應詰彼(乃至)由此決定非唯闕緣名非擇滅。然別有法得由闕緣。此有勝能障可生法令永不起名非擇滅。依此文定知。此論但闕緣一由。據古薩婆多。正理。顯宗。二緣別立能礙。應是新薩婆多。然普光令此論同顯宗二緣是何謂哉。寶師以理教成緣闕一由斥眾賢可謂其學精微。又有眼目焉。發智。六足。婆沙等中。何處別立能礙勝用。若有其勝用豈可得說無作用。麟記評寶光雲。然此二說難可偏依。有傳。羅什法師存於舊解。(【傍】光師)今詳。新(【傍】寶疏)雲無為無用。理但可然。論文但字未必證誠唯一緣義。然此但言為對前滅由擇力得此不由擇。是故且言但由闕緣。何妨當生更有餘緣共證。如言無尋唯伺。豈無受等所餘心所。然舊言送得與行者有大過失(已上麟記)有人朋之雲。今頌無但字。舊論亦不由簡擇得故。雜心九(七右)雲。以前無方便而滅故說非數滅。準此等文。如麟師辨但字不成證。如此論。婆沙。正理。顯宗等。言礙當生。其文分明。羅什等師存於舊解。蓋為此也(已上)今雲。迷之甚矣。正理。顯宗既斥此論。豈得令同。又顯宗雲。若法能礙彼法生用。此法離慧定礙彼法。令住未來永不生。故名非擇滅。非惟緣闕便永不生。正理亦云。非唯闕緣名非擇滅。然別有法。如是唯豈不簡餘。如言無尋唯伺者。尋伺二法中。共契以簡別。豈可例今。問。入論下(十六右)雲。有別法畢竟障礙未來法生。但由闕緣非由擇得。緣闕亦由此滅勢力。故非擇滅決定實有。準之。非擇滅有勢用如何。答。世親論主往昔遊學時既以經部難詰有宗。悟入由此為此轉計。所以知轉計婆沙雲。能緣心心所法。由緣缺故畢竟不生。由此不生得非擇滅。既由不生緣得非擇滅。不言由非擇滅法是不生。又光(四一左)通三世者非也。寶約法及得各辨寬狹。闇斥光釋。最好矣。故婆沙三十一(十二左)雲。擇滅於三世有漏法得。非擇滅於未來不生有為法得。示事中。眼是眼根。眼識必具。意謂意識。舊論曰。意識及眼根(【頭】五事論下(初左)具也)問。但應眼足何更雲意。答。意識通三量。緣三世非世。今取比量一分。下言等取一分意識現量邊。不爾者簡亂不成故。是故正理一(十四右)雲一分意識身。五識身者。舊論雲五識聚。是集聚義也。非體依。寶疏初釋為是。後非也。光記三釋並非也。初釋同寶而不分意為異。   (四右)於法得滅(至)過現生法。第二辨得二滅差別。正理。顯宗無此四句。舊論雲過去現在定生。似過現之生法如何。答。非擇滅唯在未來不生法。未來言簡過現。不生言簡生法。由是今過現者。已生正生故無非擇必。生言顯未來生。故三法各別。是故婆沙三十二(六左)有此四句。初句雲。過去現在及未來可生有漏法。第二句雲。未來不生無漏法。第三句。未來不生有漏法。第四句。過去現在及未來可生無漏法。   (四左)如是已說(至)何謂有為。大文第二別釋差別分。於中分為八品。初界品有二。初明名體。後(【傍】第二卷初)諸門分別。初中有二十二頌。於中初二頌總明五蘊。後二十頌別明蘊辨處界。初中一頌總明有為體名。後一頌別辨有漏異名。初中此結牒問起。是問有為體。故曰何謂有為。如先何謂對法。不言何義有為。舊論雲。何者是有為。然光記明有為異名者非也。   頌曰(至)有事等者。初句標名。次句出體。下半異名。上漏無漏。今為無為。故隔言又。一切有為悉取言諸。然惠暉雲。上列名。今出體。故雲又諸者非也。恐濫無漏五蘊(【傍】婆沙七十四(十六左)大乘。大般若五十四卷)故簡以色等。正理雲。為別戒等。故言色等。如是初蘊。豈十八界可立品名。有事者。舊論雲有類。釋雲。有因故名有類。類以因義故。等言。舊論無之。而有離下雲及。光記等有果等(正顯泰寶無釋)今雲。更有無常世間有行等名非一故雲等。雜心九(初左)有從緣生及因。有因。有為。說處。並道。有果七名。有因此有事。說處此言依。有為如名。餘四名是今所等。   論曰(至)如乳如薪。舊論具列而無初言。今為顯次第殊雲初。次第之相如次後論(十七左)及婆沙七十四(十二左)有七復次釋。舊論曰。無緣及一緣。今舉一緣況顯無緣。如乳者。正理曰如乳房。而光記雲在乳房中等。未詳。取多喻舊婆沙三(九左)雲。二喻無別。欲因二喻明一義令分明故。新婆沙五(五左)(云云)多說。   (四左)此有為法(至)當行性故者。世謂三世。路謂道路。是遊履義(【頭】道路遊履義。所依義。此論二十五(十一左)識論一(二十三右)二本(四十七左))或依止義。世是有為所行路。世即路並名三世。諸有為法能行。全取所行世路以為自名。有財釋。如對法藏(光初釋及寶釋為正)已正當言釋世字。行能行釋路是所行。性者指有為法。舊論曰。諸有為法有已正當行故名世路。是全有財。   或為無常所吞食故。或者。舊論雲復次。正理雲有說。為者所為第四聲。無常者釋世。所食言釋路。路者名有為法。時無別體依法而立。此有為法與三世之所遊履路。第四囀依主。寶引真諦釋。最為正。正理雲。無常之所吞食。之言。豈非依主乎。光為持業釋。非也。證真諦亦非也。無常者三世移轉義。所吞食者有為法與三世而所遷流故。故光釋非也。違文義。   或名言依(至)即名俱義者。為簡名及義並為依計殊雲名俱義。而不但言義為顯示是名相應義非道理義加以名俱。俱(【頭】同時俱前後俱婆沙百四十四(十二右)光十七(十右)俱捨七(十四右)婆沙十一(八左))者相應義。成唯識四(二十九右【傍】五本(三十三右))雲。俱言顯相應義。依之舊論(一(八左))雲。言所應義。婆沙十五(九右)有兩說。初說。言依名轉。名依義轉。約展轉因。以義為依。義中具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後說。名及義雙取為依。正理論同今論據初說故彼雲名俱義。顯宗論依後說。彼曰。此言遠近所詫名依。即義與名總說依故。問因何是簡無為。答。正理論一(十五左)曰。豈不依無為起說。(【傍】言說)何故彼義不立言依。彼義與名無俱理故。如說言依謂名俱義。若義與名可俱說者立為言依。   以無為義與有為名不可俱說無俱義故不立言依。依之以俱言簡去無為。問。何緣此論偏依初說。答。義是依本約本以說。亦攝諸法令無煩勞。問。若爾正理。顯宗一師所說。何故互標別義。答。彼兩說。婆沙無評。為欲令知並是正故。是此兩義粗細之異。展轉。雙存。俱時。前後。是其意別。不可混濫。問。若不取名其理未盡。何今但初。答。誰雲捨名。既雲名俱義。顯相應不離義也。諸註家未知(云云)光記三釋。初名義俱。二者名與義俱。又義與言俱。含兩勢。三者名及義並俱於能依言。如是三解未知兩說故。全不曉論意。妄亡文相深致鑿空。可除可棄。又引脅尊者說。彼婆沙判無為不立言依。有十一說最後說。全非言依(【頭】異門足三(十五右)釋三言依雲。依現在諸行所起言語為言。即前所說現在諸行亦名為依。依現在行起諸言說故。現在諸行名為現在言依。未來過去說亦如是。有說此依一切法說。諸無為法即是現在言依攝故)釋名。大亂章門可慎。今論主意通無為難。如先論大同彼世友說。寶疏亦全不曉論旨設二釋(【頭】寶兩釋初名俱道理義。後名道理義)初釋名為所俱所相應。諸法為能俱能相應。義言為道理故。別釋中除不言。後釋(有字又音誤。文相非他釋故)名為用字而為名號義。義者如前。謂名於俱義。故釋中。言為所相應。諸法為能相應雲。諸法可與言俱名為言依。可言當義字釋。名為言釋名字。而亦引脅尊者。次會合上二釋。又(七十二右七目)舉婆沙兩說雲此論同後說。並皆可笑可笑。問。句文何故不舉。答。名是詮表初故。聲字是無詮表故。特言名俱義。正理三(十八左)雲。舉名為首以攝句文(光釋非也寶可也而是穿說)。   若不爾者(至)十八界攝。遮異執。婆沙十五(九右)曰。問言即是語(【傍】不相應)彼依是名(【傍】不相應)但應一界(【傍】法界)一處(【傍】法處)一蘊(【傍】行蘊)所攝。何故言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所攝耶。今遮彼執。若不名俱義爾但名為依者違品類足。品類足者。舊論一(八左)雲。分別道理論。舊婆沙十一(十六右)曰如波伽羅那說。問。言依是有為異名。何可攝十八界。答。言依為所攝。非謂十八界攝言依。故雲十八界攝應辨能所。問。正理論引品類足雲五蘊攝。何與此異。答。品類足九(七左)曰。言依事。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攝。婆沙所引亦爾。舊婆沙十一(十六右)亦復如是。但顯遍有為法互引文。光記初釋為是。後釋非也。正理下別有無為不攝問答故。寶疏初後辨闇記失。   (五右)或名有離(至)有彼離故。初標名。次離釋。後合釋。是一分有財也。   或名有事(至)傳說如此。初正釋。是亦分一有財也。後標傳說顯不信。經部宗。事是體義。有為有體名為有事。無為無體名為無事。論主意信經部故。光記如是。   (五右)於此所說(至)三有等。頌前生起於有為中簡無漏。但約有漏故雲於中。是簡持義。即依第七(【頭】此同近之辭慈行三(十二左)識疏七末(十六左)又指陳之所祕一本(三十二左))基成唯識疏七末(十七右)雲。處於中字皆第七囀。於中兩言豈非煩重。基中變疏下(十一右)釋依十事中雲。依者所依第七囀聲中雖亦爾。義相須故無有過。頌中舉七名。亦者不定義。非傍及義。故舊論曰或。及(【頭】及能所成識論六(八右)及顯十一別心所。七(十六)死生時無意識而約五位以及顯死生。又六(三十二右)曰。與並及言顯隨煩惱非唯二十。顯宗二(十五右)正理四(十六左)頌中及有二義。一結真義。二顯有異門。正理十一(七右)及言攝欣厭(光四二十一右行)識疏六末(八十八左)六本下(二十九左)因明疏一(二十二右)曰。及言舉真等似故稱及)者相違義。通下四處。舊論雲見處及三有。是等並是有漏異名故。是合集義。故正理論一(十六左)雲。及者顯餘有漏名想(顯宗一(十五右)全同)等者顯宗一(十六右)雲。等言為攝名有染等。(正理一(十七左)全同)品類足二(四左)有漏是有(【傍】一)諍。無漏是無諍。如有諍無諍。世(【傍】二)間出世間。墮(【傍】三)界不墮界。有(【傍】四)味著無味著。耽(【傍】五)咾依出離依。順(【傍】六)結不順結。順(【傍】七)纏不順纏應知亦爾。法勝毘曇一(四左)有有漏。有煩惱。取蘊。有諍四名。今攝餘諸名故。謂等取墮界。有味著。耽咾依。順結。順纏。有煩惱(【傍】已下舍利弗毘曇二十三(十四右)出)非聖法。有求。有染。當取。有取。有勝等十二種雲等。光記雲等有染等四。何狡致限。寶疏(七十五左終)為向外等。引正理而不雲四無失。然麟雲。此論向內等。即但等上諸類(【傍】湛惠信之)此釋迷長行無別釋。論二十一(十三右)雲。等言顯舉事未盡。何憂無別釋。而違正理。顯宗。尚未知向內等相也。湛惠雲。麟記意。此論為向內等。正理等為向外等。二論意別。是為正。次上頌。及此頌。舊論無等字。是故長行無釋。今雲不爾。前頌中。舊論有及言。雲有離及有事。今頌。亦舊論及字安三有上。並是相違合集能等三義。成唯識六(八右)及言顯欣厭心所。六本下(二十九左)梵雲遮有二義。一及。二等。不能置等言。故總有及字。二十論疏下(十九右)亦爾。   顯宗二(十五右)正理四(十六右)顯宗三(十二右)光二(十七左)四(二十一左)夫向內向外者。等別事雲向外。顯向上所舉法多類非一為向內。伽倫二下(十六右)雲。言貪等者。等有二種。一向內等。二向外等。今言貪等。貪有眾多儘是心倒即向內等。基因明疏(玉六之十六右)有向內向外等。又(八之三十七右)雲向內等。因明後記上(九右【傍】玉一四十三右(引))亦向內等。然守朝因明四相違記(【傍】玉六(十六右引))雲。向內等非也。是舊譯言。唐三藏不用者迷失矣。又此等有前中後別。一舉前等後。如次(四左)前色等五蘊。二舉後等前。此論十三(十一右)先已說寧有無表等。光記十三(二十八右)雲。等已前文。三舉中等前後。法藏起信義記上(三十一左)等者等前後。基成唯識疏一本(五三右)。   釋預流一來。舉中等前後。又雲所列等所餘等。圭峰圓覺經略疏一(三十九左)出。又唯非一雲等。大日經疏十三(三右【傍】雲非一故雲等)十(十六右)摩怛利者等義等非一眾多義。謂七姊妹等也。又十(五左)雲。三曼多等也。謂一切法等於虛空。惠遠起信疏一等出。又相似義。述記五本(十四右)二本(七十四右)又無際記一(十八左)有齊等平等二義。齊總收多法。平一體無差。又類義。等級義。稱量義等。又於結文雲如是等有二義。一總指上所說雲如是等。二如是言指上等言所說餘。述記一本(三八右)文句私志記六(五十九右)爾也。   論曰(至)謂無漏行者。文中有三。(【傍】寶為三可也)一明說此一頌意。二正釋眾名。三總結。此即初也。異前後例於正釋前致此問答。必有由致。謂於前有為名蘊中而有取蘊與蘊寬狹不同。故說此一頌欲顯無漏唯蘊非取蘊有漏雙是。故舊論(一八左)曰。此何所顯。是有取可說名陰。有但陰非取。謂無漏有為。此中以惑為取等。兩箇有字。此中簡持。實顯此旨。此問答。雜心一(四左)法勝一(四左)並有之。正理論(一(十六右))曰。論曰豈不前說除道聖諦餘有為法名為有漏。何故此中復重說耶。雖前已說而欲顯彼差別名想。或為顯彼名想定義。復說前說一切有為名蘊。今說有漏名為取蘊義準無漏但名為蘊(顯宗一(十五左)義同)寶疏為盡理。光釋不為指南。立言短讀不順論意也。   (五左)煩惱名取(至)如花果樹。初句說取體通下諸句。正理雲。以能執取三有生(【傍】約果)故。或能執持引後有業(【傍】約因)故名為取。初約苦果。後約業也。此中三釋。初第五囀依主。從因立果名。次第六囀依主。取是蘊所止處。雜心一(六左)曰。彼諸行從漏生故(第五依主)生漏故(第五有財)漏處故(第六依主)名為有漏。準知是取所處。屬所處取以立蘊名。舊論雲隨逐取。後第五囀有財釋。能生是蘊。所生即取。因蘊有所生果取故名取蘊。如有花之樹有果之樹名花果樹(【頭】明本如今。舊論。正理。顯宗。及光。寶。頌疏作華。草木之葩曰花。榮美曰華。說文。花本作華。唐韻古音雲。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於書。晉以下書中間見花字。或是後人改易。唯漢書李諧述身賦曰。草迎歲而發花云云)舊論雲。取從彼生故。如花樹果樹。雖初後同第五轉。能所對異。因果相返。問。後亦是依主耶。答。是非依主有財。因有果名如覺者菩薩。若作依主唯傍釋。對法疏一(六十八左)雲。蘊從取生如草糠火。或能生取如華果樹。繫屬取如帝王臣。此三皆唯依士釋。花果樹為依主傍釋也。問。何故互為能所生。答。如有漏隨增。四諦論二(十左)曰。問取蘊何義。答愛慾是取義。此陰能生取。為取所生。與取相應。取所隨逐。能有取故。故名取陰。後二義此論無之。   此有漏法(至)名為有諍者。分為五。初標能所目。二煩惱下釋諍體義。煩惱為諍者。出體簡亂。雜心一(七右)雲。擾亂心故名諍。諍有三種。煩惱諍。陰諍。鬥諍。煩惱諍者百八煩惱。陰諍者死。鬥諍者各各相違。當知此中說煩惱諍。身見等諸煩惱生諸有漏行從煩惱生故說煩惱(婆沙百七十六(九左)亦說三諍。正理七十五(十七丁))次二因約人法釋諍義。動諸善法。害自他身故(寶好人者非也。人事誤乎)三諍隨增故者。釋有義。正理雲。蘊與諍俱。或諍蘊俱而得生起故名有諍。此中意顯蘊之與諍非隨缺一餘可得生。四名為有諍者。結名。是一分有財。若約互增煩惱亦是有諍。此乃持業也。五猶如有漏者。示例。   亦名為苦(至)能招苦故者。凡聖相對。凡愚不知是苦。聖知之故名苦。是相對當體名。又正理(【傍】寶引)雲。逼迫所依處故。自性粗重不安穩故。後因同之。前因苦為能依果。諸有漏法為所依。以能依名所依。一字一義全分有財釋(勿謂一字定無六釋)四諦論二(十左)曰。問雲何說取蘊名苦不直名陰苦。答欲分別諦有四相故說取陰為苦。若直說陰是苦則二諦不成。何以故。明陰戒定等五陰皆成苦諦故。集因名。望苦果是當體名。   (五左)亦名世間(至)有對治故者。探玄記一(五七左)雲。世者是時。間者是中。時中顯現故名世間。離世無間。如言色界中等(次下八右十二右)世即間持業釋。唯識疏一本(四十二右)雲。墮世中故名世間。因明疏(中本二十三右【傍】玉四(二十三右))宗輪疏(十一右)大同。並以中釋間。諸法是此生依滅時中墮現。從所依處立名。雖時無別體而以義立三世。是全分依有財釋。如世路。又述記為依主同體依主也。白虎下(三八左)雲。世中迭廁故是雲間(約間雜義非也(今初因簡無為。後因簡無漏。三種世間中。智正覺世間是無漏故。   亦名見處(至)隨增眠故者。依第七別體依主。五見住其有漏蘊中隨增諸煩惱故。住中之言顯所依處。眠者煩惱通名。非唯睡眠。如論二十(十五左)釋。雖諸煩惱亦隨增五見具四義(【傍】正理釋之)殊勝故。故名見處。   亦名三有(至)三有攝故者。有三因釋。三有是三界。依處名。則帶數釋。今取名有漏諸法。全有財也。初因第五聲。次第七轉。後第六轉。並全有財。如人唯呼三藏。西明要集。及法式分別六釋等輩。謂他帶數謬也。   如上所言(至)立色蘊名者。自下二十行頌。別明五蘊分別處界。於中大二。初八行正示體分處界。二(十二左)十二行頌遮疑決判。初中有三。初明色蘊配處界。二(十一左)明三蘊分別處界。三(十二右)明識蘊分別處界。初中為二。初色蘊。後(十一右)配處界。初中有總別。此半頌總標。頌中。唯者簡諸師異計。婆沙。顯宗悉用惟字。正理多唯少惟。此論皆唯。設作維可。三字通用。其所簡何。謂經部師不立無表色(婆沙百二十二(初丁)俱捨十三(六丁)義林三本(十二右))覺天。及經部。色中唯四大不立所造色(婆沙七十四(八左)百二十七(初左)正理第十(二右)光四(十右)引)法救論師撥無法處所攝色(婆沙七十四(九右))及者。違合二義。無能等義。通五境上。所以安無表上者略有四意。前十處全。此法處一分。又前十微聚。後一不爾。又前有對。此一無對。又五識意境別故。無表者。新雲表無表。舊譯。陳真諦。及高齊那連提法勝毘曇雲有教無教。以外教示無故。宋僧伽跋摩譯雜心一(九右)三(二右)雲作色無作色。而雲無作假色非有部正宗也。長行。所觸者。於觸有二。能觸。所觸。能觸亦有二。一心所觸。二身根能觸。所觸者五境隨一。今簡餘二故雲所觸。唯依下釋頌唯字。正理一((十七左)顯宗二(初右)亦爾也)雲。唯者唯此所顯十處。一處少分名為色蘊。唯此十一種量為此量離增減數。唯(【頭】義林一末(六左)要上末(九右)二十疏上(十二左)中邊疏上(五右))亦決定義。   (六右)彼識依淨(至)如是廣說者。釋彼言有兩釋。初約境。謂緣佛色境識之所依淨色名為眼根。餘四亦爾。後說依彼眼根識所依淨色名為眼根。餘四如是(【頭】論二(八左)雲。身根等亦非能斫。以淨妙故如珠寶光)問。兩說中論主意為取何。答。兩說並相用。故雙陳無破析。然非不存優降也。論主以初說為優。以何知之。彼根義(【傍】有六種)舉後為或義故(是一)雲順品類足(【傍】舊論亦爾也)故。意顯雖順彼論而於理降。若言不爾。何不如前(五右)言若不此解違品類足耶(是二)正理。(一(十六右))顯宗(第二(初右))二論。後說迴初意為正義。前義返為有說而致破難辭。是返世親不全信本論。彼難雲。諸聖教中。以根別識不以境界。故知彼言顯根非境。今彈雲。經中以境別識如下引(是三)若如寶疏。論主後說為正者。何不如正理。顯宗綴文(是四)復有理。若彼識是眼識義者。依眼根之識。而根義已成。何更可成立(是五)又境識根三法相對以辨差別窮其至理。今始所建立五根故。最可雲緣彼色識所依淨色名眼根等。如是根成而後從根立名為眼識等故(是六)依是理(【傍】下教證)大小乘經論亦說色識等。婆沙七十一(十三右終)曰。問。眼識亦以色為緣生。何故名眼識不名色識耶。答。亦有經(【傍】舊婆沙五十五(十八左)雲。外入經說緣色生識是名色識。乃至廣說)說此名色識。如說色界為緣生色識。乃至法界為緣生法識。問。但有一經作如是說。餘一切經皆說眼識。如何不說名色識耶。答。眼是內故但名眼識。色是外故不名色識。更有五復次。釋多分名眼識。而全無遮色識契經。但就多分少分也。成實論五(三十二(二右))一心品。同(三六左)多心品。並約色等識名說之。成唯識論五(十六左【傍】下例證)曰。或名色識乃至法識。隨境立名順識義故。謂於六境了別名識(是七)問。設有理教。何不依多而依少分義。答。立識名有多少。或依多分。如論二(二十一右)說。論根出體。境識根相對差別最盡理。猶如大乘中世親。安慧。兩五蘊論說根體。言色為境(【傍】所取境)清淨色(【傍】根色法故雲色)述境體言眼境界顯色等。然寶師未得此意。令今論全同正理者謬也。光記雖不評言。而多引正理。彼彼為根文也。又未辨二論異。全同正理也。寶師亦云諸論同。豈得皆同(【頭】又寶引正理。自作全分破一分。劫謬之甚矣。正理已雲淨信名識法。明一分)如上已引。今論主未全信本論具見正理。故多置傳說也。亦不恐於婆沙評家。論所詮顯。但以理長而為本意。不強拘文。   (六左)已說五根(至)十一為性者。訣曰。此頌中。色者牒色處。二者二種義。正理雲。色二者二種義。兩種種言通前後(【頭】舊論一(十右)亦云色二或二十也)或者。此論頌中須或言凡有四例。一但不定義。以顯義差別。論第一(十八左二十右)彼(二十右)體語。或名。二十九(二左)二十六(十七右十七左十六右)十三(十七左)十七(十二右)二十一(十七左)二十四(十四左十五左)等是也。二十七(初左)頌曰。偏趣九或十。又盡六或十智。長行雲。或聲顯此義有二途。二顯兼餘義。論第二(二十右)雲。或言表此亦依過去等是也。三表異說。第三(四左)雲。或流傳所依。釋曰。或言顯餘師意。二十三(六左)曰。或聲為顯二有異說。二十一(十五左)頌。根本五或八。二十四(十七左)頌。或具輪等故等是也。四密標疑。十四卷(九左)頌曰。盡壽。或晝夜是雖有部宗事時別。而於長行以經部義難破。三(四左)雲。或重顯是餘師意。當卷次下(二十右)頌。曰或隨蘊等言。是有餘部不正義。今或言就第四例表疑。故於長行加難責。依之說顯形二不立俱句。論主為當理。說二十四句分別為不正義。故曰或。若如光寶等。但總別開合異。一師義。何不言色二開二十。又色者二十種。又色顯形二十。又六百行中。無有總別開合異置或言。設餘處爾。今全不符長行釋。至文可知。第二句唯言。簡持義。簡餘義如長行。復通上下諸句。謂唯二者。簡二十等計立四句及皆為實有體。及雜心一(十二右)為色處俱三種。唯二十者簡二十一計。以不正故。聲唯八者。特此雲唯者甚有所用。如下辨。味唯六者。簡法蘊足等異說(【傍】立十七種故)彼說。第九(八左)曰。四大所造根味。莖味。枝味。葉味。花味。果味。食味。飲味。及諸酒味。苦味。酢味。甘味。辛味。鹹味。淡味。可意味。不可意味。順捨味。五事下(二左)可意不可意捨三。雜心一(十二左)同之。香唯四者。亦簡彼(【傍】法蘊足)論。彼說九種。謂根。莖。枝。葉。花。果。好。惡。平等。及如長行。雜心一(十二左)立好惡非二三。五事下(二左)亦爾。觸唯十一者。亦簡彼論。彼說十二。如煖也。下為性言。通上五處。如論(四(三右))下雲必俱言流下。是各表有別體也。味香不次。光記二釋。初約結頌犯聲。後依正理。顯五識起不定。寶破初義非也。此論九(六左)雲。順結頌法故逆說四。理門論(十右)曰。言相似者。是不男聲。能破相應故。或隨結頌故。一文有此兩用。約義約聲也。無性論四(十左)雲。順結頌法故。文隔越其義相屬。掌珍(三右)如幻緣生故。順結頌法故。說同喻。如是次第。正理只說一邊約義也。   論曰(至)不正為後者。五事下(一右)唯顯形二也。入論上(二右)並全如今。唯顯唯形無俱句。是論主依據也。而入論二十俱為實有。訣曰。長行為二。初五境體。二性識(十八右四目)總別。初中為五。初色境中亦為二。初釋色二。後釋或二十。此初也。此中顯四形八者。唯顯唯形二句不立俱句義。故標別顯形。若是開合異耳者有四失。一自語相違失。已分別顯形。何亦為俱句。自語相違故。二二十八字徒然失。顯色有四至不正為後二十八字徒然。總別開合故。何總合中別標數列名。應如正理說。三復說言不消失。違復說言何不雲開為二十。對頌或言則或復義。如次上(六右八目)彼根義或復。及下論處處釋頌或雲或說等。四假實相違失。初義標顯色四。餘雲等色為分位假。不許餘別實體明也。故舊論雲。餘色是此四未異。而二十種家悉為別體。諸論分明也。故次下論(十一右)曰。婆沙宗。影等顯色極微各自依止四大種(文)若不爾。本論中於何處二十種家立雲等是四顯色分位差別。依之知。為二種論主實意而亦盡理也。然眾賢會合二義為一義總別。而招自語相違及違教失。於本論中二十種家無煙雲等為四顯差別。又顯十二形八。決定。何為復俱句(正理一(十九左)雲。言色二者。是二種義。謂顯與形。此中顯色有十二種。形色有八。故或二十。顯十二者。謂青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闇。於十二中青等四種是正顯色。雲等八種是此差別。形色八者。謂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有說。色有二十一種。空一顯色第二十一。此即空界色之差別)。   (六左)或二十者(至)故今不釋者。訣曰。釋或二十為三。初標列。二釋難了。三四句。此即初二也。初中有本餘二。此兩師。婆沙十三(九右)七十五(十六左)兩處並出。今依十三列名次第。彼七十五列。長短方圓正不正高下。青(【傍】下顯色)黃赤白影光明闇雲煙塵霧。法蘊足九(七右)四顯色(【傍】形顯雜列)雲等(【傍】顯色四)長等(【傍】形八)影等(【傍】又顯四)何故諸論異者。二十種各別有體。互不彼差別分位故。而今依婆沙十三有由致。一為顯本末雲等為後。為別顯形青等為首。是雖餘師義而亦便自義。如法蘊足本末顯形雜交。如七十五者雖顯形不亂而本末難辨焉。長短。諸師異解無全取決。今雲。起長短覺因。是長短極微。非佛誰知事法長短定量。世間皆無始已來熏習相對立名。婆沙十三(十右)雲。若一極微非有長等形者。眾微聚集亦應非長等。光記(五十左)相雜義不審。何不起同時長短覺。又可量不可量辨如寶破。又橫豎義非也。又(五一左)像問答可也。婆沙七十五(十七右)有鏡水中像實有問答。眼識所見故為實。問。影與像為同為別。若別何不說。若同何故婆沙七十五(十七右)正理三十四(十七右)別問答。答。粗論門為同。皆依質現故。若細論分之。其相四顯色現不現別故。大乘亦有開合。倫記一上(二十左)雲。範師雲。若依顯揚。光影之外說影像之色。所以分影為二者。前影色。是障日光等之色。後影像之色。是水月為緣於本識所現色上有眼識所見影像之色。是色處攝。若在水鏡等者。是法處攝。意識所見。如對法說。何故對法中不別說影像色者。三藏會雲。集論。青等中。本影合說故無影像。顯揚。別開本影故立影像之色(已上)寶疏亦唯引成業論。以判大小乘。局之甚矣。彼成業及下文。以經部意破有部形色實有文。是約假聚能緣覺起。何以彼直定之。又長即細。短即粗故。八色中不立粗細者。未精大小乘宗之失。正理三十四(十左)瑜伽五十四(十六右)顯揚一(十二左)對法一(七右)並長短外立粗細二色故。又長短形色中立緣成。種姓二。其緣成是假。由工匠等意分別。長短方圓不定故。其種姓誰所定。瓜樓是短者對越瓜。無始薰習故爾。破光二釋並為是。而破大乘人還謬。瑜伽五十五(十六右)問答長短等假實判為假。彼雲。答當言假有。又必相對。相對之法有自性者。彼法便有雜亂過失。又如車等彼覺可破故。雖色處而為假。倫記一上(二十一右)雲。其長短等色。西方兩說。一雲是假。故非眼識境。一雲色處攝。故是眼識境。此長等及名等。雖是假有而現量境。述記二本(二十八)出二義。但為實為正。七末(六十八)燈二本(四十三右)祕第二等無取捨。義忠百法疏出二義。假實並緣為正。今案。護法五八無執故。不緣假也。若依安惠五八皆有法執。故並緣為正。由是有兩義也。有餘師義。空一顯色為別體齊二十。而會合二十家。光等大非也。而此有餘師依品類足(一(十二右))及識身足十一(三右)等也。於婆沙皆雲有說。今論主不用。故不頌說。又正理。顯宗不用也。而正理等會此義雲。此即空界色之差別。不許別體也。寶(三左)為不正義可也。光師兩義並非也。   或有色處(至)有長等故者。訣曰。後四句為二。初正作句。後論主難。初中有兩義。並是就二十種。諸論稍別。婆沙十三(九右)初舉兩說。次有四句。初句舉八法。而雲及空一顯色。二十一家加空一。除之二十家。故致及言。二三句同之。第四句雲。若非顯非形故。可知者無也。同今論。今論若約二十一家。初句加空一也。七十五卷(十六左)初舉兩說。次二句分別。青等八法唯顯非形。餘十二種亦顯亦形。次標有說四句。前三句全同今。而第四句為空界色。彼百二十二(二左)唯說四句。全同七十五後四句。空界色非形非顯故為第四句。與空一顯色各別。是不順有部正宗也。法蘊足論九((七右))說色處雲。青黃赤白雲煙塵霧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影光明闇空一顯色。相雜紅紫碧綠皂褐。挾此相雜言。顯假實異識身足論十一(三右)直作四句雲。有(【傍】一)顯無形謂青黃赤白。影光明闇。空一顯色。此即如彼青黃赤白(此意於影光等有異說。故例共許四色。以判但是初句。【傍】唯顯非形故具雲如青黃赤白。顯餘六皆唯顯色。若爾此言指上六。對下四顯色。具雲青黃赤白。何不思之。若不爾如光寶等者。唯指空一顯色。何不雲此中後一。光【傍】一餘初右問答寶【傍】四右二釋釋甚違文背理也)有(【傍】二)形無顯謂身表業。有(【傍】三)顯有形者謂若諸色有形有顯。無(【傍】四)顯無形者謂若諸色無顯無形(【傍】無表色聲香等)此總約色蘊。故第四句雲諸色無顯無形。今簡雲色處。故無雙非。亦不相違(已上二論二十一家據處也)今正理。顯宗全如今論。又彼三十四(十五右十六右)有兩說四句。初(傍全依識身論)有有誦者四句中。前三句全同今。第四句雲如香味等及無表聚。彼約蘊門為異。大低無異。第二有餘誦者四句。初句雲。明闇聚。即此差別說為影光。第二身表業。第三青等長等十二種。第四如前說。是大同今有餘四句。而今影闇不攝初句為異也。上來各別計必勿和會矣。此四句相。正理三十四(十五左)具釋。並就聚色非極微。彼曰。或有色聚唯顯可了。謂青等影等。大種造色聚。以於其中顯色多故。餘非定取。故唯顯色可了。此初句對多彰少。對非定彰定。若爾約多分。決定為第一句。光寶(云云)並非也。後三句披文可味。今第三句中所餘雲等四全。前二句青等八一分。合十二也者。光第三為是。   如何一事(至)應有顯智者。訣曰。初論主難。光雲外難。寶論主以經部意難者並非也。次由於下有部答。寶疏。論主以經部意通者非也。後若爾下論主難絕。正理三十四(十六右)釋第三句已雲。此中經主前難。如何一事有二體者。此難不成。非所許故(不許一體二微成。故難不成也。寶師分科釋義甚誤也)復有形顯互相依屬。如說鷺非旛及旛非烏等。此中形顯俱可了故。   (七右)聲唯八種(至)非有情名者。訣曰。別此言唯為簡二門峙立義。又簡議論增減。品類足一(二右)甘露上(十三右)五事論下(二右)並唯為有執等二種。法蘊足九(八右)約事雲象聲馬聲等列十一。雜心一(十二右)執受無執受俱各有可意不可意為六。如長行簡。今雲及者。恐乃誤也。婆沙雲。此各有二故。今亦云差別為四故。後人見正理。顯宗。遂致此誤也。故舊論無。如二(九左七目)此乃生聲。三(十六右五目)雲何乃言。又韻會旁。及覃被也。詩大雅曰。覃及鬼方。周頌。燕及皇天。又如下及六道。識疏三本(三十一右)雲。執是攝義。持義。受是頌義。覺義。攝為自體。持令不壞。安危共同領受之。能生覺受。名為執受。婆沙十三(十左)釋聲處八種數有兩說。第一說(文光記六左初目引)從總至別。次第開立。先為執無執二。於此二復各開情名非情名乃為四。於此復各開可意不可意成八種(盡理正義)第二有說(文光記九右引之)約義門異。不就法體。謂一執受無執受門。此攝一切盡。二有情數非情數門。是亦盡一切。集此兩門以成八種數。非體是八(【頭】湛惠雲寶師教理明顯取捨有旨者。闇昧之甚也。汝未知婆沙第二說之旨故也)故品類足一(二右)總為執受非執受二。甘露味論上(十三右)為眾生數非眾生數。如是兩論各約一門。皞按。此兩說至論聲體。終無差別。並歸執受無執受二故。而解聲八種。第一說最為盡理。何一體互取可成八數。於五境中全無其例故。本宗判體兩說互用。釋八種唯須初說。故入阿毘達磨上(二左)等(云云)問。兩說差別何。答。如前言。第一說次第開別。有情名者。與名句合。而起為有情名聲。第二說為有情數。與此大別。數者數類。悉攝其類。如拍手等不離有情為有情數。必非情名。不與名合故(【頭】數者數類悉攝類義。拍手聲不離有情故為數而非有情名。拍手不與名合故)。如是大別。名與數勿混。數總攝語手(【傍】非有情名也)等聲。於名唯語表也。神泰法師善得論意。今論全依彼初說。何以故。謂(【傍】有三由)一兩處雲差別。顯開於前法故。二雲有情名非有情名。不言有情數故。依之彼初說。今論。入論。並一致。光師為得。寶疏令同後說不正義者。誤之甚矣。一(【傍】有四失)全不知義理。二不辨名相差別。三名與數同者。婆沙兩義何可差別。四謬解正理有情數非有情數即有執受及無執受大種為因聲所攝文失。彼隨應攝盡。何直如次攝之。如下引文。問。後說義門之異相如何。答。法救五事毘婆沙下(二右)曰。聲有二種。乃至(【傍】本文爾也)廣說。有執受大種者。謂諸大種現在剎那有情數攝。無執受大種者。謂諸大種過去未來有情數攝。及三世非情數攝(乃至)若從口出手等合生名有執受大種因聲。若從林水風等所生名無執受大種因聲。婆沙百三十七(十三左)曰。此中有執受大種者。謂現在剎那有情數攝心心所法所執受大種。無執受大種者。謂過去未來及現在一分(【傍】是明化語也)有情數攝。並三世一切非情數攝所有大種是。又(十五右)曰。已說大種。當說所造。所造亦二。謂有執受及無執受。現在剎那有情數攝心心所法所執受者。是有執受。過去未來及現一分有情數攝。三世一切非有情數攝。是無執受。後說依此法相。謂執受無執受門。唯以現在剎那有情聲為有執受。餘過未全。現在一分化語。有情數。三世非情。為無執受。是則執受狹。非執受寬。若約情無情數門。唯三世非情為無情數門。三世有情數聲為有情數門。是義門不同。二門其體終無別。而總合立八種聲。例如應三性漏無漏門。常無常門。合立六門。而寶疏全不知第二說旨趣。妄認臆說云云。並皆非也。問。正理論何故據後說。何為唯二種。答。品類足一(二右)曰。聲有二。謂有執受大種為因聲。及無執受大種為因聲。法救五事婆沙下(二右)亦爾。入阿毘達磨亦標聲有二種。故正理論一(二十一右)雲。本論所攝聲相無異。故不應立此八種聲。後難應遣。依婆沙後說則唯二義易成立。唯據義門不同故前難亦除。皞按。粗論唯二。若細差別八種。但粗細異終無異。故入論標二種。具開八種。今論亦雖雲八種。不違本二。展轉開別故。而為令知聲體數就開門示八種。為盡理也。   (七左)有說(至)亦應爾者。雜心論一(十二右)出也。大乘五蘊論世親(二左)安慧(一左)對法一(七右)亦同。正理一(二十一右)通此手鼓合聲雲。而相映奪。隨取一種。其差別相不易可知。是故聲處唯二種。是但有言。全無其理。寶疏(十三左)問答處中聲。以二義通。並非也。今雲。具可雲。略故不雲。彼品類足一(二右)開顯色立好惡處中三。及於味立可意不可意順捨處三。五事婆沙亦如是。準彼聲亦可爾。五境相望。各約增勝立之。互相影顯可知量。故正理一(二十左)雲。於色等中亦應可說可意等異。何獨在聲。色等亦應說有執受及無執受為因。理實應說。然由聲處自性難知故。但就因說有二種。色等不爾。是故不說也。   味有六種者。訣曰。今依婆沙。六隻三對細示體。若品類足第一(二右)味立可意不可意順捨處三。是約情粗論之。故五事論(二左)雲。悅意名可意味。不悅名不可意。與二相違名順捨。彼對此六一一具三。故對法論一(八右)列六味。雲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違。若言顯六中差別。又法蘊足九(八左)列根味莖味等十八味。於中苦酢等六味。及可意等三。甘露味論上(十三右)雲辛苦等六十三味舌所識。   香有四種(至)有差別故者。訣曰。悅意名好。不悅名惡。此二各有等不等差別。故成四。一好等香。二好不等香。三惡等香。四惡不等香(【頭】雜含三十八(十左)雲。復有三種香順風熏。亦逆風熏。亦順風逆風熏)何以知者。異餘置有差別故因。豈非為此。正理但釋等不等。不釋好惡。非顯好惡各有二。次上聲中色中有為及有漏異名結差別言。皆某上分位差別故。勿執本別四。故舊婆沙第十(十二右)雲。香入有四種。有好有惡。好有二種。有等有增減。惡香亦爾。新婆沙文略耳。準之好折中者雲等。是均等義。好中若增上。若劣減者雲不等。等者必益依身。不等者必招損害。喻如米食折中利益身命。若過上若少劣必損身命。故正理雲增益損減。正理後說。依光師微弱增盛如次等不等為是。寶疏逆次。此未盡理也若不等是微弱。下於彼不等之等香何增盛寶疏未辨四香為四者非也。光記雖雲好惡攝盡一切。而等不等外更立好惡兩種。誤之甚。三四相攝猶非也。本論(品類足一(二右))三香。正理初解及入論並約香功能。五事論約機情。悅意必長養諸根。故其義終同也。正理後釋約善惡無記因也。今三四相攝者。四香一一具本論三香。且於好等香中。約機情有悅不悅處中。餘三亦爾。是故本論約情為三。婆沙就香氣香臭之等不等為四。故舊俱捨雲。香臭(【傍】是亦隨人情香息無一定也)平等不平等差別故。雖同好惡平等言。其義相大別勿亂矣。   (七左)觸有十一者。訣曰。寶疏一段分科為是。光兩重通妨依正理。顯宗也。此論二(十七右已下)釋觸有四師。第四大德義。無間生故假名觸。實不相觸也。次四大發身識。婆沙兩義。今雲。後說為勝。婆沙十三(十二左)觸生身識。雖緣一生緣五生緣十一生之三說。而皆生身識故。次滑等四置性言。光師簡經部者不可也。若爾冷等三豈同經部。故但如寶疏(五右)當體與從果別為盡理。為顯此差別殊冷上置及言。正理。顯宗。入論。及法蘊足第九(九右)並同此論。是皆顯示得名有別。滑性持業。正理雲。滑即是性故言滑性。如別(【傍】十句論)即性故言別性。又兩五蘊論同之。   冷等三全分有財釋(【頭】纂要(二右)義林三末(六左)惡屍羅二末(十五左)菩薩有財)是一字一義相從名。勿執一字一義定無六釋。又婆沙十三(十二左)品類足一(二左)並七皆雲性。顯實有體。簡經部。覺天等。唯能造四大無別之體也。又婆沙百二十七(十二左)都無性字。此但示體。不欲簡他。故舊論亦一無性字也。雜心一(十二左)對法一(八右)無性字。次所造七中。唯冷觸主無所對煖。光寶同雲。火大故不立。今按。大乘論中。四大外別立煖觸。對法論(【傍】二十二觸)一(八右)瑜伽(【傍】二十六觸)一(八右)成實論(【傍】二十五觸)五(十七右)皆立煖熱。依之思之。四大應言堅濕乾動。而順世雲煖。故據實應立煖。順世為火大。故亦不說無妨。問。婆沙十三。品類足。法蘊足。雜心及。成實論。對法論等。並輕重次第。今何重輕次。答。由別釋便。謂不可稱名輕。反之名重。其體難知。故重輕次也。於四大元有滑等微。何不論增減。不雲增減滑等性自爾故。而約彼彼事有增減。故或現滑。或澀增。或平等。此偏增滑等偏增。非四大相望增。思是有說。七假立觸義。同覺天等不正義也。與能造四大體增用增兩義別也。勿混。入論上(三右)唯約偏增。五事上(二右)並舉二義。釋後義雲。業用增非事體增彼致通釋。思擇應知。光(十四右)四大偏增問答。初說大種極微各別義順有部宗。(【傍】此義未可也所造微非大種微故)後說相似大乘對法論等水風雜故冷假立。不親有部宗也。正理一(二十三左)文言。同後說而義意各別。彼但顯發之因。與此後師對性類差別立別義大別。故雲如是所造離大種外別有體性。然光雲。正理同後說。寶二義兼具證引彼正理。並未盡也。   傳說如此。光寶雲。經部色界無冷觸。論主朋彼故雲傳說。若爾應傳說言於冷觸上。今安最後。總不信有部所造觸別體也(【頭】故至第十(四左)有生觸成觸諍)故正理一(二十三右)雲。如是所造離大種外別有體性。後當廣辨。豈非對此。   (八右)此中已說(至)斯有何失者。訣曰。上來第一五境出體畢。自下第二明生識相大為二。初明總別。後(八左初目)敘前後。初中有三。初牒上明四識。二約身識。三舉難通釋。此初中先約眼。後例耳鼻舌三識。此中已說多種色處者。寶疏(十八右)指上來五根五境十處為多種色處。此意上來已說十處。次下約五境明生識故。然今雲已雲色處。上來十處隨一也。何十處皆雲色處。次上出體結生。皆雲色處聲處等故。次下(十一右)唯雲十處不雲十色處。由此視此。今文約初舉色處多法。以便於下眼緣。顯餘聲處等多類也。又舊論雲。前已說色有多種。此中有時由一物眼識得生等。準彼此中言在句頭者難消。應如舊論在下。若爾義穩也。況舊論安前言。以顯更唱前說非結文。而亦顯遠指五境初文雲前。如妙經不輕品七(初左)誹謗得罪如前(指第四卷法師品)所得功德如向(指第六卷功德品)止觀輔行三之一(三七左)小遠雲前。稍近雲向。婆沙十三(九右)曰。問。為緣一色生於眼識。為緣多色生眼識。有(【傍】一)說。但緣一色生於眼識。尊者世友(【傍】二)說曰。非一眼識頓取多識生。速疾故。非俱謂俱。是增上慢。如旋火輪非輪謂輪。有(【傍】三)說。亦緣多色生一眼識。問。應一眼識有多了性。乃至廣說。答。若別分別則緣一色生一眼識。若不別分別則緣多色生一眼識。大德曰。若不明瞭取色差別則緣多色亦生一識。如觀樹林總取葉等。依彼第三正義以釋。余耳鼻舌三識文全如眼。故例顯。二有餘師下明身識。以何四識身識二段知者舊論曰。耳等識亦爾。身識若極多由五觸等。況至理顯然故。極多言顯以降四三二等不定。彼婆沙十三(十二左)明身識文。異前四識(【傍】四識一多)出緣一緣五緣十一三有說。百二十七(十三右)更加如是說者文如光引。今論依百二十七。故第二雲有餘師。於中論主意兩義各有其理。爾極五義未盡。故貶為有餘。不依婆沙十三文。思之。三若爾下舉難通。是亦依第十三(十二左)問答也。問意唯緣一法為自相。緣多法為共相。今緣多法。五識現量緣自相。而返應緣共相。答意凡於自共非一。一總別相對。二體義對。三名句對。四詮非詮對。今約處自相。是總別相對。總處為共相。其中別處十二為自相。今唯緣色處一為自相也。若約一一事體自相。彼體義對。青為自相。無常等為共。不依彼無有失。舊俱捨約總相(共相)別相(自相)名。義無違也。光記(十五左)科生識總別非也。作釋亦未詳悉。寶疏(十八右)大科雲生識總別者。何不攝前後為四科非也。況大科四段非也。又初雲正義。是五識皆具悉。而論主約四識。又百二十七評家義者。彼唯身識十一評家。餘四識正義文也。又二婆沙異說者。意唯舉異說耳。若爾所詮何。況自雲後說正。非但異說故非也。   (八左)今應思擇(至)令相續故者訣曰。第二生識前後。論主致此分別。故曰今應思擇。合中知中。觸味兩境定俱至。故別論前後。以顯餘可爾。餘者如身鼻香觸者。不必俱至。其餘離中知亦不定。若俱至時則準之可知。光記(十六左)並或可釋為勝。初釋非也。寶疏(十八左)均等為多分。及設四緣盡理也。   (八左)無表色相今次當說者。訣曰。雖是色法直不可示。故寄餘說。是故言相。入論說十一色。唯於無表標結並雲相即為此也。   (八左)頌曰(至)說無表者。訣曰。此頌全同入論(三左)列四位(【傍】四雙八位也)等。彼雲。無表相者。由表心大種差別。於睡眠。覺。亂。不亂。心。及無心位。於言依聲也。此一頌悉說無表相。以顯其體。於中初句示所居位。亂心不辭心散心相對。善心為不亂。惡無記為亂心。是相對名非謂狂亂。無心等。定心中有心定無心定相對也。隨流言示等流性(論十三(十二右))簡極微積成。故入論雲。相續轉不可積集。光寶俱雲無表相非也。隨流言何可局無表。統此一頌是無表相故。淨不淨者。三性分別。無表無無記故。異有表通三性(論十三之十三右)然光記出無表體者非也。寶疏雲無表性下雲體性非也。第三句簡得表體。得非大種造故。具上十四字相者。顯是無表性故。第四句敘因結名。說言表不信。   (八左)論曰(至)此餘心者。訣曰。長行大二。初具釋頌。後略示體。初中有九節。此初也。於四位中三位雲此。此餘即唯亂心。猶如次下(十一左)雲四餘名行蘊。上所說已。下未說識總雲四。今亦未說雲此也。此言指下。如此論五(六右)。便違此文。謂本論等。同六(十六右)此經文當何通。經雲等。而善惡對善心不擾亂故。不善無記為亂心故。正理論二(初右)雲。不善無記為亂心。餘心名不亂。思之。舊論雲。異緣名亂心。異善緣惡無記故。而光寶俱三性相望。對無表善不善以判所居位善不善者。是擬顯宗釋餘心等頌三字互相望。而頌釋各別何可例。故正理定判由是招大過。一違正理故。二不成亂為亂義。三四位各別。何亂不亂互通涉。四泥此言失。   等言顯示不亂有心者。訣曰。通兩處如正理等。論六(三右)頌曰。由時果善等。長行雲。略說由時果等善等(云云)正理論十五(八右)頌曰。由時果善等。長行曰。略說由時果等善等十種緣故。由果等者。與心一果等流及一異熟。由善等者。謂此與心同善不善無記故。如是一等通兩處也。安慧俱捨釋最得深妙。亂不亂散心對。有心無心定心對。猶如入正理論(五右【傍】玉水五之五十九右)標虛空極微等。此等通兩處。空等等時方等。同常住相似故。微等等意等。同質礙相似故。是故釋雲於虛空等有。於極微等無(【頭】論十四(六左)間善不善答淨不淨)。   (八左)相似相續說名隨流者。訣曰。簡異性相續。故雲相似。光記第二第三合取可也。舊論曰。是似相續。或俱或後。故名隨流。俱者必與所依心俱。謂善無表與善心俱轉相續。或前後相續。正理破雲。相續者假。則失對法宗者。光寶救全同為正也。又入論上(三右)雲。於睡眠覺亂不亂心及無心位。有善不善色相續轉。是無表相。法勝毘曇論第二(二右)雲。無教者身動滅已與餘識相應彼相續轉。如受戒竟雖不善無記心善戒隨生。如捕鳥等雖善無記心惡戒隨生。彼等豈可失對法宗。又為不取初念。   (八左)顯立名因(至)故名無表者。訣曰。此者指法。謂指上四位中隨流善不善大種所造色。此色全無表示義。不能令他了知故。故言由。由者因由。第三囀聲。猶如中邊論下(十六左)曰。由此思惟如所施設大乘法等。彼疏下(五十左)雲。由即第三囀聲。由此三慧。如佈施等所有施設。大乘法等。又如最勝王經曰故得稱一切智。沼疏四末釋曰。故者所以。我觀空修諸行滿。故得稱一切智。故者亦由。由我觀空。餘如前解。準知。正理第二(初左)曰。由此說無表者。由善不善心所等起諸位隨流淨不淨色(正釋此字)雖如表業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是體上義用也)故名無表。寶疏(二十一右終)雲。頌文略故但雲由此。為顯由此無表義故名為無表。今雲。義旨全爾。正理作釋顯然。而雲頌文略不可也。雲由此其義顯。於所舉法既無表彰義故。圓暉一(五十五左)雲。由此者。由此上三句得立無表名。無有失(爾有人順顯宗。不符此論正理者非也。顯宗頌雲是名只具前。今雲由此顯所由。圓暉亦置由言。何違有)。   說者(至)宗言。論冠(云云)。   略說(至)無表。論冠(云云)。   大種謂四(至)濕煖動性者。訣曰(【傍】初二句標異目示總別名。第三句示業用。第四句顯體)初二句牒名。以異目釋。故長行雲四界亦名大種。第二句述上四界。故雲即。舊論雲。諸大謂地界及水火風界。是以四界異目釋大種顯然。光師雲。上半頌舉數列名者未穩。圓暉初句標也。第二句舉數者。誤之甚也。   (九右)論曰(至)大事用故者。訣曰。釋初半頌。初釋第二句初句下三字。後如是下釋初句大種兩字(四界者帶數釋。界體帶四數故。大種者婆沙百二十七(六右)雲。大而是種故名大種。如言大地大王。義別體同。應持業釋。是一體兩用明文也。五事論上四右雲。亦種亦大故名大種。又同體依主故。中含七(十三左)雲。四大之種。文非一也)。   (九左)(【傍】上出也)由此能引(至)故亦言輕者。訣曰。別釋風體中有二。初正釋。此有法喻結三。後品類下會違文。此有二。初舉違文。後復說下通。此亦為二。初引餘文定風體。後舉業下正會通。寶疏分節科解符論旨。光記證風動性者非也。今應破斥。一引證無用失。風動無疑。世想(【傍】次頌文)尚爾。何待證(【頭】成實四(十一右)四大相品雲。如經中說輕動相名風於是中輕相是風。動為風業)二彼此偏頗失。餘何故不證。三難易相返失。風性動白雪論及經滿眼。何捨易證難。四多言徒然失。復說等四句應徒然。言證文故。五招自害失。舉業等通釋致自害。六違正理論妙釋也。彼二(六左)曰。若以動為性者。何故品類足等(云云)輕等者。相似為等。正理第四(二十三左)雲。輕與動相順相似故。論經言輕等動性。有此義故。今論但(【傍】結文)雲亦言輕。   風即界亦爾。光(二十一左)初為異說。後為正說者非也。違理違教。違理者。世間既於地等三。無始以來知顯形色。未知聚假。於風是動亦無始。而言黑風團風。有時由塵緣有此事。不思風實是黑是團。故後說但一往說。故正理雲有通此難。又諸論即界義為初。假風為或說故。違教者。增一二十(十九左)雲。輕飄動搖物比名外風。婆沙百三十三(五左)標有餘師雲。世間於風亦起假想。少故不說。如世間說小風大風。彼既雲少分。何為正義。問。何故不頌水火風亦然。風或是風界。今令難了耶。答。若如是即界義為傍義。故殊以亦爾為後。又順結頌法故。   (十右)由變壞故(至)變壞生故者。訣曰。此論大二義。此初變壞義。依婆沙九十七(十二左)彼豐瞻契經曰。眼處可變壞。乃至法處可變壞。此中初一句略標。自下廣釋。此中為二。初證經成變壞。此經雜含第二(十五右)雲。若可礙可分(【傍】分壞)是名色受蘊等(云云)礙者對手等能所礙。不同第二解有礙用。故舊論有對礙故可變壞。破壞為分。變壞。婆沙有四義。於色一字名具二義。是名中已有義也。而就變壞二字相違釋。所目別故。   後變壞即是下重以惱壞釋。有標立引證問答三。言義品者。舊論雲義部經。新婆沙三十四(五左)言眾義經伽陀。舉順返二頌。舊婆沙二十五(十五左)雲眾義經偈(【頭】婆沙百三十七(三右)引波羅衍拏頌。次雲眾義品中亦作是說。又(三十左)直雲波羅衍拏眾義品說等)而有四言順頌。闕今反頌。今藏中。義足經上(六右)四言偈即是也。光寶並雲法救所集者誤也。彼經雲。毒箭著身。今言中者。去聲如當也。光寶讀平聲。雲在身中者。不順文疏義旨。況舊論雲婁波如被刺。此經欲惱壞而非色。故次問答令知其相也。光寶分科並非也。問。婆沙解變與壞四復次。今論何。答。全(【傍】如光)同彼。或(【傍】如寶)變即壞。凡如是名想有通別。不可局矣。   (十右)有說變礙(至)如所燒薪者。訣曰。第二變礙義。可變壞故。有礙用故。是持業釋。此依婆沙七十五(十四左)次三種問答亦彼出。大乘大般若四百四十三(初右)雲。變礙名色。此中分為二。初所立。後若爾下問答。此問答且約變礙名。實通前變壞。故法勝毘曇一(五左)唯變壞義而有此三種問答。又此論九(十五左)說未變壞彼類故名色。由有此理。舊論一(十四右)鹹約變壞言有問答也。此有極微去來無表三重。初二重可知。中及彼類義。婆沙。雜心。五事等無之。蓋論主加。光寶未來生法為當礙。未來不生為彼類。實有其理。於畢竟不生無當礙義故。然未為善釋。按曾當去來別論。彼類通論去來。論全不限未來不生法也。故次上(四左)說未來有為難。豈限不生。又九(十五左)通未來有為難。以未變壞約類名色。例彼何唯不生。又正理一(十四左)通未來未起何名有為難。初約彼類。後說約曾當。如寶一(六十九左)引。彼皆總判未來法也。若言無以此通不生法。未來永不生法未攝失者。總約未來法義論之無妨。若不爾者。婆沙。雜心。五事法論等。無此彼類義。彼鹹為非。故此總通也。   (十左)諸無表色(至)影必隨滅者。訣曰。第三無表問答。初難後有釋下通釋。此有兩說。初隨有表義。此亦有二。先通釋。後此釋下難破(【傍】論主難絕)此有釋。雜心論義。彼一(八右)雲。無作雖不礙。以作色是礙故。彼亦礙。如樹動影亦動。(已上)難中亦二。先約自體。無表本無礙。何隨容有礙。後遮救。若強隨令有礙。若爾表滅則無表可滅。汝喻還成異。正理二(十一左)曰。有釋。表色有變礙故。無表隨彼亦受色名。此不應理。隨心轉色(【傍】定道戒)不從表生應非色。故經主於此誤立前宗言如樹動影亦隨動。即說過言。如樹滅時影必隨滅。表色滅時無表應滅。然非彼喻所立異故。謂立所依有變礙。故此亦名色。說是喻言。無表所依即四大。非彼大種不成就時。無表隨轉。故於此中無如是失。(是何謂乎。雜心論喻有表無表能所隨。何為不爾。又約所依大種喻說者。婆沙爾。即今後說如是。何混同兩說。自誤之大罪)又此相違有不定過。(論主違決雲相違。謂汝宗表色滅時無表應滅。執如所隨故如樹滅時影隨滅。見諸不滅者皆非如所隨。如無為等。此違決顯異分不定。故雲有不定過。【頭】正理約因明之辭。故強言之。實非因明。凡違決唯反宗而改因任喻。而今宗全別。故只約性相也)謂不決定此從彼生。彼若滅時此亦隨滅。如父工匠種等滅時非子殿堂芽等隨滅。(是何不定失。因雲如所隨。此非如所隨。第三善成。汝妄認因。為能所從故辨此失。誤之甚。又此難不依因明。但以他喻。反為滅喻破彼也)光寶無言何耶。如光記敘眾賢改破。而於破論主不開口。可悲哉。寶疏雲論主述婆沙破者非也。婆沙已無所破。何有能破。又敘正理能破論主。不反破何乎。   (十左)有釋所依(至)理得成就者。訣曰。是第二說約所依大種。此中有三。初所立義。二若爾下難。三此難下會通。此會通有兩解。初約所依親疏不同(此亦二。初正會後此影下論主難)後復有下有別師約定不定差別通。此初中有釋者。婆沙師義。彼七十五(十四左)曰。無表自體雖無變礙。而彼所依有變礙。故亦名變礙。所依者何。謂四大種。所依有變礙。故無表亦可說變礙。如樹動時影亦隨動(已上)今分法譬法為所立譬說為通釋。由此彼婆沙所立。法喻齊等義終不成。故後雲復有別。舊論雲復有餘師別立救義。意不須婆沙喻。但就法成立無表名色變礙義也。此中正理救難及返責等。並皆□閭□□□□□餞櫧□□□  (十一右)此中根與境十處界者。訣曰。光記曰。色蘊中。毘婆沙師許即根境十處界。然經部師。處假界實。不可即以處為界體。於彼有違。故言許。即表非共信(遁麟。惠暉從之)泰寶圓暉無作釋。然正理顯宗作即說十處界。及長行亦爾。皞按。源本應如正理。顯宗。普光所覽蓋錯本。所以者何(【傍】長行無起盡故)凡(【傍】有八理。一)此一部表不信於頌長行必釋。如無表之說(上八左)空界傳說(次下二十一左)等。今即不爾又(【傍】二。正理無救破故)此論本頌含不信。正理論師必釋顯。以述救致破。今即不爾又(【傍】三。【傍】正理直作即說故)顯宗別途。於正理論全舉此頌散釋。若異自意更示改頌。如上(【傍】正理第二(二左))無表。今何可直改。又(【傍】四於本頌許言無不信例故)此本頌六百行中。置許除之。餘唯二三處。謂業品十三(二左)頌曰。身表許別形。亦(同上)曰。語表許言聲。彼並遮異許不同。非強表不信。如因明師許言。故顯宗論十八(二左)雖改餘句。不改彼二句。又根品第四初頌許因唯六種。彼亦示無經說唯對法諸師自許。簡異餘部。顯宗第八(十四左)亦爾。光記釋彼。雲簡餘部。正理尚如俱捨。準彼今若源本作許即則有何嫌。正理顯宗可改。故知。源本如顯宗等。又(【傍】五)凡於規書必有字法。今安傳說。若略唯說或傳以表不信。正理判談如是。而復以許何為不信正理於何處釋頌許判表不信。又(【傍】六)舊論偈曰。此根應(塵誤)復說十入及十界。應為準例。又(【傍】七)別行本頌(世流布町板引證頌雜出文字並依三十卷今依明本也)作即說十處界。又(【傍】八)如光者界應假。貫許言故。故知。普光釋之非也。認臆說違論旨。亂字法不知錯本故。泰。寶闕釋亦非也。見有眼目字而不為釋。何得釋為釋。   論曰(至)觸所生受者。訣曰。受觸二心所互為助緣。故以觸明受(【頭】論三(十八右)雲。受謂能受。能領納故。或是受性。故名為受。彼文通五受明也。若領納通餘。何只雲領納)為簡所觸言隨觸。隨順為隨。隨順誰耶。隨順三受。此論第十(五右)又集異門五(初右)又法蘊足第十(十八左)曰。順樂受。二(根境)為緣故生眼識。三和合故生觸名順樂受觸。此順樂受觸為緣(【傍】不雲即緣觸)故生樂受。順苦受觸。順不苦不樂受觸亦復如是。品類足二(三右)亦爾(【頭】雜含二(十五右)說五取蘊中雲。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取。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未說直領觸)觸能隨順名隨觸。持業釋。此受非緣汎爾境。必領納觸所緣境相。故言領納隨觸。故五事論下(九右)曰。與觸俱起有受想思(文)雜含十三(五右)雲。觸俱生受想思。領納是受不共用也(【頭】瑜伽五十三(十五左)雲一切受皆領納相)非受體三。由隨觸三而成三數。故入論上(五右)曰。受者領納三隨觸義。從愛非愛非二觸生身心分位差別所起。於境歡慼非二為相。舊論雲。何者為三。謂能領隨樂苦不苦不樂觸。今論為顯隨觸三言即也。此亦何為六。謂觸必獨不立定依識。由識有六觸亦成六。觸既六數受亦為六。故入論曰。此復隨識差別有六。六受身者。身雖體依聚。今但聚義受是多故雲受身。其數有六名六受身。(【頭】光第十(八左)二釋。初為本後為聚義證婆沙七十九(十七丁)六受身身為聚集。又舊論一(十五右)雲六受聚。何為體義)五事論下(六右)曰。說識為身者。一識有多故。非一眼識名眼識身。要多眼識名眼識身。如非一象可名象身。要有多象乃名象身。此亦如是。(光記約體非也)問。何故雲眼觸所生受耶。答。六處緣觸故名眼觸。觸緣受故言觸所生受。故法蘊足十(十七左)曰。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生觸。此中眼觸以眼色眼識為緣。餘五亦爾。是名六處緣觸。又雲。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生觸。觸為緣故生受。是名觸緣受。問。正理。顯宗受有二種。一境界受。謂領納自所緣境。二自性受。領納受俱觸。今受蘊者。唯自性受。以境界受共餘心心所故(取意)與此論為同否。彼盡理說耶。答。皞按。彼眾賢臆度立二受。違理違教。與今論全別。夫領納是受不共用。何可通餘心所。大小乘一揆。成唯識三(二左)雲。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五事論下(十右)雲。受謂領納性。有領納用名領納性。品類足一(七右)雲。受謂領納性。並無觸言。豈通一切。汝背是等本宗。何雲領納互餘。又立境界受自性受。全臆說難依信。故五事論下(十右)雲。受謂領納。即是領受所緣境義。法勝論一(十三右)曰。受者於樂不樂俱相違緣(所緣)中受。雜心二(十一右)曰。受者可樂不可樂俱相違於境界受。此雜心正說受體已雲境界受也。法蘊足第九(十一左)雲。雲何眼觸所生受。謂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生觸。觸為緣(【傍】緣由)故生受此(【傍】下別釋)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眼觸(恐識)為因。眼觸為等起。是眼觸種類。是眼觸所生生(恐受)與眼觸所生作意相應於眼識所領別色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眼觸所生受。如是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廣說亦爾。是名受蘊。豈可雲受蘊不領所緣境。汝異境界受。別領納自能隨觸為受自性者。成唯識三(三右)破雲。彼說非理。受定不緣俱生觸故。若不捨自性名自性受。應一切法皆是受自性。(【傍】皆能任持自性故)故彼所說但誘嬰兒。然境界受非共餘相。領順等相定屬己者。名境界受。不共餘故。故正理師分二受。及敘受蘊體。並皆非也。問。若爾何故此論及入論言領納隨觸耶。答。領納三和生觸所緣境相。舉能緣觸取所緣。非觸是所領。若不爾前引法蘊足何通。問。餘論爾。於今文明雲觸領。何雲領觸之境。答。此論十(五左)雲。如何觸為受所領行相依。行相極似彼。依觸而生故。既雲似。非為觸是所領也。又雲依也。非境也。然如基法師。未辨俱捨。正理別。而唯識疏三末(十六右)雲。薩婆多亦領於境及同時觸。故俱捨說受領隨觸。正理論師有二種受。評取領觸。是受自性者。何誤甚矣。光師令與正理別。實是有眼目。然於釋義。未全是。一領隨順觸境者非也。應言(【傍】舊論如是)領隨順受觸所緣境。若讀領隨順觸境無失也。二問答餘心所許執受領納。以強弱分之大非也。領納執受復不共用故。如五事論可知。三釋六受身。證對法一(二右)體義非也。彼說自性身是受用變化所依體。何未辨烏焉耶。四解正理領納觸名自性受言(十八右六目)並非也。彼成唯識設轉計破義。非正理。顯宗本義。故二論全彼義旨及喻文無之也。次(二十八左二目)依唯識破破正理論甚有眼目。寶師非之。反非中非也。五設第二解。令此論同彼大非也。此論不立二受故。寶疏彼此論為全同。何盲目乎。次舉光破。不破可破。破不可破。不足評。謂受約領境。最此論意故。而光領納通一切為非。次強弱破為雜亂非也。許強弱何可雜亂。實是不共用全不通餘也。次證當文及下文。今雲。觸為所領為顯受領觸所緣境不取離觸境。故入論上(五右)曰。受領納三隨觸。於境歡慼非二為相。既雖雲領隨觸。而雲於境歡等。豈偏可泥文相。況法蘊足。五事等緣境為受也。次正理。顯宗諸文。二受妄案難為俱言之。而以彼破光。豈可相當。次破光記引唯識轉計。最為得。次破俱捨師破大非也。汝言。論主自以領納為自性受。與正理同者局見之甚也。此論於何處分別二受。非但此無諸論亦無。   想蘊謂(至)應如受說者。訣曰。正理二(十六右)曰。謂於一切隨本安立青長等色。琴貝等聲。生蓮等香。苦辛等味。滑澀等觸。生滅等法。所緣境中如相而取。故名雲想。是故此想隨德立名。以能取像故名為想。總別三六。如受應知。今論略示法。若約苦樂捨別有三。約識別成六。故雲總別三六。三者取三受境像故。六者婆沙七十四(十一左)曰。眼觸所生想。乃至意觸所生想。又顯宗雲。此想就世總說為三。品類足二(三右)雲。想有三種。謂小想大想無量想。入論釋雲。緣少境故名小想。緣妙高等諸大法法境故名大想。隨空無邊處等名無量想。或隨三界立此三名。   如世尊說者。如世尊說等者。雜含八(二十二右)曰。我不說一法。不知不識而得究竟苦邊際。(乃至)又雲。我不說一法。不知不斷而究竟苦邊。而光記雲作集邊際非也。論已說亦如是。何妄可改集邊際。違本經故。次釋苦邊際有二義。彼依論二十三終。婆沙四十六(十八右)全如是兩說。又雲。作苦邊際得無學果。稽古上(三左)雲。蓋作苦邊際之言。命之預流聖者爾。無窮生死漸始見其涯畔。進趣三菩提故。經論中稱以美稱。普光輩以苦邊乃謂無學。於此乎左支右吾之辨窮(矣)胥坐不稽古故。今雲。作苦邊際言。非必命預流。謂中含三十六(十九右)預流一來並說得苦邊。不還雲。五下分結盡生彼間已。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羅漢文雲不受後有。十八(二十六右)全同。又(二十四右)又(二十三右)爾。第一(十三左)爾。雜含三十(十七右)雲。得斯陀含。當受一生究竟苦邊。增一二十(之二十四左)亦一來雲盡苦際。準此等文。限此生不令後生相續。總呼證苦邊。謂美稱而限預流。誤之太也。又今文總誡不知不斷。何理定為預流。但見論二十三(十八)預流極七反有文雲作苦邊際謂一切爾。豈非小見乎。又斥光記雲得無學果。以粗言斥之。還汝違教違理。違理者。總四果人隨應入涅槃。皆作無學人。故雲得無學果。不雲命無學人。故論二十三(十八右)釋預流第七滿處雲。在居家得阿羅漢。違教者。婆沙四十六(十八右)雲。苦邊際者。謂在苦中阿羅漢最後諸蘊。彼釋名預流苦邊經尚如是。況今文。稽古下(二十二左)亦破今光記。可簡。   是故佛說(至)名行受蘊。雜含二(十五左)曰。為作相是行受陰。何所為作。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是故為作相是行受陰。光初釋為正。後釋及寶非。不證思造作強故。   (十二右)總取境相者。訣曰。能緣行解總別。非所緣境自共總別。寶為正。光為非。夫此總別相大異自相共相。何者意識並取自共二相。而唯是總取。唯總取無常等相。不能取其差別也。初學不可亂自共二相也。王所緣了總別。古今紛四。並皆泥文句。認臆度。由無決斷。今雲。心王總取境相不取別。心所總取亦別緣。故正理三(初右)顯宗二(十右)。入論下(十三右)並言。識唯能總取境相。非能取境相差別。若能分別差別即名心所。既王雲唯。猶雲非別。王局總明。所但言差別。不說唯聲。亦無遮總。影通總別。若不先總何可取別。如畫師摸而資填彩。先不了摸豈得填彩。由此理心所通二。若大乘。中邊論上(四左)曰。總了名心。亦別名心所。成唯識五(二十右)說。心於所緣唯取總相。心所於彼亦取別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如畫師資作摸填彩。此亦心雲唯。心所不言。文勢全同入論等。故述記五末(七十五右)引中邊上(四左)瑜伽三(四右)顯揚十八(四右)等雲。心唯取總相。心所取總別二。大小乘同(湛慧雲。大小部別不可和會者可笑)演祕五本(二左)有四釋。自評取第三心唯總。心所通二義。(【頭】正理四十(四右)通品類足雲。無違彼失無定言故。謂彼不言唯順樂受。今猶唯有無通局可知)如普光設四釋。令人嘆多岐。如寶破而第三義為是。寶破第三喻非也。寶疏於所容有兩釋者非也。背理致不順文勢。如先辨也。光記證婆沙無慚四句。有多失。一不辨正不失。如寶破。二彼唯心所。何可通王證。三彼雖雲餘行相。唯是別解。非雲總解。   (十二左)由即六識身(至)故名意界者。訣曰。由言故義。顯第五囀。六識滅故成意根。故正理二十(六左)曰。此中由言為顯故義。謂心心所四緣故生。中邊疏下(十一左)雲。由者所以義。以第三囀聲替第五囀故字。雜集論十五(十二右)十六(四左)八何八若詞第五悉置由。皆是第五聲也(【頭】舊婆沙三(九左)雲。二喻無別欲因二喻明一義令分明故。新婆沙五(五左)多說云云)即者顯示唯由時別。實體無異。故首言即。無間滅者。正理三(二左)曰。為遮前念有間滅心。雖先開避。而未生(【傍】後識未生)故。由此無間已滅六識為現識依說為意界。依此文應知。所依是能生。故光只依之為能所生。寶約能所依。卻作釋巧便矣。問。意識已滅。應名意根。若五識滅應名眼根等。又為意識依是得意根名。若成五依則應名五根。何故但總名意根。答。通依雖爾。今依不共根。謂於五識有別不共根。於意以此為依根。無別不共。故總得意根稱。   應知。論三(三左)應知者勸許一一各能為根。今亦準知。   (十三右)此中蘊攝(至)離他攝故者。訣曰。結別攝徵總攝。此別總者。三科一一攝法為別攝。是離別為別。總集三科盡法為總攝。何故如是。約別攝各各攝法。寬狹難知。故於三科三十五門(【傍】蘊五。處十二。界十八)中。唯取大寬三法以攝一切。故雲總攝。正理三(三右)曰。此三總攝五蘊無為。總是集義。置總言者。今知總三。勿謂各(【傍】三十五門)一。五蘊中色蘊攝十一。謂五根五境及無表。十二處中。意處攝一種。謂六識心王。十八界中。法界攝六十三。謂心所四十六。不相應十四。及無為三種。如是於三總攝七十五法盡。故雲總攝。頌中初二句示攝。後二句辨攝相遮異部。   (十三左)論曰(至)攝徒眾等者。訣曰。大分為二。初釋頌。後若於下會異文。初中亦為二。初釋初二句。後謂於下釋後二句。此亦為二。初正釋頌。後且如下指事。初正釋中。初釋第三句。後所以下釋第四句。遮異計也。於諸處者。諸契經。舊論雲如來處處。而言攝者其理不然者。遮化地部等依方便契經攝他性。指事中成自義。亦自遮他計也。雜心一(四十二左)雲。眼界攝一界一入一陰。不攝十七界十一入四蘊。復次右眼攝右眼。左眼攝左眼。右眼二種。長養及報。長養攝長養。報攝報。報復二種。善業報。不善業報。善業報攝善業報。不善業報攝不善業報。不善業報三種。謂三惡趣。畜生攝畜生。餓鬼攝餓鬼。地獄攝地獄(云云)會異文中。處處契經雲諸處。舊論曰若爾有處說等。以佈施等四攝化一切機。而四攝與徒眾。異體法非實攝。招引不散暫雲攝。是假立義。等者。正理三(四右)契經說。三蘊(戒定慧)攝八正道。又(五右)雲。契經說信等五根慧根所攝等也。   (十四右)論曰(至)各生二處者。訣曰。此長行釋頌端嚴有兩義。初嚴依身。後嚴根用。並出婆沙十三(四右)雲。問。眼耳鼻處。何故惟二不增不減。脅尊者(【傍】一)言。一切有疑。故不應責。謂若增減亦復生疑。雲何此三各惟爾所。然各二處不違法性。有(【傍】二)說根處為莊嚴身。若減若增。身便醜陋。有(【傍】三)說。色根為生淨識。若當三識依二處生則明不亂。增便識亂。減則不明。有(【傍】四)說色根為取自境。各惟有二。取境事足。減則不明。增便無用。四說無評。五事論上(十左)雲。若開兩眼觀諸色時則二俱見。以開一眼按一眼時便於現前見二月等。閉一按一此事則無。是故有時二根俱見。又發智論第一(八右)說俱見因。謂雙開時見分明等。兩耳兩鼻應知亦爾。婆沙無評。論主依五事意。難第二身嚴義。以取第三淨識義。故正理。顯宗並全同此論。然寶疏。初為有部。後為論主。非但不知婆沙說。而何不思。若論主安立偏破婆沙。正理。顯宗何可同。又誤於正理為二解。彼廣述本來義。難前身嚴義。全非為自義。故若爾問來。彼論全同今論也。問。今有二根而闕一不明瞭。若本來一。誰謂不明。如鴟鳩等無手。何雲不自在。故論主評不詳雲何。答。實爾。故寶疏(一餘三十九左細說)雲。今難若為發識。少大即得。何用二處。如正理前解為勝者。雲正理前解。見文誤矣。而難論文。以脅尊者因緣差別義為勝最有眼目。然諸經論說端嚴故。論主且就世想致評耳。   (十四左)論曰(至)蘊義得成者。訣曰。釋聚是蘊義。長行有四。初正釋聚。二證經。三由此下結成。四於此下解釋經五門。此初三也。神泰科如是未詳。今雲。釋蘊義大二。初總釋。後引經釋成。此有二師。初婆沙義。二大德義。初中大二。初引色經釋成。二乃至下引餘四蘊經釋。三結成。初中有三。初證經。二結聚義。三釋經五門。婆沙七十四(十右)聚義。積義。合義。略義。四義釋蘊。今論聚合略三義。文中炳然。積義最親聚。故總四義頌雲聚也。契經者。雜含二(二十一左)曰。若所有諸色○彼一切總說色蘊。雖譯異應同文。集異門足十一(初左)具舉五蘊經文。改色作受想等為異耳。此經大小共用。雜集二(十六左)中邊中(七左)瑜伽等並證蘊義。基師中邊疏中(十六右)雲。未知何經。或說多界經者(【傍】中含四十七(十六右)有多界經廣說六十二界面無此文也)非一切智人有此等事宜哉。   (十四左)自身名內等。寶疏為正。光師分成不成。不親今論。   猶如父子苦集諦等者。訣曰。光記(三七左八行)為一物所望不同喻。而致問答者甚非也。何者。論文雲。為粗未嘗為細。父對子永父。子對父永子。不爾何可成自義。若如汝釋。卻成難義。又苦集諦等句屬上。為相形喻非也(【頭】湛惠致大小別辨非也。基師引俱捨故)一設體相對其名誰為對立名。二是下染污事法。舊論唯雲譬如父子。無苦集等句。故基法師五本(八左)三科義林引此俱捨雲。有對名粗無對名細。苦集染污名劣。不染名勝。如是俱略中間粗細對立義。特標苦集思之。今等苦集餘諸染法名故。諦言下雲等也。   乃至識蘊應知亦然者。訣曰。例示餘四蘊經文。唯改色言為受等耳。雖文同而有義有異。故次下辨異。   所餘名細色。光加無表非也。法救不立無表故。寶疏為正。   (十五右)非可意者名劣色等。舊俱捨先出經文雲若鄙若美。雜含雲若好若醜。雜心雲惡好。釋可意等。豈為不宜哉。   (十五右)隨所依力應知遠近者。訣曰。受等四心法故。無處所不直辨遠近。故隨彼所起所依處所力。以可知遠近也。粗細同前色蘊。謂受有苦樂。想亦有順不等故(寶疏同婆沙非也)又解。同前四蘊釋。此為正。   (十五右)心心所法(至)彼作用義者。訣曰。婆沙七十三(十二左)有十二義。謂生門義。生路義。藏義。倉義。經義。殺處義。田義。池義。流義。海義。白義。淨義。於中生門是本。餘皆此中差別。或約喻。或約相。並皆不出生門。今約本生門。餘自隨。是故大乘亦約生門。雜集二(十七左)雲。雲生者能生。其體六根六境。是能生諸心心所之門。故名生門。亦門亦生持業釋。心心所其體已在意處中。今雲生根境為緣生作用處故名生門處。婆沙釋生門雲。如城邑中出生諸物。由此長養諸有情身。如是所依(六根)及所緣(六境)內出生種種心心所法。由此長養染淨相續生(文)訓釋詞者。舊論一(十九右)雲或說來增義。今雲訓釋詞者。與訓詁釋訓文釋異。訓詁者如瀡滑也身我也是也。訓文釋者。如言(【傍】禮月令註)中猶應也(【傍】儀禮士冠禮註)於猶為也。今不可雲處生也。又不可雲處猶生。故以其事體義而訓釋之詞。故名訓釋詞。論二十七(九右)釋四無礙中雲。詞謂一切訓釋言詞。如有說言有反礙故名為色等(文)舊論二十(二十左)同處雲。方言者以因理釋義。知由有礙故名色等言如(【傍】廣句)矢至的曰中是也。是能下通妨。正理三(六左)曰。何緣故知門義是處。由訓詞故。處謂生門。心心所法於中生長故。是能生長彼作用義。顯宗二(十四右)同也。準正理文。今文於標中。長字未詳。頌無故。與訓釋不異故。由是舊論頌曰來門。釋曰。心及心法來門義。或說。來增義。能增長心及心法來。彼舊論以增有無為差別。今亦可約長有無也。論十四(三左)雲。能平險業故名屍羅。訓釋詞者。謂清涼故。故名屍羅。彼已分二。今何不爾。   (十五右)法種族義(至)名十八界者。訣曰。此文有二。初總釋。二此中下別釋種族。有兩師異解。正理。顯宗意如是亦總別。如下當辨。初總釋中有標立。喻況。合法三段。婆沙七十一(七右)有十一義。謂種族義。段義。分義。片義。異相義。不相似義。分齊義。種種因義。馳流義。住持義。長養義(【頭】十一義中。初七義皆種類差別。上別義各皆約別體義。次四義中。種種因義。展轉相望互為因。如十二因緣(住師生本義依之者非也。非同類因故)後三義約聲論中。馳流義。但約有漏法。後二義望自雲持。對他雲長養並皆非本義也)說種族義曰。如一山中有多種族謂金銀銅鐵白鑞鉛錫丹青等石白墡土等異類種族。如是於一相續身中有十八界異類種族。今論同彼。體別種類不同文分明。然異解發者。初師更解種族。謂種是各自種類。族是族姓因義。眼等十八各自為因。故文雲自種類(釋種)同類因(釋族)故。若爾下難也。無為無因果故。心心所下通也。舊論曰。若爾無為則非界。是義不然。是心及心法同類因故。準之總就界十八論之。非約一界中別義。故於法界一分三無為。無生本義無失(光(四十右)初義順舊論)次有說。種是種種義。族即類義(書堯典註族類也)故為種族。只十八異類不同義。善符婆沙種族釋。此義為盡理。正理。顯宗亦依之。正理三(七右)雲。何緣故知族義是界。與世種族義相似故。如一山中有諸雄黃雌黃赤土安膳那等眾多種族說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已上通下兩義總釋)如彼山中有雄黃等生本諸礦名種族。如是此中有心心所生本諸法。說為種族(是別解種族二義中第一義。光寶同不辨總別已上悉為生本義。大非也。兩重法譬何不見之)若爾處界義應相濫。俱心心所生本義故(難絕初解。世親亦不取。必不可為俱捨師救也)由此別應釋種族義。如雄黃等展轉相望體類不同故名種族。如是眼等展轉相望體類不同故名種族(第二義釋種族。依之總別二段。及別中兩義。並解總種族之異義。文理炳然。光寶於此誤大也。勿依)顯宗亦明白。謂初舉正理總釋。次即舉如雄黃等後釋正義。略如是此中等初解不正義不說之。若初文不總釋。顯宗何但可舉彼。亦此中簡持思之。光寶等並非也。分科釋義全非也。光師以總釋為族姓義。混合別釋生本大非也。設為族姓義。婆沙說約異類義。彼七十一(四左)雲。特姓憍逸者。為說十八。界謂族姓義。是界義。種類貴賤無差別故。   (十五左)若言聚義(至)如聚如我者。訣曰。上來正釋頌本。顯三科名義訖。自下問答三科假實。有部三科俱實。經部立蘊處是假界即實。論主處界實蘊是假。界是實無諍。故此不論。何故實者。十八法自體種類不同義名界。界無假義故。此假實諍唯就法相名目。約粗聚法。全非約所目自體也(【頭】教章下三(十八左)明小乘二十部束為六宗中。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等。彼過未無體現在法中於蘊可實。處界說假。成實論等諸部別師亦是此類)文中有三。初論主破有部蘊實。二通處亦可假難。三辨極微蘊攝。初中有七。一牒。二量破。三彼示他隨一不成失。四論主反顯違教。五舉有部異師。六論主並破。七結成蘊假。此初二也。汝有部言實應非聚義。若言聚義蘊義者。是牒也。若言意如是。量約共比。異喻如無為等。對文可知。問。受想二蘊非多實集。豈無不成。故正理三(八右)雲。又於一一別起法(云云)如光(四十二左)引。答。此理不爾。故婆沙七十四(十一右)雲。俱胝。那廋多等諸極微色雖相去遠。以相同故合立色蘊。乃至識蘊無量剎那雖相去遠。而相同故合立識蘊。   此難不爾(至)有聚義故者。訣曰。三彼顯不成失。婆沙七十四(十一左)兩說中。第二師雲。一一極微有蘊相。故亦可各別立為色蘊。若一極微無色蘊相。眾多聚集亦應非蘊。是則論主量顯有體一分他隨一不成也。四若爾下論主卻顯違教失。一微非積。蘊是積義。義理乖角。而言微名蘊。不應契經言蘊是聚義。或是自言相違失。蘊定聚義。一微非聚。言蘊不可言微。若微不得言蘊。如我母是石女。故不雲說而雲言也。   (十五左)有說(至)我當與汝者。訣曰。五舉有部異師。何故舉者。由蘊是聚義而為實有不成立。彼異師立別義釋蘊義為成實義。此有兩說。初能荷名蘊。義林(五本)三科章引之雲。此依俗釋。雜集論二(十七右)曰。又荷雜染擔。故名為蘊。如肩荷擔。荷雜染擔者。謂煩惱等諸雜染法依色等故。譬如世間身之一分能荷於擔。即此一分名肩名蘊。色等亦爾。能荷雜染擔故名之為蘊。以彼準思(光記(四十左終)此釋以聚釋蘊。符經順假。論主不破者非也。若爾何為別釋。)後說分段義。義林引之。此依聲明釋。中邊論中(八右)釋蘊義雲。三分段義。如經言。說為色蘊等各別安立色等相故。此意契經作五門相。故經結言各別色等相。故正理三(八左)說後說雲。諸有為法皆有過未現三分段故。此論亦云過去等一一。然基法師中邊疏中(十六左)釋雲。可分段立色蘊受蘊等。謂各別安立色受想等相故者。認臆說全非論主並契經意也。若五蘊對與界種族義無異故。   此釋越經(至)蘊定假有者。六論主並破兩說。謂違越契經。意但說聚義蘊義。未說能荷義及分段義是蘊義。故舊論雲。經但說聚是陰義。但言顯遮餘鑿說。今雖略意如是。(光記寶疏但破後說者非也)後若謂下重破彼述經意。是述意乃正理。中邊所言三世遠近。一一分段義。而破意言。經言略聚為蘊。不雲一一各別名蘊。故違教不免。七是故下結成蘊假。問。中邊等引此經即證分段。何今破之。答。大乘非立實。而以義廣妙為尊。小乘以無窮為失。而不依經量不成立。故破之。況婆沙等中無此義故。不可以大疑小也。   (十六右)若爾應許(至)十二處別者。第二通有部(【傍】光雲經部非也)處亦可假例難如文可知。光記約經部作量有三失。一因雲處則闕第二相。是不共不定失。若處言入能別則犯喻所立法不成。二一極微不積集故。招一分他隨一。三無表色亦非積集故。招一分他隨一。故但可約性相。寶疏為正(【頭】或有部作他比。汝宗所有色處定應假有。多微積集生識等故。如蘊如無畏法。論主顯他隨一。此因不遍。別別極微色處攝。生因而不積集故)。   (十六右)然毘婆沙(至)亦說燒衣者。第三辨極微蘊攝。初示毘婆沙義。後此應下明論主自義。此婆沙七十四(三左)問答極微蘊攝文也。彼舉喻雲。於穀聚上取一粒穀問取何物。若觀穀聚答取一粒穀。若不觀穀聚答我取穀(云云)準知。穀聚喻假蘊也。即多微積集名假蘊。其中一微故雲少分。若不觀待多微積集假蘊。此一極微即一蘊全體。故不雲少分。此婆沙之義。三世一切法一一實總皆名蘊。極微一一有蘊相故。是有部實義也。初中然者。簡前起後。如是蘊定假有。然毘婆沙師以微即為蘊故云然。觀者觀待義。有情總聚依身雲假蘊。對之實蘊即是五蘊也。故對總聚依身等。極微蘊一分。若不對假蘊則一色蘊蘊全分。極微一一有蘊相故。而光記(二十二左九行)正理亦同婆沙蘊通假實者何迷太矣。今假實諍約五蘊。彼雲假蘊五蘊總聚總言也。若通假實先論主量有相符。又正理師何強救釋。故光師誤也。後此應下論主自義。問。蘊是聚而假有。一極微何應非蘊攝。通之雲。一極微雖。無蘊義而於分(極微)說有分(粗色)蘊名。衣少分燒似有分蘊。不燒處似極微不蘊。而總雲燒衣。今亦假於極微上說蘊也。分者極微。有分粗色。二十唯識疏下(三右)雲。其子粗微名為有分。有細分故。其本極微但名為分。不有他故。識疏一末(三九左)光記十二(七左)雲。攬父母成有彼分故名為有分。父母二微但名為分。二分別故不名有分。準解焉。極微攝蘊雲此。舊論雲此中。然光寶引婆沙通釋者何謂。又分雲蘊一分誤甚矣。舊論雲。此中於一分假說具分。一一細分雲一分。能具雲具。即有分義。   (十六左)愚根樂三故者。訣曰。婆沙七十一(四右)有八復次。一所化有情愚蘊處界故。二超作意及已習初習故。三根如今。四開說引智故。五樂如今。六命財姓生憍故。七愚如今。八我慢及愚所依所緣計我執故。如次說蘊界處。今舉彼三五七之三。餘隨應所攝。謂一四八不出愚故。二根之差別故。六總所攝。然正理雲。經主此中所說猶少。而更出婆沙二六八三種。而於顯宗改頌言愚根等(【傍】等餘五意)三故。今破雲。舉綱攝目何妨有。又略論何可盡。又汝前三科名義。於婆沙有多義。而唯示一義。豈局此雲猶少。傳說者。論主意。佛意難知。但示對法師說。密朋經部。故雲傳說。是以正理舉上座廣破。彼雲。上座言。說蘊為明所執一合差別相故。說處為明境及有境差別相故。說界為明境及有境並所生識差別相故。又雲。善逝意趣雖極難知。據理推尋似應如是。   (十六左)諍根生死因及等者。總煩惱為諍。上論(五左)雲。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故(光依之也)於中五鈍五利是一切本故名根。根即諍持業得名。故婆沙(七十四(十五左初目))雲愛諍根本。見諍根本。是有漏法。正理。顯宗雲世間諍根。次上論(五左)取蘊亦名世間。出世無漏無有之故(湛慧破光違正理者非也)愛想二此勝因名諍根因依主釋。   生死因生死持業(【傍】諸有漏法有此二用故)或相違釋(【傍】如十二緣中老死)加因亦依主釋。及者相違義。一三因別故。二當後兩段異故。三上二因果相對。謂招生死煩惱因與生死苦果因故。下一約次第義故。又合集義三因同別立因故。又能等義。顯宗二(十五左)雲。及聲兼顯諸心所中惟此受想為愛見二雜染法生根本故(婆沙例顯)各別顯一識位名故(婆沙第九)依滅此二立滅定故(婆沙第十)如是等多品類因光記。因言通二。寶疏不通諍根。故科名。一諍根二生死因。作釋亦云生起貪諍見諍。除根此意根言為因義為三因。此深非也。論言諍根有二。雲此二○最勝因。不雲諍有二○最勝根故。貪著諸欲及著諸見者。正理。顯宗亦爾。堅執相雲貪著。非欲謂貪心所。故婆沙無言之。彼雲。受能發起愛諍根本。想能發起見諍根本。如能發起二諍根本。如是能發起二雜染二邊二箭二戲論二我所。應知亦爾。然指要。諍是欲見。此根是貪心所。諍之根。諍根之因。兩重依。士者只泥文言。未全見義。次因雲。雲耽著受。舊論雲眾生貪著受。亦應貪心所。名中無如何光寶。欲見分在家出家。今雲。互通也何可局。   (十七左)其次第因鄰次當辨者。正理全同此釋第二句。此段鄰即無為非蘊段。其後明次第。故雲鄰次。鄰之次。故顯宗二(十五左)雲。其次第因。次後當辨。舊論雲。此因立次第中當說。或鄰次者。猶言順次。總指下也。   蘊不攝無為(至)例應成失者。訣曰。婆沙七十四(十六右)有十意復次。今論總該盡。而古今未曉故。取要舉十意。當辨其旨。彼曰。問。何故無為不立蘊耶。答。一無蘊相故。蘊是聚積相。無為無此。故不立蘊(此總通義此論蘊義攝)二復次無為是蘊究竟滅處。故不立蘊。如瓶衣等究竟滅處非瓶衣等(此論所破是也。正理救此約蘊相聚義。與第一迷濫)三有為法與生滅相應有因有緣。故立為蘊。無為不爾。四有為法屬因屬緣。因緣和合立為蘊。無為不爾。五有為法為生所起。為老所衰。為無常所滅立蘊。無為不爾。六有為法流行於世。取果與果為蘊。無為不爾。七有為法隨三世與苦相應有前後際為蘊。無為不爾(已上五義。此論二依攝也。其中差別。)八諸無為法無五蘊相不可立在此五蘊中。亦不可立為第六蘊。無聚積等諸蘊相故(今論初全依此第八)九蘊是作相。無為無有作相。故不立蘊。十蘊從他生。無為不爾(已上。已上二義亦此論二依攝也)應知此攝彼九義(【頭】法勝毘曇一(七左)曰。無陰相故二種陰相。共相別相。共相者聚義是陰義及無常等。別相者色礙等。此二種相無為中無。是故不攝無為)此頌蘊義兩言隨義各別。一蘊色受等蘊。義即色變礙義。受領納義等。故論雲與色等義雲體非色等。簡下。聚集義。(而光師總為聚義非也)二蘊第六蘊。義即聚集義。故正理。顯宗並雲。無為若說為蘊。立在五中或為第六。皆不應理。此上二義證也。三蘊總蘊名。義二依義。此中不攝。正理。顯宗作不說。而長行雲。諸無為法。若說為蘊。立在五中或為第六。皆不應理。彼兩論頌蘊有第六必然矣。舊論頌曰。陰中除無為義不相應故。長行雲。若於五陰中說三無為不可安立。義不相應故。不可說為第六陰。今按。不說為正。今本錯誤。所以知者。一今長行兩處雲不可說故。二若如今者。有不含第六蘊失。三正理。顯宗。此論。及舊論。並婆沙等中。一無攝字故。四別行本頌作不說故。五正理無直改文故。然光。寶。圓暉。基師三科章等作釋似錯本。故釋有謬。又何不辨異正理等耶。長行大二。初釋頌。後有說下舉婆沙第二破。初中亦二。初依婆沙第八義。約別總義遮五六。後又言下統婆沙餘七義。約二依義遮總名蘊。顯大科雲又。而寶疏(四六右終)為第六蘊別科非也。初中亦為二。初約色變礙等別義遮五中。後亦不下約蘊聚集總義遮第六。如是約數五六為異。依義變與聚總別有差。(而光總為聚一義誤也)然俱第八復次內故雲亦。別大科又問。五六等大別。何為一復次。答。無為體非色等與色等義不相應。就體非色等遮之。若爾色乃至識五種體別立五蘊。無為與五體亦別應立第六。此疑定來。故於一復次遮之。於餘義不寄體難不來也。亦者例前之詞(削記第一)理門(十三左)雲。亦然者類例聲。與色等義者。上釋初句。下釋後句。色變礙義。受領納(乃至)識了別。為色等義。亦不等者。無蘊聚義故。故不立第六蘊。此聚義兼收婆沙第一義聚義。此亦釋兩句。先釋初句。彼與下釋第二句。又言下取蘊唯有漏。蘊名攝有無漏。次上論(五右十二右)云云。此二依收婆沙餘七義。彼七義細密開此二依義故。今總取收七義。所以對上論思應知也。此中初先定二依。後無為下正釋頌二句。第二有說等者。舉婆沙第二義破。破雲。無為是蘊究竟滅處故不立蘊。此意滅者無義。於有漏斷滅處擇滅顯。於有為法因緣缺滅處非擇滅顯。於質礙色等亡滅處虛空顯。有色等處無有虛空故。是故三無為並於蘊無處顯現。故不得名蘊。此婆沙意。論主破意設約處界。若不滅者無為不顯。滅處無為故。於處界應不立無為。正理救此迷有說意及其義旨。何者。彼雲。此息言意非顯斷空非擇滅體非斷故者。有說意正約滅無。何雲非斷。但不局斷。亦云有說滅處。非體滅。約所顯也。又正理。此息言無為上聚義都無者。大誤有說意。若爾與婆沙第一蘊是聚積相。無為無此相何辨別。以私情救。亂有說本意。亂第一義。光寶指第六蘊下聚義為第一解。不指婆沙第一說。雖不全正其破意不遠也。皞按。世親論主此破恐不當。何者。蘊究竟滅無更有蘊。於處界從元無有究竟滅義。本來攝在無為故。設有為十一處全。一處少分。十七界全。一界少分。究竟滅。猶有無為處界。異如瓶滅非瓶。何可例責。若言處界分滅邊例責。此義非也。豈得全滅立義例分滅。學者可思。光約全滅非也。寶約分滅消釋。得論意。全非實義。   (十八左)前五境唯現(至)或隨處次第者。取婆沙七十三(十八左)六復次中四五兩義。依之分二。一約定不定等。初三句是也。二就扶根處次第。第四句是也。初三句中從寬之狹。順次簡別。謂初句五與第六相對。第二句前四與第五身。第三句前四中約遠不遠。眼耳與鼻舌次第。亦眼耳中更論遠速與不遠速明次第。後鼻舌中辨速明不速明說次第。寶疏為五科大非也。此中二唯是決定義。對不定故。正理(三(十四左))雲境決定。下論二(四左)決定故說唯言。餘言身意餘即眼等四。綴文難曉。蓋應西天結頌法。又解於初句意最後成。於第二句身後亦成。餘四未知故。餘者意身餘從後向前分明也(【頭】如論九(六左)雲。順結頌法故逆說四。光記九(十一左)雲。順結頌法恐有犯聲。故說第一為第四。無性論四(十左)雲。順結頌法文隔越其義相屬。理門論)問。若二義別應如前(十六左)受想別蘊中言及。若如業品(十八(八右九右))頌言又。何故言或耶。答。依正理論。論主意。前義為勝。後為一往。且約扶根處故。故曰或。由此正理三(十五右)前義終曰。且(未盡義)約境定不定。用遠速明。辨根次第。或於身中隨所依處。○豈不理實鼻根極微住鼻頞中非居眼下。如說三根橫作行列處無高下。如冠華鬘。(【傍】下答)理實應爾。然經主意。就根依處假說如此。經主或言似通異釋(【傍】餘顯宗)故今於此別作頌文。前五用先起。五用初二遠。三用初二明。或隨處次第。次具有長行。(如寶所引)顯宗(三二右)全同眾賢意。前義集定不定等不義純便。故改頌唯約用一相辨次第。今雲。是本婆沙四五兩復次。何汝可改作。亦汝義彼婆沙中無之。而寶舉彼不辨何。又實論主意已雲處。故唯別義。故舊論雲復。   (十九左)為差別最(至)名為法處者。此中四因。初二成色處。後二及亦初為差別。總三因成法處。   論曰(至)非於眼等者。大為二。初釋頌本。二示異說。初中亦二。初釋初句第三句成色處名。後釋初句上三字及第二第四句成法處。此初也。此中先釋為差別。文為二。初明為差別故開色蘊為十處。謂於一色蘊。就眼等色等差別相。開立十處。不如色蘊總聚為一。何故爾者。為令眾生知五根五境其體性各別故。是總釋差別。亙十種各別。後若無下別釋色處名。初正敘立名。後此為下示總即別。問。為令知十種別。十種各應立別名。何一立通名。通之無如眼等九別名故。而亦其體是色法立色處名。若爾通名故應不招自體。此為下釋此。此文古今分科作釋未允當。今依正理(三(十七右))曰。雖十二處十色皆法。而為差別一立總名。差別者。謂各別處(非能所簡別之義也)若色法性等故名同。是則處名應二(【傍】共不共)或一(【傍】共名)諸弟子等由此總名(【傍】色蘊總名)唯應總知不了別相。為令了知境及有境種種差別故立異名。由是如來於其聲等眼等色上立異義名。(已上此論初段通十處釋差別)色處更無異義名。故總名即別。如能作因。諸立別名為顯別義。此(【傍】色處名)顯別義故即別名。法處亦爾(光寶釋非示南。)此初因雖婆沙七十三(十四左)色處立名十二復次中無之。而於法處(十八左)名十一復次有之。其義齊等故。今通為兩名因。彼第二(十七右六目)復次曰。法處有一名。餘處有二名。一名者謂共名。以十二處皆是法故。二名者謂共不共名。共名如前。不共名謂眼處等。欲令易了顯不共名。法處更無不共名故顯共名。故名法處。(已上)釋最勝中。約三色分別。謂諸色中。有見有對唯二十種色。無見有對根等五根聲等四境。無見無對無表色(如論二(初右)婆沙百二十二(二右)七十五(十四丁)又集異門足三(十六右))今具二義。是最勝。是收婆沙十二復次中三種。彼第五復次曰。若有粗細長短此彼方可了立色處名。第六復次曰。若形相大及可積集易了知者立色處名。第十一復次曰。若處具有形色顯色立色處名。又諸已下更舉世共知別義。非收前頌。故殊曰又。光記(四七右)為最勝中第三因者誤也。釋疏為大科三是也。故正理(三(十七左))雲。最勝者。由二因緣。○又多種故三眼境故。世共於此立色名故(已上)既異說中別舉之。又若一具三因。不雲又可雲並。應如前及有見故。   (十九左)又為差別(至)獨立為法者。釋法處中有三因。初因同前。如上引婆沙。次攝多法。婆沙(十八右)十一復次第十復次曰。此攝多法故名法處。謂於此中。有色非色法。相應不相應法。有所依無所依法。有所緣無所緣法。有行相無行相法。有警覺無警覺法。有為無為法。餘處不爾。後增上義。彼第八復次曰。擇滅涅槃是常是善不變不易。生老病死所不能壞。是勝義法。彼法惟在此處攝。故獨名法處。   (十九左)有餘師(至)獨立法名。第二舉異說。雜心一(十四左)意也。於色處有三因(光為二因非也)是婆沙十二復次中三種。彼第十二復次雲。若處具有二十種色。或(【傍】今除或說)二十一立色處。第一義雲。唯此一處。色相粗顯。易見易了。故名色處。第三復次雲。惟此一處。是三眼境。謂肉天聖慧眼。故名色處。於法處二因。是亦婆沙法處十一復次中二。彼第五復次雲。名句文身詮表顯示諸法性相。令易解了。彼三惟在此處攝。故獨名法處(今約初唯雲名)第九復次雲。分別諸法自相共相。安立諸法自相共相。破自性愚及所緣愚。於一切法不增不減如實解。慧唯此處攝。故名法處。是雖婆沙復次。論主判欲未盡理。故呼為有餘師。如前(十七左初目)如蘊不說無為婆沙第二復次呼為有說。然正理師唯為別因雲又多種故等(文如上引)是以婆沙復次故。   論曰(至)二蘊所攝者。有三師。第一師約能詮部帙。謂八萬部一一頌數有六千頌。第二師約所說法門。第三師約所治煩惱。婆沙七十四(十七右)有六說。今取一二六。中間三四五並但能詮頌數不同。與第一不大異。故不舉也。彼初師雲。有作是說。有法蘊論。六千頌成。一一法蘊其量各如彼量。是則佛所說名法蘊論。文勢義旨無疑。舊婆沙五十八(二右)雲。或有說者。如法陰論所說六千偈。是一法陰齊量。餘法陰亦爾。又舊俱捨有餘師說有一分阿毘達磨名法陰。其量有六千偈。八十千中一一法蘊其量皆爾。是亦佛所說八萬一部即名法陰。真諦疏(寶五二左引【傍】寶雲。撿真諦俱捨疏無文。光(五十左)亦出也)順諸文。然新論添二足言。是例目連所製法蘊足論有六千頌。以成一一法蘊亦爾。故光寶皆六足中法蘊足論。正理。顯宗亦全同此論。蓋譯語綴文人。誤入足言。何者。六千頌數成一部。何可局法蘊足論乎。如滅後品類足。界身足等六千頌。可準知。第二師約所說法門種別成八萬。界有十八而為一。並是界故。舊婆沙雲。復有說者如世尊種種言辭說四念處。是一法陰齊量。四正斷。四如意足。正根。五力。七覺。八道種亦如是。第三師下正理三(十九右)釋第三師畢雲。此即順顯隨蘊等言。無蘊等言不為對治有情病行唐捐而說。(已上)顯宗全同。眾賢意。第二師但示部帙數。如實者順彼。顯教益為異。而非別義。今雲不爾。第三師隨病行八萬。能化教自成八萬。第二師約法門部類。豈言四念處。七覺。八道。四無量等。唯各治一病耶(寶(五三右)令此論同彼非也)。   (二十一左)傳說是明闇。訣曰。正理。顯宗。及本頌。舊俱捨。並作光闇。今文雖無失從多應改光闇也。光寶致互顯釋(未盡)正理無直改頌文故。問。有部本宗。何處空界體為光闇。答。七十五(九左)雲。此空界色。晝為明所覆。夜為闇所覆。故眼雖見而不明瞭。婆沙等雖雲為明所覆。而光為勝。何者。上(六左)日焰為光。月星焰為明。今已雲不離晝夜。若作明闇唯夜而無晝故。   (二十一左)即此說名鄰阿伽色。法蘊足九(十九左)雲。雲何外空界。謂外空迥鄰阿伽色。是名外空界。(迥。增韻寥遠也。大乘雜集一(七右)立迥色。彼疏二(二十左)雲。瑜伽第三雲。闇色明色說為空界。空界分二。一迥。二空一顯。空一顯攝迥。準知可思)。   傳說阿伽(至)鄰阿伽色者。已下依婆沙解名義有兩說。婆沙七十五(九右)雲。阿毘達磨作如是說雲。何空界。謂鄰礙色。礙謂積集。即牆壁等。有色近此名鄰礙色。如牆壁間空。叢林間空等是名空界。有作是說。此文應言雲何空界。謂鄰難除色。然色有二種。一者易除謂有情數。二者難除謂無情數。此空界色多近非情數牆壁樹等。而施設故名鄰難除色(此且就情非情辨難易。有情色今有亦無故雲易除。如壁間空不得除無礙故。故雲難除。是當今後義也)舊婆沙五十八(八左)義同也。鞞婆沙六(二十五左)兩說中。後說雲。更有說者。空界雲何。空邊色是此說。空色不空色。不空色者眾生數。空色者非眾生數。謂彼空非眾生數色邊施設。如樹間葉間等。是謂空。非眾生數色邊施設。是則今後說也。   (二十二右)恆持生故。光四釋。並不允。寶釋為得。天明七(乙未)年春三月記之訖。快道。 俱捨論法義卷第一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第二法義   (法義立名依契經四依。又業成就論終雲。如來說三乘依法義成就。大般若五百五十九有不雜法義品。)     豐山上陽沙門快道記 界品第一之二   (初左)復次者。顯示體相義門異。是大文第二義門分別(光為三科非也。【傍】無畏疏十六(三右)由前已說事有所不盡。更續明之。故雲復次。慈恩彌陀經疏雲。復次者復者重也。次以次反覆徵問故雲復次。)以可示現此彼差別者。今論主評簡諸論多義。唯顯現為勝。故前卷(十九左)雲。有見故可示在此在彼差別(【頭】有見見史記淮陰侯傳師古注。見顯露也今同彼非眼見義。故舊論一(二十六右)頌前問及頌與長行悉作有顯無顯思之)光雲。有能示現此彼言說。故名有見。此即言說名見。此義順諸文為勝。舊論曰。此色易可顯。如言此色彼色。一百二十八(初左)雲。問。何故色處名為有見。答。眼根名見。有見用故。所見色處有能見眼故名有見。如有主等(依七十五(十六右)此大德義)或復見者。是能顯示。色處相粗可相顯示在此在彼相狀差別。所顯示色有能顯示。故名有見。如有名等(尊者世友義。準此文。若非言語何能顯示。又例有名故光為勝。餘師不辨何耶)或復見者。是諸影像。惟有色處可有影像。故名有見(脅尊者義)前二義可知。第三見顯現色體自現。見即有持業釋。故雜心一(九右)說此義曰。復次自現故。謂眼所行。問。此論何唯一義。答。色粗顯勝餘故。世友義故。是故僧伽提婆譯法勝毘曇一(四右)唯此一義也。第三正理尚不信之。故標二義。別雲有說。光雲。作者意樂。寶雲。略故唯一者並不好。光亦約經部者。鑿之至也。次問答雜心慧見。彼本七十五(十六右)尊者妙音義。而彼所破。故猶不說。   (一右)唯色蘊攝十界有對者。顯十是此言唯色等。唯簡四蘊。十別無表。正理雲。此能有彼礙。故名有對。並是有財。初自有於他被障義故。餘二易知。謂顯其對義雲障境緣。   此復三種(至)於自所緣者。下二廣辨差別顯今相(光雲便釋非也)有六。一標數列名。二障礙下隨列別釋。三境界下辨境緣別。四雲何下敘境緣為礙。五應知下示今相。六若法下句差別。諸論列異正理。顯宗境緣障次。雜心論一(二十一右)境障緣序。基唯識疏(二本初左)列緣障境。法勝論一(八右)婆沙七十六(二左)等同此論。何故爾者。各作者意。謂正理等約法兼正。先明兼二差別分別。後說障礙合今作句。今論等意令知正明特先障礙。雜心論等據寬狹次。謂境法分。十二界全。障有十色。緣唯六識。法界少分。基疏返之(有人責基疏列。妄勿撞祕也)如此三中。初一障礙。後二拘礙(【頭】拘。說文止也。易隨掛雲拘係之乃從維之)七十六(二左)雲。障礙有對如以手擊手以手擊石等。此等展轉更相障礙。如是名為障礙有對。境界有對者。如眼根等諸有境法各於自境界有所拘礙。如是名為境界有對。所緣有對者。如心心所有所緣法各於自所緣有所拘礙。如是名為所緣有對。   (二右)境界所緣(至)名為所緣者。三辨境緣別。方境分齊名境界。如俗領分。且眼以色為所領方境。不能至聲等。餘亦如是。此能領義名為功能。必非見聞等為功能(光記等非也)若約根見闕識功能。若約識見闕根功能。故知唯以方境分齊定為境界。婆沙七十六(三左)曰。施設論說。眼定對色。色定對眼。乃至意定對法。法定對意。彼師但依境界有對。探玄記二(五十五右)境為分齊義。大日經疏十(八左)   曰。毘捨也境界也。如來境界所謂如如也。金七十上(四左)智量所行故。故得成境可準知焉。今眼根眼識並唯以色為自領分。故色是彼境界。所緣者根識中唯識等緣執彼境起。故彼法名所緣。緣慮為緣。所緣執故。故非五根。此段論文唯說緣界別。而非根識寬狹別。其別下分明說之。故於緣言心心所。顯前通根識。然有人云。欲分根識二有對者。於識已具二有對。何可爾。問。心心所二別何。答。心心所對境。分界所領義為境界。緣執境義為所緣。雖色等法其體是一。而於心心所。緣執之義。領分功能義。   差別故成境界所緣二別(有人約心心所無差別但以根識分之誤之大)光三解並非也(寶為四解非也)寶疏亦云見聞等功能。及於心心所辨二別中。約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意雲。心心所執境而起同為所緣。取像印持等功能別為境界者。未曉二差別也。印持取像即是緣執彼。何可分之。終南家之業疏中卷。約心心所初念與相續非也。清涼大疏鈔三十五下(三十九左)引此論解釋雲。境界有對能緣力強。所緣有對所緣力強者。全非論意也。定賓飾宗記二本(四十一右)引此論解釋。唯約識辨二別。及所緣之有對依主釋等者非也。思可簡也。   問。光三解如何。答。初廣辨境界所緣二相。若境下釋礙義。全非別義(寶師為別義非也)第二釋約體用大非也。第三釋雖無大失而亦未脫礙為礙也。如次論說。唯於餘不轉。唯於自境轉。是拘礙義。而雲礙取境緣境用。豈論意乎(有人破基疏彼言失所指者。若爾初彼言招例責)。   雲何眼等(至)和會轉故者。四敘境緣為礙。初問也。一眼等六根六識心所於自境界。二眼等六識心所於自所緣。自者隨應各自。自之境界自之所緣(光三釋。初釋為是。後二釋不符今文也。違施設足論故)此中雲轉時。轉是起義。正取現起簡前後。而光師取彼同分眼及未來義。甚違論意也。   越彼下答有二。初守自義。謂唯於自所領轉。唯於自所緣執緣。不能逮他法故。是所拘礙。前自境界及所緣雲彼。次此者約境界六根六識及心所。若依所緣唯心心所。後和會義者。相順不違言和會。謂眼於色有功能。色於眼不違。故施設論說。眼定對色。色定對眼乃至廣說。若所緣眼識於色有能緣慮。色於眼識為所慮。如是為和會。二義別何。初唯約能。故雲於自等。後能所合。是二解異。譬如戀色不顧他心。唯自愛彼於他不轉。或男女和會不移餘事。   若法境界(至)眼等五根者。夫順前句。順後句相。古今(云云)。今謂。光(四左)雲。依毘婆沙。若以寬問狹順後句答。若以狹問寬順前句答。若互有寬狹四句分別答。寶疏(三左)同。麟雲。問中境界居前。所緣是後。今即順所緣答雲。故名順後。亦名稱後句答。又寶疏次下(五十一右)釋意識所依亦等無間雲。若先將意識所依性。問等無間。此即以狹問寬順前句答。若先將等無間緣性。問所依性。即是以寬問狹順後句答(已上)如是婆沙等並雲。以狹問寬。唯約境界亦所緣之一問中前後句皎然。然有人。此論且略所緣有對亦境界有對耶。順答影故順彼後邊答雲順後句答。麟記約一問中前後。違大小乘論。下論(二十一左)意識所依性者即是等無間耶。設是意識等無間復是意識所依性。應作順前句答。謂是意識所依性者定是意識等無間。有是意識等無間非與意識為所依性。謂無間滅心所法界。演祕七末(十九左)依對法十五(十右)雲。順前句者。謂於諸法中隨取二法。更互相問。依止前法以答所問。如有問雲。若智亦所知。設所知亦智耶。此應作順前句答。諸智亦所知。有所知非智。謂餘法。順後句者。謂即二法展轉相問。依止後法以答所問如有人問言。若所取亦能取耶。設能取亦所取耶。此應作順後句答。諸能取亦所取。有所取非能取。謂色等五境及法處除相應。準此等文。今論略所順後句者。嗚呼悲哉未曉以寬問狹之旨。所纏文相誤毀正義讚邪義。今須破斥。婆沙等中。既言以寬問狹為順後句。今若別作所順句言所緣亦境界。即以狹問寬。定可前句。何可順後句。亦復不一問何得雲以寬問狹。又演祕等中致兩問。並是問寬狹之法。何以相對二問。可得言以寬問狹。亦復彼中標二法雲依止後法。非所取為前法能取為後法耶。又若兩問前後者。不可言以寬問狹等。以不依法寬狹唯約兩問前後故。又初問前法舉狹後法舉寬。後問返之。而順後問為順後句答。例何在。故知雖問示兩門。至論順前順後。唯據初問中二法前後。以決定。謂初問雲境界亦所緣以寬問狹。故知應順後句答。若初問言所緣亦境界以狹問寬。故知應順前句答。如是但於初問前後。而其答說義已極成。必不關後問也。然正答時。順前句答。順後句答名目。亦必依兩問之前後。其辭同彼。故雲順前雲順後。如是其義決定既在初問。故或略後問。其語反出理在絕言。是故今略。或具示兩問並無相違。然對法論依前法答所問者。即說其義決定。故雲依止前法。雲依止後法。由是其義決定。及答說名言。所對有別。偏執者非也。   此中大德(至)此是所許。第二敘經部於心立障礙有對。此中者此有對中。尊德雲大德。鳩摩羅多者(【頭】有部有鳩摩羅多。三論玄(十三左)四論玄引影公暢公序云云)唯識述記二本(三十六左)雲。日出者經部本師。佛去世後一百年中。北天竺怛叉翅羅國有鳩摩羅多。此雲童首。造五百論。經部種族以此所說為宗。當時猶未有經部。經部四百年中方出世故(光記釋今文雲經部。本從有部出者非也。寶釋為是)同四本(五十三左)經部有三。一根本即鳩摩羅多。二室利邏多造經部毘婆沙。正理所言上座是(光記九(二十八)又九(四十二左)寶九(二十四左)又(三十四右)及正理鈔皆雲。正理上座室利羅多。正理二十(十三右)曰。此中上座妄作此言。生等五因非聖教說。彼謂聖教曾無此名。未審彼宗何名聖教。為鳩摩羅設摩文頌。為扇帙略所造論門。且佛教中有此想名。廣集處處以證此名。鳩摩羅此雲童。設摩此雲寂。此童寂是則鳩摩羅多乎。若爾上座應室利羅多也。而童寂與鳩摩羅多同異可考。按各別。故正理六(三右)雲大德鳩摩羅多。無設摩言。故次雲上座也。正理中往往指鳩摩羅多雲上座。法勝毘曇一(八右)雲上座鳩摩羅多。正理第六(三右)引雲鳩摩羅多頌。次文雲上座所宗。又第三(二十左)雲彼上座及餘諸譬喻者。又但指經部時只雲譬喻者。而譬喻者言廣通本末也。指室利羅多稱上座。正理十(四右)雲上座室利多立受想思別有體性。以經說故。依之第六文意。室利羅多依信鳩摩羅多頌。雲上座所宗。不必鳩摩羅多也。或通二師乎)三但名經部。問。何故舉之。答。有兩說。神太雲。雖經部所說不違薩婆多義。故雲此是所許。又光記(五左)雲。論主意朋經部。故雲此是所許。而破神太雲不然。寶疏等並爾(有人依信)今皞按。神太為正。一此本出法勝毘曇。彼一(八右)說三種有對訖雲。如上座鳩摩羅多說。若心欲起時為他所障礙。當知是障礙有對。相違是無對(已上)彼已不破故。今雲此是所許。有部不悉許經部義。而於此事若遇異緣可起。心不起為障礙有對。是亦有理。有部不敢諍。故簡別雲此是所許。若如光寶何彼論不破耶。二若朋經部。何故不言毘婆沙師傳說如是此中大德等。三若違有部。正理論師何不破立。謂雖是非有部尊義。而亦無害。故彼不舉(光(五左)雲。雜心四句文同經部等者。撿彼一(二十二右)。全同今論。何雲經部耶)。   不可記為善不善等。雜心一(二十右)雲。善者記為善。不善記為不善。不記善不善故說無記(【頭】記說文徐。注曰一一分別記之也)已下兩說婆沙百四十四(三右)五十一(初丁已下)釋三性名義。有多釋中也(【頭】婆沙五十一(三左)曰。若法不可記善不善說為無記。復次佛記善法有可愛果。記不善法有非愛果。若法無彼二果可記說為無記。復次無記雖有自性可記而無異熟故名無記云云)。   有說不能(至)應唯無記者。舉異說破。婆沙百六十一(四左)雲。不招異熟果。故名無記。阿毘曇心論一(四右)雲。此非樂報可記。亦非苦報可記。故曰無記。法勝毘曇一(八左)雲。彼無愛不愛果可記。是故無記。雜心論一(十九左)亦爾。(正理顯宗不舉此義也)今破彼義。然於下亦用此。謂論十三(十五左)但約後說。十五(十二右)但用初義。俱是本宗義故。   (三右)若爾觸界(至)非段食性者。色界中。上正釋。下問答。此有二。初觸問答。後鼻舌二根問答。初中有四。一難。二通。三重難。四分別答。此第四有兩說。初約別用有無。後師約修得生得因果。此初二也。雜心一(二十三右)雲。三入(香味觸)是摶食性。彼亦應無觸者。此則不然。觸入性有二種。或是摶食性。或非摶食性者在色界。彼無摶食性。以身微妙故。香味一向摶食性。是故彼無。境界無故。彼識亦無。   (三左)香味離食(至)故觸非有。顯宗三(九右)曰。非食性觸於彼得有。觸界於彼無成食用。有成餘用。所謂成身。若不爾者。大種應無。則諸所造亦應非有。便同無色。何名色界。又於彼觸有成外用。謂成宮殿及衣服等。雖離食慾觸有別用。香味不然。故彼非有。正理全同。彼皆約四大觸。今論亦云持。是四大能持義也。等等宮殿等。   (三左)有餘師說(至)故在彼無者。光(十左)一為婆沙異說。二引和須蜜俱捨釋。為經部室利邏多。此有餘意。欲界修色界定已有三。因位既爾。故生色界此三猶隨逐。以因果相順立義。住此者欲界。依彼色界。舊論雲。依止定及三摩跋提。或見色聞聲與輕安相應有觸勝類。能益彼身等。今又靜慮與等至兩種。(光記依四靜慮。現起等至者非也)梵雲馱南衍那。此雲靜慮。三摩缽底此雲等至(【傍】光六(三九左)寶二十八(三十等)略纂五(二十丁)倫四上(初丁)等)靜慮總舉簡欲無色。正取初靜慮。等至唯定通有無心簡散心。今正取中間定。故舉兩種。輕安者。大善地中心所。(光第一第三為是。第四為輕細觸非也)舊論雲與輕安相應。能所別體故。殊勝觸者。簡欲粗強。顯色界微妙觸境(光第一義為色界觸境為正。第二第三義為欲界觸非也。色聲已色界。觸境何可欲界。若欲界義不成故)。   (三左)若爾鼻舌(至)及莊嚴身。第二鼻舌二根問答。文有十二段。此一難前師。二彼通釋。初似因明。則他比量。不爾犯違教故。次通釋似顯他隨一不成。然此但依性相勿約。因明(光記非也)此難有餘論。雜心一(二十三右)雲。問。彼無香味。亦無彼識者。鼻界舌界亦應無。答。具諸根故。諸根展轉相持故。婆沙第九十(四右)雲。色無色界無女男根。無婬愛故。厭捨此根生彼界故。色無色界無段食故。必因段食有此根故。因無慚愧有此根故。又女男根彼無用故。問。若爾鼻舌彼亦應無。彼無嗅香嘗味事故。答。鼻舌二根於彼有用。謂莊嚴身及起言說。(【頭】瑜伽五十六(十三右)雲。何緣色界中生鼻舌兩界。答為令所依身端嚴故。又色界中於此二種未離欲故)女男二根令身醜陋。有慚愧者必隱覆之。(光為論主難者非也)。   若為嚴身(至)何用二根。舊論雲。若用如此。但須鼻舌依止。為莊嚴身及以言說。不須鼻舌二根。寶為所依色觸非也。   (三左終)有雖無用(至)定當死者者。六前師質論主無用不生。非自許無用。故言有雖。然光記誤設前後相違問答。有雖無用(至)得有根起者。七徵二根起因。初二句牒彼意而致二根徵。寶師分科為是。舊論雲非無因可生。此諸根從何因生故。正理闕初二句故。普光二句屬上為通妨。大不順文勢疏義旨。若不爾。何正理闕如。   (四右)若離境愛(至)鼻舌應無者。九論主以理責有三。初約境愛根愛難。根愛亦離雲定然。二或應下男根例難。初正難。若謂下破救(寶雲轉救非也)舊論雲。若生鼻舌二根。男根雲何不生。由生醜陋故。若根藏如象王陰。雲何醜陋。三又諸下牒前質義難。   若爾便違下。十前師顯違教。中含三十九(五右)婆羅婆堂經(五右)雲。爾時世尊告比丘曰。婆私吒。有時此世界皆悉敗壞。時若有眾生生晃昱天。彼於其中妙色意生。一切支節諸根具足。十一隨彼下通經。婆沙九十(四右)通經雲。色界諸天皆具根故。決定成就眼等五根。此具根言依顯者說。女男根不顯。無亦名具根。又容有者彼皆成就。故說具根。非一切有。勿憂苦等彼亦有故。   (四左)五識有尋伺。鮮本及頌疏作唯尋伺為正(【頭】此十八界諸法約尋伺相應不相分別。與三地分別各別。故頌前問無地言。又下雲地約三地之法論之勿亂)一長行雲說唯言故。若無何爾。二舊論雲。有覺亦有觀定是五識。長行雲。言定為簡異餘界。猶如中辨論。舊雲此中定有空。新雲此中唯有空。三光寶牒釋長行不加別釋所以唯字。然本頌及正理。顯宗如今作有。並皆寫誤矣。所以知者。正理長行顯頌唯字意雲。五識唯於尋伺所隨地中有故(顯宗亦爾)然有人。有字梵語亦兼定義。於唯亦存定義。故頌雲有。長行雲唯。舊論雲定。並非相違。是以正理十三(十二左)雲。此中有言兼顯定義(【頭】有尋有伺鄰近釋約所相應增勝立名故有者相應義也兩種鄰近也。有尋即有伺持業釋。一體亦與尋相應亦與伺相應有兩用故無尋唯伺唯伺邊鄰近釋無尋即唯伺持業釋也無尋無伺唯持業釋也若依三地名有尋有伺地似有尋與有伺相違釋中間有有字故亦持業也加地亦持業也今名五識其義各別也)又續高僧傳九(十二左)道寵傳文。菩提留支與勒那摩提別處而譯十地。只雲有不二不盡。勒那雲定不二不盡。是一梵通有與定故。今亦可爾妄勿改矣。今謂符會之甚。若依正理。今論何不言兼顯定義故說有言。兼正混亂失(是一)又未說唯言豈得言說(是二)又僧傳文如正理釋若梵義涉故然。彼別譯今同譯。豈令頌散參差(是三)又舊論頌。有言外別譯定。梵言各別。今對無影有。故但譯唯(是四)又有鮮本善正勿求他(是五)。   (五右)論曰(至)故說唯言者。釋初句為四。初標。二由與下五識名有尋伺之所由。三以行下五識恆相應之所以。四顯義下釋唯義簡後三不定。正理四(八右)彈此論以行等所以(文如光寶引)今返破雲。意識內門轉時。亦當與彼共相應非恆。今雲恆相應。豈得混恆不恆以致彈詰。又五與意相望。五粗意細。為簡意外門轉雲行相粗。外門言簡意內門。行相粗之外門故。然普光分為二因。作俱捨救。猶墮在正理恆不恆混亂迷坑云云。全非論意。寶疏妄設異解。唯行相粗為因。外門非因者故言何之為(汝牒文省故言何)又外門無尋伺內門有尋伺者。誤之甚。今識向外起雲外門轉。轉言何不視之。   無第二尋故。正理破之。光寶救最為盡理。   (五右)伺在欲界(至)尋相應故。問。何故頌中不說耶。答。前問但約三故。常途唯三名故。又達三准知故。謂尋是無尋唯伺。准知伺無伺唯尋。故法勝一(十右)曰。欲界梵世觀。此三中不攝。若欲說者。應言無觀有覺。雜心一(二十三左)標有四種釋第四雲。雲何非有覺有觀。非無覺有觀。非無覺無觀。答曰觀。准此二文。約常途名。於頌雲三。然顯宗三(十左)雲。然法少故頌中不說。約少分屬無者。未論主意。尋唯一故是少分。何說之乎。又不雲三應雲四最易。由是少分因不成定證也。若言此無伺唯尋名唯一種。異餘有數多故雲少分。亦不爾。名皆是一種。故於名論多少。亦何雲法少不雲名少。   (五左)論曰傳說分別略有三種。經部不許心外有尋伺。而是實有為自性分別體。論主意朋經部。故雲傳說。顯不信承有部自性分別等。次下指論第四(十二右)尋伺薩經諍。豈不為斯。正理。光。寶等闕傳說釋。至下所指其意顯然故。然有人。但顯婆沙稟承。非表不信者。若爾諸長行悉應言傳說。又違語法也。婆沙四十二(十二左)雲。譬喻者執。尋伺即心。或有執。尋伺是假。為遮彼執顯尋與伺是心所而實有故作此論。次後(十三右)明三分別雲。自性分別謂尋伺。(【頭】又尋伺。經部至有頂婆沙五十二(六丁)九十(初右)百四十四(六右))。   (五左)自性分別體唯是尋者。顯宗三(十一右)體惟是尋。後心所中自當辨釋。正理四(十左)雲。體惟是尋伺。心所中自當辨釋(伺恐後字順顯宗故。不成句故【頭】又準婆沙正理舊論是字可伺而倒乎)婆沙(四十二(十四右))亦云尋伺。今譯者且略伺。以何知之。舊論雲自性分別即是覺觀故(光記五釋云云非也)。   (六右)論曰(至)義準成故。能取境故句釋有所緣名義。能有所緣境故。是有財釋。正理雲。有所緣故。如人有子。所緣所行及與境界名義差別。此同體異名。今雲。三種有對何。謂對散通別也。法勝毘曇一(十右)雲。有此緣故名為有緣。彼有境界可取故說有緣。復有餘緣名。如手緣杖。此等世俗言說。今舉一也。此中緣者緣慮義。同所緣有對。而光記雲緣攀緣誤也。故雜心一(二十四右)雲。眼識及相應法緣色。乃至身識及相應法緣觸。意識及相應法緣一切法。彼子註曰。謂以一切法為境耳非攀緣義。上眼身識亦同此。不相應法者。正理。顯宗亦爾。然此不局十四不相應。通無為無表。故應如前(五左初目同右六目二右九目)今文恐寫誤。可有善本。故頌疏二(十左)作非相應為正。義準成故者。準有所緣能取境故。不能取境故名無所緣。義不言成立。正理。顯宗全同此論。若准成餘十界。應頌不說。如初有見有對。若依舊論頌七識有緣緣法界中有半。無餘無言。長行雲。法界一分與心不相應法應知無緣緣。彼頌不說故雲應知。法勝一(十右)頌雲。有緣當知七亦法界少分。不頌無緣。長行雲。應知餘定無緣雜心一(二十三左)頌。亦不舉無緣。長行雲。無緣非心法。四卷本一(五右)亦爾。依彼等文准今長行文。頌文餘無言譯時加乎。諸論唯頌有緣一邊故。此中異說。毘婆沙師。五識直緣極微。故緣實法。經部五識不緣實法。緣和合假物(【傍】二十論(五左)述記下(三左)成唯識一(二十左)觀所緣等)大乘並破之。五識上無極微相故。毘婆沙義不成。五識不緣假。彼識上無和合相故。於此眾賢論師。正理四(十一左至十六左)破上座五識緣和合假物不緣實有極微。而自立極微和集實物緣義。顯宗三(十二右)亦敘極微和集實物義。為免五識上無微相之破。更轉立別義。新薩婆多之稱起於此。故觀所緣。成唯識。二十論等。各別破正理和集。正理等者。轉計毘婆沙義。其岐非一。是所以以正理論等強不可解婆沙等論。如前自性受緣境受等。下功能作用等。   (六左)前八界及聲者。乘前有所緣。故雲前八令知其名體。而前取法分更雲半。今取全但雲八界。故長行雲及法界全。言及者。(【頭】及具三義。一相違體別故又前說未說別故。諍不諍別故。二合集俱無執故。三能等顯有異說故)正理四(十六左)雲。頌中及言具含二義。一顯總集(合集義)謂八及聲。總無執受。二顯異門。(是能等義。如成唯識六(八右)雲。及顯十一義別心所)謂餘師說。不離根聲亦有執受。顯宗三(十二右)全同。光師全依正理。實疏不依彼。但約義相違曰。聲非有所緣。故雲及聲。或雲。小乘皆聲無執為正。眾賢釋非今意。今及言非如唯義相違。亦體相違。謂前八心法。聲色法。皞按。色心相違不爾。八之中法界全豈局心。又正理說總集義相違理在絕言。故雲前所說七有所緣等。顯異門義非必無之。何。品類足十七(七右)法勝毘曇一(十左)雜心一(二十四右)婆沙百三十八(九右)等。並皆聲為無執受。聲多離根顯故。今亦正從彼為無執受。然不離根聲亦可有執受。如服中音等。心心所法執持等義有之故。依之兼顯其義。正理師深得論旨亦應理。大乘亦兩說。五蘊論。世親(十右)安慧(二十七右)雜集論五(八右)等。並為非執受。瑜伽五十六(十右)為有執受。倫記十五下(二十三左)雲。景雲。聲起時不離根故為執受。對法據不恆有。故不說執受。基(略纂十五(九右))雲。聲界不離根常有。處有不恆。今取其界。如是大小並有兩說。   (六左)心心所法(至)名無執受者。解名義。心心所是能執持。故法勝六卷一(七左)雲。受名。若色在根數。及不離根。若割截殘壞心心數法於中受在中住故。雜心一(二十四右)全同。五根等所執持。言攝者己身所攝。故品類足十七(七右)雲。有執受謂自體所攝眼界等。簡離根等雲攝也。入論(二右)雲。墮自體者名有執受。是有覺義。心心所自體攝五根以為依處。故五根名有執受也。舊論雲。心及心法攝彼為自依止。問。前立聲八種。今何唯無執受。答。前約所依大種因。今直論聲。全非相違。問。有執受名義猶未曉如何。答。執持攝受是心法。五根彼所依故名有執受。能有於執受故。故阿毘曇論四卷一(五左)雲。心心數法所行於中止住故。異則不受。於中九界不受。聲心法界非於中心心數法止住故。若依大乘。瑜伽五十三(十右)有二義。一若識依執名有執受。謂識所託安危事同。二以此為依能生諸受。(對疏七(十三左))雜集論同後說雲。若依此色受得生是名執受。今論同初說。即諸下同後說。即言顯二義終歸一致。   (七右)尊者覺天(至)唯大種性者。寶分科好矣。正理四(十八右)標寡學上座。廣問答觸處中所造色有無。至第五卷(八左)標譬喻論師。廣問答所造色異大種不。引於眼肉團中契經等。其大旨同此覺天。皞按。雖人異其所立同。此論依婆沙百二十七(初丁)文。舉破覺天。此論已顯。正理舉破譬喻論師。互示一。故婆沙七十四(八左)雲覺天等。等經部也。為顯此旨光記引合正理。   (七左)若爾何故(至)無相違過者。第三覺天引經難。正理五(八左)引經畢雲。若異大種別有諸根。不應於根說大種性(婆沙所引經無於言)彼說下對法師通經(光師雲論主不明)舊論曰。但說肉丸與眼根不相離。不說眼根於通彼經有異說。婆沙一百二十七(三右)雲。問。若離大種別有造色。如何會釋彼所引經。答。彼經說眼根所依大種。不說眼體(第一)又彼經說世所共知肉團名眼。非說眼根。世於肉團眼想轉故。尊者妙音(第二義加勢)亦作是言。世於大種立眼根名。以是眼根所依止故(第二義)有餘師說。彼所引經於義無妨。彼經但說眼肉團中有地等界。不言地等即是眼根。於義何妨(第三義)今論全依第三義(寶師最得論意。光記以同第二正理初釋。釋深誤也)何故依第三者。彼初釋未消肉團言。故未盡理。第二者雖理通而不如依第三出世盡理。故此論意。眼之肉團故雲不離眼根肉團。於其肉團中有堅等故。是能所依各別不妨別體義。於中言簡外四大顯內四大置依聲。正理論五(八左)依婆沙後兩說。初具順世所知。後依第三義寄轉聲委釋。故彼轉聲義。亦不違此論。故舊論曰。但說肉丸與眼根不相離。不說眼根。而約性相寄轉文為異耳。彼曰。彼言非理不了契經深意故。前所引經順世名想。故作是說。謂諸世間。眼肉團中起眼名想。此眼名想依眼所依大種等起(先學八轉之日私改。今依鮮本。現本作趣誤也)眼肉團者。總說一切不離眼根大種所造。若不爾者此經唯應說謂於眼肉(先學八轉之改之下返責不成故。今知依鮮本作肉誤)各別等。堅性等言已遮慧眼。應不須說肉團中言(已上順世)又於眼言是因第七。肉團中言是依第七。由此(二種第七)表知總攝一切(【傍】眼與肉團大種)因眼所起(肉團)不離眼根。大種所造。是(【傍】取次上二句體即示彼所造體)因眼所起肉團。(【傍】指因眼所起肉團)其(肉團)中所(【傍】能有肉團)有內各別等名內地界。此則顯示眼等生因依因等(【傍】等三因)地(【傍】能造地大)由此重說二第七言。總攝一切眼及肉團所依大種(已上)是此兩釋。初順世間。後就出世。又性相轉聲別。又於目於眼與肉團字。後留意于于中兩言。此後解釋古今為難。所以不辨兩釋差別也。初意世人不知實眼根。於肉團扶根立眼名想故。佛順彼總不分辨能所造說之。謂此眼名想依大種。起故。眼肉團言顯扶根正根。又顯此二所依大種。總說能造所造。以順世故。若言非順世。肉團言徒然。後義意兩重所依聲。於(依義)眼肉團中之堅等。依眼之肉團。其依眼之肉團中有堅等性。由是顯眼根所依大種。肉團所依大種兩種也。初於中兩重配二第七。肉團親依眼等起故為因第七。大種但依肉團止住。非依彼起。故為依第七。二種第七雲由此。總攝者。二第七於中是能攝。眼與肉團兩種大種雲一切。因眼所起者。肉團為所起。不離等二句舉所起肉團能造。是因等二句示彼能造之所造體。已敘上於言旨起。其中下示中言意。其者即指因於眼所起肉團雲其。能有肉團所有堅等也。此則下示大種為所造眼等成五因。何故寄眼肉團中說大種者。此則為顯示大種是與眼等之生因。依因。立因。事因等五因地大。故此論第一(八左)雲。毘婆沙說。造是因義。謂作生等五種因故。普光誤依正理初釋解此論。寶師直依婆沙第三師釋論。可謂眼目高矣。   (七右)入胎經中(至)貪心等故者。後通餘經為二。初舉彼所據經。入胎經者。出毘奈耶雜事十一(八左)至十二卷為難陀說入胎之相。故婆沙等中往往引雲入胎經。開元錄雲。入胎經二捲出乎雜事。義淨鈔出。既類別生。故刪削(稽古破光引瑜伽雲。光寶輩動輒釆大乘經論彌縫其說陋哉。今雲。光為顯別義密意旨指瑜伽。其通釋義同故。何可雲陋。又破開元錄雲。蓋有所為而別出。漫削之過矣。是亦未辨公私也(正理五(八左)雲。又餘經說。苾芻當知。諸有士夫出即六界既定。說六為假有情所依實事。故知眼等色等造色非異大種。若所造色異諸大種。有何意趣此經不說。通雲。此經唯說六界不言餘者。有別意趣故。謂續生時眼等無故。雖於此位亦有身根。而猶未能覺冷等觸。若法有體未起作用。不應立在有用品中。又唯六界是諸有情有用本事。從續生心至命終心常有用故。二為顯下通釋。此亦有三。初立義。六界於受生有情施強勝作用。根本法故雲本事。二彼下引餘文成義。謂雖前說六界。復說眼等六觸處。是能造四大外有所造六根也。故彼經能造外說所造色也。寶疏釋義雖是而六觸處為六境非也。婆沙七十四(三右)有十義而並六根無六境義也。光記。六觸處取能依觸。但約心所解論文非也。何者。覺天引六界經。證唯能造無所造。故引六觸處文成有所造。若約心所何不引說心所文。煩引六根文而取能依邊。彼若說六界故定無所造色。若爾說六界中有識界。故於諸有情心所應非有。又諸下如是返難。故舊論雲。復於此經由佛說六種觸入故。(上所由)   若不爾於汝應無受等心所。若汝言心法即是心是義不爾。又諸下返難有二。先總遮彼通前經。亦不下別破彼所立宗救。婆沙百二十七(初左)雲。覺天所說。色惟大種。心所即心。彼作此說。造色即是大種差別。心所即是心之差別。彼何故作是說。依契經故。(引眼肉經)又契經說雲。何等持。謂善心一境性。由此故說心所即心。   (八右)謂唯外四(至)燒所稱諍者。正理五(十三左)雲。唯者定義。意顯斫等決定是外四界非餘。及言為顯能斫所斫俱通四界。顯宗三(十三左)全同。言亦者顯如斫唯外四界是亦其體是唯外四界。問。謂者述釋之辭。今無標何雲謂。答。應言能斫及所斫謂唯外四界。前第一(四右)雲。又諸有為法謂色等五蘊。第九(六右)頌曰。前三種入胎謂輪王二佛。由之舊論頌曰。能斫及所斫謂是外四界。然今為便第三句。依倒句法譯出。問。婆沙百三十三(六左)於斫有兩家。何但雲燒稱諍。答。論主不許斫異說故。或舉一顯餘。不言唯故。問。婆沙二十更有能所量及能洗所洗門。何不說耶。答。非可舉盡。舉一二為思慮基。   (八右)何法名斫(至)則無根故者。令各續起者。令相逼近續生木石等。各各別別而相續生起。簡根中有三因。初非可他分之。次非自體成二法。後離散離身時。雖似分義而無根體故。   (八左)內五有熟(至)那唯後三者。此五類門出雜心論。一(三十五左)而彼唯一頌未明顯。於義無差。彼頌曰。十一界有二。六三一四種。事及長養報。剎那與依種。光記二(十二右)總別分別精密焉。   (九右)異熟因所(至)昔所造業者。釋異熟名義有四釋。第一說未別釋因名異熟所以。總但為因名。故特加因言異熟因。是第五囀依主也。舊論名果報因。光記於異熟致多釋。義理亂漫如寶破也。論下三釋。具釋異熟二字故。第二說變異為異。熟通能所。若能熟者是因功力。能熟功是因故。若所熟者所感果。今簡第三所熟雲能熟。異熟二字並屬因持業釋。因若不變異。不能成熟。如花落果成。生言是果。亦從聲依主若依基法師(述記一本四十六左)雲變異而熟。因變異之時果方熟。異之熟依主釋。熟即生持業釋。彼得下第三說異類為異。故雲別類。與因善惡異類無記果故。顯熟屬果雲所熟。異熟二字並果名。生亦如是。兩重持業可知。生是名果理在絕言。故略不說。彼言宋本作或。寶疏所舉。神泰釋亦爾也。第四說異第三釋直異熟直為果名。謂異熟從本果約全有財假為因名。名異熟因。如於下返例。引證亦爾。生言果決定。故不別釋。如次前釋。若加生從聲依主。光寶正釋為好(【頭】又此論第四(八右)雲又於異體假立因名。如說此六觸處應知名宿作業。準彼今亦證於果立因名。反顯證也而光等取所依觸大誤也。舊論三雲如說六種觸處名宿業。)釋喻況引證非也可思。猶如有女人名舍利。生子從母名舍利弗。後呼彼母稱舍利弗母。婆沙百二十七(二右)曰。於大(【傍】因)種立所(【傍】果)造名。雲何知然。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觸由二緣。所謂眼色乃至意法。有六觸處是先所為是所造。我說即是故業。然誤之。且如普光者。以如於下雲派舉得名。神泰。相從假立分三四等。並陋之最矣。正理。顯宗同有四釋。並同此論。此第三為首列異耳。彼雲。離因而熟者。離是離別。全同今別類所熟。然寶疏(十五左)為以彼缺此第三。更加一解。而自解釋。元迷同為別。釋義亂漫不足評。問。何故迴第三置首。答。彼有志也。志者對法諸論依異類義故。且舉一二。婆沙十九(十六左)說異熟五種。第五雲。有處異熟說名異熟。如此中說色等異熟果名異熟。此無記果從善不善異類因生。故名異熟。又二十(十七右)雲。問。何故名異熟因。異熟是何義。答。異類而熟。是異熟義。謂善不善因以無記為果。是熟義如前已說。雜心一(三十六左)雲。彼報者善不善業報果。是等雖異類義同。而異屬因為別耳。   問。若爾此論何為第三。答。今依義次第。謂總別。別中先因後果。果中。初自果。後約有財。而論主不懷取捨。何責次列。有人破諸師為四解。其意。此論文三節但二或言故。於第二有業果二。如次依主持業。舊論亦但復次有二。而無約果文。正理。顯宗亦闕約果。更加離因義。今雲。是執文失義。舊論已闕文何成證。未知正理。顯宗全同之。所謂盲目乎。雖無或言義別為四節無失。又如次依主持業者何謂。二三俱異即熟持業。若言約三字。何雲業果。業果別約異熟兩言故。   (九右)飲食資助(至)內城者。訣曰。二釋長養有三。初舉能養釋。二破異說。三釋長養相。初中。光記。資助為別事未詳。寶疏為勝。簡飲食為損害。故舊論雲。飲食將養。寢臥。三摩提等勝緣所資益名增上生。有說者。雜心一(三六右)雲。眼及眾具。梵行(【傍】梵清淨義。則戒法。   琳音五十九(初左)應音二(十四右)三(十五右)探玄二(三九左)玄贊二(十三右))正受所長養故是長養。長養有續者。舊論。及正理。顯宗並作相續(為勝)也。   (九左)聲有等流(至)便違正理者。訣曰。何故第二句知有等流長養。答。此次第。異。養。流。實。剎(如五事下(五右)列)於中實唯法。剎那唯後三。於前三中已遮異熟。唯有等流長養理在絕言。故正理。顯宗並雲。既說聲界無異熟生。義准非無等流長養。故五事下(五左)雲。聲唯有二。於前三除異熟。隨欲轉故者。聲隨樂欲起。是婆沙九說中第三說。雜心論一(三右)舉彼第五說現在方便。第三隨欲生。第九有間。正理亦舉有間隨欲二。今舉初餘隨應可取。異說中。初說雲諸大雲緣擊。此意從業生色聲香味等諸大。所生大種非一故雲諸。其中聲大種有緣擊發聲。無緣不能擊發。隨欲起聲故(如寶(二十左)婆沙)故簡別雲諸雲緣也。此有因緣發聲之緣。非謂大種為助緣。光師非也。寶亦擊發緣非造義者非也。後說。業與異熟。長養。等流。及聲五番展轉。故於所生局雲異熟大種等。若爾下論主破上兩說。文相正破初師兼通後師。唯雲大種不雲諸故。不雲某大故。後師從業所生大種生聲故。為顯破通後師。於終置破也(寶師可也)問。若爾施設論文何通。答。按論主意破展轉因兩說。依之觀之則但助緣。謂正能造大種是等流長養。彼業因唯是助生緣故無妨。或論意順施設論文許異熟生。朋經部故。成實論五聲相品(十四右)曰。又業因緣故聲有差別。如眾生聲或粗或幽。光記令初說第四五轉。及與正理二十對挍。又唯破初說不破後者。並皆違文義。全不可依。寶師破兩說者為得。而異熟長養等流三並擊發聲者非也。若爾何可說受如聲違正理。又和會正理二十與婆沙。約有對無對最盡理矣。正理論欲取第三轉而救難。故不雲有說直示義。而身受難迴初則致救。彼欲破後說故。特標有餘師乃致別難。若如此論同致身受難。應如前師通釋故。故別設破。此論欲並破兩說。故二俱雲有說(舊論並有餘師)而最後致能破。若如光記存後說有三失。一舉難。先以彼義可通。如隨欲生第三有說。自存意故先說之。二不可言有說。三應能破之後。光記令初說有四五轉非也。似同後說故。後解為勝也。問答聲大種大有二解。初獨住義。後(二十七右)無獨住義。初許獨住義大非也。此有三。初立義。二問答明唯所造唯能造並非也。三問答違文中有二釋。初各別義。後不相違義並非也。不許獨住義中。立義為是。後問答有二。初與正理對明兩釋並非也。正理如寶疏雲約無對無表。今有對色故。次問答聲能造中。問有三關。第三關異熟大為助生緣為初師意。而答文順彼。論緣言為要通釋。全非論意也。初說雲從。能破雲從生。舊論雲從霜佉四大生聲故。述後說意中。同正理令有第四轉非也。綴文各別故。後釋為各別為是。釋能破中。論主存後師。破初師者非也。並破兩說故。次舉正理作救中初可也。次破第三傳救者不允。如寶疏辨。發造異故。寶疏破光破初師者可也。又舉光救雲。此破未得其意者。光雲初師既破。後師還立文詳也。破初師其義理被後師。爾雲還立故。   次破光反破為得。造發實別故。寶自所立者。擊發非造義。約擊發論主意通熟長流三。非唯異熟能擊發。故兩師俱為所破。而湛慧法住並言。寶疏令論主聲通異熟生。全非論主心者。是大迷寶疏意也。而寶師全非論主意也。何者。雲受如聲違理故。何可許通異熟。又古兩異說定通長養等流。今通釋門故任問論之。爾寶疏等謂唯為異熟者非也。何雲非唯異熟乎。又破諸德破取後師是也。破造非也。此論是並皆造義也。聲大種發聲。是非造為何。又以舉身掉動文破古德全不當。古德約發可爾故。今約造故不爾。又證九十婆沙准之。次破諸德可爾也。次引婆沙百三十二破有人等。最為精當也。   (十右)如是已說(至)今應略答者。訣曰。光寶科名不同。光雲得成就門等。(取捨不成)彼(三二右初)雲。此中總明得。成就。捨。不成就。如婆沙具說。是依正理(【傍】五終)曰。後五種三得與成就。並互相望。及捨不成如婆沙廣文示現。恐煩不述(顯宗全同)此論(【傍】十一右)總結雲已說得成就等故。寶疏但科雲得成就門。異正理論。而有意味。婆沙七十三廣明得成就。無別有捨不成。今論全依彼故如是。而正理論加捨不成者。雖七十三無之。於百六十三卷(十六右)說得成就差別有七說。終雲捨不成就亦復爾。故。皞按。兩論意各別。而結雲得成就等。舉今得成就等次成就眼等。全非等捨不成就。若不爾何故七十三卷不例示捨不成就耶。此中諸德分別得成就不同。異解紛亂有是有非。今須辨之。開為三門。一出本說。二評諸說。三示當文意。初出本說者。一百六十二(十五左)曰。問。得成就何別。有說。名即差別。有說。未得而得名得。已得而得名成就。有說。最初得名得。後數數得名成就。有說。先不成就而成就名得。先成就而成就名成就。有說。先無繫屬而有繫屬名得。先有繫屬而有繫屬名成就。有說。初得名得。得已不斷名成就。有說初獲名得。得已不失名成就。是故得惟在最初。成就通初後。得成就是謂差別(【頭】俱捨四(十四右)入論下(六右)並依第六說亦兼第三說。正理十二(初左)顯宗六(十五左)並依第二說也)乃至捨不成就差別如前得成就。相違應廣說(【頭】又解是故下總結也。諸義中第四說先不成就而成就名得。是成就通初義故令諸義總結也)今雲。成就通初後者。唯初不帶後得名成立。成就不爾。必後帶初而成就名立。故雲通初後。非謂但初獲之得位亦名成就(寶疏失解)若不爾者。何得雲初獲名得。得已不失名成就是故等。已上名義差別。若約體唯是一得無成就別體。故此論四(十四右)雲。得謂獲成就。婆沙三十二(十八右)雲。得獲觸證文字雖別同顯一義。又百五十七(四右)曰。此中得言欲何所顯。謂獲成就。雲何知然。如施設論說。得雲何謂獲成就。獲雲何謂得成就。成就雲何謂獲得。得獲成就。聲雖有別而義無異。二評諸說者。光記中約生住滅辨得成就不成。實順婆沙七說。而約所得法伸之且為易知能得差別。於擇非擇雖有能得。而無生住滅。以無為法故(寶疏二十五左緊斥之好事之至也。【頭】光四(四九左)為可。但中間不名得成就。但雲前後俱得者非也。寶四(三七右)中間悉名成就為正也)次以正理得生相證法生相無有妨。次(【傍】三十二左)釋將義是成立得捨初念義。次(【傍】三十三右)通婆沙言成就中初後者。雖似無失而除得時。於第二念已去論之是故為失。彼初後者初念後念通總名成就故。次破古德新舊辨。亦以非也。寶疏中(三十三左)初念名得亦名成就。者。見婆沙誤矣。彼七說中無此義。言通初後者如先解。如汝者得已不失名成就文何通。次約能得辨之。破光師是有二失。一不得光心。失。如先伸。(【頭】湛子破光今約法生相至根品約能得者忽前後相違者。今明十八界得不得。下說得體論文本各別反誤也)二今文段就所得論。文句分明故。非明得體。次取古德釋者。古德意順婆沙。全非如汝初念有二名也。又改時字非也。次此論。得時取當名名成就者。與前(【傍】二十五右)雲合二義相違也。次(【傍】二十五終)問答為是。第三示當文意者。至次四句可知之。   (十右)頌曰(至)俱得非等者。訣曰。兩單雲獨得。俱是雲俱得。雙非雲非。言等者。眼與色。眼與識。色與識。各有成有不成為六番。復各有先成得不成。及先不成得成就為六番。合有十二番。前成就三番初後二番各二句。中間四句。不成三番亦爾。次先成得不成三番並四句。先不成今得成三番初番二句。後兩番各有四句。皆如婆沙七十三(八右。已下)後耳聲耳識等五三界各有十二番。總成七十二番。今唯舉一攝餘故雲等更。   (十左)論曰(至)謂除前相者。訣曰。問。二四句同眼與識相望何差別。答。於得本有兩種。依之成二別。論四(十四右)雲。得有二種。一者未得。已失今獲。二者得已不失成就。應知非得與此相違。今約未得今始得。及得已而失今新得名得分別十八界。故有初四句。依之雲先不成就雲今得成就。後約得已不失第二念以去名成就論十八界。故但言成就等無先今簡。故婆沙中初邊三十六番。後邊三十六番各分別十八界。是為二別。今得成就者。得於成就。非謂得而成就。(寶疏失解)得獲成就語別義同。能得於得義雲。得成就。先今言顯初念義。而言今得有得言。下無之。依之為別二門初為得門。後為成門。以有此義。正理雲得及成就如理應思。此中並皆約能得能成就分別十八界。非所得之得。然光釋寄所得法明能得無失。初句中。生欲界者。簡色界。彼化生故。頓成故。乃顯先不成。漸得者。胎中初得根不得識。漸言簡化生頓成。根識具足故。及無色等者。先居無色顯先不定。上三地者。唯根五識皆無。故顯今得非識。第二句。上三地五識皆無。先不成明。今新借下眼識起。今得義顯。從本成根。故非先不成今得根。是非眼界。及從彼下。從彼言顯先不成。五識皆無故。生下初定欲界則顯始得識。眼耳身二界二地有故。眼根先上三地以來已成就非此句。故非眼界義立。第三句。無色無根色無五識。故先不成。生欲初定必今具眼根眼識。第四句生無色界。   (十左)等謂若有(至)總復言等者。訣曰。釋等三。一成就四句。二如是下類勸。三為攝下結意。初中初句成根不成眼識。上三地五根已成。五識皆無。猶不借眼識起。故雲眼識不起。第二句成識不成根。生欲界最初。迦蘭羅時。定成識未得根也。又雖得眼根遇緣壞失無根。第三句生欲故成識。得根不失故成根。梵世是初定。舊論雲初定。欲界通四生。色界唯化生。又欲失不失不定。初禪定根識具足。故雲及。上三地根本有。識借起識。舊論亦云正見色。正理。婆沙雲眼識現起。其義同。但約成就正見言親也。第四句生無色界。婆沙等如是。問。婆沙中眼與色。眼與識。色與識。如是次第相望。今何故舉中間。又彼前成就。今何故為後。解雲。彼約根境識次。眼與色等。今舉一示餘約勝說根識相對。又彼就義粗細成就為前。謂成就唯一義。得門古今具足故。今依由得而成就次第。並不相違。類勸中。眼識與色界者。舊論。正理。顯宗並爾。然婆沙。色界與眼識相望。能所與上下別。根境識次第最可爾。然今為顯義無別不令法逼迫。特如是唯彼初句為第二句為異耳。得成就等者。正理雲得及成就。言等者七十二番中。上來六番顯等餘六十六門。順今論及婆沙如是。若準正理意。更等捨不成就。如先引文。如是所未說者。頌文顯了所未說。婆沙七十三(十右)曰。如是眼界。色界。眼識界。展轉相對有十二論。如是耳。聲。耳識界。乃至意。法。意識界。展轉相對亦各有十二論。如是則說同分對同分。若不同分對不同分應如是說(【頭】同分不同分。舊婆沙五十六(十四右)雲相似不相似)眼界。色界。眼識界有五種三論。耳界。聲界。耳識界有四種三論。鼻界。香界。鼻識界有三種三論。舌界。味界。舌識界有二種三論。身界。觸界身識界有一種三論。如是一一隨相應知。   (十一右)我依名內(至)故說名外者。訣曰。寶疏分科為是。光記據百三十八不符今文。寶疏據七十四為是。今論全依彼第四有說。故今論作釋引證全同。彼百三十八第二處內外全同七十四初義。而大異今文。光記非也。根不兩言明本如今。非也。光牒文。及鮮本。正理。顯宗作何有為正。舊論亦其義。我執依止者。諸世間人謂心作用執為我。我名是謂情。依止是心也。例如密嚴經第二(二十五右)說阿賴耶識由先業力及愛為因。成就世間若干品類。妄計人執為作者。故順世想佛世尊說心為我。此我執依止與前我依名內各別。上心為我。依是六根。今謂情為我。心為依故。已得名與未得名別故。又今釋心名我之所以詞也。前是其名故下雲此所依。問。若爾心應不名內。是我而能依故。答。我及我所依並名內。下雲為所依親近顯此義。謂能所依而親近故。能所依俱名內。光記(三十左)我執依止三義。第一約我見相應非也。為我見為是。外道等妄見故。舊論雲我慢依止。又是心世間說為我。雲心心所者誤。心所法界攝非六識界。何界門雜亂又為相應義非也。今約世間情謂故。第二釋約我執所緣中。無漏立我名非。今所調伏我。何為無漏。第三釋自在義為我。執取為執。令通無漏心。而通諸心無妨自評取。亦非也。且順世想立我依義。何可盡法。況舊論雲我慢謂之。次破正理。第三解全無此論。何可成破。況與正理不同。如寶(二十九左)破。寶疏我執開相應所緣二。全非今論意也。次破光記正理大得矣。眼等為此所依等者。眼等者唯六根。此者假說我也。所依六根。我心之依故。六根為內。能依所依親近故。我依俱總名內。光記為眼等十二非也。色等所緣故名外。雖如我能所依同名內。能所緣同可名外。而疏遠故唯色等。故舊論雲。眼等為此依止及親近故。   (十一右)世尊餘處(至)心調能引樂者。正法念處經二十七(十一左)出。稽古上(六右)曰。按正法念處都七品。初六品明瑜伽師觀境。後一品明身念處。蓋梵本來未盡也。後滅後聖弟子纂集為一部。不可必屬小乘部。如宋譯妙法正念處。可以見焉。果小乘所誦則無表中有諍何遺此經也。諸錄屬小乘部者未深考耳。今雲。婆沙百九十八(十六右)四行跡。及八十中劫。八大地獄。二十二根。九十八隨眠。四生門。五業。三業。二業各引正法經。可撿也。   (十一左)論曰(至)恆名同分者。訣曰。文大分為二。初釋頌。二解名義。初中為二。初釋上三字明法界唯同分。二釋下七字明餘十七界通二。初中為三。初總釋。二若境下別釋。三是故下總結。別釋中亦為三。初總伸境同分相。二無一下正示法唯同分。三由諸下舉事示由。初境同分文。光寶異解。光(三十八左終)為解法同分先總通六境明境同分相。法為意定為境。五境為五識定為境故。寶(三十一右)若境言簡別六根六識。定為所緣言簡五境。五境各為二為境不決定故。次引正理證義。圓暉依光記(湛亦爾也)今按。光記為善正。所以者何。此論先總明境同分。次明法界唯同分非彼同分。不爾者法界唯同義難顯。故言若顯六境無簡別。境識言亦顯通六境六識。若不爾何故不言法界與意定為所緣。梵本本廣通。故舊論如是。同偈曰。法界等分。長行釋曰。是塵於識定為境。若識於中已生及定生為法。是塵名等分。是故正理六(七右)雲。法同分者。謂一法界唯是同分。今應先辨境同分相。若境與識定為所緣。且如法界等。如寶所引。準之顯通六境雲今應先辨等。而意在法界故。次文於通中且取別雲且如法界等。若局法界返違正理論。何故證違害文。應知寶疏非矣。無邊意識者。若無常觀唯遍有為不涉無為。空觀等猶狹。唯無我觀遍有為無為。故此能觀心雲無邊意識。無邊名境。無邊之意識境第七依主釋。   (十二右)迦濕彌羅國等。訣曰。光師(四一右)雲惡名。花嚴音義三(四右)此雲阿難入。其因緣同西域記三(十四左)是北印度境故。又雲北方師。婆沙結集之處故為名。又是眾賢論師本國也。對此乾馱邏國有部雲西方師。又雲外國師。是故今文雲西方師。婆沙(七十一)雲外國師。說有五種。又百九十(五左)雲迦濕彌羅外諸師。如元喻正理抄九(三九左)光三(三十四右)寶三(二十六右)等。光寶神太同破西方師。光(四十一右)雲。然舊俱捨雲。是西方師翻者謬也者。現行舊論。明本。鮮本全同此論。按此十三字後人誤。見舊論傍付光記。而後雜入為本文。雲何同分(至)名彼同分者。同分分是一分義也。各自同有交涉分。又各自作用。同有用一分。又各自同有生觸果之能。由是名同分。前二持業。後有財。有觸分果同故。彼同分。彼指有用同分也。分種類義。同是相似義。與彼同分同見同一處同眼等種類相似故名彼同分。   (十四右)前及此色(至)親發起故。太寶兩師總通上三種為勝釋。何以知之。前異生性無非見斷言故。又舊論三種各有非見諦滅言。今合作文故。又舊論異生性色非六生次第而釋第二色。下曰。身口二業是色故。是故非見諦滅。何以故。不能違四諦理故。次有苦法忍反責。依文勢通異生性。光記(四十六右)三義。第一義為可。第二義分配二因非也。第三義除異生性非也。   (十四右)頌曰眼法界(至)諸色故者。訣曰。此二頌。正依雜心一(二十四左二十六左)二頌。又五事論上(九右)婆沙十三(初右)亦有後頌意。問。諸論破三計四計。今何唯破識見。答。破五識俱生慧。彼眼識相應慧執自去。既破識能和合心所何成。故和合義亦遣去。   (十四左)譬如夜分等。夜晝二各註下二。如雜心一(二十六右)正理論等。光寶無異也。   如是世間諸見等。光記二釋。第一為正。第二非也。下見言成徒然故。違舊論故。曰有染污無染污世間。有學無學見。   準此所餘等。光(四十九右)二釋。第一指一切法為正。不爾何得知非見之法。準此言如上(初右)由此義準說餘無見。又(六右)餘十色界等名無所緣義準成故。若不爾者何故前(十四右終)不言八種是見。義準餘皆無見。彼不言義準今特言之思之。又雲諸餘諸言指一切也。   (十五右)若眼見者(至)能見非餘者。訣曰。婆沙十三(初左)雲。問。若眼見色者。餘識俱時何故不見。又無眼識時亦應見色。答。眼有二種。一者識合。二識空。識合者能見。識空者不能見。故無有失。五事論上(九左)答彼問曰。答眼根能見。然與眼識合位非餘。譬如眼識了別色用依眼方有。又如受等領納等用必依於心。此亦應爾。由此理趣。餘識行時。眼既識空不能見色。亦無俱取一切境失。以一相續中無二心轉故。   (十五左)又如經說(至)唯為見色。舊論雲。眼唯門為見眾色。唯字所在。新舊為異。舊論恐倒。雜含九(二十八右)曰。眼是門以見色。耳鼻舌身意是門以識法故。正理七(初左)有二通釋。初釋雲。門是緣義。緣有二種。謂種類同及種類異。此中且說種類同緣。以眼為門為見色者。謂後眼起前眼為緣。為見色言顯起有用。又此契經(如寶引)今破初釋雲。若爾應說言眼以前為門。既雲以眼為門。對識能以。破後釋雲。二句二用者。一違經意。彼經唯問答門義全非餘。何得下句為取境用。二違文。既以眼為門者。必有能以。非欲說眼有能為門義。若不爾何故不為眼是門。又唯者六境不共根境故。各互簡雲唯。如心心所以眼為門。同時起時必唯見無妨也。   (十六右)見與了別二用何異者。訣曰。自下識見家答。此二句標無別。次二句所由。舊論曰。若識能見何法能識(難也)此二何異。何以故。是色識即是色見。光記(五十右一)此二句屬上難者非也。   有餘難雲。訣曰。寶疏(四十二左)雲。太法師雲。犢子難。今雲。犢子部同世友眼根見。但為一眼見為異。如婆沙十三(初右)說。復有執。一眼見色如犢子部。若此文彼難者招自害。故光記(五十一左)二釋。初釋為根見異師非也。後釋雲識見家異師為勝。而雲根見者識見用未也。唯此難前也。又寶(四十左)犢子部心心所和合見者。違婆沙也。   (十六右)有餘復言者。訣曰。光師雲識見家異師。是為允當。太疏二(三十一右)雲。婆沙論(【傍】舊婆沙十(五右)如是。新論雲法救。而舊婆沙但舉曇摩多羅及犢子二計也)雲。曇摩多羅說眼識。奘法師雲。曇摩多羅是曇謨德部。寶(四十二左)雲。太法師雲。曇摩多羅部。皞雲。法救。新梵雲達磨多羅。舊雲曇摩多羅。是有部四大論師隨一。識見家。何可得言部。又曇無德部者二十部隨一。出三藏記。翻曇無德部雲法藏部。或法護部。或法正部。今有餘師應如三藏言。然太師合婆沙曇摩多羅者誤也。又嘉祥三論玄(四十五左)雲。三百年中從可住子部(犢子部也)出四部。一法尚部即舊曇無德部也(已上)部執異論雲法上部。文殊問經雲法勝部。並取勝上尊尚義故致尚上勝異。而義終不參。十八部論舉梵名雲達摩鬱多梨耶。而即舊曇無德部者誤也。法藏部。法上部別部故。以梵名近古人多相亂。又天台玄義六之一(四十九左)止觀六之三(五十四左)達摩鬱多羅翻法尚。文句三之三(七十九左)翻法救而各雲雜心論主。名義集一(三十六左)又翻法尚造雜毘曇。按法救唯雲達摩多羅。法尚雲鬱多羅。新舊並爾。三論玄。達摩多羅造雜心論。西域記。光記等並如是。舊婆沙(十(五左))雲曇摩多邏。學者可擇可思。   (十六右)無如是失(至)不言識色者。訣曰。識見異部答此有四。初約世間共同。二證有部婆沙。三結答。四通前難能見了別。此初也。此意世間同於眼識說能見言。何以知之。由彼眼識生時說能見色不言識色故。如是於能依識尚不說能識。   何況於所依根可名能識也(【頭】識能鮮本光寶及舊論作說能為正)是舉能依識通所依難。故舊論二(五左)曰。若爾識依止故義立。應言眼能識。不應立何以故。此眼識於世間義立名見。雲何知。此識生時說色是所見不說是所識(已上)然光記(五十一左)未曉大旨。而勞眼識言作五解。並非論意。第一義眼識言相違釋也。是見言唯為根。彼言指前相違釋眼根與識二。能見色為根。是符會之甚。亦全無義味。第二義非大穿。而是見言為根。能見為根。並非也。第三第四猶如改眼識作眼根。如是深細抉擇何有相從釋。不足俱言也。第五義猶預解也。況能見為根大非也。寶疏無委釋。   (十六右)毘婆沙中(至)說名所見者。訣曰。證有部婆沙。七十三(十六右)雲。依世俗說。謂世共說。眼所受境名為可見。百三十六(四右)雲。七極微成一微塵。是眼眼識所取色中最微細者。此唯三種眼見。故正理七(六右)會釋此文。亦者對世間同許。光記對自義非也。此意汝婆沙中同世間根與識並雲見。不可致能識難。能依識既名見。不名識之。故所依根亦名見。光(五二左)三釋並非也。初二義同文故來義。第三義合前二。若證識見義不順結文也。又有人意為證不離識之根說為見者。此何謂哉。今非成根見義故。   (十六左)於見色時(至)此無定準者。訣曰。此明見色一眼二眼(寶為正)頌前問並頌釋顯然。而光雲。明兩眼見前後者未勝也。   (十六左)頌或二眼(至)分明故者。訣曰。此頌依發智論也。或言顯不定。謂有兩眼互合一眼見色。而今簡別犢子部。經部等。二眼必前後見無俱時。故特言俱時。下句是所由。正依發智。   論曰(至)不同礙色者。訣曰。文分為四。初正釋頌。二更以開觸有無成俱時。三結成。四遮疑。初中除犢子經部等於阿毘達磨論師。或時俱見義無異諍。故言諸師鹹言。或時等者。是依發智約明不明。第一(八右)曰。應言二眼見色。所以者何。若合一眼起不淨識。開二眼時起淨識故。今或時一眼一字應作二。鮮本。正理。顯宗如是。開一眼應閉義不通故。本論雲合故。正理。顯宗作閉故。又開下更以開觸有無成俱時義。光記(五四右)   證俱生一識非也。此依五事論上(十右)說頌外成立。故特雲又。彼曰。問。眼見色時為一為二。答。此不決定。若開兩眼觀諸色時則二俱見。以開一眼按一眼時便於現前見二月等。閉一按一此事則無。是故有時二根俱見。又發智論說俱見因。謂雙開時見分明等。兩耳兩鼻應知亦然(寶疏(四三右)雲。論主自釋二眼見也。此未撿本據。而以正顯二論無此文。自謂為論主也)觸與按義終無異。此意開觸時現同時見二月。閉觸時唯見一月。若必前後見。開觸時既見。何閉觸時不見。故定知有時同時。此文光寶有諍。即同大乘護法。安慧諍。光記(五四右)依護法意雲。被觸眼所引意識妄謂見二。非觸眼見。寶師(四三右)依安慧意破之為眼見。故異大例。標一類師不言有人。此安護諍。唯識二十論(初右)雲。內識生時似外境現。如有眩翳等見髮蠅等。等第二月等。基疏上(十六右)雲。由眼有病。以眼為門。意見蠅等。非即眼識能見髮蠅。如以手等按一目時。意識便見第二月現。非即眼識見第二月。第六意識以眼為門同時明瞭狀如眼見實非眼見。以五識中無慧執故。成唯識七(二十三左)說。現量證時不執為外。後意分別妄生外想。此護法等說唯六七有執者解。若安慧等(【傍】唯識第八(二十七))說八識中皆有執者。以此等論諸文(【傍】瑜伽十五(八左)顯揚十一(六左)等)為證。眼有眩翳見第二月。眼即能見。故眼識等諸見相分皆是所執。皞按。於大乘安慧義盡理。唯相宗家為意識緣。今小乘宗既約眼根論之。根既無記。由手按等緣見二月等。如眼鏡現遠或近又於一現多等。又依眼根必眼識生。故眼見二月。何依眼直生意識。唯令識根眼見非餘位故。故光記非也。寶疏精談最為妙矣。   (十七右)若眼耳根(至)如鼻根等者。訣曰。此破勝論外道。然光記(五五右)雲。勝論外道。六根皆取至境者。不爾。彼宗意實非根。十句論(六右終)雲。如是九實地水火風空五根。四非根。亦復今文唯破眼耳不及意何不思耶。(寶亦從光)又引成實論六根至境為勝論外道者。不然。彼文證三事和合為觸契經成眼等至境。引獨行遠近等諸經立意至境。外道豈依佛教。又此論兼破正量部。正理七(十八右)曰。有說。耳能取至境等。如寶疏(四四右)引。神太疏雲。真諦雲。聲來入耳者。是正量部計。問。暗中見闇色不。答。光寶異解。光師(五五左)許見次近闇色。寶師必不許之。今雲。寶為盡理。何者。於闇中開眼閉眼同黑闇不見色故。問。若爾二十色應非皆所見。答。由光明緣而見闇色。又解。闇中見闇色。晝隔物不能見色。闇中亦爾。不能見物是見闇色故也。夜中開目黑闇即意識起謂未明盡。若全黑即謂夜中。是初念眼見闇色也。而闇中開閉同黑闇者。是不可爾。若不開眼明闇未辨。開眼而知明闇故。瑜伽倫記一上(二十四右)曰。准相續解脫經雲。由定力故有光明相。由此光明故見闇中。然即天眼尚假光明。況亦肉眼不假光明。若蝙蝠等等者。眼匡有光明故闇中能見色也(已上)施設論下(二右)訓狐鳥目中瞳人其狀赤色。夜中無障。晝則有障。是故夜見。晝則不見。人之目中瞳人黑色故反前。犬馬瞳人黃色。晝夜無障。故俱見。正理八(十五左)雲。夜行類識不藉明生。水行類識不待空發。人於琉璃頗胝伽等障色亦爾。天眼發識不假空明。解雲。約識明。與根稍別。又天眼由自定力光故。非別外明也(有人疑之非也)。   (十七左)有執耳根(至)亦能聞故者。訣曰。第二敘異執顯不正義殊雲執。是訶梨拔摩義。成實論第四(二十一右)曰。耳識二種。或到故知。或不到而知。耳鳴以到故知。雷聲不到而知(光記(五六右)雲婆沙異說非也)太疏雲。真諦雲。正量部計。彼亦應同此計。其能破如正理(寶疏(四四右)引可舉之)。   (十八右)又和合色(至)同類相續者。訣曰。光寶依正理論為第二師。今按。全不然。此於毘婆沙師中。通相擊發聲難有兩意。一約極微以無間生通。如次上。此約粗色以相觸答。於婆沙中雖正無此通釋。然準是觸非觸問答。彼宗於粗色。許有方分及相觸和合。故論主得旨敘之。非謂第二師。只隔細粗以鎮又言。舊論雲復次。今不言有說有餘師或說等思之。又結婆沙文義善成立。豈是他乎。然粗色有相觸亦觸極微。極微聚成粗故。為免此難正理師轉計合此上下文。以為有餘師義。而自不許和合色相觸。還會彼是觸非觸四句。為別意文。由如是等。彼西天呼稱新薩婆多。何以是義本宗義知者。二十唯識論(六右)曰。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言。非諸極微有相合義。無方分故。但諸聚色有相合理有方分故(已上)基疏下(十右)同此論又字上下。而文曰。觸之與合義一名異。此名為聚色。彼名和合色。正理八(五左)雲。有餘師說。雖(【傍】今上文意)諸極微互不相觸。而(【傍】又字下文意)和合色相觸無過。由此樹擊得發音聲。如諸極微雖無變礙而和合色變礙非無。此不應理非(【傍】此則此論主難)離極微有和合色。若觸和合應觸極微。彼即應許極微相觸。是故前說(【傍】亦云有說其義同大德也)於理為勝(光寶依此文為第二師非也)彼正理破全此論論主破。又二十論能破亦爾。汝眾賢違本宗立別義。令後生迷倒。其罪太也。寶疏其誤甚矣。   (十八左)向遊塵者。玄應(二十五(三右))雲。向許亮切。三倉向北出牖也。向亦窗也。此下論(第十二(二右))雲積七牛毛塵為隙遊塵量者是也。舊論(二(十一左))雲如隙中微塵。(【頭】雖無如字而有意。理門論(三右)雲。非德有德玉水二(二十三右)釋雲。非如德有德。)今按。是且約眼見中細。以示非觸相。非謂向遊塵即是非觸。何者。七極微七重積成隙遊塵。何可非觸。況今簡自他雲同類相續。是約極微前後念相續。以隙遊塵同類相續遊履空中。以例示極微同類相續空中散在。光記等未得論意。   (十八左)尊者世友(至)假立觸名者。訣曰。百三十二(初左)曰。問。諸極微互相觸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相觸者寧不成一。或成有分。若不相觸。擊時應散。或應無聲。答。應作是說。(【傍】婆沙正義)極微互不相觸。若觸則應或遍或分。遍觸則有成一體過。分觸則有成有分失。然諸極微互無細分。問。聚色相擊寧不散耶。答。風界攝持。故令不散。問。豈不風界能飄散耶。答。有能飄散。如壞劫時有能攝持。如成劫時。問。若不觸者。相擊時雲何發聲。答。即由此因故便發聲。若相觸者如何發聲。謂諸極微體相觸者。手等相和。體應相糅。中無間隙如何發聲。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若諸極微互相觸者。彼應得住至後剎那。大德說言。實不相觸。但於合集無間生中。隨世俗諦假名相觸。問。諸是觸物為是觸為因故生等。全如今文。又七十三(十六右)曰。問。極微展轉既不相觸。如何觸處是可觸耶。答。依世俗說。不依勝義。謂世共說。身所受境名可觸。復次緣生身識故。此是勝義。了別境心。此所緣名觸處。尊者世友說。極微若觸即應住至第二剎那。大德說曰。一切極微實不相觸。但由無間。假立觸名。有作是說。極微展轉實不相觸。亦非無間。但和合住。彼此相近。假立觸名。今論大德文同七十三。舊論同百三十二。彼曰。大德說。鄰虛不相觸。於無間中世間。假立觸名。然今論如舊論義不異。始終依百三十二卷。故假立言顯順世俗。問。三師何別。答。初師但由方分有無成觸非觸。大德約無間假立。世友異此二義。故唯是散住。雖文但示結難異餘師。故理可爾。大德但言簡初師方分有無由故。婆沙兩文並殊安之。正理師(【傍】光五十七右引文是也)曲敘大德意。不可依信。   此大德意(至)亦無斯過者。訣曰。第二論主評判。初稱取大德。何故取之。簡初師無方分故因雲但立無間由。別世友散住有間言一切極微。簡和合色通勝義諦不觸。會處處說觸經文立順世假立義。依之無諸妨難。故取之。若異下破餘義有三。先破世友。世友所立雖不詳悉。異餘別義。極微散住。故致此破。光(五九左)四解。第一破世友為是。而誰障其行許為有對二句為二難可謂穿也。正理雲(【傍】寶四七左引)即由障礙有對力能障其行許為有對。何可分二句。又離下破和合觸義。全極微成粗。粗外無微。故非理。如可變礙此亦可爾者。例許粗色可變礙。極微亦可變礙。成粗是觸微亦觸難。前第一論(十左)曰。若爾極微應不名色。無變礙故。此難不爾。無一極微各處而住。眾微聚集變礙義成(【頭】法住雲。此彼無細分故因付異分不定。彼量者極微不相觸。無細分故。如虛空如粗聚等。而心心所相觸故是宗異品。因轉之。光寶等未知之。彼中有宗本義已為同喻思之。今雲。誤之甚。心心所必定無相觸無礙故。故二十論疏下(十一左)雲。我極微無合(與觸義同)無方分故如心心所。)又許下破初師。彼以方分有無成觸不觸故。此中初設難。次正難。謂若許極微有分。若觸若不觸並皆應成有分失。若爾極微無方分時許相觸。何可有斯有分失。故汝方分有無為由。其義不成。   (十九右)頌曰(至)取等量境者。訣曰。雜心一(三十四左)全同此論。明六根取境等不等。唯者簡持簡餘不定。准顯餘三根不定。應知言正勸示鼻等唯等。兼含餘不定。正理八(九左)雲。頌中應知言兼勸知此眼等不定(顯宗四(八左)全同)雖言唯取等量。而亦少分取小於自根境。若爾唯言亦含多分義。正理八(九左)雲。豈不鼻等三根極微。有時不能遍取香等。何故乃言唯取等量。以非鼻等三根極微於香等微能取過量故。說唯能取等量境。非無少分三根極微亦能取於少分三境。隨境微量至根多少。爾所根微能起功用(顯宗全同)光記依彼意釋。   (十九右)論曰(至)鼻等識故者。訣曰。須定根微分齊。謂一鼻根微聚集成根相起功用。其分齊何。謂知其分齊當辨等不等。不爾終墮虛妄。故言如根微量境微亦然。   (十九右)眼耳不定(至)如見蒲萄者。訣曰。雜心一(三十四左)雲。依大緣於小。如見毛端。依小緣於大見大山。依緣等如見蒲萄果。對毛端眼根微為大。望蒲萄果雲等。知是以眼中黑瞳子為根微量。然寶疏(四九右)雲。如半蒲桃果。眼取蒲桃境。亦名取大者(未盡)。   (十九右)蛟雷等所發。訣曰。應。鮮本檗本並作發為正。正理。顯宗並作雷。舊論曰。耳亦如此。或聞蚊聲。或聞雷聲(更無餘文)光寶作雲。光記雲。西方喚雷聲為雲聲。雷依雲起。從所依為名(圓暉從之)今雲。雷字為本也。雷下言等。等取餘大小非一。然光記(六一左)兩釋。初為均等義。即為等量。舉義取事。是依正理。後釋為向外等。等琴聲。二釋並欲具小大均三。今雲。兩釋並非也。違小大音聲文故。不順舊論故。均等准知不舉唯結文言之。正理欲具故加琴聲。作者意別。綴文異。勿強會同正理八(九左)曰。耳根亦取蚊雷琴聲。小大等量。(更無文)準舊論。正理。種種小大言。蓋音聲傍註亂入。隨其所應四字。亦小大等量傍註亂入乎。語便煩故。   (十九右)雲何眼等(至)安布差別者。訣曰。婆沙十三(五左)曰。問。眼根極微雲何而住。為傍布住為前後住耶。設爾何失。若傍布住者。雲何風吹不散。若前後住者。雲何前不障後耶。有作是說。黑瞳子上傍布而住。對外色境如胡荽華。或如滿器水上散糗。問。若爾何緣風吹不散。答。淨色覆持故吹不散。有餘師說。黑瞳子中前後而住。問。若爾何故前不障後。答。體清淨故不相障礙。謂如是類所造淨色雖多積集。而不相障。如秋池水以澄淨故。細針墮中而亦可見。耳根極微住耳孔中。鼻根極微住鼻孔中。如是三根繞頭而住。如冠華曼。舌根極微住在舌上。猶如半月。然於其中(【傍】今論主不信故雲傳說也)如毛端量。無有舌根。身根極微隨身內外。次第而住。復有餘師以喻顯示諸根極微住相。眼根極微黑瞳子上如藥杵頭。耳根極微住耳孔中。猶如燈器。鼻根極微住鼻孔中。猶如人爪。舌根極微住在舌上。猶如剃刀。身根極微隨身而住。猶如戟槊。女根極微住女形中。猶如鼓顙。男根極微住男形上。猶如指環。佛於經中亦以此喻說諸根相(已上)對挍可知。   (十九右)眼根極微(至)令無分散者。婆沙。及舊論雲眼黑瞳子上。今約喻雲星。傍布者遍在其上。顯非豎重。香荾花者應作荾今作荽非也。宜佳切。音雖。香菜也。本草二十六(五五右)雲。胡荽。釋名香荽。胡菜蒝荽。時珍曰。菜。許氏說文作葰。雲薑屬可以香口。莖柔細而根多鬚。綏綏然也。張騫使西域始得種歸故名胡荽。今俗呼為蒝荽。立夏後開細花成蔟。如芹菜花淡紫色(已上)此比根上如散粉。勿例下頗胝迦屬下為清徹之喻。清徹下通妨膜顯宗如今從肉。正理從目作瞙。而音釋雲目不明也。膜末各切。說文。肉間脈膜也。廣勻肉膜也。若作膜目翳謂瞙。是亦覆義。若依膜令目上膜微覆不散。然義不穩暢。朝鮮本。及寶疏(四九左四)並作映。最為正。清徹映力覆持。問。此兩說正不何。答。神太。光記(六二右)並前說為勝。後說婆沙雲有餘師。舊論雲有餘部。是餘部義故。寶師(四十九左)後說為善。今雲。泰。光唯約文。寶疏據理。然並未盡。婆沙兩說各立義通難(【傍】初雲有作是說後雲有餘師)有餘言何可局不正。今論亦亦各通妨難故。況正理。顯宗並舉未言正不也。寶疏難雲。二根不取外香味等。隔清映故等者不然。何者根微是根清映力覆持。豈可混根境致難。亦復準鼻舌後說為善者誤之甚。彼樺皮卷雙爪喻唯取形貌。全不取重累義也。五事論上(十左)全同此論而除有說重累。而雲男女根身根攝故不別立。準彼於有部宗。多初說用也。非謂正不。   如卷樺皮。訣曰。本草綱目三十五下(三十七丁)雲。○集解藏器雲。樺木似山桃。皮堪為燭。宗奭曰。皮上有紫黑花匈者。裹鞍弓鎧。時珍曰。樺木生遼東及臨洮河洲西北諸地。其木色黃。有小班點。紅色能牧肥膩。其皮厚而輕。唐軟耎皮。匠家用襯靴裹。及為刀靶之類。謂之暖皮。胡人尤重之。以皮卷蠟。可作燭點。應知猶如此方櫻皮實爾也。   (十九左)處無高下如冠華鬘者。訣曰。光寶並約正根扶根會前後文。然未必爾。正根依扶根住。扶根有高下能依何無。故婆沙但雲繞頭住如冠花鬘。今約無有如舌高下言無高下。非無少高下也。冠華鬘者。玄音。冠猶著也。案。西國結鬘師。後用蘇摩那花。行列結之。以為條貫。無問男女貴賤。皆此莊嚴或首或身。以為飾好。則諸經中有花鬘是也。大鬘寶鬘等同其事也(已上)今雲。冠是簡身鬘等顯在首。猶著者非也。   (十九左)傳說舌中(至)極微所遍。光雲古德傳承義。寶為不信。今雲。寶疏為適中。婆沙云然。今改雲傳說。舊論雲彼說。舌中何可有微不遍。故不信也。   (十九左)女根極微(至)形如指鞜者。□□□□禜祈穟□飀□□□襐□□馜裀□□逆□□□□□檢□葉福□□□砥樅牷慼獗輵`¥□□□(未見字書。)舊論作顙。顙蘇朗切額也。約音通。楞嚴雲。如腰鼓顙。補遺雲。今取杖鼓顙。故曰腰鼓顙。腰鼓如今杖鼓。繫著腰中者。顙則鼓之匡也。腰鼓之顙兩。頭闊中英狹。今按。女根相內外並廣中間漸狹。故以類。然神太疏。外小中大堣p者(未詳【頭】依周禮地宦注。有八面六面四面兩面鼓故神太誤也)。   (十九左)眼根極微(至)所緣性故者。義便有三中。自下第二同分彼同分。婆沙十三(六左)具。彼雲。身根極微。有時一切是彼同分。有時一分是同分。一分是彼同分。必無一切是同分時。今唯舉全無顯餘二句。準前可知。又雲。問。若舉身入冷水池中。或鑊湯中。若在地獄。山所磑磨。身如爛葉。或十三種猛焰纏身。爾時豈非一切同分。答。爾時亦有彼同分者。假使一切身根極微皆生身識。身便散壞。以五識身皆依積聚緣積聚故(云云)今舉一略餘。故雲乃至。   (二十右)即由此理(至)不可見者。義便第三明極微見不見由無一極微為依緣義。必積集之道理。婆沙一百三十二(二左)雲。問。極微當言可見不可見耶。尊者妙音說。極微當言可見。慧眼境故。對法諸師說。極微當言不可見。非肉天眼所能見故。此中不依慧眼作問。以於諸法無差別故。今舉不可見顯不可聞等。故婆沙百三十六(四右)雲。極微是最細色不可斷截破壞貫穿。不可取捨乘履搏掣。非長非短。非方非圓。非正不正。非高非下。無有細分。不可分析。不可視見。不可聽聞。不可嗅嘗。不可摩觸。此七極微成一微塵。是眼眼識所取色中最微細者。此但三種眼見。一天眼。二轉輪王。三住後有菩薩眼(準之寶疏輪王見眼得見於微之下小字不誤也)。   (二十右)故如是說(文)訣曰。寶師屬下為句頭。此依正理論八(十一右)曰。為顯頌中依義差別故復應問。若見眼識所依性等(顯宗亦爾)五事上(九右)五識二依。謂俱生依。無間滅依。由斯故說。五識所依與等無間各四句(云云)準之承上通別過現差別雲故。指下雲如是。婆沙七十一(十四右)具分別故雲說。然有人依舊論曰故說如是。破寶而為句末。今雲。舊論亦指下。謂是故當說如是。不爾五事論。由斯故說。如何可消。   (二十左)隨根變識(至)眼等名依者。婆沙七十一(十四左終)曰。復次眼有損益。識隨損益。色不爾故。彼雖名眼識因。今以彼為依因。而次復取之為眼識因。論主巧旨也。   何緣色等(至)及麥芽等。訣曰。今據多分。若依少分亦名色識等。婆沙七十一(十三右)曰。問。眼識亦以色為緣生。何故名眼識。不名色識耶。答亦有經(舊婆沙雲外入經)說此名色識。如說色界為緣生色識。乃至法界為緣生法識。問。但一經爾。餘一切經何不說色識耶。答。眼是內故名眼識。色是外故不名色識。復次眼是所依故名。色所緣故不名。復次眼是根故名。色根義(境界)故不名。復次眼有境故名。色是境故不名。復次眼是不共故名。色共故不名。復次諸立名者皆就所依顯所立名有差別故。如依鼓起名鼓聲。依具起名具聲。乃至出世友尊者八義。一眼是眼識所依故。二眼是眼識勝緣故。三惟墮自相續故。四眼唯在近故。五眼唯內故。六眼不共故。七眼唯有執受故。八眼有損益。識隨損益故。色並皆不爾故。今長行攝依與根二義雲根是依。釋不共雲自眼識。是攝不共。自相續。又雲所依勝攝勝緣義。後舉喻攝隨依顯差別簡亂。一體多義故如是爾耳。五事論下(七右)雲。眼不共故。如某種芽。眼所依故。如鼓聲等。今二喻如次所依不共。故殊雲及。光記二喻各通依不共非也。又大乘從境名色識乃至法識。隨根立名有五種勝相。謂依·發·屬·助·如·根。具如成唯識第五(【傍】十六右述記五末四十五左)雜集第二(【傍】十二右對疏五(六十四右))等。是此五義配知婆沙。   (二十一右)隨身所住(至)如是分別者。訣曰。婆沙七十三(三右)明眼色眼識三法同地繫不同繫。又別(【傍】五右已下)明加身四法同異。今說寬影狹。此中四皆自為同地。若隨一涉他為異地繫。故論文。生欲界生初定並雲四皆同地而顯餘是悉異地。婆沙。正理並爾。餘準可知。此中寶疏(五十四右)判決。要略盡理矣。今為初學以圖示之。   TP64006801.GIF TP64006901.GIF   (二十三右)又經中說(至)皆攝非根者。訣曰。釋下兩句明根非根為二。初正釋頌明根。後準顯非根。初中亦二。初引經定根體。後配攝界。初中亦二。先正舉經。後辨列次。何故引經者。十八界中。根唯六。根境識三六故。爾今頌雲法一分內十二非長途。故今引經定根體。(光科未可六十九右引經會釋次第)阿毘下辨列次。經約六處次。對法約有所緣無所緣差別迴之。唯心心所是有所緣故。如次上論(一左六右)分別。正理八(二十一左)如本經列而曰。經中建立六處次第故。身根後即說意根。阿毘達磨諸大論師迴此意根置命根後。無·有所緣次第說故。諸門分別易顯了故。   發智論十四(十二左)八揵度五(初右)婆沙七十一(初右)百四十二(初右)品類六(二左)舍利弗毘曇五(初右)分根品。並迴列故雲諸師。論主不信。故如經文列。而破有部(【傍】舊論四破)言越經如論第一(十六左)越經。及十四(十四左)違越契經。是故論三(五右)雲。即由此緣立次第。光寶未辨者未可也。爾非彼無一理。故言有所緣故。問。意根是七心界攝。何故後三無漏根一分意根唯是意意識二攝。答前六處中意根。故於界門是七心界也。三無漏根中意唯是見道所修心故。無五識故。但意意識二也。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第二法義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第三法義     豐山寓居上陽沙門釋常快道記   分別根品(【傍】此有五品。分為三段。初一品正明根。次二品敘俱生諸法。後二品說六因四因。初中亦為五段。如光為正。光師自宗異說二科非也(四右)一頌通兩師說。故顯宗舉之。寶為四段彼為餘部亦非也)訣曰。問諸論立名何故別。答。雜心二初後通名行品。有四十四頌。彼初三十六頌說俱有法及因緣。當此論根中後四品。二十二根體相於第八下(十七左)修多羅品中明之。今何可立根名。彼後八頌明此論世品最後一品極微字剎那等差別。未說有情器世間成壞等。不得名世。故總約有為法遷流生滅。以名行品(【頭】論自顯約初。初一品總標結諸根。如彼世間五品首尾標結。後四品非正加根。故標結各別也)此論八品名次多依雜心。然分彼行品為根世二者。廣說二十二根體相。是依發智。婆沙等根蘊。故殊置初立根名。以顯不同雜心。準以顯餘不全信彼。於二十二根中五根眼等是色。命是不相應。餘皆心心所。後四品總明色心心所不相體相。兼與根名有便。故別不立行品名。又此論涉五品廣說二世間體相。因彼說極微字剎那等三分齊。故立世間品名。如是離分彼行品不立行名。正理論名差別品此品廣辨有為差別。故根名局不通餘。故改之作論意別各有其理。然未盡理。何者。未得論主名意。但欲約初故改之。若但約初何迴後不名行品。論主深意學者思之。光寶辨不也。   如是因界(至)根增上者。訣曰。敘本宗中為二。初明根名義。後明法門義。即是增上相。此初也。字界字緣光記具。正理舉兩種。今初也(寶疏不誤。而自下(三左)雲寶疏二論一混非也)光記此處凡有三百二字脫文。於中初依正理。第二解約性相不依界緣雲。又解。根體勝故名最勝。根用勝故名為自在。體用勝故名為光顯。此增上義(古今皆為非)今雲。此依婆沙等。百四十二(八右)曰。問。何故名根。根是何義。答。增上義。是根義。明義。現義。喜觀義。端嚴義。最義。勝義主義。並(【傍】當此論總字)是根義。又五事論上(七左)曰。根義雲何。答。增上最勝現見光明喜觀妙等皆(【傍】當此論總字)是根義。舊論(二十六左)曰。根義雲何。最勝自在為義。於自事用中。增上自在故。復次光飾為義。於身中最明顯故。是故以最勝自在光飾為義。準此等文。性相作釋亦得。如一文約六釋依八轉。或據性相。就因明。   界緣相廣如此論五(十九左光寶)同第九(二左十七左)同二十八(二右)並光寶等。良賁仁王疏一(十九右)成唯識六(十三左)述記六末(七左)等。(而湛惠。唯識兩義中。後正義家界緣緣助界已轉成別儀。異此論等者。未知界緣法迷此論。謂此論雲總成增上義。界緣義和共轉總成根增上一義也。﹝【頭】探玄一(五五左)同第十(四右)涼疏抄及會玄記三十九(七左))。   (一右)傳說五於四。正理九(三左)曰。初傳說言顯樂後說(【傍】此論二左有餘師)顯宗改之。作五根於四事。而省次兩行頌。以唯顯自宗故。   (一左)且女男根(至)乳房等別者。婆沙曰。有情異者。由此二根。令諸有情男女類別。分別異者。由此二根。形相言音乳房等別。謂劫初時無男女差別。後於是處少造色生。便有男女體類狀貌顯形言音衣著飲食受用差別。舊論(二十七右)曰。女根男根於眾生差別及相貌不同增上。差別謂分別男女。相貌不同者。謂乳等形狀音聲威儀各異。準此等文。言音等相分限差別名分別異。非籌度義(光二解後為正。寶無別解釋)。   (一左)有說此於(至)諸清淨法者。婆沙(十左)曰。有說。此二於染淨品增上。於染勝者非於淫慾。此無疑故。但由此二若壞若缺。於不律儀五無間業不能受作。亦復不能斷諸善根。於淨勝者便不能起一切律儀。亦復不能離三界染。不能種植三乘種子。此論十五(十左)曰。扇搋及半擇迦具二形者。今雲及二形。三類各別指掌又瑜伽十(十左)雲。扇搋及半擇迦名男形損害。又(十四右)雲若扇搋迦若半擇無形二形。是亦各別也。又解。本來無根名本性扇搋。本來無慾樂雲本性半擇。初雖有勢無根。後雖有根無勢。故二別也。又生後被損無根名損壞扇搋。又被損無慾樂名損壞半擇。根有無勢有無如前。故二別也。然玄應音義二十五(三左)釋此文雲。半擇迦此雲黃門。總其類有五。今此第三扇搋半擇迦者。謂本來男根不滿。亦不能生子也(已上)其第三者。彼二十四(十三右)釋對法論雲。搋音敕佳切。舊經論中。或作般吒。或作般茶迦。皆梵音輕重耳。此雲黃門(舊婆沙五音釋雲黃門。然新婆沙十四音釋此雲變今生變作)其類有五。一半擇迦。總名也。有男根用。而不生子。二伊利沙半搋迦。伊利沙此雲妒。謂見他行欲即發。不見即無。亦具男根。而不生子。三扇搋半擇迦。謂本來男根不滿。亦不能生子。四博叉半擇迦。謂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也。五留拏半擇迦。留拏此雲割。謂被刑者也。準瑜伽五十三(十左)說。雖非無扇搋之半擇迦依主義。而此論不然。總攝五種。豈但第三。況下論雲及相違釋。故玄應誤也。又本性損壞並通扇搋與半擇。瑜伽五十三(十左)明說(義林三末(五十一左)引全文)故光(三左)初釋非也。後釋亦不善。何者。唯約根有無。未敘勢氣有無故。寶(三右)釋為盡理。婆沙九十(【傍】又百四十五(十三右)四句義全同對見)成就男根扇搋半擇迦等者。今按。彼文明三界五根有無。並約正根故雲成就。餘處約扶根雲無根。若不爾者。長途凡夫可屬何句。而彼論不問正根扶根。並隨雲成就。並為第三句所等。而光通釋三義。第一非。彼丈夫與男根四句。何妄立丈夫男根。後二亦非也。寶釋於扇搋立全無根分無根何謂乎。無根必無根。若男根半損為分無者。若爾汝先言損壞全非無根。故知非也。又有人依舊婆沙五(九右)雲黃門般吒無形二形。此新婆沙十四(初左【傍】又瑜伽五十三(十四)右同)曰扇搋半擇迦無形二形。以疑諸師扇搋是無根。於扇搋外舉無形故。又九十明說扇搋成就男根。今雲。迷之甚。扇搋半擇二對二形雲無形。若不爾者。瑜伽五十三(十左)分別抉擇。唯以生便損壞二。名扇搋何為。又鞞婆沙十四(十四左)今文雲不成男性不成男無形二形。故。又古來二形攝黃門義非也。有及言故。   (二右)如契經言(至)自在隨行者。雜阿含三十六(十九左)出。善惡皆依心成。故雲能導。於諸法心為主。故雲能攝。是故於諸法中。唯心一法自在隨行。餘法亦隨行今顯勝能亦言自在。皆者於諸法言。光記三釋第三為正。初二釋配上二句。舊僻之穿也。故舊論二(十七左)雲。意根於託後有相應。及隨從自在中增上。隨從者如偈言。意引將世間。意轉令變異。是意根一法一切法隨行。彼已無自在言。而義爾也。   (二左)六出離依者。六謂六境。出離涅槃。依即喜等。善喜憂捨為涅槃依。與出離之依名出離依。第四囀依士釋也。此出離依喜等三各緣六境名六出離依。六之出離依。境依士。勿謂每數是為帶數。故舊論(二十八右)曰。有六喜等受是出離依。   (二左)有餘師說(至)眼等成根者。自下二舉餘師立增上。論主存此。故初傳說。今亦結言傳說如此。光記(五右)言識見等家。意顯經部和合亦兼。殊安等言。寶疏(四左)為曇無德部。此則五部律中法藏部。真諦三藏雲。經部。今按。經部也。雲見色等用亦不異於識。亦言顯和合見。非異言亦亦合作見用。不爾何不言唯是識用。舊論二(十八右)雲。無有見色聞聲異於識。前導養身識了別而避難。故一向遮雲非眼等用。唯見無了別。兒等墮穴故。顯宗唯述自宗。此二頌及後(四左)有餘師或流轉頌除之。以彼除去(【傍】斥湛惠)勿必謂非識見家法救。於上已不舉法救故。設雖識見義。唯取增上義。不取識即見也。   (三右)境於識中(至)二相違故者。正理九(四右)破之。寶(六右)舉文破斥。而今破寶疏不破文。反破初難曰。以嚴身成義不爾。前第一(十四右)已破雲本來然者誰為醜陋。反破次難雲。眼異熟生等約因及能長養。以分此種類。無別極微。青黃等能造極微各別故。反最後難雲。雖言同而義別。根見根識見故。又單複異。汝具四義。今了境增上一義故。遮汝三妄案。   (三左)言亦爾者(至)各能為根者。訣曰。正理九(五右)曰。又經主釋。亦爾言者。類顯一一各能為根亦不應理。不應疑故。由得後後道涅槃等增上言故。別義已成。不應於中後生疑故。若言性(【傍】三根以九根為體故三性)類無差別故應生疑者(三根體類無別謂一根故。言一一等)理亦不爾。見修無學三地各異互無相攝。不生疑故(此破非也。就體性疑故)設有生疑得後後等已簡別故。何煩類顯。雖同九根性無差別。而增上力有差別故。何容疑彼。應是一根非女男根。見此疑故。今釋彼言。更有別義。謂顯離九無別三根。如從身根別立男女。離身根體無別二根。三根亦爾。雖從九根別義建立。而非離九別有三根。此釋應理(已上)今雲。正理破立並不應理。何者。論主造頌。前三門並在立為根簡別言。此三根無。故置亦爾。以顯三根一一立為根之義言。得後後等彼立為根所由。豈得混宗因致破。次更立別義。通無別疑。例女男根。亦不應理。既隔命受等一頌。何可生類例智。復違作論者。若言古製頌未信。論主雖取古義其言音必別。如界品等頌義同雜心言各別。亦復上論(第二(二十一右))彼及不共因頌。是論主新造。而正理八(十五右)異論主釋。更舉有餘釋(顯宗亦爾)準知今亦以臆說曲解焉。   (三左)等言為顯(至)脫喜樂故。正理九(六右)破白。此亦不然。唯無間道名增上者。見修道中。加行解脫勝進道攝應不名根(今雲。據惑滅約勝局無間無妨)若通四道皆增上者。順抉擇分。道類智等於見所斷煩惱滅中有增上。故應初根攝。已知根性應攝第三。過失眾多。非為善釋。今以別義釋彼等言。謂無漏慧於諸諦理先未現觀。今得現觀。有增上力立第一根。若無漏慧已得現觀。於餘煩惱漸永斷中。加行悕望猶未滿足。有增上力立第二根。若無漏慧已離煩惱。於諸無漏現法樂住。有增上力立第三根。慧為上首。具三現觀故且說慧。餘八助成。理實所立等(云云)今雲。思以可擇。   若增上故(至)增上用故。光約十二緣可也。寶但舉正理非也。彼別義故。   (四右)頌心所依此(至)此量立根者。光師分科立名並為正。寶疏為曇無德非也。何者。此有部義。故正理釋此頌。廣引經通妨難破外計。若餘部者。彼何故不加破斥。又顯宗何故舉此頌。而不舉前二頌及次下一頌。此中此別者。指上所依言。即六根下皆如是。   (四左)此相差別由女男根者。訣曰。光初釋為是。而辨差別不可。後二釋並非也顯宗五(三左)曰。此根差別。舊論二(二十丁)曰。此六種依差別依男女二根。寶疏破立盡理。   (五右)即由此緣經立次第者。訣曰。此簡有部次第。有餘師依經次第。前根義及今頌並約六處次說意根。有部違經。故第二卷終雲對法諸師越經說意根。舊論二(二十左)雲。是故次第亦爾。不可顛倒。然寶疏(十左九目)雲。不言論說次第者。以論意根於命根後說。不依此(【傍】經文此)次第也。此釋不順論主意也。   (五右)又離手足(至)如腹行類。寶疏(十右)有破曰。生中亦有不依男女根。此亦不定應非根。是約濕化二生致難。今答雲。今約六根論生住。又約欲界有對無妨。   (五左)此中眼等(至)故今應釋者。第三明根體性有三。初辨已說當說今說起頌。次結頌。後長行。此初也。正理九(十左)曰。眼等乃至男根。前此品中已辨其相。謂彼(【傍】界品一(五右)文)識依五種淨色名眼等根。女男二根從身一分差別(【傍】此品二左)而立(光記依之)圓暉三(七左)雲。眼等六女男二根此之八。根界品已說。命根及信等五根此六。下文當辨(古今八根連讀破唯指界品非也。今雲不爾。非必四字句。次文對見知之)。   (五左)論曰(至)識相應受者。訣曰。瑜伽五十三(十五右)曰。受二種。若色為依名身受。若無色為依名心受。何以故。由前五根皆色性故。問。若前五根皆是色性依眼等受名身受者。何故眼等非唯是身。答。由相異故。所以者何。眼等五根展轉相異。問。若眼等相其相異故非皆身相。依彼諸受由是因緣應非身受。答。餘有色根不離身。故就彼為名。此亦何過。問。若不離身故無過者。意根亦爾。不離身轉依意根受應名身受。是即一切皆是身受無心受耶。答。諸有色根定不離身。意即不爾。故無有過。所以者何。生無色界有情意根離身而轉。是故五根所生諸受合名身受。唯依意者獨名心受。故總說二。謂身心受。今亦準釋。此論第十(五左)身心二受之分別。今六識分身心二。五識為身身聚集義。親極微聚。五色根是微聚。總名身。故頌疏第十(八右)釋身受雲。色根名身聚集義也。非唯對眼等之身。五識隨彼起名為身。第六意識所依亦心。故殊立心名。為差別顯了。身為五識。心為第六。故言即五識相應受。世間品頌疏雲。色根名身聚集義。受依身起名身受(直依色根一失。亦不言識二失)麟雲。此但以聚集義釋身故。眼耳等亦名為身(其失同上)惠暉雲。身所依。所依即五識。與受為所依也。(未辨何故五識總名身者未可也)光記(十三左八目)雲。身色聚名身。則諸有色根。依身起故名為身受。從依為名(全似圓暉釋為未可矣)。   (六左)謂在見道(至)知當知根者。見道苦忍位作未曾知苦智當知修行立初根。餘三諦亦爾。知者智也。約體七智。約用是知。七忍可爾。雖七智正知諦位非未知當知。猶後有其忍(【傍】道類智)居中間故。總八忍七智十五心見道名初根。暉鈔作未知苦諦行解者非也。論雲未曾知當知行轉故。光寶文言似異而義旨同歸。   (六左)若在修道(至)立已知根者。婆沙百四十三(六左)雲。何故名已知根。答。已知而知。已現觀而現觀。斷無智故名已知根。更重知已知諦故。已之知依主釋也。光記約智類初後釋婆沙非也。寶疏約剎那初後為盡理。   (六左)在無學道(至)乃至廣說者。此中為二。初正釋名。後謂得下示其具知相。初中亦有二。初釋知。後有此下釋具。初中知己已知者。上知正今知也。次己行人自稱也。次已知即前修道已知。止訖義為已。實已(辰已之已)已(止訖之已)己(自私之己)三各別。字形相近經論寫誤。依義可知。顯宗五(七右)雲。知自已知故名為知。正理如今。於此光寶無異解。然古今誤光記作知已已知。以光為知畢已既已知義。今雲。誤之甚。不足俱論也。釋具中。有此知者名具知者。初約有持。有是持義。正理曰。或護知護是持義。即同此也。前上首知雲此知。其體是盡無生二智也。知之具依主釋也。光師雲約成就。義不親違正理。亂下成性故非也。次習此知已成性者者。是依成性釋具。於學位數習此知盡無生二智故。今在無學成此二智性。具是成辦義。亦依主釋。正理亦同此。光記約習者非也。混因果故。論已成性言應徒然故。後示具知相中。體得二智故。是故發用如實自知等。此自知知具知之知。然寶疏初知已下唯為盡智。或釋約二智判為利鈍。正理鈔亦分配盡無生。今雲。並非也。知義兩釋無別。只釋具名兩義。然何可約利鈍。   (七右)彼所有根(至)當知根等者。第二釋通名相。彼行者所有九根名未知當知之根。等言等餘二。並依主釋。此論且約總相。若分別。三根是智故。正慧根為體。若兼助伴通餘八根。故本論(【傍】發智)曰。問。具知根雲何。答。漏盡阿羅漢諸無學慧。慧根。及所有根。慧解脫。俱解脫。能得現法樂住。婆沙百四十三(二右)釋雲。此中無學慧慧根者。此說慧根。及所有根等者。說餘八根。總此九根名具知根。正理九(十二左)依此說曰。九根相應合成此事。故意等八亦(【傍】正約慧)得此名。餘二根亦爾也。婆沙百四十二(十五左)有十一說。辨慧餘根別說因緣。然光寶輩。正理唯慧為根。未知當知等即根持業。今論依主。亦彼唯慧一。今周攝九根者。並非也。正理何持業。此論何不存兼正。故正理無破也。   (七右)七有色根(至)色蘊攝故者。初正釋頌。後更釋七有色。眼等八字解敘七言。下一句釋有色言。正理。顯宗全同此論。光師(十六左)   得論意釋曰。色蘊攝故名為有色。夫於諸法。論有無色。五根。五境。及無表十一。並名有色。如婆沙七十五(十三右)說。今以色蘊攝故因成七根是有色。女根男根身根攝故。眼等五根女男根七應有色。以色蘊攝故。如五境等。然寶疏(十五右)雲。詳此釋(【傍】論釋)義(【傍】其義理)不盡。無漏無表亦色蘊攝。是無漏故。此迷倒欲論主色蘊攝因成有漏致破卻誤矣。舊論(二(二十三右))曰。有色七根。命根。苦根。憂根。一向有流。何以故(【傍】別徵釋七根)眼等有色。七根色陰攝故(【傍】總結九根)故是有流(此下一句未審。而何以故至攝故徵釋有色義。下一句者總結九根故。彼亦不蒙。總結故。有命憂等故)。   (七左)此非誠證(至)說此言故者。光記略舉前後經文。正理九(十三右)如今論。更雲。全無此者。此即此前所說無漏信等根義。若不爾者。唯應說言無信等根。不可言此(【頭】雜含二十六(五右)雲。若比丘於此五根若利若滿足得阿羅漢。若軟若劣得阿那含。若得斯陀含。若得須陀洹。若於此五根。一切無者我說彼為外道凡夫之類。稽古上(七右)雲。按論主以斷善根釋外異生品。而經言外道者未審。又經(五左)曰。若無此諸根者。我說彼為作凡夫類。作乃外形誤。據此則曰外道恐非也。或道字衍文。今雲。舊論二(二十三右)引經雲。我說此人在正法外。住凡夫眾類。正法外道故雲外道無妨。又作字非誤也。為作於凡夫類故)此初以上句此字通。後義以下句外異生會。意言。約斷善故雲外異生。善根人有有漏信等。若不爾者。何不唯言異生而雲外耶。   (七左)又契經說(至)亦通有漏者。第四引經成自義。正理雲。為有契經證信等五通有漏不。亦有雲何。次引經雲。又說佛未轉法輪時。先以佛眼遍觀世界有諸有情。(乃至)未轉法輪世間已有無漏者。如來出世則為唐捐。   又世尊說(至)乃至廣說者。舊論二(二十三左)曰。又於經中說。乃至我未如實知信等五根集生。及滅。滋味。過失。及出離我。未能從此世間(【傍】聞本非也)有天有梵。雜含二十六(四右)雲。我此信根集。信根沒。信根味。信根患。信根離。不如實知者。我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心離顛倒。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進念定慧如是。亦說。諸比丘我於信根。信根集。信根沒。信根味。信根患。信根離。如實知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心離顛倒。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上雲信等五根故。取如實知反顯文。雲乃至廣說也。天人世間對出世總舉。及下別示。等沙門婆羅門。光等已上諸天者不順經也。上乃至是為解脫等四。前五如次配五句。集沒約因果。上論第一(五左)雲。有漏亦名集。能招苦故。沒沒在三界苦報。味患約愛憎。品類足二(四左)有漏亦為有味著。患是知患失法。以此四五根屬有漏。出離無漏。品類足。無漏為出離依。上是言指信等。光記初釋言應可出離(未可)後釋約四諦。穿說之最也。   (八右)幾是異熟幾非異熟者。當體如是。故言是非。非謂善惡。如上第二(十八右)是觸非觸。   論曰(至)定是異熟者。上唯簡餘二十一根。非釋頌唯。處在別故。定言釋頌唯。對通二不定故以定釋唯。   (八右)若如是者(至)引取受用者。自下通難中。先舉難。後如本下通。此為二。初正通。後傍論。初通中亦二。初就有部宗為異熟。後論主依經部為非異熟。初中為三。初約留行。次兼示捨行。後舉妙音解。初留行中為二。初舉本論文。後敘異說。難中誰之異熟者。異熟是決定。其能感業未決。故問言誰之。本論者。發智十二(十四左)全文。婆沙百二十六(初)具釋。此文初問。後答。答中初能轉緣。後時彼下所轉業感。初中六勝(如光寶本準婆沙百二十六(七左)意釋之也)此中轉招者。是轉迴富業成壽業而感壽果故言轉招。非富業感壽果。如似我蜂轉蜘蛛等。以感自子果。然光師(【頭】光有五紙寶有八紙)佈施為正能感為現業受現果。又眾同分命根辨總別二報現非現等別並非。以同分命俱總報故也。如寶疏逐一彈斥(【頭】正法唸經有殘業。彼十一(九右)地獄品惡業盡脫地獄。復五百世生於食吐餓鬼中。復生飢渴畜生中。是彼惡業餘殘果報。又十三(二右)雲。若人犯比丘尼犯童女汙其淨行。以是惡業生等活地獄中。無量歲受重苦。彼惡業盡脫地獄。雖脫復五百世生餓鬼中。畜生中難得人身。如龜遇孔。若生人中常貧常病身體色惡。常有惡瘡。恆受苦惱。是彼惡業餘殘果報)敘異說中。婆沙有四說。今唯舉第四說。問。正不如何。答。婆沙四說中。初說全同本論。但具示其緣相。雖無評家。初說正在目前。又此論意。彼初說同本論。故不別舉。唯舉異本論義。以顯不正義。正理亦依同初說。解釋結本論說故。次示二異說。判談明白。寶師大有眼目。然光記(二十一左)以三論明無立破而猶豫何謂。   (八左)雲何苾芻(至)富異熟果者。二兼示捨行。是本論全文。婆沙有五說。四說同前留行義別有粗妙一說。雖五說本論文分明故。唯初說為正同前。故今論一向不舉異說。(光為五說可也。寶加妙音為六說非也。一文段別故。二彼通留捨故。三若取彼亦應取次有作是說為七故)。   尊者妙音(至)或違壽行者。後示妙音通二解。光(二十二左)有二義。後異熟義為正。何以知者。有四因故。彼文置第三囀由聲。是增上緣。如妙藥留命毒藥頓死。又彼中雖破違自宗諸根勢分義。而不破妙音。以不違自宗異熟故。又此論唯以勢分義為非異熟。準知妙音不爾也。又次下左壽與命分別中。先世業果為壽行者。妙音義故(光後釋中現業感者。舊疾應除之)。   (九右)應如是說(【頭】應如是說。光十四(三五左)雲。應作是說。是婆沙評家正義。寶十四(二十八右)亦爾也。舊婆沙五十八(二右)曰。評曰應作是說。雜心六至(十一右)子注云云如上論)(至)皆是異熟者。第二論主依經部義為非異熟。婆沙百二十六(五左)妙音次曰。有作是說。彼阿羅漢(乃至)住時勢分。彼說非理。命根別有。非根大種為自性故(已上)論主欲彼扶理取為自義。故言應如是說。光師敘經部說者。若同經部乎。彼法勝論師既立非異熟故。婆沙中亦有異說。寶師為論主釋。是依正理曰經主言。今文勢全是論主解。其所依應經部義。正理九(十四右)為長養等流性。並破之。光師救長養邊。實長養為勝。論五(九左)明壽體。有薩經諍。亦以此經部義為勝。   (九右)因論生論(至)無煩惱故者。傍論中分為六節。並皆依婆沙。於正理。顯宗無之。一明留捨因緣。捨緣中。婆沙兩說。今在或攝彼也。病等者。光所引婆沙取事不取義。彼退因緣故。第二明處及能者中。由彼下所由(寶釋不可)。   (九右)如有頌言。雜含九(十八右)身子說四偈半曰。久植諸梵行。善修八聖道。歡喜而捨壽。猶如棄毒缽。第二頌第四句雲。如人重病癒。第三頌第四句雲。如出火燒宅。前三句並如上。今是第二偈。婆沙依初偈故。雲猶如捨毒器。   經說世尊(至)不應言行者。自下就如來明之。是第三辨命壽差別。依經問起。又婆沙百二十六(五左【傍】光(二十五右六目)引全文)曰。經說世尊。留多命行。捨多壽行。其義雲何。有作是說。世尊捨第三分壽。釋尊壽量應住百二十。捨後四十但受八十。有作是說。世尊捨第五分壽。釋尊壽量應住百歲。捨後二十受八十(佛本行經曰。不盡世上壽。五分壽捨一。處處經(三左)曰。佛捨餘壽二十年有三因緣。一同世人貪身故。二所教已盡故。三恐惡人誹謗之得重罪故)又大乘有此兩說。瑜伽倫記五下(三十二左)雲。准大集經後解(百二十歲)為勝。彼說佛壽為三分故。今論略之(【頭】正理三十二(十右)取第五分義曰。一切佛出現世間。決定捨第五分壽)又婆沙(七右)命壽差別有十四說。今論主評簡但出三說。此第一彼第一。本論者。彼雲品類足(第十五之七右取意)發智論十四(十九右)全同彼也。又品類足第七(七右)全文。此第二說彼第十四妙音。曰。順現受業果名命行。順次順後順不定受業果名壽行。此第三彼第六有說。曰。暫時住名命行。一期住名壽行。第四辨置多言。三說唯初一說。婆沙有之。後二說者。婆沙無之。第二有部義。遮正量部多言。第三經部義。遮有部一實執多言。論主意在第三。故反責。   (十左)世尊何故(至)煩惱魔故者。第五明捨留所以(光寶已下為因便。初約佛非也。前經文雲世尊等故)是婆沙未見故。光寶雲論主解。第六明留三月(光分科甚非也)佛本行經曰。今卻後不久三月當捨壽命。又曰。佛以神足力更存壽三月。佛昇忉利經曰。三月將盡欲入涅槃。為度蘇拔陀羅延三月因緣。廣如遺教經四(三十三右)智論第三(十九)二十六(十二)北涅槃四十(十五右)文句一之二(二十八)統紀第四等。明留捨分齊。婆沙(六右)有六說。今舉後三說。唯敘留邊。然欲兩說當理故不雲有說。表不信後說雲毘婆沙師。光(二十六右)兩釋。後勝。婆沙(六左)雲。有說。欲顯諸佛世尊能伏眾魔。留捨壽命。謂證無上妙菩提時。已伏二魔。謂天煩惱。今將證入涅槃界時。又伏二魔。謂蘊及死。伏蘊魔故。捨多壽行。伏死魔故。留多命行。   (十左)意及四受(至)餘皆異熟者。善染污並通五法。無覆無記中。威工變三意根無論。四受中。苦唯五識必非威儀等三。樂根亦五識相應無之。唯第三定中。意地有威儀變化。無工巧。故下論七(十一右)異熟。威儀。工巧。通果四。欲界具足。色界唯三除工巧。無色唯一謂異熟。又威儀。工巧。通果三。唯(【傍】簡五識)是意識。是故意識相應喜捨皆通此三。於樂通二。除巧也。五識相應苦樂無此三。唯善染污故雲隨應。又有明文。婆沙百四十四(九右)二十二根三性門雲。意根通三性。善謂善作意相應意根。不善亦爾。無記有二。謂有覆無覆。有覆者。欲界身邊二見。及無色一切煩惱俱生作意相應意根。無覆者。謂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通果俱生作意相應意根。如意根捨根。喜根。樂根。隨應亦爾。   T64007401.GIF   (能變化心與通果心有寬狹。論二十七(十六右)雲。發語心起化心既無。光記二十七(三十九右)及(四十右)具辨破諸師。又二十八(三十二左)破神泰。)   準此文已捨喜樂三例意根。誰可生疑。於樂第六意。前五有差別。故雲隨應。亦復意根無記。非能相應捨等是不善。故雲隨應。次別說苦雲。苦根善謂生得善。不善謂修所斷。無記如光(二十六左)引。然光三釋並非。先威儀工巧中初釋(二十六左)除喜樂非也。證婆沙苦根義准除樂。若爾彼於苦根下不言樂根亦爾何。於喜分分別任運二。若爾亦婆沙可例苦。何不為之。第二釋除樂非也。雖通妨未遣難。一不例苦而說故。二於上地雖無尋伺發業故。第三釋約緣與似通苦樂甚非也。於分別門何用如是漫說為。又樂全約五識違婆沙三性門。又借識及二通為威儀為通果。記第二(三十四右)七(三十九丁)二十七(三十八)同也。而非也。彼並是自性無記。具如寶疏二(二十五左已下)釋能變化(二十八右)三釋中。第二為盡理。論文簡雲能變化。以顯意識相應。故除五識相應苦及樂。取意相應樂喜捨。初釋非也。十八近行文不成證。何者。生上不能成下喜樂故。唯取捨非謂非通果也。如光第二釋下答。實婆沙意也。第三釋甚非也。此論依法勝論六(四右)雲能變化。舊論。正理。顯宗並爾。何穿空可攝五識。   (十左)一經說故。此難所由。寶疏屬下為答非也。為施此重難於上加引喜捨二句文。正理等無設重難故。唯引順憂受業一句也。   (十左)無逃難處(至)憂非別因者。意言。若喜捨約熟應二義。憂亦應爾。而彼非熟。若不爾者。喜捨亦唯相應。爾違異熟宗以無可避難故。致如是通釋。實義如何。舊論曰。若爾由無能故。皆許如是。有何別道理能立憂非果報。   (十左)以憂分別(至)異熟不爾者。婆沙百四十四(十左)五說中第一說。後雲毘婆沙師彼第五說。論主欲顯示正邪故難絕前義。以別舉後義。成立憂非異熟。是故正理。顯宗唯依後說已離欲義。不舉前分別有無義。   意根隨在(至)是惡異熟者。   T64007501.GIF   (十一左)頌曰(至)一一皆通二者。問。與前何別。答。前約當體論之。故言是非。此約因果。故言有無。謂性是有漏。而善不善有當感異熟果義。於無記無漏者無此義。應知謂是有異熟等。且如憂。前非異熟。今唯有異熟。差別天地。其義明瞭(【頭】麟雲。約能有當來異熟之果雲有。前門約體是異熟等故二門別)婆沙百四十四(十四右)解名義與自異熟俱故名有異熟。非與他異熟俱。若與他異熟俱名有異熟者。則無漏道應名有異熟故。   (十一左)論曰(至)定有異熟者。釋初句。初三句總釋。正理。顯宗作所說。舊論頌前有此語曰。此中憂根於前無間已說。偈曰。一定有報。光記作諍。正理鮮本亦如今。兩字並無妨。於憂上(十左二行)有諍。故諍字通(【傍】而彼長時故不順造頌由也)又次上(七右)明漏無漏中雲次前所說。今亦可爾。說字穩也。前(八右)已說非異熟。性是善不善故。由此即有異熟。前說及聲已顯差別故。今亦指令知其相。光寶解釋為異。光意。依唯等二句總標定字有二義。謂顯下述釋二義。謂顯至異熟釋唯義。兼具至次說釋越義。具二下別釋越次中具二義。由此下總結。光由二義者。即彼標唯義越義也。寶疏意。依唯等二句釋定字。謂顯下但以二由釋越說所以。顯言絕兼具二義。故越次說一句貫上二由之結也。具二義下別釋兼具二義。由此下唯結越說。詳二疏寶大劣於光。謂標既二義。何不釋唯義。又謂言何不被二。又唯兼具二義。是越次由。何可加唯有異熟。又唯有異熟有二義者何謂。是此越次由故。又背正理論定義。越次別段釋義故。光亦非勝。何者。定聲存唯越二義故。豈於定聲可有越義。今依正理。顯宗。舊論三文思忖此論。依唯越義一句。總標二義。頌說下釋二義。謂初釋定唯義。兼具下釋越義也。由此下總結唯越二義。結越雲越次先說。結唯雲說憂根等(【頭】唯義在文中定字。越義文外顯位義。不可雷同)。   問。此結唯應越。憂根等句。唯舉唱所說。故雲定有。不雲唯有。答。結唯義故還雲定不雲唯。非作釋故。若不結唯義。下一句無用。故正理唯雲故越次說不安下句也。依唯越義一句。蓋後人傍附攙入。三論無故。義不暢故。若爾與正理綴文同也。正理論九(十五左)雲。如前所說憂根當知定有異熟。定言意顯唯有非無。遮非異熟因無記無漏故。非為顯示唯(【傍】如是上不置唯也)此憂根是有異熟。勿有餘根一切皆是無異熟過。故但顯憂唯有異熟。越次說者。顯無記無漏若總若別皆無異熟因。非如是中有記有漏要總方是有異熟因。故越次說深為有用。兩義各有標結。而於定唯是一義。顯宗五(九右)曰。定言意顯惟有非無。遮非異熟因無記無漏故。更無越次釋。舊論二(二十七右)曰。此一憂根有果報。定言為決憂根異於餘法。此根無無記。亦無無流。在散動地故。是故憂根無無果報(湛慧雲。三論無定有越義。故寶釋為是者。是何狂言。寶二句為釋定字故卻違三論也)。   (十二左)欲色無色繫(至)併除色喜樂。訣曰。此中繫言。別行本頌如今。頌疏。鮮本。及正理。顯宗。舊論並作界。並義通。準非得(第四(十八左))及名句(第五(二十一右))等界繫門。界字亦通矣。又準十八界(第二(三右))界繫門雲無色繫。今本為善。異繫義明瞭故。然依西天造頌法。音韻句調之式。未知誰是焉。第四句除字。光記牒文如論。別行本頌。正理。顯宗。及頌疏皆作餘。圓暉釋雲。餘色者。眼等五男女根外。名之為餘。此為正。草誤作除。何知正者。上首除言貫句短中長而顯三界別。其兼併言示漸次合前前所除。故知唯一除還致深用。然有人云。正顯於頌作餘。而長行雲併除五色及喜樂根。則明知除字為正。今雲。若以長行改。此論。正理。顯宗釋色界。皆同言兼除男女憂苦。豈第三句應加除言。不曉了論旨而妄談。可呵可呵。彼長行雲兼除雲併除。為令知一除字貫下。故雲無色如前除三無漏女男憂苦。於女男上不更加除。   (十二左)論曰(至)唯不繫故。信等五。意。樂。喜。捨通漏無漏(次上七右)簡彼雲唯。一向不墮界故。依之準知。信等九根若無漏時非界繫。故婆沙等具分別繫不繫。   (十二左)除女男者(至)身醜陋故者。此二因。對法者常談故舉之。非謂論主並是信依。常談者。法勝毘曇六(二左)雲。無男女根者。彼無受用事故(今離婬欲)又男女根令身陋惡故。婆沙九十(四左)百四十五(十二右)等。論主不信者。上論(第二四右三目)雲。若言不生由醜陋者。陰藏隱密何可醜陋。由此破。今正理。此因標有說。如彼破破之。然光記(三三左)救正理。全非論意也。寶疏(二十八左)為釋伏難。此依婆沙百四十五(十二右)有說。男女根於欲界有用。非於色界。是故彼無。問。若爾鼻舌二根於彼無用。雲何得有。答。彼二根於彼有用。令端嚴故。非男女根有端嚴義。可慚鄙故。而述有部意故無失也。非述論主意。   (十二左)若爾何故(至)男身所有者。契經。中含二十八(十七右)曰。女人不得行五事。若女人作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及轉輪王。天帝釋。魔王。大梵王者。終無是處。若男子作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及轉輪王。天帝釋。魔王。大梵王者。有是處。依此契經說彼色界為男。以為男可有男根。難意如是。雖無男根而別有男子相形。以何知男。謂似欲界中男身所有形類故。婆沙(十二右)雲。彼皆是男。雖無男根而有餘丈夫相。無處無容者。光雲。必無有處。必無容有。女身為梵。又二十六(二十九右)雲。有是處者。處是稱合道理。相容受義。法華玄贊四(二十二)釋無有是處者。彼非道理故。十地論記(二十一右)光記二十七(十右)亦爾也。演祕四本(十三左)釋無處無容雲。無受身處。(【傍】今雲未可也)無容道理。今意無有道理。無理故無容有也。   (十三右)頌曰(至)修非三非者。訣曰。此頌從寬向狹據三斷次。故與前諸門單句為句首不同。   (十三左)已說諸門(至)幾異熟根者。上來六門唯依根當相。自下望他差別分別。故前一一雲二十二根。自下不爾。是故特致此結前。故光分科為是。寶無大失。   (十三左)彼何不得(至)定染污故者。是據法勝毘曇第六(四右)四卷第四(十三左)大同。婆沙百四十七(二左)三說中。後說亦此同也。此義盡理。   (十四右)欲界欲勝(至)故但言色者。此釋頌但言欲色略界。兩箇但字並簡界言。舊論二(二十九左)曰。由欲勝故名欲界。或但名欲。由色勝故名色界。或但名色。   契經(至)過色無色者。引經證但名色。雜含十四(十三左)雲。寂靜解脫超色無色。身作證具足住。此外道須深為佛弟子。約色界四禪各問之。此第五問也。非必八解脫。故舊論曰過於色非色。準彼今無色言是非所過也。雖所釋無而無色亦略界故證之。色無色如是。欲不待證。超過言過。然光記(三六右)雲便釋名。不繫言過。餘文同文並皆非也。寶為勝。   (十四右)上唯命者(至)故說上言者。雜心八下(十四右)婆沙百四十七(初右)等並言無色。法勝毘曇四卷第四(十三左)六卷第六(四右)並言色六及上一同之。所以約定生勝釋上。以無色無別方處故。故不約處上下。寶疏(三十右)雲。非是在欲色界之上。無別處故。定勝欲色故。能感微妙異熟。生果亦勝。故八萬劫壽。   (十四右)頌曰(至)四善增五者。與前三界列次別者。略有四意。上界唯頓。欲頓漸。為分之故。二命意捨三後後兼前故。三(【傍】是寶三二右義也)乘前門無色居後故。四數少多次故。   (十四左)分別根中(至)皆應思擇者。訣曰。勸示餘一切根法義門差別。謂發智。品類足。婆沙等中更有多門。分別多門者。三學門(【傍】品類十四(十二左))五部所斷門(【傍】品類十四(十四左))有尋有伺等門(【傍】品類十四(十八右))五受相應門(【傍】品類十四(十八左))因相應因不相應門(【傍】品類十四(十八左))三界遍知門(十五初左)等。舊論二(三十一右)曰。於根伽蘭陀中簡擇一切根法。應如此知。(【頭】伽蘭他。雜論五(十二左)雲。天愛汝等執文迷義。舊論第四雲。天愛汝今能誦伽蘭他。不解伽蘭他義。是所說義。又翻梵語集雲伽蘭他色此雲好聲。又伽蘭他子此雲美與。準彼聲義乎。)復次何沙門若果由幾根能得然光寶只為後段生起者非也。豈不正理如光寶。彼曰。復應思擇。二十二根幾能證得何沙門果。謂綴文各別。同舊論復次已下勿濫矣。   (十五右)二十二根(至)何沙門果者。得亦名證。婆沙三十二(十八右)曰。得獲證。聲雖別其體同。無畏疏十一(十二右)譯臘馱梵雲。獲也得也。證也。此中對向立果名。未分別沙門性與果。與論二十四卷(十六右)各別。   論曰(至)此(十六右四行)俱有故者。示圖曰。   T64007701.GIF (○見惑及有頂第九品不許有漏斷故。邊二無世間道得。) (○預流一來未出欲界故。不能自在依初定等。但依未至故。受唯捨也。) (○不還羅漢二果。已離欲自在依諸定故喜樂捨隨一取焉。) (○論。無問解脫此俱有故者。說此已知根於二道俱有。簡別前已知唯在解脫故。此言指已知。圓暉解順文理矣。光初釋同圓暉。後釋非也。) (十六右)豈不根本(至)極堅牢故。釋後兩句便通違文。雜心。婆沙並如是通釋。會不還例難故。初約次第。後約超越。初次第中有二。一無初由樂後退義。二無初退後由樂義。以不還果次第必依未至初定故。後中有正示所由。非越人不還必有退。以世間出世二度所得故。正理雲。超越無容有退失故。(【頭】此離欲果二道所得者。前果道與後勝果道二道。論二十三(十五左)五行云云。)   (十六左)頌曰成就(至)無漏十三者。發智十六(初右)婆沙百五十六(五左)雜心八下(十五左)義旨全同。次第各別。今依數少多不約根次。又此頌舉其名並顯能成二十二根。所成不定。故唯標數。又此中初兩句三。遍定成。諸界地一切有情具故。次諸句十九根。不遍定成。有界地凡聖別故。又此頌中。成眼上及下二句各上。若言流至。長行爾也。問。婆沙百五十六(六左)雲。若成就男女二根。彼定成就十五根。謂男女命意五受信等五根。定不成就三根。謂三無漏根餘不定。如前應知。何今不說。解雲。今二十二根分別。無有二形根名。故不說之。又解。頌及言兼存之。以兼存故。長行不說也。如十善地中二及言。   (十六左)除此三根(至)皆定成就者。有雲(大心智淨)寶疏為上二句頌中釋不成邊。此義寶為正。婆沙一一明定不定。今就初。下準知矣。今雲。寶疏不爾。下十句釋中總別。可分科見。又婆沙爾也。今論意不爾。已下為明十九根成位故。下雲於非遮等。前所說者頌所列十九根也。若不爾樂身等何處何位成之而兼餘。故為十九根能成位明此釋來也。故後十句釋也。況婆沙定不成不定故不說。今只示成不成。餘不釋定不成根。而約處其旨別。可思也。   於非遮位(至)皆定成就。光記屬上不可也。寶屬下可也。而彼中非遮者前命意捨三者。留心可見也。今雲。次上十九根。於三界九地位有成不成。上明不成遮位。彼非遮位。彼所說十九根皆成可思。故作應知勸。位言留意。故如前所說者。即次上十九根體。有雲。指頌十一句。今雲不爾。於正釋十句頌中。何可雲前。又舊論但舉初二句。其下有此結。次有今十句頌。何可雲前。彼雲。於非遮位中。如前所說。應知與餘根相應。   (十七左)耳鼻舌根(至)捨樂喜根。此中身字。鮮本及顯宗作自為正。正理如今。並是形誤。又喜根上。鮮本。正理。光記更有根字為勝。分能所具故。為成句故。故舊論及顯宗在及言。如次下及已知及未知。次上及此身根。   (十七左)第二靜慮(至)餘未得故者。餘論無之。論主欲令知成喜定五成致此問答。圓暉雲。此文意者。難前喜根必成就樂。第二靜慮自地無樂而有喜根。初禪有三識樂。今已捨竟。第三禪意地樂。今復未修得故。言舍下未得上當成何樂根也。釋答文曰。未斷第三禪染污。必成就也。餘未得者。餘樂未得也。光記雲餘善無記樂。   (十八右)若成未知(至)及未知根。新婆沙百五十六(八右)正理。顯宗。及舊譯雜心八下(十六左)八犍度二十二(十六右)並如今論。然舊俱捨二(三十四紙)曰。十三謂。意。命。身根。女男根隨一。及三受根(【傍】喜樂捨也於此四中除苦乎)信等五根。未知欲知根。為第十三者。按彼梵本錯矣。   勿謂正梵本誤而譯(【傍】光記三(四一左))如妙經提婆品梵本缺令羅什所譯二十七品。後真諦譯入見寶塔品後。玄贊一(二十六左)具也。嘉祥義疏第一爾也。此中見道未知根不說女男。諸師異解。光師決斷約漸命終者。先已捨女男等入見道。有無不定不說。寶師全同。或一義雲。念法師善會婆沙當文。彼百五十六(八右)曰。若成未知根。彼定成十三。定不成就二。餘者不定。成十三者。謂如今論。不成就二者。謂已知。具知根。餘不定者。餘七根。或成就。或不成就。如前應知。言如前者。上文(六右三目)曰。成眼定成五餘不定。餘不定者。餘十七。或成就。或不成就。謂耳鼻舌根身根具者則成就。不具者不成就。女根男根。若一形隨成就一。若二形具成就。若無形俱不成就。謂本不得。或得已。由漸命終或餘緣故失。準彼文已一形隨成一為不定。不定成攝。而指彼言如前。詎容懷疑。又彼無形者。約半擇迦等也。彼極多極少文並約人別。今約總相說定成。何可一例。又如三世門名與數諍論。就一事會難破雲數定。今既就名列其名。最應依名字。何以一量萬。若不爾者。光寶此婆沙文何不引之。故知念法師義為勝。今雲。似是不可爾。所引文男女隨一者。二形無形不定故不說也。今亦無形入。有形一根入。不定故不說。所謂所引文中雲漸命終。全同百五十(十三左)漸命終入見道也。   (十八右)諸極少者(至)善命意捨耆。發智十五(十一右)婆沙百五十(十二右)約五趣及凡聖。學無學等人別各明極多極少。謂地獄極多十九。極少八。傍生極多十九。極少十三。斷善根極多十三。極少八。正定聚極多十九。極少十一。乃至廣說。今約一切少中極但說八。故總標極少八。極多亦爾。今舉二類。婆沙雲。斷善根者極少八者。謂身命意。及五受根。即漸命終。斷善故無信等五。及三無漏根。漸命終故無六有色。正理雲。據漸捨命唯餘身根。又婆沙釋極少八中。生無色界異生。成命意捨信等五根。   (十八右)受謂能受(至)立圓滿名。論主依五事論下(十右)及品類足一(七右)等說受謂領納性。有領納用名領納性以分體用。然正理論師前於受分自性境界二。五受唯為自性受。其非如前已辨白。   愚謂愚生。鮮本。正理。顯宗作異生為正。琳音十二(十六右)雲。或雲愚異生。言愚癡闇冥不生無漏故。又第十(十六左)雲。正梵音雲婆羅必哩他仡那。婆羅此雲愚。必哩託此雲異。仡那此雲生。唐雲愚生是也。準之今愚生本亦通矣。樞要上本(二十一左)雲。金剛經雲毛道生。今雲愚夫生。亦是此義。   (十八左)又說愚生無色界故。訣曰。生無色界四字。蓋傍註亂入。成無用故。招害故。生無色者非無無漏根故。是故舊論但雲凡天。正理。顯宗唯曰及說愚故。蓋顯前頌文非契經等。後人更附導生無色界四字。   因分別界(至)十二根竟。此一品總結。舊論亦在於此。正理次品初有者非也。當論顛末前後相續時必無隔品。若因便說法結其義必有品終。如彼二十一卷終雲因辨隨眠分別斷竟。 俱捨論卷第四法義     豐山沙門林常快道記 根品第二之二   今應思擇(至)決定俱生者。訣曰。是各生俱生兩端問也。舊論(三初右)曰。復次此義應思量。是諸有為法如後自相更互不同。為如此彼生亦不同。為有諸法決定俱生(已上)二為兩端光初為二問。對後一問故。本依泰非。答。無二故。後為一問。而於異體別生之中致定俱問。是故亦非。不順亦言。於問何定寶疏直釋。而其釋義審悉最為好矣。   無為無生。今明俱生故除無生。然光記非。約用有無。寶暉如論。   (一左)論曰(至)細於此者者。文分為五。初正釋頌。二於前下加釋有聲(無二唯八。有根九十。準知有聲各增一數)三若四下問答。四前說下準顯色界。五此中下釋頌事字。初正釋頌中亦二。初別釋微聚名義。後釋俱生。此即初也。光記(二右)此論為持業。正理為依主。各據一義。寶師。初釋持業。後釋同正理為依主。自雲後釋為善。今雲。論雲色聚極細立微聚名。不(【傍】文下上思之)言極細色聚立微聚名。明是持業。論十二(初左)辨極微與微差別雲。七極微名為微問。寶同正理有理有教。理者。不聚極微初何成聚。教者。今文(三行)已雲無聲有根諸極微聚。問答(二右終)中雲有多極微積集故。又雜心二(六左)曰。四根十種極微共生。答。釋名。出體釋義豈可亂耶。雜心約體。下文亦爾。全非釋名。又今文有聲有根極微聚者。豈與色聚極細不同。謂色聚中至極微細故雲極微聚。是即亦持業。不可執同名破其體。如義林(極微章)及對疏二(五五左)雲。又有體用(【傍】大乘極微無體用。故粗色有體用)中。最極少者所謂阿拏(【傍】此雲極微)說此名極微。此復何失。又解。雜心同正理依主釋。故光記各據一義。最為勝也。然凡名有具略。依義勿局。約相對分別。極微與微異。如論十二(初左)及今文問答諸微聚有多極微。若但依消釋門極微或但名微。如論一(十左)曰眾微聚集變礙義成。述記二本(七右)微聚不異。同(三四右)微本圓相。或微聚呼為極微。如此論及對疏等。不可局計。又光記(一左八目)微聚是假。假聚依實。實有多少不同也。是即約假聚明有實數也者未審。述記二本(二右【傍】又一末三十九丁)雲。薩婆多等粗細俱實。然應分別。謂粗聚物有假義有實義。其合聚義是假。離散即無故。其成一物相是實。故粗色聲等能為五識境。具如二十論疏下(三右)等(【傍】應出文也)。   (一左)雲何八事(至)色香味觸者。問。單八別極微聚為七極微名微各自八物微聚生。謂麟雲。言八事者。且一色聚必具四大能造及所造色香味觸故成八也。此論總相。若細論者如一色微自有七微共聚及成方分。方分已去能與異類共成一聚。極少不減一百四十微。謂所造色香味觸一一各具能造四大。四大便成十六大種。並所造四總成二十。如是一一各七微成。總計一百四十微也。今約體類同故但言八耳。準此四大恆不相離。問。極微俱生必不離。法性應雜亂。答。雜心二(七右)雲。問。若眼根極微十種者。雲何不眼即是色即是餘種。如是則法性雜亂。與阿毘曇相違。彼說眼根一界一入一陰攝。答。二種極微。事極微聚極微。事極微者。謂眼根極微即眼根極微。餘極微皆說自事極微故。阿毘曇說眼根一界一入一陰攝。聚極微者。眾多事。此中說聚極微。住自相故。法相(【傍】性乎)不雜亂。如心相應法其相各異非為雜亂。彼亦如是。   眼耳鼻舌(至)處各別故。敘由通二妨。妨雲。眼等隨一如身應九。何十事。通雲。身不依眼等。眼等必不離身。故有眼必有身。是故十事也。又妨雲。若必不離身。應眼等同一聚。何雲隨一。通雲。處各別故無同聚義。   (一左)於前諸聚(至)大種因起者。第二加釋有聲。初正示。以有下所由。外聲易知。但就內十十一兩種示由。不離根有聲故。猶述約有情言謂有執受等。光三釋第二隱顯為勝。第一通妨大穿也。第三影顯義何可準。解聲等有無。三師各有異。光寶解此論文義旨全同。泰師別。而大誤矣。又述念法師意三師各別。寶師獨得。光師誤見證雜心妄破。具如寶辨說今雲。約成就恆有。今約發生。或有或無。故雲有聲生不約成就。全同諸論(【頭】舊婆沙古來雲七十卷。今見六十八至七十三無文按殘闕。光依念師所引文舉之乎)。   (一左)於彼聚中勢用增。舊論曰此聚中隨一偏多。或功力最勝(云云)用婆沙百三十一(十四左)體增用增兩義。今新論但用增。蓋梵本異。正理五(四左)取體增破用增。光師作救寶(五左)敵光雲不彈論主。意破婆沙一說。今雲非也。正理五(四左)標經主名述意趣廣破斥。寶亦復簡用體二家。雲法性隨緣。依有部宗非也。若依大乘可爾。然何混淆矣。又光舉現事用增為正。彼五事論上(七右)下(三右)並但約用增通難會契經。   (二右)有說遇緣(至)用有勝劣者。是前用增家中第二師。以相顯有體(寶為正)光雲約緣疏也。如水下喻也。示水受聲三喻。夏中。水中煖相難知。故約極冷。謂極冷時觸水即言是煖水。故雲有煖相起。由極冷故。所由簡亂。故舊論雲。於水中由極冷故。或得熱觸。光(七右)三釋。初二違理背文。第三為是。寶(六右)二釋。初約冬水水上氣興起未可也。後釋水分上次時致前後甚非也。受用者。光師約地獄等處為是。寶約多境。若爾境勝劣非受用勝劣。聲用者。寶師約多聲為勝。光師約鼓聲非也。若爾手鼓勝劣。應非聲勝劣故。   (二右)有餘師說(至)界謂種子者。後經部師約種子顯有餘大。是體用增並取。謂諸法中可有體增微。亦用增故先現行。此聚中者。光二釋。初約所造聚釋此。此即聚持業釋。後能造雲此。此之聚依主。今雲。後釋非也。違問故。舊論唯雲於聚中故。契經雜含十八(十左)雲。若有比丘得神通力自在如意。欲令此枯樹為地水火風金銀等物。悉皆成就不異。所以者何。謂此枯樹中有種種界故。光記作水聚非也。經言枯樹。舊俱捨及智度論第二。同作木故。無性論一(十一)成唯識三(十六左)並雲。界是因義即種子也。略纂雲。能生現行故名種子。梵雲馱都。此翻雲界。是因義也。以應準知。   如是已辨(至)今次辨者。前已辨色。後亦有色。何雲餘。解雲。前色自類俱生。後色與心等俱生。色類俱生之餘。是約俱生義非色體無妨。或約多分故。舊論雲餘品。正理雲無色。   (三右)論曰心與(至)餘則不起者。但王與所相望論定俱。非幾王幾所誰與誰俱。故雲隨闕一。是總王與所相對。寶(八右)雲。王必兼所。所必兼王。非謂心王而與一切種類心所俱也。餘者。若心王若心所。隨闕一之餘。   (三右)言或得者(至)是故言或者。總約有無。若細論者。於有情中前後得不。但俱得俱。又有前後俱則攝一切(婆沙百四十四(十二右)光記十七(十右)七(三七右))。   (三右)地謂行處(至)一切心有者。光科為正。寶疏釋地為總釋。以下略之似有理。而穿之至矣。初釋地字。是所依義。心所所行處以名心王。大法下二字釋。受等十名大。功用廣大故。心王與受等大之所依地名大地。依第七依主釋。何故心王立此名。為簡非餘心所所依心王也。此中下三字釋。正受等得名成立。此受等彼大之地心王所有物雲大地法。第六轉依主釋。所有言顯所屬義。非餘心王所屬故(【頭】寬政九(丁已)年五月晦日更考雲。若作兩重依主大是唯簡別不能十法遍諸心。應言地之法依主地法即大故名大地法若爾大是顯成十法遍三性心也。可思之)謂法下敘大義。婆沙(【傍】光引第三義)雲。受等十法遍諸心品故名為大。五地中前四皆名大其義各別。故文並雲一切。或雲諸。第五一名小。故釋雲少分。待對可知。依之一義即廢立成立也。   (三左)遍於一切心者。前三句列名。此第四句敘大義。以示廢立。神泰疏四(九右)雲。自古諸師皆以多義廢立大地等。如猶法師五義立遍大地。長耳三藏以八義立。如休法師具九義立。今依俱捨但一義立。西域稱讚為聰明論。信不虛言(西明理門疏雲。西方學內外者。必學內宗俱捨一部。數論中三彌叉論。勝論宗中義曼論者乃得其名。西方呼此三論名聰明論。故學得者名播五天。德高於四主(明燈五本)(三十七右)引。【頭】甘露味論妙音造。曹魏代譯失人名。上(十七右)十大地受雲痛。觸雲更樂。作意雲臆。勝解雲解脫。餘全同。)   (三左)論曰傳說(至)和合遍有者。先釋第四句。顯大地法為大地之義。言剎那者此雲念。此十法必心王起同時皆具足有。傳說言(【頭】義燈五本(三三左)正法唸經十七(五右)曰而各各相。各各自體如十大地法。何等為十。一者受。二者想。三者思。四者觸。五者作意。六者欲。七者解脫。八者念。九者三昧。十者惠)表十法皆是實有別體不信同時皆起以必別體。論主不信。故論第十(三右)諍觸生成。第二十八(九左)依經部證心所即心分位殊得名。又論第十(七右)有十大地不遍必諸心經部諍(有人(【傍】法住)破光雲。是唯相承不表不信。未見證者。何謂耶。寶亦似不為不信)依此理正理第十(四右)至第十一(三左)廣立破上座此中唯立受想思三餘七雲分位。   (三左)此中受謂(至)有差別故者。全如受蘊。然光師令與正理別為得。辨強弱及述正理意並非也。寶疏令此論同正理。而破光師並非也。具如第一鈔。   勝解謂能於境印可者。又名解脫。婆沙三十八(云云)光□(十五左)應記於此(【頭】勝解有多種。婆沙百一(十四右)云云準之。餘九亦可知)。   (四右)頌曰信及(至)唯遍善心者。依正理論(十一(七右))二及之言兼攝欣厭(【頭】婆沙百四十三(十五右)百九十六(十三右)二十八(十五右)入論上(五右)說欣厭也)而不正說不二並起故。不遍善心故。問。一及足何更說二及。答喜根厭行俱轉。厭欣定不俱行。為顯定不俱起。特說二及(已上正理意。寶十五右引)如是正名大善地時不得欣厭。故婆沙四十二(十七左)界身足一(初右)品類足二(十二右)等名立十大善地。則不攝之。正理雲。大善地法性不成故。即是義也。而兼彰無有妨。故諸論只明善心說之。雖爾分位差別不許別體。是論主心也。於論顛末不說欣厭。而猶於二十五(十九右)曰。厭緣苦集慧。是婆沙二十八(十五左)百九十六(十二右)三說中一說。發智見蘊所說。全不依評家也。光記(二十二右)非也。婆沙三說。一厭以慧為體。一以無貪為體。評家別體也。然麟記(【傍】指要依之)簡正理兼存雲。今此論及但十內自相及也者。未精焉。第四句唯遍善心者。此十法善故已簡不善等。而有善非遍善心。今唯遍言簡彼。是敘大義。謂十大地遍三性心。非唯遍善心故。餘亦不遍善心故。然光(十六左)意唯遍兩字各貫善心。謂一十法自體唯善心。以此簡大地法。彼雖善心非唯故。二遍善心。若約色心相對似無失。今王所對論能所遍。何遍下善心可通心所。故光釋中。兩處唯善心之心招過(【頭】光若心言通心所何雲從強舉心等)寶疏為精密。以言唯是善不加心故。   (四右)有說於諦(至)故名為信者。是入阿毘達磨論師義。曰(上(七右))信謂令心於境澄淨。謂於三寶因果相屬有性等中。現前忍許。故名為信。論主忍許義邊不為順理。故標別。舊論雲有餘師。又雜心二(三右)曰。於三寶四諦淨心名為信。法勝四卷一(八右)雲。信者成實真淨。六卷一(十四右)信者不顛倒因果信。準廣五蘊(十五右)四諦三寶如是。福非福不動業為業預流等四果為果也。問。根本對法有此說何彼為。品類足三(初右)雲。信謂信。信性增上。信性忍可。欲作欲為欲造。心澄淨性是名為信。答。彼集多義。今評說。非必本論為量也。   (四右)不放逸者修諸善心。品類足三(一左)雲。不放逸雲何。謂於斷惡法具足善法中。堅作常作修習不捨名不放逸。   餘部經中(至)不放逸者。增一四(六左)曰。雲何為無放逸行。所謂護心也。有人(【傍】稽古上(九右)又上則中。中雜有部。增含大眾部。長含化地部文)增含一經大眾部本。在於斯者。今雲。見片文隻辭。何可得定談。   (四左)豈無經亦(至)身輕安耶者。雜含二十七。五蓋說十。七覺分說十四中(三右)雲。有身猗息。有心猗息。彼身猗息即是猗覺分。彼心猗息亦是猗覺分。舊家有輕安呼為猗息。   如何可立此為覺支。寶疏(十二左)難此非也。如契經已說覺支。故致此難。汝非為切當者。坐學之罪也。   雖非說無(至)應知亦爾者。雜心二(三右)雲。身心離惡名猗息。法勝六卷第一(八右)雲。猗者善心時於身心離惡故快樂。四卷一(十四右)大同雜心。法蘊足八(初左)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身輕安。心輕安。輕安性。輕安類總名輕安。亦名輕安覺支。此意也。品類七(十一左)釋覺支中雲。無漏作意相應。身輕安。心輕安。已輕安。輕安類。是名輕安覺支。   (四左)應知此中(至)身堪任性者。經部難絕有部已。此文示自正義。故言應知。又顯身輕安是色法輕安觸。雲身堪任性。若不爾者。此一句為何。故神泰為有部通釋甚非也。   (四左)喜及順喜(至)勤名慧蘊者。此三例。初二例出雜含三十七(三右)次例者中含五十八(三右)雲。正見。正志。正方便。此三道支聖慧聚所攝。問。品類足論。身心二輕安俱為輕安(【頭】雜含二十七(三右)雲有身猗息有心猗息。彼身猗息即是猗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彼心猗息即是猗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文(已上)全文。舊家輕安雲猗覺。華嚴音義二(初右)雲。猗覺猗於宜切。淹師文選音義雲。猗美也。玉篇顧野王曰。歎美之詞也。字又作褘。郭璞注爾雅曰。褘。謂佳麗輕美之貌。今此覺支由定加行離沈掉故引定。身心輕美安和即即當輕美之義。故得定者非唯心安調暢亦復容貌光潤也。婆沙九十六(十一右)雲。喜圓滿已。身心猗適。離惛沈故起輕安覺支。寶何雲婆沙上下無之乎。猗適彼音釋猗適輕安也)何今分之而論之耶。彼第三(初左)雲。身輕安。心輕安。已輕安。輕安類是名輕安。答。彼分六識為身心。今雲心輕安通呼六識。而問答者顯示解脫契經之正否故。義旨終無妨害。正理十一(六左)有兩說初是經部說。此言非理下。有部破。即是論同如身受應知。第二師有部異師許餘處非心所名輕安。今此契經說覺支心所故。正說心所輕安。不可說彼輕觸。而覺支難未通故。以能隨順下。通釋。光釋義實符正理旨。然三重救釋初二非也。第三為是。寶疏意。正理兩師並為經部。初說為此論經部。此言非理下。正理師破。第二說亦敘經部異師。意若有非心所名輕安。今說心所故不可說彼。而說身輕安為覺支順心覺支故說。此亦同此論經部解覺支。而破光。今雲。寶了簡誤之甚彼後說。若經部。正理師何不加破。唯廣敘經部所計為是何用。又汝雲別經誤也。是則雲雖有此說之經即名覺支。亦復法蘊八(初左)集異門足十六(十左)品類足七(十一左)中同身心輕安名覺支為何乎。   心平等性(至)說名為捨。論主約表遮舉二名。令知其體。品類足三(一左)曰。身平等。心平等。身正直。心正直。無驚覺寂靜性是名為捨。光二釋。初釋能令而持業釋為正。   此有驚覺(至)有何乖反。於此境令有驚是作意。於彼境令無驚是捨。二作用所施大別。有何乖反。光記此餘直為作意。捨。及懸殊約體非也。下難雲若爾等。所起用。境各別故也。故舊論雲。有餘處迴向。有餘處不迴向。雖如是異。同一心上相應。如王食時。諸臣中一人進此物。一人禁彼物。今亦可爾也。   (五右)若爾不應(至)皆互相違者。舊論但有初難。無後難曰。若爾一切相應法不應共緣一境(已上)蓋梵本異。今按舊論順如是種類答文矣。   (五右)如是種類(至)應知亦爾者。總以例通。初勸所求。後如彼下正例成。意言於所餘諸法心所。應求如是捨作意相類而有行相。相違法同一時俱起。謂如受想等。二體各別。其用亦別。互無之相違。而俱起已共許。如彼共許道理。今於此捨作意中亦爾。此論兩處此中言並指捨作意中。俱對所餘法。對彼言故。於義無別。以勸示正成故。寶意亦爾。光記上釋一性心中下。此中存兩釋。一捨作意中。二一心中令上下別非也。上若一心中約所依心。下亦爾。若下約能依作意捨。上亦如是雲一心。為作意等無失。俱是一心上二俱起故(湛惠見光誤也)。   (五右)大煩惱法地名大煩惱地者。惱亂身心煩藉行者名為煩惱(【傍】煩惱。法勝三(十一右)煩勞眾生名煩惱。雜心五(二左)熱惱故名煩惱)亦惱亦煩。持業釋名。此煩惱其勢力廣大。亦煩惱亦大同依得名。論但示大煩惱之地四字依士也(【傍】識論四(二十九左)五本(三十四左)入論上(十四右))。   恆唯染。恆言顯遍義。簡小惑大不善等雖唯染心俱而非遍。唯言簡大地。遍三性心。故。染者是所相應心王。長行(六左五目)雲此唯遍染心。舊論(五左)頌曰恆在染。正理十一(七左)曰。頌言染者。是染心義。顯宗六(初右)全同。光記雲恆染遍染心可也。唯染顯不通淨者。準上善釋。約心所自體非也。寶亦善心所。染言已簡者。陰能所遍心王心所非也。   (五左)對法中說(至)是名惛沈者。集異門足(【傍】舍利弗造)十二(初左)曰。雲何惛沈。答。所有身重性。心重性。身不調柔性。心不調柔性。身惛沈。心惛沈。□□□□毼裀□□□□□葉穟□□□□□祈逆□□褓諑要笠□穟□□饈逆□□椸□F□□葉穟□□□□□□□秫□□□餽□裀□機□□□□□□饈逆□E□F□□礽□婦□□□□□祿□□□□□□□褚□□馘縷□□裀□□□□□襼□□餺□□□妃□觭□□診□□逆□□□逆□□□烈□□□□烈□□□傖M¥藩N瞢。身憒悶。心憒悶。心惛重性是謂惛沈(已上)婆沙三十七(七左)釋之雲。此中論主於異名義得善巧故作種種說。文雖差別而體無異。身重性者。顯五識相應惛沈。心重性者。顯意識相應惛沈。由此餘句。應知亦爾。心惛重性者。顯此皆是心所法性(已上)準彼隨釋。發智最後。心惛重句。總統上六識相應。以結體。故無五識身惛沈句。今於惛沈身心對明。應知依集異門。亦復是名惛沈結不同發智。無堪任性。彼瞢憒約因。今約果故。顯宗六(一左)曰。惛謂惛沈。□□□□□□□□□□□祐□□裀□□都樔□□旅□耔□□□□□□□禕導□□□□觀娘□□□襛□□□餺□□□姞□□□□□□逆□□□逆□□□□□逆□□□□□祐□□□□□□□襐□逆□□□桌□□□□  (五左)豈不根本阿毘達磨。品類足第二(十二右)雲。十大煩惱地法者雲何。謂不信(乃至)放逸。界身足第一(初右)加一二三等字。餘全同。本論如是故。婆沙四十二(十六左)次列異耳。雲(【傍】分五五異列也)一不信。二懈怠。三放逸。四掉舉。五無明。六忘念。七不正知。八心亂。九非理作意。十邪正解(已上)彼等並說五蓋文也。品類第三(二右)牒釋雲。失念者。虛念。空念。忘念。失念。心外念性。心亂。謂心亂。心散。心流轉。心飄蕩。心不一趣不任一緣。不正知者。謂非理所引慧。非理作意。謂染污作意。邪勝解。謂染污作意相應心正已當勝解。是名邪勝解(餘五大同此論)然古今人出發智二(十六右)卷者。予親讀文。但雖說三性心所。而無十煩惱名。亦無此十法列釋。   (六右)即染污念(至)與此不同者。婆沙四十二(十五左)雲。問。心亂以何為自性。答。以染污三摩地為自性。有說。有別心所。名為心亂。非三摩地。評曰。應作是說。前說為善。   即三摩地煩惱相應令心於境數數移轉名心亂○(十六左五目)此二種大地法。名雖二十體唯十五。謂大地法中。受。想。思。觸。欲。名五體亦五。大煩惱地法中。不信。懈怠。放逸。掉舉。無明。亦名五體亦五。所餘十法名雖有十體唯有五。謂大煩惱地法中忘念即大地法中念。不正知即彼慧。心亂即彼三摩地。非理作意即彼作意。邪正解即彼勝解。然大地法通染污不染污。大煩惱地法唯染污。念等五法順善品勝。多建立在諸善品中。或有生疑。唯不染污。故復說在煩惱地中。有說(【傍】此論雲有作是說者是也)此五順染亦勝。是故重說。惛沈順定。餘不遍染。故不立在此地(【傍】大煩惱地)中。次說四句同此。又雲。諸有(【傍】此論雲有執是也)欲令心亂非三摩地者(前出別有義也)彼說。此二種大地法。名有二十。體十六。所作四句。與前有異。初句六法加三摩地。第二句亦六法加心亂。第三句四法除心亂。第四同前。評曰。前說為善。雜心二(三左)四句全同初說(光師雲本論四句非也。彼無故。寶師似論主自造不順故說)。   (六右)又許惛沈(至)於誰有過者。自下第二通增惛難有五。一論主標許理尋不說過誰。意表本論不說是未盡理。舊論(三(六右))曰。有餘師執無安與一切惑相應。於惑大地中不說。於誰有失。今雲許。許執義。是婆沙四十二(十七右三目)雲。有說。此五順染亦勝。是故重說。惛沈順定。餘不遍染故。不立在此地中。既對餘不遍染。以惛沈順定。除於此中。彼許遍染必然。故有此責。又婆沙(十八左終)云云。於誰有過者。意是汝過。不盡遍染法故。是故我說之。   (六左)有作是說(至)非掉舉行者。是婆沙(十七右三目)有說義也。如上引文。然光記雲法救釋者非也。蓋混婆沙(十六右八目)雲大德曰。若心名有心亂。亦名有掉舉。有心名有掉舉。非有心亂。謂於境三摩地極操動時如行一路馳走不息。復寶疏(二十左七目)見光記言法救而未考。妄雲雜心等釋非也。檢雜心唯有四句。而全無此分別。   (六左)雖爾應知隨增說行。此為彼約用增通俱行難。此準擬婆沙。彼(十六右三目)雲。掉舉心亂雖恆相應。然約用增。問。本論十煩惱中。說念等不說受等。何故耶。答。大地十中。受等五於染淨其用等。念等五順善增勝。故多於善處立之。若恐謂念等唯善。故於此地亦說。以顯通染。故婆沙四十二(十六左終)雲。然大地法通染污不染污。大煩惱地法唯染污。念等五法順善品勝(準如受等是均等)多建立在善品中。或有生疑。唯不染污。故復說在煩惱地中(已上)準此文念等重說。受等不說理在不疑。然光師(二十四右)勞設三解。初解雖似依婆沙。而於受等亦立強弱。是故非婆沙意。然復終不遮例難。令諸論皆悉未盡理。後二解大鑿不足論也。寶師自致名體違不違辨。謂理當然。今雲不爾。念等已通三性。據染邊雲失念等。何雲違體(是一)受等若言有漏受等。豈可違體(是二)故還是拙智亂正理。何不見婆沙。   (六左)雖智說行(至)建立地法。論主縱奪破立。意本論不正。故加昏沈。問。此地立昏沈。論主案立。先師有之耶。答。未見明文。而理有。婆沙四十二(十八左終目)雲。惛沈掉舉。煩惱纏攝。通與一切不善心相應。又障止觀用強。故復建立在不善地中。已對纏雲煩惱攝。雲復立不善。準知已說在煩惱地中。問。本論何故此地不說昏沈耶。答。此論有作是言是婆沙義。於本論可存此義。正理(【傍】寶十八左引)有三說。第一無明惛沈中約勝顯惛故。雲無明覆故。如月光前眾星。非無其體。第三無明一名詮二體。是並不應理。彼說數言十大煩惱故。第二無明名呼惛沈。是不可爾。名體相違故。界身。品類等本論辨體雲三界無智。何可雜惛沈。婆沙四十二(十六左)無明等五。名五體亦五。何加餘。故知非也。亦復六煩惱中無明例亦應爾耶。招違宗失。(六左)論曰唯二名此地法。唯者於能遍中簡餘心所。下言但於所遍中簡餘善無記。雜心二(三左)全同此論。婆沙四十二(十八左)加惛掉無明三為五故。殊今雲唯二。問。彼此相違如何。答。今約唯遍不善心。故唯二。彼約不善用強亦加三。故彼曰。無慚無愧唯在一切不善心中可得故名大不善地法。惛沈掉舉。煩惱纏攝通與一切不善心相應。又障止觀勢用強。故復建立在不善地中。無明一種隨眠所攝遍與一切不善心相應。故復立在不善地中。所餘隨眠及隨煩惱無如是義。光致和會於開合者非也。   (七右)如是類名為小煩惱地法。正理十一(十右)曰。類言為攝不忍不樂憤發等義。小是少義。顯宗亦爾。正理師順論主旨。何者異餘處言如是類。顯攝如是等類故。今所指下第二十一(四左)指法蘊足雜事品(第八四左)憤發等多名曰。廣列彼相如雜事中。然彼雜事品。凡列七十九法。而非皆悉是隨煩惱。故不題隨煩惱品。立品言雜事。雜者謂於中有惡作。睡眠。貪。瞋。慢。疑等不定地法。有無慚愧大不善地。有放逸。惛沈。掉舉等大煩惱地法。有憂苦等大地法。而隨惑多。故指廣。雖隨事數多。今但列十者。約世有情多分發起。故根本品類足二(十二右)雜心二(四右)婆沙四十二(十七右)等。並說約十法。   (七右)論曰如是(至)煩惱地法。釋下二句示小義。初一句標。終二句結。中間四句正釋。於頌前但雲少分。唯約少一義。是同前四地皆一義。彼大義是遍無不至。乃不可別說。其小義者。多中一分。不知其小是何小故。今顯示小為小義。謂有四小。四句如次其義。一唯流下三句。故一義即四義。四義即一義。然如光記(二十六左九目【傍】有人光謂二義非也)釋頌前少分。舉長行文似是。而闕各別現行非也。如寶唯依長行為四義。未知即一義。豈是論意。如圓暉(四(十右))為三義合意識無明亦非也。若一義何論不說隨一。是故婆沙四十二(十八左)曰。又此十種唯修所斷。唯在意地。若一起時必無第二。互相違故。名小煩惱地法。雜心二(四左)曰。修道斷非見道斷。在意識非五識。非一心俱生。行各異故。有一則無二(已上二論無無明相應)正理十一(九右)曰。非唯少分染污心俱(【傍】一)仍各別(【傍】次第異)起無相應義。(【傍】二)唯修所斷。(【傍】三)意識俱起。(【傍】四)無明相應。   (七左)欲有尋伺(至)有皆增一。此中唯者簡持決定。貫不共見二。亦流下三種故。長行雲。不約初在善者。有不決定惡作故。問。更有眠何可雲唯。解雲。彼亦不必。故雲若有。今就決定雲唯。   (七左)論曰(至)無覆無記。問。何故分為五品。答。無明唯不共。餘多共起。無記是有覆無覆大別故。問。若爾於善亦有生得自性善等。何不分。答。彼唯義用別。無體異。不同無記二。光寶並依此五品。為五節分釋下文。今按不順文勢。何者應隨頌分四。善。不善。無記。睡眠。故文言若於無記。顯大科。於其中分有覆無覆。而對有覆雲於餘。以顯小科。   (八右)惡作者何(至)名宿作業者。所作事體惡故名惡作。是持業釋。此示所緣境名體。寶雲。不稱情所作事。名為惡作。非是不如理事名為惡作。入阿毘達磨上(十五右)全同。並是惡烏各切。入聲不善也。小乘諸論皆爾。若依大乘亦用烏路切。音污去聲。憎也(【頭】惡作小乘及三井大乘一義及南都)如成唯識第七(初丁)七本(三右)兩說。若依去聲名悔一分有財。今入聲故。三釋並全取有財。而有差別。初境第七。次依第七。後第五從聲。或第三由聲。言如說者。增一十四(五右)前論二(九右)亦證。以此文當簡彼光寶等非義。   (八左)何等名為(至)貪煩惱等者。正理十一(十一左)不共問答全同。而次釋唯中。兼存別義。意即雙存婆沙三十八(九左)兩說。此論及法勝四卷一(八左)六卷一(十五左)雜心二(十五左)並唯依婆沙初說。然光記似正理唯依後說可簡。   (九右)略說不善(至)有二十一者。上來廣散釋五別。此示略攝如論一(九右)無表色略說表業等。雖五品別約數兩種無餘。無者以散釋不繁。然光寶為結非也。無已說及如是等諸詞故。前後無結。何唯此一。不順舊論曰若略說故。況光雲將明無記。結者。若爾應唯言已說不善。多言為何。   (九右)外方諸師(至)心所俱起者。光記(三十四右)雲。前十二是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說。今外國諸師有十三。即是印度國諸師也。故正理論雲。有執惡作亦通無記。憂如喜根。非唯有記。此相應品便有十三心所俱起。不雲有部經部。唯約國相對。意欲有部異說。寶疏但曰敘異說。圓暉(四(十四右))及麟記等為經部。今按是非經部。是有部異師。舊論曰。罽賓國外諸師等。又雲。於此諸師。今指法勝論師及雜心論師等。法勝六卷一(十五左)曰。悔三種。不善悔有二十一。善悔有二十三。不隱沒無記有十三。(四卷一(九右)唯別善不善二文誤也。不順頌文故)雜心二(五左)頌曰。欲善二十三。不共有二十。無記說十二。悔眠俱即增。釋第四句曰。心進變名悔。是善不善及不隱沒無記非餘自力起故。毘婆沙者不欲令悔有無記。以悔揵利故。雜心師是乾馱國故。如西域記二(二十一左)故雲外方諸師。若依正理憂亦通無記之計。非彼法勝法救。彼等並憂唯善不善非無記故。而今論不舉憂無復有妨。又外方諸師言非必有部。有理有教。理者總迦濕彌羅餘雲外方。外國。西方等。其中可有諸部故。教者。此論六(五左)敘色法無同類因之計。正理十三(初左)為譬喻論者計。婆沙第十(十九左)指之為外國師計。又百三十一(十二丁)有西方諸師譬喻尊者語。對文於義其名不限。又或諸國中雖有部不同。宗義問同何無之。故約見聞所指各別。   (九左)唯不善者(至)及無慚愧。釋所除不善其體何物未顯。故約本隨二煩惱曰瞋煩惱。如前門貪瞋癡疑煩惱。忿等隨煩惱。或四煩惱。及隨煩惱例矣。故正理雲。瞋煩惱。及無慚愧除諂誑憍。所餘忿等。除諂已下約隨煩惱。然此中重牒釋所除。即所除諂等。卻此地相應。能除卻被捨防。   (十右)我於梵眾(至)是一切父。眾梵中勝故稱名大。於三十三。為主上故名為自在。執器世間能造之人故名作者。教化萬有號為化者。能出生有情故為生者。非但出生令養育相續亦名養者。如是皆是如世間父於諸子。故總結雲一切父。上是言皆流下。已上述記樞要等意也。光釋有未可當簡也。   (十右)於諸功德(至)說名無慚。兩說中第一說正依入論上(十五右)又婆沙三十四(十七左)十六義中第一。品類三(初左)法蘊八(初左)並此義也。無敬等四。初二諸德。次二有德。各如次約心身。心無敬重身無禮尊等也。光寶未可也。   (十左)此中怖言(至)能生怖故。今雲。怖言所目。是非愛果。此非愛果必能生怖法故。以所生果怖名呼能生因非愛果以名怖。是一字一義相從全有財釋也。有三重。謂從業有非愛果。由非愛果有恐怖。今以彼所生怖。即呼非愛果名怖。寶疏詳悉也。此怖者依毘婆沙是心所名。唯欲界但染無記(如光二十左具釋)然惠暉雲。現當二世惡果是怖境。能生心所怖故(已上為是)今喚罪名怖因罪受怖果名也(甚非也)論文已雲於罪不見怖。罪是怖。不見之境故言於也。罪惡果因故可見怖不爾故名無愧。於罪業境不見惡果極苦也。今呼惡果取所生果怖名。   (十左)不見怖言(至)名不見怖者。見不見並約怖果。故反顯雲於罪見怖名愧。勿謂見罪。以是境故(光後釋。初關約業。後關約果。令偏頗非也)。   (十左)有餘師說(至)說為無愧者。婆沙十六義中。第五復次。雜心二(四左)第三(七左)全此義。此意一體兩用不許別體故。終不同婆沙。故於正理(十四右)不見怖外更舉三說。總結雲故一心中二法俱起。於當處而不舉此有餘師。顯宗六(八右)亦復如是。而彼正理無慚愧反顯畢。後舉此有餘師。釋曰。謂異熟因當時現起故名為自。其異熟果後時方有故說為他。彼義意言。諸造罪者。意樂不淨。於現罪業及當苦果。皆無顧眄。由此已釋。經主此中誤取彼情。橫伸過難。謂設難言。若爾此二。所觀不同(論作三誤)雲何俱起。以婆沙說彼如是解。今作俱捨師破。有餘已雲自觀觀他。何可橫難還汝因果異熟是妄釋。亦復與婆沙第十五復次無差別(彼曰。復次於諸惡因不能訶毀。是無慚。於諸惡果不能厭怖。是無愧)。   (十一右)有說信者(至)故愛非信者。此師分前後以為因果。按應愛體為貪。次上(四右七目)信中。現前忍許有說。蓋同人。   (十二右)心之粗性。之聲依主顯別體遮經部等。婆沙四十二(十二左)曰(【頭】婆沙四十二(十三左)辨二別有三說。彼中破初二說有第三評家。今同第一說。必前後起也)或有執尋伺即心。如譬喻者。為遮彼執顯尋與伺是心所法。前第二卷(五左)自性分別體唯是尋。後心所中當辨釋者。指此尋伺段。自性分別之為體。尋伺相指此文。   (十二右)有作是釋(至)俱有作用。婆沙四十二(十四右)詮要義也。   (十二右)若爾尋伺(至)以別尋伺者。論主依經部難有三。一引喻不齊難。不齊粗細性是尋伺法說故。次相對無窮難。三界相形。又九地相形。又地地九品相形故。後體性無別難。粗細相形上義別。非有此性是有粗細物。   (十二左)契經(至)具足五支者。中含五十八。法樂尼經(三右)曰。初禪有五支。覺。觀。喜。樂一心(【傍】一心心一境定心所也)是謂初禪有五支。   (十三右)有餘師說(至)說名為慢者。法蘊足八(十四右)曰。醉極醉悶極悶等名為憍。發智二(十八右)全同。婆沙四十二(七左)釋雲。名雖有異。而體無別。皆顯憍自性。依此異名釋故。舊論頌雲慢醉愛。又婆沙(八右)說憍自性中。有意愛慢三師。第二師雲。愛為自性。此中說染著自法故。次有評家曰。有別心所。愛所引起為憍。準此評家。前說皆分位差別。今亦貪愛為體。彼分位假立義。   (十三右)是謂慢憍差別之相者。此即第三總結。光寶未盡也。問。何故相似差別唯此四對。答。諸論多於此四對論差別故。不能悉辨談。故上雲少分。   (十三右)如是已說(至)俱生異相者。不同約五地。俱生有二。一(三左)王所俱生。二(七左已下)心所俱生定量。今並取。不爾唯應言心所。更言心無用故。   論曰集起(至)別故名識者。婆沙七十二(二右)第二有差別義中。有總別八由。第七復次雲。復次滋長是心業。思量是意業。分別是識業。集起是滋長義。故舊論曰。心以增長為義。能解故名意。能別故名識。五事論下(六右)全依婆沙說中。復次由採集義名心。由依趣(趣向思量)義為意。了別義為識。舊婆沙五十六(四右)曰。增積義是心義。依之唯一不可雲積。必增加多故。增長是積集義也。有部本義。然光師(四三左)唯舉婆沙不同義。而有釋(二十三左初目)下雲第二有部解。故知為前非有部解非也。寶疏為正。後為異說故。雜心一(十一右)約名義業世等分別。   (十三右)復有釋言(至)故名為識者。有部中第二說。彼婆沙第六復次雲。彩畫是心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諸傍生趣由心彩畫有種種色。歸趣義是意業。如契經說。如是五根各別所行。各別境界。意根總領受彼所行境界。意歸趣彼作諸事業。了別是識業。如經言。識能了別。舊婆沙五十六(四右)雲。復次種種雜色義是心義。如說比丘當知。畜生趣所以種種雜色者。皆由心有種種故有種種雜色。歸屬義是意義。如說比丘當知。此五根雖行種種境界。必(【傍】所依止義明也)待意分別終歸屬意。分別總體相。是識義。令淨善不淨惡諸法種族種種差別是由心力。即以種種差別義釋心。故正理十一(十九左)雲。或種種義故名為心(顯宗同全)舊論曰。善惡諸界所增長。或能增長彼故名心。準彼有能差別所差別。光師以差別釋心者正也。寶師。界釋因義。雲依為種種因(非也)彼意。境萬差不同故為因。起種種能緣行相。故心從境種種為種種(大非也)太疏同前集起義者非也。境有種種不同由本心有種種義。此心也。他者五根。他根取境之所依故。識能了別必依根故。今相對雲能依。婆沙約起用邊雲了別。終不違也。   (十三左)如心意識(至)而體是一者。自下釋下三句為二。初總例釋名異體一。意表上體一言流下。寶師(三十二右初目)唯雲結前引後深非也。(十三左)或名有行(至)起行相故。舊論(三(十三左))曰。或說有相。是所緣境隨類差別能分別故。今亦言起行相。知是行解相貌也。能起心體故雲等起。所起作用故雲行解。小乘意心上現。相是能緣心用即名行解。如鏡現物名能照。勿執大乘見相二分勞通。故行即相並皆能緣行相也(光四釋未詳)。   (十三左)有五義故(至)皆平等故者。大乘四義為本除行相。是故有多差別。如下應知。今論婆沙十六(十四右)解相應義。總別合有二十四義。今第七等和合義。次約五義平等。今依彼述等和合義。入論上(十六右)五義故。彼婆沙雲。一時分齊。心心所同一剎那而現行故(光第二釋非也)二所依等。謂心心所同依一根而現行故(所必依王所依根無別根故言同依一根。光約數非也)三所緣等。謂心心所同緣一境而現行故(此亦緣心緣境。不緣別法。故雲同緣一境。光約多少非也)四行相等。謂心心所同一行相而現行故(雖心所取別相異。取總相。行相與心不異。故雲同一)五物體等。謂心心所各唯一物和合而起故名相應。此中光記約數一大非也。今心與心所平等。非能依與所依等相應平等義。寶疏評釋最為精當。謂不問所依根多少。王所依與心所所依無差別。故雲同一所依雲平等。又雖於所緣有多少不論彼心所必從王不取別境雲同一所緣。又雖心所取別相各異有取像領納等。總相取青等行解與心王無別。故雲同一行相。若依大乘雖有四義五義兩說。基師等以四義為正。五義說為隨轉理門。以瑜伽一(六左十左)說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成唯識三(三左)曰時依同。所緣事同。不說行相同故。然大乘亦於所緣有影像本質異。於行相有見分相分殊。故各解釋異。廣如識疏三末(二十二)三本(四十七右四十右)要上(四十八丁)下本(二右)略纂一(二十三)十四(三十四丁)倫記一上(二十二)十五上(五丁)義燈三(六十三丁)開解鈔二十(二十八左)有元曉會瑜伽不同一行相文。然有人(【傍】指要)救光數一。於大乘亦有數一相似兩義。今亦可爾。寶破一概(云云)今雲不爾。彼且約所相。本質唯一故。相分多故。為簡差別。而並王所共同義也。如是而無且約一邊未盡義。今不爾。無如是亂。不及簡差別。故知先師非也。   (十三左)已說心心廣分別義者。廣與分別相違釋。前(一左)心心所俱生並五地等心所俱生謂之廣義。正所明故。故品首標有為俱生。無慚等四對差別並眾名釋義謂之分別義。因便故。故舊論雲。說心及心法廣義及差別義已。光記問答今結心王。本依元瑜。並未得論旨。今須標牒簡去。元瑜正理鈔雲。問。前(正理第十(三右)雲。於前所說四有為中。廣辨色心。如前品說。心所等法。猶未廣辨。今先廣辨諸心所法)於心所初。舉四有為結二生下。理應於此結前心所引不相應。何故此中乃於無色結二(【傍】心心所)生一(【傍】不相應)未詳其旨。解雲。由於次上活異名中。兼亦明心不唯心所故。於無色結引可知。今雲。元瑜問元非。答豈可正。何者正理第十(三右)依心所出體遮疑色心出體何。指雲前品。全非結前文。故此論(三右)但雲向言心所何者是耶。無有彼語。何例彼難今。又正理第十一(十九右)異名初雲。如是已說諸心心所品類不同。然心心所中。於契經中隨義立種種名相今當辨。如是心所後而亦結引。俱加心王。去分明結引近文。依不明遠處致難何謂。元瑜答兼明心者何謂。結引俱約心心所。全無優劣。而明異名迷之甚矣。光師釋甚非也。今論心所初無結前。故眾名初具就心心所結生。何如是亦非兼明也。只見他解釋。未深思致此誤焉。應知當品初標四有為。初一頌明色。次並皆總明餘法。次明五地等。後明心心所眾名。如是通交。通結引可然。亦眾名中明五義平等。是王與所平等。與此相應反雲不相應。通結起不相應。最有便也。   (十三左)頌曰(至)名身等類者。自下不相應中有十四頌。分為二。初一頌標名數。後十三頌隨列解釋。後中亦有二。初十二頌別解釋。後一頌(論五二十一左)總辨餘義。寶科為正。光為三門科非也。論五(二十一右)義門差別唯名句等差別。得等一一有之。何可為大科。今論依別釋。等唯等句文二。數但十四。問。依準是誰。頌後類言其意何。解雲。諸論不同。如品類(第一(一左))法蘊(第九(十二右))並立十六。除非得加依得事得處得。出沒可知。瞿沙(【傍】此雲妙音)尊者甘露味論上(十六右)列十六種。於品類足十六除命。更加凡夫性。如雜心。數十四而除非得入異生性(【頭】婆沙四十五(初右)異生性為不相應攝。而自體實有。彼處經部不為實體。犢子部為相應行攝也)世親安慧兩五蘊論與雜心同。入阿毘達磨上(六右)列十四名全同此。而最後雲等。下(六右)釋十四畢雲。等者此中義類差別。諸行句義齊此應知。今論主同悟入入論以為十四。次類言入論雲等。今結頌故已雲等。故別雲類。攝前中種種義類差別。故入論雲此中義類。不雲所餘。況雲行句義齊此應知。不許更有餘別體。光師解此論為允。難破正理未全善。作論者意樂何深責。不相行等甚難了知。何輒可決之。然依此論意。和合性攝眾同分。本論處得等。此中得義類差別無別體。彼有非得說。所餘言顯示。而所餘言有兩意。一體別如非得。二義類如和合等。並總攝雜心及法勝等雖不說非得同本論。加異生性迷本論文相。故述記二本(五一左)雲。雜心說異生狹。退不成就等無處攝。故俱捨立非得。不說異生性。即非得攝故。以成不成相返而立。寶師令今論同正理破光記甚迷執矣。今論何處有和合性十四外有別體作如是判。又怖及厭欣例不決定。光(二十八右)釋怖雖三釋。第三義雲論意各別。又欣厭。光師許別體次上(二十三右終)今按亦不許欣厭別體。論主意也。如前談之。亦不雲餘有善心所。   (十三左)論曰如是(至)不相應行。別名下顯。今釋總目有三。初一句標十四法。下八字結名。中間釋名。心不相應者。釋名中四字。非色下。釋行言。舊論曰。與心不相應。非是色性。說名不相應行。今略與言。不成能釋。彼省等言。不簡法盡。如是互有具略。得旨忘筌。故正理(十二(初右))曰。諸法不與心相應故。說名為心不相應行。非如心所與心共一所依所緣相應而起。此中得名有具略。釋名有異義。須知之。先得名具略者。極略雲不相應。顯揚一(初左)略名不相應行。加入論上(六右)下(六右)瑜伽第三(十四右)唯識一(二十三左)舊俱捨等中名心不相應行。如此論。正理(十二(初右))顯宗(第六(十三右))及大乘諸論(顯揚十八(八左))廣雲心不相應行蘊。如法蘊足九(十二右)又法勝六卷六(六右)四卷第四(十八右)雜心九(二右)名非色不相應行蘊。非色者約體也。非色而不相應行蘊也。極廣稱非色非心不相應行。如寶疏(三五左)等(【傍】對疏五雲色心不相應行)而有差別。初二就作用。後約體。非心心與心不相應心大別。死活別。表遮異然基對法疏五(二十六左)雲。應言色心不相應行。然心是主略色言。但言心不相應行者。此釋誤矣。次釋名異義者。此論。心不相應者。如舊論與心不相應之義。心是死字所對。不不相應自體。不相應簡心所。不如心所五義平等而相應故雲不相應也。復此不相應其體非色性。非無為性。非心王性以行簡去五法中簡法盡。寶疏(三五左)心不相應者。簡心心所。非色等性行蘊所攝者。簡色及無為法。上句簡心王者未可也。光(四六右)初釋約五法闕心王簡(非也)後釋約五蘊。此意具名不相應行蘊(法蘊足九(十二右))故就蘊門釋。然其失有三。一設雖蘊門受想思豈不心所。何心不相應言可簡漏彼。二得名不必敵對。必有通局寬狹。不相應雖簡一切心所。恐亂色等故。為簡彼所簡所餘法。重雲行。何殊餘受等可入行所簡。三不相應言不得簡受等者。受等是應不相應。問。不相應言簡心所應名不心相應。心所名為心相應行故。何雲心不相應(【傍】法蘊九(十二右)雲與心相應是名心相應行蘊)答。善致此難。今須辨尋。夫五法中約體色不相應無為三是非心。餘二是心。若約相用。餘法並是不離心。故俱名心相應。心不相應。若言不心相應。唯遮不如心相應心所。未能顯自相心種類。若不能顯應是無體法。故舊論雲與心不相應。品類足(第一初左)雲與心不相應。總名心不相行。是略釋而終顯成心種類。故雲與。正理十二(初左)曰。說心言者。為顯此中所說得等是心種類(【傍】非謂即心是種類也。顯屬主釋)諸心所法所依所緣皆與心同。亦心種類為簡彼(【傍】彼心所所依等同)故言不相應。諸無為法亦心種類。無所依緣亦是不相應。為欲簡彼故復言行(顯宗六(十三左)全同)正理不簡色。與心易知故。謂無為已以行簡。非行理在絕言。故不說也(此釋最盡理。然有人忘立名心字上下。未深思正理意。妄疑正理。實迷倒焉)問。   若爾目連尊者法蘊足第九(十二右)曰不與心相應是名心不相應行。正理。顯宗亦同。圓暉依之雲。不與心相應名心不相應。五蘊門中。是行蘊攝故。名心不相行。何故如是異此論品類等諸論耶。若不字倒。答。為顯示名中心言死字不動。不相應言。活字動物。是不相應為不相應之旨作如是說。若了知造語之差別。句逗之法。於此有何疑。故結名雲心不相應。圓暉善了知目連旨。通達造語寬急。句逗差別。故迴不字釋之矣。又有異釋。對法疏(五(二十六左))基雲。今但言。簡心故名心不相應。簡無為故名行。既不簡色。應色相應。即是雙簡色心。應雲色心不相應行。然心是主略去色言。但言心不相應。其無為亦非心相應。然非是行(已上)   今雲。若但簡心其心所何。又心不相應言。是心之不相應即但簡心所。何簡王。若言簡心王。心相應言即簡心王。非心與心自相應故。今雲心不相應。不能直簡心王。復不相應簡色者。若爾心相應言應名色心所。今論已以行簡之。述記二本(四十八左)雲。不相應者。簡非色心(【傍】簡色心非也)及諸心所。不相似故。行簡無為(已上)是亦未審。顯揚第一(十四右)雲。心不相應行者。謂諸行(【傍】釋行簡色心無為)與心(【傍】簡心所。顯心之不相應)不相應。與此論等同。   (十四右)論曰得有(至)與此相違者。此不相應段據入論下(六右)當挍了。今於今獲開二者。於事有二故。謂先未得今得。先得失已而今亦獲故。於成就不分者。初念今獲已去無差別故。總雲得已不失。故舊論得有二種。謂未至得。已失得。與正得同隨。初得必有成就。故雲正得同隨。約文解如是。若從義由今獲有二。隨彼亦成二。謂未得今獲得已不失。已失今獲得已不失。又恆成就法得已不失也。然圓暉分得已不失為二。曰言成就者。先未得法今時已得。先已得者今復不失。此釋如次。配前今獲二非也。得已不失義無別。何以故。得已是不失。不失是得已故。若強分之。成就中初後。謂成就初雲得已。已後雲不失。然豈有此義。若如汝者雲已得不失。既不爾雲得已。以知非也。寶疏令此論與正理一同而成就開二。一無始恆成為得已。二今獲已去為不失。今雲。寶疏非也。若爾何不雲已得。或雲不失已得。得已言顯必有初得。又令同正理甚非也。違教違義。違義者。先未得言。何可入已失。違教者。婆沙於得成就差別有七說。而無評家。今論正依第七說。兼存第三說。正理依第二說。本說已別。豈有令同之理。婆沙一百六十二(十五左)曰。問。得成就何別。(【傍】一)有說名即差別。(【傍】二)有說未得而得名得。已得而得名成就(第二說。正理依之。【頭】第二說不約位初後但約事別。今論獲中二即彼得成就也)(【傍】三)有說最初得名得。後數數得名成就(第三說。今兼存)(【傍】四)有說先不成就而成就名得。先成就而成就名成就(【傍】五)有說先無繫屬而有繫屬名得。先有繫屬而有繫屬名成就(【傍】六)有說初得名得。得已不斷名成就(【傍】七)有說初獲名得。得已不失名成就(第七說今正用)泰光為別最順婆沙得二論意。   (十四右)於何法中(至)及二滅中。光寶圓暉並雲。明得非得所依相。是故論點於中依聲(正理。顯宗。入論全同)示有得處。然近世有自號囀聲學者。難光寶別立於是境。謂雖自相續若為依。如二滅唯是境非依。故光寶誤解。論已雲墮在自相續故。是等並是約能得之所得境。今皞詳曰。何好寄之如是甚哉。何致惑之如是大哉。夫得者他相續。虛空上無。唯自相續法及二滅上有故為依。二滅之得就二滅論之。何誤雲二滅非依。復不能離有情唯說二滅。又於中連字何可約境。冥境依岐疑譯寮師。猶如蟷蜋向於車轍。是故舊論三(十四右)曰。此至非至屬何法。偈曰。至非至屬帶自相續二滅。彼雲屬顯依屬。何為境(【頭】於中依。邊疏下(五左)中(十四左)光三(初左)述記七末(十七右))。   (十四左)故對法中(至)一切有情。發智論十九(九左)曰。諸成就等覺支。彼成就無漏法。有成就無漏法非等覺支。謂諸異生(婆沙百八十六(四右)釋雲。以諸異生皆成就非擇滅。隨離何品染。亦成就擇滅故)。   (十四左)除初剎那(至)皆成擇滅。已上成得非擇。自下成得擇滅。簡苦法智已上四向四果離縛聖人云初剎那等。簡有漏觀斷惑異生雲具縛異生。故餘有情通凡聖。不雲凡不雲聖總雲有情意在於斯。故舊論三(十四左)曰所餘一切聖人。及所餘凡夫。然圓暉唯雲聖人誤也。   (十四左)諸有得者(至)不別釋。準顯非得別釋。雖前有為無為俱總釋雲得非得。然別釋中於有為唯就成就釋唯所簡。無為中亦唯據成就論二滅故。今準顯示別釋。   (十四左)以生以得以成就。光記雲。以者由也。舊論。三箇以並作由。又今所引經。廣義法門經(十紙右)彼雲。由證得十無學法。依之觀之。二十疏上(九右)釋以言三釋。第三為由義。乃第三轉也。爾輔轉義(八右)彼三釋並為第五轉強曲致解。思可簡也。   (十五右)如是非理(至)是為非理。經部顯非理為二。初正示。後破救。此初也。非理者。上違教失。此違現比二量智。故言非理。初一句總牒。後二句總結非理。中間別釋。別釋中。約因明意。謂所執得他比量而顯有法。無體下。舉難體因。是違現量智。貪等雖亦比智。而約他心智現量知故。今為現量得。顯色心別雲或。無用下。示難用因。無容下。是能別宗法。今量雲。汝所執得應無別體。執無體可得如色聲等故。如龜毛等。貪等為因亦爾。無用為因亦爾。三因故成三比量。今約根境識三法。舉相顯心所以等心王。成唯識一(二十二左已下)廣破不相應。大同此經部破。對挍有助益。彼基疏(二本四八左)委釋。   (十五右)若謂此謂(至)理不成立。自下二破救大四。一總破生因救。二破俱得轉救。三破餘因轉救。四結不成。初三中。各有舉救與能破。破中有別難置又言。初中有二難。初無為應無得難。量曰。汝擇非擇無為應無有得。執無作用故。或以無生故。如龜毛等。後未得法等應永不生難。初諸句皆是有法。彼現無得因也。當雲何生能別。但略喻。量雲。汝所得法未得等應永不生。以現無能生得故。如畢竟無。三界九地往來轉易。其過去法。必是不成就無得。離染法謂諸凡聖也。離染是斷也。不成就也。故者但貫上界地轉易故。施相違合集及言。舊論雲。由易地及離欲。是則舉四事也。第二段破有三難。一生相無用難。量雲。所執有情數法應無二生所作。許有能得因故。如汝擇滅等。然基疏(二本五十六右)二生言屬有法非也。二非情應定不生難。汝諸非情法應不得永生。執無俱生得故。如龜毛等。三惑品無別難。具縛異生簡分斷者。具三品惑者。彼三品現起時頓起差別應無。能生得無差別各有之故。成唯識論一(二十五右)雲。若俱生得為因起者。具善惡無記得者。善惡無記應頓現前。今亦準知光記(五三右)不得論意。誤解釋(云云)煩勞。一向不通也。量曰。汝具縛者三品惑起時應無差別。執得無別故。如許諸非擇滅。   (十五左)此由所依(至)無有別物者。自下經部辨斷未斷成不成相。於中大為三。一約煩惱種子。二善法有二下約善法種子。三故所依中下結成。初中。初總釋。後謂諸下別釋。別釋中為四。一明斷。二與上下翻顯未斷。三諸未下配成不成。四如是下結假。初斷中亦有二。初約出世道。後約世間道。初中有法譬合三節。第二善中有三。一標數開列。二即名下合二得。三不由下隨列別釋。初正示。二如下結假。初中亦分二。初釋生得。後釋修得。初生得中。初總釋成不成。後謂斷下別釋斷。斷是不成就。影顯成別釋。而言名斷。斷即不成。未斷是成就。前段配釋為避文煩唯示一影餘。後非所下示非永斷。二釋加行。於中初釋成就。後反顯不成就。   (十六左)此中何法(至)生果功能者。此但明經部種子所目法。不關種子功能名義及能所熏相。故問中雲何法名為種子。答中諸師異解紛紜。並皆由失立意。如後當辨。先敘正義。初正示種子所目法。後此由下敘功能名種子由。初中名與色即五蘊。是功能所起之法。故先標。於生自果者。舉所生果以為所對。辨能生功能。非自種生他果故雲自。所有者簡所無。取餘一切非所無。展轉(【頭】宗疏七右)者。互為因互為果無定主。故曰展轉。設經多劫無隔其間曰鄰近。有功力作能名功能。此功能非唯鄰近義。而有展轉故。亦唯展轉有隔間可生果。已不爾故雲展轉鄰近功能。勿於中為句逗。言名色五蘊法。對生自果展轉鄰近有功力勢用。此功能名種子。種子者。唯色名上生果勢用。非名色即為功能為種子。是正示種子所目法。而答問中何法字。問。異體法展轉。若同體前後念唯鄰近無展轉。何不為句逗。解雲。異體法豈唯展轉。若唯展轉有間隔應生果。如論五(七左)明經部色心互熏。今且就寬示所目法。非分別門故。後中此者此功能。目近故。由者因由。第三囀聲。相續等從寬向狹。三義即一義。正歸最後差別生果功能。故雲相續中。餘準之。言此功能由有為法相續轉變差別(【頭】正理三十五(八左)【傍】寶疏十三。二十左引)釋經部義雲。思業為先。後後心生說名相續。即此相續於後後時別別而生說名轉變。即此無間能生果時。功力勝前說名差別。又論十三(八左)舊論十(九右)雲。是時相續至得微細轉異勝類)生果功能故。是故名為種子。故下論六(十二右)雲。果具二義方得熟名。一由相續轉變差別其體得生。二由隨因勢力勝劣時有分限。彼文亦由差別生果功能。其果得生。今亦取功能生果勢用。以立種子名。功能生果如世種子。故是敘功能名種子義。答問中名為種子。如是解者。正依此論立意及義旨。兼依舊論文勢。舊論曰。何法名種子。是名色於生果有能。或現時。或當時。由相續轉異勝類故。何法名轉異。是相續差別。謂前後不同。何法名相續。生滅因果三世有為法。何者為勝類。與果無間有生果能(已上)彼論略所有展轉鄰近句。唯是示生果功能。其義足故。今論具示其相。並無妨。彼今此字替在或現時或當時六字。即取果與果時。舉時。以成功能名種子(有人。或現時或當時為此論展轉鄰近大非也)後辨諸師是非。光記未得論旨。猶豫為三解並非也。第一解展轉等。上下各為三義如次配當為能所由。此言隨應。若展轉。若鄰近。若功能。而六種皆為種子異名。詳曰。豈可異名。如是三三各別。離隔文義。何可得理。誠似鳩鴿飧豆。第二解此言為所生果。是本論六(十二右)文。餘釋全如前義。詳曰。支離文義失如前。下文其義旨各別。今示功能名種子得名義。下敘果依此此生旨。言義同。其所歸意各別。故此言指果甚非也。第三解功能通上二。相續亦通下二。各有二依主釋。如次為能所由。此言隨應指二功能。詳曰。如是上下各為依主為別義大非也。復相續之差別者。不爾。論文已為相續中轉變。何忽背論文。令轉變離別相續。又神泰師雲。名色中有功能生於自類果。所有展轉鄰近生果。此功能有三義。一由相續。二由轉變。三由差別。種子義成(已上)詳曰。解上無失。下為各別三義大非也。離不可離失莫大焉。故新舊兩論雖上句有具略。於下句無具略。唯是一句也。勿迷次論差別釋義文相。況相續者。是總三世因果一切有為法。豈唯此相續是種子義。   (十六左)然有處說(至)必不能修。經部通經。經部意雖成就染污種。而修善法。故通此經。光初義為正。後義非也。一別體諍前已畢故。二文相雲耽著時分約現行故。三違舊論。曰隨安受貪愛時。量無有功能修習四念處(已上)意雲。貪愛現行時。無修四念處之功能。分明現種相對故。泰光等令經部同對法論五(十八右)三成就。有人云。經部大同瑜伽五十二與對法別。然普光等不曉大乘宗致也。振古讚言大乘光者。可謂虛名矣。皞曰。此破甚非也。約文相親於瑜伽。而普光等意。但辨薩經異。謂有部一向不同。經部同大乘。必非欲指同所明親。故唯列對法三成就名耳。復於二善等段不言。至此總指同。何未得指同意得加破。又汝還不達大乘宗致。瑜伽。對法雖文相且別其意終同。故基(述二本(六十丁右))雲。對法文盡。瑜伽少分。故知二論各據一義。依之瑜伽餘處文亦同對法。又大乘光嘉名由譯事之功多在大乘教。非由通達宗致。汝未知得名所由。妄吐粗言。何不慎哉。   (十六左)如是成就(至)亦假非實。簡有部唯自相續得。謂經部意他相續。及非情法可有受用皆許成就。故雲遍一切種。大乘亦爾。基述記二本(五十八右)云云。   (十六左)我所宗故。訣曰。此論宗旨。有部非經部。可見可見。   (十七右)非學無學三。訣曰。非字流無學舉非學通三。以準顯學無學各一。次句非所斷亦爾。光記(六十丁右)三釋。並未盡。   (十七右)論曰三世(至)各有三得者。訣曰。此三世門。古今紛紜無可取定。今先敘正義。後質古非。初正義者。此總。次段別說。但總別說。全無有法相異。故次結生文言前雖總說等。正理曰。約容有義且作是說。其中差別後當更辨(已上)顯宗亦爾。依之只依總相說為各三。若約別說非無於其中有差別。故雲容有雲雖總說。是故上下一致法相。下已據前後俱得差別以判三世單複。今亦當依得前後而辨其三世。夫於世無別體相。但寄法判之(光一(四十三左)十二(十右)頌疏十二(五右))時無別體。依法而立。是定規故。是故依法言三世。凡有三種別。一未來現在過去次第。是約生滅以辨。如四相等是也。為欲顯敘生者必滅之道理斷遮凡夫常著故。二過現未次第。是據因果以說。如十二因緣等是也。為欲顯說酬恩報答之旨以勸遮惡持善也。三過未現。是依生起次第敘以顯有為法生起之次第。故雜阿含三(二十四左)曰。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上論(第一(十四左))釋雲。無常已滅名過去。若未已生名未來。已生未謝名現在(已上)品類足五(十三右)曰。有三世。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集異門三(十四右)又標過去未來現在具釋。非滅則現起。必滅與現起中間有未生位。故依生起次必過未現。今文依後義故過未現次第也。得前後俱必依未來現在過去次。是生滅義故。以不由法生滅不能辨前後俱故。而三世門依得前後俱有無以論世單複。據容有總相雖言各三。於其中有三種別。或有三世法各具三世得。如欲界善不善四蘊等者。有前後俱三故。或有在過去具三世。在現在唯二世。在未來唯自未來。如欲界善不善色。色界善色蘊者。以無前得唯有法俱法後二故。或有唯在三世但有自世得。如欲界無覆無記色等者。唯法俱得無前後起故。如下引婆沙應知。如是由前後俱有無有其差別。今且總相施言故言三世法各三。別說已由前後俱。總說何不爾。是故判得前後俱。必約未現過生滅次第(如下婆沙)辨三世門。今論。正理。顯宗。婆沙等。並皆據過未現生起次第。雖據過未現而論得前後俱必未現過次第。一百五十七(四左)曰。所得法類有十一種。欲界有四。謂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界有三。除不善。無色界亦爾。及無漏法。欲界善。不善。無覆無記各具五蘊。有覆無記唯有四蘊。色界三各具五蘊。無色界三各惟(【傍】除色)四蘊。無漏法具五蘊。及擇滅。非擇滅。除虛空無為。非所得法故。此中(【傍】約欲界四種)欲界善不善色(【傍】如是過未現次第也)若在過去有三世得。若在未來唯有未來得。若在現在有二世得。謂未來現在。善不善有覆無記四蘊及無覆無記中通果心。俱生品四蘊彼得。世雜剎那雜。謂在過去未來現在。皆具三世得故。無覆無記一切色蘊。異熟生四蘊。及威儀路。工巧處多分(【傍】簡少分極數習者)四蘊彼得。世不雜剎那不雜。若在過去得亦過去。若在未來得亦未來。若在現在得亦現在。威儀路(【傍】前多分餘少分)四蘊中善慣習者。如佛馬勝。及餘有情所善慣習。並工巧處四蘊中善慣習者。如佛。妙業天子。及餘有情所善慣習。彼得亦皆世雜。剎那雜。謂在三世各有三世得故(【傍】已上欲界【頭】欲界善不善色。此論言。無前記唯有俱生及後起。於未來一切前起無故。不有過現故。唯有未來得。於現自俱得。及未來後得有。故有現未二世得。於過去自俱及未現後得有。故具三。依之知。得前後俱必依未現過生滅次第。而三世門據生起過未現。今文其證也。若不爾者。因何未來唯未來現在具二過去具三耶。善四蘊等勢力強故有前後俱得。此論及顯及入論等。其說分明。故世雜剎那雜三世各有三。不得離前後俱而辨三世門。以世無別體故。無覆無記等者。今論意無前後起。但俱得故唯有自世不具他世。婆沙只示世一邊。今論具示因由。依之準知。有前後俱必各具三世。若無前得但有俱得後起二。於世有一二三不定。猶如向白日。聰明論號豈可不信哉)色界(【傍】約色界三種)善五蘊。有覆無記。及無覆無記中通果心。俱生品四蘊彼得。世雜。剎那雜。謂在三世各有三世得故。不定善色蘊如欲界善不善色蘊說。一切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蘊。及威儀路異熟生四蘊彼得。世不雜。剎那不雜。隨在彼世即惟有彼世得故(【傍】已上色界)無色界(【傍】約無色三種)善。有覆無記四蘊彼得。世雜。剎那雜。謂在三世各有三世得故。異熟生四蘊彼得。世不雜。剎那不雜。隨在彼世。即惟有彼世得故(【傍】已上無色界)無漏(【傍】約無漏法)五蘊彼得。亦世雜剎那雜。謂在三世各有三世得故。此則總說。若別說者(【頭】別說下。今論總別各別。彼總別此論別說中亦總別莫亂。最初言簡後念。後後次第相續故三世法各有三世得。今約最初以辨單複。此已下約初得重得差別不依前後俱別。故與上差別。文中未現過次第。於今論無此細分別。學者可留意也)諸未曾得無漏(【傍】初無漏)五蘊。及未曾得有漏修所成。並未曾得聞思所成。彼最初得。若在未來彼法惟有未來得。若在現在彼法則有未來現在得。若在過去彼法則有三世得。擇滅非擇滅法雖非三世攝而有三世得。然擇滅得有二種。謂有漏無漏。有漏擇滅得由離欲界染乃至無所有處染故起。是世俗道類。若未離染彼滅惟有過去未來得。若已離染彼滅即有三世得。無漏擇滅得由離三界見修所斷染故起。是聖道類。欲界見苦所斷法擇滅。若苦法智未現在前。彼滅惟有未來得。若現在前。彼滅則有未來現在得。若已滅彼滅則有三世得。如是乃至有頂第九品法擇滅。若盡智未現前等如理應知。非擇滅得惟是有漏。彼最初得。若在未來彼滅惟有未來得。若在現在彼滅則有未來現在得。若在過去彼滅則有三世得(已上)彼論世門與此論同。彼無今論總說。此無彼論別說。為異而於義意全無有異。   T64009201.GIF   (【頭】為顯示此旨諸論過未現次第。諸師未曉。)   今過去法有三世得者。過去法過去得即唯俱得。以前後起餘未現所帶故。有未來得若約有前後起是前得。過去未來鄰近。如未來現在現在過去鄰近故。若約隔越相續。亦有後得。猶如欲不善色等。有現在得即法後得。未來有三世得者。未來得唯俱得。現在得法前得。過去得後得。現在法有三世得者。現在唯俱得。未來法後。過去法前。是且約前後俱具足一相敘之。其單複等。如論次文及次上辨。後質古非者。光記(五七右七行)前後俱過去皆為過去非也。若前後為過去。何亦為未來現在。過去法未來現在皆法後者非也。未來前得故。   (【頭】光記依未現過次第判三世門。而粗相望二對一為前後。唯現對前後未過。又約生起示細論。並未現過次也。而古來三世門約過現未。生起約未現過者非也。寶疏三世門約過現未。三得門約未現過。其文唯思可知。今光圖曰。)   T64009301.GIF   (若橫相望有唯俱得可具三世。而唯自世何。)   次據世及起用辨未可。不依起用何可辨前後俱。是未曉論過未現次第意及總別兩段。婆沙意。故致此慢說耳。又未來法有過去現在得者。皆是法前者未可也。前得隔世(【傍】後得或有之)何可起。復全不知論意。次前後俱未來皆為未來亦非也。又現在有三世得。一段無大失。而三世法得各有前後俱。而與世橫望差別非也。又(五七左四目)引百五十八雲若依。為如寶疏二論是別。為只四種六種所明別。若如初者非也。二論同故。若如後者無失。又(五八右七行)現在道類忍三釋。初釋約現未忍總相依種類同。實現唯俱得。未來有前得。第二釋約現在忍依容有。先未現在前。前容有前得故。第三約能有。謂此現忍能有未來忍前得故。今雲。三釋並未盡。現忍於未來有法前得。若彼住未來未來法俱得也。雖所得法約種類不分別剎那三世等。而判前後現在法於現在法一法立之。何三世法合集可論前後。寶疏(四二左)分兩門。一三世得。不據在法前後。二法前法後法俱三得者。未全得此論。婆沙意。若不由前後俱差別而辨三世得。何可辨之。是互相依論也。而令三論各別者是何謂。其義意全同。此論前雖總說等。正理此說容有等文如何之。   (【頭】寶師全不知據前後俱得論三世。及論文過未現次第婆沙世雜剎那雜等文意。自立過現未次第作釋義亦如是。而總相互得之豈可有此理。且過去法何可現在俱得未來得。又未來中法後法俱唯未來者虛談。具思可簡也。)   T64009302.GIF   次(四三左八目)道類忍釋。勝於光記而未盡。彼意言。現起者容有法前法俱。未來者亦爾。謂今現起者正有俱得。若不起前容有前得。未來者未起時有前得。若起必容有俱得。如是不定故。與光第二釋言同義別。彼一法現未相對容有。此現在未來二法。各法前法俱相望辨容有不定故。今雲。非容有就決定論之。三世法各有三得故(【頭】今雲。現在道類忍有法前法俱。有法前者此法前得即未來起故。未來法有現在得者即是其事也。而光師未現二法總集通之非也。若爾俱是法俱應非法前也。)   (十八右)前雖總說(至)其中差別。此說總別上下一致不可異求。正理十二(九右)曰。前言三世各有三得。諸有為法皆定爾耶。不爾雲何。頌曰等。   (十八右)頌曰無記(至)色無前記。第三句有覆言。顯示初句無記是無覆。言亦者對初句。言欲色者是欲界色。非謂欲界及色界相違釋。   (十八右)論曰(至)得亦現在者。訣曰。是敘唯俱得者唯有自世得。以影顯有前後俱得三世各有三。及有法俱法後無法前者。若在未來唯未來得。在現有現未二得。若在過去具三等義。於婆沙百五十七(四左)入論下(七右)等。唯說前後俱差別無敘三世。今論主配三世。聰明論號豈非為斯。   (十八右)若工巧處(至)得亦許爾者。婆沙。入論皆如是。論主意不信此有前後俱故。於頌不唱。而雲若雲許。舊論曰。工巧威儀極所數習。有餘師欲此至得同三世(已上)至論七(十六右)得心應辨之。光(六三左四目)雲。威儀工巧以不定故。故不別標者。全不得論意。識身足論十三(二左五行)雲。若成就欲界繫善心。定成就欲界繫無覆無記心。又(六左七目)雲。若成就不善心。定成就欲界繫無覆無記心。今何為不慣習無前後得。答。今分別習不習。細論前後俱有無。彼但總相明成就。未分別前後俱有無。而若細論彼約慣習者也。光(【傍】光第一釋非也)後釋及寶疏義為正。   (十八左)謂欲界繫(至)及後起得者。入論全同之。婆沙百五十七(四左)此色在未來唯未來得。在現在即現在未來得。在過去具三世得(寶釋依彼)彼意無前得。故有如是單複。彼此二論對閱自明(【頭】後得已後相續故隔世以成就。若前得是今將生為前故隔世以無之。而光寶未現對過去俱為前得非也)準之若法唯有前俱無後得者。在未來唯有自俱現前得。在現在即有現俱過去前得。在過去有自俱未來前得。此約一相。若約得相續未來如前。若在現在未來俱得相續及現俱過前。在過去亦準爾。   (十八左)非得淨無記。頌疏曰。淨謂無覆也。覆是覆障。無覆障者。必是淨故。   (十八左)許聖道非得說名異生性者。許言顯有部自許簡他許。全非表不信故。顯宗等亦如今雲許。此意如法救雜心九(二右)妙音甘露味論等。別立異生性。簡彼雲許也。   (十八左)論曰(至)三世非得者。訣曰。理實雖去來後當說現在。頌文準顯故先說之。如上得三學三斷門等。故正理十二(十右)顯宗第七(初右)婆沙。入論等並過未現次也。夫非得與得相翻諸般各別。略有三別(一)謂得有前後俱。非得唯前後。必無俱起。以得與所得法相順。非得與所不得法相違故。故婆沙百五十八(五右)非得說三類。無俱非得。而雲必無非得可與法俱。以法現在前時是所得者必有得故。百五十八(初左)曰。得與所得法或俱起。或不俱起。非得與所不得法必不俱起。光記(七十一右)雲。得有同時得前後得。非得有前後非得。無同時非得。(二)如是三世門亦不一例。得三世法各有三世得。非得現在法無現在非得。餘大同。(三)又論世能所有。亦各別。謂得據前後俱得差別。談三世能所有。非得唯依法法互不成就之道理。不關前後非得有無(爾諸師混同如後辨)何以故。性相違故。無俱起故(【頭】非得三世門)今先依此理當辨三世門。過去有過去非得者。過去世諸法中。此法不成就彼法。是名過去法有過去非得(此非得定無俱起。若有前後今世門故。不論彼也)有未來非得。謂未來法若不成就過去法。有現在非得者。現在諸法。隨應不成就過去法。未來法有三世非得。準前可知。現在有過未非得。亦準如是無現在非得。於一法成不成不並故。故婆沙百五十七(十一左)曰。諸不得過去法。彼(【傍】論作得非也)非得過去耶。答。彼非得。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不得過去法過去非得者。謂(【傍】示所非得法法分五品也)   過去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無漏五蘊。彼所有過去非得。此中斷善根者善五蘊。離欲染者不善五蘊。諸阿羅漢有覆無記五蘊。一切有情多分(【傍】簡威儀工巧極串習通前後俱少分。以剎那剎那不得捨故)無覆無記五蘊。以無覆無記法已過剎那及未到剎那多分(【傍】準上可知)不成就故(【頭】百五十八(五左)雲。然諸非得性羸劣故。唯成就現在一一剎那得已即捨(光六五左終引)今無覆無記準思之)諸異生類無漏五蘊。不得過去法未來非得者。謂過去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無漏五蘊。彼所有未來非得。如前釋。不得過去法現在非得者。謂過去善。不善。有覆無記。無漏無記。無漏五蘊。彼所有現前非得。隨所應如前釋。乃至廣說未來有三世非得。及現在法有過去未來非得。無現在非得。如是不關前後非得。說文分明。前得約前後俱故。於三世有單複差別。今不爾故唯一相。問。得一世法具三世。必依前後俱三。今非得亦去未具三。設於現雖無俱非得。於去來應有之。不爾何可具三。答。不一例。如前言。得非得相返。遮表各別。故得不依前後俱不能辨三世門。非得若依彼壞自性。及不能辨三世。何者現在全無現非得。而去來各有現非得。若在過去者。現後非得。若在未來者。現前非得者。於現法既有前後非得。必應有俱非得。若爾違處處文。若有俱非得應非現在法。故不關前後非得。但就不成就。說之。   △非得三世門圖雲。   T64009401.GIF   (問。如去來自法互不成就現在亦互不成就。何無現在自法非得。解雲。現起為現在。不成就為非得。於現互不成就者並是去來非得。若未生不成就是未來。若已捨不成就即過去。)   問。舊俱捨(三(十九右))曰。現世法。非至得但現世。若過去未來法。非至得各有三世。準彼文現在法唯有現在法非得。而無去來非得。與此論。婆沙。正理。入論等諸論相返。故光記一(初左)雲。至如現法非得。先哲闕疑。今亦云此譯誤也。實爾也不。答。實不應然。何者如真諦三藏。於西天達六足。發智。學婆沙。正理。於此土譯此論。且著義疏。豈可有此事。撿彼文勢。於但下現世上寫脫無字。對下有三世故。實是言但無現在。影示有去來非得。但好錯本違背現。舉以評論。讚新論者。實是一時弊風也。如十句義論基師而自註解多依錯本。其事如演祕辨。況舊論歷數年。遇兵亂者。一何為譯者誤乎。如現流正理。婆沙。瑜伽。對法等。每有形誤寫脫等違。言玄奘譯誤者。汝新家輩許諾之乎。何不自慎可笑矣。且指事者。此論五(十五左)經部明異相中。雲最後聲先光寶作釋文亦作先。義不通。鮮本作光。舊論雲光明為勝。又論四(四右九目)不字剩。或婆沙第五卷(十六左)忍位中上闕住字。南藏有之。百六十二(四左四目)有餘。南藏作無餘(【頭】非得種類)次辨種類差別。婆沙百五十八(五右【傍】光六五引)曰。一切非得總有三種。一在彼法前。二在彼法後。三非彼法前後及俱(得【傍】光五十七左引四種中今除俱起)所不得法亦(亦能非得)有三種。一所不得法。惟有彼法前非得。謂未來情數畢竟不生法。及入無餘涅槃最後剎那心等(解雲。未來簡過現。住未來法。情數簡非情。非情法無非得故。畢竟者簡暫不生。永永不生故。論第一(四右)雲。五識身等住未來畢竟不生。由彼不能緣過去境已上。如三類智世俗智。唯有法前得。而是未來世畢竟不生故。亦有法前非得。彼法前得不生滅義。是名法前非得。然此有兩師。婆沙百五十八(十七左)雲。問。頗有諸法本來有得無非得耶。有說無。以有得者必有非得故。有說有。如三類智邊世俗智等。非擇滅法本來有得。無有非得。以彼本來定不生故已上。入無餘最後心亦唯法前非得。是雖住現在世。此現在雖非未來畢竟不生法。而於彼法前滅無已前得非得故為法前非得。捨法俱得時無非得故無有法後非得。顯未來現在二別論雲及。而光師為未來心非也。唯此念後念必歸灰斷。非得所依無故無有後非得。故婆沙百五十八(十七右)雲。問。頗有捨得而不得非得耶。答。有。謂入無餘涅槃時捨諸法得。而不得非得。所依斷故。已上。等者等無生智等。故婆沙又雲。問。頗有諸法先起非﹝【傍】彼乎。若爾不成證也﹞得一得以去更不起非得耶。答。有。謂諸非擇滅及無生智等一得以去乃至無餘涅槃前恆成就故已上)二有所不得法通有彼前彼後非得。謂餘隨應有情數法(解雲。去第一雲餘。若過去。若未來法。前後念相續者有之。故雲隨應。按得所得法有六句。彼中捨唯法前得。是今法前非得句也。彼第六句今第三句餘四句並今第二句。何者是前後者。所不得法為本。其法前起非得為法前。彼法後起非得為法後。故法俱得法後得二捨。並今法後非得。非得。與所不得法必不俱起。故捨俱起得是彼法後。而彼四句中。有前俱。有俱後。有三具足。有唯俱。故論前後非得不一準。是故雲隨應。又若捨唯俱得法。唯後非得者不爾。約總相對捨前得。俱得後得捨。雖法後非得實捨俱得。通前後非得。故亦云隨應。謂未起俱得已前是法前非得故思之)三有所不得法無彼前後及俱非得而有非得。謂擇滅非擇滅(解雲。無為常住無生住滅故。不可論前後俱也)必無非得可與法俱。以法現在前時。是所得者必有得故(解雲。示無俱非得也)非所得者無得。無非得故(通虛空無為非情法等妨難也)亦無惟有彼後非得(說唯後非得句無。準前得無唯後得。應有所由。然無者有後非者必有前非得。如前入無餘最後心等。若斷滅後有非得具二。爾無後故唯前非得。如是當有後非得。法必有前非得。除無為外無有無前非得者。故不言所由)非無始來恆成就彼未捨必起彼類盡故(此十六字通非想見惑難。玄奘三藏加之光記及圓暉用之。寶疏不用之如後辨)然諸非得。性羸劣故。惟成就現在。一一剎那得已即捨(說非得得捨之相。謂無覆無記故性羸劣。剎那剎那得捨必不相續。謂未來非得唯未來得而捨。現在過去亦爾也。是故寄前後非得。以不得判三世。如彼﹝【傍】此論四(十八右)﹞無覆無記法得性羸劣故唯俱得無前後。未來唯未來乃至過去唯過去。依之判得三得三世。婆沙說世雜。剎那雜。若局自世即世不雜。剎那不雜。今不爾。唯自世故。雲一一剎那得已即捨)於未得彼法及已捨位。恆有此非得應知(明非得所在位。謂未得彼法。及已捨所得法。唯此二位也)次判諸師是非。光記(六十四右)釋例同上得門。誤之本也。而唯依未現過生滅一邊述前後。全背論過現未次第。猶以二對一為前後何謂。又示起用前後意。今世相望亦理實約起用一世各有前後。故於未來有彼過去法前非得。此甚非也。設約起用。於未來有過去法後非得。何雲前非得。是全不知世次第有三配立。不達論說過未現次第。唯執未現過一邊。故致此誤。又三世門橫望論前後。與生起次第別。於何處有其別判說耶。予按如先言。於世次第凡有三種。隨用各別也(古今人光師。三世門約過未現次第。起用次第約未現過者。是全混同寶疏。而不見光記文。及義旨者。妄說終彌於天下。今雲。並未現過次第。唯粗論前後。細談前後之異也)。   T64009501.GIF   (光記釋如圖示。唯未現過次第。未來最初故唯前。過去最後故唯後。現在中間故具前後。如是皆是自情妄案大違理違文。違文者違論過未現次第。婆沙等分明也。違理者非得不依前後判三世。如前引婆沙文也。)   光法師破舊俱捨。甚好事如先辨焉。釋(六五左)畢竟不生雲世俗智等。等五識等畢竟不生。寶師破一概也。入無餘最後心是現在心。若第二念斷滅無非得所依。故現在心得法前得。然雲未來者非也。又(六五左八目)最後心等問答以過現未次第問。約未現過次第答。而約起用論前後非也。夫前後必依所不得法前後生起。如無為法無生滅前後。故不雲前後而有非得。故知所不得法未滅已前。未來現在二位有非得。並為法前非得。法滅後非得為法後非得故。何約非得起不起。可論前後。次(六十六右)十六字釋雲返解。且約加釋十六字。實初二句婆沙正文直遮唯後非得。此光釋實三藏加意。難意約未捨時已入過去見惑故。唯以非一字通之。然彼難本非也。夫前後非得。若未來。若現在。其法體留其世不涉後世者。唯法前非得也。若捨。若未得。其法體涉他世者。必有前後二非得。如非想見惑。斷道已前已有法前非得。斷已入過去。是法後非得。約斷致問難。光記尚非也。況約未捨位難三藏。不足論也。故不加十六字其理炳然(寶疏(四五右)雲準此文意。約已斷後過去惑。非直釋文無失。然圓暉四(二十九右)約已斷過去。舉難者非也。答文約未捨故)次以非想見惑問答。是約剎那問難。答中三釋。第一約種類同。婆沙等正意。總相種類同判得非得所得所不得法。必不分別三世剎那等。故於得非得差別文。唯雲六種三種。不約世等也。此第一釋。順三藏意不違婆沙正意。爾問本非問違理故。何分別一法中未來過去可致難。答亦雖無大害許問答之非也。應言涉二世法故是二非得。非局在未來者。現在前見惑有法前非得。可斷捨法故。斷已後是其法後非得。第二釋約容有。第三釋約能有。並大非也(【頭】評寶疏)寶疏(四七右終)約未現過次第。最上非也。現在唯二無法俱非得者未可也。顯成去來有法俱非得故。現在法法前為過去等者。非前後非得即為過未。而迷例如是釋。過去法前唯過去等者妄釋。有何理何教一唯自世。一通三世。次無涅槃法下。如寶疏一卷辨。攝地者。聲地音誤。瑜伽第二十一(三左九左)聲聞地說畢竟無涅槃法無性故。寄客說本者。借用者為客。其正意者為本。非必關法勝劣親疏等(有人。誤改文作寄本說客非也)次(四八左)釋畢竟不生。唯取世俗智與光全同。唯改文令精密為異耳。意畢竟言唯約終得非擇滅已去。通五識等得非擇滅者。爾彼前生後不生故通二非得。故改文言定。定始末不生故。簡彼五識等最後不生者無雜亂失。而光師見畢竟文。而約世俗智解。雖世俗智始末不生故唯法前非得。此文依彼光釋見。若闕謂唯三類智邊世俗智文乎。無彼簡何可唯約世俗智。若文言寬故取一切畢竟不生法。無所闕失亦有同悲想見惑過去者。未來畢竟不生故。得非擇滅而通二非得。第二句攝之失。是故改文作定。唯取世俗智。可去彼等難為言(古人解寶疏皆誤也)今雲。雖似精密未順文。既雲未來畢竟不生。設改定未來之定。全不顯遮往昔現在生其始是不生。故畢竟言為勝。而畢竟不生得非擇滅者。五識意識約分別門。其(【傍】非盡一切五義等)法唯是法前。非得亦無妨。今不分別三世剎那故。無有從未來入現在往過去法妨難。如三類智邊世俗智。非取一切世俗智。故婆沙百五十八(十七右)雲。問。頗有諸法先起非(【傍】彼乎若爾不成證也)得。一得以去更不起非得耶。答。有。謂諸非擇滅。及無生智等一得以去。乃至無餘涅槃前。恆成就故。次(四九右)準俱有因。破光第一義非也。婆沙文約種類。決定。故得六句。非得三句。並但總指法。不分別三世三界等。又得於所得法。非唯定俱起一。或有後。或有前。故雲或前或後等。何以彼可成過去煩惱約容有有二非得等。   (十九右)如本論言(至)不獲聖法者。入論下(八右)曰。如說雲何異生性謂不獲聖法。舊論曰。如發慧阿毘達磨藏說。發智論第二(二十一右)雲。雲何異生性。答若於聖法聖煖聖見聖忍聖欲聖慧。諸非得已非得當非得。是謂異生性(【頭】品類足六(十一左)雲。異生法。婆沙四十五(初左)與異生性問答。一各舉一名互顯。一今勝異生法劣。發智已造故從勝。品類足後造故說餘名)婆沙四十五(初右)具釋此文。彼(五左)有多說。釋聖法等六句。一說並皆顯示苦法智忍。初一是總。後五是別。有說六句皆共顯示一切聖法。謂諸聖法義有總別。初一是總。後五是別。今取要雲不獲聖法。   (十九右)非說異生(至)無漏應理。舊論雲。非至得。即是非至。若非至聖法是凡夫性。凡夫性不應成無漏。正理十二(十左)雲。不獲即是非得異名。如何無漏法可名異生性。   謂不獲一切(至)應名異生。自下兩說。婆沙四十五(四左已下)兩說前卻。今論主欲苦忍義是非也。故後舉以難絕。   (十九左)如說此類食水食風。寶疏蚊食水蟬食風為正。光記未盡也。   此亦應言(至)唐捐其功者。聖道約五部三乘有十五種。前說雲一切皆取之。今雲一切雖言同唯苦忍中一切。取三乘苦忍不殘故。依體分全大別。何得難言同前有難。謂於體雖爾。於苦忍有分全。唯言聖未知何故。應有純苦忍聖道簡別。故致此難。此通如前。更難雲。汝欲前義有妨難未盡。立別義爾同前有難故。重說功唐捐。況約少分猶非也。   (二十右)第二剎那(至)後後轉增者。第二念得初念三法之大得有三。得其大得之小得亦有三。大小合有六。此六落謝並前成九法。故第三念得彼九法。大小得各九成十八。並前六總有二十四。第四念二十四能得。二十四小得合四十八。並前二十四。總成七十二。第五念大小得各各七十二合成百四十四。餘應準思。   (二十左)如是諸得(至)況第二等者。讚得無礙通妨。初正敘。後反顯。如是諸得雖極多集會。而無有對質礙故。互相容受不隔礙。舊論曰。今諸至得最大集會。希有生起。唯有(【傍】顯無失)一德。謂不相礙故。得所處若不爾於一人虛空非其器。何況第二(已上)今第二等者。對一有情故第二人有情。等第三第四等有情。神太釋可也。光記初為問答。後釋第二念並非也(寶無細釋)。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四(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五      豐山沙門釋林常快道記   同分有情等。婆沙二十七(四右)曰(【傍】釋本論二(十五左)唯雲眾同分)雲何眾同分。謂有情同分猶如命根體是一物。偏與一切身份為依。是不相應行蘊所攝。惟無覆無記性。惟有漏。通三界。是異熟及等流非長養。非色法故。異熟者謂趣同分等。如地獄趣有情展轉相似。乃至天趣等有情亦爾。等流者界同分等。如欲界有情展轉相似。乃無色界等有情亦然(已上)次有今四句。入論下(十右)曰。謂有情類同作事業。同樂欲因名眾同分。品類足一(七右)曰。眾同分雲何。謂有情同類性。順彼今且頌有情同分。同分名義有兩意。一分是種類相似義。二是因義(述記二本(六十八右)相似義。要上末(二十右)類義。義林二本(三四右)亦爾。又正理十二(十四右)顯宗第七(四右)分是因義)正理依因義。同之分依主釋。入論亦爾。此論依相似義故。以等釋分。同類相似名同分。同約能同能似是持業。若約所同。同類之上相似故依主釋。或同類相似並舉果取因全分有財釋(【頭】同類義。分相似義。同類即相似。同依釋也)何以今論類義相似義。文曰諸有情展轉類等。舊論曰眾生等類。本論雲有情同類性。加之法勝論。雜心論。甘露味論等唯名種類故。爾光記初釋。分為各別義。違義及背諸論。後釋依正理為因義。而不順今論。寶疏亦爾也。識疏二本(六八右)大乘同一義。分相似義持業。小乘分因義。同之分依主。今雲。且依正理論。未同小乘諸論。未詳。   論曰(至)名眾同分者。初述己宗中為四。一正釋明人同分。二敘法同分。三證實有。四明得捨。初中有三。初總釋。二會異名。三別釋。此初二也。發智二(十五左)品類一(初左)等指雲本論。令眾多法同類相似名眾同分。眾之同分依主釋同即分持業。若依正理眾即同。眾同之分。如次持業依主也。   此復二種(至)各等有故者。下同入論(下十右)但因義相似義為異耳。無差別中。正釋意。彼有情與此有情同類相似。故名同分。述所由意。一切有情各各一一無差別。平等有此同分。故名無差別同分。舊論曰。一切眾生與眾生同分。隨一眾生同分於一切眾生悉有故。入論曰。無差別者。謂諸有情皆有我愛。同資於食樂欲相似。此平等因名眾同分。然光記雲。諸有情者顯所依也。有情同分者。顯能依也者非也。又光就體一多有兩解。初為正。順婆沙雲眾同分謂有情同分。猶如命根體是一物故(光次引正理。令知五類門故雲又。)然唯識演祕二本(四四左)敘如光兩說而雲。後說有憑。前無文也。故正理論雲(如光所引)若同命根即唯異熟何有等流。今詳。演祕迷惑矣。前義反有證。後卻無文。正理五類門兩說。全同婆沙二十七(四右)兩義。覆命根例體一。不取唯異熟。當撿婆沙去迷執。問。有差別無差別相如何。答。一切眾生無差別。平等有之名無差別。謂皆有我愛。食所資等是也。有差別者。欲界有情與色界不相應。是有差別。而其若欲界有情中。亦彼此樂欲事業等同。此為同分。故論文。無差別雲一切有差別雲一類。顯示二差別。實言之則總別。謂無差別。總同分。有差別別同分。   (一左)復有法同分。上來頌長行。並皆約有情同分。諸論皆不說法同分故。已下更明法同分。是論主加顯故。故唯雲復。先雲此復。此言指有情同分。然光寶分科作釋並非也。亦令兼頌文猶非也。述記二本(六六右)雲。若六足。對法文無法同分。唯俱捨。順正理師立。   (一左)若無實物(至)如理應知。此中同一相似義為無差別非上無差別。故舊論雲。若無聚同分。非別有實物。於眾生由種種別類更互不同。此亦眾生彼亦眾生。如是同智及同言說不應得成(文)光記且以通約無差別者未可也。   (一左)又非世間(至)亦何所用。二違量無用難。此亦有三。初現量違難。次比量違難。後有體無用難。光記為大一節為是。寶疏開無用為別段非也。一不順文勢。無又言故。二背正理論。彼不救無用難。只因二量致此難。兼道前(三行目)有部反徵。非正難故。三不會舊論。彼曰。復次世間亦不曾見有人同分法。以無色故。智惠亦不能分別。眾生生類不異。但許如此眾生同分。若實有於中何所能作(已上)。   (二右)又應顯成(至)由此發生。五顯成外道難。此中顯成言有力。不可得佛宗顯示成立外道故。然光寶只應同外道難者非也。內外法門相似非一。何(【傍】如五根等)以同成難。彼正理師以五根等相同救釋。圓底方蓋。今以顯成為難。不約同故。是故次(八行目)雲顯不顯。舊論亦云。由此執得顯成。不言同彼也。問。今論舉二句義。舊俱捨(三(二十一右))唯同異句。彼曰。若爾鞞世師外道由此執得顯成。何以故。此執即是鞞世師悉檀(【傍】悉檀此雲宗)彼立六句義中此執。是同異句義。由此法於不同物中。生起同(【傍】略異無用故)智說名同異(已上)答碩疑未晴。何者。夫同(【傍】十句論四左)句義於一切實德業有詮緣之因全非起同詮智。故亦名大有。名有句。故此論(十八右)說彼大有雲有性。彼處舊論亦云有性。學者可知。而彼論雲同者。遍一切同令有。就用周遍雲同。與今同分天殊地別。彼(五右四行)同異句者。於諸法異品類。令亦同亦異。名為同異性。是順今同分。謂彼總邊順今無差別。彼別邊順今有差別。依此理舊論但舉同異句一為精神。問。若爾今論雲如何。答。應作兩解。一雲。彼同異句有總同總異。有別同別異。彼總同異邊今雲總同句義。合無差別同分。於無差別一向無異邊故。缺如異言。是全非大有句。以何知之者。一雲總同。故必對別同。彼宗於大有。無有總別故。二雲總同言智由此發生。故若大有應言有言智。三舊論唯舉同異句義故。然正理。顯宗雲二句義者。一種中總別。非謂六句中二句也。一雲。約二句義兼正正同異句。兼同句。有部同分。正同詮智之因而非無體法因。兼為有體詮智因故。兼舉總同句義。舊論約正略去之。而雲總者。大有體唯一無差別故。對同異句多體有差別雲總。又總同言智者。且約名強雖設兩解。前解為勝。正理亦云二句義。應非亂入。光記。寶疏等唯泥名言。令全同同分。未辨差別。猶配有差別無差別等二釋並非也。寶(三左終)二釋。初隨文配二。後釋唯同異句者。意依舊論。勘本宗所立兼正存知。可謂有眼目。   (二右)毘婆沙師(至)乃至廣說。彼宗大有其體一(【傍】此約所遍一多判不同不依能遍一多)同異其體非一(十句論(十三右)和合句下雲一者且於實俱分中言之。諸句之俱分皆爾。故猶是體多。述記一末(四十六左)大同。和合二唯一體實句。亦一亦多。餘七句唯是多體)今雲一物總同一物。同異一物非體一多之一。故不欲以體一多分別彼此別。但以於多轉不轉判差別。謂彼同句等遍情非情法。此唯於有情轉故。若不爾者。何不雲一體多異故。況雲一物不雲一體思之。有人不知此旨。一物言謂體一故迷倒。初會大有。又從下會同異句等者。不足評也。問。正理十二(十五左)反示中雲。此二句義。其體非一。剎那無常無所依止。展轉差別設同彼亦無多過。準彼彼正宗二句義其體一何。答。約總相說。謂大有體一。同異體多。且約大有。反質雲非一。大有(十句論十二左三目)俱分(十三右三目)並立常故。反為無常。並依止實等故。反雲無依止。寶約和合非也。光記約能遍一多大非也。   (二左)即如是類(至)豆等同分。此經部敘自所立假立等者。等取法同分。如諸穀等者。顯示許非情同分。如前(十七左)得雲遍一切種。識疏二本(六十九右)雲。然大論等中(【傍】瑜伽五十二(十丁)對法二(二丁)五蘊(二丁))唯趣生上立彼同分。諸論不說外法之上亦立同分。以理而言。外有亦好。教中且說勝所依處。非外無也。俱捨。經部然即許之。設立外法有。亦無過失。   (二左)論曰若生(至)名為無想者。入論下(八左)曰。雖滅一切心心所法而起此定專為除想。故名無想。如他心智(論七左。【頭】能遮未來云云。婆沙百五十三(三丁)二說中初說。光(十六右)引)。   (二左)此法一向(至)謂無想定。此唯說無想事是無想定所感。未示無想定唯感彼若亦感餘等。故如寶疏辨為正。光記(十左)誤解。故舉下論問答。亦復非也。   (三右)從彼沒已(至)生天之業。此中有二。初標立。後先修下釋相。此亦有二。初明退相。後若諸下明生欲相。初中。初約力盡。次約不更樹因。後示喻。謂如箭唯初力力盡下。復中間不能更加力故。此婆沙一百五十四(七右)有六說。各立所由。今取彼第一第五第二說為三由。合成一義。而寶疏。若諸下為第二釋。未曉論旨也。   (三左)說如是聲(至)與無想同。唯言寶師得意。唯顯心心所滅一分同。餘五類三性別體數法等。皆各別故。光約大同小異不可也。為成小異引百五十一。無文。撿百五十二(初左)善心次第入。光意入出同故如是言之。   前說無想(至)一向是善。正理十二(十八右)例難雲。豈不此是異熟因故。善性所攝不說自成。此於無想有情天中為因。能招五蘊異熟。不爾。頌中猶未說故。又染無記誰能遮。若爾此中應言純善。不爾。離言見義有故。此準前(【傍】此論四(十九右))異生性釋。或唯言善已顯非餘。顯宗七(七左)全同。   (三左)此是善故(至)五蘊異熟。是明性攝中。兼辨能所感。前雲無想是無想定異熟故。舊論三(二十四右)分明屬性科曰。無想有是果報。故成無記法。此定偈曰善。釋曰。此無想定一向是善。此定於無想天五陰為果報。若善於三報位中是何位。偈曰。必有生報釋曰。此定唯生報。非現報及後報。亦非不定報(云云)然寶師為大文別科非也。   唯順生受(至)不定受。此答中有三。此初正明順受。四業中唯順次。非順現及順後。亦非不定受。婆沙百五十二(四右)曰。非順現法受者。以於餘處修此定。已生無想天方與果故。非順後次受者。此定猛利速與果故。非順不定受者。不可退轉故。   (三左)若起此定(至)正性離生。二明無退轉。婆沙百五十二(三右)有兩計。初有部無退轉。設退亦現身生彼天故。次有譬喻者說。此有退轉。以一切業皆可轉故。乃至無間業若遇勝緣。亦有轉義。若無間業不可轉者。應無有能越第一有。評曰。初說為善。論主意朋經部。不信有部。故曰傳說也。故得下。三敘不能入見道。婆沙百五十二(二右)有兩說。評家以不入為正。故同彼。正理(【傍】光記十四左引)亦顯後說不正義。雲一類定執也。   (三左)又許此定(至)必不修行者。此凡聖門釋頌非聖。正理十二(十八右)雲。頌中已說求脫言故。即顯此定唯屬異生。復言非聖。便為無用(顯宗七(八右)全同。【傍】而未改頌非聖言也)今雲。求脫明修定之作意。此辨能得人差別。故不同。細分別。為與(【傍】次下五右初目)滅定辨差別故。   (四右)餘亦不得。光寶意。餘者指凡夫。亦者對聖者不得未來無想定。舊論曰。猶如諸定(【傍】聖乎)非聖亦不得。而指要斥光寶。此聖人中對有心定去來。無想定去來為餘者非也。   (四右)彼雖曾為(至)方便修得者。自下釋有四。初舉加行得為由。百五十二(二左)入論下(八左)有加行得離染得門。今兼於此。故別不頌也。二故初下敘初念唯現世。正釋頌。三得此下敘後後得過去。四以無下示未來全無。百五十二(二左)有兩說。今同初說。雲問此無想定亦得過去得未來耶。有說不爾。惟有心定可有是事。非於無心有得修義。若作是說定初剎那惟成就現在。定餘剎那成就過去現在。出此定已但成就過去(第二說略之)。   (四右)頌為靜住有頂。光記科(十五左)雲。為靜明作意。住有頂明依地。釋長行(十七右七目)雲。為求寂靜而住等。今雲非也。圓暉。住屬為靜為正。順論長行。及會舊論。為靜住與有頂各別牒釋故。   (四左)如說復有(至)名滅盡定。此定出體。婆沙多說。光記述評家意。約欣厭隨一。加前為二十二。寶師(九左八目)雲。準義。無想有二十二。謂加欣。滅定有二十二。謂加厭。麟記斥疏雲。今詳此但一相未為盡理。以無想定厭想故。滅定亦欣入定故。又婆沙解。滅定欣厭隨一。若唯厭者。何名隨一。皞按。光寶對論。光為長矣。然實並非也。彼評家意隨應。滅一切心心所故。雲隨滅爾所。何但勞欣厭。故入論下(八左)釋無想定。雲滅一切心心所。又所滅法三世中。今論取婆沙初說。故上(二左)釋無想果。雲滅未來心心所。   (四左)以出離想作意為先。光記兩釋。初想為能離。後為所離。今雲。前釋為正。雖約體二定俱滅想。今以明作意不同。故入論下(八左)釋無想定。說唯非聖者求解脫想起此定故。舊論曰。寂靜住想為思惟先故。今與想所相應作意。雲想作意。   (四左)此滅盡定(至)得般涅槃。此定順受中有二。初正明順受。後此定下兼辨所感果。顯能感功。初中初標。上順生與順後決定故雲及。二謂約下釋。此亦二。初釋上二後或不下釋不定。此亦二。初標二。後謂若下追難。述釋全不受也。是非約所得定說之。約所感相續異熟。有四別故言約異熟。第二生為順生。第三生為順後。現生後未決。或有受不受為不定。或全不受為不定。無學聖人更無後有。預流一來不生無色。非此所論。今就那含言之。於中但身證那含有此差別。如樂慧那含。生五那含天不生無色。及於下得此定入涅槃。並全不受有頂異熟也。具如論二十四(三右)光記(十二右至十七右)。   問。全不受何為不定。論或全不受應加說。答。不爾。若不入涅槃。應受果報。既名不定。故入論下(八左)雲。起此定已未得異熟便涅槃。故不定受。   (四左)此定所招(至)四蘊異熟。兼辨所感果差別。前無想定招無想天五蘊異熟故。寶科雲。後依地別者。大非也。明所招果問詞分明故。濫前依地差別故。前(三左六目)無想定招五蘊異熟。自科(八右三目)雲明果通局。一何乖違。   (五右)此滅盡定(至)勝解入故。此三因。初非凡由。次二唯聖由。初意。有頂無色更滅心歸斷滅。異生畏之故。彼不得。入論下(九右)雲。異生於此怖畏斷滅。無聖道力故。   故不能起(已上)婆沙百五十二(初左)說無想定無於無色曰。諸異生怖畏斷滅。彼界無色。若更滅心便為斷滅。是彼所怖故。彼界中無無想定。今應準說。次聖道力無漏道。異生無不言自成。後現法涅槃勝解為得現法涅槃之印可勝解力入此故。異生怖畏必無此勝解。入論下(九右)雲。聖者為得現法樂住求起此定。如是二定。凡聖別顯然。然正理十二(十九左)破此論曰。彼說非理。於無想定與此同故。彼此心斷。涅槃勝解無差別故。解雲。二定同滅心。何以斷滅辨差別。若異生怖畏斷滅。何起無想定耶。又異生起出離想作意。今雲涅槃勝解亦無差別。今詳正理破甚混亂。滅心心所與斷滅天地殊別。斷滅貫色心故。如前婆沙。若異生不怖畏斷滅。何於無色界不立無想定。又現法涅槃勝解與出離相作意不同。彼妄計故雲出離相作意。今非妄。為求得真涅槃入此。印可決定勝解非滅定是即涅槃勝解。設出離想作意彼於無想異熟起此想。聖者如入深炕不樂。此於真涅槃起此想。異生怖畏斷滅故。彼唯凡非聖。此唯聖非凡。誰可入疑。光記約依地別及怖畏不同致救。而言據此義邊雖無差別。猶墮在彼破圍中非也。寶師(十一右)約加行遠近。通彼亦未盡(湛師依光寶)有人(【傍】法住)別作一解雲。下論二十四(九右)釋身證那含雲。由身證得似涅槃法故名身證。身證已似。無學豈執滅定為真涅槃。故今第三因是自在勝解力也。作意差別如前已說。今雲。非論意。下論身證釋名。今舉所求果。言現法涅槃故前止息想近果。現法涅槃遠果。前作意差別。今唯聖所由。其別可知。   (五右)此亦如前(至)亦成過去。第六釋第四句下四字。明加行得。此中有二。初正明加行得同。後又初下兼明成就同。前無想頌曰得一世今頌曰加行得。為顯二門互現。各於長行互兼釋。而顯示二門別說又言。後中現在初念故言得。過去後念故言成。是即說得成就差別(寶師成就門為大科。雖無大失不親釋頌長行)。   (五右)世尊亦以(至)成俱解脫者。第八釋下兩句明世尊得相。於中有二。初釋上三字明唯離染得。二西方下釋下七字明前後。初中亦二。初正明離染得。後世尊下舉難通。初有問答徵釋。釋中初略釋。後廣釋。此有標釋結。婆沙百五十二(十四右)雲。佛起此定。不由加行。正理(十二(二十)右左)曰。成佛時得。彼謂世尊盡智時得(標立)豈不盡智於成佛時亦不名得。況滅盡定(難也)以(【傍】已下答也)諸菩薩住金剛喻三摩地時名得盡智。得體生時名為得故。於(【傍】決所立)成佛時應說盡智(乃至)(【傍】已下破俱捨)非佛身中所有功德成佛時得。如何可說佛盡智時得滅盡定。由菩薩時永離一切煩惱染故令佛身中功德得起。故說如來所有功德皆離染得。故(【傍】世親雲盡智時得)彼所言亦有過失。隨宜為彼而通釋者。謂於近事而說遠聲。或金剛喻三摩地時。必成就故。亦名成佛。無間剎那定成佛故。且置此事。正理破意。等覺因滿斷諸雜染。得一切德。成佛之時是成就位。然何可說成佛盡智時得。彼為通意有其兩解。初因滿為近。妙覺為遠。於近事得處。說遠成佛聲。後說約無間鄰近說成佛(然元喻。正理鈔。及光記等。近為成佛。遠為菩薩。而約得成就者何謂乎。今定說滅定初得位。而於後念成就位說得。以初說後。全非今所明。對第二說可知彼非也)光師救雲。於因立果名。皞按。正理破卻是好事已言成佛。將成佛時得此定。次釋中言佛世尊盡智時得者。世尊先得盡智時。同時得滅定。故入論下(九右)雲。惟佛世尊於此滅定名離染得。初盡智時已於此定能自在起。故名為得言成佛言佛世尊不言菩薩。恐謂菩薩言是廣。其位何生疑故。猶如正理釋中雲菩薩時離染言如來一切功德皆離染得。舉難通中。如百五十三說。得於滅定入出心自在。非得定體。此論。正理光。寶。其義一致。光記雲又唯示釋相異。如五地心所中。然圓暉等謂此論與婆沙各別為兩義誤也。故正理雲於起滅定等與今論同。又前引入論自在起名得。簡得定體。然又近世輩自在言(【傍】論四(十四左)成就七定等)是經部師意。論主意明經部者。何狂言乎。今正說有部正宗。故入論等自在言何哉。有人(【傍】法住)雲。正理約得成就差別門為破。而今論約得成就通門。通別混亂何可成破。今雲。此全不知二論旨妄語。夫正理約因果二位破之。若言通門無失。成佛時。初得此定耶。金剛喻定為何。   (五左)西方師說(至)後生盡智者。自下釋下七字。大文有八。此一舉西方師說稱揚。此中初正舉彼說。後論主責迦濕彌羅不許。示彼說證。論主意信西方說。故責迦濕彌羅。更敘西方師依憑。與下外國師同人也。婆沙一百五十三(十右)曰。外國諸師作如是說。一切菩薩先起滅盡定。後證無上菩提。問。雲何名為不起意樂。答。彼說一切菩薩先離無所有處染。起如是決定意樂。我當不起於座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得不還果起滅盡定。證無上菩提。如所思惟。後皆證得。由此故說不起意樂(已上)此論問答不出彼婆沙意。西方師者。正理鈔九(三十九右)雲乾陀衛國薩婆多師。光記亦云健馱羅國諸師雲敘異說。此論有部中異師。圓暉頌疏(五(九右))暉麟為經部。寶疏(十一左)雲敘異部。是健馱羅國師。非有部必。而未指何部。按諸師意。顯宗七(十左)舉此西方師為所對故。元喻。普光為有部異說。又論主意朋西方師故。圓暉為經部。況結文雲前說為善我所宗故故。而寶師意。論主依理長。不局經部。不執有部異師。今西方師是何部。誰可知之。不知而言是矯矣。故唯雲異師。又光記雲。何等二句屬上科非也。若許下雲論主為通是何謂。寶師亦云西方師證自義不順彼說言也。理目足論。舊論曰道理足論。慧暉雲。理者道理。此論所詮道理。與世為眼目及出世足也。今雲。理者真實。此論明諸法如實義理。此義理為有情遮惡持善出離得道如目如足。若不依此論不能通諸法真實理。喻如盲跛。依此者如目足具全成行。   (五左)外國諸師。元喻正理鈔九(三十九右)釋之雲。俱捨中雲外國師說。即印土諸國薩婆多師釋意同故隨舉。光記依之。為與上西方別者大非也。寶疏但雲外國返問。釋理實雲西方師釋。明知與上同說。今雲。與西方師同說。如前引婆沙言。舊論三(二十六左)於最後有此語。曰此義如前。是外國諸師所說。亦正理有此已下問答。不標外國師名故。   (六右)前說為善我所宗故。前說者毘婆沙師。豈不西方師。先列彼故。是不應爾。以釋義絕外國師故。故知。是指毘婆沙師。前已言傳說。表不信承。今歸本宗。方作此語。   (六右)論曰言二(至)後復修起三更明二定同異。此長行大為二。一釋頌。二(七左初行)辨餘義。初中先釋初局。後釋第二句。初句中為三。一正釋。二舉異說破。三結同相。破異說中。破婆沙三說中第一師。故雲有。舊論雲若人。婆沙中於滅定無異義故舉無想異義。結文依本論決定故。俱結二定。然寶師(十三右三行)雲。不許起二定者。違諸論非也。能破中有三。初一句標違。二示所違文。三由此下結成自義。本論者。發智十九(十七右)曰。諸色有有想天彼一切五行耶。設五行彼一切色有有想天耶。答。應作四句。(一)有色有有想天非五行。謂色界有想天住不同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二)有五行非色有有想天。謂欲界有情住同分心。若無想天不得無想。(三)有色有有想天亦五行。謂色界有想天住同分心。(四)有非色有有想天亦非五行。謂欲界有情住不同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若無想天得無想若生無色界。八犍度論二十九(初右)同新論。而第一句有結文曰。是謂色有想天彼有非五行。餘句皆爾。新論就略省譯。今依具譯結。問。發智新舊兩論第一句無生無想天得無想異熟。何此論。及正理。顯宗並說之。解雲。今取彼第一第四兩句意。非但必舉第一句。故有其異。謂彼本論色界有想天與非五行相對。故於第一句除無想天入無想。今唯色界與非五行相望。有想天無想天。俱色界故加之。標結俱於色有下去有想天言。置兩簡或生言以顯示稍不同。問。何故加說之。解雲。無想天是色界第四禪皆所共許。而彼天入無想果。是無想定異熟果故。依色界起無想定之準證。故特加之。言色有者約三有名即色界。色界眾生雲此有。五行即五蘊。非具足五蘊言非五行。色纏者。明本。檗本正理。顯宗及今論檗本並寶疏並如今從糸。鮮本正理。顯宗。此論。及光記。頌疏作廛去糸。今雲。廛光記(二十二右)雲。市廛也。三界分雜如市廛也。禮王制曰。市廛而不稅註廛市物邸捨。稅其捨不稅其物。又說文曰。一畝半一家之居。詩魏風傳曰。一夫之居曰廛。方言曰。東齊海岱之間謂居曰廛。今(【傍】準是等意)色界居住有情言色纏。不可附會分雜之義。纏。纏繞纏縛義。色界繫有情言色纏。理亦通。或二字並澄延。呈延二切。音同而用。或廛亦作廛。寫者誤從糸。玄應二十五(五右)釋今文者市廛(皞雲。應牒色廛。而後人誤作釋牒市廛)治連切。梵言阿縛遮羅。此雲市廛(【頭】無性論如色無色二廛煩惱。演祕四末(二十四右)雲三界者有情所歸所集之所猶如市廛。而梵雲阿縛遮羅)禮記。市廛而不征。鄭玄曰。廛謂市物邸捨也。廛居也。人所居也。方言。東齊海岱之間謂居曰廛。舊雲。欲行疑誤也。案梵名行為僧塞迦羅也(今雲應師市廛居廛為一)琳音四(九右)雲。玉篇。城市內畝半空地謂之廛。又八(十四右)雲。考聲雲城市中空地也。或生有想天者。別次或生無想天。此一句貫下三類。不同類者(【頭】不同類心者。命根同分。此時色界起異心。故受想識三蘊非色界攝。故不具色五行也。又入二定無三蘊故亦不具也)婆沙百九十二(五右)釋此發智中雲。若生色界以色界心為同分心。以欲無色界及無漏心為不同分心(已上)分是類義。得入無想者。無想異熟非無想定。廣果與有頂其所依別。已上四類唯有二蘊。謂色蘊及行蘊中。不相應命根眾同分。彼得四相。無有受想識三蘊。於行蘊中。亦無心所也。故言非五行。舊論(二(二十六左))曰。若人不許於色界修得無色(【傍】想乎)定。是伽蘭他於此人相違。或時色有不成有(【傍】恐剩)此中有五種判(【傍】行乎)一色界眾生。二有想諸天住不同分心。三入無想定。四入無心定。五無想諸天已得無想。天生各是彼有。由此文句。是故此二定決定依止欲色二界(已上)今雲。錯誤矣。謂不成下有字剩。判應行誤。而見錯本。後人妄入一二等言。當挍善本。   (六左)言異相者(至)後亦修起。下釋第二句為三。初正釋初起別。二明滅定退相。三如是下總結上來二定異。此即初也。此中先示無想初起。後滅定初起。後中初正釋。此在下通妨。有妨雲。若唯初起人中何可雲二定同依欲色界依身。故通釋。   (六左)此滅盡定(至)色界受生者。二明滅定退相為二。初正示。後破異部。對無想退言亦也。此中為三。初證經。此意成下別釋今意成天是色界。滅受想定下結證退義。此經文出中阿含五(四右)成就戒經。其義全同。然正理論四十六(十五右)曰。佛於鄔陀經中言。我昔說有四受更代現前。彼經今時亦已陰沒者。與此別也。按一經多目。或同名異本。或佛自命之。或結集者立名。或引證者立稱。勿怪矣。此中初記依欲界身修起。後明復依色身起。鄔陀夷者。光(二十三右)此雲出現。述記七本(七十六左)此雲出現。日出時出故。玄應亦爾。具壽者。舊俱捨雲淨命。法華等曰惠命。有雲(【傍】稽古上(十一左))蓋少年苾芻稱。雜事十九曰。少年苾芻應喚老者為大德老喚少者為具壽。唯識演祕曰。沙彌者非也。窺基曰。單雲慧命義便闕。具壽慧命奚別。可謂泥矣。玄贊六(四七右)雲。慧命者應言具壽。世俗之徒皆愛身恆之壽。聖者之輩並寶智惠之命。歎願雙成。故言具壽單言慧命義便闕也(智惠之命應福惠雲雙故)淄洲最勝王經疏一(四十左)雲。言具壽者。具福惠二命。然舊論者多言慧命。今顯雙成。故雲具壽。光記三十(十三左)曰。具足壽命故。華嚴玄談六(四十六左)雲。舊雲慧力闕福力。文句六之一(七左)有二意曰。善吉解空。空慧為命。此約行也。諸慧人中。佛慧第一。佛於般若令其轉教。其為慧人所命故言慧命。記雲。新名具壽。具不及慧。壽豈過命(此破新也)皞按。妙樂釋為允。是此出家名。何可世俗通貫具壽為善。又具壽言。何可存福。若如福壽海存。命亦存之。於此處者。欲人中處。次雲超段食天故。淨屍羅者。簡惡戒。淨言通下二。舊論三各言淨。意成天。上二界通名中含四十三曰。初靜慮至有頂名意行生。今生彼中第四定。故言隨受一等。唯識義演八本上(三十八左)雲。意成天者。即是化生有情。隨意而成故。即欲界六天。色無色諸天皆是化生。皆名意成天者非也。寶疏。應如實知並為句頭。而於彼現法已下雲雖下正證退。然上亦經文。故引經言未也。正引經證者非也。   (七右)此意成天身佛說是色界(五字句法)。意成天通上二界。今非無色故別釋。前經次文雲。世尊問曰。烏陀夷汝說。說意生天。為是色耶。尊者烏陀夷白世尊曰是也。世尊。世尊面呵烏陀夷曰。汝愚癡人。盲無有目。以何等故論甚深阿毘曇。此中是色當作無色蓋草誤。婆沙百五十三(五左)引此經曰。汝以何等為意成身。定不欲說非想非非想處耶。彼答如是。故又婆沙百五十三(五右)雲。舍利子說生色界者。鄔陀夷說生無色界者。舍利子說退者。鄔陀夷說不退者。由此不了故三違之。   (七右)有餘部執(至)此義亦成者。自下二破異部有四。此初敘彼計中。初標彼所立。如有頂為所依起。第四定為所依亦起此定。舊論曰。有餘部執。此滅心定以第四定為地。後依彼下。論主設敘彼意。謂依汝所執。若滅定無有退。汝第四定義亦成。而滅定有退必定。故不成。舊論三(二十七左)曰。於此部若離退墮是義亦成。此中若言亦字有味。然寶疏(十四右八行)無退義得成也者非也。有人論主評取有餘部者非也。   (七右)第四靜慮(至)隨樂超入者。二論主破。三此若下異部難。此滅定以說九次第居第九必定九定次皆應爾。何得餘處說有超定。四此定下論主通釋。此意滅定唯有頂為依依初學論。若已達後何妨超入。若約超入。通九地。何局第四定。有人(【傍】法住)以此為大眾部通釋。以有部如是通無詮故。今雲。不爾。不順文勢。若異部通絕有部救。應異部為正。然雲執雲必不成。定不正義。復若此異部通。依有部何可通前難。又無詮者非也。二定依地皆約初學。若得自在後。何有局定。故彼有餘部第四定義。亦不成也。   (七右)如是二定(至)最初起故者。第三總。結括上來二定異。此六門皆前已說。今總集結令知差別。故正理十二(終)曰。如是廣釋二定異相總有六門。異地加行相續異熟順受初起有差別故。更無釋文。然光寶唯科雲諸門分別全非論意。言順定(無想)不定生二受故(滅定)者。初順定是無想。上(上左八目)雲唯順生受。不定生與二受滅定前頌(四右)雲。二受不定。故舊論曰。復由受報有異。謂定受報不定受報及二受報故及言顯示二別而一滅定順受。光記作兩釋(云云)穿空勿用(光讀順受與不定生二受故非也)。   (七左)二定總以(至)名他心智。大文第二。辨餘義有三段。一釋名。二辨心後起相。三論假實。此初也。婆沙百五十二(八右)有十復次。今依第十復次。證施設論加行增此。入論下(八左)亦如今。又正理論十三(初右)依婆沙第八復次。而指立蘊(此論第一(十六左)正理第三(十右))諍根生死因等頌。而寶疏令彼同此論盲判也。   (七左)今二定中(至)等無間緣。自下第二。明二定後心起相有七節。初問。二有部答。三敘異部。此有二。初經部異師互薰義。後問論細心義。第四妙音破問論。第五由此下結有部都無。第六若都下經部難。第七此令下有部通釋。此即初也。   有餘師言(至)有根身。此中初所立。後證先師。初中先示例。後如是下正示由色心起。無性攝論第三(七丁)曰。經部作如是執。色心無間生者。謂諸色心前後次第相續而立。論主意取經部互薰義。以何知之。不雲執故。引先師故。不敘有部破故。於毘婆沙師雲許故。於問論廣加破故。   (七左)尊者世友(至)故無此失。雖約滅定而無想準爾。二定問答故。光記舉婆沙滅定細心。又婆沙百五十一(十四左)曰。譬喻者。分別論師執。無想定細心不滅。彼作是說。若無想定。都無有心。命根便斷。應名為死。不名為定。此亦準問論(準法勝毘曇終有問論品。今亦問論品。故有能所破)尊者世友問論。光記(二十五左)雲。經部異師印土國名世友者非一。非是婆沙會中世友。梵雲伐蘇密多羅。舊雲和須密訛也。唯識述記四末(二十六左)雲。俱捨雲尊者世友問論中說經部異師。世親成業論(唐三藏譯十左)雲。尊者世友所造問論說。然異譯(魏毘目智仙譯)業成就論(七左)曰。若毘婆沙五百羅漢和合眾中婆須密多大德說。按舊論譯記雲字數凡四千八百七十二字。今現行者有四千九百字。餘二十八字。蓋若毘婆沙五百羅漢和合眾中十二字。後人無智者傍註亂入。而彼未決故雲若。此理定爾。此論。舊論。成業論並無故。   (八右)尊者妙音(至)故差別者。此正破破救並同大乘成業論(十一右)成唯識四(七右)(【傍】四末(二十六右))破。顯示論主不用問論細心義。   (八右)由此道理(至)諸心皆滅。婆沙百五十二(四左)曰。為止彼意(【傍】經部細心)顯滅盡定都無有心。   (八右)此令大種(至)故名為定。婆沙百五十二(九右)曰。問。令心平等說名等至。此中無心雲何名等至。答。等至有二。一令心平等。二令大種平等。無想滅盡定雖斷平等心令不相續。而引等至大種令現在前。故名等至。今初義同彼。後義卻所斷。何成釋。答。婆沙總說等至兩種故如是。今釋無心定定。初從果立因名。後由令心平等。定心得此二定。故從因立果名。舊論曰。復由三摩跋提心故至此定。   (八左)有說此證(至)餘說如前。此經部以假破有部實(【頭】法住破光寶。立此義。最有眼目)大分為二。初正約二定。後應知下類釋無想異熟。初中有二。初總非。二由前下通敘二定假相。初總釋。謂前下別釋。此有兩意。初約不轉位。後或即(舊論雲復次)下約所依身。初不轉位中有二。初正釋。後此唯下通妨。初正釋中為三。初釋前心違起。次由此下敘不轉相。此有正示所由別。後唯不下結假立實無。分文如是。前定心者。此加行定心。謂欲令想受。滅次第修初定等。然光上下雲定前心大非也。與所餘心者。是所滅所相違心心所。為顯所與置與言。非如相違釋。相違而起者。前定心欲滅餘故。能滅心相違於所滅心而起。由此起故者。由此相違心起(光唯雲定前心非也。又上下文亦非也)通妨中難雲。中間不轉位假為定。其物全無。何可為有為。以無生滅體故。由此難有或釋來。彼就所依有根身立定名無妨難。所依有為。能依亦可爾故。問。前分文忽違光寶兩師。有何勝利耶。謂彼師初滅定。後應知下無想定故。答。有多勝利。一論文唯言定無簡別。何局為滅定。二應知下約無想定。其言義全同。豈不唐捐。三所破(【傍】所破有部)合說。能破(【傍】能破經部文)別說。何詮有。四有闕無想異熟假立失。於十四不相應皆諍假實故。五前定心與前心二文別故。謂應知下無定字。為顯此異具辨不轉位。六三無心論以定言分無想與無想定。今唯標無想。結無想故。如是六種為理證。更有教證。此前文雲假立為定。後雲假立無想。如是定非定分明也。謂舊俱捨三(二十九右)說無想異熟。名為無想有。如彼出體文。而今文標曰。應知無想有亦如此。又結曰。此心唯不起。假說為無想有。復有教證。謂此論初通約二定。後例無想異熟。三無心同為假故。故正理牒今初節(十三(四右))通文。先約滅定破之。次曰由此(六右)準釋。前無想定及無想隨其所應。問。前第二理證等無想定。重說唐捐。故依無想異熟。唯應無想亦爾。長語豈煩重。答。此理不爾。已前第五理證雲前定心與前心文別。如是其言義各別。故更示長語。為顯生前心唯言前心。不言定。   (八左)命根體即壽能持煖及識。初句以異名示體。如下(十九右)名句文等。是自會名。故入論下(九左)是名命根。亦名為壽。下句舉用復示壽體。壽體顯。命體自成故。   故對法言。光記雲發智論彼十四(十九右)曰。命根謂欲界繫壽。色界繫壽。無色界繫壽。品類足十五(十七右)亦爾。然彼明二十二根(文)今雲。婆沙百二十六(七右)曰。品類足(第一(七右)全文)說。雲何命根謂三界壽。此彼第一正說不相應命文。   (九右)故世尊言(至)如木無思覺。雜含第十(十七左)曰。壽煖及諸識離此餘身份。永棄丘塚間。如木無識想(【頭】四諦論(婆藪跋摩造真諦譯)全四卷。第二(三右)亦引此偈雲。煖命及識捨離身根。是時名死。如偈說。煖命及意識。若捨離於身。眠屍橫在地。如枯木無知)又二十一(十四右)中含五十八(四右)法樂尼經。又(十三左)大呴絺羅經並釋此頌。問。經文三法合能持身。豈成壽能持煖識二之證。答。三法互持故。亦能持身。如策蘆三法互依而持物。故成唯識三(三十一右【傍】四本七十六右)雲。契經說。壽煖識三更互依持得相續住。今證其中壽持煖識邊。次答經部難依煖識卻持壽邊。   (九右)若爾三法(至)應常無謝。此中由此滅故餘二隨滅二句是有部答也。而光寶屬前悉為經部難非也。今雲。初經部難。由此下有部通是則下經部復難。意問先滅。故有部答之而經部復難。互持無先滅義故。若無定先後滅是則此三應常。故舊論(四初左)曰。若爾此三法互相持起故。於中何法先謝。由此法謝餘法後謝。若執如此應立三法恆起無謝。彼如此言指前滅後滅。今是言亦爾。若如光寶文意不通。   (九右)既爾此壽(至)相續轉故。光記二釋。第一為正。順既爾言故。寶亦為轉計。問。入論下(九左)曰。先業所引六處相續無間斷因名命根。準之光第二釋可也。答。不爾。入論意令無間斷之因為命。非命是業所持也。又解。入論亦依此轉計也。   (九右)理不應然(至)恆異熟故。此意業所引恆是異熟生。而識通是異熟非異熟故。不得言業所引。然光記約三性非也。論言異熟不雲無記故。文親疏。義寬狹。識者可思。   (九左)既爾應言(至)何須此壽。此經部難。意言。既識非恆異熟。業不能持。爾應煖一業為能持。恆異熟故。煖更持識。若爾何壽為二能持。   (九右)豈得隨情(至)說名為壽者。有部責經部難不一定。成立自義。初責。後是故下成。初責中。初標數轉。或說下示轉相。謂敘三別。初二可知。第三又前已說下。又汝前已許識非業所持。何者。我言勿識非恆異熟。許之更致煖持識難故。既爾言如是。一許。一不許何如是轉變。故舊論曰。汝前已許。何所許。勿執諸識從始至終皆是果報。光寶釋義全非指南。按許與說梵音蓋相近。故檢新舊兩論。或許為說。此說彼許。然今許言為勝說亦許說義無有妨。   (九左)謂三界業(至)住時勢分。此下經部敘自宗。於中有二。初正敘。二因破勝論。有相亂故。論主於上第三(九右)取此經部住時勢分義。今亦如是。故絕有部重難。又次下別物為善者。歸本宗顯不取。正理破經部文。光師(三十左)致救最為允。而寶師不得論意。謂論主取有部。破光師救大非也(湛慧亦從寶)。   (十右)有謂有行(至)恆行不息。敘經部自宗中。此因破勝論。有勢分相亂故。舊論雲有人。十句論(三左)曰。行雲何此有二種。一念因。二作因。念因者。謂我和合。一實現比智行所生數習差別。是名念因。作因者。謂□癒潸岍唌慼歎w□□□榜□□餞櫸□饋□裀□縷□□□□□□□諑□□□糕□□□□吟□□□褸□□襛□□毼駕婇□□j□□□奪□□□□□□□□姈□□U埤□  彼體一故(至)無差別故。無障礙者。彼論(十一右)雲。二十四德皆無質礙問。彼行德作因。依極微子微。比智境。依孫微等現量境。故多物。何雲體一。解雲。從所依判多物。其一法上勢用。皆始終一體也。急緩至時者。光為三位非也。寶為二位為得。而亦分初後。猶未脫光誤。今雲。或急行。或緩行。約二別破。又應下約無障礙因破。光為正。寶約行一因非也。又光約因明門有其理。寶師約性相門。亦無有過。   (十右)為壽盡故(至)枉橫緣故者。大文第二傍論。此中分為二節。第一明壽盡死等差別。第二發智下明壽轉住。以成有橫死。第一中初問。施設下答。此有三。此初舉施設論四死文。婆沙第二十(十五右)標復次。施設論說有四種死。具舉指事宣說全文。今即取要。彼第四句曰。四非壽盡故。死亦非財盡故。如有一類有長壽業及多財業。彼於彼時雖財與壽二俱未盡。而遇惡緣非時死(已上施設論已下婆沙釋)作彼論者。顯有橫死。故作是說。佛雖財壽俱未盡故而般涅槃。然非橫死。邊際定力所成辨故。功德威勢未窮盡故。諸餘有情於命終位威勢窮盡。佛不如是。施設論本指事說遇惡緣非時而死。故今言不能避脫枉橫緣。是實本論意。問。唯財盡壽未盡。第二句何名死。答。雖有壽業。衣食等財緣盡。由之死故。   (十右終)又亦應言捨壽行故。二論主敘第四句中更可有此一因。如光師(三十一左)依婆沙解釋。實得此論婆沙意。正理破俱捨。光師返破。亦為允當。然寶疏(十九右)設穿說。為兩不全是亦不全非。而雲此論謂同橫緣。今雲甚非也。正理不約一片。全攝初句。故破此論。此論唯攝第四句非俱業盡。非謂同橫緣。故雲捨壽行故。此意示橫緣故指事上更加此一指事。故婆沙言然非橫死。豈以拙智得害巧智。   (十右)盡壽位中(至)俱盡故死。三通第三句妨。初牒妨難。故盡下通釋。初言壽盡位中。簡第二句福盡故死。光記二釋。後釋通妨為正。有理有教故。有理者。文中難通。義炳然故。有教者。舊論曰。若壽命已盡。福業盡。於死有何能。   (十左)發智論說(至)一起便住者。第二敘發智壽轉住相。成有非時死。故婆沙百五十一(八左)唱此本文而曰。問。何故作此論。答。欲止他宗顯己義故。謂譬喻者不許有非時命終。如契經說壽盡不可救。由此故知無非時死。準之可知。此中為四。此第一舉發智文。纏者正理如今。鮮本除糸作廛。發智現本及舊俱捨作界。並無妨。   (十左)彼言何義(至)後顯無障者。第二解發智隨相續轉一起便住。初一句問也。光記為句末雲責彼說意。寶疏為句首為問。其義終同也。然寶第二釋。發智中自釋者非也。彼無文故。若所依下。答有兩義。初論主解。後毘婆沙義。婆沙百五十一(九右)釋隨相續轉等有三說。今論主欲第二說自依身為相續順理。故取為自義。彼第一說災橫為相續。今雲毘婆沙師是也(近世此義婆沙無者非也)彼第一說雲。有說。災橫名為相續。謂生欲界不住無想滅盡等至。壽隨災機相續而轉(乃至)釋(九左)一起便住雲。隨因起已便相續住。不隨災橫違害而轉。言如起而住者。如言似未審。然說文曰。如若也。今訓若義通。不起已。若起而住故。舊論及正理並有如言。又正理十三(八左)除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言十字。餘全同今。彼眾賢師意。初顯有障文與初義不異唯具略異非別義。故除簡別言。然非也。婆沙釋相續有災橫自身他身三說。今初依第二說為所依自身。次依第一說為有障。其義大別。雖爾成中死並成。故舉之。   (十左)由此決定有非時死。第三結成非時死。以簡別經部等。   (十左)故契經說(至)輪王胎時者。第四證契經成發智。開為二。此初正證經得自體四句。此四句婆沙百五十一(十右)引經具釋。又瑜伽第五(七左)有此四句。大小通滿也。第一句中。初正示經。後論主加說。初中戲憤二天。光記依婆沙兩說。寶師不信婆沙。唯為上四空居。是同基沼景等師。今雲。光所依婆沙一相說。實通六天。故演祕主異基沼等。安立通六天義。實順正旨。具如別章。又應等者。論主加說。今約佛自涅槃。佛留三月。而涅槃時非他害故。若依正理十三(八左)曰。應說捨壽行者以不依他自捨命故。不盡舉故。且標以例準。第二句中。胎卵唯欲界故。人畜等是也。第三句。前二句餘也。第四句中。中有者。舊論及婆沙雲一切中有通三界。寶疏雲勝業感。豈中有勝業感。欲界一分者。上三句餘欲界。即下所列者是也。是等並皆定命住無自他橫害。佛所記□等者(【頭】此中事實指要鈔)已下六人皆是記□。故婆沙雲。佛所記者。如(【傍】一)殑耆羅。(【傍】二)殊底穡迦。(【傍】三)長者子嗢恆羅。(【傍】四)長者子達弭羅。(【傍】五)長者子治奢(【傍】冶乎今雲耶捨故【傍】六)勝織師子。(【傍】七)時縛迦(【傍】八)鳩摩羅等佛所記者。準彼時婆與鳩摩羅別人。雖文字異(【傍】縛與婆)而光(三十四左初行。三十五右五行)等同雲活命。其梵一必然。光寶為一人(未詳)又於時婆下。舊論及婆沙有等言為是也。正理如今。記別。鮮本。及正理作記別。別分別差別義。瑜伽六十四音釋雲。記別謂授當來成佛記。劫國名字等別也。妙經一如註三(六七右)雲。□子□。四教義集註中(六十九)雲。□應作□。分□也。分契也。字典雲。□。玉篇彼列切。音與分別之別同。又釋名。□別也。大書中央中破別之也。□。方別切。音筆。廣韻。分□也。一雲。分契也。皞按。□別音義同約差別義。謂記當來幾劫成佛故。是分限差別義。作□從竹非也。   (十一右)若爾何故(至)受生有情。後更引餘經。問答第四句具略。初難。後答。此初外人難。寶為正。光雲論主引經難非也。婆沙百五十一(十一右)有此問答。舍利子謂者。彼經雲。佛告舍利子。今佛呼彼雲舍利子。謂下佛答。故雲謂不雲言也。   傳說所餘(至)俱非可害者。後答為三。初舉傳說義。次難殺彼。後論主敘好解。此初也。此義百五十一(十二左)三說中。第三法救尊者義。論主不信故雲傳說。彼雲。有頂處自體非自所害。自地無聖道故。亦非他害。無上地邊世俗道故。   (十一左)豈不有頂(至)應名他害者。次難殺前義。如是應說(至)亦有如聲。後論主評敘好解。此婆沙三說中。第一師義。此有三。初正示。次外人難。後論主返責。初中有正釋舉例。例中有總標別釋。並可知。   (十二右)豈不經說(至)故經不說者。後舉難通中。初難。於此下答。此答中大有兩說。初住相不說義。後合說義。婆沙三十九(六右)有不說合說兩義。初不說中。有六復次。今彼第二相似無為由。第三復次二出。述記二末(初左)雲。俱捨二說。初雲除住。第二師說住異合說(寶科二十四左是也。光為三釋不也)初中有五。一示實意。二徵不說物。三釋。四然經下通伏難。何故有此難者。契經說有三有為之有為相。有為之起亦可了知。盡及住異亦可了知故(入論下(十一左)婆沙三十九(初右)並舉此經。)如是標三有為。釋住異故。此通妨。彼三十九(七左)出。五若法令下。正釋不說住由。有二由。初約厭怖。後據相亂。初中有二。初明三相可厭相。後正敘住相不說。初中有法譬合。法中有總別兩說。傳說言。表論主不信此喻。又無為下。婆沙第二相似無為復次。非第六墮在無為部中復次。以相亂是相似義故。又舊論雲復。   (十二左)有謂此經(至)四有為相。入論下(十一左)唯敘此一義。婆沙第二合說義。彼雲有說。舊俱捨(四(四左))雲有餘師執。準彼謂是情。謂妄計義。顯示論主不用。光師合上總為三釋非也。言黑耳吉祥者。大隨求陀羅尼雲黑耳吉祥天。婆沙說。如示室利與黑耳俱舊論曰。如吉祥王位與災橫相應。為令他於中不生愛著。舊譯雲功德天黑闇天。如北本涅槃十二(八丁【傍】會疏第十七)又第七卷喻生死善惡。釋摩訶衍論六(十三右【傍】開二十六(十左))以二喻染淨齊等。大日經疏五(二十六)黑耳雲黑夜神探玄記第五雲闇夜神。大日義釋四(四一左)雲。吉祥天女。舊譯雲功德天女。四卷金光明經雲功德天女品。新譯雲大吉祥天女品(【頭】京都三條通檀王法輪寺有主夜神守盜難。是日本最初示現之地也。則施御影。古花嚴五十二(八左)五十三知識隨一也。梵雲婆娑婆陀夜天。探玄十九(三十一左)新花嚴六十八(十四左之二十四左)名婆珊婆演底主夜神。形貌化儀廣說。大疏抄六十八(二十七左)云云)千手觀音二十八部眾(定深記)釋雲。室利有二義。一功德。二吉祥。由此曇無讖。及伽梵達磨。阿地瞿多等三藏諸師。同雲功德天。餘諸三藏翻為吉祥。如文殊室利。或雲妙吉祥。或雲妙德。今雲。光師雲舊家誤者非也。又有別體功德天。大佛頂儀軌云爾時功德天女。大辨財天女。吉祥天女。嘉祥疏中雲吉祥天女。及功德天。   (十三右)頌曰此有(至)八一有能。初句答初問示體。後句答後問通難。正理十三(十二右)曰。此中有言兼顯定義。意顯此有惟四非餘。   顯宗七(十七右)全同(寶二十五左引)此有言正表本隨能所有故。生生等者。光(三十九右)兩釋。初生大生故。後大生之生故。並屬主釋。但主客異。今雲。後釋為勝。準得(【傍】論第四(二十右))之法得法之得故名法得。不目得法故。又準下論生本生。後釋為是。   (十三右)諸行有為(至)由四隨相。釋初句中。初釋此字。次釋生生等。後示由相成有為。此其第三也。若不由相何成有為。故諸行由本相成有為。本相亦是有為。當由四隨相。不爾不成本相是有為。故此中舉本相為例顯隨相。故舊論曰。由諸法有本相。故成有為。本相亦(【傍】例前之辭)爾。由隨相故成有為。故立本相更有四隨相。然光(三八左)相乘故說者非也。寶疏本意為是。而設二義。第二非。今非得名所以故。   (十三右)無斯過失(至)無窮失者。婆沙三十九(四左)三說中。第三評家義。彼雲。問。何故生能生八法。生生唯生生耶。答。法性爾故。不應為難。如雞犬等有生八子有生一子。豈應為難。   (十三左)經部師說(至)證體實有者。自下第二敘經部義。已下一段。光記無細科。寶疏分節未善(【頭】光雲廣抉擇非也。非抉擇頌義故)今分科雲。此一段大有五節。第一總破有部實有。第二若爾何故下。廣述經意破彼執(【頭】經部有本末。本經部諸有為相是不相應而行蘊攝。明世同大乘。生住異三相有現在法上。滅相在過去法上。然經部計通離識不離識。與大乘不同。如義燈三(初右)釋。又未經部雖論俱生同大乘及本計。明世異本經部而同有部。謂生用未來。三相用現在。如樞要上末(二十二左))第三(十四右七目)諸行相續下。敘己宗。第四(十五左六目)雲何所相下廣抉擇。第五(十七左四目)故依相續下結成自宗義。第一可知。第二中有四。一有部引經難。二經部調責。三有部問實義。四經部示實義。此亦有三。一示有為之相文意。先舉所破執。次世尊下示能破意。後故作下合文。二(十四右二目)非顯諸行下示可了知文意。先標非剎那三相。次由一下釋其所以。後故彼下合文。三然經重說下示有為重說意。先示自意。後遮他避執。第三中有六。初正敘自相續四相。二世尊下引經。證相續四相。三故說下自頌前義。四復有下引先師頌。明自相續義。五又有下引先輩頌。破有部有住相。初先引。後結正。六由斯下敘有部本論亦順相續義為二。初示順先標順。次故彼下舉文。後非生下述文意遮執。二雖發智下會違。此有兩義。第一約相續。此有二。先舉文。後通也。第二又一下據剎那前後會。此有五。一總標。二徵。三別釋。四於前下通伏難釋異差別為三。一正通妨。二彼差下徵。三謂金下釋釋中初約金剛等所造。次準成大種。後總約餘諸行通妨。五若爾下問答抉擇。初有部問。後經部答。此答中有二。初正答難。二然經下略述經意遮實有。第四中大有二。初對有部抉擇。後雖餘部下(十七右終)破正量部。初中有六。初有部難。二如何下經部返責。此有三。初約喻。次合法。後雖了下辨能所相不即不離。三若離下有部問非理。四一法下經部示非理相。五此離下有部通釋。六且應下經部廣破。大為二。初破未來生用。後又住下破現在三用。此有二。初正破前義。二諸說下破別師住等三用不同。初中有二。初審定。後若時下破。第二破別師解中有二。初總破不同。後若言下別破一剎那解釋。此有二。先牒彼所立。後汝今下廣破。此有三。初難破體用鉏鋙。二若住下破強弱救。三若言下破生相例救。先牒救。後生應下破。此有四。初引例不齊破。二又誰下徵住用。責異滅不先。三又住下異滅無用破。四又應下別破異相有二。先將破異許生滅。後異於下正破有三。一總破。後所以下示進退不成相。三故說下自造頌破。第二破正量部有二。初破色法有二緣。後破心法依一緣。此有三。一牒彼所立。二應滅下審定。三是則下破。   (十三左)若爾何故(至)亦可了知。舊論四(五左)雲。有為法者。若生可知。及滅住異可知。此難意雖無現比有教量。光記第六轉及了知言釋成。寶唯約第六轉。今雲。以了知言成義。色等有為可了知。對彼雲亦了知。故不引三有為之有為相。及答中約了知故。不依第六轉也。況第六轉言下(十八右)別有諍。然寶疏引有為之相經釋非也。又解。準舊論第六轉成義也。   (十三左)薄伽梵說義是所依。涅槃經第六四依品雲。諸比丘當依四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章安疏六(三十七左)雲。中阿含。法了義及義智次第。故正理十四(十五左)曰。經又言。依義不依於文(寶五(三八左)引)然稽古雲。增一二十曰。義者解經之原也者迂曲也。有人約文義能所詮等(云云)門別也。   (十四右)顯行相續(至)及緣生生者。顯色等諸行體是有為。說初有為言。亦為顯彼色等行體是緣生性說下之有為相。及言。一體上兩義差別非體相違。經部意。之言同體聲。為顯諸行體是有為之能相有為相。故雲有為之有為相。此有三相。約帶數雲三。   (十四右)非顯諸行(至)具有三相。三相下。舊論曰是實有物。有部三相體實有故。於一剎那具存。故破剎那即實有遮經部宗相續分位假立故。必前後。   (十四右)然經重說(至)表善非善。是釋後有為言意。此中令知能所及表能所各別。意雲。此相表顯所相法體是有為。故相言重著有為。此為表能所。若但言有為之相。此相言為表何。不令他知。故說有為相。令知表諸行體是有為。是為令知能所(【頭】問。重說文與上體是有為及緣生性文。實非相違。解雲。不相違。諸行體是有為故。上有為是也。彼有為法是緣生。緣生是三相也。下有為相是也。今重說唯示重意。上三有為之相亦義通也)問。言有為相何令知。答。能表相既如有為言。能相已有為故。知所相亦有為。有部不爾。表相是有為體雲有為相。上有為諸行有為。中間之別體依士。故正理十三(十七右)舉此文。隨釋及斥破。光記依彼釋為是。寶疏前言示三相體者非也。然唯識述記以此文為有部義非也。正理標經主言加破故(如童女等。光雲生善子。寶唯雲生善。蓋寬狹異也。演祕二末(初右)兩說。後如光。初雲。西方立法出逢童女。表有吉祥)。   (十四右)諸行相續(至)名為住異。正理十三(十八右)曰。彼經主朋上座宗。作如是說。而舉此文。光記(四一右)依彼。雲論主述經部宗者。豈有此論中非論主述。何不辨菽麥。正理惡論主朋經部如是。何以彼可科此。寶疏唯雲述經部宗。而亦非也。能述論主故應言經部述己宗。上雲經部師說故。故婆沙三十九(初左)曰。或有執。三有為相非一剎那。如譬喻者。彼作是說。若一剎那有三相者。則應一法一時亦生亦老亦滅。然無此理。互相違故。應說諸法初起名生。後盡名滅。中衰名老。又三十八(十三右)曰。或復有執。色等五蘊出胎時名生。相續時名住。衰變時名異。命終時名滅。如經部師。今住與住異別說。而義一也。謂若不說住乃不可說異。故雲此。下往往雲即。故但三相也。   (十四右)世尊依此(至)衰異壞滅者。此引雜含十一(四左)文。證相續義(【頭】雜含十一(四左)雲。彼善男子難陀覺諸受起。覺諸受住。覺諸受滅。正念而住。不令散亂。覺諸想起。覺諸想住。覺諸想滅。覺諸覺起。覺諸覺住。覺諸覺滅。正念而住。不令散亂。是名善男子難陀正念正智成就。此前說根境相應及知足而食等。是總說知諸法。而光寶。受是樂因等者非也。本行集經五十七(七左)曰。難陀比丘心解脫後。比丘未知而謗言。於世尊所客作求報。為天女修梵行。為此世尊集諸比丘讚難陀。雜事十一亦意同也。而光寶述說時緣。並臆說未視經本。致此誤也)經約四相。經部意但開合異耳。光記(四一左)二釋。初約同一相應。後約受與次第。並是鑿說之至。寶疏一類受為勝。約受一法相續說四相故。又光寶同說說經因緣。稽古破之。實可爾矣。   (十四左)故說頌言(至)異前後別者。經部自頌前義。故雲故說。舊論曰此中說偈。光寶三頌並皆為他頌。不順文義。與第二頌無別義。何可引同頌。此頌後二句明住異一相。為說住異而說第三句住。若四相何不次第。何更雲住異。後頌雖次第住異言顯三相。稽古。今雲有頌。舊論曰此中說偈可以見者。相當誤也。今復有頌。舊論雲復次偈曰故。   (十四左)復有頌者。引先師頌明自義。如前(七左)引先代軌範師。與前頌義不異。故雲復。他頌故雲有頌。然稽古三頌皆為自造非也。   (十四左)又有頌言者。引先師頌。破有部住相。與前頌義別雲又。他師造故雲有頌。   故彼論言(至)已生未滅。品類足第一(七右)曰。住雲何。謂令已生諸行不壞。已雲已生。約相續非剎那。   (十五右)雖發智論(至)住異謂老。第二(十三右)曰。一剎那中雲何起。答生。雲何盡。答無常。雲何住異。答老。彼雲一剎那。今雲一心。舊俱捨亦云一心。舊譯八犍度(發智異譯)第三(二左)亦云一心。蓋梵音義通。依之初義解一心言。為一眾同分相續心。後義約一剎那義。而就初後為假立。何故會違者。品類是世友造。發智亦爾。不可有牟盾故。然發智二(十二右)頌曰三相一剎那。若強會非論意。雖爾八犍度(初左)亦云一心中。不可妄疑也。此中亦雖釋住。為釋住異。故雲即彼。   又一一剎(至)還無名滅者。是通發智中別師義。故舊論雲復有別釋。前義約一期相續。是約剎那相續為異耳。問。此大段第二別釋。應非小科。故具問答。及略述經意。破別物生等。答。不爾。總結已約相續。故非大科。雖小科是一師義。故廣釋成。立義何妨。   (十五右)於前後念(至)非無差別者。通妨。初二句舉妨。下二句正通。舊論四(七右)曰。若爾有法生不異。此義雲何。雖復如此。不無別異。光記為善。   (十五右)速遲墮落。光兩釋。寶同後釋。今雲。後釋為勝。順現量故。符舊論四(七右)故。彼曰。強力擲。弱力擲。金剛等物久速落時。有差別故。   大種轉變差別義成者。上約所造金剛等。彼已成立。能造隨成。故雲義成。而光記從強言大等者非也。   (十五右)諸行相似(至)而見相似。是除前能所造餘心心所等諸行。寶疏雲餘諸行為得也。光記未詳也。舊論曰。諸有為法不由大差別異。雖復別異顯現相似。解雲。諸心心所有為。不由色法大種差別有別異。唯有微細異。雖有微細別。而現相似相。今文。無多差別者。按梵摩訶有大多勝三義。故翻多。   (十五左)若爾最後(至)無不遍失。此中聲先者。光記但作先。寶疏更釋義。雲住最後先並非也。鮮本作光。舊論曰光明。此難意前後差別名異。最後聲等無後念。故應無第三住異相。有部。一念三相實有具有無有不遍。經部。前後相續故有此難。此唯難異相。不難住相。寶疏及光後釋雲難二相非也。因前差別若爾言來故。若難住相答中言若有住何可成。問。前後後副前前為住相。今以無後念難。何可除住。今亦答中雲不說住為有為相。豈可雲不難。答。後後念副前前為住。今已雲最後。必有前念。何可難住。如異相前後相望故。此最後念無對望復後念。故異義不可成。答意汝未得契識名住異之深意。故致此難。此住異名顯不說別於異相之住為(地)有為相(天)。若住與異遙各別。若有此難。其義雲何。謂住之異。前後相續有住必有異。相續邊為住。前後差別邊為異。是故住與異定不相離。為顯示此旨。經說名住異相。光寶(云云)並皆非論意也。   角摰胡摰。集韻方容切。音封。牛名。領上肉犦然起(今音釋同)如橐駝。亦作封。前漢書西域傳。罽賓國出封牛。亦作峰。後漢順帝紀。疏勒國獻獅子封牛。註曰。封牛其領上肉隆起若封然。因以名之。即今之峰牛。胡玉篇雲。□榴□□逆□□□□□神□□□稃□□□□□□□□襒□□□夾□□  (十六右)此難不然(至)而不相違。此婆沙三十九(初左)有兩說曰。答作用時異故不相違。謂法生時生有作用。滅時老滅方有作用。體雖同時用有前後。一法生滅作用究竟名一剎那。或生滅住非一剎那。然一剎那具有三體。故說三相同一剎那。初解約用究竟解一剎那。後說約法體同時釋一剎那。而生用未來。住等三用現在。兩說不別也。   (十六左)諸說住等(至)剎那滅義者。此破現在三用中。上來破前義三用同時。已下破別師三用不同。別師故言諸說。舊論亦曰有餘人說。此師加生四相用皆不同時。而約四用究竟雲一剎那。前師用究竟為一剎那生時現時別。勿相亂。   (十七右)異謂前後性相轉變。舊論曰。老謂前後不同及變異。此示退不成。自下示進不成。即顯非即非離。   (十七右)故說頌言(至)立異終不成。此亦如前相續初名生頌。經部自造頌。破有部有別異相。舊論即雲此中說偈。光寶此已許自造。何前頌不爾。寶疏前法與異相望解即異。實為論意。光記(四七右)曰。異相時法。即是前住相時法異不成。此即進責若異相時法(此十七字古本有之。)異前住相時法。法即非一法。前法與後法相對全非論旨。問。若爾何論言前不雲此。答。經部自立前後異故言前法。是故上非即此法。思之。義燈三(六右)曰。若所異法即前住所住者。異義不成。非前所住者。即非一法。此亦如光。約法與法非也。   (十七右)雖餘部說(至)不應正理者。正量部。法上部。賢冑部。犢子部。密林山部。此五部並立色法一期相續如鈴鐸等。心心所剎那滅。如宗輪論(七十八左)二十論疏上(四右)下(三十八右)述記七末(三十二左)等。   (十七左)何不俱生。俱言光寶牒如是。寶無釋。光至作釋以頓釋。頌疏引論作頓。有人云。順光解釋及長行作頓為勝。今雲。光師等牒如今。解釋為頓以皆頓起釋一切俱。故舊論長行作俱起。由是今本為正。   (十八右)又第六轉(至)色之色言者。此能所破大乘爾。成唯識第二(初右)曰。非第六聲便表異體。色心之體即色心故。基疏二末(四左)曰。彼(【傍】有部)立量雲之。有為相言別有體。有第六囀言故。如天授之衣。祠授之缽。今為作不定(異品一分)過。(【頭】由此有部許同體第六。近世人不許者違理教。)又如世言色心之體非離色心而別有體。返成生等非離於法有體亦然。謂立量言。第六囀言所目諸法非定別體。第六囀故。如色心之體識之了別等。   (十八左)如世間說(至)石子之體。光記兩釋。初約能所簡。後就體有無。今雲。此同體第六喻。必是無別體。而屬主聲必有通別能所簡。是一法兩義非乖角別。   (十九右)名謂作想者。名者。正理十四(十三左)曰。此中名者。隨歸赴。如如語聲之所歸赴如是如是。於自性中名皆隨遂呼召於彼。(顯宗八(六右)全同)婆沙十四(十五右)說隨召合三義曰。隨者如其所作即往相應。召者為此義立如求便應。合者隨造頌轉令與義會。舊婆沙十一(四右)曰。名者亦名隨。亦名求。亦名合(子注曰。天竺名音中含此三義也。)隨者隨所作有如是名。求者以是名。求有此物應。復次求者四陰名求。以四陰能取諸界。能取諸趣。能取諸生。是故名求。合者於義於造相應故名合。光記依正理舉四義。名義者古本作召義為正。寶疏除召加趣義。依正理七十六釋隨歸等。各有少異。或隨自性。或隨音聲。或隨法作用。並具含義並取全備。作想者。梵雲僧若。光雲因伽反。若因嘉反成耶。寶疏雲因阿反。又音耶。然寶疏古本作日阿反。準彼光因恐日誤。應日伽反音惹。是簡入聲。故廣韻又人者切。音惹(頌疏冠注引光寶並因作自非也)正理十三(十二左)曰。想謂於法分別取著。共(【傍】共立契約義)所安立字所發想(【傍】作想義)即是眼耳瓶衣車等。如是想身即是名身(顯宗全同)入論下(十二右【傍】異名證)曰。名句文即是想章字之異目。舊論四(十一右)頌曰。名句。及字聚號言文總集。長行曰。名謂所立號。如色聲等。準正理字所發想。今依字於諸法共分別度量立為想。約能安立名想。所安立是名。從因(【傍】能安立因)名為想。而非總約想心所。但分別取著共所安立至極成就位為想也。光大三釋。初從因。次從果。後直為異目。第二中有境第七由第三轉別。今雲。初釋以作為想所作非也。一違綴文。(【傍】論雲作想故)二背正理。是字所發作之想故。第二從果義不順理。句文皆能發想故。如言字所發想。寶疏唯同此義並非也。後直異目義非也。今將釋得名所以約已得異名。何是可釋名。   如說色聲。此中如說言顯口中不相應。簡書分文字等。非證契經說也。   (十九右)句者謂章詮義究竟者。舊論以言釋句。不須章字。詩關睢疏曰。句古謂之言。秦漢以來眾儒各為訓詁。乃有句稱。句必聯字而言。句者局也。聯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故舊論用言。今雲章者。說文曰。樂竟為一章。從音從十。十數之終也。但用詮義終竟義。全非篇章之章。天竺之風不別立章篇等。故彼但四句成偈積偈為若干數。元瑜鈔雲。外典以數字為句。與章不同。此以詮義為句。與章相似。此意。章句雖長短詮義相似。故以章釋句。此釋非也。約篇章故。光記(五一左)約方俗別。似是而未善。以今非擬此方章句之章用但竟終義章故。寶疏約寬狹。是亦同元瑜。約篇章之章致和會非也。故光記。梵雲薄迦唐雲章。義林(一本(二十四)對疏一(四右))曰。梵縛迦此雲言(【傍】舊俱捨依此義雲言也)當中道所說句。義周圓故。梵雲缽刺迦羅。此雲章也。即一章一段以明諸義。此無所當。以此應知。今釋句之章唯詮義究竟。豈以篇章缽刺迦羅可致和會。   (十九右)如說諸行無常等章。是常談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等文也。是顯口聲不相應雲說。非欲證經說也。故雲如也。小乘出出曜經等。雜含二十二(初右)出。四十八(二十八)大乘北本會疏十三(二十九左(【頭】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等。雜含四十四(二十八右)帝釋說此偈。又二十二(初右)增一三十五(十九左)出。各語稍別。大乘涅槃經。摩耶經。又彌勒成佛經(八右)曰。讚過去佛清涼甘露無常之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本有今無。論終真諦釋有)。   或能辨了(至)此章稱句。前總釋。下別釋。於句詮種種差別。所以別釋(光約聲明不可)舊論四(十一右)曰。若由此言事得時相應差別顯現(【傍】當辨了言)此言稱句。如偈言善友一時遇。對體雲業用。舊雲事是事業。寶疏舉善力二法釋為是。有人(【傍】指要)寶疏善力分業與用者大非也。得與德通。內得於心雲德。業發於外雲業用。時者詮剎那一期等時節。相應是詮相順。引偈中遇當相應。一時當時。善友當業用德二。差別者對自相。寶後釋為是。正理七十六(初左【傍】光二十七(十七右)引。寶二十七(十六右)引)曰辨所詮義。說之為句。即是辨了法差別義。光記(五一左)三釋。初釋以時為助。並相應差別義皆非也。第二釋業用為二。相應差別為相違釋。並是非也。第三釋非準可擇也。若依大乘諸論(【傍】顯揚十二(二左))約因及約共立亦有之。   (十九右)文者謂字(至)壹伊等字者。舊論曰。字謂無義文。婆沙十四(十七右)曰。如世尊說。文即是字。釋曰。巧便顯了故名為文。此即是字無轉盡故(【頭】問。何故諸論名句文次不順不逆耶。解雲。名句二為顯示依文顯義故。以字為最後。若列文名句恐謂名句離文不依彼其文是有。故名文名義即是也)顯宗論八(六右)曰。文者謂能有所彰顯。依此由此。彼彰顯故。此即是字。謂令繫念無有忘失。或復由此之所住(正理作任)持。令無疑惑。或能持彼。轉寄於餘。故有說言。如靜慮者方便境相與靜慮中所覺了境而為梯鄧。   文於名句及義亦爾(正理十四(十三左)全同)據文與名句為所依能表彰二雲彰。亦就與名句為所由令彼名句顯了義雲顯。是故雲依此由此。引證中雲名句及義(光但雲能顯彼二未可也)據實於阿阿等有其三名。約表彰名句二名文。依令義顯了名顯。依自不改義稱字。正理以同體故以彰釋文。故五蘊論(七右)曰。文身謂諸字為性。以能表彰前二種故。亦名為顯。由與名句為所依止顯了義故。亦名為字。非差別門。所變易故。對法二(三左)曰。此雲文者。能彰彼二故。此又名顯。能顯義故。此復名字。無異轉故。兩種亦名。對法又名復名思惟。基疏(二未(二十一左))依之作釋明白。正理七十六(初左)曰。文謂不能親自於義。但與名句為詮義依。(【傍】顯宗三十七(四右)同之。寶二十七(十一右)作證非也)問。前婆沙無轉盡故者雲何。答。無改轉亦無盡期故。無改轉義。對法論二(三左)雲。此復名字。無異轉故。所以者何。如眼名眼。異此名外。更有照了導等異名改轉。由彼(【傍】彼多名)同顯此想故。非□□駭飯穛□郥□□菠襆□□□菠□□□□□兣§□尨□□□貥□§□尨□□□犖偨o|□□簾該□□始□鶠情慼撚滿慼慼撓R□□□□□湤蕁□糾|□□□□□□諍犖書兣§□□熥□□□懣□□□□‥□□□□始□兣¥縑慼憚c□□□犖糾‥□耬□□不鶔D□復書懣¥□□□□復兣§□□E□蝦□崥砥慼慝入□數□邦□糾¥□□□□耬□□兣‥□□瀩怦□訌討□¥□輵`|奸□□窗L芨□譣|薤□懣|薤□□§□□艨珨芥□熒□□□□耙□□□□□懣¥嚏慼撳活慼慼慼撩蔬N譯□□襛□□□□¥□漦屎邐□□芥醋□¥□□□□□□滿慼慼撥邵諢慼慼慼慝詳□□□□齰^c□滿敷漶慼慼慰D□□該□韣|□□警□□□‥□該□□□c□□□鰣□韣‥□蘤□□□□□胥襛□□|□□蠃p□|□□□鶠播4芋慼慼慼慼敵央慼慰D□□□J□□詡齤譥□□□驦諢□□韱□□□詡齣‥□□□驤譥□兣¥□□懦詣|□譥□蠿捐崹獢鶔D拉G□□貥□□粵芯□物□□□□□□□□□|□□□□□愧□峞槨N□|□□□□□□□懨□□齰^□□□邪‥芤□□□|薤□□□耤韣|楨芣§玩季¥□□諧□碥q芥□§□剝□□□芤□□□□□□¥ョ慼慝□便□□□奔□‥□齥□諢□□□驩□□兣|□□□§□□耙臥□□詳奔□‥□鋧□¥□蘩徇□□□□諢□□□□□韣¥□鋧□□□□¥□p岦懥檸‥□鶱活慼敷漶慼撲h□□□□□□韣□   (十九左)言總說者(至)溫遮界故者。界緣光寶同義。凡於界緣其別非一。或單合界緣。如根增上義伊地等。或合界緣所有義。如今總說是也。古今(云云)並皆不善。今為初涉圖雲。   T64011201.GIF   (嗢遮是界。三摩婆即界所有義。曳是依第七囀之聲。今界與界所有義合取。不同餘單唯界唯緣之法也。●者●●切●●●切。枳兩重反切。●●通用矣。全真梵語集雲。●●●此雲種種。花嚴音義一曰。質多此雲種種。多羅要鈔雲。毘質多羅是種種義。端嚴義。述記六末(七左)毘種種約極略。今依彼即不得成三木訖底也。)   (十九左)此中名身(至)迦佉伽等。此論意唯示身聚集義。於中為別三標名身等。不欲顯名身多名身別。然光記(五十四右初目)必以多名等為集。而問答婆沙為各據一義。是論中於名唯出色聲香三。句亦唯舉三句。文亦只示三言。故謂為多致此判。今雲。誤之甚。二名名二積故。是聚集義。何不名名身。若不爾名身。多名身中名身應除身言。寶疏(三七左五目)依理順婆沙。一名唯名。二名名身。三名已上多名身。如是為勝。而未得論意。汝論中名句文各唯示三數故。謂多初是三故不至四五等唯爾。今雲。若爾何不論標多名身者。今雲。論只說身聚集義。依之未集者唯呼名。聚集名身。未分別身中名身多身。又於名句文各舉三字句名。是譯者意也。故舊論(四(十一左))雲如色聲香味觸等。雲如迦佉伽伽餓等。於句全如今。又入論下(十二左)曰。文者即是□□□飯逆□□饐□奐詛□□j□□□□□□□楔理□槾□□□奏鈴□魯j□  (二十右)諸有執名(至)能詮定量。此中亦者。光意對經部自為正也。今文雲者亦。舊論曰此人亦故。寶疏以名亦聲甚非也。如是義名者。此名字。光(五五右)有三解。初九義方獸等為名。次義之名依主釋。後聲即為名。次由名亦準三解。皞雲。共約音聲直為瞿名。故約其體名即聲。以聲為即名故。故舊論第四句曰智者說瞿名。故是九義瞿名也。光第二釋為正。若依此瞿名詮九義。是即雖名是聲非有別名。故經部義成也(有人。寶意同光第一者非也)。   (二十右)為由語顯為由語生。此徵破前有部雲語發名。此顯與生異。約喻如光(五五右七目)釋。約自體如寶(四十右七目)釋。若依囀聲者。生第五所從。聲顯者第三具聲。由言亙三五具如匡補八囀中辨。若依因緣顯是增上緣。生謂因緣。又準例外道聲顯聲生計。寶疏(四十左初)舉正理能破。未反破何謂。今反破雲。我經部雖去來無自體而假立之。聲前後相續分位假立名句文。如汝依名等假立頌。又我宗聲前後相續。聞憶持生解。誰唯為最後。   (二十左)又父母等(至)立子等名。光記(五六右七目)約初後破俱。謂初生時名無。後父等立名故。此師釋非論意故。作釋中闕隨意言。是所以不得論旨。論旨以隨意言破。謂若名與義俱應初生時已與名俱起。既不爾父母隨意立求名。若不爾不可得隨意。舊論曰。雲何父隨意立子名。寶釋為勝。   (二十左)然世尊說(至)安布差別。大文第三。經部通經破實有為二。初釋。後破。初中分二。初舉經。後此於下通釋。於中有四。一標立。二聲即下示成頌之相。三由如下合釋經。四此頌下結。此經文雜含三十六(二十七右)曰。天子說偈問佛。何法為偈因。以何莊嚴偈。偈者何所依。何者為偈體。世尊說偈答曰。欲者是偈因。文字莊嚴偈。名偈所依。造作為偈體。小本雜含第八(二十左)曰。偈以欲為初。字為偈分段。偈依止於名。文章以為體。八犍度論一(十三左)曰。世尊亦說。頌是偈相。字是味相。名是(依【傍】恐衍)偈。造者偈體舊婆沙十一(五左)曰。如說欲是偈本。字即是味。偈依於名。造是偈體。發智論一(十左)曰。如世尊說。欲為頌本。文即是字。頌依於名。及造頌者。新婆沙十四(十七右)釋曰。此中欲者。是欲造頌欣喜愛樂。為頌本者。此欲是頌因集生緣。文即是字者。巧便顯了故名為文。此即是字。無轉盡故。此即顯示能顯頌文以字為體。頌依於名者。頌是假有依名而立。亦依文句。且說依名。此中依言如林依樹。及造頌者。思惟觀察作諸伽陀。名造頌者。頌依造者。如蛇依穴水依於泉乳依乳房。與依名異。今論雲生者猶造者。故舊婆沙釋第四句雲。造是偈體者。造者是造偈者。偈從造偈者生。如泉出水。偈從造者生故以為體。光記(五六左初目)得此意。釋及造頌文士。造釋生士釋者。然近世依光記。改論生字作士。以者為牒辭者誤也。問。經文但名為依。今何加文耶。答。取意舉之。婆沙亦依文句且說依名。依之佛餘處說。伽陀因謂。闡陀文字(正理十四(十五左)引。)然光記未得此意。釋文為頌文。曰及造頌文士。以但為名與士二種。此意生頌文人故言文生者。是豈論意。亦可。及言所顯但二種。文是頌文。本經中不說文。何可舉之。故舊俱捨(四(十三右))曰。世尊所說依名伽陀成。工製造伽陀。問。及文生者句何故來耶。答。有人云。同文故來。今雲不爾。兼為成假立。謂雖頌所依。彼生者是假故。又加文為次縱奪破。謂文字積集成名句頌等。且應有體。餘名句等無體如頌。   (二十一右)執有實物(至)便為無用。通經畢破實有。初總約喻破名句文實有。次或唯下別縱奪破。光記(五六左四目)約頌實有非也。寶疏為正。於大小乘頌為實有未是有矣。婆沙既雲頌假有故。   (二十一右)毘婆沙師(至)所能了故者。光寶並示名句文差別。光記(五八右)釋多名身設三解。前後大誤也。中約名多無失。然未明所由不答問。故寶疏破光三解甚為允當又破牒詞最為精密。以三字作一名言三字生名。若一字生中。多名身一字名三集。故言說三字時。然寶師判兩說(【傍】四十四右九目。西方下及四五左二目)異。初說依語法三已上名多。後說約位相倍。二名名名身。此二倍為四名多名身。依此義三名集猶是名身未得多名。今亦助解。西方依聲明法必三已上為多。初說依彼。若依內道受戒法。必四已上為多。後說依之。故婆沙百十六(四左)曰。四人已上為僧。三人不爾。又百二十四(初左)約五戒曰。受一名一分。受二名少分。受三受四名多分。具受五名滿分。此亦三已上名多義也。   (二十一右)此名身等(至)此皆應說。寶疏意。於名句文中分出體義門科為正。順前例故。光記為大段諸門分別大非也。   (二十一右)論曰(至)然不可說。此界繫門中。唯者簡無色界。亦者對欲色界。此兩說本婆沙(十五(二右)已下)說故。舊婆沙十一(八右)有說。名隨語處。此亦有兩說。有說。唯欲界初禪二地。有說。通四禪地。謂有而不可說。評曰不應作是說。前說者好(新婆沙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寧說無不應說有而不可說。以無用故。)有說。名隨人處。此亦有兩說。有說。欲色二界。有說通無色。謂有而不可說。評曰。不可作是說。如前說者好(新婆沙文言全同前也。如是新舊婆沙義不異。然寶疏誤見文科節。隨語隨身為一對雲評隨語者非也。深法師依現行婆沙文。謂於一論不可有隨語隨身二評。隨語下評實也。隨身下評唯評無色有名無名。非謂取隨身義。終成隨語唯二地義。然寶師加勢自義謬見者。是何謂耶。)問。此論舉兩說正不何。答。前說為善。本頌示之故。後說不取。對正說雲有說故。婆沙評家破之故。正理顯宗不舉故。又前說唯欲色界中。大有二義。謂隨身隨語。此中亦各有二。謂二地與五地。總有四義。一隨語二地。二隨語五地。三隨身二地。四隨身五地。故正理(光記六十右正理全文也。)意。隨語唯二地。以語由尋伺發。唯欲界初定繫故。隨彼語名等亦爾也。隨身繫義。身是色故通四禪。隨彼判繫名等通五地。而語唯欲界初定共許。問。此論總說何為是。答。雖正理並舉二不是非。於顯宗八(十三左)曰。雖有二說。然(【傍】隨語二地隨身五地中)初說善。依之局二地為正(【頭】法宗源上(二十左)隨語欲初定二地義為正云云。)光寶別立理評取隨語二地。會顯宗意。皞按。有部正宗。聲名句文四各有別體。雖由語發用。於上三禪何無體。不可必判隨所依聲界繫。既於名等有隨身隨語兩說。於上三禪必有名等。婆沙中並舉隨語隨身兩說。而無評家。唯各於其中。破有而不可說之義。雲以無用故。豈非為此耶(【頭】約隨語二地為正。依隨身五地為正。婆沙意以義門異取隨語隨身兩義。並不相違。但破有不可說之邊。光寶等未達論旨也)又下論曰。法無礙通依五地。謂欲界四靜慮。以於上地(【傍】無色)無名等故。詞無礙解唯依二地。謂欲界初靜慮。以於上地(【傍】第二定已上)無尋伺故。上地無色無名等故。顯彰五地有名等。詞無礙文亦例爾。故隨身繫義盡理。光寶會下論約能緣全不成釋。下論法無礙緣能詮法名句文身。詞無礙緣方言詞。如是皆約所緣故。義無礙緣所詮義通九地。然顯宗雲初說善者。且約名由語發有餘說。難雲。若爾何故正理七十六(四左)釋法無礙通五地雲。上地中無名身等故。彼不別緣下名等故。準彼約上三禪緣下名等。非雲通五地耶。若爾實名等唯二地。答。彼無色有二因。一自地無名等故。二亦不緣下名等故。故釋詞無礙。唯二地中雲上。諸地中無尋伺故。彼地必無自言語故(然近人。此論總說。正理。婆沙並舉兩說。是故兩是。義門別故。光寶偏隨語為正非也。今雲。汝不見顯宗返非也。)   (二十一左)又名身等(至)非所顯義。能說者成者。顯有情數攝所以。非所顯義者。顯不通非情數所以。所顯義通情非情。彼所顯。名等是能顯故。光記釋為是。惠暉非也。   (二十一左)又唯無覆無記性攝。唯言簡善不善。兼簡有覆。或唯但簡二。無覆言簡有覆。光記自性無記非四無記等。夫自性無記名攝一切有為無記。如正理三十六(五左)具如上辨。然光記(六二右二目)非四無記下。前釋上文脫。今依古本出之雲。攝非據所顯判性成就。故唯無記。問。何故名等不隨音聲通三性耶。解雲。作意故欲發彼語業。所以音聲隨發語心通於三性。非正作意引彼名等。故唯無記。故婆沙十五(二左)雲。問。名等為善為不善為無記。答。無記。非造業者故思起故。如四大種。問。准下論文。虛妄語等緣名身等處起。是即緣名起語。解雲。緣名之心據遠因等起。非據近因等起。若近因等起但緣音聲。不緣名等。如上所說至非得定等流者。此即第二明同分等。論曰。至類通二義者釋同分。文意可知。此顯同分通三界唯有情。唯無覆無記。通異熟等流。與三界相似法為因。故通三界。唯是有情不通非情如(已上二百一十八字)。   (二十一左)無想命根如前已辯。十四不想中。前段三。謂名句文。此頌中有九種。其餘唯有二。即此兩。前說外更無有別分別。故唯指前說。謂無想事論(二右)雲異熟。是五類門。既言異熟。無記不待言。又言居廣果唯色界繫。又雲彼有情中。中間想不起。是有情數門。命根具如第三二十二根中。彼(七右)唯有漏。又(八右)唯異熟。又(十二右)唯無記。又(十二右)通三界繫(【傍】又次上九右)又(十三右)唯修斷。又唯有情數如次上(九右)壽煖識能持。   (二十二右)何緣不說得等者。等取非得二定。問。等言無隔。何唯知非得二定。解雲。名。句。文。同分。無想。命根六有情已說。四相下說之。故今唯明得非得二定四種。得非得如論四(十四左)雲。一切有情無不成就非擇滅。有得必有非得。其二定次上(五右)無想定唯異生得。滅盡定唯聖者得。是並皆有情數理在絕言。   (二十二右)餘所未說隨應准知。得非得二定四相等義門差別。如前具說。應檢各自文處。 俱捨論法義卷第五(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六     豐山偶居沙門釋快道林常記   (一右)頌曰(至)許因唯六種。初三句列名。及與並言顯各體相違。而示合集義。第四句結總數。簡異餘部。故言許。此論一部顛末許言不表不信。故此頌顯宗亦同。此六列次。顯宗(八(十五右)【傍】寶初右引)說寬狹次。慧暉雲。因名即親。緣名即疏就名親故。先說因也。六因次第者。能作因體通七十五法寬故。先說第一。俱有因即七十二法次寬。說在第二。同類因通七十二法。與俱有因體等不通未來世狹俱有因。說在第三。相應因雖通三世即唯心王心所狹同類因。說在第四。遍行因就心心所中唯染者狹相應因。說在第五。異熟因若欲界即通五部。若遍行因即二部一分。據上八地。異熟因即唯修部。遍行因即二部一分狹遍行因。說在第六也(已上)發智第一(十一右)相應為初。能作為終。餘四如今。彼曰。相應。俱有。同類。遍行。異熟。能作次說。婆沙第十六(七左)妙音尊者甘露味論上(十六右)入阿毘達磨下(十三右)等並爾也。何故如是。答(云云)並作者意。   (一左)對法諸師(至)如是六種。寶疏舉正理。本出婆沙十六(八右)小乘經中無六因明說。於大乘有十卷楞伽。第三(十一右)雲。六因者。一當因。二相續因。三相因。四作因。五了因。六相待因。七卷(二十一左)(云云)。   (一左)論曰(至)無障住故。寶疏分科為是。然體有二種者。但是義門異。總想言體何是一切法。通七十五法故。若於有為中因果相望。自體不自因故除之。婆沙第二十(十八右)雲。問。此中何故不但說言雲何能作因答一切法。答。若作是說應自性與自性作能作因。問。若爾何故不作是說。雲何能作因。答一切法除其自性。答。若作是說應無為亦有能作因。無簡別故。問若爾何故不作是說。雲何能作因。答一切有為法除其自性。答。若作是說應無為法非能作因。問。今此初說並取無障與生力。何故所由但言無障住故。解雲。且約通總顯別途。故下(二右五目)此別通說。依之妙音甘露味論上(十七右)曰。雲何所作因(依依士立此名)一切諸法各各不相障。或生力他所許。今為簡餘特雲無障。故婆沙第二十(十七右)曰。有執能作因皆有作用取果與果。為止彼執顯能作因亦(著眼)有不能取果與果。但不為障亦立為因。   (一左)雖餘因性(至)總即別名。此通妨。謂通得名妨。故雲餘因性。然泰光寶並雲釋名非也。夫得名釋名有差別。釋名者如顯宗(【傍】寶三左九目引之)四釋是也。   (二右)有作是難(至)有親作力。寶疏釋難及通為善。神泰。光記並不為指南。   (二右)雖無障用而亦為因。此中亦言顯無障有力無力並取。   (二右)種等於身等。光記亦作身非也。鮮本。泰。寶。舊論並作芽為正。問。種於芽是親因。何為能作因。故舊論曰田等於芽。答。能作因通親疏。無有妨害。   (二右)有餘師說(至)有能生力。此婆沙二十(十七右)曰。復有執諸能作因皆有作用。取果與果。當彼義也。問。兩說中何為是。答。論主意在後說。何者。以婆沙略標而破。今舉難通釋廣辨故。亦既雲因。當有順益義。何一向無障。故標舉此義。   (二左)頌曰俱有(至)心於心隨轉。初二字標名。次三字釋俱有義。後二句敘相狀。同時為俱非無名有。俱即有。持業得名。與俱有法為因名俱有因依主釋。又此法與彼法同時俱有而為因名俱有因。亦俱有亦因。持業得名。互為果者。雜心論第二(十左)說亦如是。彼說當知。共有因展轉為因果。長行雲。若一時起展轉為果是共有因自分因異時共一果。共有因者諸行展轉力一時生。於婆沙無此義。但同一果義。故正理師彈之。更成立同一果。依此理顯宗改此頌言一果法。又第三句改作心心隨轉等。若約此論示法未足。故正理彈曰。此中所說因相太少。謂諸心隨轉及諸能相各應說互為俱有因故。由此理顯宗改之。今雲。此論一向無有疑難。   (二左)論曰(至)為俱有因。長行開為四。此初敘俱有因義釋初句。發智論一(十一右)曰。雲何俱有因。答。心與心所法為俱有因。心所法與心為俱有因。   心與隨心轉身業語業為俱有因(相反略之)心與隨心轉不相應行為俱有因。隨心轉不相應行與心為俱有因。復次俱生四大種展轉為俱有因。是謂俱有因。此亦示法未盡。甘露味論上(十六左)曰。雲何共有因。諸法各各相伴。心諸心數法因。諸心數法心因。復次共生四大共有因。造色。心不相應行。心心數法。不相應行因(已上)準此等文。於本論不言同一果。還言展轉言相伴。互為果順本論故。雖婆沙評家約同一果。而論主評家不為量故就互為果。由此理於入阿毘達磨(下(十三)左)並不可默止而說兩義。悟入尊者親見聞世親此說故。然眾賢論師偏婆沙評家為定量。緊破此論。廣如正理論十五(六左)說。由此理於顯宗論改作頌。如先舉。然眾賢又辨相應俱有二因差別時。正理十六(十五右)標有餘師。舉互為果義。是意懷猶預。於顯宗九(十左)不雲有餘師。互為果同一果並舉。蓋實謂互為果無失也。問。互為果同一果其相雲何。答。互為果如束蘆相互依住。如是有為法互為因互為果。同一果者。顯宗論九(初右)曰。若有為法同得一果。可得說此為俱有因。由助彼力得一果故。如四大共同生一造色。或如束蘆共依持一物。次下論(四左終)三杖相依住。眾異類法共同生一果。故名俱有因。是為二別相。今難同一果雲。若爾是和集因。何(【傍】為俱有法之因。或與彼法俱時有而為因故名俱有因。必於同時因果應立此也)可名俱有因。復違本論說。彼說。心與心所為因。心所與心為因。乃至廣說。互為果故互有能所與。若唯一果何如是。亦展轉言無用。亦心於心所唯一心王無有多法。何有和集共同義。亦汝言互為因。若爾是應互為果。由此論主為互為果。順理會本論。故大乘宗(【傍】唯識第二(十七左)等)亦是互為果義。正理師難如光記救釋反破。然寶師二論並約因明。俱顯一分兩俱不成過。於正理更加不定失。而判為牛角無優劣。然正理破之非也。彼意雲。若約因明量雲。除四大餘一切有為法隨應俱有因。互為果故。如四大。如無為法。此因不遍有法法與隨相。故是一分兩俱不成。若依正理師。改因言同一果故宗喻如上。此因亦不遍有法法與隨相。故過失同前。此理若有。而雲通異品。辨不定失。誤之甚矣。次取變礙色例成立。若約因明者。何以彼例得遮因明過。故寶疏釋並非也。光師約性相取彼例似是。然未盡善。無表有變礙義具如論第一(十右)問答抉擇。有人(【傍】高野山高嚴義)雲。婆沙十六(十六右)心與心所展轉為因。及(十八右)四大互為因。是互為果義相。依之婆沙有部存二義。故入論雙舉兩說者。今雲不爾。婆沙十六(十五左)辨二因差中雲。伴侶義是相應因。同一果義是俱有因。又(十九右)有對造色與有對造色為俱有因不問答中。評家以同一果為俱有因義。成有對造色與有對造色無俱有因義。何婆沙雲有互為果義。又正理。顯宗常談展轉互為因。而偏立同一果義故。又婆沙十六(十七右)雲。評曰心與隨心轉身語業展轉為俱有因。所以者何。同一果故辨一事故。又十七(十一右)雲。問。何故名俱有因。俱有是何義。答。不相離義是俱有義。同一果義是俱有義相隨順義是俱有義。如是中全無互為果。又正理十五(十四右)雲。又對法者不許俱生互為果法。   (二左)其相雲何(至)則俱有因。二示俱有因相狀釋下兩句(寶科為勝。正理雲因相故。光師指體者約根者體也。不好)初徵。後釋。釋中初正示。後一句結。此且舉三類例餘。如前所引論示法。此中初四大一類舉自類相望准顯餘一切。後二類說異類以影彰餘異類。然於頌文為顯能所因果別點於言。長行為顯互為因果置與言。是相違義言與非為與義。次下雲更互。故舊論曰。心於隨心法。隨心法於心。有為相於有為法。有為法於有為相(已上)不同發智論為與故言與。結中是則者。則言意簡一果義。故正理亦爾。顯宗約一果而亦同之。結雲是則俱有因。彼簡互為果。   (二左)由互為果(至)如其所應。三就所立義示體。意若由同一果不攝有為盡。光記雲結非也。婆沙十七(十一右)雲。問。俱有因以何為自性。答。一切有為。舊論曰。若立如此義一切有為如理皆成。光記釋所應示五類。未大足何。   (二左)法與隨相(至)此中應辨。四辨因果寬狹通妨。初二句舉妨難。然法下通。下一句明攝在難雲。法與隨相非互為果應非俱有因所攝。何雲遍攝。通雲。然法望隨相為俱有因。故依此義。此俱有因中應辨攝。初與相違義。次下為與義各別。舊論曰。俱有為因若離更互為果。謂法於隨相為俱有因。隨相於法則非。應攝如此義(已上)辯與辨通。具義也。光寶並未得論旨。如光出有部互為果為俱有因過。此中應辨句勸通釋於彼。圓暉依之。是迷之甚。婆沙中有部於何立互為果義。復若破互為果為論主據何義。若言破置顯依經部。此義不然。以不舉經部故。寶疏辨差別者似得。而此中應辨句入下甚非也。辨所攝句故。有人引正理論十五(六左)彼應更辨文。加勢光記屬上。今雲。彼正理全非例。破此論主結辨釋文故。彼曰(【傍】光師迷此文雲出有部失歟)又不可說唯互為果為俱有因。法與隨相非互為果。然為因故。彼應更辨。今辨具義。天地殊別。   (三右)頌曰由時果善等。泰寶兩師並等言通時非也。違理違文。違理者。時言通攝生等。以時是總名故。更有何所等。違文者。長行唯牒由時故。光師等不通時者為正。問。若爾果言亦攝一切。何更言等。答。雖總攝。而於果中有別名一果。今標別果。故更等之。問。舊論長行但牒果而釋三果。今何加牒等。答。今隨義加等。舊論直舉頌並無妨。   (三左)由此十因名心隨轉。但據大位非必具十。如三性者不可俱故。無漏隨轉無異熟果故。故婆沙十六(十九右)雲。此十多少根蘊當辨。   (三左)此中心王(至)知說有餘。上來三節中第一釋頌訖。自下第二指法明俱有因。此中初敘俱有因多少。後辨俱有法因非因差別。此則初也。此中初敘正義。後舉異說破。於中有四。初舉異說。二破以違宗失。三有說以不誦通。四毘婆沙師正於餘師誦文。是依婆沙。彼十六(十七右)曰。問。何等隨心轉不相應行與心展轉為因耶。答(【傍】第一)心心所法及隨心轉身語業生老住無常與心展轉為因(【傍】第二)此中有說。心與自生老住無常為俱有因唯(【傍】大相為因時)自生住與心為俱有因非老無常。以能增益說名為因故。老與無常衰滅法。故不名為因(【傍】第三)有說。心與自生老住無常為俱有因。自生老住無常與心為俱有因。皆互相助辨一事故(【傍】第四)有說。心與心心所法及隨心轉身語業生老住無常為俱有因。惟心生老住無常與心為俱有因(此第四說今論有說)評曰應作是說。心與心心所法及隨心轉身語業生老住無常展轉為俱有因(此評家同第一說。今正義是也)雲何知然。品類足說(第六之四左)雲何心俱有因法。謂一切心所法。道俱有戒。定俱有戒。及心彼諸法生老住無常。問(【傍】第四說致此難)若爾品類足(第十三(五右))說復雲何通。如說或有苦諦以有身見為因非與有身見為因。謂除過去現在見苦所斷隨眠及彼相應苦諦。除過去現在見集所斷遍行隨眠及彼相應苦諦。除未來有身見相應苦諦。除未來有身見生老住無常諸餘染污苦諦(依之今論雲有餘師不誦及彼相應法)答。品類足應作是說。除過去現在見苦所斷隨眠及彼相應俱有等(加解三字也)苦諦除過去現在見集所斷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加解俱有二字)苦諦。除未來有身見相應苦諦。除未來有身見及彼相應法(加解五字)生老住無常諸餘染污苦諦。應作是說。而不說者當知彼是有餘之說(已上。依此文雲迦濕彌羅等也)準婆沙問答。品類足初節中俱有等三字。第二節俱有二字。第四節及彼相應法五字。於源本無之。然迦濕彌羅諸師準第六卷(四左)俱有因文。常作如是誦。故西國梵本多有彼增加。今論亦以彼責有說。理決定故。現行品類足亦全如加增。故今言彼文必應作如是誦。必應言源本無之分明也。或應下設不作如是誦。準第六卷(四左)俱有因文。知是文略義無不足。何有說唯依一略文立為唯十四(依此觀之。舊眾事分蓋梵本異不強文錯)問。今論何以彼第六文不破耶。答。於此文有彼有說疑。故特舉之以抉擇而破彼也。除未來等。舊眾事分論第九(十六左)曰。除身見生住異滅及彼相應法生住異滅。見與相應四相所依白雪矣。彼文必等。舊俱捨曰彼師。其義穩暢。今論意汝彼文必應作如是及彼相應法誦。其義不異也。   (四右)諸由俱有(至)或俱生故。自下二辨俱有法是因非因。即二句分別。初標二句。謂諸下釋第二句。初列法。二如是下釋義有三。初標立。二所由。三別通得妨。此中由俱有因故成因者。夫因者廣通六因。諸有為法隨應皆是因果法。於中如法與四相由俱有因以成自因義。如下八對法非由俱有因以成因。由餘同類因等以成自因義。由故聲是第五轉也。上因言是能成俱有因。下因字所成自因。然麟雲。上因字是因由所以之因。下因字是因緣之因。謂若由俱有之理得成因者。必是同時故言必是俱有者。誤之甚矣。八對中。第一對本法由隨相不生住異滅故。第二對此本法之隨相自類相對無俱有非俱有因。隨相唯相一法故。如論第五(十三右)說。第三對次上說隨轉法體中除隨相。彼諸隨相不能相於心故。第四對此諸隨相自類相對亦如第二對。第五對質礙造色各其體極微各別不藉彼力。故非俱有因。婆沙十六(十九右)曰。問。有對造色與有對造色為俱有因不。答。無。有說亦有。如眼根等有多極微俱生展轉為俱有因。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所以者何。同一果義是俱有因義。彼非同一果故。第六對散七支無表同類相望非俱有因。無一果等義故。定道戒隨心轉餘雲少分。第七對雖四大共造所造色。各極微各別非一果等。謂水大造水色不造火等色故。第八對雖俱生法俱得似俱有因。而亦有前後以不定故。非必一果等故除之。通妨文此故來。光為正。寶釋(十五右九目)又加非定俱行。即俱生得可或前後。前得可後等者。誤之甚矣。何者今總約類分別以非得中俱起為因餘非也。於得中不定故不俱有因。得一法中有三別。謂前後俱故三箇或。然令前可後等。實是狂心也。又前(【傍】十四左終)四對法無一果等。極難解等者。今按有何難解。此論雲一果。舊論曰同功力果。顯宗九(初右)曰。由助彼力得一果故。如三杖相依住同功力故持一物。又證正理文非也。彼以五因釋心隨相非心俱有因。此多非彼果故因外更說非一果因。何多非彼果故因令同此非一果。麟雲。此即通前七對無一果義。第八得與所得以不定故。論別明之。又上八對於十因。前之四對第六對皆具七因。但無果等三。第五一對有時等四。無善等三及果等三。如色聲通三性。香等唯無記故。第七對亦爾。第八得與所得雖有同性然時不定。由此或前或後偶然相濫故。   (四左)互影同時。鮮本泰寶作芽為勝。舊論作□。是互異字。按寫人誤牙作□。□互字今文終成互。論第十(六左)有部同時因果喻雲。如影與芽豈非俱有。光記作形不可也。雖形影亦同時。如論一(十左)影依樹。而不順今文。   (四左)善因明者。舊論(四(十七左))曰。了別因果人。按舊論為善。明言寫誤也。順此定為因彼定為果故。若不爾何不雲宗因。而上總說因果相。俱有下別敘俱有因。光寶等隨現論因明文。而解釋並皆非也。   (五右)令彼三杖。彼光寶作後。而今本為正。光古本如今作彼。舊論作此。義終不異也。   (五右)頌曰同類因。釋名。寶疏依此長行依主為勝。今雲不爾。自體已有同類義。故頌但雲相似。若如所言頌示所似法耳。豈有此理。故持業為正。如次下(十左)遍行因文雲。遍行因者。謂前已生遍行諸法。與後同時染污諸法為遍行因。可思之。   (五右)謂善五蘊(至)皆不為因者。此中唯於無記有四異說。無記五蘊中。四蘊互因全無有諍。但色與四蘊相望有異說。第一說色心互為同類因。與第四說相返。第二說四蘊勝色劣。勝非劣因。劣為勝因。勝劣相對。色是心因。非心為色因。色為心因。以勝為劣因故。心非色因。第三說心勢力強故為色同類因。色勢力劣故非四蘊因。後三說雖有少異唯色與心差別。故舊論唯舉一有餘師。彼雲。色是無記。於五蘊中四蘊非色同類因。餘師說如是。問。婆沙。正理。顯宗(並)此論並有四說無評取。何為是。答。明顯示正否。何者如是。謂正釋頌本相似。次雲有餘更無評說。前說為正誰疑。故正顯俱文勢如是。由此理雜心第二(十四左)妙音甘露味論上(十六左)並唯舉初師說。然光記第四師為正。其誤說如寶疏彈。故如圓暉於此依寶師。又定賓師判談為是。指要文引。寶師染污攝有覆者依婆沙。彼十八(二左)雲染污五蘊無覆無記五蘊故。若發智。雜心。甘露等諸論約善不善無記。今依婆沙故。   (五左)又一身中(至)十位為因。婆沙十八(初右)有五說及一評家。第一說唯凝位與凝位。非與餘位阿部等及餘身。第二與同位異位非與異身。第三此身凝位與此身凝位餘身凝。唯與同位非與異位。第四此身凝位與此身十位餘身十位為因。總非自他前位。第五說非與自前位為因(此同第四)與餘身前位為因。(此異第四也)評家義此身餘十位各互為因。前後亦互為因。此論同第五說。故自身中雲除前位。餘身中雲若。又但言一一不雲除前。正理十六(一左)破此義雲。若爾最初羯剌藍色應無有因。最後老色應無有果故。理不爾。而舉評家意雲。有師言。前生十位一一皆與後生十位各自類色為同類因(顯宗第九(十左)全同)光師二釋。初為當不正義後解同評家。寶疏亦令同評家。今雲。反破正理破雲。豈令初位色必有此同類因及果。亦有餘因果故。此論非評家為是。故光寶非也。   (五左)若不許色(至)因增上等。正理雲譬喻者。婆沙十七(十九右)雲外國諸師。蓋譬喻者亦居外國故。故婆沙百三十一(十三左)言西方諸師譬喻論者。不可局定。本論者。發智十三(十四左)曰。過去大種與未來大種為機緣答。因增上。未來大種與未來大種為機緣。答。因增上。今舉初等後。問。譬喻者以違發智寧可為苦勞。答。實然。故婆沙十七(十九右)以此文難。彼答雲。我於他論何事須通。若必須通應作是說云云。如正理論說。(【傍】寶引十九右九行)作遠近增上緣通。問。若爾此論何故特以發智可責彼。答。且順婆沙故。   (六右)唯諸前生(至)生未生法。舊論(四(十九左))曰。前已生於後法已生及未生。正理(十六(二右))曰。唯前生與後相似生未生法為同類因。是謂圓滿同類因。唯說前生與後生果為同類因(【傍】闕未來無未生言故)於義便闕。不說與未來為同類因故。唯說過去與未來現在為同類因等。於義亦闕。不說過去有因果故。若如前說通攝本論所說。前生與後生法。及說過去為現未因。現在但為未來因義。未來何故無同類因。彼無前後次第故。雜心論二(十二右)頌曰。前生與後生亦說彼未生。長行雲。前生與後生者。謂過去前生於過去後生及現在自分因。亦說彼未生。未生者謂未來。如是前生後生因當知過去現在於未來自分因。未來於未來無自分因無前後故(已上)據此等文寶疏(【傍】二十右九目。於現在未來雲不生法全無諸論。麟記似寶非也)妄解當簡擇矣。今以過現為已生未來為未生故。   (六右)如發智論(至)因故成因。發智一(十一右)曰。雲何同類因。答。前生善根與後生自界善根及相應法為同類因。婆沙十七(十一右)牒釋亦爾。鮮本俱捨全同彼。今論自界言上下。為字脫落。故成因三字為剩。然不可妄改。舊俱捨同之。彼雲。前已生前根於後生善根及與彼相應法。於自部自界。由同類因成因。蓋鮮本後人依發智改之。梵本如今。今舊同爾故。而梵本錯矣實如發智好焉。   (六右)如是過去(至)皆應廣說。論主依發智約三世辨前後因果。指發智前後故雲如是。二世者過去現在。過去對過去自世前後。對現在自他世前後。過去對未來。現在對未來。亦自他。等者等不善無記。亦等諸相應法。問。此文豈非發智要略。故彼雲。過去善根與未來現在自界善根及相應法。為同類因。現在善根與未來自界善根及相應法為同類因。如善根不善無記根亦爾。差別者不善中除自界是謂同類因(已上)依之二世未現何(圓暉此意)答。不可然。彼無如是。又無過去對未來文(如正理辨通)又若二世為未現次過去言成煩重。猶招闕過去對過去之失。故論主釋義。舊論雲。如此若過去於過去現在。若過去現在於未來應說如此。又挍前引雜心。問。未來無前後。故未來與未來非因理應爾。未來與現在過去何故非同類因。解雲。未生法非與未生為同類因。故論言前生。已簡別訖。問過去前生與過去後生為因。準例於現中前亦為後因。何故諸論不說。解雲。現在一剎那於現中無。故正理論曰現在但為未來因。   (六左)若爾何故(至)即所除法。此難意在及彼言。身見別相應法入俱句。是故身見與身見為同類因。而未來身見故於未來有同類因之證。答意正義家不誦及彼言。故身見之相應法不取身見體故無妨也。正理通雲。是誦者失。文無此言。彼論但言除未來有身見相應法苦諦無及彼言。設有如是言。準義應知謬。   (八右)展轉相望一一皆與九地為因者。此總相說。有展轉為因之義故。謂以於九地各修九地聖道。然於中亦有差別。言然唯得與等勝等。與正理全同。正理十六(六左)曰。言同類因唯自地者。定依何說。定依有漏。若無漏道展轉相望一一皆與九地為因。謂四靜慮及三無色未至中間是名九地。餘無等引非猛利故。皆不能發無漏聖道。九地道諦展轉為因。所以者何。此非繫地故。非諸地愛執為已有故。由是道諦雖地不同展轉為因。同種類故。然非一切為一切因。與誰為因。謂等勝果。加行生故。非為劣因。初定聖道有依初定。(乃至)有依無所有處。二定等道應知亦爾(下文光引)於依自上有。於依下地無(已上)然光記辨差別。粗見之失。寶疏(二十八左)但引之耳為正。又德光論師解釋未善違加行生道理故。   (八右)此於諸地(至)執為已有。如客住是下二因譬說。謂客非自家攝。亦非應為已有。雜心二(十三右)曰。若無漏法一切九地展轉因也。離愛故不墮界故。前引正理亦為二因。然寶疏以喻為別因者非也。頌疏意如次為喻宗因。彼雲。解雲無漏非界繫(論不墮界攝)雖起諸地如客人住也。有漏愛攝故墮界攝。若無漏法非九地愛攝為已有故(論第三為因)無漏道非界繫攝也。此論非欲成不墮界繫。但彼為因。成展轉為同類因。   (八右)又諸已生(至)為同類因。此論約總相。正理細分別。如寶疏(【傍】二十九右至三十紙左)引文辨白。光記(【傍】三十一右)有同不同辨。並未可也。   (八左)如隨信行(至)為同類因。問。何故初六四二。後非五四一耶。答。隨信。隨法。信解。見至。時。不時解脫為六。此各初鈍。後利。如次三道各有二。與等勝為因。故初六四二。後各舉利。非利與鈍因。以勝不劣因。故。隨法非信解因。餘亦例爾。故唯三二一也。   (八左)諸上地道(至)為未來因。難九地互為因中一邊。答意非由地力有道勝劣。謂三道九品各後後勝。故約道判勝劣。不由地上下。如上地見道與下地修道無學道為因。上地下下品道與下地中上等為因。上地鈍根道與下地利根道為因。並是劣與勝因非勝為劣因。論主立二因通難。謂見下唯釋因增上略由根。鈍利相對前具說故。此一段光記為勝。   (八左)謂聞所成(至)名彼所成。舊論四(二十二右)曰。如欲界聞慧為欲界聞思慧因。若思慧但為思慧因。無修慧故。色界聞慧為聞慧修慧因。無思慧故。若修慧但為修慧因(云云)圓暉約三慧解說。光記雲。此所成言通相應俱有等。若言聞所成慧。但目於慧。思修準釋可知。此意。頌釋俱但言聞所成等。慧言無一。故通涉。今雲。設雖言慧何可局慧。必有俱有。如淨慧隨行故。舊論具有慧言。又正理十六(十右)頌釋全同此論。而雲。有作是釋。即於欲界有勝方便所攝善根。雖思所成而極寂靜。似修慧故名修所成。以可視已。   (九右)思所成法(至)以彼劣故。圓暉雲。思與思修為同類因。麟記破雲。今謂不然。以欲界有思無修。色界有修無思。異地相望又不為因。如何乃言思與修慧為同類因耶。源信正文亦同之。有人云。然泰雲。正理論雲(十六之十丁右)有餘師說。思所成法與修所成為同類因。豈不欲界有思所成無修所成。若於色界有修所成無思所成。然世間法唯自界為同類因。前說自部自地為因。依有漏故。如何彼說思為修因。有作是釋。即於欲界有勝方便所攝善根。雖思所成而極寂靜。似修慧故名修所成。思為彼因說亦無過。有餘師釋。得盡智時所修欲界思所成法是阿羅漢修慧果故似修慧。故名修所成。思為彼因說亦無過。(已上泰疏)準此圓暉非全無由。勿事永執。今皞按。汝有人只眼見之。意未思之。致如是誤。如彼有餘師於欲界立相似修惠。今論不許之。夫圓暉釋此論。何偏可依有餘師。又圓暉自雲欲界無修散地故。豈為依有餘師。彼圓暉聞思修一具相對。故偶然此誤來矣。   (九右)色界無故。圓暉雲(【傍】論七(十五右)釋色無思曰。無思所成。舉心思時即入定故)上二界無思。舉心思時便入定故。大乘義章雲。思惠局在欲界地中。上界則無。何故如是。上界寂靜歛心。思量則與禪定修惠相應。故無思惠。   (九右)以無故劣故。舉二因。後假設。設有以劣故非因。何故色界非思中不說劣故。以影顯故。   (九左)欲界化心(至)而無所獲。論二十七(十五右)曰。神境通果能變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有十四。謂依根本四靜慮生有差別故。依初靜慮有二化心。一欲界攝。二初靜慮。第二靜慮有三化心。二種如前。加二靜慮。第三有四。第四有五。謂各自下如理應思(已上)依初定通化俱與自上三定化為因。依餘三定並自上因。非下同類因。今論說遮顯表。   (九左)因如是義(至)以彼劣故。上來明同類因訖。自下問答簡非因法。指上來前生。因果。等勝等言如是義此中有三重問答。初明已生勝法非未生劣法因。因果前生等雖成勝劣不順故。謂前勝智後劣忍故。此答中有別總。初別依苦智苦忍。後明一切勝劣不順。影顯下兩重通一切法。第二重明前雖劣非後勝法因(寶疏前後字誤)劣勝雖成因果前後不成。故非同類因。第三重明已生勝法非後已生劣法因。此與第一問答未生已生為異耳。此中明得。準知前二重亦如是。   (十右)如退上果下果現前。且指事。光雲。如退上無學等下不還果等現前。正理十六(十一左)曰。經主此中以上果退下果現前用答所問。此非決定。退上果已。容有練根起勝無漏現在前故。彼應簡此。今破正理雲。此論說退上果無間現下果。對退說現前故。如練根者。待練根初後辨勝劣。豈可得對退時。   (十右)頌曰(至)心心所同依。上三字牒名。次五字正出體。後二字釋相應義。言決定者。簡俱有因。若心心所。若色不相應等不定。是定心心所法故。故長行雲唯(圓暉釋決定非也)釋名有依主持業。持業為勝。心與心所之相應因。心所與心及心所之相應因。   (十左)方得更互為相應因。問。更互相如何。答。雜心二(十五左)曰。是故說。心於心法相應因。心法於心法及心因。非心於心因。何以故。三事故無一剎那二心俱生。前心不待後心。一切諸法自性不自顧。色心不相應行無相應因。無緣故。婆沙十六(十左)曰。阿毘達磨諸論師言。心與心所。心所與心心所。皆展轉力持而得生故。更互相應。一身二心不並起。故無相應義。   (十左)此中同言(至)應知亦爾。此中顯眼識同時依言此剎那。此者是此眼識現起同時剎那眼根。然光記四(四十五左已下)釋論四(十三左)五義平等。會此論雲且約同時依。自設二義。並非也。如前破。又顯宗第九(十右)曰。今應思擇。眼耳等根所依性同。何緣說彼能依之識所依各異。何勞別問。諸識所依依性雖同。而類別故。若爾何故知同依言惟就俱生剎那依義說眼識等同一所依。非就長時種類依義說諸眼識同一所依。又無間依種類同故應眼等識為相應因。是故頌中應如是簡謂心心所同時同依故。彼釋中自攝二義。謂若眼識用此剎那眼根為依。乃至廣說。頌中既缺同時之言。如何得知此同依者非一種類是一剎那。若謂釋中攝故無過。應所造頌不說同依但說相應因決定心心所。又相應言足遮諸難。非時依異可有相應(已上)正理十六(十四右)尚廣思擇。依之定不可取無間依。況置同時言簡彼。五義中有時平等。何陰時得論無間意根。普光(【傍】三三左)穿說極於斯矣。又同依意根者。約文同依言似能依。而寄能依顯所依一。以言意根故。舊論雲。意識及意識相應法依義亦爾。   (十左)相應因體(至)互為因義。自下辨二因差別。初舉體因問起。後由互為下答。此有二。初辨二因差別。後是故下結二因不同。此二因有寬狹。相應因唯心心所。俱有因通一切有為。故有二句。有相應因即俱有因。心心所是。有俱有因非相應因。餘色不相應法是。雖如是體有不同。今欲辨同心心所為體而義有別。是故六因於體有不同。婆沙十六(十一右)曰。若作盡理無餘說者。應作是說。相應因謂一切心心所法。俱有因謂一切有為法。同類因謂一切過去現在法。遍行因謂一切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異熟因謂一切不善及善有漏法。能作因謂一切法。然寶疏(三十三右)依此論體即言。正理義差別少文。雲六因辨異就用非體局情可簡。此中互為果者。正理標有餘師。舉此論義。此論同雜心。甘露故。而眾賢懷猶預。何者。前已彈斥之。今亦舉故。然顯宗第九(十左)不雲有餘師。並舉同一果互為果二義。豈非猶預耶。其中闕一皆不相應者。光記二釋。初約五義作用。後約心心所體。二義相望前釋為勝。然並非也。此喻說文故何約法說。又違舊論故。寶疏(三十三右)為簡光記。就喻問答闕一為是。問。顯宗論略喻不說。而雲由五平等立相應因。其中闕一。餘不得有。約五義平等。光記順彼。答。彼約法。今依喻。綴文異耳義不相應。是故極成互為因義者。此則並結上二差別。雖其體同心心所。由如是義有差別故。極成相應俱有二因各互成為因義。故舊論(四(二十三左))曰。是故此二因其勢有異。然光記但約相應因互為因非也。是誤互為因言焉。   (十一右)隨眠品中。論十九(十二右)曰。唯見苦集所斷見疑及彼相應不共無明力能遍行自界地五部故。此十一皆得遍行名。謂七見(【傍】苦下五見疑無明。集下邪見見取疑無明)二疑。二無明十一。如是十一於自界地五部諸法。遍緣。隨眠為因遍生五部染法。依此三義立遍行名。   (十一右)此與染法(至)亦生長故。辨同遍二因差別明別立。初標立。後亦為下述釋遍因義。寶疏。圓暉。泰疏為是。然光記意為二因。一為遍因故。二為五部染法因故。今雲。違文理。遍五部外何有通因義。是違理失。以述釋故更別建立後在之。若別因何不彼前。是違文失。   (十一右)毘婆沙師言。婆沙十九(五右云云)。   (十一右)故品類足(至)染污苦諦。此有三文。卷次非一。第一節第六(十四右)全文。次文雲。修所斷為因。法雲何。謂惟一切修所斷法。對修斷因唯修言諸染污。明知聖人修惑不出此中。下二句光記雲同文故來。準婆沙等中亦具引非必可爾。準修斷不言修所斷法所惑異熟果。一切異熟皆是見惑所惑。以顯示見所斷惑強。如是多文及句逗分。同文故來豈有此理。次文者第七(七右)全文。證意不得易。具如光辨。後文十三(五右)三句分別第一句文(光記十三右全文引)。   (十一右)若爾雲何通施設足論。正理論全如今。婆沙十九(四左六左)兩處俱舉此文言識身論更舉識身論不善眼識文。今撿識身論彼不善眼識文見第四(三左)而未見此文。開舊婆沙第十四(十四右十六右)兩處俱舉此文言施設經。又舊俱捨(四(二十四右))言假名論。蓋新婆沙錄文人誤。或梵本錯誤。而撿現行施設論。亦未見文。按今譯施設論梵本闕第一卷。若闕文。   (十一左)依未斷因(至)故廢不說。舊論(四(二十四右))曰約未滅因說此言。何以故。見諦惑是此因已滅是故不說。婆沙十九(六左)立五理以通。此第一。彼曰。答彼依未斷因說。故不相違。謂彼初起不善思有二種因。一已斷。二未斷。彼論但依未斷因說。復次彼依不善因說。故不相違。謂彼初起不善思有二種因。一不善。二無記。彼論但依不善因說(更有三復次)。   (十一左)頌曰異熟(至)及善唯有漏。正理十六(十九左)因。頌中及聲顯此因與果性相雖異而品類無雜。唯言為遮異熟因體攝諸因義。謂有餘師說。一切果皆名異熟。彼亦應許異熟因體攝一切因。唯言為令勿同如是餘師橫計(顯宗第九(十二右)意同也)。   (十一左)異熟法故。此示善不善名異熟因所以。謂彼法是異熟故與異熟因名。且依持業釋意。舊論(四(二十四左))曰。果報為法故。法即異熟亦唯持業。光記(【傍】三六右)法目因。作依主非也。寶疏為是。   (十一左)餘法具二。舊論。正理。顯宗並如是。一貞實(【頭】舊論。光記。及鮮本正理如今為正。現本正理。顯宗作真實形誤也)種。二水沃潤。是言二。論喻說明矣。謂前無記力劣朽敗種非貞實。雖有水潤不能結果。二義都闕。其無漏力強故。如貞實種。而無水潤沃。唯貞實一義闕水潤一義。餘法貞實種而亦水潤故。是言具二。婆沙十九(十七左)具也光師最得論意。然寶疏(【傍】三十五左)力用水潤繫地為三義。改論為具三乎。若謂論外判三法差別。何不判別耶。又麟記雲。餘法具二者。翻前無漏二義。可知依新(【傍】新者是寶疏也)更加力用增強成三義也者。一失論旨。二誤寶疏意。正理十六(二十一右)曰。毘婆沙說。無漏無愛潤故。如真實種無水潤沃。又無漏法既非繫地。如何能招繫地異熟。何緣無記不招異熟。由力劣故。如朽敗種。餘善不善能招異熟。如有水潤諸真實種。彼無漏無記次第。故喻況亦潤實次。此論無記無漏次。故喻亦實潤次。當對挍得旨勿纏邪義。   (十二右)若異熟因(至)已如前辨。正理十六(二十一右)曰。(【傍】光三十六左引)然異熟因。或持業釋故。契經說異熟生眼。或依主釋故。契經言業之異熟。義如前辨。基中邊疏(上(四十八右))雲。釋自性之障雲。之障者顯依主釋。因明前記(上(十一右))雲。文中之言意顯依主。今能生為異熟。故持業次所生果為異熟。是依士釋。   (十二右)所言異熟(至)兼同異熟。已上三字釋。自下約二字。婆沙者彼十九(十七右)曰。有處異熟說名異熟。如此中說色等異熟果名為異熟。熟有二種。一者同類。二異類。同類熟者。即等流果。謂善生善。不善生不善。無記生無記。異類熟者。即異熟果。謂善不善生無記果。此無記果從善不善異類因生。故名異熟。準之非謂餘五因皆名同類熟言等流果。以等流果唯同類遍行二因引故。故正理十六(二十一右【傍】寶三十七右引)破此俱捨言。毘婆沙師非決定說六因所得皆名熟故。設許爾者。是果異名。亦無有失。何今通餘五因而破彼耶。答。約全同類遍行感等流果。然同類熟義五因隨應有之。故不相違。又果異名者。今破雲不爾。果名熟由具二義。若不具不得熟名。   (十二右)熟果不應(至)簡別餘因者。論主依經部義破婆沙。婆沙十九(十七右)第二十(十七右)並唯異類義無反異義。正理轉計間用反異義也。簡長途果標以熟果。相續等者。前論(四之(十六左))曰。何名轉變。謂相續中前後異性。何名相續。謂因果性三世諸行。何名差別。謂有無間生果功能。由此下述自義結破。   (十二左)於欲界中(至)及彼生等者。自下依婆沙十九(十四左)問。何故無五蘊共感。答。正理十六(二十三右)曰。欲界無有隨轉色。故無有五蘊為異熟因共感一果。問。何故於三界無三蘊共感。答。受想識三蘊隨應必俱起故。問此中一果者其相如何。答。十八界中除聲及無為餘隨應是異熟生。今初門所得本法為一果。第二門善不善身語業當感果也。餘準知。   (十二左)於色界中(至)及彼生等。非於第二定已上有諸表業。無能起不與尋伺俱故。故簡雲初靜慮。於上二界無有不善。故特雲善。為顯散位雲非等引。非等引故無定道隨轉色。是故但受想行識四蘊。故婆沙十九(十四左)曰。有四蘊異熟因得一果。謂無隨轉色心心所法及彼生等。   (十三右)無色界中(至)及彼生等。以無色蘊故無二共五共。無三共如前已辨。正理結曰。如是總有九異熟因。謂三界中如數次第三四二種品類差別。   (十三右)有業唯感(至)命根等。此等言等眾同分。亦兼取得及四相。定同感故。光二釋。初釋非也。後釋唯雲生等。前五蘊共感論文雲生等唯四相。以別非四相故。若爾不取得(未詳)寶疏(三八左七目)取得不雲四相。亦未詳。若爾何故。婆沙但雲命根同分。謂舉本法以攝得四相。如婆沙十九(十四右)說發智與品類足異熟因不同。言此有影顯。   (十三右)有業能感(至)或多果故婆沙兩說。正理。三說不同。不同所由如寶師辨(三十九右引)而未言勝劣(未也)光記(四十四右)各舉兩解。今謂此論婆沙初說為盡理。應依光初解。   (十三左)諾瞿陀。應音二十五(六右)雲。諾瞿陀。舊言尼俱陀樹。或作尼俱律。或作尼瞿類陀。亦言尼拘屢陀。又雲尼俱盧陀。皆一也。舊譯雲無節。一雲縱廣樹也。又法蘊足第六音釋。此雲無節。頌疏第七(三左)雲。諾瞿陀樹子甚少而生大樹。蔭得五百乘車也。麟雲。攝雲似此方柳非正翻柳。古譯雲柳謬也。智論八(四左)雲。尼拘盧陀樹蔭覆賈客五百乘車。蔭猶未盡。此種子大如芥子之三分之一(文)。   (十二左)有一世業(至)如上應知。初約大三世。後約剎那。光(四十五左)第二釋為正。寶疏(四十一右)亦爾也。勿設等。舊論雲。無是處勿果滅因故。   (十三左)然異熟果(至)方能辦故。辨與餘因別。初約時。又異下約果。初中初簡俱有相應同時因果。故雲無俱。後簡同類遍行剎那因果。故言非無間。由次下辨所由。光記大有兩釋。初以剎那為未來生相法。後異熟因由後念助力義。此有三釋。初總辨。次分利鈍。後剎那與無間相違釋也。今雲。後義三釋並非也。所感果由無間力。何雲異熟因由彼力。此違理。又違舊論。彼(四卷二十七左)雲。亦無無間次第熟。何以故。次第剎那次第緣所引故。初釋為善。有人取第二非也。約果中簡同類遍行感等流同類果。故雲感異類果。如前引婆沙說。寶為正。光記亦云非俱無間非也。因果性三世諸行雲相續。辦者正理顯宗亦爾也。韻會皮莧切。音辨。說文致力也。集韻具也。異於從言作辯判別之辯辨辦也。   (十三左)如是六因(至)故應重辯。詳曰。義雖已說者。造頌時無長行。何頌釋相望可論已說重說。故舊論四(二十五左)曰。復次此六因定在何世。彼定世由義已顯(已顯義論長行釋述迄也)未以文說。是故應更立言釋。偈曰。   (十四右)頌曰(至)無為無因果。舊論第四(二十六右)曰。無為非因果。無遮用非遮體故。新家破舊俱捨。謂無為雖無有六因五果。而自體為能作因如擇滅。亦為離繫果如三無為。如光六(四十七右)義燈三(二十六左)等。今雲。不應爾。真諦意非有六因五果。故雲非。故長行釋義無全違。宋求那拔陀羅雜含十一(初右)非常非我。又(二右)無常無我。又隋闍那崛多起世經八(四右)雲。非想非非想處。西晉法炬樓炭經四(十九左)雲。無思想亦有思想。凡語有緩急有通別。何齊可責之。如無常無我非常非我等於義已不違。何偏可質之。故基法師義林四末(二十一左)釋非想非非想處雲。非者無也。非全無體故。   (十四右)如本論說。品類足第六(五左)文也。擇滅簡虛空非擇。   (十四左)經說諸因(至)識亦如是。雜含第一(五右)曰。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雲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雲何有常。今上能生因緣無常故於常法無有因緣。下因緣所生皆無常。因緣所生中亦無有無為。然光記下句雲同文故來。不可也。   (十五右)擇滅許。四諦論三(三十一右)同此分也。   (十五左)已起隨眠生種滅位。光三義。初為過去煩惱。初四字標體。次二字彼能引後後煩惱及後有。如能生種子。生即種持業釋是依主意也。次過去已起隨眠種子所生現在種子。謂已起隨眠生之種。亦依主意。文中雲所生故。後唯為現在種子。此能生力為生種。是三義並非也。初分過現失。而為依主之失。次亦為過現種失。而為能所生失。後為現法體用失。今雲。舊論(第五(二左))曰。由簡擇力現在隨眠惑及生離滅後餘集苦不更生。說名擇滅。已雲及二法全別。現在現行為已起隨眠。現在種子能生未來後後煩惱等種子為生種然有人光記第二釋順舊論者非也。過去舊論無故。光所生言顯依主。豈可順及言。釋滅位。光記三釋。第一似是而為一物非也。後二釋穿說不可依也。   (十五左)隨眠緣闕後苦不生。由隨眠緣闕無愛潤故。後苦不生。是則上句所由。舊論曰。此中後苦不更生。由隨眠惑滅壞。生緣不具故此法得成。於中般若無功能。說此滅名非擇滅。然寶(四十四右終)雲。隨眠緣闕不生及苦果不生名非擇滅者。全見目不思意也。光釋(五十一右三目)為是也。次能破文準之。   (十五左)如是所執(至)未滅無故。已下文。光記為經部破等。經部雖不立如有部擇滅為常住。然為常住。非有義是自然不由造作故。故雲無為名。唯無別實體也。寶疏為論主。是勝也。   (十六右)何者不生本來自有。寶疏二句八字為大眾部徵。是順文勢會道理。舊論曰。所執雲何先時已有諸法無生。光師唯以何者二字為徵非也。不順非造不生結也。   (十六右)經言五根(至)眾苦永斷。雜含二十六(八右)曰。於此五根修習。多修習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苦斷舊論曰信等五根。   (十六左)或此經中別有意趣。此通前有部所引經。第二釋。非唯通餘經之別釋。故正理十七(七左)舉此論中。略中間設有餘經乃至義亦無違。而呼言初釋後釋。就前經以通釋也。   (十七右)如說此聲(至)有義得成。此現在聲有先過去聲非有義。亦有後未來聲非有義說如是有義為無為。不可彼過未非有即說為有。故全非都無。光記(五十三左初目)過未配釋非也。   (十七右)此於一切有非有中。此意有眾多非有於其中。此非有為最勝。謂水有火非有。等此惡事有善事非有。此善有災橫非有。於中最勝。舊論(五(三左))曰。此不有於餘不有最勝。然光記(【傍】五十三左六目)雲。此涅槃性於一切有體法非有體法中者非也(寶疏(【傍】四六右)亦不為指南)。   (十七右終)聖見有無皆無顛倒。此唯於苦說有無。非亙四諦。別釋亦爾。舊論曰此二亦無倒。光記(五右二目)後釋鑿說也。   (十七左)第二無間聖見及說。光記(五四右六目)說為佛未必爾。聖見而說。寶疏(四六左三目)總判為是。舊論曰。第二次無間聖所見所說故成第三。   (十八右)謂契經言(至)名為涅槃。雜阿含十三(五右)曰。若復彼苦無餘斷。吐盡欲離滅息沒。餘苦更不相續不出生。是則寂滅。是則勝妙。所謂捨一切有餘。一切愛盡無慾滅盡涅槃(已上)此經初總說眾苦斷滅。雖斷捨等名字別。而俱同斷義。全勿穿矣。如婆沙三十七(七左)釋。身重性。心重性。身不調柔。心不調柔。身□□□□□傖M‥□撦□¥嫗銦慝諢□□∣‥耦懩□菠□□□□尪|□□□苦莥S熒□§□□□淦兣¥U□苤撩楚慼慼情慼慼熟吽捩生獺播╮毅U□|□□□若□狦慦恢□芥□□□淣|晃□□□釧亦詳慦恢|□□K□|□蘆敷□□孥禤□□□□|□苤慼丑摯□橋□熒□‥□玩淣|□□□北¥□蕩□□孥□□躪膧貥□□□韣|緧□□兣¥鴃慼吽慼熨rc狨□□□□艩舐□耬玩詣¥S□□□□¥□□□□擦□‥□磩舐□□□□   (十八右)依此無生故言不生。無為即言無生。此即無性。論第四(初右)曰無為無生。光記(五六左六目)三解。第一此無生即為擇滅。第二此為擇滅。無生為苦無生。第三此與無生同第二。不生為擇滅。寶大同第三。神泰大同第二。今雲第一為正。後二全非也。若不爾只言何意故說依此應不加無生言。此即無生故言依此無生。有部意本有實物無為。有彼故令諸法不生。是則此擇滅無生與彼諸法不生所依。故雲依此無生。舊論(五(四左))曰。雲何不許如此於彼不生故名無生。於依聲。不生無生互用為異耳。   (十八右)我等見此(至)都無功能。寶疏(四八右)意。經雲苦不生。故約第六聲有功能。如汝約第七轉無功能。此順舊論雲我等見此義與理不相應。今案。依今論雲第七轉聲無功能。此意第七不必別體。亦有同體第七。故正理三十三(十右)雲。或第七轉謂世中別。光十三(初丁云云)。   (十八左)如燈焰涅槃,涅槃滅義。大乘義章十八(三左)曰。外國滅有多名。略有三別。一涅槃翻名為滅。二彌留陀此亦名滅。三毘尼此亦名滅。婆沙百七十四音釋雲。摩訶般涅槃此雲大滅度。   (十八左)阿毘達磨(至)無為法。品類足第六(十一右)曰。無事無緣法雲何。謂無為法。有以事聲說體故。今經部以體釋。如婆沙五十六(初左)雲一切法自體以事聲說。此論四(二左)事約體說。   (十八左)毘婆沙師。第五十六(初右)具說五事。一中指見蘊發智文。二中文指品類足。三中文指結蘊發智三(十七右)文。四中指品類足六(十一右)文。五中舉契經田事等文。而舊俱捨五種皆雲經言。蓋本經亦有此文。或舊婆沙等中。施設論。發智論等皆呼稱經。今亦如是矣。   (十九右)今於此中(至)都無有因。前阿毘達磨文約因解事故雲此中。婆沙五十六(二右)雲。因事者。如品類足說。雲何有事法。雲何無事法。彼意說有因法。無因法。   (十九左)鴉足藥草。舊論作鴉足。於加反。又五下切。廣雅曰。純黑反哺者謂之鵲鳥。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謂之鴉鳥。古有鴉經占吉凶。南人喜鵲惡鴉。北人反之。又與鴉同。   (十九左)醉象將軍。光二解。後非也。以將軍為象名不順上喻。不名次第故。今將軍勢力似彼故為名。   (二十右)唯於無覆無記法中。唯言簡善染。於中言是依聲。簡別辭於四無記。簡威儀通果工巧三。故言於中。   (十九左)為此亦通(至)及所長養。光得論意。寶疏統為疑問。於中分三問。應知下通答三問者。此甚誤也。一頌有情言成唐捐故。二唯局有情言此答。若屬問於所長養下何不言唯局異熟。三違正理。顯宗。彼雲。若爾則應非有情數亦是異熟。為欲簡彼說有情言。唯於有情有異熟故。若爾於彼有情數中長養等流應是異熟。又為簡彼說有記性。四舊論眾生與有記生各別牒釋故。   (二十左)此果但由地等染故。舊論曰。由此果約地約染污同本因。不由一切種類。準彼論者。遍行因唯自地故雲地。簡同類因自部不遍五部雲但。而唯染十一遍支不兼善無記。故言但染。等是齊等。地等與染相違釋。由言長流相似。若光記。由言但蒙地。等言齊等義釋同故。   (二十左)由慧盡法名離繫果。舊論釋離滅由智盡頌曰。盡謂永離滅。智謂三通中三根。因此智苦集次第盡。故名永離滅。即是擇滅說名離繫果。正理十八(六右)曰。由擇為因。離諸繫縛證此滅。故說名為果。此論亦分明以滅釋盡。以擇釋惠。由惠之盡法。別體依主。光三義第三為正。寶疏亦同光第三。古今迷國訓為別解非也。   (二十左)及因清淨(至)變化心生。麟雲。簡味等定故言清淨。今雲。論二十八(六右)釋味淨無漏三差別雲。初味等至謂愛相應。淨等至名目世善定與無貪等諸白淨法相應起故。無漏定謂出世定。愛不相應故。   (二十一右)諸有為法除(至)之增上果。舊論曰。從先已生有為法別生有為法名增上果。寶疏(【傍】五三左終。與光釋義不異也)雲。除前已生者。謂前已生望後已生未生非增上果。果據取故不在因前。因但不障故通果後。今雲。此論於一切有為法中唯除前已生有為法。其餘皆名增上果。所以者何。前生對後是因非果故除之。光記。(六三右四行)細分別釋為勝。婆沙百二十一(五左)曰。增上果者。若法由彼增上所起。當知此法是彼增上及增上果。是餘增上非增上果。謂後生諸法是前法增上及增上果。前生諸法是後法增上非增上果。未來諸法是過現法增上及增上果。過現諸法是未來法增上非增上果。未來現在法是過去法增上及增上果。過去諸法是未來現在法增上非增上果(已上)或人(【傍】指要抄)雲。此論餘者對自指他之辭。非對前已生指(【傍】破光記)或俱或後為餘。上論頌(初左)除自餘能作。下論十七(十左)雲。增上果謂離自性餘有為法。唯除前生。皞雲。此義守株之至矣。夫餘之言對所除法之辭。非必對自辭。上論直說因體。故但雲除自餘法。今前後相對除前因取餘所生。故約前後雲餘。以據增上果婆沙故。下論具除前生及自性。何令文一判。又有人論雲之增上果。正理。顯宗亦爾。而光(六三右七行)作釋雲名增上果。名字恐之乎云云縷說。今雲論指餘有為餘位雲之。光記釋義故雲名增上。非彼之字釋。舊論雲名增上。嗚呼見書者。如是僻見可悲可慎矣。   (二十一右)頌曰五取果(至)一與唯過去。婆沙二十一(十五右)雲。相應俱有因。現在取果。現在與果。一剎那取果。一剎那與果。取一剎那果與一剎那果。同類遍行因。現在取果。過去現在與果。一剎那取果。多剎那與果。取多剎那果與多剎那果。異熟因現在取果。過去與果。一剎那取果。多剎那與果。取多剎那果與多剎那果。能作因有兩說。略如光引。光記初釋為善。正理破有餘師。   (二十一左)善同類因(至)應作四句。同類因數多。其法難知。故別分別取與。婆沙十八(五左)如此也。此中初四句約無所緣。對下有所緣故。今論依雜心約有所緣無所緣。婆沙十八(七左)約不相應相應結前生後。雖言別而其體同。寶疏雲不相應此謂也。而住師。有無所緣名寬。何局不相應者非也。   (二十一左)第二句者(至)初所得得。舊論亦爾。是其體過去所捨得。爾最初所得得言。義難知。寶疏(五十六右終)雲。舉所取得。顯前能取與而不取者非也。如後辨。光師(六十四左初)直示體。論文相難消。   (二十一左)應說爾時續者前得者。舊論雲。應說如此是人還接前至得。正理解前得言。為過去所捨最後得致彈斥。光記(六十四左)作俱捨師救有三解。第一解。過去中餘得。曾與果故有與有取。俱句攝。唯最後一剎那得親能與果。故偏說。第二解。總餘善與果。而唯說得。故應最後得。已上二解諾以救釋。第三義。總過去所捨得雲前得。通三世故為顯過去特言前。是反破。泰疏雲。第三安慧論師俱捨釋義(已上)寶疏(五七右)雲。但正言文不正其義。正理謬解。皞按。最初所得得者。是雜心論師(第二十四)義。若約初得必是俱句攝。故依婆沙雲住過去所捨得以正雜心論主。然正理師未曉其旨。謂敵婆沙返加彈斥。誤之甚。光寶之輩未曉能所破。妄云云。並不足評也(有人光第三為正寶義各據一義非也)。   (二十一左)第三句(至)所餘諸位。唯約得故言位不言法。故婆沙結文雲已依不相應。而光記雲所有善法非也。下徵之。   (二十一左)第二句者(至)退者前得。此中退欲貪者。正理作退離欲。婆沙雲退離欲染。舊論雲退欲界離欲。今按。應如正理作退離欲。今文鄰行亂寫。此亦初舉雜心。後論主據婆沙正彼雜心二(十四右)雲。與而不受者阿羅漢果。退時最初得。婆沙十八(五左)雲。有時與果非取果。謂退離欲染時即住過去。所捨不善得。正理亦有彈斥。並準前應知。問。最後所捨得。何一法是兩單句。解雲。以時別故。謂第一句斷善終故。唯有正取無與。不續後斷善故。第二句續善時故。前所捨善得有與力無取果。以前己取不善故。   (二十一左)有覆無記中。婆沙第一句。離有頂染時。最後所捨得。第二句。退離有頂染時。即住過去所捨有覆無記得。第三句者。未離有頂善。於所餘位。   (二十二右)謂與果時必亦取果。正理雲。無覆無記同類因乃至涅槃。恆相續故。   (二十二右)約有所緣(至)準例應說。是準雜心。彼曰。已說無緣。有緣受而不與等。婆沙十八(七左)雲。已依不相應法分別。今依相應法分別。雖名言有寬狹。其事不異。依婆沙略示其四句。善四句者。第一如今。第二句不善無記心無間善心現在前。即住過去所間善心。第三句善心相續無間斷位。第四句除前相。不善四句。第一句不善心無間善無記心現前。第二句與上相違。準前第二句。第三句不善心相續無間斷位。有覆無記四句。第一句有覆無記心無間善不善無覆無記心現前。第二句第三句等準前。無覆無記心四句。第一句無覆無記心無間善染污心現前。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準前可知。   (二十二左)頌曰染污(至)餘及除相應。初五句唯明心心所。第六句明餘色不相應四法。初五句中。初八字標四法。次二字二句辨因多少。第五句指四法體。除言餘生言並四讀。二字兩讀。及者顯兼上二。正理十八(十二右)雲。及言為顯亦除異熟遍行二因。此者。上餘生四法。餘及者。色心心所不相應中。心心所餘即色不相應。及者。顯除相應上亦如心心所次第除。雜心論二(十七左)說此因生法有四頌。今唯一頌半耳。所謂聽明論。 俱捨論法義卷第六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七     豐山寓學上陽沙門       快道皋林常記 分別根品第二之五   (初右)說有四種緣(至)增上即能作。訣曰。初一句標數顯契經說。麟雲。前六因。無經說。故所以言許。今之四緣有經說。故所以言說。即四阿含經說也。稽古雲。見緣生初勝分法本經。唐譯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然此經大乘所誦非今證也。婆沙十六曰。六因非契經說。契經但說有四種緣。況唐譯經曰餘處說。則最宜詳於四含。而經無文。蓋四阿含殘缺不可得而稽矣。次五句正出體。初後二緣以前六因顯示其體。謂有五因義。法即是因緣。有能作義。法即是增上故。中間兩種於六因全無其義用。故各別示其體相。光記雲。此論同婆沙後師。今雲為勝。以等無間所緣兩種於因無其義故。是故入論下(十四左)甘露味論上(十六右)雜心論二(二十二左)並同彼後師。又光師體用辨大有其理。六因四緣建立各別言相似無有妨。寶疏以有作用無作用能作因差別。判婆沙兩說。然以前師相攝為善。今雲非也。諸論(婆沙雜心等)唯說增上如有障法。未說開避(【傍】等無間)任杖(【傍】所緣緣)亦為增上。四義全別。豈互相關。但說不障法攝一切能作因。雖於事有力無力別。而立能作因者依不障義。是故今不言唯不障。如婆沙百三十一(【傍】寶五右七目引)雲增上者謂不礙生及唯無障者約事也(是一)又違此論同彼後師。又會顯宗初有說為有餘說。汝未曉彼旨。彼以二緣不攝因。以成餘二因與緣名義別。必非謂餘二不攝因。正理第二十(二右)盡理抉擇等無間所緣緣非因攝。結曰。故等無間非即諸因。又(二左)雲。是故不見等無間緣及所緣緣有因攝義。此與因別理不待言。次辨初後二緣義別全如顯宗。豈是可有餘義。又(【傍】三右)判婆沙後師。但取不障者非也。總雲能作何簡有力。次舉光記破。並皆妄破。又生等五因。光記兩釋。初為因緣攝為善。本論各別說因增上故。寶疏亦爾也。寶(【傍】六右)更問答十一因最精矣。   (初右)此中性者是緣種類。解釋經中性言。舊論舉經中並皆雲類。故雲此中類者是緣自性。其法非一。取其類法以為其緣。故雲性雲類。言別義同。   (初左)此緣生法(至)等無間緣。此釋名。正理十九(初右)曰。一相續必無同類二法俱生。故說名等。此緣對果無同類法。中間為隔。故名無間。若說此果無間續生名無間者。出無想等心等望前應非無間。或無等法於中間起名等無間。是二中間無容得有等法生義。或前俱生心心所品等與無間後品為緣。非唯類同名等無間。光記(【傍】四右)釋等大有二。初唯約自類。後通他法。各有前後俱三。於中各通前後為勝。故舊譯諸論此名為次第緣。舊俱捨曰。此法等無間緣故名次第緣。次釋無間。屬緣為勝也。總而釋中。第一第二並依正理十九(初左)文。合釋中持業釋為勝也。   (初左)由此色等(至)不等生故。依今文者。此文總簡色不相應故雲等。寶疏(【傍】六左終)加不相應順文焉光記(【傍】五左初行)但約色(未詳)若依舊論曰是故色非次第緣生不等故。光師亦無失。若爾等者向內等也。若依彼者唯色總釋段也。   (初左)謂欲界色(至)多所蔭映。此三說本出婆沙十一(四左)文。而各但示一偏非謂違隔三義。應兼存。   (二右)豈不心所(至)三摩地等。等取無尋唯伺無尋無伺。上論第四(七左)曰。於善心品中二十二心所。於不善不共見俱唯二十。有覆有十八。無覆許十二。又婆沙十一(五右)曰。多無間生少者如從有尋有伺地入無尋無伺地。少無間生多者如從無尋無伺地入有尋有伺地。   (二右)唯執同類相續者說。光記雲。此述相似沙門義。婆沙第十(十七左)雲。問。為心但為心受等但為受等作等無間緣。為不爾耶。相似相續沙門說曰。心但與心作等無間緣。受等亦爾。各與自類作等無間緣。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必爾者應善心還生善心。不善心還生不善心。無記心還生無記心。貪瞋癡等亦復如是。便無究竟解脫。相似相續者。從所計境法立此名(識疏五本(十六左)雲。若名沙門。七本(五十三左)雲。相似法沙門義。言異義同。然彼義演雲。若名沙門者。非真沙門。相似沙門也者。未曉本原致此誤。今著相似相續法故立名。與非真沙門假名假名沙門。名相似沙門義別)故婆沙第八(十一右)曰。問。何謂非常。答。諸有為法。問。何緣外道計彼為常。答。由二緣故。一見諸色法相似相續故。二見心心所憶本事故。初緣者。謂彼外道見老時色似小時色。見今日色似昨日色。便作是念。即小時色轉至老時。即昨日色轉至今日。後緣者。謂彼外道見小時所作所習所受老時能憶。見昨日所作所習所受今日能憶便作是念。老時心心所法即小時心心所法。今日心心所法即昨日心心所法。由此二緣。彼外道於五取蘊妄計為常。世友說。彼外道於五取蘊相似相續覆故不知非常。相似相續等立意炳然。   (二左)不相應行(至)俱現前故。光記三解。從粗向細。兼存可也。   (三右)故如經部(至)不可思議。諸佛境界經。是增一第二十一(八左)又十八(十六左)出。故眾賢取經詞。依婆沙評家意。以立自義。於今所破二師雖為救而非為正。故並雲有餘師。今此經部義。如來常定心。故舉意剎那知法。遍知言簡別有部。以有部說如來次第知法無同時知法故。猶宗輪論(四十八左)大眾部說佛一剎那心了一切法。有部心次第知之。如婆沙第九(七左)云云。然光記(九右)有同異二解。今雲。三說同者非也。若同何殊雲經部。後解分定散。而遍知與有部大非也。又經部許散心。即同有部者謬誤也。   (三左)若法與心(至)心心所故。第一句。出心是入定前心等故等無間。而隔無心是非心無間。又二定第二念等剎那前後等相續故。是等無間。而是無心第二念等故非心無間。問。出心隔二定。第二念隔初念。而為心等無間何非心無間耶。答。直接心起名為心無間。出心及第二念定非是直接心。中間隔剎那故。非心無間也。而為等無間者。定前後其心等而無餘心隔故。第二等亦是定前心果而無餘心隔。故為等無間。第二句。此二種四相是直接心起是心無間。而是四相故。非心等無間緣所生果故。非心等無間也。第三句。初念二定是定前心所生果而亦直接心起故俱是句。諸有心位心心所相續故易知。第四句。四相故非等無間緣引生果。而隔初念及二定。故非心無間。此中等無間者。雖隔多剎那前後等名為等無間。與心無間有差別。故以等言簡別也。次下(六右七行)宋明二藏舊論五(十二右)曰。第二句者。初三摩跋提剎那於有心位及生等。第四句者。第二三摩跋提剎那等。及生等於出定心。光寶同義對挍義易顯。宋本舊論第二句及字在有心位下應是倒寫。第四句中曰及生等於出定心生等兩字應入迴最後。   (四右)所緣緣性即一切法。顯宗第十(十六左)曰。一切法者即十二處。謂眼耳鼻舌身意識。及相應法隨其次第以諸色聲香味觸法為所緣境。六根惟是意識所緣。眼等根皆非五識境所攝故。所識所知遍諸法故。五識所緣唯實非假。意識所緣通於假實。諸心心所緣有非無(已上)。   (四左)緣事剎那三皆決定。鮮本及光寶釋。緣字作處為正。是十二處之處故。故舊論曰入物剎那。   (四左)應言亦有如是決定。光記(【傍】十五左)成立一剎那眼根通與多識為依。今雲。若爾招二心並生違宗之過。豈一剎那多識起依一眼根。彼第三文依前後說通因。第一文現未其世各別。十八界三世各有故。次重重徵難並皆非也。思可擇捨(有人。第一文設明之者。迷之甚矣)。   (四左)然於現在(至)親附處依。此通六識辨三世差別。謂根境識三和合方緣境。初說意據正緣唯言現在。其過去已依故。未來未依故。後說兼曾依故加過去。然光記(【傍】十七左五行)雲。五識及相應法於所依所緣三定皆通三世等。及科此文別釋五識及相應法者。並非論意也。   (四左)此緣體廣(至)增上緣故。明餘三緣雖增上而總即別猶得增上名(如光(四左)釋)故此但釋別得名。非謂增上義。若依正理有三說。初舉作用廣。次體類廣。後所生廣。於此二說並雲有餘師。今為顯無優劣唯雲或也。   (五右)頗有法於(至)為於無為。一切有為無為法統貫以為四緣。雖總相然。若依相望。或有全非因。故問答簡擇。自於自如指押指。有為對無為等用四緣必約生法。而無為非生法。故非也。若無為對有為。作能作因增上緣也。對望勿亂。   (四左)頌曰二因(至)而與於作用。終句作用是與果。故正理(二十三左光十九右初行)曰。如是二因雖俱一時取與果。而今但約與果功能問。何故但與。答。惠暉雲。為因義成。方是取果。是四緣故不論取果。但言與果用。頌不說增上義準應知通一切正滅正生時。如論第六(十三左)頌六因三世門不說能作因。寶疏(十六左)兩釋。後解非也。此中就所與法現未位論之。不約能與四緣位。故問中雲諸緣於何位法。長行雲顯法現在。若不爾者與前說因取與位相違。論六(二十一右)五因取唯現。俱相與果唯現。同遍過現異唯過。   (五右)正滅時言顯現在故。舊論曰。何以故現在法已得生。今向滅故。光記(【傍】十八左九行)雲。住異雖亦同時。滅相義當在後。故偏(【傍】此意對正生初故)言滅(順舊論為正也)寶疏(【傍】十六右)雲。然此二因義得兼二(【傍】住異)尋其理趣住滅同時。住時(【傍】此二句非也)取果名現在故等。神泰雲。若如正理師釋住異滅三相同時作用故。正滅相用時攝現在盡。若如婆沙師釋三相前後作用。正滅相用時住異用息。如前四相中說據用究竟時。但言正滅時。若據少分亦通住異(已上)今雲。泰寶釋未詳(【頭】又考。泰光寶同義。論雲顯現在。雲俱生。總取現在而為對正生初令知差別殊雲正滅也)前論五(十六右)雲。生作用在於未來。正現在時住等三相作用方起。問。何故不言現未而言滅生。解雲。以簡亂故。謂現法通住異滅。未來法涉不生未生正生。今為顯於未來中唯於正生位與力非不生未法。然正生位是現在。若言現亂彼。故今約住異滅用究竟。舉終雲滅也。   (五左)已說因緣(至)與此相違。恐謂頌言二因三因是六因門作用故。為顯因緣中差別有此結前。   (五左)唯增上緣(至)一切無遮。泰雲。諸師釋增上緣疏(【傍】即乎)能作因。故通三世及無為。於一切位無遮。今解。前明二因於正滅遮正生時。三因於正生遮正滅時。等無間緣於正生遮正滅時。所緣緣於正滅遮正生時。今明增上緣通生滅位皆能與果。故言一切無遮。故正理(第二十(五左))論雲。其增上緣法。生滅位皆無障住。故彼作用隨無障位一切無遮。況上雲生位滅位。今雲一切位何異求。   (五左)頌曰(至)非天次等故。第二句但言簡所緣緣。復流下句簡所緣等無間。又此但字兼顯無想異熟由三緣。正理雲。如光記(二十二右終引)顯宗又爾。是同婆沙十一(六右)四說中第一師。光(十一左)引。爾非此論意也。第三句緣生二字通上二句。此中由者第五囀。故雜心及甘露說為從。顯宗十一(三左)曰。此中由言為顯故義。謂心心所四緣故生。第四句諸論不同。顯宗如今。正理作非天次第故。舊論雲。非自在次故(義同正理)本頌上(八左)雲非無次等故。皞按。本頌誤天作無終成無。今文非天為正。下三字正理為勝。此論等作等形誤。何者。非天是立宗。次第故是所由。見下釋次第因外無更出餘因故。宗中雖舉我勝性等。但為例天。故終(【傍】七左七目)例徵自在天。復於此論。舊論。正理。顯宗無釋等言。然光記雲。天等等取我等。次等等取無義利等者。無義模索。謂無義利徵責全非所由。若又等取宗中我等。何不言非天等次故。去可等處。置不可等位。豈有是處。又解。應作非天等次故。等言等我勝性等。   問。雖理似是而言自在天我勝性等。又(【傍】六左二目)釋因言次第等故。依之等言貫上下明解雲。下因所等義成已。彼既不成故流上全無。世間次第事法非一言次第等。是向內等。故舊論。正理。顯宗但言由次第故無有等言。出我勝性為例破自在。先預標之。非必頌含故舉之。若不爾前頌外增上一切位不遮等何為。必勿泥文語。   (五左)論曰(至)由四緣生。光記據婆沙破正理為是。彼正理師分別作用功能以成生義。違婆沙總名生故。然寶疏但舉婆沙。正理乖角文。而未辨別者非也。   (六右)滅盡無想二定由三。婆沙百三十六(七丁)雜心。甘露味論一同但明二定。不論無想異熟。然正理兩釋並非也。初說許心等無間。是同婆沙十一(六右【傍】光十一左引)四說中初說。而非彼正義。第二義存但言。猶未盡理。於婆沙此論等同唯約二緣。不說為三緣故。   (六右)一切世間(至)一因生論者。自下釋第四句有四。初總結正破邪。第二又諸下別破自在。第三(七左七目)我勝性下例破餘。第四奇哉下論主復歎妄執。初中有三。初正示。二此有何因者。外道問所以。三若一下佛家反徵。自在天者。識疏七末(五十八右)曰。舊言摩醯首羅。今應言莫醯伊濕伐羅。即大自在也。探玄第九(二十六)雲。摩醯翻大。首羅翻自在。是十六異論中隨一。義林一本(十七左)雲。七自在等因宗。謂不平等因者計。隨其所事即以為名。如莫醯伊濕伐羅等。或執。諸法大自在天變化。光寶泰等為塗灰外道。玄音二十五(八左)雲(【傍】論第九終)播輸缽多。此是塗灰外道。遍身塗灰。髮即有剃不剃。衣纔蔽形。但非赤色為異耳。奉事摩醯首羅天者也。西域記七(初右)曰。波羅□斯國。外道數萬人。或斷髮。或推髻。露形。塗身以灰。求出生死。從所敬事名自在天。約行業亦稱塗灰。我者神我。是亦十六異論隨一。義林(【傍】十七右)雲。四計我實有宗。謂獸主等一切外道皆作是計。有我有薩埵有命者生者等。由起五覺知有我也。謂見色時薩埵覺等。顯宗論第九(十五右)破此計中雲。勿謂此我是實有體。或彼諸法即我性相。準知。我一因計。然光寶神泰等並為勝論外道者不應爾。彼雖我作者唯是智相等能起不能作諸色法。彼立九實中。地水火風四實有極微。而造諸色法。何為一切法一因計。勝性者。數論自性諦。因明疏(【傍】四五十四左)雲。自性者古雲冥性。未成大等名自性。將成大等亦名勝性。勝異舊故。亦識疏一末(二十四左)(云云)等者。等餘外道。玄應二十五(八左)雲。般利伐羅句迦。亦言簸利婆羅闍迦。此雲普行。事那羅延天。頂留少髮。餘盡剃去。內衣在體纔蔽形醜。其衣染以赤土之色也。此有何因者。外人問從諸因緣生非自在等所以。寶疏(【傍】十七左)為是。光師雲復。非論意也。次答意。汝作此問。若爾有非一因生之所以即許從諸因生。若許由諸因汝廢自宗義。由因者。即前諸因諸緣。雲許故。寶疏為正。光記雲餘因。不順文理也。   (六左)又諸世間(至)一因所起。次第等等應生誤。以無詮故。別說雲次第而生。若有詮要加等可去而。舊論亦曰次第生故。光記(二十二右)敘比量。全非論意。又唯應生為能別背義旨。今據論意量雲。諸世間法應非一因生。次第生故。如屋舍等。又除苦汝諸法應一切頓生。執一因故。如執苦。光記諸量皆應簡別。   (七右)信無始故(至)因緣正理。顯宗十一(六右)曰。不越釋門因緣正理。徒異名說自在為因。嘉祥中論疏五末(二十一右)曰。由正因緣破邪因緣。此一偈是佛法之大宗也。止觀八之二(二十四左)弘決曰。夫因緣義。佛法根本。背邪向正之始。入道修觀源。故習佛法者。不可全迷。   (七右)咄哉。應音雲。都杌切。字林咄相呵也。如金七十上(初右)雲咄哉。在生死盲闇中。與咄咄是驚怪聲義別。   (七右)由險利能燒。光記。舊論作嶮。寶疏如今。並虛檢切。音獫。說文中並雲阻難也。集韻險或作嶮。釋此一偈。光記二釋。後解神泰解。彼雲真諦三藏所說。寶疏同後釋。今雲。前解順雲善說。若如後解化身天化用何可雲善。今彼頌惡逼害等。為暮惡者。故讚雲善說。今解。初三句各在用字。以知險利而能燒。以可畏相恆逼害他。三句但三事。後釋意而不約化身實是論意也。   (七左)魯達羅。大日經疏十(十四左)雲。嚕捺囉。佛所化身。是摩醯首羅之化身也。亦名伊捨那。又五(二十七)雲。嚕捺羅即是商羯羅忿怒身。攝大軌說嚕馱羅雲。鬼首伊捨那。觀自在授記經(八左)雲。伊捨那鬼神首。烏芻澀摩儀軌摩醯首羅真言曰。嚕捺羅也。   (七左)且止破邪(至)互為因緣。自下別追難中。(【傍】近人改光科為大科大非也)頌前文有二。初總結前生後(寶為勝光記非也)二前言下別牒前問起(光記結前者非也)言自他者。頌中初二句如次大自他。後二句所造自他。因緣者。四緣中因緣。以四緣門故。牒前因緣增上二緣故。是故但就因緣問答。   (八右)頌曰(至)為大唯一因者。婆沙百三十一(八右已下)具說。彼各加增上緣。今但就因緣一中差別。故不頌之。依之唯者但簡因緣中俱有等。不簡增上緣。以非對明故。非心心所無等無間緣。今不對心心所不說所緣緣。問前廣破外一因。今何雲唯一因。答。如前言今但約因緣。若加增上必是二因。為顯此理次下說言。能作因無差別。轉非恆數。然麟記答此問雲。此且約所造望大種唯一因。非謂大種起但因由一因。故不相違。其謬可簡。   (八右)謂生依立持養別故。大乘亦有此五因。雜集第一(六丁)大同。對法疏第二(五丁)與此論對釋。經部不許之。正理二十(十三右)雲。此中上座妄作此言。生等五因非聖教說。彼謂聖教曾無此名未審。彼宗何名聖教。為鳩摩羅設摩文頌。為扇帙略所造論門。且佛教中有此名想。廣集處處以證此名。   (八右)如是五因(至)作因之差別者。準此論文。約六因門非餘五因攝。故說但聲。若依四緣門亦但因緣。故答互為因緣之問中說之。   (八右)能任持故(至)說為立因者。問。舊論立因稱持因。此持雲住。今論結亦云持住。何得名言立因。立是何義。答。字典立置也建也。如壁能置畫地能置物故名立。為顯非此立立任義。直立義。成立義等於釋義雲任持。立因名已成故次雲持。為顯非任持是住持義故雲不斷雲住。若如舊論雲持因住因。亦是一義。各據譯者意安置文字。於義無異。   (八左)其能作因(至)故不恆數者。通妨。舊論曰。隨造因平等起故不恆數之。大造自他各有增上緣。然平等轉故不恆數因緣多少。且省之不數也。故加之各增上。   (八左)俱有因者(至)非餘造色。顯但定道二無表色言隨心轉。前第六(三右)說俱有因中雲。二律儀此諸相謂心隨轉。此二餘一切雲非餘等。前第六(四右)說俱有非俱有因中雲。一切俱生有對造色展轉相對。少分俱生無對造色展轉相對。婆沙百二十七(八右)亦爾。   (八左)異熟因者(至)眼根等果者。顯宗雲。異熟因者。諸不善及善有漏身語二業能招異熟眼等色等。   (八左)前已總說(至)雲何十二者。光記分科為是(近人改之大非也)此頌前文分二。初總牒前生後(光雲結前雲問起非也)此中牒已說。顯未說。標今說。在文可見。能生善噁心等雲何心。所生心雲幾心。次此能生心。復從幾心生。故感何心前卻。思之依之。相生頌中以生與從別之。是總標屬前段之例也。後謂且下別生起。此中初敘說十二。後徵起。顯宗雲。如何依彼可定說耶。且略說心有十二種。雲何十二。舊論雲。此中若略說有十二心。雲何十二。今文就略。直言謂且等。   (八左)善惡覆無覆。以簡有覆應言不善。故長行然。頌文言惡。惡雖通不善有覆。今約不善。又有與不善別。婆沙百四十一(三右)雲。問。惡與不善何差別耶。答。惡謂有覆無記。不善謂諸不善。有作是說。惡謂色無色界及欲界少分染法。不善謂欲界多分染法。有說。惡謂欲界身邊二見品。不善謂欲界諸餘煩惱等。   (九右)頌曰欲界善生九(至)餘從五生四。此中順前問(【傍】八左七目)欲界善約生與從次第。色界等並皆爾。而為顯相生旨。染下從生次第。餘悉亦如是。又欲初具說之雲此復作二句。為令易了。色等亦爾。次就省略但作一句。又此相生總約種類。非必是此一心如是。染從十生四者。染言貫不善有覆。欲令文簡言染。舊論曰。從十噁心生。從此四。覆爾。今合置染聲蓋譯者意乎。從者第五轉聲。染是所待所生果。十即能待生因。勿謂準長行生言是二讀而穿鑿。有覆從七生者。本頌如是。準上從八生等。唯顯有覆能生。闕此所生幾。是寫倒矣。正理。顯宗及頌疏作有覆生從七。為善本。而準餘有覆應從生次。雖爾但此長行釋生從次。故如是。   (九左)欲善生九中自界四者。麟雲。自界四心相生並約前後互相引起。隨其所應理皆無妨。   (九左)為依下善防彼退故。圓暉雲。二色界染心生欲界善。謂入定者作如是願。我寧起下地善不起上地染污。由此願故彼染污定所逼惱時。從彼染污定生於下地善。為防退故。是則色染生欲界善也。   (九左)謂十二中除學無學。無漏後心必是善心。其不善覆不能起故。   (十右)餘無生理。餘八種無從欲不善有覆生理。同次下雲謂唯自界餘無生理。然圓暉雲。餘無生理。謂欲界染心不生上定及往彼界。故無生界理(【傍】正文猶非也云云)此釋全非論意。   (十右)謂除無色無覆無記心。頌疏雲。以無色界唯有異熟生無記心。夫異熟心不許異地起。故不生也(光記三十五右三行)。   (十一右)上界都無(至)工巧事故。慧暉雲。上界無身工巧。有語工巧。此約身工巧說無也。今唯約等無間緣。據心心所故。   (十一右)無色界無威儀路等。頌列異熟等。今從威儀舉。即顯無色唯有異熟一故。等唯取工巧通果。   (十右)餘數如上。約頌文者七種(【頭】鮮本及舊論北藏作八。宋本舊論及南藏並如今作七。正理顯宗無分七言也)為餘。謂三界有覆。欲界不善。無色異熟無記。及二無漏如上十二心說。   (十一右)威儀路等(至)緣十二處。於頌文列異熟等。今威儀為始。以顯異熟通緣十二處。依之等者。唯等工巧通果。是所以異於婆沙十一(十二左)威儀工巧異熟通果次第。工巧處等者。等取通果。準頌列次亦應知。舊論無等字。唯意識者簡五識。舊論曰。此四心唯是意識。今上標三故雲三。舊論據實雲四心。約加行中於威儀無聲。故言通四識。於工巧有聲。故言通五識。如次配之。問通果心於加行何不說。答。光記(【傍】三十二左八目)雲。若通果心加行唯是定心。意識不通五識。故論不說。婆沙百二十六(十八左)曰。處處說威儀路及起威儀路。威儀路者。謂色香味觸四處為體。起威儀路者。謂能起彼意法二處為體。眼鼻舌身四識是威儀路加行。非起威儀路。意識是威儀路加行。亦是起威儀路。又眼等四識能緣威儀路。不能緣起威儀路。意識能緣威儀路。亦能緣起威儀路。有餘由此所引意識具能緣十二處。處處說工巧處及起工巧處。工巧處者。謂色聲香味觸五處為體。起工巧處者。謂能起彼意法二處為體。眼等五識是工巧處加行。非起工巧處。意識是工巧處加行。亦起工巧處。又眼等五識能緣工巧處。不能緣起工巧處。意識能緣工巧處。亦能緣起工巧處。有餘由此所引意識具能緣十二處(已上)今雲。兩論義旨不別差別炳然。謂約根本唯意識緣四境五境。若據加行通四識五識。若約後起如有餘師。唯意緣十二處。又婆沙辨威儀路。起威儀路差別。今唯言威儀路。而彼威儀路唯色法。起威儀路心法。今約心法雲威儀路。是威儀路心即彼起威儀路。泰光寶等未辨其差別未穩。又光(【傍】三十三右)分起緣似三類。以屬當論文。光師前第三(二十六左)亦分別三類。然全非論旨。而亂岐路。謂緣威儀路有二。緣威儀緣起威儀。何總雲緣威儀。又似威儀者。加行亦是似。何局後起意識。又今雲。所引意識何為通六識似識。是全不得論意也。寶疏於當文無細釋。具如疏第二(二十五左)辨白。有人云。四識五識與正發方便加行。與起名何有巨害。例如下論(第八十七丁)意說。中有名起不得生名。然死有無間中有起時。生方便故亦得生名。今雲。混同甚矣。若有四五識名起文。應相從通釋。何特新可與之。威儀路等釋名。光(【傍】三三左)有依主持業兩釋。倫記一上(三十右)全用兩釋。元喻正理抄約依主。圓暉取後釋。今雲。後持業為正。順婆沙故。寶疏(【傍】二十二右)威儀多依路。工巧多依處者。意約喻故雲多。麟記所引寶雲。威儀多依行路。而起名威儀路。工巧多依壁等處起。故名為處(是亦依主)麟破雲。今詳此釋不應通語工巧。皞按。處者十二處之處。路亦處中差別義。故婆沙七十三(十二左)雲。路義是處義。如道路中通生諸物。由此長養諸有情身。如是所依及所緣內通生種種心心所法。由此長養染淨相續。   (十三左)勢力劣故(至)可能生彼。此中初明無記有生。後出心下辨加行生彼。初中有四。初一句通三總因。二非作下異熟別因。三樂作下工巧威儀別因。四不能下結遮。正理二十(十九左)曰。且異熟生由先業力所引發故。勢力羸劣非作功作所引發。故不能引起加行善心。故彼不能生加行善。出心不由功用轉故。加行無間生彼無違。工巧威儀勢力羸劣。樂行功用引發工巧及威儀。故不能引發加行善心。出心不由功用轉故。加行無間生彼無違(顯宗十一(十四左)全同)寶疏(【傍】二十二左)為勝。光記(【傍】三六右)未也。劣故因局異熟故。   (十三左)若爾染污(至)容起無間。正理第二十(十九左)雲。若爾染心不應無間生加行善。染著境界違背善故。勢力劣故。無斯過失。厭倦煩惱數數現行。作是思惟。設何方便。令無義聚止息不行。便如實知起過失境能生功德。脫我當起煩惱現前。尋復覺知起善防護。由斯願力能起加行。無始時來數習染故勢力不劣。故染無間生加行善。   (十四右)有色解脫。八解脫中。初三約有色。次四依四無色定。第八依無想定。具如論二十九(四右)今簡後五。故殊加有色言。光師於婆沙作兩釋。後釋為正。又於持息念有兩解。前義為正。今科論文。初約三作意明聖道入出大為二。初敘三作意。二明入出。後中有三師。初師中。初所立。後示順契經。是即顯正義。故評家取之。此論亦爾。第二師中。先所立。後會前所引經。婆沙。此論。正理。顯宗同舉而無破斥。按出已約三無有大害。故不破。而會俱行契經為展轉。未盡理顯於此。故不生義自顯也。何況標有餘故。光師為正。寶疏(【傍】二十四左)前兩師通為正不可也。此論意同婆沙故。寶師謂正理論取第二者迷矣。第三師中。先所立。後破。破中。初與門。後奪門。奪中。初正破。後破救。正破中有三。一非欲共破。二無異曾得破。三不可重發破。後破救中。先舉救。後破。   (十四右)不淨觀俱行修念等覺。婆沙雲契經。是雜含二十七(二十五右)雲。是比丘心與慈俱修念覺分。   (十四左)若爾有依(至)共相作意。婆沙但雲未至。故次雲上地但言以遠故。今初雲三地故。次雲第二等言極遠。差別可知。雖文言別而義意同。新婆沙十一(九右)曰。若爾依未至定(【傍】恐等誤)入正性離生者。出聖道時。可起欲界共相作意。若依上地入正性離生(云云)今雲。未至舉初顯後。如光(【傍】三八左)第二釋為勝。或定字應等誤。舊婆沙第八(十左)曰。若依未至。若依初禪。若依中間得正決定。出聖道時。欲界總相觀現在前可爾。若依二禪三禪四禪得正決定。彼無慾界總相觀。所以者何。大遠故。新婆沙依省略綴文。見舊婆沙與此論義意全同也。寶(二十四右)欲會同此論與婆沙。雲未至初定中間靜慮同是初定者甚非也。   (十四左)非於彼地(至)順抉擇分。寶疏(【傍】二十四右)雲。亦不可說於二定等地異順抉擇分有曾修得共相作意。   (十五右)若依未至(至)自非餘地者。光記。依未至者欲界身約自在不自在。又有頂身依無所有唯出有頂。身下地依無所有唯出自地者。此判未審。何者。若欲界身依未至有自在不自在別者。欲界身依中間初禪等亦應有自在不自在。彼此差別不可得故。若言欲未至鄰近故令爾者。唯是鄰近故不關身欲界及自在不自在也。又有頂身依無所有必出有頂。異熟生心無異地起者。若隨身地者。下三無色。上身依下定亦可爾。何唯自地。若言彼無漏地故不例。何故下地身依無所有不出下地唯彼地耶。亦復何緣唯約異熟生。無學出心有五心故。由是今詳曰。論意不問依身地上下。唯約依定以判出心。故但言依未至依有頂等。不言生有頂。婆沙。正理等悉皆綴文如今論。彼欲有頂鄰近故依未至無所有。或出彼地。依餘七地無鄰近有漏地故唯自地。   (十五右)此中五種(至)以明利故。訣曰。聖道繫屬下除生得所由。從聖道無間下明出心。言亦者顯餘五心發生。正理二十(二十二右)曰。欲界聞思作意無間聖道現前。聖道無間具起三種。以諸聖道起必繫屬加行道故。非生得善作意無間聖道現前。色界聞修無間聖道現前。聖道無間亦唯起彼二。無色唯修作意無間聖道現前。聖道無間亦唯起修不起生得(顯宗全同)。   (十五左)頌三界染心中(至)餘皆自可得。正理(二十(二十二左))雖舉此頌釋。而多據本論加別義。故顯宗十一(十七右)改頌曰。三界染如次。得七六二種。色善二學三。二無餘自得。具如光寶辨。言自可得。無記唯無記。善唯是善等。初三句明自得他法。   (十五左)論曰(至)今得成故。長行為三。初釋頌本。二舉異說破。三總攝前義。下二頌並是長行便頌非本頌。故別行本頌無之。釋頌本中有六節。初明欲染得六。此有四。初總釋。二彼先下示得相。三由疑下別釋。四下一句結合。此即初二也。今約前後諸位總相說六。非必同時故言容得。彼者指六心。未曾得者為得。非謂已成。   (十五左)由疑續善(至)及得學心。頌疏(十七左)釋初由文曰。解雲。由疑續善者。謂疑心發生正見能續善根也。疑是染心。此即染心生欲界善也。界退還者。謂從上界退還來生欲界染心也。於欲界續生必是染心正起染時。欲界善心此時亦得。起法前得得之也。釋次由文雲。由起惑退者。此據離色界煩惱後時起欲染退也。正起欲惑退染心時。欲界不善及有覆心。兼色界有覆心此時總得也。界退還者。從無色界退還來生欲界。受生心中得欲界二染。兼色界染心也。釋後由文雲。由起惑退者。阿羅漢起欲界惑退正起欲染時。得無色有覆及學心也(餘準知焉)。   (十六右)有餘於此(至)無記唯無記。敘異說破。此敘異說。彼不分別三界。不開漏無漏。唯約三性故言總說。據其大意無異。但單重異也。雜心九(十右)曰。此十二法。幾穢污心中得。幾善心中得。幾無記心中得。答。   若得九種法 當知穢污心   善心得六種 無記即無記   若得九種法當知穢污心者。界及地來還時。欲色界得七(【傍】四歟)心(上界沒還生色界時。得欲界化無記心。及色界三心)及欲界善。善根續時得。退時得三界穢污及學心。餘不得者。謂無色界善。不隱沒無記。及無學。雖無色界善少有退得。謂退分。但此中說悉不成就而得。此則通說非一人一心中得九法。善心得六種者。善心中得六心。欲界不隱沒無記。色界善。不隱沒無記。無色界善。及學。無學。此亦通說非一時。無記即無記者。不陰沒無記即得無記非餘。羸劣故(已上論文)。   (十六左)於善心中(至)應知其相。後論主釋彼頌為二。初破善六。後準釋染無記。初中唯不說欲善為失。然正理救以加欲善。合學無學都為六無失者非也。彼長行具如前引。各別說學無學。而不說欲善。何違造主令不說乃說。而開以合。光記舉正理其文不足也。能破似通。寶疏舉正理為是。而未加反破為非也。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七(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八     豐山寓學上陽沙門        快道林常記   分別世品。舊論曰分別世間品。本頌亦如是。光記同今文唯釋世。寶疏。圓暉言世間。今雲。但具略異。故此次文雲器世間。何故具略。謂無畏疏八(二十五右)路迦翻為世。又(二十五二十六右右)並路計翻世間勿謂梵音無間義(【傍】簡義論五(二右)釋)光記約可壞有對治二義。依常無常是可毀壞。據漏無漏是有對治。寶疏雲三界有漏可破壞(未盡)更又因明疏中本(二十三右)雲。可破壞義。有遷流義名世也。墮世中故名間。宗輪疏(十一右)曰可破壞故雲世。沈沒於中曰間。唯識疏(一本(四十二右))曰。可毀壞故。有對治故。隱真理故。名之為世。墮世中故名世間。基法師諸文皆以中釋間。非墮是間釋故(【傍】斥自下(三八左)間雜義)探玄一(五十七右)世者是時。間者是中。時中顯現。故雲世間。勿依義相字義門約因明量辨遷流等義(【傍】斥轉義五(二右))此品次第生起及分科如光。寶辨。正理。顯宗題辨緣起品。以此中明緣起義故。緣起是殊勝。故別為名。   頌地獄傍生(至)由地獄洲異者。五種釋名等至下應辨。光記(十二左云云)初十三字答初問。後七字答後問。初兩句列五趣名。梵雲那落迦。此雲受苦。義翻為地獄。似世牢獄。而在地中故。識疏五末(八八右)雲。捺落迦者。此雲苦器。受罪處也。那落迦者受彼苦者。慧琳五十(八右)雲。那落迦此譯有四義。一不可樂。二不可救濟。三闇冥。四地獄。經中言地獄者一義也。應音二十三(十四)全同。又二十四(三右)具如下辨。(【傍】已下悉無用。光(十二左)已下真釋)傍生者。正理二十一(十九左)雲。彼趣多分身橫住故。或彼趣中容有少分非傍行者故。又類多故。多愚癡故。名曰傍生。鬼者。又雲。餘生中喜盜他物。又復多是所祀祖宗。又多希求以自存濟。又多怯劣其形瘦悴。身心輕躁。故名餓鬼。人者。又雲。或彼自心多增上慢。或多思慮。故名為人。天者。又雲光明威德織盛。或復遊戲談論勇悍相凌。或復尊高神用自在眾所祈告。故名為天(已上)此天有欲名欲天。是有財釋。此有六數帶數得名。故言六欲天。   此上十七處者。惠暉雲。此上者約處所在欲界上。亦約有情勝處名上。後釋勝也。   今雲。欲色並有方處。初釋為正。故長行雲此欲界上。不可亂於無色界無方處。論(第三十三左)釋頌上唯命言無色界定勝生勝故說上言。   一四天王眾天。鮮本。正理。顯宗。光記。頌疏。雜集六(初左)下論十一(十左)並曰四大天眾天。又舊論及寶疏雲四天王天。法勝四卷四(初左)但雲四天王天。今王是天名天王。有增上。廣目。持國。毘沙門四。帶數得名稱四天王。眾是所領伴類。即日月星等諸類。主伴各別。是相違釋。故顯宗十六(十四右)初釋雲。彼有四天王及所領眾。顯宗後釋約依主不正義。未顯主體故。   三十三天探玄記二(三十八右)雲。梵雲忉利。此雲三十三天(已上)何等名三十三。正法念處經二十五(四左)曰。一善住法堂天。二住峰天。三住山頂天。四善見城天。五缽私陀天。六善俱吒天(子注雲。俱吒者山谷也)七雜殿天。八住歡喜園天。九光明天。十波利耶多樹園天。十一險岸天。十二住雜險岸天。十三住摩尼天。十四旋行地天。十五金殿天。十六鬘影處天。十七住柔軟地天。十八雜莊嚴天。十九如意地天。二十微細行天。二十一歌音喜樂天。二十二威德輪天。二十三月行天。二十四閻魔婆羅天。二十五速行天。二十六影照天。二十七智慧行天。二十八眾分天。二十九住輪天。三十上行天。三十一威德顏天。三十二威德焰輪天。三十三清淨天(已上)(近統記三【頭】忉利因緣。智論五十六十二引。(十六)宗輪疏(十六丁))。   夜摩天。光。寶並翻為時分天。蓋依顯宗雲夜摩天謂彼天處時時多分稱快樂哉。   按舊論翻以曰唱樂天。善順顯宗所說稱快樂哉。其時分翻是不了義。正法唸經二十五(四左)具列三十三天名(統記三十二卷引之)又忉利因緣智度五十六(十六)宗輪疏(十六丁)明之。   樂變化天。舊論(第六初右又八(二十五右))雲化樂天。又智論第九雲。化自樂者。自化五塵。而自娛樂故言化自樂。南都興福寺及叡山去聲讀之。東大寺三井寺入聲用之。新譯家多皆去聲。依顯宗十六(十四左﹝【傍】正理三十一(十七右)全同。光二右引﹞)曰樂變化天謂彼天處樂數化欲境於中受樂故。應音二十四(十一左)雲。樂變化天。五孝切但此天雖有實女於變化者心多愛著。於男亦爾。故以名焉。舊(【傍】舊俱捨六(初右)等)言化樂天。音洛失之久矣。不可強破矣。智論文分明也。又顯宗雲化欲境受樂故。住心論第三互用兩名。顯無偏黨。   (一左)南贍部洲。論十一(五右)曰。於此池(阿耨)   側有贍部林。樹形高大果甘美。依此林故名贍部洲。或依此果以立洲名。應音二十四(十一右)贍部樹名。舊經中或言剡浮。或作閻浮皆訛也。花嚴音義一(十五丁)雲。閻浮提正曰贍部提。贍部樹名。提此雲洲。阿耨池南有贍部樹。其葉上闊下狹。此南洲似彼故取名。染部捺河西域河名。近其樹金出河中。或閻浮果汁點物成金。因流入河染。閻浮檀金其色赤黃更帶紫真氣也。瑜伽倫記一下(二十丁)贍部樹者。起世雲。於樹下有閻浮檀那金聚。高二十由旬以此勝金出閻浮樹下。是故從樹為名。一切閻浮檀金從此得名。應音十九(十四左)雲。閻浮者從樹為名。舊譯雲穢樹。提者略也。應言提鞞波。此雲洲。智度三十五(二十四)此洲上有閻浮樹林。故名閻浮。提名為洲(麟雲。贍部洲此土無相當。故不翻名)惠暉雲。舊雲閻浮提者。提者河名。即無熱池四河一數名拔提河。河中有金名閻浮檀金。河邊有林果大如八石甕。新譯取樹名贍部洲。此有二失。贍部閻浮但是訛正異。何為河與樹名。二提為河失。諸文為洲略梵故。又頌疏雲。南贍部洲。北洲南邊有贍部樹者。樹處相違。下論十一(五)雲。此贍部洲從中向北三處各有三重黑山。有大雪山在黑山北。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無熱池。此池側有贍部林樹(正理三十一(五丁)亦同也)或洲南字倒。應言此南洲邊(如先花嚴音義)然冠注雲此洲南。據立世毘曇雲樹在此洲之南。以違此論不可取也。今雲。立世毘曇(真諦譯全十卷第一(七右))南閻浮提品雲。佛說比丘有樹名曰閻浮。因樹是洲地曰閻浮提。此樹生閻浮提地北邊在泥民陀羅河南岸。彼注者蓋檢錯本。若迷南岸言。   東勝身洲。光記(三右)釋勝。初自體身形勝。後釋對贍部勝。又應音二十四(十一右)雲。東毘提河此雲前。在諸方之前也。   西牛貨洲。應音又雲。西瞿陀尼。瞿此雲牛。陀尼此雲取與。以彼多牛用市場。如此間用錢帛等也(光寶同之)又起世經雲。斤提樹下有一石牛。高一由旬。以此因緣名瞿陀尼。   北俱盧洲。應音又雲。或雲鬱單越。或言鬱多羅拘樓。此雲高上。謂高上於餘方也。亦言勝洲也(光同後釋也)琳音十二雲。正言鬱恆羅究琉。此雲高上作。謂高上於餘方也。鳩留此雲作。亦云姓也。又二十四雲。此雲上勝。亦云勝生。   (初左)若有情界(至)皆欲界攝。唯器界無有欲故雲攝。舊論曰。若兼取器世界乃至風輪。麟雲。準之至風輪。即過有情界也。又對趣辨者。趣唯有情。界通非情。即界寬趣狹也。   無煩天。集異門十四(十一左)同之。而雲。身無煩擾。心無煩擾。故領受寂靜遍淨無漏微妙諸受。故名無頌天。頌疏及雜集六(初左)亦作煩。正理。顯宗。光。寶作繁。並約繁雜繁廣二義。今雲。煩繁通。而煩名廣義疏也。又正理雲。或名無求。不求趣入無色定故。   梵音有此義。故舊論六(二右)雲無大求。   (二右)六善現天七善見天。舊論。正理。顯宗等並次第如是。集異門足論十四(十一左)列五淨居中亦同此論。大乘中雜集第六(初左)亦爾。住心論第三(三八左)依此。   又雜心論第八(十三右)及法勝六卷五(八左)四卷四(初左)又舊花嚴五十四(六丁)唐經二十二。及起世經第一。中阿含第九。長含第十八。並善見善現次第。祕藏寶鑰(【傍】第三信心下)依之。   (二右)迦濕彌羅(至)俱有十六。是有部正宗。論主依西方師有部頌言十七處。又有部異師立十七。而初禪唯二。大梵攝梵輔。如迦濕彌羅師。於第四禪立為九。謂開無想天。婆沙百五十四(八左)說無想天中雲。外國諸師說。第四靜慮處別有九。此其一處。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即廣果天攝。然以高勝寂靜故別立名。猶如村邊阿練若處。正理二十一(三左)有餘師是也(光四左引)經部立為十八天。正理二十一(四右)雲。上座色界立十八天故作是言。修諸靜慮各有三品。謂上中下。隨三品因生三天處。第一靜慮大梵天王自類相望得有同分。與梵輔處勝劣有殊。如聚落邊阿練若處雖相鄰近而處不同。無想有情於第四定為第四處。與廣果天有差別故處成十八(已上)如是四說並小乘。十七天有兩師。迦濕彌羅國師唯十六天。此三師皆有部異也。故雜心八(十二左)頌曰。色界或十六。長行雲。此十六處說色界。有欲令十七。如前十六及大梵。非有部者何如是。法勝毘曇六卷五(八左)四卷四(初左)但約十七天。經部立十八。然頌疏(五左)經部立十七。薩婆多唯十六天。上座部即十八天(【頭】二藏頌義亦全依頌疏可簡捨)有人(【傍】智積院觀應闇誦要文)依彼作略頌雲。十六七八天薩經上。彼未曉正理西方師指乾馱羅國有部。言上座者即是經部而致此誤。乃引千歲之迷。今應辨之。西方者。婆沙九十八(十五左)雲。西方諸師作如是說。初靜慮地處別有三。迦濕彌羅諸論師說。初靜慮地惟有二處。光記二十六(十七左)雲西方諸師即是健馱羅國諸師也。婆沙(百九十(五丁))雲外國諸師。同(六十三左)雲。在迦濕彌羅國外故名外國。在迦濕彌羅國西故名西方。又此論五(五左)雲西方師。光記五(二十右)意為有部異說。正理鈔九(三九右)雲。乾馱羅國薩婆多師說。又雲。俱捨中雲外國師。即印土諸國薩婆多師說。又論四(九右)雲外方諸師。指雜心論第二(二左)說。彼法救論師是乾馱羅國人故(【傍】西域等分明也)次上座者。基疏二本(三六左)滅後四百年室利羅多。正理所言上座是也。光記第九(二十八)寶疏第九(二十四)及正理鈔並爾也。次因辨大乘諸天異說。雜集第六(初左)色界十八天全同經部。初定開三別立無想。孔目二(十八)亦同雜集。又瑜伽第四(三右)十八數同而名體別。謂無想攝廣果。別立大自在天。略纂二(二十二右)倫記二上(六丁)義燈六本(八左)並具釋。又本業經。仁王經等中說十八梵天。其名體各別矣。   (二左)一空無邊(至)非非想處。立世論。舊俱捨(真諦釋)雲入。雜心論八(十三右)(宋天竺僧迦拔摩譯)雲處。立世論六(六右)曰。雲何第四名為非想非非想入天。非想者細故。非前七定故說非想。非非想者若無想定及無心定。如此兩定名無想定。同無心故。今則有心故名非非想定。因於此定業所生故。故說為非想非非想入(光記五右依之)義林四末(二十一左)雲。不同彼地有粗相。故名非想。仍有無此極寂靜心在。故雲非非想。非者無也。非全無想故(已上)詳曰。非者是無何偏簡舊論無為非因果。次又諸天數不一準。起世因本經八(三左)曰。於三界中有三十八種眾生種類。諸比丘欲界中有十二種。色界中有二十二種。無色界中復有四種。欲界十二種者。謂地獄。畜生。餓鬼。人。阿修羅。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傍】長含雲燄魔天)。兜卒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魔身天等(【傍】是向內等也)此名十二。色界二十二者。謂梵身天。梵輔天。梵眾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廣天(長含二十(二十四左)雲嚴飾天。下注皆是長含文也)少廣天(少嚴飾)無量廣天(無量嚴飾)廣果天(嚴飾果實)無想天。無煩天(無造)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大善見天)阿迦膩吒天。此等為二十二。無色界四種全如今論。長含說無色四天曰。空智天。識智天。無所有智天。有想無想智天。樓炭經四(十九右)雲。欲界人有十二種。一泥梨。二禽獸。三薜荔。四世間人。五阿須倫。六四天王天。七忉利天。八焰魔天。九兜卒天。十無貢高天。十一他化自轉天。十二魔天。色行天有十八。梵迦夷天。梵不數樓天。梵波利沙天。大梵天。阿維比天。波利答天。阿波羅那天。波利多首天。阿波羅天。摩首天。阿披波羅天。維阿天。波利多維天。阿波摩維阿天。維呵天。維阿缽天。阿答和天。善見天。善見尼天。阿迦尼吒天。是為十八色行天(【傍】標結十八其列名二十蓋有重誤)無色行天有四。虛空智天。識智天。阿竭然天。無思想亦有思想天。   謂於是處(至)中有起故。是處光記二釋。後為正。次通大眾部問有兩解。第一為勝(寶(五右)亦同之)何此論談無方處故所依處並是欲色二界。非離欲色處別有無色處。故修定處雲是處。光第二解證婆沙六十八(十三右)文。今詳。彼約三界分別四有屬處。故有彼說。今論方處有無其義旨別。故不成證。頌疏解復從等文雲。後時從無色沒生欲色時。還即於過去修得定處中有起。故知無色無方處也。惠暉雲。又受無色界畢即於是處中有起。故準疏釋即於過去得定處中有起。若取得定處。豈無色界生經二萬劫等無行動等也。詳頌疏唯指得定處。故招難破。光記雲所生處。言緩而無有失。   (三右)能持自相(至)如前已釋。持自相如第一(九右)能造四界釋。種族如同(十五左)釋三科界。故並指言如前。   (三右)欲所屬界(至)故作是說。合釋三界名為二。初約性相依界種族。後約轉聲依界能持義。界言寬。通三界故。於中欲所屬界邊名欲界。以欲別立總界名。舊論曰。此界與欲相應故名欲界。如論第一(三左)曰。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如牛所駕車名曰牛車。略去中言故作是說。   (三右)如胡椒飲如金剛環。椒唐韻即消切。音焦。說文莍也。爾雅釋木椒樧醜莍。註莍萸子。聚生成房貌。即今山椒也。本草三十二(九丁)具也。舊論六(三左)曰。如金剛耳璫珍梨遮飲。璫者彼音釋耳珠也。   (三左)是變礙義或示現義。光(九右)變礙即十色處。示現即色處。寶(七左)變礙通十一色。示現謂色處色。今雲。光記言十色處。次上論(二右)曰。去來無表無色無方處義理決然故。故除無表乎。蓋脫一言。論第一(十右)變礙義通無表色故。婆沙七十五(十四丁)或無表色約相從作如是說。而非當體故除之。而非也。示現唯眼所取境。論第二(初右)雲。十八界中色界有見。以可示現彼此差別故。   (三左)又欲之界(至)應知亦然。後約轉聲依界能持義。雖之亦第六囀今即顯依主釋故。故光師雲約依主釋。基師中邊疏上(四八左)釋彼自性之障文雲。言之障者顯依主釋。前記上本(十一右)雲。文中之言意顯依主。例如正理論四十二(九右)曰。惑業之道故名業道。亦業亦道故名業道。有雲。何以知第三囀界有能持力。由之名欲界故。故二十論疏上(七左)引此論中雲。由此界能任持欲。彼既除力加由以顯界能差別。欲是所待第三囀。舊論曰。欲界(【傍】此界字本文有之恐衍文也)家界能持欲故。今雲今論雲之。又舊論雲家。決是第六囀也。彼二十疏於界欲上安由。非欲與界間。故必非囀聲式勿迷。   (三左)此中欲言(至)於中已除欲。於欲略有二。一五妙欲。是所緣境。欲具故亦得欲名。二貪慾是希求為性。緣彼妙境能緣心。有如是亂故問答。又外道妙境為欲故。故引經以證貪愛名欲非境。真欲者對妙境約相從名欲。自性雲真。非謂無漏故名真也。   (三左)邪命外道者。泰疏雲。尼乾子裸形邪命外道。舊論言尼乾子不雲邪命。識疏一末(八九左)尼乾子今正翻雲離繫。亦云不繫。即無差也。離三界繫縛也。以其露形佛法毀之曰無慚。即無慚羞也。應音二十五(八左)雲。離繫亦云不繫。梵雲尼乾。亦云泥犍連。其外道拔髮露形無所貯蓄。以手乞食隨得即噉食也。佛法毀之言邪命。識疏四末(初丁)及西域記十(七丁)三摩達多國人皆是此尼乾子外道。   應名愛慾人。愛言鮮本。光記。頌疏。舊論。法蘊。婆沙並作受。次反質頌亦復如是。   於中隨增(至)三界繫。於中簡別言簡無漏法。寶釋為是。光略不釋也。   (四右)今此所言(至)名欲界繫者。以寬狹能所增別通難。謂欲貪體狹。唯是貪愛故。而是能隨增。與此相應諸有漏法為欲界繫法。其體是廣。以體非一故。而所隨增。故言此所隨增。是以不同縛馬答。問。論雲隨增三界貪者。何餘有漏法為能隨。答。能所之詞非一准。言此所隨增者。辨貪與繫法之差別。故貪為能隨。前唯示繫法體。故彼為能隨。實是互隨增故。   (五右)當言傍住(至)應知亦爾。此二說中。論主意在初說傍住。故直言當言傍住。次言有說。然雜心論前後。彼第八(十三左)曰。問。雲何建立界。答。處所次第說。有說從下次第上。謂最下無擇地獄。次大熱地獄。如是次第乃至色究竟。色究竟上復有無擇地獄。次第乃至色究竟。若離一欲界欲則離一切欲界欲。若得初禪神足能到一欲界及一梵世。復有欲令周遍傍立界。   大乘亦據十方說。雜集論第六(二右)不標經名。而全寫雜含文也。智度論亦證此經成十方世界。   (五右)餘部經中說十方故。舊論六(五右)曰。於別部經中言有上有下。光。寶並為法密部所誦經。然稽古上(十八右)說十方者出別譯雜含十七(十一右)彼經自判為飲光部經。光。寶未知何據。且不言出何經果乎臆說也。或三藏相傳說亦不可從矣。今雲。法密部所誦經若未撿究盡者何為不爾。彼亦應立十方故。而宗輪論中飲光。法密並不說立界。   (五右)自所生界梵世。界及梵世相違釋。雜心說一欲界及梵世。故光記亦云及(然光雲自所生千世界及自生梵世。所生言令被梵世未詳。寶雲自所生界所依定處為勝也)。   所餘通惠應知亦爾。光二釋初釋為勝。後釋非也。前未言何通。所餘何為餘四通。   (五左)論曰(至)是名五趣。婆沙百七十二(四右至卷尾)廣說五趣釋名出體及身形言語並修羅趣攝等。光記略引正理等辨之。婆沙百七十二(四右)雲。所往義是趣義。是諸有情所應往。所應生。結生處故名趣。於中地獄者。梵雲捺落迦。義翻地獄。似世牢獄而在地下故。正翻雲受苦。識疏五末(八八右)曰。捺落迦者。此雲苦器。受罪處也。那落迦者受彼苦者。光記十一(五右)捺落迦所依地獄。那落迦能居人也。應音二十三(十四)那落迦。此譯有四義。一不可樂。二不可救濟。三闇冥。四地獄。經中雲地獄一義也。琳音五十(八右)全同。又應音二十四(三右)(云云)玄贊六(三十四丁)二十論疏上(二十九右)人者婆沙七十二(十二右)曰。問。何故此趣名末奴沙。答。昔有轉輪王。名曼馱多(此雲頂生)告諸人曰。汝等欲有所作應先思惟。稱量觀察。爾時諸人即如王教。欲有所作應先思惟稱量觀察。便於種種工巧業處而得善巧。以能用意思惟觀察所作事。故名末奴沙。從此以來轉立此號(舊婆沙第九二十三左)為顯善惡二趣。於人天上殊雲及也。此論次列同婆沙等從下向上。入論下(二左)四天五人。何次列異。答。婆沙百七十二(十二左)雲。經雲人有三事勝於天。一勇猛。二憶念。三梵行(云云)。   五趣六趣差別。無畏疏一雲。毘婆沙說有五道。摩訶衍人多說六道(【頭】於享和三癸亥年五月。快道造五道六道章以判大小乘諸經論異說。以而六道為正。此法義文任慈恩法藏等故有參差。難為定量也)。   婆沙百七十二(十四左)曰。有餘部立阿素洛為第六趣。彼不應作是說。契經惟說有五種故。俱捨。正理。顯宗。雜心等並唯五趣。於大乘經中註維摩第二(十一丁)說五道。故無畏雲多也。智度論第十(三十四左)曰。佛亦不分明說五道。說五道者是一切有部僧所說。婆蹉佛妒路部僧說有六道(婆蹉佛妒路此雲犢子)同三十(十四左)曰。問曰。阿修羅即為五道所攝。是阿修羅非天非人。地獄苦多。畜生形異。如是應鬼道所攝。答曰不然。阿修羅力與三十三天等。何以故。或為諸天所破。或時能破諸天。如經中說。釋提桓因為阿修羅所破。四種兵眾入藕根孔以自藏翳。受五欲樂與天相似。為佛弟子如是威力。何得餓鬼所攝。以是故應有六道(乃至)問曰。經說有五道。雲何說六道。答曰。佛去久遠。經法流傳五百年。後多有別異。部部不同。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若說五者於佛經迴文說五。若說六者於佛經迴文說六。又摩訶衍中。法花經說有六趣眾生。觀諸義意應有六道復次分別善惡故有六道。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羅。惡有上中下。故地獄畜生餓鬼道。若不爾者惡有三果報。而善有二果。是事相違。若有六道於義無違。又同卷(五左)雲。法花序品曰。又見彼土六趣眾生。又方便品雲。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瑜伽第四(十三右)佛地論第六(二右)為五道修羅攝天。法花玄贊二(二十一丁)舉諸經論瑜伽為勝。又對法疏第一(四丁)依瑜伽第四(十一丁)為六道。天台寶持坊真記第二(四丁)亦判為六道。   又婆沙百七十二(十五左)有說天趣攝。評家鬼趣攝。雜心第八(十九左)自為天同趣。更舉有說鬼攝。正法念十八(十三左)鬼畜二趣攝。伽陀經(五右)鬼畜天三攝。佛地論六(二丁)同伽陀經。文句六二(二六右)開鬼出修羅。光宅疏五(五右)雲。鬼中最勝者離名修羅。一家立義不爾。善有三品。下品感修羅。曲諂多故貶在鬼道。法花授記品三(二十三右)曰。四惡道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又化城品雲(三之三九左)三惡道增長阿修羅亦盛(文句一之一(五左)止觀二之二(十四右)一之二(二十四)左)。   (五左)法蘊足論(至)修成中有。彼第九(初左)根品明二十二根中(云云)何眼根(乃至)謂四大種所造淨色。或地獄。或旁生。或鬼界。或天。或人。或中有。及修所成。所有名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謂名眼。名眼處。名眼界。名眼根。名見。名道路。名引道。名白。名淨。名藏。名門。名田。名事。名流。名池。名海。名瘡。名瘡門。名此岸。如是眼根是內處攝(已上)舊論六(六右)曰。何者眼界依四大及四大所造清淨色等。   (六右)契經亦簡(至)異諸趣故。稽古未考。按長含十法報經下(十右)曰。當知七有。一為不可有。二為畜生有。三為餓鬼有。四為人有。五為天有。六為行有。七為中有。不可有者是地獄。約不可樂義翻為不可。此經並證中有非趣攝及趣唯無覆。故於標述中有非趣。彼經下述唯無覆。及並言顯此旨。趣。因。方便三各別故互相不攝。此中有者所感果名為有。亦業為有。婆沙六十(四左)多說(云云)述記六本雲。有三有果(文)。   (六右)彼身語意曲穢濁故。舊論曰。淨命身口意。諂曲憎忿粗澀業。曲穢濁是發業煩惱。即癡瞋貪。身口意各有之。論十五終。婆沙百十七(七右)具說。正理如今。婆沙(百七十二(三右))顯宗論並曲作由。應知形誤。   (六右)於捺落迦中(至)都不可得。捺短聲。所依地獄故言於中。那長聲。能居有情故雲彼那。舊論曰。於地獄色受想行識果報熱果報起已得名地獄眾生。淨命此中除色等法。地獄眾生皆不可得。彼文捺處唯雲於地獄。那位加眾生。然正理。顯宗作於那落迦中。音相近故寫手誤作那也。除五蘊法者上所言受五蘊異熟之五蘊。故婆沙雲除此五蘊。由此次有說通釋之。   品類足論。彼第九卷辨攝等品第六之五(十四左)雲。地獄趣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六識識。欲界一切隨眠隨增。傍生趣鬼趣人趣亦爾。天趣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攝。八智知。除滅道智六識識。三界一切隨眠隨增。有人指第三(八左)辨隨眠品者非也。   (六右)彼說五趣(至)總名村落。婆沙百七十二(三左)有兩說。初說彼文應說五趣攝五蘊十一處十七界少分。而不作是說者當知是誦者錯謬。第二說同此論。   (六左)有說趣體亦通善染者。第二示異說通難。論主意憑此說。此中為二。初標異說。後然七下論主通前所引經。此即初也。婆沙百七十二(三右)曰。有說趣體通三種。問。若爾則品類足說善通。雲何諸趣不相雜亂。答。若以成就則有雜亂。若以現行則無雜亂。謂地獄趣於地獄趣業煩惱成就亦現行。於乃至他化自在天業煩惱成就而不現行。   乃至他化自在天於他化自在天業煩惱成就亦現行。於乃至地獄趣業煩惱成就而不現行。是故諸趣無雜亂過(已上)次有評家取前說。今皞按。是有部中異說。以言品類足說善通。又上雲迦濕彌羅國。今雲有說。應是西方有部。又正理(如寶(十一右)引文)標經主言證故有說。然光寶等並言大眾部說。按宗輪論中無有論大眾部趣體。若依舊俱捨第六(六左)曰。餘部說諸道不但無記有善有染污。   (六左)然七有經(至)說名中有。後論主以彼意通前所引經。先通七有經。此中有五。初正通。二若爾下前師以中有難。三不爾下以後師意通。光記雲異說通難。是對下論主好解。寶師(十一右)雲大眾部通難。其意不大異。然古今人謂。次下(十三左)及宗輪論((六十三右))等大眾部不許有中有。此許中有而通。寶疏非也。光記是也。今雲。是本非大眾部。設大眾部但本宗。依末宗者立中有無有妨。   趣謂所往等者。婆沙百七十二(四右)曰。所往義是趣義。是諸有情所應往所應生結生處故名趣。(已上)大乘有二說。成唯識三(十七左)曰。雖惑業生皆是流轉。而趣是果勝故偏說。或諸趣言通能所趣。諸趣資具亦得趣名。述記三末(八左)釋後說雲。業惑中有是能趣。何故能趣亦名為趣。趣是所趣業惑中有相從名趣。無性四(二十四)釋六十二見趣雲。趣品類義。四若爾下前說以無色例難五既爾下論主別作好解。以前通不成故。既爾者許前無色例難也。正理中悉破之(【傍】如寶疏引)雲經主。是非有說通。而論主依彼致通故。然今文破謂有別所因。順品類足故。又雜亂難婆沙中分明辨釋豈得成難。顯宗十二(八左)曰。言中有者。謂中有地死生中間決定有故生有無間容起死有。故無本有名中有過。或容彼在異類二生(【傍】四生中)中間起故名為中有。不可說在二趣中間故名中有。對執中有是趣攝宗因不成故(已上)。   今破雲。死處趣生處趣中間故。雲二趣中間。故次下(十三右)頌雲。死生二有中間。長行雲二趣中間。與汝義終不異也。設執中有是趣攝約相從。何可勞彼。   (六左)然彼尊者(至)故作是言。通第二經。初通表文。次會遮文。初意已對未。未起異熟不得地獄名故雲起已。非謂唯異熟(【傍】必兼前惑業也)寶疏(【傍】十一左終)釋似通意。光記不成示南。次意除者唯遮外道實有神我。全不遮惑業(光寶同義)。   (七右)毘婆沙師(至)亦通長養。此中初標。次舉兩說。婆沙百七十二(三左)有二說。然寶疏(十二左)三說者非也。舊論曰。毘婆沙師說。五道定是無覆無記。果報為性。有餘師說。增長為自性。   (七右)即於三界(至)識住有七。於中簡持顯寬狹別。惠暉雲。七識住更狹。於五趣中取人天二趣少分為七識住。故言即於三界等也。   (七右)頌曰(至)餘非有損壞。於欲色二界身與想相望全異全同互一種異分立四。加下三無色成七。初句及聲顯一識住中身想殊。兼示俱是一識住。而影第二句同一上第三句身想中間亦在。翻此者。此是目近翻第二句燋然。並者舊論雲復。正顯有色無色別而示合前四想成七。   (七右)論曰契經(至)第一識住者。是經文也。七識住經全文。舍利弗集異門足十七(四左)出。今各別標釋。本說見中含二十四(十一)大因經。增一三十三(九右)及四十二(十五右)長含第八(十八左)眾集經等第十(三左(【傍】增一經))同(十七右(【傍】大緣方便經))等十報法經上(十左)。   (七右)一分天者(至)除劫初起。論主述釋經文為三。初釋一分天。諸對法中說七識住。第一不言初定。謂法勝毘曇四卷第四(二右)六卷第五(九右)雜心第八(十四右)及集異門。又光記所引三文等皆爾。並約定全未盡理也。   今論依盡理故取初定中除劫初起餘時。是則契經(【傍】此論七左三目經文)說第二識住簡雲劫初起。以知其餘時是第一攝。故妙音甘露味下(十七左)雲。一欲界中諸天及人色界梵眾天除初生天。光記判決為是。故正理。顯宗全同此論也。   (七右)言身異者(至)說名身異。二釋身異。初正釋。後彼由下釋名有情也。中者鮮本·光·寶·頌疏·正理·顯宗作由為正也。此兩釋初約現起故雲由身異。後就成就故雲有異身。彼並指有情。又初依第三囀故雲由。次約第七囀故雲有。正理七十三(七左)雲。是於盡言是有第七聲非境第七。光記二十六(十左)雲。託聲是有第七非境第七。又於文身異與異身別。又初約當體故雲身異。次依義用故雲異身。光記(十七左)約體成就辨不遠矣。寶疏(十三右)初別指色身。次總標假者者非也。然古今寶為是迷之甚矣。想異兩釋準之可知。   (七左)有色有情(至)第二識住。釋第二句先此舉經文。如梵眾天者婆沙百三十七(六左)雲。此顯梵世諸天。集異門足(十七(七右))雲。此義中總顯生在梵眾等天。舉初顯後。如上論(五之十左)梵眾天是名第一樂生天。   所以者何(至)故名身異。後釋經文為四。一釋想一。二釋身異。三引經示想一相。四明梵眾想起相。此初二如文可知。   (七左)經說梵眾(至)彼同分內。三廣引經示想一相。光·寶意別。寶疏(十四右終)引經證想一是為是光記(十八左)依經起問。全非論意。何者。集異門足論十七(六右)曰。一種想者。謂諸有情有時有分。於此世界劫將壞時多往生上光音等天眾同分中。於彼具足意成色身根無缺減。支分圓滿形顯清淨。喜為所噉。喜為所食。長壽久住。有時有分。於此世界劫初成時。於下空中有空宮殿。欻然而起。有一有情。由壽盡故業盡故福盡故。先從光音等天眾同分沒生下梵世空宮殿中。獨一無二無諸待者長壽久住。時彼有情長時住已欻然生愛及生不樂作如是念。雲何當令諸餘有情生我同分為我伴侶。當彼有情起此心願。有餘有情亦壽盡故業盡故福盡故復從光音等天眾同分沒生下梵宮。與前有情共為伴侶。時前生者便作是念。我先於此獨一無二長時久住。長時住已欻然生愛及生不樂作如是念。雲何當令諸餘有情生我同分為我伴侶。我起如是心願之時。是諸有情便生此處。滿我意願為我伴侶是故當知此有情類是我所化。我於此類及餘世間是自在者。作者。化者。生者。起者。是真父祖。時諸有情亦作是念。我等曾見如是。有情獨一無二長壽久住。時(【傍】今俱捨論此四句乃至)彼有情長時住已欻然生愛及生不樂。作如是念。雲何當令諸餘有情生我同分為我伴侶。於彼正起此心願時。我等便生彼同分內為彼伴侶。由斯我等是彼所化。彼於有情及世間物是自在者。作者。化者。生者。起者。是真父祖。故名一想。婆沙九十八(十二右)雲。等起雲何。如梵網經中說彼等起。如彼經說等與集異門大同。此中同分者。分是類義。舊論曰同類。義林二本(三四左)樞要上末(二十左)並分是類義。   梵眾何處(至)起如是念。四談梵眾曾見處。光記依經起問者非也。故婆沙九十八(十三左)雲。彼經復說。梵眾生已作是念言。我等曾見如是有情長壽久住。問。彼住何處曾見梵天。今雲。彼論依經起問。故更舉經而其文短。今不爾。正示想一故文長。勿亂矣。   答。中三說婆沙有五說。今第三彼初說。今第一二彼第二第三。破亦在彼中。   (八右)有色有情(至)故名身一。明第三識住。釋頌翻此二字。初牒經文。後此中下述釋經文為三。初釋攝餘二天。二釋身一。三釋想異。此即初二也。   (八右)樂非苦樂(至)擾動心故。三釋想異初約有部。後示經部義。此初也。此有四。初略釋。五受門第二定喜受今三受門故喜亦名樂。二廣釋。三難。四通。傳說論主表不信樂捨交參。此廣釋法譬並婆沙百三十七(六左)全文也。亦同雜心八(十四右)說。   如遍淨天。是亦舉後攝初。同前不釋。集異門足雲總顯示遍淨等天。百三十七(七右)釋雲。此顯第三靜慮諸天。   (九右)初靜慮中(至)故言想一。顯宗十二(十左)曰。初靜慮中由染污想故言想一。以於非因起戒禁取執為因故。第二靜慮由二善想故言想異。由等至力二受交參而現前故。第三靜慮由無記想故言想一。純一寂靜異熟樂受而現前故(正理全同)。   (九右)下三無色(至)即三識住。集異門足十七(四左)舉經曰。無色(彼釋雲。無色身無色處色界無色蘊故名無色)有情(依蘊界處假立有情)超一切色想(超一切眼識身相應想)滅有對想(滅四識身相應想)不思惟種種想(無五識身所引意識相應緣色等種種障礙定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如空無邊處天。是名第五識住。無色有情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如識無邊處天。是名第六識住。無色有情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如無所有處天。是名第七識住。   (九右)此中何法(至)是名識住。明識住體。有色四。無色三如次五蘊。四蘊為體。故雲所應。釋名者光記(二十二右八目)雲。識於其中樂住著故是名識住。寶疏(十六左三)雲。此中說識於處總樂住。故兼取識也。非如四識住唯取四蘊也。識之住依主釋。故婆沙百三十七(四右)釋四識住中。雲何因緣故說名識住。答。識於此中住。等住。近住故名識住。如馬等所住名馬等住。又釋七識住中(六左初目)釋識住義已如前說。又(九左)雲。問。何故四識住中識非識住。七識住中識是識住。答。由別因故立四識住。由別因故立七識住。謂已下文如光次下(二十五左)引文是也。然麟記雲。問。既取五蘊何獨言識。答。以強從強立目者迷倒最矣。   所餘何故(至)故非識住。說餘處非識住。婆沙百三十七(八右已下)有八說。初說義彼三處亦為識住。第二世友尊者三惡攝初識住。第四定攝次三中。有頂攝後三。第三說以愛見二義簡別。第四說以見修不斷三事簡。第五說以五部及不斷六事簡之。第六識約識所樂住簡別。第七說約壞識法(今論依此)第八說由定及生二義簡而無評家。法勝毘曇四卷論第四(二右)同第七說唯約壞法。六卷第五(九右)有三說。初約見修無斷(同婆沙第四)次依識樂住(同婆沙第六)後據樂於境樂想(婆沙等中無之。正理有餘是也)雜心論八(十四左)兩說初約樂著。次依壞識法。今論主約壞法欲當理故以結頌。次復說取婆沙第六樂住義以開遮表為二。簡法易了故。又依彼(十一右)九有情居不攝惡趣等第三說也。   (九左)謂諸異生(至)或無色處。寶疏(十六左終)雲。準此論文。豈可第四靜慮處三天(前三)異生皆悉愛樂無想異熟耶。應非正義。頌疏雲。於第四靜慮無雲福生廣果三天通凡聖居。若是凡夫求入無想。若是聖者樂惠者求入淨居。樂定者求入無色(已上)又雲。上流有二。一有雜修即樂惠也。二無雜修即樂定。若雜修者生色究竟。無雜修者能往有頂。   (九左)如是分別(至)九有情居者。於前七識加二成九故言因茲。是亦契經所說。見長含第八眾集經及十上經又第十(五左)雜含第十七(二十九右)增一四十(初右)含中九有情居品等(同四十二(十五左))依之婆沙百三十七(三左)曰。契經說四識住七識住九有情居。而別說三段各自標契經。又法勝雜心論等並於修多羅品說七識住九有情居等。以經說故。又集異門足論十九(三左)九法品雲。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具壽當知。佛於九法自善通達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等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法律久住利益人天。此中略有二種九法。所謂九結九有情居(已上)正理二十二(十三右)雲。由此世尊與諸識住一處合說為有情居。顯真涅槃非為如是。大乘義章八末雲。九眾生居如經中說。何故說者為破外道想計也。有諸外道。想計眾生以為神我。擇善而居。佛為破之故說斯九是眾生居非我居也。然寶疏(十七左)雲。九有情居非經所說。因釋經中說七識住。故便釋也者。獨坐妄談惑於後生矣。   (九左)頌是九有情居者。有情能依假者。居所住諸蘊實法為聲別體依主釋。然有別有色界五蘊。無色四蘊。集異門足第十九(五左)雲。有情居者。謂諸有情所居所住所依所止所樂生處即總顯示。此中所有有漏五蘊四蘊名有情居。   (十右)頌四識住(至)四句攝。四識住者標名。當知者勸下諸句意。文句私志記二(十九右)雲。當知者決定應知。此言意如是也。四蘊者正出體。下諸句明諸義門。謂唯自地者自他地分別。第三句明除識蘊。有漏者簡無漏漏無漏門。四句攝者辨寬狹。光記雲。三句及有漏明體。四句攝明寬狹者未精也。   契經言等。集異門足八(十右)舉經中列名已雲。雲何色識住。答。若色有漏隨順諸取。於彼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或生起欲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色識住。受想行識住廣說亦爾。   (十右)謂隨次第有漏四蘊。有漏雖出體中實是共相義差別。四蘊正出體。欲令文簡作是說耳。無漏非故。法勝毘曇五(十右)曰。取俱識生住執著長養故名識住。是故無漏非識住。彼壞有故。彼亦非取和合識住處。雜心八(十五左)雲。無漏非識住。彼壞染污識故。   (十左)又此唯在(至)依著於彼。婆沙百三十七(三右)有兩說。初說唯有情數。後說通非情數。彼問雲。有情數蘊為識住。此事可爾。非有情數蘊雲何名識住。答。有多種識住。謂相應識住。俱有識住。所依識住。所緣識住。所行識住。非有情數蘊是識所緣故名識住。而無評家。雜心八(十五左)雲。有說眾生數蘊說識住者不爾。何以故依行緣相應分義故名為住(子註雲。依者識所依。緣者能緣非所緣。分者梵音雲何婆他那。義雲流住。謂受生胎分相續。過去未來雖非眾生數亦有此五義。故得為識住乎)正理論依前說唯有情數。光(二十四右初)寶(十八左五)並令此論同正理。今按未必然。何以故以唯辨地自他。未分別情非情。復雲依著。著中攝非情數蘊。此中名識住。因緣據婆沙(四右)三說中第三執著安住義也。光記(二十四右)釋依雲俱生依同時助伴無失。釋著雲。所著境通俱不俱者。違下(十一右四行)俱時文。   (十左)若爾何故(至)識所乘御。依經難。雜含十五(七左)曰。於此四食有喜有貪。則識住增長。識住增長故入於名色。乃至純大苦聚集。經文總說。今別依識食致難。識所乘御一句非經文。寶疏此一段科引經難。稽古上(二十左)破雲。識所乘御一句。法寶似屬上為經文。亡論瞽古籍亦昧於文者矣。今雲。寶疏意不爾。不言以經難故。   (十左)雖有是說(至)於餘可說。答於中有三。初正遮難。二又佛下引經成義。三又法下就理明。此初也。此中亦為三。初正通前二難。次然色下辨今四識住相。後是故下結上二別。答意識食七識住約總相五蘊。故識亦得住名。非獨立識名住。今不爾。四蘊與識蘊離別。四蘊所住。識能住故言非住。正理二十二(十五右)破雲。亦不應理。彼契經說於識食中有喜有染有喜染故識住其中。識所乘御。如何乃說但於諸蘊總生喜染。獨識不然。若言食中不立田種二分差別故無過者。應說因緣。何故不立。既於識食別生喜染。識住其中。不應總說有取諸識。皆如種子。識既於識可為良田。何理獨遮識為識住。故彼所說非善釋。今返破雲。前難中所引經以總說證別。依義作文。故如本說致總說通釋。然汝但依引文加破斥。豈得當理。   (十一右)又佛意說(至)教意如是。二引經成識非住。雜含二(六右)曰。彼五種子譬取蘊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能所依種田喻分明故。正理(十五右四)破雲。理亦不然。異識相望有所依著。豈非田義。又於識中應無有取。然契經說有取諸識。故知亦有識住識中。此破意契經解釋非教意。今返破雲。彼契經於四識住五蘊相望喻種田。故雲不可種為田。非約諸一切。故破不成破也。   (十一右)又法與識(至)故非識住。三就理成立。婆沙百三十七(五右)曰。復次若法與識俱生。俱生俱滅於識有用。立為識住。識於識不然。今依彼說。光記引婆沙四七分別文亦不遠然正理論師廣破此義(文如寶(十九右)引)今返破雲。於俱生中雖俱有依而取識能依。何雲非識所依。又誰得言所依識不依彼。又欲談俱生於識無之。非謂但俱生為識住。唯所取為住。多義中一。何以俱生難所取。又約相應依著責不相應等。以異門難異門。非中非也。故雜心八(十五左)雲。識陰非識住二非分故。先後不俱故。不顧自性故。初後二因如此前二義。第二即今俱生義也。又無漏難。既以愛力言及著言遮訖。正理自義廣述對俱捨以應辨差別。彼但任自意違婆沙等也。寶疏舉不辨何矣。   (十一右)第一句者(至)除前相者。取第二句所除識蘊次為雙非句。此四句出婆沙百三十七(十一左)彼四七次第今七四序。故初二句相翻。   (十一右)略有四種。總略言略。非對廣言。   (十一左)頌曰(至)鬼通胎化二者。於中者所依義。即於三界五趣中有此四生。是亦契經所說。婆沙百二十(十左)具舉經文也。見增一十七(四右)有一經。又彼(十二右)雲。問。何故名生答。諸有情數和合而起故名生。問。三界五趣亦和合起何但此四。答。此四惟令有情數起。亦遍攝有情數。界趣不爾。以界雖遍有情數而非但有情數起通非情數。趣雖但有情起而不遍有情數。不攝中有故。由此但四說名為生。次說生義。有情現義起義出義是生義。第二句雲有情。顯示如是差別。   (十一左)論曰(至)是名為四。此列次全如契經。何故如是。謂由具緣多少。如寶疏(二十一左)辨(卵生先入胎。次入卵。論九(六右)云云)。   卵□。玄音雲。卵外堅也。尚在卵中。謂之□。說文雲。凡命無乳者卵生也。象形字也。(【頭】又有四生。大乘顯識論一卷真諦譯(二十四右)雲。一觸生因交會生。二嗅生雄有欲心嗅雌根門有孕。三砂生雌雀以欲心坊砂有孕。四聲生雌孔雀以欲心聞雄鳴有孕。文句十之一記引已雲攝胎卵二)雲何濕生(至)蚊蚰蜒等。從第五囀聲。舊論亦曰從。婆沙曰由濕氣生。從由俱亙第五囀。故一師譯如是也。勿謂由必非第五囀。蟲者說文雲。從三蟲凡蟲之屬皆從蟲。飛蛾者古今註雲。飛蛾善拂燈。一名火花。一名慕光。今簡蠶變蛾殊加飛。蚰蜒者本草雲。蚰蜒長寸餘死亦踡曲如環。方言雲。蚰蚓自關而東謂之螾蚓。或謂之入耳。皆今蚰蜒(【傍】武州邊雲者也若入耳則耳永不聞聲也)喜入耳者也。舊論六(十一左)雲蟲蚊蜻蛉。廣韻蜻倉經切。音青。蜻蜒蟲。揚子方言蜻蛉謂之螂蛉。埤雅雲。螂蜒飲露。六足四翼其翅薄如蟬。盡取蚊虻食。一名蜻蛉。古今註有青赤黃三種(云云)。   鹿母。本名毘捨佉。此雲別枝。即二十八宿中氐宿也。從生宿立名。此子雲蜜利伽羅。此雲鹿。從子亦呼為鹿母。舊論存梵曰彌伽羅母。又有二名具舉。謂婆沙百二十四(九左)曰毘捨佉鹿子母。同(十一左)又立世毘曇一(初左)雲毘捨佉優婆夷鹿子母。眭k師彌勒上生疏上(四十六右)翻名誤也。智論八(十五右)子註。並光記等皆應思擇分別。具如因明量議鈔(一末終)。   (十二右)般遮羅王五百子等者。北本大經三十三(初右)雲。彌迦羅長者母。尼呴院長者母。半闍羅長者母。各五百子同於卵生。今等尼呴陀等。琳音二十六(十八左)對見。光雲。般遮羅地名。唐雲執土(冠註引雲五)此王從地為名。是十六大國隨一(婆沙百二十四(十右)具列)寶疏(二十二右)應音及倫記一上(八左)並作執五為正。故翻梵語集般闍雲五。又般闍屍佉翻五髮。琳音十八(十三左)雲。般遮羅上半安反。梵雲般遮。唐雲五。數名也。羅名為執。此乃國名王之美稱也。言彼國王性多慈愛。縱有犯死刑者不忍殺之。但縛五體送於曠野山林。時人喜之因為國號。博物誌第八見人卵生。又第四九穴具足必胎生。不具是餘也。山海經十五本草五十二(十四丁)又事文類集後集雲。徐君官人因產一卵。卵開生一男子。乃徐偃王是也。吾朝肥後八代曰舍利尼。亦是卵生也。如釋書十八(六丁)也。   曼馱多者。舊論六(十二右)雲頂生王。事緣如光。寶。又論二十七(十八右)說此名。彼光(四十三丁)寶並雲我養。舊譯曼荼多王經。涅槃第十二(會疏十一(三十丁))大寶積經七十六。中含十四卷。珠林八(十丁)五十六(七丁)大乘義章八(三十四丁)文句第三(十三)又十二遊經說似頂生王與曼荼多王別也。   鴿鬘。舊論存梵雲迦富多摩梨夫人。   菴羅衛等。於奈女經具說因緣也。正言菴沒羅或菴羅婆利。肇雲此雲奈也。維摩略疏雲。又翻雲難分別樹。其果似桃非桃。似奈非奈。故雲難分別。應音二十六(十一右)雲。舊言菴磨羅。亦作阿摩勒皆訛也。葉如小棗果如胡桃。其味酸而且甜堪入藥分。立世毘曇第一(十右)六大國品雲是閻浮樹外有二林。形如半月圍繞此樹其內有林名呵梨勒。外名阿摩勒果。阿摩勒果此子熟時其味最美。不辛不苦如細蜂蜜。果形大小如二斛器。其核如自性阿摩勒核(已上)。   (十二左)化生如龍揭路荼等。舊論雲龍伽婁羅鳥等。光記(二十八左)示二梵二名雲。揭路荼此雲頂癭。或名蘇缽剌尼。此雲妙翅翅殊妙也。舊雲金翅鳥非正所目也。   翻梵語集及全真梵語集並伽樓羅翻金翅。華嚴音一(五左)雲。伽樓羅或曰揭路荼。此雲食吐悲苦聲。謂此鳥凡取得龍先內嗉中後吐食之。其龍猶活出悲苦聲也。或雲大嗉頂鳥。謂此鳥常貯龍於嗉中。其頂益粗也。舊雲金翅妙翅。並就狀等(云云)法花義疏一(二十八)文句二之二(四十三左)並迦樓羅雲金翅。又文句龍王經迦樓羅翻鳳凰加破斥。真記雲。同名異體。有亂故破之也。玄贊二(十五左)賁疏上二(十六右)俱迦樓羅翻妙翅。而雲金翅訛也。決定毘尼經音釋雲。其翅金色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頸有如意寶珠。以龍為食。其壽八千年也。珠林第十(十五丁云云)龍與金翅並有四生。器世經第二等。文句二之二(四十三引)復須彌龍經說之。集異門足四生各雲一類龍。   (十二右)鬼趣唯通胎化二種。婆沙百二十(十二左)兩說。初說鬼唯化生。第二說如今。亦引經通胎化。   (十二右)一切生中(至)皆化生故。大文第二。問答分別大為二。初勝劣問答。後多少問答。初中有四。一問二答。三難四現受下通。此通中為三。初正通。二舉異說破。三因論生論。初正通中初二句總標涉下四由。謂為下別示述四由。婆沙百二十(十四右)有十一說。彼第九說此第一。彼第八此第二。彼第四說此第三。彼第十此第四。今此有餘師彼第十一說。光。寶分科並非也。光記混邪正以分現當故。寶疏分為前三後一。第四豈不利益。初標句何不通第四。   (十二左)無外種故。舊論曰。無外種子故。化生皆依內起而不依外四大種。因既無故果亦無遺形。然麟記雲。無外種者死後不留大種身也。以離識根故名為外。今謂混宗因亂因果。此無外種為因以成無遺形。何外種直為死後大種。   (十三左)此身已起(至)故不名生。已言顯許前自體起。寶釋委詳。光記無細釋。或中有有五種名。意識。求生。食香。中有及起。論第十(十四右)引經。故雲已名色。又婆沙百二十(十三右)釋四生雲。現義起義出義是生義。   (十三左)所引異熟(至)所應至處。中有亦業所引異熟。而未究竟如生有。又不分明肉眼見如生有。言空竟分明。故舊論六(十三左)曰。業所引果報明瞭顯現。及究竟是所往處。既有及言。顯二義別。光記未足也。   (十三左)有餘部說(至)故無中有。婆沙六十九(四左)雲分別說部。自有部雲應理論者。乃相對施名也。宗輪論(六十三右)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四部本宗同義中雲都無中有。又(八十二右)化地部本宗同義雲定無中有。倫記一上(四十二丁)雲。若順憬師雲乃至。然中陰經雲。無色中陰禮如來者。是大眾部經不勞會釋。述記七末(六十丁)亦如是。然中陰經中具說四有何為大眾部。義燈五末(五十二紙)通釋。又笠置師(同學七四(二十四右))宗輪等約本計。述記約末計。又正理二十三元喻鈔釋有餘部師執無中有。即大眾部。上座部。化地部立無中有(已上)(未見上座部無中有。)大乘義章八(十二右)雲。四有之義出阿含經。生死果法是有非無故名為有。有別不同。一門說四。乃至中有相隱定其有無。經論不同。毘曇法中定有中有。成實法(第三(五右)無中有品)中一向定無。大乘所說有無不定。上善重惡趣報速疾則無中陰。如五逆等。餘業則有(據涅槃經。中有有無皆不解我意。有二十一番諍論。﹝【頭】中有。略纂第一(三十三丁)十四門分別。對疏七(三十八)十門分別。述記四末(三十八右)唯識七(十六右)莊嚴論三(十六右)佛地六(二右)述記七本(五十七左)燈五末(五十二)祕四末(十二)五末(十四)瑜伽第一等廣說中有﹞)。   (十三左)頌曰(至)及五七經故。初六句理證中。次四句破大眾部等疑。中有與奪。第三第五兩句奪破像實有以顯彼喻過。是論主正依經部義也。第四第六兩句與許像實以破。故顯宗十(二右)依婆沙九十九(五右)有部本說除第三第五兩句。更加多句作頌也。後二句示教證中。攝長行五品契經。謂有者七有經。及言含掌馬族經。能兼義故。說經故三字並通五種。舊論頌言。由經(七有經)乾闥婆說五(五不還經)行(七種賢聖行經)經故。彼但言經者。七有經分明說中有故。故顯宗亦改說有雲聖說亦其意也。然如圓暉有言唯為用字。於及未知有掌馬經。妄謂為頌外。故釋中不舉七有經及掌馬二經者謬之甚矣。惠心正文雲。不舉七有經違論及光記者。半似是半非也。何不正掌馬經。   (十三左)相續轉法要處無間者。此中處者。謂前後相續不斷處即名為處。非依別處而相續名處。   (十四右)豈不現見(至)處亦有間。大眾部等救也。有法之有字亦字。若依性相。顯喻非一準而亦有間隔續生若依因明。示不定失。是亦言是相返亦也。然光記不定作法樂意為先違教理。教者違入正理論。謂彼共與異分異全並不樂為為先故。理者是此顯過相。須先標其失故(玉四(三十九左)五(五十右)同(四十九左)同(四五左)樂為為先非也。又第五(十六右)述記四本(二十九左)不樂為先為正)。   然曾見鏡(至)謂二並生。舊論曰。曾見鏡在影中。日光顯然。若影是實有光不應得於中生。以相違故。麟雲。如將鏡置屋簷下。即有外之光像現於鏡面。屋下即影也。慧暉雲。影中鏡。鏡中光。色既與影同處生。故光像色有假也。   (十四左)鏡面月像謂之為二。此釋同處無二並。於鏡面處直無月像。懸遠見月像如觀井中水遠是鏡面與月像非鏡中人面鏡中月像。故舊論曰。復次共一處二無者。何者為二。謂鏡面及月圓。於別處見鏡面。於別處見鏡中月圓。如井中水。若此月影於中生不應見在別處。既言鏡面及月圓。又但破鏡中月影不破面。及不雲鏡中面。光。寶並得論意。然圓暉解論鏡面月像。鏡與像二字各貫中間面月。為鏡中人面像鏡中月像者。謬大也。彼雲解雲。於一鏡處有面月二像。看面像則近。觀月像則遠。二像若實豈容一處近遠別見也。是並欲破二像。忽違舊論標破此月影。又正理二十(十右)倒句雲月像鏡面。豈鏡像二字得互通面與月。   (十四左)然諸因緣(至)難可思議。舊論曰。諸法聚集有如是勢力。非有顯現似有。何以故諸法功能差別難可思議。   (十四左)二中勝者像依彼生。於質鏡中取其依因以為勝者即鏡是也。次別勝依當之。故正理二十三(二十右)曰。一者本質。二者鏡等。世間現見生有不爾。所以者何。生有如像。死有如質。更有何法如像所依(已上)寶疏(二十八左九目)雲。鏡像生時。因於本質。依鏡而生。由二緣故。與此不同。生有生時。唯因死有。無別所依勝緣如鏡。故不等也(為正)。   光記(三十四左)解釋未審也。   (十五右)以外非情精血等緣。彼救意雲。以父母和合時精血等為勝依性。能順像依鏡。精血何非情。謂身外出故名非情。舊論雲。外色無意赤白為勝因。正理雲。若精眾等如像所依現亦不爾。非有情故。又於定等欻爾化生。於中執何如像依處。依正理有二破。初情非情別故精血非例也。又於化生全無可言勝依。而光記許精血等。以化生奪會也。今雲。光記疏於不可說言。   (十五右)健達縛經。中有五名中隨一。此雲食香。具如論九(三左)。   如契經言(至)正現在前。是依婆沙六十九(五左)略出經也。彼第七十(九左)具舉經雲。經中說。三事和合得入母胎。父母俱有染心和合。母身調適無病是時。及健達縛正現在前。彼釋雲。母起貪身心悅豫名身調適。言是時者。諸母色有諸惡事。月月恆有血水流出。此若過多由稀濕故不成胎。此若太少由乾稠。故亦不成胎。若此血水不少不多不乾不濕方得成胎(光略依彼)。   (十五左)五不還經(至)五者上流。長含八(十七右)眾集經曰。復有五法。謂五人。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般涅槃。雜含二十七(二十一左)亦同。今論為作句於上流略般涅槃。正理二十四(七左)同此。顯宗十三(十二右)雲。五者上流般。舊論(第六(十六右))具有曰。世尊說有五種阿那含。中滅。生滅。無行滅。有行滅。上流滅。光記二十四(十二右)曰。前四於此生定涅槃故與涅槃名。上流不定故前不言般涅槃。稽古(上二十二右)雲。僅讀此所引而不睹經本陋哉。中含亦言。上流阿迦膩吒般涅槃。今按不必爾。集異門足十四(八右)列釋五不還中。並唯上流不言般涅槃。故應有不定之理。設有此理而鑿空之理。故雜心第五(十六左)列名亦云上流般涅槃故。   (十五左)有餘師執(至)故名中般。是即前(十三左)有餘部。即大眾部。化地部等通經文。婆沙悉號分別論者。對應理論者故。   (十五左)此則應許(至)故執非善。婆沙六十九(七左)破中天有兩破。彼初破雲。此中天名佛何處說。經但說有二十八天。(【傍】欲六無色四及色界十八)正理二十四(七左)出二破。   (十五左)又經說有(至)善士亦爾。第五正證中有兼遮異執。此中含第二(初右)善人往來經是也。彼說七善人故立此名。初人喻曰。如燒□纔燃便滅。第二喻曰。如鐵銅燃俱熾以鎚打之迸火飛空上已即滅。已下五人並皆此喻有差別。第三飛空從上來還未至地滅。第四墮地而滅。第五墮少薪草上。若煙若燃便滅。第六墮多薪草上。若煙若燃燃盡已滅。第七墮多薪上燃盡便燒村邑曠野已滅。彼音釋□芳無切。麥之屑皮也。正證理在絕言。何以故。謂頌已言七故。次前雲中有若無何名中般故。是亦有般說故。兼遮異執若不述何須知。故次別言非彼所執等。正理二十四(八左)具示兼正。彼舉經畢雲。若無中有此依何立。非彼所執別有中天等。光記(【傍】三十五左二目)兼破異執者得論意。   寶疏(【傍】二十七左)雲。又引七善士證無中天者。但纏文相失意味矣。札火者。應音二十五(七右)雲。莊黠切。今江南謂斫削木片為柿。關中謂之札。或曰柿札。柿音敷癈切。又雲迸古文作跰。同班孟切。迸謂散走也。此三喻舊論鐵火星纔出即滅。次鐵火星出遠方滅。後鐵火星出去最遠未至地滅。如是約一鐵火纔遠極遠。與今別也。又雜心五(十六左)子註三喻稍別。彼曰。一如小迸大火。二如少小迸熱鐵。三如迸燒鐵丸。此即契經所說。   (十六右)有餘復說(至)是名第三者。有餘部以別義通七善士三別。總別兩段。光記得論旨。寶疏(二十七左)初兩師釋五不還經中般。次兩師釋七善師者非也。汝迷婆沙失此論。婆沙六十九(七左)有四義。通五不還經。彼第三義雲。或受色界眾同分已未經多時。而入滅名中般。第四雲。或生色界。壽量未盡。而入滅名中般。今論會意彼以令通七善士。前中天義不爾。故前舉破。此二義意於七善士應通舉此。若通五不還經何於此出之。又於由此上無或言。顯總別二段。故舊論(六(十六左))曰。有餘師說於壽量中間立三人。或執近諸天邊中。若非七善士何言三人。又正理論二十四。(九右)(【傍】光三十六右引)曰。有說諸有說壽量中間斷餘煩惱皆名中般。由至界位等(云云)彼既但舉初義總別文連說。豈可通五不還經。近天中間者。光(【傍】三五左)雲。近根本天。中間稍居邊。是順舊論近諸天邊中說。然寶疏(【傍】二十七左)雲。未至法會中間者非也。次論雲入天法會故。又寶(【傍】二十八右)解三品中。趣向本法會天中間。若爾未入法會有三別。何論雲入。光記本天與法會不同為正也。舊論曰。第三人入誦法藏堂已般涅槃。   (十六右)入法會已(至)故名生般。通妨。婆沙六十九(八右)難受色界眾同分義雲。此亦非理。生般(【傍】論二十四(三右)生色界已不久涅槃名生般)依此立故。舊論雲若爾生般何相。今通此妨顯中生別。光記但雲義便非也。此中兩說即逆次前二說減多壽者。寶疏如今。光記牒及舊論作滅為正。以此非壽量中間滅盡色界壽量涅槃故。減少義非論限也。   (十六右)以彼處行無差別故。是並破兩說。約處及時差別設三喻。欲色二界中間為處別。而彼兩說唯時別非處別。同色界故。光。寶行為行至義為是。舊論雲。行處所無勝負差別故。   又無色界(至)般涅槃故。準此文偏破初說。而義亦破近天中間。故婆沙六十九(八右)破受色界已未久入滅名中般雲。若爾無色亦應說有七善士趣。便違契經。以契經說七善士趣唯色界故。是故寶(【傍】二十八左終)雙破兩說者無有失。   (十六左)總集眾賢聖(至)唯六謂非想。此頌舊論略不錄。婆沙亦無之。釋十數釋家任情取義。光二釋初釋四凡六聖。後釋二凡八聖。圓暉取後釋。於二中後似是免穿說故。而寶解猶勝。順解脫分已上為賢故。經雲賢聖故。   (十六左)若復不誦如是等經。舊論雲。若汝不讀誦如此等經。我今何所作。大師已般涅槃等。   (十七右)何故經說(至)即是生有。寶疏釋為勝也。問。中有亦名生。何故前(十三左)唯名起不許生名。答。前約自性故不許之。今約助具故與生名。謂論十(十四右)中有五名中雲。二名求生常喜尋求當生處故。今從所求生處果立名。顯此義言生方便。故中有是生有因故。寶疏(【傍】三十左五行)為優矣。   (十七右)再生汝今(至)間無所止。新婆沙六十九(五右)如今。小本雜含五(三右)曰。壯盛及衰老三時皆過去。餘命既無幾常為老所患。近到閻王際。婆羅門欲生二間無住處。汝都無資糧舊俱捨六(十七左)曰。已度四位至衰老。二生汝今近閻魔。於其中間必無住。路中資糧咄不有。舊婆沙五十二(十一右)曰。壯年便老病當生閻羅邊。中間無息處。亦不用資糧。再生二生言異義同。泰疏曰。真諦雲。一從出胎至三歲名婆羅。婆羅此為嬰孩。從四歲至十五歲名呴摩羅。呴摩羅此雲童子。從十六至四十名誘婆。誘婆翻為少壯。從四十一已去至百歲名體婆羅。體婆羅翻為老。從最後一剎那將死之時已去。中陰最後死一剎那名為摩羅那。摩羅那翻為死。尊實鈔雲。十六至三十為少壯。三十一至四十為盛年。光。寶立五位以釋。按談如是位必可一定。準舊論度四位。光。寶為得。神泰解不當論意。第三少壯故。又或曰(稽古上(二十三右))今按毘奈耶雜事十二曰壽命百年有其十位。謂嬰兒童子少年少壯盛年成就漸衰朽邁極老。是不順已度四位義也。焰魔事。具辨如二十論疏權衡鈔六(五一右)也。   (十七右)汝復焉知(至)為證不成。論主反責辨非證為三。初反責正先徵汝何知非此。若爾責互格。汝何先偏徵我(光記為無中有家難大非也。寶疏為論主破似是而屬下非也)次二釋下別辨非證。後凡引下總述證文相結非證。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八(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九     豐山寓學上陽沙門       釋林常快道記   (初右)當往何趣(至)形狀如何。光記三義。初為一問。次為二問。後加能感業問。寶疏同第二為二問。若依正理。顯宗者第一似是。正理二十四(十左)曰。又見人等宿業雖別而有身形相似無異。有業雖一而果有殊。故可生疑。諸趣中有與當所趣形為同別。為遣此疑頌曰(云云)頌文全同。顯宗十三(十二左)曰。今復應思當往何趣。所起中有行狀如何。與所趣生為同為異。頌曰(云云)若依此論長行及舊論。兩問義為勝。舊論六(十八右)曰。何道是所應往。中有若起有何相。偈曰。   由一業引此 當先有相狀   釋曰。此業能引生諸道。此業能引顯中有為至此道是故此道必所應往。於此道中是應來先有相。此即中陰相。今論長行亦復如是。故論主意必是兩問。然有人依正理以為一問混雜之甚。彼論長行大異此。學者可知。然光第二釋兩問上。應加與當所趣為同為異之言了第二問意。此論如何言必含為同為異之意故。   (初左)彼居本有(至)業所遮故。此問答如婆沙七(五右)文。答中有三。初奪況本有不恆令不燒。二縱能燒以不觸令母服不燒。三諸趣下通妨(寶疏三分科可也)顯不定言不恆。園言婆沙。正理。光記。頌疏並作增。舊論如今作園。即十六增也。如不可見者。總中有肉眼等不及。而光記雲母眠。不見。未可也。   (一左)白象子來入已右脅者。宗輪疏(五十左)論說大眾部等。說本宗同義曰。一切菩薩入母胎時作白象形。述曰。此中部中說都無中有。其白象形是何事物。故今意顯白象形是入胎之相非中有身。非謂菩薩聖人中有翻作傍生。以象調順性無傷慕有大勢力如善住龍。故現此儀。意表菩薩性善柔和有大勢力。師子王等雖有威力然多傷殺。故聖不現師子之形。論曰。一切菩薩出母胎時。皆從右脅生述曰。頂生以人中勝福從人首生。餘類下業所招從下門出。菩薩位超物表道出塵外。情無偏執恆履中道。為表於此從脅而生。處胎之母無含孕之憂。出脅又無剖腹之痛。從脅而生理越恆品。問。脅有左右何不從左。答。諸方所重左右不定。此方貴左。西土重右。是吉祥故從右出。彼雖大眾。一說等本宗同義文而今準以可知。   (一左)如訖栗枳(至)廣堅衣鬥諍。出給孤獨長者女得度因緣經下(八丁)。又大乘中出守護國界經第十。泰疏曰。真諦師雲。此十夢出中阿含經。稽古雲。檢四含無此事緣。真諦或睹別梵篋。而神泰襲之誤矣。   (二右)又諸中有(至)前小後大。光。寶解異光記證從生門非從右脅。寶疏因菩薩右脅入胎。明諸餘中有必生門。有人意寶為是。近順此論文勢。雲又諸中有雲前小後大故。遠會諸經論皆說入右脅。謂瑞應經雲。菩薩初下時化乘白象從右脅入普曜經。本行集經等亦如是。今雲。此論總明胎卵中有必皆生門入。為遮菩薩右脅執。而兼辨一切。故雲諸中有。雖菩薩雙生無之總說故雲前小後大。故於婆沙七十(十一右)菩薩與餘中有兩段問答各別。今論主意。於此致此判取菩薩必生門並各攝彼後說。婆沙雲。問。中有何處入於母胎。有作是說。中有無礙隨所樂所而便入胎。問。若中有身無能障礙如何依住此母胎中。答。業力所拘故依此住。有情業力不可思議。無障礙物令有障礙。是故於此不應為難。應作是說。中有入胎必生門。是所愛故由此理趣。諸雙生者後生為長。所以者何。先入胎者必後出故(已上)次有菩薩中有問答(如光(四右)寶引)。若如寶疏因便明餘者有多失。何不雲餘中有。復非破母腹而得入胎兩句婆沙中無。是正遮菩薩右脅入之堅執。若不爾此句何詮。   又約顯宗而因便義不成。彼十三(十三右)曰。菩薩中有如盛年時(乃至)照百俱胝四大洲等。有說(【傍】第一說)中有皆生門入。非破母腹而得入胎。理實(【傍】第二說是婆沙第一說也)中有隨欲入胎非要生門。無障礙故。學者可思。光記唯局菩薩致釋。而但引婆沙中有問答未盡也。   (二右)前小後大。寶疏雲。生時明大小則前生者大。若受胎明大小則後生者大。雖欲和會內外致此辨。然違婆沙(【傍】如次上引)及舊論(【頭】舊論六(十八左)雲。是故雙生若在後生為大。若在前生為小雜心十(三十四左)雲。是故雙生兒後生為長)謂於漢土前出為長。後漢班固西京雜記上(二十四丁)雲。前出為兄。百千界經。一統志疏上(十一)世中前出為弟者誤也。前生者方是兄也。是等約雙生一時顛卻。今婆沙。俱生等據次第卻出。故光記釋為是也。   法善現(至)如仙隱林。婆沙七十(三右)問答全同之。彼亦但雲法善現。舊論雲大德達磨(【傍】此雲法)須部吼底(【傍】此雲善現)下論(十一之七左)雲大德法善現。或處(【傍】二十論疏等)雲法救善現。救字衍字應如下知。此頌委顯牙足數。示喻故更舉以難。佛本行經雲。是時大妃於睡眠中。夢見有一六牙白象。其頭赤色。七支柱地。以金奘牙。乘空而下入右脅。因果經。普曜經。瑞應經等廣說泰疏雲。夢見白象者。真諦師雲。馬鳴論中廣明今略之。白象於人中陸行眾生中。身最大以表菩薩於眾生最大身。白表菩薩無諸黑惡。四足安平表菩薩四如意足四無量四諦觀等。七支柱地者表菩薩七覺分。六牙表六度。   (二右)不必須通(至)造頌無失。此中有二。初不須通。二須通。初中亦有二由。然光記大為三科非也。婆沙七十(四右)雲。若必須通。謂彼國中夢見此相以為吉謂故菩薩母夢見此事欲令占相。諸婆羅門聞已鹹言言此相甚吉。故法善現作如是說亦不違理。菩薩已於九十一劫不墮惡趣。況最後身受彼中有而入母胎。   (二右)與衣俱生(至)無慚愧故。婆沙七十(六左)雲。色界中有一切有衣以色界中慚愧增故。慚愧即是法身衣服。如彼法身具勝衣服。生身亦爾。故彼中有常與衣俱。欲界中有多分無衣。以欲界中多無慚愧。唯除菩薩及白淨苾芻尼所受中有恆有上妙衣服。有餘師說。菩薩中有亦無有衣。唯有白淨苾芻尼等所受中有常與衣俱。問何緣菩薩中有無衣。而白淨等中有有衣。答。由白淨尼曾以衣服於四方僧故。彼中有常有衣服。問。若爾菩薩於過去生以妙衣服施四方僧。白淨尼等所施衣服碎為微塵。猶未為比。如何菩薩中有無衣。而彼中有常有衣服。答。由彼願力異菩薩故。謂白淨尼以衣奉施四方僧已便發願言。願我生生常著衣服。乃至中有亦不露形。由彼願力所引發故。所生之處常豐衣服。彼最後身所受中有常有衣服。入母胎住乃至出時衣不離體。如如彼身漸次增長如是。如是衣隨漸大。後於佛法正信出家先所著衣變為法服。受具戒已轉成五衣。於佛法中勤修正行不久便證阿羅漢果。乃至最後般涅槃時。以此衣纏身火葬。正理二十四(十二右)曰。收其遺骨起窣堵婆。亦有衣形周匝圍繞。鮮白婆沙雲白淨。舊婆沙五十三(七左)亦云白淨。舊俱捨論曰叔柯羅比丘尼。其緣事具見賢愚因緣經第四(二十四丁)百緣經第八(四丁)。又迦屍孫陀利尼被袈裟生見百緣經。故婆沙言等。(【頭】菩薩本行經放牛逐來者眺佛極熟遊行編草蓋作覆佛上。以此功德十三劫中天上人間生不墮惡道。世世自然七寶蓋覆其上。後十三已出家成辟支佛。亦是施行益也。)   (二左)總說有體是五取蘊。已上正答問。釋後二句訖已下便說有體。此有二。初正示有體。此有總別。後三界分別。光分科為是。寶疏但於中已下為便非也。不順別言故亦違於中詞。又背正理論。彼二十四(十二右)曰。緣說有體。雖通一切有漏法性。而就有情前後住別分析為四。總別與奪文勢。豈可得離隔。   (二左)四者死有(至)次中有前。正理。顯宗無次中有前一句。舊論六(十九左)曰。四最後剎那名死有。從此後有中有。準此欲令知死有位更舉中有以對明。謂死最後剎那。次後中有起前剎那。   (二左)論曰(至)同類相見。此中文略。一切中有皆中有同類。然五趣各別同類相見。謂同趣類中有。舊論曰。同生道中陰互相見。婆沙七十(十三右)雲。有說地獄中有唯見地獄中有(乃至)天中有唯見天中有。   (二左)若有修得(至)亦能得見。倫記一上(四一右)雲。五極淨天眼境。即大菩薩廣惠聲聞天眼能見。諸天報得天眼及輪王眼不見中有。妙於阿耨塵故。此天眼見異趣。   (三右)一切通中(至)是謂通義。光三解第三為正。寶引正理。意取婆沙初說為正以何知之。言最疾雲凌空自在。不言最無礙故。舊論曰。通惠者謂行虛空。既雲行也。   (三左)大德說言(至)應立死有。已下示四說。本出婆沙七十(初右至三右)此無定限義。正理論會取。今雲。眾賢違婆沙說非也。婆沙本義今第四說非久住義。故頌致此義。然寶疏(八右)云云。此論正理與大德同者非也。此論大不同彼也。   (三左)設有肉聚(至)頓來至此。此設舉事致兩問。故舊論曰。若有肉聚等須彌山。此肉聚至夏時一切成蟲。彼中陰為住待夏時不。復從何方來此問。然寶疏初不為問。唯後為問。見文甚疏焉。光記為優。   有餘師言極七七日。是婆沙雲設摩達多說。此同大乘瑜伽第一(十五丁)極多七七日。   (四右)毘婆沙說(至)餘處餘類。婆沙七十(初右至二右)廣說之。次舉有餘師。次有大德等三說故。是婆沙本義。依之今論此義頌言非久住。光記判為正義此謂也。寶疏未知解也。   (四左)豈不中有(至)轉受相似。正理二十四(十四右)救曰。非由所寄同分有殊便失中生一業所引。生緣雖別所引一故。設許轉受相似。類生由少類同亦無有過。又界趣處若不全移。雖少類殊亦無有失。以界趣處業定不移。餘外生緣見有差別。如豆足等。斯有何過。今反破雲。既中生同一總報業。豈可有少移轉耶。   (四左)若男緣母(至)俱起瞋心。正理二十四(十四左)雲若當為男於母起愛於父起恚。女則相違。由是因緣男女生已於母於父如次偏朋。今雲二者父母也。頌疏作二緣非也。   (四左)所憎不淨洩(至)胎時。憎字未詳。鮮本作遣(亦非也)顯宗兩處作遺正理此文如今。而次文作遺便為正也。金七十論中說言大遺根。頌疏作所洩不淨流至胎時。   (五右)若男處胎(至)向腹而住。婆沙七十(十右)正理二十四(十四左)顯宗十三(十六左)全同。又大乘亦爾。瑜伽第二(四丁)如是。而止觀輔行四之二(六丁)雲。男居母左。女居母右。男面向內。女面向外。皆手掩面蹲踞而坐。雖異此論等依修行道地經說(珠林八十四(十四丁)引經)。   (五右)必無中有(至)或作不男。於色界無男女根(論十三(十三左))無色無有色故。唯於欲說。故正理二十四(十五右)雲。無慾中有非女非男。以中有身不缺根故入母胎。後或作不男(顯宗全同)言或者。顯或作不女。舊論雲或作黃門。頌疏取意雲方作不男女不雲或也。   (五右)有言精血(至)增羯吒私。已下兩說。正理論破此論前師評取後說光記(【傍】十右)舉彼能破文不設反破意朋正理論。今按。此論意取初解。所以者何。取喻故。證初名故。引二契經故。更雲妙順故。後說雲有餘故。若爾。正理破何通。解雲。精血非必是有情(此論八(十五右))汝前(二十三(二十右))曰。若精血等如像所依。理亦不爾非有情故(已上)何前後鉏鋙可致情無情相違難。   (五右)如依葉糞別有蟲生。光記作棄糞非也。葉與糞各別相違釋。故舊論(六(二十二左))曰。譬如葉蟲依止葉糞蟲依止糞。鮮本亦如今也。引形誤。鮮本及光記作別為正也。   (五左)依不淨聚中生羯羅藍。依言鮮本及光記無之。中言顯所依故。而舊論曰。依止不淨生。正理(二十四(十五右))雲依不淨生。應梵本在依字也。   (六右)又天中有(至)如從坐起。光記雲。且約人中死生諸趣。若餘趣死不定(云云)為正。寶疏同意也。而頌疏雲。且據人中死還生人趣者非也。冠註者人改諸無失。今雲。若爾還字不消也。   (六右)人鬼傍生(至)還如人等。婆沙七十(五左)說此雲。餘趣皆傍行如鳥飛空。如壁上畫飛仙。今雲人等者。有雲人橫行故以類。故舊論亦云如人等。今按不順婆沙正理。顯宗鳥飛橫行。蓋等應倒音誤焉。   (六右)故伽他說(至)樂寂修苦行。此偈出中含十二(二十一右)雜含第四十七(五右)惠暉雲。諸仙即五通仙。樂寂即獨覺。修苦行即菩薩也。   (六右)經雲入胎有四。出大集法門經(九右)毘奈耶雜事十一卷。稽古(上二十五右)雲。按大集。長含眾集經別譯。四種入胎出於別譯。而本經無其文。世尊命舍利子說法。於是廣纂法要垂教於後。長含眾集經。十上經是也。門人繫以之釋為阿毘達磨。今集異門足論是也學者不知以為集異門是舍利子親撰者陋矣。題言舍利子說。且引目連法蘊足。可以見已其成於門人之手者照照焉。今雲不爾。十上經。眾集經各但十紙。而唯列名數未盡其義。而集異門足捲成二十廣舉契經。又其名數大別。為舍利子親撰有何害。引法蘊足。亦令彼同此何在怪。如目連法蘊足。   頌曰(至)如次四餘生。初一頌約知不知入住出明四種入胎。次一頌前四種配人。初中上半約知辨三種。兼言帶義。顯第三知出亦知前入住。第二知住亦知前入。後必具前。非前必具後。非對上正言置兼字。後半總以不知為第四。胎卵別故雲及。是相違釋。而同第四位無知故是合集義。後一頌中如次言屬上。四餘生三字即釋前頌後二句。   (六左)兼言為顯後必帶前。恐謂對正之兼故致此釋。約頌文前帶後。今約義言後必帶前。此兼非兼正。非並兼。唯是兼帶。如花嚴音義一(九左)其色亦黃兼帶緊[留*□](作焰)氣。   (六左)入不正知住出亦爾。寶(九右)引正理。其意可知。亦爾。鮮本。寶疏。舊論及正理。顯宗並作必爾為是。婆沙如今而彼文勢別也。   (六左)順結頌法故逆說四。正理二十四(十八左)雲。順結頌法次第如是然。契經中次第不然。光記三義第一為善。婆沙(百七十一(十二右))舉經廣釋。故第二釋非也。若爾應言順四句法。第三義亦非也。違經次第故。問。何雲結頌法。答。西土法居邊地。誰可知之。蓋其法非一。或約音便。或約句法。或據義連。或約字增損。於中如今據義連。謂第四為初句不知義未顯故與卵生成別位故。又無性論四(十左)雲。順結頌法故文隔越義相屬。又因明理門論雲。   (六左)雲何三位正不正知。已下別辨知不知由。此論且明全知不知。影顯一知二不知。二知一不知兩種故婆沙七十一(十三右)具說四種。   (七右)茅□□□□□□□邪c步□□韣□□□□j□步□□□c□╮慼慝物□□□玩□‥□□□韣|物□□‥□□□□臣¥龤慼慰D□□葷韣c□蝧貥□逤□□芊熨r|□徇l珵欥□□邪□   (七右)若於三位(至)自知住出。此中上雲知自。自言上下互現。光記(【傍】十三右)舉婆沙兩文。通前文唯說於母起親愛。雲從強約多分。寶疏(【傍】十左)各分兩位破光立自義。今雲。兩師並任臆度而穿解。彼前文雲於母。且舉母影父次無新論與奪文故不成證也。又新論後文雲等。豈忽前後齟齬。若不爾何不雲唯耶。   (七右)又別顯示(至)以當名顯。婆沙七十一(十二右)大有五義。今據第一義。   (七左)此中外道(至)有我義成。光記以已下一段頌釋。為明中有中第二科。寶疏屬下為大段第八明十二支由漸。疏雲。第八(本作七誤)將明緣起遮外道計。今雲。各有一理。而寶疏未盡。文雲此中。故雲中有相續入胎。故正理二十四(二十一右)雲。此中應說。誰往入胎。何故問誰。以無我故。謂若無我為復說誰從此世間乘中有蘊。往趣他世入住出胎。是故應有內用士夫從此世間往入胎等。為遮彼故。頌曰(云云)又次緣起文雲如是諸蘊相續。親疏可見知。   (七左)內用士夫(至)不可得故。士夫我異名。論下(第三十之(三右))雲。執一內用士夫體實非虛。內用士夫一句。寶疏(十一左)屬上為句末。是似義通而非也。上徵我相。答中何可舉我體。又違舊論(六(二十五左))雲。如彼所分別此我實無。謂於內作者人。何以故非二量境界故(云云)。   (七左)世尊亦云(至)廣說緣起。雜含第十三(二十一右)雲。諸比丘眼生時無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增一第三十(四左)第一最空法經全同。然光寶等以法假謂何已下為論文徵釋者。一不見本經失。二不辨經論體式失。三不順廣說緣起句失。四粗見正理論失。彼(二十四(二十一左))舉至及能續餘蘊文雲乃至廣說。而二十五(十七右)亦引此經。舉至唯除法假而雲。此既唯遮差別作者故。餘作者應許非為顯因果相續諸行即是作者。故復說言。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文皆契經照然矣。又光記以謂能捨此等二句為佛法假蘊相續者暗於文義。此二句述說所破不可得實我。故標作者不可得述謂能等。謂汝捨此續往。實我作者不可得。故舊論(六(二十五左))曰。作者不可得。由無故不可說此我能捨此陰受彼陰。   (八左)如聖說言(至)至漸次而轉增。麟雲。胎中五位四十九日已成。前之四位如次即四七日。次三七日。共為缽羅奢佉。第五七日有形相。第六七日有眼等。第七七日生髮毛等。今雲。異今論次第。次缽羅奢佉。後髮毛等及色根次。又伽第二(三右)胎內為八位。五如今。六髮毛爪等位。七色根位。八形相位。開合異耳。又化地部髮毛等已下為第六位。總經二百七十日出生。瑜伽(二之三右)雲。於胎中經三十八箇七日。復經四日乃出。如薄伽梵於入胎經廣說。極滿足者或經九月。若有八七六月。又玄贊四(三十七右)具也。   (八左)時有女人(至)執小利刀。此中初示醫人通達產法及養兒法。非謂養真出生兒。妙通善養相對故。已子死故。溫以酥油。是溫產門也。故舊論雲。溫以酥油。及睒摩利滑汁用以塗手。及言顯此義。   或母愛子。舊論全同。按愛應受誤也。母自受子洗拭故。豈可特說愛子。   (九右)以如刀灰粗澀兩手。舊論雲刀杖及烈灰。言醫女兩手觸兒。兒謂如刀灰。   (九右)次第轉增(至)根熟位。寶疏(十二右初目)以次第轉增一句屬上為句末失文勢。違舊論曰。此子由次第增長。由諸根成熟。諸惑更起諸業更生。又至根已下總為流轉無始非也。光記亦為一連非也。   (九右)如是惑業(至)旋轉無始。總結上釋第八句。有自立他破。故舊論曰。偈曰故有輪無初。釋曰。由此道理。生以惑業為因。惑業以生為因。生復以惑業為因。如是應知生死輪無初(光寶總約上二段非也)。   (九左)頌如是諸緣起(至)中八據圓滿。初二句牒法標支際。次兩句以支配世。初中如是者指上之辭。諸緣起者猶言相續諸蘊。故舊論曰如此緣生法。緣起者由四緣法生起。故名緣起依主釋。婆沙二十三(九左)曰。待緣而起。故名緣起。緣者因緣等。十二支者因義分義名為支。如識疏八本(六十六右)釋。三際者分際義。故舊論雲三節。   (十右)謂前後際(至)故成十二小乘宗三世兩重。婆沙二十三(七左)廣說所以今略述釋為令無惠眼者以現二因推未來果。以現五果推過去二因故。是故前後各二中八。復次遮生死本無今有與生死有已還無執。及成生死因果相續。又為遮常見斷見顯中道。又為顯生死有因有果及因果相續。又為除前後中際愚。是故說過去二因。未來兩果。現在五果二因。如次配知。大乘宗二世一重緣起。謂過去十因(初至有支)現在兩果(生老死)現在十因。未來兩果。如瑜伽第十。同九十三。成唯識八(十三右)等說。成唯識第八(十八右)破小乘雲。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顯輪轉及離斷常。施設兩重實為無用。或應過此便致無窮。寶師涅槃經疏第十二舉彼唯識破已雲。此言兇悖。指斥三世諸佛說無用故。若謂無用。佛成道三十八年已前三乘皆觀二重因果十二因緣。得道非一。法華涅槃所說緣起皆是三世因果非一世也。觀一重因果得道出何經論。勝三世耶。是佛隨機別說。如何執文。非其三世(已上【頭】皞雲。若二世一重應生支是行後。然在有支後。故知如是十二因緣定是依三世兩重說。問若兩重何故現中無老死。答)。   智度五(二十五右)雲。十二因緣初二過去世攝。後二未來世攝。中八現在世攝。華嚴十地品第六亦兩重緣起(【頭】又婆沙二十四(五左)從一至十二支具演說)正理論二十五(初右)曰。如是緣起非唯十二。雲何知然。如本論說。雲何謂一切有為。然契經辨諸緣起處。或時具說十二有支。如勝義空契經等說。或說十一。如智事等經。或唯說十。如城喻等經。或復說九。如大緣起經。或說有八。如契經言。諸有沙門或婆羅門不如實知諸法性等諸如是等所說差別何緣論說與經有異。論隨法性。經順化宜。故契經中分別緣起。隨所化者機宜異說。或論了義經義不了。或論通說情及非情。契經但依有情數說。依有情故。染淨得成。佛為有情開顯此二。但為此事佛現世門。故契經中依有情說。為欲成立大義利故分別緣起。諸有支中具無量門義類差別。今且略辨三生分位無間相續有十二支。頌曰(云云)全同今。大集經中說一世十二因緣。意三世各有十二支。又婆沙二十三(七右)雲。問。此十二支過去未來現在皆具。然唯識遮小乘是遮一類定執。非謂兩重無實益。正說緣起契經者非一。佛說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一卷(月支國優婆塞支謙譯)佛說緣起聖道經一卷(玄奘譯)佛說了本生死經一卷(支謙譯)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經生稻幹喻經一卷(不空譯)又四含中十二緣起處處非一。法界次第中(二十八右)明一世二世一念三品(【頭】法花新註一中(三十一右)玄贊化城疏具。凡涉十紙。百法問答九(十一左)杲寶疏鈔一本九(四十七丁)分別大小差別)。   據圓滿者(至)補特伽羅。婆沙兩說。今論主取初說。不據後說評家。以順契經故。正理二十五(二左)顯宗十四(初左)同此論。光(十八右)為正。   大緣起經。中含二十四(六右)大因經曰。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無也。阿難若識入胎即出名色會精耶。答曰。不會。若幻童男童女識初斷壞不有者。名色轉增長耶。答曰不也。長含第十(十四右)大緣方便經亦同也。舊論雲。阿難若識不詫母胎。赤白為得變異成柯羅邏不。不得。世尊廣說如經。本經雲名色。舊論雲赤白。何故爾。解雲。剋言是赤白。依順次言名色。互不相違。名色至有支具說。故雲乃至廣說。已雲入胎。知約欲界。具說八支。知依圓滿。   (十右)有時但說(至)二分攝故。正理論(二十五(二左))曰。應知緣起支略唯二分。前後際如次七支五支。以果與因屬因果故。或因與果五支七支。以因攝因果攝果故。謂現愛取即過無明。現在有支即過去行。現在世識即未來生。餘現四支即當老死。此正理初說以現識等五果攝屬過去二因。由因而得故。以現愛取有三因。攝屬未來兩果。為得果因故。故言果因屬因果。後義約惑業苦分別。依義同攝屬。今論同初說。謂前際因果後際因果故。雖前後異同因果故總為二分。故說所以。言前後因果二分攝故(【傍】文難見)舊論曰。令前後因果為二分故。綴文易見。   為得資具。鮮本。正理。顯宗。及本頌。圓暉並作諸境界。長行亦爾。按鄰近亂寫。   (十左)論曰於宿(至)總謂無明。已上正理。顯宗全同。婆沙二十三(十三右)曰。此論所說十二有支皆具五蘊時分各異。施設論說。雲何無明。謂過去一切煩惱。彼不應作是說。若作是說則捨自相(【傍】無明之自相)應作是說。雲何無明。過去煩惱位(已上)位言肝要故。今論於頌特鎮位釋至老死。   (十左)彼與無明(至)彼現行。正理立別義。廣破此論二因。寶疏(【傍】十四左)舉彼而自默止。今按約行定因。理非決定。於餘煩惱亦行定因故。復婆沙等中諸煩惱位名無明。何變能所言無明聲總說煩惱。復似無明故者何謂。諸論無此說。又俱時行者。餘惑由無明俱行。於俱行中無明勝故。第二因諸煩惱生必由無明。由餘惑無明轉則不定故。故二因無妨。   (十一右)王俱勝故。俱字正理二十五(十三左)牒此。亦如此而形誤也。或一本及頌疏作但為是。麟記依錯本雲俱時行中王最勝者非也。   (十一左)又諸緣起差別說四。婆沙二十三(八左)有此列名。舊論(七(五右))曰。此緣起餘處說有四種。   雲何剎那(至)滅壞名死。是婆沙二十三(十二右)出尊者設摩(【傍】寂之梵名)達多說也。源據識身足論(第三之(十九右))彼廣引文。   (十一左)識俱三蘊總稱名色。光記(二十二右三行)具分別釋。然舊論七(五右)雲。與識俱起。四陰名名色。雖似相違而不可輒辨。何者雖正理二十七(九右)顯宗十四(七左)並曰三蘊。然根本識身論三(十九右)曰。識俱四蘊即是名色。新婆沙二十三(十二左)引彼曰諸蘊(並通亙矣)舊婆沙十七(七右)引而雲與識俱生四陰是名色。與新翻根本論附合。故今舊論無妨。問三四異何和會。解雲。梵音未知難取決。且據理辨之就剋定說三。據總相說四。是故今雲總稱。雖說三猶是三中少分。取四中少分故。對識蘊總雲四。又解。總取四蘊為名色。餘別取隨一。故說四。以一念緣起故。而說三各就別取並無妨。   (十一左)住名色根說為六處。光記(【傍】二十二右八目)三義(寶無)第一為正。別住總故。五根是六處攝故雲六處。第二義非也。正理不成證。第三義亦穿也。惠暉雲。六塵亦在名色位攝名住色根也。識身足雲。名色依根即是六處。新婆沙引彼雲。名色所依諸根是六處。舊婆沙(十七(七右))與名色相應諸根。是六入。如是諸文能所互異。得意可知。   (十一左)即此懸遠(至)說名遠續。顯前不別故雲即此。謂前通餘而唯取位邊。此彼中唯順後及不定業所招。若約體寬狹為異。若依義分位與遠續為殊。   (十二右)世尊於此意說者何。舊論曰。於四中今說何緣生。   (十二右)傳許約位說。傳說有部自許雲傳許。應知或唯雲傳說。或雲傳許。並皆表不信正理二十七(十七右)雲。經主不信說傳許言。圓暉雲。分位緣起經部有破(次下論十六丁)論主意朋故言傳許。慧暉雲。經部破有部十二支。不取同時五蘊。無明取癡。行即取思等也。   (十二右)如彼論言(至)乃至廣說。舊論無乃至廣說。婆沙二十三(十左)雲。品類足作如是言。雲何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雲何緣已生法。謂一切有為法。故知此二(【傍】緣起與緣已生法)無有差別。   (十二右)素怛監言(至)依法相說。婆沙二十三(八右)辨發智與品類差別。敘九品別。今即總攝彼意。發智本同經故其理不異。   (十二右)如是宣說(至)是謂差別。舊論七(五左)曰。復有別說緣生有六種。謂約位說。約剎那說。約多時說。約相應說。約眾生名說。約眾生非眾生名說。雲何於經中但說眾生名。偈曰(云云)今亦舉三雙六隻法。如次對經論總別兩段。言等者兼攝餘義。故婆沙二十三(八右)更有別因無別因。世俗勝義。有根緣起法有無根緣起法。有心緣起法有無心緣起法。執受緣起法無執受緣起法五雙。   (十二左)如何有情前際愚等。光(【傍】二十五左)寶解別。何等我句。三際並疑自性是光師釋。唯此為數類寶疏(【頭】指要中際光寶全同者非也)今按光記為正。何者有非有是差別義非自體。寶何得為自性。又順瑜伽第九引經釋曰。於前際無知雲何。謂於過去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曾何體性。曾何種類所有無知。後際中際廣說應知(【頭】雜含十二(十九左)說十二支已雲。聖弟子於此緣生法正智善見。不求前際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如後際亦爾。經雲類者是性類非差別類也)。   (十三右)於諸緣起及緣生法。鮮本。寶疏。頌疏及下論(十五右終)並去及言。於緣下在已言。為勝。成句故。婆沙二十三(十左)有及亦有已。就此緣起。緣已生者如次下(十五左)具釋。   (十三右)餘識等七(至)所依事故。舊論及正顯並釋雲所依。頌雲事。何不雲苦。或不雲果。解雲。新譯諸論皆雲。事顯所依。舊俱捨雲類。舊婆沙十八(初右)雲體。蓋事梵涉多義。故譯各別。有兩種五事故並皆是所依義。體是依義故。問。於事有五。謂自性。所緣。繫續。所因。攝受。如此論六(十八丁)婆沙十六(初右)五事婆沙上(二右)等。又彼婆沙亦有五事。謂界。處。蘊。世。剎那。今所依於彼無何。解雲。所因事是依義。故正理第一(十五左)雲。事謂所依。或所住。即是因義(顯宗一(十五右)全同)。   不應更立然無此過。此唯遮始終難。光記二難並遮誤也。何者彼非牛角難。若更立無窮失。然不應更立句後難永遮故。   頌曰從惑生惑業(至)有支理唯此。此據婆沙二十四(五右)四復次中第三。以明十二支展轉如車輪。而彼依十二支次第。今能生所生並皆約惑業事三次第。故十二支不序。   (十四右)已顯老死(至)事惑性故。此意老死為事因故便生果。遮有終難。無明為事果故便是老死為因。遮有始難故置及言。然惠暉等未曉非也。光釋(【傍】二十七左)為盡理。   (十四右)如是純大苦蘊集。舊論七(七左)曰。如此純大苦聚緣和合生。中含二十四(三右)曰。具足純生大苦陰。長含第十(十一左)曰。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陰緣。雜含第十三(二十一左)雲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十二(初右)雲。如是純大苦聚集非一也增一第三十(四左)雲。如是苦陰成。今文終釋此經謂。純言顯唯有行無我我所。大苦蘊言顯苦積集無初無終。集言為顯諸苦蘊生。舊論七(十五左)雲。如此純者謂離我我所故。大者無初無邊故。苦聚者由有流諸行聚集故。緣和合生者無果單因緣所生故。準此等文純簡持義。如論四(十九右)不獲正法處純言。大言顯生死無初無終輪轉廣大。若有始有終是非大故。苦蘊者苦果積聚義故或翻為聚。或為陰蘊。今釋積集。集者簡單法生起。謂諸苦無邊聚集生起。故舊論雲緣和合生。長含雲所集。雜含雲集起。且舊論與此解釋照照。今證意唯十二無更餘。故雲如是。爾非有始有終故雲大。復非唯一期有終始故雲集。然光記(二十七左終)雲。十二支皆通苦集。諸支果義名為苦。諸支因義名為集者。守株之弊違諸文。亦背至理矣從之頌疏等自去矣。   (十四右)有餘釋曰(至)此契經中。光師雲古世親釋。婆沙二十四(五右)多說中第一義。   (十四左)餘復釋言(至)染濁作意。正理二十八(三右)舉此師雲上座。故光記雲室利羅多。述記二本(三十六左)滅後四百年室利羅多。正理所言上座是也。此中總舉經遮二難。初二句證無明有因遮有始難。次二句證非理作意以無明為因遮無窮重難。非理作意已下別釋有二。初迷無明有因。細分為四。一明非理與觸同時。證經意經部三和成觸故眼與色為緣。生作意是位決定是有觸。簡善正思惟說染濁舊論雲。經言依眼根緣色塵染濁思惟生。二此於下明前觸同時非理作意至受位正為無明因。此者是非理作意。證經意證受位必引無明。既受支因雲無明觸。受位必有無明。是非理所引然光記(二十九右)由無明觸顯觸時有非理作意。所生諸受等復顯受位必有無明者非也。上句何可證非理。又下句何可證無明。三是故下結上二段文難見。舊論(七八右)易見曰故知不正思惟於觸時起。能為受時所起無明作因緣。四由此下總結遮前二難。   又緣下第二更遮妨難。難雲。非理作意為無明因。彼亦有因。應無窮故通。此經正證下句。舊論不舉上句也。前文總證兩句。   (十五右)如世尊告(至)所說無失。雜含十二(二十一右)雲。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緣起法法說義說。諦聽善思當為汝說。雲何緣起法法說。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緣起法法說。雲何義說。謂緣無明行者。彼雲何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乃至廣說。中含二十一(九右)雲。阿難我本為汝說因緣起法及因緣起所生法。餘同雜含而具也。寶疏似屬前段。至然今正文雲已下半頌故。光(三十右終)於此開大科為是也。順理教故。順理者為將正義。先為問答故。復今更舉別經。此經次頌通釋故。順教者順然今文勢故。會顯宗論故。彼(十四(十二左))曰。如世尊言。吾當為汝說緣起法緣已生法。此二何異。諸師種種釋此二句。如順正理。決定義者。頌曰(云云)全同今。   (十五左)且本論文(至)一切法故。婆沙二十三(十左)舉此經二句。答中有多說。大分為二。初無別義即是也。彼曰無有差別。品類足言。雲何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雲何緣已生法。謂一切有為法。故此二無別(品類第六(九左)雲。緣起法雲何謂有為法。非緣起法雲何謂無為法。緣已生非緣已生。因法非因法。有因法非有因法。因已生法非因已生法亦爾。並取意引)次有差別義。一有餘師雲。並有差別。名即別故。復次因名緣起。果名緣已生。如是作成生轉起引續相取能所應知亦爾(今論主取)復次前生後生如次。復次過未如次。復次過現與未來如次。復次無明名緣起。行名緣已生。乃至生老死亦爾。尊者妙音言。過去二支名緣起。未來二支名已生。中間八支通二。次有望滿四句。次有集異門及法蘊論說。次尊者世友雲。法是因名緣起。法有因名緣已生。如是和合有和合起有起能作有能作如次配當有三復次。次大德言。轉隨轉如次。尊者覺天言。諸法生時諸法生已如次。   (十五左)理實應言(至)所說無失。初法說。次喻說。後一句結成。上論(一之十左)曰。過去未來應不名色彼類故。如所燒薪。光記釋由種類同一句有兩釋。初為法。後屬喻。後釋為是。順教理故。理者謂於喻無類同何得成例證。教者舊論雲。由是變壞種類故。   如契經說(至)乃至廣說。中含二十一(九右)雜含十二(二十一左)及新譯緣起經出又舊論七(十右)雲經雲。何者為無明。謂於前際無知。於後際無知。於前後際無知。廣說如經。雜含十二(二十一左)雲。雲何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僧。不知苦集滅道。因果。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劣勝皆悉不知。是名無明。緣無明行者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識者謂六識身。名色者受想行識四無色為名。四大及所造色名色是名名色。六入處者眼耳鼻舌身意處。觸者六觸身。受者三受。苦樂不苦不樂受。愛者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取者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取。有者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生者若彼彼眾生。彼彼身種類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陰界入所得命根是名生。老死者。老謂髮白。支弱背僂。造行羸劣是名老。死謂彼彼眾生身壞壽盡名死。此死前老是名老死(一經取要終)。   (十六左)象跡喻經中含七(十二右)象跡喻經曰。諸賢雲何內地界。謂內身中在內。所攝堅豎(堅誤下爾)性住內之諸受。此為雲何。謂髮毛爪齒粗細皮膚肌肉筋骨心腎肝脾肺腸胃糞。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堅豎性住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地界(諸獸之跡象最為大。以喻四諦跡)。   (十六左)或有五蘊(至)乃至愛等。行者總指行支。隨福等三種業別示差別。如次招人惡趣及天。於羅漢無有此業。   (十七右)是故經義則如所說。舊論曰。是故如經了別。乃是經義。光記二釋初說為善。  (十七右)有說緣起是無為法。宗輪論(五十九左)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四部本宗同義中說九種無為。第八雲緣起支性。同(八十四右)化地部本宗同義亦立九種真如無為。第九雲緣起真如(【頭】識疏二末(四十左)要上末(三十左)九無為)瑜倫二上(二十二右)雲。破大眾部化地部十二緣起是無為法。今亦總破彼等。宗輪疏(五十九左)雲。緣起支性者。謂生死法定無明後方生行等。定行等前有無明等。此理是一性常決定。其無明等十二支分是有為攝。理是無為(已上)。   (十七右)以契經言(至)法性常住。雜含十二(十九右)曰。雲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雲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   (十七右)謂若意說(至)理則可然。婆沙二十二(五左)如上舉已通之。而無下不然破。彼曰經說因果決定故。謂佛出世若不出世。無明決定行因。諸行決定是無明果。餘亦如是。法住法性是決定義非無為義。經意如是。若不爾者契經亦說。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性。色常色相。乃至識常識相。地常堅相乃至風常動相。乃至廣說。豈五蘊等亦是無為。彼既有為。緣起亦爾。謂五蘊等自相決定說如是言。緣起亦依因果決定作如是言。問。準前宗輪疏。理一為常名無為。無明等為有為。今依能破彼執似無明等即為無為。故致因果決定通釋。相違雲何。解雲。言相似而義旨別。謂因果決定者。約前後定義。無別名無為體。彼疏雲理一為無為。約其理有別物故。今論亦云別法體名緣起湛然常住。   (十七右)生起俱是有為相故。問。生起為別為同。若同何雲俱。若別何故舊論但言生是有為。解雲。(【傍】致三釋)如次因果。能生因為生。所起果為起。故次下(十七左初目)雲。起應必依起者立。彼起者光記為果是故雲俱。舊論且舉一邊。又解。起因生果。故上(十五左)言因起果已生。準之次下起者因。起者者果。依後行果立前因無明。故(十六左終)雲可立此法為彼法支。又解無差別。唯綺語雲生起。非一法故雲俱。是故婆沙二十三(十左)雲。因為緣起。果為緣已生。如是能起所起能轉所轉能生所生能引所引亦爾。彼皆約語別耳。   (十七左)此法依彼而立。光記雲。此常住法依彼無常。此順次上此常住彼無常文。然寶疏(二九左)雲。如何常法為無常依。是此法能依為無常忽違論文。   (十八右)無如是過(至)何有作用。後論主依經部釋通前難。寶疏意為經部故(三十一左)舉正理。光記經部有部兩釋。今雲約經部為勝。已下文段大二。初散釋。後重頌。初中為三。一正通難。二又聲下破我與用別。三此緣下明依經應釋緣起。初中先反破聲論。後破訖示自義。初中一標徵。二彼反問。三別示失。後中一標立。二彼問。三答。初中起若現等以起難理。次以現難起。後出無窮失。後中未來世諸行正起者。舊論未來正向生。是未來生相位。   (十八左)故此義言於俗無謬。舊論曰。是故於名言。無復可難前所立名(已上)是破訖結無妨。謂此前至緣已起義言於聲明論句義法無有謬誤。對真諦理聲明論句義法為俗。故舊論雲名言此謂也。然寶疏(三十一左)雲。我立用不離體於俗無謬者。全非論意。光記(三十七左)亦與寶同。   (十八左)此緣起義(至)釋緣起義。第三明依經應釋緣起為三。初標經說。二依此下舉經文。三故應下結勸。至緣已起義雲此緣起義。依此有者此至緣之義。彼有者起之義。引彼者指彼二句經也。有下故。鮮本。光記及上(八右二目)下(十九右二目)並無為勝。成句故。應上故。鮮本無非也。光記(三十七右)兩釋。初義約至緣起為正。順論文故。謂雲此緣起義故。復附舊論七(十二右)曰。今更顯其義。謂若此有彼有由此生。彼生此二句義即是至行集生名義。後義約假說非也。何者前文即經全文。彼說法假體。今以彼文證至緣已起義義路別故。寶疏於此分長行偈頌。未善分科也。   (十八左)故說頌言(至)應閉。自下第二重頌分為三。初二句成自義。謂如未來非體是有而作用起。至緣亦復如是。便頌上未來世諸行正記等自義。次兩句反破聲論。生已起無窮頌起現在下。或先有非有頌起未來下。後一頌會彼難已(【傍】光三八右二釋終同歸)亦有三。初句標立。次兩句舉喻。後一句通妨。初三字舉妨。謂開口而後眠。非開時即眠者。若爾其人眠時即可閉口。何者先開未眠故。眠即可閉。是亦同時喻返成吾義。   (十八左)如是所釋(至)聚集豈成。舊論七(十二左)曰。如此分別於此經中立。於餘處雲何成。如經言。至於眼至於色眼識得生。光記二釋第二為正。順綴文附舊論故。   (十九右)何故世尊(至)生故彼生。雜含十三(二十一)增一第三十(四左)又雜含第十二(二十一左)中含二十一(九右)等先說此二句。次無明緣行等。如是於說十二支前故。言前二句故。正理二十五(五左)曰。何故世尊為釋緣起先作此說。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而不唯說無明緣等釋緣起義。光六(四十左)兩釋第二為正(十九右)為於緣起(至)可有諸行。論主述說二句意有四義此初約知決定。謂若唯言依此有彼有恐謂或此無時彼若有。故更言此生故彼生。佛重言意顯無明決定緣行非餘為證此義。引餘處遮簡餘。中含二十一說處經(九左)曰。若有此則有彼。彼若無此則無。彼若生此則生。彼若滅此則滅。舊論七(十三右)曰。舉此文時曰。若無明有行必有非餘。然光記(四十左)前二句與引證表遮以配對縷說。豈是為論經旨。又餘處為經及論。加論蛇足。寶疏(三十二左)已下諸段總為決定全非論意也。   (十九右)又為顯示(至)諸行方生。正理二十八(七右)三際與親時二義為上座弟子大德邏摩說。光記準彼諸支傳生義為彼邏摩義。今雲未審矣。傳生中。由彼支生故者。彼言不順契經。按經此生指上彼有。為顯此義殊改為彼哉。舊論如經言由此分生彼分必生。若爾今論彼言恐寫誤。以鄰近相亂故。展轉力諸行方生者。且如名色雖親緣是識支。推其遠因必緣行支故雲展轉。故舊論七(十三右)雲。有時從無明次第諸行生。有時從無明諸行傳傳生。是約十二支數無間及展轉。然光記(【傍】四一右終)起無明。次起無記心。後生行者誤也。   (十九右)有餘師釋(至)諸行得生。正理二十五(八右)曰上座徒黨有釋。光師雲經部異師尊者世曹。然寶疏雲。正理牒破雲上座者。是彼徒黨非即上座義也。數論立自性諦神我諦為常。勝論等亦立我空方時等。以為常住。而數論自性諦能作諸法。我非作者。勝論我是作者。故光師自性我分為數勝二。諸行得生者。數論中間二十三諦。勝論德業等也。   (十九左)然或有執(至)大苦蘊集。第三論主約遮執亦示經意。初舉所捨執。舊論七(十三左)雲復次有餘道。彼立二因。我是依因。無明等生因。是故下示經意為二。初敘標句意。於中初示意。二合文。三遮依我。第二謂無明下舉經述說文也。前合文中經雲此生而復雲此有。唯顯一無明生因依因。故同雲此。非謂依我。問。何前卻經文。解雲。舊論同此前卻。為顯不依我而生故。先舉此生句。復次為顯生有同體故是故前卻。   (十九左)軌範諸師(至)皆應廣說。正理二十五(六左)曰。經主述自軌範師釋二句義。顯己仁孝彼雖有失而不彰顯。師資之道理固應然。此師意不斷是相續義。即經雲有。舊論七(十三左)已下三師並皆雲有餘師。   (十九左)有釋為顯(至)果分亦生。正理二十五(八右)雲。上座徒黨有釋為破無因常因。有釋為顯因果住生既斯二句。經主已破。故重不遣(已上)光師雲上座同學解。寶師只雲經部異師。並不大異也。   (十九左)依果有因有滅。古今解雲。依果能有因而有滅。此意果從因生故亦必有滅。即於果說滅。今雲。全不爾。下破雲說因滅。以知於因說滅。寶疏(三十四右四目)雲。此師意由果有故因有滅無。寔得論意。果熟其因滅故。   (二十左)戒謂遠離惡戒。行五戒十善等離邪惡戒。是三界人天因故取之境。   (二十一右)禁謂狗牛(至)無義苦行。如言上下非總別並別事。舊論曰。猶如執狗牛等行。又如尼乾陀行(云云)離繫者經音亦云不繫。梵雲尼乾。亦云尼犍連。其外道拔髮露形無所貯蓄。以手乞食隨得即噉食也。婆羅門者應次杖鳥鹿皮。舊論雲執取杖鳥鹿皮。杖鮮本作被形誤也。播輸缽多者。光雲。此雲牛主。經音無翻名。曰補賀切。亦作波輸。此是塗灰外道。遍身塗灰。髮即有剃不剃。衣纔蔽形。但非赤色為異耳。事摩醯首羅天者也。光寶譯為牛主。般利伐羅多迦光。寶雲遍出。經音雲。此雲普行。事那羅延天。頂留少髮餘盡剃去。內衣在體。纔蔽形醜。其衣染以赤土之色也。西域記七(初左)雲。波羅□(女黠反)斯國外道萬餘人並多宗事大自在天。或斷髮或堆髮。露形無服。塗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又成實論十一(十二)說木土剌枳等上臥外道。如是非一故今雲等。   (二十一右)我非有故(至)我及我所。依此論文似第二說述我無體。然案文旨三說各別。何者初說依身。第二依見慢。此是第三說。依世假立名言起我執而無實體。故立以我語名。若不爾者有三失。一此文擲重失。前既答由二說有我。我語之義已顯。何可設我非有等釋。又由二(【傍】二上下文義各別失)隨世言說義理各別。豈令一同。三結文兩處失。兩處雲名我語。別義文白然矣。依此理應知是第三說。故舊論七(十五右)曰。有餘師說由我不有故但有言說無實義。故稱我言。次證經。今譯者就略。例如論第十(三右)說無色四蘊名名中雲。又類似名隨名顯故。雖無又言此二句是二義也。或梵本脫有餘師言。光寶未辨可謂不精也。   有為緣故(至)說名為生。識趣未來生有道理如前識支。而老死以前皆此生有。故具五蘊。光記識名色二支指前非也。若爾如前言應在五蘊下焉。   以生為緣便有老死。老死與其生支位別。光記二釋第一解辨於生中非也。又老死相違釋也。變異義是老。滅無義是死。光記第三解為優。本經各別說老死而合立名。如識疏八本解釋可知焉。   其相差別廣說如經。十二支體相差別廣說讓經。寶釋為是。光記唯約老死一非也。   (二十一左)如是純言(至)諸苦蘊生。釋經終句。指上十二支言如是。遮餘緣安純言。此十二支無始無終遍大故雲大。集是生義。故中含二十四(三右)雲。如是具足純生大苦陰。舊論曰。如此純者謂離我我所故。大者無初無邊故。苦聚者由有流諸行聚集故。緣和合生者無果單因緣所生故。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九(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第十法義     豐山上毛沙門釋林常快道記   (初右)無明何義(至)義不濫餘。初一句問。餘文答。答中有二(【頭】大乘同第二釋。涅槃經二十八(五右)說六種無中第六不對無雲。如無白名之為黑無有明故名之無明)初舉二不正義難責後為顯下論主正解。此問答成實十(二十一右)無明品見。言眼等者。光記。圓暉並約五根。寶疏約十二處門。惠暉約七十四法。以明唯慧故。今謂光且約初雲眼耳等。惠暉總取無漏法非也。寶疏獨盡理。盡法究理故。   (初右)明所治無明。此所治言是為眼肝。即遣二難。   非異親友非親友無。非異親友餘一切人皆名非親。但彼怨家立非親名。故正理二十八(十五左)曰。非異親友所餘一切中平等類。是遣濫眼等之初難。又非親友無處名為非親友。彼無處定是無法有何怨家。今彼怨敵名非親。是除後難。   虛誑言語。鮮·檗·明三藏及正理。顯宗並作言論。   (初左)論曰(【頭】論二十。十三左)經說(至)枙暴流。三縛出雜含三十二(四左)餘並見雜含十八(四右)長含第八(十一左)眾集經第九卷(初右)十上經等(【頭】枙暴明本如今。而正顯及鮮本光寶頌疏作軛瀑為是雜含十八作枙。故音釋與軛同)隨眠有七與十。七種經說。故隨眠品(十九之初左)曰。故經(雜含十八五右)說七。其十隨眠對法說非經說。故論十九(三左)雲。上六隨眠於本論(發智五十一丁)復分為十。然光。寶並謂經說十隨眠者臆量耳。   (初左)如惡妻子(至)應名無明。舊論曰。如世言惡婦說無婦惡子說無子。對法疏二(二十七右)曰。梵言阿毘訶羅六義。一非義如非牛亦名無牛。二無義如牛已死亦說無牛。三異義如異牛故亦名無牛。四惡義如有惡子亦名無子。五少義如食少味亦名無味。六離義如處離人亦名無人。如是即說非明異明惡明少明離明故名無明。   (二右)如何染心(至)何理相違。正理二十八(十六左)曰。經主於此假作救言如何(云云)次廣破此救義。是就經部意故。光·寶俱言經部意。此中間雜者光記施種現與種現三義。而無取捨還惑幼學。今言間雜。謂現行前後熏習言間雜。下說現起故。特立間雜義故。故正理二十八(十七右)曰。又若相間雜名能染者。則諸無漏惠亦應被染。是約漏無漏前後雜起。   (二右)誰復能遮(至)此說為善。論主許捨經部救取有部。意言分別彼經文依自自宗。故不強遮汝救。然今別體義為善。非謂是信有部遮非經部。以不難經部故。舊論曰。若欲分別何人相遮。諸師說無明與智別類。如欲與心。識者思之。光記(三右三)雲。論主非經部評取有部。次下(五右五目)又雲。經部不信無明有別體。論主意朋經部故作斯難。兩文似違。而初就文下約意。然非經部者(未詳)寶疏雲。論主評取有部。準之論主不定執一宗。理長即取。此意謂信有部(未詳)。   (二右)有執煩惱皆是無明。是此成實師之執。彼第十(二十三右)無明品雲。是無明分為一切煩惱。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邪行故。又從一切煩惱生諸行。而經中說。從無明生行。故知一切煩惱皆名無明。   (二左)謂不了知諦實業果。明本及舊論如今作實形誤也。鮮本及光。寶解釋作寶為正。論四(四右)說信中。亦言諦寶業果以可知耳。   (二左)如餘處說(至)唯可辨用。舊論曰。如經言。何者(乃至)復有法不可分別而不可說無譬如於慈觀中無貪性不淨觀中無瞋性等。喻顯易了舉之以示。古人以品類足一(二右)眼根雲何。謂眼識所依淨色文而為餘處。是狹心臆度之甚矣舊論明言經故。亦若不契經何可得止外疑。   (二左)經言我今(至)無影寂滅。雜含三十四(十六右)曰。然如來見謂見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聖諦。作如是知如是見己於一切見一切受(【頭】受應愛誤)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斷滅。寂靜清涼真實。如是等解脫。舊論(十八右)曰。經雲我今由知如是。由見如是。一切愛。一切見。一切類。一切我執我所執。我慢。隨眠滅盡故不更生。故無顯般涅槃。對批諸文光記四解釋初二句。第二忍智為優。經唯說四諦故。寶疏但約四諦。為已智根。未見文而暗當矣。後具知根(未詳)諸見為五見。及無影為斷得非也。大德意此經約根本六煩惱。故類性為無明。正理師得彼意。隨眠攝疑瞋二。慢攝諸慢盡六根本而以依信矣。寶疏(五左)註正理雲愛見下流諸字非也。已經言諸故。次破正理師即為允當矣。今更破諸言流慢。應亦至隨眠。何不齊。又有簡別還通。無簡唯局二不可有此處。依本經以論主意言類性言攝餘慢及瞋疑。兼攝法蘊足等小隨眠。故特雲類性。隨眠言總通上不有別體。故本經雲繫著使。然無影為斷得非也。顯寂滅離散動言無影。故本經說寂靜清涼真實。光記(四左九目)終二句為二涅槃非也。斷遍知為由明涅槃故。   (三右)豈不可說為餘慢等。光等餘五慢。寶等餘疑恚。今按寶為正。光記有三失。一餘慢言不簡六慢故。若如汝釋應言邪慢等。二違正理(【傍】寶四左六目引)雲。有說餘慢是類性攝。彼餘慢言豈唯隨一。三舊論七(十八右)曰所餘慢瞋等諸惑故。   (三右)論曰無色(至)故標名稱。四蘊非色立無色名。非謂三界隨一。此中四解。後論主不信故特雲有餘。初三義並存故不雲有餘。二三兩義本出婆沙故略釋。此中第三隨名顯義。從他能顯名立自名。是一字一義全有財釋。所餘三義並約相似是鄰近釋。勿謂相從一字一義名無六釋。   (三左)有說三和(至)故觸別有。有人(【傍】湛惠)雲。光·寶二有說如次為經薩。基師不爾。並為經部異解。今按論偈頌長行。基師為正。何者頌文說和合生。長行初顯別解。次標諸師不同列陳二義。並雲有說。以非自宗正義亦同引經成義。以經部則經為量故。更結釋言然對法者說有別觸。如是一段顛末。便二有說是經部顯然。又正理二十九(九紙)顯宗十五(初右)不舉此兩說。以是經部諍論不關自宗故。又成唯識第四(八右)舉經部救雲。若謂餘時三和有力成觸。生觸能起受等。由此定前厭患心所。故在定位三事無能不成生觸。疏四末(二十九右)雲。經部之中有二師救。一無別觸。即三和是觸故。二別有觸數。三和外別有故。即今經部猶有二師。又三末(十一左)雲。此中大乘。觸別有體非即三和。經部一師說三和成觸。觸即三和。是假非實。又一師說。三和生觸觸非三和。一切有部觸雖別有。不能分別變異而生心心所等。但以受等所依為業三部不同。演祕主依基疏意。彼三末(二左)舉此俱捨兩說以為經部二師(同學三之二(十一左)破光記而祕為正。已上有人義)今皞按。光·寶解釋為盡。演祕混同之失。基師或無有過。何者於經部論心所有全無有分無。分無中有四異師。正理論第十(四右)雲。上座但立三大地法。謂受想思。又第十一(二十左)雲執別有心所。論者。於心所中興多諍論或說唯有三大地法(受想思)或說有四(加觸)或說有十(十大地法)或說十四(加貪瞋癡慢也)如是有經部中立別觸。約彼基師釋成唯識故無有過。只述義不合此論故。而彼亦約薩經無妨。只論定位。不關生成故。故雲或無過然如今論。定是經薩兩說。以何知者。後說(四左初目)通前經。言我部所誦經文異此故。是豈非部別。今述經薩兩部立義引證通釋以示各義成立而未決勝負。故歸本宗云然對法者等(有人何成證結)是故正理第十(四右至十九右)廣破經部中(四左)經部證三法聚集和合說名為觸經成無別體。次(十三左)有部以六六經證別體遮經部假立。全同今義(有人未見彼文。唯見當段正顯。彼無此兩說者何耶)然演祕未曉文義。只見基疏經部有生成而此論兩說同為經部。豈非混同失(如同學抄及有人自除遣)矣。又成實七(三左)觸品以三事和合名觸經立無別義。問者以六六經難等全是薩經也。   (三左)如是三法(至)說名為觸。稽古上(二十九右)雲。雜含三(十左)曰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頭】正法念十七(五右)雲三法和合而生於觸雲共受想思)今雲。失據還有部證。說生觸故。此出雜含十三(四左六左又八(二十一左)十一(八右))曰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傍】婆沙百四十九(初左)全引此經成無別體)。   (四左)經言雲何(至)六六愛身。雜含十三(初右至二紙右)說之名六六法經是也。正理第十(十三左)以此經證別觸。破經部假立。此中身者聚集義。舊俱捨(七(十九右))言識聚觸聚等。彼第一(十五右)雲六受聚。成實論(羅什譯)七(三左)引六六經中雲六觸眾。五事論下(六右)如先引。爾光記先(【傍】一餘十七右)今並為體義非也。婆沙百四十九(十七右)明文何之為。   (四右)可觸及三差別而說。此可恐何誤也。義不穩暢故。光記釋有如何言故。   (四左)我部所誦經文異此。有人云。經部中有異計。各自宗雲我部。非對經部之有部也。今雲。不爾。此論顛末悉就部別鎮部言。何處有自部之異解中相對稱我部耶。固執之甚哉。   (四左)以有對根為所依故。婆沙百四十九(三右)初說有對約境。五塵皆有對故。後說具所依所緣二義。有對言通故。法勝毘曇六(十八左)同後說。雜心九(十四右)但約所依。此論同雜心正理依婆沙後說。   (四左)增語謂名(至)名稱隨語。光記有四義。初釋似是而不盡以語唯為聲增為勝故。豈越字位何得成名。今雲。增增積。語是聲字。聲字積集是名。故名稱增語。是故舊譯(舊俱捨七十九左)雲依言。名依聲字故。光後三釋鑿之甚矣。雜心九(十四右)子註曰。以多名故說增語也。   (四左)有說意識(至)就相應。舊論雲有餘師。是法勝論師及雜心等義。法勝毘曇六(十八左)雲。彼意識相應觸隨語觸。何以故增語依轉故。由增語。轉彼名增語。由意識。故語轉。是故意識與彼相應觸名隨語觸。或增語名。彼意識分別境界非餘五識。是故增語境界。相應觸名隨語觸。今論主取彼第二說不信初說。故特標別雲有說。意識名隨語。其理不穩暢故。四卷論四(二十五左)雜心九(十四右)文略而唯相應義。此有說意增語名於意識。以語為增上名增語。全分有財釋。名增語觸是分鄰近也。   頌無漏染污餘。恐謂明是惠。無明是癡。除此二外為餘故更述言無漏等。   (五右)頌樂等順三受。本頌。正顯。頌疏。光牒文及明本並爾也。然應言順樂等三受。樂等即三受。三受是。樂等。何分為能所順。故舊論頌雲樂苦捨頌三。   (五右)無明觸中一分數起。正理(十六右)同之。顯宗雲染污觸中。中言簡別是依第七。染污名寬。於彼分出二故言中。數起者如貪瞋是數數起煩惱故別開立。舊論曰。復次無明觸由數數起故取一邊成二。頌疏(七右)雲。煩惱中此二數起故。無明觸外別立此二。   (五左)此三能引(至)名為順受。正理(十六右)顯宗(三右)並三義而所領所依能引次第。今論主意。為順契經說眼觸所生受等故能引為首。正理為依受不共行相所領為初。各據一義並不相違。於中論主親文起盡。次頌從此第五轉故。   (五左)如是合成十六種觸。總上三段。謂六二八。故成十六。婆沙百四十九(初丁之十六紙)廣明十六觸。若依大乘。瑜伽五十三。顯揚第五亦說十六。其名同之。   (五左)從此生六受五屬身餘心。初句六受隨能生因後句二種隨所依故。從第五囀顯示因果能所生別。屬第六聲流至下心。   (五左)六中前五(至)但依心故。眼等五根名為身者約不離義。是聚集義。極微聚故如先(第一卷)具辨。屬身之受第六依士。心受亦爾。   (五左)無功能故(至)餘法無能。光記雲。經部復出理破。大善也。寶疏(九左)唯無功能故一句科經部出不立因。而於已生已下屬下總科有部責。是大誤也。何者無功能故正出不立因。於已生等述釋因意。何可屬下。故舊論七(二十一右)雲。無能故於已生法無復能。此證與立義不異(云云)既雲此證。上皆經部證決矣。又舊論有部重說責中。是時說雲何俱生二法中能生所生差別得成。於此時中此義亦彼說。謂於已生法中無復能。既雲彼說思之。立量雲。俱時生法應非能所生。無功能故如牛兩角等。故有部破雲立宗。此者目近指不立因。而有人(【傍】湛惠)分為宗因。而寶疏大好者盲目之甚。   (六右)若爾便有互相生失。若無能難重說無用。爾便有互生失。是經部轉難。寶疏為正。光記意俱時為若爾非也。   (六右)契經但說(至)所生受。雜含八(三左五目)曰。若色眼識眼觸。若眼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樂覺。今呼已得名更雲眼觸所生。   (六左)非與此心不同緣一境。此中不字。光寶舊論並無(為正)。   (七右)故世尊言當依經量。毘那耶雜事三十七(初右)曰。世尊告阿難陀曰。如是應知。教有真偽。始從今日。當依經教不依於人。正理第一(四右)曰。如世尊告阿難陀言。汝等從今當依經量。諸部對法義宗異故。   (七右)或大地法義非要遍諸心。是經部後異有部別釋大地義故言或。舊論曰。大地義不爾於一切心必有。然寶疏雲釋本論文非也。   (七右)餘說如是(至)非本所誦。光記(十四左)等(【傍】寶十二右)餘說如是為句首。而判為大不善地。後代毘婆沙師所誦非本論所誦。此意全任今文相而於品類足二(十二右)唯於十善十煩惱作意等十三立大地法。無說大不善地。甘露上(十七右)亦爾。界身足上(初丁)亦唯大地大煩惱二大無大不善。於婆沙百四十二(十七左)加癡惛悼無慚愧五為大不善。俱捨四(六左)雜心二(三左)唯無慚愧二也。故為非本論所誦。(【頭】論四(六左)說大不善唯無慚愧二。雜心二(三左)全同。婆沙四十二(十七左)加惛掉癡三為五)。一往似理深思不可爾。所以者何。今非謂大不善地。論彼誦本末何用。又餘師如是為句首非。有餘師致此語為何。尚應言不說大不善地者。綴文未顯成義。又光釋義不順因誦引來句。依此理趣餘說如是句是結上句末。前(六左初行)標有說(舊論雲有餘師)從彼展轉來故有此結。大不善者。是已下辨釋今唯大地法諍而致大善地等釋義之所以。故不言衍文也。如次上不同之不字。   舊論曰。餘師說如此(結上)善大地等者由應文句。是故彼引今說先不說。彼既無不字。特言等等取大煩惱地。彼二地俱因便故顯再牒上安者言。彼文義為正善。今亦應具言大善地地等。謂彼大善地等釋義因誦大地法引來。是今大地義同故所增加非本諍所誦。先有部不以大善地等致難。故言非本等。非本論名本。故舊論雲先不說。   (七右)如契經說(至)起受想思。雜含十一(初左)曰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傍】稽古引之。而觸言有二)又十三(四左)曰。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俱生受想思(此觸字唯一也。舊論亦如是)。   (七左)但言俱起(至)何違須釋。此意經中觸言所生觸句末。非言與觸俱時有受等故不成證。故證十一卷觸言有二者非今意也。   (七左)與慈俱行修念覺分。雜含二十七(二十五右)曰。是比丘心與慈俱修念覺分。有漏慈定無漏覺支非同時俱彼此極成。又有部依義隨處立俱聲是前後。論第七(十四右)成無間義雲。便順此言不淨觀俱行修念等覺分(是經文也)彼光記(三七左)釋雲。俱聲有無間前後義。故有部不諍此也。   (七左)若爾何故契經(至)相雜不離。有部彼俱行言無間極成。故不諍彼。而若以彼令同俱起受想思經文。爾者何故經言受想思識四法相雜不離。中含五十八(十二右)曰。覺想思此三法合(【傍】今雲相雜)不別。此三法不可別施設。   (七左)此經復說(至)即所識。前經連文曰。所以者何。覺所覺者即是想所想思所思。是故此三法合不別。此三法不可別施設。   (七左)於壽與煖(至)相雜言故。前經(十三右)曰。復問曰。賢者拘絺羅壽及煖此二法為合為別。此二法可得別施設。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壽及煖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所以者何。因壽故有煖。因煖故有壽。若無壽者則無煖。無煖者則無壽。   (八右)此成十八具足由三。彼各自相如何。謂集異門足十五(五右)雲。眼見色已順喜處色。近行者。謂眼見色已於一向可受。一向可樂。一向可欣。一向可意色以順喜處作意思惟。若於此色由順喜處作意思惟所生喜受。是名眼見色已順喜處色近行。乃至廣說。十八別名謂色喜意近行乃至法喜意近行。餘準之。   (八右)三法近行皆通二種。有雲。此唯法處名法。故得法近行名。若約作業。唯緣法境為不雜緣。通緣五境便為雜緣。然光記(十六左)雲。言法通名法也。非唯法處者。得名與體用混同之失。今謂婆沙百三十九(八左)雲。法名通故。以合緣故。何為誤耶。   (八右)傳說喜等(至)數遊行故。初釋意近他名。行自名。與意近相應行。是一分鄰近釋也。後釋近為喜等。意行者名他。意即行持業釋。為意行之近。故名意近行第四轉依主(【傍】喜為與意近緣令意行故喜之意喜意之近喜意近之行)正理論二十九(十七右)(【傍】寶十四右)取第二義破初義。顯宗全同。今雲。若如是例難者想等亦能為近緣。令意於境數遊行。故應立為意近行。今論主並不信兩說。故初言傳說。舊論雲彼說(【傍】是常例也)若爾論主意如何。答。次文是。   (八左)非唯依意(至)故亦非行。論主意以此義解名義。謂喜等親依意故名意近。近是依義。行分別義。簡無分別。婆沙(百三十九(七右)【傍】寶十三左引)數分別故名行。中含四十二(九左)雲。分別六喜分別六憂分別六捨總說十八意行。是亦不言近。唯是所依義也。   (八左)又彼經言(至)故不應難者。此以已言遮五識相應難。依之更有難。婆沙百三十九曰。問。亦說意知法已。豈亦有在意識耶。答。就勝說故無過。謂初喜等雖近行然非明利。後重於境揵利分別。乃名近行。由此故言意知法已。   (九右)欲緣欲十八色十二上三。此頌中欲者明當地界繫。餘皆明所緣。故特以緣言。此緣流至第二句色與上。餘文皆可知。上三者非謂無色是色界之上地處所。故論第三(十三左)釋色六上唯命頌曰。無色界定勝。生勝故說上言。   (九左)此就許有(至)法意近行。婆沙(百三十九(九右))兩說。初說評家義。今取結頌。顯不取後說故言執也。   (九左)但緣自境(至)不緣色故。無色於欲有四遠不緣欲界。無色根本無遍緣知不緣色界。若依大乘有少異。欲色大同。無色界緣欲六。及色四。自一。如顯揚論十八(三右)說。   (十右)不緣下義如後當辨。第二十八定品(三右)曰。此四根本並上三近分總說名為除去色想。空處近分未得此名。緣下地色起色想故。   初靜慮中。舊論及鮮本並正顯。光寶作十為正。   (十右終)若生色界(至)通果心俱。婆沙三說中是初說也。光記為正。寶(十八左)有破未可也。又光記(二十二左)解釋非也。雲準此通果唯捨相應等。圓暉等皆從之。是彼記第三(二十七左)釋二十二根中。三義之第一義意也。今雲。唯論相應與上下地成就不成義門遙遠。何以成就令同相應。夫九地成不成上成下並皆唯捨受。若謂相應非唯通果。今於欲界唯通果。所成故雲通果。寶疏雲。但明色界成欲一也。生無色定不緣下故。不論成色多少準前可知。故重不述。其相具如婆沙百三十九(十一右)。   (十左)有說如是(至)經義有殊。第三論主假為異說破有部大二。初標自他別宗。二所以下徵釋其相。釋中有三。初敘善非近行。二故非下遮有部三性有漏總為近行。三唯雖下成自唯染為近行。此中有三。初標立。二為義下舉能治六恆住成義。此中亦三。初舉經正成。次立能治理。後結能治。三又即下復以三十六句證唯雜染異。初標立中有三。初正宗。二問數行。三答。此文初標自他別宗。正理二十九(二十一右)雲。經主此中假為異說。依之唯是論主發明非本有如是經部義。假言有味。光記(二十三右)雲。敘異說或經部義。並未詳。寶疏(十七右)全依正理為正。   (十左)或愛或憎或不擇捨。舊論曰。或愛著於境。或憎惡於境。或不簡擇捨境。是則顯示喜憂捨唯染相。非舉同時所應貪瞋癡。然光記(二十三左)約三毒封著文語也。或又依正理。所治貪等相應雜染喜等無失。非愛非憎故雲不擇。   (十左)說六恆住(至)知法亦爾。心恆住妙清淨行受。恆即住持業釋。此有六是帶數釋。住捨者。集異門足簡取行捨。非受蘊攝捨受(如光記釋)皞按為治愛憎不擇捨唯染受。說之。不喜不憂恆住捨如次能治善三受。故知是受蘊捨受。又三十六句中亦於捨分染善。為能所離是也。故集異門判訣不審也。若不爾闕不擇捨能治。何雲治彼三。具念正知者。明本及正理。婆沙。集異門等並爾。鮮本作正智。舊論雲有念有智。中含。雜含並雲正念正智。依婆沙雲念惠為自性鮮本為正。雜含十三(二十二左)曰。若比丘眼見色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是名比丘六常行。中含三(七右)曰六善住處。文廣。舊論如今雲六恆住。   (十左)非阿羅漢(至)緣善法喜。舊論曰。雲何知如此。諸阿羅漢(云云)是立能治理。有漏善喜受羅漢已有之。故非所治中有善有漏受。   (十左)又即喜等為三十六師句。第三復以三十六句證近行唯染。亦為三。初標法。次此句下釋此句名師。後耽嗜下配染善。此初也。舊論雲三十六寂靜足。雜含十七(二十七左)雲三十六受。曰雲何三十六受。依六貪著喜。依六離貪著喜。依六貪著憂依六離貪著憂。依六貪著捨。依六離貪著捨是名說三十六受。中含四十二(十右)雲三十六刀。曰雲何六喜依著。雲何六喜依無慾。眼見色已生喜。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慾。雲何喜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受色慾相應。樂未得者欲得。已得者憶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著。雲何喜依無慾。知色無常反易盡無慾。滅息前及今一切色無常。苦滅法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無慾(乃至廣說餘三十四句)又開為百八受。雜含十七(二十七左)曰。雲說百八受。謂三十六受。過去三十六。未來三十六。現在三十六是名說百八受。若依有部前十八行通三性。分染善為三十六。婆沙百三十九(十三左)曰。此十八意近行由耽嗜出離依有差別。世尊說為三十六師句(【頭】品類足二(四左)耽嗜依出離依為有漏無漏也)正理。顯宗亦爾。   (十左)此句差別大師說故。婆沙百三十九(十四右)曰。問。何說此名師句耶。答。有五說。初曰此差別句。能表大師是師標幟故名師句。由此諸句惟佛大師能知能說無滯礙故今依彼也。第五說雲。有說此應名刀道。遊涉此者有傷害。故如說梵志第三意刀若揮舉時發惡招苦(中含依此義譯。【頭】句是差別義。大師所說差別句故。師之句依主。又所依為句。無畏疏一(四十一左)句名止息之處。十二(十五右)句是諸佛坐處。十(二十九右)句是義趣所歸趣處。今經雲六喜依等是也。此論亦耽嗜依出離依並是句之所依義。此法是有情浮沈所依故)。   (十左)耽嗜依者(至)謂諸善受。後配染善。無記染善分攝此二。如光引婆沙。此中漏無漏諸善為出離依。若依品類足(二(四左))漏無漏如次為耽嗜出離。婆沙百九十(三左)曰。此中耽嗜謂愛。耽著性故。若受與彼為安足處名耽嗜依受。有說。耽嗜名一切煩惱。執著性故。若受與彼為安足處名耽嗜依受。若受不與愛或一切煩惱為安足處。名出離依。並是依主釋也。正理二十九(二十一左)有破(如寶引(十七左))今反破雲。雜含十七(二十七右)光說六喜六憂六捨行。次說六常行。故定知是能所治。若不爾何雲不苦不喜等。又羅漢雖斷有漏。有漏善喜等現行。是善性故非近行。故無有說羅漢發十八行。又唯為遮唯染近行立六恆住。故非餘有漏喜等受。又近行唯染決定。故無有經說染近行。若通善應說善近行。又應分染善言三十六近行。既無此說。故知唯染也。然汝雲通三性。對彼致雜染近行言。非謂非雜染別有餘近行。依問答法作此言。何可責此。又雜染言有通別。如婆沙百四十四(十二右)曰。受通三性立根。順雜染品故(光三之三(三右)引)無性攝論第一(十二)說雜染揀清淨並是通門。又如成唯識二(七左)言貪等雜染。則唯染污性。今約別門設雜染言。豈可有以言害意。是故舊論得旨。譯雲染污不雲雜染也。   (十左終)如是所說(至)無量差別。大文第四勸指餘義門。婆沙百三十九(七左)有前中後際問答。答雲。隨明瞭故且說現在。由斯顯去來亦是。又(八左)有十八行幾續生幾命終問答。又(九右)羯邏藍等中有幾門。又幾雜染不雜染門。又(十二左)此意近行雲何得。答。離欲界染前八無間解脫道時各得初定近分六(云云)。   (十一右)此中識支(至)隨眠品當說。識支下雲等等取及七界應知六識轉名意後兩句。故舊論具舉一頌。六處下雲等恐蛇足亂入鄰行。本唯二頌無可等文。故舊論唯舉二句無等字。若言等長行不爾。自指豈可煩乎。或顯取意根文。不爾者不成六處。故即次上所等意處文等。問。生老死二支已當中不舉何。答。按生老死二支。前第九(十一右)出體門中已說故。問。今名義何指出體謂不唯名義亦示體相。如前無明。亦六處識支所指並皆出體。又第五(十三右)說四相中。其義相顯故。問。若爾何舉以不指。答。準識支等可知故。為發學者惠了故致此事。光記(二十五右)解釋甚迂曲也。寶無釋。   (十一右)此諸緣起(至)別顯功能。今舉前第九(十三右)已攝為三以為所顯體。今唯說以喻示能。攝為三已說故。舊論第八(初右)曰。若略說惟三。謂惑業果類。此三義前已顯。正理二十九(二十四右)曰。如前已說十二有支略攝唯三謂惑業事。此三用別其喻雲何。頌曰(顯宗全同)對三法相對雲異熟事。顯因果二門雲果。前論(九(十三右))具分別說曰。十二支而三二為性。三謂惑業事。二謂果與因。情非情對以雲外。顯三種功能異故曰別能。   如草藥如花。本頌及舊論正理顯宗。今長行並作華。   (十一左)芽莖等生。鮮本。檗本。明本及正理。顯宗。舊論皆作芽葉(為是)此中五喻。初總為因之喻。二龍池水是三法相資之比。三草根迴轉還生之曉顯惑過重。四樹莖是數數起之譬。故別舉枝花果三。五糠裹米則惑潤業。非獨能之由。或得者。舊論曰惑至得。得是疏。惑親。雖疏而尚須用。故今舉顯前四亦爾。故正理於第二喻說得於此不說。業三喻中初業潤惑非唯業力。次一業一生之喻。如草一熟果則枯更復不生果。後是近因喻。夫聖人示教。取多喻必非徒然也。   (十二右)如前已釋。中有者如第八(十三右)頌死生二有中五蘊名中有。生有者如前(同上)說未至應至處故中有非生。反知生有體相。本有死有如論第九(初右)頌本有謂死前居生剎那後。彼長行(二左)具釋四有體及名義。如是上已釋體及名義畢已下辨四有餘義。實科名是也。光記唯科四有非也。   (十二右)生有唯染。此染通有覆。正理第三十(一右)曰。生有唯染。決定非善無覆無記(顯宗全同)。   (十二右)自地諸惑(至)此地生有。光(二十六右)兩釋若約正潤是現起。若依義不現起亦是。故二釋無妨。煩惱者顯本惑。論十九(初左)說根本曰。隨眠諸有本。論二十一(四左)心所中慳嫉等。唯名隨惑不得名煩惱。   (十二右)故對法者(至)無潤功能。婆沙六十(三左)曰。一切煩惱皆令有相續。欲界一切處。三十六隨眠。一一現前令生相續。色無色界一切處各三十一隨眠。一一現前令生相續。彼簡譬喻者執唯愛恚二續生。今論主意不信彼義。故簡別標對法者。   (十二右)然諸結生(至)現起纏垢。恐謂煩惱言寬。隨惑纏等亦續生故特簡別。唯者簡隨惑。舊論八(二右)曰。染污由大惑不由少分惑由自在故。正理三十(初左)曰。然諸結生。唯煩惱力非由纏垢。所以者何。以自力行悔覆纏等要由思擇方現起故(顯宗全同)依之非簡不由自力無慚等此位故。隨眠品(二十一之(六右))十纏中無慚愧眠惛掉五通見修斷。餘嫉慳悔忿覆五並垢自在起故唯修所斷。唯與修斷他力無明共相應。故名自在起。正理五十四(十八右)文雲。與自在起纏垢相應所有無明唯修斷故。論主意眠定為隨從。故光記(二十六左)兩釋中初釋為正。第二釋非也。是婆沙一釋非此論意。   (十二左)有情緣起(至)由何而住。光科有情住。是依有情由何住。及次下(十六左)結說有情住。而科名有相亂。謂三地九地等皆所住故。寶雲明四食親也。是約所明法。及依正理三十(十五左)總結雲廣辨食已。應具言有情由食住。   (十三右)經說世尊(至)由食而住。雜含十七(二十九右)曰。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一法觀察無常。觀察反易。觀察離欲。觀察滅。觀察捨離。究竟苦邊。解脫於苦。謂一切眾生由食而存。長含第八(十左)界同。頌疏作悟一切法非也。是食一法。正。顯。舊論及明本並如今雲一法。集異門二(三左)雲。一法者雲何。優陀南曰。一法(現本作切非也)謂有情依食依行住。長行結曰是謂一法。   (十三右)食有四種等。起世因本經第七(十一左)曰。諸比丘一切眾生有四種食。以資諸大。得自住持。得成諸有。得相攝受。何等為四。一者粗段及微細食。二者觸食。三意思食。四者識食。諸比丘閻浮提人飯食糗豆及魚肉等此等名為粗段之食。覆蓋按摩澡浴揩拭脂膏塗摩此等名為微細之食。瞿陀尼人弗婆提人粗段微細與閻浮提略皆齊等。鬱單越人身不耕種。自然而有成熟粳米。為粗段食。覆蓋澡及按摩等為微細食。一切諸龍金翅鳥等以諸魚鱉黿。蝦蟆虯螭蛇獺金毘羅等為粗段食。覆蓋澡浴等為微細食。諸阿羅漢以天須陀妙好之味。以為粗段。諸覆蓋等以為微細。四天王天並諸天眾皆用彼天須陀之味以為粗段。諸覆蓋等隨以為微細。三十三天還以彼天須陀之味以為粗段。諸覆蓋等以為微細。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復如是。自此以上所有諸天並以禪悅法喜為食。三摩提為食。三摩跋提為食。無復粗段及微細。諸比丘一切眾生受卵生者。所謂鵝鴈鴻鶴雞鴨孔雀鸚鵡鵒鳩鴿燕雀雉鵲鳥等。及餘種種雜類眾生從卵生者。以彼從卵(【傍】被濕煖生樂觸故不腐壞也)而得身故一切皆以觸為其食。若有眾生。以意思惟資潤諸根增長身命。所謂魚鱉龜蛇蝦蟆伽羅瞿陀等。及餘眾生以意思惟潤益諸根增長壽命者。此等皆用思為其食。何等眾生以識為食。所謂地獄眾生及無邊識處天等。此諸眾生皆用識持以為其食。此中有偈。華色與諸法。壽命衣第五。市易及嫁聚。根光食為十。起世經第七(十二右)全同。長含第二十(十六右)略文同起世因本。又第八(十三右)第九(三右)二十二(四右)雜含十五(八左六左)中含四十九(二右)增一二十一(七右)等。正法念十八(四右)若論說集異門足第八(八右)廣明體相。第一(三右)廣諸門分別。婆沙百二十九(十三左)至百三十終。雜心一(二十三左)若大乘註維摩二(二十七)伽第五(五右)五十七(二十三)六十六(初丁)九十四(十九)顯揚第一。對法五(十一)攝論第三(初丁)第十成唯識四(初丁)四末(初丁)義章八本(十九丁)等。基義林四食章四本(七右)段者分段分分受之。舊雲團者。可摶可握立為團食。此義全非。團字非摶。非水飲等可摶團圓。雲何名團。故應名段。按古譯亦作段。隋達摩笈多起世因本經七(十一左)隋闍那崛多起世經七(十左)陳真諦舊俱捨第一第八(三右)等並是也。又符秦曇摩難提增一二十一(七右)雲摶食。音釋徒官切。以手圜之也。東秦僧伽提婆中含四十九(二右)宋僧伽拔摩雜心論一(二十三右)並爾也。又姚秦佛陀耶捨長含二十二(四右)二十(十六右)作揣食。音釋徒官切。掜聚也。註維摩二(二十七)亦爾也。按設言段亦有難。婆沙百三十(三左)曰。分段而故名段食。問。若爾所飲吮等非段食耶。答。從多分說。復有說者飲吮等時亦作分段。有餘師言。從初而說。謂劫初時人受用地味皆作分段而吞噉之。因名段食。準知就顯了言團摶無有過。又華嚴經第二十七雲揣食。琳音二十二(八右)雲。揣正宜作摶。音徒鸞切。字從專聲非從甫。韻流俗不能別茲兩形遂迷謬用揣字。音初委切。此乃揣量之字也。按揣集勻韻會楚委切。音榱(【傍】此時量也)上聲。又徒官切。音團。與敦同聚貌。長笛賦冬雪揣封乎其枝。註揣與團古通。如是分辨兩音兩義。豈非琳師還迷執耶。   (十三右)段有二種(至)翻此為粗者。粗細相望不定故致或言。謂望中有等彼細。污蟲亦粗也。於彼中對是細。無變穢者。欲界本有食反易而污穢。故雲變穢。舊論雲無反穢流。正理。顯宗及明本如今為正。然光記寫誤作便穢。如圓暉。未知音誤。依光迷謬也。細污蟲舊論雲髮污蟲。污屋孤切。音烏。說文濁水不流也。不同汗候肝切人液也。故曲鉤干下。舊論。正理。及明本並曲鉤。顯宗作污乃勿怪矣。此中分文釋第二句有四。一辨粗細。二如是下辨界繫釋欲字。唯簡上界。三唯欲下出體釋體唯三。此中唯者一簡上界。二簡色聲根等。四可成下辨名義。先正示。後光顯下舉難釋。初難。後釋。此亦有二。一正釋。後釋雖下通伏難。婆沙百三十(四左)約多分故言傳說。   (十三右)必先資益自根大種。是相違釋。舊論曰自根及四大。次下論(十五左八目)雲資根及大。故光加及釋。起世經七(十一左)曰。四食資諸大得自住持。   又不還者(至)而無益故。廣釋前解脫者。見言顯色。光記三解第一如論文無妨。第二亦約意可。第三非今論意。   觸謂三和所生諸觸。為簡段食所觸境。今顯能觸心所言三和等。成別體雲生。   (十三左)此三唯有漏。正理三十(六左【傍】寶二十三右)曰。唯後三食說有漏言顯香等三不濫無漏。今雲。前雲段唯欲界。最易影知。然光記(二十九右終)前界品(二(四右))說前十五界唯有漏。故別不說段食有漏者。迂遠之甚。   (十三左)如何食體等。自下辨四食非無漏釋第七八句。初問後毘婆下答有二。初舉婆沙義。後又契下證經。此為三。初正引經證唯有漏。二言部下述釋經。三幾食下明四食皆潤當今二有。第二述釋中亦有二義。初約已生及中有。後又部下約無學有愛。初中先釋部多。後釋求生。此後中先問。後此目下答。正釋頌第七八句。此有四。一標立。二由佛下所以。三何等下徵。四一者下釋。此有五如文。第五起中為二。初正釋。二引證。此有二。初證起生顯現文合中有。後又經下引四句分別文決起定中有。初舉初句文。後示四句配當。分文應知。   (十三左)毘婆沙師(至)為滅諸有。婆沙百二十九(十四左)有七義。今舉第二。以起世經(七(十二右))說四食成諸有故。   又契經說(至)諸求生者。婆沙百三十(八右)引此經言求有有情。就部多雲安住。求生言資益有四說。前三說意互語實各應有。第四說言。本有安住最經多時聖與無學求暫安住。於此義既說安住。餘不如是不說安住。   (十三左)言部多者(至)皆謂已生。此下大有二義。婆沙百三十(八右)三義。初本有中有。第二義約聖者與異生。第三學無學。今舉初後。論主意正在第一。故頌列中有名。為顯本有言生已舊論直言已生不置部多。   (十四右)如契經說(至)有壞世間生。舊論八(四左)曰。如經言對起有礙害自體生有礙害世間。光釋(二十九右)為是。寶疏(二十二左七)甚非也。   又部多者。二舉婆沙第三說。論主不為不正故雲又。舊論雲復次。有學容希求當來有故得求生名。   (十四右九目)幾食能令(至)求生有情。是第三明四食皆資當今二有。此問依前已生中有名部多等。非約第二義。   (十四右九目)毘婆沙師說皆具四。答中大三。初舉毘婆沙說。二諸有下敘段食招後有。有正示引證。三亦見下明思食資現。婆沙百三十(初右)有四說。今舉第四評家。曰如是說者四食悉牽當有令現在前。盡持今有令相續住。四中前二資現能勝。後二潤後有功增。今前二中舉段資後有以顯觸。後二中以思益現而顯識亦爾。故四皆通當今。   (十四左)以世尊說(至)老死緣故。雖經四皆資當有。今以寬證段一。安以故第五聲故。雜含十五(七左)曰。(【傍】稽古引)於此四食有喜有貪則識住增長。識住增長故入名色(乃至)當來有增長。當來有增長故生死病死憂悲苦惱苦集。雖非親文並資現當二有明白也。又增一二十一(七左)曰。眾生之類以此四食流轉生死。從今世至後世。是故比丘當共捨離此四食。   (十四左)亦見思食(至)望絕便死。三明思資現。初標立。後引三事例。此中亦者對上段食兼資餘。故安立句首。然光(三十一左五)寶(二十四右二行)以亦言對思食正資現。若爾應如舊論思食下言亦。故知唯於義有兼正。文勢未顯也。見者眼見義非現見。舊論雲曾見故。世傳者。舊論雲先舊師說如此。   (十四左)集異門足(至)在於觸位。三母印事初舉文。後破彼示正。婆沙百三十(六左)曰。於傍生有說思食增。雲何知然。如集異門說。海中有獸時出海濱。於沙潬中產生諸卵以以沙埋覆。還入海中。彼在卵□憶念母。故身不爛壞。謂(【傍】此十二字婆沙挾註)謂憶念母先孚煖時所有觸故。若忘其母身便爛壞。有餘師說。若母憶念卵中子者卵則不壞。若母忘之彼卵便壞。此不應理。所以者何。勿以他食持自命。是故前說於理為善。按集異門足第八(九左)其說全同婆沙。豈可不怪。按舊論八(五右)曰。於別誦中說。海中有大身(云云)不言集異門。又今雲此不應然。舊論言經部解不爾。亦婆沙有餘師全同今所破。依之觀之應非集異門。若爾何文。謂正法念處經十八(四左)畜生品赤魚子提彌魚子□魚等子螺蚌蛤卵思心為食。若母憶念則不飢渴身命增長。說全同今所破母常思卵。舊論雲別誦說。是應理也(【頭】婆沙百二十四(二左)前舉經文。又雲。然有別誦言捨生)今文蓋誦者錯謬雲集異門。應言如舊論。譬如論六(三左)引品類足十三(五左)文中有及彼相應法五字。有餘師雲。我不誦此五字。又論六(七右)引彼論。有身見及彼相應苦諦文致難。論主若我所誦文無及彼言。設有如彼說。由義應知非。   (十四左)埋於沙內。沙舊論。明本。異集門。婆沙並從水。鮮本從石作砂。並所加切。沙說文水散石也。砂舟砂即今硃砂也。然集勻韻會於沙字註或作砂。於砂字下亦註或作沙。廣勻砂為俗字。正字通初分為音同字別詳辨。字典好正字通。   (十四左)此不應然(至)在於觸位。光雲。破第三證復申正解。謂今此卵起念母思。先時在於孚媛觸位。次證婆沙為正。寶釋雲。此是論主正本文也。今詳此文。若證思食義則不應爾。若別論不思議力用義即無違。論起念母思在於觸位。述起思時謂十二支觸支時也。未知集異門文相違以致此謬判。彼集異門徵思食事雲何結是為思食。豈為不爾。又釋觸思位非也。如十二支觸。前論意。六根後已至三和未了三受因位總為觸。準彼寶意。卵未割時無思母念。割已成身體方有思念。故為十二支觸位。以破非思食義。是謬之最。母孚煖時觸位定有思母念。故婆沙為盡理。然可分別。謂起世經等悉作是說。從諸卵生者以觸為食。今以思為食者將是割時。必有思故。餘時觸食。   (十五右)從業所熏識種子力。正理三十(八左)曰。思為引業識為種子。引起當有。謂由業故。能引當來名色二有。業既引已愛潤識。能令當有名色身起(顯宗全同)光記為有熏種子言。大為有部。經部二解。今雲。初約有部義為正。正理等不簡種子言故。又唯於此無而忽有設經部義。   (十五左)諸所有段等。自下問答分別大有六。第一問答段與食寬狹。第二如是下例顯餘三食。第三頗有下明觸等資而非食。第四諸有下明損而食。此有三。一標。二所由。三舉婆沙說(百三十七左)第五何趣下明趣生具不具。此有八。一問。二答。三徵。四釋。五若能下難。六彼說下通。七又孤下辨別孤地獄。八故五下總結。   (十六右)世尊所說(至)其果勝彼。彼方諸部誦說不同。故異解蜂起為對狹須列諸文。婆沙一百三十(十二右)曰(【頭】已下婆沙舉契經全文明食格量為本而因於其中解釋文而今唯問答林中眾生全無關前後蓋足可疑舊論如今而正理顯宗無此一段也)契經說。此吠羅摩婆羅門(毘那耶雲大湖。中含雲隨藍)以如是諸妙飲食佈施摩訶娑羅婆羅門眾。有以飲食佈施贍部林中異生。此獲施福果大於彼。此下釋林中異生有四說。經復言。若以飲食佈施贍部林中異生。有以飲食施一預流。此獲施福果大於彼。一來不還羅漢獨覺如來及造捨施四方僧。以前前百對後後一人格量。有部毘那耶四十四(十五右)當知彼大潮婆羅門。以如是等八萬四千寄妙物施婆羅門。所獲福德不如有人但以飲食供養外道離欲五通仙人其數滿百。復次如以如是等八萬四千奇妙之物施婆羅門。及施一百隱人。不如有人但以飲食施一贍部樹下未離欲染異生菩薩。復次以如是八萬四千奇妙之物施婆羅門及外道一百隱人並贍部林下異生菩薩。不如但以飲食施一預流向者。中含三十九(十五左)曰。居士若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傍】上示無量八萬四千施故)若復有施滿閻浮場凡夫食者。此於彼施為最勝也。居士若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及施滿閻浮場凡夫食。若復有施一須陀洹食者。此於彼施為最勝也。如是具帶前對一人一來不還羅漢獨覺如來格量。廣說。按婆沙所引無贍部之一。中含還雲滿。後後文皆爾也。今論。毘那耶在一言。此論及婆沙但飲食為能所格。中含大施對食。毘那耶八萬與但飲食並於義無有滯塞。唯次第對無帶前前。   毘那耶悉帶前前人。餘經論皆唯次第對明。是亦於義無不通。婆沙所引造捨等勝於如來。中含以獨覺對如來。亦乃對造捨等不以如來為能對。後後文皆爾也。辟支與佛相違求義同餘經。格量法故。又今論及毘那耶預流為向。餘皆總言也。初說一切有腹義。婆沙引無一言故。準長含還雲滿閻浮場故。故論主致違文違理二破。如第六論設有如是文由義應知非。   近佛菩薩。舊論雲近佛地菩薩。光記(三十四右)雲。百劫修相好業近佛菩薩。百劫之間雲近佛。別下後身菩薩故。此師意唯一菩薩勝百離欲仙人。故準此能破。論主所誦有羅漢近佛菩薩格對乎。若只以義責乎。   毘婆沙者。婆沙百三十(十一左)四義中第四評家義。此師意。毘那耶等雲未離欲染異生菩薩。而劣於次預流。勝於前五通仙。故為順抉擇分四善根。列位所推應爾故。僧無明本亦爾。鮮本作曾。按舊論作又曾不於餘處。須改為曾。   (十六左)後身菩薩(至)對預流向。此論主自義。釋迦菩薩居贍部林中修行故出本行集經遊戲勸矚品。按過去現在因果經。此時離欲愛得四禪。又餘經雲得初禪。同離欲仙。舊論曰。此菩薩於此時與凡夫離欲欲界二義相應故。彼二義者所住與離欲。光二釋。初釋約所住同。後釋依惑不現同。而雲未離欲也。由彼世尊。明本亦爾。鮮本作後為正。論主所誦唯以外道對預流。無展轉以前異生對。故何除之。彼異生後身菩薩故。實勝預流故。問。與婆沙所引經有不同何故耶。一贍部上一言有無。二外道異生差別。三向果之殊別。答。誦者不同令爾而已。何得為和會。寶疏(二十五左六)意為大同小異。功德格量大意不異故為大同。解林中眾生有異。是小異。而此釋無可不可。以可不可無同不作釋。同不作故設筆墨實為徒然。光記作兩解述和會。初約餘異生非今菩薩異生。而引一經有不同。今雲不爾。引一處文何任自瞭解作文句。後解雲外道雲異生名異體同。是亦非也。格量法前後展轉傳釋。豈得上下林中眾生言忽為相違。強和會不可和會故致此訿謬。問。論主親讀婆沙。彼將彼異生。格量於預流。今何言除彼異生。若與自誦別者應言異。彈斥婆沙諸義故。答。此事是所怪。然應只言別誦本耳(【頭】增一三十六(十右)明力挍量中。一那羅延力不如一轉輪聖王力。又取之挍不如一阿惟越致之力。又取之挍不如一補處菩薩之力又取之挍不如一道樹下座菩薩力。又取之挍不如一如來父母遺體力)皞退按諸經論。其文有具略。而於義無差。謂施物中如此論及婆沙能所格俱唯飲食。是就略而於所施人多少及位高下分勝劣。如中含及毘那耶。八萬四千大施與唯飲食一。於施物既如是。所施人中今論雲一林中異生。婆沙無一字為異耳。毘那耶說一樹下未離欲染異生菩薩。中含言滿閻浮場凡夫。此中毘那耶為具說。既雲未離欲染等。論主曰離欲仙者。蓋是唯自所分別。何可為後身菩薩。又憑依一言為一人斥他成自。是亦不然。言一贍部林中眾生。不言贍部林中一眾生。經意取一處贍部林中諸眾生。故毘那耶雲滿閻浮場凡夫。不漏閻浮林中故依之言一雲滿。或唯雲閻浮林中。於義全無違。對預流中毘那耶如今雲向。中含及婆沙唯雲預流。而格量顛末唯四果。不開向果為八。若爾不關向果異。唯預流等四挍量故誦者各別。於義無有害。約初雲向。依後雲果。是故舊論八(六左)文唯言斯陀洹無向言。能對人中中含。毘那耶並皆帶前婆羅門及外道通仙與林中眾生以挍預流。後後亦皆帶前前明。婆沙引經去廣就略。但舉鄰近一種以對量。雖言具略而旨不異。思可知。如是展轉對明是格量之法。何有去鄰近前約疏遠之理。然論主所誦經除彼異生者。是非除去。而誦者誦脫。以何知之。本經元帶前前婆羅門外道彼眾生故。若眾生一種誦脫一往為格量。能所對有之故。依此理論主判大懷疑也。又何彼菩薩如來不格量。問。本經既無文。何疑論主判。答。不應言。阿含說。依義不依文。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若除彼眾生方是不了義。全不可依。亦復何不思義。但依文。有論主自言。根品六(七右)曰。我所誦文無及彼言。設有如彼說由義應知非。可以量耳。問。挍量經論多是展轉格量如中含者初至如來。八番皆爾至第九番造捨供僧。除前第八鄰近如來還將第七獨覺以挍量後後文帶前前。中悉除如來。今亦全同彼如何。答。是亦誦者錯脫。或寫脫。雖爾義一往如上辨。不爾者違格量式故。是故婆沙說略唯舉一種。中但以如來對造捨供僧。毘那耶亦具在之必勿封著文焉(【頭】若如論主約後身菩薩。一有前後相違。前雲勝俱胝阿羅漢近佛菩薩尚如是。後身菩薩何得對外道。二不勝預流失。謂後身菩薩及預流俱同對百外道故。三有何別因於預流前得說之)應知婆沙評家順抉擇分此說順理。離欲外道預流中間故。毘那耶說未離欲異生菩薩故。豈無贍部林中人行順抉擇分。以不明說何懷疑。亦不遮彼林中者不修四善根故。   (十六左九)已說有情(至)有死生等。正理三十(十五左)曰。廣辨食已。今應思擇。於前所說中等四有死生二有唯一剎那。於此時中何識現起(云云)廣列六問。光雲明大文第三明有情沒。從其大分總名為沒。義相應故。兼明生等。寶雲。大文第三明死生受識等。今雲。光記非也。若死若生無有兼正故。非亦復唯明死生。明識受等故。舊論六門為六段。頌釋及問皆各別。正理頌前具列六問。以顯無優劣。又凡科者伸標大意。何唯雲沒。此頌前文有三。一結前。二如先下牒上起後。三何識下問起。此中死生各約剎那不依多念。故死後雲生。以生必死有次起以取其初念。若言生死生間長招相亂故。   (十七右)頌曰(至)斷末魔水等。此中一與字意流下諸處。許者許說非表不信。故顯宗十五(十五右)頌釋並同。唯者簡五識命根等。中者依義。舊論頌曰於意識以可知。唯捨受者簡喜樂也。非定無心二。舊論曰。非一無心二。光記(三十七右五)雲。頌言二者。謂死及生。圓暉從之。是迷長行又此二時文矣。何不言二非定無心。故知二即定無心。顯上句死生言通於此。故長行雲此二。全非欲釋頌二字。臍。檗。鮮。明諸藏本頌並正理。顯宗皆去肉但作齊。古通故舊論如今。   (十七右)唯許意識非餘。何故唯言與頌上下。正。顯亦爾。謂語初後無別所以。而今遮雲非餘故初安唯。   (十七右)所說生言(至)初結中有。舊論曰。由說生故託中有義亦是所說。若頌言生有不得攝也。問。若爾何故論八(十三左)雲。此中有身其體雖起。而未至彼故不名生。答。同八(十七右)雲。死有無間中有起時亦得名生。生方便故。經言無間生那落迦。不言爾時即是生有。   (十七左)頓命終者(至)彼滅臛說C大乘異此。伽第一(十五右)曰。將終時作惡業者。識於所依從上分捨。即從上分冷觸隨起。如是漸捨。乃至心處。造善根者識於所依從下分捨。即從下分冷觸隨起。如是漸捨乃至心處。當知後識唯心處捨。從此冷遍滿。又一(十八左)曰。羯羅藍識最初託處即名內心。如是識於此處最初託。即從此處最後捨。倫記一上(三七左)雲。前雖上下冷觸漸起至於心處未甚苦冷。即時後識心處捨時。從心處大冷觸起遍滿所依。今依比文。上下漸捨皆至於心。古來相傳。若種善漸冷至頭面即死。若造惡業生鬼中者。從頭漸冷至腹即死。若生畜生至膝即死。若生地獄至腳即死。即皆無文證(【傍】彼依三界經不妄可破)又舊世親釋雲。若造善業所起冷觸定應向上。若造惡業所起冷觸定應向下。有人解雲。若生善趣從足漸冷至頭方死。若生惡道從頭漸冷至足方死。此由未見此論。故信自人情(文)演祕三(五六左)曰。三界經雲。臨終時將生地獄。神識從足出。生畜生者從膝出。墜餓鬼者從復出。生人者從心出。生天者從眼出。作聖人者從頂出。諸經要集十九具辨大小差別。   (十八右)然於身中(至)是謂末摩。何言異支節。謂界品(二之十九左)曰。傳說舌中如毛端量非為舌根極微所遍。光記二(六十二右)曰。雖無經論文說。西方古德相傳解雲。醫方家說。於舌根中如毛端量。無舌根處。是末摩支節。若針刺著其人即死。舌中法爾有此空處。又解(云云)今光記有二釋。第一依上論。後解雲。又解。對法藏中說。眾生身中有百處。名末摩。觸即死。今文次正理三十(十九右)引頌曰。如有頌言。身中有別處。觸便令命終。如青蓮華鬚微塵等所觸。顯宗全同。亦舊論八(九右)有此頌。按今論誦者脫闕矣。伽略第一(二十五)雲。末摩此雲死穴。亦云死節。或言有六十四處。或百二十處。不同今意。   (十九右)從斯不久遂致命終。若即時。若一時。若極長經一晝夜。故婆沙百九十(十三左)曰。末摩斷已或經晝夜方命終故。   (十八右)地界何緣(至)外器三災。問。正法唸經八(初左)十三(十四左)說四百四病。謂風黃冷雜各有百一。又婆沙六十五(十八左)雲四百四病。是約地水火風偏增。何今雲無第四內災。答。彼亦無別災。唯總聚諸病。以為災故言雜。不與別名。今約內外相例故不言地也。按此中有說兩字蓋誦者剩言。若亂入以無第四道註。何故爾者。有理有教故。何言有理。謂以外器亦無第四所害。無地斷用。今以彼例同內成義。豈其可為二說。婆沙百九十(十四右)有三說雲。非田非器。乃至廣說。有說猛利大種能斷末摩。地大種不猛利。有說若諸大種能壞外分。能為外災。彼亦能壞內分。能斷末摩。地大種不能壞外分。不能為外災。故亦不能壞內分。不能斷末摩(【頭】又婆沙百三十三(七右)雲。問。何故地不能為災。答。有四說。第二有說雲。若能損。壞內事彼於外事亦能為災。斷末摩名壞內事。此唯三大故地非災)此第三說既內外相例說。理應必然。全無為二義之理。今論捨初二取第三有說。若作道註不亦宜哉。由是等理以為剩字。何言教耶。謂舊論八(九左)曰。雲何不由地大。第四病無故。風熱痰三病如次第。以風火水大為上首。與外器世界三災相似故。是故於內身有三災問。若如是者何故正理。顯宗不除去。謂依俱捨。亦誦加誰可知。復見俱捨道註亂入。闇愚者加之豈可為無。如字句不同兩論非一。依理以判訣。識者勿怪勿怪矣。   (十八左)世尊於此(至)生住沒中。正。顯如今。光記兩釋。初釋約生住滅三相為正。後釋約四有非也。此論次上(十二右)第九(二左)等並中生本死次列故。亦舊論但雲生住退無中言故。   (十九右)非如預流等。寶疏為別由非也。以返顯故。   T64017201.GIF 邪定(十信已還) 不定(十信住) 正定(初住已上) (起信義記下末(七右)義如是也。又釋摩訶衍論一(十一右)有三說鈔一(十八左)又瑜伽第一百(七右十七右)有別義也。) (長阿含八(十二右)同此俱捨論也。) 俱捨論第十(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第十一法義     快道記 分別世品第三之四   安立(【頭】安立。二十疏上(六右)成立義。同(六左)施設義。開演義。健立義。伽八十三(十二右)雲。安立者。謂次第編列已略為他說)器世間(至)周圍此三倍。瑜伽二(十九左)曰。有大風輪。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從下而起與此世界作所依持。次由業力故於虛空界金藏雲興。從此降雨注風輪上。次復起風鼓水令堅。此名金性地輪。上堪水雨之所激注。下為風飆之所衝薄。此地成已即由彼業力故空中復起諸界藏雲。又從彼雲降種種雨。然其雨水乃成金性地輪而住。略纂一(五十一右)引此俱捨頌而曰。今者大乘金輪在上。與彼相違。深亦別。至第四卷地獄中更當廣顯第二(二十一右亦同今)倫記一下(十七左)曰。上堪水雨所激注。下為風飆之所衝薄者。景師雲。若無風輪向下填界。風輪衝水有上昇義。由向下捺。名為風飆之所衝薄。基師解(文如上)今更起說。水輪在下。金在上。而言上堪雨注等者。此謂堪諸界藏雲降種種雨之所激注。下為風衝雖復間有水輪而由風力展轉之所衝也。故此卷下文如次言風輪水輪地輪。按基師非也。倫師而得旨矣。伽下文(第二(十左))雲。一建立依持。謂最下風輪及水輪。雜集六(初右)曰。水輪依風輪。地輪依水輪。依此地輪有蘇迷盧山七金山。頌疏冠注雲。麟雲。有言有言五輪者。義(【傍】麟師三五會合令一致)加空及地輪。謂風下依空。水輪上有地故。今此但明三輪。即風水金也。準論三輪大小不等(文)今謂。若依大乘及密乘教則五輪即五大五界。故金輪即地。別立火輪。如楞嚴說。更加根識具明七大皆如來藏(已上冠注)此亦管見。不立火輪唯是大乘。亦是小乘有之。增一阿含三十七(八右【傍】頌義十一(十七左)引)雲。閻浮地厚六萬八千由旬。水厚八萬四千由旬。火厚八萬四千由旬。火下有風輪。厚六萬八千由旬。風下際有金剛輪。過去諸佛世尊舍利盡在此間(【頭】恐謂上火厚等八字重出火字是水字誤。故更引加比丘已下文)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大風正動火亦動。火已動水便動。水已動地便動。華嚴說同此五輪。但億數有別也。   (一右)論曰許此(至)形量不同。光雲。毘婆沙師許此安立。寶雲。三輪等異。諸部(麟作論)同許。惠暉雲。諸部共許。按若諸部。若諸論。若婆沙師共許義。何故於正理。顯宗。不如前卷(十七右)言於此六位唯許意識同今論。別言論曰此百俱胝四大洲界如是安立同壞同成(是一)亦復有誰許不許以簡別。如論十三(二右)頌曰。身表許別形。語表許言聲。是遮異計不同。彼正理。顯宗全同。又如根品第四(初)顯無經說雲許因唯六種(是二)舊論八(十丁左)雲。三千大千世界。諸佛說深廣(是三)依此理教。許言恐應說字誤。如論第一(十一右)頌許即是即說誤。長含第四分世起經有十二品(第八卷至二十二卷)廣約世界說聲聞觀事。起世經。起世因本經。立世阿毘曇論各十卷。樓炭經六卷。並是長含起世經別譯。今示圖曰(今親見文記之)。   T64017202.GIF   然諸教異說。按西天隨方俗故。又洛叉由旬有多義故。又誦者各別故。又譯者應時代致語故。又竺漢並有六八一七等誤寫故。   (一左)踰繕那。應音二十五(九左)此雲。合也應也。計應合計度量同此方驛也。自古聖王。一日行也。案西國繕那亦有大小。或三十里。成四十里。昔來皆取四十里為定(【傍】起世一(六左)善見山高六千由旬。樓炭雲二十四萬里。是約四十里良證也)舊或喻闍那。或由延。由旬。或喻旬。皆訛略也。西域記二(初左)自古聖王一日軍行。舊傳四十里矣。印度國俗乃三十里。聖教所載唯十六里。大智論曰。由旬有三別。大八十里。中六十里。下四十里。謂中邊山河不同致行裡不等。新婆沙百二十八音釋三種同。琳音四十七(五左)與應音同。又二十二(十五右)曰。一由旬合有一十七里二百八步。或曰。如此方一驛地也。註維摩六(四右)肇雲。上六十里。中五十里。下四十里。良賁界地章上(二右)雲。踰繕那者此十六里。有雲。一由旬漢四十里。和五里六町四間一尺九寸二分也。漢一里。和四町三十九間六寸四分八厘也。   大諾健那。舊論曰大諾那力。婆沙三十(八右)雲。十香象力等一大諾健那力。應音雲。露身大力神名也。   (一左)有餘師又有餘部。舊論全爾也。婆沙百三十三(十三右)初說直說次雲有餘師。不雲有餘部。正顯二俱雲有餘師。寶雲。不知何部。今按其時於餘部言此義。故論主雲有餘部。   如圌持穀。應音。蒼頡篇作圌。同市緣切。圓倉也。說文判竹圓以盛穀者也。江南行此音。又上仙切。中國行此音。花藏世界品如佉勒迦形。苑音義雲。此雲圌。謂著穀麥圌。文作圜。盛穀曰圌。應音二十五(十二右)雲。婆訶麻。婆訶此雲□□襾□□兜饋褓□埤□□稃□□□□  上凝成膜。正顯明本並爾也。此音釋。膜慕各切。胲膜也。胲說文足大指毛肉也。膜說文肉間脈膜也。釋名膜幕也。幕絡一體也。爾雅釋器肉曰脫。疏曰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舊論。乳上生膏。然頌疏作瞙。非也。目不明言瞙故。   (二右)二輪廣量十二億三千四百半同一雨水成水輪。依柔剛為二輪。要應廣是同。寶疏(【頭】初左分是)曰。水金二輪與風輪不同。風輪無數理合大千同一。二輪徑十二億等。即是一四天下也(【頭】立世論二(十三右)雲。從此須彌山根至彼須彌山根十二億三千十五由旬。以之知一須彌界)又(三右)疑雲。三輪相依。風輪既等三千。水金因何即小(已上)此疑應起。若約大千應皆無數。如長含。起世。樓炭等。若約一須彌三輪皆應齊。如立世毘曇說。今何故分之。皞按為欲顯大小二相。若偏約大堅執唯大。若但據小固封唯小。佛世尊既開大小兩岐。今並攝說。   (二右)蘇迷盧處中(至)等高量。諸教次列入出水等量不一轍。今示圖曰。   T64017301.GIF   應音二十五(九左)曰。伊沙馱羅此雲自在持。亦言持軸。言此山多有諸峰形如車軸故。竭地洛迦此雲簷山木。言此山寶樹形若簷山木。遂以名之。蘇達梨捨那此雲善見。言此山端嚴繡麗。見之稱善則以名。額濕縛羯拏此雲馬耳。言此山峰形如馬耳。因則名之。毘那怛迦山此雲有障礙神(【傍】略纂同之)有一鬼神人形象頭。凡見他事皆為障礙。此山峰似彼神頭。故以名之。尼民達羅此雲地持山。又魚名。海中有魚。名尼民達羅。此山峰形似彼魚頭。故復名也。光雲。竭地洛迦此雲簷木。舊雲佉陀羅木訛也。泰雲。佉陀羅木若燒為炭。經而多熱故。諸經名佉陀羅炭。陀羅尼集三(十八右)佉陀羅木唐雲紫檀木也。又六字神咒經雲。無煙佉陀木炭若無。以紫檀木替。仁王念珠法(七左)雲。於檀四角釘佉陀羅木橛。如無此木橛鐵橛紫檀木橛亦得。探玄十四雲。於此山出佉陀羅木。此雲苦鞭木。故以為名(準此等與紫且不一物)瑜伽略纂第一(五十一右)雲。竭達洛迦此雲簷木。諸阿修羅以此木擔須彌山。山有簷木。故以為名(倫記全同)有人(【傍】湛惠)依之。改光·頌疏從木。以作擔從手。今雲。改反非也。略纂等雲山有簷木故。瑜伽列七金山異之。略纂雲。此與俱捨不同。宗別名同。不勞和會。今雲。如前列諸經次既別。非必宗別。   (二左)此外復有(至)圍一世界。於鐵圍有大小。樓炭經五(十五左)後複數千萬歲。水下稍稍純減。亂風來吹其水波起。生厚沬化為介。亂風於四大天下及八萬城外造作山。高六百八十萬逾旬。合外四匝名大鐵圍山。復後(文如上)周匝四合復造大山。其山高六百八十萬逾旬。又(十六左)有縱橫一萬二千里遮加和山。此小鐵圍也。   北東南西等。經論異說。   T64017401.GIF   長含十八(五右)樓炭經五(十五右)起世一(六右)起世因本一(六左)全同此論。正法唸經六十八(【傍】古來雲異非也冠註爾也)瑜伽二(十二)亦同。立世毘曇二(十三右)天住處品曰。東邊真金所成。西邊白銀。北邊琉璃。南邊玻璃大別也。   (二左)吠琉璃頗胝迦。樓炭曰青琉璃。名義集八(九)此雲青色寶。文句三一(四五右)曰。白琉璃。會義雲。或曰。白琉璃。未見所出。事文類集續集二十六曰。大秦國出赤白黑黃青綠紺縹紅紫十種琉璃。應音二十五(十右)曰。吠扶廢切。舊言鞞調利夜。亦言鞞頭梨也。雲毘琉璃。雲鞞琉璃。皆梵音訛轉也。從山得名鞞頭梨也。山出此寶。謂遠山寶。遠山即是蘇迷盧山也。此寶青色。一切寶皆不可壞。亦非煙焰所能鎔鑄。唯有鬼神有通力者能破之為物。或雲。金翅鳥卵殼。即是寶鬼神破之以賣與人也。頗胝迦此雲白玉。具如初卷鈔。應音二十五(二左)。   (二左)其水即為(至)眾寶類等。此示二由。正理三十一(三右)曰。雨水能為異類寶等種所依藏。復為種種威德猛風之所鑽擊生眾寶等。故無有過(顯宗全同)舊論雲。此水為種種種子胎藏。此水為寶能生種子。而此種子萬寶所依。故亦名藏。種即藏持業釋。寶非一故雲眾寶。寶即眾亦持業。為眾寶之種藏依主釋也。   (三右)即是此物而不如此。舊論曰。此物即是。即此不是。其語上下。光記二釋初為正。   (三左)三洛叉二萬一千踰繕那。此中一千者。鮮本。長行。舊論。正理並作二為正。明本如今非也。今依婆沙百三十三(十三左)初說故。曰第八有說。廣三億二萬二千踰繕那。有說。更增千二百八十七踰繕那半正理。三十一(三左【傍】依後說)頌文如今。長行雲。第八量廣三億二萬二千。理實應言復有一千二百八十七半。以此義故。顯宗改頌曰三洛叉二萬三千二百餘。長行雲。三億二萬三千及二百八十七踰繕那半。八十七半餘聲所顯。   (三左)約持雙山等。若約妙高山外邊。彼四方正等各八萬。對彼一方唯八萬四方合二十四萬不可待言。今持雙內邊是初海外際。離妙高其間八萬由旬。是故妙高一面分即成三倍。四方周圓都九億六萬由旬也。   (三左)此等不說(至)以煩多故。正理(三十一(三左))顯宗(十六(三左))並此次言準前知故。案第二海外際離妙高十六萬由旬。謂初海廣八萬。持雙山廣四萬。自徑四萬。故四方各四十八萬。總合十九億二萬由旬。乃至第七海外際。鹹海內邊離妙高二億三萬八千七百二十五由旬。謂持雙至持邊七金廣量七萬九千三百七十五。初海至第七海外邊十五萬八百七十五。數四面周圍各七億一萬四千二百七十五。四方合便二十八億五千七百五十。   (四右)西瞿陀尼洲(至)面各二千等。正理三十一(四左)曰。既說畟方面各二千。其義已顯故。等言無用。或應但說圓及等言。無缺畟方便為無用。又應說如滿月方座。不應但說圓無缺等。故顯宗改頌曰。其相如滿月。北洲如方座。四面各二千。今反破。語有表遮。為莊嚴句雲圓無缺。又有大數滿數等不同故。簡別亂更雲等。由是長行雲顯無少增減。若如顯宗但雲北洲。正明四洲缺其俱盧名相。為大失。   (四右)唯此洲中有金剛座。西域記八(十八右)曰。菩提樹垣正中有金剛座。昔賢劫初成與大地俱起。據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下極金輪。上侵地際。金剛所成。周百餘步。賢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剛定。故曰金剛座焉。證聖道所亦曰道場。大地震動獨無傾搖。是故如來將證正覺也。歷此四隅地皆傾動。後至此處安靜不傾。自入末劫正法浸微。沙土彌覆無復得見。佛涅槃後。諸國君王。傳聞佛說金剛座量。遂以兩軀觀自在菩薩像南北標界。東面而坐。聞諸耆舊曰。此菩薩像身沒不見。佛法當盡。今南隅菩薩沒過胸臆矣。   (四左)東勝身洲(至)圓如圓月。起世經一(六右)雲。東面有洲名弗婆提訶。其地縱橫九千由旬。圓如滿月。彼人面似地形。西面有洲名瞿陀尼。其地縱廣八千由旬。形如半月。彼諸人面還似地形。起世因本一(五左)全同。立世毘曇一(六左)東西兩洲並雲周迴七千由旬地形團圓而西洲無喻。東洲取圓如滿月喻。增一二十一(六右)曰。閻浮裡地。東西七千由旬南北二萬一千由旬。地形如車。瞿耶尼。縱廣三十二萬里。地形如半月。弗於逮人民地。縱廣三十六萬里。地形方正。鬱單越。縱廣四十萬里。地形如月滿。蓋諸師闇誦致如是異耳。   (四左)復有八中洲(至)憍拉婆洲。望大是劣。而勝小洲故言中。小洲者。婆沙百七十二(十三右)曰。此八中洲一一復有五百小洲。以為眷屬。於中或有人住。或非人住。或有空者。   (五右)有說唯一邏剎娑居。是不正義也。一遮末羅。邏剎娑住。餘七則人居。應音二十五(十左)雲。或雲阿落剎娑是惡鬼之通名也。又雲囉叉娑。此雲護者。若女則名羅叉私舊(舊論八(十一右)六(十右)等)雲羅剎訛略也。準此男女音轉。光記八(二十三左)寶疏十一(四右)二十疏上(三十四左)等作婆。並皆形誤也。此論十七(七左五左)婆沙百十二(十三右)百七十二(十三右)作娑為正。琳音雲。邏剎娑。上羅賀切。梵語也。食人惡鬼都名。經作邏。書寫錯也。今論八(十左)雲羅剎。何唯是訛略。   論曰此贍(至)三(鮮本頌疏正顯作三。今為五形誤)重黑山等。正理三十一(五右)曰。依至教說。此贍部洲從中印度漸次向北三處各有三重黑山。舊論曰。此剡浮洲中向北有三黑山。度三黑山。復有三黑山。度三黑山復有三黑山。此山悉下故名蟻山。九山北邊有雪山。起世經因本一(十左)曰。過金脅山有雪山。高五百由旬(【傍】樓炭雲過億山上)闊厚亦爾。其山殊妙四寶所成。其山四面有四金峰。挺出山外。各高二十由旬。以山頂有池名阿耨達池。阿耨違多龍王(【傍】法花阿那婆達多無天者是也)居住。池縱廣五十由旬。此龍何故名阿耨達多。謂有三因緣。一所餘諸龍受快樂時。有熱沙隨身上。失天形現蛇形。二餘諸龍戲樂時。熱風來吹失天形現蛇形。三餘諸龍戲樂。金翅鳥飛入其宮。諸龍見而生恐怖。故失天形現蛇形。如是於餘一切龍受苦熱惱。唯有此阿耨達多龍王。無如是苦。故受此名。此雪山南面不遠有城。名毘捨離。此北有七黑山。黑山北復有香山。於香山中無量緊那羅常有歌舞音樂之聲。起世一(十一右)長含十八(九右)樓炭一(六左)亦如是。是黑山數。無熱處所與今論。別。又立世一(九右)列七山。次雪山。次無熱池。七中有小雪山大雪山等名。瑜伽第二雲。近雪山有大金崖。縱廣五十由旬。於此側有無熱大池。深廣各五十由旬。涅槃經雲香山頂(冠註頌疏。起世。樓炭並雲雪北香南者非也。【傍】又瑜倫記一下(二十右)云爾非也)西域記一(十八左)雲。揭職國東西五百餘里。南北三百餘國。此東南入大雪山。山谷高深峰巖危險。風雪相繼。盛夏令凍。積雪彌谷。蹊路難涉。山神鬼魅暴縱妖祟。群盜橫行殺害為務。又(五左)雲。贍部洲中地。阿那婆答多池也(唐雲無熱惱。舊雲阿耨達池訛)在香山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傍】與此論四方各五十由旬同)四寶飾其岸。金沙瀰漫。清波皎鏡。大地菩薩以願力故。化為龍王。於中潛宅。出清冷水給贍部洲。又(二十二左)雲。梵衍國王城西北二百餘里至大雪山。山頂有池。請雨祈晴。隨求果願(云云。非無熱池也)。   (五右)出四大河(至)無由能至。四大河異說。今以圖示之。   T64017601.GIF   應音二十五(十左)殑伽或作恆河。亦恆伽河。亦恆迦。亦強伽。皆訛也。此河從無熱池東面象口而出流入東海。舊譯雲天堂來。以彼外書雲本入魔醯首羅天頂。從耳中出。流在池上。以此天化身在雪山頂故作是說。見從高處而來故雲天堂來也。信度河舊雲辛頭。此雲驗河。從池南面銀牛口中流出還入南海也。徙多河。或雲私多。或悉陀。亦私陀。梵音之差也。此雲冷河。從池西面琉璃馬口而出流入西海。即是此國大河之源。其派流之小河也。縛芻河。舊雲博叉。又作薄叉。又婆叉。噱叉皆一也。此雲青河。從池北面玻璃師子口中流出入北海。即此黃河似是也。   (五右)於此池側(至)其果甘美。立世一(七右)雲。有樹名曰閻浮。因樹立名。此樹生閻浮提地北邊。在泥民陀羅河南岸。枝葉最可愛。久住不凋。風雨不能侵。高百由旬。下本洪直都無瘤節。五十由旬方有枝條。樹身徑刺。廣五由旬。圍十五旬。一一枝橫出五十由旬。中間互度一百旬。周迴三百由旬。其果熟時甘美無比。如細蜂蜜味。起世經一(八左)因本一(八左)並雲在大海北。樹身七旬。根入下二十一旬。高百旬。樓炭一(五右)雲。閻浮天下有樹等。不雲北也。智論三十五(二十四)雲。此洲上。即是北也。   (五左)頌曰此下(至)八寒地獄。此總答三問。若離分第二句深廣同答第二問何量。第四句答第三問。餘句皆答初問也。   (五左)論曰此贍(至)萬踰繕那。此論。婆沙百七十二(六右)正理三十一(六右)顯宗十六(六右)並雖有重累傍布二說。而同此洲下。立世論六雲何品(六左)雲。從閻浮提向下二萬由旬。是處無間地獄(云云)若依大乘亦如是。瑜伽第四雲。從此下三萬二千踰繕那至等活。從此復隔四千踰繕那有餘那落迦(【傍】黑繩等)如是等活處。初寒那落迦處亦爾。從此復隔二千踰繕那有餘那落迦應知(文)然起世經等與此各別。何別。起世因本二(十五右)地獄品雲。於四大洲及須彌山王外別有一山。名斫迦羅(子註雲。舊譯雲鐵圍山)高六百八十萬由。縱亦爾。介所成難可破壞。此鐵圍山外復有一重大鐵圍山。高下縱廣如前山。兩山之間。極大黑闇無有光明。日月有如是大威神力不能照彼令見光明。於兩山間有八大地獄。謂活。黑。合。叫喚。大叫喚。熱惱。大熱惱。阿毘至。起世二(十六右)樓炭二(初右)長含十九(初右)並全同。經教異勿強和會。   (五左)以於其中(至)而有等流。婆沙百七十二(五左)四說。一彼說無間意約多分等也。二約無樂間雜。三造罪人相續生彼無定間隔故。彼破第三說也。評家及百一十五(九丁)業力故生彼。身遍彼獄中無隙故。正理三十一(六右)舉三說。無樂雜為本義。而遍身。受苦無間如次為二有說。按無樂雜必受苦無間。受苦無隙必樂何可雜。但自他遮表間雜間隙異非大異義。故今論主舉兩說。起世因本四(初左)曰。無暫時停。故名無間。是受苦無間義也。又樓炭二(九左)雲。彈指間無有樂。故名為阿毘摩呵。此後說依據。又立世經八(十六右)雲。此中罪人恆常受苦。無有間息。餘地獄苦則不如此。獄卒或時來。或時不來。或由冷風。大苦暫息。此地獄中即不如是。從始至終受上上品苦。故說名阿毘止。夫為令有情遮惡修善。佛世尊廣說地獄相。故雖兩義俱是。而受苦無間義親。故為本義不雲有說。問。婆沙等中未見此初義。論主自分別。答。依契經。   (六右)而有等流。受苦中間冷風吹來。數數生樂。是為等流。   (六右)七捺落迦(至)在無間傍。婆沙百七十二(六左)兩說。如光引。彼雲。有池此洲下四萬踰繕那至無間地獄底。無間地獄縱廣高下二萬踰繕那。次上(【傍】一地獄厚二千二百十四由旬二倍半也)一萬九千踰繕那中安立餘七地獄。此七地獄一一縱廣萬踰繕那。次上餘有五千。青黃赤白四色土各一千即四千。又五百踰繕那白塔。五百踰繕那是泥。然惠暉唯見光記一一縱廣萬由旬文。誤謂厚重。雲計五箇半出地上者可笑焉。   (六右)故薄伽梵說(至)猛火恆洞然。立世經八(初右)地獄品雲。如是八地獄。佛說難可度。惡人恆充滿。各各十六隔。四角及四門。分分皆正等。上高百由旬。四方百由旬。鐵城所圍繞。鐵蓋覆其上。下地皆是鐵。焰熾火遍滿。燒惡人可畏。恆然難可近。見者必毛豎。極苦不可見。綴文最親。   雜含四十七(四左)增一三十六(三左)長含十九(十四右)地獄品並有此頌。中含十二(二十一右)天便經。及樓炭二(十二左)   地獄有此頌。而無十六增句。今此頌初一行明本地獄。次二句明門相。次二句明增地獄。次一句明罪人有。後二句明猛焰遍常。關閉者。正理。顯宗。明本並爾。蓋開閉誤矣。頌疏作開。其鐵扉如扇。故曰鐵扇。雜含頌雲。四門扇亦鐵。巧安布份量。此句屬上。是四方各立一門不增不減。其量皆均等。彼此之間亦各同等。故云爾。故雜含頌曰。四周開四門。中間量悉等。立世雲分分皆正等。若屬下者。一方各有四增。其中間份量等皆悉無不等。故言爾。問。多百者。舊論雲無數百由旬。若爾何故諸經頌。皆縱廣百由旬。答。諸經頌雖然依起世(第二(十六右))等經雲十六小獄皆縱廣五百由旬。故無有過。或若五百。若百由旬。總統十六便言多百。異說不同特不顯說。   (六左)十六增者(至)各有四處。大乘瑜伽第四(九左)亦說四方四園。然長含十九(初右)地獄品。八大地地獄各有十六小地獄。其十六皆縱廣五百由旬。各名字各別。謂一黑沙。二沸屎。三五百釘。四飢。五渴。六銅釜。七多銅釜。八石磨。九膿血。十量火。十一灰河。十二鐵丸。十三釿斧。十四豺狼。十五劍樹。十六寒冰。而一一廣說其受苦相。非四門各四故為十六。增一三十六(四左)因本。起世。樓炭。立世等皆如是。答地獄無量不可具說。隨應則有異說。今四門各四依中含第十二(二十一左)說。峰巖地獄(【傍】今煻煨路)糞屎地獄。鐵鎖林地獄(今劍葉林)鐵劍樹林地獄(今鐵刺林)次灰河地獄。一一廣說。又立世經八(十七右)雲。八地獄外四方圍繞各有四重園隔地獄。一熱灰。二糞屎。三劍葉。四烈灰河。   (六左)娘矩吒蟲。應音二十五(十一右)雲。女良切。下俱禹切。此雲糞屎蟲。有□如針。亦名針口蟲。穿骨食髓者也(文)又瑜伽。婆沙及玄贊六(三六右)等作蠰矩吒。二十論疏上(二十九左)作蠰□□□□  (七右)此河如塹前三似園。類庭前花山莊池。而惠暉雲。如慚者如河一直。似園者前三團圓也。非直圓形。唯取其相貌。諸經縱廣並百旬。何為一直。   (七右)此是增上(至)故說名。此兩說。初受苦增強名增。增相如何。再重受苦故。最難堪故。此中所言明本及正顯如今。而舊論及婆沙作處為正。第二說增是增益增加。從本獄出十六獄數數增加苦。故寶釋(六左)判為二說。方得論意。光記分本地下為第二說非也。所以者何。於本地下無故名為增結故。婆沙為述成故。百七十二(七左)曰。有說。本地獄中。一種苦具(【傍】八大一一)治諸有情。此眷屬中種種苦具(【傍】烏狗鐵半等)治諸有情。故名為增。是故天便經(【傍】中含十二(二十七左)已下)說眷屬地獄中。以種種苦具治有罪者。有說。此是增受苦處。故說名為增。謂本地獄中被逼已。復於此處重遭苦故。非謂多種苦具名增。本地獄中亦多苦具故。施設論說眷屬地獄中。唯有一種煻煨等故。準之可知。苦具多義有破故除。正理三十一(七左)有四說曰。受苦增劇過本地獄故說為增。第二說。苦具多義。第三說曰。或地獄中遍受苦已重遭此苦。故說為增(依之今文似三說。而綴文各別。彼雲或。而有結名。今述釋上。故不雲或等。終唯雲故。正理依此所由釋。以加一義也)第四說。出地獄已數復遭苦。故說為增。   (七左)有說非情等。今辨諸部同異。二十論疏上(三十一左)曰。然諸部中大眾。正量說獄卒等是實有情。薩婆多師雖非有情。   然是心外惡業所感增上大種轉變所生造色形顯量力差別。經部師等雖非有情。然是心外造業之時唯熏內識。及其受果乃在心外大種轉變起形顯等。今大乘意亦非有情。造業之時既在內識。受果之世在識非餘。行業擲人置地獄者是實有情。諸部無諍(文【頭】正法唸經十八畜生品(六左)雲。比丘以聞慧觀地獄中種種苦惱。有二種畜生。有眾生數。非眾生數。眾生數者生於彼處被燒苦惱。非眾生數者。地獄罪人以顛倒心見諸大鳥於虛空中翱翔遊戲。心即生念。願生此處。隨念即生。受飛鳥身。具受如上地獄苦惱。以惡業報生地獄中。見諸師子形色可畏虎豹大鳥惡蟲蟒蛇大惡色者非眾生數)。   (七左)大德法善現。婆沙百七十二(七左)亦爾。論九(二右)言法善現。舊論第六(十八左)第八(十九右)並雲大德達摩須部吼底說。達摩此雲法。須部吼底此雲善現。玄贊一(六十四右)雲。梵雲蘇補底。此雲善現。婆沙七十(三右)百七十二(七左)亦全如今。舊婆沙五十三(七左)雲法須菩提。然二十論疏上(三五右)作法救善現。剩一救言。頌疏(十一之(十四右))亦加救字非也。   (七左)琰魔王使(至)是實有情。婆沙百七十二(八右)雲。此不必須通。以非經律論三藏所說故。若必欲通者彼有別意。謂若以鐵鎖繫縛初生地獄有情。往琰魔王所者。是有情數。若以種種苦具。於地獄中害有情者。是非有情數。今依後意。問。造罪業者為琰魔使卒者。與受苦罪人何差別。答。以業力異故。謂當為使卒其業劣彼。受苦人業深重。設爾惡業之報當受苦。正理三十一(九左)雲。有情無情異類極卒防守治罰罪有情。故火不燒有情卒者。彼身別稟異大種故。或由業力所遮隔故(文)然正量部等一向不許非情極卒故有諍。   (七左)有說有情。泰疏釋雲。正量部說有情。為正。舊論八(十九右)雲。餘部說彼實有情。二十疏上(三十左)正量部。大眾部極卒為實有情。而依此論。舉難通釋。光寶只舉異說者未詳。樸揚法花攝釋第三(四左【傍】寶勘八(九左)引)雲。極卒。二十唯識大乘義唯是非情。若依有宗自有兩說。者誤也。   (七左)若爾何緣(至)故不被燒。緣由也。初因如極謗人法者肉舌不燒等。次因與餘別異大種。如火鼠等。   (八右)一額部陀(至)摩訶缽特摩。舊論八(十九左)雲。八分陀利柯相違何。答。直舉梵有此異。是誦者異。誰定是非。而於義非相違。二種蓮各通赤白故。謂芬陀梨通赤白如次下。缽特摩通赤白。大日疏十五(十一丁)缽頭摩敘赤白。簡非芬陀梨白。又十二(八左)白位處菩薩釋中。缽頭摩為白花。依之今第八地獄身色隨並不相違。若不知彼地獄正色不得何色定也。有與此似而相及數異。謂起世因本四(七右)曰。彼世界中間(長含(十九)雲二鐵圍山間)別復有十地獄。一額浮陀。彼地獄眾生所有身形。猶如泡沫。故以法名。二泥羅浮陀(樓炭曰尼羅浮。今論。舊論亦爾也。●●唯音轉之異耳)彼眾生身形譬如肉段故名(起世雲肉片。樓炭雲如碌碡肉)三阿呼(樓炭雲呵呵不。長含雲呵呵)彼眾生嚴苦逼迫之時。叫喚而言阿呼阿呼。甚大苦也故名。四呼呼婆。彼極苦所逼呼言呼呼婆呼呼婆故為名。五阿吒吒(舊論雲。三阿吒吒。樓炭雲。阿羅留。長含譯雲羊鳴)彼所逼時但得唱言阿吒吒阿吒吒。而其舌聲不能出口故名(長含雲。欲舉聲語舌不能囀。直如羊鳴故名)六搔揵提迦(樓炭雲。七修揵)彼地獄猛焰色如搔揵提迦華。故以名(樓炭罪人身黃如彼華。長含彼獄中舉獄皆黑如彼華色)七優缽羅(樓炭為第六)彼獄猛焰色如彼故(樓炭。長含並雲青色)八波頭摩(長含別釋並為第十。而雲赤色。起世。樓炭。因本皆別名為第八。作釋最後也。樓炭雲紅色)九奔荼梨(長含芬陀利雲白色。樓炭雲。第十分陀利為赤色。舊俱捨雲。八芬陀利)十□□□□□□□□□車懧販□齣c工□□¥嫩□□□□娉□馭□餺矩諒□□□□鞳慼熬T□□□□□兜騵礸槶□□□□毼饅襐□□□□□G□□□□□□禎□梱□□埤□祐□□□雜□□□馨□□□雜□□毼送槄□□□□□□□□□□褸□□□□襢礸□□□□□□騪□靈□□□襑□□□痋慼慼慼慼慼撬芊慼@ (八右)隨身聲變。舊論八(十九左)雲。由身聲創(【傍】瘡通用)變異相。故立此名。顯宗十六(八左)曰。隨身聲(【傍】明本作聲身倒寫)瘡變立差別總名謂二三三如其次第。創初莊切。說文傷也。又玉雲。古文瘡字。禮曲禮頭有創則沐。故舊論雲創。正理。顯作瘡。今論略瘡譯。為成句故。雖變言通而親色變。故約勝以變言充後三種。光記(七右)二釋。初釋為身變聲變兩品(寶疏從之)大違義背舊論。正理。後釋以變配後三種。本是神泰說(頌疏依之)為正也。   (八右)此八並居(至)大地獄傍。明處所。正理三十一(九右【傍】光七左引)居鐵圍山外極冥闇所。以今論義為有說。彼不取意。彼依長含十九(初右)等。八熱地獄為鐵圍外極闇處。此八寒是一百三十六地獄之外。婆沙百七十二(七右)熱地獄終曰。此大地獄並諸眷屬。便有一百三十六。是故經說有一百三十六捺落迦。又百九十八(十六右)雲。百三十六地獄如正法(十八(初右))中說。然天台玄義六之二(二十七左)八熱八寒。各有一百三十六。釋籤釋八寒雲。且準他文便百三十六。若依別文唯八種。古今皆言。寒地獄一百三十六說未見。皞按。理應有之。寒熱相對故。   (八右)此贍部洲(至)漸陜漸深。今此者簡餘三洲。前(五左)雲此贍部洲下亦爾。婆沙百七十二(七左)曰。贍部洲下有大地獄。上亦有邊地獄。及獨地獄。或谷中。或山上。或廣野。或空中。於餘三洲唯有邊與獨。無大地獄。所以者何。唯贍部人善惡業並猛利。非餘洲故。彼三洲人。若造惡業於此洲下地獄受報。問。贍部洲上尖下廣應餘洲上廣下尖。豈有此理。於餘三洲亦復有大海。其義齊。謂彼若山地。此海際為國分。彼地底侵此海下。若彼海際。此方山地為分界。侵反前。故此大海喻曉不審。以有此難。正理師(【傍】次上引左文也)不依此義。問。若爾論主為誤。答。不爾。夫說世間品為觀學者事境。地獄亦為令生怖畏。非本欲盡理分別之。故非要文無諍論問答擇定。且順世相說之。無有妨害。今依婆沙故。   (八左)於此贍部洲(至)縱廣量亦爾。應音二十五(七右【傍】論八(十七右)至下可辨指之)雲。此雲縛或言雙世。竊謂苦樂並受故以名焉。又雲。閻魔此雲雙。羅社此言王。兄及妹皆作地獄王。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曰雙王也(【頭】瑜伽五十八(初右)顯揚十八(十七左)問答抉擇。由二緣名法王。一令彼憶念前生所作。令自呵厭前世惡業故。二令於那落迦卒所不造餘惡業故。從彼那落迦速得出離也。二十論抄五(五一右))名義集二(三十三左)雲。此雲靜息。以能靜造惡者不善業故。或翻遮。能遮令不造惡故(次引閻魔羅經音義與俱捨音義全同)婆沙。俱捨正法唸經皆言。鬼趣所收。瑜伽地獄趣攝。光記八(四十一右)翻靜息。寶八(三十一右)爾也(演奧鈔十四(十八丁)具也)長含十九(十七左)曰。閻浮提南大金剛山內有閻魔羅王宮。王所治處。縱廣七千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起世因本四(十一左)雲。當閻浮提南二鐵圍山外。餘同也。彼異說。今任婆沙百七十二(十一右)。   (八左)如是等類廣說如經。舊論八(二十右)雲。所餘諸鬼神如餓鬼本業經說。如正法唸經第十六七兩卷廣明三十六種。班母經五萬一千三百二種餓鬼(稽古謂。總指地獄。指長含地獄品。正法念地獄品也)。   (八左)日月所居量等義者。量言高量。言等者徑量。四時。增減。月缺相四門。   (八左)頌曰(至)月輪缺。此頌分五。初句明日月行高量。故舊論曰。日月行高幾由旬。偈曰。日月彌婁半。光雲遠近不也。二次一句明日月徑量。故長行雲徑量(光雲體量非也)三第三四兩句明四時。四次六句明晝夜增減。此中初四句明增減時節。後二句明增減量。初中三句二字約夜。次三字明晝。五最後兩句明月缺相(光總為增減非也)。   依風而住。長含二十二(六左)雲。其日宮殿為五風所持。一持風。二養風。三受風。四轉風。五調風。起世十(初左)一持。二住。三隨順轉。四波羅訶迦。五將行。光記雲。毘嵐風。但挾少也。   (九右)運持日等令不停墜。由運轉故令不停住。以受持故令不墜落。   (九右)日五十一(至)十五由繕那。立世經第五(六左)日月行品。日月數量同之。厚廣並同。說星宮殿曰。小者半俱盧捨。大者同之。樓炭經六(二左)天地成壞品。日大城廓廣長高下各二千四十里(由旬是四十里。當五十一由旬)月大城廓(七右)廣長高下各千九百六十里(五十由旬減四十里。是約四十九由旬)復次(六左)從此高四十萬里有天神捨。以水精作之。在虛空中。大風制持行之。譬如浮雲矣。天下人皆共名之為星宿。其大者圍七百二十里(【傍】三倍之一。徑二百四十里)中者圍四百八十里(【傍】三倍之一。即徑百六十里)小者圍二百四十里(【傍】週三倍故。是徑八十里也)長含二十二(五左)及起世因本十最勝品(初右)日宮同之。月宮(六左)縱廣正等四十九由旬(一由旬約四十里。故樓炭雲九百六十里)又起世因本十(初左)雲。正方如宅。遙看似圓(頌疏冠註雲樓炭誤也)長含二十二(五左)起世經十(初左)全同。又立世經五(六左)曰。日月宮殿團圓如鼓(此且約見相)。   (九右)日輪下面者。四方珠異。今明眾生損益。故特雲下面。準起世經日宮(一左)二物所成。兩分天金清淨無垢光明。其一面以天玻璃成。月宮(七右)亦二物所成。謂二分銀清淨。一分天青琉璃以可知(麟雲。上面諸天所居。故但雲下面不也)又立世論五(六左)月宮琉璃所成。白銀所覆水大分多。下際水分最為多。其下際光亦為最勝。其上際金城圍繞。高一由旬。日宮玻璃所成。赤金所覆火大分多。下際火分最為多其下際光亦為多。上際金城圍繞高一由旬。   (九右)能於眼身等。如水火二大隨應有損益。於五根中耳鼻舌三不預顯了損益。故唯雲眼身。   (九右)北洲夜半(至)餘例應知。舊論八(二十一右)曰。若於北鳩婁正牛夜。是時於東毘提訶日正沒。於剡浮洲日正中。於西瞿陀尼日正出。於餘處例皆如是。此四洲皆定如是。頌中言四洲等為是。然寶疏(八左)雲。此據一時而論。非全盡理。若不爾者。北洲夜南洲日中。理且可然。東洲日沒當妙高山東南角。南洲日中當妙高山正南。西方日出當妙高山西南。豈全定也(已上)此全憑自情。未曉文理。未曉理者。日輪妙高半腹。量行道於七金山之上。非親附妙高四方。是故當正方時。前後兩洲各有出沒。必非隅角。以光明廣大必映前後故。未曉文者。頌文雲四洲等。長行雲餘例應知。舊論各雲正。豈為據一時。猶越契經。長含二十二(十三右)曰。閻浮提日中時。弗於逮日沒。□□楰□奇□□□□□□□軌□□祤噫灤宦頨痋慝□潰秉祥紇□□□□□|□潰秉祤議□耶尼日沒。弗於逮日出閻浮提夜半。若弗於逮日中鬱單越日沒。閻浮提日出□□楰□□□裀□□□□□□槬□□□□□驖□鴃慼撒璆驉播m□裀□□□□□□□□□□□鷺□檢□□槾糖□驖□鴃慼播m鰤軌□□玩□湣°□耶尼為西方鬱單越為東方。鬱單越為西方弗於逮為東方。因本及起世。樓炭等皆如是說。立世五(十三左)曰。東洲東方南洲北方。東洲西方南洲南方。東洲北方是南洲西方。東洲南方是南洲東方。北洲西洲亦復如是。此義應理。四洲各背於須彌。面向正方論之故。大乘所說亦同之。故智度論第十(二十五右)曰。須彌山在四域之中。日繞須彌照四天下。鬱怛羅越日中是弗婆提日出。於弗婆提人是東方。弗婆提日中是閻浮提日出。於閻浮提人是東方。是實無初。何以故。一切方皆東方。皆南方。皆西方。皆北方。汝言日出處是東方。日行處是南方。日沒處是西方。日不行處是北方。是事不爾。此智論破外道執方實有體。而於其相與此小乘全同。   瑜伽第二(十三丁)雲。又彼日輪恆於二洲俱時作明。復於二洲俱時作闇。謂於一日中。於一日出。於一夜半。於一日沒(有人。未知長含四洲皆日出東方。雲智論大乘別之可笑)顯宗十六(十左)曰。四洲日月各有別耶。不爾。四洲同一日月。俱時四處作所作耶。不爾。雲何。夜半日沒日中日出四洲時等。俱盧。贍部。牛貨。勝身隔妙高山。相對住故。若俱盧夜半即贍部日中。勝身日沒牛貨日出。若牛貨日中即勝身夜半。贍部日沒俱慮日出。此略義者。隨何洲相對日中月中。餘二洲隨應西沒東出。第三洲處夜中晝中。由是若時勝身牛貨如其次第日中月中。爾時光明四洲皆有。然光作事在東南洲。於西北洲惟明作事。俱見兩事在南洲。謂贍部洲見日出月沒。見月出日沒謂俱盧洲。東勝身洲唯得見日。惟得見月謂牛貨洲。如是所餘例應思擇。(正理三十一(十三右)全同)此正理等具辨光明差別月日不同。有人云。准諸論意。此文廣通四洲。配屬日光所作。總論明闇出沒。非謂細簡剋定其時處等。故論唯言日中夜半等不雲正南等又瑜伽總言明闇。不分日沒日出。寶師以為未盡理或不全定者。蓋為之也。又謂國形不同。有半月。有畟方。南洲地有闊狹。日有長短。北洲地方。何有長短。且就此兩洲而言。則南洲可定。自餘三洲晝夜長短等。豈可細簡剋定。論雲北洲夜半則南洲日中。此文為約日長時。為日短時。為極長時。為極短時。以有其長短之洲。對無長短之洲。說彼洲夜半此洲日中。此豈晝夜漏刻。正半正中符合歸當毫無齟齬。予則不信。此約總相以論日光明闇。非謂剋定之說。若言北洲雖地方而晝夜增減者。向言南洲地有闊狹晝夜增減。其理立傾翻矣。想者今佛出在南洲。為南洲人。為說其法。是故修多羅中多就南洲現見之境為說。若出餘洲為餘洲人而說。則其說或有不同。此豈以凡情測。又立世論五(六右已下)日月行品中詳論日月運行。出於正理。顯宗上。爾立世論。南北二洲論其日月言正中時。唯論日光。或言已沒。或言已出。或言日已過東洲中央時。此文如是言非細簡剋定之言。細續須知論意。又立世論真諦所譯。如真諦論設有正判。然唐三藏門下或亦不用。矧又彼論無雄斷乎(已上)今謂。以國地形量分別晝夜長短等。誤迷不可過此矣。何者。日輪運行其量已定。但由路別緻長短異。謂日輪向東際東洲晝極長。西洲極短。南北二洲不長不短。若向西際亦例如是。四洲晝夜長短等細簡剋定說。立世論五(九左)明說。又舊俱捨四洲皆雲正。何之為。亦復以立世過東洲中央等文證總相義。豈為世間無橫目。彼文細簡剋定之明鑑。文曰。五(十五左)曰。若日已過東弗婆提中央。北洲日已沒。南洲日已出。標已過故雲已沒已出。若彼東洲未過中正中。南北正出正沒。故舊論如是而說。惠暉雲。日出四洲等者。南洲日出東方。東洲北方。北洲西方。西洲南方。有雲四洲皆日出東方非也。以此論(【傍】論四右頌文)前文出東洲相言東邊三百半。是明。東洲日出北方。餘二洲準此釋。此釋非也。前文從南洲言之。故不言彼國人呼稱東邊也。況長含。立世誠說開之(如上引)然起世因本十(五左)說寒冷由有十二種。第一因緣。冬分日宮過六月已漸向南行。每於一日移六俱盧奢。無有差失。是時日宮在閻浮最極南際。地形狹少。日過速疾。是故冬分晝短夜長。復次春夏時日宮過六月已漸向北行。每一日六盧奢無有差失。是時日宮在閻浮處中而行。地寬行久。是故晝長夜短(已上)是且約南洲地形。全非定規。何者。以日非行地上故。若約地形北洲正方無寬狹。豈無晝夜長短。   (九右)日行此洲(至)有減有增。立世論五(八右)曰。日宮殿者行一百八十路。月宮殿者行十五路。日十二路是月一路。(【傍】十二集十五則百八十也)若日出入時十二日所行路。月出入時一日行之得度。從極南路至極北路二百九十由旬。日月於是中行無有減長。日復有兩路。一者外路。二者內路。內路者。從閻浮提內路至北鬱單越內路。相去(【傍】往還相去)四億八萬八百由旬。周迴(【傍】三倍是爾也)十四億四萬二千四百由旬。其外路者。相去四億八萬一千三百八十由旬。周迴十四億四萬四千一百四十由旬。其月行者。傍行則疾。周行則遲。其日行者。周行則疾。傍行則遲○日(九右)恆行一由旬半。又一由旬九分之一。其一一日出入亦如是。六月。日從內路出至於外路。六月。日從外路入至內路。月恆行十九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其一一出入亦如是。十五日從內路至外路。十五日從外路至內路。日若行東弗婆提內路取東弗婆提地南際。相去六百八十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是中日行內路。日若行南洲內路取南洲地南際。相去三百五十由旬。是中日行內路。(乃至)若日行東洲內路。則行西洲外路。則行南洲北洲中路。是時東洲日最長。十八牟休多。是時夜最短。十二牟休多。西洲夜最長。十八牟休多。日最短。十二牟休多。南洲北洲日夜等分。並十五牟休多。其六牟休多恆動。二十四牟休多不動。若日行東洲外路等。及餘三洲並廣說。七曜攘災決(西天竺國婆羅門僧金俱吒撰集。慈覺宗叡請來)曰。夫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每日日行一度。月每日行十三度四分度之一。一月月行三百九十七度四分度之二。日行三十度。一遍與月合會。其宿四世界眾生所生之日時。日月行所在為之命宿。復日曆天一周。眾生為之歲。月曆天一周。眾生為之一月。嘉祥仁王疏中(五右云云)又中論疏五本(云云)。   (九左)從雨際第(至)夜增晝增。西天論。寒熱雨三際。隨方隨國各作異。故漢來士亦非一轍。傳之釋家亦互別。今先圖示諸家異。後辨得失。即圖示曰。   T64018201.GIF   如上諸說並皆有所歸從。但論三時則誰得間然。今關預俱捨乃有當否。謂今論緊簡言日向南向北等。以表示一歲為二。六月向南。六月向北。至極長短後有增減故。如普光所標列實爾矣。然破神泰違婆沙全不當也。彼婆沙四時說增減故。如寶疏者。雖云云縷說而未得出光右。判此論全同光記。而諸師不違婆沙者。是此應爾也。未言與此論當否者未詳也。評四分律二義。後義為善矣。凡寶疏一段多有錯謬。有形誤。有綴文迂曲處。有似煩更。文理不為易。今為始步正文誤。細分科解釋。以備冠註傍附。蓋無有多益。麟記十一(五左)曰。舊(【傍】指光)引此論證雲。日行此洲。向南向北。如其次第晝增夜增。故約夏至冬至說增減。新譯亦同。今詳此文未為誠證。論文言向南向北者。為從正中向北名為向北。為從正中向南名向南。為從極北漸次歸南名為向南耶。若極北向南即同光釋。若正中向南便同泰解。既通二釋為證豈成。論文但言夜增晝增。即通二釋向南向北豈局一途。故不成證(已上)是鑿空之最矣。既雲向南向北。非際邊何。唯以此二義分別增減晝夜故。若約正中所餘南北。豈為非向南向北。亦為非晝增夜增。故但言向南向北約邊際是定矣。若依正中應有春分秋分等簡別。又立世論五(九右)曰。六月從內路至於外路。六月從外路至於內路。今依彼也。又有節氣月日不定。如此方依年有其異。亦有三四五六時差異(【頭】三時四時等別)南海傳三(三左)曰。言五時者。既而方域異儀。月數離合。自非指事難以委知。一謂冬時。有四月。從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二謂春時。亦有四月。從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三謂雨時。但有一月。從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四謂終時。唯一日一夜。謂六月十六日晝夜。五是長時。從六月十七日至九月十五日。此乃獨於律教中佛制。如次第明有密意也。若依方俗。或作三時四時六時。如餘處說(已上)餘處者。西域記二(三右)具敘六時三時四時差別。然西域記以此方正月十六日至二月十五日。為彼方正月。依光寶等意。以此十二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為彼土正月。如是有一十五日進退不同。所有經論以此意應為準憑焉。依立世阿毘曇竺漢對批方如光寶所判。如下辨應知。又婆沙百三十六(三右)曰。一歲有十二月。晝夜增減略為二時。由減及增各六月故(已上唯二增減。今論意如是也)然晝與夜增減相違。雖各二時而無四位。晝夜增減各一臘縛。月則各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成一晝夜。於中晝夜多少四類不同。增位極長不過十八。減位極短惟有十二。晝夜停位各有十五。謂羯栗底迦月(依雜名(五十三左)配月名此八月)白半第八日晝夜各有十五牟呼栗多(彼方黑前白後。各十五日。合以為一月。而彼八月當此從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之三十日。半月退立名。即當此方八月八日。是秋分中晝夜均等時。安永五申年八月八日秋分中。同五年亥年八月十二日。寬政四壬子年八月五日。同五癸丑年八月十七日也。寶疏十一(十右)相配如是。不同西域記二(三右)四時相配彼正月此正月十六日至二月十五日前進取也。)從此已後晝減夜增各一臘縛。至未伽始羅月(九月)白半第八日(此方九月八日)夜有十六牟呼栗多晝十四。至報沙月(十月)白半第八日(此方十月八日)夜有十七晝十三。至磨伽月(十一月)白半第八日(此十一月八日)夜有十八晝十二(夜極長晝極短。安永五申年十一月十一日。明和十年已年十一月八日冬至。寬政四子年十一月八日。同五年丑年十一月十九日也)從此已後夜減晝增各一臘縛。至頗勤(寶及西域記作勒)窶那月(十二月)白半第八日(此方十二月八日)夜有十七晝十三。至制怛羅月(正月)白半第八日(此方正月八日)夜有十六晝十四。至吠捨佉月(二月)白半第八日晝夜各十五(此方二月八日。明和八卯年二月八日。安永五申年二月三日。同三年午年二月十一日。寬政四子年二月晦日。次有潤月故。同五年丑年二月十一日春分中。晝夜均等)從此以後夜減晝增各一臘縛。至誓瑟搋月(三月)白半第八日(此方三月八日)夜有十四晝十六。至阿沙荼月(四月)白半第八日夜有十三晝十七。至室羅筏拏月白半第八日(五月。當此方五月八日)夜有十二晝十八(夜極短晝極長。是夏至。安永五申年五月六日。明和五年子五月七日。安永八亥年五月九日夏至。)從是已後晝減夜增各一臘縛。至婆達羅缽陀月(六月)白半第八日(此方六月八日)夜有十三晝十七。至阿濕縛庾闍(本作闇誤。西域及寶作闇)月(七月)白半第八日(此方七月八日)夜有十四晝十六。如是復至羯栗底迦月(八月)白半第八日晝夜停等。是名略說時之分齊(已上)此約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四時。致四處增減言。諸說設不違婆沙。不順此論。此論約六月日向南。六月向北。極長極短二道。故不可穿鑿為春分秋分已去增減。   又有異說。立世論五(十一左)曰。若日最長十八牟休多。是時夜則最短十二牟休多。若夜最長日最短翻之說。若日夜齊時日十五夜十五。若五月十五日正圓滿(【傍】白後滿也)西國始結夏時。漢地安居已滿一月(已上十四字三藏挾註也。漢地四月十五日安居初至五月十五日。一月度已。依此文彼取此方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為五月明也)是時日則最長十八牟休多。夜則最短十二牟休多。(是夏至。依年時節不定。五月三日至二十七八日之間有夏至。安永四未年五月二十八日。明和六丑年五月十八日。明和十年已年五月二日。寬政四年壬子年五月三日。同五年癸丑年五月十三日也。餘冬至等亦準之)從十六日減一羅婆。月減一牟休多。第二月又減一牟休多。第三月又減一牟休多。至八月十五日。西國自恣時。漢地受迦絺衣時。日夜平等各十五牟休多。(是亦此方八月十五日秋分中也)又從十六日。乃至一月減一牟休多。第二月第三月亦爾。至十一月十五日其夜最長十八日。最短十二(此方冬至)是夜從此時。日減一羅婆。一月則減一羅婆。第二第三月亦爾。至二月十五日。日夜平等各十五牟休多(此方春分)又從十六日乃至一月減一牟休多。第二第三月亦爾。至五月十五日其日最長十八。其夜最短十二牟休多(文)此與婆沙其日五日後下。餘無有異。又彼雲。復有別時。若西國夏分第一月月中第二半第九日是為六月九日。是時日最長十八牟休多。夜最短十二牟休多(此方夏至當此方六月九日)至九月九日日夜平等各十五牟休多(秋分中當此九月九日)十二(【傍】本作一誤也)月九日是夜最長十八日。最短十二(此冬至當此十二月九日)三月九日日夜平等各十五牟休多(已上)是等於月不同。於日亦有十五日八日九日不同。方俗有異。以可視耳。   (九左)於黑半末白半初位。光二釋。初釋大穿。後釋為善。黑半白半各有缺闇中。最缺相最大故為末初。   (九左)世施設中(至)見不圓滿。光(十二左)雲。世施設論中作如是釋。意簡出世門六足中迦旃延施設足論。以為世間別部論文。故加論字(非也)麟雲。有雲彼自古英賢共為此論。非六足中施設論也。惠暉雲。西方俗人共施設。非是六足中施設論也(並非也)今雲。是契經中世間安立門處作如是釋。故雲世施設。全非世俗人共談非世俗英賢所造論文。故舊論八(二十一左)雲。分別世經說如是。若爾是何契經。起世因本十(九右八目)曰。此月宮殿於黑月分第十五日最近日宮。由彼日光所覆翳故一切不現。起世經十(九右)全同。立世毘曇五(八左六目)曰。日行與月或合或離。一一日中。日行四萬八千由旬。合離亦爾。若稍合時日覆月三由旬。(【傍】一十五日間月往五十由旬皆所覆也)又一由旬三分之一。以此方便故十五日一切被覆。月光不現。若稍離時如上可思。第十五日月大圓明。又(十四右)合離具也。又第六(初右)雲何品雲。若日隨月後行日光照月光。月光粗故被照生影。此月影還自翳月。是故見月後分不圓。以是事故漸漸掩覆。至十五日覆月都盡。隨後行時是名黑半。若日在月前行日日開淨亦復如是。至十五日具足圓滿。在前行時是名白半。由此理黑半白半東西缺異也。如是經說故。正理論師偏依之。破先舊師義也。彼雲。理必應爾。以於爾時亦見不全明月輪故。由是日沒月便出時。相去極遙見月圓滿。寶疏(十二左)曰。準此月下日高者。臆說亂教理。無有高下而相對。豈不成映奪。此理證。又教量雲鄰近離合。不雲高下。日月並妙高半腹也。長含二十二(十二左)三因緣故有圓缺。一者月出於維故損減(起世因本十(八左)曰。背相轉出。起世十(八左)雲。背方面出。樓炭六(九左)曰。角行故現闕)向正方故月光滿(因本面相轉出。起世正方面出。樓炭月稍行三方故)二者青衣諸天子。半月隨次而上住。處則青故月減。又彼天子以十五日處中而坐。共相娛樂。明光遍照。三者日天有六十光明。奪月光明。故現減。又日天子雖有六十光照月宮至補沙他(此雲齋戒)十五日。月形最圓滿。不受彼障映。故月圓滿(【頭】又長含雲。從十六日去。黑衣侍臣一一兩上持。三十日諸臣皆上。故稍稍虧。從月初一日諸臣漸下。至十五日諸臣都下。故稍稍滿。二雲。日天六十光云云。三雲。從月初一出白銀面。至十五日白銀面全現。琉璃全隱。從十六日出琉璃面。至三十日琉璃全現。白銀全隱(已上涅槃會疏引))今於三因中今當第三。若依大乘。瑜伽第二(十四丁)曰。又此月輪於上稍欹。便見半月。由彼餘分障。其近分遂令不見。略纂(五十五左)曰。俱捨雲。近日自影覆。故見月輪缺。今則不爾。其自欹側餘面自映。故見其虧。非為日照。若日照者空中應明。若自不障漸漸見明(倫一下(二十一右)全同)皞雲。瑜伽論同長含第一因緣。非全大小異也。餘邊發影者。且日輪照月輪東邊一部時。其一部月影還覆月西邊。故言餘邊也。是等月虧盈非日月食之事。因論其食。大小乘同約修羅覆障。長含曰。羅□阿修羅亦障日月。是帝釋前軍。先放日光射修羅眼。令不見天眾。故彼以手障之。由有勢力。多共天諍。增一雲。受形者莫過阿修輪王。形廣長八萬四千由延。其口縱廣千由延。或欲觸犯日時倍復化身十六萬由延。往日月前日月王見已各懷恐怖。不寧本處。以形可畏故。日月懼不復有光明。然阿修倫不敢前捉日月。何以故。日月威德有大神力故。又第二十(十二右)曰。阿修倫使覆日月不得放光明(文)瑞應經雲。是歲耶輸夫人生子名羅□羅(此雲覆障以在胎為障也)時羅□阿修羅食月因以為名(文)別譯雜含第九(四左)雲。羅□阿修羅以手障月。若依大乘。涅槃經第九月喻品雲。如羅□羅阿修羅王以手遮月。世間之人鹹謂月蝕。阿修羅王實不能蝕。以阿修羅障其明故。是月團圓無有虧損。但以手障故使不現。仁王下護國品曰。日月薄蝕。智論第十(三十三左)曰。羅□阿修羅王欲噉月。古今學儒輩疑之。學佛之徒(【傍】鳩師等)亦有疑者。今雲。彼障日月阿修羅。是羅□阿修羅。九曜隨一。如契經(【傍】契經都利一子經。現本五卷。續谷響集引之見)說。此星隱行世人不知之。若與日月同出。便日月有蝕。七曜攘災決(【傍】實婆羅門僧金俱吒撰。慈覺。宗叡請來)曰。羅□阿修羅隱行世人不知之。阿修羅一十八年一周天。羅□九年一周天。若與日月同行則必有蝕。大日經疏曰。七曜及與羅□。計都合為九執。羅□是交會蝕神也。是豈為無理乎。又世尊順世間說以勸出世法。如別譯雜含第九(五左)說隨順世間故我說我非我。非是一切種智明數觀理以為後教本。猶如春秋中書日蝕者三十有六。亦是只順古史所說。以為天變而警人君也。非是孔子勘數極理而始立此說耳。   (九左)先舊師釋(至)現有圓缺。光二釋。後釋為勝。不同何故有明昧。必以日映奪故。問。論主意於兩說何。答。雖初世施設是契經說。如是世事多順世俗諺。故舉先舊師為勝。謂若餘邊自覆分闕則可然。全闇則皆日所照無有餘邊。何不全圓明反見全昧。   (十右)論曰(至)八四二千。字典雲。層。正韻徂稜切。音曾。說文重屋也。從屍曾聲。又玉篇重也。累也。凡物之重者通曰層也。又增韻級也。級。正韻居立切。絲次第也。又玉篇階級也。今有四種重者階級。故曰層級。此層至自上邊十千非二層中間空處故言盡。傍出如車輪繞軒非四方如鋒出。故曰圍繞。問。此層厚何。答。起世經一(四右)下級縱廣六十由旬。中級四十。上級二十。長含十八(三右)全同。以可準知。   有藥叉神(至)所部封邑。藥叉。長含雲鬼神。玄應二十二(二右)此雲能噉噉人。或雲傷者害人。花音一(六左)雲。此雲祠祭鬼。俗祭求恩福。故舊雲揵疾鬼。(琳音三十一(六左)同)又四(四右)良賁上末(十五左)應音三(十二右)等。說四天王天者約勝。實眾亦共住。故證契經。四天王者。起世因本經六(九左)曰。須彌山東面半有山名由乾陀。山頂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其山上有提頭賴吒(此雲持國)天王城。城名賢上。縱廣正等六百由旬(樓炭雲。二十四萬里)又須彌南面半去地如上。於乾陀山頂有毘婁勒迦(此雲增長)天王城。名善見。又西面半有毘婁縛叉(此雲廣目)天王城。名善觀。此二縱廣如上。又北面半有毘沙門(此雲多聞)天王三大城。一名毘捨羅婆。二名伽婆缽帝。三名阿荼槃多。皆縱廣六百由旬(云云)廣說。封邑者。應音二十五(十二右)甫逢切。起上為界封爵也。周禮四井為邑。方二里也。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文)顯宗如今作封也。而婆沙。正理。頌疏及寶疏牒文並作村。並義通。於中村為勝。以非所辨封界故。   (十左)妙高頂八萬三十三天居。舊論八(二十三右)曰。三十三住頂。縱廣二十千。是梵本異。難輒辨決。而準新舊兩論俱長行舉二說反婆沙前標八萬說者。八萬本為正。故正理。顯宗頌並如今為八萬。猶順契經(【傍】次下引長含)故。妙地。鮮本作池非也。舊論。正。顯。本頌。今長行並不爾。相去各二千。頌疏。頌釋俱作千非也。檗本。今長行。正理。顯宗。舊論。及本頌。婆沙。立世三(三左)悉皆作十(為正)園生樹。若為苑名。應園。今是樹名。應改為圓。故鮮本。光記。頌疏。正。顯。及本頌並皆作團圓之圓也。   (十一右)論曰(至)各唯二萬。婆沙一百三十三(十四右)初二萬為本說。後八萬標有餘師。正理。顯宗准婆沙改此論次也。舊論兩說俱標有餘師。次第同今。今論主八萬迴為初。意在於斯。何故爾者。長含二十(七右)忉利天品曰。佛告比丘。須彌山王頂上有三十三天城。縱廣八萬由旬(起世六(十三左)因本六(十三左)同)樓炭四(初右)雲。三百二十萬里(是亦一由旬四十里)立世二(十左)數量品雲。此須彌山七寶所成。色形可愛。四角端直。譬如工匠善用繩墨。所成杉柱其形方正。是山入水八萬。出水亦爾。其山四邊各八萬。週三十二萬由旬。如普光者。未曉次第反倒。及直說有餘相違之意。但雲諸論並無評家者何謂。   (十一右)於山頂中至所都大城者。長含二十(七右)忉利天品。起世六(十三左)樓炭四(初右)立世第二(十二右)天住品。並廣說此天相。今略述之。長含雲。大城高百由旬。上廣六十由旬。城門高百六十由旬。廣三十由旬。相去五百由旬有一門。其一一門有五百鬼神守護。其大城內復有小城。縱廣六萬由旬。其城門相去五百由旬。高六十。廣三十等。起世雲。東西南北四面。皆有諸小天王住處宮殿。或縱廣九百由旬。或八百或七百或二百。其量小者猶一百由旬。   (十一左)角勝。鮮本。正。顯。婆沙。頌疏並作捔。光。寶。明本如今。字彙雲。捔古岳切。掎捔也。通作角。玄應雲。角勝古卓切。角比量也。廣雅角量也。或作捔也。   (十一左)盤根深廣五踰繕那。有雲(【傍】指要)婆沙。正理。顯宗。舊論。涅槃經等皆作五踰繕那。光記及瑜伽作五十(已上)今雲不爾。此二句婆沙全文。此明根量。光記敘枝條傍布。何可混亂。婆沙百三十三(十二左)曰盤根深廣五踰繕那(同此)正顯亦爾。舊論八(二十四左)曰。有樹名波利闇多。樹徑五由旬。高百由旬。枝葉莖杪四邊各出五十由旬(此舊論未言根)涅槃經雲。有波利質多羅樹。其根入地深五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此言根深)光記(十五右終)雲。樹身去其枝條各五十由繕那(何混根量)立世論三(十二右)波利夜多園品雲。園中有樹。名波利夜多。亦名□□襤□埤□□餞楎□□露□□□詛褸□□埤□□露□□訓□□□□檢□觙D□□□□□□□□□□□□□□□□馜馞□□□騺□□□□□□□□□□□□□□□□□□□□□□□□□□□□椸□D□□覭□椸□□□□駑□□□□□□榠□□□□□□□□樺□觀□吽樊瞴慼慼熱}□楅□□□婂□□橦驠橀槆復□□□覭□馞□崙□□馱橠□□□□楊□□□□□□□□婂□婝F□□  挻葉。婆沙作舒葉。今挺誤也。正·顯並作挺。挺正韻徒鼎切。說文拔也。廣韻挺出也。   (十一丁左)若逆風時猶遍五十。問。枝條既傍出五十由旬。遍五十由旬為何勝能。答。從枝條邊際論百與五十。非於樹身。   (十一丁左)有餘師言(至)故說逆熏。光釋為是。此意對順言且雲逆熏。容有隨東風東枝邊際無香之理。而猶有香故。約此師順風時。樹身枝葉外熏出圍外唯五十。若末邊枝香則百由旬也。此等問答論主抉擇非本有婆沙也。   擁遏。擁。韻會委勇切。說文抱也。又集韻於容切。遮也。今並通也。遏。應音雲。烏割切。遮也。爾雅止也。今謂逆相止為遏也(論作遏非)舊論曰遮隔。   (十二右)如是華香(至)別生香氣。光於自地三釋。頌疏依第二。有人亦從。今雲。三義並不允當。對餘方之自地。豈可地大。亦非香所依華名地。又唯依土地成何理。是則總自地四大為所依。隨風增上緣。故舊論八(二十五右)曰。為依止自四大能熏餘處。此難意於自地四大有可至餘方功能故乎。將雖無功能而但由風力至餘乎。答意通二義不可局言故。   (十二右)薄伽梵言(至)遍諸方。雜含三十八(十一右)曰。世尊說偈言。非根莖華香。能逆風而熏。唯有善士女。持戒清淨香。逆順滿諸方。無不普聞知。增一十三(十七右)說唯戒香聞香施香三種。順逆風而熏。而有五偈。雖不義異。其文語不相似也。   (十二右)化地部經(至)唯遍五十。引異部經為例。故舊論八(二十五右)雲如彌沙塞部說。雖無如言。所例事。理門論(三右)玉水二(二十三左)此論二(十八左)謂向遊塵。舊論二(十一左)如隙中微塵。光寶俱唯敘異部計者非也。此中無風者。無順風。非謂一向無風。舊論曰逆風。梵雲。彌沙塞部。今藏有彌沙塞部五分律三十卷。   (十二右)三十三天(至)不如法事。婆沙百三十三(終)曰。三十三天常於半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此堂中(此論為時集二字)詳辨人天及制伏阿素羅等如法不如法事。長含二十二(二十二左)曰。何故名善法堂。於此堂上思惟妙法受清淨樂。故名為善法堂。立世論二(二十五右)頌曰。是四王大臣八日巡天下。四天王太子十四觀世間。十五時最勝。四王好名聞。故自行世間。觀察諸善惡。是時四天王上善法堂所。諸天大集會奏聞諸善惡(云云)又雲。雲何此堂說名為善法堂。是諸天等聚集此中。多讚歎佛法僧。分別世間邪正之事。宣說種種出世道。園等諸處無如是事。故名其地為善法堂。   (十二左)論曰唯六(至)妙欲境。唯簡色界故。顯宗十六(十四右)曰。梵眾天等由對治力。於諸欲法皆已遠離。唯六欲天受妙樂境(正理三十一(十七右)全同)長含二十(十六左)曰閻浮提人有婚姻往來男娶女嫁。東洲西洲亦爾。鬱單越人無有婚姻男娶女嫁。金翅鳥。阿修倫亦有婚姻男女嫁娶。四天王。忉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有婚姻男聚女嫁。自上諸天無復男女(有人引大乘瑜伽第五辨此事。與長含同)起世經亦如是。   (十三右)毘婆沙師(至)故令之然。舊論無毘婆沙師作如是釋八字。蓋彼梵本脫文耳。婆沙百十三(八右)曰。如施設論說(是依阿含)贍部洲人交形成淫。東毘提訶。西瞿陀尼。北□□禴□□□駎□□飀□膳□飣餺褥j□□駛羈□□□□酋□□□□榭□□□楌檻詡禈□□□□□□奜□好□□□□誇□溥飽撬b□□驛粿□□□埤□□□馜騪□□誇□襤騿□□□□□□妖□□□□襾j□褸□飥□飯□埤□□祩□□奪□□□□□□餒□□□□姈禳慼撫謘播□婀□□□□□□□□□亮U埤□□□飣飥□羈□□□□□□餒□□□□楌樇□襤飥□秜□□□□□□餒□□□□糕□□奮檢□□□駛□□□□檢□□楅□□□□□□□□祥□□□橖□駉□稨□榖□□□妠馜□埤□□□□□□椸□楈楈誇橖□□□榖□□婁埤□□□□□椸□□□□槄□□榖□□囊埤□□孌□槬□□□□□□□□□□□羈□饛□縑慼撰q祐□□楈誇槶□□□□□□□槶□妖逆□祐□□□椸樵秶□裀□□□□□□梱□□□□茵□馜膳□□□□饈飣饓□□□觬□□□雜□□□饇□餺□□□鴃慼撞說慼慼慼慼慼慼慾還縑慼憧j□□□□褥j□□駎□□饈飣餺□飥□□□□□駛訿□□□祤饟酋□□樇□襤驅□□□楌樇□襤□□櫚□□□□□□襤馱□□□□□礸椸□雜□□饛□□□雜□□馨□□□雜□□□駉□馭□□□椸□露□□□誇□□□□□楸□□□□□膳□□雜□□毼□□□槫□□□饋□□□□□□□□蓮□□□□  (十三右)以上諸天(至)使之然。此長行大為三。初正釋頌。二舉毘婆沙義。三示淫相異由。此其第三。問。何故居地天交形。空居不爾。為顯示此所以此文來。正理。顯宗意在皆形交述所以。故文中致身觸言。不可混同。若是毘婆沙師通釋文以上言無用。故之者指上四天。然者謂抱視等淫相也。   (十三右)隨彼諸天(至)所生男女。為明初生相。先總標生相。隨者隨欲求子念男膝男子。女膝女子化生。起世經七(十四右)總說六欲天雲。比丘彼於天中或在天子。或在天女。或於坐處。或兩膝內。或兩股間。忽然而生。初出生時即如人間十二歲兒。若是天男即在天子坐膝邊。若是天女即在天女兩股內生。既出生已。彼天即稱是我兒女。光記此文屬後段為正。寶師頌疏並為前段非也。   (十三右)論曰(至)成滿。長含二十(十七左)雲。四天王初生如此人間一二歲兒。忉利如二三歲。閻魔如三四歲。化自在如四五歲。他化自在如六七歲。   (十三右)同中印度。舊論八(二十六左)但雲中國。光記翻月支。加支言諸說皆無。   謂西域記二(初右)應音二十五(十二左)二(二十二左)琳音二十六(六左)七十(十五右)七十二(十三左)等皆如是。釋義不異。更舉一說曰。一說雲。賢豆本名因陀羅婆他那。此雲主處。主謂天帝也。當以天帝所護故世久號之也。皞按。支言蓋也誤也。亦可。名有通別。彼別有大月支小月支國。而今以為總稱。如色名通別。大和國總別爾矣。義淨南海傳三(十一右)破印度名。雲非是通稱。應聖方。自非至彼土誰可正之。淨師謂玄奘多斥舊譯。以留意研究致此辨。誰不可信之。此等具事如印度章中鈔。   (十三左)論曰欲生(至)差別三種。婆沙百七十三(三左)曰。契經中說。欲生有三。次文全同今。分節此論大為三。第一標。第二有諸下釋。此有三。一現前欲。二自化欲。三他化欲。此中各有三科。初舉類。次示生相。後指能生人。第三依受下辨三種建立相。故婆沙問依何建立此三欲生。答說有此文故。欲生名。光記(十八右)二釋。依集異門欲界之生故名欲生。是依第七依主。光師自義受欲境生。是境第七依士也。並通矣。   (十四右)樂生天者(至)故名樂生。初定有梵眾。梵補。大梵三。第二定有少光。無量。極光三。第三定有少淨。無量。遍淨三天。故雲九處生舊論八(二十六右)曰。是諸天由離生樂。由定生樂。由離喜生樂(云云)準此初定離欲界不善法生初定喜樂受。故名離生喜樂。現本脫生字。舊論。正。顯。頌疏寶疏皆有之也。第二定由第二定力生喜樂受。故雲定生喜樂。或離初定生第二定喜樂。定者所離。第二定始離定。故特所離舉定。第三定有意地樂受。離初二定樂故雲離喜之樂。初二定雖總是樂。而對第三定唯是喜故。約所離雲喜。而三樂名依總故名樂。雖名樂而有差。故初二雲喜樂思之。於初二定總喜受為樂。第三定離初二定喜樂有意地妙樂。故雲離喜生樂。今初二定雲喜樂。喜即樂全非別體。光記(十八左)證法蘊足。樂為輕安者有五失。一一類三樂生何可交輕安。二五受門雷同何稱三樂四三樂生總名初二定。約輕安為無樂受。三樂皆樂受故。集異門。三各曰離苦受樂。故名樂生。五疏解法蘊足失。謂彼七(五右)曰。離生喜樂者。謂初靜慮所有喜樂平等受。受所攝身輕安。心輕安。是名喜樂。如是喜樂離欲惡不善法。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故名離生喜樂。此文上已釋喜樂為受。喜樂受起。必身心輕安。故雲所攝。非謂樂是輕安。若不爾一同雲是名喜樂。喜豈是輕安。離言亦約除離。彼論文明也。光約定非也(是求樂生故。境第七依主釋也)。   生靜慮中間(至)樂生天。初定中第三梵天處為中間定。彼處唯捨受故致此難勸思惟。正理通難雲。大梵既有現有喜樂現行。約處地與現行差別。   (十四右)論曰一一(至)去下海等。文分為四。一敘具難數。是非不可數。只不易。何故不易。謂二十二番一一言去下量如是去上數如是。是為煩勞故不易。二但可下標大例。三謂妙下指一二事顯餘。準此離下海一一皆其量倍。由是善見天離下海其量四十一億九萬四千三百四萬之由旬。從此至色究竟天中間量亦如是。故有頂離下海一倍善見乃八十三億八萬八千六百八萬之由旬也(增一第三十六(九右)雲。佛舉長百二十步廣六十步石。至梵天上而告言。有人取此石投閻浮地有十二年乃到)。   (十四左)從此向上(至)得究竟名。初說約處為色。高勝義為究竟。有色處中最勝處故。後說約法。色是礙義。盡極為究竟。積集色盡極故。梵雲阿迦尼陀天。阿迦此雲色。尼陀此雲究竟。前界品(第一(二十一左))鄰阿伽色處。阿伽為礙義。即為空界色。兩說大同今。舊論八(二十七左)兩論外更有有餘師說。曰此處名阿伽(【傍】本作也誤也)尼師吒。謂所行究竟。準正理二十一(三右)有三說。今論梵本寫脫第三有餘說矣。正理文。光記八(四右)引之。   (十五右)夜摩等天(至)無邊際。為明三千大千先明夜摩等量。光師屬後段。寶疏。頌疏併入前段。而圓暉雲義便。今雲。光屬後段為正。何明三千之基本故。舊論已下為別卷。稱卷第九雲世品第三之四。正理三十一(二十右)曰。能依地居天已說處量。夜摩天等處量雲何(云云)如今(顯宗十六(十七右)全同)此各兩說中。各初說為勝。順次下頌故。彼頌與經同故。   (十五右)頌曰四大(至)同一成壞。本契經說。長含十八(初左)閻浮提洲品雲。佛告諸比丘。一日月周行四天下。有千日月。千須彌山。四千天下。乃至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為小千世界。小千千世界是為中千世界。中千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敗。眾生所居名一佛剎(【頭】依之小乘三千界一佛出世)(起世因本一(三右)雲。如是三千大千世界同時成。同時成已復散壞。同時壞已復還立。同時立已而得安住)若大乘說。伽第二(十丁)顯揚第一智度第七(二十七)佛地第六(五丁)雜集第六(二丁)寶窟中本(十五左)明大千並同今。琳音二十五(二右)第四卷等亦如是。   (十六左)三肘半。是自臂至指末為肘。凡一尺六寸。隨代作異。而各自臂故。於肘體無別也。肘及俱盧捨至十二(二右)當具辨之。伽第四(三左)雲。贍部洲人身量不定。或時(【傍】劫初)高大。或時(【傍】十歲時)卑少。然隨自肘三肘半量。   東勝身人(至)長十六肘。惠心唐決雲。增一。中阿含。寶積等皆反之。東洲為勝。西洲為劣(【頭】立世論七(十七左)亦西劣東洲為勝也)佛說既爾。論宗何反。論主所立必依文理耶。皞雲。此論多依婆沙。其婆沙本依經說。何以東流萬分之契經可疑之。不爾者。婆沙等中所標契經。於東流中豈悉有。   (十六右)欲界六天(至)俱盧捨半。婆沙百三十六(四左)具也。彼雲。贍部洲身長三肘半。或有過者。今雲四肘。依雜心二(二十五右)彼亦全同之。伽第四色天身量與此同。欲天中雲。帝釋(【傍】忉利天)身量半□□稈□□□□□裀□□□□飣□騺□鷺本□軋□榮|奔□□□□邪□□□□芯□胥□□□¥口□□亡□□□珥□◣‥□熒辨□§□□□□貤鋦邐嵨□□‥□釤熒□兣¥鍬均L□寶□□□□□皓□□菠襣□□□癒慰D□寶□□□□□□|晃耙□□◤韣‥鰣□□珥□□閒D□□□寶滎□鍧□□□□□□□□學怴慼慰^§□□蛤艨□□□□s尥憿慼慼慼慼慼憮氃B□□   (十六右)色天身量(至)皆倍倍。雖明處立色界唯十六天處(【傍】論八(二右))今明身量。故別開大梵。又示無想。婆沙雲。廣果天身長五百踰繕那。無想天身長亦爾。   (十六右)唯無雲減三踰繕那。遍淨天身長六十四由旬。直倍應無雲是百二十八由旬。而減三唯百二十五由旬。此上倍於此無雲減三。光記(二十左)三釋。初釋如寶(十六右)破為不可。第二猶非也。為令他如是豈自他如是。第三是神泰解而愚也。圓暉取光初二意。今雲。寶釋為是。撲揚法花攝釋雲。初禪三天二十倍增。何故此天頓過許劫。答有二釋。一業力使然。故難以責。二梵天王但離於尋。未逾伺故不倍超。小光雙越故超多劫。   (十六左)於劫初時(至)不能計量。惠暉雲。準瑜伽八萬四千歲為最上。此論但雲無量也。此釋不爾。伽第四雲。贍部人壽量不定。彼人以三十日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或於一時壽無量歲。或於一時壽八萬歲。或於一時壽量漸減乃至十歲(倫一下十一左)。   (十七右)為壞為成為中為大。舊論九(四左)曰。為是別劫為是壞劫。為是成劫為是大劫。彼小大次。此依相對。光記(二十一右)三釋云云。第二為正。初後甚非也。如下論(十二(三右))明劫可知。婆沙百三十五(十五左)雲。劫有三種。一中間劫。二成壞劫。三大劫。中間劫復有三種。一減劫。二增劫。三增減劫。減者從人壽無量歲減至十歲。增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增減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復從八萬減至十歲。此中一減一增十八增減有二十中間劫。經二十中劫世間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傍】四十劫)二十中劫世間壞。二十中劫壞已空。此合名壞劫。總八十中劫合名大劫。成已住中二十中劫。初一唯減。後一唯增。中間十八亦增亦減。又解。成壞各別。雖同四十劫依業勝劣。感果成壞。並問此意。故婆沙百十六(初右)曰。問。此業取一劫壽果為是何劫。有說成劫。有說壞劫。有說大劫。如是說者中劫。又(十右)有四說。中劫為初有說。大劫為評家。所釋異故。   (十七左)論曰四大(至)半中劫。雜心論具對量。應出此。彼第二(二十六左)曰。人間五十歲為四天王一日一夜。如是日月歲數。四天王壽五百歲。人間九百萬歲(是四天王五百為一日一夜。其數同)是等活地獄一日一夜。即以是月歲等活地獄壽五百歲。人間百歲為三十三天一日夜。三十三天壽千歲。黑繩地獄人間三億六百萬歲(【傍】此千萬為億故更雲六百萬也。下此同)為一日夜。壽千歲。炎摩天以人間二百歲為一日夜。二千歲。眾合地獄以人間十四億四百萬歲為一日夜。二千歲。兜率天以人間四百歲為日夜。壽四千歲。呼地獄以人間以五十七億六百萬歲為日夜。壽四千歲。化樂天以人間八百歲為日夜。壽八千歲。大呼地獄以人間二百三十億四百萬歲為日夜。壽八千年。他化自在以人間以千六百歲為一日夜。壽一萬六千歲。熱大地獄以人間九百二十一億六百萬歲為日夜。壽一萬六千歲。眾熱大地獄壽半劫。無擇大地獄壽一劫(取要)。   (十八右)無間地獄壽一中劫。解一中劫諸師紛冗。各立理證。難取定正。今先敘正義。後辨諸家。莫厭煩文。先敘正義者。是二十劫為一劫。何者。前六地獄對六欲天。下極熱。無間亦應對梵眾。梵輔二天。彼既半劫與一劫。今亦其數等。理必應然。亦復以彼梵眾。梵輔半劫一劫為一日夜。其壽是半劫與一劫。是亦理豈不爾。若不爾唯約人間二十劫者。應劣於炎熱地獄故。問。二十為中劫有證耶。答。中劫名廣。次上論曰二十中劫。六十中劫。四十中劫。又一增減為中劫。今依理以取二十中劫。次辨諸家者。大乘亦同。瑜伽第四曰。極熱半劫。無間一劫。窺基劫頌曰。無間有情一增減。龍王壽報亦同爾。普光(二十一右)意亦爾。曰佛經中或說一中劫為一劫。如無間果(雖非當釋雲一中劫。﹝【頭】光意準記十八(四左)引立世論述釋世友說者。單一增一減為中劫也﹞)麟雲。有說(神泰)但一增減也。彼以論文言八十中劫為大劫故。故言一增減為一中也。惠暉雲。無間中劫全者。取一增一減為中劫。此疏言二十增減。不知有何憑。准立世經。如調達第九減劫人壽百歲時入地獄。至第十減劫人壽四百歲時生人中得獨覺覺。由不滿一增減也。皞雲。理全不爾也。人間一增減纔一百五十九億九萬八千歲。豈言少於第六炎熱地獄壽量。彼以人間九百二十一億(【傍】千萬為億)六百萬歲為晝夜。壽一萬六千故。彼八十中劫言非成證。彼婆沙劫為三種。謂一中間劫。二成壞劫。三大劫。不立小劫名。於中間亦開增與減增減三種。最初一增為增。次一減為減。後十八增減為增減。此二十成壞中間故雲中間劫。寄此二十以立成壞空各二十劫量。故雲二十中劫。亦云四十中劫。雲六十中劫。亦云八十中劫。非謂中劫名必是一增減。亦復調達事全非誠證。何者彼唯證一增減名為一劫。非無間壽必是一中劫一增減。故彼立世論第九(初右)小三災品雲。世尊說。一小劫名為一劫。二十小劫亦為一劫。四十小劫亦名為一劫。六十小劫亦名一劫。八十小劫亦為一大劫(此中單大小對無中名也)雲何一小劫名為一劫。是時提婆達多比丘住地獄中。受熱業報。佛世尊說住壽一劫。如是一小劫名一劫。第十(初右)大三災品亦爾。是全非證。故婆沙百十六(初右)釋此業能取一劫壽果文有四說。第四如是說者雲。此是中劫。由彼亦有不盡中劫而得脫故。如毘那耶說。提婆達多當於人壽四百歲時來生人中。必定當證獨覺菩提。舍利子等所不能及。此文標中劫。以彼調達證不盡。何引調達判無間極長壽。正理三十四(十三右)曰。此必無間中經一中劫受極重苦。餘道不必生無間。然此不經一大劫者。欲界無有此壽量故。一中劫時亦不滿足。經說。天授人壽四萬歲時來生人中。證獨覺菩提故。然不違背壽一劫言。一劫少分中立一劫名故。現有一分亦立全名。如此日我有障礙。或如說言賊燒村等。此正理文對無大劫雲一中劫。可知是若一增減者。應言二十中劫無也。又提婆事反會約別得總名。思之。以有此理。橫川唐決雲。由此名許一增一減者。即違地獄壽次第增。何者。一增一減齊都率二生。都率二生齊號呼二日。所以知者。第九減劫壽百歲時。佛滅二二年彌勒生都率。第十減劫壽八萬歲時。盡彼天壽下生閻浮(新婆沙百三十五(七紙左)說二佛中間雲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即當都率一期壽)二佛中間有一增減劫小分。以之推之。一增一減當都率二生。號呼二日。由此不應以一增減為無間壽。若爾者豈號呼二日齊無間一期壽進退有疑欲聞決斷(已上)又圓暉釋無間一中劫雲二十增減。此最順理為得矣。又諸師皆同以人中增減劫直為無間數。是亦不思八大地獄次第一日夜增之法式而已。問。調達事非無間定壽者有何證。答。立世論第七(十七右)壽量品曰。人二萬歲。阿毘獄為一日夜。或百年或千年。或多年受業果。是中最極長者一劫壽命。又第八(十六右)阿毘獄品。此中罪人壽命一劫。乃至半劫。乃至不定。問。無間以梵輔一期一劫為一日夜。而一中劫壽。何故立世雲人間二萬歲為一日夜。答。等活地獄尚以人九百八歲(如雜心已引)為一日夜。無間為如二萬。而說二萬者。且為顯示八大地獄長短差別。非實日夜。如毘婆沙師(百十三(九右))雲相抱等顯時量差別。又解。誦者誤也。有人云。提婆是權者不成無間壽證。故入大乘論下雲。提婆達多是大寶伽羅菩薩。為遮眾生起逆罪故現作二業。墮於地獄。大方便佛報恩經四(二十一左)曰。如來即遣阿難往到地獄問訊提婆達多。苦可忍不○答曰。我處阿鼻地獄猶如比丘入三禪樂(已上)今皞雲。此說不爾也。設權者權必引實。權若虛。實何可度。亦復唯大乘經論不能針於小乘矣。頌疏冠註雲。止觀輔行。統紀等引新婆沙二十增減為一中劫。未詳所據矣。今詳。毘曇第九說意二十增減為一中劫。與此論異(已上)此辨並無稽妄談令初步迷倒。須舉本說以表其真正。輔行(一之一十一左)曰。俱捨(十二(三右))等論。多以二十增減為一中劫。八十增減為一大劫。私記一本(四左)雲。俱捨等論多等者。問。彼論一增減名一中劫非二十也。答。論(十二(二右)頌)雲應知有四劫。謂壞成中大。此中劫者約二十增減明之。故雲二十名中劫也。四劫中一。故雲一中劫也。若依婆沙以一住劫名中間劫。此文豈雲引婆沙。又統紀三十四(十五左)明無間地獄量。雖引阿毘曇。俱捨。成實薩婆多論。長含。觀佛經等。而無有新婆沙。豈非無稽。又阿毘曇第九。二十為中劫者。如先舉文。彼第九(初右)第十(初右)並說五種劫。而並唯大小相望無一字中言。誰不為是妄談。   (十八右)世尊寄喻(至)地獄壽量。長含第十九(十六右)地獄品雲。譬如有圌受六十四斛滿中胡摩(云云)超世經四(七左)曰。譬憍薩羅國中二十佉羅迦(子註雲。佉羅迦者此言二十斛)烏摩膏滿不概令平等(云云)起世因本四(八左)全如光引。樓炭二(十三右)曰。譬如百二十斛四斗圌滿中芥子等云云。囀音不同。誦者異得解差別緻如是別。然彼皆約十大地獄。而不言寒苦。還言猛焰熾盛等。雜含四十八(十三右)雲。當為汝說譬。如□□駾奜□□□秈□□茶埤□□茶姈□□觶□□雜□□□□兜膳□□觶□□□□□驂□雜□□□□□□兜膳□□□驂□□□飾□雜□駙F□□□首兜餺□□飾□□□□諑雜□□□□R□□□餺□□□覽□□□雜□□□□□□Z□□□馻露□奭□□餺□芋毅芊撮]□□奭□□例諢慼慼慼撩_誇□□□□鷺□□例諢慼摯e□□妵諢慼慼慼慼慼樟D諢慼慼摯e□縷□□□□□□縷□□□□送□靈□□□□□□靈□□□送□祿□□□□□□祿□□□送□□槾□□□□□□槾□□送□□□礡慼慼慼慼慼礡摯e□驒橉□□礡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模憿慼慼慼慼慼慼毅牷慼撬_論菉□礸楛□□□□□□逆□□□□□裀□□□□□樨毼襯橐鷺褥楚慼L蝗芊慼慼慼熱u□娀埤□礸槶□□□□□駾□樀□□□□□□□□□觩□□□□□禳慼慼慼慼慼慼潮忡苤慼禳慼歎ョ摩均慼憤舜驉慼慼慼慼慼慼慼G□□□□逆□□□□□□R□□□□夾□□梱□□橇□□□□當刻宎痋慼慼撫黧滿慼慼慼慼樁唌慼槭O□魯□□□□□□祤穭□□□□}□□□□診□本□餺□□□□□□□  謂住睹史(至)皆無中夭。且舉八類攝餘。與前(五之十一左)俱非害差別。光記三解第三最為定。瑜倫二上(八左)雲。若小乘說雲。一切三界皆有中夭。唯除鬱單越。無想天。最後身菩薩。今此文雖不說最後身菩薩無中夭事。理必應有。故下文雲。非自害非他害者。一切那落迦乃至住最後身菩薩。然依大乘。最後身菩薩多據化相。非實後身。若依實者。初地已上即無中夭。何須遠說後菩薩無中夭耶。故知下文說彼後身菩薩無中夭者。是權非實。故此不論。   文化三丙寅年五月十日於江戶深川靈巖寺山內智燈寮講此十一卷畢。   快道林常。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十一(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第十二法義   豐山上毛沙門快道記 分別世品第三之五(【頭】舊論九(六右)正理三十二(初)顯宗十七(四右))   (初右)二量不同(至)三極少量。生後為二。初總。後前二下別。然光後解此二等二句屬別生非。論曰分析(至)為色極少。舊論。正理。顯宗及雜心與明本並如今。光記。頌疏從手作折。今雲從手非也。析思積切。音錫。說文破木也。一曰折也。又分也。琳音五十一(九左)雲。分析者析分也。折之剎切。音逝。拗也。斷也。又折中也。又曲也。又挫也。又止也。又毀也。全非今意。形音相近。諸教多差須辨。極微諸宗執計各別。成唯識疏二本(三右)曰。經部十處粗假細實。大乘世俗粗實細假。薩婆多等粗細俱實。一說部等粗細俱假。二十唯識論(五左)曰如是外境或應是一。如勝論者執有分色或應是多。如執實有眾多極微各別為境。或應多極微和合或和集。初勝論外道所立。九實中四大有極微。諸法能造體常兩兩合生子孫微等。次極微各別古薩婆多。次和合經部。後和集新薩婆多正理師。彼疏下(三右)曰。薩婆多意說。如色處等體是多法為眼識境。所以者何。其一一極微體是實有合成阿耨。五識既緣實法為境故。故不緣阿耨已上。故處等為眼等識境時。其實極微一一各別為境。不緣假故。有實體能生識故。經部師實有極微非五識境。五識上無極微相故。此七合成成阿耨色。以上粗顯體雖是假。五識上有此相故為五識境。一一實微既不緣著。故須和合成一粗假五識方緣。其正理師恐違自宗。眼識五識不緣假法異於經部。若順於古。即有五識之上無微相。故非所緣失。遂復說言。色等諸法各有多相。於中一分是現量境故。諸極微相資各有一和集相。此相實有各能發生似己相識。故與五識為所緣緣。了義燈二本(三十九左)曰。問。新古二薩婆多極微成粗有何差別。答。且古薩婆多以七極微成其粗相。由彼相近似成一相。據實七微各各自成粗相。不說相資。若新薩婆多。其七極微同聚相近相資與力各各成其大相。不以相似合相方始成粗(乃至)且有宗雲。以七極微成一拏色。然不涉入。各各相去一微能所俱實。即從拏色始五識得。若一一微唯意識得。非五識境。經部所緣五識境同有部說。然能成七微是實。所成拏色是假。又極微假實四句分別。一粗假細實經部師。二粗實細假大乘極微法處所攝是假想立故。三粗細俱實薩婆多。四粗細俱假一說。說假等。又有四句。粗細俱假一說部。俱實有部。俱句說假及出世。俱非即勝辨勝義諦(已上)如是正理師改古宗。故受新薩婆多名。正理三十二(三右)雲。然許極微略有二種。一實。二假實。謂極成色等自相。於和集位(是改之詞也)現量所得。假由分析比量所知。謂聚色中以惠漸析至最極位。然後於中辨色聲等極微差別。此析所至名假極微。令惠尋思極生喜故。又第四(十左至十六左)廣破經部五識依緣非實有立自極微和集義。新古差別應知。   (初左)如說瞿名。根品(五之十九右)已具說。正理。顯宗如說掉名。舊論如伊短音。色極少者。光五(五九右)三釋。第二為正。初後非也。寶五(四三右六目云云)。   (初七)眾緣和合法得自體頃。此經部初義。言諸有為法必緣眾緣剎那生住異滅。而經部宗過未無體現在有體。故依諸因緣。未來未生法。今自體生未落遮過去頃是剎那量。如是過未無體故。於此正理三十二(初左)廣加彈斥也。   或有動法行度一極微。第二釋寄極微以顯其相。惠暉雲。據實即當處生即當處滅。相續位中假說動也。若度二極微名一剎那即剎那有前後。若度一極微名二剎那即極微有份量。此論念與剎那無別。世間行速疾無過日月。四天下徑有十二億(此約大數。就實而論有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踰繕那)計日月一日夜行略有三百萬踰繕那。一日夜共有六百四十八萬剎那。日行一步名一剎那。尚一日月行三百萬踰繕那(此亦約大數。就實而論有三百六十一萬三百五十踰繕那。何者一四下所依水金二輪周圍量有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踰繕那。此十萬億為一億也)不盡。何況度一極微名一剎那(已上)麟雲。新(【傍】寶疏)有二釋。初雲。日夜剎那與此剎那不同。日夜剎那唯是算數之法。如此秤尺寸等量極少之名。無佛法時此數常定。此生滅剎那即是諸法生滅之量。   (初左)對法諸師(至)十五剎那。婆沙百三十六(初左)有五說彼無評家。今舉第二師義。論主不信故特雲對法師。正理三十二(初左)亦唯取此義。破前得自體義也。舊論。正理。及明本如今作六十五。婆沙。雜心二(二十四右)作六十四。問。婆沙五說何。答。應略示之。彼曰。有作是言。如中年女緝積(【傍】績(鮮本))毳時。抖擻細毛不短不長。齊此說為恆剎那量。彼不欲說毳縷短長。但說毳毛從指間出隨所出量是恆剎那。是舉粗顯細。以剎那難知故。有說。此粗非剎那量。如我義者。如壯士彈指頃經六十四剎那。有說不爾。如我義者。如二壯夫製斷眾多迦屍細縷。隨爾所縷斷經爾所剎那。有說不爾。如我義者。如二壯夫執挽眾多迦屍細縷。有一壯士以至那國百練剛力犍疾而斷。隨爾所縷斷經爾所剎那。有說。猶粗非剎那量。實剎那量世尊不說。雲何知然。如契經說。譬如四善射夫欲射四方。有一犍夫曰。汝等一時放箭。我遍接俱令不墮(乃至)廣說。雜心二(二十四右)舉四說。無取捨也。智論十五(十二右)雲。彈指頃有六十時。問。準仁王經。彼觀空品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如是一念有九十剎那。合經九萬一千生滅。止觀三之(二十六左)經雲。一千六百生滅。論曰。一念六剎那。何今為極短。答。有兩釋。一雲。日夜剎那數量之時通名。既時極少名一剎那。時多為一劫。劫既有大小。剎那亦有粗細。故婆沙三十九(初左【傍】光五(三七右)引)曰。一法生滅作用究竟名一剎那。又瑜伽三(六右)說三種剎那。由有此理。天台仁王疏曰。剎那只是念剎那有大小。念亦復爾。彼科註雲。以九十小剎那為一大念。成唯識疏三末(五十八左)寶窟中末(三十三丁)法花統略並剎那此為一念。二雲。日夜剎那是算數法。如尺寸等常定。生滅剎那佛出世方有。此論剎那即是算數法。不可將生滅難也。   今且辨前踰繕那等。光為答。頌疏為別問。今雲光為正。對下今當字雲且故。   (初左)論曰極微(至)皆七倍增。問。思因緣道理。必二物合漸漸成粗大。由之外道等兩兩極微合生子微等。今何故七七合成。答。如外道者實唯極微生諸法。今瞿曇家依算數法。寄觀門以說之。謂以有方必有六方中間七分故。簡擇惠分析之從粗至細。漸漸去七分方至阿拏不能更析。若析之則成空不成色。由此理故集成時亦七七積集。是即但算數之法。約觀門非實事成也。   (初左)謂七極微為一微量。對法疏二(五三左)曰。梵波羅摩阿拏此雲極微。微者少也。色中至少立極微名。從七波羅摩阿拏成一阿拏。即從七極微方成一微。舊語音訛故名阿耨。或極微者是邊際義。舊者謂方廣大莊嚴經四(二十左)雲。七極微塵成一阿耨塵。捨頭練經(二十二左)曰。七微為阿耨。又舊論九(七右)雲。七鄰虛為一阿羺。然極微義林(五本十六左)曰。又有體用中。最極少者所謂阿拏。說之名極微此復何失(對法疏二(五五左)全同)彼於粗微立極微名。異此故簡別雲體用中。雲何失。彼末師有誤可簡也。覺苑演密抄三(七右)雲。阿耨或雲阿拏。此雲極微者非也。未曉微與極微故。   (二右)三節為一(至)不別分別。婆沙百三十六(四左)雜心二(二十四左)並略不說。以世共成故。   (二右)二十四指橫布為肘。舊論曰。若橫並指。偈曰。二十四指肘。此從自臂至中指末。並指橫布二十四至極。應自當知。然冠註者雲。豎積太長。橫布甚短。婆沙既雲二十四節成一肘。恐是正者此何迷倒。謂橫布甚短自當不思。故舊論。雜心。正理。顯宗並雲二十四指。然婆沙曰。二十四指節成一肘者。既置指言。其節字橫字誤乎。或並字乎。若不爾者指言徒然。然計肘量諸師各異。琳音二十三(十四左)依佛本行集經一肘謂二尺也。依毘曇中即一尺五寸。次引此論廣釋。花嚴音義第三(初右)亦云。依毘曇一尺五寸。光記為一尺六寸。覺鍐上人阿字觀從之。建立略記雲。一尺四寸也。惠運雲。一尺二寸。婆沙十七音釋一尺八寸。頌疏亦一尺八寸。隋闍那屈多譯起世經四(八左)子註曰。肘長二尺。寶疏亦二尺。四分律音釋雲。肘陟柳切。臂節也。此有二種。舉一肘一尺八寸。舒一肘二尺。名義集四(四十四右)曰。肘人一尺八寸。佛世尊三尺六寸。如是異說者從各自臂故。陀羅尼集第十二(【傍】明本第十三)雲。其肘長短隨其咒師肘長短以為數量。檜尾口決曰。肘自肘本端至中指末是為肘。又隨代代別。行事鈔中二之一(十九)雲。此震旦國法尺寸隨俗不同。而用律曆定勘則以姬周尺斗為定○隋煬帝立斗尺秤準古立樣。餘親見之。唐朝御宇任世兩用不違古典。故唐令雲。尺者以尺(【傍】周尺)二寸為尺。斗秤二種準例增加○以姬周尺秤。以定官市衡量無事不平。此則閻浮通用。豈止姬周古法。例如此方尺有種種異。   豎積四肘為弓謂尋。舊論九(七左)曰。四肘名一尋。亦名一弓。說文仞謂申臂。一尋也。史記並鄭玄皆七尺曰仞。小雅四尺謂仞。倍謂尋。尋舒兩肱。或五尺曰尋。倍尋曰常也。寶疏(【傍】麟引)雲。古時一弓有八尺者即是古尋。今時有六尺已下即六尺步法。今時多用五尺步法也。   豎積五百弓(至)中間道路。此中初正釋。後許下顯有部許說。故正理三十二(三右)曰。五百弓為一俱盧捨。毘那耶說。   此是從村至阿蘭若處中間道路(顯宗全同)就俱盧捨踰繕那。諸說不同。舊譯多以俱盧捨為五里。由旬為四十里。新家多以二里為俱盧捨。十六里為踰繕那。西天方俗不同。傳持者隨為異。亦於譯時漢陳隋唐宋各斗尺法立異。故不同非一。婆沙百三十六(四左)雲。即五百弓成摩揭陀國一俱盧捨。成北方半俱盧捨。所以者何。摩揭陀國其地平正去村雖近而不聞聲。北方高下遠猶聲及。是故北方俱盧捨大。準之摩揭陀國若十六里若四十里。北方倍即若三十二里若八十里。大智論曰。由旬三別。大八十里。中六十里。下四十里。謂中邊山川不同。致行裡不等。具如稠林。   (二左)十二月中六月減夜。以小月有六故。舉夜顯晝亦有減。今就月故且約夜。亦復擬之顯有潤月。立世論五(十二右)日月行品雲。如是迴轉具足五年有一遊伽。即兩潤月。其一從月。其二從日。五年中間十二日。又九日。又六日。又三日。又十五日。此中日夜是其長短。月者分別三用。一者分別月。二分別十五日。三分別圓滿。日者分別夜日。分別夏冬秋節。分別年。是三用。從日得成閏月有兩者。一從月二從日。是潤月者。從月所作。四月日應作兩小月。一小月者。是第三半中。第二小月第七半中。一年之中應六小月。五月足少三十日。此三十日應補五年中。若不作小月則月圓不當時。是小月者從日所作。依世間說以三十牟休多決定是一日。夜分三十牟休多為六十分。日行疾故五十九分。便周長餘一分。因是事故二月則長一日。又二月復長一日。乃至一年足長六日。如是五年則長一月。以是一月補五年中。是為日家潤月。若不作潤者時節及年差壞不當。復次五年應兩潤月。第一者在第三年。第二者在第五年(已上)智論四十八(四十九右)說大小月及潤月晝夜增減等。依曆家者。一年餘。一萬二百二十七分。三年而一潤。猶餘二千九百二十二分。五年而二潤乃少四千三百八十三分。如是多有餘有少。至十九年七潤。平均而無餘分。無減少也。   (二左)故有頌言。舊論(第九(八左))無此四言。問雲何如此直舉頌也。其語略也。正理(三十二(五右))全如今。是客頌非正頌。以雲故雲有頌雲言而無長行故。然本頌上(十五右)舉此一頌者誤也。稽古上(三五左)雲。準舊論結前義為頌。非引證。此破光。寶等解。今雲。準舊論。準彼唯是述六減相。未可知是頌。彼無故有頌言四字故。若攝前義應如論第七(十六左)雲為攝前義復說頌言。又正理論與今全同。如彼何為。又非攝前義之頌相。是引有頌以述釋前義。故問雲何如是。不言依何知之。故非唯引證。   (二左)頌曰應知(至)大劫三無數。勸四劫相各可知。故言應知。如論三(三左)雲應知者勸許一一各能為根。此中不別說住空。光記三釋。第一為勝。後二非也。第二釋空無別體者。豈唯空劫。第三同婆沙。今論與彼各別。一彼成合住。今中為住。故文(五右四行)雲一住中劫。又(五右終)結成已住劫。彼論曾無如是語。二彼止為令知二十中劫數量立中間劫。今不爾。別立為中住。三次第別。彼唯在意明二十量故為初。今為別立故在成後釋。   (三右)壞有二種(至)二外器壞。有兩二門。初趣界門。趣唯有情不通非情。前論(八(五左))如是。界通情非情。此中四趣全天趣少分為趣壞。欲界全色少分為界壞。次情非情門。與前二門互有寬狹。頌疏復有上更加界壞言。雖無正。顯諸本而於義無大失。然未攝文相趣也。   諸有地獄(至)他方獄中。泰雲。業猶未盡者業力引置他方獄中。寶雲。應生不生名為壞劫。麟雲。此界中若不定業者。容後時受故。或全不受。若定業者他方受也。泰約業盡未盡。於盡有二。已墮者業盡命終。未墮者於此世修善。彼受業盡不於生也。寶述為壞之相。彼生餘獄故。此獄即是壞。麟辨定不定業。三師並為是。各示一邊故。此中他方三千大千之餘也。大千一時成壞故。增一三十四(五左)雲。設彼地獄眾生罪未畢者。復移至他方剎土。   (三左)然各先壞(至)人天同壞。婆沙百三十三(十左)兩說。今依後評家。前說者雲。問。傍生鬼趣先人壞者。人中所須乳酪等味。耕馭等事處何得有。有說由人業增上力有非情物。似傍生現乳酪等味作諸事業。問。人身今有八萬戶蟲。住持令身相續。彼時既缺。身雲何存。答。爾時人身法爾住。如諸菩薩轉輪王身。雖無諸蟲而法爾住。論主不取可知。然正理師舉婆沙有說及雜心論主彼十一(二右)兩義。評取婆沙有說。不依評家。而光記(四左)此論通正理兩說無失者誤之太也。   (四右)無遺灰燼。惠暉雲。破外道世界壞極微散在虛空不滅。成即二二合生子等。若壞時無極微者成時積何物成。有部積風成。風為種子。準智度論劫火無灰。隨火起即盡。若有灰者灰是何物能壞。若有灰者即壞劫義不成也。   (四左)然初成立(至)水金輪等。問。四王忉梨何故不言。答。夜摩已上空居故先成。四王忉利依處地居故。所依三輪先成。而九山八海等成。故不別雲也。   (五右)從無量減(至)極十年。惠暉雲。此論不論成年減一年及增。相傳百年減一至十歲。增亦百年增一年。今雲。立世論九(八右)曰。從起十惡業壽命因此十歲減。度一百年則減十歲。次復百年復減十歲。次第漸減至餘十歲。最後十歲住不復減。又(十五右)全同。又(二十二左)全同。依此文者。百年減十歲。若爾佛出世人壽百歲之時。今經二千六百年。豈可減二百六十歲乎。然今七十餘為定命。是實百年減一歲。實順現事。因之思之。處處十言皆一字之誤也。未審可考。神泰疏雲。然一中劫從十歲時上至八萬。於八萬歲於無量阿僧祇受多八萬歲。後從八萬百年減一。後至十歲(寶勘三之二十三左引之)。   (五右)方等初減後增。光二釋。第一非也。第二似是而未盡。   (五左)成中初劫(至)有情漸捨。婆沙百三十三(十二左)明壞。百三十四(二右)明成。各有三說。初說十劫成壞器。十劫成壞有情。第三說十五壞有情。五劫壞器。五劫成器。十五成有情。第三如是說者如今。而雲別業難轉非共業故。雜心十一(四右)同今。光記(六右)和會諸文。方為允當。   (五左)劫性是何謂唯五蘊。惠暉雲。欲色界五蘊。無色四蘊。空劫即二蘊。以晝夜不離五蘊生滅故五蘊為體。伽倫一下(十一右)雲。問。劫體是何。解雲。若據小乘時無別體。約法以明。故五蘊為體。大乘即以二十四不相應中時為體。婆沙有說為色。簡彼等雲唯。又決定義。不增不減唯五蘊為體故。   經說三劫(至)方得成佛。增一十六(十四右)雲。如我於三阿僧祇劫所行勤苦成無上道。又出法住經。   (五左)解脫經說六十數。婆沙百七十七(十二右)有七說(【頭】婆沙第五十二為無數舊俱捨第六十為無數)今依第三說。彼唯雲有契經。舊論九(十二左)雲餘經。正理論雲有經。彼約通名。今據別名。演縛脫證理故立以解脫名。全非零落義名解脫(【傍】光寶非也)具示異義。辨別是非如稠林三卷阿僧祇章中。本行集經十二(十六)有二十六數。百百展轉自此(【傍】無數劫)已上復有八箇數。與今自別也。   (七右)於此數中(至)名無數劫。舊論九(十三左)文中羚羯羅等八番闕脫。其次如今。而曰。中間八處忘失。如此大劫次第數至第六十處名一阿祇劫。婆沙百七十七(十四左)雲。此後更有八數。並前為六十數。積一大劫至第五十二阿僧祇耶數時名一劫阿僧祇耶。問。今論縱容。正理(三十二卷)但言六十數內有無數名。舊論與婆沙相違如何。答。兩論並文理炳然。舊論對中間失雲第六十。婆沙對後有八言五十二。並是非錯誤。蓋梵本異耳。何故作異。誰可知異。若誦者異。若寫手殊。若引證本經阿僧祇有為五十二。有為第六十作此異。或經論皆悉無數次。義解者作缺中缺後之別。皞按。如舊論居最後為盡理。既雲無數。豈非顯數至極。亦諸經論中開示數廣大則並皆雲無數劫。更不說餘名。故又解。如大乘花嚴阿僧祇品。雖百二十餘數而最後百餘處雲阿僧祇。更有十數。今亦可爾。若爾如婆沙第五十二義也。問。此論列五十二類而雲餘八。豈非此後。答。標六十數唯列五十二。其八種無之故雲忘餘。中後豈可決。   (七左)菩薩濟物(至)即為己益。大乘亦同。顯揚八(五右)雲。諸菩薩以他利益事即為自利益事。   (七左)如有久習(至)如何不信。此舉一譬即合菩薩。舊論舉二譬以相況。實應爾。上舉有潤己無潤己。況彼二應舉二事。舊論九(十四左)曰。譬如於世間有諸餘人。恆習惡過失。於中雖無自利益欣樂他損惱事。眾所共見如此。復有餘人恆習大悲。於中無自利益。欣樂行利益他事。是故此可比。次科亦如是。今就省略。識者可知差別。   (八右)依如是義故有頌言。舊論九(十五右)唯言此中說偈。無此兩句。稽古上(三六右)唯舉舊論一句。意為論主自造頌斥新譯語。例如論五(十四左)兩行頌並雲有頌。彼依舊論破皆為自造。今雲大非也。   (八右)論曰(至)諸佛出現。諸經論及大小異說。今以圖示之。 T64019501.GIF T64019502.GIF T64019601.GIF   賢劫經八(十七丁)全同長含。西域記(第六(九丁)已下)全依增一。光記(十二(九右))雲部別不同非也。每有契經異說勿認部別。伽略十一雲。二十住劫合為賢劫。第一住劫已有四佛。餘劫餘佛出世此西方傳釋。基上生經疏上雲。有雲(【傍】是神泰義也)住劫中初五劫無佛出世。第六劫有俱留孫佛。第七劫有俱那含牟尼佛。第八劫有迦葉佛。第九劫有釋迦。第十劫有彌勒。有曰。四佛並第九劫。彌勒當賢劫第五佛也。問。長阿含雲。毘婆屍佛人壽八萬時出世。屍棄佛人壽七萬歲時出世。毘捨浮佛人壽六萬歲時出世。□□飯□□□□□□□□□檢□軒□□韥□□□□艨□□邥纖薣‥令□□□□□□□邥纖薣c狨捻□□耬□□邥纖薣¥□□□□□嫨□□邥纖薣‥□鍤艤□□□□§□□□袤謂Z‥□□鍥□□□紂§□皰□□|薤□□□□譥蝤□□□□c迥□擨□□纖薦□□□巧□蕁□□□□□熒□□c□□¥□□□譥□□纖薣□□□□□□靨□□□□譣¥墾糌m□□□纖薣¥□□□□靨□紂¥暹k□□擣□□□該耙嵥□¥橇琚撢V¥T□耙□□□□龤靨□孤□纖薣|邦□□閏氤□‥鳥嶨□□□詡□□□|漥孥□□□警□貧□耙□§躪孥□□□貤耨□□|□譥□□□□□□|犛□鳦□¥□陽□襣|□□□□□c迦R□簾□□□□□穫□部糯□邦□□認□紇嶢譣§□耤□工□嫨□□□□那§□□□□□□□那§□艤□□孱□□那§□□□□□□□那§□□□□□□□那§□孤□□艨□□那§□胤□□□□□那§□瑾□□□□那‾□部糯□□□□踦搦□□□□□□□□訐邥纖薩□□滎紂|□□滎l那¥意螭福□□蟿軜n□□□□悅諍滎l那‾□部糯□□□□紇□□□|□判蜀□□c□□L□銵ヾ慼慼暮K□□滎□肣□楫□□認犖稦鎣□噥□□□詳晃□□□嫨□□□□紂|諍□□□煥飽慰^□□□試□揥B§揥D試□亡犛鎣ヾ慰D齱慼慼慼慼璃牷慼慼慼慼慼慼慝莧牷慼慼慼敵g□迥□居□c迥□逤□□□□□珩迥□居□|□□□耩□嫨□□□滎纖薯□粵芯□□   (八左)何緣百減(至)難可化故。正理三十二(九左)雲。減百歲何故無佛。見於如是壽短促時不能具成佛所作故。謂一切佛出現世間。決定捨於第五分壽(【傍】婆沙百二十六(六左)兩說中後師義此論)從空所起命行依身。非於爾時所化樂見。以設出世為佛事少故。於爾時佛不出世。經主於此作是釋言。五濁極增難可化故豈不今世人減百歲。五濁雖增而有能辨入正決定。離染得果。佛唯為此應出現世間。故彼所言非為善釋。非百年位佛出世時。一切皆能遵崇聖教。入正決定得果。可言減百一分不能辨斯佛事。故無佛出。然於減百設佛出世。亦有一分能遵崇教等。如百年時佛何不出。若謂減百堪化有情極鮮少故佛不出者。是則應說前所立因不能具成佛所作故。雖於減百五濁極增。不能具成佛所作事。由斯故佛不出世間。而此親因非彼所說(已上)顯宗全同。皞按。此所釋與今論旨終無別也。以難化故鮮少。以難化故不能具佛事。復經言。眾生愚蒙不可強度。又阿含中說不愚人同行。(乃至)廣說。基上生經疏雲。問。何故釋迦減劫百歲出世。彌勒增劫出世。答。釋迦願於惡劫教化。行苦行等。並異彌勒。彌勒願好時教化。所以不說超劫。又釋迦眾生遭苦發心。樂即退敗。彌勒眾生樂即發心。苦即退敗。如俱胝耳樂妙樂具故。所以不同。見惡時出厭心深故。樂時出者欣心勝故。   (八左)言五濁者(至)說名五濁。諸說列次不同。法花方便(【傍】徐註一(二十三右)新注一下三十六右)品。劫煩生見命次第。光記八(十五右)劫命有情煩惱見次。有經雲五滓。由此理今以滓釋濁。又毘尼母經加業濁除見濁。見由業起見故。文句四之一(二十四丁)出體。釋名。生起次第。諸門分別。玄贊四(十六左)五門分別。法花玄論五(三十九)。   (八左)有餘說彼(至)得獨勝名。論主不取前師故。後師難殺前師。正理。顯宗全同。不論二十三(八左)說聲聞轉性中亦唯同後義。   (九右)由本事中(至)獨證菩提。舊論曰。本行經。婆沙四十六(十八右)此事即為先世聲聞。曰如是說者彼法爾成佛弟子相乃得極果。如五百仙人在伊師迦山中修道。本是聲聞出無佛世。獮猴為現佛弟子相。彼皆學之證獨覺果。何故彼如是為先世聲聞。答。彼依今先說意派舉五百仙人事。故爾也。非為盡理。今第二說依本經苦行文為凡夫。又彼婆沙約種姓非證果。故婆沙五十(十三右)曰。以彼多是聲聞種性。後遇別緣得無學果。雖樂寂靜而有眾居。如五百仙一處得果(文)。   (九右)何緣獨覺(至)對治道故。婆沙百八十(十五左)不調他他有十四說。今隨難彼。初得無礙難總難。次三重別難救。若言雖得四無礙。而現身不受教故亦不為他說。念過去佛說法故應說法。或難婆沙第十三說獨覺或忘失名句文身之不說法。次無慈悲難難彼第六說言獨覺無大悲故不說法。次無機難。難彼第五說言雖有佛聲聞所化。無獨覺所化有情故不說法。初難亦言對佛聲聞矣。婆沙百八十(十七右)獨覺聲聞得無礙解不得兩說。而三乘同得評家義。量雲。獨覺應為他三界出離說法。得四無礙解故。如佛世尊等。如諸薄地凡夫。第二難准作量。第三難意。婆沙中第十四說雲。獨覺種性法應如是。雖得無礙解。而不樂說法。欲有饒益惟現神通。或但為他授八齋戒。豈無慈悲而現通益他。量雲。獨覺應非無慈悲。現通益他故。如佛世尊聲聞等。第四難亦者對佛聲聞出世時有情。量雲。獨覺可有所化機。爾時有情起有漏對治道故。如如來等出世時。光記皆許說法致救敘難非也。第二難中。光雲逝機非也。今約名句文忘失故。   (九左)雖有此理(至)怖諠雜。論主皆縱前難。更以餘義答。有三因。初因彼苦來唯少樂勝解。不願說法故。是同婆沙第十四說義如引。若依舊論九(十六左)是二因。彼曰。由宿世數習故。由喜樂少求故。第二因同婆沙第十一說。夫說正法皆為破我。獨覺出世時。眾生著我堅固難破故不說法。又第四說雲。彼審觀察。設我說法彼即能入正定離性。得果離染及漏盡者。我亦當說。然不能如是。我何能唐捐其功耶。第三因者同婆沙第一說。彼曰。彼受寂靜樂獨處故怖畏喧雜。厭眾集故。正理三十二(十一左)取今第二有情難度及餘義。次標有餘釋言。舉此初後二義而破雲。若自有能他有根欲。棄而不齊度。豈名有慈悲。是故如前釋為善。今破雲。雖無說希望。而現通以度不缺慈悲。又避攝眾者。對佛世尊等集眾說法。本樂閑寂故。若遭有緣人。或神通等化益。全非缺悲也。   (九左)論曰(至)故無輪王。正理。顯宗全同。四輪如是。玄贊四(二十丁)雲。諸論雲。劫減佛出世。劫增時轉輪王出(乃至)此說。金輪必劫增出。銀銅鐵輪王出時不定。是故無憂王出佛滅百年鐵輪王也。珠林五十六(初右)引真諦說。前三增劫。鐵輪減劫證阿育王。雜阿含(【傍】珠林五十六(六左)引)雲。阿難當知。我滅度百年之後。此童子於巴連邑。統領一方為轉輪王。姓孔雀。名阿育。正法治化。又復廣佈我舍利。當造八萬四千法王之塔安樂無量眾生。準此經文。減末下八萬迥矣。皞案。阿育王性柔潤愍眾生弘正法等似輪王。故稱讚雲輪王。如非實成就自在故成就七寶。故唯雲輪王不雲鐵輪也。又如吾邦今上帝稱金輪聖王。   (九左)論曰(至)轉輪王生。過八萬者。但最初減一劫次十九增減其增唯局八萬。故次上論(五右云云)。   (九左)此王由輪(至)名轉輪王。輪來應王所云應。彼輪成前導通御故雲導。轉輪王。轉即輪持業釋。由轉輪之王第三轉依主釋。   (十右)施設足中(至)四洲界者。於小乘經中無四輪對明契經。次下通雲就勝是也。故引論明四種及領洲別。西域記一(五右)曰。金輪王化被四天下。銀輪王政隔北狗盧。銅輪王除北狗盧及西俱陀尼。鐵輪王則唯贍部洲。夫輪王者。將即大位。隨福所感有大輪寶浮空來應。鹹有金銀銅鐵異。境乃四三二一之差。因其先瑞即以為號。此四輪住處唯此贍部洲地。餘三洲何故不出。以餘三洲壽量決定千與五百二百五十故。無無量八萬等故。   故契經就勝(至)金轉輪王。長含十八(十九左)轉輪聖王品雲。若轉王出閻浮提地剎利(是限此洲之證)水澆頭種以十五日月滿時。沐浴香湯(【頭】輪王灌頂。舊花嚴二十八(五丁)探玄十四(五十六)疏鈔三十九(十四丁)統御時。婆沙六十(九丁)大海一由旬減水。今水滿不見。伽二(十三左)有情至膝水減)上高臺上與婇女眾共相娛樂。自然金輪忽現在前。輪有千輻。光色具足。天金所造非世所有。輪徑丈四。是則名為轉輪聖王(稽古下八字不為經文粗見也)中含十五(十右)樓炭經一(十五右)起世經等並皆唯說金輪一王。故論主致就勝辨。而眾許摩訶帝經全十三第三說四輪王。或是別部誦。眾錄附小乘。有人云非必小乘誦者臆度未見經本之失。若契經中。設準例說何雲就勝但說金輪。   (十右)餘轉輪王應知亦爾。是對法師準例立之也。光記二釋後釋非也。婆沙三十(十三左)雲。王四洲者有金輪寶。其量正等四俱盧捨。王三洲者有銀輪寶。其量正等三俱盧捨。王二洲者有銅輪寶。其量正等二俱盧捨。有鐵輪寶。其量正等一俱盧捨。如四輪寶有此差別。應知餘寶亦有差別。謂王四洲者餘寶最勝。乃至王一洲者餘寶最劣。準之餘三輪王亦成就七寶。但有勝劣。又雜含(【傍】珠林五十八(十二右)引)佛讚無憂王頌雲。七寶來投四八光瑩。彼鐵王既雲七寶來投。然伽倫記(一上十右)餘三王皆輪應。銀銅鐵別。亦無餘寶者非也。瑜伽第四雲。王四洲者一切小王順化。各自願教敕我等。王三洲者遣使往然後從化王二洲者興師現威後從化。王一洲者便自往彼奮識揮刃。然後從化。珠林雲。論雲鐵輪有二百五十輻銅輪有五百輻。銀輪有七百五十輻。金輪有千輻輪。鮮本雲。此王定是轉金輪王。轉餘輪王。正理。顯宗亦然。舊論雲。此王必是輪王。若餘轉輪王生亦爾。明本同今。隨義並通。   輪王如佛無二俱生。婆沙三十(十三左)雲。麟角喻者根極勝故樂獨出。故當知如佛必無有二並出世間。如舍利子尚無並出。況麟角喻勝彼多倍。故契經言(至)輪王亦爾。中含四十七(十九左)多界經曰。阿難若世中有二轉輪王並治者。終無是處。若世中有一轉輪王治者。必有是處。阿難若世中有二如來者。終無是處。若世中有一如來者。必有是處。此中無道理曰無處。無其位曰無位。無可某時雲非前非後。總言無道理亦不可為言論也。   (十左)有說餘界(至)餘亦應爾。敘佛十方界一多兩說。初有部十方界一佛家。次有餘部即經部十方界多佛出世。大乘同經部而大破有部。無性攝論十(十七)第九(十丁)入大乘乘論(堅惠造)上(九丁)智度第四(九丁)第二十四(九丁)又第九(十八丁)具。顯揚二十(十一)十方同時出世有六種因緣。識疏二末(二十一右)一三千界唯一佛也。一界無二佛一切共成。文句一之一(七十三右)。   (十左)又世尊告(至)唯一如來。長含十二(二十二右)自歡喜經三世一一有如是文。過去及未來佛對今佛有二如來。於現在無二。今但現在文。故彼未佛印決文雲。過去三耶三佛與我等。未來三耶三佛與我等。欲使現在有二佛出世無有是處。   (十一右)梵王經說。中含十九(四左)梵天諸佛經雲。世尊告曰。梵天如日自在明照諸方。是為千世界。於千世界中。我得自在。亦知彼彼處。無有晝夜。三藏中千世界言。或呼大千。或呼小千。勿局矣。又中含十八(初左)雲。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所居為一佛剎。起世經一(四右)亦爾。   (十一右)謂若世尊(至)例此應知。婆沙百八十(六左)雲。唯佛獨覺及聖弟子。善知諸心自相共相者能作。非隨力者非不作意無加行要由作。   (十二左)經說輪王(至)主兵臣寶。中含十一(初右)七寶經。雜含二十七(十二右)增一三十三(十一右)等非一也。又諸經論其次第等異說示圖。   T64019901.GIF   增一三十三(二十二左)雲。轉輪王十五日清旦沐浴洗頭在殿上。玉女圍繞。是時輪寶千輻具足。從東方來而在殿前。非人所造。去地七仞漸漸至王前。是時輪寶迴向東方。聖王亦從輪寶去。栗散王及人民皆悉迎。又聖王在殿上。時象寶從南方來。而有六牙。衣毛極白七處齊整。皆以金銀珍寶飾之。飛行虛空。聖王清旦乘此象寶遊四洲外治化人民。又馬寶從西方來。毛衣極青。行不移動。飛行空。王乘此馬經四天下治化人民。又珠寶從東方來。有八角。四面大光。長一尺六寸。王夜半集四部之眾。以此寶置高幢頭光照十二由旬。又玉女寶現。顏貌端正。面如桃華色。不長不短。不白不黑。口氣如優缽摩草香。身作栴檀香。恆侍從轉輪聖王。又居士寶出現。身體紅色。高才智達。無事不閑。又得天眼通。白王言。若王須金銀珍寶盡當俱給。王欲試此。度水未至彼岸。便語居士言。我今欲須珍寶。居士即前長跪叉手向水尋時水中七寶湧出。又典兵寶自然來應。聰明蓋世預知人情。身體紅色。至王處白言。若王欲須兵眾。正爾給辨。進止之宜不失時節。隨王所念雲集兵眾在王左右(已上)此七種並皆為王所重故為寶。或七種皆令王事滿成故亦得寶名。   (十二左)若一稟自業生。明本及正理如今作稟。光(十四右)作乘。今雲乘為正。何者受稟義呼果之稱。今對下生。顯由業因故。況次文雲乘自業。又解。今文義通稟受於自業之生。故舊論雲。此人若受生餘人由自宿業生。受言當稟。由言當乘。   (十三右)佛大士相處正圓明。鮮本及正理。顯宗。舊論作正明圓為正。前頌文亦爾。顯此三別。舊論九(二十右)最委。曰佛三十二相有三德。與王相不同。一處極正不偏。二極明瞭不隱昧。三極圓滿無減缺。雜含讚滅後百年鐵輪王阿育王頌曰。七寶自投四八光瑩。   (十三右)為防固守田。固。鮮本。頌疏。光記。正理。顯宗及今長行並皆作雇。今本及明本作固誤也。舊論頌曰。由財顧守田。長行共顧此人為守田主。別行本頌亦作顧。廣韻雇古慕切。音顧。相承備為雇賃字。集韻傭也。韻會通作顧。   (十三右)故契經說(至)長壽久住。長含二十二(四右)世本緣品文也。此長行首尾悉彼本緣品文也。中今別證劫初人如色界言故也。   (十三左)瞻視。瞻韻會之廉切。仰見曰瞻。詩衛風瞻彼日月。禮曲禮視瞻無回。   猖狂。應音雲。齒楊切。謂變易情性也。亦狂騃(應駭)也。莊子曰。猖狂妄行。   (十四右)銓量。應音雲。又作銓。同七泉切。廣雅稱謂之銓。言知輕重也。漢書應劭曰。銓稱衡也。量斗斛也。正理三十二音釋。銓衡也。量量度也。   (十四右)大三末多王。舊論曰摩訶先摩多王。正理作末為正。光記雲。三末多此雲共許。瑜伽第二雲大等意。倫記一之下雲。摩訶三摩多此雲大等意。大眾齊等意樂共同立以為尊者。按三摩是等梵。為共許王蓋義翻。   (十四左)此小三災中劫末起。問。為二十中劫末三災次第起。一增減中(【傍】末)劫次第起耶將一減末隨一災起。答。一減末隨一起。謂住劫中有十九減。最初減終刀病災起。次第二疾。次第三飢。至第四減復刀等起。故婆沙百三十四(三左)說小災中刀災。互相殘害七日七夜死已略盡。此洲內餘萬人。各起節心漸增壽量。爾時名為度刀兵劫。疾軌各復有增壽。又立世論九(二右)小三災品雲。二十小劫中間有三小災。次第轉輪(顯三已亦三起)住中第一劫有疾疫小災(乃至九右)住中第二劫有刀兵小災(乃至十六右)住中第三劫有飢餓小災。各並說壽增。今論一一言中劫末十歲。以顯如是義。而麟記皆雲十歲言相續起者誤之甚矣。光記(十五右)雲。以此文知。小三災各別於中劫末起。大乘異之。瑜伽略纂雲。俱捨說小三災皆於十歲時起。仍別劫生。今者大乘同於一劫。三十二十十歲之時起。劍疾刀如次不同。倫記全同。劫初章亦爾。是伽第二卷明說也。   (十四左)一刀兵二疾疫三飢饉。疾說文病也。一曰急也。徐曰。病來急故從矢。矢急疾也。疫釋名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即疫癘鬼也饑饉音釋(云云)問。前頌作飢。明本亦爾也。長行作饑。別行本頌耶。正理。頌釋同從幾。顯宗並從幾何。答。字典雲。按說文飢饑二字。飢訓餓。居夷切。饑訓穀不熟。居衣切。汪來虞方伯說。饑饉之饑從幾飢渴之飢從幾。諸韻書俱分別支微兩韻。止集韻飢字訓。或從幾。經傳頗通用。長箋雲。近代喜茂密者通作饑。趨簡便者通作飢。遂成兩謬。經傳不誤。恐傳寫之訛也(已上)今饑饉災作饑為正。然如彼經傳寫誤而通用。我佛典亦爾。如雜心雲饑饉從幾。起世因本經(九(一右))從幾作飢饉。立世論九(十五左)雲飢餓災。樓炭五(九左)作飢餓是也。今文頌飢改饑應如顯宗。問。此三災何故諸經論列不同(【傍】有四種不同)謂婆沙百三十四(三左)雜心論十一(初左)正理。顯宗如今刀疾饑次第。又立世論第九刀為中疾刀饑。又長含二十二(初右)樓炭第五。因本八。起世八並饑為中列刀饑疾。又依大乘。瑜伽第二全倒饑疾刀次。答。二十住劫有十九減。則六三災。又一災。輪轉起故。約初三。若第二減為初。若第三減為初。若逆次說。若隔越示故有此異。又解。諸經論異說。不可必和會求所以。   (十四左)為非法貪(至)瞋毒增上。光雲。相續謂身。圓暉雲。非法貪相續增盛。此中光記為正。對下心故。圓暉不斷義非也。為言第四轉絕於縈纏。彼諸染為緣。瞋增盛故。故特雲毒雲增上。是故舊論九(二十二右)曰。非法欲所染。不平等貪所逼。邪法所遍。是人瞋毒轉增上。然光記雲。邪法諸惡法。應知此時亦起餘惑。從強過重偏說。貪瞋者非也。   騁兇狂。騁顯宗如今。婆沙。正理並鮮本作逞。正韻曰騁丑郢切。音逞。又逞丑郢切。音騁。音同寫手致異。其義別。騁玉篇直馳也。走也(無餘義也)逞說文通也。玉篇快也。又玉篇極也。盡也。雖義別而相用無妨。兇明本亦爾。字書未見。按正理。顯宗曰凶狂。凶虛容切。說文象地穿交陷其中。徐曰。惡不可居地。像地之塹也。惡可陷人也。晉語註亦作兇。蓋寫手誤加ぞ(【傍】音頭)字。   (十五右)是故說言(至)白骨運籌。正理三十二(十九右)同之。婆沙無是故說言一句。餘全同。舊論九(二十二左)雲。是時有三糧。一旃遮糧。二白骨糧。三籌糧。是即糧食。今說言是何等耶。答。是契經說。長含二十二(二左)曰。雲何名飢饑。爾時人民收掃田里街巷道陌糞土遺穀以自存念。是為飢餓(是當運籌)復次飢餓時其人於街巷市裡屠殺之處及丘塚間。拾諸骸骨煮汁飲之。以此自活。是名白骨飢餓。樓炭。起世及因本唯有白骨。準長含是經說。故雖婆沙無。論主加此一句。   (十五右)一由糧少行籌食之。正理。婆沙。舊論並作傳籌。明本及頌疏如今。按行是傳草誤也。籌者其長四寸見付法藏經。今傳籌者似和邦番板。   (十五左)然有至教(至)饑饉災起。舊論雲於經中傳說。正理與之同。婆沙百三十四(四左)曰聖言說。訶梨怛雞。舊論雲訶梨勒。本草綱目(三十五下十六右)蘇恭曰。訶子又名訶梨勒。出交洲及廣州。最勝王經第九(十五右)除病品雲。訶梨勒一種具足有六味。能除一切病無忌。藥中王。南海傳三(二十右)雲。訶梨勒若能母日嚼一顆咽汁。亦終身無病。應音雲。翻雲天王持來。此果堪為藥分。功用極多。如此土人參石斛等也。付法藏經(第三)雲。昔過去九十一劫。毘婆屍佛入涅槃後有一比丘。甚患頭痛。薄拘羅爾時作一貧人。見病比丘施一訶梨勒果。比丘服訖病即除愈。緣施藥故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快樂未曾有病。又五百弟子經及分別功德論有此薄拘羅因緣。立世論(一十左)具說此果生處形量等也。彼曰。閻浮樹外有二林。內曰訶梨勒。外名阿摩勒。呵梨勒子熟時其味最美。不辛不苦如細蜂蜜。果形大小兩倍於前(阿摩勒果如二斛器)。   (十六右)論曰(至)集上天中。唯依此文。似明但有情上天而獨器界有。若依舊論九(二十三左)頌曰。散集劫有三。由火水風起。釋曰。於一一定處眾生下散上集。故名散集劫。是釋災總名也。   (十六右)初火災起(至)亦無餘在。此明三災起從。婆沙三災各有多說。今各近其初說。長含二十一三災品(二左)明火災有七日輪漸次出。水災中雲。其後久久有大黑雲暴起。上至遍淨天。周遍大雨純雨熱灰。其水沸湧煎熬。天上諸天宮殿皆悉消盡。風災中雲。其後久久有大風起名曰大佉伽。其風四布吹遍淨天宮光音天宮。樓炭經五(十右)災變品亦同。霖淫。應音雲。力金切。左傳曰。兩三日已上為霖爾雅久雨謂之淫。淫謂之霖。南山戒疏雲。滯雨多者名為淫雨。滯書多者名為書淫。   (十五左)前不前說(至)風為種子。論主示正義有三義。並皆約風。一業風。二前災風。三他方風。是初二也。   (十五左)又化地部契經(至)飄種來此。舊論梵名雲彌嬈沙塞部經。論主無朋黨故以潤色。長含二十二(十三右)世本緣品雲。有何因緣世間有五種子。(【頭】毘那耶二十七見)有大亂風。從不敗世間吹種子來生此國。一者根子。二者莖子。三者節子。四者疐子。五者子子。是為五種子。以此因緣世間有五種子出。彼音釋。疐都計反與蔕同。謂脫葉之處也。又增一三十四(九左)雲。爾時有此殺盜心無復有此自然粳米。爾時便有五種穀子。一者根子。二者莖子。三者華子。四果子。五者枝子。及餘所生之種子。是謂五種子。皆是他方剎土風吹使來取用作種。有雲。長含化地部所誦本。此品言有餘部說。皆合長含。增一大眾部所誦本。今他方吹來二部同作此說。學者擇焉。   如聲熟變。光(十八左)二釋。如初釋無妨。彼外道宗彼等皆德句法故。次實德分別。第二釋直約德句。亦無妨。   (十六左)如籐生枝。明本如今從木。光記去木作支。案支肢枝三字同章移切。故經傳互用。支本作枝。說文去竹之枝也。通肢時支體也。然支枝兩字無名器也。蓋本作支。與□□□□穟□□□窗\□譯L借。挽舟繩光記(十九右)雲。支謂籐圜擬安缽等者。唯是泥義也。舊論如從竹苴生。準思焉。   (十六左)非許籐□□訇□餖簥插慼慰D□□□□§□□□騰‥□□□騰□□營□□□   (十六左)如蟻行等。成業論(二左)曰。是故形色無別有體。即諸顯色於諸方面安布不同。起長等覺如樹蟻等行列無過。光記為行步是迂迴。等者等樹等。   待多所依合。光記二釋。初釋衣與縷和合。後唯縷縷和合。後釋為正。   (十七右)於唯多縷合。舊論九(二十四左)曰唯縷和合。明本亦如今。而鮮本及光記作經為正。   (十七右)即應根身。鮮本。光記作眼身為正也。   (十七右)謂若離縷(至)種種異故。光記(二十一右終)三釋。初釋為正。一一下成上所由故。第二釋所由為本難非也。第三釋業用為業句。背彼宗取捨屈伸行為業句故。   (十七左)又於一火(至)應不得成。舊論九(二十五右)雲。復次火光燒照等有差別。此光於初中後不應有。色觸及事等。準彼以遠近燒照不同為所以。成色觸差別立火光而破彼別常。謂有遠近是色差別。有燒照是觸滑澀輕重等類。光記三釋並非也。初釋似是非是。遠近令互燒照觸色四故。第二釋於遠近等六種中。亦一一辨差別穿中之至矣。第三釋為六種三對不同。而差別言直為不同義非也。是分位差別義如次下(十八右初行)但緣色等差別。全非不同義。   (十七左)如彼所宗(至)理亦應爾。下三如。初二約彼計。所宗言流第二。第三世間現事。初兩極微合生子微果(光後釋是也)是文似子微果根得現量。約本計。若依末宗十句義。極微子微非根得。孫微已上方是根得。或如眼等。十句論(九右)我根意境四和合生現量覺。今雲識者則談彼之說。   此二體別(至)故非別體。自下第三論主破離實句中地等別有色等德句有三。此初約觀察。   又彼宗中(至)寧異色觸。此二約彼宗根取破。十句論(五右七行)說實俱分雲。實性眼觸所取。成唯識一(十二右)破亦同之。又彼所執地水火風應非有礙實句義攝。身根所觸故。如堅濕煖動。地水火三。對青色等俱眼所見准前可責。故知無實地水火風與堅濕等各別有性。光記眼身緣四大有二義。初說非也。後義為正。十句論(六右)說。四有觸。地水火三有色有對眼。故成唯識一(十二右)義林三本(十二右)亦爾。   (十八右)又燒毛□(至)差別而起者。此三約顯形二色。破別地大等為二。初此約顯色。毛□光記為二物曰。毛作何毛。□作白色。舊論九(二十五左)曰。毛古貝紅華鬱金若被燒彼智即無。故知彼智但緣色等起。古貝又劫貝。或劫波育。此翻為□。應音十二(十七左)雲。白疊字體作□毛布也。古今韻會□毛布也。字彙細毛布也。南史雲。高昌國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纑。名曰白□子。國人取織以為布。甚軟白。首楞嚴雲劫波羅天花巾是也。為一物為二物並無巨害。依舊論文勢乃似為二物。又光記釋等言。後釋等香味觸大非也前釋為好矣。   熟變生時(至)不記識故。後約形色破。舊論曰。熟所生德起時由形貌相似。故瓶智更生。譬如色行(【傍】青色多行列時。必由形其色起也)何以知然。若人不見形貌不能知故(已上)今亦其意。顯色熟變前赤瓶被燒反為黑色。然其形與前不別相似。故彼覺起。故知形色外無別地大等。行伍。舊論作色行。彼約同顯色列。此只約行列。伍五人為伍。說文雲。相參伍也。三相參為參。五相伍為伍。今行列相參為行伍。此一句總示。下具示。故下雲故。光記(二十四左)以熟變已下為上所由釋者。但被封當論文相。未曉義旨。又釋行伍有三釋。後二大非也。前釋似無失。而其意不是也。   (十八左)彼無外災(至)所不及故。婆沙百三十三(七左)五說中第四說也。   (十八左)有說彼地(至)更往餘處。婆沙第三說。問。何故不上生及餘往。答。雜心十一(二左)雲答淨居天故彼無上地生。即彼般涅槃故。舊論九(二十六左)曰。由淨居天威力故無災。何以故彼無復能得入無色界。及往餘處受生。定於彼般涅槃故。於彼無災。   不爾與有情(至)體亦非常。婆沙百三十四(初左)兩說。是後說。彼破之取前說。然正。顯並全同之。又雜心十一(二左)有兩說。以今說為如是說者曰。答剎那無常所壞故。如是說者第四禪地不定相續。隨彼天生宮殿俱起若天命終彼亦俱沒。問。婆沙破之雲。應無有情共器業故何通。答。論文已雲無總地形。以通彼難。謂彼天處一一別業感無共業總地。故舊論雲。第四定不共一地相應。雲何各別地住與他不共。譬如眾星云云如今。然光記未曉論文已有通。妄謂臆度致通者非也。 寬政五(癸丑)年於豐山講之第二度。更加筆快道又於京因幡堂講之。 又文化三(丙寅)五月於江戶深川靈巖寺山內講之。 俱捨論卷十二法義(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第十三法義     豐山上毛沙門快道撰 業品第四之一   分別業品(【頭】舍利弗毘曇第十卷(七下)初右。非同分業品。對俱捨六(初右)。舊俱捨十(初右)。雜心三(初右)。發智十一。婆沙百十二。正理三十三。顯宗十八)光記。約自性以為造作。論四(三左)曰。思謂造作。能令心有所作。成唯識論一雲。起身語思。有所造作。說名為業。寶疏全依婆沙百十三(十五右)兩說中初說。是則約義用。並不相違。彼後說亦由三義。一有作用故。是語業。二有行動故。是身業。三有作造故。是意業。果必由因。故世品次明。因有業惑。業勝惑故先明業。由此雜心五(初右)曰。勝者唯業。彼業今當說。第四(初右)曰已說業。彼業伴煩惱今當說。   (初右)如前所說(至)由誰而生。當品分文。光寶致異。各有得失。今別分文。謂大分為四。一明業體性。二明律儀等(十四卷初右)三明經諸業(十五(十二右))四雜明諸業。(十七(十右))初中有二。第一正明業體性。此中開為三。一明所造業。二明能造大(十一右)三明執受類別(十二右)初中為二。此初明二三業。   世別者。世是總也。別謂差別。正理三十三(十右)約第六第七兩轉。並是同體莫唯謂三六有同體。又第六轉是繫屬義。故名為所屬聲。然有人云(【傍】轉義五(八右))以別簡總。是為同體。蓋用屬言唯是別體。能所異故者。是違理教。違理者。既雲所屬聲。依作法不問同別。必並存能所。何不思惟作法事別違教者。今光釋雲。若世之別顯別屬總。既於同體用屬言。又第五(四九左)雲。第六轉聲。義說相屬。非要異體相繫屬也。   非由一生先覺而生。舊論十(初右)曰。非隨一作者以知為先所造。   (初右)但由有情業差別起。光(二右)三義。若依問起及頌。第二釋差別屬果為勝。況舊論曰。若世間多種差別。皆從業生。既差別言屬果故。若差別屬因。何得次徵難。又若爾於文闕所起法故。若果別必由業有差別。復此文八字作句。對前非由等八字句初釋為因為勝。況下(【傍】依問述釋何可成證)辨。雜業純淨差別故。初釋最為善也。   鬱金應音雲。此是樹名。出罽賓國。其花黃色。取花安置一處。待爛壓取汁。以物和之為香。花粕猶有香氣。亦用為香也。本草綱目十四(十二)大日疏七(三十一丁)。   (初左)若造雜業(至)二事俱妙。雜業純淨業者。光三釋。初雜與純淨為果。並依主釋。次持業釋後唯為善業。亦持業釋。而以人天別之。今雲。第二釋順文會義。故論總說業類如是。雲彼所招故。是順文也。今由業差別。以示果不同。是為會義。   (一左)故契經說(至)二思已業。舊論曰。一故意業。二故意所造業。中含二十七(十二左)達梵行經曰。雲何知業。謂有二業思。已思業。是謂知業。本事經一法品雲。業自性者。或思業。或思業已(前經已思。後經業已倒矣。故舍利弗毘曇七下(三右)雲。意業名思業。身業口業名思已業)。   (一左)若約所依(至)由上三因。自下婆沙百十三(十五右)兩說中第一說同也。正理三十三(十右)曰(【傍】光寶同引之)謂業依身故名身業。業性即語故名語業。此業依意復與意俱等起身語故名意業。又三十四(十九左)曰。何故語表體即語言。身表意業非即身意。以離語言無別聲能表。離身及意有色表思業故。立身業名從所依。語業約自性。意業隨等起。由此於中無相違過(已上)準之身業第七依聲屬主釋。語業持業釋。意業有兩釋。第七依主。一分鄰近。同識疏二本(四六右)雲近意之業。意相應業故名意業。鄰近釋。依意之業依主釋。此中一切業。皆意等起故者。舊論雲。意所起故。是問故如是雲一切。統遠近故。答依等起立意業名等是俱有相應義。起是能起。思業與意等相應能起身語。故名意業。是一分鄰近釋。故等起言。唯能等起雖通意思。而正在思。論曰身語是思所等起是也。正理亦云。此業(【傍】雲此業故思也)與意俱等起身語。故名意業。寶疏(三右終)依此等意。唯判為能起為優。光記(三右)作四釋並非也。違理背文故。證正理反成違害。   (二右)然心所思(至)所等起故。五敘開二為三相。正釋下二句。寶疏科為是。上來如是下釋下兩句有三。一開二標三數。二謂即下列名。三如何下辨為三由。此有五。一問。二反答。三難。四婆沙師答。五今文是也。然光記前雲釋下兩句。又今雲釋兩句。而釋然義。並皆不順論意也。   (二右)身語二業(至)表無表性。明五業。謂一身表業。二身無表業。三語表業。四語無表業。五意業。於意業體是思故無有表無表。於色立表無表故。論唯問身語二自性。答諸業中身語便為此(【頭】舍利毘曇七(七右)具明五業。而意業為無教業對見。彼曰。若身業色入攝是名身有教業。若身業法入攝是名身無教業。若口業聲入攝是名口有教業。若口業法入攝是名口無教業。若業緣是名意業。意業是名無教業)正理三十三(十左)雲。何緣唯身語業。表無表性。意業不然。以意業中無彼相故。謂能表示故名為表。表示自心令他知故。思無此事故不名表。由此但言身語二業能表非意(已上)雜心三(二左)雲。意業是思自性。有欲令意業是無作性。此則不然(【傍】破舍利毘曇及成實)意非作性故。非色故。及三種故。若依成實宗無表通三業。如成實論第七無作品(十五右)問答擇。若依大乘有諍。表無表章(初右)雲。表色有二。一身表業。二語表業。此通三乘若大乘說。有義。表業亦有三種更加意業。瑜伽五十三(初右)說。若有不欲表示於他。唯自起心內意思擇不說語。但發善·染污·無記法現行意表業。故有意表。其此意表發無表者。唯是善性。菩薩亦成。唯有三支。依業道故。除染無記。業增上者。便發無表。餘則不然。有義。不善亦有無表。(乃至)有義(二右)意表總教。雖然不見別文說有無表(已上)冠註者雲。若依大乘立意無表。如唯識等。與小乘別。此無有失。基師意立無表為勝。成實宗尚立之。證諸契經。然有人(【傍】湛師)雲。第三師既斷雲無明文。以瑜伽·對法·唯識等不說有意無表故。而破冠註。今雲。還謬也。   (二右)身表許別形(至)語表許言聲。正理三十三(十一右)頌全同。而至三十五(三右)廣有破立。顯宗十八(二左)全改形亦非實有等三句。別增十六句。餘七句同之。有人云。此中許言非論主表不信。以顯宗如今言許故。今雲不爾。此二許字並表不信論主朋經部假立故。光記(四左)雲。論主朋經部。故破二宗。語表業中准身表業。故不再破。別言顯別有形實體。亦言對前破行動。謂行動非實。形亦非實。   (二左)論曰(至)名身表業。長行中大為二。初明身表。二明語表(六左)初中有三。一有部所立。二破正量部。三經部破有部實形。此即初也。別起故異經部。身形故異正量部。   (二左)有餘部說(至)動名身表。第二論主破正量部。初牒計。二為破下破彼釋頌五句為二。此初破所立動為身表。釋第二三句及第四句有剎那故此有六。初正破而釋頌(光寶分科非也)二徵剎那。三得體下釋。四釋有剎那。此有法喻。五諸有下廣敘剎那滅相破行動。六故不下結。正理三十三(十六左)雲。剎那何謂。謂極少時。此更無容前後分析。   (二左)若有為法(至)義可成立。第二通正量部出不成過。此初敘彼出過。此中皆字為主。正量部立身及山等非有剎那。故於前因有有體全分他隨一不成。不遍有法身表故。   (二左)諸有為法(至)生已即滅。後論主通釋。釋第四句盡故二字。成剎那滅義。有三。此初正通。此中初標宗。二後必盡故者。舉頌為因。三謂有下釋後盡由。四滅既下結成剎那滅義。釋後盡由中。有標徵釋結四。光記釋謂有等雲。論主復顯滅不待因者誤也。此釋後必盡故故。故舊論十(二左)曰。有為剎那剎那滅。雲何知。偈曰。最後滅盡故。釋曰。諸有為法滅不由因。何以故。因緣者為生有法。滅非有法。若非有此因何所作。此滅既無所有。故不須因。如是長行釋意。何雲復釋。此中無非果故因。光記有三釋。第三為正。具義故。前二釋各缺義。順論次下(三右八行)亦如今故。正理三十三(十八右)彈雲。彼釋非理。盡即是滅。佛說盡滅是有為相(云云)彼約四相滅破。光記(五左終行)意通彼。雲此中滅等。   (二左)若初不滅(至)知前有滅。二破彼宗計。彼正量部許身及山等久住非剎那滅。唯最後滅初非滅。故致此破。   (三右)若後有異(至)理必不然。三破彼前後異救。舊論雲變異。光雲體異前(未可)寶疏(五右)雲異相(為可)彼宗長住久住非剎那滅。若爾此一自體有自體變異不應理也。   (三右)豈不世間(至)皆不待因。第三破正量部證現事。此初。彼引現事。難有三。初正難。二定無下敘量勝劣。三故非下結成。二十唯識(八左)曰。諸法由量刊定有無。一切量中現量為勝。   如何知薪(至)故不待因。下二論主破有三。此初奪令自滅。亦有三。初論主問。二以薪下正量答。三應共下論主勸徵令自滅有三。初總勸示。待因不待因曰共。二如是下雙關徵。風手等喻但令喻後關。以是共許不待因滅。寶疏(五右)屬下非也。故舊論曰。為自然滅餘不更生。故不可見。譬如與風相應故燈滅。與手相應故鈴聲滅。三故此下結現量不定。令由比量。謂汝如火合待因。如風手合不待客因。如是現量不定。故決成此滅不待因否者。應由比量。故舊論十(三右)曰。是故此義由比量得成。光記(七左)釋此義。初釋為此剎那滅義大非也。失章意故。後為此滅不待因義無大失。然定為不待因未可。   (三右)又若待因(至)亦不待因。第二破餘法滅。釋第五句。初正破正量。後兼破餘計。初中先牒計。應一切下破有三。初令一切滅有客因。顯自教違失。比量雲。汝一切滅應皆待因。有為法攝故。如諸生法。若不他比招自教違。論文以生為喻。光記(七左終)別取喻。及釋義不順論意。故正理三十三(十九左)雲。則有為法應並如生要待客因。然後得滅。二然世下示現量違失。若為比量被破轉為一切滅待因則違現量。覺等自滅自元共許法故。三故薪下結正義。   (三右)有執覺聲(至)復由誰滅。下兼破餘計。並皆同正量滅待客因故。此中為二。初破勝論異計。二雙破餘二計。此即初也。初舉計。後彼亦下破有三。初不俱破。二若復下了不了相違失。即以生難滅。生時明瞭生不明瞭。而滅時何可不了覺滅明瞭覺。有位者住異二相位。同類者。顯非別法唯能所滅。同若覺若聲。   (三左)或於一切(至)有剎那故。破二計中。後合破二計。初正破。後既爾下敘遂同我義。既爾自本所許客因義便應止息。光三釋。第二為正。寶(六左)同之。而破光多解。   (三左)又若薪等(至)下中熟滅。第三破應生因。成滅因釋第六句有八。此初正破。有標徵釋三。二或即下破二家救。三設於下從計徵破。四若爾下正量難。五由事下論主通。六故無下結立破。七然於下釋通疑妨。八既由下結無歸本宗。   (三左終)或即或似(至)似此非有。第二破二家救。初牒計。生下中如次對滅下中。以成即或似。論文異前言生下中滅下中。顯如次配。然寶疏(七右)中對下誤之甚。此中或似光記(十左)兩釋。初釋生滅相似為善。順論生因即為因滅熟故。附生滅相無別破故。後釋前後相似非也。   (四左)然經部說(至)別類色體。自下第三經部破有部實形。大有三。一破有部。二(五左終)敘經部宗表業。三(六左)結歸毘婆沙宗。初破有部。釋第七八九句亦有三。初遮實示假。釋第七句。二若謂下出二根取過。釋第八句三又諸下破別形微。釋第九句。初中亦有三。初總非實形。二謂顯下別示假相。此先具敘長等假相。次所餘下例顯高下正不正四。成業論(二右)長等八種假形色全同之。後如是下以喻開曉假相。三故形下結非實。   (四左)若謂實有(至)能取於形。第二出二根取過。釋第八句。初標計。後則應下破有三。初正出其過示正義。二有部救。三論主破。此即初也。於中有二。初辨過有標釋結由四。後然如下示正義。此難意。前五根必各不共緣故。必唯緣實色。若一色二根取為過失。若意識廣緣故緣一切假實法。故意根取是假色。寶疏(八左)廣引正理救釋(十右)評二論此論其理疏。是意依經部·大乘等。悉長等假色前五識不緣。故雲疏。然未得論旨。若論主敘自義。實是應疏。而今令破有部長等是眼所見。何得雲疏。次破正理為是也。   (四左)豈不觸形(至)能念花色。二有部救有四。一標觸形一聚。二故因下敘身意別。三非於下遮一色二根取。四如見下示喻。   (五右)此中二法(至)能憶念形。三經部破有二。初正破前救於中為四。初約定不離通前喻。自下定不定言為要。二無觸下約不定難觸形。三若觸下許不定難餘。先舉彼救意。後顯色下破有二。初例破顯色。後或應下例顯不定難了形。四而實下結非。而實者。是實義。道理無如是。故言而實不然。光二釋初釋為是。舊論十(五左)此二義悉不成。是故由觸比相貌。是義不然。當彼此義悉不成句。彼是義不然當此不應說句也。   (五右)或錦等中(至)非實有體。二同處多形難有三。初正難。二示非理。如顯色無一處有多實體。三是故總結。此中光記約左右正倒馬牛等多處多體非也。以左右正倒非一見故。必有前後故。顯色釋義亦誤也。寶疏(十一左)為是(【傍】無大失)見一龍錦文。有長短方圓等種種形故。然寶疏雲此難非有部宗者非也。錦糸長短圓方。豈是不形色。非取邪正等相貌及顯色也。   (五右)又諸所有(至)假立長等。第三破別形微釋第九句有四。此初正破。此有三。初敘有對必實微。二然無下破長等實微。三故即下結示長等假相。   (五右)若謂即以(至)聚集安布。二破有部救初牒救。寶疏雲轉救非也。婆沙十三(十右)曰。問。為有長等形極微不。答。有。但非眼識所取。若一極微非長等形者。眾微聚集亦應非長等形。然正理三十四(八右【傍】光十四右引)及顯宗十八(七右)如寶(九左初行)引正理文。並轉計立假長等形。唯意識所緣。違本宗婆沙也。後此唯下破有四。初總責不極。唯自許言朋黨。對極成故。舊論十(五左)曰。此執一向墮偏助。顯偏言唯自。光初釋為允。後有理不順論意。寶疏釋論為得。破光誤。謂彼十句論(二右)圓長形量所依各極微成別體。同有部故。何例破成業(二右)圓大遍行量。守株之誤也。二謂若下直約自相不極。三非顯下反例顯色。四雲何下正遮彼執。   (五左)豈不現見(至)理亦應然。三破有部證現事。初有部證現事。後為不下經部破有三。初指前說。二說喻。三形依下合法。   (五左)豈不闇中(至)唯知想知。四通有部遠闇難。先敘有部難。初指事成自。後寧即下難經部。以闇下經部通難為三。初正通。二如於下說喻令曉。三理必下示應理。不知別相。光二釋第二為眼非也。不了顯形者。光有三釋。第三為正(有人初為正非也)初釋顯為意非也。以上來顯皆五根故。第二形為眼非也。以上來形唯意緣故。並違所明故。   (五左)既已遮遣(至)為身表。大文第二敘經部表業。此即先結前問起。   (六右)立形為身表(至)當知亦爾。後經部答大為五。初正示所立身表。舊論十(六右)曰。但立相貌為身有教業。不由實有故。第二既執下明三業為二。初明身業。後例語意。初中有問答。寶疏(十三左)曰。準此經部。身表非是身業(已上)經部表皆是假。業是思。故非如有部表是業。   (六右)若爾何故(至)此有何過。第三通有部引經難。若爾下第四通有部無表非有難。如文可知。   (六左)此應名為(至)以性鈍故。第五通隨心轉難。初有部難。有正難例示。後無如下經部通。初奪會。後說許下與會。謂設許有身語表色。此表不能自起性鈍故。由何起耶。謂待前所說二思力所引發故。舊論十(七右)曰。若有教起亦觀本能引。故意勢力故(【傍】舊論思雲故意)此方得生。由昧鈍故。光(十七右)三釋。後釋為盡理。寶釋非也。   (六左)契經說色(至)無見無對(【頭】已下諸部諍。四諦論第四(十三右)已下全同。猶具也。不可不對讀也)雜含十三(十七左)眼是內入處。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有對。耳鼻舌身內入處亦如是。意是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色外入處四大造可見有對。聲香味四大造不可見有對。觸外入處者。四大及四大造色。不可見有對。法外入處者。十一入所不攝。不可見無對(取意)此中取要對前非色言。法處有色。不簡別雲非色故。或可檢餘經。此經次下別出故。   (七右)又契經(至)名無漏法。雜含二(二十二右)曰。雲何無漏法。諸所有色無漏非受彼色若過去未來現在彼色不生愛恚。如是受想行識無漏非受彼識。若過去未來現在不生愛恚。是名無漏法。   (七右)諸有淨信(至)無依亦爾。論十八(十二左)具列也中含二(四左)世間福經曰。有信族姓男族姓女已得此七世間福者。若去。若來。若立。若坐。若眠。若覺。若晝。若夜。其福常生。轉增轉廣。又(五左)說七出世間福。七世間福者。一施比丘眾房舍堂閣。二施房舍中床座臥具。三施新淨妙衣。四施房中眾朝粥等七出世間福者。一聞如來及聖弟子遊某處已極歡喜。二聞如來及聖弟子欲從彼至此極歡喜。三聞如來及弟子已從彼至此歡喜。四躬往奉見。五禮敬供養。六受三自歸。七於佛法僧中受禁戒。毘那耶四十六言七有事無事福業。舊俱捨十(七左)言七有攝無攝福業。今雲有依無依。光釋無依有兩釋。後為勝。順契經故。   (七右)又非自作(至)性無異。令他為殺等應非業道。何以故。以教他能教身口表業。唯是加行攝非業道。未能正作彼所作故。彼便人正作殺等事已時。前能教者身口表業性無異變。但表業性故。若別有無表便作殺已。無表來入能教者身中。故成業道。   又契經(至)無見無對。是雜含十三(十八右)文(如前引)此經十二處一一分別論無見無對等。故正理三十五(四右)稱言各別處經。寶疏一一對釋。最順契經十二處別說意。應為指南。   (七左)又若無無(至)語等無故。論次下(十右)曰由彼獲得如是種類無漏無表故。出觀後由前勢力。能起三正(正語業命)不起三邪。以於因中立果名故。於無表立語業命名。圓暉雲。在定不可語無正語也身不運動行禮佛等無正語也。不乞食等無正命也。既在定中說正語等三。以在定中有正語等三無表色。出定之後。能起三正。不起三邪故。於定中說正語等。此於因上立果名。故因即無表色。果即正語等也。   契經中言(至)清淨鮮白。雜含十三(三左)六分別。六入處經曰。作如是知。如是見者。名為正見修習。滿足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前說正語正業正命清淨修習滿足。是名修習八聖道清淨滿足(【頭】舊論如今雲如是知如是見四諦論四(十三左)引經雲如是見如是知)光記釋知見有三義。第二(【傍】知為見道見為修道)為勝。經下文約應知應斷應證應修。結斷愛結縛正無間等究竟苦邊故。   堤塘。光寶頌疏如是。應音作隄塘。曰古文□同都奚切。下徒郎切。說文隄塘也。爾雅隄謂之梁。李巡曰。隄防也。障也。漢書無隄之與。韋昭曰。積土為封限也。舊論曰。經中說遠離戒名塘能遮邪戒。今意。戒法能防遮過非長時相續。如提塘能防遮邪洪水。   (八右)何故經言(至)乃至廣說。雜含八(二十四左)曰。雲何有漏法。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世俗者是名有漏法。雲何無漏法。謂出世間意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出世間者是名無漏法。今難意言。既十八界總名有漏。於中簡別後三界為無漏。無無學身中等簡別。故一切前十五界唯是有漏。何可為無漏。寶疏(十九右)雲十五界等既無簡別。未知而順經意。光記(二十二右)雲。何故經言有漏法者謂十五界者。經文約十八界。未檢之失也。   (八左)此經何緣差別而說。舊論雲何簡別說。四諦論曰。何經中偏簡擇說不通途說。準此何但總不說十五界有漏。而一一差別說。   (八左)如說有漏(至)聲等亦爾。雜含十三(二十右)曰。世尊告比丘有六覆。雲何為六。謂色有漏是取。心覆藏。聲香味觸法有漏是取。心覆藏。是名六覆。舊論十(九右)曰。經曰。有流色者若色有取心堅覆義所依。廣說如經。栽廣韻祖才切。說文草木之殖曰栽。又種也應音雲。栽子來切。栽植也。今時名草木植曰栽。樞要上末(十四左)釋聲明處處所根栽雲。如樹根栽樹之根本故。聲根本名曰根栽。依此等文。是根本種義是栽義覆覆藏即障蔽。事是所依。正理論一(十五左)曰。事謂所依。或所住。即是因義。是故舊論雲所依。有漏色能與心為根本覆障所依。故雲栽覆事。光記兩釋。初事為所緣事非也。後釋栽覆即為心亦非也。寶疏(十九左)無可不可。而舉正理破未辨非也。   先軌範師。四諦論曰經部師。   由法爾力。有四。觀對。作用。證誠。法爾。瑜伽二十五(八左)五十二(十三左)二十五(八左)一百(十七右)顯揚二十(十五右)對法五(八左)如實論(二左)識疏二末(三十丁)釋證誠。探玄三(七右)釋論三(二十三左)釋法爾。祕七本(十九右)。   (八左)由諸受者(至)有差別故。舊論十(九右)曰。由受者功德勝劣故。由財物利益勝劣故。四諦論曰。如汝受用施主施物由受者功德被利益故。今合作文。光記兩釋誤也。   (八左)微細相續(至)差別而生。正理三十五(八左)曰(【傍】寶十三(二十左)引)應問。此中。何名相續。何名轉變。何名差別。彼作是答。思業為先。後後心生說名相續。即此相續於後後時。別別而生說名轉變。即此無間能生果時。功力勝前說名差別。上論(四之十六左)以此可知。光記雲。此五並是種子異名。五字三誤也。頌疏(十二左)未知。加熏習微細為五非也。光四(五十五右)亦云三也。   (九右)無表論者(至)寧有無表。經部反難有部。呼舉所破有部。彼立無表實有。故雲無表論者。汝無表論者宗於無依福業。唯心隨喜既無表業。何有無表。舊論十(九右)曰。若人說有教。於無攝福德業處。於中既無有教業。雲何得有無教。正理如今雲無表論者。顯宗無此四字。直有下文。光三釋。第一為善。順顯宗救。會舊論故寶釋同第一也。新舊兩論何應是誤。而各有一理。今無表諍故雲無表論者。又以無依福中無有表業為難。故雲說有教。謂汝有表論者於無作既無表業。無所依表何有能依無表。   (九右)若爾經說(至)福恆增長。四諦論四(十五右)曰郁伽長者經。增一三十四卷(稽古爾雲)今檢文未見。薩婆多論第七亦出。   身證具足住。舊論十(九左)曰。由身證觸依此中住。然光記身證此定。四諦論曰。已修無量心定。身證此定。入林中住。   (九左)此即於果(至)所引果故。光記四釋。第二依主。餘三並全有財釋。而於所有名致三別。此四中第一能發思名業。亦名道。經部(次上論六右)業體為思。身語之業。今亦云身語業所引果。業即果持業釋。文義分明。故初釋為正。第二釋道名為自果名。唯業名為因。是別體依主。第三於因中所發身語亦名業亦名道持業。今取為果名。第四於因中業與道相違釋。此思種以二法為所有名業道。如菩薩有財釋。此後三釋並非也。   (九左)如執別有(至)身語業道。光三釋。第一全分有財為正也。   (九左)勿自母等(至)成無間業。光記於闇室中者。意言欲實殺母。闇夜故未被害。此義不爾。若爾應作業道。實作殺思故。今論不約闇夜。唯據誤不誤未害已害。故下言無誤殺事。舊論十(十右)曰。勿自父母等未被害由妄分別殺故無間業成。寶疏(二十一右)雲。實非殺母。作殺母解。應成無間。此既不成。是亦約假說。未曉論文依誤不誤也。如彼大乘楞伽唯識論(天親造流支譯)雲夜陷瓜皮謂殺蝦蟆。死入惡道者。雖夜作實解。故成業道。今不爾。故無夜簡別。可知光記誤也。(【頭】大乘異此小乘也。何者謂殺蟆是誤也。實彼未被害故)。   (九左)然此與彼。光二釋後為是。今經部能破章故。   (九左)然許業道是心種類。舊論十(十左)曰。雖然由隨故意身加行業道究竟故。若已成此別法異於二依。能行人生。此義不生愛樂(已上)準舊論許言至時字。謂汝有部既許業道是由心起故。心種類而由身加行事究竟時成業道。(【頭】四諦論四(十五左)雲。但由心運身業道事成。若謂行者有別法異心。我所不喜)然離此二依心身有別法豈可成。光二釋許言。唯至種類非也。而後釋約論主自義解許猶非也。   (十左)獲得如斯意樂依止。準次上論雲心種類由身加行離於身心。思願為意樂。所依依身為依止相違釋。故舊論十(十一右)曰。若人入觀修道。離無教得如是相。謂故意(【傍】舊論雲故意皆是思也)及依止。由得此二。後出觀時不更行邪語等事(云云。【頭】四諦論四(十六右)曰。得在如是意得如是依)光記(二十八左)三解。第一釋勝解欲為意樂。思為依止。為依主釋非中非也。第二釋現思為意樂。此義用為依止。作持業釋。現思雖得。持業非也(頌疏全取第二釋)第三為相違釋。雖得而為所有意趣。總意取欲勝解及現思等。依身為依止亦非也。寶疏(二十二左三目)至別解脫中雲準此意樂即是思願。未言依止是何義者未詳。近世湛惠法。住並取第二釋。同寶疏頌疏故。是未見義旨。唯依人多誤也。   (十左)有餘師言(至)此亦應然者。舊論如今。四諦論四(十六右)曰又上座部說等。然光寶並雲經部異師不審也。   (十左)別解脫律(至)便止故者。四諦論亦曰又餘師說波羅提木叉戒等。準彼已下經部異師通釋也。   (十一左)論曰唯欲(至)從過大生。光記(三三右)有三解無評。頌疏三解並用。寶疏(二十三左)並破三解。而其自義同光第一釋。但證文別。今雲寶師判談實為精當。今正理。顯宗。其文義潔白。何求他為。   (十一左)此為所依(至)手地為依。明無表有二依。一過去大種是名所依。是生起依。亦生因。親生第二念已去無表。故第五轉聲。二現在依身四大種。現言顯同時。是但為依。無表依彼相續故。是依因。相續依。第七轉聲。此二依具足。無表分起。轉隨轉因者。顯宗十八(十左)曰。如是前俱二四大種契後諸無表。為轉隨轉因。譬如輪行因手依地手能引發。地但為依。準此轉是起義。轉之因故名轉因。又此論雲無表得起。舊論雲作此生依止。無表生起名轉。轉之因。隨轉因。舊論雲相續依止。無表唸唸不絕為相續。相續之依止。今亦無表隨彼大相續轉故。隨轉之因。光(三十二右)二釋。後為正(頌疏取第二)有人(【傍】湛惠)依下(十六右)等起轉隨轉。初釋為善。何未辨菽麥。彼等起故。轉隨轉皆名等起。今明無表二依故別也。若初釋為正者。無無表時。豈不現身大相續。   (十二右)論曰(至)先辨無表。問。異常途何有此標簡。答。問言表無表。今頌異彼故。又異通途表無表名次故。又合問今分表無表頌故。又依表業而無表起故。依之正理。顯宗並皆有此標簡。   (十二右)亦言顯此有剎那。問。對無執受應言亦等流。其文勢可爾。何可知有剎那。答。於五類中致亦等流言。應必有餘類。故有此釋。明表中言唯等流。雖有執受不簡彼。於五類中簡餘四以言唯。今亦可準思。   (十二右)餘皆等流性謂同類因生。正理三十五(十九右)曰。唯善不善故非異熟生。無極微集故非所長養。有同類因故有是等流。餘準之。   (十二左)此若屬身是有執受。光記(三八左)和會品類足。今按。品類足第二(五左)曰此十二處。幾有執受。幾無執受。答三無執受。九應分別。謂眼處或有執受。或無執受。雲何有執受。謂自體所攝眼處。雲何無執受。謂非自體所攝眼處。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處亦爾(此中聲字蛇足也)又六(十右)曰。有執受九處。少分除聲意法處。無執受謂聲意法處。及無執受九處少分。又第十七(七右)分別十八界執受無執受。中雲。九無執受九應分別。謂眼界或有執受。或無執受。雲何有執受。謂自體所攝眼界。雲何無執受。謂非自體所攝眼界。色耳鼻香舌味身觸界亦爾(此中除聲思之)準之聲定無執受。自體所攝身是有執受。與此論無差別。光記蓋暗記之誤矣。寶疏未檢本文。唯任光記所出文。為傳家誤者。未考之失也。   (十二左)餘義皆與散無表同。光記二釋。後義為勝。義精密故。順正理故。寶疏(二十八左)全寫正理文。   (十二左)表業生時(至)故得相容。此問意言。表業善惡。所依身份異熟無記。如是性既別。何一身處。善惡身表業。異熟無記身並生。若破壞減損本身極微。以為表業之極微違本宗。極微各別故。答意。從別新生大種生。重難意。本身上別生表色。應肥大於本身形。答意雲。於身中本有孔隙。入彼新生表色大種故。不為肥大。   (十三右)已辨業門(至)差別雲何。正理三十六(初右)曰。已辨業門。略有二種。謂思思已業差別故。復有三種。謂身語意業差別故。復有五種。謂身語二各表無表。及思惟一業差別故。如是五業性及界地建立雲何(顯宗十八(十四右)全同)準此結前。光分科不順論意。寶勝矣(今科雲。大文第二義門差別分為二。初正分別性界地。二因論生論)。   (十三左)若爾身生(至)無漏無表。通難上二因。謂若無色無大種故無無表。爾者生欲色界。有所依大種。故入無色定應有無色界無表。所例亦如是。復唯身語轉處有無表。身生欲色是身語轉處。入無色定應有無色律儀(【頭】集異門十一(初左)若色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色。若色在此相續或本不得。或得已失。或他相續。或非情數名外色)光記(四十左終)三釋。第三釋為勝。順論文故。謂二因終問答故。無漏無表例(【傍】光四十一左引)婆沙大種難相似故。寶(三十右)同光第一釋不可也。   有餘師言。寶疏雲雜心非也。雜心三(四右)曰。陰沒無記身口業在色界初禪非上地。無起作心故。   (十四右)前說為善。正理三十六(二左)曰。前說為善。所以者何。雖彼現前非彼繫故。光記辨前後兩說優劣為是。婆沙十五(初右)雖於名有隨語地繫。隨身地繫兩說。而語皆約能發心也。   為但由等(至)由何因緣。二因論生論有二。初明四種善不善等。二明二種等起。論十四(初右)雲傍論已了。正理三十六(十一右)雲。辨業界地傍論已周。顯宗十九(三左)全同。寶科因論生論為得。而二等起為大科。及但雲四種善不可也。   (十四左)頌曰勝義(至)勝無記二常。光記於善有三解。第一為異釋非也。此論於何更別三性差別。第二解亦誤也。如寶疏(三十二右)破。第三解無失。而光師未取捨為不可。寶疏(三十二右)立破為善。婆沙五十一(初左)霧尊者義。百四十四(十一左)氣尊者說。並釋義全同。而雜心一(十九左)正理三十六(三左)顯宗十八(十六右)並同此論。是有部本義也。若不爾者。正理。顯宗何不彈斥之。又此論二(三右)雲。法界若是無貪等性相應等起擇滅名善。若貪等性相應等起名為不善(文)此頌中解脫慚愧等言答初問。善不善無記言答第二問。勝義自性等言答第三問。   (十五右)若異類心(至)此義應思。有部宗論五(二十一左)曰。得及諸相有剎那等流異熟此等流義不成也。故難。正理(【傍】三十六(十七右)顯十八(十七右)全同)作救有二說。解第二說因彼待彼。光寶不同。光為所得法。寶初為異類心。次述成中為所得法。今按。光為正。豈因異類心何可成等起。寶疏(三十四右)忽參差非也。亦復違理。而評以第二為善。即為得(光寶未作破。今破初義雲。若但約法俱得。非等起善所等起義。破後義雲。約法前法後。為等起闕法俱得。亦無所等起義也。問。論主破之。自義何。答。論主得四相為假。故同經部無有妨也)。   (十五左)若不能記異熟果者立無記名。問。前第二(二左)論主破此說。言若爾無漏應唯無記。今何以此通難。解雲。前論主意。今約有部說。故婆沙五十一(三左)雜心一(十九左)並有兩說。無評家。有雲。前通漏無漏說。故非善說。此唯約有漏。故還為善說。今雲。此但妄情也。解釋名義。何彼此有異。前例難不免故。   (十五左)或天眼耳(至)應設劬勞。正理破救。光寶反破不同。光記乘救語以加破斥。寶疏約論主自義以彈之。各據一義並不相違。然寶破光記非也。   (十六右)頌曰(至)名隨轉。等起者。名能等起。謂審決思等齊為緣起業故名等起。由此舊論曰緣起。因及彼剎那者。在正作業先為因。能引業故稱因。對後果故。審決勝動三思。並是因等起。舊論雲生因緣起。正作業時同時心心所名剎那等起。顯與彼業同時言彼。是即指業。下(左初行)雲不相離。舊論名共剎那緣起(有人(【傍】住師)動發思為剎那。非也)初唯能發名轉。次隨業起名隨轉。轉言並名起。故舊論雲初能生。第二隨彼起。婆沙百十七(十一左)雲能轉心隨轉心。   (十六左)是則違越(至)非見所斷。有漏業等二句。光三釋。寶同第二屬下科。今準文勢檢義旨。第一屬上為正。又今文有又言。光寶俱為違教違理二失。準舊論十(十七右)則違阿毘達磨。彼藏雲。與明無明不相違故。無色見諦所滅。初標違。次舉文。後二句成義。又言蓋傳家誤也應作雲字。光雲。阿毘達磨說色非見斷者。臆度耳。以不雲何論。違舊論故。   (十七右)彼經但據前因等起。但簡剎那。婆沙百十七(十四右)雲。答依因等起作如是說。非依剎那等起。是故無過。約二因列因在前。剎那在後。故因為前故次下(十七右九行)雲。前轉心後隨轉。又舊論十(十七右)曰。是故依生因緣起。於經中說無相違。唯二因相對。不雲前思之。光寶意各別。光記對剎那雲前為勝。寶疏(三九右四行)約因等起中近遠為前大非。彼依正理論(寶四(二右)引之)救論主難(【傍】十八右)將解本釋。豈得可依救義。若此前言如寶疏。下論主破(十八右)反成非理故。又舊論及婆沙無前言。明知。但對剎那等起雲前。無別有簡別。   (十七右)一切無漏(至)任運轉故。釋第八句正理有破(寶(三八左)引全文)顯宗改第八句作俱非修所成。釋雲。有非轉隨轉。謂餘一切修所成識。以修所成無分別故。光破正理。有二釋。寶全寫初解。依之古今初釋為善。今雲。後釋是。今論既雲一切無漏心唯在定故。簡有漏故。若不爾何不雲一切定心。故知世親論主意。有漏定心是為隨轉。正理以生得善。顯任運故因有不定失。雲因亦非因。今性相作文就略。具應言性羸劣任運故。汝雲勢微劣故。亦不定失。謂威儀工巧無記是勢微劣。而或為轉。或為隨轉。如婆沙百十七(十一左)。   (十七左)謂轉若善(至)無萎歇故。是別釋。初釋前句。善次必善無餘心。故頌言必同。轉心若下釋後句。初正釋。無記次無記而亦有善心。故頌曰或。有轉無記隨轉善。故雲善隨無記轉。必無轉善無記隨轉。故言曾無等簡別。以佛下所以。舉語工巧無記雲說法。通果威儀等雲等。佛無工巧者。約身工巧。故無妨。顯示無記次善隨轉雲增長。無萎對無記次無記雲或。   (十七左)有餘部說(至)無無記心。光雲大眾等計。宗輪論(四十七左)說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本宗同中雲。佛常在定故。又雲(四十九右)諸佛世尊。盡智。無生智恆常隨轉乃至般涅槃。疏雲。薩婆多等佛尚有無記心何況二智許恆現起(有人引(五十八左)無無起法文。義門各別也)。   (十七左)故契經說(至)臥在定。中含二十九(四左)龍象經有十七頌中之一也。又大乘注維摩第四(十三)佛恆在定。無垢稱經四(五右)佛常善心。那伽者。光此雲龍頭顯世尊(頌疏依之)光古本無頭字為正。智論三雲。復次那伽。或名龍或如象。是五千阿羅漢。諸阿羅漢中最大力。以是故如龍如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出曜經曰。如來身名龍象(【頭】名義集二(三十九右)佛名龍象具也)增一三十三(十九右)雲。龍者如來至真等正覺是也應音雲。有三義。一雲龍。二象。三不來。孔雀經名佛為那伽。由佛不更來生死故。   (十七左)毘婆沙師(至)通果心起。論主意不信有部。故舉有餘部。而標列毘婆沙師。此通意。佛意若不欲散心則如是。若欲散心則有三無記心。若言思之。光記無失。寶疏意。四儀中。各入定故如是說。亦有四儀中各一分不入定(非也)不順若言。違常在定文故。   (十八右)應言如轉(至)為間隔故。是有部本義。正理三十六(九左)曰。故業成善等定由轉力。非由隨轉力。其理善成(顯宗十九(三右)全同)見道轉心不能發業遠因故。修道轉心發業近因故。剎那等起助勢也。   (十八右)若表不由(至)無記表業。論主難前師通經。初牒所立。若不由剎那成善等性但由轉力者。則不應前通經言如是。顯成由剎那故。犯違教失。又不應言故欲等。顯成由剎那故欲無有覆。違成由轉力而欲無有覆宗故。此破意偏破無簡別但據因等起。非據剎那。終顯成由剎那判性故。全非如光記前言相亂。故正理(【傍】寶四一左引)舉此論文。述意雲。彼(論主)謂。此說(前師通經說意)表成善等性決定但由剎那等起力。故見所斷惑雖為因等起。而欲界定無有覆無記業(已上)然光記臆度穿說並非也。彼大有二解。初故欲已下但為結詞。無別難意。是大非也。何者。此論意。彼終成由剎那故。欲無有覆表義。故舉加為難。又名中有濫者非也。論主但破雲據因不據剎那。於前言決無意。故標但雲不由剎那等。亦正理述意明也。似許剎那者。此二句對如是。何但可約後句。前文無非據剎那言。已雲但據。影顯非據剎那。設如舊論。無但言上標釋因等起剎那二。而雲據因明是非據剎那。故婆沙表遮具足。依之光後釋指餘論非也。問。論主於前言無意。正理何具辨。答。雖論主對後剎那意。無差別如前轉心後隨轉(【傍】十七右文)正理師為免難。以前言為簡別通釋。故欲等雖無前文準義言之。謂上(十四右)論雲。發表心唯修所斷也。見所斷惑。內門轉故。是故欲界中無有有覆無記表。乘此(十五左)有如上所說等難。通此難(十七右)有但據等文。三處對檢。此義自明。光後釋非也。光大科第二解意。難通經文如上。故欲等文。又難令有有覆。此有二過。一彼前兩關。何更可難。二違論。但標不由剎那故。又光雲但由轉力。全非論意。   (十八右)但應說言(至)無記無表。論主示正解。置簡別言通經。一切無過。謂於因等起有二。一見道是遠因等起。二修道是近因等起。此中契經約遠因等起說。故應言唯據餘心間等。顯由修道轉心近因判善等性。不如見道轉心。若爾見道名轉。而欲無有覆義成立。餘心所間準此論似見道餘修道所間隔遠因等起。(【傍】光記如此非也)若準舊論十(十九右)曰別法所攝。似修道他見道心所攝。今按。間有攝義。於攝無間隔義。以知。間間雜雜攝義。則修道餘見道心所間攝等起心。光記改但作唯。改前作餘心所間者。並皆非論意。何者。但與唯義通故。故中邊論頌雲此中唯有空。長行雲但。前字於前言。論主無別義。但無簡別。總說為失。寶疏通難兩段雖無別釋。引正理廣文意如上來論(為是)未致正理救(未足)今彈正理雲。汝欲免破。以前言為因等起遠因。此救不成。何者。汝次上雲(正理三十六(九右)三行)前轉識後隨轉。前言豈爾。又婆沙但雲依因等起不依剎那。具有表遮。而不言前。總依因唯簡剎那。今破彼前言對剎那來。豈可如汝。設如汝許。通詞未成釋。豈可得有通詞亦更容須通。故無簡別未免也。問。前師通經約發業有無。而依業成性義致難。豈非相違。答。非相達。何者。由發業者判性故。謂見轉心不發業。亦不由彼判性。修道轉心能發業。由彼成性。故不由剎那成性也。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十三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十四法義     豐山沙門釋快道記   (一右)傍論已了(至)表無表相。前卷(十四左)明四種善等以來名為傍論。故正理三十六(十一右)雲。辨業界地。傍論已周等(云云)(顯宗十九(三左)全同)問。既標表無表。何處說表。答。表相前具說。今正辨無表。而明成就等(【傍】論六右下)中。有表無表故。總相言之。又解。上來正辨表。下正辨無表明成就。已下合說。今乘語雲表無表。故舊論十(十九右)雲。如前所說有二種。(【傍】表無表)無教今說。舊譯涅槃等名作無作。中古八犍度。舊論等雲教無教。今新雲表無表。   (初右)一者律儀。雜心十(三右)雲。優波者近婆素者住。近壽盡三婆邏住。故說近住。三者等。婆羅者護。謂等護一切眾生。子註曰。一切經論中。言律儀者。悉應言等護也。百一羯磨註曰。此言護者。梵雲三跋羅。譯為擁護。舊言律儀。乃當義譯雲是律法儀式。若但言護。恐學者未詳。故兩俱存。明瞭論已譯為護。即是戒體無表色。又雲。謂防身語意。勿使虧失。舊雲律儀。但是義翻耳(斷戒體章依此等釋破慈恩律儀釋。未全當允。具如餘處辨)戒疏一上(七右)雲。如古所傳。防非禁惡以解於戒。然戒通善惡。律儀亦爾。不可偏舉以釋戒義。基師表無表章雲律謂法式。儀謂軌範。古有釋雲。律類也。儀者式也。種類法式名為律儀。皆通善惡。故說名不律儀。今解。唯彼善戒得名可為法式。可為軌範故名律儀。此意非律儀名不律儀。惡於戒名惡戒。此論。南山等意。律儀名通善不善。戒名通善惡也。   (一右)能遮能滅(至)名律儀。顯宗。正理全同。光屬前段。寶屬後段。若依光意。雖具應釋三種名。翻之知不律儀。已知二非二亦知。故但釋初名。若依寶意為問數先釋名。雖各有其理。屬下為是。此論顛末欲釋三名。有準擬勸。今不爾。又舊論雲。能遮能滅破戒相續。故說名護。偈曰。護波羅木叉定生及無流。釋曰。此護有三品等。已雲此護。後段文也。能遮能滅。光有三釋。第二為善。寶亦同第二。第一非也。招同義擲重失。第三亦非也。歸鑿說故。   (一左)論曰(至)近住律儀。舊論曰。何者為八。比丘戒。比丘尼戒。式叉摩那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優婆塞戒。優婆夷戒。優婆婆戒。   (一左)三正學律儀。事鈔雲式叉摩尼具學三法。一學根本。謂四重是。二學六法。謂不摩觸等。三學行法。謂一切大尼戒行。僧祇曰。在大尼下沙彌尼上坐。智論十三(二十四)曰。比丘尼法中。何以有式叉摩那。然後得具足戒耶。答雲。式叉摩那受六位二歲。佛在世時有一長者婦。不覺懷妊。出家受具足戒。其後身大轉現。長者譏嫌比丘。因此制有二年學戒受六法。然後受具足戒。瑜伽五十三(七右)雲。問。何故世尊於苾芻律儀中。制立苾芻。勤策二眾律儀。於苾芻尼律儀中。制立苾芻尼。正學。勤策女三眾律儀。答。由彼母邑(女雲母邑母村)多煩惱故。令漸受苾芻尼律儀。若於勤策女少分學處(沙彌唯十唯雲少分)深生喜樂。次應授彼正學所有學處。若於正學多分學處(式叉十六故雲多分)深生愛樂。不應率爾授彼具足。必更二年久處習學。若深愛樂然後當授彼具足戒。如是長時於少學處積修學已方有力能受廣大眾多學處。然後於苾芻尼律儀。能具修學。倫十四上(十四丁右)。   (一左)六近事律儀等。光(二右)雲。梵雲鄔波索迦。唐言近事。索是男聲。斯是女聲。伽略十三雲。鄔波雲近。迦雲事。索即男聲。斯即女聲。於近事上加以索斯之聲。故男女別(上生經疏上二(四十六右)倫記及寶疏全同)然惠暉索迦為男聲。斯迦為女聲者非也。以迦不關男女聲。   (一左)如是八種(至)別脫律儀。唯就初立眾光有兩釋。婆沙百二十三(十二右)四說中。初後兩說。初約頓漸。後依界別。但七眾八眾為異耳。   (二左)三種律儀體不相雜等。婆沙百二十四(四右)四說中。如是說義同也。   (三右)三非梵行。與前欲邪行別。彼非時非其處。若行他妻等並邪也。今總禁婬行。故各別也。   (三左)六塗飾香鬘(至)嚴麗床座。瑜伽等同此。業疏等。第六華香瓔珞香油塗身。第七高勝上坐。及作倡妓樂。故往觀聽。麟雲。眠座高廣床者。謂象牙等嚴好過量床也。以能長憍慢故。有雲。如父母師等床恐非。以不受戒時。亦不合坐故。如男子七歲不登母床。女人八歲不近父機。此釋違契經等。業疏二下(十五左)雲。阿含中八種床。金銀牙角等嚴飾故勝。佛及師僧父母從人故勝。俱不可昇也。有餘文中高廣床者。約相辨離。高即八指已上。廣謂方三肘者。不可俱有。單高亦制。文列高者。即簡尺六。已下開用。又言勝者。即列八種。不必高大。如用師父所機褥。即是長憍故特製也。濟緣二下雲。阿含八床。金銀牙角為四。佛師父母為四。從人為勝。但取尊長受用。不必嚴麗。有餘文者。四分律。皆名高廣大床。高一尺六。廣五尺四。此是製量。過此量數則為高。又下次釋勝義。即上阿含。不必局量。又珠林百六雲。又阿含經高廣大床者。梐下足長尺六非高。闊四尺非廣。長八尺非大。越此量者方名高廣大床。復有八種床。初四約物辨貴。體不可坐。後四約人辨大。縱令地鋪擬於尊人。亦不合坐。一金床。二銀床。三牙床。四角床。五佛床。六辟支佛床。七羅漢床。八師漢床(父母床坐不在禁限)舊論曰眠坐高勝臥處。彼舉高顯廣。以勝示麗。此論舉麗顯勝。   (三左)謂於前八(至)開為二種。正理。顯宗同此。舊論曰。著香花觀聽舞歌等(不可局此更雲等)準彼論如光第一釋。上置用字故。依此論者。如光第二釋。下安用字故。光二釋。開為二。相不異也。皞案。既制觀聽他。禁自舞歌顯昭。故舊論綴文如是。若具言制自他如此論。故異塗飾香鬘句。特用字安下。依此於釋此論。光第二釋為勝。故婆沙(【傍】光次下六行引)雲離歌舞倡妓。豈非通自他。又中含五十五持齋經(四左)說此雲。離華曼瓔珞塗香脂粉歌舞倡妓及往觀聽。八合。十開。光三釋。初約輕重。次婆沙約同處。後正理約怯不怯。並含為是。   (三左)頌曰(至)名別脫業道。俱者對唯初以顯通初後念。簡第二念已去雲唯初。   (三左)能平險業故名屍羅。顯惡事不平等雲險。舊論雲。能平不平等事故。正理三十五音釋雲。屍羅此雲止得。謂止惡得善也。雜心十(四左)子註雲。屍羅譯言修習。亦言正順三昧。亦云清涼。亦云安眠。婆沙百四十四(十三左)有十義釋屍羅。   訓釋詞者謂清涼故。以清涼詞訓釋屍羅義。故名訓釋詞。訓釋之詞依主釋。故下論二十七(九右)釋四無礙中雲。詞謂一切訓釋言詞。如有說言有反礙故名為色等。舊論二十(十右)釋彼雲。方言者。以因理釋義。譬如由有礙名色等言。顯揚四(六丁)雲。三訓詞無解礙。謂於一切種一切法訓釋詞中。如實覺悟之所引無礙智見性。然惠暉雲。以成詮義釋能詮名。言訓釋言詞者。則言詞之訓釋。為非也。若以所詮義詞。釋能詮名無失。夫標訓詞釋。或是別義。或以彼證此。並是一規則論也。故今舊論(十(二十一左))曰。若依尼六多論由冷故。金七十論上(二十三右)外智六論第六有尼祿多論。百論疏上下(七右)釋雲。六尼祿多論。謂釋一切立物名因緣。依此觀此。如無畏疏言依聲論足是住處義等。是亦世論尼祿多論雲訓釋詞。依彼擬釋故。更引證思之。又論第一(十五右)釋處義中雲。心心所生長門義。是處義。訓釋詞者。謂能生長心心所法。故名為處。舊論一(十九右)雲或說來增義等無訓釋詞文。正理三(六右)雲。何緣故知門義是處。由訓詞故。既為所因。別論必矣。光寶直約自體自家義。未辨訓釋詞不可也。   (四右)如是應知(至)無差別名。寶釋俱得二字為正。光屬下。釋下兩句者非也。不順文理故。違舊論故。彼有此文。置復次偈曰舉次頌。而有唯初剎那等長行故。   (四右)謂受戒時(至)別解脫名。此論並義林三末(六丁)同約因解脫捨過非義。又為果解脫。即涅槃解脫。遺教經及雜集論八(七丁)等如是。依之義章第一第十第二十並舉因果兩義。於別言又有異義。今是一一別別捨義。天臺智者等簡別外道戒說名別也。淨影義章差別定道戒。立以別名。   (四左)從靜慮生或依靜慮。生言流下。舊論曰。從定生於定生。初第五囀。次依第七。並依主。   (五左)准前四句如應當知。彼第四此第一。乃至彼第一此第四。故正理雲。前四句逆次應知。   (五左)若爾世尊所說略戒頌曰。上件二品廣說無表體相。而有部宗。表無表名唯於身語非意業。如前(【傍】十三(二右))五業辨。若爾者指彼。而三業齊等說律儀善哉。意業非表無表色何為自性。根律儀亦爾。頌曰言。鮮檗明及正理無之為正。亂本頌故。句法成故。舊論但雲世尊所說偈。無曰言。頌疏如今。依錯本非也。   (五左)身律儀善哉(至)遍律儀。初三句各別歎。終句歎總持。此正證第三句。第四句總故兼證。為顯齊等初二句亦引。善哉言互在上下。正理全同。舊論十(二十三左)並有下。按依梵本。如舊論順此方詩等法。綺語如今上下。此頌出有部戒經(二十二右)又增一十一(十右)制三惡行。令修三善行有五頌。第四頌曰。身行為善哉。口行亦復然。意行為善哉。一切亦如是。出曜經七學品(八丁右)僧祇律二十七。薩婆多論第一等見。麟雲。此偈是薩婆多中。七佛略戒偈。有人云。此釋通漫。何不剋指何佛說。薩婆多律攝十四(二十六右)曰。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諸聲聞眾多煩惱。造諸惡業。多行放逸。不修善品。作少善時。便生喜足。為三事故。說其三頌。為遮惡行示善方便。令不忘念善品日增。於十二年中為無皰僧伽。說斯波羅提木叉略教。一切惡莫作。一切善應修。遍調於自心。是則諸佛教護身為善哉。能護語亦善護意為善哉。盡護最為善。乃至次頌即是示善方便。初之三句(護身等之三句)如其次第別護三業。身等一一不作體皆是善。然生死涅槃皆由三業。捨惡修善。勸令盡護。即解脫眾苦。故歎善哉。今雲。七佛同說說此戒雲七佛略戒。故天台妙玄二之一終雲七佛通戒偈。   (五左)又契經(至)眼根律儀。雜含十一(十二左)曰。雲何律儀。眼根律儀所攝護眼識色。心不染著。又四十三(九左)曰。雲何律儀。多聞聖弟子若眼見色。於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眾多覺想。相續住。見色過患。見過患已能捨離。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今但舉眼略顯餘五。   (六右)故離合言顯勿如次。頌初離別列名。下說合言。意顯勿如次正知為意正念為根。先離別列名。次說合。故曰離合言。合離列名言義。故曰離合言。故舊論雲。故合離說。非欲顯頌中應言離合窄故略離。今長行故具曰離合。   (六左)諸有獲得(至)還得彼故。光(十二左)二釋。後為勝。而正理破此論。不簡別故。顯宗改第六句作恆多成過未。長行釋雲。以順抉擇分所攝定律儀。初剎那中不成過去。餘生所得命終時捨。今生無容重得彼法。為簡彼法說多言。今按。今但分別世成相。非其中細。故唯約成說。無相違失。   (六左)若有現住(至)有成現在。正理破頌住言而為在。寶(九右)具引。故顯宗頌中改住作入。今雲。約入住出雲住。正顯現在前。故長行對住雲出觀。如言住果彼爾。此待對各別。   (六左)言住中者。光。非極善律儀。非極惡不律儀。故名處中。善珠表無表章義鏡同光彼雲。處中有善。及有不善。謂雖善業非是極善。雖惡業非是極惡。既處中庸。故雲處中。詮要(三十五左)引。又守千表無表棲翫記(三左)雲。善非律儀。不善非不律儀者。名為處中(文)又伽略十三雲。誓受一時亦名不律儀。若不誓受而行殺者。但名處中。義林二末(七右)表無表章雲。非律儀非不律儀者。不可儀軌同於律儀名非律儀。非不可制如不律儀名非不律儀(文)伽倫十四上(十五左)飾宗記二卷等。亦約要期有無也。   (七左)是故無能逆追成者。正理三十六(二十一右)雲。何法滅已追得言成。亦無功能逆得當法。約未現過未來雲逆。過去雲追。光記如是。寶疏作進退形誤也。明本及正。顯如今故。   (七左)若爾有覆無記心等。光(十四左)為二無記心。及等威儀等強無記者未詳。明雲有覆故。等是等心所。故答中唯雲心等。豈是餘心王。   (八右)頌曰惡行(至)不律儀。前(三左)於律儀有六種名。今闕別脫一名。餘五並相翻。   (八右)是諸智者(至)立惡行名。婆沙百十二(五右)有五說釋惡行。今據初二說曰。可厭毀故名惡(【頭】唐勻烏各切。廣勻不善也。又廣勻烏故切。汙去聲憎也疾也。又廣勻哀都切。音汙何也)。遊履依處故名行。復有說。感苦受果故名惡。動轉捷利故名行。問。沈溺諸惡雲何捷利。答。彼惡行者。有如是巧便雖行惡行。而令世間不知其惡。故名捷利。惠暉雲。初因名惡行持業釋。後因名行。果名惡依主釋。   (八右)障淨屍羅故名惡戒。障釋惡。淨屍羅釋戒。有戒之惡有財立名。   (八左)謂易生聖(至)或生已捨。三界經生說曰易生。此中正理中破聖言。故顯宗十九(十一左)改第三句聖字作捨未生表定。光(十五左)有救引婆沙證可知。寶但舉正理破。未反破者非也。   (九右)從僧伽得。僧伽此雲眾。舊譯或翻和合。懷素開宗記一末(七右)雲。梵雲僧伽(此翻為眾)舊以和合翻僧。失於正義。然正義者。眾正翻僧。和合乃是僧家義用。謂四人等乘法成和是以文雲僧者四人。若過。和合者。一羯磨一說戒通名(已上)妙文句一之二(十四左)雲。此雲和合眾四人已上(【頭】行事鈔資持記上一四(二十右)又四人已上也。四分羯磨疏濟緣記一之二(五右)分別三四也)私志記釋雲。若攝體從用唯雲和合。故涅槃經雲僧和合。若攝用從體但翻眾。法花中直雲眾。故正翻眾。和合眾之義用故。南海傳三(五右)四人已上雲僧伽。婆沙百十六(四左)雲(【傍】又婆沙十四(十七丁)【傍】光五(四十八引))四人已上方名為僧。三人不爾。雜心三(四十二左)全同。五分律三(二十三)四分律五十八(十六)正理論十四(二十二)大乘義章第十(九右)依此等證。南山律師四人已上為僧。法礪疏二本(九右)雲。若依四分四人已上是大眾。如不曰大眾者四人若過。以此證明知。二三人名小眾。又二末(二左)雲。依十誦大眾八人。小眾四人。此律(【傍】四分律)四人為大眾。二三人為小眾。光記十四(十七左)二十五(三十二右)第五(四十八)寶疏十四(十一左)並同婆沙四人已上。若依慈恩三人已上方為僧。義林三寶章(六本九右)雲。二事和僧。三人已上皆是僧體。從多論議故。彼國之法。一名為一。二名為身。自三已上皆名為多。如辨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言大德僧聽。所和三人得名僧故。若四是僧。豈能白者而自白耶。欲顯和合從多人故。自三已上皆得名僧(已上)表無表章(十九左)玄贊一(五十二丁)二十論疏上(二十四左)此意。僧伽唐雲眾。然□是眾之古字。此從人三。又國語雲。人三為眾。女三為□□□□□褓□練餿婺媗X□逆□覓□鷺□禜馭□檳□□  (九右)諸毘奈耶毘婆沙師說。正理。顯宗。舊論。並文同。雜心三(十一左)雲。律毘婆沙說。十誦律六十(初右)說十種得戒。此毘奈耶是毘婆沙師所依。依彼說故雲毘奈耶毘婆沙師說。或是相違釋也。基表無表章三末(二十六丁)且得具足別解脫緣。諸教不同。四律五論諸宗異說。一十誦律是薩婆多宗。同俱捨第十四律毘婆沙並雜心及正理。顯宗。大毘婆沙。十誦律雲。佛在竹園。告諸比丘。十種受具足等。二四分律是法藏部。五種得戒。三僧祇律是大眾部。四種得戒。四五分律是化地部有五種具受戒。五論別者。一毘尼母論。二眾各五。二摩得勒伽論。十種得戒。三善見論。八種得戒。四薩婆多論。七種受具。五明瞭論。三乘得戒。   一由自然謂佛獨覺。開宗記(六末)雲。不假眾緣故雲自然。礪疏(第一(十六左))雲。第一釋性空之理。不為因造。稱為自然。論雲。非佛聲聞緣覺人天所造。故曰自然。如來辟支不假師諮。修道進德。惑盡解滿會自然理。而發具足故雲自然(南山亦同)光。盡智時者。就此有無間解脫異義。飾宗記二末(十四左)雲。盡智現前時得者。覺雲。若准多論第九無間道時得盡無生智。餘宗。無間道時斷惑。解脫道時得盡無生智。今詳。此言無方可救。請諸後學慎勿傳之。且准多宗。第九無間金剛喻定。唯一剎那。次解脫道即得盡智。若利根者。起盡智時亦一剎那。次起無生智。或一剎那。或復相續。次後或起無學二見。或世俗心。准此得。戒在盡智時。非無生時也。若依大乘餘可同前。唯盡無生體同義別。無問利鈍皆證此二。是則二智許同念也。今此薩婆多宗。無間道斷。解脫道證。必前後念。而如佛獨覺盡智時即得無生智也。   二由(至)五苾芻。見道名正性離生。如下論二十三(十右)兩釋。五苾芻者。一阿若憍陳如。二十力迦葉。三馬勝。四跋提。五摩訶男。具如四分律三十二(七丁)五分律十五(十四右)文句一之二(三十一左)四之三(四十七右)等。   三由(至)耶捨等。開宗記六末(十左)雲。善來者。善是眾生。來是如來教(乃至)能所雙影故雲善來。麟雲。有二釋。一此人輩深厭生死。希求出家。佛言善來。即得具足戒。故曰善來。善即求戒者心。來如來言教。二雲佛知此人願樂出家。命之善來。即發具戒。此即善來之言。俱有如來言教。此中開宗。及麟初釋非也。何者。尋其體善來是所化人。而今佛命善來。彼來善非惡。善即來持業釋。耶捨者。光寶同翻雲譽。棲翫記雲。梵雲耶捨。此雲稱。謂此尊者有大名稱。惠暉雲。耶捨此雲名譽。則耶輸伽童子。靈芝雲。耶捨謂須提耶捨。古謂善來得者。其人不少。飾宗記(引五分第一卷)義鈔上之一(十九左)雲。五分中。須提耶子為善來得。十誦不然。耶捨乃別人非須提子。戒疏二上(十八右)雲。須提耶者。多雲。聚落主名也。此雲求得。其子耶捨此翻為明。如僧祇釋。善惡因果經第三(二十八)有善來苾芻受戒。南山戒疏二上(十八)釋之。又通弟子。附法藏經第二。阿難入涅槃時。命善來苾芻於五百仙人。彼即作苾芻。戒疏三上會之為別緣。等言等目連等。西域記第四(十一)善見律第七雲一千三百四十四人。智度一。十一。二十二等。   (九右)四由(至)大迦葉。麟雲。世尊告迦葉言。汝當發慚愧心徹於骨髓。彼在多子塔邊發誠誓言。世尊是我大師。修伽陀是我大師。如是二言便發具足。然此得戒始終三名。一名教授即是初義。二名自誓。三名上法。今章(【傍】頌疏)言信受。佛為大師。是即當第二義。有人云。章本依論。論本十誦。然諸說立名不同。迦葉得戒者。十誦為自誓得。俱捨亦同。善見。伽論等名為教授。僧祇為自覺。豈唯十誦。俱捨就終始位改轉異稱而已。麟釋似局矣。開宗記雲。善見從始名為教授。故論文雲。佛告迦葉。汝當發慚愧心。因此立誓要。名為自誓。母論經據彼名為建立善根上具足。業疏三上(十左)雲。自誓者如月法藏中自誓之時。身口律儀森然具也。   (九右)五由(至)蘇陀夷。開宗(六末)雲。論義者。若依餘部名號不同。母雲敕聽。伽論問答。見論答問。雜心三(十一左)問樂。此等名殊與論義無別。   (九右)六由(至)八尊重法。此八尊法。諸律說次不同。四分三十八。五分二十九。僧祇三十。十誦四十六。如彼等說。十誦律雲。是比丘尼說半月八敬法。何者八。一者百歲比丘尼見新受具戒比丘。應一心謙敬禮足。二者比丘尼應從此丘僧乞受具戒。三者比丘尼犯僧殘罪。應從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法(【傍】此雲折伏)四者無比丘住處比丘尼不得安居。五者比丘尼安居竟應從二部僧中自恣求見聞疑罪。六者比丘尼半月乞僧受八敬法。七者比丘尼語比丘言。聽我問修多羅。毘尼。阿毘曇。若比丘聽者應問。不聽者不得問。八者比丘尼不得說比丘見聞疑罪。是為八(已上律文)礪疏雲。此八敬名在僧祇。五分名八不可越法。十誦。善見稱為八重。母論名師法。了論說為瞿婁達磨。瞿婁此曰尊。達磨此雲法。謂八尊法也(舊俱捨十一(三右)又雲八尊法)。   (九左)大生主。業疏三上雲。初明八敬者。女人機發深厭生死。求佛出家。以無弘道遠化益故。抑而不許。後還捨衛。便自剃髮披衣。倚僧坊立祈聽受戒。時為三請。便授敬法。必具依行。即感具戒。故因名也。濟緣記三上(三左)雲。明五受中。初科初敘機發。即大愛道同五百女也。以下次明佛不許度。女性鄙弱。人少敬信故。無弘化之益。反更毀辱。正法減半。後下三明尼自剃染。由佛不許卻還城中。輒自變形。復至祇桓。倚門而住祈求也。時下四明阿難代請。佛令傳教能行八敬。即與出家。愛道等聞即發具戒。拾毘尼義鈔上一(十二左)雲。四八敬者愛道女女中最利。聞佛不聽女人出家。特生厭離。遂自剃髮染衣。倚立祇桓。阿難三請。如來遙宣八敬之法附與。阿難頂受尊敬授於愛道。愛道聞之。遵此八法。作奉行之意。即發具戒。   七由(至)法授尼。雜心三(十一左)雲法與。舊論十一(三左)雲達磨陳那比丘尼。王捨城天與長者女。從父名與。且愛法合以名法與。見毘奈耶雜事三十二(十九右)然有雲。此非尼別名。以八敬法授與使尼。故名法授尼者非也。十誦。五分等所謂半迦屍尼別人也。半迦屍尼。迦屍國梵志女殊色。人價以半迦屍國故為名。見十誦四十二。亦出家事緣全別也。各互舉一人。故摩得勒伽論第五說遣使得中雲法與。然濟緣記三上(九右)雲。法授尼。伽論雲達磨提那。即梵言也。見論雲半迦屍尼。謂直半迦尼國故(此混同失)此本人得戒時為使受時。為使還說戒時。答。古來兩說。智首疏第一雲。二遣信受具足。尼中作法竟差一尼往大僧中。代彼乞戒。大僧作法如常式。便騰僧命請寺請授。於使言下即發具足。慈恩懷素等不爾。受者正得無表。是使尼在彼僧中白四羯磨竟時也。如教人殺。彼斷命之時。此能教人即觸殺罪。南山等所以為不同教殺。拾毘尼義鈔上一(十四左)雲。問。遣信受戒要須報還方始得戒。殺盜不爾者。答。受戒是要期思願滿足為義。殺盜損境為義。故不相並。然四分律尼犍度雲。彼使應還尼寺內語言。大姊汝已受戒竟。慈恩等依之。若法礪意引五分已雲。此律文略。直言汝已受具足。飾宗記雲。次例此律亦應具贈大僧羯磨。故雲此律文略。直言汝已受具足竟。   (九左)八由(至)於邊國。律攝五(十四丁)雲。東至奔茶林。西至二窣吐奴村。南至攝伐羅伐底河。北至嗢屍羅山。此限域外名曰邊國。內名中方。正理。顯宗。雜心並雲持律為第五。舊論雲。由能持毘那耶為第五。光寶從論。和上不入數。必須一人持律者。表無表章(十八左)有兩義雲。八邊五得者。俱捨等雲。持律為第五人。此有釋(【傍】光寶)雲。以無僧故極少猶五。四人成僧。一人羯磨故名持律。為第五人。和上不入其數。同僧祇律。若減不成。闕法事故。既爾即應四人。羯磨一人。表白大德僧聽。餘三非僧。或應白自。以要四人方成僧故。故五人中一持羯磨。一為和上。羯磨牒名。餘三僧體正所和白。故邊地極少猶五人辨法事。摩得勒伽論。邊地多僧。但取五人得名受具。僧得可呵罪。又雲。僧祇律是大眾部四種得戒。乃至三十眾。彼律雲。和上十種內不名受具合十一人。四分等但言十種。和上在中。此中有釋謂十誦同僧祇。慈恩自義二誦不同。邊五中十各唯五十。以和上入其數故。又律中唯言持律五人。不如今論言第五。故拾毘尼義鈔上一(十三右)雲。問。中國十人不言持律。邊地五人言持律者何。答。汎解十人。要四人善解羯磨。六人數足。故十人不言持律。邊地開法要須五人皆持律如伽論。智周抉擇雲。持律為第五者。有二解。一雲(【傍】義抄之義也)五人悉皆清淨持律。今言第五者。談羯磨人。二雲。五人悉皆清淨。言持律者。是知法人。知法人羯磨人也。餘四人者清淨即得。今觀。後為正檢俱捨。皞案。中十既不皆持律。邊國何五皆持律。又以少僧許五。若擇五持律。何日當得戒。又今論。正理。顯宗。舊論。及雜心等悉雲第五。光寶解為勝。   (九左)九由十眾謂於中國。具說十眾之相。   (九左)十由(至)佛法僧。十誦六十(初左)曰。若未結白四羯磨。若人歸命三唱我隨佛出家。是善受具足戒。若結白四羯磨後。歸依三唱出家不名得具足戒。薩婆多論(二八左)曰。三語得戒三歸得戒。佛成道已八年中得。八年後更無得者(光寶基(義林三末十九右)等。皆雲佛遣阿羅漢。然頌疏雲阿難寫誤也。成道二十年後方有阿難故)約所歸名三歸得。據三反說亦名三語得。故此論曰。三說歸佛法僧(舊論。正。顯亦同)慈恩亦此意。表無表章(十九右)雲。歸依心成即發具足。故名三歸得。亦名三語得。何故諸尼無三歸得。無賢首故。南山不爾。業疏三上(八右)雲。問。四分得文但雲三語。此文(多論)更列三歸者。答。以義約之歸猶結也。作法既久。宗奉漸漓。加結成受故。多論雲。宿業力故應三語得戒者。三語而止。三歸亦爾。自然使爾。薩婆多論第二曰。爾時世人棄俗入道。若應三語得戒者。三語則止。若應三歸得戒者。三歸則止。以業力自然使爾。謂六十賢部等者。麟雲。謂六十賢人共為部集(非也。亂句逗)惠暉雲。六十賢眾部共集受戒也。有釋。六十人共為部黨。眾首名賢(此二釋並非也)棲翫記雲。集玄解雲。此六十人並是尊者耶捨少少倚友。聞耶捨歸佛遂亦出家。歸三寶時即得具戒(臆說)濟緣記雲。賢部未詳。有人云。何有未詳。四分受戒犍度雲。佛先度五人。共佛為六羅漢。次度耶輸伽子為七。次度耶輸伽同友四人為十一。次度耶輸同友五十人為六十一。次度如來同友五十人為一百十一。次度那羅陀梵志為百十二。故時世間有百十一羅漢。共佛為百十二。此中六十一除佛為六十。今雲。彼中五比丘等是見諦得非三歸得。圓底方蓋矣。今雲。本行集經(【傍】稽古上(四三右))教化兵將品曰。六十雲種姓人。無明羅剎經曰。六十賢邑眾。即是也。又五分十五所謂於婆羅林六十人得阿羅漢。釋文者。表無表章(十九右)雲。謂有六十仁賢眾類。共集佛遣無學為說三歸便得具足。有雲(稽古上(四三右))薩婆多論雲。牛飼比丘將七萬人。詣諸比丘。各盡與三語受戒。是非世尊親教。故今舉六十賢部(已上稽古)此混亂能所受。今是所受六十賢故。   (九左)如是所得(至)表業而發。論主判上來十種非必依表發。謂十中初自然見道二不依表而發得。餘八依表故。又正理三十七(二左)曰。此中或由本願力。或阿世耶極圓滿故。或薄伽梵威所加故。隨其所應得具足戒(顯宗全同)問。與下論相違雲何。答。凡將會相違。應至其文辨釋。於前解釋為不可。以未了其文義故。又光記於此。及於受生必具二文處(【傍】論十六(五左)光十六(十左)已下)於欲無表離表而生文(【傍】光十六(三十八右)已下。論十六(十六左)終行)各廣問答會合。雖婆心之切。而還煩雜難了。唯於一處。應足。依光寶辨之。今亦述之。論主意以今文為定。下論受生具二文簡別自然見道不從他受。而雲欲無無表離表而發。約彼有部義。以作難。非依自本意。故不相違。光(十九左初)大有二義。第一義分二八為正。於中有三重問答。初二重問答可也。第三重答有兩釋。初敘餘師義難者非也。應言有部義。後釋約加行根本單複。穿空之最矣(二十右二行)又解下大科第二解。約表無表七支宜擬相當解今文。是亦臆鑿不足為言。答下(二十左初行)受生文兩釋。初隱顯分別。後正類分別。並皆非也。次引正理兩義合上兩解。然彼有餘師者。即今論主義同也。彼正理師意全非論主義。何以彼為後解可解今文。後引婆沙兩說。亦合上二解。是實誤合。何者。彼兩說並(【傍】簡先時加行)現無身表決定。唯第二念已後通初後念異耳。何可得前師合後解一切依表之義。彼婆沙約現故。若依過去加行依表自成。寶疏(十二左)引婆沙兩說解文。判後師為正。而雲不得定是欲界無表離表而發。最得婆沙意。次引正理雲與婆沙不同。破光令同。而述今論文意及正理旨。並皆有眼目。又舉下文捨置和會。猶至十六卷一向不言之。實是高見最可稱焉。   重說(至)半月等。光二釋。真諦義為勝。   (九左)時名是何法。舊論曰。何法名時。光三釋。初時之名。唯問名。次問時體。時名於是何法。後時與名相違釋。並問名體。此中第二釋為正。符義故。順舊論及正理等故(實同第二)。   謂諸行增語者。前論(十四左)曰。增語謂名。雜心九(十四右)子註曰。以多名故說增語也。今顯諸有為諸行增語名名時。次晝夜名即是增語。舊論答曰。此名顯有為法義。今增語者。當舊論名字。諸行當彼有為法。故知猶言總時名諸行。而雲增語。多類名非一名故。時無別體依法而立故。重意雲。隨諸行上增語。故雲諸行增語。如光闇上立晝夜增語。光三解。初諸行之增語。寄思增語。次文改增語諸行。眼著諸行後諸行與增語相違釋。今雲。初釋非。唯答問名故。次雲增語所顯諸行非也。諸行豈是時體。所引婆沙當今晝夜。全非諸行也。年月等豈是諸行。不可為雷同。第三大非也。   (十右)二邊際中(至)非亦得起。正理三十七(二左)曰。此中經部作如是言。下全如此文。成實九(十二左)雲。有人言此法但齊一日一夜。是事不爾。隨受多少戒。或可半月乃至一月。有何咎耶。   (十右)必應有法(至)一晝夜故。光(二十二左)雲。明清旦有日光明。能為障礙。令捨戒故。寶(十四左)雲。法性微細。唯佛能知。經中更說唯一晝夜。故應有法能為障礙。此中光釋非也。不順必應有言。舊論亦云應有法能遮。復不敵引經也。問。婆沙百二十四(七右)說近住戒中雲。清旦時從師受得。至明清旦律儀便捨。光依彼何。答。彼唯示時限非能遮法。若依彼者猶非也。   (十右)過此戒生不違理故。雖據經量得經部名。約多分法。今唯依理立近住戒多日受得。論主意朋經部故結不違理。標別毘婆沙者雲我宗也。正理破經部(寶引)今反破雲。八戒中既有食非時食。豈滅能成律儀。若成律儀許無失。已不爾。故唯今就增多日受得。   (十一右)設有對師(至)故不立有。表無表章雲。其不律儀。若生彼家。不生彼家。自發期心。或父母子等自相教習故。得由他或不由他。二皆無違。不同小乘不律儀不從他得。   (十一右)經部師說(至)阿世耶故。文中有二。初例前標宗。二即欲下示其相。初正示。後由此下明後起善惡戒人。光(二十三左)意樂有三釋同記十三(二十八左)三釋。然現思為意樂為正。如前評決。光釋熏成相有四釋。初釋約所熏。二約能熏。三四亦如是。而初二意樂即為思種子。後二思種心所能相應。意樂所相應別法。故加相應言。異前二釋而已。今雲。論意欲造惡不善現行意樂思所熏成種子。微細相續不捨名不律儀。論十三(八左五)雲。思所熏習。微細相續漸漸轉變差別而生(光四釋未可)寶疏(十五左)文字寫誤得意可知。   (十一右)我恆於月八日等。起世因本經七雲。白月三受齋日。所謂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黑月亦有三受齋日。如白月數。雜含四十卷(十九丁)增一三十八(四右)同十五(十六)十誦律六十一(八右)雲。六齋者。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婆沙百三十三(十五)智論十三(二十七)六十五(五左)皆同也。又婆沙四十一(六左)雲。六齋日。忉利天眾集善法堂議世界善惡。   (十一左)若旦有礙(至)亦得受。婆沙百二十四(八左)曰。問。若至午後受此戒者亦得戒不。答。應言不得。除先要期月八日等恆受齋戒。彼有餘緣。午前不憶。食已方憶深生悔愧。即請戒師。如法受者。亦得此戒。   (十二右)如是律儀或名長養。光(二十四右)雲。布灑他唐曰長養。舊雲布薩訛也。舊論十(六右)曰或說名布沙他。復彼頌雲布薩。智論十三(二十六右)雲。受行八戒是則布薩。秦言善宿。三千威儀經曰。布薩者此言淨住。義言長養。闍那崛多曰。烏晡沙他此言受齋。亦言增長。律攝一(十六右)曰。褒灑陀者。言褒灑是長養義。陀是持義。謂由眾集說戒。便能長養善法持自心。故名褒灑陀。又褒灑同前。陀是淨除義謂增長善法。淨除不善故如是並是受八戒近住人。與五戒近事別也。論上文(初左)雲。六近事。七近事女。八近住。舊論十(十九左)雲。優婆塞戒。優婆夷戒。優婆婆沙戒。光十四(初左)梵雲鄔婆索迦。唐雲近事。梵雲鄔婆婆沙。唐言近住(寶一左全同)顯揚十三(十四左)雲。謂鄔婆塞屍羅。苾芻屍羅。鄔婆婆沙屍羅。八戒近住名鄔婆婆沙者正名。說稱布沙陀是異名。新舊諸論分明。然義解哲人混同二名。謂南山業疏二下(十丁)雲。優婆塞者。此方傳於西梵音耳。諸經不同取聲偽僻。正從本音雲鄔婆塞迦。唐翻善宿也。故成論曰。此人善能離破戒宿。古錄以為清信士者。清是離過之名。信為入道之本。士即男子通稱。取意得矣。在言少異(此誤也。鄔婆塞。五戒近事。何得翻善宿。又成實九(十二左)雲。八戒齋名優婆娑。優婆娑秦言善宿。是人善心離破戒宿。故名善宿。已雲八戒。何可混優婆塞)天台淨名疏雲。此雲清淨士。清淨女。亦言善宿男。善宿女。雖在居家持五戒。男女不同宿。故雲善宿(此甚非也。非唯誤受五戒者名善宿。亦釋義違成實論也。故荊溪雲。依餘經文。但雲近住得善宿名。不可定雲男女不同宿也)嘉祥寶窟中(四十右)雲。優婆塞此翻為善宿男。懷善自居故雲善宿男。亦云近住。以懷善自居近於佛性故也(玄應音義二十二(五左)二十四(十三右)雲。鄔婆索迦亦云優婆娑柯。受三歸住五戒者。優婆此雲受。娑柯此雲男。一雲近事。或言近宿謂近事三寶而止宿。又雲善宿。亦言清信。皆義翻也。舊言優婆塞訛也)此嘉祥。優婆塞譯善宿。及其釋義並無典據。玄應亦混二梵名。雖三藏親承傳謬難得免耳。故起世本經七音釋雲。烏晡沙他此雲增長。謂受持齋法。增長善根。飾宗記二末(十八右)雲。今詳。優婆塞正梵音鄔婆塞迦。翻為近事。梵雲鄔波婆娑。翻為近住。兩名既別。不應八戒名優婆塞故。   (十二右)長養薄少(至)漸增多故。婆沙百二十四(十一左)兩說。今依初說。其文全同。舊論十一(六右)曰。或說名布沙他。生長單薄善根眾生。復淨善根。故名布沙他。準此此二因也。   (十二左)離飲酒能防失念。婆沙百二十三(十七左)有伏制地國毒龍善來比丘。遇近事女設方便授清酒。醉悶衣缽錫杖狼藉在地。露體而臥。無所覺知。佛將阿難經行見之。乃集僧眾制飲酒戒之因緣。彼總有七說。   (十三右)有餘師說(至)分為二故。是薩婆多論說。曰齋為齋體。以八事助成齋體。共相支持名八支齋(已上)此師亦有經說。婆沙百二十四(六右)曰。如契經說。近住律儀具足八支。何等為八。謂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非梵行。離虛誑語。離飲諸酒諸放逸處。離歌舞倡妓。離塗飾香鬘。離高廣床。離非時食(已上)此經雖九戒。而說八支是不據體但約支故。若依後師意合歌舞香鬘。故婆沙曰。問。此有九支。何以言八。答。二合為一。故說八支。謂離塗飾香鬘與離歌舞倡妓。同於莊嚴處轉。故合立為一。若依大乘。報恩經第四。智度論十三(二十六)業疏二下(十二丁)同此有餘說。然寶疏(十八右)太法師雲。是龍樹說者。豈得雜大乘耶。又中含五十五(初右)名聖八支齋。而合歌舞嚴身。非時食為第八。持齋經。增一三十八(四右)名八關齋法。非時食為第六。合歌舞嚴身為第八。持齋經別譯佛說齋經(【傍】全四紙)優婆夷墮捨迦經(【傍】全三紙半)二本全同本經。復八關齋經。八種長養功德經等。雖有少異亦同中含。此等並同今論後師說。即次上(三右)亦爾也。又成實九(十二)瑜伽論。及十住毘婆沙等。亦同後師。如是於大小兩手各有異說。   (十三右)若作此執(至)隨行隨作。佛說優婆夷墮捨經(全三紙)雲。佛言。齋日持意當如阿羅漢。阿羅漢日中乃食。日中已後至明不得復食。得飲蜜漿。齋日如是持意如阿羅漢。是為八戒。論主出違教失。寶疏科名為得。光記雲經部破非也。既破有餘師。何必經部。故正理三十七(七右)破全同此也。此中有二過。一違第八言。謂此者離非時食。故舊論曰。經雲由離非時食是第八分。既為八數非此外有八故。二違支言。以非時食為支故。非此外支有八故(寶疏為是)問。我今已下文為何來。答。雖正證此第八支句。而亦為遮體助支別執。謂八支齋各有我今等文故。是故舊論。正理並如今。非必同文故來。   (十三右)總標齋號(至)應知亦爾。下答有二。初論主正解。後敘毘婆沙解破。此即初也。此一科。正理論無。直以次婆沙說為答。光記為經部亦非也。   毘婆沙師(至)非靜慮。婆沙百二十四(六右)有兩說。是前師義。評家取此。彼言離非時食名為近住亦近住支。準彼亦是齋。與近住同梵也。故光第二釋(【傍】二十五右初行)為正。   (十三左)如是所說(至)有八支等。舊論十一(七右)曰宿舊諸師說。於此正理有救。光師作反破。最為妙。得旨可識。   近住餘亦有。圓暉雲。餘謂三歸也。不受近事。但受三歸。亦得近住。故言餘亦有(麟破之未詳)影顯近事受近住。故雲餘雲亦。   (十三左)如契經說(至)即成近事。光寶分科別。光入後段。寶頌前文屬前段。正理雲。豈不三歸即成近事。如契經等(云云)顯宗十九(終紙)亦爾。而從初至已發戒故為前卷。何時發戒問已下為後卷第二十卷。由此寶師如是分節。今按。光屬後段為勝。由此展轉後頌起故。正理雲豈不等乘前而為起後。若無後頌豈有此文。顯宗分文前後兩卷。但是後人綴紙者所為不預造者。何可為因由。於此論。正理等文中。前後卷文屬當。錯濫不少故。準舊論即成近事下有為不爾三字。今亦脫為不爾耶一句。義難通故。此契經出雜含三十三(十一左)曰。有釋種名摩訶男。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優婆塞。佛告摩訶男。在家清白修習淨住男相成就。作是說言。我今盡壽歸佛歸法歸比丘僧為優婆塞。證知我是名優婆塞。小本雜含十六(十二右)曰。佛告釋摩訶男。在家白衣歸依三寶。以是義故名優婆塞。汝即其人。此兩文更無我從今日等文。婆沙百二十四(初右)舉經有兩國師諍。曰如說我某甲歸佛法僧。願尊憶持。我是近事。我從今日乃至命終護生歸淨○健馱羅國諸論師言。唯受三歸。及律儀缺減悉成近事○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無有唯受三歸及缺減律儀名為近事。   (十四右)以經復說(至)捨生言故。於東流經中出中含三(七左)和破經(【頭】為和破比丘說因名)曰。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此詞句三唱)又三十八(十二左)全同。準此論文勢是非大名經。故下(十四左終)經部言此經不說。而亦言餘經(十五右二行)若此文是大名經。經部可言我部不誦。何雲不說雲餘經。有部亦何可許餘經。故知此論意。彼此共許是別經。又二本現流大名經無有此文。又婆沙百二十四(初右)唱此經。而不言大名經也。光寶俱言以餘經證。實得論意矣。然正理論三十七(十右終)曰。然此文句大名經中現有。按彼據別誦。非婆沙。俱捨意。初學(【傍】指湛惠等)勿謂依正理如此論亦有部所誦有之經部所誦無之。此經文句從容而有別誦。西天異解。當示此。謂婆沙百二十四(初右)曰。如說我某甲歸佛法僧。願尊憶持。我是近事。我從今日乃至命終護生歸淨。健馱羅國師言。惟受三歸。及律儀缺減悉成近事。然契經文彼由此表(【傍】語表業)但得三歸名為近事。而未得律儀。後說學處方得律儀。由後自誓令前三歸得堅牢。故經文非無義。若不護生歸非淨故。問。若缺減成近事。便為善順一分等言。所以者何。若受一名一分。受二名少分(乃至)具受五名滿分故。雲何不有律儀缺減勤策苾芻等耶。答。佛觀所化機宜不同授與律儀。亦不一種。如諸近事不樂捨家。為攝引故。佛隨其意。於五學處多少受得。故彼律儀有缺減受。苾芻勤策意樂捨家。為安立故。制具律儀。具受乃得。故彼律儀無缺減受。以是世尊內眷屬故。迦濕彌羅國師雲。無有唯受三歸及缺減律儀名為近事。前經由此表。既得三歸。亦得律儀。故得近事。然護生者。一說。約離殺生。以此為依餘四成立。五學處中彼為勝故。一說。護生言通五戒。以護眾生。不殺盜淫妄語飲酒故。然有別誦言捨生者。此意捨殺生等。略去殺等但言捨生。又捨生言。顯於生類捨損惱事。即五律儀皆為防遮損生事故。問。若惟自誓得。何故復說五學處。答。未了知彼差別相。欲令知故復說。問。若爾何故說有一分等優婆索迦耶。答。此說持位。非說受位。尊者僧伽筏蘇。分同前二師說。彼說無有唯三歸得。然有缺減得。如是說者說無唯三歸得。亦無缺減得。如勤策等無缺減得(已上取意)雜心十(五左)依捨生經曰。如說我某甲歸依佛法僧。我是優婆塞。當證盡壽捨眾生受歸依心清淨。乃至第三口作得優婆塞律儀。問。此是離殺生口作。何得餘律儀耶。答。當知除等故。應說我盡壽捨眾生等。如戒等取除等故名戒取。彼亦如是。復次捨眾生者。謂捨自眾生故。從今乃至捨自眾生。所受戒終不毀犯。復次波羅提木叉律儀於眾生處得。彼作是說。我從今日。不殺眾生。亦於彼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以護彼故不飲酒。正理。顯宗亦如婆沙。初舉護生經約離殺。次舉別誦捨生文如今論解釋。多論一(十左)曰。問雲。若不受三歸得五戒不。若不受三歸得八戒不。若不受三歸得十戒不。若不白四羯磨得具足不。答曰。一切不得。若欲受五戒先受三歸。受三歸竟爾時得五戒。所以說五戒名者。欲使前人識五戒名字故。白四羯磨竟已得具戒。所以說四依四墮十三僧殘者。但為知故說也。有言。受三歸竟說不殺一戒。爾時得戒。所以說一戒得五戒者。為能持一戒。五戒盡能持故。有以五戒勢分相著故。兼本意誓受五戒故。有言受五戒竟然後得戒。於諸說中。受三歸已得五戒者。此是定義。如白四羯磨法。若受八戒。若受十戒。如五戒說。若五戒十戒八戒但受三歸已便得戒。若得具足。要白四羯磨而得具戒。不以三歸也。凡具戒者功能深重不以多緣多力。無由致得。是故七師七僧白四羯磨而後得也。五戒八戒十戒功能力少。是故若受三歸即得戒。不須多緣多力(已上多論)飾宗記二末(十六右)雲。章雲今解三歸結竟即發五戒。引多論證雲。欲受五戒先受三歸。三歸竟爾時已得五戒名者。乃至其猶白四已為說相等。為知故說。然尋多論總有三釋。何者。章中引初釋亂次。又釋雲。有言○有雲○初說是定(已上論文)章中雖準多論初釋。然違婆沙百二十四。如彼論中評家正義雲。如是說者。無但三歸即成近事。何故兩論如是相違。今詳。多論譯人不善致令上代稍為謬解。今準婆沙。實同多論。婆沙百二十四引經有兩國師解釋(云云)今詳多論三釋。本意並是婆沙評家正義。兩論意同實無違背。且多論中初釋意。顯具誦經文。自誓竟時名三歸竟。三歸竟已得五戒者。即經文中誓護生。故得五戒。第二第三兩釋本意。但釋其護生之言。非是違初釋道理。而譯論人妄判是非雲初釋定。蓋非梵本有此評語。承前已來經律論師不尋文相。謬與人受不謹經文。定不得戒。雜心第十三亦依經文。詞句雲(如上引)然婆沙引經雲護生歸淨。又雲。有別誦言捨生者(云云多釋)故知經文兩本不同。雜心依捨生本也。上來推覈理義善成。疏中立義應更息釋。疏雲。答此謂心期者標也。以說相多少故令受者五期十等隨心所相者釋也。辭句各別者。翻邪三歸及五八戒。諸經論師並雲。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從今以往稱佛為師。更不歸餘邪魔外道。唯願三寶慈悲攝受(三說已上記文)皞按。多論初釋全同婆沙評家所取初說。多論初說定評語。實是梵本有。理符順故。何妄令無梵本。多論後兩釋。非唯釋護生言。剋定發戒時。第二釋受三歸竟說不殺一戒。未說餘四戒其時戒發。第三說受三歸竟。次具說五戒已其時得戒。初學勿迷矣。   (十四右)此經意說(至)但說殺生。是婆沙百二十四(二左)兩義中。初義全文也。捨離捨義也。舍下略殺言。生下略等言。故雲說捨殺生等。略去殺等。雜心十(五左)三義。第一義同之。而彼捨殺義為捨。故唯略等字。有人(稽古)述婆沙意為捨殺義懷疑雲。單言捨生。豈可為捨殺義哉。何從而得殺字乎。今通雲。既說戒相者。雲捨生非捨殺生義何為。是略說。   (十四左)復後說殺生等五種戒相。舊論作後為說戒。又明。鮮。正理。顯宗。光。寶作復為。理並通。說雲為故。今本為勝。   (十四左)重說學處。明本如今。鮮本。光記。頌疏。及正理。顯宗作說重學處。是則四重學處。若如今在上但復重義。舊論十一(八右)雲。已得具足。更令受學處。更字當今重。當依今本。後說戒相豈唯四重。故多論雲。說四依四墮十三僧殘者。為令知故。   (十四左)世尊言有四種。舊論學雲持。分雲處。滿為具。按學梵含持義故譯持。復有部以持義通釋。此經正法念處經四十四(十四右)雲。優婆塞有四種。何等四種。一一分行。二半分行。三數數行。四一切行。增一二十(十一右)雲。夫清信士之法。限戒有五。其中能持一戒二戒三戒四戒乃至五戒。皆當得之。當再三問能持者使持之。又(十一左)雲。若持一戒餘封四戒。若受二戒餘封三戒若受三戒餘封二戒。若受四戒餘封一戒。若受五戒。當具足持之。此中雲受思之。優婆塞戒經有一分滿分等名。大乘經非小乘所誦也。依此等經經部立分受得。成實九(初右)五戒品。亦破有部定具立多少隨得。全同經部。   (十四左)此經不說(至)故違越經。問。大名經不說何為違越。餘經亦是教量故。又近事相何唯大名經。而雲唯此經中說何耶。答。檢兩本大名經。應知其旨。須略辨之。雜含三十三(十一左)大名經有多。於中三經說鄔婆塞。初經說三歸。及信具足。戒具足。聞具足。捨具足。智惠具足。六種優婆塞。次經說三歸。及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四種優婆塞。後經說三歸。滿足一切優婆塞事。能自安慰不安慰他。自安安他。四種。小本雜含十六(十二右)大名經三經亦如是。此經廣說近事相。中不說我從今者等一種。故彼非近事相。又唯此經廣說近事相。餘經我從今等文不許說近事相。故雲唯此經說。   (十六右)為有但受(至)除有不知。光屬後段。寶疏屬前段。今雲。光為勝。決定必受三歸而明三歸體。故前段通八眾非唯近事。何可屬前段。寶疏非也。   (十六右)頌曰(至)是說具三歸。諸經論三歸次第並佛法僧。今依結頌法佛僧法。故三寶義林。五種次第無之。又解。約成弘次第。謂由佛有弟子僧。由僧法永弘通故(【頭】佛法僧。法佛僧。僧佛法。僧法佛。佛僧法。法僧佛)。   (十六右)論曰(至)佛無學法。雜心十(十一右)雲。諸佛所成就無學法名佛。歸者歸佛所得無學法名歸佛。不歸佛所成就無諍等有漏法。自性不解脫故。以是故當知亦除生身。今雲但。簡有漏及依身。   (十六右)由彼勝故(至)覺一切。通妨難雲。佛成一切有漏無漏諸善法。何故唯無漏非有漏及依身。而離依身無有佛何。通此有二釋。初約能所依。謂諸功能中。彼能成無學法殊勝故。所依身從彼名佛。二約能所得。能得人從所得法名佛。謂以得彼能成無學法故。能得人能覺一切法故名佛。覺一切者。光有三釋。準此論綴文第一為勝。何者。由得彼法覺一切故。如有漏惠者。不由得彼法故。又舊論十一(九左)雲。或由得彼法。於一切覺中有勝能。故說此人為佛。準彼文一切言非即所覺法。佛越覺一切覺。故言能覺一切。   (十六左)歸依僧者(至)學無學法。雜心雲。歸依僧所得學無學法名歸僧。不歸僧所成就非學非無學法及生身。以有漏故。亦非等僧可壞故。對前局無學通有學。故雲通。   (十六左)由得彼故者。通妨。若但歸能成法。何故對生身人說僧耶。通雲。由得彼學無學法。從所得且僧稱名能得人。   (十六左)然契經說(至)汝應歸者。瑞應經下曰。佛受□蜜。告諸賈人言。當歸於佛歸命法方有比丘眾。當預自歸。即受教各三自歸。有言(【傍】稽古)賈人乃提謂波利輩五百人。經律曰二賈客。以為長也。因果經曰。跋陀羅斯那。跋陀羅利。闍那窟多曰。帝梨富婆此雲胡菰。跋梨迦此言金挺。前代譯稱提謂波利梵音楚夏。未知孰是。按本行集經。中本起諸經皆曰此時授三歸五戒。瑞應經。因果經曰。唯授三歸。後耶捨父始受五戒。考之他經律二商主受五戒者。摩訶僧祇師之說。如薩婆多師。但受三歸而止。雜含二十聲聞品(十二左)雲。如釋迦文佛。最初五百賈客受三自歸。盡形壽不殺不盜不淫不欺不飲酒。準之何是薩婆多。唯三歸而止。   (十六左)若唯無學(至)彼隨壞故。自下第二問答抉擇。大有三。一抉擇佛寶體。二辨能歸體。三明歸依義。初中有四。一外人難。二婆沙師答。三論主依本論破婆沙義。四敘異說。光師雲。論主或敘經部難者不可也。寶疏雲外人難為勝。婆沙三十四(九右)有此問此答。更雲。復次彼緣無學成菩提法。起噁心故得無間罪。雜心十(十一左)用二義。前為後為異耳。   (十六左)然尋本論(至)不容前難。發智二(七右)曰。歸依彼所有無學成菩提法名歸依佛。論主意。本論不言唯。故不遮生身。   (十七右)此能歸依(至)語表為體。婆沙。此論文句相違。光寶和會。各解差別。光記二解。初者論意各別。後約試驗。寶疏破光第二釋最為允當。而作自解鑿之甚。彼以問中此歸依之此言為要。雲此律儀能歸依。此之歸依別體依主也。此義大誤也。上明三歸。故雲此能歸依。必非別體。如前(十六左四行)此涅槃言。正理雲此中。便此三歸中能歸。又次上不說律儀。何指律儀為此。又若欲令律儀歸依。上(十六右三行)頌前問中。應言諸欲受律儀有歸依佛法僧。既不爾。但言諸有歸佛法僧者。豈如汝釋。然歸依受律儀之方便故。婆沙中歸依次有歸依律儀問答而雲。三歸為門得律儀故。此論結文亦三歸依受律儀處方便門。兩論無有異也。又汝辨通別者。混同歸依歸敬。夫三歸依必由三。歸敬不論一多。亦歸依正語表。歸敬正通三業故。今解有二義。一者光第一為勝。此論不婆沙評家為是非一也。凡三歸唱我從今日歸依佛法僧。故語表為自性。雜心十(十一左)亦不依評家。舉彼第二第三兩說曰。有說。口業自性。言說假合故。復有說。亦身口業自性。戒自性故。二曰。此論不違婆沙評家。不言唯故。約顯成表雲語表。彼評家意從此至彼。受三歸是由身業。此身語不離心。顯親疏別在及言。雖身語亦有親疏。對心俱親故總雲身語。此論且約親故。但言語表。由此正理師具分別約自性體。但取語表。並眷屬通五蘊。身業亦有眷屬中。是故三論文異。義趣不相違。問。若爾婆沙前四說不言唯。何為評家所簡。答。雖不言唯多說相對互異。猶如言唯。彼初說唯約名句文。第二唯語。第三唯身語。第四唯信。並不盡法。故為所簡。   救濟為義。舊論及婆沙三十四(十左)舊婆沙二十六(二右)並爾。雜心十(十一左)曰。覆護義。是依義(當護義)安慰義。是依義(當救義(以此因緣故。歸依是受律儀。彼子註曰。梵音中三寶名。覆護。歸依趣向義。應雲歸趣佛覆護。僧法亦如是也。   (十七右)由彼為依(至)一切苦故。三歸五戒功德經(全一紙)雲。受三歸者。施一切眾生無畏。是故歸佛法僧。其福不可計量也。   (十七左)知苦知苦(至)安隱涅槃。此四知字如次四諦。趣安隱涅槃者。顯道諦用。故殊雲趣。光記釋道諦能趣安隱涅槃得論意。然圓暉。知永知八二句總為道諦。趣安隱涅槃句為滅諦者。迷涅槃言未見趣言。而知永知八二知字如何之。又四諦不次。   (十七左)是故歸依(至)為方便門。婆沙百二十四(三左。光三十一左引)又三十四(十三左)如是。毘尼母論一(六右)雲。三歸有二種。一者為受五戒十戒八齋故歸三歸。乃至為受二百五十戒故受三歸。二者直受三歸。所以爾者。當爾之時未制二百五十戒乃至八齋。以是義故直說三歸。得具受也。婆沙三十四(十三左)有三歸與律儀俱不俱(寶二十三左引)。   (十八右)諸有先受(至)別脫律儀。先於他女受離邪婬。後娶為妻犯先受不。理實不犯。雖先於此得離邪婬。後為自妻。正行非邪。故不犯戒。以本立誓唯言離欲邪行故。勿謂但於彼可為妻一分女得別脫戒。總於一切唯離邪婬。   (十八左)復有別因。寶為重問非也。列前三因答已。更生起別因故。無問詞何不言有別因耶。何不答謂有頌曰。光記(三八左)總為第四因無失。   論曰(至)令離飲酒。婆沙百二十三(十七右)有七說。第五說雲。復有說者。若不防護離飲酒戒則總毀犯諸餘律義。餘則不爾。曾聞有一鄔波索迦。稟性仁賢受持五戒。專精不犯。後於一時。家屬大小當為賓客。彼獨不往。留食供之時至取食。鹹味多故須臾增渴。見一器中有酒如水。為渴所逼遂取飲之。爾時便犯離飲酒戒。時有鄰雞。來入其捨。盜心捕殺。烹煮而噉。於此復犯離殺盜戒。鄰女尋雞來入其室。復次威力強逼交通。緣此更犯離邪行戒。鄰家憤怒將至官司。時斷事者訊問所以。彼皆拒諱。因斯又犯離妄語戒。如是五戒皆因酒犯故。遮罪中猶制飲酒。   (十九右)由此中無(至)能染無染。正理三十八(十八右)雲。性罪遮罪其相雲何。未制戒時。諸離欲者決定不起。是性罪相。若彼猶行是名遮罪。又若唯託染污心行。是性罪相。若有亦託不染污心行。是名遮罪。   (十九右)諸持律者(至)是性罪。有言。考諸部律文唯言遮罪無性罪文。論主之時有持律者。私為此說者。不爾前代律論豈得無此諍哉(【傍】婆沙等一向無諍故)。   (十九右)如彼尊者(至)供給病者。舊論文曰。如律文言。世尊雲何應治病人。佛告優婆離。除性罪。何者性罪。是我為優婆塞所立學處(依對法師優婆塞五戒。性遮中性。不雲皆是故)律攝八(二右)曰。若看病苾芻供給病者。除性罪已餘皆應作。   (十九左)然有染疾(至)彼飲酒故。未考全據。上來二文合成證。雜含三十三(二十三左)有釋氏百手者。犯飲酒戒。世尊記說須陀洹。諸釋氏疑之。令釋摩訶男問世尊。世尊言。百手將命終。受持淨戒捨離飲酒。然後命終。故記須陀洹。勿是此經。若依舊論雲。復次釋迦(【傍】釋迦氏)病時。世尊不許飲酒。彼不雲又。皆言復次。乃為別證。蓋誦者具略乎。   (十九左)又契經說(至)亦不應飲。出優婆塞五戒相經。又有部毘奈耶四十二(十四)十誦律十七皆作此禁。是從善來比丘始。婆沙百二十三(十八右)制地國有大毒龍。害稼穡。善來比丘能伏此。因此名稱流出八方。人競供養。受近事女請。鹽味多故。須臾增渴求飲水。近事女思惟。尊者所食極為肥膩。若飲冷水或當疾遂。便設方便授以清酒。將至寺醉悶。衣缽等狼藉在地。露形而臥。世尊將阿難經行見之。集僧眾告曰。如來種種方便訶毀酒過。汝等若稱佛為師者。自今日已往下至茅端所沾。酒渧亦不得飲。   (十九左)又一切聖(至)量無定故。會第三證有二。初正通。二乃至下通少分可爾妨。初中有三。初牒。次正通。後令失。正念展轉因。何故。具慚以不失正念故。失正念則闕慚羞故。故舊論雲。由諸聖人慚羞失念事。因此失念。是故一滴亦不許飲。然光記雲又復自恐失正念者。不順論也。   又經說是(至)是性罪故。通第四證大有三。此初正通中有四。一牒。二通。三證。四簡。獨立放逸處名者。中含五十五(四右)雲。我亦盡形壽離酒放逸。斷酒放逸。我於酒放逸淨除其心。佛說持齋經雲。不飲酒去放逸意。又次下引契經是也。   (二十右)然說數習(至)增盛故。第二通妨。分別善惡所起經說三十六失中。三十五曰。萬分之後當入太山地獄。四分律十六明十失中。第十曰。身壞命終墮三惡道。通釋有三。初約惡行相續不息。次約惡業能引發。後約惡業助補。後二如次五三囀異。   (二十右)如契經說(至)所依處故。第三辨可飲酒。不可飲酒差別及名放逸處義。法蘊足論一(十八左)雲。於第五中何名諸酒。何名飲諸酒。何名放逸處。言諸酒者。全如光引。飲諸酒者。謂飲咽歠如上諸酒名飲諸酒。放逸處者。謂上諸酒飲已能令心生憍傲昏醉狂亂不識尊卑。重惑惡業皆因此起。放逸所名放逸處(已上)光有兩解科名。並非論也。寶疏準答文為三問。是文相可爾。全不知論意也。此中初依經問起。此三名依法蘊足兩釋。初說三種並相違。後說窣羅之末陀。迷麗耶之末陀。並第六詞同體依主於末陀酒西方有通別。此論依後說辨釋經文。何故爾者。明顯示飲酒不飲酒差別故。十誦二十一(九右)雲。穀酒。蒲萄酒。甘蔗酒。能放逸酒。彼譯者依別門末陀翻蒲萄。法蘊及此論音釋亦爾。窣羅。此音釋雲米酒。彼雲穀。義不異。迷麗耶。此論。法蘊音釋雲雜酒。彼雲甘蔗。倫記雲。今雲一切窣羅。若者是米酒也。迷隸耶者。景基同雲藥種。泰。測等雲。是甘蔗等根莖枝葉酒。末陀者。此雲蒲桃酒。十誦十七雲。酒有二種。穀酒。木酒。穀酒者用食。用曲。用米。或用根莖葉華果。用種子。用諸菜草。雜用酒也。木酒者不用食曲米。但用根莖花葉果。若用種種子造酒。酒色香味。能醉人。復不用根莖葉等。但用諸種子諸菜和合作酒。飲皆醉人。皆名飲酒(已上)智論十三(二十一右)說三種。謂穀酒。果酒。草酒。具說如彼。又佛阿毘曇經下(十一右)曰。飲酒放逸處(總唯雲飲酒)舊俱捨雲。酒。酒類令醉放逸依處。此句有何義。酒謂飲酒。酒類謂餘物酒。此二有時未至。及已度令醉位不名令醉。為除此故說令醉。檳榔子及俱陀婆穀亦能令醉。為除此故說酒及酒類。真諦三藏準釋義以末陀翻令醉。令知非別體。最得論旨。然玄應。及寶疏翻此論末陀。為蒲桃酒。混法蘊足初說。音釋亦非也。答中有二。初解上七字。辨可飲不可飲差別。第二解下三字。辨名放逸處義。初中亦有二。初以下簡上寬。此中初釋前二名。後釋末陀。此中先所簡位。次得名位。後結也。然以下。二以上二簡下寬。如大乘阿毘達磨上下互有所簡同體依士釋也。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第十四法義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第十五法義     豐山上毛沙門快道記   此別解脫等。前卷一品總明三種。故言此。三種標章在前卷初。光明得處。時同異者非也。雖文中論時寄時論法。非論但時差別。並皆是處別。寶疏但明所從得處者。得論意(矣)。   (初右)從二得者(至)性罪遮罪。二業。鮮本及正理。顯宗。光。寶。頌疏。並作二類為正。情非情等者。光有三解。第一封著二言第三謬迷正理文。中間二類二之解。獨為最妙。謂不言二種。言類故。故舊論曰。從二者謂眾生名。非眾生名。又性罪處。假制罪處。彼正理文釋情非情通性遮義。全非二類釋。故寶師標二種二。而證正理。可謂有眼目。   (初左)由此律儀有情處轉有情言兩讀。有情。有情處。   況從遮罪。光有兩釋未是。寶(二右終注)解釋甚有理。光師亦定散律儀之三道通局有四解。並取無妨。各含理。於中第二顯然。順正理故。   從恆時者(至)蘊界處得。光記辨差別有五釋。是亦各有一理。謂隨心轉故異別脫。既心是通三世。故戒亦通。非唯通心故能緣法緣法是斷惡。是故不依教受。故應具五義。寶師引正理。同光第三。釋雲緣三世同第四。斷惑者同第五。思之。   (初左)由此差別(至)加行後起。是婆沙百二十(二右)四句也。第一現在故得別脫。加行等故非定道戒。第二根本業故唯定道戒。由去來故非別解脫。第三現在故別脫。根本故定道。第四去來故無別脫。加行等故非定道。對前所說。其義理明。   非於正得(至)防護過現。下論主質婆沙四句言。有相濫故。何謂相濫。若但言現加行等者。為直從惡業得。為從惡業所起處起。然不得直從惡業。善惡相反。明來闇去故。故加處言遮彼相濫。今約近舉第三句。雲現世惡業道。為攝第一句加行等更雲等。且約現二句而雲應言現處。影顯第二第四句。善惡相反義易知。故且約現也。正理有救。光師破之為是。寶舉正理未辨者非也。舊論。前第一句下加處言。而無此一段。按是但言質不關細義。故以為爾。所謂譯人五失三不易也。   (二右)從一切有情支因有異。光二釋。第一為正。第二非也。違頌釋故。顯宗三十(十左)曰。從一切有情支因。皆等不。皆等言是通三。舊論雲。此護不護。為皆從一切境。一切分。一切因得為有異。   (二右)支因說不定支不定者。自下二釋第二句。初一句牒標頌文。支不下別釋。然寶疏。支因說不定句屬上為總釋非也。   (二右)或有一類(至)住勤策戒。問。此四類別為約所遮寬狹為依四句法。若如初者。第四類應在第三。若如後者。此二四三一應為一二三四。答。是約所遮寬狹。於婆沙不立最後句。今立之。故在後。不置第三也。光記(六左)會與雜心。婆沙相違有二釋。後釋為勝。   言時定者(至)能離殺等。近住能必一日夜。然限為一日或為一夜不得也。光二釋。初釋與寶同非也。後釋為勝。今等一日一夜等故。舊論曰。我於此護。乃至一月等。是名時定分別。彼一年半年雲乃至。定知等是一日一夜。   (三右)由普於有(至)故得律儀。自下答有六。一正答。二敘毘婆沙師反顯答。三彼說下敘有餘師難婆沙師。四故如是下論主破婆沙師取前說。五若爾下乘上難前師。六以一切下前師答。是則初也。婆沙百二十(初左)雲。應作是說。律儀從所能非所能處得。   (三右)毘婆沙師(至)有得捨過。二敘婆沙師反顯答。前難意唯從所能故。乖反質通釋。婆沙百二十(初右)若但從所能處得者。則此律儀應有增減謂從非所能處。生所能處時。律儀可增。即從所能處生非所能處時。律儀可減。雜心三(十三右)雲。   以別解脫戒普於一切能不能所得律儀故(當今初說)若異此者。律儀應有增減。以能者生不能處不能者生能處故。如是有何過。謂非捨時應捨別解脫律儀。此中以增減失通前難為非理。全非總發別發異。然光寶等為總發別發兩家。誤之甚。   (三右)彼說不然(至)如何無減。三敘有餘師難毘婆沙師通。舊論十一(十五左)有有餘師說言。今按為勝。今論梵本若脫。或三藏略之。或彼言有誤。以何知之。此問決出雜心。故應言有餘。是標餘說故。於中間有評簡釋。若是不爾。何於最後不為評簡。此中有五。初餘師難。二婆沙師總非。三餘師徵。四婆沙師釋。五餘師難絕。今為對挍出舊論。雜心。舊論曰。若從是所能境得護。此護則有增減。所能非所能互相轉。故此義自成。毘婆沙師說。如是有餘師說。此義不爾(云云)雜心三(十三左)如前引說增減失。次有論主所正四句而雲。於生草等得。乾時捨者不爾。生草處起故。謂能不能。如是說者不爾。眾生前後同性。生草等後非性。於此論阿羅漢般涅槃同此說。後非性故。此義擇品當廣說(已上)。   光記為論主難非也。寶師敘古問答者無失。而故如是釋於理不然句屬上非也。又光釋生草等有兩解。後解為善。彼共許救辨差別故。   (四右)謂諸屠羊(至)罝弶等。答中有四。初列十二種。此中準婆沙。雜心正標十二。而顯不限更言等。以此事故。   諸經論列數不同婆沙百十七(初右)雜心三(十右)及瑜伽九(六右)並明十二種。雜集八(三右)立十五種。北涅槃二十九(十五左)立十六種。優婆塞戒經七(三右)和會經論。在義章七(四十八右)章安涅槃疏十二(五右)寶窟上末(八十一左)對法疏六(二十六右)等。屠羊者。應音雲。達胡切。說文。屠刳也。廣雅。屠壞也。案屠分割牲肉也(已上)非是必殺。雜心雲。屠羊者。謂殺羊。以殺心若養。若賣。若殺。悉名屠羊(已上)餘準之知。魁膾者。雜心雲。主殺人自活。應音(【傍】二十五(十五右)又第七(十八右)大同)雲。苦迴切。下古外切。魁師也。首也。膾切肉也。主殺人者也。或有作儈。音儈。聲類。儈合市人。儈非此義。章安曰。是販魚肉典軍之人。又雲。是行杖者。劫盜者。雜心。稱作賊(婆沙同)曰。常行劫害。典獄者。雜心。稱守獄(婆沙同)曰。以守獄自活。舊論。雲獄卒。縛龍者。雜心。雲咒龍。婆沙雲。為活命故習咒龍蛇。或言縛象。雜集八(三右)雲。縛象與咒龍別標。雲縛象者。恆處山林。調□野象立檀。咒龍者。習咒龍蛇。戲樂自活(已上)應音二十四(二十三右)釋廣百論第四怛策迦雲。龍王名也。昔有仙人會咒此龍。令其入火。龍王憂怖遂投帝釋。遶座而住。仙人知已更以咒帝與龍。一時俱墮。帝釋求哀。得免所患。龍遂死焉。罝弶者。應音。子邪切。下渠亮切。爾雅。兔罟謂之罝。郭璞曰。罝遮取兔也韻集雲。施□於道曰弶。今畋獵家施弶。以取鳥獸者。其形似弓也。舊論。雲網捕人是事也。婆沙音釋雲。罝弶兔網也。雜集雲罝兔是也。   等言類顯(至)不律儀者。重釋等言。王與典刑伐二別。如光記釋。故雜心三(十左)曰。若王若典刑。若聽訟官。有害心者。悉墮不律儀義(已上)又應音。唯牒典刑伐言。不加牒王言。故曰。典刑伐者。典主也。下胡經切。刑罰罪也。易曰。刑法也。井為刑法也。春秋元命苞曰。刑字從刀從井。井以飲人人入井。爭水陷於泉。以刀守之。割其情慾人有畏慎。但恆等文。似總釋上。然此但局類顯。何者。此等雖非正作害。而含害心。故前十二種非唯害心。亦正為殺。故雜心(云云)。如上引。然寶師為總釋非也。光意屬釋名。非中非也。次論有彼一類簡。故又正理三十九(六右)曰。等言類顯乃至及王。典刑伐斷罪彈官等。但恆有害心名不律儀者。由(【傍】已下釋名)如是種類住不律儀故。有不律儀故。行不律儀故。巧作不律儀故。數習不律儀故。名不律儀者(顯宗全同)準彼科節明也。   (四右)由彼一類(至)不律儀者。三釋名。初釋依主。能所住別。後釋有財。以不律儀為資財故。正理更有三釋。如上引。   (四右)言屠羊者(至)當知亦爾。四別釋。非唯是害。如上引文。而約根本雲害。   (四右)遍於有情(至)得不律儀。自下第三薩經問答。大為三一問答諸有情遍不遍。二問答不律儀具不具。三標條兩宗別。寶疏大分二難為是。光記未立科名。而亦至下亂文屬非也。光記為經部難等為是。寶疏敘婆沙問答者非也。百十七(三左)有此初重問答。雜心三(十左)稍廣。然並無有破救已下。況正理三十九(七右)標經主作此例言。舉若觀未來等文。設婆沙文。義當經薩。今欲令經勝薩負。應為經部難等。故下標列兩宗豈非為此。第一中有七。此即初也。如文可知。   (四左)由彼(至)親(至)損害心。二有部約容有通。婆沙百二十七(三左)雲。一切有情作羊像來住其前。於彼一切皆有噁心。故於一切得不律儀。   (四左)既知至親(至)得不律儀。三經部破有二。初約現親。二約聖者。初意雲。若為羊等其時於羊等可爾。今既知至親現非羊等。於彼非羊等至親何起。又聖者約容有。永無為羊道理何起。   (四左)若觀未來(至)得不律儀。四敘有部救。問。此救為救現親難。為救聖者難。為並救。若爾何過。俱有過失。若唯救親難。何破中加聖。若唯救聖難。一無永作羊理。何可觀未來羊。二破中何加親。若並救者。聖者豈未來為羊。答。但救至親難。無聖未來容為羊理故。破中加聖者。羊等有未來為親為聖兩義故。寶疏(八左終目)但約至親為勝。光記(十四右三目)但約聖者。意迷正理救釋。非中之非也。此救意於現親。有未來容為羊等自體之五蘊。故觀未來羊等自體得。婆沙百十七(三左)曰。雖於羊處起不律儀。然諸有情皆有羊蘊界處。問。聖者難何可通。謂。雜心三(十左)雲。若復無作羊理者。於彼亦有害心。故得不律儀。如住慈心仁想普周。今破雲。善惡不齊。何得例慈。亦復於聖無有害心。何彼心可通。   是則羊等(至)得不律儀。五經部例難。初敘未來無害意事。後正例難。於現羊等有未來容為親及聖自體。觀彼本來親等。應不現羊等發不律儀(光寶同並無失)。   (四左)於羊等現(至)得不律儀。六有部以共許現量通前例難。故雲既。現羊言於彼。   於母等現(至)應求異理。七經部復例難。有二。初正例難。後勸示以別義可通難。初正例難意汝現羊有害心得惡戒。準例彼現親無害心決定。何得惡戒。害心有無與惡戒起不起並是齊等故。如是汝約未來有未來例難。依現有現例難。兩重等難不得免。應以別道理成汝有部所立。已上二段光無釋。寶疏(九右)釋例破。約不觀當之理。理無巨害。然全非論意。疏中不觀當親。不下不衍文。例下應不觀文可知。   (四左)又屠羊等(至)七支惡戒。自下第二問答不律儀具不具有三。一經部難。二有部通。三經部難絕。寶科節為是。光記此文屬入上非也。   (五右)毘婆沙師(至)不律儀人。自下第三標條兩宗別。寶疏意亦爾為是。光記為前難通非也。不成前難通釋故。何者。正理(光具引)通前難雲得處中罪非不律儀故。又今但敘自所立。故雲無缺支。一分。一分豈可關前難。又示與經部宗所立相反故。又光證正理者全誤也。彼通難。此敘宗。故彼無遮一分。   (五右)經部諸師(至)互相違故。二標條經部宗有三。初明不律儀。二例釋律儀。三善惡相反所由。婆沙百十七(五左)健馱羅國義同此也。   已說從彼(至)未說當說。寶科名明得惡處中方便為是。光除方便言非也。與前無別故。   (五左)於齋日月半月及年。光兩釋。初釋分句為是。釋月半為第十五日及月盡日非也。後分句非也。為三齋月亦非也。舊論十一(十七左)曰。若齋日及半月一月中我當恆施他食。   (六左)有餘部說(至)感墮罪。光(十九右)寶(十三右)並為經部。瑜伽四十一(十八丁)行事鈔上一(八左)並同經部。略纂十六璟師雲。如諸苾芻犯他勝處法。即棄捨別解脫戒者。如小乘中經部。上座部。正量部說等者。皆雲捨。於三品纏中。隨起何纏犯初重罪即捨律儀。唯薩婆多師起三品纏犯他勝皆不捨戒。又表無表章雲上座部。有部三纏。不失戒(與璟不同(感墮罪者。光寶並言墮地獄罪。事鈔篇數名報篇(中之一八左)雲。初言波羅夷者。僧祇。義當極惡。三意釋之。一者退沒。由犯此戒。道果無分故。二者不共住。非失道而已。更不入二種僧數。三者墮落。捨此身墮在阿鼻地獄故。十誦雲墮不如意處。薩婆多解雲。由與魔鬥以犯此戒便墮負處(資持記雲。僧祇墮義與此不同)今雲。此論已雲感。定是墮地獄。故舊論十一(十八右)雲感大燒然罪。又毘奈耶一雲。乖涅槃性墮落崩倒。被他所勝不可救濟。   (六左)非犯一邊一切律儀。光記(十九左)如論不悉。寶疏(十二左)釋雲一邊罪。隨機羯磨上(二十一右)雲。四重罪雲邊罪。此意。邊至極邊際義。四重極重罪故。又舊論曰。由動壞一處捨一切護。此不應然。準之唯約一多相對。或言一處者。四重處一處與一邊罪義不異也。   (六左)非犯餘罪有斷屍羅。光記為例可也。僧殘罪等為餘罪。寶疏(十二左)兩釋。初釋邊罪為餘罪非也。與前段不異故。後釋不犯之餘為餘罪。亦非也。今對四重。以僧殘等為餘故。故舊論曰。犯別學處。餘學處斷無如此義。   薄伽梵說(至)立他勝名。十誦二十一(三十四右)曰。若比丘於是四墮法。若作一一法是非比丘。非沙門。非釋子。失比丘法。如(【傍】以下引此文)多羅樹頭斷更不生不青不長不廣。比丘亦如是。他勝者。當墮法言。梵雲波羅夷。四分律雲。波羅夷譬如斷人頭不可復生。若犯此法不復成比丘。   (七右)依勝義苾芻。光二釋。初為勝。寶亦爾也。後釋無害。而是穿義也。舊論雲真實比丘。   (七右)律中自釋(至)破戒苾芻。十誦一(五左)曰。若比者有四種。一者名字比丘。二者自言比丘。三者為乞比丘。四破煩惱比丘。名字比丘者。以名為稱。自言比丘者。用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又復賊住比丘剃除鬢髮。被著袈裟。自言我是比丘。為乞比丘者。從他乞食故。如婆羅門從他乞時亦言我是比丘。(【傍】出家)破煩惱比丘者。諸漏結縛煩惱眾生。能受後身生熟苦報生死往來相續因緣。若能知見斷如是漏。拔盡根本。如斷多羅樹頭畢竟不生(已上)有部毘奈耶一加白四羯磨圓具苾芻為五。十誦合為自言。然光寶唯約賊住解釋不順經意。亦背論文。律中者。正理作由律自釋。無中言。光寶牒亦爾也。舊論雲。於毘奈耶中。是決判說。由字有無互通。乞丐。應音雲。丐古艾切。蒼頡篇。乞行請求也。字體從人從亡。言人亡財物則行求丐也。破戒。正理亦爾。戒字惑形誤。舊論如律雲破煩惱。光記釋四。各有兩釋。初中初釋為勝。二中初釋順一途未盡。後釋非也。三中後釋順律文也。四中約律文相初釋為是。若據義後釋亦為是。寶疏同後釋。   (七右)此義中言(至)非苾芻。此上教證。下理證。有二。初成自。後遮他。初成自意。名想唯名不受重。乞丐亦唯約乞食。破惑雖具受。定無有犯。於自稱中有二。賊住。具戒。今約白四羯磨受具自稱苾芻謂非苾芻。光記釋此義中兩釋。後釋為善。以順文。釋非白四亦兩釋。初釋無失。而未全得論意。唯謂自稱賊住一邊。故後釋同前釋名想之又解而似順舊論雲於此義中白四羯磨受戒說為名比丘。今按。舊論文錯。應言說名為自稱比丘(當挍他本)。   (七左)僧祇食。光(二十二左)雲。僧謂僧伽。此雲眾。祇謂所有。僧伽所有名曰僧祇。即是眾所有食名僧祇食。今僧伽僧祇唯男女聲異。今屬所食故。囀女聲故。舊論譯雲大眾食光釋似鑿空。僧伽(●)僧祇(●)僧衢(●)(【傍】無畏疏八(十三右)翻眾)僧計(●)(【傍】彌陀經文)隨求大心咒●●耶。並皆梵者促也。毘訶羅。舊論譯雲住處。光(二十二左)雲。義翻為寺。是所住處義。應音二十五(十五左)雲。此雲遊。謂僧遊履處也。此土以寺代之。有部律四十六亦云寺。無畏疏十一雲。此雲住處。或雲寺。   (七左)大師依彼(至)驅擯眾中。中含二十九(十一左)瞻波經(全三紙半)說擯棄不淨比丘。廣說三喻。各喻終曰。大目犍連。若諸梵行知者。便作是念。是沙門污(【傍】指不淨比丘)是沙門辱。是沙門憎。是沙門刺。知已便當共擯棄之(已上)實非苾芻稱苾芻者二句八字。光記(【傍】稽古從之迷也)屬上非也。寶疏屬下是也。何者。非經文故。者言是牒詞故。彼言所指不成故。是故舊論曰。非比丘自稱為比丘。於此人比丘法何相。於此人言。當今彼字。豈可得入前段。   隨相是何體必應有。隨犯戒其苾芻相是有何。其體必應有。舊論雲。相是相。雖爾不無比丘法。   以世尊(至)污道沙門。長含三(七左)佛答周那頌曰。如汝所問。沙門凡有四。志趣各不同。汝當識別之。一行道殊勝。二善說道義。三依道生活。四為道作穢。能度恩愛刺。入涅槃。無疑超越人天路。說此道殊勝。善解第一義說道無垢穢。慈仁決眾疑。是為善說道。善敷演法句。依道以自生。遙望無垢場。名依道生活。內懷於奸邪。外像如清白。虛誑無誠實。此為道作穢。雜事三十七(七右)曰。有四沙門無第五。我今為汝說次第。應知勝道及示道。淨道活命並污道。婆沙六十六(六右)配四人。是一端耳。準陀。舊論亦爾。長含雲周那。又餘文雲純陀。並梵賒促耳。光寶並翻雲稚小。應音翻為妙義。光通凡夫沙有四釋。初二乃偏。第三備足。第四非也。違經論故。   (八左)亦捨少分殊勝善根。光(二十六左)以三因唯為色界煖等四善根簡無色。以非殊勝故。此意少分即殊勝。寶疏(十六右)四善根皆為殊勝簡上忍世第一雲少分。今雲。各有得失。光記簡無色為得。不簡世第一等總為四失也。寶亦簡世第一等為得。不簡無色為失。正理雲煖等隨應取之也。然光但釋殊勝所簡略少分釋。寶釋少分略殊勝所簡。   (九左)有餘師說(至)依表得故。光(三十一左)寶並後師為正。婆沙顛末敘健馱羅國。迦濕彌羅國兩義。皆以當國為正。今兩師如次彼外國。當國。舊論十一(二十一右)初雲有餘師說。次雲毘婆沙師說是義不然等。既有破前義之語。論主意在後。光寶破正理。稱有別。敘俱捨師救並同。光以害本國師為失。寶疏(十八左)例善戒無中捨直得破。並包取為是。表無表章用正理義雲。今大乘中雖無文判義亦應爾。若受戒時作永捨心即便永捨。若心勢捨至於明旦捨律儀時。還復相續。由彼惡思不永捨故。   (九左)一由受心斷壞。光(三十四左)引正理。受心中有作業者非也。寶為正。彼意。正理初番約唯意樂捨。後番由作業乃捨意樂。並是受心斷壞。此論且唯依不由作業受心。非與此論不別。而亦不相違。   (九左)二由勢力斷壞故。寶師會正理。婆沙異光解。寶最為勝。正理以證前義故。不破此論故。問。正理意雖同文故來。而不遮軌範師。若爾何耶。答。彼因等起及限齊各別。此論亦約等起不遮之。而今唯約限齊明遮。勿混二門。   (十右)三由作業斷壞故。寶疏(十九左)解正理。及釋受心。作業為優。光記(三十六左)問答有三解。就正理第一第三緣文。然正理第一緣作業。受心捨方便非作業捨。作強增業故。前劣業意樂即息。第三緣雲期加行者。即期作業故。問。本非論意。三解何得順論。而一三差別實如初二釋。雜心釋受心雲發心念。釋今第三雲息身口行(初釋依怙)又上論(五左)明處中得緣中雲。由受謂自誓。由重行謂行善行惡(第二釋依怙)第三釋非也。   (十右)六由善根斷壞故。正理(三十九(二十一右))有破。彼破意。今論標六由善根斷故。亂別解脫斷善捨。若爾加行義何可知。故改言六由依根斷。唯破此義未破不舉惡。故破中言說第六緣名為斷善。不言何唯約善(光未得此意。謂破不舉惡救釋非也)若作是說下破救。救意雲。標言斷善。而意取斷善加行。故述釋雲加行。破之雲。若爾定共戒加行亦名定共。應成七緣。光記未得正理意。但謂破不舉惡救釋。二釋並非非也。寶師破雲不及不釋(為妙)疏於六下釋諸妨難。大有四段。初辨表無表寬狹。明此論唯約無表。會婆沙百二十二(五左)通表無表。謂無表得必有表故。捨狹無表寬表隨捨。有表不發無表故。非捨表定捨無表。是故此論偏約無表。婆沙通約二。並不相違。二然舍下明第六緣定是加行。闇破正理論。既是處中。雖言斷善。而加行捨。然正理破斷善言。失章意也。亦兼顯此論舉善顯惡。故雙雲斷善斷惡。   三又受下通得戒加行捨處中不善。應立得戒捨為第七緣之難。通意彼攝入第一緣受心捨故。不別立此。是則通正理七緣難也。四捨別下勸示諸捨緣差別(光三十八左下廣分別)。   如鹹鹵田。應音雲。胡緘切。下力古切。說文鹵謂西方鹹地也。確薄之地也。天生曰鹵。人生曰鹽。鹽在東方。鹵在西方。釋名雲。地不生物曰鹵。故字從西省下象鹽形也。   契經中言卵生龍等。有人云。四含無文。而處胎經四見。大乘所誦。非今所關也。或曰。瑞應經下。僧護經(初丁)見。予親讀文。具戒必非八戒也。   (十一左)半月八日。光四義第四為正。婆沙百三十三(十五左)於半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雜含四十(十五右)曰。於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   此得妙行非得律儀。四分三十五(二左)曰。佛言。畜生於我法中無所長益。若未出家不得與出家受具足戒。若已與出家受具足戒當滅擯。   生無色界彼必非有。麟雲。謂無色故現在無戒。有漏繫定故生上。不成下過未戒。不同無漏。   除中定無想。麟雲。僻見故。暉鈔雲。梵王起戒取故。無想外道居處。無無漏戒也。   (十二右)業有三種善惡無記。四含中未見全文。又集異門論三法所牒。經無舉此。蓋取義耳。雜含十八(三右)曰。善不善無記無知(十二左)豈不世尊(至)名為動故。將釋下二句。先問答經相違。此問也。此中初敘難意。聖說此中下舉經以成其義。後由下三定下答也。約經意各別會。然光記聖說已下總屬答。若爾聖說言無用。為動故之故亦徒然。舊論文勢亦屬問曰。為不爾耶。佛世尊說三定有動。於中是覺是觀。所餘諸行諸聖說名動。廣說如經。約彼定有過失。故說如此。是三定等於不動經中。約能成不動善緣道。或說名不動。寶疏分文得經論意。此契經。中含五十烏陀夷經(十右)曰。烏陀夷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聖說是(【傍】此是言應在聖上)移動。此中有覺有觀。是聖說移動。烏陀夷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是聖說移動。若此得喜。是聖說移動。烏陀夷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體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是聖說移動。若此說移動心樂。是聖說移動。依之等言等喜樂也。   (十二左)不動經中(至)說名不動。中含十八淨不動道經(七右)曰。若我得大心成就遊。掩伏世間。攝持其心者。如是心便不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增伺瞋恚及鬥諍等。謂聖弟子學時。為作障礙。彼以是行以是學。如是修習而廣佈。方便於處得心淨。於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不動。光寶俱不動言謂牒前不動業。不為經名。故光言若。寶雲今言。是不檢經文之失。又舊論文經名明也。   (十三右)非此諸業(至)此中名受。百十五(二右)有四說。一決定感受。二不定。然感樂果局此業。餘不能感。故名順樂受業等。三亦不定。然樂能作餘所依止故。四益損等相似故。正理同第四說。此論同雜心。彼三(三十一左)雲。受及眾具故。光記顯差別雲又。寶疏(二十三左)直舉正理非也。   (十三左)有餘師說(至)善無尋業。一百十五(三左)下地無有捨受異熟。有兩說。初說下地法粗。此受微細。下地不寂靜。此受寂靜。後說下地有情所起善業皆為求樂受故起。無有希求不苦不樂受者。是故下地所有善業不感此受異熟。又(四右)中間定所有善業當言能感何受異熟。有四說。初說感初靜慮喜根異熟。第二說感初靜慮樂受異熟。第三說不感受異熟果。而能感色心不相應行。第四說下地亦有不苦不樂受異熟。而無評家。世親論師取第四說破餘師。初說喜根與第二師樂根大同故不別舉也。   本論言頗(至)善無尋業。舊論(十一(二十五左))曰。無覺善業。發智十一(五右)雲。頗有業感心受非身耶。答。有謂。善無等業等者尋誤也(光師雲六足。發智本論者漫談)。   (十三左)又本論說(至)乃至廣說。發智十一(十紙左)有三番文。今舉初番。後二番文雲乃至廣說。彼雲。又順樂受業心不相應行。順苦受業色。順不苦不樂受業心心所法。又(【傍】第三番)順樂受業心心所法。順苦受業心不相應行。順不苦不樂受業色。此三番文並證欲界有順非二業。然光記(四十八右終)雲。此中引意。正取第二番中順不苦不樂受業心心所法為證。既順不苦不樂受業感心心所法。故知定感捨受異熟(圓暉從之。)此釋謬也。今明業通局。何可證異熟果。復標已雲下諸地亦有第三順非二業。結成雲。由此證知。下地亦有順非二業。明知。證業若證第二番文何但不舉彼。而舉傍隱正。寶疏唯舉三番文耳(為是)舊論(十一(二十五左))頌曰。無前後報熟。由佛說三業。長行雲。於經中由說此文。有三業果報熟。無前無後不有(云云)今雲本論。是梵本異乎。然新論為優。百十五(初右)曰。復有三業。謂順樂受業。順苦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說。順樂受等業。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辨。正理論破此文證例發智次下三界業非前前後熟文婆沙為試驗等通釋。如光寶返破。然正理師亦同此論。下地有捨業為勝。顯宗(二十一(七左))曰。然於下地中理應定有順非二業。如順正理廣辨。   (十四右)此業與受(至)順樂受業。問中。體性別。寶疏。意思為體。身語色為體。故異為正。光記唯約因果位非也。答中。有三釋。光記為正。寶疏為二釋。次徵後文。通徵中小科二釋。甚非也。或復相對大科分明。舊論並雲復次。故又正理(四十(四左))無中間所受義及徵釋。但舉前後兩義。故此三釋中。第一順益義。但是約因果。樂即受持業無異義。樂受之順。順樂受即業。依主持業可知。第二釋所領受義為順。樂是能領受。釋名法如上。第三釋能感受義為順。   (十四左)一自性順受(至)乃至廣說。雜含十二(十一右)曰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彼樂觸滅。樂觸因緣生受亦滅止清涼息沒。如樂受苦觸喜觸憂觸捨觸因緣生捨受。捨受覺時。如實知捨受覺。彼捨觸滅彼捨觸因緣生捨受亦滅止清涼息沒。中含二十七(十一右)達梵行雲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覺(舊家受或雲痛雲覺)。   (十四右)二相應順受(至)乃至廣說。前引雜含十二(十一右)樂觸乃至苦觸等文是也。稽古(下四右)   雲。見雜含十三。彼(十六左)雲。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今非彼文意故。舊論(十一(二十六左))雲。如經言應受樂觸。   (十四右)三所緣順受(至)受所緣故。文有三。初標立。二引證。三由色下述成。雜含十三(十四右)雲。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而不覺色貪。我先眼識於色有貪。而今眼識於色無貪。如實知(乃至)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光兩釋並非也)。   (十四左)四異熟順受(至)乃至廣說。舊論(十一(二十六左))曰。四果報受。謂業受。如經言。現法受業。生受業。後受業。不定受業。中含三思經(十六左)雲。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故作業。我說彼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作業。我說此不必受報。又分別大業經曰。此中異熟。所感果總名。順受者。順能順名業。受謂所感受果別名。能順受果名順受。依主釋。簡等流等。更雲異熟。即順受異熟義。故下雲業能招受異熟。然光記異熟兩字直名業體。三義並非也。初異為業。熟為果。熟之異。次異熟二字俱名因持業釋。後為果名。約有財。皆不可依也。問。此論及舊論引證約順現等四業。然婆沙百十五(初左)說此五受中雲。異熟受者。如此中說順樂受業。順苦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於此五受中依異熟受而作此論。雜心三(三十二右)雲。報受者。樂受等業。正理論四十(五右)雲。如契經說。順樂受業乃至廣說。顯宗十一(八右)亦爾。何故相違。若此論現字樂字誤乎。答。順現等四業。及順樂受等三業。並是異熟順受故。互無有妨。現字非樂誤。舊論明列順現等四業故。又解。現字蓋樂誤也。順現等四業。唯顯時定不定故。次段說故。結文約順樂受等故。非正示異熟如順樂受業等故。由此婆沙等諸論中。並約順樂受業。然舊論具列順現等四業者。蓋後人之誤加蛇足。謂見順現錯本。於等言傍附餘三業。而誤入本文。   (十四左)五現前順受(至)受於樂受。契經者。中含二十四。大經(七右)曰。阿難若有覺樂覺者。彼於爾時二覺滅。苦覺。不苦不樂覺彼於爾時唯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所說廣說如是。又長含第十(十五右)大緣方便經出文與今不同。義是同也。   (十五右)非定受故立不定名。寶疏(二十七左)為善。光記(五十四左)會合四業五業兩家非也。   (十五右)或有欲令(至)合成五種。或有欲令言顯別師。故舊論十二(初右)雲。復有餘師。婆沙亦云有餘師。寶疏(二十八右)廣出婆沙。令諸師別義得論意。光記(五十三左)明四五同異。大有二解。自評取後義同相似。今雲。兩師別義(初釋為善)諸論各別說故。何令同義。論下四業家為善。而雲。此唯顯時定不定。何於異熟可論定不定。光問答正理共許文。問。本謬見文。答。何可是。謂彼正理意不定。受業四業八業共許約時不定。何汝可立熟定時不定為別業。文中如異熟等二句八字牒彼所立。時不定故下舉共許以破。全非謂前二句是共許。是正理意也。故正理文曰。若業於時分定。彼於異熟亦應決定。若於異熟名不定者彼。於時分亦應不定。由此理故。故定無八業。以於諸業中有不定義者應總立一順不定受。所以者何。義相似故。謂如熟定。時不定業。時不定故既共許為順不定受。如是時定。熟不定業。熟不定故。何不許順不定受。故譬喻者於此義中安立八業。極為雜亂。寶(二十九左)引長文而得意。寶疏為優。然問謬見難可擇。答中。共許者。必約自他。何但可約他。大科第二釋。謬彼正理共許文。而立此義。非中非也。彼共許言。即是破熟定。時不定。然卻雲不破。豈非謬。會評取文恨惜。又下文此中唯顯時定不定。唯者簡異熟。何可許約熟。   (十五右)有餘師說(至)異熟果少。光記(五十五右終)雲有餘經部師。正理雲譬喻者。故婆沙無之。百十四(十三左)譬喻者說(乃至)彼作是說。諸順現法受業不定於現法中受異熟果。若受者定於現法非餘。故名順現法受業。雜心三(三十右)雲。譬喻者說(乃至)彼有說現法業不必現報。若熟者現法受非餘。此二文並說約異熟四各有定不定。全非今義。百十四(十五左)雲。有說者順現法受業最勝。所以者何。近得果故。與今義旨別也。   (十五右)毘婆沙師不許此義。論主意朋有餘師。故有此標簡。   (十五左)譬喻者說(至)亦有二種。舊論雲譬喻部師。婆沙(寶二十八右引)譬喻師義即是也。彼婆沙後雲有餘師說八業者亦是也。然雜心三(三十左)雲如是說者說八業等者。蓋錯誤乎。   (十五左)論曰順現(至)四業相故。論主評三家中四業家。正理顯同此。唯者簡五八家約異熟論定不定。經文已說四種業。不說五八故。然光記誤會合四業五業兩家如先辨。   (十六右)頗有四業(至)俱時究竟。約容有非決定。問。三便及自作殺盜誑婬俱是根本罪。由何成現生後等四別。   答。婆沙百十四(十五右)雲。問。頗有一時起三種業耶。答。有。謂先遣二使。斷生命。不與取後自行欲邪行。以此自究竟非由他故。若有如是種類法生。三業同時皆得究竟。於中初業於現法中受異熟果。第二業於無間生受。第三業於隨第三生已後諸生受異熟果。準彼先後言此論已言。據能發思前後。作現次等別。   (十六右)幾業能引(至)先業引故。婆沙三說中。論主評取彼第二說。故立理證言現身同分先業引故。此理極然。由是正理。顯宗全同此論。更不舉異說。然光記(五十七左)兩釋。初釋為勝。後釋非也。又光記引果同分。滿果命根。是舊疾。前記第三(十八左下)第六(三十五左下)(云云)如寶疏三(二十一左下)六(三十七右下)及今疏破。   (十六右)何界何趣(至)餘皆得造。三界五趣未分別善惡。故言總開。分別善惡雲別遮。惡業言餘。對善故。光記總開。如是句屬上非也。寶疏入下為正。結生文故。故舊論(十二(二右))曰。此開。今更立遮。偈曰。地獄引善三。   (十六右)不退姓名(至)一切處無遮。第五明凡聖諸地。明不退離染地。以顯有退未離染並皆善惡四業。於中聖者退欲界及有頂有異。故次別明。婆沙百十四(十八右)具說。彼雲。問。誰於何地造幾業。答。若諸異生生在欲界。未離欲界染。能造欲界四種善不善業。若已離欲界染。未離初靜慮染。若退法者。彼能造欲界四種業。能初靜慮三種業。除現(有說云云)若不退法者。彼能造欲界三種善業。除順次。能造初定三除現。若已離初定染。未離第二靜慮染等。如理可知。若生在初定。未離初定染等。彼廣說。若諸聖者生在欲界。未離欲界染等。亦思可知。此中異生不退下。重明造不造所以。有二。初明凡。後明聖。聖中初明不造。不退言已顯無更生。故唯說無生下地。異凡夫隨所下明生造業。準此異生造三可知。有雲。此文通凡聖者非也。但明二業故由此。舊論(十二(二左))曰。偈曰。聖不造餘報。釋曰。堅言流此句。若聖人於此地。已得離欲。無復退墮。不能造二業。謂生報及後報。何以故。此人不能更感下地生故。但能造現報業及不定報業。於隨現生處。問。異生不退離染已無順次。亦可無順後。答。不退性故。離染故。第二生不來此。故無順次。然未永離故。後還生下。故有順後。   (十六右)然諸聖者(至)如後當辨。退離欲界不還果者。不造欲界生後二業。而容有造初定已上諸業。未離染故。退離有頂染阿羅漢果者。不造諸地二業。已離染故。此二於當生。必證本果故。如後者。論二十五(八右)具釋。麟記退有頂者。不造有頂二業者誤也。   (十六左)論曰(至)二十二業。寶(三十二左)曰。色界中有既有善心。故知亦造順現業然無諸住略而不論。光記但言略。不雲所由未可。   (十六左)住中有位(至)定不定業。釋住中有造業二十二相。準之應知餘十位。婆沙百十四(二十二右)中有二十二次文雲。住羯剌藍位能造二十種業。謂除中有業二。乃至住衰老位能造二(本非三作)業。謂則老位定及不定業。   (十六左)應知如是(至)業所引故。二釋下兩句有三。初釋第三句。餘十一是不定業攝。理在絕言。故略不說。二由類下釋第四句。示所由。類者。謂人是中有本有俱人類。狗是中本俱狗類。故正理雲人等類非趣非生。類同分與無差別。但表遮異。謂此下別釋。自類十位者。光記雲自類生有。圓暉從此。正文雲。若欲指位應雲本有。何雲生有耶。今雲。正理論雲。以約趣(【傍】五)生(【傍】四)中有生有異故。準彼光記雲生有。又婆沙百十四(二十二右)雲。問。若中有位所造諸業。至本有位。受異熟者。此業當言是順現法受順次生受耶。答。此是順現法受業非順次生受所以者何。中有本有總眾同分。無差別故。此論第九(初右)頌雲。此一業引故。如當本有形。長行雲。若業能引當所往趣(【傍】本有)彼業即招能往中有。故此中有若往彼趣。即如所趣當本有形。依此自類本有。況十位是本有位。非生有位。生有者。論八(十三左)雲。生者當來所應至處。依所至義。建立生名。所引異熟究竟分明。是謂當來所應至處。然正理。中生異者。四有相望中有非趣。餘三趣攝。又中有化生。餘胎生。據此義約中生本死次便。非必釋自類十位。寶疏。此論雲中生一同分者。中有二字傍註亂入也。論無之故。非問意故。而如文(【傍】正文及湛惠)引用者無眼目也。三由此下結上通妨。現受業無引業力故。但雲順生等。前中有位所造十一。故為順現攝。今中有同分能感過去引業。故雲順生等。   (十七左)聞有黃門(至)事亦非一。出雜寶藏經第三。婆沙百十四(十二左)昔健馱羅國迦膩色迦王有一黃門。恆賢內事。見五百牛將去其種。以財救此牛。善業力故。即復男身。王聞驚喜厚賜珍財。博授高官。又西域記一(九左)屈支國(舊龜茲國)先王深敬三寶。觀禮聖跡。命母弟攝知留事。其弟竊自割勢封之金函上王。而言。王迴駕之日乃可開發。王之還也。有搆禍者。曰。弟婬亂中宮。王聞怒欲置嚴刑。弟曰。願開金函。王開觀乃斷勢也。弟曰。懼有讒禍。割勢自明。今果有徵。願垂照覽。王弟後遇五百牛欲事刑腐。惟念以財贖此群牛。以慈善力。男形漸具。與婆沙其事相似。而本起各別。冠註者令一同誤也。又婆沙(十一左)昔憍薩羅國勝軍王女具十八醜。厚俸珍財。送長者子財位喪失者。長者子慚恥出則關鑰。親知莫見諸密友怪遂共立約。卻後七日各將室家會某園林歡娛。若違者當罰金錢五百。至第七日皆如所約。惟長者子不將婦來。自恃財富任罰多少。其婦獨在家。自責自恨。我宿何罪受此惡身。眾人皆樂。惟我獨苦。不如早死。一心念佛。便欲自害。佛知時至。則於其前踴出。女見如來。深生悲喜。以慇淨心。觀佛相好。善業力故。須臾變身。猶如天女倍增。又共恆叉屍羅國有一女人。詣無憂王所起靈廟。以手掃除狗糞有佛座前。此善業故遍體生香。如栴檀。口中常出青蓮香。   (十七左)或生此地(至)不受異熟。釋下三句有二。此初正釋。正理論(四十(十五右))曰。或有餘業亦得現果。謂生此地。永離此地染。於此地中。諸善不善業。必應現受。不重生故。如阿羅漢及不還者。未離染時已造彼業。令離染故。成現法受。彼是何業。謂異熟定。應知此中所說業者。是異熟定非時定業(顯宗二十一(十二左)全同)準言此中所說異熟定非時定業。有部宗意。經所說四業唯約時定不定。故前言此中唯顯時定不定。釋經四業故(正理亦爾)然汎論業。有二種。一時定不定。二果定不定。故兩處言此中等。然光寶釋此文。雲不定業中定。未免脫五業八業之執。故致此誤也。二若有下簡亂有二。初釋生後定業無永離染故非現果。後若於下釋位果並不定者永離染必不受果。   頌於佛上首僧。光二釋。第一羅漢等為僧。佛上首之僧依主釋。後依正理三十八(十一左)佛為僧。圓暉。寶疏同後義。湛惠初義為正。大乘亦爾。瑜伽六十(十二左)曰。謂阿羅漢及佛為首大苾芻僧。如是名為田廣大性。對法八(四左)雲。又於佛為上首僧中。造善惡業。必得現異熟。今雲。今論佛即為僧。其聲聞僧下別出預流羅漢等故。如彼瑜伽於田總為五種。故佛與羅漢合為大苾芻。今開為六種。學者勿混。故舊論(十二(四右))曰。若總說大比丘眾。以佛為現前上首。若約人差別有五。又正理所舉契經。佛上首僧說名僧田故。今非三寶分別故。由此雋師釋瑜伽雲。佛於一切賢聖中為上首僧。問。佛為僧攝餘亦有。答。亦有。謂宗輪論(八十三左)化地部本宗同義雲。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獲大果。非別施佛。優婆塞戒經五(十三右)釋摩訶衍論一(十六右)成實論三(十二左)摩醯捨婆道人佛在僧數。成實論師不許之也。   二從無諍等。論二十七(七右)具說。是阿羅漢觀有情苦由煩惱生等。治三諍中煩惱諍。正理七十五(七右)。   得勝轉依。光二釋。初釋為勝。何者對斷惑所得轉依。是即見道無漏智雲轉依。簡有漏智斷得。故雲勝。舊論(十二(四左))曰若人出四諦觀。見諦所破惑滅盡無餘故。新得轉依。雖所得轉依是見道無漏。出時淨身是預流依身。次修道亦準此可知。   (十九右)異熟果中(至)感受業異。發智十一(五右)雲。頗有業感身受非心耶。答。有。謂不善業。頗有業感心受非身耶。答。有。謂善無尋業。頗有業感身心受耶。答。有。謂善有尋業。婆沙百十五(九左)具釋。今論同彼。是對法所說非佛說。故雲許也。善有尋業通感身心受。義準可知。故不言。光非所問者。似是未盡。   (十九右)身受必與尋伺俱故。舊論亦曰與覺觀俱。前論二(七左)雲。五識唯尋伺。意身受尋伺二法。必不離而俱。今唯無尋地無彼。正理論約伺與中定同。唯約尋說所由。   諸不善業(至)如前已辨。釋第三句有三。初正示。二以善下所由。業受業。鮮本。及正理。顯宗。舊論並作苦為正。下業受亦爾。三心俱下通妨。問。頌雲惡。長行雲不善。是名局欲界。若爾初靜慮應無身受。答。對善雲不善。不必局欲界。欲界初定有五識三識。有身受故。   (十九右)有情心狂(至)北洲在欲。舊論雲。若爾眾生有顛狂。此顛狂於何心有。復由何因生(乃至)何眾生有狂亂心。顯宗二十一(十四右)曰。若執憂根定非異熟。諸有情類。所發心狂在何識中。何因所感。依何處起非異熟耶(正理亦同)光為小科為是。寶疏為大科第六不可也。此中有三問。頌中初句答初問。中二句答第二問。第四句答第三問。   (十九左)由五因故有情心狂。百二十六(九右)有兩說。一四因。二五因增憂。今依後說。正理。顯宗同之。更無異說。   四由乖違(至)故致心狂。婆沙百二十六(九右)雲。謂有多食胡桃麻子苣勝等時發熟風等。大種乖反心便狂亂。今雲乖適。婆沙雲乖反。頌疏雲乖違。舊論(十二(六))雲。不調適。下論十七(八左)雲。離間語者。親友乖穆。彼舊論雲。親友不和穆。故知乖違安適言乖適乖反和穆雲乖穆。   (十九左)若在意識(至)非異熟耶。此問意。初舉初句意識。成心受義(【傍】心受應異熟故雲如何心受)復許下舉第一因成異熟義。是不解問。如何下躡前(十九右)雲心俱憂根非異熟。難前後相違。   (二十右)心便失念故說為狂。舊論。正理。顯宗並雲失念。論四(六右)釋品類足十大煩惱中雲。染污念名為失念。然今四句中。不染污唯為狂。若爾違常意為失念。非彼失念心所也。故舊論雲。心狂亂不自在失念。   (二十右)如是心狂對於心亂。此二自性何。謂心狂大地法中念為體。通染不染。心亂大地法定為體。唯染污。故論四(六右)雲。染污等持名為心亂。   (二十右)謂欲天心(至)世傳有文。下別釋有二。初示非聖狂。二辨聖者差別。初中亦二。初示天及人鬼畜。後明地獄。地獄中有三。初總。二別。三證世文。況人惡趣者。唯鬼畜二。以別明地獄故。舊論(十二)曰況於人畜生鬼神道中。地獄眾生(云云)光雲三惡趣非也。問。婆沙百二十六雲。地獄無。心常亂故。心狂亂者。謂時非恆。今為同彼不。答。義全同彼。於了是非有此心狂。地獄已不了。故無此心狂。   欲界聖中(至)證法性故。下明聖者差別為二。初辨聖中除佛。餘唯有第四。此中無有者。明本爾也。然鮮本。及正理。顯宗。光記。頌疏作容有為正。二無異熟下明餘四因。   (二十左)諂曲類故。舊論雲。邪曲性類故。論二十一(四左)釋諂雲。諂謂心曲。諸見等流。如言何曲謂諸惡見。與正理同也。又正理(四十(十九左))更有兩番三業雲。又真直道謂八聖支。能障彼生三業名曲。真實無病謂永涅槃。障證彼因三業名穢。依外道見。於佛教中障淨信心不信名濁。以能擾濁淨信心故。從彼所起三業名濁。又墮斷常。違處中行。從彼所起身語意業違直道義。故立曲名。由損減見所起諸業能穢淨法故立穢名。穢名必依極穢義。故薩迦耶見所起諸業能障無我真實淨見。依障淨義故立濁名(顯宗全同)。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十五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第十六法義     豐山寓居沙門釋快道記   (初右)又經中說(至)能盡諸業。中含二十七(十二左)達梵行經文(有人。雜含三十七(十八丁)又出者非也。彼說但說黑黑報白白報故)。   頌曰(至)黑白俱非。初二句標。下四句釋。集異門足七(九右)曰。四業者。一黑黑異熟業。二白白異熟業。三黑白黑白異熟業。四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黑黑者。初黑是因。次黑即果。下皆準此。黑之黑依主。黑黑即異熟持業。黑黑異熟之業亦依主。白白異熟業亦爾。第三黑與白相違釋。第四亦非黑。亦非白。亦無異熟。亦業。亦能盡諸業並皆持業釋。   論曰(至)黑黑等四。光三解。第二為勝。業與果俱性不同。唯前三故。第四無果。故約能所治。寶疏。頌疏。同光第二。然寶疏。初性不同為三(為是)後雲性類不同分為四業者。何忽參差。   (初左)諸不善業(至)不可意故。婆沙百十四(初左)兩說。今依後說。正理(四十一(初左))曰。諸不善業一向名黑。以具染污黑不可意黑故。異熟亦黑。不可意故。今於業示染一邊。   傳說若處(至)有處亦說。此答中有二。初舉對法師義。論主不信。故雲傳說。後然經下。論主依經。成無色亦名白。婆沙百十四(初左)有九說。一應說無色。不說略。二影顯彼此業同故。三約中生二有具不具。四約色非色二異熟具不具。五約色非色二業。六約三業具缺。七約五蘊。色皆具。無色缺色。八約十業道無色唯意三。九約二淨二明白具缺。此中初二無色許白。後七不許。有部宗中後七隨應。舍利子集異門九(十二右)約色界說白白業故。由此雜心三(三十三左)用中生二有。三業。五蘊。十業。四說。正理四十一(初左)初示舉初顯後義。次依二明。二有。三業。十業道四說。不入無色也。今約第三第六兩說。後中光釋為是。寶疏總屬下。為黑白業釋謬也。舊論(十二(七左))雲。有餘師雲。此亦於餘經中說。成實論八(二十七右)四業品同之曰。隨以何業生無苦惱處。如色無色界及欲界人天少分。大乘亦爾。對法論八(四左)雲。白白異熟者。謂三界善業。伽六十六(七右)亦爾。正理通此經雲。而契經中有說靜慮。無量。無色。皆名白白異熟業者。彼據純淨可意異熟。通立白名。然彼契經非了義經。以於上界四蘊五蘊一切善法說業名故。諸異熟因由業所顯。故非業者亦立業名。證知彼經非了義說。今彈雲。彼經說但彼諸善業。雲皆名故。不言一切善法皆名等。   (初左)欲界善業名為黑白。下三釋頌欲界善及名俱言。稽古下(五右)從然契經至名為黑白。總謂經文。此二句出未考部者。蓋迷國訓。泥寶疏釋也。   此黑白名依相續立。光四釋。第二為正。雜心三(三十三左)雲。又一身中。二種業可得。亦二種報。是故如是說。婆沙百十四(五左)雲。問。無有一業亦黑亦白。何故名黑白白白異熟業耶。答。為欲顯示一依止中。一相續中。受二種業所感異熟一黑二白。   (初左)不善業果(至)惡勝善故。光已離欲問答有兩釋。今雲。全離欲不造欲新業。若分離欲據殘結邊造此。故與未離欲其雜義同。光二釋並非也。   (二右)以佛於彼(至)無覆無記。以經論無漏為白。成非白密意說。本論者。品類足六(九右)曰。有罪法雲何。謂不善。及有覆無記法。無罪法雲何。謂善。及無覆無記法。黑白法。有覆無記法。順退。非順退法亦爾。既諸善雲白法。無漏是善故。無覆無記句。同文故來。   (二右)四法智忍。見道十五心中。七智不斷惑。解脫道故。八忍之中。四類忍斷上界惑。今唯論欲界純黑。故但四法忍。   (二左)離四靜慮(至)純白業盡。此中不說前八思者。唯對純白善業。故彼地煩惱。唯無記性。非四業攝。不同欲界九思皆斷純黑。故不說前八。不言無色。如前說不攝業故。   (二左)何緣諸地(至)未離繫故。初問。後答。答中有三。初示已斷容現故。前八思位非斷。二然由下明緣縛斷盡時名斷。三由此下結成餘一品非斷。已斷不定現前。或有遇異緣不現前故雲容。然光記(四右)雲。於欲善中非皆並起。故說容言。如善憂根。若彼斷已。而不現行。離欲捨故。欲界餘善斷已猶行。以成熟故。頌疏依之。此釋非也。以定法言起不起故。又憂根是別一類法。非由斷緣彼煩惱故不起。又憂是離欲捨法故。離欲染者。必不得起。何對此可施容言。   (二左)頌曰有說(至)欲業黑俱。婆沙百十四多說。此初說彼(二右)出。此後說彼(四右)出。並不正義。其如是說義如上論說。   (三右)三牟尼。中含五(四右)等心經雲。舍利子當學寂靜。諸根寂靜。心意寂靜。身口意業寂靜。此經雲意業寂靜。雲何答。   (三右)三清淨。中含五水喻經(十九左)雲。復次諸賢或有一人。身淨行口意淨行。上下文非一也。   (三左)諸煩惱言永寂靜故。舊論(十二(十右))雲。一切或(【傍】與惑通)言分別滅故。婆沙百十七(十六左)雲。有說。無學身中煩惱意言究竟息滅寂滅圓滿。故立寂默。餘身不爾。故不建立。舊論雲分別。婆沙雲意。文異義同。準彼二文。煩惱與言相違釋。言語散動性故。光記三釋並非也(寶疏雲煩惱言總無。似無失。而未成示南。光記身語淨中。有漏善有無兩釋。初釋為勝。集異門足六(五左)雲。如世尊說。身語意淨中。我說無漏淨)。   (三左)又經中說(至)俱身語意。長含八眾集經(十一右)雲。復有三法。謂三惡行。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又雲。復有三法。謂三善行。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正此文也。雜含十四(四右)雲。雲何不善法。如實知不善身業口業意業。是名不善法。又雲。雲何善法。如實知善身業口業意業。是名善法。稽古出雜含十三者。彼無文也。   (四右)故思經中(至)為意業故。舊論(十二(十左))曰。譬喻部說。貪等名意業。於故心作經中說。中含三(十七左)業相應品思經(全三紙)曰。雲何意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一曰。貪(乃至)二曰。嫉恚(乃至)三曰。邪見(云云)寶疏。故思之言為經名為是。然光屬上為業名故。彼(七右)雲。貪等三種即是意思。此思言是屬上也。律攝八曰。故者是決定心表非錯誤。   (四左)又經中(至)或善或惡。出雜含三十七(二十二左已下)中含三(十六左)思經(全三紙)同(二十四右)伽彌尼經。增一四十三(初右)長含九卷十上經(十六左)等。   (四左)頌曰(至)如應成善惡。初句標經說十業道。次二句出體。第四句配屬。此中攝取前所說一切惡妙行中粗顯者。以為此性。前寬。通一切故。此狹。唯局根本故。勿濫於寬狹及能所攝。行與道語亦差別。   (四左)且不善中(至)令遠離故。此敘身惡行所不攝有二。初正明所不攝。執者捕也。非持義等。二若身下兼示根本業道。而令知差別。此有二。初正明。後令遠下述佛別立所以通妨。妨雲。前惡攝盡。何別立此。謂欲令人特離此故。舊論(十二(十一右))曰。欲令他分別離此故。於惡行別立。問。語意惡言輕。此身中何故不說。答。凡輕重於一物論。如殺盜婬。豈可有輕。殺害必斷命故。於身善惡俱但雲餘。以身三三分餘故。並不說輕即為斯也。然光(九左)兩釋。初釋無大失。而雲重非也。後釋大非也。   (五右)謂諸善思。準惡意應說輕無貪等。而準前可知。謂輕貪已不攝離彼。豈得攝。光(七左)三釋。自取前二解。寶師(七左)不許之。約無明文。雖無的文理必可影。   (五左)七善業道(至)必依表故。就必具二。光會前後相違。大二義。又表無表數同異有三釋。今雲。論主以前文不決定為是。故今文亦簡去不從他受自然等言受生。依受生者雲必具二。然下文約有部義以致難。非論主本義。無有相違。光記初釋為是。下文通二釋並非也。大科第二非中非也。次數三義第一為正。順理故。說戒自恣等作法。不令聞未具者。是常軌故。如前十四私記(十九丁)具辨。   (六右)殺罪所觸。麟雲。至身名為所觸。謂運手足等。惠暉曰。婆沙三十二(十八右)曰。得獲。觸證。文字雖別同顯一義。註維摩曰。受所觸如知證註生曰。梵語知證。與觸音相比故。即以為喻也。   (六左)貪瞋邪見(至)後起差別。婆沙兩說。此論依初師。正理依後說。光記(十二左)判為論主意樂。寶疏(九右)只舉正理無評。今雲。此論為勝。以貪等無正所作業性故。正理約助力。而判為如是說者故未也。寶疏(十一左)釋下論中。準正理雲作加行為正。何盲目。   (七右)毘婆沙師(至)加行聲說。正理論四十一(十三左)舉婆沙文同此。婆沙百十八(十五左)釋雲。有非加行以加行聲說。殺生後起亦名加行。今取要。   (七右)今且應說(至)為起加行。此中起言。蓋殺形誤。結文亦爾。或是後起雲起。若爾此文二分標。然有失。後起名。何但可雲起。亦不次第。   (七左)又經中說(至)雲何不同。光寶分節為異。光記至問餘亦爾為總問。從非諸至彼同為答。雲何不同一句徵問加行三根不同。   寶疏至問餘亦爾。問三根生十業道。非諸至不同唯為問。光為正也。有人(【傍】指要)雲。寶疏雖符正理。顯宗與此不合。今雲。寶疏何可順正顯。正理於非諸等前更有問。還非諸已下為答。光證也。正理四十一(十四右)曰。又經中說。(乃至)邪見有三亦爾。(【傍】問)豈諸業道於究竟時皆由三根佛作是說。(【傍】答)非諸業道於究竟時皆由三根。加行有異(【傍】問加行異)雲何有異。頌曰(云云)顯宗全同。又論下(十右九目)牒標非諸已下。非問可知。   (八右)由先等起故作是說。光雲先因等起。是非剎那等起故。即是貪瞋癡。然頌疏雲。先等起者。即加行也。正文雲。等起與加行應是前後。何雲即加行。   又波剌(【傍】光作刺非也)私作如是說。應音(二十五(十六右))雲。波刺私羅葛切。亦言波嘶。或言波嘶。國名也。臨近西海。最饒其寶。諸國商人皆取其貨。斯以龍威珠力古昔推焉耳。域記十一(二十二)雲。舊雲波斯。略也。人性躁暴無禮義。婚禮相雜亂。死多棄屍。天祠甚多。提那跋外道之徒為所宗。婆沙百十六(十五右)雲。又西方有蔑戾車(【傍】彼音釋雲此雲惡見)名曰目迦。起如是見。父母衰老。及遭痼疾。若能殺者。得福無罪。所以者何。夫衰老者。諸根朽敗。不能飲食。若死更得新勝諸根。飲新煖乳。若遭痼疾。多受苦惱。死便解脫。故無罪。如是等殺名從癡生。以迷業果起邪謗故。   (八左)或為別利恭敬名舉。明本。鮮本。如今。舊論(十二(十四左))曰。或為得別利養愛重好名。簡常途以顯殊勝。故雲別。正理四十一(十五左)作財利。光記兩釋。初釋依正理。改別為財。後釋對自他為別。並非也。   (九左)以從三根(至)從三亦爾。初總答。謂或下別釋。初中初立義。後可說下許經說。然光初釋甚非也。後釋為是。   (九左)頌善於(至)三善根。此善中三善根皆俱起。簡前不善不俱起故言皆。長行中。二皆。一共。並皆顯此義。   (十右)離惡加行。寶疏(十二右)示兩意。彼意一約文。但離於惡之加行。二依指事。必修善事。今雲。但離前惡何成善加行。如有人雖止殺生不作善事。由此遠離前不善三位。修此善三位名善三位。故但後意。是論之意矣。   第三羯磨竟。諸師異義如別辨。   至說四依。光雲。常乞食。樹下坐。著糞掃衣。食塵棄藥(寶。暉同之)隨機羯磨一曰。善男子聽。如來。至真說四依法。一依糞掃衣。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曰。能持。二三四受持如前。羯磨疏三下(三十四左)雲。四腐爛藥者。世所同棄。而實可收。即大小便也。有本說雲。陳棄藥者。謂世間煮殘查滓可棄者。取重煮之。得療便止。何須問本。大乘義章十一(二十四右)同前說。光記二十二(二十一左)南海傳三(二十二)並同後說。而破前說。   及餘依前。頌疏雲。餘依前者。謂未死已來身也。惠暉雲。第二念已後作持無表是。今生未死。來生身未來。未來餘依身前所有表無表。相續生名後起。此解同此疏。今雲。論意全不爾。餘者對說四依。四依是作業後起。此無表相續後起。故雲餘。依者能依無表。非依身。前者前念根本業道。猶如前(六右終)   說殺後起言此剎那後殺無表業隨轉等。顯此別以言及。舊論(十二(十五右))曰。從此後乃至說四依。依此根本。所有有教業。及無教業。乃至相續未斷。是名後分光雲。及餘依前根本業道。第二念已去相續等(云云)寶疏雲。及餘依前根本隨轉等(勿迷國訓)。   (十左)論曰惡業(至)此三成故。釋究竟光有三解自取後二。寶疏引下論及正理。唯約剎那等起。實為精當矣。然今文雲粗惡現前時此三成故等。時成言所顯約剎那明也。   正理四十一(十七右)頌文並釋頌。長行全同此。而後更以別義抉擇(文)如光引。正理意不同此論。取初義。就彼頌文。光有二解。第二為正。第一非也。釋義不成故。不順彼長行同此論故。又此論意何可成。頌釋全同故。問。正理論體制。頌文全同此。於有異長行中質之。或更作頌。顯宗論體制。頌文改之任自意。然此頌釋全同此論。無如正理之抉擇。又不言如餘更有異義如順正理。其意如何。答。於正理雖抉擇如是。於顯宗時亦欲俱捨義。故不改作。又解。正理頌釋全同此。故顯宗亦如是。但略後抉擇異義。若爾違體制。故前解為勝。今破正理師雲。契經既說貪瞋邪見皆從三根生。何不此法由此究竟。   (十一右)謂殺等三(至)身等處起。光記逐一論通別顯論旨。寶疏(十四右)雲。此等皆從多。非不少分亦緣餘法。由先有光細釋。而寶釋成。若無光細釋。未成示南。   (十一右)故有問言(至)俱死前死。婆沙百十八(十七右)問答文。非發智等本論文故。今雲有。正理等中。亦不雲本論。   (十一右)何緣如是(至)理不應然。後明所由。初一句問。餘答。答中初答前死邊。謂能殺前死。其所殺命猶有。故不成殺罪。若爾同死所殺命無。應成罪。由此第二非能下答同死邊。此中有總釋別釋。謂同死雖所殺命無。能殺命已斷。亦無可受罪依身。故舊論(十二(十五右))曰。若爾何因。所殺人猶活未死。殺者與殺生罪不相應。若殺者同時死。亦不相應。雲何不相應。偈曰。別依生。釋曰。由此依止於彼行殺事。此依止已斷滅。有別依止生(云云)準舊論。初約所殺命猶有不成罪。後依身別故不成。兩段各別。然光記(二十三右)總貫釋俱死前死非也。   (十二右)論曰(至)不慢殺餘。光記(【傍】頌疏依之)為五緣。寶疏為三緣。今雲。寶為正。頌文既列三緣。故由是。舊論(十二(十七左))曰。若人有故意。我必應殺彼。於彼有彼想。唯殺彼不漫殺事。由此三義。殺生成業道。又如下辨。   (十二右)有猶預殺(至)亦成業道。光兩釋。初釋為是。結文後故。又舊論曰。若爾有人心疑不決等(云云)躡三緣雲若爾故(寶意同初釋)。   於剎那滅(至)鈴聲為殺。寶疏為精當。正量部。於內法中心心所是剎那滅。色身不相應等一期生。於外法中山河等一期生。燈聲等。有部。一切有為。皆剎那滅。   剎那如論五(十七右)十三(三右)正三十四(初右)等也。解剎那滅。光二釋。後約三世為勝。婆沙百十八(十七右)問如是。寶疏同後釋。   (十二左)息風名生(至)殺罪所觸。光不判兩說正不。寶疏判後說為正。今論主意。亦顯後說為正。次引契經說壽捨身為死故。又命根無後現見有風動。故惠暉雲。初說不正義。胎內四位無息風。殺應不成業道。故五分律雲。若人似人。似人即胎內前四位也(已上暉文)南山戒疏雲。如五分雲。入胎四十九日。名曰似人。過是以往乃名是人。乃至若有胎人。識所依止。隨有損害。無非極刑。即如五分若人似人。意等可見。   (十二左)唯此非餘殺罪所觸。光釋為是。舊論雲。此即犯殺生羅。異此不犯。惠暉釋非也。   破我論中當廣思擇。舊論雲。於彼破說我中。當共思量。(予)斷破我非是俱捨。豈為不宜。   (十二左)故薄伽梵(至)思覺。前五(九左)已說此。前證壽命有別體。今證命所屬是身非我。依命離不離。別死活故。前正證三法。今正證壽身。其意別。   (十三右)又非但喻立義可成。無證成道理。但喻不成宗義。光釋為正。寶疏(十六左)雲。夫立義法須有宗因者。宗言非也。彼雲不思而殺亦得殺罪者。是立宗故。今亦立義者。是所成宗義。   (十三右)謂要先發(至)令屬己身。是亦如前。唯三緣。於他物示想所想。必非別緣。加行亦是不誤加行。全非別緣。故舊論雲。若人由強力。或由暗竊。取他財物屬己(一緣)於他物中。若有取意(二緣)由力。由暗。除亂取(三緣)因此量成盜業道。光寶為五緣非也。   (十三左)若有掘取(至)偷盜罪。薩婆多論二(二十四左)雲。有主物者。一切有主物。縱使空地有物。地中伏藏。若是王地。盡屬於王。無主物。若疑心取偷蘭遮。青丘雲。然有主物略有五種。一三寶物。二屬人物。三畜生物。四鬼神物。五劫賊物。又薩婆多論三(三左)雲。雲何名無主物。若二國界中間各自對相。其間空地地。若有物名無主物。又如一王征破異國。所破國王。若死若走後。王未統攝此國。爾時地有物名無主物。若無主物。有主心取。輕偷蘭。若有主物。無主心取。突吉羅。今論由王地中無敵屬主言無主。非無國主。故言國主邊得。如彼多論兩國中間。總亦無國主。故雲無主。差別可知。婆沙百十三(七右)問。若得伏藏物作盜想而用者。彼於誰處。得根本業道。答。於王處得。大地所有皆屬王故。復有說。於其田宅所屬處得。所以者何。彼於此中被稅利故。如是說者於王所得。大地所有王為主故。其田宅主。惟輸地利。非伏藏利。準此是田宅中伏藏。又婆沙。兩國中間伏藏。輪王出於輪王受。不出時無處得。彼輪王一切地皆所領故如是。光記初釋論。次雲又。引無失。然寶直引婆沙兩國文。合此論國王。蓋圓底方蓋(矣)。又寶疏(十八右細註)斥婆沙說雲。今詳。應於兩國王處受。地兩國共故也。此誤之甚。婆沙既雲無處得故。又多論三(三左)兩國中間無主物。有心取用不犯。敵主總主。中間空地領地。輪王出不出。盜想有無等。應須辨了。成實九(十六右)但地上屬王。地中不論。取用無罪。異於此。   若有盜取(至)得偷盜罪。善生經雲。盜亡比丘物。若未羯磨。從十方僧得。若已羯磨契現前僧得罪。若臨終時隨。亡人屬授物盜者。隨約所與人結罪也。又雲。四眾僧物如亡比丘物。作如法羯磨竟。屬現前一眾。或非分賊賣。或分可不均。或不和僧。別賞餘人等。俱重。   (十三左)謂於寺中制多迥處。舊論曰。若露處。支提處。修梵行處。言寺中。諸僧會處故。舊論雲露處。制多者。禮言雜名(四十九左)●(制)●(但裡二合)此雲塔。全真梵語集●●為塔。法花玄贊十(二十七右)有舍利名窣堵波。無名制多。迥處者。增韻迥寥遠也。是即阿蘭若處。此雲寂靜處。故舊論言修梵行處。   謂懷胎時飲兒乳時。胎時者損胎中子。令受多病故。飲乳時。智論十五雲。若行婬欲。母乳則渴。又以心著婬欲不復護兒。   (十四右)有說若夫(至)謂非時。正理。顯宗如今。舊論曰餘部說。光寶無評。今按。論主意欲後說。故特舉餘部說。若夫不許者。或本不知。設願不許者。於夫非受授戒婦。犯何有罪。   (十四右)有說亦成(至)餘究竟故。光記雲。後說為勝。是誤攝故。寶疏斥此雲。兩說無評。正理亦同。正理(四十二(二左))雲。有說。亦成。加行。受用時。皆於他境故。有說。如殺業道不成。加行。究竟時。前境各別故。今雲。後說為勝。既於自妻作他婦想。於他婦謂自妻。並是誤故非罪。是若約想。作他婦想。應是罪。若約所犯人。雖謂自婦。而是他婦故應受罪。然此等並誤故不成罪。今亦雖同他中。加行。果滿別故非罪。所犯人。能犯想異故。如殺生能殺想。所殺人異不成。若言同他境故。彼殺生同於他境。何不成罪。如彼殺生斷生命。尚非過。況誤犯他婦。   (十四右)於苾芻尼(至)況出家者。光記分論為兩說。而有二解。初解。依正理後師為正。後解。前師為勝。寶疏不許論文為兩說。彼曰。此論引自妻妾為例。而釋從國王得。更無異解。今按。光釋最為精密。雖無有說言。其義遙別。而寶疏為例。為何例。若言王所例。彼自妻非王所受。若言受罪例。問。已許受罪。唯問處何以例可成。由此理雖舊論文亦全同新。準正理論。及顯宗。但舉自妻等義。無從王所文故。於自之上脫有說言。猶如四取。及數息觀論文。寶疏泥文失義。   (十四右)若於童女(至)皆於王得。婆沙百十三(八右)雲。問。於未嫁女行不淨行。於誰得根本業道。答。若已許他於夫處得。若未許他。於其父母諸親處得。此論答中有二。初正約童女。第二此及下兼示餘事。言此及所餘者。舊論但曰乃至。按此論此及言蓋倒寫。應言及此。謂此之所餘。即客女貨女等。然光記雲此童女及餘女邊。而設於正理難等。並泥文失義。寶疏又雲。此謂童女。餘謂他妻等。而論通別。以和會正理者。是何謂乎。他妻何再可釋。結罪通別豈可有此。又解。此及下論主質於能護人約王故雲此。兼明餘。故言及所餘。依此義光釋義並是也(寶如前非也)後解為勝。   (十四左)與最後字(至)皆此加行。寶後說為勝。光無評。今雲。後說盡理。   (十五右)如無失者應取為宗。光兩釋。初解為正。寶亦同義。舊論(十二(二十右))曰。如執無失。可許如此。是指後徵無失言也。   (十五右)經說諸言(至)名為聖言。光屬後段。雲依經問起。是為是。舊論(十二(二十右))舉經而雲。此中見聞覺知相雲何。寶疏入前段非也。   長含八(十三右)眾集經曰。復有四法。謂四不聖語不見聞覺知言見聞覺知。復有四法。謂四聖語見聞覺知則言見聞覺知(有雲。折為十六依雜含三十七(二十右)意)婆沙七十一(八右)但所依事四故說四。若廣有八或十六。準之眾集經約所依事說為四。今約境見不見為八聖。如集異門等者。境與想相望為十六聖言。非聖亦爾。   (十五左)佛告大母(至)所覺所知。雜含十三(十二右)雲。世尊告磨羅迦舅。我今問。汝隨意答我。佛告磨羅迦舅。若眼未曾見色。汝當欲見於彼色。起欲起愛起念起染著不。答言。不也。世尊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如是說。佛告磨羅迦舅。善哉善哉。磨羅迦舅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大母。光記作鬘母。寶疏作鬘。或作大。正理。顯宗並悉作大母。今作大母者誤也。本經曰磨羅迦舅。舊論(十二(二十二右))曰摩羅枳母。應音義二十四(十七左)摩羅翻為鬘。光寶亦作鬘。以可視耳。如正理。顯宗。亦挍者誤。或寫誤也。前文具六根六境對說。而後文雲見聞覺知。定知。香味觸三為所覺。光寶釋義煩雜。猶似為前文不說香味觸三(寶分科釋義尚非也)。   尼延底。光云云。應音二十五。延作近形誤也。而雲。此雲深入義。貪之異名也。言窮極無厭。故以名之。   (十六右)有餘師說(至)亦為無理。光寶並為經部師。   (十六左)先軌範師。正理但曰古師。光記雲學瑜伽師不雲經部。寶疏為經部。舊論亦曰先舊諸師。今應圖諸異說。   T64024201.GIF   (十六左)故論言頗(至)布灑他時。舊論雲。是故阿毘達磨藏說。正理如今。光記雲發智論。而未見文。此文出婆沙百十八(十九右)也。定是餘本論文。更可檢。此三重文。第二及第三布灑他。正答問。其第一應為例答問。   (十六左)若不動身(至)應設劬勞。此論主難就彼有部宗難。有部立欲無無表離表生故。由是正理。顯宗如前十種得戒。一切皆必依表。今亦如是。非論主本意故。舊論雲。汝今於中應作功用。如先辨。然光記云云。並皆非也。問。以何知就有部本計難耶。答。正理師盡力會此難。布灑他默然表語義。仙義等教他等(云云)若不本計何彼如是。   (十七右)論曰若染(至)流至此中。光為四緣可也。寶合染心壞他語。為一非也。汝於粗惡開為二故。離隔和合中間故。名離間。間之離故依主釋。舊論(十二(二十二右))雲。為壞他和合及相喜愛。是名破語。加語持業釋。   (十七右)若以染心(至)業道方成。有三。初約二緣。次示三字流至。後釋後二緣。初標。後述釋。粗強非好語名粗惡語。或非善為惡。並兩重持業。   (十七右)一切染心(至)流至此中。光為三緣。一染心。二所發諸語。三解義。此釋為正。前二種既染心。及壞他語。並非愛語為二故。今雲。三性雜柔不淨。故名雜穢。如雜染名。能發唯染所發通三性。並有漏。又舊論(十二(二十二右))雲。一切染污言與義不相應。故名非應語。亦名散語。於義不相攝故。   (十七左)輪王現時(至)不成業道。論主取後說故。前文(五右)約此。   (十八右)論曰(至)成貪業道。此中初總判。後有餘下辨貪差別。初師總取欲貪。後唯取粗品。論主意後師為正。前文爾故。正理師意亦爾。光師為總別。然寶疏為三說。初說唯約外財。第三說通情非情。故為別。今雲。寶疏非也。唯總別異故。言他財物。總有具分資益義名財物。如前(十二右)眾具通。何但局非情。如欲令彼僕屬我者。皆是他財物。餘準之。光記設四釋。並非也。   (十八右)五蓋經(至)此世間貪。雜含二十九(三右)明息念觀中雲。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遠離五蓋煩惱。對下文以知世貪是欲貪蓋。故言依欲貪。蓋但言世貪。總是欲界貪。今亦如是。稽古下(六左)雲。見雜含二十四(三左)明四念處中。又見二十九明七覺分中者。二十四唯列五蓋名耳。又二十九明七覺中。非今文意。凡四念中五蓋非一。而餘非也。   (十八左)如經說(至)是阿羅漢。雜含三十七(十八左)說十不善業中雲。不捨邪見。顛倒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報。無福。無善行惡行。無善惡業果報。無此世。無他世。無父母。無眾生生。世間無世(【傍】衍文歟)阿羅漢。等起等向此世他世。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更無文(【頭】有人。中含十六(初右)無文。大乘伽第七。第五。又五十八。倫記二下(七右)略纂等)又中含三思經(十七左)曰。無施。無齋。無有咒說。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父。無母(【傍】恐脫無眾生生一句。)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更無文)發智二十(五左)釋經文。配四諦所斷。婆沙百九十八(初右已下)至百九十九廣釋。又發智七(十四右)曰。雲何邪見。答。若不安立則五見皆名邪見。若安立則唯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無妙行。無惡行。無妙惡行業果異熟等見名邪見。婆沙九十八(初右)唯釋初三。有多釋。餘全無釋。正理四十二(八左)雲。具足應如契經所說謗因。謗果。二世。尊等。總十一類邪見不同。謂無施與。乃至廣說(顯宗全同)光寶之族見正理十一類言。唯於今論所言文。妄分開成其數。未檢本經。豈是當理。今雲。一無施與。二無愛樂。是撥可愛樂欲果之因。雜含雲無報。中含雲無齋。三無祠祀。是祭天地之福。四無妙行。無惡行。雖有二無。唯是業一類故。發智雲無妙行惡行。雜含雲無善行惡行。中含雲無善惡業。並無第二無。亦合異熟。是何可開。五無妙惡行業果異熟。六無此世間。無彼世間。雖彼此異。同世一類。故中含雲無此世彼世(然光寶開為二非也。若開此何不開妙惡因果為四)七無父。無母。雖事是二。同能生一類。故雜含雲無父母。婆沙釋雲無父母感子之業。若父若母隨一豈可感子(光寶開為二誤也)八無化生有情。雜含雲無眾生生。九世間無沙門或婆羅門是阿羅漢。謂撥無沙門或婆羅門具殺賊應供等德可稱是阿羅漢。此實撥羅漢故言是。光記作及非也。舊論。寶疏亦作是。發智但雲世間無阿羅漢。雜含亦爾。中含雲世無真人。十無正至。發智雲。無正至此謗滅邪見。見滅所斷。雜含雲等起。中含雲往至善處。十一發智雲。無正行。此世。他世。即於現法。知自通達。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如實知。此謗道邪見。見道所斷。中雜二含其文意同。正理論師所言十一類者。蓋以如是。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第十六法義(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第十七法義     豐山寓居上毛沙門快道記 業品第四之五   (初右)論曰(至)而造作故。此中有三。初離釋。但釋道。次業之下合釋。是第四轉依主。後彼相下。釋思業隨貪等行故於貪等得道名。初二句。示業所目。次二句明隨貪等行。故轉故行顯貪等得道名。後二句成思名業。   (初右)前七是業(至)立業道名。此中有三。初明唯業。其體是業故。二亦業下釋業道。初標是依第七依主釋。次一句所由。由能下述釋身語業。為思業所依託故。於此得道名。三業業下結名。   (初左)雖不同類而一為餘。雖所目自體不同類而其能目業道一名廣攝餘。故總名業道。寶疏為是。順正理故。光記分業與道釋。誤之甚(矣)。   (初左)於世典中俱極成故。光記世與典相違釋。是留意俱言。寶疏依正理雲世記論中(顯宗二十二(十二左)全同)為持業。今雲。寶疏為善。派雲世典豈是相違。然言俱者。正理雲。世記論中俱極成故。或業之道故名業道。亦業亦道故名業道。具足應言業道。業道以一為餘但言業道。依此俱言可了。若不爾正理俱言何消。又準正理亦業亦道。於身語者有三。一唯業。二業之道。三自體業。亦思所依故名道。是持業釋。此論且略第三。   (初左)又若由此(至)異此不爾。光記三解。初減減惡惡對。二增減善惡相反。三合前二。此三釋但增減相配異而其義同。謂惡業增必惡物增。如放逸增則遊具盛。由惡物增好物必減。惡業減。必惡物亦減。如劫初惡業減無墮獄者由惡物減。好物必增。善業增減類。亦如是。由是三釋並無害。故婆沙百十三(十七左)惡業增故。一切內外物衰損。善業(十八左)增故一切內外物增。初約增減。後約增增。然依今論。光第二釋親文。論初雲減增。次雲增減故。正理。顯宗亦爾。然舊論(十二(二十三左))初雲增減。次雲勝劣者。增減若倒乎。今文雲減增故(指要取初釋非也)寶疏未為示南。不明白言故。   (初左)彼是意業(至)皆名業道。初釋中是體。聲顯業外無別體。望惡趣果意業得道名。持業釋舊論曰。彼是業亦是惡趣道故。彼名為業道。後釋貪瞋邪見互為能所生。乘言釋道字。亦持業釋。論主意朋經部故。於前論(十六四右)三惡行中出此。   頌見行斷非得。光記(七左)斷字有三。一屬上。二屬下。三通上下。頌疏取第三。今雲。唯屬下為句頭。出體故特標舉。故行者中答文不雲斷。出體中標釋結俱雲斷。由此舊論雲。偈曰。見行釋曰(云云)此斷善根體相雲何。偈雲。此非得。釋曰(云云)。   (二右)頌疑有見。光(八右)三釋雲。有唯在疑。或唯在見或通上下。頌疏取第二釋。今雲。唯屬下見。長行釋疑但雲生疑。釋次雲。生正見定有非無。是起定有之正見。由是舊論(十二(二十六左))雲。偈曰。接善疑有見。釋曰。此人於因果中。若生疑心或生有見。   (二右)依上善根。得。更遠說。舊論(十二(二十四左))曰。上界善根至得。依最遠相離義故說此言。舊言至得是斷得也。而在依言上。約能得明矣。光記如論。寶疏意。欲善尚斷。雖上善正不斷猶令得更遠。彼中由言顯此義。全非論意。今論意者。欲界善已斷遠離。上善得尚遠故雲更。為顯非彼器總雲斷。實上善未斷之遠離欲善已斷遠離。惠暉。麟並不可。   (二左)緣何邪見能斷善根。與前何緣別。緣字上下。顯緣境緣籍之異。舊論曰。此邪見能斷善根緣何境界。   有餘師說(至)解脫道別。婆沙三十五(十三右)曰。評曰應說謗因謗果邪見俱能斷善。謗因邪見如無間道。謗果邪見如解脫道。謗因者。與善根成就得俱滅。謗果者。與善根不成就得俱生。是故此二俱能斷善。論主意雖取謗因謗果邊。而不欲擬二道。故但二道邊標別雲有餘師。何者撥無之理豈有別。二別依境異耳。   (二左)由彼唯作(至)勢力劣故。婆沙三十五(十二右)此師述所由。曰。具二種縛。勢力強故。邪見緣四諦。此師唯取苦集緣不取滅道緣。於有漏中亦不取他界緣。此文所由。能緣無漏緣他界緣邪見雲彼。簡所緣隨增言唯。與彼相應心心所名相應。言隨眠者。光寶及舊論如是義難曉。光等加釋隨增言。撿鮮本作隨增為正也。能緣有漏邪見。所緣境無漏。互相違自他界別故言境不隨增。由此彼無漏緣等邪見勢力弱故不能斷善。舊論曰。唯由相應隨眠故。故彼力弱。   上由故下故彼思之。惠暉雲。他界緣不緣自界因果。無漏緣不緣有漏因果。故不斷善者非也。   (二左)隨因亦增有強力故。光記解因兩釋。初同類遍行因。後相應俱有因。未釋隨言。亦言對與境不隨增。因為增也。寶疏隨為不定義。隨應義。因位加行為因。謂加行位隨增至根本有強力今雲。婆沙三十五(十二右)雲。評曰。應作是說。無漏邪見亦能斷善根。彼雖無所緣縛。而因力長養亦增盛故。說無為緣他界緣亦復如是。   準婆沙。隨於因力長養。無漏緣等邪見亦增盛。如是有強力故彼能斷善。寶釋全非也。光解因為是。於亦增下雲邪見非也。   (二左)由一剎那邪見頓斷。光二釋。初唯第九品。後品品隨應。今雲後釋為正。婆沙三十五(七左)此師通微俱行最後所捨文曰。答。依現行斷故作是說。謂下下品邪見現前。令上上品善根不行。如是乃至若上中品邪見現前。令下下品善根不行。若上上品邪見現前。令下下品善根不行。及令九品皆不成就。故前八品善根先得不現行。後得不成就。第九品善根得不現行時。即得不成就。以漸次得不現行故(云云)。   (三右)若爾彼文(至)斷善根者。此中於上品但雲斷善根。不說言斷何品善。明知應頓斷。   (三右)彼依究竟(至)能斷善根。世親論主。約盡處總說。眾賢異此。彼曰。不應於此徵其理趣等。如寶所引。然全非本論意。先引本論。次應破彼。發智二(八右六目)雲。雲何增上不善根。答。諸不善根能斷善根。及離欲染時最初所捨。雲何微俱行不善根。答。諸不善根離欲染時最後所捨。由捨彼故名離欲染。雲何欲界增上善根。答。菩薩入正性離生時所得欲界現觀邊世俗智。及如來得盡智時所得欲界無貪無瞋無癡善根。雲何微俱行善根。答。斷善根時。最後所捨。由捨彼故名斷善根。舊八犍度二(十五左)文及次第同。眾賢誤後為先。婆沙等次第亦如本。又善不善各上微相對非乘所斷問。又但問各自上微必非問能斷。故問中無能斷言。又上品能斷是上品收。今難者所許。何言理上品收。以得為通釋。又此難總言能斷善根。未說何品。以此難應上品一品頓斷。意在所斷善根言。何約能斷致通。全非難意。由此應如世親。若不爾者。非唯背論亦不敵難。   (三右)有餘師說(至)出不出。婆沙三十五(十三右)曰。有作是說。不起斷如見道。有餘師說。數起斷如修道。評曰。應說不定。或有不起而能相續斷九品盡。或有唯斷一品便起。或二或三乃至或八然後方起復斷後品。光記雲。如是說者通出不出。如斷修惑。古今疑言。修道例第二師不正義。而光師例第三師何哉。今雲。修道有起不起。第二師且例數起邊。今光起不起並例有何怪。勿只文為量。故正理(四十二(十二右))雲。既(【傍】前漸斷處例故雲)如修道斷所斷惑。理於中間通起不起。   (三左)唯見行人非愛行人。頌疏雲。言見行者。自惠以理而行義也。愛行者。但信他語愛行而行也。行宗三上雲。今詳。內外兩凡具見惑者名見行人。又內凡尚淺故雲增上。初果已去未盡思惑名愛行人。聖人證真不可怪動。故雲非也。湛惠雲。行宗釋謬也。頌疏為善。今雲。行宗約見修二惑為正。今論亦如是。邪見唯見惑故。唯見行者也。故婆沙百九(七右)雲。見行者有二種。著我見者。依非我行相入正性離生。著我所見者依空行相入。諸愛行者亦有二種。我慢增者依非常行相入。懈怠增者依苦行相入正性離生。頌疏釋混亂隨信隨法。又見愛各有利鈍。如光記十九(二十一左)寶疏二十三(八左)婆沙等。   (四右)非扇搋等能斷善根。三十五(十左)雲。問。扇搋半擇迦無形二形。能斷善不。答。不能。所以者何。前說彼扇搋等。意樂輕動所作劣故。復次見行者能斷善根。彼是愛行故。復次多瞋者能斷善根。彼多貪故。   (四右)替善根得。應音(二十五(十六左))雲。他計切。爾雅替廢也。止也。替滅也。謂滅絕也。湛惠雲。應師釋非今論意。今則替代也。今雲不爾。應師為善。凡替代也。於兩物存言之。如無畏疏以除蓋障替絕者。今不爾。令彼得滅故。況對非得生。可知滅義。今不雲滅特雲替。爾雅釋言替廢也。疏雲替謂廢已也。   (四左)有斷善根(至)謂除前相。自下大文第三四句分別。此二相濫故分別。故婆沙三十五終亦有此四句。光雲義便未盡。邪定者謂三惡趣。如前論第十(十八左)等布剌那等者。婆沙雲。布剌那等六師是也。增一三十二(十七左)雲。毘捨離城內有六師。不蘭那迦葉。阿夷湍。瞿那樓。波休迦栴。先比盧持。尼犍子等。雜含四十三(二十五右)雲。六師等諸邪見輩具列名。未生怨者。頻婆沙羅王子名阿闍世。阿闍世未生之時仙人相。合有仙人與王為子。其子害父。是王之怨以未生時知故名未生怨。   (五右)若先加行(至)隨一究竟。舊論十三(初右)曰。若人無染污心。由先教他作有色業道隨一成就時。光約遣他為正。寶疏(七左終)曰。今說思俱轉通遣他作。通自作他作未也。不染污心者。善無記心。簡染故雲不染。正理論意通自作他作。如寶引。湛惠雲。光約遣他。頌疏亦爾。寶則正理以為自作。寶為正。論但雲加行不簡別故。若準舊論光為正也。今雲。何謂乎。寶雲通。何雲自作。今此論雲加行。皆是遣他也。故下八俱轉雲加行。對自行邪欲遣他決定故。勿泥文。同本舊論義明。何懷猶預。如彼正理存破斥。何可依怙。   (五右)二俱轉者。二業現起。與思同時為二俱轉。非二是俱轉。下一切亦爾。   (五右)依不異心(至)決判應知。舊論(十三初左)曰。若人心不異成就業道時。應知前決義。不異約前文誰可疑之。今亦云如是指難引文。若不爾何不言故作此說。不異者。加行心與究竟心同名不異。婆沙百十六(十八左)雲。問。十不善業道。一切皆從貪瞋癡起。於中一一幾為加行。幾為究竟而能起耶。答。不與取。欲邪行及貪慾三為加行由貪究竟。三為加行者貪瞋邪見。其中貪與究竟貪同。故雲不異。前文決判如是。光二釋。初釋為正。後釋非也。寶疏意。彼雲依不異心造二業說者指今文。瞋為不異心。殺盜為二業。同依瞋故。言若異心自作兩業究竟必異指前文。上由貪成盜。由瞋成殺故。此師於殺與盜論異不異。故言造二業。不約加行究竟。此有三非。一誤異不異。二失曾今。三違舊論。而指要同光後釋者非也。唯今文為不異。一邊同。而其義大別也。   (五右)若先加行(至)隨二究竟。舊論曰。若人貪慾等所染。由教他二業道成就時。光但約遣他為正。寶通自他非也。   (五左)四俱轉者(至)語業道三。欲言顯意業。壞他言顯離語。舊論曰。若有人欲破他和合意說妄語惡語。此中意業道隨一。口語道有三。雜語於三語必兼理。在絕言故但言語業三。婆沙百十三(五右)雲。於語業自性四不善業道中。或時由三思究竟轉。謂作虛誑語離間語。非時故有雜穢語。或作虛誑語粗惡語。非時故有雜穢語。或作離間語粗惡語。非時故有雜穢語。必兼可知。又準約四自性。念法師即獨辨違宗也。   若先加行(至)隨三究竟。舊論雲。有時貪慾等所染。由教他別三成就時。   (五左)八俱轉者(至)故無九十。婆沙百十三(五右)雲。謂遣六使作六惡業道。自行欲邪行。及意三業道隨一現前。如是八種業道俱生思究竟轉。當知意三各別現起思究竟轉。無俱生義。無二心故。無遣他故。由此不說或九或十俱生之義。光記必有貪故別不說者未足。應言意三隨一必有。言自力者。婆沙五十(七右)雲。獨立者謂自力現行。光四(三十丁)引頌疏雲。各當頭起名為自力。   (五左)總開容至(十至)遮一八五圓暉(十七(八左))雲。十善業道通據隱顯。名為總開。隱謂處中善。顯謂律儀也。隱顯通論有十俱轉。別據顯相。無一無八無五俱轉。唯據律儀不約處中名為顯也。問。何故言八五。答。應結頌音便。若約義次第五八。故別釋如是。   (五左)三俱轉者(至)無七色善。光雲。若定若散。正見相應等。湛惠雲。若定言恐衍。若定正見。何無定共七支。是故頌疏(十七(九右))雲。無七色者。謂不受戒。及不入定無七善色也。今雲不爾。靜慮無漏通雲若定。全非衍文。定正見而無定共七支時。故婆沙百十三(十左)雲。生欲界者。若起欲界意識善心。若起無色界善心及彼地無漏。正見俱生心。並皆由三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生初靜慮者。若起自地意識不定善心。若起無色界善心及彼地無漏正見俱生心。並皆由三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   (六左)□□逆□葉祐□□□□檢□驟□□□j□驟□□□□□椽□□□□聾□逆□騷□□檢□□□□逆□□F□□□□V□礹□□□檢□□槭驟□□□□□□□熒蠤韣c□□□悷很也。   (七右)唯雜穢語(至)染心歌詠。此明業道成現。染心歌詠為業道。若爾前文(十六之五右十七左)何說輕故非業道。答。前文論主朋有餘師義故如是。今示婆沙百十三(六左)本義耳。故雜心亦同之。又解(云云)。   (七右)無惡意樂故彼無殺生等。舊論全同之。是總通釋無六。故於正理無此十字但有別釋。光為正。寶疏牒一段文。雲無意業三者文錯。隨其所應四字。應作及女人故。蓋鄰行亂入也。而未分總別非也。   (七左)雖諸天眾(至)其命方斷。百十三(六左)雲。彼雖不自相害。而害餘趣。復有說者亦自相害故如是說。諸天手足隨斷隨生。斬首中截。即便殞沒(唯是兩說。勿謂有評家如是說者。彼但示其害相也)舊論。無有餘師說四字者脫落。而有眾生二字。若有說寫誤乎。   (七左)但容成就必不現行。若於過去。未曾現起。則不成就故對必以特雲容。   (七左)然聖隨依(至)成彼過去。是顯不定。故異未來決定別作文。顯有不依地雲隨依何地。以有不曾起。雲曾起等。頌疏雲。無色那含。於欲色界五地身中隨依何地或二三四五地曾起曾滅無漏律儀。生無色時成彼已去。曾起一地成已去一地戒。乃至曾起五地成已去五地戒也。慧暉雲。此說已去依身起無漏道。不說依地。有已去欲界一地身起一地共戒或二三四五六(【傍】恐衍文)地道共戒。若二地身即起一地乃至五地道共戒。若三地身即起三地道共戒。若四地身即起二地道共戒五地身即起一地道共戒。謂生上地即不起下地道共戒也。從此已後生無色界。曾一地身起道共戒。即成一地身道共戒。乃至曾五地身起道共戒。即成五地身道共戒也。光·寶並引婆沙三文。光師初說為勝。故彼(二十左七行)雲。應知生無色聖者。未來定成五地。過去不定。故婆沙(云云)對未來定以過去雲不定。而證三文。初師為勝明(指要等。光無評者非也)寶疏(十一左七行)只標兩說不同引三文。以後師為正。今雲初師為正。機類不同。依地及依身差別多故。由此今論及正理其文義同初師。若不爾者。今論等何故不已未同說如是別判。又雲容耶。汝初師據一色為失。是有何害。明身表文故。   (八右)謂且先分別。對下善準釋雲且。如前(六左五右)諸文。對後明因雲先。然光記對後具釋言且者非也。   (八左)離間語親友乖穆。應音作穆雲。經中或作睦同。莫穀切。睦和也。爾雅睦敬也。厚也。舊論(十三(四左))曰。親友不和穆(俗字)然頌疏冠註雲。穆莫卜切。和也。順也。又密北切。音默。與默同(【傍】已上字彙全文也彼但見字彙未見餘文故有此誤如彼鑰字誤也)今依此義。若據婆沙。即言親友乖離(已上)此釋誤也。失今義。何可依默音。又雖音默義別。何雲同。前漢東方朔傳雲。於是吳王穆然。註張晏曰。穆音默。師古曰。穆然靜思貌。   (八左)彼品癡增故。舊論曰。由邪見故暗鈍多癡。此見多無明故。今雲品。顯欲觸癡等相應品。於中癡增上故別為邪見等流。舊論(十三(四左))雲多。亦意同也。正理論(四十二(十九左))舉此論雲。比於貪瞋相應無明彼(【傍】邪見)癡增量。光兩釋。後釋非也。不順品字故。疏於癡增綴文故。違舊論故。背正理述此論意故。   (八左)不言人壽(至)令不久住。正理四十二(十九左)廣徵破。寶疏所出文即彼自意也。然寶疏直以敵文釋此。豈是論主之意。   (八左)磽確。正理。顯宗作墝埆。應音雲。磽確苦交切。下胡角。苦角二切。孟子曰。磽確薄瘠地也。通俗文物堅鞭謂之──。地堅鞭則不宜五穀也。   果辣。應音雲。字苑作莰同。盧葛切。通俗文。辛甚曰辣。江南言辣。中國言辛。   (九右)有餘師言(至)根本眷屬。此中後師為正。符理故。故正理論(四十二(二十一右))先標有餘師舉初師義。次標理實(【傍】光二十六右引文)而約後師義故(光初釋為正)寶(十四右七)後為正。   (九右)此中所說(至)假說等流。舊論(十三(五左))曰。是所說生等等流果者。今亦但雲此中所說。貫十種。不簡別言殺生等流故。光二釋。初釋局殺一非也。後釋為正。然湛惠取第一而雲。寶疏同之者非也。寶疏同後釋。但總相釋故。   (九右)餘上相違如理應說。等流十別釋及增上十總別雲餘。然光記。雲餘增上果。及餘善業道。而證正理者是粗見也。今論上雲離殺等總舉十。正理雲且於離殺約一種。綴文各別。   (九左)雖離彼無而別說者。百十六(十一右)曰。譬喻者說。離語及業別有正命邪命體性。為遮彼意顯正命等皆即語業作斯論。   (九左)論曰瞋癡(至)由資具屬他。婆沙百十六(二右)曰。如於不善語業道中。若貪所起名為邪語亦名邪命。為命起故。瞋癡所起但名語語。不名邪命不為命而起故。於不善身業道中。若貧所起名為邪業。亦為邪命。瞋癡所起但名邪業。不名邪命。又(十四右)曰。問。若爾何故佛別說正命邪命。答。佛以邪命誑惑於人微細難覺故。復有說者。以諸邪命難可淨除故。雲何難可淨除。謂有二法難除難捨。即在家者邪見。及出家者邪命。諸在家人雖極聰惠受持五戒。若苦所逼則以(【傍】是今異見)種種香華飲食祠禱天神。諸出家人雖極聰惠受持具戒。資身命緣繫屬他故。見施主時整威儀現親善相。是故別說邪命正命。今依有說立所以於難除。如有頌曰者。曰字言誤。上下爾故。舊論雲。此中說偈。稽古(下七右)只舉舊論。彼意為論主自造。彼前已辨。今雲。正理(光二十七右引)顯宗如婆沙。但四字句自釋而不言有頌言。準彼似論主集散文為頌。然今文明引證。舊論雲此中說偈者非必自造。故不成證也。如婆沙。正理等者。以他頌意而致釋。勿以彼疑此。若言自頌所明義者。上兩句為何。故知定證他頌。   (十右)戒蘊經中(至)故延命故。此中引經。次邪受下論主述經意。舊論有何以故徵。戒蘊經者。稽古(下七右)雲。雜事四十那含苾芻論十種非法曰。於長阿含戒蘊品處說。而今本無此經。蓋殘缺矣。或曰出增一。或曰出雜含。並非也(婆沙三十三(十左)曰。契經說。無學支中正業。即此中身律儀。正語即此中語律儀。正命即此中命清淨。經說此三。總名戒蘊。)   (十右)如前所言(至)有幾果耶。光雲大文第三不可也。寶疏雲大文第四可也。此中有二。初總明。二別明。別明中有五門。而光·寶束分為六段未詳審也。   (十左)論曰(至)即無間道。斷有兩意。謂所證斷與能除斷。能引斷得令至生相。約有財義乃得斷名。復能正斷煩惱品得名為斷。若道若斷持業釋。舊論(十三(六左))曰。為得滅故修此道。復由此道故惑滅。故說名滅道。此中所為所由差別可知。   (十左)增上果者(至)唯除前生。正理有兩說而並存。光記作兩解。取初說而不通後說說何乎。寶疏但舉正理第二說耳。雜心論三(三十八左)同正理後說。彼曰。除自己餘一切法是增上果。今雲。有處雲非擇滅是心果者。由心勢力生緣闕故是士用果攝。若不爾何不說言擇滅耶。或應言諸無為。雜心雲一切法約有為論。決定故若作是說。   (十左)謂餘無漏(至)及異熟。婆沙百十五(八右)曰。諸無記業。自性羸劣勢不堅住。故無異熟。諸無漏業。離諸煩惱非三界繫。故無異熟。所以者何。若所起業自性堅強。煩惱所繫者能感異熟(廣說譬喻)。   (十一右)論曰(至)遍前門義。光記(三十右)釋當文雲遍前五門。頌疏(二十四右)釋後文雲遍上六門。光但約別說。頌疏更加總說。然迷文未入義。論(十三右)後文雲遍前諸門。然於第二三世門第三諸地門定無如次義。為顯此義雲隨其所應。寶疏但雲前諸門不指數。得論旨焉。舊論於初三性門頌有如次第言。復於後三斷門頌亦有次第言。而於初長行無次第釋。於最後長行釋曰。更說次第言者。應知於前中後為顯因果。更字起盡梵本於初後頌有次第言必矣。蓋今文據譯者省也。正理。顯宗亦爾也。   (十一右)謂初善業(至)流及離繫。前段總說。故於別說但示名數。對前可知。異熟其性非善故除之。善望不善性類不同。故無等流。以非無記亦無異熟。非斷道故無離繫果。故但二果。若望無記有士用增上如前。異熟無記亦有。不善與無記性類別無等流。離繫果性善故亦無。   (十一右)中不善業(至)為等流故。有牽引義隨應士用。增上如上。無餘三者。不善業非斷道性故無離繫。以善為果無異熟果。善不善異無等流。望不善果。因果同類加等流果。無餘二如前。望無記果。離繫善性故除之。士用增上準前可知。約不善業所感故有異熟。不善與無記相違而有等流難了故問答顯之。麟雲。遍行不善。即苦諦下邪見等三及癡。無明。並集諦下二見。疑。無明。相應惑業是謂遍行不善。以言不善故不得總言十一遍使。言及見苦所斷等者。即遍行外苦下貪瞋慢等非遍行相應惑業為同類因也。此等皆能引生身邊二見。二見望彼。雖性不同以同染污故與不善為等流果。身邊二見內門轉故。故是無記。如品初釋。   (十一左)後無記業(至)及離繫。麟雲。以無記非斷道故無離繫果無記與善類不同故無等流果。無記不招異熟。及善法非異熟性故無異熟果。故但二果。望不善除異熟者如望善說。言身邊二見為同類因者。且望當諦諸不善法故言同類。理實二見能遍取五部不善法。若望他部應言為遍行因。以此二見是遍行惑故。今論不言遍行同類差別故理圓足。如光釋也。望無記中。異熟果非無記牽故。離繫果唯善之果故。故除二。   (十一左)謂過去業(至)唯除離繫。麟雲。過去業望三世法唯除離繫者。離繫是無為。無為體非三世攝故。故除之。有餘四者。以相應俱有能作等因。通三世攝。所以有士用增上。有異熟。謂過去善惡為因感異熟果。今時同在過去也。等流果者。後似於前故亦有之。望於現未準過去說。   (十一左)現在業以(至)及增上。現望未四準前可知。望現唯二唯一念故無異熟果。無前後故無等流果。以世中故無離繫果。俱有相應因故有士用果。其增上可知。   (十二右)未來業(至)及離繫。麟雲。俱有相應因通未來。故有士用果。有異熟果者。未來雖無前後。其異熟因約體建立。以善惡性為因。無記性為果故得有也。無等流者。同類因就位建立。未來無前後。故無等流也。新雲。異熟等流必前後故者。若爾未來無前後。應無異熟。湛雲。麟破過當。寶意明現現相對。無異熟等流。故雲必前後。非謂未來有前後。故有異熟。故寶自(【傍】前後非得文)已言未來無前後。此意以未來異熟無前後故。今雲。麟破允當。湛救不成。以雲必前後故。彼立因不決定故。   (十二右)不說後業(至)後業果故。明頌中現不說過去。未來不說現過所以。凡因果法。或前因後果。或因果同時。必無後以前為果故。問。於三世有三品。約因果門過現未。如十二因緣。依生滅門未現過。如四相所說。就法生起義過未現。如得非得諸論。若爾何但如是無現等無餘耶。答。今約因果門故因果對辨。不可致以異門難異門。   (十二右)論曰(至)除離繫。惠暉雲。言諸地業唯色行二蘊等者。欲界初定准前。若二定已上。色蘊即定共無表。行蘊即思。空處已上唯行蘊思為體也。又雲。同地業望法。即通性同及異。有四果者準前總說知。無為非地法攝故此章總除。光兩釋第二違論文。   (十二右)若是有漏(至)及增上。麟雲。異地有二果。如欲界加行善心入初禪定有引起力。是士用果。增上可知。無慾界業感初禪異熟故無異熟果。有漏異地無同類因故無等流果。   (十二右)若是無漏(至)不遮等流。無漏業非異熟能引。離繫非地攝。故言除異熟及離繫。以無漏不墮界故異地有同類因。由是有等流果。故言不墮界故不遮等流。雜心三(三十八右)頌曰。自地自地四。或以他地二。若正思惟他亦有解脫果。長行雲。自地自地四者。自地業以自地法為四果。除解脫果。如欲界繫以欲界繫。乃至非想非非想亦如是。或以他地二者。他地業以他地法為二果。功用果增上果。若無漏業以他地無漏為依果。(是等流果。同無漏故。頌或言顯示有此異。)若正思惟地亦有解脫果者。定地或有解脫果。謂無礙道所攝。按彼論分別定散。約散位漏無漏業同此論。更約定地無漏。加解脫果此論所無。全非謂地法所攝。然光記(三十左)以地法攝破斥未曉了也。若言為果故地法攝者。今論亦約無漏說因果應言無漏是界地攝耶。然今說無漏者。寄所起地談此也。問。何故無漏言地耶。答。約所起如是說。如說有漏界無漏界(舍利毘曇七上二左)。   (十二左)謂學業以(至)及等流。學無學法總以無漏有為為體。由是學望學有三果。同無漏故有等流果。引起力故有士用果。增上極廣。如上可知。無漏故無異熟。有為故無離繫。若對無學。金剛定時引生盡智。是士用果。餘可知。若對非二學業斷惑證理。是離繫果。從無漏觀出生非二有漏善心是士用果。增上可知。因無漏故無異熟果。學有為無漏與非二無為及有漏性類異。故無等流。   (十二左)無學業(至)及增上。對學法。但是增上一果。俱無漏故無異熟果。學法劣故無等流果。等勝為等流果故。非是無為故無離繫。無有無學引起學心故無士用果。正理(四十三(四右))無學望學法曰。理應言二。謂加等流。光記(三十一右)兩解。初論意各別。後約同異性會合。今雲後為勝。然眾賢以理加之非盡理。故顯宗二十三(五右)全同今論。光記述正理意有兩意。初現未相對為是。後退者轉根者。若退已是非學非無學法非無學法。故望無學有三無二。準上可知。望非二為二果者。如學業對非學。於中無離繫者。以無學不更斷惑證滅。無無間道故。   (十二左)非二業(至)為五果。望學法二果者。一切學人。皆從有漏心入無漏觀。是併由引生力。即士用果。增上可知。無餘三果者。學法無漏。故無異熟。性類不同無等流果。學有為故無離繫果。望無學二果準前。望非二為五果如前(論十左)總說。   (十三右)初見所斷(至)謂增上。異熟無記及無為非見斷法故除之。從身見相應思業。引生邊見等。是士用果。同染污法相生。是等流果。餘法不障是增上。望修斷有四果者。見斷業通不善。修斷法通無記。故有異熟果。遍行因故有等流果。餘如寶疏(十七右)釋。   (十三右)中修所斷(至)及等流。麟雲。初望見斷。但二果者。見斷唯染污故非異熟果。修部無遍行惑取他部界故無等流果。法非無為故無離繫果。無間生故有士用果。除離繫是非斷故(文)望修斷為四果者。無間相生故有士用果。增上可知。同類因故有等流果。修斷業通不善法貫無記。故有異熟果。離繫非斷故除之。望非斷為三果者。非斷無漏故無異熟。業有漏。法無漏。性異無等流果。由有漏道斷惑證非斷滅。故有離繫。有漏善心無間引生非斷無漏心故有士用果。增上可知。   (十三右)後非所斷(至)除異熟。非斷業。以有為無漏身語思。為體。望見斷有漏法但不障增上果。無餘四果者。善染漏無漏別故無等流果。無漏業不感異熟。見斷法無異熟故除異熟果。無引生義故無士用果。見斷法不攝無為故無離繫望修斷為二果者。從無漏觀出入有漏心。是引生義故有。士用。餘有無如前。望非斷為四果。同是無漏有等流果。無間相生故有士用。斷惑證理有離繫果。增上法寬故有此。因果並無漏故無有異熟。   (十三右)如本論中。惠暉雲。發智論。   (十三左)論曰有說(至)二說差別。顯後說不正雲有餘也。正理論(三十四(五右))曰。有說。染污身語意業名不應作。以從非理作意生故。有餘師言。諸壞軌則身語意業。設是不染亦不應作。由彼不合世軌則故。謂諸無覆無記身業(威儀無記)若住若行若飲食等。諸有不合世俗禮儀。皆說名為壞軌身業。諸有無覆無記語業(工巧無記)壞形言時及作者等。但有不合世俗禮儀。皆說名為壞軌語業。等起前二是名壞軌意業。此及染業名不應作。應作業者與此相違。俱違前二是第三業。光記依正理解釋。會論身語意業亦不應作文。今論言應如是說者約語工巧。言等者等取能等起思。即意業。然惠暉雲。即四無記中不合威儀無記。此約不順世俗禮儀者誤也。頌疏本略述應如是說一句。而未見論本及正理等故致此誤也。又雲。第一師即取四無記及有覆無記。第二師除威儀無記外餘三無記及有覆無記為第三業。此釋非也。   (十四右)一業引一生。準長行但唯言頌前二但字。此一句答兩問。謂一業言答後問。但一業引故。一生言答前問。唯引一生不感多生故。光記(未可也)。   (十五右)二無心定得不能引。問。何故但遮引不顯何滿。答。根品(第五卷三左)中已顯故。彼雲。今無想定一向是善。此是善故能招無想有情天中五蘊異熟。又(四左)說滅盡定雲。唯招有頂四蘊異熟。   (十五右)薄伽梵說(至)異熟障。出毘尼母經第一。婆沙百十五(十二右)曰。如契經說。若諸有情成就六法。雖聞如來所證所說法毘奈耶。而不堪任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何等為六。一煩惱障。二業障。三異熟障。四不信。五不樂。六惡慧。於彼六中。取初障三。發智十一(五右)雜心三(四十右)並舉經次第如是。今論異彼。業惱熟次。法勝毘曇四卷本一(二十四左)六卷本二(十五左)同今。舊論。正理。顯宗亦爾也。何故有此異耶。何故違本論引經次耶。答。煩惱與業互為因緣。約由惑起業說為煩惱業。據由業起煩惱說為業煩惱。是故佛說二次第。異熟定果故必為後彼婆沙等。欲煩惱為最重。故依煩惱業經文。法勝論主。今論師。欲初二無優劣同罪重故。特異彼憑業煩惱經。品次約逆為世業隨。對此顯惑業無優劣。   (十五左)應知此中(至)如扇搋等。婆沙百十五(十二左)曰。雲何煩惱障。謂如有一本性。具足熾然貪瞋癡煩惱。由如是故難生離厭。難可教誨。難可開悟。難得免離。難得解脫。此中本性具足熾然猛利貪瞋癡者。貪者如難陀等。瞋者如指曼等。癡者如迦葉波等(乃至)第二有說雲。具足熾然猛利貪煩惱者。如黃門等。瞋者如氣噓等。癡者如六師等。雜心三(四十一右)前後舉兩說。今同婆沙後說等取氣噓六師等。   (十五右)此障何法(至)加行善根。明障名義。婆沙百十五(十二左)曰。問。何故名障。答。如是三種能礙聖道及聖道加行善根。是故名障。雜心亦爾也。然寶疏雲。明所障法者非也。法勝四卷本但雲聖法。六卷本及雜心。婆沙。此論加加行。正理更加離染。光寶意以正理為盡理。此論等為有餘。今謂不爾。大梵天有漏道離染必七方便位。此論加行攝。   (十六右)謂處趣生果及補特伽羅。舊論。依果道生人婆沙三說中。第三說約五義。言一自性。謂此五決定極重惡業。罪極重與依處義似異。而依殺母等起故是極重。終不相違故正理。顯宗標毘婆沙說示處趣等五義。然光記。寶疏(二十右左)並上廣舉正理次舉婆沙。而雲不說處。是何謂。   (十六右)餘障廢立如應當知。光記兩釋。初釋為是也。婆沙等意如是故。   (十六右)此三障中(至)後輕於前。分別三障輕重有兩釋。初論主義。惑業但重。異熟為輕。又婆沙一百十五(十七左)三說中評家曰。煩惱障重。以煩惱障能引業障。業障復引異熟障。如是皆以煩惱為本。是故最重。正理論以婆沙義為初。今論初為後。貶雲有餘師。舊論十三(十二右)曰。於中惑障最粗。業障次粗。何以故。由此二於第二生。是人不可治。次說毘婆沙義同此。彼舊論文不異婆沙義。正理。顯宗。此論並兩說各別。若爾舊論次字應同字。不爾者不順所由故。問。此論說婆沙義。其義難了。何者今標釋俱業煩惱異熟次第。以此約前引後業障最重。若爾違婆沙。由是正理改文曰。此三障中煩惱最重。以能發業業感果故。答。準上頌及釋應有疑。然今既改次雲煩惱與業。以此次第前引後故不違婆沙意。   (十六右)此無間名(至)名無間。釋無間名有二。初單說無間名。後明人名無間。初中有兩說。初說約造此業人入地獄決定無餘業果不可為隔礙。後說約造此業人死入地獄疾速於中間無間隔暇。然光記。初約法後約人者非也。初說亦約造是業定受惡趣異熟故。   (十六左)彼有無間(至)故名沙門。後明人名無間。彼言指人。故舊論曰是人。此中兩釋。初約有財。彼人有無間業故名無間業人。後約鄰近。彼人與無間業法相應故名無間業人。合相應義。故舊論曰相應。沙門例者。正但例後雲合故。然非無初有財義。故寶疏通二。光但任文。並無妨。   (十六左)由此已釋(至)心境劣故。百十九(五左)曰。若非人殺非人父母不得無間罪。非人殺人。人殺非人。應知亦爾。惟有人類殺人父母方得無間。   已辨業障(至)唯無想處。標餘障五趣皆有。但釋人天二趣唯北洲。唯無想處。準知異熟障通餘三趣全。亦復通五趣全是煩惱障。舊論(十三(十三右))曰。何者為餘。謂惑障果報障。果報障者。於人道中北洲人。於天道中無想天。準彼今論然於人趣言。應作然異熟障於人趣中八字。若無異熟障簡別。不可知二障中何釋故。是故舊論分明標果報障。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十八     豐山寓居上毛沙門釋快道(皞)記   (初右)頌曰(至)一殺生加行。初一句標。次句正出體。後二句約五不戒。分別加行根本。加行言顯彰前是根本。   (初左)因受果名或能破故。有兩釋者。破言通能所。故僧定所破。破言屬所兩字並果名。今以誑語為破僧名為破僧。是於因立果名。全分有財。若破屬能僧之破故名破僧。第六詞別體依主釋。以於虛誑語有能破作用得破名也。   (初左)若爾僧破(至)誰所成就。僧破與破僧於名有通局。若言僧破唯所破僧。若言破僧破言亙能所有兩釋。今雲僧破。局所破僧。承因得果名雲若爾。顯局所破特雲僧破。婆沙。舊論。雜心等並辨僧破破僧差別。婆沙百十六(三右)曰。是故僧破異。破僧罪異。僧破是不和合性。無覆。是不相應行蘊所攝。破僧罪是虛誑語不善。語業。色蘊所攝。如退體異。退法亦異。退體是不成就。無覆無記。不相應行蘊所攝。退法是不善。無覆無記五蘊所攝。此亦如是。僧破異破僧罪異。由是僧破僧所成就。破僧罪破僧人成就(已上)光科雲僧破體及成。寶科雲破僧體及成人。湛慧雲。寶師未辨僧破破僧別。於婆沙具辨差別。寶師雖引婆沙。闕略要文。今謂。湛師但見寶疏誤文致破。可謂還無眼目。寶師(二右)既舉婆沙退與順退法。破僧罪與僧破辨別文。又(二左)辨釋所破能破異。以此定知。寶科文並釋中六箇破僧應改僧破。寫手濫書前後哉。   (初左)豈成無間(至)是無間果。舊論曰。此雲何成無間業。能破人與此不相應(已上)問。此僧破是無覆無記。豈得成無間業。業必善惡故。答。如是無記僧破。因從誑語不善性者生所生果。故說此僧破是無間業之果不說是無間業。此因果但能所生因果非能所感。無間業所感果。無間大地獄果報故。此中破僧言。明本及正理。顯宗。光記。頌疏。並如今。然未詳。何者是結所生僧破是果非因故。又破僧是能破名故因非果。何得說是無間果。蓋僧破倒寫。又解。破僧名通能所破。今且約所破邊呼僧破。亦名破僧乎。然有相濫應改僧破又寶疏所覽論本。果字作罪。故釋雲果雖無記。因是不善故成無間。意正答無間罪業。此釋順破僧言。然問本依僧破無記起故。應答彼無記故果非因。不爾者不應問也。又若罪字應言誑語能生僧破故說等。既不爾。不順綴文。然湛公辨上下差別曰。上於妄語立破僧稱。此於破僧與無間名。所目雖異並是因受果名也(已上)是何謂乎。論雲破僧是無間果。破僧是果。無間是因。其體妄語。何可雲於破僧與無間名於因立果名。   (初左)破僧果熟何處。此中果熟。正理。顯宗。頌疏。寶疏皆作異熟。明本如今。舊論及光記不分明。各雖義通作異熟為勝也。   (二右)經一中劫。舊論十三(十三左)曰一別劫。舊論九(四左)曰。為是別劫。為是壞劫。為是成劫。為是大劫。此論第十一(十七右)曰為成為壞。為中為大。彼當此中劫。故論十一(十八右)曰。無間地獄壽一中劫。是則二十中劫為一中劫。如論第十一(十八右)具論說(【傍】法義十一(五十二左)已下)也。問(【傍】光所引)婆沙百十六(初右)四說何異。答。婆沙三十五(十五左)雲。經二十中劫世間成。二十劫成已住。此(【傍】四十劫)合名成劫。二十中劫世間壞。二十中劫壞已空。此合名壞劫。總八十中劫合為大劫(已上)準彼可知。若爾如是說者一中劫者。單一增一減。光師依此意。證立世論。然如是說意。亦以二十中劫為一中劫無妨。全不相違。為證減二十中劫為一中劫中證調達。故立世經八(十六右)阿毘獄品雲。此中罪人壽命一劫乃至半劫乃至不定。   (二右)若作多逆(至)同感一生。光。寶解異。光依逆多少難劫多少。此非論意。若爾者應言同感一劫。寶以逆多少以難同感一生。此會論意。   (二右)隨彼罪增(至)五倍重苦。此意於一生中。受苦甚大差別。二逆苦二倍。五逆苦五倍。即由大柔軟身及多猛苦具二因。舊論曰。此人由多無間業熟。於阿毘指地獄得最大最厚柔軟依止。是苦惱事最多種。最難忍起。由此二因所受受苦二三四五分增。   (二右)能破僧者(至)苾芻尼等。南山戒疏三上曰。初就人明破者。羯磨為言。通僧及尼俱有破義。法輪一種唯據比丘。餘眾不可故。尼是女報。號佛無信。三眾未具不合羯磨也。   (二左)住淨行人。泰疏曰。於行且舉淨行為初。類顯嚴語圓具等。醜陋訥言無破能故。   (二左)要異處破非對大師。戒疏三上(十六右)雲。後至伽耶。羯磨說戒方破眾法。如是究竟破法輪僧。故僧祇雲。調達向伽耶山。佛喚不得。便作羯磨為後世名譽。乃至三喚。雲我已說戒竟。佛言。非法人已作竟。如法人自作布薩。便說清淨如滿月偈等(已上)行宗雲。方志雲伽耶。世謂靈岳。亦云象頭山。提婆始於王捨行化。有五百新學比丘信受五法。隨往伽耶布薩。二法俱破方成破僧(已上)。   (二左)唯破異生非破聖者。戒疏雲。羯磨破者真俗俱能。聖者事迷容生別眾非法故也。法輪破僧。唯俗諦僧。聖人識達不從化故。成實雲。凡夫輕澡易可破壞。若得世間空無我心尚不可破。況無漏也。   (二左)此夜必和不經宿住。大乘義章雲。如經中說。不經一宿僧還和合。何因緣故合。由舍利弗及目連故。目連以通令其調達眠而不覺。又現勝通。化彼新學五百比丘令其生信。舍利弗辯說令其生解。還來歸正故得和合。   (三右)唯贍部洲(至)能破法輪。戒疏上三(十四右)曰。言法輪者。下至九人所以須者。彼調達。邪佛替正佛寶。所說五邪替正法寶。三聞達等替正僧寶。故能破正人。一佛。四僧。所破唯四。故九成破。所以如來不入十數者。俱捨雲。破在別處。不須親對世尊等。   (三左)未立止觀第一雙時。舊論十三(十五左)曰。於雙前亦不破。乃至二弟子。奢摩他毘缽捨那雙未起時。由已破不經宿故。由二更和合。婆沙亦云第一雙賢聖弟子然靈芝行集記雲。第一雙者。雜心(三(四十二左))雲未建立第一雙。准阿毘達磨解未立止觀第一時。謂止觀二法名雙。超諸法門故雲第一。由立止觀。令眾修習識別邪正必無破僧。(已上)靈芝只臨此論文未考理。而不閱舊論。婆沙致如是誤。   (三左)非破法輪(至)有此事故。雜心三(四十三左)同之曰。非一切諸佛悉有壞僧。由行故。婆沙百十六(七左)有兩說。一說。若有宿業破他便有破僧。若無是業無。惟世尊釋迦牟尼曾有此業。餘佛不爾。一說。餘佛亦有破僧。曾聞迦葉波佛時有苾芻名曰華上。是譽上子。造五無間斷滅善根。正理四十三(十五右)曰。如是破僧諸佛皆有。不爾。要有宿破他業。於此賢劫迦葉波佛時。釋迦牟尼曾破他眾故。彼婆沙初說局釋迦。後說約業有無。此論同後師。正理亦約業有無。舉釋尊者。雖似局彼而不言唯。故無妨。又婆沙中。述釋尊事雲昔無量無數劫。正理雲賢劫迦葉佛時。若事別也。或同時。約時長雲無量劫也。瑜伽略纂四(三左)曰。化土有此事。報土或有。阿彌陀佛。調達名言故。或報佛無。化阿彌陀有。薩婆多師。將佛有宿業怨對故有。大乘示現。大乘義章及基師等。引此論等分別。蓋於大乘經論無明說。   (四右)設有女人(至)能長成故。此釋第三句中初問也。問此二女中。殺誰成逆。因彼下答。於中先舉頌。答前母是生母而成逆。後諸有下。明後母是養母唯逆同類。舊論(十三(十六)左)曰。有女人柯羅邏墮。有別女人。即取安置產門中。此人以何女為母。若殺於何女成無間業。偈曰。從血生是母。釋曰。若從此女人血成此人身。此女是生母。於第二女人一切事中皆應問聽。何以故。此女能飲此兒。及能長養教訓是非(已上)於和漢未聞有是事。且史殷本紀秦世家雲玄鳥墮卵吞之因孕生子等雖人畜異。卵與凝骨。產門與吞差違。而稍相似。於西方有是事。惠暉雲。童子迦葉是也。又日種甘蔗種因緣粗似之。正理四十三(十七右)曰。上座於是作如是言。若羯剌藍有命無墮。若有墮者必已命終。有情必無住糞穢。故由無是事為問唐捐。設有如斯害後成逆。棄重恩故。害前不爾。於子重恩非關彼故。上座決定於業趣中不能審知功能差別。如何中有穿度金剛。母腹所拘不往餘處。母腹中火能銷金石。而羯剌藍於中增長。地獄中有現母腹中而不能燒腹及同類。此亦應爾。業力難思。雖此腹中羯剌藍墮。何妨轉至餘腹中。增曾聞經中。說有尊者童子迦葉如是而生。既置產門吸至胎處。故不可說住糞穢中。或有但從口飲入腹。亦由業力轉至胎處。有情業用不可思儀。雖無慾心。而由業力有吸至腹即成胎藏。後母雖有持養等恩。而於子身非能生本。若持養等害便成逆。殺養母人應成無間。故彼所立棄重恩因(作田形誤)有不成。或不定失(量雲。彼後母害。應成逆罪。棄重恩故。如殺親父等。如殺餘人。是因有他隨一不定。他不許於種母有重恩故。又於自犯自異分不定。彼養母不成逆。即異品攝。最非血生本。彼後母亦爾。然後母是重恩。此養母亦爾。夫因明法有不成。因必無不定。此自他別。無有妨害)前母雖闕持養等恩而於子身是能生本。若非持養害不成逆。如何所說於子有怨。子反害之。應無無間故。彼所立非。關彼因亦有不成。及不定失(立量雲。害前母應非逆罪。無棄重恩故。如殺養母等。如殺親父母。他於前母此因不許故。他隨一。又非逆宗。以逆為異品。於子有怨子反害之。經部許是逆罪。故異品攝。是無持養等重恩。故彼因一分轉。是自異分不定也)故唯人趣結生勝緣害成害母逆。非唯持養者。   (四右)如子執杖(至)謂餘而殺。正理。顯宗無敘此事(【傍】婆沙中未見也)舊論譯文異之。彼曰。因子欲殺方便母隱床中。父走餘處故死。此人成無間業(已上)意言。子欲殺彼時。其母隱住床中。父走餘處。由走餘處故死。此人成逆。起加行果究竟故。又解。由父走母謂父殺。故母死曰故死若依此論。子欲除父身喫蚤苦執杖。母隱床中。而謂餘人在我父床中殺之。是誤故非逆。此兩文今文未審。一如指事不應故。二取身蚤何用杖。三何故母隱。四闕脫逆成或不成結。故此論梵文錯脫必焉。應依舊論。又若蚤作走義稍通。欲擊父身其父走。而脫此成逆罪一句。是故頌雲誤等無或有。蓋梵本錯脫不可強論。問。依後解。舊論亦未審。不具二緣故不可成逆。一起加行。二果究竟。彼加行起父。果究竟於母。故由是理。婆沙百十九(五右)曰。如有人欲害其母。母覺知已藏穀□□□□驤襆□□□覯□□埤□褓□□□□亮□□□奈□□□□□□□□□□□警左□耙脣¥耨縱ョ慼慼潰騿慼L工□□邦氶熬陛慝扲陛樣昂菕慼慼慼慼撩瑪翩潰擯|□□粵芯□□□¥□□臐慝譆m檥□嬪□亡□兩□□□|□□□趑て縈D□諢□□□亡萩□□|該釩狩□□薦□□   (四右)若一加行(至)訶責彼罪。第五釋頌等或有三字有三節。初明一加行表一二。依初說非逆殺生表無。逆罪有故雲無或有。後說但當或有。二若害下。明無決想殺羅漢成逆。是但釋等或有。三若有下。明父是羅漢害但成一逆。   (四左)佛告始闕持(至)殺阿羅漢。出雜寶藏經。有部毘奈耶四十六。經律所載。是仙道比丘告頂髻王之語而非如來之言。且舊論十三(十七右)曰。經雲汝去語始看持(云云)正理四十三(十八左)曰。若爾喻說當雲何通。去告始闕持(云云)以此觀此。佛字應作去也。   (四左)彼顯一逆(至)訶責彼罪。初說約棄恩壞福二緣。由二緣之一逆故經說為二逆二之逆也。後說雖體是一逆。欲顯其罪重約害父殺羅漢二門。婆沙百十九(七左)曰。契經應說汝由二緣。得無間罪。謂害父及阿羅漢而言得二罪。欲以二罪訶責彼故。有餘師言。罪體雖一所感苦倍。是以說二。然光記(十一左)釋初雲父及羅漢二緣。釋後說雲恩田福田二門非也。   (四左)要以殺心(至)無間則無。婆沙百十九(十左)曰。應作四句。有起噁心出佛身血不得無間罪。謂起欲打心而出血。有起噁心不至出血。而得無間罪。謂起欲殺心乃至令血移處。有起噁心出佛身血。亦得無間罪。謂起欲殺心而出血。有起噁心不至出血。不得無間罪。謂起欲打心乃至令血移處。今約出血為問。故但示第一第三句影現第二第四句。   (五右)餘惡業道(至)定相違故。舊論(十三(十七左))曰。於餘業道。作前方便生時得離染及聖果。後業道不生。今約勝但舉聖道。光兩釋後釋為善也。   (五右)由此傷毀(至)解脫道故。此頌文長行全同雜心三(四十四右)此舉重相示所以。今取婆沙百十六(二右)五說中。第一第五。初說曰。若破壞僧。壞佛法身。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敬重法身不重生身(已上)生天解脫。總取下別說意也。舊論曰。能障礙世間天道及涅槃道故。有人云五解脫處者非也。   (五右)謂僧已破(至)一劫異熟。婆沙第五說曰。若破壞僧。極大諠擾惱亂大眾。以破僧時。應得入正性離生者不得入正性離生。應得果證者不得果證。應離欲者不得離欲。應漏盡者不得漏盡。不得誦持思惟三藏。不得靜慮。思惟。諸法。修習。靜慮。無色等至。不得種植三乘種子。三千大千世界法輪不轉。展轉聲至淨居。諸天令其覺惠。不得安靜明瞭現前(已上)故招等二句。舊論曰。復次由此業報。於阿毘指地獄熟具滿一劫。是亦顯過重。   (五左)佛說意罰為最大罪。出中含三十二(二左)優婆離經全十六紙。婆沙二十七(八左)引雲。如鄔波離長者白佛言。身業罪大非意業。佛告彼曰。彈宅迦林。羯凌伽林等誰之所作。豈非仙人惡意所作。彼答曰爾。   (五左)據五無間(至)如次說重。此兩說全同雜心。初約法門建立各別。後總據義門不同。謂妄語。意業。邪見總相望。招大果妄語勝餘二。若約害多人意業勝餘二。若約斷善邪見勝餘二。前說妄語。次意。後邪見故。為配大果等言如次。非謂初輕。後後次第重也。故正理論(四十三(二十二左))上列妄語邪見意罰。釋大果斷善害多人結如次說重。彼又有一義曰。或約見修俱所斷罪。如其次第說為最重。罰者。應音二十五(十七右)雲。扶發切。罪之小者曰罰。罰亦折伏也。玉篇(刀部)刑罰。罪罰也。二十論疏下(四十三左)曰。三業諸罪為人天之所呵嘖。未來當受諸惡苦報。可治罰故。可呵嘖故。名之為罰。此釋約所對治是為勝。故舊論十三(十八右)曰意治罰。光(十三左)雲。罰謂治罰造惡業者。罰入地獄故業名罰。此釋業為能罰。人為所罰。令入地獄為業能罰之功非也。又二十論疏下(四十八右)引此論初釋而言。故知意殺無量眾生。過破僧罪。破僧罪。是虛誑語故。今雲。此違論意。何得相望辨輕重。約建立各別門故。復舉後說曰。依彼宗說。即其罪大後感果時雖但一劫。倍於破僧受無間等。皆生報故不可多生感無間果。此亦非論意。論總約義門不同。非謂意罪果報倍於無間也。   (六右)為唯無間(至)同類者何。問中總言地獄有味。答中初說總示所生處是地獄。故雲亦定生彼。後說別示定生地獄而非定無間生。順生順次等不定。故舊論曰。有餘師說。惟由無間業必定得無間生。由同類不定。此兩說唯總別故具足為全。故正理為一說以辨差別(如光引)。   (六右)如是五種(至)同類業體。解同類者。光·寶不同。光記約境義同以解同類。同類之業也。故雲恩深猶父等。寶疏約得罪解。業即同類也。今謂。各有理。若尋其所以。如光記釋。若依立名如寶解。於中寶為勝。論頌前及結文。舊論等但雲同類故。依大乘。瑜伽第九說同類業未明配也。倫記三上雲。無間業同分者。謂無間業之同類之罪。基雲。污阿羅漢尼及母是害母類。打最後有菩薩是殺父類。或於天廟等行殺。或於委重處損害。或於貪苦田。施無畏已返(【傍】論雲返加害或-)逼惱是殺阿羅漢類。劫奪僧門是破僧類。破壞靈廟等是出佛身血。或總稱類不須別配。今解。染無學尼是殺阿羅漢類。染母是殺母類。打最後有及破壞靈廟是出佛身血類。劫奪僧門是破僧類。餘是殺父等類。倫師私為配。基師依此論。雖大小別同類義齊。故基為正。   (六右)謂有母阿羅漢尼。光記有二釋。初同體依主。此依舊論曰自母阿羅漢無尼言。後相違釋。同瑜伽第九阿羅漢尼及母文。於中相違釋為盡理。若母是羅漢不可言尼。瑜伽明雲及故。舊論且略尼言。或梵本恐脫女聲。   (六左)論曰(至)及貴家等。婆沙百七十六(十四左)曰。齊何名菩薩。答。齊能造作增長相異熟業。問。若諸有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能不退轉。從此便應說為菩薩。何故乃至造作增長相異熟業方名菩薩耶。答。若於菩提決定。及趣決定乃名真實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修妙相業來。雖於菩提決定。而趣未決定。未得名為真實菩薩。復次修妙相業時。若人若天共識知彼是菩薩故名真菩薩。未修妙相業時惟天所知。是故未得名真菩薩。復次修妙相業時。捨五劣時得五勝事。一捨諸惡趣恆生善趣。二舍下劣家恆生貴家。三捨非男身。恆得男身。四捨不具根恆具諸根。五捨有妄失念恆得自性生念。由是得名真實菩薩。雜心十一(九左)離四因緣得一因緣。於五劣事闕妄念。於五勝事中唯舉自性生念。蓋離與得各影顯不異婆沙也。此論五勝事外更加堅也。   (七右)謂婆羅門(至)大婆羅門家。正理四十四(初左)顯宗二十四(初左)並同此論。朝鮮本無門字為勝。此論四種徑底列。若依舊論十三(二十右)異此。後通前三明曰。復於善道中。生剎帝利種姓。婆羅門種姓。大長者種姓。於中生摩訶婆羅家(已上)光記四各別與通前三兩釋。而雲婆羅此雲豪族(寶同)按準舊論於中言。通前三決矣。而婆羅言通前三未審。蓋婆誤。猶今馱婆鮮本作娑。故玄應音義二十五(十七右)曰。大娑羅樹名也。是大富貴家義也。案西國大官貴大富兒弟皆呼為娑羅也(應師無翻名也)同二(初右)翻為堅固。泰雲。三世諸佛。或婆羅門。或剎帝利。或巨富長者。或大娑羅此雲陰覆。如上三家能多陰覆一切有情名大娑羅家。此師出翻名而通上三為優。光記雲。婆羅此雲為豪族。寶疏(十二右)雲。婆羅門此雲豪族者。按並娑誤也。又門字衍也。舊論。應音。泰疏等無故。婆羅門此雲靜志。或雲淨行。又何雲大婆羅門。故大娑羅誤也。多羅要抄中往往娑羅此雲勝。是同豪族義也。   (七右)所作善事(至)皆能荷負。六釋頌堅字明不退義。故舊論頌雲不退。正理。顯宗頌作堅故為勝。鮮本如是故。明本及本頌。光。頌疏如今未詳。此大為二。初總釋。謂於下別釋。此中為三。初通自他苦釋。二雖他下。約他苦釋。三如世下引世言顯無退窟義。此第三中。初引世言。後當知下明顯彼言名菩薩為二。初標。二由。彼下述釋。此有三。初約驅役義。二普於下依僕使義。三及於下約荷負義。此三義是馱婆含具義故。故舊論總結曰是故說非直置得。勿妄分章句。   (七左)論曰(至)最明利故。此頌及釋總有七門。一修處。二依身。三佛時。四緣境。五思慧。六劫量。七福數。光記意如是。寶疏為六門誤也。又科名雜亂。此初釋初二字明修處也。   (七左)唯是男子(至)女等位故。此二釋男。明依身等者。等取扇搋半擇迦等。正理四十四(二右)曰。此不應說。於前頌(六左)中恆受男身義已顯故。若謂先說造此業已恆受男身。今說為明初造此業亦非女等故。此與前義有差別。此救非理。義已成故。謂先已說造此業已非女等身。已顯造時亦非女等身。以非女等適造此業即轉形故。能招善逝殊妙相業。必依淨身方能引起。故由先說此義已成(已上)依此理者。於顯宗應改頌。然今不改而於長行略破之。按正理破應是允當。前已顯說決定之相實是擲重。豈不論主自前(第二(二十二左))言前後再述用少功多。   (七左)唯現對佛緣佛起思。此二句文。如次第三修時。第四緣境(寶但為境一非也)故舊論十三(二十一右)曰。此修於何時。大師在現在時(此修時也)由緣佛為境故意故。婆沙百七十七(初左)曰。於何時起者。佛出世時。非無佛世。緣何境起者。現前緣佛起勝思願。不緣餘境。顯宗二十四(二右)曰。造此業時。惟現對佛。謂親見佛不共色身相好端嚴種種奇特。有欲引起感此類思。不對如來。無容起故(此修時也)此妙相業惟緣佛思。佛是可欣順德境故。正理四十四(二左)全同。   (七左)唯餘百劫(至)九十一劫。此第六明劫量釋第三句。初明有部義。後敘經部義。初中有二。初正釋。後簡濫。簡濫中有三。初正示。二是故下引證。此出雜含三十二(十六左)三從此下明有部從修相業創自性生念。餘百劫者。異經部大乘。婆沙百七十六(十四左)曰是故菩薩乃至初無數劫滿時。雖具種種難行苦行。而未能決定自知作佛。第二無數滿時。雖能決定自知作佛。而猶未敢發無畏言我當作佛。第三無數劫滿已修妙相業時。亦決定知我當作佛。亦發無畏師子吼言。我當作佛。從此自性恆憶宿生者。舊論(十三(二十一右))曰。從此時自性念宿住故(已上)從相業修即雲從此。生性能知宿事故言自性。雜心十一(九左)曰。生性識宿命。以生識宿命故。聞即受持。眷屬信受。離眾生過。婆沙百七十六(十五右)曰。問。菩薩得此自性生念有何利益耶。答。離有情過。積集多聞深信因果。善攝徒眾。所說教誡終不唐捐。菩提資糧轉復圓滿。是為利益。惠暉雲。菩薩相者。大乘三無數劫修菩提資糧。百劫修相好。百劫學神通。千劫學威儀。萬劫學萬行。此論宗即四階成佛。第一三無數劫修菩提資糧。第二百劫修相好。第三王宮下生。踰城出家。以有漏道斷下八地煩惱。第四三十四心成等正覺。梵雲菩提薩埵。略雲菩薩(已上)智論七十四雲。問。得何事來名阿鞞跋致。答。阿毘曇毘婆娑中說。過阿僧祇劫。後種三十二相因緣。從是已來名阿鞞跋致。又第四雲。若過三阿僧祇劫。是時菩薩種三十二相業因緣。至相要問答雲。依小乘教。從發心初次第修行。臨欲成佛十地終心。百劫別修相好別業。是實非化。若依三乘始教是化非實。若依終教及直進菩薩。並從發心以來一切並修。十地終後無別百劫修相好業。現十地後修相好業者為迴聲聞(已上)瑜伽倫記雲。景師雲。人引瓔珞經雲。第十地滿更經多劫。學象王步等方得菩提。證三祇外更經多劫。以小乘三祇滿後更經百劫修相好業。此事不爾。此處論文(瑜伽)言但三無數大劫。不過此量瓔珞經就第十地中義分無數小劫。於中修習象王步等。猶是三祇數內而無有過。神泰。文備並雲。瓔珞前譯而今三藏不信等。釋尊超九劫異說。麟雲。准大乘總超四十劫。一翹足超九劫。二由精進布髮掩泥超八劫。三由雪山捨身求半偈超十二劫。四由薩埵王子投身飢虎超十一劫(已上)此依心地觀經。彼第一(十三丁)雲。佛往昔在凡夫(初劫)入雪山求佛道。折心勇猛勤精進。為求半偈捨全身。以求正法因緣故十二(【傍】南經十三)劫超生死苦。昔為摩納仙人時(第二劫)布髮供養燃燈佛。以是精進因故八劫出生死海。昔為薩埵王子時(第三劫)捨所愛身授餓虎。自利利他因緣故十一劫超生死因(【傍】金光明說)流水長者(亦第三劫)大醫王平等救護眾生。故濟魚命得生天上。天雨瓔珞來報恩等。七日翹足讚如來。偈以極精進超九劫(【傍】本行集經三)此中四十劫者。佛本行經。賢劫經等說也。又言九劫者。章安雲。出曜經。佛藏經等說也。又天台妙經疏並嘉祥玄論雲涅槃超九劫。輔正記雲。恐文誤也。涅槃經第十三說超十二劫故。具如基師上生經疏。   (八右)宿舊師說(至)得二功德。此敘經部義。論主意在於此也。大乘亦同之。瑜伽三十八等是也。四過二德即次(六左)上下二句頌是也。   (八右)如前所辨。此句光入下。寶屬上。湛慧寶為勝。以舊論結雲宿舊師說如此故。今雲寶非也。光為是。何呼上來所說三十二相以言一一妙相等故。舊論曰。於菩薩諸相中(當如前所辨句)偈曰一一百福生(當一一等二句)釋曰此福量雲何(當何等等句也)舊論如言毘婆沙說如此等皆迴在下。此論在上。是常事也。故不成證。   (八右)有說唯除(至)唯佛乃知。婆沙百七十七(九左)大有九說。於第五說中小科有兩說答。於第八中有四種小義。今論彼第七第六第九評家。如次為三說。舊論舉前兩說。結毘婆沙師說如此。而標有餘師有第三說。是論主意在於第三。正理四十四(三左)舉五說。第一說舉今第三。所以婆沙評家。近佛地菩薩者。光雲。百劫修福業人。所以須除。又第十(三十四右)同也。湛雲未精。何者百劫其時太長。正理四十四(十七左)今近佛義雲最後有菩薩。此論次下(十三左)雲最後有。雜心八上(六左)說為近佛地菩薩。光記次下(三十右)引雜心近佛。釋此論後有。光記前後忽相違。今雲。近佛地菩薩不一准。或最後有為近佛。如雜心八(六左)或百劫修相業位為近佛。當決定成佛故。論第十(十六右)有四說。第二近佛菩薩。第四最後有菩薩。若同何判兩說異。而今近佛。準正理四十四(十七左)有說釋。是最後有。   (八右)今我大師(至)初釋迦牟尼。百七十八(二左)曰。初劫阿僧祇耶逢事七萬五千佛。最初名釋迦牟尼。最後名寶髻。第二劫逢事七萬六千佛。最初即寶髻。最後名燃燈。第三劫逢事七萬七千佛。最初即燃燈。最後名勝觀於修相異熟業九十一劫中逢事六佛。最初即勝觀。最後名迦葉波。應知此依釋迦菩薩說。若餘菩薩不定。光雲。於三劫中後位漸勝。故供養佛多。前位劣後。故供養佛少(此約智勝劣也)泰雲。三劫中。皆應供養七萬七千。初劫在三塗化生時。多有佛世出不供養。減二千佛。第二劫減一千佛。第三劫時雖亦三塗受生教化眾生。爾時業用自在故。但佛出世即來人中受生供養。故具供養七萬七千佛(已上)。   (八左)正法住世亦千年。百八十三(九左)有兩說。光記(十九右)會合五百一千異說。具如正像末章。   (九右)頌曰但由(至)如次修圓滿。婆沙百七十八(初左)說四波羅蜜有兩說。今依後說頌初一行。次(二右)以忍定二波羅蜜攝於六有兩義。今同初義頌次一行。   (九右)論曰(至)乃至眼髓。舊論十三(二十二右)曰。是時於一切眾生。平等一切所應施類。若施財。乃至眼及骨髓。   (九右)若時菩薩(至)便超九劫。婆沙百七十七(十左)具也。此中底沙如來者。應音二十五(十七左)雲。丁禮切。舊雲弗沙。此雲明也。婆沙雲。有佛號曰底沙。或曰補沙。此讚頌出本行集經四。稽古下(八左)雲。按本行集贊弗沙佛之頌非帝沙佛。或異部說耳。此經已五部沙門所纂。則其說異同不必辨者。是未知底沙補沙同體異名也。   (九左)能到自所(至)波羅蜜多。寶釋波羅蜜多名(為是)光釋第五句其意在名。而科名非也。舊論(十三(二十三右))曰。此六雲何名波羅蜜多。由至自圓滿際故。復次波羅摩者。謂菩薩最上品故。是彼正行名波羅美(眠履切)是彼正行聚名波羅美多。互不相離故(已上)。   (九左)契經說有(至)修類福業事。長含八(十一左)眾集經曰。復有三法。謂三福業。施業。平等業。思惟業。雜含十(十四右)雲。何等業報得如是威德自在耶。此是三種業報。雲何為三。一者佈施。二者調伏。三者修道。中含十一(十四左)雲。比丘我復作此念。是三業果為三業報。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一者佈施。二者調御。三者守護。又三十四(十五右)全同(顯名差別故出多品)舊論十三(二十二左)曰。經中說有三福業類。一施性福業類。二戒性福業類。三修性福業類。婆沙百二十六(四右)引經曰。一施性福業事。二戒性福業事。三修性福業事。集異門五(六右)正理。顯宗同此論。此論類言同舊論性。惟類義。故不別論得名差別。舊論類言同此論事字。是則類事義。   (十右)論曰(至)如業道說。福通三種。故置皆言。業事之二。得與不得。故置二或。第三或言衍文不成句。義理不流。鮮本及正理。顯宗。光記無之。   (十右)且施類中(至)唯受福名。三中先施故言且。施種類非一。今唯約身語故言中。集異門五(六右)曰。施類者。施主佈施諸沙門。婆羅門。貧窮苦行道行乞者。飲食湯藥衣服華鬘塗散等香。房舍臥具燈燭等物。是名施類。復次或由身佈施。謂或施身。或施身業。或施所捨物。或由語佈施。謂或施語。或施語業。或施所捨物(意業亦爾)。   (十右)戒類既唯(至)唯受福名。戒身三語四並取故不雲中。修類非一。今唯舉慈影顯餘。故雲中。集異門雲。慈悲喜捨四無量是名修類。   (十右)或福業名(至)福加行故。是第二義。舊論雲復次。正理。顯宗雲有說。作論主意差別可知。此義福名現當所感果。是故契經所感果雲大福祐。業是前加行。故倒文言作福義。福之前加行言福加行。舊論(十三(二十三左))曰。復次造作福名福業。謂福前分行(已上)事是所依。名施戒修。福之業。福業之事。兩重依主釋。前釋隨應皆持業釋。故有亦言(有人前釋皆相違釋者誤也)光記大為二解。第一解約福業之事依主。此中於福加行兩釋。初持業。後依主。並為前加行。初釋非也。不順作福文故。後釋者為依主是為得。而福為施等是失。所作福亦復何為所依。第二解。福業與事相違釋。故言能所依合說。而論言之唯顯能所依義非釋名。此釋亦非也。寶疏(十八左)簡光雲。亦是根本非唯前加行者非也。違舊論故。湛慧雲。加行之言廣通多類。如淨影等釋。舊雲方便。新雲加行。方便之言亦通多類。如基法華玄贊等(已上)此意朋寶疏而不順今論於餘處爾。於今不爾也(【頭】大乘義章十五(三十五)方便有三種。玄贊三(二右)探玄九(二十五)無性論七(十四丁)對法五(十九丁)識疏九末(五十二丁))。   (十左)有說唯思(至)福業轉故。舊論雲餘師說。此師唯意業名福業。福即業。亦善亦作故。事約所緣事。以三為所緣門。意業轉故。故舊論雲。此三是故意所緣。又集異門五(七左)釋修類中雲。事者謂所緣事。緣彼而起四無量是名事。光記為所依記。又作持業非也。   (十左)謂無貪俱能起此聚。舊論曰。是法聚。能生起身口業名緣起。光兩釋。初聚屬能起。為正。後聚為所起。非也。正理(【傍】四十四(七左)顯宗二十四(五右)全同)雲。能發謂何。謂無貪俱能起(【傍】本作超非也)此。聚即身語業及能起心並此俱行總名施體。   (十左)如有頌言(至)立以施名。此中曰。正理。顯宗作言為正。淨心者無貪。舊論雲善心。剎那者。此淨心同一剎那。四蘊五蘊總名施(寶為正)光記因等起剎那等起兩釋。並混亂義門也。   (十一右)論曰此中(至)諸異生類。於未離欲有凡聖二。今通攝故言一切。於離欲貪亦有凡聖。簡聖不取故言諸異生。顯示寬狹通局之異故說及言。下俱句文亦爾也。舊論(十三(二十四左))曰。此中若未離欲聖人。及未離欲凡夫。於支提施物(云云)下俱句文亦爾。雖未離欲通凡聖之證。而闕已離欲異生文。正理論舉此論全如今。故知舊論文闕脫。   (十一右)若諸聖者(至)恭敬報恩。簡已離欲異生故言聖者。所以除順現受者。今但論他益。若攝順現。容有自益故除之。超果地者。舊論曰。此業果報地永已過故。是不再生故。下文準此。俱句中彼者。即指初句人。而以施有情差別之故言彼。俱非句中彼者指第二句人。以施制多簡別之故言彼。正理論師釋此頌別此論。彼曰。施主施時觀於二益。一為自益感果善根。二為益他諸根大種。施主有二。一有煩惱。二無煩惱。有煩惱者復有二種。一未離欲貪。二已離欲貪。於此二中各有二種。一諸聖者。二諸異生。此中未離欲貪聖者及已未離欲貪異生奉施制多唯為自益。謂自增長二種善根。一者能招大富為果。二者(【傍】立此理異此論)為得上義資糧(【傍】此論為俱非不雲上義資糧義故)諸有已離欲貪聖者奉施制多除順現受。不招大富。由彼已能畢竟超彼異熟地故。而容為得上義資糧。是故亦名唯為自益。非此能益他根大種故不益他。無煩惱者施他有情唯為益他。謂能益他諸根大種。非自增長二種善根故非自益。有煩惱者(【傍】此中有四類此論唯三類也)施他有情為二俱益。無煩惱者奉施制多除順現受。不為二益。有師唯約施招大富分別施果。彼作是說(云云)全舉此論。其差別可知。   (十一左)前已總(至)施果別因。此結前生後(光雲問起非也)別對總明。謂總言被施富。對此別言。亦通施與果辨施各別所由因。及果各別所由因。謂施差別之因主財等。果差別之因施差別。光三釋。後釋別通果及施。彼因者指施。彼次下(二十七右初行)以因配果。此義為勝。中釋施果之家別因者。是亦別屬因失。二施之果失。初釋為施果別家因。未辨施與果相違釋。彼意施之果。第三釋但雲果略施故。   (十一左)頌曰(至)果有差別。此頌巧味。由主財田異故施差別。施差別故果差別。長行中。初除果字釋餘九字。後施差別故釋施果差別四字。一因字。最後故字。並是因義應頌前因言兩意。   (十二右)由施差別與果有異。光寶牒文如今。光(二十六左)雲。由施因差別故。所以施因與果有異。此釋與者相違義也(未可)頌疏依此。又舊論(十三(二十五右))曰。由施主有勝德。於與果最勝。準舊論授與義是與義。必非相違義。又正理。顯宗及鮮本作得果有異。於義並無妨。然準舊論梵正本蓋與字。   (十二右)若無損施。正理。顯宗並雲無損他施。他言廣通。謂若所施人招損害。若由此行施。彼不行人受損害。若於此處行則致諸障礙。然慧暉抄雲。施者不損惱所施人。或財物無損者。豈得關財物。又何可局所施人。光師依正理總雲。行施時不損惱他。施事得成(為正)。   (十二右)或闕或具色香味觸。此中闕有三。一四種全闕。二三二一隨闕。三一種不滿。具亦有三。一四種皆具。二一二三隨具。三四種圓滿。今論且約一種具故雲色具足等。光記但辨二種具闕(未詳)。   (十二左)施體及果皆有差別。光雲。真施體者。濫前(十左)真施體身語及能發不善也。今但因施體非真體也。   (十二左)如七有依(至)不可取量。中含二(四丁)說二種七有依。謂世間福。出。世間福。今舉世間福故言先說。或對復說顯示前六後一差別。置及言。初但苦別。更證果報故言復說。(十三右)如熊鹿等本生經說。熊菩薩事。婆沙百十四(九左)具說。彼作羆。雲形色青紺。正理·顯宗及舊論悉如今作熊。是相似獸。所以為翻異。熊音雄。說文。熊獸似豕。山居冬蟄從能炎省。羆班糜切。音陂。爾雅釋畜。羆如熊黃白文。註。似熊而長頭高腳。憨悍多力能拔樹木。陸璣詩疏。羆有黃羆。有赤羆。大於熊爾雅翼羆則熊之雌者。力尤猛(湛雲。熊恐羆形誤乎者。未可也)鹿菩薩因緣見出曜經九(十六紙)道品。百緣經出生菩薩品。菩薩本緣經鹿品。光·寶並引九色鹿經。彼大乘部不關今論。且惠暉雲。鹿菩薩事是婆沙說。鳳潭妄見彼釋自標又婆沙說。而言菩薩苦為鹿王等寫光記文此常雜駁如是矣。於婆沙中無有此事也。婆沙更有屠牛人。飢渴絕牛舌以濟饑時。擘以刮舌。因緣。及搐牛乳還散母受白癩因緣。為攝彼等言等也。   (十三左)八為莊嚴(至)而施惠施。前七各有施言。此第八細有四類。故結言而行惠施。此八種中。前七非勝而是便釋。第八獨最勝而正明。故雜心八(四右)頌曰。謂彼悕望等七種施非上。第八莊嚴心是名最勝施。然寶疏雲。前八名便釋莊嚴心也者。蓋應前七名便釋莊嚴心正明也誤也。頌疏雲。八為莊嚴心為除慳吝(【傍】正理資助心之釋故)為得瑜伽(定也)為得上義(涅槃樂也)而行惠施名莊嚴心。此名莊嚴心結文。人未曉云云。彼正文雲恐傳寫誤。今雲。頌疏意。於第八雖四類別。而立八施名則名莊心施。是故結名莊嚴心。由之雜心但雲第八莊嚴心。然湛慧未知頌疏·寶疏等意破斥者非也。為得上義者。正理論主約涅槃。若依集異門足十八(二右)通二轉果。彼曰為得通慧菩提涅槃上義故施。   (十三左)隨至施者(至)方能施與。正理論雲。隨至施者。謂隨有情投造已來。隨宜施與衣服飲食。非深敬重。雜心八(四右)雲。悕望施者選擇福田欲求多果故施。來求者施。來求者施。是舊阿毘曇說悕望施。初說同正理。後說同此舊師。即自部舊師。集異門十八(二右)曰。施鄰近者。施親近者。施現至者。   (十三左)怖畏施者(至)寧施不失。雜心同此。集異門雲。有怖故施。有畏故施。由怖畏纏而行惠施。正理。兩說並示。   如契經說(至)乃至廣說。中含四十七。瞿曇彌經(十四左)說十四私施。謂(【傍】一)畜生(【傍】二)不精進人。(【傍】三)精進人。(【傍】四)離染外仙人。四向四果。(【傍】十三)獨覺。(【傍】十四)如來。前已出三種。謂畜生。(十二左八行)犯戒。持戒。(十三右四行)今舉初向果略餘八種。故雲乃至廣說。   (十三左)最後身菩薩。舊論。正理。顯宗及本頌並鮮本。明本。光記並作後生為勝。頌疏如現本。作身非也。湛惠雲。後生後身大有差別。光師雲。最後生即王宮所生身也。此釋未辨寬狹。義林章七本(二十二左)曰。菩薩種類有三。一一生所繫如彌勒等。先處人中身名一生所繫。望當佛位應有四生。人天本有及二中有。如七生等名一大生。若住天中稱一生繫。半生名一。一本有故。智度論(三十八(五右))   說彌勒三生說在人中。除成佛身。故說三也。二最後身。三坐道場。此二局在成佛身位。化身既通二。受用身雖不見文準此應悉。自受用身七地以前名一生繫。八地以後名最後身。更無生故。處蓮花座名坐道場。他受用身如觀音前身名一生所繫。觀音之身名最後身。處七寶座名坐道場。法身無生便無是義(略纂十一(二右))探玄十六雲。二後身菩薩者。是處胎出生未坐道場。三一生菩薩者。是未處胎前(一生及最後身。如婆沙百七十一(十五右。)已上渴惠。)今謂。最後生。最後身。言異義同。是王宮所生身。更無後生身故雲最後。如彼彌勒。今處天中。猶有人中一生所繫。故名一生所繫不名言最後生。迷一生繫最後身有差別。以認後身後生亦有大別。是何謂哉。   (十三左)但施亦招無量果。此中但者何義。謂明本。光記如今。是決定義非簡持。或正理。顯宗作施者。舊論雲行施。若行字誤。次下雲於彼行施故。   (十四左)若有六因(至)非最輕重。此重約六因具闕辨最重最輕及重輕。謂上來據六隨一明重故不言最。今依六具下上故特言最。六種因皆是上品業此業最重。若六因皆是下品此業最輕。若六因中。三上品。三下品應分別此。三是重非最。三是輕非最。若四上。二下亦應分別。若但四上無餘二隻是重。若四下無餘二隻是輕。餘一切準此。論主顯彰此旨言皆是。豈非顯非六因皆是上非六因皆是下而不具。是非極輕重但名輕重。舊論(十三(二十七右))曰。若人作業。此六因一切皆是上品。應知此業是最重品。若人作業。此六因一切皆是下品。應知此業是輕品。此證最重最輕。具足六因若下若上。正理論曰。若有六因皆是上品此業最重。翻此最輕。除此中間非最輕重謂或有業唯由後分所攝受故得成重品。定安立彼異熟果故。乃至或有唯由意樂。由二三等如理應知(已上)此證除最重最輕餘五三二一。若唯重若唯輕。寶疏(三十二左)曰。六上最重。六下最輕。隨欽少多非極上下。良得論意。然頌疏雲。除此中間業非輕重者。未見最言之失。論明重最重輕最輕。何得偏言非輕重。麟雲。言除此中間等者。如具二三四五等因也。有雲。若具六因皆上品業最重。若不具六因皆下品此業最輕。二三是下名非輕重。此釋約六全具全不具辨最重最輕。復雲名非輕重並誤也。又湛慧於六皆具中立上中下三品。彼言。六因上品是重。六因下品是輕。除上中品六因是中。業非最重亦非最輕。此中容業。並就皆具非約具闕。而大彈斥寶疏。此言還非也。頌既雲由此下上故。未說中容。又長行有業唯由後起成重。是約闕。故知頌總說。長行於二各分最極未最。而唯輕重。全非立第三中容品也。   (十四左)如契經說(至)名增長耶。光雲。造作答中自顯故不別問。今謂。業是造作。何可待答。但增長難知。是故問一。答中對來。光釋非也。於頌文無造作故。   (十六右)未度迦果賃婆果。舊論曰蒲桃子。準末陀酒翻葡桃酒(【傍】應音二十五(十四左))梵音相近。若轉異已。又應音二十五(十七左)雲。末度迦果謨缽切。舊言摩頭。此雲美果也。賃婆果女鴆切。形如此方練樹也。琳音十四(十三左)雲。紝婆子梵語。樹名也。其葉苦。可煮為飲治頭痛疾。即此國苦練。是苦檀之類也。寶疏曰。二果此土無故不翻。   (十七右)有說戒淨(至)業惑垢故。舊論十三(三十左)雲。有餘師說。由五因故得清淨。一由根本業道清淨。二由前分清淨。三非邪覺觀所侵觸。四四念處所攝持。五於涅槃所迴向。舊論既簡後起言前分。今雲非尋害者非三尋所害。三尋者。謂欲尋。恚尋。害尋。具如集異門足論三(八左)說。雜心亦爾。彼舊論加伺雲覺觀。按音便寫手蛇足哉。第四念攝受舊論雲四念處。雜心雲攝受佛法僧正念。今應依舊論也。問。此二有說出雜心(八(八右))彼上說別解脫。禪與無漏斷四律儀。復標餘四今當說。而說悕望。恐怖。順覺。清淨四種戒。次就前四中第四清淨問其義。示由五因故名清淨之義。故知非是別義。今何為二說。答。以樂欲別故。謂彼論如是。今論初唯具四德名淨。反此不淨。戒總分淨不淨二。而就四義具為淨。對此四義淨以次出五因義。是亦五因內隨一闕名為不淨也。後四種戒義者不大分淨不淨。於不淨開三種。是戒體開合異說。所望異全非相違。舊論。正理同今。有二有說。顯宗唯初說。頌疏亦唯舉初說。湛慧引婆沙百七十七(九右【傍】未見文)雲(地)有說依十業道各起五忍。一加行淨。二根本淨。三後起淨。四非尋所害。五念攝受(天)文。令同初說。今詳互有闕少。彼無迴向寂。此無後起淨。何得令同。   冠註者言。依光記二說俱為異說。若據寶疏初為本說。但以後師為異說。最得論意。何者初師即當頌中淨義。後師非唯淨義明四種戒故。等字攝取此異說(已上)雖雜駁常而早計太。然是何謂。汝具引今論。兩說俱等所攝文煥然。寶疏亦俱為異說。   (十七左)論曰(至)故獨名修。此中自性俱有者。正理曰。等持自性及彼俱有。心相續者。舊論曰。能熏習心能令心與德成一性故。及相續亦爾。言苣□者。舊論。正理。顯宗並雲麻。此音釋雲胡麻。   (十七左)經記四人(至)普修慈等。婆沙八十二(十四左)具引經同此論。而此經有部為佛說。譬喻者為非佛說廣諍論。增一二十一(六左)有一經說四人梵福。其第四為請轉法輪。其文異此。經自挍量福量曰。閻浮眾生所有功德。可與一輪王功德等。閻浮人及一輪王德。等於瞿耶尼一人德。閻浮瞿耶二方之福。不如弗於達一人福。三方人福。不如鬱單越一人福。四天下人福。不如四天王之福四天下及四天王之福。不如三十三天之福。(乃至)從四天下至他化自在天之福。不如一梵天王之福。比丘當知此是梵天之福。   (十八右)論曰先軌(至)一劫壽故。舊論曰先舊諸師說。論主意欲是說故於正頌示此。是有部中先於毘婆師。故言先軌等。如前(十三左)八種中雲宿舊師。雜心八(四右)此義稱舊阿毘曇說。然光記致三解。初經部。次大眾部義並非也。若餘部者。於正理。顯宗。呼此及下毘婆沙師俱言有餘師。其義無降劣並取。豈可有此理。第三義為當部則得矣。為異說失矣。是論主本懷義故。問。增一契經曰等梵天王之福。今何為梵補天。答。彼未明說梵眾梵輔大梵差別。但對他化自在已下以總雲梵天福。無有相違。   (十八右)以於餘部(至)劫天樂故。證餘部偈。舊論十三(三十一左)曰。於別部中彼師說此偈。問。此頌不雲一劫。復不雲梵輔何為證。答。但證劫天而已。光記三釋。第三真諦說為正。初二解但是己情耳。寶疏同第三第一。頌疏但取第三也。光記依正理。後一生上界。前三生欲天。寶疏亦依正理。今詳四並生上界。同名梵福故。諸論不辨差別。故彼正理別是自案說也。   (十八右)毘婆沙師(至)如是異說。正理雲有餘師。但示除近佛菩薩一義。顯宗雲有餘師。而文同此論。第八十二(十七左)明福量有七說。同一百七十七(十左)妙相業百福之量九說。但無評家。今指同次前(八右)三說異說。論主意不欲此義。何者此既名梵福。應約劫生天。彼妙相福不爾。如來相獸。然婆沙七說。並但言感果未言時量。復何可同相福。問。婆沙第四義言。若業能招梵天王果齊此名為一梵福量。是說善會增一契經。何不信用。故契經(【傍】增一二十一(六左))言。是故欲求梵天福者。當求方便成其功德(已上)答。彼但雲梵天未辨初禪三天差別。彼經自元如是故。今依分明義。   (十八左)論曰(至)名為法施。此中等字光記有兩釋。約三藏。據十二分教。是義門不同於體無有妨。故正理論以十二攝三藏。然今論約十二分教為正。由是舊論(十三(三十二右))曰。修多羅等十二部正教如實道理。無染污心顯釋文義。是名法施。若雜心論主。約合門唯為經律論。彼八(六左)曰。於修多羅毘尼阿毘曇真實分別。不著名利廣攝眾生是名法施。有人云。光記各有據。並存者未精。梵本據十二分彼舊論明。況正理雲等餘十一廣釋。何可交三藏義。又寶疏辨法施法供養別。其意斥光記依集異門足法供養文。今詳。法施法供養互有寬狹。然但能者意樂受者意樂差別。不關法門物。故婆沙二十九(十八右)雲。若為饒益故為他說法。他聞法已生未曾有善巧覺慧。如是名施亦名供養。若為饒益故為他說法。他聞法已不生未曾有善巧覺慧。如是名施不名供養。若為損害故說譏剌他法。他聞是已住正憶念歡喜忍受。不數其過生未曾有善巧覺慧。此雖非施而名供養。若為損害故說譏剌他法。他聞是已發恚恨心不生未曾有善巧覺慧。此不名施。亦非供養。又(十七右)財施與財供養亦復如是。故知但是由用心別。非據法財。若爾以集異門法供養經律論為法施。亦無有害。   (十八左)今釋經中順三分善。本說未考。舊論曰三種業類。分是福解解等。此有三數名三分帶數釋。順是能順。三分之順故名順三分依主釋。此業即善名順三分善持業釋。問。婆沙六(十五右)釋順抉擇分亦名善根曰。聖道涅槃是真實善。此四與彼為初基。為安足處故名為根。準彼善言應屬所順。答。善根名隨處不定。今定能順。論言此善生已等故。   (十八左)論曰(至)後當廣說。此中分言。光記為別義而有三釋。初能順三各別故。次所順三不同。後合初二。今雲。後二非也。違下論二十三(六右)分屬能順故。初釋雖為能順得。而為三別亦非也。若爾不應言隨一名分。故下論雲見道一分抉擇之分故舊論十六(二十五右)雲。於見道中隨約一道故名為分。正理六十一(十一右)雲抉擇中一分。顯宗三十(十左)亦爾。準彼。分是分段各別義。而屬所順。人天福中一分。見道中一分。諦解脫眾德中一分故名為分。又婆沙七(十五右)曰。順福分善根者。謂種生人生天種子。生人種子者。謂此種子能生人中高族大貴。多饒財寶。眷屬圓滿。顏貌端嚴。身體細軟。乃至或作轉輪聖王。生天種子者。謂此種子能生欲色無色天中受勝妙果。或作帝釋魔王梵王。有大威勢。多所統領。順解脫分善根者。謂種決定解脫種子。因此決定得涅槃果。順抉擇分善根者。謂煖頂忍世第一法。準此分是因義。順是引生義。資益義。順生益於抉擇四諦之因種故名順抉擇分。   (十九右)頌曰(至)文數自體。簡不如理故言如理。言三業者。身語意三。列位如是。言能發者。隨應能發彼三種業心心所法。即受想行識四種蘊。並者兼會義。三業各兼之故。上兩句總舉體。言如次等者。書印二俱身業並能發。算文二俱語業並能發。數一意業並能發。如是五種為二二一之三。如次配身語意三業。其能發三皆取之故言如次。此五種。舊論曰。字。印。算量。文章。數。婆沙雲書。數。算。印。詩。   (十九左)論曰(至)有覆及劣。準諸染污有罪有覆善無漏法亦是無罪無覆自成。智者所欣求故。不障解脫道故。然論略者。以諸準釋當了知。故是勸思惟。 寬政二戌正月二十日至二月五日夜子時記此捲了。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十八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十九     豐山寓居上毛沙門快道林常記 隨眠品第五之一   (初右)分別隨眠品。釋隨眠名光寶不同。光記離隨與眠為微細隨增。記二十(十九左)釋論二十(十五左)微細。二隨增。隨縛。隨逐四義。言後三隨義。初一眠義。寶疏微細隨縛。(寶古本作縛為正。今轉非也)隨逐三義通各為隨眠義。今詳。寶疏為是。下論婆沙五十(初左)入論上(十二左)雜心四(十二左)並通說未分別說。況雜心名使而出四義。故寶疏為是。光記非也。義不通故。無文如是說。又違大乘義。成唯識九(五右)隨逐有情。眠伏藏識。或隨增過故名隨眠。基疏九末(二十九左)釋後雲。眠是增義。準彼微細。總行相粗細分別為──。餘三義縛逐增並是眠義。湛惠雲。光記亦順此論者非也。如下具記。   前言世別(至)隨眠有幾。此中有二。初牒前標業由惑感有。後作二問起頌。初問業由惑所以。後問隨眠體數。光記來由及總分科為是。而頌前分文未具。又寶疏隨眠本故對未。光雲約勝。義同也。光約初者。寶雲品初。義終同也。又寶總分文中。開義門分別。及五蓋二科為大節非也。此頌前文。次頌文。長行並同雜心。但彼約七隨眠為異而已。   一堅根本(至)自界地故。今論全同雜心四列十事(初右)也。能堅隨眠。所堅根本。即煩惱得。雜心雲根堅固。今欲令分能所堅言堅根本。五中業與有相違釋。故正理曰。能發業有。發起能招後有業。欲顯於發有遠近標雲業有。於釋雲招有業。光持業義非也。六中正理雲攝資糧。與具義同。故舊論雲。圓滿自資糧。八中舊論雲引將識相續。此即引後染識等流相續。十中寶初釋。界為因義非也。後釋可也。正理四十五(初左)此十事更加六為十六事。彼雲。生依粗重。能辨所依中無堪任性故。五憎背功德。性相能違諸功德故。六為厭訶本發智所。厭訶身語意業故。八擁解脫路。棄背親近正說者故。十二植眾苦種。能生一切生死苦故。十六攝世非愛諸增上果。因此外物皆衰變故。   (初左)此略應知(至)無明是疑。問。小乘中。發智。六足。婆沙。入論。四諦論。舍利弗毘曇。雜心。法勝。甘露味等諸論中。未見有六隨眠說。況契經說。若依大乘。   智論第三(二十一右)瑜伽第八(初丁)五十五(七右)五十八(三右)八十九(七丁)對法七(初右)等說為六根本。今何言六。答。於小乘宗。契經說為七。故諸論皆據七。今為六者。欲貪有貪體同故合以為六。是顯論主略說。故言略應知。顯無經說。次問何緣經說七而會相違。問。何故如是次第。答。準經七隨眠次故。而疑前有見為分差別。謂見疑唯分別。餘四種通二故。若大乘諸論。列次。數異。如成唯識疏六末(初右)義燈五末(六左)和會也。   (初左)頌說亦言(至)於境隨增。舊論十四(初左)曰。偈曰。謂如欲瞋。高慢。無明。見。心疑。釋曰。如欲者。顯餘惑與欲同由境界隨眠故。此義後當說(已上)譯語綴文易了。正理論破此論曰。經主於此作如是釋。頌說亦言。意顯慢等亦由貪力於境隨增。謂契經言因愛生恚。如瞋由貪力於境隨增。慢等亦由貪故復言亦。此釋無理。非文意故。謂此本為標數列名。不明此因彼於境隨增義。今詳。亦字為滿句言。若必欲令此有別義。更為方便作無過釋。謂瞋如貪雖有多類。而可總說為一隨眠。慢等亦然故復言亦。或此為顯如貪與瞋行相不同。是故別立。如是慢等行相雖同。餘義有殊故亦別立(已上)顯宗二十五(初左)但說自義邊。湛雲。各據一義亦不相違。今詳。正理有多不慶。此本世親造。頌作者兼含此意說亦聲。何雲非文意。又為滿句者。此不可許。前後頌置與並及。或置二及以滿足句。更無以亦故。又多數為一者。此亦應非文意。為標數列名故招自言違失。亦復一向不顯彼此義。若許此義不可許彼義。彼此異因不可得。亦復貪瞋連列。則瞋由貪隨增既顯。何用多類為一義為。又約行相同不同不可然。以行相異故別立。例行相同法。豈有此理。故論主判為勝處矣。   (初左)及聲顯六體各不同。正理(四十五(三左))曰。及聲為顯釋據相違。或顯總攝隨眠類盡。顯宗二十五(初左)全同。彼約二義。六合釋中是相違釋。故光記(三左)雲。於六釋中相違釋也。寶疏(三右)雲。及是相違釋。此並同基師中邊疏下(十九右)釋句中及。雲若作及言。於六釋中顯相違釋。必勿謂句中無六釋焉。   (初左)若諸隨眠(至)有七隨眠。下二會經七。寶科名為正。光記未足。此頌疏文以經難六故。七隨眠出雜含十八(五右)增一三十四(十三右)長含九(七右)十上經同十(四右)增一經。並雲七使。其列位悉如今論。經說如是。由是世親已前造論。悉約七未見六使說也。   (初左)頌曰(至)為遮解脫想。初句正答。明成七。下三句辨所增名體。於中初一句正示名體。謂有貪標名。上二界者出體。準此欲界貪名欲貪自成。故不別顯。後二句敘有貪別立由。二句即二因。光(三左)釋第二句有二解。初釋非也。非文意故。後釋可也。而未盡。但言名異故。又就欲貪不別說兩解。初釋為是。順下論故。後釋非也。又下二句約名不名遮表未可也。寶疏釋初二句為是而雲。第三句釋有貪。第四句釋立有因者非也。但是於上界別立之二因。如下論文。(湛公光三解者非也)。   (初左)論曰(至)七疑隨眠。釋第一句中有二。初正釋通難。二何等下明七名。三欲貪下抉擇名體。此即初二也。此七中初二唯欲界。後五通上界。故二貪中間說瞋惑以顯差別。   (二右)欲貪隨眠(至)三根相應。自下三抉擇名體。此一章光寶等多失旨。若檢舊論。雜心。法勝。婆沙等論以分文得義。應無誤。雜心論四(三十丁左)曰。問。彼使為心相應為不相應。此何所疑。二師異說故。毘婆闍婆提欲令不相應。育多婆提欲令相應。於此有疑。答。相應。六卷法勝毘曇三(十左)曰。問曰。諸使為與心相應為不相相。毘婆闍婆提說心不相應。是故生疑。答曰。決定相應。何以故。   為心作煩惱 障礙淨相違   諸妙善可得 故非不相應   為心作煩惱者。若使決定不相應者。不應為心作煩惱。應如色等境界。然為心作煩惱。如說貪慾穢心。以此言故當知相應。障礙者。若使心不相應者。善智生時不應障礙。應如虛空不作障礙。今為障礙故知相應。淨相違者。若使與心不相應者。使應與善不相違。不相違故則應非過。然為過故當知相違。若相違者故知相應。諸妙善可得者。若汝使與善相違。心取相應者。使恆相續。於中善應不能得起。現見善法能得起故。是故諸使非不相應是相應也。四卷法勝二(十左)及雜心並頌與釋皆同之也。今分文。此論大為四。初總兩關問。二敘有部義。三經部能破。四論主讚取經部。此即初門也。此中。之即言顯依主持業。初關於持業出違教過。既雲並隨眠斷。並斷所顯。貪與隨眠別體明白。後關於依主出二過。一應體是不相應。言與貪別體故。若爾亦便違本論。發智第三(八右)曰。(【頭】古來發智六(四右)雲非也)欲。有。貪。慢。隨眠。三根相應。除苦憂根(已上)今約要除有。慢。彼文既雲相應故。知非不相應(【頭】有雲。契經者。大母經也。是說第三果向人。五根五力雲出離方便。彼者。指第三向人。由此者。五根五力)。   (二右)毘婆沙師(至)是相應法。婆沙第五十(二右終)曰。隨縛義是隨眠義者。依不相應隨眠說。問。隨眠皆與心等相應。如何言依不相應說。答。此中於得立隨眠名。得隨眠故說名隨眠。豈不違經者。為通前經設外人徵。光記為大眾部非也。如火等者。地獄火。天上樂觸。苦等者等樂。舊論十四(二右)曰。譬如地獄苦。天上樂。乃說火苦。   (二左)何理為證(至)是相應法。是為示理證設徵。光雲大眾部徵非也。上來未敘大眾部所立故。以諸至終。即法勝師順成及質文。如前引之。初標三因。次如次釋三因。後結成。光記三釋。第一各配義為正。後二非也。不順綴文故。不會理致故。違乖法勝故。(寶各配也)然湛公但取光第三。彼雲。以順舊論故。彼論曰。雲何得知。由隨眠起心染污故。能為障故。與善相違故。由心為隨眠惑所染污。未生善不得生。已生善亦退故。初二釋非也。標釋文言不殊故(已上。﹝【頭】舊論上雲由。下雲故。故湛惠謂一由以唯為第一因釋非也﹞)今詳。未見法勝等論故致此管失。如舊論者。與此論同。何可成證。又文言不殊者。是疏略。力能與以諸故互無之故。如婆沙四十九(十左)標見是何義。答推度故。釋言推度故者。謂能推度故名為見。成實論第十(九左)雲。於五蓋中名為欲欲欲欲名欲欲。此等何為。況彼法勝論亦於其要句標釋同。   (二左)此皆非證(至)隨眠所為。舊論曰。經部師說。此義非證。若人執隨眠惑不與心相應。此三義不執為隨眠所作。但是上心所作。準舊論文。是經部師計度大眾部意。以破有部故言若許者。由是今文雖雲隨眠非相違。舊論及正理四十五(十三左)敘此文並雲許隨眠體是不相應。況正理言此中經主先敘法勝說。後斥此。言此皆非證等故。彼論更(十四右)敘分別論者計(當大眾部)雲。且分別論執。隨眠體是不相應。可少有用(乃至)然犢子部信有去來。執有隨眠非相應法。又解。是正經部所立破之。故雲非相應。非言但遮有部相應。非表自是不相應。故舊論雲不與心相應。不言有最上。是唯遮他。不爾應言與心不相應。正理不言若寫誤。牒此論故。若不非通用也。然光記。寶疏為大眾部者非也。不順若許者故。違舊論故。又此論隨眠所為下。脫二句八字。謂但許三事是纏所為。此結自義也。故正理五十四(十三左終)有此八字。舊論亦有但是上心所作言故。   (三右)謂自體上差別功能。功能差別。並種子異名。論四(十六左)光記四(五五右)論十三(十右)光記(二十三左)並爾也。今光記雲煩惱種子異餘種者非也。彼前不違理。何忽自相違。寶疏(五右)功能不同。名為差別。語寬不指南。此但前後相續變異為差別。故論四(十六左)雲何為差別。謂有無間生果功能。正理三十五(八左)敘經部曰。即此無間能生果時功力勝前說名差別。(寶十三(二十左)引)又成唯識二(十三左)雲。種子者。於本識中親生自果功能差別。   (三右)如念種子是證智生。光記別釋證智作重增三解。初五後意相應。六識體一故雲後。次更加定智。後更增五識相應。此三並現量故名證智。因明疏一(二十三左)雲。明證眾境親冥自體故名現量。亦名證量。二十唯識真諦譯本(八左)雲。一切量中。證量為勝。光如念下。次總解文意有二釋。初約智。念別心所。故言證智俱起念。加釋俱起念三字。此有疑。通釋有二釋。初但約智與念二前後各有。次總約一聚落。兩釋並約強勝。大科第二解異長途。總心心所記持境皆通為念。證境通為智。(然湛惠。光釋總為五解粗也)此光釋。依有部心所數多別體。若依經部。正理論十一(二十左)雲。離心無別心所。又分無家出四家。或三。或四。或十。或十慢四。此四家中。後二家立十大地法。有念慧別。光初二釋皆此意。依前二師。如第二義。通一切名智名念。念智是假法故。寶疏同光約念智別中第二釋。今詳曰。經部設不立念智體。今對大眾部故。且許此引共許喻。由此光記初二釋為勝。後釋大異通途。而前後行相各別。亦不免前後不同難。問。何以知證智言顯俱時念。答。正理四十五(六右)承此文曰。實念從先證智俱起念生能生後時憶智俱念。準彼可知。問。彼正理出所立法不成過文。故言喻於法相去極遙何耶。答。彼以有部意顯他所立法不成。然今對大眾部。無別體共許喻。無有相違。故以念種反難大眾部。又設對有部。何得有失。汝言差別功能彼自體俱生。然無離前後念體別有彼功能體。   (三右)若爾六六(至)貪隨眠故。舊論十四雲。若說(【傍】當今若爾也)隨眠非相應非非相應。於六六經中此義雲何(云云)雖牒兩端。意難簡相應也。光記意。隨眠為種言若爾。於義無失。而異造主意。六六經出雜含十三(初右)而無此文。蓋闕脫乎。正理論四十五(九左)雲。對法諸師鹹作是說。貪慾等體即是隨眠。如契經言。若觸樂受便生歡悅慶慰耽著堅執而住。即於樂受有貪隨眠。此中隨眠聲即說歡悅等。準彼。雜含第十七(十三左)說於三受有三隨眠。彼曰。以彼愚癡凡夫不了知故。於諸五欲生樂受觸受五欲樂。受五欲樂故為貪使所使。   (三左)言貪分二(至)二界中貪。下釋下三句頌有二。初正釋頌。後準顯欲貪名體。初中亦有二。初釋第二句。二釋下二句。就釋第二句亦有二。初牒前。釋有貪二字示名。兼舉欲貪名為準顯基本。後此中下。釋上二界言示體。有問有答。(光分科非也。寶科為勝也)此名下。釋下二句。明於彼立因。初問。彼貪下答。此有三。初正釋下二句示二因。二此中下別釋有名。三由此下總結。初中有二。初釋第三句。二釋第四句。於初有標釋結。於後有標釋。   (三左)又由有人(至)非真解脫。非上二界悉起解脫想。故舊論雲於此二界中。即計無想定。論五(三左)曰。修無相定為何所求。謂求解脫。彼執無想是真解脫。為求證彼修無想定。此唯異生。得聖者如見深坑。初因總上界定。後因別第四禪無想定。又解。總於二界執。故正理論曰。於色無色起解脫想。入論上(十三右)曰。靜慮。無色。如四禪比丘執四禪謂四果。無色亦可例知。後解為正。   (三左)此中自體(至)立有貪名。舊論十四(三左)曰。有者謂身體。即五陰。今約自身五蘊體簡外境。定貪皆內門故(光寶不異)正理立別義破此論。彼曰。夫言有者。是生身義。此則顯示欲求解脫。於一切有不應希求。經主於斯復作是釋。此中自體(乃至)立有貪名。此釋與前義有何別。謂前已說。上二界貪多於定境內門而轉。又說有人。於色無色生身有境起解脫想。則為已說定。及生身皆得有名。俱自體故。詳經主釋義不異前。但構浮詞似有少異(已上)成實十(九左)貪相品雲。是故佛說是處名有。有名為生。若無貪則不生。是故別說有貪。今謂。此二段有差別。一離合異。謂上別為二因。下合為自體。二義有隱顯。謂上有為自體未顯著。故更顯此。三為合本說更作斯釋。故言故說等。勿妄破斥。今詳正理釋未盡。於一切有不可希求者。何得通三有釋此。   (三左)於本論中復分為十。是顯非經說殊標本論。然光記十(二右)寶十(二右)並為經說誤也。於小乘經中何處有之耶。有雲。於發智論有十隨眠名。今按。彼論中無有如今十隨眠。彼五(十一右)雖有十隨眠名。而彼於九十八中分別隨增具闕。全非五鈍五利。彼曰。此中欲界異生。聖者幾隨眠隨增。幾結繫耶。答。異生九十八隨眠隨增。九結繫。聖者十隨眠隨增。六結繫。問。若爾出何論。答。於發智。六足。婆沙等中。未見五利五鈍立為十隨眠。故諸論中(【傍】品類一(五右)入論上(十三右)婆沙五十(九左))於七隨眠復分為九十八。曾無約十隨眠。蓋文殘闕。又施設論乎。現流殘缺故不可知之。又推尋九十八本原則是五鈍五利。不據五鈍利不得成數。故知義容有。況諸論(【傍】發智三初左界身一初左)說五見故。然妙音甘露味論上(二十三左)九十八隨眠見修五部廢立已而雲。略言實十使。列五利五鈍。準知本論脫彼語乎。又品類足三(九右)於欲界繫三十六隨眠中。十見苦所斷(乃至)廣說。依彼其十全如今。雖體寬狹餘未出彼名。故言本論說。   (四右)頌六由見異十(至)見取戒禁取。問。後二何故俱名取。答。如四十九(十六右)廣說。(光二十五左引)雜心四(四右)子註曰。二取梵音中。亦可言摩。亦可言疵。有竊取義。選擇義。雖實與理乖而意存求宗。故言選擇。所受非道。故言竊取。由此理甘露味論上(二十三右)譯語見盜戒盜。問。何故諸論皆於後二除總名見言。答。顯前三見行相勝。後取行相勝。如具下辨。   (四右)見行異。行者謂行相。即行解。寶疏。(七右)頌疏並雲行解。便得旨。然湛惠雲。此中行者。行相非謂行解。故婆沙四十六(初左)曰。以行相。界。部差別而分別之。今詳曰。行解者。唯心心所緣境作用。行相者。有二種。一影像名行相。二行解名行相。若依小乘其影像無有別體。不離心等即能緣攝。依大乘者。有別法為所緣境。此等分別如光記一餘(三十二右)第四(四四右)述記三本(三十丁)義燈三(六十右)等。而彼婆沙雲行相即呼行解。故入阿毘達磨論上(十一左)曰。依界。行相。部別。謂貪諸欲故名欲貪。又(十二右)雲。行相別者。謂我我所行相轉者名有身見(乃至)廣說。雖標行相。於其釋義但是行解。勿致局情。   (四右)又即所說(至)說九十八。即者不離義。即於前段起後故雲即。如前即上所說。若爾應言十種。何雲六耶。答。顯隔段置又言。由是正理。顯宗雲。如前所說六種隨眠。然舊論曰。復次此十隨眠惑。於阿毘達磨藏中更立為九十八。彼十言似誤而未必爾。何者彼長行及頌其綴文大別。蓋梵本異。故彼長行初亦云是所說十惑等。於最後有今頌初二句義也。而大義二論無妨。何故標本論。其本論何。謂婆沙五十(九右)曰。佛惟說有七隨眠。如何強增為九十八。為遮彼意(有若文字沙門雲離佛所說終不敢言誰有智惠過於佛者)廣七隨眠為九十八。謂依行相。界。部別故。由是標本論顯非經說。本論者。發智三(二右)曰。九十八隨眠者。謂欲界繫三十六隨眠。色無色界繫各三十一隨眠。品類足三(八左)辨隨眠品等也。   (四左)論曰(至)無色三界。今分文節。此一章大為五。第一釋初二句成總數。第二且於下。釋次四句明欲界三十六。第三色無下。釋後二句明上界六十二。第四由是下總結本論開九十八意通疑難。第五於此下。明九十八見修斷。就第一中初總釋。謂於下別釋。此有二。初釋行別。後即此下釋部界別。亦有總別。初總釋。部謂下別釋。此中有部界二文。就第二中大有五段。一正示三十六。二前三下見修分別。三如是下重辨十惑五部通局。四此中下明五部斷相。五如是下約六惑明三十六。就初正明三十六有三。初示五部各自數。初總釋。後別釋。正釋第三第四句。二即上下明十惑具闕。初總判。正釋第五六句。後謂見下別釋。三如是下結數。   (五右)如是已顯(至)及修所斷。於前段深推尋當此通局顯。而重欲示其所顯相。故言如是已顯。   (五右)此中何相(至)名修所斷。正理有破(如光寶引)彼意言。此問就前十惑五部所斷尋求其斷相。而答文未盡理。何者夫五部惑中有二。一迷理。二迷事。貪瞋癡慢四是迷事惑。餘六即迷理惑。此亦(【傍】寶(九右)終有此四句)有親迷有重迷(台家等雲背上使)貪等三及相應無明。迷事修惑邊是親迷。若是緣見道迷理惑起邊重迷。非直緣理而緣緣彼惑故為重迷。邪見。疑。獨頭無明。是親迷諦理故是親迷。身見邊見二取四通二種。然世親言緣見此所斷為境故。唯顯重迷惑未顯親迷惑。謂親迷惑應但言見此所斷。不可言緣彼見此所斷惑為境故(是正理中略不難也)又遍行惑緣五部。謂居自當部而通緣餘部故。若但言此諦所斷為境。若下身邊等緣集等為境。則亦應言集所斷耶。全無此理(是正理初難)又滅道下邪見。疑。無明六無漏緣惑。是緣非所斷無漏法。而言緣見此諦所斷。不緣彼可斷法無漏緣惑。當言何所斷耶(是正理第二雖)光記救意。今論約十惑明斷相。而巧作文。重複讀之。一除所斷言。但緣見此為境。二緣見此所斷為境。所難法皆初攝故。此論盡理。正理誤解文。唯約一邊。此論重複讀之常事。如彼根品明二十二根界繫。頌曰欲。色。無色繫。如次除後三兼女。男。憂。苦。並餘色。喜。樂。正理師亦是如是也。寶疏意。此斷相唯約後四煩惱。此中言指餘貪等已下。是與光別。由是全如文得意故唯局四惑重緣。故言緣見此所斷為境無有妨。然正理師。混科節。通十惑以致難。豈非誤解論。次破光記意加文救故。對正理任文解卻非也。猶其救義未盡。他界緣惑失攝在故。圓暉評光寶曰。此中者。光法師解雲。此十隨眠中也。寶法師雲。此論前文。將五見疑配四諦竟後。言餘貪等四各通五部。則有此問故知。此中者此貪等四中。寶解為善之也(已上)麟記。暉鈔隨信隨釋。湛惠斥寶信光。何者雖加字順舊論故。有人亦依光。而寶疏破言加字非也。唯是重複讀文。非加字。餘義如湛惠。又有別立一解。取光寶兩師意雲。如是已顯下為起問結上。已顯起盡如是。應科結前問起。問起通十惑。答中重迷惑。別斷相難知故殊答之。以影親迷惑。是文見相。雖然巧見文兼有重複義。然正理難全不當矣。今詳。諸註皆未精。須依同本異譯舊論以了此論。舊論十四(四左)曰。於中何相見苦所滅(乃至)何相修道所滅。由見諦相彼滅。及能緣彼(【傍】彼滅是重迷也)故說見諦滅。所餘名修道所滅。準彼緣由見此所斷。及為境名見此所斷。緣者由也。如處處問中。雲何緣。是譯異耳。非緣慮義。此者。指苦集等各自。舊雲彼。言異義同。所斷者。是親迷惑。為境者。謂彼見此所斷為境也。故舊論雲能緣彼。然正理師不分句。依主意解文致破。豈得可當。光師救釋義雖通不順文。何者於長行。無如是致除不除讀文。如頌者。從本勘故人皆諾之。長行散說。何有此理。又違舊論。汝以令為境言不通兩處故。若見此言通所斷與為境二種。應有如是讀。而有除中間得義乎。寶疏逼難妄分文。全非論意。此一章悉約十隨眠三十六。何唯據四。復前段通十惑無何簡別。無由得唯四解。復唯約四辨此。其益何詮。若唯四者。何故不言此四言此中(舊論亦云於中)復眾賢於梵典約十惑。蘇萬多七十二轉音汝未曉開。何以科節可為反質。明知此十中。湛公開舊論可稱。光釋全順舊論者未精。其餘義非。思可知。問。梵本如舊論者。正理師不可致難。然就梵本有此難何。答。舊論明有及言。蓋正理師所覽梵本脫及。梵言脫遮一字。若有之無難故。梵本有脫誤等以此方可知。又如彼品類足十三(五右)有身見及彼相應文。世親論主(論六(七右))雲。我所誦無及彼言。設有由義應知非。又(論六(三左))品類足十三(五右)及彼相應法五字。論主所誦有之。有餘師所誦無之。問。若爾今本何。答。蓋梵本同眾賢所覽耶。若與舊論同然見正理所牒破斥譯場改之。若依文得義。今文難通解。若依義見文。今本有何難解。復若欲令論主盡理者。直依文亦義明。所謂文隨執見隱。義逐機根顯而已。古人有言。以言不害志。彼眾賢常欲報怨。終至此如是。問。寶疏(六左)苦集他界緣難何通。答。今約親迷重迷。此二迷盡諸惑體。何妄可致鑿難。   (五右)由是本論(至)說九十八。是結本論開立意通疑難如前引五十(九左)文。正理四十六(三右之十六左)涉十紙餘廣抉擇。若不爾文鄭重。光記雲。引本論文。總結證說者非論意也。寶疏(九左初丁)如是六中已下三段總為一段。科雲結總數者誤之太。   (五右)於此所辨(至)智所害故。舊論無此文。大文第五明九十八見修斷。寶疏(九左)為別科得論意。光記(十一右)屬後段非也。然湛惠雲。光記為優。順正理論故。彼曰(四十六(十六左))已辯隨眠差別理趣。本所說義。今次應辯前說八十八見所斷等。此見修所斷為定爾耶不爾雲何。頌曰(云云)今詳。彼見正理論太粗昧矣。   何者彼遙以前(三右)已釋曰於此所辯九十八中。八十八見所斷。忍所害故。十隨眠修所斷。智所害故。次有約界不約地之問答廣抉擇。次(七右之十六左)舉經唯說七隨眠不可立九十八之難。廣立理證引準證成可立義。而後有汝所引結前生後。彼上廣論九十八是應本經說。結此雲已辯隨眠本所說義。又指前已分別九十八見修門以生起後。雲前說八十八見等。若開彼文。不足勞言耳。又顯宗二十五(三左)曰於此所辯九十八中。八十八見所斷。忍所害故。十隨眠修所斷。智所害故。次有光記(十一右初)所引約界不約地文。次(光十左)有上界無瞋兩說。而曰言八十八見所斷等。此見修所斷為定爾耶不爾雲何頌曰(云云)此亦上已分別見修。於中間隔上界無瞋及不約地二章故。更牒前言言八十八等。如今論。無隔文故雲如是見修等。如何以彼等可為證。還成自害。上具就九十八分別見修文。全同今故。又於上三十六已分別見修。於總九十八何可不分別。故為別科。順理會正顯。最為善釋。況雜心四(初左)於頌及釋作此分別。彼曰。問。此九十八使幾見斷。幾修斷。答。十種修道。滅餘則見道斷。頌疏曰。論雲。前八十八名見所斷。忍所害故。後十名修所斷。忍所害故。彼準前三十六見修分別文。謂脫前名後名字。而不成句私加四字。此釋全無智。前雲十七七八四。故指以分前後。今見修惑交雜。謂欲界十七七八四。色界九六六七三。無色亦九六六七三。以如是雜不指前後。故正理。顯宗亦全如今文。是十字句法。勿謂必四字句而字脫。   (五左)如是所說(至)為決定爾。承次前文言如是所說等。為決定爾者。明本如今。光記。頌疏爾作不。正理(十六左)顯宗(四左)作為定爾耶。詳曰。今論義不通。以無疑問詞故。豈唯國字為致疑乎。蓋誤不作爾。終作爾乎。光等作不為正。舊論(十四五右)曰。是見諦所滅隨眠惑。為決定惟由見四諦滅為非。說非。雲何偈曰。正理亦通。有耶言故。   (五左)頌曰(至)智所害唯修。初三句明見惑八十八。後一句明修惑十。問。見修二惑分界已定。何見諦惑亦名修所斷。解雲。據所迷法八十八種名見惑。十種名修惑。今約惑斷雖見惑亦名修所。由數習智所斷故。非謂智害故名修惑(【頭】此中見修斷者。非謂見惑修惑。見無漏理斷為見。於凡位修習斷故雲修。故下八地見惑。有部意許凡位斷也)問。何故前說八十八為見所斷。今唯有頂。答。正理論四十六(十七左)曰。若唯二十八定見所斷。何緣處處經說八十八耶(【傍】第一義)彼文偏依次第者說。此據盡理故不相違又(【傍】第二義)彼意明。聖道用勝。又設先離下八地貪。要由見道起無漏得。得彼擇滅。故說無過。   (五左)有餘師說(至)見所斷惑。此中伏即斷。見惑伏已不許。況永斷。即顯修惑凡位伏。然光記分伏與斷。而修斷伏非斷者。此釋不聞。何以不伏與斷。得顯伏而非斷。舊論唯言非所滅。據伏為言。婆沙百四十四(十四左)曰。如譬喻者說。無有世俗道能斷煩惱(對有部斷故唯言無斷。約一切若分別見修。全如今論。)彼大德說。異生無有斷隨眠者。但能伏纏。亦非世俗道有永斷義。由契經言(云云)(此於隨眠斷伏並非。)五十一(六右)曰。譬喻者作如是說。異生不能斷諸隨眠(有諸言與前異)大德說曰。異生無有斷隨眠義。但能伏纏。若作是說於理無損。又九十(九右)曰。或復有執。異生不能斷見所斷隨眠(此許斷修)有餘復執。異生不能斷諸隨眠惟能制伏(見修俱唯許伏)此論意同譬喻師。光。寶舉九十兩說不辨別未為指南。成唯識六(二十右)亦大同經部。彼曰。諸有漏道不能伏分別起惑及細俱生(【傍】身邊二見是不同經部)。   (六右)及梵網經(至)無因生等。梵網六十二見經一卷與中含十四(六右)梵動經同本。舊論舉全常。一分。無因而言此三。若爾今等言是所列等。然寶疏(本四右九)等四有邊。四不死矯亂者。可謂泥文。何特舉三。謂此三常見邪見其證足故。然舊論標大業經名舉今梵網文。無敘今大業經文及梵網經名者。蓋脫落。於大業經中不說六十二見故。   (六右)毘婆沙師(至)提婆達多。是約退起惑以通釋前經。謂離欲貪得自在定。遇緣退彼定。起隨眠惑故無過。論主意在有部。故標有餘師而以有部通經證由是理。正理如今無別破立。或指正理六十一(六右)提婆退經文。是則闇昧。彼明忍未得退。故與今別也。   (六右)壞故名薩(至)即五取蘊。是敘經部義。論主取此義。婆沙八(初右)曰。譬喻者作如是說。薩迦耶見無實所緣。彼作是言。薩迦耶見計我我所。於勝義中無我我所。如人見繩謂是蛇。見杌謂是人等。此亦如是。故無所緣。為止彼執。顯示此見實有所緣故作是論。問。於勝義中無我我所。雲何此見實有所緣。答。薩迦耶見緣五取蘊計我我所如緣繩杌謂是蛇人。行相顛倒非無所緣。以五取蘊是實有故。成實十一(初右)曰。實無我故說緣五陰。五陰名身。於中生見名為身見。於無我中而取我相故名為見。述記六末(九右)曰。梵言薩迦耶達利瑟致。經部師雲。薩者是偽義。迦耶是身。達利瑟致是見。身是聚義。即聚集假。應言緣聚身起見名偽身。佛遮當來薩婆多等執為有身見者故說虛偽言。雖一薩言亦目於有。然今說是思誕提底薩義。故薩言表偽。薩婆多言。薩是有義。迦耶等如前。雖是聚身而是實有。身者自體之異名。應言自體見。佛遮當來經部師等說。為偽身見者故說薩有言。雖一薩言亦目於偽。今言應言阿悉提底薩義。故薩言表有。大乘應言僧吃爛底薩。便成移轉。由是薩迦耶見大小別說。薩婆多名有身見。經部名虛偽身見。今大乘意。心上所現似我之相。體非實有。是假法故也。又體非全無。依他起性成所緣緣故。既非實有亦非虛偽。唯是依他移轉之法。我之所依。同九末(三十左)雲。此中不言我見言薩迦耶見者。若言我見不攝我所。梵雲沒曳達利瑟底。此雲我見。梵雲薩迦耶。此雲不實移轉身見。即攝我所。   (六左)為遮常一想故立此名。正理有破(如寶四左引)今詳。彼破非理。所遮既有二。謂常想。一想。對彼說壞說聚。若言義相從故不重說者。不可界外說處。又應不說有漏亦說取蘊。又不應壞苦說。無苦是不壞故。   毘婆沙者(至)名薩迦耶。此唯薩為有為異耳。於合釋二師同。薩即迦耶持業釋。薩迦耶之見境第七依主。然有人。經部第五囀。從常一想起此見故者。是何謂乎。凡於六釋而論囀聲。必不離能所合以論能所差別。今薩迦之見依主。所依薩迦。能依為見。然汝不薩迦耶為所差別。別以常一想添加。成所別為第五囀。豈有此理。今經部意。亦緣薩迦耶起此見。故必境第七。故成實論雲。實無我故緣五陰。舊論十四(五左)曰。彼我見於五蘊以此想為先。   (六左)如契經說(至)五取蘊起。雜含二(十四右)曰。若沙門婆羅門見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受陰見我。等隨觀見句。光記致六解。何猶預至如是甚焉。婆沙第八(二左)說二十句我見曰。如等隨觀色是我。我有色。色是我所。我在色中。受想行識亦爾。五蘊各四故有二十。本事經五曰。彼隨觀見色即是我。品類足一(四右)雲。我慢者。於五取蘊等隨觀執我及我所。應準思也。是彼外道。於色等法。隨所應均等觀見色是我等。故言等隨觀見。於光六解中。第二似近理。而抱猶豫。於彼並非也。有人第一約佛等觀見為善者妄陋矣。   (六左)即於所執(至)斷常邊故。婆沙八(十二左)曰。斷常乖中俱名為邊。執二邊見名邊執見(同今論也)復次起我見者。猶是邊鄙世所訶責。況復於我執有斷常。此執邊鄙極可訶故名邊執見。又四十九(十二左)四義。初二義如前。三復次此見所執。極邊遠故名邊執見。四復次此執。二邊行相轉故名邊執見。初釋邊之執。邊執即見。後三釋執即邊。邊執即見。兩重持業釋。   (七右)如說臭蘇(至)餘增益故。舊論十四(二八左)曰。譬如臭蘇及惡旃陀羅。此唯下明過重所以。   (七右)於劣謂(至)但名見取。婆沙八(十四右)雲。此中取劣法為勝見取攝者。顯彼自性。取苦苦等為妙樂故。四十九(十五左)雲。此取諸見故名見取。雜心四(三左)名取見見。加通名顯能所取別。又婆沙雲。問。此通取五取蘊。何故但名見取耶。答。此因諸見通取五蘊。故但名見取(約初義。正理後說)復次以何相故立見取名。謂若取見或取餘蘊執最勝者立見取名。(今總釋是)復次應名見等取。略去等言但名見取。復次多取見故名見取(多分義)。   (七右)於非因道(至)名戒禁取。此中有二。初正釋。二明除等通妨。初中有總別。此總釋。婆沙四十九(十五左)曰。此取諸戒禁故名戒禁取。若約釋名。亦戒亦禁持業。戒禁之取境第七依主釋。故舊論(十四六右)名戒執取見。雜心四(四左)名取戒見。成實十一(十二左)名戒取。甘露上(二十三左)名戒盜。此等並不言禁。以禁即戒故。若依事別亦有差別。如下當知。   (七右)如大自在(至)妄起因執。下別釋。初釋非因計因。此有二。一約世間能生因。二依生天因。此初也。非世間等二句通上三。舊論曰。如摩醯首羅非世間因彼觀為因。世主天等餘諸物亦爾。生主者。光記兩釋。初生世間主主之生依主。後主為天主。能生即天主持業釋。今雲。準舊論雲世主天。生者諸世間生法。是所生。生之主故名生主。言餘者。時方空等。婆沙第九(二左)曰。問。何緣外道非因謂因。答。親近惡友。聞說自在。自性。士夫。時。方。空等生諸法故。如農夫秋收多實便作是言。私多末度天等所與。若生男女復作是言。是難陀等天神所與。若信自在者便作是言。毘瑟拏天矩陛羅等天神所與。如是等類非因計因。   (七右)投水火等(至)妄計因執。二明生天因。發智二十(十一左)曰。有諸外道。起此見立此論。諸補特伽羅於摩捺婆。北摩捺婆。殑伽河門三池中浴。由此便得淨脫出離至苦樂邊。此非因計因戒禁取見苦所斷。   (七右)唯受持戒(至)妄起道執。下二釋非道計道。(光雲此等執寶雲及亦此意也)發智二十(十一右)戒者。有諸外道。起此見立此論。諸補特伽羅受持牛鹿狗戒。露形戒等。由此便得淨脫出離至苦樂邊。此非因計因戒禁取見苦所斷。禁者。有諸外道。起此見立此論。諸補特伽羅受持烏禁。鵂鶹禁。默然禁等。由此便得淨脫出離至苦樂邊。此非因計因戒禁取見苦所斷。此約事別以分戒禁。而於釋名是持業釋。故於戒禁並言戒禁。然光記。戒為佛法五戒等。禁為外道。復通內外(寶大同)兩釋並非也。問。彼本論為非因計因。今為非道計道。何故相違。答。此有通別。通言之皆是非因計因。若差別言非涅槃之因為非因計因。計涅槃因為非道計道。彼依通。此約別。並不違。問。正理論四十七(二左)曰。謂大自在時性或餘(【傍】勝論寶句空等)實非苦因妄起因執。道有二種。一增上生道。二決定勝道。投水火等種種邪行非生天因。妄執為因名第一道。唯受持戒禁性士夫智等非解脫因。妄執為因名第二道彼生天因屬道。何相違。解雲。彼約生因緣因分之。謂自在等非世間能生因為因。故投水火等非是生天緣因。由是分計因計道。於道約涅槃非涅槃亦分二。並是義門不同不成相違。問。婆沙(【傍】光二十七左)百九十九(三左)以有漏戒等為非道計道。相違何。解雲。若執為生天因如正理。是增上生道。若執為涅槃道屬決定勝道。必非相違。數相應智等者。舊論(十四七右)曰唯執僧佉。瑜伽。智等。僧佉此雲數。是數論外道智。述記一末(二十三左)曰。梵雲僧佉。此翻為數。即智惠數。數度諸法根本。立名從數起論名為數論。論能生數亦名數論。相應者。梵雲瑜伽。是外道觀行。光記十三(二十一左)觀行者異名。若不爾者。舊論存梵名何為。   於彼梵名與數相應之智瞭解不生故真諦三藏殊恐後來迷特置本音也。言智者。外道求智惠計道故。正理雲士夫。智。非謂相應之智。言等者。成實十一(十二左)曰。受寒熱。臥灰土木刺棘等上。投淵。赴火。自墜高等。後世亦受劇苦果報。西域記七(初左)曰。波羅□斯國外道百餘人。或斷髮。或推髮。露形無服。塗身以灰求出生死。此等類。然光記。數約算數。相應為用字。智屬上並非也。   (七左)若爾有執(至)是見苦斷。論主破有部戒禁。唯見苦道二諦所斷。而自成亦通集滅所斷。冥同大乘。唯識論六(二十二右)曰。然迷諦相有總有別。總謂十種。皆迷四諦。苦集是彼因。依處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別謂別迷四諦相起。二(身邊)唯迷苦。八通迷四(四諦)身邊二見唯果處起。別空。非我屬苦諦故。謂疑三見(身邊及邪)親迷苦理。二取(戒取見取)執彼三見(身邊邪見)戒禁及所依蘊。為勝能淨(云云)此中文分為三。初論主立理舉本論難。意言。若從常我二倒起因執。故見苦所斷爾。執投水火是生天因等不應見苦斷。不從二倒起故。然發智本論二十(十一右)說彼為見苦斷。是應非見苦斷。而為苦斷。此由二倒之外更復有何因耶(光總為難無失。寶疏引本論證見苦斷者非也)言彼廣說者。又烏禁鵂鶹禁默禁。又於三池浴。又離淫慾。又受種種苦行。又調象馬等。其前後語並如今引文。各雲非因計因戒禁取見苦所斷。   (八右)迷苦諦故。第二有部以二倒外別因答。此因寬故被次難。   (八右)有太過失(至)皆迷苦故。已下四難。推重責此。舊論(十四(七右))曰。此執太過為失。一切緣有流境。或(【傍】或通)於苦乖(【傍】迷義同)違。與(【傍】此示喻)非因執同。彼因最寬。故犯不定過。彼量雲。牛狗等戒禁戒取應見苦所斷。迷苦諦故。如身邊見等。如餘隨眠。此異品中。除無漏緣餘有漏緣。皆是迷苦故犯異分轉不定。若返難有太過失。量雲。汝餘有漏緣惑應見苦所斷。皆迷苦故。如汝狗牛等戒禁取。如汝無漏緣惑。正理(【傍】光二十八右引)四十七(七右)欲免前有部答則有不定而改以二因答。彼曰。唯見苦所斷緣牛苦等故。但計粗果為彼因故。而於論主顯有隨一不成曰。以非一切緣有漏惑。皆以果苦為所緣故。今詳。正理釋全非理。何者論主就迷苦諦故因致難。豈改以為此。又論主以迷苦故為太過失。汝密改為緣苦而為不成。夫迷對不迷。不迷即覺悟。緣對不緣。迷苦故起一切業惑。若於苦覺悟不起此。其理大別。汝宗何可許一切有漏緣惑皆覺苦諦光師致俱捨救。寶師意。以正理論理為精當。以論主難義為浮粗。破斥光記不異前難。寶師識見最可稱。釋俱捨論尚不強救。於惠道論豈可不貴。所謂不可必通非三藏所說故。誠是斯謂。然破光不異前難者實是也。正理為精當非也。如前可思。   (八右)復有何別(至)迷諦故。此第三無差別難。亦即重難前迷苦諦故通釋。故言復(舊論亦同)下雲迷苦諦故。意言。汝有部宗。戒禁取通見苦道。有何相差別二戒禁取。可說此為見苦所斷。彼為見道所斷。如諸緣見苦所斷法生戒禁取名迷苦諦故。如是諸緣見道所斷邪見疑等生戒禁。彼亦應名迷苦諦故。量雲。汝緣見道所斷戒禁取應迷苦諦。緣彼所斷法故。如見苦斷戒禁取。又量雲。汝見道所斷戒禁取應見苦所斷。迷苦諦故。如牛戒等戒禁取。正理師約力用強劣及行相粗細等通釋此難。此行相別於汝應成故。寶疏明正理無於此論破光救釋。今雲。諸師皆非論意。此論但難迷苦故因。彼有相濫。所立不可成故。非廣難無別故。光師救釋不當。正理從本以別理判差別故。寶師亦妄無於此論。何不慎焉。彼正理論辨差別等。於婆沙等已有此故。為破彼等有次二難。正理通釋並墮後所破也。   (八右)又緣道諦(至)理亦不成。第三難有三。初正難。二若彼下遮救。三此緣下結非。言又者。舊論雲若人。下又字亦爾也。是顯異前二難。初正難意執道下邪見疑為如理。戒禁唯執彼是淨因。不執為永清淨。若爾非非道計道行相。何為道諦攝戒取。若救言邪見撥真道故。戒禁妄執別有無想等淨因。是執彼餘無想等得清淨而非緣彼邪見為永淨。是則見苦所斷。是故此戒禁。緣見道所斷邪見等諸法。非道為道故。見道所斷理亦不成立。亦者對前迷苦諦故。已下二難。論主成欲自令戒取通四諦之義。於中此破他為本。有部戒禁唯分非因計因非道計道二類。初唯見苦斷。後通見苦道。而論主意。緣四諦下邪見疑等。戒禁隨邪見疑並攝四諦。如唯識論說可知。正理師以先蘊在餘道。後執邪見為如理作救。而全不免破。先道計。後計因。豈可以後為道所斷。光師反破為允當。寶疏破光記全不當。正理本背婆沙緣道邪見等為道。今雲為淨因道所斷。故有光破。又違道等行者可爾。何以彼理可通非淨道之難。又所緣斷故者。是論主第四所破。   (八右)又若有緣(至)非見彼斷。第四難。此難他成自為本。意言。執見道所斷邪見疑等戒取。斷彼所緣邪見等時。戒禁亦除故見道斷。若爾於集滅二諦執邪見等。戒禁取斷彼所緣。便亦被斷。則是應集滅斷。何不爾耶。正理以所斷所證無用通難。光師反破最為應理。然寶疏雲不應理。盲目之至矣。內外二道雖能證道言同而有其別。於集滅亦雖所斷所證言同而有其異。彼涅槃與此遙別。所斷煩惱亦大乖違。何雲無撥佛世尊所說集滅。故論主通四諦立戒禁。於理為善。古今學者於此四難無有正理。光。寶判談。故一向不改光寶所引正理及自釋中寫誤訓點。所以是難曉通。今悉改之。令義通暢以便初學。   (八左)頌謂從於三見。舊論(十四八右)曰。從二見半生。是順婆沙。正理正義。謂身見全。見取全。邊見一分。蓋梵本有異令譯有殊(【傍】論曰諸見取中。於四諦中但苦下樂淨二也。必可思之)。   (八左)論曰(至)為樂淨倒。此分為二。初釋頌。後分別見修斷。初中為三節。初釋初二句。此亦有二。初總釋。後謂邊下別釋。此亦有三。初釋常倒。二釋樂淨二倒。今就四諦。故雲見取中。婆沙。正理唯就苦諦故雲全。並非相違。   (八左)有身見中(至)見亦應別。三釋我倒有五。初標分全兩說。此中後說全取為正義。一我見。唯體業用異故。二我倒下前師問。三如何不攝者有說反責。四由倒纏故者前師答。由倒與纏別故。謂我見者是倒自體。纏是我所見五諸有下。有說立全攝理難前師。初立全攝理。於中先正示。後此即下結成。是顯無別體。二是我下難前師。謂是我屬。我唯是體業異非有別體。若是為二別見。彼由我為我見亦應成二別見。彼事者色等五蘊。屬由為三並是我所見差別。謂色屬我。色由我有。色為我有所用。夫八轉一體轉多相。要非別體。故據轉聲以難絕彼。論主意在後師可知。然圓暉但舉後師不知論意。今據舊論。正理分文解釋如是。光寶並皆非也。舊論曰。餘師說具取(第二師)雲何以我所為倒(前師問也)彼見我於是處起我所見(前師立理)是故此見皆是身見。由二門起(結成)若汝計我是第一執。我所是第二執。若我與帶物稱我。此二文(【傍】又形誤也)應成別執。(已上彼論無如何不攝由倒纏故二句)光記由倒下為前師證(寶同此也)非也。後解為後師是可笑。如何不攝句既為有說反責。何以此可為有說證。未曉由倒纏故句是前師通之所致也。正理論四十七(八右)曰。然毘婆沙師。決定義者約部。分別十二見中。唯二見半是顛倒體(乃至)諸計我論者即執我。於彼有自在力是我所見。此即我見由二門轉(顯宗二十五九左全同)彼論敘後說中無彼一句。知是前師答。若不爾文不鉤鎖。然光寶所覽論本。纏作經乎。以言由四倒經故。若爾彼錯本。依正理。舊論應思之。   (九右)由具三因勝者成倒。正理四十七(八右)曰。增聲亦顯體增勝。下(八左)釋曰。餘(【傍】苦諦)部見取非增勝故。寶疏(十三右)依彼以論勝字簡見取為是。光記略而不論者未詳。湛惠雲。此論具三義之總勝。彼三中別義亦勝。何以彼別令此論同。故光為勝詳曰。何迷文甚。今但示體勝故似總。彼示勝義所在故在第三於義全無異。   (九左)若爾何故(至)貪息心便淨。下第四論主引經難有部。敘成經部。有二。此初引經難有部倒唯見斷舊論十四(九左)曰。若爾大德阿難。依婆耆捨大德說言由起想顛倒故汝心燒熱。此言雲何將(不引下二句及二梵名應思之)增一二十七(八左)曰。爾時阿難。多耆奢到時著衣持缽入城乞食。是時多耆奢在一巷中。見一女人極為端正與世奇特。見已心意錯亂不與常同。是時多耆奢貪。即以偈向阿難說。慾火之所燒。心意極熾然。願說滅此義。多有所饒益。是時阿難復以偈報曰。知欲顛倒法。心意極熾然。當除想像念。慾念便自體。次觀彼女人三十六物不淨。次觀自身五盛陰無牢不堅固而曰。即於彼處有漏心得解脫。問。今論引四句。舊論唯二句何故異。解雲。並無相違。謂辨自在是有學聖人。彼已有想倒非唯見苦斷證足故。舊論唯示上二句。復不離貪即想倒有此。學人未盡貪。故想未斷顯然。故更示下二句。辨自在梵雲婆耆捨。或鵬耆奢。增一弟子品曰。能造偈誦歎如來德。所謂鵬耆奢比丘是。言論辯了而無疑滯者。亦是鵬耆奢比丘。分別功德論中(二十二右)鵬耆奢比丘造偈頌第一備伎術娶伎女廣說。中含等皆作傍。法賢本作囀。囀為彈舌。今本經作多蓋轉誤。辯自在順增一所言。或真諦曰躬自在。支謙本亦然。順分別功德論所說。然稽古下(十一左)躬自在為非者。可謂管見也。正理(【傍】寶十五右具引)師通此經有二釋。一非一切亂倒皆名顛倒。二經不說彼辨自在定居學位。詳曰。此兩釋並順經文。彼亂倒非必四顛倒故。復辨自在得阿難偈。後觀不淨等。應非爾時是聖人。若作俱捨釋(云云)。   故有餘師(舊論曰至餘部說)不違彼經。後敘成經部義(光寶雲經部)正理四十七(十三右)曰。彼上座言。諸預流者見倒已全斷。心想倒有餘。非於無常樂我淨想。不忘失者。煩惱可行。文中有三。初敘經部所立。由前經立此義故雲故。次前有餘部故曰復。想心見三各有常樂我淨。見四唯見所斷。想心各四八通見修。前三果為學。前經所說未得無學已前有彼想倒。知是學人未全斷。同大乘說。智論六十說想心見三種顛倒雲。凡夫人三種顛倒。學人二種顛倒。二如是下通有部所引經。舊論有若爾雲何不違佛經之問。纏字。舊論。光記。正理四十七(十四右)並作終為正。通意言。四諦觀非唯見道。於修道中亦作此觀。若離此觀無餘有惑品永斷方便。故彼經由八種倒永斷處說聖諦知見。三故此下論主結成經部義。   (九左)一慢二過(至)七邪慢。舊論十四(十右)慢過慢雲過過慢。卑慢雲下慢。餘皆同此。成實十(二十六左)慢。大慢。慢慢。我慢。增上慢。邪慢。傲慢。舍利弗毘曇二十二(五左)慢。不如慢。勝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慢中慢。文殊問經上(二十九左)憍慢。慢慢。增上慢。我慢。不如慢。勝慢。邪慢。(舊譯名異如是新譯諸論皆同)鞞婆沙三(二十七左)慢。增上慢。慢增慢。我慢。欺慢。不如慢。邪慢(唯列名耳)舊婆沙三十四(初右)名及列全同此。   (十左)於劣於等(至)卑慢。下七慢別全依婆沙三十四(十七左)文。問。於等謂等何為失。答雖稱境令心高特。是故為失。成實十(二十六左)曰。以此中有取相我心過故(光釋未詳)正理具釋。超過前慢故名過慢。非過失義(光三釋。第二為正。寶亦同第二)由是或名大慢(成實)或名勝慢。(舍利毘曇)於他勝己還謂自勝。是高慢於前過慢故名慢過慢(光三釋第二為善。寶亦同第二)故舊論名過過慢。已上二種並依第七依主釋。緣我我所令心高舉名我慢。我是境故境第七依主釋。文中雲於雲執並是顯境(光三釋第一為正)增上慢。卑慢並持業釋。謂少是慢。謂劣是卑。舊論雲下慢。   (十左)於無德中(至)名為邪慢。舊論曰。實自無德計自有德名邪慢。婆沙四十三(十八右)曰。實自無德謂已有德。成實十(二十七左)曰。若人無德自高名為邪慢。又以惡法自高亦名邪慢。舍利弗毘曇二十二(六右)曰。若無善法心於彼貢高是名邪慢。復次若有邪見者。心於彼生貢高名邪慢(已上)準此等文有二邪慢。今據無德不約惡行。舊論。婆沙文可視知。然正理論四十七(十六左)無德言約惡行法。破實無德義者誤也(光寶並依信可笑矣)增上邪慢差別。婆沙(四十三十八右)有六復次。一增上通有無處。邪慢唯無處。二彼通已未得。此唯未得。三彼通等勝功德。此都無德。四彼似功德。此都無德。五彼通內外道。此唯外道。六彼通凡聖。此唯異生。詳曰。彼有德起。此無德起。不可論已未也。三四義最好。   (十左)然本論說(至)發智論說。大為二。初依發智釋。是本佛說故。婆沙百九十九(八右)雲。契經中說九慢類。此九慢相。發智論二十(九左)大悉於今論。又婆沙百九十九(八左)具釋九名義。光釋依彼。此中分四。初標列。第二如是下出體。此中有二。初總釋(此有三初標數。二問體。三答)二如是下別配。此亦二。初總明依我見生不同。發智論一一說依見起某慢。今總說。二初三下正配九類。第三於多下問答我劣。第四如是下結成。   (十一右)謂於如是(至)而自尊重。此答文初舉所對。反顧下示能對劣亦高貢。於者。對望義。如是指下愛樂有情。自者簡他稍似義通。然如是言無用。以別詮要無故(是一)自愛樂言亦無詮。以自非勝有情故。若依舊論(十四(十一右))曰有如此高處。於自愛樂最下劣眾生聚中。知自最下於自起尊重心。復次於發惠論中分明說此事。如言我是王旃陀羅(已上)復次文此論略也。彼有如此高處者總答。於自下述釋。彼雲最下劣。順自愛樂言。又雲於中。是於彼中可反顧。今唯雲於聚。意即於聚中。若不爾聚言無用。應言謂有如是於自所樂劣有情聚。故正理四十七(十七左)曰。謂有如斯於自所樂勝有情聚。雖於己身知極下劣而自尊重(顯宗二十五(十一左)全同)彼亦誤劣作勝。若不爾義不通暢也。蓋梵本錯誤哉。反顧明本。光記如是。鮮本。正理。顯宗作雖於為正。   (十一右)依品類足(至)勝境別故。現行品類足中無九慢說。彼第一(三左)明七慢而名七慢類已。蓋殘缺。今論說相正同婆沙百九十九(九左)結前生後及釋義。然兩論說義各不同。謂發智論意唯言我勝。是於等謂勝。非對劣勝。故唯是過慢。餘亦如是。品類足意。唯約能執相雲我勝。其所對境不可局。故三慢集在。謂於劣為勝是慢。於等謂勝是過慢。於勝計勝是慢過慢。婆沙曰。餘八慢類如理應說。我等從二慢。謂於等執等是慢。於勝為等是過慢。我劣有勝我二。唯從卑慢。餘準可思。問。兩論何盡理。答。婆沙不顯優劣。此論顯示發智是有餘說故雲且。實是粗論。品類足盡理說此(寶。發智略。品類足廣者約文廣略非也。據義粗細。其語不切也)。   (十一左)無有名何(至)名無有愛。此境第七依主釋。釋無有愛三界無常。光記兩釋。初直約唯眾同分無常。後解文通五陰無常。其意唯眾同分無常。而無取捨。寶疏泛言。三界無常者通二。今唯約眾同分。今詳。光記後釋為盡理。以何知之。發智論第一(十二右)曰。無有名何法。答。三界無常。婆沙二十七(十二右)釋曰。問。何故復作此論。答。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或有疑。造此論者。唯解隨經義。不解隨實義。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此論者前來成立。隨契經義說無有愛。唯修所斷。今隨實義顯無有愛通二所斷。三界無常通二斷故。有作是說。前來說愛。今說無有。欲顯此二俱修所斷。此中所說三界無常。但說三界眾同分滅不說一切。評曰。如前所說為善。三界無常言無簡故。緣善法斷尚有起愛。緣見所斷諸法無常寧不起愛以斷見者總計五部為我我所。當來斷滅後隨起愛。雖不總緣而緣一一別別起愛。於理無咎(已上)集異門足八(十一左)釋無有愛曰。此五取蘊當來斷滅。有一類願死後此五蘊斷滅。問。通見修何論雲全。答。既論聖人。無見惑必。唯就未斷故雲全。   (十一左)有愛一分(至)大龍王等。愛後有故名有愛。境第七依主釋。且約初果。樂求後三果等有愛亦起。簡彼雲一分也。舊論雲伊羅槃那象王。正理。顯宗全同此論。應音二十五(十七左)雲。烏艾切。舊名伊羅缽多羅。亦云啞羅缽多羅。伊羅此雲香。缽多羅此雲葉。名香葉象也。此論終音今亦爾也。又光記雲。是水名。水中龍象。從水為名。正理(二十七(七右引))七十五(十右)雲。藹羅伐拏天象王是三十三天所乘象王。梵那伽雲龍。又雲象。故致異也。   (十一左)已說慢類(至)未斷不起。結前問起。頌疏但以何緣已下屬後段非也。光寶總入後段為正。故正理四十七(十九右)曰。已說慢類我慢有修所斷。聖者猶有不說自成。此等何緣聖(作說非也)者猶有而不現起。頌曰。   (十一左)頌聖者而不起。本頌明本如今。然頌疏。正理。顯宗作聖有為正。順而言故。應問未斷故。正理曰。故聖身中雖有未斷。而由背折皆定不行。   (十一左)此慢類等(至)聖不能起者。正理更有別義曰。以諸聖者善修空故善知業果相續理。故此慢類等。我慢。惡悔。聖雖未斷而定不行。   (十二右)頌曰(至)亦是遍行攝。初一行正明遍行十一。次二句明九上緣。後二句明俱起亦遍行。非正遍行故曰攝。由此舊論三段別有頌及釋。初中及言。通上二處顯其體別。故長行雲及彼相應。而別在此欲顯示此相應言。是相應無明非諸隨行。下無明言通相應。即合集義。故舊論偈曰疑共彼無明。及獨行無明。又顯示相應無明屬所相應苦集非十一數。故正理四十八(一右)曰。見有七見。疑有二疑。相應無明即攝屬彼。不共有二。故成十一。婆沙十八(十三左)相應無明入數中不入兩說無評。   (十二右)論曰(至)界地五部。唯者簡滅道。彼無遍行故。正理四十八(二右)廣釋。(寶二十二左引)於所斷上脫集言。正理。顯宗及頌有故。彼者簡貪瞋慢相應無明。非遍行。故簡他界地言自界地。正理(七右)雲。前說十一。於諸界地中各遍行自界地五部。為有他界他地遍行簡彼。故言自界自地。   (十二右)謂七見二疑二無明十一。此中無明依獨頭起。苦集為二。相應攝所相應。婆沙(【傍】舊婆沙十四(四右))十八(十三右)曰。品類足說。九十八隨眠中。三十三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問。見苦集所斷無明。有是遍行。有是非遍行。何故彼說三十三是遍行。六十五是非遍行耶。答。西方尊者所誦本(【傍】現行品類足三(十一右)同西方師本)言九十八隨眠中。二十七是遍行。六十五是非遍行。六應分別。謂見苦集所斷無明通遍非遍。謂見苦集所斷非遍行隨眠不相應(【傍】皞按此中攝不共及相應遍行。故約遮詮也)是遍行與彼相應是非遍行(已上品類)若說雲何是遍行。謂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無明。則便不攝不共無明。於義為善。若爾迦濕彌羅國諸師何不誦此。答。亦應誦此。而不爾者有別意故。以彼多分是遍行故。謂見苦所斷有十無明。七是遍行(【傍】甘露上二十四右同此義)即五見。疑相應。及不共無明。三非遍行即貪瞋慢相應無明。見集所斷有七無明。四是遍行。即二見。疑相應及不共無明。三非如前。又此國誦。無明皆說不共無明惟遍非遍。自力起故相應無明有八十三(除十三無明。自與自不相應故)謂二十七遍行及五十六非遍行。隨眠相應彼隨他力現在前故。說所應即亦說彼性。不定故不別說之。   (十二左)雖然遍行亦非唯此。婆沙十八(十右)有多異說。或有執。一切煩惱皆是遍行。或復有執。五部煩惱皆有遍非遍。或復有執。見苦集煩惱皆是遍行。見滅道煩惱皆是無漏緣。或復有執。若諸煩惱通三界者皆是遍行。或復有執。遍行有二。一無明。緣起根本故。二有愛。後際根本故如譬喻者。或復有執。若煩惱通五部者名遍行。即無明及貪。瞋。慢或復有執。五法是遍行。謂無明。愛。見。慢及心如分別論者(已上取要﹝【頭】成論十二(十三左)曰。問曰有人言。見苦所斷五見。疑及貪。恚。慢。不相應無明及集諦所斷邪見。見取。疑及貪。瞋。慢。不相應無明。是名遍使。餘非遍。此事雲何。答曰。一切是遍云云同婆沙初說也﹞)彼中經部無愛慢亦遍行義。準知此非經部難。又文勢非爾故。又正理論唯舉以通不雲經主難故。是此唯乘前外人難。故於婆沙諸說無十三遍行義。或分別論者難。但以自義愛慢難彼。非必謂十三是遍行。此中雖言。明本及光。寶所唱並如今。按義不通。此承力能頓緣五部此難來。宜作若爾。故舊論十四(十二左)雲若爾。復正理四十八(七右)曰。若有身見。戒取。見取頓緣五部名為遍行。是則遍行非唯爾所。以於是處等(如今文也)豈非若爾意。或應見所斷見力引故。   是第二義。舊論曰復次有執。   (十二左)是故遍行(至)不說自成。結遍行準顯餘非遍行。如是三界各十一。即三十三是遍行。準此餘六十五非遍自顯。然光記(四十二左)餘非二字句逗不說言唯約愛慢。是摸索之至。   (十三右)約地分別準界應思。此中有一緣(乃至)八地合緣。緣一有八。以八地別故。二合緣有二十八。三合緣有五十六。四合緣有六十九。五合緣有五十六。六合緣有二十八。七合緣有八。八合緣唯一種。此且就於欲界繫緣上八地。若初禪繫緣上七地。乃至無所有處繫緣有頂。如理可思。   (十三右)若爾計彼(至)是邪智。此難答並緣上梵王必。故雲計彼。是無明相應染污邪智。緣上界故。由是正理論(【傍】光四五左引)雲。於不現見比謂如是。是邪比量智。全非無覆。光記三解第一為盡理。後二非也。如緣非擇滅名(【傍】光次上二十四左婆沙引寶六右亦引)彼婆沙第九(五右)於欲界中論此。故為無覆無記邪智。今不爾。緣上界故何可例彼。寶疏雲不染污邪行相智。湛惠雲。寶疏一(三十左。【傍】又次上疏六右引婆沙文同也)問。此邪智是何。答。此是欲界修所斷中邪行相智。又雲何說。雲何邪智。謂染污惠。答。邪智有二。一染污。二不染污。染污者無明相應。不染污者無明不相應(是婆沙第九(七右)明二邪智文也)上文已雲不染污者無明不相應。知此雲不染污邪行相應智者。應是無覆無記。若爾與下雲無覆無記不緣於上大為違害。今按寶疏不染污之不蓋衍字。寶亦為染污邪智無明相應。由是雖破光後解。未破初解其意同故詳曰。此判為善也。問。論主意何。答。論主意欲令身邊緣上地。故簡別言對法者。雲以宗為量是同大乘唯識宗意也。有人(戒定)雲。今正理論釋。全同對法者義為非見邪智。然正理四十七(三右)釋次上論(七左)計梵王為常一我作者。為身見邊見而見苦所斷。是有二失。一前後相違。謂今執梵王為常我為邪智。前為身邊故。二有違宗失。前釋違對法者義故。詳曰。此難粗也。今是上緣章。故生在欲界上緣否。故有宗不以他界自我執。故為邪智。上論非因計因能生常我二倒故定是身邊見。常我二倒是身邊見對法宗常談。何可疑彼釋。   (十三左)為遍行體(至)如理應辨。已明遍行隨眠唯是十一。若恐謂遍行因唯限彼十一隨眠。故此頌釋來。證四句以顯遍行因通彼隨行。婆沙十九(四右)曰。然遍行隨眠對遍行因。應作四句。第一第二同今。後二句雲。有遍行隨眠亦遍行因。謂過去現在遍行隨眠。有非遍行隨眠亦非遍行因。若不依彼種類說者。謂除前相。若依彼種類說者。應言未來遍行隨眠相應法(已上)。   (十四右)論曰(至)惟此自成。初正釋初頌。餘緣下。準顯有漏緣答頌前問。欲界滅道各三成六。上二界亦爾。三六十八為無漏緣。九十八中。餘八十是有漏緣。然此中約九地各有五部以論。故言八地各有三種(婆沙十九(三右)正理。顯宗。雜心四(八右)亦同)若依此。上界八地各有三十一成二百四十八。並欲三十六總是二百八十四。於中五十四無漏緣。二百三十有漏緣。是據地別以論。若依界門如常途九十八。故於前門言九十八。法勝六卷四(二十四右)曰。三界有十八使。定無漏緣。惟此。鮮本。寶疏。光解釋作準此為正。明本。光牒文如今可知。形誤。   (十四右)謂欲界繫(至)以類同故。已下別明六九異。釋頌由別治。謂有六九異。法智類智各別治煩惱故。其相如文。然光寶等皆以雖法類品已下為由別治故釋。是似而非也。一次第異故。謂乘互相因故有妨難。通彼雲雖法等。何不頌由相因別治故。二闕六九異所以故。標六九何不述其異由。又解此唯一因。簡緣滅唯自地。謂九地異雲別。能治道雲治。諸地各別無漏能治。是互相因故滅通緣。由此舊論頌無別治言。長行如今。今雲諸地道互相因故。諸地釋別。道釋治。故正理四十八(十四右)曰。由治有殊互相因故。謂所緣道雖諸地別。而展轉相屬互為因果故。由是邪見六九總緣。滅不相因唯緣自地。此中論能緣惑及所治便據有漏九地以未至中間不別立所斷惑品故。談所緣道及能治便依無漏九地。以欲界有頂無無漏治道故。下皆準之。唯緣六地者。是所緣而能治故。即無漏九地中未至中間四根本。唯者簡欲界。無治道故。又簡無色。謂六地法智觀欲界境起。無色於欲四遠故(所依遠。行相遠。所緣遠。對治遠。論七(九左)光七(二十八左)論十三(十三左)等)不觀欲故。欲三惑不緣無色道。又簡類智。不能緣下。對治別故。為攝忍智及俱起品法言品。若治欲界若能治餘者。光記治欲界見道諦惑唯未至。治餘者。六地中滅道法智。於修位能治色無色界者(頌疏雲五地非也)問。類智品已治自及治餘七地。此亦體治欲及治自亦治餘五地。何故治修惑。答。法智唯是欲惑治道。於上界無法智所斷惑。何可雲治自及治餘五地。不同類智是上界惑治道。由是下雲法智品既治色無色。躡此治餘義也。故下論智品二十六(五右)雲。修道(簡見道)所攝滅道法智(正斷欲界)兼能對治上界修斷。欲滅道勝上界(苦集)故(故緣下勝能治上劣)已除自怨。能兼他故。由此類智無能斷欲(已上)問。六地道是所緣。應六皆治欲惑。何唯未至。答。雖非能治。以能治類同故為所緣。故正理四十八(十四左)雲。若爾六地法智道應非欲界邪見總緣。上五地中法智品道。於欲界法非對治故。未至地亦非全屬上地者。非欲治故。治欲者亦非全邪見。唯是忍所治故。通此難曰。謂法智道。同是欲界中。緣道諦惑對治種類。此同類道由互相因互相緣故。設非對治亦欲緣道煩惱所緣(已上)。   (十四右)色無色界(至)以類同故。此中唯者簡欲界有頂。又簡法智。又簡別緣。若能治餘者。未至中間所起無漏道。為治初定惑謂之治自地。於未至中間無自惑故。是則治二禪等七地惑言治餘。問。九地無漏道各互治上下。解雲。唯能治自與上。不能治下。故正理四十八(十五右)難雲。是則應許色無色邪見不能總緣九地類智品。非類智品總能對治上二界中諸煩惱故。謂非第二靜慮地等類智品道。亦能為初靜慮地等煩惱對治(云云)通此雲。於九地中類智品道。由一種類展轉相因。更互相緣。治類同故雖非對治而可總為上八地中緣道惑境。依此應知必不治下。雖於能治有差別。然為所緣則無有差別。謂八地惑各皆通緣九地道。光記治餘七地者。總相未成指南。   (十四左)二初無故。光。寶頌疏並同結上二章也(正理。顯宗無此結成)舊論十四(四左)曰前後無故。是故非境。婆娑十九(三左)曰。法智品道於上二界雖為對治。而非初非今故。雜心四(九左)曰。答不全故無。非全法智為彼對治。唯滅道法智非苦集法智。亦非滅道法智全為色無色界對治。唯修道法智對治非見道。彼初非分故。是故汝所說不然。詳曰。雜心唯示不治彼上界見道所以。非總結故雲彼初。婆沙約闕苦集法智是能治雲非初。今正所論就見道四諦抉擇。而彼闕治見道故雲非今。於義同此。舊論據前文二段次第。謂前言苦集對治無後言見道對治無。是亦言異義同。然慧暉雲。或更有釋。四諦闕二諦下智二無。見修惑中不斷上界見惑初無。此釋穿空最。非唯違諸論亦何不言二四無。上界見道四諦惑。皆不能治故對二應四。   (十四左)即由此因(至)能對治故。準顯九上緣惑。一地緣二合乃至八合皆無遮。由此因者。由是具聲。因即所以因由。是緣滅唯一地。緣道六九地所以。境互為緣因者。簡滅互非因果。此即婆沙十九(二左)有說雲。苦集是有為法。自地他地展轉相引。故彼邪見能緣他地。緣即因。光二釋。第一緣即因為正(寶亦同也)第二分緣因釋。於中小科有五釋並非也。湛公總為四解未精。非能對治故者。簡道能治故有六九別。此即婆沙十九(三右)有說雲。欲界見苦集所斷邪見所緣。非對治故能緣他地。今此二因。依彼兩說而簡滅道。以顯九上緣九地自在。   (十四左)何緣貪瞋(至)不緣無漏。身邊二見唯見苦諦故不問。戒禁亦是滅無道有總相問此。然答中。於戒禁滅道並言相乘而來。或恐謂道所斷可緣滅故。或兼示論主令戒禁通滅諦。   (十五左)非諸無漏(至)所緣隨增。此中諸身見愛及下身見愛。如次配前無漏上地。無漏緣惑非唯下地故。然光記諸言。兩讀言諸身邊及諸下身見非也。下處處釋準之。又緣彼惑及下惑。下論中準此。故舊論十四(十五左)曰。涅槃及道是能緣諸惑對治。上地亦是下地惑對治。雜心四(十左)曰。以無漏法解脫一切煩惱。上地諸法解脫下地煩惱故。可思此。   (十五左)有說隨眠是隨順義。此隨順義。下論二十(十五左)四義中無。前說是隨縛義。正理四十九(初左)顯宗二十六(初左)如是。正理。顯宗不舉此義。舊論無有說言。彼曰。隨眠言者隨長為義。雖可緣於中無有隨長。婆沙文如次下引。蓋此論有說言應衍文。隨順。舊論雲隨長。正理於前說中雲。諸隨眠於此法中隨住增長即是隨縛。今義同彼。且今論上無釋名義。故何得為別義。問。若爾何故此說來。答。通伏難。難雲。彼無漏及上法應所隨增。既是所緣故。婆沙二十二(初左)曰。譬喻者說。若隨眠於所緣隨增者。於他界地及無漏法亦應隨增。是所緣故。如自界地。為通此難故雲雖是所緣。具設譬喻。正理於上釋名義意通此疑。故更不說。若不爾雖是所緣言及服藥喻成唐捐。   (十五左)如風病者(至)非所隨增。今雲。病者比惑。乾藥譬境。服喻緣境。寶疏為正。光記病者喻境。藥喻惑。是唯見順言未深思致此釋非也。實是煩惱能順。而為顯能所和順義境為能順。又為顯煩惱常欲順彼。彼不順此故無隨增義故。雖是下以境為所隨增。惑為能隨增。此喻正雖是下用。   (十六右)諸說隨增(至)標未斷言。諸。正理。顯宗作所(為正)明本及光記牒文如今至釋。說作所(非也)婆沙二十二(七右)曰。於此三界五部有隨眠心。若未斷時。則隨增互相隨順而增長故。隨眠於心增縛事故。若已斷。則不隨增不相隨順非增長故。隨眠於心無縛事故。此文亦證前隨順義非別義。   (十六右)所以者何(至)施戒等故。徵釋無記所以有二。初順善由。二又此下迷事由。初中此與下總釋。為我下別釋。此有二。初明身見。後執斷下明斷見。寶總為三節非也。不順義故。不應又言故。   (十六左)諸見趣中。正。顯如是。舊論雲五見中。見趣言大小通談。諸師釋多端。光記趣謂趣求。述記六末(十右)趣者況也。或所歸處也。又(十三左)今言見趣者。趣謂意趣(此同韻補曰葉千候切意也)或是所趣。或謂趣況。對疏三(三九右)釋一切見趣有所趣。趣況二義。伽倫十六下(二左)釋見趣雲。泰。基同雲。如五趣是有情歸例處。六十二見所歸例處。故雲諸見趣。景雲。諸見推求各有所趣名諸見取(略纂十五(二十五右)亦同)   湛惠雲。諸釋不穩暢。且無誠證。攝論雲。六十二見趣。無性論四(二十五左)雲。言見趣者是品類義。準彼見類非一故言諸見趣。又演密抄二(三十九左)雲。起信疏雲。三界五趣共三十五處(乃至)趣者類也。   (十六左)又此二見(至)他有情故。舊論見迷中間左無苦果報四字。義易通曉。若不善業可有果報。今論蓋脫乎。又雜心。法勝兩論唯因無宗。然光記過怪者未精也。   (十六左)若爾貪求(至)例亦應然。第二論主例難有部。正理四十九(六左)曰。若謂貪求上天快樂。順福行故應無記者。此例不然。即我見力於天快樂起希求故。謂為我當受天快樂。即此為門能造福業。然貪於彼斷善根時。說為強因故是不善。或由我見天愛方行。由見我當受天樂方於彼樂起貪求。故我慢亦隨身見後起令心高舉。故不順修善業。又違親近善友等。故謂由我慢心自舉持近善友等皆難得成(已上)準正理釋。此即例難前段順善非迷自事。然寶疏例難第三節者非也。光記五十二(五右)三釋第一為正。後二非也。正理通釋迂曲未允理也。   (十七右)唯不善煩(至)立不善根。是釋名義。圓暉曰。一唯不善。二煩惱簡隨煩惱。三與一切不善法為根。由具三義(已上)詳曰。非也。是唯二義。謂不善之煩惱而亦為不善法之根。亦不善亦根持業釋故。舊論十四(十七右)曰。若惑非善又為非善法根。頌前問已雲於上所說不善惑中。豈於此簡隨煩惱為。   (十七右)論曰(至)為無記根。顯宗二十六(四右)前說中雲。惠根通攝有覆無覆。根是因義。無覆無記惠亦能為因。故無記根攝。此三有力生諸無記。光記生諸法者未詳。問。此兩說於婆沙百五十六。評家前說為善。正理。顯宗無明評。此論亦無評。論主意在何。解曰。論主意在初說。雖無明判而文顯此。謂言亦有三種。對善不善並是三根。全同評家(是一)又敘根義雲堅住下轉等而證世間。於外方不敘根義(是二)外方師義全同大乘雜集第九(五右)正理四十九(十右)上座不立無記根曰無聖教故。善惡猛利起必由根。無記羸劣不由功用。任運而起何藉根為。廣有破立。然圓暉等今外方師為經部義。正理上座雲上座部。加部並非。   (十七左)諸契經中說十四無記事。雜含三十二(初右)三十四(十二右)中含六十(十一右)見經(全二紙)同(十三右)箭喻經(全五紙)並例十四為捨置記。於箭喻經終亦說一向記。   (十七左)頌曰(至)我蘊一異等。此頌唯示問四。謂初二句示問所依四名。下二句正明能依問相。雖頌前並問問記二。頌問影記四。何者所依四名即是記四故。而光記初二句正答。後二句指事者非也。於問已問兩種體。唯上二句何正答。   (十七左)論曰(至)我一異等。長行有三。一敘雜心師等義。二敘諸對法師義。三論主依經辨釋(光寶初為毘婆沙非也)初中亦有三。一總釋。二若作下別釋。三有作下問答抉擇。初中明問四相。後明記四相。初中有三。初總標。二列名。三此四下正示問相。未明答故言且。問。此列名者是記四名。若問四名各有問字。謂應一向記問(云云)婆沙十五(十三左)集異門足八(十三右)等爾也。若依舊譯者。成實二讚問品(十右)曰。應定答問者。惟有一因。如佛世尊世間無等如此比也。應分別答問者。更有因緣。如死相續等。應反質答問者。如有人問還問令答。應置答問者。若法無實體但有假名。若問此法為一為異。常無常等。是不答義惟解佛法者乃解知耳。今何故不雲問。舊論。正理。顯宗並如是。解雲。於問本無別四名。隨答四以立四名。如十六能入隨十六所立立名。此亦如是。為顯此義於標言問。次列記四而言此四等。示問四相故答四雲此四。於此有四問故成問四。應一向之問依主釋。然光記此四如次句屬上。如次答彼四問即釋上半頌者非也。問四者標句何之為(是一)於此成答四下記有此者文為何耶(是二)寶疏亦分四雲標數列名等。此列非是列問四(是一)又此四下為牒釋。亦分為略廣而雲。後欲釋記先列問者。是正示問相合標。何為由漸(是二)問記各別標釋。何混文節(是三)若由漸者頌下半行為何耶。   (十八右)記有四者謂答四問。後明記四相別不列名者。以前所列問所依四即記四名故。   若作此問(至)白黑等性。雜心四(二十右)全同此。光。寶為毘婆沙者非也。   如何捨置(至)不應記故。光記依此論。婆沙破古德第四為默答。此意婆沙十五(十七左)雲。問。第四無答。雲何名記。答。佛雖告言此不可記。而實已與答理相應。是根本答故亦名記。令彼問者得正解故。或有默然於理得勝。況酬彼問而非記耶。廣引外道扇帙略事。集異門八(十三左)雲。應記言。佛說此問是不可記。常無常等不應理故。正理亦爾也。依此等文也。然此釋局焉。寶疏(三四左)依此論。正理雲。準此亦有言。亦言存無言。又(三十六右)有二。佛地六(十五右)雲。如是等問應默置。不可記故。瑜伽八十一(十五右)雲。四者置記。謂由四因緣默置而記。是約默答。倫記五上(二十九左)雲。汎論置記有二種。或有言說。或無言記。有言。說者若言汝問此不應記。雖復有言以遮止故名置記。或有默然。於理得勝亦名置記。如婆莠羅默然不答奢提羅事(已上)。   (十八左)彼第三問亦應一向記。對第二問一向記雲亦。前難亦對第一一向記。然光記對反詰非也。寶疏雲但得論意矣。此難者謂雙問。故雲亦勝亦劣。   (十八左)然彼問者(至)應反詰記。先敘總意。後解釋文。總意言。彼問定非有一向記。而依義門容有二記。謂一分別記。二反詰記。今據一邊為反詰記。汝難應一向記全不知問意。後解釋文。然彼問者一向為將為勝將為劣問。不為亦勝亦劣問。雖有為勝為劣二語而意但各一途。謂為字所顯唯勝唯劣。唯問一用。不同亦勝亦劣兩用(舊論問中雲為勝為劣。此論就略為言一影一。又雜心四(二十左)問人生殊勝不。並是設為言意唯勝唯劣)由是非一向記。於人隨所望勝劣不定故。若不尋問意直據事法應成分別答。謂望天是劣。望下是勝。今但欲尋問者所方故。反詰言為何所方。寶疏得論意。然為先作反詰後分別記者若可然也。光記解釋大誤也。有雲。正理論通此難但言為勝不言劣。而言說一為聲雲不雙問。準彼此人問為勝。此人問為劣。非一人問為勝為劣二。故論文言一向為問。詳曰。泥正理文。彼為令知非一體兩用雙問但約為勝一邊。然非不問為勝為劣。雖問為勝為劣然是意各別問。若為勝則唯勝。為劣亦爾。學者可思。   (十八左)對法諸師(至)不應為記。第二敘對法師義。是集異門足八(十三右)婆沙十五(十三左)出。於中集異門但說四相耳。婆沙約直心諂心等決二三差別。今全舉婆沙義。然光。寶前章為毘婆沙義。此為本論師非也。   (十九左)今依契經(至)但應捨置。第三論主依經辨說論主不欲前二故直依經說。於中初說唯指事別。於義不違經。彼對法師義。二三差別難辨。俱反詰故。問。亦同唯請說於內心分直諂。是唯自立非經意。豈一切人可得知內心答此。故殊論主依經說斥彼。此一段皆是契經文。雲依經故。舊論十四(十九左)四種雲何上各在比丘言。故準此文知。於自部經無如是具說。長含十七(十六右)以世有常等事為不決定記。以四諦等為決定記。中含二十九說處經(六右)曰。其所說有四處。當以觀人。此賢者可共說不可共說若使此賢者一向論不一向答者。分別論不分別答者。詰論不詰答者。止論不止答者。如是此賢者不得共說亦不得共論。若使此賢者一向論便一向答者。分別論分別答者。詰論詰答者。止論止答者。如是此賢者得共說亦得共論。次復處非處住。所知住。說喻住。道跡住四處。婆沙十五(十三右)言多界經說舉道跡等。次亦云此經中說四事觀察而示四問記。其相同此經。彼多界經出中含四十七(十二左)而無兩種四處。但說六十二界會俱捨一雲多界經六十二界。又婆沙百九十九(三右)雲。世尊以四記論法而調伏之。廣說如無衣迦棄波經長含八眾集經(十五左)但列名曰。復有四法。謂四記論。決定記論。分別記論。詰問記論。止住記論。又大集法門經(十三右)出。 俱捨論法義卷第十九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二十     豐山寓居上毛沙門快道記 隨眠品第五之二   頌曰(至)正緣能繫。此八句頌初一句總標所繫事。下七句明能繫惑。此中初五句就自相惑。後二句約共相惑。自相惑中。初二句明過現意相應。次三句明未來六識相應。未斷言與能繫言各通中間五處。貪瞋慢言與意五字能所相應互影發。一若言隨應通下。一未來言流次二句。   論曰(至)謂見疑癡。先總簡釋示可知有三。此辨惑自共相。且者簡持義。謂簡纏垢等持六隨眠。今依法勝(六卷三(三右)四卷二(六右))雜心論(四之十三右)結頌散釋。而不依發智三(十七右)婆沙論五十八(初右)約九結明能繫。故婆沙五十八(初右)曰。諸結有二種。一迷共相。謂無明。見。取。疑結。二迷自相。謂愛。恚。慢。嫉。慳結。簡彼故言且。諸者。非一義。煩惱六故。故言諸。總者。是統攝。攝六為二。舊論十四(二十右)曰略。   事雖有多此說所繫。二簡釋事言。論前文六(十八左)廣說五事。故今特簡釋示所說。   如應未斷流至後門。三釋未斷言通下。雖散釋明不別可釋。而釋未斷一令人準思能繫未來等亦如是。故據初殊舉未斷。   (初左)若此事中(至)定遍起故。下正釋頌。明能繫有三。此初釋初三句明過現意識相應。初正明。後所由。已生簡未生。未斷簡已斷。謂前未生設生已斷即不繫。故於現在無未斷言者。既體現前。約未斷者。理在絕言。故且略之。或準過去可知。故頌文言未斷過現。舊論曰。過去現在欲瞋慢。是處已起乃至未斷。於是處中三界眾生與彼相應(已上)。問。貪瞋慢意相應既繫三世。何不說為遍行。故婆沙五十六(三右)曰。意識相應者。若在過去。若在未來。若在現在。皆容繫三世事。為通此疑有所由釋。一以貪瞋慢自相惑非如共相遍行故。二雖繫三世。以非三界諸有情決定遍起繫三世諸有漏法盡故。是簡未來遍行。彼婆沙總說不論盡不盡故不言遍。是故論唯言能繫此事。與共相惑現在意同。六卷法勝三(三右)曰。若過去世貪瞋慢等。彼非一切於自境界中過去世縛。何以故。非不見不聞不分別事起貪瞋慢。何以故。分齊緣故。或時有人於眼生貪。非餘身份。何以故。自相使故。非貪等使共取境界如是見等。寶(二左)過現意繫現過不繫未來。此釋誤解法勝論。彼唯說未來中未盡非不繫未來也。光記於遍存兩種以簡釋。全非論意。此論遍三世有漏法盡名遍行。故言遍於三世。能縛三世。遍縛三世。非唯繫三世名遍行。何況遍自境。寶疏三十(初行)科過現六識。此通五識誤也。一違婆沙五十六(三右)(【傍】法勝雜心等並全同)曰。五識相應者。若在過去繫過去事。若在現在繫現在事(違此文下後段用意)若在未來生法者繫未來事。不生法者繫三世事(已上)豈得與意同繫三世。以過現五識故。二慢唯有意不有五識。何此中可存五識。下論二十一(六左)曰。見所斷(【傍】此中已有慢)慢(【傍】又舉修道─故慢唯意地也)眠皆唯意地起。三違正理論(五十三右)彼論五識未來可生處已顯過現五識。全同婆沙。不言在今段常讚讀正理。法寶於此所纏歷六小七大七等多端忘卻讀正理。光記下引正理不謬也。問。論文於未來分意五。於此不為豈非通六文勢常規。解雲。既說慢無五理在絕言。故無意言簡。又頌雲未來意遍行。前二句即意自顯成。應依義不依文。問。是繫三世於文無驗何。解雲。既言非定遍顯不定繫三世。又望下自世及遍行。是顯示非自世亦非遍行而但繫三世。顯宗論二十六(七右)曰。豈不已斷繫義便無。既說繫言已顯未斷。何緣說此被未來繫。復說過去已生未斷。此未斷言應成無用。無無用過。此未斷言顯有品別漸次斷故。即於此論次下文中。亦說未來意遍行等。謂彼貪等九品不同。修道斷時九品別斷。有緣此事上品隨眠已起已滅已得永斷。彼於此事尚有未來餘品隨眠未起未滅未得永斷猶能為繫。是故本論於此義中雖說未來愛等所繫。而於過去說未斷言。故未斷言深成有用。然過去世此品(【傍】上品)隨眠得未斷時(【傍】永正理可也)未來亦斷。容有餘品(【傍】中下品)未來隨眠能繫此事未得永斷(正理五十。二左全同)光記能繫一章甚略未足。寶疏甚繁亂義路而釋義致誤。如混引九結婆沙。令此段通六識。過現意繫過現等。依義皆思簡。   (初左)若未來世(至)皆能繫縛。二釋次三句明未來六識相應。是明未來意釋第四句。顯是過現及未來兩段而非識五意分節。故於此言若無五識上。未來意地生不生並皆繫三世。故言乃至未斷。不別言已生未斷。六卷法勝三(三左)曰。意地生不生法亦緣縛三世諸有漏法。何以故。彼緣一切有漏法故。正理(五十三右)曰。雖於此事或生不生。但未斷時皆名能繫。問。不生法是遍行應如後五。其可生法何是亦遍行。解雲。約總類說(如寶疏二左辨)。   (初左)未來五識(至)繫未來世。次明未來五識可生位釋第五句。慢非五識相應。故唯貪瞋(如前引文)舊論言貪瞋慢者誦者誤。若記者誤。法勝論等言貪瞋慢總標意五無有妨焉。唯簡過現。以五若已生唯現量緣。是故可生亦唯未來。可生既唯未來。已生唯現。已滅唯過。不說準成。故顯宗二十六(七左)曰。由此已顯五識相應可生隨眠。若至過去惟繫過去至現亦爾。義准若與意識相應可生隨眠。若在過現未斷容繫非自世法(廣緣識故)法勝。雜心等皆說三世各唯繫自世。   (初左)未來五識(至)能繫三世。非惠道所斷而不生。唯緣闕不生故雲未斷不生。顯宗曰。諸與五識相應隨眠。若定不生亦縛三世。謂彼境界。或在未來。或在現在。或在過去。彼雖已得畢竟不生。而未斷時性能繫縛。(正理五十三右全同)解雲。且有眼識可緣色。眼生起緣闕得永不生。是則未來不生眼識。其色境在未來。次流在現。後滅落遮。境已涉三世故名繫三世。由是須知緣與繫別。雖是不緣而即能繫。若眼識不得緣闕不生。隨境涉三世繫自世。然得永不生。常居未來。雖居未來性是三世色能繫。光記(二左初行)同前釋。頌疏兩釋。初釋同光。後釋曰。或有同時參差三世。如有眼識定緣青黃赤色三境而起。隨闕一境識即不生。其所闕境。或一未來。或一現在。或一過去。故說五識遍縛三世(已上)此兩釋本出寶疏(三右)彼曰。於中有二。或(如心形誤)今所緣歷其三世。或(亦加心非)於一所緣參差不定。彼正理文容預故致兩解。初一境異時涉歷三世。後三境同時居未現過位。詳曰。前解為勝。以決定故。後解未也。不定而少分。一識同時多境豈是論意。   所餘一切(至)俱遍縛故。通論五六故言一切。此中見疑唯意相應。無明通六識也。所由準前可知。現在中言正緣者。顯示緣境繫事必一物而是同時。於中有意五別。五必現量。現正緣色唯繫現色事。若意識現在前。正緣過未境即繫過未。餘一切準此應知。   T64028101.GIF   (初左)應辯諸事(至)顯其理趣。光。寶分科不同。光記總入後段。寶疏猶屬前段。為此已下為生起。湛惠雲。寶疏為優。符順正理及舊論故。正理五十一(初右)曰。如是略述三世有無理趣正邪有差別已。為令此義決定增明。復依頌文廣顯理趣。頌曰(如今)舊論意同。詳曰。光記為正。為起次頌於頌前論此。正理亦爾。為頌廣顯於前略述。舊論卻屬後段之證。曰毘婆沙師成立一切有為法非常住。由與行相相應故。彼成立此義分明。謂偈曰(云云)汝湛惠言不爾者。此文屬前段。其詮何。又文雲應辨有無。下頌廣辨有無。豈為非生起。又彼正理五十(三左)標古諸師去來實有實無兩宗。次(四右)先廣辨諸有相。明經部有非有為境。俱覺生。有部唯緣有覺生。次(十五右)復辨去來實有假有。成立去來實有破論主朋經部。而至五十一卷初有彼結前。是並頌前生起。汝但見頌前片文可笑矣。此中為五。初經部兩關徵責。二有部略答。三生起頌文。四舉頌。五長行。   (二右)由契經說(至)勒斷欣求。雜含三(十七左)有一經(全半紙)曰。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色尚無常。況復現在色。多聞聖弟子如是觀察已。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滅寂靜。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次廣約三世說。今現在極成。故但引過未文。光記作兩解。第一為正。順本經故。後釋分厭與捨大鑿也。經文既雲已。又無求言故。惠暉過去色定共別解脫戒。未來色定道二戒。未檢本經坐以談妄。彼總約五蘊說。定唯戒色。   (二左)謂契經說(至)意及諸法。雜含八(十八右)有一經(全七行文)曰。世尊告諸比丘。有二因緣生識。何等為二。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正理五十(六右)引此文。五十一(九左)引經述釋文也。光記其二已下為論釋誤也。頌疏亦從光。   (二左)非果生時有現因在此二句是所由也。舊論由何以故徵有此二句。光記三解第二為正。順論當果言故。符正理五十一(十五右)顯宗二十六(十一左)故。彼曰。非業無間。異熟果生。非當果生時。異熟因現在。問。光初釋據婆沙說何不用。七十六(九右)若有異熟果在現在世時。若因在現在應說異熟因果同時。如是違前所引頌(已上)解雲。光此釋是解俱捨而非婆沙。雖有理而背今文何可得用。彼婆沙前文亦有同此論。學者得造者意勿纏他文。   (二左)若自謂是(至)非此部攝。自下二釋下兩句簡別部宗。於中有三。初標稱有部宗相。二以設下二舉頌示所以。三謂若下正簡別部宗有二。初舉有部宗。先舉所說。後方許下判屬宗。二若人下舉相濫簡別。先舉所說。後彼可下簡別。此一章文易意難探。舊論十四(二十二右)文對檢。彼曰。若人自說我是薩婆多同學。此義必應信受。何以故。偈曰。由執說一切有許。釋曰。若人說一切有。謂過去未來現在虛空擇滅非擇滅。許彼為說一切有部。復有餘人。說現世法必有。過去業若未與果是有。若過去業已與果。及未來無果此皆是無。若如是分別故說三世有。此人非說一切有部攝。是說分別部所攝(已上)此中分別部義同飲光部。婆沙五十一(四右)曰。或復有執。諸異熟因果若熟已其體即無。如飲光部。彼作是說。諸異熟因果未熟位其體猶有。果若熟已其體便無。如外種子芽未生位其體猶有。芽若生已其體更無(百四十四(十三右)宗輪(九十右)全同)。   (三右)頌類相位待。舊論十四(二十二左)有。相。位。異。鞞婆沙七(十八右)事。相。時。異。雜心十一(十一左)分。相。分分。異。隨時隨代譯語為異。而於所說義無有異。新婆沙七十七(初右)曰。說一切有部有四大論師。各別建立三世有異。謂尊者法救說類有異。尊者妙音說相有異。尊者世友說位有異。尊者覺天說待有異(云云)舊婆沙五十四無文。蓋殘闕。法勝論二本不載三世論。但婆沙標師名。餘論無舉名。唯示所立四別。諸論並讚世友說捏餘三。今論亦同彼。非是論主創評決。   (三右)由類不同三世有異。此意部類流類名類。諸法為體此諸法上有三類別。   (三右)如破金器(至)而顯無異。顯字明本。光記。頌疏如今。婆沙雲顯色無異。雜心雲不捨色。正理。顯宗及鮮本作體。詳曰。作體為正。論主欲令二喻有別改用金喻。故舊論曰物。取二喻其意應知。   (三左)尊者妙音。麟記一雲。言妙音者梵雲瞿沙(唐雲能鳴)西域敷演宣令法號瞿沙。謂彼尊者久流生死今得聖智。對昔況然。故號能鳴。或能宣唱故號能鳴。準彼今就體其音聲體是妙故。   (三左)由相不同三世有異。光記雲。此師說不相應中別有一類世相不同。三世有異。此釋意。過去相。現在相。未來相為一類世相不同。詳曰。妙音(瞿沙)所造甘露味論上(十六右)列不相應行而無別立世相。可知誤也。麟記雲。相謂相狀。非生等四相。為勝也。光記亦釋合有兩釋。後釋非也。一蛇畫有用無用足故。二未來相有用不成故。   姬媵。應音二十五(十七右)雲。居疑切。下餘證切。漢書文帝母薄姬。如淳曰。姬眾妾之總名也。姬亦女宦也。秩比二千石。位次婕妤下。左傳。以媵秦穆姬。杜預曰。送女曰媵。媵送也。寄也。公羊傳雲。媵者何。諸侯一國。則二國媵之以姪娣從。釋名雲。姪娣曰媵。媵承也。承事適他也。今三品曰姬。五品曰媵是也(已上應音)此音釋實證切。從嫁之女也。   尊者覺天(至)立名有異。諸論但總說。待前後無細說(光記爾也)然正理五十二(二右)曰。如是諸法行於世時。待現未名過去。待過現名未來。待過未名現在(寶疏依釋)又婆沙雲。如是諸法。待後名過去。待前名未來。俱時名現在。詳曰。婆沙既俱時名現在。準彼現在為本。從前後待對。一女喻如是。而婆沙七十六判三世差別有十七復次。第十四復次全同正理。並無有妨。但是通別遠近異。   (四右)第一執法(至)外道朋中。已下破三取第三。其能破交同婆沙雜心。然寶疏雲論主評簡者非也。是自古對法宗評簡如是故。此破同雜心。彼(十一十一右)曰當知此是轉變薩婆多。雜心主非婆沙法救視可知矣。意旨同此。婆沙破亦不異此。彼細述理。此總雲數論朋。若欲為朋所以應如婆沙。而文言各別故光記隔於又言。正理五十二(二右)破此雲。今謂不爾。非彼尊者說有為法其體是常。歷三世時法隱法顯。但說諸法行於世時。體相雖同而性類異。此與尊者世友分同。何容判同數論外道(顯宗二十六(十三右)全同)今彈雲。彼尊者既離自性別說其類。終歸性常。金器乳酪喻豈為不然。又三世流入而未來有滅過去有生類。是同數論性常用轉變。何雲不同。若言分同世友不可破。餘師亦有分同。謂體不異並同故。   第二所立(至)何義為同。婆沙略但破法。今同雜心。具破法譬。唯言簡現行。而顯於妻貪現行成就俱有。雜心雲。於一色愛著亦行亦成就。於餘成就而不行。是故彼說世亂。譬亦相違。   (四右)此已具知(至)何謂去來。自下第二正破有二。初頌前略推徵。後以頌廣破。此即初也。光記為小科得。入前段不也。寶疏入後段得。為第四非也。於中有五。一經部難。二有部答。三經部重徵。四有部通。五經部難絕。此是初也。此三世實有已具知有四師差別。及世友約位為善。彼世友約位義應更復分別思惟而說。難雲。汝去來世應名現在。執體實有故。如正有作用時。如馬角等或汝去來世應非去來世。執體實有故。如汝現在。   (四左)是則過去(至)世相應雜。五經部難絕是以有取果與果而為作用者。則過去同類因異熟因等既極成能與果。以能與果應許有作用。如是過去有作用亦應名現在。若爾世相應雜亂。又若救言彼唯與果無有取果。取與不具故非難。已彼過去有取與中與果半作用。由是過去世法無作用邊名過去。有與果用邊名現在。若爾世相應雜。有半作用一句是遮救。若述上文鄭重失。既過去作用成。即雜亂故。由是舊論(十四(二十四右))曰。復次未來(傳誤過去)同類等因由正感果故。已立有功能。或立半功能。是故立世相相雜。光記得論意。便於有半作用前致亦應名現在結。寶疏未得論意。替既作唯。以現在異熟因添蛇足。誤半作用文以鑿。不忍視之也。若隨現在法中。唯或取果或與果多有之。如何以彼一得致雜亂難。又若如汝言。彼正理師何不救此理。彼論五十二(三右)曰。且彼經主作是難言。若約作用立三世別。彼同分攝眼等諸根現在前時有何作用。若謂彼能取果與果。是則過去同類因等既能與果。應有作用。有半作用世相應雜。此難都由不了法性。諸法勢力總有二種。一名作用。二謂功能。引果功能名為作用。非唯作用總攝功能。亦有功能異於作用。且闇中眼見色功能。為闇所違非違作用。謂有闇障違見功能。故眼闇中不能見色。引果作用非闇所違。故眼闇中亦能引果。無現在位作用有闕。現在唯依作用立故。諸作用滅不至無為。於餘性生能為因性。此非作用但是功能。唯現在時能引果故。無為不能引自果故。唯引自果名作用故。由此經主所舉釋中與(【傍】彼同分眼─)果功能亦是作用。良由未善對法宗。以過去因(【傍】同類因等)雖能與果無作用故世相無雜(已上)準此應知寶疏謬也。彼正理師辨別作用功能致救。是一己新立今就功能作用無別毘婆沙宗以加彈斥。若如汝言違背婆沙百十六(十六右)二無心定入定心等無間緣。取果與果同時為善評家。復乖婆沙處處文。   (四左)頌曰(至)法性是深。此頌正理有而涉於十七紙述而救。於顯宗無。唯敘宗故。是顯宗論顛末之法。舊論頌異此而長行同。彼十四(二十四右)偈曰。何礙。緣不具非常此雲何。壞悉檀理故(此論無也)功(作非誤也)能不異故(當無異)世義則不成(當世便壞)未生滅雲何(此第三句)由去來體故(此無)彼無此終句也。蓋梵本異。譯者料理乎。此中初三句經部破有部。終一句有部唱法性難思。光記用字通上下者非也。唯屬下不可通上。義善顯故。若不爾者何不言何礙用用何。故舊論無用言。而唯牒釋何礙二字。次牒釋此雲何三字。   (四左)論曰(至)許常有故。長行中大為二。初釋前三句破有部。二釋第四句(九右四行)有部說法性難思。寶疏大為四節未可也。初中有三。一正釋前三句。二(五右初─)破有部所立及證。三(八左八行)論主結有部非讚述經部義。初中有四。一何礙力難。二(【傍】此作用下)更有作用難。三(【傍】若此作用)世義破壞難。四(【傍】彼復應說下)未生已滅不成難。初何礙力難有三。一以體恆令用恆。二正礙力難。三舉眾緣救破。此中初應說言蒙能起作用。故應說下有若言。舊論十四(二十四右)雲。此義應說。謂此法由自體恆有應恆作功能(寶疏若迥說上。光釋脫若言並非也)。   (四左)又此作用(至)有餘作用。第二更有作用難。釋頌用雲何。汝由作用令法成過現未別。此能成作用亦有三世。其去來今誰令去來今。若有別作用令作用成去來今重重無窮。舊論別有頌文破救。   (四左)若此作用(至)滅名過去。第三世義破壞難。釋第二句有四。一有部救。此能成作用非去來今。無別能成作用故。而是有非無。二則無下經部破。若非去來今則無為故應常住。違無為無作用宗。若言作用是有則非無故是恆有。不應言已滅未有。舊論別有頌破此。此是下救破由漸。應屬後段。光·寶屬前段者非也。三若許下有部救釋無異。四若爾下經部破釋世便壞。此中有三。一正破。二有部反問。三經部示不成所以。初中有總破別破總結三節如文可知。何為不成已下。光記總為有部救非也。不順前何得有時名為過未文故。寶疏但何為不成句為反問為勝也。   (五左)則三世義(至)皆不成立。正理牒此論亦同此也。若準此文則三世義應屬上文。謂若不許諸本無名未來。今有名現在。有已還無名過去是則三世義。應一切種有為法義皆不成立。若依舊論十四(二十五左)曰。是故三世義一切種皆不成就。應屬下文。若爾應言可在不成上。文言便故在下。猶如成唯識一(四右)曰又常遍。故應無動轉如何隨身能造諸業。述記一本(八十左)釋。應言可在如字上。言便故在此。義燈二本(五右)亦如是。然光記(八左)皆不成立句兩續。而三世義句展轉破。未親文義也。   (五左)此但有虛言(至)真自在作。此輕調破。此有標釋引證三節。然寶疏為三種破非也。   (五左)未來當有有果因故。光·寶並致兩釋。唯前後異而其義同。果與因分配去來。是非論意。下文(六右二行)雲曾當因果。彼既曾當如次因果。今亦配分應言因果。已不爾。故知光·寶並不得論意。今謂。果之因依主釋。有得果之因故當來可有果。故未來當有名有。此但未來當有所以不關過去。故言果因。不言因果。由是舊論(十四(三十五右))曰。未來者若有因法當有。彼當有言在最後。而無果言。   (六右)若俱是有(至)是去來性。去來二世俱實有。如何可得言是過去自性。是未來自性成差別。光可也。寶釋俱為三世非也。   (六右)豈彼不許(至)重為說有。光·寶解釋不同。光記屬上為有部難文。豈言長讀貫說有。   謂非彼外道不許業曾有性故而今世尊重為彼說有。是彼許曾有性而不許實有。故今為成實有佛重說此有。寶疏屬下為經部通釋。豈字短讀絕曾有性。而今已下更牒重說有為通釋基。謂豈彼外道不許業是曾有性。如是許曾有性。而今世尊重為說有者。今詳曰。此論文錯義難通曉故致異解。正理論五十一(六左)舉依彼所引已下文救釋。而無前文。然舊論十四(二十六右)文正應依彼。彼曰。為彼不許此業先時已有故。說是有為已許。若爾佛何故為彼更說有。此中佛世尊依自相續有宿業功能。能與今後二世果報故說此言(已上)準彼豈言應作為。則是經部通釋。而今世尊一句應作若爾佛何。則是有部徵。依彼已下經部釋。如是雲文雲義隱暢。   (六右)依彼所引(至)密說為有。此中相續是言依身。故雲現雲中。與功能之所依故。與下(八右)相續轉變別。   於勝義空(至)有已還無。雜含十三(二十一左)曰。雲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滅盡。是從所明立名。舊論雲真實空經。增一三十(四左)第一最空法經所明。同而無不實而生生已滅盡句。蓋譯人別令文有異。又增一四十八(二十右)同此。   (六左)若謂此言(至)義已成立。破救有二。初調破。世與法無別故。後義破。去來無義自成故。又初唯就現世言。後就本無等言。是二破差別。彼救意有兩意。一唯依現世。二依現世眼根。於破中。初破唯依現世。故雲現世性與彼眼根體無別。舊論曰世與法義不異故(光記第一釋可。第二釋根對根非也。今論雲性故)後破依現世眼根。今論但雲若許現世本無等。彼舊論曰若汝執於自體未有有。   (七左)若謂未來無現世者。光兩釋。初聲與世性。後聲與聲。詳曰。後為正。今其體一故。舊論雲此境一故故。此中四重救破展轉相起。謂若緣彼聲應更發聲。更不發住未來故。汝宗立未來實有。何雲是無。雖實有去來聲無現在聲。故雲無無妨是非理。於三世並聲體同一故若言有少別非同一。我本無今有義自成。   (七左)然菩薩說者。菩薩是經名。舊論曰。若爾菩薩所說經雲何言(云云)。   (八右)得有猶預或有差別。光記雲有差別有無差別。寶疏雲言是色非色差別。今曰。舊論十四(二十八右)曰。疑及簡擇雲何成。復有何差別(已下證下)復次此義由此證必定應爾。於餘經中(云云)準彼若境同實有者應無差別。此難境令無差別。上難覺令無疑心所故正理五十(八右)救曰。理應容有顛倒境智。必無有智無境而生。故一切覺皆緣有境。由是於境得有猶預。謂我於此所見境中。為是正智為是顛倒。即由此故差別理成。同有相中見有別。故非無與有少有相同。如何於中得有差別。唯於有法有差別故但於有境覺有差別。故唯有境覺有差別理成。非於有無可辨差別(已上光寶非論意)。   (八右)以薄伽梵(至)上是無上。舊論如今。雜含二十六(二十五左)出。然有非有作實不實。又初暮作日中。餘同也。正理五十(八左)通此經中。有非有作薩非薩而曰。彼(世親)謂此顯知有無義。由不詳審故作是言。此中薩聲正顯妙義。非薩聲顯非妙義(乃至)故次後復說知有上無上為令解上知薩非薩言。正顯弟子知妙非妙義。言妙非妙者是無失有失。有失是有上。無失是無上。故有上無上顯妙非妙義。或顯此妙非妙中有勝有劣。故復為說有上無上令其了知(已上)準本經實不實。非無妙非妙義。然是正有非有義。汝言正故。而即為上無上非也。文既四各別故。後釋亦非也。以為妙非妙中勝劣故。   (八右)由此彼說(至)亦不成因。經部由上來教理識緣無而生。然汝有部量雲。過未世應實有。識必有境故。如現在。是他隨一不成因。經部過未世緣無識生。不許識必有境故。   (八右)然業為先(至)令當果生。相續等三。經部宗並是種子異名。然寶疏雲相續身中非也。故正理五十一(十五左)釋此雲。業相續者謂業為先。後後剎那心相續起。   (八右)破我品中當廣顯示。舊論十四(二十八左)亦云說我品。然品聲應誦者誤。應言破我論。具如已辨。若言不爾。鮮本破言作彼何為。由是彼正理論。於此不指破我。即具說業為先相續等生當果之相。即同我論文。所以是破我別論非俱捨。彼師所造無破我論故不能指示。故以破我論意具釋於此也。   (八右)若執實有(至)有必不滅。後牒宗破有二。初正牒宗破。後舉救破。初中有二。一別牒過未實有破。此有二失。初過去業無用失。後未來果無體失。二若一下總牒三世實有法體恆有破。亦有二失。初因果不成失。後同外道失。寶疏總為四失粗也。   (八左)兩眾外道。正理及明本如今作兩非也。鮮本作雨為是。舊論十四(二十八左)曰婆沙乾若。應音二十四(五左)釋顯揚論曰。雨眾於矩切。梵言縛利沙。亦云跋利沙。此雲雨。外道名也。鍵拏此雲眾。謂雨等(者誤)師。徒之(雲誤)眾故雲雨眾者也(琳音四十七(十四左)亦同)。   (八左)如契經言(至)或唯三世。此舉二經。意言。經所說或唯十二處或唯三世。而不別說過未是實有。故世尊如其所有說有言。謂現實有。過曾有。未當有。於現中亦有實有假有。舊論曰。若如道理應有必如此有。問。二經者何。答。一雜含十三(十六左)曰。生聞婆羅門白佛言。雲何一切有。佛告彼。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羅門於意雲何。眼是有不。答言是有。沙門瞿曇色是有不。答言是有。沙門瞿曇婆羅門有色有眼識有眼觸。有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答言有。沙門瞿曇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二雜含三(十七左)廣說三世有。前(二右)有部所證文是。顯經別曰或唯三世。二唯言簡有部加實有言。如其下述經意。然稽古下(十四右)曰。按或唯三世至而說有言。經部據經以述自宗義。諸註以為經文者謬矣。是則文理不屬。是亦不讀經本故也。今謂。汝卻未考論意也。又未知諸註為經本之意而妄斥破。豈可當哉。問。經本無量。若應是一經。舊論文亦全同此故。解雲不爾。以何知此。顯宗論二十六(十二右)曰。佛為梵志說如是言。一切有者惟十二處。是故去來決定實有。若一經連文顯宗豈可置不引。   (九左)毘婆沙師(至)便撥為無。正理五十二(十五右)曰。經主於此詭設謗言。毘婆沙師(乃至)便撥為無。今定謂仁竊自造論矯託題以毘婆沙名。真毘婆沙都無此語。又不如彼自率己情妄說去來如現實有。三世實有性各別故。詳彼意。欲為聖教災詭設虛言謗正論者。豈由如是所設謗言令我義宗所有虧損寧有。我部諸大論師博究精通聖道正理。具苞眾德。名稱普聞。於小難中不能通釋故。於非處詭設謗言。既率己情妄標宗致。似未披覽真毘婆沙。所設難辭我已通釋。更有何難言不能通(已上)今彈正理師曰。汝有部宗。前因有境有果二理以成過未實有。其同法喻是不現在而用何為。由如是理言如現實有去來。何得言詭設謗言。又論主前(五左)言誰言彼有如現在世。毘婆沙宗有相三世別既善通達。然去來世實有非無即同現在。故言三世實有。豈可言真婆沙都無此語。何可言似未披覽。又雖汝通諸難。唯是自情所他未許。豈成通釋。故言不能亦是不宜。   (九左)頌曰(至)餘緣此猶繫。此中初二句明見位。第三句與餘字明修位。最後四字通二位。於者境聲而流修位。是簡不緣。初餘言廣涉集滅道修。故加遍行顯唯集惑。以遍行惑唯苦集故。及聲顯見修界畔。而亦顯俱是緣此猶繫。猶者尚也。隨眠言流下餘字。兩種餘字並是未斷。對前已斷故。正理論五十三(初左)曰。及聲兼顯前前已斷。後後未斷皆能繫義。(九品非一故如是釋。然前品言已顯。何可穿義)此中何用說緣此言。修斷九品必相緣故。非是所緣者有時非所緣。故緣此言定為無用。若謂別說有不能緣。則遍行中亦應簡別。以有見集所斷遍行不緣見苦所斷事故。經主何意簡此(修位)非彼(見位)今詳。經主或作此思。此中所言前品已斷約世俗道。隨其所應總分見修所斷煩惱以為九品。漸次斷除。前品已斷中有餘未斷遍行煩惱。亦能為繫。簡緣他地遍行隨眠。說緣此言。可成有用。然於前說餘遍行中闕緣此言。義不成立。或應以後。所說及聲兼顯前文攝緣此義。謂於前說見苦已斷及此前品已斷事中。皆有所餘緣此猶繫。若爾此文雜亂。於見位中餘及遍行應隨去一。然此煩說闕緣此言。應問慈尊自言意趣(已上)由如是理。顯宗二十六(十四左)改遍行言而作緣此。今彈言。此論但緣此猶繫四字兩讀。餘具說之。何為緣此言闕。若餘及遍行隨一煩說者。於顯宗餘緣此前後兩說。豈非鄭重。若遍行言無用故除此者。何故於長行雲遍行隨眠。   (九左)是故應造略毘婆沙。此論次頌即是也。非是論主新造。故舊論十五(初左)曰。是故先舊師造略集毘婆沙(云云)。   (十右)頌曰(至)後三淨識境。此頌初二行明三界苦集修。次二句明三界滅道。後二句明無漏法境識。為避文煩及令義路明知。五部不次。婆沙八十七(五左)五部次第說。又此論但總相致其數。婆沙於中有細簡。今依彼以示圖入論中。圖記。冠註等圖有其不正矚而可知。   (十一右)如是了知(至)隨眠隨增。長行中已上解頌。已下大文第二明繫事隨增為二。初結前生後。二若別下正明繫事隨增。於中有三。一標去廣就略。二且有下略示事。三準思下勸思餘法。此即初也。光記分文不可也。   若別疏條(至)略示方隅。發智論五(十一左)曰。二十二根。十八界。十二處。五蘊。五取蘊。六界。有色無色法。有見無見法。有對無對法。有漏無漏法。有為無為法。過去未現在法。善不善無記法。欲界色界無色界繫法。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見所斷修所斷無斷法。四諦。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八智。三三摩地。三重三摩地。三結。三不善根。三漏。四瀑流。四軛。四取。四身繫。五蓋。五結。五順下分結。五順上分結。五見。六愛身。七隨眠。九結。九十八隨眠(此四十二章。婆沙七十一至八十五。具出體釋名)如是四十二章法門一一明隨眠隨增。次(十五右)復一一明緣識緣緣識隨眠隨增至卷尾(二十五右)盡。婆沙八十六(初右)至八十七(四左)釋法惑隨增。八十七(五右)至八十九(十五右)釋緣識及緣緣識。由是言別條煩廣而唯略示樂根一例勸餘。然諸註。本論等雲就二十二根者未委讀也。彼唯四十二章之一章故。光師釋甚略。寶疏具簡釋。   (十一右)且有問言(至)隨眠隨增。下略示事有三。此初明樂根隨眠隨增。初問四十二章諸法非一。今就樂根一雲且。答中有三。先示所隨增樂根數。若不知此何可知能隨增是幾二簡無漏非所隨增。三此中下正明隨增。婆沙八十八(二右)曰。樂根通欲界。初及第三靜慮。欲界者五識身相應。初靜慮者三識身相應。此二唯有漏修所斷。第三靜慮者意識相應通有漏無漏。有漏通五部。無漏通法類智品。又八十六(七左)同也。此論總說雲色界五部。別言同彼。有人(【傍】傳燈大心)雲。發智五(十二左)曰。樂根色界一切。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婆沙八十六(七左)解釋無簡別。然瞋與樂非為相應。行相乖故。色界一切者。通五部故雲一切。若細分別除見滅中無為緣。謂邪見。疑。無明。由是欲修三惑。苦集十一遍使。色界二十八總四十二隨增。寶疏不簡別雲四十六非也。問。若爾何不如下緣識言有為緣。答。一切顯五部。有為簡無為緣。文互現(已上有人)今雲不爾。非諸論唯說一切。亦細分別。婆沙八十六(八右)釋色界一切曰。第三靜慮者在意識。通有漏無漏。有漏者通五部。及通一切隨眠相應。故自地一切隨眠隨增。故不可除無為緣。又欲界瞋雖非相應所緣隨增。如於他樂發瞋恚。亦不可除。問。若爾何故單緣等中除無為緣答。彼約緣識樂非無為故除去。今據相應故取不除問本論已先說二十二根首眼根。若示方隅何不約初。故正理。顯宗改此論以眼根示方隅。若約四十二章隨一者。何不十八界及五蘊初。有何由致據根中間。亦復不五受初憂根。解雲。顯無定準。以示方隅。亦復樂根以可愛樂。今為初學此三品示圖以入論中。圖記及冠註圖有其不正。依婆沙八十七(五左)等而可擇。婆沙曰(後可引文)   T64028701.GIF   T64028801.GIF   T64028901.GIF   (十一左)若心由彼(至)應作是說。光記為惑隨增小科(此順論意)隨增類故。寶疏為大科非也。故顯宗二十六(十七左)曰。今於此中應復思擇。若心由彼名有隨眠(云云)   舊論十五(四右)有隨眠雲有縛。隨增雲隨眠。此一章皆爾。蓋造語別而於義無異。何以故。以(【傍】次下十五左論說也)微細隨增隨逐隨縛是隨眠義故。問。有隨眠心體名等何。答。隨眠者即五部九十八惑是。心者上十六識中前有漏十五心是也。有者由隨增助伴二義顯宗二十六(十八右)曰。何等名曰有隨眠心。有隨眠名依何義立。復由何等名有隨眠。且前所言三界各五部十五種識名有隨眠心。如是諸心各有二種。謂遍非遍行。有漏無漏緣。染不染心有差別故(答初問也)依二義立有隨眠名。一是隨眠所隨增故。二以隨眠為助伴故(答第二問)由隨眠故名有隨眠。相應隨眠通斷未斷。所緣惟未斷心名有隨眠(正理五十三(五右)全同)婆沙二十二(二右)亦爾。心能有隨眠。隨眠之有名有隨眠。有隨眠即心名有隨眠心。有者相應義。於此相應義即含隨增助伴二事。   (十二右)論曰(至)有隨眠故。相應縛。所緣縛未斷位。並是有隨眠而有隨增。若相應縛已斷位。唯有隨眠非隨增。現無惑故即非隨增而助伴性恆相應故猶有隨眠。助伴性者。所謂染污習氣即類性謂先來隨眠與心俱。今雖斷隨眠。而所相應心非由道力所斷。仍名有隨眠。如人前盜賊。今不作其業仍名盜賊。若所緣縛已斷非唯不隨增亦不名有隨眠。何以故。親疏別故。如是有隨眠心有兩種。一有染。四部全。修道一分即染污心。二無染心。修道善無記心。有染心亦有二。一隨增有隨眠心。二不隨增有隨眠心。若無染心。唯隨增有隨眠無不隨增有隨眠心。由是示圖曰。   T64029001.GIF   (十二右)頌無明疑邪見。此中見字身形誤。長行爾故。闕數故。鮮本。舊論頌疏作身。然本頌及明本並正理。顯宗悉作見可知。俱是誤形也。   (十二右)論曰(至)凌懱他故。諸論有次第說而不一同。婆沙四十七(十五左)最後三異此。謂貪瞋慢。餘七同此。而於他見起瞋義同前說。雜心論四(十八右)據婆沙(法勝二本無次起說)入論全同謂十使生起造語及瞋兩說並同此。顯宗二十七(初右)亦全同此論。又正理五十三(七右)   曰。諸隨眠起無定次第。可一切後一切生故。然有一類。煩惱現行前後相牽非無次第。而示三種次。一約一類不善觀察。身。邊。邪。見取。戒禁。疑。貪慢。瞋。癡如次生。二約一類稟性愚癡。癡。疑。身。邊。戒禁。邪。見取。貪。慢。瞋如次生。三雲復有於此別立次第舉此論頌文述釋。而後雲。理實煩惱行相無邊。以所待緣有差別故。無有決定次第而生。   (十二左)從此慢後(至)次第起故。入論亦同兩說。而彼但雲或不雲有餘。正。顯亦但雲或。舊論同此。論主欲取後說故示見諦所斷等所由。入論。正。顯並無所由。寶疏以迷理迷事瞋和會。是雖非理無。今既明十惑生起。故從初約諦。故後師為勝。如是等結釋頌如次。故於舊論牒如次第有此結釋。然所由文屬如次釋有餘下闕。蓋是錯亂。   (十三右)頌說惑具因緣。惑字本頌及明本頌疏如今。正。顯作或。詳曰。從心作惑為勝。若無惑言此頌是為誰三因。若或字何不言或說。又舊論十五(五左)頌曰惑起。釋曰惑者譬如欲隨眠。然正理等作或去心。定知音誤。有人云。正理等長行順或字。論意各別者非也。正理顛末無一與此論頌有異故。然彼長行以兩義通難故有二或。必非釋頌或言以致言也。然此句顯有不具三因而惑起。   (十三右)謂此且據具因緣說。此通妨釋第四句。難雲。餘惑何皆可具三因故通。   (十三右)如退法根阿羅漢等。麟雲。等取不還及離欲異生。此唯託境界力不由餘二因。煩惱已斷故無未斷隨眠。意樂清淨故無非理作意。   (十三左)經說為漏(至)四我語取。雜含十八(二左)長含第八(十一左)眾集經及第九(初右)十上經並出三漏。四瀑流。四軛。四取。雜含雲。舍利弗言。有漏者三有漏。謂欲有漏。有有漏。無明有漏。長含標三有漏雲欲漏。有漏。無明漏。   (十三左)有漏上二界唯煩惱除癡。此中唯者是於說言唯。雖體有二纏(【傍】惛掉)今少分屬無唯說言煩惱。非唯是煩惱有漏故。正理五十三(十六右)釋曰。色無色界雖復亦有惛沈掉舉而纏不應依界分別上界纏少。不自在故。由是唯說煩惱。若纏亦依界分別者。則有漏體有五十六。故品類足(云云)。   (十四右)豈不彼有(至)何故不說。此中有三。初違理失。謂欲界有十纏既說為欲漏。彼上界亦有二纏何不說為有漏。二品類下違教失。亦者示有體。或對彼欲漏攝纏。集異門八(五左)全同品類三今於下依證敘難。   (十四右)迦濕彌羅(至)不自在故。婆沙四十八(六右)曰。問。何故欲漏。瀑流。軛。取亦攝諸纏有漏等中全不攝彼。有作是說。有漏乃至我語取中亦攝諸纏。品類足說。雲何有漏乃至是名有漏。有瀑流軛及我語取亦應攝纏。應作是說。上界纏少。不自在故不說為有漏。乃至我語取欲界雖多而見所斷。不具足故不自在故但總說十纏。不別說五部。今且就有漏問答。顯餘亦如是。此中論主。欲如有作是說可據本論攝一切故。特簡別言迦濕彌羅等。   (十四右)同無記性(至)名有漏義。此中初正答合立所以。後如前下釋有名義。   (十四右)准此三界(至)無明漏。後明無明漏有二。初示出體不說準成。後何緣下明別立由釋第七八句。此即初也。謂準此欲漏有漏三界十五部三十一五十二。於無明亦三界十五纏無明自成。又於欲漏有漏。既除無明義准已成立說為無明漏。至言是至理決定義。又鮮本。寶疏並作準各義通。   (十四左)無明能為諸有本故。光記(二十七左)合十二支無明為初。寶疏辨白。此但癡。十二支無明通用諸煩惱為體。詳曰。據體如寶疏有寬狹。若依名義如光記其義有同。由是論九(十左)曰。於宿生中。諸煩惱位至今果熟總謂無明。彼與無明俱時行故。由無明力彼現行故。如說王行。非無導從。王但勝故總雲王行(已上)準此文。寶疏斥光非也。   (十五右)計捨可愛境為清淨道故。舊論十五(七左)曰。出家部由捨離可愛塵。修習苦澀為道計應得解脫故。準彼此論脫修習苦澀一句於為清上。莫唯有能為清淨道無所為法故。雜心四(十五左)曰。內道糞掃衣等作道想。婆沙四十八(五右)曰。   內道者如執洗淨受持十二杜多功德能證清淨(已上)如是諸文一揆。此戒禁答次舊論更有餘三取立相。彼曰。欲取及見取者。是在家出家二部鬥諍因故立為二取。在家由取五塵故與在家起鬥諍。出家由取諸見各不同故與出家起鬥諍。此二部取定及定果為解脫道解脫果故。故立二界惑為我言取(已上)正理。顯宗。雜心等無有此文。   (十五右)彼非能取非猛利故。由初因故不別開立。由後因故與餘合立。   (十五左)然契經說(至)應知亦爾。本說未考。集異門足八(三左)具引四軛經。與此全同。其有軛經曰於諸有中有貪有欲等(云云)見軛謂於諸見中見貪見欲等(云云)無明謂於六觸處所有執著。無明。無智。隨眠。隨增是名無明軛。彼唯舉經無有解釋。問。集異門是六足隨一。薩婆多宗根本依據。彼既但舉此經以示四軛。何故異彼攝諸煩惱。亦復不別是經部義。已六足中如是故。解雲。集異門舍利子造。偏依經說故示此經。與經部不異。後門徒起異見故致別宗。由是正理五十三(十九右)舉此二經會為密意說(云云)諸欲中者。舊論曰於欲塵。光記為得。寶疏初釋為貪自體非也。後釋為五妙欲境冥舊論。   (十五左)論曰(至)故名微細。此四義本出品類足三(九右)而但名列無釋義。入論上(十二右)列釋俱有。婆沙五十(二左)外國師四義當國師唯三義闕隨逐。雜心四(十二左)亦唯三義。光記初微細義釋眠。後三義並釋隨。寶疏四義總釋隨眠而破光記。詳曰寶師判決盡理。婆沙五十(二左)曰。微細義是隨眠義者。欲貪等自性行相俱極微細。入論上(十二左)曰。微細義是隨眠義。彼現起時難覺知故。如是總釋隨眠義。何唯為眼。湛惠雲。若准正理如寶疏。然光記非全無理。睡眠行相不易知故。由是微細正釋眠義。後三義是隨義文自顯(已上)今雲非也。豈唯眠是難知。然諸煩惱損善品令有情混昧故名眠。此四義非訓詞釋。故寶疏為正。   (十六右)不作加行(至)故名隨縛。是任運起義。不作等二句是也。以任運故難除去。或設等二句是也。而數下二句通上二。正理曰。言隨縛者極難離故。入論上曰。隨縛義謂隨身心相續而轉。如空行影水行隨。   由如是義故名隨眠。此結四義。然舊論(十五十八左)曰。由此三義者四義誤可知。婆沙(五十初左)當國師三義圖曰(有六復次)。   T64029101.GIF   外國師四義(正釋復次)圖曰。   T64029102.GIF   (十六右)稽留有情(至)故名為漏。此中有二。初釋頌住義。後或令下釋頌流義。此有二義。初約生死流轉釋流。後由彼下約不淨流出釋流。諸註未曉。如寶疏尚致總別判誤之太矣。由是入論(上十六右)曰。稽留有情久住三界障趣解脫故名為漏。或令流轉從有頂天至無間獄故名為漏。或彼相續於六瘡門洩過無窮故名為漏(已上)又婆沙四十七(十左)有多義。一留住義。唯令有情留住欲界色無色界。二淹(【傍】漬也)貯(【傍】盛也)義。如濕器中淹貯種子便能生芽。如是有情煩惱器中淹貯業種能生後有。三流派義。如泉出水乳房出乳。如是有情從六處門諸漏流派。四禁持義。如人為他所禁持。故不能隨意遊適四方。如是有情為煩惱所禁持。故循環諸界諸趣諸生。不得自在趣涅槃界。五□□裀□□□駥奈稈穭奐□□粿□飀□□□□□□□□□犖犅□□□□犖□□□□□犖犛□□□¥悅詳□□貨□婦□遊鮐惑。故起身語意三種惡行。六醉亂義。如人多飲根莖枝葉花果等酒。便不了應作不應作事無慚無愧顛倒放逸。如是有情飲煩惱酒不了應作不應作事無慚無愧顛倒放逸。聲論者說。阿薩臘縛者。薩臘縛是流義。阿是分齊義。如言天雨阿波吒梨。或施財食。阿旃荼羅阿言顯此。乃至彼義如是。煩惱流轉有情乃至有頂故名為漏(已上)。   (十六右)極漂善品故名暴流。入論(上十六左)曰。漂奪一切有情勝事故名暴流。如水暴流。雜心四(十五左)雲漂眾生。成實十二(初左)曰。以能漂沒故名為流(舊譯暴流為流也)婆沙四十八(初左)一漂激義。謂諸煩惱等漂激有情。令於諸界諸趣諸生生死流轉。二騰注義。謂諸煩惱等騰注有情。令於界趣生生死流轉。三墜溺義。謂諸煩惱等墜溺有情。令於界趣生生死流轉。   (十六右)和合有情故名為軛。婆沙四十八(二左)曰。和合義是軛義。謂諸有情。為四暴流所漂溺已復為四軛和合繫礙。便能荷擔生死重苦。如牽搖牛置之轅軛勒以鞦鞅能挽重擔。故一切處說暴流已即便說軛義相鄰故。   (十六右)能為依執故名為取。雜心四(十五左)雲。執受義是取義。顯宗二十七(七右)雲。執取彼彼自體名取。舊論(十五九右)曰。因此眾生取欲等及生生具故說名趣。準彼二論。此四取惑為依因執取欲見等故名取。與執取之依因故雲依執。光四解並穿空。寶疏雲執取三有自體亦未可也。又入論下(初左)曰。薪義是取義。能令業火熾然相續而生長故。如有薪故火得熾然。如是有煩惱故有情業得生長。又猛利義是取義。或纏裹義是取義。如蠶處繭自纏而死。如是有情四取所纏流轉生死喪失惠命。婆沙四十八(三左)同入論。   (十六右)若善釋者應作是言。光記雲敘經部解。寶疏雲論主解。詳曰。論主依經部意如是釋名。應不有經部如是全釋。   (十六右)諸境界中(至)說名為漏。舊論雲六塵中。煩惱不絕言相續。非謂依身。不謂種子。正理五十三(二十一左)破曰。即我宗說由彼相續於六瘡門洩過無窮故名為漏。非離諸漏有別相續。由彼勢力於境洩過。即諸煩惱或總或別流注不絕得相續名。說於六瘡門即說於六境彼言不絕。即我無窮與我何殊獨言彼善。今彈雲。汝是三義。我是一義。又汝六根。我是六境。又汝流義。我即相續不絕義。豈為是同。   若勢增上(至)難違拒故。舊論曰。過量猛疾故說此惑名暴河。正理破曰。即我宗言極漂善品。與我何別彼獨善哉。今彈雲。漂奪義與勢增上義何可不同。於中勢增上義親暴流名。   (十六左)於現行時(至)故名為軛。於現行中非極與數起兩義。正理破雲。此與理違。於現行時若非增上何能令與種種苦合。如何可說彼釋為善(今彈。誰言非增上。但是言非極也)又諸善法數數現行亦令有情與眾苦合。應與煩惱俱立軛名。若言我釋亦同此過。此唯非理。我說煩惱由發業門有此能故(彈雲。善法亦由發業門有此能。故汝破卻招自害)。   執欲等故說名為取。此如次上(十五左)引經釋。舊論曰。能取欲等故。取所生故。能生取故故名為取。彼三由。此但一義。正理破曰。所釋取義亦與理違。謂若取名唯因愛者。說取緣有義如何成。應但說言愛緣有。又如前際後際業緣亦應通攝一切煩惱。如緣起中已廣思擇。今彈雲。從三受生欲色無色三愛故說受緣愛。從欣受愛起欲等取。故說愛緣取。由取為緣積集種種招後有業。故說取緣有。欲色無色三愛為愛。欲等之取名取。同愛為體然其行相各別。何妨因果。又如前際後際業緣唯是欲貪必無違理。 俱捨論法義卷第二十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二十一     豐山寓居上毛沙門快道林常記 分別隨眠品第五之三   (初右)如是已辨(至)為復有餘。自下大文第二。明結等五門有二。一出體。二(六左)已辨隨眠下諸門分別(光等之輩(六左)此垢已下為諸門大科非也。彼唯纏垢諸門分別故)初出體中亦分為二。一標章。二別釋。初中有二。一結前問起。二頌答。此即初也(光·寶六垢為大段非也)慧暉雲。問。纏既未說。如何言已說隨眠並纏。答。體雖未說。已說纏名為漏等及一百八煩惱此釋問本誤。答何可正。何以故。此但結以隨眠及纏說為漏等。非結即隨眠並纏。然問者。隨眠上廣說故言已說可然。纏未說何雲已說。豈非誤哉。答亦從彼故非也。   (初右)頌曰(至)復說五種。此即頌答。由者具聲。前明世尊說漏等四門。今復明說結等五門故言復說。問。前漏等四門皆說並纏。今結等中何言煩惱。答。煩惱言有通別。此通諸惑故無相違。前以隨眠及纏說為漏等故殊言隨眠並纏。今所說中既有纏。不可說纏為纏。是故存通名(光記煩惱言唯為別名本惑。以單復通別示略纏所以非也)問。諸煩惱言通諸惑。何故舊論十五(九左)言是隨眠惑耶。解雲。隨眠及惑。由是舊論十五(五左)說三漏中。亦但言是隨眠惑不別說纏言。又解。隨眠即惑。隨眠之惑通說。如業道名。   (初右)頌曰(至)惱亂二部故。此中初結九二字總標。餘句示廢立。於中初句下三字。第二句明見取二結廢立。後下二行明嫉慳廢立。此中前一行約八纏家。後一行約十纏家。   (初左)論曰(至)當辨其相。此中有總標列名出體三節。出體中有總別。總釋中已說三界貪為愛結。餘結皆應依界辨體。其十隨眠前已辨。嫉慳唯欲界修斷故勸示言當辨。雜含十八(四右)九結列次如今。   發智三(二右)婆沙五十(四右)入論上(九右)品類足一(四左)六(初右)八(二右)集異十九(三左)正理·顯宗等列次出體並同。甘露味論下(十六右)慳嫉次第。餘同。   T64029201.GIF   (初左)見結謂三(至)彼隨增故。別逐難釋二結。餘其獨一。此合二三。是故別釋。合三見為見結。合二取為取結之義言如是理。此證見結三為體。取結二為體之理。問中見相應法者。約五見隨應。光記雲五見意通言未足。寶疏為二取非也。依答害問意也。見隨眠者。十隨眠中見隨眠隨應隨增。光記亦云五見言未足。寶疏唯雲十隨眠中見隨眠亦言未足。答中有二。初總示法。後彼為下別釋其相。此有二。初釋愛結繫。二非見下釋非見結繫。三然彼下釋見隨眠隨增。對問可見。此中二取見隨眠於彼隨增故者。二隨增中唯相應隨增。以標二取相應法故。由是舊論十五(十右)曰。見隨眠於彼隨眠(【傍】隨增彼皆雲隨眠)謂二取見。但由相應故。然光·寶並存所緣相應二。蓋偶混前文二無。言有說者。古今皆言。發智三(十七左)婆沙五十六(七左)總合取要。詳曰不然。此雜心論師義。彼第四(二十一右)曰。若見相應法愛結繫非見結。亦非不見使使。若集智生滅智未生。見滅見道斷見取戒相應法愛結繫。以愛結有漏緣故非見結。以彼一切遍見結斷故。雖自種見結不斷而不緣彼(【傍】二取相應有漏法)無漏緣故非相應。異品(【傍】善染)故非見使不使。以五見為見使三見為見結故(已上)又發智三(十七左)曰。若於此事有愛結繫亦有見結繫耶。答。應作四句。或有愛結繫無見結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不相應法。婆沙五十六(七左)隨釋。此發智於九結中但問答有無。今有復隨眠隨增大別矣。   (二右)若纏唯八(至)具兩義故。自下論主評判婆沙十纏家多復次釋簡舉好解。釋後一行頌有二。一判評是非。後簡舉好解。答前問此即初也。婆沙五十(七右)曰。問。何故於十纏中唯立慳嫉為結。答此有八義。一唯此二有結相餘無故。二以後顯初故。三以嫉與慳獨立離二故立為結。餘纏不爾。獨立者。謂自力現行。離二者謂一向不善。忿覆二纏雖能獨立亦復離二。而似隨眠。為隨眠相之所映奪其相不顯故不立結。由此義故外國諸師說此種(忿覆)即隨眠性(雜心四二十左依此義)四以嫉與慳最為鄙賤。深可厭毀故。五他果勝於自無損。何緣於他橫生妒忌。雖復積集百千珍財終不能持一錢往至後世。何緣固情吝護而不施他(當今最後自他)六當今賤貧因。七義當惱人天勝處。今論主斥彼第三復次。既許十纏何用如是八纏家義為。光記雲論主難。寶疏但雲難並未詳。   (二右)由此若許(至)及自部故。後論主簡示好解大有四因。一中婆沙五十(八右)雲。彼經但說諸富貴者數現行結不說成就。二中又(七左)曰。無威德者由多嫉妒。極貧窮者由多慳吝。三中又雲。唯此二纏有結相故。餘無結相故。四中亦有四類俱是惱二。故顯四中差別於下三置或言。惱在家出家者。婆沙四十九(初左)尊者世友雲。嫉慳二纏亦但迷事惱亂二部及二趣故。過患多故亦立為結。次惱天阿素洛者。又五十(八左)雲。佛為呵責天帝釋故於彼契經說此二結。諸天中有蘇陀味勝阿素洛。阿素洛宮有端正女勝彼諸天。天自慳味嫉他美女。非天慳女嫉他美味。由嫉慳結數興戰鬥。次二如前指當。舊論十五(十左)頌本唯舉三因無數現行。長行明言三重失而釋二部惱亂。唯自他部無前在家出家等三因。蓋梵本異。   (二左)佛於餘處(至)說有五種。中含五十六(十一左)五下分結經同九(十四右)長含八(十五左)眾集經。雜含十八(七右)等不可舉盡也。此中我字明本。鮮本如今而剩。義不通故。不成句故。故正理。顯宗。舊論及頌疏無此為正。   (二左)頌曰(至)故唯說斷三。初三句標體釋名。謂初二字示數。次三字標名。準下上分結可知。次二句示廢立。次五句通妨有正說異說二。   (二左)論曰(至)欲貪瞋恚。長行大為二。一釋初三句。二釋後五句。初中有三。初釋又五。二釋順下分名。三釋次二句。此即初也。雜含十八(七右)雲。身見。戒取。疑。貪慾。瞋恚。舊論十五(十一右)全同。長含八(十五左)亦爾。準此非欲界貪故名欲貪。中含五十六(十一左)及九(十四右)並貪慾。瞋恚。身見。戒取。疑。集異門十二(十三左)發智三(初左)婆沙四十九(二右)依彼次第。為攝二眾生佛說二次第。一為令恐雖超欲亦還下見為先。二為令恐久住欲故貪瞋為先。   何緣此五(至)能為順益。二釋順下分名有二。一問。二答。光·寶分科非也。三界中欲界最下雲下。而三界一分名分。亦分亦下持業釋。下分之順名順下分第三由聲依主釋。此順下分帶五數是帶數釋。   (二左)由後二種(至)防邏人故。三明廢立。釋第二三句有二。初正說。二敘頌外異說。此即初也。婆沙四十九(二右下)總有十二義明廢立。此第七復次。彼(三左)雲。復次此五於彼欲界有情猶如獄卒及防邏者。故偏立為順下分結。謂初二結猶如獄卒。後之三結如防邏者。如有罪人(喻凡夫人)禁在牢獄(喻欲界)有二獄卒(喻貪瞋二)恆守禦之不令輒出。   後有三防邏者(喻身戒疑)常為防邏彼人設以親友財力傷害獄卒走出遠去。三防邏者還執將來閉置牢獄。若有異生以不淨觀傷害貪慾。復以慈觀傷害瞋恚。離欲乃至無所有處生初靜慮乃至有頂。彼有身見。戒禁取。疑還執將來置在欲界。防邏者。應音二十五(十八右)雲。力賀切。戍屬也。韻略雲。邏謂循行非違也。遊兵以禦寇者也。(琳音七十(十九右))正理五十四音釋。邏遮也。巡也。   (二左)有餘師說(至)順下分名。後敘頌外異說。婆沙十二義中第五復次全同此。論主顯此說亦有理故。故舉。而不欲全正故非唯不頌亦云有餘。然正理唯舉此義而取獄卒防邏喻(顯宗亦爾)。   (三右)諸得預流(至)斷三結耶。五見。疑唯見惑預流已斷。然雜含二十九(初右)曰。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四十七(九右)四十一(六右)中含一(十三左)十八(二十四右)三十六(十八右)等出。   理實應言(至)已說斷六。答有二。初正說。釋第四句有總標。別釋。總結三節。婆沙四十六(六右已下)通此經凡有二十九復次。今取十九二十兩釋以為二因答。攝根者五見。疑俱是根本惑。今說此三根本攝餘三根本。以隨轉故。故正理五十四(六右)曰。言攝根者身見等三是餘三根。以邊執見。見取。邪見如其次第隨有身見。戒禁取。疑三勝根而得轉故。說此三種攝彼三根(已上)今雲說三。攝彼三根。於本惑六說能所攝。而光記約本末不順文也。又雲(七左)後三必隨前三轉故舉本攝末。是於六根本中論勝劣本末(三左)佛於餘處(至)說順上分。長含八(二右)集眾經及陰持入經出。又論說者。集異門足十二(十四左)發智三(初左)婆沙四十九(五左)識身足一(六左)成實十二(三右)舍利弗毘曇十五(二十一右)。   論曰縛有三縛。雜含三十二(四左)增一九(九右)並說三縛。正理五十四(九左)曰。以能繫縛故立縛名。即是能遮趣雜(【傍】本如是顯宗作離為正也)染義。結縛二相雖無差別。而依本母(【傍】寶疏不為本經誤也)說縛有三。一者貪縛。二者瞋縛。三者癡縛。由如是理品類足一(五右)曰。縛雲何。謂諸結亦名縛。復有三縛。謂貪。瞋。癡縛。甘露上(二十五右)說為三結。   何緣唯說(至)作此定說釋下三字。明但說三由此有二因。一約二隨增具缺。謂於苦·樂·捨如次貪·瞋·癡二種隨增。若異此者唯所緣隨增。雖於下且舉捨通妨影顯餘(面光記於捨約二隨增非也)第二約自相續下約自他辨定不定。正理有四說。彼第四說同此俱捨。彼已分明簡釋。光記違彼非也。又婆沙四十七(五右)三不善根廢立中第十四復次雲。此於三受多隨增。故立三不善根。餘法不爾。百十二(九右)亦云。此三種多於三受隨增隨逐。是故獨立為不善根。准以應知。   (四右)論曰(至)非根本故。文分為二。初將釋隨煩惱明所隨根本煩惱。當頌此字。雖當然非正明。為令知所隨。後復有下正明隨惑。雖本得隨惑名非正明彼。只兼示亦名隨惑。以顯隨此名隨心隨惑根本煩惱起即名今所明隨煩惱。光記釋得論旨。寶疏殊異光總牒長行雲釋頌文。意在頌此餘言為相違釋。若爾非論意。隨眠隨煩惱二門各別故(是一)頌前結前生後分明。何亦此頌文可雜本惑(是二)舊論(二十五(十三右))頌曰。餘染污心法說名為行蘊。於煩惱小分說彼。非煩惱。彼頌唯約餘小惑遮根本故。又寶疏意。光記意雲釋頌文。非相違釋者無妨。又解。此論頌文唯明小惑隨煩惱。如舊論頌。今亦唯此之餘依主釋。此目近辭。此於前段隨眠於長行為兼顯示本惑亦從義名隨煩惱頌外明此。如下(次左)纏中頌外根本亦名纏。由是品類足一(五左)曰。隨煩惱雲何。謂諸隨眠亦名隨煩惱。有隨煩惱不名隨眠。謂除隨眠諸餘染污行蘊心所。復有下正釋頌文。為異前雲復。前持業釋。後從聲依主釋。兩解中後解為正。光記雲將釋隨惑先解本惑者末可也。寶疏總雲釋頌文非也。正理論五十四(十二左)曰。論曰。能為擾亂故名煩惱(此釋所隨)隨諸煩惱轉得隨煩惱名(此唯釋頌。當論復有下)有古師言。若法不具滿煩惱相名隨煩惱。如月不滿得隨月名。然諸隨眠名為煩惱。即此亦得隨煩惱名。以是圓滿煩惱品故。由此故說即諸煩惱有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義。所餘染污心所行蘊。隨煩惱起隨惱心故得隨煩惱名。不得名煩惱。以闕圓滿煩惱相故(已上顯宗二十七(十三左)全同)○故我於此明見頌中有如是義。謂此煩惱亦名隨煩惱。及此之餘染心所行蘊。此之餘者顯相屬義。意顯若是此所起方可建立隨煩惱名(已上顯宗無之)前古師如今論。所簡示本惑。後眾賢案義。頌中存本隨二惑。此言兩讀。謂此及此之餘。詳曰。是鑿說。其相如前辨。   (四左)廣列彼相如雜事中。法蘊足八雜事品(四左)曰。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苾芻眾。汝等若能永斷一法。我保汝等。定得不還。一法(【傍】三毒)謂貪。若永斷者。我能保彼。定得不還如是。瞋。癡(【傍】下小煩惱八俱捨四(七右)十中無害恨)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傍】大不善地二)無漸。無愧(【傍】下七慢)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憍。放逸。傲。憤發(【傍】已下九皆貪種類)矯妄。詭詐。現相。激磨。以利求利。惡欲。大欲。顯欲。不喜足。不恭敬。起惡言。樂惡友。不忍耽嗜。遍耽嗜。染貪。非法貪。惡貪。有身見。有見。無有見(【傍】下七種五蓋俱捨二十一(八左))貪慾。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瞢憒。不樂。嚬申。欠呿。食不調性。心昧劣性。種種想。不作意。粗重。觝突。饕餮。不和軟性。不調柔性。不順同類(【傍】下八種尋種類不定感)欲尋。恚尋。害尋。親裡尋。國土尋。不死尋。陵懱尋。假族尋。愁。歎(【傍】此二受也)苦。憂。擾惱如是牒經而一一釋(【傍】至十八右卷尾)彼七十九種。三毒。小煩惱。七慢。五蓋。大不善地。不定尋及苦憂受等種種雜說。故名雜事。彼中除六本惑及苦受等。其餘隨應是隨煩惱。非謂彼皆為隨煩惱。故顯宗二十七(十三左)曰。隨煩惱名為目幾法。經種種說故有眾多。謂憤發。不忍及起惡言類。如世尊告婆羅門言。有二十一諸隨煩惱能惱亂心(乃至)廣說。今按諸心所中。除受想思三蘊及大善地。大地法等(【傍】悔眠)善無記邊並本惑。其餘一切染污皆是隨煩惱。以染污惑分為本隨二故。   後當略論(至)纏相雲何。此下第五明纏。於中有三。一正明纏。二明六垢。三纏垢諸門分別(光寶分科非也)初纏中此生後段。於中初二句總生後。下二句別興下。光記上二句屬前段非也。寶疏入後段為正。此中後字。光所見作復。雲復次故。明本及正理。顯宗。寶疏並皆如今。然作復為勝。以所明非後段故。舊論十五(十三右)曰。此中倒起煩惱垢所攝。我今當說。   (四左)頌曰(至)及惛沈掉舉。初二大不善地。及言通此。次二小煩惱地法中二。次二不定地。後二大煩惱地。為顯此地法別緻並及言。不安上者。大不善地從來唯二故。   (四左)論曰(至)纏為緣故。長行為二。先示頌外本惑亦得纏名。經者雜含三十五(十右)曰。屍婆有五因五緣生心法憂苦。何等為五。謂因貪慾纏緣貪慾纏生心法憂苦。因瞋恚。睡眠。掉悔。疑。緣瞋恚。睡眠。掉悔。疑生彼心法憂苦。同三十三(十右)亦說如是。由是理舍利弗毘曇二十一(十八右)貪。瞋。癡說名為三纏。   (四左)然品類足(至)更加忿覆。釋初一頌有二。初舉數示名顯兩說異。後無慚下示法體。於前小煩惱中讓出體於此。故纏垢俱出未說體。品類一(五左)法勝六卷三(七右)四卷二(八左)又大乘瑜伽八十九(七右)對法七(初右)等並說八纏。婆沙四十七(十六右)五十(七右)入論上(十五右)雜心四(十八右)甘露味論上(二十四左)並說十纏。其列次諸論皆不同。又立名有異。舊論十五(十三右)名倒起。法勝論三(七右)雲。此等八法彼中生故名起煩惱。亦名為纏。四卷本二(八左)雲。此八事說上煩惱。諸使是煩惱。於中此上從中起。雜心四(十八右)名上煩惱纏是非經說。故正理五十四(十四右)曰。然諸論者離諸隨眠。就勝說纏或八或十。問。何故或八或十。解雲。障諸善品約強立纏。忿覆輕於餘八故唯八。又雖對八是輕。而望六垢亦重。故於小煩惱中分輕重。重四同入纏。輕六立為垢。是故說十纏。   (五右)是貪等流。等是相似義。流是流出。隨惑行相相似本惑流出。故名等流。然惠暉雲。等流者隨惑有力與根本煩惱齊等流即流類。或等即是引。從根本煩惱引生也。約相同名等流者二釋並非也。   (五右)有說覆是(至)如其次第。婆沙四十七(十六右)三說同。而第三評家義。彼曰。應作是說。是二等流。或貪名利覆藏自罪。或由無知覆藏罪故。由是入阿毘達磨上(十五左)唯舉俱義。又雜心四(十九右)唯舉初二說。意並取二說自成第三義故。今論三義並雲有說而意顯取第三。以說所由故。前二義各是偏。故此中據了知有知無知對明。非根智愚故。諸論皆悉作知。舊論雲次第已知未知。   (五右)頌曰(至)從諸見。入論上(十四左)雜心四(十九右)婆沙四十七(十六左)全同。又大乘佛地論第一同之。然對俱捨八(三十右)雜集第七以貪。瞋。癡為三垢舉對。詳曰。彼施設各別。故於舍利弗毘曇二十一卷貪。瞋。癡為三垢。   (五右)論曰(至)如理諫誨。智者所可厭法名有罪事。論十八(十九左)諸染污法皆名有罪是也。法蘊足八(七左)曰。雲何惱。謂有一類。於僧等中因法非法而興鬥訟。諸苾芻等為和息故勸諫教誨。而固不受。此不受勸諫性。不受教誨性。極執性。極取性。左取性。不右取性。難勸捨性。拙應對性。師子執性。心蛆螫性。心狠戾性。總名為惱(今論作悔誤也)。   矯前已釋者。憍之誤也。   諂是諸見(至)諸是等流。此中有正釋引證結成。證經言如言。正理四十(十九右)雲。故契經言。實曲者何。謂諸惡見(光十五左引)今舊論(十五十五左)雲。如偈曰。何法名邪曲。謂邪見等見。準彼今論取要。   (五左)此垢及纏(至)自在故唯修。下三纏垢諸門分別有三。一三斷門。二三性分別。三三界繫。此即初也。然光·寶並為大段。而於此分五科。混大小科非也。   (六右)唯與修斷(至)名自在起。別釋自在起通妨。難雲。此忿等與無明相應。何唯自力起。通雲於無明有二。一自力起。二他力起。彼修斷癡他力起。還由此忿等方得轉故。故唯與彼他力無明相應。故名自在。婆沙三十八(九左)雲。修斷無明雖有不與隨眠相應起者。而非自力起。是忿等力所起故不名不共。   (六左)已辨隨眠(至)六識地起。下大文第二諸門分別於中有二。一六識相應。二五受相應。準此結前文。光·寶分文其非顯然。   (九右)論曰佛於(至)五疑蓋。出雜含二十六(二十六右)二十七(十六左)十八(五左)二十七(十六左)二十四(三左)二十九(三右)中含二十四(二十一左)是皆言睡眠蓋不言惛眠。然契經意合二體以為一蓋。由是雜含二十七(二右)說五蓋之十曰(【頭】舍利弗毘曇二十一(二十一右)同雜含也)有睡有眠彼睡彼眠即是蓋。有掉有悔彼掉彼悔即是蓋。於餘三蓋。言有外貪慾有內貪慾。有瞋恚有瞋恚相(【頭】論四(四左)引此經雲瞋及瞋因緣名瞋恚蓋。相應俱有法以為因緣)疑善法疑不善法而不言有欲有貪有瞋有恚。定知是二物。又舊婆沙三十八(七左)曰。問曰。何故欲愛蓋。恚蓋疑蓋一體立蓋。睡眠。掉悔二體立蓋。凡舊譯家惛沈名為睡。彼雜心四(十八右)法勝二本說。甘露上(二十四左)說諸纏中眠外立睡。即今惛沈。惛沈是懵昧之相。極同睡之相。其立名為睡可知矣。然舊俱捨三(五左)說惛為無安。十五(十三左)說纏及(十八右)說蓋中。並說惛沈為疲弱。而睡眠但為睡言睡弱蓋(次第異也)差別可知。又增一二十四(二右)雲。睡眠蓋。調戲蓋(又五(七右)調戲睡眠反列之)長含十二(十右)清淨經八(十五左)眾集經九(四右)十上經並如是。按調是掉舉義。令心不靜(【傍】論四(五左))名為掉舉。莊子齊物論雲。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傍】風欲止而激動貌)乎。註樹上枝葉搖動之形。戲是傷悲(【傍】字彙)義。同追悔相。故是亦二物。甘露味論上(二十五右)說十纏中雲。三睡。四眠。五調。六戲。雲何睡。心沈心重身重一切結相應。雲何眠。心合臥出不自在眠。欲界繫意識相應。雲何調。心不善不息(【傍】靜──)與一切結使相應。雲何戲。作善不善後悔。與憂根相應。又成實十一(十三左)隨煩惱品雲。心重欲眠為睡。心攝離覺名眠。由如是義相同於一文亦互用。謂長含第十(二左)雲掉戲蓋。掉。調同故。成實論十二(二右)標掉悔釋雲掉戲。悔。戲義相似故。然稽古下(十五右)長含。掉悔為調戲。異部所誦本。不必會者。臆度謀眾教焉。   (九右)以契經說(至)不善聚故。雜含二十七(十八右)雲。純一不善聚者。謂五蓋故。又二十四(三左)增一二十四(二右)出而無純一言。   (九右)由此經中作如是說者。自下別釋三事有二。初約惛眠。後約掉悔。初中亦有二。初食非食二事舉經說。後如是二事下論家釋用同之辭。下亦傚之。此二句將舉經之辭。   惛眠雖二(至)謂光明想。雜含二十七(五右)曰。如是五蓋依食而立。非不食。貪慾蓋以何為食。謂觸相。於彼不正思惟貪慾能令增。何等為瞋恚蓋食。謂障礙相。於彼不正思惟瞋恚蓋能令增。何等為睡眠蓋食。有五法。何等為五。微弱。不樂。欠呿。多食。懈怠。於彼不正思惟睡眠蓋能令增。何等為掉悔蓋食。有四法。何等為四。謂親屬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未(樂草誤也)覺。自憶念他人令憶念而生覺。於彼起不正思惟掉悔令增。何等為疑蓋食。有三世。何等為三。於過去猶預。現在未來亦猶預。於彼起不正思惟疑蓋能令增。何等為貪慾蓋不食。謂不淨觀。何等為瞋恚蓋不食。彼慈心思惟。何等為睡眠蓋不食。彼明照(【傍】稽古作正非也)思惟。何等為掉悔蓋不食。彼寂止思惟。何等為疑蓋不食。彼緣起法思惟(已上)論文舉二食治用同。顯餘三食治用別故各一。故今廣示經文。惛眠等二句雖正不同現經。而是經文。在作如是說下故。故舊論(十五(十八左))雲。經中說。睡弱一食一非食。何法睡弱蓋食。法蘊足八(十四右)隨惑中有此五法(云云)何瞢憒。謂身重性。心重性。身無堪任性。心無堪任性。身瞢憒性。心瞢憒性(應音二十(十八右)雲。□□□□□□□逆□□□□逆□□褓□□□□妥夾□□□□□□雜□□□饅襐□餺□誇□□□□送□j□祥□□驦□□\□褸□□□錄□□□□□□□□□□□覅□□□奚□□□□□□□□簫屆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潯部慼垂楚慼慼慼慼慼憤藷S□呂逆□□誇□麗檸□椔R檸樓□□□廓楏逆□□奿□祊□逆□□□□祊□□□□□□本□□□□□餺□□傖N犖胚□□□澎\□□玩□∣§□□貥□□□□癒慼慰D□莦□□§擤□莧姦□□|該釦U風藎□姦□□□‥□I□阣□□□穫□孥襛□□□□□□□□莧□□J□□葷□□韱□丑慼慼慼慼慼慼樅漶氶撲c□□¥□莦□□訃□耦□□□莯□齱慼摯T□□□□莣□艤L□□莣‾□部糯□□□莨□□□讓□□‾□部糯□薄毆E|□□□Λ□□□□□□□□□□□兣□   (九左)掉悔雖二(至)謂奢摩他。此初二句亦是經文。故舊論雲。亦說同一食同一非食。法蘊足八(十六右)曰。雲何親裡尋。謂於親裡欲令安樂成就一切無惱害法。王臣愛重。國人敬慕。緣此等故尋求。雲何國土尋。謂於所愛國土人眾欲令安樂(乃至)緣此等故尋求。雲何不死尋。謂有一類作是思惟。我於佛教所說勝定且未修習。待過六年(乃至)過此時已然後習定。如是思惟於自身命不了危脆。起心尋求(已上)第四無之。奢摩他經雲寂止。梵漢異耳。光(十六七)二釋並未可也。今謂前示用顯體。故婆沙雲毘缽捨那。此舉體。   (九左)唯此於五(至)建立為蓋。四十八(十一右)有十六說中。第十復次約障戒慧定三蘊。今以義為五蘊。其義終不參。非各配故。成實十二(二左)亦敘此義。所障次第為戒定慧。能障逆次掉悔。睡眠。從能障列從所障次並不相違。然毘婆沙依五蓋經。豈以散說壞本次為。   (十右)依如是理(至)怖畏掉悔。此經部師義亦約五蘊。而唯所障定慧次第異耳。正理論五十五(七右)反破此義雲。若爾掉悔蓋應惛眠前說。順戒定慧蘊次第而說故。不爾。此中壞次第(【傍】所治定慧─)者世尊意欲顯別義故。謂契經中。佛依正理說惛眠蓋毘缽捨那能治非止。說掉悔蓋唯奢摩他能治非觀。此依伏斷說觀止門別治惛眠掉悔二蓋。若依永斷此觀止門對治一切。用無差別。為顯此理故壞次第。豈不契經作如是說。修等持者怖畏惛眠。修擇法者怖畏掉悔。由此證知。惛眠障定掉悔障慧。其理必然。理必不然。互相順故。惛沈順定。順上分中(【傍】正理五十四(八右)雲即由此理順上分中不說惛沈順等持故。又此論四(六左)云云)因言已辨。掉舉順慧。以性捷利似擇法。故非順彼法可言障彼。又若惛眠能障定者。則應許定能治惛眠。不應契經作如是說說惛眠對治謂光明相。掉舉障慧為難亦然。故彼所言唯陳自執。然契經中說修等持者怖畏惛眠。修擇法者怖畏掉悔。此言別意。謂惛眠蓋相順等持欲修等持惛眠易起。故修定者怖畏惛眠。非謂惛眠近能障定。怖畏掉悔準此應知。若謂契經作如是說。心昧劣位修定非時。心輕躁位修慧非時。故知惛眠近能障定。掉悔障慧理必應然。理亦不爾。就近說故。謂此經意正說惛眠於法相中不能簡釋。是故擇法為彼近治。惛眠亦能近障擇法。故昧劣位修定非時。定非惛眠近對治故。掉悔於慧准此應知。若謂經說彼現起位修此非時。故知准彼但為此障。則不說者障義既無便應非蓋。非不障勝法而蓋義可成。由此應知。俱為俱障俱為俱治其理必然。但於此中說近障治故作如是差別而說。詳曰。正理判訣會理順經。契經正說蓋能治言惛眠非食光明想。掉悔非食奢摩他。豈得異求。又能所治能所順等非必是等次第。何以所障不次第可責此。如彼曲。穢。濁三業(【傍】論十五終)如次依諂。瞋。貪生。彼既所依皆不次。又如(【傍】次上三左)貪。瞋。癡三縛順樂。苦。捨三受。故佛別說此。然所順三受不次第。又雜含二十六(二右)出五根體中雲。精進根者是四正斷。念根者是四念處。於菩提分四念處四正斷次第。又大乘諸論皆亦如是。謂瑜伽十一(七右)惛眠蓋非食謂光明相。掉悔蓋非食謂奢摩他。又七十七(十四右)雲。掉舉。惡作是奢摩他障。惛。沈睡眠。疑是毘缽捨那障。對法七(初左)說纏中雲。修止時惛沈。睡眠為障。修舉時掉舉。惡作為障。又(三左)說五蓋亦復如是。然彼對法一(十七左)隨惑出體中雲。惛沈障毘缽捨那。掉舉障奢摩他。基唯識疏五本(五十右)會意雲。對法論(第一卷)中說彼行相相翻障。故惛沈障惠。瑜伽(十一及七十七等)說彼行相相順障說惛沈障定。掉舉亦爾。翻此應知。然無一文行相相翻相順。說惛掉二法粗相通障定之與惠以通障定慧相顯簡惛掉二。然約其體細得通障。今說行相相順相翻二俱粗障。彼(【傍】惛掉)即不爾(已上)此基和會依正理論。   (十右)有餘別說(至)唯有此五。定慧次第順論主意。蓋為此舉。正理(五十五(八左))破雲。乍可枉謗當聖慈尊。以(【傍】下十六字註意)聖慈尊猶一生隔未證無等大我智故。寧可枉謗現能寂尊。彼說何緣名枉謗佛。以彼所說前後相違及與契經理相違故。如何彼說前後相違謂若貪慾。瞋恚二蓋現起能障將入定心。障既現前何能入定。若別修治伏已入者。則不應言正入定位於止及觀不能正習。又彼正入定言為聞思所成為修所成定。若言我說聞思所成名正入定。則不應說後出定位思擇法時。聞思所成有分別故。即思擇法何待出時。若言我說修所成定名正入定理亦不然。修所成心正現前位惛眠。掉悔何容現前。若不現前寧障止觀。如何彼說經理相違。謂彼所言惛眠。掉悔如其次第障奢摩他。毘缽捨那違前教理。故彼所說唯立五因無有功能證蓋唯五。由此前說理善可依。此徵詰最盡。   (十右)今應思擇(至)斷由何因。此謂必遍知所緣故方惑斷。故致此問也。此中有三。一標二類惑。二正知斷不齊難。三問斷因。第二難中有二。初以斷難知缺。後以知難斷缺。舊論此難前卻。頌疏曰。解雲他界遍行者九上緣惑也。此遍行所緣者上界苦集是也。及見滅道斷有漏緣諸惑者。謂滅道下貪瞋慢是也。謂貪。瞋。慢緣邪見。疑。無明起名有漏緣。此貪等所緣者即邪見。疑。無明也。於彼斷位者。若他界遍行斷位者。謂苦集智忍生時也。若滅道有漏緣斷位者。謂滅道智忍生時也。不知彼所緣者。若斷他界遍行時不知上界苦集也。若斷滅道有漏緣時不知彼邪見。疑。無明也。以滅道智忍但知滅道故。知彼所緣時而彼不斷者。知他界遍行所緣者。謂上界苦集類智也。而彼他界遍行不斷者。謂已斷故不斷也。知滅道下有漏緣惑所緣時者。謂苦集智忍也。以苦集智忍知苦集故。彼滅道下邪見。疑。無明體是苦集故苦集智忍生能知彼也。而彼邪見等不斷者謂未起滅道智忍故也(已上)(麟雲。而彼邪見等不斷者誤也。應言而彼貪等不斷也)此中四彼並皆指所標遍行及有漏緣。然頌疏。有漏緣之所緣邪見等為彼者誤也。光記雲。而彼滅道有漏緣惑(食等也)不斷為正。婆沙四十二(十四右)雲。彼難意言。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因何當斷。若言因慧見此苦集故得斷者其理不然。見苦集時此未斷故。若言因慧見彼滅道故得斷者理亦不然。滅道非此所緣境故。准以可知。   為初步示圖曰。 T64029801.GIF T64029802.GIF (法智忍起於彼若苦若集他界緣遍行戒禁邪見等惑斷位。) 於彼斷位 (法智忍起於彼若滅若道有漏緣貪瞋慢惑斷位。) (不知彼若苦若集他界緣遍行惑之所緣上界若苦若集諦以智唯緣欲不緣上界故。) 不知彼所緣 (不知彼若滅若道有漏緣貪等惑之所緣邪見疑以滅道法智唯緣無漏境不緣有漏故。) (緣上界類忍起知彼欲若苦若集他界遍行緣之所緣上界若苦若集諦時。) 知彼所緣時 (緣苦集法智起知彼若滅若道有漏緣惑之所緣邪見疑無明時邪見等體是苦集故為苦集智所知。) (而彼欲界若苦若集他界遍行緣惑不斷故前以法智已斷不更可斷故。) 而彼不斷故 (而彼有漏緣貪瞋等不斷故以苦集法智不斷滅道下惑故。)   光記作三解。是從粗至細並含具義而非乖角三解。又但就遍行設異解不關有漏緣。此三解初釋總相釋文粗論。而對後二釋此則單下苦上苦相對論。集諦亦爾。第二釋上苦對緣上苦遍行。緣上集遍行二。上集對上苦集亦爾。是從前細也。第三釋上苦對上二如前。更加緣上苦集遍行。上集亦更加緣上集苦遍行。苦集上緣互緣上苦集故。如是初一對一。次一對二。後一對三。此三釋並是有一理。然初釋為勝。此中所說其理足故。後二釋猶有微瑕。謂類智知上苦時緣上集遍行全不相關預。不上苦為所緣故。今以約知所緣。   (十左)頌曰(至)對治起故。此四因全依雜心四(二十五右)若婆沙四十二(十五左)尊者設摩達多立四因。一所緣斷。二能緣斷。此二同此。三俱緣斷。如見苦集所斷非遍行隨眠。四隨得對治故如餘隨眠。餘者見苦集自界遍行。滅道無漏緣及修道。又尊者世友立五因。此初遍知所緣中分為二曰。一見所緣故斷。如無漏緣隨眠及緣自界遍行隨眠。四俱緣斷。謂如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餘三全同此。今於自界緣不分遍不遍總為初一。   (十左)謂見苦集斷自界緣。此論通三界說。故但雲見苦集無慾界簡別。與正理別。彼正理論約欲界自界緣。色無色見苦集自界他界所有惑。而寶疏雲此說欲界令意全同正理者非也。光記意有粗細二義。一約粗三界通說。二約細上界中八地遍行。亦各自知緣斷。而今以說通攝別。最得論意。故婆沙二十二世友說。亦但雲自他而無簡別。雜心四雲。一緣知者。見苦見集斷自界緣及無漏緣。又此論攝自界遍行非遍行。故總雲自界緣。不雲遍行。簡彼世友五因。彼雲。一見所緣故斷。如無漏隨眠及緣自界遍行隨眠。彼以開不遍行為俱緣斷別因有遍行簡別。問。諸說何緣如是不同。答。斷因有別通。謂對治通五部故。設摩達多見苦集自界遍行及滅道無漏緣攝對治。不立緣知。見苦集所斷非遍行通能所緣及遍知。設摩及世友為作俱句別立為能所緣斷。其無漏緣及自界遍行。遍知勝故世友別立為一因。如此論。雜心者。見苦集自界緣及無漏緣是為後二因根本。故總為遍知。如正理論者。約上二界智唯是類忍類觀。故總以上二界一切惑屬遍知。今約所斷惑三界別三界齊說之。問。諸說勝劣如何。答。夫抉擇性相有粗有細有中。粗則難通曉。細則還亂法相。中則不亂易曉。又有紛冗有顯著。紛冗則損解。顯著則增智。然如彼開俱緣斷是細亂法相。如遍知屬對治是粗難曉。如上二界總入遍知是紛冗。今此論四因居中而顯著。離諸疑難故。論主諸義中依雜心師以說此。所以者何。如前所辨。遍知是後二因之基本。斷此二類惑則他界緣有漏緣隨去。為顯此義三界齊等。豈非顯著。於見惑立三因盡法相。而令義易解。是中離粗細失。   (十一右)頌曰(至)謂斷持遠厭。婆沙百八十一(十三左)釋斷。離。伏。背有五義。第五復次如次配斷。持。遠。厭四對治。又百八十一(四左)尊者世友言。對治有四種。謂斷對治。厭壞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色界於貪等具四對治。欲界有三除斷對治。無色界有二謂持及遠分(【頭】正理五十六(六右)具尺異此彼唯約見道故乎寶疏次下二十七左引)雜心十(十四左)次列同世友說。又百四十一(四左)標有多種對治列五。謂捨斷持遠厭。十七(六左)論破戒約對治亦約五。而文有四無厭(如是於厭次位不定。)又有五種對治。婆沙三(八右)曰。苦法智忍能為五種對治。謂捨斷持不作不往對治。捨對治者。謂此能捨異生性故。斷對治者。謂此能斷欲界見苦所斷十隨眠故。持對治者。謂此能持一切後位諸聖道故。不作對治者。謂此能令畢竟不作五無間業故。不往對治者。謂此能令畢竟不往三惡趣故。   (十一右)由彼能持此斷得故,舊論十五(二十左)雲。由此道能持前道所得滅。今擇滅得名為斷得。寶疏破光記一(三十七左)五縛辨。而引正理為勝。   (十一左)有餘師說(至)得更遠故。此敘雜心師義。彼十(十四左)曰。遠分對治者解脫道為首。寶雲。准此餘道更無異說(為正)。   (十一左)四厭患對治(至)深生厭患。雜心雲。壞對治者。於緣中作過(加誤)行故。謂無常苦空非我等如是比。此比言顯加行比觀。正理論(五十五(十四右))釋第四畢雲。應知多分是加行道。若爾何緣於最後說。阿毘達磨非求次第。豈不曾聞何煩徵詰。或不定故說不在前。謂彼非如無間道後定有解脫道。解脫道後方有勝進。是故不定。以加行道或有起在無間道前。或有生於勝進道後。非決定故。又不定者。謂或有一補特伽羅由一加行。乃至證得阿羅漢果。或二或多。是故不定。又不定者。無間道等如前加行亦能與後為加行。故不可定言唯爾所是加行道攝。說多分言應知為顯無間解脫勝進道中。緣苦集諦者亦厭患對治。彼正理師為救彼次作多通釋。然光。寶等所纏正理解此論文。雲約多分。據不定陰顯合論等並非也。以論主不雲多分故。破斥彼故。雜心約加行故。正理師於不定作三義。初者何在勝進後。若是一類四道畢。第二番與後加行。是則必無間之前。誰不由加行得起無間。次者約一二多。是亦約四道相望必無間前義。後者約相望不定以無間等亦名加行。是壞四道分別。亦復無間道等何厭患。由厭患而無間等起故。寶疏雲。此上次第是婆沙本義。詳曰。婆沙處處說斷。持。遠次無異。於厭不定。或為最後。或為第二。今依一途列之。何可雲本義。   (十三右)若依正理(至)法自相故。正理五十五(十八右)破雲。彼說偏與正理相違。諸自相無皆非遠性。此成遠性必有自相。遠性攝故。如餘遠性。謂見所餘相遠性等是遠性攝自相非無。既許去來是遠性攝必應許彼自相非無。說自相無而名遠性故。   彼偏與正理相違(已上)經部師去來無體如前卷(六右)已說。然此比量非為善說。何以故。謂如東西彼此岸海等是相對假非有自相。則成異品。遠性攝因犯不定失。設不許此犯他能立不成。彼處遠性攝同品故。亦復此因非是善因明者所須。如唯量鈔(【傍】藏俊僧正)判決。既十八界有常無常。於有為法有漏無漏。豈以界攝故令無為無常。以有為攝故令無漏有染污。又作違決雲。此成遠性非有自相。非如現故。如馬角等。又汝以性言成立。而此性言是類義非體性義。   (十三右)論曰(至)再斷惑義。正理五十六(初右)雲。所斷諸惑由得自分無間道故便頓永斷離退。後時無再斷義。斷已復斷則為唐捐。解雲。若惑得自對治道永斷。由此惑退墮義必無。故雲離退。此論雲必無。然光記誤彼文釋雲。若更不退必無後時再斷惑義。唯有退時方須再斷(頌疏依此)詳曰。聖人退墮餘惑令致。非此永斷惑。麟記雲。今詳或退與不退俱無再斷。以後起者非前惑故(為正)又解論(十九(六右))前文曰。有餘師說。外道諸仙不能伏斷見所斷惑。如大分別諸業契經說。離欲貪諸外道。有緣欲界邪見現行。毘婆沙師釋彼經義。起見時暫退。如提婆達多。準彼光釋為得。(十三右)所得離繫(至)彼勝得義。正理雲。以離繫得道所攝故。捨得道時彼亦捨得。故諸離繫有重得。   (十三左)治道起者謂解脫道。顯宗二十八(十右)雲。說治生言通名二義。若據能證離繫目無間道。若據此正證離繫目解脫道(正理亦同)論舊(十五(二十二左))曰。對治生者。此義中謂解脫道。正理通初重得兼正並存。此論據正唯約重。故殊簡解脫。問。九十(十一左)雲。為遮彼意顯無間道能斷煩惱。隔煩惱得令不續故。亦能證滅引離繫得令正起故。諸解脫道惟名證滅。與離繫得俱現前故。而明滅作證皆通無間解脫。今何不爾。解雲。彼總明滅證故爾。今據重得標別所以簡言解脫。然正理師令通無間。蓋混其門。問。此治生言為有漏得無漏。通二。設爾何過。三俱有過。若唯有漏。唯是超越不通次第。若唯無漏。唯是次第不涉超越。若通二者。應增數七。何說六時。解雲。應為分別。若約次第是無漏得非約有漏。謂苦法忍初得離繫。苦法智時重持此滅。若據超越有漏智斷非通無漏。凡位無間初得惑滅。其解脫道持證其滅。此為重得初。此已後隨應有餘重得。如是據人則唯有漏唯無漏得。若依名稱則通二種。以通二種無唯偏過。以治人別去增數難。然正理師通釋疑難。令當文唯次第證唯無漏得。更別超越立為七時以加有漏。詳雲。此全非理。若於凡位斷此品染得此斷得。更無入聖亦斷此品染。然約遠厭對治立第二治。於婆沙等曾無此。亦全非此論意。然光。寶令此論同正理者未可也。治生言光·寶各致解並朋正理。今雲不用也。   (十三左)練根時者謂轉根時。舊論雲。練根者。謂修增勝根道。問。婆沙九十(十二右)曰。練根時應說有六。而練根時必得果故即四果攝。故說五時。何今別開。答。正理雲。為顯練根異斷惑得果故。得果外說練根無失。   (十三左)然諸離繫(至)唯具二時。下約位辨具不具有二。初約鈍根次第者。二評別所說顯利根超越相。初中亦二。此總釋。婆沙九十(十一左)雲。此滅作證隨位差別有八十九。謂四法忍智四類忍智時。及九地各九無間解脫道時。曰法忍智忍時。唯證見所斷法滅。非想非非想處前八無間解脫時。唯證修所斷法滅。餘七十三時。通證見修所斷法滅。解雲。據忍害智害言見修所斷法。非謂見修道所斷。彼總明滅證故通無間解脫。今唯明重故唯解脫。如前所辨。而今亦約八十九品位以明重得。   (十三左)謂欲界繫(至)即果得故。後別釋。於中有二。初約見道位。後約修道位。初見道中亦二。初約前七忍智。後約道類忍智。約修道中有三。初約一來向果位。二約不還向果位。三約阿羅漢向果位。此文中。亦五時者但例數耳。下皆如是。又除者更加別除故雲又。文句六之一(五五左)又者鄭重辭。廣勻又猶更也。亦治生者唯例二無別。問。八十九道皆是漸進。何唯五時。答。雖有勝進而是微薄。非如五時增厚故唯說五(已下別釋一段舊論略無文。婆沙九十(十二右)具)。   (十四右)如是且就(至)預流等故。第二評別所說顯利根超越。初二句評別。後文即所由。此有二。初以利除練為由。成前說是鈍。而顯成利根除練。後以超除預流等為由。成前說是次第。而顯成超越隨應除預流等。此中光記(二十六右已下)意。超越文通鈍利。而破正理超越次以利根故除練根。光二十三(二十一右三十六左)亦舉正理諸文破。寶疏意二論和會。故(二十五右初─)雲超越雖利根非是利種。古今皆以光為正。詳曰。正理論(六十四二右)明隨信行有七十三人。與此論(二十五十左)婆沙(五十四十左)等同。準知寶疏判有其理。何者大論種姓利鈍如隨信法行。又細分別於隨信中有次第有超越。何故爾者。根勝劣故令有時遲速位次超。若不爾者此差異何。故知利鈍相望不定。然光師偏被封種利鈍。強斥正理。豈非疏昧。猶未見超越人有練根。設於隨信有次第超越。而於其超越有練根文何在。此論亦初明鈍根次第。次明利根。於中初利次第。次超越故。超越有練根難信。   (十四右)智遍知者謂無漏智。智者是體。遍知是用。智周遍了知四諦境故名智遍知。知即遍。遍知是智並持業釋。婆沙三十四(初左)有兩說。此論同初說。又有一師體通俗智而無評家。正理(五十六八左)舉兩說而雲。唯無漏慧為智遍知。是我宗中正意所許。   (十四右)斷遍知者(至)立因名故。婆沙三十四(二右)雲問。於所緣境能遍知故立遍知名。斷無所緣及遍知用。何故名遍知。答。斷是智果故亦名遍知。如阿羅漢是解果故亦說名解。六十二(八左)問答亦同(準此正理。寶疏雲無為者。蓋無學誤也)此斷以遍知為因名斷遍知。是有財釋。舊論(十五二十二左)雲。智永斷謂無流智。滅永斷唯滅。合此名永斷智。於果說因故。   (十四左)論曰(至)立三遍知。此中大二。初正釋頌。二問答。初中有三。初釋初句總辨見六修三。二且三下釋次三句別明見六。三餘三下釋後兩句別明修三。明見六中有三。一問。二答。三結。答中有二。初欲界。次上界。初欲界中有二。一正釋。二結。正釋中亦二。初釋第一遍知。先示立位。後重釋示其名。二明次二遍知亦有立位示名二科。明上界三中有三。初總例顯。次謂色下示立位。後是見下示名結數。明修三中有問答結三。答中亦有三。三界別故。初欲界中有三。一示立位。二應知下示其名。三並前下通妨。次色界中有立位示名二科。後無色中亦有三。一示立位。二示其名。三通妨。此即初釋初句也。   (十四左)謂欲界繫(至)立一遍知。麟雲。由此二諦有遍行惑互相緣縛。要(【傍】次下論十七右)滅雙因方得遍知故共立一。滅道二諦。他部之因。先已滅故。但知當諦各立遍知。上界亦爾。   (十四左)是見苦集(至)所斷法斷。此中法斷者。所斷煩惱名為法。所證擇滅為斷。舊論(十五二十三右)曰所滅惑滅離。惑言當此法字。亦此論下(十六左三行)雲永斷三界法。彼定所斷。此何不爾。然圓暉(二十一二十三右)雲法斷者擇滅名也者非也。   (十五右)並前立故。難雲。斷盡欲界修斷諸惑立一遍知。應名欲貪盡。其五下結身見。戒禁。疑三見道已斷。何名五下分結盡。今通此妨雲。以爾時越界得果總(下論十八左)集遍知。並前三界見所斷無為立遍知故。問。若爾見惑猶有餘。何唯三。答。攝門根故舉三攝餘。問。欲修惑亦有癡慢。何唯約貪瞋名五下結盡。答。若不盡欲諸惑不得名五下結盡。已得五下結盡名。斷餘惑理在絕言(此中寶疏為盡理。光但釋文耳)。   (十五右)色界所繫(至)愛盡遍知。婆沙六十二(十二左)一說唯第四定修惑下下品結盡。一說唯第四定一切修惑盡。評家色界一切修所斷結盡為色愛盡。今同評家。色界一切修惑名色愛。如五鈍五利名愛見。   (十五右)此亦並前合立一故。難雲。盡無色修惑立一遍知。應如色界名無色愛盡。通雲。約盡處立雖雲無色修道。然此越界得果總並前三界見道。及欲色界修道無為立此。故名一切結盡。此與上五下結盡但二總集前遍知。其所以者如下論(十八左)說。   (十五左)論曰(至)修道果故。此論六對全依雜心四(二十六左)光記(三十一左)舉婆沙六十三(三右)兩說。辨六七正不總致四解。而自評第四為勝。寶疏意同光第四解。據次第人說六。據超越人說七。並不相違。而廣破斥光記初三解。其能破甚有理致。今詳於忍有六七異。而於智唯三無異說。若據忍七義。其五下分結盡遍知通忍及智果。以忍為七智為三故。若爾五下分中。三忍所害故為忍果。二智所害故為智果。若依超越為七者。何不言智果二。然於智無異說。定知依所害別不據超越也。問。正不何。答。說七者非。若約所害別一切結盡遍知何不通忍智。彼既約盡處定為智果。此第七遍知亦約盡處定為智果。理為最妙。問。若爾先離欲入見道。起道類智得五下分結盡遍知。為忍果為智果耶。答。定是智果。何以故。   以凡位已斷欲修惑故至此位時得第七遍知故。非忍害身戒疑故得此遍知。若言不爾。次第證人於道類智豈可得此。問。若爾次第超越何緣差別。答。唯依時不同。謂若次第人欲修惑第九品斷時得此遍知。若超越即道類智時得此。故下論(十九右初行)殊雲道類智時。然光·寶輩謂漸超別忍智果異淺浮之至矣。由是雜心。此論及正理。顯宗唯六全不言有七義。所以實非理。若於毘婆沙宗牛角兩說者。正理如餘處文何不舉耶。又解。設據超越為七其說有餘。謂顯得之時。雖道類智論因果必是智果。以先修習智斷欲九品故今得此果故。若強為忍果。先未斷欲染至此位。何可得此果。如彼全離欲人至道類智得不還果。應言忍果。因果門得捨門勿混。如成不成門得捨門別。又如因果門成就門別。謂上界道盡因果為忍果。成就門屬修道也。又婆沙六十三(二右)有八門。六門如此論。更有見修道果靜慮無色果。而此忍智果同見修道故不別說。正理五十六(十一右)說忍智果畢雲。由此已辨見修道果。   (十五左)諸忍皆是(至)同一果故。此兩義雜心四(二十六左)全同。婆沙六十二(八左)有多說。六十四(十六右)有七復次。三十四(三右)亦有七復次。評家約智眷屬及智種族二義。此同一果義同婆沙六十四(十六右)第三復次同一所作義。即是同一離繫果。光記及寶第一釋順論文。寶第二釋依正理論五十六(九左)婆沙六十二(九右)自取後釋。此非論意。何者彼說忍果亦轉成智果。非釋同一果言。何可成證。故彼後釋不順同一果言也。   (十六右)所言五者(至)未至果故。已下兩說具出雜心四(二十六左)今全依彼。婆沙六十三(二左)唯標五八數而無所以。光·寶以婆沙師說為正義。蓋所以正理廣破妙音說(【頭】正理五十六(十八左)超越人道類智位得下分故以難唯五。答有二義。一準擬次第人。二假說。光記(四十右)引對見)今雲。此論及雜心意不必可爾。文勢可觀。又就此五婆沙有兩說。初說除欲界見三修一。取上界見三修二。後說取第七下分結盡。除第六上界見道斷遍知。光記兩說各為正義。此論隨同彼兩說。寶疏廣以教理唯後說為正。此論亦後師為正。緊彈斥光記(湛慧從寶。法住從光。)今詳。光·寶並誤也。必不可依。夫遍知就斷三界惑位以建此。欲界立見三修一。上界立見三修二合成九。第七五分結遍知是於斷欲修惑立此。然毘婆沙正宗(【傍】光三十四左七行正理文)根本地唯斷上界惑不能斷欲界惑。然彼後師取第七除第六者違正宗。定知非正義。若言超越人爾者。是亦非理。先斷五下分入見道。依根本地斷見惑。至道類智時得五分結遍知。非是依根本地斷惑故方得。何定為根本果。若言入根本心上得故為彼果者。是假借非真果。由此正理五十六(十八左)文可舉。光(四十右引)故知彼非也。此論亦唯明同前師。謂根本地唯能永斷色無色攝煩惱等故者。簡欲界見惑修惑雲唯。既無所斷惑。何有所得第七遍知。色無色攝煩惱者。取上界一切。豈得除上界見道盡遍知。猶明說所簡欲界見三修一言欲界繫惑唯未至定果。如是能所簡明白不間容髮。雜心。正理。顯宗亦如是。圓暉偏同初師上界見三修二釋。麻中之蓬。光·寶唯所纏彼兩說未檢當文。不察至理也。寶疏所引諸文全非證。彼超越人所成就。非依根本而斷欲修惑方得故。何況此論文雜欲界遍知。實盲哉。光記亦約體名縱奪為各據一義。實無義之妄論焉。問。彼後說如是非義者何故舉說。答。有約依根本超越。則準擬次第人。及俗道所斷下分今聖道力令不永生義。故一往致根本果。然尋正宗者非真實不言而知。故不加破。由此諸論中一向不舉此也。   (十六右)許別道引無漏得故。此中未來修非現修故雲別。正理(五十六十一左)雲。豈不依止根本靜慮入見諦時。亦修未來依未至地欲斷治道得斷治故。亦應證彼欲見斷法斷無漏離繫得。寧說根本唯得五果。準彼是未來修。此道體即欲界四法忍智。又顯宗二十八(十四右)雲。所言八者。尊者妙音說。根本靜慮亦欲斷治故除色無色見道斷遍知。道類智時總集遍知故(已上)按除第六遍知文誤也。正理論雲除順下分結盡遍知故。雜心。此論亦爾也。   (十六右)無色邊地(至)遍知果故。依空處邊起世俗道斷第四定惑。此時欲色界修惑斷盡。故得第七遍知。無色近分非無漏道依止。問。何故不依識處等邊。答。彼近分唯治次下不能隔治。故舊婆沙四十八(十三左)雲。空處邊非餘無色定邊。正理五十六(十五左)雲。聖依俗道離諸染位所斷斷果亦名遍知。以得無漏離繫得故。根本定中。前三依何能斷諸惑故得第九。以有頂地無自聖道非斷惑依。故雲前三。   (十六左)俗道果二(至)三界法故。世俗道皆雜斷下八地見修二部惑故得第七第八。而不能別斷三界見惑故非忍六。又有漏智不能斷有頂故亦無第九遍知。   (十六左)法智果三(至)得後二果。智言簡忍。故但就修道三遍知論多少。問。類智上界斷智。得後二可爾。法智下界斷智。唯應得第七。何故通後二。答。於見道如所問。分界別故。於修道未必爾。下論二十六(五右)雲。緣滅道法智於修道位中兼能治上修斷。類無能治欲。婆沙百五十八(九右)正理七十三(十五右)亦爾。   (十六左)類智品果五。六十三(二右)有兩說。初說約次第人為五同此論。後說約超越人更加第七為六。然後說非盡理。何以故。若依超越雖類智時得第七。然尋求其因是凡位法智力。因果與得捨時義門各別。由如是非理雜心論既除後說唯依初說。由是實爾此論。正理。顯宗亦復唯同初說。光·寶(云云)並非。如前須簡別。舊婆沙四十八(十三左)八對十六門中一向不舉後說。蓋以是不正義梵本已致存亡異。   (十六左)何故一一(至)九位建立。婆沙六十二(十三右)雲。問。一切擇滅皆名為斷。斷是智果故皆應名遍知。何故此名唯在九位餘位不得遍知名耶。問意可知。八十九品斷位言一一斷。對唯九位言可觀。光記釋雲斷位。寶疏遮斷體。引正理。並皆為是。有人依長行問斷言含體位者非也。   (十七右)頌曰(至)故立九遍知。婆沙六十二(十三左)五因列次。雙因。俱繫。無漏。有頂。度界。彼意見修次第故度界在最後。見道中約難易次第。初二難具故。後二易具故。後二中。易故最易。次易次也。雜心四(二十九右)度界為中。前後四如婆沙。彼五緣總相約難易次第。此論改次第者。彼雖有理而義難分別。故今從具向闕漸次列此。   (十七右)有漏法斷雖多體位。此總釋。舊論。雜心。婆沙。正理等無此。然光·寶解體位言並相違釋。今詳。非是相違。何以故。以隨繫事量其體爾所上來未明故。問起不依自體故。據體無詮故。若爾體是何。謂位即體持業釋。顯其八十九位階位相連不亂。釋名雲。體第也。骨肉毛血表堣j小相次第也。於彼體位不亂中。而亦依次第立九位遍知。故特雲體位。   (十七右)缺有頂故。缺廣勻苦穴切。音闕。說文器破(【傍】對成演)也。玉篇虧(【傍】對盈)也。破也。佩觿雲。干祿字書以缺字從垂旁。其不典有如是者。光·寶從垂不也。今顯有頂五部中隨一斷是此緣成。非必具斷故殊雲缺。雜心婆沙。正。顯同此。舊論(十五(二十五右))雲損亦顯損減義。然舊婆沙四十八(八右)有頂雙因同雲害未善也。此中忍無間。智解脫二道具足為緣成。唯於忍道不許斷。故婆沙六十四(十六右)雲。復次無間解脫同一所作。於斷結事俱有勢力。如二力士同害一怨。一撲置地。一令不起。不爾還起能為過患。既通二道雲斷結。今亦此意。況此文雲已得無漏斷得。已得言是前苦法忍智二道非今苦類忍。然光記苦類忍位立斷名非也。於餘處亦有其義。今不爾也。下滅言亦如是。   (十七右)滅雙因故。雜心。婆沙等並雲滅。舊論雲拔除。並是解脫道時。雙因者光記有三解從粗向細。初通見修。總五部相望分自他。遍行言唯約苦集。彼十一遍使通緣五部故。次分見修。是細論。文雲他部意在遍行。引證如是。後釋於前第二釋修道上加他部為異。猶細論。寶疏義全同光第二。但精密。詳曰。三釋並未盡。修道唯品自他。必不據部故。初後兩釋非也。又修道品自他中。前八品隨應為一因。正第九品為一因。故婆沙中未滅第九品為不滅雙因。由是斷一因雖非斷一因盡。一因類故亦為一因。未斷後八品二因未斷。而約第九強為一品未斷。然光第二釋但分自他品。若斷上上品上中品應言滅雙因。斷自他兩品故。問。見道二因他部但遍行因。以何證。答。婆沙中。雲道類智忍滅道類智生時名滅雙因。先滅見苦集所斷因。今滅見道所斷因。除滅諦先滅中。明知唯約苦集遍行立片因。所以立雙因者。欲苦集合為一遍知。謂苦集有遍行惑互相繫縛。故不得別立。滅道無遍行惑故各自立。古德約互因者混釋名與因緣。其破如光斥。又舊論。雜心雲二因。及舊婆沙雲俱因何為互因。   (十七右)如異生位(至)不名遍知。正理(十六左)雲。異生雖復亦有離八地染名滅雙因。而斷非遍知。闕餘二緣故。   (十七右)若聖位中(至)未滅雙因。明見位初三心二緣闕。為取苦類忍現生以來三心雲以前。此中欲顯皆約今生心非已生當生於初施現在言。雖苦類忍生未起苦類智解脫道故為未缺有頂。於三心中。若苦法忍未滅自他雙因。若苦法智位。雖滅自部欲界同類因未滅集遍行。亦為未滅雙因。若苦類忍未起智解脫道故猶未滅上界自部苦同類因。何況他部遍行。亦是不滅雙因。   (十七右)至苦類智(至)遍行因故。明見位第四第五心一緣闕。苦類智生時正缺有頂。集法忍位前位已斷故亦為此緣成。對有無漏斷得言亦。苦類智位雖滅上界苦下惑集惑未除集法忍位亦已滅苦下遍行集法智解脫道未生。故自部惑未去。並雙因不成。婆沙六十二(十三左)雲。苦類智忍滅苦類智生時未滅雙因。雖滅見苦所斷因未滅見集所斷因故。然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名滅雙因。先滅見苦所斷因。今滅見集所斷因。光師問答致三解。何猶預甚。今詳。二論文異義同。彼論過去為滅現在今生名生。何以知者有理教故。若未來當生為生者。苦類智生時已雲未滅見集所斷因。然彼苦類智現在前時。應言滅見集所斷因耶。甚不應理。然問本誤故答非。第三義彌非。是為理證。雜心四(二十九右)雲。彼苦法忍苦法智苦(【傍】新譯苦類智忍)未知忍生非俱因滅。彼現在雲生是為文。然婆沙論所說。乃約上下八諦以為八位。前二位不立遍知。後六位立之。由此不分忍智而對明。然緣具闕正在智位非據忍位。欲顯此義雲忍滅智生。八位並皆爾。而其意難了達由是雜心論主欲令明知解此旨。即分忍智忍屬前門。雖苦類忍與苦法智具闕不異故。今論欲明著故順雜心以忍入前位。   (十七左)有立離俱(至)方可建立。下大文第二。示不立第五因有三。初敘婆沙(六十二(十三左))雜心(第四(二十九右))師等別立家。二正示自不立意。三通疑難。此即初也。俱繫者。見道自部為一繫。他部遍行為一繫。修道正第九品為一繫。隨意前八品為一繫。如前雙因。光三釋應如前簡。   此離俱繫(至)而不別說。示自不立意。離俱繫能與。下二所與。故雲與。為顯二俱是所與中間言及。於見道及修道中。除三界各最後第九品餘品位與雙因無別。於修道三界各最後品與越界無別。言用者功用。無雙因功用外有別俱繫用。何以故。雙因位必俱繫。以無滅雙因而猶有俱繫。無滅俱繫而猶有雙因故。能起為因。結縛為繫。故於義有異。而無別功用力故不立。正理論五十六(十七右)雲。若爾亦勿立越界緣。越界亦即滅雙因故(此難論次通)雙因俱繫雖依一物。而繫與因其義各異。謂於五部令起名因。即於其中能縛名繫(已上共許也)且苦智生集智未生。二部雖無互令起力。而有展轉為因性。見集斷惑縛義如本。見苦所斷縛義都無。故非滅雙因即是離俱繫(已上就位示寬狹別)又不可說因義即繫。以無漏緣惑不繫他聚故(已上就惑體辨寬狹也)由此我宗二種俱說。今不說者但可說言。說此彼自成。不可言無異。體義寬故且說雙因。今彈雲。義有異已許此。而功力無別故不許別立。汝辨寬狹言非滅雙因即是離俱繫。是自新案必定非毘婆沙宗。毘婆沙宗全無寬狹。雙因滅不滅位必俱繫離不離。故婆沙(六十二(十三左))雲。苦法智忍滅苦法智生時未滅雙因。雖滅見苦所斷因未滅見集所斷因。未離俱繫。雖離見苦所斷繫。未離見集所斷繫。苦類忍滅苦類智生時未滅雙因(如前所說)未離俱繫(如前所說)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名滅雙因。先滅見苦所斷因。今滅見集所斷因。亦離俱繫。先離見苦所斷繫。今離見集所斷繫。集類智忍滅集類智生時名滅雙因(如前)亦離俱繫(如前)滅道法類智四種說亦如是。又修道中雲。離欲界修所斷一品乃至八品染時未滅雙因。雖滅一品乃至八品因未滅八品乃至一品因。故亦未離俱繫。雖離一品乃至八品繫未離八品乃至一品繫。故離彼第九品染。無間道滅解脫道生時名滅雙因。先滅八品因。今滅第九品因。故亦離俱繫。先離八品繫。今離第九品繫。故說四靜慮四無色並皆其位等。以此應知功力無別。滅因不離繫於何文有之。又以無漏緣惑不繫他聚成因繫別是不成證。以滅道惑亦非令他起因故。由此若體若義辨寬狹實是妄案。然光·寶輩恐正理談訣以朋彼義。於此論強設非理救。未深考之所為矣。   (十七左)雖諸越界(至)立遍知故。通疑難。初牒難而下通。是即寬狹不同答也。此有三。初標寬狹。二示別立。三指事為極成所以。此中依位致難。難雲。諸越界時位。即皆滅雙因故不可因外立界。答雲。雖越界時即滅雙因少分有。而滅雙因時多分非越界。見道六果滅雙因時並非越界。修道中四禪四無色各下三地六種滅雙因亦未越界。故別立越界。今論且約修道雲三地。光記大科二義。第二義通中亦有二釋。總是三解。第一義約用無別作難。寶疏同此。此釋不順論約位。第二釋作難為是。約位故。通釋不異前義。最通答釋且許不立為異。是亦非論意也。   (十七左)頌曰(至)無學唯成一。初二句明見位。第三句明修位。第四句明無學位。住位言通後兩句。便長行顯此。住是能住。是示其人顯能成就。或言現有無不定。見道猶有無不定。凡位定無不言自成。故頌不說。   (十八右)若諸聖者(至)便成就五。此據次第人依未至定入見道。以未至為依能治三界諸結故。正理論(十七左)雲。於聖位中依未至定入見諦者。問。依根本有何差別。答。正理論(同上)雲。依根本定入見諦者。至集類忍亦無遍知。後位隨應如理思擇。解雲。以根本非欲對治故無慾見修四遍知。問。先離欲者。入正決定至苦類智集法忍時三緣具。何不立遍知。答。雖具三緣雙因未成。遍知就無漏斷得立此。彼於異生位雖斷欲見苦集等惑。今唯得苦下無漏離得。未得集下同類因無漏離得故不成雙因。光記解釋言未足。得意可知。寶疏(四十右)答此問許三緣具足。而別緣故不立者妄陋焉。緣具何不立。何文許彼為緣具。問(【傍】麟問答心)前(十七右)具緣中。但集法智集類智等智位立遍知。今何故亦於集類滅法等忍成遍知。答。前新得門故唯依智位。此約人成就門。則後位不捨前前而成。是故集法智成一集類忍成彼一。是非自新得成。故以後忍屬前智論此。   (十八右)住修道位(至)皆成就六。問。前得果門言忍六屬見道。今何故為修位。答。前得果門由忍得故以屬忍。今成就門約位故定為修位。問。離欲退者。未退墮時唯得下分一。今退何成六。答。下分盡總集欲界見修諸斷為一。雖一體即七種。今離欲退人。舍下分中欲修一分而餘有六。故無妨。   至全離欲(至)順下分盡。寶疏準此論。超越亦得下分盡及根本果兩說後說為正。舊痾難除如上已辨。   (十八左)頌曰(至)為一遍知。婆沙六十二(十七右)有七復次。雜心四(二十八左)唯據彼第一說。今亦依順彼唯須第一說。若約不還欲界見修一切。若約羅漢三界見修一切。故並據全一切。言一切斷。有人通全分少分者非也。故正理。婆沙並有二全言。   (十八左)唯彼兩位具足二緣婆沙六十二(十七左)預流一來雖是得果而非越界。離色界時雖是越界而非得果。又餘位者二義並闕。   (十九右)言捨五者(至)捨前五故。全離欲人至道類智即集遍知得下分盡。故不取道遍知。由是但捨見六中前五。正理論五十六(二十左)破雲。此但應說道類忍時。道類智時彼已捨故。夫言得捨據將說故。又應簡言依未至定入見諦者。若依根本入見諦者。於欲界斷不得無漏離繫得。故不得欲界見斷法三種遍知。非先不得可言今捨(已上)今彈言。此釋混淆。若言得捨體或可據將。今即論遍知得捨。解脫道智未起非實捨實得。故定於智應論得捨。若言不爾於集法忍斷自同類因。何不許彼滅雙因而得遍智。由是婆沙六十三(初左)雲。道類智忍滅道類智生時。若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捨五得一。婆沙既約道類智現在前生言得捨。豈非違本宗。光記墮正理破中誤雲未來生。其非理如前已辨。亦復此論唯雲道類智時。是唯現在無可言未來之理。未至簡無者。於捨五言自成故。寶疏準此論文亦談自舊痾準前可簡。   言捨六者(至)得離欲時。此次第人及未全離欲超越。   (十九右)言得一者謂得未得。此有次第超越。若次第人漸漸新新於九遍知得未得一。於此中有二類。一無捨得一。忍果六色愛盡。謂成就前前。而新得一故二捨而得一。下分結盡捨六得一。一切結盡捨二得一。若起越人全離欲道類智時捨五得一。前捨五人是也(已上婆沙六十三(初左)具說)問。何故無得捨七八九種。答。第七第九總集處故與前忍六不俱時起。故第八是第七總集故。故無七八九種捨得前成就門亦爾。問。前成就門成一二三四五。此中何緣無三四五。解雲。光記依婆沙百六十二(十五左)說。以得成就名初後別會。又助雲。準正理(光四(五左)引)雲約斷實然。恆成就故。今但且九遍知中。若得異名。本名便失說名為捨。亦無有過。前依體論。今就名言得捨。故無三四五得。無彼名並現故。若作此解得與成就但名差別。是亦婆沙一說。 阿毘達磨俱捨論第二十一卷法義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二十二法義     豐山上毛沙門快道記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一   分別賢聖品。正理。顯宗。分別為辨。已兩本法勝毘曇並雲賢聖品。曰於人天中應受供養。故名賢聖。雜心五(初右)亦題賢聖品。而(二右)曰。賢聖者。正定聚。謂七人及真實凡夫。舊論十六(初右)雲釋分別聖道果人品(【傍】於人有賢有聖)不言賢也。光記賢謂賢和。聖謂聖正(惠暉雲。賢和者即事和。聖正者正即涅槃理聖。於此正得決定故)此釋約位縱容。寶疏順俗伸字義。依仁王分為漏無漏二位(【頭】正理五十七。顯宗二十九。舊論十六(初右)法勝四卷二(十一右)六卷三(十二右)雜心五(初右)鞞婆沙八(初右))皞按。兩師並無妨。光師就略。但雲和正。而未配位也。寶寄所知。具釋。大乘義章十七本(初右)雲。和善曰賢。會正名聖。正謂理也。理無偏邪。故說為正。證理捨凡。說為聖矣(【頭】雜含三十三(十七右)曰。四向四果。此是四雙八輩賢聖是名世尊。長含二(九左)亦爾。又舊俱捨十七(十八右)七不還名七種賢聖人行。是同體異名也)此賢與聖同異有三。一同體異名。其猶眼目。以同體故。莫問始終。皆名為賢。並得稱聖。二賢聖體別。別有五種。其第五約位分別。見道已前調心離惡。名之為賢。見諦已上會正名聖。故仁王說三賢十聖。三通局分別。賢通聖局。從始至終。皆名為賢。故經說雲賢者。舍利弗等。見諦已上方得名聖。今約體別題賢聖。雜心文昭昭。又瑜伽釋敬序曰正智受學聖賢眾。逆次思之。而舊論約勝略賢。但雲聖道果人品。辨品次者。光約漏無漏因果。寶疏約滅道次第非也。似順結前文。然前品不正說斷。豈可為所以。亦前已明滅諦。重說煩勞。今雲。賢聖差別由隨眠強弱。離彼不能辨之。故隨眠次明此品。是故法勝毘曇四卷二(十一右)已說使品。賢聖品今當說。六卷三(十二右)雲。已說流轉次第不流轉次第今當說。雜心五(初右)雲。已說諸煩惱修行今當說。   (初右)頌曰(至)通二種。正理頌全同之。而破下二句曰。此中問答俱不應說。前已說故。謂前(【傍】十九(五左)隨眠品)說忍所害隨眠有頂地攝唯見斷等。彼言已顯有頂見修所斷隨眠如其次第。唯聖見道修道所斷。下八地攝。見斷隨眠。聖見道斷。凡修道斷。修斷聖凡俱修道斷。既說見道唯依聖身。豈不已成唯是無漏。既說修道通依凡聖身。豈不已成通有漏無漏。是則今說義不異前。由此不應造頌再說。說已復說。成無用故(已上)今還彈雲。前顯九十八隨眠幾何所斷。故隨所應。分別見修。不要道體。今正明其道體。故言唯無漏通二。莫相似義壞義門異。若言以理推尋。義既顯。故煩重者。是則全不爾。依法相分別法門。如理推之。不借多句。其事已足。而幼學徒不能曉了。是故依義門異。各分別示。如諸門分別。準思去執。眾賢論師依此執。於顯宗論二十九(初右)改頌下三句曰。已說煩惱斷。由見修道故。見道見聖諦。修道修九品。長行雲。見惟無漏。修通二種。準前已顯。故頌不說(已上)此意釋二道名義。今雲。不順前問其相如何。何不問言雲何名見修道。前問如今唯改答。問答乖角。豈成示南。又別行本頌下(五左)此一頌全同顯宗頌。以之思之。彼頌非三藏親翻。而後人錄出。故致如是誤(矣)又正理破頓斷九品因。寶疏反破。是則為得焉。   (一左)見道速治(至)道唯無漏。初因是能治。後因則頓斷。修道治不治不定。見定能治三界見惑故。非速是因。故舊論唯雲能對治三界惑故。初約寬。亙三界後是狹。自地九品故。雖非見分九斷之。擬修九品。容有其理。故言九品。   (一左)諦四先已說。正。顯。頌疏。本頌。並先作名為好。明本如今。蓋草誤也。   (一左)四諦次第如彼說耶。前漏無漏故明異名。故隨便顯名。今正說四諦名體。故依理列之。故答不爾。   (一左)四諦自體(至)如先所辨。滅道二種今舉文顯。苦集未彰。前說有漏。言除道餘有為。是說苦集體。故正理今文曰。應知彼文亦已顯體。謂除聖道。餘有為法。   (二右)然或有法(至)先後次第。婆沙七十八(十二右)曰。問。何故世尊先說苦諦(乃至)最後說道諦耶。答。隨順文詞故作是說。謂作是說。文詞隨順。復次若作是說。隨順說者受者持者。非餘次第。復次依現觀時。故作是說。謂次第法。略有三種。一生起次第。第二易說次第。第三現觀次第。生起次第者。謂四念住。四靜慮。四無色等。諸瑜伽師。先起身念住。是故先說。乃至後起法念住。是故後說。靜慮無色。廣說亦爾。易說次第者。謂四正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等。雖四正勝俱時而有。而易說故。先說斷惡(云云)(如光記引)現觀次第者。謂四聖諦。諸瑜伽師於現觀位。先現觀苦。故佛先說(乃至)後現觀道。故佛後說(已上)按舊論十六(二右)標條三次第。而合今說四諦。其第三次第曰。有餘法隨正說立次第。譬如八分聖道等。今說四諦隨修對正觀次第(已上)準今說四諦文勢。應標列三別以合今說。諸教大例。若今論脫其文。   (二左)良醫經(至)苦集滅道。雜含十五(十五左)全同。宋施護譯醫喻經一卷是其同本。經錄入於單本乃誤也。   (二左)故加行位(至)縱馬奔馳。總結上。例現觀中有法譬。然寶疏科為合法非也。   (二左)現等覺義。顯現分明為現。平等覺知名為等覺。是釋觀字。義者道理非境名。簡別加行。比智言現等覺。十六行相於四諦境現前。平等而覺知。是現等覺義。   應知此中(至)物亦有殊。有部苦集一物。報果為苦。集起名集。且如今依身。對過去惑業。是苦果。望未來果。還為因。能集諸惑業。招當果故。唯依義邊異其名。故正理五十七(二左)雲。為果性邊。皆名苦諦。為因性邊。皆名集諦。物雖無異。數分無失。滅道下言亦。對名為異。   (三右)經中說為聖諦。舊論曰四聖諦。雜含十六(十二)十五(十五右)增一十七(初右)四諦品。中含七(二十一右)分別聖諦經。   (三右)是聖者諦故得聖名。婆沙七十八(三左已下)多說。今同世友說。曰。聖者聖惠通達故名聖諦。今下雲實見。是約聖者通達。聖人諦通達此四法。故名聖諦。諦約境是聖之諦依主釋。若諦約能見持業釋也。然聖人諦見苦。見集等故。聖諦之苦依主釋也。   (三右)於一切是諦(至)非聖說是樂。辨體性立名差別通難。初約法體。後然唯下辨立義。此有三。初標立。次是故下結合。後如有下引證。若約體性。凡聖一切所見皆是諦。諸法體性法法住自性。悉無倒故。爾依能見人有差別。凡夫顛倒苦見樂。聖者反之。夫聖人實見會法自體。能所無差故。特立聖諦名。故正理五十七(十五左)曰。然四諦理無有差別。在聖在凡。皆如實故。依能見者。偏立聖名。   (三右)如有頌言。雜含十三(七左)頌曰。賢聖見苦者。世間以為樂。世間之所苦。於聖則為樂。   (三右)有餘師說(至)聖非聖諦。光雲。經部或上座部而有約成就約所觀兩釋。今雲前釋為勝。以凡夫於加行觀滅道故。若約所觀。四諦皆通凡聖。有人云後釋為善。經部等不立得成就故。此釋非也。不立別體。而不言其義。寶疏亦約成就也。   (三左)論曰(至)亦無有失。今科雲。長行大有三。一明苦諦。二(九右)便明集諦。三(九右)由此下總結初中亦為二初釋頌。後(四右)道諦下問答抉擇。初中有二。一總釋頌。後此中下別釋。別中有正示問答徵釋五科。第五釋中有四。一正辨三受為三苦。二如受下例顯相應俱有。三舉異說釋名。四應知下辨三苦寬狹為二。初明二苦不共。後明行苦通一切。此亦二。初正明。後此唯下簡亂。此有三。一標立。二引證三示凡夫不知細苦所以。此是其總釋也。寶疏科總釋別釋。最順論文。謂初不言可意等。唯雲諸有漏。又三三不配當。唯雲三種合。後具。配合等故。光記分二句科非也。   (三左)此中可意(至)諸行亦然。此一段義旨。全同集異門五(初左)三苦章。但彼無引證為異。引證經。初二文出中含五十八(六右)法樂尼經。後雜含十七(十七右)雲。知諸行無常故。說受悉苦。又(云云)增一二十七(十四左)雲。雜含三(二十二左)別譯十七(三左)。   (四右)有餘師釋(至)名行苦性。光但雲釋三苦名皆持業釋。寶疏(七左)雲皆持業釋不同有部壞已生苦等名為壞苦等。此為異部也。是則經部。欲後明經部義之基本。先示經部釋名。彼不立過去未來實有。故皆持業。有部不爾。唯苦苦是持業。餘二並是別體依主。謂由壞之苦。由行之苦。   (四右)應知此中等。光科明寬狹。寶雲通伏難。並有理。何者就文是辨寬狹。無通妨之辭故。又本辨寬狹。以有疑難故。   (四右)故有頌言。光雲經部鳩摩羅多頌者非也。有何教理非經部耶。應知是此應契經。如先(三右)有頌言聖者等。故正理五十七(十七左)亦證之自義。寶疏無失。   (四右)道諦亦應(至)有為性故。自下第二問答抉擇有二。初道諦問答。後樂受問答。初中有難有答。此是成實論師難也。彼論六(十六左)曰。問。無漏諸受亦是苦耶。答。亦是苦。所以者何。無漏諸受。聖人亦次第捨(乃至)廣說。寶作釋得論旨。是出比量相違。宗因如文。喻如諸有漏。   (四右)道諦非苦(至)眾苦盡故。是論主答。初正答。後引例通。此初也。初一句標宗。餘文辨違不違差別。是則為違決過。謂道諦非行苦攝。非違逆聖心故。如滅聖諦。寶疏(八左)引餘師釋。答者誤於正理論。彼別敘自義。而以此論義。標為餘師。其例彼論非一也。何證彼雲餘師。以此論必是餘師。   (四右)若觀諸有(至)唯顯有漏者。後引例通。謂餘經說有為涅槃寂靜。唯約有漏有為。不貫無漏有為。例彼說一切非常皆是苦。亦是唯約有漏非常。此論且但說能例。顯所例故。文中雲亦。寶疏科引例釋是也。以終二句。直約苦非也。彼有為言指觀諸有為故。光記直雲通經者誤也。   (四左)若諸法中(至)計癰為樂。二樂受問答。初問。後答。答中大為二。初就有部宗立樂名苦答。後樂體有無諍。初中有三師。一約多分。二相從義。三凡聖差別。此即初也。是婆沙評家義。婆沙七十八(六右)曰。問。於諸蘊中為有樂耶。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諸蘊中亦有樂者。何故名苦諦。而不名樂諦。若諸蘊中全無樂者。契經何通。經說(【傍】雜含三(二十左))大名當知。色若一向有苦無樂。非樂所隨。不生喜樂。遠離樂者。有情不應為樂。於色起貪起著。以諸色中有苦有樂。亦樂所隨。亦生喜樂。不離樂故。有情為樂。於諸色中起貪起著。乃至於識廣說亦爾。又說。三受各定建立不相雜亂。謂樂及苦不苦不樂。又契經說。道依資糧。涅槃依道以道樂故得涅槃樂。道既是樂。如何蘊中可說無樂。答。應作是說。於諸蘊中。亦有少樂。以諸蘊中苦多樂少少。從多故。但名苦蘊。如毒瓶中置一滴蜜。少從多故。但名毒瓶。有作是說。於諸蘊中全無樂。故但名苦諦。問。若爾經說當雲何通。答。相待立名。假說有樂。謂受上苦時。於中苦起樂想。受中苦時。於下苦。起樂想。受地獄苦時。於傍生苦起樂想(乃至)受有漏苦時。於無漏道亦生樂想。故說有樂。復有說者。若依世間施設於諸蘊中亦說有樂。謂諸世間飢時得食。渴時得飲。寒時得煖等。皆言得樂。若依賢聖施設。於諸蘊中應說無樂。從無間獄乃至有頂。諸蘊界處皆等觀見如熱鐵團。評曰。應知此中初說為善。苦多樂少但名苦諦。如是三說中。評家義是也。然論主欲未盡理。故標一類釋。寶(八左)雲有部異師釋可笑也。   (四左)有餘於此(至)亦名苦。二相從義。是有部中異師。順問中言許有樂。為答而立樂。為苦因故。光寶並雲經部鳩摩羅多者。誤之太矣。彼不許蘊中樂。諸師共許故。然舊論十六(四左)雲餘部師者。當懷疑。或除薩經所餘部中許樂計。此中有三因。一因樂從果苦。二約相雜。集是雜集義。不爾與初因何別。故舊論曰。由眾若雜故。韻會集雜也。孟子是集義。所生者。註集雜也。光寶不辨未足也。三果樂從因苦。初後全有財。中鄰近釋也。   (四左)理實應言(至)一如苦受。論主述正解。約凡聖分別。是取婆沙為不正義。第三說。論主不評家為量故。光(七右)寶(九左)疏雲。述有部正釋者。未知婆沙不正義之失。若應言就有部述正解。此約凡夫為樂。而依聖人皆苦。如次上釋。此有三。此初正敘自義。   (四左)有謂樂受(至)行苦何用。二破前有餘頌。光寶並雲破前經部。如前非也。有牒破二。破有總別。別破有三。一苦集混亂失。二於上界不成失。三行苦無用失。此第三因彼計苦。因故為苦。若爾經行。苦是遷流無常為苦。故成無用。由之我由非常。樂為苦。而光(七右終)約苦樂捨三受(云云)全非論意也。   (五右)若由非常(至)引苦行相。三辨二觀差別。非常苦是四行相中二。故特問答。   有餘部師(至)自下第二。樂體無有諍有二。舉成實師無樂義。即當婆沙第二說也。後依對法師遂破。初中有總標徵釋。別引教有三經。立理有二科可知。成實論六(十一左)行苦品雲。諸受皆苦。又(十二右)雲此三受皆苦諦攝。若實是樂苦諦何攝。又苦為真實。樂相虛妄。又(十二左)雲。無所求欲。乃名為樂。求故名苦。不見世間有無求者。故知無樂。廣立教理。並皆如彼。光寶並雲經部大眾部等。此未審。若經部論應言經部。其諍大故如餘處。正理五十八(初右)標餘部說示此義。次更舉上座義。知是非直經部也。又解。成實多同經部。故諸師無妨。   (五右)許為樂因。舊論作計為樂因為正。   於增盛位或雖平等。下通妨。此二句牒妨。舊論十六(五左)曰。由樂因增長。或由平等。今或雖與於位互現。謂難雲。樂因增盛即為樂。或苦樂不增不減。平等亦非苦因。何偏非樂以為苦。通雲。雖爾今但由非時。普光(八右)未覺文旨作釋。乃可簡捨。   (五左)如荷重擔暫易肩等。正理五十八(初左)敘此師中。依如是義故有。頌言。如重擔易肩。及疲勞止息。世間由此苦。脫彼苦亦然。舊論曰。譬如重擔易肩。   (六右)然世尊言(至)作如是說。通初經中。先牒。後通。通中初一句標。餘釋。此釋中有三。初舉經略辨。二若由下廣辨不由苦自體。此亦有二。初正辨反顯經文而不由自相。後經中下成自實三受(光寶分科未可)三世尊既言下印顯彼經別意趣。此初科也。雜含十七(十七左)曰。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念言。如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佛告阿難。我以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有受皆是苦。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已上)無密意言。但於問中言有何義。是別意義。即是密意。舊論十六(六左)亦問中雲依何義。答中全同本經。   (六右)故知非經(至)作如是說。非字鮮本。光。寶。舊論。正理。作此為是。光記(九右)兩釋。寶疏(十左)同後釋。有人取後釋為正。恐彼有難故。今雲。後釋有多失。一違契經。若但行苦無常言足。更安及字。不可言反壞。二背前論(四左)。謂以壞成壞苦。以非常成行苦故。三違今文。不言依行苦。唯言不依苦苦。表行壞二。四違正理。對苦苦雲二苦。豈是不各頭。通雲彼行中變壞無常行苦者。何謂乎。既雲二。彼二是何物。亦為變壞無常一義。契經及言為何。次壞苦唯樂。不通苦捨之難。豈勿彼義恐怖。約共不共二門。攝一切故。謂一切無常邊。共門亙樂捨苦。反壞不共門。是樂受壞苦。世尊欲顯示凡愚堅執為樂。是實苦令生厭離。故特別雲一切行變壞。然亡於佛意。背諸教理。臆度揣摩。新家舊蔽最可歎焉。又寶疏依義。不違我義也。   (六左)又契經言(至)變壞法故。通第二經有牒釋。釋中有三。初敘二種樂。二然觀下示經苦觀意。此有二。初敘苦樂損益。後佛以下。正通經意。三如何下成樂自體。有難有答。   (七右)如有頌曰(至)說受皆苦。曰鮮本及正理作言。雜含十七(十七右)曰。爾時世尊即說。偈言。知諸行無常。皆是變易法。故說受悉苦。正覺之所知。此頌不言性是苦故說皆苦。故知有樂自性。   (七右)又契經言(至)無實理成。通第三經。亦有牒通。通中初一句標。次釋。後故不下結。釋中初總釋。後別釋。總釋中諸有者。二十五有。舊論雲生處。是亦苦多樂少。一分樂中言貫上三。然光記(十右終)但屬第三誤也。若言約文便且入終不爾。作釋不成指南。亦違前後文林釋自釋故。   (七右)若受自相等。二更難破實無執。初牒執總徵。後若謂下牒救徵破。大有三。一破順俗救。此中先舉救。次總非。後別依經。示非理有二。初舉密說經。顯三受是了義非順俗。後依如實言。顯非順俗說三。先標立。後引經示相。此有二經。初引五根為三受。意欲令知下五根言是受根。後正引如實文。成實論六(十右)曰。世俗名相故有樂受。非真實義。問曰不然。經中佛自說三受。若實無樂。雲何說三受。答曰。似以苦差別中名為樂相。今破之。   (七左)又佛如何(至)樂等三受。第二徵破順世說三之相。初總徵。後若謂下牒彼宗破。先牒。後破。有總破別破總結三。別破大有四。第一以樂例責。此中唯言簡苦捨。彼亦起苦捨故。光記第二釋為善。寶疏亦爾也。第二又受下。下苦不成難。第三又下下。下中品相反不成失。第四又下三下。定苦相對非理失。後故不下總結。寶疏總科五難。入下違教分科非也。   (八右)又契經言(至)少分實樂。第三違教失。雜含三(二十左)曰。摩訶男若色非一向。是苦非樂。非隨樂非樂長養。離樂者。眾生不應因此而生樂著。摩訶男以色非一向是苦非樂隨樂樂所長養不離樂。是故眾生於色染著。染著故繫。繫故有惱。說受想行識文。無秋毫異。然若色下非字。及樂隨樂上非字。並不通。有人(【傍】稽古)雲。此二非字衍。而後是苦應改苦是。下經文曰。摩訶男若色一向是樂非苦。非隨苦。非憂苦長養。離苦者。眾生不應因色而生厭離。摩訶男以色非一向樂。是苦隨苦憂苦長養不離苦。是故眾生厭離於色。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說受想行識文。亦同。又婆沙六十引此。無二非字(已上)今按。初非實剩。次非依下文似衍。若爾是苦亦上下。依之思。是即亦字艸誤。承非一向故。故婆沙六十引此。雲亦是樂。又八十七(六右)引之。雲有苦有樂。便亦字意。下經省略法。大名者。舊論十六(八左)曰摩訶那摩。摩訶雲大。那摩雲名摩是主空點。故本經雲摩訶男。問。婆沙六十(六右)七十八(六右)並引全文。正理亦爾。五十八(八左)曰。有漏蘊非皆苦性。以契經說。佛告大名。若色一向是苦非樂。非樂所隨。廣說(乃至)有情於色不應生染。今何但舉上句。答。苦言起盡足顯有一分樂。故不多言。   (八右)謂觀所依(至)不決定。舊論十六(九右)曰。諸塵觀依止位差別。成為樂因。或成為苦因。不但惟塵。若至此依止位差別。諸塵必成樂因。無時至此。不成樂因。是故可立樂因為定。譬如火勢觀應熟飲食位差別成為美熟因。此火勢即是美熟因。若至此應熟飲食位差別。必成美熟因。無時至此。不成美熟因。   (八左)次時說熟(至)決定欲成。此三十八字櫱本亦爾。不能讀。今依宋鮮明三本改之曰。火至此所煮炙如是分位。為美熟因。未嘗至此非美熟因。故美熟因非不決定。樂因亦爾。決定理成(已上)光記牒決定欲成。似依錯本。寶疏依正本。   (八左)又三靜慮(至)能生苦說。約上地破樂因不定。(寶雲苦因非也)約第三定意地樂破。彼定常無苦故。不定義不成也。此中已欲說字。鮮本。明本。作因彼故為正。   (八左)二彼所說(至)起於樂覺。此中二字。苦對為三字。明本。及光寶如次作又受殊勝為正。   (八左)此能治苦(至)生極樂覺。與前能所治異。而已滅未生義相同。故光寶釋義不異前也。   (九右)此說必定(至)為集故。中含七(二十五左)分別聖諦品雲。諸賢雲何愛集苦集聖諦。謂眾生實有愛內六處。眼處。耳鼻身意處。於中若有愛。有膩。有染。有著者。是名為集。諸賢多聞聖弟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見。如是了。如是觀。如是覺。是謂愛集苦集聖諦光寶俱雲經部申難。惠暉雲。經部四愛為集諦。一現有愛貪現在果。二後有愛即貪未來果。三與喜俱行愛。即已得物上轉。四彼彼隨行愛。即未得物上轉。前二緣內心起故。後二緣外境生。鞞婆沙八(初右)四聖諦處雲。譬喻者說曰。名及色是苦諦。行及結是習諦。行及結滅是盡諦。止及觀是道諦(已上)新婆沙七十七(五右)全同。成實論七(十四右)集諦品雲。集諦者諸業及煩惱。是業身口意三業。乃至廣(至第十(七左)具說)煩惱即十根本。及九十八使(第十(七左)已下具說)符合鞞婆沙譬喻者。按。光寶此為經部者。蓋臆度自分別。復今論不雲有餘部。不對言對法師。何不思之。只是為通違文假設難。文勢豈為不爾。故婆沙七十八(七右)唯舉此經。雲問雲答。不雲有餘師有說等。思之。   (九右)經就勝故。婆沙七十八(七右)有二十九復次。通此經。增勝義數多。   (九右)如薄伽梵(至)補特伽羅。雜含十三(六右)偈曰。於是等作想。施設於眾生。那羅摩□闍。及與摩那婆。亦餘眾多想。皆因苦陰生。諸業愛無明。因積他世陰。(已上)今論四句。舊論十六(九左)但三句。曰。業貪愛無明。此三於未來。能為諸有因。   (九右)又契經說(至)說四識住。雜含二(五左)曰。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種種子。何等為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此五種子。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新熟堅實。有地界而無水界。彼種子不生長增廣。若彼種(【傍】準上下脫子字)新熟堅實不斷不壞(【傍】準上下應有不腐)不中風有水界而無地界。彼種子亦不生長增廣。若彼種子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有地水界。彼種子生長增廣。比丘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已上)五種子及地大並皆能生因。以喻有取識四識住(【傍】色等四蘊是識所依故為識之住)故知不局愛。餘有漏法皆為集。有有漏取蘊。故名有取識。即有漏五蘊。又雜含三十一(二十一右)曰。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種種子。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壞種子種種子。此諸種子不斷不破不腐不傷不穿。堅新得地界。不得水界。彼種不生長增廣。得水界。不得地界。亦不得生長。得地水界。得生長增廣。如是業。煩惱。有愛見慢。無明而生行。若有業而無煩惱愛見無明者行則滅。此示法說。足應併證。光(十四左)寶(十三左)並兩釋。初有取識。及四識住並為喻說。後釋五種子為五趣因義。光無評。寶斷後說為正。而雲經中不言喻說故。未閱本經故。致如是誤也。又今文既雲別名。四識住類地界。何五種子不約根莖等穿之。故舊論十六(十右)曰。有經說。五種種子類。是有取識別名。地界是四識住別名。   (九左)故經所說(至)依法相說。二辨經論意趣。問。阿毘達磨於何說。答。集異門六(十二左)五取蘊名為苦聖諦。諸有漏因名苦集聖諦。如前第九(十二右)辨品類足與經不同。有此法相密意分別。   (九左二行)然經中(至)及彼因因。三和會前三經異有二。初正和會。此有二。初敘前二經意。此有正示出據二科。後釋第二經意。後問答抉擇。此有二。初問答生起相。後問答愛起因。此即初也。由各自業。由善惡別。界趣等果趣出生。生之因名生因。愛是潤後有。勝力後有起名起。起之因亦依主。故舊論起因皆雲有因。又論第十(十四右)中有亦名起。曰對向當生暫時起故。可準思也。因因者名無明。諸業惑有漏莫不由無明因。生起因之因故雲因因。故論特雲彼。光二釋。初唯約業非也第二取業愛為勝。順論彼言故(湛大褒稱寶(十四右終)何理有)。   (九左)雲何知爾(至)有緒故。雜含十三(二十左)有有因有緣有縛法經曰。眼有因有緣有縛。何等為眼因眼緣眼縛。謂眼業因業緣業縛。業有因有緣有縛。謂業愛因愛緣愛縛。愛有因有緣有縛。謂愛無明因無明緣無明縛。無明有因有緣有縛。謂無明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緣不正思惟縛。不正思惟有因有緣有縛。謂緣眼色生不正思惟生於癡。彼癡是無明。癡求欲名為愛。愛所作名為業。如是比丘不正思惟因無明。無明因愛。愛因為業。業因為眼。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是名有因有緣有縛法經(已上)又緣生初勝分法本經曰。世尊曾於共因共緣共由法門之中說。唐譯本曰有因有緣有由法門經。並是指雜含。又中含二十四(初右)大因經(二左)曰。當知是老死因。老死習。老死本。老死緣者。謂此生也。如是廣說生及愛等因習本緣。長含第十(十左)大緣方便經全同中含大因經。彼曰。我以此緣。知老死由生緣生有老死。廣說餘生由有緣有等。舊論十六(十右)曰。如經言業於生是因愛於有是因。復次由經中有因有緣有發起次第故。如是雜含曰因緣縛。法本經曰因緣由。中含曰因習本緣。長含曰由緣。舊論曰因緣發起。今曰因緣緒。緒是基緒義。故亦云發起。雲由是由緒義。縛亦繫縛令不散。是由緒義按十二支緣起。順逆引結。而起必不孤起。皆互具如是親疏多因。故或說一。但雲緣。或說二。若說三。若說四。初引經其文不敵。準婆沙百七十三(六右)。七十八(九右)及舊論文同今若殘飲。問。後因緣緒何故成證。答。十二支皆雖具之。互是有親疏。故成證。光記(十五右)並無明等異名者非也。豈可是異名。又彼釋次第有二義。第一為正。   (十右)愛為起因(至)愛為起因。後愛為起因問答。以顯示前經就勝。答中有三理。一後有必起。二心相續趣。三執著無雙。光釋如論文。寶疏一指事釋。二引例釋。三以勝釋並非也。三皆勝故。初二並示現事故。第二何故為例。   蓽豆屑。是緣豆紛。本草綱目二十四(十八右)雲。豌豆(拾遺)釋名胡豆(拾遺)戎菽(爾雅)回鶻豆(遼志)畢豆(唐史○崔寔月令作蹕豆)青小豆(千金)青斑豆(別錄)廣累(時珍曰。胡豆踠豆也。其苗柔弱宛宛。故得踠名。種出胡戎。嫩時青色。老則斑麻。故有胡戎青斑麻累諸名○唐史畢豆出自西戎回鶻地面)應音雲。蓽豆甫蜜切。人家亦種之堪食。用為藻豆。極佳也。   (十右)餘經復說諦有二種等。增一三(十五右)阿須倫品雲。亦有二諦二解脫門四諦真法。   (十左)論曰(至)火等亦爾。此中。世俗舉兩類。初約淺近法自然破滅。次約惠分析法。破與析大別也。如假四大色香味等四塵為體。分析彼彼覺隨無。瓶水等各能雖有自破惠析。今且就易。故雜心第十(三十一左)雲。如瓶分別色香味觸。時捨瓶名。非捨色香味觸別有瓶名。是故名等事。如是一切分別無所捨。是則第一義。就此二諦。婆沙七十七(十三左)依四諦。分別有四說。一苦集是俗。滅道即真。二前三諦俗。道諦勝義。三四諦中皆有俗。唯空非我理為真。四評家四諦皆有俗有真。又(十五左)有。一世友雲。能顯名為俗所顯法為真。二亦世友雲。順世間名為俗。順賢聖所說名為真。三大德雲。說瓶衣等事為俗。說緣起等理為真。四達磨達多名自性為俗。是苦集少分。義自性為真。苦集少分。及餘二諦二無為。義林二末二諦章(三十右)依婆沙雜心等。總為七番。今論同評家義。依雜心意約破析。又弘明集二十一。二諦義舉二十三家。梁昭明太子為首。光宅為終。又嘉祥二諦義等具辨示。南海傳四(七左)破世俗諦名。改為覆俗諦。   (十左)若物異此(至)愛等亦然。此中亦有自碎惠析兩品。簡世智雲勝惠。析除者。明本。及正顯亦爾。恐亂破析特加除。不同前析餘鮮本誤作析除。更有味等言故。然光記作析餘者。守株之失。愛者受形誤。正。顯。舊論。及鮮本。光作受為正。明本。寶疏如今非也。   (十一右)先軌範師(至)名世俗諦。光記為經部中異師。按舊論十六(十一左)曰有餘師說。未可知必是經部。又正理五十八(十三右)破上座言一苦諦假是世俗義。而未破彈此範師說。以知非經部。論主意信此義也。   (十一左)毘婆沙師(至)三惠亦爾。婆沙四十二(八右)全同之。有法譬合。雜心五(六右)亦同。此喻中所依者。婆沙雲攀岸草等。雜心雲近岸。舊論雲浮物。   有言若爾(至)聞修所成。光雲(十八右)。論主述諸師破有部義。寶(十六右)亦此意。按。正理五十九(四右)標經主謂。舉已下文。而不雲有言。又舊論無有言字。是實論主難。而假雲有言。猶如成唯識有說言。正理五十九(四右)舉此破已。未達毘婆沙意。故作是言。然毘婆沙辨三相別意。不如是(云云)廣釋。今雲不爾。今論敘彼義全不異。相亂難不得免也。   (十一左)今詳三相(至)食草所成。論主正解。婆沙師約緣名義。以境第七辨別。故招相亂失。今就依第七分辨。故無相亂。是義同成實論師。彼第二十(初右)三惠品雲。從三藏十二部經中生名為聞惠。以此能生無漏聖惠。故名為惠。如經中說。羅□羅今能成就得解脫惠。雖聞韋陀等世俗經典。以不能生無漏惠故。不名聞惠。若能思量諸經中義。是名思惠。如說行者聞法思惟義趣。又說行者聞法思惟義已當隨順行。若能現前知見是名修惠。如說行者於定心中見五陰生滅。如諸經中說。汝等比丘修習禪定。當得如實現前知見。乃至廣引三惠經文數多。又集異門五(十三右)雲。因聞依聞由聞。於彼彼處自在通達。如有苾芻受持三藏及師友說。是名為聞。因此聞。依此聞。由此聞。建立故名聞所成惠。餘二亦準之。而示要如有一。如理思惟書數算印及所作事業名思。如有一。方便善巧修離染道。由此離欲惡不善法。入初定乃至第四定。具足住名思。因依由五七三聲具如上。未約名義。今且依三轉中依也。彼復修惠次雲。有作是說。如此亦是思所成惠。所以者何。唯依佛法不共所修。乃可名為修所成惠。今此義中依諸等引所起寂靜惠。皆名修所成惠。義林(六末三左)三惠章。舉此一段論文畢雲。今觀彼意。天親正取聞唯緣教。思唯緣義。修惠亦爾。然毘婆沙諸門分別中四十二(十一左)唯有一說。此三種惠。皆緣名義。與此相違(已上)今雲。基師混亂義門。何者緣境門差別門異故。謂論主意依緣境門。不必遮並緣名義。今約三種差別門中。毘婆沙師約緣境。故致雜亂難。以彼難。推量自義。豈非混亂。又婆沙諸門分別總論所緣。彼差別門依名義離不離。辨別如修惠。離名緣義。故而非一向不緣名。亦汝混亂。又論主思修同。唯緣義。招二無別反難。故基釋定誤也。   (十二右)說所成言(至)食草所成。第三別釋加所成言。成生成圓滿義。聞是耳識用。依聞所成之惠依主釋。思是思數。依相應思所成惠鄰近釋。亦依主釋。修是證義。明證境故。體是定數。鄰近依主準前。問。何故唯不言聞惠等。加所成言。答。恐亂持業故。謂約互用並是應持業。故特言所成。顯三因所成。具如義林三惠章(二左)。   (十二左)此二易可成由喜足少欲。此二句寶疏屬上非也。光記為正。為下標故。故舊論曰。此二遠離於何人可易善成。正理釋易了。   (十二左)對法諸師(至)故名大欲。發智第二(十六左)問答二別雲。於未得色等衣服等。希求尋索。是謂多欲。於已得色等衣服等。復希。復欲。復樂。復求。是謂不喜足。如是差別。婆沙四十一(十六右)釋曰。於未得色等種種追求。是多欲。於已得色等復更希求。是不喜足。   豈不更求(至)便應不成。正理五十九(六左)破雲。理亦不然。   非對法者言於已得妙多衣等更別欣求餘所未得妙多衣等名不喜足。如何說二差別不成。若爾所言有何意趣。謂於已得足能治苦妙多衣等。   即於此中顯等倍勝更希欲恨先不得此衣服等倍妙倍多名不喜足。於已獲得足能治苦。更倍希求。方能障定。非於已得未能治苦。更倍希求。便能障定。故對法者所說無失。或不喜足雖更希求。與大欲殊。故無有失。謂先已得諸資生具無所乏少。而更希求。如是希求從於已得心不喜足。所引生故。果受因名。名不喜足。於先未得諸資生具。心無所顧。過量希求。如是希求。名為大欲。二種差別其相如是。此兩釋。初釋意於已得法辨用恨先得為失。於不辨用不為失。而對法者不言更多希求。今反破雲。婆沙中雖有唯言於已得不為喜是不喜足。今即破發智復希求說。婆沙更復尋求說。豈可言不言更求。依後釋諾以通。是亦有理。約起從心別為二種差別。設如論主所言悵望不妙不多對未得美妙多廣。而此心起故。是故二種並亙現未。而但約起從心親別之。謂不喜足對未得妙多。於已得法悵恨不歡。大欲對已得不妙不多。希求未來妙多。然對法者更多求言判差別中。實招相亂失。故不成救也。   (十二左)是故此中(至)名為大欲。若如是則言與義。並皆無亂為善說。正理五十九(六左)破雲。不應正理。所以者何。若已得物未能治苦。悵望不歡。若都未得能治苦物希求得者此不障定。有何過失。此別辨用不辨用。以破文總相。實似未細簡。然婆沙等論中未曾細簡。今但論兩種別。非判不喜足中失不失。汝還破本論師。及混義門。   (十二左)能生眾聖故名聖種。舊論曰。聖人從彼生。是第五轉別體依主。婆沙百八十一(四右)有八說。第一持業釋。餘皆依主。中聖為無漏善法。或為正法等。是同第七說曰。聖者即是佛獨覺聲聞。彼從此生。相續不斷。故名聖種。   (十二左)四中前三(至)皆生喜足。此辨四聖種相。中含二十一(十一左)說處經曰。阿難我本為汝說四聖種。比丘比丘尼者得粗衣。而知止足。非為衣故。求滿其意。若未得衣不憂悒。不啼泣。不搥胸。不癡惑。若得衣者。不染不著不欲不貪知出要。而用衣如此。事利不懈怠。而正知者。是謂止住舊聖種。如是食住處欲斷樂斷欲修樂修。彼因欲斷樂斷欲修樂修。故不自貴。不賤他。如是事利不懈怠。而正知者。是謂止住舊聖種。阿難此四聖種。汝當為諸少年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少年比丘。說教此四聖種者。彼便得前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修梵行。集異門六(十四左)亦具說。此中臥具。本經。及舊論雲住處。集異門第八(十一右)雲。臥具者。謂院宇房堂樓閣臺觀長廊圓室龕窟廳房草葉等菴土石等穴。又臥具者。謂床座氈褥眠單臥被□□□□□妝□□駭飀□姬□□埤□  (十三右)第四聖種謂樂斷修。此中斷與修於婆沙(【傍】光(二十右)寶(十八右))有四說。初說為勝。後三說並偏也。正理(寶(十八左)引)有兩義。初義同婆沙初說。斷與修相違釋為正。後義樂斷之修依主釋。是違越本經本論。本經既說欲斷樂斷欲修樂修故。又集異門雲。四有苾芻愛斷樂斷。精勤隨學。於斷愛樂。愛修樂修。精勤隨學。於修愛樂。   (十三右)如何亦用(至)有欲貪故。此唯就第四。亦者對前三。舊論曰。雲何此第四。以無貪為性。準正理論。(【傍】寶十八左引光二十左引)亦者對無瞋。亦無妨。有欲貪者。光(二十左)兩解。初釋有與欲之貪相違釋。謂有有貪。即上二界貪。欲貪即欲界。而合有無有愛。後釋有對無貪。欲即貪。兩重持業釋。今雲後釋為善。初穿空。有欲貪對無慾貪之詞也。今只總示治貪。何可得鑿空。問。四依中藥不為聖種耶。答。婆沙百八十一(七右)有五說。第一略故不說。第二攝前三。第三為益病苾芻。不立聖種第四生放逸立之。藥能除病。故不立聖種。第五一切處。一切人。一切時。受用者立聖種。藥不爾正理(【傍】寶二十右引)亦有五說。第一藥生愛。經文不說故。第二同婆沙第二說。第三同婆沙第四說。第四五開立婆沙第五說。雜心八下(三左)兩說。同婆沙第二第五說。   今按。攝在前三義。獨順契經。餘皆違越經。必不可用。增一二十一(十二左)曰。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起愛之法。雲何為四。比丘緣衣服。故便起愛。由乞食故便起愛。由床座故便起愛。由醫藥故便起愛。正理師豈可雲不說於彼有愛生。復中含雖略藥說樂斷修。而餘經亦加醫藥。謂長含第八(十四右)眾集經曰。復有四法。謂四賢聖族。於是比丘衣服知足得好不喜。遇惡不憂。不染不著如所禁忌。精勤成辦其事。亦能教人。是為第一知足住賢聖族。從本至今。未常惱亂。諸天魔梵等人無能毀罵。飯食。床褥臥具。病瘦醫藥。皆悉知足。亦復如是。依之大乘義章十一本(二十左)依長含。乞食。糞掃衣。常座。陳棄藥。四聖種。故知獨第二說為善。   (十三右)法王世尊(至)解脫不久。中含二十一(十一左)意也。如光引經。   (十三右)故契經說(至)皆如是說。大集法門經全一卷中出。又集異門足八(十右)舉經具釋。此中有無有者。集異門足曰。此中有者。謂五取蘊。即色受想行識取蘊。無有者。謂此五取蘊。當來斷(【傍】恐生字)滅。如有一類作是念言願我當來五蘊生起。復有一類。作是念言。願我死後五蘊斷滅。於有無有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染愛。是名因有無有愛生。依之現在五取蘊雲有。未來五取蘊為無有。未來中。斷與生。亦準此論前文(十九十一左)曰。無有名何法。謂三界無常。於此貪求名無有愛。有愛一分。謂願當為藹羅筏挐大龍王等。準之現未反前。而彼三界非有常。故雲無有。貪之愛名無有之愛。依主釋。然有人(稽古下二十右)曰。有無有者。蓋是四種之物獲之也。愛惜或不獲乎。則貪慕焉。大抵為凡者之情為爾。其厚薄雖則異。聖者亦猶病諸故。曰有與無有各有愛生。經義如此。普光所云。止謂有愛無有愛耳。此意得此四物名有。於無不得。貪求雲無有。自臆度妄解不足評矣。雖為兩解前釋為勝。下文契經說欲愛有愛無有愛三中兩種。今除前三。餘一切愛名有無有愛。其義路別也。   (十三右)即依此義(至)第四聖種者。前總雲治。又通雲四愛。又四各治一愛。今別斷暫永。又判為我與我所。又有寬狹。前三各治一愛。第四通治四愛。是故為異門。有無有愛是愛五取蘊積集我身。故為我事也。正理五十九(十左)彈經主。於此自作釋言。我所事(乃至)貪名為欲。若作此釋。義不異前。頌中不應別為文句。與前所說治四愛生言。雖有殊義無別故。由此我部毘婆沙師更約異門。釋此文句。我所我執立以欲名。謂為暫息我所執故世尊說前三聖種。即於衣等。所生喜及彼增上所引聖道。為永滅除。及我事執故。世尊說第四聖種。即樂斷修及彼增上所引聖道。皆名聖種。此門意顯令有身見暫息永除。說四聖種(已上)今反破雲。此門與前有三品別。何雲不異。又既雲欲。何曲為有身見。   (十三左)論曰(至)能正入修。此中有二。初釋初二句。二釋後二句。後中有問答。答有總釋別釋。別中亦有二。不淨息念。息念中亦有二。初正示。二有餘下明治尋所以。雖修入門有無量。今約極略。故言要門。婆沙七十四(十二左)曰。復次二種色觀於入佛法。為甘露門。謂不淨觀及持息念。依大乘智度二十二(二十七)瑜伽二十六(十八丁)亦為要也。   (十三左)有餘師言(至)治彼無能。是息念中。已下明治尋所以。有兩師異。非大科異說。文中無不淨治貪故。又雲此持息故。又持息表釋。不淨所簡故。又次第異前故。是故舊論依何以故徵。有此兩師。而光寶但雲敘異說。未精無所對本說故。此兩師初約緣多少。後依轉內外。正理(【傍】寶二十一右八)師雙取兩師意。雲微細境故自相續故。   論曰(至)令不現行。此釋初二句為二。初將釋先明別治。後若緣下釋頌。初中有標立所治能治三科。後中初正釋頌。後明伏非斷。初中先釋初句。故應下釋第二句。文中瘀者。說文血積也。被食者。舊論曰。膀脹被食分散。鮮本作彼食非也。蛆者集韻千餘切。說文蠅乳肉中蟲也。本草雲。蛆蠅之子。凡物敗臭則生之簡子魚切音苴類篇螂蛆。音釋特舉之。雲七徐切。應音亦舉此字。雲肉中蟲。而彼作膽。字書音義同也。螂蛆者。爾雅註似蝗。而腹大長角能食蛇腦。故應者。上雙通別中。通治其益大。故雲故應。且者對別治。寶疏分文故應非也。   (十五右)應作四句(至)有差別故。婆沙四十(四右)具說四句。更有反覆四句。今唯示義。謂行者作意自在有已熟未熟差別。所緣亦有自身小至海廣不同。互相望即成四句。已熟人作意自在無量。故為非自在小。未熟反之。唯緣自身。是所緣小。若乃至偏海所緣廣。已熟等四如次是四句。於所緣中唯舉自身至海二。次第是兩讀。配上四。光記作意為四位。所緣為二者非也。若約人作意亦唯二。謂已未故。若約四句法所緣亦成四別故。寶疏辨之。雲具足作文應言自身至海自身至海。闕一重也(已上)可。有人云。寶釋甚有理。若言所緣中二種同故略之。則作意中。二種亦同。何為具作文。今雲。作意雖體同。而次第殊。故具舉。亦令知四句為四句故。所緣非唯二類同。亦其次第同。故特略之。作意四定所緣可兩讀。理在絕言。寶釋未為甚有理。以不知論旨唯就文相故。頌疏述四句。第三第四句反倒可簡。故明燈鈔三本(十一左)雲。諸四句例俱是為第三。俱非為第四。處處決定。今婆沙俱捨光寶皆爾。而異釋定誤也。又明燈鈔二末(六十五右)雲。凡四句法俱是中第一句初述。第二句後。兩單如次言者。今疏逆次寫誤。今論婆沙等即然。然光記第四句第二單句初。第一句後寶疏俱是俱非並反倒。頌疏四句皆反倒。且第一句非自在小所緣小。是等並皆疏略。若寫誤也。問。未必為然。成唯識疏八本(六右)演祕二末(三十四左三十三左)四末(十一左)俱非俱是次第。又俱是中第二句為首。例瑜伽六十六(五右)因明纂要(二十六左)演祕四末(十一左)義燈五末(三十一左)玉水疏三(十八左)等。何唯為誤。亦復四句各別顯差別。非連屬得義。何定次第。答。四句法兩單俱是俱非決定。何者依義兩偏。俱及絕。以曉法差別故。若次第不定其義難曉。此為理證。復此論已熟未熟。未熟已熟為四句。若非定兩單俱是俱非。唯如是示法。何可成四句。婆沙又十五(初左)雲。應作四句。有蘊處界從彼唯得別解律儀非餘二等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此亦唯舉第一句詞。若無定法。何令爾。此為教證。   (十五左)若不生法通緣三世。麟雲。以不生法種類多故。又境流三世故。既是假相故。   (十六右)論曰(至)阿婆那念。釋息念二字。此即釋名。中有三。初牒名合經。二離釋。三慧由下合釋。   (十六右)阿那阿波那念。雜含二十九(二左)曰。世尊告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又(十三左)等數處前後說非一。又增一第二(八左)廣演品雲。世尊告比丘。有一法。當修行。有名譽。成大果。諸善普具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一法者。謂念安般。廣說觀相。   此略雲念安般也(【傍】瑜伽二十七(十三左)亦云修習阿那波那念)舊論十六(十七左)略下阿雲阿那波那念。雜心八(十一右)亦極略雲安般。曰。安般念今當說。安那者持來。般那者持去。亦名阿濕婆娑。阿濕婆娑念者憶念。解脫道論七(初右)曰。安者入。般者出。於出入相彼念等。準彼極略雲安般分明也。光(二十二右)雲。阿那此雲持來。阿波那此雲遣去。頌疏亦上持作遣。下如光。瑜倫七上(三右)雲。阿那此雲持來。即是入息。波那此雲持去。即是出息。泰雲。唐雲持息來持息去故。婆沙二十六(八左)雲。經曰。有持來。有持去。此中持來者。謂入息。持去者出息。故施設論說。吸風入內名持來。引風出外名持出。舊婆沙二十(六左)曰。如說有阿那般那。諸入息是阿那。諸出息是般那。準上來雜心等諸文。光記一遣字誤也。當作持。然如圓暉未考。而妄謂論雲令入令出。光記遣是令義。改上持亦為遣。豈非堪笑哉。又琳音二十六(十一右)雲。阿那波那此雲數息觀也。阿那雲入息。波那雲出息是也。此約義雲數息。數從一至十故。約六相初立此名。次別翻雲入出息。是亦就法體之義翻。準上泰釋。可知非正翻。故瑜伽二十七(四左)入息出息有四名。一名風。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出息。四名身行。按諸師依雜心文。以譯持來持去。雖非大遠。而不近親。今雲持息念。舊論舉梵。雲阿那波那念。今又雲。阿那謂持息入。阿波那謂持息出。依之應翻持息入持息出也。持是念作用。次下雲念力持是也。顯宗二十九(十七右)有兩義。初本說全同今。文雲。有餘師說。言阿那者。謂能持來。阿波那者。謂能持去。此言意顯入息出息有能持義。正理六十(初右)亦同。準之雜心雲有餘說。若爾光等同有餘說。非今論及正顯等宗本說持息入持息念義也。又雜含二十九(十右)曰。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準之亦是念持義。應言持息入持息出。不同金七十論中(六右)雲。波那風者。口鼻是其路。取外塵。阿波那風者。見可畏事。即縮避之。是風若多令人怯弱。正理六十(初左)雲。辨屬身風。略有六種。一入息風。二出息風。三發語風。四除棄風。五隨轉風。六動風。謂諸有情處胎卵位。先於臍處業生風。起穿身成穴。如藕根莖。最初有風。來入身內。乘茲口鼻。餘風續入。此初及後名入息風。此入息風適至身內。有風續出名出息風。如鍛金師(【傍】明本更有師字顯宗)開□囊口(【頭】顯宗雲開□囊口)自然風入。風性法爾但有孔隙。必隨入故。入已按之。其風還出。入息出息次第亦然。理實此風無入無出。但如是轉能損益身。相續道中。假名入出。入息轉位能逐身中腐敗污垢諸臭穢物。增長火界。令身輕舉。出息轉時。能除鬱蒸。損減火界。令身沈重。發語風者。謂有別風。是欲為先。展轉所引。發語心起所令增盛。生從臍起(【傍】處鮮本及顯宗)流轉衝喉。擊異熟生長養大種。引等流性風大種。生鼓動齒脣舌齶差別。由此勢力引起未來顯名句文造色自性。此居口內。名語亦業。流出外時。但名為語。心生大種。其理極成。謂見貪瞋癡心起者。面有潤燥(【傍】慘鮮本但顯宗同之)亂色異常。又亦傳聞。懷瞋毒者。面門生焰。非有慈心。貪引火生焚身等故。除棄風者。謂有別風。隨便路行。能蠲二穢。由穢內逼。有苦受生。由苦受生。發除棄欲。由除棄欲。引起風心。此心起風。成除棄業。又此風力令身安(【傍】正顯如此)隱。隨轉風者。謂有別風。偏隨身事諸毛孔轉。由此故得隨轉風名。此不依心。但依業力。隨身孔隙。自然流行。由此能除依孔隙住腐敗污垢諸臭穢物。動身風者。謂有別風。能擊動身。引起表業。應知此起以心為因。遍諸身支。能為擊動。因顯風義。乘辨六風。然於此中。正明二息。此中意辨持息念故(顯宗二十九(十七左)全同)問。何故先阿那。後波那。答。婆沙二十六(七左)雲。先入。謂此息風先入口鼻。流至咽喉。從之流至心胸。復至臍輪。復漸漸遍諸肢節。有說(【傍】是成實十八(十二右)義)先出。謂臍輪中有息風。起流散上下。開諸毛孔。評曰。彼不應是說。息風不能開毛孔故。應作是說。有業生風開諸毛孔。毛孔開已乃有息風。於中入出(已上)次下論(十八右二行)。   (十六右)慧由念力(至)阿波那念。後合釋。是則顯全分鄰近釋。初慧言表自體。由示第三囀助勢。念力者。念有力。能持息故。慧觀此念所持息。為境雲觀此為境。是則念因時。增勝法。故名持息念。不稱持息惠。以無念助力。則無明記故。不能慧觀故寶疏已下雲釋自性非也。   (十六右)以慧為性(至)如念住故。第二出體為二。初一句正明。餘皆通妨。故點而言。此中持者。念能持息。由此慧於境所作成。光師為正。故顯宗二十九(十八左)曰。此品念勝。故得念名。由念力記持入出息量。故為顯緣息定慧得成由念功能。故說為念(正理全同)然寶疏念力持慧者。迷謬之甚。一違正理顯宗故。二背次上持息念名故。三所例念住有兩說。必無念(【傍】下文印點非也分句可解)持慧之說。如念住者。次卷二十三(二右)有婆沙論主兩說。婆沙一分鄰近。論主全分。今全分鄰近例。彼慧為性。應名慧住。而名念住。故今具辨得名所以。持能持。息息風。所持依所持息。息之持依主。持息即念持業釋。是他念名。今取以名慧。是全取鄰近釋也。   (十六右)通依五地(至)不俱起。第三依地門。分為二。初正說。後異說。此兩說。婆沙二十六(九右)出。而無評。正顯亦爾。初說中。亦有二。初標立。後所由。此所由有二。初總示。謂唯捨故顯非上三根本。後謂苦下別示。此有二。初明與欲界苦樂不相應。此何故知欲界文。雖尋欲界初定。以苦唯欲界故。後喜樂下明與色界喜樂不俱。依之亦顯成非色界三根本。色界無憂苦故。前明欲界依三受門。雲苦樂。攝憂喜。今依五受門雲喜樂。初二定是喜無樂第三定意地樂故。殊雲喜樂。問。一雙所由。一三受門。一五受門。何忽相雜。不雲喜樂。應言色界樂受。退按論旨。光寶等依現文。致欲色辨。然於論文全無其語。何況忽可雜二法相。正理。顯宗唯約尋治一因。若爾唯依三受門說二因。隨應簡別。此中喜字。苦誤也。故舊論十六(十七左)曰復次苦樂是定心怨對。故此觀是定心所成。故與苦樂不相應。專注是定異名。此中約苦。   (十六左)上定現前息無有故。已下流布光記闕脫。檢頌疏英憲記。段段引光記。其釋義不異寶疏。猶如前段不淨觀光寶爾。見寶同見光也。婆沙二十六(二左)第四禪息不轉有四說。初說第四已上諸地心極微細故。復次內門轉故。復次內地轉故。復次極寂靜故。息反之則不轉。二世友雲。第四上得轉依。故所依身微妙大種令諸毛孔一切密合無竅隙。故非息所依。三大德雲。入第四靜慮。心便不轉。身亦不轉。是故息不復轉。四尊者妙音說第四定一切粗重。皆息滅。故息不復轉。   (十六左)從一至十不減不增。是入五。出五一貫數。故為十。非謂入出各十。婆沙二十六(十一左)明此數相中雲。淨數者。於五入息數為五入。於五出息數為五出。雜心八(十一左)曰。五出息。五入息此名十數。正理(寶二十八左引)釋雜亂中。雲五入五出。問從入始否。答。婆沙(二十六(十一左))雲。先數入息。後數出息。以生時息入。死時息出故。又如是觀身心安隱。非顛倒故。又如是觀顯於生死先入後出。非顛倒故。又如寶所引正理。   (十六左)恣心於境極聚散故。是示不減不增所以。雜心八(十一左)雲。畏心散故。不過十。畏心聚故。不減十。聚是略聚。謂其極狹。散謂亂。散謂其廣逸。舊論曰。畏心略及亂。是故不少不多。恣鮮本。及正理。顯宗。並作恐為正。舊論等如次可知。   (十六左)三雜亂失。婆沙(二十六(十一左))有三說。初說數過十。第二有餘師同此論。第三有說數無次第。故雲亂數。雜心。正理。亦取第二說。同此論。問。名既雜亂。約入出。是息體非數。豈非名體相違答。(云云)離體而無數故。   (十六左)若離如是(至)名為正數。婆沙明數有五。一滿數從一至十。二減數。三增數。四亂數。此三種今三失。五淨數。文如上引。今正數。   (十七右)□髖髀脛。□正理作臍。同字也。應音二十五(十八右)髖作臗。同苦桓苦昆二切。埤蒼髖尻也。廣雅臗豚也。髀古文□同蒲米切。說文股外也。比(【傍】北乎)人用此音。又方爾切。江南行此音。或作□。俗字也。正理六十音釋彼彼切。股外曰髖髀。顯宗二十九音釋部禮切。髖髀並股骨也。舊俱捨作□。部禮切。股也。   一磔一尋。應音雲。磔知格切。通俗文張申曰磔。廣雅張也。開也。婆沙二十六。舊俱捨十六音釋。並曰陟格切。張申曰磔。然此論正理六十音釋。曰側格切。側應□訪□□□驛椸□襛□□餉毼囊□璘穇□□□□□□□禖祼委□□□□□□□□□□□□□□□□飀□夾□機□□椽□飯逆□馜驙裂□逆□□裀□□□梁□□□觸i□□□□□□□□□□□□□裀□杻瞴慼慼慼慼j□□鴃慼慼慼慼@ (十七右)有餘師說(至)作意俱故。破異說。風輪約豎。吠嵐就橫。寶疏雲。吠嵐婆者。是鐵圍山間風。真諦師雲。言吠嵐者。此雲恆起。即是運轉日月風也。應音雲。吠嵐婆案舊論中作毘藍婆。或旋藍婆。或鞞嵐婆。或隨藍婆。皆梵之楚夏。此雲迅猛風也。瑜倫記此雲旋風。即是蘇迷盧山間旋嵐猛風也。正理彈論主能破。如寶疏(二十九左)通。   (十七右)止謂繫念(至)為損為益。正理。顯宗。其綴文無毫異之。然今按。義旨支離。不能讀為一貫。如何支離。謂一觀息住身句。不順上義。既結雲安止其心。此句徒然。二珠中縷喻。全不曉隨處安止。鼻眉足等是不定。中縷是一貫故。三為冷等二句。全非止義。無止相故。依之思之。觀息住身等法喻二句。於是止中示異說。故結外更有此標。是念息遍身中。如縷遍珠中。如是而文義法譬順曉。於觀息上寫脫有餘師說一句。是故婆沙二十六(十二右)曰。止者謂觀息風。初住口鼻。乃至隨息所止。心住觀之。有說止者。住心觀息遍住身中。如珠中縷。舊婆沙二十(七右)亦兩說全同。此論舉示婆沙兩說。如次轉淨。又為冷等二句。是正觀之相。必非止義。以何知之。婆沙釋觀曰。觀者謂此息風。若至口鼻。能審觀察若至咽喉。亦審觀察。如是展轉乃至足指。亦審觀察。觀息風已。復作是念。此風聚中有四大。能生諸造色。此造色是心心所所依止。如是於兼觀有觀相。於正觀應必有觀相。故此為冷等。是觀息風之觀相。故舊論十六(十八左)曰。相者觀視此息為益為損為冷為熱等。此觀不但以風大為境。四大。及所造色。心。及心法(云云)彼觀名相。問。正理。顯宗如是一般誤者何故有。答。誰亦可知有愚人見此論誤本改彼。彼釋此論故。或以彼改之乎。   (十七左)轉謂移轉(至)等方名淨。簡轉起雲移轉。後念住等勝自息念。故雲勝。婆沙二十六(十二左)曰(【傍】第一)轉謂轉此入出息觀。起身念住。展轉乃至起法念住。淨者從煖。乃至無學。(【傍】第二)有說四種順抉擇分亦是轉攝。淨謂始從苦法智忍乃至無學。(【傍】第三)有說從四念住位。乃至介喻定皆是轉攝。有煩惱故。未名為淨。盡智起後方名為淨。此三說中。初說順抉擇已上為淨。已下為轉。第二說約漏無漏位分之。第三說約煩惱有無。未得盡智已來煩惱不斷盡。移轉昇進非極淨故。今舉後兩說。初說不應理。故不舉之。轉淨差別不成故。   (十七左)論曰(至)一分攝故。有六門第一隨身繫門。婆沙二十六(四左)有隨身地隨心地兩說。評家(七右)取前說。今同評家。   此入出息(至)方得轉故。第二依轉門有二。初正明釋第二句。後因敘入出前後。初中有三。初標立次以生下舉不轉四事為由。後謂要下明由三緣息轉成上義。此中轉者起也。羯莿藍等者。婆沙二十六(二右)曰羯剌藍頞部曇閉屍鍵南第四定等者等卵□。婆沙二十六(二右)曰。卵□及羯剌藍等。諸根未滿未熟。爾時未有所依身。風道未通。毛孔未開。唯有息地粗心現前。雖有三事。而缺一事。故息不轉。謂要下雖婆沙息所依身。及風道通。毛孔開。入出息地粗心現前四緣。今合為三緣。謂身中息所依身。合風道毛孔開雲孔隙。毛孔開必風道通故。第三緣易知。然寶疏雲二緣未及。頌疏分孔隙為二。謂孔風道通。隙毛孔。開是過當。豈可分孔隙。同是空隙義故。故舊論但言已有空。   (十八右)出第四定(至)息最後出。此因明入出前後。意釋頌標句入出息次第。成實十八(十一左)等。先出後入故。此中等者。等無色定二無心定。婆沙有兩說。後說反之。今同評家。彼初說雲。欲入第四定。息風後出不復更入。名已入定。將出定時。息風先入。息風入已。名已出定。言第四定本無息。故將入彼。息最後出已。若又將出彼定息他來。故息先入也。   (十八右)息有情數攝有情身份故。寶雲。準此出身非出入息。非有情故。麟從之。此釋陋矣。雖離身出外。而是有情之息風。故雲有情數攝。婆沙二十六(八右)曰。此入出息是有情數。不言唯不出息。又正理六十(八右)雲。此入出息有情數收。無覺身中息無有。故是雖從外來(【傍】數本今依顯宗)而繫屬內義(顯宗全同)準之雖從內出。亦是情類繫屬。   (十八右)是等流性(至)無如是故。第五五類門。初正示。後簡餘。後中有三。一簡所長養。正理雲。身增長位息便損減。身損減時息增長故。今舉一邊。二簡異熟生。初總簡。二所由。三簡餘異熟色。彼不斷已更相續故。不雲剎那實者。理在絕言。相續故非剎那。斷已後續。是無常法非無為實法故。   (十八右)非下地威儀通果心境故。是兩重相違釋。寶疏頌疏等。似為依主非也。舊論曰。非下地心能緣。亦非威儀及反化等心能緣。 寬政十午天七月於京兆因幡藥師西之坊此卷五席講訖 快道。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二十二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二十三卷要訣    豐山上陽沙門快道林常記 賢聖品第六之二    (初右)如是已說(至)復何所修。自下第二。明四念住。寶疏分科為是。而現本雲第三。蓋二形誤。光師科第三非也。七加行中。上來明一五停心畢。自下第二念住。何為第三。又不順結前生後論也。   (初右)頌曰(至)故唯四。此頌分為五。初二句依前總標。次二句明觀之相(光科非也)次二句辨三種體。餘如光記。   (初左)謂以自共(至)名為共相。光寶並引正理。釋今文。其解不同。謂正理有兩釋。初說寶疏所引文是也。後說光記所引說是也。彼後說全同今文共相。光為正也。前說身相同大種所造。同共相。全異今論然寶疏廣舉之。是何謂乎其自相並皆不異也。   (初左)身自性者(至)除三餘法。此中大種所造。是相違釋。舊論曰。四大四大所造。問。一切皆法。何三餘唯名法。答。總即別名如法處法界。是婆沙百八十七(八左)有十一說中第一說意也。集異門足六(十左)十有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是名身念住。六受身是受念住。六識身是心念住。受蘊所不攝無色法處名法念住。   (一左)傳說在定(至)如應當知。婆沙百八十七(十四左)有三說。初說由緣圓滿。一分別所緣。謂若時能以剎那極微。分析所緣。或唯以剎那。分析所緣。二善根增謂依下生中。依中生上齊此。應知念住圓滿雜心五(四左)唯依初說。論主不信彼。故言傳說。舊論恆式傳說雲彼說。光無表兩釋。第二為正。順婆沙。雜心。正理故。無為兩釋。初釋為正。亦順彼故。   (一左)自性念住以慧為體。婆沙百八十七(二右)問答抉擇。唯慧一為體。故雜心(五(五左))正理(六十(十二右))顯宗(三十(初左))等皆亦爾。若依大乘更加念。瑜伽二十八(二十二左)雲。若慧。若念。攝持於定。是自性念住。雜集論第十(初左)曰。念住自體者。謂慧及念。由佛經中有於身等修觀言故及有念住言故。瑜伽略纂(第八(二十二丁))曰。解念住義中。雲念慧二法是自性。與對法同。小乘唯慧為自性。今大乘者。兼取二法。為念住自性。倫記(七в上(三十六右))曰。念慧二法。俱是念住體。與對法同。不同小論唯慧一數。是自性念住。依之基師示鄰近例。依小乘。言唯慧為體。以依大乘非鄰近故。然有人(【傍】分別三十四右)言。體與相異非大小異者。非唯揣摩之太。背諸聖教讀者識之。   即此亦名三種念住。婆沙百八十八(初丁)廣說。並有三惠四惠分別等。   (初左)相雜念住(至)俱有為體。光記(二左)依正理顯宗意。曰惠及惠俱有。惠與俱有相違釋也。寶疏(三右)於相雜位以義存惠體。今雲。光寶中且寶疏為勝。正理(十二右(四行))既雲。相雜念住以惠所餘俱有為體。惠俱有法與惠俱時。相雜住故。(可思)婆沙百八十七(三左)曰。問。此三念住誰斷煩惱。答。唯相雜念住能斷煩惱非餘。何故自性不能。若離助伴。惟慧不能斷煩惱故。何故所緣不能。彼作意普散故。唯總略所緣作意。能斷煩惱故。何故相雜能斷。具二緣故謂攝受助伴故。及總略所緣作意故(要文)正理六十(十四左)曰。三中相雜能斷煩惱。非二能斷。太減增故。與慧雜住得相雜名。(【傍】已下難)理則但應慧俱有法。可得名曰相雜念住。非慧與慧可有相雜。無有一身二慧俱故。由此智惠非相雜攝。不應唯說相雜念住能斷煩惱。理應具言自性相雜能斷煩惱。於斷煩惱。慧為首故(【傍】已下通釋)無如是過。斷煩惱時。於慧亦立相雜名故。謂得止觀平等運道。能斷煩惱。其理決定。所餘一切心心所等有止品攝。有觀品收。此平等時。彼亦平等。由是一切相雜理齊。顯斷惑時相雜理齊。故亦於慧立相雜名。多於所成。有勝能故。自性念住非不亦能斷諸煩惱。體是惠故。然名自性。謂無所待。斷煩惱時。必待餘法故。斷煩惱位慧立相雜名。由是所言相。雜念住能斷煩惱。理善成立(顯宗三十(二右)文略義同)今助一解。必非相雜攝慧以慧作此觀位分此三種故。謂唯慧一為自性。此觀主故。相應助伴名為相雜。與慧雜住故。非慧與觸等互相雜故。亦攝慧總名相雜。故舊論十六(二十左)曰。所餘諸法。若與慧共生。說名相應念處。與自性念處相應故。能緣境界念處故。此文唯名相應。豈可攝所相應。亦復自性唯為所與。其能與獨得相應名。雜心五(五左)曰。共念處者。與正慧一果法。亦是唯名能與。若攝慧作一觀中。有混亂失。慧是亦相雜。亦自性故。豈可有此理。彼大乘瑜伽二十八(二十三左)曰。所餘相應諸心心所。是相雜念住。雜集第十(二右)曰。念住助伴者。彼相應心心所等。彼既但雲所餘。雲相應。雲助伴。豈可攝惠。今論亦頌唯雲餘相雜。長行雲惠所餘俱有。其文義不異說所緣。雲以惠所緣諸法為體。豈惠及所緣。若言惠及所餘者不爾。以違頌故。又上論(第六終)曰。三所餘法餘三因生。又(第一(十一左))曰(【傍】色受想識)四餘名行蘊。是等豈三及所餘四及餘。問。若爾何故唯相雜斷惑。無惠斷惑。豈應道理。答。彼就三中位論之。非離自性所緣獨相雜斷惑。謂於同時心心所等相雜位。方斷惑功顯。離彼相雜助伴。必不能故。雲唯相雜念住斷惑。如是約位不依體。亦無有害。雖眾賢決斷。予不信。破法建立故。違處處文故。招雜亂失故。   (初左)所緣念住(至)諸法為體。是惠所觀身受心法。此四種盡一切。故雲諸法。寶疏(三右)雲。又攝於惠(【傍】前後念為能所緣故)者無失。後念惠以前念惠。亦為所緣故。如界品說。   經說於身(至)餘三亦然。中含二十四(十五右)念處品曰。世尊告比丘。有一道淨。眾生滅憂畏苦惱。得正法謂四念處。雲何為四。觀身如身念處。觀覺如覺念處。觀心如心念處。觀法如法念處。廣別說四種。此中循遍。順觀不殘。舊論曰。於身觀別通身相。名身念處。何法名觀智惠。雜心雲。如說順身身觀。觀者是慧。今亦但證觀言。次自惠鮮本及正理作目惠為正。   (二右)毘婆沙師(至)由楔力持。自下釋名。初對法師。後論主補正。此初也。論下(二十五(十三左))亦有此兩說曰。毘婆沙說。惠由念力持令住故。婆沙百四十一(初左)曰。惠由念力。得住所緣。故名念住。或此惠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今依後義。破初義之意也。又九十六(八右)曰。由念析除自體。故名念住。自體即是有漏五蘊。要由念住。析除彼故。百八十七(七右)有八說。初說於念於此住。故名念住。如象馬等所住處名象馬等住(此念能住。惠所住。念住惠故。分鄰近。)第二說此由念力。能於所緣起差別廣博作用。而不失壞故。第三說由念力故。此瑜伽師審記所緣。於所緣境忘已還憶。故名念住(更有五說)今舉第二說。又二十六(九右)曰。問。此持息念自性是何。答。惠為自性。然此聚中念力增故。說名為念。如四念住惠為自性。然彼聚中念力增故。說名為念。今此中持境言持。境界為義。轉者起義。即當住義。對下文知。斧比惠。木喻境。楔。舊論音釋先結切櫼也。類念力。此師從因念。立果惠名。而住名惠。是從因一分鄰近釋。   (二右)理實應言(至)能明記故。後論主補正。有三。初正示。二引證。三通違文。此初也。此中初立義。後所由。此義惠為能令。為因。念為所令。為果。念住二字。並名念。是從果。全分鄰近釋。與前義有二別。因果與分全異故。然有人(【傍】分別三十五右)住屬惠。為分鄰近。非太背義旨。而違二經。撲揚抉擇為全分大得矣。   (二右)由此無滅(至)乃至廣說。下引二經。證由惠因。念自住。無滅舊論雲阿尼婁馱。雜含十九(二十二左)阿那律答目連曰。若比丘身身觀念處。心緣身正念住。調伏止息寂靜一心增進。如是受心法念處正念住(光(三右終)引論者無稽)。   (二右)世尊亦說(至)便住不謬(舊論曰不忘)雜含十一(十九右)世尊告縈髮目連言。如是順身身觀住彼順身身觀。住時繫念安住不忘。   (二右)然有經言(至)受心法滅。後通違文。此舉經也。雜含二十四(二右)曰。何等為四念處集四念處沒。食集則身集。食滅則身沒。如是隨身集觀住。隨身滅觀住。隨身集滅觀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永無所取。如是觸。名色。憶念。集滅如次。受心法集滅廣說。   (二右)應知彼說(至)得安住故。後通釋。此初正通。寶(三左)評悉。   (二右)又念住別名(至)各有三種。後引例通。雜含十九(二十三右)曰。若比丘於內身起厭離想。於內身起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正念正知。如內身如是。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亦復如是。二十四(三右)亦爾說。今且約身一。雲自他俱相續。顯餘受心法三。此約所緣。為十二種。故雲食等。亦是約所緣。婆沙百八十七(五左)曰。復有別說十二。如契經說。於內身住循身觀。於外身內外身。住循身觀。如身三種。乃至法亦爾。光記(四右)雲。雖身及法亦通非相續。此中且據相續論者。身可爾。雲法非也。普光謂四念住皆悉約相續。故致此誤。寶疏(三左)為是。正理已雲且也。   (二左)此四念住說次隨生。婆沙百八十七(十右)有三說中。第三說次第有三種。一生起如念住靜慮等。二顯示如正斷神足等。三現觀如四聖諦等。今此依生起次第。此論二十二(二右)亦分別三次第。故今取第三說。   (二左)隨境粗者(至)如是次第。此因論生論。婆沙(十一右)有十說。今舉初二說。正理六十(十六左)粗細義中。云然非由此心最後觀法中涅槃極微細故者。簡但緣彼故。光記合說辨。全非相違。   此四念住(至)不增不減。婆沙百八十七(六右)有六說。初說同之。謂對治於不淨淨想顛倒。故說身念住。對治於苦樂想顛倒。於無常常想顛倒。於無我我想顛倒。說受心法念住。第二說如次對治段觸識思四食。第三說對治色受想行四識住。第四說對治色蘊受蘊識蘊想行蘊五蘊。如次唯說四。第五說對治四種不修。謂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惠。第六說與四修同法故說四。與修身同法。修戒同法。修心同法。修慧同法故。   (二左)四中三種(至)名為雜緣。後釋最後句中。兼明雜不雜。準此論文勢。已下似後段來由。然舊論明雜不雜。終結曰四種念處已。應屬前段。光(五右)雲。二二合觀有六(今雲。身受緣。身心緣。身法緣。受心緣。受法緣。心法緣。是六)三三合觀有四(身受心。身受法。身心法。受心法)四合觀有一。總有十一。名雜緣法。此釋盡理。有人(【傍】湛公)未曉理。妄見婆沙五蘊句數。謬謂光記違婆沙句數方法。改光。三三合有三(餘同)者誤之甚。問。婆沙約五蘊。明雜不雜。今何故依身等。百八十七(五右)曰。法念住復有二種。一雜緣。二不雜緣。若緣想行蘊及無為。名不雜緣。若於五蘊。或二二緣。或三三緣。或四四緣。或五總緣。及無為名為雜緣。又百八十五(十右)曰。或於法循法觀念住者。謂緣想蘊行蘊及無為。此說不雜緣法念住。若雜緣法念住。則於五蘊。或二二緣。或三三緣。或四四緣。或五總緣。二二緣者。謂色受緣。色想緣。色行緣。色識緣。受想緣。受行緣。受識緣。想行緣。想識緣。行識緣(有十句)三三緣者。謂色受想緣。色受行緣。色受識緣。色想識緣。色行識緣。受想行緣。受想識緣。受行識緣。想行識緣。(有九句)四四緣者。謂色受想行緣。色受想識緣。色受行識緣。色想行識緣。受想行識緣(有五句)或五總緣者。五蘊一切總緣(云云)正理六十一(初右)顯宗三十(五右)亦同彼。答。所依義旨別故有此差別。謂彼依六說中第四說對治五蘊故。唯說四念住。故文中想行二蘊為不雜緣。今對治四倒故。約身等四。並不相違。然正理。顯宗。前唯舉四倒四食兩說。而至雜不雜緣。方約五蘊。彼此參差。惠暉雲。四法一一別緣名不雜緣。二二合緣為三句。三三合緣為二句。四法合緣為一句。雜緣也。此迷倒之甚。論雲唯緣法不雜。何可四法別緣。若如汝者。於身等四各有雜不雜。違諸論旨。亦雜緣句數大誤也。   (三右)修此觀已等。自下第三明煖等四善根。於中大二。初正明四善根。第二(九右)因明順解脫分差別門。初中有四。此初明善根觀行。光寶同下文科第五明修果久近者非也。至下應知也。   (三右)論曰(至)苦空非我。婆沙第二(五右)(【傍】寶五右引)雲。若順次第說功德者應先說不淨觀。或持息念等。次說念住。次說三義觀。次說七處善。次說煖頂忍等。今論何不說。答。今論說諸法要。未欲盡婆沙秋毫。故略之。光二釋。初釋同寶可也。後釋非也。此論何不可明局聲聞。寶(五左)和會三論相違。有其理。   (三左)一非常二(至)三行四出。此十六行相。列次立名不同。正理六十一(三右)顯宗三十(六左)同之。舊論十六(二十二左)同。但非常雲無常。生緣為有緣耳。婆沙七(十四左)雲。苦非常空非我餘同今。又天台集解集註雲。苦空無常無我集因緣生滅盡妙離道正跡乘。又法界次第。及弘決三雲。無常苦空無我集因緣生盡滅妙離道正跡乘。具如下辨。   (三左)此煖善根下中上品。此就煖頂忍各自中。示位初後。為三品。非四善根相望。若相望如次下(六右)論。然冠註指要等(云云)非也。   (三左)動善根中(至)說名為頂。婆沙第六(十五右)曰。諸可動有留難可斷可慮可退中下者名煖。上者名頂。諸不可動無留難無斷無慮不可退中。下者名忍。上者名世第一。此兩義是婆沙六(初右)五說中。初後兩說。初義同彼第五評家。後義同彼第一說。曰。如山頂人不久住。若無諸難。更主餘山。若有諸難還退下。如是至頂位中必不久住。若無諸難。進至忍位。若有諸難。還退住煖。   (四右)四聖諦跡。三世諸佛依此門入道之跡。故中含七(二十一右)曰。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彼亦有此正行。說法謂四聖諦。說未來現在。亦復如是。雜含十五(十七右)有此語。曰苦滅道跡聖諦。   (四右)上品有異(至)無簡別故。辨上品有二。初正示。後準顯。此中唯者簡持。一簡上界。唯持欲界。二簡餘三諦。唯持苦諦。三簡苦下隨應餘三行。唯持一行。準之煖頂及下中二忍。頌中無唯簡別。故具觀三界四諦及十六行。自成立。寶疏(八右)不雲下中忍。未盡也。   ○減緣減行法義豐山寓居上毛沙門快道記俱捨論二十三(四左)曰。謂瑜伽師於色無色對治道等。一一聖諦行相所緣漸減漸略。乃至但有二念作意思惟欲界苦聖諦境齊此以前名中忍位。從此無間起勝善根。一行一剎那名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續故(已上)解雲。為顯減始。舉上界道等者。等取餘七諦。從後向前。上忍之文雖不關此為對了舉。下皆傚之。此有二門。初敘正義。後評古義。   初敘正義者。有五門。一總明行緣減。二別述漸略由。三辨一行二念。四敘留行差別。五通諸妨難。初總明行緣減者。行謂行相。即能緣行。其數有三十二。謂觀苦聖諦。有四行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觀集聖諦有四行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觀滅聖諦。有四行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觀道聖諦有四行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上下二界各有如是十六。故成三十二。緣者。所緣。其數有八。謂欲界苦集滅道四諦。上界亦爾。故成八諦。此諦為境。作苦等行解。故論曰行相所緣。減相雲何。謂觀欲苦諦。修四行相。次觀上界苦。修四行相。如是欲集。上集。欲滅。上滅。欲道亦復爾。後觀上道諦修三行。不修出一行。是為減行初。故正理論(六十一(五右))曰。於上界道減一行相。從此名曰中品忍初。俱捨舉上道諦。亦如是。是為第一周。第二周復觀欲苦。乃至觀上道修二行。復不修行一行。是為第二減行。第三周復始於欲苦。終至上道。修一行。復不修如一行。是為第三減行。第四周復始於欲苦。終修欲界道四行。全不觀上道。稱曰減緣。此時雖亦減道一行。就全言減緣不言減行。此據立名。若據義旨。第四周中有減緣減行二。所能緣別故。如上道諦。如是從後向前。次第減餘七諦亦爾。但於欲苦不減一緣及一非常行相。是所留一行。有行必有緣。是故總三十一周減行減緣。於中二十四周減行。七周減緣。是總明畢。二別述漸略由者。如上忍世第一者。時極短故。不能漸略。如下忍者。雖時長而進續中忍具修十六行。故不得漸略。唯此中忍前下忍來具修十六行。進後上忍一行。故漸略唯留一行。若不爾者。以不能連接後位故。故論曰。但思惟欲苦。名中忍位。從此無間起勝善根。一行一剎那名上忍。婆沙(五в十七左)曰。如有人欲往他國。多財不能持去。遂以易錢。猶嫌其多。復以易金。猶嫌金重。復易大價寶珠。持此隨意。往行者亦爾。先廣觀上下諸諦。後漸略之。乃至唯以一剎那心。觀欲界苦。次生世第一。次生苦忍。三辨一行二念者。謂一行者。欲界苦下四行隨一。何故一行者。後上忍唯一行故。是定一行。不爾者。不能續接故論曰但有二念作意。思惟欲界苦聖諦境。正理論(六十一五左)曰。唯以二心觀欲界苦。顯宗(三十(八右))全同。新婆沙(第五(七左))曰。復漸略之。至一行相。此名中忍。舊婆沙(第四(四左))曰。但作二心。觀於一行。舊俱捨(十六之二十三左)曰。由二剎那。思惟欲界苦。天台妙玄(三之二(十四左))曰。作二心觀於一行。是名中忍。如是諸文一揆。此位何故作二念。謂是觀一行。如無間解脫二心。而是審慮決定二心。故婆沙(五в十七左)曰。至一行相。二剎那觀察如苦法智忍及苦智。齊此名中忍。彼復於欲界苦。一剎那觀察。如苦法智忍此名上忍。此既對上忍譬苦忍。而譬苦忍智。明知以審慮決定二心觀一行。正理。顯宗。舊婆沙三論。但苦忍智喻中忍二心。略無上忍喻苦忍。四敘留行差別者。婆沙一百九卷(七右)曰。又見行者復有二種。著我見者。依非我行相。入正性離生。著我所見者。依空行相。入正性離生。諸愛行者。亦有二種。我慢增者。依非常行相。入正性離生。懈怠增者。依苦行相。入正性離生。此文雖世第一位。從中忍留行。不動其行。進上忍。復進世第一。入苦忍。故得成證。故婆沙五(十八右)曰。有四心同一所緣同一行相。謂增上忍。世第一。苦法忍。苦法智相應。隨此四人以留此行。擬後進修。五通諸妨難者。問。若先減行。應不修所減行。何故俱捨(四右八行)中下二品同曰能具修十六行。答。雖減行相。未減緣諦。猶緣諦故。亦能修所減行。若至減緣。不能修行。以有諦必有行。無諦必無行故。約得修言十六。問。若約得修。一切應十六。何故婆沙(第七三左)曰。問(【傍】對初安足雲非上忍)增長忍一切時修十六行相耶。答。不爾。或時十六。或時十二。或時八。或時四。所以者何。如如漸次略所緣諦。如是如是略修行相。由此漸能近於見道。答。此論約具足略餘。婆沙盡一切。謂四諦具足人是十六。若減道者十二。減緣必無其行。故決定十二。若減滅道即八。唯修苦集故。若減三諦唯四。問。中忍滿不如上忍一念。何作二念耶。答。智劣於上忍故。漸略觀故。問。修一行。是應一念。上忍世第一亦如是。又舊婆沙(第四(三左))曰。彼行者正觀欲界苦。乃至斷色無色界行道。如是三十二心是名下忍。如是前後諸品。皆是以一念心修一行。何故今中忍獨作二心。觀一行耶(新婆沙無三十二心言)答。彼舊婆沙雲三十二心者。從彼行為言不遮其中有多念。如正理論(六十一五右)釋下忍從八諦。言成八類心名下品忍。彼八豈唯八剎那。今中忍觀一行。前後念相續審察。及決定。故論釋上忍。言此善根起不相續故。而影顯前忍念是相續。後評古義者。分為三門。一辨行緣減迷。二斥二行相執。三彈二剎那謬解。初辨行緣減迷者。西方德光論師有兩解。初解就著我者依非常行相等四人。四行相一二三四之次位。諦諦擬議。相當從後向前減之。後解約見行愛行不同。次第不定。而擬當減之。具如光記(二十三十左已下)引。彼兩釋並違理教。違理者。彼諦諦擬當其益有何。若言不亂初觀苦位次者。是不可然。於苦有留。餘亦豈留。若言行人樂欲。苦中可然。誰知餘亦是樂欲而相當。又無文彼說。故知是妄謂分別。違教者正理論(六十一五右)曰。如是次第漸減漸略行相所緣(顯宗三十(八右)全同)既言行相所緣並次第漸減。兩解不次第當自退沒。俱捨亦曰一一聖諦行相所緣漸減漸略。準正理論。此漸略亦是次第義。若不爾所緣諦。豈可不次第。然光記(二十三十二左)信彼雲。德光所解於理為勝。若不爾者。諦各有四行。起何行耶者。謬判之最可知矣。寶疏(二十三九右)曰。德光所解。事太繁雜。既無論文。何理定知相繫屬耶。如我見增者為治我故。起非我行者。何別理於滅等下偏起離等行。先觀滅等諦耶。今為一釋。從聞思觀四諦時。於一一諦皆具四行。如名次第。於上道諦等。後起者先減。先起者後減。我見增者。偏起非我。自餘三行隨次而減。中上忍。及第一法。同此一行。即以此行入於見道。於理無違。此破立最為善也。又妙玄釋籤(三之二十三右)曰。一一諦下。各有一行。與緣名同。亦與緣同減。從緣為名。但名減緣。此名同者不爾。集諦下因行減時。便減緣。豈是同名。苦諦下初雲非常。亦不同也(【頭】四教儀集註雲。苦空無常無我集因緣生。又法界次第雲。無常苦空無我集因緣生)又解。十六行相次第。諸說不同。有苦空無常無我集因緣生。依彼無失。二斥二行相執者。大乘義章(十一(四右))煖等四心義曰。從初乃至唯觀欲界苦下二行。名忍方便。唯觀一行名忍成就。又(六右)雲。忍中三者。於三十二行中。各一心觀故。毘婆沙曰。三十二心名下忍。於三十二行中。略一已後乃至於彼欲苦下。唯觀二行。名中忍。此中忍中。極多有其三十一心。極少二心。欲界苦下唯緣一行。是名上忍。故毘婆沙雲。復以一心。觀欲界苦。名上忍。此師迷舊婆沙三十二行。各一心即三十二心名下忍。以謂一行必是一念。而判三忍別。上忍一念故一行。中忍二念故二行。下忍三十二心故是三十二行。以謂善釋。此違理教。謂若留二行。應不得入上忍(乃至)入見道。彼唯一行故。本作漸略之觀。是為彼基由。又若在二行。以孰進上位。又留一行。是據四種人別。存二行者。有何故。又無文有之。是違理過也。前所列諸文。皆唯說為一行。又汝下上二忍並證婆沙。而不證中忍。彼說但作二心觀於一行。異文故。唯自臆度以可觀已。是為違教。圓暉頌疏(二十三九左)曰。如是乃至減欲界苦下二行相時。但有二行二剎那心。觀欲界苦名為中忍滿。唯有一行一剎那心。觀欲界苦。名為上忍。就此文古今(云云)今謂。彼前文(八右)曰。總言之。上下八諦各減三行。謂欲界苦下。一行相留故不減。所餘七諦餘一行相。與緣同減。故但言三。三八二十四名二十四周減行。理實言之。三十一周減行。謂餘七行減緣攝故。是故但言二十四也。既雲欲苦下行一留。又雲三十一周減行。與諸論不為異。然雲減欲苦下二行時但有二行。明知寫誤。應言減三行時但有一行。若不爾者。但三十周減行。不得言三十一周。復何不辨諸文一行之說。何不破光解釋。應如對法藏釋名。既無此事。非寫誤何。設又實為二行。釋總別自參差。背文違理。不足為言而已。妙玄釋籤(三之二(十一左))曰。至二行一緣在。皆名中忍。至一行一緣在。方名上忍。彼真記(三末)雲。雖本論。玄文。及下籤等並雲一行。而若取正觀。唯有一行。若取減滿。即有二行。俱捨頌疏雲但有二行二剎那心。或文誤。次雲但作二心觀於一行故。此正極辨是何謂。正觀設二行減滿何二行。諸論減滿說一行故。續接增上忍故。亦復無文說二行。何穿空至此如是甚哉。彼頌疏非證。如前辨。後釋文誤者似是。而證觀於一行文。應改二行作一行。若爾籤文中。上二品差別不成。今雲。彼文誤二心作二行。應言二心一緣中忍。一心一緣上忍。故次下文(十三右)曰。都有三十一周。減緣減行。後但有一行二剎那心。名中忍。唯有一行一剎那心名上忍。若二行何雲三十一周減行。若二行作一行。當文差別不成。況玄文俱捨等。但一行何可雲二行。寫誤理決。故從義四教集解(中四十九右)直一行二剎那心名中忍。不為用辨也。又蒙潤集註(中卷)曰。一行二剎那名中忍滿。釋籤雲二行者。約修觀位說。又拆玄雲中忍滿猶有二行。東大寺秀慧二十有餘年於此事窮思。而立一義雲。留苦四行。四人中唯留非常者。二行二剎那。餘三行人並皆一行一剎那。謂留非常人。初觀非常苦空。減非我。次觀二(【傍】非常苦)復減一(【傍】空)次觀一(【傍】非常)減一(【傍】苦)最後苦非常次第觀。故苦行一剎那。非常行一剎那。故雲二行二剎那。如是妄說滿岐溢苑。不能具出。但曉正義。其邪曲不追而自去焉。三彈二剎那謬解者。台家二藏義第三(四右)雲。有說。一行者。苦一行。二剎那者。此滿位猶有上忍。世第一之二念心。觀欲界苦故。雲二剎那。有說。二行二剎那亦無妨。習修與得修故。初一剎那觀苦一行。除空為習修。亦所減行全可起故。為治定更一剎那觀苦一行。是為得修。更有兩說。今雲。初說上忍。世第一為二剎那者。若爾中忍當念心豈可無。若約有後後心。猶有多心。見修無學心非一故。後習修得修義亦非。中忍滿二念並是現修。何為得修。又有人(【傍】法住)雲。夫中忍唯三十二剎那觀三十二行。故第三十一周已實唯有一行一剎那。然諸論雲二剎者。此位猶有後上忍一念。約忍同論雲有二念作意思惟欲苦。正理論二念心喻見苦法忍苦法智。亦是後上忍加喻也。此義甚非也。辨中上差別中。豈可有此雜亂說。論既以二心一念為差別。釋上忍唯一念所以。雲不相續故。顯前二念故前後相續。何可加他念。又舊婆沙(【傍】如上引文)中忍二念喻苦忍苦智兩念。不可相離故。以上忍唯一念。但喻苦法智忍一。若加後何有二喻一喻異。又存後上忍一念。何不彼上忍亦加雜世第一一念。說二念。若言忍同故餘不爾。以同有漏同行相同緣故。餘亦容合說。又正理論(六十一五左)曰極少但以二心。極少言豈非當位二心。又舊俱捨曰由二剎那心。思惟欲界苦。若非自二心。何可得言由又。舊婆沙曰但作二心。作言豈非現起二心。又俱捨論曰。從此位無間起勝善根。一行一剎那名上品忍。從是第五因聲。二念前心即能生。豈可能所混亂。又彼論明生起中。所生心合能生。說二心無其文。當去穿空之邪執。歸正旨。又秀慧妄解如前應知。所餘邪解。並準前除去。   時天明八龍集戊申紀號秋八月初六日臨俱捨論四善根之文。法師慈教幸請指示減緣減行之事也。雖聊患見論之進向。法師時時徵問。故應請記。以授焉。不顧舊人口涎。偏據教依理論其義。所以命曰法義矣。釋氏快道記於大和國豐山以成學舍。   (四左)此有漏故(至)故名最勝。此釋名中。初離釋。次合釋。後通妨。言中者。依聲。是同體第七囀依主。第與一及法並持業釋。勿謂同體唯三六兩囀。正理論三十三(十右)雲。中第七囀聲。光記十三(初左)引。世中別故名世別。並同體第七也。識疏七末(十七右)處於中字皆第七囀。舊論十六(二十四右)加於雲於世間法中。中邊疏下(十一右)釋依十事中雲。依者所依。第七囀聲中雖亦爾義相順。故無有過。從世第一有漏。生見道無漏苦忍。故曰離同類因。   (四左)此中煖法(至)未來十六。自下第二明行修得修不同。出婆沙第七(二右)百八十八(十三右)兩處。此中大為四。初煖二。初修與後修。初中有三。初三諦。次滅諦。後釋不傍修由。初三諦中有二。初約念住。後約行相。餘皆例之知。三諦所緣境。法念及行相。並所修行。問。現修未來修是何義。答。婆沙百五(十三右)曰。熏發義。習學義。令明淨義。是修義。有為善法現在者習修所顯。未來者得修所顯。現在者。習故。得故。受用故。在身故。現前故。正作所作事故。故名修。未來者唯得故。引發故。起得故。成就故。如遙與欲故。故名修。(【傍】此文光二十六(六十右)引)又(十六左)曰。若現在道與彼(【傍】未來法)為因者。可說彼為得修。現在道與過去無因義故。過去道名得非修。今於現在法。成就未來四。雲未來四。而有引發義。故名修。此中滅諦現與未並唯法念。故別說。以滅是無為法念中。亦有無為。是故現未俱唯法念。緣三諦法念廣通有為無為。故有現未別。又初總雜法念。後不雜緣法念。同分者。舊論曰同類。分是類義。樞要上末(二十右)義林二本(三四左)並分是類義。又識疏二本(六十八右)相似義。   (五右)頂初安足(至)未來十六。問。問此何故四諦合不如煖。又何故初合增別說滅。答。婆沙第七(二左)百八十八(十四)並同今文。按四諦同法念雖同煖。而亦未來並四念十六與彼煖別。彼未來四念與一念別。此並皆四念十六故。何故爾者。以於煖位已習許未來傍修。現修初起故不許之。由此理以合說。又增位別說。雖未來邊三滅不異。現修邊有異。謂於三諦修四念隨一。於滅唯法念。何故爾者。以增位故。隨一起。而滅唯自諦法念。不通有為故。   (五左)然於增進(至)不修彼行相。通現修得修。約現就隨一(【傍】雖現修隨一行)論之。依得修如正理。十六。十二。八。四。寶疏雲中上。不加下忍非。三忍並通現未。有此事故。又光(十四左)寶(十三右)同引正理。彼且約得修。然引不辨差別未詳。   (五左)已辨所生善根相體。正理。顯宗。及明本。如今作相體為勝也。相謂相狀。前十一句觀相是也。體謂體性。第十二句出體是也。故今本為勝。寶疏。頌疏作體相非也。   (五左)頌曰(至)二捨性非得。此頌有九門。初句釋名門。此四名順抉擇分。寶疏為九門。得論意。光記雲初句標總名。意為八門。此有三失。一違論文。長行雲此四名順抉擇分。豈是標名。讀文誤也。二前後鉾楯失。謂前卷(十六右)說持息念差別相。頌曰息念慧五地。光記二十二(二十六左)以息念二字。為釋名門故。三親疏不辨之失。今別有此言。是指舉四體。順抉擇分四字合名。釋名照然。前文唯雲息念。即似標名。然疏文為釋名。親文還為標名。是豈非親疏不辨乎。   (六右)論曰(至)順抉擇分。文分為三。初舉體合名。二問。三答。答中為三。初釋所順抉擇分名。二此四下釋能順名。三故此下總合釋。初中亦三。初釋抉擇。二釋分。三合釋。初中亦三。初敘字義。次示體。後述得名所由。諸聖道以慧為性。有斷疑能曰之決。亦有分別功。曰之擇。故標決斷簡擇。釋斷疑分別。是一體兩用持業得名。諸聖道者。唯呼見道。苦等四故曰諸。總見道名抉擇。分是一分。見道中之一分。故名抉擇分(【頭】光十八(三十九左)釋分。為別義。而作三釋。初所順三各別。次能順三各別。後合初二。今雲。後二全非也。初釋亦為三各別非也。各自中分段故)然光記抉擇見修無學中一分見道者。此迷諸聖道言。實非也。一違論二文。既雲分別四諦。不雲諸善法。豈非簡修道無學道。亦云唯是見道一分。是言指分。即見道之一分。若不爾者。何不言一分見道。二違舊論。十六(二十五右)曰。由聖道能滅一切疑故。能分別四聖諦相故。謂此法是苦。乃至此法是道是故一切聖道名抉擇。分者於見道中。隨約一道。故名為分。如是新舊二論一轍。誰可懷疑。問。言見道中一分者。何為一分。謂苦諦。為入苦忍之前加行故。故婆沙五(十七左)雲。世第一法無間生苦法智忍。展轉乃至生道類智。若準正理論六十一(十六右)曰分謂分段。即是見道(顯宗全同)而無一分言者。似普光所言。然彼亦釋擇曰分別四諦。局見道。若爾言分即見道。雖略一分言。意顯見道之分。不爾不順前四諦釋。故應知顯同體依。唯雲分是見道。設又彼約三道中見道。此定是見道中一分道。新舊兩論同顯其旨故。凡如是釋。非必局一義。據義有多門。彼此異並不相違。如菩薩釋名非一。抉擇之分者。是依第七囀同體依主釋(【頭】有人以之字為第三轉文。全無理教)有人(【傍】法住)雲第三囀同體非也。正理(六十一(十一右))顯宗(三十(十左))雲抉擇中一分。舊論雲於見道中一道故。今約六釋雲之。餘論依蘇曼多雲中。故中邊疏上(四十八左)之言顯依主。前記上本(十一右)文中之言顯依主。於處中依聲如前辨。抉擇分之順約六釋。別體依主釋。依八囀。有四五兩聲。從此生彼。是第五囀故。雲此引抉擇分。又第四囀。故雲順益彼。莫謂第四囀無依主。又涼朝舊譯。唯名達分。而分名善根。舊婆沙(北涼浮陀跋摩譯)四(十五左)曰。四種善根名為達分。無漏聖道是達。此善根隨順彼法。羽翼彼法。是彼法性分。故言達分。依之分若約分段。雖漏無漏異。同善法中一分。故名達分。若分因義。入見道之因故。又更有異名。須知之。婆沙六(十五左)曰。此四種亦名行諦(【傍】此名亦唯對見道。得名思之)以無常等十六行相。遊歷四諦故。亦名修治。為求聖道。修治身器。除去穢惡。引起聖道故。亦名善根。聖道涅槃是真實善。此四與彼為初基。為安足處。故名為根。初諦之行。後善之根。並別體依主。中修即治持業。唯煖等自名。   (六右)四中前二(至)獨是上品。釋第二句中有二。前正釋三惠門。此兼明品別門(寶(十五右)為大科非也。以頌無故)婆沙六(十六右)有五說曰。煖是下品。頂是中品。忍及第一是上品。有說煖有二品。下下。下中。頂有三品。下上。中下。中中。忍有三品。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唯一品。謂上上(此依九品)妙音說。煖有三品。頂有六品(【傍】下中各三品)忍有八品(【傍】下中上三三九中除上上)世第一唯上上品。覺天說。煖有三品。謂下三品。頂有三品。謂中三品。忍有二品。上下。上中。世第一有唯一品。謂上上(正顯依之)世友說(【傍】雜心五(八左)同之)煖有三品。謂下三品。頂有二品。謂中下。中中。忍有三品。謂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唯一品。謂上上。正理六十一(八左)顯宗三十(八左)並依覺天說。判決其理。故今當處(十五右)雲。由下中上及上上品。分為四種。如前(八左)已說。今論不同婆沙五說。有何所以。答。彼五說並皆煩雜難分差別。彼皆下為首故。今上為初。唯總依三品分之。便上中下下下品別也。然光記(十三右)雲。此中且據束九為三者。何束九為三耶。世第一唯一剎那。豈可論上之三品。若言世第一上上。忍上中故為中為上者。何以上中得但單雲中。彼上攝故。又若爾餘七品應為煖頂。則彼中有下三品。中三品。上下。何唯可得為下。故彼釋陋妄。今難雲。以可動可退因。前二同為下。若爾亦以不可動不可退因。後二同可為上(如前(次上十右)引婆沙)若言下品亦分上下。故今總名下。後二亦總名上。於中應分上下。何得忍為中。依之世友說為盡理。謂煖唯下品最初智力弱故。頂唯中品勝於前故。忍亙中上。下忍為中上。觀行同頂。而勝前故。名為中上。中忍為上下。作漸略。唯觀一行。同後世第一。而二念故為上下。上忍為上中。同後位。一行一念故。而劣世第一。故為上中。世第一為上上。最頂故。 T64032701.GIF   (六右)此四善根(至)福知斷故。第三依地門。大為二。初敘正義。釋第三句六地言。此亦有二。初正明依地。後兼明餘門。此即初也。遮無色有二因。初約自善根。此見道親近眷屬故。二約他無能。謂無色心不緣欲見道。故更敘不緣所由。一切人欲界見道先應修故。知斷且舉苦集。顯滅道證修。福言鮮本。明本。檗本。及正理。顯宗。光。寶。皆作遍為正。   (六左)此四善根(至)憎背有故。後兼明餘門。此有二門。一感果門。二為滿下引滿二業門。光總為前科依地門甚非也。寶為餘門。而有二失。一為大科失。二唯為感果一門失。婆沙七(初左)曰。問。煖誰為異熟。答。色界五蘊。問。順抉擇分亦能牽引眾同分不。有說不能。所以者何。厭背有故。謂此善根厭背諸有。於眾同分但能圓滿不能牽引。有說亦能(云云)豈非二門。   (六左)或聲為顯(至)及欲七地。第二敘異說。釋第三句二或七(寶釋或一字非也)此妙音義。出婆沙百八十八(十四右)雜心五(九左)頌如今舉兩說。故論主亦如是。而不取故為或義。而不示所由。   (六左六行)此四善根(至)非擇滅故。第五男女得別門。釋第五六句。明得別三論同。但婆沙略不說世第一為異耳。然論男女為因。三論有異。此論全闕如不說。正理雲男女互因。婆沙女非男因。此論略無文。意難知。寶定同正理。光同若正理若婆沙。由無定判。當令同盡理說。和婆沙。正理相違。光有四釋。第一約一道多道。是全非正理意。如寶疏辨。第二釋約能所依異。為並不相違。是亦未辨正理師改婆沙義之意。雖似無失。如寶辨。同未解也。第三義令諸論一往未盡理。甚非也。第四釋約現身轉不轉別。是亦臆說。全無理。約現轉。為互為因者。有何勝利。不現轉亦為問爾。二論俱何未辨其所以。寶疏有人三釋者。四釋誤也。寶疏(十七右)斷決盡理。正理師謂婆沙勝劣是未盡理。立轉形故因。成展轉因義。又世第一既女得二依。前三理應互因。正理不依婆沙評家。不一處矣。   (七右)依根本地(至)極猛利故。依六地中。今說根本。影顯未至中間入不入有不定。此論雲此生必定。起善根生雲此。然光記雲三生非也。雖次下論(九右)從順解脫。第三生入聖之意。彼其意各別也。彼文光寶謬解。當至彼知。婆沙。正理論定不定不異此。示其所由各有異。謂此論唯一因。正理加利根因。婆沙約能所引相反。辨此相違。光寶有異。解婆沙。光約樂道苦道。寶約止觀均不均。湛惠法住並破光依寶。今雲。光寶其語異而義無差。俱依下論(二十五十二右)四通行文。故彼論曰。道依根本定生名樂通行。止觀平等故。道依無色。未至。中間生名苦通行。無色觀減。止增。未至中間觀增止減故。然謂各別而未得正智。妄判是正。豈非矯□切埤□□□楈□囊□□□□□祽視埤□□□□□兜□□□□□餺榓堙慼潠L□□橐鷺槴□□□礸□逆□□稀妘賂□飀□□□□埤□鷺□□□□□□□毼餺褥j□□饅驒覽□□□夾□馜□□□飀□□□□驅□□□□□□婀□□□□馜□□□錄□糖□埤□□□□樈祩□饐□□□□□饐□□□橁□姅槭囊埤□□駌□飀□□槭餅威橁□埤□誇□□駌□飀□  (七右)若先捨已(至)功用成故。第八非重得門有二。初正明非重得釋頌。後若先下因便辨失捨別續成不成。此初中有三。初標立。二例譬。三所由。例中意取重得時律儀。不例重得之得。勿誤讀文。所由有二因。可知。   (七右)若先已得(至)還從本修。後因辨失捨別續成不成。初標失捨。經生言顯失捨。如先論說。失捨不成過失。故得別法續起。遇了下辨成不成別。此人知先時已得煖等位雲了分位。從本者。上標已得煖等。豈可非煖求餘。光第二釋非也。若有等言者不爾。婆沙第七(四左)曰。問。修煖滿已將欲起頂。遂便命終。彼餘生中為即起頂。為從本起。答。若遇明師隨彼應起分齊說者。即能起頂。若不爾者。還從本起。然能速起非如初修。次頌有光所引文。全非第二義證也。寶疏為大科。而為別門甚非也。但非重得中總別為異。故兩處說若言。   (七右)失退二捨(至)失不必然。第九失退出體門有二。初正明體性釋頌。後兼辨失退過不過別。然寶疏不依正釋頌出體。依因便科節。則此誤也。   (七左)而增畢竟不斷善根。其勝德增加前位。故雲增。下皆如是。   (八右)有謂第八等有。預流經七生。盡於欲界之生。不更受第八有。故如次下論(十七左)具說。等者。等取色界一處二生。於彼諸天處。一處受一生。不更受第二生。故光記頌雲。作有等非也。不順上例故。   (八右)惑謂見所斷。舊論曰見修所滅惑。修言蓋蛇足。   (八左)言一座者(至)乃至菩提。婆沙七(九右)有有作是說。如是說者兩義。如次今兩義。論主欲初義為勝故。評家義雲有餘師。上來不說世第一法者。準前前(六左六四左六)說一剎那。已知無轉。婆沙七(十右)雲。世第一法六種種性。及三性種性。皆不可轉。一剎那故。   (八左終)有餘獨覺(至)理無遮礙。釋第二句中。第二舉頌外有餘師義而評取。上來未明轉部行獨覺種性。準婆沙正理等。並如聲聞。婆沙七(九左)雲。部行獨覺善根不定。如聲聞說。又雲。轉獨覺種性煖。起佛及聲聞種性煖。如說煖。說頂亦爾。轉聲聞忍。起獨覺忍。非轉聲聞獨覺忍。起佛種性忍。忍違惡趣等。如今論。彼中雖如聲聞說。而不說獨覺忍轉起聲聞。依之見之。今文似明頌影顯獨覺種轉向光師(【傍】寶牒釋缺脫)意釋有於餘部行獨覺異麟喻覺如是。雖爾退按不應爾。彼獨覺煖頂轉起上佛下聲聞。今雲餘乘。唯指佛乘。故舊論雲成菩薩(是一)又若敘彼義。應言部行如聲聞說。何可費多言(是二)又若全如常談者。直應敘之。理無遮礙。許可印定是何為(是三)由此理趣。是此敘別師說。以印定。謂此師異婆沙義。部行獨覺煖頂。唯轉菩薩。不轉下聲聞。轉向約轉勝故。若成聲聞。是則退墮非轉向。論主欲當理故。不敘婆沙所說獨覺轉向。偏舉此印定問。雖理可爾有教證不。答。有謂。舊論十七(三右)曰。若有人執。有別獨覺異犀角喻獨覺。於彼人轉二善根。成菩薩。此義無遮。若有人執句。如向明月。又正理(六十一(十九丁))舉此破曰。起獨覺乘種性煖頂。為有轉向餘乘。理不爾。獨覺乘總有二種。一麟角喻。二先聲聞。若先聲聞如聲聞說。麟角及佛俱不可轉。以俱一座成菩提故。彼已舉破。豈不別師。然正理雲先聲聞。凡部行有二說。一聲聞前三果。轉成部行。二異生時。修聲聞四善根。故名部行。論十二(八左)舉兩說。論主意取後師。難絕前師。正理依前師義雲先聲聞。若爾正理意。三乘種性唯約麟覺。不依部行也。爾婆沙已雲部行如聲聞說。而雲轉獨覺種性煖。又評家雲部行獨覺種性。定有部行別種性。何局為先聲聞。問。依理教今論文脫乎。答。爾。有餘上應有若有餘師說四字。蓋梵本寫脫。又解餘言應作謂。如論五(十二左)曰有謂。今有異言故就略。舊論具譯。又解。準下印定句可知。譯時略之乎。又今有餘言。指人非用字。如下論二十五(十四左)雲有餘於此不破契經所說次第。又二十八(七左)。   (九右)頗有此生(至)順抉擇分耶。寶光並雲第五明修果久近為大科。然是越因行次非正明。是因明轉根來。故結文雲因便。應前(光七右處)科雲第三明四善根有二。初明四善根。二便明順解脫分差別。初中有四。一明善根觀等。今文即第二明順解脫分差別為大科非也。又但雲修果久近。上(光七右)於四善根分五科第五。應是四善根修果久近耶。又此中頌有四門。何可唯為修果久近。問。雖頌文爾。前問不爾。答。且約初。但致此問。實應具有四問。故舊論十七(三右)四門別段各有起問。此生創言簡過去善修。舊論曰。於過去生未修解脫分能善根。但於今生作功力生抉擇分。   (九右)頌曰(至)三洲。初一句總標。前者。即(初右)四念住。下三句別釋。一第二句修果久近門。二次三字三惠門。三次二字業體門。四第四句起處門。   (九右)論曰(至)傳說如是。此釋初二句。大為三。初總敘前後二諸有下別釋三生。三傳說如是句表非自義。別釋中。初標三生。二謂初下述釋。有法譬合三。順解脫分者。光釋上三字。不釋分。寶疏(二十二左)分因義。順彼與彼作因。若爾順因俱名加行。解脫之順依主。順即因持業。今準論順抉擇分釋名。謂解脫是諸涅槃。分謂分段。乃涅槃有餘。無餘中一分有餘。解脫中分。第七同體依主。順順益彼解脫分。故解脫分之順。別體依主。惠暉雲。順之解脫。順解脫之因依主釋。此中順之解脫者。未知主客自體作法也。順解脫之因者。此何謂。順解脫即名此加行。又此之因為名何。全不知釋名法。此中正理論(【傍】六十一(十九右)顯宗三十(十五右)全同)有彈破。一前後相違難。二三生缺減難。光記傳說如是屬下。而救釋。依根本者。於前生起煖等。次生入抉擇分。光次上(二十左)亦如是。寶疏傳說如是屬上。為句末。而其救全如光。更一釋。前文約第四生。此等並違前文(七右三行)此生言。不足評也。光·寶俱未曉了此論·正理意故。何者今言傳說如是。是句末表第二生起順抉擇是他說非自義。舊論雲諸師說。故正理論不標雲經主。亦非是毘婆沙義。正理破故。故知他說。而論主前(七右)雲依根本此生等。故與正理自釋同不言其義已顯。故不別述自義。謂初生種順解脫分第二生成熟。第三生入順抉擇。此生即入聖道。問。是唯他師義非婆沙義者何知。謂。有二所由。一凡經論有其大例。此論設傳說言有多例。或為句頭。或為句末。或表婆沙義。或他師義。若為句頭中。約他師唯雲傳說如此。如此是結詞。如論第一(八右)曰冷觸於彼(【傍】色界)雖無能損。而有能益。傳說如此(舊論一雲。他說如此)若指婆沙結。簡雲毘婆沙師傳說如此。如論一(三右)同(五右)三(二左)等是也。若為句頭標句。則唯雲傳說。不雲如此。如論第一(十六左)又(二十一左)二(五左)又(十九左二處)三(初右)五(十一右)十(八右)又(八左)又(十三右)十六(初左)二十八(六左)等是也。若又對他相對舉。則雲毘婆沙師作如是說。一(八左)三(十右)五(二右)又(八右)六(十二右)八(十右)十一(十三右)十二(初左)十三(十三左)又(十七左)十五(五右)十六(十五左)十九(二右)又(六左)又(十二左)又(十八左)二十(九右)二十五(十三左)二十六(六右)二十七(七左)等是。二毘婆沙無此文故。婆沙七(十六左)曰。若極速者。要經三生。謂初生中種此種子。第二生中令其成熟。第三生中即能解脫。舊婆沙五(十一左)雲。解脫分善根有近有遠。近者前身中種。此身成熟。來身解脫。此文初生雲種。第二生雲令其成熟。是令其解脫分成熟故。第三生生順抉擇分。即此生入聖。又婆沙前已依根本現身。何忽可違。故非婆沙義。是謬解婆沙者。然光記違前文。未知二論旨。妄致救誤之甚(【頭】久近六十三生互互通利鈍惠暉六(七丁)寶勘三(二十三右)云云冠註云云)寶為句末雖是。而墮正理破中。全不了二論意。而致第四生救。若依根本經四生。依未至等。豈是三生。有人為句末。為毘婆沙傳說。亦非也。   (九左)遇佛出世(至)亦遇獨覺。釋第四句中有二門。初正釋明起處門。如前門。此二兼明起時門。婆沙七(十五左)雲。問。此善根於何時種。答。佛出世時。要有佛法。方能種故。有餘師說。惟無佛法。若遇獨覺。亦能種此善根。正理同有餘師。而光寶謂別義。各別標出非也。   (九左)已因便說等。已下光寶分節有異。寶疏略大段大科。而為二。一三道建立。二(二十五(十四右))攝諸聖。於此中開學無學。不為第三。次中科中光為二。寶為三。雖各有理。光合修無學為勝。下論四向四果一二三四連說故又寶一明見道者非也。見道十五(【傍】次下論十三右)心今明十六心故。故論結雲現觀。不雲見道。光師如論。雲明現觀正也。   (十右)此忍名為(至)如華果樹。釋正名為四。初敘立名意。二此能下離釋相。三得法下合釋。四例喻。此中標別者。唯雲苦忍。加行忍緣苦。故標別彼。更加法智言。法智所生能從是果。忍能生所從是因。即第五轉有財釋。因有果名故。若依正理意。苦法言所緣境。智是後所引生智。謂緣苦法(【傍】苦言通法及智。法智相違釋。苦之法智同體依主)及能生後智之忍故。名苦法智。正理六十二(初左)曰。說無漏言。為欲簡別世第一法所從世忍。此無漏忍以欲苦法為其所緣。名苦法忍。謂於苦法無始時來。身見所迷執我我所。今創見彼唯苦法性。忍可現前名苦法忍。此能引後苦法智生。是彼智生障之對治故。復名曰苦智忍(今雲。苦法名通忍智。此忍緣苦法可爾。今論主亦不遮。而簡世忍。必在智言。今雲法智具舉之。而汝以作釋無漏。於立名上當令簡世忍大非也)經主此中作如是釋(舉此一段)詳彼意。謂唯說忍言。恐此有同加行忍失。此(【傍】下破有四第一)無深理。非為彼法有此法生。此法必應與彼同類如華果樹。斷對治等因果類異(此破不允。今唯喻因果能所生義。非取同類義也)又不極成以苦法智。是無漏性。非為極成。如何忍生彼。同彼是無漏(證知苦是苦之智。豈不極成無漏智耶)又此無同加行忍失。世第一無間生故。此能越異生地故。非有漏忍能成此事(若無同失。何自以無漏言簡之。又初因不成。言苦法智尚不極成。何以無間生。可成無漏。又世第一是上忍無間生。豈可無漏。第二因亦不成。彼世第一亦捨異生性。得非擇滅故。又以散說。釋立名亂。則已說聖諦。豈得更設無漏等別釋)又如何知。此苦法智忍以苦法智。為等流果。若謂此忍是無漏故及前生故。理亦不爾。未說此忍無漏理故。由此證知。前釋為善(同(【傍】婆沙五十八右)一所緣。同一行而前後故。故知等流果)寶疏(二十四左)舉如是正理自釋。不辨非也。   (十右)經說正性(至)說名為入。別釋二名。正性與離生各兩釋。正性為涅槃。是所證理。離煩惱生。聖道是能證無漏智。性即正名正性。生之離名離生。證正性之離生。名正性離生。是皆總所入名。若根未熟名生。是加行有漏人。今至見道位。超越彼位。故名離生。加正性涅槃。亦如前。若依聖道為正性者。生之離兩義如前。正性即離生持業釋。次釋決定有兩釋。決定此活字為決定何物。趣向涅槃決定。或觀了四諦相決定。非謂決字義是趣是了。故舊論曰。此中定者。是一向不異義。依涅槃正性義。用此兩釋。正性之決定。能所趣別故。境第七依主。為得正性涅槃了四諦。是第四轉依主釋。若約聖諦正性義。正性即決定趣向故持業釋。正性所了。決定能了相。正性之決定依主釋。然光記決了諦相謂正性。即決定者非也。 T64033101.GIF   (十右)此忍生已(至)燈及生相。第三辨聖凡得捨。至此位初成聖人故。此中有二。初明得聖。後辨捨凡。於得聖位無異義。於捨凡夫性。有三義不同。而光記不別分節(未詳)寶疏(二十五左)以初二句屬釋名段。而為所由。故於此二句後。結二得名。誤之甚。此三義光記為各據一義。於婆沙·正理·顯宗可爾。於今不爾。如下辨。寶疏第一為正意。後二為異說。故似是而未辨釋。若第一釋不雲有餘。故不釋異說耳。意應同光各據一義義也。有人(【傍】法住)雲。今論主舉三義。意不取初二。唯取第三。初各偏故。為成第三義。舉初二義。是能成具也。故於第三義唯成共義。不雲二其捨相。論主取之知次上(八右)釋世第一雲。已得異生性非擇滅故。能如無間道。捨異生性故。同今第三義。今按論意不爾。應作是說。此三說。初二各有兼正。不遮兼捨。第三無兼正。互相資。婆沙三(六右)曰。有作是說。世第一法正能捨異生性(云云)或有說者。苦法智忍正能捨異生性。謂正生時捨異生性。次取燈喻。及舉未來(【傍】光引)作用三類。有餘師言。世第一法。苦法智忍更互相資(云云)今論主欲取苦忍義。何以故。不(【傍】由三因故)標言有餘師故。特改婆沙次第置初故。不顧不順世第一苦忍次第故。若以初二成第三。應如婆沙。又應同言有說。又應世第一苦忍次第。順無間解脫第三義。故由此。舊論十七(四左)曰。是此忍末功能。此義可然無餘。譬如燈生。印可辭可思。然前文不成證。於苦忍義有兼正。正苦忍。兼世第一。其世第一一剎那已前故。但得異生性非擇滅。未至正捨。故為兼捨。能如無間道。捨異生性者。例見道苦忍。猶如婆沙增上忍唯一剎那觀一行。如苦法智忍。又無間解脫雖初二義。例無有妨。如彼正理論顯宗者。前文全同今論。至今文處。正理六十二(三右)曰。有餘師說。唯世第一(云云)有餘師說唯苦忍(云云)有餘師說此二共捨(云云)顯宗三十(十七右)曰。捨異生性。諸說不同。有言世第一。有言苦法忍。有言共捨。如是欲為三義無優劣。故同標有說。又世第一。苦忍。二俱次第。莫鑑綴文旨偏執前文。又婆沙雲正捨。正理雲唯。今文無其語。知是同婆沙為正捨。光寶隨應可簡。又解。論主意欲有各理。故舉以不加難斥。而隨宜用其義。前用第三義意。今明苦忍。用苦忍義為初也。此後解不善。於惠學門是放逸故。違舊論故。   (十一左)然彼意趣(至)無差別故。舊論十七(五左)曰。應知是不了義說。何以故。於彼經中說四諦觀。類不分別故。從此上釋後二分。一段大為四。一此中下敘大眾化地部計。二然彼下有部總徵破。三詳諸下正敘自三現觀。釋後二句。此有二。初示體相。後辨具不具。四若諸下廣破立大為三。初破執計。第二依見下有部引經成漸觀。第三若謂下通彼引經立義。初破執計中。亦有三。初破見頓現觀。二若彼下舉自在力救縱之。三若彼下舉苦時具足救。令入事觀。初中有二。一正破見頓觀。二若言下破無我行救分為四。一標救。二則不下審定彼所救。三如是下出違教失。四若言此經下破彼通經(正理六十二(五左)之終十七左廣舉上座諦現觀。六十三(初右)有破此大眾等文)。   (十一左)此無漏惠(至)名緣現觀者。正理六十三(初右)曰。唯無漏惠於諸諦境。如實覺了名見現觀。是即由見分明現前如實而觀四諦境義(兼令知前)即無漏惠若餘相應法。同一所緣名緣現觀。是即由見等心心所法。同能取所緣四諦境義。是即同一能取所緣。能緣名緣現觀。光記兩釋解文如初釋。得意如後釋。全非二義也。   (十一左)此諸能緣(至)名事現觀。正理雲。是即由見等心心所法(並)餘俱有戒。及生相等。於諸諦中同所作義。戒生相等是現觀因。於現觀中。彼有事用故。亦於彼立現觀名。如是應知。非相應法唯一現觀。除惠所餘心心所法有二現觀。唯無漏惠具足有三。   (十一左)見苦諦時(至)謂斷證修。且約苦為主。若集為主。亦例此滅道亦爾。有人此為與奪能破。此無理無教。何迷亂。次下指之例無失。此自義三現正規也。   (十二右)無漏作意相應擇法者。此為論主釋。寶疏(二十七右終)為經文故。雲經言乃至思惟道等。稽古亦不為經文。舊論曰。經雲聖弟子由苦相簡擇苦。(乃至)與無流思惟相應智。說名擇法覺分。彼釋簡擇言。今釋思惟言。以顯無漏惠見現觀。故非經文。   (十二右)若彼復謂(至)別應思擇。二舉自在力救縱之。更勸別義為三。初舉救。次一句縱之。是於一諦得餘自在。故名頓。非實頓同一時觀四諦。故許無失。三然於下更勸別義。出觀為起。不出雲不起。舊論十七(六右)曰。四諦現觀中。有說出觀。有說不出觀。此義應思。諸說不同。更別應簡擇此事。而有部宗見道定不出觀。   (十二右)如契經說(至)有別喻。雜含十六(十四左)須達經阿難經異比丘經三經一連。曰。佛告須達長者。此四聖諦漸次無間非頓無間等。佛告長者。若有說言。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於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此說不應。所以者何。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於集滅道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猶如有人兩細樹葉連合為器盛水。持行無有是處(【頭】雜含十五(二十二右)與此相似有法譬)如是於苦諦未無間等。而欲於集滅道諦無間等。無有是處。譬如有人取蓮花葉。連合為器盛水遊行有是處。如是長者。於苦諦無間等已而欲於集滅道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次經曰。如須達長者所問。有異比丘。問亦如是說。唯譬有差別。如有四階道陞於殿堂。若有說言。不登初階。而登第二第三第四階陞殿堂者。無有是處。所以者何。要由初階。然後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階。得陞殿堂。如是比丘於苦諦。未無間等。而欲於集滅道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次經曰。如異比丘問。阿難所問亦如是說。唯譬差別。不由初磴。而登第二第三第四磴。陞殿堂者。無有是處。婆沙百三(八右)引須達經中。取登四桄梯喻。蓋三經取要若別誦。光記未知據何出彼喻。寶疏而下皆依彼陋之甚。蓋普光未檢本經。只依先輩所談乎。問。今雲。一一別喻而後二經喻同何。答。經已雲譬差別。約四階約四磴是別。   (十二右)若謂有經(至)密意說故。第三通彼引經成義。婆沙百三引此經。證一時觀。雜含十六(八右)曰。若於佛不疑惑者。則於苦諦不疑。集滅道聖諦不疑。如是於法僧不疑。約四諦亦爾。又(八左)次經曰。若於苦諦無疑者。則於佛無疑。於法僧無疑。於集滅道諦無疑者。則於佛無疑。於法僧無疑。又第七(二右)雲。苦集滅道狐疑斷。次經亦如是。差別者。佛法僧苦集滅道狐疑斷。有講者雲。今論佛是餘字。不爾不成四諦頓觀義。故婆沙一百三(八右)雲。經說。於苦諦無有疑惑。於集滅道諦。亦無有疑惑。正理六十三(四右)亦爾。此未知有本經。妄談之。彼依前經。此依後經。且舉文初。故舊論(十七(六左))亦云。於苦諦無疑。無不決心。於佛亦無疑無不決心。然稽古(下二十二右)雲。其所執稍異。意義全無別者。唯見經一文妄言之。已有二文。或先諦。或先佛。是表能所說主客之殊。必非所執異。亦非意義無別也。問。此經如何成頓證。答。婆沙百三彼引經而雲。既於四諦。頓無疑惑。故知現觀定頓非漸。光記科牒經通難者未詳。又雲。佛是道諦攝。故於佛道。亦無疑。無惑者。未檢本經。唯依字自臆度。不為論。通中亦者。對前宗義不成。然前未引經。恐是經字寫誤。故舊論雲是義不然。無亦言。依定不行者。約同時不現行。婆沙百三(八右)有三義。第二尊者世友義。曰。彼經意說疑不現行。謂瑜伽師。若於苦諦。已入現觀。無有疑惑。於餘三諦所有疑惑。得雖未斷。而永不行。於彼已得非擇滅故。依必當斷者。約未來當斷。此婆沙無之。當是未來。見道漸次無間故。於苦無疑。決定當於餘斷疑惑。非謂俱時斷也。   (十二左)論曰(至)能隔礙故。正理異此。此論間隔礙義。忍不生起。前惑得為障。今方忍起斷彼惑得。令彼惑得不能隔礙。故名無間道。無間如無明。非六合所釋。無間即道持業釋。如無明漏(有人無間之道者非也)正理(寶二十八左具引)意從忍至智。中間無餘道能為隔不從忍生智。故為無間。無間即道持業同之。如是有二別。謂對惑得與望後智。但間隔義與隔礙。皞按。各據一義。婆沙九十(十一左)雲。無間道能斷煩惱。隔煩惱得令不續故(此論所依)亦能證滅。引離繫得。令生起故(正理所據)如是二因如次今論正理所依。然正理破此論。如光記(三十三左)而正理說非亦無難。法智類忍間。亦無餘道間隔。應法智亦名無間道。   (十三右)若謂第二(至)結聚相違。舉難通。此是難。展轉致二難。此中第二者。是指智。十六心中。各忍第一。智第二故。又次上雲二次第。彼中第二是智故雲第二。無間道者。解脫道寫誤。何者此文初舉上智為解脫道釋。難應不起斷疑智。次舉斷疑是忍位通釋。以本論難。故知誤矣(【傍】已斷疑之已未審矣。準舊論。即是應能字。又解智是斷疑已極成。故雲已斷疑智乎)由之舊論十七(七右)曰(【傍】舉外難通。初外難有二。初牒前文難)若說第二解脫道與滅離至得一時俱起。滅離疑惑智。於此境界不應得生。由忍能滅惑故(【傍】論主遮難)此難不然(【傍】二舉忍斷通難)若汝言九結聚(【傍】上下八諦修道所斷雲九結聚)由忍滅不由智故。與阿毘達藏(【傍】發智五(二右))相違。是義不然。忍是智伴類故。譬如臣事說為王事忍於智亦爾。綴文義旨豈不穩暢。然光(三三左)雲牒異計破。第二字為苦類忍。而證正理。何誤之太。至此之際哉。今若謂言有兩處。同非是外難。而一即異計。有何起盡。此論一部中於何處。直言若謂有舉異說。可謂未知大例也。又今第二言為苦類忍。何理有之。若文若義全無所由。若言由無間言。是似盲人揣摩。非可言有目釋義。以非是苦類忍差別段故。難者亦苦類忍唯無間道。何為他可得難。是偏輕蔑舊家。未檢之罪也。又證正理(【傍】寶疏二十八左二十九右二處文即一連相續文見彼可知)者誤也。彼重釋自所治言。雲苦類忍等與他離繫得俱生。故致此難。謂苦類忍不為第三位。置苦法忍後。為第二位令與前忍果離繫得俱生。可有何過。破彼傍難以已斷疑智。以第三位已斷疑忍。為第二位。唯令離繫俱起故。應苦忍後位已斷疑法智。於此位不得生。今不爾。外人難苦法智解脫道為離繫得俱時起。令已斷疑智無。言忍能斷惑故。此難意令解脫道有如無間道斷惑。是婆沙九十(十一右)所破有三說。一師意。彼曰。如西方沙門。彼作是說。非無間道不斷煩惱。非解脫道不證彼滅。彼互存斷證。由之今有唯言。而混同證正理大非也。問。此論無答。舊論雲此難不然何答。並無妨。今無答者。次忍能斷文此答。約展轉難故略之。如舊論者。總非雲此難不然。而無所述。次文成答故。而今略之者。招多增迷。若有彼句何。光記可誤。寶法已下皆襲普光。並皆井見臆度之輩也。   (十三右)本論說九結集。發智五(二右)曰。有九部結。謂苦法智所斷。乃至修所斷結。苦法智所斷結盡。四沙門果攝。或無處。餘七智亦爾。修所斷結盡。阿羅漢果。如是皆智為能斷。故引難。問。舊論。正理。並雲九結聚何義。答。諸煩惱唯八智修道九部結聚集故以名。   (十三右)此難不爾(至)名王所作。此通婆沙六十四(十三左)通釋彼發智智斷。有七復次。初復次同之。曰有別意趣。謂忍屬智。是智助伴。諸忍所斷名智所斷。喻全同此。   (十三右)前十五見道。若大乘經部及成實論等並十六心見道。有部及論主前十五心為見道。如此文。惠暉雲。經部師第十六心是見道攝。因雲。以智攝故。如餘七智。有部是修道。因以果攝。如餘修道。大乘如雜集第九。唯識第九(十四右)等。瑜伽五十五等。   (十四右)論曰(至)二隨法行。今小乘宗唯在見道。大乘不必然(【傍】現行二十七賢聖章無文)廣章(【傍】義寂)雲。信法二人謂在見道十五心項並見道前。趣向果。如是總名信行法行。然對法論(【傍】雜集十三(八右))唯資糧已具望入見道。名二人者。約親近說。顯揚唯說見道前者。據長時說。亦不相違。不同小乘唯在見道(【傍】成實一(三十一右)同大乘四加行已上方有)。   (十四右)由信隨行(至)隨行義故。下釋名二。初釋初名。二釋後名。初中亦分二。初正釋名。後彼先下辨此位標信名。初中有二。初三字釋。由信他教示。隨彼行。亦行亦隨。名隨行。持業釋。信所由故。信之隨行故。名隨信行。第三轉依主釋。故論曰由。後彼有下四字釋。此有兩義者。是能有約有財如覺者(【頭】快道雲。初釋由初念信立名。後釋由慣習故。是由後念成性只釋。初後異也)或由下約依主。彼由數數習隨信行得此名。隨信行之者別體依主。如言觀法(【傍】瑜伽)者。舊論十七(八右)曰。先由信他。故尋思義。先由經等正法。自尋思義。為此義故說四量。法為量非人。義為量非文句。了義為量非不了義。智為量非識。雲何判此四。由四種人差別故。一由貢高人差別故。二由路柯耶胝柯人差別故。三由自見取住人差別故。四由聞勝人差別故。此中於貢高以法為量非人。由共論說思量。為智所得故。不但由威儀差別。復次佛世尊有說人。有說法。此中法為量非人。此法有二種。文句及義。此中義為量非文句。由不愛著國土言說故。何以故不應成取文句。為勝決定應思量簡擇義。佛世尊說經。有二種。有了義有不了義。若人簡擇義應以了義經為量。非不了義。佛世尊說。隨福行及不動行識為生善道。說四諦智。為至得涅槃。若人行於法似法以智為量非識。復次於四時中。有失無失故。約四人立四量。一讀誦時。二憶持時。三簡擇時。四修行時。今論全闕略。是學佛之徒。要文廣載之。   (十四左)名為具縛者。是具修惑。得具縛名。非一迷未斷之具縛。已斷見惑。故頌言具修惑。論第四(十四左)曰。初剎那具縛聖者。及餘一切具縛異生。寬狹可知。又論二十四(十右)約自地。九地各最初為具縛。今橫九地相望。初一向不斷修惑為具縛。義門為異。全非相違。   (十四左)或先已斷(至)有差別。已下約超越。總分三類。從三果故。若據惑品別。有八九七十二。並具縛成七十三。如正理(【傍】六十四(二左)光三十六左引)有部不許超前三果。故無超至羅漢向。   (十四左)必初得故者。今釋超越生。其初果等名約四果次第。恐謂相違。故一一別釋初二等名。此必言簡第二第三超越。彼是初得。而非必定初故(如寶釋)次下論(十七右八行)(云云)。   (十四左)遍得果中第二故者。次第周遍得四果時第二故。是簡超越初得一來。   (十四左)乃至具離無所有所者。有部宗不許有漏智斷非想惑故。   (十四左)數准前釋者。是遍得果中此第三故。   (十五右)此二聖者(至)見至名別者。略釋名。恐謂二人互闕一名信名見。故致此釋。各雖信惠具。就互偏增標別名。故言互增。麟記雲。今雲互顯不具二。故言互增非如東西互見者誤也。信淨信心所。解勝解心所。由信解起名信解。由聲依主釋。見者慧別名。至者來至。由先見至果見。得見至名。若見為先見。第三轉依主若為今見至見。故雲見至。見即至持業釋。   (十五右)何緣先斷(至)一至五等。光雲。五等等取斷六等者誤也。斷六。斷九。必是一來不還果。無有後向義。故正理六十四(三右)雲。何緣先斷欲一至五。或七八品。初定一品。廣說乃至無所有處第九品惑至第十六道類智心。但名預流一來不還果。非一來不還阿羅漢向(顯宗三十一(二左)全同)既除去斷六斷九思之。圓暉雲。何故斷五品非第二向。斷七八品非第三向。斷上七地非第四向。改光可稱。   (十五左)若異此者(至)定成樂根。發智六(五左)曰。樂根遍淨以下。及聖者生上成就。異生生上不成就。婆沙九十(六左)評家曰。若已離上地染。依下地入正性離生者。彼得果已。必起勝果道。修上地無漏。得上地滅。然後命終。如已離欲界三四品或七八品染入正性離生。彼得果已。必起勝果道。修勝品無漏。得勝品滅。然後命終。問。若已離第三靜慮染。依第二靜慮及下三地。信勝解練根作見至。彼不起後向。命終往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彼成就何樂根。答。彼於上地。若得自在。當練根時。亦能修上地無漏樂根。設於上地。不得自在。彼樂果已。亦必起勝果道。修上地無漏。然後命終。是故聖者生遍淨上。決定成無漏樂根。成就喜根準此應說。   (十六右)應知此中(至)小燈能滅。自下二明能所治相為二。初正敘。二上上品下辨能所治反對所由。此有二。初約前後有無。此有法譬合。譬有二。初粗前細後喻。以顯上智有時上惑已無。次粗細反對喻。以明能所下上相對。故二喻別。第二白法下重約力用強劣辨。舊論曰何以故。此中二喻義無別。初約內身。後就外事。病比所治惑。久時類惑上上。良藥況能治道。少者喻道下下(【傍】長含十二(二十右)自歡喜經曰。三結斷得須陀洹。極七往返必成道果)舊論十七(十一左)曰。譬如久時增長三病以一兩三角根散即能牽滅。   (十六左)論曰(至)極七返。若加有雲極七返有。則返半音。但七返。或極七返正音。已下依婆沙四十六(六右至終)首尾。今分節。大為二。初總釋頌。後七返言下廣辨諸義。大有十一段。初釋極七返字。第二諸無下釋預流名。第三此預下明所目義。此亦為四。一雙關難。二依初關答。三重問。四約三義具足答。第四彼從下別明七生相。此中有七科。一所立宗義。二難。三通。四重難。五答。六徵證。七舉證答。第五若於下明極七返滿處。第六何緣下明有局七。第七中間下。明中間聖道起。第八至第下辨最後無佛法時。第九雲何下釋經名無退墮。第十經說下。釋經最後作苦邊際句。第十一餘位下辨餘位七返。   (十七右)故契經說極七返生。雜含三十四(四右)雲。斷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次頌曰。極至於七有。天人來往。生盡一切諸結。究竟於苦邊。又(二十左)又三十(十一右左)六箇處二十九(十八左)但無極字為異。十五(二十一左)究竟雲作苦邊。而無極字。六(十六右)七(二右)亦云七有人天往來作苦邊。中含第一水喻經(十三左)曰。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便得苦邊。又二(十九右)七車經。又二十(十左)念身經。又三十六(十九右)聞德經文同。又十八(二十三右)又(二十四右)又(二十五左)又(二十六左)文同。增一二十(二十五右)雲。極遲經七死七生。極七返人天往來大小同揆。而亦大乘中有差別。顯揚三(十一左)雲。極七返謂即預流果。由善修聖道故。或於天上。或於人間。或天上人間受七有生。已得盡苦際。   (十七右)是人天中各七生義。天者。但欲天故。法勝毘曇六卷三(十七左)雲。彼人中受七生。欲界天中受七生。   (十七右)諸無漏道(至)說名預流。舊論十七(十二右)雲至預。問。流何故為聖道。此為因流趣涅槃故。謂無漏聖道流往涅槃。如雜含三十(九左)雲世尊告舍利弗言。流者何。答曰。流者八聖道。如有漏法流轉生死。婆沙四十六(十四右)曰。流謂聖道。預謂入。彼入聖道。故名預流。成唯識疏一本(五十三右)雲。預者入。流者流類。入聖之類。故名預流。舊雲。流者謂生死。此逆生死。說名逆流。義乃非也(已上)舊者淨影義章十七本(九右)雲。須陀洹者。外國語。義釋有三。一當名。正翻名修無漏。如涅槃說須名無漏。陀洹修習。以修無漏。名須陀洹。二隨義傍翻名為逆流。逆生死流。三途生死永不受故。三隨義傍翻亦名觸債。將拒三途因。而不受果。故曰觸債。今按。基疏正釋。全同義林五末(初左)賢聖義。然正釋及破他。並但自分別而違文理。不成示南。正釋非者。諸論說流為聖道。不言聖之流類。此論已約流趣義。是違文又理亦不穩。次破他誤者。須陀洹梵音有逆生死。而入聖道義。依之約所厭是逆流。約所求是預流。故涅槃經北本三十六(四右會疏三十三(九右))明說於正說約修無漏義釋名。於復次段約逆流義說之。章安於流釋二義。一生死流。須陀洹人逆此流故。生死順之。二逆流。須陀洹人順入此流。故小般若雲。名為入流。又新翻顯揚論第三(十左)雲。預流果若全攝者。永斷一切見惑。由此聖者已見諦故。最初證得逆流行果。又瑜伽八十三(十四右)雲。言逆流者。謂已登聖道故。又婆沙百七十六(八左)釋契經所說順流。逆流。中住。到彼岸。四補特伽羅中。有九義釋逆流。謂苦忍已生。世第一。增上忍。及忍法。頂。與煖。念住。不淨觀。並順解脫分生位。初義苦忍已上。同涅槃瑜伽顯揚。豈妄可得雲舊乃非將偏拒舊家。不量違玄奘等所譯諸聖教。背至理何不慎乎。問。諸教說生死流轉。流言何可為聖道。答。流是趣向義。隨所求往名流。如釋大衍論(六(六左)又開九(二十八左)七(二十一右))上流轉下流轉。具如唯識權衡鈔辨。   (十七右)應目第八。光兩釋。初解引婆沙為預流向信行法行為正。然後釋更引大乘智論(七十五(六丁))立別義為苦忍。是混乘宗違本論。何足言之如寶疏圓暉唯同後釋甚。亦唯依智論意是何謂。又此論次三因。並簡前十五心向道。彼唯向。此向果具足。彼唯見。此見修具。彼十五行。此十六行滿。是故舊論雲。於道類智中。是故此人得須陀洹名向人則非。已對道類智雲向人。豈非全同婆沙。   (十七左)彼從此後(至)及七葉樹。此中後別者。簡彼婆沙四十六(十七右)得果生入七有數也。結謂結生相續。光第二釋非也。文不可讀故。總二下通妨。故舊論曰。雲何說七生為勝。舊論極言勝(大乘雜集十三。顯揚第三意同有部。二十四生。成實論唯人天十四生如伽倫記辨。[【頭】人天合七生例增一三十四(十六左)毘羅先命終生四天王天。於彼命終生三十三天。展轉生焰天兜卒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從彼命終復來生四王天。見謂阿難毘羅先比丘七返周旋天人之中。既唯七死七生為七反思之])。   若爾何故等。經文第八有尚遮。何有二十八有。是外難。光第二釋雲彌沙塞部難。彼漢雲化地部。如玄音二十四(十六左)琳音五十(八左)具辨。然普光為彌沙塞部非也彼不立中有。如宗輪論(八十二右)今反難中有應無。若指彼此反難不成故。   (十七左)契經中言(至)第八有義。中含四十七(二十一右)多界經曰。若見諦人受八有者。終無有是處。舊論雲具見人。今見圓滿者。即見諦具足成滿人。   (十七左)以契經說(至)各受七生。證自他二經。稽古下(二十二右)曰。飲光部經至受七生。小本雜含(第十六(二十三右左)兩處)曰。於人天中七生七死得盡苦際(【頭】中含十三(十一右)說。本經阿那律說頌雲。我得識宿命。知本之所生。生三十三天。七往反於彼。此七彼七世受生十四。人間及天上。初不墮惡處乃至當在作林下無餘般涅槃。雖非正明預流。而其義歸預流也。四十二章經(第一章)雲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餘斷以為飲光部經者。豈不然乎。普光法寶輩皆謂引二經證誤矣。以契經說。天七及人二句言有依據。而有宗所誦本不分明故援飲光部經。以為確證。不爾分明字不安。舊論語勢又實一經也。忘文理巧造說者。烏足與言(已上稽古。【頭】敘有依據。次上(十二右)雲。於契經中見有誠文。說漸現觀。如契經說。佛告長者等。今綴文語勢不爾。故汝所立不成也)此辨其誤非一也。即有七失。彼小本文全不有害人天合七生義。人天中總七生死故有生必有死。七死言亦非證。故彼上(一左二左)唯雲。說言七生人天。是失所指(是一)以自謬妄談為飲光部所誦(是二失)今證二經文勢明。而曲為論主語(是三)舊論十七(十二左)曰。由經言七反於人及於天。迦屍比部說。有各各語。謂七反於人。七反於天。應同此義(已上)已別置有各各語句。還是標上是別經。何雲舊論語勢實一經(是四)又違正理論。六十四(六左)曰。若人天趣合受七生。經但應言受人天七。何緣經說天七及人。既說及言。定知各七。又必應爾。飲光部經分明別說各受七故。汝欲眼目是博是廣。而未臨正理此文。憶度妄謂招多過矣。於此明知。汝志慢譽矣(是五)光記寫彼正理文。寶疏亦從彼為二證。而忘文理者何(是六)對下經各七分明。顯上經天七及人故不分明。而其義安及言故各七義。何卻以分明字。雲上是非經耶(是七)問。有二疑。一婆沙四十六(六右)曰。如世尊說。三結永斷證預流果。得不墮法。定趣菩提。極七反有。七生天上。七生人中。流轉往來。作苦邊際。舉如是經。一一次第牒釋。其文分明。故於婆沙無人天令七等議論。彼(十七右)牒七生天上。七生人中者具釋。舊婆沙三十六(十三右)亦牒天上七有。人中七有者而釋。何論主時。自經為不分明。更證他部耶。二雜中二含諸文。說人天七往來。如一來果是一往來。人一天一極成。非往天七來人七。更證別文耶。答(云云)。   (十七左終)若於人趣(至)還於天趣。明極七反滿處。婆沙四十七(十七左)有兩說。初得果生入七數。成實論。大涅槃經等如是。後說不入。而引施設論破前說。今亦同彼正義。除得果生。是故第七生歸得果處。次上(十七左二行)雲從此後別。又下以現般雲或無是並。顯此意。應知約十四生。人趣得還人涅槃。謂除初得果生以異生攝故。次生天趣至人趣。成十四故。然近世人云。已破因執說此文。敘經文二十八生意。非別科。普光法寶等並誤矣。若人趣得果必天涅槃者中間三六生等何令爾。此甚粗見。未思之深。讀婆沙有何疑。又今約極七。以中間不可疑。又雲敘經二十八生意者。何狂言。   (十八右)何緣彼無(至)五上分結。明不受第八有。答中有三因。一約異熟限時。二約聖道力。三約有餘結。異熟依身為相續。相續成滿雲成熟。光記雲聖道成熟誤也。正理雲相續必熟舊論曰。如此量時相續成熟故。故限此七有。相續成滿故。何故成滿。彼業力盡故。初二因婆沙四十六(十六右)有脅尊者及十復次異。今舉初二復次。第三彼無之。故特雲又。舊論曰復次。然光寶等唯謂二義非也。婆沙曰。復次彼異熟因。但有爾所感異熟果勢力在故。復次彼業力故。能受七有。有聖道力故。不至第八。如七步蛇等(如光引)初說無感異熟之業故。次說業力令七有感。聖道力遮第八有。業力有無兩說其意別。然光記(四十一左終)唯令同一復次者非也。又正理六十四(八左)具破此論三義。光(四二右)唯舉第三破而救。寶疏(三十五右)更舉第二因破。而言不破論主。破婆沙異說。無意於救。而七步蛇喻會取。令同正理師法爾義。七結義於婆沙無之。雲破彼異說未可也。又此論但敘有部多解。不自立義者。是何謂。一論顛末不當自樂。或雲傳說。或加破斥。或別立自義不爾而非自所欲文何在。論主既於婆沙多義中。唯採標二義。更加餘義。豈為不自欲。正理不言經主。以論主非案立故。正理破初因曰。若謂齊此時相續必熟故。此亦不然。無定因故。謂有何等決定因緣。於第七生。為盡諸漏根未熟者。至第八生為盡諸漏。根亦不熟(後二破如寶引(三十五右))今並釋彼難業力局第七有。無第八業故。無此業者。業力劣故。如菩薩由善業越九十一劫。感彼業無異熟必熟。釋次難者。聖道力令如是。如七步蛇毒勢力。若不得聖道無此事。如不蛇所螫而不死。何得以壽量定者過此住難。彼雖所螫。其毒不遍故爾。非是實所螫。如大天得果雖言非實故。寶師墮負。會令同法爾。全非此論。正理。婆沙意。釋後難者。雖上分不引欲界生。而引上界生。今人天經生故合成。與下分二同有之。故為因。如虛空。次二難以唯上分難下上總聚。全不相當。近世人論主第二為不正者。是有何起盡。預流唯受一生。如光寶辨。彼神泰唯執文盲義焉。增一二十(二十五右)說極遲經七死七生。準知極速是經一生。其一來難實迷倒。斷六品之後雲一來。道類智位預流一生。豈是一來。又婆沙文對人天等齊七。明人天生異。故標有人天生別天七至二。人五至一對明。而不說人天均六乃至均一。準等七生可知故。未曉婆沙文意妄證。還是成違。光寶婆沙通釋未詳也。次證涅槃成實。還是一生準證。何者對利根現身。鈍根雲二三生等。彼現生入七數。由之現身為一生。如言一生成佛故。成實第一(三十二左)曰。有須陀洹今世入涅槃。有第二第三。極至第七(已上)從現身今世數次第至極七。知並現生入七數。若依有部義。彼第二是此一生。唯封文之失。大卒如是者哉。如光寶只無分別。不了遮遣可笑也。   (十八右)中間雖有(至)不證圓寂。七生受生定業為餘業。對聖道故。舊論(十七(十三右))曰。七生應受業。勢力持故(寶釋為是光不具)婆沙(十七左)兩說今依後說。前義不正。曰有說不起(聖道)若當起者。應般涅槃(有近人未知。為通妨設非理妨難)。   (十八右)至第七有逢(至)餘道出家。第八辨最後無佛法時。婆沙三義。彼第三評家義為初。彼第二為後說。顯非善說。雲有言。舊論曰有餘師。婆沙。正理同破後說曰。無學不受外道相故。今但言得苾芻形相。不言得戒。十誦(【傍】六十(初右)又三十九等毘那耶雜事二十九(十九右))及薩婆多律說有羅漢沙彌者。即是也。故十種得戒中不說羅漢。如論第九(九右)具說。餘部異之也。   雲何彼名(至)況得預流。第九釋經說不墮惡趣法。有問答答中有正示引證。正示中立五因。不造新業故。設無新業。可有古業。彼無與果能故。何無功能。強盛無漏善根力為所鎮故。何所鎮耶。因力加行。及意樂清淨故。設雖爾未得無學可退。不爾忍尚不墮。況此位。初因不造招惡趣新業故。第二因約舊業無功能。寶疏最為善。光雖略意同寶師。有人云。光寶為別義。寶約業新舊非也。光唯約業果二為正。今雲誤也。舊論十七(十三右)曰。善道為法行。惡道業無增長故。已增長能生果報。業於生果報中。無復功能故。寶疏全同之。   (十八左)故有頌言(至)大亦能浮。證無漏智人不墮。稽古下(二十二左)雲。舊論曰此中說偈。彼大例只為自造頌意。為智愚辨別。論主自造頌示喻。今雲不爾。舊論設引證頌皆如是。正理論亦曰故有頌言。故言何之為。   (十八左)經說預流(至)謂毀臺觀。第十釋經作苦邊際。如前舉預流七生多文。是極七返有最後說作苦邊際。故殊抉擇。然或說究竟。或說作如上經引。或說住。雜心五(十四左)曰。更不受餘生。故名住苦邊。今據作經。故有後問答。能障得於彼涅槃。言彼得障。以不言彼障得。普光後釋不順光記於得障有兩釋。後惑得障義。不順論文。不雲彼障得故。此兩說雖婆沙正理此論無評。初齊此生義盡理。邊際言不順苦外涅槃故。如言金剛輪際故。又有教證。一雜心五(十四左)唯此一義故。二中含三十六(十九右)說四果中。不還雲不還此世。羅漢雲不更受有。預流一來並雲得苦邊。十八(二十六右)第一(十三左)亦如是。是併標說後有不續。稽古下(二十二右)舉光記一餘(二十九左)苦邊際釋。雲得無學果亦破。其破非如彼處辨。 文化三丙寅年二月二十七日於江府深川靈巖寺智燈寮講此卷訖其讀席五筵也。    俱捨論卷二十三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二十四法義    豐山沙門快道記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三   (初右)頌曰(至)斷六一來。光雲。上三句明向。下一句明果。就明向中上兩句明家家第三句正明向。頌疏雲。上兩句明家家。下兩句明向果。此各有理。光約相似。頌疏約實論。凡於四向四果。義門非一。若約具經四果人有二門。一向果別立門。謂見道十五心為預流向。道類智為預流果。從斷欲一品至五為一來向。斷第六為一來果。斷七八品為不還向。斷第九品。為不還果。從初定一品至非想第八品斷為羅漢向。斷第九品為羅漢果。故契經雲八輩聖人。一攝向合果門。後後向道攝前前果道。但預流向無所攝前果道。是一向四果。約此從道類智至斷欲第四品。為預流果。餘準之可知。若據不具經四果般涅槃人。攝在不定。謂如家家者。斷三四品。則如次第人斷三四品。是一來向。故今論標結一來向果。於中說家家。又唯斷三四品不至一來果。而入寂滅無向一來之義。則為預流果攝。故婆沙五十三(十二左)曰。此中家家是預流差別。一間是一來差別。法勝毘曇四卷二(十六右)雲。極七有及家家當言住須陀洹。六卷三(十八右)雲。彼七往來。及家家。說住須陀洹果。雜心五(十六右)亦爾。應知約相似。家家得一來向名。據實通論非向。全無趣向一來果之義故。是故今論別明家家。次雲。從一至五。次第相續。斷為一來向。而標結言一來向果者。約次第人。令滿足順次向果。就中亦辨家家一間等也。古今不辨之。莫走行矣。   論曰(至)轉名家家。此有二種。一超越。二次第修。法勝毘曇六卷三(十八右)曰。若住果。若凡夫人。欲界修道斷中。三種盡。上上。上中。上下。彼說家家。正理雲。或於先異生位斷。或今預流進修位斷。今論且約次第。雲預流進。問。有漏斷人非闕成根。答。至道類智。必起後勝果道。其時得先所斷離繫得。故成無漏根。故具三緣。婆沙五十三(十三丁)光(十左引)具者。簡不具。婆沙五十三(四左)雲。於此三緣。隨一不具。不名家家(正理亦爾)。轉者通捨得。一名。捨預流名。得家家名。二捨預流道。得家家道。何緣名家家。謂家家者。是所生處。其處彼家。此家異故。是家家義。此人以家家為生處。名家家。有財釋。法勝毘曇六卷三(【傍】十八右)雲。從家至家。往來而入涅槃。故名家家。雜心五(十五右)亦同。問。為同家為異家。答。法勝論等縱容。淨影義章十一雲。厭舊生死。異家受生。故雲家家。瑜伽倫記六下雲。聖人厭於生死故。於一家處單不重生。從一至一家受二生三生。但易父母。不肯重生。不廢同姓。張處東西。二張家別亦得重生。此為盡理。(【頭】如張即之王□之等)故今論(初左七行)雲生二三家。不雲一家。法勝六卷三(十八右)四卷二(十六右)並但雲生二家生三家。是顯一父母不重生。然婆沙(【傍】光四左引)更雲一人家。據雖異父母。而其家是一。並不相違。   (初右十行)一由斷惑(至)三四品故。簡一二五(【傍】光記初左具也)言三四。以斷一二命終。及斷第五命終無故。   (一左)三由受生(至)三二生故。顯不取今生。故雲更生。舊論雲。三由生。二三生為餘故。簡色無色雲欲有。唯局欲故。為顯斷三品人受三生。斷四品人受二生。逆言三二。   (一左三-)然復應說(至)或過此故。正理作伏難曰。若爾應不說三二生言。說斷三四品義已成故。謂已進斷三四品惑。決定餘有三生二生。故說家家相。不圓滿。則應於頌更說等聲。方具收家家三相。或應不說三二生言。通全同之。   應知總有(至)或二或三。第二示種類差別有二。初標類。後隨釋。初釋天家家。此中初一句舉名。謂欲下從所生處判差別。大有二別。約人家。約洲處。總家家所依處。從寬至狹有四別。謂。界。趣。處。家。別故。界謂唯欲界。此通人天家家。趣者若約天家家。唯欲天趣。非餘天趣及餘四趣。故雲欲天趣。處者欲天有六。若一天處中。受三二生。若二天處。若三天處。家者於彼一二三天處中。或一家。或二家。人家家例之可知。今顯同父母不重生。故不雲一人家一天家。婆沙顯異父母亦重生。故雲一人家等。光(四左)但舉二論異不辨者。未曉也。問。二生三生家。往人來天往來。為局人局天。答。天家家唯於天趣往來。人家家準之。是大小乘經論一同。然至滅後九百年。正理論師創立人天往來義先標破彼義。後當辨正義。初標破彼義者。先標彼。正理六十四(十一右【頭】標正理論)說種類差別文。全同此論。而後(十一左)雲。若斷第六成一來果。故往天上。一來人間。而般涅槃名一來果。過此以後更無生故。即由此義證。家家中。若天家家。受三生者。人間受二。天上受三。受二生者。人一天二。如應例釋人中家家。若謂不然彼一來果。有何異彼二生家家(已上。)顯宗三十一(七右)全同彼意。雖契經及本論等中無文說。由一往來名一來果。證知家家亦人天往來。然非如極七反人天等七生。其生數不等。從其多立名。以或名天家家。或名人家家。若謂不天三人二等(文)其數不等然。人天合三生等則三生家設可爾。於二生家招與一來不別失。同人天一往來故。由有此文普光寶法等(云云。)普光(四左)述釋和會。遙劣於寶法(三右已下)解釋。寶法辨等生不等生。釋立名意為勝矣。而未滿生攝家家非也。後破正理者。大有二罪。一人天往來罪。二生數不等失。人天往來罪者。此亦有多失(【傍】如論第十(十六左)破毘婆沙等。無契經及本論說。唯自分別。)一無文臆度失謂契經及本論等無說家家聖人人天往來故。二違諸先舊師說。謂婆沙五十三(十三右)曰。天家家謂於天上。或受二生。或受三生。或二天處。或三天處。受二三生。或一天家。或二天家。或三天家。受二三生。人家家者。謂於人中。或受二生。或受三生。(【傍】已下取意)或一二三洲處。及一人二人三人家。受二三生。既標於天上。於是依聲依處。局天上必矣。釋相中。亦唯約天。全無來人之相。人家家文亦爾。舊婆沙四十二(十四左)名天中家家人中家家。而說相同新論。雜心五(十五右)曰。天家家者。謂欲界天。或受二生三生(云云)人家家者。謂人間身。或一天下等(【傍】猶言一洲)(云云)此論亦云欲天趣。雲於人趣。與婆沙同約趣別。法勝毘曇兩譯。併合作文。其義縱容也。若於大乘。雜集十三(八左)曰。家家者即預流。或於天上。或於人中。從家至家。得盡苦際。此兩或言。豈是人天往來。瑜伽二十六(四左)曰。有二種家家。一天家家者。謂於天上從家至家。若往若來證苦邊際。二人家家者。謂於人間從家至家。若往若來證苦邊際(已上)如是大小乘諸論。天家家唯於天其義一轍焉。三背立名旨。謂既唯於一趣。從家至家。不涉餘趣。故簡別名天家家。名人家家。若人天二趣往來何特可得此名。四違前後例。謂七人天往來名七反有。一往來名一來果。今亦人天往來應名極三反有。極二反有。不名人家家天家家。已顯人天往來罪。當辨生數不等罪。謂其罪亦有多失。一何故不等而不等。若言樂欲故。何故不樂等生。若言七反一來等生別故。若爾七反中。何故有不等生。若言惑品令然者不然。前惑有等不等。後惑亦有等不等大小。中間豈唯為不等。(【頭】頌疏麟二十四(初右)雲。是等皆增減家家。若准婆沙。亦有天二人二等家家云云。今雲。唯等生論明說也。不等無之也。)二違前後例。謂七生一來並等生。今亦唯言三生二生。何不生是等。三闕緣之失。若不等者。應非具生緣。於生中有闕減故。若言雖一生半生異。俱是一生內故不闕緣。是亦不然(【傍】光二十三(四十二左)寶二十三(三十五左已下)引)婆沙四十六(十七右)說七反有中。七反生者。等受七生者。然有預流人天生別。謂天七人六等。既以不等不入七生數。今亦何不等可得名三生二生。四違諸聖教。謂尊者瞿沙甘露味論上(二十八右)曰。若先盡三品。是名家家。三死三生。既死生各三。必是等生理法然。譬如增一二十(二十五右)說預流極遲經七死七生。必是等生。法勝毘曇六卷三(十八右)雲。人中二三家。天中二三家往來。成實論一(三十三右)曰。是人或二。或三。往來名家家。又瑜伽雜集等並雲往來如是大小乘一同約等生。雲二三生往來。全無不等說。是為生數不等罪。(【頭】斥餘師)已破正理論。當彈依從輩。依從輩者。於西天者。未知其愚癡徒從有幾許。且難陀論師是也。瑜伽倫記六下(十九右)曰。泰雲。詳夫人天家家西方有兩說。難陀論師雲。人天二趣。若往。若來。戒賢論師雲。二生家家唯於天上。二生往來。三生準之。本是略纂八(十二右)出矣。難陀應除遣。聖法藏師可謂有眼目。所依經論明說故。如是大乘宗同小乘諸論。豈為不然。然於正法藏下。受法稟承。奘三藏未審。為同師宗。將異耶應是背師同難陀謬執。以何知之。三藏門人基泰光寶等。並皆迷正理臆說。而傳襲彌布。悉廢莫依矣。基略章雲。於中有四。一從人至人。二從天至天。三從人至天。四從天至人。廣章舉二種。謂人天往來。普光記二十四(四左下)法寶二十四(二左已下)並唯約人天往來。云云等不等。不一言吐同趣往來。如是等義解人不得俱言之。何況從之而下。問。準預流天七人六等不等生。豈無斷三四品不等生。答。誰言無之。彼不具三緣。唯是預流果攝。問。斷三四品。為人天往來不。答。雖無文說。理應說有。若爾攝何。答。預流果攝非一來向。以不向彼故。然光記(五左)未滿二三生入寂。攝向者未詳。寶(三左)例七生。以攝家家。甚非也。彼正理未滿七生亦攝七生者。應言攝預流。何極七反中。可攝未滿者。設攝彼於此莫攝。彼既雲極。顯有未滿者。今唯言家家。不言極約三緣。何得攝。故增一二十(二十五右)雲。極遲經七死七生。若求方便勇猛意者。家家一種便成道跡。問。斷三四品中。如所言者。大有四類。一唯天中往來受二生三生。人中亦爾。二唯天中不滿二三生。唯人亦爾。三人天往來受三二生。四未滿。此四中緣何。唯約三緣據初門。立家家名廢餘三。答。唯於天唯於人受三二生。異餘例故特立之唯天唯人未滿準之可知。又人天往來準前後可知。故不立之。問。準斷三四品有唯天唯人及人天往來。於極七反。應唯天中七反耶。答。應無。諸經說人天往來故。又解。應有機類非一故。經約趣別。且言人天往來。依此義。家家亦有人天往來。互影發故。問。欲界九品惑增損生其相何。答。古今有兩義。一九品別潤義。二九品共潤義。寶疏別潤為假立。共潤為實義。是寔爾也。爾為遮闇法相愚。亦別潤假立門。不可強廢之。光記(八左已下)於別潤有三義。於共潤唯一義。今為初步。示圖曰。 T64034101.GIF 基義林五本(五丁)伽倫六下(十九丁)約別潤義。寶疏(四左)義燈二末(十九右)據共潤義。然基對法疏第十(七十右)上舉別潤義畢而雲。今大乘或可不爾。一切全界煩惱。皆潤生故。互皆相資。但由道漸上時。惑漸斷盡。生自然少。非品定損益。故有斷一品二品五品家家。於理無爽。瑜伽但言有天人家家。不同小乘說斷惑品三緣立故(已上)今雲。共潤義已在。小乘何革雲今大乘。   (初左)即預流者(至)一來果向。既言一品乃至五品。明知從一至五。次第斷者名向。非斷三四未滿三二生。而入寂名為向。無向一來果義故。若不爾何但不言斷第五。   若斷第六(至)更無生故。雜含三十五(二十九右)曰。斯陀含生兜率天。一來生此。究竟苦邊。此約遲者。若速者此位有現般。增一二十(二十五右)曰。或有一人。三結使盡。婬怒癡薄。成斯陀含。來至此世。盡於苦際。若小遲者。來至此世。盡於苦際。若勇猛者即於此間。盡於苦際(已上)。   (二右初)此或名曰(至)品貪瞋癡。中含一(十三左)曰。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便得苦際。十八(二十四右)三十六(十六右十九丁)雜含四十七(九右)四十一(六右)及前所引經亦是也。   (二右)頌曰(至)不還果。初句或言顯二類別。謂斷前七品。唯受一生。斷八品惑。亦唯一生。有餘惑別。無受生異如前數論。第三句此字指斷七八。非謂一間。以一間人非其向。是故長行更雲斷修惑七八品。   (二右)論曰(至)轉名一間。是亦有次第超越。今約決定。且說次第。   (二右)三由受生(至)餘一生故。問。唯斷七。餘惑二品。何故一生。婆沙五十三(十三右)雲。問。彼或猶有二品(【傍】第八第九)結在。何故說彼。為一間耶。答。不以一品煩惱在故名為一間。但以彼有一有種子。名一間故。   (二右十-)前說三時業極為障。論十八業品(六右)曰。言三時者。將得忍不還無學業為障。   (二左)間謂間隔(至)說名一間。初釋間義。有二義。一異熟果。二煩惱因。後敘一間名人。間體唯是一故。名一間帶數得名。是即能障法。而行人所有物。故以彼呼人。是全分有財也。不可謂有數字故。是帶數。自他俱三種別即是唯他帶數釋。具如六合釋精義中辨。此論二義。並約間隔義。正理(傍光十左引)以間隙義約異熟。以間隔約煩惱。並有理致伽倫十九下(十九左)雲。唯為一生所間不得涅槃。故名一間。間是間隙(【傍】隔乎)舊雲一種子。謂不正也。依梵本雲翳迦鼻親迦。可雲一種子。然此中說翳迦鼻指迦。此雲一間。故不可雲一種子(已上)舊論(真諦)雲一間。舊婆沙(北涼浮陀拔摩)四十二(十五左)法勝二譯雜心等。並名一種子。然不可強簡之。何者法勝六卷三(十八左)雲。一種子者。一生種子義。新婆沙雲。有一有種子名一間。應知此一間如家家。亦有人天二種。婆沙五十三(十四左)雲。一間有二。謂天一間及人一間。天一間者。謂於天上。唯受一生。六欲天中。隨應受一生。人一間者。謂於人中。唯受一生。三洲隨應。除北俱盧。顯揚論三(十一左)亦說二種。今準前(【傍】家家)可知略之。   先斷三四(至)無漏根故。未修言顯修(【傍】後時)必名。故正理雲。要至後位。起勝果道。方得名曰家家一間。治彼無漏根。爾時方得故。   (二左七-)此或名曰五下分結斷。雜含三十四(二十三右)曰。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增一二十(二十五左)等。如前引列。   (二左十-)雖必先斷(至)總集斷故。通妨先有二先。超越人於凡位。唯斷貪瞋二。以見惑不許有漏斷故。次第人於見道斷身戒疑三。並是從斷第九品先時。故曰必先。二人斷時。別故曰或或。於此位中五數畢故。言總集斷。正理(十七右)雲。此或名為五下結斷。如契經說。若有永斷。五下分結名為不還。此據集斷。密作是說。必無五結俱時斷理。或二或三。先已斷故。理實應說於此位中。斷二或三得不還果。   (二左)頌曰(至)住此般涅槃。此頌七不還。初一行半明五不還。第七句明無色不還。第八句明現般不還。初中初二句明四不還。次一行明上流。初此言指不還體。最後句此指欲界。顯現般。簡色無色。   (三右七-)論曰(至)名為上流。光記釋上流。以不定故。不雲般涅槃者。唯是坐解不見本經之失。豈雲非是定為涅槃。若不爾次下(【傍】左經四右初行)文何消。論第八(十五左)引五不還經。及集異門十四(八右)列名亦唯雲上流。故普光致此誤。爾本經中含第八(十七右)具雲上流阿伽尼陀般涅槃。舊論六(十六)引彼經。雲上流滅。四含諸經列名悉雲上流般涅槃。又婆娑五十三(十六右)雜心五(十六左)等並爾。今論於下為辨種類。於前雲般涅槃。於上流略之。頌文已如是。故長行列名釋名亦順彼。而論主欲遮如普光謬解。判體相。雲(四右初行)生上方般涅槃。   此中所說(至)謂有餘依。於第二下設此簡釋。準顯上下。謂不雲上二。唯雲此中。準知前是通二。復於第三以下無簡釋。準知如第二。寶判決為允。   (三右九-)以具勤修速進道故。不久時中得涅槃。厭有最切。故有勤修。不久至此名速進道。約此二道有無。辨三種次第。   (三右十行)此不應理(至)無自在故。捨壽行唯依第四定。如論三(八右)已說。於下三定。定無自在捨壽行力故。   然契經中(至)與理相應。已上有部所立次第。自下論主依經部。先無行為盡理。此中有三。此初舉經印可。雜含二十九(十九左)曰。斷五下分結。能得中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生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無行般槃。彼地未等覺者。得有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上流般涅槃。又(二十一左)全同。二十七(二十一左)曰。五下分結盡得中般。若不得中般得生般。若不得生般得無行般。若不得無行般得有行般。若不得有行般得上流般涅槃。長含八(十七右)眾集經唯列名亦爾。論主依之。又雜含三十一(二左)又(三左)長含十二清淨經(十丁右)中含二(二右)善人往來經。婆沙五十三(十六右)所引。增一經等。並皆有行無行為次。有部宗皆依此次第。故婆沙五十三(十六右)百七十(初右)雜心五(十六左)集異門十四(八左)甘露味論上(二十八左)等。悉如是。今論主解朋經部。光寶所解可爾。成實論第一(三十三右)如是故。淨影大乘義章十一為毘曇成實異。即是也。雜集十三(九左)無行有行次第。雖婆沙等中無此諍。論主改有部次第。故正理師(【傍】寶七左引)會二經異。雲時既無異。隨說無違。此釋不爾。契經既說五種淺深次第。故論主意不爾。有行為先不當理。彼經誦者誤也。   (三左七-)有速進道(至)功用得故。二示與理相應所由。前有部二道有無解釋不當理。故今異彼立其理。此即成實論一(三十三右)同。曰生滅者。生時深厭離有。即入涅槃。是名生滅。以利根故。或有生已諸無漏道。自然在前不加勤行。而入涅槃。是不行滅。以根中故。或有生已深畏受身。勤修行道。及入涅槃。是名行滅。以根鈍故。初二句標速進有無後以二因釋。初約所成。後約得涅槃有用無用。謂由無行有速進道義而成立。由有行無。速進道義而成立。不由功用得涅槃。故是速進道。由功用得涅槃。故是無速進道普光(十四右十-)成辨兩釋並非也。寶疏無妨。舊論曰。運載非運載由熟修不熟修所成故。是故滅不由功用得由功用得。   (三左)生般涅槃(至)便般涅槃。三以生般。例證先無行。最言顯極利根。謂彼不久得涅槃。由最速進道故。由得最上品道故。由煩惱最劣故。此中能斷智為上品。隨眠劣是微細故。如以上上智斷下下惑。舊論雲。能運載道。及最上品道。今亦無行得涅槃。例彼此亦勝有行。由有速進道。光記為因便釋誤也。寶為是。   (四右九-)言半超者(至)生色究竟。此有十三類。以越善現一處。或超善現善見二處。乃至超十三處。有差別故。並是非全名半。   (四左初-)聖必不生(至)一道師故。有部立色界十六天。於婆沙無此簡別。論主依十七天義。故有此簡別。如論第八(三右)聖人不生無想天者。上論(五之三左)已簡別。故此不論。   (五右二-)見不違理。見字正理顯宗作亦。又舊論曰。我見此義不違理。應依舊論。   (五右六-)由生般涅槃有差別故。涅槃二字。舊論。正理。顯宗。光記。頌疏。並作等為正。謂等取有行無行上流。此中上流亦有全半遍三。謂四無色中。超中二全超。超一半超。四皆受生遍沒。準前可知。唯總言生無色不細。婆沙百七十四(八右)具說(【頭】對法十三(十右)不立全半遍三種。唯次第一一生也。對俱捨十(九左)引廣章辨)。   (五右七-)復有不行(至)現般涅槃。斷欲第九品。此生得涅槃。故雲現槃。而止觀弘決六一(二十右)引此俱捨頌。而俱捨不立現般。但為六者誤也。然光記(十八右)曰。縱於欲界曾經七生。家家。一間等人。至此位中亦名現槃。此何謂。又於雜心五(十六左)成實一(一十三右)立八種。於此七加不定(【頭】八種不還)。   (五右十-)頌曰行色界有九。此九差別婆沙等無。故婆沙百七十四(十三左)說一。二。五。二十。三十。乃至一萬二千九百六十等差別。無如是九種雖雜心五(十六左)有五。七。八。十五。二十等別而無此九。今是同成實論一(三十三右)所說。   (五左十-)且總成三(至)業差別故。舊論十七(十八右)曰。此三人有報生報後報差別業故。此中起者。中有名。生者生有名。如論第十(十四右)已說。後者後報。是上流。此起生後是所感報而所順。業是能感而能順。起之順故名順起。順即業故名順起業。餘二準之。造者造作。是先在欲界造作古業。聖人必不作新業。正理所引契經誠說。非但造。令增長故。雲造增長業。   (六右四)後三亦由(至)分成三種。中有唯有起業。生有雖有起生之二業。不共唯生業。而三皆其業同故。不由彼言。上流雖有起。生。及順次。順後業。前三並無異。同受中有生有。同由順次業。生梵眾故。唯色界第二生後有三種別。故唯就順後業論之。然光記(十九右終)初兩釋。次問答三解。並不得論旨(云云) 縵談何可及問答。寶疏生般具起生二業非也。雖有理背論差別旨。故論以起生後不共。成三別故。   (六右六)佛唯說有七善士趣。中含第二(初右)善人往來經標七善人所往至所。而廣說中三生三及上流七善人舊論雲七種賢聖人行。   (六左初-)趣是行義(至)無差別故。光記屬問最為正。上此與餘相對。今亦云所餘。與此不還無別義。文勢明。寶疏屬下為答。頌疏似依彼。此有三不可。一加雖言失。義無所出故。二雲與凡無別失。所對凡夫無所從來故。三餘即不然一句唐捐失。然有人云寶解順文勢者。所謂非中非也。   (六左三-)又唯七種(至)立善士趣。是第二由。寶疏為第二釋。判是非以第二解為勝。以無學難前釋。有人云。光不辨正不。寶疏判談。其理極成矣(【傍】初行義疏趣文)今雲。寶疏(十二右)為二解甚非也。是唯二由。頌文後二句。何為正不。故下答中有二故。又舉二由已雲故獨結通二故。謂七善士趣名中。前就善士言雲唯行善不行惡。後依趣言雲行往(有人難可然。)無學難不爾。彼梵行已立無當行。今非已行故。七善士經雲比丘行當如是。乃至廣說。何以彼難。光釋實穩暢。按此論脫一由。舊論十七(十八右)雲。惟此人於餘地有行。餘人(【傍】一來預流)則不有。此人但行善業。不行不善業。若人行此行。惟行不來。如所說三義於餘聖人皆無。是故偈曰。善惡行不行。由往不更還。釋曰。故於上流。立七賢聖行。於餘不立。正理六十五(七左)亦說三義曰。往上名趣。謂趣上果。及趣上生。故唯說七。或唯此七皆能行善。不行不善。餘則不然。又唯此七往上界。生不復還來。餘則不爾。   (六左八-)諸在聖位(至)不爾雲何。自下第四明無三事。光寶並雲明非生上界(未也)缺餘二事故。缺生上無練退故。婆沙五十三(十八右)曰。評曰。若在欲界經生聖者。定不復生色無色界。所以者何。若在欲界經生聖者必無三事。一者不退。二者不轉根。三者不生色無色界。聖道久住相續中極堅牢故。恐上二界有長時苦同欲界故。今但加從欲上生為異耳。   (七右三-)若於色界(至)極有頂故。樂惠人不生無色。故雲容有。下如指事。   (七右三-)然天帝釋(至)佛亦不遮。中含三十三釋問經(十八左)曰。天王釋說此偈曰。   捨離於天身 來下生人間   不愚癡入胎 隨我意所樂   得身具足已 速質直正道   行具足梵行 常樂於乞食   學智。學智已若得知者。便得究竟智。得究竟邊學智。學智已。若得智不得究竟智者。當作最上妙天。諸天聞名色究竟天。往生彼中。大仙人願當得阿那含。大仙人我今定得須陀洹。婆沙五十三(十七左)雲。帝釋不解阿毘達磨。不知欲界依生聖者不得上生。故作是說。問。彼對佛前作違理語。世尊何故不訶制之。答。佛知彼言雖復違理。而不障道。故不訶制。後入法性。自當解了。   (七右九-)經生習根(至)所依止故。經多數生。熏練習修。根漸極成熟。故已得預流一來聖果。依身極殊勝。婆沙雲。彼相續中極堅牢故。光(二十三右)初釋為正。為上界身。及第二釋別配非也。故舊論雲。根漸成熟得勝類依止。由此二義。無練根及退事。   (七左二-)毘婆沙師作如是釋。一百七十四(十左)有十二因致復次。依今文者。取彼四因。彼初因雲。答欲界是不定界。非修地。非離染地。多諸過失災橫留難。住本有位。尚難得果。況住中有微劣身耶。此為今初因。故正理(寶六右引)六十五(四左)雲。住本有位。於欲界法。尚難越度況中有中。能越欲界。又按。諸欲界法極難越故二句應入毘婆沙上。何者婆沙既有十二因。若舉彼初因。則次第可舉四因。何大為二。於後中得開三因。何況於婆沙下。有標釋結。又初論主釋安彼言示四因。次雲彼尚。若此句別師義者。何無彼言耶。故雜心五(十八左)唯後三因。曰非欲界中陰般涅槃。若欲令般涅槃者。彼應斷不善無記二種結。得若二若三沙門果。越度三界。而欲界中陰於此無能。舊論十七(十九左)曰。由道未成熟故。由思不即現前故。隨眠惑非劣品故。欲界難出離故。毘婆沙師說如此。此人所應作事甚多。一應滅惡無記性煩惱。二應至得第二第三沙門果。三應出離三界。若在中陰。不能成就如此事。既標此人。雲一二三。唯局三因文勢明。今論是亂寫定爾矣。如正理者。不敘兩義。隨思無違。若二若三者。光記兩釋。有人云。後解非也。不論言第故。違正理(寶六右引)雲得二三沙門果文勢故。今雲。前解卻歸鑿。後釋穩暢。故舊論第二第三果。論(初右)說家家。雲斷三四品。說一間雲斷七八品。豈諍第字。置同本舊論明明文。如縱容正理何。況彼無若言乎。   (八右初-)如是雜修(至)或是不還。婆沙百七十五(十左)雲。信勝解見至時解脫不時解脫皆能雜修。今何異彼。答。彼約因雲信解見至。彼至第十六心。(【傍】論二十三(十五右))為不還等故。然今問起已約上流那含故羅漢為先。不還為限也。   (八右二-)彼必先入(至)後後漸減者。釋第二句中有六。一前文是明能修人。二此文明遠加行。三乃至最後下明近加行成滿。四次後唯從下。明根本成就正釋第二句。此有二。初正釋。後配二道。五如是雜修下。明第四後修下三定。六先於下明起處先後。此小乘宗前無漏中。有漏後無漏雜修。若大乘者。瑜伽十二(四左)中間無漏前後有漏。寂師廣章存兩種雜修。旋還明本及婆沙頌疏如今。正理。顯宗作旋環。   (八右七-)如是有漏(至)根本圓成。正理顯宗亦如今。而文語似倒。婆沙百七十五(十右)雲。如是中間剎那有漏。前後剎那無漏雜故。名雜修靜慮。頌疏亦云。中間有漏。前後無漏。舊論雲。如此有漏剎那由二(【傍】有漏無漏)無流剎那雜故。此雜修得成。   (八左十-)此中初品(至)第五品十五。根劣者。修念短促。其利者經多時。故下品唯三心感無煩天。漸次倍三心。光二釋。初釋為勝。自亦取初。真諦及寶師同初釋。實會論意。後釋者非也。論已雲便得成滿。下不雲加行(是一)正理亦云六心成滿。卻應違文(是二)若加加行下品豈唯三。有加行必然故(是三)加行起一剎那心有何論文(是四)然近人誤言。後釋卻符論旨者可笑。   (九右三-)應知此中(至)令感淨居。聖者不造雜業。如次上(【傍】寶四左)辨。光記(二左)今亦成立新造淨居新業。正理師引經不許之是盡理。已憎背有。豈可造新業。今論熏修有漏。令感淨居者。約增益故業。能感之緣也。光次證婆沙。未檢明文。而彼亦約古業無妨。光記從來誤於此事。前記三(十八右已下)以定為引業。寶師三(二十一右已下)具破之。實為允當。今亦謂雜修定為新業。誤之甚矣。問。婆沙百七十六(三右)評家依品類足說雜修靜慮。及由業故生淨居。曰亦由業力。亦由雜修靜慮。謂雖有思業現前。若不雜修靜慮。則不得生彼。雖有雜修靜慮。若無思業現前。亦不得生彼。是故要有思業牽引雜修靜慮。令其決定方得生彼(已上)豈不造牽引業。答。既不雲造。唯雲現前。明知是古業。又正理師已不許新業。而依彼品類足(【傍】寶十五右終行)雲由二力。非新業決定。唯識八(十九丁)亦唯依古業也。   (九右四-)有餘師言(至)感五淨居。婆沙百七十五(十五左)有六說無評。今依第三說結頌文。欲當理故。此有餘者。彼第四說。亦欲不違理。故兼舉之。   (九右五-)經說不還有名身證。中含五十一(十八左)阿濕具經曰。若有比丘。非俱解脫。非惠解脫。而有身證。雲何比丘而有身證。若有比丘。八解脫身觸成就遊。不以惠見證漏已盡已知。是比丘而有身證(已上)此不還名身證。又增一十九(十九左)曰。於是有人。身自作證。亦不信他人。亦不信如來語。諸尊所證言教。亦復不信。但任已性而遊。是謂名為身證人。異今用也。又長含十五(二右)種德經曰。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於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中。自身作證。為他人說上中下言。皆悉真正義味。此佛名身證也。   (九右八-)即不還者(至)依身生故。自下釋頌七字。顯身證義有兩義。初毘婆沙師義。有總釋別釋問答三科。婆沙五十四(三左)曰。身證謂信勝解。或見至以身具證八解脫。未以惠盡諸漏。雜心五(二十三右)亦同。成實甘露等同此。但雲得八解脫。及雲得滅定。故此身屬能證(寶疏引婆沙略以身言。未曉二義別故也。)依身以身證。身即證故名身證。   (九右十-)理實應言(至)身寂靜故。後論主正前義示好解。是非必謂經部義。言理實應言故。寶疏為是。光記非也(【頭】論主於此正說。故二十五(八右)亦任本宗。身為能證也)正理雲經主。以正前義故。依大例言矣。此中為三。初敘所思所得。二便作下示能思相。三如是下釋名。此釋名中。初正釋。後所由。此義身屬所證。證是能證。屬身之證。第六轉依主。故得下皆置身言。又前說定中得名。此出定而立名。是為二別。得及智者。身寂靜之能得為得。智者思所成智即思惠。光第二釋為勝。順及言故。初釋非也。文中於滅定。不施得言故。亦復雲從起。何由滅定得可立名。寶(十六右)思惠及身證得身寂靜者。全未曉第二義身不屬能證。正理六十五(十二右)標經主舉此文。而雲。今謂彼從滅定。位雖得先未得有識身寂靜。而非唯彼位方得身證名。先後二時俱得名故。由此設無緣滅定智。得勢力故立身證名。是故前說於理為勝。舉後邊故。唯作是言。得滅定不還轉名為身證。理實身證於八解脫無不具足。由身證住。以滅盡定用餘解脫為門而入故。今反破雲。身是唯所依。何可為能證。亦復前後二時俱得名者不爾。能所異故。舊論無是一段。梵本寫脫乎。若譯後闕文乎。   (九左三-)契經說有十八有學。中含三十(四右)大品福田經說二十七賢聖。於中加身證。除第四果向。有部毘那耶二載彼經。與正理(六十五(十二左)寶(十六右)引)所舉同。不入身證(【頭】成實一(三十三右)甘露上(二十九右)並加身證為二十七賢聖。)蓋現流福田經錯誤。以次列不順。彼列名。隨信。隨法。信解。見到。身證。家家。一種。前三向及果。中等五不還。九無學。   (八左)何謂依因(至)立有學故。初問後答。答中初示體。後釋名義。有無者。鮮本。光記。頌疏。作無漏。舊論作無流。為正也。舊論雲三種無流學。及無流學果。此四法與聖人亦為依。亦為因。故雲依因。   (九左五-)不還差別(至)九百六十婆沙百七十四(十三左)雜心五(十八左)具說。   (十左)金剛喻定(至)通依九地。此三說婆沙二十八(三右之十一右)各廣說對見(【頭】金剛寶中寶不可壞義戰具最勝義。智論四十七首尾廣說。又以白羊角打破。大論二十一(二十一丁)止弘六в三(二十一右)涅槃經第九龜甲及白羊角。般若論羚羊角壞之)雜心十(二十九右)初二說同之。第三妙音義未至定。總說唯十三。若忍智行種緣分別未至所攝有一千四百九十二。今第三無之。起此定所依地即九地。故雲通依九地。謂未至中間四根本下三無色無漏九地。能治道依地故。欲界非定地故。有頂非無漏故。如婆沙二十八(十一右)說非想非非想處無自地無漏。此多種金剛定悉皆隨一起得阿羅漢。非一人起多。如婆沙二十八說。   (十一右初-)謂苦集類智(至)相應有八。簡法智雲類智。唯緣有頂。為斷彼惑故。不緣餘地者。苦集並厭行相。不可厭下斷上惑故。問。何故不取二法智。答。法智緣欲智。唯斷粗惑力。無斷細惑之殊勝力故。   (十一右二-)滅道法智(至)相應有八。法智唯緣欲界決定。故不言所緣。婆沙具說以滅道法智思惟欲界滅道。作四行相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問。法智苦集不取。何故特取之。答。滅道是斷證行相。緣欲界勝緣上二界滅道。故特緣之。斷有頂惑。故論二十六(五右)曰。修道所攝滅道法智。兼能治上界修斷。欲滅道勝上界故。   (十一右二三-)滅類智緣(至)合三十二。是依未至定起滅類智。緣四禪四無色八地滅。此必別緣故。唯三十二。異第三師合緣。論十九(十四右)雲。緣滅諦者。各以自地滅為所緣。滅互相望非因果故。雖惑智異。別緣義同證無妨。   (十一右三-)道類智緣(至)必總緣故。此必總緣故。異第二師。正理六十五(十五左)雲。滅唯別緣。道則不爾。於隨眠品已具成立。論十九(十四右)雲。緣道諦者。一一通能緣九地類智品道。以類同故。何故緣滅。自地非餘。緣道便通同類。以諸地道互相因故。   (十一右八-)有說此定(至)二十四。此第二說道類智同滅類智。為別緣故增數。   (十一左)復有欲令(至)處二十四。此第三說舊論闕無。滅類智約二合三合等。異初師也。問。此三說是非雲何。答。光記第三為正。以婆沙二十八如是說者義。(【頭】正理七十三(十五左)雲。故許滅道法智品增乃至得成金剛喻定。寶疏二十六(九左)舉彼全文。)寶疏初說為正。以正理並破後二師故。婆沙為論意各別。有人云。光寶但以餘論決。於此論前(【傍】論十九(十四右))具辨道別緣·滅總緣故初說為正寶師談當理矣。近人云雖正理破後兩說。而第三說為正。評家義故。此論無簡別故。次第亦同彼故。光記實得論旨。何以正理。可決論主意。其相違非一條故。今雲。論主意初說為正。何以故。文勢分明故。謂初說不標有說故(是一)。正理顯宗亦爾。若言舊論初義曰餘師說者。則彼第二說言有餘師執。以執言顯不正義。是其一論大例焉。舊論卻為證也(是二)。豈雲無簡別。又於初說。具示總緣所由。影顯滅類別緣所以。於後二說全無其所以。如是顯示勝劣是非。聖教大例也(是三)。又於婆沙唯述其相。未說所由。今更說之。豈為不顯正義(是四)。又滅是別緣。道即總緣。於前(十九之十四右)隨眠品具抉擇。故今述所以令同彼。欲令知初說是正(是五)。滅別緣。道總緣義。已極成。雖婆沙評家而違理。故正理論師得此論意。初說中雲滅唯別緣。道則總緣。於隨眠品已具成立。又破後二師雲。彼俱非理。道必總緣。滅唯別緣。前已辨故(是六)。若論主欲取第三。應言應作是說。或應終言是義應理。既不爾(是七)。然如普光未曉論旨。唯封著婆沙如是說者言。可呵可去。近人亦愛著普光。妄諍是彼非。至所不能救。而言雖謬亦復其謬非無理。豈非背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文金言乎。寶法唯舉正理判決。未辨此論起盡。唯偏信正理之舊蔽。未得此論旨。誰為不然乎。更難第二師。道互為因果必總緣。滅自地各別無互因果。何混同同為別緣。難第三師。謂滅類智各別無因義。何可合緣。若彼合緣道尚應合緣。同類相因故。又唯別緣能斷其惑。有何不足用合緣為。   金剛喻定依九地多數三師異說圖。論二十四(十一右)。   (十一左七-)此定既能(至)盡智令起。為取俱行盡智。舉盡得故下雲最初俱生。舊論曰。與第九品惑滅離至得。俱起智名盡智。光初釋為善。寶亦如是。第二釋盡得與俱行盡智。約相違釋。違新舊論也。   (十一左九-)由此解脫(至)故名盡智。儘是諸漏盡得雲盡。從同時俱生盡。為簡餘智名盡智。是一分鄰近釋。問。前(云云)此惑盡得即第九品。今雲諸漏盡約一切。豈非一多相違。是故正理(六十五(十六左)光三(十二左)引)顯宗(三十二三右)上文雲諸惑盡得俱行盡智令起。答。約正盡。唯第九品。若依功能通一切。(次上十左七行)。上正明能引。故雲此惑。今盡智釋名故約寬。並不相違。正理上下約寬。婆沙百二(十左)釋盡智名有兩說。一煩惱盡(【傍】盡絕義)身中最初起。故名盡智。(【傍】屬煩惱盡處智第六依主)一緣盡(【傍】滅諦)故名盡智。四諦中。滅諦是最勝。涅槃性故。故雖緣四諦約勝。此能緣智名盡智。(【傍】境第七依主)今論(【傍】盡得義)不同彼二說。故正理(光三十二左引)初舉今論義。次標有餘。舉婆沙初義也。   (十二右二行)即此唯應(至)阿羅漢名。此中即者。繼上無學義。故置唯言簡自益。無於自利己應更學故。故正理雲。諸自利行。修學已成。唯應作他利益事故。次應供義約所供養。若依婆沙九十四(十三右)約能受供曰。應受世間勝供養故。甘露味論上(二十九右)亦爾。曰一切人天中應受供養。雖能所異相依故。無有相違。 T64034801.GIF   (十二右八-)如契經中(至)名有學者。雜含三十五(五左)曰。有外道出家。名曰屍婆。白佛言。雲何為學。所謂學者雲何學。佛告屍婆。學其所學。故名為學。屍婆白佛。何所學。佛告屍婆。隨時學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舊論十七(二十四右)屍婆柯彼學三學。學三學故。說名有學。屍婆小本雜含曰屍匐。今雲憺怕。應音二十五(十九左)引說文子虛賦等。具釋字義是何謂。光記雲學所應學無漏正法。稽古上(二十四右)破雲。普光釋經。為學所應學無漏正法義。殊不知所學乃所云三學。而正所學亦是物也。是亦坐不讀本經耳。今雲。所云三學雲無漏正法。光次文雲學正所學無漏戒等。漏無漏為邪正。實是本意。還汝未了經意求志於彈斥。亡於光次文。設雖無次文。聖人所學戒定慧雲無漏正法。有何妨。又雜含二十八(七右)曰。何等為學。謂學正見成就學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成就是名學。何等為無學。無學正見成就無學正志乃至正定成就。是名無學。   (十二右十-)聖者住本性如何名有學。舊論有若爾言易曉。謂若為學後增上三學。名有學預流等住本性。不進修應不有學。婆沙百七十六(三左)曰。有二因緣名住本性。一守賢善性。而無退轉。二守身份德。而不進修。今但說不進修名住本性。謂預流者不進修一來果。廣說餘亦爾。寶疏(二十一右)文私為住本有漏性非也。無教故疏文故。有漏先已除遣。以邪正相對故。   (十二左五-)總成八聖補特伽羅。長含八(十九左)雲。復有八法。謂八人列四向四果。雜含三十三(十七右)列向果雲。四雙八輩賢聖。長含二(九右)亦爾。   (十二左六-)謂為證得(至)阿羅漢果。舊論曰。一為證得須陀洹果行於道。二證得須陀洹果。乃至七為證得阿羅漢果行於道。八證得阿羅漢果。 T64034901.GIF   (十二左八-)若倍離欲。舊論若上雲復次。寶分節未詳。(【頭】倍離者九品總三類上中下。初三品一類一分斷。六品倍初一類三品名倍。九皆斷三類盡故雲全)。   (十二左九-)非前果攝。光二釋。初釋稍文錯誤。應雖名一事二。意言雖其一來不還向名與前攝果之名同一。而其事體與彼二物。釋此句初釋與寶同。約非攝相如初釋。尋所由如後釋。並存可也。   (十三右三-)論曰(至)不治自地。釋初句為三。初總釋。二徵三釋。此釋中有二因。初約有頂上無近分。易了不具。後約自不治自。此相難曉具釋。初標立。二自地煩惱下所由。三故自下結。其所由中初總釋。後若彼下別釋。初順釋·後若此下反顯。光雲。復正理雲。若彼等(云云)。今雲。若彼下釋此論詞。必非正理文。蓋脫正理文。濫寫鄰行。正理六十六(初左)雲。非彼隨眠所隨增事。應有勢用治彼煩惱。以順生長彼煩惱故。此二十四字脫應加之。   (十三右九-)頌曰聖二離八修。聖言簡凡。聖二言簡聖一道。八言顯下八地。簡有頂。修言簡見道。此所簡者。即下準釋。舊論十七(二十五右)有餘義。及能破更結頌。為一行曰。餘說由出世。捨惑不應故。有頂半解脫如上生不應。(初二句有餘師義。後二句論主破)長行具釋。蓋梵本異。   (十四右七-)頌有漏離次下。有漏言簡無漏。下言簡自及上。次言顯鄰次。簡隔越下。例如第三定近分離第二定不。能離初定染。   (十四左十-)論曰諸道(至)謂欲八定。此中大分二。初總標能所治。二初三下正釋頌。此中初正明。後下三下辨所以。初總標能所治中。初總舉能治所依。後總舉所離。是為明近分離下差別。先標舉非正釋頌。故舊論(十八初左)雲。一切眾生依地有九種。謂欲界。四色定。四無色定。此中從欲界離欲。乃至第二定離欲。名三地勝。於此三地中。最後解脫道。或從近分定起。或從根本定起。既雲標一切眾生。簡別雲此中。總別之異。由漸正釋差別炳然。今亦云諸道。有漏無漏諸道依地。故雲諸。並皆總舉。故論二十八(十六右)雲。此八近分皆淨定攝。唯初定亦通無漏。此理爾故。正理。顯宗。並全同此論。今此正所明唯有漏。而唯離下。故前問。及頌。長行。悉雲離下。然普光不設分節。亂解致二釋。並皆違論旨。初釋應言離八謂除有頂者。未曉總舉所離。而正論文。非中之非也。後釋雖非無理。而全謬今正所明。謂唯有漏加無漏。唯離下加離上。剩通釋頌文。雲約多分。令初人迷其罪大矣。   (十六右四-)頌曰淨道(至)及滅。無漏名淨。非謂無記。此者唯指果。目近故。故問雲果位。今亦唯雲解脫道及滅。   (十六右)論曰(至)沙門性。無間脫非一。故雲諸。唯有為故雲道。簡無為簡異生有漏。雲無漏。此示體。   (十六右六七-)懷此道者(至)故名沙門。釋名義。有正釋引證。沙門義數多。今且約行與斷惑二義。契經者。中含四十八(四右)曰。雲何沙門。謂息止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沙門。問此經唯息惡義。無勤苦修行。答。息煩熱必有勤行。故雲勤勞。非相違。舊論雲。如經言。此人能寂靜多種惡法。不應慧法。染污法。隨順生死能感後有。乃至老死。故名沙門(已上)。豈非契當。增一四十六(七右)曰。沙門名息心。諸惡永已盡。又雲。復以何故名為沙門。諸結永息故。名為沙門。雜含二十九(一左)。雲。何等為沙門義。謂貪慾永斷。瞋恚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   (十六右八-)異生不能(至)非真沙門。簡相似沙門。光記(四十一右)分無異究竟解釋有一理。而依舊論及正理。還似鑿說。舊論十八(三左)雲。凡夫非決定能寂靜眾惡。故非真實沙門那。正理六十七(初左)雲。即以無漏聖道為體。非世俗道。涅槃無漏道。以能無餘究竟靜息諸過失故。由此異生雖能已斷無所有處染。而非真沙門。以諸過失尚有餘故。暫時靜息。非究竟故。寶疏唯舉正理。實得論意。然有人此論與正理稍異。寶疏直用正理未者。卻泥文也。   (十六右九十-)契經說此差別有四。雜含二十九(初右)雲。何等為沙門果。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中含二十六師子吼經(初右)雲。此中有第一沙門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此外更無沙門梵志。異道一切空。無沙門梵志。長含八(十四左)雲。復有四法。謂四法沙門果(列四果)十(二右)增一經雲四證法列四果。   (十六右十-)理實就位(至)八十九種。此中大有三。初標數性。二謂為下釋。後如是下結數。釋中為二。初釋八十九相。二諸無下辨寬狹。是即四句意。初第一單句。次第三雙亦句。後第二單句。就亦是言。寶疏二釋。初釋亦無為性者謬之甚。以解脫道非無為故。違互簡寬狹故。(【頭】五因婆沙六十一(十九丁)六十五(十二丁))。   (十六左九-)論曰若斷道位。為惑斷無間解脫二道。總雲斷道位。而光若斷位。若道位者非也。無離斷別道位故。   (十七右十-)由此契經(至)斷五下結。是證見修雜也雜含二十九(初右)曰。何等為須洹果。謂三結斷。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癡薄。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又如前薄貪瞋癡一來處指諸文(【傍】二右)。   (十七左)頌曰(至)輻等。初句標前說正名。餘句顯異名。於中有二。初婆羅門名。後示輪號。此中亦有二。初總通見修。示梵輪名。二後一頌。別就見道。示法輪名。於中者。正理釋梵輪中。光記為得。寶疏總為沙門性中義疏遠。然光記初一頌異名。後一頌明法輪。豈可不後一頌是異名。雲於中雲說名故。   (十七左八-)經亦說為婆羅門性。增一第九(九右)雲。世尊告曰。欲言沙門者。即我身是。所以然者。我即是沙門諸有奉持沙門戒律。我皆已得。如今欲論婆羅門者。亦我身是。所以然者。我即是婆羅門也。諸過去婆羅門所持法行吾已悉知。雜含十七(二十一左)雲。如實知受集受滅受道等者。彼是沙門之沙門。婆羅門之婆羅門。同沙門。同婆羅門。沙門義婆羅門義。增一四十六(七右)雲。梵志名清淨。除去諸亂想。又雲。何故名婆羅門。盡除愚惑之法。名為梵志。更說異名。亦名為剎利。以斷其婬怒癡故。亦名為沐浴。以其洗二十一結故。亦名為覺。以其覺了愚法慧法故。亦名為彼岸。以其從此岸至彼岸故。中含四十八馬邑經(四右)雲。雲何梵志。謂遠離諸惡不善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梵志。更有聖與淨浴名。   (十七左九-)即此亦說(至)獨應名梵。雜含二十六(十八左)雲。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梵是清淨義名佛。輪是輪轉義。名所說法。梵之輪故名梵輪。依主釋。簡世間初定之假梵王。故雲真。問。今沙門性異名。豈佛獨名梵。何成異名。答。約所懷持。是佛德。約能懷持即沙門性。故無妨。梁僧傳五(五左)魏晉沙門依師命師。如帛法祖竺道生等。晉道安受業佛圖澄。澄姓帛氏。安以師莫過釋文。乃以釋稱。人有議者。後增一阿含譯出。始服其懸解雲。當時已有法海經。西晉法炬譯。其經具言之。不待增一。古今鮮能讀三藏者矣。鳴呼是何謂哉。(【傍】增一前秦曇摩難提之譯)。   (十八右初-)由契經說(至)亦名清涼。證佛名梵。中含三十四(十二左)世間經曰。如來是梵有。如來至涼有。無煩亦無熱。有諦不虛有。稽古雲。按四有字。考之餘經者字誤。亦字又者草誤。今雲。不必然。約能有雲。佛具諸梵德雲梵有。有何妨。亦字分熱煩為二義。故特雲亦。非草誤也。有雲。此所引經三名。後二名同文故來。今雲。初總名。後二梵所有義。故特證之。非同文故來。故舊論雲如經中說。世尊是夫嵐摩。如此寂靜。如此清涼。琳音五十九(初左)梵此雲清淨。或雲清潔。正雲寂靜。應音二(十四左)又(三十九右)三(十五右)探玄二(三十九左)玄贊二(十三右)天台淨名疏二(二十一丁)補註一(五十八丁)。   (十八右初-)即於此中等。第三釋後一頌。明法輪名為二。初正釋。二問答唯見道。初中亦二。初標立。即釋次二句。二如世下明與輪名所以。亦二。初約五種相似。後約輻等相相似。此二義並為法喻。如輪之法。故名法輪。依主釋也。探玄三(二十六左)有持業依主雲。法即輪故持業釋。又輪是喻況如聖王輪寶即法之輪故依主釋。此意佛法能斷疑。是輪德故持業也。依主中能所相反應言輪之法也。又輪釋四義。一圓滿義。以離缺減故。二具德義。具轂輻輞等故。三有用義。摧輾惑障故。四轉動義。從此至彼。即從佛至眾生。亦從彼向此。從眾生至佛果故。玄贊四(五十七左)亦四義稍別。如今論五義。唯持業一釋也。若加轉。彼雲。轉者。動也。顯也。運也。起也。動宣言教。顯揚妙理。運聖道。於聲前起真智。於言後圓摧煩惱。名轉法輪。義林一本(二丁)五教章上二(五十三左)文句七之二(九左)五之一(四十五左)玄論八(七丁)玄贊七(四十八右)諸師明小乘。唯約見道。為法輪。   (十八右二-)世尊有處說名法輪。雜含十五(十二右)曰。世尊於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轉法輪。中本起經上(二右)雲。佛告梵志。吾欲詣波羅奈。擊甘露法鼓轉無上輪。   (十八右三-)由速行等(至)似世間輪。此五相。婆沙百八十二(三右)多說中集取四說。彼第三說中。有伏未伏鎮已伏二相故。彼第四說有迴轉義。今五相中。總不離迴轉。故不別立。論主意。若約一相義。偏不圓。故合集正理顯宗亦如今。此中有捨取故者。婆沙雲。捨苦現觀。趣集現觀。乃至捨滅現觀。趣道現觀。   (十八右五-)尊者妙音(至)故名法輪。婆沙百八十二(三左)約輻轂輞三。總有六說。更別有妙音義。而彼不約輻等曰尊者妙音說曰。學八聖道。展轉和合。一時至他相續中轉故名法輪。此八支道見道位勝。是故見道。獨名法輪。   彼唯以移轉義釋輪也。彼六說示圖曰。 T64035101.GIF 舊論。正理。顯宗並同此論。今配當全同彼第六說(有人此配當不同婆沙中所說者粗見)檢妙音甘露味論。無有此文。蓋尊者別時談此義。問。約八正道何知見道。答。雜含二十九(初右)曰。何等為沙門法。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有部八正道在見道。七覺支在修道。有餘師。經部。大乘反之。具如論二十五(十四右)又妙音甘露味論下(十五右)曰。見諦道中。是名八直道。思惟道中。是名七覺。   (十八右八-)憍陳那等(至)正法輪故。自下第二為二。初問答唯見道。後為決法輪在位。論三轉十二行。此初。(【頭】五比丘玄贊四(五十四左)新註一上(十三左)出七說)雜含十五(十一右)曰。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摩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摩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憍陳如。拘鄰知法已。地神舉聲唱言。諸仁者世尊於波羅那三轉十二行法輪。聞虛空神。謂六欲天。展轉聞梵天。乘聲唱言。諸仁者世尊於波羅那三轉十二行法輪。又五(十一丁)因果經三(二十九丁)中本起經(初右)轉法輪品。度五比丘。因緣具也。   (十八右)雲何三轉十二行相等。自下一段。古今英賢皆悉不得論旨。莫一取定。今先辨正義。後規諸師誤。辨正義者。自下為決法輪在位。論三轉十二行。此問也。   (十八右)此苦聖諦(至)所說如是。答此有二。初毘婆沙師義。後論主難有部義。示自正解。此初也。此中粗分為五。一敘三轉。二示十二行。三通數妨。四配三道。五結宗。初中此苦聖諦。初轉約見道。此應遍知第二轉。約修道。此已遍知約無學道。故下三轉如次為三道。   規諸師誤者。光寶並因便明者。全不得論意。何者下論主示正解中。兩釋俱法輪名為本故。又釋三轉。光約三道為是。寶疏約示勸證。唯就見道。釋背論意。及違文勢也。   (十八左四-)若爾三轉(至)立法輪名。第二論主難前義。示自正解。此初難。是即自言相違過。唯言為眼肝。謂涉三道。非唯見。唯見非三道故。依之正理救釋。必不成立。如下具辨。   是故唯應(至)令解義故。後論主敘正解。除去自言相違過有兩義。初三轉法輪俱約見道。後俱約三道。故並不且吾也。此初義也。此中為三。初正示三轉教名法輪。二明三轉十二行相。三敘轉義。初中是故者。承上難起下正義。即示有過故改義。唯者簡修無學二道屬三轉。即此言唯前唯見道為法輪之義。見道三轉十二行教門名法輪也。(【頭】文句七二(十三左)雲。夫轉者。轉此法度入他人。令彼得悟。破六十二見。故名轉法輪)次明三轉十二行中。若唯見道三轉非三道。如何雲三轉。答曰。一見道三周轉故。三轉義成。若爾應三轉三行。何具十二。答。雖見一道。有苦集滅道四。三四十二行成立。別釋約示勸證可知。明轉義中。若教門名轉。轉義何。謂自悟法說往他身。令彼教義證悟。故轉義成。問。此義以何知轉法輪俱唯見道。答異第二釋三道法輪故。雲三周故。一法再。二故雲周。三道別何可雲周。如減緣減行。雲四聖諦故。不通已轉契經故。問若爾於後二道。無三轉十二行乎。答。世尊所說且唯約見道。雲已轉故。若後二道準之。亦作之無有妨。或諸下第二約三道為法輪。舊論雲復次。是亦異有部為唯見道。三轉同彼。為三道不別釋。而於通已轉言。自成立故。此中為三。初三道為法輪。二釋轉義。三通釋已轉言。後辨先英是非。(【頭】舍利弗毘曇十四(十五右)所引契經分明但約見道。雲四聖諦三分十二行。亦名十二智性)光記初義為經部非也。不順是故唯應言故。復光約三道者誤。若同前三道何別可問答。何得雲三周。又終引正理。(四十七右二行)彼然唯下救釋毘婆沙義。普光若許者。論主破不當如何。是故引彼須設反破。若正師約通中初。何得雲唯。既雲唯。其救不成。寶疏(三十左)雲斷取餘師義者未詳。正理論以論主第二釋會。為婆沙本意故。以論主初義。標為有說而加能破。彼上下其類非一也。又舉正理此但等能破。不破者非也。次但約示勸證。不言見修等。似無失。而初(三十左初行)雲論主破婆沙通三道。故彼亦非也。若準第二釋下雲第一釋取餘師義。此釋通取三道。若爾初釋為見道乎。次引正理(六十七(十二右))一段全文。顯宗三十二(十六右)全同。寶疏舉而未辨非也。今須彈斥。若一切聖道名法輪。是婆沙本意何得言唯見道。言唯故所設難詰。故種種通釋。並皆歸虛妄。汝曲婆沙師意致救。豈可為順本宗。又(【傍】疏三十一左五-引)以論主初義標有說。而致難雲此但方便非真法輪等者。理不應然。教法法輪方便。即是真法輪。諸法談義。豈可言無勝能。法華玄贊第四(五十五右)舉此論諸說沙門性等頌文已下一章已而標天親論主依經部宗。破薩婆多言。又舉今難詰已下兩說。(【頭】依宗輪論(四十三左)大眾部一說部等本宗同義。彼如來語皆為法輪。今教法輪稍同彼。何為經部乎。正理雲有說。似同彼故乎)次又雲。此有釋言。初說見道。名為法輪。非薩婆多正義。雜心亦敘不正義雲。牟尼說。見道速疾名法輪。俱捨復言。或諸道皆是法輪等。此是薩婆多師本意。故顯宗雲。毘婆沙本意。總說一切聖道。皆名法輪。以說三輪三道攝故。於他相續見道生時已至轉初。故名已轉。非唯見道以八支聖道獨名法輪。妙音所說非正義故。基師不破也。今雲。依經部宗者未詳。後有釋甚非也。若非有部正義。何頌雲唯見道。而長行難彼出自言相違失。雜心五(初右)亦同此論。速疾等及八支聖道兩說。何雲不正義。俱捨第二釋。是論主改正義。全非有部義。何可為有部本義證顯宗練磨不足矣。彼蒙論主難。眾賢致如是轉救。而毘婆沙師雲唯見道。故終不成救。然豈為證。可決諸文義。又探玄記第三(二十五左)轉法輪十門分別中(二十六左)四諦。各有眼智明覺成十六行。三轉十六成四十八行法輪。(【頭】文句七十二(十二左)亦異也)此釋未審。阿含法華(化城喻品)等諸經。俱捨。婆沙等諸論。並雲三轉十二行。此各有眼智明覺。即十二轉四十八行。而雲三轉十六行。四諦各有四相。成十六等。無有經論明文(予)不信也。   依三界身。問。無色無有色。何雲身。答。心心所聚義為身。或約多分也。   (十九左三-)此通達言(至)上界定無。舊論十八(七右)曰。造作者。初發修見道。是涅槃正方便故。究竟者至得阿羅漢果。由此經故知。於上界無見道。今雲通達。深密經三(十九丁)成唯識九(四丁)見道為通達位可準思。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二十四法義(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卷第二十五法義   豐山上陽沙門釋林常快道記    賢聖品六之四   (初右)如前所說(至)起無生智。此牒前言。其理不順。何不唱前盡得。俱盡智成無學應果之文(二十四丁左)意前唯總說應果。有如餘差別耶。故正理六十七(十四左)曰。已說學位預流等有多差別。為阿羅漢亦有多種差別相耶(顯宗三十三(初右)亦同)答。從昔未聞有此問。今善致問。若無響必不可應。須善思善聽此所說。夫文之承應非一準。作論者意樂亦是殊異。不可偏準正理。但不可唱前總說文。今於唱此文有味。未嘗之者同不讀此論。其味者。謂前總說阿羅漢(二十丁左)後明智前後中。言不動羅漢雲餘羅漢。已似有差別。而未顯說。故唱彼不動性。以為基本。   (初右)頌曰(至)從前見至生。初句標名數。次句列名。後一行辨差別。於中有二。前二句約前五。此中上句示能所生。下句辨異名。後二句約最後一。於中上句辨異名。下句示所從。寶疏(二左九-)前時解脫先所從。後異名。後不時解脫反之作頌文便。問。時不時從生異受前卻何害。答。總名時解脫句。不可前說。未蒙前五言失所目體故。是故依結頌法從生為先。後不時解脫依義次。故從生在終。   (一右)於契經中(至)六不動法。雜含三(十三左)頌曰。羅漢有六種。列名明說未考。中阿含三十大福田經((四左)全有十四行)說二十七賢聖中雲。居士雲何九無學人。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安住法惠解脫。俱解脫。是謂九無學人(已上)正理六十七(十五右)舉六羅漢經與今全同。而舉九羅漢經辨相攝。次列異中含。有部毘陀那第二載福田經。全同正理。又經中護則等二句八字。蓋後人道註亂入。有部毘陀那無之。故唯此二。不可釋故。稽古下(二十六左)舉餘經。相攝文曰。蓋合經所說九種為六者。實對法說耳者。何為如是迷亂。正理初舉六羅漢經。故對以雲餘經。六種亦經說在文照然。況今論雲契經說。若不經說。何不如六因言傳故雜含三(十三左)頌曰。羅漢有六種。然正理雲阿毘達磨唯說有六種。依六種經相攝九種。唯說六不說九。意六為了義。九為不了義。亦在文義顯彰。故婆沙一百一(十四左)法勝六之三(二十左)雜心五(二十三右)並唯約六種也。然妙音甘露味論上(二十九右)明九種曰。無學九種。退。不退。思。守。住。能進。不動。惠。俱。正理雲唯者未也。成實一(三十四右)不退為最後。餘如甘露。而從劣至勝具述釋。又智論三十二(九右)義章十七並明九種。天台釋籤第五引中含福田經釋九種。又雜集第十三(【傍】列名(二右)述尺(十左))瑜伽九十立六種。由此大小兩教。並有六九說。問。相攝如正理盡理耶。答。依小教可爾。六種皆不入滅定為惠解脫。但惠力解脫煩惱故。得入名俱解脫。惠力。滅定力。二俱解脫煩惱故。如論次下(十右)雜心五(三十四左)又婆沙百一(十四左)惠解脫名通六種也。   於此六中等。自下釋後一頌為二。初釋前二句。此有二。初明所從來。即此下釋名。於此有正名亦名二。亦名中為四。一標名。二所由。三辨略待。四重釋待時相。   第二不動下釋後兩句有五。一釋後字。二釋正名。三示亦名。此有三。初標名。次所由。後重釋不待時四或依下更示別義。五此從下示所從來。   即此總名(至)乃解脫故。彼依時愛。時之愛故名時愛。解即脫。心即解脫。並持業。若解脫。是勝解為體。則心王相應心所。心之解脫依士釋。亦時愛亦心解。持業得名。文中及言欲顯示一體兩用。是義相違非體相違。如慈恩傳言詮作具及作者。如六合釋有尋及有伺。次立名準可知。光記釋心解脫有兩釋。初(二右終)約心解脫煩惱。後(二左終)依婆沙。大地中勝解為解脫。寶意亦爾。(【傍】初右終約斷煩惱廣亦引婆沙)皞按。非彼各別。但義門為異。謂約斷惡用釋名義。遠離煩惱義。是解脫義。若尋其自性。是無漏勝解心所。必非別義。故婆沙約自性為勝解。又(十四左)雲。一名心解脫。離貪愛故。二名惠解脫。離無明故。雜心五(三十四左)雲。解脫煩惱際。故名惠解。又釋俱解脫。者。離煩惱故。心得解脫。正理(十七左)雲。離繫縛故。名為解脫。大乘解名義異此。瑜伽九十卷廣說。   (一左)如言酥瓶。舊論雲酥甕。正理如今。顯宗作蘇。蓋音通酥為正。如唯識二十論權衡鈔辨。光寶盛酥瓶略盛。若依二十唯識基疏。上(二十七左)曰。西域中賣蘇人。說賣蘇瓶。則略賣。唯呼言酥瓶。猶如此方賣瓜者。唯呼言瓜。   (一左)謂待資具(至)方入定故。光寶會合婆沙六時。義應然。雜心五雲。衣。食。床。臥具。處所。所說。及人隨順故。舊論曰。命緣。無病住處時等。麟記意異光寶。此論不同婆沙。有人依從(未可)。   (一左)或依暫時(至)退墮時故。更示別義。婆沙百一(十六左)六復次中。第三復次曰。復次依羸劣道而得解脫。名時解脫。羸劣道者。謂於解脫善品加行。不恆常殷重修故。若於日初分修。於中後分。則不能修。夜亦如今。雖暫能修。而不殷重。依強勝道。而得解脫。故名不時解脫。強勝道者。與上相違。論主欲於多義中此因亦通。故舉示之。光記雲更釋為得。然寶疏述異釋者非也。舊論雲復次。今不雲有說故。凡諸教中雲復次。雲有說。遙異。正理六十七(十七左)顯示自不樂。而雲有餘釋。意各別。莫以彼同此。   (二右)論曰退法(至)隨應當說。大為二。初釋頌。後言退法下辨餘義。此餘義中有三。初釋六種名義。二此六下辨六種勝劣差別。三退法下辨得名約容有。示三界具足。此為二。初正明。後敘異執計(光等分科非也。故改之)此初釋頌。思法下亦顯不定。謂有先學位思法至無學是思法。亦有先退法性至無學轉根。成思。或成護。或成不動。如是有先護法後即不轉護法。亦有先護法轉成餘三。餘一切如理應思。   (二右)言退法者(至)彼必無退。自下第二。辨餘義有三。初釋六種名義。光記雲釋六種差別非也。故正理等已下一章在前段列名下。   (二左)退法種性(至)唯有二故。第三辨立名意。明界具不具有兩義。初正義。約容有。三界具足。前二十四(六左)曰。此及往上生。無練根及退(已上)今約容有。立名則有不退者。故通三界。後若執下敘異執有二。初所立。後示界具不具。初明欲具。後明上界不具。(光師敘異說。破者非也。無破文言故)婆沙六十二(四右)有此兩說。容有義即如是說者義。雜心五(二十三右)次第反今。而俱但標有說無評。正理六十七(十七右)決定義為初。後雲理實不定。意同此論。今欲顯示後是不正。故說言執。   (二右)論曰不動(至)從果退義。此長行大為二。初釋頌。二何緣定無下明諸部四果退不退諍。(三左二目)初中為二。初簡除定無退不動。後前之下正釋頌。亦為二。初釋上八字。此中初總釋。是言鮮本記疏。作有。顯容有不定義。顯宗。正理雲容有退義。後於中下別釋。初釋初句。後五種下釋第二句上三字。此中種性唯就一果羅漢中。五種分別明。果者隨應所得學無學果名果。   (三右)雖俱有退然並非先。下第二釋非先二字。故舊論於此標偈曰非先。有下諸文。此中有三。初總釋。二別釋。三總辨五人種類差別。此即初也。俱者謂性與果。非先者。下所示先位。然普光未曉此旨。見下明不退。謂上來總釋二句頌。謂諸下別釋二句頌。以此文屬上者非也。又唯約思等四。除退法非也。後釋亦約多分。及約退法有果退。並全不得論意也。寶疏屬下得論意。   (三右)謂諸無學(至)容有退理。下二別釋非先。初約性。後約果。此即初也。此中初明不退。後若住下乘明退相。初中亦為二。初無學。次因明有學。初若言對無學。後若言對無退。   二先位中(至)退預流果。二別明果退。釋非先為三。初明無退。二後所得下乘明退。三是故下結預流定無退。顯成宗義。初中有二。初約五性明。後又亦下約四果明。初中亦二。初正明思等不退。後唯先下簡別退法性。二先者。寶疏(五右)有學無學為二。先為二之先位此義為正。光(五右)學位凡位為二先。二即先。此義非也。不順上文故。此所得果一句寶屬下。其上文屬前段非也。   後所得果容有退義者。此有兩勢。一對前先位住思等。則住此性。後修練根是也。二對又亦已下。四果中後三果。隨應為後得。若異之於此段無練根修文。為何故。猶唯識論一(二左)雲。依此二分。施設我法等文。含護法安惠二義。識疏一本(六一左)雲。文同義別。文約義繫故合譯(云云)光寶未得論意。故文外加釋練根非也。   (三左)若異此之(至)是進非退。正理六十八(三右)破雲。此非證因。若無二義。可有是進非退過故。然得勝性雖可名進。而起惑故。亦名為退。由此彼難於理無失。又彼退起障涅槃法聖欣涅槃過。於聖道設得勝性。退涅槃。故但應名退。不應名進(已上)今反破雲。雖起惑而其種性。是昇進。何得名退。譬如退富家而貧貴族是名進。   (三左)何緣定無退先果者。自下大文第二。明諸部四果退不退。大為二。初約先果。後(四左三左)約羅漢果。初中有二。此問。是則大眾部問。宗輪論(五七左)次下光(十二左)引全文。化地部亦全同宗輪論(八十四右)論。然先果者。非唯次第得預流。亦存超越一來不還。故言先果。不雲預流。不言初果。然寶疏雲初果非也。   以見所斷(至)不如實緣。自下有部答。大約二道理。一有事無事。二(四右九行)或修下審慮非審慮。顯此界畔。設或言。初中有四。一正判。二若爾下難。三非此下答。四諸煩惱下辨見修差別。成立無事義。此初三也。事者體義。四果退不退。諸部異說。今示圖曰。 T64035501.GIF   問。何故有此諍。答。北本涅槃三十四(三右)說滅後有四果退不退。   諸煩惱中(至)而有差別。下四辨見修差別。初難後答。此有總別。此總釋。   (二左)以修斷惑(至)依有事惑。下別釋有四種差別。一約境事別不別。二約執相非實實。三約境相有無。四約事理迷別。此即初二也。謂於下為第二。謂言又誤也。上下其義別故。結文各別說之故。而言者誤。是舉我三名故。又而言無所詮故。由此舊論曰。若爾何惑不爾。有差別故。何以故。我見於色等類。由作者受者自在者分別故。增益非實有我性。以身見為依止。所餘邊見等惑生起。是故說無類。修道所滅惑欲。瞋。慢。無明。於色等類中愛。增上起。不了。為自性生起。是故說有類。何以故。彼有微淨等境。由緣此故。彼得起我等。皆無髣拂。復次修道所滅。有境類各各相對。謂可愛不可愛等。一切見諦所滅惑。通以我等相為境。是故無各相對境類。邊執見下通妨。妨者。我見可然。邊見等豈可然。故通之。此中第一為境事別通。修惑可意等各別故。見惑通執我等故。故舊論雲各別通。第二為執相非實實。增作者等。而非實性。修惑起染著等。實有染著相故(光寶未也)。   (四右)又見斷惑(至)依有事惑。第三就境相無有辨事有無問。第一門已雲有無。與此何別。答。彼別不別為本。今有無為本。故前雲各有別事。今但明有無。   又見斷惑(至)有失念退。第四約事理迷別為二。初總辨有事無事。二諦下別辨事理示退不退相。光記分科無失。寶疏諦理已上為大文第一釋。已下為大文第二釋。謬之甚矣。   (四右)或修斷惑(至)定無退義。大文第二約審慮非審慮。辨退不退為二。初總釋。後聖不下別釋。此有二。初明修惑有退。後非由下明見惑無退。(有人故聖已下二句為一段總結非也)   (四左)經部諸師(至)如何由教。自下第二明第四果退不退。有薩經二計。初經部無退義。大為二。初成立無退義。後(六右終)通有部難。初中有八。一舉經部所立。二論主印可。三問應理由。四答。五問教。六答教。七問理。(六右七行)八答理。此即初五也。   (四左四-)經言苾芻(至)名為實斷。六答教。大有五段。第一教聖慧實談之證。中含二十三(十二右)青白蓮華喻經曰。但以惠見滅增伺。不從身口滅。又雜含十九卷。   又契經言(至)非阿羅漢。第二教有學勸誡之證有二。初正引教。二舉餘經通。中含五十一阿濕具經(十八左)曰。俱解脫慧解脫此二比丘我說不行無放逸。為身證見到信解法行。我說行無放逸。阿羅漢行無放逸訖。故不為說應行。經曰。此賢者本已行無放逸。若此賢者本有放逸者。終無是處。雜含八(十六左)曰。若比丘得阿羅漢。我不為說不放逸行。若比丘在學地者。未得心意增上安隱向涅槃住。如是像類比丘。我為其說不放逸行。   (四左)雖有經言(至)障阿羅漢。二舉餘經通。初舉餘經。中含四十九大空經(二十二左)曰。阿難若有比丘。欲譁說。樂於譁說。合會譁說。欲眾樂眾。合會於眾。不欲離眾。不樂獨住遠離處者。得時愛樂心解脫。及不時不移動心解脫者。終無是處。阿難若有比丘。不欲譁說。不樂譁說。不合會譁說不欲於眾。不樂於眾不合會眾。欲離於眾。常樂獨住遠離處者。得時愛樂心解脫及不時不移動心解脫者。必有是處。舊論曰。若汝言於阿羅漢。亦有無放逸事。如經言(云云)。   而不說退(至)現法樂住。但說退失現法樂住。取經意言之。前經(二十九右)曰若彼(【傍】指羅漢也)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傍】四靜慮定心所也論(七左))本為精勤無放逸遊行。故此(【傍】是得隨一餘三未現。約未得退故雲去)或可有去。以弟子多集會故。   (四左)經言不動(至)從此退故。第三教分明說無退。證為二。初正證。二牒有部救釋破。此初也前經(二十九右)雲。曰阿難若彼不移動心解脫(【傍】身脫乎)作證我不說彼有障礙也。雜含八(十七右)說羅漢曰。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減。   若謂有退(至)時愛解脫。後舉有部救釋破。此舉救。前引文中。雲時愛樂解脫。   我亦許然(至)為靜慮等。後論主釋破。初一句總許。後但應下。別分別所退有二。此初開兩關。   然彼根本(至)是所愛味。下別述兩關。此初約後關靜慮。成自有學義。初解時解脫名。後釋愛名有兩義。初師約希求。後師約愛味。經部宗意。時愛心解脫為有漏定。不名無學無漏果也。   (五右)諸阿羅漢(至)必是不動。後約前關應果性為五。初約名義不順成自義。二若應果下。引經反難有部。三由此下。結成羅漢局不動。四然由下約現法樂。辨九種名義。五然喬下通釋經。此即初三也。此中世尊者。次前但說退失經也。經部時愛心解脫為有漏定。唯無漏果不動心解脫為不動。故雲必是不動。   (五右)然由利等(至)三種差別。四約現法樂。辨九種別。初正辨九種。二不退下別辨三種別。初中亦有二。初明退不退。後例勸思等。初中先配利鈍。故於下結退不退。例勸中意雖九種性非要。總雲思等。何以知九。下明三別。不退不動對故。恐失所得現法樂住。恆思自害故名思法。於彼喜自守護名護法。於己所得。不退不進。故名安住。好達不動所得現法樂住名堪達。是準於現法樂退與不退名言退不退法。理應如是。故勸雲如理應思。然普光兩釋。並似蛇畫足。又不退即為不動非也。不順下三別文故。故成實論一(三十四右)約現法樂住。說九種性曰。是諸阿羅漢以得信等根故有差別。最鈍根者是名退相。(【傍】此退法)退失三昧退三昧故。無漏智慧不能現前。守相(【傍】此護法)者。根小勝故。若護三昧。則不退失。不護則退前退相雖護亦退。死相(【傍】此思法舊論雲自害法)者。根又少勝。深厭諸有。是人不能得三昧。以無漏智慧難得現前。設得喜失。故求死也。住相(【傍】此安住法)者。若得三昧不進不退。是名住相。前三種在退分三昧。住相在住分三昧。可進相者(【傍】此堪達法)若得三昧。轉深增益是人住在增分三昧。不壞相者。(【傍】此不動法)得三昧已。種種因緣不能敗壞。是人住在達分三昧。惠最利故。善取三昧。入住起相。故不可壞。因滅盡定。故有二人(【傍】已下三人六種中無名也)不得此定。名惠解脫得此定者名俱解脫。不退相者。所作功德盡無退失。如經中說。佛語比丘。若我弟子以床舁我(【傍】與居切共舉也)我先所得盡無退失。如是九種名無學人。(已上)   (五左)然喬底迦(至)阿羅漢果。五通喬底迦經有三。初示彼學位退。二由於下示入涅槃。三故喬下結非退應果。初中為五。初二句示退時位。二次一句敘所退定。三次二句敘退所因。有二因。四次一句正述退。五後二句述自殺。雜含三十九(十左)曰。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獨一靜處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習。以自饒益。時受(【傍】校諸經論愛誤也)意解脫身作證。而數數退轉乃至六反。猶復退轉。我今以刀自殺。莫令第七退轉。次佛頌曰。不顧於性命。見三有可畏。斷除彼愛慾。瞿低般涅槃。問。何故通此耶。答。有部以此證成羅漢退。故婆沙六十(十五左)曰。若無退者。便違契經。又契經說。有阿羅漢。名瞿底迦。是時解脫。六反退已於第七時。恐復退失。以刀自害。而般涅槃。又六十二(六右)引彼經雲。六反退阿羅漢果。古婆沙四十八(二左)亦時解脫羅漢六反退。問婆沙所證經雲羅漢。又出曜經無放逸品。亦云退羅漢果。何雲昔在有學。答。婆沙阿羅漢言是以自義標其事。正經文是時解脫。出曜亂寫。故正理六十八(十六右)抉擇喬底迦經中。但論餘義。而不言經說退羅漢果。又解諸部所誦當異也。大乘北本涅槃三十四(十右)智論第三十卷廣說退緣。   (五左)又增十經(至)動心解脫。第四教時解脫非應果。證為四。一舉經文。二責有部。三舉救破。四通有部難。此即初也。長含九(初左)十上經曰。雲何一生法。謂有漏心解脫(乃至)雲何一證法。謂無礙心解脫。十報經(後漢安世高譯。全二十七紙與十上同本文(初左))曰。一法可成。令意止。一法當證。令意莫疑。以十十相增名十上經。謂一一增至十。更重累十十增至十。總五百五十法。十十報酬亦稱十報。今論曰增十。舊論曰十增。(【頭】顯揚四(十二左)言增十經曰。一切佛語言事攝者。謂由三種經。一由增十經。二由廣義經。三由集異門經)然普光(十左)雲。從一法增至十種。名增十經者。是妄擬增一經而言之。若言爾。於長含有十上經(第九卷)增一經(第十卷)是為何別。又增一。增十。其名義遙別。具不檢本經之謬也。問。十報經(初右)曰。便說從一增起至十法。皆聚成無為。普光何為必謬答。彼經一法有十。二等亦各有十。於中今約其小段。故曰皆聚。普光直解立名。故為誤也。   若應果性(至)說名應證。二責有部。初再說煩重責。後無說文責。   又說鈍根(至)非應果性。三牒救破。舊論十八(十二左)曰。若汝言欲顯於生果有能故。以此文為證。若爾於餘果。亦可以此為證。若汝言此果應生故。故說應生。餘果最應生。今文現前者。顯現義。謂為顯彼義。此經文句顯現故。故無重煩失。   若爾何故(至)不時解脫。第四通有部難。問。前雲時解脫非應果性。今亦立之。豈非相違。答。前約無學位所得。今約種性。雖有學位。其性應果故無妨。   (六右)阿毘達磨(至)非理作意故。第五教。特引有部論證不退。品類足論三(十右)曰。欲貪隨眠由三處起。一者欲貪隨眠未斷未遍知故。二者順欲貪纏法現在前故。三者於彼處有非理作意故(乃至)疑隨眠亦由三處起(準之可知)羅漢諸漏已盡故不退。後破有部救。有部救意。彼約三因具起惑。羅漢退起惑。不具三因起。有部意婆沙六十(十五左)說羅漢退起煩惱。破意雲。何惑法不具三因得起。論文分明說故。故羅漢不起惑。定無退。光二釋。初釋為正。以具通餘難。何為餘法。舊論曰。何惑由不具因得生。   (六右)若爾應釋(至)是阿羅漢。大文第二通有部難。此初難。雖本經未立名。彼火坑喻五妙欲。是即炭喻。舊論雲火聚經。經曰。五欲猶如火坑。此中初舉經。後此經下。經失念為羅漢有三。初標。次釋。後結。釋中有二。初由遠離言。後由諸漏永吐文初中亦二。初舉當經。後引餘教。成應果義。初經文雜含四十三(十四右)曰。是名多聞聖弟子所行處所住處逆防逆知(乃至)不令世間貪憂不善法以漏其心。或時多聞聖弟子失於正念生惡不善覺。長養欲。長養恚。長養癡。是鈍根多聞聖弟子雖起集(【傍】集尋誤也)滅。以欲覆心。譬如鐵丸燒令極熱。以少水灑尋即乾消。如是多聞聖弟子鈍根生念尋滅。由此經者。前經(十五右)曰。佛告諸比丘。善哉善哉。彼多聞聖弟子。其心長夜臨(【傍】順誤)趣。流注浚輸向於遠離。向於離欲。而於般涅槃寂靜舍離樂。於涅槃。於有漏處。寂滅清涼。準雜含二十一(十五右)順趣流注浚輸言(非一)今言臨趣。蓋順趣草誤也。餘契經者。雜含二十六(二十三右)曰。佛告舍利弗。漏盡比丘有八力(【頭】八力可思)何等為八。謂漏盡比丘心順趣於離。流注於離。浚輸於離。順趣於出。流注於出。浚輸於出。順趣於涅槃。流注於涅槃。浚輸於涅槃。若見五欲猶見火坑。如是見已。於欲。慾念。欲受。欲著。心不永住。修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八力者。九力草誤。今論雲順遠離等為力故。又此經者。前炭喻所言於有漏處。寂靜清涼文是也。光記(十二右)未曉經名。雲清涼炭非也。雜集論八(十四左)雲。何故名永吐。永吐隨眠故。此依斷煩惱說。謂除根本。永不生故。又(十六右)雲。何故此滅復名清涼。諸利益事所依處故。一切清涼善法所依故名清涼。   (六左五行)實後所說(至)故說無失。後通經。初辨初後文別。後謂有下約一人前後述意。隨順遠離已下為後文。故無別會釋。光寶但指永吐文。違理不順文勢。又違舊論意也。上來初果不退已下舊論大別。彼十八(十右)更四段牒釋四句頌。彼頌文曰。見惑無類故。說無放逸事時解脫瞿提。由火聚譬退。此論唯長行。又終炭喻段大別。曰若爾火聚譬經汝宜須救。此經言。多聞聖弟子如此行。如此住。有時有處由念忘失故。更生惡不應惠覺觀。是義不然。何以故。此文中不定顯現阿羅漢。雲何知。由此經言阿羅漢心長時歸向空寂乃乖墮涅槃。由此言故知。前非證復有餘經中說。阿羅漢有如此力。於一切流處諸法。阿羅漢恆時清涼。恆時寂靜。由此言故。前非證。有如此言。乃至未棄捨行若爾有學人在行中。亦有此義。於惑生中。火聚譬經由依有學位說。故於阿羅漢。無如此失。   (七右)如契經說(至)緣從此退。中含四十九(二十九右)文如前引。此問意。經後文說不退。應理不動故前文何故說有退。此中增上心所者。舊論曰四種依心現法樂住。心所必依王。故雲依心。與心所義同。光兩說。初說為善。順婆沙雲三摩地故。寶亦爾。舊婆沙六十二(六左)曰。佛經說四種勝心數法定。明定心所。   (七右)論曰應知(至)無相違失。大為二。初約有部。正釋頌。後依經部。通經文。此三約重輕次。未得退。正理七十(二左)曰。謂未能得應得功能。是翻增進故得退名。受用退謂於諸所得德。隨一現。餘不現。顯現如進。未現如退。故亦名退。文中二亦兼前前也。   (七左)約受用退(至)相違過。麟雲。問。既言利根羅漢有中後二退。何故唯約受用一退。通此難耶。答。汎明不動羅漢。通望一切。有未得退。今既言已得四種心所。故無未得退。(【傍】經文)   經自簡言(至)生愛。雜含二(二十三左)曰。彼行何因。何緣。何集。何生。何轉。無明觸生愛。緣愛彼行。彼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轉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   (九右)不動分二後先別故。婆沙六十二(五左)評家意。一名練根不動。一名本性不動。同時解脫練根至不動法。成就中上品根本種性。不動法成就上下品根。光記(十八右)雲。不動有二。後練根得。先來本得。然頌疏雲。不動分二。一名不退。先利根故。二名不動。後修得故。麟雲。本是利根故。不因練根得。名為不退。若先鈍根。後練得者。但名不動。不名不退。上論(五左)雲。非練根得名不退。練根所得名不動。此並非唯不得論旨。亦混經部宗。   (十右)性故成五。除不動性。以隨法得故。   八忍七智。除道類智。成信解故。   (十右)若根性道(至)二十五種。此即從後向前相乘。謂以依身九。乘離染七十三。七九成六百三十。更三九成二十七。總六百五十七。以此乘道十五。成九千八百五十五。復以此乘種性五。成四萬九千二百七十五。以此乘根三。則成十四萬七千八百二十五。 隨法行等如理應思。且隨法行性故唯一。謂不動法。餘同前所餘倣之。   如如尊說(至)不名滿學。雜含二十九(十八左)曰。斷此五下分結。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是名增上意學。何等為增上惠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重於惠惠增上。彼如是知如是見。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惠學。經說不還此世。今雲。不可牽引。復雲重令增上成無學。今雲不名滿學。   (十左)論曰(至)謂根果定。於前三果學位中根有利鈍。利為滿。無等位中更有上故。三果中不還為果滿。最上故。所得定中。得滅盡定為定滿。是則三種滿。若具三稱具滿。若隨一則單滿(【頭】光記雲具滿分滿未詳。分非滿如滿分清淨者)正理論破還不應理(【傍】七十(十五右)光二十右正理四十三(十二丁)亦破世親)何者其滿體各別。非如一法分全。故隨一併是滿。故大乘亦同之。瑜伽五十七及顯揚二十於無學加果滿。謂阿羅漢。   (十一右)無學位中(至)亦立滿名。凡滿名稱。必對不滿。而此位中。無果不滿。故不特立。   (十一左)道義雲何(至)涅槃果故。初義約遊履義。故雲涅槃路。婆沙百四十一(十右)雲。所履通達故名道。識疏一本(三十二右)雲。末伽言道。遊履義故。後說所依義。(【頭】義章八(三左)又分別功德論下(二十一右)般他者道也。千萬雜名亦爾也)   與道類同(至)無餘依故。光為四說。最得論旨。類同轉上。其義遙別故。故舊論十八(十九右)曰。由是前道種類故。由最上品故。由能令至後有故。說前為後道。由是入無餘涅槃方便故。故此四皆是道(已上)彼既但以故分四別。今亦初二。故言通兩處為二別。義理全別故。後二置或言示別義。前不置顯只是四因非四說。然寶疏但為三說。大迷文相。(有人亦從寶迷中之迷矣)   (十一左)論曰經說(至)樂速通行。增一二十三(十右)曰。世尊告諸比丘。有四事行跡。一樂行跡所行愚惑。謂貪瞋癡熾盛。所行甚苦。不行本相應。彼人信等五根愚闇。亦不速疾。以愚意求三昧。盡有漏者。是名為樂行跡鈍根行道者也。二樂根行跡速疾。謂無慾無婬。於貪慾恆自偏少。不慇懃為。瞋癡極減少。信等五根捷疾。無有放逸。成三昧。盡有漏。成無漏。是名為利根行於道跡。三苦行跡所行愚惑。謂貪瞋癡熾盛。彼以此法自娛樂。盡有漏。成無漏。是名為苦行跡鈍根者。四苦行跡所行速疾。謂少欲少婬。無瞋不起想行此三昧。爾時信等五根無有缺漏。彼以此法。得三昧。盡有漏。成無漏。是謂苦行跡利根者。中含五十九第一得經(二十八右)雲。有斷樂遲。有斷樂速。有斷苦遲。有斷苦速。斷是定義也。 (【頭】中定唯捨受論二十八(十六左)又無三識故無樂受正理七十八(十八右)光二十八(四十四右)引)長含十二自歡喜經(十六左)並略說此四。此中苦樂。正理七十一(二右)曰。雖道非苦。苦受相應。準前是樂受。而苦受唯欲界。上界定無。樂受亦唯第三定。非第四禪雲何。答。難行為苦。易行為樂。非實苦樂受。故正理次有餘師說。道難成辨。故立苦名。易起故樂。光記(二十二左)得此意。雲非是苦樂受。   (十二右)以攝受支。頌疏雲十八禪支。如論二十八(六右)定品具說四禪攝支非無色。   即此樂苦(至)速此相違。釋第四句。明樂苦各有遲速成四。為三義。初約根鈍利正釋頌。二二行下約智明遲速。通達者。是能緣智行相。舊論曰。復次於此行中。智遲故說名遲智。速智亦爾。寶疏雲。遲速名在道。非人者非也。三或下約人明遲速。舊論曰。復次此行是遲人行。故說名遲智。速智亦爾。   (十二右)經說覺分(至)八聖道支。增一十八(初左)曰。諸善三十七道品之法。無放逸之法。最為第一。雜含二十六(十六左)曰。佛告比丘。為汝說。如來應等正覺者。先未聞法。能自覺知。現法自智。得三菩提。於未來世。能說正法。覺諸聲聞。所謂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未得法能得。二十四(十九左)曰。佛告阿難。若法我自知。成等正覺所說。謂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涅槃耶。其具說散在眾經。四念住在中含二十四四念處經雜含十九等。四正斷見雜含三十一。增一十八等。五根五力七覺分見雜含二十六等。八聖道支見中含四十九聖道經。雜含二十八等。舊論曰。覺助法。又名助道品。又名覺支。名菩提分法。   (十二左)盡無生智(至)名菩提分法。此解名。初釋菩提。中為三。先示體。隨覺下敘種別。無明下示覺義。後三十下釋分法名。法軌持義。分是因義。分即法故名分法。持業釋。屬覺之分法。第六聲依主釋也。此帶三十七數。是帶數釋也。   (十二左)此實事唯十。唯言簡第二師十一。第三師十二為體。又中含五十八(三右)法樂尼經八聖道攝三聚。謂正語。正命。正業。聖戒聚攝正念。正定。聖定聚攝。正見。正志。正方便。聖惠聚攝。若依大乘。九法為體除尋。謂伽二十九。正思惟為惠蘊攝故。倫記七上(二十五左)辨之。   (十三左)毘婆沙師(至)已廣成立。婆沙百四十一(初左)曰。問。此體是惠。何故世尊說為念住。答。惠由念力。得住所緣。故名念住。或此惠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頭】三四二五單七雙八。此名目止觀七一(二十三右)探玄十二(四十右)出而廣釋)今論主破初說。依後說。故雲理實婆沙雖有二義。處處文皆用前說。故有此正。初一分鄰近後全分。具如前辨。   (十三左)於正修習(至)此最勝故。婆沙九十六(八右)有此兩名。而正勝為先。彼(六右)列名。已雲四正勝。故百四十一(一左)唯雲正斷。   諸靈妙德(至)足謂欲等。此初說者。婆沙九十六(八左)曰。能為神妙德所依。故名神足。此意諸德名神。以定為足。足所依義。定諸德依故。神之足依主。故舊論十八(二十一左)曰。一切勝德以彼為依止故。此神足體有四數。是帶數釋(有人為自他俱用帶數者非也)有餘者。婆沙百四十一(五左)曰。有作是說三摩地名神。欲等四名足。由四法所攝受。令三摩地轉故。復有說者三摩地。是神亦足。欲等四唯足非神。如擇法是覺亦支。餘六唯支非覺又(【傍】已下辨為正也)初義神足名定而為果。欲等名足即為因。以神足定由欲等四因。今正呼定名神足。從因為名。由四而生故名四神足。四之神足依主釋。故婆沙百四十一(五左)雲。(【傍】光二十七左引)一三摩地由四因生。故從所因立四名稱(已上)有作是說意。足令神轉。足之神故名神足依主釋四字唯名足。此足有四。名四足帶數釋。四足之神故名四神足也。有說意。神即足持業。神之足依主。涉兩釋。總相名為神足。若據神即足持業加四。四之神足依主也依依主欲等四名足。此有四帶數釋也。彼無評。論主依九十六義並破二義。俱成體十三故。同違經故。   (十三左)又違經說(至)等持名足。若言體十三是何過。然神即為定違經。經說種種神變用為神。是定之果。何為即定。足為欲等所生果。是正定。欲等因。足所生故。問。四言所詮名欲等。非定體帶四數。豈非自他俱用帶數。答。四之神足第五聲依主也。欲等四所生神足故。   正理(七十一(六左))救有餘師雲。無如是失。彼許等持體即是神。亦是神足。彼所言足謂欲等者。為顯等持有四種故。舉因顯果。說欲等言(已上)今反彈雲。今正破初說。何可雲等持體神亦足。亦彼異足是定義。而言欲等。豈得雲舉因顯果。若又足是定。言是欲等。違釋名法。故不成救。然正理師意。不欲信彼。故正理舉妙德所依義。顯宗(三十四(二右))亦唯彼一義矣。   (十四右)由此五法(至)可屈伏故。婆沙百四十一(九左)雲。問。何緣此五名根名力。善生善法。故名根。能破惡法。故名力。有說不可傾動名根。能摧伏他名力。有說勢用增上義。是根不可屈伏。義是力。若以位別。下位名根。上位名力。若以實義。一一位中。皆具二種。   (十四右)能證異品殊勝功德。此位異於生死法。現出世無漏前相。故言異品故(【傍】顯宗三十四(三左)全同)正理七十一(九右)雲(【傍】寶二十四右引)此位中見生死過涅槃功德。遂能勇猛發勤精進。不墮生死。速趣涅槃。雜心八下(六右)雲。暖法說正方便。生聖智火暖故。證者是顯現義。非無漏證得義。如雜心七(八右)子註雲證者顯現義也。謂不失所作。則所作顯也。   瑜伽五十五(十五右)亦顯現義。麟記得此意雲。此抉擇望前順解脫分。名為異品有雲。(【傍】孝道)此對同品。言異品。謂同品者。諸抉擇所攝善根。彼非如正斷之殊勝。故簡雲異品。論十五(八左)雲。少分殊勝善根。光釋雲簡餘抉擇分。準論二十八(十三左)明淨定四分。第四分順抉擇攝。此順抉擇最廣。今簡其同分。取異彼少分。故雲異品(已上)今雲。此說穿也。又違正理。顯宗。雜心故。   (十四左)然契經中(至)非修次第。婆沙九十六(十右)有四義中。第三說及雜心八下(六左)即是此義也。   八中正見(至)支而非覺。因辨覺支道支寬狹。婆沙百四十一(十右)義。   毘婆沙師所說如是。九十六(十右)百四十一(九右)又百八十二(二右)甘露味論下(十五右)梵輪釋中八道為見道。   有餘於此(至)立念住等。婆沙九十六(十右)出具述所立。而無引經。彼許取前說。今論主意存餘師。故上結雲毘婆沙師。而下引經。成餘師義。   (十四左)故契經言(至)耽嗜依念。中含五十二(二十右)調御地經曰。此四念處謂在賢聖弟子心中。繫縛真心制樂家意。除家慾念。止家疲勞。令樂正法修習聖戒。   (十五右)於見道位(至)四聖諦故。此師如實覺知為覺。覺即支也。前師助盡無生覺之支為覺支。由此此師七覺為見道(【頭】又增一三十四(十三右)念。法。精進。喜。猗。定。護。七覺如次治貪。瞋。見。欲世間。慢。疑。癡。七使。已斷見疑。通二道明也)   (十五右)如契經說(至)亦修圓滿。雜含十三(三左)六分別六入處經曰。八聖道修習滿足已四念處修習滿足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修習滿足。是八道修滿時。亦滿餘七覺等。故八道亦通修位。   又契經說(至)八聖道支。雜含四十三(十九左)曰。譬如有邊國土(王誤)善治城壁。門下堅固。郊道平正。於四城門置四守護。悉皆聰惠知其來去。當其城中。有四郊道。安置床榻。城主坐上。若東方使來。問守門者。城主何在。彼即答言。主在城中四郊道頭床上而坐。彼使問已往詣城主受其教。令復道而還。南西北方遠使來。復如是受其教。令各還本處。所謂城者。以譬人身粗色如篋毒蛇譬經說。(同卷(十一右)出)善治城壁者。謂之(衍文)正見。郊道平天(【傍】正誤也)者。謂內六入處。四門者。謂四識住。四守門者。謂四念處。城主者。謂識受陰。使者謂正觀。如實言者。謂四真諦。復道還者以(【傍】謂音誤也)八聖道(已上)稽古下(三十左)雲。所言篋毒蛇經又出此經。晉光(三十右)引羅剎國緣。原出中含三十四。商人求財經是也。又見增一四十一(二右)馬王品。而無所引文。其事緣亦別矣。彼乍睹婆沙西域記(十一(三左))等(【傍】恩傳四八左)所載。以妄意附會耳。法寶而下數十家。皆不知其臆說。遂沿襲而不還陋哉。皆眼不經三藏。而乃任意說經義。多見其妄爾。   (十六右)覺分轉時。麟雲。轉是起也。根力等生時。必獲四證淨。或從根力。轉入證淨故。今雲。前釋為正。顯宗三十四(十二左)曰。修覺分時。必獲證淨。正理七十二(初右)全同。   (十六右)經說證淨(至)聖戒證淨。雜含三十(十五左)法鏡經曰。何等名法鏡經。謂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法鏡經。十九(七右)三十三(二十二左)又同。四中前依第七鏡聲施於言。第四依證故戒淨。故本經已不雲於也。舊論十八(二十五右)雲四正解淨信。(【頭】集異門六(十七右)法蘊足二(初右)伽九十八(二十八)顯揚三(十八)文句七之二(二十一右))大乘義章十一本(二十八)文句等雲四不壞信。瓔珞經亦爾也光(三十一左)約境依。辨於有無。而證婆沙為是然有人引顯揚第三(十八)曰四聖所愛戒證淨。謂已見諦者。於已得決定。不作律儀。聖所愛戒所。善住出世信及後所得。善住世間信。以疑之。今雲。彼通世間信。亦為境今唯約無漏。而雲與現觀俱。及於三寶雲信。於戒不言。況本經亦爾。舊論文一段悉同今。三寶皆雲於。戒無之(【頭】又顯揚論約所依聲雲於也)婆沙誠說誰有疑。未見義差別。妄情不足為論也。又今三體。戒體各別。彼總約信。何可例同。又婆沙百三(十三右)前三約所緣。戒約自體建立。   (十六左)且見道位(至)無不亦得。釋次四句。明位有三。初釋第三句。見道下釋第四句。然所下釋第五六句。亦有二。初正釋法通四。後便明戒通四。此中亦字有三。初亦於法戒二。次亦於前三諦。後亦於法證淨。   聖所受戒者。婆沙百三(十四左)雲。是諸功德所依處故。謂諸聖者愛樂功德。故愛此戒。如人愛寶亦愛寶器。如是聖者愛樂清淨菩提分法功德寶故。亦愛如是所依戒器。更有四復次。   (十六左)如實覺知(至)立證淨名。初離釋。後由證下合釋。初中先釋證。正信下釋淨。及言顯正信三寶與妙屍羅別。非謂正信言通妙屍羅。故所由雲不信破戒。由證之淨第三轉依士釋婆沙百三(十三左)初說名證淨。脅尊者名不壞淨。世友尊者名不斷淨。大德名不動淨。妙音名見淨或惠淨。今依初說。   (十七右)謂出觀時(至)所乘乘。婆沙百三(十四右)明次第有六義。今同彼二說。而有少異。彼戒為良藥。後喻亦彼戒喻資糧。今喻所乘。又婆沙三十四(十四左)三歸處全同今醫藥看喻。義準無病當戒也。   (十七右)經言學位(至)具成就十。中含四十九(十六右)聖道經曰。學者成就八支。謂正見至正定。漏盡阿羅漢成就十支謂無學正見至無學正智。四十七(十二右)五支物主經亦同說。   (十七左)即餘經言心惠解脫。雜含八(九右)曰。爾時世尊觀察羅□羅。心解脫。智熟。堪任受增上法。又三(六右)曰。雲何漏盡無漏心解脫惠解脫。   (十八右)契經中說(至)修欲勤等。雜含二十一(十右﹝【傍】舊論十八(二十六左)雲。毘耶伽何者為解脫﹞)說戒心見解脫四清淨中曰。雲何為解脫清淨斷。謂聖弟子貪心無慾解脫。恚癡心無慾解脫。如是解脫。未滿者為滿。已滿者隨順攝受欲精進乃至常攝受。是名解脫淨斷苦種。經文初說戒清淨曰。已滿者隨順執持。欲精進。方便超出。精勤勇猛。堪能諸身心法常能攝受。是名戒淨斷苦種。是則方便超出等語雲乃至。今論雲等。光記等取信安等者。全非經意。而證正理第二。彼是別經文也。正理七十二(四左)引同經心清淨文救釋。今雲。彼救不成。何者文勢異故。謂今雲心從貪瞋癡離染。是豈非心離垢名解脫。彼雲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安住第四定故。寶疏(二十九右)引不辨者非也。(【頭】如本論說發智十五(二十右)取意應檢全文)   (十八左)亦即從彼遮心生障。光(三六右)縱容。寶(三十右)兩釋。初無學心生。後有漏心生。有人云。後釋順論意。何者上已雙舉無學心及世俗心。今唯簡取世俗心。以為問難故。今雲。不爾。初釋為善。何則上云爾時。是無學心生。今雲亦云即從。明所從是無學心生。能從即世俗心。   (十八左)正生言顯未來世故。此以正生釋成正滅。然光記兼顯正生者非也。不順故言故。   (十八左)經說三界謂斷離滅。雜含十七(八左)長含八(十一右)眾集經出。此中界者。約名相別。是差別義。若約體常住無為是體義。   (十九右)論曰(至)所隨增事。正理具假實。寶疏破之。今雲。寶釋未盡。正理意約無為體是常一。謂唯一擇滅。又約離繫得無量。為三別體無有妨。   厭緣苦集惠。準此論主不欣厭別立也。問。正理頌宗亦同此。然彼於心所中立欣厭。何以此文。得證不別立。答。彼未盡理。忍智名厭。何更有體。此文為盡理。    俱捨論卷第二十五法義(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二十六    豐山寓居上毛沙門快道記    分別智品第七之一    分別智品。舊論十九(初右)雲釋分別惠品。論主依請而作長行。釋頌本。故須在釋言。雖惠與智寬狹有異。然依通門。以名無過。當品大分為二。初明諸智差別。二明智所成德。初中有三。一明忍智見別。二明十智相別。三諸門分別。光寶分文未。應知至文。(【頭】發智七(四右)婆沙九十五(初右)正理七十三(初右)顯宗三十五(初右)舊論十九(初右)品類足一(七右)雜心六(初右)法勝六卷四(初右)同四卷三(初右)對俱捨十一(初右))。   (初右)頌曰(至)皆智六見性。須知忍智見惠寬狹不同。九十五(四左)雲。有見非智。謂眼根及無漏忍。有智非見。(五右)謂謂五識身相應惠。盡無生智。除五見及世俗正見。餘意識相應有漏惠。有見亦智。(八右)謂五見。世俗正見。除無漏忍及盡無生智。餘有漏惠。即學八智及無學正見。有非見非智。謂除前相。又(九右)見與慧自性互有寬狹。應作四句。有見非惠。謂眼根。有惠非見。謂五識身相應慧。盡無生智。除五見及世俗正見。餘意識相應有漏慧。擇法性故。非推度故。有見亦慧。謂除盡無生智。餘無漏惠及五見世俗正見。即無漏忍學八智。及無學正見等。能推度故。擇法性故。有非見非慧。謂除前相。諸智(九右)是慧耶。答諸皆是慧。能審決者皆擇法故。有慧非智。謂無漏忍。創觀諦境。未審決故。見攝智智攝見耶。乃至廣說。此中有二種四句。一種二句。準前問定應知其相(已上取要)。   此聖慧中(至)未已斷故。九十五(四左)雲。問。何故無漏忍非智耶。答。以無漏忍於所觀諦。雖忍而未決。雖觀而未審。雖尋求而未究竟。雖伺察而未了知。雖現觀。而未重審。惟作功用加行不息。故不名智。復次決定義。是智義。忍與所斷疑得。俱生於所見境。未極決定。故不名智。世友說。忍於聖諦。雖正堪忍。而未審知。故不名智。大德說曰。見事究竟。乃立智名。非初忍時見事究竟。故無漏忍雖不名智。而實是智。霧尊者曰。重觀名智。從無始來。於四聖諦。未有一念聖慧曾觀。忍起創觀故未名智。五識俱慧雖於所緣不能重觀。而色等境從無始來。已起無量有漏慧觀依種類說。既名重觀。故亦名智。餘有漏知不重緣者。準此應知。不應為難。今論正依第二復次。又百六(三右)一說決定義(光四右引)次有作是說。於所緣境。重抉擇義。是智義。諸有漏惠於所緣境。無始時來。數數抉擇。故皆名智。諸無漏惠重抉擇者。皆名為智。惟無漏忍於四聖諦。未重抉擇。故不名智。復有說由二義。故說名為智。一證知義。謂證知苦乃至道。故二了知義。謂了知自他相續故。又四十四(十右)有重觀及究竟所斷疑三義。今詳於智用致多說。然深求所以必歸未已斷。由是今論與諸說未必違也。光通無明例難。兩釋並無妨。自言簡他部。及法類互簡。寶疏只簡異部。未盡也。   (初左)盡與無生(至)不推度故。九十五(初左)曰。有餘復說。盡無生智。亦是見性為遮彼意。顯彼息求。不復推度。是智非見。   所餘皆通(至)推度性故。正理雲。餘有學八智。無學正見(前卷(十二左)正見以惠為體)。   (初左)諸有漏惠(至)正見為六。光記通忍疑俱難有兩釋。並是婆沙說。寶疏且同後釋一義也。又光通五識俱生惠。約種類。是九十五(五右)霧尊者義。寶疏(二右)緣同種類二義。各有理並無失。   (初左)如是所說(至)並慧性攝。雖前不問慧。而言聖慧有漏慧。故有此判。寬狹差別。應如前知。   智有幾種(至)苦等諦為境。下第二明十智相別有二。一正明十智相別。二明十智建立因緣。初中有四。一明別總數。辨三智相別。二明苦等六智相別。三明他心智相別。四別明盡無生二智相別。此即初也。此問有二。可知。頌中初二句。別總示數。答初問。長行分明。然光記唯智十為初問答非也。漏無漏非相別故。又違長行。故第三句已下五頌半並說十智相別。答第二問。故次二段無頌起問。後至盡無生。有相別問。以最後故(光寶未得論意分文)光明二智三智者。有二失。一闕答初問數故。二二智非十智隨一故。何可標科。寶十智名體別者。此中十智體別未具。光三增至九。九增至十者。並非也。唯開法類為四。故他心亦唯從四成。而迷頌前三九言。無意於中言何(寶亦同非也)。   (二右)論曰(至)十無生智。品類一(六右)法。類。他心。世。苦等四。盡。無生次。甘露味論下(初右)法。未知。等智。他。苦。習。盡道。滅。無生。雜心六(一左)法類世智。苦集滅道。他盡無生。如是次第。法勝論四(初右)亦爾也。婆沙百六(初左)亦爾也。入論下(三右)同品類足。而但他心世俗前後為異。今論漏無漏分故。世俗為初。無漏中開成次第。故如是。   (二右)如是二智(至)法智類智。已上釋初二句。示別總數。答初問。自下釋後六句。示相別。答後問。故於此創言相別有三(光記分頌其非可知)。   (二右)前有漏智(至)世俗境故。入論下(三右)出體釋名同此。而雲此有二種。一染污。二不染污。染污者。復有二種。一見性。二非見性。見性有五。謂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非見者。諸疑。貪。瞋。慢。無明。忿。害等。相應慧。不染污者。亦有二種。一善。二無覆無記。無覆無記者。非見不推度故。是慧及智。善者若五識俱亦非見。是慧及智。若意識俱是世俗正見。亦慧亦智。此境第七詞依主釋名。一百六(六右)總有七說。今據初說。彼初說雲。知世俗故名智。雖亦少分知蘊界處四聖諦等諸勝義法。而多分知男女往來瓶衣車乘捨林山等世俗法故名世俗智。正理七十五(三右)總出六說。舊俱捨十九(初左)立名同此。妙音甘露論下(初左)明十智。中名等智曰。雲何等智。一切有漏智慧。若善不善無記是謂等智。非一為等。以為無為眾多法為所緣故。雜心六(初左)具雲世俗等智。而釋雲。等智者。若智境界一切法有漏智也。等者多受俗數。謂男女長短等。故說等智(子註雲。等者眾事聚會義也)舊婆沙七十九(二十二左)雲等智。或(三十二左)言世俗智。又正理雲。或覆出世。引發世間。得世俗名。婆沙百六(六左)雲。聲論者說。此世俗智為諸無知之所覆蔽。如器中物器所覆蔽。故名世俗。準此義淨三藏(海傳四(七左))改世俗諦。以為覆俗諦。抑有理哉。就此名有自體從境差別。至下當知。   (二右)即於如是三種智中。此即二明苦等六智相別。光雲。明三增至九者非也。唯開法類。不開世俗。故又文中雲於中。是簡持義。謂於如是三中。從法類二立四名。由是舊論無此頌前文。直雲。偈曰此二由諦異成四。然鮮本作如是二種寫誤也。明本。及正理。顯宗。並如今。而亦下雲於前所說九種故。   (二右)如是六智(至)名盡無生智。釋下兩句。明此六智至無學位則成盡無生智。有二。此初正明。釋第三句。若言簡別有學六智非盡無生。   (二右)此二初生(至)為境界故。此二釋後句。簡別初後念智多少有二。一正明。二明金剛喻定同異。此即初也。此二智至後念通四諦。即有四智。觀上下界有法類。通六智為性。初念唯三智為性。今初生言簡後念。唯者簡滅道及法智。婆沙百二(七右)雲。評曰應作是說。最初盡智。亦是苦類智。亦是集類智。若起苦類智。爾時不起集類智。若起集類智。爾時不起苦類智。今同評家。唯苦集類智。而不並起。六種行相簡去空非我。以此二智永離彼二行故。具如下論(九右)及婆沙百九(八右)廣說。然舊論十九(二左)雲。由苦集各四行相。緣有頂陰為境界故者。應知是即錄文人之謬也。   (二左)金剛喻定(至)緣滅道異。此即後明金剛定同異。問。何故於此致此問答。答。金剛定亦六智為體。故舊論雲。若金剛譬三摩提緣苦集為境。則與二智同境。若緣滅道為境則與二智不同。準彼若緣苦集。唯緣有頂蘊。便如初念二智。唯苦集類智。而但同境。不同行相。此定觀空非我。故苦緣滅道通三界九地。涉六智故。異初念二智。婆沙二十八(二右)雲。問。此金剛喻定有幾智耶。答。有六智。謂四類智。及滅道法智。此中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傍】果脫乎)作非常苦空非我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因集生緣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滅法智。思惟欲界諸行滅。作滅靜妙離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道法智。思惟欲界諸行道。作道如行出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初靜慮諸行滅。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滅靜妙離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道如行出行相。得阿羅漢果。光記會附此文。然寶疏(三右)雲。準此論文。金剛喻定唯緣非想四蘊為境。同初(初生)盡(盡智)故。詳曰。於唯字上。蓋脫緣苦集二之一句。麟記舉此疏文。而雲。今詳此約緣苦集邊即然。若通約諦觀。即非唯有頂。以此定六智為體。通上下界滅道境故。正理七十三(七左)雲。若爾豈不至教相違。如說於盡有初智生。從此無間能自了達。無違教失。此於盡言。是有第七聲。非境第七故。謂(【傍】釋於言)有煩惱無餘盡。故有初智生。非此智緣盡為境。何所違害。彼言意顯有惑身中。無此智生要(【傍】釋於言)有惑盡(顯宗三十五(四左)全同)疑難意言。既言於盡。儘是滅諦。於言是境。乃緣滅諦。有初智生。何唯苦集答意言。於是有義。依中差別。盡即斷盡。有惑斷盡。即初智生故。眾賢以有字釋於慇懃。勿必謂有第七者。有是用字。非境第七對不成故。問。何緣不說言是依第七。解雲。於依有異。或體。或義。約體是依。即是重。據義是有。對無故。即輕。若即言依第七。恐謂能所依別時別體。故只對無雲有。   (二左)於前所說九種智中。此即三明他心智相別。光記明九增至十者非也。餘五不增。不成他心。故違於中言。故由此。舊論無此頌前文。直雲偈曰從四他心智。   (二左)頌曰(至)二三念一切。此頌初兩句正明他心智成相。後六句明知不知相。由是舊論雲更須決判。而有後六句頌。此中前三句明不知相。後三句明瞭知相。此中有成者。麟雲。非此四智皆是他心。故言有成。如未離欲及不修者。即不成故。   (二左)論曰(至)餘則不然。依九十九(十二左)又一百(二右)曰。然他心智能知同類心心所法。非不同類。謂有漏者知有漏。無漏者知無漏。曾得者知曾得。未曾得者知未曾得。今為顯漏無漏別知。意致及聲。   (二左)此智於境(至)及去來心。此即釋第三四句有二。一總釋。二勝心下別釋。別釋中有二。一釋勝心。二釋去來不知。此即初總釋。於境有知不知決定相。既言不知勝。義準能知等劣。地。根位自成。就知下地有漏無漏差別。具如婆沙九十九(十五右)正理七十三(九右)所說。   (二左)地謂下地智不知上地心(【傍】次下論(十二左))他心智唯依四靜慮起。由是所不知通二禪乃至有頂。以為上地。若約所知地。有漏通欲四定五地。無漏唯四定。欲無無漏所知故。九十九(十二左)雲。無他心智能知無色心心所法。彼地勝故。如初靜慮等他心智不知第二靜慮等心心所法。   (二左)根謂信解(至)時解脫心(【傍】論二十三(十四左)二十五(初右)) 於見道位隨信隨法至修道位。信解見至至無學位。成時不時。見道位中。他心智無故。不得說隨信法行。   (二左)位謂不還(至)獨覺大覺。舊論十九(三右)曰。阿那含。阿羅漢。聲聞。獨覺。佛道。準彼雖鮮明兩藏。及正理。顯宗皆悉如今。而並是倒寫。應言應果聲聞。又若強解此。不還是聲聞。理在不疑。應果有相濫。通三乘故。今特簡別言聲聞應果。問。初二果何故不言。答。麟雲。前二果未得他心智故。所以不論。由此下論(十四左)雲。已離欲增他心智。   (三右)此智不知(至)為境界故。一百(四左)雲。問。諸他心智為能通緣三世。為但緣現在耶。答。諸他心智。但緣現在。問。若爾論說當雲何通如說過去未來法九智知除滅智。答。應作是說。過去未來法八智知。除滅智他心智。現在法九智知。除滅智。而不作是說者。應知有別意趣。謂彼種類九智所知。若在過去。即是過去他心智所知。亦是未來不生法他心智所知。若在未來。惟是未來他心智所知。若在現在即是現在他心智所知。亦是未來不生法他心知所知。依此意趣過去未來法。是九智所知。不說過去未來法。是現在他心智所知。復有欲令他心智現在前時能知他相續三剎那心。謂現在前者。次前滅者。次後生智。論依此說。亦不相違。評曰彼不應作是說。以他心智惟知現在他心心所。非餘法故。又他心智雖加行時亦緣自相續而成滿時唯緣他相續。所以者何。緣自不名他心智故。又他心智但緣他心。不緣他心所緣行相。若緣他心所緣行相。應緣自心非他心智。自心是彼所緣。及能緣行相故。   (三右)此他心智(至)此智所緣。下釋後三句有二。初簡別在位標所知。他心智容預修道中有。義准自成。二明能知相有二。初約二乘。後約世尊。是由加行有無。如是綴文。約二乘中。初總標。後別釋。別釋中有二。初約聲聞。此亦二。一正明知見位二心。二明更修加行非知見道。第二約麟角。明法類合。知三心有二。初法分二心。後類分一心。此即最初也。總觀等二句。光記兩釋。於中後釋分句。配行得二修非也。舊論但雲時促故故。   (三右)若諸有情(至)見道位心。正理七十三(九右)雲。三乘聖者起此智時。中下二乘必須加行。聲聞加行或上或中。麟喻但須下品加行。佛無加行。隨欲現前。一百(二右)亦爾。   彼諸有情(至)初二念心。舊論雲。知前二剎那心。謂法智忍法智。此中法分類義。是分義。顯或貫智忍。不雲法智而言分。光(八右)雲。且據初說。但言二念。後十三念皆亦容作他心智所緣。今詳不爾。若且約初。麟角應二念。何加更修類分。以為三心。故知唯二心。必無知餘心。由是婆沙一百(二右)曰。聲聞他心智於見道。唯能知二剎那心。獨覺他心智於見道。惟能知三剎那心。彼文有二唯。以簡別。可思。又於獨覺。有三心四心異說。更知餘心何可諍。於麟角。光亦云知餘十二念。可簡。   (三右)若為更知(至)非知見道故。一百(二左)曰。本欲知第三心。今乃知彼十六心。是故聲聞他心智唯知見道二心。此文亦唯知二心。不通餘心。既欲知第三心。而不能知其心。何可得知二心之餘(光師釋定誤也)問。獨覺更修五心。知第八心。聲聞何故不如是。而已度至第十六心。解雲。由加行異故。謂聲聞以鈍根。上或中加行。是故入見道。後加行必至第十六心。獨覺以利根。但起下加行故。修五心知第八。   (三右)麟喻法分(至)下加行故。問。九十九(十三左)一百(二左)並但雲獨覺。今何簡雲麟喻。而部行屬何耶。解雲。婆沙總相說。今分別說其部行同聲聞說。故婆沙六十三(十右)第七(八左)並雲。部行喻者。如聲聞說。麟角喻者。如菩薩說。問。彼文同菩薩。今何別說。答。因果異故無相違。同因位菩薩異果位世尊。故或同不同。隨應不一准也又解。準婆沙總說獨覺。今總標亦然。若爾雲麟喻。舉勝攝劣。婆沙一百(二左)有四說。三心有二說。四心有二說。並無所由。而無評家。雖於此無評家。前總說雲唯三心。簡四心說。光記無評家者未也。今論主意欲取初說。故殊示所由。言以此但由下加行故(舊論雲由加行類故)正理不取初說故。不示所由。後說不欲故無所由。於舊論雲餘師說。正理亦舉四說。初二同此。後二說雲。有說。麟喻知四剎那。謂初二心第八。十四。此言應理。所以者何。許從知初二念心已。唯隔五念知第八心。若復更修法分加行。經五念頃。加行應成。何不許知第十四念。有餘亦說知四剎那。謂初二念。第十(【傍】滅類忍)一。二(【傍】滅類智)光記(九左)舉正理雲。正理故違此論。即取第三。寶疏唯舉釋無。光記(八左)以正理評取第三說致難。以初師意答此有四解。一約能知心萎足。二約能修行勝劣。三約所知心勝劣。四約所知物同別。初與門。後三解奪門。詳曰。第四解非也。聲聞欲知第三心。而知第十六心。豈可論物同別。初釋不盡理他心智知他心。全非戲慰。何雲萎歇。餘解亦復無理。然婆沙雲唯三心。但談由加行知。謂法分類分各別故。須別加行。既知二類。餘一切同類故。不須加行知此。故雲但三心。是故雲為更知類分別修加行。於同類無別加行必矣。然眾賢論師輒例修五心。以詰徵初說。全不當理。而違婆沙本說唯三心。今論主考法正理。得婆沙意。全除去四心兩說。但舉三心兩說。而取初說。然光記未知旨趣(云云)寶疏全朋正理。未開口。豈非無知。   (三左)盡無生智(至)如次盡無生。此即四別明盡無生相別。光記為大科。不入十智相別者非也。未辨相別故。終有十智相攝故。寶分文為是。此頌初句標能所知。於言境第七。次二句明二相別。上知字今能知。下知昔能知。望今則成所知。等言等苦言及餘三諦數語。下等字準知。約本即此二句別讀如次二智相。而約兼二句連續為無生智。校本論文可知。第四句結合名。   (三左)論曰(至)名無生智。大為二。一明二智相。二明十智相攝(明十智已故)初中有三。一正舉本論文。示二智相別。二問答作知位。三通本論見字。此即初也。是品類足一(六左)全文。舊眾事分論一(七右)出。此中無學位三字。蓋導註錯間。舊論十九(四右)品類眾事分。及婆沙百二(十一右)所引並無故。雖正理。顯宗亦如今。而彼非證。由此所有者。正理。顯宗。如今。舊論雲以此義是。不異今義。品類足雲由此而起。眾事分雲於彼起。正理論七十三(十一左)雲。由本意樂。二智轉時。力能引起如是解智。非於無漏二智轉時作如是解。無分別故。謂出二智。後得智中。方作如是二類分別。此二分別二智後生。是盡無生力所引故。此二俗智是彼士用果。故舉二果。表二智差別。理必應然。說由此故。依為此義。說由此聲。即是為此所有智義。不爾應言如是所有。諸觀行者。本修行時。定起如斯要期意樂。謂我當證阿羅漢。時要應起此自審察智。故今出觀此智(【傍】審察後得智以要期故)必生。為令此生所起之智。隨應建立盡無生名。即後智生所依止義。故言此釋理必應然(顯宗三十五(九右)全同)準正理論。由是為義。上是後出觀有漏智解知。下即前入觀無漏盡智體。即是為此後得智之能起智名盡智。何故如是說。謂二智相別不能示。本論二智俱唯舉八名。思之。故以後得分別差別。顯示能起二智亦有差別。非唯於此由是為義。餘處亦有。雜集敬序雲。由悟契理及解釋。基疏一(三十一右)雲。由者為也。又舊論雲以此義。以言雖多是第五轉。而亦有第四轉。如基二十論疏上(九左)釋以言三釋第二。以為釋以故。亦不相違。然現行品類新舊兩論。雲由此而起。準彼作知觀是能起。而加行智見等。即所起而果。與正理論能所相違。何和會。解雲。所誦本別。今依由此所有本。作如是解。不必和會。若依由此而起本。由是因由。第三轉聲。起即起興。非實由後得智作知。此智方起。而無彼後得。此二智差別不顯。今由彼作知。此二智別相成。故雲由此而起。據實作知是從二智起。故婆沙百九(五左)雲。若我已知等。是盡智所起行相。不復當知等。是無生智所起行相。或為此作知後得。而生起智。理似通而非正理。可雲為此所有智。當時故。盡無生智生。豈為作後得分別。古今不辨何哉。   (四右)如何無漏智可作如是知。一百二(十一右)雲。問。有無漏惠離十六聖行相不。設爾何失。若有者。識身論中。何故不說。若無者。品類足論當雲何通。如說雲何盡智(云云)彼十六中何行相攝。今難意言。諸無漏智不過十六聖行相。然彼行中無如是行。如何盡無生無漏智。可作此知(寶疏依婆沙)又正理意無分別故無如是知。今雲。應依婆沙。   (四右)迦濕彌羅(至)二智差別。此中有二。初正通難。後由此下示後得作知由。正理論具述此意。如前引。問。此論與婆沙相違。一百二(十一左)雲。離十六行無別無漏惠。若爾品類足論當雲何通答。我已知苦不復知者。是苦四行相(【傍】我脫乎)已斷集不復斷者。是集四行相。我已證滅不復證者。是滅四行相。我已修道不復修者。是道四行相(妙音甘露味下(初左)雲。雲何盡智。盡止妙出無漏智觀。是謂盡智。雲何無生智。我已見苦。不復更見。乃至不復更思惟道。是四法中無漏智觀。是謂無生智。)又(十二左)通契經雲。由此五緣。經作是說。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非無觀中有如是行相。要二智後起此分別(已上)二十九(九右)亦爾也。如是通經則約後得。通本論則約無漏智觀十六行相。今何相違。解雲。通彼本論非唯一途。於迦濕彌羅。亦應多端。今舉彼諸師義。彼婆沙亦是一義。今不標毘婆沙師。豈非為斯哉。   (四右)有說無漏智亦作如是知。一百二(十二左)雲。有作是說。亦有無漏惠離十六行相。問。若爾善通品類足等(【傍】契經等)識身論中。何故不說。答。若諸行相。現在有用。能作勝事。彼論說之。若不爾者。彼論不說。評曰。應作是說。無無漏惠離十六聖行相。舊論雲有餘師。是有部異說。外國師義。由是於婆沙(【傍】次下論九右)有評家。然光記雲西方沙門經部等計者(未詳)若言對迦濕彌羅國故者。何不說言經部師。   (四右)然說見言乘言便故。此即第三通本論見字。通前義說。此中有兩釋此初約推度義。二智不推度。不可言見。前論雲盡與無生二。智非見性已息求心。不推度故。然說見言。總列惠八名。言便故來。舊論雲。為以一切名釋此義故。而不雲言便。雖然與此義同。然光記雲。以本論中解其十智。一一皆言知見等八。至盡無生。猶說見據言便故者未閱本文。妄作此釋。彼品類足中。說前八智。全不言見。況舉八名。   或於諦理(至)智亦是見。後約證見。初所立。後引證。緣四諦理現前證照轉起。故無漏親證智即名見。非推度見。由是品類足一(六左)非唯二智中說智見等。亦作如是說。諸有見者。且諸智亦名見。有見非智。謂八現觀邊忍。對下見非智言且。既雲諸智。二智亦是名見也。   兩說中。後說為善。順理故。故甘露論下(初左)說無生智中雲。我已見苦。不復更見。彼即知見義。又會後文故。   (四右)如是十智(至)全六少分。發智八(五右)十八(二左)並約八智。明相攝義。不異此。若加盡無生。全同此也(【頭】指要鈔雲。又出發智十八(二右)者非也。彼無文。)此中但說數。而向前成相。其體應知。故此文總說。若細分別婆沙一百六(十四右)雲。世俗智攝世俗智。他心智少分者。此中總說。然世俗智在十八地。欲界攝欲界者。有頂攝有頂者。又世俗智有善染污無覆無記。善者攝善者。染污者攝染污者無覆無記者攝無覆無記者。又世俗智通三世。過去攝過去。未來攝未來。現在攝現在。過去未來各多剎那。一一自攝。又世俗智攝他心智少分者謂他心智有有漏。有無漏。此唯攝彼有漏者。故說攝彼少分。又(十二右)雲。法智攝法智五智少分。謂他心智苦集滅道智者(彼除盡無生故)此中總說。然法智在六地。未至定者。攝未至定者。乃至第四靜慮者攝第四靜慮者。又法智有四種。謂四諦智。苦智攝苦智。乃至道智攝道智。又法智在三世。過未現唯攝自世。去來各多剎那。一一自攝。即此法智攝他心智少分者。他心智有漏無漏。此惟攝無漏。彼無漏復有法智品。有類智品。此唯攝法智品。故說攝彼少分。即此法智攝苦集滅道智少分者。謂彼四智各有法智品。有類智品。此唯攝法智品故。說攝彼少分(已上)此法智攝盡無生少分。此二智通六智。今唯攝法智品。類智亦爾。義準可知。餘智相攝。準前應思擇。廣如彼說。又一百六十七(七左)明相攝。   (四右)何緣二智建立為十。此即第二。明建立十智緣。有二。一正明。二明法智兼治(光寶分科非也)此即初也。此中二智者。謂漏無漏。明。鮮。兩藏。及正理。顯宗作二智。又舊論十九(五右)曰。雲何智惟三安立為十。雜心六(二左)曰。問。若世尊說三智。雲何說十。詳曰。作三為好明相別中。世俗。法。類。三是起首故。世尊所說故。六卷法勝論四(初左)頌曰。三智佛所說。雖二智亦是根本。非相別。故。又解。今作二者為善。以根本二智。疑相別十故。舊論寫誤作三。雜心資師對望致難。故雲三智。問意各別。   (四左)論曰由七緣故立二為十。九十九(十一右)雲。復次諸法立名。依多緣故。謂或依自性。或依對治。或依加行。或依相應。或依所依。或依所緣。或依行相。或依所緣及行相等(云云)廣說。一百六(五右)亦廣說。又一百九(三右)涉十智有六緣。合此三四。但為行相一。雜心六(二左)約七緣。建立十智。今全依彼也。   (四左)一自性故(至)為自性故。光雲。一自性故立世俗智。體是有漏。世俗法(【傍】古本有)故。若據前文。從境立名。故前文言。前有漏智總名世俗。多取瓶等世俗境故。寶疏雲。以世俗智性可破壞多知世諦故。就自性名世俗智。此兩師並謂有當體從境二釋名。前從境依主釋。今就自性。世俗即智持業釋。今詳曰。此中七緣。是十智建立緣。非釋名從他當體差別。謂智有二種。一知世俗有漏智。二知勝義無漏智。此中就知世俗有漏智自性。總立世俗智。其勝義智。開為九種。不得言自性。如下六緣。亦非釋名緣。苦集等智。釋名皆從境立名。而今雲行相所緣。應知於釋名。是境依主。而約七緣中。即就自性。故言非勝義智為自性。不言非勝義為自性。舊論(五右)曰。由自性故安立世俗智非能知真實義故。此文豈非顯能知世俗境。正理雲。以世俗智為自性故。若約持業。何但不言以世俗為自性故。雜心六(二左)雲。自性者。等智多取俗數。如前說。此釋非但指前文。而言取俗數。寧為非明文。又婆沙九十九(十一右)雲。依自性立名者。謂五蘊四諦世俗智等。彼五蘊等約釋名。是非帶數釋乎。然光寶輩迷自性言。泥婆沙立名依多緣文。而為當體得名。是則不深思。(【頭】光寶以下並從此可簡也)問。正理七十三(三右【傍】光四右引)有兩義。一取世俗境。二覆出世法。是豈非依主持業。答。誰言無持業。而唯今自性是智自體。非釋名自性。   (四左)二對治故(至)欲上界故。雜心雲。法智雖色無色對治。而非一切。亦非全種。是故不說。今施全言。簡別滅道法智兼治上修惑。   三行相故(至)體無別故。光記作三解。初為能緣行相。次為所緣行相。而於境分體相。心外境體無別心上浮。相不同故。後通能所緣。此意據有部本意作初解。據舊論致次解。舊論十九(五右)雲。三由所緣相異。故安立苦集二智。不由境界體異故。據論主評決義認後解。如下論(十二右)說。詳曰。今唯約能緣。是乃論文意。後二解非也。何以知者。婆沙(【傍】如次上十八左引)雲。或依所緣。或依行相。或依所緣及行相。彼既所緣外立行相。非能緣行相何。又雲依行相者。謂苦集智。此二行相無雜。所緣雜故。苦無常等。因集等行。各別。無雜。所緣苦集二諦。體一物故是雜(苦集一物論二十二(二左)婆沙七十七(十二右)云云) 然舊論雲所緣相異者。即慮知行相。非對能緣心所緣境相。以彼頌雲行相。行相境故。彼釋第四雲。四由所緣相及境界體異。安立滅道二智。如是對境界雲所緣相。是所能緣慮知行相。猶如解作因亦(【傍】甘露味上(十六右)甚有理)名所作因。施言異而體義同。勿泥名言。又下論主評決。彼是彼事。必不預此事。   (五右)論曰(至)無能治欲。長行為二。先釋上三句。此有二。初正釋。後欲之下所由有二。初約所緣勝劣。以成滅道法智斷上。苦集法智不能斷上。次已除下約斷惑先後。以成法智斷上而類智不斷欲。第二由此下釋第四句。於第二因義已成故。但雲由此等。婆沙百七(十三左)類智不斷欲有十九復次。又苦集法智不斷上。正理七十三(十五右)有三義。   (五右)於此十智中誰有何行相。自下大文第三諸門分別。於中有七。第一明十智行相多少。就中有三。此第一正明十智行相多少。光寶並不入諸門科者違文理。違文者。雜心論六(七左)於三性門(三左)三學門(四右)所緣門(五右)依地門等後。說此行相故。又今言於此十智中。是顯體上義門差別。如界品諸門分別初(【傍】第二初右)言於前所說十八界中。根品諸門初(【傍】第三七右)雲此二十二根中等。違理者。上來十智相別出體畢。已下辨體上差別。是即非諸門何。   (五左)世智有此(至)共相等故。此中能緣下通此餘。示所以。然寶疏唯約及餘所以(非也)顯宗三十五(十一左)雲。世俗智或有具作十六行相。如於煖頂忍等位中。或有不具。如世第一重三摩地(唯苦下行)及現觀邊世俗智等。或有別作非聖行相。如不淨觀息念慈等諸世俗智行相無邊(正理七十三(十五右)同)五停心觀。謂不淨。息念。慈悲。緣起。界分別觀。又有總別念處。及三義觀。七處善等觀。故彼雲等無邊。   (五左)如是二種(至)不緣想等。釋第二頌中。此後釋後一句。明唯緣一法。於中有四。一正明。二舉難通。三因解經中有貪心等。四更明餘意(【傍】八左三行)此即初也。   (五左)若爾何故(至)取衣及垢。此即第二舉難通中含十九迦絺那經(二十三左)說他心通曰。以他心智知他心如真。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慾心知無慾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癡無癡。有穢無穢。合散。高下。小大。修不修。定不定。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彼經說十對。婆沙及今論除穢無穢一對。加掉不掉。不靜靜四雙兩對。故成十一對。增一四十二(四右)說十力第五中。於欲。瞋。癡。愛。受。亂。散。少。廣。量。定。解脫。十二法。各開有無。而為二十四隻十二雙。二十九(十三左)說戒德具足中亦爾。而散為疾。廣為度。蓋疾是散義。度應廣字。二十一(十一左)說四神足戒神足中。唯有十雙。於前十二除愛受。而廣為大。散為疾。正法念處經亦為十雙。又瑜伽二十八(十七)五十七及虛空藏經二(十四右)並說十一對。蓋無有定相。心相無量。且舉大例。按。準增一小大各開有無為二雙。彼中含合散。高下。小大。且只舉法。實各開有無。則是六雙。彼經總說十三雙。諸阿毘達磨依文施解。未細說。準前後。義自顯故。光寶定為十一對。蓋未思也(次下論八句之言。舊論中一向無之。)   (五左)有貪心者(至)唯貪所繫。此即第三因解經有貪等十一對心有二。一敘有部師解。二論主依經部義破斥。就初中有十節。一解第一雙有貪離貪心。此中有二。此即初泛明有貪心。除貪相應心。餘惑相應染污心。及有漏善。無覆無記言餘有漏心。   有說經言(至)得離貪名。二正解經文有二。初敘有部一師義。後論主依評家義。破有說。取評家義。此即初也。中有二。初釋有貪。後釋離貪。此離貪中。先正釋。後舉傍義破。雖非正有此義。恐忘謂作故預破此。   (六右)若爾有心(至)名有貪心。二論主依評家義。破有說有貪。取評家義。離貪同前。故不別論。婆沙百九十(四右)雲。有說此中依相雜有貪而作論。(相雜者即相應。)有說此中依二種有貪。而作論。所以者何。若惟依相雜有貪。而作論者。則有漏善。及無覆無記心等。應亦名離貪心。然彼亦有貪心。貪所繫故。如有貪心。應知有瞋等亦爾。此(【傍】第三說)中貪所繫故名有貪心。貪對治故名離貪心。如是說者好。謂貪所繫故名有貪心。貪對治故名離貪心。若說貪相應故名有貪心。貪不相應故名離貪心者。則貪不相應餘煩惱。相應心等。應名離貪心。然彼亦是有貪心。貪所繫故。若說貪相應故名有貪心。貪對治故名離貪心者。則貪不相應染污心。及無覆無記一分善心。應非有貪心。亦應非離貪心。然彼亦是有貪心貪所繫故。初說相應。是有貪義。第二有貪通二義。第三評家所繫義。離貪三義。並對治義雖不相應義。是離貪正說人無。恐有兼破之。次若說下破第一師相應義。第二師一分同破。一分同取。故別不破。就此離貪。光記二釋。初通漏無漏。後唯無漏(寶同後釋)今雲初釋為善矣。無簡別故。他心智緩廣故。婆沙中於離貪無諍故。   (六左)或由根價(至)故名小大。此二敘約根等五說。一百九十(六左)五番有說別說。今總敘。而一或言流後四。令成別義。雖是義別。而非乖違。並含具故。合前總六義。並好焉。故於婆沙。不致評簡。   染心根少極二相應故。顯三不善根有隨一相應雲極。貪瞋必不俱。故必無三相應。相應至極唯二。謂貪癡及瞋癡。   染心價少(至)資糧成故。一百九十(六左)雲。以染污心因少所為。便起無量非理作意。令煩惱惡行多起。如河流。善心不爾。雖捨百千珍寶。或有能起。或有不能起者。染心力用(至)諸隨眠故。善根續起。不能永斷。所以力少。善心婆沙雲。如一剎那苦法智忍生能頓永斷欲界見苦所斷十隨眠等(等隨煩惱)舊論十九(七左)雲。苦法智忍生。能殺害十惑。永不生故。   (六左)由此染善得小大名。唯是或說結。寶疏令通前說。不順文勢。   (七右)如是所釋(至)諸句別義。第二論主依經部宗。破斥毘婆沙師。大為二。一破後八對。二破前三對。初中亦有二。一通破。二別約沈掉破。初中有二。此初總標二非。   (七右)如何此釋(至)有觀無止。二別顯非有二。一敘不順經。二敘不辨句義。初中有六。此文即一有部門。二論主引經正答不順。(此章光師直雲經部並非也。寶師判雲西方師勿依。雖義相當。章門別故)此經文聚散各有或說。惛沈睡眠並令心身昧略合聚。故名聚。既是染污。何汝言善心。依或說與內心相應唯有止。是有漏善。非無漏無觀故。何可為法類道無漏智。外散亦有或說。初染故無失。或說是有漏善觀。何一向可為染污。具引經意如是。   (七右)寧違論文勿違經說。六論主答。論前文(十卷七右)雲。我等但以契經為量。本論非量。壞之何咎。故世尊言。當依經量。   (七左)又若沈心(至)名非時修。第二別約沈掉破有五。一論主正引經。難沈掉同一心。彼同為染心。故雲即契經意七覺支並染法對治法。必可修敵支。而修順支。故為非時修。惛沈是身心無堪任性。輕安即心堪任性。定即令心平等。行捨令心平等。無驚覺性。並行相順不成對治。掉舉令心不靜。擇法是惠為體。精進令心勇猛。喜即喜受。並是非陰昧行相。順掉亦是非時修。若此修相翻名是時修。故婆沙九十五(十七右)具引此經中。沈終雲。修擇進喜名是時修。掉後雲。修安定捨名是時修。故知別時別心。   (七左)豈修覺支有散別理。七覺支唯無漏。唯定心。如論二十五(十五左)又必具修無別修。如婆沙九十六(十二右)及此論二十五(十五左)故致此反責。   (八右)隨自意語(至)意不如是。此即五論主總非不經意。若但依今文。隨汝自情。致增勝語。如是情語無有限量。誰得俱言。經實意不爾。若依舊論十九(九右)雲。此語與密意相應。我亦不遮。於經中意不爾。故我說如此者。此汝增勝通釋語。若約經密意趣。容有此理。故我亦強不遮。然約顯了門。實意不爾詳曰。舊論為盡理。此論亦云實不顯前是隱密。復違理。謂唯依自情立義。何得言不遮此。特應破故。自字密誤也。或隨自意語者。對隨他意語。隨他是顯了。隨自即隱密。彼此二論言異義同。正理七十三(十七右)辨二經差別。救此論難。今詳曰。彼中含亦但說他心智所緣心相。未欲顯示令了知黑品白品心差別。經無起盡故(寶疏十三右但舉彼。未作破非也)。   (八右)前說一切(至)繫是何義。破後八句訖。自下第二論主徵破前三對評家義有七。一正破。此有三。一總牒計徵。二別徵。三總結此初也(寶疏雲西方師非也。義不相預故)。   (八右)若貪得隨(至)貪得隨故。此即二別徵。於中有二。一正約所隨所緣破。二然他下兼約能隨能緣破。初中亦二。此初約得隨。前三果有學無漏心貪得未永斷。有有頂貪等故。   (八右)若貪所緣(至)癡所緣故。二約所緣破有三。一正破無漏心非貪所緣故。簡雲有漏。二若不下破救。三若謂下牒轉計破。貪瞋慢是自相惑。見疑癡是共相惑。如論二十(初左)已說。   (八右)然他心智(至)是有貪等。下二兼約能隨能緣破。有二。初正破。他心智必緣同類。得不同類。謂他心智是相應法。得即不相應攝故。亦不可說緣彼緣心王之貪心所。經文舉他心智境。既雲有貪心。以心為境故。後寧知下詰不知。若依汝所說如是貪繫義。寧知契經說他心智境他人心。是名有貪等之所以。又舊論十九(九右)雲。若言緣欲(【傍】貪慾)為境界。說名有貪阿羅漢心亦應有貪。何以故。此心有時緣有流心。分別有欲。由緣欲為境界故。(【傍】蓋脫救語)是心雲何得成有流。若汝言緣通惑為境故。是故說有欲。若爾是心但有癡非是有欲。由緣癡為境界故。緣他心為境界心。不緣至得為境界。非此心境界緣欲為境界。是故不由欲相應(【傍】此論所繫也)故心有欲。彼舊論意。心緣貪慾。為所緣。故名有貪心。從所緣貪立名。此論從能緣貪。於所緣心。立有貪心名。蓋梵本異。謂梵緣聲有男女聲差。依女聲轉譯為所緣。見男聲音翻作緣欲。以顯欲是能緣。問。二論中正不何。答。據理檢尋。無有優劣。善能成徵詰。而無所違義故。問。既雲貪所繫心。於中分隨緣。應俱是所隨。所緣。不爾可非所繫中別義。答。能所繫與能所緣。不要齊均。謂緣狹繫寬。緣貪心為所繫。約所緣繫。貪所緣心為所繫。約能緣繫。能繫亦準此。此論總有三說。初有貪是相應義第二有貪即所繫義。離貪並對治義。第三論主有貪是相應義。離貪即不相應義。婆沙亦有三義。如前(二十三左)引文。而論主義。於彼無之。彼第二於此無。然光記雲。婆沙亦有此三說者非也。   (八左)且止謗論(至)能自緣失。自下第四明餘意本義。初結生。二此明下正明。此有二。初問答行相所緣。二略示定相。初中有問答。問中所緣者。舊論雲所緣境。是則六塵。而不通心心所。能知他心。能緣行相名他心能緣行相。他心之能緣。即行相依主持業可知答中有總別。別中有順成反顯。反顯中。若許知他心能緣行相。於他人中。論能所時應無違失。而緣他人心自能緣行相。知此有緣自失。故不許之。光記兩釋。初解為善。以此論色心對明故。後解雖婆沙。而不順今文。彼自他互望。為能所緣故。   (八左)諸他心智(至)如應容有。二略示定相。有標有釋。釋中有三。一明持取法。二明簡捨物。三勸所不遮。欲色界繫者。簡無色界。九十九(十二左)雲。問。生欲色界。起無色地心心法。是他心智所緣境不。答。非所緣境。如不知果。因亦爾故。繫者繫縛顯有漏。三三摩地中。婆沙九十九(十二左)雲。無漏他心智。道無願俱。有漏他心智非三摩地俱。下論二十八(十七左)雲。空謂空非我。無相謂滅四。無願謂餘十。餘十者。集道各四行相。及非常苦二行。相合成十。諸智中盡無生。婆沙百九(五左)雲。盡無生智非見自性。他心智是見自性。故不相雜。餘苦集滅前(二左)已簡雲非餘。盡無生亦雖已簡。而通道智。故重簡。見道極速疾故。他心智無如前所說(【傍】次上三右)於修道中。無間道是斷惑智。他心智不爾。非同類故亦無。餘所不遮等者。上不遮無願。於中有十行相。他心唯道四行。故雲容有又唯遮二智。不遮餘七智。而唯法類世道四。非苦集滅。亦是容有。遮見道未遮修道無學道。於此不遮中。亦遮無間道。不遮餘三道。光雲。餘修道中。加行解脫精進中者。唯約無間道不遮(非也)寶雲。如應容有者。顯非一切(縵談)麟雲。若未離欲雖在餘道。亦無他心。故言容有(是亦同光非也)。   (九右)盡無生智(至)不受後有。下釋後二句有二。初總釋。二由此下敘除空非我由。此有二。一正敘。二謂由下述涉世俗相。問。離空非我何。答。顯宗三十五(十一左)雲。此中意說。盡無生智雖是勝義。而涉世俗。我生盡等。是世俗故。空非我是勝義。必涉勝義。此觀後決了知空非我。故由此。二智離空非我。(正理七十三(十八右)同)雜心六(八左)雲。問。何故非空無我行耶。答。謂近於等(世俗雲等)故。盡智無生智第一義而近等。空無我行第一義近第一(已上)。彼等文意。空除我所見非我除我見。故唯勝義觀。於世俗乃立我我所。故盡無生智出觀時。後得智中涉世俗。故於觀內不作此二行。若作不能涉世俗故。問。觀內觀外並不作此二行。豈應二智不了空非我。謂不爾。正理雲。此觀後決了空非我故。問。不作無我行理可然。何不觀內作空行。於世俗不言不空故。答。世俗中言色是我所有。受是我所有。即是不空。空(【傍】次下論十右)斷我所見。非我斷我見(麟記約我我所一體未詳。)又百二(十二右)雲。問。契經所說當雲何通。答。由五種緣。一加行故。謂瑜伽師先加行時。作如是念。我當盡一切生。乃至我當不受後有。二對治故。謂瑜伽師修如是對治。令一切生盡。乃至令不受後有。三作事故。謂瑜伽師作如是事。謂盡一切生。乃至不受後有。四相續故。謂瑜伽師得如是相續。令一切生盡乃至不受後有。五補特伽羅故。謂如是補特伽羅易見。易施設。謂一切生盡乃至不受後有。由是五緣。經作是說。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非無漏觀中有如是行相。要二智後起此分別。二十九(十右)亦同說。又一百二(九右)此四句約智分別有十二說。今以圖示之。   彼論中無評說。以並是所具義故。   (九左)論曰(至)越此十六。百二(十一右)二十九(九右)並有兩說。後雲有餘師。不雲外國。而評取無越義。然未見後說以識身論難前說之文。今論主欲後說勝故。前說略述後說具抉擇。   (九右)由本論故(至)所引了別。識身足六(十一右)雲。不繫心有能了別不繫法耶。曰能了別(乃至)有能了別欲界繫法耶。曰能了別。謂若無常。若苦。若空。若無我。若於因(【傍】集諦也)謂因。謂集。謂生。謂緣。若有因。若有起。若有是處。若有是事。若如理所引了別。色界及無色。二界合觀。三文無異。此最後若對不如理。餘若謂言顯十二行別。今略因起二。(舊俱捨亦爾也)若言今雲故。是顯差別故。於後二不置故言者。準前可知。或有言顯別故。或所誦本別故。   又彼雲無常無我今雲非。其義不異。舊論亦作無。勿致無為非因果之難。 T64037201.GIF (九左)頗有見斷(至)所引了別。識身第十(九左)出。彼雲。欲界繫見苦所斷心能了別欲界繫見苦所斷法耶。今能所了文互現。故上雲見。下雲欲。而唱總名略苦言。或彼明餘三諦文。小異大同。並無有是事等。欲通取四諦。故不雲見苦。彼論約十煩惱。於中說邪見。苦集滅道如次雲無果無因無滅無道。各唯一句無如今三句一處文。蓋今通四諦取要。無因是集下。無作是苦下。舊論雲無事。是作事取果。損減通滅道舊論雲非撥。唯取通語故。或光第二釋可。而彼第六(四右已下)三界及不繫心。各了別三界及不繫中。皆悉有此三句。蓋詳略隨宜。故今亦存具詳也。餘文全如彼。光記見取已下。約四諦三界並非也。彼文三界四諦各別說故。正理七十三(二十左)破雲。此證不成。迷論意故。論顯不繫行相眾多。於中有緣欲界繫者。依容有說。有是處言。有是事言。顯無顛倒。即由此故。餘無此言。而舉下見斷文訖雲。除此無容有餘行相。由此不說有是處言。由皆顛倒轉。不言有是事。故淨行相。無越十六。理教無違(已上。)彼意言是處者。無顛倒義。故於不繫有之。於見斷惑無此。俱捨師難雲。若真無倒。是有是處於見斷中。何不言無是處無是事。如契經(中含二十八十七右)說。女身為梵無是處。男身為梵有是處。從眾賢答曰。不說自成。由是彼一論中於如理作意處。必雲有是事等。於非理作意並不說。又第十(十一右)欲界修斷心了別欲界修斷法中雲。若貪若瞋(乃至)若有是處。若有是事。若如理作意。若不如理作意。若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了別。   俱捨師破雲。彼亦有漏別行相。而既於修所斷顛倒惑品有此言。汝無顛倒救不成立也。評曰。餘行相有無。應須分別。若依斷惑行相。無彼別行。諸煩惱品攝見修惑。彼二道行。並是十六故。設諸經論立種別行名。皆彼十六差別。必非別行。如三三摩地等。若據法門分別。更有餘行相。如我生已盡等。不可言出觀世俗智。然識身足文。彼說道理。非別觀行。何以知此。四諦各自四行隨應而有是處等。悉有之故。又唯說十六行中有此於餘無此。故此論中遮伽濕彌救。引下見斷文。全不允。彼惑品類。全無十六行隨一。何可有此語。不順理故。如次下(十一右)修所斷法者。文中有無因等惑行相。及有無常苦空等行相。故亦有此言。   (九左)十六行相(至)能行所行。三明實。體。能行。所行(寶(十七右)第三明行相體緣者非也。)   (十右)論曰(至)名四實一。此長行大為四。一釋初句有二。此初敘異說是即不正義也。   如是說者實亦十六。後敘正義。正釋頌文。此中有二。初標其數。如名十六。實亦十六。此兩說婆沙七十九(九左)舊婆沙六十一(九左)雜心六(六左)並兩說而後為善。於中兩番釋。謂苦聖諦(至)切有故定。後釋十六行相差別。總有四番釋。初二番古師解。後兩番論主解。此即古師解。第一番釋。前賢聖品(二十三(三左))煖位中。次前(五左)法類智中。並指後者。總是此四番文。因集生緣。舊論。雜心。舊婆沙並雲生為有。雲因集有緣。非我是我見能對治。舊論雲。對治我見故非我。而雜心雲。我見所對治故非我。彼所言非亦是對能之辭。如所作因。等現理故者。雜心六(初左)子註雲。等者眾事聚會義也。即是斯義。故舊論曰。和合顯現行故集。相續理故生者。婆沙雲。令令有續起故名生。舊譯人譯為有者。相續者非無故名有。以果名因。故舊論雲。生所顯故有。譬喻等者。有雲。此四如次配喻上四者非也。唯是喻成辨緣。此中無四可別。類因集生緣之故。文中雲眾緣和合成辨。故舊論曰如士聚戈(【傍】戈橛也)輪繩水等。舊婆沙雲。如泥團杖輪水縷等。彼舉五法是為何。三火者貪瞋癡。此三令身心燒熱。故如雜含四(十左)集異門足五(三左)等說。雜心等滅雲止。已下靜等七行釋。婆沙新舊並後番文。此後番靜等彼初番。而今論全依雜心。故不同婆沙也。無眾患故者。雜心雲離內煩故妙。故今雲患。脫眾災故。雜心雲。離外惱故出故今雲災。彼雲出是出過義。出過煩惱故今雲離亦是出離義。故舊論雲。出一切過失外故離。以出釋離通行者。光記通行眾聖門。雜心趣向故道。永超故出者。雜心離為出。差別雲何解雲。彼出離諸惑義。此永出過義。是為差別。   (十左)又非究竟(至)切有故出。古師第二番釋。亦全同雜心。滋產義者。雜心雲增長故。不續等者。擇滅性是不相續。而令三有相續斷。故名滅。譬如水性清淨而令諸不淨清淨。妙者婆沙雜心等雲善故常故。今唯雲勝義善。性是擇滅。是常而善。其義不異。(【傍】增一(十四左)雲。色者無常。此無常義即是苦。苦者即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也。痛想行識。亦復如是。別譯雜含十七(三左)亦爾。)   (十左)如是古釋(至)更為別釋。古釋者。婆沙雜心等。準上文同雜心。正是雜心。而婆沙亦約義。亦存此。舊論雲。如我等所信受。今當說。準彼樂者樂信義即依經部等義。以作此兩番釋。   如經所釋(至)以欲為生。二釋集四行有四。一初四字標。二舉經文。三依經列。簡論次第。四問答四欲體相。雜含二(二十五右)雲。此五受陰以何為根。以何集。以何生。以何觸。佛告比丘。此五受陰。欲為根。欲集欲生欲觸問。文相似而生次異觸名有異何。答。彼生此緣。眾緣和合生。故非此後生。觸者即此生。唯傳譯為異。故舊論十九(十七右)雲。如經中說。是五取蘊。依欲為根。依欲為集。依欲為生。依欲為有。有名應在後說。彼舊論因集生緣名為因集有緣。故彼有者。即此論生。彼雲生與經同。而有外之生。知與此論生各別。識者可知。   問。彼經說五蘊生起相。非集諦行相。何得證答。彼經顛末。並是彼集諦行相。故第十二(十二左云云)又(十三右)雲如是沙門婆羅門於世間可愛之色。觀察如病如癰。無常苦空非我。又(十三左)雲。此諸苦何因。何集。何生。何觸思量取因。取集。取生。取觸。若彼取滅無餘眾苦則滅。彼所苦滅道跡。如實知。修行彼向次法由是應知是集四行相。唯此生聲(至)與論為異。三依經列。簡論次第。謂於四行中。唯此生聲應在最後說。與論第三說生為異。唯言未明。蓋准字乎(光記應緣後說者非論意。論是最後義。)   (十一右)此四體相(至)造業時欲。四問答體相。一問。二答。此答有四。一總標。二列四位名。三配四行。四更依經明四欲差別。此即初二也舊論十九(十二右)雲。於自體稱我。起愛慾名自體無差別愛慾。謂我應生名無差別後有愛慾。謂我應生如此如此名有差別後有愛慾。結生愛慾名受生愛慾(彼無造業。)立名準知當來生有初位為續生。舊論雲結生受生故。光三釋第二為正。初後非也。此四中前三於本有。有現當總別異。其第四續生。造業。當現。自顯。故無現當言。而各亦涉總別。故不言總別。問。於前三本有中。何故於現無別欲。答。現體已起。但貪此總。不於他起。未來未生生不定。故有彼此別。(光記四種總問答未可。第二釋不。)問。何故不執過去。答。過去已滅。今說生因。故不說彼。   (十一右)第一於苦(至)華蕊於果。三配四行。第一者。是喚前執現總我欲。非唯顯次。與上一言異。後第二等爾。   (十一右)或如契經(至)為四種欲。此即四依經明四欲差別。有二。初舉經十八愛行。後執現下。論主分配四欲。此即初也。雜含三十五(二十二右)雲。謂有我故有我欲我爾時有。我無。我異。我當。我不當(【傍】此是無也)我欲。我當爾時(【傍】我蓋脫)當異異我。或欲我。或爾我。或異。或然。或欲然。或爾然。或異。如是十八愛行從內起。比丘言。有我於諸所有言我欲我爾乃至十八愛行從外起。如是總說十八愛行。如是三十六愛行。或於過去起。或於未來起。或於現在起。如是總說百八愛行。(為令廣知引文。)此經初列十種。皆雲我言。此雲二五。後我或下。列八種有或言。謂是二四。文中欲言有四。故雲為四種欲。按當異異上脫我言。稽古下(三十二左)從有二五至當變異有。悉為經文者謬也。為四已下經文無此。舊論雲。於愛慾行經中有二五二四。有四欲生起事(更無別釋文。)   (十一右)執現總我(至)當變異有。此即論主配解四欲。初二五配釋初二欲。後二四配解後二欲。初二五中。總言別釋。無此準標可知。下二四中。標釋俱雲別。影顯前總隨釋亦一一有總言。問。第一第四並現有差別。答。決定。不決定為差別謂決定是常見類。不決定不爾故。四執續生我等中。光三釋第一非也。造業為未來故。第二背論旨。論亦字在當上。而過當下。故續生通現當。對但造業。故第三大非。現當並有造業續生故。   今詳曰。顯執造業我一執我現有。言我亦當有。是例現有。然是第四以生為欲。一欲中差別故亦言來。   (十一左)如說苾芻(至)是為寂靜。雜含十七(十七右)頌曰。知諸行無常。皆是變易法。故說受悉苦。悉知諸受已。現法盡諸漏。死不墮於數。永處涅槃。   (十二右)如是行相(至)皆名行相。釋第二句有三。初正釋第二句。二若爾下論主難。三由此下難訖示正義。婆沙七十九(十右)一說以一切法為行相。一說諸心心所法為自性。評家唯以惠為自性。今論主破評家。依第二說。以理長故。心心所皆名有行相有所依有所緣。如前所說。四(十三左)及婆沙十一(六左)等。自體有行解相貌。故名有行相。論四(十三左)雲。或名有行相。即於所緣品類差別等起行相故。言行相者。婆沙七十九(十左)雲。於諸境相。簡擇而轉。是行相義。唯惠故雖言簡擇。而相是境相。心上現影像。行是能緣行解。相家行故名行相。具如前辨(光二釋。第一似通。第二非也。寶亦二釋。初唯約境非也。第二釋順論取言可。)正理論七十四(二左)曰。豈不心心所皆名有行相。如是無慧與慧相應。如何可言慧有行相(此即難也已下答也)非有行相唯慧。相應心等皆名行相者。是心心所。等於所緣品類相中。有能取義。(通總難也。)若依唯慧得行相名。則慧之餘心心所法。與行相等名有行相。如等漏故得有漏名。是與漏體同對治義。如是所餘心心所法。等與行相於所緣。是俱時行無前後義(是第一義也。而理全不爾。餘心心所法當體是有行相故。若言行相唯慧。有行相即餘心等慧何雲有行相。如有漏者。增增義為有。無別名漏體與餘等故。)或心心所有行相者多。如已知根。總名有行相(是第二義也。有行相多少未曾有此。理亦不成。)或依無間。亦說有聲。如有所依。故無有過。謂如心心所。皆名有所依。意識相應諸心所法與所依識。亦俱時生。識之所依唯無間滅。有行相理應知亦然。無間滅慧。於現何能。此於現有能。如無間滅意。若爾應受等得有受等名。許亦無違。然非所辨。(是第三釋也。彼有所依心心所同依一根。故名有所依。必是前後。今有行相唯於心心所得名。全非能所依。本宗諸論何處有此義耶。又有受等名何得許。)此中經主依附他宗。作如是言。諸心心所取境類別。皆名行相。理未必然。應思何等名心心所取境類別。若謂境相品類差別一切能像。理必不成。境有善常等眾相差別。故或諸色法亦行相收。色法亦能像餘相故(是非我所立義。)若謂能取境差別相。則應五識行相不成。不能取境差別相故。有分別識。方能取境青非青等差別相故。然非所許故。理亦不成(我不言對總相之差別相。諸境非一隨應取此。故我雲取品類差別相。汝未達我意妄為徵結。豈得可當。)由此我宗所釋為善。   (十二右)一切有法皆是所行。顯無所漏。故言一切。頌諸眼目。為簡無法。故言有法。正理七十四(三左)雲。若實。若假。皆所行故。問。所行言。心對能行。此若能非即所行。何言一切。答。正理(七十四(四右))雲。頌諸有言。應隨除一。隨說一種。義已成故。   (十二左)由此三門(至)唯是所行。就毘婆沙義分別。婆沙七十九(十右)評家義如是(光二釋後為正。寶亦同後義)諸餘者。慧及餘心心所法為諸。色不相應無為言餘。是即諸之餘。非諸即餘。   (十二左)已辨十智(至)依地依身。自下第二。明性。地。身三門。光寶於此創立諸門科。其非如先辨。光記初釋。十智與行相。相違釋者非也。後釋依主為正。前言於十智中。誰有何行相。今結彼。即十智中行相多少等差別。故若為相違釋。十智差別是第二二十智相別。行相差別即應淨無越十六文已下。前論(二十三(三右))雲行相差別後當說故。豈有此理。又有餘文漏結之失。故初解大非也。   (十三右)餘八智現起通依三界身。準婆沙百六(八右)意。總說如是。然有差別。謂世俗。類智。俱依三界。餘六智中。若法智攝。唯依欲界。若類智攝。通依三界。   (十三左)苦集二智(至)謂俗他心。婆沙雲。此二唯能緣有漏心品故。故他心智是有漏邊。 世俗他心(至)皆緣十智。婆沙釋俗他雲。總能緣心心所法故。盡無生智雖初(【傍】次上二右終)起時唯緣苦集。而後念時通緣四諦。故緣彼智皆此所緣。而自緣自約前後念。於十智下。鮮本。及舊論。顯宗。頌疏。並有為境言為正。正理。及明本。寶疏如今。寫脫可知。   (十三左)滅智不緣(至)為所緣故。鮮本。及舊論。顯宗。頌疏於不緣下。有諸智為境四字。最為勝。明本。及正理。如今者寫脫。   (十三左)各有相應不相應故。此不字應非。何者(【傍】論第四(初右))一切法略有五品。謂色心心所不相應無為。今呼色不相應。以為非相應。若言不不得攝色。由是界品(第二卷)有尋伺等。分別等中。言(【傍】二右九行五右五行五左初)非相應法。攝得不相應無為無表。有處(第二六右)亦作不相應。而彼頌疏作非。今舊論十九(十五左)雲。與心相應。與心不相應明鮮二藏。及正理。顯宗。頌疏。光寶並悉作不。未盡理。名相亂故。   (十四右)頌曰(至)聞思所成。初三句答初問。正依發智一(六右)雲。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答無。若此智生一切法非我。此智何所不知。答不自性。及此相應。俱有諸法。後一句答後問示體。唯字簡有部修惠亦此體。由是顯宗改頌。作聞思修所成。於正理論。大有救破。   (十四右)論曰(至)此智所緣。此釋初三句。初正釋。次別釋自品。後結非緣。釋自品中。俗智是自體。慧為性。此餘心心所為相應。取具五義。得四相為俱有。若依雜心九(八右)法勝四卷四(二十四左)六卷六(十六左)說生老住無常四相。即無得也。三故如次除三品所以。準婆沙第九(七右)此中遮止四計四執。謂智觀者。遮犢子部執補特伽羅能知。不緣自體者。遮大眾部執智等能了為自性。不緣相應者。遮法密部執惠等能了相應受等。不緣俱有法者。遮化地部執。彼說。惠有二種。一相應。二不相應。相應惠知不相應。不相應惠知相應。雜心九(八右)二本法勝論。總就一切心心數。立此三因。而並於俱有法。攝無表色。又雜心九(十四右)唯就此一智明。全如今。   (十四右)此智唯是(至)聞思所成。此即釋第四句有二。此初正釋。唯言簡修惠。以順頌故。長讀文。或短讀通二。一簡無色故。婆沙十(一右)雲。此行相唯欲色界二簡修惠。   舊論十九(十六右)雲。此智若欲界智。是聞思二慧。若是色界智。但是聞惠(已上)T64037501.GIF   雜心師已破婆沙。今論主朋彼。雜心論十(十四右)擇品雲。此智聞慧思慧非修慧。何以故修惠者。分段緣故。是故說欲界色界。無色界聞思非分故。欲界無修。色界無思如前所說(六九右)。   (十四左)非修所成(至)應頓離染。後釋唯所簡。破有部有二。初正遮。後反詰。有部三惠為體。婆沙十(三右)曰。聞思修所成者通三種。今遮彼修雲非。述所以雲地別緣。謂色界地唯緣色界。無色地惠唯緣彼地法。不能總緣一切法。何故如是。謂依修等持。所起勝惠名修所成。於等持有四禪四無色。亦復別緣地。故集異門足五(十三左)雲。由此所修離染道故。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為修(乃至)今此義中。依諸等引。所起寂靜惠。皆名修所成(已上)後反詰言。若異此別緣。許總緣一切法非我者。應頓離三界染。正理論七十四(九右)雲。此不應理。言修所成唯地別緣。非極成故。謂我宗許靜慮地攝。修所成惠有能總緣。隨所依身自上。故(【傍】上成自義。下會頓離染難。)厭下欣上。方能離染。此是總緣。唯欣行相故。於離染無有功能故彼所言。皆為非理(已上論文)光記救雲。我宗不許修總緣。故此乃宗別。無勞會通。此救未成。不救頓離染之反難故。今彈雲。依修地地等持。所起慧故。必非總緣。謂依修初定。彼地惠生。若不離彼地染。何生彼惠。由是集異門論雲離欲惡不善入初靜慮。乃至廣說故言總緣。太為非理。若強言總緣者應頓離染。離染生惠故。然汝言唯欣行。豈有此理。十六行相皆是厭染欣淨故。若於離染無功者。此非我觀應是唐絹。   (十四左)已辨所緣復應思擇。此即第六明人成智。已下其義細深於前。殊雲復應思擇。如寶疏設從此為大科。何可從次修智為大科。   (十四左)第二剎那(至)謂加法苦。百六(十五左)雲。即一智體以對治故名法智。以行相故名苦智。   諸未增位成數如前。第三念如前第二念。成三智。第五念即前四。第七八九念即前五。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念即前六。第十五即前七智。故此九位為未增。雜心六(九左)雲。忍不得智。非智性故。集滅道比智不增智。以苦比智得名故。   (十五右)頌曰(至)唯加行所得。大為二。初二句總明見位。二次六句明三類智俗智。此有六。一第三四句正明。二不二字明觀後俗智永不生。三自下地三字明所修俗智依地。四第六句明此俗智念住攝。五第七句明此俗智行相境。六第八句明此智加行得。(依舊論句句結生文科節)。   (十五右)論曰(至)俱決定故。釋初二句。於中有三。一正釋。二然具下別明未來修行相念住。三何緣下問答見修同類不同類單復。初中四諦不俱。故雲隨起。必顯同類雲即彼。雜心六(九左)曰。謂苦法智現在修。即彼未來修苦法智。非忍非餘智。如是乃至道法智。諸忍亦如是者。苦法忍現在修。即彼未來修。非智非餘忍。一切忍亦如是。問。此中修相雲何。答。修有四種。謂(【傍】次下二十左)習。得。治。遣。今須習得。現在修為習修。未來修為得修。得修相者。婆沙一百六(十八右)雲。謂現在世勝善為因引起未來諸善法得。由得彼法故。說彼為所修(云云)又正理七十四(九左)雲。何謂為修。謂習善有為。令圓滿自在(云云)二中念住者。滅諦唯法。唯緣滅故。前苦等三通四念住。三中婆沙百七(二左)有四復次。一見道處所定對治定故。二三同此二因。四見道中初得見諦。初得現觀。故唯修同分。修道並反上。修同分不同分。雜心雲。答彼初得種性。故見道初見諦。故唯修自分非餘。又不雜道故。捷疾故。不覺道故(已上)。   (十五右)唯苦集滅(至)未能兼修。此中有二。初正釋。二問答。初中有三。初正釋。次於一下解名義。後由此下遮餘位。此釋第三四句。唯簡道。類簡法智。智簡忍。俗智未生。故雲未來。名義中觀即現故名現觀。邊是正觀後邊而非別體。即現觀是邊。現觀邊之世俗智。舊論十九(十七右)雲對觀後智。遮餘位中。既就諦觀後邊立名。忍是初。法智是中。由是理餘位無之。   (十五右)道類智時(至)種性多故。二問答。答中有二。一示正義。二舉破異說。初中有二義。一約曾未曾。曾於凡位。無修無漏道。故入見道。亦無得修。二約遍不遍。有正釋通妨(寶疏最精)正理七十四(十左)雲。謂三諦中依事現觀。容一行者總得其邊。必無有能遍修道。異根性道不能修。故於自根性。雖容有修。百千分中不起一故。   (十五左)有言此是(至)不應為證。二舉破異說。雜心六(十左)有三因。初二同此。彼第三雲等智是見道眷屬。比智是修道。今破意。十五心見道唯是有部宗。又外國師為十六心皆是見道。如婆沙百四十三(七右)故非立敵極成。正理師以此義為本義。順宗故。又雜心(同上)雲。問。法智何故不修答。諦無間不究竟。故若修者。應說無間等中。意言諦諦觀未究竟。有後類觀。故若修者。不可言現觀邊應說現觀中俗智。   (十五左)此世俗智(至)理不成立。此即釋不生二字有七。一正明。二論主問。三有部答。四論主難。五有部通。六論主難絕。七論主示經部義。此即初六也。一中雜心六(十左)雲。是不生法。依隨信行隨法行故。彼隨信行隨法行成就。而不現在前。舊論十九(十八右)雲。此智於在觀及出觀位。一向不生為法。若入觀不得生此智。以相違故。若出觀亦不得生此智。以心粗故。   (十五左)如古師說(至)不樂此義。七論主示經部義有三。一標。二有部問。三經部答。此有二。一正示。二示有部不信。初正示中有四。一明入觀熏習。二明出觀俗現。三正依種名修。四喻說。此中勝者。簡通途俗。是觀後智。故光記勝於觀內者(未可)依者是種子。光三釋初為為正。順理故。謂經部立種子。以為規模。今對現起。非種子為何。又附舊論故彼十九(十九右)雲。由出世法功力故。此對觀後智則所修。雲何已修觀後。出觀人緣四諦為境。最勝世間智。今得現前。即彼是修。如是修即是至得。若得能現前彼。依止相續。何以故。若得性已。性果必可得。此中如是修者。指前所修。即今此起依。而彼所修者。是所熏種子。亦彼依止相續者。種子異名。如(【傍】論四(十六左)十三(十右)等)前經部所立相續轉變差別。   (十六右)隨依何地(至)七地俗智。此中見道以欲不為依。故不修未至下。唯一地又無色界不為依。故不論無色。雜心六(十左)雲。所以無色界不修。以無見道故。俗智修欲。而不修無色者。正理七十四(十二右)雲。謂此俗智七地為依。即未至中間四靜慮欲界。問。前(十二左)依地門。俗智依欲界乃至有頂何不爾(【頭】至上鮮本及舊論有乃字非也。不成句故。故正理顯宗明本如今)解雲。彼通總。此約觀後邊者。故正理雲此俗智。   (十六右)隨於何諦(至)此諦為境。諦所得此智行相。則同此諦行相。由說與對觀同行相。則已雜心六(十左)雲。若苦無間等邊有四事。欲界緣欲界苦。色界緣色無色界苦。集滅無間等邊亦如是。此後智不修無色故。能緣唯雲色界。所緣諦色無色合立。故不可分別。雲緣色無色。故正理七十四(十二左)亦於能緣。但雲色界。於所緣總雲上也。非是自下地緣差別也。   (十六右)見道力得(至)加行所得。釋第八句有二。初正釋。後總示所修體。明此智加行得。唯者簡生得。光記亦簡離染者非也。此智非分故。故舊論十九(十九右)雲。世俗智有二種。一性法得。二修習得。此智但是修習得。   (十六右)智增故立(至)為其自性。後總示所修體。謂見位得修通五蘊。應名修法。而智增故名修智。是一分鄰近釋。   雜心六(十左)雲。若欲界者。則四陰性。以不定故。若色界者。五陰性。以定故。子註雲。有定則有定共色。故有色陰。是以有五陰。   (十六右)頌曰(至)修六八。初二句明初剎那。顯未已別雲或。後六句明住果位。此中有五類。雲。一八地無門。二有欲餘道。三有頂八解脫。四上有頂九無門。五餘道。八地者。下地對下有頂故。有欲餘道者。對前無間。是成餘解脫加行勝進三道。而唯取欲界。故雲有欲。顯是欲惑未盡。由是唯八勝進八解脫。其第九離染故。而第九加行道。猶有欲人。上起故總攝得九加行。有頂八解脫者。第九無學攝。故非此所明。各修行七智者。八地有欲。並名體同。有頂雖體異。約數同總雲七。有頂唯無漏智斷故。無世俗智。理在絕言故。上無間者。對前八地無間。是有頂自成。總取九無間。故不別標。餘道者。上來所說餘。即如長行列。   (十六左)論曰(至)現修二智。此中頌文。雖唯明未來修。於長行兼添說現修。下諸位亦如是。又是學位故。唯就八智。不論盡無生。是第十六心故有道智。有類智。一體義異如先辨。   (十六左)未離俗者(至)有頂治故。他心智唯依四根本。若不離欲不得。故於未離欲無之。無世俗智者。彼唯有漏非有頂能治。以無世道能斷有頂惑故。此道類智是有頂能治智。相違故由是無此。問。離欲人至道類智修他心。何故超越人。入見時不修。答。前已簡訖。雲何簡說。謂前(三右)已說。此他心智見道中無。總觀諦理。極速轉故(寶二十九右引正理。)婆沙百五(十四左)雲。修種類者。如此中說。未曾得道。初現在前。所修未來。彼種類道(乃至)評曰。有漏道以有漏無漏道為種類。無漏道以無漏有漏道為種類。所以者何。一一現前俱修未來二種道。故由彼勢力。未來修者。皆可說為彼種類故。   (十六左)斷欲修斷(至)苦集滅道。此釋第三四五三句。雖得修同。現修別故。文前後說。八解脫者。是有欲餘道一分。有欲故不得言第九。為不可言。殊言有欲。何以故。雖現修同。得修別故。俗。四。法。隨應者。俗時無餘。餘修無俗。漏無漏別故。復苦等四不俱。行相各別故。有四隨一必有法。欲界斷故。故無有類世俗。有學故。無盡無生。餘別之。應知。斷上七地。有滅道法智者。由兼治。(如上論(五右))下皆準之。斷欲加行者。攝得九品。如前辨。有欲勝進者。約終施有欲言。以釋頌文。顯勝進是前八。前雲八解脫。亦是影有欲釋。問。斷欲中何故於加行勝進有類智。非無間解脫。答。無間解脫正斷證故。不可修類。加行勝進寬遊。故亦修類。   (十六左)斷有頂地(至)加他心。上地故有四類。兼治故有二法。世俗非有頂能治。故除。此是解脫道。容預故有他心。盡無生未得。故無之。   (十六左)斷有頂地(至)集滅道六下釋第七八句有二。此釋上無間修六。與前八解脫現修同。而得修別。故離說。是無間道故除他心。雜心六(十一左)雲。非他心智。無礙道相違故。   (十六左)斷欲修斷(至)四諦他心。二釋餘道及修八。先兼明現修。後正明得修。現修有不同。為四類。欲第九解脫現修同前八解脫。而得修異。故此來明。上七地解脫道中。容涉有漏故有俗。餘如上辨。欲修斷第九勝進等中。有俗智者。寶疏(三十一左二行)(云云)法類互修有因力相資。如正理論記。斷上七地等。勝進中有他心智。此道容預故。具如光記辨。 今示圖曰。 T64037801.GIF   (十七左)論曰(至)隨應現修。此中諸者。五種姓各有九無間。故言諸。然寶疏無間道有五。性非一。故言諸者非也。是迷下(十九右終)雲五無間。今詳曰。彼修道故雲五。今練根故不爾。故下(十八右五)雲五前八解脫。已於解脫。開九。餘無間等。豈為不爾。苦與法。苦與類等二二現修故言隨應。   (十七左)似見道故不修世俗。光有三解。即八。四。一。無間不同。各約其道用。今詳雜心六(十一左)雲。非等智以見道故。彼且約信解求見至故雲以。法勝四卷第三(五左)雲。彼未曾得修功德非已曾得。是以不修等智。準彼未曾得今得義。似見道不可鑿說。   (十七左)諸解脫道(至)謂加他心。光記通難有三釋。第三似是。   有餘師言(至)亦修世俗。此通未已。六即成七。七是成八。故總雲解脫道。舊論曰。有餘師說。世俗智於二位中所修。婆沙百七(四左)於未已離。各有兩說。並言有說而無評。雜心六(十一左)法勝三(五左)四(七右)並唯舉初說。今論主為然。故言有餘。以顯後是不正義。   (十九右)除微微心(至)唯修俗故。正理(七十四十六左)顯宗(三十六七右)同此。又婆沙百七(六左)雲。起入滅盡定微微心時。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亦唯修世俗智。光記唯引婆沙。證不修無漏。寶疏更辨微微心與聞思惠差別(為是)問。婆沙微微心於無漏德中說此。於有漏德中雲入滅定想微細心。現修唯俗。未來修八。今何相違。復彼雲微細心。尚不約有漏。答。滅盡定通漏無漏所修德。今據有漏邊。彼約無漏邊。亦不相違。復彼雲微細心。是粗微微心。故雲修八。亦無有妨。 T64037901.GIF   (十九右)靜慮攝者(至)隨應現修。百七(六右)依靜慮中。無漏念住。義無礙同此。雲四法四類隨二現修。而又雲。起無漏辨無礙解。雲道法道類智隨二現修。何今相違。解雲。非相違。今四。法類者總說。若分別如婆沙。   (十九右)無色攝者唯四類智。百七(六右)雲。依無色定起無漏義無礙解解脫。四類智隨二現修。起無漏辨無礙解。現修道類二智。此亦何。答。亦是總說。故不雲數。唯雲隨應應思擇。   (十九右)異生離染現修世俗。此中初總兼明現修。二斷欲下正明未來修。於其中有二。初明修二。後明修一。此文是總明現修。通離染諸地四道。一百七(初右)文極分明一一雲唯世俗智。既雲唯不可異求。正理。顯宗亦同此論。光記作三解。初唯俗義為是。寶疏立理。破光後二解。甚得矣。 T64038001.GIF   (十九右)論曰(至)此地有漏。諸道者。正理釋次聖為離。雲有漏無漏加行等道。此亦可爾。問。此漏無漏兩段於能起道。並通世俗。聖道四道。未審。得修亦何並不通。答。所修別者。依漏無漏異。謂今此文總十智為二。謂有漏智無漏智。就中有漏智。必隨道所依地。故得修亦唯此地。由是舊論十九(二十一左)雲。復次於何道中。所修智有幾地。世俗智者隨道所依地。此地惑由道初得以此地為依止。未來修世俗智。無漏道者。非一向隨道所依地未來修。此雲何偈曰。為離此地欲是得此下修。此中二類。就依地。就得地為異。謂道所起所依地為依地。道初所得法地為得地。雖有依地得地同。然亦有別。故分為二類。顯宗釋得此地雲。隨依何地。離下地染。第九解脫現在前時。亦修未來所得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離下地縛必得上故。此中對所離下地雲上地。實是所得此地。依上地離下地染。得其上地故。此中無為離此。如光記辨。前八解脫修上近分有漏否。光記有二解。第一為勝。第二非也。設雖不定。而今既約離染。何不說。故正理釋頌。唯一義不許彼。顯宗亦釋頌。本義同正理。然雲有說舉別義耳。寶疏亦同光第一解也。   (十九左)聖為離此(至)及下無漏。此中有三類。初正釋。後別釋為離此言。聖者顯是無漏。非謂聖人。何以故。前章非不聖故。為離此者。雜心六(十二左)雲。若此地離欲即修此地及下地。謂初禪離欲。即修初禪功德及未來。(即新未至。)如是乃至第一有離欲修一切地無漏功德。法勝六卷第四(八左)亦同。四卷三(六左)亦同。 T64038101.GIF   (十九左)為離此言通二四道。恐謂唯無漏中無間解脫。故言通有漏無漏二各四道。二道俱離染。故加行勝進。亦是離染之道類故。   然此生上必不修下。問。有漏既爾。為無漏如是。亦為反顯無漏上下地自在。答。無漏修不爾。唯修自下。此論於有漏無漏二修中特標別。雲唯初盡等。故今此文唯言生地上下。而不關得地依地等。又解。二修其生地上下齊均。故法勝六卷四(九右)曰。無學初心修諸地生功德漏無漏一切者。得阿羅漢果。一切地漏無漏功德一切修進。若住欲界得阿羅漢果法或如是。若住色界得阿羅漢者。彼二(【傍】上-)界功德修進滿足。是故一界生如是。地地應當知。此文漏無漏並標。通論生上下地故。若爾此論亦是通上。總辨生上下地。又解。有漏生上不修下。無漏上下無遮。故雜心六(十三右)曰。無學初心。盡智相應心。修九地功德。已說修無漏功德。有漏今當說。得阿羅漢果時。或修九地善善有漏功德。乃至或一地。若生欲界。得阿羅漢果。得盡智。所修九地善根。若生初禪。修八地。除欲界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即修彼地善。此文簡無漏一切地。而於有漏。論生上下。依此義。今論反顯無漏生上亦修下。彼法勝論總想說。未分細。又百五(十六右)雲。謂不淨觀乃至盡智現在前時。能修未來無量剎那善有為法。此所修法。初剎那頃。是正得修。而非現在。在未來故。已雲有為。通漏無漏也。   (二十右)諸所言修(至)勢力劣故。釋第八句明修相。初總釋能所修。謂若下別逆釋。初明所修是非。二若先下明能修是非。此言諸所言。顯通現未。是就未來得修。故雲今得。就現在習修。故雲今起。有現在前而不能修未來。故如是相對明此。光記舉定蘊文。以三解和會。今詳。一百六十三(四左)雲。問。何故已得善法現在前時。不修未來耶。答。已衰歇故。已受用故。已作事故。已與果故。復次已息故。勢力滅故。復次已得法現前受用時。惟有漸盡。更有(【傍】無之誤也)餘勢。雲能修未來。如人受用先所積財。惟有漸滅。更無增益。復次作功德起者。能修未來。非起曾得法須作功用。故不修未來(乃至廣說。)又百五(十六右)雲。若惟依得修說應作四句。謂或有現在非正修。如曾得道今現在前。或有正修非現在。如修未來初剎那頃。或有現在亦正修。如未曾得道現在前。或有非現在亦非正修。如道過去及未來已修已息。與此論不異也。此次有光記所引文。彼已分過去未來遮過去。而唯未來名修。準前文未來已修已息為雙非句。是定非已修未來。必是未修未來。依是義彼答意言。得所退果時。所得上果有過去未來。過去已得不名修。未來未得上果名修。於此分別過未。以明示得與修差別。若不爾忽與前文相違。(若依光者應取初二)。   (二十左)頌曰(至)依有漏法。此四修及兩國師異說婆沙百五(十二左)百六十三(三右)離心十(十五右)並出。於有為善立得習二。於有漏法立治遣二。是並由義門差別。雜心十(十五右)雲。謂初(【傍】初念)得未曾得有為功德。習修者。謂曾得善法相續生(光破此意言。一闕未曾得。曾未曾俱習修故。二闕初念失。雲相續故。習修通初後念故。今詳曰。此破未敵。彼曾未曾相對明故。非不取未曾。不言唯故。如婆沙現在正修四句中唯約曾未曾。又相續者。必通初後。若無初何續後。不言第二念已去相續故。無有妨)。   對治修者。謂四種對治名為對治修。是有漏法敵對治道。斷治者。謂斷煩惱故修道。是斷煩惱得義(彼子註雲。上取能治能斷為修。今取所治所斷為修。)能斷過現為對治修。所斷惑滅為除遣修。故有漏法為依。立此二為斷煩惱。起能對治道故。   如契經說(至)善防善護。雜含十一(十四右)曰。雲何六根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執持。善修習。於未來世。必受樂報。多聞聖弟子眼見色。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儀。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能生律儀。善護眼根。耳鼻舌意根亦復如是。舊論十九(二十三右)雲。如經言是六根已善調伏已善修。又雜含四十三(五左云云)又契經說(至)乃至廣說。中含二十(五左)念身經曰。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謂此身中有髮毛爪齒塵網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髆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痰小便。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二十六(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二十七    豐山寓居上陽沙門快道記    智品第七之二   (初右)如是已辨(至)故名不共。大有二。一明不共。二(六左)明共德。初不共中有二。一舉數標名。二隨名別解。此即初也。此中大五。一總結前生後。舊論二十(初右)曰。說一切凡夫及聖人由通義於一切智修諸德已。二於中下別生起不共。於中者簡持義。對後(六左)共德言先。佛不共德無量無邊。今唯成佛初盡智位德。故雲且。三何謂下問。四頌曰下頌答。五長行釋。長行中初正釋頌。後釋不共義。若大乘者十八不共全別。如雜集十四(八右)攝論第九。伽七十九(九右)等。又伽四十九明一百四十不共德。於中有此十八不共。   (一左)且佛十力(至)於境無礙故。第二隨名別釋有二。一正明不共。二明諸佛同異。初中有四。光寶同為五科。無大失。而不順列名四。又諸佛同異結前文不爾。故理亦不親也。初六句出體。次四句諸門分別。於中有四門。婆沙三十(十四左)舊婆沙二十三(初左)有多重諸門。雜心六(十八左)法勝六卷四(十三左)四卷三(十左)甘露味下(四右)十力配諸智。增一四十二(三左)有一經。廣說十力。中含四十七(十九左)多界經是處非處廣分別。正理論引二經。此論亦前引多界經是處非處文。   (初左)論曰(至)十智為性。初一是總。次九是別。總別並列為十種。故正理論曰。此智通緣情非情境。與一切智皆不相違。恐於略說少功難悟。故復此中析出餘九。處與非處相違釋。智即力持業釋。處非處之智力境第七依主。緣一切法故。具有十智。為簡餘所有智。殊雲如來十智。   (初左)二業異熟(至)謂除滅道。舊論曰。於業及果報中。業因即集諦。異熟果即苦諦。故婆沙三十(十五左)雲。唯緣苦集。十力經說。知他眾生因緣處所受其果報。滅道二智不緣苦集有漏。故唯八智。三中四靜慮八解脫(論二十九(四右))等持(空無相無願三三摩地論二十八(十七左))四禪四無色之八等至(論二十八(五右))是通本邊。今且舉四類境。婆沙三十(十四左)雲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發起雜染清淨智力。彼釋曰。此通緣善不善無記。通緣雜染清淨有為法故。雜染法中有不善故。準彼不唯緣定。亦通緣障定淨定之法。正理。顯宗釋此。今約勝唯說定。故十力經雲。知若干種解脫無量解脫。舊婆沙唯雲禪解脫三摩提智力(【傍】此雲等持)略三摩跋提此雲等至。舊俱捨雲禪解脫三摩提三摩跋提智力同此。四中舊論雲轉轉根智力。此中根者。正理兩釋。初說為信等五根。後為意等根。十力經雲。知他眾生智惠多少。上與下相違釋。上下即根持業釋。五中舊論雲種種欲智力。十力經說。知他眾生心中所念(是前說他心智所緣十一對心是也)勝解是心所於境印可。是通三性。今非必是勝解心所。故顯宗雲意樂。而會解脫名。雲意樂。勝解脫。名差別故。若不爾者。唯知心所一勝解。應於經他心智所緣不說十一對等心。舊論亦云欲。是樂欲所念心也。六中界者。舊論作性。是性類差別義。故正理雲。種種界者。顯各別義(顯宗全同)又十力經雲。知若干種界。若干種持。若干種入。如實知之。準此經意。如實知陰界入諸法性相差別。名種種智力。雖三所知。如顯界品。經文於餘力有眾生言。處非處及此無之。定知通情非情。正理所引契經。亦復如是。彼雲。又佛說。於有情種種勝解。皆如實知。又佛說。於世間種種界非一界。皆如實知。顯宗顯此義雲志性隨眠。及諸法性。   如是四力(至)除滅智。新舊婆沙雜心等並同。然甘露味論下(四右)二三四五六力九智除盡智。盡智即滅盡智。加二言者。恐文有脫。應言二力八智。   七遍趣行(至)十智為性。依兩義釋名有異。舊論雲遍行道智力。道通能所趣。雜心雲種種趣力者。趣道也。亦涉能所無妨。舊婆沙雲至一切道智力。法勝論雲至處道智力。此二文能至似本。按。西方異說隨樂作譯文。或於至存能所。亦無妨。今此初說但據能趣。趣謂所趣。行是能趣。趣之行依主。或趣亦能趣。趣即行持業釋。是雜心論師義。故彼雲。向地獄乃至涅槃。彼緣起及眾具故名趣力。光記雲。準此所趣果唯是滅者非也。無為非能趣。故除滅智。非唯是所趣故除此。由此雜心雲向地獄乃至涅槃。所趣通一切也。後說不唯能趣。亦取趣所趣。行能趣相違釋所趣。所趣通五趣及涅槃。故加滅智為十。是毘婆沙及甘露味論義。雜心雲有說趣。智力是十智性。顯自義是九智。此初說婆沙新舊等無之。唯見雜心。   (二右)八宿住隨(至)皆俗智性。宿住是境。餘四字是能知。隨彼彼曾事。皆能如實憶念知。故名也。隨即念由隨念而知。持業依主可知。此死彼生。顯未來義。先死後生。十力經雲。復次如來悉知一切所趣心之道。或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億百千生。無量生。成劫。敗劫。無數成敗劫中。我昔生彼處名是字。是食如此之食。受其苦樂壽命長短死此生彼。彼死生此。自憶如是無數宿命之事。復次如來知眾生生死之趣。以天眼觀眾生之類。善色惡色。善趣惡趣。隨行所種。皆悉知之。或復眾生身口意行惡。誹謗賢聖。造邪見業。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或復眾生身口意行善。不誹謗賢聖。恆行正見。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名為天眼。清淨觀眾生類之所趣之行(已上)此契經中二或復。若是說遍趣行力。不爾彼經闕第七力故。此二力唯俗智。於新婆沙者。逕庭說此舊婆沙二十三(二右)雲。宿命智力。如舊阿毘曇人說。是等智。尊者婆已說。是四智。法智。比智。苦智。等智。尊者瞿沙說。是六智。除盡智。無生智。滅智。他心智(按瞿沙所造甘露味論。七八二力唯為等智。蓋舊文瞿沙字。若波奢誤矣。波奢是脅尊者也。)評曰。應如前說。一等智者好。生死智力。舊阿毘曇人說是一等智。尊者婆已說。是四智。法智。比智。集智。等智。真實義者。是一等智。   (二右)十漏盡智(至)十智為性。漏盡所緣。智力能緣智言必不屬能緣。故有異說。婆沙三十(十三左)所緣門中雲。若緣漏盡境故。則緣滅諦。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一切法。但緣有漏盡擇滅。無苦集道三諦智。滅是非心。無他心智。滅諦故有滅智。通上下界有類法。佛故有盡無生。滅諦後邊有俗智。故但六智。若緣擇滅所依相續身中所得法。通一切法故。具有十智。此兩說。婆沙雜心並出。六卷法勝四(十四左)雲若漏盡。若漏盡方便無礙智名漏盡智力。似同後說。甘露味論雲。十力九智除等智。此異諸說。此後三力如次。宿住通天眼通漏盡通三。顯宗雲。然不別說他心力者。義已攝在根等力中。以他根等中有心心所故。(正理亦同)詳曰。勝解智力。正是他心通。何以知之。中含十九(二十三左)說他心通。其所知示十雙二十隻心。同十力經第五力所知十二對二十四隻心故。   (二右)已辯自性(至)名十一地。婆沙三十一(十五右)雲。地者。宿住。死生在四根本靜慮。是通性故。近分。無色。及不定地。非通所依故無。此二餘力有漏者在十一地。無漏者在九地。今總說雲十一。   已辯依地(至)男子佛身。佛身亦雖是男。而有所簡。故亦言此。謂欲簡二乘故。婆沙總有二十一門分別。今以圖略示之。   (二右)以於一切(至)隨欲能知。婆沙三十(十五右)不可屈義。不可伏義。不可摧義。不可害義。不可轉義。不可覆義。能遍覺義。能荷擔義。堅固義。最勝義能制他義。是力義。六卷法勝四(十三左)隨自樂欲能成就義。無障礙義。能制義。無能侵欺義。能映奪他義。是力義。雜心六(十九右)不伏。不屈。無勝。無動。故說力。此中無障礙義含諸義。故論主從寬說。雜心六(二十二左)說三乘差別曰。聲聞不方便。見千世界。方便者見二千世界。緣覺不方便見二千世界。方便見三千世界。佛不方便見三千世界。方便見無量無邊億百三千世界。   (二右)餘此相違(至)生多少等。簡二乘。初正示。後指二事顯有礙。捨求度人事緣出賢愚因緣經第四卷。鷹所逐鴿緣者。婆沙八十三(十三左)曰。曾聞世尊與舍利子一處經行。有一鳥為鷹所逐怖。急便趣舍利子影。怖猶不止。舉身戰慄。復趣佛影。身心坦然。時舍利子合掌白佛。如何此鳥至我影中。猶有恐懼。纔至佛影。心無驚怖。身不戰慄。世尊告言。汝六十劫修不害意。我於三大無數劫中修不害意。汝有害習。我已永斷。故令如是(已上)此文足證過去久遠不知。又婆沙百二(十七左)明身子不知人前後二際生多少等。故不名力。而不約鳩也。然今雲前後生。更應有明文。稽古下(三十三右)雲。其鴿事緣不經見。蓋殘缺矣。鴿驚怖舍利子影事緣。見薩婆多論。毘婆沙等論。而無觀前後際文。獨見智度論十一。諸註引以為證。而不知小乘所誦本有乎否也。雖無害於義乎。其寡陋亦甚矣。今詳曰。唯是世傳詞非宗義所設。設引大乘經論。有何恥乎。故舊論二事並雲曾聞。   (二左)如是諸佛(至)心力無邊。光寶併入後段。今雲。對舍利子智有邊限。結諸佛心力無限。須屬前段。若屬後段者。是何為乎。非結前無已說等言故。亦非下標。心身異故。由是舊論二十(二左)雲。如是由智無對怨及礙故。佛世尊心力如境界。無有邊際。若心力如是。身力雲何偈曰。準彼思此。蓋文有錯脫。應言心力已知。雲何身力。又此下所明身力非初盡智時。正理論(七十五(九右))雲。已辨諸佛心力方隅。當辨菩薩時所成身力。頌曰。 T64038501.GIF   雲何身力(至)此觸處為性。婆沙三十(七左)舊婆沙二十二(十四左)廣出多說。此頌初二句。正明身力量。第三句明所喻延力量。第四句出體。或言顯更有異說。等者等諸神名。   (三右)論曰(至)力有勝劣。此長行大為三。初正明身力量。釋初二句。二大覺下對簡三人。顯佛不共。初中有三師。第一師總喻義。謂佛身力。總等那羅延力。此釋初句。第二師節喻義。佛節節等彼力故。此釋第二句。此兩義。舊論二十(三右)並雲有餘師。應音二十五(二十右)雲。那羅此翻為人。延那此雲生本謂人生本。即是梵王也。外道謂。一切人皆從梵王故。名人生本也。又八(二十二右)雲。那羅延。晉言鉤鎖力士也。嘉祥中論疏一末(七右)雲。那羅延此雲生本。以是眾生本故也。花音一(五右)雲堅固。探玄十五(五十八右)八(四左)並譯雲堅牢。花嚴大疏鈔四十五(三十七右)同應音第八。第三法救義。假喻義。此有正示反顯二。謂佛力無邊何齊彼。此顯或言所表。舊論雲大德。正理。顯宗替大德言作理實。以顯正義。今雖列三。意在大德。致反責故。婆沙三十(八右)曰。如契經說。菩薩身具那羅延力。此力其量雲何。答有九說。第一說凡牛。毫牛。青牛。凡象。香象。大諾健那。缽羅塞建提七種。十十增等半那羅延力。此一倍等菩薩身力。第二說牛象等二十七。一一十倍等半那羅力。此半合二。等菩薩身力(此上二並總喻義。)第三說菩薩身中有十八大節。一一等彼力。第四說十八大節。一一等十八那羅延力。第五說菩薩身中大小總有三百二十節。其最小等一那羅力。其次大節等二。漸次大者倍倍增。第六說菩薩身力等千藹羅伐拏龍象王力([【傍】此雲香業象也]如正理文寶所引)第七說菩薩大節十八。一一如千藹羅伐拏龍象王力。第八說三百二十節。其最小等千倍藹羅伐拏龍象王。漸次大者力倍倍增。第九說大德義(云云)彼問雲。若爾何故。契經中說菩薩身有那羅延力。答。此力世間共所欽重。故以為喻。而實不然。此論初說當彼初二說。俱總喻故。此第二說當彼第三四五。並那羅延節喻故。謂依大節。當第三第四。大小合當第五。而今綴文親彼第三也。彼第六七八三說。此無所當。非那羅延力故。大覺已下文鄰大德。似容屬大德。舊論有何以故徵故。然此文通上三說。總以簡對顯佛不共。故婆沙三十(十三右)問答不共。而(十四右)更問答骨節差別。雲菩薩骨節。展轉相交。如龍蟠結。是故最勝。此對簡舊論。正理。顯宗亦同。婆沙三十(十四右)轉輪王力亦不定。王四洲者。有那羅延力。有金輪寶。王三洲者。有伐浪伽力。有銀輪寶。王二洲者。有缽羅塞提力。有銅輪寶。王一洲者。有摩訶諾健那力。有鐵輪寶又有情骨節安立有異。凡常力者骨節相遠。有象馬力者相近。有大諾健那力(【傍】鐵輪王)者相接。如接板等。有缽羅塞建提力(【傍】銅輪王)者相輪。有那羅延力(【傍】金輪王)者連鎖。菩薩如龍蟠結。準彼鉤是銅輪鎖即金輪。又舊婆沙二十二(十九左)雲。餘眾生骨節相遠。若人與象馬等者骨節相近。大力者骨節相接。缽建陀力者骨節相鉤。那羅延力者骨節連鎖。菩薩骨節蛟龍相結。如渴伽角辟支佛名曰大力(已上)詳曰。喻顯對明無有敵從。   (二左)那羅延力(至)唯多應理。第二明所喻那羅延力量釋第三句。初問二答。答中有三。一正釋頌。二敘異說三論主評取有說。初二說者正理。顯宗亦同。於婆沙中。未見此說。彼第一說雖半力義。而名與數有異也。舊論二十(三右)大作差曰。偈曰百增象等七種力。釋曰。人道中百香象力敵一白象王力。百白象王力敵一摩訶諾那力。百摩訶諾那力敵一缽娑建提力。百缽娑建提力敵一娑郎伽力。百娑郎伽力敵一遮□羅力。百遮□羅力敵一那羅延力。如是百百增。詳曰。十百梵音相濫。是所誦異。又去凡象加白象。而香象為首。是亦所誦本別。彼婆沙第二說二十七牛象等中。有凡香白等諸象故。有說者。倍於前師。於所說中唯多應理者。論主評取有說。令佛力增廣故。然顯非真實應理。故雲於所說。若約實義。彼假喻如大德然。然光記雲。論主評取法救所說。正理。顯宗亦同此說(寶疏唯雲評。其意似光不破故)者。何見文如是疏哉。前三說是佛身量異說。今兩說那羅延力量異說。能所喻遙別(是一)若不爾何故於前段。不設此評(是二)。又正理。顯宗更敘第三說。謂千藹羅伐拏龍王力等那羅延力(具如寶引)而有評。其詞亦同此。彼眾賢取第三說千藹羅伐拏。故雲於諸說中。今兩說故雲所說。彼正理前既取大德義雲理實。今亦何得評取彼大德義。前不為異說雲理實。故煩重故。而謂正理亦評取大德之文者非也。由是舊論二十(三左)曰。隨轉增為勝(已上)是顯延力隨轉轉增長義為勝。不爾者轉增言何為。   (三右)如是身力(至)七外別有。第三釋第四句。出力體有總釋別釋。別釋有二師。於觸處常談有十一。四是能造。謂地水火風。七是所造。謂滑濕輕重冷飢渴。初說約能造。後說約所造。而異常談。顯論主不欲。特雲有說耳。   婆沙三十(七左)有五說(如光寶出)此論初說同彼初說。故舊論曰。雲是四大勝類。顯即四大總勝為身力。總弱為身劣(光第二釋為是。寶疏同初二說者非也。)正理七十五(十右)曰。如是身力觸處為性。此應總(【傍】對下唯故)是諸觸差別([【傍】通能所造故]眾賢據婆沙評家。光記雲正理意同婆沙者。言異義同。故雲意同。然湛慧破雲說既有四五異非同者。全不知者。寶疏無失。)有說唯是大種差別(此論初說)有說是造觸離七外有。有說力(【傍】者脫乎)是重。劣者是輕。光記有三義。初解非也。不出義何辨正不。第二釋無失。第三猶非也。正理舉此故。無簡別故。是鑿中之至矣。寶疏(八右終)此論正理意各別。不可和會。   (三右)論曰(至)如第七力。文有三。一總指經說。二正明釋頌。三解名義。此即初二也。契經者。增一十九(十五左)有一經(一紙)四十二(五右)亦具說。彼標雲。如來具十種力。得四無所畏。在大眾中。能獅子吼。正明中正等覺者。即無畏。若正體後得別是依主。二盡即永漏之永盡。漏永盡即無畏。亦漏永盡之無畏。三障即法障法之說。說障法即無畏。四出即道出道之說。說出道即無畏。   (三右)如何於智(至)體即是智。此答有中有二。初毘婆沙師義。彼三十一(二右)雲。問。此四無畏以何為自性。答。亦以智為自性。後論主解。光寶科如是(光有二釋第二非也。)舊論二十(四右)雲。無畏以無怖為性。雲何說智惠為無畏。由此四法故。諸佛於大眾中。無復疑心故。說彼名無畏(【傍】已下論主解)此無疑是智惠所成。故於智說無畏。非智是(與此不異)四顯何義。顯自利利他義。前二是自利。後二是利他。復次此四唯是利益他事。能除說者垢及所說垢故(文無此論)正理廢立中。初釋同舊文(寶引)又成實一(十五左)力與無畏。差別有多釋中雲。又以智故。不畏他人。故名無畏。又因名為力。果名無畏。以從智中生無畏故。婆沙三十一(五右)有二十復次。釋力並畏差別。於中亦有因果義。準此等文。於諸文有二義。而無辨別。今論主評簡雲理實。是則論主解。雜心六(二十三左)雲。問。世尊何故說此契經。答。制善星及婆羅婆誹謗故說此契經。善星言。沙門瞿曇無過人法。為制彼故說前二無畏。婆羅婆言。沙門釋種子法我悉知見。為制彼故說後二無畏。復次前二無畏是說自安。後二無畏是說安他。不屈伏義是無畏義。離恐怖故。   (三左)論曰(至)第三念住。文大分二。一釋頌。二問答不共。初中有二。一釋上句三字及下句。二釋念惠二字。初中初總指經說。二諸第下別示經要文。中含四十二分別六處經(十三左)所說三意止是也。意者總說。止是住義。與念住不異也。舊論。雜心。舊婆沙等名三念處。於大乘。雜集論十四(七右)大乘莊嚴論第七等說之。不同智論二十一。三十七。止觀十(二十五)文句一之二(八右)性。共。緣。三念住。   (四右)此三皆用念慧為體。此第一力攝在故。智是體性。復正憶念故。故二法為體。約增唯念。住即念名念住。是加三帶數釋。不同四念住(【傍】論二十三(二右))唯慧為體而是鄰近。問。婆沙但說三念處亦第一力攝。雜心六(二十四右)雲。念處及大悲是性。相違如何。答。二中示隨一。故不雲唯。今具示。問。豈不作論者意別。答。不爾。中含文雲捨無所為。常念常智。今文雲正念正知。二法為體。金口明說。雜集論雲。所有定慧等為體者。約相雜體。   (四右)唯佛於此(至)得不共名。初說約習氣斷不。後義約弟子屬不。後義意言。諸稱佛弟子者。悉皆隨屬世尊。既有能屬弟子位。最有順違俱。應甚歡慼。由是佛不起歡慼。可謂是希奇。如是諸弟子既非屬聲聞。如彼大聲聞。設不起歡慼非希奇。以非分故。又此二釋奪與異耳。光寶文異意全同。   (四左)此與悲異(至)哀愍異故。四中三十一(九右)雲。悲通依十地。謂四靜慮。四近分。靜慮中間。及欲界地。大悲唯在第四靜慮。五中又雲。悲通依三乘及異生身。大悲唯依佛身。六中又雲。悲離欲界乃至第三靜慮染時得。大悲唯離有頂染時得。今且據初。但雲欲。差別易顯故。八中二乘不救無緣。故不平等。然光記雲。但拔欲界有情苦故。與前所緣異。何差別哉。   (四左)已辯佛德(至)諸佛有差別。第二明諸佛同異(光寶為第五非也)是總結佛十八不共。故雲佛德異餘。舊論雲。已說諸佛由十八法不與他共。   (五右)由壽種姓(至)住久近等。今以圖示七佛差別(法義十二(十四左)記此於此應記此) T64038701.GIF T64038801.GIF 西域記二(七左)中含三十七(二十右)樓炭經六(十五左)等。四姓具說。   (五右)諸有智者(至)三恩圓德。第二因明佛德勸發有二。一明佛德。二有諸愚夫下勸發。初中有三。一明三德。二明德無邊。三結歎。初中有四。一舉名數勸發。二徵。三列。四隨釋。此即初三也(寶科總為第三非也。)   (五左)二一切智三一切種智。光三解。寶同第三。彼寶釋為勝。是則真俗二智。   (五左)斷圓德(至)四並習斷。煩惱障斷者。除一切煩惱三乘無學同。但異菩薩。此中斷者即擇滅。舊論並雲滅。然舊論雲一一切解脫障滅。者錯寫。解脫障是下定障攝故。前論二十五(十右)釋俱解脫雲。由慧定力解脫煩惱解脫障故。彼舊論十八(十八右)雲。由般若及三摩提。解脫惑障及八解脫障故。準知。今雲解脫障。應言煩惱障也。定障者。是諸不染污無知。二乘及菩薩。雖分斷非一切故。是佛不共。畢竟斷者。前二障永斷不退雲畢竟斷。婆沙九(六左)雲。不染污者。聲聞獨覺雖能斷盡。而猶現行。唯有如來。畢竟不起。煩惱。習氣。俱永斷。故由此獨稱正等覺者。舊論雲一切智障滅。若不畢竟斷。不得一切智。故並習斷者。佛滅一切餘習故。光記定障斷為得非擇滅者非也。光記一(九左)引此文有三釋。如寶疏一(二十九右)已破。   (七右)頌曰(至)欲界有事惑。初頌出體。後三句諸門分別。且有四門。   (七右)論曰(至)生貪瞋等。文大有二。初釋初句。二釋下三句。初中有三。一明起無諍定相。二此行下解名釋無諍。三此行下出體釋世俗智言。此即初也。此中有五。一觀昔時惑果。二自知下知今時勝福田。三恐他下恐他惑起己。四故思下正發此智。五由此下示益。婆沙百七十九(八左)有兩意。今據第二意。   此行能息(至)得無諍名。解名婆沙有兩釋。謂一遮有情起煩惱。二令自他諍無。今依初說。諍之無故名無諍。依主釋。   (七右)此行但以(至)俗智為性。婆沙百七十九(九右)無諍是慧。問。若爾何故說應習靜定無諍耶。答。欲顯定俱故名定。而實是慧。是名無諍自性。   (七右)第四靜慮(至)總緣境故。婆沙有多門。今當略示。此無諍者色界也。在第四定。依欲界身。是不分明行相。是緣欲界中煩惱。是法念住。是世俗智。是非三摩地俱。是捨根相應。是墮三世。是緣未來。是善性。是緣不善。是緣欲界繫。是非學非無學。緣非二學。是修所斷。緣修所斷(有說通見道。而多緣修惑)但緣義。但緣他相續(有說通自他而多他)唯欲界中人趣三洲男女身。唯聖者中無學不時解脫。佛獨覺到究竟聲聞。亦住無諍。是離染得。亦加行得。是此加行如下文(九左)。此無諍不能斷惑。然契經修無諍行證法者。由修無諍。展轉能起聖道。斷惑證果故。是密意說。非謂無諍能斷煩惱。無諍作寂靜行。為寂靜他諸煩惱故。   (七左)論曰(至)與無諍同。文大為二。初釋頌。二諸有下明起願智相。初中有三。一解名釋願智字。二餘義同無諍。釋第二句。三但所緣下明所緣。釋能遍緣字。此即初二也。發智十八(十七右)婆沙百七十八(十一左)至百七十九(六右)廣釋。雜心六(二十五左)釋名者。從願生智名願智。從聲依主。婆沙(十四左)三義中第三同此。   但所緣別(至)如田夫類。三明所緣有兩說。初正說。現量緣三世三界一切法。後毘婆沙下敘婆沙師異說。於諸法中唯無色。比量知之。婆沙百七十九(四右)雲。問雲何願智知無色界。有說。由觀等流及行差別。如觀行路之人知所從至。有說。若爾願智應是比量智非現量智。應作是說。此願智不觀因。而知果不觀果。而知因故。此智是現量智。非比量智。然聲聞獨覺有餘習過患。故於所願境。加行乃知。如來餘習過患永盡。故於所願。舉心即知。雜心師但據無色比知義曰。緣一切法。普境界故。無色依者(子註曰。雲無色依者。此依是津膩義。謂欲色界是無色界氣分。故名為膩依。此釋願智因依果。如無色界也)觀行差別如田夫。正理七十五(十八右)顯宗三十七(三右)並用兩說(文如寶引。)今論主者不欲比智。殊標言毘婆沙說。問。兩說並婆沙出而評家所破。何故殊標彼義。雲毘婆沙者說。解雲。雖評家所破。而亦有依信彼。所謂如眾賢其類。故殊標別。   (七左)諸有欲起(至)皆如實知。第二明起願智相有三。一示求願。二便入下示加行。三從此下明願智果成。此加行相順逆出入有心八定。具如婆沙百七十九(初左)說。第四定名邊際。婆沙百七十八(十二右)有五說。如次下(九左)辨。又婆沙有多門。今當略示。此願智色界。是在第四定。是依欲界身。是作十六行相。或作餘行相。是緣一切法。   是通四念住。是性唯俗智。是非三摩地俱。唯有漏故。是捨根相應。墮三世緣三世及離世。是善性而緣三性。唯色界繫而緣三界繫及不繫。是非二學緣三學。是修所斷緣見修非斷。是通緣名義。是非相續通緣自他非相續。是欲界中人趣三洲男女身起。是聖者無學不時解脫。是亦加行得亦離染得。何故發此智。為益他故。謂先起願智。觀諸有情意樂差別。後隨饒益。如良醫先觀病者差別。後授藥。又發智雲。此智或善。或無記。婆沙釋謂。此有六智。謂四靜慮善。欲界善無記。此實唯第四定。唯善而願智後。同緣起說智皆名願智。是密意說。   (八右)頌曰(至)餘如無諍說。此頌中初一行總示體。兼顯所緣。次一行別明智攝。依地。次列異前。法。義。智類同。故義。辨。依地同故。第九句明得數第十句餘義同前。婆沙百八十(九右)雜心六(二十六右)法勝六卷第四(十五右)四卷第三(十一右)品類足七(五右)甘露味論下(十六左)舍利弗毘曇十二(二十二右)並說四辨。須知契經所說。增一二十一(七左)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辨。雲何為四。所謂義辨法辨辭辨應辨。彼雲何名為義辨。所謂義辨者。彼彼之所說。若天龍鬼神之所說。皆能分別其義。是謂名為義辨也。彼雲何名為法辨。十二部經如來所說。所謂契經。祇夜。本末。偈。因緣。授決。已說。造頌。生經。方等。合集。未曾有。及諸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諸法之實。不可沮壞者。是謂名為法辨。彼雲何名為辭辨。若前眾生長短之語。男語。女語。佛語。梵志天龍鬼神之語。阿須倫迦留羅甄陀羅彼之所說。隨其根元。與其說法。是謂名為辭辨。彼雲何名為應辨。當說法時。無有怯弱。無有畏懼。能和脫四部之眾。是謂名為應辨。我今當教敕。汝當如摩訶□□□埤□□□樀埤□軋座l□□□窗L□臥□□鋨□¥□□□□¥悅□□旅‥瀨□□譣¥癒賃憿情慼摩纂漿]羅者。若此四辨。如來之所有。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成四辨才。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為了婆沙正理文。且為熏修全出)。   (八右)論曰(至)兼顯所緣。長行文大為三。一釋初二頌。二釋第九句。三釋第十句。就初中有二。初正釋頌。二證本論。兼成次第。三敘異說。四明前加行。初正釋中有二。一釋初頌。二釋第二一行頌。初中有四。一牒總名標數。二列名。三隨釋。四結意。釋名者。法是所緣境。下四字能緣。於法境無障礙。無倒解了智名法無礙解智。智即解。解智即無礙。法之無礙解智持業依主可知。餘三亦爾。婆沙百八十(九左)釋無礙有四說。一無滯義。二現見。三深密義。此名境邊。四隨應義。彼無評也。顯宗三十七(八右)雲。無礙解名釋有多義。謂於彼彼境領悟無礙名無礙解。或於彼彼境。決斷無礙名無礙解。或於彼彼境。正說無礙名無礙解。有餘師說。於境現前無顛倒智名無礙解。正理七十六(五右)同也。問。四無礙解者。為帶數釋。為依主釋。設爾何失俱有過失。若為帶數。無礙智體無有四種。背法體挍帶數法。若為依主者。名中既有數何依主。答。是依主釋。謂四者法義詞辨。是所緣境。無礙解者。即唯一不退智。以非法體帶數故。勿必謂存數是帶數。如前四神足有依主釋。問。舊俱捨二十(九右)如今名無礙解。於餘雲四無礙辨。雜心法勝舍利弗毘曇甘露味論等舊譯多爾。相違如何。又總別豈非混。解雲。有雲(清涼大疏鈔三十四中四十八左。三十八下六十五丁)在心雲智。在口雲辨。故非相違。此意就了知名智。據與他說此雲辨。由之四辨經中。作如是說。有此四辨。廣分別說。今詳四辨之辨。是辨財義非辨說。故四辨經說四辨財。與智言異義同。故舍利弗毘曇雲。何謂辨。辨謂智力。謂勝智。謂金剛智。謂無餘智。又總立四辨名者。別名立法義辭應。或名樂說。不雲辨無礙。無總別亂矣。問。次第非一准。一四辨經列義法辭應。二此論。品類足。施設足論。舍利毘曇等。法義詞辨次。三法辭樂義。法勝毘曇二本。甘露味論等是也。四義應法辭。雜心論等是也。五辭法義辨。婆沙第三說是也。是等何所以立名。解雲。法勝論約智類同。作如是次。故彼曰。法辨辭辨一(俗智)樂義辨俱十。雜心等約內外次。謂義應二是自悟。法辭二是他悟。故或細粗次。義是非五識境應亦有定惠。故法辭二聲名句文即粗故。理實一得必四。故諸論無準。問。契經說法無礙。雲有漏法無漏法等諸法。是順名可然。諸對法中。何故雲名句文。若爾何不名名無礙。解雲。經據所詮法體。對法就能詮。並非相違。若與義何別。謂所詮義者。是其義理不法體。問。辨無礙據所依。取定惠前三亦爾。離彼二應不成立。答。實爾。故雜集論十四。四辨皆雲定惠。可準思。而約勝於辨說之。謂於眾中辨論說法。內不具定惠有恐怖。不能說此故。名句文身者。正理約自性解身。而古今無不迷彼釋者。今具解之(後可入此言)又舊論二十(七左)雲名等聚。是如婆沙所說。約聚集義也。   (八左)法無礙解通依五地。百八十(九左)有三說。一欲初定二地。二在五地欲四定。三在七地加未至中間。光記(十八右)意。彼初說約隨語繫。後二說者據隨身繫(為正)寶破雲。後二說是隨身繫家。既未至禪無別有身。如何第三釋通七地也。今詳。寶破非也。雖未至無別身。是隨本論此故。法勝論四卷三(二十三右)雲。已說初禪。當知已說未來及中間。此是初禪眷屬故。若不爾何緣彼三說差別。然前論五卷名繫地處。光(六十左)寶(四十六左)互有是非。具如上辨。今論雲。上地無名等故。而顯欲四定五地有名等。約隨身繫必矣。而寶師前(五卷四十六左)後(十八右)並隨語繫為正非也。違今論意故。   (八左)義無礙解(至)滅盡無生。此兩說者。品類足七(五右)說於勝義不退轉智。故作此異說。然準契經所說。前說為正。契經說十二部經有漏法無漏法故。故雜心十智為本。唯涅槃六智為有說。法勝論師唯十智一義。百八十(十左)此兩說。亦各有二有說。初中第二有說為八智。除盡無生。後第二有說為四智。除盡無生。以無礙智見性故。今論主各據初說。依此義是非見性故。婆沙(十二左)雲。如是說者。若定應得。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   辨無礙解(至)緣說道故。親不緣滅。故除此一。然法勝論是亦具十智。彼曰。樂義辨俱十。   (八左)此二通依(至)皆得起故。初正通二釋。後辨無下別通辨無礙妨。婆沙雲。有漏者在十一地。無漏者在九地(已上)今總相說。通妨中。正理雲。然於其中但緣說者。唯依二地。與第三同(已上。)今通以論。故言一切。   施設足論(至)四種次第。自下第二證本論。兼顯次第。何故不如婆沙引品類足者。此文有三此言。兼以成次第。於彼無故。下二句論主顯次第義。   有餘師說(至)言無滯礙。自下第三敘異說。此唯訓釋。前諸方域。此唯辨說無滯。前應理說及定惠。是其差別。餘二無別。故不更述舊論曰。方言者以因理釋義。譬如由有礙故。名色等言。於立破勝言說名巧辨。無有餘師說字。於婆沙雜心法勝二本中。未見此說(【頭】寶疏引文未足。而引問答文失處也)正理七十六(四右)雲。辨無礙解。若緣說時。何異第三詞無礙解。第三了達訓釋言詞。如有變礙故名色等。此達應理無滯礙說。有說詞詮諸法自性。辨辨能顯示諸法差別。有說於法直說名詞。展轉無漏。分析名辨。緣此二種。三四有別(已上)顯宗亦同準彼問及答三說。此論文脫。謂問言。及彼初說此達等二句。第三說有說等二句。或應全如彼。若不爾。此文成體上瘺義。亦支離。有雲。於現流小乘論中未見。然大乘雜集論十四(初左)有此說。若爾於小乘定可有。勿謂梵本文脫。今雲不爾。彼雜集論說。諸方言音及訓釋諸法為詞。於諸法差別無礙為辨。但詞中一分同耳。   (九右)傳說此四(至)能為加行。自下第四明加行百八十(十三左)有三說。彼第一此傳說義。彼第三評家義。此理實義。彼第二有說法辭二。習外論為加行。義辨二習內論為加行。雜心論主唯據今傳說義。問。凡此論雲傳說。必表不信。言理實則論主評取多說。或自發明義。今理實既婆沙評家。何可言理實。彼既在婆沙。前傳說言未審。答。傳說言。舊論言餘師說。後理實言雲有餘師說。若準彼俱有餘師故無勝劣。又正理顯宗傳說雲有說。理實同此。今謂。正理為是。傳字謬也。應作有說。次理實者。雖既是婆沙評家。義彼雜心論以初義為論。為簡彼特雲理實。是則論主再評取彼。   (九左)邊際名但依第四靜慮故。此即釋第二句後定字。明邊際所目法體。若依文勢。似除詞所以。上雲非彼靜慮所收。下雲故故。然舊論二十(十一右)曰。何法名遠際三摩提。偈曰最後定。隨順一切地。此至增究竟。此中但者。簡有餘師通下三靜慮。百八十(終)曰。有餘師說。四靜慮最上品皆名邊際。然能引發唯是第四靜慮邊際非餘。   (九左)此一切地(至)得邊際名。釋第三句明第四定名邊際。一總釋。二別釋。別釋中有三。一釋二因。二如是下結名。三此中下別解邊際名(光記為三章非也)此總釋。初因是總因。貫一切地故。後因即別因。局上上故。九品次第增進。至上上雲增至究竟。舊論雲至增究竟。於增致能所至異。此約次第增進。故在能至。彼據極增。   (九左)雲何此名(至)名至究竟。惠暉雲。九品一遍為下下。兩遍為下中。乃至九遍為上上品也。此釋臆度全非論意。   (十右)此中遍名(至)及實際言。百七十八(十三左)有五說。並不同此(【傍】四際者外書四方名四際。若今論是應四相。)   (十右)除佛所餘(至)自在轉故。釋第四句。明諸聖二得不同有二。初明二乘唯加行。二明世尊亦離染得有二。一明初得。二明後時不由加行。二乘唯加行。如來通加行離染。故雲亦。由是婆沙三十一(四右)明佛不共四無畏。雲此四無畏皆可言加行得。三無數劫積集。殊勝加行得故。皆可言離染得。離有頂染。得盡智時。得無畏故。準彼應知。然舊論二十(十一左)偈曰。惟佛非行得。長行隨然。而遮佛加行得。蓋錄文人誤也或舊論為正。下論六通中(十二右)佛皆離染得。不由加行。是共德同類。彼既爾。此亦可爾。而文雲亦者。是相翻義。謂彼唯加行得。此亦唯離染得。又婆沙百七十九(初右)願智同(十二右)無諍智百八十(十二左)四無礙各有四說。一佛離染得。聲聞獨覺加行得。二佛獨覺離染得。聲聞加行得。三佛獨覺到究竟聲聞離染得。餘聲聞加行得。四如是說者。若定應得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後加行現在前。佛不加行。獨覺下加行。聲聞或中。或上。有願智。無諍。無礙解。由加行故得。加行故現在前(已上)光記(二十二左)和會雲。婆沙且據少分。故說二乘亦有離染得。俱捨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此釋不然。此論言唯加行得。何得許少分不定。婆沙亦約定不定。論離染加行。有何理為多少。今詳。婆沙據離有頂染時定得。為離染得。然是由從來加行。故彼時得。無加行者不得。若爾非實離染得故。此論不許之。言非皆得顯此旨。理實此論為盡理。故正理。顯宗。雖彼評家。不依同此。   (十右)頌曰(至)餘四通唯善。初一行列名出。後三行諸門分別。有六門。一智攝門。二依地門。三緣境門。四二得門。五念住門。今依妙音。不據婆沙評家。故顯宗改頌曰。三身。一餘三。一法。後法四。六三性門。集異門十五(十四左)略說六通。釋名而無分別。婆沙百四十一(十三右)廣五通無漏盡。蓋以力中(三十(七右))具說故。百四十九(十三右)至百五十明天眼天耳。九十九(九右)說他心智。一百(六左)說宿住隨念智。又三十卷說十力中。有天眼漏盡宿住三通。今依婆沙此論。示圖曰。 T64039201.GIF   (十左)論曰(至)漏盡智證通。百四十一(十三左)雲。於自所緣。無倒了達妙用無礙。故名為通。智是證(了達義)即通並持業釋。此則通稱。神謂體定。境諸變異事。定所引境名神境依主釋。神境所變事。智證通能變智。是依主釋。眼耳是根異勝常途。故稱為天。眼即天耳。即天名天眼天耳。百四十九(十三左)曰。問。天眼以何為自性。答。非諸筋骨血肉所成。色界大種所造淨色。能無礙視。體不可見眼界。眼處眼根所攝。是謂天眼。問。何名天眼。答。此眼殊勝。故名為天。世於勝法有天言。故如說天衣天莊嚴具天飲食等(已上)他心是境。別體依主。立名名他心智證通。宿住是境。隨是隨應。念即智。同時心所。隨彼彼事。念力持故名隨念。鄰隨念智證通鄰近釋。或智隨念。知境故名隨念。宿住之隨念等依主釋。百(八左)雲。諸過去生有漏五蘊名為宿住。隨念勢力而能知彼。故名宿住隨念智。謂此聚中雖有多法。而念力增故說隨念。如四念住雖慧為體。而念力增故名念住。漏已盡智故名漏盡智。漏即盡。漏盡之智。此通次第者。一百(十六右)雲。有作是說。如說而生。謂彼聞色界天。而不能往。故先起神境通往。而不能見其色。故次起天眼通見。而不能聞其語。故次起天耳通聞。而不能知其心。故次起他心通知彼心。已未知宿世曾相遇不。故後起宿住通。世尊依此次第而說。如是說者。次第無定。謂或先起神境通。乃至或先起宿住通。或有唯得神境通。如天授等。或有唯得天眼通。如善星等。是故諸通無順入逆入。亦無超越次第。如諸等至。或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已上)。   (十左)雖六通中(至)亦共異生。次下說。三明三示導亦不共凡。然是六通中聖邊故。總相說無有失。   (十左)神境等四唯俗智攝。正理七十六(九右)雲。除他心漏盡。餘四俗智攝。西方諸師說。宿住通六智。謂俗。法。類。及苦集道。俗智能了過去俗事。餘隨所應。各緣自境。然觀經意。唯俗智攝。如說隨憶無量宿住。謂一生乃至廣說。非無漏智此行相轉。一百(十二右)妙音說同西方師。評家唯俗。論主以順經意。同評家。施唯言。   (十一右)他心通五(至)世俗他心。一百四十一(十三左)曰。他心智通若有漏是世俗智。他心智若無漏。是法類道智。他心智。今此總說。   (十一右)諸有欲修(至)加行已成。一百(十三左)具說觀分位。先憶念此生老位。次此生中年。次少年。次童子。次嬰孩。次缽羅奢佉。次鍵南。次閉屍。次頞部曇。次羯剌藍。次入胎位。次中有位。次初受中有位。後憶念前生命終位。爾時此智加行成滿。光記引婆沙成滿致三義。於中第二為正也。   (十一左)從無色歿(至)自相續起。來生此者。光雲欲色界。寶唯欲界。對無色以雲此。光為勝。謂此起通界故。一百(十四右)雲。評曰。依自相續。修加行者。若自前生欲色界者。即依自相續。加行成滿。若自前生無色界者。轉依他相續。加行成滿。依他相續。修加行者。若他前生欲色界者。即依他相續。加行成滿。若他前生無色界者。轉依自相續加行成滿。解雲。自前生欲色界加行顛末皆依自身。若自前生無色界初依自身。而最後中有前命終心所依身無此。故轉依他心究竟。次依他加行。亦復如是。然光記約自前生無色。而為依自相續。加行滿者誤也。違文。違文故。又寶疏(二十二左)雲。或可依自身修。至中有初心依他身前命終心究竟。此釋誤也。違諸論故。按或可言應加行誤據婆沙自前生無色界者。轉依他身加行成滿故。   (十一左)修神境等(至)以為加行。一百四十一(十三左)神境緣欲色界四處(色香味觸)二處(色觸)天眼緣欲色界色處。天耳緣欲色界聲處。今輕者。且約勝示輕觸。以神境思身輕等故。先者。明本。及正理。顯宗。並如今。然光形誤也。舊論曰光明為勝。百五十(九右)雲。問。天眼欲見闇中色時。雲何能見。有說此由神通引起光明。能見彼色。此不應理。不得神通。便應不能修起天眼。如是說者。初引通時。若離光明。不能見色。若通成滿。設離光明。亦能見色。問。神通。天眼。俱有光明。有何差別。答。神通光明。或自性有。或變化有。天眼光明。唯自性有。作是說相翻前說。   (十一左)未至等地由此已遮。等者等取中間及近分。一百四十一(十三左)雲。有說若地奢摩他毘缽捨那。平等攝受。彼地有五通。近分。無色。隨一闕故。無有五通。百四十九(十四右)雲。問。何故近分。無色。無通所依勝定耶。答。奢摩他。毘缽捨那不平等故。非五支四支所成故。非樂道所攝故。然光記但釋未至中間未可也。   (十一左)如是五通(至)為二通境。文有二。初約豎。二約橫。初中有三。一總釋。二別釋。三明無色不為境通妨。一百(九左)約宿住智。具明唯緣自下地相。通妨中。前三通唯緣色。與無色相翻。故不緣不待言。他心緣心。宿住緣五蘊。並其事在無色。故通此。若依大乘。上下皆能化(廣章云云)。   (十一左)即此五通(至)無數世界。此一章舊論中。頌釋並無之一百五十(十一左)聲聞獨覺及佛世尊不作加行。如次能見小千中千大千世界。若作加行。能見中大無數世界。   雜心六(二十二左)但雲獨覺。餘文同此。今一二三者。非三中等一。小千中千大千名為三千世界。據如是次。言一二三。即是小中大。其相如世間品(十一卷(十五右))已說。舉神境用雲行化。等取餘四境。今不說部行。令同聲聞。婆沙總說。但雲獨覺。一百(十六左)說宿住智。中雲如契經說。常見論者憶知宿住事。有三種差別。一憶二萬劫事。二憶四萬劫事。三憶八萬劫事。復有別誦。第三憶知六萬劫事。問。何等常見論者。能憶知二萬劫事。乃至憶知八萬劫事耶。答。常見論者。根有三品。下憶二萬。中憶四萬。上憶八萬。復次常見論者。能憶知三劫壞事。若憶火劫壞事者。彼知二萬劫。若憶水劫壞事。者。彼知四萬劫。若憶風劫壞事者。知八萬劫。復次常見論者。能憶知三根壞事。謂喜樂捨。如次知二四八萬劫。復次常見論者。有聲聞獨覺佛三乘種性差別。如次憶知二四八萬劫(已上取要)餘通準此可知。若依大乘有異說。智論二十八雲。凡夫他心通遍知四天下眾生心。聲聞知千界。支佛知百千世界。十住第九雲。大力聲聞天眼見小千國土。小辟支佛見十小千國土。中辟支佛見百萬小千土。大力辟支佛見三千大千。伽倫記雲。雲何凡夫天眼見四天下。梵王見小千界。聲聞見二千。辟支佛見三千耶。景雲。天眼耳通五識中慧故隔鐵圍。故見有遠近。宿住通意識故得八萬。有釋。唯菩薩種姓異生知八萬劫。非餘凡夫。故婆沙一百(十七右)常見論者。辨三乘差別。雲。聲聞種姓憶二萬劫。獨覺種姓憶四萬劫。菩薩種姓憶八萬劫。   (十二右)佛於一切(至)不由加行。問。婆沙三十(十八右)十力皆加行得。由三無劫加行。故亦皆離染得。離有頂染時得故。彼不共十力。猶既如是。何況共德六通。不由加行。解雲。加行有二種。一總加行。二別加行。總加行者。諸善行皆是此加行。別加行者。但別修其行。如天耳思聲。天眼思光等。彼十力以不共故。就總雲加行。今三乘對說故。就別雲不由。以佛不修別加行故。   (十二右)若爾何緣(至)諸惡行等。增一四十二(三左)說十力之死生智力雲。復次如來知眾生生死之趣。以天眼觀眾生類善惡色善惡趣。或眾生身口意行惡。命終生地獄。或眾生身口意行善。命終生善趣天中。是謂名天眼清淨觀眾生類所趣之行(取要)雜含二十六(十八右)中含十九(二十四右)亦然。天眼若但緣身色者。死生智是天眼。應不緣口意二業。亦天眼唯現在。何知未來善惡趣。兼等中存此難。   (十二右)非天眼通(至)死生智名。此答意天眼通能引。而根本死生智所引。而眷屬能所二體合。以名死生智。正理(七十六(十二右))顯宗同此。雖合立名。而果邊勝。故光記天眼通名死生智。從果無有失。舍利弗毘曇十三(三右)說六通。不立天眼名。言眾生生死智證通。而為第五。如十力中在漏盡前。光記五重問答並為得焉。   (十二左)宿住漏盡(至)一切境故。一百(十一左)宿住通者。評家唯相雜法念住。妙音通四念住。以契經增一四十二(四左)說宿住智。我昔生彼處。名是字。食如此之食。受其苦樂壽命長短等。中含十九(二十三左)知如是飲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等故。論主妙音說。以順契經據彼也。正理依評家破此論。由是顯宗改頌二句(如前出)光記判決最得論意。寶疏約得修。通四念住。兩論為各據一義。今雲。謬迷之甚。婆沙既約現修有兩說。今論同彼一說。何可得修。又契經分明說受苦樂。何勞會得修。又若約得修。餘通亦涉餘念住。何不說。又何但此有得修起盡。妄陋之最矣。   (十二左)或此依通(至)依四地故。問。前雲解脫道慧為性。豈非相違。答。自體慧正是解脫道。然起無間道。則天眼耳依四根本地。其解脫道唯欲。初定自地。故不相違。正理七十六(十二左)破之。光記(二十九右)舉彼述解。而致救。又出理教四種失。並皆為精當。於中無定無記之責。若汎依十大地中定涉無記。此責不成。而今約四根本地定故無妨。次(三十左)引婆沙三十二文有三解。第一為是。寶疏(二十四左終)引正理破文未辨釋。而引婆沙多文。寶疏顛末不致救。則彼朋正理。故引婆沙多文。成無記義也。   (十二左)若爾何故(至)或就勝說。舊論不異此也。此難意。若二無記。四是善。爾何故品類足。總雲通謂善惠。光記。寶疏。並但牒眼耳無記。雖義無害。不順最後施問答。何不上四靜慮次。答。意但似就六通。以六通處辨多少勝劣故有二釋。六中二無記。四善故約多分。或無記。善。對劣勝別故。就勝為善。品類足六(三右)明所知法。所識法。所通達法。所緣法。增上法等。中雲。所通達法雲何。通達者。謂善慧。此以一切法為所通達隨其事。此復雲何。謂苦忍苦智通達苦。集忍集智通達集。滅忍滅智通達滅。道忍道智通達道。復有善有漏慧。通達苦集滅道及虛空非擇滅。故說。通達者。謂善慧。此以一切法。為所通達。隨其事是名所通達法。彼說所通達之能通達。言通達者謂善慧。按。彼文非說六神通。不相關此也。故婆沙百四十一(十六右)雲。問。品類足說。當雲何通。答。彼所說通與此說異。彼說善慧。皆名為通。以說一切法皆是所通達故。此中所說勝慧名通。此通或善。或是無記。通與善慧。得作四句。有通非善慧。謂天眼耳通有善慧非通。謂除通餘善慧。有俱是。謂餘四通。有俱非。謂除善相(已上)正理六十七(八左)雲。品類足說善慧是通。二應非通無記(作說非也)性故。義各別故。此彼無違。彼說所知及所通達法。舉諸智惠為能知通。以顯所知及所通法。雖諸智惠皆能知通。而且說善。勝遍緣故。所知所通雖無廣狹。而能知外有別能通故。說所知已。復說所通法。此所辨通。唯勝定果。通無記惠。與彼何違(已上與婆沙同)又彼但言通謂善慧。不言唯善。故亦無違。如說(【傍】品類所知法下文而現本無文)能知謂諸善智。豈惡。無記。皆非智攝。準彼二論。皆致彼此各別會釋。此論獨約六通未審。亦復非彼論意。退按此論異婆沙。通釋問者致不解問。故順彼約六通。以作二釋。是則試驗門。如婆沙一百十八(十二右)雲。以問非理。是故隨彼作非理答。何故如是。欲試驗他故。正理論四十(三右)亦云。為欲試驗於對法宗解不解故(光十五(四十左)引)又光記十四(三十五左)雲。世親論主故述婆沙不正義。試後學徒為覺不覺。此亦如是。為欲試後學徒於品類足知當不當不故。又解。此論就品類足本意問答。不必六通。謂問意六通中。若二無記。四善。於品類足。總寬明能通達。猶應說無記。何但雲善慧。答。彼總明能通達諸智故。應說三性智。然善是勝故。且雲善慧。由此正理亦云。且說善勝遍緣故。或善惠多。惡無記少。就多分是二解答意也。光記以就勝。令同婆沙義者非也。何起盡令同耶(寶疏釋無之)。   (十二左)如契經說無學三明。雜含三十一(十五左至十七右)三明經有三經並雲。有無學三明。謂無學宿命智證通。無學生死智證通。無學漏盡智證通。乃至廣說。長含十(初左)增一經九(二左)十上經八(十二右)眾集經並雲。雲何三證法。謂三明。宿命智。天眼智漏盡智。但列名耳。按。第二者治後際愚。死生智名順其自性。雜阿含經所說據體。今以天眼。示其體者。是從因故。長含所說是。   (十二左)頌曰(至)學有闇非明。此四句中。初句出體。次句廢立。次句通妨。後句遮學。   (十三右)論曰(至)為其自性。釋初句文有三。一標牒。二列釋。三出體。其釋名如前。一百二(十三左)雜心六(二十三左)集異門六(八右)明三明。一百二(十三左)雲。通達解了。故名為明。   (十三右)六中三種(至)治中際愚。釋第二句明廢立。有總釋別釋。百二(十五右)有五復次。一如次見前後際事。深生厭離。既厭離已欣樂涅槃。二見自前際自衰損事。見後際他衰損事厭離。既厭離已欣樂涅槃。三見前後際蘊處界厭離。既厭離已欣樂涅槃。四除常見斷見。安住中道。五能引空無願無相解脫門故。正理七十六(十二左)亦出五說。   (十三右)此三皆名(至)非無學故。文有二。一總明名無學明。二別辨差別。一百二(十六右)雲。應知無學身中起故。前二亦名無學。略去中間。如牛車等。又(十四右)雲。前二亦明少分明相。故假名明。謂違煩惱故。不雜煩惱故。順勝義明故。引無漏明故。是故尊者妙音說曰。於三明中。惟漏盡智是勝義明。餘二能引勝義明。故假立明名。更有六復次。   (十三右)契經說有三種示道。雜含八(五右)雲。三種示現。雲何為三。神足變化示現。他心示現。教誡示現(一經說之)長含十六(二右)堅固經雲。三神足。一神足。二觀察地心。三教誡(廣說)中含三十五(十一右)傷歌羅經曰。三示現。如意足示現。占念示現。教訓示現。即是也。與增一十五高幢品(九右)雲。三事教化。四神足教化。言教教化。訓誨教化異也(稽古下(三十四右)令一同非也)又稽古雲。按。瑞應經以記心示導。為說經。未審。是則說經。教誡奚別。前文已言智惠知人本意。則其言說經者。寫誤耳。詳曰。有一理。然百三(二右)雲記說彼心思念差別。如所記說。皆實非虛。準彼言說經。亦其理通焉。   (十三左)論曰(至)為其自性。釋初句有四。一牒標。二列名。三出體。正釋初句。四廢立。此即初三也。百三(四十)雲。示者示現。導者導引。示現此三。引導眾生。亦示亦導故名示導持業釋。三示導者帶數釋。舊論唯雲三導。神是定。變是異變。由定起變異事。名神變依主釋。神變即示導持業釋。記是記說。心是他心。心之記故名記心。記心即神變。教授誡勗名教誡。亦教亦誡持業釋。又各有同體依主。集異門足六(三右)諸變一為多。變多為一。或顯。或隱。若知。若見。各別領受。牆壁山巖崖岸等障。身過無礙。如是廣說。乃至梵世身自存轉。是名神變。示導者。謂有苾芻。雖於多種神變境界。各別領受。若不令他知見。但名神變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能於多種神變境界。各別領受。亦能令他知見。名神變自在。亦名示導。記心示導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謂有一類。或由占相。或由言說。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此。彼意轉變。或隨記過去。或未來。或現在。小多心心所。一切如實非不如實。或有一類。不由占相言說。然由天神。或由非人。聞彼聲故。隨記他心如前。或有一類。不由天神及非人。聞彼聲。然由內心。知他有情心所尋伺。隨記他心。如前或有一類。不由內心。然由現見他有情住無尋無伺三摩地。見已念言。如是具壽無尋無伺意行微妙。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記如此如此尋伺諸行。隨記他心。一切如實非不如實。是名記心。示導者。謂有苾芻。雖如上隨記。若不令他知見。但名記心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如上隨記。亦能令他知見。名記心自在。亦名示導。教誡示導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謂有苾芻。為他宣說。此是苦聖諦。應遍知。此是苦集聖諦應永斷。此是苦滅聖諦應作證。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應修習。是名教誡。示導者。謂有苾芻。雖能能說如上若他聞已不起諦順忍。不得現觀邊世俗智。但名教誡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能說如上。亦能令他起諦順忍得現觀邊世俗知。名教誡自在。亦名示導。   (十三左)唯此三種(至)餘三不爾。此即四廢立初立。後一句廢。初立中有三。一總約令最初發心。其引入相如百三(二右)具說。二或此下。別約令二種發心。初正示。後釋示導。謂外道為憎背。不好內外二道。為處中。雖相如是。而實是不定人。故百三(二左)雲。問。為應為何等補特伽羅現神變事。答。若於佛法。決定信者。及不信者。不應為現。若不定者。應為現之引入正法(已上)三又唯下別約三別能。神變記心教誡如次歸信修。準現文然。今退按此文不審。謂初二文。義無別。故所化生與憎背處中是何別。由此正理。顯宗。或此已下文無之。舊論二十(十五左)曰。此三各從初最。能引受化人意。故有憎礙心。未信心。不欲修心。此受化人由此三。起歸向心信受心修行心。故說此三為導。彼舊論文最為正。由此理。正理。顯宗。唯總釋略別釋。彼曰。唯此三種引所化生。令初發心。最為勝。故能示能導立示導名(更無餘文)應改作文。唯此三種引所化生。令初發心。最為勝故。能示能導得示導名。或此能引憎背正法。及未信心不欲修者。令於佛法如次。歸伏。信受。修行。得示導名。   (十三左)於三示導(至)利樂果故。此釋下三句有三。總釋。別釋。總結。別釋中有二。一釋初因。此有正釋指事。二又前下釋後因。此即總釋。人天善果為利。涅槃極果為樂。故下文雲利益及安樂。   如有咒術健馱梨伊剎尼。舊論雲乾陀梨伊叉尼柯。百三(三左)初同此。後雲剎尼伽。舊婆沙七十七(十四左)雲健陀羅剎尼迦。是但男女及長短具略異耳。應音二十五(二右)雲。健陀梨持咒女名也。從國為名。此女聲呼之。男聲猶健馱羅國是也。伊剎尼叉黠切。此雲占相觀察。今雲準下論(十七左)種類分別。雲占相誤也。今亦云持此。雲咒術。明與占相別也(【頭】百二(十三右)雲復次世間妄執種種咒論。以為大夭明。謂支明。事明。獸明。禽明。瞿臘毘明。剎尼迦明健馱梨明。星明。烏明。孔雀明。像鉤明。咒龍蛇明。火明。水明。迷亂明等。及諸外論)正理七十六(十四左)又出一種雲。或有藥草。具勝功能。若服。若持。飛行自在。又長含十六(二左)說我聞有瞿羅咒。能現如是無量神變。有乾陀羅咒。能觀察他心。其事反此。而新舊婆沙所載。彼經亦同此論。從多此論為正。顯宗。正理亦爾故。或梵土希術。不可得考。稽古下(三十四右)雲。西域之俗最好幻。亡論於梵志。雖女流亦習焉。如摩登女之流也。其吞刀吐火。則未也。捫日月驅風雨。出沒變幻實出意表矣。神變何足為奇哉。神變而盡伽文。則何貴於覺哉。其或以抗外家者。因人之所信而導之。是又所以般若之使也。古人已具言之。如仲尼識廟火辨萍實。豈足輕重之乎。史遷稱仲尼。猶或議焉。事佛者何見之淺且小也。   (十四左)論曰(至)謂行及化。婆沙百四十一(五左)雲。問雲。名神雲何名何足。有作是說。三摩地名神。欲等四名足。由四法所攝受。令三摩地轉故。復有說者。三摩地是神。是足。欲等四惟足非神。如擇法是覺亦支。餘六惟支非覺彼兩說並神為定。雖婆沙中無正解說神境二。準神足釋。以釋神境。故言依毘婆沙所說道理。不言作是說。然標別毘婆沙。意顯論主不信。以何知此。前(二十五(十二左))說四神足中。論主破神為定。自依契經。立義雲。定果為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已上)準彼今亦論主意。神是定之果。而無擁虛通為神。境謂諸變異事。神即境故名神境持業釋。   (十四左)行復三種(至)得意勢名。舊論雲。一引將身行。二願成行。三心疾行。一百四十一(六右)釋初雲。舉身凌虛。猶若飛鳥。亦如壁上所畫飛仙。釋二雲。於遠作近解。由此力。或住此洲。手捫日月。或屈伸臂頃至色究竟天。釋後雲。眼識至色頂。或上至色究竟。或傍越無邊世界。光(二十四右)釋第三。有三釋。初二為是。或多剎那。或三剎那無定。故第三非也。非順身即能至文。故身至彼。是心緣時。非異時故雲即。舊論曰。於最遠處。由發一行心時即至彼。   (十四左)由此世尊(至)不可思議。論七(三右)已證。增一十八(十六左)二十一(八左)見。   (十四左)若生在色(至)唯化二處。此答兩說。出一百三十五(二左)初說是評家義。即為正義。正理七十六通此難雲。雖生在色作欲界化。而無色界成香味失。化作自身。唯二處故。有說亦化四。如衣等不成。彼初說意。異界自身唯同自地。唯色觸二。準知自界自他亦爾。異界他身化四。雖化不成。後說意作欲自他。皆化四。而不成香味。今論兩說。總化欲界。四。二。與正理義別也。舊論雲。如衣及莊嚴具。婆沙亦不異也。光記(三六左)義準即身化離身化色觸作二解。前解為正。寶疏(二十九左)破前解。後釋為正。教理明白可依焉。   (十五右)頌曰(至)餘得三性。初二句明數答初問。後十四句辨差別答後問。於中有九門。一第三句明果同依得。二第四句明從與生相。三第五句明事與心同地。四第六句明化語由自下地心。五第七八句明化人。化主語。默。同。不同。六第九十句明願力留身令語。七第十一十二句明死後留骨身。八第十三十四句明初心成滿化有差別。九第十五十六句明二得三性差別。長行釋準此應知。百二十二(二十右)明通之果非通是作變化。百三十五首尾廣明其數及差別六卷法勝五(七左)唯列數。而明誰成就幾。雜心七(二十八左)列數而辨差別。   (十五右)論曰(至)亦得名勝。釋初二句有二。初解總名。釋頌能化心。為欲顯示有因果別能所起異。言神境通果能化心。二此有下釋初句中十四及第二句有二。初標。二謂依下釋。此有總釋別釋。依初下即別釋。成中有三。一正釋。二諸果下明不依下地。三第二下明下化心由相望。亦名勝。謂第二定果有三心中。下欲界化心對初定果有二心中。上地初定化心。雖繫地故欲界化故是劣。然由所依定。亦勝於初定化。所依定第二。初定。勝劣故復約行。勝初定化。何以故。謂從欲界。行至第二定。與唯行初定。勝劣故。餘第三定果初禪化。心望二定果二定化心等。並皆準此。如理應思故。論兩處雲等。總雲下地上地。   (十五左)諸(【頭】謂鮮光作諸為正)從靜(【頭】靜鮮舊論光作淨為正)慮(至)還從門出。釋第四句。明從與生相。文有三。一總釋。二謂從下別釋。三非定下總結。二中有三。一明從二心生。次此前下明能生二心。後故此下結從生並二。總結中有法譬兩段。門入者喻初淨定。門出者比最後淨定。   (十六右)化所發言(至)起表心故。釋第六句。明化語由自下地心。初總釋。謂欲下別釋。先釋由自。後釋由下。是此上下但就所化人處。不約生身上下。故若身生欲初定。若生二定已上。但起欲初定化人語。必由自地通果能化心。或但起二定已上化人語。由下初定能化心。以語能化心唯在初定欲故。如借起識。由初定通果心。舊論二十(十八左)雲。若所化人在欲界或初定地。由同地心。可得令言說。若所化人在上地。但由初定心。令言說。彼但雲所化。不言能變身處。   (十六右)若一化主(至)一切皆同。釋第七八句。明化人化主語默同不同有二。一約餘人。辨同。二約佛明亦有別。初中有三。一正明。二引證。三結意。此即初也。   (十六右)故有伽他(至)所化亦然。百三十五(四右)雲經頌。而第四句諸化皆默然。餘皆同此。長含五(二十一右)闍尼沙經曰。現無量神足者。亦皆由此四神足起(為令知所依引)時梵童子即自變化形。為三十三身。與三十三天一一同坐。而告之曰。汝今見我神變力不。答曰。唯然已見。梵童子曰。我亦修四神足。故能如是無數變化。時三十三天各作是念。今梵童子獨於我坐。而說是語。而彼梵童一化身語。餘化亦語。一化身默餘化亦默。彼是長行為異。   (十六右)佛則不爾(至)亦容有別。舊論曰惟佛世尊如所意欲。或前。或後。所化眾人。或彼問佛答。或佛問彼答。今言音所詮等者。問與答言音別。亦所詮有別。而亦有同故雲容。義足經曰。佛語化人默然。化人語佛默然。何以故。正覺直度正所意故。當為證。智論二十六雲。如聲聞法化人說法。化主不說。化主說法。化人不說。佛則不爾。化主化人但能說法。彼以別俱。以為劣勝。相翻此論。百三十五(九右)施設論說。世尊語時化身亦語。化身語時世尊亦語。弟子作化。弟子語時所化便默。所化語時弟子便默。施設論卷第六文出下卷(九左)稽古出第五者寫誤也。是同智論不同今論如何。答。今約同不同時俱不俱判勝劣。彼約用具不具判劣勝。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也。   (十六右)發語心起(至)亦得發語。釋第十九句。明願力留化身令語。有問有答。答中有正釋通難。光記辨變化心。通果心二差別。而破空法師。泰法師等。寶疏亦辨寬狹。其意不異光。不破空師等者。以光記已標簡故。   (十六左)非唯化主(至)持令久住。釋第十一二句。明由願死後留骨身。有正說異說。正說中文有三。一正示。二指事。三明骨身非肉身。百三十五(八右)曰。有說有留化事。問。若爾世尊何故不留化身。至涅槃後。住持說法。所應作者。已究竟故。謂佛所應度皆已度訖。所未度者。聖弟子度之。有說。無留化事。問。若爾迦葉波事。雲何得有。答。諸信敬天神所住持故。有說。迦葉波爾時未般涅槃。慈氏佛時。方取滅度。此不應理。寧可說無。不說彼默然多時虛住。如是說者。有留化事。是故大迦葉波已入涅槃。婆沙既評取初說。今亦同彼。今命終者。當迦葉入滅。而婆沙未辨骨肉差別。今辨別此。以肉身期限決定多時不得住故。雜心七(二十八左)雲。尊者大迦葉全身久住者。此論所簡。有餘師者。彼第二說。是則不正義。文有所立通釋二。大迦葉波入雞足山。或曰取涅槃。或曰慈氏佛出而入滅。增一三十五莫畏品(十九右)雲。我今如來迦葉比丘。留住在世。彌勒佛出世。然後取滅度。四十四不善品(十二右)雲。大迦葉亦不應般涅槃。要須彌勒出現世。彌勒出世。伸右手。指示迦葉。告諸人民。過去釋迦佛弟子。名曰迦葉。今日現在。又雲。彌勒如來當取迦葉僧迦梨著之。是時迦葉身體。奄然星散。是時彌勒復取種種花香。供養迦葉。又本行集四十七(二右)(稽古雲四十五寫誤也)大迦葉因緣品之三。阿育王經。付法藏傳一(十三右)雜事五百結集中則曰。入無餘依涅槃界。而定力持身。乃至龍華之會。本行集四十七(二左)曰。摩訶迦葉我涅槃後。護我法及戒律。令久住世。其壽命將終時。入於山間。以神通力。住持此身。起如此願。願我此身勿令散壞。乃至彌勒如來得阿耨菩提。見我身也。作是思惟已入無餘涅槃。涅槃後二山還合。後彌勒世尊廣顯法教。憶念是大迦葉舍利。與無量千眾至於彼處。兩山兩開。爾時彌勒見大迦葉比丘舍利不散不壞唯著僧伽梨(已上)是正今論婆沙評家所憑。彼增一婆沙第三說。及雜心論所據。稽古雲。本行集等有部所傳。蓋如此。如增一所云。大眾部所傳爾者誤也。大乘亦有如是兩說。然或(【傍】惠暉等意)概而謂小乘短智為取滅。大乘深智以為滅定者誤也。摩耶經下(十二右)雲入滅定。智論三(十一右)雲入無餘滅。   (十六左)初習業者(至)多少化事。百三十五(四左)兩說。第二大同之。正理師更加說所依差別。彼(七十六(十八右))雲。初習業者由多化身。要附所依。起一化事。習成滿者。由一化心。能不附所依。起眾多化事。光解雲。所依謂木石等。寶雲。所依謂非化物(湛師信寶非也)今謂。光記為正。百三十五(四右)雲。問。化事起時為有依託不。有說化事必有依託。謂必依於木石塊等。化主方能作所化事。有餘師說。若初起通者。所起化事要有所假。若通慧滿者。無所依假。能起化事。正理師依彼第二說。   (十六左)如是十四(至)自他身化。釋第十五六句。明二得三性差別。文有二。一約十四能變。二約生得等。後中文有三。一正明。二如天下指事。三於十下辨處多少。生得等者。等向內等。舊論無等字。正理雲。總有二類能變化心。一修所成。二生得等所起化果(云云)(【頭】開二類者。為別無記通三。故正理標二類。而猶雲生得等。是等業咒藥等)又解。向外等。天龍等者。舊論雲。天龍鬼神等。問。修得生得差別雲何。答。百三十五(七右)雲。答所化無別。但修得者。淨速圓妙非生所得。有說生得心化惟依自界身。修得心化通依自他界身。今論雲自他身化者。約自界故同後說。   (十六左)於十色處(至)亦無有失。三辨處多少。文有二。一總示。二論主別辨實理通難。初中百三十五(十一左)化有二種。一修得。二生得。若修得化。欲界四處。色界二處。若生得化。欲界九處。色界七處。今論修得。前已說(十四左)故不更說。於生得中。已說欲九。色界七自成。準前修得故。雜心論七(二十八左)雲。欲界化四入。色界化二入。何以故。不化根故。今論主通彼難。救婆沙等也。   (十七右)頌曰(至)取障細遠等。初二句出體。後二句義門。此有三。一同分彼同分門。二處具闕門。三緣境障不障門。   (十七右)如藏臣寶。是轉輪王七寶隨一如世間品(十二(十二左))已說。施設論上(五左)曰。又問。何因主藏臣寶勝業報生。能具天眼。於諸伏藏。若有主宰。若無主宰。若水。若陸。若近。若遠。而悉觀見。答。主藏臣寶。往昔修因。其事廣大。謂於父母知識及師尊所並餘沙門婆羅門眾。不生惱害。而復愛樂不惱害者。又於世間。普為一切癡黑暗冥作光明照授與燈明及燈明具。破諸冥暗。悉使明亮。以如是因故。百五十(十左)雲。問。轉輪王眼齊何能見。答。王四洲者。面各能見四俱盧捨。乃至王一洲者。面各能見一俱盧捨。問。主藏臣眼齊何能見。答。四洲王臣見三俱盧捨。乃至三洲王臣見半俱盧捨。如契經說。輪王有時欲試藏臣威力所受。乘船遊戲殑伽河中。敕藏臣言。吾今須寶。藏臣敬諾。請還辨之。王不悅曰。正爾須辨。藏臣惶恐即以兩手□攪。水中應時。捧出種種珍寶。以獻王。復白王言。須者可取。其不須者還棄水中(已上)輪王藏臣並可以視。又百五十(九左)雲。諸素怛纜毘奈耶中。皆說菩薩成就異熟生天眼。晝夜能見面各喻繕那。問。菩薩所成異熟生眼。實非天眼。何故立此名。答。菩薩眼根體用殊勝。如世勝事。假立天名(已上)。   (十七右)修得眼耳(至)一切有情。後釋後兩句有三。一釋恆同分。二釋無闕。三釋後一句。此即初二也。百八十六(十一右)曰。又天眼左右勝劣品類(下中上)必同。謂非左劣右勝等。又現前時。必皆具足無瞎無闕。亦無眩亂及彼同分。百四十九(十四左)亦爾。翳是目疾也。光記作醫。正理作醫。並皆通用。顯宗雲無漏無闕。義亦不異。如生等二句。光記屬上為正。色界必具諸根故。寶疏(三十三右)屬下大非也。第四句正明修得緣境。非例色界生得。故亦覆文既無能例。何但所例。又違舊論。彼二十(二十左)雲。天眼天耳無非等分。恆與識相應。故無不具根。無盲亂等失故。譬如色界眾生。上細障遠等色及聲。皆是彼境(已上)譬如言喻顯上具根。上細下明緣境。然湛師雲。寶解順舊論者非也。   (十七左)能隨所應(至)眼見無遺。三釋後一句。明緣境。有正釋引證。細遠等者。等取前後左右晝夜等。惠暉雲。肉眼見近不見遠。天眼遠近皆見。肉眼有同分彼同分。天眼唯同分。肉眼見前不見後。及不見左右。天眼前後左右皆見。肉眼見障內。不見障外。天眼內外皆見。肉眼見粗不見細。天眼二皆見。肉眼見晝不見夜。天眼晝夜皆見。肉眼見明不見闇。天眼明闇皆見。肉眼有翳闕。天眼皆無也。法蘊足七(九左)雲。於舊眼邊。發起色界大種所造清淨天眼。依此天眼。生淨眼識。依此淨識。能遍觀察前後左右上下諸色。百五十(七左)舉釋雲。見前後左右諸色者。非石壁等所障故。見下諸色者。非地水等所障故。見上諸色者。非雲霧等所障故。問如是天眼能於一時頓見十方諸色境不。有說能見。以天眼根光明清徹。自然遍照。如未尼寶遍發光明。有說不能一時頓見。法蘊所說天眼諸方無障。非謂一時頓見。謂人等眼但能睹見面所向色。欲見餘方要須迴轉俯仰方見。天眼不爾。面向一方。隨欲能見。不須迴轉故說能見上下諸方。非謂十方一時而見(已上)彼無評何為正。   解雲。後說為正。何以知之。佛世尊知諸法。猶次第非頓。何況天眼。其事如婆沙(九八右)及宗輪論(四十八右)。   (十七左)頌曰(至)地獄初能知。此頌大為三。初五句明五通種類。二第六句三性分別。三後二句明五趣通局。唯言顯餘五種容有。初言簡後時。   (十八右)曼馱多王(至)是業成攝。恐難了知。別釋業成。此王舊雲頂生王。後長大成金輪王。等者等取諸龍諸鬼神等。前(【傍】次上右)已說由勝業等所引生能遠見聞等。亦是此也。   (十八右)餘三各三謂修生業。光記具立所以。辨廢立相。寶師意不欲故。雲。諸法相因不可定準。如虎珀拾芥磁石引鐵(已上)湛師從寶。今詳。光為是。夫學慧道論者。於此事不得容易。   (十八右)除修所得(至)不得通名。此中初正三性分別。後遮通名。初中於六類。除修所得三唯善二通果無記。餘生得等五。皆通善染無記三性。後中此生得等五非果。故不名通。唯修得是通。故舊論二十(二十一右)雲。一切生所得不得通慧名。生得既爾。況餘咒等。然光記唯約咒藥二者非也。   (十八右)人中都無(至)業所成攝。下第三明五種通局。婆沙百(十七左)至百一(六左)生得宿住他心四趣有。唯於人趣無。廣釋。此文有三。一約人趣。二約地獄。三總指勸餘三趣。此即初也。此中有正釋通妨。言餘者。生得餘修咒等五類。寶疏雲餘趣非也。通妨中舊論曰。唯於人道前所說如意成等五。無生所得。若爾雲何。得有自性憶念宿住人。此從業差別所作。生所得舊論。正理。顯宗。光記亦爾。婆沙中悉雲生處得。今論依得能所云所得。婆沙據生在處。故雲生處。並不相違。本性生念者。正理。顯宗並爾。為成句。且略智言。又婆沙悉作本性念生智。生念之言彼此前後。按。是諸經論異說。由是婆沙百一(七左)釋名有四義。初二義順本性念生次第。後兩義順此論本性生念次第。由有此義。亦互用互釋此。亦無失。光記六類五趣配立雖多釋唯是二解。今示圖。 T64040001.GIF   百(十七左)至百一(六右)明除人餘四趣有生得宿住智他心智。中地獄唯初生時。餘鬼畜天通初中後。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二十七(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二十八    豐山寓居上毛沙門釋快道記    分別定品第八之一    分別定品。當品大分為二。初明所依定。二明能依德。初中有四。初明四靜慮。光記於此大開三。第二第三非也。彼正法住世從界品初正宗來。故彼第三七言頌是流通分。何於此可分。亦科名非也。寶疏於此失科文。而大同光。於此分四亦非也。光記辨生起兩釋。賢智定三約果因緣。記一二十七並俱初說。今別約智定作能所依後釋。於義無大異。寶疏大同後解。   (初右)已說諸智(至)靜慮雲何。顯宗三十八(初右)曰。如是已辨諸智差別。次當分別智所依定。唯諸靜慮能具為依。故於此中。先辨靜慮。或於先辨共功德中。已辨智所成無靜等功德。餘所成德。今次當辨。於中先辨所依止定。且諸定內靜慮雲何(正理七十七全同)解雲。初說就智品初結。後說智品二十七(六左)共德已下結。今論同後說詳曰。後說為優。何以故。謂前文(二十七(六左))雲。世尊復有無量功德與餘聖者及異生共。謂無諍。願智。無礙。通。靜慮。無色。等至。等持。無量。解脫勝處通處等。於中前卷已說無諍乃至通。今辨靜慮等。豈得總約諸智。   論曰(至)五蘊為性。長行大二。初釋初頌有四。一示先說意。二正釋初頌。三問答一境性。四解靜慮名。此即初二。如文可知。   (初左)何名一境(至)非體即心。三問答一境性文有七。一論主依經部宗問。二有部答。三論主難。四有部通。五論主詰。六有部救。七敘經部宗。此即初四。文易見。光寶並直為經部。雖無大害疏於文理。後別敘經部宗故。以正理(初左寶引)雲經主自興問答故。   (初左)豈不諸心(至)何用等持。五論主詰。此有四難。一等持無用難。二牒破助後心救。三牒破後念成體救。四三性心皆一境轉難。此即初也。   若謂令心(至)等持無用。二牒破助後心救。初牒救則於下破。舊論二十一(二右)雲。若汝言第二心從此境不散。故是一類。是義不然。於相應法中。定大地應無用。準此等文。蒙當念自一境轉破。彼救而言第二念用。破此若言後念用。則於其前時當念相應法中。等持無用。然光記(二左初行)雲。即於剎那相應心王。等持無用者。非但未詳。相應心王者非也。寶疏雲。若謂前念等持令心於第二念。亦同前緣一境轉。此即前心令其後心同一境轉。後心相應等持何用。此釋雖詳悉。然非論意。何者當念自轉破之後救。何雲同前。又論文居今喚後。故雲第二念。若破後念。應言則於後俱等持無用。既不言爾。但雲相應。破當念理決然。   (初左)又由此故(至)於一境轉。三牒破後念成體救。又彼救言設於相應無用。由此令於第二念不散亂故。三摩地別有體義成立。破雲。寧不即由斯於相應等持無用之道理。一切心王自於一境轉。此心自一境轉。彼心由三摩地。彼此異。因不可得。舊論曰。由此是三摩提是故諸心共緣一境。汝何故。不許此義。彼言是三摩提。是當此成字。是故言當由斯。諸心言當心字。汝何故等當寧不。諸註未曉(云云)光記依非理摸索。不足論。何者夫教者。迷方要津。詮義連貫如環。然雲由此餘心心所。此言所指在何。復亦三摩地復由誰難。於一章全無起盡。豈非摸索。寶疏亦釋由此雲由修習。釋由斯雲以此修習力。此亦誤也。修習義從何文。又所指無此。又約定散通。與後難不異(湛師疏似憑舊論者。舊論不爾也)。   又三摩地(至)皆一境轉。四三性心皆一境轉難。舊論雲。若言由定大地故。諸心成一類。應立一切心皆成一類此亦成失。   (初左)有餘師說(至)四靜慮故。七敘經部義。是顯上來難依經部。此中有所立引證二。舊論雲。經部師說。是心同一類故說為定。何以故。三摩提者。謂依心學。心清淨為勝。經中說名四定。餘師說如此(已上)。雜含三十五(九左)略說三學雲增上意學。又二十九(十七右)雲。復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惠學。何等為增上意學。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三十(三左)雲。何等為增上意學。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乃至第四禪具足住(集異門五(十六左)引)依此等文。四句皆經文(稽古但上句為經者不可也)。   (二右)由此寂靜能審慮故。此答中有五。一正示。二別述審慮。三證由心實知。四約界緣釋。五結己宗。此即初也。正理七十七(二左)雲。由依此寂靜力能審慮(【傍】寶所引及顯宗作方為正也)故。又雲。依訓釋理。此是凝寂。思度境處得靜慮名。定令惠生無濁亂故。有說此定持勝遍緣。如理思惟。故名靜慮。勝言簡欲界。遍緣簡無色。如理思惟簡異顛倒。能持此定。是妙等持。此妙等持名為靜慮。此言顯示止觀均行。無倒等持方名靜慮(顯宗三十八二左亦爾)初說同此論。即別體依主。從果立名。婆沙百四十一(十左)亦爾。彼曰。靜謂寂靜。慮謂籌慮。此四地中。定惠平等故稱靜慮。又婆沙八十(三右)評傢俱斷結正觀二義。名為靜慮。欲三摩地雖正觀非斷結。無色定雖斷結非正觀復次遍觀遍斷名靜慮。欲三摩地雖遍觀。非遍斷。無色定二義俱闕。復次能靜息一切煩惱。及能思慮一切所緣。名為靜慮。欲三摩地雖思慮一切所緣。非靜息一切煩惱無色定二義都無。復次無色定有靜無慮。欲異三摩地有慮無靜。色定俱有故名靜慮。靜謂等引。慮謂遍觀。故名靜慮(已上)解雲。此說於三摩地一具此二義。是持業釋。故婆沙(一左)雲。問。何故名靜慮。為能斷結。為能正觀。若能斷結故名靜慮。則無色定亦能斷結。應名靜慮。若能正觀故名靜慮。則欲界三摩地亦能正觀。應名靜慮。是則於三摩地一體。有能斷正觀二義。故持業釋。一體兩用。問。此今論下雲止觀均行。是應持業文何違婆沙。答。非婆沙評家為是。又止觀均行者。如次定慧。故是依主。婆沙約持業故。又大乘有持業同體依主。而無別體義林三末(六右)雲。性離囂高及沈沒等障名靜。專思一慮。籌度境門名慮。亦慮亦靜。及慮之靜。二釋並皆得。問。持業依主何緣差別。答。三地地有令寂靜正觀之二用。故名靜慮是持業釋。又與慧之所依三摩地。故名靜慮。是依主釋。光記雲。馱南此雲靜慮。舊雲禪。或雲禪那。或雲持阿那皆訛也。舊論二十一(二右)雲持訶那(六ン處)文處非一。光阿字訶誤乎。應音二十四(二左)雲。靜慮慈井切。說文靜審也。安也。息也慮念也。思也。舊言定。梵雲馱衍那。   (二左)具伺喜樂(至)不與尋俱。下答中有三。一明初禪相。二明後三禪相。三結。此即初也。此中有二。初正明。二由此下釋影示尋。文有四。一標宗。二所由。三喻顯。四簡濫。由說具此伺喜樂。已不言說。明亦具尋義。何以故。尋伺必俱行故。譬如煙火。有難雲。應尋伺非必俱行。如中間定無尋唯伺故。今遮此濫雲。無有伺喜樂三之伺離尋。故言必俱。非謂一切獨伺不離尋。故舊論曰。偈曰有觀及喜樂。釋曰。覺觀喜樂相應喜一類說名初定。由說觀。覺即彼說。覺觀如煙及火相應行故。有不相離相離故。無有觀有喜樂。與覺相離(已上)正理亦云。頌中但說與伺相應。已顯與尋亦相應義。以若有伺與喜樂俱。必無與尋不相應故。然光記(四右九行)釋必俱行故雲。以此三法必與尋俱。如煙與火必定俱行者誤也。非伺等簡亂無用故。違舊論故。   (二左)漸離前支(至)如其次第。中含四十二(十八右)分別觀法經雲。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喜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離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得第三禪成就遊。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已上)。   (三右)雖一境性(至)離下染故。光寶解生字致異。光記(五右)雲。約生不同分四。離下地染。生彼上地。寶疏雲。離生者有二義。一染法名生。二受生離地染時。二種生過俱能離故。名之為離。湛慧雲。此兩師中。光師順舊論文。彼曰。偈曰。寂離下地生。釋曰。空遍入從寂離第四定生。識遍入從寂離空遍入生(云云)今詳曰。寶疏為正。由離下染有差別故。分為四種。非約生別。此是定四。非生無色。故婆沙八十四(初右)釋生定別雲。此中定者。謂無色定。生者即說無色界生。舊論非證。彼生言。亦約所離。無有妨故。   皆無色故立無色名。第四解。總名有二。一正釋。二通妨。初正解。釋第五句有三。初正釋。二大眾部等出不成過。三有部通不成失有三。一徵責無色立名。二徵詰有色相。三(五右初目)結無過。二徵詰有色相中有二。一總徵。二別徵詰。此中有二。初約身語律儀。二約色根身。初中光牒。後身語下破。此有二。一約能發無。二約能造無。此亦有二。初正破。後破救。先舉救。後不爾下。破有二。初正破。二又彼下依經止執。第二若許下約色根身有二。一牒計。二如何下破有四。一正破。是自言違失。二破小身救。三破極妙救。四破妙中極救。此有二。先牒救。二破有二。一唯有頂破。二例難四靜慮。此有三。一正例責無別。二舉救徵理。三通釋彼依經成有色。此有二。初牒彼引四經成有色。二此證下有部通有三。一總非勸思。二且契下別令思。三若謂下破彼救。先牒救。後此說下破有總破別破。別破中有三。一就第一經破。二就第二第三經破。三又說下就第四經破有二。一正破。二牒救破有二。一牒彼引二經任文救。二則無下有部例彼救。亦任經文。成無色有三。一正引經成無色。二然契下通違文。三又薄下更引經遮有色。初中有五。一標立。二引三經。三若無下依經遮彼執。四牒破救。五結無色。破救中。先牒。後則於下破有三。一段食例破。二靜慮例破。三受等例破。此有二。初正破。後經既下還成自義。   (三左)又彼定中亦遮有故。舊論二十一(四左)雲。於說彼三摩跋提中。乃至有撥言。謂無色等想。準舊論文。世尊於彼無色定中。亦遮有色等想。故不可言有身語律儀。中含四十二(十九左)雲。諸賢比丘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空處成就遊。光記作有漏無漏及能所造兩釋。寶疏約自有部不許解遮有。並非論意。   水細蟲極微。是約肉眼不及。事鈔釋用蟲水戒雲。僧祇雲。蟲細者。三重灑。猶有捨去大乘二十唯識(八右疏下二十一左)曰。亦應無小水蟲等難見細物。水蟲極細以可准知。約易知。且雲水蟲。據實諸蟲有細。大集經曰。畜生身細。猶如微塵十分之一。多論曰。身子天眼觀空中蟲。如水邊砂器中粟。遂斷食。佛因制雲。但肉眼見灑襄所得。   (三左)若謂彼身(至)此有何理。此四破妙中極救先牒。後應唯下破。此有二。初唯有頂難。二又生下例難靜慮。此有三。一正例難無別。二若謂下舉救徵理。三若謂下牒依經成有色通釋。此即初二也。例難靜慮意言。四靜慮身下望上。漸漸勝妙。清妙中極。有何差別不名無色。故正理雲。又生靜慮所有色身由先功能。漸漸殊勝。上地望下。清妙轉增。非下地根所能取故。與彼何異不名無色。若見有名不如義故。及見有名通二義故。不可如名定執義者。則無色界有色無色。應審尋求教理為證(次引今契經及立理證。)然光記別作救釋。全非論意也。   (三左)若謂經說(至)有色理成。由有教徵有何理。彼引經證成有色。故舊論曰。此中以何道理為證。由說壽命煖觸相應故(云云)初經者。中含五十八(十三右)大拘絺羅經(稽古雲法樂尼經非也。彼說壽煖識三生身死無覺如枯木)雲。尊者大拘絺羅答。曰。壽及煖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所以者何。因壽故有煖。因煖故有壽。若無壽者。則無煖。無煖者。則無壽。猶如因油因炷故得然燈。彼中因焰故有光。因光故有焰。若無焰者。則無光。無光者則無焰。第二經者。雜含十二(八右)曰。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舊論。正理。如今作二蘆。且取依住相依義。第三經者。雜含十二(十六左)雲。緣識名色。又(二十二右)二十二(十二左)長含十(十一左)大緣方便經等。並皆十二支所說。故舊論雲。於十二緣生中說依識名色生。依名色識生。雜含二十二(十二左)雲。十二緣起。逆順觀察。所謂是事有故彼有。是事起故彼起(云云)今且約順一邊。稽古下(三十六右)雲。雜含二(二十六右)曰。名色因。名色緣。是故名為識陰。所以者何。若所有識彼一切名色緣故。詳曰。彼說五陰。非今所取。第四經者。雜含二(六右)說四識住中雲。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亦說如是。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坐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問字聞誤。第三六左作聞為正)識能住。四蘊是所住。離字至行。不蒙識。故舊論曰。復有別證。離色乃至離行。由撥識去來故。證此經意離色等四。無識去來。彼界既有識去來。定知有餘四蘊。正理論七十七(五右)雲。又世尊說四識住故。既許彼界有能住識。必應許有所住色等。   (四右)又說四食如四識住。雜含十五(六右)四食經有六經(六右)曰。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於色無色界。既有識食。應有色段食。故正理論七十七(六右)雲。又說有情由四食住。定色無色住亦由段食耶。又雜含二(七左)雲。若比丘於此四食。有喜有貪。則識住增長。識住增長故入名色(乃至)純大苦聚集。若於四食無貪無慾。無貪無慾故識不住。不增長。識不住不增長故。不入名色(乃至)純大苦聚滅。雜含第二說四識住。十五說四食。其識之住。若等語意全不異。故言說四食如四識住。例以破。謂於四識住既有識存色。亦於四食。於色無色。既有識食。應有色段食。故舊論雲。由佛說四識住及四食。於色無色界。應有段食及色識住。稽古下(三十六左)雲。諸註不知。而為穿鑿之說耳者非也。光記全依正理論。今論亦不異彼故。   (四右)若謂經說(至)超段食故。中含五(初左)等心經曰。諸賢雲何內結人阿那含不還此間。若有一人。修習禁戒。無穿無缺(乃至)於現法中。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又(四左)成就戒經文處非一。論五(六左)已引此。中含四十三(十四左下)意行經中。從初靜慮至有頂天。逐一言意生天。依此色無色界已過段食問。若爾以何為食。答引次經。通此疑。   又說彼天喜為食故。長含二十(十六右)忉利天品雲。四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食淨揣食。以為揣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自上諸天以禪定喜樂為食。   (四右)契經說彼(至)皆超越故。初經者。舊論雲。佛說無色是一切色出離故。雜含十七(十八右)雲。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第二經者。中含二十三(八右)雲。有四息解脫。離色得無色。雜含十四(十三左)雲。寂靜解脫超(本作起非)色無色(論第三(十四右)引此)舊論雲。如經言寂靜解脫過一切色。是無色。第三經者。中含二十四(十二右)大因經雲。有無色眾生。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謂無量空處天。是謂第五識住。舊論加及有礙想句。今略之。中含四十二(十九左)亦有此文。   (四左)然契經中說有不出有。雜含十七(七右)雲。有三界色界無色界滅界。即說偈言。若色界眾生。及住無色界不識滅界者。還復受諸有。若斷於色界。不住無色界。滅界心解脫。永離於生死。今取意引。舊論二十一(六右)雲。由有不說出離有者。以可觀耳。   (四左)又薄伽梵(至)有色類言。此第三更引經遮有色。文有二。初正示。後若無下反顯。是出本事經三法品。經於色界言其中所有色受想行識如是性皆是無常。於無色界。但言諸有受想行識。   (五右)在彼多劫(至)色從何生。此後通妨。釋第六句。此初大眾部問。即是彼立彼界有色之理證。故正理論七十七(五左)雲。如是謂教。亦有正理。若彼界中都無有色。彼歿生下。色從何生。八十三(十六左)雲。若無色界全無色者。欲色界死生無色界。或二萬劫。或四萬劫。或六萬劫。或八萬劫。諸色斷已後死還生欲色界界時。色雲何起。若色斷已還得起者。般涅槃已諸行已斷。亦應後時還起諸行。勿有此失。故無色界決定有色。有部通雲。謂於三界。死生往來。或色續色。或色續無色。或無色續無色。或無色續色故。故不應說諸色斷已復雲何起。無斷義故。問。若離色已。復還生色。般涅槃已。應還起行。答。離有二種。一暫時離。二究竟離。初者可還生。後者不復起。故不應難。   (五右)此從心生(至)從彼心生。此論主依經部互薰種子。有部不爾。前論五(七左)釋無想滅定雲。過去有前心。為後等無間緣。準彼過去前色由心勢力生。故正理(七十七六左)雲。以彼界中雖都無色。後沒生下。色從心生。現見色非色法。亦有展轉相依起。故謂心異故。色差別生。色根有別。識生便異。故從無色。將生下時順色生。心相續而住。由彼勢力引下色生。然不可言唯從彼起。亦以先世色。俱行心相續為緣。久已滅。色為自種子。今色方起。許同類因通過現故。   (五右)又先說彼心轉所依。論八(二左)雲。對法諸師說。彼心等依眾同分及與命根。而得相續。論主破彼。敘經部雲。經部師說。無色界心等相續。無別有依。謂若有因未離色愛引起心等。所引心等與色俱生。依色而轉。若因於色。已得離愛。厭背色故。所引心等非色俱生。不依色轉(唯心心所互相依轉)今論前文約經部。此亦可爾。然光寶但約有部同分命根。是非論意也。   (五右)謂無明勝(至)名非非想。第三非字猶無。中含(東晉僧伽提婆譯)四十二(十五右)雲非有想非無想處。義林四末(二十一左)亦具如前已辯。   (五左)已辯無色雲何等至。光科總明八等至。寶科明淨等三。詳曰。各邊未圓。應言明八等至味等具不具。六十二(九左)具明三等至。百六十一(初右)明味定。   (六右)緣過去淨深生味著。百六十一(三左)雲。問。愛相應定能緣三世。何故惟說緣過去耶。有說。此依多分而說。謂有情類法。爾多緣曾所受順境。生愛味故。有說。過去定於相續中。已作饒益。現在定從彼而起。追戀生愛。有說。此中依入出定。而為問答。未來定未名入出現在定名入。未名出。過去定名入已出。今欲顯於已出位。生味。故但說緣過去。有餘師說。此中說淨定無間起味相應定。淨定為所味。是所緣故味相應定是能味。是能緣故。全如前說。評曰。應知初說為善。此中入出皆依味定。而作論故(已上)光記解釋。用心無有失。   (六左)論曰(至)初具五支。八十(五右)雲。隨順義。負重擔義。成大事義。堅勝義。分別義。是支義(云云)廣說。   此中等持(至)名正等持。欲顯示大地中三摩地。殊致此說。雜含二十八(二十右)雲。何等為正定。謂若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已上)三摩地此雲等持。舊雲三昧。言心住者。住是定。舊論雲。第五住。住是善一類。何以故。住是三摩提別名。故如經言。何者為三摩提。是心住於正境。於正位。由此經故。知住是三摩提別釋。   (六左)此亦名為(至)義如前釋。中含五十八(三右)婆沙八十(三右)等。並第五支言心一境性。由此亦復附會。   (六左)傳說唯定(至)應知亦爾。辨支與靜慮寬狹同異有二。初就初定五支。二餘靜下例顯後三定。初中有兩說。初寬狹義。婆沙八十(四左)舊婆沙六十一(十九右)所說是也。論主不欲。故置傳說。如實義者。光記雲。論主述經部義。舊論曰。若實說(作記誤也)如四分軍。五分持訶那亦爾。準彼論。只是論主好解。亦復準彼。餘靜已下法說非例顯。理應然故。然兩文各通。無有害。   (六左)一行捨。此簡下非苦樂受。顯示行蘊所攝大善地中捨。故特言行捨。又雜心七(四左)子註曰。行捨此行如常行等行也。此是行捨非根捨也。五受於二十二根立為根。故言根捨。   (六左)四受樂。簡彰初二定是輕安樂。以顯受蘊所攝樂。八十(四右)評曰。初二靜慮是輕安樂。而行蘊攝。第三靜慮別是受樂。而受蘊攝。舊婆沙六十一(十九右)亦爾。正理。顯宗並作受樂。然圓暉作樂受。可謂不思而已。   (六左)一行捨清淨二念。清淨。八十一(四右)雲。問。下地亦有無漏捨念。何故但說第四靜慮捨念清淨。答。有十三復次釋。一第四定離八擾亂事故。苦樂憂喜入息出息尋伺名八擾亂。二離內外災故。下三定有內外災。不名清淨。三第四定所依身器三災不及。念無忘失。捨無諠雜故。四第四定離諸煩惱及隨煩惱故。五第四定所依色身澄潔明淨故。乃至廣說。又正理七十八(三右)曰。第四定中復棄捨樂。故彼行捨得名清淨。念應準知。   (七右)何故第三說增樂受。下釋第二句。明初二定樂體。大有三。一敘初二定輕安義。是婆沙八十(四右)評家義。二(七左二行)有說下敘前三定身樂受義。是經部義。婆沙八十(四右)雲有說。彼雲。有說者。實體唯十。謂三靜慮樂合為一。三(九右二行)雖有下論主令思勸兩說是非。就初中文有四。此即問也。   (七左)不可喜樂(至)及四支故。此遮經部前後起之執。中含五十八(三左)說初禪具五支。故具言顯一心俱起。如前第四(十二左)次下(八左六行)並有兩部諍。   有契經說(至)身心樂受。中含五十八(五左)法樂尼經雲。雲何樂覺○法樂。比丘尼答曰。若樂更樂所觸生身心樂善覺。是覺謂樂覺也。   有說無有(至)所攝樂根。第二敘前三定身樂受義。文大分為六。一標宗。二若爾下通有部引經難。三又第四下由理非輕安宗。四又契下依教證立破。五若言下牒有部難破。六由此下經部依宗自釋。(細科如導註。)   (七左)契經自說為身所受樂故。中含四十三(十五右)四十二(十八右)雲。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或四含中說身體樂。如中含五十(十右)烏陀夷經。長含八眾集經(十四右)雲。離喜修捨念進自知身樂諸聖所求憶念捨樂入第三禪。   (七左)若謂輕安(至)方名為樂。有部救意。以初二定有所順樂。輕安名樂。第□定中。既無樂受。以無所順。雖有輕安。而不立名樂。由此經部以第三定有樂。以例破。然光記雲。約三受說。言初二喜名樂受也者。是何謂。   (七左)若謂彼輕(至)勝前二故。彼者第三定。光記初釋通三四非也。雖有義不順文勢。破中有二。初相返破。不損減。還令增益故。後殊勝破。第三定輕安勝初二定輕安。劣既立支。勝何不立。   (七左)又契經說(至)五三摩地。雜含十七(二十四右)雲。世尊若使聖弟子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得遠離五法修滿五法。雲何遠離五法。謂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不善所長養憂。是名五法遠離。雲何修滿五法。謂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已上)離欲及惡不善法。生初靜慮。成喜樂。是言離生喜。身中證得此定。言身作證。得獲成就初靜慮善五蘊。言具足住。(如婆沙八十(十七右)說)斷五法別說。今非要故略此。光記為五下分結。或為五蓋法並誤也。夫情謂談。似而不當。大抵如是。   (八右)此難不然由前因故。光記兩解。初釋為善(寶同初釋。)舊論曰。由前言所成故。   (八右)若爾正在(至)成違理失。若定中有身識。爾者正在無漏定。身根所領觸。及能緣身識。應成無漏。然必無觸及身識是無漏。勿初定所立五支中。少分身樂支是有漏。少分餘四支是無漏。如是一心漏無漏並起成違理失。然光記作三解。並非論意。寶解似是。而未明也。   (八左)許說身輕安是覺支攝故。雜含二十七(三右)雲。有身猗息。有心猗息。彼身猗息即是猗覺分。覺支必無漏。身識及輕安風觸無漏由此經成。是非經部本意。光師雲同許義非也。   (八左)若謂順彼(至)許如是說。例有部通。以成自本義。故前論四(四左)雲。能(【傍】經部答文)順覺支。故無有失。以身輕安能引覺支心輕安故。此義兩宗不異。無漏亦爾。身識實非無漏。順無漏。亦名無漏。何汝須難我。   (八左)如契經言(至)皆有漏故。雜含八(二十四左)曰。雲何有漏法。具答十八界。雲何無漏法。唯答後三界。依文相前十五唯有漏。後三通二。由是有部宗諸論皆爾。舍利弗毘曇二(六右)論十三(八右)二(四左)等如是。今依義言十五界全皆有漏。   (八左)此亦無過(至)如有尋伺。立量雲。初禪喜樂不俱起。據一地故。如有尋伺。   (八左)若謂尋伺(至)能說過故。有部出他所立法。不成喻過。經部通此有兩番。初番約性相。謂心之粗細。互相違故。必不俱起。然執俱起。汝還非理。故於我無過。後番約因明。凡因明法不問理是非。不許為喻成過。今有部不許。當成過。然是無不成。於前第四卷。已破尋伺俱起。成不俱起訖。故今為喻。汝前於尋伺不俱起。不能出過。今何言有過。前文(四(十二左))雲。一體類中無容上下俱時起故。○由是應知。尋伺二法定不可執一心相應(已上)寶疏解為好。   (九右)或應說何(至)立五支。下破有部初三立五。二四立立四所以。文有三。此初經部反問也。或應說三字。舊論雲若不爾。蓋今文誤也。語不便故。光寶強解釋。   (九右)若謂此五(至)故立為支。二有部答。八十(十二左)雲。問。何故。初及第三靜慮俱立五支。第二第四靜慮俱立四支耶。答。前說隨順義是支義。謂四靜慮。各有爾所。能隨順法不增不減。(更有多釋光十五右引文。)   (九右)雖有一類(至)應審思擇。此即第三段。令思勘兩說是非。雖有一類人作如是諍說。然各非古昔賢聖諸軌範師共施設之義。故末資應審思擇其是非。故舊論二十一有諸部師作如是諍論。宿舊諸師不說如是不隨可知所有法立為定分。是故彼執應須思量(已上)光記有兩解。初解一類為有部。軌範為經部。後釋返此。寶疏同初解。並是非論意也。又應審思擇句光寶為下句首非也。湛慧所迷光寶。以舊論是故彼執已下。屬下段者。猶是非也。   (九右)此定遠離(至)如河有浪。下答有三。一有部異師。二若爾下有部正義。三有餘下敘經部義。此即初也。婆沙八十(十七左)有三義。一世友尊者雲。尋伺躁動擾亂定心。信能除彼。令心等淨。如波浪息水則澄淨。是故說信。名內等淨(已上)此說雖言信。而其義終成無別體。以心澄淨而為內淨。由是舉以加難。然光寶為經部者非也。何者若經部者。從本無體。何得難言應無別體。亦復不立實事十一。寧言何許實事十一。明知本是有部。既立實事十一。而作此答。故破難來。言清淨者。光記所覽本作清靜。故釋雲清淨寂靜。下不清淨亦爾。然鮮本。明本。及舊論。寶疏如今。雖靜無害。釋淨非要故今本為勝。又有經內等淨作內靜。若依其經爾。今不爾。中含四十二(十九右)雲。比丘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又(十八右)四十三(十五右)亦爾。   (九左)阿笈摩。應音雲。渠業切。此雲教法。亦云傳。謂展轉傳來相教授也。字彙雲。笈極葉切。箝入聲。釋藏如此讀。指要鈔雲。字彙雲。笈音笏。是釋典讀(已上)是妄想無有文。而全非笏音(近人亦迷成唯識論中作入聲圍讀為笏音者未知入聲有種類也。)具辨如二十論權衡鈔一(三十六左)。   如辨顛倒契經。舊論雲毘波利多經。文未考。   (九左)又餘經說(至)喜憂沒故。中含四十二(十八左)分別觀法經曰。比丘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四十三(十五左)分別意行經。第一(九右)城喻經文並同。長含十七(十二右)布□婆樓經曰。捨苦捨樂。先滅憂喜。護念清淨入第四禪。   (十右)且有一類(至)所染污故。問。兩說別何。答。初師約契經說相。後師據禪支自性。約契經說相者。於初禪定說言離生。是於離自地染生喜樂。故知是離染善喜樂為禪支。以顯染非。第二雲等淨。簡染污濁故。染信非支攝。第三中以正言。簡染迷亂。故染污念惠非支攝。第四中以清淨言。亦簡染污非支。安捨二種性是唯善。染言已簡訖。後師約自性者。謂十八支中但安捨性是善。餘通染污。契經約淨無漏二種。故言正雲清淨又彼離生言。約離欲不善。內等淨但信相為淨。非簡染。為顯此別。說隨相言。問。依正理婆沙。初說若依此論。何言亦第二無樂第三無行捨。文中未示其相故。解雲。性是大善。理在不疑。以明染定。第二說中雲中但無。顯示於初說無中而唯無彼。若爾不可偏不示其相也。問。婆沙百六十(十五右)亦有兩說。而次第界如何。答。論主彼後說為勝。故為初不言有餘。   (十右)契經中說(至)第四不動。中含五十(十右)烏陀夷經。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傍】下皆作是聖說義無違。)聖說是移動。比丘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是聖說移動。比丘離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體樂。得第三禪。成就遊。是聖說移動。比丘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聖說不移動(已上舉要)。   (十左)然契經說(至)喜樂所動。新舊兩譯作異。舊論二十一(十三左)曰。是故唯說第四定為不動。覺觀喜樂等所不能動變故。故經中說第四定為不動。譬如內密室無風燈光。餘師說如此(已上)今文據在然言。是通異文。若爾於所動下。脫經密意說一句。或脫二句。加論依法相。故正理雲。然經唯說。第四靜慮不為尋伺喜樂動者。經密意說。論依法相。或準今文無唯字及密意等言。應如舊論依經釋此。若爾然言。故字誤也。於喜樂下脫等言。寶師別釋雲。然契經說至喜樂所動。述釋餘經不動也。若通欲界兼息風說。即有八。若唯對色界。定內心所。即離尋伺喜樂(已上)又退按論文。已下敘異說。先述所依經。後正示餘師意。故但對前云然。而無餘通釋語。由是彼舊論語勢。覺觀喜樂已下。是第二說。不爾文致煩重。又譬如言不易。   (十左)有餘師說(至)照而無動。八十(三右)曰。復次若三摩地非散亂風之所搖動。如密室燈。能正觀者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多散亂風之搖動如四衢燈。此文對欲。四禪通喻密室。又八十一(五右)曰。復次第四靜慮所依色身。澄潔明淨。譬如燈光。捨念依彼。故亦清淨。此雖第四。而釋清淨。非不動說(已上簡鳳潭)成實十六(四右)曰。問曰。第四禪中無樂受。是中雲何有愛使。經中說樂受中愛使。答曰。是中有細樂受。但斷粗樂故。說不苦不樂。如風動燈。若置密室。則名不動。是中必有微風故。然但無粗風。故名不動。四禪亦爾。必有細樂。斷粗苦樂。故名不苦不樂。   (十右)頌曰(至)唯捨受如次。問。何故知如次。答。四種捨是四禪別。故及言示初二異。亦顯餘差別故。   (十一右)第二有二(至)心悅粗故。初因簡身樂。別初禪。後因避意樂。別第三禪。舊論二十一(十四右)闕無後因。準可知故。或梵本脫一句。   (十一左)此四唯是無覆無記。光記破泰解。自義為威儀無記品。寶疏破光。而為自性無記。今謂寶解為正。如疏二(二十五左已下)已廣辨也。   (十一左)及從上地生自地時。麟雲。此以望所得定地。故言自地。若望從上地來。應言生下地。問。何故受生要從上下。答。從下得上。二定纔離染時即得。是前義攝。非待受生。受之時先已得故。要以上下受生。方是受生初得。   (十二右)曰有謂順(至)自生下捨。此中初二類約修得進退。後生約受生。   (十三右)從染等至(至)生次下淨。欲界通生得。上地唯加行。詳曰。上界生得下別說此。今約加行。其義可爾。然談欲界。是何所言。今唯定地故。   (十三左)論曰(至)抉擇分攝。此四分定。婆沙十一(十右)百二十四(十五左)百二十五(六右)百六十三(初右)百六十五(四右)雜心七(二十三左)出。此立名。順能順並喚有漏善。退等者名煩惱等。分是類義。同有漏故。或分段義煩惱眾多一分故。退即分。住即分等。並持業釋。退分之順等皆依主釋。攝者攝在義。淨等至四中一分是此攝故。如得是不相應攝。順退分即攝。持業得名。餘皆爾。問。婆沙諸文雜心。舊論等。並無攝言如何。答。具略隨宜。故正理。顯宗如今。問。此第四與四善根為同否。答。寬狹不同。彼狹此寬。謂彼唯煖頂等四。此不唯四。亦通餘故。婆沙百六十三(初右)一雲。順抉擇分。若住此多入正性離生。二雲。即煖頂忍世第一法等。三雲隨順聖道。此分或作聖行相。或作餘行相。而向聖道。趣於解脫。光記十五(二十六左)雲。今准此論及正理論。唯煖等四順抉擇分名殊勝善根。命終捨。餘順抉擇分非是殊勝。命終不捨。   (十三左)地各有四(至)勝進分攝。問。正理。顯宗。及婆沙十一(十右)同此論。然婆沙業蘊百二十四(十五左)曰。若初靜慮順退分(乃至)順抉擇分等業。已現在前(乃至)如是乃至非想順退分等業。廣說應知。又百二十五(六右)雲。若諸靜慮。無色。順退分(乃至)順抉擇分等業。業已現在前。準彼有頂通四。何相違。答。光記(三十七右)依正理。約自地上地殊勝功德和會。今作一解。彼業蘊文約總相說。故一百六十三(初左)曰。如初靜慮(乃至)有頂隨應亦爾。   (十四右)於此四中(至)能生無漏。釋第五六句。解義相。文有四。一明第四獨生無漏。以答前問。準此寶疏科名為正。二徵。三釋。四結。此即初也。一百六十五(六左)淨生無漏中雲。此但從順抉擇分。有說亦從順勝分。雖無評家。論主亦前說為正。故雜心七(二十三右)曰。問。何等淨初禪次第生聖道耶。答。謂決定分。若異者不應建立四種。正理雲。此中決定義者。謂諸聖道必此無間生。非此無間必能生聖道。若異此者。是則應說唯世第一法名順抉擇分。   由此四種有如是相。一百六十三(初右)有三說。一曰初住此多退。二住此多不退不進。三住此多進。四住此多入無漏。二曰。初與諸惑相凌相雜。煩惱無間此生此無間煩惱生。二觀下地為粗苦障。觀自地為靜妙離。三觀自地為粗苦障。觀上地為靜妙離。四即煖頂忍世第一法等。三曰(乃至)四順聖道。此分或作聖行相。或作餘行相。而向聖道。趣於解脫(已上)今據第三說。正理。顯宗初同此論。彼前二說並言有餘。準此等文。第四分不但四善根。勿容於疑。   (十四右)順退分能順煩惱。問。若爾如已離此地染退起此地染。退分既捨。從何生惑答。一百六十五(六左)曰。淨定等無間煩惱現在前。當知此從順退分或順住分起。由已離未離自地染者。起自地煩惱有差別故。由此故知。彼從住分。故婆沙雲住此多退顯餘亦少退正理七十八雲。若順煩惱名順退分。諸阿羅漢寧有退理。非彼猶有順退分定可令現在前。離染捨故雖有此難。而實無違。謂順住中有順退者。亦得建立順退分名。從彼有退。如先已說。此文亦依少分說。然寶疏破正理。別立一義。詳曰。未得意而破此。其自義亦終不異也。   第三生三除順退分。正理。顯宗。婆沙十一同此。又百六十五(六右)有說同此。評家生四加退分。正理尚不依評家。何況此論。今但順次。簡隔越故。光兩解後釋為勝。   (十四右)第四生一謂自非餘。問。婆沙十一(十右)生二加勝進。百六十五(六右)有說同十一卷。評家生三加順住。由此正理。顯宗。並有兩說。初同此論。後有說同彼十一。此論何不同評家。據何立唯一。答。論主以理為量。不依說人第四分既順聖道。何可生前分。漏無漏別故。不樂有漏故。故為唯生一。亦生順勝尚不許此。況第二分。此淨相生理應鄰次。故於正理。第三第四並異評家隔越案立。學者應思。問。四緣中由幾緣生耶。答。百六十五具分別。今以圖略示。此中具四緣。必是生。於三緣中闕等無間。非此中生。加行。從此位後超入諸定。無所罣礙乃若闕因緣。亦此中生二緣猶非生。   (十四右)頌曰(至)三洲利無學。初二句標列二類六品。第三句明修相。至言含加行。第四明能修處人。 T64040901.GIF   (十四左)謂觀行者(至)現前數習。百六十五(十一左)有三說。初說總有五種。無此論中漏無漏間次。第五成就中。唯單從有漏初禪入無漏第三(乃至)順逆間超第二說總有八種。前六為加行。後二為成就。於此論第三漏無漏間次開為二。從有漏初禪入無漏第二禪順逆間次。及從無漏初禪入有漏第二禪順逆間次。於成就中。亦從有漏初禪入無漏第三順逆間超。及從無漏初禪入有漏第三禪順逆間超。第三說前來所說皆是名成滿。今此論文同彼中說。而加行中間次及成滿。並文總說。若細說者應如彼說。若依舊論。同彼初說。舊論總五種而無漏無漏間次文。於成就單具示順逆間超故。問。三說中何為正。答。婆沙無評。彼三說從粗至細。實第三為勝。前二說猶有退量。加行攝故。問。新舊論兩譯何為是。   答。正理。顯宗同新翻。故此論為正。然舊論梵本文脫。或後寫脫。誰可知此。或後人見正理。加於今論耶。亦不可知。   (十四左)順逆間次。如有漏初禪入無漏初禪。乃至有漏無所有入無漏無所有。漏無漏雜故。名為間。不超地。於地地次第。故名次。又麟雲。間次者。如從初禪有漏入二禪無漏。異類故間不超地名次。後釋為勝。又亦可有初禪無漏為先。次入有漏間次。今文總說。   (十四左)至順逆間超。若有漏為創。則初禪有漏入第三禪無漏。次入空處有漏。次入無所有無漏。若無漏為創。思應知。此間亦超。最難修故為根本。前住中若間無超。若超無間。修猶易故為加行。至字明本在之。重出若見頌加此乎。如頌文者。含加行然。今唯明成何言至。若言至者。應上有加行。既不爾無為正。順理而成句。故由此。鮮本。及正理。顯宗。頌疏無之。   (十五右)總相雖然(至)盡餘煩惱。釋下二句。明差別。文有六。一結生。二聖生下正明。聖者簡凡。以凡無起故。三為盡下所為。問。於自地何煩惱為餘。答。四自無下所以。此有二因。舊論曰。於自地無故。此熟所悉故。頌疏雲。以自有頂無聖道故。於下聖道欣樂起故。五唯無下通妨。何故不依餘地唯此故通會。六起彼下結成。   (十五左)頌曰(至)不緣下有漏。此頌初句通八等至。明味定所緣。繫言顯有漏。以無漏是不繫故。故正理七十八雲。以有漏法是所繫事故。所繫言顯是三有攝。第二句明色界淨無漏等至所緣。對下無色不說自成。後二句明無色淨無漏等至所緣。說不緣以顯所緣。根本言顯近分亦緣下有漏。善言攝淨無漏。俱善性故。前文雲。善言具攝淨及無漏。簡味定已說訖故。無色言影示前句是色界。不緣下者顯緣自上諸法。更言有漏。顯不遮緣下無漏。故雜心七(二十三右)頌曰。無色則不緣下地有漏種。謂根本善有。釋雲。無色根本淨及無漏不緣下地有漏法。離色相故緣自地及上地。故說非下。比智品緣下無漏。故說非有漏種。以方便所攝無礙道緣下地故說根本。味相應緣自地。故說善有(已上)。   (十五左)根本地攝(至)必緣下故。釋下二句。明無色所緣。文有二。一明不緣。正釋頌。二自上下明所緣。述頌準顯。此有四。一明緣自上諸法。顯下字影示。二雖亦下明緣下無漏。顯有漏言影示。於中有差別。無漏不繫法。故緣一地時。必九地通緣。由此緣下。雖然唯緣類智品道。以全治故。不緣法智。不全治故。唯滅道法智兼斷上界修惑。非苦集法智。非見惑。如先隨眠品(十九(十四右)二十六五右智品)具如百六十五(十一右)三亦不下明不緣下地有漏法滅。如不緣有漏法。亦不緣彼滅。四無色下明近分亦緣下。顯根本言影示。舊論二十一(二十左)曰。偈曰有愛自有境。釋曰。義同此。偈曰善定遍有境。釋曰不異此。偈曰。本善色無色非有流下境。釋曰。根本清淨色定及無色定下有流法非彼境界(云云)詳曰。後二句添色定言者非也。違雜心及正理(寶引)故前句成煩故。又背百六十五故。   (十六右)論曰(至)皆能斷惑。雜心七(二十三右)曰。無漏根本初禪八地煩惱對治。乃至無所有處二地煩惱對治。   (十六左)唯初近分亦通無漏。近分是通名。別初近分亦名未至定。舊論二十一(二十二右)曰。最初近分定名非至定。次有說雲未至是也。然通名一切。婆沙百二十九(五右)曰。此中靜慮無色近分靜慮中間皆名未至。並未能入勝根本地。中間定名。別局大梵處。如次下說。然又通餘。雜心七(二十七右)雲。一切定中間相應於捨受者。一切方便道捨根相應未得故不生歎悅(【傍】法勝五七右作未得所求故)正理論七十八(十七左)曰。豈不契經說七依定。寧知別有未至中間。由有契經及正理。故且有未至。如契經言。諸有未能入初定等。具足安住。而由聖惠。於現法中得諸漏盡。若無未至。聖惠依何。又蘇使摩契經中說。有惠解脫者不依根本定。豈不依定。成慧解脫。由此證知。有未至定。有中間定。如契經說。有尋伺等三三摩地經說。初定與尋伺俱。第二等中。尋伺皆息。若無中靜慮。誰有伺無尋。以心心所漸次息故。理應有定有伺無尋。又大梵王是世界主。離中間定。誰為勝因。由此證知。有中間定。然佛不數說有未至中間。以二即初靜慮攝故。說初靜慮即已說彼(【傍】已下寶二十九引)唯初近分名未至者。為欲簡別餘近分。故非此近分乘先定起。又非住此已起愛味。依如是義。立未至名。非上定邊亦名未至。皆乘先定勢力引生。及住彼時。已起愛味故。毘婆沙者(【傍】百二十九(五右)前已引)作如是說。未至本地。立未至名。是本地德。未現前義。   (十六左)中間靜慮(至)中定不然。光記屬下。寶疏屬上。詳曰。舊論曰。此中有說名近分定。有說名中間定。此二各為一義。為有別義。有別義。何以故。近分是離欲道。偈曰。無覺中間定(云云)依舊論屬上有一理。然非也。於上未有中間名。故況今論中雲諸近分。對前來近分。以中間問為下基本。猶言復有別義。復言起盡屬下為正。由此正理。顯宗。並全同此論。   (十七右)非喜相應(至)苦通行攝。問。唯捨相應者。為依三受門五受門耶。若言五受門。舊論雲。是無苦無樂受。與捨根相應。若言三受門者。何雲非喜相應。舊論亦云故不與喜根相應。解雲。正依三受門。而言非喜。以五受門談三受門。無有妨。問。唯捨相應何為苦通行攝。忽前後違。復苦唯欲界何是中間。答。此義如四通行中已分別。何分別。謂正理論七十一(二右)第二師意難行為苦。易行為樂光記二十五(二十二左)得此意。雲是非苦樂受。今亦證艱難功用起。非謂與苦受相應。   (十七右)經說等持(至)無尋無伺。中含十七(二十二右)長壽王經曰。我當修學三定。修學有覺有觀定。修學無覺少觀定。修學無覺無觀定(云云)廣說中間微細於下。故言少觀長含九(二左)十上經曰。雲何三修法。謂三三昧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三昧。   (十七右)論曰(至)非非想攝。文節大三。一釋初三昧文亦三。一牒。二釋名。是則一分鄰近釋。三辨地攝下三昧亦爾。契經復說(至)願三無相。長含八眾集經(十二右)曰。復有三法。謂三三昧。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第十增一經(初左)雲。雲何三修法。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無願為無作。而次第異此)增一十六(十五右)有一經曰。有此三三昧。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雲何空三昧。所謂觀一切諸法皆悉空虛。雲何無相三昧。所謂於一切諸法。都無想念。亦不可見。雲何無願三昧。所謂於一切諸法。亦不願求(取意標釋次第各別也)中含五十八(十五右)曰空無願無相。雜含二十一(十二右)明諸三昧中亦見。   (十七左)頌曰(至)無漏三解脫門初一行正明體相。第四句通上三句。後兩句漏無漏分別。於中第五句總判。後句別合三解脫門。發智十九(初右)百四十一(十二右)唯約三解脫門。又百四(六右)至百五(五左)廣說三三昧。甘露味下(七右)全同此。集異門六(二右)。   (十七左)論曰(至)相相似故。空非我行。空我我所。是慧作能。與彼慧行相應等持名空等持。是分鄰近釋。無相名涅槃。離十相故。一百四(七左)三說中。初說是也。是境第七依主。故言緣彼三摩地得無相名。非常等十行相是不可願法。名為無願。緣彼三昧名無願三昧。亦境第七依主。又解。三並持業釋。此等持與彼行相相應。作空無相無願行相。故以名。若爾何雲緣彼等。答緣涅槃及苦等。而作無相無願等行相。故契經說。於諸法無想念不求願。二解中前解為勝。會論文順二論故。問。何故與頌前契經次第異耶。答。順增一契經標釋異故。復次據行相少多。謂行相二四十故。復次顯非必一相續三定次。故由是。舊論二十一(二十三左)頌釋並相空願次。   (十八右)契經復說(至)無相無相。未考。基雲。重三等持雖無文說。理亦通有。然非唯無學不時解脫起。異生有學亦能起。故不唯有漏。亦通無漏。故顯揚第四說道諦四行通三解脫。即三等持重緣之行。是無漏故。如理應知(已上)大乘諸論無有明文。大般若一百五往往說。又婆沙一百五(五左)廣說(云云)。   (十八右)頌曰(至)離上七近分。初一行正明體相。後二句諸門分別。重二者。指空空無願無願二。如次取空非常相。故對後言。而言重二。故舊論偈曰。二定緣無學由空無常相。然光記(四六右)雲。重謂二也者。謂重二言總牒重三三摩地。而致此釋。圓暉亦依彼。釋雲。重二者標名也。緣無學下正釋釋也。空空等故。名為重二(已上)麟記亦從之。詳曰並皆非也。   (十八右)論曰(至)八本中間。百五(五左)廣說。正理。顯宗具釋。光寶互引彼。不須更述。   (十八左)契經復說(至)修三摩地。此略標出大集法門經。修三摩地一句亦通上三。正理。顯宗。一一置之。本經亦爾。   (十八左)頌曰(至)修金剛喻定。此八句頌二句明一。並皆初果。後句其因。故初得後修。   (十九右)論曰(至)乃至廣說。先舉經文。本說具文未考。集異門足七(八右)曰。四修定者。一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現法樂住。二有修定(乃至如前)為能獲得最勝知見。三有修定(乃至)為能獲得勝分別慧。四有修定(乃至)為能獲得諸漏永盡。雲何修定○樂住。答於初靜慮所攝離生喜樂俱行心一境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乃至)樂住。雲何修定(乃至)最勝知見。答於光明相俱行心一境性。若習(乃至)修習是名修定(乃至)最勝知見。雲何修定(乃至)勝分別慧。答於受想尋觀俱行心一境性。若習(乃至)修習是名修定(乃至)勝慧分別。雲何修定(乃至)諸漏永盡。答於第四靜慮所攝清淨捨念俱行阿羅漢果無間道攝心一境性。若習(乃至)修習是名修定(乃至)諸漏永盡(已上)法蘊足七(四右)曰。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苾芻眾。有四修定(四略標及問詞結名如集異門今略)答一曰。即於自身離生喜樂。滋潤遍。滋潤充滿遍。充滿適悅遍。適悅故離生喜樂。於自身中無有少分而不充滿。是名(云云)答二曰。於光明想善攝受。善思惟。善修習。善通達。若晝。若夜。無有差別。若前。若後無有差別。若下若上無有差別。開心離蓋修照俱心除闇昧心修無量定是名(云云)答三曰。善知受生。善知受住。善知受滅盡沒。於此住念。非不住念。及善知想。善知尋。於此住念非不住念。是名(云云)答四曰。於五取蘊數數隨觀生滅而住。謂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受想行識集。此是受想行識滅。是名(云云)彼經無初靜慮第四靜慮言。次一一牒釋經。文亙七紙。又舍利弗毘曇十九(十九右)答初定。文曰。如比丘離欲惡不善法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滅覺觀內淨一心無覺不觀。定生喜樂。成就二禪行。離喜捨行念正智身受樂。如諸聖人解捨念樂行成三禪行。斷苦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淨成就四禪行(已上)餘文皆同法蘊足。按西方誦者異致如是差別。今論主依集異所舉契經。故會初靜慮第四靜慮。而義意全附同佛意。如舍利弗略所唱契經。視可知。又解。設無初靜慮等言。而雲離生喜樂。雲捨念清淨等。是初定。第四定故依義會通。品類足十四(九右)義門差別作五十門。有修等持等者。法蘊足七(六右)曰。雲何為修。謂於此定。若修。若習。恆作常作。加行不捨。總名為修。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者。顯於此定。能得自在。能令證得。現法樂住者。謂於此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於現法中。證得樂住可愛可樂可欣可意。無所希望。無所思慕。寂靜安隱故名樂住。於此樂住。得獲成就。親近觸證。故名證得(已上)正理七十九(十六右)曰。此經所說。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義。差別者為欲顯示習修得修所治更遠如其次第(稍異法蘊)又(九左)雲。雖諸靜慮即現法樂住。依近分故。說為得言。修近分力得根本故。或即依現樂。說為得言。如言石子體。故無有過(已上)準所唱經。對望頌文。餘三應知故存略。言乃至廣說。猶含後問答廣說。   (十九右)而經但說(至)理實通餘。正理七十九(九右)曰。而經但說初靜慮者。於中樂想最增盛故。謂超欲界眾多過失故。於此中樂想增盛。如遊砂磧。熱渴疲勞。創飲濁水。亦生勝樂。或聖道樂。此具有故。謂具一切菩提分法四沙門果九斷遍知三界對治。又諸定首諸定樂因是故遍說。   (十九右)不言為住(至)便不住故。顯宗更作二義曰。詳此唯說現法樂者。為棄捨不現欲樂。說現定樂。令其欣樂。或現樂住是後樂依。但說所依能依已顯。如契經說。先住此間。入諸等至。後方生彼。不現正理作樂現。顯宗作喜樂現。並誤也。今依寶疏。   殊勝知見。法蘊足七(九右)曰。清淨眼識相應勝惠。說名為知。亦名為見。見即知持業釋。正理論曰。本靜慮中有遍緣智。此遍照故立以見名。見體即知。故名知見。眼根名見。世所極成。為簡異彼。以知標見(已上)此同體依主。更有二義。   (十九右)若修三界(至)及無漏善。問。頌但加行。今何故二。答。頌據總說。釋顯差別。故正理曰。若修三界諸加行善及無漏善。得分別慧。謂從欲界。乃至有頂。諸聞思修所成善法。及餘無漏有為。總說名為加行善法。能引慧生。於諸境中差別而轉故。言修此得分別慧(已上)。   (十九右)得分別慧。法蘊足七(十右)曰。勝分別慧者。謂於此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一切不善慧。非理所引慧。所有不善障礙定慧皆悉破壞。捨置不起。此相違惠。生長堅住。由此故說能令證得勝分別慧(已上)。   理實修此(至)依地說故。舊論曰。彼言佛世尊說四三摩提修。依佛自修行說。此義雲何可知。由依第四定時分別故。準彼四皆依佛自說。故於初修定。無別通文。準此可知。正理論釋知見雲。修此等持。即是為求決定照義。此亦善逝。依自而說。謂為顯佛以天眼通。觀諸有情死生險難。方為拔濟。起靜慮等。故為知見修天眼通。新舊並無妨。    俱捨論二十八卷法義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二十九    豐山寓居上毛沙門快道記    分別定品第八之二   (初左)論曰(至)三喜四捨。舊論。雜心七(八右)中含二十一(十一右)說處經總別名並同此。長含八眾集經(十四右)雲。四梵堂慈悲喜捨。增一二十一(十四右)甘露下(六右)並名四等心。雲慈悲喜護。彼增一曰。有四等心。慈悲喜護以何等故。名為梵堂。比丘當知。有梵大梵名千。無與等者。無過上者。統千國界。是彼之堂故。名為梵堂。比丘此四梵堂所有力勢。能觀此千國界。是故名為梵堂。是故比丘若有比丘。欲度欲界之天處無慾之地者。彼四部之眾當求方便成此四梵堂。   言無量者(至)無量果故。百四十一(十左)唯此一說。而福雲善法。寶疏初從境名也。次因無量。後果無量也。以緣無量有情故。得無量福。以無量福故。得無量果。以此四行有三無量故名無量。光記初從境。次從等流果。後從異熟果。詳曰。此三因展轉相成。福謂諸福善為未來愛果之因即現在。雖光記無害。而寶疏為精當。正理七十九(十一左)曰。無量有情為所緣故。此四能引無量福故。無量愛果此為因故。舊論二十一(二十六左)但二因無中福。雜心唯初一因。無量之慈等別體依主。初境第七。後二第五轉有財釋。福因及果。並因四所得之法故。若總雲四無量。四是慈悲喜捨。必非無量是四。故無量之四有財釋。必無帶數。婆沙八十一更有三釋(如寶略出)而無評。   (初左)謂諸瞋害(至)建立慈等。八十一(十四左)有兩說。初說慈悲以無瞋為性。對治瞋故。於中有別。慈治斷命瞋。悲治捶打瞋。後說慈以無瞋為性。治瞋故。悲以不害為性。治害故。於彼無評。今論主依後說。何故如是。順契經故。百六十二(三左)曰。經說。若習。若修。若多修習。則慈能斷瞋。悲能斷害。喜能斷不樂捨能斷貪恚(正理七十九(十一左)顯宗四十(一左)亦引此經)不欣慰是嫉妒也。捨者若依毘婆沙師。從貪起瞋名貪瞋依主釋。若依論主相違釋。舊論雲多行殺害瞋。逼惱瞋。嫉妒瞋。愛起憎瞋。彼最後瞋。通涉而讀。按義解謬。終以成翻誤。或瞋言非必六惑隨一。唯憎逼義。亦名為瞋。若爾無失。   (初左)毘婆沙說(至)捨能對治。婆沙八十三(三左)雲。如契經說修不淨觀。能斷欲貪。修捨無量。亦斷欲貪。此二何別。答有四復次。一淫慾貪。境界貪。如次不淨捨對治。二顯色貪。形色貪。三細觸貪。容儀貪。四形貌貪。有情貪。並如次不淨。捨。舊婆沙六十四(十右)亦爾。婆沙百六十六(五左)不淨想。厭食想差別有兩說。有說不淨想厭逆於色。厭食想厭逆於味。有說不淨想對治婬貪。厭食想對治食貪。準此等文。毘婆沙還同理實義如何。解雲。百六十六(五左)初說當今所簡。或宗承婆沙者。作是說故。雜心七(八左)答。色貪以不淨觀對治。婬貪以捨對治。舊論(二十一二十七右)說理實義曰。婬欲對治是不淨觀。能除色形貌觸威儀欲故。母父及兒親等欲對治是捨。   (初左)四中初二(至)非是不害。百四十一(十左)有此兩說。亦是八十一(十四左)如次兩說。如前記。彼並無評。論主評雲理實。光記前後和會兩釋後義為勝。又頌釋和會兩釋。是亦後為勝。若言不害似無瞋。何一無瞋言可含真似。   (初左)喜即喜受。喜無量體。諸論不同。光記訣斷。最為精當。今須辨諸論同異得失。百四十一(十左)曰。喜謂慶慰。作意相應喜根為性。有說以善心所中欣為自性(已上)雖無評家。婆沙本意。初說為勝。故八十一(十四左)曰。喜以喜根為自性(乃至)問。若爾品類足說當雲何通。如說雲(【傍】第七三右全文)何喜無量。謂喜及喜相應受想行識。若彼所起身語二業。若彼所起心不相應行皆名為喜。豈有喜受與受相應。答。彼文應說謂喜及喜相應想行識。不可言受。而言受者。是誦者謬復次彼論總說五蘊為喜無量自性。雖喜受與受不相應。而餘心心所法與受相應。故作是說。亦不違理(已上第一說通本論前釋者非也。如下辨)有餘師說。此喜無量欣為自性。欣體非受。別有心所。與心相應。有說欣在喜根相應聚中可得。有作是說。喜根後生欣。由喜力所引起故。若作是說。此喜無量與受相應。亦不違理(已上第二說欣為自性義)雖無評說。初說為勝。直標立而慇懃通本論故。後顯不勝。言有餘師。由是雜心論七(九右)據初說曰。喜無量是喜根性。今世親論主亦取初說。婆沙通品類足。言受誦者誤者。此釋蓋不審。何者集異門足六(十三左)甘露味論下(七左)並同品類足。又法蘊足六(十四左)曰。雲何為喜謂有一類。作是思惟。有情獲益。深可欣慰。彼依出家。或依遠離。由思擇力。內所發起。色界定善心欣極欣現前。極欣欣性欣類。適意悅意喜性喜類。和合不別離。歡欣悅預有堪任性。踴躍踴躍性。歡喜歡喜性。總名為喜。復次與喜相應受想行識。及所等起身語二業。不相應行。亦名為喜。又雲(十五左)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慧等。名狹小喜。又雲(十六左)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無量喜。準是等文。應知非誦者謬。應後釋為正。顯宗論四十(二右)破喜受說。立欣性義。更又認無貪為性。彼曰。古師說喜即喜受。何緣觀行者。其時喜受生。若緣與樂。與慈無異。若緣拔苦。應與悲同。又契經言欣故生喜。喜即喜受。如先已辨。此喜行相與彼欣同。喜故生喜義有何異。若言下上義有異者。輕安與樂。義亦應然。差別因緣不可得。故又違本論。雲何名喜。謂喜。喜相應受想行識等。此中意顯喜俱品法喜增上故。總立喜名。非受受俱。其理決定。若喜即喜受。何言與受俱。若言對法以理為量應如無過誦本論文此亦不然。理為量。論要有經證。方可定文。若與經違。理必可壞。不應隨意輒改論文。是故此喜定非喜受。以欣為體。或即無貪。謂別有貪。是噁心所。於有情類。作是思惟。雲何當令諸有樂彼不能得皆屬於我。喜能治彼。故是無貪。此與喜根必俱行故。三地可得。如悔憂俱。喜亦無貪。分明相者。於他盛事心不貪著。知他獲得。深生欣慰。心熱對治。說名為喜。故知此喜亦無貪性(正理七十九(十二右)全同)今彈雲。緣喜悅非與樂拔苦。故舍利弗毘曇十九(十六左)釋喜無量曰。於眾生堪忍。除滅瞋惱心於眾生得喜悅。不依欲染想。又契經欣故生喜者。是說由相顯體。謂欣悅故生此喜無量。生是生成義。又不違本論。已善通故。又以欣為自性理未盡。欣厭別有體否。未定如世親論主者。依發智見蘊慧為體。不許別體(如前已辨)安立各別。何以彼難此。又法蘊足雲欣欣性適意悅意喜性喜類。並是喜樂行相。何偏定欣。又無貪為性。實是臆度無文說。亦無有理。諸經論並皆於慰樂。說喜無量故。又違經說治不欣慰。何不言治貪。又喜無量。初二定。欲三地。諸說(【傍】婆沙八十一(十六左))無異。是喜根為性故。若無貪為性。應更通餘地。何但三地。應無貪唯三地。若與喜相應故者。若爾者喜根定現前。何得致前難。亦復決定與喜俱無貪為性。全無理教。憂悔之例不成。彼二唯欲故。問。喜受為性。應治憂慼。何雲不欣慰。答。嫉妒不欣慰是憂慼。行相似故。理實治憂慼。若依大乘。雜集十三四無量並以定惠為體。若依顯揚第四。無瞋。不害。不嫉。及無貪。無瞋。如次大同論主解。   (二右)願欲令彼(至)相應起故。八十二(六左)有兩說。大同此縱奪。雜心七(九左)總為四因。此三因初願令得樂。非令得苦。故非顛倒。此依境判。二自意樂本是善非倒。如實意樂故。三勝解心所謂相應唯是自修善行。不執有情實得故。   設是顛倒(至)治瞋等故。是言體聲即喚不令實得。非謂四自體故。舊論雲。復次若如此。顛倒有何過失。八十二(六左)雲。有說設名顛倒。亦無有失。不令實得邊是顛倒。然自體非倒。   (二右)然契經說(至)一切世界。中含二十一說處經(十一右)曰。阿難我本為汝說四無量。比丘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週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雜含二十一(十二左)說四種三昧中文亦同。婆沙八十二(七左)通經同此。雜心七(九左)亦爾。   (二右)第三但依(至)皆無量攝。釋第九十句。明依地。舊論同此。文分有三。一約喜。二約餘三。此有兩說。三通四敘異說。婆沙八十一(十六右)意。慈悲捨三在七地。欲界四禪未至中間。有說在十地(作七者誤)列名如今。喜無量在三地。欲界初二靜慮。有餘師說。初二靜慮無悲無量。有勝喜受。歡行轉故。悲慼行故。歡慼何並轉。評曰。初二定有悲無量。有至教故。如定蘊中說。初二靜慮攝初二靜慮四無量等。今論初三說於彼未見。通十地說者。喜無量欲初二定餘通十地。故雲隨應(光記爾也)又準婆沙。悲無量八地除初二定。故雲隨應。正理論(七十九(十五左))曰。若喜即喜受。惟是修所成。彼應說。喜唯初二定。以於餘地無喜根故(是今論義)若喜異喜受。亦通思所成。彼應說。喜通依七地。與樂捨受亦相應故。(是眾賢案)有餘說。喜唯喜受俱。彼則應言。喜通三地(婆沙之義)或應如頌唯二非餘。慈悲捨三。有說此四唯唯欲及初得無量名。餘地不爾。經(【傍】增一二十一(十四左))說無量名梵住故。又說修無量生梵世故。又說招梵釋輪王果故。更有三說如此論。   (二左)前雖說此(至)有情境故。釋第十一句。明不斷惑。文有二。初牒前標。後二釋。此有二。一正明不斷。二示伏治。釋前文此亦有二。初正明伏治。後因便明初修相。此文正明不斷惑。婆沙百六十二(二右)有七義曰。問。何故四無量不斷煩惱。答。行相異故。謂十九行相。能斷煩惱。無量非彼行相。四行相是無量。斷煩惱不以此行相故。復次無量是勝解作意。惟真實作意。能斷煩惱。復次無量是增益作意。惟不增益作意。能斷煩惱。復次無量惟緣現在。要緣三世或無為。道能斷煩惱。復次無量緣有情。要法想能斷煩惱。復次無量緣一分境。非緣一分境。道能斷煩惱。復次無間道能斷煩惱。無量是解脫道時得故(已上)正理論七十九(十六左)舉四義。謂彼二四五七。更破此論初因。曰有作是說。有漏根本靜慮攝故。此因有失。不應說三依六地。故未至中間此應無故(已上)光記(七右)通雲。雖復亦有近分攝者。且簡根本。以得根本下惑必斷。有漏根本尚不斷惑。中間不斷。理在絕言。故不別簡。   (三右)初習業住(至)所受快樂。因明初修相。文有三。初明修慈。二略明慈喜。三明捨。初慈中有問有答。答中有二。一正明初修。二分別能修人。初中亦二。初明修緣。二便作下正明修願。此中亦有。初約煩惱非增人。二若彼下約煩惱增盛人。此中文有三。一標不能。二應於下示緣境品別。三先於下正明修相。此亦有二。一修觀七品有情。二修此下明漸廣成滿。此即初明修緣。婆沙八十二(初右)廣明修相。雜心七(十右)略明。   (三右)中品唯一婆沙八十二(初右)曰。中品有情總為一種。無差別故。今依彼論。簡品雲唯。然光法師令同正理中品分三。後釋非也。   怨亦分三謂下中上。從易向難。故於親友上中下次。於怨三品列下中上。   (三左)若於有情(至)現可見故。八十二(二左)曰。若於有情。樂求失者。於四無量多不能修。所以者何。阿羅漢等欲求其失。亦可得故。彼於先時。亦有瑕隙故。令我等今輕毀之。誰能於彼作饒益事。若於有情。樂求德者。於四無量。多分能修。所以者何。斷善根者。欲求其德。亦可得故。彼於先時。多修善業故。今感得尊貴家生。形貌端嚴眾所樂見。言詞威肅聞皆敬受。智惠多聞人皆推仰。我應於彼作饒益事。今亦約多故。不言唯也。   (三左)此四無量(至)不成喜故。釋第十二句。有二門。一五趣分別。舊論雲。四無量定是何道起。偈曰。人道生。光記雲現起分別未可也。二成具門。初二定得一必成四。第三已上成一必三。更依婆沙示諸門。八十一(十八右)惟法念住。唯世俗智俱。非三摩地俱。唯有漏故。慈悲捨與喜樂捨三根相應。喜不與受相應。若兼眷屬。亦與喜根相應。皆通三世。唯是善而緣三性。欲色界繫唯緣欲界。唯非二學而緣非二學。唯修所斷緣見修所斷。通緣名義。唯緣他相續。皆通加行得離染得。又八十二(三右)明次第有四說。一如說而生。二悲慈喜捨。三悲喜互制御故。四評家不定。隨樂而生。又(十三左)雲。問何故無量名梵住耶。有多復次。一梵世在初。具可得故。未至雖初非具喜故。二治非梵故。非梵謂欲界。初定近治欲界故。三治非梵行故。婬欲事名非梵行。初定近治彼故。四修梵行者身中可得故。五梵謂世尊。此四無量佛所施設故名梵住。六梵謂梵音。此四梵音所說故。七修此四生梵天。為大梵王故。八以四無量於梵福中最勝故。又問。梵住無量有何差別有多釋。有作是說。無差別。有說有多復次。一名既有差別。二治非梵。治戲論別故。三治非梵行。治戲論異故。四非梵行者。戲論者。身中可得。有異故。五治不信梵。治放逸無量。六在梵世。在上地。有殊故。七在未至及梵世。在上地不同故。八在上地唯無量。在未至梵世亦名梵住。九外道所得唯名梵住。內道所得亦得無量名。十共所得梵住。不共得無量。十一妙音雲。共異生是梵住。不共聖者是無量。   (四右)論曰(至)第八解脫。八十四(八右)曰。八解脫者。一內有色想觀諸色解脫。二三同此。四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解脫。五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解脫。六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解脫。七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傍】準上及依諸經非想非非想五字脫)具足住解脫。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百四十一(十一右)亦爾。此列名依中含二十四大因經(十四右)四十二分別六處經(十四左)然第一但言色觀色。餘全同。長含十大因方便經(十八右)初亦言色觀色。於三八無身作證言。長含九十上經(十二左)曰。八解脫。內有色想觀外色一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二解脫。淨解脫三解脫。度色想滅瞋恚想住空處四解脫。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度識處住不用處六解脫。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度有想無想處住想知滅八解脫。同第八眾集經(十九左)但初雲色觀色。餘全同十上經。舍利弗毘曇論第二十(十三右)大同眾集經。集異門足十八(九左)品類足七(十二右)並同婆沙。問。舊婆沙六十五(十七右)亦云觀色是色初解脫。立名何異。答。但具略異耳。問。此論。舊論。正理。顯宗。及雜心七(十左)成實十五(十左)甘露味論下(九右)等。並雲內有色想觀外色。然婆沙品類足等雲諸色。是何異。答。據色觀色經雲諸色。據十上經言外色。為治內色想貪或觀外色不淨。或內外諸色故。甘露味下(九右)雲。觀內色不淨。及觀外色。是謂初解脫。約機類別。各據一義。又解外色非一。故雲諸色。具應言外諸色。二文互現。故八十四(十三左)雲。觀外諸色。成實論雲。初內色想觀外色行者。以此解脫破裂諸色。彼以諸色釋外色。故知外諸色名諸色。問。名義如何。棄背義名解脫。廣如婆沙。別釋名者。於內色身有色想貪。此所斷貪名內有色想。內簡外。有是能有身。色是所有身有色。故言有色有財釋。有色之想依主釋。內即有有色想。內之有色想持業。及同體依主釋。觀外色者。觀是能觀。外色即所觀。謂觀外青瘀膿爛等。外色之觀境第七依主。故名觀外色。與除內有色想貪。觀外色以棄背彼。故名解脫。內有色想之觀外色。第四轉依主釋。此觀即解脫持業釋。或同體依主釋。二中內無色想者。約所依說。謂呼前已斷。觀外色者。約所緣說。謂雖已除貪為堅固故。更觀外不淨青瘀等。令貪不還生。內無色想之觀外色依主釋。三中是則內無色想觀外色。次下(六右)勝處文。可證此。有差別彼觀不淨。此觀淨相。彼治色貪。此治不淨觀。是為差別。上來三種廣如集異門及八十四(十三右)解釋。光記(九左)依彼意。以解釋。問。內有色想。內無色想。對立名何。初是所斷貪。後即不爾。答。於此三名諸說異諍。且依婆沙如前辨。若依甘露味論下(九右)曰。觀內色不淨。及觀外色。是謂初解脫。不觀內色。觀外色不淨。是第二解脫。分別觀內外色一切淨色。是第三解脫(已上)述曰。此意內有色想。及觀外色。並是緣觀。非所斷貪。顯不觀內色。言內無色想。為顯通內外諸色觀淨相。但雲淨解脫。又成實論十五(十左)曰。初內色想觀外色。行者以此解脫。破裂諸色。何以知之。第二解脫中說內無色想觀外色。以破內色故。言內無色想故。知行者。於初解脫中漸壞身色。至第二解脫中。內色已壞但有外色。第三解脫中外色亦壞故不見內外色。是名色空(已上)述曰。此意初斷他相續色貪。二斷自相續色。三斷外非情色。至此內外色都空無。正理論八十(六右)稍異婆沙。寶疏偏依正理釋此論。差別可知。大乘大異此。如雜集十三。伽論十二。七十二。及倫記四下(八左)等。   (四右)然契經中說想觀。中含四十二分別六處經(十四左)二十四大因經(十四右)長含八眾集經(十九左)第九十上經(十二左)第十大因方便經(十八右)等是也。稽古下(三十九右)出中含五十九第一得經者非也。彼說八除入故。雜心七(十左)通同此。   (四右)三並助伴皆五蘊性。雜心七(十七右)明勝處中雲。若說彼眷屬。是則五陰性。又八十四(八左)雲。若兼取相應隨轉。則欲界者以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以五蘊為自性。今約助伴。總言五蘊故。婆沙百四十一亦云。若並助伴。即五蘊性。然彼八十四約隨轉說。故雲欲界四蘊。以欲無隨轉色故。然光記雲此論據勝。婆沙兼據似說者。未得兩論意也。又婆沙論界地者。不言欲界者。必不依欲界地故。而論所依身者。八十四(十左)初三依欲界身起。故出體中。從依身雲欲界。從依地雲色界。而光記亦約弱強等者非也。   (四左)初二解脫(至)顯色貪故。依初定治欲界。依二定治初定。顯色貪者。眼識所引貪心。故所緣言可見色。   (四左)有說餘時亦有散善。光雲。餘時亦有生得散善。但無聞思(寶同)舊論曰。餘部師說。無色定有時非定。如目乾連所修。   彼自性等如先已說。前五(四左)根品雲。復有別法。能令心心所滅。名滅盡定。唯在有頂。性唯是善非無記染。今等依地三性等。八十四(八左)雲。以不相應行蘊為自性。又(十左)雲。想受解脫不作行相。   (四左)厭背受想(至)解脫定障。初說據所滅說。此有兩義。一約增勝。背受想故。契經言想受滅解脫。二據實而論滅一切心心所。故有經總言滅盡定解脫。後有說約俱解脫。謂諸羅得滅定者名俱解脫。由慧定力。解脫煩惱解脫障故。由此大因方便經(【傍】長含十(十八左))曰。於此八解脫。逆順遊行。入出自在。如是比丘得俱解脫。大因經(【傍】中含二十四(十四左))亦爾。   (五右)次四解脫(至)為所緣境。問。何故非道諦及法智。答。四無色解脫通有漏無漏。有漏觀非可厭道諦故。無漏觀則自體是故。不緣法智者。無色於欲四遠故。問。何故不明第八所緣。答。滅心心所。既無能緣。誰可緣境。八十四(十一右)雲。想受解脫無所緣。   (五右)第三定中(至)所動亂故。頌疏亦作第三。光記作第二。盡理而釋。今本誤也。第二定中。無眼識所引貪故。於第三定無初二不淨解脫。第三定自地意地妙樂所動亂故。亦無第三淨解脫。八十五(十四右)通八解八勝十遍。有五復次。今取初後二。而唯顯亦無勝遍。由是正理八十(十四右)雲。解脫無故。勝處亦無。解脫為門。入勝處故。勝處無故。遍處亦無。勝處為門。入遍處故。兼顯示此義。次下(六左三-)辨三差別。約從入義。麟雲。第二定中既無眼識所引貪者。此意欲界如有眼識所引貪故。初禪立解脫。二禪既無眼識所引貪故。三禪不立。有章本雲三禪者非也。准論是二禪故。又論雲。初二解脫一一通依初二靜慮。能治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既不言治二禪。故知是二禪無眼識引貪若爾第三禪既無眼識引貪。何故四禪立解脫。解雲。第四禪立解脫者。由先離貪。方於彼地觀淨解脫。不由治識所引貪立。   (五右)行者何緣(至)彼方成故。八十四(十五右)有六復次。今舉二。雜心七(十一左)曰。答為試不淨故。為成不成耶。觀不淨者。懈怠生欲令攝持故。又欲自觀知所堪能作是念。以不淨觀不起煩惱未。是為奇。淨觀不起乃為奇。又現善根有所堪能故。   (五左)何故經中(至)各在邊故。中含二十四大因經(十四右)四十二分別六處經(十四左)如是。百五十二(十一左)答曰。若有餘契經於八解脫。世尊皆說。名身作證。如大因緣經中。佛於八解脫一一皆說身作證具足住故(次上所指二經唯第三第八。而大因經結文曰。此八解脫順逆身作證成就遊)問。雖少經爾。多經何緣但二。答有七有說。一曰。此二解脫八解脫中。名義最勝。是故偏說。(解雲。淨滅受想。並於解脫名義相順。故為最勝。)二曰。此二加行功力所證故。三曰。此二各居一界邊故。四曰。此二各居一地邊故。五曰。淨於大種造色邊際故。第八於心心所邊際故。六曰。淨雖取色淨。而不起煩惱。以殊勝故。立身證名。第八以無心故。身力所起故說身證。七曰。經說八解脫身作證者。皆以此二解故。得名身證。今依第一第三。若依舊論。曰在界地窮際。亦攝彼第四說。   (五左)勝處有八種。中含五十九第一得經(二十六右)雲八除處。長含九十上經(十二右)雲八除入。六卷法勝四(二十二右)甘露味論下(九右)亦爾。舊俱捨二十一(三十三左)雲八制入。雜心七(十右)成實十五(十四右)舊婆沙六十八(十三左)雖並舊譯。而雲八勝處。是除制所緣義。故名除言制。並無妨。勝處者。八十五(四左)曰。勝所緣境。復勝諸煩惱。故名勝處。述曰。境或煩惱名處。此觀勝彼。故名勝處。處之勝依主釋。又百四十一(十一左)曰。降伏所緣摧滅貪愛。故名勝處。同前兩釋。正理八十(七左)更有釋名。雲。或此善根即名為處。處能勝故。立勝處名。(此持業釋)於八解脫前三種中。開八勝處。於初二中各開多少。於第三淨開四故八。自性地境等同前三解脫。故下三句指同以顯此。準此應知。前第三淨是內無色想觀外色。集異門足十九(初右)曰。內有色想觀外色少。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一勝處。內有色想觀外色多(乃至)是第二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少(乃至)是第三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多(乃至)是第四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青青顯青現青光。猶如烏莫迦華。或如婆羅□斯深染青衣。若青青顯青現青光。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青青顯青現青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乃至)第五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黃黃顯黃現黃光。猶如羯尼迦華。或如婆羅□斯深染黃衣若黃黃顯黃現黃光。(合法等如前準)是第六勝處。第七赤者如槃豆時縛迦華。第八白者如烏沙斯星色。餘婆羅□斯喻。及法合等。準前可知。而彼一一牒釋。婆沙八十五(八左已下)亦具標釋。品類足第七(十三左)亦有牒釋。若依成實。十五(十四左)此八能破裂諸色。故名勝處。此在欲色界。先是有漏。以空破色。則名無漏。此是行者所貪著處。是故佛為弟子。說名勝處。示勝此緣故。   (六右)前修解脫(至)惑終不起。八十五(十七右)明解勝遍三別。七復次。一名既差別。二下中上。三小大無量。四因果通二。五能有棄背。能勝伏境。能廣所緣。六唯作勝解。能伏煩惱。於境無二無量。七如次下論次第從入差別。今依彼五六二復次。唯棄背影顯唯作勝解。   頌曰(至)緣自地四蘊。正理顯宗同此。舊論二十一(二十三左)偈曰。十遍入。無貪八後定。彼境故。二淨無色。自地四陰境。說前八種。大異此論。西方誦本別乎。   (六右)論曰(至)二無邊處。中含五十五第一得經(二十七右)雲。有十一切處。雲何為十。比丘無量地處修一思惟。上下諸方不二。無量水處。無量火處。無量風處。無量青處。無量黃處。無量赤處。無量白處。無量空處。無量識處。第十修一思惟上下諸方不二。眾生如是樂一切處。意解者變易有異。又六十例經(二十八右二十二左)並雲修第一地一切處四維上下不二等。集異門十九(七左)雲。地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一遍處(餘九準知)。   (六左)緣欲可見(至)風界為境。論第一(十右)明假四大雲。風即風界。世間於動立風名故。或如地等隨世想名。風亦顯形。故言亦爾。如世間說黑風團風。此用顯形。表示風故。前文即風界為初。假立為或說。今風界為有餘。是顯未盡理。故正理八十(十三右)此義為難而破答。彼曰。風與風界。既無差別。如何可言亦緣色處。此難非理。以諸世間亦說黑風團風等故。   (六左)應知此中(至)勝前前故。八十五(十七右)明三別有七復次。第七曰。復次若得解脫。未必已得勝處遍處。若得勝處。必已得解脫。未必已得遍處。若得遍處。必得已得解脫及勝處。所以者何。從解脫入勝處。從勝處入遍處故(前六復次上已略記)。   (六左)頌曰(至)餘唯人趣起。初句於滅定。並答二問。第二於餘答前問。下二句答後問。光雲。初二句答初問者粗也。於無色立。若解脫。若遍處。皆依三界。故總言無色依三界。不別標簡。   論曰(至)滅盡定故。釋初句。先指前。後示指前之所以。前第五卷根品(五右)意。佛唯離染得。餘皆加得得。唯依欲色二界起。唯聖者得。非異生能起。初起唯在人中。後復依色界身修起。   (七右)四無色解(至)三界身起。顯宗四十(十四右)雲。然其初起多依下地。依自下地。皆容復起。唯無所所有。亦依上地。   (七右)餘唯人起由教力故。顯宗(同上)雲。所餘一切依欲界身。唯在人中。三洲非北。餘慧力劣無聖教故。治貪慾故。上二界無。有說初起唯在人趣。要由教力。所引起故。人中有教天趣中無設有著樂。不能初起。故人初起。退生欲天。由宿習力。有後起義(已上)由教力故者。以欲界有教故。正理八十(十五左)雲由教力者。人三洲。天亦聞教微故不說(已上)。   (七右)一由因力(至)生上地故。舊論曰。近修及數修。前生順生業為近修。現前數習順現業為數修。此二並為因力。唯順後業為業力。其不定業非必定為因力業力。故此不說。雖順現受等並是業。而分親疏近遠。以為二力。寶疏論順後受。更加順生受。違理教二。違理者。濫因力故。違教者。此及舊論。正理。顯宗並唯雲順後受業故。麟雲。准此及論。唯順後受業。以順生是因力攝故若寶法師通取生後二業。彼意者。謂先得定。由此定力。感上界順生。後由退失。由先定業力故。復能起定也(若爾是還順後。若信所感順生受果定力。是則前近修攝。故知非也)。   前來分別(至)當住成時。前來八品分別諸法訖。自下大文第二明正法住世。光記三釋分科並非也。如首卷辨。寶疏非亦爾也。   (七左)論曰(至)菩提分法。長行大分為二。一明正法體。釋上二句。文有四。總標。舉數。列名。出體。明證中。舊論曰。正修得者。謂阿地伽摩。此是三乘人所修菩提助法。及三乘果。今舉因以影果。於菩提分前二十二通漏無漏。餘十五種唯是無漏。今非有漏。故百八十三(八左)雲。勝義正法者。謂聖道。即無漏根力覺支道支。正理亦云。三乘諸無漏道。雜心十(二十八左)雲。有漏修惠雖離名轉。有垢故。不說第一義正法。   (七左)有能受持(至)住爾所時。二明住世時有二。一明但隨人持量住。正釋下二句。二因舉經辨住世數量。初中有三。一明隨持說二人。世俗教法住。二有能下明隨修行者勝義證法住。三故隨下結勸。然寶疏二明能持人者非也。為明法住而明人。何為大科。亦復不是唯明人。明述法住故。上來不論住世年數。唯明有能持人其法必住。   (八右)聖教總言(至)復過於此。二因舉經。辨住世數量。文有二。初舉經。二示有釋述經意。雜含二十五(初左)曰。我之教法則千歲不動又雲(同左)過千歲我教法滅。中含二十八瞿曇彌經(十七左)雲。阿難若女人不得於此正法藏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正法當住千年。今失五百歲。餘有五百年。五分律二十九(三右)令尼行八敬復千年。又出十誦律。契經未分別教法證法。故言總言。為令知經意。示有釋說故。婆沙百八十三(二右)曰。契經說有二補特伽羅。能住持正法。謂諸者。行者。毘奈耶。說我之正法應住千歲。或復過此。由度女人出家。更減五百。世尊雖於處處說正法言。而不分別雲何正法。契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未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以可準例。然光寶並為兩說。初教證俱唯千年義。後說教法至千歲之後。此釋誤也。光記契經等二句總屬上。以為一說。若爾何故。正理。顯宗全無契經已下文耶。舊論雲。有餘師說。佛般涅槃後一千年。正法得住。此說約正修得。不約阿含。若約阿含。則有多時。何以故。於末世中。若能此正法諸人有二種諸天。一隨聞得信。二隨正解得信。皆擁護彼人。令阿含及正修得於世不速隱沒。是故於中。如文如義。應急修正行。準舊論。於有餘師後。舉經以分別。豈得屬前段。光記十五(二十五左)雲此文。亦為兩說。全非論意。寶疏於已下。分為兩說。初說教證。俱為千年。故言總言。此雖不違義。疏於文勢。又忽違舊論。問。今雲有釋。舊論雲有餘師。應必對本說何。答。本說者。如頌下二句。不論時數。但隨能持人有。對此也。問。論十八(八左)過現釋迦佛俱言正法住千年。何為不論數。答。於論數。論主意朋此有釋。   (八右)此論依攝(至)理在牟尼。上來正宗分訖。自下大文第三。結己所造。述謙讓佛。即是當流通分。光寶分文科目非也。正理論曰。阿毘達磨此論所依。此攝彼中真實要義。彼論中義。釋有多途。今此論中。依何義釋。頌曰(同此。)顯宗論全同。牒前界品初(二左)說名義文。而問起。何理者。舊論雲。為如經部中所顯。為如毘婆沙中所顯。準正理顯宗俱言真實要義。前界品初正理言諸堅實義。皆入此攝者。真實誤誰可容疑。   (八右)頌曰(至)理在牟尼。此四句。初句示毘婆沙善成。次句結己所造。次句顯謙。後句深讓佛。論主所造二十唯識終頌曰。我已隨自能。略成唯識義。此中一切種。難思佛所行。與此意同。正理頌同此。釋多言曰。顯少有異途。謂形像色去來世等。由是顯宗改作唯。而釋唯言為顯。更無異途。一切皆依毘婆沙故。少者對多。去來世等義。以經部義貶量有部所立。是為我失。顯宗改此。作或有差違是我失。   (八右)論曰(至)為我過失。依教理二證。成立雲議。依所成立本論阿毘達磨雲依彼。非謂依婆沙。故舊論曰。罽賓國毘婆沙師二證(⑥以)所成就。此阿毘達磨。我今多隨彼義說。 (八右)判法正理(至)大聖弟子。釋第四句。此中宜需求疑。論主本意不欲任聖弟子。故不全任六足發智。如文中所論。又論十(七右)問答十大地壞不壞中雲。我等但以契經為量。本論非量。壞之何咎。故世尊言。當依經量。今亦頌雲牟尼。善會前來。然長行雲及大聖弟子。蓋應畫蛇足。或及言應作非。由是舊論曰。離證能正判正法。唯佛世尊為最勝量。何以故。由證見一切法故。若佛聖弟子離阿含及道理。判正法亦非中量。準彼論理前後附為最善。今論文錯誤必矣。又正理論曰。諸法正理廣大甚深。要昔曾於無量佛所親近修習。真智資糧方於智境。一切無惑。麟喻獨覺尚於法相。不能決判。況諸聲聞。彼所證法。隨他教故。由此決判諸法正理。唯在真實大牟尼尊(已上)彼文遣獨覺聲聞。雲唯在牟尼。明知及字應作非矣。又論三十(十五右)明業因感果之相雲。唯佛證知。非餘境界。對唯佛餘光記釋雲二乘凡夫。然寶疏雲。六足發智是大弟子之所造。故不商略者何。但執文未觀前後應承等。光記亦隨錯本釋非也。俱捨論序正流通三分已訖。自下大師世眼等頌。已下是破我論文。如首卷立八理一證。當至彼論解釋。普光等多釋並妄陋。悉如首卷評簡。於此且息。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二十九(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三十    豐山上毛沙門釋快道記    破執我品第九之一    今憑理教。迴於立題大師世眼等頌前。雖先已成。今亦因便更述。大師等頌。是破我序。故於破我論。亦有三分。此七言三行頌。是序分。終七言三行頌流通分。中間諸長行正宗分。以何為序。有理憑教。理者有六。一此不親俱捨流通。故是後起因故。二頌前生起語無故。三無頌曰言故。四無長行故。五正理。顯宗不標舉故。六若屬前論。後長行初越。此所從來闕無故。教者。舊論初置總題。言阿毘達磨俱捨釋論卷第二十二。次安品號。言釋破執我品第九。次在大師世等頌。曰釋破執我品第九。大師世間眼已閉。又證教人稍滅散。不見實義無制人。由不如思動亂法。自覺已入最妙靜。荷負教人隨入滅。世間無生能壞德。無鉤制惑隨意行。若知佛法壽。將盡已至喉。是惑力盛時。求脫勿放逸。依譯者意。五七為異義味不差猶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等頌。新婆沙七十九(十四左)舊婆沙(浮陀拔摩譯)六十一(十一左)並翻為七言。而鞞婆沙(苻秦僧伽拔證譯)第九(二十三左)作五言頌。又能斷金剛般若經羅什譯(十三左)頌曰。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留支真諦玄奘義淨譯。並是五言也。然隋笈多譯(十七右)作四言曰。若我色見。若我聲求。邪解脫行。不我見彼。又菩提流支譯法花論初三行半偈此五言也。而元魏勒那摩提譯法花論二頌後後頌前有歸命過去未來世。現在一切佛菩薩七言二句。流支作歸命過未來。現在佛菩薩五言也。豈非良證。何良證者。善順理教故是良證。光記此七言頌。於迦迦彌長行中開出。若爾於本頌何舉此。彼本頌不雜散釋時頌。故簡題俱捨論本頌。寶疏以此七言頌。為勸學流通分。是謂本頌。以為流通。若爾何無長行頌曰等。前序分本頌已有長行頌曰等。故彼此差別不可得故。餘過非者。思以可辨。如先略簡。予先談此是別論非俱捨論。若俱捨者。正理何不標釋。又此多依經部。眾賢最可對釋簡別。又未受請。此論何可與。由此理是別論。故論十六(十二左)雲破我論中當思擇。論名品號獨與類自分。雖二十卷(八右)言破我品中當廣顯示(舊論十四二十八左亦云品)彼未為證。依後品號。後人改寫故。以同人作以中指示。後人帖合二論。便檢閱。而小論與大所侵。終唱得俱捨論總名。以得總名。終改破我論名。而為破我品。點次位言第九之一。問。由理教立義。其義定可然。而有未審。舊論雲釋破執我品。應釋先時造。如餘品釋分別智品等。答。至理已極。此何足疑。任餘品例。而後人加之。今須改名破我論。而順古置之。於知解其義旨者。如此本亦無有害。光寶辨品次。然於予無次獨立故。若於彼寶約自他為勝。光約三法印非也。本頌造時闕諸法無我。其時無破我論故。釋立名者。此論破斥諸有所執橫計實我。故名破執我。光記雲。體實無。諸有橫執。此品廣破。故名破執我。寶疏分假我實我。今破別執一物為實我。不破聚集假我。兩師語異義不乖(湛惠。光破我之執。寶破執之我。兩師所破之處。別者非也。論文分明。光記語略耳)又問。先言此頌屬前卷越此豈等無所從。此目近故。而於業品四之三初。言此別解脫。靜慮。無漏三種律儀等者。指前卷雲此。何局定。答。彼非例。謂彼前卷首尾。明三種律儀。故此不爾。故又彼同品內故。此別品故。故不成難。設亦有文例。於義遙有親疏。識者所翫。而非愚者物。   (八右)大師世眼久已閉。此發起分三頌。分為三。第一初一頌總明佛及證得人寂。即證法滅故(寶雲教法非也)外道邪智增亂佛聖教。是則當破實我之基也。第二一頌總明佛及持教人沒。即教法滅故(【傍】寶疏為證法非也。光為重釋猶非也)諸異生惑盛迷苦海。是即亦當破實我執盛無我宗由序。第三一頌通結上證教二正法淪沒。顯示惑時。勸學正行解脫。是則正長行發起之因。初中上二句明佛及資入滅。下二句明外道邪智增亂聖教。初中此初一句明佛滅已久。世之大導師。故佛名大師。與世間諸有情如眼目。故言世眼。滅後已至九百年時。論主造此論。故言久已閉。對眼言閉。   堪為證者多散滅。此次句明諸聖弟子證得無漏擇滅人寂。證得為證。舊論雲證教人。證得證正法者。必持教正法。故雲證教人。今約強勝。光記為證得可也。寶疏為證誠義非也。彼科教法傷歎。故全非證得義。有少不滅。故雲多。各自寂處非同處。故雲散滅。滅梵雲涅槃。如是證得人滅。故證法滅也。有何起盡。寶為教法。   (八左)不見真理(至)思亂聖教。二明外道邪智增亂聖教。此中初句舉相。示外道人。外道雖精進苦行。唯是有漏觀。不能入正性離生。故言不見真理。無有無漏智法斷制惑品者。言無制人釋此句。光記無大害而未善。寶疏非也。雲無判教人故。後句明由鄙惡邪曲思惟分別。而立實我。亂無我佛聖教。   (八左)自覺已歸(至)惑隨意轉。第二總明佛及持教弟子寂即教法滅故。諸凡夫惑盛迷苦海(光記為重釋甚非也。重釋為何突。頌何可重釋。寶疏似是而不可也。一此教法而為證法失。二但為教證二法別。未辨餘差別失)無師自悟不同二乘由他覺故世尊為自覺。雖無想滅定是寂靜。涅槃妙果最殊勝。故言勝寂靜。當時及九百年。故雲已歸。持彼自覺世尊聖教。阿難目連等者。多分隨佛滅。隨言與上散互顯。世間諸眾生以無所可為所依怙恃。佛及聖弟子。是故喪可得諸戒定慧德。寶釋此句義為是。光記。佛及弟子為眾德非也。無如鉤定慧制御如狂象煩惱惑。故隨意所行轉起。作十惡五逆。輪迴六趣。鉤惑法喻互舉。   既知如來(至)脫勿放逸。第三結上教證二正法淪沒示惑時。勸學正行解脫。由上來所明之義。既知如來教證二正法從滅度後。十十漸次沈淪滅。今方如人將死時。其氣至喉不久死。是此時諸外道邪智見。諸凡夫貪癡等煩惱勢增長時。從今已後僅正法百年。於此時中離放逸。應依佛正教求解脫涅槃。   (八左)越此依豈無解脫。舊論曰。離此法於餘法為無有解脫耶。光記為正。寶疏雲無我理非也。不順此言故。背次下此法言故。違舊論故。   (九右)然犢子部(至)不一不異。舊論雲跋私弗多羅部。宗輪論(三十八右)曰。後即於此第三百年中。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疏雲犢子者。律主姓也。上古有仙。居山靜處。貪慾起已不知所立。近有母牛。因染生子。自後仙種皆言犢子。則婆羅門姓也。佛在之日有犢子外道。歸佛出家。如涅槃經(南本三十六五右)說。此後門徒相傳不絕。至此分部。從遠襲為名。言犢子部。文殊問經(下卷分別部品)雲犢子部(註雲律主姓)是也。真諦法師雲可住子弟子部。謂羅□羅舍利子弟子。皤雌子是羅□羅弟子。弘舍利子所說。因以分部。名為可住。可住仍言。上古有仙。名可住。今此律主母。是彼種。從母為姓。名可住子。此理難解。幸願詳之。識疏一本(八十六左)雲。筏蹉氏外道名犢子外道。男女中呼。歸佛出家名犢子部。皤雌子女聲中呼。即是一也。應音二十四(二十七右)雲。(【傍】釋掌珍論)犢子部梵言跋私弗多羅。此雲可住子部。舊(【傍】十八部論文殊問經)雲犢子者。猶不了梵音長短故也。長音呼跋私。則可住。若短音呼則言犢從。從上座部中一切有部出也。又二十六(十二右)雲。(【傍】釋正理論三十八)婆雌子部雲犢子部。舊(【傍】舊俱捨二十二二右)名跋私弗多羅。上古有仙名跋私。其母是此仙人種。故姓跋私。有羅漢。是此女人之子。從母作名。說一切有部中出也。又宗輪論(七十八左)曰。其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依蘊處界。假施設名。疏釋雲。其犢子部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謂實有我。非有為無為。然與蘊不即不離。佛說無我。但無即蘊離蘊。如外道等所計之我。悉皆是無。非無不可說非即蘊離蘊我。既不可說。亦不可言形量大小等。乃至成佛。此我常住。依蘊處界。假施設名者。謂我非即離蘊。處界亦爾。然世說言色是我乃至法亦是我。但依蘊等。假施設此我名。我實非蘊等。此所明本宗同義五部同義。謂法上賢冑正量密林山四部從此犢子出故。義林一本(十九左)五部同立非即非離我。識疏一本(八十七右)雲。正量部等亦作此計。然所執我論其體相。諸師不定。光記為實我。故雲如來弟子不可執我。而橫計我故先破也。慈恩亦爾。又寶疏(二左)意異彼雲。犢子部不染邪智。謂勝義諦。是其我體。不同外道染污邪智。執有實我。是我見攝。了義燈二本(八右)曰。今據情解妄謂。為我故敘破之。實是法執。嘉祥中論疏六(【傍】六末十七左)雲。問。犢子既計有我。雲何作十六諦無我觀耶。答。俱捨論曰。後出觀見有我。入觀則無有我故。得作十六諦觀。三論玄(科三。三十二右)雲。犢子入真觀故。則見我空。出於俗諦。別有人體。婆沙第二(十二右)雲。犢子部執補特伽羅體是實有。又成唯識論一(五右)破即蘊離蘊非即非離三計。述記一本釋第三雲。遍破犢子。如俱捨論第二十九(【傍】九右已下)並三十(【傍】初右下)然薩婆多等敘外道計。無離蘊者。以二十句等我見等中唯即蘊故。如毘婆沙第八卷(【傍】八右取意)問。為有離蘊計為我耶。彼答言。無。諸所執我一切皆緣五取蘊故。緣蘊外無。不生心故。皞按。彼婆沙說六十二見。故如是。何不為有外道離蘊計我。既此論(八左)雲執有真實離蘊我故。   (九左)體若是實(至)徒執實有。此中有三。初一句標牒。終一句結調。中間諸句正破。一異蘊失。論舉法因喻。上體顯我。即是有法。若具應言汝所執我。是他比量。若異蘊者。違自宗不異。二有因失有二。初正有因失。論文舉法因。所別準前。喻如色聲等。是許違自宗。彼我無因故。後或是下破救。初(【傍】若言無因而實有有二失)無為失。論唯示法。有法準前。因言執實有無因。故喻如虛空。若許無為。亦違宗。三無為外別立故。後無用失。所別及因喻如前。是亦違汝自宗。彼不可說藏大有用故。上來四失皆違宗失。汝言實有故。招此失故。汝言實有。徒虛執。故言徒執實有。寶疏雲。皆違自宗。徒執實有(為正)光記雲。既無有用。徒執實有者非也。如三無為既無有用。而兩宗許是實有故。   (九左)則補特伽(至)亦因此失。鮮本作亦同。舊論亦云。此執亦同前失。今形誤作因也。謂有為諸法盡彼諸蘊。而因彼蘊所成諸法。可有何物不假有成。故令同前失。言亦同此失。假有之失。鄰近故雲此失。光記牒文作同。彼兩釋亦依同字。雖初釋中有因言。彼非此因。故後釋中。但同字無因字。而彼釋義兩釋並非也。何者初釋令同蘊因生故。後釋令同蘊假有故。是則兩釋並令同蘊。以此言為我。以失字若為因生若為假有。如是三字各別釋。鑿說勿依。寶疏為無常失。亦非論意也。   (十右)何所應說(至)名薪名火。寶疏脫牒釋。光記為是。   且世共了(至)依薪有火。下犢子答文有四。一明所燒薪。二明能薪火。此有二。初正明。後此能下別明能燒相。三此彼下示火依薪之相。四故世下結世言。寶疏亦脫牒釋。   (十左)煖觸名火餘事名薪。舊論曰。熱觸說名火。所餘三。火與此共生。彼約四味。光寶據八事。無義大害。   是則應許(至)體與蘊異。下破有二。初我蘊異體失。二理則下。我體滅無失。初中有二。先正破。後已分下推前救成別異。舊論曰。若爾諸陰於人應成依止。應成共生。彼互差別。亦明瞭易了(此二句當已分等二句)復次若陰滅人應即滅(云云)(當理則等)光記文分釋義為是。寶疏已分等二句。屬下其非也。   (十右)又彼若計(至)非第五故。第三約五法藏破。光為正。寶第四破轉計者非也。五法藏者。了義燈二本(十三左)大般若(四百九十卷)說五法藏。三世為三。有為為一。名有為藏。無為為一。亦名不可說藏。與此義有別準可知。因明明燈鈔三末雲。般若多同小乘等。說六識及五法藏。而言同義別。菩薩所知深甚。不可說藏涅槃四德之中。無我之大我也(云云)寶疏(二左)雲。此五法藏同大般若五種法海(云云)今撿大般若四百九十卷(終方)曰。又住此六波羅密多。三乘聖眾能度五種所知海岸。何等為五。一者過去。二者未來。三者現在。四者無為。五者不可說。准彼經文。五種皆是所除所度法。明燈鈔為涅槃大我者誤也義燈有為為別藏。全非經意。又四五合為一。是何謂。寶疏令全同犢子五藏。似理有此而未善。何者大小別故。經文第五不為補特伽羅。故文有二。一牒彼我是不可說藏相。二則彼下破有立宗立因二。爾焰舊論約漢直雲所知。立因中若說第五。異前四。是則違不違宗。若非第五。則應是前四。亦違不一宗。故言以補特迦羅等。由此理前四藏應是不可說。若說前四。異第五。若說非前四。應體第五。如是我與蘊不一不異宗不成故。難五皆應不可說。舊論二十二(四右)雲。復次若不可說人與陰異。所知有五種。謂過去未來現在無為不可言。此應不可說。何以故此所知於過去等。不可說為第五非第五故。真諦法師解意異前四。成可言。不可說第五為不可說。若不異前四。則唯有四。無當名第五不可說。光寶並引彼。按光寶解。親文勢亦善理。   (十二右)若爾所計(至)是假非實。下第五論主破。於中有二。一總以乳等假例破。二別徵破了相。初中有三。一總標。二謂如下別釋。三由此下總結。就別釋中初正例同。此中乳等者等水等。故舊論雲。若緣眼所知色。分別觀乳。或觀水等。應說乳水是眼所知。下等皆爾。後勿乳下制定假。此二句意勿言乳等成四味。能成故如四味成乳。是實有。或非四味所成故是實非假。如是舉不許制禁。返以極成乳等唯是假說。然光記雲。乳等若與色等一者。勿乳等成四。乳等若與色等異者。勿乳等非四所成。故說乳等與彼色等不可說言定一異。此光意勿是豈無義。而返成乳不一異。寶疏意此二句成立假設。故貫連下結文述義。今雲。光記非也。一釋中闕標假設故。若不如是釋。假義未顯故。二不順禁止勿。故由是寶釋為正。無前二過故。順舊論故。曰勿乳水等非四物所成。此非所許義。是故(云云)。   (十二左)有性必由分別立故。此有體法名為有性。不同勝大有有性。朝鮮藏及寶疏作有情。應知形誤。不順理故。由此舊論雲。由隨證知可說彼有。   (十二左)能了不應是有為攝。此例破我與色不一異而非有為。謂雖我無為與色不一異。而智是有為故。何可言不一異。而汝言如我能了亦不一異。若爾能了如我。不應有為攝。   (十二左)又若實有(至)皆無有我。上來以理破訖。自下大文第二。以教破。就中大有五。此第一依教。破別有非色非非色。雜含十(七左)曰。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   (十三右)又彼既許(至)眼識所了。自下第二。以教破眼識所得。初牒計。後如是下破。此有二。初正破眼所得。後若彼下破轉計。初中亦有二。初總徵。後若緣下別兩關破有二。初約緣色。破識所緣。為破違教。先此違理失。就此有二。初一句牒。後則不下破。此有三。一總釋。二謂若下別釋。三由此下總結。於總釋中有正釋所由。夫此一章以非緣。破眼了我。謂非能起因緣者。必非所了。若為能起因緣者。必是所了。而眼緣色非緣我故。應非眼所了。何言眼所得。此敘總意訖。當按文釋。初正釋中。正釋所由即宗因喻。顯內明所由。於喻下言故。立量雲。汝所執我非眼所了。非眼識緣故。如聲處等。如色處等。然光記雲。汝所執我非眼識緣。非色處故。如聲處等。此釋誤也。今論以非緣破所了。何得非緣為能別。此初關者緣色。非我俱緣故。則違論大旨(是一)又論文全無起盡故。又招相對失。又因犯他隨一。彼不許我定非色處故。由是舊論曰。若緣色生則不能緣人生。譬如聲等。於別釋中有二。初敘識緣所緣定相。後補特下牒非緣破所緣。初緣所緣定相總相示之。若別言此。若有眼識。因緣此色境起即用此色境。為所緣緣。必不餘為所緣。餘識亦爾。由此定相故。汝言我非眼識緣故。定非眼所緣。而何可說眼識所緣。由是舊論曰。何以故。若緣此塵此識得生。唯此塵是此識緣緣。然光記有兩解。初解謂有至緣緣為救。補特下為破。後解至緣者為救。並是迷亂矣。全不成救義。緣青青為所緣。是何救。復泛緣者何謂。兩解全非論旨也。寶疏釋總文中。非是色了等四句全非論意。釋別釋中。於述義無失。而雲又以所緣緣難。未知論旨。   (十三右)若眼識起(至)皆無常性。第二約後關緣此俱破有二。初牒。後便違下破。此亦有二。初違二經但說緣根境二失。初經者雜含八(十八左)約六識說。各由自根境二識方起。此有總別說。今總說文隨眠品(二十(二左))已具。次經者雜含九(六右)出。彼約六識具說。今依便但眼識文。二又若下違因緣為無常經失。出雜含一(五右)經約五蘊具說能生因緣及所生法並是無常。今據要但識蘊之能生無常文。論六(十四左)根品中已具引此。   (十三左)又若許為(至)為難準此。自下第三破六識所識。大為二。一違理失。二又立下違教失。初中有牒破。破中有三。一約聲等。二約色等。三例勸餘。此並難不異令成異。此即他比量。三支皆應約他。論示因能別喻。其有法可知故。而性相作文不次第。   (十三左)又立此為六識所識。下第二違教失。先牒。後示違。違中大有二。初違五根自境說。二違所達知文。初中文有四。一標違舉經。二結破遮救三犢子引經舉難。四論主通釋。此即牒計也。舊論標曰此經文句違汝所執。更不牒所計。前已在故。今為顯別違教。殊復牒此也。   便違經說(至)彼依意故。此初標違舉經。   中含五十八大拘絺羅經(十二左)拘絺羅答舍利子曰。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自受境界。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為彼盡受境界。意為彼依。今論引經文。初明五根所了。二意兼下明意根所了。初中有四。一標此五根即所行依處。異境界亦別故。言行處境界各別。本經曰異行異境界。舊論曰五根各別行處各別境界。光記兩釋。初釋為是。後約十二處十八界大非也。泥處界字故。二各唯下釋。三非有下簡他緣。四五根下示五根體。恐濫信等故。明意中。意正緣法境。或緣十三界。其五塵是兼緣。述所由雲。彼五識依此意根故。是故兼緣五境。於五境者。有同時依自根。過去依意根。已具界品(二之二十右)光記釋彼字二釋。後釋非也。以意識依意根。何得成兼緣所以。又意識何可言彼。   (十三左)或不應執(至)有違宗過。二結破遮救。謂彼不立根之境。而兼遮之。故言或。將破所識。其根境不的當。故預遮執我是根境。令諾非根境。而正破所識。故雲如是便。又解。此或言未審。應作故字。由是舊論舉經訖曰。人非境界。若非境界。不應是六識所知(已上)。   (十三左)如六生喻(至)及自境界。雜含四十三(十右)曰。譬如士夫遊空宅中。有六種眾生。狗。鳥。蛇。野干。失收摩羅。獼猴。悉繫縛一堅柱。狗樂欲入村。鳥常欲飛空。蛇常欲入穴。野干樂向塚間。失收摩羅長欲入海。獼猴欲入山林。各各用其力。向所樂方。而不能免。如是六根種種境界。各各自求所樂境界。不樂餘境界。眼常求可愛色。不可愛色生其厭。耳鼻舌身意於聲香味觸法亦說。如是六眾生譬六根。堅柱喻身念處。若善修習身念處。有念不念色。見可愛色。則不生著。不可愛色則不生厭。餘根於餘境亦如是。是故比丘當勤修身念處。又增一三十二(三左)六種蟲喻六情根。狗。野狐。獼猴。鱣魚。蛇魧。飛鳥。光記。鳥。蛇。豬。鼉。野干。獼猴。六生如次配六根(云云)蓋自情之摸索耳。彼六眾生喻六根。從所明以立六生喻名。非本有此名也。   失收摩羅亦言失獸摩羅。應音十八(六右)雲。此雲殺子魚也。善見律譯雲鱷魚。(【傍】增一譯雲鱣魚)廣州土地有之。又(【傍】同處)雲。鱣魚爾雅雲。鱣大魚也。似鱆而短。鼻口在頷下。江南呼為黃魚。廣者二三丈。鼻長七八寸。重千斤。又十九(十八左)釋立世毘曇鼉鱷雲。鱷魚名也。長二丈餘有四足。似鼉齒至利。有禽鹿入水。齧腰即斷也(已上)增一三十二音釋雲。鱣黃質黑文似蛇而無鱗為鱣魚。   (十四右)非此中說(至)無違前失。下四論主通釋經意。文有四。一明所說非六根。何以爾者。文說樂求故。於五根識。無樂求見聞嗅嘗觸力。何以故。無分別故。二但說下明五後意說名六根。簡五識及獨頭意言但。三獨行下明亦非獨頭意。雖於自境法緣。不能樂他五境故。四故此下結無違。   (十四右)又世尊說(至)境必同故。第二違所達知經失。文有三。一舉經。二由此下述經意。破所識破。三以惠下通妨。難雲。經達知是慧。何可難所識。故今通。雜含八(二十一左)曰。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說。雲何一切知法。一切識法。諸比丘眼是知法識法。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一切是知法識法。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已上全文)所譯別故作識。   (十四左)諸謂眼見(至)惡見深坑。自下第四以假名說。破眼見我。先牒。後應知下破。此有二。初敘妄見。後證經。顯妄見。初中有三。一標。二於見下釋。三彼便下示失。   故佛經中(至)補特伽羅。後證經顯妄見有三。一預標示經意。二如人下正舉經文。三世尊下敘了義禁異釋。此即初也。   如人契經(至)由思所造。二正舉經文。雜含十三(四左)曰。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色([【傍】稽古脫此二字]名為色蘊句無此。舊論及入論下(十四左)引此經。並無矣。)此等法名為人。於斯等法作人想。眾生。那羅。摩□闍。摩那婆。士夫(經作其誤)福伽羅。耆婆。禪頭。又如是說。我眼見色。我耳聞聲。我鼻嗅香。我舌嘗味。我身覺觸。我意識法。彼施設又如是言說。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分齊比丘。是則為想。是則為誌。是則言說。此諸法皆悉無常有為思願緣生。光寶不知本經。妄談縷說勿從。光記意謂唯第二句文是契經。如人等二句指說處。眼及下論主述前二句意。故言觸攬三成。無別體故。論主以經部義破。即於下依諸經。示諸異名。寶疏意故佛等為一經。如人下至名為人。亦為一經。故言重引證。即於下論主示異名。如是不尋本經失。至此學者可思焉。今分經文。大為三。一說即蘊假立人。二即於下說立種種名。三苾芻下結勸。初中亦有三。初說法生起。此中三和合觸者本經亦爾。舊論二十二(七右)作生觸。是似相違。而無有異。雜含三(十左)雲三事和合生觸(三ン處)故(然光寶妄謂論主依經部義釋者何)思者呼行蘊。約勝說。如界品悉。次於中下配說五蘊。識受想思非是色法。故言無色。約生起次。設初後言。本經於中作此。舊論作是。而並無初後字及名為色蘊一句。如是舊論同經此異。若依舊論。此舉人所目法。非配蘊也。蓋梵本具略令譯義異。然各有理。而不相違。後唯此下明即蘊說人。簡蘊外實我致唯言。二中亦有三。初示我異名。於此五蘊法中立名。故雲即此等。經雲於斯等法。光記雲此假名人中非也。或言顯多別。流至下。簡實言假。顯無體雲名想。想亦名異目。如根品悉。次亦自下示自言談。唯自情言。非關法自體。故雲自稱。經文具說六識境。今且據初。唯舉眼色。後復隨下示順世說。顯非勝義諦。故言隨世。具壽經作尊者。舊論雲惠命。長壽約壽。久住約時。十。二十。百。二百。定限為壽際。三中初結前人已下文。如是下廣通前顯無常。   (十五右)世尊恆恆(至)不應異釋。第三敘了義。禁異釋。是依法不依人等四依法。出長含等。彼言四大經。又雲四決定。   (十五右)又薄伽梵(至)是不可說。自下第四顯無我。破我實有引五經。此第一引唯十二處文顯無體。雜含十三(十六右)生問婆羅門問一切及一切有一切法三種於如來。有三經。佛皆答此。其初經曰。佛告婆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若復捨是。更立餘一切。彼但有言說。次經曰。一切有者。有色有。眼識有。眼觸有。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後經曰。一切法者。眼。及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亦復說爾。若復捨是。更立餘一切法。此但有言數。今引第二經(論二十九右已引)。   (十五右)彼部所誦(至)此有實體。第二引犢子部自已契經破有體。與前經同本故言亦。但依所誦別緻少異。而大義無別。是則前所出三經。舉眼色略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故言廣說乃至。已上三經義不異。已下顯三經差別。施設一切者。初經是也建立一切有者。則第二經建立自體法者。則第三經一切法同也。然稽古下(四十二右)自體法同一切有。未辨本經三別。猶未曉此文唱三經也。   (十五右)頻毘娑羅(至)乃至廣說。第三引頻毘娑羅經顯無體。此經文有三。初說愚夫迷假名執我。次此中下說我無體。後唯有下說唯有眾苦生滅。中含十一(十左)頻鞞娑羅王迎佛經曰。愚癡凡夫不有所聞。見我是我而著於我。但無我無我所。空我空我所。法生則生。法滅則滅。皆由因緣合會。生苦若無因緣。諸苦便滅。眾生因緣會相連屬則生諸法(法賢譯頻婆娑羅王經與此同本。佛阿毘曇經又有此經)鮮本。光記作婆。而餘悉作娑。光記雲。頻婆此雲圓。婆羅此雲貞實。應音二十五(二十一右)雲。頻毘娑羅或雲頻婆沙羅。亦言萍沙王一也。此雲顏色端正。或雲色像殊妙。又頻婆是也。刻木彩畫等形像也。又十五(三左)釋四分律初卷曰。瓶沙王此言訛也。正言頻婆沙羅。此雲形牢。是摩伽陀國王也。已下三文。其文明白。論主不加述意。   (十五右)有阿羅漢(至)攬諸蘊。第四引無學尼說顯無體。此二頌。初頌說愚與智有非有別。後頌寄車喻顯假立。行是無常遷流法。總呼五蘊。聚是蘊聚集義。無實體假合五陰聚依身故雲空。故經雲。唯有空陰聚。此出雜含四十五(六左)彼有四頌半。今引初二頌。舊論唯法喻一頌。世羅舊論亦同。雜含雲屍羅。小本雜含曰石室。增一比丘尼品曰娑婆羅比丘尼。光記此雲小山者。剩一小字。世間品記八(二十六右)雲。世羅此雲山。鄔波世羅此雲小山。勢羅世羅。並是山梵名。如部執異論等。應音二十六(六右)釋正理(二十二)世羅鄔波世羅曰。世羅鄔波此雲小石也。蓋倒寫應言鄔波世羅。準彼小本雜含雲石室。蓋譯名。   (十五左)世尊於雜(至)不可得。出小本雜含第十六(十左)彼為長行為異。而文亦稍有別。稽古下(四十三右)曰。按此論所載經文。多出雜含。而特標曰雜阿笈摩說者。蓋雜含有大小二本而此文沒於大本。僅見小本。故標經名以別舊論曰少分阿含。最為審。是又予之所以稱所謂別譯雜阿含而為小本者(已上)此辨為是。婆柁梨。舊論曰波遮利。經曰尊者薄迦梨。光記雲。西方小&M015612;名。父母憐子。以此標名。&M015612;與棘同。應音二十五(二十一右)雲。西方一類小棗名也。是苾芻從此為名也。蓋恐名濫標別以姓。經雲尊者。故應法師雲苾芻。經雲。聞此經煩惱永滅。不受後生。盡諸有結。又雲。結法所謂五蓋法。經具說焉。普光解結字。以為蟠結難。按古本作盤詰。盤詰字出韓愈記夢詩。蔣註反覆也。明律有盤結姦細條。又反覆之義。普光不知經所云詰法為何物。而附字乃以為反覆議論之義。其說雖巧乎。大失經意。臆度之言不可從矣。下文所云結自殊。皞按。結法五蓋不必定。此二句經現文無故。而依前文。是五蓋法。若依後文。則諸煩惱。光記古本作盤詰非也。今本為是。蟠結字出前論(二十七二左)取難解解散之義。以比大覺身力。今亦如是。是則對解字。此說來矣。其體是五蓋法。何害之有。稽古依古本。以致好事之斥破。其人物視之可知。此十六句。初二句告聽勸誡。後諸句說法令聽。此中初二句標染淨並依心。後十二句述成。此中初二句釋依心染。後十句釋依心淨。此中初二句總釋。為顯有多名。且舉二名遮。唯言簡我。光雲。從因生法名有因法。若爾但呼果法。若依舊論曰唯法謂因果。有及因之法。果為有法。因名因法。後八句別釋。於中初二句釋唯有因法。為簡無為雲所攝。後六釋無我。於中有三。初二句明於內無。次二句明例內於外亦無。後二句明能修人亦無。恐謂於內外法無。而其能修觀人是實有。故亦遮此。舊論雲。此二不可得能修及空義。及字乃誤也。   (十六右)經說執我(至)不能清淨(未考)自下第六證執我五失破有我。文有十一。一正引經。二彼犢子非。三論主徵。四彼答。五論主雙關破。六彼通。七論主徵。八彼釋。九論主非。十彼問。十一論主答。此有二。一正答。示非理。二又於下徵彼部無無我經有二。初正徵破。後若彼下破救。先救。後既爾下破。此有二。初破識之所識。後又於下舉經責會通。此有五。一正責。二彼略通釋。三論主徵。四彼答。五論主出過。此有二。初違前說失。二又餘下違教失。此有二。初引經破不言於我。後又餘下亦引經。破所依我有。此文最初引五失經。判此五失有異釋。光記兩解。初解起我至而行為五失標。下為隨釋。後解者起我下為一。同外為二。越路為三。於空下為四。聖法下為五。寶疏亦別作一釋。起我至而行為一。於空下四不為四失。聖法下為總結。今按。起我至而行。標舉執我者相。於空下正說五失。五箇不言顯示五失。然舊論脫不得解脫一句也。光初釋分我見有情見非也。同體異名何為二失。又以同外道越路。行何分為二。後解者。於空下四不為一失非也。寶疏亦不盡善。一以標為失之過。二以失為結文過。既雲不能何非失。   此皆非量。問。上來多契經。彼皆不信。故言皆非。何但約此一文。答。五失非一。故雲皆。文唯一。故雲此。舊論曰。彼不以此文為依量。又下雲此等文句。   (十六右終)又於彼部(至)皆非我性。雜含十(七左)雲。一切法皆無我。舊論曰。於彼為無此經耶。謂一切法無我。   (十六左)二緣生識經決判故。如次上(十三右)及二十(二左)具引。   (十六左)謂契經說(至)想心見倒。七處三觀經下(十五右)等已具隨眠品十九(九右)。   (十六左)又餘經說(至)五取蘊起。出雜含二(十四右)已具隨眠品十九(六左)。   又餘經言(至)五取蘊起。雜含二(十五右)曰。若沙門婆羅門以宿命智。自識種種宿命。已識當識今識。皆於此五受陰。已識當識今識我過去所經。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   (十六左)若爾何緣(至)如是色等。上來以教破犢子。自下大文第三。通犢子難。大分為二。初別通犢子難。二(三十之六左)總通諸執我者難。於初中文有八段。此第一通以經我於過去有色等言有實我之難文有八。一犢子引經難。二此經下論主通經。三若爾下犢子重難。四補特下論主通釋。五如何下犢子問。六說佛下論主答。七於何下犢子徵。八如有下論主釋。此即初也。即是前經故言此經。次下文故言復說。經具說如是受乃至如是識。故置等言攝。   (十七左)此經為顯(至)如聚如流。二論主通難。文有四。一正通。二若見下反責。如來知過去法。不應起身見故。三或應下更徵詰。意言汝立實我。此經文還成違宗。如來知過去法。不可起身見。是故此經應言非撥無。猶言我部不誦。然義未明。舊論為詳審。彼曰。若不說我一切色等。則無屬處。故說此言。不為顯我。四是故下結經意。   若爾世尊(至)可能遍知。三犢子重難。初破他。後自立。婆沙九(七右)如犢子部。補特伽羅能知諸法非智。   (十七右)補特伽羅(至)頓遍知。四論主通釋。大有二。先破彼我遍知。即立量破。舉宗因略喻。如虛空等。如是下結過。後我等下正釋一切智相有二。初釋義。後引證。初中有二。初簡大眾等一念頓知(宗輪論疏四十二左)後但約下示有部宗義。文有三。略釋廣釋結非。有部宗如發智一(六右)婆沙第九(八右)破斥四計。   (十七左)如有頌言(至)眾生憂。雜含四十四(十七右)曰。梵天王復說偈言。   過去等正覺 及未來諸佛   現在佛世尊 能除眾生憂   一切恭敬法 依正法而住   如是恭敬者 是則諸佛法 破我品第九之二   (初右)若唯五取(至)荷重擔者。犢子引經。難中自下第二。約能荷者經。難文有六。此第一正難。雜含三(十四右)曰。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重擔。取擔。捨擔。擔者。諦聽善思。當為汝說。雲何重擔。謂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雲何取擔。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雲何捨擔。若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永斷無餘。已滅已吐盡離欲滅沒。雲何擔者。謂士夫。是士夫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族。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命齊限。是名重擔取擔捨擔擔者。增一十七(三左)有一經文。異義全同。此中五取蘊法為重擔。貪愛為取。無漏智為捨。五蘊和合。施作用為荷者。犢子部意。若無我不應說荷者。   (初右)何緣於此(至)曾未見故。二論主返徵。何緣於此五蘊上。佛不應說荷者等。三犢子答不應所荷重擔。即名能荷。四論主徵所以。五犢子答所荷即能荷。曾未見其說故。   不可說事(至)亦未見故。六論主通難。文有四。一返難。二又取下例能取。通荷者。三然恐下舉下文。成假我破實我。四即五下解名義。非實有。此即初也。汝所執不可說藏不可言說。未見故。如執擔者。   又取重擔(至)立數取趣。第二例能取通荷者有二。初約取。此亦有二。初反顯。謂汝所執取擔應非蘊攝。執所即能未見。故如汝荷者。後然經下依經正釋。二荷者下例釋荷者。   然恐謂此(至)非實有性。第三舉下文破實我。文有三。初舉彼情謂。二故此下舉荷者釋文。初舉正文。後乃至下廣文指同人經。然寶疏如上等分入下段。是未見本經之失。三為令下述經意誡犢子。   (初左)補特伽羅(至)修所斷故。自下第三段通撥無化生難有二。初犢子引經難。此文出本事經。二誰言下論主通難有二。一正通難。二又許下破撥無實我邪見(光雲義便非也)初中有二。初反責。二如佛下正示自意。於中初略釋。後廣釋。此中初釋化生有情。後撥此下示失相。於二中初牒計。後汝等下破。此有三。初徵。次舉救。後理並下正破。初一句總破。後諸句別破。初破見斷。彼所執。我非有為無為。故非諦攝。邪見緣四諦故。後破修斷。以邪見是迷理惑非修所斷故。   (二右)若謂經說(至)應非蘊者。自下第四段舉一我難。通文有二。此即初舉犢子一我難增一三(十五右)阿須倫品曰。若有一人出現於世。多饒益人。安穩眾生。愍世群朋。欲使天人獲其福祐。雲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訶三佛是(文非一也)又見本事經一法品。今難意於蘊五種外別言一。故是別體。問。此經一補特伽羅是何物。答。如經所說。便是世尊。故舊論二十二(十一右)曰。經言一人於世間向生生為利益安樂多人。廣說如經。三彌底部論(是正量部之教失譯人附秦錄)上(五右)曰。諸部何故說有我。答一人出世。多人得安樂生故。佛語諸比丘。一切功德人生在世間。多人得安樂故。若無人誰生功德。是諸部見一人生故。是故有我如是。以如來為一人證有我(智論第一引此經曰。一人者佛世尊也)。   (二右)亦不應理(至)取別位。下第二論主破。初一句總非。次別破。此有二。初約自通經。後或補下返難。此返難有五。一正難。二非此下犢子救。三依何下論主徵問。四依此下犢子答。有法譬。譬有三品。初約所學。次約儀式相。後約時位。並如文易。   (二右)佛已遮故(至)取捨諸蘊。五論主破有三。初引二經。破我能取。二破所引喻。三更牒計破。此即初也。於中有二。初勝義空經。此有三。初標佛遮。次引文。後結遮。此經文出雜含十三(二十一左)已具世品(第九七左)又隨眠品(第二十(六右))引此前文。後引頗勒具那經。文有二。初正引文。後結破。雜含十五(五左)曰。佛告頗求那(比丘)我不說言有取者。我若說言有取者。汝應問言為誰取。汝應問言何緣故有取。我應答言愛緣故有取。應音二十五曰頗勒具那者。此十二月星名也。是人從此為名也。   (二左)又汝所引(至)為喻不成。第二破所引喻有三。初約體徵破。此中先總標徵。舊論曰。延若子生乃至病者生。今等言等取餘五種。若執下別破。此有三。初約我。次約心。後約身。二又如下約身異破。初約明儀與身異。後約老病身。前隨眠品(論二十之四右)曰。第一執法有轉變故。應置數論外道朋中。三故彼下結不成。   (二左)又許蘊生(至)補特伽羅。第三更牒計破。先牒計。則定下破。此有二。初總破異常。後又此下。別約數不同破。文有五。一正破。二大種下。犢子反責。三是彼下論主答。四何謂下犢子徵。五諸計下論主釋。有二。初正釋。經部覺天立造色即四大。出婆沙七十四(八右)百二十七(初左)等。後設如下從計破。文有三。初標質。次所例。後能例破。   (二左)若補特伽(至)命者即身。自下第五段通佛不記說難。大有三。一通命者有無不記。二(四左)通世間常等不記。三(五右)通如來死後有等不記。初中有三。初正通不記意。二引教證誠。三重作攝頌。初中有二。初通即身不記。二通都無不記。初中亦二。初犢子依經難。二論主答。此有二。初正答。二引昔事。遮犢子疑。此即初犢子依經難。雜含三十四(十右)曰。時有婆蹉種出家。白佛言。雲何瞿曇命即身耶。佛告。此是無記。雲何瞿曇為命異身異耶。佛告。此亦無記。   (三右)昔有大德(至)與身一異。出雜寶藏經第八(初右)那伽斯那對難陀王緣即是也。舊論曰。有大德那伽斯那阿羅漢。旻鄰陀王至大德所。梵網勝莊述記(上本(四右))雲。那伽犀那此雲龍軍也。   (三左)佛何不說命者都無。此第二通都無不記難。此即犢子依經難。難意言。即前經不言不記一異。何佛不言答命者都無。   (三左)亦觀問者(至)為說假有。二論主答有二。初正答。後彼未下通妨。難雲。若問者於相續謂假立命者名。佛何不說言命者假有。通此難言。緣起者。舊論雲十二緣生。   (三左)理必應爾(至)如經廣說。下第二引教。證成前義有二。初引經。後引有頌。初中有三。一敘理標說。二正引文。三廣讓經。雜含三十四(十五右)有一經曰。婆蹉種出家詣佛所。白佛言。雲何瞿為有我耶。佛默然不答。如是再三。爾時佛亦再三不答。爾時婆蹉作是念。我已三問。瞿曇而不見答。但當還去。時尊者阿難住於佛後。執扇扇佛。白佛言。世尊彼婆蹉三問。世尊何故不答。豈不增彼婆蹉惡邪見言沙門不能答其所問。佛告阿難。我若答言有我。則增彼先來邪見。若答言無我。彼先癡惑。豈不更增癡惑。言先有我從今斷滅。若先來有我。則是常見。於今斷滅。則是斷見。如來離於二邊。處中說法。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生。謂緣無明行。乃至生老死。憂悲苦滅(已上一經畢)今違法真理等者。舊論亦爾。而經言增彼先來邪見。違真理故邪見增。若不違者。何可得增。但是遮表異。而誦者殊耳。舊論雲。阿難婆蹉同姓外道問我。我為有為不有。我不答。若說此言為非相應耶。謂一切法無我。此外道於先。已在癡闇。為不更過前量人癡闇耶。昔時我有。我今時永無我。若執有我。則墮常見。若執無我。則墮斷見。廣如經說。此中說偈(云云)對執有愚此愚更甚之二句。及此二輕重一句。本經及舊論並無此。是未無疑。而為有此句。光記雲。彼便謂我先有今斷。便起斷見(此句唯為斷見)以彼斷見。對執有愚。此愚更甚。以愚重故謂執有我。則墮常邊。若執無我。便墮斷邊。執有過輕。執無過重。如經廣說。寧起我見。如須彌。不起斷見如芥子(云云)稽古下(四十六左)破雲。輕重言意取重。普光曰。執有過輕。執無過重。此二經廣說之。亦唯臆度耳。蓋小乘所誦經。說二見之失最詳。而未嘗睹有輕重之別也。無它誤解輕重字。而為此說。果臆說。不可從矣。詳曰。雖輕重之言或有意取重。而對執有愚等二句。不通涉故。光師依此論。致如是解。豈為不宜。然準舊論及本經。先有今無。是二見標。謂下如次述說。而屬上以為說為無增愚之所以者未審。今解雲。小乘經中。曾無二見輕重說。亦於本經及舊論無之。由是思此。先有與今無。相對執著。故言對執。以有如是兩種愚言有愚。若說有。若說無。此二種愚更甚。其甚增相雲何。謂執等(云云)輕重者。此二見皆為輕為重。其相廣如經。若檢經文。皆是重。全無輕。故意在重也。光記未讀本經。只泥綴文矣。問。所指經文何耶。答。指長含十四(初右)梵動經。以彼廣說六十二見故。六十二見從斷常二見出。故其過最重。婆沙八(八左)曰。師子吼經說。多種見依有見無見。二百(十三右)引經曰。一切見皆入斷常二見。又(十五右)引師子吼經文如前。然稽古下(四十六左)曰。雜含三十四詳出斷常二見之過失。而示處中道說法所謂十二緣起者非也。   (四右)依如是義(至)善業子。第二證有頌(未考)光記曰鳩摩羅多頌。蓋三藏傳說。稽古下(四十六左)雲。考之舊論曰此中說偈。並據此論次頌言復說頌。則言其鳩摩羅多頌恐非也。此品所載九頌。舊論皆曰此中說偈。此意九頌皆為論主自造。今詳不必爾。如前已辨(【傍】論第五文處)寶(十五右)雲。依前長行義說此頌也者。似為論主自造。若爾有頌言難消若不爾者釋詞非也。   (五右)以有外道(至)改名重問。雜含三十四(二十三右)曰。出家外道鬱低迦白佛言。世有邊耶。無邊耶。有邊無邊耶。非有邊非無邊耶。佛告彼。此是無記。再三問此。再三答。言不記。瞿曇於何等法而可說說。佛告彼。知者智者。我為諸弟子。而記說道令正盡苦究竟苦邊。彼白佛。雲何瞿曇為諸弟子說道。令正盡苦究竟苦邊。為一切世間從此道出。為少分耶。爾時世尊默然不答。第二第三問。佛亦第二第三默然不答。爾時尊者阿難住於佛後執扇扇佛。阿難語鬱低迦外道出家。汝初已問此義。今復以異說而問。是故世尊不為記說(已上)問。此經與前同證。雲何此經有邊等與全得分得無異。不關常等故。答。雖問相異。而其失同故。由是證誠。謂先問有邊等四與今全得分得。其義同。謂全得者應無邊。若分得者應有邊。若亦全亦分者。應有邊亦無邊。若非全非分得者。應非有邊非無邊。如是有邊等與全分得。但名異而義同故阿難言改名重問。是則若記全得。同前非常鹹得失若記分得。則同前常亦非常失。若亦全分者則同非常非非常戲論失。若非全非分者。則同前常無涅槃失。由是證與前失同。然光記雲。今復何緣改邊無邊等四名。為常非常等四。重問世尊。此釋非也。經文既約得出離全與分。不據常無常等四故。   (五右)復以何緣(至)有等四耶。此第三通如來死後有等難有二。初正通難。二返難此即初也。出雜含三十四(十一左又二十五左)俱迦那外道與阿難問答此事。   (五右)今應詰問(至)墮常失故。第二論主反詰犢子宗有三。一正反詰。二彼言下彼答。彼宗我非常故。三若爾下論主破。此即初二也。   (五右)若爾何緣(至)墮常過失。三論主破有二。初正引類難。二舉救破。此即初也。慈氏授記出中含十三說本經(十五左)智論第一引此經。曰中阿含本末經即是也。弟子記□者。雜含三十(四右)具說成就四不壞淨。聖弟子死後生天相。又(十右)說預流七生。又(十六右)法鏡經說四人死後生處。謂難屠比丘。難陀比丘尼。諸漏已盡。不受後有。善生優婆塞。善生優婆夷。得阿那含。生於天上。不還此世。又(十七右)說多種弟子死後生處。所以世尊記生處。具見中含十八三族姓子經(二十一左五左)若佛先見(至)非一切智。二破救有三。一破先見後不見救。二破見我不記救。三破俱不說救。三中漸言者。鮮本。光記並作徵言非也。明本。寶疏如今為正。又舊論二十二(十五右)雲。若爾汝應漸漸成此義令皆不可言。佛世尊是一切智不可言。非一切智亦不可言(已上)。   (五左)若謂實有(至)分明說故。第六段通惡見處難。阿毘達磨諸論師者。婆沙八(十二左)曰。於我執有斷常。此執邊鄙極可訶。故名邊執見。四十八(十二左)曰。此見執二邊。故名邊執見。謂於斷常轉故。   (六右)若定無有(至)流轉生死。自下第七段通能流轉難有四。一犢子引經難有三。初正難。次引經。雜含六(十五左)曰。諸比丘色有故。色事起。色繫著。色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又見本事經一法品。後結有我。二此復下論主反問。三由舍下犢子答。四如是下論主破有二。初指前破。前(二右)能祠者等之破是也。然寶疏雲。指前(二十九卷九左四行)破我依蘊等宗者非也。後如燎下述正義通經意。   (六右)若唯有蘊(至)名為妙眼。自下第八段通今昔身難。文有六。一犢子引經難。二論主反責。三犢子答。四論主問。五犢子通。六論主破。此即初也。雜含第二(稽古作三寫誤)七日經(九左)曰。諸比丘於意雲何。昔善眼大師為外道仙人之所師宗。捨離欲愛。得如意足者。汝謂異人耶。莫作斯念。當知即是我也。 我於爾時名善眼大師(已上)又三十教曇彌經(十六左)說善眼大師緣。而無今我語也。稽古下(四十七左)雲。梵蘇泥怛羅譯曰妙目或妙眼。舊修涅多羅譯曰善眼。舊論曰善自。自字目誤。按。三彌底部論(上六左)曰。佛說我前世時。作轉輪聖王。名曰善見。亦名大天。乃證今蘊即前蘊而我不無焉。並見中含十四。大天捺林經(十四初右)大善見王經(十三丁右)是也(已上)。   (六右)昔我即今(至)曾燒彼事。六論主破有二。初破今答。二更牒計破。初中有二。初正破。後故說下述正義通經意。有法譬兩文。   (六右)若謂決定(至)無解脫過。二更牒計破有三。一正破。二若謂下牒救破。三故彼下結過。   (六左)如是一類(至)無解脫過。上來通難中。第一別通犢子難。自下第二總通執我者難有二。一將通難。先總非三計。二正舉難。通此即初也(光分科非也)與舊論稍異也。   (六左)若一切類(至)何能憶知。二正舉諸執我者難。難通文有三。一總約憶念記知。二別約憶念。三(【傍】八右九行)例釋記知。初中有二。此初諸執我者難也。憶與知相違釋也。舊論曰。今雲何憶。雲何更知。寶雲。諸執我者。共為此難者。為是也。光記雲犢子部難非也。不順論文勢故。違一切類我句故。成唯識一(八右)亦致此共難。彼曰。實我若無者。雲何得有憶·識·誦·習·恩·怨等事。述記一末(十八右)雲。犢子部我亦憶知與外合問。又三彌底論上(六左)以知過去。證我非無。   (七右)如是憶知(至)心差別生。二論主以經部義答。光記致三解。初解者以念境之想。為能熏現行。以類言為所熏種子。此想種子生憶知二。次解者念境與想相違釋。想於此非要。而一聚中強故特舉此。記知由念後生故。今唯約念不言知。後釋讀文同第二釋。而念與想如次為憶念記知能生。寶疏異光後二釋。曰。從相續內。是自身念境想類。是前時心念境取像類別心種子生。差別是種子之異名也。取像是想之化用。此意念但心念。非憶念心所。故雲前時心念。取境像言境想。此想種子生憶念記知二。大同光初釋(湛慧雲同第三釋非也)詳曰。光記初釋為是。善附經部宗故。順舊論故。舊論二十二(十六右)曰。從憶念境界(【傍】脫心下文皆作想類)相類差別心念及更知生。   (七右)且初憶念(至)有功能故。下第二別約憶念有二。初問答能生因。二問答能憶。初中文有四。一犢子問。文可矚知。二從有下論主答。此有三。一正明因緣二。二雖有下明闕一不能。三諸憶下結自因緣。非他我能。初正明因緣二。文意從有緣彼過去境作意。俱有相似四相。相應相屬餘心所緣及想等不為所依止身異差別。不為愁憂散亂等緣損壞。一相續身內功能心差別。彼憶念生起。如是此文想等已下明彼類心因。故上雲想類心差別。相屬已上明緣不但作意。故下雲作意等也。然光記以不為上下分因緣。不順文違義理。又於相似致三解。初約長過現。次約一期。後約剎那而並為前後境相似。是全非文意。若境相似者。應在作意上。於相屬致二解。初約自他身相望。後約因果。此亦非文意也。又不為言短讀不貫愁等者非也。寶意似是。而標條未備。蓋有錯脫。舊論二十一(十六右)雲。從此想類差別心無間念得生。何以故。(當此論問)由與於彼迴向覺觀(當作意)同有相應(當相似相屬也)及想等無依止差別憂悲散亂等損其勢力。二明闕一不能中。緣是現在作意等。因即過去別熏成種子。舊論其文大別。彼曰。何以故。此想類差別心。若同境非同類。不能生此念。若同類非同境。亦不能生此念。若二同。但一剎那亦不能生此念。若異此三。則能生此念。若念生必由此生。不見餘物於念有功能故。曾所受境與今所憶。不異雲同境。有作意等同緣心所。謂之同類。設雖有不同緣。則不能。必不於一念憶。故簡一念。如是與此論各別。應知梵本原有異。以此勿妄謂譯者誤。   (七右)如何異心(至)有憶念理。第三犢子難。此難非理至後起知生。第四論主答。文有四。一非彼難。二敘自不言。三示前念種生後果。四說憶力生記知。   (七左)我體既無(至)說彼能憶。下第二問答能憶有二。一正約能憶。二問答念所屬。此即初也。此中有六。一犢問。二能憶下論主反問。三由念下犢答。四此取下論主反責。五雖不下犢子答。六作者下論主述宗通釋。   (七左)我體若無(至)為令念起。此第二問答念所屬。文有十四。一犢問。二為依下論主反問。三此六下犢答。四如何下論主復徵。五此如下犢答。六彼如下論主問。七謂依下犢答。八欲於下論主難。九於所下犢答。十役念下論主問。十一為令下犢答。已上光記意為正。寶疏意初至六聲犢子難。此六至主義論主答。如何至何主犢問。此如至怛羅論主答。彼如至牛主犢徵。謂依至自在論主答。欲於至念主論主責。如是分科。並皆非論意也。構役光記釋構亂役使等。鮮本作所搆所役。詳曰。從手作搆為正。集韻雲。搆居候切。音鉤牽也。役者集韶同役。玉篇使役也。由是舊論曰。由乘將使等事屬婆羅門故。鮮本添兩所言。蓋導濫入。此中六六四四為句故。光記將誤作亂也。若從木作構。即說文蓋也。玉篇架屋也。非今意也。   (八右)奇哉自在(至)為令念行。十二論主徵責有二。初調哢示過。後又我下雙關徵。寧為等者。兩此言並指念。寶疏雲。能生為所生過也。光記上此為我。下此為念。若爾何緣不說彼此。   (八右)念無行故(至)亦不離因。十三犢子答。寶雲。念是心法。不可令行故。十四則因下論主示正義。徵彼非。文有二。一釋念主。二即諸下釋牛主。初中有四。一標。二由因下釋。三即生下結。四何勞下責。二中亦有四。一總敘假立。二立制下釋其相。三此中下責有實。四但假下結假。並文可知。   (八右)憶念既爾(至)如應當知。大文第三。例釋有二。初總例釋記知。二如辨下別例釋能了有二。初正例。熟字光寶作孰為正也。例前(七左)孰為能憶。及是誰之念等難答。後且識下辨少異。   (八左)有作是說(至)能了等者。自下第二破數論師於中有三。此第一敘宗。初總說。謂諸下別說。此有三。一標前。二如天下引喻。三如是下合法。   (八左)今應詰彼(至)能了亦爾。第二論主破彼計有二。初約天授。雙關徵詰。若天授是實我者。此實我執如先犢子中破。若假士夫者。體非一物。蘊體有五。故後如天下例破能了。   (八左)依何理說(至)亦作是說。第三通難有三。一通天授能行難。二(【傍】九右二-)通數論引經難。三(【傍】九左二-)通數論二難。此即初也。此中有二。初數論難。後謂下論主答。有三。一釋能行。二如是下例能行。釋能了。三然諸下通妨。初中有二。初法說。後譬說。初法中亦有二。初釋天授。後為自下釋能行。   (九右)經說諸識(至)名為了境。第二通數論引經難。初數論難。中含五十八(九左)大□□□姶□□□□□言□饑□觀埤□設覘□□□裀□□□□□椸□□送騪□□□□□□□□□禜送飀□□□□□□□誇□信□埤□騬□椸□椸□□□□□駕□□□□□□□□騭□□觀埤□  (九右)或識於境(至)鐘鼓能鳴。第二說約前識能了。有法譬。譬中有總示別示。舊論雲復次替或。   (九右)或如燈能(至)理亦應然。第三說例燈能行。或者舊論亦云復次。此中有三。一總示。二為依下數論問。三焰相下論主答。文有三。一釋能行相。二如是下例釋能了相。三或如下更舉喻。成無別了者。此中有喻合。   (九左)若後識生(至)芽莖葉等。第三通數論二難。此初數論難。   (九左)有為皆有(至)然從定出。後論主答。有三。一通恆似前之難。二通定次生難。三示難了推佛。此即初也。文有二。初順釋。後若異下反顯。   (九左)諸心相續(至)彼必生故。第二通定次生難。作分別答有二。此初約定次生。如論第七(十左)十二心二十心相生。   (九左)亦有少分(至)種姓別故。二明別心生。有二。初略釋。姓字鮮本。及舊論作性為正舊論曰。亦有別心同相。有功能生同相心。由性差別故。準彼等者。齊等義。謂有少分行相彼與此等心。方能互相生。   (九左)如女心無(至)種姓別故。後指事廣釋。亦有二。初約嚴穢等心。二約生多心。此即初也。此中有二。初正明。後如是下辨生能有無。初中亦有二。初明女心生餘心。後後時下明餘心還生女心。初中嚴污身心者。莊嚴身心。穢污身心。故舊論曰。譬如從女人心。次第若穢污身心生。或此夫及子等心生。彼示一。此示具。   (十右)女心無間(至)最隨順故。二約生多心。文有三。一正明。二諸有下數論問。三由此下論主答。初中有二。初總示。二然多下別辨先起者。於中有三。一正示。二所由。三除外緣不定。初中光記有三釋。初解為二類。故或言存二。以論文起言無明瞭下故。次解為三類。明瞭與近義別故。後解展轉從寬至狹簡擇。寶疏同第二解。詳曰。第二解為盡理。義相順故附舊論。故彼二十二(十九右)曰·復次從此女人心。由別因緣。生無量別心。於此眾心中。若心多生(數起義)明瞭生。最近生。從此心次第先生。是彼修習力最強故。三中光記有兩釋。初釋約損壞不起非也。後釋約善惡起不定為是(寶同後釋)故舊論曰。除現時身外因緣差別。言雖如是三類必先起。若遇將起外異因緣非一差別。則起不定。故除此。   (十右)諸心品類(至)可易了知。第三示難了推佛。文有四。一結上。二委悉下示佛能知。三依如下證頌。舊論曰此中說偈。光記雲經部中有頌。稽古以為論主自造非也。於一孔雀羽毛輪一切種種果之因相。非餘二乘智所知境界。唯佛世尊一切智能知。四色差下舉易況難。   (十左)一類外道(至)皆從於我。自下第三破勝論師。於中有三。此第一敘彼宗。依十句論。覺樂苦欲瞋勤勇法非念因九我不共之德。是即心也。皆以我為所依。故言皆從於我。   (十左)前之二難(至)芽莖葉等。下第二論主破有三。一正破。二牒救破。三破理證。此初正破文有三。初總指前難。二若諸下牒計。三何緣下示二難相。   (十左)若謂由待(至)合寧有別。二牒救。破有五。一破意合救。二破待覺救。三破待行救。四破二由我有。五更破待行執。於初意合破中有二。初奪破。二設許下縱破。初中亦有二。初約不極成。準十句論(三右)於現比智出體及四(【傍】九右)三二和合中。並皆我意合故。所有智生。苦欲瞋等亦爾。而今言識。以自宗義。談彼法體。二又二下以理破有二。初約全合。二約分合。初中亦有二。初總標。謂彼下別釋。此亦有二。初敘彼自釋合相。十句論(二左)曰。合雲何。謂二不至至時名合。後我與下破有三失。一有分限失。謂我與意合。意有分限故。我亦應有分限。彼論(五左)意實說有彼此體有質礙故。二移轉失。謂彼論(五左)說意為有動作。故有移轉。雖我說無動作。今難以令如意有移轉。三滅壞失。彼論(六右)我意並是非所作而常。今難令俱有滅壞。與移轉意合故。二若謂下破分合。我既與極大量合周遍。而無彼此體。何得一分合一分不合。縱破中唯我。則不生異識。設與意合。何得生異識。意如我常住。無別異故。   (十左)若待別覺(至)得有差別。自下第二破待覺救。彼宗於德句中覺開現比智。待籍彼智故。有異識生者與前意合難同。舊論曰。若汝說由觀智有差別。是故心有差別。是義不然。智與心同難。故我既無差別。智雲何有差別(已上)。   (十一左)若待行別(至)普沙訶言。自下第三破待行救。彼論(三左)於德句中行。開念因作因二。我所有行。但是念因。今取念因行。謂待念因行數習差別。我意合故。有異識生故。十句論(三右)曰。待彼相屬念故。我意合故。所有智生(已上)準彼可知。則於下破。此有二。初正破待行。後我於下舉我無用調破。文有三。一舉我無用。心郤字鮮本。檗本。光寶作生都為正。二而言下牒計。三如藥下以喻調破。普沙訶(舊論曰部莎訶)應音二十五(二十一右)曰。蘇和切。普咒聲也。莎訶此雲善說也。光寶並雲。此雲吉祥。賢首心經疏曰。薩婆訶者。此雲速疾也。欲令前所作速疾成就故。賁疏下三(二十九右)曰。娑縛賀者。此雲成就義。亦云吉祥義。亦云圓寂義。亦云息災增益義。亦云無住義(云云)。   (十一右)若謂此二(至)無理為證。自下第四破二由我有。有二。初正破。二破救。此即初也。此中有救破二。   若謂此二(至)別住失故。二破救。文有七。此即一正破救。先舉救。如誰下破文有三。初問依相。次非心下敘異類喻。後是下示二失。敘上由。器能持果。壁能持畫。如是互障礙。亦或有別住。而汝心行二。與心無障礙。亦無有別住故。寶疏以非心至我為彼依。總為勝論答者非也。不順二失言。亦違舊論綴勢故。   (十一右)非如壁器我為彼依者。第二勝論救。若爾如何者。第三論主徵。寶疏具釋。舊論(二十二二十丁左)曰。若不爾雲何。此論無不字。按有無並無妨。所指別義故。謂舊論唱彼所謂之言雲不爾。今承彼所言雲若爾故。   (十一右)此但如地(至)四物所依。第四勝論答。十句論(初右)曰。地雲何。謂有色味香觸。是為地。理實十四德所依。而今依五塵單複顯體之意。且雲四物。於四中香是地不共德。故雲香等。言但者。簡餘例譬。持此實德例也。   (十一右)彼如是言(至)假立我名者。第五論主破有三。一示大喜。此中我論主自稱。次三我言乃非自稱我也。二如世下示地等不離。於中有三。初約地。次約我。後詰徵。光師意雲。此依經部。故香等外。無有別地。今雲。設雖有部。世間地即攬香等為體故。界品(第一九左)雲。地謂顯形色處為體。勝論宗地實句攝。香等德句攝。其體各別故成喻。三但於下敘假立相。先約地。後約我。但於心等諸蘊差別者。等取餘四蘊。或正等行。兼等自家餘四蘊故。舊論(二十左)雲。如此於功用(行中念因)及心。無有別我。但於此二。假名說我。   (十一右)若離香等(至)地有香等者。第六勝論難。初牒。後如何下正難。既有能所有別。明知香等外有地。寶釋具也。   (十一左初)為顯地體(至)木像身等者。第七論主答。初標。次故即下釋。後如世下喻顯。此即示言有能所有。其體無別。謂假地體聚色香等成立。故香等外無別地。而於其地。有差別。香地色地聲地等。為顯此義。說地有香等。如於像有木銅鐵等。故為顯像體有差別。雲木像身等。等取手足等形故。舊論雲木像身形。是則木外無身形也。   (十一左三)又若有我(至)體無異故。大文第五更破待行執。文有六。一牒計。二何不下論主破。三若時下勝論救。四寧從下論主難。五答此下勝論通。六若爾下論主難。初中舊論(二十一右)曰。若由觀功用差別。智有差別。今雲行者。是念因。二中若爾何不得一切眾生同一時生一切智。三中或時此行用勝遮餘行用。或時餘行用勝遮此行劣用。故令不一時生果。此中光記辨前後。不順論文。寶疏但約勝劣為可也。舊論曰。若功用最強。是功用遮餘功用。若爾是最強功用。雲何不恆生果。四中可知。五中初指例前(【傍】十右三行)論主通數論難。前文曰。諸有修力最強盛者。寧不恆時生於自果。(數論師難)由此心有住異相故。此住異相於別修果相續生中最隨順故。後許行下示自宗行變轉。六中有三。初標無用。次行力下所由。行者念因也。念字鮮本及寶疏作令為勝。後彼行下更成無用由。行力令心生。何故我是無用。謂彼勝論宗行。此釋宗修。其體不異故。何以故不異。謂彼行是念因。此修力亦是念等。如四念住修觀。故不異也。   (十一左七)必定應信(至)理不成故者。自下大文第三破勝論理證有二。此初勝論標宗成理。此中初二句標宗勸信。下諸句成理。有三故。展轉釋成所以我實有者。以有念覺樂苦欲慎勤勇法非法德句義故。設有德句義。何成我有。德句義必依止實句義故。我是九實隨一。若無我實。闕德所依故。設依實句義。何成有我。更有餘實故。遮此言念覺等九德依餘八實不成。以唯我不共德故。舊論(二十一右)曰。必定應信受有我。念等由求那性故。此求那必定依止物故。是故念依我。是我德。若執彼依止餘物。則不相應。離我餘物無覺故(為令知新舊差別及梵音出之)。   (十一左八)此證不成(至)但有虛言者。二論主破。有三。初首一句總破。二不極下別破。三由此下總結虛。別破中有二。初破念等為德句。二彼依下破念等依我。初中有二。一總標。二謂說下別釋。此有三。一正釋。二許有下所由。三引證。此破意破念等攝德句不為實句。自家許不為他所有德。有各自別體。皆名實句故。此故非實者。遮不為實句。非謂假實相對非實有。若不爾非論旨。而背勝論所宗。彼宗十句。皆是實有故。由是舊論(二十一右)曰。是義不然。彼求那性不成就。故是汝所立念等。是求那性。於我不成就。我等執一切所有皆名陀臘脾。由經言沙門果者唯有六物。求那者德句梵。陀臘脾實句梵也。舊譯實句為物。德句為依諦。而舊論唯實德相對。而雲性不成。應思之。然光記雲皆名為實非無體。寶疏雲餘實法。雲別實體性者。俱似假實相對須簡之也。引證中六實句者。鮮本。檗本。光寶並作六實物。古今彼為勝。今按。不必爾也。何者梵陀臘脾。亦云陀羅標。此雲實。舊雲物。若雲實物。新舊混雜。其名煩重。故舊論唯言六物。由是六實句句本為正。問。佛家立實句名耶。答。句是差別義體。實念等故名實句無有妨。如中邊論十介句。及大日大乘句。心句。無等等句等。可準思也。後破中。彼依實我者。彼念等依實句義我不成也。舊論曰。是故彼依止陀臘脾。為性不成。念等德句義不成。而依實句不成。故言亦不成。   (十二右初)若我實無(至)雲何知然者。自下大文第三通外難。大有五。一通造業所為之難。二(十二左四行)我體下通苦樂能有之難。三(十二左七行)若我下通作者受者之難。四(十三左三行)通非情無罪福之難。五(十三左五行)若實下通業滅生果之難。初中總分為十六科。此即初七也。寶疏以為我當等文。總為勝論難。此謂言為我故親外計不順佛氏致此判。然非也。於無我宗言為我。意顯示假名我。同言別義之巧旨。故外人更問我體。若總屬難者。我體是我句難消。又汝既言若為我造業者我體是何。如是加為我等文。釋我體是何句。若爾為我等文。何不為答說。又加為我等文問我體。既許為我等。但答我體。若爾不可恐為我等文。光記為勝。   (十二右三)貪愛彼故(至)但緣諸蘊者。第八論主答。文有二。初正答。後故知下結成。初中有二意。一約貪蘊。謂貪愛彼諸蘊相續。而計我故。是故知諸蘊為我無別我。二約白等同處。謂緣白等覺。與計我執。同於身處起故。由是亦知但緣蘊為我無別我。此中初標。後謂世下釋。此有三。初舉世言。次現見下示同處相。後非所下簡別彼勝論宗。寶疏有錯誤。彼雲二文者。誤分寫答字。對下第二答。故見我者我肥之誤也。如世間言我白黑等二句八字衍文。   (十二右五)以身於我(至)緣他身起者。第九勝論通前義伸難。初通前義。後若許下伸難。初中亦二。初約假我。後而諸下反顯真我。初假我中有法譬兩節。法說中對真我名我言亦也。譬說中如言遠至假說我。意如世間言臣子等即是我身。是臣於主人有防護恩故。於有恩中實假說我。反顯中而諸我執所取真我不然。於別真我說名我。不於有恩身名言我。伸難中若許緣相續身。如緣真我。亦起我執。何不緣他身起。舊論(二十一左)曰。有恩故於身假名說我。譬如世言彼臣即是我。此於我有恩假立我言。我計則不爾。若但緣身為境界。雲何不緣他身為境界。如是新論雲實假說者。顯假我實我俱真說。簡佛氏但假說一邊。伸難中舊論雲若但。是亦顯假實二我。佛氏但假我。故是等文勢。總是勝論章。新論雲亦起。對外道自真我。是則譯語綴文異也。然光寶並於有下為論主難若許下為勝論難。此不順文義也。不順文者。於答前有恩。而諸我執所取不然二句。乃徒然也。不順義者。佛家無真我。對誰言於有恩。舊論雲於我有恩。思之又於此示我執所取不然之相。便何用。又寶疏(二十三左)解而諸已下曰。而諸執蘊為我。皆謂實我。不謂假故。此非也。外道分別我假實故。   (十二右九)他與我執(至)有垢染心。此即後七科也。此中第十三勝論問。若無我體。誰之我執者。能所屬不可成。又第六囀聲是何用。舊論(二十二右)曰若無我此我計執。是誰計執。又第六別言是何義。今論翻出之言。故文含兩意。是故新舊文異義同。第十四此前下論主答。是即指同答前(七左八行)犢子問文。乃至下同先(九右四行)曰因名主果名能屬。今我執為果。是能屬。其我執之因為所屬。因體未顯故。十五勝論問之十六論主答。言謂無等。是無始來我執熏成種子。緣自五蘊身。有垢染貪愛心。此為我執因。是則同類因。雖類是同。而因果異。垢染之我執。別體第六。故舊論曰第六別言。問。先論能所屬對犢子。今是勝論。何言寧復重來。謂以典籍遮煩。只指前義可爾。若其所對人異。何以已答他。可呵此人。答。此難有其理。然此破我論者總對有我宗。故犢勝數等約同在其座。故有此呵責。或寧字。今字誤也。前已說義。今復同彼難來。是故指前。略標示全非呵來難。故舊論(二十二右)曰。此問已去。今復更來。答亦如此(云云)彼今復更來。即今寧復重來應知誤今作寧。   (十二左四)我體若無(至)說為彼依者。自下大文第二。通苦樂能有之難。有四節。簡苦樂不起時。故言隨其所起。餘文可知。   (十二左六行)若我實無(至)名浴等者者。自下大文第三。通作者受者之難。文有六段。一勝論問。二作受下論主反問。三作謂下勝論答。四此但下論主反責。五辨法下勝論釋。六此中下論主破。此即初五節也。五中有二。初引辨法相者說。雙明作受相。光記有二說。初說即為勝論師。後說引毘伽羅論中辨法相者。寶疏同後說。但雲引外道辨法相者。今雲。寶疏為善。誰知毘伽論中出。舊論雲。解判法相者說。二現見下別明作者相。有二。初示現事。後如見下舉喻。舊論雲譬如。言天授者。舊論雲天與。印度人天處乞求謂天授與。故並無妨。   (十三右初)此中汝等(至)自在作者。六論主破。有二。初破作者。二(十三左初行)我復下破受者。初中亦二。此初兩關徵破。若天授即為實我。於我宗。不許為實我。故此喻有不極失。舊論(二十二左)曰。若汝說我為名天與。我前已破。此不成有。今文相違如何。謂今論若脫如前已破一句。不爾者。不極之相不顯。故亦復前(八左四行)破數論中。已言天授謂何。若是實我。此如先破。今何不爾。有理有例有教。明脫一句。   (十三右二)業有三種(至)類此應思。二約三業。顯非自在。有二。初標。二且起下釋。此亦二。初約身業破。二語意下勸思餘二業。初中有二。初正破。二然於下述正義。顯彼非。初中有四。一明身業依自因。二於中下明無自在者。有宗因可知。三汝所下舉彼宗破。十句論(六右)曰。如是九實五常。四分別。謂此四中非所造者常。所造者無常。我實常住。非因緣生。故言不待因緣。彼論(五左)又曰。如是九實五有動作。謂地水火風意。四無動作。謂此餘實。彼有動作。是業句義作用。動作義有。無有此雲無動作。我實既如是。故言無所作。四由此下結非。第二述正義顯彼非。中有三。初正示。二能生下勝論問。三謂從下論主答。此中有三。初正明身業因。二汝所下破。三故於下結。   (十三左初)我復雲何(至)已遮遣故者。下第二破受者。有二。初論主徵問。後若謂下舉救破。   (十三左三)若實無我(至)如前已說者。自下大文第四。通非情無罪福之難。有二。初勝論難。後彼非下論主答。受字鮮本作愛非也。舊論光寶皆作受故。前者(十一右三行)如誰與誰為所依等也。   (十三左六)若實無我(至)不應依我者。自下大文第五。通業滅生果之難。有四。一正通難。二然聖下述自正義。三明業先受通妨。四前來下論主謙讓。初正通難中有四。初勝論師難雖業已滅。有我故。後果可生。而無我故。何得生果。二設有下論主反質。三從依下勝論答。法非法德句攝我實不共德。故言依止我。此能依法非法能生當來苦果樂果。十句論(四右)曰。法雲何。此有二種。一能轉。二能還。能轉者謂可愛身等樂因。能還者謂離染緣正智喜因。非法雲何。謂不可愛身等苦邪智因。具如光十三(八左)並彼記。四如誰下論主破。指前(十一右三行)結非。   (十三右八)然聖教中(至)若爾從何者。自下等二示自正義。有五。一示自教不說。二若爾下勝論問。三從業下論主答。四何名下勝論問。五謂業下論主答。此即初二也。舊論(二十三左)曰。復次我等(當聖教言)不說從已謝滅業。於未來中。果報得生。若爾雲何。復次言思之。   (十三左九)從業相續(至)變差別生者。三論主答。有三。一正示。二如種下譬喻。三如是下合法。初中從是第五囀聲。相續等三並是種子異名。此一章廣明種生果相故。論第二十(八右)廣讓於此焉。是則經部義。有部說已壞業生故。二中舊論曰。譬如種子果。此中有二。初如種生果一句正譬喻。後如世下簡濫。此有五小段。一正簡濫示差別。如言至無間即生。合法雖然言應對檢。舊論曰。如世間說。從種子果生。此果不從已謝滅種子生。非無間生。此果言可思之。二若爾下外問也。問。前雲若爾從何。約能生體。豈非鄭重。彼舊論曰雲何生。是約其相故。答文明生相如何。答。前對已壞。今對無間。故雖文同。其旨有別。故兩譯並無妨。以言有緩急。義有親疏故。寶疏略而不分此問答科也。總此前後光寶科。但依文次第。未親顯義也。三所(鮮本及舊論光述釋作從為正。光牒文如今。蓋寫手令同今文)種下論主答。有標釋。此中花字。舊論及光寶並作華。何為是。答。此兩字有古今別。古昔於華有胡瓜(華美義)呼瓜(草花義)二讀。而無花字。中古俗作花。為呼瓜讀。以別華胡瓜切由是。說文花字本作華。唐韻古音雲。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於書。晉以下書中間用花字。或是後人改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樹先春而動。草迎歲而發花。又雲。肆調章之瘦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並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改為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為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於魏晉以下之新字乎。佩觿集雲。華有戶瓜呼瓜二翻。俗別為花。依之思之。今作華為正。而依俗依近世風。寫手者為花。花呼瓜切。草木之生果物。故此論第一卷(五左)曰花果樹。而舊論及光寶亦作華果樹。可思之。四若爾下勝論問。五若此下論主答。此有順釋返顯二科也。第三如是下合法文可知。   (十四右六)是名相續(至)故名差別者。下四勝論問。五謂業下論主答。此有三。初解相。次解轉變。後解差別。差別中有二。初正明。後指事明勝功能之相。此初也。能熏現業為先。此業所熏種子無間斷名相續。轉變者。舊論名轉異。差別者。舊論曰勝類。彼雲。於此轉異中。若有轉異無間最能生果。說名勝類。此於餘轉異。最勝故。此意於轉異中。取最後生果勝功功能。以別名勝類。今亦如是。故言即此轉變於最後時有勝功能。又雲餘轉變。是於轉變中。取勝轉變。名為差別。簡餘劣轉變。然光記雲勝前轉變。此前言雖對最後。而全非論意也。以於最後時猶有勝劣轉變故。問。約多法。若可爾。依一法者。取最後時。餘雲前何妨。論文約最後時餘也。答。於最後時無有勝功能。簡之言於最後時有勝功能。更雲勝餘轉變。若於轉變。無有差別。何雲餘轉變。問。於轉變中取勝功能。舊論勝類名。寧不殊特。答。有生果勝功能。異別餘故雲差別。二譯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十四右九)如有取識(至)輪轉於生死者。後指事明差別勝功能之相。光記雲。因解差別。明業先受者非也。一為大科失。二為因便失。舊論(二十四右)曰。此於餘轉變。最勝故。譬如有取等故。三先受為本失。今明業勝能。故寶疏為指事好矣。此中有三。一明先受業勝能。二證經部頌。三辨生果滅壞不同。是即初二也。取者煩惱總名。有於諸煩惱之識故名有取識。舊論曰雖以種種業為先。若業重最近數習是三所生功能。此中明瞭顯現非餘業。引證中。初業字流餘三。謂業近起。業數習。業先所作次前三餘宿諸諸業言先所作。舊論雲及昔作諸業。此第四當下後字。問。唯應前後二言。初三總攝前言故。答。對餘業此三總前。於三中亦有差異。故說三前。或結頌故。如是唯言前後。不能顯上三前。下一後故。光記解先所作言。不得論意。   (十四左(四行))於此義中(至)無別果生者。下第三辨生果滅壞不同。有五。一正明。二何緣下外難。三且非下論主答。初中有二。初明異熟因。後明同類因。此中初約功能。此功能言。是能與也。前亦如此。後明謝滅中有二。初約有染污。對治通漏無漏二道。後約不染污。是無餘依涅槃時。舊論(二十四左)雲。若無染污法由心相續永謝滅故。此功能即滅。謂般涅槃時。   (十四左九)若爾從何(至)故喻同法者。四外問。初二句是也。五從後下論主答。光記唯以若爾從何一句。為問非也。寶疏二句為問為是。順文勢故。如次上(十三左九行)從業相續及(十四右初行)從種相續之答。如是亦云從後熟變故。生於後果句入答者。所生言便唐捐。又違舊論曰。若爾雲何生。從顯脹轉異勝類所生。既於問言生。答從言為界拌也。此答中有二。初約常喻。後或由下約別喻。初中先舉喻。後此亦下合法。初舉喻中。亦有二。初正約熟變生芽位。後未熟下通未熟變名種。此有兩說。初約當名。後約相似。未熟變時與世說為種互貫通。舊論曰。復次是前相續由當有名。說為種子。以相似故。彼相似為由。此即別義。差參如何。謂當成種故。預得種名。又當來生芽未明顯。而其事物與種相似。由是二義各別。按。舊論以字應又字矣。合法中有標釋結。初句標。最後一句結。中間釋。釋中分句為六。一明緣。二便能下明能引現心。三從此下明初剎那種子。四展轉下明最後剎那能功能。五從此下述後果生。六非從下遮難意。   或由別法(至)餘異熟生者。第二約別喻。亦有舉喻合法二科。初舉喻偏是前果不生後果之喻也。應音二十五(二十一右)曰。拘櫞俱禹切。下以專切(【頭】玄音二十四(二十七左)成業論釋全同二十五也)廣志雲。似橘而大。如飯□□□碌妵□寮□□夾□□□□□糕飯逆□祈禎榼□□□□魯□□□□□楏□□逆□□□奧□□□□樉□□□鴃慼慼撥c騇□兜裀□□□驟□□□□□□□□雲波羅奢樹此雲赤華樹。汁滓極赤。用之為染。今紫礦是也)亦名甄叔迦一物也。花大如升極赤。葉至堅。韌商人縫以為袋者也。韌音刃。瓤女良切。如瓜瓠中瓤瓣者也。瓤廣韻瓜實。集韻□。瓤瓜中。正字通曰。按瓤為瓜中實。與犀相包連。白虛如絮有汁。本草謂之瓜練。字彙訓瓜中犀非。今音釋同字彙。訓為瓜犀。(作□□□□馘玲□穀□□夾□□□□縷□□□槉□□□□送□□□□□送□□□詛機□□□□□□駩邍O□□□□□  (十五右)前來且隨(至)離佛無能知者。自下第三。論主謙讓。正明引證二科如文。   (十五左)已善說此(至)知成勝業者。此破我論三分中。自下大文第三。勸學流通分。光記兩說。初解於第一卷(四左)三解中第一解。次解者第三解也。次上(四左)依此義。兩釋並非也。此三頌中。初頌讚佛能說教。訓捨邪求慧。第二頌讚無我涅槃。示佛悟餘否。第三頌顯論主說意。勸隨分修學。初中上二句讚佛能說教。下二句訓捨邪求慧。佛世尊久已滅。故言已。簡外惡見所為言善說。光記約論主者非也。次言已略說。鄭重故無我大道言此道。便教授言與所證涅槃之因故。簡雲因。此因道非不淨盲闇教。清淨故言淨是非必無漏也。光記(未詳)謂佛者。諸佛誤。謂字無詮故。舊論作諸佛故(光寶未改痼執所為)諸佛至理言教是說真實法性無我。所說真無我言真法性。非至言即法性。又準舊論。教法雲真法之性。應捨離闇盲諸外邪執有我教法是惡見所為。求佛法正慧眼。對下昧眼求惠眼。乃見無我大涅槃故。第二頌中。上二句讚無我涅槃。下二句示佛照餘否。聖人所遊履。故言宮。其法無二。故言一。萬千雖居不狹。故言廣。千聖者。三乘聖人不定數。故是承廣。所遊應道言。無我性者。即無我性。上涅槃體四德中依要。且示一也。凡夫未開。外道邪分別生惡慧。故言開昧眼。第三頌中。以二句顯論主說意。後二句勸隨分修學。於此破我一論。以一方一隅。已略說無我道理(因明入正理終雲。已宣少句義為始立方隅)為開智者無漏慧如毒損人。害煩惱之門。此破我論教誡入有漏無漏惠之能入方便。故雲門。光記因道為持業可也。為相違釋非也。真法性亦有二義。初至言即為法性非也。後義為是。寶疏此三頌如次為聞思修三惠有一理。初頌舉言教似聞。次頌示涅槃似思惠。後頌言勝業故似修惠。而此義非也。小乘宗於欲界有聞思無修惠。於色唯聞修二。無色唯修一。今於欲界勸隨分行。何是可修惠。又於文無起盡故。舊論有四頌。今為檢校。出之彼曰。    如此善立理清淨 已見諸佛教法爾   盲闇種種邪見行 願捨外執得明行   此涅槃土一廣道 諸佛日言光所照   眾聖行熟無我理 雖開昧眼人不見   佛世尊告富樓那 汝等正勤持此法   若人依此修觀行 必定皆得五五德   如此已顯正義方 為開智人智毒門   願彼捨離外邪執 為自及他得實義   此佛世尊等二頌者。後人導註濫入。如業成就論若毘婆沙等一十二字。若不爾者無所用故。設真諦所持梵文如是。予不信受。於梵本者。無寫誤濫入等。誰所定判矣。 阿毘達磨俱捨論法義卷第三十(大尾) ****** No.2252[cf.No.1558] 阿毘達磨俱捨論稽古敘。   昔者唐三藏重譯俱捨論之日。其徒光·寶諸師各豪傑之資。作之疏記以讚揚焉。新論流衍於是乎為盛矣。諸師之功績可謂不淺鮮也。然間有異解岐分。俾後學莫所適從。或殆乎牽強附會之說者何也。無他不稽諸古三藏故也。此乃法幢法師稽古之所由作也。法師濃州人。姓菅原氐。自幼出家遊學於京師者。十餘年於茲。慧解絕倫。志氣不凡。欲博達大小乘顯密諸教。旁通外家儒術藝文。自號學一切乘。是以其學無偏黨。所遇必究其奧矣。然以學有序。其志學之初。先修毘曇。俱捨一論最潛意焉。而不屑後世傳注。溯自毘婆沙·順正理。以及發智·六足之文。莫不鹹對讀而精覈也。猶不以為足焉。進入大藏首把四阿含重單諸本。孜孜鑽仰。則非但斯論義趣斯明。凡諸部對法論道。煥乎如觀火。然偉哉。於是乎還視諸注家之說。是非得失目下瞭然。宛如溯原泉者乃辨流派之所由出而無復所疑也。遂喜乃所論著有成書。今撮其中所訂論載經律出處異同者。命曰稽古。以為嚆矢。則屬余為序。余也老而且病矣。豈敢當哉。然法師嘗遊名山大剎。今歲來此山。掛錫於小院學舍。朝夕繼見。則悉其為人。齒尚弱年。而大業有若斯者。雖自其命世之宏才乎。要精修研磨之所致也。凡學者才軼者有躐等之譏。學勤者有遺本之患。才學不雙全。則奚取焉。兼有之者法師乃其人也。嗚呼斯論譯出以來。千有餘歲之久。學者何啻千百。而靡有一人溯於阿含海者。俾一法師稽古之勤獨出光·寶諸師之右者何也。雖曰前無氐古人。可矣後生可畏實法師之謂乎。遂書焉。寶曆十三年歲次癸未九月。高野山金剛三昧院快辨。題於長老房。 阿毘達磨俱捨論稽古卷首。   題言八則。   一俱捨一論。慧學所至難。而竊觀七八百年來修對法者。一唯圓暉頌疏。是依以誘掖後進。今撿其書。唯是首鼠光·寶間。頗為刪補。豈足憑以為準繩哉。則雖謂之七八百年來俱捨論弗行者可也。近有一二前修頗覺其非。始復讀光·寶二家疏。遂又有講及其論。況以時屬昇平宗乘日隆。遂乃講帷雲列。論鼓雷震。修對法者。亦不乏其人。然試扣之。則皆依樣畫葫蘆。間雖有豪傑者。弊風所扇。徒汲汲乎辨註家之是非。要光·寶之奴隸耳。察其弊由。無他故焉。匪直材乏。蓋坐不讀古三藏。夫學者不讀古三藏。則開口皆臆說。蓋自普光·法寶輩。亦未嘗寓眼古三藏。肆然求諸其臆而強為之解。其說愈繁愈舛。學者不知。遂奉之以為金科玉條。遇其義或窮。則依違曲說。漫不之省。豈不悲哉。餘生數千歲之下。妄不自揣以為。三藏雖缺乎可徵。何區區傍傳註之籓籬而走為。乃溯求三藏。上焉四阿笈摩。下焉諸部對法。日夜研摩十年於茲。乃迷惘頓開。妙解躍然。不啻發伏藏獲至寶也。於是所論著成一帙。名曰改觀。尚未脫稿。今聊抄出其中所訂凡論載經律數百章出處異同者。以便考較。其所出不可得知者蓋缺如。間有指擿。聊亦及之爾。   一三藏之文。古未載具多。師授口誦。是以其所誦家家殊文。大氐讀三藏。識其為何部所誦為要。迺如所翻傳四阿含。中·雜二阿含薩婆多部所誦本也。增一阿含大眾部所誦本也。長阿含化地部所誦本也。稽之他經律與阿毘達磨。可以知已。余別有考。是編所徵。中·雜二阿含為主。是其薩婆多家所誦本也。學者不知所誦各殊。概謂之小乘經。何其粗也。謂四阿含皆大眾部所誦本者。其誤亦本於窺基。後生不深考耳。夫所誦宗家且不識。尚何問其義。苟識其所誦宗家。乃後讀三藏。則左右取之無不逢其原。是余稽古之所作。孰謂之迂矣哉。   一小乘諸經文字多訛舛。非大乘經之比。其部帙又錯亂難讀非一。故是編所載。間附鄙見以加訂正。世或有譏余僭妄者殊不知自隋唐而後大乘修多羅盛行。而四阿含束之高閣不講。其對法者流亦捨古三藏而不顧。以為此多出於舊譯之手不足採。於是遂至辨髦大藏付之度外。則其多訛舛不亦宜乎。況以如宋刻本五季兵燹之餘。搜索旁求以始成全藏。胡元猾夏。其本又多湮沒。逮至明興收摭散帙。固已非全藏。屢經翻刻愈益差訛。竟無一人校正者乎。蓋善讀者必自有辨焉爾。   一是編所錄經律二藏而止。如其阿毘達磨。學者或知其所出故省之。然至如夫集異門足論。目ЗюЯ以舍利子親撰。施設足論譯出已數百年。而卻以為缺亡。則知鮮能讀阿毘達磨者矣。   一斯論陳唐兩譯。難輒定優劣。而大氐古今學者皆謂。新論之精非舊論比也。甚則曰舊論訛譯不足觀。冤哉。是認玄奘門人之黨言以為公論者也已。舊論不可不讀。是編間援以併證者。蓋為此。   一舊論諸疏湮沒弗傳。可惜哉。至新論則神泰疏為首倡。是以其說最粗鹵。其書亦殘缺。難得而詳矣。初學必求其註解者。乃光·寶二疏具存。雖無神泰可也。光·寶匹也已矣。今所以特指擿普光者。以其先出之故也。學者或以其說多出於三藏相傳憚焉。不知玄奘者以新譯振。雖自其命世之才乎。要時運使然。則其屍祝之間。往往皆多狺狺吠聲之類也。至有廢舊譯經論之議。則其為人亦足薄焉。李唐以前經論舉皆謬乎。可謂妄誣。已賴時論執不可而不果施行。不幸而試之。其禍果何如哉。由是觀之。其門人務排詆舊譯家誇張其門戶者。實出於其師者昭昭乎。不可掩矣。從此以後。多眼不識古三藏者。皆玄奘作俑也。今特指擿普光。蓋為此故。其圓暉以下皆小家數。何足論訐。況隸圓暉者乎。然則二家疏不足讀邪。曰否。二家之有功於斯文。亦弗淺鮮也。要辨其真不眩其妄。則不必廢可也。今所議在此不在彼也。然學者先入者為主。浸骨淪髓不可得而拔者。餘不得而知。讀者察諸。是亦難為不識古者道。   一大乘三藏非今所關。置而不論。註家輒采大乘經義以飾其說者。可謂不知類也。初學或欲知其異同。則源信對俱捨存焉。其書間多疏漏。則讀者自得焉耳。   一文可兩載者。錄其一而餘略焉。其文繁廣者。但曰出某經以省之。可撿彼而得此也。 阿毘達磨俱捨論稽古卷上。   日本學一切乘沙門法幢著。    分別界品第一之一。   大德法救至鄔柁南頌。姚秦竺佛念譯出曜經千章法句。宋天息災譯法集要頌經是也。普光曰。印度現有梵本流行。殊不知翻傳已久。適見其陋已。無常品居首。舉之等攝餘品。普光曰。等空無我等。可謂不知而解者矣。僧叡出曜序曰。出曜者。婆須密舅法救菩薩之所撰也。集比一千章。立為三十三品。名曰法句。錄其本起繫而為釋。名曰出曜。出曜之言。舊名譬喻。是或出於譯者之說。然其本起為法救撰者非矣。經第六引僧伽羅剎修行經。其文出修行道地曉了食品。僧伽羅剎去佛七百年出。見佛行經序。故知本起乃後人所蒐輯。不出於法救之手者審矣。宋譯本無本起。舊婆沙直言法句。而不言出曜或譬喻。可以見已。吳譯法句經。開元錄據舊婆沙以為法救撰。貞元錄等襲之。不稽之甚也。經序言五部沙門各錄法句。不言誰某撰也。何從得知法救撰乎。婆沙所引品次不同。諸錄混而一之非也。大氐歷代撰錄者。襲傳習之謬。未曉其非。讀者不可不察也。按晉譯法句譬喻經。與吳譯法句經同本。而錄本起為異。註家茫乎不識法救所撰何是。故聊此言爾。   滅無同類。見中含五十八法樂尼經。苾芻當知至淨色為性。雜含十三曰。佛告比丘。眼是內入處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有對耳·鼻·舌·身亦如是說。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是名意內入處。   諸佛出現樂至同修勇進樂。新歲經曰。諸佛興出快。說經法亦快。聖眾和同快。和常得安穩。出曜經十八薩婆多律攝一載此頌本起。雲何名風至輕等動性。見中含七象跡喻經。   苾芻當知至即便變壞。雜含二曰。若可礙可分。是名色受陰。相所礙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餓·若蚊·虻·諸毒蟲·風·雨觸。是名觸礙。是故礙是色受陰。按相字何草誤。 趣求諸欲人至惱壞如箭中。義足經曰。有貪世欲。坐貪癡人。既亡欲願。毒箭著身。廣說桀貪王事緣。婆沙三十四所謂多求王者是也。普光曰法救所集義品中作如是說。妄哉。又曰此品中釋諸義故名義品。不稽經本。妄謂法救所集一品名也。予嘗謂不知而為解者。豈不然乎。義品舊論曰義部經。六思身為行蘊。雜含三曰。雲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 若能造作至名行取陰。雜含二曰。為作相是行受陰。何所為作。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是故為作相是行受陰。 應知應斷。雜含十五曰。若比丘。於苦聖諦。當知當解。於苦集聖諦。當知當斷。於苦滅聖諦。當知當證。於苦滅道跡聖諦。當知當修。 若於一法至說亦如是。雜含八曰。我不說一法不知不識而得究竟苦邊。謂不說於眼不知不識而得究竟苦邊。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亦復不說不知不見而得究竟苦邊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又曰。我不說一法不知不斷而究竟苦邊。廣說如前。註家祇讀此所引。不稽之本經。強為之解。可謂臆說已。蓋作苦邊際之言。命之預流聖者爾。無窮生死海。始見其涯畔。進趣三菩提。故經論中稱以美稱。普光輩以苦邊乃謂無學。於是乎左支右吾之辨窮矣。胥坐不稽古故也。   諸所有色至說名色蘊。雜含二曰。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蘊。 八萬法蘊。薩婆多論第一有六說。初說曰。如樹根鬚枝葉多名為一樹。佛為一眾生始終說法名為一藏如是八萬。最後說曰。佛說塵勞有八萬。法藥亦有八萬。名八萬法藏。按八者圓滿之數。顯無盡義。有部毘奈耶九曰。苾芻經典有三藏。一藏頌有十萬。處處經曰。佛說八十億萬因緣經。都治人三病。可見無定數也。法寶曰。佛滅後經法殘滅故有異。可謂窘已。 說餘五蘊。見雜含四十二·中含十·增含十八·長含九。他不遑枚舉。 八勝處十遍處。見中含五十九。長含九曰八除入。 五解脫處二處。五解脫處見中含二十一·長含八。二處見中含二十四大因經。 多界經至有六十二。見中含四十七。四品法門經與中含多界經同本。藏中編單本者非矣。智度論九曰多持經亦是也。 分別界品第一之二。 彼無支缺不減諸根.見中含三十九婆羅婆堂經。唯說堅等至為大種。見中含七象跡喻經。 苾芻當知至無見有對。雜含十三曰。眼是內入處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有對。乃至觸外入處。謂四大及四大造色。不可見有對。 謂於眼肉至堅性堅類。雜含十一曰。比丘。彼眼者是肉形·是肉·是因緣·是堅·是受。是名眼肉形內地界。按是肉肉當作內。 入胎經中至為士夫。毘奈耶雜事十一至十二。為難陀說入胎之相是也。註家引瑜伽者非矣。光·寶輩動Зяг輒采大乘經論彌縫其說。陋哉。開元錄曰。入胎經二捲出乎雜事。義淨鈔出。既類別生故刪削。蓋有所為而別出。漫刪之過矣。 想受等心至依止心。雜含二十一曰。想·思是心數法。依於心屬於心相轉。是故想·思是意行。 今六觸處至皆所造業。增一十四曰。當知眼·耳·鼻·口·身·意。是故行曩時所造緣痛成行。痛所謂受。 由善謂伏我智者得生天。 應善調伏心心調能引樂。見正法念處經二十七。按正法念處都七品。初六品明瑜伽師觀境。後一品明身念處。蓋梵本來未盡也。佛滅後聖弟子纂集為一部。不可必屬小乘部。如宋譯妙法正念處。可以見焉。果小乘所誦。則無表中有之諍。何遺此經也。諸錄屬小部者。未深考耳。 眼能見色意能知法。見雜含九·及十三。   眼所識色可愛可樂。見雜含九·及十八·二十八。 梵志當知至見色故。雜含九曰。婆羅門眼是門。以見色故。耳·鼻·舌·身·意是門。以識法故。摩訶迦旃延為魯醯遮婆羅門所說。 方域言詞至不應固求。見中含四十三無諍經。 二十二根。見決定義經·法乘義決定經蓋同本。 分別根品第二之一。 時健達縛至或恚俱。毘奈耶雜事十一入母胎經曰。彼中有欲入胎時。心即顛倒。若是男者。於母生愛。於父生憎。若是女者。於父生愛。於母生憎。健達縛或言乾沓和。蓋一音之轉。譯曰尋香或香陰。樂神名假命中有。作樂事見長含閻浮提州品。 心能導世間至皆自在隨行。見雜含三十六。 樂故心定。中含十曰。若有樂者便得定心。雜含三十曰。覺受樂已三昧定。 苦為信依。增一二十三曰。由苦成道。於樂受貪至無明隨增。見中含五十八法樂尼經·雜含十七羅□羅問經。若全無此至外異生品。雜含二十六曰。若於此五根一切無者。我說彼為外道凡夫之數。按論主以斷善根釋外異生品。而經言外道者。未審。又經曰。若無此諸根者。我說彼為作凡夫數。作乃外字形誤。據此則曰外道恐非也。或道字衍文。 有諸有情至諸根差別。見本行集三十三梵天勸請品·過去現在因果經二。 若於此信至正等菩提。雜含二十六曰。我此信根集·信根沒·信根味·信根患·信根離。不如實知者。我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心離顛倒。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精進·念·定·慧。如是說。普光作二解。並非也。不可從矣。後解配四諦最覺牽強。果是。則經曰五根集滅道跡如實觀察。不曰苦如實知何也。大氐註家不讀三藏。強為之解。均之臆說已。 梵行妙成立至獨如捨眾病。見雜含九。舍利子因優婆先那傷毒取滅說四頌。是其一也。見毘奈耶六。語意全同。 世尊留多至多壽行。長含二曰。佛即於遮波羅塔。定意三昧捨命住壽。佛般泥洹經曰。放棄壽命。佛本行經魔勸捨壽品曰。今卻後不久三月當捨壽。又曰。聖以神足力更存壽三月。又曰。不盡世上壽。五分壽捨一。處處經佛棄餘壽二十年有三緣。大般涅槃三卷。佛般泥洹·方等泥洹各二卷。並長含遊行經別譯藏中。屬大乘涅槃部者非也。乍見經題則輒謂大乘經。而未深考耳。有三種業至順捨受業。 無處無容至男身為梵。見中含二十八瞿曇彌經。寂靜解脫過色無色。雜含十四曰。寂靜解脫起色無色。身作證具足住。按起字超形誤。 分別根品第二之二。 於木聚至種種界。雜含十八曰。若有比丘。得神通力。自在如意欲令此枯樹為地·水·火·風·金·銀等物。悉皆成就不異。所以者何。謂此枯樹中有種種界故。木字據光記改為水者非也。經言枯樹。智度論十二引此經亦作木字。可以見已。 餘部經中至不放逸。增一四曰。雲何為無放逸行。所謂護心也。予嘗斷曰增含一經大眾部所誦本者。豈不然乎。 身輕安。雜含二十七曰。有身猗息。有心猗息。即是猗覺分。猗息所謂輕安。猗歎美之詞。詩衛。風綠竹猗猗。傳曰。美盛貌。詳慧苑音義。 喜及順喜至喜覺支。見雜含二十七。 瞋及瞋因至瞋恚相。同上。正見正思至名慧蘊。見中含五十八法樂尼經。 諂誑極至梵天。正法念處經三十三曰。   諂曲一法遍於欲界·於梵天。 馬勝苾芻事。見長含十六堅固經。馬勝梵阿室已。舊論曰阿輸實。 要有尋伺方有語言。見雜含二十一。於初靜慮具足五支。見中含五十八法樂尼經。 聖者於彼至斷五支。廣義法門經曰。諸聖弟子。由能證得十無學法。恆得相應無有退失。是聖弟子。五分所離六分應相一法守護。得四依止捨一諦。廣說十賢聖居。如增一四十二。應相當作相應。經首曰。此經出中阿含一品。今撿本經無此品。前譯普法義經同本。 苾芻當知至成就七寶。見中含十五轉輪王經·長含十八轉輪王品。 若成就貪至修四念住。 分別根品第二之三。 若還來此得人同分。中含二十四大因經曰。阿難。若無生魚魚種·鳥鳥種·蚊蚊種·龍龍種·神神種·鬼鬼種·天天種·人人種。阿難。彼彼眾生隨彼彼處。若無生各各無生者。出曜十六泥洹品曰。如彼中阿含所說大愛之本末所說。佛告阿難。若生無有生者。則不告人說生之法下志群徒魚水之類。說龍有龍性。鬼有鬼性。天有天性。人有人性。如是阿難。我知有生故說生。舊論曰。若此人還成此類。 彼諸有情至彼處沒。見長含十四梵動經。梵網六十二見經。此經別譯。大氐古今學者讀別譯一品。而不稽之本經。陋哉。 具壽有諸至應如實知。中含五成就戒經曰。捨梨子告諸比丘。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搏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是時尊者鄔陀夷共在眾中。尊者烏陀夷白曰。尊者捨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乃至再三違拒。按正理論四十六曰鄔陀夷經等今隱沒者。與此所引別。蓋一經中別目。或佛親命之。或結集家置之。有全無意義者以此。如三藏中曰某經某經。其所命隨時殊矣。不可怪焉。具壽或曰慧命。舊論曰淨命。蓋年少苾芻稱。雜事十九曰。年少苾芻應喚老者為大德。老喚少者為具壽。唯識演祕曰沙彌非也。窺基曰。單言慧命。義便闕。具壽·慧命奚別可謂泥矣。 佛說是色界。前經下文曰。世尊問曰。烏陀夷。汝說意生天為是色耶。尊者烏陀夷白世尊曰。是也世尊。世尊面呵烏陀夷曰。汝愚癡人。盲無有目。以何等故論甚深阿毘曇。按是色當作無色。蓋草誤。婆沙百五十三引此經曰。汝說何等為意成天身。豈不欲說非想非非想處耶。可以見已。或曰猶言此色類者迂矣。況色類語始見於隋唐史籍爾。按若泛言意生天。通上二界。中含四十三意行經。初靜慮至有頂。名意行生。不爾鄔陀夷可謂無色乎。 九次第定。見長含十七布陀婆樓經。又陰持入經曰。何等為九次第思惟正定。為四禪亦無色正四定亦已盡畢定。為九次第正定。按為四為當作謂。 意及法至觸想思。見雜含十一。 受緣愛。具下明十二支條。 無明觸至緣生愛。見雜含二。 壽煖及與識至如木無思覺。雜含十曰。壽暖及諸識。離此餘身份永棄丘塚閒。如木無識想。中含法樂尼經·大拘絺羅經。並釋此頌。 有四得自至非可他害。 大德何等至受生有情。 如梵眾天至二樂生天。長含八眾集經曰。復有三法。謂三樂生。一者眾生自然成辨生歡樂心。如梵光音天初始生時。二者有眾生以念為樂。自唱善哉。如光音天。三者得止息樂。如遍淨天。大集法門經曰有眾生生。生已受樂。如人中一類。是名第一樂生。復有眾生長受喜樂。此樂廣大適悅慶快。如光音天。是名第二樂生。復有眾生。乃至盡壽受快樂足。如遍淨天。是名第三樂生。按長含曰光音初生可謂精矣。論舉其一耳。如大集法門曰人中一類。未審。果其說之是。則三欲生何別。恐譯家之粗鹵也。大集法門眾集經別譯。卷首題單譯者誤。 有色有情至第一識住。具下七識住中。 有三有為之有為相。增一十三曰。此三有為ロ有為相。又曰。是為比丘三有為ロ有為相。當知此三有為相善分別之。出曜經無常品曰。如佛世尊敷演言教。有三有為ロ有為之相。興衰變易。 有為之起至亦可了知。增一十二曰。此三有為ロ有為相。雲何為三。知所從起。知當遷變。知當滅盡。 義是所依。增一二十曰。義者解經之原也。 說難陀言至衰異壞滅。雜含十一曰。彼善男子。難陀。覺諸受起。覺諸受住。覺諸受滅。正念而住。不令散亂覺諸想起覺諸想住。覺諸想滅。覺諸覺起。覺諸覺住。覺諸覺滅。正念而住。不令散亂。按本行集經五十七曰難陀。比丘心解說後。諸比丘未知而謗言。於世尊所。客作求報。為天女修梵行。為此世尊集諸比丘。特贊難陀。毘奈耶雜事十一意全同註家不睹經本。妄為之解。凡論藏所引斷章取義。豈得知世尊說時之緣哉。 相續初名生至執有住非理。此三頌經部師總攝前義結頌。下即前異不成頌亦同。今論曰有頌。舊論則曰此中說頌。可以見。已下傚之。 諸行無常等章。是一頌蓋世尊恆言以勸人。足概八萬法蘊。法救首無常品亦是已以。故經律所載不遑枚舉。出曜經錄此頌本起。亦一緣耳。後世學佛者。崇玄虛爭務高其議論。而如此章則淺淺以視。甚者迺至罵曰小乘權教為爾。悲哉。 諸行無常至涅槃寂靜。見雜含十。是名三法印見有部毘奈耶七。海龍王法印經。以諸行無常·苦無我·寂滅為樂為法印。如蓮華面經亦說三法印。而非小乘所誦。又雜含三曰聖法印者亦別。 頌依於名及文生者。雜含三十六曰。天子說偈問佛。何法為偈因。以何莊嚴偈。偈者何所依。何者為偈體。世尊說偈答曰。欲者是偈因。文字莊嚴偈。名者偈所依。造作為偈體。小本雜含八曰。偈以欲為初。字為偈分段。偈依止於名。文章以為體。按生字據光記改為士者非也。婆沙十四作追頌者。可見。 分別根品第二之四。 諸因諸緣至識亦如是。見雜含第一。 無為法為所緣緣。五根若修至眾苦永斷。見雜含二十六。 汝等於色至識亦如是。雜含三曰。世尊告諸比丘。當斷色慾貪。欲貪斷已則色斷。色斷已得斷知。得斷知已則根本斷。如截多羅樹頭未來不復生。如是受·想·行·識欲貪斷。乃至未來世不復生。 斷過去至諸煩惱。雜含二十六曰。於縛得解害諸色。過去未來現在一切漏盡。 所有諸法至最為第一○雜含三十一曰。譬如所有諸法有為無為。離貪慾為第一。 比丘獲得現法涅槃。雜含九曰。若比丘。眼識於色不愛樂染著。不愛樂染著者。不依於識不觸不著不取。故此諸比丘得見法般涅槃。耳鼻·舌·身·意識法亦復如是。 所有眾苦至此極寂靜。雜含十三曰。若復彼苦無餘斷。吐盡。欲離滅息沒。餘苦更不相續不出生。是則寂滅。是則勝妙。所謂捨一切有餘。一切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如燈焰至亦爾.雜含二十九曰。正念不忘住。其心得解脫。身壞而命終。如燈盡火滅。小本雜含六曰。都捨於諸受。如油盡燈滅。滅有入涅槃。心意解脫。 分別根品第二之五。 四緣性至增上緣性。按四緣性四含無文。   獨見緣生初勝分法本經·唐譯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唐譯本曰。世尊如餘處說。緣有四種。所謂因緣·等無間緣·及所緣緣·並增上緣。然此經大乘所誦。非今證也。婆沙十六曰。六因非契經說。契經但說有四種緣。況唐譯本曰餘處說。則最宜詳於四含。而經無其文。蓋四阿含殘缺。不可得而稽矣。 諸佛德用至不可思議。增一二十一曰。有四事終不可思議。雲何為四。眾生不可思議。世界不可思議。龍國不可思議。佛國境界不可思議。又曰。如來身壽梵音智慧辯才不可思議。又曰。如來有四不可思議。非小乘所能知。文見四意斷品。按大小乘名不他見。獨出此經。其序品曰。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蓋大眾部所誦本者。斷可知矣。又分別功德論曰。薩婆多家無序及後十一事經。可以見焉。 分別世品第三之一。 世諸妙境至已除欲。雜含二十八曰。世尊即說偈言。世間雜五色。彼非為愛慾。貪慾覺想者。是則士夫欲。眾色常住世。行者斷心欲。舍利子為外道閻浮車說偈言。非彼愛慾使世間種種色唯有覺想者。是則士夫欲。彼諸種種色。常在於世間。調伏愛慾心。是則黠慧者。見經十八。蓋本世尊偈。雜五色恐種種色形誤。 若世妙境至尋思故。 若世妙境至妙色故。 譬如天雨至復如是。雜含三十四曰。眾生無始生死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譬如普天大雨洪澍。東西南北無斷絕處。如是東方南方西方北方。無量國土劫成劫壞。如天大雨普雨天下無斷絕處。如是無始生死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 餘部經中說十方。小本雜含十七曰。復告比丘。天雨密緻。如縛掃篲。東西南北及四維間無空處東方無量世界。眾生熾盛安樂。無量世界悉皆碎壞。無量世界眾生滿中。無量世界悉皆空虛。無有眾生在中居止。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生死無始。餘如上說。按上下連有生死長遠經。故曰如上。智度論證有十方世界。亦引此經。余嘗讀別譯雜含。而斷為飲光部所誦本。蓋有徵有義。可以定其說已。所謂餘部言指飲光部。普光曰餘部經者法密部經。未知何據。且不言何經出。果乎臆說也。或三藏相傳之說。亦不可從矣。大氐普光·窺基輩。專以張大新翻為務。悉非舊譯家以為訛譯。其究遂至於眼不識古籍。豈不陋乎.按雜含一經諸部有大小二本誦焉。舊論破我品曰少分阿含中說。其文見所謂別譯雜含。可以為證矣。今所翻傳。其飲光部所誦小本也。然題曰別譯者。後人妄為已。可言之小本。而不可言別譯。舊論所引可以見焉。開元錄曰。經中子註有秦言字。雖不的知譯人姓名。必是三秦代譯。今撿譯文體裁。蓋在魏晉之間全非東晉以下語氣。且秦言字獨見經十二。曰毘梨秦言雄。一箇秦字惡足徵哉。或晉字音誤亦不可知。蓋善讀者自有辨爾。 七有經至中有。 尊者舍利子至不可得。有色有情至第一識住。見中含二十四大因經·增一三十三·及四十二·長含眾集經等。第一識住。中含曰人及欲天餘經乃言人及天。其第二識住。皆言梵天初生。故論主以餘時為第一識住。普光通諸論異是也。按增一四十二曰。七神止處雲何為七。而加有頂成八。未審。十報經安世高譯。長含眾集經同本。此經除遍淨·無所有處二加有頂成六。亦未審。增含十報次下。各明九眾生居恐彼文濫於此。世高譯本率多殘缺錯簡。讀者察諸。九有情居。見長含眾集經·十上經·雜含十七。增一有九眾生居品法。寶曰九有情居非經所說。何肆口之甚也。學者或讀婆沙。稍知其經說。而猶茫乎不能識何經說。故附言。 梵眾作是至彼同分內。見長含十四梵動經·十一阿□夷經。 極光淨至於彼滅。見中含二七日經·增一三十四·長含二十一三災品。正理論二十二引阿奴律陀經通其異。按中含十九有勝天經是也。阿那律告仙餘財主曰。有時光天集在一處。雖身有異。而光不異。有時光天各自散去。彼各散去時。其身既異光明亦異。於是真迦旃問。彼光天生在一處。知有勝如妙不妙耶。阿那律答曰。可說彼光天生在一處。知有勝如妙不妙。所以者何。因人心勝如故。修便有精粗。因修有精粗故。得人則有勝如。淨光天·遍淨天問答亦此同。正理通曰是依別處。非一天中身有異。蓋謂身一亦大概耳。豈可拘拘哉。 識隨色住至是名四種。雜含三曰。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識於此處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又見長含眾集經雜含二。 於識食中至識住其中。雜含十五曰。於此四食有喜有貪。則識住增長。識住增長故。入於名色。乃至純大苦聚集經文總說。今以識食為難。識所乘御一句。法寶似屬上為經文。亡論瞽古籍。亦昧乎文者矣。 佛意說至種子。雜含二曰。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等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云云。所謂四識住。 我夜生丑子至雖盡而無飽。餓鬼一日夜生五百子還自噉。見撰集百緣經四餓鬼品。餓鬼問古業於目連。見雜藏經。鬼問目連經·餓鬼報應經二本。蓋取雜藏半譯出。諸錄曰同本別譯者粗鹵。 化生拘路至充所食。見長含十九龍鳥品。四種妙翅鳥食四種龍事。以勸四等心。見增一十九等趣四諦品。 有有七種至中有。重出。 健達縛經至現在前。見中含五十四嗏帝經。按中含阿攝和經曰。以三事等合會受胎。父母合會·無漏堪耐·香陰已至。然論曰若此經不誦。而引掌馬族經其經迺阿攝和經。故知今所指乃嗏帝經。增一十二亦有此經。彼大眾所誦故。言識神來趣。而不言中有也。 掌馬族經至南西北。中含三十七阿攝和經曰。頗知受生為男為女。知所從來。為從剎利族來。梵志居士工師族來耶。為從東方西方南方北方來耶。按阿攝和唐譯經言阿濕婆譯曰馬。梵志姓。名羅延多那。舊論曰羅耶那。見本行集經。闍那崛多譯曰屋室。 五不還經至上流。長含八眾集經曰。復有五法。謂五人。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般涅槃。雜含二十七等此同。普光賢聖品記曰。上流不定故。前不言般涅槃。彼僅讀此所引。而不睹經本。陋哉。中含亦言上流阿迦膩吒般涅槃。予嘗謂。普光而下數十家。均之不知而解者。豈不然乎。 七善士趣。見中含二善人往來經。按火星喻經廣說。 總集眾賢聖至唯六謂非想。按舊論不錄此頌。 造極惡業至無間地獄。中含三十降魔經曰。覺礫拘苟大如來。見尊者音頭破。血流於面。隨佛後行如影不離。便作是說。此惡魔凶暴。大有威力。此惡魔不知厭足。語未訖惡魔便於彼處其身即墮無缺大地獄。此大地獄而有四名。一無缺。二百釘。三逆刺四六更。梵毘樓魔嬈亂經譯曰音聲。拘樓孫佛第一雙弟子。見長含一·增一四十五。 一類有情至那落迦。 再生汝今至無所止。小本雜含五曰。壯盛及衰老。三時皆過去。餘命既無幾。常為老所患。近到閻王際。婆羅門欲生。二間無住處。汝都無資糧。總有三頌。今初二頌。蓋為老梵士垂死始歸三寶者說再生或言二生。雜含四喚婆羅豆婆遮梵士為二生是也。其義則如鴦崛摩經曰前生異世。今生不同。可以知已。盛位泰疏引真諦說。今按毘奈耶雜事十二曰。壽命百年有其十位。謂嬰兒·童子·少年·少壯·盛年·成就·漸衰·朽邁·極老·百年。是當死位。 分別世品第三之二。 訖栗枳王至衣鬥諍。見給孤獨長者女得度因緣經。長者女得度緣。見增一須陀品。無十夢事緣。泰疏曰。真諦雲。此十夢出中阿含。今撿四含。無此事緣。真諦或睹別梵筴。而言之。神泰襲之者誤。訖栗枳施護本曰衰愍王。本行集經曰吉利屍。譯曰瘦細是也。 鮮白苾芻尼。見賢愚因緣經四·百緣經八。賢愚經曰叔離尼。慧覺曰。此言白。百緣經曰白淨尼。迦屍孫陀利尼亦被袈裟生。見百緣經。 諸有情類至不可思議。見增一二十一。具上。按毘奈耶中論業果差別。多首此言。經律不言其中有住時所極。獨見五王經曰。何謂生苦。人死時不知精神趣向何道。未知生處。並受中陰之形。至三七日中。父母和合便來受胎。此經恐非有宗所誦。不爾豈不議之乎。 父母不淨至羯暹藍。雜事十一入胎經曰。應知依父母精血因緣合故。方有胎生。父母不淨成羯羅藍號之為色。受·想·行·識即是其名說為名色。 又告比丘至羯吒私。雜事十二曰。佛告難陀。誰於生死樂入母胎受極辛苦。如是生長。如是增長。飲母乳血。妄生美想。中含五十四嗏帝經曰。生已以血長養。血者於聖法律中謂是母乳也。 顛墜於地獄至修苦行。見中含十二天使經·雜含四十七。 入胎有四。見大集法門經·毘奈耶雜事十一。按大集長含眾集經別譯。四種入胎出於別譯。而本經無其文。如自歡喜經。舉之贊世尊。與雜事說別。世尊命舍利子說法。於是廣纂法要。垂教於後世。長含眾集經·十上經是也。門人繫以之釋。為阿毘達磨。今集異門足論是也。學者不知以為集異門足舍利子親撰者。陋矣。題言舍利子說。且引目連法蘊足。可以見已。其成於門人之手者。昭昭焉。 造作有為。重出。 有業有異至廣說緣起。雜含十三第一義空經曰諸比丘。眼生時無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增一三十第一最空法經全同。其他舍利子問阿那邠祁疾。告以空行第一之法。亦是已。見增一非常品。 註家皆以法假謂何下為論文者誤矣。要之坐不讀本經故耳。殊不知經論體格各異。豈不悲哉。 最初羯暹藍至轉增。見雜含四十九·增一三十·雜事十二·入胎經。按正法念處經六十七以下說。與他經少異。 佛告阿難至不也世尊。中含二十四大因經曰。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無也。阿難。若識入胎即出。名色會精耶。答曰。不會。阿難。若幼童男童女識初斷壞不有者。名色轉增長耶。答曰。不也。長含大緣方便經同此。 比丘諦聽至非有等。見雜含十九。 如是純大苦蘊集。世尊說緣起之義。未嘗無此言焉。使人厭惡乎生死為爾。普光曰諸支果義名苦蘊。因義名集者。鑿矣。中含大因經曰具足純生大苦陰。長含大緣經曰大患所集。可以見已。 非理作意至非理作意。見雜含十三有因有緣有縛法經。 眼色為緣至所生染觸。見雜含十一。 由無明觸至為緣生愛。重出。 吾為汝當至緣已生法。見雜含十二·中含二十一。 雲何為無明至無智。見雜含十二·唐譯緣起經。按緣起經雜含十二緣起法法說義說經別譯。開元錄曰出增一。放牛品異譯者。非矣。周錄為大乘單本。謬之甚也。 雲何內地界至毛爪等。中含七象跡喻經曰。諸賢。雲何內地界。謂內身中在內所攝堅豎性。住內之諸受。此為雲何。謂髮毛爪齒粗細皮膚肌肉筋骨心腎肝脾肺腸胃糞。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堅豎性。住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地界。豎當作堅。諸獸之跡象最為大。以喻四諦跡。經三十六又有象跡喻經。其說此別。 如來出世至法性常住。雜含十二曰。雲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雲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又曰。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餘如上。 雲何緣已至生老死。所前引雜含是也。又見中含二十一說處經。其說全同雜含。 依此有至故彼生。雜含十二曰。雲何緣起法в法說。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緣起法法說。中含說處經曰。若有此則有彼。彼若無此則無。彼若生此則生。彼若滅此則滅。雜含謂之因緣法及緣生法。中含謂之因緣起因緣起所生法所謂因緣法因緣起是也。 依無明有至有諸行。雜含十二曰。當知彼行無明因·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觸。彼無明滅無餘則行滅。 大因緣辯緣起等諸經。大因緣。中含二十四大因經·長含大緣方便經是也。辨緣起者。諸經中明緣起支是也。雜含十二·唐譯緣起經·增一四十五牧牛品等。其經非一故言諸經。 梵網經廣說。長含十四梵動經是也。吳支謙譯梵網六十二見經。此經別譯。窺基曰正量部義。未知何據。餘別有考。具大藏訣。 比丘當知至我及我所。中含十一頻鞞娑羅王迎佛經曰。告比丘。愚癡凡夫不有所聞。見我是我而著於我。但無我無我所。佛阿毘曇經又有此經。曰隨從他語皆無我我所。餘全同。 雲何為取所謂欲貪。雜含九曰。雲何所取法。眼色乃至意法。是名所取法。雲何取法。欲貪是名取法。 告阿難陀至說名為。 有分別世品第三之三。 結縛隨眠至瀑流等。並見雜含十八·長含眾集經·十上經等。其十隨眠不經見。故隨眠品曰本論中分為十。蓋阿毘達磨說。非經說也。普光謂經說十隨眠者。臆度耳。縛乃三縛。見雜含三十二。 貪慾染心至不清淨。見雜含二十六。 我今如是至影寂滅。雜含三十四曰。然如來見。謂見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聖諦。作如是知如是見已。   於一切見·一切受·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斷滅寂靜清涼真實。如是等解脫。 如是三法至名為觸。雜含三曰。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 雲何六六至六愛身。雜含十三六六法經是也。 眼觸為緣至所生受。雜含八曰。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 當依經量。雜事三十七曰。世尊告阿難陀曰。如是應知。教有真偽。始從今日當依經教不依於人。按世尊垂入滅。有此遺誡。在長含名之四大教。在增一名之四大廣演。或言四決定。蓋其實一也。然經律所載多言經律阿毘曇為定量。如雜事自別。雜事標有部。而間有餘部義。蓋律典五部雖分哉。不同對法師意見各殊。則餘部律師釋有宗毘奈耶。亦未可知。 眼及色至受想思。雜含十一曰。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 慈俱行修念覺支。雜含二十七曰。是比丘心與慈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慾依滅向於捨。 是受是想至不離故。中含五十八大拘絺羅經曰。舍利弗問曰。覺·想·思。此三法為合為別。此三法可別施設耶。大拘絺羅答曰。覺·想·思。此三法合不別。此三法不可別施設。   諸所受至即所識。前經曰。所以者何。覺所覺者。即是想所想。思所思。是故此三法合不別。此三法不可別施設。 眼見色已至喜近行。中含四十二分別六處經曰。比丘者眼見色已。分別色喜住。分別色憂住。分別色捨住。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分別法喜住。分別法憂住。分別法捨住。是謂分別六喜·分別六憂·分別六捨所謂十八意近行。又見分別六界經。 見色已至知法亦爾。中含三和破經曰。六善住處。雲何為六。和破比丘。眼見色不喜不憂捨求無為。正念正智。和破比丘。如是正心解脫。是謂得第一善住處。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不喜。乃至是謂得第六善住處。雜含十三曰六常行是也。 三十六師句。中含四十二分別六處經曰。三十六刀。當知內者此何因說。有六喜依著。有六喜依無慾。有六憂依著。有六憂依無慾。有六捨依著。有六捨依無慾。乃至廣說。雜含十七曰三十六受是也。 世尊自悟至由食住。長含八眾集經曰。如來說一正法。一切眾生皆仰食住。 食有四種至四識。見長含二十忉利天品·雜含十五·中含四十九說智經·增一二十一等諸經。按長含最為審。揣食分粗細。粗謂飯□□飀□□□□□□□□□E□□□□□□□□□□鍊□□□□□□□□□□□□□裀□□□□願·念·解脫·喜。蓋拘樓孫佛遺說也。又見正法念處生死品畜生品。與他經曼別。異部所誦為爾。又按此論所引集異門足說。全同正法念處畜生品說。今撿集異門足第八。其說卻合論主所辨正。最可怪。據舊論曰別誦說則今論指集異門足者。恐誦者錯謬。況婆沙百三十。為有餘師說。評家破之取集異門足。可以見已。雖非今所關。聊附言。 食有四種至求生者。 一者意成。雜含三十四曰。佛告婆蹉。眾生於此處命終。乘意生身生於餘處。按三彌底部論曰。我等見佛說跋蹉耶那修多羅。是故有中間有。 二者求生三者中有。求生不經見。中有見正法念處三十四。又見五王經。 四者食香五者起。食香見有部毘奈耶第一。 有壞自至世間生。 有補特至斷生結。 四食皆至老死緣。雜含十五曰。於此四食有喜有貪。則識住增長。識住增長故入於名色。入名色故諸行增長。行增長故當來有增長。當來有增長故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純大苦聚集。 有人能施至果勝彼。有部毘奈耶四十四曰。當知彼大潮婆羅門。以如是等八萬四千奇妙之物。施婆羅門時。   所獲福德不如有人但以飲食供養外道離欲五通仙人其數滿百。此之福德望前福德果報殊勝。復次長者。如彼大潮以如是等八萬四千奇妙之物。施婆羅門。及施一百隱人。   不如有人但以飲食施一瞻部樹下未離欲染異生菩薩。此之福德望前福德果報殊勝。復次長者。如彼大潮以如是等八萬四千奇妙之物。施婆羅門。及施外道一百隱人。並施瞻部樹下異生菩薩。不如有人但以飲食施一預流向者。此之福德望前福德果報殊勝。按大潮婆沙曰吠羅摩。中含曰隨藍。蓋為善與長者。引古者大潮行施之緣。校量施福。遂以暫時行無常之觀為福德無量者也。後身菩薩居瞻部林。見本行集經遊戲勸矚品。據過去現在因果經。此時離欲愛得四禪。餘經言得初禪。瑞應經特為出家以後事。按中含三十九須達多經曰。若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若復有施閻浮場凡夫食者。此於彼施為最勝也。居士若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及施滿閻浮場凡夫人食。若復有施一須陀洹食者。此於彼施為最勝也。餘全同毘奈耶所載。而無一瞻部林菩薩文為異。稽之別譯諸本。全同本經。蓋古者師授口誦。其經律有異。不亦宜乎。又按論主曰。除彼異生還將外道格量預流向。而毘奈耶則不然。恐有別誦本爾。餘別有考。不盡於此。 分別世品第三之四。 此捺落迦至恆洞然。見長含十九地獄品·雜含四十七·中含十二天使經·增一三十六。按天使經頌無十六增言。稽之他經律。蓋略爾。 廣說如經。見長含地獄品·正法念處地獄品。按長含第四分世記經分為十二品。樓炭經六卷。起世經·起世因本經各十卷。並世記經別譯其諸趣優劣。器界成敗。具是矣。蓋聲聞歷事之觀境。莫親焉。故纍纍乎數百萬言。而無一字徒言矣。苦學者所見之淺淺焉耳。三藏中論天文世儒。皆疑其不經。釋氐亦病焉。蓋三藏所載一從古來相傳之說耳。如支那自古論天文者。宣夜周髀渾天之書。鄒衍洛下閎之流。何其言之肆也。五天之廣。其說繁漫。可推知矣。世尊假以喻修觀之術。無他使人識天地之悠久猶付劫火。眇小之軀不可恃則足矣。迦文之教自修近思。何必求天外之事耶。經曰應作如是觀。可以見焉。讀者不知其所喻。以為迦文講天學為茲厚於後世。遂棄修觀。而爭務逞紙上之論。此豈迦文之意乎。世儒議之者。實學佛者之罪也。 華香至遍諸方。見雜含三十八·增一十三。按功德香。謂戒德之香。蓋對阿難之問。 化地部經至遍五十。 大龍有八至持大地。 如是人間至地獄壽量。見長含地獄品·雜含四十八。按雜含曰。如拘薩羅國。四斗為一阿羅。四阿羅為一獨籠那。十六獨籠那為一闍摩那。十六闍摩那為一摩尼。二十摩尼為一佉梨。二十佉梨為一倉。普光非真諦說者過矣。餘別有考。 分別世品第三之五。 寒熱雨際至知夜減。準舊論。結前義為頌非引證。 三劫阿僧至得成佛。見增一十六。又見法住經。 有一無餘至僧祇耶。按本行集經十二捔術爭婚品。說算數百百變之。從拘致至婆羅極叉。有二十六數。自此以上復有八箇數。與今自殊矣。成唯識五引解脫經。基疏解經名為脫落義。演祕不取之。今按古者增一從一法至百法。今僅存十之一。餘三阿含殘缺者可推知焉。是則特此經以脫落命之。最足疑矣。何知古者有解脫經而沒於今哉。或言指華嚴阿僧祇品者。可謂不知類已。妙樂所謂相續解脫經未知指何也。六十數中後八。毘婆沙師失其傳。記誦之學無強所其不知。可以見已。古封禪七十二家。管夷吾所記僅十有二。孟獻子友五人。孟軻忘三人。有所大知之則亦何苦也。 下士勤方便至為已故。舊論曰。此中說偈。   由本事中至獨覺菩提。見賢愚因緣經十三優波踘提緣品·阿育王經六。 若王生在至應王所。見長含十八轉輪聖王品。按輪王御世。載在諸經。然但說金輪。餘三輪王不多見。獨眾許摩訶帝經說四輪王。而此經非必小乘所誦。故論主曰。經從勝但說金輪。餘輪王應知亦爾。蓋準知已。普光作二解。前解無失。其後解意謂經例釋。臆度之甚也。且昧乎文者。可以見已。 無處無位至一如來。中含多界經曰。阿難。若世中有二如來者。終無是處。若世中有一如來者。必有是處。又曰。阿難。若世中有二轉輪王並治者。終無是處。若世中有一轉輪王治者。必有此處。 如說如來輪王亦爾。前經是也。 世尊告捨至一如來。見長含十二自歡喜經。 梵王經說至自在轉。中含十九梵天請佛經曰。世尊告曰。梵天如日自在明照諸方。是為千世界。於千世界中。我得自在。亦知彼彼處。無有晝夜。按經律曰千世界。或有三千大千者。或對大千言千世界。讀者察諸。 輪王出現至主兵臣寶。見中含十一七寶經·雜含二十七·增一三十三。 劫初時人至長壽久住。見長含二十二世本緣經。 若有能一至饑饉災起。餘閱大藏。嘗記有此文。而今失其為何經也。 化地部經至來此。長含二十二世本緣品曰。有何因緣。世間有五種子。有大亂風。從不敗世間。吹種子來生此國。一者根子。二者莖子。三者節子。四者寔子。五者子子。是為五種子。以此因緣世間有五種子出。按寔與蔕同。五種子見毘奈耶二十七。餘嘗斷曰長含化地部所誦本者。豈不然乎。此品言有餘部說。皆合於長含。學者擇焉。 增一三十四又曰他方剎土風吹來。恐大眾化地部經皆作此說。今論成敗故指化地部也。 苦根第二靜慮滅。見中含法樂尼經。 說彼名不動。中含五十迦樓烏陀夷經曰。比丘。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聖說不移動。 分別業品第四之一。 有二種業至思已業。中含二十七達梵行經曰。雲何知業。謂有二業。思已·思業。是謂知業。本事經一法品曰業自性者。或思業或思業已。業已恐倒矣。 色有三至無見無對。見雜含十三。蓋取意。 無漏法至名無漏法。雜含二曰雲。何無漏法。諸所有色無漏非受。彼色若過去未來現在。彼色不生愛恚。如是受·想·行·識。是名無漏法。 諸有淨信至無依亦爾。見中含二世間福經。為摩訶周那說七世間七出世間福。有部毘奈耶言七有事無福業。增一三十五說七功德。而無無依福文。餘具下。 苾芻當知至無見無對。雜含十三曰。雲何法外入處。佛告比丘。法外入處者。十一入所不攝。不可見無對。是名法外入處。 彼如是知至清淨鮮白。雜含三曰。作如是知。作如是見者。名為正見修習滿足。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前說正語·正業·正命清淨修習滿足。是名修習八聖道清淨滿足。 離殺等戒至堤塘戒。 有漏法者至廣說。雜含八曰。雲何有漏法。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世俗者。是名有漏法。 有漏有取至亦爾。雜含十三曰。告諸比丘。有六覆。雲何為六。謂色有漏是取心覆藏。聲·香·味·觸·法有漏是取心覆藏。是名六覆。   諸有苾芻至恆增長。見增一三十四·薩婆多論七。 由邪見故至邪命等。雜含二十八曰。邪見生已。能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那伽行在定至臥在定。中含二十九龍象經曰。烏陀夷以龍相應偈讚世尊曰。龍行止俱定。坐定臥亦定。龍一切時定。是謂龍常法。都有十七頌。是其一也。蓋視波斯匿王龍象而作也。那伽或曰曩娥能伽。此譯曰龍。或名象。稱象為龍者美稱也。出曜經曰。如來身名龍象。像亦名龍象。可以見已。那先比丘經曰。天竺名象為那。蓋略爾。普光曰此言龍頭。未審或頭字象草誤。 分別業品第四之二。 受持戒樂身無熱惱。出曜六戒品曰。慧者立禁戒。比丘無熱惱。 身律儀善哉至遍律儀。有部戒經世尊略戒頌曰。護身為善哉。能護語亦善。護意為善哉。盡護最為善。又見僧祇律二十七·薩婆多論一·雜事等。又見增一十二·出曜七學品等諸經。梵三跋羅。舊譯曰護或等護。唐譯曰律儀。義淨特雙存言律儀護。或竊剿義淨說以為己有。排擊諸家妄斷戒體。詭僻怪戾無足觀焉。 應善守護至根律儀。見雜含十一·四十三近住律儀至一晝夜。見十誦六十五。 諸毘奈耶至具戒法。十誦六十善誦之一曰。佛在王捨城語諸比丘。十種明具足戒。何等十。佛世尊自然無師得具足戒。五比丘得道即得具足戒。長老摩訶迦葉自誓即得具足戒。蘇陀隨順答佛論故得具足戒。邊地持律第五得受具足戒。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受八重法即得具足戒。半迦屍尼遣使得受具足戒。佛命善來比丘得具足戒。歸命三寶已。三唱我隨佛出家。即得具足戒。白四羯磨得具足戒。是名十種具足戒。按明字得草誤。諸家律文各殊。且如薩婆多論。曰七種具戒。而除無師·酬答·遣使·邊國四。岐三歸三語為二種。 一由自然至獨覺。薩婆多論二曰。如佛在樹下結伽趺坐言。我要不解此坐。而得漏盡。即身教成就口教成就後得漏盡戒亦俱得。是謂身教得戒。辟支佛亦爾。又見僧祇律二十三。 二由得入至五苾芻。薩婆多論曰。見諦得戒唯五人得。餘更無得者。又曰。憍陳如為上座。以先見諦故。五苾芻見諦具本行集轉妙法輪品等經。 三由佛命至耶捨等。薩婆多論曰。善來中寶稱為上座。以先來故。按佛在世率多善來得戒者。薩婆多論曰千二百五十人。蓋據白四羯磨法以前而言之耶。捨見本行集耶輸陀因緣品。闍那崛多曰言上傘。或譯曰寶稱名稱。 四由信受至大迦葉。薩婆多論曰。大迦葉來詣佛所言。佛是我師。我是弟子。世尊修佉陀是師。我是弟子。是名自誓受戒。又曰。惟大迦葉一人得。餘更無得者。又見毘尼母一。大迦葉歸佛緣。見大迦葉本緣經·及因果經·中本起大迦葉始來學品·本行集迦葉因緣品。當時迦葉名最多。以望族稱大以別。見薩婆多論三。 五由善巧至蘇陀夷。見增一二十二須陀品。律攝十三曰。三者問許謂鄔陀夷。鄔字蘇草誤。 六由敬重至大生主。見十誦五雜事二十九。大生主緣。見中含瞿曇彌經。 七由遣使至法授尼。見雜事三十二。法授王捨城天與長者女。從父名且愛法故名法與。見雜事。或謂以具戒授其使故名法授者非矣。十誦所謂半迦屍尼者別人。半迦屍尼迦屍國梵志女。殊色人價以半迦屍國故為名。見十誦四十二。其出家緣亦全別。各舉一人爾。混而為一人者非也。   八由持律至於邊國。律攝五曰。東至奔茶林。西至二窣吐奴村。南至攝伐羅伐底河。北至嗢屍羅山。此限域外名曰邊國。內名中方。 九由十眾至於中國。見十誦二十一。薩婆多論曰。佛法始終以白四羯磨戒為宗本。能繼續三寶作無邊利益。莫上於白四羯磨戒。彼論除無師自然得而為論已。 十由三說至受具戒。十誦六十曰。若未結白四羯磨。若人歸命三唱我隨佛出家。是善受具足戒。若結白四羯磨後。歸依三唱出家。不名得具足戒。薩婆多論曰。三語得戒。三歸得戒。佛成道已。八年中得。八年後更無得者。六十賢部本行集經教化兵將品曰六十雲種姓人。無明羅剎經曰六十賢邑眾是也。註家云云謬矣。薩婆多論曰。牛伺比丘將七萬人詣諸比丘。各盡與三語受戒。是非世尊親授。故今舉六十賢部。又按五分十五所謂於娑羅林六十人得阿羅漢果者。乃今賢部也。諸註不得其實故略言之。 由此能長至為長養。三千威儀經曰。布薩者此言淨住。義言長養。闍那崛多曰烏晡沙他。此言受齋。亦言增長。律攝一曰。褒灑陀者言褒灑。是長養義。陀是持義。謂由眾集說戒便能長養善法持自心故名褒灑陀。又褒灑同前。陀是淨除義。謂增長善法淨除不善故。按梵鄔波婆娑。譯曰近住。或曰善宿者義翻也。為受八戒者之稱。或名褒灑他。譯曰長養。其別號也。梵鄔婆索迦。舊曰優婆塞。梵音賒促耳。譯曰近事。舊翻曰清信士者取義。為受五戒者之稱。初學或不識之異。遂至於近事·近住混而為一者謬矣。 此第八支至隨行隨作。見中含五十五持齋經。按八齋出中含。及增一三十八。而合歌舞嚴身為一。加齋為八支。持齋經別譯。有齋經·優婆夷墮捨迦經二本。全同本經。其他八關齋經·八種長養功德經等。雖次有異。亦同中含說。此等經並同此論後師說。然薩婆多論同此論前師。齋為第九而謂齋為齋體。以八事助成齋體。其相支持。名八支齋。不言九。予嘗謂。律藏雖標曰薩婆多。或餘部義者。豈不然乎。大乘經論亦異說。非今所關略焉。 佛告大名至鄔波索迦。雜含三十三曰。佛告摩訶男。在家清白修習淨住男相成就。作是說言。我今盡壽歸佛歸法歸比丘僧。為優婆塞。證知我是名優婆塞。小本雜含十六曰。佛告釋摩男。在家白衣歸依三寶。以是義故名優婆塞。汝即其人。摩訶男或曰摩訶那摩或摩男。梵音賒促耳。闍那崛多譯曰大名。蓋為長子通稱。本行集經。迦毘羅婆蘇都城二兄弟。小者名摩尼婁陀。大者名摩訶那摩。考之長含。摩訶那摩乃跋提利迦。則知長子之通稱。以別之。非必一人名也。 我從今者至捨生。中含三和破經曰。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他不遑枚舉。按捨生言考之經。言命盡或壽終。而婆沙師特解以為捨殺生之略者。最足疑焉。或言護生則稍通。單言捨生。豈可為捨剎義哉。何從而得殺字乎。經言終身乃至命盡。非所謂命終捨生何也。恐有別誦本。不爾婆沙師豈妄意作說者哉。又按正理論意。似經部大名經無此文。有宗本有之。考雜含二本大名經。全無此文。正理論師或據別誦言之。何者。婆沙百二十四不言大名經。且其文與今論所引大名經別。果大名經有此文乎。則經部師謂此經不說可乎。可言我部不誦。而不可言此經不說。論主黨經部。亦不可無評語也。 有四種至能學滿分。正法念處四十四曰。優婆塞有四種。何等四種一一分行。二半分行。三數數行。四一切行。增一二十曰。夫清信士之法限戒有五。其中能持一戒·二戒·三戒·四戒·乃至五戒。皆當持之。當再三問。能持者使持之。又結授法曰。若持一戒。餘封四戒。乃至若受四戒。餘封一戒。若受五戒。當具足持之。優婆塞戒經有一分·滿分名。而非小乘所誦。不可徵焉。蓋三藏大必兼小。小乃不兼大。理當然爾。 當來有僧汝應歸者。瑞應經下曰。佛受□□□□□譯□□□□榭襑□□□襑□埤□馜馯□吟檢□櫻□□裀□□禕饐□騇□討五□酈瞗慼撓憛慼犛﹛慼掬嚲唌慼慾M□□販□韣¥□岍縑憔慼瑩l鞠□狩□k詣c獩□□□□蝦□b醣|□耨□□‥狦□簾□耩□□¥鍤□□豦瞗慼撓琰□□嚥□□|□便□詣|□□□□礸□□稫觶□榛□□□□褸馭□□□□塚^Ё因果經曰。唯授三歸。後耶捨父始受五戒。考之他經律。二商主受五戒者。摩訶僧祇師之說。如薩婆多師。但受三歸而止。 眾人怖所逼至脫眾苦。見毘奈耶雜事二十六·出曜經十七·法句譬喻經三。此頌蓋有所為而發。諸註如無害。然不知世尊說時之緣。祇以字解之。未免臆度耳。 諸持律者。至是性罪。稽諸部律文。唯言遮罪。無性罪文。論主之時。有持律者。私為此說者。不爾前代律論。豈得無此諍哉。 如彼尊者至可供給。律攝八曰。若看病苾芻。供給病者。除性罪已。餘皆應作。 然有染疾至飲酒故。見雜含三十三。按雜含有釋氏百手者犯飲酒。而世尊授以須陀洹記。諸釋或疑焉。世尊曰。百手將死受淨戒。捨飲酒而終。豈得不授記乎。蓋指此與。然據小本雜含十六。則曰。彼粗手釋不犯性重。犯於遮戒。命終時悔責故。戒得完具。此經雖曰遮罪亦不開。按分別功德論有病比丘。六年不起。優波離問其所欲。乃言。得五升酒可瘥。優波離以問世尊。曰。我所製法除病者。或謬傳此事緣乎。然十誦五十八·有部毘奈耶四十二。皆曰醫令飲者無犯。餘部律亦同。而毘尼母經五載諸家說者。非藥法之論。亦無失。今究持律者強為性罪意。不過於謂五戒中豈此遮罪。且經說飲酒之過失最為甚。遮罪而然乎。爾殊不知飲酒之為害莫大焉。荒沈於此。則三千威儀無由護焉。豈得具屍羅乎。外家亦惡旨酒防其荒亡。故世尊制為五學處之一。論其過失。則三十又六亦唯一端耳。開之病者。蓋出於不得已。如贊成祇陀波斯匿王等飲酒者。為人之一方便。爾後世援以為口實者。裡婦傚顰西施類已。或以是騰謗則曰。摩訶衍徒豈區區哉。是則婬怒癡亦何非豈不菩薩一三昧乎。其究至於非法無不為而傲然自大而極矣。由斯意者。當時持律者之言。抑有所見邪。 諸有苾芻至不可飲。見優婆塞五戒相經。十誦十七·有部毘奈耶四十二。飲酒學處皆有此制。蓋以莎伽陀比丘之緣制也。 是身惡行。見中含三十八。 數習墮惡趣。分別善惡所起經。明三十六失中。第三十五曰。萬分之後。當入太山地獄。四分律十六。明十失中第十曰。身壞命終墮三惡道。 窣羅迷麗至放逸處。十誦二十一曰。穀酒·蒲萄酒·甘蔗酒·能放逸酒。佛阿毘曇經曰。飲酒敖逸處。 阿毘達磨俱捨論稽古卷上。(終) 阿毘達磨俱捨論稽古卷下。 日本學一切乘沙門法幢著。 分別業品第四之三。 犯四重者至他勝名。十誦二十一曰。若比丘於是四墮法。若作一一法。是非比丘。非沙門。非釋子。失比丘法。有部毘奈耶一曰。乖涅槃性墮落崩倒。被他所勝不可救濟。又見四波羅夷法。然多羅樹喻出受具足法波羅夷義淨言波羅市迦。蓋無正翻以義釋。其說見律攝僧祇律等。十誦曰。名墮不如。 四種苾芻至惑苾芻。十誦一曰。若比丘者有四種。一者名字比丘。二者自言比丘。三者為乞比丘。四者破煩惱比丘。有部毘奈耶一。加白四羯磨圓具苾芻為五。十誦攝之自言比丘。曰。自言比丘者。用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又復賊住比丘。剃除鬚髮被著袈裟。自言我是比丘。是名自言比丘。諸註皆非毘奈耶之意。不可從矣。大氐古今釋家。愛對法之宏博。而忘經律之簡嚴。何哉。 如多羅樹至重亦爾。十誦二十一曰。如多羅樹頭斷更不生不青不長不廣。比丘亦如是。 又犯重人至足跟地。百一羯磨十曰。我元不許破戒苾芻合得受用一掬之食。亦復不許以一足跟踏寺中。 應速拔除至苾芻者。見中含二十九瞻波經。按四阿含間有律語。古人祇敬之誡其輕視。道安增一序所云。可以見焉。蓋毘尼之為教。簡嚴精緻。世尊手所定。而飲光·鶖子之徒。猶不能措一辭。其崇尚可知已。古者禁非圓具者而輒講習毘尼。所謂民可使由。而不可使知之也。後世大法衰。而毘尼終為虛器。則於其禁何有哉。其禁一壞。人視以藐之。時運所使。不可奈何耳。褻聖教之譏。吾恥之。 準陀當知至道沙門。長含三。告周那曰。如汝所問者。沙門凡有四。志趣各不同。汝當識別之。一行道殊勝。二善說道義。三依道生活。四為道作穢。別譯諸本全同。又見雜事三十七曰。有四沙門無第五。我今為汝說次第。應知勝道·及示道·淨道活命·並污道。四沙門經律各有釋。婆沙配四人一端耳。準陀長者。長含曰。周那或曰純陀。方等泥洹經曰華氏子淳是也。如準陀沙彌。或曰周那·尊那·均頭·軍頭。梵音賒促耳。如僧伽羅剎集經。作均乘八頭。疑乘八二字。譯者註反切。誤入於正文。八乃人字誤。均古通荀。周禮地官公旬用三日焉。禮內則旬而見。易豐卦雖旬無咎。註旬均也。均古通旬。乘人二字註文審矣。 佛告大名至波索迦。重出。 汝應除棄此色類人。見十誦二十一受具足法。 有卵生龍至住齋戒。按四阿含等諸經不經見。處胎經四有此說。而大乘所誦。非今所關也。 業有三種善惡無記。見雜含十八·中含多界經。按增一·長含明三法中。無所謂三性說。雜·中二阿含。亦不言業有善·惡·無記。蓋取義也。 業有三種福非福等。見雜含十二·中含達梵行經。 聖說此中至為動故。中含五十迦樓烏陀夷經曰。比丘離欲惡不善之法。乃至得第三禪成就遊。是聖說移動。此中何等聖說移動。此中有覺有觀。是聖說移動。乃至若此說移動心樂。是聖說移動。按論文豈不世尊至名為動故。問辭。於中聖說此中至名為動故。引經以結其義。由下三定至說名不動。答以經意各殊。普光聖說此中下。總為答辭者謬矣。是則聖說此中二句殆無用。所問在於上二界通名不動。乃引經明有動之由。豈不穩當哉。註家皆坐不睹經文故耳。或讀舊論。則益知予說是。舊論不可不讀也。 不動經。見中含十八。淨不淨動經是也。 不動二字不為經名解者誤矣。 業有三種至樂受等。見雜含十七。 受樂受時乃至廣說。見中含達梵行經·雜含十二。 順樂受觸乃至廣說。見雜含十三。 眼見色已至受色貪。雜含十三曰。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而不覺色貪。我先眼識於色有貪。而今眼識於色無貪。如實知。舊譯家所謂覺。或痛乃受。 順現受業乃至廣說。見中含思經及分別大業經。 受樂受時二受便滅。見中含二十四大因經·長含大緣方便經。 聞有苾芻至作女人。 聞黃門至轉作丈夫。見雜寶藏經三。 業有三種曲穢濁。 分別業品第四之四。 業有四種至盡諸業。中含二十七達梵行經曰。或有業黑有黑報。或有業白有白報。或有業黑白黑白報。或有業不黑不白無報業業盡。 欲界善業名為黑白。 大空經中至向無罪。中含四十九大空經曰。阿難。是法一向可。一向樂。一向意念。無漏無愛。魔所不及。惡所不及。按向意間脫一白字。考他經律極然。 三牟尼三清淨。見中含五等心經·水喻經等。 三惡行三妙行。見雜含十三。 故思經中至為意業。中含三思經曰。雲何意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一曰貪伺。二曰嫉恚。三曰邪見。思經廣說故作業之報應。題曰思以此。普光不知。而故思二字屬上為解。謬矣哉。舊論曰故心作經。可以見已。學者或讀舊論。稍知經名。而不能識阿含有思經。未免寡陋耳。律攝八曰。故者是決定心表非錯誤。書大禹謨刑故無小。傳曰。故犯雖小必刑。 十業道或善或惡。見中含三伽彌尼經·雜含三十七·增一四十三。 殺有三種至三亦爾。見雜含三十七·中含伽藍經。 壽暖及與識至無思覺。重出。 經說諸言略有十六種。長含八眾集經曰四不聖語·四聖語。所謂不見聞覺知而言能。之名不聖語。翻之名聖語。今折為十六。蓋本雜含三十七意。 佛告大母至覺所知。雜含十三曰。世尊告磨羅迦舅。我今問汝。隨意答我。佛告磨羅迦舅。若眼未曾見色。汝當欲見於彼色起欲起愛起念起染著不。答言。不也世尊。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如是說。佛告磨羅迦舅。善哉善哉。磨羅迦舅。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說偈言。若汝非於彼。彼復非於此。亦非兩中間。是則為苦邊。大母光記作鬘母。寶疏作大或鬘。正理·顯宗皆作大母。按論本作大母者。展轉相謬。鬘轉為萬。再誤為大也。雜含曰磨羅迦舅。舊論曰摩羅枳母。可以見焉。正理·顯宗不足證。校者不深考或改耳。 五蓋經中至世間貪。見雜含二十四明四念處中。又見二十九明七覺分中。 無施與至阿羅漢。見雜含三十七·中含三思經。 分別業品第四之五。 彼定於現至續善根。見中含二十七阿奴波經。 八邪支中至語業命。見雜含二十八。 俗邪見難除至屬他。舊論曰。此中說偈。 戒蘊經中至邪命中。按雜事四十。耶捨苾芻論十種非法。曰於長阿含戒蘊品處說。而今本無此經。蓋殘缺矣。或曰出增一。或曰出雜含。皆非也。 尊者無滅至受快樂。見中含十三說本經·本行集經·摩尼婁陀因緣品。 重障有三至異熟障。見毘尼母經一。毘尼母經。開元錄曰。亦云毘尼母論。按經首何故名母經。智者說曰。此經能滅憍慢云云。古者經律各有母。中含二十曰。誦經持律。學阿毘曇。諳阿鋡慕。藏中有四阿含暮抄解二卷。可以見已。或單言母。乃阿毘達磨。中含五十二曰。持經持律持母。蓋摩怛理迦譯曰本母。則稱論藏為母。以生覺慧也。般若梵文有母義亦是也。 分別業品第四之六。 佛告始缺至阿羅漢。見雜寶藏經·有部毘奈耶四十六。按經律所載。是仙道苾芻告頂髻王之語。非世尊之言。婆沙百十九所引同此論。普光所云未知何據。記傳之言多差。不必辨。缺字鮮本婆沙作騫。喻說舊論曰阿婆陀那經。譯曰譬喻或出曜。乃說本起以示將來。如出曜經·雜譬喻經是也。或寄物託事以誨人。亦名譬喻。如百喻經是也。 佛說意罰為最大罪。見中含三十二優婆離經。經曰。我不施設罰令不行惡業不作惡業。我但施設業令不行惡業不作惡業。由是觀之。罰與業自別。今言意罰。隨外道所建名而論輕重爾。 罪中邪見最大。 如來告聚至成大利。雜含三十二曰。佛告聚落主。我憶九十一劫以來。不見一人施一比丘有盡有滅。聚落主。汝觀今日有人家大富。多錢財多眷屬多僕從。當知其家長夜好施。真實寂止故致斯福利。聚落主刀師氏。尼揵子之徒。小本雜含曰閉口姓是也。世尊以精勤超九劫。見修行本起經。 天地此界至遍無等。見本行集經四受決定記品。按本行集贊弗沙佛之頌。非帝沙佛。或異部說耳。此經已五部沙門所纂則。其說異同。不必辨。況今所翻傳。曇無德部所誦本乎。又經言十萬劫。恐十千劫之誤。以一億劫·十萬劫·一千劫為次。此經所云算數。十十以變之。則一億十萬何複。十萬十千何相距之甚。讀者察諸。 餘別有考。 有三福業至福業事。見中含十一牛糞喻經·又三十四福經·長含眾經·雜含十·及本事經三法品。又見增一十二。其說稍異。 若人以淨至以施名。舊論曰。此中說偈。 若施傍生至千倍果。中含四十七瞿曇彌經曰。阿難。佈施畜生得福百倍。施不精進人得福千倍。增一十三。婆斯匿王曰。我曾從佛聞以因緣本。施畜生食者獲福百倍。與犯戒人食獲福千倍。 如七有依至可取量。見中含二世間福經·增一三十五。其說小異。毘奈耶四十六所載全同此。 如熊鹿本生經說。按熊菩薩緣未考所出。鹿王緣見菩薩本緣經鹿品·撰集百緣經出生菩薩品·出曜經道品。普光·法寶輩引九色鹿經非矣。彼乍睹經題。而不識大乘所誦本。陋哉。小經歷歷可徵。胡不引此而旁求乎。寡陋之極至於此。 若施持戒至億倍果。見中含瞿曇彌經。 若離染者至為最勝。前經頌曰。離欲施離欲。是財施第一。 施預流向至量更增。三條並見瞿曇彌經。 有二種業至增上業。見業報差別經。 四人能生至修慈等。見增一二十一。   其第四為請轉法輪異此。 有信正見至劫天樂。舊論曰。彼師說此偈順三分善。 分別隨眠品第五之一。 經說有七隨眠。見雜含十八·長含八·增一三十四。 若有一類至隨眠斷。 於樂受有貪隨眠。按六六經出雜含十三。而沒此文。蓋殘缺。其三受有三隨眠。見經十七明凡聖生受之別處。 離欲貪諸至見現行。見中含四十四。分別大業經是也。 彼類有執至因生等。見長含十四。梵動經是也。 苾芻當知至取蘊起。雜含二曰。若諸沙門婆羅門見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受陰見我。等隨觀見四字。普光懞懞乎。為多解鑿矣。本事經五曰。彼隨觀見色即是我。又曰。自調順不隨觀見色即我。宗輪論曰。等觀諸世間。種種見漂轉。正與此相發。同玄奘譯。可互證已。等之為言齊也。又稱量輕重也。蓋見我者。或謂色是我。或謂色異我。其所執各殊。而均之莫非見趣者。故言等隨觀見。豈不穩協哉。大氐諸註非但昧於古而已。戾乎文而為解。未免牽強耳。是古今學者之通弊也。 於無常計至我亦然。見七處三觀經·大集法門經。又見陰持入經。析為七十二倒。要之不過四倒。七處三觀經二卷。安世高譯。原出雜含。開元錄曰。首末有三十經。今本有四十七經。智昇或睹別本乎。況群錄言有十七紙。則知殘缺本也。檢經文大有錯簡。甚攙入諸他經。讀者難其解。亦宜矣。餘所校正。具大藏訣。大氐編大藏者。專纂集為務。未遑精覈。後撰錄者多不曉其非。智旭閱藏知津多所辨正。而未免沿襲之謬。所謂目睫之論也。 若有多聞至已永斷。見陰持入經下。 尊者慶喜至心便淨。見雜含四十·增一二十七。蓋辯自在情慾未除。問滅此術於慶喜。乃對以此。梵婆耆捨。或鵬耆奢。此言辯自在。增一弟子品曰。能造偈誦歎如來德。所謂鵬耆奢比丘是。言論辯了而無疑滯者。亦是鵬耆奢比丘。而下文鵬或作多。蓋轉誤。中含等皆作傍。法賢本作縛。縛為彈舌。則愈知其作多者非也。舊論曰躬自在。支謙本亦然。據增一所云。辯自在為正。於諸外道至當不有。見中含五十四嗏帝經。 三不善根。見中含五十八大拘絺羅·雜含十四·增一十三·長含眾集經。 十四無記。見雜含三十四·中含六十見經苾芻當知至應捨置。按舊論語勢。苾芻當知下十一行餘。總是經文未考所出。如四記問。見中含二十九說處經·大集法門經。 分別隨眠品第五之二。 苾芻當知至斷欣求。見雜含三。經具說三世五蘊有。而現世實有亡論。故略焉。 識二緣生至及諸法。雜含八曰。有二因緣生識何等為二。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論其二者何下。普光以為論文而為解。坐不睹本經耳。不寓眼大藏之徒。鳥足與言哉。 許法體恆至自在作。舊論曰。此中說偈。 依彼杖髻至猶是有。見中含四尼揵經。 眼根生位至已還無。雜含十三曰。雲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增一四十八曰。若眼起則起。亦不知來處。若眼滅則滅。亦不知去處。無有而眼生。已有而眼滅。皆由合會諸法因緣。又見三十卷六重品。已具世品。蓋三藏之為教。祇論俗數法起滅而止。其高遠精微者。大聖寓諸⑥字字句句之間。如器界成敗·四生四食說。所謂言近而指遠者也。瑜伽者潛心於斯。則定慧交蒸。自在妙用油然生。孰能禦之。後世學佛徒。瞥然不知其所蘊也。遂輕視四含而棄之。以為迦文胡為此淺近之言。此雖似大機。乃其心胸窄陋。豈知圓融之為圓融哉。於是乎大小之間遂成鴻溝。小矣哉。其見之是予之所以獨稱學一切乘者也。此等議論不與是編關係。而聊言及爾。 菩薩說世至無是處。 善來苾芻至是無上。見雜含二十六。有非有作實不實。餘全同。蓋世尊無畏智之所使然也。 梵志當知至十二處。見雜含十三。生聞婆羅門問一切兼一切有之義。乃答以十二處非無。按或唯三世至而說有言。經部據經以述自宗義。諸註以為經文者謬矣。是則文理不屬。是亦不讀經本故也。 漏暴流軛取。並見雜含十八·長含眾集經。 欲軛雲何至知亦爾。 欲貪名取。重出。 具壽應知至知亦爾。見雜含十八本事經一法品。 分別隨眠品第五之三。 五順下分結。見中含五十六五分結經。他如長含眾集經等。不遑枚舉。 但說斷三。見雜含二十九。 五順上分結。見長含眾集經。又見陰持入經。掉舉為不解已。貫經論五下結不下數十章。而其五上結僅見此。蓋五下結之為物。使人不得出欲界焉。欲界至賤可惡之甚也。是所以大聖設教未嘗不因是言者也。後世學者多不領其意。視以為無緊要者。悲哉。 經說欲貪纏為緣。見雜含三十三及三十五。 說蓋有五至五疑蓋。見雜含二十六·增一五及二十四·長含眾集經。 按諸經皆言睡眠蓋。而不言惛眠。然經意亦合惛·眠之二為一蓋。何以知者。雜含二十七明五蓋之十中曰。有睡有眠。彼睡彼眠。即是蓋。有掉有悔。彼掉彼悔。即是蓋。而餘二蓋不言有貪有欲有瞋有恚。則知睡·眠實二物也。惛沈已懵昧之相。何異睡之相。其名睡者可知已。如長含掉悔為調戲。異部所誦本不必會。 如是五種至不善聚。見雜含二十四·增一二十四。 何等名為至光明想。雜含二十七曰。何等為睡眠蓋食。有五法。何等為五。微弱·不樂·欠呿·多食·懈怠。於彼不正思惟。何等為睡眠蓋不食。彼明正思惟。 何等名為至奢摩他。又曰。何等為掉悔蓋食。有四法。何等為四。謂親屬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未覺。自憶念他人令憶念而生覺。於彼起不正思惟。何等為掉悔蓋不食。彼寂止思惟。按未樂草誤。此二條援以證二蓋各雖二物合為二蓋。由此經中至食非食同。示合為一其有依據。何等名為下至光明想。正引經證。所云作如是說者是也。如是二種至心性沈昧。論家辭。掉悔雖二下文例同此。由此經中作如是說二句。管到於此。不爾雖字不穩。諸註以何等名為下總為論文。而謂論主問答以明食非食者。大謬矣。是則文理殆不相接。是亦坐不稽古故耳。不讀三藏。且昧乎文者。烏識別哉。 修等持者至畏掉悔。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一。 夫醫王者至集滅道。見雜含十五。醫喻經。施護譯。雜含十五同本。藏中屬單本非矣。 經中說為聖諦。見中含七分別聖諦經·雜含十五及十六·增一十七四諦品。 聖者說是樂至是樂。見雜含十三。 諸樂受生至壞時苦。中含五十八法樂尼經曰。樂覺者。生樂住樂變易苦無常者。即是災患欲使也。 諸苦受生至住時苦。前經又曰。苦覺者。生苦住苦變易樂無常者。即是災患恚使也。 若非常即是苦。見雜含十七。 如以一睫至生怖畏。舊論曰。此中說偈。 行苦。見分別聖諦經等明苦諦中。 諸所有受無非是苦。見雜含十七優陀夷問答中。 汝應以苦觀於樂受。雜含十七曰。佛告羅□羅。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剌想。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想。 於苦謂樂名為顛倒。具前品四倒下。 佛告慶喜至非是苦。雜含十七曰。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念言。如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佛告阿難。我以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有受悉皆是苦。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慶喜作此至非是苦。前經是。 三受謂樂至苦不樂。見雜含十七·中含五十八。 諸佛正遍至受皆苦。雜含十七曰。知諸行無常皆是變易法故。說受悉苦。正覺之所知。 諸有樂根至結永斷。 佛告大名至樂所隨。雜含三曰。摩訶男。若色非一向是苦非樂。非隨樂。非樂長養。離樂者。眾生不應因此而生樂著。摩訶男。以色非一向是非樂。隨樂。樂所長養。不離樂。是故眾生於色染著。染著故繫。繫故有惱受·想·行·識亦如是說。按摩訶男若色下非字。 摩訶男以色非一向是苦下非字。兩剩矣。後文是苦當作苦是。不爾不通也。經具說受想行識。其文皆傚之。蓋校者不領經意而妄衍之耳。何以知者。經下文曰。摩訶男。若色一向是樂非苦。非隨苦。非憂苦長養。離苦者。眾生不應因色而生厭離。摩訶男。以色非一向樂。是苦。隨苦。憂苦。長養。不離苦。是故眾生厭離於色。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此文無二非字。又有一證。婆沙六十卷引此經。而無二非字。可以見焉。其衍字不待辨論。凡觀論藏。須精經·律二藏。觀經·律二藏。須通論藏。不爾不得也。 說愛為集。見中含分別聖諦經等經。 業愛及無至特伽羅。雜含十三偈曰。諸業愛無明因積他世陰。本事經六曰。無明未永斷故。愛未棄故。業未息故。由是因緣能感後有。所以者何。業為良田。識為種子。愛為溉灌。無明無智無了無見之所覆蔽。識便安住欲有·色有·無色有處。可併證。 又契經說五種種子等。雜含二曰。有五種種子。何等為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此五種子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新熟堅實。有地界而無水界。彼種子不生長增廣。若彼種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中風。有水界而無地界。彼種子亦不生長增廣。若彼種子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有地水界。彼種子生長增廣。比丘。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 普光不睹經文妄為二解。前解無失。其後解臆說之甚也。法寶斷取後解。以為經不言喻說。未嘗睹經而臆以斷之。可謂僣妄已。 業為生因愛為起因。見雜含十三有因有緣有縛法經。又緣生初勝分法本經曰。世尊會於共因共緣共由法門之中說。唐譯本曰有因有緣有由法門經。皆指雜含。 又彼經中至緣有緒。前經是也。又見中含大因經·長含大緣方便經按因緣緒言。雜含曰因緣縛。中含曰因習本緣。長含曰由緣。蓋諸支之為累。牽連牢結而起。如環無端然。是藉彼。彼亦因此。故曰有因有緣有緒。以無孤起者也。普光曰並是無明等異名。意料之言耳。 諦有二種至勝義諦。見增一三阿須倫品。汝等若能至脫不久。見中含二十一說處經。 苾芻諦聽至如是說。見大集法門經。按增一二十一又說四起愛之法。所云衣食床藥。其醫藥。大集言諸受用是也。其所以非聖種者。正理論言之。而初說不協經意。後說為正。有無有者。蓋是四種之物獲之也。愛惜或不獲乎則貪慕焉。大氐為凡者之情為然。其厚薄雖則異。聖者亦猶病諸。故曰有與無有各有愛生。經義如此。普光所云。止謂有愛無有愛耳。 阿那阿波那念。見雜含二十九·增一二廣演品。大安般守意經二卷。詳具焉。雖屬經藏。頗似論體。或瑜伽師纂集以為一部者也。安般或曰安那般那。梵音賒切耳。譯異同不盡於此。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二。 於身住循至三亦然。見中含二十四念處經。 無滅作如至念得住。見雜含十九。答目連語。 世尊亦說至即不謬。見雜含十一。答縈髮目連語。循經作順。正法念處身念處品作循身觀。 此四念住至心法滅。見雜含二十四。 正性所謂涅槃。 諸聖弟子至惟於道。 佛告長者至漸現觀。雜含十六曰。佛告須達長者。此四聖諦漸次無間。非頓無間等。佛告長者。若有說言。於苦聖諦未無間等。   而於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此說不應。所以者何。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此處。 如是等至經有別喻。雜含連有三經。須達經居首。次有異比丘問·阿難問二經。其須達經曰。猶如有人。兩細樹葉連合為器。盛水持行。無有是處。如是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異比丘經曰。如有四磴階道陞於殿堂。若有說言。不登初階而登第二·第三磴·第四階。陞於堂殿者。無有是處。阿難經曰。譬如四磴梯陞殿堂。若有說言。不由初磴而登第二·第三·第四磴。陞殿堂者。無有是處。按異比丘經二磴字剩矣。堂殿當作殿堂。普光出三經喻。未知何據。果臆說也。彼祇視婆沙一百三載經一喻。而妄敷衍耳。法寶而下皆傚尤。陋亦甚矣。設使其言無失。意料之說不足信。 但於苦諦至佛亦然。雜含十六曰。若於苦聖諦無疑者。則於佛無疑。於法僧無疑。於集·滅·道聖諦無疑者。則於佛無疑。於法僧無疑.說者或謂。論佛字餘字誤。據婆沙一百三所載正理論。皆言於苦無疑於集·滅道亦無疑。而為是說耳。殊不如經有明文。其所執稍異。意義全無別。妄改竄者。誣亦甚矣。 契經說極七返生。見中含第一水喻經·三十六聞德經等。 無處無容至八有義。見中含四十七多果經。 飲光部經至受七生。小本雜含曰。於人天中七生七死得盡苦際。餘斷以為飲光部經者。豈不然乎。普光·法寶輩皆謂引二經證謬矣。以契經說天七及人二句。言有依據。而有宗所誦本不分明故。援飲光部經以為確證。不爾分明字不安。舊論語勢又實一經也。忘文理巧造說者。烏足與言。   愚作罪小至亦能浮。舊論曰。此中說偈。 預流作苦邊際。見雜含六。普光界品記。以作苦邊際定為無學果。纏繞為說。於是亦不能不謂命之預流果。何其無特操也。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三。 先說無行後說有行。中含善人往來經·雜含三十一·長含十二清淨經·大集法門經等。有行無行為次。如雜含二十七·長含眾集經。無行有行為次。蓋無一定之說。對法師所執各殊。亦無害。淨影義章賢聖章。為毘曇成實異是也。 七善士趣。如上引。又見世品。 天帝釋至當生於彼。見中含三十三釋問經。 經說不還有名身證。中含五十一阿濕具經曰雲。何比丘有身證。若有比丘入解脫身觸成就遊。不以慧見證漏已盡已知。如是比丘而有身證。增一十九又曰。於是有人。身自作證。亦不信他人。亦不信如來語。諸尊所證言教亦復不信。但任己性而遊。是謂名為身證人。是與中含說迥別。 成就遊所云具足住。遊如禮學記息焉遊焉之遊。註遊謂無事間暇總在於學也。 說有十八有學不說身證。按中含三十福田經。為給孤獨長者說二福田。所云十八學人·九無學。而其中有身證者。有部尼陀那二載此經。乃不攝身證。全同正理所引。 佛告憺怕至有學者。雜含三十五曰。外道出家名曰屍婆。白佛言。瞿曇。雲何為學。所謂學者雲何學。佛告屍婆。學其所學故名為學。屍婆白佛。何所學。佛告屍婆。隨學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屍婆小本雜含曰屍蔔是也。普光釋經為學所應學無漏正法義。殊不知所學乃所云三學。而正所學亦是物也。是亦坐不讀本經耳。 以能勤勞至名沙門。中含四十八馬邑經曰。雲何沙門。謂息止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沙門。增一四十六曰。沙門名息心。諸惡永已盡。僧史稱。魏晉沙門依師命氏。如帛法祖竺道生之流也。晉道安受業佛圖澄。澄姓帛氏。安以ьヱ師莫過迦文乃以釋稱。人或э議焉者。後增一阿含譯出。始服其懸解雲。當時已有法海經。西晉法炬所譯。其經具言之不待增一矣。學者不知而以為昉增一者。邪甚哉。古今鮮能讀三藏者矣。堪長大息焉。佛圖澄碑曰。澄本姓濕。碑石勒所立。在邢州內丘縣西。見封氏聞見。諸書止謂帛氏。故附言之。 契經說此差別有四。雜含二十九曰。何等為沙門果。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中含二十六師子吼經曰。此中有第一沙門·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此外更無沙門梵志。異道一切空。無沙門梵志。 雲何一來至五下結。雜含二十九曰。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何等為斯陀洹果。謂三結斷。貪瞋癡薄。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亦說名婆羅門性見中含馬邑經·增一四十六。 亦說名梵輪。 說佛亦名至名清涼。中含三十四世間經曰。如來是梵有。如來至冷有。無煩亦無熱有。諦不虛有。按四有字。考之餘經。者字誤。亦字又者草誤。 世尊有處說名法輪。見雜含十五等諸經。按世高譯轉法輪經。義淨譯三轉法輪經。諸錄皆雲出雜含十五。今讀二經其世高本。大不類雜含。蓋別本爾。經首曰。於是有自然法輪。飛來當佛前轉。佛以手無輪曰。上往者。吾從無數劫來。為名色轉Йья更苦無量。今者癡愛之意已止。漏結之情已解。諸根已定。生死已斷。不復轉於五道也。輪即止。是一事最奇矣。無輪當作撫輪。上字止形誤。 有五補特至乃至上流。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四。 於契經中至不動法。中含三十福田經曰。雲何九無學人。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是謂九無學人。正理曰。然餘經說。無學有九。謂初退法·後俱解脫。彼不退法此不動攝。彼二解脫通此六攝。故阿毘達磨唯說有六種。蓋合經所說九種為六者。實對法說耳。然經思法居首。考之有部尼陀那。又載福田經。其次第同正理所云。又按經護則不退不護則退二句。恐後人旁註。誤入正文。尼陀那所載無之。況二十七賢聖中。何但釋之一名哉。 苾芻聖慧至為實斷。見中含二十三青白蓮華喻經·雜含十九。 我說有學至阿羅漢。見中含五十一阿濕具經·雜含八。蓋無學聖已行不放逸畢。是以不為言。 佛告慶喜至阿羅漢。見中含四十九大空經。 但說退失現法樂住。前經曰。若彼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本為精勤無放逸行故。此或可有去。以弟子多集會故。 不動心解至從此退。前經又曰。若彼不移動心解脫作證。我不說彼有障礙也。雜含八曰。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減。 由經說有時愛解脫。大空經曰。時愛樂心解脫。及不時不移動心解脫。 一法應起至心解脫。長含九в十上經曰。雲何一生法。謂有漏解脫。雲何一證法。謂無礙心解脫。十報經曰。一法可成令意止。一法當證令意莫疑。按世高譯十報經。長含十上經同本所云增十經是也。一一增至十。重疊十十增至十。都五百五十法。名曰十上。以十十相增。今論曰增十。舊論曰十增。其與增一殊。可以見焉。普光曰。從一法門增至十種。名增十經。是誤傚增一阿含名而言之。是則長含連有十上·增一二經。此二奚別。其說至於增一經而窮矣。徒以字解之。其說弗謬者。不概見耳。 喬底迦昔至般涅槃。見雜含三十九。又見出曜無放逸品。而為退羅漢果。雜含曰。六退時受意解脫身作證。有宗所誦為爾。又見增一十九。 多聞聖弟至不善覺。雜含四十三曰。或時多聞聖弟子。失於正念生惡不善覺。長養欲長養恚長養癡。是鈍根。多聞聖弟子。雖起集滅。以欲覆心。譬如鐵丸燒令極熱。以少水灑。尋即乾消。如是多聞聖弟子。鈍根生念尋滅云云。集字恐尋字誤。經五妙欲譬諸火坑。所言炭喻也。舊論曰火聚譬經。可以見已。 彼聖弟子至入涅槃。前經曰。彼多聞聖弟子。其心長夜臨趣流注浚輸。向於遠離向於離欲。而涅槃寂靜舍離樂。於涅槃於有漏處寂滅清涼。按臨趣當作順趣。 蓋草誤。稽之經二十一文極然。 餘契經中至應果力。雜含二十六曰。佛告舍利弗漏盡比丘有八力。何等為八。謂漏盡比丘順趣於離。流注於離。浚輸於離。順趣於出。流注於出。浚輸於出。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若見五欲。猶如火坑。如是見已。於欲慾念欲受欲著。心不永住。修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分。 又此經說至得清涼。前四十三文所云於有漏處寂滅清涼是也。普光解清涼字以為清涼炭。妄哉。誤解經題。而遂至乃添一炭字為說。附會之甚也。 我說所證至從此退。見中含四十九大空經。 苾芻當知至沒滅離。見雜含四十三。所云炭喻經。 五煩惱斷至名滿學。雜含二十九明三學中。有此意義。 經說通行至速通行。見中含五十九第一得經·長含十二自歡喜經·增一二十三本事經二法品。按是等諸經各有所為而言之。其本事經特具焉。 經說學分至八聖道。三十七覺分。或名道品。或名覺支菩提分法。其說散在於諸經。今舉其一二。四念住。見中含二十四念處經·雜含十九等經。四正斷。見雜含三十一·增一十八四意斷品等。五根·五力·七覺支。並見雜含二十六八聖道支。見中含四十九聖道經·雜含二十八。 吾今為汝至三摩地。 此四念住至嗜依念。中含五十二調御地經曰。此四念處。謂在賢聖弟子心中。繫縛其心。制樂家意。除家慾念。止家疲勞。令樂正法修習聖戒。 於八道支至修圓滿。雜含十三六分別六入處經曰。八聖道修習滿足已。四念處修習滿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修習滿足。 苾芻當知至聖道支。雜含四十三曰。譬如有邊國土。善治城壁。門下堅固。郊道平正。於四城門置四守護。悉皆聰慧。知其來去。當其城中有四郊道。安置床榻城主坐上。若東方使來。問守門者。城主何在。彼即答言。主在城中四郊道頭床上而坐。彼使問已往詣城主。受其教令復道而還。又曰。所謂城者。以譬人身粗色。如篋毒蛇譬經說。善治城壁者。謂之正見。郊道平王者。謂內六入處。四門者。謂四識住。四主門者。謂四念處。城主者。謂識受陰。使者。謂正觀。如實言者。謂四真諦。復道還者。以八聖道。按邊國土в土字主誤。謂之正見в之字剩。平王當作平正。以八聖в以字當作謂。所言篋毒蛇譬經。又出此經。普光引羅剎國緣。原出中含三十四。商人求財經是也。又見增一四十一馬王品。而無所引文。其事緣亦殊矣。彼乍睹婆沙·西域記等所載。以妄意附會耳。法寶而下數十家。皆不知其臆說。遂沿襲而不還。陋哉。皆眼不經三藏。而乃任意說經義。多見其妄爾。 經說證淨至戒證淨。見雜含三十及三十三。 經言學位至成就十。見中含四十九聖道經·四十七五支物主經。 即餘言心慧解脫。見雜含八。 雲何解脫至欲勤等。雜含二十一曰。雲何為解脫清淨斷。謂聖弟子貪心無慾解脫。恚癡心無慾解脫。如是解脫未滿者令滿。已滿者隨順攝受。欲精進乃至常攝受。是名解脫淨斷苦種。經具說戒心見解脫四清淨。是其解脫淨文也。 經說三界謂斷離滅。見雜含十七·長含眾集經。 經說三界無為解脫。雜含十七曰。若斷界無慾界滅界。是名諸解脫界。 分別智品第七之一 如實了知至貪心等.中含十九迦絺那經曰。以他心智他心如真。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知無慾心。知無慾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癡無癡·有穢無穢·合散·高下·小大·修不修·定不定·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又見念處經。總成十雙二十雙。今論加掉不掉·靜不靜之二雙。除穢無穢之一雙。增一二十九為十二雙。如苦樂品。則減二雙而成十雙。蓋無一定已。是阿毘達磨之所以離合之者也。 此心雲何至觀無止。見中含四十二分別觀法經。 離貪瞋癡至不墮有。雜含十八曰。比丘。心法善修。心離欲。心離瞋恚。心離愚癡。心得無貪法·無恚法·無癡法。不轉還欲有·色有·無色有。 因集生緣至欲為生。雜含二曰。此五受陰以何為根。以何集。以何生。以何觸。佛告比丘。此五受陰欲為根。欲集。欲生。欲觸。又見經十二。經三十二又曰。若眾生所有苦生一切。皆以欲為本。欲生·欲集·欲起·欲因·欲緣而苦生。蓋詳略殊。而其次亦無一定爾。 有二五二至變異有。見雜含三十五。所謂十八愛行從內起者也。內外合成三十六愛行。乘之三世。總成百八愛行。 苾芻諸行至為寂靜。見雜含十七。 此道能至至清淨理。出曜九道品曰。是道無有餘。見諦之所淨。又曰。唯是更無過。一趣如淵流。舊論曰。如經偈言。惟此道無餘能清淨見。明出曜所載乃是也。 雲何修根至防善護。見雜含十一。 雲何修身至毛爪齒。見中含二十念身經。 分別智品第七之二。 如舍利子至多少等。捨求度人緣。見賢愚因緣經四出家功德尸利苾提緣品。其鴿事緣。不經Я見。蓋殘缺矣。鴿驚怖舍利子影事緣。見薩婆多論·毘婆沙等論。而無觀前後際文。獨見智度論十一。諸註引以為證。而不知小乘所誦本有乎否也。雖無害於義乎。其寡陋亦甚矣。 佛四無畏如經廣說。見增一十九。 佛三念住如經廣說。見中含四十二分別六處經。所言三意止是也。 若於佛福田至得涅槃。 死生智知至惡行等。見雜含二十六·中含十九迦絺那經等。 如契經說無學三明。見雜含三十一。世尊嘗獲之覺樹下。載在本行集成無上道品。修行本起經名三術闍。註此言三神滿具足是也。 契經說有三種示導。中含三十五傷歌羅經曰。有三示現。如意足示現·占念示現·教訓示現。雜含八·增一十五。曰三事教化。長含十六堅固經曰三神足是也。按瑞應經以記心示導為說經。未審。是則說經教誡奚別。前文已言智慧知人本意。則其言說經者寫誤耳。長含曰。有瞿羅咒。能現如是無量神變。有乾陀羅咒。能觀察他心。婆沙所載同此。今論反之。未審。是終西方所習妖術。不可得而考矣。西域之俗最好幻。亡論於梵志。雖女流亦慴焉。如摩登女之流也。其吞刀吐火則未也。捫日月驅風雨。出沒變幻實出意表矣。神變何足為奇哉。神變而盡迦文。則何貴於覺哉。其或以抗外家者。因人之所信而導之。是又所以般若之使也。古人已具言之如仲尼識廟火辨萍實。豈足輕重之乎。史遷稱仲尼。猶或議焉。事佛者何見之淺且小也。 諸佛境界不可思議。重出。 一化主語至化亦然。見長含五闍尼沙經。其為長行為異。又見義足經。義足經又曰。佛語化人默然。化人語佛默然。何以故。正覺直度正所意故。可併證。按婆沙百三十五論化語中。引施設足論。其文見施設論第五。是論嘗譯出於趙宋。至今數百年。而竟無一人講及者無他。以後於玄奘而出。後之學者遂乃沿襲以為缺典。殊不知法護齎來其本。已載在於大藏。豈不悲乎。古者求遺文於蔥嶺之外。而弗獲則弗已。何彼此相去之甚也。 如尊者大至慈尊世。按大迦葉入雞足。或曰取涅槃。或曰待慈尊而取滅。如增一三十五莫畏品·四十四不善品。曰彌勒佛出世。然後取滅度。如本行集四十五大迦葉因緣品·阿育王經·付法藏傳·雜事五百結集中。則曰入無餘依涅界。而定力持身乃至龍華之會。婆沙·今論亦同此。有部所傳蓋如此。如增一所云。大眾部所傳爾。大乘所傳亦有此兩說。或概而謂小乘家為取滅。大乘以為入滅定者。大謬矣。智度論三曰入無餘滅。可以見已。 分別定品第八之一。 契經說此至上心學。見雜含二十九。 世尊亦說有惡靜慮。見中含四十二分別觀法經。 經說壽暖合故。見中含五十八法樂尼經。又說名色至相依住。雜含十二曰。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而得生長。 又說名色識為緣。雜含二曰。名·色因。名·色緣。是故名為識陰。所以者何。若所有識。彼一切名·色緣故。 又遮離色至來有去。雜含二曰。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坐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經明四識住文也。問字聞誤。第三卷作聞為正。 又說四食如四識住。雜含十五曰。若比丘。於此四食有喜有貪。則識住增長。識住增長故入於名·色。乃至純大苦聚集。若於四食無貪無慾。無貪無慾故識不住不增長。乃至純大苦聚集滅。按雜含連有四食四識住經。其語意全同。故曰說四食如四識住。諸註不知而為穿鑿之說耳。 有一類天超段食。見中含五成就戒經。 又說彼天喜為食。見長含二十忉利天品。 契經說彼出離色。見雜含十七。 無色解脫至諸色故。中含二十三周那聞見經曰。有四息解脫。離色得無色。又雜含十四曰。寂靜解脫起色·無色。按起乃超誤。 無色有情至超越故。中含二十四大因經曰。有無色眾生。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於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謂無量空處天。 契經中說有不出有。雜含十七曰。若色界眾生。及住無色界不識滅界者。還復受諸有。本事經三法品曰。應以正慧如實隨觀。出離色有及無色有。 於靜慮中至至識類。見本事經三法品。 按經文於色界。言其中所有色·受·想·行·識。如是法性皆是無常。於無色界。但言諸有受·想·行·識是也。 心定等定名正等持。雜含二十八曰。若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 雲何樂根至心樂受。 自說為身所受樂。四阿含中皆曰。離喜欲。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又曰身體樂。 若爾時諸至三摩地。雜含十七曰。世尊。若使聖弟子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得遠離五法修滿五法。雲何遠離五法。謂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不善所長養憂是。是名五法遠離。雲何修滿五法。謂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普光解斷五法以為五順下分結。或為五蓋法。均是摸索之說。不待辨論。學者不知其非也。遂受而傳之。以為經意如是。乃棄三藏而任意造說者。諸註皆是。凡不讀三藏而講對法者。是庸何殊夫瞽者之辨五彩乎。其言非妄則迂矣。 諸所有眼乃至廣說。見雜含八。已具業品辨顛倒契至餘滅樂。 又餘經說至喜憂沒。見中含第一城喻經·長含十七布吒婆樓經等。 三定有動第四不動。見中含烏陀夷經。已具業品。 第四靜慮至樂所動。見前經。 經說等持至尋無伺。見長含九十上經·中含十七長壽王本起經。 契經復說至三無相。見雜含二十一·長含眾集經·增一十六。 契經復說至相無相。 契經復說至三摩提。見大集法門經。 有修等持至法樂住。 分別定品第八之二。 修習慈等至切世界。中含二十一說處經曰。比丘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週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餘三同此。又見雜含二十一等諸經。 八解脫經中說想觀。見中含五十九第一得經·長含八眾集經。 聖教總言唯住千載。雜含二十五曰。我之教法則千載不動。又曰。過千歲後我教法滅。婆沙百八十三所載。全據雜含說。他諸經中大聖懸記而盡矣。蓋正法住世之量。其言千載者。三藏定說耳。如大乘師所誦經。又有異說。度女人而減五百年。見中含二十八瞿曇彌經。善見毘婆沙詳言之。聖教總言唯住千載二句出經說。有釋下舉一師之說。以聖教之說總言正法住時。釋家別證教之二以釋經意爾。諸註曰有兩說者。大謬矣。是則總字不安。聖教字又不相蒙。法寶引大乘經論而辨異同胡遺小乘三藏而言他。又文陋之具已。 破執我品第九之一。 以契經中至由二緣。見雜含八。已具隨眠品。 苾芻當知至眼識故。雜含九曰。佛告比丘。眼因緣色眼識生。所以者何。若眼識生。一切眼色因緣故。按眼因緣色в色字。當在眼字下。文例為然。 諸因諸緣至無常性。已見根品。 梵志當知至依意故。中含五十八大拘絺羅經曰。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為盡受境界。意為彼依。大拘絺羅對舍利子之語。梵志乃為沙門別號。 如六生喻至自境界。雜含四十三曰。如是六根種種境界。各各自求所樂境界。不樂餘境界。又曰。此六種根種種行處種種境界。各各不求異根境界。六種眾生之喻。又見增一三十二。六生所謂狗·鳥·毒蛇·野干·失收摩羅·獼猴。譬之六根。繫之者。乃身念處以喻繩索。失收摩羅。增一作鱣魚善見論十七曰鱣魚也。普光解經喻云云。不知何據。臆度耳。 苾芻當知至達所知。雜含八曰。世尊告諸比丘。雲何一切知法一切識法。比丘。眼是知法識法。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一切是知法識法。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如人契經至思所造。雜含十三曰。當為汝說。有二法。何等為二。眼·色為二。如是廣說。乃至非其境界故。所以者何。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此等法名為人。於斯等法。作人想眾生那羅摩□闍摩那婆士其福伽羅耆婆禪頭。又如是說。我眼見色。我耳聞聲。我鼻嗅香。我舌嘗味。我身覺觸。我意識法。彼施設又如是言說。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分齊。比丘。是則為想。是則為誌。是則言說。此諸法皆悉無常有為。思願緣生。按士其士夫誤。施設下又字。當在彼字上。思願疑思想草誤。論所載八行餘文。都經文也。光·寶輩不知而妄為科判。其言曰。論主以經部義破故。攬三成曰三和合觸。妄矣哉。鹵莽滅裂亦甚矣。世尊安預為其有宗經量有諍。而當其鹿園說經時。已有斯立破者乎。要之諸註家皆坐不稽本經故耳。今詳表出經全文。學者讀本經。而始知註家之妄耳。 世尊恆敕依了義經。 又薄伽梵至十二處。重出。 彼部所誦至自體法。有宗所誦。見雜含十三。連有多經。皆言一切有。而不言自體法。餘全同。蓋具略殊。而其義一也。 頻毘娑羅乃至廣說。中含十一頻鞞娑羅王迎佛經曰。愚癡凡夫不有所聞。見我是我而著於我。但無我無我所。空我空我所。法生則生。法滅則滅。皆由因緣合會生苦。若無因緣諸苦便滅。眾生因緣會相連續則生諸法。法賢譯頻婆沙羅王經。此經同本。佛阿毘曇經又有此經。頻毘婆羅舊曰頻婆娑羅。或曰民彌娑羅。或萍比沙瓶砂。蓋梵音賒促。而對譯字。譯者所執音各殊。而終歸一律。修悉曇者。一唯傳習吳漢音以視之。所以不通也。凡觀一代譯經。須曉一代之音韻。不爾不得通也。 有阿羅漢至攬諸蘊。見雜含四十五。都有四頌半。今所引初二頌。增一比丘尼品曰。觀惡露不淨分別緣起。所謂遮婆羅比丘尼是。世羅雜含曰屍羅。小本雜含曰石室。普光曰。此言小山。非也。勢羅·世羅並譯曰山。世品記曰。世羅此言山。鄔波世羅此言小山。是自矛楯耳。 世尊於雜至不可得。見小本雜含十六。其為長行為異。按今論所載經文。多出雜含。而特標曰雜阿笈摩說者。蓋雜含有大小二本。而此文沒於大本。僅見於小本。故標經名以別。舊論曰少分阿含。最為審。是又予之所以稱所謂別譯雜阿含而為小本者也。婆柁梨經曰薄伽梨。他經曰跋迦利是也。按是必梵志姓人。或同名者故。以姓稱之。經曰尊者。其苾芻者明矣。結法所謂五蓋法。經具焉。普光解結字以為蟠結難。按古本作盤詰。盤詰字出韓愈記夢詩。蔣註反覆也。明律有盤詰姦細條。又反覆之義也。普光不知經所云結法為何物。而附字乃以為反覆議論之義。其說雖巧乎。大失經意。臆度之言不可從矣。下文所云結自殊。 經說執我至能清淨。 說一切法皆非我性。見雜含三十四。 非我計我至心見倒。見大集法門等諸經。已具上。 苾芻當知至取蘊起。重出。 諸有已憶至取蘊起。雜含二曰。若沙門婆羅門。以宿命自識種種宿命。已識當識今識。皆於此五受陰。已識當識今識。我過去所經。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此經復說至是色等。前經是也。 若過去諸至眾生憂。見雜含四十四·出曜十四如來品。 破執我品第九之二。 吾今為汝至重擔者。雜含三曰。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重擔·取擔·捨擔·擔者諦聽善思。當為汝說。雲何重擔。謂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雲何取擔。當來有愛貪喜俱Юю彼彼樂著。雲何捨擔。若當來有愛貪喜俱Юю彼彼樂著。永斷無餘。已滅已吐。盡離欲滅沒。雲何擔者。謂士夫。是士夫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族。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命齊限。是名為重擔·取擔·捨擔·擔者。又見增一十七。 然經說愛名取擔者。前經是也。 但隨世俗乃至廣說。同上。 諸有撥無至邪見攝。見本事經。 有一補特至在世間。增一三阿須倫品曰。若有一人。出現於世。多饒益人。安穩眾生。愍世群朋。欲使天人獲其福祐。雲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訶三佛是。又見本事經一法品。 按三彌底部論曰。何故說有我。答。一人出世。多人得安樂生故。佛語諸比丘。一切功德人生在世間。多人得安樂故。若無人誰生功德。由是知所云一補特伽羅。乃指世尊。而增一文是也。舊論可併證已。諸註茫乎不知指何。故詳言之。智度論第一又引此經曰。一人者。佛世尊也。 如勝義空至除法假。重出。 頗勒具那至能取者。雜含十五曰。世尊為誰取。佛告頗求那。我不說言有取者。我若說言有取者。汝應問言為誰取。汝應問言。何緣故有取。我應答言。愛緣故有取。 世尊何不至者即身。見雜含三十四。答婆蹉種出外道經是也。 昔有大德至身一異。見雜寶藏經八。那伽斯那對難陀王緣是也。那先比丘經三卷。蓋失譯人名。考其始末。與雜寶藏所載同。而逸是問答。王名彌蘭。舊論曰旻鄰陀。按那伽斯那。譯曰龍軍。其言那先。那伽羨那略耳。那伽譯曰龍或象。那先經曰。天竺名象為那。賢愚因緣經有羨那者。慧覺曰。此言軍。其父名曇摩羨。譯曰法軍。故知斯那羨那或單言美。並譯曰軍。據那先經則譯言象軍亦可。 佛何不說命者都無。見雜含三十四。 如世尊告至墮斷邊。見雜含三十四。 此二輕重如經廣說。雜含三十四詳出斷·常二見之過失。而示處中道說法所謂十二支緣起。輕重言。意取重。普光曰。執有過輕。執無過重。此二經廣說之。亦唯臆度耳。蓋小乘所誦經。說二見之失最詳。而未嘗曙有輕重之別也。無他誤解輕重字而為此說。果乎臆說。不可從矣。 觀為見所至善業子。舊論曰。此中說偈。普光曰鳩摩邏多頌也。是或三藏相傳之說。而考之舊論。併據此論次頌言復說頌。則其言鳩摩邏多頌。恐非也。此品所載九頌。舊論皆曰此中說偈。 何緣不記世間常等。見雜含三十四。 如離繫子至為定記。 以有外道至名重問。見雜含三十四鬱低迦經。 佛記慈氏至得作佛。見中含十三說本經。智度論第一又引此經。曰中阿含本末經是也。 及記弟子至生某處。見雜含三十。他不遑舉。世尊所以記其生處。見中含娑雞帝三族姓子經。 諦故住故至惡見處。彼經亦說至惡見處。 諸有情無至流生死。見雜含六本事經一法品。 今我於昔至為妙眼。見中含三七日經。 經三十教曇彌經。又說善眼大師緣是也。 梵蘇泥怛羅。譯曰妙目或妙眼。舊修涅多羅。譯曰善眼。舊論曰善自。自字目誤。按三彌底部論曰。佛說。我前世時。作轉輪聖王。名曰善見。亦名大天。乃證今蘊即前蘊。而我不無焉。並見中含十四。大天□林經·大善見王經是也。 若執有我至解脫遠。 經說諸識能了所緣。見中含五十八大拘絺羅經。附記。世尊嘗所師事二仙者。蓋雨眾之徒也。宋求那跋陀羅譯過去現在因果經曰。阿羅邏·伽蘭告太子曰。眾生之始始於冥初。從於冥初起於我慢。從於我慢生於癡心。從於癡心生於染愛。從於染愛。生於五微塵氣。從於五微塵氣生於五大。從於五大生於貪瞋等諸煩惱。其所言如此。則知雨眾之徒者無疑。學者鮮能識之矣。故聊表出之。 經說六實物名沙門果。物字論本作句誤。高麗藏並舊論作物是。 阿毘達磨俱捨論稽古卷下終。 皇和寶曆癸未秋九月。美濃法幢世壽二十又四。書於高野山金剛峰寺金剛三昧遍照密院學舍。 明和六己丑年十一月吉辰。 ****** No.2253[cf.No.1823]   俱捨論頌疏正文   叡山沙門源信撰   謹案思益經曰。如劫燒時。江河泉源。在前枯竭。大海乃盡。正法滅時。亦復如是。諸行小道。正法先盡。菩薩大海。正法乃滅(云云)則知。應學權門以扶實教矣。暉師俱捨頌疏。為後生龜鏡。非廣非略。文明義備。但處處有筆誤寫錯等文。雖是萬有之一失。猶致學者之謬解。方今。先哲與骨已朽。末學於膚彌淺。予不量力。聊正是非。蓋述少教之一隅。以期大乘之再中而已。時則長和二年癸丑。秋八月十八日也 論本卷第一 疏釋擇滅雲。隨所繫事體各別故。且如三界九地地地有九品煩惱。九九八十一品。斷一品惑。證一擇滅。乃至斷八十一品惑。證得八十一品擇滅。故體各別(云云)問。此文上下相違。上雲隨所繫事。下雲斷八十一品惑。證八十一品擇滅。惑是能繫也。然光記雲。謂隨所繫諸有漏法事量多少。離繫事量多少亦爾(云云)與暉同異可尋 疏雲。非擇滅礙當生法(云云)光意同之。即依顯宗論意也。然寶師以無為無作用之義。破此釋(云云) 疏釋言依雲。此言所依。即名俱義(乃至)無為雖義不墮三世。不名俱義。非言依(云云)無為雖義不墮三世等文不明。遁麟雲。無為雖義不墮三世者。謂無為體義。與有為同故言雖。然無為之名。自墮三世。體不遷流。與前即異。故非名俱(云云)光雲。由此無為是離世法。望能說言。無用疏遠雖亦是義。言亦能說而非言依(云云)此等文亦難了。寶記雲。有為之法。可與名俱行於三世。可俱說為過去現在未來世故。無為不爾。所以遍於有為下通無(云云乃至廣說)意雲。無為之名。雖行三世。所詮無為。不墮三世非言依 疏雲。諸無表色。應不名色(難也。根積極微。成變礙。可名色。無表非極微。無變礙。應●非色)此註中。但約根述難意。未了也。故光記雲。又難。五根五境極微成等 疏破無表從表生故名色。引正理破雲。隨心轉滅。不從表生。應當非色(云云)應雲。隨心轉戒。不從表生也。滅字謬歟。寶記雲。正理破此釋雲。此不應理。隨心轉色。不從表生。應非色故。光並麟記同寶記 疏釋及七界應知六識轉為意雲。應知。六識轉為意(云云)應知二字。可屬上句末。不可屬下句初耶。雖非重過。猶違論文。論雲。應知。如是所說識蘊。於處門中立為意處。於界門中立為七界 疏雲。蘊息是無為。無為非蘊攝。處界息處是無為。亦可無為非處界(云云)可*雲處界息是無為。中間處字剩。故光雲。若蘊息名無為。無為非蘊攝。處界息故名無為。無為非是處界攝 論第二(七條) 疏釋一有見謂色雲。遂能示現此彼言說。言說名見。有彼言故。故名有見(云云)言說名見者。可尋。光記俱如今文。寶記引正理雲。由二義故。一者此色定與見俱。故名有見。由色與眼俱時體起故。如有伴侶二者此色可有示現。故名有見。可示在此在彼別故。如有所緣 疏釋無記餘三種雲。餘謂色聲。此通三性(云云)可言餘者色聲及七心界法界。故論雲。其餘十界。通善等三。疏釋無尋無伺品。文雲。此非相應法中。及靜慮中間伺。同前第三無尋無伺品。故言亦如是(云云)初之中字剩。故論雲。法界所攝。非相應法。靜慮中間伺。同亦如是。光記如論。不言非相應法中 疏釋異熟生有四釋雲。第一第四釋。分別因果。第二第三。別明異熟義。既非於一義有四釋。故不足為四解。然非重過。又·其中出第四解。注雲。果名異熟。同第二解(云云)第二解因名異熟。故光雲。異熟屬因。生即屬果(云云)第三解意。異熟名在果。故光雲。異熟生並屬果。而如何言果名異熟。同第二解耶。恐二字謬歟 疏釋獨俱得非等中單句雲。眼識通三性。有前後俱得。先中有位。已起眼識。今此漸得等(云云)是文為約得及中有作二釋歟。為一釋歟。然光雲。色根無記。非成過未。起時名得。識通三性。亦有前後得。識先成故。今不名得(云云)可思 疏釋眼見色同分。非彼能依識雲。尊者世有說。眼根見(云云)有字未了。光*記雲。尊者世友眼見 疏引婆沙四種答問中。第三答問雲。若將眼識所依性。與等無間緣為問。此即互有寬狹(云云)此文頗狼藉也 論第三(六條) 疏釋於同住雜染清淨增上故等頌雲。由信等五。分煖頂位。伏諸煩惱。引聖道故(云云)分煖頂位者。未了也。論雲。由此勢力。伏諸煩惱。引聖道故(云云)光記如論。不言分煖頂位 疏釋頌文雲。三無漏根於得後後道涅槃等增上者。言亦爾者。類顯一一各能為根(云云)論雲。三*無漏根。於得後後道涅槃等。有增上用。言亦爾者。類顯一一各能為根(云云)疏文狼藉也。可依論文 疏雲。無明等性。應立為根。無明等因。於行等果。各各別有增上用故(十二因緣互相引發有增上用應立為根)此注十二因緣。互相引發者。未了也。是次第引。何言互相引。故光雲。十二緣起中。無明等因。於行等果。各各別有增上用。故應立為根(云云)不言互引 疏釋心所依等頌雲。此六根成無漏淨。由後三根也(云云)五根唯有漏。而今雲此六根成無漏淨者。遁麟雲。即得六根通無漏者。舊雲(光記也)差別及住皆攝六根。雜染資糧及淨。唯在於意。新雲(寶記也)此有二種。若體成無漏。唯是意根。若離自煩惱縛名淨。即通六根 疏釋餘處此名喜雲。除第三禪。於下三地。名為餘處(云云)於字未了 疏釋九唯修所斷雲。此八根非見所斷。非無漏故。不通非斷(云云)應言九根。何言八耶 論第四(十三條) 疏釋微聚雲。為顯更無細極此者(云云)極字應作於字。故論雲。為顯更無細於此者(云云)光記如論 疏釋小煩惱地法有三義。一唯修所斷。二意識地起。與無明相應。三各別現行(云云)論不分別。遁麟惠暉同為四義。意識地起。與無明相應。分為二也。光雲。有古德。亦以五義廢立小煩惱地法。一不通六識。二不通五斷。三不通三性。四不通三界。五別頭起。亦費言論。不能具述。若具五義。立小煩惱。餘心所法。不具五義。是故不立。今依此論。一義廢立小煩惱地法十。謂唯修所斷。意廢俱起(云云)故意可思 疏釋身邊二見雲。能覆聖道。或有廢覆。名為有覆。不能招果。故名無記(云云)光釋此無記義雲。以過輕故。無勝用記。不能感果。故名無記(云云)然論第二。釋無記雲。不可記為善不善性。故名無記。有說。不能記異熟果。故名無記。若爾者。無漏應唯無記(云云)故知。光釋順論意。今偏約不能招果者。未了 疏雲。初靜慮如前欲界諸心所法。唯除不善(云云)有十(云云)論雲。除唯不善(已上)可依論 疏次文舉瞋及忿等七。無慚無愧雲。此十煩惱。唯不善性。色界無有(云云)論忿等不名煩惱 疏雲。惡作與憂根相應。色界離憂。故無惡作(云云)欲界中疑。亦憂相應。亦應無疑。既有例難。故不可言相應。故光雲。無憂根故無惡作。又雲。隨憂行故(云云)不言相應 疏釋心心所名有行相雲。行謂行解。即能緣心也(云云)可除心字。或可雲心心所。故光雲。三名有行相。即於所緣一切諸法別顯差別種種不同。心心所法隨緣何法等起行相故。名行相等(云云) 疏雲三名有行相。謂同有一行相(乃至)心心所齊等起也。此七八行文狼藉也。為是一釋。為是二釋。若二者。義心不別。若一者何言或耶。然麟師解雲。或名有行相者。同前既言有行相竟。今何復言有行相。釋此。應是引論成前義。然少不便 疏釋擇滅之得注雲。諸餘有情者。一切聖人也(云云)麟雲。諸餘有情者。即前所除之外。苦法智位已去。及先離染苦忍聖人。兼餘一切斷惑異生。此等諸類。皆成擇滅。名為餘也。章中言餘有情謂一切聖人者。誤矣 疏釋無繫得通四雲。非擇滅得。通三界繫(謂非擇滅得)隨命根眾同分判(云云)注四字剩 疏釋非學無學三雲。以有漏法。隨所得判故。能得得亦是非學非無學也(云云)可*言以有漏法得。隨所得判。雖非重過。有少所闕也。故光雲。以有為法得。隨所得法判(云云)有漏有為二文雖異。以總顯別。故不相違 疏天眼耳通相應惠也(云云)相應字剩。論但言眼耳通惠。光亦云。謂二通惠(云云) 疏雲。三界不繫者。是所不得法。三者能得非得(云云)第二得字剩。但可言能非得歟 論第五(六條) 疏釋無想報末文雲。既修此定。次復離欲。或起生得或聞或思。如是等善為善趣因(云云)問。離欲以後。應修此定。而何言既修此定。次復離欲等耶。光雲。既修此定。復須離欲。或起生得或聞或思。如是等善。為善趣因*(云云)彼文雖不雲次復。猶有前難。可思 疏釋滅盡定成佛得非前雲。非前者。非前加行得也(云云)論意雲。非成佛前得滅盡定。唯是成佛盡智時得。光意如論。故今文違此等文   疏釋滅盡定加行雲。若諸聖者。以欲色界有疲勞受。於四靜慮有粗動想。為求靜住。暫欲息心(云云)惠暉雲。於四靜慮。有粗動想者。合言四無色有想。以前文言欲色界。以論色界也(云云)光師意亦云。厭色界受無色界想 疏釋有為相中雲。遙見白鷺。表知有水。如童女有好相等(云云)如字。應在二處。故光雲。如白鷺所居。表水非無(乃至)如童女身相。能表男女善非善事 疏雲。多名合集。為名等身也(云云)此中可雲多名等合集。故光雲。必以多名等合集。為名身等義 疏雲。如說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菩提寂滅。此皆有三句。名多句身也(云云)皆字似剩 論第六(四條) 疏釋同類因雲。然唯得與等勝為因。非為劣因。為無漏道。加行生故(云云)為無漏道四字剩。故論並光記。無此四字。雖非重過。猶不如無 疏又釋同類因雲。思與思修為同類因。除聞所成。以聞劣故(云云)麟雲。思與修為因者。今謂不然。以欲界有思無修。色界有修無思。異地相望。又不為因。如何可言思與修惠。為同類因耶 疏雲。無為無因果者。無六因故(乃至)無為無果者。無五果故(云云)初句果字剩。多本如此。但一本無果字。可依此本 疏釋五取果唯現雲。定非過去。彼已取故。亦非未來。彼無因故(云云)論雲。彼無用故(云云)光亦如論雲無用 論第七(三條) 疏釋十二心中。從欲界善心。不生無色界善心雲。無色界心。不與欲心為所依故(云云)此文倒也。應雲。欲界心不與無色界心為所依故。光並麟。同引正理論雲。謂於等至入出位中。等無間緣。為所依體無容有故 疏釋欲染心不生上二界心雲。謂欲染心。不生上定。及往彼界故。無生界理(云云)無生界理四字未了。或界訛歟。應雲無生上理 疏釋色善三學四雲。色界善心。現在前位。十二心內。容得三心。一謂得自界善。及欲色界通果無記。成三心也(乃至)有學心正現前位。容得四心。一得有學心。及得欲色二通果心。並無色善。故成四也。三心四心之下各一字似剩也 論第八(三條) 疏雲。南贍部洲南邊。有贍部樹。今此洲名。或從林立號。或從果為名(云云)論第十一雲。無熱池側。有贍部樹故。今文與論相違。故麟雲。南方有樹者。准下器世間中。雲無熱池邊有此樹光只從林立號。不言南方 疏釋第三識住*雲。理實亦攝小光淨天。無量光天等(云云)淨字剩歟 疏釋說有健達縛等頌。不舉七有經。但舉健達縛等三經。違論及光記 論第九(一條) 疏釋由中有相續等中雲。外道執我。名為士夫。如用也(云云)如用二字未了也。論雲。內用士夫。此定非有。光如論也。然有本雲士用也 論第十(六條) 疏雲。論雲。如是無明。別有實體。是明所治。非異非無。解雲。非異者。非是異明之外。總是無明也(云云)應言。非是異明名無明。或非是明外名無明。何雲異明之外耶。異明之外。即是明也。故光記無之外二字。疏雲。此上所論十八近行。皆通有漏(云云)麟雲。皆通有漏者。謂善染總取。名之為通。非對無漏置通言也(云云)可思 疏怙雲。餘三無色三者。除生有外。所餘三有。皆通三性。名為餘三(云云)無色三。三字似剩。何者此三箇字。即是別門。不可怙為一怙   疏雲。一種離貪。見色無益。以此故知。色非段食(云云)一種之言未了。學者應思 疏釋生有不由自力纏垢雲。自力纏者。嫉慳忿覆悔眠也(云云)此中初五自力起也。眠非自力起。具如下隨眠品。故光但舉前五不言眠。恐眠字剩歟 疏釋食香中有起等中雲。此通經說中有名也。謂契經說。食有四種等(云云)論引此經。證無漏非食。而疏唯為中有名者未了。故光雲。引經顯食唯有漏 論第十一(五條) 疏雲。竭地洛迦西國樹名。此國南方亦有此樹。名簷木山。山上寶樹其形似彼。故以名焉(云云)光記雲。稱為簷木。山上寶樹其形似彼(云云)可依光記。其意見遁麟瑜伽記 疏說第一欲生天雲。依受如生現欲境故(云云)論亦同之。光引婆沙百七十三雲。人及前四天。同樂受用自然生境。故合為一(依要著此文) 疏釋故見月輪缺雲。世施設論中。作如是說(云云)遁麟雲。言世施設論者。有雲。謂彼自古英賢共為此論。非六足中施設論也(依要著文)   疏釋樂生三九處雲。一於初靜慮等(乃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云云)若初言一者。次應言二於第二靜慮。三於第三靜慮。然有本無一字 疏釋無間中劫全雲。二十增減為一中劫也(云云)惠暉雲。無間中劫全者。取一增減為中劫。此疏言二十增減。不知有何事憑 論第十二(四條) 疏雲。論雲。已知三極少。前二量雲何(總問)今且辯前踰繕那等(別問)頌曰。極微微金水等(云云)今且辯前等者。是答。何為別問雲耶。故光記。已知以下為結前問起。今且以下為答 疏雲。四肘為一弓。謂尋。豎積五百弓。為俱盧捨(乃至)一弓有七尺二寸(云云)麟雲。一弓有七尺二寸者。新雲。古時一弓有八尺者。即是古尋。今時六尺已下即六尺步法。然今多用五尺步法(云云)此尺應尋。然光雲。一肘有一尺六寸。四肘為一弓。一弓有六尺四寸 疏雲。從無量劫減至極十年。即名為初一住中劫(云云)無量無量劫者。劫字似剩。故論雲。從無量歲減至十年。光雲。無量歲初減以去。方名住劫 疏釋獨覺增減雲。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資糧。然後方成獨角果也。(已上)下角字可尋。論疏等不雲獨角 論第十三(一條) 疏釋有漏自地依。無漏隨生處雲。又無漏大種是無漏故。*復不可說不繫大種造(云云)論雲。必無大種是無漏故(云云)明知。疏上漏字剩耳。光記如論 論第十四(四條) 疏釋五戒所應離法雲。一殺生。二不與取(乃至)五不飲諸酒(云云)下不字剩。論無不字   疏釋未至九無間。俱生二名斷。約靜慮及斷二種律儀。四句分別第四句雲。除未至定九無間道無漏律儀。取所餘未至地無漏解脫道。及上地一切無漏律儀。以無漏故。非靜慮律儀。非無間道故。非斷律儀(云云)以理推之。應*雲非未至定九無間故。非斷律儀。若不爾者。上地無間無漏律儀。豈非第四句所攝耶。光記不釋 疏釋捨未生表。聖成無表非表雲。謂經生聖。住胎藏位。表業未生。過去生者。今生已捨等(云云)論雲。謂易生聖補特伽羅。表業未生已捨。光雲。成無表非表。謂三界易生聖者。若在欲色。定成道定無表。若生無色成道無表。表有不成。如處胎等。表業未生。或表生已。遇緣復捨(已上)論及記似二人。今文何不爾耶   疏釋得律儀如誓。非總於相續雲。本受誓雲。我於一切有情。誓斷欲邪行罪(云云)此釋雖無重過。文相頗不安。論只雲本受誓雲何。謂離欲邪行。不言一切有情。光記帖論文雲。答文可知 論第十五(六條) 疏釋順樂苦非二等三行頌雲。初一頌正明三受。次一頌引證。後一頌明順受(云云。光同)此中以第二行言為證者。證何事耶。寶師不雲引證 疏釋諸處造四種。地獄善除現雲。諸界諸趣。或善或惡。容造四種(云云)論雲。諸界諸越。或善或惡。隨其所應。皆容造四種。光亦云。三界五趣。或善或惡。隨其所應。皆容造四*種(已上)今疏不雲隨其所應者未了。於上界中。豈造惡耶 疏釋並欲有頂退雲。離欲人。及有頂聖。雖有退墮。而亦不造欲界有頂生後二業(云云)不造欲者。其義可然。不造有頂者。其義未了。應言不造一切地生後業 疏雲。諸退果者。必不命終。還修得果故。於離染地。永更不生故。無生後業(云云)頌心。言二果退者。雖已退起欲有頂等惑。不造彼地生後業。或可言於前離染地。不造生後業。故此文中離染地言。便違論意 疏釋中有業。皆順現受攝。類同分一故雲。以中有身。與生有十位。一類同分無差別故(云云)此中言生有者。理恐未然。故論但言謂此中有位。與自類十位。一眾同分。一業引故(云云)若欲指位。應雲本有。何言生有耶。光師同今文。言與自類生有十位(云云)其難同前。寶記雲中生一同分。不雲生有十位 疏釋得永離地業。定招現法果雲。謂阿羅漢。隨在何地。離此地染。名得永離地業(云云)唯舉阿羅漢。其義未了。故光師雲。謂阿羅漢及不還果。隨生此地。永離此地染 論第十六(七條) 疏釋應知如次第。名黑白俱非雲。惡名黑。色善名白。色慾善名俱(云云)下色字剩。故光雲。欲善名俱。疏釋四法忍離欲。前八無間俱雲。離欲者。流入下句。謂離欲前八無間道(云云)離欲唯屬下句。不可言流入。疏釋離欲四靜慮。第九無間思雲。謂善憂根。斷已不行。所緣善法。斷已皆行*故(云云)此中緣字未了。應言所餘善法斷已皆行。故光雲。欲界餘善。斷已猶行。以成就故 疏釋論不善業道加行生時。一一由三不善根起。依先等起故。作是說之文雲。先等起者。即加行也(云云)等起與加行。應是前後。何雲即加行也。故光雲。不善業道加行生時。一一由三不善根。依前因等起故。佛經中。作如是說。從三根生(云云) 疏釋欲邪行四種。行所不應行雲。於苾芻尼行非梵行。一解。從國王邊得罪。不忍許故。第二解。於自妻妾受齋戒時。尚不應犯。況出家者。舉重況輕。但有侵陵。成邪行罪(云云)論雲。於苾芻尼行非梵行。為從何處。得業道耶。此從國王。不忍許故。於自妻妾。受齋戒時。尚不應行。況出家者(乃至)此及所餘。皆於王得(云云)如論文者。是似一解。頌疏何分為一解耶。光記正理論為二解。與頌疏同。寶記雲。論此從國王至況出家者答也。此論引自妻妾為例而釋。從國王得。更無異解 疏雲。經說誑言。略有十六(云云)論雲。經說諸言。*有十六(已上)知。誑字誤 疏末注雲。從五識後親起意識。所證五境定中意識。親證三境。名現量意識。有本雲。意識親證六境(云云)所言三境者誤歟。光雲。若意識依現量證六境。名為所知。若意識親從五識後。起現量證五境。若在定意識現量證法。或在定意現量所知。能通證六境(云云)可思 論第十七(十條)(光雲。疑有二。一疑有。二疑無。疑有能續善根。疑無不能續善。此中據疑有疑矣) 疏釋續善疑有見雲。疑有續善。疑無斷善(云云)有何證言疑無斷善。光師雲。但言疑有能續善根。疑無不能續善。不言斷善耶。然麟雲。疑無斷善者。謂於因果中生疑無心。此或應無。從此生邪見。謂定無。便斷善也(云云)可思 疏雲。愛樂壞非加行壞。是人現世能續善根。論雲意樂壞 疏雲有斷善根非墮邪見(云云)論雲。非墮邪定。光雲。起邪見故名斷善。不造逆故非墮邪定 疏釋業道思俱轉。不善一至八雲。謂先加行遣使殺等。造作六惡業。不染心時。於前六中隨一究竟。善無記心名為不染。染心究竟成二俱轉。故言不染(云云)正理難雲。慢疑等染心起時。雖是染心。不可二俱轉(云云)光述俱捨師救雲。以不染心定一俱轉。若染污心。即不決定(云云)論雲無貪等。故無重過。今文雲染心故未了 疏釋無漏業有四。謂唯除異熟雲。無漏不招果。故唯除異熟(云云)無漏唯不招報果。何總雲不招果耶 疏明非學非無學雲。非學非無學色蘊。有漏色少分(云云)可加行蘊故。光雲。非學非無學業。以有漏色行二蘊少分為體 疏雲。本論中所說三業。謂應作業。不應作業。非應作業。非不應作業(云云)第三業字剩。故論無此字 疏釋不善地獄中等頌雲。業鏡現前不可拒諱(云云)業纔 疏釋無間業。唯除北俱盧(云云)此文略。故光雲。非餘四趣。非餘二界。有無間業(云云) (光雲。於三障中且無間業。唯人三州非北俱盧。非餘四趣非餘二界。有無間業。於三州內唯女及男。造無間業非扇搋等等。謂等取半擇迦無形二形矣) 疏明扇搋等不造逆罪雲。少恩少羞恥等(云云)論雲。造無間業非扇搋等。所以者何。即前所說。彼無斷善不律儀。因即是此中無逆所以。又彼父母及彼己身。如次少羞恥故。光記如論。而何今文。但用第二義。不明初義耶 論第十八(六條) 疏釋唯破羯磨僧之中。不釋唯字。然理必應爾。所以以理推之。應雲破羯磨僧有二類。一者破法輪時。必破羯磨眾分為二部故。二者唯破羯磨非法輪僧。眾雖分亦同成佛故。今頌第二。故置唯言】 疏分別唯福業ЯЁЪ非事。唯福事ЯЁЪ非業等三句。無唯福非業事一句也。論具四句。光記如論(云云) 疏不釋此招大富果一句頌 疏釋第八施最勝雲。為得上義而行惠施。名莊嚴心(云云)名莊嚴心四字。不知所詮。論及光記無此文(云云) 疏釋後起由根本。加行思意樂等文雲。先從意樂引起加行。次從加行引生于思。次復從思引髮根本。此之根本。必於田起。後方有後起現前。今依義次從後向前(云云)此文次第雜亂。何雲從加行引生于思 疏釋惡田有愛果等文雲。若於惡田雖施。但應招非愛果(難也。此難非理也)所以者何(云云)此難非理等五字。不可為註。故論雲若於惡田雖施。但應招非愛果。此不應爾。所以者何 論第十九(七條) 疏釋於內門轉故雲。上二界多起定貪故也。少分緣外門轉者。謂彼亦緣色聲味觸法外境界(云云)味字剩 疏釋六行部界異。故成九十八等二行頌雲。初六句明欲界。次兩句明上二界(云云)應雲初二句總標。次四句明欲界 疏釋非因道妄謂引論雲。受持禁戒。數相應智。非解脫道。妄起道執。理實應雲戒禁等取(云云)論正文雲。唯受持戒禁。數相應智等。非解脫道。妄起道執。理實應立戒禁等取名。文唯字等字至要也 疏說四顛倒雲。執有漏道得淨涅槃。雖非究竟斷惑證滅。而能暫時離染證滅。緣少淨故。非一向倒(云云)下八地惑。有諸聖者。以有漏道永斷證滅。何故定說雖非究竟暫時離染等耶。故論但言戒禁取非一向倒。緣少淨故。不言暫時等。光亦不雲暫時離染*(云云) 疏雲敬等諸纏。緣事起故。皆修所斷(云云)此文不順論。論雲。此諸纏愛。一切皆緣。修所斷故。唯修所斷(云云)故不可言緣事故修所斷。若不爾者。滅道下重緣惑。亦應修斷 疏釋有愛一分雲。此一分愛。緣傍生故。聖不起也。乃至雲。常見所增故(云云)初釋雖無過不順論。論唯雲有愛一分。常見所增故。聖不起。然光記。同今文有二義。初義可尋所*詮 疏釋身見非上緣雲。不執上界為我我所故(云云)論雲。上界上地(云云)明知。地字落。光記 同論(此次上一段所詮。愛緣傍生故等釋。不知所詮雲事也。非破耶) 論第二十(九條) 疏雲。過現意識。相應貪瞋慢三。雖於世遍闕於事遍。謂有緣此境。不緣餘境故。光意同之。然論不雲世遍。事遍可思 疏釋未來意遍行雲。未來意識境流三世故名世遍。又此意識。種類無邊。於所緣事。必能遍縛。亦名事遍(云云)論只雲。若未來世意識相應貪瞋慢三。遍於三世。乃至未斷。皆能繫縛(云云)不言事遍。今何雲事遍 疏釋五識不生遍行三世雲。或有同時參差三世。如有眼識。定緣青黃赤色三境而起。隨闕一境。識即不生。其所闕境。或一未來。或一現在。或一過去。故說五識遍縛三世(云云)此釋未詳。光記無此釋 疏釋見滅道所斷(乃至)後三淨識境雲。上兩句明滅道境。下兩句明無漏境(文)應言上兩句。明滅道所斷。若滅道即境。與下二句無別。若不爾者。濫下二句。然非重過 疏釋見苦集修斷等二行頌次長行雲。色界一切隨眠隨增(註雲。乃至色界樂根既通五部故。一切識皆緣樂根。云云)所言一切識者。未了知所從。以理准之。應言一切惑歟。然非重過 疏釋見苦集修斷等下長行註雲。無色修所斷生得加行善。通緣九地類智品道(云云)光雲。問。生得善識。能緣何法。答。欲色界者。緣三世及無漏一切法。無色界者。能緣自上地有漏無漏一切法及虛空(云云)而今雲通緣九地類智品道者。未了也 疏說無色界道諦下。緣樂根識隨增。出貪瞋癡等也。瞋字剩歟 疏雲。若復有問言(乃至)隨眠隨增(解雲。此問緣樂根識上隨眠隨增)此註未*了也。論雲緣緣樂。光同論。而何但言緣樂根識耶 疏釋及隨應境現雲。二隨應境現。說言及隨應等(云云)此文狼藉也 論第二十一(八條) 疏釋隨煩惱此餘雲。此隨眠外餘纏垢等。名隨煩惱。隨根本煩惱起故。名隨煩惱也*(云云)此釋望論有少闕。論意雲。隨煩惱有二種。一諸煩惱。亦名隨煩惱。二此餘染污心所。名隨煩惱。兩記如論。而今唯纏垢等名隨煩惱。故未*了也 疏明六垢雲。此從煩惱生。穢污相粗名煩惱垢(云云)應雲此從煩惱生故。論雲。如是六種。從煩惱生(云云)疏釋上地皆隨應遍自識諸受雲。若第三禪起惑。即樂喜相應(云云)應言即樂捨想應。故兩記雲樂捨 疏斷蓋五唯在欲。食治用同故。雖二立一蓋。障蘊故唯五雲。上兩句明蓋。下兩句廢立(云云)第二第三句。分為兩段。理不可爾。故論並兩記。及今下文。以中間二句。合為一段 疏釋簡(簡疑見)滅道下有漏緣惑。知彼所緣。不斷義雲。而彼邪見等不斷(云云)邪見是無漏緣惑也。今意可出有漏緣惑。而言邪見者似謬。理實應言而彼貪瞋等不斷。疏釋應知從所緣。可令諸惑斷雲。令彼所緣不*復生故。(云云)可改彼字而作於字。故論雲。令於所緣不復生故。(文)二記如論 疏釋四遠性頌中等字雲。等言為明舉事未盡。如所造色等亦名相遠。如善惡性等亦名治遠。如南北海等亦名處遠。故致等言(文)光意同之。然等南北海者。其義未了。異方之言。既含南北。非如色善大種感外所等 疏釋諸惑無再斷雲。諸惑頓斷。若更不退。必無後時再斷惑義(云云)此釋未了。故生學者謬解。是故應雲若有退者。雖亦再斷。然非此中再斷義也 疏釋得亦然除五雲。及從無學位起色纏退。亦名得一。謂順下分(云云)案次第並論意。此文應在此下等文前。兩記如論次第 論第二十二(四條) 疏釋少欲喜足雲。喜足少欲若有漏者。通三界。若無漏者。所治二種。唯在欲界(云云)論雲。少欲喜足通三界無漏所治二種。唯欲界所繫(云云)今文何故。唯約無漏論所治耶。凡此文牒釋頌頗狼藉也。兩記意如論 疏釋我所我事欲。暫息永除故雲。為佛意。欲令諸弟子。暫息我所事欲故(云云)為字應在意字下。故論雲謂佛為欲 疏釋入修要二門頌雲。從此第二明五停心位。七方便也(文)文中不說五停心。然光亦云。七加行中五停心觀也(云云)可尋 疏釋息念惠五地雲。謂。苦樂受能順引尋。此念持尋。故唯捨受(文)論雲。此治尋(云云)光記如論。故知。今持字誤 詮第二十三(五條) 疏說總相念住雲。今此雜緣唯總相緣四。及與前別(云云)及字未了。恐是乃字 疏雲。苦法智忍者。苦法是苦諦法。忍緣苦法。名苦法忍(文)此文唯約境釋法字。頗不順論文。論雲。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智。此後境智與前相似。故得類名。兩記不釋 疏釋地地失德九雲。此失謂退失(云云)論雲。失謂過失。兩記不釋 疏雲。要具三義得預流名。一具得果向無漏道故(云云)論雲。具得向果無漏道故(云云)應如論雲向果耳 疏雲。預流名無退墮法有五義(云云)見論文。相似四義。雲何雲五義耶。光雖分為五段。不言五義。實亦不言五義。但以諸有決定。至亦能浮。為引文舉喻證也 論第二十四(六條) 疏釋身證不還。不預十八有學之中事雲。無漏三學。是聖者因。擇滅涅槃。是聖者果。(云云)果有有為無為二果。而今何唯取無為果。論意似遍取。故唯雲三學及果。不言擇滅涅槃。然光雲。此滅盡定非是三學。以有漏故。亦非學果。以有為故(文)寶雲。滅盡定有漏非學。故唯是因(文)不出果體。然非重過 疏釋有漏離次下雲。依二禪。離初禪染(云云)應雲。依二禪近分。雖非重失。末學可誤謂二禪根本。故光雲。如依第二靜慮近分。起世俗道。唯能離次下初靜慮染 疏釋立四果之五因中集斷因雲。起一類勝得得前諸斷。非一得也。(云云)*此釋不順論。論雲。謂總一得。得諸斷故雲一得。得諸斷也。若如今釋。是以諸得得諸斷也。非以一得得諸斷也。然光同今文。寶雲。謂總一得得諸斷故者。正理雲。謂一果得。總得先來所得斷故。述曰。此說前向果中所得無為。至今果*位。總一果得。得無為故。非是眾多無為。同一得得(云云)恐是且述正理師意。非謂正是俱捨意耳 疏釋見道名法輪。有五義之中。第五上下轉義雲。謂觀上苦等故(云云)先觀欲苦。次觀上苦。而如何言觀上苦等已。觀下苦等耶。然兩記同今文。可尋 疏雲。十二行相者。如苦諦下等(云云)此文頗狼藉也。若結前者。應言是名十二行。若生後者。應言三轉十二行相。然行重過 疏釋厭離四句中厭非離句雲。智是見道苦集法智(云云)應言苦集智。或苦集法類智。而何但言苦集法智耶 論第二十六(四條) 疏雲,於勝地根位去來世不知者。明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文)何故。但雲不知上地耶。應言明他心智所不知之心 疏釋所緣總有十。謂三界無漏。無為各有二雲。所緣總有十。謂三界無漏者。標所緣法也(云云)何故不舉第三句耶。應言。初句標所緣。次二句列十所緣 疏釋俗智除自品。總緣一切法。為非我行相。唯聞思所成雲。初句答第一問。下三句答第二問(云云)此分文頗不安。可思(云云) 疏釋離欲增他心雲。於離欲位成前七智。有增他心。總成八智(云云)論雲。如是諸位。若已離欲各各增一。謂他心智(云云)故知。八從異生聖見道初念*位。乃至修道位一一。可增一他心智也。不可唯約最後位增一為八。兩記如論。於諸位中。各增他心 論第二十七(四條) 疏釋力處非處十。業八除滅道雲。力處非處十者。總標也(云云)雖力一字是總標。處非處下是別釋也。何總指一句名總標耶。雖於處非處中。折出餘九力。而今約初力。為十釋故。猶非總標(云云) 疏釋十力依地雲。宿住死生二力。依四靜慮起。所餘八智。通依十一地起(云云)可雲所餘八力歟。非重過。疏釋天眼耳通唯無記性雲。謂眼耳識生得善者。非異地起。若色界生得。不能生定。今此二通。與定相生。故二通體唯無記性(云云)此文未了。為是生得善。於異地不起。此二通於異地亦起。又生得善不能生定。此二通與定互相生。由此二義。不許二通是生得善歟。若許爾者。此文狼藉耳。然寶雲。本意唯欲取色等故 疏雲。咒藥二種。通人天鬼趣。占相唯人也。光記有多解之中雲。咒藥通人天鬼畜(云云)今何除畜 論第二十八(九條) 疏雲。四種靜慮體。世間品已說(云云)應雲四種生靜慮。故論雲生靜慮體。世間品已說 疏引論雲。諸靜慮支。染靜慮中。謂皆有不。(云云)謂字恐誤。論雲。為皆有不 疏釋染生自淨染。並下一地淨雲。言次生者。謂鄰次也。如從有頂等至。唯生無處有處等至也(云云)此文難了。光記無此文 疏雲。若命終時。從染污能生自地。及生下地。一切下染。不生上者。未離下染。不生上故。論雲。能生自地及一切下染。文故准知。今文生下地三字剩。應言能生自地。及一切下染 疏釋上不起下地定雲。於下地退棄捨(云云)可雲已棄捨故。論並光有已字 疏帖釋空謂空非我等頌中雲。無願謂餘十諦。行相相應者。無願三摩地。謂緣餘諦十種行相相應等持(云云)此牒頗狼藉。謂諦行相相應一句。通三三摩地。何唯合無願為一段。故論三三摩地下。各雲諦行相相應 疏又釋無願三摩地雲。謂此起過現前所對苦集道諦可厭捨故(云云)論雲。皆為超過現所對故。光雲。皆為超過現前所對苦集道諦可厭捨故(云云)而疏雲起過者。未了也 疏釋重二緣無學等一頌雲。空空等故名為重二(云云)光記雲。重謂二也(云云)案二文意雲。重名為二。然論文意。三重等持中。初句二等持。名之為二。非重名二疏釋重空等三。定除上七近分。依餘十一地雲。初禪已上近分地。無重空等三(云云)應言二禪已上 論第二十九(二條) 疏明四無量所緣雲。此四無量。普緣欲界一切有情。不緣上界。喜謂能治彼瞋等障故。上界無瞋等。故不緣上界也(云云)此中喜字剩。故光疏雲。此緣欲界一切有情。不緣上界。能治緣彼瞋等障故 疏釋二界由因業。能起無色定等頌雲。生上二界。總由三緣。一由因力等(云云)頌意。明於上界中起定之緣。非明生上二界緣。故論雲。生上二界總由三緣。能進引生色無色定 俱捨頌疏正文 論第四 疏雲。論問起雲。今先辯色決定俱生(別門色也)此註不明。可是別答。光記今先辯色。不為別答問 論第二十三 疏釋中忍滿雲。如是乃至減欲苦下二行相時。但有二行二剎那。明知。觀欲界苦名中忍滿 論第二十九 疏釋雲。問。第三靜慮。寧無解脫。答。第三定中無眼識所引顯色貪故。又自地妙樂所動亂故。故無解脫(已上)恐三字誤歟。應言第二定。(云云)書本雲。已上或本有此正文。可撿諸本。有宗學者衍舜。 文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以常林房偆運之本移點。清□(二十夏三十四歲) 俱捨疑問(遣唐疑問智禮答也)源信僧都 俱捨論第十一雲。西洲壽五百歲。身十六肘。東洲壽二百五十歲。身八肘(云云)增一中阿含寶積等經皆返(返疑違)之。東洲為勝。西洲為劣。佛說既爾。論宗何違。論師所立。必依文理耶。同卷雲。等活等上六。如次以欲天壽為一晝夜。壽量亦同彼。極熱半中劫。無間中劫全(已上)疑者雲。所言無間中劫者。為是一增一減。為是二十增減。若爾者。同論雲。八十中大劫。意雲。一增一減名一中劫者。非二十增減。又光師引經雲。或說一中劫為一劫。如無間果。或二十中劫為一劫。如成劫等(云云)明知。一增一減以為無間一中劫壽也。由此若許一增一減者。即違地獄壽次第增。何者一增一減齊都率二生。都率二生齊號叫二日。所以知者。第九減劫壽百歲時。佛滅十二年。彌勒生都率。第十減劫人壽八萬歲時。盡彼夭壽下生閻浮(新婆沙說二佛中間雲。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即當都率一期壽)二佛中間有一增全。減劫小分。以此推之。一增一減當都率二生。號叫二日。由此不應以一增減為無間壽。若不爾。豈號叫二日。齊無間一期壽。進退有疑。欲聞決斷。同論二十一雲。諸惑無再斷。離繫有重得。先師依正理論解。今論雲。凡位斷欲惑六品九品人。後入見道第十六心。證二果時。唯得見斷諸惑離繫。不得先斷修惑六品九品離繫故。(寶師同之) 疑者雲。案俱捨意。此人理應得先凡位斷惑離繫。第二十四說。不還名為下結斷。雲雖必先斷或二或三。然於此時。總集斷故(已上)所言二者。先凡位斷欲貪瞋。後至道類智。證不還時。重得先斷二惑離繫。九品如是。六品例爾。何故諸師。今俱捨意全同正理。若爾越之人。練根有無下種得脫。二三生別如此。異說豈令盡同。請定是非矣(已上)俱捨三條。 永正第四歲次丁卯仲夏後四日以右本書加矣。三井沙門尊契志 (時慶安四辛卯年八月吉辰) (中村五兵衛尉刊行之) ******   No.2254[cf.No.1823]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一   (頌疏論本第一)   俱捨頌疏之與起 三井寺勸學院集   一俱捨佛法根本也。故大乘⑥學者。先小乘⑥下地Я能可學事也。去г寶法師雲。先學小乘有教。後可學大乘空教。多有文證(云云)大經雲。譬如有長者一子。幼少未堪。且教半字。後漸長大。教滿字(云云)少人ЮЬЯг先假名書物或半字ЮЬ⑥教。後文或滿字⑥如教。佛法先習小乘。後可學大乘也。又引思益經。小乘ыэ大乘в續⑥惠命雲事釋。思益經雲。如劫燒時。江河先盡。大海即滅。正法滅時。亦復如此。法行小道先盡。菩薩大海正法後盡(云云)而法行小道者。聲聞中法行根性者事也。 私雲。小乘⑥г聲聞乘Ь雲也。是則聲聞в葉機說故(云云) 一寶法師舉四藏。先可學小乘⑥事⑥釋ЗЬ見。去г瑜伽論·解深密經·大般若遍學品·涅槃經辨戒品·法華·智度論·四分律。此等意引釋。文雲。今詳經說。先學小乘。後學大乘。略有四意。一大乘深妙難信。即生謗故。二生斷滅見故。三不學小乘唯學大乘。自謂學大乘者。於聲聞乘若人及法。輕毀誹謗。招大苦艱。四若不яг前學有教。積習ЗюЯ善根等。即當多諸障難不能信解也(云云)此故先可學小乘事也。文中生斷滅見故也。大乘г煩惱即菩提等Ь談。斷惑證理義多不用故。位階級斷惑證理之次第⑥斷惑也。四多障難者。小乘佛法根本。天然道理可有障。又不學小乘學大乘。不知事可多也(云云)。 俱捨由來之事。六門分別時。第一本緣起明下委。 一翻譯事兩說也。玄奘三藏。天竺罽賓國沙門。僧伽論師Я值傳也。而歸唐時。經論七十五部。合一千三百二十卷也。翻譯時。永徽三年五月十日ыэ同五年七月二十七日畢。元瑜筆受者也。 一末書。寶師·光師·神泰。各十五。後代分三十卷ШШЯ也。 略頌雲。婆娑二百·論三十。正理·顯宗八·四十。光·寶·神泰各十五。疏六惠·遁各三卷(文)。 一智證將來時。頌疏六卷也。日本Ъ卷⑥重Ъ分也。   六門分別(文)問。六門之生起如何。惠雲。初明論緣起。微世親造論之意。作斷惑發惠之緣。一百年外。三百年內。即有二十部小乘。此論既明小乘。宗歸何部。所以第二明論宗旨。二十部小乘各自有三藏。互不相信。此論有部三藏中何藏攝。故第三明藏攝。教法至此八百餘年。此論翻譯在何時代。故第四明譯論時年。第五釋題對法藏名。第六分文釋義(云云)遁雲。然此六門非無由籍。所以先明論緣起者。將欲釋文。莫知論教所與。故須第一明論緣起(云云)雖知。未詳宗部。故次第二明論宗旨。雖達宗。未曉藏教。故次第三明藏所攝。雖明所攝。須知一論兩時翻譯。故次第四明翻譯所由。宗源既知。方可解釋。解釋之來。先須辨識題目。故有第五略解品題。門目已明。次當開闡。故有第六廣釋文義(云云)。   本緣起者(文)遁雲。解前門中。大分為三。初至與茲國已來。總明一切有宗本與之處。二從佛涅槃已下。至不令散出。別明婆娑論起源由。三然世親尊者已下。正顯此論因起。前門又二。初至微言尚在。明上聖宣持。未有乖諍。真教猶一。二洎乎尊者以下。顯次聖弘化。情見殊途。教分異部(文)。 迦葉遁形於雞足(文)遁雲。遁謂隱遁(文)。 迦葉事。法華義疏一雲。十八部論疏雲。具足應雲迦葉波。迦葉此雲光。波此雲飲。合而言之故雲飲光。飲是其姓。上古仙人名為飲光。以此仙人。身有光明。能飲諸光。令不復現。今此迦葉是飲光仙人種。即以飲光為姓。從姓立名。稱飲光也(文)。 五師付法次第事阿育王經七雲。世尊付法藏與摩訶迦葉入涅槃。摩訶迦葉付阿難入涅槃。阿難付末田地入涅槃。末田地付捨那婆私入涅槃。捨那婆私付優婆笈多入涅槃。優婆笈多付絺微柯(文)付法藏第三卷。阿難以法附屬商那和修(云云)。 雞足山事。末田乞地於龍宮(文)慧雲。雪山有五百仙人。來投阿難求度。於中二人。一名末田底迦舊雲末田地。此雲金地。以化水為金地得度。一名商那和修。此雲胎衣。付此兩人方入滅也(文)西域記第三雲。迦濕彌羅國。本龍池也。如來寂滅之後。第五十年。阿難弟子末田底迦阿羅漢者。得六神通。具八解脫。至此於大山嶺。宴坐林中。現大神變。龍見深信。請資所欲。阿羅漢曰。願於池內。惠以容膝。龍王於是縮水奉施。羅漢以神通廣身。龍王縱力縮水。池空水盡。龍翻請池。阿羅漢於此西北為留一池。周百餘里。時阿羅漢既得其池。運大神通力。立五百伽藍(文)。 雖大義少乖而微言尚在(文)麟雲。謂此時見解。雖復深淺不同。而未分成異部。故曰微言尚在(文)。 洎乎尊者鞠多(文)麟雲。次辨第二乖請分部者。初明名鞠多道劣。次明提婆諍與(文)四論玄第十雲。第四三藏律師。名捨那婆斯。此雲綺衣。或雲枘衣。此人常著摩綺衣。因事立名也。第五三藏律師。名優婆掘多。或雲鞠多。漢雲無相。或雲大權。阿育王經。此人身取三十二相。而能伏魔外道等。定功齊於佛。時人呼為無相佛(文)略抄。 道不繼於三聖(文)問。踘多所化是廣。既稱無相好佛。何雲不繼三聖乎。麟雲。先聖所化弟子。情無異執。教不分部。踘多有五百弟子。各執異見。遂分教。故為道劣(云云)尋雲。在四聖。何雲三聖乎。答。迦葉·阿難·商那和修為三聖。末田地在外國流通故除之。或阿難一時付和修及末田地。故言三聖(惠意取意也) 摩訶提婆亂真言於五緣(文)大天緣由。婆娑九十九。廣記之。 五緣事。摩訶(雲大)提婆(雲天)末土羅國商人子。親商遠行。子染母。後父還家。恐惡事彰。殺父將母。隱波吒釐城。屬摩訶陀國。逢本國曾所供養無學。恐傳醜事。方便殺此無學。母后有私。又殺其母。既造三逆。心恐怖入雞園寺。僧逢誦經。偈雲。若人造重罪。修善以滅除。彼能照世間。如月出雲翳。心甚歡喜求出家。其僧不委其根性即度。出家未久。誦持十二分教。就其受學有徒眾。阿育王聞請入宮。恭敬供養。王妃遂與大夫私通。反說經律。非犯謂犯。犯謂非犯。告諸門人。自稱得阿羅漢果。後於寺中。夢失不淨。令弟子洗衣。弟子白言。師煩惱盡。何容斯事。彼言。漏有二種。一者煩惱。羅漢已無。二者不淨。羅漢猶有。煩惱雖盡。無便利涕唾等耶。我漏失此是魔女欲毀我故。而以不淨污我衣耳(第一緣)又欲令弟子歡喜。矯設記別。弟子得四沙門果。弟子白言。我等得二三果。自應有證知。如何我等都不自知。彼言。無知有二。一染污無知。汝已斷。二不染無知。汝今猶有(第二緣)又弟子白言。我曾聞。聖者已斷疑惑。我等於四諦三寶。猶有疑心。彼言。疑有二。一煩惱性疑。汝已斷之。二處非處疑。無學猶有(第三緣)弟子又雲。披讀經典。羅漢有惠眼。於自解脫能有證知。如何但由師記。彼言。羅漢有由他度。如舍利弗·目連。通惠第一。若未記。不自知。況如鈍根。不由他度(第四緣)彼大天雖造眾惡。未斷善根。後於中夜。自思惟重罪。當於何處受苦。高聲唱言。苦哉苦哉。弟子聞之尋白。大師言所作已辨。何故唱苦哉。彼言。我呼聖道。諸聖道不至誠不現起。年既老。心力弱。若不口說。觀心不成(第五緣)於雞園寺布薩時。大天集前五緣作頌言。餘人染污衣。無明·疑·他度聖道言所顯。是名諸佛教。爾時眾中。有學無學多聞持戒修靜慮者。聞彼所說。改第四句雲。是名非佛教。於時一夜鬥諍紛紜。然至朝不息。城中士粗就寺和眾。眾皆不從。無憂王自往和眾。各執己頌。大天白王言。若欲滅諍。依多人語。即行黑白二籌。邪徒者眾多附大天。王遂依多。事畢還宮。諍猶未息。時諸賢聖。知眾乖違。便捨雞園。欲往他所。諸臣聞已而白王。王聞嗔敕令引至恆伽河邊。載以破船。中將以墜溺。時諸聖眾各起神通。猶如雁行。陵空而去。未得通者。亦被接將。作種種形。捨雞園。皆飛向西北。住迦濕彌羅山。於是便分二部。一上座部。即聖眾也。二大眾部。即大天眾也。 諍與於摩揭提國(文)麟雲。此雲無毒害。謂王治化。無其楚毒捶打之害(文)。 健馱羅國(文)惠雲。是北天之境。天親本國(文)。   脅尊者(文)惠雲。八十出家。被年少笑。自願言。若不得無學果。通閑三藏。斷三界惑。得六神通八解脫。脅不至席。經三年即得道果。時人敬仰其德。號曰脅尊者(文)麟雲。梵雲波栗濕縛。唐雲脅尊者初為梵志師也。年八十捨家入道(文)。 五夢不祥(文)惠雲。摩耶經下卷。佛涅槃夜。摩夜即於天上得五惡夢。一夢見須彌山崩四海水竭。二夢見有諸羅剎。手執利刀。競挑一切眾生之眼。時有黑風。吹諸羅剎歸於雪山。三夢見欲色諸天。急失寶冠。自絕瓔珞。不安本座。四夢見如意珠玉。在高幢上。恆雨珍寶。周給一切。有四毒龍。口中吐火。吹倒高幢。吸如意珠。猛奪惡風吹沒深淵。五夢見有五師子。從空而來。嚙摩耶乳。入於右脅。身心疼痛。如被刀劍。見此夢已。阿那律來。告如來涅槃(文)。 津梁一撥(文)麟雲。謂佛教法濟度苦海以為橋樑。其如河梁之類。撥者(蔡癸反)度也。准也。蓋雖諸部異義不同。然其濟度之義一也(文)。 喻折金杖(文)麟雲。經雲。王夢見金杖。分為五段。表佛教法分成五部(檢大集經。文)。 況以爭衣(文)麟雲。此下文。迦葉佛父訖栗枳王十夢中一夢也。彼雲。王夢見一衣堅而且廣。有十八人競分挽之。衣終不破。此表釋迦遺法弟子。分佛正法成十八部。雖有異執。而真法尚在(文)。 懿典。懿美也。 遂簡凡僧(文)西域記三雲。王乃宣令遠近。召集聖哲。英賢咸集。七日之中四事供養。既欲法識。恐其諠雜。王乃具懷。白諸僧曰。證聖果者住。具結縛者還。如此尚眾。又重宣令。無學人住。有學人還。然猶繁多。又更下令。具三明備六通者住。自餘各還。然尚繁多。又更下令。其有內窮三藏外達五明者住。自餘各還。於是得四百九十九人(文)。 六通四辯。五明。麟雲。以六通依定故。舉定以取通。四辯由智故。標智以言辯。即是備六通名滿。具四辯名圓(文)。 世友商確(文)麟雲。謂商量。確定也(文)。 懸諸千古(文)麟雲。即冠絕前代千古之時也(文)。 刻石立誓(文)麟雲。西域記雲。迦膩色迦王。遂以赤銅為鍱鏤。寫文石函鹹封。建卒堵婆。藏其中間(文)此文下雲赤銅葉。可准之歟。   恐畏彼師情懷忌憚(文)惠雲。論主畏他羅漢情懷忌憚。或畏彼羅漢情懷忌憚。論主亦得也(文)寶雲。恐彼諸師情懷忌憚。遂改本名潛往尋究。時經四載。有部三藏文義無遺。數以經部異難破有宗(文)。 屢以自宗破他部(文)麟雲。即將經部義破有部也(文)。 頌置傳說之言(文)麟雲。意顯薩婆多宗自相傳說。無正經文可為憑信(文)光雲。往往置斯傳說之語。欲非親聞也(文)。 第二明造論意(文)麟雲。就中分三。初至弘持世尊教法。別明論之意。二又三藏教與已下。通明三藏教與。三又依薩婆多已下。重明造論(文)。 由惑未滅(文)麟雲。下文雲。離隨眠業。無感有能。業由隨眠。方得生長。故三有輪迴正由惑也(文)。 由惑世間漂有海(文)光雲。世間謂有情世間。有海謂三有海(文)。 四含幽鍵(文)麟雲。一長阿含(多說長偈)二中阿含(多說中偈)三增一阿含(謂一法為始。於一上增一至多故也)四雜阿含(謂雜人說)阿含(此翻為藏。有言種種說也)鍵者鑰也。以鑰固關也。今此論能顯四含六足幽玄之義也。如彼之關鍵(文)。 惠雲。此論是經之關鍵(文)。 法相川源(文)麟雲。是眾流之根本。此論是法相之宗源也。義門江海者。顯義無窮如江海之流注也(文)。 我於方隅(文)破我品末頌也。光雲。顯略勸學。方謂四方。隅四隅。於此無我理教方隅。我已略說(文)。 青蓮罷笑(文)麟雲。謂如來目淨修廣。如青蓮華。色常希夷為微笑。今入涅槃故曰罷笑(文)惠雲。佛有二智。一根本智。亦名正體智·無分別智·睡夢覺智。二後得智。亦名達俗智·覺有情智·蓮華開智。如世蓮華開蓮子即現。後得智開施設萬法。自佛涅槃更不說法。故名罷笑。笑者開也。江楚人釋。佛目如青蓮華。佛欲說法。眼光微笑。此釋非也(文)。 白毫掩色(文)惠雲。佛欲說法。先放白毫光。佛涅槃後。更不放光。名掩色也(文)麟雲。毫長毛也。如來眉間有白毫相。今入涅槃。毫光不現。故曰掩色。觀佛三昧經雲。太子生時。毫舒長五尺。樹下長一丈四尺五寸。成道已長一丈五尺(文)。 雨眾三德之談(文)因明二卷傳雲。數論者。劫初時有外道。名劫比羅。此雲黃赤色仙人。鬚髮而色皆黃赤故。其弟子十八部中上首者。名筏裡沙。此雲雨。雨際生故。其黨名雨眾。梵雲僧佉奢薩怛羅。此雲數論。以智數數度諸法。從數起論。論能生數。亦名數論。其師說二十五諦法。一自性。二大。三我執(以上三)五唯量(聲·觸·色·味·香)五大(地·水·火·風·空)五知根(眼·耳·鼻·舌·皮)五作業根(語具·手·足·大便處·小便處)心平等根·我知者(以上)。 大疏雲。神我受用三德所成二十三諦(文)。 二卷傳雲。此三德如次。名黃·赤·黑。亦名貪·嗔·癡。亦名苦·樂·捨(文)。 米齋六句說(文)二卷傳雲。勝論者。成劫之末。有外道仙人。其有三名。一嗢露迦。此雲鵂鶹。晝隱夜行故。二塞拏僕。此雲食米齋。依夜驚產婦。遂居碓下食米齋故。三吠世史。此雲勝論。造六句論。勝諸論故。六句義者。一實句(地·水·火·風·空·時·方·我·意)二德句(色·香·味·觸·數·量·別性·覺·樂·苦·欲·嗔·勤勇·重性·液性·潤性·行·法·非法性)三業句(取·捨·屈·申·行)四大有句。五同異句(令同異實德業)六和合句(和合實德業性也。以上)。 下文雲上來(文)流通文也。 三藏立名事。寶雲。問。素怛纜中有毘奈耶等。毘那耶中有阿毘達磨等。阿毘達磨中有嗉怛纜等。此則三藏無有差別。答。婆娑一說。從勝立名。此經律論中。雖一部內兼明三藏。然就多分立藏名(文)尋。別明造論意科段。何通明三藏教起乎。答。 依力等流(文)麟雲。力謂十力。等謂齊等。流謂流類。即依十力等流之心。說經法故。曰依力等流(文)惠雲。力者不可屈伏。所出經數亦不可屈伏。流者流類。等者即是等類。或等者是別流義。同前依十力引生(文)。 得增上心(文)麟雲。心即是定。以經詮定故。增上即增勝義。唯是佛法外道所無。故名增上。問。定是心所。何以名心。答。所依即心。以所依王名心無失。或約總聚。但名為心。故下文雲。心一境性。名之為定(文)。 學論道故(文)麟雲。言論道者。能詮教也。謂以言論道理成於教故。今令眾生得此之教。名得論道(文)惠雲。一雲。論是言論。道是道理。三藏所詮義。與能詮名為所依。言論之道。依主釋。二言道者道路。即所依義。言論即是修行者智所遊履處。言論即是道路。持業釋也。 種種雜說故(文)麟雲。謂經中若事若理。對機便說故名雜說。如涅槃經多名佛性理。般若經明真空之理。放牛等經多明事也(文)。   種善根故(文)麟雲。如聞佛說法。生信等五根。種解脫分善故(文)。 依悲等流(文)麟雲。悲大悲。戒律中多說微細威儀。及陳繁雜等語。並是大悲之心故也(文)。 學論道(文)戒律能詮教也。 諸學處(文)麟雲。謂離殺生等是所依。故名學處。謂與比丘為處學之處也(文)。 相續成就(文)麟雲。前說經。令未種善根者種之。今更說律。令相續不斷而成就故(文)。 無畏等流(文)麟雲。如來有四無畏。然其論中廣明法相。究竟盡根源意。外道邪論莫能傾動。得無畏故。或以無畏心所說故。名依無畏(文。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 自相共相(文)惠雲。色聲是自相。無常等是共相(文)麟雲。相者相狀也。如色法以變礙為相。受以領納為相。今分別此等義故。名分別自相共相等(文)。 得正解脫(文)麟雲。謂前說律。但令成就善根。然未能令得正解脫。故後陳論故方得解脫。又無漏惠得正解脫。非如外道計無想天等諸邪解脫。故復言正(文)。 通達諸法真實相(文)麟雲。謂五蘊等諸法真實體相。皆由論教分別。令其學人通達也(文)。 燃大明燈(文)麟雲。初顯佛教無倒受持。後義專為破無明闇。雖同燈喻。二義全別(文)。 初喻了了分明無謬。後喻破闇歟。 有目者(文)惠雲。有目者。即有惠人。將論分別諸法。如有目人於暗室得燈見眾色(文)。 為顯無我像(文)問。三法印在之。何唯顯無我耶。惠雲。即三法印。三藏教與此三印合。即是正法。一諸行無常即有為。如五蘊。論舉初攝後。二涅槃寂靜即無為。如涅槃。論即舉後攝初。三一切法無我即通有為·無為。如此所舉最寬。通攝餘二(文)麟雲。然正法中。本實無我。外道邪計妄生我執。無我之像隱而不彰。今說法相分別色等。求其我體。卻不可得。無我之像方復顯了。言像者即相也。故經言無我相等(文)。 佛及有情依之無畏(文)麟雲。論詮惠。佛淨惠而得證果。有情亦然。佛是已證。眾生當證。故總舉之(文)。 第二明論宗旨(文)麟雲。謂是宗部之旨。非所詮之旨也(文)麟雲。此文中大分為二。一總列宗計。二評判教旨。前中又二。初總敘異部與宗。二別明所計(文)。 教跡區分(文)惠雲。七日之外。即有二部名。由五人任持不分。一百年外。大天五事乖諍。分成二部(文)。 部成十八(文)惠雲。據末說兼本二部。即成二十(文)麟雲。從大眾復更乖諍分出八部(文)又雲。上座部本末別說。成十一部。今除本取末。即十部(文)。 如一說部(文)惠雲。二百年內。大眾部中。由聖少凡多。乖諍分出三部。 一一說部。世出世法皆無實體。但有假名。名一說部。從所立為名。二說出世部。世間法從煩惱顛倒生。故無實體假有。出世間法非顛倒生。故是實有。此二部從所立為名。三雞胤部。上古有仙。染雞生子。是婆羅門中仙人之種(文)。 若經部宗(文)麟雲。此部唯依經為正。不依律論。即經部。依彼所立彰名(文)。 一切法少分實有(文)麟雲。如言過未是假。唯現在實。及三科法。蘊處並假。唯界其實。又不相應等是假立也(文)。 尊者法救(文)麟雲。梵雲達磨怛羅(唐言法救)謂以法救人故(文)。 由類不同(文)麟雲。類謂種類。即三世體雖是一。而三世遷流。種類殊分。成過未等。喻如金器。將鋺作盞。約形改變。隨類立名。理實金體無有異。法體亦然。過未雖異。體無異也(謂時無別體。依法而立。是故諸法體皆無異也)。 尊者妙音(文)光雲。此即第二師。音聲妙故曰妙音。梵雲瞿沙(文)。 尊者世友(文)光雲。此即第三師。世是天名。與天逐友。故名世友。父母憐子。恐惡鬼神之所加害。雲天逐友彼不敢損。故以為名。梵雲筏蘇蜜咀囉(文)。 尊者覺天(文)光雲。覺天能覺悟天。故名覺天。梵雲勃陀提婆(文)麟雲。謂以佛為天。立此號也(文)。 待謂觀待(文)麟雲。觀待者。即相望也。以過去望現在等是前。餘皆比可知(文)。 一世法中應有三世(文)惠雲。過未通多時。即是成三世義。現在唯一念。如何得有三世。答。現在雖一念。由觀前後不同。前後經三念。三念皆現在攝。故雲現在亦應有三世(文)麟雲。同過去世雜亂過。今詳。乍觀可爾。理則頗殊。謂未來諸法既雜亂居。不分前後。何有前後相望等別。又現在世唯一剎那。豈同過去有雜亂過。解雲。未來復雖未分前後。有多念。容有前後。故同過去。現在雖一剎那。與過去別。然望前後雜亂是同。謂將現在望未來是前。應名過去。望過去是後。應名未來。望前後復名現在。是則雖有一念之法。望前後得三世名(文)。 經部宗過未無體(文)麟雲。謂彼計。法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故下雲。法得自體頃。名一剎那。故知唯現是實(文)。 此翻為綖(文)ユЬユЬЗХ寶崛(嘉祥)雲。所言綖者。如世間綖有貫穿攝持之用。諸佛言教亦有貫法相攝人之能。與綖大同(文)麟雲。四分律雲。譬如有花散置案上。風吹則散。何以故。不以線貫穿故。今以線有貫花之能。教有能貫義之用。類之於線(文)。 或名經(文)УЪШьаヱШбЯ寶崛(嘉祥)雲。若依根本翻名。以為綖本。應言涅槃綖。法華綖等。亦是翻譯之家。以見此方先傳國禮訓世教門。名為五經。是以佛法訓世教門。亦稱為經。故言涅槃經·法華經等。既隨俗代名。還依隨俗釋義。俗言經者常也。雖先賢後聖。而教範古今恆然。故名為經。佛亦爾。雖三世諸佛隨感去留。教範古今。不可改易。故名為常(文)。 正詮於定(文)麟雲。經雖明戒·惠。然兼非正。故言正詮於定。下二藏准說(文)。 此稱調伏(文)麟雲。謂調治六根。伏制三業。故論雲。言調伏者。意顯律儀。由此能令根調伏(文)。 陳朝三藏(文)麟雲。案譯經圖記雲。沙門波羅末陀。此雲真諦。西印度優禪尼國人。景行證明。器宇清肅。以梁武帝泰清二年。於寶雲殿。奉敕譯經。總一十一部。謂金光明等。後主衡洲。譯起信論訖。值侯景作亂。乃汎海西歸。遇風所飄。遂至廣州。陳時永定元年。始譯此論(文)。 義有差舛(文)麟雲。謂差錯。舛謬也(文)。 前譯言非(文)麟雲。謂無為於法不障。是能作因。為道所證。是離繫果。然不從六因生。故名無因。不能取果。故名為無果。由是昔人不辨有無是非之異。遂雲無為非因果。非即非其自體。無乃是無他。但得言無。不得言非也. 昔翻雲有(文)麟雲。法若起至現在。必須有得。今言現法有非得者。理極相違。故並為謬。此言無非得者。謂無法俱非得。非無前後非得。如下明非得門。現在之法有法前法後非得故(文). 大唐三藏(文)麟雲。三藏俗姓陳氏。穎川人也。自幼出家。依長[*遍]法師為學徒。後以南北異見紛紜。良自歎息。以貞觀三年。始發長安。將遊西域。至十九年。自西而還。所翻經論凡六百五十七部。此論即永徽三年再譯也。然其三藏妙達五明。善閑異語。今唐梵雙辨故曰兩方(文)。 懷疑之客(文)惠雲。懷疑之客及佇決之賓。皆是先大德也(文)。 得白玉於青山(文)惠雲。藍田人卞和。少有賢德。政次於荊山。得璧玉方尺。三獻楚。初昭王。次荊王。後平王。第三獻納之。方唐三藏得論。以裎先德(文)。 獲玄珠於赤水(文)麟雲。莊子天地篇雲。軒轅黃帝遊於亦水之北。登乎崑崙之岳。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初使智索之不得。次使離朱索之不得。次使喫詬索之而不得。後使罔象。罔象得之。皇帝曰。異哉罔象乃可以得之(文)釋品類(文)品言如何。 T64048201.GIF 科文(麟記意) 釋品題中二    初翻名    次釋義二     初解對法三      初釋對      二但解法      三雙明對法     二釋藏名三      初釋名義      二出異解(光寶)      三評判 俱捨此雲藏(文)麟雲。問。若俱捨名藏。總應名俱捨。何但此論獨得此名。答。理如所難。今以此論具包含·所依二義。偏目藏論。餘經論等闕此義故。從餘受稱(文)。 一者對向涅槃二者對觀(文)麟雲。謂乘無漏聖道之因。感趣涅槃圓極之果。因果相對故名對向。言對觀者。謂淨惠之心觀察四諦法。故名對觀。此二別者。初即因果相望名對。後即心境相對名對(文)。 勝義法(文)麟雲。以涅槃是善是常故。名為勝。有實體故稱義。勝即是義。名勝義法。即簡虛空·非釋滅等是常而非是善。餘有為善。善而非常。故言是善是常。獨名勝義法也(文)。 通四聖諦(文)麟雲。前勝義法唯是涅槃。不通餘諦。今法相法非唯涅槃。亦兼餘諦。故言通也。言聖諦者。諦謂審實無倒之義(文)。 軌生物解(文)麟雲。軌謂軌則。如其色法。令生色解。或說無常等法。令生無常等解。名生物解(文)。 能持自性(文)麟雲。且約色法。變礙為性。能持此性。名為色法。餘法例爾(文)光雲。如是等性。常不改變(云云)。 光法師說刀名藏(文)麟雲。非謂說刀名藏是謬。蓋是誤用正理論文故耳。所以然者。如前所引。正理有兩段文。初說刀等言。但解藏義。次以對法藏下。方辨有財釋。今光乃於初釋藏文。便作有財釋。不依次文。故成謬也(文)。 無持業釋(文)麟雲。依主·有財。皆顯引彼義言依本論造非自穿鑿。若持業釋者。便言對法即藏。總無顯得依本論義持將。謂論主自造。成自取功。此乃舊意。理有持業。謙言無。若依新解。理無持業。非謂有而不取。所以然者。由後代造論皆取本論堅實義。及引彼義言造此論故(文)。 族義持義性義(文)一族義者。族謂種族。十八界根識不同。各有種族。如世剎帝利等種類不同。二持義者。持謂任持。十八界色聲等法。各自任持不相雜亂。猶如城邑任持所有情非情。三性義者。謂體性也。以十八界一一類中各有自體性故。以此三義。名之為界。品者。類也別也(委明如下釋)。 此品廣以二十二門分別(文)惠雲。問。何故論主以二十二門。分別十二處及五蘊。不名處品·蘊品。但分別十八界。名界品。答。且五蘊。名·體皆狹。名即五蘊。體不攝三無為。故名·體皆狹。十二處雖攝無為。名即狹。十八界二事俱寬。故以二十二門分別。五蘊十二處。准十八界。亦有二十二門。易知(文。光第四釋此意歟)。 光雲。問。此品之中亦明蘊·處。何故以界標名。解雲。界者性也。性之言體。此品明諸法體。以界標名。蘊·處非體。故不別說(文)。 此頌上下總有八品(文)問。論破我品何置最後耶。惠雲。前八品明事。後破我品明無我理。從淺至深。或前八品明自宗義。後破我品明外道義。先內後外(文)破我一品無別正頌(文)麟雲。彼但是引經中頌。證成無我。非本講婆沙之時自造頌也(文)。   初二品總明(文)麟雲。且如界品。總明諸法。如標宗言有漏無漏等。根品明二十二根。信等五根通漏無漏。未知等三一向無漏。餘準可知(文)惠雲。界品·根品總明。不妨別明。後六品別明。不妨總明。體用因果等准之(文)。 光雲。界品明諸法體。雖亦明用。從多分說。或非正明(文)。 界品明諸法體(文)麟雲。體是本義。由是正理名本事品○根是勝用差別。故正理名差別品(文)。 別明無漏(文)惠雲。問。別明有漏果中。即有有情及器。別明無漏中。何故無無漏器。答。以聖人無別器。不離三界住也(文)。 有漏可厭(文)光雲。有漏法粗。所以先說。無漏法細。所以後明。如四諦中先明苦·集。後明滅·道。又解○如今疏釋(文)。 略為三分(文)惠雲。序分即論教起之由。正宗即明無漏慧之益。後流通勸持流末代(文)。 寶雲。然諸論不同。或有流通而無序分。如二十唯識論。或有序分而無流通。如婆娑等。或二俱有。如此論等。或二分俱無。如發智論(文)。   頌曰(文)光雲。梵雲伽陀。此翻名頌。舊雲偈訛也(文)。 初諸字明諸歸敬(文)光雲。冥滅二字。通於兩處(文)寶雲。就兩句中。初一字表德所成人。次十三字明人所成德。就十三字中。上句六字顯智斷德。下之一句述其恩德。就六字中。初之一切種三字顯其智德。次諸一字顯其斷德。後冥滅兩字雙明二德。即是二種冥滅義也(文)問。用歸敬序委意如何。寶雲。正理雲。諸欲造論。必有宗承於所奉師理。先歸敬。乃至令發慇淨信心。欲正流通彼所立教。故先讚禮佛薄伽梵。顯宗雲。以讚禮言。滅諸惡障。標嘉瑞。故此論雲。今欲造論。為顯自師其體尊高超諸聖眾故。先讚德方申敬禮○今詳。三論述讚禮意有其三種。一教本佛說。欲傳佛教故。先讚禮令發敬重信心。二先讚世尊有勝三德故。欲顯教主其體尊高超諸聖眾。證所立教真實不虛。三讚禮本師以標吉祥。福力護念能滅惡障。惡障有三。一師障。二弟子障。三論障。若師有障。即不得著述。弟子有障。即不能受行。若論有障。即水火等難。為離此障故先讚禮(文)問。何不歸敬僧寶乎。光雲。又時四向四果。說之為僧。世親菩薩一阿僧祇耶向果滿。智慧勝彼。故不歸敬(文)光雲。問。何故此論但敬三德。不言三寶。解雲。三德·三寶其義不同。隨造論者意樂說故(云云)。 一切種冥○諸冥○(文)麟雲。爾雅雲。冥闇昧也。說文。冥幽也(云云)惠雲。問。諸與一切種。皆是二無智所緣境。此所緣境。何寬何狹。答。諸即五部。不攝虛空·非擇滅。非四諦攝。染污無知不緣虛空·非擇滅為境。一切種一切法。不染無知皆能為障。故知諸冥即狹。一切種即寬。今此二無知就所迷境明者。以相隱難知故。就所迷辨(文)寶雲。染心不緣二無知。故不雲一切。非緣諸法味勢熟等品類別。故不雲種也(文)光雲。不染無知種類眾多。故言一切。染污無知種類非多。故但言諸(文)。 劣惠為體(文)有漏無染慧中。煩惱間雜。所熏氣分隨順無明。闇昧相似無明行相類也。若聞·思·修加行勝慧。并生得慧中。受持讀誦三藏十二分教之類。生無漏慧方便故。不可為不染無知體。隨順無明闇昧劣慧。專備前境不染之義。故以此類劣慧。可為不染無知體也(已上本義抄意)。 及諸義類無邊差別(文)光雲。若於諸法微細差別味(諸法滋味或苦等味)勢(諸法勢力引後自果。或有損益等勢力)熟(諸法正起力。能引自果。名熟。或成熟名熟)德(諸法德用)數(一二等)量(大小等量)處(近遠等處)時(近遠等時)同(諸法相似)異(諸法差別等相)不能如實覺。是不染無知(文)。 見修所斷一切煩惱(文)問。次下釋雲。染污無知無明為體(文)限無明一惑。何今雲一切煩惱乎。答。就剋性體論之者。染污無知體。雖限無明一惑。由餘煩惱與無明相應故。亦作不了行相也。依此義邊。染污無知助伴體。廣取餘煩惱。故就助伴體。雲冥者即是見·修所斷一切煩惱也(本義抄意)。 三千界外(文)問。二乘通力緣他三千界事耶。答。二乘神境等四通。全不知他三千界事。宿住·死生二通。不知住他三千界有情過去未來事。知住此三千界有情曾所受等他三千界事也(已上一義意本義抄趣)。 證不生法(文)光雲。不生亦二。一者擇滅。二非擇滅。無為體常故言不生(文)寶雲。佛於二無知證不生法者。明所證法也。言不生者。即有二種。一無知不生。二擇滅·非擇滅。論既言證。謂二無為於染無知證於擇滅。斷德圓滿。不染無知證非擇滅。智德圓滿。無知不生智無障故(文)麟雲。不生法故稱為滅(文)。   勝緣闕位(文)惠暉釋在之。光雲。至金剛喻三摩地時。不染無知勝緣方闕故。於此位得非擇滅(文)麟雲。謂未成佛果已前。所依之身與其無知為所依。故名為勝緣。至金剛喻定。三十四心斷煩惱盡。具一切智。即是種智所依之身。不染無知所依止身永復不生。名勝緣闕(文)。 滅名為斷(文)麟雲。意雲。滅謂涅槃體不生滅。今言斷者。由斷煩惱之所顯故。得斷之名。問。二乘亦斷煩惱盡。何不名斷德。答。二乘雖復惑盡。以有習氣而非圓滿。故不名德(文)。 淪沒無救○所應正法教手(文)光雲。隨授所應三乘正法教手。拔濟令出(文)麟雲。出悲境也。廣雅雲。淪沒也。沒溺也。淪深也。謂三界五趣是生死處。業雜愛水。其類於泥。處之即沈溺。出之則難耳。可九十五種不能出離故(文)光雲。由彼生死是諸眾生沈處溺處。難可出故。或深故名沈處。黏故名溺處。闊故難出。所以譬泥。謂業異熟為土。煩惱為水。更相間雜。名生死泥。即生死名泥。持業釋也(文)。 言眾生者(文)惠雲。此論言眾生。不言有情者。以破外道執。眾生外別執有有情。若言有情。即順彼我執。此論言眾生也。古人舊論為眾生。濫外非情。故為有情者。恐非。如何此論言眾生。故知非(文)。 稽首接足(文)光雲。稽之言至。首之言頭。以己之尊接佛之足。故稱敬禮(文)麟雲。稽之言至。首之言頭。以頭至地。屈己之尊接佛之卑。表敬之極。然禮通三業。故攝論雲。我以身口意頂禮世尊足。今此菩薩敬禮。雖偏說身。必具三業。頌讚是語業。稽首是身業。起二是意業(文)。 故別標敬(文)光雲。故重歸敬(文)。 如理正教(文)麟雲。謂如實無倒教。授眾生令行善法。誡勗眾生令不造惡。名如理師(文)。   隨難別解(文)論雲。其論者何謂對法藏。何謂對法(文)。 釋曰(文)此一段為二。一出對法體(初出勝義對法。次出世俗對法)二釋此法名下。釋對法名(初正釋對法名。次出異解。光·寶)。 惠相應心(文)麟雲。此中以惠為對法故。心王亦是隨行(文)心王者。雖心品之中上主也。以淨慧名自性對法之時。心王既一聚相應法。有隨淨慧行之義。故名隨行對法也(以上本義抄)。 及得(文)寶雲。問。得為隨行不。答。得非隨行。故正理出眷屬對法體中。不言得故○若諸論中。說得非隨行轉。據非俱有因說(文)光作隨行對法攝不攝得雲二解釋。然不攝得雲釋。可正釋也(本義抄趣)麟雲。若除得。總有一百五十四法。通大地十·大善地十·尋·伺·心王·欣厭隨一·及七支無表。為三十一。惠既為首。除惠一法。取餘三十。其上各有四相。成百二十。并本三十。合百五十。復兼惠上四相。成一百五十四也(文)。 言勝義者(文)問。世俗勝義得名委意如何。光雲。無漏故名勝○(如今疏釋)言世俗者○又解。有漏之法可毀壞故。有對治故。名為世俗。即世名俗。即世俗名阿毘達磨。持業釋也(文)。 惠雲。無漏惠能斷惑得不生。名勝。勝即是義(文)寶雲。言勝義者。真實之異名○勝義世俗是真假之異名○有人云。無漏故名勝義。有漏故名世俗。誤也(文)。 淨惠眷屬名曰隨行(文)光雲。淨惠及眷屬。皆名隨行(文)此釋意。隨行對法中攝淨惠(云云)本義抄意。 惠有四種(文)光雲。修慧謂暖等四善根。思慧謂總別念住。聞慧謂五停心觀。生得慧謂能受持三藏教法(文)又婆娑三十二雲。評曰。應作是說。若於三藏十二分教。受持讀誦究竟流布。是生得惠(文)。 先因論教(文)惠雲。此約修行位次說。以先有論教。然後發能緣心披讀。即是生得惠(文)涅槃是善是常(文)惠雲。是善即簡虛空·非擇滅。雖是常。非是善性。是常即簡一切有為。雖善非是常(文)。 望自體邊(文)惠雲。如色。望自體性變礙邊。名性。望能緣心取長短等邊。即相(文)麟雲。言望他緣邊相者。謂觀諦為十六行相等(文)。   總有六種(文)麟雲。前五是古人義。第六是舊加(文)神泰(五種對法)光記(六種對法)寶能對名對法。所對不名對法。寶記雲。古師兼取境界。為一失。有人又加涅槃。為二失也○所對法為對法。總有八過(云云)。 三方便對法(文)麟雲。謂四慧為無漏之加行。故是方便。論教遠能傳生無漏。故是資糧(文)。 所對法中亦有三釋(文)麟雲。一所對名對。能對名法。對之法是依主釋。二所對非對法。能對名對法。今所對名對法者。有對法故。是有財釋。三所對名對。是所對故。亦名為法。持自性故。對即是法。持業釋也(文)。 妙符論(文)偈頌雲。淨惠隨行名對法。長行述。此能對向或能對觀故稱對法(云云)惠雲。今論明能緣惠。古人何以取所緣境亦名對。若取境名對者。論藏詮慧學。惠所緣境亦名對。律藏詮戒學。殺盜等境戒所防境。亦應名戒學。經藏詮定學。定所緣定境色。亦應名定學○所以疏主歎寶法師。唯取能對名對法。此釋甚佳也(文)。 攝彼勝義者(文)惠雲。本論所詮無漏慧。及四諦涅槃。名對法。此論含藏。此論名藏也(文)。   依彼故者(文)惠雲。本論無漏慧及四諦涅槃名對法。此末論依彼本論造。與此論作所依。名藏。對法即藏。三學皆在本論。今此末論有本論義。全取本論對法藏名也(文)。 傳佛說對法者(文)傳言表不信義也。如常。   然佛世尊(文)光雲。通伏難。伏難意雲。若是佛說。何故乃言迦多衍尼子等造。通意可知。迦多衍尼子是造發智論師。等謂等取舍利子等造六足論師(云云)問。婆娑論中。發智論佛說非佛說雲二師在之。今論然佛世尊等文。當何師義耶。答。今文當非佛說雲師義也。然佛世尊處處散說者。釋頌佛說之言。阿毘達磨者。釋頌對法之言。毘婆娑師傳說如此者。釋頌傳言也。今此發智論非佛說雲師意言。結集佛處處散說故。尋源是佛說也。而論主意。存發智論等非結集佛處處散說。偏是迦多衍尼子等以自語造故。不信彼非佛說之義也。論主意不信發智佛說之義。在理不疑。故不及舉此義。置傳說言。表不信之由也。故因此傳佛說對法之言中。不含發智佛說之師義也(以上本義抄)。 總標綱要(文)光雲。此三行頌。標前八品。名總標綱要分。初一句總明有漏無漏法。標界·根二品。次三句別明有漏法。標世·業·隨眠三品。後兩行頌別明無漏法。標賢·智·定三品(文)惠雲。綱者綱系。要者要略。此三行頌。總標八品大意。根·界二品。總明有漏無漏。初句標此二品。言有漏無漏法。世品下三品。別明有漏法。次三品別明無漏(文)。 論雲何法(文)光雲。舉能簡擇。問所簡擇。虛空·非擇滅。雖非是彼無漏慧緣。答文義便兼明彼二(文)。 洩過無窮(文)麟雲。謂諸煩惱於六根門。洩過無窮故名漏。此有二義。一住義名漏。令諸有情留住生死。二流義名漏。令諸有情流轉生死。又鞞婆娑雲。煩惱留住即定。行即不定。猶如水漏穿破堤塘。傍漂蕩即損苗稼。喻煩惱穿破六根之堤塘。漂蕩善法之苗稼(文)。   互相隨順(文)麟雲。煩惱順心。心順煩惱。如水與乳。此相應法中相隨順也。煩惱順境。境順煩惱。所緣法中相隨順也(文)。 互相增長(文)麟雲。煩惱染心令成染污心。心順煩惱相續增長。又境順能緣令惑增長。煩惱順境令漏過成。其力均平故名為等(文)。 問。二種隨順委心如何。答。如第十九抄。 又論雲緣滅道諦(文)光雲。又解。緣滅道下通伏難伏難意雲。苦集生諸漏。即名為有漏。滅道亦生漏。應亦名有漏。通此伏難故有此文(云云)。 隨眠品中自當廣釋(文)麟雲彼第十九雲。無漏上境。煩惱雖緣。猶如炎石足不隨住。又正理雲。如清淨人誤墮糞穢。雖觸糞穢。而非所增。人亦無能增彼穢聚。如是無漏異界地法。雖有亦彼煩惱所緣。而彼相望。互無增義。此緣無漏異地隨眠。但於相應有隨增理(云云)惠雲。無漏緣惑。及九上緣惑。如白玉誤墮泥中不增彼(文)。 此中者(文)光雲。無為體性。若隨事別體乃眾多。今總標三故言略說(文)。 但以無礙為性(文)麟雲。無礙之言。簡於色法。但以之言。簡心心所·及不相應·二種無為此等諸法體。雖無礙同虛空。然有別體。非是但以無礙為性。故舊雲但以無礙為性者。雖標總稱。即受別名。如色處等也。於中行者。釋虛空相也(文)。 色於中行(文)惠雲。顯虛空體是無礙。若空體礙。即無明闇色行(文)光雲。虛空但以無礙為性。容受一切諸有為法○雖言容受。而不可說虛空體性在此在彼。無方處故。如眼識等。問。若不礙故說名虛空。空界色。性亦不礙他。應名虛空。解雲。空界色。性雖非能礙。而是所礙。被餘色障而開避故。其體不生。世言虛空者。於虛空色說虛空聲(文)惠雲。空界色。雖非能礙。是所礙。被他捨等礙不生也(文)光雲。由此虛空無障礙故。能所造色於中行動。以實住等亦據虛空。據顯說行(文)。 又雲。問。虛空體亦不礙無色。何故但言色於中行。解雲。虛空。理亦不礙無色。以色相顯故偏說之(文)。 斷此二縛證得無為(文)麟雲。斷亦有二。一自性斷。謂對治道。斷一一品煩惱自性。斷已不行。名自性斷。二緣縛斷。謂能緣九品惑盡。所緣法離繫。名緣縛斷(文)。 擇者惠也(文)麟雲。釋擇名也。決斷名智。推求名見。擇法名惠。以八忍智等。各別簡擇四聖諦。故為擇也(文)。 擇力所得滅(文)光雲。擇力所得。但言擇滅。擇之滅故。名為擇滅。依主釋也(文)。 隨所繫事體各別(文)麟雲。簡餘部也。如正量部。計一切有漏同一擇滅。婆娑或說。唯內法。有經部有說。擇滅無體。為對諸宗故。言隨繫事各別也。事謂體事。隨繫之言。簡無漏法。無漏法無擇滅故○然今章中約能繫惑。以明數量。故言八十一品。此同婆娑餘師之義。又雲。如有漏法。一一極微。一一剎那。各別法上有一擇滅。故論雲隨繫事量。擇滅亦爾。准此。就所繫事以明數量。與章不同(文)。   斷八十一品證得八十一品擇滅(文)正文雲。問。此文上下相違。上雲隨所繫事。下雲斷八十一品惑證八十一品擇滅。惑是能繫也。然光雲。謂隨所繫諸有漏法事量多少。離繫事多少亦爾(云云)與暉同異可尋(以上)問。斷煩惱證擇滅。為離能繫邊得之。為當離所繫邊得之歟。答。光法師意。離所繫邊得之。今論中述。於彼漏隨增故。說名有漏。煩惱被繫縛。名之有漏。故斷有漏。由離能縛。所縛解脫之義也。而以能繫望能繫自體。不名有漏。何離能繫邊得擇滅哉。以所繫望能繫。得名有漏故。若自性斷若緣縛斷。俱斷有漏之義故。由離能縛。所縛解脫之時。離所繫邊得擇滅也。今論雲。隨繫事各別。謂隨繫事量。離繫事亦爾(文)若離能繫邊得擇滅者。何述隨所繫事體有離繫事量之旨哉。寶法師意。自性斷無為離能繫邊得之(文)自性斷者。名煩惱自性斷已不成就之義。其煩惱自體不成就者。由斷能繫迷執故。即由此門可得擇滅也但於論隨繫事量離事亦爾文者。述隨所繫事量有擇滅數量之旨也。更非雲離所繫邊得擇滅也。故寶記雲。且如所引隨繫事量無為亦爾者。此明擇滅數量。不明斷證。以婆娑異師計擇滅無為同能繫事量故。對法師說如繫事量。又對正量部立唯一無為故作是說。非明染污法是所緣斷(文。以上本義抄趣)。 今疏同寶記歟。 非擇滅礙當生法(文)正文雲。光意同之。即依顯宗論意也。然寶師。以無為無作用之義破此釋(云云。以上)今論雲。得不因擇。但由闕緣(文)寶記雲。准此論文。但由闕緣。即是更無餘力(文)故寶法師意。有為法永不生。但由闕緣。不由非擇滅力雲也。光法師意。於未來法。生緣闕時。得非擇滅。非擇滅故。後雖遇同類緣。永不生也。故有為法永不生。必由緣闕。兼可借非擇滅力也。但由闕緣文者。於未來法。生緣闕時。得非擇滅。非如擇力所得滅故。但由闕緣雲也。今非雲有為法永不生但由闕緣也。於無為法無有作用。不可礙未來法生雲者。無為法本來不生不滅。違有為生滅故。得違此生滅非擇滅。彼未來法永不生也。更非雲擇滅有礙生用也。又非擇滅德。礙未來法令不生。今不非擇滅強礙生作用之義可不也(已上本義抄)今疏同光記。問。顯宗論雲。後遇同類緣彼復應生故之理。委意如何。答。且出一類者。此剎那緣白色眼識容起。緣青色眼識容起。其中緣白色眼識起畢。青色容落過去。容緣彼青色眼識。所緣緣闕故。未來不生之義。定得非擇滅。若容緣彼青色眼識。雖留未來。不得非擇滅者。後時同類青色現在前位。何緣彼不起哉。是則容緣彼青色眼識。得非擇滅故。後時同類青色現在前位。永不起也。後遇同類緣。彼復應生故之理。其意在之歟(以上本義抄趣)。 起別得得(文)麟雲。此有二釋。一雲。異前擇滅。別自起得。名為別得。二雲。闕緣位中。證非一品。別別而得。名為別得。如前擇滅隨繫事各別。後釋為勝(文)光雲。謂有法體而能永礙未來法生。此法本欲礙法不生。若法不生。便即起得。送與行者。故名得滅。前滅是善。後滅無記(云云)光雲。婆娑三十二評家雲。非擇滅如有為法數量。擇滅但有漏法數量(文)。 論雲如眼與意專一色時(文)古抄雲。六識中且舉初後也(以上)寶雲。眼謂眼根。意謂意識。即是有一分意識取色(文)光雲。如眼與意識前後相續專一色時。言眼已攝眼識。以見色時必有識故。或雲意者。所謂眼識。十二處中亦名意故。或言意者。所謂意處。以七心界皆名意故。若作是解。具攝意識及眼識故。眼識同時意識前後。餘色聲香味等境。落謝過去。應緣彼境五識身等。住未來世。畢竟不生。由五識等不能緣彼過去境界。緣不具故。得非擇滅(云云)。 所餘不見聞等(文)麟雲。如專一青色時。同時黃赤等色。及餘四境謝滅故。能緣彼境之五識。永不復起。以六識不俱。被緣青識障故。現不得起第二念。領境以落謝故永不生(文)。 有與能緣(文)麟雲。謂意識能緣三世。若通論法界。雖不要與能緣同時。別有一分要與能緣同時方為其境。故言有與。由是五境必與能緣同時故。論文中具舉五境(文)。 意識中亦有(文)麟雲。通論。意識能緣三世。別有一分亦緣現在同前五識。故言亦有(文)。   得滅應作四句(文)光雲。明得二滅四句差別。虛空無得故不對辨。無得所以如下別明(文)。 又諸有為法(文)光雲。就頌答中。上兩句出體。下兩句顯異名(文)惠雲。又諸者。前已列有為法。即除道餘有為今出體。故言又諸也(文)。 謂色等五蘊(文)問。何更雲色等五蘊耶。光雲。為別戒等無漏五蘊故。言色等。以色等五具攝有為故。此偏說。緣謂四緣。隨其所應。眾緣聚集共所作故。名曰有為。必無少法一緣所生(文)。 亦世路者(文)路即是法世所依故(文)路者道也。人依道行故。是所依也。故路之所依歟。光雲。此有為法亦名世路。謂有為法於世中行。過去法是已行性。現在法是正行性。未來法是當行性○以世為路故名世路。有財釋也○又解。世無別體。依法而立。法是所依。名之為路。謂過去法是世已行性。現在法是世正行性。未來法是世當行性。世之路故名為世路。依主釋也。無常四相是能吞食。諸有為法是所吞食。此所吞食是可破壞故名世。是無常所依故名路。即世名路。持業釋也(云云)寶雲。色等五蘊生滅法故。未來現在過去路中而流轉故○諸有為法行世路故。名為世路。即有世路名世路。有財釋也(文)。 言謂言語(文)光雲。言謂語言。以聲為體。此言所依則名及義。以言依名及義轉故。名俱義者。謂名及與義。俱行三世義○此名與義。望能說言。復同墮世。有用親故。故是言依。由此無為是離世法。望能說言無用疏遠。雖亦是義。言亦能說。而非言依。又解。名如前說。言俱義者。謂義與言俱同墮世故(文)麟雲。謂無為體。義與有為同。故言雖義。然無為名自墮三世。體不遷流。與前即異。故非名俱。此中約能詮之名·所詮之義俱行三世。以釋言依。以與名言為所依故(文)。 一切有為有彼離(文)光雲。是故聖道猶如船筏。亦應捨離。如契經言。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文)。 事是因義(文)光雲。事是因義。有為諸法從因生故。名為有事。經部釋。 事是體。有為有體。無為無體。論主意明經部。不信事因。故雲傳說(云云)。 有漏名取蘊(文)四取者。欲取·見·戒禁·我語(二十卷在之)光雲。此取蘊不但名取蘊。亦名為蘊。或有唯蘊而非取蘊。謂無漏行。蘊名通故(云云)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從因為名○依主釋也(云云)惠雲。初釋即四取為因。當蘊為果。第三釋據現蘊能生四取。從取果為名(云云)。 蘊屬取(文)麟雲。雜心雲。蘊為惑所使。如因貪瞋有殺事事(文)。 煩惱名諍(文)寶雲。世間諍有二義。一觸動好人。二令自他損害。煩惱亦爾。一觸動善品。二損害自他(云云)。 觸動善品(文)麟雲。諍總有三種。一煩惱諍。二言諍。謂因言論以生諍故。三蘊諍。蘊·死二魔諍生死故。今此有諍是煩惱諍(文)麟雲。如經言。一念之惡能開五不善門。一損壞善品。二從惡生惡。三聖人所呵責。四退失道果。五死墮地獄(云云)。 違聖心故(文)光雲。有漏苦果流轉無常。凡夫不覺。聖者厭之。是故但說違聖心(云云)麟雲。如下頌言。如以一睫毛○又正理雲。五取蘊者。是諸逼迫所依處故。自性粗重不安穩故。名之為苦○苦有三。一苦苦。唯欲界。二壞苦。通色界。三行苦。通三界。今三界有漏總名苦者。約行苦說。故言非苦受(云云)。 招集苦(文)光雲。招苦果故(文)寶雲。此有漏蘊能為苦因。故名為集(云云)。 世間者(文)有二種壞(文)麟雲。一四相壞者。謂有為法為生住滅等所遷變故。二對治壞者。謂有漏法為能治道所對治故○又四相壞簡異無為。對治壞簡異聖道(文)。 見謂五見(文)惠雲。問。五見。前有諍中。通說十惡。何故別舉五見名處。答。貪等自相惑。緣順不緣違等。五見是遍緣惑。順違皆緣。過重。更立名見處。如煩惱濁外別立見濁(云云)。 諸有漏法有三種義(文)神雲。惑業是有因。異熟等四無記是有依。皆三有攝也(文)。 此十一種名為色(文)光雲。若如經部。不立無表。覺天不立所造色。大乘於法處中。更立多色。此宗唯依十一色量。立色蘊名(文)。 彼者(文)釋彼言。論有兩釋。今疏當第二釋歟。論雲。彼謂前說色等五境。識即色聲香味觸識。彼識所依五種淨色。如其次第。應知即是眼等五根○或復彼者。謂前所說眼等五根。識即眼耳鼻舌身識。彼識所依五種淨色。名眼等根。是眼等識所依止義(云云)。 前眼等五根也(文)麟雲。前者。指開章中五根也(文)。 體清淨故(文)惠雲。意明根見聞等。雖餘扶根四塵體亦是色。以光明有隔。五根光明無隔。如琉璃等(文)寶引正理雲。若爾淨色相。   一顯色二形色(文)惠沼五蘊義林雲。雖未見文。且以義釋。顯謂顯著。形謂形段。表謂表彰(文)。 味六香四種(文)光引正理雲。越次說者。顯彼境識生無定故。謂彼五識起時。不定次第(云云)。 青黃赤白(文)問。黑色何不立耶。答。黑色青黃赤白損是也。無別體也。光雲。青黃赤白。是本顯色。餘影等八種顯色。是四色差別。光是黃攝。日初出時。見赤色者。餘物映故。或光是赤攝。或光是黃赤色攝。影闇青色攝。明通青黃赤白攝。皆有明故。雲煙塵霧皆通青黃赤白色攝。問。光等八色是四差別。寧非是假。解雲。論是本色。但是青黃赤白四種。於此四中。隨義差別。立餘八名。各有實體而非假(文)此釋意。論其本色。唯是青等四色。餘雲等八色。皆雖此四色之差別。立雲等八色名。畢不見本為青等四色之邊。偏為雲等八色實體故。青等四色外。別有雲等八色實體(為言已上本義抄)。 光明(文)神雲。真諦師雲。光具二義。一遠照物。二帶熱觸。日炎具二。故得光名。一月·二星·三火·四藥·五寶珠·六電炎等。皆不具二。名明。謂月·星雖能遠照。而不帶熱觸。而不遠照四天下。藥等二義皆闕(文)。 長短方圓(文)惠雲。形色八者。經部·大乘更無別體。積聚顯色多少不同。相形待立長短等差別(文)問。長短二色是相待法。於一法可不定。是以光雲。形長見短。形短見長(文)此釋。長短二色相形不定。何有別體耶。答。光雲。長短極微各有別性。相雜而住(云云)但於形長見短形短見長之釋者。於一色聚。各別有長短極微。相雜而住之中。相形餘長色聚之時。見此色聚中短色極微。不見長色極微。相形餘短色聚之時。見此色聚中長色極微。不見短色極微。若亦俱時相形長短色聚之時。并見此色聚中長短二色(為言)今非一色由相形長短不定也(已上本義抄)尋雲。空一顯色。二十種色內歟。惠雲。婆娑正義。空一顯色即空界色一分攝。空界色即是明闇色為體。空一顯色即明色攝。隨四州上。北赤。東白。西紅。南青。故不立空一顯色(文)光雲。妙高山四邊空中。各一顯色。名空一顯色。空界色以影·光·明·闇四色為體。空一顯色以空界色中明色為體。故二十種色之內也。光雲。若據一切空界色。即以光·影·明·闇為體。若據別相。即四色不定。此中言空一顯色是空界色者。此空界色以明為體(云云)。 方圓高下(文)光雲。方謂界方。圓謂團圓。中凸名高。中凹名下。問。長與高何別。短與下何殊。解雲。長短據四邊。高下據處中。然世人言此物高下。於長短中設高下故(文)。 雲煙塵霧(文)古抄雲。地水氣。秋雲霧。春雲霞。故霞г霧之攝(文)光雲。龍氣名雲。火氣名煙。風吹細土名塵(文)麟雲。龍氣名雲。因火名煙。未散為塵。地水氣騰。謂之為霧(文)。 障光明生(文)神雲。如雲障日成陰。餘色於中由顯現可見。說名為影。須彌障日成陰。餘色於中陰昧不復可見。說名為闇(文)惠雲。障光明生有二說。一雲。如柱東邊障光。西邊發影。一說。障光之處。即能發影也(文)。 翻此為闇(文)麟雲。亦即影中不見餘物名闇。非不見影為闇。此謂於障光中色。有輕重。輕者名影。重者名闇(文)。 形平等名之為正(文)神雲。成業論雲。見面齊等。起於正覺。見面參差。起於不正覺。釋雲。謂諸色面上平等名正。面上參差不平等名邪(文)問。空谷之聲何攝耶。答。無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之攝也。 聲唯有八種(文)光雲。所聞名聲(文)有執受者下論文雲。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名有執受(文)光雲。心心所法與彼依處。損益展轉更相隨故(文)可准之。可意聲好聲。不可意聲惡聲。麟雲。言大種為因者。謂一切聲皆因四大相擊發故。言有情名可意聲者。謂語出好聲。如歌讚等。言有情名不可意聲者。語出惡聲。如罵詈等○不言處中聲者。以離可意外皆是不可意故(文)惠雲。處中即不可意收。准此。可意狹。不可意寬也(文)。 語業名有情名(文)光雲。問。正理第一雲。此語表業復有二種。謂依名起。及不待名起○准此文。有語表業非與名合。如何言有情名聲謂語表業。解雲。但言有情名聲是語表業。非言一切語表業皆是有情名。如有語表無名合者。即是非有情名聲。依名起者。謂有詮表。不待名起者。謂瞋哭等聲。故不相違。 化人語聲(文)光雲。化語雖非是業。而得名語。由心力能親發起故。可言成就(文)。 味六者(文)光雲。所嘗名味(文)。 香四種(文)光雲。所嗅名香(文)麟雲。五事論雲。諸悅意者名好香。不悅意者名惡(文)光雲。等謂平等。香力均平增益依身。不等謂太強成損。太弱無益。損滅依身。於好惡香中。有增損者。名等不等(文)。 無增損者名好惡香(文)意雲。於好香·惡香中。分出增·損香。名等香·不等香。無增損者。名好香惡香。故成四香(為言)。 可稱名重(文)輕重極微可有別體也。但今論述色界中有重觸雲。彼界衣服別不可稱。聚則可稱(云云)此文意。雖一衣服。輕重極微相雜而住。多具衣服。輕重極微相雜而住。一衣別住之時。輕觸極微施作用。多眾積聚之時。重觸極微施作用。故如此雲也(以上本義抄)。 食慾名飢(文)麟雲。釋冷飢渴文有其三。一釋果名。二結歸因。三引例證(文)光雲。冷飢渴三相隱難知。若不約果以明。其體難顯。謂暖欲因名冷。食慾因名飢。飲欲因名渴。冷飢渴三。是欲異名。因觸生欲。觸是因。欲是果。此三皆於觸因之上。立欲果之名(文)神雲。此十一中。四大種後文當說。滑澀輕重。如文可解。謂冷觸所逼。必欲後暖。故約暖欲以釋冷觸。食慾名飢。飲欲名渴。此皆於因立果名故作如是說者。如人不食。脹胃空虛。火大動發生觸。觸身起食慾。名食慾為飢。如人不飲。肺胃虛慘。火大動發生觸。觸身起飲欲。名飲欲為渴。欲是心數。不關觸。觸為飢渴因。以於因立果名故。呼觸名飢渴○於色界中。無飢渴兩觸。不段食性故(文)准此釋。人不飲。肺胃空虛時起觸。觸身根。此觸相隱而依難知。由此觸力所起約飲欲明之。則約果名渴觸。重心雲。因觸。果飲○欲則渴也。於觸因與果渴名。名渴觸(為言)餘可准之。麟雲。冷飢等是心所欲。謂數由身中有觸力令欲暖。有觸力令欲食。有觸力令欲飲。所令之欲名冷飢渴。即是因其能令之觸。今能令觸相隱難知。故取彼所令果名因體。故名冷飢渴(文)光雲。問。澀滑輕重各相對立。何故對冷不說暖耶。解雲暖即火大。故不別立。難雲。冷即水大。應不別立。解雲。水是濕性。不應名冷(文)惠雲。問。飢·渴二觸即是所造身中何處大造。答。一說。腹邊大造。腹空即飢渴。一雲。遍身大造。飢渴即遍身生苦也(文)。 能生樂故(文)麟雲。樂謂涅槃。三界輪迴皆止息。故名樂也。由佛出世能說教法。證得涅槃。與樂為因。從果名樂(文)。 明無表位(文)光雲。隨其所應。無表於此四位中行(文)。 無想定滅盡定(文)光雲。所以不言無想異熟者。以於彼位無表不行生色界故。無散無表。以無心故。無定無表。故無心言不攝於彼(文)。 性相似故(文)光雲。謂與表業及心性相似(文)說者顯此是師宗(文)光雲。論主不信如是無表別有體相。故言此是師宗所說(文)。 無表雖以色業相(文)光雲。表·無表二。雖同色業為性。表能表示心等令他了知。無表不能表示心等令他了知。故名無表(文)。 一實四大種二假四大種(文)光雲。一明實四大。二對假顯實(文)。 大種謂四界者標也(文)光雲。上半頌舉數列名(文)此初句舉數。第二句列名歟。今疏初句標。第二句舉數歟。 二○形相大故(文)麟雲。約假四大說(文)惠雲。大地大山即所造色。大地大山既地增。即知能造四大中地大亦增。水·火·風准此釋(文)。 為所依故(文)光雲。所依是能生義。此即釋種(文)。 能持自性故(文)光雲。持義名界。一能持大種自性不改。二能持所造色相續(文)。 水能成攝用(文)惠雲。有水攝故不散(文)。 能成長用(文)論雲。風界能長。長謂增盛(文)。 光雲。增盛如種生芽(文)。 論(云云)何地等地等界別(文)光雲。此下第二對假顯實。雲何假地等與實地等界別。此即問起(文)。 謂諸世間相示地者(文)寶雲。此之假地水等。實四境成。隨世想立。故唯說色。世間但識顯形地故。而不知是四境共成。亦不知有堅等四界故。但於形顯立地水火名(云云)光雲。問。假地水火風。皆以色香味觸為體。何故偏言形顯。解之。偏言色者。從多分說。謂世多於地水火風。以顯形色而相示(文)。 顯眾同分無常(文)麟雲。謂一期命終也(文)。 謂手觸故(文)光雲。五根及色聲香味。雖非手等觸著。然與彼觸同一聚生。若觸觸時。彼便變壞。或可。觸彼能造四大。令所造色亦變壞。故此變壞即是可為他惱壞義。故法救所集義品中。作如是說。趣求諸五欲境人。常起於希望。彼諸欲境若不遂會。令色變壞。猶如毒箭在身中也。色等五境是所欲故。或能生欲。名之為欲○是由欲惱令色變壞生故(云云)初心抄引光釋意雲。色者。心惱壞之時。令變壞法雲也(以上)寶雲。正理論雲。此中色蘊。何緣名色。善逝聖教。且說變壞故為色。此說意雲。苦受因故。有觸對故。可轉易故。名為變壞○苦受因者。色有變壞能生苦受。如義品言趣求欲等。有觸對者。手等所觸。色便變壞。是有對礙可變壞義。可轉易者。如牛羊等身可轉易。是可轉變及貿易義。由可轉易故名變壞。雲何色法可轉易耶。謂異相生故名轉易(文)。 謂手觸故(文)問。此一段委意如何。答。寶引正理雲。此說意雲。苦受因故。有對觸故。名為變壞。苦受因者。色有變壞能生苦。如義品言趣求欲等。有觸對者。手等所觸。色便變壞。是有對礙可變壞義(云云)准此尺。今疏手觸故變壞者。有觸對可變壞義。謂手等觸能造四大。所造色變壞。此是為他惱壞義也。准光釋。次下故大德法救集義品等者。苦受因故。色有變壞義(為言)謂所欲色等五境不遂生惱壞。如箭中身。故色可惱壞義有之。故今疏釋色可惱壞義同故。雖引集義品證。有對觸惱壞。所欲不遂惱壞。其義聊異歟。 集義品中(文)光雲。此品之中。釋諸義故(文)。 為多求王(文)麟雲。多求王緣。廣應檢婆娑三十四也(文)。 過未眾微散(文)問。過未可有獨住極微耶答。 不可有(本義抄趣)。 五識依緣必應積聚(文)惠釋在之。 受能領納隨順觸因○(文)問。此釋意如何。答。此釋當寶意歟。光記異之。領納隨順觸因者。寶引顯宗論雲。謂受是觸鄰近果故。此隨觸聲為顯因義。能順受故。受能領納能順觸因。是故說受領納隨觸(云云)因即是觸能生受故者。寶雲。又此論雲。受蘊謂三。領納隨觸。即樂·及苦·不苦不樂。正理雲。隨觸而生。領納可愛·及不可愛·俱相違境。名為受蘊。領納即能受用義(云云)麟雲。所觸因苦觸生苦受。樂等亦爾(云云)可准此等釋。似觸邊說受能領者。寶雲。此中言領者。即是自體有彼相故。自為能領。彼為所領(文)可准此釋(矣)問。第二解意如何。答。光一釋心也。易知歟。惠雲。行相似觸者。古人意。如無記心心所起緣前境。亦有心王一·心所十。除受餘九心所。兼心王成十。緣前境同聚中有觸。觸對前違境生得苦觸。此同時受領此觸之行相名受。餘十心心所領前境。名境界受也。第二說。如無記心心所同領前境。有十大地·心王一。於中受強。如有十人。即十大地法同一處坐。即同緣一境。忽有一人叫喚呼賊。即喻心王取總相。十心所雖同領前境。受即強。餘領境即劣。故想等不名受(云云)。 難前問起論雲若爾實界(文)光雲。若六識攝意。應有十七。若意攝六識。應有十二。何緣得立十八界耶(云云)。 前言攝者唯攝自性(文)光雲。此明總攝。以化地部說。他性相應非自性。亦他性相攝非自性○彼執不然○婆娑五十九雲。諸法自性攝自性時。非如以手取食指捻衣等。然復各各執持自體。令不散壞自體。故名為攝。於執持義。立以攝名(云云)。 及苦集諦(文)惠雲。此舉色蘊。望三科四諦。辨攝不攝。十二處中眼處。十八界中眼界。及苦集諦通色。雖亦通心心所。且據色論。如道諦言非色。於中小分無表是色。且言非色。故苦集諦中色。是色蘊攝。此上疏意。依論文舉一眼根攝三科四諦。辨攝不攝。意各別也(文)麟雲。且約眼處等苦集。是色蘊。非謂一切苦集皆色蘊攝。以苦集通一切有漏故。及滅諦等。等取道諦。道雖通色法。今論眼根故亦攝(云云)。 第二正解為所發識明瞭端嚴(文)問。只可雲為明瞭。何雲端嚴乎。答。光雲。端嚴有兩解。初解令身端嚴。此解有過。第二解令識端嚴。此解無妨。舌身形大。發識用足。故不須二(文)麟雲。正理亦云。現世間於諸作用增上圓滿。亦說端嚴。若眼等根各闕一處。見聞彼用皆不明瞭。若具二者。明瞭用生(文)。 即是蘊義(文)光雲。梵雲塞建陀。唐言蘊。舊譯名陰○若言陰。梵本應雲缽羅娑陀。或翻為眾。故法華雲五眾之生滅。此亦不然。若言眾。梵本應雲僧伽。或翻為聚。此亦不然。若言聚。梵本應雲曷邏陀(云云)。 經言(文)寶雲。引經證也。文中有三。一顯類多。二明聚。三結成。明過去等顯類多也。如是一切至說名色蘊。第二明聚也(文)可准之。先明類多。為一聚為成蘊義也。可思之。 略為一聚(文)光雲。此言略者。名略非體。以三世法非可聚故。故婆娑七十四雲。問。過去未來現在諸色。可略聚耶。答。雖不可略聚其體。而可略聚其名。乃至識蘊應知亦爾(云云)寶雲。此是名略。非體略也。三世等不可略為一聚。但名中總略為一聚也(文)惠雲。能詮名及體。容可略為一聚。無為名即可略。體即不可略。故非蘊攝也(文)此釋體略為一聚。異光·寶。如何。 謂無常已滅(文)光雲。三世門。正滅是現在。故舉已滅名過去。簡異擇滅非擇滅故。言無常已滅(文)惠雲。已滅即表人過去。取生滅в滅。簡現在滅相滅也。 自身名內(文)光雲。內外門。自身·成就者名內。不成就·及他身·非情名外(文)。 或約十二處(文)尋雲。此內外色不可攝無表色歟。 粗細門(文)寶雲。論有對名粗至或相待立。以二義釋粗細。有對名粗。五根五境名粗。無表名細。相待粗細。即所望不同(文)光雲。五根五境有對名粗。無表無對名細。或相待立。謂約有見等三(文)此光釋。相待立名時。約有見等三釋。今疏直分粗細時。約有見等三。其意如何。 善無記名不染(文)光雲。劣勝門。約體以明。謂善·無覆名勝色。不善·有覆名劣也(云云)。 生門者是處義(文)光雲。梵雲阿野怛那。唐言處。舊翻為入。此亦不然。若言入。梵本應雲缽邏吠捨(云云)。 族者謂種族也(文)光雲。此即初解。約因以釋。能生諸法。諸法生因。如人於某姓等生。以彼姓人名為種族。是生之本義。如一山有金銀等礦名金等族(云云)此光釋。種與族各釋之。今疏種義不釋。如何。 有說(文)光雲。第二師約差別釋。族謂族類。如世種類剎帝利等種不同也。如是一身有十八法種類各別。名十八界(云云)。 若依經部(文)光雲(如今釋)問。六根六境亙處界。何有假實不同耶。光二十四雲。述經部義雲。現十二處。八處實有。四處少分實有。少分實無(文)如何。答。兩處釋旨趣別也。當卷釋。就三科論假實時。十八界開立色心自性。施設之故為實。十二處合十八界六識。施設之故。為假立門。五蘊隨其所應。合十二處十八界。施設之故。為假立也。餘處釋。就十二處法體。明其假實。雲八處實有。四處少分實無也。各述一門歟。 若依論主(文)光雲。今論主意。以經中說略一聚言。許蘊是假·餘二是實(文)問。三宗假實談委意何。答。惠雲。論主說界是實者○可書也。 愚有三(文)光雲。愚謂迷境。以無明為體。迷境不同。有其三種(文)麟雲。愚謂迷愚不了法相。以無明及身邊見為體(文)。 或愚色心(文)問。約不相應不說之耶。惠雲。色心用強。生執強故說之。不相應生執劣故不說也。或外道不知有不相應法。故不愚執也(文)。 根亦三者(文)寶雲。眾生根性有三。一解遲疾不同。三根別分。二記難易。分三根別。若就解不同分根上下。則利者略說。鈍者廣說。若記不同分根上下。則鈍為略說。利為廣說(文)麟雲。此約領解有遲速。或復記受有難易。以三分根者。下根略說蘊。中根為說處。上根為說界(文)。 明蘊廢立(文)惠雲。廢立者。廢四十四心所不立蘊名。立即立受想二法為蘊名。復次廢無為不立蘊。立七十二法名蘊。含此二心(文)。 味受力故(文)惠雲。由受有貪味五境。因此生五鈍使。名貪著諸欲也。由倒想分別生五利使也。五鈍使·五利使名諍根。受想為因生此二類煩惱。名諍根因也(文)。 由貪著受(文)光雲。生死法謂三界生死法。由耽著樂受起倒想故。所以生死輪迴(云云)。 無為體非色(文)惠雲。無為體非色。無為無變礙。乃至非識。即不能了別也(文)。 無為非聚義(文)論雲。謂無為法。非如色等有過去等品類差別可略一聚名無為蘊(文)麟雲。正理論雲。有為因果相及義釣鎖。故可名聚。無為不爾。故非聚攝(文)。 第二解雲(文)光雲。依是因義也(文)問。第二解委意如何。答。又言取蘊至故不立蘊。論文也。取蘊有漏已下。釋也。無漏五蘊便是淨依者。但言蘊。為顯通染淨依。釋無漏五蘊但為淨依歟。無為於此二義都無者。取蘊顯染法依(一義)但言蘊。顯染淨二依(一義)以蘊通漏無漏故。此義無為都無(為言)麟雲。染淨二依蘊言所顯者。若不言取但言蘊。通顯染淨二種依也。言無為此二義都無者。謂無能顯染依及染淨依。為二義也。非謂染淨為二也(文)。 第三解(文)光雲。三明無為是蘊息處非蘊。息謂滅處。如瓶破滅處非瓶(文)。 論主破雲(文)光雲。論主許前二解。不許第三(文)。 處界息處(文)正文雲。處字剩(文)。 男女等想易了知(文)光四雲。想謂於境執取男女等種種差別相。能於境中封疆盡男此是男等非非男等故名男等(文)今疏想字可思之。 隨染次第(文)寶雲。第二隨染辨次第。並先果後因。以為次第也(文)問。色次說受。色為因。受為果歟。答。不爾也。色愛為果。味受為因也。光雲。男女於色受相愛樂。由顯形等。故初說色此色愛生。由耽味。故次說受。耽受復因倒想生故等(文)惠雲。色為因方起愛染。愛染生由耽樂受。受因倒想生等也(文)。 夫欲請客(文)麟雲。正理論雲。如欲迎賓。先求寶器。以難得故(文)有勝喜等(文)麟雲。等取勝樂也(文)。 前三句約境明次第(文)光如今疏。寶雲。文中有五。一唯取現故先說。二唯取所造故先說。三取離境故先說。四遠速故先說。五上下次第故先說(文)。 或時取一(文)或取一者。四法一一別緣時取一。或取二者。二合緣也。餘准之。光雲。於此四種。一一別緣為四。二二合緣為六。三三合緣為四。四四合緣為一。總有十五。故言不定(文)。 身境不定(文)光引正理雲。境決定者。用無雜亂。其相分明。所以先說。境不定者。用有雜亂。相不分明。所以後說(云云)。 或取大種(文)惠雲。四中相順者。即一念中合取。不相順者。即不俱時取也(文)或取所造者。如七所造輕重滑澀相違。即不俱時取。如輕重滑相順。即俱時取(文)。 或二俱取(文)能造所造相順者即時取。如能造暖與所造滑等相順。即俱時取。能造暖與所造冷等。即不俱時取。餘准此釋(文)。 餘用遠速明(文)頌速言。遠速速明亙二邊也。可思之。光雲。就前四中。眼耳先說。取遠境故。鼻舌後說。取近境故。眼先耳後。由遠由速。鼻先舌後。由遠由明(云云)。 舌不能取(文)麟雲。舌但嘗味。鼻亦聞香。但嗅香時。舌不知味(文)。 眼所依最取居其上(文)麟雲。隨所依處。有上下。若據眼體。即無上下(文)寶雲。根品中雲。眼耳鼻根。橫布齊平。如冠花鬘者。就根體說。此文言上下者。據所依根相也。義不相違(云云)。 身多居下(文)惠雲。從頂至足。皆是身根。望前四根依處。身根多在餘四根下。少分在四根上。以少從多。言身居第五也(文)。 有即依止諸根生者(文)初心抄雲。意根以六識為體故。其中意識唯依意根。五識非唯依意根。亦各依自眼等根。故雲有依止諸根生意根也。非第六識者。第六識非依止諸根雲心也(已上)。 明名廢立(文)惠雲。廢即廢餘九不名色。十一處不名法。立即色境得色名。法境得法名也(文)。 種種差別(文)惠雲。色聲等別。眼耳等殊。名種種差別。下十二處種種差別。准此釋也(文)。 建立為十(文)光雲。色蘊分十。不總為一法處無表以少不論(云云)。 又眼等九(文)上於十處不立色名。釋立別名。下於一處釋立色名也。光雲。故言總即別名(文)。 言最勝者(文)光雲。應有問言。何故餘九不立通名。唯標色處。故今通言。又諸十色中。色處最勝故立通名(文)。 無想天處(文)惠雲。婆娑一百三十七雲。問。世尊於無想天及有頂天。何故多說為處。答。外道執為解脫。佛為破彼計。說為受生處也(文)。 五解脫處(文)惠釋在之。可見之。 論有兩釋(文)光雲。自古諸德出教體。或有以聲為體。或有以名句文為體。或具含二種。若約逗機說法。以聲為體。若據詮法。以名句文為體。所以諸論出教體中。皆有多說不同。今依新譯婆娑。以此論初說為正(文)。 約文定量(文)光雲。說法蘊量。三說不同。第一師解。謂佛別說八萬部法蘊經。一一部皆如六足阿毘達摩中法蘊足論有六千頌。此約文定量(文)。 是第二師(文)光雲。第二師。約所詮義定量。說一義門。名一法蘊。謂隨所詮蘊等一一差別數有八萬。能詮法蘊其數亦然。隨說一一教門。名一法蘊。所謂五蘊十二處○等謂等取所餘法門(文)。 第三解就行定量(文)光雲。第三正義。約用定量。隨除一惑。名一法蘊。謂由有情貪嗔等行八萬別故。為治彼行。世尊宣說不淨觀等八萬法蘊八萬法蘊。皆此五蘊中色行二蘊所攝(文)。 置本一百(文)問。於本一百。何不論九隨眠耶。答。本一百為本。與此為伴。即前後二百也。於伴上亦可有伴。故於前後二百者。亦以九隨眠為方便之門談之歟。又一義雲。為成有八萬四千法蘊。計算八萬四千數。只巧就方便。可案立之。百就為本。且置本一百。就前後二百。以九隨眠為方便。能成八萬四千數。其義巧故。置本一百歟(以上初心抄)。 就三毒等分四人(文)思覺者。疑煩惱歟。問。雲。三毒等分雲多貪多嗔多癡。其差異如何。答。三毒等分四人者。約貪嗔癡三毒。或貪嗔等分非癡。或嗔癡等分非貪。或貪癡等分非嗔。或貪嗔癡等之四人也。多貪多嗔多癡三類。約三毒偏增也(已上本義抄)。 經中五蘊(文)光引婆娑三十三雲。無漏身語業。名無學戒蘊。無學空無相無願三三摩地。名定蘊。無學正見智。名惠蘊。盡無生智與正見相應勝解。名解脫。盡無生智。名解脫知見(云云。取意)又雲。知即名見。故名知見。緣解脫涅槃故。名解脫知見(文)惠雲。第九解脫道盡無生智相應勝解。最初於境得自在。故名解脫。盡無生智能觀解脫事。故名知見(文)問。惠蘊與解脫與知見蘊何別耶。惠雲。盡無生智緣苦集二諦生。即惠蘊。緣滅道二諦生。即解脫知見蘊。以緣滅道解脫事故也(云云)寶雲。無學苦集智。是無學惠蘊。緣繫縛法故。無學滅道智。是無學解脫知見蘊。緣解脫法故(文)。 前八遍處(文)地·水·火·風·青·黃·赤·白。 謂無想有情天(文)光雲。有諸外道。執二處以為解脫。佛為遮彼。說為生處(文)。 問。五解脫處相攝耶。答。光釋可見之。麟雲。唯識論雲。五解脫處惠為性。故此法處攝。若兼助伴。即此聲·意·法處可攝(文)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二 (頌疏論本第二) 能示現此彼言說(文)光雲。婆婆七十五及一百二十八。亦有三說。皆同正理。初師以眼名見。觀照色故。第二說以言為見。能示現故。第三說以影像名見。見謂現也(文)今論以言說為見師(見)此師心雲。言說能顯示色界在此在彼差別故。能示現故。言說名見。色界有此言說。故名有見(為言)寶雲。此論略故唯一釋(文)尋雲。以觀照·推度二義名見。而言說無此二義。何名見耶。答。若廣論見義者。能示現義順見義故。言說名見。觀照·推度二義名見者。彼眼根及身見等五染污見。世間有學無學正見。名見義也。可思之。惠雲。前說喚色上能詮。名是見。所詮有彼能詮。名有見(云云)又解見謂眼根(文)准正理論初師。作此釋歟。今論不見也。麟雲。見含三義。一照義。二示義。三喻義。論中舉但示現一義。婆婆·正理具顯三義。今此章中。但有示·照二義。初是示現義。言說名見。次是觀照義。眼根名見。言眼根觀照色者。抄雲。謂眼根舒光照物。照物令現故。名為見也。色見俱起。名為有見。如伴俱行名為有伴(文)。 體是色故名為有色(文)尋。色體則是色。何雲有色耶答。惠雲。問。色體不是見。有眼見故名有見。亦應色體不是色。有彼色故名有色。答。乘言便故言有色。乘上句有見言有色也(文)。 釋三種有對總為三(麟記心)    一標章 (十有色有對著下)    二列數 (應知有對●有三種一)    三牒釋二 (對是礙●下)     初釋障礙礙     次釋拘礙礙亦有三      初舉數 (拘礙礙者下)      二釋名體 (境界有對體者下)      三辨差別 (先辨境差別。次對所緣辨異 對是礙義礙有二種(云云)惠雲。初障礙有對。即約體相礙名有對。後二有對。即根識被色拘名有對也(云云)。 此中於水有礙非陸(文)寶雲。此礙者是見色義。礙是對之別名。即是於所見色。名之有對(云云)惠雲。如魚眼於陸不見色。名無礙。於水見色。名有礙。故知取見色聞聲時名有對(云云)。 畢捨遮(文)寶雲。舊名毘捨闍鬼(文)麟雲餓鬼中勝者也(文)。 室獸摩羅(文)惠雲。傍生類。形如壁宮。大者長一百尺。小者長二丈也(云云)壁宮者守宮也。麟雲。形如壁蚓○善見律雲鱷魚也(云云)且如一色(文)今疏釋當寶釋歟。但今疏約色等境。顯境界所緣異。寶約心心所。 解雲答也(文)此註解釋論文。則述境界所緣得名。光·寶同之。寶雲。正理論雲。如人於彼有勝功能。便說彼為我之境界(云云)光同引之。 准此論文(文)此已下正釋二對別。初約一色。示境界所緣之異。次由此道理下。約取境·緣境之義邊。明二對別矣。今疏釋者。光三釋中第三釋也。 又光法師雲(文)此釋心雲。論文述所緣有對雲。執彼而起心心所法體至現在世。必由所緣境力故。雲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也。眼等根體至現在世。所取境界或有或無不定也。故據礙體義邊。不名境界有對。起見色等用。必由境界力故。雲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也。論文明境界有對雲。此有功能。託境界有見色等功能。名為境界有對。彼同分眼無見色功能故。不名境界有對。以此准知。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為言)本義抄。 此眼等不轉故名為礙也(文)麟雲。轉言起。謂眼識不於聲上起也。既不能他轉。明知唯為自境所拘礙也。或轉謂移轉。謂不移於聲境也(云云)。 或復礙者是和合義(文)光雲。此眼等緣色等時。越彼色等。於餘聲等。此眼等不轉故。此即拘礙名礙。或復礙者是和合義。謂眼等法於自境界和合轉時。於自所緣和合轉時。於餘聲等而不得起。此和合言。還是拘礙名礙(云云)麟雲。此和合言還是拘礙。准此釋。與前無別(云云)。 應順後句(文)麟雲。問中境界居前。所緣是後。今順所緣答之。故名順後。亦名稱後句答。由境界是寬通六根故。所緣是狹不通色故。今以寬問狹。故順後答(文)寶雲。若是所緣有對。定是境界有對。故所緣障礙不相開。所以不合作句(文)光雲。依毘婆沙。若以寬問狹。順後句答。若以狹問寬。順前句答。若互有寬狹。四句分別。若寬狹相似。如是答(文)。 依經部宗中(文)嘉祥釋雲。薩婆多部鳩摩羅陀(文)光雲。鳩摩羅多。此雲豪童。是經部祖師。於經部中。造喻鬘論·癡鬘論·顯了論等。經部本說一切有中出。以經為量。名經部。執理為量。名說一切有部(文)惠雲。喻鬘論中有此頌(文)麟雲。豪童者。諸童子中最為上首(云云)慈恩唯識疏雲。鴆摩羅多。此雲童首(文)。 心不起時名有對(文)惠雲。即由無對。心方得生。能見色等。若耳不聞時。名有礙也(文)。 此十色中○(文)此一段分為四。初述頌配句。二言三性者下。釋三性名義(二釋)三眼等八種下。釋八根無記。四若色聲二下。釋色聲通三性(矣)。 餘謂色聲(文)正文雲。可言餘者通色聲及七心界法界。故論雲。其餘十界通善等三(文)。 麟雲。既通辨十八界。何局在此二○良由疏主乘前十有色及餘色聲等言。唯於十色中辨。故成此誤(文)尋雲。六識意界法界。三性通局如何。答(法界六十四法。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應·三無為·無表)惠雲。六識意界與貪等相應。即不善。與無貪等相應即善。餘一切。並無記也。法界中無貪等五。自性善。餘大地·大善地·尋·伺·睡眠·惡作·無表·擇滅無為·得·四相·二定。皆是相應善。或等起善攝。貪等五。自性不善。大不善地·大煩惱六·小惑十·得·四相·無表。相應不善。或等起不善也。空·非擇滅。即自性無記。大地十·大煩惱六·不定八。有通無覆無記。有通有覆無記(文)。 非可讚毀名為無記(文)麟雲。記謂決定分明記義。前二品相狀可分明記故。此不可分明記故。名無記(文)。 又解不能記(文)光雲。論主意在前解。故難破後家。若言不記異熟名無記者。無漏不能記異熟果。應唯無記(文)。 不從心等記總名無記(文)惠雲。聲八中。即是後六對聲。色二十中。顯色十二也。身語二表。本心親引生。即隨心判三性。身語所依四大。本心不親引生。即一向無記性也。如名等三。本心發聲不發名等。名等無記性也。問。如聲上四大名身等。不從心親引生。以依聲生即無記者。聲上得·四相。亦不從心親引生。依他聲生。如何隨聲通三性。答。名等四大。望聲無力。非俱有因。不隨聲說三性。四相望聲有力。俱有因故。得親依本法生。又望本法有力。隨聲說三性(云云)。 言等起者(文)第十三卷頌疏雲。等起色業等者。色業謂身語表無表業。等等取不相應中四相·及得。二無心定。此等諸法名等起善。以是自性及相應善所等起故。而得善名。如良藥汁所引生乳○等起不善。謂身語業。不相應中四相·及得。以是自性及相應不善所等起故。如毒藥汁所引生乳(文)准之可思(云云)。 欲界所繫具足十八(文)寶雲。繫謂繫屬。即被縛義○欲界繫法。被欲界貪等繫縛。名欲界繫。即鼻·舌·香·味四界全。餘十四界一分。是欲界繫。由此欲界具十八(文)。 無香味故無鼻舌識(文)問。何有鼻舌二根耶。答。論雲。有餘師說○二根於彼有用。謂起言說。及莊嚴身(文)論主正解雲。鼻·舌二根○以六根愛依內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現起(文)。 意雲。依身在欲界得上定。起上界愛。愛上界身。故生色界得鼻舌(為言)光心。問。觸界段食性也。色界應無觸界耶。答。寶雲。香·味離食更無有用。上無段食。香味亦無。觸離段食有用。別有能持諸根及衣服等。故於色界雖無段食。有觸界也(文)。 法界若是道諦無為(文)惠雲。即大地十·大善十。及尋·伺·四相·得·無表色。通無漏。餘法皆有漏(云云)麟雲。道諦有為法也。無為謂三無為也。擇滅漏緣而不增。虛空·非擇滅漏不緣。名無漏。非果法。故染不緣也(云云)。 有尋有伺門(文)第四卷頌疏雲。尋謂尋求。伺謂伺察。心之粗性。名之為尋。心之細性。名之為伺(云云)。 一行相粗二外門轉(文。意識名粗事)麟雲。行相粗者。謂五識依五根取五境行相粗。若爾內門意識應非行相粗。解雲。五識望意識名粗。意識望上地名粗(云云)惠雲。正理破此二因雲。現見欲界。內門細意識恆與尋伺相應。此破行相粗因。二定已上外門轉意識。應有尋伺。此破外門轉因也。安惠救雲。欲界內門意識。雖無外門轉。有行相粗。故有尋伺。二定已上意識。雖有外門轉。無行相粗。故無尋伺也(文)光雲。述俱捨師救雲。一行相粗。是通因。二外門轉故。是別因。五識具二。內門意識雖無外門轉。而有行相粗。故有尋伺。上地外門意識。雖有外門轉。而無行相粗。故無尋伺(文)此釋心雲。行相粗者。廣亙五識意識。雲通因。外門轉故者。唯限五識。雲別因。非亙意識。雲通因。故欲界及初意內門意識。雖非外門轉。有行相粗通因故。與尋伺恆相應。第二意已上外門意識。雖有外門轉。無行相粗通因故。不與尋伺相應也(為言)本義抄。 非相應法中及靜慮中間(文)正文雲。初之中字剩。故論雲。法界所攝非相應法靜慮中間伺。亦如是。光記如論。不言非相應法中(文)。 由五識身雖(文)寶雲。五識唯一故。名無分別。如馬有四足。唯有一足。亦如無足(文)。 體唯是尋(文)光雲。此論從強說。故唯說尋。婆娑強弱並說。通尋伺(文)麟雲。正理雲。夫分別者。推求行相故。說尋為自性分別。簡擇明記行相似順尋故。分別名亦通惠念(文)惠雲。問。想能取像。受領納。勝解能印持。如何非分別。答。遮惡取善名分別。受想不能遮惡取善。勝解未決斷位未能印持。故不名分別也(文)光雲。自性是尋。尋求動踴。如魚踴水。體即分別。名自性分別。若能計度青黃等別男女等差。名計度分別。隨念曾更。或隨境念。名隨念分別(文)麟雲或憶念分別曾所更事。或於現緣而能明記念。於定散皆能記持。故正理雲。明記所緣用均等故(云云)。 簡五識心(文)惠雲。問。五識起有惠念。如何非分別。答。以五識微劣。同時雖有惠念。不名二分別也(文)。 簡定中惠(文)麟雲。婆娑雲。定中雖亦有惠。而非推度分別。若推度時。便出定故(文)。 由眼等五根彼心心所攝○(文)問。五根所依處。扶根四境依處。損益相隨貌如何。答。光雲。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五根為所依處。攝扶根四境為依處。色等四境。若不離根。雖非所依。可得言依。而是心等之所親附。依與所依俱名依處。名有執受。心心所法與彼依處。損益展轉更相隨故。謂心心所法起憂苦損。依處亦損。起喜樂益。依處亦益。依處若得好食等益。心等亦益。得惡食等損。心等亦損。由斯九界名有執受。即諸世間。於五色根·扶根·四境相雜住中。說有覺觸。此九眾緣所觸對時。能覺苦樂等故。與此相違。名無執受(云云)薪等色聚相逼續生(文)麟雲。謂色聚極微。雖不相觸。然由相逼。剎那續生(云云)。 斧等分隔令各續起(文)麟雲。理實有為剎那自滅。非能所斫。但由斧等異緣分隔薪等。令各續生令別邊故。名為斫。非令法滅(云云)。 一五根非三門攝事。五根是無見有對色。以淨妙故。非能斫。又支分相離。身等無根。非所斫。又非能燒所燒·能稱所稱事。釋以淨妙故(云云)繁故不述之。光·惠等可見之。 兩解不同(文)光雲。能燒所稱有二諍論。前約世俗不相離說。故言四界。後約勝義。剋體以論。唯火能燒。所稱唯重。各據一義。理亦無違。雖復火性俱遍能所。據事用勝。說為能燒。若用劣者。說為所燒(云云)。 論有四解(文)麟雲。泰法師雲。初一是總。下三是別。今章亦不分總別之異(文)寶雲。第一釋。但釋果名異熟生所以。不說因名異熟因所以。第二釋。釋因名異熟。持業釋也。果名異熟生者。屬主釋也。第三釋。此即果無記。因善惡。與因別類為異。復所熟名異熟。異熟即生。持業釋。第四釋。有財釋。因有異熟果故。果從彼異熟因生。名異熟生。屬主釋也(文)。 同第二解(文)正文雲。第二解。因名異熟。故光雲。異熟屬因。生即屬果(文)第三解意。異熟名在果。故光雲。異熟·生並屬果。而如何言果名異熟同第二解耶。恐二字謬歟(文)麟雲。應言同第三解。故舊雲同前解。而不言第二也(文)。 二者資助塗洗等(文)光雲。資助謂塗油等(文)塗塗油。洗沐浴。等火藥歟。 能長養通三性(文)惠雲。四緣中。前二自性無記。第三·第四三性。論言能長養通三性。約四緣共說也。因養得長名長養。長養依異熟立。外非情無異熟。亦無長養。心心所雖有異熟。無形質。無長小令大。故無長養。若就別義。亦有資益(云云)。 望後名意○(文)麟雲。釋伏難也。前既說言無間滅為意。意在過去。何故現忍亦名意耶。故今說雲。望後名意等。以意是所依義故(文)惠雲。此通現在有意根難。望與後念意識為所依。即名意。望前名識者。望依過去意生。即名識(云云)。 得成就門(文)麟雲。得成就者。然此得名。具含通別二相。所謂言通相者。得與成就。俱名為得。如下言得謂獲成就。若別相者。得與成就。現未有殊。今此言生相名得。至現名成就者。約別相說。謂生相時。此得創起。故名得。至現在世。已得故。不名為得。但名成就(云云)。 等者明成就○(文)光雲。等謂等取成就等。此中總明得·成就·捨·不成就。如婆娑具說。恐繁不述。總復言等(云云)。 受生已後(文)麟雲。即六處初開位是也。雖有生盲及漸捨眼等。欲界沒還生欲界等。名得根不得識。及無色沒者。無色界中先無眼故。生二三四靜慮者。彼地無眼識故。簡異初禪及欲界也(文)。 識未起故(文)麟雲。謂未借識(云云)。 現之言正○(文)眼識現起者。現起言現在Ь見故。現言正起言生故。正起位雲現起。故在未來生相位(為言)。 俱非句(文)麟雲。謂現在正觀色時。及從欲界死生無色時二。惠雲。問。心王心所俱時生。心所法界攝。名外者。心所依心王。心所名為外。心王依心所。王應名外。答。心王通與三性為所依性常定。名內。心所與王為所依性不定。若善心王。不善無記心所不能為所依。以心所所依不定。名外。十大地與心王所依性雖定。四十六心所。三十六個不定。朋類壞故。亦名外也(云云)。 如色等五境(文)惠雲。五識緣五境不雜。五識名定。五境不得名定。以通與意識為所緣境故。五識唯緣自境。五識名定。今喚五境名定。約能緣五識名定。五識緣時名同分也(云云)。 緣境不雜(文)麟雲。如眼識但可取色不取聲等。餘識亦然。名為不雜(文)。 雖被意識(文)麟雲。釋伏難。伏難雲。五識緣五境。即說名同分。意亦緣五境。五境望意。應同分故。答雲。雖被意識緣。以非定故非同分。言非定者。謂意通能緣五境。是共故非定。法界境唯意識緣者。正理雲。且如法界。與彼意識為定所緣。是不共故(云云)。 無邊意識(文)麟雲。謂觀一切法皆無我故。無所不遍。若無常觀。唯通有為。不通無為。故不言無常觀也。餘觀更狹。故並不言(文)。 餘二者(文)色等五境之下正辨也。麟雲。明十七界中有二。初總解所因。次別約界辨(文)問。五識六根被意識緣。如無我觀。觀一切法。應恆同分。何言通二耶。惠雲。五識六根雖被意根及識緣。不名同分者。以六根五識約能取境方名同分。不約為境名同分也(文)。 此有三解(文)尋。三解差異如何。惠雲。更相交涉者。根為所依。識即能依。色為境。三法和合名交涉也。己作用者。各作自用。與前第一別者。前即約三法相順見色。此即己作用也(文)麟雲。更相交涉者。准正理雲。即是展轉相隨順義。又准彼論。交涉是總句。下二是別句(文)准此。交涉為分者。根·境·識三和合隨順義為分。此和合相順義。根·境·識三同有此分故雲同分·第二解。此和合隨順之上。指所作自用雲分。第三解。指所生觸雲分。可思之。 種類分同者(文)麟雲。同眼自性者。謂眼雖有見色不見色異。而眼等體是同。故正理雲。何為與彼種類分同。謂此與彼。同見等相。同處同界等故(解雲。同能見義。同是眼處。同是眼界也)言互相引起者。由見色不見色眼。互為同類因。互為等流果。言相繫屬者。互雖有見色不見色殊。同屬眼故(云云)惠雲。又相繫者。彼同分眼雖不見色。根·境·識還相繫屬也(文)。 三斷門(文)麟雲。前二是斷名斷。第三非斷名斷。總名三斷(文)。 十五界者○唯修斷(文)見惑唯自性斷。修惑通自性斷·緣縛斷(矣)光雲。惑等上四相及得不成就義邊。名自性斷。若緣縛斷據緣彼惑究竟盡時。方名斷(文)。 五根五境五識唯修所斷事。光雲。若五根·香·味·觸·不染污性。又是色法。緣縛斷故。色聲二界。修所斷心親發起故。又是色法。緣縛斷故。若五識界善無記者。是不染污。緣縛斷故。是染污者。迷事起故。皆唯所斷。無見斷相。不通見斷。皆非無漏。不通非斷(文)惠雲。五根五境及善無記心王。為所緣境修惑。為能緣是所緣縛。染五識與貪等相應。是相應縛。與染為境。是所緣縛。此能緣惑。是修道除。名修斷也(文)。 若意界意識界○(文)述意界意識界見所斷相也。法界見斷今釋自然顯故。不標之歟。 惠雲。法界通三斷者。法界中。不定貪嗔疑慢。大煩惱癡。及大地法染惠為五見。此十是見惑。餘大地九。大煩惱五。尋·伺·睡眠。大不善地二。四相·得。此等與前見惑相應。即見斷也。通修斷者。十大地。尋·伺·睡眠。惡作取染。大煩惱五。大不善二。小惑十。與貪等為相應縛。大地十。大善十。尋·伺·睡眠。惡作取善無記有漏邊。十四不相應。無表取別解脫·定共·不律儀無表。此等諸法與貪等為所緣。是所緣縛。名修斷也。非斷即取大地·大善地·尋·伺·四相·得·道共無表無漏邊·及無為。為非斷也(文)。 及俱有法并隨行得(文)麟雲。言及俱有法并隨行得者。舊雲。俱有有二。若心所俱有。即與隨眠同迷理故。亦是見斷。若四相為俱有。并隨行得。是彼見惑親發起故。皆見所斷○又得非俱有故。言隨行得新雲。并隨行得者。謂是隨眠上得。并隨行心心所上得。非是說得為隨行也(文)。 纔見諦時彼皆斷(文)。 諸餘有漏皆修所斷(文)光雲。諸餘有漏。若無色善·無覆無記。是不染污。緣縛斷故。若諸煩惱及彼相應。迷事起故。四相及得。是彼修惑親發起故。若善·染無表。是修斷心親發起故。又是色法。緣縛斷故。皆修所斷(文)寶雲。諸餘有漏皆修所斷者。謂四隨眠及俱有法并得。是自性斷。及諸有漏色·無覆無記·有漏善法。是所緣斷。此二總名修所斷(文)。 通無漏故名非所斷(文)光雲。一切無漏。非繫縛故。皆非所斷(文)。 與見道極相違故(文)麟雲。問。異生性見道已無。既非見斷。當言何斷。答。雖非見斷。正於見道得永不生。至修道位。離繫之時。是緣縛斷(文)光雲。返難經部等雲。此異生性若見所斷。苦法忍位既成彼法應是異生。爾時若成。即有一人名凡聖過。成聖法故名聖。成凡法故名凡。與理相違。故非見斷(文)。 非迷諦理(文)麟雲。夫迷理惑。要意相應。既非意俱。故非迷理(文)。 色法非見惑親發(文)。 然異生性是不染污無記性(文)麟雲。夫見斷法。是自性斷。要染污性。此既非染。非見斷(文)。 唯無記事。光雲。異生性已離欲者猶成就。故非染污。斷善者猶成就。故非善(文)。 觀照色故(文)光雲。見有二種。一者觀照名見問。眼對色時。如何名見。若言舒光至境。燈日亦應名見。若言影現。水鏡應亦名見。若言體清妙故。耳等四根應亦名見。解雲。眼見色時。不舒光至境。不同燈日。亦非影現。不同水鏡。雖五色根體皆清淨。起用各別。謂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眼對色。非如鉗之取物。但起觀照色用。故獨名見。二者推度名見。於其惠中。唯此八種。餘十六界全·法界少分。不能觀照。又無推度。皆非是見(文)。 身見等五染污見(文)寶雲。正理立。正見言具攝三種。別開三者。為顯異生·學·無學地三見別故。譬如夜分無月等明。雲霧晦冥。以遊險阻。所見色像無不顛倒。五染污見觀法亦爾。世見正見。譬如夜分無雲所見色像。譬如晝分雲翳上昇。掩蔽日輪。以遊平坦。所見色像漸增明淨。有學正見觀法亦爾。譬如晝分烈日舒光。雲霧廓清。以遊平坦。所見色像最極明淨。無學正見觀法亦爾(文)。 尊者法救許眼識見(文)光雲。尊者世友眼見。尊者法救眼識見。尊者妙音眼識相應惠見。譬喻者眼識同時心心所法和合見(文)論主意。眼見·識見二師中。明識見義。故光雲。論主意明識見(文)是以偈頌結傳說不能觀。於眼見師離識見義之文。置傳說語矣。然遂存經部根境識和合見義。依之論文舉眼見·識見二家諍論畢雲。經部諸師作如是說(文)今疏依經部宗已下。釋此意也。 若識見者識無對(文)問。識見何不見障色哉雲難。識見家如何會之耶。論雲。若於是處。光明無隔。於被障色。眼識亦生。若於是處。光明有隔。於被障色。眼不生識。既不生故。不能見(文)光雲。頗胝迦等光明無隔。識見障色。璧等。光明有隔。於被障色。眼識不生(文)。 阿毘達摩諸大論師○(文)光雲。如犢子部。兩眼互見。非俱時見。處隔越故。速疾轉故。謂俱時見○若依此宗。有時一眼見色。或時二眼見色。以見色分明。故知兩眼同見。頌中言或。顯不定也。二眼俱時。表異犢子(云云)。 又開一眼觸一眼(文)寶雲。論曰至不分明故。引古師釋二眼見。又閉一眼至二眼俱見。論主自釋二眼見也(文)光古師論主分別不見歟。古師釋·論主自釋。共釋二眼俱時見非前後見也。問。二釋委意如何。惠雲。此論雲。二眼見即分明。一眼即不分明。故知二眼俱見也。若不二眼俱時見。如何有明昧別。又開一下。論主自釋。既開二眼觸一眼時。即見二月。不觸眼見本月。觸眼見新月。若許二見俱見。即開一觸一見二月。彼犢子救亦是二眼不俱見。反難雲。既不俱時。閉一眼觸一。亦應見二月。既閉一觸一。不見二月故。故即由二眼俱時見也(文)寶雲。一類師雲。被觸眼所引意識妄謂見二。其第二月非觸眼見者。不然。兩眼同見一月。由根移動。見處不同。由此意識謂為二月。若謂開一觸一見月有二。非是兩眼各見一月者。閉一觸一。因何不見二月。此如兩眼互開見物雖同。而物處別(云云)一類師者。當光釋歟。光雲。又如兩眼同觀一月。以手觸一。名觸一眼。不被觸者。名開一眼。此被觸眼。便於現前見二月等。以實觸眼與不觸眼同觀一月。非見二月。但被觸眼所引意識。妄謂見二。非觸眼見。此證兩眼同見一月俱發一識。若不爾者。如閉一眼但觸一眼。即不見彼二月等事。故知同見一月。以此明知。非但兩眼互見(文)寶雲。又若謂第二月非觸眼見者。論主因何證兩眼見。雖同一物。兩眼見異。引意識起。謂為二月。又若兩月非各一眼見者。因何障被觸眼。第二月無。第一月在。障不觸眼。第一月無。第二月在(云云)。 或時二眼俱見非所依○(文)光雲。亦有或時二眼俱見。非所依別能依之識分成二分。無色之法住無方故。不同礙色。根雖兩處。依性一故。眼設一百千。尚生一識(文)。 六根境離合(文)舊譯雲。離中知·合中知也。能取等量境(文)惠雲。等量者。如鼻等根有一百極微。定能取一百極微香境。若香等境大。即前念先取半。後念取半。由根速疾發識。謂言同時。若境小。即根半發識取境。名等量也。然五色根中。前四許全發識。及半發識。身根半發識。不許全發識。如地獄身。全發識即便散壞。故知人中身根不全發識也(文)。 問。五根安布其量如何。論雲。眼根極微。在眼星上。傍布住。如香荾花。清徹膜覆。令無分散。有說。重累如丸而住。體清徹。耳根極微居耳穴內。旋環而住。如卷樺皮。鼻根極微居鼻頞內。背上面下。如雙爪甲。舌根極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傳說。舌中如毛端量。非為舌極微所遍。身根極微遍住身份(文)光雲。初三根。若約根體。處無高下。若據所依。即有高下○於舌根中。如毛端量。無舌根者。雖無經論文。西方古德相傳解雲。醫方家說。於舌根中。如毛端量。無舌根處。是末磨死節。若針刺著。其人即死。舌中法爾有斯空處(文)惠雲。眼如蒲桃顆(文)。 意無質礙(文)寶雲。所取之境雖有大小。能取意無大小也。 第四句者(文)麟雲。如色等五境兼法界無為不相應等。非二義也(文)。 意識所依○通俱句也(文)麟雲。若意識所依性。即不通色根。故不成四句。即前念意識為後念依。名所依性。復開避引後識生。是無間緣。故通俱句(文)意識所依望等無間緣。不成四句。四句中通俱句雲歟。 識隨根變(文)惠雲。問。如意識依意根。隨意根有明昧者。豈不現見。身有損時。即意識不明。即是意識隨身根變。如何言隨意根變。答。由風等病損身根。同時身識有苦受相應入過去。名亂意根。後念意識依此亂意根生即是隨意根變也。問。如前念意根有漏。第二念苦法智忍生意識即無漏。如何有漏意根與無漏意識無所依。答。但說明昧隨所依。非據一切。如五根無記與三性五識為所依。有漏意根亦與無漏意識為所依也(文)。 第六識隨根受稱(文)麟雲。此與前門異者。前門明眼等獨名所依。色等非所依。此門辨但名眼等識。不名色等識。故二門別(云云)。 彼前所說眼等名依(文)麟雲。取前所說眼是所依義。及取此門不共因義總合二緣。故名眼識等(文)。 眼唯與自身眼識(文)麟雲。自身眼識簡他身眼識。以自眼根非他人眼識所依故。又唯自眼識依。不通自意識依。若色便通四種識緣。一自眼識緣。二他眼識。三自意識。四他意識。故名為共。如鏡月等(文)。 一者所依勝(文)麟雲。即前門說。隨根變識異所依根勝也(文)。 卻名不共因(文)麟雲。前五根中。即根名不共。境名為共。今此第六。根名為共。境名不共。與前倍倒。故言卻也。 雖意非不共因(文)麟雲。言雖意非不共因者。通伏難也。難雲。五根不共因故。隨根說識。法境不共因。應名法識。是故遮雲雖意是共因。法境是不共。但隨所依性。以受識名。不約共不共而立名也。不同五根具依二義。故不就意明不共因(文)。 但名鼓聲(文)麟雲。不生鐘等聲故(文)。 手闕二義(文)麟雲。一聲不隨手變。非所依勝。二手通生一切聲。故非不共因(文)。 麥有二義(文)麟雲。一芽隨麥變。二但生自果。由此水土雖亦生芽。以力劣故。非隨水土變。及能通潤。是共因故。不名水土芽也(文)。 眼識唯在欲界初禪(文)麟雲。謂二禪已上。地法微細。無尋無伺。無三識也。由此相望。或有上下然於欲界。初將眼望身。次將色識望眼。次色識自相望。後將色識以望身。總有四節(文)。 上所引義是略舉一隅(文)麟雲。自餘根境。頌文次。則自明餘根境。今釋略者。唯於眼可色等四類之中。自論廣略。如向所論。但約身生欲界及生二禪借初禪識等。以并上下。不鉅細明。若依論文。具約生四靜慮等。廣并其相。且初約生欲界。次約依初禪眼。見欲界色見初禪色。次約依二禪眼。見欲界色見初禪色見二禪色。及依三四禪眼。見下色見自地色(已上並是身生欲界)次約身生初禪。以自地眼見自地色見欲界色。次依二禪眼。見初禪色見欲界色見自地色。如是依三四禪眼。見自地色見下地色。如理應思。若約身生二三四禪。以自他地眼見自他地色。如理應思(文)。 身識自下地(文)惠雲。問。上地眼根細。能見下地粗色者。上地身根細。應能覺下地粗觸。答。眼是離中知。能見下地粗色。身根是合中知。故不覺下地粗觸也(文)。 身根身識觸三○皆自地(文)麟雲。且約身根對觸。不得將識對身觸為同地。又身即根更無別相故言三。不同鼻等與身根別得四種(文)。   於遊等至及受生時(文)麟雲。如下定品明順逆等遊八等至。從下向上或從上至下。受生時或從此意皆不定(文)。 或同或異(文)惠雲。或同。即身生初定。入初定觀初定法境。四皆同地名同。或異者。如身在欲界入初定觀欲界法。第一念。即身意法在欲界。意識屬初定。第二念等已後。身法二屬欲界。意根意識屬初定也。若觀初定法。即初念意識法屬初定。身意根屬欲界。若第二念等已去。亦起初定心。即身屬欲界。意·法·及識三屬初定也。若第二念起二定等。即身屬欲界意根屬初定。意識屬二定。法通三地皆得。餘准此說。從上地入下地心。亦准此釋。及受生時者。或同者。起異地心。無命終理。如身在欲界死卻生欲界。四皆同地。或異者。若身在欲界死生初定。即意根屬欲界。身意識及法屬初定。從上生下。准此釋也(文)。 餘十三界義准○(文)麟雲。即六根六識及法界。並非五識緣也(文)。 法界一分是常(文)麟雲。謂法界有四類法。今唯無為是常故言一分。所餘法者。心所·不相應·無表色。三類法也(文)。 命根等前八(文)麟雲。謂眼等五·男女二·及命根為八。並非心法。故無所緣。意等十四是心法故。是有所緣(文)。 所餘色等五法界一分(文)麟雲。謂想·思·觸·欲·不相應法·無為等。皆體非根者。皆是法體。而無增上義。故不名為根(文)。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三 (頌疏論本第三) 分別根品(文)惠雲。疏分三。一釋名。二來意。三分文解釋(云云)麟雲。此論名根品。雜心名行品。正理名差別。行即勝用義。差別即作用義(文)問。此品廣明諸法作用。何唯雲根品耶。光雲。解雲。此品雖明有為作用。以根初辨(云云)。 頌文分三段(文)神雲。就此根品中。頌有七十四。初有二十二頌。正分別根。第二欲微聚無聲下。有二十七頌。分別三聚法。第三能作及俱有下。有二十五頌。分別六因四緣(云云)。 成根增上義(文)問。如受有領納用。諸法各各有增上用。何只二十二立根耶。惠雲。諸法中此二十二根極增上故。如師子王師子中勝(云云)堯抄。問。最勝者體勝。自在者用勝。光顯者體用雙勝義也。若爾。何偏雲勝用增上故名為根耶。答。古雲。今勝用增上者。非體用中用。以根增上義。總雲勝用增上也(以上)。 傳說五於四(文)惠雲。傳說言者。論主意。取後識見師義。四義中導養身·不共事·是能依識。非所依根。論主破此兩義。頌首言傳說正理論雲。初傳說言。顯樂後說。識見師。真諦雲。是經部師也(文)堯抄雲。莊嚴身等義。如前第一卷破自本來然。誰雲醜陋。故今毘婆師所說莊嚴身等根增上義。不葉論主意。依之置傳說言。表不信也(以上)。 眼等五於各四事能為增上(文)堯抄。問。彼同分眼等五根。於莊嚴身等四事中。無導養身·生識身二義。何釋眼等五根各於四事耶。答。眼等五根各於四事者。總論眼等五根增上義。非要四事具足眼等五根應立根。乃至有四事隨一者。亦應立根也。有雲。於眼等五根立根配立。必應四事具足。而於彼同分眼等立根者。同分眼等流類故也。依流類立名。如薪如乳也(以上)。 莊嚴身(文)光雲。若具五根。身即莊嚴。隨有所闕。身便醜陋。身根必無總闕。言闕據餘四根。或據少分名闕。如無手等。或餘四根亦有闕少分者。皆名醜陋(云云)。 導養身(文)光雲。言導養者。眼見險避。耳聞險避。導養於身(云云)。 三是段食性(文)光雲。身資段食。方得增長。段食以香·味·觸為體。鼻嗅。舌嘗。身覺。此三根於段食能受用故。身得增長。名導養身(云云)。 堯抄雲。有情異約總相。分別異約別相也(以上)。 有情異者(文)寶雲。正理論雲。且女男二增上者。一有情異。二分別異。有情異者。劫初有情形類皆等。二根生已。便有女男形類差別。分別異者。進止言音乳房髮等安布差別。有說。勇怯有差別故。名有情異。衣眼莊嚴有差別故。名分別異(云云)。 命根二者(文)命·眾同分事。眾同分者。總遍任持(總報)命根者。別遍任持(別報)凡論業果時。造其業感其界·其趣·其生等。然後於此果報。方論壽命長短身形作業等。同分既為總。顯此生其界趣等。命根顯果報十年百年壽限也(光釋心。明眼抄)。 續過去眾同分(文)惠雲。能續望前。能持據現。體是命根。續者相續。如第一念命終。第二念來起。命根即起。能持現在五蘊。由現在命根持五蘊。能續得過去五蘊眾同分也(云云)。 麟雲。謂前眾同分謝時。由後命根續也(文)。 能持現在眾同分(文)麟雲。任持現在眾同分住(云云)惠雲。如無色界起無漏心及自他善染時。無異熟無記心。若無命根。更說何法不無色界生。由此命根。方施設諸根。名受無色界生也(文)。 心能導世間(自在義。文)光雲。心能導世間。是自在義。謂能導引一切世間故名自在(云云)麟雲。謂心於二種世間有自在力。能引導故。二種世間皆由業感。是故由心(云云)惠雲。導者引。引五蘊有情世間(云云)。 心能遍攝受(隨行義也。文)惠雲。意能遍緣一切境。名遍攝受。行有勢用。名為自在。隨境而轉。名曰隨行(云云)。 樂等五受染增上者(文)堯抄。問。樂等五受廣通三性。何以染增上義立根耶。答。光雲。雖此五受亦通於善。於染用勝。言染增上(文)問。受以有染增上義立根者。何以想等不立根耶(是一)次受是大地法。通三性。通漏無漏。若爾者。以染淨俱勝故。可立根哉。故婆娑論中。明根廢立。順淨偏勝故。以受立根(見)如何(是二)又無漏受寧有染增上義耶(是三)答。光雲。想雖能生煩惱。而不及受勝(文)思·觸·欲三准想可知之。次今論長行。既以受立根有二說。染增上者。異師意(見)婆娑論說。是染淨俱勝說也。既別師義也。不為難。次於無漏受者。婆娑雲。無漏加行及趣入時。亦於離染品增上者。謂觀行者求彼受時。亦須追求衣食等物。由此勢力生於染故(云云)此文心者。無漏受亦有染增上義雲歟。問。於樂等諸受。貪等煩惱隨增(云云)於苦受貪隨增。於樂受嗔隨增義。可有之耶。答。若相應隨增者。不可有此義。苦受戚行轉。貪觀行轉。行相異故。不相應也。若約所緣隨增。於苦受貪隨增義。可有之也。所緣隨增。於自他身俱論之。然於怨苦貪隨增。於怨樂嗔隨增也。光二十一雲。若約他相續身中樂等三受。為縛所緣。此即不定。三受皆能為所緣境。生三縛故。如緣怨樂。嗔亦隨增。如緣怨苦。貪亦隨增。緣悲怨親苦樂。癡亦隨增。隨其所應(云云)以上堯抄。 信等八根淨增上者(文)堯抄。問。念·定·惠通三性。俱有淨增上義歟。以受立根時。三性受俱有染增上義(云云)念定惠例可同耶。光雲。問受·念·定·惠。俱大地法。皆通三性。何故分別二十二根中。受通三性。非念定惠。解雲。於染污·淨品。皆有勝用故。受通三性。所順雖唯染。能順受通三性。善念定惠。唯於淨品有勝作用。故三唯善。不善無記三。於淨品非勝故。染法易起故。三性受皆能順染。淨法難起故。染無記念定惠。不能順淨(云云)此釋心。念定惠雖通三性。二十二根時。善念定惠有淨增上義也。 第二敘異說(云云)光雲。有餘。識見等家。作如是說(文)論雲。有餘師說。能導養身。非眼等用。是識增上。識了方能避於險難。受段食故。見色等用。定非異識。故不共事。於眼等根。不可立為別增上用。故非由此眼等成根(文)光雲。此即破前導養身不共事。所以此不破莊嚴身者。前第一句已破雲。若本來爾。誰雲醜陋。所以不破發識等者。識見家亦許。故不別破(云云)麟雲。此是曇無德宗(即經部也)以五識能行。方能避險難。受段食等。非由眼根故。此師但不許眼見等。立識能行。行自境識由眼發故。立眼為根。餘義大同(云云)私雲。第二異說意。光記識見家義。薩婆多中尊者法救說也。寶雲。述曇無德建立根也。真諦雲經部也(云云)麟記依寶釋歟。謂經部宗本義。存根境識和合見之義。故雖破根見·識見兩家說。傍亦可有立識見義之師也。本義抄心。就第二異說。光·寶心別也。 根能發六識(云云)問眼等於識有增上。立眼為根者。色亦於識有增上。應立根耶。論問答也。光雲。一眼根能與了別眾色諸識為通因故。二識隨眼根有明昧故○色即不然。二相違故。一非通因。謂青等色但能生青等識不能生黃等識。二非隨色境有明昧故(云云)。 從身立二根(文)論雲。女男根體不離身根。由此二根有增上用。此處少異餘處身根故。從身根別立為二(云云)。 女身形類(文)堯抄雲。作業者。Ё③ДЬ雲事也(以上)光雲。女身形類尪弱。音聲細小。男身形類粗大。音聲雄朗(文)雄(⑥ヨワУンЁ)。 分暖頂位(文)正文雲。分暖頂位者。未了也。論雲。由此勢力。伏諸煩惱。引聖道故(云云)光記如論。不言分暖頂位(已上)問。四善根一一位。可具信等五根。何配分四位耶。況信等五·暖等四。若以五對四者。一根餘耶。答。三井抄雲。信等五根。聖道加行立之故。配分暖等也。次雖一一位皆具之。有通別二意故無失。次以二根可對一位也(以上)。 三無漏根○增上者言亦爾者(文)正文雲。論雲。三無漏根。於得後後道涅槃等。有增上用。言亦爾者。一一各能為根(云云)疏文狼籍也。可依論文(以上)堯抄。問。見·修·無學三道。互為同類因。互為等流果者。所定也。若爾。三道相望。互應有增上用。何雲限後後道有增上用耶。答。於得後後道等者。已生前前道。與可生後後道。為引因。有增上用雲事也。然三道相望為同類因等流果者。異之歟。問。如何異耶。答。後道與前道為同類因者可生後道。為未來不生前道。為同類因。全與可生前道非為因。仍無過。問。鈍根無學人。退住有學位。後修練根為見主時。以已生無學道。為可生有學道因。是皆可生道。何雲可生後道與可生前道不為因。答。今且據次第就顯然。可生前道與可生後道。有增上用判也以實言之。三道相望可為因果也。 具知根於得涅槃(文)惠雲。由具知根在第九解脫道。相應九根亦具知根。起得得八十九品無為。名得涅槃也(云云)。 具知根於現法樂住(文)麟雲。謂無學果於現身中遊諸靜慮。受現法樂故(云云)堯抄。問。現法樂住通無漏者。非常途談。如何。答。正理論心。現法樂住通無漏釋也。尋雲。無漏喜樂即具知根。而現法樂住。能領·所領如何可分別耶。答。次第相望可論能·所也(以上)。 第二明根廢立(文)惠雲。依七十五法。得十三法為二十二根。受立受也。信等五。眼等六。命是已廢餘六十二法不立根。為不與心為所依等故。即立十三法為二十二根也(云云)。   將明問起(文)光雲。就問中。一約自宗為問。二約數論為問(文)。 十二因緣互相引發(文)正文雲。此注十二因緣互相引發者。未了也。是次第引。何雲互引。故光雲。十二緣起中。無明等因。於行等果。各各有增上用(文)不言互引(以上)。 又語具等(文)麟雲。彼宗立二十五諦。今約五作業根為難(云云)決雲數論二十五諦者。一者。我(彼計常。我以思為體)二者·自性(以薩□h賴闍·答摩為體。亦名貪·嗔·癡。此如我之臣佐)三者。大(我欲受用境時)四者。我執(緣彼我故名我執)五者。五唯量(色·聲·香·味·觸)六者·五大(地·水·火·風·空)七。十一根(眼·耳·鼻·舌·身·意·手·足·大便處·小便處·語具肉舌)問。二十五諦七種分別事如何。光雲。彼宗所執。諸法是常。如轉變金成環玔等。金色不改。環等相異。若我欲得受用境時。從自性生大。從大生我執。從我執生五唯量。從五唯量生五大。從五大生十一根。若我不受用境時。從十一根卻入五大。從五大卻入五唯量。從五唯量卻入我執。從我執卻入大。從大卻入自性(文。以上)。 論能破事。論雲。不應語具於語為根。待學差別語方成故(解雲。如眼纔生。即能見色。小兒有舌。何即不語。要待習學。方能語故。於語具不應為根)論雲。離手足亦有執行。如腹行類(解雲。鳥觜持物。不要手。蛇腹行。不要足)論雲。出大便處。於能棄事不應立根。重物於空遍墮落。又由風力引令出故(易知)論雲。出小便處。於生樂事不應立根。即女男根起此樂故(麟雲。小兒未婬。非不有處。文)。 是有情本(文)心所依者。心六識也。六識有情之主也(六識依六根生故有情本也)惠雲。外六境即非情。雖扶根四塵是肉身攝。依六根立。故是本也(云云)私雲。根見家。有見聞用故。以六根為有情本。下第二異說。識見家故。以識為生死流轉體(差異可思之)。 此六根成無漏淨(云云)正文雲。五根唯有漏。而今雲此六根成無漏淨者。麟雲。即得六根通無漏者。舊雲(光記也)差別及住。皆攝六根。雜染·資糧·及淨。唯在於意。新雲(寶記也)此有二種。若體成無漏。唯是意根。若離自煩惱縛名淨。即通六根(云云)光雲。別住二種。皆攝六根。雜染·資糧·及淨。唯在於意。寶雲。此有二種。若體無漏故名清淨。即唯意根。若離自煩惱縛為還滅故名清淨者。即通眼等六種(文)惠雲。此淨者有二。一無漏名淨。即意根。二離煩惱縛名淨。即通六根。雜染·資糧。准此應釋。又解。此三唯是意根也(云云)。 堯抄心(應意)光釋并今疏意。淨言唯限無漏(見)依此釋。雖五根有漏。相從六根成無漏。可得心歟。寶心。淨言通二種。若成無漏故名清淨。唯意根。若約自身離縛名清淨者。亙六根故。今約離縛。六根成淨。可意得歟(以上)。 立根事皆究竟(文)問。受為五鈍使為因立根。想與五見為因。何不立根耶。寶雲。正理論雲。不應立想等為根。諸煩惱中愛過重故。唯立受與彼為根○想非見煩惱生因。餘因發生顛倒見。已妄分別。想持令相續(文)。 言流轉者(文)寶雲。婆娑一百雲。流轉者。謂更受生。還滅者。謂趣涅槃(云云)光雲。正理雲。生死相續。是流轉義。生死止息。是還滅義(文)惠雲。以識為體者。由前六識於五趣中捨前趣取後趣。流轉義斷由識也(文)光雲。三界生死。以識為主。識起必以六根為依。此六根生。由女男根。此六根住。復由命根。六根受用境界。復由五受。因彼五受。六根領彼境故。受用境界。名為領納。不同於受(云云)寶雲。論受用由五受因彼領納故。此意顯受有增上。 二流轉生(文)惠雲。即胎·卵生。除濕·化生。以不受胎故也(文)。 生死止息(文)麟雲。本由煩惱生死轉迴。今斷妄歸真。故雲還滅(云云)。 一切善法生之本(文)麟雲。謂信等五以是一切善根生長最勝因故(云云)。 還滅生(文)惠雲。滅即涅槃。生取上能得。得有生由信等五。四加行位有用。與無為上得為取依。方得生也。三道皆名正定聚。苦諦得最初生。由未知當知根。此無為上得方得生也。由已知根斷修惑。令無為上得續。續生住也。由具知根故。再得無為上得。方能起四禪法。現身受用。名受現法樂(云云)。 正定聚事。第十卷頌疏雲。諸聖人名正性定聚。雲正性者。所謂涅槃。定者是聖。有無漏道。遠一切惡。故名為聖。獲得畢竟離繫得故。定盡煩惱。故名為定。聖於正性得決定故。名正性定也(云云)。 八根界品已說(文)麟雲。彼品明眼等六根及男女根竟。疏略不辨。論文具明(云云)論長行文明之故。今疏略之歟。 問。此八根體形量如何。論雲。眼根極微。在眼星上。傍布而住。如香荾花。清徹膜覆令無分散。有說。重累如丸而住。體清徹故。如頗胝迦。不相障礙。耳根極微。居耳穴內。旋環而住。如卷樺皮。鼻根極微。居鼻頞內。背上面下。如雙爪甲。此初三根。橫作行度。處無高下。如冠花鬘。舌根極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傳說。舌中如毛端量。非為舌根極微所遍。身根極微遍住身份。如身形量。女根極微。形如鼓□□□禠馥奾j□□□盩禡螬(云云)神雲。眼根安布有二說。初說傍布。是薩婆多義。有說重累。是餘部義。故舊俱捨雲。有餘部說。如聚重。乃至女根極微如鼓□切埤□楰露□穌殺□埤□□□□可□敷□劑□§□□□¥戣□□□□蕁耦□□兣‥□□意□□□‥□湥□峚D蝧□□那¥□□□□¥姦漥□譣|□□□□§□k□□□兣□□貥檸¥爝□‥□警□□c□漦□譣|□□□□□□燭驒□□□□□□c□n嶡□c□□北|□蝤艦□‥□□□□‥鑭□□苣‥□□逤G¥□□□□狨茥□北|逢茦□譣¥悅び□珣§□茦□□c□□擨□懨□‥□湥拉芊慼戮鵅慼歐Lj□|逢茦□譣¥悅び□珣§□□茦□鐐|詳□□□q‥□睥□□|諍□□□‥茤警□辦□毧□鐲□□□□□□¥熩□茦□¥婩狤譥X舐貥愣‥□□胣|腥砟嚍翩慼慼澎濊B¥爝□c□茤□□悅□‥□悅□譜狣□艦□x滎n□晥□□c□□朦兣‥□□皓□c□□迴lc□□埽q□|□□□膣¥□滎□□□□□韣□□□□□婦□魍騭□□□□噣|□IX舐貥愣¥□□茤譥悅び□珩□貨茦□嵥奔□□|□□□北|牧□悅び□珣c□詳髹韣‥□□滎妝□|全耙□□韱□□□□□□□蔦鶦□□□§□您□□□‥□意□□□c□惱□誧□‥茥意□□稐‥□□砥L糨泩□□□¥您□珣¥鍧□□□社□□□□□驫□□□□□□切□□□□□□羇榠送□□□□□騍□□□□□奾騆□榕誇□□□妠驫□姪襾騆□榕埤□□□□□襛□饇榭□□□□□□飀□ 身謂身受(文)光雲。身有二義。若言六受身。身即是體。若言身受心受。身即是色聚。色聚名身。此中言身。色聚名身。即諸色根依身起故。名為身受。從依為名(文)麟雲。五根總名為身。以對心故。受依身起。名身受也。如世間品疏自當辨(文)。 離喜貪(文)。 麟雲。三定雖是心悅。而相安靜。但名為樂。不名為喜。以喜相動湧。如水濤波。又如貧人得寶。一旦失之。還生憂惱。初二禪定。遍觸身心。生於喜受。味著於喜。名為喜貪。第三禪中。離此貪故。但名為樂(文)決雲。第三禪心悅安靜。故雲樂。二禪心悅粗動。名喜。粗動者。著此喜還如生憂惱。第三禪如此離善心。心悅安靜也。故雲樂。重心雲。下地著喜。還生貪。是則所善可憂惱。或所止又憂惱也。如貧人得寶一旦失。第三禪雖樂。非如起下地喜貪。故雲離喜貪(以上)堯抄。問。苦樂相對法。以第三靜慮極悅心受名樂。又以地獄極不悅心受。可名苦受耶。答。光雲。極悅無分別。可與樂相應。極損有分別。非與苦相應(云云)意雲。極悅·極不悅。依地既異故。分別有無亦別。謂散地意識。必可有分別故也問。第三禪樂受有定散二類。定心相應樂。最應無分別散心相應樂。何雲無分別耶。婆娑論。散心皆有分別判。婆娑七十二雲。問。此六識身。幾有分別幾無分別。答。前五識身。唯無分別。第六識身。或有分別。或無分別。且在定者。皆無分別。不在定者。容有分別。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云云)答。今以第三定樂根名無分別者。依心悅安靜。離粗動喜貪故。全以三種分別不可定之(以上)。 處中受名為捨根(文)光雲。捨無分別。任運而生。是故立根。身心合一。又苦在身心為損各異。樂在身心為益各異。故別立根。捨無異相。故總立一(云云)麟雲。捨有二種。一捨受。即受蘊攝。二捨沈掉捨。即行蘊攝。今此言捨。是捨受捨。非行捨也(云云)。 阿羅漢等(文)麟雲。等取前三果人。舉聖同凡者。謂聖人內無分別。亦隨境界之力。生於苦樂。況諸凡夫而得無苦(云云)決雲。阿羅漢等者。等取前三果人。舉聖同凡者。聖人猶依境界力。無分別起五識苦樂。況凡夫又五識無分別苦樂。依境界力豈不起乎雲心也(以上)。 九謂意喜樂捨(文)問。於五受。何唯取三受耶。麟雲。於五受內。除憂及苦。以欲界散地無無漏故。憂離欲捨故。不通無漏。苦唯五識。亦不通無漏。故并除也(云云)。 有未曾知當知行相轉(文)麟雲。轉之言起。起之言生。謂有當知行生起也(文)。 疑得俱事。麟雲。問。此忍豈不與餘惑得俱。何獨說疑得耶。答。實亦與餘貪等得俱。而以疑名偏違見道故。但標疑(云云)光(二十六)雲。決斷名知。疑是猶預。自性相違。八忍起時。與自所斷疑得正俱○非決斷。故不名智(云云)決雲。苦法忍位。已無漏心現起故。惑不可起。但此惑自無始未斷也。仍此惑上得。身中起也。斷此得。斷煩惱雲也。凡薩婆多心。斷煩惱名自性斷。此則煩惱上得斷也。斷得者。即起能治道。所生煩惱得留也。此苦法忍位所生無漏心。此煩惱上得取合位也。如繫賊。與疑得俱。俱事智韻對。故且舉之。實餘煩惱得可俱也。智決斷也。疑轉有耶無耶故。且相對舉也。薩婆多心。煩惱體三世實有故。不可雲斷。只其上得斷也。此即煩惱綱切放也。經部心。以空觀。一切煩惱體空也觀。故體斷也(以上)。 中間七智(文)光雲。問。八忍非智。可雲未知當知。七智正知諦理。何故亦名未知當知。解雲。七智望緣自諦義邊。雖名正智。今望八諦作法。以知八諦猶未周遍。知諦未盡中間起故。亦名未知當知(云云)寶雲。智名為知。忍非知故。在見道中苦法智忍位。有八諦未知當知行轉。至苦法智位。有七未知當知行。乃至道類忍位。有色無色道諦未知當知行故。故十五心皆名未知當知根也(云云)決雲心。忍位未入智位者。未知當知。中間七智。名已入智位故。可雲已知。然由知諦未遍故。假令比初苦法忍者。苦法智位雖已知。比次苦類智。是未知也。故七智皆名未知當知。至第十六道類智者。次未知法無也。故薩婆多心。以之攝修道也。已盡見惑故。已知故。經部心。猶於見道位。謂雖已盡。只是於道諦下斷之故(以上)。 金剛喻定事。二十四卷頌疏雲。斷有頂地第九品惑無間道。名金剛喻定。此定能破一切煩惱。如金剛能摧一切(云云)。 但為斷除迷事煩惱○(文)決雲。問。迷四諦理。未知苦空等真實故。貪等煩惱發也。已見四諦理畢。知法真理。何又修惑貪等發之耶。答。內雖知四諦真實。被引外境不計。事相浮偽(修惑名)惑發雲也(以上)堯抄。問。夫修道位。為斷煩惱。及修練根。亦為現法樂住觀諦理。何唯雲為斷惑耶。答。練根為不退。或現法樂住為斷惑進勝。故無相違也。寶雲。問。修道位中觀諦為斷煩惱。及與練根現法樂住等。又何但雲為斷煩惱。答。初果道後如起勝果道。即是斷惑之加行也。又練根恐煩惱退。為現法樂住。亦是斷惑勝進故。但雲斷惑。義即攝餘。由斯論師唯說斷惑(文)以上堯抄。 已知而知故(云云)惠雲。見道以知四諦了。今修道重起無漏惠。知四諦境。知彼是知境故。名已知也(云云)私雲。已知而知者。中間略知而言。名已知根。此則知已知境義也。 或習此知已成性(文)惠雲。以常習二智。名具○或習此盡智。成利根無生智性也(云云)。 作知已知之解(文)麟雲。謂修道中。由有煩惱。於四諦理。未能唯知己已知之解。無學道中。由無惑故。能於諦境。作知己已知之解也(文)。 盡智無生智事。一切無學聖者。得盡智。不動種姓利根羅漢。得無生智。畢竟不退故。斷有頂地第九品惑解脫道。是盡智也。此解脫道與漏盡得最初俱生故。名盡智也。前五種姓羅漢。於盡智後。或生盡智。或生正見。無無生智。後容退故。不動法盡智後必起無生智也。 釋知體也(文)此注心。修道證滅之次第異常。光記證滅修道之次第也。可見之。 唯無漏後三者(文)論雲。次前所說最後三根體唯無漏。是無垢義。垢之與漏。名異體同(文)堯抄。問。已知根廣應通有漏無漏。修道通漏無漏故也。答。已知根雖有修道。以七覺支名已知根故。故不通有漏也(以上)。 七有色根○一向有漏(云云)麟雲。漏有二種。一與自煩惱俱。名有漏。二為他所緣。名有漏。一切異生及有學聖。具有二種。無學及佛。唯有一種。但生他漏。自無漏也(云云)。 九根通漏無漏(云云)信等五根是善。善根中有漏善有之。謂造佛寫經等也。化地部·分別論師心。信等五根唯是無漏。論難破有之。可見之。 唯一命根定是異熟(文)論文同之。 業所招故(云云)寶雲。唯遮更通餘根。定遮通非異熟(文)。 現在延壽異熟事。問。先業所招。可是異熟。現身延壽果。誰之異熟。答。留多壽行者。利根俱解脫阿羅漢。先世業所感命眾同分中。有同分長命根短者。為延命根。修佈施行。入邊際定。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富異熟業。願皆轉招壽異熟果。慇懃發願欣求之時。佈施時無貪相應思。由邊際定力。答誓願思。感現在命根也。此則光師意。命根本是別報故。現在佈施業感現在命根(為言)寶師心。存轉過去不定富業感現在命根之義。其色趣各異也。 憂通善惡(云云)意雲。憂根善惡。不通無記。故非異熟。信等八根唯善性。故非異熟。是有記故故非異熟者。結憂與八根非無記也。論雲。毘婆沙師鹹作是說。已離欲者無憂根故。異熟不然。故非異熟(云云)決雲。憂善惡非無記釋雲。憂非無記。強思起故(云云)心者。追悔心自強感心品起也。劣無記心不起。故憂非業所感業所感法異熟無記故(以上)。 信等八根唯是善性(文)惠雲。問念定·慧三。皆大地法。並通三性。何故論雲唯善。答。取少分善性邊立根。不取染無記。故雲善性也(云云)。 七色根○即是異熟(文)七色根者。五根及女男根也。麟雲。論雲。眼等八根。若在善趣。是善異熟。若在惡趣。是惡異熟(八根。謂七色及命根)(云云)論雲。眼等八根。若在善趣。善異熟。若在惡趣。惡異熟。意根善惡趣。皆通二異熟。喜樂捨五趣皆善異熟。苦五趣皆不善異熟。於善趣中。有二形者。唯根處所。不善業根。善趣色根。善業引故(云云)。 有異熟門(文)麟雲。謂約能有當來異熟之果名有。前門約體是異熟等。故二門別(云云。無漏無惑所潤壞三有。故無異熟。無記非因。故無異熟也。可分別之)。 依唯越義(文)意雲。一唯義。二越義。依此二義頌雲定有。唯義者。顯唯有異熟。越義者。復有二義。此二義唯有異熟所由也。謂無記·無漏非異熟。故非無記·非無漏有異熟義也。此二義以越義顯之。謂由此二義。越次第先說憂根。餘無二義故說第二(為言)光雲。定有異熟。一依唯義。二依越義。頌說定聲。唯即唯有異熟。越即復具二義。一憂根非無記。強思起故是善不善。以無記法劣思起故。二非無漏。唯散地故。由此二義。於二十二根中。越次先說憂根定有異熟(云云)。 憂非無記事。如三性門。 二非無漏唯散地故(文)決抄。問。憂非無漏故有異熟也雲心如何。答。有漏法有異熟雲也。有漏善惡必感果定。故頌雲。斷道有漏業。具足有五果(云云)此文。有漏善必具五果雲故。有異熟果故。有漏善定雲有異熟也。有漏惡思可同(以上)。 前八謂眼等(文)寶雲。十一根定無異熟。無異熟有二義。一無記故。二無漏故。眼等八根唯有一義。謂無記故。無無漏也。三無漏根唯有一義。謂無漏故。無無記也。雖有定無異熟之義。不兼二故。不越次說。於第二說定無異熟(云云)。 唯善後八根者(文)論雲。信等八根一向是善。數次雖居後。乘前故先說(文)光雲。二十二根先後次第。信等八根。數雖居後。乘次前文明信等五文勢便故。故今先說信等八根是善(云云)。 憂非無記(文)惠雲。婆娑一百四十四雲。且非有覆無記。欲界身·邊二見有覆性。是觀行轉。憂是戚行轉。行相不同。不相應故。非有覆也。非威儀工巧者。憂分別轉。威儀等任運轉故。如憂言我不如佛及馬勝比丘等威儀。正分別時。非威儀等。若起威儀等時。分別已息。非通果者。通果定發。憂離欲捨故。非異熟無記(云云)。 除女男根離婬欲故(云云)寶雲。此釋色界無男女根所以。一以離婬欲法故。若爾。因何有鼻舌。為釋伏離故。言醜陋不同鼻舌有嚴身用(云云)光雲。又由女男根身醜陋故。所以彼無。正理破雲。此說不然。陰藏陰蜜非醜陋故。俱捨師救雲。論主故作此解。欲招後難順己前文(云云)惠雲。無女男者。離婬欲故。色界無香味境。應無鼻舌根。再釋雲。又女·男根身醜陋故。佛像王藏相。豈成醜陋。佛正理自釋。前說為善。色界離鼻·舌二根愛。得有二根體。色界離女男二根愛故。無二根體也(云云)堯抄。問。佛所具陰藏隱蜜非醜陋如何。答。論主心。以離婬欲故。顯色界無男女二根。身醜陋故。非論主所存。然今傍舉身醜陋故者。招難。光雲。如上所引(以上)。 經說色界為男(文)論雲。契經中說。如契經言。無處無容女身為梵。有處有容男身為梵(云云)麟雲。梵即淨天也(云云)又雲。別有男相。謂欲界中男身所有(文)光雲。為外通經。謂大梵王別有欲界中男身所有相貌。無女身形類。故說為男。非有男根(云云)寶雲。雖無男根。而有男身眾相。故名男也。非如欲界無根即無男根(云云)神雲。別有男相。謂欲界中男身所有形相·乳房·言意等。色界亦爾(云云)。   無苦根者身淨妙(云云)寶雲。釋無苦所以。身淨妙故。無等流苦。無不善法故。無異熟苦也(文)麟雲。無等流者。謂若身相粗澀。多生苦受。今既淨妙。故不生苦。約現身生。非前業感。故非異熟。無異熟苦者。謂上無違境諸不善。非如地獄等有諸違境諸不善事有異熟苦(云云)惠雲無苦者。色界無五識與苦為所依。故無能依苦。若爾。初定有三識。初定應有苦。再釋雲。苦從違境生。無不善事為苦境。雖有三識無苦也(云云)神雲。無苦根者。其身淨妙。猶若光明。無外緣損(云云)。 無憂根者(文)神雲。由定潤相續身受寂靜樂。又彼定無九惱害事故(文)。 意及三受通三種斷(云云)光雲。意·喜·樂·捨。若見惑相應。是見所斷。餘有漏。是修所斷若是無漏。非所斷。憂根若見惑相應。是見所斷。餘有漏。是修所斷。非無漏故。不通非所斷。七色·命·苦。唯修所斷。七色·命根不染污故。苦根非六生故。非見所斷。皆有漏故。唯所斷。非無漏故。不通非所斷。信等五根非染污故。不通見斷。通有漏故。是修所斷。通無漏故。是非所斷。最後三根皆無漏故。唯非所斷。非無過法是所斷(云云)惠雲。此四根有漏通三性。無記與煩惱為所緣境。名所緣縛。若染者即與修惑相應轉。是修道除。名修斷。若與見惑相應起。名相應縛。見道斷也。憂有漏通善惡二性。善即與修惑為境。惡即相應起也。七色·命與修惑作所緣境。苦根通三性。善無記與修惑為所緣縛。染性即與修惑作所緣·相應縛也。信等五唯與修惑為所緣境。此能緣惑是修道除。名修斷也(文)。 憂見修所斷者(文)憂根若與迷理見惑相應。見所斷也。是惡憂也。若與迷事修惑相應。是修所斷也。是惡憂也。若又憂根善。是所斷也。是緣縛斷約雲也。 九唯修所斷事。七色·命根。無記緣縛斷法。修所斷也(以上)。 前言不染非六生(文)第二卷頌文也。略說非見斷。總有三種。一不染法。善·無記也。二非六生。謂五識也。不從第六意生。名非六生也(以上二種非迷諦理)三色法(此非見惑親發)此三種定非見斷也。 此八根非見所斷(文)正文雲。應雲九根。何言八耶(以上)。 三無漏根非所斷(文)堯抄。問。如契經說。道如船筏。無漏法亦可斷(見)何雲非斷耶。答。實如說道如船筏。無漏法亦雖有可斷義。今雲非斷者。非見·修二道所斷故也。光雲。又正理第九雲。豈不聖道亦所斷耶。如契經言。應知聖道猶如船筏。法尚應斷。何況非法(云云)此心。非見·修二道所斷。入無餘依涅槃界位捨故名斷。 第一受生得異熟門(文)(二十二根中。異熟根者。命唯異熟。七色根·意根·四受除憂。約此明得異熟也)光雲。正理雲。須問初得異熟根者。遮無染心能續生故。解雲。大眾部計。無染心受生。如菩薩三時正知。或經部計。異熟心受生。初受生得為遮彼說(云云)。 唯得身命二(文)光雲。彼何不得意·捨二根者。問。意·捨二根初生必有。彼何不得。此續生時定染污故者。答。此意·捨二。於續生時。雖亦必有。定染污故。非是異熟。以據異熟為問答。苦·樂·憂·喜·信等五根。初受生位雖亦成就。非異熟故。此亦不說。意捨二根成而亦現。尚非所說。況苦等九成而不現理在絕言。故不別問(文)麟雲。初受生位但得此二。以眼等四及男女根。六處位中方乃得故。意捨二根雖然現。有續生之時。必染污故。雲非異熟。復異熟意。無法前得。爾時復未名成就(云云)惠雲。初生不得意捨者。以意捨初生唯染污。今明得異熟根也。初生無餘四受。以死生唯捨受。不得信等。以結生心唯染污故。結生有漏心無三無漏根(云云)決雲。初受生時。意捨二根雖有之。非業所感根也。其故。受生時。生有唯染污雲。染污心故。異熟意捨非也異熟無記法。無法前得。其時未來意捨異熟二根不得也。不得餘根事可知(以上)。 化生初位○得六根(云云)惠雲。化生不得意捨等。同前釋也(云云)劫初人形相。如第十二卷。謂諸根無缺。形色端嚴。身帶光明。食喜樂。長壽。次食地味。次食地餅。次食籐林。次食香稻。此食粗故。殘穢在身。為除生二道。因此生男女根也。依之劫初人無形也。 得八根者(文)光雲。化生應勝福感。豈有二形受化生耶(云云)○亦有惡業能感惡趣二形化生(文)寶雲。唯此善趣無有二形化生(云云)。   上謂無色(文)麟雲。無色無處所。非在二界之上。今但由因果勝下二界故名為上。定勝者。謂此定能感非想八萬劫果。勝下界定。果勝者。即得八萬劫長遠之果。勝於下也(文)。 正死滅諸根者(文)正言事。滅言捨也。光雲。滅之言捨。寂後死位體現在前。滅入過去令不現前。故名為捨。非將不成說之為捨。如善心死還生自地。及染心死生自下地。雖成善染。亦名捨故。應知此中於命終位所有三性心。但滅入過去。名為捨。非論後位成與不成(文)。 無色三色八(文)寶雲。前先欲後無色。此文先無色後欲者。乘前義便(云云)惠雲。命終心通三性。今此光明染無記心死。說無信等五。下二界准此釋說。色界命終不說喜樂者。死生唯捨受。色界無女男根。染無記心死。無信等五(云云)。 漸謂漸死(文)麟雲。漸四者。謂漸死人。眼等諸根皆在先滅。於正死位。但滅四根(文)惠雲。漸死四者。從上死。無眼等四。從下死。無女男二根也(云云)決抄。命終受生心事。命終心通三性。受生心唯染污也。薩婆多意。染污心能續生。餘部心。無染心能續生雲也。即如大眾部者菩薩三時正知。非染污。無染心雲也。又經部。以異熟生心受生雲也。異之薩婆多。生有唯染污雲也。菩薩三時正知。於母不起貪愛。於母腹吉住處Ь執ЁЪ著ЗюЮюлЁ(以上)。 明得果用根多少(云云)惠雲。得果者。不取練根。八十九品無為。分作四沙門果。體。八十九品無間道。為能證智。八十九解脫道。是有為果體。證此八十九品無為時。此八十九能證智。與二十二根中幾根相應。共證此八十九品無為。作四沙門果也。如初果。以八品無為為體。第十六心八品無為上。有八箇得生屬身。得彼八品無為。即說此人名得初果此第十五·第十六心。與幾根相應。共證此八品無為為初果。後三果准此說。依未至地起見道故。與捨受相應。意及信等。即是同時心王心所也。無為上得。與無間道。同是有為無漏。無間道引彼得生。與彼為同類因也。此二資者。無間道斷惑。如驅賊。解脫道證滅。如閉戶。身相有力。名相資也(云云)。 沙門果(云云)二十四卷頌疏雲。沙門此雲勤息。謂無漏道心能勤勞息煩惱故(文)。 初預流果九根得者(文)麟雲。問。二十二根中。何故但言九根得果。答。此中皆據定心相應於果有力用者方說。如五根及命根等。非親生果。故不論。非謂有漏。故不取。以世道證果是有漏故。初果依未至者。謂未離欲染不得根本。但依未至。未至唯捨受故。無間道為同類因引離繫得者。謂無間道與離繫得。同無漏性。名為同類。能引得生。復名引因。其離繫得是無間道等流士用果故名果。其解脫道至為依因者。依者持也。謂持此得起故。與得為所依(文)光雲。依因謂能作因。依者持也。同時能持離繫得故名依因(云云)惠雲。為能作因者。即有力能作因。不障得生。即能作因。能持無為得。即有力也(云云)麟雲。解脫道為能作因者。謂有力能作也。所以非餘因者。以與得同時故。非同類因。得非心法故。非相應因。非定俱故。非俱有因。無漏法故。非異熟因。非染污故。非遍行因。由是但為能作因也(云云)堯抄。初果第四果證得引因必同類因。依因必能作因。中間二果。其義不同。超越證一來不還。如初果第四果。次第證一來不還。以有漏道證。望有漏離繫得。為同類因。望無漏離繫得。為能作因。以無漏道證。望無漏離繫得。為同類因。望有漏離繫得。為能作因。若依因皆望離繫得為能作因也(以上)決抄。四果證得人事。次第初果乃至羅漢證得。次第證人云也。又有超越證者。謂於凡位。以有漏智斷欲界修惑前六品。後入見道斷見惑。至第十六心時。超預流果證一來果也。此人云倍離欲貪人。欲界九品中。斷前六品。後三品計殘故。以已斷望未斷。今三品增。故雲倍離欲貪。此人亦名薄貪嗔癡。薄貪嗔癡殘故。或於凡位斷欲界九品。後入見道。住第十六心時。證不還品也。超初二果故。雲超越第三果人。此人云先離欲人。超越不還。不限欲界九品。斷無處有處已下惑。入見道人。雲超越不還也。此人離欲界。依初禪。發其地智慧。證不還果也。乃至斷第四禪人。依第四禪。可入見道也。見道依地。六地如常。又四根本具足近分地近分地者。別非有地形。只名智慧事也。未及根本智慧。雲近分也(以上)無漏依地事。決雲。無漏法王不居邊地雲故。無漏不依欲界(并)非想。依九地也。於此無漏分二種。一法智品。欲界能治也。此法智依六地。見道依六地(未至·中間·四靜慮)見道法智品道為先故。二類智品道依前九地。證羅漢果事依九地也。述無漏自上染。無漏自自地上皆斷之故。依未至斷有次。證羅漢也。無漏道不斷下地。但未至無漏斷下地也(以上)。 得果依地事。惠雲。初果唯無漏道得。依未至定。第二果依未至。通有漏無漏道。第三通六地證。通有漏無漏道。第四果通九地。唯無漏道(云云)。 近分捨受事。二十八卷頌疏雲。此八近分。皆捨相應。作功用轉。故無喜樂(云云)意雲。適悅之心。所求成辨位起之。近分為入根本。勤勞之位故。捨受相應(為言)。 謂世間道依次第證(文)麟雲。問。初後二果何為唯無漏證。中間二果便通有漏耶。答。初果必從見道證。見道唯無漏故。其第四果要離有頂。唯無漏道能離彼故。故彼二果唯無漏證。中間二果次第證者。非從見道及斷有頂。故通有漏道(云云)決雲。有漏道斷惑事。有漏斷惑者。六行觀也。以未至地有漏道斷欲界時。欲界觀粗苦障。初禪靜妙離觀也。婆娑根本非欲斷對治故Ь定故。有漏斷惑限近分。根本智慧不斷煩惱也。此六行觀者。非六行皆作之。隨一准之也下地觀粗。上地觀靜也。餘准之可隨行者心。又粗苦障無間道正斷煩惱靜妙離解脫道得無為位也(以上)。 倍離貪○(文)麟雲。謂此煩惱粗細差殊。總分九品。謂上上品·上中·上下·乃至下下品等。今九品中。但斷六品。由有三品。故名為倍。雖知總斷十種隨眠。而欲貪強。但言離貪。即顯餘惑(云云)倍者。所殘有三品。故倍此斷六品。故雲倍離欲歟。 其不還果七根得(文)此次第證者。依未至地。故捨無喜。第二в八。第九解脫道入根本地。故加捨也。麟雲。婆娑雲。問。離欲染第九解脫。誰入根本。誰不入耶。答。有說。欣多者入。厭多者不入。有說。為求根本定離染入。為求解脫離染不入。有說。利根入。鈍根不入。三說無評家。准此。約次第人樂不樂入等。若超越者。先曾已得根本。若意樂根本。即先依根本。若意樂未至。即先依未至。由此無間解脫必同一地(云云)。 補特加羅(文)麟雲。此雲數取趣。謂數取諸趣也。今此意總目其人為數取趣(云云)。 又依薩婆多宗○(文)。 四果退不退事 一訶梨跋摩。四果不退(譬喻·上座等同之)二薩婆多。初果不退。後三果有退(正量部同之)三初果第四果不退。中間二果有退(經部并俱捨義也)四第四果不退。前三果退(摩訶僧祇·彌沙塞等)頌疏意雲。中間二果。次第人有亦退義。超越人定不退之也。超越二三果人。雖不退先所得果。退後所得也。超越斯陀。退後二果。超那含。退第四品也。不退前所得者。定不退初品也(以上。古抄)。 容於一身許有三受證(文)惠雲。本論約無學果三度退三度證得。各用一根證。三度合說言十一根(云云)。 以無樂根○有退義(文)此是一個大義也樂根證不還果聖者。已離第二靜慮染。依第三靜慮入見道。第十六心證不還果之類。定是超越證人也。而超越證人必無退故。不退所得果也(本義抄)惠雲。此文釋樂根證凡夫位斷二定已下惑盡。後依第三定入見道。超越證第三果。不取前果。直取第三。同初果決定不退。若退者。退作何果未得初二果。此文且舉樂根超越人。喜捨根證者亦定不退。義准超越第二果人亦定不退。以初得故也(云云)決雲。以無樂根證不還果。而於後時得有退義者。是越樂根證人云也。樂根證人。依第三禪入見道。證不還人也。超越人不退定也。其數見道已前斷惑不退(見)婆娑有文隱正性也。其故。見道以前惑。見道堅蓋故不退也。次亦無退已由樂復得(文)是次第證人釋也。次第證人不入根本者。唯用捨根。若根本入。用喜捨二根也。此人退後用樂根無之。其故。次第證不還。退未離欲也。離欲人復不還果證。可依未至地。故用捨不可用樂。此故超越樂根證不用喜捨。次第證不用樂根。故一身中無可有三受。此故異羅漢(以上)。 亦無退已由樂得(文)惠雲。次第得第三果。許有退退作前二果。再得第三。即用未至地捨根得。無有由喜樂根再得也(文)。 以二道所得故(文)此釋意雲。先於凡位斷欲界九品煩惱。至不還果位分。雲世間道得。後入見道。至道類智位。證不還果。名出世道得。既是世間·出世二道所得。總堅牢果故不退也(為言。本義抄)。 成就諸根定量門(文)惠雲。此門意者。二十二根中。成眼根時。同時便成就幾箇根。餘准此說。如不成信等五。即約斷善人。不成就三無漏根。即凡夫。不成眼等前四。即從上命終。不成男女。即從下命終。又生色界。不成女男根。又前七色根。生無色亦不成就。不成憂苦根離欲即捨。喜即生三定。不成樂即生四定。餘下文皆准此說(云云)私雲。從上命終。從下命終者。約漸命終者。諸根前滅。雲上下也。麟雲。此門者。若成此根。定有彼根。即說成就。若於三界。隨一有闕。即不說成。故名定量。如言成命必有意捨。於三界內。更無闕處。又定成者。通凡及聖。決定成者。非約一人。思之可解。三根定成者。以此三根通於九地。一切有情皆定成故。除此外餘十九根。有成不成。眼·耳·鼻·舌四根。生無色界。定不成就若生欲界。未得已失。亦不成就身根。生無色界定不成就。女男二根。生上二界。定不成就。若生欲界。未得已失。亦不成就。樂根。異生生第四定及無色界。定不成就。喜根。異生生三四定及無色。而定不成就。若根。若生色無色界。定不成就。憂根。離欲貪者。定不成就。信等五根。善根斷者。定不成就。初無漏根。一切異生及已住果。定不成就。次無漏根。一切異生·見道無學。定不成就。後無漏根。一切異生及有學住。定不成就。於非遮位。應知如前所說。諸根皆定成就(云云)。 成樂不成身(文)麟雲。謂無漏樂不墮界繫。故九地中皆通成就。唯聖者成。非諸異生成就。無漏法故。下三禪樂彼已斷者。謂生上地。下地善染等法皆捨離。故雲不成(此釋身樂不樂相成。云云)決雲。聖者生無色界。起無色界無漏。以法後得成。成過去無漏雲也。故過去無漏樂根成也。成未來者。彼下地無漏未來ヤсУ有。以法前得得。成未來雲也故無色聖者。下地無漏樂根。於過未定成之也(以上)。 成眼必成五(文)麟雲。以成眼根必有身根故。上言成身不必成眼者。謂或有身○眼耳等有無不定。非互相成(云云)。 當言成○染污樂(文)決雲。在下地未斷上地。彼上地煩惱身中成就也。依之欲界具縛人。三界惑身中成也。不斷上地間。皆成也。依之第二禪人。未斷第三禪間。成第三禪煩惱。故彼煩惱相應樂受成之。此雲成染污樂根也。第三禪未斷彼善心成善根程者。必成樂根也。 苦根成七根(文)惠雲。無眼等四。約從上命終說。無女男根。約下命終說也(文)。 除憂根者離欲捨故(文)麟雲。憂根離欲捨故。故在欲界有苦無憂(文)決雲。夫憂根。聖者·異生。離欲染時。必捨之故。名離欲捨法也。其故。憂通善惡。煩惱相應。煩惱同。自性斷也。善憂根。緣縛斷也。緣縛斷雲者。今此善無記法⑥緣ЁЪ繫縛⑥成Зю煩惱斷盡時。緣縛斷雲。緣善憂根欲界煩惱。九品共盡時。斷雲也。是則離欲捨也。然者。離欲人不成苦根也。苦根。欲界受生人。乃至佛成之也(以上)。 成信等成八(文)麟雲。謂無色異生有信等八而無身等七色根故。亦無四受。是異生故。不成三無漏根。憂與女男不互成者。離欲女男無憂根故。有憂根者。容無形故(云云)惠雲。三無漏根不成眼等四及女男根。約厭生死心勝。從上死入聖。即無眼等四。從下死入聖。即無男女也。婆沙一百五十雲。傳說。深心厭生死勝。臨命終得入聖。上下死不定故。無眼等四及女男二(云云)。 已知十一者(文)麟雲。已知根成十一者。謂那含生無色界。即不成七色憂苦。三無漏根又不並成。除其二種故。無眼等十一。但有命等十一根也。無漏喜樂異地相成。故定有之。具知亦爾(文)惠雲。二無漏十一。無身苦者。約第三·第四果生無色界說也(文)。 若成未知根定成十三(文)麟雲。以見道必依欲界故。雲有身苦。已離欲者。容入見道。非定成憂。無眼等四。容入見道。以不定成故。亦非成就(云云)私雲。三無漏根不成眼等四·女男根事。如上所引惠。 第五成根極少門(文)此門意。約一人成根。論極少極多也。上定聖門通三界凡聖論定成者。非約一人故。故名定成就三。可思之。麟雲。極少門總有二類。一斷善人。二生無色界。且初斷善人。無信等五及三無漏根。眼等四根及男女二。此等六根以不定故。故但成八。成五受者。以斷善人必在欲界故。有五受。在欲界中。必有身故(云云)惠雲。此言無善成八無男女等根者。準得聖從上命終。無眼等四。從下死。無男女根也(云云)。 二形人必非聖者(文)論雲。本性損壞扇搋半擇及二形人(乃至)亦無律儀得果離染諸清淨法(云云)本性無形人亦不入聖。漸命終無形可有入聖義如上。 依或人所望頌疏講談之次。拾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潤六月二十日。擬講英憲。 (以英憲法印自筆寫之。弘治三年巳九月五日) (花嚴末葉阿闍梨淨實三十六歲)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四 (頌疏論本第四) 論問起雲(文)寶雲。問意雲。一切有為。如其體相。色心等法種種不同。此法生時。亦各別起。為有諸法決定俱生(云云)光雲。一切有為。如體相不同。生時亦各各別異而生。為有諸法決定俱生。又解。總為一問。一切有為。如體相不同。其生亦各異。於此異體別生有為法中。為有諸法決定俱生(文)此釋意。非謂為二箇問。但二釋差異者。初釋意雲。今應思擇。一切有為。如相不同。生各亦異者。總標一切有為諸法體相不同。生時亦各各別異而生之重。為有諸法決定俱生者。正是問言(為言)至此處始置有為之言也。第二釋意雲。今應思擇已下文。皆為問言也。一切有為諸法。如體相不同。其生亦各異。於此異體別生有為法中。為有諸法決定俱生(為言)本義抄。堯抄雲。如相不同者。如有為諸法體不同雲也。生亦各異者。色法備色自性生。心法備心自性生。心所備心所各自性生。不相應行備不相應行各自性生。以與餘法不相濫義故。雲生各異也(以上)。 欲謂欲界(文)麟雲。言欲微者。謂簡色界。以色中無香·味二無八事也(文)。 微謂細義(文)麟雲。章釋意。顯聚小名為微聚。即八·九事等以成小聚。聚謂假依。是聚名為微聚(云云)惠雲。准正理論。釋此頌欲微聚無聲。欲即欲界。微即極微。聚即七極微成聚(文)寶記以正理說為善。光記雲此論與正理別。今疏釋同光記矣。問。立微聚名。唯限八事俱生歟。既雲。欲微聚無聲無根有八事。有身根九事等(云云)初標微聚名言。定可通九事十事。若限八事者。有何相濫可雲無聲無根耶。答。雖為上古未決。既述色聚極細立微聚名。結八事俱生隨一不減。微聚名限八事俱生歟。但於頌文者。欲微聚無聲。無ンяг根有эЬ八事。訓之時。不可為難矣(以上)本義抄。正文雲。極字應作於字。故論雲。為顯更無細於此者(云云)光如論(以上)。 言八事者(文)惠雲。言八事者。約類同說八事。理實有眾多法也(文)麟雲。此說總相。若細論者。如一色微。自有七極微。同時兼有香·味·觸各七。四·七二十八極微。一一極微各有能造四大。計一百十二。所造色·香·味·觸二十八。總計一百四十微也。今約體類同故。但言八事(云云)惠雲。八事約外非情色說。有身九事即約內有情色身說也(云云)。 明四根各別(文)惠雲。四根依身處各別。不可眼上加耳等成十一也(云云)。 以根上有聲義隱故(云云)惠雲。外非情發聲。相顯可知。內七色根如何有聲。為通此難。謂有有執受大種發聲也。或此文舉內身有聲。顯外非情准內可知也(云云)麟雲。根上有聲義隱者。且眼等雖皆有聲。非如外境可打擊顯故。所以復有聲者。以四大相擊必有聲也。故婆沙雲。四大相擊。無時無聲。言有執受大種因起者。謂根上聲必是有情執受大種為因也(文)。 明四品同起(文)四品同起事。古來不審也。 麟雲。言四品同起者。謂心與心所。諸行·及相為四前章已明色法俱生。此中不應更立色為一品。俱可攝在諸行之中(文)。 隨闕一時餘則不起(文)光雲。心與心所二種相望。必定俱生。闕一不起。三性心所望彼心王。非無差別。就總相說故言定俱(云云)寶雲。無有心王起時不兼心所。心所起時不兼心王。故言必俱。非謂心王而與一切種類心所俱也(云云)。 或得句事。寶雲。於諸行中。或與得俱起。謂有情法。或與得不俱。謂無情法。故言或也(云云)。 一明心所有二明不相應(云云)光雲。色·心界品廣明。故不別說(云云)。 心所且有五者(文)寶雲。言心所者。是心所有(云云)光雲。心之所有故名心所。應言心所有。略故但言心所(云云)。 且言事。光雲。於心所中。廣即更有不定等法。略而言之故言且五(云云)惠雲。且者。未盡之言。此論文明五地外。更有八不定地。在五地外故言且。或准婆沙及此論下文。更有忻厭。在五地外。頌言且也。或婆沙一百三十二。更有覆地及無覆地。在五地外。頌文言且。此論謂二地。四十六心所中。無有一法唯有覆性及無覆性。不說此二地(云云)。 略釋大地法名(文)五地中釋大地法名故雲略。光雲。若依婆沙十六雲。問。大地法是何義。答。大者謂心。如是十法是心起處。大之地故名大地。大地即法。名大地法。有說。心為大。體用勝故。即大是地故名大地。是諸心所所依處故。受等十法。於諸大地。偏可得故。名大地法。有說。受等十法。遍諸心品。故名為大。心是彼地。故名大地。受等即是大地所有。名大地法。前兩解與此論異。後一解同此論文。 是心所行處故(云云)古(定春抄)雲。地者心王也。行者依彼生也。心所依心王生故。心王⑥心所ロ地Ь雲也(以上)私雲。謂心所行處。不雲生處。又婆沙(如上所引)雲大地所有。不雲所生。如何。此是如人依地行。心所依心行故。雲行處歟。依心行者。如心王緣色。心所緣色等歟。神雲。地謂所依行處。如世間地。是人所依行處。若此心王是彼心所所依行處。即說此心王為彼心所法地(云云)。 通三性等一切心品(文)惠雲。問。受等通三性。受等名大法。心王通三性。心王名大法。答。以無二心王俱時生互相依。心王自不依心王。心王不得名大法。心所依心王。心所名大法。心所自不依心所。心所不得名地(云云)意雲。心所通三性者。心所依三性心王義也。故心所名大。心王自體三性。通餘三性心王義無之。故不名大。心所不名地義易知。准之。行處者所依處歟。又惠雲。婆沙十六。心王·心所俱得名地以此二法互相依故。及此論下文亦有此義。俱有因中互相依故。已下諸地皆准此釋。問。疑有無二轉。未決斷時。即無勝解。勝解應非大地法。答。疑有印有。第二念疑無印無。前後二念不同。皆得有勝解也(云云)。 受謂領納(文)光雲。領納前境。約用顯體。三受不同。名有差別。雖心心所領境義邊並應名受。受領強故。偏得受名(文)堯抄雲。領納違境名苦受。領納准境名樂受。領納俱非境名捨受也(以上)。 想者取像(文)光雲。想謂於境執取男女等種種差別相。能於境中封疆畫界。此是男等。非非男等。故名男等(云云)寶雲。正理論雲。安立執取男女等境差別相因。說名為相。述曰。謂能為因。令心心所安立男女等相而執取故(云云)。 思者造作(文)光雲。思謂能令心有造作者。思有勢力。能令心王於境運動。有造作用。理實亦令餘心所法有造作用。從強說心(文)寶雲。正理論雲。令心造作善·不善·無記。成妙·劣·中性。說名為思。由有思故。令心於境有動作用。猶如磁石勢力能令鐵有動用(云云)決雲。譬如國王眠。臣佐驚作政。心王無分別也。作作業事。是思心所也(以上)。 觸謂對觸(文)光雲。根·境·識三和合而生。舉因以辨。能有作用觸對前境。舉業以明。又解。能令心等觸對前境。雖心心所對境○觸對強故。偏得觸名。故入阿毘達磨雲。觸謂根·境·識和合生。令心觸境。以能養活心心所。為順樂受等差別有三(云云)。 欲謂希求(文)光雲。欲謂於境能有希求所作事業。由有此欲。心等趣境。又入阿毘達磨雲。欲謂希求所作事業。隨順精進。謂我當作如是事業(文)堯抄雲。希求所作事業者。於種種所作事業中。若一種若多種。生欣欲心。我當作如是事業希求也。 慧謂於法○簡擇(文)彼此相對。不雜亂簡擇。是慧也。光雲。推求名見。決斷名智。簡擇名慧。謂於諸法能有簡擇。約用辨也。問。慧寧疑俱。答。正理第十雲。若疑相應。全無慧者。雲何得有二品推尋。於二品中。差別簡擇。推尋理趣。乃成疑故。准彼論故。得疑俱。慧與無明相應。故知亦與疑並(云云)寶雲。正理論雲。簡擇所緣邪正等相。說名為慧。簡擇未決。亦得疑俱(云云)。 念○明記不忘(文)光雲。念之作用。於所緣境分明記持。能為後時不忘失因○入阿毘達磨雲。念謂令心於境明記。即是不忘已正當作諸事業義(解雲。彼論從強說心。理實亦令心所。文)寶雲。正理論雲。於境明記不忘失因。說名為念。述曰。由念力故。於緣境得明記。顯了能為後時不忘失因。非謂但據緣過去境(云云)。 作意○令心驚覺(文)光雲。作動於意故名作意。謂能令心驚覺前境○理實亦能驚覺心所。從強說心(云云)神雲。如人眠無所覺知。由作意故。能令心王不眠。名驚覺也(云云)光雲。心如睡眠。沈沒不行。由作意力。驚覺取境(文)意雲。驚覺心令起引令趣境義也。 勝解○於境印可(文)光雲。殊勝之解故名勝解。謂能於境。印可審定是事必爾。非不如是。問。若爾。與疑相應如何有勝解。解雲。有耶無耶。前後二心皆能印可。故有勝解(云云)又雲。從強說心。諸心所法亦能印境(云云)又雲。正理雲。有餘師雲。勝謂增勝。解謂解脫。此能令心於境無礙自在而轉。如勝戒等(云云。等勝定勝惠)。 此事如此非不如是(文)古(定)雲。此事如此者。火箸⑥г火箸Ь知也。非不如是者。火箸⑥非Ьг火箸不知也(為言)。 此雲等持(文)光雲。由等持力。能令心王於一境轉。若無等持。心性掉動。不能住境。從強說心。理實亦令諸心所法於一境轉故(云云)麟雲。由定力故。當剎那中。令心心所同屬一境。至此非餘。故名為定(云云)古(定)雲。法相。此心所散心不相應雲也。俱捨不爾。定·散共心寂靜。皆此心所用也(以上)。 遍三性等一切心品(文)古(定)雲。此十通三性三界有漏無漏等也(以上)。 信者澄淨也(文)光雲。信謂令心澄淨。理亦能令餘心所淨。從強說心。由此信珠在心。皆得澄淨。故入阿毘達解信雲。是能除遣心濁穢法。如水精珠置於池內。令濁穢水皆即澄淨。如是信珠在心池內。諸濁穢皆即除遣(文)麟雲。泛明其珠。乃至多種。若言珠青珠等。皆水精珠。若珠中能出水者。名月愛珠。若能出火者。名燧珠。若能清淨濁水者。名水精珠(云云)。 有說(文)光雲。有說。此信於四諦·三寶·善惡業·異熟果中。現前忍許故名為信。又正理雲。為欲所依。能資勝解。解雲。由信彼故。希求彼境。信許有境方能印可。此明信因(以上)寶雲。正理論雲。心濁相違現前忍許。無倒因果各別相屬為欲所依。能資勝解。說名為信(文)古(定)雲。思許者。Дю事有эЬ許也(以上)。 不放逸者(文)光雲。謂由有此不放逸故。於諸善法。專注為性。餘部經言。能守護心。明知有體。理實亦守心所。從強說心(文)寶雲。正理論雲。專於己利。防身語意。放逸相違。名不放逸。述曰。己利即是三乘涅槃及世愛果。是己所專。舉所依也。防身語意。舉作用。放逸相違。明所治(文)神雲。餘部經。能守護心。不造諸惡過。名不放逸(文)。 輕謂輕利(文)寶雲。正理論雲。正作意轉。身心輕利安適之因。心堪任性說名輕安。述曰。正作意轉。明所依位。則如理作意正現起時。能為身心輕利安適之因。舉作用也。心堪任性。指其體也(云云)輕利者。輕疾事也。安適者。安悅事也。 捨離沈掉(文)沈掉者。心惛沈掉舉也。捨心所離此二靜調也。光雲。令心平等性。從強說心。亦令心所。或心之平等性。無驚覺性。如持秤縷。掉舉相違。說名為捨。故入阿毘達磨論雲。心平等性。說名為捨。捨背非理。及向理故。由此勢力。令心於理及於非理。無向無背。平安而住。如持秤縷(文)惠雲。問。行捨無驚覺性。作意有驚覺性。此二相違。如何同念起。答。一有驚覺。一無驚覺。二體既殊。同起有何乖返。作意有用。行捨無用。行捨有用。作意即無用。二體同時。何不順也(文)。 二根者(文)光雲。於諸境界。無愛染性。說名無貪。貪相違也。於情非情。無恚害性。說名無嗔。嗔相違也(文)。 不害者(文)光雲。謂無損惱者。心賢善性。無損惱他。名不害。能違害也(文)寶雲。正理論雲。與樂損惱有情相違。心賢善性。說名不害。   勤者(文)光雲。勤謂令心勇悍為性。即勤斷二惡。勤修二善。無退義也。懈怠相違。故入阿毘達磨雲。精進謂於善不善法生滅事中。勇悍為性。即是沈溺生死泥者。能策勵心。令速出義(文)。 釋大煩惱地四字(文)光雲。恆染心有故名為大(文)。 癡者愚癡(文)光雲。癡謂愚癡。於所知境。障如理解。無辨了相。說名愚癡。照矚名明。審決名智。彰了名顯。此三皆是惠之別名。癡無明等故名為無。即是無癡所對治法(文)准之。今疏愚癡釋名無之與。任光釋。於事理諸境。障如理解。無辨了相。名愚癡。迷境起故。無明釋名也。謂迷境不悟。無照了故。名無明(為言)義章雲。闇惑名癡(云云)寶雲。正理論雲。癡謂愚癡。於所知境。障如理解。無辨了相。即是無明無智無顯。故說名愚(云云)堯抄雲。尋雲。獨頭無明攝大煩惱地法耶。答。獨頭無明。雖無遍染義。彼相應無明流類故。攝大煩惱地法也(以上)。 逸者放逸(文)光雲。逸謂放逸。不修諸善。恐濫無記故。言是修諸善。即不放逸所對治(云云)寶雲。正理論雲。於專己利。棄捨縱情。名為放逸。述曰。專己利者。如不放逸中釋(文)意雲。棄捨三乘涅槃己利。三業縱情名逸(矣)。 怠謂懈怠(文)於善法懶惰心也。光雲。怠謂懈怠。於諸善法。心不勇悍。是前所說勤所對治。又正理雲。怠謂懈怠。於善事業。闕減勝能。於惡事業。順成勇悍。無明等流。名為懈怠。由此說為鄙劣勤性。勤習鄙穢故名懈怠(文)。 不信者(文)寶雲。正理論雲。心不澄淨。邪見等流。於諸諦·寶·靜慮等至。現前輕毀。於施等因。及於彼果。心不現許。名為不信(文)。 惛者惛沈(文)光雲。身心重性。無堪任性。惛沈性。故名惛沈。惛謂惛昧。沈謂沈重義也○如受五識相應。依身起故。名身受。意識相應。依心起故。名心受。惛沈言身。亦無失(文)寶雲。正理論雲。□□□□□□□勵□□逆□□□□裀□□都樔□□□旅□逆□□□□□□□□禕埤□□飯□□奮□□□□□□飀□ 掉者掉舉(文)寶雲。正理論雲。親裡尋等所生。令心不寂靜性。說名掉舉。心與此合。越路而行(文)。 恆唯染(文)惠雲。染言通有覆及不善。四句分別者。第一句。有遍善非唯善。即大地十。第二句。有唯染非遍善。即小惑十。大不善二。不定中貪·嗔·慢·疑。第三句。即大煩惱六。第四句。不定尋·伺·睡眠·惡作。大善十及忻厭。不入此四句。染言已簡也(文)古(定)雲。貪·慢·疑不善不共不善見等不相應也。不遍一切染心也(以上)。 獨得大不善名(文)古(定)雲。不善者惡性也。引果義名不善。此不善局欲界。不通上界也。於上二界引果ЬЮю煩惱⑥起З事г無之。上界天人墮惡趣等事。皆順後業果。欲界身·邊二見有覆性也。此二見Я相應起時。餘煩惱х有覆。此見不相應起。欲界ЯЪг不善性也。上界ЯЪг何яв煩惱х皆有覆。今此二心所。唯不善性。遍一切不善。故得大不善名。受等十非唯不善性。大煩惱六爾也。小煩惱前七·不定嗔。雖不善性。獨頭惑。餘惑不相應。故無遍不善義也。欲界作三性。善·惡·無記(有覆無覆)上界作三性。善·染污(有覆無記無覆無記)有覆無記者。染心故雲有覆。雖染污心。無引果義故。雲無記也(以上)。 堯抄雲。問。不定地法餘七。及大煩惱地法六。大善地法十。何不簡之耶。答。委言之。應簡之。且略之(以上)惠雲。大不善地四句者。第一句。有唯不善性。不定遍不善。即忿等七及嗔。第二句者。有遍不善。不定唯不善。即受等十。及癡等六。尋·伺二。第三句。即此不善地二。第四句。小惑餘三。不定餘七是。大善地十。同前簡法也(文)。 如後當釋(文)次下釋之。 此忿等十名小(文。慳·嫉·忿·覆。十?2254-514C05在之。餘六垢也)論雲。此法如後隨煩惱中當廣分別(文)惠雲。於他盛事。令心憤發。名忿。隱所造過。名覆。執耽財法。名慳。妒他得勝。名嫉。堅執不捨。名惱。於他有損。曰害。結怨不解。曰恨。詐現親附。名諂。心口相違。名誑。染著自法。名憍也(文)第二十一卷頌疏雲。嫉謂於他諸與盛事。令心不悅。慳謂財法巧施相違○令心憤發。說名為忿。隱藏自罪。說名為覆(文)又雲。惱謂堅執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諫誨。害謂逼迫。行打罵等。恨謂結怨。諂謂心曲。誑謂惑他。憍根品已釋(文)。 謂有三義(文)光雲。今依此論。一義廢立小煩惱地法十。謂唯修所斷。意癡相應。慢·疑二種雖唯意癡。非唯修所斷。惡作雖唯修斷。非唯意癡。餘三十三心所法非唯修所斷。亦非唯意癡。故皆不名小煩惱地法(云云)寶雲。一唯修所斷。二唯意識地起。三唯無明相應。四各別現行。大善地法不與一切染心相應。煩惱之名以簡此法。尋·伺雖通染心。闕四義故。不名小煩惱地法。大煩惱地·大不善地。雖復唯與無明相應。闕三義故。不得名小。慢·疑二種。雖唯意地起·唯無明相應·各別頭起。非唯修斷。闕一義故。不得名小。惡作一種。雖唯修斷·唯意地起。以非唯與無明相應。雖別頭起。不名為小。睡眠一種。雖唯意地。闕三義故。不名為小。貪·嗔二種。雖復唯與無明相應·各別頭起。闕二義故。不名為小(云云)惡作自力起。不通隨從起之事。說論一同說(見)本義抄。惠雲。慢·疑闕初及第三義也。惡作闕第二·第三義也。此處言睡眠闕三義。准下文。見所斷慢·睡眠自在隨煩惱皆意起Ьユи唯此文。睡眠唯意地起。雖唯意地。有不與無明俱。如善睡眠。故闕第二也(云云)此釋惡作隨從起(見)如何。麟雲。今詳。新解四義為勝。如無慚等二及煩惱六。雖與無明相應。非唯意起。不可合為一義。睡眠唯意地起。不可言唯無明相應。通三性故。故知合意地起與無明相應為一者。不盡(文)。 如是類名為句事。惠雲。如是類名為者。此論類。即此小惑起。各別不同。是流類。正理十一雲。即此十外。更有不忍·不樂·憤發等心所。是小煩惱地流類也。不忍·不樂即此嫉中攝。憤發忿中收也(文)麟雲。頌中言類者。但是十種不同名類。依正理論。已下如惠釋(以上)。 第二明定俱生(文)論雲。如是已說五品心所。復有此餘不定心所。惡作·睡眠·尋·伺等法。此中應說。於何心品有幾心所決定俱生(文)光雲。如是已說至尋伺等法者。此即總結顯餘不定。不入五地名為不定。不定所依名不定地。不定地家法名不定地法。等者等取貪·嗔·慢·疑。此不定地法。因解五地。文更兼明(文)寶雲。如是已說至尋伺等法已下。第六明不定也。言不定者。謂不定餘五地故。故言不定(文)。 且要先知○(文)古(定)雲。欲界四十六心所具有之。初禪三十四。大地十。大善十。大煩惱六。不定貪·慢·疑·尋·伺。小煩惱後三也。除小煩惱前七。不定嗔。大不善地二。不定惡作·睡眠十二也。其旨如次下釋。二定已上三十一心所。有雲。初禪所除外。伺·諂·誑三除之。大地十。大善十。大煩惱六。小煩惱憍。不定貪·慢·疑。此三十通三界也(以上)惠雲。初定心所。四十六中有三十四。中定有三十三。二定已上至有頂有三十心所也。於欲界五品心中。上界無不善心品一。有餘四品心。此四品心與心所俱生。多准欲界說也(文)定雲。欲界ЯЪг身·邊二見相應時煩惱。有覆無記也。同煩惱ЮэЬх彼二見不相應一切煩惱皆不善性也。五見通三界。身邊二見。三界皆有覆。餘三見。欲ЯЪг不善性。餘界ЯЪг有覆性。大地十·尋·伺·睡眠。通三性。大善十。唯善性。大不善二·小惑前七·不定嗔。唯不善性。大煩惱六。上界ЯЪг有覆性。欲界ЯЪг通不善·有覆。身·邊二見相應時有覆。餘不善。欲ЯЪг此六通有覆也。餘身邊二見不相應故。皆不善也。小煩惱後三·不定貪·慢·疑。此六。欲不善。上界有覆性也。惡作通善·不善。憂相應故。憂強思起。故非無記也(以上)惠雲。心王·心所。相應起非自力起。有二十九。大地十除思。大善十。大煩惱六除無明。大不善二。尋·伺·睡眠。第二句。有自力起非相應。有十五。小煩惱十。不定餘五。有通二。惠中五見即自力。餘即相應。無明共即相應起。不共即自力。第四句。即心王是也(文)。 言惡作者(文)惠雲。惡作者。如昨日惡作善惡二事名作。望今日不稱情邊名惡。惡之與作。皆屬昨日境。今日心追悔。緣惡作境生。全取境名。有財釋也。第二釋。惡作所依。追悔能依。今喚追悔名惡作者。舉所依顯能依追悔名。如人依村。喚所依村即人來。舉所依村顯人也。第三釋。追悔果取。惡作因名也(文)寶雲。如不善悔緣善所作。能追悔心緣其惡作。從境為名。即是有惡作故。名為惡作。是多財釋(云云)。 空解脫門事。麟雲。觀空得解脫。故名空解脫門(文)。 六觸處事。麟雲。六觸處者。謂眼等六根能生其觸。名為觸處。宿作業是因者。謂前生造業為因。方成今生眼等六果(云云)。 於是善惡不作之中(文)惠雲。善惡即是二所作事。不作之中者。於善不作。於惡而作。心追悔。名善惡作。翻釋。於惡不作。於善而作。後心生追悔。名不善惡作也。謂於先時下。是釋上三句也。問。於已作善惡二事。心追悔。可名善惡二惡作。於未作善惡二事追悔。如何名善惡二惡作。答。謂於未作事。心悔。悔不作善。名善惡作。悔不造惡。即不善惡作也(文)。 麟雲。於未作事。亦得名惡作。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業。是惡作(如有人言。我今日不佈施物。我惡作。以上)各依善惡二處而起(文)善в惡作依善惡二處起。惡в惡作亦同之。故雲各歟。麟雲。且善в惡作通於善惡處。惡в惡作亦爾。今約追悔體性。但有善惡二種。若約境分。總成四句(文)惠雲。婆沙三十七雲。四句分別。一有善в惡作於善處起。如悔不多作善等。二有善в惡作於惡處起。如悔先作惡等。三有惡в惡作於惡處起。如悔不多作惡等。四有惡в惡作於善處。起如悔作善等(文)。 不共者不共無明也(文)光雲。謂此心品至貪煩惱等者答。謂此心品唯有無明。無有所餘貪等本惑忿等小惑·及惡作等。故名不共。自力起故若作斯解。不共無明唯見所斷。若貪等·忿等·惡作相應無明。皆是相應。不名不共他力起故。若依正理論意解不共無明。不與貪等本惑相應名不共即是獨頭無明。及忿等·惡作相應無明。皆名不共。若作斯解。不共無明通見修斷○又婆沙有兩解。一解意不與貪等·忿等相應自力而起。名不共。唯見所斷以修所斷忿等相應。非自力起故。不名不共。第二師意。不與貪等本惑相應。皆名不共。應知即是忿等相應·及獨頭起。若作此解。通見·修斷。此論同婆沙前師。正理同婆沙後說。各據一義(云云)寶雲。婆沙三十八有二說。第一師說。唯見所斷。不與貪等忿等相應。自力而起。名為不共。以修所斷忿等相應。非自力起。不名不共。第二師雲。通見·修所斷。不與貪等本惑相應。皆名不共。忿等相應非自力起。皆是不共。准此論文。第二師釋。不與隨眠相應起故。名為不共。此中俱起。依前師說。唯是見道(云云)。 問。不共無明何位起耶。寶雲。若諸異生。由勝解力。發起正見。或起邪見。心勞倦時。數數間起。迷四諦理。不共無明。謂緣四諦。不欲·不忍·不了行相(文)惠雲。即是不共無明(文)。 不共無明必有二十心所俱生(文)光雲。正理第十一雲。是故惡作是不善者。唯無明俱。容在不共。忿等亦爾。若依正理解。不共無明容有二十一法俱生(文)惠雲。問。惡作與根本十惑中無明相應。不與餘九惑相應。惡作即二十一心所俱生者。前不共無明應亦二十一兼惡作。何故論雲二十耶。答。正理論釋頌雲。於不善不共見俱唯二十者。不善見即二十心所俱生。不共無明即二十一心所俱生。既許無明與惡作相應。惡作二十一。何妨惡作與無明相應。無明有二十一。前婆沙二說中。不共無明通修斷。以許與二十一心所相應。有癡等六故。此論據有惡作處。即有無明處未必有無作(文)寶釋。惡作無明俱。非餘煩惱俱。重委細也。可見之。 能覆聖道(文)能覆聖道者。其體染污。覆無漏聖道。此約能覆。 或有癡覆(文)此據無明覆用。約所覆歟。 不能招果(文)正文雲。光釋此無記義雲。以過輕故。無勝用記。不能感果。故名無記(已上)然論第二釋無記雲。不可記為善不善性。故名無記。有說。不能記異熟果。故名無記。若爾。無漏應唯無記(云云)故知光釋順論意。今偏約不招果者未了(以上)。 欲無覆心○(文)寶雲。體非染污。不障聖道。無果記故。名無覆無記(文)。 若依薩婆多宗(文)寶雲。異師意雲。憂如喜根。非唯有記。由此惡作亦通三性。此相應品便有十三心所俱起。正理論雲。然此惡作通善不善。不通無記。隨憂行故。離欲貪者不成就故。非無記法有如是事。然有追變。我頃何為不消而食。我頃何為不畫此壁。如是等類。彼心乃至未觸憂根。但是省察。未起惡作。若觸憂根便作惡作。爾時惡作理同憂根。故說惡作有如是相。謂令心慼。惡作心品離憂根。誰令心慼(文)光雲。省察是惠(文)。 睡眠通三性(文)麟雲。婆沙雲。若夢見禮佛等事。即是善性。若夢見殺生等。即不善性。若夢見青黃等無記。以業羸弱。不能感報(文)寶雲。睡眠無夢性唯無記。據有夢說故通三性(文)。 睡眠自力隨從事。睡眠心所。其性羸劣。隨他力起。依他力成善等性故。分別自力·隨從之時。隨從非自力起也。光·寶意同也。依之雖有睡眠位中餘貪惑所隨睡眠起。貪等不隨睡眠力成不善等性故。貪等自力非隨從。睡眠隨從非自力也(本義抄)。 惡作與憂根相應(文)正文雲。欲界中疑。亦憂相應。亦應無疑。既有例難。故不可言相應。故光雲。無憂根故無惡作。又雲。隨憂行故(云云)不言相應(以上)。 初禪地臣主相依故(文)第八卷頌疏雲。第一靜處。處有三者。一名梵眾天。大梵天王所領眾故。二名梵補天。衛侍梵王。為臣補翼故。三名大梵天。廣善所生。故名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獲得中間定故。最初生故。最後滅故。威德等勝故名大梵(文)光雲。二定已上乃至有頂。無王臣等尊卑差別。無有諂誑(文)。 如經中說(文)光雲。如佛昔在室羅筏城。住誓多林。時有苾芻。名曰馬勝。是阿羅漢。作是思惟。諸四大種。致於何位盡滅無餘。為欲知故。入勝等持。即以定心。於誓多林沒。於四大王眾天出。從定而起。問彼天眾諸四大種。當於何位滅盡無餘。答曰。不知。如是欲界六天展轉相推。乃至他化自在天所。彼復仰推梵眾。欲往梵世。入勝等持。復以定心。自在宮沒。梵眾天出。從定而起。還作上問。梵眾鹹曰。我等不知。復推大梵。馬勝苾芻尋問彼大梵王。時大梵王處自梵眾。忽被馬勝苾芻問言。此欲·色界諸四大種。當於何位盡滅。無餘煩惱繫縛。梵王不知。隨其所應。依四根本靜慮·未至·中間·空處近分。斷第四靜慮煩惱盡時。諸四大種究竟離縛。無餘滅位便矯自歎。顯彼有諂。誑言愧謝。顯彼有諂。略述如是。廣如婆沙一百二十九說(文)又雲。梵眾中尊名為大梵。統攝一切皆得自在(云云)馬勝運身定內定外事。及異義歟。且可雲定外也。凡定中者。微細寂靜也。善有運身者。寧不出定(云云)況運身者。出定之後神境通果(見)但今釋雲。即以定心雲。從定而起事。出定後雖有運身。依定力令運身故。雲即以定心也。又至彼天畢欲發問處。彼此依身大小不同。能問所問義不相應。故為化大依身。彼天中亦入等持。依彼定力。出定後化大依身也。其旨婆沙論文(見)謂初為運身。後為化身。數數入定。數數出定。文舉初後。略中間歟。彼苾芻既阿羅漢果聖者也。可知四大種無餘滅位也。為顯初靜慮有諂·誑。示不知相。致此問也(以上)本義抄。 解雲大梵天王(文)出無漏道并有漏道斷二種能治也。謂起無漏道。設文依有漏道。斷第四禪染盡位。是四大種無餘滅位也(為言)矯亂答詞是誑語攝者。謂矯亂答位。內心誑心所也。心口相違故。外語言虛誑語攝(為言)麟雲。諂者希惡。意道惡意。謂之諂。諂亦佞也。誑惑也欺也。矯亂者。謂假作誑惑也。說文。構上命曰矯。六地中起無漏道者。謂無漏能斷自上地染故。依六地皆得斷第四禪染。以未離下染。不得上根本故。所以不依無色起無漏也。空處近分起有漏道。以有漏道依近分他離次下染故。唯空處近分離第四禪染也。是四大種無餘滅位者。舊雲(光)謂於此等地。起道斷第四禪地煩惱盡時。諸四大種究竟離縛無餘滅位(准此。但約離縛名滅。又解。既離縛生於無色)不受色身。名無餘滅。二說並非要入無餘涅槃方名滅也(以上)光雲。諂謂諂曲。翻曲即為正直。正直是捨。故品類足第二雲。身正直。心正直(文)。 無敬無崇(文)惠雲。四共釋於有德人。亦以四共釋於功德。或於功德無敬。於有德人無崇。於功德無所忌難。於有德人無所隨屬。或可。於功德無敬。於有德人。無所忌難。無所隨屬。功德及有德人。是無慚境也。 此中怖言(文)惠雲。現·當二世惡果是怖境。能生心所怖故。今喚罪名怖。因罪受怖果名也。問。若見因果不怖。即是惡惠。惠有見故。若不見因果不怖。是無明。何關無愧不怖因果。答。無愧行相別有體性。與惡惠及與無明為因。生無明惡惠。推功歸本。故言無愧不怖因果也(文)。 有餘師說(文)寶雲。此師意說。造罪之時。觀自無恥。是無慚相。觀他無恥。是無塊相。無恥是同。就自他別(云云)古(定)雲。於所造罪。自身可得非愛果事⑥不顧。自觀無恥雲也。人目不顧。無愧也(以上)麟雲。自觀無恥者。謂自觀身。先世善業感得人類而不慚。此上造過惡。觀他可知(云云)惠雲。問。自觀不觀他。如何無慚愧俱時起。答。就勝說觀自不觀他。自觀時非不觀他。故得俱起(文)麟雲。不說此二一時別起。然有無恥觀自時勝。說名無慚。後有無恥觀他時增。說為無愧。約勝說故不相違(文)。 愛謂愛樂(文)寶雲。與欣相應信。名之為愛。即是愛樂(云云)光雲。汎明愛有二種。一有染謂貪。二無染謂信。若汎明信亦有二種。一忍許相。二願樂相。由斯信·愛寬狹不同。得作四句。第一緣苦集忍許。有第一信。有漏法非可愛樂。無第二信。名非愛。第二句。第三句○此中緣滅道信。通攝兩種(文)古(定)雲。有染無染愛信相望作四句。若無染愛與信相對。一切無染愛皆信耶Ь問。可順前句答也。以狹問寬故(以上)。 染污故非信(文)謂除前相(文)麟雲。信是淨。此既染污故非信也。除前相者。如緣苦集不忍許時(云云)。 有慚非敬(文)光雲。第一句。有慚非敬。緣苦集善心起時。有慚恥。有漏法非可尊重。第二句。有通慚敬。緣滅道心起時。有慚恥故。無漏法可尊重故有敬(文)麟雲。愛敬有無復為四句。有愛無敬。謂於妻子等。有敬無愛。謂於有德人。有通愛敬。謂於自師父母等。有非愛敬。除前相(文)。 無色界無(文)無色界無色身故。無尊卑故。無相貌故。不起緣補特伽羅愛敬也。 尋伺心粗細者(文)麟雲。問。尋·伺是心所。何言心粗細耶。答。與心相應。非體即心。言心粗細者。依主釋也(文)古(定)雲。尋一往物⑥尋也。伺細伺也。復有別釋者。尋伺有地。語言有也。尋伺語言因也。語雲詮表也。表心二禪已上無之。生上三靜慮起三識表心。皆初靜慮攝(以上)問。尋·伺行相粗細互相違。如何一心俱起耶。寶雲。正理論雲。雖一心中二體可得。用增時別故不違。如水與酢等分和合。體雖平等。而用有增。粗心品中。尋用增故。伺用被損。有而難覺。細心品中。伺用增故。尋用被損。有而難覺(云云)惠雲。言語粗者。因中尋用強。細者因中伺用強。二體同時用也(文)。 稱量自他德類(文)麟雲。稱量自他德類差別者。謂稱量勝劣。若實不異並名為慢。舊雲。此中亦應言稱量種姓。略而不論。陵者。蒼頡篇。侵犯也。蔑者。杜預注左傳雲。蔑無也。說文雲。相輕傷(文)。 自法謂自身(文)光雲。憍謂染著種姓色等自法為先。令心傲逸。於諸善法。無所顧性。故婆沙三十三雲。此中憍者。謂不方他。但自染著種姓色力財位智等。心傲逸相。此中慢者。謂方於他。種姓色力財位智等。自舉恃相(文)寶雲。謂由心傲。於諸善業。不欣修習。是矯(文)。 有餘師說(文)光雲。憍是貪等流果。如是因貪生欣舉之差別。說名為憍。欣舉名寬。憍名狹。此憍是欣舉之差別也(云云)古(定)雲。欣舉者。心Ъ⑦о③ЯЮю樣事也(以上)欣舉者。等流名歟。寄酒喻謂之。 集起名心(文)光雲。此訓釋異名。梵名質多。此雲心。是集起義。謂由心力集起心所及事業等。故經雲。心能導世間。心能遍攝受。故能集起說名為心。梵雲末那。此雲意。是思量義也。梵雲毘若南。此雲識。是了別義也。寶雲。集起義。謂由心力引諸心所及諸一切所作事業。如樹界之心集起彼膚及枝葉等○思量義。以心能思量故。名為意也○了別義。謂心於境能了別故。謂之為識(云云)惠雲。思量義。前心所思即造作義。與此別也(文)古(定)雲。集起心所等。方名心。諸法計思方名意。法差別方名識也(以上)。 復有釋曰(文)光雲。第二說一切有部解。界之言性。淨不淨性種種差別行相不同。故名為心。即以種種釋心義也。即此心為他作所依止。故名為意○以能依義釋識義也(云云)寶雲。述異說也。界是性義因義。淨不淨品緣境差別。作種種因。差別不同。故名為心。如一樹心與大小枝葉種種不同而為界性。餘文易了(文)光記以種種釋心者。世間如雲人心非一意。種種差別是心義歟。神雲。復有毘婆沙師釋言。令三界六道淨不淨界種種差別。故名為心。亦同前集起義也(文)三名有行相(文)光雲。謂心心所法。其體明淨。隨對何境。法爾前境皆悉現於心心所上。此所現者。名為行相。即由此現帶境義邊似前境邊。說為能緣。然此行相。無有別體。不離心等。即心等攝。非是所緣。猶如明鏡對眾色相皆現鏡面。此所現像而非所照。然約像現。說鏡能照。此亦應然(文)有宗心。心心所上所現影像者。謂心心所法其體明淨。對前境時。其心心所上。法爾任運。前境相貌。皆悉顯現。如情池明鏡眾像顯現。名影像故。是能緣用。非所緣用也(以上本義抄)影像者。喻況也。非謂影像色。緣心心所時。取其行解。相貌現雲。寶雲。如其物類於鏡面上有種種像。差別之相與其心法。不即不離。非如像色與鏡不同(文)。 大乘相分差異事。有宗影像者。當大乘所立相分也。但大乘心。談相分是心內境。不離心故。雖所緣境。為能緣心用。有宗心。存境在心外。故心心所上所現影像。唯屬能緣心用。非所緣境用也(以上本義抄)正文雲。行謂行解。即能緣心也(云云)可除心字。或可雲心心所。故光雲。三名有行相○(云云。以上)。 或名有行相論雲(文)正文雲。此文狼藉也。為是一釋。為是二釋。若二者。義心不別。若一者。何言或耶。然麟師解雲。或名有行相者。問。前既言有行相竟。今何復言有行相。釋此。應是引論成前義然小不便(以上)。 一所依(文)光雲。一所依平等。謂必同所依根。意識及相應法有一種依。謂無間滅意根。五識及相應法各有二種依。一同時依止根。二無間滅意根。隨應皆所依平等。此文欲攝二種所依。故不別雲同一所依。議論中說心心所法同一依者。且據別依。故說六識及相應各同一依(云云)惠雲。心心所同六根為所依。諸論雲同一時依者。古人言。意識依意根。五識依五色根及意。即五識有二所依。如何言同一所依。理實有二。具據六識各依自根。說同一所依也。寶雲。不然。同一者。心王·心所兩法。同一剎那共依眼根。名同一。據心王心所同一剎那不相離。名同。不取一箇所依名同一也(文)。 二所緣(文)光雲。二所緣平等。謂必同所緣境。於所緣中。或時緣一。或復緣多。隨應皆是所緣平等。諸論中說心心所法一同緣者。且據別緣一法說也。若不爾者。如無我觀。除自相應俱有。通緣一切。此豈同一所緣(云云)。 惠雲。同一所緣者。雖心心所緣多境生。且據一色境。名同一所緣。寶雲。亦是心王·心所同一念不相離。名同一。諸緣多境。亦不相離。名同一。不據一色名同一也(云云)。 三行相(文)惠雲。同一行相者。雖心心所緣多境生起多行相。且據緣一色一行相說。寶雲。設心王作十種行相。心所亦然。今據心王心所所依所緣行相不相離。名同一。不據依一根緣一境起一行相名同一也(云云)。 釋曰頌言二定者(文)此為三。初釋頌文。二總有十四下。列數。三此十四下。釋名。惠雲。心不相應行者。心不相應簡心相應法。行即簡色及無為法。不在行蘊攝。此疏釋雲。不與心相應。名心不相應。即有色法及無為難也。相名身等流者。此論釋十四不相應皆是流類。正理論中。更有和合性。在十四外。是此十四之流類也(文)光雲。心不相應簡異心所。行謂行蘊。簡色·心·無為。非行蘊故(文)問。正理論和合性何法攝耶。光雲。此和合性眾同分攝(文)。 釋曰上兩句(文)惠雲。釋疏分二。一釋頌文。二引婆沙釋得·非得(文)。 釋得自性(文)光雲。得·獲·成就。義雖是一。而依異門說差別名。故於此文。總言一得。於中義別立獲·成就(文)又雲。若於彼法有獲。定有成就。得至生相。決定流入現在世故。自有於法有成就無獲。如非想見惑。無始來成無初得故(云云)。 如未得戒(文)古(定)雲。別解脫戒。此戒無法前得也(以上)。 此所得法流至現在(文)光雲。若有法。從來未得及得已失。但今初得。此法上得創至生相。將成就時。名獲。若流至現。得已不失。名成就。獲時不名成就。成就時不名獲(云云)准此釋。今疏此所得法流至現在者。所得法上得流至現在(為言)惠雲。疏雲此所得法至現在世為成就者。此古人釋。取所得法體入現在。名成就○若取所得法名得·成就者。即得應隨所得法是色心等法。不應是不相應行法。又非得及不成就法。不生不入現在。如何立非得·不成就耶。正理論釋雲。無始來未曾得。今初得。名得。先無始來曾得已捨。今再得。名成就。不名得也。非得·不成就。准之應知(文)古(定)雲。何法ся初得時得。浮生相位。雲獲。第二剎那ыэг浮生相位。皆名成就也(以上)問。獲時名成就者。有何過耶。惠雲。即有一身亦凡亦聖過。如世第一法。現在身即成就凡法。未來苦法忍上法前得在身。成就聖法。若成就之時即是得者。即應成就凡法。亦成就無漏法。凡聖不辨也(文)。 自相續者(文)惠雲。若成就他身法。即有五趣雜亂過。若成非情。即有情非情雜亂過。問。如輪王成就七寶。豈即成就他身及非情耶。答。輪王約過去造相繫屬業。感得七寶。七寶假說為得成就。非是得成就也(文)麟雲。七寶中。輪珠等是非情。臣女等是他身。既成七寶。明知亦成他身及非情。此經部難也。論答雲。謂轉輪王於彼七寶有自在力。隨王轉故(文)。 論雲一切有情○(文)麟雲。皆有緣闕者。謂一切有情。無始時來。必有無漏緣闕不生法。對法中雲。誰成就無漏法。謂一切有情。即是非擇滅也。除初剎那具縛聖者。初剎那言簡第二念。具縛之言簡先離染。諸餘有情者。即前所除之外。苦法智位已去。及先離染苦忍聖人。兼餘一切斷惑異生。此等諸類皆成擇滅。名為餘也。章中言餘有情謂一切聖人者誤矣。論文既除具縛異生。明知不具縛者即是所取(云云)。 無有成就虛空(文)麟雲。非礙法不生。故不同非擇滅。非道力引。故不同擇滅。故無得也(文)。 又依大毘婆沙(文)自此下第二引婆沙釋。惠雲。下第二引婆沙分二。一引婆沙釋得。二引婆沙釋非得。前文分二。一釋能得之得。二釋所得之法。所得之法中分二。一引文。二疏釋。釋非得引婆沙文。准此科(文)。 准此釋科。 第二引婆沙二  一引婆沙釋得又二   一釋能得得   二釋所得法又二    一引文 (其所得法下)    二 釋 (解雲第一下)  二引婆沙釋非得   釋六段在之 名牛王引前得(文)古(定)雲。牛王者。母牛前行(喻法前得)犢子後行(喻所得法)犢子隨後得者。犢子(喻法後得)母牛(喻所得法。以上)。 有說此等亦有俱得(文)麟雲。此意說。智雖畢竟不起。而與其得同在未來。故有俱得(文)。   第一異熟生等(文)惠雲。異熟生等者。等取威儀·工巧非數習者及自性無記。有覆及無覆無記色。有覆色者。即初定梵王起貪等煩惱。引身語二業。二定以上即無。無發業心故。欲界身·邊見有覆性。不能發業。如下釋(文)。 准此。今疏有覆無記色等Ь雲等в言。等無覆無記色歟。麟雲。等取威儀·工巧非數習者。數習者。謂慣習者。如馬勝之威儀·妙業天子之工巧。即有三得。故須除也。及有覆無記色者。謂有覆心通三種得。意簡心王等。故言色也。此色初禪身語表(文)。 決雲。數習者。亦云串習。有三得。謂馬勝苾芻及佛威儀強盛。其心有三得。又妙業天子及佛工巧。其心強盛有三得故。此等數習者除也(以上)。 有覆無記色事。同雲。上界煩惱皆有覆無記。初禪煩惱所發表。是有覆色也。二定已上發表心無。無有覆色慾界身·邊二見。有覆無記ЮяЬх見惑內門轉故。非發表心。故有覆色限初禪。能發有覆。強盛ЮяЬх猶無記。所發身·語二業動劣。法俱得в●ヤэ(以上)。 第二三類智邊○(文)決雲。夫於見惑。二能治在之。有漏能治者。異生位五部合斷智是也。無漏能治者。見道位忍智是也。此二共見惑能治故。今入見道。住三類智。發無漏能治時。同見惑能治有漏智。起法前得修之也。此雲同治修。此則有漏·無漏二道。共為見惑能治故。一無漏起時。容有同所作有漏能治修也。是名同治修。今此三類智位所被修俗智。今見道三類智至時。始畢竟不生成。得非擇滅也。入見道後。起有漏能治。無可斷見惑。今聖者依身起無漏位。彼有漏智所依身非。故彼智所依身。已緣闕永不可起。故法俱得無之。古(定)雲。三類智者。苦類智·集類智·滅類智也。邊者。名於此三諦。窮邊際故。雲邊。於法智位。未窮上界當諦事。故除之。此三類位。知苦·斷集·證滅有漏智。未來得修也。謂苦類智位。未來知苦有漏智。起法前得。得修之也。餘同之(以上)。 此言修者(文)麟雲。下文明修。總有四種。一得修。二習修。三防護修。四除遣修。善有為法有初·二修。初今此智體不起。非是習修。但起得得。是得修也。餘如下明(文)。 勝緣闕故(文)惠雲。勝緣闕故者。謂世俗智無始來曾作六行斷惑。今三類智亦斷惑。在未來合有一類俗智所依五蘊。與三類智所依五蘊。同剎那生入現在。由世第一法施等無間緣。引三類智所依身。先入現在。俗智所依身。不得生。所依身既闕。俗智亦不生也(文)麟雲。唯有見道所依身者。謂無漏身細。有漏依身粗。今既在見道。故唯有無漏依身。無有漏依身。依身既無。勝緣乃闕。故此俗智永不得生(云云)問。俗智所依身。何雲勝緣耶。寶雲。若過勝緣。法即得生。若過劣緣。法即不起(文)准此釋。望俗智雲勝歟。謂設俗智起。依此依身。容現起。故雲勝。依餘緣。不可起。故俗智依身外餘緣⑥指雲劣歟。 二義故修(文)惠雲。有事現觀故者。俗智雖與三類智。漏無漏不同。同作斷惑事故。二當諦事周者。謂三類智知三諦事周也(文)麟雲。一有事現觀者。謂此俗智與三類智。知苦斷集等事業是同。名有事現觀。第二當諦事周者。謂三類智現其當諦事周。兼能修俗智也。問。非想地修惑未斷。即是未遍斷集。未遍證滅。雲何名周。答。今雖未遍。後當遍故。不同於道全無遍義(文)私雲。既雲當諦事周。此是約見惑能治歟。若爾者。何就修惑問答哉。不審。 於道類智不修俗智者(文)麟雲。於道諦中曾無事現觀者。謂無始來未曾得無漏故。二無遍事現觀者。謂三乘種姓及利鈍等。差別不同。不可遍修故(云云)惠雲。二無遍事現觀故者。道類智知道不遍。謂種姓多故者。釋上修道不遍所以也。一三乘種姓互不相修。二就聲聞種姓中。有六種姓。亦互不相修。三就六種中退法種姓中。有九品種性。不俱時修。名種性多也(云云)。 佛亦於道得修(文)麟雲。謂佛則不修二乘之道。既不修亦不起得。故得習二修俱不盡也。佛尚不盡。況餘人哉(文)決雲。佛不修二乘道劣故。已不修之。故不可起(以上)。 第三別解脫戒等(文)種俱不盡也。佛尚不盡。況餘人哉(文)惠雲。別解脫戒等。即八眾無表。等取惡無表兼處中無表及善惡色(文)。 麟雲。不隨心色勢微劣者。謂定道是隨心轉戒。勢力微劣。故無前得(云云)決雲。別解脫戒。從戒師作法受得也。不隨心故。勢力微劣也。謂能發心。受戒體時現起。即過去謝。所引無表盡戒壽。無捨緣間相續也。既不隨能發心起。名不隨心戒也(以上)。 第四道類忍等(文)問。有為法中。最強盛者。有法前得。次強勝者。有法後得。無法前得。最羸劣者。唯有法俱。無前後得。而道類忍。既有法前得。寧無法後得耶。何況現在道類忍。雖無法後得。未來道類忍。可有法後得耶。答。若道類忍。有法後得。現起位分者。實可有法後得。而次念道類智。是得果位。必捨道類忍故。無法後得。現在分位故。雖勢力強盛。無法後得也。次道類忍。定無現起之後。容被成就之義。故未來道類忍亦無法後得也。惠雲。道類忍等。等取第二果第六無間。第三果第九無間。金剛喻定。及與此同時得·四相。道共戒。大地十。大善十。尋·伺·心王也(文)。 第五所餘善染等(文)惠雲。第五取一切定。餘除道類忍一念。及第二果第六無間道。及第三·第四果第九無間道。餘一切散善。一切染法。及通果無記全。威儀·工巧少分。取數習者(文)。 問現在道類忍如何得○(文)惠雲。此問。現在一念道類忍上。如何有法前·法俱二得(文)答文三釋是光法師釋也。從顯向隱。自粗至細。述邊義門也。初釋意。就實論之。可許現在道類忍未來有法前得。然釋面旨趣別哉。先初釋意。就正起用論之者。現忍雖唯有法俱無法前。未來道類忍有法前得故。約種類。現在道類忍有法前得成(為言)第二釋意雲。就正起用談之者。現忍雖唯有法俱無法前。若不現前者。即容法前得起故。約容有義。有法前得(為言)第三釋意雲。約世言之現在道忍雖唯有法俱無法前。就實細論之時。約容起用辨前後者。現在道類忍實有未來法前得(為言)更非相違釋也(以上本義抄)。 約世橫望實有現忍(文)古(定)雲。不見起用方。約世未來得·現忍見。雲橫。見起用先後。雲豎(以上)同雲。入無餘最後剎那心。異熟威儀中隨一也(以上)。 無所依故(文)惠雲。無所依故者。身入涅槃無所依身。故無非得也(文)謂唐三藏(文)大宋高僧傳雲。奘初譯婆沙論畢。寶有疑情。以非想見惑請益之。奘別以十六字入乎論中。以遮難辭。寶白奘曰。此二句四句為梵本有無。奘曰。吾以義意酌情作耳。寶曰。師豈宜以凡語加聖言量乎。奘曰。斯言不行。我知之矣(文)決雲。寶師以非想見惑難三藏。此時筆受止筆譯者失度。五百羅漢不精此義。梵本不通此難。故三藏以凡語加聖旨。甚其恐不少。然不通此難者。論有未盡失。三藏加十六字。遮此難也。此十六字。譯婆沙畢後雲加之。又被難時加之。後譯畢雲說在之。仍婆沙論上醍醐本無此十六字(以上)此十六字意者(文)此釋。光法師三釋中初釋也。意雲。有頂過去見惑。雖唯有法後非得無法前非得。彼未來見惑有法前非得故。約種類。彼過去見惑有法前非得成。不可得說唯有法後非得(為言)。 三世法各三者(文)此一段。光釋相當也。問。光意。已生法上法俱得在未來歟。既過去現在法上前得後得在未來。例可同耶。答。法俱得者。名與所得法俱生得。既已生法上法俱得也。更不可有未來之義也。但於例難者。法前法後之得者。不與所得法俱故。已生法上法前法後之得有未來也。不相例。 如過去世異熟生(文)麟雲。等取威儀·工巧非數習者○據世橫望。如上所釋。此是舊義。自下同。然若依新解。未來無過去法家法前得。以得本性無決定。但隨現起說前後故。不得約性定未來許有過去法家法前得也(云云)古(定)雲。如未來別解脫戒。過·現不可有得。如現在別解脫戒。過去得無之。現在法俱得。未來法後得也。如過去別解脫戒。過去法俱。現在·未來法後得也。餘法准之(以上)。 未來法家過去現在得(文)如三類智邊世俗智。法未來。得法前得。現在前過去落謝故。此未來法過去現在得也。可思之。 善等唯善等(文)光雲。三性分別門。此得大分雖約所得判性。於中非無小分差別。故婆沙百五十八雲。問。何故得與所得法。性類或同或異耶。答。得有三種。一有為法得。二擇滅得。三非擇滅得。有為法得隨所得法性類差別。以有為法能有作用引自得故。擇滅得隨能證道性類差別。以諸擇滅自無作用。但由道力求證彼時。引彼得故。非擇滅得隨自所依性類差別。以非擇滅自無作用。非道所求。彼得但依命根眾同分而現前故(云云)。 通三界繫謂(非擇滅得)隨命根眾同分判(文)正文雲。注四字剩(以上)古(定)雲。非擇滅得。命根眾同分為所依起也。命根眾同分與力令生故。隨彼判性類也。命根眾同分通三界故。非擇滅得通三界也(以上)。 若有漏道證擇滅(文)堯抄。問。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繫得(文)有學聖者。若用有漏道。若用無漏道。斷下八地修惑時。名得有漏無漏離繫得(見)如今言者。用無漏道斷下八地惑時。唯得無漏離繫得。應不得修有漏離繫得耶。光雲。問。學人以有漏無漏道。能斷無所有處已下八地修惑。隨用何道。各能引起二離繫得。既互相引。雲何隨道判性。解雲。無漏道斷惑。雖亦能引有漏得。有漏道斷惑。雖亦能引無漏得。而非正引。但是兼引。故不互隨二道判性。但隨自道。彼能證道雖復不起然互相修。而由彼力。擇滅得起。故各隨自能證道判(云云。以上)惠雲。若有漏道證擇滅者。若凡夫斷。下八地見修合斷。即有八·九七十二品惑。斷此惑。得七十二品擇滅上得。若初·二·三果人。以有漏道厭下欣上。准斷修惑。亦有七十二品無為上得。此二類得中。半色界攝。半即無色界攝(云云)古(定)雲。問。設雖有漏道證也。擇滅得離繫得也。何有漏道證擇滅。可雲色·無色繫耶。答。被後地煩惱縛故。雲色·無色繫。離前地煩惱方。可雲離繫得歟。私雲。得體雖離繫得。能證道有漏法故。隨能證道。可雲色·無色繫歟。復雲離繫得是有為法也。可思之。 若無漏道所證(文)惠雲。若無漏道下者。明無漏道。斷三界見·修八十九品惑。有八十九品無為上得。即無漏不繫也(云云)。 若道諦得(文)惠雲。若道諦得者。無間·解脫各有八十九能得в得。亦無漏不繫也(文)。 又頌文窄(文)私雲。又言非顯各別義。上標非學·非無學得通三學。此下釋頌文標三學中一種。光三釋在之。光雲。頌文窄唯論一種。長行文寬故明三。又非學·非無學得通三學故別標。學·無學得各一種無差別故。不別顯。或舉後顯初(云云)。 有學法者(文)惠雲。三乘有學身中。有為無漏五蘊法上能得得。亦是有學。若三乘無學身中。有為無漏五蘊法上能得得。亦無學隨應所得判也(文)。 非學非無學法雖是一(文)是一者。所得法雖三學門中是一。能得得通三(為言)惠雲。有漏及無為。不是前三果四向修。名非學法。不是第四果人修。名非無學法也。 一切有漏及三無為也(文)古(定)雲。學者修習增長所得法也。有漏非修習可得者。無為雖修得。無增長義。故雲非學非無學也。此則有漏法別賞翫之。非可雲學無學法(為言)大都事也。雜修靜慮雖亙漏無漏。所修者也。又滅盡定雖有漏。聖者所修法也(以上)麟雲。有漏法有諸過患。但是可斷。寧可修乎。無為體常無作用。故不可令長(云云)。 以有漏法隨所得判(文)正文雲。可雲以有漏法得隨所得判。雖非重過。有小所闕也。故光雲。以有為法得隨所得法判(云云)有漏有為二文雖異。以總顯別。故不相違(以上)。 非擇滅得隨命根眾同分判(文)命根者眾同分有漏法故。是非學非無學也。非聖道是有漏故。又非學非無學也。故此二得非學非無學也。惠雲。非擇滅上得。及非聖道若凡若聖所證七十二品無為上能得得是(文)。 若有學道所證擇滅(文)惠雲。即三果四向共證八十八品無為。其能得得。隨能證是有學收(云云)。 若無學道所證擇滅(文)惠雲。即第四果人第九解脫道。一時再得八十九品無為。有八十九箇能得得。亦是無學攝也(文)私雲。此位八十九品無為。爾也。能得得八十九個有者如何重得位。以一得得諸無為可雲歟。始得·重得差異。可尋之。光雲。若無學道轉根時所引擇滅得。即無學。隨能證道是無學故(文)此釋心。無學得果位盡智引因能證道。現起無間道。是有學攝。故不舉之。唯出引因現起無間道同無學攝轉根時也。問。離繫得能證道無間道。道類智位及初盡智位所得離繫得。隨無間道判性類者。豈不見道修道雜亂。學無學道混亂耶。答。一個大儀也。離繫得能證道。限無間道也。但道類智位及初盡智位所得離繫得者。隨現起無間道不判性類。道類智位未來修擬無間道修道攝道品。初盡智位未來修擬無間道無學攝道品故。隨彼未來所修無間道判性類。故無三道離亂過也(以上。本義抄一義趣別。又有一義。如二十一卷本義抄)。 三斷門也(文)古(定)雲。三斷門者。見惑得。局見所斷。修惑得。局修所斷。非擇滅得。所依命根眾同分界繫法。彼所緣縛故。命眾同分修斷也。有漏道證擇滅得。能證道有漏故。被修惑所緣縛。故修斷也。道諦并無漏道所引擇滅得。非斷也。故擇滅得通二斷也(以上)惠雲。見·修煩惱。名見·修所斷法。此上能得。即隨二惑是二所斷也。非擇滅上能得。及有漏道斷惑。有七十二品無為上得。此上二類得。與修惑為境。是修斷。所得法。即非斷也。聖道所證擇滅。即無漏道斷八十九品惑。有八十九品無為上能得得。及八十九無間解脫道上得。此得皆是無漏。並非斷也。此上所舉諸法·取上能得得。辨三學三斷等。不取法體也(文)。 天眼耳通相應惠(文)正文雲。相應字剩。論但言眼耳通惠。光亦云。謂二通惠(云云)。 十四能變化心(文)依神境通變化人龍等形能變化心也。二十七卷頌疏雲。從神境通生變化心。總有十四。謂依初禪有二化心。一欲界攝。謂初禪作欲界化也。二初禪攝。謂初禪作初禪化。第二靜慮有三化心。二種如前。加第二禪化。第三靜慮有四化心。三種如前。加第三禪化。第四靜慮有五化心。四種如前。加第四禪化。諸果化心。依自上地。必無依下。如初禪化。依初禪名自。依二禪名上。二禪等化不依初禪。故無依下。下地定心不生上果者。謂勢力劣故(云云)。 雖有上品(文)光釋意雲。雖有依上品煩惱起。不發無表力劣故(為言)光雲。雖有上品煩惱。而亦不能發無表故。勢力微劣。由此定無法前·後得。或雖有上品表業。應知一切有覆無記四蘊。有三世得。心望色強。又是能發。故三世得。色望心劣。又是所發。故唯法俱(云云)惠雲。雖有上品而亦不能發無表故者。由有覆心卑劣。從有覆心發身語更劣。此身語不能發無表也(云云)麟雲。初禪有覆煩惱所發身語業者。即如梵王行諂誑等。欲界雖有身·邊二見。是有覆惑。內門轉故。不能發業。二定已上非尋伺。亦不發業。故唯初禪(云云)。 是不隨心勢微劣(文)惠雲。善惡無表。及身語二表色。是不隨心色也(文)。 非得淨無記者(文)問。翻得立非得。得隨所得法判性類。非得何隨所不得法。不判性類之淨無記耶。寶雲。斷善根者應成就善根。已離欲染者應成就不善。諸無學者應成就染異生應成三乘無漏法。退果應成果。捨向應成向。二滅非得應是無為。由此等過。非得不可隨所不得(文)。 非得隨所依眾同分判性事。寶雲。婆沙一百五十八雲。問。非得隨何性類別。答。彼定不隨所不得法。以相違故。又不隨道。非道所求故。但依命根眾同分轉故。隨所依性類差別。問。若諸非得·非擇滅得。俱隨所依性類差別者。所依或異熟。或唯等流。此二隨何性類差別。答。隨等流性。以義遍故。異熟非遍。故不隨立(云云)惠雲。隨等流立。即自性無記收(云云)。 若現在法唯有過去未來非得(文)寶雲。若現在法。法前為過去。法後為未來(文)。 舊雲現法有非得(文)神雲。舊俱捨論雲。現在法有現在非得者。翻譯謬也(文)。 且過去法有過去非得者或法前或法後(文)。 如未得法(未受戒等)未得間。法前非得現起。過去落謝得戒後所得戒。過去落謝。其後遇捨緣捨戒。法後非得現起故。過去·今時同彼法前法後非得在之也。 約性類別(文)惠雲。即未來兩聚非得。法前法後非得各別起。處不同故。有二非得也(文)。 三者能得非得也(文)正文雲。但可言能非得(云云)。 且如欲界法(文)惠雲。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即如六欲天不得別解脫戒於上有非得。即隨身欲界設立。色·無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即無表非得隨自界繫也。良由非得下是釋非得隨自界繫所以也。色界法即四禪定共無表。無色界法四空定也。不繫法即釋擇滅非擇滅及道諦。約三界有情。不得此三類無漏法。非得各隨自界繫也(文)。 許聖道非得(文)尋雲。許言表不信歟。答。爾也經部義同也。惠雲。經部許。此身未得聖來。色心上假立異生性。得聖即捨(文)。 起異類見○(文)麟雲。起異類見者。謂五見等種種見也。異類煩惱造異類業等者即。貪嗔等種種煩惱。造五趣等種種業。受五趣等異類生也(文)。 又婆沙四十五雲已下。引婆沙釋異生性得名也。 所或人所望頌疏講談之次。拾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潤六月二十五日。擬講英憲。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五 (頌疏論本第五) 釋曰同分者(文)標章者。此段明同分章也(為言)此一段大分為二。第一總釋頌文。述同分得名。第二別釋分為三。初此復二種下。明二種差別。二復有法同分下。明法同分。三論曰若無下。證有別體。簡異經部假立。可見之。頌同分言。論名為同分言。本論名眾同分言。證可含有情同分及法同分也。眾同分者。是同分異名也(本義抄心)寶雲。同是其果。分是其因。同之分故。名為同分○亦名眾同分。同法非一。名為眾同。與彼為因。名之為分(云云)惠雲。本論說此名眾同分。即會本論名。兩人不一。名眾同分也(文)。 諸有情身形○(文)惠雲。業用樂欲者。此簡本索畫人。雖相似。無業用樂欲。非同分依也(文)私雲。准根品疏。業用者。男書寫等業。女繼衣等。樂欲者。男樂弓馬。女樂脂粉等也。古(定)雲。諸有情具異生性故。彼此相似事難有歟。而身形業用互相似事。依眾同分力也(以上)堯抄雲。若無能同同分。不可有所同有情同。由此實有同分。令同有情身形等也。分是因。能同體。同是果。所同法體。於能同同分立名者。從果及因為名也(以上)。 言有情者同分所依(文)同分者。依有情身中有之故。有情所依。同分能依也。 簡非情事。有情非只有彼此同類展轉互相似義。亦有展轉業用樂欲互相似義。故立同分。非情唯有彼此同類展轉互相似義。闕展轉業用樂欲互相似義。故展轉相似之義疏遠。不如有情。故非情法上不立同分(為言)。 此復二種(文)寶雲。就有情同分中。復分為二。一無差別。二有差別(文)光雲。一無差別。此同分能令諸有情展轉類等。二有差別。三界九地○等各別同分。一類有情各等有故。有此眾多故。言有差別(文)又雲。問。無差別同分等。望一有情。為體各一。為體各多。解雲。隨其所應。體各一。猶如命根。或體各多如所依法(文)堯抄雲。有差別同分者。即望餘界餘趣等。由有差別也。謂欲界有情相似欲界有情。不相似色無色界。如是色界有情相似色界有情。不相似欲界·無色。無色界有情例之可知之。餘五趣四生准之思之。 九地事。一欲界五趣地。二離生喜樂地。三定生喜樂地。四離喜妙樂地。五捨念清淨地。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悲想非非想處地也。 種姓謂剎帝利(文)堯抄雲。種者謂剎帝利·婆羅門等種也。姓等迦葉婆及瞿曇等姓也(以上)。 近事苾芻事。光雲(十四)梵雲鄔波索迦。唐言近事。索是男聲。舊雲優波塞訛也近事者。婆沙一百二十三雲○親近修事諸善法故。有餘師說。親近承事諸善士故。復有說者。親近承事諸佛法故(文)。 苾芻同分事。光四雲。受戒時得二同分。一和合同分。破僧時捨。二大戒同分。破僧時不捨。以成戒故(文)和合同分者。有情同分中差別同分。大戒同分者。法同分歟。又雲。如因十戒得勤策同分。受大戒時。不捨十戒。而捨勤策同分。以得苾芻眾同分(文)。 一類有情○各別有故名差別也(文)各別有故者。同分所依也。名差別者。顯能依同分也。麟雲。一類有情者。謂當類自同。簡餘類故。名有差別。言界趣等同分所依各別有者。顯能依同分也(云云)寶雲。一趣等生有情類。身形諸根業用飲食等。互相似因(文)。 復有法同分者(文)麟雲。自類相似者。如色聲等自類相似也。由有實物至互相似者。此顯同分是實。由有實同分故。所以色聲等法各互相似故(云云)光雲。問。有情同分與法同分。為體各別。為一體義分。解雲。體性各別。能令有情相似。名有情同分。能令法門相似。名法同分(文)。 有情言攝法○論曰若無實物(文)此論文。初約有情證有同分。次如是蘊等下。約法立同分。可見之。惠雲。諸有情中有情有情等無差別者。即五趣相望。應無差別。五趣不一。重言有情也(文)麟雲。此意。若無實物名同分者。不應有能緣同分之覺解及詮同分之名言。既有能緣之覺解及詮同分之名言。故知是實。非無所緣法可生覺慧故。非無所詮法可起言說故(云云)決雲。薩婆多意。緣無法不生心雲故。已有Ь同分思и心生。知所緣同分可有雲事。述名詮自性。名必詮自性。既有同分雲名。知同分實有也(為言)問。薩婆多心緣無法不生心者。緣龜毛·菟角·旋火輪。豈非無法耶。答。緣龜毛·菟角等。是緣實毛用等也。今心誤菟有角龜有Ь毛思也。緣實法無⑥有Ь思也。惠雲。經部難雲。火輪生覺。夢見菟有角。昇能生心。應有實體。有部通雲。火輪依實色生覺夢中見菟角。由盡日見菟。及別見牛角。夢想故謂言牛角在菟頭上也(文)決抄。問。名詮自性者。第六蘊·第十三處·第十九界Ь詮Зю名。豈非詮無法耶。答。第六蘊Ь雲и名⑥詮也。付之。第六蘊Ь雲и名г詮何物耶。答。婆沙抄(淨達)心雲。此名第十三處Ь雲и名⑥詮。起想心所也。難雲。今此想心所。既無第十三處。緣何起耶。答。詮第十三處Ь名⑥還緣起也(以上決抄)婆沙第十五雲。問。若以此名顯斷·常。第二頭·第三手·第六蘊·第十三處·第十九界等。此名何顯乎。答。此名即顯斷·常等想(文)。   釋曰無想無想中(文)此一段。大分為二。初釋頌。二問彼為恆無想下。明無想諸義。中三。一述有想。二論雲彼處沒下。述彼ыэ生欲界。三問生欲界下。重定欲界處所。可見之。堯抄雲。無想異熟者。即十四不相應中無想異熟也。無想定所感果故。異熟無記法也(以上)問。無想天有情命根及眾同分等。何法所感耶。光雲。婆沙雲。應作是說。無想異熟。唯無想定感。一切命根及眾同分眼等色根。皆業所感。餘蘊俱感(云云)此釋心。無想異熟。定無想定所感。一切命根及眾同分眼等色根。皆業所感故。無想有情命根眾同分眼等色根。業所感餘受等是無想定并業共感也(為言)堯抄。問。彼天色界故。無段食。無心故。無觸·思·識。既無四食。何住在耶。答。光引正理雲。彼以宿業·等無間緣。為任持食。謂由宿業引眾同分及命根等。由續生心及無間入無想果心牽引資助故。彼亦有過去觸等。為任持食。無心位中。唯有過去觸等為食。現在都無有心位中。二種俱有。解雲。以宿業為思食。以續生心無間入心牽引資助。為識食。以識相應觸。為觸食。故無心位唯有過去三食(文。以上)本義抄。尋。如此釋者。無想異熟。等無間緣生歟。既異熟因所生也。何為等無間緣生耶。答。設雖異熟因所生法。何非等無間緣生耶。例如異熟心心所法。等無間緣生也(以上)。 如初禪中有高臺閣(文)本義抄。問。無想天如大梵王。可居一有情歟。修無想定人萬差。何唯居一有情耶。答雲。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定可居唯一有情也。但修無想定人種類多。或前後生無想天。或容生他界無想天歟(以上)。 生死中多時有想(文)麟雲。言多時有想者。謂遮小時。名為多時。非謂多於中間無想時也。以其中間五百大劫長時無想故。婆沙雲。或前多後小。或前小後多。隨彼意樂有差別故(云云)尋。多時起何想耶。古(定)雲。生無想天。初有想念。本依修無想定力。欲滅心心所心起。其後心心所滅。受五百大劫時分歟。   論雲從彼處沒(文)麟雲。必有欲界順後受業者。婆沙雲。有說。若造無想順次生受業者。法爾亦造欲界順後受業。如彼無我觀生北州。亦造欲天之業。以修觀時必具十善因故(文)古(定)雲。無想定加行。必欲界初起文。此時造欲業也。謂此無想定外道修之。故加行始起邪見。佛涅槃真實不滅心心所。尚謗可有流轉釋種涅槃。此等業皆可為欲界順後業也(以上)。 如應生彼北俱○(文)光法師釋生北州業因雲。亦於人中修無我觀。此時又具十善因故。可為生天因。此則順後業也。故生天之業限順後業也。可思之。本義抄。又必定應有生天之業文意。造北州業之人。法爾必造欲界天順後業也。但於欲天中。容受不善滿業異熟果故。生北州人造不善順生業義。可有之也(以上)。 於加行時或起邪見(文)麟雲。或起邪見謗釋種涅槃者。謂撥無真涅槃也。或起見取者。夫言見取者。謂執取劣為勝。既非涅槃。執為涅槃。故是見取。或起戒取者。謂非道計道。名為戒取。今無想定實非真道。妄計為道故是戒取(文)寶雲。彼諸外道初修定時。必有欲界善心。厭生死苦。求涅槃處。求師及教。不逢正教。遂遇邪師先聞邪教。說無想處以為涅槃。起上緣見取。執為出離。又起戒取。非因計因。執無想定能得涅槃。即於欲界造後報業。隨其勝劣。生五趣異。為求無想。起下諸定。以為加行。自餘定果非本所求。不招引果(文)此釋為非因計因戒取。光雲。或起戒取。計彼為道(文)。 既修彼定次復(文)麟雲。次復離欲者。謂先起惡因。後方修定。及離染等。故名次復(文)堯抄雲。問修無想定者。即已離第三禪染人也。而今釋修無想定離欲染(見)如何。答。次復離欲之次言。非顯先後次第。謂修無想定。正所志正意也。修此定者。唯不修此定。亦兼離欲。故離欲方是傍意也。為顯此旨。雲既修此定次復離欲也(以上)正文雲問離欲後應修此定。而何雲既修此定次復離欲耶(以上)。   釋曰如是無想定者(文)此一段准寶釋。大分為八。一釋名。二明所依地。三明作意。四三性門。五明報時(以上易見)六論雲若起下。明唯順生受。七明修人。八明成就中。初問後答也(可見之)光雲。初一句明體(文)准光·寶釋。第一明體釋名。 復有別物心不相應(文)寶雲。問。何故名定。正理論雲。由正成辨或極成辨故。名為定。有餘師說。如理所行故。名為定。令心·大種平等行故。述曰。此中定言。應名等至。隨言便故。名之為定。言等者三義。一正義。二極義。三如理平等行義。前釋取前二義。餘師取後義也。即釋等至名也。成辨義是至義也。定三名中。等至雖定非散。通無心。散心無正成辨及極成辨故(云云)光雲。身中無想。名無想者無想者之定。名無想定(文)。 明所依地(文)光雲。婆沙一百五十一雲。下諸地有歡·慼受。行相粗動。難可除滅。第四靜慮唯有處中受。行相微細。易可斷滅。故下地無無想定○無色界無色。若更滅心。便為斷滅。是彼所怖故。彼界無無想定(云云)。 三性門(文)光雲。此定唯善。能招無想有情天中五蘊異熟。初生後沒。有心心所故具五蘊(文)。 傳說現身(文)正理論雲。一類諸師作此定執。理順生受及不定受。所以者何。成此定者。亦容得入正性離生。入已必無現起(文)此理論不正義也。本義抄。覺澄雲。今論意。存無想定通不定受雲義。不信婆沙論唯順生受雲說。置傳說之言也(以上)。 非聖者(文)問。內法異生初起無想定義有歟。答雲。謂唯外道。內法異生佛弟子也。故內法異生不執無想異熟是真解脫涅槃。無想定是真出離道故。初起無想定之義難有歟(以上)。 解雲此問意者(文)古(定)雲。此問心。聖人第三禪已下染退起時。第四靜慮定捨。此時起下地所繫法後非得。過去已謝第四靜慮法⑥失。起下地所繫法前非得。未來未起第四靜慮法⑥失也。又離第三禪已下染得第四靜慮定時。曾得第四靜慮定後已失第四靜慮定。起法後得得之。未來未起第四靜慮定(未來)曾修故。起法前得得之也。有心。靜慮定皆如此。今此聖人。過去外道時。無想定得第四定時。如第四定。得未來無想定歟Ь問也(以上)。   釋曰初句出體(文)三段配句如疏。第二辨差別中有六。一作意。二明依地。三性門。四明報時分。五明修人。六明初得。如文可見之。   此滅盡定有實體性(文)光雲。婆沙一百五十二雲。問。此滅盡定幾物為體。有說。一物為體。若滅現前。即名無心。有說。十一物為體以十大地法·及心滅故。有說。二十一物為體。以十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及心滅故。如是說者。隨滅爾所心心所。即有爾所物現前。為此定體。解雲。評家意。更有欣·厭心所。隨其所應。與心相應。而非並起。故與前家不同(文)。 此論同評家。次下疏在之。 滅三世何心耶事。麟雲。問。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為滅何心。答。住現在遮於未來心心所法。令不相續。故名為滅。如斷城路。閉門不令人出入。故名除寇。 滅盡定得名事。義章雲。一名無心定。二名斷受定。三名滅受想定。四名滅盡定○滅盡定者。通對一切心心數。以彰名也。心及心法一切俱已。名曰滅盡(云云)。 明作意也(文)決雲。今滅盡定聖者為歸無餘圓寂。為習心寂靜。求寂靜處暫靜住。欲滅色心二法也。以此不思極果。暫為令心寂靜住也。非想是極微細故。聖者以之為止息所(以上)古(定)雲。為入心智都滅無餘。為其習心心所⑥止息Ь思ロ故。雲止息作意也。作意心⑥ЮЗ也(以上)同雲。此定不還與羅漢修之。如無想定。次第滅有勝用心。住異熟無記心位。有別體不相應起。滅心心所。名滅盡定。斷不染無智定障。得此而已。不還者得此定。名身證不還也(以上)。 有頂者明所依(文)麟雲。正理雲。前無想定是色界邊。今滅盡定在無色邊。所受生身是最上業所牽引故。說名有頂。或有邊際。說名有頂。如說樹邊名為樹頂(文)。 性唯是善(文)光雲。四種善中。等起善故(文)。 決雲善心等起者。欲入滅盡定。入心是善故。自此等起定又善也(以上)此剎那等起歟。 招有頂四蘊異熟(文)麟雲。婆沙雲。受非想處四蘊異熟果。除命根眾同分。彼唯是業果故(文)惠雲。報定時不定者。即上流那含得滅盡定。退生色界已。更受多生。方生有頂。故時不定也或全不受者。如第四果人得定。即全不定。如下那含及住欲那含。得滅定即不受果也(文)。 聖者明修人也(文)麟雲。非異生能起者。此總有三因。一怖畏故。二唯聖道力所引故。三勝解故。聖入滅定作勝解心者。謂遠加行作入涅槃想。非真實也。近加行作止息想也(文)本義抄。初故意者。滅盡定者有非想非非想處。彼地之中無有色法。若滅心品者。應斷滅色心故。異生作怖畏不起之雲也。第二故意者。滅盡定得聖道之力起之。不得聖道之人更無起之。故雲唯聖道力所能起故。非謂以無漏為入心也。第三故意者於滅盡定。作現法涅槃勝解。是真實非顛倒。不同染污顛倒見也(文)堯抄雲。現法涅槃勝解者。聖者以此滅盡定暫為現法涅槃勝解想⑥хЪ入滅盡定。即作入涅槃心想。入此定也(以上)決雲。聖者入滅定。以此入Ь涅槃思и勝解作意起也。勝解作意者。ヤьсЁ事ЯЁЪ。真實非邪執。外道執無想定。真解脫涅槃ЬЗю真實作意Яг不同也。 加行得者(文)決雲。離染得者。離下地縛必得上故雲道理也。謂斷欲界煩惱了時。得初禪功德是離染得也。此離染得法。得曾得法。不得未曾得法。曾修離染得。此性相也。滅定者。聖者所欣樂定故。得之時。必可得未曾得法。未曾得法。必加行得。非離染得也(以上)。   成佛得非前者(文)此已下第三明佛得也。就中五。一明佛德唯離染得。二又論雲下問。三於起滅定下答。四舉西方師說引踘多證。五三十四念故者下。遮西方師說也。各各引論文解之。可見。 非前者非前加行得也(文)正文雲。論意雲。非成佛前得滅盡定。唯是成佛盡智時得。光意如論。故今文違此等(文。以上)私雲。訓非前Я加行得。此則成佛前非加行得。成佛盡智時得(為言)若爾者。不違論文歟。論雲。世尊亦以加行得耶。不爾。雲何成佛時得(文)。 又論雲世尊曾(文)麟雲。此難心。以滅盡定唯聖人得菩薩見道之前。既是凡夫故未得此定。及入見道是聖人時。三十四心後相續起。故至盡智未得此定。既未得定。豈得名為俱解脫人(文)古(定)雲。菩薩不起滅盡智故。未斷定障無知。不斷定障。設生盡智。何成俱解脫耶(為言)。 解雲答也(文)麟雲。答有二。初起自在。名俱解脫後約得出入心。出入心有前得故。盡智時得定體。無心無法前得。故不得也(文)私雲。此後答文。今論不見。光所引婆沙論文也。初答意。佛一切種冥·諸冥悉斷盡。得盡智故。於起滅定。得自在故。雲俱解脫也。此是盡智位Я非謂起滅定。後答意。盡智位。滅定入出心。以法前得得之故。後時不由加行起彼定(為言)盡智位Я非謂得滅定體也。 理目足論(文)惠雲。理者道理。此論所詮道理。與世為眼。及出世足也(文)。 西方師說(文)麟雲。西方師者。謂健馱羅國。是迦濕彌羅西也。鄔波踘多。此雲近護。或雲近藏。如上所明。佛涅槃後一百年出。是育王門師(文)。 西方師意起不同類有漏心事。論雲。外國諸師作如是說。若中間起不同類心。斯有何過。若爾。便有越期心過。然諸菩薩不越期心。理實菩薩不越期心。然非不越無漏聖道。若爾。期心如何不越。諸我未得諸漏永盡。終不解斯結跏趺座。決定不越如是期心。唯於一坐諸事究竟故(文)本義抄。有宗意雲。菩薩三十四念得菩提故。菩薩學位不起滅盡定論主意。明西方師。菩薩三十四念中間。從見道出。起非想非非想處有漏心。入滅盡定雲義置傳說之言也(以上)。 有宗意三十四念中間不許出入事。寶雲。正理論雲。豈不由斯已成違越欲起無漏聖道期心。如何菩薩為盡諸漏。修未曾得見·修二道。欲拔有頂見斷惑根。及除有頂修惑怨敵。要期結跏趺座。事未究竟。而於其中。捨所要期無漏治道。貴重無始能為誑惑世間定類。為獲共有易得滅定。而致稽留。如是善成三十四念得菩提故(文)。 無所有處已得離貪(文)約過重出貪也。 二定有多同異(文)惠雲。先明同者。一滅心心所同。二性同。三初得一世同。四有漏同。五依二界身起同。六同是入心作等無間緣。引生出心為果也。果者。一無想定欣相應心入。滅定厭相應心入。二作意異。無想定出離想入。滅定靜住想入。三依地別。無想依廣果。滅定即有頂。四招果異。無想招五蘊無心果。滅定招四蘊有心果。五凡聖別。六無想即唯加行得。滅定通二得。七初起別。無想欲·色二界皆得初起。滅定人中初起。八無想唯順生受。滅定通二受及不定也(文)。 釋曰二定依欲色者(文)此一段大分為五。一明二定依欲·色身。二出二定依色界證。三明滅定初起。四然此二定下。釋二定得名。五然此二定以二十二下。出二定體。可見之。 二俱依欲色身(文)古(定)雲無想定加行初起。必欲界也。得二定依身。欲·色二界依身也(以上)。 問無想不依無色(文)麟雲。謂無想定在第四禪。非無色法。故不依彼。理在不疑。滅定既是有頂地法。何故亦不依無色身耶(文)居上地不可欣下地理也。 謂本論言(文)光雲。違發智本論所說。彼論以色有五行相對。色有謂色界有。五蘊名五行。無常名行○廛謂市廛。三界紛雜。如市廛也(文)。 依婆沙有說(文)麟雲。彼雲。唯欲界起無想定。以欲界心猛利故。有說力故。有說通三靜慮起。由念曾修加行勢力。亦能起故。有說。第四靜慮亦能現起。除無想天。約果與因極相近故。三說之中。後二無違。前說非理(文)。 此唯有色行(文)麟雲。色蘊可知。行蘊即四相·命·得·同分。無餘三蘊者。以受·想·識不屬色界繫也(云云)古(定)雲。此類有識·受·想三蘊。或無色界識·想·受歟。或無漏心識·受·想故。雲不具也(以上)。 明滅定初起人中(文)麟雲。問。何故生色界能初起靜慮。無色不能滅定耶。答。靜慮由三緣故·初起。一因力。二業力。三法爾力。無色由二緣故初起。一因力。二業力。滅定但由一緣故初起。謂說力。唯欲界有佛說故能初起。不由因力。以餘生中未會起滅定故。又不由業力。以此定非業性故。不由法爾力。以無色中無世界壞故(云云)尋。無想定外道所執定故。遇邪師邪教修之。何色界初起耶。況加行位造欲界順後業(見)如何。答。無想定無始曾習定故。初起通二界。但加行初起欲界故。遇邪師造順後業。此加行事歟。光雲。無想定雖容色界初起。必先欲界初起加行。造欲界中順後受業。方生色界起宿住通。知先不得。今復更修。故得初起(文)。 論雲此在人中初修起已(文)惠雲。此在人中初修起已。此通難雲。滅定初起人中。如何言通依二界者。若第四果人得滅定。退作前三果。即失滅定。此現世取得果及滅定。若第三果人。斷無所有處下八地惑盡得滅定。後起色界煩惱。退失此定。生色界再起。故依色身也(文)。 以欲色界有疲勞受(文)惠雲。欲界即五受。色界即喜樂捨。名疲勞受。於四靜慮有粗動想者。合言四無色有想。以前文言欲色界。以論色界也(文)正文引惠暉釋雲。光師意亦云。厭色界受無色想(以上)或本雲。欲界有疲勞受(文)色言無之。欲界憂·苦受在之。可雲疲勞受也。無色界何不厭之耶。尚疑有之。決Яг色界ЯЪг八賢患受。可雲疲勞受(云云以上)。   上句會名(文)光雲。上句會名。下句用證。命是活義。壽是期限義。活即是命。故知此命即壽異名(文)古(定)雲。身暖·識ヤюг。壽持故也。付之。命連持。五蘊⑥連持故。壽分限。一相續期限ヤюロ故。若爾者。無色命根識⑥持。暖性不可有之歟。可思之(以上)寶雲。論曰至謂三界壽。此引對法會二名也(文)光雲。對法即是發智論(文)。 下句用證(文)寶雲。論故世尊說至如來無思覺。引經證也(文)論雲。謂有別法能持暖·識。說名為壽。故世尊言。壽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木無思覺。故有別法。能持暖·識相續住因。說名為壽。若爾此壽佛法能持。即暖及識還持此壽(文)光雲。經說。三法能持於身。若三捨身。身便僵仆。仰死名僵。伏死名僕。亦有側死。且言暖僕。或從多說故有別法。能持僵·識相續住因。說名為壽(文)惠雲。命·暖·識三更互相持。此三由業持。業盡三法同時滅(文)。 第六明四相(文)。 四相大意事。古(定)雲。四相者。有實體令諸法三世遷流是也。凡有為諸法。雲所相。雲本法。四相雲能相也。諸法生相被相。從未來現在來。住·異·滅被相。從現在過去落謝。謂先有為本法·四相·小相。皆有未來。此時生相浮近未來起用。本法·住異滅三·小相四。八法相從未來令現在生也。眼不見眼。刀不切刀道理ЯЪ自體不相。而小相в生相г大相в生相в一⑥相Зю也。如此九法同時現在前也。此時住·異·滅三。於現在同時起作用也。住·異·滅本相不相自體。准生相可知之。各小相相此也。住異滅用。同時起之也。譬有人手⑥取Ъ此間ыэ次間リ押出З於(生相起用也)次間。三人同時來。一人爰住ЙыЬ押付(住相起用也)一人以物打之(異相起用也)一人頸⑥取Ъ前●Шワ遣(滅相起用也)同時起用。准之可知之。大相г一相各於八法有能。小相於一有能。至次下明也。雖未來無先後。生相起用之位。以義雲近未來也(以上)問。有宗意。未來無作用。如何生相於未來起用耶。惠雲。問。有宗未來無用。如何生相言有作用。答。四相生本法。名功能。各生自後念果。名作用。如眼根望識名功能。引自後念根名作用。彼同分眼不發識。但名作用。生相未來名有功能也(文)堯抄。光雲。正理十四救意。生相未來但起功能。非是作用。現在起取果用。方是作用也。作用必功能。功能非必有作用。由約作用現在。未來雖起功能。而非現在(云云)麟雲。問。時之極促名一剎那。用既別世。何名剎那。答。婆沙有二說。一雲。體雖同時。用有前後。一法生滅作用究竟。名一剎那。一雲。生滅位非一剎那。然一剎那具有三體。故說三相同一剎那(前約用說。後約體說。各據一義。然無評家)舊雲。又足一解。生用起時。名一剎那。現在三相用時名一剎那(文)惠雲。問。主·異·滅三作用互相違。如何同現在有用。答。准仁王經。一念有九十五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小乘念即剎那。剎那即粗。容有九百生滅。何妨現在容三相有用也(文)。 因緣造作(文)五蘊法有造作義。故雲有為。為作義也。 相是標相(文)相者。他令知義也。此四諸法⑥有為也Ь令知也。麟雲。謂表法。令知是有為也。法若有為者。謂由四相遷流令行三世故成有為。若無四相。無遷流義。即是無為(文)惠雲。標相者。但相法體是有為。不相是色心善等法也(文)。 能起名生(文)光雲。此中於法。能起用令入現在。名生。至現在已。令彼用暫時安住引自果。為住。由異相。能衰引果用。令其不能重引自果。名異。滅能壞彼現在用。滅入過去。故名滅(文)論雲。不經說有三(文)古(定)雲。有三有為之有為相者。三者能相。有為所相本法。有為相者。又能相也。此三所相有為法⑥有為ЮьЁую物也雲意也。之者依主釋者。之г隔法也。此則所相本法ロ能相也(為言)。 解雲有三師釋經(文)麟雲。然此章中。分為三解。若寶法師。但為二說。以初二釋同言不說住故。合之為一(文)寶雲。答中有二。一不說住相。二住·異合說(文)如起者生之別名(文)光雲。約住辨異住之異故。名為住異。如生名起。滅名為盡。眼目異名如是(文)。 令諸有情生厭畏(文)麟雲。論說喻雲。猶如有人處於稠林。有三怨敵。欲為損害。一從稠林牽之令出(喻生相也)一衰其力(喻異相也)一壞命根(喻滅相也)三相於行蘊。應知亦爾。住則攝受安樂等故不立也(文)。 吉祥黑耳(文)麟雲。涅槃經功德天·黑闇女是也(文)喻意。吉祥·黑耳隨逐不離故。依厭黑耳。厭離吉祥。住異合說故。怖異令厭住(為言)惠雲。三釋中。第一釋經依住辨異。住異相即是此論異相別名。第三釋住異各別合立名住異相。令有情同厭捨也(文)。 應致無窮(文)惠雲。應更別有生等四相者。四大相有為。一一各有小四相。即十六小相。十六小相又是有為。各又有四小相。即有六十四相。展轉即有無窮過也(文)。 此者此前四本相(文)寶雲。頌中此字。即是此四本相也。正理釋雲。此中有言兼顯定義。意顯此有唯四非餘。此論前說四相本相。述曰。正理有釋。俱捨論無此釋也(文)。 一名生生等(文)麟雲。小生名生生者。謂小生不生住等。但生大生。故名生生。大生兼生住等。不唯生生。非生生。住等亦爾。此釋。上生小生。下生大生。正理又雲。生之生。乃至滅之滅。准此。上生大生。下生小生。謂是大生之生也(文)。 於八有能○於一有(文)同。於同有為生義。何生八生一別耶。論雲。四本四隨。於八於一。功能別故。何謂功能。謂法作用○如雌雞有生多子。有唯生一。生與生生。生八生一。其力亦爾(文)寶雲。正理論雲。生性既無異。功能何有別。如受領納。性雖無異。而有差別損益功能。又本相隨相。境有多小。如五識·意識境有多小(文)麟雲。五識唯一境。意識了六境(文)。 論云然經重說有為言(文)上引此經。三有為言。違論四相。故會釋之。今引此。不言三有為之相。重雲有為相。不表有義。表有為義(為言)但論經部薩婆多難破在之。可見之。 遙見白鷺(文)正文雲。如字應在二處。故光雲。如白鷺鳥所居表水非無(乃至)如童子身相能表男女善非善事(以上)寶雲。非是如有白鷺鳥處知其水有。亦非欲表有為善惡。如童女有髮細亦長兩臂過膝等。是其善相。髮粗臂短等。是惡相(文)。 論雲非離所餘因緣(文)麟雲。經部難雲。若爾因緣合即生。無即不生。故知有因緣。何勞生相。有部答雲。豈諸有法皆汝所知。法性幽微甚難知。雖現有體。而不可知。生相若無。應無生覺(文)。 想者取像或(文)麟雲。因名生想名為作想者。此是因取果名。說為想故。言契約名想至名作想者。謂聖賢契約立名。能詮表故名作。作即是相故作相(文)契約義。相者名相貌歟。故名即相也。此相能詮表故雲作。故作即相也。古(定)雲。名者。不相應中有實體物也。此實體上假立。立扇等名也。取像義。呼色名時。生色想故。想是心所也。契約義。劫初賢聖契約立物名。名即相也。此約假立名論之也。隨義者。名音隨逐故。歸義者。呼境時。此名境上轉雲歸。赴義者。呼境時。此名境趣也(以上)。   謂章詮義究竟(文)古(定)雲。句者詮義究竟也。如雲諸行無常。若只雲諸行。有為雲分。此上義不顯。若又只雲無常。何法無常雲義不顯。諸行無常也雲時。詮義究竟也(以上)神雲。句者謂章。章者明也。詮明義究竟(文)。 或能辨了○(文)古(定)雲。一色法為眼識所見可發眼識用。青等德。三世時。此等義理辨了章為句也。與四相合者。非有為四相。上所舉業·用·德·時也。此等四合。名相應。若色法不為耳等識境。不起耳等識·音等德。此等色法不相應。又過去色法。未來時不相應。此雲差別也。以章釋句者。音г物⑥顯З功在之。十г數в究竟也。詮義究竟意。章字⑥音·十Ь作也(以上)私雲。音·十義學本處。可尋之。光雲。如一色處極微○(文)。 如象身有四足跡(文)麟雲。謂尋跡得像。今亦尋句得義。故翻為句也(文)古(定)雲。如象四足立不臥。以四句成義理不破也(以上)私雲。此心。跡理無之。如何。如麟記可心得之。 文者謂字(文)光雲。梵雲惡剎羅。唐言字。是不流轉義。謂不隨方流轉改易。亦是能彰顯義。能彰名·句。遠顯義也。故以字用釋其文。字即文異稱也(文)。 是不相應中字(文)麟雲。不相應行中字者。謂是聲上屈曲差別詮表之字。是不相應。行蘊所攝(文)准此。阿等子是五音聲上音韻屈曲。不相應也。此方墨書字。眼所見。是色法。   西方聲明○(文)古(定)雲。字界者。二十五體文。字緣者。十二摩多也。本體二十五。以十二摩多。作無量字也(以上)麟雲。總說合集者。梵雲三木訖底。此雲總說。梵雲三摩婆曳。此雲合集。字界字緣者。且如此方字。皆是其水。水即是界。工·可是緣。以工助水成江。可助成河也。言總說起自嗢遮者。既以緣助遮。轉成總說。明知總說起自嗢遮。如此江河等字起自於水。明知總說亦是合集者。嗢遮字界本是合集轉成總說。界義由存。豈非合集。如江河等字由有水故(文)私雲。准此釋。水雲界。工·可雲緣。若爾。字界摩多字緣。體文見歟。可尋文。又嗢遮字界即合集義。總說字界字緣合成位(見)嗢遮字界雲合集。由不聞。如何。但合集者未分義也。字界自體未分相當歟。悉且師Я可尋之。 如迦佉伽等(文)麟雲。問。前何故舉惡阿等。此何以舉迦佉等。舊雲。前是字音。此是字體。為顯字音·字體皆是字故。舉初以攝後(文)。   且如古者(文)光雲。於諸義中。已共立聲。為能詮定量。且如古者。諸有智人。於九義中。共立一瞿聲。為能詮定量(文)麟雲。是經部義。表名等非實故。婆沙宗。別有實物。名為名等。若依經部。名等是假。論有相破(云云)惠雲。且如古者下。是經部師聲為教體。聲能詮義。以多人共立契約。呼此九法。共作瞿聲。後集會時。九中隨指其一。皆以瞿聲即目彼物也(文)決雲。此文意。劫初時。多人聚立契約。一度呼此九法。共為瞿。後眾會。此九法隨一。又呼瞿聲。呼лЬх瞿名。金剛等九名別也。是即名身成時也。其後又古昔諸賢。共立契約立多名。是則末世眾生其根鈍。諸法唯雲Яг瞿。不分別仍於一一法立別名。不呼古瞿名也。至相大師五十要問答在之。其大意。劫初時。梵天作字之時。句名立事也Ь釋歟(以上)。 本義抄。問。九種義既別。何立一瞿聲耶。答。且推之。九種義雖異。名義相應。故立一瞿聲歟。五十要問答下雲。若名與義相應。名既不定。義亦應爾。西方有法。以一瞿名目於九義。謂言·方·地·光·牛·金剛·眼·天·水。以一瞿名目此九義。名與義定相應者。天目之時。地應隨名。與天相應。餘亦如是(文)准此釋可思之(以上)今文Я智者Ь雲梵王(云云)。 (已下堯因抄全寫之)。 方獸地光言(乃至)智者立瞿聲(云云)五十要問答雲。至相寺以一瞿名目於九義。所謂九者。言·方·地·光·牛·金剛·眼·天·水。問。以何所由。以上九事集在一處。答。有因緣故。因者。成劫已來。有一阿修羅。奉事梵天。慇懃盡力。爾時梵天問阿修羅。劫初已來。慇懃奉事。欲得何物。修羅報言。欲請一事。何者是。答言。欲得於世界所有矛甲物等中。無能破壞我者。梵天則許得汝如意。爾時修羅天性粗惡。無有慈悲。梵天所許得大利益。無所畏故。殺害眾生。惱亂世界。無量無邊。爾時諸天共相平章。汝阿修羅不殺。眾生Я造罪無邊。惱他無量。以大慈悲欲救眾生故。殺劫一人救一切眾生。亦不好耶。爾時諸天。即知此事大好。由此力故。以天光明偏照諸方。及天眼求。不見殺具。處處皆無不入所願。唯有一人金剛仙人。不入所請。爾時諸天。以如上事請金剛仙人。仙人云。我不堪。所以者何。我一千年生。一千年中。修行十善。即生忉利天。行十善已來。過去五百年。今滿五百年即生天。犯戒即不得生。是故不能。諸天重慇懃請不止。仙人語天。若如是者。自身即死。死已後從天。如是語意。即死去已。爾時諸天用仙人骨。殺阿修羅。即得殺劫已。當時修羅身大。臭氣滿四天下。爾時諸天相問。何誰能令退卻入水有臭穢。諸天即道。唯有牛王能。更無餘人。爾時諸天以如上事請。牛王道。我角至到清淨。極貴無價。不得角牛穢。諸天重請不休。牛王語天。若如是雲。請一事。許不。失語。牛王所願何物。牛王雲。今日令淨世界無有穢惡。自此已後。一切護淨處處。欲令用牛糞。諸天即許如願。爾時牛王令退入水。更無臭氣。以此因緣故。婆羅門國內。於一切護淨處。用牛糞。即其事也。以口宣事。故名為言。傍方不見具。名之為方。依地作事。故名為地。以光照物。故為光。用牛令淨。名牛。以仙人骨。名曰金剛。以天眼見。故名眼。諸天成事。故名天。退卻入水。以此義故。集在一處(云云)。 名·句·文。於無覆無記中。自性無記也。同分。於無覆無記中。異熟無記及自性無記也。得·四相。通善·惡·無記三性。善者。得·四相俱等起善也。不善者。得·四相俱等起不善也。又勝義不善也。無記者。諸通無記。謂異熟·威儀·工巧·通果·自性也。無想·滅盡二定。唯善。謂自性善及等起善也。非得。唯自性無記也。命根及無想果。唯異熟無記也。 得·四相。通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三種。餘不相應行。唯修所斷也。 得通三世·非世。於四相中。生在未來。住·異·滅三唯在現在。四相俱通非世。餘不相應行皆通三世也。 得·四相通三界·不繫。非得·同分·命根通三界繫。名·句·文欲色界繫。無想定·無想果唯色界繫。滅盡定無色界繫也。 四相通情·非情。餘不相應行唯有情數攝也。   得·四相通有漏·無漏。餘不相應行唯有漏也。   得·非得·同分·命·四相。依地通欲界·四禪·四無色九地。無想定·無想果。依地唯第四禪也。滅盡定。依地唯非想地。名·句·文。依地有異說不同。或雲欲界·初禪二地。或雲欲界·四靜慮五地。或雲欲界·四靜慮·及未至·中間七地也。 得·非得·同分·命根·四相。通依三界依身起之。名·句·文。依身在欲·色二界起之。二定亦依身在欲·色二界起之。無想果唯在色界依身起之也。 五類分別門 異熟生  得  四相  命根  同分  無想果 等流性  得  四相  非得  名句文  同分  無想定  滅盡定 一剎那  得  四相 十四不相應行。皆無所長養及有實事。非色法故。無所長養。非無為法故。無有實事也。   釋曰言欲色者(文)古(定)雲。問。第四禪無息風。依何聲轉耶。答。不依息風。依動性轉。如旗開聲(云云)扉等聲в如。色界色法。六事俱生。故可有風大。依之第四禪有動性。無息風也(以上)。 能說者成非所顯義(文)古(定)雲。名г有人呼召時顯故。雲能說者成也。故有情數也。境上名不顯故。雲非所顯義也(以上)惠雲。非所顯義者。若所詮。三界皆是所詮義。若就所詮義。即通三界攝也(文)。 等流者五類門(文)古(定)雲。非有實。非一剎那。不及簡歟。聲心力發起。故通三性。名身等依聲起。望心疏遠。故不通善惡也(以上)。 同分通等流異熟(文)惠雲。同分業感即異熟。若自性·威儀·工行邊。即等流性也(文)麟雲。正理論雲。有說。先引生。是異熟同分。現在加行起。是等流同分(文)。 古(定)雲。問。依何異熟·等流同分可判耶。答。隨所同分法可判歟(以上)。 餘二可知(文)。 麟雲。即等流·異熟二也。法上得及四相。是異熟。餘等流(文) 俱捨論頌疏卷第六(頌疏本第六) 第三明因緣。惠雲。因緣二法。一體義皆通親疏。六因中。能作因即疏。餘五因即親四緣中。因緣即親。餘三緣疏。因如根於識。如種於芽。如生母等。緣如養母。如地水於芽。如境於識。就中因名即親緣名即疏。就名親故。先說因也(文)。 第四一句結歸本宗(文)堯抄雲。本宗者有宗。世親論主元習有宗。後學經部。然有宗許六因。經部不許六因。論主心雖同經部。今頌載有宗義。是本宗故。雲結歸本宗也。許因唯六種之許言。論主顯不信有宗六因也(文)。 一能作因(文)惠。六因次第者。能作因通七十五法寬故。先說第一。俱有因即七十二法次寬。說在第二。同類因通七十二法。與俱有因體等。不通未來世。狹俱有因。說在第三。相應因雖通三世。即唯心王·心所。狹同類因。說在第四。遍行因就心心所中唯染者。狹相應因。說在第五。異熟因若欲界即通五部。若遍行因即二部一分。據上八地。以異熟即唯修部。遍行因即二部一分。狹遍行因。說在第六也(文)遍行因前生十一遍使(苦諦五見·疑·無明集諦二見·疑·無明)迦多衍尼子(文)麟雲。正理論雲。諸經中所化力故。世尊方便作異門說。對法諸師由見小分相。知其定有分明結集。故有說。此六因義說在增一增六經中。時經久遠。其文隱沒。尊者迦多衍尼子。於諸法相無間思求。冥感天仙現來授與。如天授與筏第遮經。其理必然。如四緣義。雖具列在此部經中。而餘部中有不誦者。乃至廣說。解雲。如來在世有一苾芻。名筏第遮。中夜誦經文。虧一品。室中天授。忽領異文。朝白世尊。遂蒙我師述六因。准彼理亦應然。如四緣在增四經中。而化地部達摩踘多部中不誦。六因亦爾(文)。 自體非因(文)初明因體。二故論雲下明因義。三因能作果下釋名。惠雲。問。自體何故非自體因。答。以自體恆障自體。如一念眼識現在。第二眼識同時如何得生。以相障故。自體不與自體為能作因也(文)光雲。自於自體恆為障礙故。自望自非能作因(文)堯抄雲。自於自體恆為障礙者。自體守自體不令轉餘性義是也。婆沙第二十雲。復次無障礙分。是能作因。諸法自性障礙自性故。非能作因。障礙有二種。一者世俗。如人立座障礙餘者。二者勝義。如自性障礙令不自自在(文)此第二勝義。今所論也。且如色法。恆備色自性。不轉餘心心所等性。是守自體不自在義也(已上)。 本義抄。且任常談思此事。刀自不切刀。指自不觸指等之理。是自體障自體之義也(已上)。 有為生時(文)惠雲。對所生果出體頌中。言除自餘能作。故通一切有為無為法也(文)。 以不障義釋能作因(文)論雲。譬如國人以其國主不為損害。鹹作是言。我因國主而得安樂(文)寶雲。正理論雲。能作因略有二種。一有生力。二唯無障。諸法生時。唯除自體。以一切法為能作因。彼生時皆不為障。於中小分有能生力。且如有一眼識生時。以所依眼為依止因。以所緣色為建立因(文)尋。無為法無作用。何有作果義耶。答。無為無力能作因也。以不障義名能作也。 如色處等(文)麟雲。謂眼等十處皆是色法。以餘九處有名故。唯此色處更取別名。為以餘九之所簡別。而此色處雖標總稱。即受別名(文)。 俱有因者(文)此一段。初釋俱有因之名。次出體。又論雲下出互為果過也。惠雲。釋名者。心王心所俱有故。心王名俱有。心王與心所為依名因。俱有即因。持業釋。心所翻上可知。若心王與心所俱有法為因。名俱有因。依主釋(文)私雲。俱有作用。俱有即因者。如四大種造果義。若果與因俱。名俱有者。心王與大相俱。雲俱有。故俱有名通心王大相。因者或取心王。或名大相。故俱有與因別也。是依主釋也。 互為果事。古(定)雲。法同時互成因。互成果。故雲互為果。假令心王與大相。相對見時。大相依心王轉(見)心王因。大相果也。心王依四相相生滅(見)大相因。心王果也。如此名俱有因(云云已上)。 如大者謂四大種(文)古(定)雲。此論意。以互為果名俱有因。然一切俱有因皆非互為果。互為果與同一果。二義名俱有因。同一果者。四大種成能造生色時。四大種互與力。是俱有因同一果也。餘准之(已上)本義抄。就釋俱有因。有同一果·互為果二義。共有宗古義也。正理·顯宗以同一果義為所存義。此論略故。但舉互為果義。四大種互假借者。地大種藉餘三大種力。餘三大種藉地大種力。造一所造色。故四大種相望。互為俱有因雲也。如堅等物者。同時設雖有多種地大種極微造之。無有地大種極微藉地大種極微力造一所造色之義。故地大種極微望地大種極微之時。闕同一果之義。故不為俱有因也。餘三大種。自類相望不可為俱有因事。准之可知之(已上)。 如其所應者(文)惠雲。問。頌中何故不說心隨轉色。及心所兼四相自互為俱有因耶。答。正理論雲。如心王與心所。決定既說。心所自類相望多小不定。隨轉色。散心及無色定。即全無不說。生等四相依本法轉。自互不相依。故論不說。或可但說。異類法為俱有因。同類法不說。互為果自成也(文)。 有為法中有五者(文)古(定)雲。一四大相望(同一果)二相所相相望(互為果)三四相自互相望。四本相互相故(互為果)四心與心隨轉相望(互為果)但心王與心隨轉法上隨相。不為俱有因也。五隨轉自互相望。此有同一果。有互為果。心王大生望九十七法時。除心王故。五十七作俱有因。五十七法望心大生時。五十四法為俱有因。故心大生五十四法。互為果也。心王小住·異·滅。心大生果非因。故非互為果。同一果也。大地法小相因果義。可准之(已上)。 又論雲法與隨相(文)古(定)雲。此論主破有部一切俱有因皆互為果雲義也。此中應辨者。總以互為果義釋俱有因破(見)然一切俱有因皆互為果也雲⑥破也。論主意。多分俱有因互為果也。而非互為果。有俱有因也。故此論意。同一果·互為果二義。一切俱有因也(以上)古定春抄趣也。正否重而可案之。 彼及心諸相者(文)麟雲。此一句唯分取生等四相也。以一彼言攝二種相。一心所上相。二律儀上相。更兼心王上相。總有三類四相也。舊雲。既言生等。不言生生等。即顯隨相非心隨轉也。彼及心諸相。此一句唯取生等四相也(文)。 釋曰由時者(文)此一段分為三。初明十隨轉。二論雲此中心王下。述俱有因極小數。三有八對法下。明八對非俱有因。 時有四種(文)問。於四相中。何不說異相耶。光雲。問。四相之內。何故不說異相。解雲。生在未來。令法入現。住在現在。令法安住。滅謂滅入過去。各有勝能。是故別說。異相助滅令法過去。無別勝能。是故不說(文)。 墮一世事。惠雲。墮一世者。生相已前。滅相已後。名墮一世。亦同現在。心心所不相離也○問。若為知心心所不相離者。但說墮一世即得。何須別說生·住·滅三相耶。答。若未來法未生時。即總同墮一世。若彼法生至生住滅三位。即一世中有前後。故墮一世外。別說生·住·滅三也(文)。 此一果言意取(文)問。何舉二果雲一果耶。麟雲。此一果言意取士用及離繫果者。謂等流·異熟非俱有因。唯取士用·離繫二果(文)。 光雲。伏難雲。此中解隨轉義。但言一果足。何須別說異熟等流。今釋雲。為遣疑妨。說彼二。恐夫士用果總有四種(如今疏列)恐諸未解者。聞一果言。謂攝俱生展轉士用果。及執唯有俱生士用果。故於今時。更別顯示等流·異熟決定與因不俱時果。為欲遮遣唯執與因俱生和合聚中有士用果(文)此意雲。不雲士用·離繫。雲一果者。士用果有多種故。今唯欲取俱有因果。雲一果簡別之也。次舉等流·異熟者。非俱有因所要。為遮未解者執(為言)。 俱有相應因展轉士用果(文)惠雲。俱有即前疏中釋五類法。同時互有力用。相應因即同時心心所同時士用。此一果中不取者。此二因不共取一果。即自互同時為因果。為心心所不同力用取後念果。若一果即自同時心王心所共取後念果。故不取也(文)光雲。言一果者。不說俱生展轉士用果。以自非自體士用果故。非一果義。取餘同時造作得者(文)決雲。今一果者。皆成果可取也。而俱有相應展轉士用果。譬八物互成因果。自體г自體⑥果ЬЗлロьЗ。故七果生一闕故。不雲一果。取散無表事。彼一剎那心心所為因。一無表生故。可雲一果(以上)。 及餘同時造作得(文)問。上舉俱有·相應因。次雲餘。此非俱有因造作也。本義抄。答。俱有因所造之中。互為果之邊。一果言不可取之。光雲一果者不說俱生展轉士用果。此心也。同一果之邊可取之。餘同時造作得者者。即顯此意也。惠雲。餘同時造作得者。即是同時心心所造得散無表也。同時心王心所。共取無表色果也(文)此釋難思。不隨心之色。望剎那等起心心所。無力用。何雲同時造作得耶。答。此釋實難思。然以剎那等起心心所。望散無表。聊有其力用也(以上本義抄)。 麟雲。謂展轉果外。名之為餘。正理抄雲。如四大種所造有對色等。准此。既言有色等。即通表無表(文)。 等無間緣所引起者(文)惠雲。等無間緣引起者。即三性心各自引後念三性心為果。及鄰次造作得者。即善心心所引後念不善無記心等是也(文)釋Я取異性無性無餘果者此歟。簡同性雲餘也。 隔越士用果(文)麟雲。即如初念大種懸造未來眾多無表。望前大種。是隔越(文)或非隔越(文)。 不生士用(文)惠雲。不生士用者。即無間解脫道同時心心所。有士用力。共證無為不生法也。與離繫別者。重得無為。俱名士用。不名離繫。以不斷惑故。若斷惑得無為。即得二名(文)。 論雲此中心王極少(文)光雲。此下約法明俱有因。此前說中。心王對心所等為因通局。旦約二定已上無覆無記心中說。唯有心王及大地法十。各有大小四相。合有九十九法。心王望九十八法。極小據。與五十八法為俱有因。謂十大地法·及彼四十本相心·八本隨相名五十八法。除大地上四十隨相。以隔越故。力不及彼。非俱有因。若以五十八法卻望心王。除心四隨相。以劣弱故。力不及彼。餘五十四為心俱有因。如心王對九十八法展轉作法。大地法上作法。准此應知。若心上大生望九十八法。與五十八法為俱有因。諸大地法十·並四十本相·及心王·並心王上三大·四小相。除大地法上四十隨相。五十八法望心大生。五十五為俱有因。除心上小住·滅(文)。 圖雲。 T64053501.gif   寶雲。心王極多。謂初定心有十大地。及善地法欣·厭隨一。及尋與伺。定共七支。總三十一法。並大·小相。總二百七十九法。心已與一百五十八法為因。極少。二定已上無覆無記。有十一法(文)T64053502.gif 惠雲。問。心王上小相不相心王。心王如何與彼為俱有因。又心所上大相不相心王。心王緣何與彼心所上大相為俱有因。答。由隨心王彼小相及心所上大相方得起故。心王與彼為俱有因也(文)古定。問。依何心王為隨相作因。隨相與心王不為因耶。答。心王力強勝也。大相·小相共依心王轉也。小相力劣弱。但相大相。不及心王也(以上)難。受等上四相。不相本法。何為心王成因耶。 諸由俱有因故(文)麟雲。上因字是因由。所以之因。下因字是因緣。因謂若由俱有之理得成因者。必是同時。故言如是俱有等。或有俱有非由俱有因故成因者。謂或諸法雖是同時。不由同時之理即成俱有因。即如下八對之法是也(文)。 此第一對(文)惠雲。八對法不互為果故。不成俱有因也。若於十義中。前四對闕果三義。非俱有因。第五五塵為所造。雖然俱有。闕性三。色·聲通三性。餘三塵即無記。五塵各取後念五塵為果。又闕果三也。第六闕果三。七支各取當類後果。第七所造五塵無表共通三性。四大即無記。闕性三果三也。第八闕時四義也(文)麟雲。八對於十因。前四對及第六對。皆具七因。無果等三也。第五一對。有時等四。無善等及果等三。如色聲通三性。香等唯無記故。第七對亦爾。第八得與所得。雖有同性。時不定。由此(文)。 第五對。麟雲。第五對。色聲等雖復同時。相望無共得一果等。故非俱有(文)所造色色·聲·香·味·觸等俱有。互相望不為因果。謂色為聲不為因。聲為色不作因。各別性故。 第六對。決雲。別解戒七支各別受之。所謂不殺生戒。持不持等。各各受之。彼被引起無表。後身中俱有。各別受之。故取果事又可各別。隨心轉戒。一定心所得。故取果事。七支合可取一果。故簡之雲少分(以上)。 第七對。古(定)雲。能造大種為所造色為因。所造色為大種不為因。無互為果。故非俱有因(文)。 第八對。古(定)雲。得與所得。非定俱行。或前或後也。法俱前後得部類故。非俱有因也(以上)此只得與所得法。時不定故非因(為言)。 釋曰同類因相似者(文)。 此一段大分為二  一明有漏無漏同類因二   初明有漏   二明九地無漏三    初總明    二簡差別四     一總明等勝為果     二明三道(又諸已生下)     三明鈍根道(又於此中下)     四明利根道(若隨法行下)    三明九地道難  二明三性同類因三   初明加行善   二生得善並染污   三明無覆無記 尋。同類因得名如何。麟雲。此有二種釋。若與相似法為因。名同類因。同類之因。是依主釋。若以相似法為因。名同類因。同類即因。是持業釋(文)。 謂善五蘊(文)此五蘊內。色與受等同善性。為同類因也。 染污與染污(文)麟雲。此染污言通不善法及有覆無記。以此二法亙為因故。身·邊二見是有覆。或能與不善為因。及從不善生。故染污言通二類(文)古(定)雲。三性有二配立。一善·不善·無記(有覆無覆)二善·染污(不善有覆)無記(無覆)今後配立也(以上)。 無記與無記(文)光雲。善·染五蘊展轉為因更無異說。無記五蘊。四說不同。第一說。展轉為因。性類等故。第二說。五是色果。四非色因。此師意。四蘊勝故非色因。色蘊性劣故與四為因。第三說。五是四果。色非四因。此師意。四蘊勢力強故。能為色因。色蘊勢力劣故。非與四為因。第四師說。色與四蘊亙不為因。但是無記劣異類故。諸論皆有四說。並無評家。今解且以後師為正(文)本義抄。就此釋。善·染污五蘊。各展轉相望。為同類因。無記何不爾耶。答。無覆無記勢力劣故。異類相望不為同類因。善·染污五蘊勢力強盛故。展轉相望亙為同類因也(以上)寶雲。前說為善。善染性中。既色四蘊展轉為因。雲何無記業色不與四蘊展轉為因(云云)。 言九地者(文)光雲。欲界無定。有頂昧劣。皆不能發無漏聖道。故唯依九地(文)。 無漏非界繫(文)古定。問。無漏不墮界繫者。依何地地無漏各別哉。答。無漏必依有漏定引起。依散心不起也。有漏定以繫地定故。隨能引起有漏定。地地無漏定也(以上)。 等勝為果者(文)決雲。見道無漏與見道無漏為因。是等也。與修道無漏為因。是勝也。有漏法假令煩惱強為勝。弱為劣。若強勝煩惱為劣為因。不攝同類因也(以上)。 鈍根。隨信行(先加行位隨信他語行故)信解(由信勝解相現前故)。 利根。隨法行(先時自閡經法故)見至(由見得向至果)。 羅漢。(鈍。時解脫。要待勝時入定。時者。好衣好食好臥具。利。不時解脫。不得好衣等時。) 為無漏道加行生故(文)正文雲。為無漏道四字剩。故論并光記無此四字也。雖非重過。猶不如無(以上)。 無生智唯與等類(文)惠雲。問。無學無生智與獨覺及佛無生智為同類因。即是與勝為因。如何唯言與等類為同類因。答。三乘果位更不轉易。無亙為同類因義。下人得上忍。猶可轉為佛等。況得無生智可轉也(文)。 又諸已生見道(文)古定。問。已生見道為見道為因義如何。修道無學又爾也。答。見道隨信·隨法二人在之。隨信行為隨信行為因。此等因也。謂見道依六地。依一地得見道時。餘地見道皆未來得修也。故一地隨信行為餘地得修隨信行為因也。又於一地中。九品智各別也。九品中。一智見道現起。此一智餘八品智得修也。此八品等勝為因。可知之。故於隨信行。等勝為果義在之。又隨信行為隨法行為因也(以上)惠雲。諸鈍根道與鈍及利為同類因者。以鈍容得轉成利故。鈍與利為同類因。利不退作鈍。故利不與鈍為因也。見道與見為因者。如一身有九品見道。若起下下品見道。餘八品不得生。即與未來九品作同類因。若起下中品。即與未來八品作同類因。不與下下作因。乃至上上品即唯與上上品作因。不與未來前八品為因也(文)。 解雲此難(文)惠雲。難意。上地起無漏道。上地勝。道亦勝。依下地起無漏道。地劣。道亦劣也。上地已起現行隨信行道。與下地未來未起自身隨法行道為同類因也(文)。 論雲由因增長(文)私雲。增長之因雲心歟。重而可正之。古(定)雲。因增長者。為後後勝進位作因雲也。謂無漏不墮界繫故雖依上下地。無勝劣。談勝劣事有二由。一由因增長者。前位劣。後位勝道也。故前位上地見道劣。後位下地修道勝。假令超越證人。初定得見道。又依意樂。以未至地無漏。如斷二定已上修惑。上地見道為下地修道為因也。意樂者。定力為得自在也。見道得二度事無之。得上地見道時。下地見道得修也。又見道有九品智。下下品智為自地下下品·餘地下下品為因。等因也。自地下中等八·餘地下中等八為因。成勝也。不依地。依品品位。有勝劣也修道有退故。退上地起下地修道時。上地修道為下地修道為因也。問見道九品合斷故一智也。如何有九品耶。答。九品中隨一現起。餘未來得修也(以上)。 上地起見道與下地修道(文)惠雲。約超越第三果人論也(文)。 及上地下下品等道(文)古(定)雲。此上地下下品智⑥хЪ下地下下品等得修時事也。若下地九品已前現起。先生故。上地後生下下品。等因Ь不可成也。故因增長者。依位·品品也。可思之(以上)。 第二由根者(文)古(定)雲。上地隨信行與下隨法行為因。得修也。若上地隨信行與下見至等為因練根等事也。此則地粗於位。位粗種姓●э之道理也。別不依地。依位上下也。如何地地相望。上位г下位⑥不為因也。故為因方。地ыэх位г尚親也。若不依位依地。地地相望。上位х下位⑥可為因也。不爾故。雲地粗於位也又位·性相望時。種姓尚親為因也。謂隨法為三四為因。若依位上下。隨法為上位信解等可為因。不爾故。是位粗種姓ыэ也。問。不依位依性。信解為隨法為因。可依種姓故。答。利根人經位次第也。隨法先生。信解後生。先生ロ因Ь不成故也。若信解隨法ыэх先生。可成因也(以上)。 又論雲雖。一相續(文)決雲。於見道無轉根義。何隨信行為隨法行為因哉。答。光雲。於見道位。雖一相續中無容可得隨信·隨法二道俱起。而已隨信行為未來隨法行因(云云。以上)。 加行生亦然者(文)古(定)雲。依加行生法。豈設勤勞劣法為果耶。故如無漏。等勝為果也(文)。 因聞思修所生功德(文)惠雲。若言聞等所成惠。唯大地惠。若言聞等所成法。散地即通四蘊也(文)麟雲。思與修為因者。今謂不然。以欲界有思無修。色界有修無思。異地相望。又不為因。如何乃言思與修惠為同類因耶。又言聞與思修為因者。亦是總言。然於其中。理應分別。如欲界聞。不與修為因故。色界聞與思不為因故(文)。 上二界無思(文)古(定)雲。上二界。舉心思惟。即修惠成故。彼無思也(以上)義章雲。雜心法中。聞惠局在欲色兩界。不通無色。無色無形。不能聽受。是故無聞。思惠局在欲界地中。上界則無。何故如是。上界報靜。□□□□□□稈秦□□瓷敷Q飀□□□□□視兜飀□ 論文約三界(文)惠雲。欲界г聞與聞思。思與思為因。無修。色界г聞與聞修。修唯與修。無色界г修唯與修為因。異界無因義也(文)。 此加行善束成九品(文)惠雲。三法各束成九品前與後因。非是三法共束成九品也(文)。 生得善法(文)惠雲。生得善九品。據所感果有九品。唯知因亦有九品。不由加行生。任運而起。九品前後起無次第。不定得互為因。若加行善加行生轉勝。不與劣為因也。染污即不善有覆。由感果及治道有九品。准生得說(文)決雲。生得善強。無勝劣故。互為因也(以上)。 謂異熟生(文)麟雲。無覆無記四種者。異熟任運而起。最為微劣。威儀路作意而起。力用小強。勝前異熟。工巧處強想生故。力用更強。勝威儀路。化心通果。其力最勝。故如其次相望除前(文)惠雲。異熟生心有九品。亦互為因。任運起故。威儀等三加行生。不與劣為因也。通果者。如欲界有四定化心果化心是定果。欲界四類化心與五地化心為因。初定有四化心果。不與欲界化心為因。乃至不與前四定化心為因。以劣故也(云云)。 相應因得名事。惠雲。若心王名因。心所名相應。相應之因。若心王為因。即是相應。相應即因。持業釋。可知之(文)。 俱有因差異事。惠雲。與俱有因別者。若心王·心所同所依邊。即相應因義。若心王·心所互相依邊。即俱有因義也(文)麟雲。由互為果義。立俱有因。如商侶相依共遊險道。由五平等共相應義。立相應因。如商侶同作食等事業。其中闕一。皆不相應故(云云)。 頌唯舉同依事。惠雲。若心王·心所同依。必同餘四。故舉所依。不舉餘四。兩人觀初月等同。所緣·時·事·行相即同。所依即別。故頌不舉餘四(文)。 遍行因。麟雲。言遍者。三義遍故。一遍緣五部。二遍隨眠五部。三遍與五部染法為因。由此三義故名遍行。五部惑中。唯此十一有上三義。故名遍行。餘惑不然。故非遍行。此等廢立。如隨眠品。然此遍行能取他部果。若同類因唯取自部果。是故二因寬狹有異(文)古定問。貪·瞋·慢何不緣五部耶。答。貪·瞋重迷惑也。緣十一遍使起也。直不緣其諦。不緣五部。問。滅道下見疑等。何不緣五部耶。 異熟因異熟法故(文)古定。意雲。有異熟法故(為言)異熟·非異熟時。異熟無記。非異熟善·不善有漏也。有異熟·無異熟時。有異熟有漏善·不善也。無異熟無記也(文)。 異類而熟(文)第二卷四解中。第三解Я當也。   第三世攝。惠雲。同類·遍行·就三世位建立。故通二世。異熟等三因。就體建立。故通三世(文)古(定)雲。異熟等三因通三世者。於過去·未來。雖無因用。其體皆有之。謂善體·不善體·心心所體也。遍行·同類。以前生為因體。未來前生·後生不同無之。故不通未來。問。准三得思之。於未來前得後得其類別也。所得法可有前後類也。答。能得в得г有別體。故未來種類別也。所得體別無之。唯所得法隨緣合位。談前生後生。故不通未來也。 無為無因果者(文)正文雲。初句果字剩。多本如此。但一本無果字。可依此本(以上)。 謂無為法於生不障(云云)釋無為無果也。無為是因無果(為言)謂能作因ЯЁЪ無果也。上無為無因同之。體離繫果ЯЁЪ無因(為言)惠雲。此因果者。體是能作因ЯЁЪ無果。不能生當果也。是果當體是離繫無因。即不從五因生故(文)。 非能證故(文)惠雲。無為不是能證智。故無離繫果也(文)。 餘二無為(文)麟雲。謂虛空·非擇滅二種無為。但約不障。是能作因。果不行世故。非所引果。無記性故。非道證果(文)。 非即非其自體(文)惠雲。若言無者。無因即無過去五因。無果即無未來五果。若言非者。即非體。其自不是因果也(文)。 言後因者(文)麟雲。且果有五。一異熟果。二等流果。三離繫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次第。狹者居先。廣者居後。六因次第。廣者居先。狹者在後。由此前因對於後果。後因對於前果。其離繫果非六因得。故此不論(文)寶雲。由第三離繫非六因得。此中不論。與士用果少相濫故。次士用之前。及狹於士用果。非士用果後。故於五數之中。列在士用果前。不同四果廣狹次第。所以非次異熟之後(文)。 謂能作因於法(文)釋能作因名增上。論雲。唯無障住。有何增上。即由無障。得增上名。或能作因亦有勝力(文)寶雲。答中有二。一以無障釋。二有用釋。以無障通與一切為能作因故。名為增上。有用增上如文可解(文)古(定)雲。於增上。有有力增上·無力增上。此無力增上也。不障雲增上事。國主不為損害。居國安。為障不可居國故也(以上)私雲。准寶釋。通與一切無障為增上也。 諸有情業(文)麟雲。謂由有情業力。感器世間。故業望彼。有增上力(文)。 同類遍等流(文)光雲。若同類因。唯取自界自地自部自性等流果。若遍行因。唯取自界自地自性染污等流果。此二因所得果皆似因。故因雖二。其果唯一(文)。 等流得名事。寶雲。同類·遍行因。俱是相似。力用少異。分為二因。果但酬因。不辨力用。但據似因。名等流果。後等前流。名為等流。等流即果。名等流果(文)麟雲。問。如邪見生有身見。唯性不同。同是染故。為等流果。善生無覆。雖性不同。同是淨故。應是等流。答。染性易同。故得為果。淨法難同。故不為果(文)。 士用果(文)寶雲。諸法作用名為士用。從似得名(云云)古定。問。四種士用時。五果皆士用果也。何二因所得雲士用耶。答。總即別名也。光雲。餘四從別立名。此一從總立名。雖標總稱。即受別名。如色處等(文)。 五果釋名事。寶雲。入阿毘達磨第二。釋五果名雲。果不似因故名為異。熟謂成就堪受用。故果即異熟。名異熟果。果似因故說名為等。從因生故復說為流。果即等流。名等流果。擇滅無為名離繫果。此由道得。非道所生。果即離繫。名離繫果(已上三果。持業釋也)又雲。由此勢力彼得生故。此名士用。彼名為果。士用因從喻得名。士用果是士用之果。又雲。由前增上。後法得生。增上之果。名增上果(已上二果屬主釋也。云云)。 異熟果不通非情(文)光雲。夫異熟果非共受用非情共受。故非異熟。又正理十八雲。豈不大梵所住非情是別業果。亦應說彼名業異熟。何乃言非。有作是言。大梵住處。一切大梵業增上生。有餘復言。大梵住處相續未壞。餘可於中有受用理。故非不共(文)古(定)雲。等流·長養通非情。異熟果不通等流·長養故。如彼不通非情也(為言)。 明知不通等流(文)麟雲。此宗五類義體。各別不同。互不相攝。今因此理。證顯宗義。故言明知。言通三性者。等流可知。其能長養即通三性。所長養唯無記。如上已辨(文)私雲。異熟果唯有記生也。等流·所長養三性生。故不相攝。等流三性生可知。所長養三性生者。能長養通三性故也(為言)。 等流似自因(文)古(定)雲。同類因自部自地後生法為果故。等流果體同類因相似也。遍行因通五部故。部雖不相似。自地染法故。等流果體遍行因相似也(以上)。 離繫由惠盡者(文)寶雲。由惠盡法。名為擇滅。即是擇滅名離繫果(文)。 如因下地加行心力(文)古(定)雲依未至地有漏定。斷欲惑。得初定有漏定等。是同類因也。果等流果也。未至初靜慮攝也。餘准之(以上)麟雲。言清淨靜慮生變化心者。謂簡味定等故言清淨也(文)。 不生士用果(文)麟雲。問。此果既不生。如何可說用彼力生名士用果。答。正理雲。現見於得亦得說生名。如說我財生。是我得財義(文)不生士用果與離繫果差異如上。 除前者(文)古(定)雲。以不障義為能作因。故通三世。增上果不障義。故不通未來歟ЮяЬх必無果前因後義故除前(以上)。 問士用增上(文)古(定)雲。士用果依因勢力。增上果依因勢力。如何差別耶Ь問也。答意。不障因·正造作。體各別也。施Ьх不障用。其體不造作義。可有之故。依造作方名士用。不障方名增上也(以上)。 五取果唯現者(文)惠雲。頌中不說能作因取與者。能作因中。未來世及三無為法。不能生果。無取與。以不定故不說也(文)。 除能作因(文)光雲。能作因現在取果而不說者。以能作因非定有增上果故。此頌中不說。謂無為法及未來法。雖是能作因。而不能取增上果故。正理十八雲。然能作因能取果者。定唯現在。與通過·現。若依婆沙二十一雲。能作因。有作是說。現在取果。過去·現在與果。有餘師說。此能作因。過去·現在取果。過去·現在與果。然無評家。此論·正理同婆沙前師。又解。此論同婆沙後師。言能作因同五因現在取果者。從多分說(文)本義抄。能作因取果。唯可限現在也。但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者。婆沙評家義也。而能作因是廣以一切法為體故。等無間緣體即能作因Я攝之門有之。故指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即雲能作因取果用通過去義邊可有之也(以上)。 二與果亦然者(文)古(定)雲。俱有·相應二因。於現在與果。同時因果也。雖然。以能為彼種之邊·正與彼力之邊。於同時起用。可分之也(以上)惠雲。約二因能引邊即取。與力邊即與。與取皆同時義說別也(文)。 過現與二因者(文)古(定)雲。同類因有等流果無間生者。自部自地同生無間也。有隔念等流果者。苦諦法生。無間餘部法生。次又苦諦法生。前苦諦等流果也。此雲隔念。遍行因有無間生等流果。十一遍隨一現起無間生五部染法是也。有隔念等流果。十一遍使隨一現起無間善·無覆無記法生。次生五部染法。是前十一遍使隔念等流也。此二因無間生等流果時。現在起與果用。生隔念等流時。此二因過去與果Злワ也(以上)。 問取果與果(文)論雲。能為彼種故名取果。正與彼力故名與果(文)光雲。種是能生義。因有生果之能。故名取果。彼所生果。其因正與彼果力時。故名與果(文)寶雲。取時為因義成。名為種子。與時正引果起。名之為與。兩用俱在其因。不在其果。舊釋в為因義成名為取果義。不失也。果起酬因名為與果謬也。是果力故(文)古(定)雲。六因各有生果功能也。謂一因生時。此因可生何果。自分果⑥取э定ю位⑥。施取果用雲也。此因果緣會時。浮生相。此時前因引此果。令入現在用起。施與果用雲也。因現起無間生果因。取·與二用同時起也。此因現起位。此果浮生相也。若隔念生果因。現在起取果用。此因過去落謝也。其後此因果緣會浮生相時。取果用有之。浮生相位。過去起與果用也。故此取果現在。與果過去也。問。已作用位名過去。何於過去起與果用耶。答。光Я功能非作用(云云)意。因能自有與果義別非起作用(云云以上)。 論雲善同類因(文)光雲。別釋善同類因取與四句(文)。 第一句者(文)古(定)雲。斷善根人。以九無間·九解脫道斷九品善也。第八品сЪг後後善得起也。第九無間道ЯЪ斷上上品善。此時上上品善得現起也。此無間道位。所得善法前得切未來住也。第九無間道生得。施取果用也。此得過去落謝後。其身善法不生成。彼得無起與果用也。第二句最初所得者。斷善根人。後續善時。前最後所捨得。今起與果用也。前句取取果用方。今取與果用方也。今最初所得善。前最後所捨得果也。問。續者前得ЮэЬ雲лг最後所捨得Ь聞ю樣如何。答。最初所得善得。今始起。此善前得Ь雲лг。最後所捨得。今與果用⑥起ЗЬ聞ю也。若過去餘諸善法得Юьг。此善前得Ьг不可雲歟。續者今所得善法故。此前得г最後所捨得。今與果用⑥起ЗЬ顯也(以上)續善根時。最初所得得限過去最後所捨一剎那善得者。光師初釋意也。今疏同之。本義抄。問。續善根時。彼果至生相位。前位多剎那善得。皆起與果用。不起取果用。何唯限過去最後所捨善得哉。答。此是正理論難今論之趣也。俱捨師救之意雲。過去所有諸得。望今果見之。雖起與果用。不起取果用。望別別果見之。以前唸唸已起與果用畢故。以之為俱句也。斷善根位所捨最後一剎那善得。從來未起與果用。今續善根時。初起與果用故。以之為起與果用不起取果用之位也(為言以上)堯抄雲。問。第一·第二句。何唯約得。不約餘善耶。答。斷善時。善根先不現行。唯有善得。乃至最後時現行故也(以上)。 明法從因生(文)惠雲。法從因生。即七十二法。一一六因幾因生。分為兩類。明心王·心所為一類。色·不相應作一類辨也(文)。 法略有四○標四法也如次者(文)惠雲。染污法者。心王。大地十。不定尋·伺·睡眠。此上通三性。取染污邊。惡作通二性。取不善。大煩惱六。大不善二。不定貪·瞋·癡·慢。小煩惱十。都三十七法。一一生時。除異熟因。餘五因生。異熟因生無記法。不生染污法也。第二異熟生法者。取心王·大地·尋·伺。此十三取異熟無記性邊。從五因生。除遍行因。遍行因染污法。不生無記法也。第三三所餘法者。除前三類外。皆是此中攝。取心王。大地十。尋·伺。大善十。此二十三法中。取苦法智已去無漏邊。有漏定善·有漏散善邊。威儀·工巧·通果無記全。加睡眠·惡作善性邊。共二十五。從四因生。除遍行異熟因生也。第四初無漏法者。取心王。大地十·善十·尋·伺二十三法。取苦法忍一念相應者。從三因生。除異熟·遍行·同類也(文)麟雲。初染污法從五因生者。是心法故。必有相應。相應因中。必是俱有因。染污性故。有同類因。復通遍行。能作必有。故具五因。餘四准此。更不廣說。異熟法除遍行者。遍行唯為染污因故除之。問。異熟既善惡為因。無記為果。如何可說從同類因生。答。後之異熟從前異熟生。以無始來有異熟果為同類因。故得有也。三所餘法除異熟遍行二因者。非異熟故除異熟因。非染污故除遍行因。從相應·俱有·同類·能作四因所生(文)。 此明色不相應四法(文)惠雲。十一色及不相應分四類者。一染污法者。色·聲·無表·四相·得。取染污性邊。從四因生。第二異熟生法者。取眼等五根·扶根四塵·四相·得·無想果·同分·命根。取異熟無記性邊。從四因生。第三三所餘法者。五根·四塵取長養邊。色·聲取善及三無記邊。無表別解脫處中。定共全。道除苦法忍外餘苦智已去全。得·四相。取有漏善餘三無記邊。無漏除苦法忍外餘苦法智已去全。二定名身等三全。從三因生。第四初無漏法。取道共無表。得·四相取苦忍上者。從二因生也(文)。 不相應中染污等(文)麟雲。一染不相應。謂染法上四相等。二異熟不相應。五根等四相及命根眾同分等。三三所餘不相應。謂除上二類及初無漏餘不善有漏。即除上四相及善有漏法上四相并非得二定等四相。初無漏不相應。即苦法忍上四相等(文)。 依一兩輩所望。頌疏講談之次。拾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七月二十日。擬講英憲。 (大藏卿得業仁誂之畢。以英憲自筆予校之也)。 (弘治三己九月三十日。淨實)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七((頌疏論本第七)) 麟雲。解四緣義為三門。一釋名辨相二明因緣相攝。三明因緣同異。初門隨疏釋。言相攝者。婆沙問雲。為因攝緣。為緣攝因。答。互相攝。謂前五因是因緣。能作因餘三緣。有說。緣攝因。因非攝緣。謂五因是因緣。能作為增上。等無間緣所緣緣非因所攝。二說無評家舊雲。增上緣似能作因。因緣似五因。等無間緣所緣緣不似因。故因不攝。新雲。前說為善以有力無力俱有能作故。同異者。顯宗雲。六因四緣體雖無別。而義有異。因謂能生。緣能長養。猶如生長二母有差別。又因能生。緣能辨。又近名因。遠名緣。此意總顯因親緣疏(文)光雲。六因四緣作用各別(文)寶雲。作用既一。故知無異(文)。 說謂契經中說(文)寶雲。因無正文。緣有經說。如契經中說四緣性(文)惠雲。有四緣性。性是類義。雖所藉緣多。約性類皆四種攝也(文)光雲。婆沙一百七雲。因者如種子法。等無間者如開避法。所緣者如任杖法。增上者如不障法(文)。 因即是緣(文)光雲。若論六因四緣作用。各別互不相攝。然說因緣攝五因。增上攝能作因者。據用相似。以明相攝。其等無間及所緣緣不似因故。故因不攝(文)。 等無間者(文)惠雲。第一釋約體等義。前一受生後一受等。若如此者。如前念善心起。即有二十二心心所。後念無記心起。即十二心心所生。如何名體等。第二說約用等。前念後念體雖多小不等。而力用等(文)麟雲。於自類中無非等義者。謂外難言。色法小多不定不名為等。心亦三性及有尋·伺等。何名為等。故答言。於自類等無非等義。非約善惡異性名為等也(文)古(定)雲。第一釋。先後心心所。各自類相望雲等。謂受心所。五受各別。一受ШШ生也。現在受體一。第二剎受體一也。故先後體等故雲等。想等准之。不見三性相望邊也。第二釋心。欲界善心所二十二俱起。此次無覆無記心起。十二心所也。前生二十二。等為後生想心心所為緣(為言)第三釋心前滅心心所。等為後生心心所為緣。後生心心所。等以前滅心心所為緣生故。通緣及果雲也(已上)決雲。三釋心。後受以前心心所等為緣。後想以前心心所為緣。何ях前⑥為緣齊Ёンяг等Ь雲也。緣及果者。緣前心心所。果後心心所也。前心心所為後心心所為緣等故。等字又通前心心所也。所謂前心心所後想ロ為Ях成緣。為受為緣。何яЯх等Ёヱ為緣故也(已上)私雲。此光第三釋心也。今疏第三釋光第四Я當也。同(定)雲。或等無間者。等無間⑥緣в方ЯЪ見ю時。持業釋。等無間⑥果в方ЯЪ見яг依主釋也(已上)。 所緣緣(文)所緣緣·增上緣釋名如下。 因緣五因性者○生等五因是因緣攝(文)。 光為正釋。 心心所已生者(文)光雲。已生簡未來及無為。心心所簡色·不相應(文)。 謂受戒者(文)釋色不等生。四段在之。第一也。古(定)雲。受戒者得戒事。第三羯磨時。此第三羯磨時。深發深心入色界定人可有之。此人第三羯磨一剎那。色界定俱無表·欲界別解脫無表。俱時得身中也。而無表依表故。無表表色自類也。一表色生二無表色。非自類等。故不立等無間緣也。或無間生欲界無漏○(文)此第三羯磨時。異生入見道人可有之。此時一表色緣Ь成。別解脫無表·道共無表生也(已上)。 三羯磨事。決雲。別解脫戒。先到和尚所。不殺生戒持否Ь說。能持能持三度唱之。如此七支戒畢。是第一羯磨也。又不殺生戒能持否。答如前。如此七支戒畢。是第二羯磨也。此時сЪг戒體身中不成就。第三反。又不殺生戒持否。答如前。此時七支無表色身中成就。相似相續起也。此次又入色界定。定共無表與前無表。二戒體成就。無間緣г唯一欲界無表。次念欲無表·定共無色二色生也(已上)此抄。初念一無表·第二念二無表。相對雲不等生。前定抄。一表色·二無表。相對雲不等生。追而可取捨也。論文雲。欲界色或無間生欲色二無表(文)此文色與無表色相對ЗЬ(見)。   於一身中一長養色(文)古(定)雲。所長養色。漸漸增長也。次第次第增長色。第二長養雲也。本少分增長色法。此上又增長。本色不去若色法為等無間緣者。本所長養色去。後後所長養色可施開避用。無此義故。非等無間緣也。不相違害者。第二長養生ЗяЬх。本長養色不去共住也。如人生長時。本肉上次第次第肉重(已上)光雲。此約同時長養色非等故。色不立等無間緣。大德復言○此約前後色不等。非等無間緣(文)。 諾瞿陀樹(文)麟雲。攝雲。似此方柳。非正翻柳。古雲。柳者謬也。應法師雲。此雲無節樹。一雲縱廣樹(文)。 有別體性(文)惠雲。有別體性者。此破經部許緣無境生心。如緣過未世·及三無為·空花·第十三處等生意識。有部即不許緣無生心。緣過未等。即是緣過未名等生心。皆緣實法方生心也(文)。 增上即能作(文)惠雲。問。何以不言能作即增上。論言增上即能作耶。答。能作因寬。增上緣狹。能作因中。取無力能作因。為增上緣。不有力能作因。所以言增上即能作。不言能作即增上也(文)。 所緣·增上寬狹事。惠雲。有二說。一雲。據增上體廣。所緣緣即俱有法是。二雲。或所作廣者。增上緣但據不障義。皆名增上緣。若所緣緣。即要與能緣識為境者。是所緣緣。若不為境者。即非所緣緣。此不為境者。得為增上緣(文)。 此言作用(文。因緣。士用果。或等流果。或異熟果。等無間緣士用果。所緣緣。增上果。增上緣增上果)光雲。此與果用。過現眾多。故別分別。其取果用。若依正裡。唯在現在。若依婆沙。雖亦通過去。唯等無間緣無多差別故。此不說(文)。 二因於正滅者(文)光雲。相應·俱有。於果法滅位。與與果用。住異雖亦同時。滅相義當在後。故偏言滅。由此二因滅位與用。令俱生士用果有作用○又正理雲。如是二因。雖俱一時取果與果。而今但約與果(文)古(定)雲。六因時。約因時。雲過現。今約果時。雲正滅。果浮生相雲正生。此果法滅被相位。名正滅。此二因同時果故。正滅位與果也。二與果亦然之位也(已上)決雲。正滅正生。於果可論之。非因正滅正生也。謂同類·遍行等。落謝過去。生等流果。故因是在過去生相位Ь不可雲也。果被引過去同類因至生相。此引起所云作用也。故知等流果在生相時。同類因起作用。知生相約果也(已上)。 三因於正生者(文)光雲。同類·遍行因。與與等流果用。若異熟因。與與異熟果用。其異熟因。果至生相。過去與果。必無果至生相現在取果。以此明知。此頌定約與果用說(文)。 決雲。異熟因所生果。至生相起作用雲。故知。頌而與於作用者。與果用也。若取果用。異熟因果作法。速疾第三剎那Я其果現前事無之。故生相時。其因起作用者。與果用ЮюлЁ取果用。今生相法在遠未來時。取果用象(已上)古(定)雲。同類·遍行。其體前生故。果正生時與果也。因時依隔念等流·無間等流。可通過·現。過·現與二因位也。異熟因。又果正生位與果也。因時但過去也一與唯過去之故也(已上)。 餘二緣相違者(文)光雲。等無間緣。於果生位。與與果用。故言相違。以果生時前心心所與其處故。果謂士用果也。前三因作用。於果生位。今所緣緣。能緣果法滅位。與與果用。故言相違。以心心所要現在時方取境故。果謂增上果(文)。 心心所由四者(文)惠雲。問。等無間緣及因緣中。三因於正生位。所緣及因緣中。二因於正滅位。即前後相違。如何言心心所四緣生。答。正理雲。雖正滅位作用方成。而法生時。非無功力。離彼此法必不生故。正生及正滅皆是果。正生及正滅不取緣正生及正滅時。增上緣於未來及現在二世。皆與果力令生。故通正生及正滅時。與果用也(文)古(定)雲。非雲一一心心所具四緣。總約一切心心所。有四緣也。謂於因緣可有成沒也。染污心心所。除異熟因。非異熟生心心所。除遍行因。非染污性故也。三所餘心心所。非異熟無記。非染污故。除異熟·遍行二因。初聖心心所。除異熟·遍行·同類。可思之(已上)。 二定但由三者(文)古(定)雲。因緣中除相應因。善性故。除遍行因。非先業所感。除異熟因(已上)。 無想果不說事。惠雲。二定從有心定為加行引生故。此說之。無想果由過去無想定業引生故。略不說從等無間緣生也(文)光所引正理論初釋意也。可見之。 如是二定(文)釋二定為出心非等無間緣也。故二定等無間緣生。為出心非等無間緣。惠雲。二定從有心定引生。二定後出心為等無間法。不與出心為等無間緣。是前入心與出心為等無間緣。二定從有心引生入二定。能取二定及出心果。後出心即從過去入定心為等無間緣引生(文)。 餘由二緣生者(文)惠雲。問。豈不無表由善心引生。何不說善心與彼為等無間緣。答。以初念無表容不善心引生。如受戒者。第三羯磨容入不善心引無表生。沒第三羯磨是善心。自與後念善心為等無間緣。不濫無表為此緣。不同二定善心引生前後皆是善性也(文)。 塗灰外道(文)中論疏(嘉祥)一雲。如十二門說。自在天變化。造化萬法。萬法若滅。還歸彼天。自在三品苦行。下品苦行。生腹行蟲。次苦行。生飛鳥。次苦行。生人天。故生六道(文)碩法師疏雲。此天有四空下四禪上。故色界之中間(文)元康師雲。此天形體長大八千由旬。壽命八萬劫○大論雲。過淨居天有辨淨居天。名摩醯首羅。即此天也(文)。 或本雲如斯發生自患(文)古(定)雲。彼外道。三界眾生皆自在天子也Ь計之。爾者生地獄等。我子Я令受苦。何用耶。自患者。子受苦。父患也雲也。或本雲自喜(文)子令受苦。父為喜歟。嘲心歟(已上)。 依彼頌言(文)麟雲。依彼外道之頌。誠我善說也。此是論主調哢外道。故為此言。然此頌意。自在天教化眾生。種種變現。應以險利等身而度脫之。能為險利惡之事。名險。割截眾生。名利。燒眾生故。名能燈。現可畏身。名可畏(文)。 解雲塗灰外道(文)初明三身。次有三阿下。釋由險利之次。次以龍貫人下。釋可畏怖之次。 顯所食也(文)神雲。凡所飲食是此事故。今祭祀者皆以血肉髓祭之(文)。 大為大二因者(文)堯抄雲。四大種更互相望。有但有因。又四大種性類雖別。而同一事更相順故。有同類因也(已上)古(定)雲。大為大二因等者。大種望大種。俱有·同類二因也。第六卷俱有因出三類中。第一如大雲也。前生大種望後生大種可成同類因歟。私雲。以自他相望互為因緣之文。意得之。望自俱有因。望他可雲同類因歟。以同時異時可雲自他歟。或望自同類因。望他可雲俱有因。謂地大望地大雲自。地大望餘三大雲他。此則前生地大為後生地大。為同類因(自類相望)同時大種地大望餘三大。俱有因(他類相望)也。此事可問明師(云云。已上)。 能為五因(文)麟雲。言生因者。正理雲。從彼起故。如母生子。立因者。正理雲。能任持故。如地持物。持因者。由彼力持令不斷故。如食持命。養因者。能增長命。猶如樹根水所浸潤。欲知五因力用不同。應觀五喻(准此。生等五及俱有等五。總十因為因緣也)。 此之五因於前六因能○(文)麟雲。大種·所造非同一果。非俱有因。非心心所故。非相應因。非染污故。非遍行因。無記性故。非異熟因。俱時起故。非同類因。設後起者。非類同故非同類(文)尋雲。今疏此五因於前六因能作因攝(文)六因中能作因攝者。四緣時增上緣攝雲心歟。答。不爾。四緣之時因緣攝也。其旨如本義抄。本義抄。問。光師心。生等五因相攝四緣時。作因緣·增上緣攝二。釋何釋為正耶。光雲。又解。前釋為正(文)因緣攝雲也。問。今論雲增上即能作。而生等五因能作因所攝也。尤可增上緣攝哉。答。光法師釋雲。解雲。生等五因是因緣攝○又婆沙一百三十一雲。大種與所造色為幾緣。答。因增上。因謂生因·依因·立因·持因·養因(文)下判正不處雲。問。前解生等五因是因緣攝。後解是增上緣攝。何者為正。解雲。婆沙五事既無評文。兩說不同。誰輒定。又解。前解為正(文)但於今論文者。光法師釋雲。問若據此解。因緣亦攝能作少分。能作亦攝因緣少分。何故此論·婆沙明相攝中不說。解雲。理實亦攝。而不說者。以非全攝。略而不說(文)任今問答可通之也(已上)。 隨心轉身語二業(文)別解脫不隨心無表。七處各別受之。故非俱有因。第六對是也。隨心轉定·道二戒七處。一定心所得故。七處合可取可不故。是俱有因也。可思(云云)。 身語業能招眼等(文)古(定)雲。善惡身語業。招異熟生色法也(已上)。 為大唯一因者(文)麟雲。問。前言無一因法。今何復言一因。答。此但約所造望大種。唯有一因。非謂大種起但由一因。故不相違。又此一因。約因緣中五因為論。未言能作因(云云)惠雲。為大唯一因者。此文將所造望能造。為異熟因。即是因緣更加增上。即是二緣生法。以此一頌但問因緣不問增上。前文言自他相望互為因緣。不是能造望所造唯一因也(文)。 由身語二業能招異熟大種(文)身·語二業表·無表色。是所造色也。招異熟大種者。是八事俱生依身中。地·水·風·火。是能造者也。可思之。決雲。問。上所造г所造ロ為фЯ異熟因Ую事⑥明。雲身語業招眼等。今雲身語業招異熟大種果。此則招能造大種也。相違哉。答。依身八事俱生。其中色·香·味·觸方所造也。以此所造與所造為異熟因。地·水·火·風方能造也。以此所造為能造為異熟大種因也(已上)。   十二心互相生(文)麟雲。且於其中。烈略有五。一自界心。二異界心。三續生心。四防定心。五無漏心。約此五心。望三界別。以辨相生(文)古(定)雲。下界ыэ死上界Я生。命終心必善無記(異熟威儀)心也。染污心命終生上界事。無之。上界Я命終下界Я生。命終心通三性。欲界三性心ыэ生無色善無記心。無之。無色望欲界。又爾也。下地染污心ыэ生上地諸心事。無之。上地染污心ыэ起下地無覆無記心事。無之。聖者欲善心ыэ直起學·無學心。次第證人不爾。無學ыэ直生學心無之。先起有漏心。其ыэ展轉起學心歟(已上)本義抄。問。上地染污心無間生下地無覆無記心。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付之。論疏中述諸心相生。未雲有此義(云云)答。生二禪已上。未離自地煩惱之人。彼染污心無間借起初禪三識身故。上地染污心無間生下地覆無記心義可有也。今論中雲色界有覆無記心無間生自界五心。除通果心(取意)故色界有覆無記心無間生自界威儀心雲事。分明也。何雲諸心相生未明此義哉(已上)。 不與欲界心為所依(文)正文雲。此文倒也。應雲欲界心不與無色界心為所依。故光并麟同引正理論雲。謂於未至Я入出位中等無間緣。別所依體無容有故(已上)欲入無色界定之時。不起欲界心也。 所依遠(文)古(定)雲。所依遠。依後三遠道理。無色心不成所依也。二行相遠。依空處近分。離第四禪染。生無色善等心也。依離欲染。不得無色善也。所緣遠。可准行相遠。四對治遠。以無色有漏道。不對治欲界。有漏離次下雲故。又以無色無漏道不對治欲。餘八離自上故也(已上)問。依身欲界ЯЁЪ無色為依地。起無色定者。依欲界善。非起無色善耶。答。無色無漏從欲散善不可起。無漏必從有漏定起故。無色有漏定為離次下地染。可起之。故起色界定後。可起無色有漏定故。從欲善心不可起無色定也。可思之。 對治遠(文)麟雲。惡戒等法者。等取餘有漏法。二對治者。厭對治。謂加行道緣惡戒等法深生厭故。斷對治。謂無間道斷煩惱故。此二對治唯依未至。不依無色。故言遠也。舊雲。無色望欲。無斷·厭對治。有持對治。謂能持彼得令不失故。亦有遠分對治。遠防彼惑令不起故(文)。 防定方便心。 作如是願(文)決雲。染污定者。入色界定。出定時。緣過去淨定。殊勝定也Ь貪相應染心Ю起。此雲染污定也。味定Ьх雲也。防定方便心者。將入色界定之時發願。雖起欲界劣善心。不起色界染污心。若起。退定因緣Ь成Юь⑦Ь思。雲防定方便心也(已上)古(定)雲。色界無色界。自地自地定Я貪也。入定時Ях。今貪愛起事有之也。爾此愛退無漏定緣成事有之。故厭之。入定時誓願之。何住定時件愛起。依前誓起下地善心事有之。名防定方便心也。退無漏定愛⑥防故。防定雲歟。同雲。色界無覆無記心無間不生欲界善心。謂色界異熟威儀。生彼地起之故。不起下欲善心。通果出下地雖起之。與定出入。無間不可起欲散心也。無色界無覆但異熟生心也。生彼起之故不起。無色善心四遠故不生。染污心命終俗生Я約。欲染污心生之善心不生也(已上)。   十二中除學(文)麟雲。謂初出無間。是善心故。此二心不能生染。言欲界染不往彼界者。謂未離下染。必不往上生也(文)決雲。初受生時。自地煩惱皆能潤生故。身·邊二見受生時。潤生力在之。但自力纏不起。自餘煩惱皆起也。論雲。諸煩惱中。無一煩惱於結生位無潤功能。然諸結生唯煩惱力。非由自力現起纏垢(云云。已上)。 餘從五生七者(文)古(定)雲。欲界無覆無記從五生出者。自界四心·色界善心也。此色善生者。欲界通果無記心也(能變化心也)通果心一切皆色界定ыэ出入也欲界無覆無記生七者(自界四。色善·染污。無色染污也)不生色無覆事。異熟無記不起異地故也。不生威儀事。以下地眼不取上地境故也。無色遠故不生。無漏二心必定生故。欲無記ыэ不生也(已上)。 謂欲界通果無記(文)十四能變化心。欲界變化心也。 色善生十一者(文)三界染污四心續生時可生之也。麟雲。初從定出。生欲界善心。命終下生欲界。生欲二染。入無色定。生無色善。往彼受生。生無色染。入無漏定。生學無學(文)依身欲界入色界定。出定時生欲善心。又生無覆無記。此欲界無記。則通果無記入定時事也。 此復從九生者(文)麟雲。從欲散心入色界定。是從欲善心生。變化事訖。卻歸淨定。即無覆生無色定出。謂無色心生。無漏定出。即學無學生餘可知(文)。 除欲界二染污心及除無色無覆無記所以可知(文)色界定。未離欲者為離欲修之。必從欲善心生色界定。從染污心不起之。已離欲者易知。 有覆從八生(文)色染污從八生。自界三。欲善·無記(受生時也)無色三(受生時也)麟雲。除欲二染及學無學者。下染不能生染故。初生無漏心必淨故。故除此(文)不斷下染不起上染理也。 謂自界三餘無生理(文)異熟威儀不許異地起也(古定趣也)。 無色善生九(文)麟雲。除欲界二善者。從彼定出。不生欲界善。以極遠故。生欲染。約續生說。又不依無色發通故。不生欲色無覆。并學無學者。從無漏定出起彼定也。無色有覆生色界善染二心者。防定生善。受生是染生。欲唯受生故。但生二染不生善也。除欲色染者。未離下不生上。故除之。無覆生下染者。約續生說。色無不善。但生一染。有不善。生二染(文)。 學從四生五(文)麟雲。加無學者。謂金剛喻定證盡智時。即是學心生無學也。無學心自相生者。謂從前念引生後念。無有無學卻生學心故。無學心但能生四。設從無學退歸學果。謂有漏心起煩惱退。亦無學心生學心也(文)。 明二十心相生(文)古(定)雲。凡十二與二十。開合不同也。非有禪體寬狹。故光雲。十二之與二十。開合為異。體無寬狹(云云)。 加行得生得(文)加行善殊勝。數習薄故。斷善根本時身不持之。斷善加行位先立捨之也。生得善無始數習上善根劣。強惡法不相違。故難捨。上品圓滿之邪見起時。斷之也(已上禪讀抄)決雲。加行善。四善根等。加行所得善也。生得善者。生得惠是也(已上)二十二卷。約聞·思·修三惠。釋加行·生得分別也。可見之。 威儀路心者(文)住者不行立居也。古雲(定)威儀г威儀心所行處故。雲威儀路。所行處者。此威儀心緣威儀生作用。雲所行也。此威儀彼心作用令生物故雲路。故威儀即路也(已上)決雲。光十一雲。行·住·座·臥。名為威儀。以長短等表色為體(文)行·住·座·臥體色香·味·觸為體也。欲行欲住心。此威儀心也似威儀者。廣物也。假令聞呼聲行ЮЬЗю行·住·座·臥в方便Ь成ю物。皆雲似威儀路也(已上)。 古(定)雲。往行時в足音等聲。是似威儀也(已上)。 工巧處有二(文)古(定)雲。語工巧歌詠也。以五境為體。四境肉舌也。歌詠等時。聲·肉舌和合故通五境也(已上)麟雲。以語起時不離五境者。謂語是聲。必色·香·味·觸故具五境此謂音屈曲差別。二緣工巧心通五識者。此有語工巧故通五識。與威儀不同(文)決雲。緣工巧通五識及意識者。身工巧以色·香·味·觸四為體。聲不為體。語工巧以五境為體(如聲)故身·語合五識及意識通雲也。以工巧時者。身·語共通六境故。異緣工巧(已上)。 二十心相生事。頌疏中雖有名言。正不明也。論中正明也。頌疏不明事。以十二心相生可准之故也。 已下堯圓抄全寫之。 二十心  欲界八心   加行善 生得善 不善 有覆 異 熟 威 儀 工巧 通果  色界六心   加行善 生得善 有覆 異 熟 威 儀 通果  無色界四心   加行善 生得善 有 覆 異 熟  無漏二心   有學心 無學心 二十心相生 欲界加行善心無間生十心。謂自界七心。除通果心(通果心唯與色界善定相生故。總與自欲界心不相生也)及色界加行善心(欲界加行善心無間入無色界定故。從欲加行善心生色界加行善雲也)并學·無學心(欲界加行善心無間起學無學無漏心故也)。 欲界加行善心從八心生。謂自界四。即加行·生得二善心。及不善·有覆二染心。除四無記心(通果心唯與定相生故。與自界心不相生。異熟生心勢力劣故。不生加行善。威儀·工巧樂作切用引發故。不能順起加行善心也)色界二心。謂加行善(從色界定出生欲加行善也)有覆無記(依身在欲界。起色界染污定。如是願。我寧雖起下地善心。不起上地染污。復染污定所逼惱故。依起如是願。彼染污定無間生欲界善。為遮退失故也)學·無學心(從學·無學無漏定心出。起欲界加行善也)。 已上欲界加行善心相生 欲界生得善心無間生九心。謂自界七。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色·無色界有覆無記心(欲界善心命終者。生色·無色界時。欲界生得善心無間生色·無色界有覆心也)。 欲界生得善心從十一心生。謂自界七。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色界加行善(從色界定出。起欲界生得善心也)及有覆心(從色界染污定出。生欲界生得善也)學·無學心(從學無學無漏定心出。起欲界生得善心也)。 已上欲界生得善心相生事 欲界不善·有覆無間生七心。謂自界七。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 欲界不善·有覆心從十四心起。謂自界七。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色界四心除加行善與通果心(色界四心命終者。生欲界時。二染心從彼四心生也)及無色界三心。除加行善(無色界三心命終者。生欲界時。欲界二染污心從彼三心生也)。 已上欲界二染污心相生 欲界異熟·威儀心無間生八心。謂自界六。除加行善與通果心(異熱·威儀心不生加行善與通果心所以。如前註釋也)色·無色界有覆無記(欲界異熟·威儀心命終者。生色·無色界時。欲界異熟·威儀心無間生色·無色二界染心也)。 欲界異熟·威儀心從七心生。謂自界七心。除通果心也(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 已上欲界異熟·威儀心相生 欲界工巧心無間生六心。除加行善與通果心也(除此二心所以如前也)。 欲界工巧心從七心生。謂自界七心。除通果心也(除通果所以如前也)。 已上欲界工巧心相生 欲界通果心無間生二心。謂自界通果心及色界定善。此即加行善也。 欲界通果心從二心生。謂自界通果心及色界定善。此即加行善也。 已上欲界通果心相生 色界加行善無間生十六心。謂自界六。及欲界三。謂加行·生得·通果心也(從色界定出。起欲界加行·生得善心。及起通果心也)無色界加行善心(從無色界定入學·無學無漏定。及色界加行散善心入無學無漏定也)。 色界加行善心從十心生。謂自界四。除異熟·威儀(異熟·威儀二心不生加行善。如前註釋也)欲界加行善及通果心(此二心無間生色界定如前。云云)無色界二。一加行善(從無色定色界定時也)有覆心(從無色染污定生色界加行善也。是即防定方便心也)學·無學心(從學無學無漏定心。若入色界定。若起色界加行散善也)。 已上色加行善相生 色界生得善心無間生八心。謂自界五。除通果心(通果心唯與定相生故。從生得善心不生也)欲界不善·有覆二染污心(色界善心命終者生欲界時也)無色有覆心(色界善心命終者生無色界時也)。 色界生得善心從五心生。謂自界五。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 已上色界生得善心相生 色界有覆心無間生九心。謂自界五。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思之)欲界四心。謂加行·生得二善。不善·有覆二染心也(從色界染污定。生欲界加行生得二善也。色界有覆心命終者。生欲界時。色界有覆心無間生欲界二染污心也)。 色界有覆心從十一心生。謂自界五。除通果心(除之所以如前也)欲界三。謂生得善·威儀·異熟三心也(此三心命終者。生色界時。此三心無間生色界有覆心也)無色界三心。除加行善(生得等三心命終者生色界時也)。 已上色界有覆心相生 色界異熟·威儀無間生七心。謂自界四。除加行善與通果心(除此二心所以如前也)欲界二。謂不善·有覆(色界異熟·威儀心命終者生欲界時也)無色界有覆心(色界異熟·威儀心命終者生無色界時也)。 色界異熟威儀心從五心生。謂自界五。除通果心(除之所以如前云云)。 已上色界異熟·威儀心相生 色界通果心無間生二心。謂自界加行善及通果也。 色界通果心從二心生。謂自界加行善及通果也。 已上色界果心相生 無色界加行善心無間生七心。謂自界四心及色界加行善心(從無色定人色界定時。無色界加行善心無間生色界加行善心也)學·無學心(從無色定入學·無學無漏定時。無色界加行善心無間生學·無學心也)。 無色界加行善心從六心生。謂自界三。除異熟(異熟生心不生加行善如前註釋也)色界加行善心(從色界定起無色定時也)學·無學心(從學·無學無漏定心出起無色定時也)。 已上無色界加行善相生 無色界生得善心無間生七心。謂自界四心及色界有覆(無色界善心命終者。生色界時。無色生得善心無間生色界有覆心也)欲界不善·有覆(無色界善心命終者。生欲界時。無色生得善無間生欲界二染心也)。 無色界生得善心從四心生謂自界四心也。 已上無色界生得善心相生 無色界有覆無記心無間生八心。謂自界四。及色界二心。謂一加行善(從無色染污定生色界加行善心。即防定方便心也)二有覆心(無色界染污心命終者生色界時也)。 無色界有覆無記心從七心生。謂自界四。及無色界三。生得·異熟·威儀(此色界生得等三心。命終者出無色界故。無色有覆心從此三心生也)欲界三。謂生得·異熟·威儀(此欲界生得等三心。命終者生無色界時。此三心無間生無色染心也)。 已上無色界有覆心相生 無色界異熟生心無間生六心。謂自界三。除加行善(異熟心不生加行善所以如前註釋也)色界有覆心及欲界不善·有覆(無色界異熟生無記心命終者生欲·色二界時也)。 無色界異熟生心從四心生。謂自界四心也。 已上無色界無覆心相生 有學心無間生六心。謂三界加行善及欲界生得善并學·無學也。 有學心從四心生。謂三界加行善并有學心也。 已上有學心相生 無學心無間生五心。謂三界加行善及欲界生得善并無學心也。 無學心從五心生。謂三界加行善及學·無學心也。 已上無學心相生 論雲。由疑續善及界退還欲界善心。爾時名得(云云)尋雲。續善時善生得者。常性相。界退還所得善。加行·生得中何事。答。光記見光雲。問。界退還得欲善心。唯得生得亦得加行。解雲。唯得生得善。又解。加行串習者亦得。如婆沙有此兩說。然無評文(云云)善心中得六(云云)今所言六心者。欲界無覆·色界善·并無覆·無色界善·有學·無學心也。 論雲威儀路等三無覆心(文)光雲。威儀路等至十二處境者。別明三無記所緣境。異熟生心能緣十二處。此即可知。故不別顯。威儀路·工巧處·通果三無記心。皆以色·香·味·觸為所緣境。工巧處等。等取通果心。此二無記亦緣於聲。有語工巧故。工巧心緣聲。化人發語故。通果心緣聲。聲非威儀故。威儀心不緣。如是三心唯是意識威儀路·工巧處加行。不但意識。亦通四識·五識。夫通果心有二。一五識中通果。即天眼·天耳通。二意識通果·即變化心及發業通果心。此中且亦據第二通果心故。言唯是意識。若威儀路心唯意識者。據起威儀心說。若威儀路加行。不但在意識。亦通四識。若工巧處心唯意識者。據起工巧心說。若工巧處加行。不但在意識。亦通五識。緣五境故。若通果心加行。唯是定心意識。不通五識。故不論(文)。 此言加行者是緣威儀等心也(文)緣威儀心加行者。行·住·座·臥加行雲心也。緣工巧同也。 明得心多少(文)惠雲。此門意。如前成就諸根定量門。成欲界染心俱時及前後位。此染心容俱時得幾心也。容得者。容者約前後諸位許得。不俱時得六。所以言容也(文)古(定)雲。得心多少者。得心者。雲初得也。謂十二心中起何心時。初得何心雲事明也。前約現起并相生。此約得判多少也(已上)同雲。問。欲染心初起時。同時必得此六歟。答。不爾。一切欲染心初起時。依此染心得餘心位位⑥取合。得六心雲也。餘可准之。欲染得六。總依三緣。一疑續善。二界退還。三起或退也。可思之(已上)欲界染心不得自界無覆無記(異熟·威儀等)心事。彼無覆無記無法前得故也。可知之。古(定)雲。問。威儀·工巧數習者有三得。何不入得心數耶。答。威儀·工巧二無記。定不具三得。不定故不數之歟(已上)。 斷善事。善根者。信因果理。知因果理思也。邪見亙善惡撥無果報也。上品圓滿邪見起時。無始數習生得善斷也。斷善感無間果也續善者有二種緣。疑有心及正見也。疑有續善者。邪見撥無因果。善惡因果ヤюロЬ思疑有心起時。續善也。正見續善者。善根斷者因果道理有эЬ思и決定心生時。續善也。問。疑無心起時。不斷善。撥無邪見圓滿位斷善也。若爾。疑有心起時。何續善耶。答。生得善無始數習故。斷難續易也。故疑無心不斷之。聊疑有心起。易續續善也。續善根時分。頓現除逆者。述造逆罪。斷善根者。無現身續善者。必轉身續善也。而緣力斷善物。生生時續善。生生者中有末心。地獄生有欲現前時也。因力斷善者。生改時續善根因力者執強地獄果報終сЪ不改善思也(已上。禪讀抄)疑是染心(文)惠雲。正起疑心時。及上界死生欲界一剎那結生心。唯染污。此兩位染時。未來善上法前得。與此二染俱時得也(文)私雲。准此釋。今疏結雲起法前得得之也者。結疑續善并界退還二緣也。 得欲不善有覆(文)惠雲。由起惑退。約先凡夫斷欲界煩惱盡。復起欲惑退成三界染心也。界退還即無色死。第二念受欲中有初心。成二界染也。無學正起欲界染時。即退果得學心及無色有覆心也(文)古(定)雲。依二緣一起惑退時。離欲色染人。後時起欲染故。此時得欲二染。下地成就上地染故。得色有覆也。無色染先成就有之故。不入此也。二界退還。無色沒生欲界時。得欲二染。此時又可成就色染也(已上)。 得無色有覆及學心者(文)古(定)雲。此起惑退一緣也。謂羅漢退起欲惑時。得無色有漏及學心也。此時雖得色有覆欲染得色染時。上出之故。今無色雲故略之歟。預流果不退故得學心羅漢不受生故。無色界退還也。故依一緣也。 此據無色命終(文)自界三者。色界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此通果無記。有法前得故也。得者皆法前得ЯЪ得之也。餘可准之。惠雲。色界染心界退還。即據受色中有初心。是染便自界三·欲界一。法前得與染心俱時得也(文)。 決雲。續生時得欲界通果心事。如所依定得。定通果心所依定得。能依通果心必得之也。故今從無色沒生色界四靜慮之時。得其定故。其定能依通果心同可得之也。即初禪欲界化。乃至四禪欲界化也(已上)。 無色染心得二心者(文)古(定)雲。問。起惑退時。何不得善心等耶。答。聖人皆持三界善心(見)故起惑退時。善心等非初得也。問。生上地時。下地三性心悉捨之。何雲起三界有漏善心耶。答。依依身。其地善無記有漏ЮяЬх持之歟羅漢依身通三界。前三果依身欲界也。可思之。問。爾者。無色依身羅漢。退起欲色惑。可得欲色善心耶。答。於羅漢起惑退。無受生故無依身替。故記惑退時。染心鬥得之不得善無記也。凡羅漢持三界善心故(見)故光之引婆沙十一文。可見之。凡依依身持善無記心。一人上三界善心不可持之。故聖者將三界善心雲。舍下地時三性共捨之雲。不作相違歟。能能可問之(已上)。 十二心內容得三心(文)古(定)雲。得色善二界通果心事。由二位。二位共昇進時也。色善得色善者。從欲入未至地也。色善得二界通果。入根本得之。依色善得餘心事。此位гロэ也。界退還起惑退時。初染心得故。依善得餘事無之。光釋雲。此內色善容得三心。由二定。二由離染(文。已上)。 學四(文)古(定)雲。得四心事由二位。一入定。二離染。離染有二。一由聖道離欲染。二以聖道離色染也。入定者。初苦法忍位也。此時得學心也。依聖道斷盡欲惑第九解脫道。得二界通果也。又以聖道離色染時。得無色染也。此皆依學得也。得無色善事。斷盡第四定染。入空處近分位也。光釋雲。學心得四。由二位得等(文。以上)。 謂由聖道離欲界染心(文)麟雲。以明學心故。言聖道。簡間道也。入根本得二通果者。謂通果非近分地故。要離染得根本時。方能得也(文)。 惠者說染心(文)古(定)雲。指雜心雲惠者歟。彼論心。染心現起時得九心。此論十四心Ь說之(六·六·二故十四也)會此相違也謂色染·無色染·及學心。有重得也。色染心兩度得之。一欲染得色染時。二色染得色染時也。無色染·學心。各各三度得之。阿羅漢欲惑退起時。色惑退起時。無色惑退起時也。此論取重得雲十四。雜心約單得雲九心。謂色染除一。無色染·學各各除二。故除此五說九也。此論依重得說十四也。不相違(已上)。 善心中得六(文)古(定)雲。六者二界通果·無色二善·無漏二心也。此論說七。於七中。二心各各兩度得也。二通果依色善得也。雜心除二心取五心。并無學說六也。無記唯無記者。三界無記不兼得他也。勢力劣故(已上)。 依或人聖望。頌疏講讀之次。拾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八月二日。擬講英憲。 (大藏卿得業誂之。以英憲自筆校之畢)。 (弘治三。九月晦日。阿闍梨淨立三十六)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八(頌疏論本第八) 尋世間品得名如何。惠雲。可破壞故名曰世間者。可破壞故。釋世字。墮在世中故名間。准此牒文者。頌疏可破壞故名曰世間之本在之歟。流布本無之。麟雲。三界有漏可破壞故。對治故。名為世間(文)准此等釋。世言破壞義。間者。三界有漏墮在破壞中故雲間。有漏法無漏能治故雲對治也。 問。雲可破壞。雲有對治故。意如何。古抄雲。瓶衣等法終破損法也。心心所不相應等法終可被對治。故有漏道一往成能治。下地斷道。遷上地時被斷捨。乃至無色道起無漏道時被斷捨。故可對治義也(以上)。 一明有情世間(文)寶雲。就世品中。先明有情後明器者。外由內感故。先能依。後所依故。先明內果。後明外果(文)。 一總辨有情(文)此科總別次第也。可思之論雲○今次應說(文)二聚差別者。正定聚三聚別也。寶雲。而有二問。一問三界體。二問於中處(云云)光雲。第一明三界結前問起。於前品未已依三界分別諸心。今次應說三界是何各自界中處別有幾(文)。 列五趣名(文)五趣義如次下科。趣者。所往趣也。 梵雲那洛迦(文)麟雲。言捺落迦。此雲苦具。亦云不可樂。婆沙雲。問雲。何故彼趣名捺落迦。答。是那落迦所趣處故。是中有那落迦故。名那落迦。言那落迦者。正理雲。那落名人。迦名為惡。人多造惡。顛墜其中。由如是故名那落迦趣。或近人故名那落。造重罪人速墮彼故(云云)准上兩名捺落。是短聲總談彼趣。那是長聲別顯所有。然今章中但一名耳(文)尋雲。苦具意如何(以無量苦具可責罪人。故雲苦具。鐵繩等生苦具也)三界義雲。梵雲捺落迦。此雲苦器。造惡業人墮於苦器中。受諸苦故雲苦器(云云)准此可思之。 以傍行故(文)麟雲。正理雲。彼趣多分身橫住故。或彼趣中容有少分非傍行者○新雲。如傍蟹等橫行名傍○婆沙問雲。何故名傍生。答。由形傍故行亦傍。由行傍故形亦傍。准此即應牛馬等類亦是傍行(文)。 謂餘生中○(文)古抄雲。釋鬼有四義。第一舉因。後三約果(云云)麟雲。前世為餘生也(云云)光雲。餘生中喜盜他物習慳貪等(文)。 私雲。慳貪是餓鬼業因也。故於前世由貪盜他物者。受餓鬼報(為言)正法唸經雲。若人貪嫉狂奪人財。破人城郭。殺害抄掠。得財奉王大臣。轉增凶暴。墮熾然餓鬼中(文)。 又多是所祀祖宗(文)私雲。於鬼種類品品也。勢力鬼住山谷居靈廟。若人不歸敬起災難。故所祭祀歟。或又祭祀得所棄食餓鬼在之。今釋顯此類歟。 又多希求○(文)私雲。從他求遺落等食存活類歟。麟雲。雜心從他希求名餓鬼(云云)又多怯劣○(文)此約卑賤形顯其類也。 孟蘭盆經疏(宗密雲)然鬼有三種。一無財鬼。不得食故。二少財鬼。少得飲食。三多財鬼。多得飲食。此三中各有三。初無財三者。一炬口鬼。謂火炬炎熾常從口出。由前生燒壞村柵以此求財墮地獄。從地獄出墮此鬼中。二針咽鬼。謂腹大如山。咽如針孔。謂破齋夜食。盜竊眾僧之食故。三臭口鬼。謂口中腐臭。自惡受苦。以多貪名利自是非他。據此三種。寧吞鐵丸不食信施。少財三者。一針毛鬼。毛利如針。行便自刺。為貪利故。妄行針灸及刺畜生。但為求財不能愈疾故。二臭毛鬼。毛利而臭。以販賣豬羊渴爛刀剝痛楚難堪。地獄罪終墮斯鬼趣。三大癭鬼。咽垂大癭自決噉膿。由嫉妒於人常懷瞋恨故。多財三者。一得棄鬼。謂常得祭祀所棄食故。以罪多福少。少施多慳。棄擲之物方能惠施故。二得失鬼。謂常得卷陌所遺食故。以於現財常生慳著疑欲失者方起捨心故。三勢力鬼。謂夜叉·羅剎·毘捨闍等所受富樂。類於天人。或依樹林。或住山谷。或居靈廟。或處空谷。形豎而行。屬於鬼趣(以上略抄)又多怯劣身心[*參](云云)私雲。怯劣顯身劣卑形。輕[*參]顯內心粗動歟.金光明疏(嘉祥雲)輕[*參]難者。謂心無主當即是散亂煩惱。若配八難。即是世智(云云)准之可知之。 言人者(文)梵雲末奴沙。麟雲。婆沙問雲。何故此趣名末奴沙。答。昔有轉輪王。名曼馱多。告諸人曰。汝等若有所作。應思惟稱量觀察。爾時諸人即隨王教。欲有所作。皆先思惟稱量觀察。便於種種工巧業處而得善巧。以能用意思惟所作事故名末奴沙(文)多思慮故(文)私雲。於五趣中簡餘處雲多歟。思慮者。於諸事思慮分別莫過人也。或又指種種事業思惟稱量事歟。法苑珠林雲。契經說。人有三事勝於諸天。一勇猛。二憶念。三梵行(文)義章雲。如雜心釋。意寂靜故名之為人。此就人德以釋也。以人能思斷絕邪念。名意寂靜(文)法苑珠林雲。如婆沙論中釋人名。止息意故名為人。謂六趣中能止息煩惱惡亂之意。莫過於人。故稱止息意也(文)。 言天者(文)義章雲。如雜心釋。有光明故名之為天。此隨相釋。又雲。天者。淨故名天。天報清淨故名為淨。若依地持。所受自然故名為天(文)麟雲。婆沙問雲。何故名天。答曰。於諸趣中彼趣最勝樂善最妙最高故名為天。有說。光明增故名天。以彼自然身光恆照晝夜等故(文)。 或復尊高○(文)尊高者。身形勝妙最尊最高(為言)神用自在者。神通德用顯也。眾所祈告故者。諸人於諸天祈禱告啟也。 六欲天者(文)於五欲妙境受快樂故名欲天一四大王眾者(文)四王天委第十一卷在之。惠雲。王即四王眾者。類非一故。即七金山日月宮四層級住者。君臣合舉。舊名四王天。不得其眾。四王者。東持國主。南方增長主。西方廣目主。北方多聞主也(文)。 二三十三天(文)麟雲。妙高山頂四面各有八部天眾。謂金剛手等。帝釋居中。總有三十三處。故名三十三天也。惠雲。忉利。此雲三十三天。亦臣·主合立名也(文)。 此雲時分。光雲。夜摩天。此雲時分。謂彼天處時時多分稱快樂哉(文)寶雲。此雲時分。受五欲境知時分故(文)麟雲。言時時唱快樂者。謂晝夜六時唱樂也(文)。 此雲喜足(文)光雲。此雲喜足。謂彼天處多於自所受生喜足心(文)麟雲。昔雲兜率天是也。此名知足。一切後身菩薩鹹皆生彼天中名一生(文)。 五樂變化天(文)樂具變化天(為言)麟雲。謂此天隨心樂欲受用境。即自能化種種樂具(文)。 六他化自在天(文)麟雲。言於他化中得自在者。謂此天欲得受用境。便餘劣天子等變化種種樂具受用也(文)。 一等活地獄(文)光雲。正理雲。眾苦逼身。數悶如死。尋蘇如本。故名等活(文)麟雲。牛頭唱活故活也(文)義章雲。如龍樹說。此地獄中諸受罪者。各共鬥諍。噁心熾盛手提利刀互相殘害。悶絕而死。宿業緣故涼風來吹。獄卒咄之。罪人還活。應聲即活。從此義名活地獄。多由殺生故生其中。玄贊(六雲)。虛空中有大聲言。此諸有情可還等活。可還等活。次彼有情欻然後起如前。苦具還受殘害(文)。 二黑繩地獄(文)麟雲。一釋如章。又雲。謂彼有情業感鐵瑣狀。若黑繩鋸斬故曰也。又彼有情所有筋脈。悉皆化作黑繩。鋸斬故曰也(文)義章雲。以黑鐵繩拼諸罪人。悉令斷絕。故雲黑繩。此地獄中苦事眾多。黑繩事顯故偏名之。以其先世讒謗良善。妄言·綺語·兩舌·惡罵·枉殺·無事。或為奸吏酷暴無道故生其中(文)玄贊雲。以黑繩拼之。或為四方。或為八方。彼既拼也。隨其處所。若鋻。若斫。若斫。若削(云云)。 三○眾多苦具(文)鐵繩等生苦具也。惠雲。即狹名獅子頭馬頭逼身。合黨即自朋類相殘害也(文)麟雲。合黨釋義如章。又彼有情將受罪時周匝有山。一時合逼故曰眾合(文)義章雲。於中獄卒化作種種虎狼·獅子·豬·羊·牛·犬·一切種形。殘害罪人。或復化作兩山相合鐵輪鐵網一切苦具。治諸罪人。以眾苦具同皆合會殘害罪人。故言眾合。以其先世多殺眾生故生其中(文)玄贊雲。此苦有三。兩山迫二鐵槽壓。三鐵山墮(文)又雲。眾合苦相彼有情或時展轉聚集和合。爾時獄卒兩山迫之。復令和合。置大鐵槽中壓之。復令和合。有大鐵山從上墮(文)。 四[號*帝]叫地獄(文)義章雲。有大鐵城。五百由旬。獄卒在中。或斫。或剝。或刃。或刺。或鞭。或打。或棒。或杵碎其頭。或驅東西如是非一。令諸罪人發聲叫喚。名叫喚獄。良以先世斗稱欺誑非法斷事。受受寄不還。侵陵下劣。惱諸貧苦。或破城邑。傷害剝切離他眷屬。或復詐善誘誑殺之。令人叫喚故生其中(文)。 五大[號*帝]叫地獄(文)一義章雲。切苦具轉重於前。獄卒於中。或驅罪人入熱鐵屋。令大叫喚。名大叫喚。以其先世熏殺一切穴居眾生。或復繫閉。墜陷深坑。令大叫喚故生其中(文)。 六炎熱地獄(文)義章雲。此地獄中二。銅鑊一名難陀。二跋難陀。熱沸鹹水湧波於中。獄卒羅剎又諸罪人投之於中。或投炭坑。或投沸灰。或以膿血而自煎熬名熱地獄。以其先世惱亂父母及諸師長一切沙門婆羅門等。令其心熱故生其中(文)。 七極熱地獄(文)義章雲。以其先世活煮眾生。或復生爓。或以木貫生而炙之。或燒山澤及諸聚落佛塔僧坊。或推眾生令墜湯火故生其中(文)。 受苦無間(文)惠雲。即約自身受苦不休息或無樂間苦。即約無外樂間內苦。或更有受生及身形無間等也(文)麟雲。言受苦無間者。謂彼苦具最極增上。逼害有情相續不斷故。故名無間。言無樂間苦者。謂等活等七暫遇涼風時時有等流樂。以間其苦。今此中無故曰也(文)。 一南贍部州(文)麟雲。此無相當故不翻名(文)惠雲。舊雲。閻浮提者。提是河名。即無熱池四河中一。數名拔提河。中有金。名閻浮檀金。河邊有林。果大如八石甕。新譯取樹名贍部州也(文)。 此州南邊有○(文)本義抄。問。此州南邊有贍部樹歟。答。此州北邊有此樹也。於今釋。者。一義雲。此釋意述此州名南贍部州之由故。此州須彌山南邊有贍部樹故名南贍部州(為言)非謂贍部州在處有此州南邊也。一義雲。此州之中。北邊南邊。處處可有贍部州也。故勘圓暉釋一一雲。於此池側有贍部林樹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名贍部州。或依此果以立州名。任今論文明。北邊有贍部樹。當卷雲。此州南邊有贍部樹。指南邊有贍部樹也。故清涼大師演義抄八(上雲)。若立世阿毘曇雲。樹在此州之南(文)。 東勝身州(文)麟雲。梵名毘提訶州也(文)。 以牛為貨易故(文)麟雲。西州梵名瞿陀。此雲牛貨。因高樹下有一牢牛。為貨易處故以名焉(文)起世經雲。閻浮提人所有市易。或以錢寶。或以穀帛。或以眾寶。瞿陀尼人所有市易。或以牛羊。或摩尼寶。弗婆提人所有市易。或使則帛。或以五穀。或摩尼寶。鬱單越人無得市易欲自然(文)。 此雲勝處(文)麟雲。彼州壽命·衣服·飲食等。皆勝餘方故曰勝處(文)。 大梵天王所領眾故(文)惠雲。此上者約處。所在欲界上。亦有情約處勝名上。後釋勝也。光雲。正理二十一釋諸天名雲。○大梵所有·所化·所領故名梵眾梵輔者。於大梵前行列侍衛故名梵輔(文)。 廣善所生故(文)惠雲。廣善所生。即是無尋有伺定業。又准下文修四梵福量得生也。第十八卷雲。一為供養如來馱都。建卒都婆於未曾處。二為供養四方僧伽。造寺施園。四事供養。三佛弟子破已能和。四於有情普修慈等(文)。 由彼獲得中間定故(文)麟雲。謂中間禪梵王所得。以無尋故勝下。界有伺故未及上。故名中間。言最初生最後沒者。謂劫初時梵王最前生。劫壞之時最後而沒也(文)。 威德等勝故(文)古抄雲。威德等勝也等者。指梵輔天也。或舉威德等取諸餘德也(以上)於二禪內光明○(文)雲第二禪也。寶雲。自地天內光明最小故名小光(文)。 意地樂受故○(文)麟雲。無五識者。名意地。離下地喜貪。說名為淨(文)本義抄。問。意地樂受既通染污。何立淨名哉。答。意地樂受說名為淨者。第三意異熟樂受說名為淨(為言)非謂意地染污樂受名淨歟。善法及無覆無記法。名為淨地也(以上)本義抄。問。上中品障者。指上中二品歟。答。五品雜修意者。唯。就上品中分別之也。所謂一上下品。無煩天業因。二上中品。無熱天業因。三上上ぼ品。善現天業因。四上勝品。善見天業因。五上極品。色梵天業因也。故婆沙論雲。雜修意是勝功德非下中品所攝。唯有上下·上中·上上·上勝·上極。故唯有五(文。以上)。 如雲密合(文)古抄雲。問。既云云地。雲何雲如雲耶。答。雲是龍氣也(云云)故雲有下天事也。上天地雲似云云地歟(以上)。 煩謂煩雜(文)惠雲。上五天皆名無煩。唯聖居。下地煩惱斷名淨。淨身所居名淨居也(文)已得雜修上中品定(文)雜修靜慮事。如第二十四。古抄雲。依五品雜修定生五淨居也。立品者。上下·上中·上上·上勝·上極品(以上)故名無熱(文)麟雲。或令生下煩惱名熱。此初遠離得無熱名。或復熱者。熾盛為義。謂上品雜修靜慮及果。此由未證故名無熱(文)。 餘品至微(文)惠雲。有上極一品定障。名餘品也(文)。 故名淨居(文)光引正理雲。離欲諸聖。以聖道水灑煩惱垢故名為淨。淨身所止故名淨居。或住於此窮生死邊。如還債盡故名為淨。二者所住故名淨居。或此天中無異生雜。純聖所止故名淨(文)。 言除無想天者。麟雲。正理雲。無想天即廣果天繫業果故。不應別立為一天處。然梵王是一。要依同分立。天處名非一梵王可名。同分故與梵輔合立為一天處。高下雖殊地無別故(文)。 更無別地(文)薩婆多宗意立十六天。不立大梵無想一地。同處無別地故也。 不別身形壽量皆不等(文)神雲。然梵眾天壽量半劫。身量亦有半踰繕那。至梵補天壽量一劫。身量一踰繕那。又至大梵天壽一劫半。身量一踰繕那半(文)。 與廣果天身壽等(文)壽五百劫。身五百踰繕那也。 因果別故(文)古抄雲。廣果天業(有心定)果(有想)無想天業(無心定)果(無想)因果俱以有心無心為別也(以上)。 無色界都無處所(文)本義抄。問。既雲空無邊處等豈無方處耶。答。若色界天上別有無色界天者。可雲無色界有方處。而色界天上別無無色界天。故雲無色界中無有方處也。但於空無邊等之處言者。以眾同分及與命根名處。非方處名處也(以上)。 一空無邊處天(文)二十八卷雲。謂修定前起加行位。厭色境故作勝解想。思無邊空加行成時名空無邊處(文)。 於過去修得定處中有起(文)無色沒生欲色界時。彼中有起在處。光二釋在之。今釋當光初釋也。光雲(初)釋言是處者。於欲色界隨其所應得彼定處(文)此釋意任論現文也。論上標。謂於是處得彼定者。下雲。命終即於是處生故述。即於是處中有起故。是處之言無諍可指上。謂於是處之是處見。可思之惠雲。准疏釋即於過去得定處中有起。此釋恐非。應是無色界死處中有起名即於是處。若取得定處。豈無色界生經二萬劫等無行動等也(文)尋。光第二釋如何。光雲。復從彼沒生欲色時。即於應所生處中有起故(文)此釋當生所起中有(為言)。 無色無身○(文)惠雲。問。若爾欲·色界心等。何故不依同分及命耶。答。無色同分命強。從勝定生能伏色想。若欲色界身勝。心依身轉也。又欲色界同分及命。此二依色轉。無色同分及命自相依。欲色同分命不相依者。以二劣不如無色也(文)相依者。命根依同分。同分依命根也。 界是總名(文)光雲。言界者。或是持義。或種族義。界者。有三義。一族義。族謂種族。謂三界繫法不同各有種族也。二持義。持謂任持。三界法各自任持不相雜亂。三性義。性謂體性也。三界一一各有自體性故。可思之。義章雲。經名為界。亦名為性。界別名界。性別名性。諸法性別故名為界(文)神雲。又二十居止是欲之界名為欲界。此界力能任持欲。欲從所持為名。故名欲界。色·無色界約義而辨。應知亦爾(文)。 欲所屬界○(文)此是論初解也。光雲。欲是能屬。界是所屬。能所合論故名欲界。以欲強故且別言欲。即以別標總界也。如人所屬縣。人是能屬。縣是所屬(文)論下文雲。又欲之界名為欲界(文)光雲。第二解約依主釋。此界是欲之界。故名欲界(文)初解第六囀依主釋。第二解第七囀依主釋也. 如言胡椒飲(文)光雲。飲中有胡椒名胡椒飲。環上有金剛寶名金剛環。具足應言胡椒所屬飲金剛所屬環(文)寶雲。如飲中胡椒屬飲義。鐶上有金剛寶。金剛屬環義。由此飲名胡椒。鐶名金剛(文)。 名之為欲(文)惠雲。貪心名欲。境非是欲。能生欲故名欲界。色界色勝。不能生欲。不得名欲。五蘊名界。欲屬此五蘊。或界能生欲名欲界。色·無色界准此釋(文)。 如經頌言(文)寶雲。此頌是舍利子對外道說。外道計。欲是外境也。佛法言欲即是貪也。第一句非外道。第二句述自宗。後兩句釋非境因也(文)。 世諸妙境(文)光雲。問。何故名妙。答。如婆沙一百七十三。一解雲。復次諸欲下賤。而貪慾者分別增益取為淨妙。故說為妙。問。何故但言五欲妙境。不雲法耶。答。如婆沙雲。意所識法。何故不立妙欲耶。答。皆是愛所緣者立妙欲。意所識法有非愛所緣故不立妙欲(文)。 邪命外道(文)神雲。尼揵子[*杲]刑邪命外道。詰尊者舍利子(文)。 舍利子事。惠。梵雲舍利弗咀囉。今言舍利弗訛也。舍利弗此雲鶖。即百舌鳥。是母名。咀囉雲子。以母辨才如鶖鳥。此是彼子故以名焉(文)。 苾芻事。惠雲。苾芻此雲乞子。舊雲比丘。西國草。具五義四德。五義者。一此草未生。諸草競生況佛未出世外道皆與。二此草生已諸草皆滅。況佛出世外道投佛出家。三此草生已掩諸嗅氣。況佛出世所至之處止諸惡事。四此草不致旋嵐猛風傾動。五此草不致粗垢染污。況佛破戒垢不能染污。四德者。此草香氣遠騰。二引蔓滂布鈞鎖相連。三此草伺日傾。四此草如來涅槃悉變自。苾芻具前五義四德取草名也(文)。 一三界一多事。論雲。三界無邊如虛空量。雖無有始起有情。無量無邊佛出於世。一一化度無數有情。令證無餘涅槃界。而不窮盡猶若虛空(文)。 一世界橫豎事。論雲。當言傍住○不說上下。有說亦有上下方。餘部經中說十方。故色梵上復有欲界。於欲界下有色梵(文)光雲。說一切有部。答。說有八方世界傍布。經中既說四方。不上下。明知傍布。經說四方攝四維也(文)有說亦有上下二方(文)。 一日月所照事。光雲。一日月所照名一世界。千世界有一梵王。梵王通為千世界主(文)。 一離欲通局事。惠雲。問。若離此欲界貪。諸欲界貪皆得永離否。答。皆得永離。以同修欲界故也(文)麟雲。若發神通。但往自界不往他界(文)。 於中地獄等(文)惠雲。於中地獄等者。前明三界。通外器·善·染·中有。今五趣狹。唯取異熟無記五蘊有情為體。故言於中(文)。 謂前所說地獄○(文)問。阿索羅何趣攝耶。光雲。婆沙一百七十二說阿索落。有說是天趣攝。如是說者是鬼趣攝也(文)評家意鬼趣攝也。阿索羅者。其性諂曲憍慢無入正性離生。若天趣攝者。寧無入聖義耶。 若通善染趣便相雜(云云)本義抄。問。婆沙有說意。會趣雜亂。惠雲。若以成就則有雜亂。若以現行則無雜亂。謂地獄趣於地獄趣業煩惱成就亦現行○(文)如何。答。未得其意。於他化自在天等造地獄等業之時。可起彼業能潤煩惱故。設雖約現行爭可遁趣雜亂過哉。難雲。三界體廣通善染。五趣體可同之。答。光師所引婆沙論中雲。然由煩惱界有差別。由異熟蘊趣有差別。是故趣體唯是異熟(文)由煩惱繫傳論三界差別。故三界體雖通善染污無界雜亂過也(以上)古抄雲。趣所往故不攝能往善染業也。界分齊義。故於欲界有三界業。隨應可攝三界也。 第三明七識住(文)七識注。義章雲。五陰之中色想行。為識所依故。名識住。住義如何。依如毘曇心王之體。依於同時色受想行故名識住(云云)又雲。七識住者。如經中說。何故說者。為破外道別計故也。有諸外道計識為我。釋善而居佛為破之。故說識住非我住也(文)別計者。五蘊各別計我也。又雲。此之七處心識樂安故名識住(文)又雲。問曰。何故不名受住想行住等。偏雲識住。釋言。住義理亦應通。但識是主故偏說耳(云云)本義抄。問。以識蘊可為七識住體耶。答。可為七識住體也。付之識所樂住名七識住。而以識望識之時。不可有樂住之義。何以識可為識住體耶。是以論雲。四識住當知四蘊唯自地(文)以識不為四識住體歟。答。以識可為識住體也。但以識望識於無樂住義之難者。於生處所攝異熟五蘊。不別分折。總生喜染之時。緣五蘊義邊名七識住。故識樂住識之義可有也。光釋雲。於契經中雖有是說。而於生處所攝五蘊中不別分折。總生喜染緣識義邊名識食。緣五蘊義邊名七識住(文)次於四識住例者。立七識住。由與識為因為果。展轉相資。識隨樂住之義。前後念識相望之時有此義。故以識立為七識住體。立四識住。由與識俱行親近和合能為助伴之義。以識望識無此義。故以識不可為四識住體也。 於三界及五趣中○(文)惠雲。七識住更狹。於五趣中。取人·天二趣少分為七識住。故雲即於三界及五趣中也(文)。 如其次第(文)光雲。即於三界五趣中從下至上。如其次第識住有七(文)狀貌異故(文)論雲。言身異者。謂彼色身種種顯。形貌異故(文)寶雲。種種顯狀貌者。青黃等異。種種形狀貌者。長短等別(文)。 言由身異者約體言有異身者據成就(文)光如今疏。麟雲。約體者。謂約彼此長短等色體以明也。據成就者。謂長短之人各自成就長短之色也。此同舊(文)惠雲。由身異者。約眾多有情各各體類異故。或有異身者。約各各成就一身(文)寶雲。彼由身異即是別指色身。或有異身即是總標假者(文)麟雲。正理師雲。彼由身異者。就依主釋身之異故。或有異身者。是所有義就有財釋(文)。 言由想異者約體(文)光如今疏。光雲。言想異。三想不同。言苦等想。約相應受分成三種。若在欲界具有三想。若在初定除苦有二。彼由想異。約體以明。或有異想據成就說(文)寶雲。欲界人天三受互起。名為想異。初意中除其苦受。彼由想異別指想心。或有異想。總標假者(文)。 同想一因(文)光雲。正理二十二雲。豈不梵眾言我從彼生。而大梵王言。我能生彼想即有異。如何言一。此責非理。梵眾梵王同執一同而生想故。或緣所化想是一故。解雲。同執一因。同緣所化。想無別(文)故與此論意同。 大梵王身○與梵眾不同(文)本義抄。問。第二識住身異者。初靜慮三天相望。論身異義歟。答。當處相望論身異義也。付之。今論雲。大梵王身○與梵眾不同故名身異(云云)如此文者。初靜慮三天相望論身異義(見)如何。答。光法師釋。第三身一想異識住雲。言身一者○(文)如次下所引。此則第二靜慮名身一。既當處相望論之。准彼思之。於初靜慮名身異。當處相望論之雲事必然也。但於論文者。光釋會雲。言身異者。梵王梵眾其身各異。故名身異。此文且以大梵對梵眾明身異。梵補梵眾當處相望身亦有異(云云)難雲。自本當處相望論身一異者。設雖一往何論中以大梵王望梵眾明身異義哉。是以於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異天相望。假不論身一異哉。答。梵王梵眾王臣相雜一處與住故。異天相望且論身異也。第二靜慮第三靜慮全無此義故。假不明三天相望論身一異之義也故。惠暉釋如次下引之(以上)本義抄。 彼諸梵眾初見(文)有差別故(文。以上可見之)寶雲。正理論雲。謂諸梵眾初下生時。見大梵王威光赫烈。雖懷敬恭欲往親承。威光所逼未果前詣。於茲荏苒遂致多時。後勵專誠預近瞻仰。到已皆共作是念言。我等曾見乃至廣說。謂彼近見大梵王時。便能憶知先所見事。後能了達眾下生前獨有梵王及心所所願(文)此釋意雲。諸梵眾從極光淨天沒。初生梵眾天時。見大梵威光。遂經多時後親近之。能憶知初受生時先所見事。復起宿住通。了達梵眾未下生前。大梵王獨起。當令謂有情生我同分內之心願(為言。以上)。 亦攝小光淨天(文)正文雲。淨字剩歟。 彼天顯形○名身一(文)惠雲。問。初定亦有三天。如何即言身異。答。以梵輔與大梵同一地攝。臣主相依勝劣有殊。故言身異。二定三天各別地無有臣主。自他論之即各不別也。又此三天顯色光明不相妨礙。即一身形三天大小即別也。光雲。言身一者。無異因感其身。是同故言身一。若望同地三天。上下相望其身亦異。而言身一當處相望。故正理二十二雲。彼天中無有表業等為因。所感差別身形故。雲身一即形顯等同處。諸天相無別義(文)。 樂非苦樂二想(文)麟雲。問。二天喜受。如何名樂。答。三受明義。喜亦名樂。問。樂等是受如何名想。答。受想相應說名樂想等(文)。 又雲。問。既取五蘊。何獨言識。答。以識強故從強立目(文)。 身想一(文)麟雲。問。豈不此天亦有近分中捨。何言想一。答。彼樂寂靜恆無厭時。不入近分捨故。不同二禪喜受擾動有厭入捨也(文)惠雲。經部問。第二定厭根本喜起近分捨。即言想異。第三定厭根本地樂起近分捨。如何乃言想一。答。二定喜粗動有厭時。即起近分捨言想異。第三定未寂靜凝然故無厭時。不起近分捨。言想一也(文)。 由二善想(文)寶雲。初靜慮中言想一者。是戒禁取故言染污。第二靜慮是定心故名為善想。第三定中受異熟樂。無厭捨故名為想一。無記想也(文)麟雲。謂是善定心相應受故(文)。 無想事(文)麟雲。無想果也(文)。 有頂昧劣故(文)第二十八釋昧劣故立名雲。立第四名。由想昧劣。謂無下地明惠勝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文)。 明九有情居(文)九有情居。義章雲。九眾生居如經中說。何故說者。為破外道想計故也。有諸外道總計眾生以為神我。釋善而佛為破之故。說斯九是眾生居非我居也(文)因茲復說(文)想計者。五蘊和合有想御我計之也。寶雲。九有情居非經所說。因釋經中說七識住故。便釋故(文)可准之。 兼有頂天及無想處(文)寶雲。此二不立識住者。以有懷識法故。識昧劣故。雲非識住(文)義章雲。問曰。向前七識住中。不說無想及非想處。今此何故通說為居。釋言。此處殘害心識。故非識住。不滅眾生。是故說為眾生居也(文)。 明四識住(文)問。四識住中可攝中有耶。答雲。可攝中有也。 釋曰(文)此一段有五門。一標名釋相(四識住者標名也之下)二辨體門(當知四蘊者辨體也之下)三就地分別(自地者之下)四簡別門(說獨識非住者之下)五同異門(有漏獨攝者下)。 如經言識隨色住(文)住者所依著之義也。論雲。識所依著名識住故(文)光雲。此自地自身有漏四蘊。是識所依。是識所著所依。謂識俱生依同時助伴令識起故。最極親近故名為依。非要是識所依根故方名所依。此所依言顯親由藉義。所著謂識所著境。通俱不俱。引識起故。諸有漏識隨於愛力。依著於彼。有斯二義。故名識住(文)本義抄。問。以與識同時受想二蘊。為所著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心法現起之時不緣同時相應法故。以與識同時受想二蘊為所著義全不可有也。由所依所著之義。總以色等四蘊立四識住之時所依之義。廣亙同時色等四蘊。所著之義狹。限同時色行二蘊也(以上)本義抄。問。立四識住必由同時相望歟。答。必由同時相望也。與識同時色等四蘊。與識親近和合。由藉能為助伴立四識住。故必由同時相望雲事必然也(以上)。 若於他地無愛攝受故(文)光雲。以愛不緣無漏異地法(文)義章雲。若依毘曇。要當地法望當地識說為識住。異地則非。粗舊別故。若如是者。依下地身起上心時。下地之身應非識住(文)。 總說一切有取諸識(文)麟雲。謂有漏識能取三有名為有。取以簡無漏識○(文)神雲。猶如良田。總說一切三界五趣。有漏取識猶如種子(文)。 通惡趣等故(文)光雲。於地獄中愛自身。或貪樂等。故於地獄亦有識住(文)。 及有頂天中有受等四蘊(文)四識住攝中有。今疏釋移論及有頂中除識餘蘊之文。故可訓及有頂天中有受等四蘊也。中有不可得意(以上。本義抄)或本中有有字無之。 明四生(文)惠雲。四即數。生謂生類。諸生不同不過四類。或多生類故名眾生(文)。 於中○標數(文)寶雲。正理論雲。前所說界通情非情(此即界寬四生狹也。云云)此一段有四段。一標數。二列名。三約五趣明具不具(人傍生具四в下)四明四生勝劣(論雲一切生中下可知之)。 卵生胎生○(文)麟雲。先列四緣雲。一所依處(文)餘如惠所列。惠雲。先列卵生者。具四緣。一卵殼。二胎藏。三蘊氣。四染處。胎生三。除前一緣。濕生二緣。除前二。化生一緣。除前三緣(文)。 解雲世羅此雲山(文)或本此雲大山(文)光雲。世羅唐言山。鄔婆世羅唐言小山。近山生故以山為名。大小不同。以小標別。兄弟二人皆阿羅漢(文)寶雲。小者。名鄔婆世羅(此雲小山名小世羅)大者。名世羅(但名山也云云)准此等釋。今疏大字無本宜歟。 近山生故(文)神雲。謂如世羅鄔婆世羅。生從鶴卵。世羅翻為大。鄔婆世羅翻為小山。鶴鳥於山邊生二卵。卵出此二人。故從山為名(文)。 是二月星名(文)麟雲。謂春二月萬物生長。今此夫人生長功德。故取為名(文)惠雲。二月星能長養萬物。毘捨佉長養善法。故取星名。西方十二月。皆取星名也(文)。 星彌伽羅長者兒婦(文)毘捨佉夫人彌伽羅兒婦也(為言)。 般遮羅王(文)光引婆沙雲。般遮羅是地名。唐言執土。此王從地為名(文)。 王抱入宮(文)寶雲。王抱入宮。告誰能養。諸宮皆各言。我能養也(文)。 舊雲頂生(文)仁王經所說此也。惠雲。布殺陀此雲諍住(文)寶雲。舊頂生王者。此從生處立名。非本號也。此王長大為金輪王。能破修羅。欲侵天帝釋位(文)神雲。如曼馱多。此雲持養。其父慪布沙池王。久而無子。後於頂上生肉胞。從胞中生子。形貌端正。父王取置掌中。告後宮曰。誰能持養。宮人皆言。我能持養。從此為名雲持養(云云)。 遮盧此雲髀生(文)光雲。遮盧唐言髀。鄔婆遮遮唐言少髀(文)寶同之。今疏髀生生字不審也。神雲。此三代王。即是祖父孫。次第為轉輪王(文)。 鴿鬘如鴿飛出(文)光二釋在之。初釋如疏。次釋雲。或生已後鴿恆隨逐。王重如鬘。故以名焉(文)寶同之。 菴羅衛女(文)寶雲。菴羅衛者。是樹名也。有一女子。從此樹生。名菴羅衛。或從果生。或從花枝生也(文)光同之。本義抄。問。四生人俱可入聖耶。答。光引正理論雲。此四生人皆可得聖(云云。以上)。 解雲此雲頂癭(文)古抄雲。頂癭者ЬШДロв事也。金翅鳥ЯЬШДロв有故也(以上)。 此雲妙翅(文)麟雲。妙翅者翅色殊妙具色故(云云)惠雲。瞻部州北有銕叉樹。妙翅鳥欲食龍時。先坐此樹。投身於海。以翅撥水而取食之。化生鳥食四生龍。胎生鳥食三生龍。濕生鳥食二生龍。卵生鳥即食一生龍。不能食前三生龍。以已劣故也。問。化生龍死無遺形。如何鳥食。答。有二說。一雲。以不知故食。不除飢。亦有何失。一雲。吞龍龍未死亦除飢也(文)麟雲。此鳥有四生具大威德。身量廣大。兩翅相去三百六萬里(文)。 鬼胎生者(文)光雲。鬼化生可知。胎生難知。故引頌證(文)。 論雲一切生中(文)光雲。一切生中至何生最勝者。此下第二問答○就答中。一明現益。二明後益。此即現益略有四種。或引釋種。或引餘類。或引同類。或復止謗。故受胎生。有餘師說至即無所見者。此明後益(文)寶雲。答中有二。一為利益。二為止謗。此即前也。就中有三利益。一引親眷屬令入正法。二為知是輪王種。三為令眷屬修行正法○有餘師說○述異釋也(文)。 應言最勝唯化生(文)光雲。亦有地獄受劣化生。據總相說。故正理雲。應言最勝唯是化生。支分諸根圓具猛利。身形微妙故勝餘生(文)。 中有已起不名生者(文)寶雲。雖生與起名異義同於四有中立生名者。謂於當來所應至。建立生名。非於餘位。由斯中有名起非生(文)惠雲。問。生之與起名異體同。中有已起。何不名生。答。體雖無別。約位有殊。生即昧故。中有名起。不名生有也(文)中有唯天眼見(文)光雲。中有昧劣雖天眼見非肉眼觀。故不名生。生位分明肉天眼見故得生名(文)。 第七明中有(文)問。經論中明四有。今何唯明中有耶。答。生有等其相易知。中有其相微遠難知。故明中有顯餘歟。況中有之有無部計各別也。依教理證立有中有。問四有如何。義章雲。一者生有。二者死有。三者本有。四者中有。報分始起名為生有。命報終謝名為死有。生後死前名為本有。對死及中故說為本。兩身之間所受陰名為中有。 二趣中間(文)寶雲。前趣死後後趣生前二趣中間故。中有兩趣中故。名之為中。四有一有攝故。名之為有。中即是有故名中有(文)。 釋曰前六句(文)光雲。前六句理證。後兩句教證。就前六句中。初兩句正立理。次四句遣外疑。次四句中。第三句釋第一句。第四句釋第二句。經之一字通顯多經。於此頌中既破像實。明知論主以經部義破。雖復意破異部無中有。亦兼顯說一切有部像色非實(文)惠雲。質像者。質望像續生。即有間也(文)惠雲。別色生者。像色離本質別名別色。此色是假(文)。 論有四義釋○(文)麟雲。像實有不成者。此總破。一處無二並已下別破。破中有四(文)光雲。別破中有四。一約鏡像同處破。二約二像同處破。三約影光同處破。四約近遠別見破(文)寶雲。此無二並總有四釋。一鏡像色別無二並。二兩岸像色無二。三影光別無二並。四月像鏡面無二並(文)惠雲。一鏡實色處更有一實像色生。鏡面色與像色各依四大。故知像色似有也。二於水處兩岸色形。於水中現名二也。三影中之鏡。鏡中光色。既與影同處生故。光像色似有也四釋人面及日二像於鏡中現。亦有釋。面即鏡面即空。像即月像此即遠。一處初鏡次水。次影。明鏡為一處也(文)總立破意雲。大眾部立無中有。經部薩婆多許有中有。薩婆多談像色實有。經部雲像色非實。故論主依經部義。破大眾部無中有義。急破薩婆多像色實有義也。論主所付四難。顯宗論會之。尋。顯宗論會通意如何。答。會鏡像同處難雲。鏡與像色俱有對法故必非同處。而像色極清妙不能掩弊所餘諸色故。鏡與像色極相鄰近故。謂同處實非同處(為言)次會二像同處難雲。水上像色極清妙故。雖處鄰近不相掩蔽。見緣合者同時能見之。不見緣合則不能見之。極鄰近故謂為同處實非同處(為言)次會影光同處難雲。鏡中所現光影二像非實光影。故雖同處現而不相違(為言)次會近遠別見難雲。空界色與月輪同於鏡面現影像時。彼所現影像與本質相同。故本質遠者影像遠見。本質近者影像近見也(為言以上本義抄引顯宗論注趣如此)。 依異大故(文)寶雲。鏡面色別四大造。體定對礙。雲何一處二得並。故知無像(文)。 又陜水上(文)麟雲。謂狹水處但可容一岸之影。今既二影重現故知見假。以無一人能見二影故。言互見。即東岸人見西岸影。西岸人見東影(文)。 又影與光(文)光雲。影光相違。未曾同處。然鏡影中有光像現。不應於一鏡面上影與光像二色並生。既二並生故知像非實(文)麟雲。如將鏡置屋管下。即有外之光像現於鏡。而屋下即影也(文)。 第四雲或言一處○(文)尋。此是引論文也。而論文何牒頌文耶。 鏡面月像(文)光雲。見鏡即近。見像即遠。如觀井水(文)今疏異此釋歟。惠雲。見人面及月二像。於鏡中現。亦有釋。面即鏡面即近。像即月像此即遠。一處初鏡。次水。次影。明鏡為一處也(文)麟雲。准此取鏡面非人面。新舊意同故。舊雲。見鏡則近見像則遠。新雲。若謂像色鏡面同處。故知並取鏡面也。詳疏人面及月像為二。以言於一鏡處有月面二像也(文)神雲。鏡面月像謂之為二。如鏡面上看於月像。鏡面近見月像遠見。近遠不同故言別見。鏡面之上遠看月像。如在井中遠觀井水(文)。 故知諸像○(文)寶雲。論故知諸像於理實無。總結上也(文)光同之。 又論云然諸因緣○(文)光雲。然諸本質鏡等因緣和合勢力而有像現。令如是見非有似有。實見之時還見本質。爾時觀像如何能見本質。以諸法性功能差別難可思議。所以得見(文)此意雲。本質鏡等因緣和合之勢力故。雖謂有像色現令如是見。像色是非有似有現故非實見之。實見之時還見本質。以諸法性功能差別難思議故。雖向像色還見本質也(為言。私雲。還Ъ見本面者。眼光Я照ДяЪ我ロ本面⑥見ю雲意也)惠雲。鏡面等分明照人鏡。爍人眼光人鏡。故自見面也(文)。 唯從鏡中(文)惠雲。若質已滅唯鏡中有像現。即是得相續。既質在唯鏡中便有像現。質像本類各別故。知不是相違也(文)。 又像與本質(文)前釋約體類各別。釋非一相續。此釋約俱生道理。釋述非一相續也。可知之。 生有起唯一緣也(文)光雲。即現生有唯一死有為緣。無別勝依。故喻非等法。亦不可說精血等緣為勝依性。胎生可爾。化復如何(文)。 引教證也(文)論長行出數經證。光雲。第一七有經。第二健達縛經。第三嘗馬族經。第四不還經。第五七善士趣經(略抄之)正文雲。不舉七有經。但舉健達縛等三經違論及光記(文。以上)。 入母胎者由三事(文)麟雲。言母身調適者。謂身心悅豫離乾濕等疾。二交愛和合者。謂俱起婬愛。此中意取第三。證有中有(文)。 有五不還(文)二十四卷雲。行於色界五種那含分成九種。且總為三。一者中那。二者生那。三者上流那。有行無行皆色生也。得涅槃皆生那攝。此三名三(文)又雲。中那謂欲界沒中有。中那涅槃。生那者。色界生已那涅槃。有行那色界生已長時加行方那涅槃。無行那色界生已加行懈怠那涅槃。上流者是上行義。於色界轉生上那涅槃(文。取意)。 又經說有七善士趣(文)二十四卷雲。中·生各三。上流為一。經依此立七善士趣。趣是行義。唯此七種皆行善業不行惡業。又此七種皆往上界不復還來(文。取意)。 如札火小星迸時(文)麟雲。札江(爭肢反)江南謂斫削木片為梯(□音)開中謂之札。迸者(班孟反)謂散走(文)。 初善士亦爾(文)惠雲。如初定去欲界有二百五十六萬踰繕那。分為三分處。色中有行劫八十萬踰繕那。方入涅槃時。處皆近二三善士皆准此釋(文)。 嗢陀南伽陀中說(文)法救大德所集頌也。光雲。嗢陀南此雲集施。伽陀此雲頌。佛集要義為頌施諸有情。故名集施頌。聖謂聖人。賢凡夫(文)寶雲。順解脫分已上名賢。見道已上說名為聖(文)。 再生(文)光雲。波羅門名再生。初生名一生。後受波羅門法復名一生。故受法已。名曰再生。如苾芻。亦名再生。謂初生及受戒(文)。 胎外五位(文)古抄雲。一嬰婉(自一才至七)二童子(自八至十五)三少年(自十六至二十)四盛年(自二十一至四十)五老年(五六十以上)神雲。真諦師雲。從出胎已去至三歲名婆羅。婆羅翻為嚶孫。從四歲至十五歲名拘摩羅。拘摩羅翻為童子。從十六至四十名誘婆。誘婆翻為少壯。從四十一已去至百歲名體婆羅。體婆羅翻為老。從最後一剎那將死之時已去中陰。最後死一剎那名為摩羅那。摩羅那翻為死(文)。 琰魔王(文)光雲。此諍息。謂犯罪人不自知過。於苦不忍違拒獄卒。更造過非。由王示語便知己罪。意分而受息諍。息罪皆由王故。故名諍息(文)。 一極善極惡中有有無事。惠雲。問。如調達生身入地獄。有中有不。答。有中有。由極惡業順現受果。不待命終。非是生身便入地獄生身至餘處。死方受中有。入地獄受生。若將生身便入地獄者。五趣之身即有雜亂失。既極惡許將此身便受地獄身。亦應極善便將此身受淨土生。既極惡亦同善。有中有也(文)。 永正九年申七月十五日抄之畢。 於時佛歡喜日。僧自恣日。勤不遷時。法久送年矣。 大法師英憲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九(頌疏論本第九) 總有十一門就中有三門(云云)問。直不明十一門。何亦為三門耶。光雲。當往何趣至形狀如何者。此下第三諸門分別。總有十一門。此即第一明其形狀(云云)此釋直明十一門。重不科三門歟。寶雲。當往何趣至形狀如何不。第三有五頌義門分別中有。就中前一頌明中有所趣及明形狀。次兩頌明天眼等見及明通等。後兩頌明中有入胎此第一也(文)今疏寶意歟。眼等九門頌文少故。九門一處明之歟。 論雲當往何趣○(文)光雲。問。隨往何趣。所起中有形狀如何。與所趣生為同為別。或可分為兩問。當往何趣。是一問。所起中有形狀如何。是第二問。或可中有當往何趣。用何業感為一問。所起以下為第二問。頌曰至居生剎那後者。上兩句正答。下兩句明所似體。或可初句答初問。第二句答第二問。下兩句如前釋(文)寶雲。頌前有兩問。一問當往何趣。二問形狀如何(文)今疏問形狀為一問歟。頌科爾見。 此謂中有與當本有(文)惠雲。中有與生有同引業故形狀相似。滿業別故所食飛行具根等則別也(文)光雲。中生二有雖滿業別牽引業同○由業同故。故此中有形似本有。如印所印文像不殊(云云)堯抄。業有引業滿業。引業者引總生業也。滿業者。圓滿眼耳根等業也。然此中有與本有業同者。依引業同。不依滿業也。光釋如上所引。問。凡形狀同異可依滿業也。若爾中有似當本有形者。尤依滿業同可雲也。次當本有有四生。中有必化生也。中有與本有相望既別也。何雲同耶。答。引業感總形。滿業感別形。約總形雲引業同。非滿業。夫別形異者。謂中有必無非男非女。若男若女也。本有不定。有男女非男女。故依別形不說同也。次中有化生當本有亙四生故非同者。中有與本有相望定生。事雖別引業同一。事不足為難矣。以上(私雲。如當本有形者。為別業之總報異趣之形狀之不同述也。非述滿業之果也)。 問於一狗等(文)麟雲。謂狗等腹中容生五子。一時命終。各生一趣。然今此中意取地獄中有為難(文)此問就如當本有形。地獄中有即火車等應燒母腹。故假設問難也(文)。 答彼居本有(文)惠雲。初釋舉重況輕。居本有尚不燒。況居中有被燒。後釋約五趣業隔礙。不牙燒也(文)。 如暫遊增(文)。 非互觸燒(文)問。此釋五趣中有明互不觸燒。何不明母腹不燒耶。惠雲。母腹不說業遮者。中有細。母腹粗。設不粗亦不燒。故不說業遮也(文)光雲。准此母腹亦不被燒。業所遮故(云云)堯抄。有情居本有地獄時。地體火雖被燒亦有不燒時。謂遊十六增時也。如此本有尚有不燒時。況居中有時何必可燒耶。若中有火不燒者。不可焚燒母腹也。(初答心)後答意。五趣中有一腹中頓現前時。其中地獄中有設雖受焚燒苦。不可燒餘趣中有。業各別故。以此准知。又不燒母腹也(以上)。 又論雲欲中有量(云云)寶雲。因明形量○異生菩薩雖同欲界。而異生如小兒。菩薩如盛年等(文)堯抄。此文明人趣中有量也。中有量言雖總相。別明欲界中人趣中有量。餘趣准知也。光雲。若應生人趣如五六歲。餘趣准知(云云)問。人趣中有如五六歲小兒者。何能於父母生愛恚哉。況正理論中有皆如本有盛年時量(云云)非相違耶。答雖如五六歲小兒量。根明利故於父母生愛恚也。次正理論文者。彼有餘師說歟。正理論(二十四)雲。有餘師說。欲界中有如本有盛年時量(云云)問。如當本有形(云云)然本有盛年量小年等量不定。何中有量唯如五六歲耶。答。如當本有形。顯總相。今別顯時可見小年盛年等量別也。光雲。上雲似本。此雲顯總。今別顯形(云云。以上堯抄)。 照百俱胝(云云)惠雲。一俱胝百億。百俱胝有百百億。即大千界照所化大千界(文)堯抄。百俱胝者。當萬億。故今照百俱胝四大州等者。照萬億四大州等雲也。萬億四大州等。謂三千大千世界數也。四大州等者。等取日月迷盧欲天梵世也。光雲。俱胝此雲百億(云云)以上。 菩薩母夢見白像○(文)麟雲。瑞應經雲。菩薩初下化為白象。觀白之精因母晝寢而示夢焉。從右脅入訖(文)法門章雲。問。佛入胎中有形相何邪。答。佛本行集經第七雲。摩耶夫人夢見白象入胎妊太子(云云)以知白象形入胎。問。何故以其形入胎耶。答。欲顯於三千界中菩薩成就白淨法。而以其形入胎也(文)。 菩薩久捨傍生趣(文)光雲。菩薩九十一劫以來。久捨傍生趣故(文)堯抄九十一劫者。百劫內九劫超談歟。可尋之。此吉瑞相非開中有(白象子來入者。吉瑞相也。菩薩中有相非白象也)菩薩久捨傍生趣(此明釋迦菩薩中有非白象身。九十一劫以來捨傍生趣果報為言)問。菩薩中有從何處入母胎耶。答。文來入已右脅(云云)婆沙七十雲。問。菩薩中有何處胎入。答。從右脅入。正知入胎於母。母想無婬愛故。復有說雲。從生門入。諸胎卵生法應爾故(云云)以上。 王夢見有大象(文)惠雲。大象況一切眾生。室況三界。無門戶況無出路。小窗況佛法為出路也(文)。 又夢見一渴人求覓水飲(文)渴人者。喻無學無智人也。求覓水飲者。喻渴人想也。非顯求法也。次下人不欲飲者。喻教不學也。可為分別之。 有知法者(文)光寶同今疏。神雲。表釋迦法滅時有諸三乘賢聖知法等人。其有前走都不聽受(云云)。 八功德事。一甘。二冷。三軟。四輕。五清淨。六不臭。七飲時不損喉。八飲已不傷腹。 將佛正法為他人說(文)光雲。以佛正法為他人說希彼財物(文)神雲。表釋迦遺法之中有諸法師等。將三藏真實教法為人說時。心貪利養邪命說此妙法(文)。 滅如來正法苑(文)問。正法苑者。金剛座及祇園精舍等歟。又正法喻苑歟。答。神釋此夢雲。還表當來釋迦佛弟子持三寶物。追賞俗人綺官協勢欺陵有德(文)准此釋。苑者。只是喻也。非指處所。 又夢見有諸小象(文)神雲。第六夢者。夢見一大象。在一魁中。住有諸小象。排角牛大象。大象無安足處。遂捨而去。諸小象等於此窟中自在而住。以此白佛。佛答雲。還表當來釋迦佛法中破戒苾芻角牛惱宿者。持戒苾芻無安足處(文)。 以諸惡事誣謗良善(文)光寶同之。神雲。表當來釋迦佛弟子破戒苾芻自身犯罪。己已犯過摸謗餘人(文)。 海水灌頂(文)惠雲。轉輪聖王欲受位時。取白牛石角買五穀種子。以四大海水盛滿中。表王四天下粟散。王等將上殿灌頂受王位也(文)麟雲。謂剎利種姓立為王時。或自受其齊。或登於高樓。先以白牛角盛一切種子及四大海水。灌於頂上。今獼猴效此。而亦灌頂為王也(文)。 又夢見多人(文)光第九夢釋雲。此顯所學之法(文)第十夢釋雲。此顯能學法人(云云)此十夢(文)神雲。真諦師雲。此十夢出中阿含經(文)。 母夢見白象者(文)神雲。夢見白象者。真諦師雲。馬鳴論中廣明。今略之。白象於人中陸行眾生中身最大。以表菩薩於眾生最大身。白表菩薩無諸黑惡。四足安平表菩薩四如意足四無量四諦觀等。七支住地·表菩薩七覺分。六牙表六度(文)。 色界中有量(文)明欲色二界中有形量中。付欲界形量引十夢事訖。次明色界中有形量。因明二界中有衣具不具也可知之。 慚愧增故(云云)宿因慚愧增也。鮮白苾芻尼(文。神雲。有餘師說。唯除此尼施僧袈裟。勝凡故。從茲世ぼ有自然衣恆不離身文)麟雲。賢愚經雲。先世為一貧女。唯有一白□以慇重心佈施賢聖。由此勝因生。便白□裹身而生(文)堯抄引之。 婆沙論(七十)雲。謂白淨尼以衣奉施四方僧已。便發願言。願我生生常著衣服。得處中有又不露形。由彼願力所引發故。所生處常豐衣服。彼最後身所受中有常有衣服入母腹位。乃至出時衣不離體。世世彼身漸次增長。如是衣隨漸大。後於佛法正信出家。先所著衣變為法服。受具戒已轉成五衣。於佛法中勤行正行。不久則證阿羅漢果。乃至最後涅槃時節。即以此衣纏身火葬(云云)私雲。白淨尼者。鮮白苾芻尼名也。問。欲界中有中除白淨尼。外悉不與俱歟。答。欲界中有中菩薩中有并鮮白苾芻尼中有與衣俱。餘悉不與衣俱也。問。菩薩中有何與衣俱哉。答。例色界中有。慚愧增故也。婆沙七十雲。問。中有生時為有衣不。答。色界中有一切有衣。以色界中慚愧增故。慚愧則是法身衣服。如彼法身具勝衣服。生身以亦爾。故彼中有與衣俱。欲界中有多分無衣。以欲界中多無慚愧。惟除菩薩及白淨尼所有中有。恆有上妙衣服。有餘師說。菩薩中有亦無有衣。唯有白淨苾芻尼等所受中有。常與衣俱○應知此中前說應理。菩薩功德慚愧增上。諸餘有情色界中有所不及。故在中有位必不露形(以上堯抄)。 隨時改變(文)寶雲。在俗即為俗衣。出家變為法服(文)。 本過去業○(文)問。准此釋者。本有本言指過去歟。爾者本之有。光雲。問。何故此有說名本有。答。此是前時所造業生故名本有(文)古抄雲。過去業所感。本體是本有也。業所感正本雲本有也(以上)堯抄。問。四有皆是先業所感之有。何限本有雲先業所感之有耶。答。餘生有等又是雖先業所感顯先業果非粗顯。故約此立名也(以上)。 若無色界唯闕中有(文)寶雲。正理論雲。何緣無色無中有耶。彼業不能引中有故。何緣彼業於此無能起。結斷已方生彼故(云云多釋)有餘師說。為往生處表所趣形。故立中有。非無色界有處有形。若爾即於自屍內身根滅處。命終受生不往餘方。中有何用。此立中有表所趣形前說二緣隨有一故(文)惠雲。正理論雲。一謂往生處傳識。二謂表所趣形。故欲色二界有。無色即於欲色二界得定處。生死所往來故無中有。問。無色界死即欲色界受生。無往來何要中有。答。無色命終生欲色界。處所不定。又以造起業故起中有(云云)。   一同類眼見(文)光雲。此中有身五趣同類各別相見。異趣相望即不相見。若有修得極淨天眼。亦能得見異趣中有。諸生得眼皆不能見中有。以極細故(文)寶雲。准此論文。上地生得不及下地修得天眼(文)。 二淨天眼(文)堯抄。問。生得天眼有上下地別。修得天眼亦有上下地別。然上地生得天眼既見上地微細色。何不見下地中有。下地修得天眼雖不見上地色。見下地中有。若爾於下地修得天眼所見中有。尤可雲上地生得眼所見耶。答。上地生得天眼雖見自地色法。不見中有身。下地修得天眼雖見中有。不見上地細色。事皆以有其謂。先上地生得天眼性雖昧劣。自地色法故見之。中有不論上地下地。修得眼見之。生得天眼不見之。然下地修得天眼非見上地中有。唯見自下地中有。事唯限修得天眼之事也。廢立甚異。不可為難。問。明中有眼境門有二段。爾者同淨天眼頌文述何說耶。答。初說意也。問。於二說中何說為正義耶。答。光雲。此論頌文既言同見。且以初師為正(云云。以上堯抄)。 有餘師說(文)光雲。第二師上能兼下。所以天中有眼能見五趣。下不及上。所以地獄唯見自類(文)惠雲。天趣本有眼能見五趣本有形。又天中有眼亦見五趣。人本有眼不見天本有。人中有眼亦不見天中有。能見餘四。乃至地獄本有眼不見餘四趣。中有眼亦不見餘四趣中有也(文)。 業通疾者(文)光雲。業之通故依主釋也(文)問。婆沙第十雲。如是說者。神境通力行勢迅速非諸中有(文)如何。光雲。此論言疾者。是無礙義。謂無能礙疾往受生故。故言最疾。非謂行疾。婆沙據行疾故言神境通速。非諸中有(文。初釋Юэ)總三釋在之。可見之。惠雲。依不障義及業力。說世尊不遮抑。若速即神境通也(文)。 上至世尊(文)寶雲。准此論文有其二義。一最速疾義。二無遮抑義(文)。 皆具五根(文)惠雲。若中有具五根者。如何前文言如當本有形。本有不具五根者。答。以中有初業異熟勝妙故具五根也(文)婆沙七十雲。問。中有諸根為具不具。答。一切中有皆具諸根。諸受異熟必同妙故有作是說。中有諸根亦有不具○此中初說於理為善。謂中位於六處門遍求生處必無缺。此說眼等非男女根(云云)准此文。眼等根必具之。男女根具不具不定也。可是。 第四無礙門(文)問。光初釋意。第一行速門無礙義(云云)爾第四無礙差異如何。續本義。答。無障礙有二種。一他人以通力等雖抑止他人行度。能止之人力是強故不得令擁滯。名之無礙。第一業通疾是也。二自能往至所趣。中有依身微細虛薄通鐵壁等。鐵壁等猶如有吼隔。故無致障礙。名之無礙。第四無礙門是也(以上)。 見有蟲(文)惠雲。表中有入赤鐵受生。不障義。或是先入證金剛山不能遮。以鐵虛疏息得出入也(文)。 不可轉(文)惠雲。餘處評中有可轉者。即約未受彼身。見有惡相便生傍等即轉。若受畢即決定不可轉也(云云)堯抄。問。眾生業因感果相不定。何轉一趣中有。無受餘趣中有耶。是以無間比丘第四禪中有現前後轉。受地獄中有(見)非有中有可轉義耶。答。無間比丘是未得。謂得增上慢者也。然得有漏第四靜慮時。謂得阿羅漢果。將命終時謂第四意中有現前歟。便作此念。一切煩惱我已永斷。得阿羅漢果。應得般涅槃。更無生處。何有此中有現前耶。定知釋種涅槃Ь雲хвгЮワヵЬ也Ь撥無Зю邪見⑥起ロ故。無間地獄中有正現前生無間地獄。是則住本有位有此移轉。非中有位有此移轉也。故不為相違歟。婆沙論六十九雲。問。中有可轉不可轉耶。阿毘達摩諸論師雲。中有於界·於趣·於處·皆不可轉也。感中有業極猛利故也。問。若中有於界不可轉。無間苾芻事當雲何○若起世俗初靜慮時便得預流果。乃至若起世俗第四靜慮時便謂得阿羅漢果。一生中起增上慢。未得謂得。未獲謂獲○彼命終時第四靜慮中有現前。便作此念。一切結縛我已永斷應般涅槃。更無生處。何緣有此中有現前。遂起邪見撥無解脫。若有解脫我應得之。由傍涅槃○邪見力故。第四靜慮中有便滅。無間地獄中有現前。命終生無間地獄是。是則中有出界可轉。寧說於界不可轉耶。答。住本有時有此移轉。非中有位故不相違(云云)私雲。影賢王兜率天中有便滅生四天王天。例此可知也。住本有時有此移轉也(以上堯抄)。 名建達縛(文)麟雲。健達縛者。是短聲呼。若長聲呼。應言健達頞縛。其健達名香。是字緣。頞縛是字界。或目尋。或目食。謂尋求食。謂求食香。以健達助頞縛即名健達縛(文)寶引正理雲。有說中有蘇香持身。以尋香行名健達縛(文)堯抄。問。一切中有香為食歟。答。唯欲界一切中有計香為食。色界中有總無食也。 第七住時門(文)舉四異說。論第一出法救大德說。次列世友說。次舉有餘師說。後出毘婆沙師說(矣)婆沙論七十所列次第如今疏。光雲。第四師正義。若定此處此類父母應生業力。即令此父母緣和合。雖住遠方令其即至○(文)古抄。問。第一正義意。輪王出世如何可意得耶。答。可生輪王人人壽八萬歲時可死歟(以上古抄)堯抄雲。若非輪王出時時。輪王中有現前者。往欲界受輪王生歟(以上)。 極至七日(文)寶雲。問。若七日內生緣和合。彼可結生。若爾所時生緣未合。彼豈斷壞。答。彼不斷壞。謂彼中有乃至生緣未和合位。數死數生。無斷懷(云云)。 第八結生門(文)此一段科為三。第一倒心者下。標起倒心。第二彼由業力下。釋起倒心。就中三。初正釋。二故施設論下。引證。三若界處胎下。義便明住胎相。第三如上所明下結也。 隨一現行(文)古抄雲。中有未後念事也。若男於父起恚心。於母起愛心。此二心中隨一可起也。若女翻之可知(云云。以上)。 惑見自身冷當○(文)古抄。問。此一業引故如當本有形(文)若爾者可墮寒地獄人。中有可被責寒風。熱地獄又爾也。今何如此釋耶。答。今正欲墮地獄剋事歟。或又如當本有形者。約身形男女等述之非謂。苦具等如當本有歟(以上)。 先舊諸師(文)光雲。經部先舊諸師。或說一切有部先舊諸師。由見先造感彼地獄。業時苦遊獵等己身伴類。駛往赴彼(文)古抄雲。中有見地獄中人時。先世獵等時伴黨在禁中。獵見入地獄中也(以上)。 由譭謗諸仙(文)惠雲。諸仙即五通仙。樂寂即獨覺修。苦行菩薩也(云云)。 據人中還生人(文)麟雲。此釋不然。以此頌文通約生五趣。故應言且約人中死者說即無過失。故婆沙但雲且約人中命終者說(文)古抄雲。還生人趣等可雲也。等字落歟(以上)光雲。如從下地獄生地獄。無妨頭上足下(云云)。 一於入正知。神雲。正理論雲。順結頌法如是次第。然契經中次第不爾○解之。依經次第。一三時不知。二三時正知。三二時正知。四一時正知。今此文中順結頌法故逆說四也(文)問。結頌法雲心如何。答。結頌法者。為令人易誦也。故以言便為本。餘處頌雲。金銀銅鐵輪。一二三四州(文)若約義次第者。可雲金銀銅鐵輪四三二一州歟(本義抄心)寶雲。此中言正知者。但無倒想名為正知。非是定起善心正知正念(文)。 二兼住者(文)古抄雲。二入上兼住。三入住上兼出(為言以上)問。知不知義如何。答。緣不淨我身受樂思不知也。是倒心也。依父母交會因緣假見入胎知也。假令薄福者。惡賊等被投。逃入荊蕀等中。又荊棘中出思不知也。又勝福者。住高臺閣乃至勝妙苑林花果茂盛中思不知也(以上古抄)惠雲。三時不正知者。若福薄者。中有見自身大風雨寒熱。或軍遂入草窟牆下。住出亦爾。若福勝中有。見自身昇花堂殿。居勝林座。住出亦爾。是不正知也(文)。 堯抄。問。今付明四種入胎相。且正知者何義耶。答。入胎時於父為父想。於母為母想。名正知也。 第一入胎謂輪王○(文)堯抄。此文明第一第二入胎也。謂輪王無顛倒想。正知入胎。獨覺知入胎兼知住胎也。問。輪王獨覺於入胎時。無倒想解(云云)爾者於入胎時。不起婬愛耶。答。起婬愛也。問。若爾非有倒想耶。答。輪王獨覺入胎時。雖無倒想起婬愛。起婬愛故。輪王獨覺中有從生門入見。言無倒想者。於父於母為父母想也。光引之。婆沙七十雲。問。輪王獨覺中有位何處入胎耶。答。有餘師說。輪王獨覺雖有福惠非極增上。將入胎時雖無倒想并起婬愛。故入胎位必從生門入也(云云)私雲。此婆沙文有多說中一說意也。今論心同此說也(以上堯抄)。 曾修廣大福(文)問。行般若得智惠。行佈施成大福。而知以無癡善根為體。施者以無貪善根為體。其體別也。何以修福業。成知入時義耶。答。夫以善稱福以惡名罪意。 謂輪王二佛(文)問。四果聖人如何。神雲。真諦師雲。此四入胎唯論凡夫。次斯果等聖人。入胎三時俱知此中不說。今依此文。餘胎卵生合成第四。故知次。斯三昧不知第四所攝(文)。 勝福智故(文)惠雲。六度中。前三福。後一者智。中間二順前即福攝。順後即智接也(文)堯抄。問。菩薩中有入胎時不起婬愛。若爾何緣受生耶。答於父母起親愛。故結生也。問。於父母等起親愛歟。將唯於母起親愛歟。答。婆沙前後文少別。一處雲於母起親愛。一處雲。於父母雖起親愛。於母所起強故從多分唯舉母許也。以實言之。於父母等起親愛可雲也。光雲。婆沙七十雲。諸有情類多起如此顛倒想已而入母胎。唯除菩薩。將入胎時。於父父想。於母母想。雖能正知。而於其母起親附愛。乘此愛力便入母胎。又婆沙一百七十二說菩薩正知中雲。便於父母等生親愛。由此婆沙前文言。而於其母起親附愛者。從強多分說。求之。何故菩薩中有不起婬愛。輪王獨覺中有起婬愛耶。答。菩薩福惠極增上故。將入胎時無顛倒不起愛。輪王獨覺雖有福惠。非極增上。將入胎時雖無倒想亦起愛也。又問雲。今俱捨論意。菩薩中有從何處入胎耶。答。從生門入胎也。法爾道理故也。   二佛者獨覺大覺(文)問。何故呼獨覺名佛耶。答。獨覺又名辟支佛故也(以上堯抄)獨覺覺義雲佛歟。 數勝論外道(文)。 所執有我義成(文)自今世趣後世時。無我誰為主轉耶。既有情轉趣餘世雲者。有我義成(為言)堯抄。有情命終捨此依身。我所為也。又受當來依身。我所為也。若無有我。何物能可續當來報。依有此理執有我也(以上)。 不可得故(注曰)解雲(云云)此注曰之字恐書寫謬歟。下既置解雲言故。 如士夫用也(文)古抄雲。外道意神我居身中如士夫(士夫者農夫事也)用。勝用發故雲內用士夫也(以上)對農夫外用雲內用歟。堯雲。外道以我用內證法文。故雲內用。如農夫春種秋收等用雲士夫也(以上)。 論主破雲此定非有(文)此一段。此定非有如色已下。上所引釋。內用士夫此定非有論文也。世尊亦言唯除法假。此又論文也。解雲已下。釋其意。法假謂何廣諸緣起。又論文也可知之。 現量知比量知事。三量知者。現量·比量·教量也。義章雲。言現量者。現知諸法名為現量。又知現法亦名為現○言比量者。譬度知法名之為比(文)。 世尊亦言(文)寶雲。引聖言量釋(文)堯抄。意者。眾生生由業異熟。非外道所執之實我所為。所執實外道之我更無實體。故雲作善不可得也。五蘊和合立眾生之名。於此假立我稱。是我雲我也。此我佛法家所許也。於五蘊諸法所假立我故雲法假(云云以上)。 應許諸蘊即能○(文)諸蘊不滅。一相續可至餘世難也。堯抄。此外道難也。意謂。若於五蘊諸法假立我名。無實我雲者。今世諸蘊常住。能轉趣餘當來世可雲歟。若爾者。五蘊應無生滅無常義如何(以上)。 如是或業為因(云云)如是者。指相續由或業之下釋也。有輪者。三有輪轉旋環無始(為言)。 旋環無始(文)麟雲。破外道及餘部計。初念許無因生計有始也(文)光雲。有外道計。或化地部計。初念法不從因生。第二念已去方從因生。彼計有始○(文)。 最初羯□□□視兜□力□□□□R示□□□□茶娗□□□□□□□□□□夾□褻誇□香□楛□□□駛觺□□□□□槔□□□□妯□j□騖館□誇□□□奐□□□□妯□E□□□□雷租誇□□□□娃□奅娃j□□婂蓮□□□□□婂□襏稃E□埤□槙□_□診□□驠諢慼慼慼憫恣慼慼慼□□□香□□□□諢慼毅褸送□妙□□□□□□餺□□妙□□□T□蓮□□奇□輦閭□誇□□□縷□□□妯□楚慼慼熬_鷺□□E□□□□□□□□夾檢□□□□□□□□□□□□□□□□□□□埤□□送□奅□□□奧□埤□□□□□餑□裀□□□□委隆□飀□□□□委□煄撐灠薩C餺□□□E□□娃F□□□□□□□□□榯□奐□E□□視兜□□□□□□□埤□騃E□奉□□□□□□□□□□□耛i詁棆f榾□□隉E□□□□j□□□□奊程橛□□視兜餽糖T□F□信榖祧□□□□都□□□ 明十二緣起(文)尋。緣起如何。嘉祥中論疏雲。所言緣起者。標名列數(文)體性可起待緣而起故名緣起。又一切眾生等從此緣起故名緣起(文)標名者。初句也。諸緣起者。此十二緣起也。列數者。次句也。十二支三際支者。支別義。際者。分齊。際限義。本義抄。問。中際立八支。前後際各立二支意如何。答。前際是因非果故。約惑業兩門。立無明行二支。後際是果非因故。約始終兩門。立生老二支也。中際有因(望未來)有果(望過去)故果立五。因立三。後際是果非因。故立兩果也。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未來兩果。明三際十二之廢立也(以上)。 T64056301.GIF 三際  前際(過去世)——無明·行  中際(現在世)——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  後際(未來世)——生·老死 二際  前際七 無明·行——因      識·名色·六處·觸·受——果  後際五   愛·取·有——因   生·老死——果  除前後際(文)——除前際二支後際二支。所餘八支在現在世(為言)  胎內死等也(文)——光雲。以或在名色支命終唯歷二位。乃至。或在取支命終但歷七位(文) 非色無色(文)婆沙論意。評家義。三界各具十二。今論意。簡色·無色。是婆沙初師義也。光雲。婆沙二十四雲○評曰。應作是說。三界皆具十二有支。問。色界生時諸根頓起。雲何有名色位。無色界無色無五根。雲何有名色·六處位。答。色界五根雖定頓起。而生未久根不猛利。爾時但是名色支攝。無色界雖無色及五根。而有名及意根○解雲。此論非以婆沙評家為量。取婆沙前師義。此即論意為別(文)。 大緣起經(文)此又論文也。阿難事。 有時但說(文)光雲。因解三際攝十二支。復明二分攝十二支。前際七中二因招五果。後際五中三因招二果。此即因果分為二分(文)義章雲。或說為二。謂十二緣唯因與果。過去無明·行。現在愛·取·有。是其因分。現在識等。當來生·死。是其果分(文)。 宿惑位無明者(文)光雲。於無始宿生中。諸發業煩惱位所有五蘊。至今五果熟位總謂無明。彼五蘊與無明俱時行故。由無明力彼五蘊現行故。以無明勝從勝立名(文)此釋三由歟。一俱行故。二由彼力故。三強勝故。或又無明勝者。由上二故為勝。爾者。二由也。今疏二由釋。如說王行已下。引喻喻無明勝義也。下頌文雲。從勝立支名(文)問。何故唯宿惑位名無明。現在不名無明耶。惠雲。正理問。何故無明聲說諸煩惱。答。過去諸煩惱未得果時明利。既得果已非明。虧似無明故。過去煩惱總名無明。現在無明設未得果相亦不明。若現在餘惑即明利也(文)。 無明俱時行故(云云)問。雲俱時行。雲由無明力意如何。答。俱時行故者。顯以無明同時諸蘊名無明支之義。彼現行故者。顯依前念無明力。後念諸蘊現行故。亦名無明支之義也(以上續本義抄)。 宿諸業名行者(文)光雲。於無始宿生中。福·非福·不動等業位所有五蘊。至今五果熟位。總得行名。以業感果勝故(文)。 造作義故(文)惠雲。正理雲。何緣宿生諸業名行。答。名隨義立。其義雲何。造作義名行。造作今果生。宿生感現在業名行。過去已得果。業果已生了不得名行。現在業未熟。皆不隨義立行名。順後及不定受業。至感果時皆得行名也(文)。 識正結生蘊者(文)寶雲。正理論雲。此一剎那識最勝故。此唯意識。於此位中。五識生緣猶未具故(文)。 於母胎等(文)光雲。胎等雲取濕化二生。彼不入胎故(文)。 六處前名色者。名色之得名下釋在之。 六者據(文)麟雲。以身·意二處識支已具故不可言前。今言六者。謂名色位中雖有身·意。未具六處故言處生前(文)。 三和前六處者(文)六處者。六根也。處者。心心所生長門義。是處義。惠雲。問。胎內名色位已有根發身識。覺苦樂。即有三和。如何至六處位言未有三和。答。名色位三和非恆勝。故未立三和。唯六處勝也(文)。 此位通多念(文)以六處未滿之初位。則為名色支攝。以六處已滿之後位。為六處支攝也。   於三受因異○(文)對觸事下釋在之。謂出胎後○故觸標名。此即簡前位。於三受境○故未名受。此即簡後也。准光釋科此。光雲。未了能生苦樂捨受違順中庸三因差別(文)頌因異者。三因差別也。寶雲。三受因差別者。謂即三受境差別也。即火毒等為苦因。衣食等為樂因。出胎已後隨性聰昧至未了已前。名之為觸(云云)堯抄。三受因者。謂三受境。境名為因。能生受也。三受境者。謂順境葉意境。違境不葉意境。已因順境樂受起。因違境苦受起。因非順非違境起捨受也。此苦·樂·捨三受因境起故以境為因。由此境名受因也(以上)。 在婬愛前受者。食等為樂因。出胎已後隨性聰昧。至未了已前。名之為觸(云云)謂。五六歲○差別之相者。此即簡前位。未起婬貪○故別標名者。此即簡後位。受得名下釋在之。 未起婬貪(文)光雲。雖起衣食等貪。未起婬貪(文)。 貪資具婬愛者(文)十五歲○婬愛現行。此即簡前位。未廣追求○別標愛名。此即簡後位。   為得諸境界○(文)寶雲。婆沙二十三引施設論雲。雲何名取。謂由三愛四方追求。雖涉多危嶮而不憚勞倦(云云)。 愛取別者初起名愛(文)續本論義也。惠雲。若爾愛同生識二支各一剎那。答。不爾。生識即一剎那。定結生故。愛取緣多境。各一剎那即多念也(云云)。 積集能牽當有果(文)問。案牽言。有支限造牽引業歟。續本論義也。答趣通滿。光雲。有支以前多造滿業。未多造牽引業(文)此釋有支以前有造業義也。 結當有名生者(文)麟雲。生支與識支唯現未別。自餘義類皆同識說。謂一剎那唯染心故。當來生者顯。謂造業己定感當來生。生相續故已造業。皆雲未來當生何處。故准此生與識無別(文)。 當來生顯立(文)古抄雲。生近未來位也。未來未起義表於識支立生名也。現在已起並了別識名立也(以上)。 此之四位○老死(文)惠雲。當來老死中。名色至受位四支。前滅後生。名老死支也(文)麟雲。謂愛·取·有三支。是業惑性非老死義故。但四支也(文)問。老死得名如何。中論疏雲。衰耄為老。終盡為死。數人云。老死是異滅兩相從相立名(文)又雲。從老死故。有憂悲苦惱者(修論文也)此四於老死支中。離出故不別立支也。經雲。將死之時戀畏死。名之為憂。發聲啼哭。目之為悲。五根相對為苦。意根相對為惱也。 謂剎那頃(文)惠雲。一剎那貪心行殺。有身語表及意。大地十大煩惱六。大不善二。尋·伺·四相得同時起。約此眾多法配為十二支。如疏雲。舉無慚等四纏者。以是隨從纏故。餘六是不隨從纏也(文)問。餘處頌雲。殺粗語嗔恚。究竟皆由嗔。盜邪行及貪皆由貪究竟(文)殺業由嗔。何雲依貪行殺耶。答。殺盜二罪俱由異不異二心究竟也。殺由嗔而成。盜由貪成。是不異心究竟之門也。又殺由貪成。盜由嗔成。異心究竟之門也。四煩惱忿等惡作二十一(文)貪等二十一心所俱生也。 十大地法 受(領納義苦樂捨)想(於前境取差別相)思(令心有造作)觸(三和而有對觸)欲(悕求所作事業)惠(簡擇義)念(憶持不忘義)作意(能令心驚覺)勝解(印可此事如此)三摩地(心於一境轉)。 大煩惱地六 癡(無明)放逸(不修諸善)懈怠(心不勇掉)不信(令心不澄淨)昏沈(身心重性)掉舉(心散亂)。 大不善地法 無慚(自親無恥)無愧(觀他無恥)尋伺心粗細也。 癡謂無明(文)光雲。癡謂貪相應無明。貪相應思是行。貪相應識於諸境事了別名識(文)。   識俱三蘊(文)麟雲。謂除識·受二蘊。以識蘊自為識支。受為受支。故但三蘊。想·行二蘊與識俱行。色蘊為識所依。故並俱也。言除五根者。以五根為六處支。故無表色別為有支也。以無表是業性。行殺之時起身語業有無表也。扶根四境是色。故得名色支(文)。 行蘊亦取少分(文)麟雲。以無明自立無明支故。思已立為行支。觸·受並各自立為支。貪為愛支。無漸等立為取支故。故皆別立支也。并生異滅者。生為生支。餘為老死支。言作意等者。惠念等。未立支者。並在此中所攝(文)。 住名色根(文)光雲。名色是總。根是其別。以別住總故言住名色根(文)。 雖然是五(文)麟雲。謂意處已立為識支故。今但有眼等五根(文)。 謂無慚○名為諸纏(文)上所引惠(見)Уэ。 所起身語○(文)光雲。貪同時剎那等起身語二業表無表名有(文)。 如是諸法(文)光雲。如是諸法未來正起時名生。至現異相熟變時名老。滅相滅壞時名死。住即名色攝也(文)問。生有未來。雲何一剎那具十二耶。光雲。解雲。此據四相作用究竟名一剎那。故具十二支(文。多釋在之)。 俱遍有為(云云)光雲。此說剎那·連縛·俱遍有為。通情·非情·有漏·無漏·剎那不同敘異說(文)續本義抄。問。無漏業背生死。何於彼立緣起可雲耶。況於無漏法者。無明愛取之三支決定不可有之。寧可成十二支耶。答。一義雲。設於無明愛取三支闕之。以餘九支廢立之。可有何苦哉。一義雲。翻無明而立明支。翻愛立無貪。翻取支立增上也。可思之(以上續本義抄)私雲。此有說意如初師。一剎那具十二支。為剎那緣起雲者。此料簡可然歟。既雲通非情無漏。可具十二支事無思束。若是初師意雲一剎那具十二支。後師意一剎那具十二支。不談剎那緣起。只是一剎那生滅雲剎那緣起。見前後相連。雲連縛緣起歟。重意雲。前念後念生滅雲剎那緣起。多念相續雲連縛緣起歟。能能見續本義抄。可思分之。續本義意。初師有說意。一剎那具十二支之分同也。通非情·無漏為差異也。光雲。四種差別者。剎那緣起。謂同一剎那相望而說。若據前解。唯是有情有漏。若據後師亦通非情無漏。餘三緣起皆據前後相望說也(文)如此釋者。如續本義。可意得之。堯抄。剎那緣起有二說。初說。心由貪心行殺生一剎那中雲具十二。後說。心有為說法剎那剎那緣起故。於此立剎那緣起也。初說緣有情有漏。後說通情非情有漏無漏也。其三種緣起無異說(以上)。   連縛者(文)光雲。無間名連。相接為縛。或鄰次名連。相屬名縛(文)續本義抄。尋雲。無間鄰次其義是同。相接·相屬不異如何。答。無間者。以遮詮釋連義。鄰次者。以表詮釋連義。接者。是續義也。相者。前念能令後念續。後念還能續前念之義顯之。是則縛多物令不離之義成之也。屬者。是攝之義也。以前念攝後念。以後念攝前念。名之相屬。此是前後兩念至親近故不離名之縛(為言以上)堯抄。連縛者。因果無間相連起也。此文分明也。後說心連縛緣起大異剎那緣起。連縛異剎那者。連縛約無間因果。故以前後二念相連為因果義為連縛緣起。剎那約一剎那。故無前後二念相連義。以之剎那·連縛為別。餘義大同也(以上)。 分位緣起約順。麟雲。以通前後三際論故除順現業。以現在果前業感故。非遠續故除順後業。遠續有分位差別者。即三世鄰近取果與果名為分位。隔越多生取果與果名為遠續。唯隔越連縛唯無間(云云)。 遠續者(文)寶雲。今詳遠續·連縛二種緣起別者。遠續順隔越。連縛順無間。遠續是異熟因。若兼無情亦遠同類因。若有情亦遍行因。連縛定非異熟因。通同類遍行及能作。除相應俱有異熟因。異熟因非連縛故。相應俱有非前後故。不名相續(文)堯抄。遠續緣起者。大同分位緣起也。論其別者。分位緣起者。以前生無明行為因。有現在識等五果。現在愛取有為因。有順次生生老死果。此則分位緣起廢立也。遠續緣起者。從第三前生已去。乃至無量無邊前生無明行為因。有現在識等五果。今生愛取有為因。在第三生已後乃至無量生生老死果。是則遠續緣起廢立也。以之為分位遠續別。餘義大同也(以上堯抄)法相名數抄雲。四種緣起不同。剎那(有二說。一限情。二通有為)連縛(通情·非情·有漏·無漏·前後剎那無間相鄰。連稱相續)分位(有情·有漏。據十二支分位。無間相續而起及不定說)遠續(有情·有漏據分位中後及不定說也。以上法相抄准之)。 明本說意(文)世尊本意說之意歟。 經部有破(文)論第十雲。不可說為餘慢等(文)光釋雲。經部諸師不信無明別有實體。論主意明經部。故作斯難(云云)論主意用經部無明假立之義也。 廣如前釋(文)上宿或位無明之處。引論文釋之。指彼也。堯抄。從勝立支名者。此通外難(外難者。經部難)分位緣起皆具五蘊。何緣但立無明等名(此經部難意也。無明等十二支以五蘊不可為其性)違契經故。契經中既說無明等以三際無智等為體。故知以五蘊非為體也。此難已下。今文正非難破意。相破處此意(見以上堯抄)。 論依法相通○(文)麟雲。約法相之理。是有為故亦剎那生滅也。此所說通漏無漏。若前師解。剎那唯是有漏(文)堯抄。即蘊我者。色等五蘊諸法上執我也。謂色蘊執我時。以餘四蘊為我所。如是乃至識蘊執我時。以餘四蘊為我所也。離蘊我者。五蘊諸法外執我所也(以上)。 於中除生如是疑(文)麟雲。中際之中不疑我有無者。以中際現見故。但疑我自性差別及因果等。又前際不疑因體。是因故亦不疑果。知是現故。未來不疑因。知是現故。亦不疑果。體是果故。是中際有因果二疑。前後二際唯有無二疑也(文)寶雲。現在是過果。及未來因故。知過為現在因。即知過去有因。即知未來為現在果。即知未來有果。故過去未來不疑因果(云云)。 唯說有情緣起(文)麟雲。此等疑惑唯在有情。故就有情說緣起(文)。 諸緣起緣已生法(文)中論疏雲。問緣生與緣起何異。答。婆沙雲。因是緣起。果是緣生。又雲。作四句。一緣起非緣生。未來世法也(文)。 以如實正惠(文)寶雲。以正惠觀者。觀緣起理○彼必不應三際愚等者。以觀十二緣起故除三際愚惑也。唯見緣起知。過去是無明行。未來是生老死。現在八支即無疑。或及計我(文)。 第四以略攝廣(文)光雲。以二三略攝十二廣(文)。 所依事故(文)光雲。依託事果而造因。故名所依事。或依此事果而起惑業。是彼所依事也(文)此舉略門○(文)由為妨為釋此妨難舉此略門(為言)後際略果以下。釋略果略因之相也。何緣中際者。舉妨也。 已顯老死為事惑因(文)上所引論文。世尊由義已顯者。今所述道理也。麟雲。言已顯老死為事惑因者。前難老死無果。今既老死為事惑因故。顯老死成有果矣。言已表無明為事惑果者。無明既為他果故。知有因則無因之過也(文)惠雲。受既生愛。已顯老死為無明因也。未來老死即名色·六處·觸·受四支為體。現既受生愛。即以顯未來老死中受生無明。即取第三句從事生惑釋無明因。餘同文故來也(文)。 故經言(文)麟雲。引此經證者。果名為苦。因名為集。既二支總名苦集。明知皆具因果之性。無明既得名果。明知有因。老死既得因。明知有果也(云云)。 故名為純(文)。 解雲一切者(文)惠雲。問。過現法已生。可名緣已生。未來法未生。如何名緣已生。答。是過現已生類故名緣已生也(文)。 所望不同(文)光雲。釋觀待不同○所望不同。猶如一物望後名因。望前名果。父子亦然(文)。 永正九年(壬申)八月四日撰集之。大法師英憲。 同十七年八月二十八日重而古抄等書入之畢。擬講英憲。 淨實私雲。從惑生惑業等釋一段。□十二支事·惑·業相配時。無明·愛·取三是(惑也。煩惱也。無明也)行·有二是(業也)識等五支·生·老七是(事也。事Ь雲г體Ь雲事也。依惑因所成事體也)。 一老死果事。謂名色·六處·觸·受四支名老死。此老死中受支生愛。愛則無明故。無明老死果也。又老死無明因也。故生死無始無終也。 心經幽贊下雲。取謂煩惱。有即行至受六支種子。由愛·取潤即能有後有(文)但小乘種子沙汰無之。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十(頌疏論本第十) 論雲無明何義(文)寶雲。就文中先問後答。此則問也。論謂體非明。此則答也。答中有三。前二不正答。後一舉頌正答。就不正中有二。一以非明故曰名無明。二以明無故名曰無明(文)堯抄雲。無明何義。此問無明體義也。謂體非明答也。謂諸智分明了知諸法。無明非此義故名無明(為言)若爾無明已下。難也。謂若言諸智分明非如了知諸法故名無明者。眼等五根亦應名無明。非如諸智故。既爾此義已下。得難轉救。謂非智明非名無明。明無之處名無明雲也。若爾無明也下。重而難殺轉救也(以上)。 眼等五根亦非智明(云云)寶雲。眼等六根。色等六境。除無漏明。並體非明。應名無明(文)惠雲。七十五法中唯惠是明。餘七十四法體皆非智明。應皆是無明(云云)為顯有體義不亂餘(文)光雲。前二有過論主正解。為顯無明有體無非有過。義不監餘眼等無眼等失(文)。 此無明不了四諦(文)惠雲。無明迷情言不了不知。約用辨體也(文)本義抄。問。貪等煩惱皆明所治故。以明所治義難顯無明別體耶。答。泛論之者。貪等煩惱雖為明所治。明無明是敵對相翻法。以明所治無明為本。故雲明所治無明之時。能顯無明別體也(以上)。 非是離明之外皆是無明(云云)麟雲。謂有別煩惱。不了諦寶等。是無明性。非是離智明之外一切皆是無明也。亦非明無之處等者。亦非但以明無之處即名無明也。以無明自有體故(云云)。 論雲如諸親友所對○(文)舉喻見成。寶雲。就中有三。一舉親非親喻。二舉實非實喻。三舉等言等餘非法等喻。此即是初親非親也(云云)麟雲。非異親友等者。謂汎爾之家雖非親友。然非怨敵。故不得名非親友也。謂唯怨敵方名非親友故。非親友無者。謂若但以親友無處便名非親友者。即此無處都無人。將何以為非親友體。無明亦爾。若但以明無之處即名無明。即此無處總無有物。將何以為無明之體。餘皆類此(云云)。 諦語名實(文)堯抄雲。真實正語非妄語名實語雲也。 虛誑言論事。第十六卷頌疏雲。要具四緣成誑業道。一於所誑境界異想發言。謂見言不見等。二所誑者解所說義。相領會也。三起染心。四者不誤(文)。 非異於實皆名非實(文)惠雲。不可異實語外皆名非實者。餘離間等三語。不妨不是實語及非實語。又不可實無處名非實。即離語九體(云云。不審可正之)。 等取非法非義非事(文)惠雲。又無記法義事。不是善法所對。不妨不是法義事及非法事也(云云)尋雲。不善法不善義不善事者。指何法耶。 非是異明之外總是無明也(文)正文雲。應言非是異明名無明。或非是明外名無明。何雲異明之外耶。異明之外。即是明也。故光記無之外二字(以上)。 又契經說無明緣行(文)問。此略證之文可。為第二引證科內(光·寶記爾見)何今釋義下科之耶。答。光·寶記釋長行偈頌。故引證下略證廣證為二。此疏唯釋頌。故唯以廣證為第二引證段。重心雲。頌略證文無之。今疏釋頌。故不立略證科。但略證之文長行要故。第一釋義下引此要處注之歟。惠雲。無明為緣行得生。行為緣識得生等也(文)。 九結。一愛結。二恚結。三無明結。四慢結。五疑結。六見結(三見)七取結(二取)八嫉結。九慳結。結者。正理論雲。於境於生有繫縛能故(文)於所緣境令有情愛著。雲於境有繫縛能。三界四生沈淪不出牢獄。雲於生有繫縛能也。 三縛。一貪縛。二癡縛。三嗔縛(以能繫縛有情立縛名)。 十隨眠。貪·嗔·癡·慢·疑五見也。光雲。隨逐有情名隨。行相微細名眠。如人睡眠行相難了(文)。 三漏。一欲漏。二有漏。三無明漏(洩過無窮煩惱名漏)。 四瀑流。一欲瀑流。二有瀑流。三見瀑流。四無明瀑流(漂流善品故)。 豈無實體說為結等(文)寶雲。無明既是九結中○故知非是異明眼等餘法。亦非全無體如兔角。而可說為結等事。故有別法說名無明(文)。 彼雲如惡妻子(文)惠雲。惠有簡擇用。惡惠既無此能。無惠不殊。應無明(文)古抄雲。惠簡擇義故是明義也。然者設雖惡惠稱惠者。難雲無明處會也。謂如惡妻子雲無妻子。惡明故雲無明也(為言)麟雲。如惡妻子者。謂無妻子之德名惡妻子。如是惡惠無有明德。應名無明(云云)。 於中有見故非無明(文)光雲。於惡惠中有五染惠。是見性故。見性推求猛利決斷。故非無明(云云)寶雲。惡惠之中有一分惠。是五見故(文)。 謂餘師言(文)堯抄。問餘師轉。救心何。答。惡惠中有五見。亦有非五見。餘以非五見惡惠應名無明。謂貪等相應惠是非五見故也(以上)問。能破心如何。答。貪等相應惠名無明不爾。若惠是無明。無明與見相應。見亦惠性也。豈有二惠並起耶(為言)。 然無明體謂不了(文)已下顯正義也。 持我類性(文)光雲。此大德意持我。謂持我起慢名為持我。即是我慢類性是無明。此無明是我慢流類性故。約我慢以顯無明。理亦是餘惑流類性。且寄我慢以顯(文)惠雲。我慢即七慢中我慢。持我陵人故。類性即是無明。無明不了相亦相似持我陵物。即是我慢流類也(文)堯抄雲。持我者。指我慢。類性者。指無明。謂持我起慢。我慢呼為持我。光明即是我慢流類性故。約我慢顯無明也。   色如先辨(文)光雲。色如先辨。謂前界品色蘊中辨。今唯辨名。前文雖亦辨餘四蘊。未說為名。故今分別(文)。 問雲何隨名勢力(文)兩重問答在之。初問答明名轉變詮表之義。次問答明四蘊稱名。問詞雲。此復何緣(文)光雲。此四蘊復以何緣標以名稱(文)可准之。疏釋。如今時名至名為轉變。釋初問答。名既如此至名轉變緣也。釋次問答也。可見之。 如今時名(文)光雲。謂劫初時隨種種法世共立名。由勢力故後名方得於彼彼義轉變詮表。如牛馬等名(文)堯抄雲。劫初時人。隨種種諸法諸共立名。或名牛。或名馬。如是諸法各有名。此名傳世至今時。由此詮表牛馬等諸法義也(以上)。 四蘊亦然(文)問。受·想·識三蘊。并行蘊中心所。有轉變緣義。不相應無緣境義。何雲轉變緣耶。光雲。餘不相應雖無轉變。同無色中有轉變故名攝無失。如變礙名色。雖無表等無變礙同於色中。有變礙故色攝無失(云云)。 尋雲。轉變義受等名其義同也。受等緣。名詮。共義別也。何四蘊雲名耶。惠雲。名行蘊攝。餘四蘊不能詮法。何名名。答。名詮多法。四蘊隨六根亦緣多法上。轉似彼名詮多法。故四蘊總名名也(文)。 第二釋雲(文)光雲。婆沙十五解四蘊名名所以雲。佛於有為總分二分。謂色非色。色是色蘊。非色即是受等四蘊。非色聚中有能顯了一切法名。故非色聚總說名(文)古尋。非色類是多。何立名稱耶。答顯了諸法事名功能勝。故殊更稱名歟(以上)。 第三解雲(文)惠雲。色法有形質眼能見等。四蘊無形段。一一要須名顯說。方知故四蘊總立為名(云云)准此釋。色法有形礙。顯露雲粗著歟。 第四釋雲(文)光雲。無色四蘊捨此身已。轉趣未來餘生處。轉變如名故標名稱。無漏四蘊雖不受生。是此類故名攝無失(文)惠雲。捨身者。身即是色身。四蘊捨前趣色身。取後趣色身。如名詮多法。名四蘊名名也(文)堯抄。尋雲。捨此生已趣餘生時五蘊捨。若爾何故。限四蘊立名。不雲色蘊耶。答。實五蘊俱雖有轉變義。四蘊與名義同者。約決定說。三界生中皆有四蘊。故捨此趣彼義。四蘊必有。色蘊無無色界。故於無色界易生。捨此色蘊趣彼色蘊義無之也(以上)。 三和生者(文)寶雲。觸體難辨。寄因以說(云云)第四卷光雲。根境識三和合而生。舉因以辨。能有作用觸對前境。舉業以明。又解能令心等觸對前境。雖心心所對境○觸對強故偏得觸名。故入阿毘達磨雲。觸謂根境識和合生。令心觸境。以能艱治心心所。為順樂受等差別有之(云云)准此釋。觸者。根境識三和合位別生觸心所。此心所令心王等對觸境也。心心所皆雖對境。觸心所觸對強故得觸名。如受領納(矣)。 論雲且如五觸生(文)麟雲。謂眼等色根現在恆有故。得與識同時可成和合。若其意根定依過去者。以無間滅方名意故。識居現在者。以了別名識故(云云)。 此有多釋(文)光雲。非以同世名和合。根境識三雖各居一世名和合。謂因果義成。意法為因。意識為果。又根境識三同順生一觸果。故名和合(云云)有二。一俱起名和合。二相順生果名和合。於六中。前五具二和合。後一相順生果名和合(文)。 意法為因意識為果(文)光雲。問。因果相望。因望果。或俱或在前。如過去意根。生現意識。或生現觸果。其理可然。未來法境如何生現識及現觸果。解雲。果有三種。一取果·與果為果。此果望因。若俱。若後。即有為四果。二證故為果。擇滅果。三相隨順故相由藉故為果。如現意識名果。於三果中。望過意因有初後果。望未法因但有後果。如現觸果。於三果中。望過意根現意識因有初後果。望未法因但有後果。此果前因後名為果者。據相隨順故。相由藉故。假名為果。非是五果中果(文)第二釋雲。又解。現在意識及現觸果。望未來法境亦是增上果(文)本義抄。付此釋明五果相。雲除前有為法有為增上果。於增上果。無果前因後之義(定)如何。答。第二釋心存得果名。不可過五果。故以未來法境為因。以現在意識及現在觸為果。可增上果攝(為言)俱除前有為法文。就取果與果增上果云爾也。光釋雲。增上果有二。取果·與果·增上果。此果必無在因前也。二非是取果與果增上果。此果容在因前。我今據此說也(文以上)。   依薩婆多(文)論雲。有說。三和即名為觸。彼引經證。如契經言。如是三法聚集和合說名為觸。有說。別法與法相應三和所生說名為觸。彼引經證。經言。雲何六。六法門。一六內處。二六外處。三六識身。四六觸身。五六受身。六愛身。此契經中根境識外別說六觸。故觸別有(文)。 眼等五觸名有對觸(文)堯抄雲。今論心諸法有七十五法中。色境有見有對。眼等五根并聲香味觸四境無見有對。除此所餘諸法皆悉無見無對。有對觸者。眼識相應觸與眼識俱。以眼根為所依。所依眼根是有對故。能依觸雖無對從所依名為有對觸。餘耳鼻舌身四識觸准之。可知之(以上)。 增語是名(文)光雲。語是音聲而無詮表。名有詮表。增緣於語故名增語。又解。此名以語為增上。方能詮表故名增語(文)堯抄雲。語是音聲而無詮表。名有詮表故。增勝語也(以上)古抄雲。名句文俱轉言音名語。雖然正詮表物體名功能也。詮表能語勝以名雲增語。然緣諸法名事意識能也。故意識相應觸雲增語觸也(以上)今疏。增語是名至故名增語。明名稱增語。名是意觸至名增語觸。明意相應觸名增語觸。次問答述名意識長境。次增語是境下。釋得名。次引論證。次出有說。可見之。 名是○長境(文)堯抄雲。如眼識但了青不了青名。意識了青及青名。意識與眼識了青雖同。意識更了青名。故以餘為長。所長境即名。故呼名為長境也。意識相應觸與意識俱緣長境。故意識相應觸名增語觸也(以上)寶雲。所緣境中。異於五識不唯緣義。意兼緣名故名為增語。增語謂名。五不緣名。意增名故名為長境。從所緣長境為名(云云)此心長者。增長義歟。 有說(文)光雲。此說意識以差別語言為增上。故方於境轉。五識不然。此且從多分說。亦有意識非望語故。而能緣境。是故意識觸名增語。以語為增上。有財釋也。與此相應名增語觸。從相應立名。鄰近釋也(文)語為增上者。為增上緣雲意歟。寶雲。此師說。意識緣境。因語為增上。故方能緣境。此即意識名為增語。觸與增語相應故名增語(文)麟雲。第二意識因語得生。意識從因立名。名增語觸。與此觸增語識相應名增語觸。增語之觸(文)。 古抄雲。意識緣語起識也。謂如五識直對境緣之。必不待言語指示。嬰兒等如緣物。意識所緣非語言指示。不能緣。以語為增上緣起識雲增語也(以上)。 約三受○為三觸(文)對觸順境生樂受。對觸違境生苦受。對觸俱境生捨受。約所生三受為三觸也。 一雲此三能引樂等受(文)堯抄雲。此三者。順樂受觸等三觸也。樂等受者。苦樂捨三受也。引者。能觸也。所引者。受也。尋。觸引受者。前念觸引後念受歟。答。薩婆多宗意。許同時觸受成能引所引能生所生也。所領觸。能領受也。又能依受。所依觸也(以上)麟雲。謂因於觸引生受也。觸能引受。名為能引。受為所引(云云)寶雲。能引受故。因於觸境若違順故(文)。 又論雲如何觸為受所領(文)光雲。於前三解中。初解可知。故不別問。後二稍隱。故今別徵(云云)。 行相極似觸(文)神雲。行相極似觸。故名受領觸。如觸作苦行相。其受亦爾。如觸作樂捨行相。其受亦然。故言行相極似觸也(文)。   從此生六受者(文)此句約能生六觸為六識也。謂眼識相應觸為緣所生受等也。 五屬身餘心者(文)此句前眼觸所生受等六中。前五名身受。後一名心受(為言)。 依色根故(文)第三卷頌疏雲。身謂身受。即五識相應受也。身謂所依。受依身起名為身受。身雲受故。依主釋也(文)可准之。 意觸所生受(文)意識相應觸所生受(為言)但依心故為心受(云云)意識相應受名心受(為言)意觸所生受者。此是約同時因果也。可思之。   彼宗不許同時因果(文)准論光。經部破薩婆多雲。觸受二法同時生。觸為能生。受為所生義如何。於己生受法餘觸無能。譬如牛二角。俱時生彼此相望。誰為能所。薩婆多意觸受同時生為樂為果。今此因能作因。果增上果也。經部意。前念觸為因。後念受為果也。薩婆多破雲。第一念緣順境。第二念緣違境。順順境受。與緣違境觸。前後違順性相別。何為因果(為言)。 釋曰此後成十八○(文)此一段為五。初定十八數。二問答成十八。三於中十五下。明雜緣不雜緣之別。四問此意近行下。釋得名。五身受不名下簡亂。可思之。 此前心受由意近行異(文)光雲。身受相顯故不更釋。心受義隱所以重明(文)。 謂色等五十五近行(文)喜色意近行。憂色意行。捨色意近行等也。餘准之。三法近行者。謂喜法意近行。憂法意近行。捨法意近行也。麟雲。言十五近行境各別者。謂色聲等境。既不同。緣色聲心品有異。故名不雜。五境各三。故成十五。言五境外所餘法者。謂第六法境心所及不相應等四類法也。言通法所謂五境者。五境若為意識所緣亦名法境。以通五識及意識緣故名通法。第六法境唯意識緣。故名別法。或二合緣如緣色聲二境。或色香等合。隨應可知(文)。 或二二合緣(文)二二三三事。後月雲。下賢聖品引法相松室記注之。可見之。問。雲二二雲五五意如何。答。二合緣為顯有多種雲二二歟。三三合緣等同之。下賢聖品此名自在之。對明師可尋之。難雲。二合緣等多種可爾。於五境論之故。五合緣多種難有哉。既五境合緣。何有多種耶。答。寶雲。若兩合緣乃至五六合緣。皆名雜緣法意近行(文)惠雲。第六意識唯緣法名不雜緣。若兼前五緣即名雜緣。六境一一別緣為六句。二二合緣為五句。乃至六境合緣為一句也(文)准此等釋。於六境論合緣。既六合緣在之。若爾者。五合緣可有多種也。約此旨今疏雲五五合緣歟。尚難雲。寶并惠於六境論合緣故爾也。今疏雲五境或二二合緣乃至五五合緣(文)唯約五境論合緣(見)何有多種耶。答。今疏緣別法時兼緣色等(文)別法者。五境外所餘法也。色等者。色等五境也。既雲兼緣色等。此則六合緣也。若爾者於五合緣可有多種歟。 麟雲。緣別法時兼緣色等者。謂將第六法境與色等合緣也(文)。 以雜緣故此之五境○(文)古抄雲。不被雜緣時名五境。不受法稱。作雜緣境時於五境受法境稱也。若緣別法名不雜緣者。不雜五境故雲不雜緣也(以上)尋。於五境雜緣時得法稱理趣如何。答。各別緣時得色聲名。合緣時如觀諸法無我。故得法稱歟。 傳說喜等(文)本義抄。初說意雲。喜等意為近緣。第二說意雲。喜等與意為近緣。此二師俱許同時因果之義。故論主意不信此二說置傳說言也。故此傳說言貫通二師也(以上)麟雲。釋此名者。喜等與意互能相依為近緣。故名之為近。於境遊行故名行。婆沙二釋同此。更有一解。又依意故近境而行名意近行。又雲。於境捷利樂數分別。故名為行(文)。 身受不名意近行(文)光雲。正理雲。以意近行唯依意識名為近。分別三世等自相共相境故名為行。一切身受與此相違。故非意近亦不名行(云云)。 謂欲界意識無樂(文)問。就初釋何必例欲界耶。答。以初為本故也。惠雲。欲界無意樂第三定亦不立也(云云)問。就後釋若無所對故不立近行者。捨受亦不可立近行。無所對故。答。捨受以憂喜為所對也。正理雲。不爾。憂喜即捨對故(文)問。若爾者。第三靜慮對近分捨可立樂近行耶。答。根本地中無所對捨故不立也。問。初二靜慮根本地中。無所對捨何以初二禪喜受立近耶。答。初欲界中有所對捨。故以初二禪喜受立近行。第三禪意識相應樂唯限第三禪一地。故異初二禪喜受。彼喜受欲界中有喜捨。是即為所對。由此所對。初二禪喜受亦成有所對。受近行稱也。設上界中雖無同地所對義。於欲界中有同地所對義法者。立近行。由此近分地捨根。雖無同地所對法。欲界中捨根有同地所對法。故彼近分地捨根立近行。理可准知之(以上)。   欲緣欲十八者(文)欲者。欲界繫雲也。欲界繫緣共其數同十八也。界繫十八者。喜近行有六種。謂緣色喜近行。乃至緣法喜近行也。憂近行·捨近行各有六種准之可知之。欲界喜·憂·捨意近行共緣六境。繫緣共十八種也。惠雲。自界見順境生六喜。見違境生六憂。見俱境生六捨(文)。 色十二上三(文)緣色十二。緣上三(為言)惠雲。欲緣色界梵王等勝生四喜。緣無想果無心生四憂。緣通果即生四捨。緣無色無處等一憂受。緣命長等緣生一喜。緣無造作等即一捨也(云云)。 二緣欲十二者(文)二者二禪繫雲也。寶雲。初二定體緣此地有喜捨二受。故欲界具六境。故欲界境具十二也。色界無香味故。緣色唯八(文)光雲。此明色界初二靜慮唯有十二。俱緣欲界。八緣色界。除緣香味二喜二捨。二緣無色(文)色界雖無香味境。色界近行緣欲界香味故。能緣近行喜捨各緣六境故。喜捨近行六種在之。故色界繫十二也(以上)麟雲。初二禪為一對。明三四禪為一對明者。以二禪同有喜故。三四禪同無喜故。名數是同故為兩對(文)惠雲。八解脫中。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依初二定緣欲界。不生貪生六喜。緣欲通果即六捨(文)。 八自二無色者(文)惠雲。初定緣二定勝即生四喜。緣變化即四捨。色界緣無色。准欲界緣無色說也(文)。 後二緣欲六者。寶雲。述三四定。於此定此地靜慮。唯捨受容緣欲界故唯六也。若緣色界即唯有四(文)第三第四靜慮繫捨六也。此亦自地雖無香味。緣欲界香味。故能緣近行捨六也。麟雲。但有六捨者。上無喜故。又三禪樂不立為近行故。前已說境但雲六捨(文)惠雲。緣欲界變化事生六捨。四自者。緣自地變化生四捨(文)。 初無色近分(文)惠雲。無色者。欲四遠不緣欲界。無色根本無通緣智。故不緣色界也(文)麟雲。空處近分能緣色者。謂離第四禪染時。依空處近分觀第四禪。為苦粗等行。故緣色也。上三近分並不緣色。空處有二說。一許別緣下色聲等四。二不許別緣。但總雜緣下。今言有四者。約許別緣者說。若不別緣者。但唯一雜法捨近行也(文)古抄雲。無色微細定無緣他地明利力用也(以上)。 定品當辨(文)麟雲。彼頌雲。并上三近分總名除色想。謂彼諸地無遍緣智。及厭色故並不緣色(文)問。意近行通三性耶。光雲。准下成就通三性(文)謂善心相應受名為善意近行。染污心相應受名為染意近行。無記心相應受名無記意近行也。 從此第二有漏無漏分別○釋曰(文)光雲。就長行中。一釋頌。二明成就。三敘異說。四會師句經(文。准)此釋今疏一段科之。一釋曰至不通無漏。釋頌文。二論雲誰○下。明成就。三此上所論○敘異說。四論雲又○下。會師句經。可見之。 不通無漏(文)光雲。正理二十九雲。無有近行通無漏者。所以者何。增長有故。無漏諸法與此相違。有說。近行有情皆有。無漏不然。故非近行(文)。 (已下堯圓抄全寫之)。 欲緣欲十八色十二上三(文)此頌明欲界繫意近行也。  欲界繫喜近行有六種   緣色喜近行   緣聲喜近行   緣香喜近行   緣味喜近行   緣觸喜近行   緣法喜近行  欲界繫捨近行有六種   緣色捨近行   緣聲捨近行   緣香捨近行   緣味捨近行   緣觸捨近行   緣法捨近行  欲界繫憂近行有六種   緣色憂近行   緣聲憂近行   緣香憂近行   緣味憂近行   緣觸憂近行   緣法憂近行 已上欲界繫喜近行記有十八種由此。欲界繫也  欲界繫喜近行緣色界有四種   緣色喜近行   緣聲喜近行   緣觸喜近行   緣法喜近行  欲界繫喜近行緣無色界有一種   緣法喜近行 已上欲界繫喜近行明緣上界數也  欲界繫捨近行緣色界有四種   緣色捨近行   緣聲捨近行   緣觸捨近行   緣法捨近行 以上欲界繫捨近行明緣上二界數也  欲界繫憂近行緣色界有四種   緣色憂近行   緣聲憂近行   緣觸憂近行   緣法憂近行  欲界繫憂近行緣無色界有一種   緣法憂近行 以上欲界繫憂近行明緣上二界數也 已上欲界繫近行記有十八種由此。欲界繫喜·憂·捨意近行。皆悉緣欲界色等六境。故欲界繫意近行緣欲界境有十八種。以之可知也。 二緣欲十二八自二無色(文)此頌明初禪第二禪繫近行也。初禪繫喜近行有六種。捨近行有六種。又第二禪繫喜近行有六種。捨近行有六種。此各六種近行准欲界可知。謂緣色近行乃至緣法近行。故各成六種也。  初禪繫喜近行緣欲界有六種   緣色喜近行   緣聲喜近行   緣香喜近行   緣味喜近行   緣觸喜近行   緣法喜近行  初禪繫捨近行緣欲界有六種   緣色捨近行   緣聲捨近行   緣香捨近行   緣味捨近行   緣觸捨近行   緣法捨近行 已上初禪繫喜捨近行明緣欲界數也 初禪憂近行無。其故者。喜捨斗有也。憂惱之苦者。欲界限也。  初禪繫喜近行緣自界有四種   緣色喜近行   緣聲喜近行   緣觸喜近行   緣法喜近行  初禪繫捨近行緣自界有四種   緣色捨近行   緣聲捨近行   緣觸捨近行   緣法捨近行 以上初禪繫喜捨二近行明緣自界數也  初禪繫喜近行緣無色界有一種——緣法喜近行  初禪繫捨近行緣無色界有一種——緣法捨近行 以上初禪繫喜捨二近行明緣無色界數也 第二禪繫喜捨二近緣欲色無色數如初禪也 後二緣欲六四自一上緣(文)。  第三禪繫喜近行緣欲界有六   緣色喜近行   緣聲喜近行   緣香喜近行   緣味喜近行   緣觸喜近行   緣法喜近行  第三禪繫捨近行緣自界有四   緣色捨近行   緣聲捨近行   緣觸捨近行   緣法捨近行  第三禪繫捨近行緣無色界有一——緣法近行捨 以上第三禪繫捨近行緣境分別了。第四禪繫捨近行亦如是分別也。 初無色近分緣色四自二(文)。  空處近分地所繫捨近行緣第四禪有四   緣色捨近行   緣聲捨近行   緣觸捨近行   緣法捨近行  空處近分地所繫捨近行緣自無色有——謂法捨立近行 四本及三邊唯一緣自境(文)四無色并上三無色近分地所繫捨近行。緣自無色界有一。謂法捨之近行也。尋雲。意近行通三性歟。答。通三性也。謂善心相應受名為善意近行。染污心相應受名為染意近行。無記心相應受名為無記意近行也。意近行成就分別。先未離欲者。未得未至定善心。成欲界善無記諸近行。後成初禪染污四捨近行(色聲觸法)四喜近行(色聲觸法)未離下地煩惱者。必成上界上地煩惱故。未離欲者於初禪染污喜捨成之。彼受與煩惱相應故也。染污心不緣下地。故除緣香味近行成四。總上二界中於染污近行無緣香味。不可雲緣自地香味。自地無香味故。亦不應言緣下欲界香味。染污心不緣下地故。由此上二界染近行中無緣香味也。復成第二禪染四喜近行·四捨近行·第三禪染四捨近行·第四禪染污四捨近行·四無色各一染法捨立近行·理。准初禪可知之。總言此人不成近行者。欲界十八·初禪八·第二禪八·第三禪四·第四禪四·無色各一也。其數有四十六。別言之。成八十二近行。欲界善·惡·無記三性各別故也。次未離欲者。獲得未至定善心。如前所得。未至定善者。不成近行。成八十二近行。此外成初禪六捨近行。并論之。八十八近行思可知也以上二類頌疏所引載論意也。   次已離欲貪未離初靜慮法者。未得第二禪近分善心。彼成欲界善·無記喜·捨近行。除憂近行。憂受是離欲捨法。故已離欲人不成之也。復成初禪善六捨近行·六喜近行·并染污四捨近行·四喜近行·及無記喜·捨近行。於中無記近行者。謂通果無記心相應受離欲界染。第九解脫道時得初禪通果心。故餘無記心依身在下地。無得上地也。次第二禪已上近行。如未離欲捨說。總論之者。有四十四。謂欲界十二(除六憂也)初禪十二。第二禪八。第三四禪各四。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有六十六。謂欲界十二開為二十四。善無記別故。初禪十二開為二十二。善惡無記別故。以之并二禪已上論。諸地近行成六十數也。次未離初靜慮染已得第二禪近分善者。約總相數成四十六。謂欲界初禪各四。四無色各一。委論之成七十二。謂次前所明已離欲者所成就六十六外。更加第二禪善六捨近行也。次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未得第三禪近分善者。約總相數成四十八。謂欲·初·二禪各十二。第三·四禪各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七十二近行。謂次前所明七十二中除八。所更加八者。謂除初禪染四喜近行·四捨近行。更加八者。謂加第二禪善六喜近行·無記喜捨二法近行也。次未離第二靜慮染已得第三禪近分善者。約總相數成五十。謂欲界·初·二禪各十二。第三六。第四禪四。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七十八。謂次前所明七十二外。更第三禪六善捨近行也。次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未得第四定善者。約總相數大與次前同。委論之者成七十一。謂次前所得七十八中除八亦更加一。除八者。謂第二禪染四喜近行·四捨近行。加一者。謂加第三禪無記捨法近行也。次未離第三靜慮染已得第四定善者。約總相數成五十二。謂欲界·初·二禪各十二。第三·四禪各六。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五十七。謂次前所明七十一外更加第四禪善六捨近行(文)次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未得空處善心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委論之者成七十四。謂次前所明七十七中。除四亦更加一。除四者。除第三禪染四捨近行。加一者。謂加第四禪無記捨近行也。次未離第四靜慮已得空處善心者。約總相數成五十五。謂欲界·初·二禪各十二。第三·四禪各六。空無邊處四。上三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七十八。謂次前所明七十四外更加空處善四近行也。次已離第四靜慮染未離空無邊處染未得識處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委論之者成七十四。謂次前所明七十八近行中。除第四禪染污四捨近行(文)次未離空無邊處染已得色無邊處善者。 約總相數大與前同。 委論之者成七十四。 謂次前所明七十五中。 除空處染捨法近行也。 次未離識處染已得無所有處善者。 約總相數大與前同。 委論之者成七十五。 謂前所明七十四外更加無所有處善捨法近行也。 次已離識處染未離無所有處染未得非想非非想處善者。 約總相數大與前同。 委論之者成七十四。 謂欲界前所舉七十五中。 除識處染捨法近行也。次未離無所有處染已得非想非非想處善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 委論之者成七十五。謂次前所舉七十四外更加非想非非想染捨法近行也。 次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染者。 約總相數大與前同。 委論之者成七十四。 謂次前所明七十五中。 除無所有處染捨法近行也。 次已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者。 約總相數大與前同。 委論之者成七十二。 謂次前所明七十四中。除非想地染捨法近行也(已上明依身欲界有情不成就近行了)。 先依身在初禪未離初靜慮染未得第二禪近分定者。約總相數成三十三。謂欲界一。謂捨法近行。初禪十二。第二禪八。第三四禪各四。四無色各一。注雲。今所云二禪以上近行。皆悉約染污論之。准依身欲界人可知之也。委論之者成五十七。謂初禪十二開為三十二。善六捨近行六喜近行。無記六捨近行六喜近行。染污四喜近行。以之并餘地近行成五十七也。次依身在初禪未離初靜慮染已得第二禪近分定者。約總相數成三十五。謂欲界一。初禪十二。第二禪十。第三四禪各四。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六十三。謂次前所明五十七外更加第二禪善六捨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初靜慮染未得第三禪近分定者。約總相數成三十七。謂欲界一。初二禪各十二。第三四禪各四。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六十三。謂次前所明六十三中除八亦更加八。先除八者。謂除初禪染四捨近行染四喜近行也。次加八者。謂加第二禪善六喜近行并無記喜捨二法近行也。無記近行者。謂通果無記心相應受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已得第三禪近分定者。約總相數成三十九。謂欲界一近行。初二禪各十二。第三禪六。第四禪四。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六十九。謂次前所明六十三外更加第三禪六捨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未得第四禪近分善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六十二。謂次前所明六十九中。除八亦更加一。先除八者。謂除第二禪染四捨近行四喜近行也。次加一者。謂加第三禪無記捨法近行。無記近行者。謂通果無記心相應受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已得空處善者。約總相數成四十四。謂欲界一。初二禪各十二。第三四禪各六。空無邊處四。上三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六十九。謂次前所明六十五外更加靜慮染。未離空無邊處染未得識處善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六十五。謂次前所明六十九中。除第四禪染四捨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第四靜慮染未離空無邊處染已得識處善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六十六。謂次前所明六十五外更加識處善捨法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空無邊處染未離識無邊處染未得無所有處善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六十五。謂次前所明六十六中。除空無邊處染捨法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空無邊處染未離識無邊處染已得無所有處善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六十六。謂次前六十五外更加無所有處善捨法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識無邊處染未離無所有處染未得非想非非想處善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六十五。謂次前所明六十六中。除識處染捨法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識無邊處染未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者。約總相數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六十五。謂前所明六十六中。除無所有處染捨法近行(文)次依身在初禪已離非想地染者。約總相數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六十四。謂次前所明六十五中。除非想地捨法近行也(已上依身初禪有情不成就近行了)先依身在第二禪未離第二靜慮染未得第三禪近分定者。約總相數成二十六。謂欲界初禪各一捨法近行。第二禪十二。第三四禪各四。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四十六。謂第二禪十二開為三十二。善有十二。無記有十二。染污有八。以之并餘地近行成四十六也。次依身在第二禪未離第二靜慮染已得第三禪近分定者。約總相數成二十八。第三禪有六。餘地如前。故成二十八也。委論之者成五十二。謂前六十六外更加第二禪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禪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未得第四定善者。約總相數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四十四。謂次前所明五十二中。除八亦更加一。先除八者。謂第二禪染四捨近行四喜近行也。次加一者。謂加第三禪無記一捨法近行。謂通果無記心相應受也。次依身在第二禪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已得第四定善者。約總相數成三十。謂第四禪有六。餘地如前。故成三十也。委論之者成五十一。謂次前所明四十五外更加第四禪善六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禪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未得空處意善者。約總相數與次前同。委論之者成四十八。謂次前所明五十一中。除四亦更加一。先除四者。謂除第三禪四捨近行也。次加一者。謂加第四禪無記一捨法近行。謂通果無記心相應受也。次依身在第二禪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已得空處善者。約總相數成三十三。謂欲界初禪各一。第二禪十二。第三四禪各六。空處四。上三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五十二。謂次前所明四十八外更加空處善四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禪已離第·四靜慮染未離空無邊處染未得識處善者。約總相數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四十八。謂次前所明五十二中。除第四禪四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禪已離第四靜慮染未離空無邊處染已得識無邊處善者。約總相數次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四十九。謂次前所明四十八外更加識處善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禪已離空無邊處染乃至已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者。准前依身欲界初禪者。可分別之(已上依身第二禪有情不成就近行了)。 先依身在第三禪未離第三定染未得第四定善者。約總相數成十七。謂欲界初二禪各一捨法近行。即通果無記心相應受也。第三禪六。第四禪四。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二十七。謂第三禪六開為十六。善有六。無記有六。染污有四。并餘地近行成二十七也。次依身在第三禪未離第三禪染已得第四定善者。約總相數成十九。謂第四定六。餘如前。故成十九也。委論之者成三十。謂前所明二十七外更加第四禪善者。約總相數成十九。謂第四定六。餘如前。故成十九也。委論之者成三十三。謂前所明二十七外更加第四禪善六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三禪已離第三定染未離第四定染未得空處善者。約總相數與前同。委論之者成三十。謂次前所明三十三年中。除四亦更加一。先除四者。謂除善無記一捨近行。謂通果無記心相應受也。次依身在第三禪已離第三定染未離第四定染已得空處染者。約總相數成二十二。謂空處四。餘如前。委論之者成三十四。謂次前所明三十外更加空處善四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三禪已離第四定染未離空處染未得識處善者。約總相數與次前同。委論之者成三十。謂次前所明三十四中。除第四禪染四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三禪已離第四定染未離空處染已得識處善者。約總相數與前同。委論之者成三十一。謂次前所明三十外更加識處善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三禪已離空無邊處染者。乃至已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准前欲界初禪者。可分別之(已上依身第三禪有情不成就近行了)。 先依身在第四禪未離第四定染未得空處善者。約總相數成十四。欲界初禪各一。謂皆無記捨法近行。即是通果無記心相應受也。第四禪六。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二十四。謂第四禪六開為十六。善有六。染污有四。并餘地近行成二十四也。次依身在第四禪未離第四定染得空處善者。約總相數成十七。謂空處四。餘地如前。故成十七也。委論之者成二十八。謂前所明二十四外更加空處善四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四禪已離第四定染未離空處染未得識處善者。約總相數與前同。委論之者成二十四。謂次前所明二十八中。除第四定染四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四禪已離第四定染未離空處染已得識處染者。約總相數與次前同。委論之者成二十五。謂次前所明二十四外更加識處善捨法近行也。次依身在第四禪已離空無邊處染者。乃至已離非想處善者。准前依身欲界者。可分別之(已上明依身第四禪有情不成就了)。 若生空無邊處未離空處染未得識處善者。約總相數成七。謂空處四。上三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九。謂空處四開為六。善有四。無記有一。染污有一。并餘地成九也。無記近行者。謂異熟無記心相應受也。若生空處未離空處染已得識處善者。約總相數與前同。委論之者。謂前所明九外加識處善捨法近行也。若生空處已離空處染未離識處染未得無處有處善者。總相數如前。委數成九。謂次前十中。除空處染捨法近行也。若生空處已離空處染離識處染已得無所有處善者。總相數與前同。委數者成十。謂次前外更加無所有處善捨法近行也。若生空處已離識處染未離無所有處染未得非想非非想處善者。總相數與前同。委數者成九。謂次前十中。除識處染近行也。若生空處已離識處染未無所有處染已得非想非非想處善者。總相數與前同。委數者成十。謂次前九外更加非想地善捨法近行也。若生空處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者。總相數與前同。委數成九。謂次前十中。除無所有處染捨法近行也。若生空處已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者。總相數與前同。委數成八。謂次前九中。除非想處染捨法近行也(已上明生在空處有情不成就近行了)若生在識無邊處有情無成空處已所有情無成謂處以下。諸地近行唯成自地近行。捨染近行。并得善近行。及得無記近行。准生在處。有情隨其所應所分別之易。故別不注之(以上堯圓抄)。 於有漏中取雜染(文)光雲。愛謂貪。憎謂嗔。不擇捨謂癡。此癡於法不擇而捨(文)惠雲。不擇者。擇即是慧。不擇即癡。三毒門中立近行也(文)堯雲。意雲。貪愛相應喜受名喜近行。嗔恚相應憂受名為憂近行。癡相應捨受名捨近行也(以上)。 耽嗜依出離依事。光雲。耽嗜依者。謂諸染受受與耽嗜煩惱為依故。出離依者。謂諸善受受與出離善法為依(文)又引婆沙雲。耽嗜謂愛耽嗜性故。若受與彼為安足處名耽嗜依。有說。耽嗜名一切煩惱。執著性故。若受與彼為安足處名耽嗜依。若受不與愛或一切煩惱為安足處名出離依(云云)堯抄雲。耽嗜煩惱以受為所依。故名耽嗜依。出離依者。諸善喜憂捨。出離言屬諸善法。受為善法為所依。故諸善受名出離依也(以上)私雲。耽嗜之依。即依主釋歟。出離依同之。無記喜憂捨事。惠雲。餘無記憂捨順染耽嗜依攝。順善出離依攝。不順善染皆非近行(文)。 論雲又即喜等(文)光雲。證近行唯是雜染。世尊說為三十六師句。謂耽嗜依有十八。此是近行。是所對治。出離依有十八。此非近行。是能對治。二種不同成三十六。此句差別。是佛大師所說法。故名為師句(文)本義抄。問。論引此經雖明耽嗜依·出離依差別。全無述意近行唯雜染義。何釋證近行唯是雜染耶。答。上述唯雜染者。與意相牽數行所緣是意近行之師義畢。先引六恆住經說為證。次引三十六師句經說之志。彼經中辨耽嗜出離差別。明能治所治不同。故為證意近行唯雜染義。引此經文見也(以上)。 識等攝故無指陳(文)光雲。生老死即識等五。於此五中識與六處已指前文。名色觸受如前別釋。故不別說。問。若爾愛取即是無明。應不別指。解雲。無明異說不同。或說惡惠。或說非明。或說明無。由此愛取不指無明。別指下說(云云)。 煩惱如種者(文)麟雲。煩惱總有五喻。一如種。二如龍。三如草根。四樹莖。五糠米。業有三喻。一如糠米。二草藥莖。三花。果有一喻。謂如熟食。應知煩惱潤業如糠米裹業為惑潤。如米有糠。故二喻別言。異熟為後邊者。諸業等果是最後邊也。以果熟後更不生餘果。故業亦然也(文)惠雲。生煩惱等事者。從煩惱生業。從業生識等果事。如種生芽業後生果也。煩惱鎮業如無學。故業無煩惱鎮無果。煩惱根者。有頂地見道煩惱名煩惱根。無漏道能拔。如諸草藥果熟為後邊者。如草親能生果。即枯更不能生果。業感現在果了更不能生未來世果也。食熟更不可轉成餘食。人異熟不可轉天等中受也(云云)。 生煩惱業事(文)尋雲。如惠釋(如上所引)從煩惱生業事(見)況以種子(能生)喻煩惱(能生)以芽莖(所生)喻業事(所生)今疏釋生煩惱業事(云云)以煩惱為能生。又為所生如何(從種子生種子無之故難思哉)答。惠釋爾也。准此釋。以煩惱為能生。展轉業事生(為言)而今疏生煩惱業事者。於所生業事立煩惱名歟。以煩惱非謂為所生。謂生煩惱之業事(為言)或案雲。以煩惱業事三可為所生。從煩惱生煩惱者。如從愛生取。依此意取喻。從種子(煩惱)生芽(煩惱)從芽生莖葉(業)從莖葉生花果(事果)如此可意得歟。 趣滅滅還起(文)趣者。五趣。還起者。五趣生死替。起無窮(為言)。 如樹莖者(文)樹莖(煩惱能生)生枝葉(惑所生)花(葉)果(事。為言)。 中生本死如前已釋(文)麟雲。即此前明死生二有中。即中有義及言本有謂死前。即本有義餘並如前(文)。 自地煩惱皆能潤生(文)論雲。自地諸惑。謂此地生。此地一切煩惱染污。此地生有(文)光雲。自地顯非他地。諸惑顯是本惑。謂此地生此地本惑皆容現起染污生有。又解。不現起者。有染能故亦名能染(云云)麟雲。自地煩惱皆潤生者。謂欲界有三十六煩惱。色無色界各三十一。皆能結生。不簡上緣無漏緣等(文)此釋約四諦修道十七七八四起立歟。然今疏約纏垢顯不起。若爾者。約大不善等心所顯潤生歟。 嫉慳忿覆悔睡也(文)嫉等四者。小煩惱十中初四也。悔不定八內一也。嫉於他與盛事令心不喜。慳違財法施令心慳著。忿除嗔及害。於情非情令心憤發。覆隱前自罪。悔緣惡作事心追悔性。通善染。今取染污邊也。睡正文雲。此中初五自力起也。眠非自力起。具如下隨眠品。故光但舉前五不雲眠。恐眠字剩歟(以上)光雲。自力纏者。謂慳·嫉·忿·覆·悔。自力垢者。謂六垢。問。纏中睡眠為是自力為是隨從。解雲。是隨從。理實此位亦無睡眠。而不別簡者。若自力纏垢定非現起。此別簡。其隨從纏即非決定。無慚·無愧·惛沈·掉舉此位相應。睡眠不相應。似結生位非睡眠故不定。故文不別簡(文)睡眠非自力起。如第四卷抄注之。可見之。 垢謂六垢(文)惱謂堅執有罪事。不取如理諫誨。害謂逼迫行打罵等。恨結怨不解。諂謂心曲。誑心口相違惑他。憍染著自法也。無慚不重賢善。無愧不怖罪生非愛果。或於所造罪。自觀無恥名無慚。觀他無恥名無愧。昏謂昧劣。沈謂沈重義也。是身心重性為輕安所治。掉舉令心不靜。是散亂義也。 論雲雖此位中身心昧劣(文)惠雲。問。初受生時身心昧劣不能起自力纏垢。既身心昧劣。如何能起諸根本煩惱及隨從纏耶。雖此位中身心昧劣下。是答(云云)准此釋。雖此位中者。通伏難心也。 初受中有亦唯染污(文)光雲。應知中有初續剎那亦必染污與生有同。此即不便兼明(云云)。   所餘三有皆通三性(文)麟雲。謂善·惡·無記皆容命終。即死有三性。中有·本有皆有善惡無記。可知(云云)。 釋曰有情由食住者標也(文)光雲。初句總示。次五句別釋。次兩句通經。後一次明勝用。今疏初句標。次五句明食體。次兩句通經(云云)後四句明食配立(見)。 經說者。寶雲。此明四食。是佛說也(文)惠雲。四食者。世尊初成道了往鹿園度五人。過恆河逢富樓那外道。見太子威儀端正。問曰。瞿曇似得勝法。佛言。一切無非由食而住因此。說四食。意自餓外道遠離邪學邪說。名正學正說也(云云)。 段有二種(云云)光雲。一以無穢為細。有穢為粗。劫初食。謂劫初時人食地味地餅林籐。無麥穢故食香稻。以去方有便穢。二小軟名細。多鞭名粗。細汗蟲即是蟣虱。其體細小。從汗而生。或人身中有蟲。食汗名細汗蟲(云云)准此釋。今疏或細汗蟲已下。小軟為細意歟。又今疏雖不出粗食體雲無便穢為細。故有便穢。香稻等食是粗食也。堯抄雲。此中有者。唯限欲界中有也。諸天者。六欲天也。此六欲天并人劫初食無便穢。故為細也。嬰兒等食小軟義顯。又細汗蟲食。即汗故小軟義顯者也(以上)。 段欲體唯三者(文)惠雲。段食者。段為分段。食資養為義。入腹已資養諸根大種。二時有益。一解除飢渴。二食了資益諸根大種。不資益諸根大種。是段非食。說名食者。據當名說也。疏體唯三塵者。三塵但是欲界攝。皆為段食體。正理論雲。段食體有十三。開觸塵為十一(云云)寶雲。十三者。十一種觸。香味二境也(文)問。求食為除飢渴。如何飢渴亦名食耶。光雲。飢渴二觸為食者。消宿食故。希新食故。顯無病故名食(文)惠雲。此二為食最勝。若無此二即不須食。由有此二能食資益諸根。故得為食體(云云)。 以口鼻分分受之(文)光雲。謂口能噉。鼻能飲。如象等鼻分分受之。故名段食。又解。謂口飲噉。舌根即分分受味。由鼻飲故。鼻根即分分受香。口鼻中觸身根分分受觸(云云)。 光影○(文)論雲。光影炎涼如何成食。傳說。此語從多為論。又雖非飲噉而能持身。亦細食所攝。如塗洗等(文)光雲。毘婆沙師傳說。此飲噉言從多為論。如藥塗身及洗浴等。雖非飲噉而能持身。亦細食攝(云云)神雲。寒時光炎暖觸資身。熱時影涼冷觸資身。故皆食攝(云云)暖觸者。觸十一中火觸歟。准此釋。光炎等觸十一中火觸冷觸也。此段食中細食攝(為言)。 色不益自根者(文)光雲。名食者。先資益自所對根及所依大。後及餘根飲噉色時。於自眼根及所依大不能益。況及餘根。由諸色根境各別故。飲噉色時鼻舌身根不能取色益根。未離欲者。見色生喜樂者。由緣色故觸生喜樂。此是觸食非色是食(云云。取意)惠雲。六根取六境。鼻取香即益。眼見色即損自根況益諸根。故色非食體。不說聲為食者。以無形段不相續故。又見色時生喜樂者。即是三和緣色生觸。觸即觸食段(云云)。 聲等非食事。光雲。聲非相續。意法無有分段。眼等五根雖含二義。食中無故。體淨妙故。非飲噉故。此之八種非食義顯。故不別簡。唯色一種相續分段亂段食。是故別簡(文)。 一種離貪(文)一種者。色·香·味·觸一具離貪(為言)歟。正文雲。一種之言未了。學者應思(以上)。 思謂意業(文)神雲。非一切思皆是思食。要屬希望順愛。現行意識相應乃名為食。故飢饉世愚癡小兒望懸沙囊而得存濟。然契經說。意思食者。顯此。唯與意識相應(云云)本義抄。一意業體可通六識相應思也。六識相應思同有造作義。故意思食限意識相應思也。謂有漏思心所分別籌度。要屬希望順愛現行。故思食體限意識相應思也。今論思謂意業之文。意業廣通六識相應思。中意識相應思為思食體。故雲思謂意業也。非謂一切意業為體也(以上)本義抄。問。識食可通五識耶。答。可通五識也。付之思食既限意識相應思。識食何可通五識耶。答。有漏心王了別境界。能任持身。故名識食。而了別境義不限意議。故識食體廣通五識也。思食如見懸砂囊而得存濟名思食。故唯限意識相應思也。義門各別也。更不可相例(矣。以上)。 意成及求生○謂契經說(云云)堯抄。尋雲。此經文為明何事引之耶。答。為顯段·觸·思·識四食皆有漏也(以上)光雲。又引經顯食唯有漏。部多·求生皆三有身。四食既能安住資益。明知有漏。無漏不然。為滅諸有。故非食體(云云)尋雲。今疏釋意成及求生頌雲。此通經說中有名也(云云)此釋不見顯四食有漏哉。答。見論文起盡。光明四食。段引部多·求生之經文。為證四食有漏引之。次引中有五種名(當意成及求生等頌)為證前所引經求生者中有名也。然今疏釋本頌。故於意成及求生○之下。引加部多求生之文示由來也。故今疏通經說中有名者。直釋本頌之卷也。重心雲。部多求生之文與中有五種名之文。雖各別經。本頌頌中有五種名之文故。於此下引加部多求生之文釋之也。 論文起盡。毘婆沙師作如是釋者。述無漏非食。次又契經之下。引部多求世之文。四食顯有漏也。次後說求生之下。引說中有五種名文。前所明求生名證中有名也。次如契經說之下。引有壞自體文。證前五種名中起是中有也。次又經說之下。引已斷起結文。轉證說起名中有也。今疏結釋之上來引經意。說中有名為起也者。指說五種名文·有壞自體之文·已斷起結之文·三箇文也。部多求生之文屬說五種名文也。 以五種名說中有(文)中有非如生有父母情血等和合生。故雲意成也。神雲。中有五名前四可解。五者名起。對向當來生有。中有暫時起(云云)。 有壞自體起(文)惠雲。有釋雲。死有壞中有自體起。中有壞即生有世間生。中有言自體起。破大眾部無中有。世間生破常因外道。五蘊無常從因生也(文)光雲。為明中有實有故。以自體標名。生有恐執為常故。以世間顯過(云云)。 已斷起結未斷生結(文)光雲。斷有二種。一得永對治斷得擇滅。不退名永。二得永不起斷得非擇滅。不行名斷。於四句中隨所應說此二斷。潤中有惑名起結。潤生有惑名生結。第一句。諸無色上流者。離欲色二界貪。不受中有。起結已斷。未斷無色貪。生結未斷。此中言斷。約永對治斷說。第二句。此中言斷。據不現行以無生結已得永治。而於起結未斷之理。謂斷生結即離三界。而彼必無餘起結。故知此但約永不行。第三句。謂阿羅漢斷三界貪。不受中有。起結已斷。不受生有。故生結已斷。此中言斷。據永治說。第四句。不斷起結。不斷生結。謂除現中般。諸餘未永離色界貪者。受中有故起結未斷。受生有故生結未斷(云云)堯抄雲。永對治斷者。謂永斷煩惱證擇滅無為也。永不行者。令煩惱永不行。斷名自得非擇滅也(以上)。 又部多者(文)光雲。第二釋。雲部多者。是無生義。謂阿羅漢不受生。故部多言含多義。故存梵音。餘凡夫有學諸有愛者。說名求生。更受生故(云云)。 就勝說四(文)光雲。就四食中。雖四皆能益現益當。二益現勝。二益當勝(云云)。 有根身者。眼等五根也。觸食益心心所者。見色生喜樂。此是三和緣色生觸。是觸食也。上所引惠心也。尋雲。緣違境時。心心所觸食於彼有資益義耶。 思食是業能引當有(文)光雲。薰之言資。思食引已從業所資識種子力。故後有得起。識起取果功能名為種子。又解。述經部釋。此解似勝思食引已。從業所熏識種子力。後有得起。或從業所熏識種子力。識得現行。後有得起(云云)本義抄。問。今文更無違有宗義。何判述經部釋此解似勝哉。答。今論思食引已從業所熏識種子力後有得起之文。雖強不違有宗之義。薰之文字。種子之言。專順經部義。故初釋痛之。會熏之言資釋識起取果功能。名為種子。不如又解意。直得論文故判此解似勝也。泰法師解此文雲。此就經部釋(云云)惠雲。此是論主依經部義。言識種子等故(以上)。 第四句者除前相(云云)無漏思等歟(古人二說。一說同此。一說是有部義。種子即因義文)。 觸等三食皆有四句(云云)等言等取思識也。堯雲。觸食四句。第一句觸而非食。無漏觸及有漏觸為緣。損壞諸根大種也。第二句食非觸。除觸餘思等三食也。第三句觸而食。有漏觸為緣。益諸根大種也。第四句非觸非食。色境等也。思食四句。第一句思而非食。無漏思及有緣思為緣。損壞諸根大種也。第二句食而非思。除思外餘觸等三食也。第三句者思而食。有漏思為緣。資益諸根大種也。第四句非食非思。色蘊等也。識食四句。第一句識而非食。無漏識及有漏識為緣。損壞諸根大種也。第二句食非識。除識餘觸等三食也。第三句為識而食。有漏識為緣。資益諸根大種也。第四句非識非食。色境等也(以上)。 論雲五趣四生皆具四食(文)寶雲。准此論文。八地獄中無益身食(文)麟雲。孤地獄飲食如人者。如僧護經說(撿知。云云)。 論雲今應正辨何識(文)光雲。問中有六。一問。何識現前。二問。何受相應。三問。定心無心得死生不。四問。住何性識得入涅槃。五問。於命終時識何處滅。六問。斷未摩者其體是何。問中等字攝餘四問(文)。 釋曰初兩句標六法也(文)光雲。答中初三句答初問。次一句答第二問。次一句答第三問。次一句答第四問。次三句答第五問。後一句答第六問(文)。 於此六位(文)光雲。於此六法。法爾唯許意識。非餘五識。取功能故(文)。 死生唯於受(文)光雲。生言不但攝生有初心。應知亦攝中有初心。若言生有不通中有。若但言生通中有初念(文)惠雲。生言兼攝中有。中有准前文名起不名生。正理論雲。既無色沒受欲色中有。初心即成欲色界煩惱。故知亦得名生也(文)光雲。正理雲。非明利識有死生義。以死生時必昧劣故。由此故說下三意唯近分心有死生理。以根本地無捨受故(云云)。 言非定者(文)惠雲。一身在下界起上界定者。設許身在上界起自界定亦無死生。心定攝益故也。又受生要須染心。定心非染。起上界染。定心以加行生亦不受生死(文)光雲。由此三因亦顯異地無淨記心無死生理(云云)。   非無心者(文)光雲。以無心位由定力持他不能害○以初生時同地心生故。後死時同地心死(云云)。 二無起涅槃者(文)光雲。雖死有有通三性心。然入涅槃唯二無記。無煩惱故無染污心。雖有善心工巧通果心以強盛故不入涅槃(文)惠雲。善加行故不入涅槃。正理論雲。生得劣善。何故不入涅槃。答。有異熟故不起善心(云云)。 據最後意識滅(云云)惠雲。識無相貌。但隨壽暖一時滅故。如以小水置炎石上。漸微漸消。欻然都盡也(文)。 此雲死節(文)光雲。頓命終者。無斷末摩。漸命終有斷末摩。斷末摩是身中死穴。其量極小。觸便致死。正理引頌雲。身中有別處。觸便令命終。如青蓮花鬢。微塵等所觸(以上論文)又解。對法藏中說。眾生身中有百處。名末摩。觸便致死。猶如有人被斷頭已無覺知。故得斷名(云云)。 內三災患(云云)光雲。醫方中說。身有三分。心已上淡分。心已下齊上熱分。齊已下風分(云云)。 斷末摩唯人間(文)惠雲。地獄無。以恆斷故。唯人三州及傍生·鬼·通二乘聖有也。更無別物。但身支節。正理論雲。由發言譏刺前人隨實不實傷切人心。由此當來招末摩苦也(文)。 光雲。欲界諸天亦無斷末摩。彼非惱亂業果故○諸佛無(文)。 有五衰相(文)惠雲。正理論雲。此五相現不過五日即死。若有相現世尊亦不能轉。亦非一切天子皆有。亦非一一天子皆具五相方死。今言五者。總舉大數。更有小五相現。不定當死(云云)。 謂諸聖人名正性○(文)得無漏聖道者。定得涅槃。故名正定聚。造五無間業者。必墮地獄。故名邪定聚。所餘有情不定聚也。惠雲。苦法忍後決定得涅槃故。問。順解脫分定得涅槃。如何不得此名。答。此容劫作邪性故。二未捨邪性故。三未定時。至苦忍初心即七生定得涅槃。問。得上忍及世第一法位亦得時定。緣何名邪性。答。一以時小故。二以未捨邪性也(云云)。 定盡煩惱故(文)容盡煩惱故(為言)。 或人依所望頌疏講談之次捨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八月二十日。擬講英憲。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十一(頌疏論本第十一) 一明小器(文)器世間器者所依義有情所依處故。惠雲。小器者。即一四天下。如水輪俓十二洛叉。三千四百五十踰繕那。即是一四天下所依(文)又雲。風輪量無數。即為大千世界所依。准婆沙。風輪與百俱胝水輪為所依(文)。 餘句別釋(文)別釋三輪為三。初明風輪。二又諸有情業下。明水輪。三有情業力感下。明金輪。可見之。 論雲許此(文)惠雲。許者。諸部共許(文)本義抄。或於許字者。不必標不信之義。故論主許此義可雲也。或文三輪廣厚之量等。論主所存異之故。為顯不信之義。置許字歟(云云)。   三輪廣量事。婆沙百三十三。述風輪相雲。廣則無數。次述水輪相雲。有說。廣量與風輪等。有言狹小分百俱胝輪。其量皆等。謂俓十二億三千四百半(文)次述金輪相雲。有說。金輪廣如水量。有師復說。小廣水輪(文)今論雲形量不同。次述風輪相雲。有風輪生。廣無數。次結水·金二輪雲。二輪廣量。其數是同。謂俓十二億三千四百半(文)寶心。婆沙論二說中。齊等之義為正。今論意。實存三輪廣量齊等之義。得意也。風輪一大三千界總所依器故。雲其量廣無數。各別四天下將成水·金二輪即起故。從能依四天下。且雖述此水金輪廣俓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以實論之。水·金二輪廣量。與風輪同。可無數也(以上)。 一大諾健那(文)二十七卷頌疏雲。像等七十增者。明那羅延力量也。像等七力。十十倍增。一。十凡象力。當一香象力。二。十香象力。當一摩訶諾健那力(此雲大露形神)三。十摩訶諾健那力。當一缽羅塞建提力(此雲勝蘊神)四。十缽羅塞建提力。當一伐浪伽力(此雲妙支神)五。十伐浪伽力。當一遮弩羅力(此雲執持神)六。十遮弩羅力。當一那羅延力(文)法門章引華嚴經雲。如意樹口子。是為大雲雨一味水。以眾生善根果報力故。法如是故。起種種風輪(文)。 渧如車軸(文)麟雲。渧如車軸者。劫章雲。是光音金藏雲布及三千界。雨渧如車軸(文)惠雲。加圌持穀者。艮章雲。四面猶如槃□形(文)。 此雲妙高(文)惠雲。妙高者。四寶為體名妙。出群峰之上為高也(文)麟雲。蘇迷盧一翻如疏。或雲妙光山。昔雲須彌樓皆訛(云云)法門章雲。智論百雲。劫初立時。四邊大風吹。聚地之精味。積為須彌山。更有風吹。令堅而成寶(云云)瑜伽二雲。然其雨水復依金性地輪而住。次復風起穀水令堅。即由此風力所引故。諸有清淨第一最勝精妙性者。成蘇迷盧山。此成山已。四寶為體。所謂金·銀·頗胝·琉璃(云云)。 此雲持雙(文)神雲。此山頂上有二龍道。因以名之(文)光雲。此山頂上有二道。猶如車跡。山持二跡故名持雙(文)。 此雲持軸(文)神雲。此雲持軸。言此山上多有諸峰。形如車軸(文)光記如今疏。光雲。山峰上聳。猶如車軸(文)。 西國樹名(文)神雲。此山上多諸寶樹。形如羯地洛迦木。舊雲佉陀羅木。若燒為炭。經而多熱。故諸經中。名袪陀羅炭。此方山南人名擔山木。此山從寶樹形為名也(文)正文雲。光雲。稱為擔木。山上寶樹。其形似彼(文)。 可依光記(云云)。 此雲象鼻(文)神雲。毘那怛迦。此雲有障礙神。有一鬼神。形如象頭。凡見他勝事。皆為障礙。此山之峰。似彼神頭。故以名之(文)。 此是魚名(文)神雲。海有魚。名尼民達羅。此山峰形似彼魚頭(文)。 為眾寶種藏(文)光雲。水能生寶名種。水中於寶名藏。水生寶時。因滅果生。體非俱有(文)寶雲。水減寶生。非即水體轉變成金(文)惠雲。金輪上水本是一大海。後業風鼓擊。一時像出九大山。一山間一海。即變成也(文)。 神雲。其水為眾寶種子。由具種種威德。猛風鑽擊。變生眾寶泥等。謂中四寶泥。次外金泥。次邊鐵泥。如是變水生寶等(文)。 皆具八功德水(文)光雲。若依稱讚淨土經。數八功德水雲。一者澄淨。二者清淨。三者甘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飢渴等無量過患。八者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種種殊勝善根(文)。 約持雙山內邊(文)麟雲。約持雙山內邊周量至各三倍者。言山內邊即海外際。准此論文。妙高山方。以言四面。數各三倍故。總計有二億四萬也(文)神雲。若約妙高上外邊。妙高山方故。周量於其四面。數各八萬踰繕那。今約持雙山內邊。於其四面。對妙高山外邊八萬故。數各三倍八萬故。三·八二十四。謂各成二億四萬踰繕那(文)惠雲。總許九山八海。有一百二十萬八百七十五踰繕那。與前金·水二輪俓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踰繕那。小相當。大數同也(文)古雲。八山皆周方也。鐵圍周圓也。 唯此別中有(文)本義抄。問。唯此世界南州有金剛座歟。答。金剛座者。一切菩薩將登正覺所座之座也。而有宗心。談十方世界唯有一佛之旨故。唯此世界南州有金剛座也。餘世界中既無佛出世。何可有為登正覺座金剛座哉(以上)。 畟方(文)ЗтヤЪ四方也(為言)。 貓牛(文)人面形似貓牛等歟。 有說唯一州(文)光雲。於二說中。初說為正(文)麟雲。羅剎婆。是惡鬼之通名也。 有三重黑山(文) 古圖雲T64058201.gif。 (私雲。向北三處各有三重之黑山。云云)。 名無熱惱池(文)麟雲。謂此池龍離三熱惱。一非熱砂所燥。二無風吹衣覆形。三無金翅鳥所食。無此三種所生熱惱。名無熱惱。即法華雲阿那婆達多龍王是也。出四大河。華嚴經雲。十地菩薩。以願力故。化為龍王。於中潛宅鱗甲中。出清冷水。治贍部州諸有情類(文)西域記一雲。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金·銀·琉璃·頗胝飾其岸。金沙瀰漫。清波皎鏡。是以池東面銀牛口流出殑伽河。繞池一匝入東南海。池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繞池一匝入西南海。池西面琉璃馬口流出縛芻河。繞池一匝入西北海。池北面頗胝師子口流出徙多河。繞池一匝入東北海(文)此池銀牛口等。是劫初所化歟。若依心地觀經。四方獸頭。此池四龍之貌(見)可見之。麟雲。然今章中。第三·第四前後不次(文)惠雲。縱廣者。俗釋南北曰縱。東西曰廣。今釋應是豎曰縱。橫曰廣。四河口皆闊四十里。東面河口以銀成似牛頭。南金成似象頭。西面頗胝迦成似師子頭。北吠琉璃成似馬頭也(文)。 此雲孟津河是也(文)古雲。孟津河者。唐土所在河也。故此雲孟津河(云云)謂此徙多河г天竺ыэ唐土л流出。其間花山雲山ыэ瀧落。此瀧音Я其國人民多死亡。速疾鬼雲鬼神。山頂⑥引崩三重Я成落。是雲龍門瀧(云云)。 而有等流(文)惠雲。以數死生前後有涼風來間。名等流。又如食雞法。先與丹食。命終生地獄。得鐵丸食。得食想解除飢渴。名等流樂也(文)。 七捺落迦在無間上(文)本義抄。問。就重累師。此下過二萬。無間深廣同(文)而於最底二萬。安立無間。於餘二萬。如何可安立餘七地獄及炎摩王宮哉。答。於重累師。亦出二師說。初師心雲。四萬踰繕那中。二萬無間地獄之分齊也。其上一萬九千踰繕那中。安立餘七地獄。其縱廣量。各一萬踰繕那也。雖不說高下量。推之各當二千七百十四踰繕那餘歟。第二師心雲。六萬踰繕那中。二萬無間地獄分齊也。其上三萬五千踰繕那中。安立餘七地獄。其縱廣高下量。各五千之也五·七三十五。其數尤易知之。問。就傍布師。此州有金剛座。爭可建立十六地獄及十六增等耶。答。傍布師雲。無間地獄在其中央。餘七地獄周匝圍遶安立之也。而光雲。明知金剛座近北。諸地獄等在王都下。稍近南邊。不相妨也(文)意雲。第八外海廣量。三億二萬二千踰繕那也。南北廣量二分之者。各十六萬一千踰繕那也。其北方雖有金剛座。其南方十六萬一千踰繕那中。無間等并八寒等。可安立之。故傍布師不無相違也(以上)。 長十六指(文)惠雲。鳥狗驅令上下樹。一指二寸。十六指有三尺二寸也(文)。 此是增上被刑害所(文)光意。為三師說。論文既結此是增上○故說名增。明知本地獄中已下。別師義雲事。故光雲。所言增。第一解雲。此是增上被刑害所故。說名增。第二解雲。本地獄中。適被害已。重遭害故。故名為增。第三解雲。有說。有情從地獄出已。數更遭此苦。故說為增。此約出本地獄已數數受苦名增。故與第二不同(文)初師心雲。受苦增盛。過本地獄。故名為增。第二師意雲。本地獄中被刑害已。亦於彼處重受苦故。望本地獄。說名為增。第三師心雲。出本地獄之後。經歷十六諸處。數數受苦。故名為增(為言。以上)寶心為兩說。麟記同之。 有說非情(文)神雲。有薩婆多說非情○有正量部說有情。問。若爾。此惡業何處受異熟。答。即地獄中受(文)惠雲。正理說。無間·極熱·炎熱。無獄卒。大叫號。眾合。小有獄卒。琰摩王使。時時往來巡撿。餘者皆有有情·無情二種獄卒也(文)。 一頞部陀(文)神雲。此中有情嚴寒所逼。初二隨身。一頞部陀。此雲胞。嚴寒所逼。身有胞起。二尼刺部陀。此雲遍胞。寒苦漸重。遍身悉成胞也。次三隨聲。謂頞聽吒等受苦聲也。次三隨色變。六嗢缽羅。是青色花。此華葉細。開作青色。寒苦所逼。變成青色。七缽特摩。是赤色花。開折折裂處色赤。如此華開。八摩訶缽特摩。是大赤蓮華也。寒苦極重。其身大折裂赤。如大赤蓮華也(文)寶雲。頞哳吒是忍寒聲。寒增故。口不得開。但得動舌。作哳吒聲。臛臛婆者。寒轉增故。舌不得動。但得作臛臛聲。虎虎婆者。寒增故。不得開口。但得作虎虎聲(文)私雲。或多或二或一(文)孤□一二三人可感也(云云)。 州如穀聚(文)惠雲。問。何故此州下有無間等。答。正理論雲。唯於此州極重惡業。又此州人極猛利故也(文)私雲。如經者起世經也。 論雲日月(文)所引論文一段為六。初明日月運轉。二彼所住去下。明日月遠近。三日五十一下。明日月體量。四日輪下面下。明日月照用。五日行此州路下。明晝夜增減。六日行此州向下。結增減也。可見之。惠雲。頗胝迦。此雲水精。水玉白珠。運持日等令不停墜者。日等由運不停。由持不墜也。作所作事者。即作光明生成萬物。正·二月即益。七·八月即損。如日初見即益。久看即損眼。以有火故也(文)麟雲。下面者。以上面諸天所居。但言下面也(文)。 向南向北(文)本義抄。問。日輪向南之時。去須彌山遠。日輪行度可久。何雲夜增耶。答。此州北廣南狹。日出此州之後。人見日光故。日自南路出之時。其路近故。晝減夜增。日自北路出之時。其路遠故。晝增夜減也。如南州日輪行度有多路。餘三州例之。亦可有多路也。或抄雲。自本人眼根可見之分齊有之故。日輪向南之時。去此州事漸遠。人見日輪行度不久故。晝減夜增也。日輪向北之時。去此州事漸近。人見日輪行度可久故。晝增夜減也(云云。以上)麟雲。言向南向北者。為從正中向北。名為向北。為正中向南。名向南。為從極北漸次歸南。名為向南耶。答。極北向南。即同光釋。若正中向南。便同泰解。既通二釋為證(文)。 世施說論中○餘邊發影(文)惠雲。世施說論者。西方俗人失施設。不是六足論中施說足論。日輪小高。月輪小下。故月被日侵照也(文)寶雲。准此。以月下日高。此發影覆其自面故(文)光雲。月被日照發影。自覆於覆暗處。遠見不圓。日體淨妙。月體稍粗。故月被照。發影自覆。如樹發影。照既多小不同影覆多小為異。所以缺還不定(文)神雲。日輪光色細淨。月輪光色粗濁。相見之時。月障日則發月影。如樹障日月光則發樹影。由發月影。影色闇覆蔽月一邊。遠望不見所覆處。故謂月虧也(文)。 又經部宗先舊師(文)古雲。譬明月夜。螢火發光。如不見(云云)神雲。真諦師雲。非關影覆月故不見。由日行駃。從白半後行路相近。由日光明月光昧。既漸相近日光映月故。月輪漸不現。遠望不見所映處故。謂月虧乃至極相近。月輪卻不現。遠望全不見月輪。故謂月盡(文)光雲。日輪速疾。月輪遲緩。行度不同。日光赫[亦/火]。月明昧劣。日漸近月。日照月輪。映奪不現。若極相近。映奪不現○非由影覆(文)。 此四層級(文)光雲。若妙高如鼓。即侵山十六。若如方坐。即體外別出。體廣八萬(文)頌雲傍出。後說順文歟。 名金剛手(文)光雲。手執金剛杖。名金剛手(文)又雲。藥叉是神名。通天·鬼·傍生。是暴惡義。或雲勇健(文)。 於山頂中有宮(文)光雲。釋善見宮及殿(文)。 及殿者。下殊勝殿也。又雲。一百箇一故。言百一。如言百味飲食。妒羅綿。妒羅是樹名。綿從樹果中出。名妒羅綿。如言柳絮(文)惠雲。一寶一色。名百一也(文)。 城外四面四苑(文)光雲。婆沙一百三十三雲。如是四苑形皆正方。一一周千踰繕那量。中央各有一如意池。面各五千踰繕那量。八功德水盈滿其中。隨欲妙華寶舟妙鳥。一一奇麗種種莊嚴(文)惠雲。天子遊戲時。隨福勝劣車現。於此苑中。有四輪寶。若有人行上品十善。合作輪王。隨彼是四輪王中行者。苑中四輪即應之(文)。 三十三天名事。惠雲。三十三名。如正法唸經二十五說(文)可見之。 帝釋事。惠雲。梵雲釋迦提婆因達羅。釋迦此雲能。提婆此雲天。因達羅此雲帝。正言能天帝。諸處釋提桓因。或天帝釋。皆訛略。過去名憍屍迦。此雲璽兒。本是下人孝養。即主後彌從良。常修道路。時有倭人向王。此人修路。引外國兵馬。王令放象踏死。像卻踏倭人死。王知善人。與一縣。令共三十二人同修善事。死後同生三十三天(文)。 自地者花也(文)惠雲。自地。所依為義。香依四大中地大。或即花是所依名地也(文)依受如生現前(文)光雲。謂有情恆樂受用宿業所感。隨本所生現前欲境。非別他作。故彼於如是隨本所生現欲境中。有勢力故。自在而轉○言妙欲境者。境非是欲。貪慾名欲。境能生欲。故名欲境。愚夫妄計。名之為妙(文)。 長時離苦(文)惠雲。一以近欲界有苦地。二以自地有三識為苦依。初定不言離苦(文)又雲。第四定已上無喜樂。故不立也。問。中間禪無喜樂。如何亦號樂天。答。正理雲。大梵王身既喜樂現行。亦樂生天。無失也(文)。 若來若至(文)麟雲。來謂上來下。至謂下往上(文)。 下眼不能睹上界地(文)麟雲。此約異地說。以別地繫粗細異故(文)惠雲。下界地身往上界。界地別故。欲界眼根不見上地色。身根不覺彼上觸境。疏釋雲非境界故。鬚髮天眼方見上地色。上地身若下地來。下地粗色即不能礙。以色細故。要別作欲界化四塵。為依地籠此身。下眼方得見。如梵王詣佛眾人見也(文)。 明天量(文)論雲。有餘師說。此上四天依處量。同妙高山頂。有餘師說。上倍倍增。有餘師言。初靜慮地等一四州。第二靜慮等小千界。第三靜慮等中千界。第四靜慮等大千界。有餘師言。下三靜慮如次量等小·中·大千。第四靜慮量無邊際(文)惠雲。等四州者。如金輪俓十二洛叉等也。中千即有十億日月四大州等。大千即萬億日月四州等(文)。 贍部州○三肘半(文)。 麟雲。三肘半四肘。肘長一尺八寸。總計成六尺三寸。或七尺二寸(云云。周代尺云云。手舉四肘六尺三。□舉四肘七尺二寸)。 所以無雲減三者(文)本義抄。初釋心雲。三禪已下。變易受定。粗動易起。四禪已上。不變易受定。寂靜難修。而若感勝果。必依勝因。若感劣果。必依劣因。任此道理之時。無雲天身量減三踰繕那。能感定因隨亦可減雲事。必然也。次釋心雲。諸天身量。次第倍增。無雲天若不減三踰繕那者。無雲天身量。一百二十八踰繕那。乃至色究竟天。一萬六千三百八十四踰繕那Я可當也。是即數量非巧。可有雜亂之過也。無雲天減三踰繕那時。無雲天身量。一百二十五踰繕那。乃至色究竟天身量。一萬六千踰繕那故。或滿或半之增。數量巧成。無有雜亂之過。故舉終釋為成色究竟天萬六千故。所以減三。尤有其謂也(以上)。 明眼抄。問。何雲變易不變易耶。答。下三靜慮。根本喜樂。近分捨受。互起反易。第四根本·近分同捨受。無變易也。 於劫初時人壽無量(文)惠雲。准瑜伽論。八萬四千為最工。此論但言無量也(文)。 小光已上大全為劫(文)光雲。問。大梵王望小光天身量。但狹半踰繕那。如何壽量懸格不同。解雲。身·壽二量不可俱齊。為順火災故。大梵王不受大劫。為順水·風災故。小光已上大全為劫。倍倍漸增(文)。 無間地獄壽一中劫(文)一增一減為一中劫也。本義抄。問。等活等上六○壽量亦同彼者。今論定判也。而彌勒菩薩住第四天。盡彼天壽之間。送一增劫全·一減劫小分。是則當第四號叫地獄一日一夜之分齊。設雖盡一增劫全·一減劫全。無間地獄壽。難及號叫地獄二日二夜耶。答。此事難義中難義也。楞嚴唐決也。且一義心雲。一生補處菩薩。住第四天間。數死數生。故經一增劫全·一減劫小分也。都史多天一個四千歲之間。非經一增劫全·一減劫小分。故不可違八大地獄壽漸次倍增之理也(以上)。 二十增減為一中劫(文)本義抄。無間地獄壽。一增一減為一中劫之事。諸師一同說也。於今釋者。源信以之為誤矣。又依麟記心會之。二十增減為一中劫者。住劫有二十增減之中。為一中劫。是一增一減也(為言)非謂二十增減為一中劫量也(以上)。 佛記佛使(文)惠雲。西國長者婦。外道記女。佛記男。外道果中著藥與母。食母死火葬。佛令祇婆入火抱取樹提伽。長者問佛。何不記母。佛言。汝不問母也。樹提伽此雲火珠(文)。 麟雲。涅槃經說。外道記人不生為女。佛記為男(文)。 (私雲。隨信行鈍根。隨法行利根)。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十二(頌疏論本第十二) 折諸色至一極微(文)麟雲。若准大乘。無實。但是覺惠分折。以為極微。此是識心所變。非積小成。若小乘中。說有實極微以成大色。折其大色至不可折。名一極微(云云)惠雲。大乘粗色實有。以頓變故。折至不可折。假立極微。經部細色實有。粗色是假。以聚細色成粗色故也。有部粗細二色皆實有(文)又雲。謂折諸色者。有部雖無獨住極微。以惠分折。即是大乘折色明定(文)。 分折諸名(文)惠雲。從三十二字折至一字。名字極小。須臾至一剎那。名時極小。雖一字有多極微。今取不相應中字不取墨字。以是色故不取也(文)。 眾緣和合法得自體(文)光雲。現緣合法得自體頃。即便落謝更不經停。名一剎那。或有動法。行度一極微。名一剎那。諸法實無行動。相續道中假說動故。對法師說。如文可知(云云)寶雲。答中有二。一述經部答。二述有部答。經部答有二。一法先無體。是未來。得體已滅。過去。得體未滅。名為現在。即此得體未滅之頃。名一剎那。或有動法。度一極微。名一剎那。極微處量促。剎那時量促。若度二已上極微。名一剎那。剎那即有前後。非時極少。若度一極微。經二剎那。即極微量有分。極微非極少。由此故說度一極微名一剎那(文)本義抄。問。就第二師義。日輪行度一四天下之間。是一日一夜之時分也。尋一四天下周圍量。三十六億二萬三百五十踰繕那也。所有極微。其數幾許。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以行度一極微。為一剎那量者。所經剎那。隨難稱計。而任百二十剎那為怛剎那量。臘縛此六十。此三十須臾。此三十晝夜之處。思一日一夜之剎那數量。當六百四十八萬剎那。依之寶雲。日夜剎那。唯有六百四十八萬(文)若爾。行度一極微為一剎那量雲義。不肖百二十剎那為怛剎那量等之理耶。答。寶法師釋此事作二釋。第一釋雲。一日夜剎那與此剎那不同。日夜剎那唯是算數之法。如此秤尺寸量。極小之名。無佛法時。此數常定。此生滅剎那。即是諸法生滅之量。經部雲。是諸法得自體頃。有部即是取果之頃也(文)此釋意雲。日夜剎那與生滅剎那。彼此自本各別長短不同也。時極小剎那。是諸法生滅剎那量。一日一夜之間。所有剎那數量。不可稱計。日夜剎那。是算數譬喻之所及。更非時極小剎那雲也。第二釋雲。二釋時之極小名一剎那。是數量時之名也。即是極小名一剎那。極多名劫等。剎那非不更有細分。劫非更無有多時。應更思之(文)此文意雲。日夜剎那·生滅剎那。同是剎那名言所攝也。本以時極多雖名劫。其劫中如非無大中小不同。本以時極小雖名剎那。其剎那中。亦可有細分長短不同。故彼此更非相違雲也(以上)。 今且辨前踰繕那等(別問文)正文雲。今且辨前等者。是答。何為別問耶。故光已知下。為結前問起。今且以下為答(以上)寶雲。微顯細聚。此微眼見色中最微細也。應知但為天眼·輪王眼·後有菩薩眼所見(文)。 極微為一微量(文)惠雲。梵雲阿□。此雲微。天眼·輪王眼見也。菟毛細滑塵小。牛毛國賊塵即大。極微相續。皆言七者。四面上下。六方兼正成七也。雜心名銅塵。古論名鐵。應知。銅·鐵·金·銀皆名金也。一肘一尺八寸。計五百弓。有三千六百尺。五尺為步。三百六十步為裡。成一俱盧捨。二里也。踰繕那。舊雲由旬。此雲合也。應也。謂法合應爾。四十八里也。取十六里。從極微積成。若四十或八十里。無本積成也(文)麟雲。三節為指者。是豎三節。如今人指。所以頌中不記者。論雲三節為指也。世所成極故。於頌中不別分別。一弓七尺二寸者。新雲。古時一弓有八尺者。即古尋。今時六尺已下。即六尺步法。然今多用五尺步法也。無喧雜者。謂是人牛聲不及處。疏計二里者。以五尺為步。三百六十步為裡。故成二里。或曰。一鼓聲間。計為五里。與此論不同(文)正文雲。四肘為一弓。謂尋。豎積五百弓。為俱盧捨(乃至)一弓七尺二寸(云云)。 一解塵向金上(文)麟雲。如上所引此釋應尋。然光雲。一肘有一尺六寸。四肘為一弓。一弓有六尺四寸(云云)古雲。金塵假令微細隙孔。其孔口ЯгсэЪヤюоЬв塵也。第二解。彼孔⑥Ь⑥э過юоЬв塵也(為言)光雲。塵於金中往來不障。故名金塵。又解雲。積微至七方於金上住。故名金塵。水塵兩釋亦爾(文)。 剎那百二十為一怛剎那(文)惠雲。一臘縛有七千二百剎那。一須臾有二十一萬六千剎那。一晝夜有六百四十八萬剎那也(文)。 六月減夜(文)麟雲。但言夜減。兼亦攝晝。十二月中。六月減夜。即同此方六月小也。言一月半已度者。謂三際中各前一月及第二月前半已度也。所餘事半月。即是第二月後半也。各於此時缺一日也。然此方亦有併大及潤月等。舊雲。論主所以不廣明諸歷數者。恐人耽著邪命自活故(文)。 一月半已度(文)私雲。十六日未半山度雲。古雲。於十二月中。六月減夜。六月不減夜。次第⑥雲гг。大月次Я小月ヤюлЁ。謂一月者。大月大月不減夜。三十日也。半已度者。次小月中前十五日也。所餘半月者。小月中後十五日減夜(為言。以上)光不廣明諸歷數者。廣分別歷數法者。能學人耽著陰陽歲學。恐邪命(為言)問。何故減夜耶。答。日行度百八十路。若本路Я迴合迴合。如[金*盡]的Ю⑥г。減之無用歟。而日月行度不爾。ШШワЪ迴ю樣Я。路Я小分長短出來。四季季節可相違故。是為作合。減夜潤月⑥設也(以上)准麟記。潤月漢土Я初雲。 釋曰劫有四種(文)私雲。一壞二成(文)住空壞成攝(云云) 此一段為三  初明四劫二   初標四劫   次明四劫文有四    第一明明劫三     一標壞劫量     二別明壞劫二      初釋壞劫量      次明四種別文四       一釋趣壞——次天趣壞 次人趣壞 次鬼畜壞 次地獄壞       二界壞       三有情壞       四外器壞     三總結壞劫    第二明成劫     初標成劫     次別釋成劫四      一明成次第      二明成相      三明成外器      四明成有情    第三明住劫有五     一明住次第     二明初唯減     三明中間十八有增減     四明後一劫唯增     五總結住劫    第四明大劫  第二明劫體  第三明三劫無數 問。何故四劫中不說空住耶。光雲。解雲。以壞攝空。約中辨住。故不別說。又解。約中辨住。空無別體。頌中類顯。又解。以壞攝空。以成攝住(文)。 壞有二種一趣壞二界壞(文。一約五趣辨有情。二約界辨欲界有情壞。為言)私雲。此兩重二種壞。出神泰釋。光記雲。文顯可知(文)無別釋。寶記。今兩重二種。直為四種。第一趣壞。第二界壞。第三有情壞。第四世間壞。可見之。神雲。然壞有二種。一約趣辨壞。二約界辨壞。復二種。一內有情壞。二外器世間壞(云云)准此疏。今疏或本。界壞復有二種(云云)此界壞言無用歟。今兩重二種者。總別為異。謂初別欲界五趣壞·欲界有情壞為二種。後總三界內有情壞·三界外器壞為二種也。上所注科文。准寶釋注之。可見之。   若時地獄有情○(文)神雲。若時地獄有情命終。以是人壽八萬歲時。輪王出世。十善化物不造十惡時。壞劫故。無復新生地獄趣者。為壞劫始。乃至地獄無一有情。爾時名為地獄已壞(云云)本義抄。此若時地獄有情○為壞劫始(文)今此地獄者。唯可限無間地獄也。今論釋成劫相雲。若初一有情生無間獄。二十中成劫應知已滿(云云)以成劫滿。思壞劫初。地獄無新生有情。為壞劫始者。唯可限無間地獄也。此則准法爾後壞必最初成之理思之。最初壞處。最後可成也(云云)。 引並他方事。古來兩義也。一義雲。約未墮有情論之也。設雖業力不思儀。於已墮有情。何可有引置他方之義耶。今論雲。若時地獄有情命終無復新生。為壞劫始(云云)寶雲。應生不生。名為壞劫(文)約未生有情(見)但神泰釋。容受報未盡之者。引置他方地獄雲也。更非約已墮有情論引置他方之義也。一義雲。有情業力不思議。受報義方差也。雖已墮有情。有受報未盡者。何無引置他方義耶。神泰雲。諸有地獄定報。定報業應受一切報者。至地獄空盡時。業由未盡者。業力引置他方獄中(云云)既雲業由未盡。約已墮有情(見)但論文者。上雲無復新生為壞劫始。只先述劫將壞相計也。下正述引置他方義時。未見限未墮有情哉。寶釋是亦釋無復新生之論文故也。非釋引置他方論文。故非難勢也(以上)除地獄餘趣中。有決定業者。此界將壞時。可為移往他方也(同抄心)。 由此准知傍生鬼趣(文)總傍生鬼趣壞相。准地獄壞相。可知之雲也光雲。正理論雲。由此准知傍生鬼趣時。人身內無有諸蟲。與佛身同。傍生壞故。有說。二趣於人兼者。壞與人俱。餘者先壞。如是二說。前說為善(文)寶雲。鬼本住處。即此州下五百踰繕那。傍生在大海。各先壞本處者。先壞畜生。後壞鬼趣(云云)。   東西二州例此(文)准成劫相。思四州人趣壞相。初南州。次東·西。後北州壞也。此則法爾。後壞必最先成理也。光雲。正理雲。北州命盡生欲界天。由彼鈍根。無離欲故。生欲天已。靜慮現前。轉得勝依。方能離欲(云云)若時天趣四大王天(文)寶雲。天趣壞。彼彼天中。皆得離染。直生梵世。不轉生也(文)神雲。依立世經。初從壞地獄。乃至壞梵輔天。經十小劫。眾生世界壞。然梵王未上生也。雖有梵王。無餘眾生故。言唯器世間空曠而住(文)。   唯器世間空曠而住(文)神雲。明壞器世界。餘十方界一切有情。共業感此三千世界。業盡於此。持雙山後大海下。漸有七日輪現。經九十劫。燒大地已。梵王方乃捨命上生。然後風吹猛炎燒上天宮。乃至梵宮。無唯灰燼。初禪自他火炎燒自地宮。非他欲界地災能燒他初禪地。乃至謂欲界火猛炎上昇為緣。引生色界火炎。餘水·風災亦爾(云云)惠雲。七日輪現者。准劫章頌雲。日加四倍於常熱。溝池乾涸草木雄。二三日出江河竭。四五日出海悉盡。六七與射山石融。爾時大地前焰輝。三千世界猛焰聚○問。色界無日。誰相緣引生火。答。由眾生業力。隨處引生火也(文)古抄雲。七日輪出現。依日輪勢力。大地ыэ火出生。下三輪燒下。上梵宮сЪ燒昇也。婆沙雲。有說。七日先陰持雙。先一照曜。後六漸出。便壞世界。有說。一日分為七日。有說。一日成七倍熱。有說。七日先藏地下。後漸出現(文。以上)。 乃至梵宮灰燼(文)惠雲。乃至梵宮無遺灰燼者。破外道世界壞極微散居虛空不滅。成即二二合生子等。若壞時無極微者。成時積何物成。有部積風成。風為種子。准智度論。劫火無灰。隨火起即過。若有灰者。是何物能壞。若有灰者。即壞劫義不成也(文)。 初一有情○生大梵處(文)麟雲。初一有情極光淨天沒者。謂是第二禪第三天沒來。彼天火災不壞故。理實小光無量光天下生梵世。蓋亦無失(云云)。 (已下二個條本義抄)。 問。大梵王必自上地下生歟。答爾也。付之。眾生造業感果非一准。何必自上地下生哉。況此界大梵王。修中間定。造順生業。為他三千界大梵王之義。何強遮之哉。答。有情業力。眾生果報。是不思儀。法爾所定。故大梵王必依順後業。自上地下生也。故今疏釋是今論文也。又正理論雲。諸大梵王必異生攝。以無聖者還生下故(云云)故法爾必然之理。必自此界分齊極光淨天下生。為大梵王也。自他三千界來。為此界大梵王。自此界往。為他三千界大梵王之義。不可有也。必依順後業。自此界分齊極光淨天下生。為大梵王也問。大梵王壞劫時。上生極光淨天。次成劫時。還生為大梵王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付之。造業感果非一准。又極光淨天亦非無中夭。何強遮此義哉。答。極光淨天壽量。是八大劫也。而大梵王上生極光淨天。即還生為大梵王之時分。纔二十中劫也。時分長短遙異也。何可有此義哉。極光淨天有情。雖非無中夭。依廣大福業。受彼天果報之類。何纔受彼天壽量三十二分之一分。忽可有命終之義哉。 從無量劫○至極十年(文)劫字正文正之。 惠雲。此論不論幾年減一年及增。相傳。百年一減至十。增亦百年增一年(云云)。 十八劫中○時量方等初減後增(文)問。初唯減無增。後唯增無減。如何等中間一增一減耶。惠雲。二十中劫。初劫眾生業勝難減。第二十劫眾生業劣難增。時量即當中間十八劫一增一減也(文)光雲。二十住劫前後相望。前有情福勝。後有情福劣。住中初劫福最勝故。應令受用上妙境界。故下時極遲。從第二劫已去。其福漸薄。上稍遲下漸疾○第二十劫福最薄故。上時極遲。故初後劫等中十八。又解。壽未減時。是成劫攝。從無量歲初減已去。方名住劫。第二十劫。上至八萬。多時經停。故初後劫等中十八(云云)惠雲。成劫時壽無量。至住初即有八萬歲也。後增亦即至八萬。大乘即至八萬四千歲(云云)本義抄。初釋意。於增時減時有遲速雲也。謂第二劫等已後。有情福漸薄故。增時遲。減時疾也。但第一劫初減時分。若如第二劫等減時同速者。不可同中間一增一減時分。唯減無增遲時故也。故初減福勝時分故。下時稍遲(為言)第二十劫福最薄故。上時遲。故當一增一減也。第二釋意。增時減時。不論遲速。故雲上至八萬多時經停。謂第二十劫增至八萬歲畢之後。多時經停(為言)第一劫自無量歲。減至十歲時分。兩釋俱時分齊等。更不可有長短差異。謂自無量歲減至八萬歲之時分。可同自八萬歲減至十歲之時分也(以上)尋。第二十劫眾生薄福時分也。尤以減時可為住劫終。何以增位為終哉。答。任上所注神泰釋可知之。 成中初劫起器世間(文)麟雲。准此文。梵王唯壽五十八劫。謂成壞劫各除一故。而言六十者。約大數說。或成劫纔圓。梵王即住。壞劫臨至上界梵王方去。故滿六十。非要具受(云云)問。成器世間·成有情世間時劫多少不同耶。惠雲。成外器·有情別者。外器共業易。故一劫成。有情別業難。故十九劫成。壞准此說也(云云)立世經雲。十劫成器世間。十劫成有情世間(云云)光雲。立世經說。梵王十小劫獨住。然後梵補等生。彼經意。梵王獨一少故。攝入器中。故說十劫成器世間。梵補已下從多分說。故言十劫成有情世間。此論多少通論故。說十九劫成有情世間。一劫成器世間(云云)。 如是所說○積成八十(文)惠雲。此論八十中劫為一。積至三無數。大乘即積風災劫六十四箇八十劫為一。積至三無數。梵雲劫波。此雲時分。欲色界即五蘊。無色界即四蘊為體。空劫即以二蘊。以晝夜不離五蘊生滅故。五蘊為體也(文)。 謂唯五蘊時無別體(文)寶雲。不同外道別有時方○婆沙論雲。何故名劫。劫是何義。答。分別時分故為劫。謂分別剎那·臘縛·牟呼栗多時分。以成晝夜。分別晝夜時分。以成半月月年。分別半月等時分。以成於劫。以是分別時分中極故。得總名聲。聲論師者言。分別位故。說名為劫(云云)(私雲。大乘心。時色心外假立。小乘心。色心外別不立被仰云云。問。時五蘊為體付。空劫二十劫間無五蘊如何。答。二蘊為體。小乘意。顯色時空色立色。空劫Ь雲名ヤю故。後二為體也。名不相應隨一也。此事祕也)。 第五十二之一數(文)本義抄。問。阿僧祇耶。六十數中第六十數歟。答。雖有二義。且可存第六十數之義也。付之。若第六十數者。今論中十十倍增至第五十二重。為阿僧祇耶(見)若忘失中間者。寧不背十十倍增之義哉。是以今疏釋當第五十二數(見)如何。答。阿僧祇耶者梵語。此翻雲無數。若第五十二數者。寧可雲無數耶。但背十十倍增之義者。傳誦者誦解脫經之時。妄失中間八數之故。實雖非十十倍增。付現所有數。論十十倍增之旨也。次今疏釋具舉六十數時。雖可為第六十數。亡失中間八數。自當第五十二數。故付此現所有數。雲是第五十二之一數也(云云)。 光雲。亡失後八者。付現所有數云爾也。 於此數中亡失餘八(文)論雲。於此數中。亡失餘八(文)既雲餘八。不雲忘失後八。知阿僧祇耶者當第六十數歟。 問何緣菩薩發願長時(文)此下有四重問答。顯菩薩長時大行也。此則論文也。論雲。菩薩要經三劫無數。修大福德智惠資糧六波羅蜜多。多百千苦行。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文)。 若餘方便(文)光雲。若餘二乘修小方便。亦得涅槃。何用為菩提久修多苦行(文)惠雲。二乘行為涅槃方便。三生六十劫·四生百劫。即得二乘涅槃也(文)寶雲。既有六十劫或三生方便。亦得涅槃。出離於苦。何用為菩提久修多苦行(文)此釋且就速得涅槃之類。先舉聲聞三生六十劫修行。略不舉緣覺歟。 菩薩濟物遂己悲心(文)惠雲。菩薩有同體大悲。他身即己身。他益即是己益也(云云)。 有懷潤己無大慈悲(文)古抄雲。稟性無慈悲人。前菩薩行願難信稟性有慈悲。悲人苦者。前何難信雲心也。久習無憐愍等者。世間無憐愍串習人天性。雖無己益。他人見有苦有歎。悅之人ヤюヵЬ。世間所悉知。如此菩薩慈悲串習故。於己雖無其益。見他人有苦惱。歎之志切(為言。以上。)。 如有久習無哀愍者(文)光雲。引三證。一引無哀愍。有慈悲證。二引執我愛。無我愛證。三引有情種姓異。證依諸有情種姓差別(文)今疏引二證。第二證略之歟。 故有頌曰(文)光雲。初兩句明異生。下士勤求自身人天等樂。次兩句明二乘。中士求滅三苦。非求有漏樂。以此樂是當苦依故。又解。此樂行苦依故。又解。此樂壞時苦故。名為苦依。後一頌明菩薩。上士恆時勤來自荷雲眾苦。令他有情得人天善趣安樂。遠令他永滅盡故。得涅槃樂(文)。 於此中間諸佛出現(文)光雲。賢劫經第十說。拘留孫佛。人壽四萬歲時出世。拘那含三萬歲。迦葉二萬歲。釋迦百歲。西域記第六。□□飯□□□□□軒□□□□□‥令□□□□c狨獵□□|□物□襤滎□□□□¥o□□翩嬈狨獵韥□□§嶧□靨□纖薣¥□□□¥□嶧□□□纖薯□敷□□□¥熥□□擣□□□該耙嵥□□□□□□ 有情樂增離教厭故(文)麟雲。謂佛本出世。令生厭苦。教修出離。既是樂增。難可令厭。故不出也(云云)本義抄。問。諸佛大悲是廣。可利增劫眾生。何唯減劫出耶。何況第九住劫。四佛即出世。後十一住劫之中。九百九十六佛可出世歟。而增劫佛不出世者。上天下天時分不可相稱哉。答。增劫之時。有情樂增。難教化故。佛不出世也。但一增一減之間。補處菩薩出兜率天。數死數生。以之思之。後十一住劫之中。十箇減劫之間。九百九十六佛次第出世之時。上天下天之時分能相稱哉(以上)。 五濁極增。難可化故(文)寶雲。減其百歲。煩惱等增。惠念等減。極難化故(云云)。 言五濁者(文)光雲義便明五濁(云云)神雲。略明五濁之義。一舉數。二列名。三釋濁義。劫減將末。壽等鄙下。如滓穢故。說名為濁。如世間物。淳清在上。滓穢在下。百歲已上壽命長。資糧皆勝。見及貪瞋悉轉薄。所壽之身。色心俱勝。如淳清。減百歲已去。是下劫將末。壽命短促為鄙。資糧粗惡。諸見及諸惑皆重所壽之身。色心俱粗。此五皆劣故。言下由鄙下故如滓濁也。四辨差別。由前二濁。如其次第。壽命資具極被衰損。由命濁起故。壽命損減。由劫濁起故。衣服飲食樂具衰損。由此二濁。善品衰損。由惑濁起。在家人耽著欲樂。十善衰損。由見濁起。戒取諸見修苦行故。出世善品衰損。由後一濁。衰損自身。眾生是假名。以色心為體故。色心損減。名眾生濁。昔身量長大。減百歲後。漸短小。乃至十歲。身長三尺。昔色貌可愛。後漸醜陋。昔身健有力。後漸無力。昔有正念正智能懃修習。後漸邪念邪智懈怠不修。昔身無病。後漸多病。總為眾生濁體(云云)光雲。又解。以惡業為體。劫減將末。壽等鄙下。如滓穢故。說名為濁。由壽濁起故。壽命極被衰損。乃至十歲。由劫濁起故。衣食等資具極被衰損。劫濁以色為體。以煩惱濁耽欲樂故。起貪損善。以見濁自苦行故。起戒取損善。或煩惱濁損在家善。見濁損出家善。由後有情濁起。衰損自身。身量短小。色白令黑。力強令劣。正念正智令邪念邪智。勤勇懈怠。無病令有病。故知有情濁以五蘊為體(云云)惠雲。此五濁次第者。先有壽命短。次劫惡名濁。由劫濁。起煩惱與見濁。由煩惱等。有情身量色力等被損也(以上)。 或煩惱濁損在家善○(文)問。上差異如何。答。初釋約煩惱(五鈍使)見(五利使)自體。後釋約所損善品歟。在家善者。准神泰釋。十善歟。出家善者。出世善(見)嘉祥法華義疏雲。濁是不清義。譬如濁水不能見物(云云)。 二者麟角唯一出世(文)本義抄。問。唯約一大三千界論之歟。答。雖有二義。且可存通十方世界論之雲義也。麟喻獨覺是最上利根之人也。設雖十方世界。輒不可有多類。是以光所引婆沙雲。麟角喻者。根極勝故。樂獨出故。當知如佛。必無有二並出世(文)。 部行獨覺先是聲聞(文)光雲。由眾部相隨。名為部行。離教自悟。名為獨覺。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前三果人。後得第四勝果時。離教獨證勝果。轉名獨覺。又解。先是聲聞初果。後得後三勝果時。離教獨悟勝果。轉名獨覺。前解為勝(文)本義抄。問。論文只述先是聲聞。未雲前三果。僅判勝果時。未見第四果。何雲前解為勝耶。寶雲。部行獨覺先是預流果聲聞(云云)此釋意。以初果雲先是聲聞。以後三果可名獨覺(見)答。前解為勝之釋心。先思道理。獨覺者以麟喻為其本。而彼一向一果人也。先聲聞部行者。本是聲聞種姓。更非獨覺種姓。然而似同麟喻。有離教力得第四果之義故。得獨覺名也。更以前三果不可雲獨覺果。寶師釋。人師異釋歟(以上)。 別種姓部行事。本義抄。雖為古來未決。任先德多分義。可有別種姓部行也。有情根分萬差。斷惑證果非一准。何無別種姓部行耶。但多分先聲聞故。今論雲部行獨覺先是聲聞也。非遮有少分別種姓之類矣(以上)。 有餘師說先是異生(文)本義抄。問。此師心。可許先是聲聞義耶。答。初師意。先聲聞部行獨覺。不許先是異生之義。彼伊師迦山中五百仙人。本是初果聖者也(為言)次有餘師意。為先聲聞部行獨覺之本。伊師迦山五百仙人。本是凡夫也。起戒禁取修苦行故(為言)重心雲。初師心。不許先是異生之義。第二師意。兼許先是聲聞之義。是其差異也(以上)尋。就初師意。初果聖者不執苦行。非外仙。如何。答。禪那院雲(三論名教抄)雖不執之。同其相故。且名外仙。實是聖人(云云)苦行者。世間不依佛法。別立見解。是出離要道ЮяЬЪ苦行事也(以上古抄)。 由本事中說(文)神雲。由本事經中說。山處總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獼猴。曾在山中。供養獨覺。見彼獨覺結跏趺坐入定威儀。時彼獨覺入涅槃。後展轉猶行。至外仙所。見諸外仙。拔髮倒懸。修諸苦行。不能得道。現先所見結跏趺坐獨覺威儀。諸仙睹之。鹹生敬慕。習此威儀。須更皆證獨覺菩提(云云)准此釋。獨覺威儀者。入定威儀也。 麟覺喻者(文)光雲。如麟喻。如麟一角無二並生。獨居悟道。故喻麟角(云云)本義抄。問。麟喻初發心可依教力耶。答。可依教力也。最初順解脫分善根依教力。最初發心由悟教力雲是也。順解脫分善根後。順抉擇分已前發心。必獨悟道。雲唯獨悟道也。約第二發心雲獨覺也(以上)古抄雲。凡順解脫分善根分齊。或持一戒。或以慇淨心施一搏食時。遍身流污。雙眼拭淚。身心悲喜Зю程в心⑥發。雲順解脫分善也。其後經多劫。依內心力。自然厭生死。樂求涅槃心生。雲第二發心(云云)。 至八萬歲有輪王出(文)本義抄。問。輪王出世可通增減劫耶。答。輪王人壽八萬歲已上時分出世故。通增減劫也。所謂二十住劫之中。自無量歲。初減人壽八萬歲已上位。并十九增位人壽八萬歲時。輪王出世也。重心雲。減劫唯限初減。增劫廣亙十九增位。故多分增劫出世。少分減劫出世也(以上)今疏雲從此州人壽無量歲。至八萬歲者。且出二十劫中初減位歟。 由輪旋轉(云云)惠雲。四輪應至存前引王行。金輪經四俱盧捨。行千輻具足。若銀輪經三俱盧捨。七百五十輻。銅輪經二俱盧捨。五百輪。若鐵輪經一俱盧捨。二百五十輻。四種輪王唯生剎帝利家。輪名勝自在益。女名淨妙證藏。臣名大典財。兵名離垢眼。像名青山精。馬名行疾風。珠名光藏雲(文)。   鐵○王一州(文)古抄雲。輪王南州Я出故。一州先南州也。餘州次第劣ыэ深Я至Ъ領之歟。爾者。二州南東。三州南東西歟。難測(云云)麟雲。鐵輪王王一州者。即南贍部州。餘王次兼王東西等(文)。 輪王如佛(文)惠雲。一大三千界有一佛出。一四天下一輪王出。故言如佛也(文)本義抄。問。眾多菩薩同時發菩提心。俱修習菩提資糧。至出世成道。何可有前後哉。答。十方世界唯有一佛之旨。薩婆多宗性相也。眾多并同時雖發心修行。所化機根有熟·未熟。所修行業有精進·懈怠。故約成佛時有前後事。更有何過哉(云云)惠雲。婆沙雲。施設論說。此州北邊大海中有。輪王道路。廣一由旬。王若未出。水所覆弊。王出時。水減路出。底有金砂布地。旃檀香水自然灑潤。優曇缽華以為嚴飾。轉輪王四軍巡四州時。共遊此路也(云云)。   我等國土安穩富樂(文)麟雲。安穩富樂多諸人眾者。言無三災也。安穩無疾。及富樂無飢饉。多人無力兵(文)惠雲。四輪王四輪及威定諸方即別。若行上品十善不傷害即同(文)。   輪王有亡種寶(文)惠雲。問。像等五寶即是有情。彼自業感。如何言輪王能感。答。不是輪王業生他五寶。雖各自業。以先造互繫屬業故。俱時生也。銀等三輪王。銀輪等既劣。義准七寶及相亦小劣也(文)光雲。非他像等有情從他輪王親因業起。各自從己親因生故。然由先造互相繫屬疏增上業。於中若一乘自業生。餘亦俱時乘自業起(文)本義抄。問。四種輪王俱可具七寶耶。答。四種輪王。金·銀·銅·鐵輪。應雖別必可具七寶也(云云)。 佛大士相處正明圓(文)寶雲。一切輪王皆悉並有三十二相。四王既異。相有勝劣(文)。 論雲。佛大士相處正明圓。王明不然(文)寶雲。處正謂當其處。如千輻輪相正當足下。明謂分明。如千輻相明顯。圓謂圓滿。謂千輻等具足(文)古抄雲。王千輻輪文。千輻等不具足。其文ヤДчロЮьДю歟(以上)。 釋曰劫初時人○(文)劫初時人云下。釋第一句。有如是類雲下。釋第二句。後時有人云下。釋第三句。為欲遮防之下。釋第四句。光釋意Юэ。依寶釋。此一段有十三段一劫初時人下。明未食段時。二有如是類下。明食段。食地味也三由漸耽味下。明食地皮餅。四地餅復隱下。明食林籐。五競耽食故下。明食香稻。六此食粗故下。明有男女根。七由二根殊下。明有非梵行。八爾時諸人下。明有盜業道。九為欲遮防下。明有主。十大眾欽承下。明立主德。十一時人或有情下。明有三姓。十二後時有王下。明有殺業道。十三時有罪人下。明有虛誑語。光雲。劫初化生。名為意成。以喜樂為食。地味謂地中出。猶如融餳。地味漸乾成餅。名地皮餅。籐成林故。名林籐。食林籐已前。身無便穢。食香稻已去。有便穢。三未多。 此雲共許。眾人共許為好人也。惡業道中。隨重別說。所餘輕者。略而不論(云云)惠雲。劫初同色界。以喜樂為食也。味如希密。希密過即地皮卷如餅。鬱馥即盛貌。林蔭籐。籐如林。蒲桃蔓果。如蒲桃也(文)古抄雲。林籐者。籐實如物味殊勝也(云云)。 釋曰從諸有情(文)釋曰從諸有情至飢饉災起。釋上三句。刀兵劫起下。釋第四句。光意。 又依寶記。此一段有十二段。一從諸有情下。明三災起時。二故諸災患下。明由煩惱劫減有小三災。三言三災者下。列三災名。四十歲時人下。釋第一刀兵劫。五又中劫末下。釋第二疾疫劫。六又中劫末下。釋第三飢饉劫。七有二聚集下。釋聚集二因。八白骨亦四下。釋白骨二因。九運籌亦二下。釋運籌二因。十然有聖教下。述三善因離三災。十一刀兵劫起下。述三災住時分。十二東西二州下。明四州有無。惠雲。大乘一中劫末三災與。三十歲時飢饉害有情殘萬人。後至二十疾疫。十歲時分刀兵起。一災害有情。皆殘萬人。此論一中劫末有一災(文)麟雲。劫章疏說○(如惠)與此不同(云云)光雲。相續謂身。非法謂諸惡法。應知此時亦起餘過。或從強過重偏說貪瞋。場是積聚穀麥處。故名場蘊。訶梨怛雞果名。舊雲訶梨勒訛也。麟雲。相見起猛利害心者。論雲。如今獵師見禽獸。由具如前諸過失者。即前耽美食。及性嫩墮。非法貪不平等愛諸過失也。慇淨心者。慇謂慇重。淨謂無染為供養(文)非人吐毒(文)非人者是夜叉也。寶雲。刀兵最速。飢饉最長時。皆言七者。三災起時。法爾如此(文)。 三災次第事。惠雲。住劫初中劫飢饉。次疾疫。後刀兵。以彌勒經言。我於此刀兵劫出世。即第九劫也(文)。 此大三災逼有情類(文)火災如上所明。光雲。水災起時。如是說者。諸有情類。業增上力。令世界成。至劫末時。業力盡故。隨於近處。有災水生。世界便懷。風災起時。如是說者。諸有情類。業增上力。令世界成。至劫末時。業力盡故。有災風生。至遍淨天皆壞。此論三災並非婆沙正義。此論非以婆沙評家為量(云云)。 初靜慮尋伺為內災(文)第四靜慮離八災患故。不遇外災也。八災患者。下次文雲。八者謂尋·伺·四受(苦·樂憂·喜)入·出息(云云)下三靜慮具今此內災故。隨應過外災也。 能燒煩惱心等外火災故(云云)初靜慮定為尋伺被燒。此則為尋伺粗動被散亂。為煩惱被燒雲也。燒煩惱心者。煩惱尋伺燒定心(為言)。   輕安俱潤身如水(云云)光雲。正理三十二雲第二靜慮喜受為內災。與輕安俱潤澤如水故。遍身粗重由此皆除(云云)此意。內心喜得身輕安故。除身粗重。似水潤澤(為言)。 第三靜慮動息為風。易知。 彼天處無總地形(文)無雲天已上無總地形也。 要七火一水○(文)。 釋施設足文(文)寶雲。此即善順施設足文。第三禪遍淨天。壽六十四劫。七火一水。總七七火。七水。後七火·一風。七·九六十三并一風災。有六十四。第六十四雖缺二十二中劫。據全說故。言六十四。此天劫初成時。最初生容壽六十四劫。於後生者。皆不得也。若有定業。應移餘界(云云)。 依或人所望。頌疏講讚之次。拾古抄等。 永正十七年八月十八日。擬講英憲。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十三(頌疏論本第十三) 造作名業(文)光記同此疏。惠雲。釋此品疏分二。一釋名。二分文解釋。略無來意。造作名業。能造作五趣果現。無記業雖無果。以是彼類也(文)寶雲。以三義故。名之為業。一者作用。二持法式。三分別果。一作用者。謂即作用說名為業。持法式者。謂能任持七眾法式。分別果者。謂能分別愛非愛果(云云)。 來意事。惠雲。略無來意(云云)此則今疏初卷釋品來意故。今略之也。光雲。所以次明業者。前品明果。此品明因。果不孤起。必藉因生。望果是親。故次說業(云云)今疏釋如果是親者。由業惑生世間果。而業因親。惑緣疏(為言)寶雲。所以次世品後明者。世品明內外果差別不同。果所顯。因謂由業惑。惑總。業別。故先明業(云云)。 世別由業生者(云云)惠雲。世別者。正理雲。世者可破壞故。一切有漏法名世即總名。別者分別為義。即總中之差別。世之別故依主釋(云云)本義抄。問。今此世別者。唯限有情世間歟。業因業果者是生死流轉之源故。不可通器世間耶。答。可通有情世間·器世間也。論文爾(見)但業因業果唯可限有情雲難者。以業望器世間。為能作因。以器世間望果業。為增上果。故雲器世間亦由業生也(以上)初總答下分三。初出妄計。二業有善惡果分淨穢者。正明業因業果。三人中善業雲下。通難。可見之。 非自在天及○(文)麟雲。總非諸計也(文)光雲。或大梵王。或大自在天等。諸外道等計。此天主能造萬物。將欲造時。先起是覺。欲受用境。然後生諸世間(云云)惠雲。先起欲覺者。大自在等即是一因能生眾生。先發欲覺心。眾生等方生。如梵王獨住。經九劫纔發願起欲覺即有天子生。便執梵王能生一切眾生(云云)。 人中善業○(文)第三通難也。難意雲。若善惡業果差別。人中果俱從善業生。外資具可愛。內身於九滄門流不淨。現三十六物不淨常帶。內外相違哉(為言)答意如今疏。可見之。論雲。若爾。何故俱從業生。鬱金旃檀等甚可愛樂。而內身形等與彼相違。以諸有情業類如是。若造雜業感內身形。於九滄門常流不淨。為對治彼。感外具生色·香·味·觸甚可愛樂(云云)麟雲。鬱金者是樹名。出罽賓國。其花黃色。取花安置一處。待爛壓取汁。以物和之為香。花稻。猶有香氣。亦用為香也。然於人中亦有感外非愛。如毒刺等。今且約妙者說(云云)惠雲。人中善業惡所陵雜者。所作善業有違順表堿G。內外二果別也(文)。 諸天善業惡不能雜(文)本義抄。問。依黑黑等四業廢立者。六欲天善業名雜業(見)如何。答。餘卷·當所廢立遙異也。欲界善業。必為惡業。所陵雜故。五趣之中所造善業。俱名雜業也。但當卷意。約內身外具。淨穢相對。或感內穢外淨。或感內淨外穢。如此業皆名雜業。內淨外淨之業。名鈍淨業。而六欲天果。內外俱淨故。感彼果之業。名鈍淨業也(以上)麟雲。諸天善業惡不能雜者。諸天雖復起諸煩惱。善勝惡劣故得純名(云云)。 此明二業(文)光雲。思業謂心所思。思即是業故名思業。思已業謂思所作身·語二業。思之所作。由思已作。名思已業(文)尋。思已業亦以思為體歟。答。思已業以身·語二業為體也。惠雲。問。身業約所依立。語業約自性。如何經中名思已業。既名思即業。即是以思為體。答。引論然心所思下。是理實身業約所依。語即自性。經中名思已業。約二業猶思引生說。不是思為二業體也(文)論雲。謂前加行起思惟思。我當應為如是如是所應作事。名為思業。既思惟已起作事思。隨前所思作所作事。動身發語。名思已業(文)光雲。思惟思是遠因等起。作事思是近因等起○身·語二業即作事思。名思已業(文)。 言意業者約等起故立(文)惠雲。意業者。意即心王。業即是思。與意同剎那等起。名約等起立。身即異熟無記色身。依此色身起別形色。為表業也(文)光雲。由所依身故立身業。色形聚積總名為身。此業依身故名身業。由自性故語業。業性即語故名語業。由等起故立意業。意謂意識。業即謂思。言等起者。謂能等起在意非思。或所等起在思非意(云云)。 本義抄詞。約等起立意業稱者。意為能等起。思為所等起。故思業之上立意名雲也。意為能等起。思為所等起之所以。思業以意為所依。復與意俱起。意所等起故。約等起立意業稱(為言。以上)。 解雲思名等起(文)約等起立意業稱。稱門意為能等起。思為所等起也。今此門思與意為能等起。身語業為所等起歟。 第二明五種業(文)麟雲。言五業者。即身·語中各有表·無表為四。并意業為五(文)。 釋曰身語各有表無表(文)麟雲。同是色業。一能表示故名為表。一即不能表示故名無表。由斯差別立二種名。意業非色。不能表示。不名為表。由表無故無表亦無(文)光雲。同是色業。一能表示自心善等令他知。故名表。一即不能表示自心。故名無表(云云)。 論先問雲且(文)寶雲。論且身·語表其相雲何。前各開二。此釋二相。無表後釋。故言且也(云云)。 一切有宗許○(文)光雲。述說一切有部顯自師宗。故前頌說身表許別形。毛髮等聚總名為身。身形非一故言如是如是。於此身中。由思力故。別起如是如是身形。能表示心。名身表業(云云)寶雲。正理論雲。髮毛等總名為身。於此身中。有心心所。起四大種果形色差別故。能表示心。名為身業(云云)惠雲。身表許別形。語表許言聲。皆言許者。對經部及正量。即以表為業。餘二部即以思為三業體也(文)又雲。別如是如是身形者。為善惡形色表示不一。重言如是。或可。八種形色表不一故。或行住坐臥等不同故。重言如是(云云)。   身語業形色聲境事。禪談抄雲。身表業色境也。惡身表。殺生等身三罪犯時。身表形色極微。身內起也。異熟虛疏相容無失雲。人身微細穴。如布目在之。殺生等⑥行時。惡形色極微。其穴穴ЯДьДьЬ起。謂之身表業也。善身表。行禮拜等時。善形色極微。穴穴ЯДьДьЬ相容起之。語表業聲境也語四罪⑥起З惡聲境也。讀經唱名等善聲境也。表者色聲二境故。善身語表⑥見聞。其人內心善心發яэЬ被知也。惡身語表⑥起。內心惡起яэЬ被知也。此表業內心⑥表示ЗЬ雲也。無表內心不令知故無表示事也(以上)。 正量部說動名身表(文)。 正量部事。惠雲。犢子部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冑部○三正量部。摧破邪定名量。量無邪謬名正。即定無邪名正量部。四密林山部(文)麟雲。權衡刊定。名之為量。量無邪謬目之為正。此部所立甚深法義。於定無邪。目稱正量(云云)。 正量部計(文)論雲。有餘部說。動名身表。以身動時由業動故(文)光雲。有餘正量部說。別有動色。從此至彼。名身表業。以聚色身動轉之時。由此業色能動彼故。正量部計。有為法中。心心所法及聲光等。剎那滅故。必無行動。不相應行·身表業色身·山·薪等。非剎那滅。多時久住。隨其所應。初時有生。後時有滅。中有住異。不經生滅。可容從此轉至餘方。有行動義(云云)。 以諸有為有剎那故(云云)光雲。本無今有法創生時。名為得體。此體無間必滅歸無。有此剎那諸有為法。名有剎那。寄喻來況。如有杖人。人名為有杖。諸有為法至現在世。纔得自體。從此現在無間必滅歸無(云云)麟雲。言有剎那者。諸法得自體頃。無間即滅。名為剎那。有此剎那。名有剎那。如有財人為有財(云云)。 剎那為因有不成過(文)今此不成過。隨一不成過也。麟雲。言剎那為因有不成過者。夫論立因以說宗義。要須同許方得為因。今正量部唯許覺焰鈴聲有剎那滅。不許身表業等有剎那滅。故顯論主為因不成(云云)。 解雲果法待因(文)光雲。以理而言。待因。謂果滅是無法。無法非果。故不待因。比量雲。滅不待因。以是無故。猶如兔角。或立量雲。滅不待因。以非果故。猶如龜毛○泛明有為諸法生滅。有二種因。一是主因。謂生滅相與法恆俱因用強勝。故名主因。二是客因。謂餘因緣或有或無。因用非勝。故名客因。若依正量部。諸法生難。由主客二因諸法滅時。通難及易。若心心所法及聲光等。但由主因。不由客因。若不相應及餘色薪等。由主客二因。若依說一切有部。諸法生難。由主客二因。諸法滅易。但由主因。不由客因。若依經部。諸法生時。由客因生。諸法滅時。非客因滅。主因無體。不可言因(云云)惠雲。諸部待因有主客二因。生因即滅相。客因即外刀斧等壞。有部生法難。具生相為主因。外緣為客因。滅法易。即但由主因。經部生法難。即待客因。滅法易。無客因。因緣聚即生。緣散即滅。四相是假。無主因。正量部一切法生皆由二因。心心所滅但由主因。色·不相應即由主客二因滅。勝論外道。二因無。今疏諍待因。即諍客因。不諍主因。主因兩部共許滅法皆有故不諍也。滅不待客因。一以是無故。二以非果故。喻如兔角也(云云)麟雲。猶如兔角。本來自無。不待因無。今滅法是無。還不待因。同於兔角。故引為喻(云云)。 定無餘量過現量者(文)麟雲。於三量中取證諸法。定無餘比量·教量能過現量。前以比量破。今現量破也(云云)惠雲。故非法滅皆不待因者。意雲。色等法即須待客因。心等不待客因。不可色心等法滅總不待因也(云云)。 如生待因無無因者(文)惠雲。如生待因者。如生待客因。色心心所等皆得客因。滅法亦須色心心所等皆待客因。如何許心心所不待客因也(云云)。 有熟變生下中上別(文)麟雲。謂燒薪時。有三色異。分下中上。然中熟生。下熟即滅者。謂燒薪。次黑生時。便無黃色。最黑色生。便無次黑(文)。 應生中上熟因體(文)麟雲。此以一因有能生滅過也。謂以一火燒薪。此時令中熟生。即此剎那下熟復生。豈以一火能為生滅二因耶。生滅本是相違。其因豈應一體。文應言。應生中熟因體即是滅下熟因。應生上熟因體即是滅中熟因。今此文從略故。言從中上熟因等(文)。 論雲故無有因令諸法滅(文)惠雲。滅法定不待因。因雲。是壞性故。喻如無法也。從故無有因令諸法滅下。即是遠結上第二句頌也(文)麟雲。法自然滅者。謂不待客因名自然。非不待主因也(文)。 身表是形理得成立(云云)以上論文也。麟雲。論主破正量部訖。由斯理故。有宗身表是形。理得成立也。此且敘權許。鄰次還破(文)。 謂顯色聚一面多生(云云)寶雲。謂顯色聚一面多生長色者。謂於六面。一面偏多。如幡竿等。一面少生。名有短色。如菰藪等(文)麟雲。一面多生者。理實長色兩頭多生。恐濫四邊故言一面(云云)言待此長色者。待謂觀待即相望也。火□字。林燒木樵也。說文。□焦也(云云)有宗意。於一色聚。各別有長短極微。相雜而住之中。相形餘長色聚之時。此色聚中短色極微施作用。故見之也。雖長色極微相雜而住。不施作用故不見之也。相形餘短色聚之時。此色聚中長色極微施作用故見之。雖短色極微相雜而住。不施作用故不見之也。若亦俱時相形長短色聚之時。並見此色聚中長·短二色也。全非一色由相形長短不定也(以上第一卷本義抄意)。 所餘形色謂高下等(文)光雲。於其中面凸出生中。假立高色。場凹生中。假立下色。齊平生中。假立正色。參差生中。假立不正色。實見顯色。意謂長等(云云)麟雲。便謂為長者。此理實非長等。由見假長等相。意謂為長等。然長圓等依火□立。形色依顯。理亦同然。故引為喻(云云)問。一色二根取難。有宗如何會之耶。答。惠雲。正理救雲。假長等但是意識境故。寶形色即是眼識取。通意識取。依身取假長等及實長等。要於異時引意識。生分別方知長色如眼見色。能憶暖觸。暖觸豈即眼取。鼻取花香。能憶花色。花色豈即鼻取。即是意識取。既不許眼取暖觸。鼻取花色。如何身根能取長等。故知總是意識取也。故實形色但是識取。若聚顯即成形色者。香·味·觸三顯色極微。應聚成長等也(文)。 如是依顯能取於形(云云)麟雲。此論主正釋無別形色狀。如依觸取長等相。而許但是多堅等積無別長觸。故知依顯取形。亦但是多顯色積無別長等。章中注略也(云云)惠雲。如是依顯能取於形者。眼根依實顯色。意識依此取假長等也(文)。 然經部宗形為身表(文)光雲。若依經部釋身表業。身同前解。形以假形為體。謂形相續能表內心。此表即於色上假立。業謂運動身思。業依身門能起表故。名身表業。言語表業者。語謂音聲。表以音聲為體。謂聲相續能表內心。此表即於聲上假立。業謂發語思。業依語門能起表故。名語表業(文)。 論雲謂前加行起思惟思(文)光雲。思惟思是遠因等起。作事思是近因等起。大乘成業論說。一審慮思。二決定思。當此論思惟思攝。是思業。三動發思。當此論作事思攝。是思已業(乃至)身·語二業即作事思。名思已業(文)。 此明語業(文)光雲。若依說一切有部。釋身表業。髮毛爪等總名為身。長短等色表示內心名表。表有造作名業。依身起表。即表名業。故名身表業。言語表業者。語謂言聲。聲能表示內心名表。表有造作名業。語即是表。表即是業。故名語表業。言意業者。意謂意識。業即是思。由意起業。故名意業(文)。 彼說無表但是思種(文)惠雲。以依身語色熏成種子。謂受戒者四現行善思。熏五蘊色心上。成善思種子。即此善種子上防非功能。假立無表(文)經部宗意。別解脫戒。思種子上假立之。隨心轉戒。專現行思上假立。兼思種子上假立也。凡戒者依防非止惡之功能立之。而別解脫戒。依防非止惡之誓願熏在思種子。彼上假立之。隨心轉戒。不起防非止惡之誓願。只願入定。入定畢。依彼定力現行心品。自有防非止惡之功能故。現行思上假立之也。但定道家之種子故。兼彼思種子上假立之義。有之也(以上本義抄趣)麟雲。謂此思種不能動身發語表示內心。名無表業。問。既從思立應名隨心轉。答。經部所明。欲散無表與定無表。意義不同。欲散無表。由審決二思力之所引發動作思。說名為表業。發身語表故。此熏於心成其種子。名為無表。定心無表即不如是。由彼同時心力起故。入定則有。出定則無。名心隨轉(云云)。 一由不作即名無表(文)寶雲。有三因說證。一由先誓限。唯不作故。本誓既不願別有色生。但唯誓不作此業。如何與誓不同別生於色。二所依大種體非有故。既依過去大種。施設無表色。過去大種既體是無。故知無表亦非有體。三若實有體應有其色對礙之相。既無。故知無體(文)麟雲。過去大種尚非有者。依經部宗。以過去無體故也(文)惠雲。由受戒者不願。非別有色生。若別有色生名無表者。即有願不同(文)。 又無色相(文)堯抄雲。色相者變礙義也。無表無變礙相。故雲無色相也(以上)。 第一說三色證(云云)光雲。第一說三色證。此三為總處攝一切色。有色謂有一類色。有見謂此色處有眼見故。有對謂障礙有對。有一類色非眼根境。名無見。有對礙故名有對。謂五根四境。有一類色非眼根境。名無見。非對礙故名無對。謂無表色。經中既說無見無對。明知別有無表也(文)。 第二無漏色證(文)惠雲。無漏五蘊。三世皆不起愛恚。即是無漏法色蘊。即道共無表色。餘五根境皆非無漏色故也(文)麟雲。謂在無漏。不於三世色上起愛恚也。亦不於受想等起惑。故言乃至識亦然(文)。 第三福增長證(文)若寐(бУэ。иЗ)惠雲。有依即七事為所依福生。無依福無物依他。福依心生。若福即是善心者。後入惡·無記心·及無心時。即既無善心。何說福業增長。無心等事中。福業增長者。即無表也(文)光雲(十八)一施客人。謂羇旅他鄉。二施行人。謂在路行人。三施病人。謂染疾者。四施侍病。謂看病人。五施園林。謂以園林施諸寺等。六施常食。謂有壇越佈施錢財或莊田等。白眾僧言。從今已去。日別為我設七僧齋。此名常食。西國諸寺現有此法。又解。西方國俗。諸信福人。於諸遠途聚落絕處。恐行侶中路飢渴故。於路側通近花林造捨置財。多貯飲食。諸來去者所須施與。或有總施一切行人。或有但標諸出家者。常施食故。名為常食。七隨時施。謂有或寒或風或熱時。隨其所應。施彼隨時飲食衣等。總名第七隨時施也(文)古抄雲。行路者ロХヨЬ歟。羇旅者馬乘人也。光Яг第二之路行施·第一雲旅宿施替也(以上)。 第四非作成業證(文)光雲。又非自作身二語四。但遣他為。若無無表。不應成業道。以遣他表非彼業道攝。由此表業但是加行。未能正所作事故。使作殺等事已。此能教者遣表業性復無異故。既無別類身語業生。則遣他為應無業道。實成業道。故知爾時更別引生無表業道(文)惠雲。更無異性者。發語處分時。彼令未斷。不成業道。後使者前作殺等事畢。能教人在三性四心中。任運成殺生業道。業道即是無表。前語表Ь更無異體。不成業道。故知別有不善無記生。名業道也(文)麟雲。此前語表更無異性者。謂使行殺時。前教人語表更無改變。如何先不成業今成業(云云)。 第五法處色證(文)本義抄。問。設雖無無色之言。何忽證有色之義哉。就中無無色言故證有色之義者。亦無有色之言故。還可證無色之義哉。答。契經說法處相分別有見無見之時。簡雲無見。分別有對無對之時。簡雲無對。若法處中無無表色者。分別有色無色。簡可雲無色。而簡雖述無見無對。簡不雲無色。故法處中可有無表色證也。但於無有色之言故還可證無色之義雲難者。簡雖述無見無對。簡不雲無色故。翻顯有色之義成。簡法之時。全非可雲有色。何以無有色之言可證無色之義耶。寶雲。內外以分。謂是外處。十二處分。是十一處所不攝法。若以有見無見以分。即是無見。若以有對無對以分。即是無對。色無色以分。不言無色。若不以法處有無表色者。此言闕減便成無用。以彼簡法不同盡故(云云)。 第六八道支證(文)八正道支(二十五卷在之)離邪名正欲入涅槃城行故名道。支者支別義。因義歟。一正精進(以勤為體)二正念(以念為體)三正定。四正見(以惠為體)五正思惟(以尋為體)六正語。七正業。八正命(以上三以戒為體)三邪(十七卷在之)一邪語(瞋癡所生語業)二邪業(瞋癡所生身業)三邪命(貪所生身語二業·一切貪所生名邪命。乃至歌詠·見象鬥等是也)。 在定不可語(文)惠雲。在定中無正語等。有三無表依無漏定。與出定後三正為依。今喚定中有正語等三。於三無表因上。立出定後三果名也(文)。 第七別解脫戒證(文)惠雲。雖起異緣不善及惡無記心。善心受戒。戒依善心生。後起餘表及心。不名無戒。故知在惡無記中。仍有無表色也(云云)。 第八戒為堤塘證(文)惠雲。犯戒等過如水。既戒為堤塘。能遮犯戒過。故知有無表為堤塘也。 是定境色非無表色(文)問。有宗心。不許定境色歟。答。正理論意許之。婆沙論等。不說定境色也。正理論雲。住空閑者意識。即緣諸有見色。為定境界。此色種類異餘色等。是從定起大種所生無障澄清如空界色○(文)意雲。定境界色者。前八遍處等所緣青等長等有見有對色也。今此色者。唯於定中現起。於餘時無現起。而於定中眼識不起。故無見之。從禪定起大種所生極清妙色故。餘有情眼亦不能見之。故其體雖有見有對。不能一切眼根為境。色處所攝唯意識所緣色境(為言)故有宗意。定境界色是有見有對色。故引契經說無見無對色文。證無表色實有義。理成也。次婆沙論等心。前八遍處等所緣色處。眼根所見欲界可見色也。遍處等假想觀門。緣此眼根所見色。作青·黃·赤·白·地·水·火·風之行解雲也。正理異此義。今此色之外。亦緣從禪定起大種所生極清妙色。作青·黃·赤·白·地·水·火·風之行解雲也。可思之(以上本義抄趣)光雲。瑜伽師說。修靜慮時。由定力所生是定境界色。即是前八遍處等色。非眼根境。故名無見。不障處所。故名無對○瑜伽此雲相應。即觀行者異名(云云)麟雲。今言瑜伽師者。從法受名(云云)。 第二無漏色亦定境色(文)光雲。瑜伽師說。即由定力所生色中。有二種色。若依有漏定所起色者。即說為有漏。若依無漏定所起色者。即說為無漏色。非說無表名無漏色(文)。 第三福增長者(文)光雲。由諸受者受用施物。得慈定等種種功德。攝益眾生。有差別故。於後施主心。雖起惡無記異緣。而前緣施思所熏習種子。在施主身中。行相微細相續不斷。後漸轉變無間生果功力勝前。差別而生此五。並是種子異名。由此思種。當來能感富等多果。故密意說。思所熏種子恆時相續。福業漸增福業續起。非顯說也(文)麟雲。謂不顯了說是思所熏習種子。但言恆時相續福業增長。故是密意也(云云)堯抄雲。凡經部宗習。諸法生皆由種子熏。故今所言福增長者。有人修有依佈施行。由有善思。此佈施時。善思熏習種子。漸漸增長。能招當來多果。然此善思假說名無表。異表相顯故也(以上)。 論問答意。光雲。若有依福由彼受者受用物時。功德攝益有差別故。令其施者福業增長。此事可然。若於無依諸福業事。但聞他方諸佛出世。遠生敬心。無物施彼德益差別。如何可得相續身中福業增長(以上)非但有依由思力故福業增長。此無依福業亦由數習緣彼佛等勝思力故。乃至夢中敬思種子。亦恆增長相續隨轉(文)。 解雲一熏習(文)寶雲。施主心雖異緣。而前緣施思後之心生。說名相續。於後後時別別而生。名為轉變。能生果功力勝前。名為差別(文)惠雲。一名熏習。四善思熏故。微細。非眼見故。相續。種子現行前後不斷故。轉變。欲生現行時力用大故。差別。種現不同故也(文)麟雲。二微細者。種子非色法。相難知故。相續者。剎那不斷故。轉變者。謂取果與果時異故。差別者。成果時不同故(文)。 非作成業道者亦思種為體(文)光雲。由能教者本教他時。已能熏成加行思種相續。而住使者依教所作殺等究意成時。法爾能令教者身中。於前加行所熏思種。更復發生根本業道。思種相續。乃至當來能感多果。故名業道(文)。 獲得如斯意樂(文)麟雲。謂獲得無漏勝意樂故。此意樂。或欲為體。或勝解為體。或通二為體。故攝論雲。以欲勝解為體。意識相應故。名意樂依止(文)。 第七別解脫戒者(文)光雲。謂由近因等起思願力故。先立要期。誓不作惡。能定遮防身語惡業。於加行位熏思種已。至第三歸依或第三羯磨事究意時。從前思種復更熏成七支思種唸唸增長。由斯故建立別解脫律儀。思種假立而無別體(云云)。 略明經部思種義(文)惠雲。思種者。謂受戒時。從僧乞戒。發勝身語。此時動身發語。由身三語四思。依此身語七。名加行七種子。未乞戒前。及乞戒後。皆非種體。非增勝故。增作羯磨。加行七思種子發七現行思。熏成根本七思種子。第一念七支種子。第二念二七支種子。若第三羯磨入無心等位。即轉加行七種子。成根本七種子。惡戒准此釋。又說。加行位熏成一思種子。至根本位。熏成根本一思種子。剎那剎那有防七非功能。假立無表。若道·定無表。約現行善惡上。假立表與無表。皆第三羯磨生(文)堯抄。尋雲。加行七思種子·根本七思種·乃至後起七思種·及未遇捨緣唸唸七思種。並起歟。答。並起也。謂加行七思種上。更根本思種·乃至唸唸七思種起重也。又尋雲。熏習相如何。答。經部心。現行熏種子。種子生現行Ь定。謂現行諸法為後法熏成種子。從前法所熏種子生也(以上)本義抄。經部宗意。不許同時因果故。能熏·所熏之義。望前後論之也。故光雲。經部熏種。前念熏後念(文。以上)。 經部宗熏於色心(云云)本義抄。現行心品熏在種子。唯內身之上熏在之。故唯限五根。不通五境也。五境定通外器非情故也(以上)。   不可一四大種能生粗細(文)光雲。從一具和合四大種因。有細無表果。有粗表果。不應理故(文)。 唯欲界繫初剎那(文)光雲。唯欲界繫初剎那後。第二剎那已去所有無表。從過去大種生。此大種具生等五。為親所依。現身大種為疏依(文。取意)。 但能為依非所依也(文)為疏依。非親所依(為言)。 生等五因事。一生因(此大種生所造色)二依因(隨逐大種如依師等)三立因(大種任持所造色故如壁持畫)四持因(令所造色相續不斷)五養因(增長因故。以上第七卷在之)。 過去大種為轉因(文)光雲。過去大種為親轉因。現身大種為疏隨轉因(文)問。別解脫後念無表依過去大種生。隨心轉戒同時大種造所由如何。答。根本業道者。是名初念。故初念雖次一切無表現起。一具七支之外同時不並起故。次第相續。後後念現起也。初念既有一切無表皆容現起之義。故能造大種及能發表。同用初念現起之類也。隨心轉戒。剎那剎那隨彼定心而現起故。唯同時大種造之也(以上本義抄趣)。 此有三釋(文)麟雲。第一解雲。即用造初念大種造後念者。此以無礙故。一四大種得造眾多無表。以時別故。非互為果。第二解言。別起一具大種等者。此解意。謂一具大種造同時無表。即於現在別起一具大種。造未來無表也。第三解言。剎那剎那四大別造者。此意。初念無表一具造後起多具。懸造未來。異熟大虛疏相容受。此三說中初解為正○舊人取婆沙文。自為三解。非婆沙有三釋(云云)惠雲。三說中。寶法師取初說為正。正理論雲。此大生已。能與未來一切無表為生因故。破第二說雲。初念無表何勝。獨一具四大造。第二已去眾多無表何劣。即共用一具四大造。破第三說雲。且一日夜。計有六百四十八萬剎那。一剎那有七支無表。有七四大造。計有二十八微。計一日夜。能造四大極微。已多異熟身。如何一身容受。況造一生無表四大極微。一剎那身中容受(文)今疏依婆沙論此有二釋(云云)依言顯論現文無三釋歟。惠雲。問。未來眾多無表。無法前得。如何言造。答。四句分別。有得而未造。如定·道無表。有造而不得。如別解戒。餘二句可知(云云)。 明有漏戒所依大種(文)寶雲。問。身在下地起上定時。用下地身中上地大。造上地色。其四大種為在何處。婆沙一百三十四雲。問。若生欲界。色界大種現在前時。何處現前。有說眉間。有說鼻端。有說心邊。有說齊邊有說足指。有作是說。隨加行安心處所。是處現前。有餘師說。欲界大種粗。色界大種細。細入粗隙。如油入沙。然根本靜慮現在前時。色界大種遍身內起。若近分定現前時。色界大種唯心邊起。有說。近分定現在前。色界大種亦遍身起。然長養身。不如根本。如有二人。俱詣池浴。一在池側。掬水浴身。一人入池中。沒身而洗。二人用水。雖俱遍身。然長養身。入池勝。後解為勝。隨定勝劣。皆遍身故(云云)惠雲。有漏定共無表。即依九地定生。即用九地各自地四大。造四根本·四近分·并中間也(文)。 與漏隨生處(文)本義抄。問。道共戒。若生處大種所造者。豈劣大種可造勝無表色耶。答。生處大種實雖劣品。相似彼無漏定。轉成勝品大種也(以上)。 不墮界故(文)惠雲。一不墮界攝。二無無漏四大。三依所依身無漏無表起故。隨生處四大所造。無漏無表依六地定生。未至·中間·四禪。依六地生處大。造欲界四大也(云云)。 又無漏大種是無漏故(云云)正文雲。論雲。必無大種是無漏故(云云)明知疏上漏字剩耳。光記同論(以上)。 此下第一約類以明(文)光雲。此下第一約類以明。就中一明執受無執受類。二明五事類。三明情非情類。四明同異大類。此即問也。一問此表無表其類是何。二問後是何類大種所造(文)。 無變礙故名無執受(文)有心心所執受。名有執受。謂由執受故損益相隨也。謂心心所有喜樂。依身亦益之。心心所若苦惱。依身亦損。此名有執受法。然無表無變礙。無色根義。故與根合義無之。故無執受也。如七心界法界聲界(矣)惠雲。無變礙者。非極微色法。不受力杖無執苦樂受。非色非長養。有為非實事。非業感非異熟生。苦法忍一念道共無表。即是剎那餘苦法智已後。及別解·定共無表。皆是等流也。造別解脫無表四大。無始曾得。從彼過去四大引生。名等流性也(文)。 謂無表色同類因生(文)光雲。於五類中。亦等流性。頌說亦言。顯此無表有剎那。謂初苦法忍品俱生無表。所餘無表皆等流性。同類因生故。非異熟因生。非異熟生。無極微集故。非所長益。是有為故非實。依內起故有情數非依外故不通非情(文)。 又此大種散心果故(文)堯抄雲。有情住散心位所起大種故。名散心果。住散心位。必有愛心。執為現在內自體故。此大種是有執受也(以上)光雲。於五類中。同類因生故是等流性。非異熟因生。非異熟生。無別勝緣故。非所長養。同類因生故非剎那。有為故非實(文)麟雲。問。此大種是誰等流果。正理雲。如是說者。從無始來。定有能造無對造色已滅大種。為同類因。能生今時等流大種。造有表業。亦應是無始來同類大種之等流果(云云)尋。何此大種不雲情非情耶。光雲。解雲。無表已說是有情數。無非情。大造有情色義。準可知故不別說(文)。 異大生言(文)麟雲。七支各別大種者。謂一具四大種造不殺戒。乃至不雜穢語戒。皆別自具四大造也。問。如不殺戒。對多有情。各一不殺。為同四大。為別四大。答。准正理雲。雖對別異有情相續。發多無貪所生無表。而俱一具大種為因。以所生果類無別故(云云)。   明定無表所依大種(文)光雲。於五類中。有所長養。遇定勝緣故。故正理雲。何緣散地所有無表。能造大種唯等流性。定地無表。所長養生。以殊勝心現在前位。必能長養大種諸根故。定心俱。必有殊勝長養大種。能作生因。造定心俱所有無表。散地無表。因等起心不俱時故。在無心位。亦有起故。所依大種唯是等流因。等起心不能長養能生無表諸大種故(文)。 又定大種是無執受(文)堯抄雲。夫定·道戒。入定即有。出定即無。是隨定心起故。能造大種雲定心果。定心果故。即無執受。以無定中有愛心執為現在內自體故也(以上)惠雲。問。染定有貪愛心執。緣何非執受。答。樂定是貪相應定。及無表非四大。今明所依四大。以不執上地四大為己身體也。定心是無表因。與定俱時生(文)。 又此七支展轉相望(文)惠雲。又同感一果故。一具四大造一念七支也(文)。 身表以屬身(文)惠雲。身表別形色與身根合。故有執受。聲即不與身根合。故無執受(文)。   然有新生等流大種(文)論雲。表業生時。為要破壞本身形量。為不爾耶。若爾。何失。若破壞者。異熟色斷應更續。違婆沙宗。若不破壞者。如何有一身處所二形量。有別新生等流大種。造有表業。不破本身。若爾。隨依何身份處。起有表業。應大於本。新生大種遍增益故。若不遍增益。如何遍生表。身有孔隙故得相容(文)惠雲。未來有二類依身。一唯與欲界法為依身。一兼與色界法為依身。若遇上界定緣。即色界雜依身現前也。表即眾多。若動一足等。即有一足等極微。是形色現前。餘准此釋也(云云)。 論雲已辨業門二三五別(文)光雲。結前問起。已辨業門。或有二種。謂思思已業別。或有三種。謂身·語·意業別。或有五種。謂身·語二各表·無表。及思業別。此雲五業。三性·三界·九地差別雲何○初句三性分別。後五句界·地分別(文)。 以無記心勢力微劣(文)光雲。是強力心所等起故。以無記心勢力微劣。不能引發強無表業。可因滅時。於其後後諸心位中及無心時。果仍續起(文)堯抄雲。善噁心能發無表。無記心不發無表也。故無表唯善惡。不通無記性。若言從無記心發無表者。此無表微劣應非強。若爾者。彼無表於後後異心無心諸心。不應起也。善心勢力強盛故。善心所發善無表強盛。能發善心已滅位續起。異心無心相續也。不善心所發無表。可准之故。無記不然。故不通無記也(以上)惠雲。可因滅時果仍續起者。善噁心為因。善惡無表為果。善噁心滅時。無表果仍續起也。或四大為因。滅時無表續起也。或無表為善惡因。因滅時當來五趣仍續起。無無記無表故。無記因滅。當果不續起。故無表不通無記也(文)麟雲。謂無表在第三傳故。三傳者。一能發心。二所發表。三無表。其能發之心。要須強力方能遠資無表得起。既是力劣故不發也(云云)。 不善唯在欲者(文)光雲。於中不善表無表思。唯在欲界。非餘二界。已斷不善根無慚無愧故。上界無不善。善及無記。隨其所應。諸地皆有。頌不遮故(文)思等與不善相應。不善等起故。成不善身語業。既上界無不善故。不善限欲界也。麟雲。善及無記諸地皆有者。由自性善及自性無記遍諸地故。相應等起。隨其所應。亦遍諸地(云云)。 以無色界無大種(文)惠雲。以無色界無大種故者。問。無漏無表不墮界攝。即許用生處四大造。無色定何不用生處四大造無色定無表。答。無色定墮界攝故。又無表但由四大造成色。不由大成無漏。厭色入無色定故。不起不表色也(文)。 又毘婆沙師(文)光雲。唯欲界中有諸惡戒故。於欲·色起善屍羅。能對治彼。無色於欲具四遠故。無色中無無表(文)。 四遠事(第七卷在之)一所依遠(無色界心不與欲界心為所依)二行相遠(無色界心於第四禪作粗苦障行相。無緣欲作粗苦障行相)三所緣遠(不緣欲故)四對治遠(未離欲貪。無能起無色定。為欲惡戒等法厭壞及斷二對治。以上)。 欲界初禪名有伺二(文)惠雲。不言表唯有尋二。頌言伺二者。謂攝中間禪地故。說伺二。不言尋二也。二定已上。借初定尋伺。發身語表。屬初定攝。若四大相擊生聲。即屬二定已上攝也(云云)。 如大梵王(文)光雲。誑諂發言顯有語表。引出眾外顯有身表(文)。 見所斷內門轉(文)麟雲。謂是迷理惑。不緣外事。如我見。唯迷自事。執自身中有我我所。名內門轉(文)。 論明四因能○(文)光雲。問。為但由因等起心。今諸法成善不善性等。不爾者答。雲何徵○由四種因。成善等性。何法何性由何因成者。復作三問。一問。於諸法中。何法名為勝義等四。二問。此勝義等。於三性中。復是何性。三問。此勝義等。由何因故。得成善等(文)。   猶如無病(文)光雲。此顯涅槃安穩名善。如人無病無苦安穩○自性善藥即良善。名良藥。相應善。如雜藥水。水與藥雜。名為樂水○等起善。猶如牸牛飲甘草汁。由此力故。所引生乳其味甘美(文)。 自性慚愧根者(文)惠雲。問。何故大善地中。唯取二根慚·愧。為自性善。餘即非耶。答。翻無慚愧不善根立故。問。若爾。應翻不信·放逸·懈怠為自性善。答。此三通不善·有覆二性。故不翻也○相應善體者。心王·大地餘九·大善餘六·尋·伺·睡眠·惡作。二十法也(文)。 謂生死法者(文)惠雲。生死法者。即一切有漏法與行苦合。生異不住也(文)堯抄雲。勝義不善。謂一切有漏法為自性。即是苦諦。故三性諸法皆勝義不善攝也。問。既立不善稱。何可通善·無記耶。況不善翻善。勝義善唯善。勝義不善唯應不善。如何。答實不善翻善故。勝義善即涅槃。翻此勝義不善即生死法。以生死涅槃相翻法故也。然勝義不善即擇滅故唯善也。勝義不善生死法故。遍諸有漏法。其性通三性。依之勝義善與勝義不善。乍相翻亦定性不一准也。但會得不善名者。諸有漏法三苦具足故。總不安穩。以此義故立不善名。非遮其性善無記也(以上)。 自性不善(文)光雲。問。於有漏中。何唯此五名為自性。解雲。勝故別立。三不善根具五義勝。謂(一)通五部。(二)遍六識。(三)是隨眠性。(四)斷善根時作牢強加行。(五)能發粗惡身語二業。無慚·無愧具二義勝。謂唯不善。及遍不善。餘非具故。所以不立(文)。 相應不善(文)惠雲。相應不善體者。心王·大地十·大煩惱五·小煩惱十·不定除貪·瞋餘六。共三十二法也(文)。 勝無記二常者(文)光雲。問。何故善·不善各有四種。無記唯一。解雲。於心所中。無別心所是自性無記。由無自性。不立相應。由不立自性·相應。亦不立等起(文)。 此論略不論(文)惠雲。一切有為法無記性。通皆是自性無記攝。以不待緣成故。此論略者。以四十六心所中。無有一心所唯無記性。皆通二性或三性。以無自性無記故。亦無相應·等起無記。此論略也。正理論合五無記為二。一勝義即空非擇滅。二自性即無記也(文)。   應知無記中無有相應○(文)堯抄雲。此論意。有勝義無記·自性無記無相應·等起二種雲也。勝義無記謂虛空·非擇滅。自性無記謂色·不相應等有為無記。由無自性無記心心所。不立相應·等起也。尋。異熟·威儀等無記外。論自性無記。何故言諸有為無記皆自性無記攝耶。答異熟等外。論自性無記。就有為法中。據義差別。分為五種。異熟等所不攝法而無記。方名自性無記。今所謂者。據有為法中體是無記。皆名自性無記。意雲。今以勝義等四義釋三性法故。總以有為法體無記。名自性無記。於中別釋時。應立異熟·威儀等名。此非所遮。今廢立義門各別也。不可為難(以上)。 一因等起二剎那等起(文)論雲。彼經但據前因等起而作是說。故不相違(文)光雲。彼經但據至故不相違者。說一切有部會釋經文。因等起名前因等起。剎那等起名後等起。經言邪見起邪語等於三等起。彼經但據前因等起。非據剎那等起而作是說。故不相違(文)麟雲。問。隨轉於業。有何作用。答。雖有先因為能引發。若無隨轉者。如死業應無。故隨轉因亦為有因(文)。 正起業時見斷無(文)麟雲。謂正起業時。心粗散故。見所斷識爾時不起。若起見斷。惡業即息(文)。 無漏異熟非者(文)惠雲。攝義不盡。正理雲。有漏定心亦俱非二。一向內門轉。不引身語表。非轉隨轉攝也。又異熟無記非是轉。能為隨轉。何理能遮。外門轉故。能為隨轉。此論以任運生故非二也。生得善心雖任運生。非業感故。其性是強故。能發業也(文)。 謂轉心若善隨轉(文)麟雲。且初轉隨轉俱善可知。轉心是善隨轉不善者。如欲禮佛。忽見婬女。起染眼識。即不善也。轉心不善隨轉有善者。如本起心欲殺。忽睹佛像起善心也。或緣行住等。起威儀無記心也。無記心有三隨轉者。且威儀無記中。如有行時。忽遇佛像等。起善眼識。或見婬女等。起染眼如是(文)光雲。牟尼此雲寂嘿(文)。 無萎歇(文)麟雲。釋無無記為善隨轉也(文)。 佛有三無記心(文)麟雲。如佛現通。即遍果無記。整衣行等。威儀無記。異熟無記即任運心。工巧處心佛多不起。故略不說。 那伽臥在定等(文)問。薩婆多如何通此經耶。光雲。佛不樂散。於四威儀。常能在定。然於散位。非無三無記心(文)意雲。佛不樂散亂故。四威儀常謂在定。然亦非無散心。散位起三無記心。非所遮也。經說四威儀常在定。非說一切四威儀皆悉在定也可思之。 大永六年六月二十一日抄之了。一交了。擬講英憲。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十四(頌疏論本第十四) 論雲傍論已了(文)寶雲。上來已明二三五業及傍論了。自此已下大文。第二明律儀(文)今疏第三廣明表無表(云云)光記同之。古(定)雲。傍論者。上諸門分別性界地指歟。 無表有三一律儀(文)堯抄雲。尋雲。表·無表共有律·不律·非律非不律三義。何唯說無表不說表業耶。答。無表通遍一切律儀故。今論之表不然。於定道戒無表色故。由此不說之也。光雲。表不遍不通所以不說(文)律儀得名事。光雲。律謂法律。儀謂儀式(文)義章(三律儀義)無作之善說為律儀。所言律者。法之別稱。調惡之法名之為律。行依律戒故號律儀(文)此釋意。律者法律。法者調惡法也。儀者行儀式行依調惡法行雲律儀(光釋同之歟)律家意。律儀舊家通善惡也。新家限善也。然經論中雲惡律儀。惡增惡義。惡律儀讀所增惡。律儀則善律儀也。若不善律儀。新家不善律儀可訓歟。淨影立十六惡律儀。故律儀通善惡也。俱捨第十五卷惡律儀出之。可見之。光雲。能滅惡戒相續故名律儀(文)既惡戒能治雲律儀。知限善歟。況二者不律儀(文)是惡戒也。雲不律儀非律儀雲事分明歟。問。非律非不律無表其貌如何。第十五卷雲。由田受重行者。得處中無表因也。可見之。佈施禮佛等善處中也。表無表章雲。無表色中略有三類。一律儀無表。二不律儀無表。三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表。對法第八說。業有三。一律儀業。二不律儀業。三非律儀非不律儀業。非律儀非不律儀業者。謂彼所有善不善業。若歐擊等律儀不律儀所不攝業。皆此所收。抉擇五十三說律儀不律儀已雲。謂除如先所說律儀不律儀業。所有善不善等身語意業。當知一切皆是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五十四雲。色用差別者。謂有表·無表·律儀·不律儀·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作用。說佈施等為此業。故定知此業亦有無表(云云)准此釋。非律儀佈施等善無表。非不律儀歐擊等惡無表。故非律非不律無表亙善惡歟。表無表章雲。非律儀非不律儀者。不可儀軌同於律儀名非律儀。不可則如不律儀名非不律儀(文)古(定)雲。律儀(強勝善)不律儀(強勝惡)非律非不律(中間善惡)麟雲。謂善非律儀。惡非不律儀。名為處中。即除善惡也(文)。 能遮能滅(文)光雲。別解脫戒能遮惡戒相續。定共戒能滅惡戒相續。寶雲。能遮未來惡戒不相續起。能滅已起惡戒得相續(文)。 一別解脫律儀(文)此卷次下別釋異名之段得名在之。謂別解脫之律儀也。初受戒時別別捨種種惡非故雲別解脫(見)欲□饋□埤□□□□□□□□□□□□□□□□□□□蒤韣°□者ユХヱь續也。物多集雲予□飀□□□駝□□□□□馮姻□□□□餼□□□馭□餺□□褓□□□|亡詳□篋髦蒤韣‥鯫□戒例之可知之。有淨妙色人集雲色□糖□□呂□□□□□□□□□□峞慼慼憬~。謂人所居。有作纏也。梵雲阿縛遮羅。此雲市□糖□視兜騶鷺□□□□□蒨□°□謂□驛□□□□胚□c□宥荂撫w□鯀匣¥□貨鯫□戒。別解律儀繫屬欲界。名欲□饋□視兜飀□ 二靜慮生律儀(文)靜慮生律儀亦名定共戒。從靜慮定所生戒故雲靜慮生律儀。從無漏道所生戒故雲道生律儀。亦名道共戒也。堯抄。問。於有漏定所生戒亦立道生律儀名。又於無漏道所生戒亦應立靜慮生律儀名耶。答。漏無漏相望。無漏道義勝故。道名限無漏。不名有漏。然亦非遮定名歟。定生律儀准之可知之。光雲。問。何故靜慮名定。無漏名道。解雲。定道兩種雖通二。為簡差別各立一名。又解。無漏之法眾生所遊出生死路。究竟離苦雖亦通定。偏得道名。有漏不爾。雖亦通道立定名(文)義章(三律儀雲)禪律儀者。經中亦名定共戒也。上界靜心思惟修起名之為禪依禪。發得防惡之法名禪律儀。禪心不亂目之為定。戒與定合名定共戒(云云)。 謂無漏戒(文)義章(三律儀義雲)無漏律儀者。經中亦名道共戒也。聖惠離垢名為無漏。依此發得防惡之法。是故名為無漏律儀。亦可戒體離垢。清淨名為無漏。此與道合故名道共戒(文)。 一苾芻律儀(文)惠雲。梵雲苾芻。此雲乞士。舊雲比丘。訛也。是西國草名。具五義四德。五義者。一此草未生諸草競生。況佛未出世外道皆與。二此草生已諸草皆滅。況佛出世外道投佛出家。三此草生已掩諸嗅氣。況佛所至之處止諸惡事。四此草不被□嵐猛風傾動。況佛八風不動八風。頌曰。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五此草不被塵垢染污。況佛破戒垢不能染污。四德者。此草柔軟香氣遠騰。二引蔓傍布鉤鎖相連。三此草向佛傾。四此草如來涅槃悉變白。苾芻具前五義四德。取草名也(文)。 二苾芻尼律儀(文)光雲。苾芻尼。尼是女聲(文)三正學律儀(文)光雲。梵雲式叉摩那。唐言正學(文)古(定)雲。勤策尼未受具足戒中間受正學戒也。正學六法者。一不殺生者。不殺畜生命也。先勤策戒時大殺生等持。此分猶殺畜生。輕可思故重之制也。五篇戒輕重次第也。殺人波羅夷。殺畜波逸提也。二不盜。四錢。沙彌戒四錢非盜犯。今戒三錢非盜犯也。三不摩觸他人手ЯワэгУリЯ觸等事作ЁЪ心⑥чю⑥禁Зю戒也。四小妄語。凡夫我證果雲大妄語也。自餘虛誑語等皆小妄語也。五不飲酒。酒ヤсУв種類在之。六不非時食也。問。非時食沙彌與正學有異耶。答。不審。麟雲。言五戒上加非時食者。即不殺·盜·邪行·誑語·飲酒為五戒新舊兩疏并為此釋。今詳此釋。未為當。以六法中摩觸亦成犯故。又且五戒但制邪行。豈六法唯可制邪行耶。六法者。一不摩觸。二不盜。四錢已下。三不殺畜生。四不小妄語。五不飲酒。六不非時食。故律雲。若犯婬應擯。若染心與男子身相觸壞本法。應更學戒。盜五錢應擯。盜四錢已下許更學。斷人命應擯斷畜生命許更學。誑若自稱得通人法應擯。若小妄語許更學。飲酒非時食同(云云)。 四勤策律儀(文)光雲。梵雲室羅摩拏洛迦。唐言勤策。謂為苾芻勤加策勵。洛是男聲舊雲沙彌。訛也(云云)。 五勤策女律儀(文)光雲。梵雲室羅摩拏理迦。唐言勤策女。理是女聲(文)。 六近事律儀(文)惠雲。梵雲鄔波索迦。鄔波此雲近事。索迦是男聲。若女雲斯迦。舊優婆塞等訛也。婆沙一百二十三雲。問。何故名為近事。答。親近修事諸善法故。謂彼身心押習善法。故名近事。問。若爾諸不斷善人皆修善事。應雲近事。答。此依律儀所攝法名善法。問。若爾一切律儀皆應名近事。答。以五戒在初故立近事名。餘非初故別立號也。有雲。親近承事諸善士故。有說。親近承事諸佛法故(文)。 七近事女律儀(文)光雲。梵雲鄔波斯迦。唐言近事女。斯是女聲。舊雲優婆夷訛也(文)。 八近住律儀(文)惠雲。梵雲鄔波婆沙。此雲近住。婆沙一百二十四雲。近阿羅漢住受此律儀名近住。有說。近盡形受戒住。有說。此戒近時而住。住一日夜近捨時而住。以時促不分男女也(文)本義抄。問。近住戒何不分男女不同耶。答。別解脫戒自本男女戒體是一也。其中近住戒。是一日一夜戒品。時分短促。男女眾別不分明。不分男女也。光雲。以時促故不分男女(文)苾芻等戒盡形壽戒品。男女眾別極分明。故分男女不同也。 如是八種總名第一別解脫律儀也(文)光雲。於此八中。前五戒出家。後三在家戒。前七盡形戒。後一一晝夜戒(文)問。何依別解脫立八種。依定道不立耶。寶雲。此八種戒受心多小不同。故戒緣差別分為八種。受學人別言定道律儀。但為得彼定七支頓得。不由受心戒緣差別分近事等。然有四禪諸果差別。義分不同。不可一例(文)。 離苾芻戒無別苾芻尼(文)本義抄。問。既二百五十戒與五百戒其數既異。其體豈同耶。答。光會此疑作三釋。初釋雲。男女不同。開遮有異。隨緣別故。或說二百五十。或說五百。論其七支戒體皆等(文)此釋意雲。由男女緣別。遮戒雖有多小。遮戒本性戒七支中類攝。故性戒七支體等遮戒亦無異雲也。但二百五十與五百多小不同者。男過小女過多。故所治過罪雖有不同。能治戒品其體同也。第二釋雲。又解。據本七支兩眾戒等。若論遮戒多小有異。雖遮有異先受戒時兩眾互得(文)此釋意雲。男女兩眾受具足戒之時。同作諸惡皆斷之誓言。故互得自他一切遮戒也。苾芻兼得苾芻尼所制之遮戒。苾芻尼兼得苾芻所制之遮戒。然苾芻所得名苾芻戒。苾芻尼所得名苾芻尼戒。若男轉為女形時。本苾芻戒即名苾芻尼戒。女轉形時例之可知之。但多小不同者。男女依身持犯不同。故就正所制戒。論二百五十Ь五百不同也。實是男女兩眾互得之。轉形之時無別捨得也。如彼不飲酒等。男女無替之遮戒不可有互得之義。就男女相替遮戒互得之也。第三釋雲。又解。論遮戒體多少不同。未轉根時若受此類戒。即得此類戒。於轉根位。至彼類中非別得遮。雖無遮戒由違教故亦結彼非(文)此釋意雲。以多小不同為證據。會今論文也。既多小不同。故非二戒體全同也。但述實體唯有四等者。苾芻轉形為女之時。以本苾芻戒即名苾芻尼戒。至彼類中先所得戒之外無別得遮戒。故雲離苾芻戒無別苾芻尼戒也。男受具足戒之時。得本性戒七支并不飲酒等男女無替之遮戒畢。轉形為女之後重不可得彼戒。亦除彼男女無替之遮戒。餘男女相替小分遮戒非可得之。作法受戒之習無受彼小分遮戒許理故也。雖不得彼遮戒。由先所得戒品之力亦隨教護過之時。處中善無表起。故由彼等力不犯其罪也(以上本義抄趣)。 離勤策戒無正學○(文)問。勤策者十戒。正學六法也。求戒心定可別。勤策者。對別人受之。正學者。從僧伽得之。受戒緣亦不同。尤離勤策戒。戒外可有正學戒耶。答。光作二釋。初釋雲。勤策女先受十戒。後受六法。雖更得六法。即同十戒中六戒故。所以勤策女十戒及正學六法不異勤策十法(文)此釋意雲。勤策女先得十戒。後於十戒中為堅持六法。故重對僧眾受六法時。先所得十戒無表外。雖別六法無表生。即十戒中六法無表重生名正學戒。更非別類無表。故離勤策戒外無別正學勤策女戒也(為言)第二釋雲。又解。作正學時非更別得六法。但重受教行。約令持先受。故此六法即是十戒中六。故說正學六法。勤策女十戒不異勤策十戒(文)此釋意雲。於先所得勤策女十戒中。為堅持六法。故重對僧眾受可堅持不犯之教約許也。以之名正學戒。故十戒外更非別六法無表重生也。故此三戒無別也(為言)。 捨戒因緣總有四種捨(文)捨緣第十五卷(在之)由故捨命終及二戒得生。斷善根夜盡(文)得緣此卷次下在之。 尼等四戒不異苾芻等三體(文)麟雲。尼等四戒者。等取式叉沙彌尼近事女為四。苾芻等三者。除式叉也。近住本來不分。故亦不合也。 由增足遠離方便(文)惠雲。戒名遠離。五戒十戒與大戒為方便也(文)光雲。遠離戒之異名。遠離惡故。方便求戒方便。求後戒故(文)問意五戒上增足五為十戒。十戒上增足二百四十為二百五十歟(喻況可知)又三戒體各別頓生歟(為言)。 於苾芻身中有二百六十五戒(文)堯抄。問。一身中具近事等三戒者。應有三名。何唯名苾芻耶。光雲。雖一身中或具二戒或具三戒。後戒勝故從勝立名(文)。 緣謂戒師(文)古(定)雲。十戒兩師教授和尚也。具戒十師。羯磨師直授戒。和尚對羯磨師座。教授師教受引導弟子也。餘七人無所作為證明也。 五所應離(文)所應離者。戒異名也。 一殺生(文)第十六卷具五緣成殺業道(見可見之)二不與取(文)不與物取。此盜戒也。此又第十六卷具五緣(見)神泰雲(十六卷處)正理論雲。第四十一雲。不與取業有三分者。且如竊者。將行盜時先發盜心。遣人或自往來伺聽他物所在。為往竊取食飲裝束。齎持盜具。密至他家。穿壁登梯。方便而入徐行。申手探摸他財。未離處前皆名加行。物正離處。此剎那中表無表業名本業道。此剎那後隨無表業及持財出藏受用等。所有表業皆名後起(文)。 三欲邪行(文)欲婬欲。行所行也。犯他妻也。第十六卷次欲邪行四種行所不應行(文)可見之。神泰(同處)雲。上引正理論雲。欲邪行業有三分者。且如男子。於他女人先起愛心。將行非亂。命使瞻察媒往來。嚴身趣彼言笑執觸事。未果前皆名加行。事正究竟。此剎那中表無表業名本業道。有說。究竟謂入瘡門。有餘師言。謂洩不淨。此剎那後隨無表業及餘敘愧執觸言離所有表業。皆名後起(文)邪言事。義章(五藏義)雲。問○離婬之中偏言離邪。釋曰。殺盜唯邪無正。有皆須離。是故不須以邪別之。婬則不爾。有正有邪。自妻為正。侵他為邪。為簡正婬故說不邪。問曰。何故餘戒法中有婬。皆離五戒之中偏離邪婬。釋言。五戒被在家者。在家之人自妻難斷。故偏離邪。問曰。八戒亦被在家。以何義故有婬。皆離不說離邪。釋言。八戒是在家人持出家法。故似出家者。有婬皆離。又復八戒時短易持。有婬皆離。五戒盡戒時久難持。故偏離邪。以難持故。乃至在家初果聖人亦不能離(文)。 四虛誑語(文)由三種因復別因。口四過中獨制虛誑語。如此卷次下。第十六卷頌雲。染異想發言。解義虛誑語(文)具四緣成誑業道(見可見之)五不飲諸酒(文)飲酒過罪如此卷次下。光雲。法蘊足論第一雲。言諸酒者。調窣羅酒·迷麗耶酒·及末陀酒。言窣羅酒。謂米麥等如法蒸煮。和麴□汁投諸藥物。醞釀具成酒色香味。飲已惛醉。名窣羅酒。迷麗耶者。謂諸根莖葉花果汁。不和麴□。醢釀具成酒色香味。飲已惛醉。名迷羅耶酒。言末陀者。謂[J/補]桃酒。或窣羅迷麗耶酒。飲已令醉總名末陀(文)迷麗耶。根莖花果等雜酒也。諸言事。先年西大寺或律學者處(江)尋遣之其住進如左。飲酒戒諸酒者。於酒是酒·非酒似酒種種在之。是酒者。常米穀等作酒也。非酒似酒。枝葉花果類作酒也然飲酒戒制意。制迷亂起罪。故縱雖為非酒。醉人義在之者。可制之故雲不飲諸酒歟。往事思出住之。正文雲。不字剩。論無不字(文)。 三非梵行(文)欲邪行·非梵行差異如此卷次下。欲邪行制他妻。非梵自他共製之。即不婬也。非梵不淨行也。惠雲。於自妻不非時處等名非梵行。若他妻等及自妻非時處等即名邪行也(文)。 六塗飾香鬘歌舞觀聽(文)塗香(不著花瓔珞不香油塗身戒飾鬘)光雲。婆沙雲。謂離塗香飾鬘。與離歌舞倡伎。同於莊嚴處轉。故今立一支(文)此則塗香歌舞莊嚴身口。耽著身口。增貪慾。妨修道。故合二為一歟。 七眠坐高廣嚴麗床坐(文)眠坐事。古(定)雲。尾籠坐雲眠坐。非睡眠。先年西大寺邊或律學者處(江)尋遣之其注進如左。第七戒眠坐事。坐臥睡眠共製雲事也。凡高大床制意。長貪鬘非佛道者所座。故住坐臥一切制雲事歟。麟雲。高廣床者。謂象牙等嚴好過量床也。以能長憍慢故。有言。如父母師等床。恐非以不受戒時亦不合坐。故如男子七歲不登母床。女人八歲不近父枕(文)。 開為二種(文)光雲。於在家人其過輕。故二合為一。於出家眾譏嫌重。故開一為二(文)寶雲。出家根熟不怖多學處。故開為二也。古(定)雲。譏嫌者。隨時人可誹謗事禁雲譏嫌戒也。近住戒持在家人戒也。十戒限出家也。   制畜金銀(文)光雲。在家耽著金銀等寶。未能遠離。故近住戒不制此戒。勤策出家不應耽著金銀等寶。妨廢修道。故於十戒別立為一(文)寶雲。在家者學事生業亦可令彼畜金銀等。不可此一日夜戒即捨金後時重畜。出家之人以尤自活。不畜金等易。及是盡形故。制不畜金銀等也(文)此寶釋意在家營事。故可畜金等。不畜金等難也。又一日夜戒捨金後時重畜。其事尚難。出家以乞食自活。不畜金等易。又盡形壽故一度捨金等重不畜。故彌易歟。 一能平險業(文)光雲。能平險惡諸不善業。故名屍羅。持戒能令身心清淨。以安樂故破戒能令身心熱惱。以悔恨故(文)寶雲。險業是惡戒也。平治熱根惡戒。故名清淨(文)惠雲。以所詮戒義釋能詮名(文)古(定)雲。戒能平險惡業也。爾此義直不當屍羅字訓。若就名言意得清涼也。身無惡非熱惱成清涼也。 二智者稱揚(文)光雲。正理雲。修行此得愛果故(文)此釋愛果雲妙。戒因雲行。若爾者妙之行故雲妙行也。惠雲。若因名妙妙即行。若果名妙妙之行。依主釋(文)古(定)雲。戒持人智者稱揚也。私雲。此心持戒人稱揚歟。只是直戒法智者稱揚雲心歟。 三所作自體故(文)光雲。戒自體是其所作故名業(文)。 問豈不無表(文)論問答也。論有兩解。今疏初解也。寶雲。問。以契經說無表律儀名為不造亦名不作。既名不作。如何是業(文)惠雲。表思所造者。表即身語表。思即意思也(文)光雲。敘異解。無表是後作果家因故從果立名。是前表思作因家果故從因立名。稱作無失(文)論第二解也。 四能防身語(文)寶雲。由此戒力防惡身語。依法儀式故名律儀(文)。 謂受戒時別別(文)光雲。謂受戒時初念表無表不殺戒等。別別棄捨殺生等種種惡。故依初別捨義立別解脫名(文)麟雲。第五名別解脫疏義可知。正理雲。或初所應修故名別解脫。或彼初起最能超過地獄險惡趣故名別解脫。若准經說與此不同。彼謂涅槃名別解脫。戒是正順解脫之本。因受果稱得解脫名(文)。 別解脫律儀者(文)表無表章雲。別解脫者。此戒別名。律儀者。諸戒通稱。為簡他故應言別解脫之律儀。即依主釋也(文)尋雲。第二念已後名別解脫律儀。此別解脫之律儀也。此別解脫初念名歟。古(定)雲。受戒初念惡非別別解脫也。第二念已解脫非正解脫。初念正解脫。故律儀名通初後位也。初念別解脫第二念已後律儀引生。故第二念已後名別解脫律儀。別解脫之所引生律儀故。依主釋也。尋。如此料簡者。初念名別解脫律儀別解脫即律儀歟。表無表章雲。俱捨論第十四雲。初剎那時名別解脫。亦名律儀。亦名根本業道。從第二念乃至末捨不名別解脫。名別解脫律儀。不名業道。名為後起(文)。 又此初念名業道(文)問。業暢義雲意如何。麟雲。如人遊履於道通暢諸方。業道爾。思業遊履義同名業道(文)寶記同之。古(定)雲。人通處名道。日來審決二思(求戒心)只今受戒初念時所存Ьヱю也。此則如望行故。初念無表名業之道。業所遊履故也。此又業暢義也。故依業暢義名業道也。此料簡順麟記歟。雲遊履。雲業暢。其心同歟。惠雲。等起名業。七支名道。思所履故唯在初念。以暢本求戒心故(文)決雲。前時有求戒之思。欲受戒未受戒之間無暢義。今日正受戒究竟時。前戒前前思初念戒體續暢。是雲業暢義。戒前思業續暢故也。初念戒體名道。事戒前思被履。戒前思如本望被行。故名道。問。此料簡者順惠暉歟。然雲業暢。雲遊履。其義各別(見)今疏依業暢義立業道名(文)其義同(見)如何。答。求戒思初念戒體遊履事。求戒思初念戒體續暢依故。若爾者。雲遊履。雲業暢。字義雖別。其義道同也。故今疏不相違。 得靜慮者(文)光雲。言靜慮生者。謂此律儀從靜慮生。約生因解。或依靜慮。約依因明。故名靜慮生律儀。如近村邑。有稻田等得村邑名(文)古(定)雲。問。何靜慮名有漏耶。答。付有漏定分四靜慮等故。無漏依靜慮起如客人。可被雲靜慮物無也。 異心無心示恆轉(文)寶雲。異心謂不善無記心。無心謂滅定(文)本義抄。無想定者。謂外道執無想異熟。謂真解脫真出離所起定也。而今論當卷外道依著三有果報故不得別解脫戒定。故入無想定位無別解脫戒相續轉義。故此戒不通無想定也。 第二明斷律儀(文)對治有五(捨對治。斷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厭患對治。第二十一卷在之)光雲。此即第二便明斷律儀。以在成就文中說故亦判入成就門中(文)又雲。斷謂斷對治(文)。 謂未至地九間道有斷律儀(文)古(定)為惡戒及能起不善煩惱為斷對治。定道無表名斷律儀也。直此無表斷煩惱等事無。此無表成俱有因斷也。今雲無表故別取出雲斷律儀也。雲三中相雜能斷煩惱。煩惱時自性惠無斷義。相應俱有一聚時有斷義也。欲界煩惱等斷對治成未至九無間道也。此九無間道有漏無漏通俱生也。故未至九無間·定道無表。名斷律儀也。總解脫道無斷惑。初禪已上定道無表。為欲界不成斷對治。欲界別解脫戒止惡非гロэЯЪ。無斷惑義。故餘皆不名斷律儀也。問。何對欲界立斷律儀耶。答。自元立無表。本意對欲惡非故也。問。離下地縛必得上故者。所定也。何具欲惑人發得未至定耶近分地根本地攝故也。答。先欲界心數數加行時。依修習力自然發得初意攝屬一分心。此名未至地。必得上故。根本地事也。 能永斷欲纏惡戒(文)惠雲。律儀能斷起惡戒貪等煩惱及惡戒。止能緣煩惱及惡戒不行。律儀能斷煩惱。名斷律儀(文)。 以惡戒是緣縛斷(文)古(定)雲。惡戒表·無表色法。故非自性斷法。爾被煩惱繫縛時成斷法也。於惡戒有九品別。今身中起事一品也。爾下下品惡戒被九品煩惱繫縛。乃至上上品惡戒被九品煩惱縛也。故一品煩惱殘所緣法行惡戒得相續也。第九品煩惱斷盡時。能繫縛息位惡戒得切。所緣法上離縛清淨理顯也。此時所緣法斷雲也。一切所緣斷義如此。但煩惱上得四相。緣縛斷法。煩惱親故斷義准煩惱。如第一卷。故前八無間道二律儀。斷能起煩惱緣惡戒。故名斷律儀也。斷能緣煩惱自惡戒斷。雲緣縛斷方能緣外雲惡戒斷也。光雲。要斷九品能緣惑盡。所緣之法方名為斷(文)。 應作四句(文)惠雲。互有寬狹者。靜慮通九地名寬。不通無漏名狹。斷唯未至地無間道狹。通漏無漏寬。無漏通六道寬。不通靜慮狹。斷唯未至無間狹。通漏無漏寬也(文)古(定)斷律儀與靜慮律儀相望互有寬狹。故作四句。第一句靜慮非斷。第二句斷非靜慮。第三俱句。未至九無間定共也。第四俱非句者。除未至九無間道無漏。餘一切道共也。俱未至無漏斷自上地地時此句攝。無漏故非靜慮。不斷欲故非斷也。 第一句者○不斷惑故非斷律儀(文)不斷欲惑故非斷也。麟雲。此有二類。一未至地解脫道。不斷惑。二上地有漏道。雖能斷惑非斷欲惑。故非斷律儀(文)。 第四句者○非無間道故非斷律儀也(文)正文雲。以理推之。應言非未至無間故非斷律儀若不爾者。上地無間無漏律儀。豈非第四句所攝耶。光記不釋。 無漏律儀○亦有四句(文)光雲。第一句者。除未至定九無間道無漏律儀所餘無漏律儀。第二句者。依未至定九無間道有漏律儀。第三句者。依未至定九無間道無漏律儀。第四句者。除未至定九無間道有漏律儀所餘一切有漏律儀(文)堯抄雲。無漏律儀非斷律儀。謂除未至九無間無漏律儀。未至九解脫道無漏律儀并上地無漏律儀也。斷律儀非無漏律儀。謂未至九無間道有漏律儀。以無間名斷律儀。以有漏非無漏律儀也。無漏律儀亦斷律儀。謂未至九無間道無漏律儀也。非無漏律儀非斷律儀。未至九解脫道有漏律儀及上地有漏律儀也。 會經二律儀(文)古(定)雲。意意律儀。根眼根律儀也。立此二種意。眼根殊更強見境作惡非。意又細分別於境起煩惱也。以正智知今事。以正念知過去事。此意根過非防。雲意律儀眼根律儀也。故此二律儀以正知·正念為體也。五根共說略說二種也。故所防付能防雲眼律儀意律儀也。眼根雲律儀。意根雲律儀也。合前二種者。今疏正知·正念合。名意律儀。名根律儀歟。寶記同此歟。光異也。寶雲。言正知正念合者。合此念惠為意律儀。合此念惠為根律儀。合言顯非如次正知為意律儀。正念為根律儀。正知念能防惡故名為律儀(文)光雲。於頌中先列正知正念名已復說合言。謂前略戒說意律儀惠念為體。即合惠念為後經中眼根律儀。故先離。後合。言顯句如次配二律儀。惠念名律儀者。惠能簡擇。念能境念。此二力強防護。制意及眼根。不令於境起諸過患。故名律儀。亦具應說眼等六根。不言耳等略而不言(文)惠雲。第一經文即意。第二經即眼。此二律儀以念惠為體念能起持。惠能簡擇。皆能防非。得名律儀。不說耳等者。文略。大乘更加定也(文)。 論雲今應思擇(文)光雲。今應思擇。表及無表誰又成就何表無表。於三世中齊何時分(文)古(定)雲。住定道別三戒人中。何住人何戒成耶。時分齊何耶。問也。齊者ロワю義也。ロワюЬыу 表在後文(文)堯抄雲。此後文者。指表正作成中等頌也。 不隨心色勢力微劣故(文)光雲。無有欲界散地無表成未來。不隨心色非心一果。勢微劣故。即由此理亦不能成前生中戒(文)寶雲。正理論雲。前生所得別解脫戒。於今受戒最初剎那。如靜慮律儀何不成過去。此責非理。此戒與心非同果故。離染心等皆同一果故(解雲。離染心等者。等取一切有戒定心。皆與戒同一果故云云)古(定)雲。住別解脫戒初念唯成現在。此則未舍間起法俱得得唸唸無表。佛法現前是所得者必有得故雲此心也。第二念已去唸唸已謝無表起法後得得之也。無法前得。故不成未來也。 餘過去生所失(文)古(定)雲。假令界退還時。上界沒生下界時。於下界修得上定。初剎那位非得今定共。又過去所失定共無表起法後得得之。別解脫戒先所捨不得也。別解·定共二命終捨也。道共命終不捨也。 住定道成中者(文)古(定)雲。住定成三世。散位成過未。初聖成現未。無始未起故不成過去。散戒未舍間成現也。無表相續故。定道戒散位不成現也。 言住中者(文)惠雲。住中有無表者。即俗人作善或惡。不遍有性等。故不是律儀及不律儀攝(文)古(定)雲。極善名律儀。極惡名不律儀。除此善惡所餘善惡名處中也。中程善惡名處中。於住中強勝善惡有無表。最微劣善惡無無表也。有無表善善戒所攝。有無表惡惡戒種類所攝也。堯抄雲。謂處中善中。以浮淨善心所作善有無表。不然者無無表也。又處中惡中。以猛利噁心所作惡有無表。不然者無無表也。此無表善戒惡戒種類所攝。此則相似故雲種類所攝。非實彼一類攝也。   第三明住善惡成中(文)成中者。成處中無表雲事也。 論雲住律儀不律儀(文)古(定)雲。住律儀成惡無表。住不律儀成善無表事有歟。若有之者。幾時分相續哉問也。今善惡處中善惡也。 如諸苾芻(文)古(定)苾芻行殺縛等捨律儀歟事。第十五卷明捨緣處可見之。有說。由犯重(云云)屠人者。ロэЗЮЬэЗю人也。此二心未斷以來等者。處中善惡別無誓限。故無表相續時分難量。因等起心勢用止無表相續也。決雲。新起無表隨其勢強劣。四五日起有。十日計起有也。律儀·不律儀有誓限。盡形壽也。處中無表無誓限。故可依勢力。起時可有長短也。 有覆無記等能發心(文)古(定)等者。等取威儀工巧數習者也。今疏釋有覆無記不從他。通成三得。無覆無記從他。起成現樣(見)。ДヨヤюлロьЗ。二無記心俱不從他起也。他者。能發心也。心又不可有能發心故也。意雲。無覆無記心現在成。故所發表有俱得事可爾。然有覆無記通成三世。故所發表過現成ロтЬ識等Ёワ處通也。謂能發有三得。總無記心劣也。所發依能發勢力故。劣心起表故。倍劣故。所發表成現(為言)私雲。不從他起者。上表從他起故。唯成現在對。有覆無記不從他起成三世(為言)只是相對之言也。 此有五名(文)麟雲。唯少善戒別解脫一名。餘名如次皆翻善戒立也。善戒有六故。此有五。業道名唯因初念者。謂初暢思故名為業道(文)。 諸智者所呵厭故(文)惠雲。是諸智者。所呵厭故。是因名惡行。持業釋。果非愛故。是因名行。果名惡。是依主釋(文)。 根本所攝故(文)古(定)雲。發無表初念名根本。加行思所遊履故。初念無表名業道。第二念已後無表思非所遊履。故不名業道(文)。 謂住中人以微劣思(文)麟雲。言劣思造善惡業者。除七有依福及成業道。雖下劣思亦發無表。餘皆唯表(文)。 謂經生聖住胎藏(文)古(定)雲。經生聖者。第二句也無漏非命終捨故。住胎藏時起前後得。成過未道共無表也。住胎藏位者。預流一來等經生聖也。二禪已上生人可此句攝歟。彼無表故。無表可有事可知之。無色界人異生不可有無表。色界已捨故。聖者起前後得成色界道共無表也。俱不可有表也。凡表依地不善表局欲。善表通初定。有覆表局初定。二禪以上表無之也。起無覆無記表事借初禪發表心也。以此等之義能能可案此句種類也。若欲色聖者。欲色依身事也。非此句攝。次舉成無表人也。能可思之。 彼謂彼前靜慮(文)古(定)雲。彼者。指前定地。聖者。無漏也。謂彼前定地中無漏道得道共戒雲也。故聖言取未至中間四本靜慮六地無漏依地也。下三無色有無漏無道共戒也。上七近分又無無漏也。正理雲。上七近分無無漏者。於自地法不厭背故。唯初近分有無漏者。於自地法能厭背故。此地極鄰近多災患界故(文)。 僧伽此雲眾(文)堯抄雲。僧伽者。言四人以上也。故苾芻·苾芻尼·及正學從僧伽得。餘勤策等戒從二人得。若近事·近住從一人得之。光雲。明二種僧別。四人已上名四僧伽。於八眾中苾芻等三從此得故。補特伽羅是別人謂餘五種從此得故。若勤策·勤策女從二人得若近事·近事女近住從一人得(文)。 謂佛獨覺(文)今此獨覺者。限麟喻獨覺也(論義也)佛及麟喻最上利根人。故初盡智現前位自然可得戒品。部行根性稍劣。故無此義也。泰法師釋此文雲。謂佛獨覺本在不淨觀前起欲界善心為近因等起。要期發願。願盡智時自然得別解脫故(文)部行雖不由教力盡智現前。智品劣故不可雲自然智。亦無自然得戒義也(以上本義抄)。 憍陳如等五比丘(文)麟雲。即憍陳為一。具足應言阿若憍陳如(阿之言無。若之言如)謂佛初轉法輪此人最初悟道。佛欲眾中無如憍陳如。故名阿若。故律雲。從是已來始名阿若憍陳如也。二十力迦葉。三馬勝。四跋提。五摩訶男。然此五人并於先時給侍菩薩。佛成道已追念先恩。乃往鹿野園中。轉四諦法。五人證道得具足戒。故曰見諦得戒(文)法華義疏一雲。憍陳如者。此雲火器。是本姓名也。阿若者。後得道時加此名。阿之言無。若之言智。悟無生智。故名阿若。問。餘人皆悟無生智何故眾人不名阿若。答。其人最初得道。悟無在前。故受此目。眾人後時得道。更受異名(文)法花玄論九雲。五人者。一陳如。二十力迦葉。三頞鞞。四跋提。五摩界拘利(文)。 善來苾芻(文)古(定)雲。耶捨詣佛前時。佛善來苾芻告時得戒也。耶捨唐雲子。須提那子子雲耶捨也。麟雲。言善來者。有二釋。一雲。謂此人輩深厭生死。怖求出家。佛言善來。即得具足戒。故曰善來。善即求戒者心。來謂如來言教。二雲。佛知此人願樂出家。命雲善來。即發具戒。此即善來之言俱在如來言教。正理雲。由本願力者。即本求戒心也。佛威加故者。即佛言命也耶捨(此雲名譽。文)光雲。耶捨此雲譽(文)惠雲。耶捨此雲名譽。即耶輸伽童子。准四分律。得初果後方命善來。准五分律等。善來受戒不是初果。如須提那子。善來受戒犯初篇戒也(文)。 四由信受佛(文)麟雲。信受佛得戒者。謂世尊告迦葉言。汝當發慚愧心。徹於骨髓。彼在多子塔邊。發誠誓言。世尊是我大師。修伽陀是我大師。如是二言。便發具足。然此得戒始終三名。一名教授。即是初義。二名自誓。三名上法。即自證眾會增上之法。今章言信受佛為大師。當第二義(文)惠雲。大迦葉於多子塔邊。六群比丘疑迦葉未得戒。信佛世尊。是我大師佛之得戒也(文)大迦葉事。法花義疏一雲。十八部論疏雲。具應雲迦葉波。迦葉雲光。波雲飲。故雲飲光。上古仙人名飲光。此仙人身有光明。飲諸光。此迦葉是仙人種。從姓立名(文)。 五由善巧酬答(文)光雲。蘇陀夷。此雲善施。年始七歲。由聰明故善答佛問。稱可佛心。雖年未滿二十。佛令眾僧羯磨受具足戒。由聰明故善巧酬答。別開一緣。非酬答時即發戒也(文)酬答者。如今疏。麟雲。增一阿含廣明其相。謂摩竭國波沙山。世尊告蘇陀夷言。有常色無常色為一義為若干。答曰。若干非一義也(解雲。常色如來常色。無常色外聲)又問。有漏無漏義為一為若干。答曰。若干非一也(有漏生死無漏涅槃)如是多問彼皆具答。稱可佛心由善巧酬答故別開此緣(文)六由敬受八尊重法(文)古(定)雲。摩訶波闍波提。佛⑥д也。又養母也。光雲。舊雲大愛道者。訛也。梵雲摩訶波闍波提。摩訶此雲大波闍此雲生。波提此雲主。是大梵王千名中一稱也眾生多故曰大生。梵王能生一切眾生。與大生為主。名大生主。從所歟處天神為名。故名大生主。是佛夷母。佛遣阿難。為說八尊重法。彼即敬受。爾時得戒。此八是應尊重法。故名尊重法。於尼眾中最初出家。廣如律辨。八尊重法舊雲八敬(文)惠雲。佛母生佛七日即命終。姨母乳養。後成佛道欲求出家。佛抑不許。自剃髮倚立祇桓門。阿難見之白佛。三請佛許言。若行八敬即不減我正法。五百年。阿難為傳八敬。准四分律。姨母與五百釋女頂戴。持皆是八敬受戒。餘部律文即五百釋女羯摩受戒(文)八敬事。惠雲。八敬頌曰。百·罵·舉·受。懺·請·安·恣(文)麟雲。八法者。一百歲尼應禮敬初歲比丘。二不得罵謗比丘。三不得舉說比丘過失。四從大僧受戒。五半月從大僧乞行摩那棰。六半月從僧求請敬戒人。七依僧安居。八諸僧自恣(文)七由遣使(文)麟雲。此尼端正者。此尼本是婬女。容貌端正。價直半國。出家受具。恐往僧寺路有難緣。故開遣使緣(文)惠雲。遣使尼。尼中作本法。往僧中作羯磨。羯磨聲絕即本法尼得戒。有雲。使尼即至本寺。一白作白方得戒也(文)。 八由持律為第五人(文)光雲。謂於邊國以無僧。故極少。猶須五人。以和上不入眾數。餘四成眾減不成眾。於五人中。必須一人持律羯磨。故言持律第五。減五不成。多即不遮(文)麟雲。邊國僧少者。本緣靜善國僧少。致使憶可受戒。三年不得。大迦旃延因傳。五年白佛。遂開邊方五人受戒。四分雲。東方有國。名曰木調。南方有塔。名靜善。西方有山。名師梨仙人種山。北方有國。名柱。自此之外并為邊國(文)古(定)雲。四人ЮЯгЮヱЬх僧眾可有。故ユс一人持律人求。故持律為第五人云也。十由三說歸佛法僧(文)古(定)雲。七方便人六十人部黨求戒時。佛遣阿難為說三歸時得戒也。光雲。謂六十賢和眾部共集佛遣阿羅漢為說三歸。受得具戒(文)惠雲。六十賢部謂六十人賢眾部共集受戒也。有釋。六十人共為部黨。眾首名賢也。佛成道二十年後方有阿難。佛成道八年後三歸。即休齊言阿難傳三歸。應是傳譯者錯也(文)麟雲。六十賢部者。謂六十賢人共為部集。言遣阿難為說者。准新舊疏。鹹言遣阿羅漢為說三歸。非阿難也。謂此等人請欲受戒。得至佛所。中路失信。便令羅漢往說三歸(文)。 非必定依表業而發(文)光雲。如是上來所得十種別解脫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謂初二種不從表生。後八表生(文)自然見道二種得戒聖位得之。故根本無表不從表生雲也。問。此文不違下論欲無無表離表而生生文耶。光初釋雲。下文論主敘餘師義難(文)此釋意。以當卷論文為本。會十六卷欲無表無表文也。第二釋雲。此解意。說自然見道。謂彼先時決定有表相續不斷。乃至聖位從彼表發無表律儀(文)此釋意。以第十六卷文為本。會當卷論文也。此釋意。依加行根本表。隨其所應發無表雲也。其中自然見道二種得戒。定前加行表相續不斷。乃至初盡智及見道初念發無表(為言。以上本義抄)。 邊際但有二種(文)古(定)雲。邊際者。際限也。晝夜者。晝制屠獵等。夜制婬盜等也。明相日光障成捨戒也。論有問答。一晝夜復或五或十晝夜等時。何法為障令戒斷(經部難意)法性微細唯佛能知。經中既說唯一晝夜用。應有法能為障礙(有部答心)經說一晝夜者。以所化根難調伏故。且說一晝夜。非謂過一晝夜戒不得生(經部會經)正理破雲。有更多難化者。何不說一日半等。既不許滅一晝夜。亦無過一晝夜也。惠雲。此齋戒者。齋既一晝夜。戒亦一晝夜也(文)無對師故無一晝夜(文)麟雲。無對師故無一晝夜者。若爾無對師故應無盡形答雲。雖不對師。由起畢竟壞善意樂故得盡壽不律儀。雖起暫時壞善意樂。不對師故不得日夜不律儀也。然近住戒雖暫時壞惡意樂以對師受故得律儀(文)。 一於晨旦(文)寶雲。婆沙一百二十四雲。一晝一夜不增不減。謂清旦時從師受得。至明清旦律儀便捨。乃至時分定故。光闇往來易了知故(文)麟雲。且有礙緣齋竟亦得受者。准此若先無要期者。齋後受不得戒(文)惠雲。既論言且有礙緣齋竟亦得。故知齋前皆名且(文)。 二須下座(文)寶雲。若不在下床等。即不恭敬。有慢心故不得律儀。病者雖不曲躬等。無慢心故亦得戒也(文)麟雲。或蹲或跪者。一膝至地為蹲。雙膝至地為跪。江南謂屈膝立為長跪。中國言胡跪(文)。 四隨教說(文)師語已後受者可唱。勿前唱事。勿俱時唱事也。授事不成。受事不成。故雲二俱不成也。義章(八戒義雲)六齋日之清旦時。詣戒師所。先禮三寶。次禮戒師。在戒師前。長跪合掌。先懺諸罪。然後受戒。戒師教之三歸三寶三稱歸竟與受五戒。沙彌戒同。然後題上所列戒法。問其能否言。一不殺生是優婆塞戒。若女人受應言。是優婆夷戒。從今時至明清旦一日一夜。受如諸佛。能持不。受者應答言。能。如是乃至不過中食。問答同。爾竟已禮去(文)。 五具足受(文)寶雲。正理論雲。具受八支方成近住。隨有所闕近住不成。諸遠離支互相屬故。由是四種離殺等支。於一身中可俱時起。以諸遠離相繫屬中。或小或多相差別故(云云)惠雲。正理論雲。以四支戒互相屬。故受一戒必須四支也(文)四支者。身三語一也。 六離嚴飾(文)寶雲。富貴者常嚴身具。雖復精花不生憍逸。故亦得戒(文)。 七晝夜(文)光雲。晝盡故能制屠獵。盡夜故能制奸盜。且從多分作此解釋。理實晝夜俱能離二(文)。 若不如斯(文)寶雲。論若不如斯至不得律儀。總釋也。一若不且受。二若不在師下床。三若不從師受。四若不隨師教受。五若不具八支。六若不離嚴飾。七不盡晝夜受。七中隨闕一緣不得律儀。但得處中妙行。正理論雲。然為令招可愛果故(文)。 言近住者(文)麟雲。釋名有二義。并無評家。正理又雲。近時而住故名近住。言長養者。梵雲布灑他。此雲長養。舊雲布薩。訛也(文)。 前兩句者(文)此已下。釋戒支。不放逸支禁約支之名也。謂離殺等四自性是屍羅。防性羅故雲戒支。次飲酒生放逸。論雲。雖受屍羅。若飲諸酒。則心放逸犯屍羅故(云云)故雲不放逸支。次禁約塗飾等。能隨順厭離心故。離後三雲禁約支也。寶雲。正理論雲。厭離能證律儀果故(云云)。 下兩句者。此已下。尺立三支所由也。初屍羅支。論雲。能防性羅。離貪瞋癡所起殺等諸惡業故(文)不放逸支防失念。謂以飲酒時能令忌失。應作不作。及不應作反作。故立不放逸防失念也。禁約支防憍逸者。論雲。若受用香鬘高座。習近歌舞。心便憍舉。尋即毀戒。若非時食。二事俱無。數食能念縱逸(文)寶雲。受齋有二事。一自憶受近住戒。二於世間深生厭離。若非時食二事俱無(文)准論文。塗飾歌舞防憍舉。不非時食防縱逸故。禁約支雲防憍逸歟。 而說此八(文)此已下。釋八齋支之義也。古(定)雲。經部宗意。支者。分義也。謂此八分別方名支。八分ЬぶвЮэУю方名齋。總名也。故離支無齋體也。離輻轂輞等如無車別體。又四支軍雲。以象馬車步四為體。步步兵也。以五種藥調合雲五支散。喻況可知之。薩婆多宗意。以離非時食為齋體。謂不非時食戒。八Ьぶвию義有之(其義可尋之)支者。ДぶリУю義也。餘七各各齋ДぶリхШ也。自體非齋。不非時食自體齋。又八中一故。反自體ДДヨю也。故亦齋亦支也。餘七齋支也。義章(八戒)雲。以不殺等防惡禁罪。助成齋法。助齋法中差別不同。故名齋支非斷食法。故不名齋不過中食其斷食法。故名為齋(文) 八中一故亦齋支(文)論雲。離非時食。是齋亦支。所餘七支。是齋支非齋。如正見是道亦道支。餘七支是道支非道(文)。 或有不知(文)古(定)雲。受者不知受三歸事。受近住也。或復忌者誤不授三歸授戒相。此等皆發戒也。有受戒意樂故也。若乍知不受三歸。不可有發近住事也。光雲。若人不知先受三歸方發得戒。或復戒師忌不與受。但為說戒。此亦得戒由意樂力亦發律儀故(文)。 論雲如契經說佛告大名(文)光雲。真諦雲。大名是佛從弟阿泥律馱親。兄淨飯王出家以國付之。佛為大名說三歸法○外國是迦濕彌羅國外健馱羅國經部諸師說(文)惠雲。男根成就。即簡五種不男及二形人。經部有雨種近事。一三歸近事。二後受五戒。受戒方名五戒近事(文)。 稱近事發戒者(文)堯抄雲。委雲。其次第者。先有俗人。求五戒。受三歸已。佛知彼求戒心授五戒時。彼白衣弟子身中發得五戒。自稱我是優婆塞迦。故此人非五戒未發得前稱近事也。本求戒心擬受五戒。故受三歸即發五戒(文)受三歸時非雲發五戒。答本求戒心受三歸已即言發戒也。以經復說。我從今日乃至命終捨生○於前時已發五戒(文)引此文證意。說戒相者。先受戒發得身中已。其上為令堅固。後說戒相。然今大名經復說。我從今日○等。此即我相。故知前已發得戒體言事。以此義故今引也。 說如苾芻等(文)光雲。如一白三羯磨得被苾芻具足戒已。後為彼說四重學處。令識堅持(云云)。 前兩句引經難(文)惠雲。受時須是五支。此一分等約隨行中說也(文)義章(五戒)雲。若依毘曇。具受乃得分受不得。問曰。若言具受得者。是義不然。如經中說。優婆塞義差別有五。一者一分。二者小分。三者多分。四者具足。五者斷婬。若具受得雲何得有一分等異。毘曇釋言。此據持中宣說一分小多分等。不開受事。於五戒中具受得竟。若持一戒名為一分。若持二戒名為小分。若持三四名為多分。若具持者名為具足。若於自妻亦不婬者名為斷婬。若依成實。分受亦得。量其分齊。或受一二乃具足(云云)。 上品心受戒得上品戒(文)惠雲。若為建立佛法等心受戒即上品。若為白衣食等下品戒也(文)麟雲。或有羅漢成下品戒者。此上下品不約位。殊凡聖但由心有勝劣故成三品。由是羅漢卻有下品。准毘跋律雲。受者發心我今求道。當救一切眾生。眾生皆惜壽命。是下品心。言。我為正心向道。解眾生疑惑。為一切津梁。自濟濟他名中品心。若言。我為正心向求泥洹故。為趣三解脫門。為成菩薩三聚淨戒故。為令佛法久住故。名上品心。然此是大乘。恐不當此。惑但勝劣不同為三品也(云云)歸依佛者不歸佛身(文)麟雲。不歸佛身者。佛有無記色身及有漏功德無漏功德等。此三種中唯歸成佛無學法。以色身等與未成佛時等相似故(文)問。歸無學法第一第二義委心如何。答。第一義依無學法成佛故。歸能成法(為言)第二義身得佛名。所得無學法殊勝故。歸所得法(為言)光第一第二合為一義歟。今疏開為三義。可思之。光雲。歸依佛者。歸依能成佛無漏無學法。由彼法勝故身得佛名。或由得彼無學法故。佛能覺悟一切諸法。名為佛(云云)問。覺一切法者。如何光雲。無漏惠照理明白名覺一切。小分一切以無漏惠唯緣諦故。又解。由得無學法得有漏惠。能覺一切緣法惠故。又解。隨其所應。二種惠能學一切(文)。 無漏五蘊事。光雲。佛身中盡·無生等。及彼隨行無漏五蘊。名無學法。非色等身有漏五蘊。未成佛前。及成佛後。等相似故(文)麟雲。隨行無漏五蘊。此即無漏色受想等為五蘊(云云)問損佛生身。成無間罪。何有宗心不以生身為所歸依體耶。光雲。壞彼無學所依生身。彼無學法亦隨壞故。故損生身成無間罪(文)惠雲。有部通雲以損所依失彼法故(文)歸依佛事。光雲。理實應言歸依一切三世諸佛。以彼諸佛無漏聖道體相無異故。歸依一時即歸一切(文)。 歸依僧事。光雲。歸依僧者。歸依能成僧學·無學無漏法。由得彼法故。僧成四向四果。由得證淨。理和合僧不可破故(文)聲聞有理事和合義。成僧眾故。彼身中學·無學法。為所歸依體也。獨覺無理事和合義。非僧眾故。不為所歸依體也。 語表為體事。寶雲。正理論雲。此中能歸。語表為體。自立誓限。為自情故。若并眷屬。五蘊為體。以能歸依所有言說。由心等起非離於心(文)。 是救濟義(文)救濟義者。歸依非字訓歟。義章(三歸義)雲。言三歸者。歸投依伏故曰歸依歸投之相。如子歸父。依伏之義。如民依王。如怯依勇。歸依不同。隨境說三(文)。 故如世尊言(文)光雲。引佛經證對邪顯正。初兩頌顯邪歸依。後三頌顯正歸依。依世間眾人為怖所逼多歸依彼諸仙神·園苑神·叢林神·孤樹神·及制多·制多即是外道塔廟。等謂等取餘邪歸依○不解脫三惡趣苦故名非勝。不能人天趣苦名非尊(文)。 諸有歸依佛(文)光雲。諸有歸依佛法僧者。於四諦等中。恆以惠觀。知苦謂苦諦。知苦集。謂知苦之集即集諦。知永超眾苦。謂是滅諦。知八支聖諦。謂是道諦。道諦能趣安穩涅槃。此所歸依法最勝最尊(文)。 自妻不非時(文)第十六卷雲。非時謂懷胎時。飲兒乳。受齊戒時(文)。 一最可訶(文)光雲。唯欲邪世極訶責。侵他妻邪婬業感惡趣故。非梵行行婬欲時。是惡行。世非極訶。非感惡趣(文)。 三得不作故(文)寶雲。於欲邪行。一切聖人定得不作。名為律儀。此不作律儀無有別體。前戒已捨。今生未受故。但是前身曾受五戒。雖復經生。更不受戒。欲邪行等必定不作。非梵行即不如是。雖有學曾受具戒。經生捨戒。更未受戒。即犯非梵行也(文)光。於欲邪行。一切定得不作律儀。非別有體。如世有人性不飲酒非別有體(文)。 勿但於一分得別解脫(文)一分不得者。總發而別發Яг非雲心歟。謂一人一人上。別別不得別解脫戒雲歟。 本受誓雲(文)論雲。普於有情相續。唯得離欲邪行戒。非離非梵行律儀故。後娶妻妾。非犯前戒(文)相續者依身也。謂於一切有情依身離欲邪行。非離非梵行故。後娶為自妻故。不犯欲邪行(為言)麟雲。雖先於女人上得離邪行律儀後娶為妻。不成邪行。故不犯戒。以本立誓唯言離邪行故(文)。 論雲何緣但制離虛誑語(文)虛誑語·離間語·粗惡語·雜穢語。如第十六卷。具四緣成誑業道一於所誑境界。異想⑥хЪ雲見ю⑥不ЗЬ見等。二所誑者領會也。三起染心。四者不誤也。 虛誑語最可訶故諸在家者(文)光雲。婆沙一百二十三雲。有作是說。離虛誑語。易可防護。非離餘三。謂處居家。御僮僕等。難可遠離離間等三及身業中捶撻等事(文)寶雲。有作是說(如光所引)復有說者。作虛誑語業道最重。餘三小輕。是故不立。有餘師說。唯虛誑語能破壞僧立學處。餘三不爾(文)。 一切聖者得不作(文)光雲。婆沙一百二十三雲有餘復說。若諸聖者經生不犯近事戒。聖者經生必定遠離虛誑語。非餘語業。所以者何。餘語有三。謂從貪·瞋·癡生。經生聖者雖不犯·從癡所生癡。見品攝故。聖者已斷。而犯貪·瞋所生。是故不立(文)。 於一切律儀(文)光雲。第四因八眾律儀。名為一切(文)。 遮罪雖多飲酒過重(文)異說。飲酒雲性罪。出四證。論雲。諸持律者言。飲酒是性罪。如彼尊者鄔波離言。我當如何供給病者。世尊告曰。唯除性罪。餘隨所應。皆可供給。然有染疾釋種須酒。世尊不開彼飲酒故(文)光雲。第一除飲性罪證(文)寶雲。佛既除性罪。皆開供病比丘。既復有病。佛不開酒。故知飲酒是性罪攝(文)論雲。又契經說。諸有苾芻稱我為師。不應飲酒。乃至極少如一第端所霑酒量。亦不應飲。故知飲酒是性罪攝(文)光雲。第二極少不飲證。極小不開。明知性罪(文)論雲。又諸聖者雖易多生。亦不犯故。如殺生等(文)光雲。第三經生不犯證。此一以理為證(文)寶雲。既殺生聖不犯。殺等是性罪。飲酒聖不犯故。亦是性罪(文)論雲。又經說是身惡行故(文)光雲。第四是身惡行證。經說飲酒是身惡行。若有無染心。如何名惡行。故知性罪攝(文)論雲。對法師言非性罪然為病者總開遮戒。復於異時遮飲酒者。為防因此犯性罪故(文)光雲。對法諸師通第一證(文)論雲。又令醉亂量無定限。故遮乃至飲茅端所霑量(文)光雲。通第二證。醉亂不定故遮極小。如性不飲。小亦醉。經遮不飲意在於茲。非言性罪(文)論雲。又一切聖皆不飲者。以諸聖者具慚羞故。飲酒能令失正念故(文)光雲。通第三證○少亦不飲。以如毒藥。量無定故。非為性罪(文)論雲。又經說是身惡行者。酒是一切放逸處故。由是獨立放逸處名。餘不立此名。皆是性罪故(文)光雲。通第四證。酒是一切放逸惡行所依處故。因飲酒故起身惡行故。說飲酒是身惡行。非由性罪名身惡行(文)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十五(頌疏論本第十五)。 第一明得處時同異。古(定)雲。論問意。於此三戒得一戒。同處同時。餘二戒必得歟Ь問也。處者。發戒ヤユЪ⑥雲也(以上)。 從一切者(文)決雲。凡造罪必有加行罪·根本罪·後起罪三。假令如殺生者。作弓箭畜兵杖等。是加行罪。正殺他。是名根本罪。殺已取頸來若追補等。是名後起。今更別解脫戒之時。於彼加行·根本·後後罪上。得不作戒體。故雲一切(以上)堯抄雲。於一切發惡處。得別解脫戒(云云)殺生等惡起。有加行·根本·後起故。以此加行等。為發惡處。然今受不殺生等善戒。離彼殺生等惡加行·根本·後起罪故。對彼發惡處。發得加行等善戒也(以上)古(定)雲。一切二處也。現時也。凡別解脫戒遮惡非也。爾欲界起罪。三時皆惡非故。對此受戒時。又對三處發得也(以上)麟雲。離根本罪者。如殺生。正命斷時。是根本罪。言加行者。如欲殺生從床而赴至彼殺生所。為殺生方便。命未斷前加行也。後起者。即命斷後。或煮或食。讚述其美。根本之後。是謂後起。然今受戒。並望此三罪處發心也(文)。 從二得者(文)光今此二類三釋在之。今疏當第三釋歟。光雲。又解。言二類者。一有情類能發性罪遮罪。二非情類能發性罪遮罪。今受善戒。能離性罪及與遮罪故。從二類發性罪遮罪處。還發得善戒(云云)決雲。女人同宿等者。雖非正犯。譏嫌重故。遮之(以上)堀地拔草等同遮之。 從現得者(文)麟雲。婆娑雲。別解脫戒。唯於現在有情數蘊處界得。不於過未隨法故(解雲。以離散故。墮法非情數中。此皆約小三世現在聚。假立有情也。以上)光雲。問。若從現在有情處得戒者。盜現在佛塔物。如何從佛邊結罪。答。實從現守護人邊得罪。言於佛結彼罪者。以施佛故。顯物重故。推在如來(文)古(定)雲。別解脫戒。於現在誓不作惡非也。於過未不誓也。又過未如非情法也。故從現得也(以上)決雲。別解脫戒。於現在有情得之。假令殺生等。於現在有情行之。過未殺不殺何分雲。況過未是非有情數。唯限現在得之也(以上)。 論雲謂從現世蘊(文)堯抄雲。發得戒體。約現在蘊處界聚集和合有情依身論之。故限現在也。去來不然。故不通彼也。 以離邪婬於守護有情邊(文)釋上一有情雲也。決雲。邪婬者。除自妻犯他妻。於他女若有夫。彼夫名守護有情。今受罪於彼夫上發得之。若他女無夫。即國王名守護有情。又國等法。娶夫時。必申國王。依敕許可娶之。而令國王不許。潛犯他女故。其罪於國王邊得之也(以上)。 若離殺生於有情所依處(文)釋上一所依處雲也。堯抄雲。有情所依處者。謂內身。即眼等五根。夫行殺生。於有情所依處得罪。謂命根依詫眼等五根。將現在前。令彼斷絕故。殺生於有情所依處得罪也。今不殺生翻後殺生故。於有情所依處。發得戒體也(以上)。 若不堀地(文)釋上二所止處雲也。堯抄雲。有情所止處者。謂外器。若堀地等。於有情所止處得罪。若不堀地等。於有情所止處。發得戒體也(以上)。 麟雲。言有情及有情處者。有情謂六界之總名。所依即是內蘊處界。所止即是外器。草木及財食等。皆是現在假聚非過末等(文)。 於定位中唯有根本(文)光有數尺。此一尺也。決雲。隨心轉戒。無定前加行定後後起。唯於定中根本位轉。能治律儀既在根本位。故所治惡。唯對根本起惡處發戒也(以上)問。定道所治惡欲界惡歟。答爾也。光雲。又解。散戒·定戒俱對除惡。惡與散戒同欲界故。相去近故。難防護故。散戒通於三種起惡處得。惡與定戒不同界故。相去遠故。易防護故。定戒唯於一種起惡處得(云云)。 得別解脫戒○皆容有故(云云)古(定)雲。別解脫戒。欲界戒也。欲界加行·根本·後起俱可作惡非處也。容作惡非處受戒。對三處得戒也。定道上地戒也。既非可作惡非處。定道功能。不作惡非自發得無表сЪ也。雖然戒必有所對得。獨不得之。故此戒ヤユЪ⑥尋。УФ根本起惡處也。惡加行·後起處不對也(以上)。 況從遮罪(文)麟雲。舉重。況輕。從性加行。尚不發戒。況遮罪也。又別解脫律儀。教制遮故。從遮罪處。發得遮戒。定道律儀。無教制遮故。無遮戒。由此不從遮罪處發(云云)。 謂從三世發定道戒(文)光雲。又解。謂戒俱心能緣三世故。心俱戒由心勢力能防三世。戒與彼心俱有因故。其力是強故。通三世蘊處界得。別解不爾。唯防現在。唯現處得(云云)。 第一句者謂從現世加行之(文)寶雲。謂應說言。有一類法。於彼唯得別解律儀。非二律儀。乃至廣說。第一句者。謂於現在得前後近分及遮罪遠離。餘隨所應。皆如是說(唯此加行後起者。是惡業加行後起。非是受戒之時加行後起)。 論主彈前第三第一句(文)麟雲。以此二句皆言現在。故彼彈之。第二·第四非現在故。所以不彈此。則論主正婆娑文已(文)。 若論發戒有通三世(文)古(定)雲。若論發戒已下。釋論理實應言已下也。意。上別解脫現在得。定道戒三世通雲。然何實防未來也。其故凡戒雲⑥ユсЁуюг今惡行Шю⑥此後不行誓心也。故實所防有未來世也。有通三世雲。道定戒隨心事釋сЪ也。現在雲。惡非現起地。惡非現起思。現在雲сЪヵЛ有。俱已滅已生。防事不可有之也。問。上釋定道戒。雲亦防三世。實非防三世乎。答。定道戒與心俱故。以義勢所行。雲亦防三世也。實所防未來也。已起法不可防也(以上)麟雲。則應但說防護未來。律儀但能防未來罪。令不起故。非防過·現已滅·已生。律儀於彼無防用故(文)。 從一切有情發(文)決雲。於一切有情不作殺生等雲意樂。發得律儀也。若於有情。親不殺。怨可殺。若我國中不殺。他國人可殺等意樂人。不發律儀。惡意樂皆不盡故也(以上)問。於一切有情。為總發律儀。為各別發耶。光雲。婆娑總有五說。第一師。於諸有情。無貪等三。總發七支。隨犯別捨。第二師。於諸有情。各各發七支。別犯捨。第三師。於諸有情。總發二十七支。隨犯別捨。第四師。於諸有情。二十一支別犯別捨。第五師。雖言頓受。不言別發。或同初師。或同第三師。必無別捨。若論捨戒相。第五師正儀。明犯戒不別捨故。若論得戒。第二·第四師是不正儀。第一師。於諸有情總發七支。此則三善根共發七支。第三師。於諸有情總發二十一支。此即由三善根因差別。各發七支。故二十一支。問。於二說中。何者為正解。雲。初師為正。於婆娑中最初說故(云云)惠雲。問。眾生既多。為一切人同得七支。為各別七支。答。一切有情共得七支為正。若人各得七支。即有羊作天等。戒減失也。第二說。一一有情各得七支。第三說。一一有情各得二十一支。有三善根得戒別故。後二說皆非理。一戒為增減過。二於初念時。發眾多能造四大。一身不能容納過也(文)。 從一切支得(文)麟雲。謂苾芻戒。具足身三口四故。理實亦攝尼七支。同故不說(云云)又雲。勤策等從四支者。謂勤策·近事·近住等。雖五八十戒不同。皆是身三語一。四根本業道名律儀支(文)。 因不定者(文)古(定)雲。受戒心雲因也。於受戒心。有下中上三品也。此三品悉具發戒歟問。答因不定也雲也。三品分齊何等Ьぶ定事無也(以上)。 或有住戒非一切因(文)惠雲。或有住戒下。四句分別。此第四句也。次或有住戒是第三句。前二句文別准此作也(云云)論雲。或有一類住律儀者。於一切有情得律儀。非一切支非一切因。謂以下心或中或上。受近事勤策戒。或有一類住律儀者。於一切有情得律儀。由一切支非一切因。謂以下心或中或上。受苾芻戒。或有一類住律儀者。於一切有情得律儀。由一切支及一切因。謂以三心。受近事·勤策·苾芻戒。或有一類住律儀者。於一切有情得律儀。由一切因非一切支。謂以三心。受近事·近住·勤策戒(云云)。 若人不作五種定限(文)堯抄。問。設雖作諸定限。欣求心猛利。何不發得戒體乎。勤策戒等。雖不具七支。得戒加之。近住八戒。限一盡夜。寧非時定發戒乎。答。作五種定限者。設雖欣求心猛利噁心不全息故。不得戒也。但勤策戒者。自本制禁四支也。順教制故得戒。而今支定者。有人於制禁戒中隨持一不持餘。不發戒也。次近住戒者。今論時定者。約盡形壽戒。不約近住戒。近住戒教制。自無限一晝夜故歟。光雲。近住雖於時定得律儀。此據盡形故。言不得。此釋心時定者。約盡形壽。不約近住也。。 不律儀具一切支(文)光雲。問。何故律儀有三品。有不具七支。不律儀無三品。必具七支。答。律儀難得有漸受故。有三品有非具支。不律儀易得頓得故。無三品及不具支(文)。 依經部宗(文)光雲。經部諸師作如是說。隨造惡人心所期限。或具七支。或不具七。就一支中。或於境念分。或於境一分。皆得不律儀。近事律儀准惡亦然。唯除八戒。以時促故。支具境全。若不爾者。善心羸劣。即不發戒。由隨彼人期心。支量或小或多。於一身中。善惡屍羅性相。相違互相遮故。謂一身中若受一支善戒。正遮一支惡戒。兼遮餘支惡戒。若受一支惡戒。正遮一支善戒。兼遮餘支善戒。受二三等。准此應釋。必無一人名不律儀應名律儀。以善惡戒互相違故(文)有宗意。五戒·十戒·具戒。各具支得故。受善戒。惡戒悉捨。不律儀具支故。受惡戒。善戒悉捨。經部宗心。善戒隨受多少得戒。惡戒又全分一分得不律儀。付之若受一支善戒。遮一支惡戒。有餘惡戒。尚住不律儀人可雲。經部心。若受一支善戒。正遮一支惡戒。兼遮全支惡。故一人名律儀名不律儀過無之(為言)。 不律儀者(文)表無表章雲。依瑜伽第九。有十二種。一屠羊。二販雞。三販豬。四捕鳥。五罝□。六盜賊。七魁膾。八守獄。九讒刺。十斷獄。十一縛象。十二咒龍。對法第八。有十五種。一屠羊。二養雞。三養豬。四捕鳥。五捕魚。六獵鹿。七置□。八劫盜。九魁膾。十害牛。十一縛象。十二立壇咒龍。十三守獄。十四讒搆。十五好為損等(文)又雲。涅槃經中。說十六種。牛羊豬雞為利故買肥已轉賣。為四。為利故買買已屠殺。即為八種。捕鳥·捕魚·獵師·劫盜·魁膾·兩舌·獄卒·咒龍。復為八(文)。 屠羊屠雞屠豬(文)義章雲。一為利養羊肥已轉賣。二為利故買買已屠殺○如毘曇說。以殺害心。若賣若殺。悉名屠羊(文)光雲。屠羊。謂為自活。要期盡壽。恆欲害羊。得不律儀。若非盡壽。暫殺羊者。得處中惡。非不律儀。餘准此釋(文)論雲。言屠羊者。謂為活命。要期盡壽。恆欲害羊。餘隨所應。當知亦爾(文)。 捕鳥捕魚獵獸(文)捕鳥。除雞其餘諸鳥也。 劫盜。世間雲強盜歟。義章雲。言作賊者常行劫盜(文)。 魁膾。惠雲。上苦迴反。下古別反。魁師也首也。膾切肉也。謂主殺人也(云云)義章雲。常主殺人。以自存活(文)或抄雲。魁膾者。非切魚鳥肉。此切生人肉也(云云)。 典獄。義章雲。言守獄者。守獄自活(文)守籠人歟。 縛龍。光雲。縛龍。謂以咒術繫縛龍蛇。戲樂求物。以自為活(文)。 暑狗。光雲。言煮狗者。旃茶羅等。諸猥惡人造諸惡類。西國呼為煮狗人。非常煮狗。或可。暑狗以充所食。西方行狗故以標名(云云)。 古(定)雲。惡旃陀羅者。婆羅門種性人也。彼種性中一類。惡事作故。世間人村裡不置。此名惡旃茶羅。煮狗充食也。 罝[方*京]。惠雲。上子邪反。下集兩反。爾雅。罝謂之罝。郭璞曰。罝遮也。取□也。韻集雲。施□於道曰[方*京]。似弓形也(文)嘉祥釋雲。網□物為蹄(文)。 惡王。光顯等言見。光雲。等言以顯王等。王謂惡王。非理殺害。 典刑。光雲。典刑伐。謂典刑人伐人(文)麟雲。典刑者。廣雅雲。典王也。刑者罪也。易曰。刑法也(文)。 罰人。論雲。典刑伐(云云)准論文。典刑罰人一類歟。 謂御史等(文)古(定)雲。御史國守。唐名也。大理撿非違使別當唐名也(以上)。 論雲已說從得不律儀(云云)從彼者。上不律從一切有情支得雲。今彼者。指一切有情支歟。 一者由作二者由誓(文)古(定)雲。生不律儀家人。由作發惡戒也。作者。父具子初殺生行時也。生不律儀家人。小小時殺生事見ЮяУю故。作此事業。故Шбв誓事無之。故依誓心不得也。生餘家人。作如此事業資身命。兼至極誓定。作屠羊等事故。誓心起位。發惡無表也。ЮяДю事⑥初Ъ作⑦ЬЗю時。誓心強故也(以上)一者由田(文)恩田父母。德由佛及羅漢趣田傍生等苦田齊他苦。第十八卷在之。可見之。光雲。田非一故。若曰諸田。謂於如是諸福田。所施園林等。彼善無表。初施便生。如說七有依福業事(文)。 二者由受(文)麟雲。由受者。不簡輕重及未作業。要期誓受。即發無表(文)光雲。二者由受。謂自誓言。若未禮佛。不先食等。或作誓限。於齊曰等。常施食○齊曰謂六齊曰(文)問。於田受二因。何唯明發善處中無表相。不言發惡處中無表相耶。光雲。此。中且據善處中說理亦於田有不善處中。謂於田所作罝網等。不善無表初作便生○此中田受。且約善說。不善處中略而不論。理亦應有。謂如有人。於怨家所作是誓言。若不打罵不先食等。或作誓限。於某曰等必須打罵。雖心微劣。由受力故。無表續生(文)。 三者由作(文)頌重行者。以慇重心行善惡雲心歟。光雲。三由重行。謂起如是慇重作意。若行善時。謂淳淨信。如禮讚等若行惡時。謂猛利纏如捶打等。由心重故續生(文)。 論雲如是(文)光雲。問中。一總問。二別問。且雲何捨別解律儀。此即別問(文)。 言調伏者(文)光雲。調伏意顯律儀異名。由此能令六根調伏(文)。 一由故捨(文)古(定)雲。故捨者。 ヵЬДьЯ捨也。捨戒者。得戒已後。已謝表無表法。後得現無表法。俱得唸唸相續。然捨緣來時。彼等皆不至生相。雲捨戒也。此別解脫戒事也。定道戒。出定時無表不起也(以上)。 次具三緣(云云)麟雲。由意樂厭戒心者。謂不樂為沙門修梵行等。准律文更有忻下捨。謂樂居家。乃至樂為外道弟子。對有解人者。謂中國人對中國人。邊方人對邊方人。各相領解。方成捨戒。若中邊人互相對。則不成捨。陳捨辭者。准律但言我捨佛捨法等。即成捨戒。亦更不見別有辭句也。違受表者。受時言持。捨時言不持。故違也(文)古(定)雲。在夢中者。謂有夢中起厭心。不成捨。故知。醒фЪх心дロэ起Ъг不可捨也。狂心者。物狂也хвЯヱюユЪ捨戒Й⑦Ь雲リЬх。不捨戒也。又對傍生等。雖捨戒表并厭戒心⑥起ЗЬ。不成捨也(以上)惠雲。對傍生等。不簡中國簡二緣也(文)。 二由命終(文)光雲。戒依同分增上力。得命終故。捨所依同分。能依戒亦捨(文)古(定)雲。戒依所依力得。所依若捨。能依戒又捨也。所依者。命眾同分也。由二刑俱生者。本若男若女。今男女二根俱生。雲二形俱生也。此人心品極劣弱故。不發強勝戒也。問。非戒依者。心品劣弱故也。若爾者。何依前異作又釋耶。答。始終落居少也。雖然。先由所依變心隨變能依戒捨(為言)今不見心方。只凡此人非戒器用雲也(以上)堯抄。由所依變心隨變故(文)一形人受持戒。後成二形時。捨所持戒。一形變成二形時。其心隨變故。於一形時心所持戒。成二形時。捨之也。又二形人非戒依故(文)二形人依身。總非戒依身故。成二形時。捨戒也(以上)。 四由斷善根(文)光雲。四由所因善根⑥斷故。戒本由善根。將今善根斷故。捨彼戒。正理雲。四由斷滅所因善根。謂表無表業等起心斷故(文)惠雲。若生得善發戒。邪見根本捨。若加行善發戒。邪見加行即捨。問。加行善能發無表。如何邪見加行捨。答。以與加行善心俱時捨故(文)。 經部師雲(文)光雲。多羅樹形似此間荾蘆樹。然此間無(文)論雲。大師立喻。如多羅樹。若被斷頭。必不復能生長廣大。諸苾芻等犯重亦然○謂彼毀犯諸重罪時。違越苾芻根本行故。與極猛利無慚·無愧共相應故。行根既斷。理應遍捨一切律儀。又犯重人。世尊不許食僧祇食○應速驅擯眾中。實非苾芻(文)。 法蜜部宗(文)光雲。達磨踘多部。此雲法蜜部。由正法滅。亦能令捨別解律儀。以正法滅時。一切學處結界羯磨。皆止息故。所以捨戒(文)堯抄雲。法蜜部立法滅捨。彼雲。正法滅至像法時。正法一切結界羊石止息也。故此時捨戒也(以上)。 薩婆多宗釋(文)光雲。於四重中。非犯一邊。一切律儀應遍捨。故此顯犯重。非捨戒體。非犯所餘僧殘等羅。斷戒體。以犯餘罪可悔除故。還作好人。明知。戒體犯時不捨。此既不捨戒。犯重亦應然(雲)古(定)雲。薩婆多宗不立犯重罪也。謂戒捨一邊得一邊事無之也。對一切有情所得戒體。今依犯一邊。不可捨之。於一切有情普起不律儀意樂時捨。無此意樂時。一邊犯不成捨也。如犯僧殘者。舉例釋也。僧殘。梵雲僧伽波斯沙。此雲墮也。十三戒在之。此戒雖犯非捨。懺悔即如本。准此。餘又可爾也。犯重捨意。僧殘犯非捨戒。四重犯即捨也。懺悔ЗЬх既捨故。不可生戒體也(以上)惠雲。非犯一邊等者。非一箇殺生邊罪一切皆捨也。又如無八師義。一一有情三善根發戒。貪心犯盜戒。不別無瞋無癡心中盜戒亦失(文)四分戒本雲。若比丘故弄陰失精。除夢中僧伽婆屍沙。此十三僧殘第一戒也。 然有二名(文)古(定)雲。薩婆多喻也。犯戒人有二名。名持戒。名犯戒。喻世間德人而他物負時。名負人。又名德人也。犯戒亦爾也。若修懺悔畢。名持戒不名犯戒。如負物返時德人云不雲負人也。負債也(以上)。 非釋迦子(文)光雲。苾芻戒為體不名苾芻。知捨戒。戒能破惡說名沙門。不名沙門。知捨戒。戒從釋迦金口所說教法所生。名釋迦子。非釋迦子。知捨戒(文)壞滅墮落者。戒壞滅地獄墮落也。 立他勝名者。光雲。由犯四重。立他勝名。梵名波羅夷。此雲他勝。善法名自。惡法名他。若善勝惡法名自勝。若惡法勝善。名他勝(文)決雲。犯此戒人退失道果墮惡道。故雲壞滅又犯此戒人。捨此身已墮阿毘地獄。故雲墮落。故十誦律雲。墮不如意所(云云。以上)。 有宗通雲(文)光雲。苾芻有二。一世俗苾芻。謂諸異生。二勝義苾芻。謂諸聖者。經言犯重非苾芻者。依勝義苾芻。謂犯重人雖有戒體。畢竟無證聖法。非捨戒。名非苾芻○沙門·釋子准此應知(文)古(定)雲。犯重人。其生不得聖果也。今生可得聖果程人。天然不犯重戒。犯重依惑深重。一生入聖人惑品微劣故。不犯重戒也(以上)。 明四苾芻(文)寶雲。言名想者。身俗人名苾芻。言自稱者。具戒比丘犯重之人。實非苾芻。而自稱言。我是苾芻。言乞丐者。出家人以乞自活故。言破惑者。諸聖者得無漏道真破惑故。律既犯重人實非苾芻。自稱苾芻。知無戒體此中言非苾芻者。謂非白四羯磨苾芻。非約勝義言(文)乞丐(俱遇反。和)。 准陀當知沙門有四(文)惠雲。准陀。此雲妙義。舊雲純陀。訛也。梵雲莫喝洛迦。此雲大愚鈍者。舊摩訶羅。訛也(云云)光雲。經中既說四沙門。更無第五。知犯重身中有戒。即行道沙門所攝。若四不攝應立第五相似沙門。既不別立。知行道沙門若無戒體。不名沙門。既名沙門。知有戒體。准陀。此雲稚小。舊雲純陀。訛也○(引婆娑)行道沙門者。謂莫喝落迦苾芻。喜盜他物等是。解雲。佛及獨覺自然覺故。其道勝故。名勝道。舍利子等。說法他人。名示道。阿難陀等以戒定慧為命故。名命道。謂犯重人。名行道。莫喝落迦。此雲老。謂老苾芻(文)問。非犯重戒。餘凡苾芻。於此四中。何所攝耶。光雲。解雲。是命道沙門攝。以戒為命故。婆沙且說有學(文)異釋多之。 經部通雲(文)光雲。經意。行道沙門者。雖有此說。而彼唯有剃髮染衣餘沙門相。故名沙門。非有戒體○戒名沙門。犯重已去名沙門者。似沙門故。假名沙門(文)。 詳論主意(文)決雲。論主嘲有宗。如此犯戒不清淨者雲苾芻。汝敬禮。不覺可然雲也(以上)論雲。彼相續已。為極重無慚愧壞。無力能發律儀。如焦種○亦不許彼重出家。於無戒義。苦救何為。若如是人。猶有苾芻性。應自歸禮如是類苾芻(文)。 一易地捨(文)決雲。假令生欲界之人。得初禪定。死即生初禪。不捨之。當地法故。若生二禪已上。即捨之也。又生初禪還生欲界之時。即捨初禪善法也。由得退者。得定人起煩惱退之也。此起惑退時也。起下地煩惱時。上地法退也(以上)。 等取捨眾同分(文)堯抄雲。謂得暖等善根異生。命終時。暖等所依定俱生戒捨之。餘定共戒無命終捨也(以上)古(定)雲。四善根未曾得道故。小緣有捨也。命終捨故。當地死當地生捨也。故易地捨異也。易地上下故也。若異生捨者。簡聖者失地捨。明異生命終捨故。雲若異生也(以上)第二十三卷頌疏雲。聖捨四善根者。由失地捨。謂依此地得此善根。若遷上地失此地故。善根方捨。若此地死還生此地。不失地故。暖等不捨。若異生捨。由命終。於地失不失。命終時必捨。異生無見道資故。命終捨(云云)決雲。假令欲界異生。得色界暖等四善根。命終之時即捨也。聖者命終。欲界生初禪。不捨之。若生二禪已上捨之(以上)寶雲。然四善根雖皆殊勝。唯前三有命終捨。世第一法及增上忍。無命終捨。定入聖故(文)麟雲。然四善根唯前三。有命終捨。故雲小分。又解。唯取四善根順抉擇分。非餘四分定中順抉擇分。今章中似同後解(云云)。 如色界定由○(文)古(定)雲。定生善法之次歟。非今所用也(以上)。 一由得果(文)古(定)雲。於四果。一一皆得後果時。前向·果功德⑥捨。起一類勝得。替彼劣得也。以前劣法皆捨也。練根者。轉鈍根成利根。前功德皆捨。得替利根種姓功德持也。捨果勝果道。唯得果道故(文)問。何不得向道耶。答。向趣果道故。非安住處。爾練根別種姓Я安住Злワ故。得果道不得向道(文。以上)。 捨不律儀事。 二由得戒(文)麟雲。准此論。得別解脫戒及靜慮。合為一緣。若依婆娑。開為二緣。一得別解脫戒。二得意戒。餘二緣同總論有四緣。捨惡戒也(云云)無得無漏戒捨事。光雲。問。三律儀中。何故不說無漏律儀能捨惡戒。解雲。於見道前。必得定戒捨彼惡戒。前已捨故。不說道戒能捨(云云)無斷不善捨事。麟雲。問。善戒有斷善捨。何惡戒無斷不善捨。答。斷欲不善根時。要有修慧。加行道時。有定共戒。與彼惡戒相違。此時捨惡戒。不至斷不善根。故無斷不善根捨(文)惠雲。問。別解脫戒不能斷惑。如何能捨惡戒。答。以與善戒性相違故(云云)。   論雲住惡戒者(文)寶雲。論住惡戒者。釋惡戒無作法捨(文)惠雲。問。善戒有作法捨。惡戒何無作法捨。答。住惡戒者。雖或有時下。答此也(文)光雲。惡戒易得。有誓受得。惡戒難捨。捨事不捨。要得善戒。方能捨彼(云云)古(定)雲。惡戒無夜晝捨事。惡戒持一日一夜事無也(以上)。   捨刀刃等(文)論雲捨刀網等(文)問。住不律儀人。受近住戒。至夜盡捨律儀時。得惡戒耶。論有二說前師意。得不律儀惡阿世耶。非永捨故。後師意。得善戒捨惡戒故。若不更作。無緣令得。以不律儀依表生故。但是處中。光雲。以後師為正(文)。 一由受斷○二由勢斷(文)惠雲。問。作業與第一受心何別。答。受心據意業。作業即身語是二別。第一第二別者。初約心息。第二約事息也(云云)堯抄雲。受斷者。謂先以善心誓受。我從今日至·何日。作禮讚續經等行。然後期限未滿。懷追悔。捨本所誓禮讀等行時。捨先所受善處中無表也。或以噁心誓受。我從今日至何日。作打罵等。然後惡期未滿。懷追悔心。捨本所受打罵等惡行時。捨先所受惡處中無表也。勢斷者。謂有人起淨信。作禮佛等行。彼淨信力。能引發善處中無表。彼淨信息時。所引無表便捨也。或又有人。起瞋恚煩惱。作打罵等行。由彼瞋恚等噁心。引發惡處中無表。彼瞋恚等不起時。所引無表捨也(以上)麟雲。淨信引善無表。如期心百日禮佛等。今期限過。無表便捨。煩惱所引。謂要期爾所時。殺打禽獸等。今過期限。無表亦捨(文)。 四由事物斷(文)謂有人為堂捨。施入敷具。為寶塔。奉施園林。此時引發善處中無表。後彼所施敷具破損。園林失墜時。處中無表便捨也。又有人為取魚鳥置網施為時。惡處中無表得之。後彼置網損壞時。惡處中無表便捨也。堯抄趣難意得也。仍私注之。敷具疊等也。   六由根斷(文)古(定)雲。斷善根人三洲在之。起上品邪見。以八無間·九解脫道斷善根。而處中無表劣弱故。根本位ЯЪх不及。加行位捨善根所引無表也(以上)。 言加行者處中劣(文)光雲。應知。此中若處中善者。生得善所起。及加行善所起者。皆於斷善加行時捨。若處中不善。斷惡加行時捨。謂於靜慮加行位中聞思心捨。名斷惡加行捨。加行位中名為斷者。若加行善。不成名斷能捨無表。若生得善及與不善。伏不現行。名之為斷。能捨無表。非體不成(文。決抄)不成名斷。是非正斷。善根去永不起也。雖然。正斷事根本位也。不現行伏斷也。 第五捨非色善染(文)光雲。問。欲界非色善法。及餘三界非色染法。捨復雲何。上來文勢。正明捨善·惡·中。復作斯問。義便並明。色·無色界非色善法。捨定戒中。義便已明。故此不問。問。何故不問捨無記法解雲。餘善·染法。是善·惡色同流類故。所以別問。餘無記法。非流類故不問(文)又雲。欲界非色善法。謂生得·聞·思並彼眷屬(文)惠雲。非色善即取善四蘊。欲生得·加行·聞思·及同時四蘊(文)。 一由根斷(文)光雲。一斷善根。謂起邪見斷彼善根。若生得善。正斷善時捨。若加行善。加行時捨。二生上界名易地捨。正理論雲。應言少分亦離染捨。如憂根等非色善(解雲。等謂等取憂根俱生善惡作及彼眷屬)俱捨師救雲。斷善·上生全捨別說。離染非全略而不論(云云)。 若此品類(文)光雲。三界一切見·修所斷非色染法。捨由一緣。謂彼但由諸能對治。無間道起隨其所應。若此所斷染法品類能斷無間道生。當捨此品類中所有煩惱及彼助伴(云云)。   於人趣中唯三洲(文)光雲。於北洲中。無殺生等粗重業道。無不律儀(云云)扇搋(二種)本性扇搋·損壞扇搋。半擇迦(三種)嫉妒半擇迦·濩灑半擇迦·半月半擇迦。 黃門。古(定)雲。大納言唐名也。大納言。於唐土後宮令守護人也。故根切也。此官雲黃門也(以上)堯抄雲。扇搋·半擇迦無根者也。此無根者黃布令卷腰。令住皇后朋守護皇后。故為黃門。扇搋·半擇迦二類故名二黃門(以上)決雲。大國作法。召集無形人。令著黃衣令守門。取無形意。不可犯後等故。但取無根者守門故。雲黃門也(以上)大覺師抄枇五雲。五黃門者。黃是中方之色。苦刑其勢號閹人。以衛中禁之門故曰也。又解雲。苦人貴勝三品已上。黃色塗其門上。此黃色門之家。曾有一人犯過。王遣割其根治之後。因將此人守宮○皆曰黃門也(文)堯抄雲。問。黃門·二形人非善惡依身。然何善惡二戒捨緣。唯出二形不出黃門耶。答。善戒最極殊勝。惡戒最極猛利。故初得難故。扇搋等三。俱不能發得之。然得戒人。後雖成黃門不捨之。黃門其性雖羸劣。其過非極重故也。二形者。起男女二欲俱增上故。得戒人後成二形時。必捨善惡二戒也(以上)。   除北俱盧(文)光雲。北俱盧人。無受戒故。無別解脫。無入定故。無靜慮·無漏律儀。及無造惡勝阿世耶故。無不律儀(文)。 二形等人(文)麟雲。等取扇搋等(文)惠雲。正思擇無堪能故釋半。無有極重慚愧心故釋扇搋。又解。此二段通釋二。或別通釋二及二形也(文)志操。 如鹹鹵田(文)鹹鹵гヱэ也。ヱэЬгロбв色Юю水也。此無善果惡果也。不生長也。嘉苗麟雲。世間現見諸鹹鹵田不能生嘉苗·穢草。謂海際多有諸鹹鹵田。嘉苗·穢草俱不能生。嘉苗喻善戒。穢草喻惡戒也(文)。 天趣無也(文)欲天г快樂Я誇Ъ受戒心無之。麟雲。問。律儀唯在人天兩趣者。何故經說。有卵生龍。半月八日每從宮出來至人間。求受八支近住齊戒。答。此得妙行。非得律儀。是故律儀唯人天有(文)。 於無想天唯得成就(文)古(定)雲。無想天無心故。無現起定戒也。入心位定戒。法後得ЯЪ得之也。又未來⑥х得Зю(以上)麟雲。謂靜慮戒隨心而轉。無想無心故不現起。有法前後得故成過未。餘天皆通成就現行。無色無靜慮戒者。謂無色故現在無戒。有漏繫地定故。生上不成下過未戒不同無漏(文)。 聖人生在無色界(文)古定。問。阿羅漢向道。以有漏智斷初定無所有處煩惱人。雲何生無色成色界無漏耶。答。此事勝果道起不起大論義也。以有漏道斷下八地煩惱。聖人起有頂能斷無漏時(有頂必漏斷故也)初定一品一一能斷無漏起。相續無所有處第九品無漏起次。起有頂能斷無漏歟。又初定不起無漏。直有頂無漏起歟。雲論義也以初義為正也。二乘智慧劣。有漏等無間有頂能斷無漏起事不葉故。初定無漏起Шぶヱю也。喻鈍根人讀覺經中間文。與風誦出事不葉。初ыэ讀т續誦Ё出Зロ如ワ也。此г唯無漏Юю手本Я有頂⑥出З也。餘地皆爾也。初二禪有漏智斷。第三禪無漏智斷人。初二禪無漏起續也。此雲擬儀勝品道也。故無色聖者成就色無漏也(以上)。   梵王及無想天(文)麟雲。梵王僻見處故。無想天處是外道終。聖人於彼如見深坑不樂入故(文)古定雲。問。終因中間定有無漏無果報梵王事如何。答。正可感梵王果中間定。不可有無漏。聖者依中間定起無漏事有也。 謂安穩業。惠雲。安穩在果故。言得可愛果。若在因上。不可論安穩及不安穩。舉安穩等果以釋因業名善等(文)麟雲。濟眾苦者。謂人天果暫離苦。涅槃果永離苦。故言濟眾苦(文)准此等釋。雲安穩業。安穩之業也。雲濟眾苦。雲損有情。釋果安穩不安穩之相也。 言非業者(文)第二卷眾多釋有之。初釋同今釋。又解。不能記異熟果故名無記(文)記可量黑白中名善不善。非可讚毀雲無記。 福非福不動者標也(文)寶雲。欲界善業果益有情故名福。不善業果損有情故名非福。上二界善名不動(文)惠雲。福·非福·不動皆在果也。人·六欲天兩趣引業一向善。滿通善·不善。三趣引一向不善。滿通善·不善。上二界引·滿皆善(文)。 初禪有尋伺動(文)第二十八卷疏雲。第四靜慮無八災患動。是故世尊說名不動。災患有八。尋·伺·憂·苦·喜·樂·出息·入息。有餘師說。第四靜慮。如密室燈照而無動。名不動(文)。 然欲界中有天等(文)堯抄雲。今此所轉業者。引·滿二業中即滿業也。引業總報不可有動轉滿業是別報故。雲有動轉無失(矣)尋。若爾者。今所轉業取果非與果歟。答。此業是天中取果人中與果也。凡欲界五趣滿業。隨其所應。或起取果用。不起與果用。或起與果用。不起取果用義可有之。是則別緣力之令然也。例如留多壽行之時。於富果取果業。於壽果與果。捨多壽行之時。於壽果取果業。於富果與果也。麟雲。欲界有天等業。由別緣力轉人等受者。謂散地無定力任持故可轉易。如或有業感外財·官位內身形量·顏色·身力及受樂等滿業。於天等四趣中。此業應熟。由別緣力所引故。於人天等四趣中。此業便熟。唯除地獄。以無可愛異熟果故(雲)。 次一頌引證(文)正文雲。此中以第二行言為證者。證何事耶(光同之)。 一順樂受業(文)寶師不雲引證。問。善惡能感五蘊。何唯雲受業不雲色業等耶。論雲。非此諸業唯感受果。應知亦感彼受資糧。受及資糧此中名受(文)寶雲。此中受言受及資糧總受聲說。正理論雲。此業非唯感受異熟。如何總得順受業名。諸業為因所感異熟。皆似於受得受名故。所以者何。彼皆如受為身益損及平等故(文)光雲。餘四蘊資助受故。名受資糧。受及資糧總名為受。唯言受者。從強說故。相從說故。受資糧故(文)惠雲。不簡引·滿但善邊即名順樂受業。不善邊順苦受等也。順三受業。唯苦名喜。樂皆名樂。順在因。即順之樂受。順樂受之業。若順在果。順即樂受。順樂受之業。順苦等。准此可知(文)古(定)雲。果不局受。果是苦樂相ヤьдЮю故。苦樂是受也。受樂果。雲順樂受業等也(以上)。 始從欲界(文)古(定)雲。苦樂果處舉集也。今三受門配立故。喜樂俱雲樂也。第三禪喜樂在之相應者。同時心心所也。俱有者。得四相也(以上)。 有餘師說(文)光雲。由中間定無尋唯伺業。能招中定捨異熟故。以生中定唯有捨故。若異此者。中間定業應無異熟果(文)寶雲。以中間定唯不苦不樂受故。彼定所招唯自地。故知唯能招順·非二受。若異此者。此中間定業無異熟。即違不善善有漏定異熟因也。或應無業者。中定既有意思。不可無業。故知定有順·非二業(文)古(定)雲。問。梵王有眼耳身樂意地喜。何雲唯有捨受耶。答。有Ьх喜時ЬЁЪ入中間定時。唯捨受也(以上)。 又許此三業○引證意(文)引發知論。明下地(欲界)有捨異熟也。先問意。順樂受等三業非前(過去)非後(未來)同一剎那間有受異熟果耶(為言)答意。有此義。謂順樂受業所感色。順苦受業所感心心所法。順非二業所感心不相應行。重心雲。於人天一身中。眼等五根(人天五根無順苦受)色·香·味·觸(此四塵有好醜今取好)此九處順樂受業所感也。次苦受及相應法(於人天中受苦時心心所法也)此順苦受業所感也。次命根·眾同分·得·四相。順非二業所感也(以上)第一節。又於人天一身中。命根等(等取同分·得·四相也)順樂受業所感也。次色·香·味·觸(取醜人天五根非苦果故除之)順苦受業所感也。次捨受及相應異熟。順非二業所感也(以上)第二節。又於人天一身中。樂受及相應法(受快樂時心心所也)順樂受業所感也。次命根·眾同分·得·四相。順苦受業所感也。次眼等五根·色·香·味·觸九處。順非二業所感也。以上光所引婆娑論之趣注之。此第二第三節又今論乃至廣說言含之也(以上。私注之)麟雲。上來皆是展轉。將三受對色·心及不相應三類之法。互歷成三節之文也(文)。 凡於三禪已下諸地。初師雲無捨受異熟。後師雲餘說下亦有雲有捨受異熟。二師共是有宗正義也。問。上善順非二之初師心。於後師所引本論說。雲何會之耶。答。初師意。且約多分雲下地無捨受異熟。以實言之。同後說故。二說無相違也(以上)問。豈不業是善惡(文)體·性各別(為言)惠雲。體性既殊者。業即善惡樂受。果即無記。是性殊。業體即色或思即心所受。是體殊。如何能相順(文)寶雲。意業通與三受相應。而體是思。非是受性。身·語二業以色為體。既與受殊。如何名順受(文)。 業能為因(文)光雲。總有三解。此即初解。此緣利益以釋順義。因益樂果故立順名(文)寶雲。業之與受體性雖殊。而能為因引樂受生故。名為順受。資助令生名利益(文)麟雲。利樂即資助義故。約利益以釋順義。因益樂果故立順名(文)光雲。第二釋約所受釋順樂。果是能受。業因是所受。所受順能受。問。彼樂果如何能受於業因。答。由業感樂。樂果起時。果領業因故。名能受。第三釋約能受釋順。或說。彼樂是業所受。由業感樂。樂果起時。業因是能受。樂果是所受。此即能受順所受名順受(云云)古(定)雲。初一義。以利益釋順。善業順生善果名利益也。第二義。業所受果能受也。所受順能受也。果領因義也果能領因所領也。如雲子能領父。子能受果也。父所受因也。因順果也。第三義。業能受果所受也。能受順所受也。何義因順果也。以能·受所受方釋順義也(以上)決雲。業能為因。益受者。假令以五戒十善修因生人天快樂。其正異熟是無記。快樂皆依先世十善等利益也(以上)。 一自性順受(文)惠雲。自性不違者。性是三受。如樂受攝益為義。樂受體即不違攝益義。苦·捨准知。與第五別者。此通三世。第五唯現在。在別也(云云)受別與義不違故。雲順受歟。二相應順受(文)麟雲。略不言苦受及捨受觸。故言廣說(文)光雲。一切與受相應。觸於相應中能順受。故名相應順受(文)。 四異熟順受(文)麟雲。乃至廣說者。謂有順生·順後·順不定等(文)。 第五現前順受(文)麟雲。謂自體若自違。便不得現前(文)。 一順現法受(文)惠雲。現法即異熟果法因。能順此果法順之現法受。現法受之業。生·後准此釋。不定即時皆不定也(云云)麟雲。此生造即此生受者。如經言。此人現在得白癩病等。及餘現身受善惡業果等。第三生後受者。謂第四生第五生已去。皆是順後受攝(文)。 依經部說(文)堯抄雲。經部宗意。許一業感多生然順現業其力最強。非唯感現果。亦必受順生·順後。順生業是力次強。非唯感順生。亦必招順後果雲也(以上)決雲。經部意。順現業今生受始第二·第三生等受之也。彼宗不言一業引一生故也。順現其力最強。初熟即現世中受之順生稍劣。順次生受始第三·第四生等受之。順後其力最劣故。第三生受始乃至第四·第五生等受之。依初受立順生等名也(以上)。 隨初熟位(文)麟雲。經部義釋伏難詞。順現既亦受生·後。如何但名順現不名順生·順後耶。故釋雲。隨初熟位名順現等。以順現果在初熟故。從初得名。順生亦爾。彼意雲。勿強力業異熟果少故。順現業要感生·後。毘婆娑師不許此義(文)惠雲。我宗。果時速即勝。非要果多名勝。如輪王壽八萬歲佛壽八十。豈以輪王果多能勝佛(文)。 或於三世時(文)決雲。問。感異熟事必是未來。何雲三世耶。答。自後時不定雲三世。業前過去等具雲非也(以上)麟雲。或於三世時不定者。謂不定於現在及第二生·第三生等受故。即時不定。雖果及時皆容不定。今此總名不定業故。并前成第四業(文)。 或說業有五者(文)問。四業家不定·五業家不定同歟。光雲。問。四業·五業為同為異。解雲。有同有異。若三定業及不定中。異熟·時不定兩說同。若不定中。異熟定時不定。五業說有四業無。此異也。問。何故四業家於不定無異熟定·時不定耶。解雲。四業約時辨定·不定。時與異熟無別體性。若熟定。時亦定。即定攝。故於不定無熟定。時不定者。又解雲。四業五業義皆相似。開合為異。五業家雖約異熟。開兩種時。俱是不定。故於不定雖開二種。其義不殊。若作此解。四業家於不定亦有兩種(文)今疏結釋雲。其理無別(文)光釋同後解歟。古(定)雲。光雲下文評取四業不言五業者。以義同故但言四義。即是五業故不別說(文)寶師心。四業為正義也(以上)。 但有果定時不定(文)古(定)雲。不立時定·報不定業也。光釋意。時離果無別體故。不可有時定·報不定。果自有別體故。不依時有報定·時不定雲也(以上)。 餘師說四句者(文)古(定)雲。一切取喻成義師歟。經部·譬喻師。又唯譬喻師二人有之歟。此師立時定·報不定業也。第一句時定·報不定(分三種)第二句果定·時不定。前五業家報定·時不定也。第三句時·報定(有三種)第四句可知之(以上)。 第四不定中定者(文)麟雲。謂是第四類。時不定業而異熟定。故名不定中定。不定中不定者。即於時不定果又不定。故名不定中不定(文)。 但於時中說定不定(文)麟雲。謂順現等三是時定。不定業一是時不定也。不定對果中。明定·不定故。但四業(文)約時分定不定故。四業為善(為言)謂順現等三時定。不定業一時不定。雖有異熟定·不定異。俱時不定故。約時四業也。 謂於一時(文)光雲。如遣三使。一殺一盜一行誑已自行邪欲。此四俱時究竟業道。名現等四(文)。 現身同分先業引(文)光雲。彼文既不雲命根。故知現業不感同分容感命根(文)又雲。同分是總。命根是別。同分非現感。命根容現感(文)又雲。引業非唯感總同分。亦兼感別命根故(文)光意。命根·眾同分雖一引業所感。同分總報非現感。限先業所引。命根別報。通現感也。寶意。引果·滿果總報·別報是眼目異名也。故命根·眾同分引果即總報。共先業所引也。委如第三卷所。 總而言之○容造四種(文)正文雲。論雲。諸界諸趣。或善或惡。隨其所應。皆容造四。光雲。隨其所應皆容造四(已上)今疏不雲隨其所應者未了。於上界中豈造惡耶。古(定)雲。諸處造四種者。專意業也。地獄善表難有。又色·無色難有也(以上)問。北洲可造不善順生業耶。答。於欲天既受不善果報故。於北洲造不善順生業也。但是造不善順生滿業也。不造不善順生引業也(以上)。 若不退異生(文)古(定)雲。順解脫分位ыэ何種性定故。今異生者。順解脫分·順抉擇分有情也。第六種性異生。於離染地煩惱退事無之(見)Уэ故不造生業。依順後業界退還故。第三生以後應還生下地故。可造順後業也。此離染地造業者。是滿業非引業也(文。義抄意。以上)離隨眠業無感有能之故。離染地不造引業也。   并欲有頂退者(文)麟雲。亦不造欲界有頂生·後二業者。謂離欲聖人。是不還果退。不造欲界生·後二業。有頂退聖。是羅漢果退。不造有頂二業。退果不命終者。譬如壯士雖蹶不僕。必於當生還證本果。慚愧增故(文)正文雲。不造欲者。其義可然。不造有頂者。其義未了。應言不造一切地生·後業。疏雲。於離染地。永更不生。無生·後業(文)頌意。言二果退者。雖已退起欲·有頂等惑。不造彼地生·後等業。或可言。於前離染地不造生後業。故此文中離染地言。便違論意(以上)古(定)雲。凡退果不得其果前無命終也。三時障業雲事有之。惡趣業障得忍善根。欲界業障得不還果。色·無色業障得阿羅漢果(以上)。 胎內五位(文)麟雲。胎內五位者。一羯剌藍。二頞部曇。三閉屍。四鍵南。五缽羅奢佉。胎外五位者。一嬰孩。二童子。三少年。四中年。五老年。并中有位。總有十一位(云云)。 皆順現受攝(文)古(定)雲。問。於中有位。何不造順生·順後業耶。答。中有求生有身故也。寶雲。中有唯求此生有身不求餘身故。唯造順現法業。不造生業(文)光雲。中有時促。有身虛薄。現身定業以易造故。造現定業。異身定業以難造故(文。以上)寶有二釋。初釋意。造異身生·後定業(見)第二釋同光釋。寶雲。問。何故中有唯造順現受業不造餘耶。答。一解。能造餘。此中但欲明十一種定業是順現受故。不說餘也。二解。中有之中。唯求此生有身不求餘身故。唯造順現法受業。不造生·後(文)問。皆順現受攝者。亙二十二種業歟。答。十一種定業。順現受攝也。十一種不定業。可通餘生十一位也。難雲。見論文。二十二種業。皆順現受攝(云云)定·不定業。皆順現受攝(見)如何。答。凡不定者。時不定義也。若現身必受之者。定業難雲不定哉。但於論文起盡者。誠以難思。然長行雲。應知如是中有所造十一種定業。皆順現受攝(云云)於現身十一位受果者。就定業論之。不約不定業(見)若爾。不定業之受果。可通餘身十一位哉(以上。續本義抄趣)尋。現身十一位不定業。其貌如何。答。既時不定業也。容有受十一位中也。況總論不定業。於異熟定時不定業·異熟時俱不定業。各分四種。所謂順現·順生不定業。順生·順後不定業。順現·順後不定業。順現·順生·順後不定業是也。能可思之(續本義抄趣)。 以中有身與生有十位(文)正文雲。此中言生有者。理恐未然。故論但雲。謂此中有位與自類十位一眾同分一業引故(云云)若欲指位。應雲本有。何言生有耶。光師同今文雲。自類生有十位(云云)其難同前。寶記雲中·生一同分。不言生有十位(以上)。 又此中有由與生有(文)初釋。中有與生有。一類同分無差別故。此定業同順現受攝(為言)又釋心。中有與生有一業所引。謂先世順生業·順後·順不定業所引故。別不立順中有受業故。中有·生有同業攝(為言)重心雲。初釋約果明之。謂中有·生有一類同分無差別(為言)又釋意。約業因見之。中有·生有一業引故。別不說中有受業(為言)。 略由四因(文)寶雲。造業有三種。一重心。謂雖不恆作及於劣境。皆得定受。二恆作。雖劣心及非勝境。亦得定受。三於增上功德田起。勝果。謂羅漢等。勝定。謂慈定等。僧通凡聖。論。或於父母至餘非定受。釋唯不善定業相也(文)勝果事。光雲。勝果。謂預流果。斷見惑盡初出見道故。阿羅漢果斷修惑盡初出修道故。一來·不還非斷二惑盡。非是初出。不名勝果(文)惠雲。不言中間二果者。以容有漏道證非是勝果也(文)慈定事。麟雲。慈定者。即四無量中慈無量也(文)滅定事。惠雲。在滅定中心寂靜。出定之後卻緣定中靜故。是勝依身也(文)。 第五明現法果業(文)惠雲。現法果即順現受業。若後行業。即受三剎那後即受果也(云云)順現之果。其事奇特故。別引現事明之歟。光雲。上一句顯順受業。下三句顯不定中定(文)。 一由田勝(文)光雲。初雖心輕而由境重。後雖境輕而由心重(文)堯抄雲。若有苾芻。在非僧眾中。作女人語。設雖作不變成女。今在僧眾中作女人語故。其過重現身變成女歟。雲由田勝也(以上)決雲。一人僧在僧眾中學女人語。學惡人故。現身成女人也(以上)。 由意勝(文)論雲。由意勝者。聞。有黃門。救脫諸牛黃門事故。彼於現世轉作丈夫(云云)麟雲。西域記。屈支國者。昔比國先王崇敬三寶。將欲遊方觀禮聖跡。乃命母弟攝知留事。其弟受命。竊自割勢防未朋也。封之金函持以上王。王曰。斯何謂也。對曰。迴駕之日。乃可開發。即付執事隨軍掌護。王之還也。果有構禍者曰。王命監國婬亂中宮。王聞震怒。欲置嚴刑。弟曰。敢不逃責。願開金函。王遂發而視之。乃斷勢也。曰。斯何異物。欲何發明。對曰。王昔遊方。命知留事。懼有讒禍。割勢自明。今果有徵。願垂照覽。王深驚異。情愛彌隆。出入後庭無所禁礙。王弟於後行遇一夫擁五百牛將欲事刑腐。見而惟念引類增懷。我今形虧。豈非宿業。即以財寶贖此群牛。以慈善力男形漸具。以形具故。遂不入宮。王怪而問之。乃陳始末(云云)事刑腐者。欲割五百牛勢根事歟。依之今論救諸牛黃門事雲也。 謂阿羅漢人隨○(文)古(定)雲。羅漢果上。無生·後定業也。現業可有也。不定業時·報俱不定業。不受果也若報定時不定業造。今生可受果也。羅漢果人。於已離染地。作報定·時不定業。定招現法果雲事也。正文雲。唯舉阿羅漢。其義末了故。光雲。謂阿羅漢以上及不還果。隨生此地。永離此地染(文)麟雲。乃離染位所修善業者。謂未離染時。善惡俱造。離染之後。唯修善業不造惡業也。若於此地乃至必無永離染義者。若有此業。由業力故。必定無有永離染義(文)古(定)問。報定·時不定業。果定。受果時分不定也。然羅漢有現法。無有受生事。若爾。但可雲造時·報俱定現業。何雲作報定·時不定業耶。答。此業若有受生。餘生可受果。爾無受生。又報定業故。今生受之。故定業異也。光雲。解雲。永離此地染雖無生等。亦名異熟定·時不定業。任此業力。若有生等。亦容更受。由無生等。但現身受。故與定業差別不同(以上)決雲。所造業。其性既不定也。定受此生不可雲。若有生·後者。即可受。依無生·後故現身受。故異熟定時不定Ь名。不似定業也(以上)。 第六明業即受(文)光雲。就現業中。復明即受(文)造業速疾受果。雲即受也。上明現法果。此則順現業也。今就現業中。復速疾受果明(為言)。   於佛上首僧(文)光雲。正理雲。僧有多種。謂有情人·聲聞·福田及聖僧等。佛於此內非聲聞僧。可是餘僧。自然覺故(文)。 一從滅定出(文)第五卷疏雲。滅盡定唯聖者得。唯聖道力所能超故。現法涅槃勝解⑥хЪ入故。謂聖入滅定作勝解心。如入涅槃故。異生不起也(文)。 二從無諍定出(文)第二十九卷疏雲。煩惱名諍。謂阿羅漢觀有情苦由煩惱生。恐他煩惱復緣己生故。悉引發如是相智。此智生時。令他有情不緣己身生貪瞋等。息煩惱諍。得無諍名。此行以俗智為體(文)又雲。不動性有無諍智。退法等不能自防。況能息他煩惱(文)古(定)雲。入此定間。緣此人。他人煩惱起事無之也(以上)。 三從慈定出(文)第二十九卷疏雲。願諸有情得如是樂。如是思惟入慈等至○問。初習業位。雲何修慈等。答。謂先思惟自所受樂。便作如是念。類諸有情一切樂受如是快樂(文)。   從見道出(文)惠雲。不與見惑為依身。與無漏法為依身。名勝依身。初出見道依身。由有見道等勢分也(文)古(定)問。住定菩薩。三祇百劫行已滿。勝俱胝羅漢。何無業即受義耶。答。彼菩薩未斷惑凡夫。未起無漏聖道故。非業即受。聲聞既起無漏聖道凡聖不同故歟(以上)。 若行損益(文)麟雲。若損得非愛即受果。益得可愛即受果(文)。 第五明二受(文)光雲。第五明二受業。就中。一明二受業。二明心狂業。此即第一明二受業。問。異熟五蘊果中。受最為勝。今應思擇。於諸業中。頗有唯招心受異熟非身受。或招身受異熟非心受耶(文)。 謂從中定已上(文)古(定)雲。五識唯尋伺故。有伺處可有身受故。無尋業唯招心受異熟也。無尋業招身受異熟無之也(以上)麟雲。以五識定與尋伺相應故。中間地無尋。上諸地無尋伺故。無五識也(文)惠雲。問。中定有伺。如何不言感身受耶。答。以中定無三識。無苦受。亦無樂受。唯有捨受。在第六識。雖有伺。不感身受。所以頌雲。無尋業。不言無伺也(文)光雲。身受必與尋伺俱故。上地無尋故。無身受。亦不能感下地身受。故正理雲。於彼地中無身受故。身受必定與尋相應。非無尋業感有尋果。諸不善業唯感身受。非感心受。若善有尋業。即能通感二受。非是所問。故此不明(云云)古(定)問。有尋業招心受何不明耶。答。唯感心受故也。有尋業無唯感心受能也。通感身·心受也(以上)。 論雲有情心狂何識因處(文)光雲。問。有情心狂有何識中。何因所感。依何處起。初句答初問。次兩句答第二問。下一句答第三問(文)。 一由業異熟(文)寶雲。由六種業果。令心狂也。此由因時令他失念。得異熟果心亦失念。名曰心狂(文)麟雲。蒼頡雲。阱。謂掘地為坑張禽獸也(文)古(定)雲。坑阱俱Я井也。井⑥掘Ъ人⑥落入ю等也。陷。惠雲。分別錯亂名思狂。六識有分別故有狂也(以上)。 由此當來(文)惠雲。問。前言惡唯感身受緣何不善能感心狂。答。疏雲由此當來感別異熟者。由業感不平等四大。由此為所依心此失念。故有心狂。不說不善感心狂異熟也(文)麟雲。由此惡業故。當來感不平等異熟身心。依此異熟故令心狂也(文)決雲。心狂物狂也。四大不調。或大種乖違。或一大增盛故。令心狂(以上)。 第二由怖(文)堯抄雲。第一由業異熟者。由先世業力感別異熟。令心狂。此則先世業相。由此業力遂令心狂也。第二由怖已下。現身致心狂也(以上)惠雲。第二見非人。即見鬼等。第三惱他非人。非人反害故心狂(文)麟雲。傷害支節能令心狂者。如人為虎狼之所傷害遂令心狂(文)。 第四由違(文)麟雲。謂由身內風淡界互相違及大種乖違故致心狂(文)堯抄雲。四大不調。風病等更發時。令心狂(以上)。 第五由憂(文)婆私吒事。光雲。婆沙一百二十六雲。如契經說。婆私瑟搋波羅門女。喪六子故。心發狂亂。露形馳走。見世尊已。還得本心(文)堯抄雲。天竺有城。名捨來城。此城中有婆私吒女。此女有一愛子。遇病惱死時愁惱。於四衢道中裸形。而心狂也(以上)涅槃經說歟。   除北洲(文)光雲。婆沙雲。除北俱盧。彼無罪業增上果故(文)。 欲界五趣容有狂(文)論雲。謂欲天心尚有狂者。況人惡趣得離心狂。地獄恆狂。多苦逼故。謂諸地獄恆為種種異類苦具傷害末摩。猛利難忍。苦受所逼尚不自識。況了是非。故地獄中。怨心傷嘆猖狂馳叫(文)。 無異熟生(文)光雲。餘聖者。有四大乖違心狂。無異熟生者。若有三時定業及時不定異熟定業。必應先受彼異熟果。後方得聖。若時·異熟俱非定業。由得聖故。能令異熟果全不受故(文)。 超五畏故(文)光雲。五怖畏者。一不活畏。求衣食等畏不活故。二惡名畏。怖畏世間惡名聞故。三怯眾畏。入大眾時怖畏眾故。四命終畏。驗命終時懷怖畏故。五惡趣畏。畏墮地獄·傍生·鬼故。聖人不畏不活。不求名故。無惡名畏。不怯眾故。無怯畏。不戀命故。無命終畏。不墮惡趣故。無惡趣畏。諸聖人無怖畏者。若二乘人無大怖畏。非無小怖。佛世尊一切皆無(文)麟雲。問。不活畏與死畏何別。解雲。不活恐乏資生不能存活。死畏謂能見他變壞怖死。故不同(文)。 第六明曲穢濁(文)光雲。謂依諂生身語意業名曲業。諂與曲類相似故。眼目異名故。以諂釋曲。曲是因業是果。業果從此曲因名曲業。正理雲。實曲是見。故契經言。實曲者何。謂諸惡見。諂是彼類故得諂名。從此所生身語意。曲為因故。果受因名。是故世尊說彼為曲。依瞋生三業名穢。論雲瞋穢類故。又正理雲。瞋名穢者。謂瞋現前如熱鐵丸。隨所投處。便能燒害自他身心。諸煩惱中為過最重故。薄伽梵重立穢名。是諸穢中之極穢故。瞋所生身語意業為因穢故。果受因名。是故世尊說彼為穢。依貪生業名濁者。論雲。貪濁類故。正理雲。貪名濁者。謂貪現前染著所緣。是染性故。從彼生等。准前應釋(文)義章雲。諂心不端。難出生死。難入涅槃。猶如曲木難出稠林。故名為曲。從斯曲法所起三業。皆名為曲。以其因果相似法故。瞋恚之心能穢自他。故名為穢。穢法所起身口意業。名之為穢。果似因故。貪心濁亂猶如濁水。故名為濁。濁法所起身口意業。名之為濁(文)。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十六(頌疏論本第十六) 論雲又經中說(文)義章雲。四業之義。眾經通說。言黑黑者。不善鄙穢。名之為黑。因果俱黑。名黑黑業。言白白者。善法鮮淨。名之為白。因果俱白。名白白業。言黑白者。善惡交參。名黑白業。所言不黑不白業者。是無漏業(文)。 論雲佛依業相性類(文)寶雲。有漏為所治。無漏為能治。性是體性。類是種類。性·類不同。分為四業(文)惠雲。依三性流類不同。分為三業也(文)。 惡謂欲界諸不善(文)惠雲。染污性故。因名黑。異熟亦名黑。即果名黑。因果合舉名黑黑。黑之黑故。黑黑即異熟(文)准此釋。黑黑業者。黑(因)之黑(果)黑黑業(異熟果)之業為言。白白業准之可知也。 色界善業(文)問。無色界善業何不名白白業耶。答。論問答也。光釋答文。雲如左。光雲。毘婆沙師傳說。若處有二異熟謂中·生有。具身·語·意業則說。非餘。於無色界。有生無中。有意無身·語。是故不說(文)意雲。三界五趣是業果之所顯也。業則以ЪЗ語意業。果是以能往所往。而無色界。雖有能發意業。無所發身語。雖有所往生有。無能往中有。既業果不足。故以彼界善業不名白白也。然黑·白·俱三業者。皆約因果之相立之。故世親論主不信有宗所談故。述婆沙師傳說(為言。以上續本義意)。 欲界善業名黑白(文)問。欲界善業惡來Ъ陵雜Зю貌如何。惠雲。人中善業惡所陵雜者。所作善業有違順表裡故。內外二果別也(云云)。 此心。欲界散亂粗動地故。表雖讀經稱佛名。內心起妄念故。善業為惡所陵雜雲也。論雲。欲界善業名為黑白。惡所雜故。異熟亦黑白。非愛果雜故。此黑白名依相續立。非據自性(云云)光雲。此黑白名。依業異熟前後相續間起而立。雖復亦有善惡異熟俱時雜受。且據前後以釋(文)善業黑白前後間起者。雖修善業。中間起不善作業。又異熟果黑白。前後間起。可知之。俱時雜受者。約三業。可知之。   論雲○互相違故(文)光雲。以無一業及一異熟是黑亦白。善·惡業果性·類不同互相違故(文)問。未離欲者。造欲善業。可為惡雜。已離欲者。造欲善業。定無惡雜。可名白白耶。光雲。解雲。欲善業果名為雜者。據未斷說。若細分別。已離欲者。作欲善業。非惡業雜。雖為因時非惡業雜。受果之時必惡果雜。以因從果。總名為雜(文)決雲。已離欲者。所造善業。立可無雜惡。但已離欲者受果時。惡果雜者。必退起欲染也。不爾者。無生欲界之理故。生欲界之時。非愛果可雜故。以因從果雲黑白釋也(以上)。   答不善業果非必○(文)麟雲。乃至六欲天中。有不善果故。以欲界散地惡勝善故。正理雲。以欲界中不善數行力能伏善故。彼苦果雜樂異熟故。欲界善劣。無有功能陵伏不善故。彼業果亦無功能雜苦異熟(文)。 是密意說(文)光雲。此非白言。據不能招白異熟果。且據一相。是佛密意說。非真了義。若據顯說。亦名為白(文)寶雲。非黑言。是了義說。非白言是密意說。以不能招白異熟故。經密意說。名非白業。准經及本論。是純白法(文)。 惠雲。非黑是了義說。以不是染污故。非白是密意說。約不感人天果名非白。體是白也(文)。   應知如次第○(文)正文雲。下色字剩。故光雲。欲善名俱(以上)。 四法忍者(文)麟雲。謂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文)惠雲。第四既是能治。故問雲。諸無漏思皆能斷盡前三業不。見道有十六心。七智不斷惑。故取忍。就八忍中。四類忍斷上界。今論斷欲界惑故。頌中取四法忍也。與無漏道俱時思。名無漏業。與煩惱同時思。名黑業也(文)麟雲。四法忍斷見惑。八無間思斷欲修惑。唯煩惱不善性。名純黑業(文)。 思能斷業事。光雲。婆沙一百九雲。問。無漏思相應俱有。皆能斷前三種業。何唯說無漏思。答。思能發動諸法令斷。是故偏斷。復有說者。雖皆能斷。此中辨業故。唯說思(文)。 離欲流入下句(文)正文雲。離欲唯屬下句。不可言流入(以上)。 總斷欲界善(文)麟雲。此時總斷欲界善者。謂善法爾時得離繫故。是緣縛斷。亦名為斷。第九不善業者。即此時斷第九品惑。是自性斷(文)斷欲修惑前八無間道。限自性斷第九無間道通自性·緣縛二斷。故各別明之。寶雲。此一品思斷二業也。斷黑一分。斷雜業全。斷黑是自性斷。及所緣斷斷白唯所緣斷。自性斷品品斷。所緣斷第九品斷(文)。 謂取○第九無間思(文)麟雲。問。四靜慮俱言第九思。不說前八何。解雲。此中對業以明治道。四禪第九思法。盡白業故。所以舉之。前之八思。於四業中。無所對故。不說也。以上界煩惱唯無記性。非四業攝。不同欲界前八盡黑業故(文)。 解雲緣縛斷者(文)夫斷諸地有漏善法者。是緣縛斷。非自性斷。自性斷者。自相續煩惱體之上縛用(并)彼煩惱之上得斷之義也。緣縛斷者。他相續煩惱。及一切有漏色不染污法。悉離自相續煩惱縛用之時。名緣縛斷矣。而煩惱自性本分九品故。能治道品亦分九品。各各斷之。善法雖非所治法。是有漏法故。與彼煩惱被繫縛。其體不自在也。於能繫煩惱。有九品故。於所繫善法上。有九重縛用。爰觀行者。起斷惑道時。起下下品道。雖斷上上品惑。猶有下下品煩惱。繫縛彼善法。故起上上品道斷下下煩惱時。彼善法法上煩惱縛用悉離之故。此時名緣縛斷也(以上續本義意)。 謂善憂根斷已(文)退分定(并)憂根相應善。皆緣縛斷法。非自性斷。但退分定順煩惱故。斷已後。更無現起。憂根相應善。憂之離欲捨法故。亦斷已後。更無現起也(以上續本義意)正文雲。此中緣字未了。應言所餘善法斷已皆行。故光雲。欲界餘善斷已猶行。以成就故(以上)。   有說地獄受(文。見苦·見滅·見道·見集·修斷)。 光雲。前師約五趣明。後師約五斷說。俱非正義。婆沙評家意。於欲界中。惡勝善劣。但是惡業名黑黑。以惡勝故。非善陵雜。但善業名黑白。以善劣故。惡所陵雜(文)麟雲。正理破雲前已遮遣。謂善無能雜不善故。破後師雲。此亦非理。二所斷中。俱有業不能感異熟果故(見道身·邊二見相應思。修道無記業不感果也。以上)。 有餘師說欲見滅所斷業(文)決雲。今雲見滅所斷者。非雲滅諦下惑。只雲見所斷事也。斷是滅義也。故付次文加滅字許也(以上)。 此雲寂默(文)寂默者。離眾惡諸煩惱寂靜故。雲寂默。勝義牟尼者。此心王也。心王是真寂默故。雲勝義寂默。指心王雲勝。實體雲義。勝即義。名勝義。勝義即牟尼。雲勝義牟尼歟。問。心王⑥名勝義義Ь對ЁЪ之Я身語⑥г可名何Юю牟尼Ь耶。答。雖立勝義言。有不立所對名。如勝義無記。有立勝義名立所對名。如勝義善·勝義對法等。今於心王。雖立勝義名。於身·語二牟尼。不立所對別名歟。 此身語有比用(文)釋意業非牟尼。有二釋。是則初釋也。問。二釋意何。論雲。勝義牟尼唯心為體。謂由身·語二業比知。又身語業是遠離體。意業不然。無無表故。由遠離義。建立牟尼。是故即心由身·語業。能有所離故。名牟尼(文)寶雲。論曰。至二業比知。釋立三牟尼所以也。無學身·語二業名身語牟尼。意牟尼是無學意非意業也。以真實牟尼唯是意故。身·語二業比知心故。能比所比總名牟尼。論文身語業至故名牟尼。第二釋也。身·語二業有無表故。名為遠離。意業非遠離故。不名牟尼(文)惠雲。牟尼梵語。此雲寂默。心是真寂默。是無漏故。由身語。取道共戒。能比知心。能所合舉。皆名牟尼也。由身語業能有所離者。由身語有律儀無表業。令心心所有所離也(文)初釋意。取有比用為牟尼。意業無比用故。非牟尼。意雖無比用。此勝義ЯЛ所比Ююロ故。雲牟尼(為言)次釋意。取身·語律儀故。意業無無表簡之。心有所離故。名牟尼(為言)尋雲。付第二釋。由身·語律儀。令心心所有所離。思業х容有所離。何唯取心王不取思耶答。初釋約比用立牟尼時。雲非是勝義後非能比(文)此意。兼取Ъ所比合為牟尼時。思業Ях容有所比邊。然非勝義故簡之畢。准之。次釋約遠離時。意業非勝義。無無表故。不立牟尼可雲歟。 牟尼取無學無漏事。惠雲(如上所引)取無漏(見)神泰釋(無漏見)光有二釋。光雲。無學身中有漏善身·語表·無表。但是清淨。非寂默攝。以是非學·非無學故。身語寂默。取無漏道共戒及無漏意識。為三寂默體。又解。三寂默亦通有漏善(文)。 三清淨應知(文)惠雲。問。牟尼·清淨·妙行。有何別耶。答。善巧義是妙行體。清淨義名清淨。離癡亂寂默義。有說。感可愛果名妙行。不離煩惱名清淨。究竟靜息寂默義也。清淨妙行無寬狹。三清淨寂默破邪清淨也。光雲。婆沙一百一十四雲。問。為三妙行攝三寂默。三寂默攝三妙行耶。答。應作四句。有妙行非寂默。謂除無學身·語妙行餘身語妙行。及一切意妙行。有寂默非妙行。謂無學心。非業性故。有妙行亦寂默。謂無學身·語妙行。有非妙行非寂默。謂除前相(云云)說三清淨教意事。論雲。諸身·語·意三種妙行。名三種清淨。說此二者。為息有情計邪牟尼邪清淨故(文)寶雲。述教意也(文)問。三妙行體。限身·口·意三業歟。答。論雲。諸身·語·意三種妙行(文)取三業(見)次下論文雲。三妙行者。翻此應知。謂身·語·意一切善業。非業無貪無瞋正見(文)初文述根本故。唯舉三業。次文出助伴故。舉非業無貪等也。 三業不善名三惡行(文)麟雲。所以此三名惡行者。由此能感非愛果故。必是聽慧者所呵厭故(文)論雲。一切不善身·語·意業。如次名身·語·意惡行(文)寶雲。通取飲酒等業及近分故。言一切。身·語·意業者簡諸非業(云云)謂身語意一切善業(文)寶雲。一切善業者。謂不飲酒等。及禮讚等。離前後近分及根本業(文)麟雲。及取貪瞋邪見者。此謂貪等與意業別故言及取(云云)。 所說十業道者(文)麟雲。十惡業道者。謂殺·盜·邪婬·妄語·離間語·粗惡語·雜穢語·貪瞋·邪見等為十。相粗頭故。說為業道。故婆沙雲。謂非斷命以手杖搖擊有情及非邪行於所應行作不淨行起飲酒等諸放逸業由不正知共念受用諸飲食等。及不能避諸犯戒者。必是所起身業。非身三惡行所攝。又四語惡行者。如有一獨處空閑。作如是說。無有惠施。無有親愛。無有祠禮。如是等語惡行。世間有情不生領解。非四所攝。意惡行中。貪慾·瞋恚俱生受·想·行·識。非三所攝(文)。 令遠離故(云云)光雲。世尊為欲令遠離故(云云)輪王北洲染心歌詠(文)北洲綺語有輕有重。重者成業道。輕者非業道。一歌詠等正是獨起雜穢語故。雖非極重。亦成業道(矣)委細如此卷末。 或行誑等闕緣(文)作虛誑語之時。不Л具緣不юг成Й輕罪也。非業道攝。具四緣成誑語(如此卷下)。 思非業道(文)光雲。與思為道故。名業道。此思不可還自作道故。除惡思(文)夫思業所遊履。名業道。例如身·語業與思業為所遊履。而於一念之間無二思並生之義故。同時相望時。思業與思業為所遊履義無之。又前念思不履後念思而行。亦後念思不履前念思而行。故前後相望時。不可有此義(矣)故思非業道也(續本義趣)第十四卷疏雲。本求戒思今日究竟。依業暢義。立業道名。謂戒前思名之為業。初念戒體名之為道。思所遊履故。業家之道故。名業道。故初剎那為根本業道。第二念等不名業道。非暢思故。名後起(文)業暢義。於十四卷抄委注之可見之。續本義之趣相替也。可見之。身·語惡行中。有加行·後起差別故。簡之。意惡行中。無加行後起故(如次下)不簡之也。 北洲貪等是輕(文。神雲。北洲及輪王時。人行婬欲時。起貪等非業道攝文)於彼雖有行欲事等。非惡欲他財貪故。非業道也。 身妙行中(文)麟雲。釋十善業道也。謂妙行中。翻前四過。即不誑。不間語·不粗惡·不雜穢語等。並為業道。泛爾愛語·和合語。並非業道(文)。   虛誑語離間語(文)雜間語(兩舌也。人中令違背等也)粗惡語(惡口罵詈誹謗也)雜穢語(綺語也。Л、①и⑥雲)義章(十不善業道義)雲。言不當實故。稱為妄。妄有所讀故。名妄語。言乖彼此。謂之為兩。兩朋之言依於舌起故。曰兩舌。言辭粗鄙。目之為惡。從口生故。名惡口。前言兩舌。此言惡口。綺互言耳。邪言不正其猶綺色。從喻立稱故。名綺語(文)綺互言耳(文)意雲可雲兩舌惡舌也。 受生屍羅(文)麟雲。受生屍羅簡非受生及定道(文)光雲。若從他受生別解脫戒。必皆具二。謂表·無表受生屍羅必依表故。問。若言受生必皆具二。何故前文。別解脫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解雲。既言受生。明非自然。此文據受生屍羅故。言具二。前文通據自然·見道得戒故。雲非必定依表業而發(文)。 隨此表業彼正命終(文)問。如此文者。所殺人正住死有時。能殺人成業道。答。准下論文。俱時命終或在前死彼。定不得根本業道。光雲。若所殺生纔命終後。第一剎那。能殺生者業道方成(文)或問雲。何故死已方成業道。解雲。凡論殺生。命終不續故。於不讀方成業道。現在命猶存。如何成業道(文)但於今釋者。此則論文也。光會之雲。彼正命終成業道。於過去事。說現在聲。或於加行因中。假立業道果號(文)寶雲。正理通雲。決定死後業道方成。而前所言正命終者。於已往事。卻說現聲。如有大王自遠已至而問今者從何所來。或於因假說為果。謂所殺者正命終時。能殺有情加行表業。於殺有用。非業道表。此業道表續加行生。彼所引故。名加行果。勝因於殺有勝功能。是故於因假說為果。實非業道(文)可知之。 殺罪所觸(文)麟雲。殺罪所觸者。謂至身名為所觸。一由加行者。謂運手足等命方斷故(文)。   三分不同准例應說(文)神雲。正理論(四十一)雲。不與取有三分者。且如竊者。將行盜時。先發盜心。遣人或自往。伺他物所在。為竊取。裝束齎持盜具。密至他家。穿壁方便而入。徐行申手探他財。末離處前。皆名加行。物正離處。此剎那中。表·無表業。名根本業道。此剎那後。隨無表業。及持財出藏受用等所有表業。皆名後起。欲邪行有三分者。且如男子於他女人先起愛心。將行非禮。命使瞻察媒往來。嚴身起彼。言笑執觸事未果前。皆名加行。事正究竟。此剎那中。表·無表業。名本業道。此剎那後。隨無表業。皆名後起。虛誑語有三分者。如一類善行誑術求財物活命者。為證行誑意。往詣眾中。為述己身堪為誠證言。我於彼非怨非親。知識惡中無過虛誑。知眾善內無過實語。我既於彼無所希求。豈自無辜為擔毒剌。但恐賢直濫被刑科。未成證前。皆名加行。若正對眾背想發言。不見等中詐言見等。所誑領解。此剎那中。表·無表業。名本業道。此剎那後。隨無表業。及獲財利以養已親。所有表業。皆名後起。離間語有三分者。且如一類發壞他心。遣使通傳。或自往詐為親附。信己言。未壞他前。皆名加行。發離間語他領剎那。表·無表業。名本業道。此剎那後。隨無表業。及令所壞無再合心。有表業。皆名後起。粗惡語有三分者。且如一類將發粗語。起憤恚心扼碗頓足。揚眉怒目。齧齒動脣。未發語前。皆名加行。正發粗語他領剎那。表·無表業。名本業道。此剎那後。隨無表業。及背所罵重述惡言所有表業。皆名後起。雜穢語有三分者。且如一類發戲調心。先取他財集諸綺論。齎持戲具來諸眾中。發戲言前。皆名加行。正發戲語樂眾剎那。表·無表業。名本業道。此剎那後。隨無表業。及獲財利收用舉藏所有表業。皆名後起(文)。 貪瞋等無加行後起(文)問。以輕貪·瞋·邪見可雲加行·後起耶。光雲。起輕貪等。但是獨頭。輕貪·瞋等非是業道加行·後起。若於根本起。即業道。正理有兩說。初說同此論。一說雲。如是說者。亦具三分。有不善惡。於貪瞋等能為前後助伴事故(解雲。不共無明·四見·疑·慢等相應不善思。與貪·瞋·邪見為加行·後起。正理意存此意。以上)。 第二約三根以辨(文)光雲。約三根以辨(文)三不善根。 加行不與彼同(文)麟雲。加行從三根生。不與根本同(文)。 先等起者即加行也(文)正文雲。等起與加行應是前後。何言即加行故。光雲。七不善業道加行生時。一一由三不善根依前因等起故。佛經中作如是說。從三根生(云云)。 殺生加行由貪起(文)論雲。殺生加行由貪起者。如有為欲得彼身份。或為得財。或為戲樂。或為拔濟親友自身。從貪引起殺生加行(文)得彼身份者。欲得彼皮肉。為得財者。買賣得利義歟。為戲樂者。如鷹狩·犬追物等。拔濟親友者。□□□義章雲。業起次第乃有四重。第一先起三根煩惱。第二次起不善業思。第三次起三道煩惱。第四次起身·口七業。如欲殺生。或先起貪。或起瞋·癡。次起思心。思欲斷命。從此思後。次起重貪。或重瞋·癡。通暢前思。然後重起威儀之心。發動身乎。隔斷彼命。如殺既然。盜等亦然(文)。 從癡起者(文)論雲。殺加行從癡起者。如有祠中謂是法心。又諸王等。依世法律。誅戮怨敵。除剪兇徒。謂成大福。又波剌私作如是說。父母老病。若令命終。得勉困苦便生勝福。又諸外道有作是言。蛇·蠍·蜂等為人毒害。若能殺者。便生勝福。羊·鹿·水牛及餘禽獸本擬供養。故殺無罪。又因邪見殺害眾生。此等加行皆從癡起(文)麟雲。由邪見與癡相應。但因邪見殺害眾生。此取殺加行。即名癡起也(文)惠雲。婆剌斯者國名。亦云婆刺斯。皆訛也。彼國多邪見人作此語也(文)。 偷盜○從貪起(文)論雲隨所須起盜加行。或為財利·恭敬·名譽。或為救拔自身親友。從貪引起偷盜加行(文)。 從癡起者(文)論雲。諸王等。依世法律。奪惡人財。謂法應爾。又婆羅門作如是說。世間財物。於劫初時。大梵天王施諸梵志。於後梵志勢微劣。為諸卑族侵奪受用。今諸梵志。於世他財。若奪若偷。充衣充食或充餘用。或轉施他。皆用己財。無偷盜罪。然彼取時。有他物想。又因邪見盜他財物。皆名從癡起盜加行(文)。 邪婬○從貪起(文)論雲。邪婬加行從貪起者。謂於他妻等起染著心。或為求他財·名位·恭敬。或為救拔自身他身。從貪著心起婬加行(文)。 從癡生者(文)論雲。或住或行。不簡親疏(文)又雲。世間眾人應失受用(文)餘文如今疏。決雲。受持牛禁者。狗·牛等戒也。外道所修法也。所謂以宿命智見狗生天上。狗是天上業ЮэЬ思Ъ狗в吽Зюсб⑥ЁЮуЬЗюЮэ(以上)。   然虛誑語從癡生者(文)神雲。如外道論言。若人一因戲笑·二因嫁女·三因娶婦·四因婬女·五對國王·六因救命·七因救財起虛誑語。皆無有罪(文)決雲。因戲笑(戲作誑語非罪)嫁娶(夫妻娶間誑語非罪)對女王(對後等說虛誑語非罪)救命(為遁死誑語非罪)救財(為惜財誑語非罪)此皆外道計也(以上)。 吠陀事。光雲。諸吠陀。此雲明。舊雲韋陀訛也。即是四吠陀論。及餘外道所有邪論。習學傳授謂言無罪。此等皆是雜穢語攝(文)麟雲。吠陀。昔雲韋陀(訛也)即四吠陀論。一名阿由鞞陀。謂醫方諸事。二名殊。謂祭祀也。三名娑磨。此雲等。謂國儀·卜相·音樂·戰法。四咒術。此四並是梵天所說。若定婆羅門種。年七歲外然師學。後學成就已。即為國師。其四鞞陀可十萬頌。口相傳據。不書紙葉(文)又雲。餘邪論者。但在理外總名為邪。即餘外道所有邪論等(文)。 從二亦爾(文)麟雲。謂從瞋生貪。從癡生貪亦爾。瞋及邪見從三亦爾者。瞋·癡二業道。類貪釋也(文)。 前念名根(文)麟雲。有雲。前念猶輕後念轉重故。前名根後名道。今釋。前能生後故名根。後正暢思名道(文)惠雲。根·道義別者。能生後不善法名根。思所履即道也(文)。 離惡加行根本後起(文)寶雲。此有兩意。一離惡加行者。即是離殺生加行。名善加行。根本·後起亦爾。二離惡加行者。謂離前方便。如欲受戒。離惡前方便。來入戒壇。周匝禮僧等。根本·後起亦爾(文)。 及餘依前相續(文)惠雲。第二念已後作持無表。是今生未死。來生身未至未來餘依身前。所有表·無表相續生。名後起(文)。 四依者(文)義章(四聖種義)雲。四名是何。一盡形乞食。二盡形壽著糞掃衣。三盡形壽樹下常坐。四者有病服陳棄藥。為破比丘四種惡欲故。說此四。一破比丘為食惡欲。受乞食法。二破比丘衣服惡欲。受糞掃衣。三者欲破比丘房舍臥具惡欲。受樹下坐。四破比丘湯藥惡欲。受陳棄藥。初乞食中。三門分別○糞掃衣者。外道法。死人之衣。火燒鼠嚙如是等衣。棄之巷野事同糞掃。衣名糞掃衣○樹下坐者。樹能陰覆事同半捨。不須造作。省事修道。是以依之。陳棄藥者。所謂大便除病易得。無妨修道(文)光(二十二處)舊大德等皆言。四依中陳棄藥是糞掃衣者。不然。陳久之藥他人棄之。名陳棄藥。出家少欲取而服之(文)。 第三究竟業道(文)惡業道也。光雲。頌文總有四節。究竟業道。初兩句為一節。次兩句為第二節。次一句為第三節。後一句為第四節(文)。 究竟剎那等起事。光雲。問。此言究竟。為據因等起。為據剎那等起。解雲。此中據近因等起○又解。此中據剎那等起。如貪·瞋等必是剎那等起。餘准應知。亦約剎那等起。貪·瞋不善與貪·瞋業道同一剎那。雖無別體。根·道義別故。說根究竟業道。又解。通據因等起·剎那等起○三解中。初解非理。後二解俱為正(文)寶雲。今評論意。是剎那等起。不通餘解。所以知然。思俱轉中雲二俱轉者。謂瞋心時究竟殺業。若起貪位成不與取或欲邪行○准上論文。究竟即是俱轉時也(文)。 一一皆由三根(文)麟雲。誑語由貪者。謂貪他財行誑取。瞋他故誑。如深河誑言淺等令他死。癡可知(文)善業道究竟不說事。光雲。問。善業道究竟。何故不說。解雲。前說善於三位中皆三善根起。已顯三根皆能究竟故。復不說(文)。 殺○於有情處(文)光雲。問。何故殺等三種。言有情處起。不言眾具·名色·名等處起。解雲。為殺有情。為罵有情。為瞋有情。唯過重故。有情處起。殺等三種唯於有情。眾具·名色亦通非情。不言眾具·名色處起。殺等於總有情。名等三種雖有情攝。非總有情故。亦不言名等處起(文)。 唯邪見一(文)麟雲。邪見一名色處起者。謂邪見撥無因果。假有情故亦非眾具。但緣五蘊四諦因果故。言名色處起。雖邪見亦撥無無為。今亦約有為說(文)第十卷論有四釋。一轉變緣。謂如今時名隨古昔名。詮此境詮彼境詮彼彼境。為轉變。四蘊亦然。受等隨根境。緣彼境緣此境。轉變如名故。四蘊標名稱也。 誑語○於名身等處(文)寶雲。誑語等皆緣異名·句·文。令他異解故。定名身等處起。此等皆是從多。非不少分亦緣餘法(文)光雲。誑等三為行誑等。巧作言詞必依名等。名等是語親正所依。以是勝故。言名等處起。誑等三亦雖託有情·眾具·名色處起。非親正依非是勝故。不言有情·眾具·名色起(文)。 俱死者能殺與(文)光雲。夫成業道。命斷方成。非俱死·前死能殺生者其命已終至第二念可得殺罪。所以者何。至第二念雖所殺生其命不續。彼能殺者以受後有身別依生故。謂殺加行所依止身命已斷滅落謝過去。至第二念雖有別類身同分生。非是殺罪所依止身。此身曾未起殺生加行。成殺業道理不應然(文)惠雲。以第二念方結業道。若俱死第二念。二人一時結來趣生。若能殺者前死。即依來趣身。皆非此生攝。來生未曾作殺生加行。又能殺人前死。不可令所殺人成業道也(文)尋。凡身·語二業依意業而起。如雲思即是意業所作謂身語。若爾。今生依三根起殺加行人。命終受餘依身時。設雖不成身·語二業。定可成過去三根相應意業。其時過去所殺之人斷命之時。今意業則究竟。何於今意業。不立殺業之名哉。若彼意業得殺業之名者。俱生貪等則可為業道耶。答。業道者。是色業非意業。彼表·無表必命終之時捨之。於後世身未發殺加行故。不能髮根本。此是有宗之所談也。又今生所起之三根後世成之者。是法後得非其法體。何可為業道哉。意業例之可知之。意業與色業雖為能所發。得不得·成不成·捨不捨等之緣。隨應不同也。能可知之。 (以上續本義抄問答) 第二他殺成業道(文)神雲。第八有半行頌。明共殺得罪·不得罪(文)惠雲。軍等若同事者。雖時處同殺心不同。不得殺生業道(文)論雲。於軍等中。若隨有一作殺生事。如自作者一切皆成殺生業道。由彼同許為一事故。如為一事展轉相教故。一殺生。餘皆得罪。若有他力逼入此中。因即同心亦成殺罪。唯除若有立誓自要救自命緣亦不行殺。雖由他力逼在此中。而無殺心故。無殺罪(文)。 要具五緣(文)神雲。初釋殺由。故思。要由先發欲殺故思。二釋他簡自及非情。三釋想。要他有情想。作殺加行簡自及非情想。四釋不誤殺。謂唯殺彼強不誤漫殺餘□□□□禭□□□□□□殮□□視兜餞褓□□礸駷□□□□□□□妀□□□□榃□□送□□□□橖□□□□□杻□□□□□□□褓□馬□□勵□□榭□榕妀□□槔旅□□榭□椻榃□□□駷□□□□禭□椸□□□□褓□□□□□□□□□□□□□□□祉□□□□□□□□□□□□□□□□奿□□□□□埤□□馬□□示□□□□□□犖縈孩□|□□□□襦瞣□攦l□§鷅楚慼慼撮禳慼慼慼L□I桭└□□□淣¥□□□□□諍蕁□|□滎□□¥鍬坑□□蕁□檽A¥□□淥□兣□滎□□□敷□□蘥□□揣¥劑□□耨恧□劫貂□矰`□□□間慼慼慼慼慼慼慼潤蝖漿B‥竇赮瑪◤纂慝□□□□□|臐慼撩瑪◤纂慼潠獺慼慼慼慼情敵u□□□□□¥□□魽慼慼情慼慼慼慼慼潺C□□瞗潺C□□□|臐氶慼L□□魽敷敯鵅慼撩滿臐慝□釧□□‥□赮瑪◤纂慝鄵m□□□□蕁□□□□□口c□□蕁□□□□□□魽慼慼慼慼慼L□悅□狨□□蕁□豲h□□磣|魽慼慼撲h□□磥□§□c巨□□□□魽慼潺C□□騿撮禳熬琚撢V|□□蕁□瞗憚獢樣`□□□□魽慼慼播╰^□苣□瞗漿A□□□□蕁□□□|晃□魽慼慼慼澎均潺C□豲h□□韣□ 問剎那滅蘊(文)光雲。問。於現在世。剎那滅蘊自然不住。如何成殺生。又解。於剎那剎那滅蘊。過去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至。如何成殺生(文)寶雲。正量部問也。問意雲。如是有部宗雲。有為蘊剎那間滅不得客因。如何成殺。謂過去已滅。現在間滅。未來未至(云云)。   答息風名生(文)光雲。此即初師。出入息風名生。依身心轉。若有能令以刀杖等斷現在息。無有勢力引同類息至生相。不續至生。爾時名殺。明知殺未來蘊(文)寶雲。息風名生令息後念不續名殺。非是令前念滅名之為殺。如滅燈光·鈴聲名殺者。正量部同許。燈焰·鈴聲剎那自滅不得客因。吹燈令滅。執鈴斷聲。但令後念不生。非令前滅。故為喻(文)惠雲。第一說斷息風名殺。不正義。胎內前四位無息風。殺應不成業道。故五分律雲。若人若似人。似人即胎內前四位也(文)。 或覆命根名生(文)光雲。生是命根。若有能令以刀杖等斷現世命。無有勢力引同類命相續至生相。爾時名殺○(文)餘文如今疏。寶雲。命根為生後解為正。與正量等同故(文)惠雲。問。若但有一念命殺。得罪不。答。亦成。乃至一念應生不生。皆名殺生也。唯此非餘者。唯此。是未來有一念命者。非餘。是現在一念命⑥殺不成業道。名非餘也(文)意雲。乃至一念х應⑥生不Ь生者。臨命終期。最後一念命根有未來Я人⑥殺ЁЪ其в未來念命根⑥令уюх不生。成業道(為言)唯此者。指有未來Я一念命根也。非餘者。現在一念命根也現在命自不住故。雖有殺義。不成業道也。 又解若據斷體(文)光雲。兩家釋生義雖有異。若論殺義。皆殺未來。又解。若據體斷。唯殺未來。若據衰用。亦殺現世。義皆無妨。婆沙一百一十八雲○。然無評家。前據體斷名殺。後兼斷用亦殺現在。義並無違。此論意同前。若據衰亦同後說(文)問。就然無評家義。滅盡定滅心心所法時。付體斷。以滅未來之義。為正義(見)殺生·滅定雖異遮法其理可同耶。答。實付體斷論之者。可限未來歟。但論衰用。通現在雲。師強無失故。於二說無正不歟。但於滅盡定例難者。彼見婆沙論文。以體斷義。雲應作是說。故任現文。以體斷雲正義歟。今文相不爾故。云然無評家也(以上決之趣)五蘊中殺何蘊事。麟雲。婆沙雲。問。諸蘊中殺何蘊得罪。有說。色蘊。唯色可為刀杖等所觸故。有說。五蘊。問。四蘊無觸。如何可殺。答。彼依色轉。色蘊壞時彼不轉故。如破瓶時乳等亦失(文)。 盜具五緣(文)光雲。一要先發欲盜故思。簡無故。二於他物簡自物。自盜不成業道。三起他物想簡自物想。若於他物作自物想。不成業道。四或強力劫。或後私竊起盜加行。從此至彼。簡無加行。五不誤而取令屬己身。不誤簡誤。誤取不成業道。取屬己身。取顯離處(文)神雲。明盜業道亦具四緣。一要先發欲盜故思。二於他物。三起他物想。或竊起盜加行。四不誤而取令屬己身(文)惠雲。問。若盜塔物何處得罪。答。正理有二。一佛邊得罪。一雲守護邊得罪。若爾。守護人自盜。應非業道。前說為善也。若盜二國中間無主物。國王邊得罪。若盜己僧物。未羯磨。十方僧邊得蘭罪。不夷第罪。以不滿五錢故。若羯磨了。即羯磨僧邊得罪(文)。 第三明婬(文)光雲。邪行義准亦有五緣。一起婬故思。簡無故思。准前應有。二所不應行。簡異自所應行。頌中有此。三所不應行想。簡異應行想。若於所不應行想作應行想。不成業道。想亦准前必應有故。四起邪婬加行。簡無加行。准前應有。五不誤而婬。簡誤。從前流來。如長行說(文)論雲。既不誤言亦流至此。若於他婦謂是己妻。或於己妻謂為他婦。道·非道等但誤心。雖有所行而非業道(文)邪婬五緣事。神·寶不見之。今疏同此歟。 有四種行不應行(文)光雲。一於非境。故懷侵犯。惱他勇深故。二於非道。雖不侵他。縱逸重故。三於非處。鄙穢之事無慚重故。四於非時。損胎及兒并破戒故。由斯過重。皆成業道(文)。 四於非時(文)惠雲。非時。有說。若夫主許受齊戒後行。即犯。若不許受齊戒行。不犯。若於強人婦作□□□榃□□□□□□□□□□□□□奪□槫□埤□□□□□□ 於苾芻尼行(文)論雲。於苾芻尼行非梵行。為從何處得業道耶。此從國王不忍許故。於自妻妾受齊戒時。尚不應行。況出家者(文)光雲。於苾芻尼至得業道耶。問。尼不屬他。望誰結罪。此從國王至況出家者者。答。有兩解。一雲。此從國王得罪。行非法事不忍許故。第二說雲。於自妻妾。受八戒時。尚不應行。況出家者。以輕況重。但有侵陵。即成業道。犯罪雖同。妻等非時。尼是非境。雖有兩解。後解為勝。正理雲。苾芻尼等如有戒妻。若有侵陵。亦成業道。有說此罪於所住王。以能護持及不許故。若王自犯。業道亦成故。前所說於理為勝(文)准此釋。初解從國王得罪(易知)第二解如有戒自妻。雖無所對。但有侵陵。成邪行罪(為言)光。以輕況重(文)輕г(自妻)重г(苾芻尼)犯出家者。其過重事。可知之。今疏舉重況輕(云云)其雲重雲輕。指何物耶。麟雲。第二解於自妻妾乃至況出家者舉重況輕者。佛重王輕(云云)決雲。此釋意。舉重況輕者。犯自妻輕。於王邊得罪。況犯苾芻尼。尤咎重。從佛邊可得罪釋歟。何第二解釋與前解異(以上)惠雲。若犯出家者。自妻妾尚情慾重。受齊戒時。尚不應行。況犯出家不應行。易是轉更可行也(文)此釋心婬情慾輕重歟。可知之。 二解事。寶雲。論此從國王至況出家者。答也。此論引自妻為例。而釋從國王得。更無異解(文)麟雲。新雲。此引自妻為例。示釋從國王處得度。更無異解(今章既分兩解。但今犯即得罪。不說於王邊得也。以上)正文雲。如論文者。是似一解。頌疏何為二解耶。光記。正理論為二解。與頌疏同。寶記雲○(如上下引)更無異解(文)。 所餘皆於王得(文)惠雲。國王邊得罪者。設王自犯。亦成業道。餘一切守護人邊得罪。通即皆於王邊得罪。若貨女。與價無罪。若不與。亦於王邊得罪也(文)。 要具四緣(文)神(并)寶同四緣(見)。 解所說義領會(文)光雲。相領解即成業道。非要被誑印可方成(文)問。領解者。意識領解歟。耳識領解歟。此論問難也。意雲。若識已聞正解名解。言所詮義意識所知。而能誑語表·所誑耳識俱時滅。所誑意識正解之時。彼能誑者無有表。若爾者。此業道唯無表втЮюлЁ若耳識正聞能解名解。雖無唯無表業成業道失。如何耳根正聞可名耳識能解耶(為言)此問難⑥答雲。論雲。善言義者無迷亂緣。耳識已生。名為能解(文) 光釋此文。雲耳識能解。雲意識能解(兩釋)然雲。雖有兩解。意謂前勝(文)。 付之五識無分別也。何雲耳識能解耶。答。虛誑語業道既通表·無表。故耳識正聞能解之。釋順業道義歟。但於耳識無分別雲難者。雖無計度隨念。非無自性分別。是以下釋中。以耳識名正聞名能解。以意識名已聞名正解(見)正·能之言宜思之(以上續本義抄趣)惠雲。解所義者。若所誑者不解言語及不信。即雜穢語攝(文)麟雲。雜穢語寬餘不所攝。即雜穢語攝(云云)問。誑言有多字。領何字時成業道耶。光雲。雖誑語有多字。最後字俱生表·無表成業道。或所誑者聰慧故。聞少誑語懸解後義。如是人。隨於何時所誑解義表·無表業成業道。前字俱行表無表加行。後字俱行表·無表後起(文)惠雲。問。如誑有二十字。何字結罪。答。若鈍根。二十了方得罪。若利根者。說五字時。前人即解得罪。前四字為加行。第五字為根本。餘為後起也。問。何故殺了方成業道。誑即解義方成業道。答。據義不同。殺即命斷。誑即解義(云云)。 四不誤(文)問。不誤貌如何。答。實不見起見等想發言。是不誤誑語也。若不見起不見想。非誑言。可謂誤歟。 經說誑言有十六(文)正文雲。論雲。經說諸言有十六(文)知誑字誤。 諸言十六事。神雲。經中諸言略有十六。或不見·聞·覺·知。意謂不見聞·覺·知。他人問時答言我見·聞·覺·知。或於所見·聞·覺·知。意謂見·聞·覺·知。他人問時。答言不見·聞·覺·知。此八種皆違境背想故。名非聖言。若於不見·聞·覺·知。意謂不見·聞·覺·知。他人問時。答言我不見·聞·覺·知。或於所見聞·覺·知。意謂見·聞·覺·知。他人問時。答言我見·聞·覺·知。此八種順境稱想。名為聖言(文)聖言事。惠雲。婆沙一百七十雲。何故此語名非聖言。答。聖正也善也。是非正非善言也。非聖身中起故。不善性故。非聖成故。非聖說故。得非聖果故。故名非聖言也(文)。 若境由○為所覺(文)光雲。婆沙百二十一雲。見·聞·覺·知是根非識。然舉識者。顯眼等顯根必由識助方能取境。以同分根能有作用非彼同分故(文)惠雲。問。有部眼根見。如何言眼識證等。答。由識助故。或舉能依顯所依(文)。 次言餘三者(文)光雲。婆沙一百二十一雲。問。何故眼等三識所受。各立一種。而鼻舌身三識所受。合立一種名為覺耶。尊者世友說曰。三識所緣皆唯無記境無記故。根立覺名。又以三根唯取至境與境合故。立以覺名。大德說言。唯此三根境界鈍昧。猶如死屍故。能發識說名為覺(文)。 皆通三性(文)第二卷疏雲。色·聲二從善心力等起身·語表。是善性。若從不善心力等起身·語表。為不善。從無記心等起身·語表。名無記。色·聲二非自性善·惡。約能發心判為善惡(文)。 謂無記性如死(文)麟雲。是無記性如死無覺者。無記性是世友義。如死無覺是大德義。彼論有雲。以三根取至境與境合故。立覺名。所以知三合。覺者。經。告鬘母言。所見·所聞·所知·所覺。既離所見·聞·知外別立所覺。故知三境是所覺。能覺即是鼻·舌·身三也(文)取至境三根名覺心。境合覺觸雲心歟。今疏無記無覺立覺名者。色·聲·法通三性故。有яг覺義。故Я不及立覺名。香等三無記無覺。故約能證者立ШЬ覺名雲心歟。 依經部宗(文)論雲。有餘師說(文)寶雲。此引經部餘師釋也(文)神雲。有餘正量部師說(文)光雲。有餘經部師說。若是五根現量。所證五境以分明故。名所見。若依教量從他傳。說六境。名所聞。若依比量運自心以種種理比度所許六境名所覺。若意識依現量證六境。名所知。若意識親從五識後起。現量證五境。若在定意識。現量證法。或在定意現量亦能通六境。於五境中。一一容起見等四言。於第六境。四種內除五根所見。有餘所聞等三(文)寶雲。五根證五境。總名所見。若他傳說五境等。名所聞。內心以種種理比度所許。名所境。若意識證。名所知。准此意。比度知名覺。證知名知。由此五境皆容具四。第六法境非五現證故。不得名所見。有餘三也。可傳聞·比知·證知故。由此覺名目意比知。非無所目(文)麟雲。五根現量所說五境名見者。此師意。眼觀見色。身觀聞聲。乃至身觀覺觸。總名見(文)決雲。若意現量證得六境名為所知者。現量Я見色等ヤЪ。увЁロэШю色哉ЮЬ思。決定в意識所知六境。是雲所知也(以上)。 先軌範師(文)光雲。學瑜伽論者。名先軌範師(文)寶雲。論主敘經部義也(文)神雲。經部先代軌範師說(文)。 眼所現見名所見(文)光雲。眼現量所現見色。名為所見。所以唯見名為見。色境顯現最分明故。眼唯見。若依教量從他傳聞六境。名所聞。若依比量自運己心諸所思搆六境。名所覺。又依現量耳·鼻·舌·身自內所受四境。及意根現量自內所證六境。名所知。若依此釋。見唯在眼。聞·覺唯意。知通耳·鼻·舌·身·意。於六境中色境容起四種。聲等五境容起聞·知·覺三。此中六根六識法境攝故。故不可別說(文)麟雲。與前說異者。此但眼名見。不同前說五根總名見。故異。餘稍同。正理破雲。曾無聖教言耳見聲鼻見香。如何五境皆名所見。故彼二師義無端緒(文)自內所受(文)麟雲。自內所受及所證別者。謂自根證境名自內所受。意識證境名所證。故異(文)。 色境具四(文)惠雲。色具四言說。見色·聞說色·覺色·知色。聲等具三者。聞聲·香·味·觸·法。覺聲·香·味·觸·法。知聲·香·味·觸·法也(文)見聞覺知異說事(私注之)。 毘婆沙師意。眼識所證色境(所見)耳識所證聲境(所聞)意識所證法境(所知)鼻·舌·身三識所證香·味·觸(所覺)。 經部師意。五根所證色等五境(所見)意依教量傳聞六境(所聞)意識依現量證六境(所知)意識現量證六境(所覺)以上五境一一具見等四。法境具所聞等三。 軌範師意。眼所現見色境(所見)意依教量傳聞六境(所聞)意依比量知六境(所覺)耳·鼻·舌·身依現量自所證四境(并)意依現量所證六境(所知)以上眼唯見。意聞·覺·知。耳·鼻·舌·身唯知。六境中色具四種。聲等五境具聞·知·覺三。法境攝六根六識。故不別記也。以上能能可思之。 一染污心(文)麟雲。一染污心者。謂見他朋友欲令他離間。發此噁心故。名染污(文)。 若他壞不壞(文)光雲。二發壞他語。若他壞·不壞。但領解時。即成離間語。故正理四十一雲。發離間語他領剎那表·無表。名本業道。有餘師說。他壞方成。若爾。聖者深固難壞。應無壞聖離間語罪。然壞聖者。獲罪既深。由此應知。前說為善(文)決雲。問。誑語不信不成。離間語何故不壞成業道耶。答。誑語他聞之不信之時不成之。誑語所望。令他成異解。既不信異解。何成之。離間語信之故。壞·不壞成之(以上)。   毀呰於他(文)麟雲。非愛謂染心者。謂非教誡師呵責弟子等心也(文)光雲。謂本期心所欲罵者。解所說義。業道方成。非要生惱。若他惱·不惱。俱成粗惡語。故正理二十一雲。正發粗惡語他領解剎那表無表業。名本業道。有餘師說。他惱方成。若爾。聖人具忍力者。既不可惱。罵應無過。然罵賢聖。獲罪既深。由此應知。前說為善(文)寶雲。一以染心。二發非愛語毀呰於他。三前人解義。四不誤。所罵解時。成其業道(文)。 諸染心語名○(文)光雲。此師意說。雖有獨起雜穢語。若前三語起時。必兼雜穢。然雜穢語他不領解非四語業道收。故婆沙一百七十雲。謂如有一獨空閑處。作如是說。無惠施。無親愛。無祀祠。如是等語惡行。世間有情不生領解。非四所攝。准彼論說。更加一緣。所謂解義(文)光(十七)雲。問。若三語起必兼雜穢語體。名俱起雜穢語。若離前三語起倭歌等。名不共雜穢語。總言之。若三語俱起。有三表·三無表。若四語俱起。有四無表。故眾事分明。受五戒人一時俱得五表·五無表。彼善業道既得俱起。不善業道理亦應然(云云)。 有餘師說(文)光雲。此師意說。異前三語。染心所發方名雜穢。皆是獨起雜穢語也。前三語起時。不兼雜穢。有此不同故。敘異說(文)神雲。有餘師說。異虛誑等前三種語。外所有一切染心發言。非即前三語獨起雜語。謂佞歌及邪論等有五種。一佞。二歌。三邪論。四等謂染心所發悲歎。五及諸世俗戲論言伺。異前三語。染心所發一切。皆是雜穢語收(文)論雲。佞。謂諂佞。如有苾芻。邪命居懷發諂佞語。歌詠。如世人以染污心諷吟相調。及倡伎者為悅他情以染污心作諸詞曲。言邪論者。謂廣辯說諸不正見所執言詞。等。謂染心所發悲歎。及諸世俗戲論言詞(文)惠雲。佞(奴定反)者諂媚。說文雲。巧媚也。倡伎者(上處揚反憑倚也)倡樂。三蒼。倡俳也。伎謂藝能也(文)。 輪王出世(文)神雲。問。劫增輪現時亦有歌詠。如何不是雜穢語收。答。由彼語從出離心發。歌詠之中。毀呰十惡。讚嘆十善。能引十善。出離三塗。非預染心。如佛詠言。煩惱深無底。生死海無邊。度苦般未立。雲何樂睡眠等(文)惠雲。出離者。歌詠此法言等也(文)。 有餘師言(文)光雲。有餘師言至不成業道者。敘異說。爾時亦有染心發言。由過輕故。不成業道。故前文言。語惡業道於語惡行不攝加行·後起及輕·是此師義。彼輪王時雜穢語。雖他領解。非業道攝。不發無表故(文)此師意北洲綺語過輕故不成業道之義也。此不正義也。正義意北洲歌詠。正是獨起雜穢語故。雖非極重。成業道也。輪王時歌詠。發從出離心故。非業道攝(為言)。 於他財起非理欲(文)光雲。他物簡自。自貪不成。理亦應說猶情起貪而不說者。影顯可知。謂於他物非理惡欲屬已非他。力謂強力。竊謂私竊。起力竊心貪求他物。如是惡欲。名貪業道。此貪唯是修所斷貪。於修斷中貪著己物。亦非業道(文)論雲。有餘師言。諸欲界愛皆貪業道。五蓋經中。依貪慾蓋。佛說應斷此世間貪故。有說。欲愛雖盡名貪。此惡行中攝粗品。成業道(文)。 輪王北洲貪等(文)此釋應有貪業道之下歟□□□明之歟。於北洲。雖有行欲事等。非惡欲他財之貪故。非業道攝(矣)。 如契經言(文)此經中有十一不同(光·寶·神同之)光雲。總有十一不同。一無施與。二無愛樂。三無祠祀者。此三皆是謗因邪見。見集所斷(文)。 今疏無施福者。施檀施。福約Йг果Я得ю福⑥施Юяг。因⑥雲施福Ь歟。戒福·修福同之。戒戒波羅蜜。修定也。決雲。修福者定也。今祠祀者。定是神用自在義。故雲祠祀(以上)光雲。四無妙行無惡行者。此總撥妙行·惡行。亦是謗因邪見。見集所斷(文)無妙行者。除施戒修外禮佛讀經等一切妙行⑥撥無Зю也無惡行者。此亦總殺等一切惡行撥無也。光雲。五無妙行惡行業所感果異熟。此是總撥業所感果。謗果邪見見苦所斷(文)又雲。六無此世間。七無彼世間。此二通謗因果。謗因是集所斷。謗果見苦所斷(云云)今疏釋在之。又雲。八無母。九無父。此二是謗因邪見。見集所斷(文)寶雲。有說。彼諸外道。謗無父母感子之業。不謗其體(文)光雲。十無化生有情者。此通謗因果。婆沙釋曰。諸外道作如是說。諸有情生。皆因現在精·血等事。無有無緣忽然生者。或撥無感化生業。或復撥無所感化生(文)又雲。十一世間無有沙門或婆羅門是阿羅漢。此三是謗聖邪見。見道所斷。隨其所應。彼經具顯謗業·謗果·謗聖邪見。此頌舉初撥善惡業等言。攝後傍果·謗聖。若依婆沙等文。更說謗滅邪見(文)寶雲。十一世間無沙門·婆羅門·阿羅漢(文)今疏雲無世間(文)為一種撥無者見如何。既雲無此世間無彼世間(文)此外又何雲無世間耶。恐今疏無世間(文)無字剩歟。 大永二年八月六日抄之畢。擬講英憲。 (永祿四年七月二十四日以彼自筆寫之畢。阿闍梨淨實)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十七(頌疏論本第十七) 謂貪等相應思(文)貪等轉故思轉者。轉者起也。貪等起。思即起也。貪等行故思行者。貪等遷流遊行。思即行。如此隨貪勢力故。思造作依託貪故。貪等三與思為道。重心雲。貪業道貪造作。瞋業道瞋造作歟。光雲。如彼貪等勢力。而思有造作故。貪等是思依託處故。名業之道(云云)麟雲。以思依貪等轉故。如人依道。此貪等體雖非業。是業之道(文)。 思所遊故(文)問。雲所遊履。雲所依託。意如何。答。於道所依義所依託所行義(所遊履)在之。如人依道遊行。思依貪行轉也。光雲。前七體是業。身·語業性故。亦業之道。為彼思業所遊履故。由因等起身語業思身語業為境轉故。名業道(云云)。 業道者具顯業道業業道(文)麟雲。謂前七業業道類。貪等三業之道類。雖彼不同。而一業道名通兩處故。此兩類總得名業道(云云)。 一業為餘業一道為餘道(文)一業為餘業者。一業名為餘業名也。一道為餘道者。一道名為餘道名也。十同名業道故⑥釋Зю也。一業道名同十。與雲業道也。其業道性·類雖不同。業道名同ЮэЬ。為言。惠雲。一業名通三業。一道名通十道。如車牛名通一切車牛也(文)。 於典籍中(文)經典也。意雲。說識住經典中雲也。 四識住事。第八卷疏雲。如經言。識隨色住。識隨受住。識隨想住。識隨行住。四是所住。識是能住。識所住故。名四識住(文)。 離殺等七(文)麟雲。離殺生等七至類前應釋者。前釋不善業道。今善業道與上是同故。類前釋(云云)。 義便明斷善(文)惠雲。由十業道中有邪見。明邪見次便。明斷善也(文)光雲。義便明斷善。一問。惡業皆與現善相違。諸斷善根由何業道。二問。斷善·續善相雲何(文)夫善根者。信因果理。知因果道理思也。邪見亙善惡撥無果報也。邪見中上品圓滿邪見起Шыю時無始已來所數習。生得善根斷也。生得善被斷時。雲斷善根本時也。不至此位前。邪見緩故。斷善加行位雲也(已上禪談抄)。 唯有上品(文)惠雲。問。九品邪見皆能斷善。如何言唯上品邪見能斷善。答。據實。九品邪見皆能斷善。此言唯上品者。據第九品都盡處說也(文)今疏唯有上品者。上上品也。此則舉九品善根斷盡位也。夫斷善相。如修道智慧斷修。或先起下下品邪見。斷上上品善根。乃至起上上品邪見。斷最微細善根。順逆相對可知之。是以發智論第二雲。雲何微俱行善根。答。斷善根時最後所捨。由捨彼故。名斷善根(文)微俱行者。最後所捨是微細故。今論雲。如是說者。漸斷善根。謂九品善根。由九品邪見。逆順對漸次而斷。如修道斷修所斷。或即下下邪見能斷上上善根。至下下善根上上邪見所斷。若作是說符本論(文文)本論文。上所引發智文也。 所斷欲生得者(文)決雲。斷善者。必是未離欲者也。未離欲者。身中無色·無色善根。離下地縛。必得上故。故離下地染時。得上地功德。既未離欲也。何有色·無色之功德耶。故斷善者。唯斷欲界善也(已上)。 加行善先已退(文)惠雲。加行善有九品並發。我皆在加行時捨也。今言斷九品。據生得說也(文)。 一切邪見皆能斷善(文)光雲。若有漏無漏緣·自界他界緣邪見皆能斷善。無漏緣·他界緣。邪見雖境不隨增。同類遍行因亦增邪見。有強力故亦能斷善。又解。雖境不隨增。相應俱有因。亦增邪見。有強力故。亦能斷善(文)意雲。無漏緣·他界緣。邪見於所緣境不隨增方。雖其力劣。為同類遍行因。作隨眠隨增方。強盛故有力。能斷善根雲也。有餘師說者。以不隨增境界。他界緣·無漏緣邪見勢力劣也存。不斷善根雲也。惠雲。餘師意。他界緣不緣自界因果。無漏緣不緣有漏因果。故不斷善。破雲。雖不緣自界及有漏因果。還緣他界因果及無漏因果。故言一切也(文)。 漸斷者(文)麟雲。言漸斷者。是正義。如修道斷修惑。有餘師雲。九品善根。由一剎那邪見頓斷。如見道斷見惑。有說。斷九品善。終無中出。如見道中。如是說者。通出不出。如斷修惑(文)。 論雲若彼律儀(文)論雲。有餘師說。先捨律儀。後斷善根。末易捨故。如是說者。若彼律儀是此品心所等起果。此品心斷捨彼律儀。以果與因品類同故(云云)光雲。此釋二俱捨。一敘異說。二申正義。此敘異說。因彼善根發得律儀故。善根是本。律儀是末。末易捨故。所以先捨。本難除故。所以後斷。如是說者至品類同故者。此申正義。九品善根能發九品律儀。若彼律儀是此品善心所等起果。此品善心斷時。即捨律儀。以果律儀與因善心品類同故。若加行善所發律儀。斷善加行位捨。捨彼善故。正理雲。諸律儀果。有從加行。有從生得善心所生。若從加行善心生者。律儀先捨。後斷善根。然斷善根加行根本。皆名斷善。依此故。說斷善根位捨諸律儀。若得生得善心生者。隨斷何品。能生善根所生律儀。爾時便捨。能等起隨彼捨故(文)准此釋。今疏諸律儀果有從加行已下文。正理論也。此文雲。律儀先捨。後斷善根(文)同今論不正義有餘師說故。解雲下會之。言先捨者。據先加行位捨也(云云)意雲。加行善心所發律儀。斷善加行位先捨之。以此望正斷善位。加行善所發律儀先捨。生得善後斷之也。若以加行善望。加行所發律儀一時捨之。非有前後。故正理論文。同今論正義。不同不正義也。 加行善事。麟雲。加行善所生律儀者。從聞·思等慧所生也。得善者。即生得慧也。 人趣三洲(文)光雲。惡趣染慧不堅牢故。不能斷善。不染慧不堅牢故。不能入聖。言不染惠義便。兼舉天趣中有生處得智。現見善惡諸業果故。不撥因果亦無斷善。不在北洲。彼無極惡阿世耶故。不能斷善(文)麟雲。女身皆能斷善。此是正義。以本論雲若成女根定成八根故。知通女。有餘師。唯男非女。欲勤·慧皆昧鈍故。違本論非正(云云)論雲。如本論說。若成女根。定成八根。男根亦爾(文)斷善人也。寶雲。扇搋等身志意不定。不能斷善(文)。 見行斷非得(文)麟雲。此斷字通上下者。向上謂見行斷。向下謂斷非得為體也(云云)光雲。躁動不定。不能堅執。不能深入。名愛行者。堅深不動。若能堅執。若能深入。名見行者。由斯理趣。非扇搋等能斷善根。愛行類故。如惡趣故。故正理雲。謂見行者惡阿世耶極堅深故。彼惡意樂推求相續故。名極堅。見遠隨入故。名極深。心極堅深故。能斷善。諸愛行者惡世耶極躁動故(云云)。 續善疑有見者(文)光雲。疑有二。一疑有。二疑無。疑有能續善根。疑無不能續善。此中據疑有說故。言謂因果中有時生疑此或應有。即續善根。或生正見。定有非無。此是正見。能續善根。善得初起。名續善根。頌言疑有見者。有唯在疑。或唯在見。或通上下(文)問。以疑有心續善根者。疑有心直續善歟。又起正見續善歟。答。疑有心直續善也。付之起猛利邪見斷善根者。僅疑有心現前時。輒不可續善。例如疑無心現前時不斷善。撥無邪見圓滿時斷善根。如何。答。生得善。無始已來生生繫屬。數習殊猛也。故斷事難也。續事易也。仍疑無心不斷善。疑有心斷善也。 此或應有(文)麟雲。此或應有者。謂是先執為無。復或應有也。正理雲。續善根位。或由因力。或依善友。於因果欻復生疑。所招後世。為無為有有於因果欻生正見。定有後世。先執是邪。爾時善根得還續起(云云)又雲。言或發正見者。婆沙雲。誰住疑心續。誰住正見續。有作是說。轉身續者。住疑心續。現法續者。住正見續。評曰此不決定(文)。 疑無斷善(文)正文雲。有何證言疑無斷善。光師但言疑有能續善根。疑無不能續善。不言斷善耶。然麟雲。疑無斷善者。謂於因果中生疑無心。此或應無。從此生於邪見謂定無。便斷善也(云云)可思。 九品頓續(文)寶雲。論。有餘師言九品漸續。述異說也。論如是說者。至氣力漸增述正義也。婆沙雲。評曰。應作是說。九品頓續漸次現前。乃至應從地獄死當生地獄者。三品善根。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在前。當生傍生鬼。六品當生人天九品(文)從地獄生地獄等者。漸次現前之貌歟。 現謂現世(文)現身續善者。下所明意樂壞等人也。 除造逆事。造逆罪斷善根者。現身無續善。必轉身續善也。轉身續善中。緣力斷善者。將生時續善根。將生時者。中有末心地獄生有欲現前時也。因力斷善者。將沒時續善根。因力斷善者。執強в地獄в果報в終ヤЪ不改斷善в思也(以上禪談抄)今疏。若由過去○等。明因力斷善也。若由現在○等。明緣力斷善也。神雲。若由久習。內因力強故。後將死時方續。若由惡知識。外緣力弱故。於前中有將生續。由自他力。應知亦爾(云云)問。因力斷善者。於何時續善耶。答。地獄壽已將沒。沒時續善也。付之述Ъ地獄初能知Ь於地獄Я生所得в智惠ヤЪ知業因業果⑥見Уэ。若爾初生時無苦患х歟。又地獄不現前邪見業道事。現見業果故ユлэ。若爾者。初生時可為續善耶。答。婆沙淨達釋。地獄初能知者。除無間地獄。或除因力斷善雲。二釋在之。初釋。受苦無間。初生時苦受逼迫。無信因果見Уэ次釋。無間。初生程不受苦信因果。受苦已後。受苦無間也。因力斷善物。無間罪人中。過失殊深重。初生時受苦無間也。可意得歟(以上禪談抄)決雲。或抄出雲。於地獄初生時。若以正見見業果者。不起邪見。亦能續ヱлЁ善根。若以無記心見業果者。不起邪見。不юлЁ續善根。然地獄初生之時。有生所得智。知前身造業者。生所得智不юロ必可ワЯ善Юю故。以無記心見業果者。將沒時續善(云云)無咎(以上)。 又愛樂壞。正文雲。論雲。意樂壞(文)神雲。又意樂壞。非加行壞。斷善根者。不入地獄故。於現身續。若意樂壞。加行亦壞。入地獄故。要身壞後。方續善根。見壞戒不壞。應知亦爾(文)光雲。意樂壞·見壞。謂起邪見。非加行壞。戒不壞。相儀中護。加行壞。戒亦壞。相儀亦不護。故正理雲。謂世有人撥無後世。名意樂壞。而不隨彼意樂所作。非加行壞。見壞戒不壞。見壞戒亦壞。斷善根者。應知亦爾(文)決雲。意樂壞者。起邪見撥無後世也。此人以意樂壞。雖捨戒行。且守威儀不失法則故。雲非加行壞。加行者。本所持戒法則歟。起邪見雖撥無後世。於不壞先所持戒法則。故過輕。現身能續善根也。見壞(意樂壞)戒不壞(非加行壞)雲同事也(以上)。 相儀中護名戒不壞(文)相儀者。外相威儀⑥護ю⑥名戒不壞(為言)此則對內起邪見撥無律儀歟。 有斷善根非邪見(文)麟雲。義便對邪定為四句。布剌那。昔雲富樓那(記也)邪定。謂造逆入無間。是邪定聚攝。未生怨者。謂阿闍世未生之時預記。是界能害父王。是王之怨。以未生時記故。名未生怨(文)上明造逆人斷善之續善位故。其義便對邪定為四句歟。惠雲。梵雲布剌拏。此雲滿。出時物之皆滿。舊雲富樓那及蘭那。皆訛也。 天授三逆事。寶雲。天授。舊雲提婆達多。此人破僧·出佛身血·殺阿羅漢。故是邪定。亦斷善根。故是俱句(文)問。達多何時續善耶。答。命終時南無唱時續善也。付之既造三逆罪斷善根。因力斷善者也。將沒之時可續善耶。答。惡至極還成善緣也。達多深重惡人。地獄火炎纏身。現前大地破烈現身到無間城門。轉識受生之中有僅一剎那。大身體現身如入無間地獄。如此現身最後。善惡因果信力忽現前。歸依心此身內起故。造逆斷善в者ЮяЬх依別緣力現身續善也(已上禪談抄)。 且初一者謂離所餘七惡色業(文)光雲。正理破雲。又說加行造惡色業。色言太增。無色無容先加行造。俱捨師救雲。色無太增。說色業故。若不說色。即非定顯業是色故。若言加行。定是色故。即不說色。次亦可加行定是業。亦不須說業。業亦太增故(文)加行定有表Ь定ую故。正理如此難歟。俱轉者。以業道望思說俱轉。雲一俱轉。雲二俱轉。一二思外業道數也。 第二一者謂先加行遣使(文)麟雲。謂身二業語四。除邪婬。以無此遣使義(云云)此一俱轉意。遣他作殺等。根本成時唯無表。表無也此根本成時。使住ЗЬх貪瞋等。本主應有起善無記心故。此善無記非業道故。此位в思Ь殺等隨一Ь俱起故。一俱轉也。從又此根本成時。起ЗЬх慢·疑等煩惱。其х非業道故尚一俱轉ЮюлЁ。可思之。今略之歟。光雲。正理破雲。若先加行所造惡業。貪等餘染及不染心現在前時。隨一究竟。經主唯說不染污心。此有太減。以慢·疑等染心起時。亦有由先加行所起業道成故。俱捨師救雲。論主意別。以不染心定一俱轉。若染污心即不決定。雖慢疑等現在前時與一俱轉。若貪·瞋等現在前時。即二俱轉以染心濫。略而不說(文)惠雲。不善業道俱轉中。不染心中殺等隨一究竟。如何有不善思與殺業道俱轉及善中俱轉也。七俱轉。染心得善戒。既染心。如何有不善思與善業道俱轉。答。謂業道隨與同時善不善思俱時轉。雖性不同。以與業道俱時生故也(文)。 二俱轉者(文)決雲假令起瞋行殺之時。所起瞋俱起之思。與瞋俱轉。又與殺俱轉。故一思Ь瞋殺二業道Ь俱起。雲二俱轉也。問。遣使殺等隨一究竟。自貪等隨一現前時。有二俱轉可雲耶。答。可雲二俱轉。進雲。於二俱轉中不出之。付之既遣使誑等六隨一究竟。自又貪等三隨一現前。既是二俱轉法也。何不出之耶。依之正理論中出之見Уэ。答。是正理論師難今論二俱轉語也。俱捨師救雲。後三俱轉中。言貪等隨一。影顯前二俱轉中亦有貪等隨一現前。前一俱轉中。已說不染心。影顯後二俱轉中亦有不染心。論主文巧。前後顯中不欲繁詞。故不別說(文。以上)。 說雜穢語不說誑等事。麟雲。問。何不說誑語等三。答。誑等染言必兼雜穢。二俱轉故不言也(文)說誑語等兼雜穢故。三俱轉故。不出之也。。 三俱轉者(文)光雲。謂以瞋心。於屬他人雞鴨等生。正斷正命已。亦離本處故。於爾時瞋·盜·殺三與思俱轉(云云)問。前殺由瞋究竟。盜由貪究竟(文)今何言盜由瞋耶。答。依不異心究竟雲也。謂殺·盜二同一瞋心究竟也。前文依異心究竟。雲盜г貪殺г瞋Ь也。光二釋中。後釋意。寶同之。 又先加行遣使(文)麟雲。又先加行遣使殺等者。論文俱言加行造惡色業。不言遣使。理實。若加行定。非唯遣使。自作亦得。如先作殺加行後方死等。或先燃火後燒物等。或先發言後方解等。如是等類。並是自業相成(文)。 第一四者(文)光雲。問前三語起必兼雜穢。表·無表業四各別耶。解雲。前三語起。同時別有雜穢語體。名俱起雜穢語。若離前三語起佞歌等。名不共雜穢語。總言之。若三語俱起。有三表·三無表。若四語俱起。有四表·四無表(文)。 五俱轉者(文)此先加行。遣使造殺等四惡色業。并貪等隨一現前。故五俱轉也。疏隨四究竟者。遣使所造殺等隨四究竟也。下六·七俱轉可准之。光雲。如先加行。遣使造惡色業貪等起時。隨四究竟。名五俱轉。隨五究竟。名六俱轉。隨六究竟。名七俱轉(文)。 各當頭起名為自力(文)當頭者。獨頭起事歟。   二俱轉者此(文)麟雲。無正見。一者正見是推度性。五識無分別故非正見。以息求故無正見者。謂推求名見。盡無生智息推求故。不名正見也(文)決雲。正見是推度性也。盡無生智止息位無推度故。無見也(以上)盡無生智位。所作已辨位。息所求故。相應慧無正見也。神雲。正理論雲。此相應慧非見性故(云云)。 四俱轉者(文)近住等戒。制虛誑語一。不制離間等。故語一也。故身三合。四支戒也。麟雲。惡無記心得戒者。此宗許故。如沙彌本是善心。來至壇場禮僧求戒。至第二羯磨忽起噁心及無記心。亦爾前勢力發戒也。理實有無心得戒。此不論者。論明思俱轉故。無心得戒非與思俱故。不明(文)。 第二九者或依無色(文)惠雲。入無色定得苾芻戒。入色界定即有定共無表。與思俱轉也(文)麟雲。依無色盡無生智現前等者。謂沙彌正受戒時。入無色定得無學果也(文)。 論雲別據顯相所遮如是(文)光雲。若別據律儀顯相。所遮如上。若通據律儀·處中隱顯。則無所遮。處中業道非是律儀。名離律儀據此隱相有一·八·五業道俱轉。依宗正辨。受五戒等必須具足。方名律儀。若不具受。非是律儀。但是處中業道。如人不能具受五等。隨其多少要期。且受離殺生等。雖不名為律儀所攝。亦得名處中業道。此中為足善業道中總有十種俱轉。且於處中說一·八·五。理實處中具有十種(文)。 一俱轉者(文)麟雲。得一支遠離者。謂有人不能具受五戒。但受一支。得五支者。謂身三語二。此亦非近事·勤策·苾芻等諸律儀支。但成處中妙行。或善五識現前得三支遠離為五。得六支者。即身三語三也。此上所明。皆是同時俱。非前後俱也(文)。 釋曰粗雜瞋通二者(文)光雲。前六句明不善。後六句明善○為苦所逼。由相罵故。有粗惡語。為苦所逼。由悲叫故。有雜穢語。為苦逼。身心粗強。□□E□□□□□覆襤鞢憬魽慼撐灠鎳cG□□□□楉□□□□□□□□□□蓮□□□觿□埤□騶□□j□□櫸□□□□□□埤□驛□□j□□□□逆□□辭蕁□|□□薩芹迴鯊□≡§□□□揚兣|□唌慼慼慼慼慼 貪邪見成就者(文)光雲。貪及邪見成就不現行。由未離故。所以成就不現行。無可愛境貪為己有故。貪業道不現行。雖有涼風觸身起貪。輕非業道。如輪王·北洲貪輕非業道。地獄中有生處得智。知前身造業來生此中。現見業果故。無邪見現行(文)。 又地獄中業盡(文)問。地獄有中夭(見)何雲業盡死耶。答。業盡死故無殺業道者。依猛利不善業。感地獄異熟果故。業未盡之時。無有橫死之義。故雲無殺業道也。然而依別緣力。至業力衰歇之時。不受盡彼處異熟果。可來生人中等故。有中夭雲也(已上本義抄)釋ЗЬЛ無殺業道之所以。地獄業盡死故者。約所殺之有情談之。北洲無惡意樂故者。就能殺有情論之。光雲。北洲約果論之。地獄約因論之。故論述北洲之相。雲壽量定故(文)。 業鏡現前(文)正文雲。光雲。業纔(文)今見光記。業鏡(云云)神雲。有業鏡。造業身影皆現在前。又如瑜伽論說。閻魔王化作罪人本造業身。語地獄眾生言。我本造此業。汝不須諱。又所殺生如牛羊等影。現在前來相續。妄語無用故。無妄語(文)光雲(初釋如神)又解。夫人虛誑為求遂意。於彼處所無事別求。以無用故無虛誑語。又正理雲。或虛誑語令他想倒。彼想常倒故。無誑語(文)。 即由此無用(文)問。此無用者如何。答。誑語в無用⑥今無離間所以用意也。謂准誑語無用者。有所求令他壞。於地獄無別求無用故。無離間語。又令他壞。為令他想倒。地獄常倒故。無用Юяг。無離間語歟。可思之。惠雲。常離即無用也(文)此意以常離即為無用歟。若爾者。疏由此無用者。上誑語в無用в言用Ь之雲心歟。非用其義准矣。問。疏雲。由此無用及常離。無離間語(文)何以常離即為無用耶。答。寶雲。此地獄中總有三例。一通現行·成就。謂粗惡語·雜穢語及瞋。二唯成就。謂貪·邪見。三不現行亦不成就。謂身三·語二離間語·虛誑(文)。 北洲成後三者(文)寶雲。北俱盧洲有三。一意三業道唯成就不現行。二雜穢語通成就·現行。三身業道語三業道不成就·不現行(文)麟雲。身心柔軟無惱害事者。謂若身心剛強欲惱害他故。名為瞋恚。即身心柔軟故無瞋也。不信因果作惡意樂。名為邪見。無惡意樂。無邪見也。此三離欲捨故。北洲無離欲故。定有成就(文)。 無惡意樂故無殺等六(文)光雲。無惡意樂故。彼無殺生等六。此即通釋。又別釋雲。壽量定千歲故。無殺業道。無攝受自他財物故。無盜業道。無攝受女人為妻故。無邪行業道。身心暖故。無粗惡語。又正理雲。言語清美故。無粗惡語。以無用故。無虛誑語及離間語。又正理雲。無誑心故。無虛誑語。常和穆故。無離間語(文)問。今疏雲。無用故。無離間·誑語(云云)無用故無離間貌如何。惠雲。北洲無用者。常不乖離故。無心求故。無離間及誑也(文)為令他壞。作離間語。北洲常不乖離故。雖作離間語。和穆不壞。無用故無離間語也。又為遂求心用誑語。北洲無所求無用故。無誑語也。   天鬼傍生前七業道唯有處中(文)天有七業道事。光雲。雖諸天無殺。天愛自部故。或有時殺害餘阿素洛·鬼趣。有餘師說。天亦害天。知過去世為怨仇故。斬首截腰其命方斷。故正理雲。有餘師說。天亦殺天。雖天身支斷已還生。斬首截腰則不受生(文)惠雲。六欲天與修羅相罵故。有粗惡語。阿修羅與女相離故。有離故。有離間語。有誑心故。有誑語。與修羅戰有殺盜修羅女故。有婬·盜也(文)問。欲天起邪見歟。答。起邪見也。 色界無處中業道事。惠雲。色界無處中業道。初定發身語表等。是妙行攝也(文)明眼抄雲。天趣·地獄雖俱現見業果。而有差別。謂天趣受樂。其心容預。雖見業果。亦起邪見。地獄受苦。其心逼切。已見其因。不起邪見。天雖起邪見。由見業果。所起邪見非上品圓滿。若極作意思惟之時。便見業果故。不斷善。但光法師言不撥因果者。旦據極重邪見也。非言全不撥因果也。或亦應言。現見業果故。不斷善根。而不可言不撥因果者是謂。故泰法師直雲。以天趣中有生處得智現見業果。不言不撥因果。前義為勝也(文)。 然無色那含(文)惠雲。然無色那含者。此說過去依身起無漏道。不說依地。有過去欲界一地身起一地道共戒或二·三·四·五·六地道共戒。若二地身。即起一地乃至五地道共戒。若三地身。即起三地道共戒。若四地身。即起二地道共戒。五地身。即起一地道共戒。謂生上地。即不起下地道共戒也。從此已後生無色界。曾一地身起道共戒。即成一地身道共戒。乃至曾五地身起道共戒。即成五地身道共戒也(云云)今疏雲。雖依何地或二·三·四·五地(文)二·三·四·五地依身也。即二初禪。三二禪。四三禪。五第四禪之依身也。惠。起一地共戒。或二·三·四·五·六地道共戒(云云)此明無漏依地未至中間四·本意六地也。謂過去依身欲界一地。起未至一地共戒乃至六地共戒者有之(為言)若二地身。即起一地乃至五地共戒(云云)初禪依身。起乃至五地道共戒。除未至地歟。若三地身。起三地共戒(云云)第二禪依身。起二禪三禪四禪共戒(為言)餘准此可思之。問。已離色染超越證不還(并)己離色染練根得不還者。設雖不修勝果道。既成果道攝無漏故。此聖人生無色時。可成過去律儀。若前二果人。以有漏道得那含果後。以有漏道離色界四靜慮惑人。既未起六地無漏生無色界。爭可成一地·五地共戒耶。答。勝果道起·不起。中古諍論也。有漏道證不還果人。必起勝果道故。依身無色有學聖者。必成ЗЬ過去律儀⑥可雲也。 勝果道起事。麟喻獨覺。凡位以有漏智斷下八地修惑。依第四靜慮入見道。一座成覺也。其間一百六十心。謂上八地九無間·九解脫。見道十六心也。上八地中。七地是凡位所斷然起無漏無所作對治道也。非想一地。正起無漏有所作道也。此無漏無所作道者。則勝果道也。此則乍依第四靜慮。擬宜起修七地九無間·九解脫道也。極利根麟喻如此。況聲聞不修勝果道耶。故依身無色有學聖者。必成過去律儀也。 餘處通成現○(文)光雲。除地獄北洲。彼無前七善業道故。於餘界等。七善皆通現行及成就。然有差別。謂鬼·傍生有處中業道。彼身無律儀故。若於色界。唯有律儀。無處中業道。於初定中發身表業。但妙行而非業道。三洲·欲天有律儀·處中二種(云云)。 十惡業道招○三果(文)第六卷明五果。異熟·等流·離繫·士用·增上果也。其中感三果(為言)問。一殺業感三果歟(論問也)光雲。有餘師雲。一殺業先受異熟。次近增上。次遠增上。故有三果。有餘師雲。異熟·等流二果因別。先感異熟果。謂加行業令他苦故。於地獄中受苦異熟。後感等流。謂根本業。其命已無。生人中。壽命短促。經雖總說一殺生。實通根本·加行眷屬(文)又雲。不善業道招總異熟。通三惡趣。此文據重但言地獄(文)。 來生人中受等流(文)光雲。等流者。是相似義。如斷他命令壽短促今時壽命還短促。盜等准釋(文)惠雲。問。人趣命根是善業感。如何壽短是殺等流果。答。不說人趣命根是殺生果。但由殺生能障壽令短。名等流果也。正理破此論。殺業與命作障礙因令短命。彼自釋雲。但是殺生近增上果。雖說人壽是善業感。由殺生近增上果。令命住小時。近增上名等流也(文)妻不貞良(文)。 卑賤醜陋義也。 乖穆(文)不和穆也。 貪者貪盛(文)光雲。前生起邪見者。今生癡增。所以者何。彼邪見望貪·瞋癡增盛故。癡是邪見等流果(文)惠雲。邪見癡增者。由邪見增。後生癡等流果。貪·瞋准此釋也(文)神雲。邪見起時無行相轉。壞現見事。比與貪·瞋相應無明。彼癡增重。貪·瞋有行相轉故(文)。 增上果者(文)問。增上果者。第三生受之歟。又受等流果生Я受之歟。惠雲。不善招三果。加行時令他受苦。於地獄受異熟。地獄據重亦通餘二趣也。令他短命等流。臨終時令他失威光。第三生光澤鮮少。受增上果(文)光不言第三生。可見之。寶雲。由殺生故。光澤鮮少。壞他光澤故。不與取故。多遭霜電(損他物故)欲邪行故。多諸塵埃(污他名故)虛誑語故。多諸臭穢(誑他人不欲聞故。應受撿)離間語故。所居險曲(親友往來難故)粗惡語故。田多刑棘等(語傷人等故)雜穢語故。候變改(是說非故)貪故。果少(欲減他物故)瞋故。果辣(辛辣如瞋故)邪見故。果少或無(輕即果少。重即果無。以上)麟雲。時候變改者。是說非等。不順寒暑故名變改(文)餘同寶。惠雲。磽確(上苦交反。下苦角反。磽確薄瘠田也)鹹鹵(上胡緘反。下音魯。說文。鹵謂西方鹹田也)辣(盧葛反。辛其曰辣也。以上)答此令他受苦(文)光雲。初殺業。於殺他位。一令他受苦。二令他斷命。三令他失威。謂殺生時於加行位令他受苦故。墮地獄受苦異熟果。非正死時。以正死時無有苦受唯捨受故。於根本位斷他命故。從地獄出來生人中。受命短促。為等流果。將行殺時執刀杖等怖所殺生壞他威故。感諸外物鮮少光澤。為增上果。壞威據遠加行。受苦據近加行(文)。   善業道三果(文)光雲。正理雲。且依離殺。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由此力故。生於天中。受異熟果。從彼沒已來生人中。受極長壽。近增上果。即復由此感諸外具有大威光。遠增上果。餘善三果翻惡應說(文)。 又契經說八邪支(文)麟雲。翻八正支。以翻正見立邪見故(云云)邪見·邪思惟(准八正支以尋為體也)邪語·邪業·邪命(此三以色業為體也)邪精進·邪念·邪定。 身業名邪業事。光雲。從瞋·癡所生語業。各有四支。總名邪語。以語即業故。不言業。但從瞋·癡所生身業。各有三種。總名邪業以身非業故。不言身(文)麟雲。以語即業故。但言語。身非即業故。不言身(文)。 界繫門事。惠雲。問。八邪支何界所繫。答。邪念·定。邪精進。邪見。通三界。邪思惟·語·業·命。欲·色有。色界初定有。二定上無也。 三斷門事。惠雲。問。幾通見等三斷。答。邪見見斷。語業命修斷。餘通見·修斷(文)。 次第事。惠雲。問。何故三業中先身後語。八邪中先語後身。答。三業據粗細次第說。八邪據相生說(文)寶雲。正理雲。以業中隨粗細說。道支次第據順相生故。契經言。尋·伺已發語(文)。 瞋癡生語業(文)神雲。瞋·癡所生語·身二業。各有身三語四。兩種語四合有八支。名為邪語。兩種身三合有六支。名為邪業。從貪所生身·語二業。身三語四。合有七支。以難除故。名為邪命(文)。 貪能奪有情心(文)惠雲。貪起時映奪本心也(文)。 如有頌曰(文)光雲。引頌可知。取下兩句為證。上兩句同文故來。故正理雲。諸在家人邪見難斷。以多妄執吉祥等故。諸出家者。邪命難除。所有命緣皆屬他故(文)。 此釋違經(文)戒蘊經中觀象鬥等說邪命(Ь見Уэ)為戲樂延命。故知一切貪所生身語業皆邪命也。依之戲樂歌舞等皆是邪命也(為言)。   斷道者謂無間道(文)光雲。道能證無為斷。及能斷有為惑。具此二斷得斷道名。即無間道能引斷得至生相時。說名能證。能斷惑得不至生相。說名能斷。此無間道亦證亦斷。若解脫道證而非斷。雖於斷得無引功能。與斷得俱說名為證。非由彼力令此惑得不至生相。不名能所斷(文)。 能招自地可愛異熟(文)惠雲。能招自地可愛異熟者。依未至地。起無間道。斷欲界煩惱。九無間道相應思及定共戒。招初定可意果也。等流果即無間道前後相似。或無間道與解脫道前後相似也(文)麟雲。言後等若勝者。約九品論之。同品為等。增品為勝。果非因前故復言後(云云)。 士用果者(文)光雲。謂道所牽俱有士用果。即是俱生士用果。二謂道所牽解脫士用果。即是無間士用果。三謂道所修。謂未來所修功德。或是隔越士用果。四謂道所證斷。即是不生士用果(文)麟雲。言道所牽俱有士用者。斷道俱時諸法由道力起故。曰所牽也。言道所修至隔越士用者。以道斷惑盡時。並能頓證一切功德。雖不頓起。並在未來。由隔越多念故。隔越言所證無為。不生士用者。以無為無生故。名不生。由道力證故。名士用(文)惠雲。俱生士用者。即無間道同時思。能引同時心心所及四相七支無表也。謂道所修未來功德者。無間道後。引第九解脫中五通等功德也(文)決雲。俱生士用者。今無間道俱生思。是名斷道業。此思業能同時心心所及四相七支無表等引以。可雲俱生士用也。無間道次引解脫道。可雲無間士用。又無間最後第九解脫道中間所修五通等功德引。可雲隔越士用也(文)。 增上果者(文)增上果者。有為法生。餘法不障。是增上果。謂除無間道俱生思餘有為法。增上果。又除前生前已生有為諸法。非增上果。果望因或俱或後故。除前生此餘有為。或與因俱或在因後。名增上果也。 無漏業有四○(文)麟雲。無漏有四果者。謂道前後相似。若等若勝。是等流果。餘三同前。言餘有漏者。即無間道外餘之三道。及餘一切善惡等業感。非斷道併除離繫。善惡性故。有異熟果。相似生義。是等流果。由彼力能。是士用果。不障義故。是增上果。言餘無漏者。即除無間道外。餘解脫等道。及餘一切諸無漏業(文)惠雲。餘若有漏善。即解脫道及一切有漏散善等。餘若無漏者。即無漏解脫道。無記即有覆無記也(文)。 無漏不招果(文)正文雲。無漏唯不招報果。何總言不招果耶(文)論雲。已總分別諸業有果。次辨異門(文)光雲。一總問起。二起別問起(文)異門者。三性門三世門等。五門在之。可見之。 色行二蘊少分(文)麟雲。色蘊中唯取身·語二業。除色香等。非業性故。行蘊唯取思一。餘觸欲等非業性故。皆不取之。故言少分。餘蘊非業。故亦不取。法通五蘊者。以諸非業性亦是法。法通五蘊。理實善法亦通無為。以餘二性唯有為故。故約總相。但言五蘊也(文)惠雲。色蘊中取色聲表無表。表取形色。聲取前二聲。行蘊取思。餘法皆非者。少分也(文)。 善業以善法為四果(文)麟雲。言善業望善法為四果者。同類因生。是等流果。牽引義邊。是士用果。斷道所得。是離繫果。增上可知(文)不障義。增上果也。又雲。言除異熟者。善法非異熟性故(云云)果必無記故。善非異熟性也。 善業以不善法為二果(文)士用果者。善思無間引起不善法無間。士用果歟。麟雲。善望不善無三果者。類不同故。無等流果。不善非無為故。無離繫果。非無記故。非異熟果(文)。 善業以無記為三果(文)麟雲。以無記法為三果者。於前二上加異熟果。以善業能招無記異熟果故。餘二可知(文)惠雲。善業望無記法為三果者。善為因感當來異熟果。異熟果因善業生士用果。如通果無記因善心生。亦得餘二無記因善業生。准此釋(文)。 不善業以善法為二果(文)麟雲。不善望善除三果者。不善業非能斷道故。無離繫果。善法非異熟性故。無異熟果。類不同故。無等流果(文)惠雲。不善業望善法。即是前念不善為等無間。引後念善法生。為二果也(文)。 以不善法為三果(文)不善業望不善法三果。謂前念不善為因引生後念不善。士用果也。其性同類。等流果。不障義。增上果。 以無記為四果(文)惠雲。不善等為因引後念三無記。為士用。謂異熟等。除通果無記也(文)麟雲。不善望無記法。有異熟果。以不善之業。能感異熟無記之法。體是異熟故。有此果(文)惠意。約異熟無記心。雲異熟果。前後念相望故。麟意。約異熟法。雲異熟果。世門見故。 答謂遍行不善(文)麟雲。言遍行不善及見苦所斷餘不善等者。遍行不善。即苦諦下邪見等三·及疑·無明并集諦下二見·疑·無明相應惑業。是謂遍行不善。以言不善故。不得總言十一遍使。及見苦所斷餘不善業者。即遍行外苦下貪·瞋·慢等非遍行相應惑業。為同類因。此等皆能引生身·邊二見。二見望彼雖性不同。以同染行故。與不善為等流果。身·邊二見內門轉故。故是無記如品初釋(文)十一遍使者。苦諦下五見·疑·無明。集下邪見·見取·疑·無明也。今取不善故。苦下三除身·邊也。第十九卷雲。遍行自界也(文)依三義立遍行名。一遍緣五部。二遍隨眠五部。三為因遍生五部。光雲。或遍行因等流果。或是同類因等流果(文)。 無記業以善法為二果(文)惠雲。因前念四無記業。引後善法。如通果。初生定善。餘三無記生善法及不善法。由通二境不同故。生善·惡二法(文)士用果相明也。增上果不障義。可知之。麟雲。以無記非斷道故。無離繫果。無記與善類不同故。無等流果。無記不招異熟及善法非異熟性故。無異熟果。故但二果(云云)。   以不善法為三果者(文)麟雲。望不善除異熟者。亦如望善說言。身·邊二見為同類因者。且望當諦諸不善法故。言同類。理實二見能遍取五部不善法。若望他部。應言為遍行因。以此二見是遍行惑故(文)又雲。言以無記為三果者。但有等流·士用·增上三果。以無記不招異熟故。無異熟果。無記之業非斷道故。無記之法非無為故。故除離繫果(云云)。 色行二蘊少分(文)惠雲。三世無別體。約五蘊立世體。同前三性門。同念無等流果及異熟果也(文)。 過去業以三世法為四果(文)麟雲。過去業望三世法唯除離繫者。離繫是無為。無為體非三世攝故除之。有餘四者。以相應俱有能作等因通三世攝。所以有士用·增上。有異熟者。謂過去善惡為因。感異熟果。今時同在過去也。等流果者。後似於前故。亦有之。望現未。准過去說(文)惠雲。三世業與法性或同或異。思可知。異熟果性四句。唯異非同。唯不同等流。唯同非異果。唯性同增上·士俱用通。非除前性同及異也。過去世通多念故。同世得有等流及異熟果。現在一念同世無等流及異熟果(云云)過去業望過去法士用果者。過去業俱有相應法(俱生士用果)增上果者。過去業過去已謝法現在前時不障礙故。此過去業能作因。已謝法增上果同在過去。異熟果者。過去善惡業為因。感異熟果。此異熟果今已謝同在過去。等流果者。過去前後念相望談之。可知之。過去業望現在法士用果者。無間士用果也。依過去業勢力。無間生三性心也。增上果者。過去業不障義易知。異熟果者。因過去善惡業感現異熟果。等流果者。前後兩念相望談之。過去業望未來法士用果者。隔越士用果也。增上果者。過去業未來法生時不障故。異熟果者。因過去善惡業所感異熟果在未來。等流果者。隔念等流果也。 現相未亦然(文)亦然者。亦四果數也。其作法准過去業望現在法。可知之。 現相現二果(文)惠雲。此約現在一念俱有·相應因。同時士用·增上果(文)麟雲。現在但二無三者。唯一念故。無異熟果。無前後故。無等流果。但有相應因故。有士用·增上。可知(文)。 現在望過去果無之。無果前因後之道理故。   未於未果三(文)麟雲。未來業以未來法唯三果者。俱有相應因通未來故。有士用果。有異熟果者。未來雖無前後。其異熟因約體建立。以善惡性為業無記性為果故。得有也。無等流者。以同類因熟位建立未來無前後故。無等流也。新雲。異熟·等流必前後故者。若爾。未來無前後。應無異熟(文)。 不說後業有前果(文)現在業望過去法。果無之。又未來業望現在法。或望過去法。俱果無之也。 諸地業唯色行二蘊少分(文)惠雲諸地業色·行二蘊為體。欲界初定准前。若二定已上。色蘊即定共無表。行蘊即思。空處已上。唯行蘊。思為體也(文)。 同地有四果者(文)麟雲。言除離繫者。以離繫無為非地攝果故。有四。可知(文)同地有漏業望同地法。有四果。謂欲界一切善惡(善有漏散善)為因感。異熟果。善惡業相似生義。等流果。由彼力引生果。士用果。不障義。增上果。初禪以上。定善為因。感當地異熟。善無記業相似生義。等流果。士用·增上准前可知之。非斷道故。除離繫也。 異地二或三(文)惠雲。若異地相望。如欲界業望色界法。即從聞·思慧入修慧。有士用·增上也。從欲界通果無記入色界善望即異性也(文)麟雲。異地有二果者。如欲界加行善心入初禪定。有引起力。是士用果。增上可知。無慾界業感初禪異熟故。無異熟果。有漏異地無同類因故。無等流果(文)。 第五明學等三果(文)學法者。有學身中有為無漏。無學法者。無學身中有為無漏也。非學非無學法者。一切有漏及三無為也。以有漏法不可修故。非有學無學身中法。名非學非無學無為法。不可修習令其增長故。亦非學無學法也。 學等三業唯色行○(文)惠雲。非學非無學業。色·行二蘊。同前學無學業。色即道共戒。行蘊即思也。若學無學法通五蘊。取無漏邊心王大地十大善十尋伺道共戒四相得為體。非學非無學法通五十七(文)。 非學非無學色蘊(文)正文雲。可加行蘊。故光雲。非學非無學業。以有漏色行二蘊少分為體(文)。 且學業以學法為三果(云云)惠雲。學望學法。即取苦法智忍已後至有頂第九無間道已來無漏道。前望於後為三(文)麟雲。學業以學法為三果者。同無漏故。是等流果。引起力故。有士用果。增上可知。除異熟者。以無漏法非異熟故。除離繫者。以離繫是無為故(云云)。 以無學法為三果(云云)惠雲。學業即第九無間道道共戒及思。引第九解脫道盡無生智。亦為三果也。麟雲。以無學法無二。准前可知。有士用。謂金剛喻定引起盡智。是士用果(云云)。 以非學非無學為三果(文)惠雲。即有頂第九無間道已前。斷惑得無為。為離繫果等。及前三果四向無漏定。引有漏定等也(文)麟雲。以非學法有三果者。斷惑證滅。是離繫果。從無漏觀於時。引起有漏善心。是士用果。增上果可知。除異熟者。無漏不招異熟故。除等流者。類不同故(文)。 無學業以學法為一果(文)惠雲。無學業取道共戒及相應思望學法。即前三果四向學法也(文)麟雲。且初望學法。但一果無漏故。無異熟果。學法劣故。無等流果。非無為。無離繫果。無有無學引起學心故。無士用果。然羅漢退者。謂有漏心中起煩惱退。亦非學非無學法也。若准正理。鈍根無學望未來。利根學道為同類因。加行等流果。此約現起故無等流。不相違也(文)問。無學業以學法為一果(文)然無學後學法前也。無果前因後之理。如何。答。以未來學法為果意歟。 以無學法為三果(云云)惠雲。若無學業取盡智時。道共無表及思。望無生智無學。為三果也(文)麟雲。無學有三果者。無間引起。有士用果。同類義故。定等流果。增上可知。除二果者。如學中說(文)。 以非學非無學法為二果(云云)麟雲。望非學有士用果者。謂羅漢從無漏觀出。引有漏心生。是士用果。無異熟·等流。如學業說。無離繫者。謂無學人不更斷惑證寂滅故(文)寶雲。無學非無間道故。望非二。無離繫(文)。 非學非無學以學法為二果(文)惠雲。非學非無學業。即有漏定共戒及思。引無漏定。無漏定為學無學法。或世第一法引苦法忍苦法為學法也(文)麟雲。且初望學法為二果。有士用者。謂從世第一心入見道位。及餘一切學人從有漏心入無漏觀。並約引生之力。是士用果。無異熟果者。學法是無漏故。非異熟。類不同故。無等流果(文)。 以無學法為二果(文)麟雲。以無學法為士用果者。謂無學人入無漏觀。餘同學說(文)。 以非學非無學法為五果(文)惠雲。若非學非無學業。望自類法。取前斷道有漏業。具足有五果。又釋。有漏道斷惑有離繫果。餘取有漏定及一切法相生也(文)麟雲。非學非無學法通無為故。有離繫果。約有漏邊。有異熟果。同類所生。是等流果。士用·增上二果可知(文)。 第六明見斷等三果(文)三斷者。見斷(八十八使及相應俱有法)修所斷(見斷外有漏諸法也)非所斷(諸無漏法也)。 見所斷業唯行蘊少分(文)惠雲。見所斷業唯思。修所斷業色·行二蘊。同前三性業出體。非所斷業即道共及思也。見所斷法。即心王大地十大煩惱六不善二不定八中取六。除睡眠惡作。為四蘊。修斷法五蘊。通七十二法。非斷法。通五蘊心王道共戒大地十大善十尋伺四相得及三無為體也(文)麟雲。見所斷業唯思為體者。以諸色法非見所斷故。餘受想等非是業性故。唯思一是見惑相應思也。法非業性故。受想業。四蘊為體。但除色也。修非二斷色行二蘊少分者。且修斷色蘊。謂一切有漏身·語業色。非所斷業色。謂無漏七支。修斷思者。謂除見道惑相應思。外餘一切有漏思業。非斷思者。即無漏相應思業。二蘊俱非全故。並言少分。法非唯業性故。通五蘊(文)光雲。見斷業。以四諦所斷行蘊少分為體。若修斷業。以修所斷色·行二蘊少分為體。若非斷業。以有為無漏色·行二蘊少分為體。若見所斷法。以四諦所斷受想行識蘊為體。若修所斷法。以修所斷五蘊為體。若非所斷法。以一切無漏法為體。總而言之。三斷業狹。三斷法寬(文)。 見所斷業以見所斷法為三果(文)惠雲。見斷業即身見相應思引邊見。業生(文)麟雲。初約見斷業。唯三法。且唯見斷除離繫者。謂業非斷道法非無為故。無此果(文)身見相應思邊見等。引生自部惑故。等流果。由引生力。士用果。不障義。增上果。可知之。 以修所斷法為四果(云云)惠雲。見斷業引修斷法。引修道貪等。即士用·增上。不善果即異熟果。以見惑有遍行隨眠。能生五部與修惑遍行因。即等流果也(文)麟雲。望修斷有四果者。謂見斷業通不善。修斷通無記。故有異熟果。遍行因所生故。有等流果。引起力故。有士用果。非無為故。無離繫果(云云)。 以非所斷法為一果(文)惠雲。無漏五蘊及三無為但有不障義。為增上果也(文)麟雲。望非斷唯一果者。法非無記故。無異熟果。類不同故。無等流果。無引生義。無士用果。業非斷道故。無離繫果。故但一果(云云)。 若修所斷業以見所斷法為二果(文)惠雲。修斷業望見斷法。如下無明。不了前境同時思。引生疑·邪見等(文)麟雲。次辨修斷業望三法初望見斷但二果者。見斷唯染污性故。非異熟果。修部無遍行惑取他部界故。無等流果。非法無為故。無離繫果。無間生義。有士用果。除離繫。是非斷故(文)。 以修所斷法為四果(云云)惠雲。修所斷業。即善惡業引修斷法。取前斷道有漏業具五果釋。即來生果為異熟果。餘果可知(文)修所斷善惡業感果生。異熟果。具修斷惑由修斷三性思。能引起修斷善惡等心。士用果。俱生無間隔越等。修斷業與修所斷法。前後相生相似。等流果(自地修斷相望)增上果可知。不障義。無為非所斷故。修斷法無離繫果也。 以非所斷法為三果(文)惠雲。修斷業望非斷法。即有漏定共戒及同時思。引生無漏定。為士用·增上果。及有漏道斷惑證得無為。為離繫果(文)麟雲。望非斷有三果者。以有漏道斷惑證滅。得離繫果。有漏善心無間引生無漏心。有士用果。言除異熟者。無漏非異熟故。除等流者。類不同故(云云)。 非所斷業以見所斷法為一果(文)惠雲。非斷業即道共戒及同時思。不引見惑生。但有不障見惑生義。得為增上果(文)麟雲。初望見斷唯一果者。非斷業是無漏故。見斷法是染行故。無異熟果。類不同故。無等流果。法非無為。無離繫果。無引生義。無士用果。故但增上(文)。 以修所斷法為二果(文)惠雲。非斷業。即無漏道共戒及同時思為業。引有漏定生。為士用·增上果(文)麟雲。修斷有二果者。從無漏觀出入有漏心。有引生義。有士用果。餘義同前(文)。   以非所斷法為四果(云云)惠雲。非斷望無漏法。即法忍相應思及戒。證無為。為離繫果引解脫道等。為士用·增上果也(文)麟雲。非斷有四果者。同無漏故。有等流果。無間生義。是士用果。斷惑證滅。是離繫果。非有漏。唯除異熟果(文)。 隨其所應遍上六門(文)光雲。於異門中。最後所說。皆如次言。顯隨所應遍前五門義也(文)今疏。六門者。異門五門之次上。總分別諸業有果門加歟。然異門中初三性相對果明。論文初雲。最後所說。皆如次言。顯隨所應遍前門義(文)此文總分別門次異門初。置此言故。皆如次言。遍異門分(見)若爾者。光釋順論文歟。 釋本論業(文)神雲。釋發智本論中應作等三業(文)謂應作業·不應作業·非應作業·非不應作業(文)正文雲。第三業字剩。論無此字(以上)。   有說染污三業(文)光雲。應作等三。各有兩說。初師意。說染污三業。名不應作。諸善三業。名應作。諸無覆無記三業。名第三。後師意。說染污三業·及無覆中壞軌則不合俗禮儀身語二業·并能等起此二業思。皆名不應作。謂染污全·無覆少分·諸善三業·及無覆中不壞軌則合俗禮儀身語二業·并能等起此二業思。皆應作。謂善業全·無覆少分·於無覆中除應作不應作三業所餘三業。名為第三。於二師中。前約勝義盡理而說。後約世俗而非盡理(文)寶雲。此師說。不善·有覆無記身語意業。名不應作(文)。 有說亦壞軌(文)寶雲。第二師釋兼取無覆無記·無軌則三業·意業即發身語者。皆名不應作也(文)惠雲。壞軌則。即四無記中不合威儀無記。此約不順世俗禮義。前約勝義感善惡果論(文)。 若依初說(文)惠雲。第三非應非不應作。第一師即取四無記及有覆無記。第二師。除威儀無記外餘三無記及有覆無為第三業也(文)。   論雲為由一業(文)惠雲。為由一業但引一生。此舉現業問當果。又為一生下。舉現果向因也(文)。 一業引一生者(文)引業者。引同分業名引業。引同分唯三之文(爾見)故此一生言顯一同分也。依之婆沙百十四。說四業有三說(并)但以同分為引果矣。此同分是生死總報。故舊譯雲。總報業。此則感總報業。總報之業也。問。總·別引·滿感果委意如何。答。凡論業果。造其業。感其界其起·其生等。此雲引業名總報。於此果報總體上。方感壽命長短身形作業等。各別報。此中命根引業所感。身形等滿業所感也。以上明眼抄趣。光心。光三雲。引業非唯感總同分。能兼感別命根故(文)此釋顯光意命根別報也。寶意總報·別報名引果·滿果故。引果·總報眼·目異名也。由之以命根眾同分。共名引果雲總報也。可思之。 一業不引多生事。惠雲。問。若不許一業引多生者。何故阿那律言。我昔施一獨覺食。感得七返三十三天。及人中為轉輪聖王。最後生巨富長者大釋迦家。此即一業感多生。如何言一業不引多生。答。彼因一業引得第二生果。更造業展轉至亡生果。約本因初說。或由一業起多思。願生天或人等感得七生故。言因一食感得也(文)。 依薩婆多宗(文)經部宗意許一業感多生歟。   時分定業應成雜亂(文)惠雲。時分定業應成雜亂者。即順現等三世定業如何安立。即生·後業與現雜亂。此破一業引多生也(云云)麟雲。言時分定業應作雜亂者。謂順現·順生·後三時定果。各由一業一引。今若一業能引多分生。則順現業又招生報。此業為名何等。故成雜亂也(文)。 應眾同分同分差別(文)惠雲。應眾同分同分差別者。若此一身多業共引。即應一生內必死生。因雲。以多業故。同喻。如多生。或可多生。應不死生。許多業引故。同喻。如一生。此破多業引一生(文)。 多業能圓滿者(文)滿業者。一身支體眼耳等諸根圓滿莊嚴業。故雲滿業。圓滿之業。依主釋歟。別報業者。支體色力其形相各別。雲別報。此別報之業歟。 譬如畫師(文)一色圖形喻一引業(文)光雲。又正理四十三雲。今一色所喻為一類業為一剎那。若喻一類。違此宗理。以非一業引一生。可約一類。類必多故。多引一生不應理。若言一色喻一剎那。非一剎那能圖形狀。即所立喻於證無能。今見此中喻一類業。如何引業約類得成。引一趣業有眾多故。此言意顯。一類業中唯一剎那引眾同分。同類異類多剎那業能為圓滿故。說為多(云云)引·滿二業造時先·後事。惠雲。問。先造引業。為先造滿業。答。不定。隨造者意樂力也(文)。 或有缺減(文)寶雲。明由多業圓故滿業不同身形有異也(文)。 二無心者(文)論雲。二無心定。雖有異熟。而無勢力引眾同分。以與諸業非俱有故(文)麟雲。二定有異熟者。謂無想定招無想天五蘊果。若滅盡定招有頂天四蘊異熟果也(文)。 得者善惡得(文)續本義抄雲。諸業者。唯限思業(云云)准此能發思歟。麟雲。得與諸業非一果者。謂得與業或前或後非定俱故。非一果(文)法俱得者。與所得法雖俱時。有此得或前或後或俱生故。以不定非俱有因也。惠雲。若心心所得四相等。與業俱時能引亦能滿。若前後及一切不與俱時者。皆滿不能引也(文)二定得所感滿果事。光雲。問。二定及得。既不感引感何滿果。答。如婆娑十九雲。評曰。應作是說。無想異熟。唯是無想定果。彼命根眾同分及五色根異熟。唯是第四靜慮有心業果。彼餘蘊異熟。是共果。問。滅盡定受何異熟果耶。答。受非想非非想處四蘊異熟果。除命根眾同分。彼唯是業果故。問。諸得受何異熟果耶。答。諸得受色·心心所法·心不相應行異熟果。色者。謂色·香·味·觸。非五色根彼業果故。心·心所法者。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及彼相應法。心不相應行者。謂諸得生老住無常(文)。 無間業者(文)論雲。若有業。由五因緣。易見易知。此中偏說。謂處·趣·生·果及補特伽羅。唯五無間具此五種。餘業不然。故此不說(文)光雲。正理釋雲。處謂此五定以母等為所起處。趣謂以地獄為所趣故。生謂無間生感異熟故。果謂定能招非愛果故。補特加羅謂此人能害母等(文)神雲。婆沙百十二雲。復有說者。五無間業具五因緣。易見易知。是故偏說。一自性故。二趣故。三生故。四果故。五補特伽故。自性故者。謂五種性是決定極重惡業。趣故者。此五決定於地獄受。不於餘趣。生故者。此五決定順次生受。非順現○果故者。謂此五定感世間極不愛果。補特伽羅故者。謂能造此五補特伽羅。易見易知。謂害母父乃至出佛身血所餘一切惡業皆無五種因緣。是故不說(云云)。 一者數行(文)論雲。應知此中唯數行者。名煩惱障。如扇搋等。煩惱數行難可伏除。故說為障(文)光雲。總分二品。但言上下故不言中。或言上下影中。可知。應知但依現行煩惱為其障體。不依成就(文)麟雲。言數行難可伏除者。以煩惱數起故。今對治道無由得生故。雲難可伏除也(文)。 并一切惡趣(文)惠雲。正理論雲。何故名障。答。障聖道。若爾大梵應立為障。答。許離染故不立。問。無想何故立。答。不能離染。以無心故。准此通障六行離染也(文)麟雲。報障中間。梵王非聖。所生起戒取處。不起聖道及道加行因。何不立為異熟障。答。以能離染故。非障也。非如北洲·無想·三惡趣中不能離染故(文。淨寶雲。離染者離欲界為言)於大梵。依身不起三災。四善根不起聖道加行。聖道尚不起之也。但以有漏道離染故。非報障也。光上。引正理論能障聖道及道資糧并離染故雲文畢雲。即准此理。異熟障中不說大梵。以有漏道能離染故(文)。 問此障何法(文)此問答釋障名也。光雲。謂障聖道。及障聖道加行善根。或亦能障異生離染(文)。 論雲此三障中(文)光雲。此下明三障輕重。有兩師解。此即初解(文)麟雲。言第二生亦不得聖者。由造重業必生地獄。或煩惱障定墮惡趣故。第二生亦不得聖。若其報障現身雖不得聖。其第二生即容得也(文)。 約異熟果決定(文)麟雲。約異熟果決定者。釋無間名。論先問雲。此無間名為目何義。故有此答兩說中。前約業招其果無有間隔。後熟假者從於此生無間定生地獄。俱是無間隔故。名無間。又論雲。彼有無間得無間名。與無間法合故。名無間。如沙門法合故名沙門。解雲。由此道有滅惡故。與滅惡法合。名沙門。此業有無間果故。與無間法合。名無間也(以上)除北俱盧(文)論雲。且無間業唯人三洲。非北俱盧餘趣餘界。於三洲內。唯女及男造無間業(文)。 謂彼父母於彼少恩少愛念(文)光雲。若天生黃門少恩。為彼缺身增上緣故。慚愧微。若損黃門。父母於彼雖非缺身緣。父母於彼少愛念故。所以彼於父母慚愧心亦微(云云)缺身緣者。既天生黃門故。父母黃門缺根緣(為言)。 如聰慧馬(文)光雲。婆沙雲。大德言。諸傍生類殺害父母。於無間罪有得·不得。謂聰慧者得。非聰慧者不得。曾聞有聰慧馬。人貪其種。令與母合。馬後覺知。斷勢而死(文)引聰慧馬。傍生類覺慧分明之語歟。 人從非人生(文)惠雲。人從非人生。如世羅生從鶴卵。或父母轉作非人。殺皆不成逆也(文)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十八(頌疏論本第十八) 第一出業障體(文)故雲五無間業。約果立此名。或名五逆罪。義章雲。此之五種。經名為逆亦名無間(文)。 一五逆得名事。義章雲。問。何故此五偏名為逆。以其背恩違福田故。殺父殺母背恩故逆。餘三違於福田故逆。殺阿羅漢·破和合僧違僧福田。出佛身血違佛福田(文)。 一列次次第事。前十七卷。害母·殺父·害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此即經說次第也。當卷下明輕重段次第同之。又當卷初列雲。殺父·殺母·殺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此隨輕重次第列之歟。 一輕重次第事。此卷下明輕重。可見之。義章雲。次辨輕重。殺父最輕殺母次重。殺阿羅漢罪復轉重。出佛身血轉轉深重。破僧最重。故成實雲。破僧最重。離三寶故。令僧離佛。亦礙法寶(文)。 一起罪次第事。義章雲。言次第者。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此四相望。無其次第。隨何在先皆得起之。若以破僧對殺父·殺母·殺羅漢等。破在先。久清淨人能破僧。若先殺父·殺母·殺羅漢。人不信受。何能破僧。若以破僧對出佛身血。次第不同。若依雜心。要先破僧。後出佛身血。清淨之人能破僧故。四分律中。先明出血。後明破僧。提婆達多。先教世王殺害其父。自欲殺佛。望為新王新佛化世故。先害佛。以害佛故。惡名流布。利養斷絕。因即起於破僧之心。遂便破僧。故知破僧定在其後。二說雲何。並是聖言。難定是非。若欲和會。律中所說。就最初者。出血無犯故得破僧。雜心所論。據彼後時所防信者語。必先破僧。後得出血。若先出血。不得破僧(文)珍海文義要。問。就最初等者意何。答。先德傳雲。付出血罪。有加行·根本。出血加行在破僧先故。雲律中所說就最初者。最初即是加行異名也。而作出血僧後故。雲雜心所論據彼後時所信者語。就出血根本故。雲後時。不非根本故名所信者也。又一說雲。出血之事。有破僧先。五百新學初不知之。破僧已後。方乃知之。故律依初事。論約後知之(以上)。 一佛與調達諍論本緣事。惠雲。經說。佛與調達為兄弟。佛為兄前母子。調達為弟後母子。後父母已。不分弟財。喚入山遊戲至頂。佛推調達墮山死。由此因故在靈山。西域記。山西埵有磚精舍。東闢其戶。如來多在此處說法。傍有大石。高四五丈長三十餘步。是調達擲石傷如來足出血處也(文)。 一調達造三逆本緣事。破僧出血殺羅漢(花色比丘尼)智論(十四)雲。斛飯王子提婆達多。出家學道。六萬法聚。精進修行。滿十二年。其後為供養利故。來至佛所。求學神通。佛告憍曇。汝觀五陰無常。可以得道亦得神通。而不為說取通之法。不得所求。涕泣不樂。到阿難所。求學神通。是時阿難未得他心智。如佛所言。以授提婆達多。受學道法。入山不久。便得五神通。得五神通已自念。誰當與我作檀越者。如王子阿闍世。有大王相。欲與為親厚。到天上取天食。還到鬱怛羅越取自然粳米。至閻浮樹林中取閻浮果。與王子。或時自變其身作象寶·馬寶以惑其心。時時自說己名。令太子知之。種種變態以動其心。王子意惑。於媔擗丰葴諈晼C四種供養并種種雜供無物不備。以給提婆達多。提婆達多大得供養。而徒眾鮮少。自念。我有三十相。減佛未幾。弟子未集。若大眾圍繞。與佛何異。如是思惟已。生心破僧。得五百弟子。舍利弗·目連說法教化。僧還和合。爾時提婆達多便生噁心。推山壓佛。金剛力士金剛杵而遙擲之。碎石迸來傷佛足指。花色比丘尼呵之。復以拳打尼。即時眼出而死作三逆罪(云云)。 四身一語業(文)第二句身·語分別。後二句根本·加行分別也。 破僧誑語名一誑語(文)寶雲。天授知五法。實非是道。誑無智比丘說是道故。是妄語(文)五法如下所明。 第二明破僧(文)義章雲。前之四種。顯可知。破僧難識。今宜廣辨破僧之義(文)。 僧破體是不和合性(文)光雲。不和合性。以和合上非得為體。謂僧未破有和合性。同共和合許有聖道。僧由有此和合性故容得入聖。若僧被破。捨和合性。有不和合性起。由彼破此和合性故。不得入聖。故成無間。以和合體上非得為不和合性(文)惠雲。不和合性。大乘論許別有體。此論即是非得。取法輪上非得。為僧破體。以誑語為因(問)和合以四比丘蘊為體。若不和合非得為體。和合應以得為體。答。不可相例。如異生性非得為體聖性非唯以得為體問。既破愚夫愚夫先有聖道上非得。緣何破了方以非得為體答。未破。雖有非得。容得入聖。破了未和來。無有得聖時。故非得為體(文)神雲。其僧不和合性非十四攝。是所餘不相應行(文)。 答如是破僧因誑語生(文)意雲。誑語因。破僧果也。誑語是無間業體也。破僧非無間業體也。今疏得破僧是無間果者。破僧誑語無間業果也雲。非無間業體然破僧為無間業。誑語因立破僧果名(為言)光雲。虛誑語是因。所破僧是果。謂因虛誑語僧方破故。言虛誑語名僧破者。因受果名(文)。 所破僧所成(文)不和合性所破僧上所成也。麟雲。言所破僧所成者。謂非調達成破僧體。但是破愚夫。今不得聖。所破僧眾所成就。雖當時千世界法輪不轉。而成此非得。但是四伴。及五百少年比丘亦然(文)。 無間一劫熟者(文)光雲。若造餘四逆。不必生彼。或生餘地獄。欲界善劣。非受一劫。欲界惡強。受一中劫(文)一增一減名一中劫也。又引婆沙百十五雲。如是說者。此是中劫。由彼亦有不盡中劫而得脫故。如毘奈耶說。提婆達多。當於人壽四萬歲時。來生人中。必定當證獨覺菩提(文)本義抄。問。提婆於一中劫異熟果。悉可起取果用耶。答。雖有學者異義。悉起取果用可雲也。付之提婆既不受盡一中劫異熟果。知於一中劫果不悉取果用之事。如何。答。破僧罪。是最重猛利大罪也。於一中劫異熟果悉可起取果用之事。必然也。但提婆於一中劫果。悉雖起取果用依別緣力。雖業□位至業力衰歇之時。不受盡彼地獄異熟果。來生人中等之義可有也(以上)。 隨罪增苦增(文)光雲。造逆漸多。其身轉大。轉復柔軟。而苦具漸加。受苦轉增。造多逆中。初是引業後是滿業。故正理雲。造多逆人。唯一能引餘助滿故。成實論。若造一逆。一劫受果。乃至若造五逆。五劫受。成實依經部宗。一業感多身。多業感一身(文)寶雲。謂由多逆。感地獄中大柔軟身。多猛苦具。受二三四五倍重苦(文)。 論雲誰於何處○(文)光雲。一問誰能破。二問於何處。三問能破於誰。四問破在何時。五問經幾時破(云云)。 苾芻者(文)明能破人也。答。第一問。寶雲。正理四十三雲。要大比丘。必非在家比丘尼等。以彼依止無威德故。唯見行人。非愛行者。以惡意樂極堅深故。於染淨品俱躁動故(文)光雲。婆沙一百六十一雲。見行者。所有意樂堅固猛利。於雜染清淨品作決定。無道退轉。諸愛行者。無如是事。故不能破。又唯男子破法轉僧。非諸女人。亦非扇搋·半擇迦等。皆是愛行者。所有意樂不堅不猛。於染淨品皆不決定。是故彼類不能破僧(文)神雲。於斯且舉淨行為初類。顯端嚴語具圓等。醜陋訥等無破能(文)又雲。住淨行方能破僧。以犯戒人無威德故。即由此證。造餘逆後不能破僧(文)惠雲。問。見行人。為鈍根為利根。若利根。調達何故退失神通。答。見·愛二人。皆通鈍·利二性。調達失神通。鈍根見行能破僧也(文)。 破異處者(文)明破處也。寶雲。謂羯闍屍梨沙。此雲象頭山。山頂如象頭故。在鷲峰山北可三四里。同一界內。天授住彼而破僧。故非對大師(師在鷲峰山應撿文)舊雲。伽耶山者訛也。以羯闍之與伽耶聲相近故。謬傳爾。然西方別有伽耶山。去鷲峰一百五十餘里。非同一界。非破僧處(文)義章伽耶山(云云)。 愚夫者(文)明所破僧也。本義抄。問。初師意。愚夫言可通忍世第一法耶。答。爾也。付之忍世第一法位。見道近方便也。更不可為所破。如何。答。初師意。以諸聖者證法性故(文)愚夫言。廣可取異生諸位(見)但於難勢者。得忍善根之後。不可有隨邪師信邪教之義雲事。二師所存。更無替也。其中初師意。愚夫者。即指異生之言。故愚夫之言。廣可通忍世第一法位。此異生諸位之中。有隨邪師信邪教之類。亦有不隨邪師不信邪教之位(為言)第二師意。今愚夫者。唯取隨邪師信邪教之類故。得忍善根之後永無此義故。今愚夫之言。不可通忍世第一法位雲也。故正理論雲。說得忍亦不可破。由決定忍佛所說故(文)二師所存。其趣如此也(以上)。 忍異師道時○(文)明正破時也。寶雲。同忍佛教名為和合。忍異佛及別佛教。名為僧破。正忍之時。是僧破時。亦是結彼破僧罪時。婆沙一百十六雲。齊何當言法輪僧破。有多釋。如是說者。若由意樂誓受餘師。謂彼愚癡諸比丘眾。由定意樂發如是心。作如是語。提婆達多是我大師佛世尊。齊此當言法輪僧壞(文)神雲。所破僧。忍師異佛。忍異佛說。能障佛法輪壞僧和合故。謂僧壞ЁЪ邪道Я轉ю時。聖道被遮。暫時不轉。言邪道者。提婆達多。妄說五事。為出離道。忍許彼所說時。名破法輪(文)大意調達設邪教(五法)化取正眾四人以上。破僧意得也。正約調達事相。語取五百新學比丘。彼新學。信提婆我大師。信五法出離道。去鷲峰山。移住象頭山時。雲正破時也。麟雲。言忍異師名破者。准四分律。調達於王捨城中說五法。五百新學比丘便即信受。後至伽耶方承羯磨。今此但言忍異或是通言。即亦同彼五法中制(文)義章雲。問曰。破僧前後二時。一王捨城。調達比丘。宣說五邪行。籌和眾。五百新學受籌之時。二在伽耶。邪正兩眾別作法時。此二時中。何時正破。釋言。二時俱有破義。王捨行籌破行法時。伽耶布薩破眾法時。是故二時皆名破僧(文)惠雲。立邪三寶。五法為法寶。達多等為僧寶。自為佛寶。 一調達五法事。疏出二說。五百人信心生時。名破僧也(文)居迥露(文)不食一切○(文)光雲。一切魚肉血味鹽蘇乳等(文)惠雲。問。乞食等與佛制何別。答。名雖同。意別。調達為衣食等轉。佛有出離處轉(文)。 一如來被破法因緣事。惠雲。在鷲山中。勸調達。汝勿破僧造不善業趣非愛果。如是慇懃訶責。而無止息之心。爾時世尊起正智見。審觀前際。而我昔破他眷屬。見過去。為珍寶仙人時。有彌佉長者。嫁女慕才學超世。時有十二醜婆羅門。以與其女及財寶。後時仙人至。才學過彼。仙執手牽起。彼即告言。勿奪我坐處。我所得財寶皆悉與汝。仙人不許。彼言。我願卻生劫生破汝眷屬。世尊觀見。便入靜室。默然宴坐。受其報(文)光所引婆沙同之。 不經宿者(文)明破已經幾時。光雲。真諦師雲。日將暮時。破僧至夜三更。還復和合故言此夜必和不經宿住(文)義章雲。如經中說。不經一宿。僧還和合。何因故和。由舍利弗及目連故。目連以通令其調達眠而不覺。又現勝通。化彼新學五百比丘。令其生信。舍利弗辯說令其生解還來歸正。故得和合(文)此時舍利弗·目連被教化五百新學鷲山還住也。 如是名曰(文)總結上也。破法輪·破和合僧。約法·約人各別也。謂僧眾集會和合Йю⑥引分Ъ取ю方⑥名破僧。如來正法輪結界羯磨不ю轉Й方。名破法輪也。光雲。問。破法輪·破羯磨僧。為體同不。今解雲。兩種破僧和合上非得為性。若破羯磨僧。以羯磨和合上非得為體(云云)。 贍部洲者(文)義章雲。如論中說。破羯磨僧在三天下。除鬱單越。彼無僧故。破法輪僧唯在閻浮。此有正道故有邪道。此有正師故有邪師。故又破羯磨局在界內。所損之處。破法輪者。破處局在一界內。所損遍三千世界。故律經言。三千世界一時之中。應學不學。應誦不誦。應習禪定不習禪定。乃至應入無漏聖道不得入之。破處如是(文)。 九等者(文)本義抄。問。八苾芻分為二眾時。正眾四人信邪法耶。答。提婆達多破法輪僧之時。八人僧眾之中。四人留隨如來。四人分信邪師邪教。留隨如來四人。全不可信邪法也。正眾四人設雖不信邪法。可成不和合性也。一和合僧分為二眾之時。正眾四人·邪眾四人。俱被雲所破僧之門。八人俱可捨和合性。何不成不和合性哉(且一義意。以上)婆沙百十六雲。於正眾中極少四人。於邪眾中極少五人。如是極少下至九人。則法輪僧壞(文)破僧以極少九人成之。能破一人所破八人。所破八人內分二部。語ё取ю四人。此名邪眾。所留四人。正眾也。互以有四人。成破僧。若減四人三人已下。不成破僧。不成布薩羯磨故也。律家雲。調達王捨城未須羯磨。像頭山邪眾一和行布薩羯磨。此羯磨竟。邪忍必定行五法也(以上)。 第五明無破法輪時(文)義章雲。雜心雲。於此六時中。無破法輪。不結界一。破僧前二。破僧後三。牟尼涅槃四。瘜肉未出五。無第一雙六。不結界者。破法輪時。必依羯磨。羯磨依界故。不結界。不得破僧。言前後者。彼破僧前及破僧後。眾僧一味不可破壞。已涅槃者。無正師故。亦無邪師故。無破僧。瘜肉未出時者。調達惡人起於惡戒惡見之患。如瘡瘜肉。此未出時。亦無破僧。無第一雙。舍利·目連。弟子中標名第一雙此未有時。則無破僧。何故如是。調達見佛有勝弟子。學佛別蓄勝弟子故。又此二人能和合僧。故有此雙方起破僧。蓋乃是其佛力·法力·一切眾生善根力故然(矣文)目連止第一(文)麟雲。止即定也。目連神通第一。依定發故。約所依名止第一。觀第一者。即惠之別目(云云)。 棄壞恩德田者(文)光雲。正理雲。若有父母。子初生時。為殺棄於豺狼路等。或於胎內方便欲殺。由定業力子不命終。彼有何恩棄之成逆。彼定由有不活等畏。於子事忽起欲殺心。然棄等時。必懷悲愍。數數緣子愛戀纏心。若棄此恩。下逆罪觸。為顯逆罪有下·中·上故。說棄恩皆成逆罪。或由母等田器。法然設彼無恩但害其命。必應無間生地獄中。諸聰慧人鹹作是說。世尊於法了達根源。作如是言。但應深信(文)。 問父母形轉○(文)寶雲。明父母轉根殺亦成逆。依止一故。然父母轉作畜生。殺不成逆(文)問設有女人○(文)釋。第三句也。光雲。因彼血渧以成身者。此是生母殺成逆罪。身生本故。第二女人但是養母。諸有所作應往來等事應諮後母。以彼後母能飲能長養成故(文)寶雲。正理論雲。害其養者。成無間同類(文)惠雲。母為因彼血者。童子迦葉是此生也(文)。 誤等無或有者(文)光雲。此正明設殺無逆。婆沙由二因緣得無間罪。一起加行。二果究竟。雖起加行。果不究竟。彼不得無間罪。雖果究竟。不起加行。亦不得無間罪(文)。 等者等取(文)麟雲。此父母與餘人同一處。起一加行殺二類。表唯有一。以從強有故(文)寶雲。明兩同處境起一加行殺於二類。表唯從強。無表具二。論。尊者妙音。此師意。說表亦有二。正理論雲。今觀彼意。表有多微。有逆罪收。有餘罪攝(云云)。 若害阿羅漢無阿羅漢(文)本義抄。問。於阿羅漢無阿羅漢想。殺之是可誤殺。何成逆罪哉。是以於父母無父母想。殺之不成逆罪。答。於阿羅漢無阿羅漢想。殺之尤可成逆罪也。其故不可殺阿羅漢雲事。一切有情不必思之。有悟之者雖知阿羅漢恩深。愚癡之類不辨其恩甚重。故殺一人僧之時。無是阿羅漢歟非阿羅漢歟Ь雲и簡別之思殺之故。是非誤殺。亦成逆罪也。但於父母例難者。一切有情皆知。父母恩深故。自本同存不可殺父母之理故。於父母無父母想殺之。皆是誤殺。不成逆罪也(以上)。 若有害父父是(文)麟雲。論雲。若爾譬喻經說當雲何通。謂佛在世南印度國有一國王。以國委付太子始欠持(此雲頂髻)往室羅筏。歸佛出家。得阿羅漢。太子無道。專行非法。暴亂百姓。有舊老臣。至父王所具陳上事。請大王還國樂誨太子。父王許請還本國。太子臣恐被誅戮佞太子言。父王今欲還來奪位。請遣一使在路而殺。太子納此佞言。遂遣使殺。父王知業因緣應合。子殺甘心受死。佛知斯事。遣弟子告彼太子始欠持言。汝已造二逆。謂害父·殺阿羅漢。論主通雲。彼顯一逆由二緣成。或以息田·德二門。呵責彼罪故。言二逆(文)。 但起打心出佛身血(文)麟雲。婆沙於此四句分別者。有出血不成逆。謂以打心出血。有不出血成逆。謂以殺心打以令血處成二分。或俱句。如殺心出佛身血。或俱非。除上爾所(文)本義抄。問。於如來身起殺心。不出血成逆罪耶。答。於如來身起殺心。打之血雖不出。皮外令血移本處。亦可成逆罪也(以上)。 二殺後無學亦無無間(文)婆沙雲。問。於最後命終。必住無學。雲何不得無間耶。答。於無處身無噁心故。謂彼但於學身中起殺意及加行。於無處。由無無間因故。不得無間罪(文)。 五逆加行必定成(文)麟雲。謂必定生地獄故。不能離染(文)神雲。餘惡業道加行必成Зю中間Я若聖道生。業道不起。以聖道所依止身與餘業道定相違故(云云)。 障世生天解脫道(文)生天者。天業即障靜慮定⑥修習Зюи⑥。解脫道者。障離染得果之道也。麟雲言障世生天解脫者。正理雲。乃至力能遮遏諸異生等。未入正定。令不得入。若已入正定。令不得餘果。若已得果者。令不得離染。若已得離染。令不證漏盡。習定等息(文)。 入道得果離染等(文)惠雲。入道即初果向。得果即初二果。離染即第三果。漏盡即第四果也(文)習定修習靜慮。溫誦。誦經歟。溫思。思惟即惠歟。等。禮佛檀施等諸善根歟。道者。障離染得果之道也。 餘四無間(文)光雲。由此。破僧。五無間罪中最為重。餘四無間罪。第五出佛身血·第三殺阿羅漢·第一殺母。此三如次後後漸輕。第二殺父最輕。恩等少故。等謂等取德。恩·德二田中。德田勝恩田。以彼德田能拔有情生死苦故。於德田罪重恩田。然德田三中。破僧最重害法身故。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出佛身血罪重。以佛功德勝阿羅漢故。又是師故。次害阿羅漢輕故。於德田中以後德少故。所以罪輕。前德多故罪重。然恩田二種中。父恩少母。母懷長養慈恩多故。母重父輕(文)。 第六明無間同類(文)寶雲。正理雲。言同類者。是相似義。今詳。相似是得罪。相似。謂此五同類得罪與所似罪輕重相似。名為同類(文)惠雲。同類者。相似義。此非無間即生。容順後受也(文)本義抄。問。初師意。無間同類順次生必感地獄異熟果歟。答。順次生不可必感地獄異熟果也。付之。初師意可異有餘師說。非無間生之義意。定知順次感惡果哉。答。無間同類順次必感地獄果者。與五無間業無差異。何不立無間業耶。知順次不必感地獄果也。但於難勢者。初師意。顯無間同類業必感地獄異熟果之旨。有餘師意。述順次生不必感地獄異熟果之旨也。二師各顯一篇之相。更非相違之義也。故正理論不置有餘師說之言。即顯非相違二說之旨也。 污母及污無學尼(文)光雲。於母及阿羅漢尼。行極污染。謂非梵行名殺母同類。同於母所作罪業故。或殺住定菩薩。名害父同類。菩薩恩深猶如父故。或殺有學聖者。殺阿羅漢同類。學·無學同聖田故。僧和合緣。謂資具等。若有侵奪僧和合緣令僧離散。名破僧同類。或壞窣都婆。出佛身血同類。眾人恭敬窣都婆與佛相似故(文)。 第五明三時障(文)本義抄。問。三時障業唯限引業歟。答。滿業之中。順生業·順後業。并不定業中異熟定異處熟者。可為障礙故。三時障業。不限引業。可通滿業也。 唯除順現法受(文)麟雲。謂不還果。一去不還。但不得受生·後二報。現身既猶在此。故得現受無妨。其不定業異熟定故。亦能為障故。不除也(文)。 第六明菩薩相(文)惠雲。菩薩相者。大乘。三無數劫修菩提資糧。百劫修相好。百劫學神通。千劫學威儀。萬劫學萬行。此論宗即四階成佛。第一三無數劫修菩薩資糧。第二百劫修相好。第三王宮下生。踰城出家。以有漏道斷下八地煩惱。第四三十四心成正覺。梵雲。菩提薩埵略雲菩薩。菩提即所求果。薩埵所度有情。大智上求菩提。大悲下濟有情。從境立名。有財釋。或菩提准前。薩埵即自身。即求菩提之有情。依主釋(文)。 修三十二妙相業(文)神雲。言三十二相者。婆沙百七十七雲。問。相異熟業。以何為自性。答。三業為自性。然意業增上。在意地。非五識。唯加行得。唯思所成。在欲界人趣。依唯贍部洲男身起。如是說者。三十二思引三十二相一一以多業圓滿三十二相者。一足善住相。二千輻輪相。三指纖長相○三十烏瑟膩沙相。三十一眉間白毫相。三十二得梵音聲相。問。相是何義。答。標幟義。殊勝義。祥瑞義。問。何故三十二不增減耶。答。三十二世間共許是吉祥數故。問。八十隨好在何處。答。在諸相間。相與隨好更相顯發。如林中華。又如寶山眾寶雜飾。如是佛身威光奇特(文)惠雲。如相好業非生得慧。加行生故非聞慧。劣故。非修慧。是散地故。意識修。分別故。加行得。功用生(文)。 八十種好不說事。惠雲。問。緣何不說修八十種好。答。以自相上用故不說修(文)。 百大劫事。惠雲。問。百大劫何劫。答。取中劫以下。超九劫既是中劫。取亦中劫也。 住定事。惠雲。問。菩薩先已得定。緣何百劫方得名定。答。先天知人不知。今人天悉知。方名住定也(文)。 此有六義得名為定(文)光雲。此中言定。謂彼決定生善趣等。名之為定(文)。 一善趣定(文)論雲。謂生人天趣妙可稱故。名善趣(文)。 二生貴家定(文)光雲。或生大婆羅門家。婆羅此雲豪族。或大婆羅通上三處(文)神雲。三世諸佛。或婆羅門。或剎帝利。或巨富長者。或大婆羅此雲陰覆。如上三家。能多陰覆一切有情。名大婆羅家(文)准此等釋。等上三家樂有情雲大婆羅門歟。 三具根定(文)論雲。菩薩恆具勝根。恆受男身。尚不為女。況有受扇搋等身(文)。 五念定。六堅固定。論雲。生生常能憶念宿命。所作善事無退屈(文)。 於利樂諸有情(文)光雲。於利樂至皆負荷者。別解無退屈。馱婆。此雲好。不用錢直名為無價。謂彼菩薩受他驅役利有情。如不用錢買奴相似(云云)奴(淨實私雲。元價奴者。菩薩常他有情⑥利樂故。無恩給分奉公人вヵЬЁЬ為言驅役言奴言可思之)。 無緣大悲(文)惠雲。無緣大悲者。二乘見有苦。或己父母方救。佛不簡怨親。有苦無苦皆救也。或無緣者。即真如。得此無緣法起大悲救有情。名無緣悲也(文)光雲。無緣大悲者。謂彼菩薩起此大悲。有恩方起。無恩亦起。故言無緣大悲。任運恆時繫屬他故。以無慢心。皆悉攝同己身相似。須眼等時即便施與。名難求事。能代眾生受種種苦。名勞迫事。顯無退屈(文)。 贍部男對佛者(文)寶雲。此中總六門。一修處。二依身。三對境。四明慧。五明時嚴。六明數(文)要男子身(文)寶雲。正理雲。珠妙相業。必依淨身方能引起。修佛相故對佛方成。勝故非聞及生得慧散地故非修(文)。 能起九劫(文)次不明之。本義抄。問。釋迦超劫限九劫歟。答。限九劫也。付之。涅槃經超十二劫(文)增一阿含雲。彌勒菩薩三十劫當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我以精進之身超越成佛(文)如何。答。廣披俱捨·正理·婆沙·雜心等。釋迦超劫九劫(文)但涅槃經說者。彼述大乘實義。更非有宗依憑。次增一阿含經文。雖述小乘義門。亦是機見不同也。本義抄。問。釋迦·彌勒最初發心同歟。答。釋迦·彌勒二聖最初發心同時·先後。凡慮雖非所可測。依一義心者。彌勒先發心。釋迦後發心歟。其故。釋迦超九劫。第九住劫成佛。彌勒無超劫。第十住劫成佛。以超劫(并)成佛之時分思之。彌勒先發心釋迦後發心雲事。必然也。 各百福莊嚴(文)婆沙(百七十七光所引雲)問三十二相。為一思所引為多思耶。評家雲。如是說者。三十二思引三十二相。一一以多業圓滿問。菩薩所起三十二思。於諸相中先引何相。答。有說。先引足下平滿善住相。後引餘相。先安其足。後及餘故。有說。先引目紺青相。先以慈眼觀世間故。如是說者。此則不定。隨此相緣合則引此(文)今疏雲。次起一思正牽引彼者。是婆沙所說三十二思中一也。此則足下平滿相牽引業也。餘妙相業。准之可知之。正牽引彼者。彼言指足下平滿相也。寶雲。正理雲。此中百思名為百福。謂將造一一妙相業時。先起五十思。淨治身器。其次方起引一相業。於後復起五十善思。莊嚴引業。今得圓滿五十思者。依十業道。一一業道各起五思。且依最初離殺業道有五思者。一離思殺。二勸導思。三讚美思。四隨喜思。五迴向思。謂迴所修向為解脫。乃至正見各五亦然(文)光雲二觀道思(文)餘同寶。 如農夫先治畦隴(文)光雲畦隴(文Шロヨбヱ①)有說量無邊際(文)婆沙雲(光所引)評家曰。如實義者。菩薩所起一一福量。無量無邊。以菩薩三無數劫。積集圓滿諸婆羅蜜多已。能引思願極廣大故。唯佛能知。非餘所測(文)。 一明佛數(文)光雲。於三劫中。後位漸勝故。供養佛多。前位劣後故。供養佛少(文)。 第二明所逢佛(文)神雲。謂於第三劫末。佛號毘婆屍。此雲勝觀佛。供養七萬七千佛。末後佛名毘婆屍。第二劫供養七萬六千佛。末後佛名燃燈。第一劫供養七萬五千佛。末後佛名寶髻。三劫中皆應供養七萬七千。初劫在三塗化生時。多有佛出世。不得供養。減二千佛。第二劫時。減一千佛。第三劫時。雖亦三途受生散化眾生。然用業自在故。但佛出世即來人中受生供養故。具供養一萬七千佛(文)。   最初發心逢釋迦(文)寶雲。正理雲。初無數劫首。逢釋迦佛。世尊為陶師子。於彼佛所起慇淨心。塗以香油。浴以香水。設供養已。發弘誓願。我當作佛一如今世尊(文)。 正法住千年(文)光雲。若依智論。正法五百年。依善見律。度尼故。減五百年。以行八敬故。還得五百年。彼論約初減時言五百。此論據後故說一千(文)。 第四明六度圓(文)寶雲。明菩薩六度圓滿時不同也(文)光雲。此約菩薩行因位中。說六圓滿。不約果位。若約果位說六圓滿。得盡智時(文)義章雲。波羅蜜者。外國語。此翻名度。亦名到彼岸。所言度者。如地持說。度有三種。一者時度。此六行度三僧祇方或滿故○到彼岸者。波羅者岸。密者是到。能捨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文)。 但由悲佈施者(文)寶雲。此中圓滿有四節。此即第一前施圓滿也(文)義章雲。初言檀者。是外國語。此名佈施。以己財事分佈與他名布。輟己惠人為施(文)。 今疏普施一切乃至眼髓(文)施外財物(并)自身支節。乃至骨肉眼髓。無吝惜(為言)。 被折身無忿(文)論雲。菩薩被折身支。雖未離欲貪。心無少忿(文)光雲。正理雲。忍圓滿者。於彼有情心無忿故。戒圓滿者。不起害他身。語業故。心無忿故。身·語無惡故。無忿時。戒忍圓滿(文)又雲。第二位。戒·忍二圓滿(文)義章雲。屍羅。此曰清涼。三業煩惱焚燒行人。戒能防息故。號清涼。復言戒。以能防禁故。羼提此名忍辱。他人加毀名辱。於辱能安為忍(文)惠雲。釋迦因地為忍辱仙人。憍陳如為歌利王。與妃後入山遊獵。妃後於仙人處求法。因此瞋彼。以刀斷手足便歸。護仙神雨沙石打王。即卻向仙人處悔過。仙人言。我若有少忿恨之心。願我手足不復反生。言訖手足如本。由茲因力。佛初成道。先度憍陳如等也。 此明精進(文)義章雲。毘離耶。此名精進。練心於法故為精。精心務達故為進(文)光雲。第三位。精進一圓滿。底沙。此雲圓滿。是星名。從星為名(文)婆沙(光所引)問。近佛菩薩。於名·句·文得未曾得巧妙自在。應以別頌讚佛。何以一頌讚佛耶。答。菩薩思願勝故。不重文頌。復次菩薩畏散亂。故以一頌。顯己心無厭倦故(文)。 逝宮。惠雲逝者往即無常也(文)。 如是讚已便超九劫(文)問。讚歎底沙佛超九劫。百劫中第九十一劫歟。答。若存勝觀佛底沙佛其體一非各別佛雲義時。讚歎底沙佛超九劫。百劫之中初劫也。百劫中初逢勝觀佛。婆沙論文故也。若各別佛雲義意Юьд。讚歎底沙佛。第九十一劫Ююлワ歟。可思也。 次無上菩提者。光雲。第四位。定·慧二圓滿盡智已去名無上覺。次無上覺前即金剛喻定。此時定慧圓滿(文)慧雲。金剛喻定時。定·慧俱圓滿。或可金剛定即定盡智時即慧。此論依前說也(文)。 於如是四位者(文)光雲。婆沙一百七十八雲。總有三說。第三評家雲。如是說者。此等所說皆依一時一行增上。說為圓滿。如實義者。得盡智時。此四波羅蜜方圓滿。解雲。以戒攝忍。以慧攝定故。但言四。此論同彼第二師說(文)。 且初施類中(文)行佈施時。身·語二業。名福業事。思託身·語起故。身·語名事。所依義也。麟雲。思不自託者。謂思但託身·語而轉。無自託之理。如指不自指。思俱有法者。即深思餘受想四相等也(文)光雲。彼因等起思。唯名福業。善故名福。作故名業。思非自依託故不名事。思俱有法唯受福名。善故名福非作故不名業。非思正依託故。不名事。以思正託身·語起故。俱有法不名事(文)。 戒類既(文)麟雲。戒。是善性名福。造作性故名業。思所託故名事。故具三名(文)戒身·語七支也。 修類中(文)修慈觀是慈無量歟。麟雲。修類中慈善故名福者。慈以無瞋善根為性故。是善也。慈相應思託慈為門者。謂此慈定中。思以無瞋與樂為門故。亦名為事。非業性故。不名為業。慈俱時戒者。謂是定中。修此慈觀。即定共戒也。思不自託。戒非正理故。並非事。以思但託慈為門故。不同戒類。別解脫戒是正託故。受事名。餘俱有法唯受福名者。非造作故。不名為業。非思所託故。不名事。俱是善故。名之為福(云云)惠雲。問。何故戒類中有事。修中戒不名事。答。戒類。是別解脫戒。散地思正託。即名事。修中戒。與心俱思不正託。不名事也(文)。 有說唯思(文)光雲。第三解。或是經部有說。唯思是真福業。善故名福。作故名業。非是所託事故。不名事。福業之事。謂施·戒·修。以此三種為所依福業轉故。是所託故。此三名事。非真福業(文)。 由此捨名施者(文)光雲。雖所捨財物亦得施名。而於此施性中。捨財之具名施。謂由此身語業及能發思。捨物得成故。身·語及能發。是真施體。捨謂捨與。具是因義(文)由身·語·能發捨物故。身·語·能發為捨因也。故身·語·能發雲捨具是施體也。 謂為供為益者(文)光雲。為簡彼七施故。說供養言。謂為於他尊重供養貧乏饒益。而有所捨。此捨具名施。此則當八種施中第八施也(文)。 言施類福者(文)光雲。應知如是至草類捨等者。釋第四句。應知。如是施類福業事。能招當來及與現在大財富為果。言施類福者。類之言體。顯福以施為體義(文)麟雲。頌言。此招大富果者。正理雲。應知。如是施類福業事。迴向解脫。亦得離繫果。而且就近決定為言。且說招大富財果。依何立此大財富名。以財妙廣不可奪故。角勝等施毒剌所傷。雖施而無大財富果(文)今疏不見頌第四句。故麟引正理釋此句也。今疏言施類福者雲條文。釋第四句長行文也。准光記可知之。 如葉類器(文)長行文也。麟雲。言如葉類器者。西方多以荷葉等為器也(文)光雲。類之言體顯福。以施為體義。如葉類器。西方以荷葉等為器顯。器以葉為體義。如草類捨。顯捨以草為體義(文)。 戒修類福准此應釋(文)麟雲。謂戒類以戒為體。修類以定為體。亦喻准施而明(文)。 離欲貪異生○名目益(文)麟雲。若異生第三生等猶下生故。所以離欲·未離並得自益。聖人離欲定不再生。所以自益要未離欲。可以思知(文)光雲。離欲聖超於欲界異熟果地(文)有信等七種聖財(文)寶雲。此聖財資法身也(文)義章雲。言七財者。善能資具故。名為財(文)寶雲。正理雲。或有施主。於因果中得決定信。或有施主。於因果中心懷猶預。或有施主。率爾隨欲。或有施主。具淨屍羅。或少虧違。或全無戒。或有施主。於佛教法具多聞。或有少聞。或無聞等。而行惠施。由施主具信·戒聞等差別功德故。名主異。由主異故。施成差別。由施差別。得果有異(文)。 行敬重等施者(文)論雲。若施主行敬重施。便感常為他所尊重。若自手施。便能感得於廣大財愛樂受用。若應時施。感應時財。所須應時不過時故。若無損施便感資財。不為他侵及火等壞(文)光雲。能如法行敬尊重等四施。如次使得尊重等四果。無損施者。行施時不損惱他。施事得成(云云)惠雲。無損施者。不損惱所施人。或財物無損也(文)敬重施者。起慇重心如敬世尊行施也。自手施者。所施物自手施之。應時施者。應時財施也。隨四時施財歟。假令夏施惟。冬小袖重衣等也。 或闕或具(文)光雲。應知。此中具有二種或具好色·香·味·觸名具。或隨具三·二·一種亦名具。闕亦有二。或總闕好色·香·味·觸。或隨闕三·二·一種。亦名闕(文)寶雲。此中財施據衣食等故。說四境略不言聲。非異熟故。食等四境成。食三境成(文)光雲。集異門第一雲。以可意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具。於他有情。能惠能施能棄能捨能遍盡捨。是謂財供養。何故彼論與此不同。解雲。此論不說聲。以非恆有故。衣服等物色等以收。故不別說(文)。 隨時生樂受觸(文)光雲。有隨時觸者。寒有溫觸。熱有涼觸。故言隨時(文)惠雲。隨四時生觸。如夏有涼風生觸等也(文)。 如女寶等(文)麟雲。言女寶等。即輪王七寶也(文)決雲。輪王七中減女寶。不具之意歟。或具女寶之上。彼女寶於觸境有好·不好不同。不好雲減歟(以上)。 由趣別者(文)寶雲。犯戒人以是人趣故。勝狗千倍。非為有德有苦(云云)於此四種。作損益事。成善惡種。故雲四田也。 七有依福(文)光雲。此七種濟他苦故。依此七種功德增長故。名有依。言七種者。一施客人。謂羈旅他鄉。二施行人。謂在路行人。三施病人。謂染疾者。四施侍病。謂看病人。五施園林。謂以園林施諸寺等。六施常食。謂有檀越。佈施錢財或莊田等。白眾僧言。從今已去。日別為我設七僧齋。此名常食。西國諸寺。現有此法。又解。西方國俗。諸信福人。於諸遠途聚施處。恐行侶中路飢渴故。於路側逼近華林造捨。置財多貯飲食。諸來去者所須施與。或有總施一切行。或有但標諸出家者。常施食故。名為常食。七隨時施。謂有或寒或風或熱時。隨其所應。施彼隨時飲食衣等。總名第七隨時施也(文)。 由恩別者(文)麟雲。如熊鹿等本生經說。菩薩本生曾為一熊。在深山中。爾時有人。入山採薪遇雪飢寒。熊將收養。餘命得存。天晴路通。其人下山。遇見獵師。示彼熊處。共來加害。分取肉時。兩手便墮(云云)惠雲。婆沙說。菩薩昔為鹿王。其角如雪。其毛有九色。忽有一人。遇水所漂。鹿王入水救。得存此人命。王訪此鹿。加以重賞。此人示處。將欲殺時。此人著癩。王知所由。發心不殺。此雖畜生。皆是恩由攝也(文)。 一解脫人(文)光雲。如無學者施無學者(文)。 菩薩所行惠施(文)惠施法施也。說法門救他也。 三八種施(文)一隨至施。論雲。宿舊師言。隨近己至方能施與(文)神雲。隨至施者。宿舊阿毘達磨師言。隨近己至方能施與。正理論雲。謂隨有情投造己來。隨宜施與衣服飲食。非深敬重(云云)。 二怖畏施(淨立私雲。怖畏施者。他人財寶失Й⑦事⑥知эЪ其財⑥借эЪ後Я本主в方л返渡З⑥雲怖畏施Ь心歟)神雲。怖畏施者。睹災厄。為令靜息。而行惠施。或見此物壞相現前。寧施不已。故行惠施(文)。 三報恩施。光雲。昔得他施。今還施彼(文)。 四求報施。光雲。今施彼物。希他返報(文)。 五習先施。論雲。謂習先人父祖家法。行惠施(文)。 六希天施。光雲。希生彼天。而行惠施(文)。 七要名施。光雲。要求美名。行惠施(文)。 八。論雲。為莊嚴心。為資助心。除慳吝。為資瑜伽(定也)為得上義(涅槃樂也)惠施者。說法謂法施。光雲。正理四十四雲。為莊嚴心者。謂為引發信等聖財故。行惠施。資助心者。謂欲減除諸慳吝垢。行惠施。資瑜伽者。謂求定樂展轉生因。行惠施。謂由施故便得無悔。展轉乃至心一境性。得上義者。謂得涅槃由初捨財。乃至展轉一切生死皆能捨故。又行惠施。是勝生因。依此能引發證涅槃法故(云云)。 一父二母○五後身菩薩(文)寶雲。雜心第八雲。施此五種人。得大果。何以故。父母。長育生身恩故。病者。無所依怙。增悲心故。說法者增長法身故。示人善惡故。近佛地者。積聚功德廣攝眾生故(文)尋。此五種於上四田何攝耶。答。麟雲。父母菩薩恩田攝。病者是苦田。未審(云云)法師論Я見。論雲。法師。四田中何田攝。謂是恩田所以者何。為諸世間大善友故。無明盲者能施惠眼故。令有情生長無漏法身故(文)。 先從意樂引○(文)此ыэ明義次第也。謂先從意樂(此殺心也)引起加行。從床立取刀等事。皆是加行也。從加行引生于思。因等起思。是能發思也。從思引髮根本(正命終一剎那也)此根本由趣·苦·恩·德四田成也。命終已後無表業。隨轉不絕。後起也。 今依義次從後向前(文)麟雲。謂次中後起在前。意樂居後。今准義先後為次。則意樂居前。後起在後(云云)。 或有諸業於前六(文)光雲。此即別顯作業重也(文)寶雲。如盜佛。得已供養。後起即輕。得已銷鑄。其罪即重根本(云云)。 非由餘四如於父母(文)麟雲。雖有六因。此中約田及根本二種故。指後起·加行思·意樂為餘四也。言如於父母者。盜·殺雖齊是根本。而殺則重。盜則輕。此則約田顯根本重(云云)。 所餘加行思意業(文)麟雲。如欲害佛。但由加行成重。不由根本。思與意樂。隨其心重故重成(雲)出佛身血罪事也。 除此中間業非輕重(文)寶雲。六上最重。六下最輕。隨闕少多。非極上下(文)麟雲。除此中間業非輕重者。如具二·三·四·五等因也。有雲。若具六因。皆上品業最重。若不具六因。皆下品。此業最輕。若二三是下。名非輕重(文)。 由審思者(文)寶雲。若全不思及率爾思。但名造作。若審思造為增長(云云)光雲。所作業非全不思。非率爾思。此名造作。亦名增長。若不審思。名造作。不名增長(文)。 由有伴者(文)光雲。正理雲。如盜他財復污他室殺他子等(文)。 善翻上應知(文)麟雲。謂善。若有五因。即名增長。若無五因位。但名造作(云云)。 制多捨類福(文)麟雲。言捨類福者。謂由善心但捨資財。施便起。不假前人受用。今施制多。即時類福也(文)。 如慈等無受(文)麟雲。如慈等四無量時。雖運己心令得樂。而實前境未實得樂故。名無受(文)決雲。作與樂拔苦等行相。於一切有情思救。此觀是假相觀也。雖作此觀。有情不受用之。然而其福無量也。如此制多Я施Зюг雖無受用。福尤勝。明文。故施制多。雖無受用。追申敬養福。從心生(文)假令造阿彌陀佛等作供養。是木像雖不受用。其心遠敬極樂世界本佛故。福從心生其果不虛指也(以上)。 如從末度伽(文)寶雲。末度迦。是果名。其形如聚。樹似皂莢樹。賃婆。大小如苦練子。二果此土無故不譯(文)。 離犯戒及遮(文)寶雲。頌於性罪立犯戒名。遮罪名遮不名犯戒(文)光雲。此中性罪立犯戒名。遮謂所遮非時食等。雖非性罪。佛為護法及有情。遮止。為護法者。法謂正法。犯遮罪人。為他說法。他不信受。因人撥法佛為護法遮止為護有情者出家人犯此遮罪。一他見譏謙獲罪重。二他見輕慢不恭敬。為護彼有情遮止(文)。 三依治者(文)光雲。依治。謂依四念住·四斷等。此念住等。能對治彼犯戒及因(文)。 四念住(以慧為體。慧由念住。次治倒故唯四。文)一身念住(大種造色為體)二受住(受心所)三心住(心王)四法住(除上三外所餘諸法)。 四正斷一(已生惡斷)二(未生惡令不生)四(未生善令生)五(已生善令增長)復有異說(文)光雲。雜心第八雲。根本淨者。離根本業道。眷屬淨者。離殺生等方便。不為覺所壞者。離欲·恚·害覺惱亂。攝受正念者。攝受佛法僧念。亦離諸無記心。正向解脫者。為解脫持戒。不為身財及餘所作。是故亦說隨順覺支此五因緣戒清淨(文)。 三非尋害離惡覺也(文)惡覺者。欲·恚·害三惡覺也。謂思量世間可貪之事而起心欲名覺。思量世間怨憎之事而起瞋心名為恚覺。念知打罵乃至奪命名為害覺也(義章心)。 定地善極重心(文)麟雲。是熏習義定地。於心相續起。極能熏習。令成德類。如華熏巨勝也(文)。 持戒亦感解脫(文)論雲。持戒亦能感離繫果。就勝說修(文)。 論雲經說四人能生(文)法華義疏第四(嘉祥)雲。四事得梵福(增一阿含)一無塔處立塔。二和合聖眾。三修治破寺。四佛初成道請轉法輪(文)。 四事供養(文)光雲。四事。謂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如舍利子等令僧破已還和(文)。 先軌範師(文)光雲。豈不前說欲界無有善業能招一劫異熟。無一善猶如不善唯一剎那能劫壽。依如是理故。作是說。然於一事發起多思。次第能招劫量快樂。謂於彼死復於中生。故劫樂言。無違前失(云云)惠雲。問。前欲界善業無有能感一中劫。此業如何能感梵福量耶。答。由此一業起多思願故。感梵福也。問。何故散善能感上地果。答。由此造業。命終法爾得上定。如世界壞時法爾上界定。或可後一是定善色界壽。前三欲天壽積如成梵福量(文)今疏所出十勝行真諦師解(見光記等)。   三救如來命(文)惠雲。問。如來自在。誰人能救。答。若有請佛住世一劫。若過一劫。但約能請即是救也(文)。 毘婆娑說(文)光雲。此即第二師說。雲梵福量。指同前解(文)問。於妙相業福量出三師說。指同何師耶。答。上明相好業量。有說。唯除近佛菩薩。所餘一切有情。所修富樂果業。名一福量雲。初師義同歟。若爾者。唯除近佛菩薩之言中。可除四梵福也。此師意。梵福量與相好業同之故。除近佛菩薩之言中。亦可除四梵福之理。必然也。 第三明法施(文)惠雲。法施·財施體同五蘊。財施色即身語。法施色即語業。餘四蘊可知(文)。   光雲。言體性者。婆沙出法供養體。雲用五蘊為自性。解雲。准財施中出真施體。法亦應然(文)麟雲。言無染者。請法施主不希利養恭敬名譽。不爾自他俱損(文)光雲。言契經等者等取律論。又解。十二部經中舉初契經。等餘十一(文)正理雲。言契經者。謂總攝世俗·勝義堅實理。如是契經是佛所說。或弟子佛許故說(文)。 順福分者。寶雲。正理論雲。感世間人天等中愛果。種子。由此力故。能感世間高族·大家·大富·妙色·輪王·帝釋·魔王·梵王。如是等類諸可愛果(云云)。 順解脫分者。問。以五停心總別念處等攝順解脫分歟。將順抉擇分攝歟。答。學者異義也。順抉擇分攝可雲歟。夫散一花捻一香迴向涅槃。是名順解脫分。更不可通五停心等觀。但論文順抉擇分者。四善根(云云)知四善根以前五停心等可解脫分攝雲難者。於順抉擇分。為聖道。有近加行。有遠加行。付近加行舉四善根。以實論之。廣可通五停心等也。   書謂手書(文)印彫①ヨ印文為印也。光雲。書謂手書。印謂手印。並身工巧。以前身業為自性。及能發心心所法。總言之。五蘊為體。應知書印以能書印身業為體。非所言印。婆沙雲。此中書者。非所造字。能造字法(解雲。書與字眼目異名。非不相應中字也)又雲。此中印者所有能造印。法此能成印故。說為印。算謂語算。如言九九八十一等。文謂文章。如人語言·諷誦·詩賦。並語工巧。以前語業為自性。及彼能發心心所法。總言之。五蘊為體。應知算文以能算文語業為體。非所算文。數謂意思計數諸法。一十等數是意業工巧。以前意業為自性。及彼意思同時能發心心所法。總言之。四蘊為體。但由意思能數法故。內思計數名數。出語以去名算故。應知此數以能計數為體。非所計數。婆沙雲。數者。非謂所數稻麻等物百千等。所有能數之法。此數法故為數(文)麟雲。文謂善巧安布音聲等。亦非所述詠法名為文(文)。 善無漏者(文)惠雲。准正理。善有漏及無覆無記。皆名處中(文)光雲。問。何故不善·無記非修習耶。答。正理雲。不善·無記非應習者非昇近法故(文)又雲。一切有為·虛空·非擇滅。非具善·常相故。應名有上(文)論雲。涅槃名無上。以無一法能勝涅槃是善是常超眾法故。餘法有上義。准已成。 右於講談席為扶引勘煩具疏等引載之抄之畢。 大永二年八月二十五日(時正初日)擬講英憲(滿六十)永祿四年(酉)七月朔日寫之。阿闍梨淨實(生年四十歲一交了)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十九(頌疏論本第十九) 釋曰貪等(文)惠雲。釋此品。疏分二。一○文解釋(文)任惠科文。釋曰至故名分別(釋名)就此品中已下(分文)釋名中三。一貪等煩惱名曰隨眠者(為釋名先出體等言嗔等也)二隨逐有情增昏滯故故名隨眠二句(正釋名)三此品廣明(釋分別言也)。 隨逐有情增昏滯故(文)光雲。隨逐有情名隨。行相微細名眠。如人睡眠行相難了(云云)寶同之。惠雲。有部釋雲。貪等潛伏在六識難知。名隨眠。有得繫屬在身。隨也(文)准此等記。隨言。隨逐有情繫屬依身義也。眠字。煩惱行相微細。喻睡眠行相難了。貪等名眠(見)問。今疏增昏滯故句。釋隨言歟。解眠字歟。答。第二十卷末。隨眠釋名一段在之。以微細義釋眠字。以隨增·隨逐·隨縛三義釋隨言。而今疏隨逐有情者。當彼第二隨逐義增。昏滯故者。當彼第一隨增義。若爾者。隨逐有情增昏滯故二句。共釋隨言。眠言且不釋之歟。或增昏滯故者。是釋眠言也。夫於睡眠。行相微細。沈闇昏滯之二義在之。煩惱亦爾也。今以睡眠沈闇喻煩惱昏滯。貪等為眠(為言)若爾者。光以微細為眠。今疏以沈闇為眠。各舉邊歟。問。此品亦明纏垢等。何名隨眠品耶。光雲。此品雖亦明纏垢等。隨眠強勝故。以標名。又解。此品初明隨眠。從初立號故。以標名(文)寶同之。 論雲前言世間(寫本文字ワリУэ)第十三卷世別由業生頌文也。寶雲。先牒前為問起□□□○問中有二。一問業賴隨眠。二問隨眠體數。頌中四句。□□□前問。下三句答後問(云云)准此記。所以者何者。問業由隨眠也。第二問易知。 離隨眠業無感有能(文)問。造業時歟。感果時歟。答。前言世別由業生者。果生必由業雲也。業由○有能者。造業時。必由隨眠緣力(為言)更不可及感果時。所謂業由隨眠方得生長者。正明造業必由隨眠緣力之旨。離隨眠業無感有能者。不由隨眠緣力之業。不施感有功能雲也。指造業時雲事。更不可疑之(以上本義抄)。 隨眠諸有本(文)問。諸有本義如何。答。論以十事釋諸有本義也。光雲。諸煩惱現起能為十事故。一堅根本。正理雲。堅固根本。令得堅牢。煩惱根本。謂煩惱得。解雲。由惑起。對治道不生。惑得轉。強名為堅固二立相續。正理雲。建立相續。能數令餘連續起故。解雲。能數令餘後念諸惑連續起故。三治自□□□治自田。令所依止順彼住故。解雲。自田謂煩惱現行所依止身。□順生煩惱。四引等流。正理雲引毒等流。能引如自隨煩惱□□□諸隨煩惱等流業。五發業有。正理雲。能發業□□□有業故。解雲。業即有故。惑業及有。以業及果皆名有故。六攝自具。正理雲。攝自資糧。起非理作意。七迷所緣。正理雲。迷於所緣。能害自身正覺慧。八導識流。正理雲。將導識流。於後有所緣。能引發識。九越善品。十廣縛義。正理雲。廣繫縛義。令不能越自界自地。以能長養染污界(云云)。 非直嗔名貪瞋(文)問。如頌文者。唯顯嗔等名貪嗔·貪慢等。正列貪文言不見如何。答。頌貪字。通亙二邊也。正顯第一貪。傍標嗔等名貪嗔等意也。頌略言故。以一貪字兼二義歟(以上堯)寶雲。如衣有潤塵埃隨著。貪潤於境。嗔亦隨增故。名貪嗔。慢等亦爾(文)光雲。頌說亦言。不但嗔由貪力於境隨增。意顯慢等亦由貪力於境隨增○此由貪力。義便兼明(文)准光記。六隨眠釋加貪字。義便明之(為言)。 一切惑生皆因貪力故(文)堯圓抄。問。諸惑本無明故。應雲依無明力生諸惑。如何。答。實無明諸惑本。生諸惑。更所不遮也。今於境隨增。由貪力(為言。以上堯)。 及聲顯六體不同(文)寶雲。及是相違釋。欲顯六種隨眠體性相違各別不同故。置及字(云云)。   六由貪異七(文)光雲。上一句正答。下三句立有貪所以。就下三句中。第一句別顯有貪。名異別標。欲界名欲貪。義準可解。故不別說。惑自名顯故。不別說。第二句於內門轉故。所以不名欲貪。第三句為遮解脫想。所以名有貪(文)。 於內門轉故者釋有貪名也(文)問。如光記。於內門轉故句釋不名欲貪。何雲釋有貪名耶。答。見今疏文。條於內門轉故頌。雲釋有貪名(文)又條為遮解脫想頌。雲又由外道等(云云)若爾者。立有貪名。二由在之(文)初內門轉故。又為遮解脫故也。但於光釋者。不名欲貪。則所以名有貪歟。尋雲。內門轉故名有貪所由如何。答。下此中自體已下釋顯此旨也。 少分緣外門轉(文)惠雲。皆是以少從多立名也(文)遁雲。或唯初禪。有三識。緣外色聲觸境。或約上地借下地識緣外境也。章言。法者或相從說(文)。 緣色聲香味觸法外境(文)正文雲。味字剩。 又由外道於上二界(文)阿羅羅外道。計無想天為涅槃。此則計色界為涅槃也鬱頭監弗。計非想為涅槃。此是計無色為涅槃也。問。檀提婆羅門。指腹為涅槃。此是計欲界為涅槃。何於欲貪不立有名耶。答。外道多分於上二界起解脫想歟。 此中自體(文)案釋曰。六由貪異七之一段分三。一釋頌文(如文)二此中自體下正釋有貪得名。三義准欲界下釋欲貪名。 自體者謂定及所依身(文)於內門轉故。於定自體。明立有貪名。為遮解脫想。於依身自體。明立有貪名。可思之。光雲。彼二界多起定貪。一切定貪於內門轉故。唯於彼立有貪名。又由有人於上二界所依止身起解脫想為遮彼故。謂上界立有貪名。顯貪所緣非真解脫。若泛論有。有通三界通內外。此中於上界有漏內自體上。立有名。彼界有情。多於等至及依身二自體上。深生味著故(云云)。 義准欲界貪(文)頌文。欲界貪不列名欲貪故。准有貪貪外五欲故。名欲貪(為言)。 第三明十隨眠(文)光(二十)雲。正理雲。何緣隨眠唯貪等十。非餘忿等。唯此十種習氣堅牢。非忿等故。謂唯此十習氣堅牢起便難歇(文)。 五是見性(文)五見體性下委釋之。 釋曰初六句明欲界(文)正文雲。應雲初二句總標。次四句明欲界(以上)。 十謂見苦有十隨眠(文)問。四諦下十煩惱增減委意如何。光雲。身·邊二見。粗果處起。唯在一部。戒禁取。果處起者。見苦所斷。非果處起。但總相緣。不推因果。見道所斷。故通二部。邪見·見取·疑前一後一。緣四諦。中一見取。若果因處起者。見苦集斷。若總相緣不推因果。見滅道斷。此三非迷事起。非修道斷。貪·瞋·慢三。若緣四諦所斷起者。通四諦斷。若迷事起者。修道所斷。以此貪等行相粗非細。不推理故。非親迷理。無明若與五見疑相應及與緣彼四諦所斷貪等相應。并獨頭者。四諦所斷。若與迷事貪等相應。修道斷。故貪等四各通五部(云云)惠雲。苦諦有身·邊見餘諦無者。不執其因及滅道無漏法為我我所故。身見餘諦無執身為我。故苦下有身見。邊見斷·常依身見生。苦諦下有邊見也。戒禁取有二類。一非道執道。二非因執因。推因果者。隨斷·常身·邊見生故。在見苦斷。及執無想定別解脫戒等。為出離道。此迷粗果。即見苦斷。若執撥道邪見等。為出離道。即違道義強。見道諦斷。集滅諦下。無戒禁取。如後文釋。由獨頭無明不了四諦。引生疑。疑有無。引邪見撥無。執此邪見等為勝故。有見取也。與五見相應無明貪等。緣五見等生。亦見所斷。餘緣事貪等及相應無明。緣事境生。即修所斷(云云)。 此中者光法師解雲堯圓抄。光意。問貪等十隨眠五部所斷相也。寶意。問唯貪·嗔·癡·慢四隨眠五部所斷相也。論文列次起盡就四隨眠為問雲。寶解為善(為言。以上堯)。 光法師雲此有二意(文)若緣見此所斷(本義抄趣)光意於若緣見此所斷為境之文。含緣見此境與緣見此所斷為境二意。緣見此者。緣見此為境也。所斷者。緣見此所斷為境也。具應雲。若緣見此·緣見此所斷頌文。肝略故。下所斷。略見此言也。上既言見此故。下重雖不說。見此所斷義分明故。略之歟。頌巧妙如此。訓雲。若緣ЁЪ見此Я所斷⑥為Зю⑥境Ь名見此所斷(云云)重意雲。緣見此為境者。親迷理惑。即五見疑親迷諦理緣之故。雲親迷理也。此者四諦。見者。無漏智見諦理也。緣者。見疑惑迷無漏智所觀諦理。雲緣諦理也。次緣見此所斷為境者。貪·瞋·癡·慢親雖不迷諦理。緣親迷理見疑起故。雲疏迷理惑也。此者。四諦也。見者。無漏智見諦理雲也。所斷者。無漏智觀諦理所斷五見疑親迷理惑也。緣者。貪等疏迷惑緣親迷見疑等惑為境(為言)問。就緣見此為境方疑雲。此者。諦境。見者。智見諦理也。若爾者。緣見此者。諸惑緣智雲也。無緣諦理義哉如何。答。緣見此者。諸惑緣無漏智所觀諦理雲也。非雲緣能觀智。謂此中何相見苦所斷。乃至何相修所斷者。此問就能治道問此惑何所斷也。見苦者。是能治道也。乘問成答故。雲見此。舉能治所治是諸惑ЮэЬ判也(光釋意也已上堯)私雲。緣見此者。此者。四諦。見者。約所見。即諦理也。若爾者。見·此共名諦理。緣諦境義明也。可思之。或點本雲。緣見ЁЪ此Я(文)。   若依寶法師解雲(文)堯圓抄。貪·瞋·癡·慢緣見此所斷惑為境。名見所斷。不緣見此所斷為境。名修所斷(為言已上堯)。 如是三十六中見分十二(文)光雲。別計六惑成三十六(云云)。 各除瞋恚(文)光雲。問。何緣上界無瞋隨眠。答。顯宗雲。彼ヵЯ瞋隨眠事非有故。謂於苦受有瞋。苦受彼無故。瞋非有。又彼ヵв相續г由定潤故。又彼非瞋異熟因故。有說。彼ヵЯ無惱害事故。慈等善根所居處。諸所攝受皆遠離故(文)。 總計成九十八使更加十纏(文)使言事。義章雲。如世公使。隨逐罪人。得便繫縛。煩惱亦爾。久隨行人。繫縛三有。不令出離故。名為使(云云)十纏者(二十一卷在之)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昏沈·忿覆也。纏言事。義章雲。所言纏者。煩惱纏心故。名為纏。又纏行人。亦名為纏(文)。 前八十八名見斷○後十隨眠(文)八十八者。於五部中。四諦下惑。約三界成八十八。可知。後十隨眠者。修道下惑。欲貪·瞋·慢·無明。上界各除瞋。合十也。 餘通見修斷(文)遁雲謂下諸地皆有上下可欣故。有漏亦能永斷。雖是忍所害惑。及通修斷。今有頂地最居上故。無上可欣。有漏之道。不能復斷。要是聖人入見道位。起類智忍。方能永斷故。不通修(文)有餘師意雲。異生不能伏斷見所斷惑。且伏修所斷惑。得生上界。毘婆師意。雲異生能合斷下八地中見修惑也。委如論·光。謂異生以六行智觀。斷下地見修惑。生上界也。若上地沒下地生時。退起之。若先離欲染人。入見道時。見惑已斷故。唯為觀諦理。起法智也。光雲。問。先離欲染。後入見道。於見位中滅道法智。既無所斷。應稍容預。何故不治上見惑耶。解雲。非要斷惑起欲法智。為觀諦理起此法智(文)此釋滅道法智修道位。治上惑。見道位。唯治欲惑。不治上惑雲Я付Ю此問答起。惠雲。問。先凡夫斷欲惑盡後。入見道。起苦法智忍。應斷上見惑。答。先起法忍。觀諦引類忍。斷上惑。法忍不斷上惑也(文)。 我我所者(文)五見中。第一釋有身見。文段分三。初釋有身見名體。二西國名下。出梵漢異。三故論雲下。引論明二家別。初出經部說。次出毘婆沙師說(如文)。 執我我所名有身見也(文)委分別之者。身見有二種。我見·我所見。我見者。外道意計。一法執我。體用自在。主宰之德⑥備Уюロ故。我Ь思也。我所見者。我外諸法⑥皆我所有法Ь計Зю也。 次五取蘊為體(文)簡無漏五蘊雲五取蘊。取者。有漏煩惱名也。 此雲懷身見惑名有身見(文)於薩字有與壞二義(在之)二家別也。有者。顯五蘊自體實有。壞者。顯五蘊無常義。身者。二家同和合義也。 遮計一想立迦耶名(文)迦耶者身也。身者。和合則聚集義也。聚者。多法聚集也。故遮一想(為言)。 勿無所緣計我我所(文)惠雲。此破經部壞身見。壞是無義。如何緣無法執我也(文)。 斷常者(文)斷見常見也。光雲。於所執我我所事。或執為斷。或執為常。乖於中道非斷常理。以妄執取斷常邊故。名邊執見。緣邊起執邊之執故。名邊執。依主釋。邊執即見。名邊執見(文)右(禪談抄)雲。光雲邊見必身見起故Ь雲Ъ。身見計Зю處в我我所⑥斷常Ь計ЁЪ。身見邊Я起ю見故。邊見Ь雲也(已上)此料簡。身見邊雲邊見。恐背光釋。故難依此邊見必身之釋。非釋邊見名。只是邊見起所由也。可思之。遁雲。若有計我我所與蘊是一。蘊滅我滅。是名斷見。或計我我所與蘊是異。若蘊滅我在。是常見(文)。 邪見(文)義章雲。謬執乖正故。名邪見(文)光雲。於實有體四聖諦中。起見撥無名為邪見(文)又雲。一切五見皆顛倒轉。並應名邪。而但撥無名邪見者。以過重故。偏立邪名。如說臭蘇凡蘇皆臭。臭中極者名曰臭蘇(文)。 見之取故(文)光雲。緣見起取之取故。名為見取。依主釋也(文)見取者。見所緣境也。緣見等起取執故。名見取(為言)。 理實應立見等取名(文)光雲。諸有漏法。皆名為劣。聖所斷故。執此劣法名為最勝者。總名見取○理實應立見等取名。略等言名見取。又正理雲。或見勝故。但舉見名。以見為初取餘法故(文)問。於五見中三立見名二立取名事如何。光雲。問。何故二見但名為取。答。由此二見取行相轉故。名取。謂身見執我我所。邊見執斷常。邪見執無。取此諸見以為最勝故。名見取。取諸戒禁能得淨故。名戒禁取。復次前之三見。推度所緣勢用猛利故。名見。後之二見執。受能緣勢用猛利故。名為取(云云)。 戒謂佛法中五戒等也(文)遁雲。等取十戒·具戒也(文)。 外道狗牛等禁也(文)遁雲。以外道通不了八萬劫前之事。不知狗生過去有順後生天之業。但見狗牛死得生天。便謂食草噉糞是生天因。故以效之。名狗牛等禁(文)。 論雲如大自在生主或餘(文)光雲。如諸外道。或計大自在天為因。生主即是梵王。能生一切世間。是世間主。或主是天主。或餘外道計。時方我等為因。如是等計。非世間因。妄起因執(文)。 投水火等(文)遁雲。外道計。恆河水能洗除眾罪。謂為福河。事火外道計火能淨一切燒諸煩惱。故復投之。或為苦身超爾投以為苦行。如投巖等(文)。 受持戒禁(文)遁雲。謂戒但為證滅遠因。要假定慧方得涅槃。今唯執戒能得涅槃故。名戒取。故戒經雲。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文)。 數相應智(文)光雲。外道尼乾子。常計數諸法為解脫道。智與數相應。名數相應智(文)。 算數智得涅槃(文)遁雲。謂外道計。算至無量數。便不可數。計此勝智以涅槃。或計此智能得之。 略去等言(文)義章雲。問曰。戒取所非一。或取苦行。以為能淨。或取持戒。或取佈施。或取禮解糞掃衣等。或取諸見。以為能淨。如是非一。何故經中。但雲戒取。不說施取·苦行取等。雜心釋言。是中略故。且雲戒取。若具應言戒等取也。問曰。等略。以何義故。偏就戒名。不就餘者。釋言。戒行取執者多故。偏言取。雲何取多。諸內道人。多取持戒。以之為道。諸外道人。多取烏·雞·鹿·狗戒等。以之為。是故名多(文)。 必先計度彼體是常(文)光雲。於自在等粗苦果義。必先計彼體是常。謂常見。一·我·作者我見。計我常已。起世因執。因執纔。見苦諦時。常·我執永斷無餘(云云)文意雲果粗顯易見故。緣粗果處起因執。見苦諦時斷之也。雖於非因起因執。所迷之境粗果處故。苦諦所斷。非集諦所斷(為言)遁雲。正理雲。於自在等非因計因。彼必不能觀察深理。但於自在等諸蘊粗果義。妄謂是常·一·我·作者。此為上首方執為因。是故此執見苦所斷(文)。 一迷執我常法起(文)堯圓抄。我者。自在義。常者。常住義也。由此彼天常住自在計生世間。戒禁取。雲迷執我常法起也(已上堯)。 二迷宿作苦行等(文)宿作者。迷生天因。雲宿作。執我常。迷自在天現果也。對現果。名因雲宿作歟。 此二迷苦果故(文)遁雲。初從常我倒生。於果處轉故。隨二倒。見苦所斷。後所迷境。雖通苦·集。苦果是粗。集·因是細。迷其粗果。執為因道。故見苦斷。光雲。此唯於果處轉果相。粗顯易可見故。計苦因為因。非全邪故。既迷果相故。亦見苦所斷(文)本義抄。問。計因為因非全邪者。其意如何。答。以惡因等為善因等事。其義雖邪。因義是同故。雲非全邪故也。不似以果為因是全耶歟(已上本)。 一執有漏戒等(文)堯圓抄。三學中。以定慧為斷惑道。五戒等有漏戒。是方便道。非斷惑道。今計真出離道。是非道計道。戒禁取攝。非道計道故。雖應見道所斷。五戒等有漏果。其相粗顯。其所迷執法體是苦果。亦見苦所斷也。   二執謗道邪見及疑(文)遁雲。謂邪見撥無正道。及疑真道。後便執此邪見。為解脫道。此親迷道。於因果相不別迷執故。見道時永斷(文)光雲。謗集滅時。既撥所斷所證法相。若執為道。便為無用。定依所斷及所證法。而立道故。又彼所撥與道相異。必無彼無間執彼為道者。若於後時。執彼為道。定於果處而起道執。見苦諦時。此見便斷。故無戒禁取見集滅所斷(文)問。非滅計滅戒禁取。可滅諦所斷乎。答。凡戒禁取。不過非因計因·非道計道二類。非滅計滅。是見取行相。非戒非戒也。 違道諦強(文)遁雲。以執迷見為正堅而不捨故。雲強也(文)。 第四明倒(文)義章雲。所言倒者。邪執翻境。名之為倒(文)。 於見取中取計樂淨為樂淨倒(文)遁雲。謂執劣為勝。皆是見取。而今但取苦下。計苦為樂。不淨計淨。為二倒。計餘為勝。簡而不取也(文)。   於身見中唯取我見(文)問。我見既一向倒。我所見何不勝耶。答。明問倒論文。二說在之。初師。如今釋。第二師。取身見全為我倒。光雲。其我所見異執不同。不別簡。若依初師。我所見非倒。應作是言。我所見雖推度性及妄增益。非一向倒。亦於少分實處轉故。如計實法是我所有。非無體故。所以非倒(文)此釋意。我所見者。計我所有有實體也。而於實法計有實體之義邊。葉實義故。非一向倒也。但於我見倒難者。諸法中實我者。應非一向倒。都無實我體計我故。是一向倒也(已上本義抄)。 執有漏道得淨涅槃(文)光雲。戒禁取。計有漏道得淨涅槃。雖非究竟斷惑證滅。而能暫離下八地染。證彼滅故(文)正文雲。下八地惑。有諸聖者。以有漏道。永斷證滅。何故定說雖非究竟暫時離染等耶。故論但言。戒禁取。非一向倒。緣小淨故。不言暫時等。光雲。不雲暫時離染(云云)問。見取計樂受為樂。計善法為淨。於少分實處轉。何故倒(云云)光雲。彼執有漏。同涅槃樂同涅槃淨。於有漏中。無少樂淨。同彼涅槃。一向倒故。名倒。戒禁取非道計道。即有分同無漏聖道證淨涅槃。故不成倒(文)。 無門轉故(文)遁雲。斷見邪見撥無。此二以託無名為無門。非謂無其所緣之門也(文)。 餘惑非顛倒體(文)惠雲。戒取具後二義。無一向倒一義。邪見具初中二義。闕後一義。貪等三義皆闕。非倒體也(文)。 想心隨見力者(文)光雲。受等世間不極成故。謂心想倒世間極成。如言此事惱我心想。而不說言惱我受等。故經不說(文)義章雲。二依達摩多羅所說。直就同時心心數法。義分三倒。心是心王。想是想數。見是慧數。此三之中。見是倒體。心想非倒。與見相應為見所亂。通名為倒。問。見能濁亂一切法。何故唯言亂心亂想。心是其主故。偏說心。想能取想助見中強故偏說想(文)。 行相同故(文)光雲。理實唯見倒。想心隨見亦立倒名。與見相應行相同故。相從說倒。體非推度。非四倒體(文)。 此十二倒(文)此下敘異說也。 分別部說(文)婆沙抄一雲。光法師雲。分別論者。即彌沙塞部也。舊雲。毘婆闍婆提。此雲分別論師。以所立義不盡理故。應更分別。能分別論者。此非定一部。通十八部。不當理故。得名分別論者(文)光二十雲。說非盡理。半是半非。更須分別故。名分別說部。梵雲毘婆闍縛地(文)惠雲。二十部中無別分別部。法邪分別。皆名分別部。如初果人。有妻妾等。於妻妾上。取樂淨故。此二倒上相心未斷(文)光雲。分別論者○樂淨各二。所謂想心。若謂不然。未離欲聖離樂淨想心。寧起欲貪。以此故。知樂淨想心亦通修斷(文)毘婆沙師意。光雲。然聖有時為貪所逼暫迷亂故。率爾於境欲貪現前。起樂淨想心。覺已即止。非推度等故。不成顛倒。如於旋火輪。以迷亂故。非實是輪。忽見謂輪起輪心想。覺已即無(文)。   尊者慶喜(文)法華義疏一雲。阿難。此雲歡喜。一者形容端正見者歡喜。二者佛得道夜生。謂歡喜日生名歡喜。三者過去發願願名歡喜(文)。 辨自在言(文)三界見惑斷盡位故。立自在言歟。辨自在名。可尋之。 經部師說(文)光雲。有餘經部師。後作是說。八想心倒學未全斷。彼宗意說。見唯迷理故。唯見斷。想心通迷理事起故。通見·修斷(文)。 且慢七者(文)此下釋七慢。文段分二。初總釋。二於他劣下別釋。文段即七。就初總釋中。初列七慢名。二令心高舉下。釋慢名。三行轉不同下。釋七別所由。可見之。 令心高舉(文)義章雲。自舉陵他。名之為慢(文)寶雲。正理雲。有愚癡者。先於有事非有事中。挍量自他心。生高舉。說名為慢。由行轉異。分為七種。解雲。有事謂稱境。無事謂不稱境(文)。   行轉不同(文)寶雲。行謂行解。轉謂起也(文)惠雲。高舉雖齊。行解生處不同。分成七種也(文)。   於他劣(文)第一慢也。光雲。於等雲何。如有二人精神齊等。一先誦得阿笈摩經。一後誦得。心便高舉故。正理雲。於他劣等族·明等中。謂已勝等高舉。名慢。豈不此二俱於境中如實而。轉不應成慢。於可愛事。心生愛染。如實而轉。如何成貪。然由此起能染惱心。既許成貪。是煩惱性。如是雖實勝劣處生。而能令心高舉染惱。名慢煩惱。解雲。族謂種族。明謂聰明等言。即顯色力財等(文)。 過前慢故(文)光雲。慢太過故。妄進一階。或過前慢。或慢過重前。故名過慢(文)。 慢他過故(文)光雲。勝為過。己慢他過故。名慢過慢。或慢謂高舉。高前過慢。名慢過慢(文)。 執我我所(文)第四慢也。光雲。於五取蘊。執我我所。此是我見。或緣我起慢。或持我起慢。或由我起慢。故名我慢(文)。 未得謂(文)光雲。於未證得殊勝功德中。謂己證得。名增上慢(文)。 於多分勝(文)第六慢也。光雲。正理雲。諸有在家或出家者。於他工巧·屍羅等德多分勝中。謂己少劣。心生高舉。名為卑慢。此中於己心高舉者。於他多勝。謂己少劣。有增己故。亦說為高(文)寶雲。准此論文。卑慢有高處。慢稱境。無高處(文)。 於無德中(文)光雲。正理雲。於無德中。謂己有德。名為邪慢。言無德者。謂諸惡行違功德故。立無德名。彼於成此無德法中。謂己有斯殊勝功德。恃惡高舉故。名邪慢(文)問。增上與邪慢。皆於未得法上生。有何差別耶。惠雲。增上慢功德法上生。邪慢無得法上生。又增上內外道起。邪唯外道起。又增上通凡聖起。邪唯凡夫起(文)。 一我勝慢類(文)光雲。我勝者。謂我勝彼。我等。謂我等彼。我劣者。謂我劣彼。有勝我者。謂有他勝我。有等我者。謂有他等我。有劣我者。謂有他劣我。無勝我者。謂無他勝我與我齊等。無等我者。謂無他與我等我勝於彼。無劣我者。謂無他劣我我居下劣(文)。 從○三慢流出(文)光雲。如是三慢。若依我見生行解次第有殊。成三三九慢類。九中初三。如其次第。我勝慢類。謂我勝彼。於等謂己勝。即是過慢。我等慢類。謂我等彼。於等謂己等。即是。我劣慢類。謂我劣彼。於勝謂己劣。即是卑慢。九中中三。如其次第。有勝我慢類。謂有他勝我。於勝謂己劣。即是卑慢。有等我慢類。謂有他等我。於等謂己等。即是慢。有劣我慢類。謂有他劣我。於等謂己勝。即是過慢。九中後三。如其次第。無勝我慢類。謂無他勝我。於等謂己等。即是慢。無等我慢類。謂無他等我。於等謂己勝。即是過慢。無劣我慢類。謂無他劣我。於勝謂己劣。即是卑慢(文)。 答謂自愛樂(文)光雲。無劣我慢雖無高處(已下同今釋略之)遁雲。正理喻雲。如旃陀羅(旃陀羅即獵屠人等為王所使。然彼自知是極下類。亦自高舉也。以上)。 前九慢類聖亦不現行(文)問。九慢類。從三慢流出。有學聖者。除我慢外。皆可現行(見)所流出九慢何雲不現行耶。答。九慢對他等勝高舉行相。似三慢故。雖雲從彼流出。非雲全同。然九慢。以我見為所依生。是我見所增也。有學聖者。已斷我見。故雲不現行也(已上堯)。 舉例釋也(文)寶雲。於中引三例。一殺生纏等。二無有愛全。三有愛一分。此皆是修所斷。而定不行。慢亦有雖修斷而定不行。聖人定不行殺·盜·婬·誑故。所以發彼業惑。雖是修斷。定不行(文。婬者邪婬。持自妻故)。 言無有者(文)光雲。三界非常滅相。名為無有○此中意說。於三界中眾同分上非常滅相。名為無有○但取緣眾同分無常貪求。名無有愛。故婆沙二十七雲。無有者。謂眾同分無常。緣此愛。名無有愛。是故此愛唯修所斷。以眾同分唯修所斷(云云)。 一類眾生(文)光雲。正理雲。如契經言。一類苦逼。作如是念。願我死後斷壞無有。無病樂哉(文)。 藹羅○龍王等(文)惠雲。藹羅筏拏是水名名龍。即是象(文)光雲。正理雲等言。為顯阿素洛王·北俱盧洲·無想天等(已上論文)藹羅筏拏是水名。水中龍象從水為名。即是帝釋所乘龍象王也○聖人雖於善趣有身起愛。於惡趣龍王等有。愛一分未斷不起。以聖不愛惡趣身故。故名有愛一分(文)。 此一分愛緣傍生故聖不起也(文)正文雲。初釋雖無過。不順論。論唯雲有愛一分常見所增故聖不起。然光記同今文有二義。初義可尋所從(已上)。 九慢我慢我見所增(文)遁雲。即我見親增長也。即是親導引連續現前義(云云)。 由起邪見行殺等(文)遁雲。由邪見不信罪報。遍行殺等故。此諸纏邪見所增(文)。 此見及疑聖已永斷(文)寶雲。問。一切染法。皆用見所斷為因。如何獨此由斷見疑畢竟不起。答。此是別緣增義。不同餘遍行因等。生於果法因。有遠有近。此與見疑連續而起。是近因故。見疑若斷。即永不行。餘染污見疑因。遠雖斷亦行(文)光雲。問。修斷貪等。亦用見疑為遍行因。聖斷見疑。如何現起。解雲。應知修斷起。由多因。或有要由親因導。如慢類等。或有但由疏因亦生。如貪瞋等。或因有二。一未斷因。二已斷因。如慢類等。要由未斷因。方能現起。餘貪瞋等。由已斷因。亦能引起(文)。 見疑為皆(文)遁雲。謂慢類等。依見疑起。見疑有力。扶持慢等。猶如背也(文)。 遍行隨眠唯在苦集(文)問。苦集下邪見等。為遍行隨眠。滅道下邪見等。何非遍行隨眠耶。答。寶雲。正理論雲。何故唯於見·苦集斷諸隨眠內。有遍行耶。唯此普緣諸有漏法。意樂無別。勢力堅牢故。能為因遍生五部。見滅·見道所斷隨眠。唯有能緣有漏一分。所緣有別。勢力不堅牢。不能為因遍生五部故。唯前二部有遍行隨眠(文)惠雲。一次苦集煩惱親緣·重緣皆緣有漏境。意樂無別。二以勢堅勞。得為遍行因。滅道與上相違故不立也。又苦集九地互為因果。苦集下煩惱。得為九上緣惑。滅諦九地不互為因。道諦法類治不同。故滅道下。無九上緣惑也(文)苦集下煩惱普緣有漏者。邪見等親緣惑。緣苦集有漏法。貪等重緣惑。緣邪見等有漏。故皆緣有漏境雲也。滅道下煩惱貪等重緣惑。緣有漏。邪見等親緣緣滅道二諦無漏法也。故雲緣有漏一分雲所緣有別也。 相應者○相應無明也(文)寶雲。相應無明。如所應。不共無明不與餘煩惱雜。不雜是不相應義也(文)十隨眠中。除無明餘九種。自力起也。無明通自力隨從。獨頭無明自力起餘惑不相應。相應無明隨餘惑也。問。十一遍使。緣滅道下見·疑等。此即應緣見所斷。若爾。以此義邊。可雲疏迷理歟。答。滅道下見疑等。即是苦·集諦也。遍行惑緣此。即是緣苦集故。親迷理也。難雲。滅道下見·疑等苦集諦故。緣此遍行惑親迷理。貪等惑亦應雲親迷理歟。答。見·疑等有自相·共相別。迷自相雲疏迷理。迷共相雲親迷理。所緣同雖見。此所斷貪等緣自相。是疏迷理。見疑緣苦相。親迷理也(已上)。   遍行自界自地五部諸法(文)光雲。婆沙雲。何故遍行隨眠。能於他部隨增。非他界地。答。遍行隨眠。於他部法。有等流果或異熟果故。能隨增於他界地。無等流果及異熟果故。不隨增。復次自界他部。粗細相似故。能隨增。上界地細故。不能隨增(文)。 一遍緣五部(文)惠雲。問。十一遍使頓緣。為前後緣。若頓緣者。十一遍使行因不同。如何俱起。若前後緣。餘煩惱亦有此能。應立為遍行因。答。不據一時頓緣。然有頓緣力用。且如邪見力能撥無五部。故說頓緣。不說十一使一時起。若貪等自相惑。緣苦不緣集等。故不立(文)遁雲。若漸次緣。餘亦應遍。若頓緣者。誰復普於欲界諸法頓計為勝能得清淨。答。不說頓緣自界地一切有漏。然說有力能遍緣五部各少分法。名為遍行。若貪·慢等。是自相惑。無頓緣力故。非遍行○又正理雲。貪等煩惱。託唯見聞所思量事。方得現起。以於妻等起貪等時。緣顯非形。緣形非顯。故知貪等皆不遍緣(文)。 三為因遍生五部(文)寶雲。何緣得知。修斷染法。以見所斷遍行為因。世間現見。有我見者。由我見力。外境貪增。我見若無。便於外境貪微縛故(云云)。 名九上緣惑也(文)惠雲。婆沙十八。欲界非修地。非離染地。不能攝伏自界煩惱故。得緣色無色界。色無色界與上相違。不能緣欲也。由無明不了上二界故。引生疑。疑復生邪見。撥無上界苦果。見取執邪見為勝。戒取計為生天因等。此約苦下三見疑無明緣上界。集下煩惱緣上。准前釋(文)問。九上緣惑。緣自界五部。即隨增。若緣上界五部。即隨增耶。惠雲。自界有彼異熟·等流果。即隨增。色無界與上相違。二異熟地別故。三上地細下地粗故。緣上不隨增也(文)。 不執上界為我我所(文)正文雲。論雲。上界地(云云)明地字落。光記同論(文)光雲。婆沙十八雲。問。何故此二不緣他界耶。答。唯有爾所緣境力故。復次此二見唯於粗果法轉故。謂此二見唯於粗顯現見諸蘊。執我我所及計斷常。若生欲界。於色無色界微細諸蘊。不能現見故。不執為我我所等(文)惠雲。如外道執梵王為常我。即是身·邊二見緣上界。如何言身·邊二見不緣上耶。答。不執梵王身為己身常我故。不是己身身·邊二見執梵王為常我見。邪智攝。謂與無明相應邪智。即於欲界先起二見執常我已。次復即起獨頭無明。執彼梵王。謂為常我。行相朦昧不能決執。所以非見也(文)。 十一隨眠相應俱有名為遍行(文)光雲。十一遍行諸相應法。有初後義。闕中一義。諸俱有法。有後一義。闕前二義(文)惠雲。若與煩惱同時心心所。無遍隨眠五部義。四相等無遍緣五部義。唯有為因遍生五部一義。三義中有一義。皆是遍行因(文)。 初一行頌總明(文)光記科文如今疏。寶雲。第三明無漏緣。有三行頌。前一行頌。出無漏緣體。第二行頌。明緣地通局。第三行頌。明貪等非無漏緣(文)遁雲。此文中大分為二。初至非勝能治故。明無漏緣惑。二貪瞋慢已下。明有漏緣。前文有三。初至諸行釋滅。明緣滅諦。二緣道下至各三所緣。明緣道諦。三又論雲下。兼顯緣上惑(文)任此科文重委之者。初就明緣滅諦中。初總明無漏緣。二於中緣滅者下。別正明緣滅諦。次就明緣道諦中二。初明緣六·九地。二由別治相因下。明二所由中。又二。初正明二由。二雖法類智下。通伏難。又二。初明類智品道非欲三所緣。二論雲法智品下。明法智品非八地所緣。中二。初問。次答。答中又二。初別立二道理即文為二。初非此皆能下。四諦中明闕初苦集。二又論雲亦非下。明見修中闕初見斷。第二又論雲二初無下。總結二初無也。 各三成無漏(文)問。頌文。相應無明與不共無明。各別列之。何今無明合雲各三耶。答。十隨眠談。合二無明為一種故。今合二無明雲各三。十一遍使同此。頌文。為顯自力隨從別。開二無明也。 義可准知(文)光雲。滅道下六。此緣無漏。除此六種餘五部惑。皆緣有漏。准此自成。頌不別顯(文)。 此六煩惱親迷滅道(文)光雲。又正理雲。謗滅邪見。為見滅耶。不見滅耶。若見滅者。如何見滅謗言無滅。若不見滅者。如何無漏緣。應言見滅。但尋教見。即謗如是所說滅無。豈不此見親能緣滅。如何即撥此滅為無。如有目者。於多機處。遙見人立。撥為非人。雖親緣人。而非不謗故。有見滅。而撥為無(文)。 以九地滅上下相望非因果(文)惠雲。非因果故者。非同類因等流果。不同於道諦。非能作因增上果。不同於苦集。唯緣自地滅(文)光雲。諸地擇滅。更互相望。非因果故。不緣異地。善智悟境。通緣多地。不同染法故。顯宗雲。然諸善智悟境。理通容有頓緣多地行滅。諸邪見起於境迷謬。固執所隔。不能總緣。問。九上緣惑。於境亦迷。如何得緣多地苦集。解雲。雖迷境起。諸地苦集由互相望為能作因·增上果故。容緣多地(文)寶雲。正理論雲。謂若有法。此愛所潤。此地身見。執為我我所。彼諸法滅。還為此地見滅所斷邪見所緣。乃至彼由耽著此地行故。若聞說有此地行滅。便起此地邪見撥無。非上行中有下耽著。寧下邪見撥無彼滅(文)遁雲。滅是無為。無為無生無相。引起因果義故(文)。 唯緣欲界諸行擇滅(文)遁雲。謂煩惱名為諸行。由諸行滅顯得無為故。舉諸行。目其擇滅(文)惠雲。諸行即有為法。於此法上得無為。名諸行擇滅。如欲界有為法。欲界愛所潤。攝為己有。身見執我等。斷此愛時。顯得無為(文)。 唯緣六地法智品道(文)緣欲四諦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智。緣上界四諦與前相似故。得類智名。遁雲。謂於六地定中。親欲界四諦之法。起無漏智。為法智。若依九地定。觀上界四諦境。起無漏智。名為類智(文)問。何故法智依六地。類智依九地耶。遁雲。法智觀欲界境起。無色慾四遠故。不能觀欲故除之。無色類智既觀上界故。通三無色。又欲界無能治道故。不言緣欲界道。不同擇滅斷惑所顯故言欲界諸行擇滅(文)。 若治欲界(文)惠雲。未至地法智。能治欲界。中間等五地法智品治上八地修惑。疏唯舉中間等五地。以此五地全不治欲界故。偏舉也(文)尋雲。修道所攝六地法智。通治欲界·上界修惑。然何雲未至地法智能治欲界。不雲治上界。又中間等五地法智。雲能治上界。不雲五地法智兼治欲界耶。答。實如難。今且為顯所治別。未至地法智。能治欲界。中間等五地法智。能治上界雲也。以實論之。有所治同義。非所遮也(已上堯)光雲。若治欲界。謂未至定中法智品道。能治欲者。若能治餘。謂六地中滅道法智品。於修道位。能治餘色無色界者。皆彼邪見·疑·無明所緣。以是法智品品類同故(文)寶雲。六地法智品道。雖有治欲治餘不同。皆欲邪見所緣。以同是法智類故。九地類智品道。若治此地及治餘。皆為八地邪見所緣。以同是類智類故(文)。 緣九地者(文)光雲。若上八地各三隨眠。一一唯能通緣九地類智品道。不緣法智品道(文)堯圓抄。色·無色界有八地。謂四禪門·無色。此八地各有三種隨眠。一一皆能緣九地類智品道(九地者如章文)所治惑在八地(四禪四無色)九地類智品道通治有頂惑。故有頂三惑通緣九地無漏道也。初禪等下地三惑。雖非二禪等類智所治。初禪等惑。緣自能治類智品道時。亦緣二禪等類智品道。以類同故也(已上堯)。 除有頂也(文)有預非無漏依地故除之。 由別治相因(文)論雲。何故緣滅。自地非餘。緣道。便通六九同類(文)為答此問難。此頌來也。遁雲。問。既離欲惑。方依上地。起無漏道及得無漏。見·疑已無。如何得為三惑緣耶。答。道下見·疑緣六地道者。但約未證聖時緣他身說。不約緣自身無漏。若自起無漏。無漏即無見·疑。謂無漏。至苦忍初心。方有無漏。若見·疑煩惱。上忍位中已得非釋滅故。不能緣自身無漏也(文)由相因故。顯緣法智緣六地緣類智緣九地也。由別治故。顯類智品道非欲三所緣法智品道非八地三所緣也。 以六地道各互相望同類同(文)遁雲。且如未至地中起漏。與餘地所起皆互為因果。以道無漏非繫地故。異地互為因果。由邪見謗果。亦謗因。謗因亦謗其果。不同其滅非展轉因唯謗自地不及上下(文)。 由別治者(文)問。類智何不治欲(云云)二十六卷頌雲。類無能治欲(文)正理釋雲。要於自界所作已圓。方可兼為他界所作。非諸類智己事成時他事未成有須助義。故無類智治欲界法(文)。 雖法類智亦互相因(文)遁雲。釋伏難也。伏難雲。若互為因。邪見即緣類智。法智亦互為因。何故欲界邪見唯緣法智。上界邪見唯緣類智。為通此難。雲類智不治欲界等。如章(且法·類互為因者。如苦法忍生苦類智。或苦類智生集法智等云云)寶同此。 論雲法智品(文)此下。明法智品非八地各三惑所緣也。遁雲。此難意。類智不治欲。非欲惑所緣。欲界修道滅道法智既能治上。應為彼地各三惑所緣(文。此中治上界者。欲界修道所攝滅道法智。兼能斷上界修惑也)非此皆能治(文)此下。答前難也。寶雲。有二道理。一以四諦中初二諦非彼對治故。二以見·修道中初見道不治故。此文第一初也。論雲亦非全能下。第二初也(文)光雲。九地苦集下粗上細。緣粗不能斷細故緣欲界苦·集法智。不能對治上八地惑。緣細可以斷粗故。緣欲界滅道法智。能治上惑(文)此釋意雲。有漏法上下地相望時。下粗上細也。故欲界苦·集粗。上界苦·集細也。無漏法與有漏法相望時。無漏細。有漏粗也。故欲界滅道細。上界惑粗也(為言)。 又論雲亦非(文)此下第二初也。光雲。滅道法智。亦非全能治色無色。唯斷修惑。不能治彼見所斷故。以見所斷惑對治決定又於見道迅疾匆速故。見道中滅道法智品。非能對治上界見惑(文)。 又論雲。此下。總結二初無由也。 解雲答前問也(文)問。上引非此皆能治等文。注答也。何又重雲答前問耶。答。上非此皆能治等文。即答也。答也注標也。今總結二初無理。答窮前問難故。雲答前問也。無失。遁雲。又論雲二初無故者。引論結答也(文)。 又論雲即由此因(文)此下。明緣道緣六地·七地因。明遍惑緣上地也。遁雲。謂因所以之義。謂由緣滅唯自地。緣道法類。不同有遮之義。顯緣上苦集境無遮也。又解雲。由滅無因緣義。不能緣他地。道有因緣義。得緣他地。明知苦·集境既互為緣因。亦得緣他地。二釋並通任情取捨(文)。 由互為緣因故(文)遁雲。雖非親因。而得為疏因。章釋但言得為增上緣。新雲。唯除因緣餘容作(云云)寶雲。雖非親因。得為緣因。唯除因緣餘因容作。滅非互為因故。唯緣自地。苦集互為緣因故。通緣上地。非能對治故。簡道諦。道以諸地互為因。邪見通緣異地道。以對治各別故。法·類邪見緣各別。苦·集二諦非是能治。無簡別故。所以邪見通能緣上(文)光雲。即由此前緣滅唯一緣道六·九諸因緣故。顯遍行惑中有緣苦集九地無遮。境互為緣因故。惑二合緣。惑八合緣。不同滅諦。滅互相望非緣因故。言緣因者。是疏因。簡親因緣。即能作因。或增上緣。名為緣因。又解。緣增上緣。或是等無間緣。或是所緣緣。或通前二。或總通三因。謂能作因。非是無漏能對治故。有緣一地非緣六·九。不同道諦以緣道時緣六九地(文)非能對治故者。道諦對治道。或治欲界或治上界各別。緣六緣九各別也。苦·集非能治故。緣諸地無遮(為言)。 應離者(文)論雲。以貪隨眠應捨離故。若緣無漏使。非過失。如善法欲。不應捨離(文)貪應捨離法也。而貪行相愛也。愛滅道。善法欲。不應捨離。故應離雲。明貪不緣滅道也(為言)。 慢緣粗動(文)慢對他起高舉心故。緣粗動境也。滅道。靜法非粗動境故。非慢境也。 非淨執淨是戒禁取(文)問。非淨執淨。是見取行相。四顛倒中淨倒。見取性也。今何雲戒禁取耶。答(已上堯)私雲。准非因計因。非淨執淨。雲戒禁取歟。論(二十)雲。從邊見引生戒取。謂由於我隨執一邊。便計此為能淨(文)光雲。便計此執為能得彼淨涅槃故(文)。 頌首標未斷言通後位也(文)通後位者。通非遍於自部句也。 通行隨眠○所緣隨增(文)遁雲。謂如前說。十一遍使能緣五部。隨住增長故。問。豈不前說唯滅道下六種隨眠能緣無漏。今言遍使通五部耶。答。此遍行惑。理實不能緣滅道體。但緣彼諸部下煩惱品。其煩惱體是苦·集。苦·集見·疑既能親迷苦集。故通五部。不說緣無漏體。何所相違耶(文)問。二種隨增委意如何。惠雲。先軌範師說。相應隨增。如城邑側有糞與水土相和。由糞力令水土成穢。由水土令糞力轉增。城邑況身。水土況心心所。糞如煩惱。況法可知。所緣隨增。如豬犬於糞穢中眠戲。由穢增於犬。犬況煩惱穢況有漏境。無漏緣惑及九上緣惑。如白玉誤墮流中不增波也(文)寶雲(標正理論雲。引先軌範師說。相應隨增。如惠釋)如豬犬等。居雜穢聚。生極耽樂。眠戲其中。糞穢所塗。轉增不淨。後由豬等。穢聚漸增。如是所緣自地有漏。由煩惱力有漏義成。彼後有能順煩惱力。令其三品相次漸增。已上明所緣隨增。犬喻境界。糞喻煩惱。如清淨人誤墮糞穢。雖觸糞穢。而非所增。人亦無能增彼穢聚。如是無漏異界地法。雖有亦被煩惱所緣。而彼相望互無增義。此緣無漏異地隨眠。但由相應。有隨增理(文)問。過未隨眠有隨增義耶。光(論本第二十)雲。婆沙二十雲。問。過去未來既無作用。雲何可說隨眠增。有一解雲。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彼雖無有取境用。而於所緣及相應法。有如現在繫縛功能故。彼隨眠有隨增義(文)惠雲。定有。以有前後二得未斷故。若無者。異生起善心。應離染也。設過·未二世煩惱上得斷了。仍名有隨眠者。如作人停作·國王失位。由號作人·國王。以有體故。二以曾當有用故也(文)。   非遍行○於自部所緣隨增(文)遁雲。苦·集下貪·瞋·慢等。不遍煩惱及滅道。修部一切隨眠。並皆不能緣他部故。名非遍也(文)。 六無漏緣惑○故言非也(文)堯圓抄。凡攝受自界自地法為己有者。諸煩惱中身見與愛。其力殊強。身見即我執。執取自身貪愛之。為己有隨增。然下地身見并貪不緣上地故。非攝上地境為己有。是故上緣惑。纔雖緣上地境。不隨增也。無漏境亦非身見與愛二惑親迷。是相違法故。由此不隨增也(已上堯)身見執無漏不為我。又愛無漏。善法欲非貪也。遁雲。問。住下地心求上地等是何。答。謂是善法欲非隨眠(文)又雲。無漏即聖道涅槃。上境謂上地諸法。然此二類皆無隨增。皆具二義。一無愛攝。二與惑相違(文)。 由相應故於彼隨增(文)遁雲。謂煩惱現起。皆與受等相應。同成染污。如水雜毒(文)。 從此第四二性各別(文)二性者。三性中不善無記二性分別也。隨眠故不通善。理必然。 苦異熟果上二界無故(文)寶雲。以上二界無苦異熟。證無不善因。他逼惱因彼定無。故證無苦異熟。有苦果者。方是不善因。彼無苦果。故無不善(文)光雲。正理雲。色·無色界一切隨眠。四支·五支定所伏故。無有勢力招異熟果。故彼皆是無記性故。又婆沙雲。若法是無慚·無愧自性與無慚·無愧相應。是無慚無愧等起·等流果者。是不善。色·無色界煩惱不爾故。是無記(文)。 欲界身邊見迷自事故(文)光雲。欲身·邊見及相應癡。亦無記性。所以者何。與善相違。名為不善。此我·常見。與彼施等不相違故。執我·常者。恐此常我當來受苦。為此常我於當來世受人天樂。現在勤修佈施·持戒及靜慮等。執斷邊見隨順涅槃。能斷滅故。故世尊說。於諸外道諸見趣中。此斷見最勝。趣趣求。謂我不有。我所亦不有。執我·我所現在已無。以於身中求之不得。謂為已斷。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執我·我所死後方無(文)。 依經部宗(文)光雲。經部先代軌範諸師。作如是說。俱生身。是無記性。如禽獸等身見現行。與身俱生故。名俱生。修道所斷。若分別生。依教起者。是不善。見道所斷。立二身見。同大乘說。若依有部。身見唯分別唯見斷。無俱生。禽獸等計。應知但是修道所斷不染無記邪智所攝(文)。 第一明不善根(文)不善配立種種在之。簡別可見之。三性中不善心所中大不善地法(無慚·無愧也)又業品。勝義不善·自性不善·相應不善明之。此中自性不善者。無慚·無愧。有二義故。一唯是不善。二遍不善心。貪·瞋·癡三具五義故。此五種是自性不善(為言)。 由具三義名不善根(文)寶雲。婆沙一百一十二。廢立雲。此三具足五義故。立為根。一通五部(遮見疑)二遍六識(遮慢)三是隨眠性(遮纏垢等)四能起粗惡身·語業。五作斷善根牢強加行(此二義示現根義。云云。取意)光雲。此五義遮一切法成立根義。謂不染污法。有遍六識。無餘四義。染污色蘊。全無五義。染污受·想蘊。及除煩惱纏垢所餘相應染污行蘊。雖通五部亦通六識。非隨眠性。雖起粗惡身·語業。非斷善加行染污不相應行蘊。雖通五部。無餘四義。染污識蘊中眼等五識。全無五義。意識雖通五部亦起惡身·語業。無餘三義。五見及疑。有隨眠性。無餘四義。慢通五部。隨眠性起惡身·語業。無餘二義。惛沈·掉舉·無慚·無愧。雖通五部亦通六識。非隨眠性。雖起惡身·語業。非斷善加行。睡眠一種雖通五部。無餘四義。所餘五纏雖起惡身·語業。無餘四義。六煩惱垢。雖時有起惡身·語業。無餘四義。唯貪·瞋·癡具五義。非所餘法。是故獨立為不善根(文)。 義準可知(文)光雲。所餘煩惱非不善根。義准已成故。頌不說(文)。 論雲於上所說無記惑中(文)惠雲。即欲界身·邊見及上二界煩惱全也(文)。 無記根亦三也(文)光雲。問。於無記中。何故此三別立為根。解雲。根是因義。此三為因。生諸法勝故。立為根。愛是諸煩惱足。癡即遍與諸惑相應。慧能簡擇為眾導首(文)。 一無記愛上界貪也(文)光雲。無記愛者。謂色·無色界五部愛。無記慧者。謂有覆無記慧。謂欲界身見·邊執見及色·無色界五部染污慧。無覆無記慧。謂威儀·巧工處·異熟生·變化心俱生慧。無記無明者。謂欲界身見·邊見相應無明。及色·無色界五部無明(文)。 疑於二趣轉性搖動故(文)堯圓抄。根定住義勝。疑有耶無耶二趣轉。其性非定住故。違根義也(已上堯)。 夫根法下轉(文)寶雲。正理論雲。根相隱於土下故。名為根。是體下垂上生苗義。 外國諸師(文)遁雲。西方經部師也(文)指揵陀羅國。是迦濕彌羅國外故。雲外國也(已上)西方師意。以堅強義。為根義。故慢堅強為根。無覆無記慧非堅強。不立根。有宗意。以下轉義依因義。為根義。慚高舉。不立根。無覆無記慧。依因義勝為根。光意如此。可見之。慢堅強。婆沙。瑜伽師退百千善品皆由慢力雲也。 愚夫修定不過此三(文)遁雲。正理抄雲。既言修上定者。似不取欲身·邊見。此二不緣上二界故(文)。 愛上定(文)惠雲。愛上定者。謂定上起貪。見上定者。執上定為勝非因執因等。慢即執此定起慢也(文)遁雲。愛上定者。謂味著定也。見上定者。謂分別此定。慢上定者。恃定高舉為相(文)。 四應捨置記(文)論雲。如何捨置而立記名。以記彼問言此不應記故(文)。 石女本無兒(文)光雲。女不生子。名為石女。故婆沙十六雲。如女身中不任懷孕。空無子故。說名石女(文)。 及契經說(文)遁雲。即是大眾部經也(文)。 發智如論說(文)論雲。對法諸師。作如是說。一向記者。若有問言。世尊是如來應正等覺耶。所說法要是善說耶○應一向記。契實義故。分別記者。若有直心請言。願尊為我說法。應為分別。法有眾多。謂去·來·今。欲說何者○反詰記者。若有諂心請言。願尊為我說法。應反詰。彼法有眾多。欲說何者○捨置記者。若有問言。世為有邊為無邊等。此應捨置。不應為記(文)。 若言依粗我(文)五蘊中色蘊是粗。色蘊上我雲粗我也。光雲。我有二種。一粗。二細。若言依粗色蘊假我。應記與想異。想非色故。若言依細四蘊假我。還應反詰。依何細我。若言依餘三蘊。應記與想異。若言依想。答言。一粗我與想決定異故。論文偏舉。細我不定。略而不說(文)。 世為常(一問文)義章雲。常·無常中。有其四種。言神常者。謂諸外道說。神是常。苦樂不變則無罪福。言無常者。有諸外道說。神無常。計無常故。為今世樂多起放逸。所言亦常亦無常者。有諸外道說。神有二。一細。二粗。細者。是常。身死神在。粗者。無常。身死神滅。所言非常非無常者。有人。見彼常與無常二俱有過。雲何有過。若神是常。則無罪福苦樂等報。若神無常。便為苦樂之所變改。以是過故。說神非常非無常。邊·無邊中四種見者。神有邊者。有人宣說。眾生神我猶如微塵。或如芥子·麻·麥·黍·豆。或有說言。小人神小。大人神大。如是一切名為有邊。神無邊者。有人說言。神遍虛空無處不有。言神有邊亦無邊者。有人說。神有粗有細。粗者作身。細者常身。有邊。常身無邊。言非有邊非無邊者。有人。見彼邊與無邊二俱有過故。說非邊非無邊也。次辨如去不如去等。於中有四。言如去者。如從前世來生此間。去向後世。亦復如是。不如去者。有人說言。如從前世來生此間。死後斷滅不如前來。名不如去。亦如去不如去者。有人說言。身之與神合以為人。如從前來。死後神去身不如去。非如去不如去者。有人。彼與不去斯皆有過故。說非去及非不去。次辨身神一異之義。所言一者。有人說言。身即是神。分折此身更求別神。不可得故。所言異者。有人說言。身與神異。身粗現。神即微細(文)略抄之。准之可知之。 皆是我異名(文)惠雲。世尊如來命。皆是我異名。外道改我為世尊問佛。佛記言不應答也(文)世者。如義章者。世間(見)如惠文者。世尊(見)可尋之。 永正四年(丁卯)夏比。對客僧令講談之次。書載光·寶·古抄等詞畢。同十二月十八日清書之。三論宗大法師英憲。 (永祿四七月十一日以自筆寫之。花嚴瓦礫淨實。生年四十)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二十(頌疏論本第二十) 第一正約世明繫(文)寶雲。此中意說。能繫三世對所繫三世。辨繫通局。今言事者。是所繫事。於此事中。隨眠增者。名之為繫。若不隨增。不名為繫。其隨增者。非要現緣。 雖在過去·未來。若未斷位。皆是隨增。隨增有二。一相應隨增。二所緣隨增。於未斷位。一切隨眠。於自相應。相無差別皆隨增也。於自所緣。相無差別隨增也(文)惠雲。今言隨增。不要現在。在過未二世。未斷。二世煩惱上法前得在身。即名隨增(文)。 論雲謂諸有情(文)光雲。標宗問起。諸有情類。於此事中。隨眠隨增。名繫此事。此即標宗。應說三世何等隨眠能繫何世事。此即問起(文)。   所繫境事(文)惠雲。即五蘊法上。立所繫。色法即一一極微。心心所一一剎那。皆有煩惱緣。若斷一一極微及剎那心心所上煩惱盡。皆得擇滅(文)。 釋曰初句(文)遁雲。於此章中。大分為二。初至必能遍縛。明貪瞋於自相煩惱。二餘過未遍行下。明見·疑等共相隨眠。前中又二。初約過現二世通對六識。明無遍行。二就未來意識·五識。有遍不遍(文)任此科文。委分別之。一段文分三。初配頌文句。二明自相共相隨眠(欲曉已下)三若於此事中下。正釋頌文。中又二。初明自相煩惱繫縛。二餘過未遍行下。明共相惑繫縛。明自相惑中又初二。約過·現二世對六識。明無遍行。二就未來意識·五識。明遍不遍(如文)。 第二句未斷字(文)問。若於此事中未斷七字。應亙後句。何限未斷字耶。故寶雲。頌雲。若於此事中未斷七字流至下。明繫通局。必不斷故(文)如何。答。若於此事中句。明所繫境事。後七句。明能繫惑。明能繫中。未斷字與能繫字。亙中間句(為言)光記如今疏。寶釋者。前一行半。明自相惑。後半行。明共相惑(文)初一句屬下科文。故彼七字流下句(為言)聊異歟。 通在中間句也(文)光雲。隨其所應。通中間句。   一者自相謂貪瞋慢(文)堯圓抄。問。自相惑緣別法共相惑緣多法雲意何。答。貪·慢二惑。唯緣可意境起。瞋煩惱緣不可意境起。皆緣諸法自相故。雲緣別法。見·疑·無明。通緣可意·不可意境起。皆緣諸法共相故。雲緣多法也。尋雲。無明通Л諸惑Ь相應。故可亙自相·共相。何不說自相惑中耶。答。光雲。自相惑中。相應無明以必有故。略而不論(文。已上堯)遁雲。緣多法起者。且如邪見撥無因果。一切總緣。言貪瞋慢自相惑者。正理引經雲。佛告衣袋母。汝眼於色若不見時。彼色為緣起欲貪不。不爾。大德乃至廣說(已上論文。云云)。 過現若已起者(文)本義抄。問。頌文置若言。爾者。過·現法中可有非已起類耶。答。過·現法中。不可有非已起之類雲事。道理必然也。但於若言者。頌文雲若於此事中未斷貪·瞋·慢過·現若已起。過·現貪·瞋·慢中。若緣此事起。即繫此事。若緣餘事起。即不繫此事。故就緣此事起。置若言也(已上本義抄)。 此貪瞋慢於所繫事過去已生(文)問。此貪·瞋·慢者。五識相應貪·瞋歟。意識相應貪等歟。答。通六識相應貪·瞋·慢。明非遍行也。難雲。下釋雲過現意識貪瞋·慢三等文。准此釋。上貪等意識相應哉。答。過現若已起文者。上所注如科文。約過現通六識。明非遍行段也。但於下釋者。五識貪等非遍行理必然也。意識貪等具世遍義故。可名遍行義在之。簡此亂雲。雖於世遍。闕於事遍故。非遍行(為言)惠雲。自相惑過·現二世緣·境·六識通論。以此二世前五識相應貪·瞋二及相應無明。不具二義。一世不遍。不繫三世。二事不遍緣青不緣黃等。不名遍行。過·現意識相應貪等三及相應無。闕事遍一義。亦不名遍行。雖然。貪等是自相惑。但望緣三世及事遍。即名遍行。遍行寬。自相狹。意識寬。五識狹。若不生五識亦寬也(文)光雲。過去意識貪·瞋·慢三。雖亦遍繫三世。非遍繫自境。故於此中不說遍行。與五合說(文)。 非諸有情定遍等(文)本義抄。尋。光雲非諸有情定遍三世諸事起故者。於諸有情有遍繫自境不遍繫自境之類雲歟。為當全無遍繫自境類雲歟。答。過去意識相應貪·瞋·慢。是自相惑。緣別事生故。惑有情雖具遍繫自境之義。或有情不具遍繫自境之義故。遍繫自境·不遍繫自境。其類不定。非一切有情悉具遍繫自境義。不名遍行雲也(已上本義抄)。 現在已生不標未斷者(文)上雲。過去已生未斷現在已生能繫此事(文)此是論長行文也。現在已生下。不置未斷言。故如此注之。 過現意識貪瞋慢○闕於事遍(文)本義抄。問。過去意識相應貪·瞋·慢。種類無邊也。何不名世遍·事遍遍行耶。未來可生意識相應貪·瞋·慢。有世遍·事遍之義。例可同耶。答。世遍事遍遍行因者。遍繫三世。名世遍。遍繫自境。名事遍也。而過去意三·不具事遍也。但於種類無邊者。歷一一有情。悉有遍繫自境之義。名事遍也。而過去意三。望一類有情之時。雖有遍繫自境之義。非一一有情悉有遍繫自境之義故。以其義不足故。不具事遍之義雲也。未來意識相應貪·瞋·慢。種類無遍故。可生類。歷一一有情。悉具事遍之義也(已上本義抄)。 謂有緣此境不緣餘境(文)遁雲。如或於此人顯色尚起貪非於餘境皆起貪也(文)。 未來意遍行者(文)此下明自相惑中。第二就未來意五。明遍·不遍也。光雲。若未來世意識相應貪·瞋·慢三。遍繫三世。雖於此事或生不生。乃至未斷皆能繫縛(文)。 以未來意識縛三世境及一切事(文)惠雲。約未來眾多意識。 一類眾多意識。與貪相應。一類眾多意。與瞋等相應。此眾多意識相應貪等。縛一切事。名事遍。故疏雲。意識種類無邊。所繫流三世。名世遍。疏言境流三世也(文)遁雲。言境流三世者。釋世遍也。未來意識相應貪等。定繫縛境上。識雖在未來境。自遷流行於三世故。名世遍。但約繫定。非要現緣。言種類無邊等者。釋事邊也。謂未來意識相應別相煩惱。雖非盡遍。依總類。說即緣三世有漏法盡。設非此繫。即是彼繫故。雲種類無邊等(文)。 又此意識種類無邊名事邊(文)惠雲。問。如於糞等貪不緣時。何名事邊。答。自相惑。約自所緣境為事邊。不順貪等緣瞋等亦緣也(文)。 五可生自世(文)寶雲。五識相應生唯自世。不生遍三。所以別說。不生遍三者。此由五識依緣必同時故。生必同時。不生即容境界三世。以色等境行於三世不待識故。識若生時。必待境故。雖世不同。性縛定故(文)。 不生亦遍行(文)本義抄。問。不生亦遍行者。為約一一有情論。為當多有情合論歟。答。約一一有情論也。付之一有情善眼識。現在前緣青色時。餘染污眼識相應貪·瞋。不可有緣此青色義。若爾。染污眼識相應貪·瞋。既無緣善眼識所緣青色義。寧可名遍行哉。爰知。多有情合論有遍行義雲事。答。約一一有情。可論遍行義也。若多有情合論談此義者。過去意識相應貪·瞋·慢。何不具事遍義哉。但於難勢者。於一青色體。可為善·染污·無記眼識所緣之義有之。而其中善眼識現在前雖緣青色。可緣彼青色染污眼識者。未來猶繫之故。約一一有情雲不生亦遍行也(已上本義抄)。 謂所緣境或有未來(文)問。此初釋意何。答。上所引。准寶釋。色等境。行三世不待識故。能緣識。雖留未來。所緣境。從未來流過去。雖世不同。性縛定故。名世遍。此是約同所緣歷三世論之(為言)。 或有同時參差三世(文)本義抄。問。如此釋者。一念眼識相應煩惱。同時縛三世境義可有耶。答。五識唯緣現在法故。一念眼識所緣境。更不可亙三世。剎那自本定故。一念眼識所緣境。過去皆過去。現在皆現在。未來皆未來。不可有分散三世義故。彼相應煩惱同時縛三世境義。亦不可有也。但於今釋者。初釋意雲。就一眼識所緣境。流至三世之時。或有未來。或流至現在。或落謝過去雲也。第二釋意雲。就多眼識所緣境。一眼識所緣境。在未來。一眼識所緣境。流至現在。一眼識所緣境。落謝過去事。同時故。雲或有同時參差三世也。雖多類眼識。同在未來故。雲未來不生眼識也(已上本義抄)惠雲。或有同時參差三世者。即一眼識與貪等。合緣三世生。所緣三境。在三世。能繫眼識與貪等。在未來。具事·世二遍。一念眼識上。具事·世二遍(文)此釋意雲。一眼識。此剎那可緣青·黃·赤三種色起。其剎那彼眼識。留未來不生。彼青·黃·赤三種色中。一種色在未來。一種色流至現在。一種色落謝過去義可有故。指此時分。或有同時參差三世(為言)本義抄料簡相替歟。可思之。遁雲。不生中世遍有二。初約別所緣。各流行世。次約同所緣。參差行世(文)此釋不約能緣識一·多。約所緣境一·多。注二箇釋歟。又雲。言同時參差三世者。謂能繫識同時合緣境。名同時。其所繫後時各居一世。名差也(文)正文雲。惑有同時·參差三世(等文)此釋未詳。光記無此釋(云云)。 如眼識定緣青黃赤色三境(文)堯圓抄雲。眼識中有多類。謂於二十種色。或唯有緣一色眼識。或有緣二種色眼識。如是乃至具有緣二十種色眼識也。然今所言者。舉緣三種色眼識。證境亙三世義也。 言事遍者謂不生五識種類無邊(文)准未來意識種類無邊。可知之。如上注之。惠雲。能緣五識及貪等。即在未來。以性相繫定。得名遍行。但是貪望順境名遍。不望違境說(文)。 餘過未遍行者餘謂見疑無明(文)此下第二。明共相惑繫縛。遁雲。言見者。謂五見。無明通於相應不共。此等以意識相應故。過未定能遍繫三世。以是共相故。於自所緣。必能遍繫(文)惠雲。共相惑。與意識種類多故。緣一切境盡。如過去邪見撥過去。現在·未來亦然(文)隨於何境能繫此事(文)光雲。若現在世見·疑·無明。正緣三世境時。隨其所應。能繫此事(文)。 雖具二遍以不定故(文)遁雲。以意識相應必有世遍共相惑故於事遍。雖有二遍能。但以現在唯一剎那。而或有時唯緣此境。不緣餘境。即不遍也。非定皆遍故。非遍行。不同過·未有多念(文)惠雲。如有邪見。撥無過因·未來果。不撥現在等。有唯緣一世。有二世·三世合緣。隨緣多少。即繫以不定故。不說遍行也(文)第二明三世有無(文)問。明三世有無來意何。論雲。諸事過去·未來為實有。無方可說繫。若實是有。則一切行恆時有故。應說為常。若實是無。如何可說有能所繫及離繫耶(文)光雲。經部師問(文)准之可思之。遁雲。亦明繫縛三世。若依經部。過·未是無。如何繫縛。故此已下立三世有(文)。 上兩句證(文)光雲。三世實有。由佛說故。二緣生故。識有境故。業有果故。下兩句結(文)。 經言苾芻(文)光雲。經中既說。過去色有。勤修厭捨。未來色有。勤斷欣求。明知。過去·未來實有。觀色無常。於過去色。能勤修厭捨。又解。觀無常故。名勤修厭。不顧戀故。名勤修捨。觀色無常。於未來色。能勤斷欣求。欣求即是緣未來色貪。又解。觀無常故。名勤斷欣。不希欲故。名勤斷求(文)惠雲。過去色。是定共·別解脫戒。此有漏戒上有煩惱緣。對修道厭捨。未來色。是定·道二戒。應勤行煩惱求彼二戒(文)。 若過去色非有(文)惠雲。若過去色非有至勤修厭捨。是及難以過去色是有故下。順成未來。准過去釋也(文)。 過未若無緣無故(文)遁雲。意識緣三世故。過·未為理證也(文)惠雲。既緣過·未生心。故知有體。過·未。不同菟角無。不同現在有。能生心·心所覺故。有體也。經部難雲。火輪生覺。夢見菟有角。亦能生心。應有實體。有部通雲。火輪依實色生覺。夢中見菟角。由晝日見菟及別見牛角。夢想心亂。謂言牛角在菟頭上也(文)又過去業有當果故(文)光雲。已落謝過去世業。有當果故。顯有二世。謂若實無過去體者。善惡二業其體應無。由業無故。未來當果。亦應無有。非現在果生時有現因在。以異熟果非因俱故(文)。 尊者法救(文)光雲。此即初師。能救正法。或正法救彼。或以正法救人。故名法救。或言大德。斯人也(文)論雲。諸法行於世時。從未來至現在。從現在入過去。唯捨·得類。非捨·得體(文)。 尊者妙音(文)光雲。此即第二師。音聲妙故曰妙音。梵雲懼沙(文)又雲。彼作是說。由不相應中別有一類世相不同。三世有異。諸有為法一一有三。隨在何世。一顯二隱。一正顯者。名為正合。餘二雖隱而非體無故。亦名為不離彼相。又解。相有用時名合。相雖無用。而隨於法其體非無故。言而不名離。如人正染一妻室時。一貪有用。於餘姬媵雖有貪。 尊者世友(文)光雲。此即第三師。世是天名。與天遂友故。名世友。父母憐子。恐惡鬼神之所加害。言天遂友。彼不敢損故以為名。梵名筏蘇密呾囉。筏蘇名世。密呾囉名友(文)遁雲。世友印度天名。以彼菩薩父母初生恐為鬼神所嬈惱故。取彼名免惱害(文)。 覺天(文)光雲。能覺悟天故。名覺天(文)遁雲。以過去望現在。等是前(文)。 應置數論外道朋中(文)遁雲。以數論外道執三德轉變成二十五。例今此執法。義同彼故。置斯朋(文)。 未來現在類亦應然(文)遁雲。未來諸法。既雜亂居。不分前後。何有前後相望等別。又現在世唯一剎那。豈同過去有雜亂失。解雲。未來隨復未分前後。而有多念。容有前後故。同過去。現在雖復唯一剎那與過去別。然望前後雜亂是同。謂將現在望未來是前。應名過去。望過去是後。應名未來。前後復名現在。是則雖有一念。已法望前後。得三世名(文)此釋意。未來·過去有多剎那故。各有三世失明也。現在雖一剎那。望前後。又名未來·過去義在之。故有雜亂過(為言)惠雲。現在雖一念。由觀前後不同。前後經三念。三念皆現在攝故。雲現在亦應有三世(文)古抄注惠暉意雲。現在雖一剎那。過現在·今現在·當現在。同現在攝故。多時現在。取合作三世歟(以上)。 第二經部廣破(文)論雲。已略推徵次當廣破(文)論略徵廣破之文別。今疏唯明廣破文也。問。論略徵文意如何。答。惠雲。問。若用即名過·未者。現在彼同分眼不發識無用。應名過未世。答。不然。以眼根有取後果用故。是現在世也。問。過去同類因及異熟因。有與果用。盡應名現在。無取果用。應名過去。即一法同時。半是現在。半是過去。答。正理救雲。據取果名現在。過去與果用。名功能也。寶雲。正理救雲我宗說作用者。謂是取果。取果之用。定在現在。自餘力用。並是功能。我宗。就作用有無。立其三世。非據功能也(文)於今疏廣破文。五重難·二重救在之。五重難。一何礙用。二無窮難。三無異重破四有難未生滅。五未曾有難。各條有宗計。次正破之。二重救如文。可知之。   何礙用(文)堯圓抄。此難意。作用依體起。若體恆有。用亦恆時應起。有何法礙用。或時起用。或時不起用耶(為言。以上堯)光雲。一切有為於三世中恆有。應一切時能起作用。何礙此用有還無。汝若謂眾緣不和合者。此救非理。許因緣亦常有故(文)略抄之。 用雲何(文)光雲。此難意。汝說法體由作用故說三世別○體由作用說三世別。用復由誰說三世別。作用中。更立有餘作用。用復有用。便致無窮(文)略抄之。惠雲。體既三世皆有。不自分三世。由作用分三世。又此作用。雲何現在有用。過·未無用。現在更由何法方名有用。若更有用。便成無窮失也(文)。 無異者有宗救也(文)堯圓抄。救用雲何難也。作用是法體上起故。體外無別用。體不離用。用不離體。體用相即。然體無無窮故。用無此過(為言。已上堯)問。上雲前三句經部破(文)何以無異句為有宗救耶。況訓雲無異Юьд世便Х壞ЗлЁ。此則經部為設難條救也。若爾者。屬世便壞。如何。答。三句皆經部能破故。不顧無異句少分有宗救也。訓雲無異Юэ世便Х壞ЗлЁ。可思之。 世便壞者(文)光雲。若用即體。體既三世恆有。用亦應然。體三世若恆有。用並應名現。何得有時名為過·未。故彼所立世義不成(文)。 更以理破之(文)論雲。若爾。所立世義便壞。謂作用即法體。體既恆有。用亦應然(釋頌世便壞也)何為不成有為法。未已生名未來。已生未已滅名現在。已滅名過去(有宗救也)彼復應說。若如現在法體實有。去·來亦然。誰未已生。誰已滅。謂有為法體恆有。如何可得成未已生·已滅。先何所闕。彼未有故。名未已生。後復闕何。彼已無故。名為已滅(文。經部難也。釋有誰未生滅也文)。 不許法本無今有○已還無(文)堯圓抄。經部宗意。現在實有。過未是無。准自所立義。難彼有宗義。諸法本無位未來。今有現在。有已還無過去也。經部所立如此(已上)。 許體恆有而說性非常(文)問。有宗意。乍許三世實有。雲性非常。其意趣如何。本義抄。答。薩婆多宗意。雲法體恆有。談其性非常。尤以難思。試會之雲。有為法體遷流三世之時。其性實雖生滅。不如其用本無無有已還無。故雲三世體恆有也(以上本)。 須作即作也(文)光雲。外道計自在天須作即作。論主調彼。須作即作。同彼自在故。言此真自在作(文)遁雲。謂自在天須作即作。今有部師。須說便說故同彼天(文)。 第二約斷明離繫(文)上標雲。約斷明能繫(文)問。雲明離繫。雲明能繫。其意別如何。答。明離繫者。約斷明離繫·非離繫也。其非離繫者。猶是能繫也。餘緣此猶繫ЗЬユи此意也。故不相違歟。遁雲。言約斷明離繫者。斷謂惑斷。離繫謂所繫事。惑雖斷。而事未離繫。故立此門。論約能·所。雙問答中。得言事離繫或必斷不可言惑斷事必離繫。由此事故。下別問斷非離繫。釋中初見惑。次約修惑(文)。 應言餘遍行隨眠餘緣此猶繫(文)餘緣餘字。此時無詮要歟。 謂苦智已生(文)寶雲。於中有其兩類。一見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已自性斷。證得無為。而為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繫縛。猶未離繫。二修道九品煩惱中。前品已捨其得。自性斷證得無為。而為下品等煩惱繫縛。故猶被繫也(文)略抄之。遁雲。以遍行隨眠能緣五部故。雖苦下自斷。猶為集下所繫也(文)光雲。若未永斷。簡已斷者。有先凡位以世俗道斷下八地。集智雖未生。彼地名已斷。為簡此等(文)寶雲。若有先離欲惑入見道者。於此位中。即不繫故(文)。 論雲何事有況隨眠(文)惠雲。此通問境·識及隨增也。事即六塵。若細論。色即一一極微。心心所即一一剎那。皆有煩惱緣也(文)。 應造略毘婆沙(文)遁雲。婆沙雲廣說。今去其煩廣。境·識略要以明故。雲略毘婆沙也(文)惠雲。略婆沙。即此論是也(文)。 越度大大問流(文)遁雲。謂問相既多。其如流也(文)。 及無漏法(文)遁雲。上言五部。但取滅道下惑。今取滅道之體。故五部外別立無漏法(文)。 且應知何法何識境(文)惠雲。未辨隨增。先明境識。故言且也(文)。 釋曰前兩行頌(文)正文雲。應言上兩句明滅道所斷。若不爾者。濫下二句。然非重過(文)遁雲。將釋此文。大分為二。初至能為十識境。配境·識。二論雲已下。明隨增(文)初中又二。初總配境·識。二結前義(如文)。 欲界所繫苦集修斷各五識緣(文)論雲。各各五識緣○皆容緣故(文)光雲。於此五中有不緣者故。說容緣。且如欲界見·苦所斷。容為欲界見·苦所斷識緣。然彼見·苦所斷識。有緣餘部及他界者。即不能緣。然有能緣者故。說容緣。就見·苦所斷中。亦非一切皆能遍緣。如此貪緣此法不緣彼法等。下皆准此(文)惠雲。苦集修各五識緣者。此第一節。無容字。長行論文具有也。謂苦·集下。有遍行。能緣五部故。得相緣。且苦下五識緣者。自部下十煩惱為同類因。能緣苦部。若遍行因。緣他部。及九上緣不緣苦諦。五識中有緣不緣時。故論言容下。皆准此釋也。集下緣苦者。七惑中。為遍行因。即緣苦部。他部緣及九上緣。即不緣也。修部緣者。修有三性識。善·無記中聞思慧學觀諦理。及作無我觀即緣。白骨持息念。不善識即不緣。就觀諦中。有漏即緣。無漏不緣也。色界修部緣者。初定近分厭下苦等。即緣。欣上淨妙等。及染無記。即不緣也。無漏識緣者。苦忍智即緣。類忍智不緣也。欲苦爾。集諦准苦說(文)寶雲。此各五識緣○見苦集遍行。能緣他部故。修道有漏善心。能緣他部故。滅道所斷唯緣自部故。不能緣也。若色界修所斷善心及無漏心。皆緣欲界有漏法故。無色界善心不緣欲界故。一切染心不下緣故。由此欲界見苦·集·修斷三法。唯五識緣(文)光雲。婆沙八十七雲。欲界見苦所斷法。五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三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善謂生得·加行。無記謂異熟生·威儀路·工巧處。非通果心。唯緣色故)四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善謂生得·加行。無記謂異熟生·威儀路。非通果心。雖天眼耳識。亦能緣下。但緣修斷色聲為境。非緣見苦所斷)五法智品無漏識(通攝法忍及俱心等。以上)。 堯圓抄圖雲。 見苦所斷五識  一 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  二 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 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  四 色界修所斷善識無覆無記識  五 無漏識謂苦法智忍苦法智 見集所斷五識  一 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 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  三 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  四 色界修所斷善識無覆無記識  五 無漏識謂集法智忍集法智 修所斷五識  一 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 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 欲界修所斷善(生得加行)無覆無記(通四無記)  四 色界修所斷善(生得加行)無覆無記(通二,無記除工巧 無記無上界故)  五 無漏識通四法智 惠雲。修部五識緣者。苦集下遍行。即緣彼部。若九上自部緣惑。即不緣也。色修部緣者。善作無我觀及苦粗障即緣。靜妙及染無記即不緣。無漏識緣者。法忍智緣。類忍智不緣。修部自緣者。聞思觀諦理及無我觀。又如眼等緣。色等境即緣也(文)。 色界所繫○八識緣(文)惠雲。自界三。如欲界說。欲界三緣者。苦·集下九上緣惑即緣。自界緣即不緣。修斷通三性。善作欣上心及無我觀即緣。餘善及染無記即不緣。無色修緣者。空處近分厭下緣。欣上及染無記不緣也。無漏識緣者類智忍緣。法智忍不緣。緣苦集時。即修部也(文)光雲。婆沙八十七雲。色界見苦所斷法。八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三欲界修所斷善識(生得·加行)四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五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六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善生得·加行。無覆無記。異熟生·威儀路)七無色界修所斷善識(加行善識)問。何故欲界修斷無覆不緣上界。色界修斷無覆無記能緣下界。解雲。無記力劣。下緣上難故。不緣上界。上緣下易故。能緣下界。問。若下緣上難。初定三識。應不緣上。解雲。雖緣上地。由同界故。所以得緣。欲色界別。下不緣上。問。上緣下易。無色無覆應緣下界。解雲。色無覆。勝故。能緣下界。無色無覆劣故。不能緣下界。問。若色無覆勝。應能緣上界。解雲。勝無色故。能緣下界。劣善·染故。非緣上界。又問。如何得知無色修斷善識唯加行善。解雲。以空處近分加行善心。可能緣色五部所斷。餘生得等。不能緣下故(文)堯圓抄。色界繫見苦所斷法。八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二欲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三欲修所斷善識(生得加行)四色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五色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六色修所斷善(生得加行)無覆無記(異熟威儀)七無色修所斷善識(加行)八無漏識苦類智忍·苦類智。見集所斷法。八識所緣。一·二·三如前見苦所斷所列。四色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五色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七(如見苦所斷)八無漏識謂集類智忍·集類智。修所斷法。八識所緣。一·二·三如前見苦所斷所列。四·五色見苦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六色修所斷生得加行善識(并)異熟·威儀·通果三無記心。七(如見苦所斷)八苦集類智(以上堯)。 無色所繫○各七識緣(文)惠雲。彼欲·色界各三緣者。准前欲界緣色界說。自界三。如欲界說。無漏如色界說也(文)堯圓抄。無色界見苦所斷法。十識所緣。一·二·三(如色見苦所斷所列)四·五色見苦·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六色修所斷生得·加行善識。七無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八無色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九無色修所斷生得·加行善識(并)異熟無記心。十苦類智忍·苦類智。見集所斷法。十識所緣。一·二·三·四·五·六(如先)七無色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八無色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九(如先)十集類智忍·集類智。修所斷法。十識所緣。一·二·三·四·五·六(如先)七·八無色見苦·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九(如先)十四類智(已上堯)。 且欲界繫○為六識緣(文)惠雲。此據滅道所斷煩惱說。非道諦也。苦集下緣者。即遍行緣。修下。即無我觀等緣。自識緣者。不取親緣邪見等三。以緣無漏。邪見等是不緣也。取重緣貪等即緣者。唯緣有漏法也。色界修斷緣者。苦粗障無我觀即緣。染無記不緣也。無漏緣者。唯滅道法忍智緣。類忍智不緣也。又雲。無漏識緣滅道者。非是滅·道法忍智。以滅道邪見等體即是苦集故。用苦集法忍智知。以滅道法忍智緣無漏故也(文)遁雲。問。所以滅·道不互相緣耶。答。以滅道下無遍行惑。不緣他部。故不互緣欲界既然。上界亦爾(文)堯圓抄。欲界繫見滅所斷法。六識所緣。一·二欲見苦·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三欲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四色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五無漏識。謂滅·道法忍·滅法智。六欲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想應識。見道所斷法。亦六識所緣。五識如前見滅所斷能緣識。第六欲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以上堯抄)。 色界見滅見道所斷各為九識緣(文)惠雲。色界滅·道。各九識緣無色識十一緣者。亦准欲界說。自識即取重緣貪等也(文)堯圓抄。色界見滅所斷法。九識所緣。一·二欲苦·集所斷他界緣惑相應識。三欲修所斷生得·加行善識。四色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六色修所斷生得·加行善識(并)異熟·威儀無記心。七無色界修所斷加行善識。八滅類智忍·滅類智。九色見滅所斷有漏緣惑相應識。見道所斷法。亦九識所緣。七識(如見滅)八道類智忍·道類智。九見道所斷有漏緣惑相應識(已上色界)無色界見滅所斷法。十一識所緣。九識謂三界苦·集修。如前無色修所斷。十無漏識。謂滅類智忍·滅類智。十一無色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見道所斷法。亦十一識所緣。九識三界苦·集修(如先)十無漏識道類智忍·道類智。十一無色見道所斷有漏緣惑相應識(以上堯)。 無漏法通十識緣(文)遁雲。此是滅·道之體。前是滅道所斷故。不同(文)光雲。無漏法。謂三無為及道諦(文)又雲。若別分別。三界見滅所斷無漏緣識。唯緣擇滅。即為三種。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識。唯緣道諦。復為三種。足前成六。三界修善識。通緣三無為及道諦。復為三種。足前成九。無漏識。若法智品。緣欲滅道。若類智品。緣上滅道。復為一種。足前成十(文)惠雲。言十識者。三界滅·道各邪見等三。為六。三界修部空無我觀。為三。成九。無漏識欲法忍智上二界類忍智。為十也(文)堯圓抄。無漏法。十識所緣。六識三界滅·道所斷無漏緣惑相應識。三識三界修所斷加行·生得善識。第十無漏識滅法忍·滅法智·滅類忍·滅類智·道法忍·道法智·道類忍·道類智(以上堯)。 論雲如是了知(文)遁雲。第二正明隨增。於中分三。初至隨眠隨增。明所繫事樂根隨增。二若有問言已下。約單緣識辨隨增。三若復問言已下。明重緣識隨增。初明樂根隨增中又二。初定樂根名數。次正辨隨增(文)光雲。此中隨增有二。或於相應。或於所緣。隨其所應。皆名隨增(文)。 略示方偶(文)寶雲。此就二十二根中樂根。作法。婆沙中。就二十二根作法。先問眼根。次問單緣識。後問重緣識。此就樂根作法。先問樂根。次問單緣識。後問重緣識。此即先問樂根隨增多小(文)光雲。准此樂根。所餘諸法皆應思擇(文)。 樂根總有七種(文)寶雲。十六法中。隨其七種。謂欲界。唯修斷。唯五識相應故。色界五部。第三禪樂根意識相應通五部故。無漏第七。依第三禪入無漏觀樂相應故。無色界。唯有捨受故無樂根(文)。 樂在五識(文)遁雲。以欲界心悅名喜。身悅名樂故。在五識。唯修所斷(文)。 如前已說(文)遁雲。即前說無漏。如炎石足不隨住故。無隨增(文)。 欲界修斷緣自部樂(文)惠雲。明修部樂十五惑隨增也。且修斷四惑中自部隨增者。五識相應貪及相應無明。同時起。有相應隨增。無所緣謂不緣樂故。五識相應瞋及無明。約自他身樂。無二隨增義。瞋不順樂故也。修斷意識相應四惑。望緣五識樂。有所緣隨增。無相應隨增。意無樂故。緣自身過未及他身三世樂也。若十一遍使。緣修斷樂。作所緣隨增也(文)十五惑者。十一遍使·修斷四惑也。 色界樂根(文)色界初定三識相應樂。是修部攝。欲界同也。但除瞋。故十四惑隨增。第三地意地樂。三十一惑隨增也。惠雲。此言一切者。是總相說。色界據實。只取初定·三定。餘地無樂。初地三識相應樂。十四惑隨增。苦·集下十一遍使。及修斷三惑。意相應者。唯所緣隨增。三識相應貪·癡。唯相應隨增也。第三定意樂。苦·集下者十五識惑。通二隨增。苦·集體即樂根故。滅·道下十三惑中親緣惑。與樂唯相應隨增。與邪見等相應故。無所緣隨增也。若重緣惑。緣邪見等。即所緣隨增。若與樂相應。即相應隨增也。修斷三惑通二隨增。與樂相應起。即相應隨增。若緣自身過·未他身三世樂。即所緣隨增。色界三十一惑也。已上明樂根。欲·色二界者。四十六惑隨增。有唯相應。有唯所緣。通二種隨增。如前辨也若不取煩惱。望樂根。並無二隨增義也(文)。 若有問言(文)惠雲。第二明單緣識七十八惑隨增。此彼分二。一出識數。二辨隨增。此言識者。即是前緣樂根煩惱相應之識。後重緣。是此緣十二識上煩惱相應之識也(文)。 謂欲界四除見滅斷(文)寶雲。先須知。單緣識。十六法中。通幾法。應知。通十二。謂欲界四。除見滅斷。此由樂根通有漏無漏。有漏樂根。五識相應。此欲界苦·集諦攝故。通苦·集所斷識緣樂根修道斷故。通修斷。意識緣。依第三禪法智品道。道諦攝故。欲界見道斷。無漏緣隨眠。緣滅諦非樂根。及見滅所斷中惑。不與樂根相應故。見滅所斷。不能緣樂根。由斯欲界唯四部(文)遁雲。滅諦體是無為故。非樂也。 解雲欲界見苦見集等(文)惠雲。苦集下十一遍使。親緣修斷樂。及九上緣惑。緣上界樂。道下邪見。亦親緣無漏樂。道諦體即是樂根。緣一地時。即緣六地道也。修斷中不善意識。緣自部樂。若善意識即無我觀。能緣自部樂及第三定無漏樂。若無記識。唯緣自部。已上是出欲界緣樂根上四識相也(文)。 色界五部(文)惠雲。除滅下邪見等三。此三緣無為。不是緣樂識。前樂根隨增取此三者。前約與樂根相應故。取為隨增。此約緣樂識。滅諦非根故不取也。取重緣貪等緣樂識。邪見相應樂也。苦·集取第三定緣自部惑(并)十一遍使。名單緣識。除九上緣惑。第四定已上無樂根故。道下親重緣惑。並得單緣識也。修斷三性中染無記。緣自部樂。善緣五部樂及下欲界五識樂也。不取初定三識樂明者。此約界明。不約地也(文)。 無色界二(文)遁雲。謂道諦下邪見等。既親緣道諦。緣一地時。即緣九地類智品道。故得緣第三禪無漏樂也。無色修斷加行·生得善緣九地類智品道者。謂有漏善心。能緣無漏。但緣地即著九地。如無觀觀一切法故。理實亦通無常觀等(文)惠雲。無色界二即見道諦及修所斷者。道取邪見等三。修斷取善。作空無我觀。緣類智品道緣一即緣九。緣著第三定無漏樂也(文)。 無色修所斷○緣九地類智品(文)正文雲。光雲。問。生得善識。能緣何法。答。欲·色界者。緣三界及無漏一切法。無色界者。能緣自上地有漏無漏一切法及虛空(文)而今雲通緣九地類智品道者。未了也(云云)。 無漏十二(文)惠雲。法智類智是也(文)遁雲。無漏識。通緣三諦樂也(文)。 此隨所應(文)惠雲。下正明隨增(文)。 欲界有四部(文)惠雲。欲界四部。有二十九惑。且若·集下十一遍使。是緣修斷樂識。有相應隨增重緣貪等。即所緣隨增道下八惑。親重緣。准苦·集說。修部四惑。意識相應。是單緣識。有相應隨增。四惑緣善無記心。即所緣隨增也(文)。 色界有為(文)惠雲。色界五部二十八惑隨增者。苦·集下親重緣惑。皆是單緣識具二隨增也。滅下邪見等三。體非樂根。與樂根相應起。不是單緣識。故除也。貪等是單緣識。是相應隨增也。道下七惑親迷三惑。是單識。是相應隨增。重緣貪等。即所緣隨增及相應也。修斷三惑。緣善無記識。即所緣隨增。自為單緣。即相應隨增也(文)。 緣滅諦邪見○須除也(文)遁雲。問。前辨樂根隨增。乃通滅下邪見。今明滅上隨增。卻不通耶。答。見等雖緣無為。然與意樂相應而起故。約相應名樂隨增。非緣樂識。故不得言是識隨增也(文)。 無色二部(文)寶雲。無色界二部。謂見道所斷七·修道斷三·及苦集下遍行十一。二十一隨眠也。樂根緣識。總有七十八隨眠隨增也(文)惠雲。道下邪見等三。是單識緣第三定無漏樂。即相應隨增。重緣貪等。即所緣隨增也。修斷貪等。緣無我觀善心。所緣隨增也。苦·集下十一遍使。緣道下邪見等及修斷善識。是所緣隨增也(文)。 若復有問言(文)惠雲。三重緣識分二。一出識數。二正明隨增(文)緣緣樂根識(文)惠雲。下緣字是前單緣識。後重緣識。緣前單緣識。言緣緣也。即是後起心緣前識起也(文)。 解雲此問緣樂根識上隨眠隨增也(文)。 更加二種(文)遁雲。問。單緣即除苦集遍行。重緣即取者何。答。由苦·集所斷遍行隨眠下。不能緣無漏樂根及下有漏樂根故。重緣取者。以遍行隨眠。緣一切有漏法。其修斷善心。能緣無漏樂。見道所斷邪見·疑等。亦無漏樂。是緣樂識。此等皆為苦集下遍行隨眠緣故。重緣即兼苦集所斷遍行故。成十四(文)。 此隨等應(文)惠雲。此重緣識。有八十二惑隨增。七十八如單識數。加苦·集貪·慢四也。明隨增者。即後念起者。緣於前念。如苦集下親緣惑。為單緣識。重緣惑。為重緣。餘十一遍行等。緣此重緣。作所緣隨增等。餘皆准此說也。欲界二十九惑·色界二十八惑·無色二十五惑隨增也(文)正文雲。此注未了也。論雲緣緣樂。光·同論。而何但言緣樂識耶(文)問。何唯立三重隨增耶。遁雲。問。何唯立三重即止。答。此三重攝法即盡。如樂隨增。色界惑盡樂不通無色單緣增雖通無色二部苦集遍行不攝。釋辨重緣方攝盡故。唯三重已得周備(文)。 論雲若心由彼(文)遁雲。若心由彼名有隨眠者。謂心由有彼煩惱。名為有隨眠也。言彼於此心定隨增不者。謂彼煩惱與心相應時。定隨增不。言與惑相應及緣心未斷者。與惑相應。是相應隨增。緣心未斷。是所緣隨增。未斷二字。通上二位(文)。 相應已斷則不隨增(文)光雲。若相應。已斷則不隨增。仍名有隨增。以恆相應故。此約伴性。名有隨眠。以此伴性不可斷故。若約所緣。已斷不名有隨眠。亦不名隨增。相應已斷。名有隨眠。此中別舉緣縛已斷。不名有隨眠。故不別釋(文)疏文此不決定者。總標通有隨增。不隨增故雲不定。或有隨增下。別舉。初出有隨增二。與心相應。相應隨增。緣心未斷。所緣隨增也。相應已斷下。出不隨增。依伴性未斷義。雖不隨增。名有隨眠也。 有隨眠心總有二種(文)光雲。有隨眠心。總有二種。一五部所斷諸有染心。二修所斷諸無染心。有染有二隨增。或相應隨增。或所緣隨增。於相應隨增。已斷則不隨增。仍說有隨(文)堯圓抄。有隨眠心。有二種別。一有染心(與惑相應染污心也)二無染心(有漏善無記心)此中有染心名有隨眠者。由三義別。一由相應隨增義。謂與惑相應染心(不善有覆)即同時惑同時相應染心互隨增。是相應隨增也。二由所緣隨增義。謂緣此染煩惱未斷時。其煩惱與彼染心互隨增。是所緣隨增也。三由伴性未斷義。謂染心相應煩惱縛性已斷。無隨增義。惑得已斷身中無故也。雖然。染心上伴性未斷。仍名有隨眠也(文。已上堯)。 不隨增者謂此染心相應已斷(等文)此下。由伴性未斷。名有隨眠也。疏以恆相應故者。煩惱縛性已斷。心心所與煩惱。過·未世同一聚不相離在之故。雲恆相應也。是伴性不可斷義也。遁雲。相應已斷不隨增者。謂貪等煩惱未被斷時。與心相應。互相有力。同縛前境。名隨增。聖道斷已無縛境能故。故非隨增也(文)問。染心相應已斷。仍名有隨眠。緣心隨眠已斷。何無名有隨眠義耶。光雲。相應親近。雖復斷已。名有隨眠。所緣疏遠。斷已不名有隨眠(文)問。伴性未斷雲意何。惠雲。若斷過·未煩惱上得。是斷縛性。以心心所與煩惱同一聚在過未世。是不斷伴性。名有隨眠(文)。 遁雲。謂如貪等。必同時心心所法相應相起。設令聖道對治生時。必不能令此惑與心可相離故。不可斷(文)小乘意斷惑者。斷煩惱上得不現起雲斷惑。雖斷縛性。心心與煩惱同一聚不相離在過未世故。雲伴性不可斷也。本義抄。問。已斷煩惱相應心。由未斷煩惱所緣隨增。可名有隨眠心耶。答。可名有隨眠心也。已斷煩惱相應心。設雖未蒙。未斷煩惱所緣隨增。由伴性不可斷之義。名有隨眠心。心義決定故。先顯此義門。光釋雲。此約伴性名有隨眠也。兼由未斷煩惱所緣隨增。亦名有隨眠心之義邊。自本所許之也(以上本義抄)。 唯局隨增名有隨眠(文)光雲。有隨眠心。有二種。一隨增故。名有隨眠。二伴性故。名有隨眠。無染心斷緣縛已。既無隨增。復無伴性。故不有隨眠心(文)。 釋曰一無明(文)此釋分二。初列十隨眠數。二煩惱生時下。明次第起。中又二。初正明次第起。二越次第者下。明起不定。初正明次第起中三。初煩惱生時者。標。二先由無明下。正釋次第起。三如是且依下。結文也。 先由無明(文)光雲。先由不共無明於諦不了不觀四諦(文)。 次引生疑(文)論雲。由不了故。次引生疑。謂聞二途。便懷猶預。為苦非苦。乃至廣說(文)。 引生邪見(文)論雲。從此猶預引邪見生。謂邪聞思生邪決定。撥無苦諦。乃至廣說(文)。 引身見生(文)光雲。由撥無諦。次引身見。謂取蘊中撥無苦無常空無我理。便決定執此是我故(文)。 引生戒禁取(文)遁雲。謂計前執。為能證。名能淨(文)光雲。謂由於我隨執斷常一邊。便計此。執為能得彼淨涅槃故(文)。 次引慢生(文)光雲。謂自見中深愛著已。恃見生高舉。凌蔑他人故(文)。 必增嫌故(文)光雲。謂自見中深愛恃已。於他所起違已見中。倩不能忍。必增嫌故。有餘師說。於自見解多種之中。取一捨餘。起增嫌故(文)。 前後無准(文)光雲。越次起者。前後不定。以一一後皆容起彼十隨眠故(文)。 由三因緣(文)光雲。謂煩惱。起由三因緣。因謂六因。緣謂四緣。隨其所應是因是緣。且如將起欲貪時。一未為無間道斷。未為解脫道遍知。欲貪隨眠故。二順欲貪境現在前故。三緣彼非理作意起故。即起惑前邪想俱行非理作意。是能引義。由此三力。便起欲貪。此三因緣。如其次第。初是因力中是境界力。後是加行力。既言加行。明知前起。如貪既爾。餘煩惱起。類此應知(文)。 如退法羅漢等(文)遁雲。等取不還及離欲異生。此唯記境界力。不由餘二因。煩惱已斷故。無未斷隨眠。意樂清淨故。無非理作意(文)。   就明漏等四門○二釋名(文)光雲。四種總名。如下別釋。雲別名者。於三漏中。初二依主釋。後一持業釋。四瀑流中。前二依主釋。後二持業釋。應知。四軛如四瀑流。於四取中。前一·後二依主釋第二持業釋。言我語取者。內有情法可說我言故。前文言。我語。謂內身依之說我故。上界貪等多緣內身。緣我語故。名我語取(文)惠雲。四取並依主釋(文)餘如光。   謂欲界繫○成四十一(文)欲界五部煩惱。十·七·七·八·四。有三十六。五部下各除癡故。有三十一。十纏者。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昏沈·忿·覆也。問。諸煩惱垢。何立不為漏等耶。光雲。婆沙四十八雲。問。諸煩惱垢。何故不說為漏等耶。有作是說。彼亦說在欲漏等中。品類足說。雲何欲漏。謂欲界除無明諸餘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欲漏。乃至廣說。隨煩惱者煩惱垢。應作是說。煩惱垢粗不堅住故。不說漏等。不信·懈怠·放逸。亦由過輕微故。不說漏等(文)。 彼上二界雖有昏沈(等文)遁雲。言上二界雖有二纏不立漏者。釋外難也。故論雲。豈不彼有昏沈·掉舉二種纏。今於此中。何故不說。毘婆師言。彼界纏少不自在故(文)光雲。一彼界纏少唯有二故。二不自在非自力起。所以不說(文)纏少者。於十纏中。餘無慚等。上界無之。唯有昏掉故。少在屬無不為漏等(為言)。   一同無記性(文)不善性有苦異熟苦異熟果。上二界無之。故彼界隨眠皆無記性也(如明第十九卷)二同內門轉(文)內門轉得名。第十九卷初明之。遁雲。正理破雲。彼界煩惱。亦有緣外色聲觸境轉故。雲何但雲內門轉耶。應更別說第二合因。謂彼二界同一對治道故。俱捨救雲雖彼上界亦外門轉。言內門轉者。從多分說(文)。 無明諸有本(文)光雲。無明能為一切三有生死根本故。十二支無明為初(文)遁雲。言無明諸有本者。釋列立所由。無明起諸煩惱及業故。名為有本(文)惠雲。無明漏等與十二支中無明別者。此唯無明。彼通一切煩惱(文)。   體與漏同故說亦然(文)三漏與四流軛。雖離合異。且體同故。雲亦然。寶雲。上出三漏體。此明瀑流及軛體。類同三漏。同用十纏九十八隨眠為體(文)。 謂前欲漏折出諸見(文)此至如瀑流說。論長行文也。分二。初釋漏與流軛離合。無明無離合別。同無明漏。故此不明。二如是已顯下。示體多小。又二。初明四流體多小。文則四別。二應知四軛下。類釋四軛也。 別立見利故者(文)此次明離合所以也。 欲有軛并癡(等文)此下。明四取。初條頌文。次釋之。分二。初述有宗說。二若依經部下。出經部說。初述有宗說中又二。初總明四取。二上界煩惱下。別明我證取。無明不立。初總明四取中又二。初明軛與取開合不同。二應知三十四物下。明四取體多小。別明我語取中又三。初釋名。二於諸見中下。釋難。三無明之別立下。明無明不獨立。 我證謂內身(文)中論疏記雲。佛性論雲。我證取者。緣內身故。一切內法。名為我證。貪著內法。名我取○述義雲。上二界唯示定心。無樂外五欲。於生死中。實無有我。而取有我。但有言說。實無有我故。名我語取也(文)。 於諸見中(文)此下。釋難也。雙誑在家等者。釋聖道怨也。寶雲。論何緣別立戒禁取耶。問。何緣四取中別立戒禁取耶。論由此獨為至為清淨道故。答也。以二因故。所以別立。由非道計道。捨其真道。為聖道怨。在家眾。妄計自餓。為生天道。而不行十善。諸出家眾。直以破衣·粗食。捨可愛境。二百五十戒等。為真實道。不知是助道緣。而不修行三十七品(文)。   謂不了相名為無明(文)寶雲。取諸有故。名之為取。由無明不了相故。彼非能取及非猛利。故但可與餘合立為取(文。非猛利故所以者。今疏無之。論文如寶)貪緣六十見起名為見取(文)光記第十九卷。六十二見釋在之。惠雲。六十二見。如婆沙第一百九十九及二百廣明。不可具引。略出名數。謂前際(過去)分別有十八。謂四遍常論四一分常論·二無因生論·四有邊論·四不死憍亂論。後際(未來)有四十四。謂十六有想論·八無想論·八非有想非無想論·七斷滅論·五現法涅槃。足前際十八。成六十二見也。四遍常論者。一由憶劫初。執我·世常。謂由彼外道得宿命通。憶劫初事。因此起見。執我·世常。二由憶生。執我世常。由彼得通。憶多生事。便執為常。三由天眼。見諸有情死此生彼諸蘊相續。執我·世常。既得天眼見不斷故。便謂是常。四由尋思。不如實知。執我世常。彼諸外道作如是念。有法常有。無法常無便謂是常。四遍常論。常見為體也。四一分常論者。一從梵世來生此界。得宿住通。便言大梵是常自身無常。二聞梵王說大種與心隨一無常。心便忍許。三從遊戲忘念天沒來生此間。得宿住通。便作是念。於彼天中不遊戲者。彼天常住。四從意憤恚天沒。如忘念天說。此四以邊見為體。二無因論者。一從無想天沒。憶於心。便起邪見。一切諸法本無今有。二由尋思。但有今生。不了過去。便撥為無。此二邪見為體。四有邊論者。一由天眼。下見地獄。上見初定。執我及世俱是有邊。二由天眼。傍見無邊。執我及世俱無邊。三由天眼。上下見邊。由神境通。運身傍去。不得邊際。執我及世亦有邊亦無邊。四非有邊非無邊。即遮第三。為此第四。我及世間不可定說為有邊為無邊。此四一師以身見為體。第二說通常斷見為體。若執有邊。即是斷見。若執無邊。即是常見也。四不死矯亂論者。不死。謂天以長壽者。外道執為常住不死。不得生天。一不如實知怖忌語故。便矯。答。是法應證不應說。二不如實知怖邪見故不得生天便矯亂。答應證不應說。三不如實知怖愚癡故不得生天便矯亂。答。應證不應說。四不如實知怖不了故。不得生天。便返詰彼。若有問言。我於後世為有非有。便返詰言。汝何所欲。汝若言有。我意亦然。此四計天不死。是常即彼復計善酬問答得生彼天。是戒禁取為體以非因計因故也。於後際十六有想論者。一執我有色死後生有想。二執我無色後生有想。三執我亦有色亦無色生後生有想。四我非有色非無色死後生有想。五執我有邊死後生有想。六執我無邊死後生有想。七執我亦有邊無邊死後生有想。八執非有邊非無邊死後生有想。九我有一想死後生有想。十我有種種想死後生有想。十一我有小想死後生有想。十二我有無量想死後生有想。十三我純有苦。十四我純有樂。十五我有苦樂。十六我有非苦非樂。八無想論者。取有想中前八。唯無想名別。八非有想無想論者。亦如無想說。此上總以常見為體。七斷滅論者。一此我為粗四大造死後斷滅。二我欲界天死後斷滅。三我色界天死後斷滅。四空處天死後斷滅。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皆言死後斷滅。此以斷見為體。五現法涅槃者。一於欲界中受五欲樂。二於初定受定喜樂。三於二定受樂。四於三定受樂。五於四定受現法涅槃。此五執劣為勝。見取為體也(文)問。一分常論中。第三雲遊戲忘念天。第四雲意憤恚天。何天耶。答。大梵也。計依戲笑生此間故。雲戲忘念天歟。義章第六可見之。 行相難知(文)寶雲。正理論雲。是故聖者阿難陀言。我今不知於同梵行起慢心。不不論全。以慢隨眠行相微細。彼尚不了慢心有無況諸異生。餘例應爾(文)。 惠雲。問。貪等煩惱起時。取現行煩惱相極粗易知。何言難知。答。一以貪等時起自不知故。二是彼流類故。三惑色法一一極微心。心所一一剎那。皆有煩惱緣故。名微細煩惱在心識。猶女人眠難覺也(文)。 三義釋通(文)惠雲。初一總。後二是別。第二約得。第三約現行(文)。 二隨增者(文)寶雲。正理論雲。或如怨害伺求瑕隙。及如見毒。應知。煩惱於自所緣有隨增義。亦如熱鐵丸能令水熱。及如觸毒。應知。煩惱於自相應有隨增義。已上文。釋所緣·相應義別。喻異。前是所緣。後是相應。一一皆同乳母。能令嬰兒隨增增長。及令伎藝漸以積集。所緣·相應。令諸煩惱相續增長及得積集。前明煩惱增境及相應法。此明境及相應增煩惱也(文)。 隨縛(文)寶雲。正理論雲。極難離故。如四日瘧及鼠毒等。有說。隨縛謂得恆隨。如海水行隨生行影(文)。 住流(文)寶雲。如提塘漏水。有其二義。一者住義。即留住生死之義二是流義。即是於生死中流轉。於瘡門洩過無窮者。正明漏也(文)惠雲。住義如疏釋。流者不順菩提涅槃正流。於生死中流。洩過無窮。通釋住流轉之義也(文)。 遁雲。住謂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流謂流轉於生死中。從有頂天至無間獄。由彼相續(文)。   漂善品故名瀑流(文)遁雲。漂善品者。猶如瀑水漂諸物故(文)惠雲。瀑流者。急流。煩惱漂有情。亦如急流漂物(文)。 合者(文)光雲。和合有情。受生死苦。猶如車軛。故名為軛(文)遁雲。謂令有情與界趣生共和合故。名軛。猶如車軛(文)惠雲。和合者。煩惱與業合果生也(文)。 為有漏依(文)惠雲。四取為因。來世有漏法。依此生。名為有漏依(文)。 永正四(丁卯)五月上旬。依客僧兩三輩所望。頌疏講談始之。為扶引勘之。煩編集光寶等文。今日清書之。 同年十一月十日。大法師英憲。 永祿四年(酉)七月十七日。以英憲法印自筆寫之。花嚴礫淨實(生年四十)。 一校了。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二十一(頌疏論本第二十一) 論雲如是已辨(文)寶雲。問意雲。隨眠并纏。世尊就過差別。說為漏·瀑流·軛等。為唯有爾所過名。為更有餘義立異名耶(文)。 一明九結(文)問結釋名如何。寶雲。所以九種總名結者。正理論雲。於境於生有繫縛能故。名為結。或有此故。令諸有情合眾多苦故。名為結。是眾苦惱安足處故(文)惠雲。此九力。能於境生。繫縛有情。名結也(文)正理論初釋意。於所緣境。令有情愛著。雲於境有繫縛能。三界·四生沈輪。不出牢獄。雲於生有繫縛能歟。第二釋意。令有情結合眾多苦意歟。定春抄雲。有情⑥結ЬфЪ不出生死義也(已上)義章雲。煩惱闇惑。結縛行人故。名為結。又能縛心。亦名為結。亦能結集一切生死故。祥為結(文)。 釋曰結九者(文)此一段分為三。初列九結數。二於中恚嫉下。界繫分別。三問何緣下。釋問難於中二。初明分見為二結(已上見初二句)二由二唯不善等下。明纏中嫉□驅□□□□□□□□導首□□□□□□□□□橇□□□□□驒□□□□□□橫□□覈褓□吟□奷□□夾□飀□ 一愛結(文)寶雲。此中愛結。謂三界貪○所言貪者。謂有心所樂可意相所攝受行。即於諸有及諸有具所起樂著。說名為貪。何緣此貪說名為愛。此染心所隨樂境故。恚結。正理釋雲。恚。於違想及別離欲所攝受行中。令心憎背。慢。謂七慢。如前已釋。無明結者。三界無知○見結·取結。推度相別顯彼相。如五見中(文)。 於中恚嫉(文)光雲。婆沙五十雲。問。九結以何為自性。答。以百事為自性。謂愛·慢·無明結。各三界五部。為四十五事。恚結。唯欲界五部。為五事。見結。有十八事。謂有身見·邊執見。各三界見苦所斷為六。邪見。三界各四部為十二事。取結有十八事。謂見取。三界各四部。為十二事。戒禁取。三界各見苦道所斷。為六事。疑結。三界各四部。十二事。嫉·□騮□□□□□腹摯f□□□□□□□□□妊G□□□兜視兜飀□ 言物等者(文)問。既身邊見。見取有十八物。戒取·邪見有十八物。若爾者。爭以物等由。三見為一結。二取為一結。由為(⑦云云)寶雲。正理論雲。說此物等。於義何益。於結義中。見有益故。此言意說。如貪·瞋等。一一獨能成一結事。三見·二取各十八物和合各成一結事故。若此異者。應說五見各為一結。如貪·瞋等故。見及取各十八物。共立一結。方敵貪等。若爾。身見·邊見·見取。有十八物。戒取·邪見十八亦然。是非物等。不爾。本論釋其理決定。所以者何。以取等故。三見等所取。二取等能取(文)准此釋。物等一義有難。加取等一義。二義相成時。三見為一結。二取為一結。義究竟也。尋雲。物等取等等言。委意何。答。疏三見有十八物。二取亦十八物。故名物等(文)三見與二取同十八故。成等義(見)取等者。三見等所取。二取等能取(文)此三見與二取。各別成等義(見)可思之。 言取等者(文)定春抄雲。三見所取。二取能取也。能所雖異。同是取故。雲取等也(已上)此意。三見與二取。等取故。雲取等(見)若爾。物等其義同也。但不見疏釋哉。光雲。於五見中。三見等。是所取。為二取所取故。二取等。是能取。能取三見故。故名取等。所取·能取有差別故立為二結。故正理論雲。謂於諸行。計我斷·常。或撥為無後記二取。執見第一。或執為淨(已上論文)能取·所取。且據一相。從多分說。理實而言。並通能所(文)。 謂由戒取執身見為能淨(文)定春抄雲。戒取。執彼三見為淨涅槃道(已上)。 由二唯不善(文)本義抄。問。頌文雲。由二唯不善及自在記故(文)十纏家義歟。答。光釋八纏家(見)付之見論現文。論主破。此義雲。此釋非理。以忿覆二種。能具兩義(文)若八纏家義者。何以忿·覆二種難之(云云)答。此難意。難八纏家所述唯不善自在起之故。若纏唯八種。無有異義。若立十纏之時。忿·覆二纏。亦具此二義故。此釋非理破也。重意雲。八·十二家之前。俱不違之故。可為善故。而唯不善自在起之故。八纏家前。且雖可然。十纏家前。不可然故。破之也(已上本義抄)。 由二義勝故。由此○過失尤重(文)此下出十纏家說。寶雲。應言嫉·慳過失尤重者。是總句。謂此二種數現行故者。釋尤重義(文)可准之。光雲。正理雲。若立八纏。應作此釋。二唯不善自在起故。謂唯此二兩義具足。餘六無一具兩義者。無慚無愧雖唯不善。非自在起。悔自在起。非唯不善。餘兩皆無(解雲。餘睡眠惛沈掉舉文兩義皆無)。 一數現行故(文)寶雲。謂生欲界。雖有九·六·三結·無結。而經唯說嫉·慳二結惱亂人天(文)二為貧賤因(文)定義抄。嫉從瞋起故。欲界繫也。慳從貪起故。雖可通三界。貪增盛時名慳。故唯欲界也。依嫉因。來生受種性下劣報。依慳因。來生受貧窮報也(已上定春)寶雲。謂雖生在二善趣中。而為賤貧重苦所軛。現見卑賤及諸乏財。乃至極親亦不敬愛(文)。 三遍顯隨惑故(文。定春抄)煩惱中。現起令心悅。名歡行轉。現起令心悲。名戚行轉。隨煩惱多分不出此二也。嫉他故。心憂也。故戚行轉。憂受相應。慳物不失故。心悅也。故歡行轉。喜受相應。嫉·慳俱起餘煩惱。歡戚二轉准知故。雲遍顯隨惑也(已上定春抄)問。隨惑者何等(云云)惠雲。隨惑。即十纏六垢。名隨煩惱。即十六皆於戚歡二類轉。嫉即戚。慳即歡。遍顯十六隨惑也(文)。 六惑惱亂人天二勝趣(文)光雲。正理雲。或能惱人天二眾。如世尊告憍屍迦言。由嫉·慳能人天惱亂(文)。 應知攝後四種二部(文)遁雲。謂從第四出家在家已下。總有四種。於七義中。居其後故(文)。   一身見二戒禁取等(文)光雲。總三十一事為體。謂身見。三界見苦所斷。戒禁取。三界各見苦·道。為六。疑三界各四部。為十二。貪·瞋·恚。各欲界五部。為十(文)。 此五順益下分界(文)光雲。此五順益下分欲界。三界最下三界一分故。名下分(文)。 設有能超○還生欲界(文)問。生有頂者。以六行觀。斷欲一切煩惱。何有由欲身見等還生欲界義(云云)惠雲。由身見等三為障。為還生下界。若爾。六行道。斷欲界貪等。及身見等三皆斷。如何論言由三復還下。答。有二說。一由有頂身見等三為緣引生下界身見等故。前文言有頂地煩惱為煩惱根。二由不斷欲界身見等體。但斷其得故。身見等更生也(文)問。欲見惑。欲界中在之。故可為不超欲數。何還下處。取三界見惑(云云)況防邏人喻意。可取他地物(見)如何。答。有頂異生。有還生下地義事。依迷諦理見惑未斷也。迷諦理事。欲見惑·有頂見惑同也。故取三界見惑也。防邏人喻面。雖似約他地。實可喻三界見惑也。問。有頂異生欲見惑。已斷之。已斷煩惱爭起還下縛用(云云)答。異生依厭心。雖斷見惑。於諦理不決定故。雖已斷見惑。無永斷義。故施還生下地用歟。問若爾者。六見惑。皆可取之。何唯取身見等三(云云)答。雲攝門根故三。此由釋也(已上定春抄)。 如守獄卒(文)定春。居獄中罪人⑥責ю者⑥雲守獄卒。居地獄外。伺獄門隙。罪人⑥內л追入者⑥。雲防邏人(已上定春抄)。 有說言下分者(文)初釋立一種下分。有說。明二種下分。可知之。或義章。出四下分。義章雲。然此五種依。如成立。具四下。故名為下結。一者界下貪慾·瞋恚。唯在欲界。非上二界。二者果下貪·瞋·戒取。能得三塗下弊之果故。名果下。三者人下。所謂身見·戒取·及疑。唯凡夫起。不起聖人。故名人下。四所障下。即此身見·戒取·及疑。能障初果。名所障下(文)。   問如諸預流(文)光雲。問。諸得預流。五見及疑六煩惱斷。何緣經但說。斷身見戒取疑三結耶(文)問。此問意。有說意。身見等三。障聖人異生。斷此三。得聖人(即當初果)就此說問起歟。或亙二師問歟。或又只是預流者。雲斷六煩惱雲斷三結兩經相違⑥問起Зю歟。答。言攝門者。光雲。所斷中類有三種。身·邊二見唯在苦一部。戒取通苦·道二部。見取·邪見通四部。說斷三種。攝彼三門周盡。若斷身見。攝彼一門。若斷戒取。攝彼通二門。若斷疑攝彼通四門(文)問。論文雲。說斷三種。攝彼三門(文)身見攝邊見唯在一部。疑攝見取邪見通四門。而戒禁取外。通二部煩惱無之。若爾者。通二部中。可攝何物哉。本義抄。答。經中說預流果聖者。斷身見·戒禁取·疑三結。如次攝唯一部門·通二部門·通四部門之三門(為言)非謂說戒禁取攝餘通二部煩惱(已上本義抄)此意。攝門者。說斷三結攝三門(為言)直三結非謂攝餘煩惱。攝三門。一切見惑皆攝盡三門故。即六煩惱斷ЗЬ顯юЬ雲心歟。堯圓抄。婆沙三十六雲。若說戒禁取。當知總說通二部者。雖更無別通二部隨眠。而戒禁則名通二部惑。復攝彼相應俱有(文)此文有二意。一顯戒禁取自性通二部。一顯戒禁取相應俱有法與戒禁取同通二部也。正理論雲。雖但有一。通於二部。則據彼相似。顯彼體。由此故。說攝彼三門(文。已上堯圓抄)定春。問舉邊見。顯身見。舉邪見等。應顯疑等。何俱一門中。取身見。俱四門中。別舉疑(云云)答。攝根由釋此難也(已上定春抄)。 言攝根者(文)光雲。所斷中三。隨三轉。說斷三種。攝彼三根。若斷三根本。餘三未亦斷。故說斷三已。說斷六(文)惠雲。彼經言斷三結。據三根說。邊見等三苗。亦隨斷攝業根苗也(文)。 見取依戒禁取轉(文)光雲。問。集·滅見取。如何隨戒禁取轉。解雲。言見取隨戒禁取者。據苦·道下說。又解。因苦·道下戒取先起。引彼集滅見取起故。亦名隨轉(文)。 凡趣異方(文)光雲。凡趣異方。有三種障。一不欲發趣見ягЮэ。此方益。餘方有損。二雖發趣。迷失正道。依邪道故。三由依邪道。疑正道故。起解脫者。亦有如斯相似三障。一由身見。怖畏解脫灰身滅智。不欲發趣。二雖發趣。由戒禁取。依執邪道。迷失正路。三由依邪道。疑於正道。深懷猶預(文)定春。欲行他方時。有三障。一餘方有⑦Ь難思Ю不出立。二設行惡道リ行Ъ。所存в方リг不行。三何道ロ吉ワчь⑦Ь思Ъ猶預也。身見等三。准此喻可知之(已上定春抄)。 謂由身見○怖畏解脫(文)定春。聞涅槃說斷惑·業·苦三道。世間一目等無в人⑥УЯ尚思有苦。況此身永斷耶Ь思Ъ。怖畏灰身滅智無餘涅槃也(已上)。 釋曰順上分五(文)寶雲。此以不超上界順益上界故。名順上分結。則是上界為上分也(文)光雲。又婆沙雲。問。何故唯修所斷。立為順上分結。答。令趣上生。名順上分。見所斷結。亦令墮下故。不立為順上分結。復次上人所行。名順上分。上人是聖。非諸異生。見所斷結。唯異生起故。不立為順上分結。於聖者中。唯不還者。所起諸結。立順上分(文)光雲。此五總以聖者身中上界修斷八事為體。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色·無色界各有四故(文)。   以貪過重(文)光雲。問。何故貪別立二。餘三合立。解雲。愛是諸煩惱足。多過。別立故。婆沙雲。復次愛。令界別·地別·部別。愛能增長一切煩惱。愛有愛處。所說多過。故依界別立為二結。掉舉等三。無如是事。故上二界合立為一(文)惠雲。上二界愛別立者。一過重。二所愛別故。掉舉等三。無此能故。合立也。問。隨煩惱中。何故上二界。唯立掉舉。不立餘隨煩惱。答。以障定勝故。立掉舉為結。昏沈順定。不立也(文)。 縛有三種(文)寶雲。繫縛有情。名之為縛。何緣唯說此三為縛。由三受故。約自相續。有相應·所緣隨增。若他相續。唯所緣也。正理論雲。以能繫縛故。立縛名。即能遮趣離染義。結縛二相。雖無差別。而依本母。說縛有三。一者貪縛。二瞋縛。三癡縛。所餘諸結。品類同故。攝在三中。謂五見·疑同癡品類。慢·慳二結貪品類同。疾結同瞋。皆三結攝(文)。 謂於樂受貪縛隨增(文)惠雲。樂受有貪縛。約勝及自身說。亦有瞋縛。如見怨受樂時生瞋。貪·瞋同時必有癡。於苦有貪。見怨受苦。貪彼苦。有癡。准前捨受有貪·瞋。不如癡○此言苦樂者。憂喜亦名苦樂也(文)。 非如癡故(文)光雲。於此文中。亦應影顯。雖於自樂亦說有癡所緣·相應二俱隨增。非如貪故。雖於自苦亦說有癡。所緣·相應二俱隨增。非如瞋故(文)。 隨煩惱此餘(文)光雲。略釋頌者。蘊簡無為。行簡色等四蘊。心所簡行中不相應行。染簡心所中善·無記。此餘簡染中本惑(文)。 餘纏垢等(文)等言。放逸·懈怠·不信(并)所餘染污心所也。本義抄。問。隨煩惱者。唯限十纏·六垢·放逸·懈怠·不信歟。答。不限十纏·六垢·放逸·懈怠不信廣通大地法中染污思觸(并)不定中染污尋伺也。是以光釋雲。此餘簡染中本惑(文)若唯限十纏等者。於染行中。何唯簡本惑(云云。已上本義抄)。 隨根本煩惱起故名隨煩惱(文)正文雲。此釋望論。有小闕。論意雲。隨煩惱有二。一諸煩惱亦名隨煩惱。二此餘染污心所名隨煩惱。兩記如論。而今唯纏·垢等名隨煩惱故。未了也(云云)。 釋曰前一頌標纏(文)此一段分二。初科頌文。二纏八者下正釋。分三。初列纏數。二無慚無愧下正釋纏。三無慚慳掉舉下明等流。 纏八者(文)光雲。纏縛有情置生死獄故。名為纏(文)光雲。問。餘隨煩惱何故非纏。解雲。隨其所應。過重別立。過輕不立。大煩惱中昏沈障慧勝。掉舉障定勝。故別立纏。不信·懈怠·放逸。障定·慧非勝。故不立纏。無明本煩惱。故不立纏。無慚·無愧。唯不善過重。故立纏。小煩惱中。嫉·慳·忿·覆過重。立纏。餘六過輕故別立垢。餘地法外睡眠。障慧勝。惡作障定勝。故別立纏。尋·伺非障故。尋立菩提分法。此即順慧尋·伺。立靜慮支。此即順定。不立纏。貪·瞋慢·疑·本惑。亦不立纏(文)。 次一頌半明根本等流(文)光雲。後一頌半。明本惑等流果(文)。 無慚無愧根品已釋(文)第四卷疏雲。謂功德及有德人。無敬無崇無所忌難無所隨屬。說名無慚。諸善士所可厭法。說名為罪。於此罪中。不見能招可怖畏果。說名無愧。有餘師說。於所造罪。自觀無恥。說名無慚。觀他無恥。說名無愧(文)。 慳謂財法巧施相違(文)論雲。慳。謂財法巧施相違。令心吝著(文)遁雲。謂由慳不能巧施財法。故名相違(文)悔即惡作(文)第四卷疏雲。於所作事。起心厭惡。若惡若作。俱在其境。於惡作事。既不稱心。遂生追悔。即此追悔緣惡作起。名為惡作。惡作是境。非追悔也。今名追悔為惡作者。從境為名也(文)。 眠謂念心昧略為性(文)惠雲。昧即簡定。定中取境分明。略即簡散。散取境多故。取境少不明也。遁雲。譚山雲。謂於覺中。六識現起。眠唯意識起。餘五不行。故名為略。又唯識雲。昧簡在定。略簡悟時。又正理論雲。令心昧略。昏沈相應不能持身。是為眠相。眠雖亦有昏不相應。此唯辨纏故。作其說(文)。 悔眠二種○唯取染污(文)光雲。若泛明睡眠。總有四種。謂善·不善·有覆·無覆(文)。 掉舉昏沈(文)第四卷疏雲。昏沈。謂身心重性。於善法中。無所堪任。亦名身心無堪任性。掉舉者。令心不靜(文)。 令心憤發(文)論雲。除瞋及害。於情非情。令心憤發。為忿(文)惠雲。瞋即損他命。害即打罵等。忿即令憤發也(文)。 無慚○貪家等流果也(文)同類因·等流果時。自部地染污。互成等流果也。今雲等流果者。本惑в名殘Я相似ЁЪ起ю煩惱⑥。雲等流果。貪歡行轉煩惱。喜樂Ь相應時。心歡樂。於可愛境無恥振舞故。無慚貪名殘相似也。無慚與貪體各別故。貪增盛位。不可雲無慚等也。無愧不了業因感果道理故。無明Ь相似。悔惡作也。於法生決定心時。惡作心不生故。疑等流也(已上定春抄)惠雲。等流者即隨惑有力。與根本煩惱齊等。流即流類。惑等即是引。從根本煩惱引生也。約相同。名等流。無愧作罪不見怖。即由無明力不了因果生。滯境。名昏沈。亦由無明不了生。悔從疑者。謂作善已。由疑無果故。生追悔也(文)光雲。言等流者。是彼本惑近等流果○正理雲。無慚·慳·掉舉。是貪等流。要貪為近因方得生故。無愧·眠·昏沈。是無明等流。此與無明極相鄰近故嫉·忿。是瞋等流。由此相同瞋故。悔是疑等流。因猶影生故(文)。 有說智人覆是貪等流(文)光雲。若有智人覆。是貪等流。貪著名利。而覆藏故。若無智人覆。是無明等流。愚癡不解。而覆藏故(文)問。今此有說言。標別師歟。答。非別師。貪·癡等流Ь雲有說意⑥再釋Зю也。若是標別師者。四說也。何下雲三說不同(云云)論·光共不見別師也。今疏有說言。為再釋條上有說歟。論雲。有說。是俱等流。有知無知。如其次第(文)有知無知上。別不置有說言。可思可思。定春抄。三說不同者。實四說不同也。第四師。有智無智分也。第三。一切皆貪·癡等流也。爾貪·癡方同故。雲三說也(已上定春抄)此料簡恐不順論·光也。可知之。 釋曰前兩句明六垢(文)明六垢一段分五。初科頌文。二列六垢名。三從此煩惱下。釋六垢名。四惱謂堅執下。釋垢行相。五誑憍貪等流下。明等流(釋後四句頌)。 從此煩惱生(文)正文雲。應雲。此從煩惱生故。論雲。如是六種從煩惱生(云云)義章雲。此六皆能污穢淨心。名之為垢(文)又雲。如雜心說。煩惱之中。根本增上。說之為使。所生津液之結。說為纏垢。故彼喻言。如瓶盛蘇津液流出。所盛之蘇。喻使煩惱。所生津液。喻於纏垢。就此所生津液結中。急縛之義。說以為纏。輕繫之義。說之為垢(文)定春抄。此煩惱者。十煩惱也。依此煩惱起。相似粗強心品起。雲垢。煩惱上ヤロ也(已上定)。 惱謂堅執(文)遁雲。不取如理諫誨者。謂不從善諫也(文)定春。假事⑥作⑦Ь思定Ъ人в不я用Я教訓。此事⑥遂Ь苦勞ЁЪ心⑥惱也(已上定春)。 害謂逼迫(文)義章雲。於諸眾生殘害之心。名之為害(文)。 恨謂結怨(文)論雲。恨謂於忿所緣事中。數數尋思。結怨不捨(文)寶雲。正理論雲。恨與忿相有差別者。如樺皮火。其相猛利而餘勢弱。說不為忿。如冬室熱。其相輕微而餘勢強。說名為恨。由此故有說恨相言。忿息已續生令心濁。名恨(文)惠雲。正理雲。忿恨別者。忿相即大力即劣。恨相小用大也(文)。 諂謂心曲(文)論雲。諂謂心曲。由此不能如實自顯。或矯非撥。或設方便。令解不明(文)光雲。諂謂能令心曲為性。由此不能如實自顯。為諂彼人。或矯非撥彼人怨家。令彼歡善。為諂他人。或設方便。種種現相。令解不明。故名為諂(文)。 誑謂惑他(文)寶雲。正理雲。先籌度。設此方便。令彼後時生顛倒解故。名為誑。然世間說。為利為名。現相惑他。名為誑者。諸誑所引身·語業事。是誑果故。假立誑名。如以通名說通果事(文)。 憍根品已釋(文)第四卷疏雲。憍。染著自身色力等法為先。令心傲逸無所顧性。論雲。有餘師說。如因酒生欣舉差別。說名為醉。如是貪生欣舉差別。說名為憍(文)。 誑憍貪等流(文)光雲。入阿毘達磨雲。誑·矯二種是貪等流。貪種類故。害·恨是瞋等流。瞋種類故。惱見取等流。執己見勝者。惱亂自他故。諂諸見等流。諸見增者多諂曲故(文)又雲。惡見名曲。與諂相似故(文)遁雲。惱見取等流者。由執取謂劣為勝故。不取如理諫誨故。生惱也。惠雲。諂為心曲。五見險曲故。五見等流也(文)本義抄。惱是見取等流者。惱捨如理事。堅執不如理事。相似見取非勝計勝行相故。以惱為見取等流(已上本義抄)定春。諂гヤЮУヵЮУл曲ю染慧в見Ь相似Йю歟(已上定春抄)。 自在起故唯修所斷(文)不隨他惑之他言。指見惑也。問。自在起修斷所由如何。惠雲。由自力起。不隨從見惑生故。嫉等五纏·六垢。不通見斷。是修斷也(文)准此釋。與見惑相應見斷。既不隨從見惑。自力起。唯與無明相應。故修斷也(為言)尋雲。設雖自在起。何不通見所斷(云云)本惑雖自在起。通見斷哉。本義抄。答。無慚等隨煩惱。與見斷煩惱。相應記故。有迷理之義。通見所斷也。嫉·慳·忿·覆六垢。自迷事起。不與見所斷煩惱。相應起故。無迷理之義。不通見所斷也。自在故。唯修之理。深葉實義也(已上本義抄)。 欲三二者(文)光雲。欲界繫眠·昏·掉三。若與貪等相應。是不善。若與身·邊二見相應。無記。所餘一切七纏·六垢。皆唯不善。上二界中。隨應所有昏·沈·掉舉及諂·誑·憍一切。唯是無記性攝(文)定春抄。三性門有二配立。一善·不善·無記。約此配立。雲上界皆無記。二善·染污·無記。約此配立者。上界可有三性也(已上定春抄)諂誑欲初定(文)第四卷疏。梵王被馬勝問。矯亂答。諂言愧謝。是初禪有諂誑證也。 見所斷惑及修所斷慢眠并(文)嫉等五纏(文)嫉·慳·忿·覆·悔也。寶雲。唯意識相應有三種。一見所斷。二慢·睡眠三自力起隨煩惱(文)。 貪與喜受樂受相應(文)惠雲。歡行轉釋。與喜樂二受相應。遍六識故。前五識即樂。第六識即喜相應也。以戚行轉釋。與憂苦相應。遍六識故。五識即苦。意識與憂相應。已下皆准此釋(文)。 言癡遍者(文)問。既雲癡遍。約五受相應雲歟。本義抄。答。與喜·樂·憂·苦四受相應雲也。但於癡遍言者。本頌雲。一切捨相應。長行釋雲。已約別相。說受相應。就通相說受相應者。一切皆與捨受相應(文)捨受相應之義下。約通相別段說之。故上約別相說受想應之段。雲癡遍者。與喜·樂·憂·苦四受相應云爾也(已上本義抄)。 先造罪業後起邪見(文)光雲。先造罪業。後起邪見。即歡行轉。雖作罪業。無苦果故。先造福業。後起邪見。即戚行轉。徒設劬勞。福無果故(文)惠雲。唐捐者。即棄也(文)定春。先造罪業等者。明歡行轉邪見也。造罪業時。依此業。何Юю惡報⑥ロ受⑦Ь思ё。後起邪見發無因果。感惡果決定無之故。心任惡業造Ё事ь悅也。先造善業等者。釋戚行轉邪見也。依善業可感善果ь思Ъ。苦勞修善業。後起邪見撥無因果。得善果決定無之故。苦勞修善業事⑥戚也(已上定春抄)。 疑與憂受相應(文)遁雲。謂壞猶預者。求決定智正疑之時。於境不決定故。生憂戚(文)。 謂餘身見等四(文)遁雲。謂前已明邪見。故唯身見等四。以歡行轉。釋不通憂。唯意地故。簡其樂受(文)。 此上一切皆捨相應(文)光雲。已約別相。說諸煩惱與受相應。就通相。說受相應者。一切煩惱皆捨相應。以諸隨眠相續斷位勢力衰歇必住捨受。以捨所中。不違歡戚故。遍相應(文)惠雲。以煩惱勢用欲盡時。與捨心相應(文)遁雲。相續斷者。煩惱息位名斷(文)相續煩惱斷位(為言)。 此明上地諸有煩惱(文)光雲。欲有憂·苦。所以諸惑有戚行轉。上無憂·苦。又定所潤。所以諸惑無戚行轉。隨何地識。所有煩惱各遍自識諸受相應。若初定中。具有四識(無憂苦二)彼一一識所起煩惱。各遍自識諸受相應。若在三識。樂捨相應。若在意地。喜捨相應。二定已上唯有意識二定意識所記煩惱。遍與意識喜捨相應。三定意識所記煩惱。與意識樂捨相應四定已上意識所起煩惱。與意識捨受相應(文)今此雲捨者。近分地捨也。 若意地起惑即與喜捨相應(文)光雲。顯宗二十七雲。何緣二疑俱不決定。而上得與喜樂相應。非欲界疑喜受俱起。以諸煩惱在離欲地雖不決定。亦不憂戚。雖壞疑網。無癡情怡。如在人間。求得所愛。雖多勞倦。而生樂相(文)。 今次復應辨隨煩惱(文)隨煩惱者。十纏·六垢·放逸·懈怠·不信也。十纏者。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昏沈·忿·覆六垢。惱·害·恨·諂·誑·矯。本義抄。問。論中不說放逸·懈怠·不信五受相應耶。光雲。前文既說六識相應。已顯與彼諸受相應。故令不說(文)見今論上段之文雲。即無慚愧昏掉。及餘大煩惱地法所攝隨煩惱。依六識身皆容起故(文)放逸·懈怠不信隨煩惱。通六識相應雲。故通喜·樂·憂·苦相應之義聞畢。准一切皆與捨受相應之理。與捨相應之義亦必然。故六識相應之上段五受相應之義。已顯故。今別不說(為言。已上本義抄)。 慳喜受相應者(文)遁雲。論雲。慳相與貪極相似故。唯意地言。顯不遍樂。歡行轉故。顯不通憂(文)寶雲。別有文憂相應。慳得即喜。慳不得即憂(文)。 諂誑眠覆○憂喜相應(文)釋第五·第六句也。光雲。諂·誑·眠·覆。若歡行轉。喜相應。若戚行轉。憂相應。唯意地非五識故。非苦樂。又正理雲。有餘師言。既說誑是貪等流故。但應歡行。不應說與憂相應。歡等流不應戚故又正誑時。不應戚故。或應說誑癡等流。正理釋雲。理應釋言因果相別。如無慚·掉。雖貪等流。與憂苦有相應義。故知所說與受相應。不唯同因。但據相別。許有憂戚。而行誑者。情有所憂而行誑故(文)。 上兩句明蓋(文)正文雲。第二·第三句。分為兩段。理不可爾。論(并)兩記。以中間二句合為一(文)光雲。蓋五。標名舉數。唯在欲界分別。次兩句。明蓋合。後一句癡立(文)。 佛說蓋有五(文)問。蓋得名如何。寶雲。釋蓋名。應言能覆障聖道及加行名蓋。或覆五蘊故名蓋也(文)又雲。契經雲。貪·瞋·疑。是滿煩惱。一一能荷一覆蓋用。昏·眠·掉·悔。非滿煩惱。二合方荷一覆蓋用(已上)此同婆沙等擔義是蓋義(文。滿者圓滿不善歟)遁雲。蓋是覆障義。婆沙雲。荷擔是蓋義。正理又雲。能障聖道加行故。立五蓋名(文)義章雲。此五何故說之為蓋。論解有四。一是障義。二破壞義(破壞一切善法)三是墮義(墮落生死故)四是臥義(轉迴生死長寢三趣)言障義者。論自為喻。譬如小樹。大樹所覆。不生花果。眾生如是。欲界心樹。為煩惱覆。不能生於覺意之花及沙門之果。故名為障。四中初障正是蓋義。破等三種。傍論其過(文)。 然此五蓋唯在欲界(文)論雲。此中所說昏掉及疑為如欲貪·瞋恚·眠·悔。唯在欲界。通三界耶。光雲。答。經言不善。故唯在欲。又正理雲。為顯昏沈·掉舉二種唯欲界者有立為蓋故。與眠·悔和合而立。眠悔唯是欲界繫故。為顯眠悔唯染污者有得蓋名故。與昏沈·掉舉二種和合而立。惛掉唯是染污性故(文)。 食謂所食治謂能治(文)光雲。食謂能益此五能益昏眠。故是彼食(文)。 同有五食(文)光雲。□□□埤□□□□檢□□□埤□誇□□□□□□埤□□G□□□櫸□□□□穠□□□□矷慼慼敷S□□□埤□□□禳慼撬芊潮縑憎·觸隨有偏增。能令食者身心沈昧。此從食不平等生。果從因為名。心昧劣性者。謂由彼力令心王取境不明為昧。能取力微為劣。從用為名(文)惠雲。□□□□率E□j□□□□□檢□□□□□□□□餕埤□□□□□□□U樺□□D□□露□□□埤□□□鶠禳慼撮徥u□橦□味·觸等隨有偏增。能使食者令心昏眠。昧劣者。取境不明名昧。取境力微名劣。從用為名也(第三頻申。由身疲勞生。第五昧劣。由心疲勞生也)義章雲。緣別有五。如成實說。一單致利。所謂好樂睡眠之病。毘婆沙中。說為睡瞢。二者愁憂心不喜樂。毘婆沙中。說為愁憤。三頻申。毘婆沙中。說為欠呿。四飲食不調。毘婆沙中。名食不消。五心退沒所為廢息。毘婆沙中。名為心悶(文)。 謂光明相(文)光雲。起光明想。心即發悟。昏眠不生。非益彼。名為非食(文)。 此二能令心沈昧(文)惠雲。沈即不明即暗。取境不明也(文)。 一親裡尋(等文)光雲。或時尋思諸親裡事。或時尋思諸國土事。或復尋思我不死來當作如是如是事業。或時隨念往昔過去所更等事。緣親裡等。由散亂故。而增掉舉。有不稱情。而生憂悔(文)論雲。隨念往昔種種所更戲笑歡娛承奉等事(文)問。貪蓋等無食治(云云)光雲。正理雲。何緣欲·貪·瞋。疑蓋·各於一體。別立蓋名。昏眠·掉悔二蓋。各於二體合立蓋名。貪·瞋·疑。食治各別。故別立蓋名。昏眠·掉悔。食治用同故。合立一。貪蓋食可愛想。治不淨觀。瞋食可憎想。治即慈悲觀。疑食謂三世境。治即十二緣起觀。正理論。釋昏·眠·掉·悔食非食用。與此論同。又雲。或貪·瞋·疑。是滿煩惱。一一能荷一覆蓋用。昏·眠·掉·悔。非滿煩惱。二合方荷一覆蓋用(文。取意)。 此二非食謂奢摩他(文)光雲。問。何故前言。昏眠非食。謂光明想。不言毘缽捨那。掉悔非食。言奢摩他。不言黑闇。解雲。非食有多種。各隨舉一。或影略互顯(文)問諸煩惱等(文)光雲。等謂取隨煩惱(文)又雲。問。若為障勝立為蓋者。無明何不立蓋耶。解雲。等荷擔者立蓋中。無明所荷偏重。一切煩惱所荷障。合比無明。猶不能及故。不立蓋中。問。若非最勝立蓋者。餘隨惑何不立。解雲。蓋者令心趣下。慢性高舉故不立。蓋性鈍。見性利。不順蓋義。隨煩惱中餘煩惱。障定慧非殊勝。故皆不立(文)。 貪恚蓋能障戒蘊(文)光雲。唯此於五蘊能為勝障故。謂貪。恚是破戒。或能障戒。昏眠性闇昧故。能障慧。掉惡作心散亂故。障定蘊。定慧無故。疑四諦。由疑未斷故。乃至解脫解脫知見不得起(文)問。定慧障。有宗·經部不同也。二家委意何。本義抄。答。定慧障。有相翻障。有相順障。若就相翻障雲之者。昏眠蓋障慧。掉悔蓋障定可雲也。有宗意即存此義歟。若就相順障論之者。昏眠蓋障定。掉悔蓋障慧可雲也。經部義流此意也。各述邊邊之旨也(已上)。 定障理應先慧障(文)光雲。論主破前說一切有部師解。若作如是解釋經意。掉悔理在昏眠前說。以必依定方有惠生故。此顯所障先定後慧。定障亦應先慧障。故此顯能障前後次第。依如是理。經部師言。此五蓋中。昏眠障定。由此昏眠性沈下故。定不得生。掉悔障慧。由此掉悔數散動故。惠不得生(文)惠雲。有部釋。昏眠能障慧蘊。約違障。說昏眠與惠明昧有別掉悔與定高下別。故經部約順障釋。昏眠第三障惠蘊。掉悔第四障定蘊。不順定慧障義次第也(文)。 解雲問也(文)遁雲。於問中有二。一約九上緣惑為問。二約滅道下重緣惑為問(文)定春抄。凡此問意。見惑者。迷理惑故。無漏智起。四諦理ь如實見定時。能緣見惑。自被斷也。故見惑知所緣時。可被斷物也。爰欲界九上緣惑。緣上界苦·集。不緣自界法。自界緣同被斷。而法忍。觀欲苦·集。不觀上苦·集。何觀欲苦·集時。自界緣·他界緣。種類各別。同被斷乎(為言)又三界見滅·道斷重緣惑。緣親迷惑邪見等體是苦集。而苦集法忍。觀一切有漏時。彼滅·道重迷。知自所緣。不被斷。至滅道下被斷。何知自所緣位不被斷。不智所緣時被斷乎(為言)此二問。九上緣惑法忍斷。不至類忍斷。故斷早。疑之滅·道重迷。苦·集法忍不斷。至滅道法忍位斷故斷遲疑之。問。苦·集下重迷惑。直不緣諦理。緣親惑故。依此知所緣不被斷。苦·集忍不知親迷自相故。若爾。何偏限滅·道重迷。設此問難乎。答。苦·集重迷。雖緣親迷。親迷體是苦集故。自遍知所緣。故斷成也。寶雲。苦·集貪·瞋·慢等。雖不親迷諦理。是上而起。然所緣境。是苦·集故。苦·集忍生。緣苦·集諦。彼即斷故(文。已上定春抄)惠雲。他界遍行。即九上緣惑。九上緣惑所緣。即上界苦·集。起苦集法智忍。九上緣惑即斷。及起苦·集類智忍。知上界苦集時。九上緣惑已斷故。不斷也。及滅道下重緣惑。緣邪見等。上起邪見等體。即苦·集諦。於彼斷位。即滅道法智忍生。即業道下親緣重緣惑皆斷滅·道法智忍。不知邪見等。及起苦·集智忍。知苦·集時。即是知滅道下邪見等。彼重緣貪等未斷故。不斷也(文)。 謂滅道下貪瞋慢是也(文)滅諦下重迷。貪·瞋·慢·見取也。諦下重迷。前上加戒禁取也(已上)。 而彼邪見等不斷者(文)正文雲。邪見是無漏緣惑也。今意可出有漏緣惑。而言邪見者。似謬。理實應言而彼貪瞋等不斷(云云)。 遍知所緣故者(文)定春抄。遍知所緣故等者。四諦下親迷惑。法類忍智起。所緣諦理ь見極時。迷悟相反被斷。問。苦·集下重迷惑何因乎。答。遍知所緣故斷也。問。重迷惑。直不迷諦理。偏依親迷煩惱起也。彼親迷被斷時。所緣無。重迷自被斷也。若爾者。可斷彼所緣故斷。例如滅·道下重迷。如何。答。重迷直雖迷諦理不起。所緣親迷其體苦·集也。故遍知所緣故斷也。上所引寶可見之(已上。定春抄)惠雲。遍知所緣故者。遍知所緣境時。能緣煩惱即斷。問。貪等重緣。知苦集諦時。不知貪等所緣。如何名遍知所緣。答。雖親·重不同近·遠有別。皆取四諦為所緣境。知所緣時。親·重緣惑皆斷。上界亦爾者也(文)寶雲。雖有二義從遍知所緣斷已(文。上取引次文也)此釋意雲。見苦·集斷貪瞋慢等。雖有遍知所緣斷·斷彼能緣斷二義。從遍知所緣故斷說也(為言)。 謂苦集斷自界緣惑(文)問。自界緣惑者。唯限欲界歟。答。光·寶異釋也。光雲通三界說(文)付之上二界中。自界緣·他界緣惑同遍知所緣故斷也。而雲斷自界緣簡他界緣惑。無諦可限欲界(云云)答。論雲。謂見苦·集斷自界緣(文)不置簡別之言。故自界緣言。通三界說得意也。況上二界中見苦·集斷自界緣惑。亦是遍知所緣故斷也。但於難勢者。上二界中他界地緣惑。雖遍知所緣故斷。欲界他界緣惑。非遍知所緣故斷故。他界緣惑有其亂。故略不雲上二界中他界地緣惑遍知所緣故斷。但就三界同遍知所緣斷。雲謂見苦集斷自界緣。唯舉自界緣惑也(為言)寶雲。此苦集自界緣言。此說欲界。若色·無色他界他地緣。亦是遍知所緣斷也。以苦·集類忍起時。道知上二界故。此中有三斷。一自界緣貪·慢等。二上界緣見·疑等。三自界緣見·疑。雖三類不同。苦·集類忍智。遍知彼所緣故。從遍知所緣故斷(文)此釋意。上二界中見苦·集斷自界緣惑。他界地緣同遍知所緣故斷。無其亂。故略不舉之。欲界之中自界緣惑。雖遍知所緣故斷。他界緣惑。非遍知所緣故斷。有其亂故。唯舉自界緣惑。簡他界緣惑也(已上本義抄)。 問。上二界他界地緣惑遍知所緣故斷所由如何。光雲。上二界中他界地緣諸遍行惑。亦由遍知所緣故斷(文)此釋意雲。上二界中他界地緣惑。緣色·無色界苦集類智忍。合觀色無色界苦集。斷彼上緣惑故。是遍知所緣故斷也(已上本義抄)。 自界緣惑緣他界緣惑(文)遁雲。自界緣惑。既自界緣苦集。其他緣惑。雖緣上界境。而體是此界苦集故。為所緣他界緣惑。既緣上界故。不緣自界惑也(文)。 若斷自界緣惑時○隨斷(文)光雲。彼雖緣各異。然能為因。故自界緣望彼有力。他界緣惑藉斯力故。能緣上界。如羸病者倚柱仰觀。柱若折時。彼隨倒故(文)定春抄。問。他界緣。以欲遍行為所緣事。可然。依成所緣。雲斷彼能緣故斷。心如何。答。九上緣獨立無緣上界力。自界遍行依彼緣力緣上也。故欲遍行皆斷時。他界緣隨斷也(已上定抄春)寶雲。欲見苦·集斷自界緣惑。能緣於彼他界緣惑。此惑於彼能作依持。依持斷時。彼隨斷故○如何於彼能作依持。由此於彼能遍因故(文)惠雲。斷彼能緣故者。自界緣惑。即苦·集下一切煩惱。總名自緣惑。九上緣惑。雖緣上界。體亦繫在自界。以緣上界。且名所緣。謂後念苦·集下煩惱。緣此九上緣惑生。亦能為因生彼九惑。斷即能緣自界惑時。所緣九上緣惑即隨斷也(文)。 對治起故斷者(文)惠雲。問。三界見惑。皆由對治道生斷。如苦諦下惑。苦法智忍為對治道。緣何斷見惑不言對治道耶。答。九品修惑。決定由九品對治道斷故說之。見惑對治道不定。若有頂。即決定苦類忍為對治道。下八地。凡即有漏道聖即不漏道。為對治。以此不定故。見惑不言對治道也(文)。 若上上品惑下下品道為對治(文)定春抄。煩惱以粗細為上下。智以明昧為上下也。如世間黑闇少明破之細闇大明破之。下下品道起。斷上上品煩惱。乃至上上品道斷下下品煩惱也(已上定春抄)光雲。問。緣四諦理。如何能斷修造事惑。名對治斷。解雲。事粗理細。緣細可以斷粗故。九品道斷九品惑(文)無間道斷煩惱故(文)遁雲。理實但斷惑得。非斷惑體。今言煩惱。約總相說(文)。 四厭患對治(文)論雲。若有道見此界過失。深生厭患(文)定春抄。厭患對治。有修道。見道無加行。以四善根雖為加行。彼位不雲厭患(已上定春抄)。 論主正此文雲(文)遁雲。此上次第。是婆沙師說。論主以厭患在後。非是義便。改前(文)光雲。厭患等四。各在一道。據斷當品。約顯以論。若具說四道通局。一厭患通四道。正理雲。無間解脫勝進中緣苦集者。亦厭患對治。二斷對治。唯無間道。不通餘三。三持對治。若據顯相當品。唯解脫道。若據前後五斷諸品。隱顯合論通四道。以皆能持彼得故。四遠分對治。若據顯相當品。唯勝進道。若據前後所斷諸品。隱顯合論亦通四道。以皆能令彼所斷惑得更遠(文)。 應知諸惑得永斷等(文)光雲。謂於相應雖斷隨增。非斷伴性。名有隨眠。以親近故。不名永斷。但可令彼遠離所緣。令於所緣不復生故。謂於所緣斷彼隨增。不名有隨眠。以疏遠故。故名永斷。此言永斷。據有隨眠(文)惠雲。相應法。即心心同聚相近。不可令離。煩惱於所緣境不生。名斷(文)私雲。此事如第二十卷抄之。定春抄。一聚相應心心所。一連法不可令相離故。望相應法。不論斷義也。煩惱未斷間。於所緣。愛境理前。貪起。違境理前。瞋起也。而煩惱得斷位。雖愛·違之境現前。貪等不起故。望所緣。論斷義也(已上定春抄)問。煩惱斷者。斷自身煩惱義也。何望所緣論之耶。惠雲。問。煩惱斷時。但斷自身煩惱。如何言於所緣令諸惑斷。答。此是斷自身煩惱上得。令於境無繫縛能。名離所緣(文)令彼所緣不從生故(文)正文雲。可改彼字而作於字。論雲。令於所緣不復生故。二記如論(文)。 論雲所言遠分遠性(文)如四大種者。光雲。如前所言。遠分對治泛論遠性。總有四種(文)定春抄。四大種。雖同時俱生。於所造色施切用事別也。故雲相遠。謂攝(水)熟(火)長(風)持(地)用異也。所造色不散一處攝置。水大用。草木等熟。火大用。若無火大者。皆ヱДюлワ也。草木生長。風大用。色法堅。地大用。如是四相各別故。雲相遠(已上定春抄)。 如持犯戒(文)持戒犯戒捨緣不起間。俱雖起一身中。持戒治犯戒。犯戒治持戒。故雲治遠(已上定春抄)。 二世者(文)惠雲。問。過去已滅。與現相近。未來未生。與現相鄰。隔一剎那。如何名遠。答。以世性隔故名遠。三世體性各別隔現在故。過·未名遠。若爾。現在與過去及與未來。皆世性別。皆應名遠。答。過·未皆無作用故。得名遠現在有用。與過未性不同。不名遠也(文)論相破在之。可見之。定春抄。問。今雲遠性時。雲同一世界。雲同一身中等。於近法上談遠義事如何。答。世間Я人в中惡Ь雲г可昵人в不昵雲也。望不親人。中惡Ь雲Я不及也。可准之(已上定春抄)。 等言為明○未盡(文)光雲。時遠一種雖復舉盡。從多分說故。說等言(文)。 如所造色等(文)所造色。與能造四大。雖同時俱起法。性別也。聲香等准之。故置等言歟。   如南北海等(文)正文雲。光意同之。然等南北海者。其義未了。異方之言。既含南北。非如色善惡種戒外所等(文)。 論雲前言惑斷(文)定春抄。前者。指上對治起故斷也。道勝進時等者。謂見·修·無學。如次劣勝道也。道勝進時。前劣品道所斷煩惱⑥。重又斷歟(一問)又斷煩惱時。必證擇滅。證擇滅者。能治道引生離繫得身中得也。而擇滅無作用故。此離繫得。隨所得法。不判性類。必隨能道。判離繫得性類。故道勝進時勝品離繫得。得替歟(二問。已上定春抄)。 諸惑頓斷若更不退(文)光雲。諸惑。若得彼能斷無間道。即由彼道。此惑頓斷。若更不退。必無後時再斷惑義。唯有退時。方得更斷。若依成實·瑜伽·雜集。許惑再斷(文)遁雲。言若更不退即無後時再斷惑者。准此。若有退者。即更斷。言故不退。此聞舊解。若爾。雖退果者乃是別更起惑。前者已無。豈成再斷。若准舊意。約總類說故。言再斷。今詳。或退與不退。俱無再斷。以後起者非前惑故(文)正文雲。若更不退。必無後時再斷惑義(云云)此釋未了。故生學者謬解。是故應言若有退者亦再斷。然非此中再斷義也(云云)。   道勝進時重起勝得(文)此已下。釋無為有重得。大分二。一明有重得。二如欲界繫下。約位明重得多小。初中三。初明有重得所由。二所言重得下。明總有六時。三此六時中下。結有重得。明重得多小中。六時得·五時得等。如文可知之。光雲。離繫是善常故。雖無隨道勝進理。道勝進時。容有重起彼勝得義。故正理雲。以離繫得道所攝故。捨得道時。彼亦捨得。故諸離繫有重得理(文)問。重得委意如何。定春抄。答。就預流果謂之。預流向智品(劣)預流果智品(勝)證預流果時。見道十五心智。皆捨之。未來為Юю預流果Ь十五心有ю⑥一一彼勝Ую法前得⑥起ЁЪ未來Я修也。此時未來所修道品。一一又引勝品離繫得也。無為雖無勝劣品之不同。離繫得隨能證道故。勝品道所得。離繫得又勝品也。光雲。起一類勝得。得前所得。替彼劣得(文)預流果Ь同品得故。雲一類勝得。替所得法。皆預流果體也。餘皆准之可知也。練根位。於六種性。每種性可有替所得也(已上定春抄)離繫得能證道。限無間道時。無間道(見道)解脫道(修道)預流果俱生離繫得。隨無間道判性類者。見道·修道雜亂雲疑在之。會之雲。此時隨未來所修道品判性類雲一義在之。今定春抄趣此意歟。此題目大沙汰也。先年三十講予得此疑。其席當卷本義抄義勢成之畢。別注之。可見。 練根第六時也(文)定春抄。於六種性練根時。每度可有替所得。而今練根合為一時故。委雲之。可有十一時。謂治生二時(有漏無漏治生)得果(四時)練根(五時也。已上定春抄)光雲。問。俱捨明重得。此離繫得。為唯無漏。亦通有漏。解雲。但約次第。唯無漏說。若約越次及與有漏。應言七時。自治之中開為二故(文)。 治生時者(文)光雲。正理雲。說治生言。通目二義。若據住此能證離繫。目無間道。若據得此正證離繫。目解脫道(文)定春抄。治生時者。八十八使見惑·九十一品修惑。一一皆自對治道生時。有漏ся無漏ся雲治生時也。總治生時者。通無間·解脫。約能證道雲之者。無間道治生時。約正證道雲之者。解脫道治生時也。今約正證道。雲解脫道(已上定春抄)。 如欲界繫○具六時得(文)今具六時得者。不凡位斷鈍根人事也。光雲。且就鈍根次第容有理說故。具六時。乃至具二。以利根者前諸位中一一皆除練根得故。謂前六時。但應說五。乃至具二。但應說一。諸有超越入聖道者。隨應有除預流等故。等取一來。若先斷欲界六·七·八品入見道者鈍根。除預流但有五時。利根除預流又除練根。但有四時。若先離欲入見道者。又除一來鈍四。利三(文)餘准之。 六時中除治生一(文)定春抄。問第十六心具治生·得果二義。何取得果一耶。答。此位替所得等Зю事。得果力。非治生力。既得果力用勝故。不取治生也。光雲。由治生時即得果故。取得果時。得果力故。利起勝得。得前無為。非由治生。不取治生(云云)後後准之可知也(已上定春抄)問。凡位斷人無為重得如何。光雲。又正理五十六雲。豈不八地容世俗道斷。應分二種對治生時得。不爾。此說漸次得故。或此唯約無漏得故。若依越次通有漏得。則世俗道八地染中。隨離少多入聖道者。彼得離繫。隨其所應。有具六時乃至唯一。以利根故。除練根時。謂欲界中。先斷五品入見諦者。彼見所斷五品離繫。具六時得。謂有二種自治生時。及得果時復四。成六。彼修所斷五品離繫。唯五時得除預流果(文。餘准之。光釋廣。恐繁略之。可見之)凡位以六行觀合斷五部故。斷欲前五品者。亙見·修斷之也。又越次者。為利根人故。除練根時。可思之。 若利根○則不定也(文)准上所引光釋。可知之。 定春抄圖雲。 離繫有重得七。 一時得二  一漸次一謂利根人有頂第九品修惑無為他  二越次二   一鈍二    一凡位斷欲前六品人六品修惑無為他    二先離欲人(欲九品修惑無為          依根本地入見道人欲九品見所斷無為)   一利三    一先斷欲六品人前六品修斷無為    二先離欲人(依根本地入見道人欲九品見所斷無為          欲九品修斷無為 此不依地    三先斷下八地人有頂第九品修斷無為 二時得二  一漸次二   一鈍有頂第九品修斷無為   二利上八地中除有頂第九品所餘一切修斷無為  二越次二   一鈍先斷下八地人有頂第九品修斷無為   二利先沁下八地人有頂見惑斷無為胡頂見惑斷無為有頂修斷前八品無為 三時得二  一漸次二   一鈍欲第九品修斷無為上八地中除有頂第九品所餘一切修斷無為   二利慾第六七八修斷無為  二越次二   一鈍先斷下八地人有頂見道   二利先斷八地人上七地見道諦斷無為(除有頂) 上七地修道無為(除有頂)     四時得二  一漸次二   一鈍欲第六七八品修斷無為   二利慾前五品修斷無為 色無為色見道諦斷無為  二越次三   一先斷欲七八品人有頂見三諦斷無為 欲七八品修斷無為   二先離欲人依未至地入見道人欲九品見道諦斷無為   三先斷下八地人上七地見三諦斷無為(除有頂) 五時得二  一漸次二   一鈍色無色見道斷無為 欲前五品修斷無為   二利慾見四諦斷無為 色無雙見三諦斷無為  二越次二   一鈍三    一先斷欲七八品人欲七八品修斷無為    二先離欲人依未至地入見道欲 九品見修斷無為    三先斷下八地人上七地見三諦斷無為(除有頂)   二利三    一先斷欲前五品人欲前五呂修斷無為    二先斷欲前六品人欲前六品見斷無為    三先沁欲七八品人欲前七八品見斷無為 六時得二  一漸次   一鈍欲見四諦斷及色無色見三諦斷無為  二越次二   一鈍三    一先斷欲五品人欲前五品修斷無為    二先斷欲六品人欲前六品見斷無為    三先斷欲七八品人欲前七八品見斷無為   二利一 先斷欲五品人欲前五品見斷無為 七時得一  越次一 鈍先燦欲五品人欲前五品見斷無為 (已上定春抄) 且遍知有二(文)光雲。將欲列名。先出體釋名。即諸離繫。彼彼見·修無學位中。得遍知名。泛而言之。遍知有二。一智遍知。二斷遍知(文)准此釋。今疏先出遍知體也。 智遍知謂無漏智(文)光雲。又婆沙六十二復有一說。亦通(Ь雲二)有漏智。智謂聞·思·修極明瞭者亦名遍知。除勝解作意相應世俗智(文)斷遍智者(文)光雲。二斷遍智者。謂即諸斷擇滅為體。遍知是智。即是斷因。斷是智果。體非遍知。而言遍知。此於果上。假立因名。又婆沙雲。聞·修所斷斷。是智果故。可說為遍知。見所斷斷。既是忍果。雲何名遍知。評家雲。應作是說。忍是智眷屬。是智種類。亦名為智。斷是彼果。故名遍智(文)惠雲。忍是智眷屬。亦得智名。如臣作時亦名王作(文)。 論雲為一切斷立一遍知(文)一切見·修所斷無為合立一遍知歟問也。或又一切斷各各立一種一種遍知歟問歟(已上定春抄)。 欲初二斷一者(文)定春抄。於欲四諦。苦·集二諦所斷無為。合立一遍知。滅·道諦各各立一遍知也。問何故苦·集合滅·道開乎。答。下立遍知緣處可聞也(已上)遁雲。由此二諦有遍行惑。樂相緣縛。要滅雙因。方得遍知故。共立一。滅·道二諦。他部之因先已滅故。但智當諦。各得遍知。上界亦爾(文)。 言法斷者擇滅名也。擇滅依斷所顯法故。言法斷歟。 欲修惑盡○名五順下分(文)定春抄。五下分結者。三界見惑及欲修惑也。故以三界見惑無為·欲修惑無為。合為此遍知體也(已上)光雲。身見·戒取·疑。雖是見道斷。此中不但取欲界修道九品無為。并前三界見道無為合立故。具立五順下分結盡遍知(文。淨實私雲五下五四諦修道五部歟)寶雲。所以不名欲貧盡名五下分結盡者。以爾時度界得果集遍知故。集遍知法并前立故(文)。 色界修道惑盡立遍知(文)問。於色修惑遍知·何并前無為體耶。寶雲。離色界染名色愛盡者。爾時不集遍知。唯以色界修道斷無為為體故。斷無色染名一切結遍智者。爾時度界及得果故。集遍知也。爾時次第者。以三界一切擇滅無為為體故。名一切結盡也(文)。 此有六對果(文)六對者。忍·智一對。未至·根本一對等。如下文。 於中忍果六者(文)惠雲。問。如超越第三果人。第十六心時。得五順下分結盡遍知。此遍知即是第十五心忍果。兼前忍果六。即得七。如何論言忍果得六。答。婆沙六十三。說五順下分。許是忍果。論言得六者。約次第得果人說。若并超越。即共得七種(文。光四解中第四釋同之。後解為勝。文)問。忍非智。如何忍果說為遍知。應名遍忍。如何。論雲。諸忍皆是智眷屬故。如王眷屬假立王名。或忍與智同一果故(文。同一離繫果也)。 餘三是智果(文)惠雲。法智許容得三。類智得二。世俗智得二。今言智果三。三種智合說也(文)。 未至果一切者(文)第二十四卷無漏未至道能離一切地(文)可思之。 根本五或八。光雲。根本靜慮。雖復說五說八不同。說五正義○根本地道。望於欲界。但有遠厭。非斷對治故。四根本地能斷上二界故。上五遍知能為根本果(文)又雲。正理五十六雲。豈不依止根本靜慮入見諦時。亦修未來依未至地欲斷治道。得斷治。故亦應證彼欲見斷·法斷諸斷無漏離繫得。寧說根本唯得五果。此責不然。爾時所修依未至地斷對治者。唯色·無色斷對治故。根本地道。既不能為欲斷對治。彼現起位。如何能修欲斷對治道。由彼所修未至斷治唯治上界故。果唯五(文)。 或言顯妙音師說(文)妙音師意。先離欲人。依根本地入見道時。於欲界見諦三遍知。修得之。謂起根本地法智·法忍後。未來Я得Зю修欲斷對治法智忍。所得修斷對治一引無為得之故。依根本地入見道時。欲見諦三遍知雲也。定春抄。問。此未來所修別道者。根本地道歟。未至地道歟。答。雲此事中。古良忠·聖禪二人大諍也。良忠雲。於根本地。未來修欲界見惑斷對治道也。夫色界六地。皆見道依地。觀欲界四諦。起法智道。何於根本地無慾斷對治道乎。但根本非欲斷對治故者。約現起斷對治論之。於根本地。非雲無未來修欲斷治。若修無之者。如無色不觀欲界。既觀欲四諦。起法智道。何未來無斷對治道耶。故知。許別道引者。佉根本地入見道時。欲斷對治別道。引欲見諦三遍知離繫得(為言)下釋除順下分雲。以順下分唯未至果故(文)若依根本地修未至地欲斷對治者。何不修下分遍知耶。既未至果故。雲不修之。定知。前別道引雲。非未至地。雖同根本地道。異現起道故。指未來修雲別道也。聖禪雲。依根本地入見道者。未來修未至地斷對治道。得欲界見斷三種遍知故。以彼三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也。凡根本非欲斷對治故者。評家定判也。未至地外。欲斷對治道無之。何今雲根本地有欲斷對治道耶。故依根本地入見道時。無漏修此下定故。未來修未至地斷對治道。彼道所引離繫得。根本地上得⑥持故。欲見諦三遍知。為根本果也。下釋唯未至果故者。明不通根本果。不修下分遍知所以。以見·修不同故(文)可思之。故許別道引者。未至地法智·法忍也。現起道是根本地故。所得修未至地。雲別道(為言定春抄。已上)本義抄。難雲。今論許別道引無漏得故之文。指未來所修未至地斷對治道雲事。不可然。妙音師意。許根本地見道與欲界見惑為斷對治。若爾。現起根本地。見道設雖無所作道。未來修有所作根本地斷對治見道。可得欲界見斷三遍知也。雖同根本地見道。望現起道。以未來所修道。名別道也。何雲指未來所修未至地哉。答。妙音師意。以根本地道。望欲界煩惱。有斷對治者。據容有義論之。所謂若未至地道。不斷欲界煩惱。根本地道。可斷之故。以根本地道。望欲界煩惱。容有斷對治功能。故彼師意。雖許根本地道與欲界煩惱為斷對治。理實而言。根本地道不斷欲界煩惱故。未來修未至地斷對治道。得欲界見斷三遍知也。根本地道。既無斷欲界煩惱之義。何修之得欲界見斷三遍知哉(已上本義抄)此本義抄難趣。當良忠義。答旨。當聖禪義。相承實義歟。堯圓抄。又似聖禪義。 五下分遍知非根本果(文)問。顯宗論中述彼師義雲。根本靜慮亦欲斷治故。除色·無色見道斷遍知。道類智時。總集遍知。以五下分結遍知。為根本靜慮果。答。今論等意。依根本地入見道者。第十六心證不還果位。不得五下分結中為其主欲界修所斷貧·瞋二結無為故。根本靜慮果中。除Ьユи五下分結盡遍知顯宗論意。據五中得三。以少從多。得第七名之義故。根本靜慮果中。取五下分結盡遍知也。各據一義。並不相違歟(已上本義抄)。 無色邊果一(文)空處近分起有漏道。斷第四禪煩惱。得色愛盡遍知也。遁雲。唯此近分。能離第四地染。得色愛盡遍知。依上近分。無能離此地染也(文)。 除有頂(文)遁雲。無色界唯下三地。有無漏道。能離有頂。其有頂地。無無漏道無遍知果故須除也(文)定春抄。餘八離自上故。於下三無色。何地ЯЪх起無漏道。斷有頂煩惱。於根本地。有漏道總無之(已上定)。 俗果二者(文)遁雲。謂世俗智不能斷欲·色見惑。由此不得見道六果。有漏不斷非想。由此不得一切結盡。六行能斷欲·色修惑。所以得五順下分及色愛盡二種遍知(文)。 法智三者(文)緣欲界四諦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智。上界苦·集細。欲苦·集粗。緣粗不可斷細故。緣欲苦·集。不能治上也。緣細可以斷粗故。滅·道法智能治上也。見惑法忍斷之。故法智唯斷修惑。 類智果二(文)緣欲界四諦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智。緣上界四諦。此智與前相似故。得類智名也。問。類智何不治欲耶。二十六卷頌雲。類無能治欲(文。如第十九卷註之)正理釋雲。要於自界所作已圓。方可兼為他界所作。非諸類智已事成時他事未成有須助義故。無類智治欲界法(文)。 法智品果六者(文)遁雲。雖忍·智別。同是法故。類智亦然(文)法忍得三果者。於中忍果六中欲見諦三遍知也。法智得三果者。只上修斷三遍知也。類智品准之可知之。問。唯限六對果耶。光雲。此論總有六對。婆沙更有兩對。一靜慮·無色果。二見道·修道果。初一不異此論未至根本果·無色眷屬根本果。後一不異此論忍果·智果。是故此論不說(文)。 論雲何故一一類斷不別(等文)遁雲。問意。何為見道八諦·修道八十一品一一品斷不立遍知但就凡位立耶。答。非謂隨繫事量立遍知。立遍知者。且須約緣將明其緣故。先問起(文)。 釋曰且由三緣(文)此下明忍果三緣。有二。初列三緣。二如諸異生下。舉事指示。又二。初明闕緣位。二集法智位下。明具緣位。初明闕緣位中。有三位。第一凡位也。第二位(若諸聖者下)第三位(至苦類智下)准寶釋作此科。可思之。寶雲。問。因何見道立三不立越界。修道立越界耶。答。見道遍知唯是染法上無為故。至斷雙因。永斷相顯。彼同縛煩惱皆已斷故。修道煩惱不緣此故。修道遍知以染·不染無為為體。雖斷雙因。由有同類煩惱未斷。斷相未顯。不立遍知(文)光雲。問。何故見位不言越界。解雲。雖斷見惑。猶為修惑之所繫縛。未能越界○即不成故。唯三緣立六忍果(文)。 二缺有頂(文)光雲。二缺有頂。缺謂缺減。於有頂地五部煩惱。隨不成就彼一部惑。名為缺。由此理故。至苦類忍現在前時。雖令惑得不至生相得。名為斷。不名為缺。以現猶與惑得俱故。爾時猶成苦下惑故。不名為缺。由此故知。不成名缺。非斷名缺(文)。 三滅雙因(文)光雲。滅顯不成○言雙因者。一自部同類因。二他部遍行因。又解。見道約自部·他部為二因。修道約自品·他品為二因(文)。   如諸異生(文)此下舉事指示段也。光雲。如異生位。離欲染等。有滅雙因。無無漏斷得。未缺有頂故。雖亦得斷。不名遍知(文)。 集法智位(文)遁雲。問。超越證者。第四·第五心項雙因先滅。苦法智位。得無漏得。苦類智位。又缺有頂。三緣既具。何故不立遍知。答。建立遍知。據次第者作法。其超越者。當次第者立遍知位。方立遍知。於前位中。雖具三緣。不立遍知(文)。 於前四上加離俱繫(文)光雲。離俱繫者。一自部繫。二他部繫。故名俱繫。離此二繫。名離俱繫。謂自部雖斷。未立遍知。要離他部緣此自部境惑。方可建立(文)又雲。論主破此離俱繫。與滅雙因及越界緣。用無別故。理實而言。用亦有別。言無別者。以從用從體故。言無別。繫體狹。唯是隨眠因。體寬亦通餘法(文)。 與雙因別者(文)滅雙因者。廣亙相應俱有。離俱繫者。只由惑品能繫。其義別也。重意雲。能起名因。能持名界。能縛名繫。故滅雙因越界離俱繫義用別也。 前五心來無遍知也(文)寶雲。明不成就有二位。一一切凡夫。二見道五心(文)光雲。問。如先離欲入見道中至苦類智集法忍。何故不立遍知。爾時三緣亦皆具故。解雲。此先離欲至苦類智集法忍時。雖復已得見苦所斷漏斷得。見集所斷無漏斷得猶未成故。不立遍知。故先離欲依根本地入見道者。不得欲界見道所斷三種遍知。此文說成依未至定。若依根本入見道者○但成上界見二種遍知(文。上所引遁文異此歟。可思之)。 及集類忍唯成一(文)遁雲。問。前具緣中。俱至集法智位。即三緣具得一遍知。何故此門至集類忍。亦但成一。答。前約得遍知門。理實法智即得。此約人成就門。雖前位已得。而類忍時未得後者。亦但成一故。攝入法智位中。下成二·三。並准此說(文)定春抄雲。見道位後後成就前前也。第一苦法智忍。至第五集法智忍(已上五心無遍知也)第六集法智·第七集類忍(成欲見苦集斷遍知一)第八集類智·第九滅法忍(成欲見苦集斷遍知·色無色見苦集斷遍知二)第十滅法智·第十一滅類忍(成欲見苦集斷遍知·上見苦集斷遍知·欲見滅斷遍知三)第十二滅類智·第十三道法忍(成前三·上見滅斷遍知四遍知)第十四道法智·第十五道類忍(成前四遍知·欲見道斷遍知五。已上)。 修謂修道位(文)遁雲。問。前言見道得六遍知。說第六遍知。雖是修道。由見道得是忍果故。屬見道。今約人成就局時以論。是道類智位。故屬修道攝(文)此明修道。未離欲染者。道類智至欲修惑第九無間道人也。離欲退者。全離欲人。退欲惑時。捨所得順下遍知。得見諦六遍知也。故此二人成六遍知。全離欲者。次第人欲惑已斷至第四禪第九無間道人。先離欲者。超越證不還果聖者至道類智未起色愛盡勝果道人。又從色愛盡者。色惑已斷退色惑人。及無學位者。無學聖者退起色惑人(已上四人成就下分遍知一也)若色憂永盡者。若次第人色愛斷盡至有頂能斷第九無間道人。先離色愛者。凡位色惑已斷人。入見道至道類智時(得下分遍知)其後於已斷色惑。起擬儀勝果道。至第四禪第九品擬儀勝果道時(得色愛盡遍知)此位至有頂能斷第九品無間道人。成二。從無學位者。無學聖者退無色纏時。捨一切結盡遍知成二遍知(已上三人成就二遍知也)。 未起色盡勝果道(文)起勝果道者。於已離惑入見道後。起擬儀勝果道也。而此先離欲人。未離色染。何可有起色愛盡勝果道哉。謂此人至道類智後。可起色惑能治道人也。若爾者。今勝果道者。當第四靜慮第九解脫道歟。謂先離欲入見道。至道類智及至第四靜慮第九無間道。成順下分一(為言)但勝果道言。可尋之。 具二緣故總集遍知(文)光雲。正理雲。所言集者。是合一義(文)定春抄。凡九遍知中。具二緣位。立總集斷也。預流果。得果位。無越界能。色愛盡位越界。無得果能。不還·阿羅漢二果。具二緣故。總集遍知也。總集遍知者。已前所得遍知。與今時所得遍知。合為一種。起一類勝得得之。光雲。起一類勝得得前所替彼劣得(文光雲。言一味得者。一類得。非一得。文)問。預流果位。起一類勝得。得前五遍知。何不為總集勝遍知斷。答。一切替所得。非為總集斷。以越界替所得。為總集斷。不越界時替所得。非總集斷事。可尋之(已上定春抄)。 第六明得捨遍知(文)惠雲。此門說得遍知兼捨者。有二意。若進勝道捨前有即捨名不捨體也。退失捨勝得劣。即捨名·即俱捨(文)。 捨一者(文)遁雲。得捨遍知門。從少至多明義(文)光雲。此有三類。一謂無學退。隨起何界惑者。捨一切結盡遍知。二從色愛盡退。起色染。捨色愛盡遍知。三全離欲退。起欲染時。捨五下分結盡遍知(文)問。起惑退。委意何。光雲。惑至相。彼品善得不至生相。將現在前。名退。又雲。惑至現在。名退。惑至生相現在。猶成彼品善法。何名得退。後解為勝(文)。 捨二者(文)遁雲。捨二中有二種。一不還離色染起欲纏退。二無學集遍知捨前二(文)光雲。應說獨覺得無學果捨二遍知。而言阿羅漢。且據聲聞說(文)。 捨五者(文)遁雲。以超越人。至道類智。不得第六遍知。直得五順下分。捨忍果五也(文)定春抄。正理論破俱捨雲。應置依未至地雲言。依根本地入見道者。不得欲三遍知故。應言捨二也。俱捨師會雲。光雲。超越之人。於五下分。雖非全得。以少從多。據名說故。言得下分(文。已上定)。 捨六者(文)遁雲。捨六。約次第證。斷欲修惑盡。集遍知故。捨忍果六。應知。捨中無捨三·四·七·八·九也(文)。 唯除得五(文)光雲。理亦應除。得三得四。對捨說故。捨中既無三·四所以得中亦不說也(文)。   成通先後(文)光雲。成通初後。成中可成一·二·三·四·五·六。得唯據初。但有一·二·六也(文)。 及從無學起色纏退亦名得一(文)正文雲案次第并論意。此文應在此下言等文前。兩記如論次第(文)。 言得二者(文)遁雲。先得無學集遍知時。捨前二種。今起惑退時。卻還得之(文)。 言得六者(文)遁雲。謂先證不還捨六得一。今起惑退。失一得六也(文)。 永正四年(丁卯)十二月四日(酉時)抄之了。來八月相當先師英祐法印第七年。願酬此微功。師匠尊靈速離五住二死之棲。部類含識早預滅罪生善之益而已。大法師。英憲記之。 永祿四年八月三日以英憲自筆寫之。花嚴末葉阿闍梨淨實。 一交了。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二十二(頌疏論本第二十二) 賢謂賢和聖謂聖正(文)此是訓釋賢聖品題號也。義章賢聖義。古抄雲。先考俗典雲賢(善也能也大也)聖(孔氏傳雲。於事無不通謂之聖。已上)於品乘意者。第一卷辨之故略之。惠雲。賢和者即事和。聖正者正即涅槃理。於此正得決定故。說文雲。有多識以行。謂之賢。桂苑珠聚雲。無事不通為聖(文)聖正者則。是理和相當歟。古抄雲。事和和者順義。當體和事遠順理也。理和者。見道已上證位無別雲和也(已上)定春抄雲。無漏率爾難得故。七方便位心和起無漏故雲賢和(以上)寶雲。依此論雲。聖謂已得無漏道生。遠諸惡法故名為聖。獲得畢竟離繫得故(文)光雲。賢謂賢和聖謂會正(文)義章雲。正謂理也。理無偏邪故說為正。證理捨凡說為聖(文)問賢聖位分如何(先德釋雲。見道已前調心離過名之為賢。見道已上證理成德以為聖也。文)惠雲。依仁王經。地前名賢。地上名聖。即三賢十聖五位修行。此論即七賢八聖七方便為七賢。四向四果為八聖。亦有五位修行。前三方便為資糧位。四加行為加行位。見道為通達位。修道為修習位。無學道為究竟位也(文)。 一總明道體性(文)道者見道修道。則是有漏無漏惠也。 論曰如是已說煩惱等斷(文)已說者。指斷遍知有九頌也。惠雲。等斷者。等取相應俱有法。與煩惱同斷。然斷必由道力得故者。斷即無為法也(文)。 頌曰(文)光雲。上兩句結前。下兩句正出道體(文)。 修道通二種(文)問。修道通有漏委意如何。答。修道位中以世俗智斷諸煩惱。證中間二果。依此義門雖述。修道通有漏。真實修道唯限無漏。故已知根又不通有漏也(本義抄趣)。 十五心位○能治三界故(文)寶雲。見道速能治三界故。第一因也。頓斷九品見所斷故。第二因也。由此二因。唯是無漏非世間道。有此堪能故唯無漏也(文)堯圓抄。三界見惑總有八十八。見道位速斷盡之故。見道無漏也(以上)。 一剎那中頓斷九品(文)堯圓抄。上下八諦下見惑。各有九品。謂欲界苦諦下惑有九品。乃至上界道諦下惑有九品。然苦法智忍一剎那位。斷欲界苦諦下九品見惑。乃至道類忍一剎那位。斷上界道諦下九品見惑也(以上堯)問。異生以有漏智能一剎那五部合斷。豈非堪能耶。寶雲。正理彈雲。一剎那斷九品故。此因非證。有漏亦能一剎那中斷五部故○今詳正理所彈不當。其斷惑者。九品頓斷難。必用無漏道。五部合斷易。凡位唯合斷(文)惠雲。正理第二雲。若一剎那心能頓斷九品。即無漏者。有漏能一剎那斷五部。下上二品等應是無漏。答。五門合斷俱時厭果。若當諦別斷一時九品即難也(文)定春抄。有漏智雖五部合斷。分九品用九無間九解脫故。無漏智見惑。不可及斷一剎那。問。異生何故不分見修合斷五部耶。答。貪上雖有見修。只是下地厭粗苦障志故。不分見修也。是則智力劣故也。聖者見修二惑見分斷之。此是智力勝故也(以上定)問。何故見惑九品頓斷修惑九品別斷耶。明眼抄雲。見惑九品相望。繫縳力強故。聖要以無漏聖道一時頓斷。修惑別斷。故知。同部異品非強故。聖人亦以有漏道斷也。迷理煩惱其性猛利。內迷共相勢力遠到。九品相望更為繫著。執取堅牢。異品亦強。迷事煩惱其性羸劣。隨事別起。異品則弱。 第二明道所證諦(文)堯圓抄。見道位所證知四諦雲事也(以上)。 頌曰(文)光雲。此即第一明四諦。上兩句顯名。第三句顯體。下一句明次第(文)。 釋曰諦四名已說者(文)義章雲。逼惱名苦。聚積稱集。寂怕名滅。能通曰道(文)此下大分二。初明四諦。二問何故經中下釋聖諦名。初明四諦中又三。初明四諦名。二問今此品下明四諦體。三問四諦次第下明四諦次第。初明四諦名中又二。初指前說。二次第列下。明前說與今說有異。 界品初雲無漏謂道諦(文)界品頌疏雲。別釋無漏也。道諦者有為無漏也(文)。 擇滅謂離繫(文)界品頌疏雲。擇滅以離繫為性。繫者縛也。縛有二種。一相應縛。二所緣縛○斷此二縛。證得無為名為擇滅。擇者惠也。由惠簡擇四聖諦故。滅者涅槃。不生名滅。擇力所得滅名擇滅(文)。 及苦集世間(文)此頌上明有為異名段也。界品頌疏雲。苦者苦諦。三界有漏。違聖心故。總名為苦。非是苦受逼迫之苦。以彼苦受唯欲界故。集者集諦也。有漏諸法招集苦故。名之為集。世間者是可毀壞義。有漏諸法有二種壞。一四相壞。二對治壞。故名世間無漏道諦雖四相壞。闕第二對治壞不名世間(文)次第列者(文)界品次第道滅苦集也。論雲。四諦次第如彼說耶不爾。雲何如今所列一苦二集三滅四道(文)。 問今此品列四諦(文)堯圓抄。問。四諦諦義如何。答。諦者真實義也(已上)此下明四諦體。苦諦三界有漏法。集諦三界有漏業煩惱也滅諦擇滅無為理。道諦無漏惠也。光雲。問。四諦若依實體應唯有三。苦集一物故。若依因果應有五種。於道諦中亦有因果。若依現觀應有八種。上下八諦故。答。如婆沙雲。復次依現觀故建立四諦○諦行相同故四非八(文)惠雲。同。空非二滅何故非四諦攝。答。法是苦果苦因苦滅苦對治者立為諦。二滅非四位故不攝。又無為故非道諦攝。無記故非滅諦攝。無漏故非苦集諦攝(文)。 問四諦次第(文)此下第三明四諦次第中二。初明次第。二言現觀者下釋現觀名。光雲。泛明次第略有三種。一或有法說次第隨生如四念住。身念住前生前說。乃至法念住後生後說○二或有法說次第隨便如四正勝。謂此中無決定理趣發勤精進起如是欲。第一斷已生惡法。第二後遮未來惡法。第三先修未來善法。第四後增已生善法。但隨言便說。三或有法隨現觀次第如說四諦。於三次第中。今說四諦是其第三。隨瑜伽師現觀位中先後次第(文)。 現觀位○便在先說(文)遁雲。此以隨見道次第。不約修道次第。以修道觀諦不定故。修道多先觀集故。婆沙雲。何故見道先苦後集。修道先集後苦。答。見道依現觀次第。修道依因果次第(文)。 答謂若有法是愛著處(文)此一段為四。初舉法。二如見病下喻顯。三故良醫經雲下引證。四加行位下總結(此科光見)法是愛著處能作逼惱者所愛著處。能作逼惱法是苦色(為言)為苦惱因者作逼惱。苦法。亦為苦惱因初觀苦(為言)或作逼惱。此苦惱法也。為求此苦惱因(因即集諦也)初觀苦(為言)論文雲。為求脫因似此意歟。訓雲。為苦惱因(定春抄雲。苦惱因。因字見惡也。云云)論雲。謂若有法是愛著處能作逼惱。為求脫因。此法理應最初觀察故。修行者加行位中最初觀苦。苦即苦諦(文)。 故良醫經雲(文)今論所引經也。法譬可知之。 如已觀地縱馬奔馳(文)已觀地者。前習馬道也。故已觀地者。喻加行位。縱馬奔馳者。喻現觀位也。 此目現等覺義(文)真無漏智現前。平等覺四諦境義也(以上)遁雲。謂十六行相。於四諦境現前。平等而覺名現等覺(文)。 問何故經中說為聖諦(文)惠雲。問。四諦凡聖同觀。如何唯名聖諦。答。聖知實苦樂名聖諦。凡觀苦謂樂不名凡諦(文)又雲。聖者由得正智。一得已後不退故。所觀境隨能觀智。亦名聖諦。凡人後觀不正故。不名聖諦也(文)光雲。凡雖觀諦非是決定。而容後時顛倒見故(文)寶雲。然唯聖者。苦見實苦。乃至道見實道。故名聖諦。凡夫苦計為樂。道計非道。顛倒見故不名凡諦(文)。 故有頌曰(文)光雲。故如有頌言。諸聖者說涅槃是樂。非聖者即說涅槃為苦。如外道雲。我見世間。無一目者尚以為苦。況彼涅槃諸根總滅。而得有樂。故計為苦。有漏之法聖說為苦。非聖於中妄說樂受。唯是其樂。故成顛倒。問。於四諦各有四行相。何唯名苦集滅道非餘耶。寶雲。婆沙七十七。問。有四行相觀生死果。何故此果但名苦諦不名非常等。復次苦相不共。唯有漏法是苦非餘故名苦諦。非常等三是餘共相。謂非常相。三諦皆有空非我相。遍一切法故。此不名非常等諦。問。有四行相觀生死因。何故此因但名集諦。復次集相。但於有漏法有招集生死。非無漏故。因生緣相。無漏亦有。聖道亦有因生緣故。集不共故立以諦名。問。有四行相觀於涅槃。何故涅槃唯名滅諦。不名靜等三種諦耶。復次滅名不共故立諦名滅。名唯顯究竟滅故。靜名濫定。妙離濫道故。不名靜妙離諦。問。有四行相觀於聖道。何故聖道但名道諦不名如等三種諦耶。復次道名唯顯趣□□□□姬□□□□□□□檢□□□□□□□□倦恢|亡□滎□您□紈□□敷□□ 論雲唯受一分(文)光雲。問。三受之中。唯苦受一分是苦自體。所餘有漏並非苦受。如何可言諸有漏行皆是苦諦。此即問及頌答(文)以三界有漏法皆為苦諦故如此問起。 從此第二別明苦諦(文)明苦諦中大分二。初明苦諦。二又薩婆多宗下明集諦。初明苦諦中又二。初明三苦。二行苦微細下明行苦微細明三苦中又二。初明三苦。二應知此中下明三苦寬狹。 苦由三苦合(文)合者和合義也。諸有漏法。隨應與三苦合故成苦諦(為言)。 一苦苦性(文)光雲。諸苦受由體成苦性。經言。苦受生時住時苦故名為苦。壞時樂故。正理釋經雲。然薄伽梵契經中。言苦受生時住時苦者。由彼苦受性是苦故。壞時樂者。苦受壞時設無樂受。由苦受息似樂顯現故亦名樂。於相續息位。亦以壞名故。苦受息時名苦受壞(文)寶雲。非剎那壞(文)。 二壞苦性(文)光雲。諸樂受。由壞滅位成苦性故。正理五十七釋經雲。樂受生時住時樂者。由彼樂受性是樂故。壞時苦者。謂有情未離染時。心恆求樂。於樂壞時起憂愁等故。說樂受為壞苦性。樂受壞時設無苦受。似苦顯現亦名為苦(文。已上論文)。 三行苦性(文)義章雲。即此有為遷流名行。遷流不安故名行苦(文)光雲。不苦不樂受。由生滅無常行成苦性。眾緣造作故。其性不安。唸唸生滅。如契經言。若非常即是苦。故正理雲。不苦不樂受。生時住時。皆非苦非樂性。是彼故。即彼壞時。苦樂隨一容現前。故可言俱有苦樂。壞時無容有二故。佛於此作別異說(文)本義抄。問。道諦可行苦攝耶。答。道諦非苦(文)難雲。 一可意有漏法(文)遁雲。言可意有漏法者。謂由樂受力。令順樂受行名為可意。與壞苦合名為壞苦。二不可意。謂由苦受力。令順苦受行名為不可意。乃至由捨受力。令順捨受行。名所餘非可意非不可意(文)。 三餘有漏法與行苦合為苦也(文)道諦是有為法備三世遷流義。何非行苦攝耶。答。具其性非常違逆聖心二義法為行苦性。故道諦雖為其性非常。能引眾苦盡故。由闕違逆聖心之義非行苦攝(為言)。 應知此中(文)此下第二明三苦寬狹(光意)行苦(寬)苦苦壞苦(狹)寶意通伏難(文)光雲。此明三苦寬狹。應知此中說可意為壞苦。非可意為苦苦者。由是別苦不共餘故。從別立名。理實一切諸有漏行。行苦故苦(文)此記意。行苦共餘。苦苦壞苦不共餘。故約不共立名(為言)寶雲。應知。此中至行苦故苦。釋伏難也。伏難意雲。若諸有漏眾緣造故。性是無常。皆行苦者。可意不可意。亦應是行苦。如何說為壞苦苦。釋雲。可意法有壞行二苦。壞苦不共。行苦是共。不可意法。有苦苦行苦二義。苦苦不共。行苦是共。依不共理。說壞苦苦苦。理實一切皆是行苦(文)。 行苦微細(文)此下顯行苦微細中二。初明行苦微細。二問若諸法下明立苦聖諦名。光雲。此行苦性。唯諸聖者所能觀見。凡夫雖觀不能深悟。故經部師鳩摩羅多有是頌言。又對凡夫顯聖厭勝(文)。 諸愚夫於無間獄(文)定春抄。聖者不造逆罪故。不怖無間獄也。有頂界內極樂處長壽天故。厭於彼生深重也(已上)。 問若諸法中(文)此下明立苦聖諦名中分二。初舉異說。二於前兩說下出論主評判。初舉異說中又二。初正出異說。二薩婆多宗言等實有下。出有宗會釋。初出異說中。一出有宗一類釋。二經部鳩摩羅多釋。三出婆沙正義。四出經部異師大眾部說。可見之。 綠豆。烏豆。 誰有智者。遁雲。謂無有智者人為此計也(文)惠雲。有部異師釋樂小苦多。正義以就行苦皆苦諦攝。許有實樂。若經部以三因故。樂亦是苦也(文)。 經部祖師(文)光雲。有餘經部鳩摩羅多。而於中以頌釋言。以此樂受能為未來苦果因故。能集未來眾苦果故。有苦逼迫餚彼樂故。故說樂受亦名為苦(文)遁雲。由此三因。說樂名苦。論雲。破雲。能為苦因是集諦行相。豈開於苦(文)。 婆沙正義解雲。光雲。論主述說一切有部正解。理實應言。聖者觀察。諸三有及三有中樂體皆是苦。以就行苦同一味故。由此立苦為諦非樂(文)。 又依經部宗及大眾部等(文)寶雲。述大眾部及經部異師計也(文)論引三經。今疏當二經。論雲。有餘部師作如是執。定無實樂受○由教理故。雲何由教。如世尊言。諸所有受無非是苦。又契經言。汝應以苦觀於樂受。又契經言。於苦謂樂名為顛倒。雲何由理以諸樂因皆不定故。謂諸所有衣服飲食冷暖等事。諸有情類計為樂因。此若非時過量受用便能生苦。復成苦因。不應樂因(文)光雲。謂諸所有衣服等事。若依時用不過量用。諸有情類計為樂因。此若非時過量受用便能生苦。復成苦因。如夏被胡裘。冬著生葛。飽飲食已複數飲食。寒天遂冷熱取暖等(文)。 薩婆多宗言(文)論經部等所引三經具會之。今疏出一經會釋。問。愚文顛倒妄謂樂之。經文如何會之耶。光雲。此別意說。以諸世間。一於諸樂受。二於諸妙欲。三於諸三有一分樂中。一向計樂故成顛倒。非計少樂名為顛倒(文)。 意顯樂受有二種性(文)寶雲。樂受有二。一自相門是可愛故。是樂性。二依異門。無常變壞是苦性。佛令異門觀為苦故。非自相門觀為苦也(文)。 亦是無常變壞法故(文)異相門者。異自性樂故雲異相。問。亦言如何。答。其性可愛樂性。亦無常變壞法(為言)。 諸佛正遍覺(文)於此頌。光記二釋在之。今疏同初釋。第二釋無常變壞俱行苦(云云)正遍覺者十號中一也。舊譯雲正遍知。又雲等正覺。義章雲。此亦就德以立其名。然就德中。境體合目正者是理。理無遍邪故名為正。此舉境也。於理窮解。故曰遍知。稱理而知故雲等覺猶遍也。覺猶知也。此舉德體(文)。   及有為變壞(壞苦。文)明眼抄。問此頌雲。有為變壞但是行苦哉(以光第二解意為難)答。有為言雖總而言變壞。即別說樂受。如諸行言雖寬而意說有漏也(以上)。 故說受皆苦(文)明眼抄。問。壞苦唯在樂受不通苦捨。何得言受皆苦耶。答。壞苦雖狹行苦寬故。二苦合說故言皆苦(以上)。 又薩婆多宗苦集一物(文)此下第二明集諦也。明眼抄。經部宗意。有漏因果各別不為一物。無漏因果亦各別立之。薩婆多宗意。有漏因果一物。無漏因果各別也。問。一雙法門。何有漏因果一。無漏因果別耶。答。有漏因果共破壞義也。無漏因道諦無常也。果滅諦常住也。非一准(以上)。 若依經部宗(文)惠雲。經部四愛為集諦。一現有愛貪現在果。二後有愛即貪未來果。三與喜俱行愛。即已得物上轉。四彼彼隨樂愛。即未得物上轉。前二緣內身起。後二緣外境生(文)。 經就勝故(文)光雲。言愛勝者。潤生等勝(文)業愛及無明為因招後行(文)問業愛無明為因貌如何。光雲。伽陀中說業愛無明皆為因者。具說業為生因。愛為起因。無明為因因。與業因為因故名因因。或與業因愛因為因故名因因。生之與起雖復俱是所得五蘊。由業體生故名生因。由愛助起故名起因(文)。   又雲。說一切有部會釋前經。然經密說愛為集者。偏說起因(文)。 從此第二明諦(文)本義抄。問。四諦俱可通世俗勝義耶。答。婆沙評家雲。四諦皆通世俗勝義(文)苦集二諦世間有漏法。世俗諦也。苦諦中有苦非常空非我理。集諦中有因集生緣理。故通勝義諦也。滅道二諦出世無漏法。勝義諦也。滅諦之中有似園林等。為安穩處之義。道諦之中有似船筏等。備運載用之義。故滅道二諦通世俗諦也(以上)。 一世俗諦二勝義諦(文)問。世俗勝義得名如何。惠雲。可破壞故名世。顯在俗情名俗瓶水等未破析時。望彼俗情邊是實有名諦也。經部師無漏等智。取法不顛倒名勝義。餘智取法先觀為樂。後觀為苦等名世俗智。大乘四真四俗。一假實。二理事。三淺深。四詮旨。一瓶軍林等。二蘊處界。三四諦。四二空真如。五一真法界。初唯俗。後唯真。中間望前。即真望後。即俗廣如彼述(文)三論宗二諦義私記(先德)雲。世俗諦者。梵雲三物羅底。勝義諦者。梵雲勝羅廣羅他廣百疏七雲(文軌)言世諦者。世謂覆障義。俗謂顯現義。則覆障勝義令不顯現。唯自顯現在其俗心名世俗也。言勝義者。以三法為體。謂正智真如涅槃。惑智名勝。以真如菩提為義故名勝義。或即義是勝。或即勝是義故名勝義(云云)。 若彼物覺破便無名世俗(文)遁雲。謂瓶被為瓦等時。則不更生瓶之覺解也。衣等亦然(文)定春抄雲。如瓶被破者。瓶者鑄師鑄作物故。打破即瓶思場無之。故雲被覺破便無。瓶知人思場雲覺。衣屋室等。准之可知之。世俗可破壞浮虛義也。水覺則無。如析火亦爾者假水火等不打碎。以惠觀水實體無之。謂水者四味四大八事俱生法中。水大增雲水。火等亦爾也。以惠分析之。水大思場無也。若瓶水等四味四大和合不破析時。現前其物體在之故名世俗。此理非虛雲諦也(以上)如瓶水世俗者(文)如瓶世俗者。約物體破壞明世俗。如水世俗者。約智惠分析明世俗也。   如青色等碎至極微(文)問。碎青色至極微惠析歟。光雲。謂彼物覺彼物破時。彼覺不無。及惠析餘彼覺仍有。應知彼物名勝義諦。如色等物碎至極微。一一極微皆名色等。或以勝惠析餘味等。一一極微皆名味等。彼色等覺。從粗至細恆常有故(文)此釋上雲及惠析餘。下雲或以勝惠析餘味等。惠析餘味等。若爾者青色等只是物體破壞而至極微歟。青色等者。等取黃色等歟。謂於色法。青色等設物體破壞而顯至極微也。味等以勝惠析顯至極微歟。今疏雲惠析味等。於味等置惠析言。光記同也。問。析色法至極微者。勝惠力也。青色等亦可然。何雲破壞雲至極微耶。定春抄雲。析色法至極微。其主色不可替。譬松葉等何幾細粉磨碎。其青色不改也。青青極微生故。各各極微成故。色覺常在也。苦辛等味。准之可知之(以上)松雲摩碎至極微者。設續之顯義門歟。 及惠分析受等四蘊(文)光雲。無色之法。雖不可碎細至極微。然可以惠析至剎那。彼受等覺恆常有故(文)。 及此後得世間正智(文)遁雲。謂是無漏根本智之後世間正智也。此師意說。正智取境不顛倒故名勝義諦。非正智取境非實名世俗諦(文)定春抄。此師意。無漏智所取法。并此無漏智後起世間正智所取法名勝義。此後得智有漏智也。無漏次起有漏智雲後得智。大乘意。緣真理智雲正體無分別智。此後起緣事法雲後得智。此後得智。無漏智緣事法讀也(以上)。 第一總標加行者(文)加行者。入聖道方便雲加行。諸諦者二諦四諦也。 將趣見諦道(文)論雲。諸有發心將趣見諦。應先安住清淨屍羅。然後勤修聞所成等。謂先攝受順見諦聞。聞已勤求所聞法義。聞法義已無倒思惟。思已方能依定。修習行者。如是住戒勤修(文)寶雲。述次第也。先鬚髮心將趣見諦。第二安住清淨屍羅。第三求順見諦聞。第四思惟。第五習定。即是先住於戒。後修三惠(文)又雲。正理論雲。求見聖諦。初業地中所習行儀。極為繁廣。欲遍解者。當於眾聖所集觀行諸論中。求以要言之。初修行者。應於解脫具深意樂。觀涅槃德背生死過。先應方便親近善友。善友能為眾行本故。具聞等力得善友名。譬如良醫乃至廣說(文)。 因聞思修所成惠故(文)先受持讀誦三藏十二分教。分生得惠也。此後依聞教法所生惠雲聞惠。次或依教。或離教依思惟所生惠名思惠。次依修習所生惠名修惠。具如第一卷。 依聞所成惠起思所成惠等者。此是初學次第也。已達時。先起修惠。次起聞惠等之次第可有之也。論雲。譬若有人浮深□水。曾未學者不捨所依。曾學未成或捨或執。曾善學者不待所依。自力浮渡三惠亦爾(文)惠雲。欲入聖位。先觀涅槃德。厭生死過患。親近善友。發戒定惠等。聞惠觀法如初學。得常執木。況執文觀義。思惠如曾習。能暫捨木。況暫捨文觀義。修惠如久習者。能永捨木。況全捨文觀義依生得惠及生得善。聞教發聞惠等。聞惠等惠。唯加行生。修惠通三得也(文)明眼抄所引婆沙五雲。聞所成者。謂於聖教抉擇文義。思所成者。謂不淨觀持息唸唸住三義觀七處善。修所成者。謂暖頂下中忍(文)。 思○緣名及義(文)論雲。有言若爾思惠不成。謂此既通緣名。緣義如次應是聞修所成(文)光雲。論主述諸師破婆沙義○若緣名時。應是聞惠。若緣義時。應是修惠(文)明眼抄尋雲。若爾何成有部意耶。答。且案雲。聞惠附能詮名取其義。修惠捨名取義。思惠在中。或時附名。或暫捨名。捨名之時。未能違遊。緣名之時。未必全附。例如疑煩惱有耶無耶前後二心。謂有耶時不同正見。謂無耶時亦異邪見。以有耶無耶二心。互帶無有之義餘勢故。如是思惠。緣名不同聞。緣義不同修。捨名猶帶名故。未全捨故。緣名之時。猶帶其義。不偏附名故。此義可悉(以上)。 第一明身器清淨(文)身者修行者依身。器者喻依身。教法依身運轉。法水如傳器物。 離相雜住(文)定春抄。離相雜住者。離惡友雜住。是則離身上穢相也。離不善尋者則離心穢相。謂離惡騷思也(以上)。 無不足大欲者(文)光雲。頌文應雲無不喜足。略不言喜(文)。 前二易可成(文)寶雲。離相雜住者。離惡友也。此離相雜住及離不善尋二易可得成。由喜足少欲。正理論雲。此二由何易可成者。由於衣等喜足少欲。諸有多求資生具者。晝狎惡明侶。夜起惡尋思。由此無容令心得定(文)。   謂已得○衣等○名不喜足(文)定春抄雲。佛法者。其日命相續分飲食。希求乞食雲小欲。過分希求大欲也。得其質隱程衣已足思喜足也。又三衣一缽。佛法者道具。不依粗妙持之足。得三衣已。更希求妙三衣不喜足也(以上)寶雲。正理論釋雲。謂於已得妙多衣等。恨不得此倍妙倍多。即於此中顯等倍勝。又欣欲故名不喜足。若於未得妙多衣等。希求得故名大欲(文)惠雲。正理雲。已得衣等若多若少若粗若細。更不希求名喜足。舊雲知足已不廣求多妙衣等名少欲也(文)。 是喜足所無也(文)遁雲。謂無此二種多求。即是喜足少欲。故此二種名為所無(文)。 治相違者(文)治相違者明能治。界三者明界繫。無漏無貪性者。明性廣狹不同也(寶釋意)界三(文)定春抄雲。無色界無衣食故。雖難有喜足少欲。以無貪善根為體故。約此邊雲通三界也。無色界雖無怨境。如有無瞋善根(以上)寶雲。正理論雲。謂欲界繫善心相應喜足少欲。是欲界繫。二界無漏。例此應說。所治二種唯欲界繫。以此證知色無色界。亦有能治喜足少欲。以現見有生在欲界。從色無色等引起時。所治二種現行遠故。能治二種現行增故(文)正文雲。眾釋喜足少欲。雲喜足少欲。若有漏者通三界。若無漏者所治二種唯欲界(云云)論雲。喜足少欲通三界。無漏所治二種唯欲界所繫(文)今文何故唯約無漏論所治乎。凡此文條釋頌頗狼藉也。兩記意如論(以上)。 能生眾聖故名聖種(文)寶雲。受欲聖者。於聖種中有何世耶。而無加行眾聖種故名為聖種。聖眾皆從此四生故。展轉承嗣次第不絕。前為後種。世所極成。眾聖法身。皆從於衣生。喜足等力所引起。是聖族姓得聖種名(文)。   同前喜足等故言亦爾(文)光雲。問。體雖同前約界雲何。答。婆沙一百八十一雲。界者皆墮三界及不墮界。問。色界無飲食。無色界無前三。雲何三界皆具四種。答。彼雖無食等。而有彼喜足功德。有說由下界具四種故。展轉引生。上界者亦具四種。世友作如是說。上界雖無食等。而有彼對治(文)寶雲。正理論雲。如無色中雖無怨境。而亦得有無瞋善根故。無色中雖無衣等。而得·有無貪善根。如彼不貪身。亦不貪資具故。無色界具四聖種(文)本義抄。問。前三聖種唯有漏歟。答通無漏(光釋)難雲。無漏觀門不緣衣服等。前三聖種何通無漏哉。答。雖非聖道生緣衣服等境。由於衣服等生喜足心。引聖道生故。聖道果上立緣衣服等因。名前三聖種通無漏雲也(以上)惠雲。問。如何緣衣等無貪是無漏性耶。答。聖道是無漏衣無貪為緣。引生隨所引聖道。亦是無漏也(文)。 前三唯喜足(文)光雲。問。小欲喜足俱對治貪。無貪為性。何故喜足立為聖種非小欲耶。答。正理雲。以小欲者容於衣等物有希求故。謂有意樂性下劣者。於未得境。不敢多求。設已得多。容求不歇。見喜足者。少有所得。尚不更求。況復多得。故唯喜足建立聖種(云云)寶雲。婆沙一百八十一雲。少欲於未來處未得事轉。喜足於現在處已得事轉。不取現在一迦履沙缽拏為難。非於未來轉輪王位。以喜足難故立為聖種(述曰。缽挐此雲錢。一迦履沙。當十六貝殊。八十貝殊。當一缽拏。十六缽拏。名迦履缽拏。雜心論。翻迦履沙缽拏為一錢謬也。以上)。 四樂斷樂修聖種(文)光雲。婆沙雲。問。樂斷樂修有何差別答。樂斷煩惱。樂修聖道。復次無間道名樂斷。解脫道名樂修。復次見道名樂斷。修道名樂修。復次樂斷者顯諸忍。樂修者顯諸智樂斷樂修是謂差別(文)。 答以能奇捨欲貪有貪故(文)光雲。以能奇捨有欲貪故。有貪謂上界貪。欲貪謂欲界貪。故此第四無貪為體(文)惠雲。正理雲。問。第四亦治瞋等煩惱。何不取無瞋等為體。答。理實應爾。以前三用無貪為性故。第四亦同前三。無貪為體也(文)問。四種供養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也。何以藥不立聖種耶。惠雲。於藥不生貪故。又病人方食。非一切人皆食。又攝在前三中故。有在食中。如患熱食葛粉。有在臥具。如患冷置舛在臥具。有在衣。以舛婺﹞](文)。 問何須立此四聖種耶(文)此下兩重問答。明立四聖種所由也。初問聖種四。約二事答之。次問二事。舉治四愛答之。四種與二事。互顯義道歟。 前三○生具最後○事業(文)生具者。生命具足雲意歟。在家人生具者。甲冑刀杖等。事業者。所作事業也。在家人者。合戰農等。出家人生具三衣等。謂六物十八種物也。事業修習智惠等也。如來替處世間二事。立四聖種。依生具修行。修習事業。不解脫久也。論雲。汝等若能依前生具作後事業。解脫非久(文)答頌曰為治四愛生(文)尋愛生者如何。論雲。契經言。苾芻諦聽。愛因衣服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如是愛因飲食臥具及有無有。皆如是說為治。此四說四聖種(文)。 四有無有愛(文)堯圓抄雲。有無有愛者。謂有愛與無有愛也。有愛者。於當來果報。赴愛名有愛。無有愛者。有一類眾生願念。願我死後斷壞無有。如是願念。於無有起愛故。名之為無有愛也。 此更異釋(文)部家之異釋不見歟。論雲。即依此義更異門說。謂佛為欲暫息永除我所我事欲故。說四聖說(文)光雲。依此中四聖種義。更異門說○我所事者。謂衣服飲食臥具。我事者。謂自身即有無有。緣彼四貪名之為欲。為暫止息前三貪故。說前三聖種。為永滅除四種貪故。說第四聖種(文)。 為佛意欲令諸弟子(文)正文雲。為字應在意字下。故論雲謂佛為欲(文)。 從此第二明五停心位七方便也(文)三賢(一五停心。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四善根雲七也。正文雲。文中不說五停心。然光亦云七加行中五停心觀也(云云)可尋(以上)定春抄雲。五停位者。不淨觀·持息念。是五中故雲五。又七方便中故雲七方便。大乘三賢資糧位。四善根加行位也。今三賢四善根俱加行也。正加行四善根。三賢遠成加行也(以上)問。五停心得名如何。義章雲。言停心者。停是息止安住之義。息離貪等。制意住於不淨等法故曰停心(文)五停心者。寶雲。諸有情類行眾別多故。入修門亦有多種。廣即眾多次有五種。謂多貪不淨。多瞋慈悲。多癡緣起。著我六界。尋伺持息(文)一不淨觀(如今論說)二慈悲觀。義章雲。慈悲觀者。普緣眾生。作其與樂拔苦之相。名慈悲觀(文)三緣起觀。義章雲。因緣觀者。於彼生死十二因緣分別觀察。是觀不同。略有二種。一順二逆。逆順不同。略有兩門。一前後分別。從前向後。次第觀察名為順觀。從後向前。次第推之名為逆觀。二空有分別。有觀名順。順法想故。空觀名逆。逆諸法故。五度門中。因緣觀者。就初門說(文)四六界觀(六界者。第一卷說之)義章雲。界分別者。依如毘曇為六界觀。言六界者。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五空·六識。如論中釋。地為水界潤故不相離。水為地界持不流散。火界成就故不淤壞。風動飄故得增長。以空界故食等出入。識界合故有所造作。此六差別無我人故。若依涅槃經。觀十八界名界分別(文)五數息觀(如今論說)光二十三雲。問。不淨觀唯治貪不治瞋等歟。惠雲。廣即八萬四千。中即五停心觀。多貪不淨。多瞋慈悲。執我十八界。愚癡十二因緣。要覺數息觀。惡者有二也。依近對治門。說不淨觀治貪。遠即通治瞋等煩惱。餘皆准此說也(文)此記十八界雲依涅槃經說歟。寶記六界(文)。 釋曰修不淨觀(文)明不淨觀一段分二。初總明。二貪有四種下別明中又二。初明四觀二若緣骨鎖下明骨鎖觀中又二。初明對治。二述三位中。初明三位。次述四句。 貪有四種(文)寶雲。顯色貪者。謂妙青黃等。形色貪者。謂好形狀等。妙觸貪者。謂妙軟滑等。供奉貪者。謂妙俯仰等(文)定春抄雲。妙觸者。膚輕滑也。供奉者。立居俯仰等也。謂給仕奉公立動事。妙妙吉思貪也(以上)問。四貪者身上起歟。緣他身起歟。惠雲。供奉謂折施俯仰。即自身供奉他人。有人傳謂。他人供奉自身。及緣他顯形色妙觸起貪。皆非理觀。修骨鎖於自身安心等。故知四貪約自身上起也(文)。 緣青瘀等(文)光雲。緣青瘀等修不淨觀。顯色壞故。治顯色貪。緣蟲食等修不淨觀。形色壞故。治形色貪。緣蟲咀等修不淨觀。妙觸壞故。治妙觸貪。緣屍不動修不淨觀。無威儀故。治供奉貪(文)寶雲。緣青瘀境翻美妙青等故。緣被豺狼等食翻端正相故。緣蟲咀等翻美妙觸故。緣屍不動翻供奉事等。此四不淨觀。各治一種貪(文)問。觀自身青瘀等歟。惠雲。正理論雲。此鈍根人修。先觀外人青瘀。後方觀內身。若利根者。先觀自身。彼為外邊。緣內三十六物等也(文)寶雲。正理論雲。對治四貪依二思釋。一觀內屍。二觀外屍。謂利根者。先於內身。皮為邊際。足上頂下。周遍觀察。令心厭患。為欲伏治顯色貪者。應專隨念。內身份中膿血脂精涎洟髓腦。大小便等變異顯色。及應隨念眾病所生。內身皮上變異顯。黃白青黃如雲如煙。班駮黧黯不明不淨。由此令心極生厭患。便能伏治緣顯色貪。以知此身為如是等。非愛顯色所依止處。故於一切皆得離染。為欲伏治形色貪者。應別觀察諸內身支。是髮毛等三十六物。聚集安立和合所成。離此都無毛等形色。復以勝解分割身支為二。惑多散擲於地。種種禽獸爭共食噉。骨肉零落支體分離。由此令心極生厭患。便能伏治緣形色貪。為欲伏治妙觸貪者。應以勝解除去皮肉。唯觀骸骨澀如瓦礫。由此令心深生厭患。便能伏治緣妙觸貪。為欲伏治供奉貪者。應以勝解觀察內身。如眠醉悶癲癇者。不能自在運動身支。如老病時。或至或未至。被如是事纏縛其身。又觀內身不自在行。無不繫屬眾緣故生。於中都無少許身份。可為供奉威儀所依徒妄執為能供奉者。彼決定有能供奉事。然供奉名所目義者。謂以彼彼身份為緣。決定能為舞翫笑睇。唅啼戲等威儀事業。觀彼事業。都無定性。如箜篌等所發音曲。一切皆類幻化所為。由此令心極生厭患。便能伏斷緣供奉貪。是名利根。初習業者。思所成惠觀察內身。能伏四貪。令不現起。若鈍根者。由鈍根故。煩惱猛利難可摧伏。藉外緣力方能伏治故。先明瞭觀察外屍。漸令自心煩惱摧伏(文)。   言勝解者(文)惠雲。三作意。一自相。二共相。三勝解。三中共相斷惑也(文)寶雲。斷煩惱是共相作意。及遍緣一地方斷煩惱。此骨鎖觀。勝解作意少分緣故不斷煩惱。唯能制伏令不現行。正理論雲。觀自身中三十六物。此等名為依自實境。由與自相作意相應。是故不能永斷煩惱。依勝解力假相思惟。諸不淨相此非顛倒作意所攝。以與煩惱性相違故。夫顛倒者。本所欲為不能成辨。此隨所欲能伏煩惱。如何顛倒。若謂此境非皆是骨。謂皆是骨寧非倒者。理亦不然。如應解故。謂諸於杌起人覺者。不作是解。我今於杌以人相觀故是顛倒。今觀行者。作如是思。諸境界中雖非皆骨。我今為伏諸煩惱故。應以勝解遍觀為骨。既隨所欲如應而解能伏煩惱。寧是顛倒。此觀勢力能伏煩惱今暫不行。既有如斯巧方便力。如何非善。是故無有如斯難失(文)。   小分緣故(文)於欲界地猶不遍緣。故雲小分緣也。 然瑜伽師修骨鎖觀(文)觀行者總雲瑜伽師。非指一人也。 初習業位者。先我心置足指。足成白骨觀之。乃至次第次第。我一身皆成骨鎖觀也。次廣時。觀第二一具白骨。漸滿一房。乃至遍一寺遍一國。及以海為邊際。白骨充滿觀也。次漸略時。從海際次第促略。唯觀自身一具白骨。此名初習業位。初習觀位故雲初習也。 已熟修位者。於一具白骨。先略足骨觀餘骨繫心而住。次第次第略。乃至髑髏骨。捨頭半骨。唯觀半骨。繫心而住。此雲已熟修位。不淨觀成就位故立已熟名。 超作意者。略前留觀頭半骨。繫心眉間。專注一緣湛然而住。此是非可計處。雲超作意也。尋雲。專注一緣雲一緣者如何(專注一緣者論文也)義章雲。於其所緣。清淨寂靜唯觀一色(文)准此釋。一緣者一色。一色者白骨觀故白色歟。 以海為邊(文)本義抄。問。不淨觀廣緣欲界一切色處。何不觀大海耶。答。不淨觀能緣欲界所攝一切色處者。光師所引正理論文明也。但以海為邊者。通為治四貪。且觀骨鎖。此時不觀大海也。非謂修餘青瘀等觀觀時不觀大海也。尋。骨鎖觀時何不觀大海耶。答。大海之德不留死屍故。修骨鎖時不觀大海也。演義抄中。釋大海十德引十地經雲。二不宿死屍(文。以上本義抄)。 應作四句(文)光雲。明不淨觀。所緣自在小大不同相對四句。自在之中。即有作意已熟未熟未熟已熟四位差別。所緣之中。即有身至海二種差別。第一句。所緣小非自在小。謂作意已熟位。數觀自身第二句。自在小非所緣小。謂作意未熟位暫觀至海。不能數觀。第三句。所緣小亦自在小。謂作意未熟位暫觀自身。不能數觀。第四句。非自在小非所緣小。謂作意已熟位。數觀至海(文)。 作意已熟所緣至海為第三句(文)光雲。問。如上頌雲。除足至頭半名為已熟修廣至海。復略名初習業位。案此。即作意已熟所緣唯小。作意未熟通緣少多。如何乃言作意已熟而緣至海。解雲。頌中所說。據觀初成。重觀時。亦容觀廣故無有失(文)。 無貪為體(文)寶雲。婆沙一師雲是惠。一師雲是厭。評曰。此不淨觀。無貪為性。非惠非厭。所以者何。對治貪故。若并眷屬。四蘊五蘊為性(文)問。寶所引正理論文雲。思所成惠。觀察內身能伏四貪(文)無貪為體委意如何。答。觀門何惠行相也。思所成惠。觀內身不淨時伏四貪。既治貪故。約所治。猶以無貪為體也。大地(惠)大善(無貪)相應時。對治雲功顯故。十地者(文)寶雲。依十地者。以此十地皆容能緣欲界色。故雲。婆沙雲。以無色界無緣色法不淨觀故。所緣境者。唯是欲界顯形色也。以唯緣色故。是緣義不緣名也(文)不淨觀。思所成惠故通欲界也。 緣欲色者(文)光雲。正理五十九雲。此不淨觀力。能遍緣欲界所攝一切色處(文)惠雲。問。此觀遍緣者如何。阿那律不觀天為不淨。舍利子不觀佛為不淨。如何名遍緣欲界色。答。勝阿那律者。能觀天為不淨。佛還能觀佛為不淨也(文)。 人生者(文)光雲。婆沙雲。唯人三州。能初現起。天中無有青瘀等相故。六欲天唯能·後起。有說。初後皆唯人趣○俱捨同婆沙。後師若據初趣。或同婆沙。前師正理同婆沙前師(文)。 不淨(文)光雲。正理雲。此觀行相唯不淨轉。是善性故。體應是淨。約行相故。說為不淨。又婆沙雲。行相者非十六行相(文)。 自世緣者(文)惠雲。唯緣自世。如五識緣境。不生通緣三世也(文)堯圓抄雲。不淨觀自世緣。謂能緣不淨觀。與所緣色法有同一世。故名自世緣。能緣所緣。為一具有同一世。由此過去世色法。配過去不淨觀所緣。現在色法。配現在不淨觀所緣。未來色法·配未來不淨觀所緣也。以實論之。過去已作用。未來未作用。唯現在世不淨觀正作用故。限現在世不淨觀。雖應建立能緣所緣。以配當能緣所緣義故。亙三世判之。若不生法通緣三世(文)若不淨觀未來不生。通緣三世。謂能緣不淨觀。緣闕雖不生。所緣法。或有未來。或依至現在。或落謝過去也(以上)。 有漏者(文)光雲。此觀既非十六行攝。但是假想理唯有漏(文)堯圓抄雲。有漏通假想真實。無漏唯真實作意相應也(以上)。 通二得者(文)堯圓抄雲。離染得者。離下地染時。得上地不淨觀也。謂離欲界煩惱時。得初禪近分。并初禪及中間三地不淨觀。離初禪煩惱時。得第二禪近分。并第二禪不淨觀。第三第四禪可准之。以之思之。欲界不淨觀。無離染得義。但除盡智位。盡智位得欲不淨觀故(已上)。 若曾修得(文)光雲。此且據一相說。若細分別。曾得未曾得。俱通二種。曾得離染得者。謂離下地染得上地觀。曾得加行得者。謂非離。染由加行力。修得曾得者。未曾得離染得者。謂離有頂染時得。未曾得加行得者。謂非由離染。由加行力修得未曾得者(文)堯圓抄雲。未曾得者。未曾得法也。曾得法者。曾得法也。彼曾得法。今還得名得曾得法。此即以法後得得法。今還得名得曾得法。以法後得成就過去法也。光釋未曾得有離染得者。指盡智位。彼盡智位。一切有漏無漏功德。曾得未曾得。悉由離有頂染得之故也。曾得法加行得者。非由離染。由加行力修得曾得者也(以上)。 第二別釋持息念(文)光雲。第二明息念觀(文)寶如今疏。持息念者。下釋雲念持息故。名為息念(文)釋得名也。數息觀是。義章雲。於自氣息。繫心數之。不令妄失名數息觀(文)。   此有八門(文)寶雲。此下一行頌九門明息念。第一釋名。第二釋自性。第三依地。第四所緣境。第五依身。第六二得。第七作意。第八明外道不起。第九圓滿因(云云)准此釋。息念惠頌為二門。謂息念(釋名)惠(出體)今疏息念惠頌為一門。出體下釋名也。光雲。上三句辨差別。第四句辨相。差別有八。一釋名。二辨體。三依地。四所緣。五依身。六二得。七假實。八內外(云云)論雲。言息念者○以惠為性(文)光寶以長行科頌。故為二門歟。 息念以惠為體(文)光雲。此持息念。以惠為性。而說念者。此品念勝故得念名。由念力記持入出息量故。惠於境分別。所作事成故。如四念住以惠為體。而言念住(文)。 由念力持惠(文)問。記持入出息量此念力也。此外念力持惠趣如何。光雲。應名息惠。而名念者。惠由念助力。觀此息為境(文)不雲念力持惠。經雲阿那等(云云)此文念持息文也。何今為念力持惠證耶。答。念力記持出入數息量念由持惠惠觀入出息。於境得分明。由念助力。惠於境得分明故雲助力。雲持惠其意同歟。論雲。以惠為性而說念者。念力持故。於境分明所作事成(文)念力持者。念力持惠雲歟。寶雲。念力持惠故。於境分明(文)。   經雲阿那阿婆那已下。非念力持惠證也。上持息念釋名出體乎。次論長行要處。引契經說注之也。此則念力持息差別也。持入息雲阿那念。持出息雲阿婆那念(為言)光雲。阿那此雲持來。阿婆那此雲遣去(文)神雲。此雲持息入(文)。 謂苦樂受能順引尋(文)。 息風事。寶雲。依正理論。辨屬身風略有六種。一入息風。二出息風。三發語風。四除棄風。五隨轉風。六動身風。發語風者。謂有別風。是欲為先。展轉所引發語心起。所令增盛生。從臍處流轉衝喉○隨轉風者。謂有別風遍隨身支諸毛孔轉。由此故得隨轉風名。此不依心。但由業力。隨身毛孔。自然流出。由此能除依孔隙。腐敗污垢諸自死穢物。動身風者。謂有別風。能擊動身引起表業。應知。此起以心為因。遍諸身支能為擊動(餘風可解不勞引釋。文)此釋遮欲界苦樂也。謂欲界有苦樂捨。此念唯捨受俱起。苦樂不俱起(為言)或又准惠暉釋。此不限欲界苦樂歟。但光記順初斷簡歟。光雲。此念唯與捨相應故不在根本。欲界苦樂。能順引尋。此念治尋故不俱起。三受明義。苦即攝憂。樂即攝喜。色界喜樂。能違專注出入息境。此念唯於出入息境專注故成。亦由此相違故不俱起○第四定等已上諸定現在前時。息無有故。雖有捨受。非起此觀故但依五(文)惠雲。欲界苦憂喜樂。初二定喜。第三定樂。能生尋故也(文)。 此念持尋(文)正文雲。論雲。此念治尋(云云)光記如論。故知。今持字誤(云云)。 唯依欲界人天趣身(文)光雲。正理論雲。此念初依欲界身起。唯人天趣除北俱盧(解雲。既言初唯欲身。知色界亦通後起云云。與俱捨不同)本義抄。問。今論中述等流非下緣。入出息非下地心所緣。知依身在色界起持息念雲事。答。此文者。只述入出息唯自上地心所緣。非下地心所緣之旨。非論持息念觀門之相。全非相違(矣。以上)。 通離染得及加行得(文)問。持息念是勝品微細之觀門。唯內道起之功德。專由勝加行可得之。何通離染得耶。況欲界并下三禪近分者。非離染地。若爾何有離染得耶(正理論意)光雲。俱捨師救雲。滅盡定中。雲佛無一德非離染得。又離非想第九品染。三乘之人。盡智初心修九地中有漏功德。又中間定離染地攝。此等豈非離染得耶(文)本義抄。於離染得有其二類。一離下地染之時。得上地功德。二盡智初念。得九地中有漏功德也。若依盡智初念離染得雲之者。三乘聖者。盡智初念修九地中有漏功德者。性相之所定。諸論同所許也(以上本義抄)。 此與真實(文)寶雲。俱捨師雲。此念加行。亦真實故。諸論言通假。皆非正義(文)光雲。正理論雲。此唯真實作意相應。有說。亦通勝解作意。此論同正理前師。雜心婆沙同正理後說。此即意各別也。又解。前師唯據根本故唯真實。後師亦據加行故通勝解(文)餘處雲。問婆沙勝解作意中。亦說持息念。此論何故不說○解雲。持息念有二。一假相謂加行。二真實謂根本。此論據根本。婆沙據加行。各據一義。又解。論意各別。此論加行根本。皆是真實。婆沙及此論。餘師加行。加行通假。根本是實(文)本義抄。若依當卷初釋餘處第二釋者。今論意。加行根本。同唯真實作意相應。若依當卷第二釋餘處初釋者。今論意。加行通勝解。根本唯真實作意相應可雲也(以上)問。通勝解雲師意如何。論雲。有餘師說。息出極遠。乃至風輪或吠嵐婆(文)。 佛教方修(文)光雲。吠嵐婆。是鐵圍山間風。真諦雲。吠嵐婆。此雲恆起。即是運轉日月風也(文)光雲。上舉無說者不自覺。二由畢又正理雲。此與我執極相違故。彼我執有故此念無(文)。 從一至十(文)問。以十為數極意如何。又於出入息。以何為始耶。光雲。淳熟已去不多用功。任運憶持名不作加行。放捨身心非全放捨。若未淳熟。數修加行。謹卓身心。恐心聚故不滅十。恐心散故不增十。從一至十。先從入數故。婆沙雲。先數入息。後數出息。以生時息入。死時息出故(文)義章雲。出入息中數何為十。是義不定。內氣增者。偏數出息。內氣少者。偏數入息。氣息調者。入出俱數。如雜心說。入五出合為十也(文)。 此有三失(文)寶雲。正理論雲。雜亂失者。於五入數為出。於五出數為入。准此論文。入出別數合為十也。又雲。或三失者。一太緩失。二太急失。三散亂。太緩失者。謂由加行太慢緩故。便有懈怠惛睡纏心。或復縱心馳散外境。太急失者。謂加行太躁急故。便令身心不平等起。若時力勵。數入出息。息被逼迫。便令身中不和風起。由此風故。初令身支諸脈供散。此風增位。能引病生。乃至廣說。損益之相。散亂共者。謂由心散。便為一切煩惱摧伏(文)。 乃至得定(文)定春抄雲。乃至者四念住歟。得定者暖位色。四善根定位故(以上)。 隨謂繫心○隨息而行(文)論雲。隨謂繫心緣入出息。不作加行。隨息而行。念息入出時。各遠至何所。謂念息入。為行遍身。為行一分。隨彼息入行。至喉心臍髖髀脛乃至足指。念恆隨逐。若念出息離身為至一□□□□□羇□□餓婚詀□視兜餞褓□□橚訬□□□□妁□詀□埤□□□□襼□□□□襼□□驚□娀埤□驚□□埤□□夾□□通奿妁磊□□妁□詀□魽慼慼撐灠鎚活撬y娀埤□|椽□率霸糖□□褸橖□□□□橛□□□□□□□□ 唯在眉端(文)准論文。眉眉間。端鼻端歟。論雲。止謂繫念。唯在鼻端。或在眉間。乃至足指。隨所樂處安止其心。觀息住身。如珠中縷(文)。 觀謂觀察(文)此釋與論文全同也。義章雲。大毘婆沙雲。為風大故等觀四大。觀四大已。次觀四大所造之色。所謂色聲香味等色。依何法能有造作。謂依心法故。次觀察受想行識。觀察是等。名之為觀(文)。 轉謂移轉(文)論雲。轉謂移轉。緣息風覺。安置後後勝善根中乃至世間第一法位(文)義章雲。次就位論。隨義通論位。位皆有於中。別分數隨止觀在五停心。還在念處。至世第一法故。毘婆沙雲。轉出入息起身念處。如是次第。乃至轉忍起世第一法名為轉(文)淨者。在於見道已上故。毘婆沙雲。淨者所謂苦法忍等(文)。 入見道等(文)遁雲。等取修道無學道也(文)定春抄雲。盡智等者。等無生智歟(以上)。 第一依身門(文)光雲。此釋初句身心繫門隨身繫也(文)。 息是身一分攝故(文)。 第二依息門(文)明息所依。雲依息門歟。光雲。釋第二句依身心門(文)。 惠雲。四大成身。息即四大中風大攝(文)遁雲。以六界成士夫。風是一分故(文)。 息依身心轉也(文)惠雲。息依心轉無心無息(文)。 要具四緣息方轉(文)本義抄所引婆沙論雲。謂入出息由四事轉。一有息所依身。二風道通。三毛孔開。四入出息地粗心現前。必具此四入出息轉(文)正理論說同之。問。今何背婆沙正理說。雲息所依地不雲息所依身耶。況今論說四緣文雲謂必身中(文)此豈以依身非為一緣耶。 若羯刺藍○闕餘二緣(文)惠雲。至第五位滿方有息也(文)本義抄意。問。光法師釋雲。於此四位雖有事。粗心現前闕餘三事(文)今釋何雲闕餘二緣耶。答。婆沙論中問答此事雲。問。何故羯剌藍位息不轉耶。答。彼稀薄故。若息轉者。彼應流動。問。何故頞部曇·閉屍·鍵南諸根未滿未熟位息不轉耶。答。彼身爾時風道未通。毛孔未開。若息轉者。身應散壞。然在卵□及母胎中。從羯剌藍。乃至諸根未滿未熟。爾時未有息所依身。風道未通。毛孔未開。唯有息地粗心現前。雖有一事。而闕三事故息不轉(文)正理論同之。神泰法寶兩師釋亦同也。若光法師今解釋。仰而可信哉。但於圓暉今釋者。彼立息轉四緣之時。雲息所依地。不雲息所依身。故於彼四位。有息所依地緣雲也(已上)。 若在欲界入第四定(文)惠雲。以入定無粗心。引彼四大。遍住身份無毛孔開也。正理論雲。入第四有漏定。引復堅密大種。遍身造無表。可言無毛孔開。若入彼無漏定。即身生處四大造無色。既非堅密。如何無毛孔開。答。造無漏無表。雖是生處四大攝。而極微細與彼相似故無有過也(文)依身在下地入第四定時。彼地定俱無表微密。而來入身中故毛孔不開也。 若身生第四定(文)光雲第二釋。正理六十雲。若生彼地身無毛孔。如何生彼能發語言非發語言。要由毛孔。但由傾動亦得發聲如機關聲。豈由毛孔。准彼論文。不遮風道通。二入出息地粗心現前。以能起下威儀通果言闕二者。一非入出息所依身。彼息不轉。心微細故。二毛孔不開。從起散心。毛孔亦閉。身密合故(文)又雲。又婆沙雲。問。何故第四靜慮息不轉耶。答。彼心細故。謂入出息依粗心轉。第四靜慮已上諸地心極微細故息不轉(文)惠雲。問。第四定有外風。如何無息。答。第四雖有外風。以彼依身不容納故(文)。 起下地威儀通果心也。本義抄。問。第二靜慮已上可有起威儀心耶。答。第二靜慮已上無起表心者。性相所定也。若無起表心者。不可有起威儀心也。生二定已上起初定威儀心。發上地威儀業雲事。諸師釋分明也。寶雲。借下識起上地威儀通果。但緣所發業事及所化事等。不緣上地息風也(文)光(十)雲。如起異地通果心。及生二定已上。起下初定威儀意識(文)又七雲。行住坐臥名威儀。以長短等表色為性(文)以身表業為威儀體故。起身表心即起威儀心。故第二靜慮已上。無起威儀心雲事。道理實炳然也(以上本義抄)。 論曰謂要身中(息所依也。文)息所依也者。准上釋者所依地歟。既雲要身中難雲所依地哉。有諸孔隙文有二緣注見。 第三依情門(文)光雲。第三情非情門也。有情身份故。唯有情數故。正理雲。此入出息有情數收。無覺身中息無有。故是雖從外來。而繫屬內義(文)。 息非執受(文)光雲。由離根故。非有執受。故正理雲。此入出息非有執受。以息闕減有執受相故。身中雖有有執受風。而此息風唯無執受(文)定春抄雲。執受者。根合義。色心依處成處雲也。髮毛爪等雖身一分。非執受切不痛也。息同之(以上)。 等流者(文)光雲。第五等流門同類因生故。是等流性。非所長養。身肥大時。息損減故。身疲小時。息增長故。非異熟生。斷已後時。更相續故(文)遁雲。等流性故。非一剎那。非無為故。不通實也(文)光又雲。正理雲。身中雖有長養異熟風。而此息風唯是等流性(文)。 第六息觀門(文)此下分二。初總標。次別釋。總標二。一唯自上地心之所緣。二非下地心緣上地息。別釋又二。如身生欲界下。明自上地心之所緣。二又生上地起下地心下。明非下地心緣上地息。如文可見之。起上二三禪心者。依身欲界起上定也。 堯圓抄圖雲。 欲界心┐ 初禪心│     初禪心┐    ├欲界息  二禪心├初禪息 二禪心│     三禪心┘ 三禪心┘ 二禪心┐    ├第二禪息 三禪心─第三禪息 三禪心┘ 又生上地起下地心(文)生上地起下地心者。是威儀通果心故。非緣息心也。上地起下威儀通果心。上所注本義抄意。可思之。遁雲。然此中說是意識。不說三識。能觀息故。借下地識起上地威儀等。但緣發業不緣上息風也(文)光雲。有息地四無息地五。住有息地起無息地心。息必不轉。住無息地起有息地心。息亦不轉。住有息地起有息地心。隨其所應。有入出息轉(文)。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二十三(頌疏論本第二十三) 一明別相念住二明總相念住(文)麟雲。此中唯以身受等別觀名別相。以四總觀名總相。非約無常等行相為總別也(文)。 已說入修二門(云云)麟雲。謂不淨持息為二門也(文)。 由此二門心便得定(文)本義抄。問。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前。必得禪定歟。答。未離欲染人。多分思惠所攝。總相念住無間。引起暖善根故。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不必得禪定歟。故光法師。當卷述此中且據未離欲染故。言總相思惠所攝畢。引正理論諸有先時未離欲染依思所成惠引暖善根生之文為證哉。但今論雲入修要二門。雲心便得定文者。觀行者中。亦有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有得禪定之類故。任觀門大綱云爾也。非謂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必得禪定歟。古(定)雲。且約利根一類機。雲心便得定(云云。已上)。 頌曰(文)光雲。初頌標名總舉次兩句出體。次一句明次第。後一句明唯四種(文)。 釋曰(文)此一段。准光頌科分為四。初標名。二出體。三明次第。四明四念住無增減。一一條頌文。可知之。初標名中為二。初明結前生後。二以自相共相下。明四念住相中為三。初明自相別觀。二一切有為皆無常相下。明共相別觀。三問如何得知下。明念住成滿。 次應為觀修四念住(文)已下釋頌為觀修念住之句也。寶雲。正理論雲。已修成止以為所依為觀。速成修四念住。非不得定者。能如實見故。詳其論意。五停心觀。為止散動偏修於止。爾時假想觀骨鎖等。一相而住。名之為止。四念住觀。取身受心法差別之相。又於身中。而取種種差別之相。除其四倒。生如實見故名為觀(文)。 或以自相或以共相(文)問。自相別觀貌如何。麟雲。自相別觀者。正理雲。謂觀身內外十處自性。各別從眼至觸。一一皆有處自相故。如是於彼自相種種性中。有正智生名觀自相。此自相觀得成滿時。有道必起。爾時方立自相種性身念住。名且觀身。餘三准之(云云)。   大種造色是身自性(文)觀色身能造所造五根五境積聚極微之所成立。是身自性。受是受性者。以領納苦樂捨為受性歟。心是心性者。集起名心。以能集起三業事為心性歟。除此三○名法自性者。此三外諸法各別自性。名法自性也。謂如雲想取像為性等(矣)。 一切有為皆非常相(文)為明共相別觀。先約四諦明諸法共相義也。共相別觀者已下。正明共相別觀(矣)。 答觀身至一極微一剎那(云云)光雲。毗婆沙師傳說。在定以一極微以一剎那各別觀身。名身念住滿。問。無表非極微。如何說成滿。解雲。此文且據礙色成滿。或可。此文亦通無表色。雖無極微有剎那故(云云)麟雲。謂觀色身能造所造五根五境積聚極微之所成立。如是漸略後觀唯一極微。名身念住滿(云云)。 觀受心法至一剎那(文)光雲。雖無為法無有剎那。且據有為。從多分說。又解。有為以剎那無常別觀。若無為以空非我別觀(云云)。 此通三惠(文)本義抄。問。自性念住體。可通生得惠歟。今論當卷。雲自性念住以惠為體。此惠有三種。謂聞等所成(云云)婆沙論同之如何。答。廣論之者。自性念住體。可通生得惠也。光法師釋雲(一本)又解。生得惠以能分別學觀諦故。亦名對觀(文)若許對觀之義者。何不名念住哉。但於今論說者。就勝品念住論之也。勝劣通論之時。更不可遮生得惠歟(以上)。 謂由念力令惠住境(文)麟雲。有宗義(云云)楔持。光雲。毘婆沙師。斧由楔持能破於木。惠由念持於境得轉。此則從因為名○論主釋雲。理實應雲。惠令念住。從果為名。是故於惠立念住名。隨惠所觀念能明記(云云)。 相雜念住(文)光雲。相雜言亦攝惠體。惠與俱有互相雜故(云云)尋雲。念住者惠也。相應俱有法。與念住相雜名相雜念住。若爾者。相雜言限相應俱有法。念住是惠故。何雲相雜言攝惠耶。答。相雜者。惠及相應俱有法。互相應義故。相雜言攝惠也。但對念住釋得名。念住是惠故。念住與相應俱有相雜。名相雜念住釋也。以實尋相雜言。可攝惠也。 所緣念住(文)光雲。身受心法是念住所緣。名所緣念住(文)寶雲。所緣念住是惠所緣。亦攝於惠。以惠所緣諸法故(文)。 三中相雜能斷煩惱(文)一念中惠心所緣境時。自性相雜所緣之三種。可具之也。其一聚相應法中。自性念住方見。唯惠太減。故力用劣不斷惑。所緣念住方見。由所緣力。能緣惠力用令增能無之。有非俱有法太增。惠力能無之。故又不斷惑。相應俱有法惠力用令增故。相雜念住能斷煩惱也。 有非俱有(文)麟雲。謂於所緣之中。有不與能緣同時也。以通緣三世法故(云云)。 緣自相續身(云云)有情相續依身也。堯抄。問。身念住緣一切色法故。應通情非情。何唯雲緣相續耶。次法念住亦緣一切情非情諸法。應通非相續耶。光雲。四念住中。雖身及法亦通非相續。此中且據相續以論。或從多分說(文)。 隨生前後也(文)生先後者。觀門生先後也。四念住次第。依生先後。生先後或依粗細。或依染污也。身念住觀初生。法念住觀後生事。或依所緣境粗細。或依染污由來也。 謂身最粗(文)述所緣境粗細次第也。謂色(有對)心(無對)相對。有對色最粗也。故初修身念住。無對中粗。唯受行相也。世間如說我手等痛言故。受粗心。次修受念住。心是心王故細也。故五蘊次第時最為細。今望涅槃法故為粗。次修心念住。次法念住最為細。其旨如疏釋(矣)光雲。法中想等雖亦粗心。法中涅槃極微細故。與極細法合施設故。據細以論故最後說(云云)。 又論雲(文)明依染污由來述四念住次第也。凡夫無始以來。男為女色女為男色。更相愛著故。先觀身不淨。修身念住。眾生樂著此色身。由就樂受貪故次觀受。樂著樂受。由心識不調故。次修心念住。心不調者。由惑未斷。法念住中攝惑故。第四修法念住也。 觀受等如是次第(文)或本雲。觀身受等如是次第(云云)此本宜歟。但論雲觀受等。 二三或四(文)光雲。於身等四。或二合觀。或三合觀。或四總觀。二二合觀有六。三三合觀有四。四合觀有一。總有十一。名雜緣法。通名法故(云云)私雲。於四念住。各別觀身受心。名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唯不雜緣也。若合觀身受。合觀身受心。名法念住。是雜緣法念住也。既合觀身受。非身念住。亦非受念住。是法念住也。法名通。若唯觀法。不雜緣法念住也。 或二二合緣(云云)古(定)雲。凡二合三合。可雲二合緣三合緣。二二三三雲事。此體約束也。私雲。二二三三雲者。於二合緣三合緣。顯有多種歟。若雲二合緣者。亂一種故。是以限一種。四總緣不雲四四也。 二合緣六  一身受  二心法  三身心  四受法  五身法  六受心 三合緣四  一身受心  二受心法  三心法身  四身受法 光雲。先不雜緣身受心法。從不雜緣法念住後。無間引起雜緣法念住(云云)。 總觀身等四所緣境(文)光雲。彼觀行者。居緣總雜法念住中。唯總觀所緣身等四境。修四行相。觀諸有為皆非常性。觀諸有漏皆是苦性。觀一切法空非我性。雜緣法念住總有三種。謂二三四。唯總緣四名此所修。前雜非唯故與差別(文)。 今此雜緣○乃與前別(文)意雲。別想位雜緣。通二三四。今雜緣。唯總觀四也。故唯總觀四。與通二三差別也。此則依位淺深。淺位或時二合觀。或時三合觀。或四總觀也。深位唯總觀四也。似思惠與修惠差異。雜緣法念住後。總想念住前加行位起三義。觀七處善。三義觀者。次第觀蘊處界也。七處善者。觀色苦。觀色集。觀色滅。觀色道。觀色愛味。觀色過患。觀色出離。前四種。觀色四諦。色愛味言。重觀色集。色過患言。重觀色苦也。出離言。重觀滅諦。先觀集者。隨說次第不言道以諸能觀多是道故。受想行識各七亦爾。應言三十五。不過七故。雲七處善。今論不說略不說也。 第四明暖等四善根(文)麟雲。從五停心至總雜位外凡位(云云)。 從此總相念住(文)自下內凡位(云云)神雲。九品修習總緣共相法念住。漸次成熟乃至上上品。從此念住上上品。後有順抉擇分善根生。名為暖法(文)寶雲。從總相生暖法。此從思惠。或修惠生(文)。 分位長具觀四聖諦(文)本義抄。問。暖頂二善根位。作十六行。觀八諦時。一一行相。唯限一剎那歟。答。有宗論藏。光寶解釋。不勘分明定判。任義章(十一)釋。不限一剎那也。謂暖善根位。作一一行相。唯相續觀之。頂善根初。同暖善根終故。頂善根初位。作一一行相。亦相續觀之。忍善根初。同頂善根終故。頂善根終位。并忍善根位。作一一行相。限一剎那(為言)。 釋此相義後當辨之(文)神雲。如後智品(二十六)當辨(文)。 修暖善根有下中上(文)下下品乃至上上品為三品。此則初修四諦十六行相為下下品。次修四諦十六行相為下中品。已下准之。上上品之終。於成滿之時生頂善根畢。 有善根生名為頂法(文)寶雲。正理論雲。行者修習此暖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進。於佛所說苦集滅道。生隨順信。觀察諸有恆為猛盛焰所焚燒。於三寶中信為上首。有修所成。順抉擇分次善根起名為頂法(文)。 此頂在進退兩際(文)問。頂位既退位也。何雲在進退兩際耶。神雲。進退兩際猶如山頂。進向山南。退還山北故。名為頂。智度論雲。暖位已前。惡多善少。墮惡趣多。忍位已上。善多惡少。不隨惡趣。於頂位中。善惡停等進退兩際故名為頂(云云)婆沙六雲。謂如山頂人不久。若無諸難。便過此山處至餘山。若有諸難。即還退下。如是行者。至頂位中必不久住等(文)。 後增進位(文)光雲。言增進者。重緣已去名增進(文)論雲。後增進時。具四念住。諸先所得後不現前。於彼不生欽重心故(文)寶雲。正理論雲。以勝加行引此善根故。已得中不生欽重。然此頂法雖緣四諦。緣三寶信多分現行(文)。 忍可四諦(文)惠雲。忍者謂信。信許四諦故。前二雖信以退故。此位不退。偏得名忍(云云)最殊勝故(文) 麟雲。前位善根非不忍可。此最殊勝。偏受其名。若爾世第一位。亦應名忍。正理釋雲。世第一位。雖於聖諦亦能忍可。無間必入見道。又不具觀四諦理故。此具觀故。偏得忍名(文)。 下中二位同前暖頂(文)光雲。此總相說。若別分別。於中品忍。雖初具觀上下八諦。行相漸略。至後位中諦亦漸略(文)神雲。下中二品。與頂法同。謂具觀察四聖諦。及能具修十六行相。然於下品具三十二。中品漸略。如後當辨(文)。 上品忍位唯觀欲苦(文)神雲。上品有異。唯觀欲苦。與世第一相鄰接故。由此義。准暖等善根。皆能具緣三界苦等四諦。具作三十二行。觀察義已。成立於暖等位。無簡別故(文)。 中品忍位減緣減行(文)上下八諦。緣三十二行行也。 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先以四行(非常苦空非我)。 觀欲苦。次以四行觀上苦。次以四行(因集生緣)。 觀欲集。次以四行觀上集。次以四行(滅靜妙離)。 觀欲滅。次以四行觀上滅。次以四行(道如行出)。 觀欲道。次以三行觀上道(減出一行名一周中忍初位)。 又以四行觀欲苦乃至。 以二行觀上道(減出行二行第二周)。 以一行觀上道(減出行如三行第三周)。 以四行觀欲道(不觀上道一周減緣)。 以三行觀欲道(減出一行第四周)。 以二行觀欲道(減出行二行第五周)。 以一行觀欲道(減出行如三行第六周)。 以四行觀上滅(不觀欲道第二周減緣)。 以三行觀上滅(減離一行第七周)。 以二行觀上滅(減離妙二行第八周)。 以一行觀上滅(滅離妙靜三行第九周)。 以四行觀欲滅(不減上滅第三周減緣)。 以三行觀欲滅(減離一行第十周)。 以二行觀欲滅(減離妙二行第十一周)。 以一行觀欲滅(減離妙靜三行第十二周)。 以四行觀上集(不觀欲滅第四周減緣)。 以三行觀上集(減緣一行第十三周)。 以二行觀上集(減緣生二行第十四周)。 以一行觀上集(減緣生集三行第十五周)。 以四行觀欲集(不觀上集第五周減緣)。 以三行觀欲集(減緣一行第十六周)。 以二行觀欲集(減緣生二行第十七周)。 以一行觀欲集(減緣生集二行第十八周)。 以四行觀上苦(不觀欲集第六周減緣)。 以三行觀上苦(減非我一行第十九周)。 以二行觀上苦(減非我空二行第二十周)。 以一行觀上苦(減非我空苦二行第二十一周)。 次以四行觀欲苦(不觀上苦第七周減緣)。 次以三行觀欲苦(減一行第二十二周)。 次以二行觀欲苦(減二行第二十三周)。 次以一行觀欲苦(減三行第二十四周)。 (中忍滿位也所留行相義)。 雖亦減行減緣攝故不名減行(文)光雲。第四周以四行觀欲道諦。不觀上道名曰減緣。減緣之時。雖亦減行。減緣攝故不名減行○又解雲。二十四周唯減行。七周減行亦減緣。望能緣邊名減行。望所緣邊名減緣(文)今疏當光初釋。此釋意。第四周雖減行。減緣攝故名減緣。不名減行(為言)光第二釋意。七周通減行減緣故。第四周又可有二邊也。又今疏總而言之已下。當光初釋意。理實言之已下。當光第二釋意歟。 此第四周即是一周減緣攝(文)此第四周。減緣攝故。減行二十四周時不為一周也。三十一周之時減行第四周歟。 總而言之上下八諦(文)已下實三十一周雖減行。論雲二十四周減行釋也。謂上下八諦各減三行也。謂欲界苦諦下。必一行相留故不減之。餘七諦一行相與緣同減故。且不雲減行。故但各減三。三八二十四周(為言)。 初減一行名中忍初(文)古(定)雲。觀上下八諦時。欲苦下非常苦空非我。乃至上界道諦下出一行減時。初欲苦非常行可取中忍初也。今疏初減一行名中忍初者。非常觀時。上界道一行減意思故。此一行減思。非常觀為中忍初雲意也(以上)光雲。如正理論雲。於上界道減一行相。從此名曰中忍初(文)此釋雲減一行相。從此名中忍初。從此言。初欲苦下非常行。不見取中忍初哉。古(定春)抄意。恐背此釋歟。 但有二行二剎那心○名中忍滿(云云)中忍滿位事。光寶妙樂釋。一行相二剎那(云云)淨影大師圓暉釋。二行相二剎那(云云)會相違異義也。一義雲(秀惠已講。今案中古明事也)於苦聖諦。有非常苦空無我四行相之中。留初非常行相入見道之者。中忍滿位。可二行相二剎那也。所謂初觀非常苦空減非我。次觀非常苦減空。次觀非常減苦。此觀非常苦減空之中後苦行相。觀非常減苦之時非常行相。作此苦非常二行相二剎那心名中忍滿位。淨影圓暉釋此意也。留後三行相入見道之者。中忍滿位。可一行相二剎那也。其中且就留苦行相入見道之者顯其相者。初觀非常苦空減非我。次觀非常苦減空。次觀苦減非常。此觀非常苦減空之中後苦行相。觀苦減非常之時苦行相。作此苦一行相二剎那心名中忍滿位。光寶釋此意也。留空非我二行入見道之者中忍滿一行相二剎那事。准之可知之。此義意。第二十三周。以二行相觀欲苦有二剎那中後一剎那。與第二十四周。以一行相觀欲苦一剎那。合為中忍滿位。重心雲。此滿位有前後二念。前念第二十三周後一剎那。後念則第二十四週一剎那也。難雲。今疏雲。減欲苦下二行相時。觀非常苦減空之時。二行相二剎那心為中忍滿位。觀非常減苦之時。即可增上忍位。何為中忍滿位哉。答。隨所留行相。中忍滿位。或二行相二剎那。或一行相二剎那。其類不定之義意今疏釋難思。且會雲。作一行相減三行相之時。為中忍滿位事必然也。作二行相減二行相之中初念非中忍滿位。後念是中忍滿位。有其相濫故。為顯彼後念是中忍滿位。雲減欲苦下二行相時等也。非謂減二行相之時。二剎那心俱中忍滿位。亦非存作一行相減三行相之時增上忍位也(以上本義抄)尚難雲。今疏次下雲唯有一行一剎那心。觀欲界苦名為上忍(云云)此則可為作一行相減三行相時哉。重心雲。上標於減行中。初減一行。中忍初減欲苦下二行相時。中忍滿一行一剎那觀。欲苦作一行減三行時相當也。何雲非存作一行相減三行相時增上忍位耶。答。上釋之中品忍位減緣減行(云云)減行時為中忍。何以作一行減三行時為上忍耶。若爾者。今釋雲。於減行中標。亙中忍初與中忍滿也。唯有一行一剎那心者。減行訖唯一行一剎那心為上忍(為言)於中忍滿位。作一行減三行時。為中忍滿位事必然故。今略不出之。有相亂出作二行相減二行相時歟。光雲。夫增上忍世第一法。及苦法忍行相皆同(文)。 此言修者但是得修(文)古(定)雲。且於上忍位謂之。彼正止苦一行。餘三行既雖減之。未減苦諦故。餘尚殘欣其心故。未得切法後得以彼所減行修得也(以上)法後得可思之。惠雲。十六行相互相違不可俱起。一一即行修。餘行相皆是得修。未減八諦緣時。八諦下所減行相。亦起法前得也(文)。 見行有二(文)寶雲。婆沙一百九十雲。問。何等補特伽羅依空行入見道。何等補特伽羅依無願入見道。答。若見行者依空行入。若愛行者依無願入○(解雲。見行著我故依空入。愛行人著有故。依苦無常入也)又見行人有二種○愛行人亦有二種(解雲。□知身無常。不自時起慢。若知其苦相。精進求出也云云以上)。 又依西方德光論師(文)惠雲。梵雲瞿拏缽賴。是中印度襪底補國人。是西方有學人。於本國造百餘部論(云云)又雲。此上兩說。同釋婆沙文○光法師取後說。寶法師取前說(云云)光雲。於見道中所起行相應令繫屬。增上忍者即先起之。德光所解於理為勝。若不爾者。諦各四行起何行耶(云云)寶雲。德光所解事太繁雜。既無論文。何理知定相繁屬耶。如我見增者。為治我故起非我行。有何別理。於滅等下偏起離等行。先觀滅等諦耶。今為一釋。從聞思觀四諦時。於一一諦皆具四諦。如名次第。於上道諦等。後起者先滅。先起者後滅。我見增者。偏起非我。自餘三行。隨次而滅中上忍及第一法。同此一行。即以此行入於見道。於理無違(云云)光雲。又依西方德光論師解減行雲。上下八諦。諦各四行如名次第。擬儀相當皆相繫屬。如於後時應以欲苦下無常行入見道者。於自諦下。從後向前。先除非我。次空後苦。若以苦行擬入見道。先除非我。次空後無常。若以空行擬入見道。先除非我。次苦後無常。若以非我擬入見道。先除空次苦後無常。除欲苦下四行既爾。除上道諦四行亦然。如以欲界無常入見道。先除上界道下出。次行次如後道。以道屬無常後除也。若以苦入見道。先除出次行次道後如。以如屬苦後除也。若以空入見道。先除出次如次道後行。以行屬空後除也。若以非我入見道。先除行次如次道後出。以出屬非我後除也。如欲苦下行相。從後漸除。上界道下行相。應繫屬彼欲界行相。如欲界說先後除之。如除上界道下四行。除餘六諦四行相。隨應皆爾。准此應知。於見道中所起行相。繫屬增上忍時行相者。即先起彼行(文)。 擬宜相當。麟雲。擬謂對向。宜謂稱合。此等但以次第相當以為相屬(云云)。 所緣(上七諦。文)問。注所緣何雲七諦耶。若一緣不減故。今約所減緣雲七諦。行相亦一行不減。何雲三十二行耶。既雲三十二行。例應雲八諦耶。答。上雲道等。等取餘七諦故。約所等雲七諦歟。光雲。瑜伽師已下。顯中上忍兩位分齊。對治道等。等取餘七諦。舉後等前。於一一諦。能緣行相三十二種。及所緣境。上下八諦。隨其所應漸減漸略。唯二念心思惟欲苦。齊此已前名中忍滿。後一剎那為上忍(文)。 於世間中是最勝故(文)惠雲。問。世第一法名勝者。為都勝為分勝。若都勝者。豈勝世俗智。見道眷屬故。若分勝者。暖等前三皆分勝故。應名世第一。答。此法於有漏中都勝。能開聖道門。世俗智無此能故。不名世第一。又世俗智。因此世第一法方得生也○問。如何世第一法與苦法忍為強等無間緣。答。具四義故。一品類同故同見道。是上品故。二無量善法所長養故。三生六十劫等。三性相同故。性即同以惠為體。相者若世第一法作苦行相。見諦亦爾。四為此苦法忍。廣修暖等加行故也(云云)。 此世第一有士用力(文)如世士夫營農等用名士用也。光雲。能作等無間緣。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聖道生(文)麟雲。言離同類因者。謂世第一前總是有漏。從此已後并是無漏故。此第一位能離同類因也(云云)。 暖等四念住性(文)總相念住居法念住。從此生暖等故。暖頂初安定位所現修法念住也。故雲四念住性(矣)。 得非暖等體(文)本義抄。問。四沙門果以得為體。相例可同耶。光雲。沙門果體。成就所顯故。得是沙門果。暖等善根。聖不重起故。得非暖等(云云)成就所顯者。由得果攝殊勝道。總一得得諸行。得四法四類八智。得修無常等十六行相等之義。建立四沙門果故。雲成就所顯也。故沙門果。以得為體。暖等是聖道近加行。可痛入聖之後重現前過故。暖等不以得為體也(以上)。 豈有聖者暖等重現前(文)本義抄。問。不淨觀總別念住以得為體者。彼又有法後得故。入聖後彼得可現前。豈無重現前過耶。答。不淨觀持息念總別念住。是聖道遠加行。不痛入聖後重現前義故。以得為體也。四善根聖道近加行。可恐入聖後重現前過故。不以得為體也。重心雲。不淨觀等。聖道遠加行起之。餘時乃至入聖後亦起之。四善根聖道近加行起之。餘時全不起之故。不淨觀等不痛入聖後重現前義。獨付入聖後重現前過也(已上)。 順抉擇分(文)光雲。順是因。抉擇分是果。從因及果為名故。名順抉擇分(文)。 能斷疑(文)古(定)雲。聖者能斷諸惑出疑事。聖智善斷結。理理分明知之決定也。疑猶預違決斷故。相對出之歟。 無色無見道(文)麟雲。夫入見道。必緣欲界。無色心不緣欲故(文)。 更加欲界也(文)尊者妙音。心欲界繫暖頂二善根修惠攝雲事。淨影大師妙樂大師定判也。但欲界無修惠者。有宗常途所談也。故彼師意。欲界繫暖頂二善根。唯思惠攝。非修惠攝也。神泰述尊者妙音義雲。暖頂是思惠(云云)若爾者。四皆修所成者。依正義意如此雲也。非謂二或七之義。亦唯修所成歟。 唯依欲者(文)欲界多苦處故。厭苦情猛利。唯依欲身起之。色界依身。恆喜樂受相應。褲快樂故。厭苦情不猛利故。依彼身不起之。 三善根三州初起(文)光雲。婆沙第七雲。問。何故天中不能初起。答。彼處無勝厭離等作意故。問。惡趣中有勝厭離等作意。何故不起。答。惡趣中無勝依身故○人中具二故能初起(文)。 第四善根天亦初起(文)惠雲。即約人中修前三畢。命終生天。更起暖等。便起世第一法(文)。 三女男得二(文)惠雲。女男得二。如別解脫戒。各容懸發得二也(文)古(定)雲。男身男善根現起。女善根成就持之。女身同之。暖頂忍位轉根故。男轉形為女故。為彼女善根成就持之也女同之。本義抄。問。依男身所起暖善根勝。依女身所起暖善根劣也。依男身初起暖善根位。可得修依女身所起暖善根哉。答。暖頂忍前三善根位。有男轉形為女可得之義故。彼未來依女身所起前三善根。繫屬今男身之義有之故。依男身起暖頂忍前三善根位。未來得修依女身所起前三善根也。彼未來依女身所起前三善根劣故。雖不與彼為同類因。有繫屬之義故得修之也(以上)。 已得女身非擇滅(文)麟雲。謂本是男身。證聖已後無轉為女。即於女得非擇滅。若本是女不爾。如羅漢尼猶是女故(文)。 明捨義也(文)光雲。捨諸善根總有三種。一失地捨。二命終捨。三退捨。聖依此地得此善根。失此地時善根方捨。失地言。顯下地命終遷生上地。異生於地。若失不失。但命終時失眾同分。必捨此善根○諸聖者住死有中。由聖道資不捨暖等。但由上地中有等起。舍下善根。捨時雖同而所由別(云云)。 若還上地(文)麟雲。如身在欲界依初禪起暖等。生初禪時。不名失地。同本所依故。若生第二定時。方名遷上地(云云)。 若此地死還生此地(文)若梵眾天沒生梵補天不可失。處替同初禪地故也。 異生於地失與不失。依初禪起暖等。命終生第二定時雲失。依初禪起暖等。命終生初禪地時雲不失。失地不失地。命終捨也。 諸異生依四根本起暖等(文)光雲。正理六十一雲。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彼於此生必定得見諦。以根利故。厭有深故。依未至中間起暖等者。於此生不必得入見諦(云云)神雲。若依正理論。依根本地起暖等者。以根利故。厭有深故。必得見諦。若依未至及中間。根通利鈍厭有不深故。不定也(文)。 唯得先未得者(文)光雲。以暖等善根無始來未曾熟修。要由廣大功用成故。於未曾得生欽重故得先未得。於已曾得不欣樂故。非得曾得。以趣聖求昇進。若得餘定。以曾熟修非由大功故。後重得得先所捨(文)。 若暖等經生故(文)異生命終捨也。 了分位善說法師(文)光雲。得宿住智。知勇過去已修暖等。為說頂等。便生頂等。若不遇者。還從暖等根本修故(文)惠雲。遇了分位。即了五位修行次第者。為說修頂法次第便修頂。從頂生忍准之(云云)五位修行者。外凡內凡見道修道無學道歟。 暖位雖退(文)光雲。四善根中。若得暖法。雖有四失而有一德。若得頂法。雖有退造無間業墮惡趣。三失。於前暖法更增。畢竟不斷善根。若得忍時。雖命終捨住異生位有此二失。於前頂法。增無退。不造無間。不墮惡趣。有此三德。不墮惡趣。准知。不造五無間業。定無惡果。顯無惡因。忍位無退。如前已辨。若至忍位。於少分趣等中得不生法故。趣謂三惡趣。生謂卵濕生。正理雲。此二生多愚癡故。處謂無想·北俱盧·大梵處。正理雲。無想·大梵僻見處故。北俱盧無現觀故。身謂扇搋等。正理雲。扇搋等多諸煩惱故。有謂欲界第八有。正理第八有等。聖必不受故。惑謂見所斷惑。正理雲。見所斷必不復起。此六種於下上忍。隨應而得。謂於下忍得惡趣不生。餘五不生。至上忍方得。於中忍位。無別不生故不說也。得世第一法。雖住異生有一失。於前忍位。加能趣入正性離生及無命終捨(云云)惠雲。都有五義。一必至涅槃。二不斷善。三不造逆。四不墮惡趣。五不退。暖位有前一。頂位有前二。忍世第一具五也(文)。 必至涅槃(文)惠雲。問。順解脫分亦必至□□□□秅礽奈埤□□□□□□□□□□□禔□□□□□□□□□□□□□□餾露□□□□□□□□□□Z□□□襉□□□□□裀□□□□□□□□馭□夾□□□□飀□ 於卵濕生(文)惠雲。以多愚癡故。得聖後不受。若未得聖前。即亦許受如世羅(文)。 并扇搋(文)光引婆沙雲。得忍也便違惡趣。彼扇搋等身。類鄙陋是人中惡趣。若得忍等殊勝善根。必更不受彼類身故(文)。 及第八有(文)惠雲。婆沙論。等取色界一處二生業。於色界十六天。一處受一生。更不受第二生。於第二生。得非擇滅。欲界第八生業。色界第二生業。障得上品忍也(文)第八有者。預流聖者。極七返受生。不受第八有生也無間入正性離生(文)惠雲。若爾異生即是聖人。世第一法現在時。有見道上得故。答。但苦法忍在生相。雖有得在身未成就。不名聖地(文)麟雲。世第一法至雖異生者。猶是有漏故。是異生位。現在時與苦法忍為等無間緣。引至生相名入也。世第一如無間道。苦法智忍如解脫道。此二共捨異生性也(文)。 暖頂二位容轉成佛(文)古(堯)雲。問。聲聞暖頂人。轉向佛乘者。轉向佛乘暖頂位歟。答。不爾。修聲間暖頂人。轉起佛種姓順解脫分善經三祇行。後起暖頂等也(以上)。 容可轉成獨覺乘(文)光雲。獨覺非往惡趣故。於忍位可轉成彼(文)惠雲。修聲聞忍畢。許轉作部行獨覺。不許轉作佛。菩薩修因往惡趣故也(文)古(堯)雲。從聲聞暖頂忍轉。起獨覺種姓順解脫分善。後經百劫修行。後至暖等也。 麟喻獨覺(文)光雲。如麟一角。獨出如佛故。婆沙雲。樂獨居故(文)又雲。雖初發心由其教力。後將入聖獨悟道故。得獨覺名(文)惠雲。部行獨覺。起暖頂同聲聞。許轉成佛也(文)。 問。部行獨覺忍善根人。可有轉向餘乘義耶。答。二義也(本義抄可見之)。 言一坐者(文)古(堯)雲。麟角百劫修行已後。起暖等善。佛乘三祇百大劫已後。起暖等。一坐至菩薩也(以上)惠雲。更釋上佛及麟角忍位不轉所以。有說。從不淨觀修也(文)。 釋曰順抉擇分(文)此一段分為四。初正明得果久近。二明體性。三(殖解脫下)明殖處。四(又施一食)下重明體。光雲。解脫謂涅槃。此善根順彼名順解脫分(文)。 獨覺極速四生(文)一最初發心生(此依佛教)二起順解脫分生(無佛世生也)三順抉擇分生。四入聖生(一坐生也)惠雲。問。獨覺先斷無所有處下八地惑盡。第二生依第四定入見道。二生即得果。如何論說四生。答。前世品說獨。一說是凡夫修。一說是前三果人。准次前文。得上忍猶不可轉。況前三果人。許轉總說三生及四生。共得聲聞及獨覺果。亦不可定配也(文)初起順解脫分(一生)後六十劫修行。次順抉擇分(一生)次入聖(一生)聲聞三生得脫也。 六十劫百劫事。惠雲。問。六十劫百劫取何劫量。答。准菩薩三無數劫。取火災劫。二乘亦取火災劫。數成六十劫等。若取增減劫者。如今有人種解脫分。向緣至壞空成劫中第九劫。即滿六十劫。三州六天未有有情。何處得果。准此取火災劫。數成六十劫等也(文)問。三生六十劫與四生百劫。誰鈍誰利耶。答。隨修行時分長短。其根利鈍相分也。如彼佛最極利根。經三無數大劫修行。麟角極利根。經百大劫修行。身子等聲聞極利根。經六十劫修行等也。准彼思之。三生得脫聲聞。四生得脫獨覺修行時分甚短促故。多分可鈍根也。一義雲。三生得脫聲聞。四生得脫獨覺。俱可通利鈍也(以上本義抄)。 三業為體(文)光雲。雖就最勝。唯是聞思相應意業。而此聞思惠相應思願攝起身語。亦得名為順解脫分(文)。 唯人三州(文)光雲。三惡趣雖有厭離苦。無勝般若。以惠劣故。天趣雖有勝般若。無餘厭離故。以苦輕故。北州無深厭離。以苦輕故。無勝般若。以惠劣故(文)惠雲。種解脫分善。正理論遇佛不遇佛。男女皆修得也(文)。 又施一食(文)寶雲。問。為因何事種此善根。答。惑因施。或因戒。或因聞而不決定。所以者何。意樂異故。謂或有人因施一搏食乃至一淨齒木。能種解脫分。或有雖設無遮大會。不種解脫分。或有受持一晝一夜八齋戒。能種解脫分。或有讀誦四句伽陀種解脫分。或有善通三藏文義不種解脫分。問。誰決定種順解脫分。答。若有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皆生死者。隨起少分施戒聞善。能決定種此善根。若無增上意樂。雖起多分施戒聞善。而亦不種善(文)。 願力所持(文)光雲。願以信為體。或勝解為體。或欲為體。思相應願也(文)。 從此大文第二約三道(文)麟雲。已上七方便竟。自下約聖位辨(文)。 釋曰從世第一善根無間(文)此一段分為四。初明十六心次第。二(苦法智忍者下)明忍智別。三(此十六心下)述三現觀。四(又論明下)明正性離性。 緣欲界苦諦境(文)惠雲。以欲界在下。是粗苦果及散地故。先觀後觀上二界苦等。同定地故合觀也(文)。 苦法智忍者(文)寶雲。四善中忍是有漏性。今此中忍性是無漏。忍恐濫前忍。舉法智果。顯是無漏與前忍別。正理釋雲。說無漏言。為欲簡別世第一法所從世忍。此無漏忍。以欲苦法為其所緣。名苦法忍。謂於苦法。無始時來。身見所迷執我我所。今創見彼唯苦法性。忍可現前。名苦法忍。此能引後苦法智生。是彼智生。障之對治故。得名為苦法智忍(文)此釋意。苦法者。所緣苦諦法也。忍緣彼苦法名苦法忍。與智名是無漏智也。為簡別前世忍。雲苦法智忍(為言)今疏釋意。忍名智。為顯此忍亦無漏(云云)若爾者。簡世忍邊不約歟。惠雲。即後智是忍等流果。合先舉忍後智。先智後言忍。先舉智果。顯忍因是無漏。簡七方便中忍也。忍者謂信。先無始來。於苦諦執我我所等。今得無漏智。知苦諦無我我所。信唯有苦理名忍(云云)准此釋。今疏顯此忍亦無漏。為簡前世忍(為言)。 此後境智與前相似故(文)麟雲。如上界苦智與欲界苦智。一類是同故名為類(文)。 此有三種(文)麟雲。惠能見諦。餘心心所非惠性故。不能見諦。但名為緣。其四相等非正法故。不能緣境。而與惠等同一事業故。得名現事觀也。是則惠具三名。相應法有二名。四相等但一名也。古(堯)雲。事現觀攝惠。今唯雲相應者。文言略也。事業者。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事業雲也。此經一往說理。實一切法皆應知。諸有漏法應永斷。一切善法。皆應證。善有為諸法皆應修習也(以上)。 又論○名入正性離性(文)惠雲。婆沙有三說。一雲。苦法忍。於未來能滅異生性。現在斷惑得○有說。世第一捨異生性○或可二共捨。世第一法如無間道。與異生性俱滅。苦法忍如解脫道。與異生性不成就得俱生。此論同此說也(文)。 猶如生食(文)生食者。不煮不燒生食也。婆沙雲。復次見所斷惑。令諸有情墮諸惡趣受劇苦。譬如生食久在身中。能作種種極苦惱事。是故此惑說名為生。見道能滅故名離生(文)。 或由見惑令諸善根(文)問。此釋意。生言名善根歟。名見惑歟。古(定)雲。此生名善根也。依有見惑。諸善根不純熟名離生。不令善根淳熟惑故雲離生也。婆沙雲。復次一切煩惱惑。諸貪愛能令善根不得成就。及令諸有潤令起過。皆名為生。見道起已獲彼勢力令不復為增上過。由此見道獨名離生(文。以上)。 光雲。或謂善根未熟名生。故婆沙雲復次一切煩惱或諸貪愛。能令善根不得成就○如前所引(云云)。 忍是無間道(文)光雲。八忍是無間道。間謂間隔。此無間道。證離繫果。所斷惑得無有力。能為隔礙故。令不證果。惑得雖與無間道俱。無力能引惑得至生故無能礙。昔時能引能為隔礙。障覆涅槃令不得證(文)。 已解脫惑得(文)光雲。八智是解脫道。在生相時。非惑得俱名正解脫。今至現在。名已解脫惑得(文)。 忍如驅賊(文)麟雲。忍如驅賊者。喻惑得出身也。智如閉戶者。喻令惑得不入身也(文)如修曾見(文)麟雲。舉例釋也。如餘修道已曾見故。故名為修。今第十六亦已曾見故名修也(文)。 問如道類忍(文)光雲。至第十六道類智時。豈不爾時觀道類忍。次前念忍相應俱有一剎那法。是道諦理。未見今見(文)惠雲。難意者。第十五心道類忍。是道諦理。至第十六心。方見道類忍。第十六心見第十五心。亦是未見今見。如何第十六心修道攝耶(文)。 答此中(文)光雲。此中但約上下八諦。不約剎那。非道類忍一剎那法。未見今見。可名今見未見諦理(文)麟雲。謂約八諦作法。於遍不遍。不約十六剎那心。遍與不遍。已見上地無邊之道。唯餘一念未見。豈得從少名未見諦(文)此意雲。道類智位。上下界諦理遍見。道類忍少分一剎那心不見。諦理不見不可雲(為言)。 如刈畦稻(文)畦ヨб·ヱ①一科ワг。 答知諦末盡(文)前七智。於自分見明瞭。餘諦未見故見道攝也。第十六心未見者無之。如修曾見故修道攝也。 隨信他言(文)光雲。由信隨行。名隨信行。彼人有隨心行。名隨信行者。此約成以釋。或由串習。此隨信行。以成其性故。名隨信行者。此約習以為釋。所以見位信標名者。彼先異生位中。信他隨行義故。從加行位以立其名(云云)。 契經等(文)光雲。等謂等取餘十一部經。或等餘二藏(云云)。 於先時未以世道(文)麟雲。謂凡夫時。未曾用有漏六行斷惑也(文)。 就中二一明建立果位(文)一正建立果位眾聖差別。二眾聖建立外。別明住果非向(為言)信解見至(文)光雲。言信解者。信謂淨信。解謂勝解。由信增上勝解顯故。故名信解。言見至者。由惠增上正見顯故。故名見至。所言至者。由前向見。得至果見故名見至(云云)信惠互增(文)麟雲。理實信解信增。見至惠增。今言互者。顯不具二故言互增。非如東西互見也(文)。 論雲何緣○至五等(文)光雲。第二明住果非向。五等等取斷六品等。乃至無所有處第九品。果等等取一來不還果(云云)。 未得五品等諸勝果道(文)論雲。然諸先斷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得果時。此生必定起勝果道。由此先離三意染。後依下地入見道者。彼得果已。於現生中。必能引生後勝果定(云云)古(定)雲。凡於勝果道有種類。今先異生。以有漏智斷欲界五品修惑人。入見道至第十六心名住初果。不名一來向也。此人五品惑。凡位斷之畢。重以無漏智可斷之理無之。而修擬儀道。起無漏勝果道也。其所以者。欲斷第六品惑。風度斷道叵起故。初一品修惑。以無漏智斷道風情⑥ЮЁ。無漏智起續。斷第六品惑至果雲一來果也。初一品修惑五品目。以無漏智斷體起勝果道雲也。有漏智斷計。不修擬儀道不雲向道也(以上)光雲。得果時。於勝果道。必定未得。以得果心於勝果道。所對治非對治故。非非彼治現在前時得彼治道(文)。 第二約修無學道(文)修道無學道。是修惑斷位故也。 失謂退失(文)正文雲。論雲。失謂過失。兩記不釋(云云)。 如洗衣位(文)問。此喻粗垢先除。細垢後除。先後聞。下下智除粗垢旨不聞歟。答。古(定)雲。衣土付少濁水除之。若墨清水除之(以上)。 極言為顯受生最多(云云)光雲。住預流果有受七生。乃至有受一生。論文既說極言。為顯受生最多。非諸預流皆受七返。以此故知。不遮極少亦受一生(云云)。 言預流者(文)麟雲。無漏道總為流者。釋預流名。謂無漏道趣向涅槃故名為流。最初至得名之為預(文)論雲。諸無漏道總名為流。由此為因趣涅槃故(文)。 一具得果向(文)正文雲。論雲。其得向果無漏道故(文)應如論雲向果多。麟雲。十六心中前十五心是向。第十六心是果故。具二道也(文)。 二具得見修(文)麟雲。亦第十六是修道故。具二道也(文)。 三於現觀十六心(文)麟雲。謂遍歷十六心。皆起得至身也。謂得果名得(文)。 如七步蛇(文)光雲。如為七步毒蛇所螫。大種力故。能行七步。毒蛇勢力故。不至第八。亦如第四日瘧。諸患瘧者發時不同。或有發半日不發半日。或有一日不發一日發。或有極遲發者。第一日發。第二日第三日不發。至第四日必發。此名第四日瘧。至第四日。法爾此瘧必定發也(文)。 此有五義(文)正文雲。見論文相似四義。雲何雲五耶。光雖分為五段。不言五義。寶亦不言五義。但以諸有決定至亦能淳者。為引文舉喻證也(以上)。 一以不生長(文)麟雲。謂不造新惡趣業也(文)。   二違彼生長業(文)古(堯)雲。預流果人。不造三惡趣生長業故。雲違生長業。不招三惡趣果故。雲違生長果也(以上)。 三強盛善根(文)古(堯)雲。見道雲強盛善根。守護預流果人故。彼人不墮三惡趣也(已上)。 四加行意樂(文)光雲。身語加行。及與意樂。俱清淨故(文)麟雲。得不作律儀也(文)古(堯)雲。加行者。身語二業。意樂者。意業也。預流果人。身語意俱清淨非不善故。不墮三惡趣也(以上)。 五諸有(文)麟雲。此是以劣況勝。義通二釋。一雲。由忍不墮惡趣故。所以有惡趣之業。不能生忍善根。況得預流果耶。二雲。忍尚不起惡趣之業。名不起忍。且從前解(文)。 先年草案之今日清書之。 享祿四年七月二十八日法印權大僧都英憲(六十九)。 英憲法印以自筆寫之。 永祿六年六月十一日。花嚴瓦礫淨實(四十二)。 一校了。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二十四(頌疏論本第二十四) 從此第二明一來向果(文)梵名斯陀含也。翻雲一來。得名下釋。淨影義章。住薄頻來。翻名出之。住薄下釋薄貪·瞋·癡同歟。 論雲已辨注果(文)光雲。就此文中。一結前。二總生下。三別起次(文)准此釋可知之。三句頌也。 初兩句明家家(文)問。家家得名如何。麟雲。以生非一家故。曰家家(文)義章雲。從家至家故。曰家家。此明須陀。厭舊生家異家受身故。名家家。雲何異家。此人或時人中生。已舍人生天。後捨天身還生人中。厭本生處。異家受生。天中亦爾。離本生處異家受生故。曰家家。此一段大分為二。初科頌文。二即預流者下。正釋。又二。初釋家家。二釋向果。初釋家家中又二。初明家家緣。二釋二種家家。初明家家緣中三。一明三緣。二明頌略緣。三合明斷惑受生緣。亦三。初總標斷惑受生緣。二約九品潤生正尺斷惑受生緣。三問答釋成而已。(私注之)。 轉名家家(文)轉言。預流果聖者轉名家家(為言)。 一由斷惑(文)光雲。一由斷惑。斷欲修惑三·四品故。謂或於先異生位斷。或今預流進修位斷(文)義章雲。依如論中三義建立。一斷煩惱。二成無漏根。三者受生言斷煩惱。簡異具縛須陀洹人。成無漏根。簡異退者。亦簡凡夫。言受生者。簡異現般須陀洹等(文)。 二由成根(文)光雲。先凡位中。斷三·四品。後住初果。未起勝果道。雖有初後緣。猶未成彼無漏根故(文)。 諸無漏根理必合有(文)預流果後進斷修惑時。若用無漏智斷道時。成無漏根義必然也。若用有漏智斷道時。聖二離八種。名二離繫得之定故。既得無漏離繫得。成就能治無漏根如然歟。無漏根者。三無漏根歟。可見第二卷也。古抄堯。問。如此釋者。第三受生由第一斷惑由之時。義準可聞。斷三·四品。必然受三·二生故。答。斷欲三·四品聖者中。進斷五·六品。證一來果。有受欲一生。及進斷七·八品。有受半生。又現般者。不受一生。如此不同故。斷惑緣外。別舉受生緣。簡餘取受三·二生。立家家名也。第二緣。預流果後進斷欲修惑。成無漏根。必然成也。故非准例(以上)。 九品惑能潤七生(文)九品惑潤生事。諸師釋不同也。光記有二釋。今疏當光初釋。寶記當光第二釋也。麟雲。以上品惑最強盛故。潤生多也。次漸劣。感生漸小。此同舊疏前解(文)惠雲。此疏釋九品潤七生。即別配品數。定是光法師釋。若寶法師。即未斷來品共潤七生。如上上品。有潤七生力。乃至下上品。亦有潤七生之力。若斷前品畢。即後品獨潤七生。不滿七生者。亦七生攝(文)。 圖。 上上品  上中品   上下品 潤二生  潤一生   潤一生 中上品  中中品┐  下上品 潤一生     ├合潤一生      中下品┘            下上品┐            下中品├共潤一生            下下品┘ 問。何故無斷一品·二品·五品。名家家耶(文)兩重問答。就斷惑緣。問答釋成也。本義抄。問。異生位斷欲界修所斷三品惑之人。至聖位後。未斷第三品惑之前。可有死生義耶。答。異生位斷欲界修所斷一·二品惑之人。至聖位後。起彼一·二品惑上勝果道之時。剩必可斷第三品惑故。斷一·二品惑未斷第三品惑之前。無死生之義也(以上本義抄)。 斷第五品必斷第六品(文)光雲。論言以斷第五必斷第六者。據不退者說(文)意雲。任非一品惑能障得果之理。若斷彼第五品煩惱不退之者。不斷第六品煩惱之中間。不命終雲也。若斷彼第五品煩惱之人。退已斷煩惱。惑為全未斷惑。為三品斷惑。為四品斷之時。可有命終義也(為言。以上本義抄意)。 應知總有二種家家(文)第二明二種家家中二。初標二種家家。二若天家家下。正明二種家家受生義(矣)。 一天家家(文)問。天家家·人家家。約何分耶。答。終在天中般涅槃者。名天家家。人家家例之可知。 欲天處生三二家(文)三生家家·二生家家二類也。 受三二生(文)此受三·二生言。可亙上或一天處或二天處或三天處也。謂或一天處受三·二生。或二天處同之。但或三天處唯受三生類也。釋人家家段。雖無受三·二生言。准之可知之。光雲。或於一天處受三·二生。或於二天處受三·二生。或於三天處而受三生。二人家家。謂於人趣生三·二家。而證圓寂。而或一洲處受三·二生。或於二洲處受三·二生。或於一洲處而受三生(文)。 於一天處受三·二家者。於六欲天。各天眾繁多也。於一天處天眾中。必生異天。不一處重生也。 若天家家天三人二(文)天三·人二三生家家。天二·人一二生家家也。光雲。問。何故住果。人天往返。各有具受七生家家不受一小生耶。解雲。住果預容。各具受七。向中忽迫。二·三數滿即般涅槃故。不受後一小生也。又解。家傢俱緣。若天家家天三·人二。若人家家人三·天二。三生·二生緣滿即體故。不受後一小生也(文)人·天合受三生·二生者。正理論說也。正理論雲。若天家家受三生者。人間受二天上受三。受二者。人一·天二。如應例釋人中家家(文)。 此天家家人中得道(文)人中得道者。得見道事也。人家家天中得道亦同之(云云)本義抄。問。天家家可有天中得道義耶。答。依光師三釋。天家家天中得道有無。可有二意也。初釋意。俱捨·婆沙兩論無明文故。同正理不許家家聖者人·天各受三生二生。故天家家全無天中得道義。(為言)今疏當此初釋歟。第二釋意。俱捨·婆沙·正理同許人·天各受三生之類。故天家家可有天中得道義也。第三釋論意各別也。正理天家家不許天中得道。俱捨·婆沙許之(為言)。 彼往天上一來人間般涅槃(文)光雲。此文且據人中得道故。言彼往天上一來人間。若據天中得道。亦可言彼往人中一來天上(文)。 第三明不還向果(文)梵名阿那含也。翻雲不還。新·舊常用之得名下釋(文)不來(金剛般若說也。不還同歟)有貪(涅槃經第四疏簡阿羅漢不貪有貪見)。 三由受生(文)問。下三品惑。共潤一生。然斷七·八品惑。既斷惑過半。第九一品。獨誰受一生耶。光雲。如下三品。總說增損一生。別說下上增損一小生。下中·下下共增損一小生(文)或雲。若下三品。下上一品增損半生。下下一品增損半生。下中一品但能相助非正增損(文)。 前說三時果(文)指第十八卷。將得忍·不還·無學。業為障之文也。次疏雲。如人將離本所居國一切債主皆極為障。若有得不還果時。欲界繫業皆極為障(文)。 第九品惑等流果(文)惠雲。第九品惑。是前八品等流果。斷此第九品惑盡。名越也(文)麟雲。謂彼煩惱後念不續故。名越等流(文)。 及異熟地(文)麟雲。謂越彼惑所感異熟地也。如離欲人不受欲界果。故以斷此惑有此勝能故。雖一品能障得果。不同一來無此勝用。故一品惑不能障果(文)光雲。若斷第九超彼欲界所繫煩惱等流果地·異熟果地故。極為障(文)。 言一間者(文)光雲。釋一間名。前約異熟。後約煩惱釋一間(文)。 此即第三向(文)麟雲。此一間若緣不具。但名不還向也(文)光雲。應知。亦名不還果向。一間具緣以立。向但據斷惑故。二差別(文)。 總說有七(文)今疏七段別釋之。可知之。光雲。今且就行色界差別。有其五種。列名可知。五中前四。唯於此身定涅槃故。所以偏與般涅槃名。上流容有受多生者方般涅槃。非諸上流皆定涅槃。以不定故。所以不言般涅槃也(文)。 一者中般(文)尋。中般涅槃聖者行相如何。寶雲。正理論雲。言中般者。謂有一類補特伽羅。已於生結得非釋滅。趣結不爾。彼於欲界。遇逼惱緣之所逼惱。便能自勉修斷餘結殊勝加行。加行未滿。遇捨命緣。還命終。由起結力。受色中有。厭多苦故。乘前起道。進斷餘結。成阿羅漢。得般涅槃。乃至唯欲界沒。受色中有。便般涅槃。得中般名。非色界沒(文)尋。欲界無中般涅槃耶。又初定死生二定等中間何無耶。惠雲。問。初定死生二定等何故無耶。答。欲界有胎生苦。苦厭心勝。在色中有中故。有中般。色上相違故。無中般。若爾。二果在欲界。何故無中般。答。中般身微弱。於欲不善惑難斷。自地無聖道。在本有位。尚不可越欲界惑。況有中有(文)。 二者生般(文)尋。中般(并)生般約無餘涅槃歟。答。中般者。約無餘涅槃。故光雲。准婆沙文。約無餘依。釋中般也。又解。亦通有餘涅槃。婆沙不說。相不顯略而不言(文)生般等。約有餘涅槃也。有餘師意。亦約無餘。論主破此說給也。問。能破意斷。答。光雲。彼色界中。於捨壽命。般入涅槃無自在故。於初生時。斷餘惑盡。名為生般。後盡彼壽。方般無餘故。釋生般。不約無餘(文)惠雲。生般有行無行。皆約有餘涅槃說。不約無餘涅槃說。色界捨壽不自在。為不具緣故也(文)問。生般·有行般·無行般·般涅槃遲速委意如何。答。薩婆多意。生般之人。以具勤修·速進二道故。往色界中。生已不久速證涅槃。有行般者。唯有勤修道。無速進道。故往色界中。生已長時加行不息。由多功用。方證涅槃。無行般者。以無勤修·速進二道故。往色界中。生已經久加行。懈怠不多功用。進證涅槃故。以此三類。如其次第相配。速非速經久也(以上本義抄)。 四無行般(文)寶雲。雖無速進。與有行同無勤修。故在有行後。正理論雲。謂若一類。先欲界中。依不息加行三摩地力。斷五下分結。成不還果。後生色界。經於多時。還能進修前種類道。成阿羅漢。名有行般。無行般者。與此相違(文。□□□□□□□□□□覛穠駉□□飀□ 論主許之(文)麟雲。論主評取經部為正。無行利根者。有速進道在先。有行鈍根。無速進道應後。不同有部也(文)惠雲。正理論雲。有行·無行前·後。皆有經說。我以有行可尊。故先說。無行後說也(文)毘婆娑心。不約利鈍次第。約可尊儀。有行為先雲歟。若約利·鈍。有行鈍歟。義章雲。其第二人。勤修習道。名勤便。以鈍根故。所修難成。斷結不疾。名速道(文)言上流者。光雲。此二生已上向上流故。名為上流(文)又雲。謂生色界二生已去。般涅槃者。總名上流。此唯上流不下流。故名為上流。異生人雖有上流。亦下流故。不名上流(文)寶雲。言上流者。是上行義。前生般者。雖生上界。即彼生色界。要轉生上。皆名上流。有上行故(文)惠雲。流者行義(文)明上流一段分為二。初明上流名義。二上流有二下。明樂定未慧二類中。初總明二類。二就雜修中下。別明二類。初明樂慧。次明樂定。如文知之。   遇緣退失上三靜慮(文)尋。若不退類。生何處耶。麟雲。若不退失。直生第四禪。故要須退失上定味初禪。生初禪已。方生第四。名全超也(文)尋。不退類。七種不還攝歟。義章雲。若不退者。經生五淨。名為生般。不名上流。若有退者。生下天中。隨身多小。後還斷結。修得四禪(云云)惠雲。問。退上三定生梵眾。得作全超等三。退上二定生小光。退上第四定生少淨。及生無雲。皆得作全超等三不。答。婆沙一百七十四。一說。不得以依十六天建立全超等三。上地有缺減故。一說。得作半超。一說。三種皆得也(文)寶(第三師)雲。有說。亦得具名三種。彼說。從欲界沒。隨生何處。即於彼上所應生處。亦可施設全超。一切處沒故(文)問。第三師意如何。答。且就樂慧上流。明其相者。欲界沒生小光天。天沒生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名全超者。欲界沒生小光天。天沒於彼中間所應生十二處。或生一處超十一處。或生二處超十處。如是乃至或生十處超二處。或生十一處超一處。然後生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名半超者。欲界沒生小光天。小光天沒生無量光天。如是乃至次第遍生彼上所應生一切處。然後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名遍沒者(為言)樂定上流。   唯味初禪(文)欣初禪起初禪煩惱。欲界沒生初禪也。 極少三生(文)問。半超中。唯有受二生類耶。答。可有此類也。故寶雲。如生二·三·四天等處。中間般涅槃者。是半超攝。雖不隔越。次超生故。亦名半超(文)即出其體者。如彼欲界沒生梵眾天。梵眾天沒生梵補天。而般涅槃之者等。是則半超中唯受二生之類也。但極小三生者。彼就欲界沒生梵眾天。乃至生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明全超·半超·遍沒相。雲極少三生也。此外半超之類是多故。唯受二生之類。更非所遮也。次與全超差異者。半超之中。唯受二生之類者。就或下不生梵眾等。或上不生色究竟天等之類論之。欲界沒生梵眾天。梵眾天沒生色究竟天等。而般涅槃之類。是全超者。非半超者。故全超半超·二類別也(以上本義抄)。 遍受生故名遍沒(文)尋遍受生故應名遍生耶。答。正應雲一切處死故名遍沒(光爾見)今疏遍受生雲。遍沒理自然顯也。此則舉生顯沒歟。光雲。三者遍沒。從彼梵眾。漸次生後十四天處。皆遍受生。最後方能生色究竟。一切處死故。名遍沒(文)。 無雜修者(文)出樂定類也。淨居天者。唯聖者所居故。雲淨居天歟。 此五名為行色界者(文)此是行色界聖總結也。七種不還中前五。是行色界者也。 行無色者差別有四(文)論雲。行無色者差別有四。謂在欲界離色界貪。從此命終生於無色。此中差別唯有四種(文)光雲。上來釋前六句。此釋第七句。明無色界四種不還。行無色者差別有四(文)四種者。生般·有行·無行·上流。   於現身中得般涅槃(文)古堯。尋。現身者。入聖依身歟。答。證不還果依身也。 釋曰行於色界(文)此一段分為二。初總釋三種·九種不還。二如是三種下。別釋三種·九種不還。中二。初總標。二由業三下。別釋業惑根不同。 由三火星喻(文)麟雲。謂如札火·鐵火·小大星。喻近·中·遠別(文)。 造順起業(文)光雲。由造作增長順起業故。名為中般。中有名起。對向當生暫時起故(文)麟雲。謂中有非生。但名起(文)古(堯)雲。中有名起。趣當來生處暫時起故。感此中有業。名為順起業(云云)。 由惑三者。麟雲。然此中般最速利故。其由下惑。上根上流遲故。由上惑。中根生般處中。根·惑並等(文)。 業有別者(文)麟雲。以上流者是順後第三生已去多生。總名順後。以寬長故。得由業殊(文)此九不還由惑根別(文)麟雲。此由中·生不由業故。所以結詞不得言業。若論三種不還。則皆具由業·惑·根也。然今次中言業惑根有殊者。約總相說(文)。 九種不還圖。 T64071901.gif。 中生各三上流為一(文)問。上流既有三類。何合為一耶。光雲。謂上流人有上流法。故名上流。由此義同。雖有三種。且立為一。又婆沙一百七十五雲。問。如生·不生各有三種。上流亦爾。謂全超·半超·一切處沒。何故說一耶。答。生·不生各是一有相續。於中分位。差別難知。欲令知故。各說三種。上流三種生數自辨。差別易知。是故但隨上行義勝。合說一種。復次生與不生。一期時促。於差別義。唯有爾所。易可建立。是故分三。上流時長差別多種。分齊難辨。故合立一。復次生·不生亦有等義。上流亦有別義。欲以二文互相顯故。作如是說。復次生與不生。善士趣相現前易知。以彼速趣般涅槃故。各分為三。其上流者。善士趣相微隱難知。以彼尚經多生死故。但合說一(解雲。生者謂生有。不生謂中有云云)。 答趣是行義(文)問答中二釋意如何。答。此是論二釋也。寶雲論是行義至餘即不然。第一答也。趣是行義。不還之人唯行善故。名善士趣。前二向·果。雖行善業。兼有不善。與凡無別。由此不得善趣之名。論又唯七種至立善士趣。第二釋也。前就行善。名為善趣。此就上行故。名善趣。唯不還果唯向上流。不復還下。前之向·果。皆於欲界來往生也。雖一間人。唯有一種。或上或下。非唯上生故。不名為善士趣也。二釋之中。後將為勝。若唯行善名為善趣。無學人亦唯行。因何不取(文)。 須斯二果善惡雜行(文)惠雲。唯行善事故。名善士趣。前二果。有妻室。無學雖唯行善。以趣向故。非善士趣也(文)准之可悉之。尋。行無色不還立善趣歟。答。不爾。惠雲。問。無色不還五事勝。一地勝。二界勝。三損減色蘊勝。四定勝。五煩惱少勝。何故不立善士趣。答。彼非粗顯。難可了知不立也(文)。 亦有此等差別相耶(文)惠雲。此前二門。約色界受生五不還。有此差別。此文約欲界經生聖。如色界有七·九不還差別相不也(文)。 證不還已定現身般涅槃(文)欲界經生聖者行相。第二十三卷末釋之。且約極多類雲之。得初果已。於欲界人天。七反受生。至第七生。法爾道力成就。斷欲修惑。證不還果。現身斷上二界惑盡。得阿羅漢。則般涅槃(為言)問。欲界經生聖者不生上界委意如何。答。一箇條論義也。夫欲界經生聖者。於欲界多苦處受生故。厭苦之心轉深。趣寂之思彌切故。專求盡無生菩提。偏欣有餘·無餘涅槃故。必於欲界證得涅槃。厭上界長時苦故。不生色·無色界也(為言)。 答經生習根極淳熟故(文)光雲。昔是凡身。未名殊勝。經生聖者。唯是聖身。方名殊勝。或上界身。亦名殊勝。由此彼無練根理。又解。經生習根極成就故。顯無練根。及得殊勝所依止故。顯無退也(文)初釋意。入見道依身。必凡身也。故雖得無漏。依身凡身故。非殊勝。得無漏後經生。能練依身成聖身故。殊勝也。仍無練根并退理上界經生。依身殊勝故。又無練根并退理(為言)次釋意。依根無練根。依勝依止無退(為言)。 從此第五明雜修靜慮(文)此一段明雜修靜慮。准論·光·寶。多義在之。今疏有無悉之。疏不見義門。任光·寶釋。於當段類攝明之。如下可見之。一明雜靜慮次第靜慮。二明雜修靜慮人。三明加行成滿。四明根本成滿。七釋雜修名。六明無間解脫(今疏不見)七明斷惑義(疏不見)八明雜修靜慮先後。九明依身(疏不見)十明雜修體(疏不見)十一明雜修所為緣。 夫欲雜修四靜慮者(文)總標也。第一明雜修靜慮第靜慮。寶雲。必先修第四。後方修下三禪。以第四禪止觀均故。名為樂行。第四靜慮樂行勝故。先修彼定(文)。 謂阿羅漢或是不還(文)第二明雜修靜慮人(并六種姓分別)光雲。不還無學方能雜修○顯宗雲。誰於靜慮能雜薰修。唯諸聖者通學·無學。學位唯通信解·見至。於無學位。通時·非時(文)。 彼必先入第四靜慮(文)第三明加行成滿(遠加行并成滿明之)光雲。起多念心。是遠加行。至二念心。加行成滿(文)。 次復唯有一念無漏(文)第四明根本成滿。第五明無間解脫。論雲。先二剎那似無間道。第三剎那似解脫道(文)寶雲。即二無漏一有漏。三剎那心。先從無漏入有漏。此二剎那。如無間道。正斷障故。第三從有漏入無漏。此一剎那。已斷障故。如解脫道。從其無漏入有漏易。從其有漏入無漏難故。立二無間一解脫道(文)第六明斷惑義。光雲。次復唯從一念無漏。如無間道。則入有漏不染無知。定障成就得俱滅。引起一念有漏現前。亦如無間道。則入無漏不染無知定障成就得俱滅。望前應是解脫道。與從無漏入有漏不染無知定障不成就得俱生。故今但望斷。從有漏入無漏不染無知定障成就得俱滅故。如無間道。第三剎那無漏心起。與從有漏入無漏不染無知定障不成就得俱生故。如解脫道(文)惠雲。先一無漏一有漏。似無間道。後一無漏似解脫道者。第一念心。斷入第二念定定障。第二念心。斷入第三念定定障。與第二念定障不成就得。俱時生故。如無間道。第三定與第二定定障不成就得。俱時生也(文)。 中間有漏前後無漏以相間雜(文)第七明雜修靜慮名。 修第四已乘此勢力(文)第八明雜修靜慮先後。第九明依身。論雲。先於欲界人趣三洲。如是雜修諸靜慮已後。若退失。生色界中。亦能如前雜修靜慮(文)光雲。此雜修定說力起故。先於欲界人趣三洲。雜修定已後。若退失。生色界中。亦能如前欲界。雜修靜慮。三洲厭強又慧勝故。能初雜修不迥餘處(文)第十明雜修靜慮體。寶雲。問。此雜修靜慮。何法為體。答。以蘊為體。然於此中。婆沙正義。諸世俗知。與四法·四類八智。間雜而修(文)光以五蘊為體(文)。 雜修靜慮總有三緣(文)第十一明雜修靜慮所為緣。 二為現樂(文)現法樂住者。有漏四靜慮也。(第二十八卷在之)。 若不還修由前三緣(文)論雲。謂不還中。諸利根者。為現法樂及生淨居。諸鈍根者。亦為遮退。彼畏退故。如是雜修令味相應等持遠故。諸阿羅漢若利根者。為現法樂。若鈍根者。亦為遮防起煩惱退(文)。 第六明淨居唯五(文)此一段又多義在之。一明淨居有五。二明成品。三曾得未曾得。四行相。五起定不起定。六五品不增不減。七下三靜慮品數。八明因果相屬。九生處天。十新業故業。十一能熏所熏。五品雜修者。性相一科故。委注之。先後合二十二門。猶悉之。 由雜修第四靜慮有五品(文)第一明淨居有五。 一下品二中品(文)第二明成品。寶雲。一念無漏。一念有漏。一念無漏。此之三心初成滿時。名為下品。重起三心。名第二品。更起三心。成第三品。四遍·五遍重起三心。名第四品·第五品也。即是重修力漸勝義。由此初三。二六。三九。四有十二。五十五也(文)惠雲。此疏說六心。更起三心為六心等。是第一師義。第二師說。更別起六心乃至十五心等(文)光雲。婆沙雲(初師說如今疏)又解。初品最劣。修至三心。即得成滿。第二品漸勝。至起三心。猶為加行。更起三心。方始成滿。并說。近加行故。言第二有六心已後。三品心。准釋可知。雖有多解。前解為勝(文)第三明曾得·未曾得。光雲。正理雲。如是十五有漏·無漏心。皆是先來未曾得今得。有餘師說。初五無漏。是從先來未得今得。餘十皆是曾所得心。前五現前時。已未來修故。正理所說皆非正義。故婆沙一百七十五。有說。五是未曾得。十是曾得。謂前五現在前時。餘十未來修故。有說。十是未曾得。五是曾得。謂前十現在前時。後五未來修故。如是說者。此則不定。或有十五皆未曾得。或有十五皆是曾得。或有少分曾得少分未曾得(文)第四明行相。光雲。婆沙雲。如是說者。能雜修作十六行相。所雜修或作十六行相。或作餘行相。謂無量解脫勝處(文)第五明起定不起定。光雲。婆沙雲。如是說者。此則不定。或有不起定能十五心相續而轉。或後起定。於中或有起三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六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九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十二心已而便起定。是故於彼五品中間。或起不起。雜修成滿(文)第六明五品不增不減。光雲。問。雜修靜慮何故唯五不增不減。答。雜修勢力唯爾所故。如見道十五心勢力唯爾所不增不減。如是雜修靜慮勢力亦十五心無增減(文)第七明下三靜慮品數。光雲。婆沙雲。問。雜修下三靜慮有幾品耶。有說。但有三品。謂下中上。下地無有五淨居果故。如是說者。亦有五品。問。彼無五品。何故有五品因。答。雖無五果。而其彼定法有五品。復次下地雖無五淨居果。而有五品根故(文)。 如是五品如其次第(文)第八明因果相屬。 第九明所感天。問。具雜修五品靜慮人。直生色究竟天歟。答。具雜修五品靜慮之人。其生處可不定。若具雜修五品靜慮之人中。於一一品造決定業之類有之者。如其次第。遍可生五天也。於前四品不造決定業。於第五品造決定業之類有之者。超前四天。直可生色究竟天也。故隨聖者意樂。由造業強弱。其生處可不定歟(以上。本義抄)義章雲。一遍體者。生小廣天。亦名無煩兩遍體者。生無熱天。三遍體者。生善可見。亦名善現。四遍體者。生善見天。五遍體者。生無小天。外國名為阿迦尼吒。是色究竟(文)如其次第。感五淨居之釋同歟。第十新業故業。惠雲。問。感五淨居。為資故業。為更造業。若資故業。即不合言前後無漏資中間有漏。若更造業。即聖人如何更造後有業。答。以有漏無漏定資故業。感淨居天。即資無始曾得第四定業。如前引婆沙文。有二說。此疏言無漏勢力薰修有漏。是許造業已(文)光雲。問。聖生淨居。造引業不解雲。此論既雲熏修有漏令感淨居。明知。聖人造牽引業。又婆沙。異熟因雜修靜慮業。引五淨居眾同分(文)問。聖者可造牽引業耶。答。聖者實厭三有受生故。於凡聖共生生處。雖不造牽引業。五淨居天是唯聖非凡之處。凡位非可造彼天牽引業。故證得聖果之後。造彼天牽引業也(以上。本義抄)第十一明能熏所熏。以初後無漏為能熏。以中間有漏為所熏也(義章抄物意)上所引光雲能雜修所雜。可思之。尋。熏修義如何。義章雲。雲何熏禪。用無漏禪熏於有漏。令有漏定精勝清淨(文)。   滅定無心由身證得故(文)滅盡定有實體性(不相應也)滅心心所也。光雲。入滅盡定。以心無故。依身生故。名身證。後出定已。猶名得彼。得依身生故。亦名為身證(文)。 福田有二(文。中阿含經說歟。本義抄)學無學聖者。世間所愛樂故。雲福。生菩提覺芽故。雲田。或簡不生種果鹹鹵田(惡田)生妙芽善田。名福。聖者生菩提覺芽故。雲福田歟。此則功德田也。光雲。正理雲。世尊告給孤獨言長者。當知福田有二(文)於有學中。有四向三果(易知)隨信行(見道位鈍隨信他言而行義故)隨法行(見道位利。自披閱契經等法利行義故)信解(學位鈍。謂由信故解相顯故)見至(學位科。由向見得至果見故)五種那含(行色界者也)無學九(文)六種姓。二十五卷初在之。慧解脫(未得滅盡定阿羅漢唯由慧力解脫煩惱故)俱解脫(由慧力解脫煩惱又得滅定解脫定障故)無漏三學是聖者因(文)無漏戒·定·慧也。 擇滅涅槃是聖學果(文)正文雲。果有有為·無為二果。而今何唯取無為果。論意似遍取。故唯雲三學及果。不雲擇滅涅槃。然光雲。此滅盡定非是三學。以有漏故。亦非學果。以有為故(文)寶雲。滅定有漏非學故。非是因(文)不出果體。然非重過(以上)光雲。無漏戒·定·慧三學及擇滅果法(文)唯取無為果(見)況通取有為果者。不背亦非學果以有為故之釋哉。 不是依因(文)光雲。諸無漏戒·定·慧·三學及擇滅果法。依彼差別立有學故。故名依因。因彼立故。故名為因(文)寶雲。依因無漏法。立學及無學人。滅定有漏非學非無學故。非是因(文)麟雲。非學無學所依也(文)准此等釋。聖者無漏法為所依立。無漏法為因立。滅定有漏故。不所依不因(為言)訓雲。不是依(Ь)·因(ЬЯ)尋雲。擇滅涅槃聖者果(文)何不釋滅定非果耶。麟雲。此說非因。實亦非果(文)尋。俱解脫者。得滅定人。既入其數身證。何不入耶。惠雲。問。何故俱解脫得入。答。無學以身解脫故。有學身非解脫不立也(文)尋雲。不還種類有幾耶。論雲。總計五種。積數合成一萬二千九百六十(文)。 第四明阿羅漢向果(文)阿羅漢梵名也。翻名事。嘉祥淨影釋出。殺賊·應供。不生翻名。或雲無著。今疏。阿羅漢此翻為應(文下釋見)與應供同歟。至下可沙汰也。 斷初定一品為初(文)惠雲。問。何故離欲修道染。立二果。色·無色修道染。立一果。答。欲界惑不善性。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故立二果。色·無色與上相違也。見惑斷立一果。修惑立三果者。見惑易遠離立一。修惑與上相違立三也(文)。 斷有頂地第九品惑無間道名金剛喻定(文)(斷有頂第九品惑無間道。通依九地生也)尋。既雲無間道。名金剛喻定。此是無間道智品也。何立定名耶。答。此定以慧為體體雖是慧。依定力心體寂靜。離於邪亂故。立定名歟(如持息念)或金剛喻定者。所依定歟。論·光可見之。義章雲。今此三昧。諸心法中。用慧為體。觀理斷結唯慧能故。是何等慧。小乘法中四諦之慧○問曰。若此體是慧者。何故經中說為三昧。釋有四義。一諸心數法更相受名。如四念處。體實是慧而名為念(文)今論意。所依定見。 猶如金剛能摧一切故名金剛喻定(文)義章雲。言金剛者。借喻名德。世間金剛有十四義。一能破義。如經中說。譬如金剛所擬之處。無不破壞。謂壞一切砂礫瓦石及諸·鬼毒。二清淨義○三體堅義○四最勝義○五難測義○六難得義○七勢力義○八能照義○九不定義○十者主義○十一能集義○十二能益義○十三莊嚴義○十四無分別義(文)尋。世間金剛何物耶。法門章雲。問。金剛其體何。答。金剛般若疏雲。大智論雲。外國名越闍。此言金剛也。又花嚴經雲。斫家羅。此翻為金剛(云云)乃至毘婆沙。如從金出金。從金出金剛。故知金中之精名金剛(云云)金剛經疏(圓暉)雲。又於晉朝。燉煌所進金剛。色紫。切玉如泥。但能碎物。將喻般若。理相當矣(文)。 能引此惑盡得俱行盡智令起(文)光雲。此定既能斷有頂地第九品惑。能引Ъ此第九品в惑в盡в得Ь俱Я行Зю盡智。令起至生相中。又解。能引此惑в盡в得⑥令起。能引此惑в盡в得俱(Я)行盡智令起(文)今疏。當初釋歟。或疏雲能引Ю此в惑盡в得⑥俱行盡智⑥令у起ь如此訓之者。當後釋歟。但初釋可然也。可思之。   盡智生已成無學果(文)光雲。阿羅漢。此雲應。已得無學應果法故(文)尋。無學果阿羅漢翻名歟。答非翻名歟。亦名為應之證雲。阿羅漢此翻為應。知非翻名也。光雲。婆沙雲。復次阿羅者。謂一切煩惱。漢名能害。用利慧刀害煩惱賊。令無餘故。名阿羅漢。復次羅漢名生。阿是無。以無生故。名阿羅漢。彼於諸界諸趣諸生生死法中不復生故復次漢。名一切惡不善法。言阿羅者。定遠離義。遠離諸惡不善法故(文)寶雲。阿羅漢亦名應供○即此應為他事。應受供養故。 第二因論明治道(文)問雲。因論明治道意如何。答。明阿羅漢向果五門中。第一明向·果別雲。斷有頂第九品惑無間道。名金剛喻定。解脫道盡智也。第三明盡智後智門。此是次第相生正論也。故第二明治道段。是傍論也。但因無間解脫論。明諸能治道差別(為言)。 論曰由何等道離何地染(文)論雲。如前所說。修道二種有漏無漏有差別故。由何等道。離何地染(文)。 有頂地無上可欣故(文)光雲。於次上近分地中。起世俗道。治下地惑。此有頂上。更無世俗近分道。故非上斷下。雖有自地有漏治道。自地不能治自地故。所以者何。自地治道。自地煩惱所隨增故。如人被縛不能自解(文)。 謂有漏道斷八地修能引○二離繫得(文。本義抄)問。聖者以有漏道斷下八地修所斷煩惱時所得無漏離繫得。以未來所修無漏道。為引因歟。答。可為引因也。光(四)雲。無漏道斷惑。雖亦能引有漏得。有漏道斷惑。雖亦能引無漏得。而非正引。但是兼引。故不互隨。二道判性。但自道。彼能證道。雖復不起。然互相修。而由彼力擇滅得起故。各隨自能證道判(文)但未來無有作用故。雖不正。與彼無漏離繫得。為同類因。若現起者。容與彼無漏離繫得。為同類因之道由未來修此無漏道之力得彼無漏離繫得也。 第三明道離繫染通局(文)道九地道也。未至道無漏(通)八地無漏(亙通局)有漏道(局)。 謂未至定起無漏○雲一切(文)光雲。諸無漏道通依九地。謂四靜慮·未至·中間·及無色。未至攝。能離九地。餘八地攝。隨其所應。各能離自及上七地染(文)寶雲。欲界無道故。依上末至斷。自餘諸無漏。唯在根本地中(文)。 依二禪離初禪染(文)正文雲應雲依二禪近分。雖非重過。未學可誤謂二禪根本故。光雲。如依第二靜慮近分起世俗道唯能離次下初靜慮染(云云)。 近根本故(文)問。長行雲。所離有九。謂欲·八定(文)何唯雲離下染(云云)光雲。近分但能離下八地。此文應言所離有八。謂除非相。而言九者。此通舉也。又解。初定近分是無漏者。亦能通離有頂地染故。言九也。以實而言。初定近分亦能離上。前句中。言近分離下。從多分說(文)准之可悉。二十八卷雲。四本靜慮四本無色。各有近分。與八根本為入門故(文)麟雲。謂根本各有方便故。亦有八。言近分者。即是根本近之勢分(文)。 或入根本或在近分。前八解脫道皆近分也。既離下地染。無間道近分攝故。解脫道根本Ююлワ理無之歟。第九解脫道斷下地惑畢ю位故。入根本類有之也。 轉入異受(文)此上惑入根本或在近分義⑥釋也。麟雲。謂若欣上心強。即入若欣心劣。即不入。又意者入為解脫者不入(文)。 若無間道○隨起一行相也(文)光雲。問。何無間後起何解脫。解雲隨一一後。皆容起三。故婆沙六十四雲評曰。此事不定。從粗行相無間道。後容起靜等三種行相為解脫道。從苦行相無間道。後容起妙等三種行相為解脫道。從障行相無間道。後容起離等三種行相為解脫道。以此六種有漏行相隨離染者所樂起故(文)。 非寂靜故說名為粗(文)光雲。下地有漏法。非同上地寂靜故。說名為粗。由大劬勞方能越故。下地有漏法。非同上地美妙故。說名為苦。下地有漏法。由多煩惱粗重不調柔性能違害故。下地有漏法。非同上地出離故。說名障。由此能礙越自地故。如獄厚壁能障出離(文)寶雲。正理論雲。諸下地中由多掉舉。寂靜微劣。故名為粗。雖大劬勞暫令掉舉勢用微劣。仍不能引美妙樂生。故名為苦。有極多種災害拘礙及能覆障。令無功能見出離方。故名為障。諸上地中。不作功用。掉舉微劣。故名為靜。不設劬勞。掉舉微劣。引生勝樂。故名為妙。於下地中所有災害。能決定見心不生欣。及能越彼。故名為離(文)。 論雲盡智無間有何智生(文)論雲。傍論已畢。應辨本義。盡智無間有何智生(文)。 必起無生智(文)盡·無生智行相。二十六卷在之。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名盡智。不應更知。不復更斷。不復更證。不復更修。為無生智行相也。 或生正見(文)八正道(二十五卷在之)正見。八正道中正見也是推度性也。四體理明推度故也。盡·無生二智。止息位故。無推度故。無正見也。   第四便明道果(文)光雲。第四便通明道果(文)明四果義便。總明道果。道果者。八十九解脫道果雲意歟。 論雲何謂沙門性(文)論雲。前說四果。是誰果耶。此四果。應知是沙門果。何謂沙門性(文)謂諸無漏道名為淨道(文)寶雲。諸無漏道是沙門性者。出沙門體。壞此道者名四沙門者。明人名沙門。以能勤勞息煩惱故者。釋沙門名(文)。 與無間道為等流果(文)上釋雲。等流果。皆似自因。謂似同類遍行因故(文)。 不生士用(文)上釋雲。擇滅名不生士用。果謂因道力證得。亦得士用果名(文)。 一捨曾得道(文)得果位捨劣得勝位故。捨先所得道。得殊勝道(為言)。 起一類勝得○非一得也(文)正文雲。此釋不順論論雲。謂總一得得諸斷故(云云)以一得得諸斷也。若如今釋者。是以諸得得諸斷也。然光同今文寶雲。謂總一得得諸斷故者。正理雲。謂一果得總得先來所得斷故。述曰。此說前向·果中所得無為至今果位總一果得得無為故。非是眾多無為同一得得(云云)恐是且述正理師意。非謂正是俱捨意耳(以上)。 三井明匠抄雲。總集斷者。總集擇滅無為名也證預流果時。總集斷。總集三界見惑上無為得之。依所斷見惑有八十八也。其上無為亦有八十八。無為有八十八故。能得得有八十八。故預流果時起八十一類殊勝得。得八十八見惑上無為。以之名預流果時總集斷也。次證一來果時總集斷者。見惑上無為。如前預流果。更起六種一類勝得。得欲界六品修惑上無為。以之為一來果時總集斷也。不還·羅漢。准之可知之(已上)。 於四果位皆具五因(文)尋雲。後三果時得八智修十六行義如何。惠雲。後三果皆五者。有法前得。得前八智十六行相。或已得名得也(文)嘉祥釋依五因立初果。依三因立後三果(云云)。 總相合集以為果體(文)光雲。於中相雜總成一果。同起一類果道勝得。得彼所得諸擇滅故(云云)。 又中二果(文)第二釋也。 無漏得所任持故(文)光雲。又世俗道所得擇滅。亦有現起。無漏斷得所任持故。由此無漏得力所持。退不命終。還得果故。無漏斷得印所印故。亦得名為沙門果體。約得說也(文)此雲淨志(文)寶雲。婆羅門。名為淨行。以能遣除諸煩惱故。名為淨行(文)今疏雲淨志。同歟。可尋之。問。光·寶雲遣除諸煩惱。今雲遠煩惱。相異歟。答。同也。斷除煩惱故遠離煩惱也。未斷相隔。非雲遠煩惱。 亦名梵輪(文)光雲。是梵王力所轉故。梵所轉輪故。名梵輪(文)問。梵王力所轉雲意如何。答。梵王(佛)為能轉。無漏(法)為所轉。於所轉義。自轉他轉在之。無漏法佛自覺悟(自轉)令為他覺(他轉也)寶雲。正理論雲。寂默靜慮蕭然名梵。佛具此德故。立梵名。既自覺悟。為令他覺轉此授彼故。名梵輪(文)。 世尊名真梵王(文)論雲。亦名梵。亦名寂靜。亦名清涼(文)惠雲。真梵簡初定假梵名(文)唯見道○為法輪(文)八支正道無漏法故。名法輪。梵王所轉故。雲梵輪。故法輪·梵輪。其體同也。 似世間輪故(文)光雲。猶如世間聖王輪故。有速等五相。見道似彼。名法輪(文)寶雲。正理論雲。謂聖王輪旋環不息。見道亦爾。無中歇故。如聖王輪行用速疾。見道亦爾。捨苦等境取集等故。此則顯示見四聖諦必不俱時。如聖王輪降未伏鎮壓已伏。見道亦爾。能見未見。能斷未斷。已見斷者。無逆退故。如聖王輪上下迴轉。見道亦爾。觀上苦已觀下苦故。由此見道獨名法輪(文)。 三降未伏故(文)惠雲。降未伏。即八忍。鎮已伏。即七智(文)恆時鎮已伏故。無退也。 觀上苦等已觀下苦等(文)光·寶同之。本義抄先觀雲上。後觀名下歟。或又見道位。實雖無先觀上界苦後觀下界苦之義。欲例聖王輪上下迴轉。且雲觀上苦等已觀下苦等故歟(以上)麟雲。准觀行次第。先觀下苦。後觀上苦。今此義隨言便(文)。 見道有輪轂輞似世間輪(文)轂(公木反車乃甌也)輻(車箭也)輞(無狂反車乃大倭)以八正道相配輪轂輞事婆沙三師說在之。今說是第三師說也。謂正見者。慧也。思惟等資助惠。良以智惠向外取境。與輪輻相似。故說為輻。今疏意。如輪輻依轂轉。正見等四。依戒轉故。為輻(為言)正語等。戒眾行所依也。如依穀有輻。定能攝惠令不散。如輞攝輻令不散已。或師說。正念合定為輞。念助定強故(嘉祥淨影依此師說歟)八正道(義章雲。始從正見乃至正定。此之八種通故名道。離邪曰正文)正見·正思惟(慧中正見為主。正思助之。正見修慧。正思思慧。正思惟尋為體)正精進(通策三學。四正勤。勤斷二惡。勤修二善)正念·正語·正業·正命(離瞋癡所起口業。為正語。離瞋癡所起身業。為正業。離貪所起身口二業。名正令。第十七卷三邪在之)。 答憍陳那等(文)陳如·十力迦業·頞鞞·拔提·摩界□□餺□□□□馳娼□□□□祈□□□□娏茶駖鷺□□□□□埤□□□□裀□列□逆□t□姬□□□□廓娀埤□□榵□□□□□□□□□□□□夾□□□□如龍□蓮□埤□□廓導視兜飀□ 世尊已轉正法輪(文)問。陳那等既自入見道。何雲世尊轉法輪(云云)答。陳那等雖入見道。此非自力。即依佛化。此是世尊他轉法輪之相也(寶雲。憍陳那等。見道生時。說名世尊轉法輪者。意顯彼等得轉法輪本由世尊故。推在世尊。佛令所化者生尊重故文)惠雲。八支聖道名法輪。轉至他五人身摧煩惱賊。名轉法輪(文)。 問雲何三轉十二行相(文)寶雲。因明法輪(文)。 答此苦聖諦(文)光雲。由此三轉。如其次第。初轉顯示見道。第二轉顯示修道。第三轉顯示無學道。毘婆師所說如是(文)問。毘婆意。法輪限見道。何顯示修道無學(云云)答。論文如是。今疏無失。付之論起問雲。若爾。三轉十二行相。非唯見道。如何可說唯於見道立法輪名。是故唯應即此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名為法輪。可應正理(文)為顯正義。顯毘婆沙之非歟。次出論正意。今疏。若依經部下釋是也。可知之。 解雲於見道中(文)此二箇釋者。婆沙七十九。解眼智明覺二師說也。光雲。前解約見道。後解通三道(文)尋。約見道師意。於見道具三轉義如何。答。見道有三根故。有三轉故。成十二也(文。義要意)此意約三根人有三轉(為言)十二行相者如苦諦(文)正文雲。此文狼藉也。若結前者。應言是名十二行。若生後者。應言言三轉十二行相者。然非重過(文)。 集滅道諦名有三轉十二行相(文)此集聖諦。滅道亦爾(顯見道)此集應永斷。此滅應作證。此道應修習(以上修道)此集已永斷。此滅已作證。此道已修習(已上無學道)。 雲知苦不雲斷苦。惠雲。問。如何不名斷苦但知苦。答。凡斷苦者。但斷集因。即後苦果不生。不可斷此身。身即是苦也(文)又雲。問。四諦下各有四行相。如何但說知苦等不說知空等。答。理合如是。苦等四。苦名不名標之。既知是苦。即知是空等也(文)。 三周修曆四聖諦(文)惠雲。經部約三道證教聲。名法輪。以他人聞教得證道故。三周巡四諦。名十二行相(文)。 由此法門(文)光雲。由此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他相續身中令解義故。故名為轉。約教法轉。名為轉也。或諸見修無學聖道。皆是法輪。於所化生身中轉故。故名為轉。約聖道法輪。名為轉。已於憍陳那他相續身。見道生時。已至轉初故。名已轉。理實三道皆名法輪。言見道名法輪。法輪初故。故從初立名。不依餘二(文)麟雲。言於他相續令解義故。名為○(已上是經部釋)又論主自釋雲。或諸聖道皆是法輪。所化生身中轉故。於他相續見道生時。已至轉初故。名已轉。准論。從經部。上下自有二釋。謂餘師及論主。餘師約教法。論主通諦道。今章中。合為一也。然此章者。理實三道皆名法輪。唯言見道者。見道是法輪初故。從初立自。不依餘二。及言已者。謂已至轉初故也(文)。 無色中無正聞故(文)光雲。無色中無正聞故。離聞正教。必定無容入見道故此辨無聞(文)。 又無色界不緣下欲界(文)。 無色界於欲界具四遠事。第七卷可見之。 永正六年(己巳)八月八日抄之畢。今日相當先師命日。滅罪生善離苦得樂而已。大法師。英憲。 一校畢。 天正十一潤正月九日講談之次以愚見加點了。乞後學糾其非矣。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二十五(頌疏論本第二十五) 如預流等有差別。惠雲。預流有七生。及家家那含。隨信法行。有一億七萬七千三百九十人。第四無學亦有差別(文)。 一者退法(文)光雲。謂遇小緣。便退所得。非思法等遇小緣退(文)。 二者思法(文)光雲。謂懼退失所獲功德。以刀扣頭。恆思自害(文)。 寶雲。正理論雲。恆作是思。勿遇病等。便於正念有所忘失。於加行中。數有慢緩。由此慢緩。令我有退。由斯籌慮。起自害思。或由艱辛。方退勝位(文)。 三者護法(文)光雲。謂於所得恐退失。故喜自防護(文)寶雲。正理論雲。具有一類。恆於時愛心解脫中。繫念現前專精護。彼作是念言。我且未能修習練根達安住法。但於時愛心解脫中。能不放逸。精勤防護(文)如是種類。名為護法(文)。 四者安住法(文)光雲。離勝退緣。雖不自防。亦能不退離勝加行。亦不增進。多住自位故(文)麟雲。此性無進退二勝緣。即安住。遇二勝緣。即或進或退(文)。 六不動(文)光雲。不退動故彼中無退(文)寶雲。正理論雲。謂有一類。根性殊勝。於行自在。於斷煩惱隨煩惱中。得方便智。不為一切隨順退法之所傾動(文)。 此五總名時解脫(文)光雲。此五種總說名為時愛心解脫。恆時愛護所證得法故。名時愛及心解脫煩惱縛故。名解脫。具斯二義。名時愛心解脫(文)又雲。具足應言待時解脫。略初縛言。但說時解脫(文)。 時有六種(文)光雲。由此鈍根。要待勝時。方能入定。言勝時者。謂待資具。資具有三。一好衣。二好食。三好臥。無病處即是好處。等謂等取得好說法及得好人。如是六種勝緣。合時方能入定故(文)麟雲。好衣時乃至第六。亦須言時。章中略也(文)。 後不動種性(文)後意當頌後不時解脫後言也。麟雲。謂於六中。不動性最居後。故但言其後。表是不動。此中無退故。名不動。貪等盡故。名心解脫。不好衣等時故。名不時。故論雲。謂三摩地隨欲現前不縛時勝緣和合時(文)。 退法種性中是先有(文)麟雲。以退法性。最是極下。無有先。非此性而後成也(文)。 謂有先來是思法性(文)光雲。謂有先來學位。是思法姓。後至無學。亦是思法種姓。或有先學位。是退法性。後至無學位。練根成思。如思既爾。乃至不動。隨應當說(文)。 但約容有建立此名(文)問。約容有者。退法非必定退。若遇退緣應退故。名退法(云云)而上界無容退理。容有義不成。猶上界難有六性乎。答。上界無退緣故。不退。云然。非不動性。猶是退法種性人故。上界有六性。退法名約容有(為言)麟雲。問。既無此四。如何言波有六種姓。答。波雖不退。是此性人故。名退等(文)。 第三明性果退(文)明種姓退·果退也。 釋曰不動種姓(文)此一段分為二。初明性果退。二述異說。初明性果退中又二。一明種姓退。二明果退。中又二。初正明果退。二通伏難可知之。 不動種姓必無退理(文)光雲。六種性中。不動種姓。必無退姓及退果理(文)。 退法等五皆有退果。思法等四或有性退或有果退(文)此且表置果退·性退也。一從雖俱有退然並非先言先。解釋雲。至學無學隨所成堅故。二道所成思法等四。非退性果俱雲也。思法等四。有學位。練根思法等性。至無學位畢。無種姓退。又至無學位練根故。學·無學二道所成故。性·果不退雲也。先Ь雲。果法等四有學位。根練不退種性。雲先也。學·無學二道所成中。有學種性不退先故也。一若於無學退法等性○此名非先。是容有退。唯無學道所成故(文)非先Ь雲。退法先有學位不練根。思等四種性唯至無學道時。思等四種性⑥修練。一道所成故。退法非先有學所成。退果雲也。 頌言非先不攝退法也(文)退法唯無學一道所成。非先有學位為思等四種種性練根故。不種非前句退法雲也。 學無學道所成堅固故(文)麟雲。謂二道資持極堅牢故(文)尋。有學位一切退歟。論雲。若諸有學先凡位中所住種姓。彼從此姓亦無退理。世出世道所成堅故(文)。 此名非先(文)古定。先有學位ыэ思法等故。無學位сЪх思法等ЯЪ。二道所成ЮюЯ非Ь雲也(以上古)。 以唯無學道所成故(文)本義。問。一道所成思法種性阿羅漢。退住學位時。必退思法種性歟。答。一道所成思法種姓阿羅漢者。退法種性人。證阿羅漢果。果後修練根。作思法種姓之類也。而今此人起煩惱。退阿羅漢果。還住學位時。不退思法種性者。先在學位。為退法種姓。還退住學位之時。為思法種性者。是勝進非退故。付應是進非退之過。必退思法種性雲也。光雲。先時學位。是退種性。今退住學思等四性。得勝種姓故。應是進非退(文)(以上本義抄)。 唯先退法有退果義(文)二道所成不退。名先。一道所成退。名非先。而退法先ыю有退果義。為簡此亂。謂退法退非先故非退。性是退故退也。非先言不攝退法(為言)麟雲。退法性雖必先ыю有。而亦退果故。非先言。但望思等。不論退法也(文)。 依薩婆多宗(文)出異說也。古抄雲。義章抄物乘戒上人四果退不退事。集道藏疏·光師·圓暉等釋。訶梨跋摩四果不退也(譬喻·上坐等同之)二薩婆多。初果不退後三果有退也(正量部同之)三初果·第四果不退。中間二果有退(經部并俱捨義也)第四果不退前三果退(摩訶僧祇·彌沙塞等義也)頌疏意雲。中間二果。次第證人。有亦退義。超越人。定不退之也。超越二·三果人。雖不退先所得果。退後不得也。超越斯陀。退後二果。超那含。退第四果等也。不退前所得故。定不退初果也(以上古抄)。 唯預流果畢定無退(文)論見惑(不退)修惑(退)多義在之。寶雲。第二釋見惑不退。前由惑所緣無事·有事斷有退不退別。此釋由所知境理·事不同退·不退別(文)古(定)雲。四諦理審實不虛者故。聖慧⑥以Ъ見定Ъ證之故。更無退也。修道惑迷事故。事浮虛物。定фУю事無之。先惑⑥г斷ЗяЬх。又別事法ヤЪ定Ъ何яЬ取定ю事無之故。退也。所詮迷事в惑г事ロ不定故。不退也(以上)。 若依大眾部(文)麟雲。以預流煩惱惑未盡聖解未滿故。所以退。羅漢煩惱惑已盡。聖解已滿。無有退(文)古(定)此師意。前三果皆有退雲歟。依煩惱未盡聖慧未滿由故(以上)。 依經部宗(文)惠雲。經部說。初·後聖道所證不退。中間二果。若無漏證。亦不退。有漏道證。即許退也(文)光雲。論主意明經部故。言彼說應理(文)。 約現法樂住有退不退(文)古(定)現法樂住者。遊觀ЬЪ智品自在Ююロ故。此⑥作ЁЪ遊也。現法樂⑥住退ЁЪ不югя作。退法也(以上)光雲。經部會釋。雖有經言。佛告慶喜。我說利養等亦障阿羅漢。雖有此言。而不說退阿羅漢果無漏法。但說退失現法樂住有漏諸定(文)義章述成實意雲。所有聖德一切不退。得有退者。但退禪定(文)此退有漏定。不退無漏定也。 退此靜慮名為退法(文)光雲。然由利養等擾亂過失故。有於所得現法樂住退失自在不成就。故此退自在。謂諸鈍根。若利根。於現法樂。則無退失。於所得現法樂住有退故。名第一退法。無退故。名第六不退法(文)思此靜慮(文)古(定)雲。思此靜慮失。名思法。無思名不思法。即第六不動也。餘准之(以上)。   安住靜慮名安住法(文)光雲。問。第六不退。亦名不動。第四安住。但三義相似。何差別耶。非練根得至三種差別者。經部答。不退是本性得。非由練根。若練根得名為不動。此二所起有漏功德殊勝等至。遇緣不退安住。但於已住有漏諸勝德中。能無退失。不能更引餘勝有漏諸功德生。後復引生。從彼可退。是三差別。 有學與異生種姓有六(文)光雲。由先凡位有六種故。有學有六。由先有學有六種故。應果有六。見道速疾無起加行。餘位得起。能修練根。唯於信解。異生位中。能修練根。如無學位(文)又雲。婆沙第七雲順解脫分。亦有六種。謂退種姓乃至不動種性(文)。 論雲如契經說(文)光雲。依經問起。如契經說。我說。由斯所證四種根本靜慮增上心所住現前法樂。隨一現行。餘名有退。所得不動。而言無退。如何不動法現法樂住(文)。 四種增上心所(文)四種四根本靜慮也。光雲。心所謂定。或勝心所。故婆沙八十一雲。如契經說。有四種增上心所現法樂住。問。何故名為增上心所。答。此心所即三摩地。無三摩地。具大勢力。有大功用能成大事。能如根本四靜慮者故。此獨名增上心所(文)。 二未得退(文)尋雲。未得退者。名自種姓功德未得之歟。為當指勝種性功德歟。答。自種姓功德未得之。名未得退。亦指勝種姓功德。名未得退也(以上)。 利謂不動羅漢(文)光雲。利不動阿羅漢·獨覺。於三退內。有後受用中未得退。亦於勝己不共佛法殊勝功德猶未得故(文)。 約受用退非餘二退(文)麟雲。問。既言利根羅漢有中·後二退。今何故唯約受用一退通此難耶。答。泛明不動羅漢。通望一切。有未得退。今既言已得四種心所故。無未得退。但不可四種頓現前。故受用退(文)。 既許退果。為更生不。又退果畢命終更受生歟雲也。 一諸住果時所不作事。退時作不。又果⑥退⑦畢Юг惡事等⑥х作З歟雲也。慚愧增故。不作惡事等業答畢。 一切果退須臾必得(文)光。問。退果不命終。何故退向即起有命終。答。如婆沙六十一雲。復次根本果位具五因緣。一捨曾得道。二得未曾得道。證結斷一味得。四頓得八智。五一時修十六行相。退果時。若未還得。無命終。向中不爾故。退彼時。雖未還得。有命終義(文)惠雲。正理論說。不淨觀無貪為體。從此入聖有退。持息念入聖。無癡為體。無退。無癡即是慧故。又三洲有退。有退緣故。六欲天無退。闕退緣故。又樂定退。樂慧不定(文)若命終者。修梵行果。應非安穩可委信處。若退畢命終。既梵行已立果成畢。至安穩處。備應供海給。若命終畢。如此德難信也(云云)。 又住果位(文)光雲。釋下兩句(文)。 猶如初得阿羅漢果(文)光雲。正理論雲。然無學位修練根時。道數所修。如數有頂。若有學位修練根時。道數所修。如上界見所斷。由彼但與鄰得果時道相似故。 學一者(文)本義抄。問。有學練根。世·出世二道所成也。尤可有久習義。何不用九無間·九解脫道耶。答。證得聖果種姓決定之後。障根無知。久障勝種姓。鈍根種姓久串習難轉故。用九無間·九解脫道(為言)有學練根。雖世·出世二道所成。凡位種姓。是未決定。不同聖位種姓學·無學道二聖所成久串習。故用一無間·一解脫道雲也。難雲。退法種姓無學聖者。修練根作思法。重修練根作護法之時。彼思法是一道所成。無有久習義。不可用九無間·九解脫耶。答。退法種姓無學聖者。修練根作思法。重修練根作護法之時。彼思法雖一道所成。護法種姓之障⑥г。退法之時成就之。思法之時成就之。故此障是久習之源也。成就此障故。彼思法種姓。可有久習義也。習久習者。指鈍根種姓歟。為當雲能障無知歟。答。久習者。指鈍根種姓也。但久習能障無知故。鈍根種姓者。久習義也。故習久習之源。亦由能障無知故。久習之義邊可有歟。問。練根委意如何。麟雲。又正理雲。以何等故。名為練根。答。調練諸根令增長故。謂道力故。令根相練。舍下得中。捨中得上。漸漸增勝。名為練根。故練根名。目轉根義(文)寶所引同之。尋。轉思等成護雲成利乎。惠雲。問。轉思等成護。如何所成利。答。無知多品。未能總除故。不成利。但是轉彼劣性。成就利根。名轉根不是捨劣別得利根也(文)。 無漏者(文)光雲。此據無間及解脫道。言唯無漏。若據加行。通有漏·無漏(文)麟雲。此明聖者故。唯無漏。若凡轉根。理應有漏(文)明眼抄。問。中間二果以有漏道證之聖者。何以有漏不練根耶。答。不染無知難斷歟。斷惑通以用有漏故得果。其轉根者。正為轉無漏根故。有漏不能之(以上明)。 依人三者(文)光雲。唯於三洲怖畏退故。修練根。北洲惡趣無聖道故。餘天趣中。雖有聖道。而無退故。不修練根(文)。 天趣中無(文)本義抄。問。設雖天中無退。既有六種姓差別。何不修練根乎。是以二道所成思法等。聖者雖無退失。亦修練根。見相例可同之。答。修練根事。恐退失故也。六欲天中。都無有退故不修練根。尤有其謂哉。但於例難者。彼有學位一道所成之時。容有退故。異六天中都無有退。故修練根也。(以上本)或抄雲。二道所成思法種姓。雖無退失。居人趣退處故。修練根。天趣非退處故。不修練根(以上)。 依地門也(文)惠雲。初二果依未至地。第三果依六地。初二果。轉根與得果地必同。後二果或同或異也(文)。 夫轉根者(文)光雲。若住果轉根。即捨果得果。若住勝果道轉根。捨果及向所得唯果。由斯不定故。說容言。心唯欣果。所以所得唯果。意總棄劣。所以捨通果·向(文)住果轉根者。捨前劣果。勝Ую果⑥替所得Зю也。向道轉根者。前劣果·向共捨之。所得唯果也。果所欣故。必替所得ЁЪ持之。向⑥г替不Ёья持。後起勝果道歟。 一名不退(文)論雲。非練根得。名為不退(文)本義抄。問。此是本來第六種姓類歟。答。異生位種未定故。不可有本來第六種姓類也。但於非練根得之論文者。非無學位。始得不動故。云爾也。全非雲有本來第六種姓類(以上本)。   由下下等九品根異(文)下下(退法)下中(思法)下上(護法)中下(安住)中中(堪達)中上(不動)上下(不退)上中(獨覺)上上(大覺)。 大文第二明七聖人(文)寶雲。大文第二。明攝諸聖(文)。 依加行異立初二聖(文)古(定)雲。見道速疾道故時促見道сЪг不判利鈍。約暖等加行。判利鈍也。信他語自見聖教行等。加行位事也。修道容預時分長故。約其位判利鈍也(以上)本義抄。問。聲聞·阿羅漢可有九根不同乎。答。可有九根不同也。所謂前九種姓。為前五品根。於第六種姓中。無學位轉根。作不動種姓。為第六品根。有學位轉根。作第六種姓。至無學位。為第七品根。始得不動種姓所趣為上下者。即此類也。自異生位。為第六種姓。至無學位。為第八品根。本得不動種姓所起為之中者。即此類也。波羅蜜多聲聞為上上品根故。於聲聞·阿羅漢中。可有九根不同也。 依根不同立次二種(文)寶雲。明修道二人。鈍信根增。名信解。利慧根。立見至名(文)。 事體唯六(文)尋。身證慧俱者。何攝乎。光雲。七中身證。即是六中信解·見至二種所攝。有名無事。七中慧俱。皆通六中時者不時攝(文)寶雲。身證即是信解·見至。慧解脫·俱解脫即是時解脫·不動也(文)。 學無學位各由幾因於等位中(文。五下分結。身見·戒禁取·疑·欲貪·瞋恚)光雲。依經問起。學無學位。各由幾因。於等是學位等是無學位中。獨稱為滿(文)。 等位者。不還果位中無學位中等(云云)。 夫得滅定必是不還故(文)准此釋。無得定根滿非果滿。又無得定滿非根果滿也。故唯有五類。無二類。可思之。俱捨立分滿·全滿。正理不立分滿。破俱捨也。光雲。正理論意。要具三因。方稱為滿。隨有所闕。皆不名為滿。破俱捨雲。此不可依。如何有學於諸有學勝功德中。獨不具語。而許名滿。俱捨救雲。滿有二種。一者具滿。謂具三因獨稱為滿。二者分滿。謂於三因得二越一。約分名滿。於義無違(文)。 答謂涅槃路(文)寶雲。有兩釋。釋道義。道是路之別名。趣涅槃路。名之為乘。是所依運動之義。有所追求。必依於道。依此四道求涅槃故(文)初解所乘義(所遊履也)次解所依義。尋。所乘猶是所依義也。依路往涅槃城故。若爾者。兩釋差異如何。答。初釋道直為路。往涅槃路也。次解為求涅槃。求心為所依(為言)問。加行·無間趣向涅槃故。可為道。解脫已至。勝進已過。如何為涅槃路乎。論有三釋。寶雲。第一釋。與加行等道類同故。第二釋。前前至後。皆是道義。第三釋。解脫·勝進趣無餘故(文)。   第二明四通行(文)光雲。通謂通達。行謂行跡。能正通達名通。趣向涅槃名行(文)。 一苦遲通行(文)惠雲。遲速目人。通行目法。依主釋。若總目法。即持業釋也(文)。 道依四根本靜慮(文)道加行·無間·解脫·勝進也。 十八禪支(文)二十八卷頌雲。靜慮初五支。尋伺喜樂定。第二有四支。內淨喜樂定。第三具五支。捨念慧樂定。第四有四支。捨念中受定(文)初二靜慮樂者。輕安樂也。非樂受樂。內淨信心所也。中受捨受也。無色未至中間無支功德。非止觀均等之地故。 任運轉故名之為樂非樂受(文)麟雲。此謂不辛名樂。非樂受也。如第四禪。無樂受。亦名樂通行。無色中無苦受。名苦通行(文)尋。任運轉名樂艱辛轉雲苦。意如何。寶雲。通是道別名不多艱辛任運轉故。釋樂名也。正理論雲。任運轉故。如乘船筏氏○艱辛轉者。如依陸路乘馬等行(文)惠雲。不艱辛任運轉。釋樂名也。艱辛轉。名苦。非道名苦通行。唯是無漏道。不說有漏道。色界以五蘊為體。無色四蘊為體(文)。 行稽遲故(文)稽留淹滯義也。問。用苦通行·樂通行貌如何。答。有學·無學聖者。修練根時。未至中間。為無間道。初靜慮根本地。為解脫道類者。是用苦遲·樂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類也。但此類有無論義也用樂遲·苦速二通行。作所作事類。婆沙論出之。可見(本義抄)。   四念住(文)第二十三卷初在之。 四正斷(文)光雲。言四種者。一已生惡方便令斷。二未生惡法遮令不生。三未生善方便令生。四已生善法修令增廣。故婆沙雲斷。○答。以初為名故。無有失。或此四種皆有斷義。謂前二斷煩惱障。後二斷所知障。修善法時。斷無知故。暫斷·永斷。俱名斷(文)惠雲。問。欲界有惡。可具四正斷。上二界無惡。如何有四正斷。答。雖無惡法。有彼功德。又彼無所治。有能治道。故無色有遠分及持對治。若爾。有學有染可具有四。無學無染如何有四。答。同上二界說也(文)此疏下釋雲。此勤力能懈怠故(文)義章雲。策修不退為勤。勤心不邪名正。勤能斷懈怠障故。言正斷(云云。取意)。   四神足(文)釋名下在之。第三明念住等下也。光雲。論主釋經。此中佛說定果名神。欲等四因所生等持。名之為足。故知。此神非即是定。以實而論。定為體性。而雲四神足者。從因說四。就果名神。就用稱足。故婆沙雲。一三摩地由四因生故。從所因立四名稱。問。從四因生為據同時。為據前後。解雲。此處同時立名。與定同時。雖有多法。此四資益等持勝故○婆沙雲。謂於俱有相應法中。資益等持。此四勝故(論文云云)尋。欲等四名如何。光雲。欲謂希求。勤謂勤策。心謂所依觀謂觀察。故從同時四因為名(文)義章雲。欲定者怖求上靜。名之為欲。因欲得定○精進定者。勤厭下勤求上靜。名曰精進從進得定○念定者。地經之中。名為心定。於定境界守心安住。名之為念。念能得定故○言慧定者。觀察下過。知上勝益。名之為慧(文)合光釋可思之。若是當第二釋歟。私雲。四神足以定為體性。俱有相應法中。欲等四種資益定勝故。為名顯四種差別。神者。定所生靈妙德。則變化等事也神依定生。指定為足。神之足也。光初釋。約同時欲等釋之。次意。約加行位釋欲等名。可見之。又有餘師意。定即為神。欲等四種為足。欲等四種定所依故。惠雲。欲勤等四與定相應。與神為足。有餘師說。神即是定。欲等四與定為足。舉果就因名神足也(文)。 五根五力(文)論雲。何緣信等先說為根。後名為力。由此五法依下上品分前後故(文)惠雲。問。信等五根。何故先說為根。後說為力。答。劣為根。勝為力。可屈為根。不可屈為力。勝劣別義。別者。能生名根。能斷名力。不動為根。不屈伏為力。五根五力之次第者。謂於因果先起信心為果修因。次行精進。由精進故。念住所緣。由念力持。心便定。由心定故能如實知。是故信等如是次第也(文)寶雲。問。何緣此五根名力。答。能生善法故。名為根。能破惡法故。名為力。有說。不可傾動名根。能摧伏他名力。有說。勢用增上義是根。不可屈伏義是力。若以位別。下位名根。上位名力。若以實義。一一位中皆具此二(文)。 七等覺支(文)義章雲。如何經中說為七覺分。亦名覺支。無漏聖慧。名之為覺。念等七種。覺中差別。名分名支。亦可無學聖智名覺念等。七種能為彼因。名分名支。問曰。三十七品法。通是覺分齊。是覺支。何故此七偏名覺支。七覺修道鄰無學。以此近果為因相顯故。偏對覺說支說分(文)寶雲。問。何故此七名覺支耶。答。覺謂究竟。即盡·無生智。或如實是即無漏慧。七為彼分故。名為支(文)准此釋。覺者聖慧(盡無生智或如實覺)支者因義歟。支別義歟。此寶釋難知。舉盡·無生之果故。若為因義歟(義章當第二釋)所以為因義者。支者支分義。即未滿也。果者已滿。故以支為因義歟。此七種齊為覺果為因故。雲七等覺支。如總名菩提分法。章雲。所言支者。名兼胡漢。胡語名支。此翻名因(文)尋。七種中。擇法覺支。既是聖慧也。何立支因名耶。法門章雲。問。若爾。擇法不可支。何共名支分。答。並是因而非果體。故共名覺支也(文)義章初釋意。覺即擇法覺支。正是慧也。今七種總雲覺。且從主餘念等同雲覺(為言)此時支支別義也擇法謂簡擇則慧也。精進策勵。以大善地勤為體。勤能令心勇押為性喜心欣悅。勤修有勇。輕安行捨。又此大善地中二種也。輕安輕利安適。捨離。治掉令心平等。輕安治惛沈。捨治掉舉。定慧障此二能治。念定易知。慧能開始故。以擇法為初歟。 八正道支(文)義章雲。言八正者。始從正見乃至正定此也。八種通故名道。離邪曰正。問曰。向前七覺等行。皆所名正。此獨雲之。龍樹釋言。行道入法懼入邪中。故須論正。又此八道入聖之始。翻邪之初。辨正義顯。故偏雲正(文)正思惟。以尋為體。光雲。菩提分中。為策正見。立正思惟。為菩提分。伺行相細策正見中。為尋覆損(文)離瞋·癡所起口業。為正語。離瞋·癡所起身業。為正業。離貪所起身·口二業。名正命也。付之問三十七法次第生起如何。大論十九雲。三十七品。是初欲入道時名字。如行者到師所聽道法時。先用念持是法。是時名念處。已從法中求果故。精進行。是時名正勤。多精進故。心散亂攝心調柔故。名如意足。心調柔已生五根○是五根增長。能遮煩惱。如大樹力能遮水。是五根增長時。能轉入深法。是名為力。得力已分別道法。有三分。擇除覺·精進覺·喜覺。此三法行道時。若心沒能令起。念覺·定覺·捨覺。此三法。若行道時。心動散。能攝令定。念覺在二處。能集善法。能遮惡法○無學實覺此七事能到故。名為分。得是法安穩具已。欲入涅槃無為城故。行是諸法。是時名為道(文)止觀雲安穩道中行。名八正道(文)。 菩提此雲覺(文)麟雲。西域常言。覺有二。一如睡覺二覺知。故章中。無明睡眠皆永斷故。即是初義(文)。 論實體唯十(文)光雲。問。何故七十五法中。立此十法。為覺分。餘不立耶。解雲。若順淨偏強立為覺分。餘非順淨勝故。皆非立(文)念定慧立覺分由事。寶雲。問。大地法中。何故但立念·定·慧為覺分。答。念·定·慧三。順清淨品。勢用增上。亦分法亦復如是。故攝此三(文)光同之。勤·信·行捨·輕安立覺分由事。光雲。問。大善地法中。何故但立信·精進·輕安·捨四種為菩提分法耶。答。由此四種順菩提勝故。偏立為菩提分法。謂趣菩提信為上首。將起眾行。信為初基故。立信為菩提分法。精進遍策趣菩提行。令速趣向三乘菩提故。亦立為菩提分法。輕安調適對治惛沈。助觀品勝。行捨平等對治掉舉。助止品勝。菩提分法中止觀為主故俱立為菩提分。慚愧等六。散善品中。勢用雖勝。而於定善。勢用微劣故。不立為菩提分法。以菩提分定善攝故(文)寶同之。喜。光雲。受於雜染清淨品中。勢用俱勝故。亦立為菩提分法。有餘師說。受於離染勢用雖勝。而於淨品。作饒益事。如旃荼羅姓雖鄙·劣。而與豪族作饒益事。亦立為菩提分法。想思觸欲。於離染品。勢用偏增故。不立為菩提分法。於假想觀。勝解偏增。菩提分法順真實觀。是故勝解非彼所攝○問。何故三受皆通無漏。唯立喜為菩提分法。答。復次菩提分法。行相猛利。樂·捨遲鈍故。俱不立(文)戒。寶雲。問。何故一切色中。唯無表色。有立覺分。非餘色耶。答。正語·業·命。隨順聖道。勢用偏增。故立覺分。餘色不爾(文)尋。光雲。問。何故尋·伺俱通無漏。唯立尋。為菩提分法。答。菩提分法行相猛利。伺用微劣。是故不立。復次伺為尋所覆損故。於策正見。尋用偏增故。伺不立菩提分法。以上光寶釋婆沙·正理(見)。 毘婆沙師說(文)光雲。婆沙九十五。有三說。兩說同此論。復有一說。正語·業外有正命故。若說有三。即有十二。然無評家。雖復開合不同。並戒為體(文)寶雲。婆沙九十五。有三說。一說同此論(文)今論實體唯十雲義。論主所存也實體十一雲義。是毗婆沙師說。非論主所存。故寶師意。婆沙論有三師說中。實體唯十雲一師說。同今論雲也。光師意。今論現文舉雲唯十雲十一之二說故。釋兩說同此論也。故邊邊義歟(以上本義抄)。 名無別屬(文)。 念住等三隨增上義說(云云。文)光。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三品善根。若據相應及俱有法。以出體性。體實遍攝諸加行善。然隨同品增上善根。以出體性。如次應說念住為慧。正斷為勤。神足為定(文)。 答薩婆多釋(文)二十三卷雲。謂由念力。令慧住境。或由慧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文)。 如實見者能明記故(文)麟雲。實見是慧。明記是念。既因實見方能名明記。故知。因慧令念住境(文)。 或名正勝(文)出正斷之異名也。論文(見)遮三業惡非。勤修三業善根。此四種最勝故。雲正勝。 答神謂神變靈妙德也(文)麟雲。謂現諸變化等事。為妙德也(文)尋。定名足意如何。答。依定成神通靈妙德。如依足成運用自在之義。如雲千里行起足下。 照了身等四境(文)身·受·心·法四境也。 頂位中(文)寶雲。正理論雲。謂此位中。能制心識。趣不退位。終不匿乏信等善根。定用勝故(文)。 且暖位中(文)寶雲。正理論雲。謂此位中。見生死過涅槃功德。遂能勇猛。發勤精進。不墜生速趣涅槃勤用勝故(文)。 初業者(文)三賢位也。七加行最初。向菩提初故。雲初業。業業行也。 能審照了身等四境(文)照了身·受·心·法四境。修習非常·苦·空·非我行相。慧用勝故。雲念住增也。寶雲。正理雲。此位中為息競。由念勢力。於身等境。自相·共相。能審了知。壞二種愚。慧用勝(文)。 能證異品(文) 麟雲。此抉擇。望前順解脫分。為異品(文)。 世第一位非世惑法(文)世間第一法故。為世惑不所屈伏也。寶雲。正理論雲。謂此位中。不為煩惱之所屈伏。力義勝故。雖忍位中容如是。然非決定。是故不說。或此位中。為一切餘異生法之中所屈伏故。於此位力義偏增(文)。 得增上義(文)第三卷頌疏雲。信等八根淨增上者。謂清淨法隨生長故(文)。 及修見道位者(文)問。修道·見道次第如何。光雲。契經中。隨數增。說先七·後八。非修次第。若據修次第。先八·後七(文)七覺·八道。此增數也。 速疾而轉通行勝故(文)八正道喻世間輪(二十四卷見)速疾行故。見道又似輪旋轉不息。通行者往趣義歟。光雲。見道位中。十五剎那。速疾而轉。通行勝故。說道支(文)寶雲。見道位中。二義最勝。謂見道位聖慧初生。如實尋求諦理勝故。又於此位。不起期心。能速疾行往趣勝故(文)。 直往涅槃城(文)八正道到涅槃城本路也。寶雲。若欲求出生死海者。可依過去諸佛本路。速行出者。當勤修習八聖道支。以此故亦通修道(文)。 幾通有漏幾無漏耶(文)幾無漏者。限無漏歟。 七覺八道唯無漏(文)寶雲。正理論雲。一切覺分。皆助菩提。唯此獨覺支名者。以最鄰近菩提果故。由此理趣。證七覺支。應知。但依治有頂。說此為上首。類治下地。唯於無漏。立覺支名。若不許然。寧不通二○見道位中。八道支勝故。此一向無漏性攝。雖正見等亦有漏。然後不得正道支名(文)八正道支通有漏(聖位所起有漏道品。立道支名也。一向無漏者。增位并覺支後道支也。覺支限無漏。本義抄趣)此四念皆通(文)聖位所修四念等。通無漏也。 依初靜慮具三十七(文)婆沙論雲。以四念住所緣各別故。尚無有二俱時現前。況有三·四(文)麟雲。正理論雲。初根本定。雖容有三十七。然實三十四。解雲。謂四念住必不並生。以一慧分四念住故(文)惠雲。約前後位。共有三十七。一念中即不共具。以四念住等定不俱時。餘容俱時有也(文)。 除善根故○猶疑慮故(文)近分八捨淨之定故。除喜。麟雲。謂與下地相鄰。恐為下法所染亂也(文)。 彼除尋故(文)二禪已下無尋無伺地故也。   三四中除二(文)第三靜慮心悅。安靜離喜貪故。樂受無喜。第四靜慮。捨受又無喜中間。除戒三支(文)麟雲。謂正語·業·命三。是色法故。雲無色界無此三支。然與有頂別說者。有頂無無漏。全無七覺及八道支。此三地中。有無漏故。有七覺支及餘道支也(文)。 第四明證淨(文)寶雲。舊雲四不壞淨(文)義章雲。四名是何。一佛不壞淨。二法不壞淨。三僧不壞淨。四戒不壞淨。佛不壞者。於佛所得真實法中。自證小分。仰類佛德。知其殊。名佛不壞淨(文)。 論雲覺分轉將必能證淨(文)麟雲。轉之言起。起之言生。謂根·力等覺分生時。必能獲得四證淨也。或從根·力轉入證淨故(文)惠雲。從念住至無生智名轉(文)。 一於佛證淨(文)光雲。由證諦理。於佛起信。名佛證淨。法·僧准見。聖人所愛慕戒故。名聖戒。其戒體淨淨。依證起故。亦名證淨。前三信所緣故。置於言。第四依證故。無於字(云云)惠雲。於是境。第四聖戒。是自內證。不言於(文)問。三寶體何。光雲。婆沙一百三雲。此中佛者。謂佛身中諸無學法。緣彼無漏信。名佛證淨。此中法者。謂獨覺身中三無漏根等學·無學法。菩薩身中二無漏根等諸學及苦集滅三諦。緣彼無漏信。名法證淨。此中僧者。謂聲聞身中學無學法。緣彼無漏信。名僧證淨。諸無漏戒名戒證淨。自性淨故。依證起故。亦名證淨(文)無漏戒者。道俱戒也。寶雲。法者。無我理等○唯上信法。不緣教也(文)。 見苦集滅  所證三諦理(法寶)緣彼慧相應信——法證淨  能緣慧相應道共無表——戒證淨 見道  現行   緣道(菩薩道、獨覺道)慧相應信——法證淨   能緣慧相應道共無表——戒證淨  得修   未來修緣佛無學法信——佛證淨   未來修緣聲聞無學法信——僧證淨 此所信法也(文)光雲。信法略有二種。一別。二總。總通四諦。 皆是法故。別唯苦集滅三諦全。道諦小分。謂菩薩道。即菩薩身中學法及獨覺道。即獨覺身中學無學法皆是法攝(文)。 菩薩道乃獨覺道(文)麟雲。一世界中唯有一佛故。言菩薩獨一。即王宮生二十四心菩薩也(文)。 光雲。獨覺據麟角喻(文)麟雲。獨覺約麟喻。不取部行(文)問。光雲。部行獨覺所得有為無漏法。僧寶攝歟。答。一義雲。於部行中。先聲聞別種姓相分。先聲聞。專容有事和之類也。而於無佛世。雖無說戒羯磨等事和之義。有理和故。僧者。以事和為本。故立有事和之類。自無事和之時。由有理和故。成僧眾。此是僧寶攝也。別種姓。自本無有事和之義。亦闕理和之義。故不成僧眾。故彼所得有為無漏法。不為僧寶體。法寶攝歟(以上本義抄)。 聖所受戒(文)。此是論長行文也。論雲。聖所。愛戒。與現觀俱故(文)惠雲。受以信為體。十五心中皆有戒。名一切時(文)麟雲。聖所受戒與現觀俱者。即無漏道俱戒也(矣)。 解雲此明法戒通見四諦也(文)惠雲。受以信為體。十五心中皆有戒。名一切時(文)問。解雲者。解上聖所受戒論文歟。若爾者。唯應雲明戒通四諦。何雲法戒乎。答。聖所受戒等文。釋法僧三諦念等頌下在之。長行雲。爾所信法○皆得法證淨者。明法證淨四諦。聖所受戒○無不同得者。明戒證淨通四諦。寶記爾(見)今疏。法證淨通四諦。頌文分明故。引加聖所受戒等長行文。明法戒通見四諦(為言)解雲者。引長行文故。指此文。置解之言法·戒通見四諦文。意及法謂三諦全頌文也。   由所信別故名有四(文)麟雲。此言總而且略。謂由所信別分信成三。并戒成四。非即信別成四種也(文)。 證四諦理故(文)麟雲。謂如實覺知四諦理故。故名為證(文)。 正信三寶及妙屍羅故(文)麟雲。謂信三寶。及得屍羅。非謂及言。顯信於戒。故下釋言由信心淨故發聖戒。乃至要具前信。此戒現前等故(文)。 由證得淨(文)麟雲。前三證得淨信。後一證得淨戒。並是證淨(文)。 此四次第者(文)論雲。如出觀時現起次第。說觀內次第。如是如何出時現起次第。謂出觀位。先信世尊是等覺。次於正法毘奈耶中。信是善說。後信聖僧(文)。 學位成就八支(文)麟雲。即正見等八道支也(文)。 尚有餘縛無解脫支(文)麟雲。謂如多繩縛。雖解多縛。唯有一縛。不名解脫(文)惠雲。正智與解脫俱時。無正智時。解脫亦無也(文)。 謂無學勝解(文)麟雲。即通大地中勝解為體(文)古(定)雲。三。界惑⑥盡ЁУю時。既Я惑⑥盡Ё畢Ъ思決定ЗЬ心。勝解心所也。勝解者。決定心所故。無學位已脫諸煩惱縛。立勝解支。復能起彼盡智·無生智。二了解脫智。正智支Ь立也(以上)麟雲。論雲非離小縛可名脫者。非無解脫體。可立解脫智。無學已脫諸煩惱縛。復能起二了解脫智。由二顯了。可立二支。解雲。二了解脫智。即盡·無生。由正解·正智二相顯了故。立支名(文。以上)。 名為解脫(文)麟雲。即擇滅為體(文)。 以立支名屬有為(文)麟雲。既言其支。明顯有為不通無為。以無為非支(文)八道支·七覺支。皆約心所。無名無為也。古(定)雲。無為無作用物故。證ЁУэЬх證ЙЗЬх可雲無之。故無支義也(以上)。 心解脫及慧解脫(文)義章雲。如涅槃經說。斷除一切貪·瞋·癡等。得心解脫。一切所知無障礙故。得慧解脫(文)准此釋。於阿羅漢。斷染污無知。雲心解脫。斷不染無知。雲慧解脫歟。 五分法身中(文)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雲無漏五蘊也。義章雲。防禁名戒。戒有三種。別解·定·道也。息亂住緣。目之為定。定有二種。一者事定。謂世八禪。事中安心。息除事亂故。名事定。二者理定。三三昧等。理中安心。息除性亂故。名理定。取性違理。名為性亂觀達名慧。心體自性無闇。為慧。解脫有二。一有為解脫。無漏聖道免絕羇縛。二無為解脫。滅諦涅槃滅離眾縛。解脫知見者。知己出累。名解脫知見。解脫知見有二。一自知解脫。於己所得覺了分明。二知他解脫。知三乘人一切所得(云云)取意抄之。 初無學心於未來正生時(文)初言簡後。無學簡有學。心言攝心所。正生時簡未來中餘未生也(光意)。 從煩惱障正得解脫(文)意隨惑去解脫雲意也。麟雲。煩惱得是其障體故。論雲。由彼能遮此心生故(文)光雲。謂煩惱得。由彼惑得能遮無學初心生故。說名障。金剛喻定。於現在世正滅位中。彼煩惱得不至生相者。名為正斷。由正斷故。不能為障。初無學心。便至生相。於正生位。正得解脫。非惑得俱。名正解脫。金剛喻定。流至過去已滅位中彼煩惱得。名為已斷。初無學心。至現在。已生位中。名已解脫(文)無為說三界者(文)寶雲。釋經中三界。即是前二解脫中無為解脫。體一無為。就三義別立三名也○何緣三界如是差別。謂有漏法。總略有三。一者能繫而非能染。二者能繫亦是能染。三者非二順繫·染法。故斷此三。所證無為。如次名為斷等三界。述曰。言結。遍一果等貪自性斷貪自性斷貪等無為。名為離界。餘八結法自性斷瞋等無為斷界。自餘法上緣縛斷時。名為餘界。即此九瞋及一果。等望他即是滅。望自即離。斷色不染法。一向是滅。非總定別故雲假也。今詳。正理俱不盡理。此之三體各不相交雜染法。一向約自即八瞋名斷。貪名離也。餘法無一向名滅。此釋三別於理為勝。若不爾。即三雜亂(文)。 餘瞋等八結(文)九結者。愛瞋·恚瞋·慢瞋·無明瞋·見瞋(身見·邊見·邪見)取瞋(見取·戒禁)疑瞋·嫉瞋·慳瞋也。離愛結。離界也。離恚等八。斷界也。上釋雲。恚·嫉·慳唯欲界繫。餘遍三界(文)相對廣狹有殊(文)寶雲。厭通斷惑·不斷惑。廣唯緣苦·集。是狹。離通四諦。是廣。唯是斷惑故。陝也(文)。 即是先離欲染後入見道苦集法忍也(文)先離欲染人。見道時。見惑已斷故。唯為觀諦理。起法智也。 有厭非離○智是見道苦集法智(文)正文雲。應雲苦·集智或苦·集法類智。而何但言苦·集法智耶(以上)。 永正六(己巳)八月十九日抄之畢。大法師英憲。 一離界斷界滅界事。神雲。言離界者。謂但離貪能緣縛。所縛法得解脫擇滅。言斷界者。謂餘八瞋斷能緣縛。所縛法得解脫擇滅。言滅界者。謂滅所餘貪等九瞋隨眠所隨增事。離能緣九結時。所緣縛事體。得解脫擇滅。以此三界皆是擇滅故。經說三界即無為解脫(文)。 又雲。如一極微上離貪結義邊。名為離界。斷餘八瞋義邊。名為斷界。滅所見事體邊。名為滅界(文)尋雲。貪為一八瞋為一意如何。   神雲。有漏法總略有三。一八瞋能縛而非能染。以非愛染故。二者愛瞋能繫亦是能染。三者體非能繫亦非能染。謂順繫染法。斷此三法所證無為。如次假名斷等三界(文)。 尋雲。離雲斷雲滅。可有差別乎。可准寶記。如上所引。寶雲。釋經中三界。即是前二解脫中無為解脫。體一無為。就三義立三名也(文)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二十六(頌疏論本第二十六) 決斷名智(文)惠雲。釋疏文分二。一釋名。二分文解釋(文)來意第一卷讓歟。問。決斷名智意如何。寶雲。惠出曾見決斷名智。或求見所見境意樂止息加行奢緩。說名為智(文)惠雲。智惠見忍同體義別。決斷名智簡釋稱惠。推求名見信可是忍(文)私雲。決斷名智者。於境印地決定斷疑慮名智(為言)。 論雲前品初說諸忍諸智(文)麟雲。言於前品初說諸忍智。即賢聖品中。於見道位說八忍八智也。於後復說正見正智者。品後八正道中說正見。十無學支中說正智也(文)為有忍非智耶(文)麟雲。上約有忍智為問。下約智見為問。如此等四名異體同。故為問起(文)。 聖惠忍非智(文)光雲。惠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唯無漏惠立以聖名。以能如實正觀四諦。故名為聖。有漏之惠雖亦觀諦不分明。故不名為聖(文)惠雲。聖惠忍簡四加行忍言聖惠忍(文)忍種類事。光雲。泛言諸忍略有四種。若忍辱名忍。即無瞋恚名為忍(耐怨害)若安受苦忍名為忍。即精進名為忍。若忍許名為忍。即信名忍。若觀察法忍名為忍。即惠名為忍。此中言忍以惠為性(文)。 與疑得俱未成決斷(文)光雲。決斷名智。疑是猶預。自性相違。八忍起時。與自所斷疑得正俱。爾時正斷。敵對相違。未已斷故。非決斷故不名智(文)義章雲。見解安理名忍。所斷惑得猶與心俱。心俱得中有其疑得。帶疑不決故不名智(文)問。如先離欲者。四法忍位自疑已斷。可名智耶。光雲。先離欲四法忍位自疑已斷。是疑得俱忍流類故。故非智(文)又雲。向疑障決斷。忍與疑得俱忍即不名智。無明障推度。忍與癡得俱忍應不名見。答。疑有相應無明。助疑得有力能違忍。獨頭無明無惑助。忍與彼得俱可說名為見。若言亦有相應無明。今言助者據別剎那(文)續本義抄雲。於若言亦有相應無明等釋者。雖有學者異義。且一義雲。此是修伏難也。難心雲。於無明有相應無明。彼與餘惑相應故。彼相應無明。蒙餘惑助可障見。何八忍可名見哉(為言)今言。助相應無明。隨從起雖助餘惑。非蒙餘惑助。何有餘惑助哉(為言以上)古(堯圓)雲。相應無明。與一切煩惱相應俱起故。有相應無明助。其力強。獨頭無明無惑助者。獨頭無明起時。相應無明不並起故。獨頭獨起。無餘惑助雲也。今忍與相應無明得俱。相應無明與貪等諸惑俱起。非別剎那起。不論惑助有無也。今論助有無者。據獨頭無明別剎那。然忍與獨頭無明得不俱故。名見無失也(以上)尋。異生斷惑無間道中慧。名忍歟。名智歟。光雲。異生斷惑諸無間道。雖疑得俱。非真對治。非極相違。後容退故。而得智名(文)古(堯)就此文或雲一所以。或雲二所以。或雲三所。釋心雲。異生斷惑諸無間道。雖疑得俱。非真對治等故。所斷疑得。強不成敵對義。故得智名已。聖慧中八忍。與疑得俱起。正斷非已斷。而真對治極相違不可退故。疑得強成敵對義。由此忍不名得智名也(以上。明眼抄雲)光又雲。若言亦有相應無明今言助者。據別剎那(云云)意雲。相應無明非自力起故。非別剎那也。古人謂獨頭無明邊。有相應無明。是一剎那故。非別者。是謬歟。又別義雲。若言相應無明助獨頭無明者。此是前後非同時故。不例也。此義善也(以上)。 推度名見(文)麟雲。汎論見有二種。一者推度性。二者照矚。今約推度故。說非見。餘處名見。約矚義(文)。 餘無漏慧通智見二性(文)麟雲。言已斷疑故。見得智名。推度性故。釋得見名。非初見故。不名為忍(文)惠雲。除盡無生智八忍。外餘八智等。通忍見聖慧也(文)此通忍言無思束。光·寶不謂名忍。可思之。 有漏慧皆智性攝(文)寶雲。明有漏慧皆得名智。所見境中非初見故。婆沙四十四雲。無一有情於一切境無始時來非有漏慧數數觀之。故有漏慧皆是智攝(已上論文)即是通染·不染一切有漏諸慧。皆名為智(文)。 唯六亦是見性(文身)寶雲。除五識身相應諸慧。所餘善慧。皆名為見。即是世間正見攝也。諸染慧中。唯五名見。一切無記皆非見(文)。 惠雲。五識相應慧。不得名見。無推求故。正見取意識相應慧(文)。 如上聖慧及有漏慧(文)寶雲。此明有漏及無漏慧。於一切處皆得名慧。以此皆能簡擇法故(文)。 初明二智三智(文)二智者。有漏皆無漏智也。三智者。世俗智·法智·類智也(下見)論雲。智有幾種(一問)相別雲何(二問)初四句答初問。通二行頌答後問歟。 一世俗智(文)下文自性故(文)自體有漏世俗法故。雲世俗智(為言)寶雲。正理釋雲。前有漏智。總名世俗。瓶衣等物性可毀壞故。顯世俗情故。名世俗。此智多取世俗境故。多順世間俗事轉故。從多建立世俗智名。非無取勝義。順勝義事轉。然是愛境。無勝功能息內眾惑。故非無漏(文)。 二法智三類智(文)類智。義章雲比智。比·類意同歟。緣欲界四諦。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智。緣上界四諦。與前相似故。得類智名。義章雲。比智從其方便為因(文)又雲。言比智者。准前度後。曰之為比。因比得智故。雲比智(文)寶雲。對治欲界非法故。名法智。對治上界非法。亦應名法智。不可重名法智。但可名類。以是對治非法·類故(文)。 四苦智○七道智(文)此四智緣四諦故。雲苦智等。從所緣境立名也。界品頌疏雲。苦者。苦諦。三界有漏違聖心故。總名為苦。非是苦受逼迫之苦。以彼苦受唯欲界故。集者。集諦也。有漏諸法招集苦故。名之為集(文)又雲。滅者。涅槃不生。名滅。擇力所得滅。名釋滅(文)又雲。道諦者。有為無漏也(文)義章雲。逼惱名苦聚積稱集。寂怕名滅。虛通曰道。照斯之解。名為苦智乃至道智(文)。 八他心智(文)義章雲。他心智。非己之慮。稱曰他心。照期之解。名他心智。理實亦知他想受等。心是主故。偏雲他心。又想受等通名心故(文)疏下釋雲。加行故。立他心智等(云云)可見之。 九盡智十無生智(文)二十五卷雲。盡得俱盡智(文。如上)無生智者。下文不應更知等(云云)此明行相歟。得名如何。義章雲。於彼宗中。利根羅漢。隨所斷結。保更不生。名無生智(文)(無生智得名下注之)。 如是十智總二種(文)一者有漏智(世俗智全。他心智一分)二者無漏智(法·類四諦智。盡無生智。各皆全。他心智一分)束十智為二種者。漏·無漏勢用別故也。故頌雲。有漏無漏別。問二智勢用何別耶。麟雲。有漏無二智何別。無漏於境行相明利。有漏慧與此相違。如勝劣香薰別。炎鐵草火勢有殊(文)。 有漏稱世俗者(文)此明三智也。一世俗智(前同有漏智)二法智(緣欲四諦苦集滅道智也)二類智(緣上四諦苦集滅道智也)盡無生智(并)無漏他心智。法類二智攝也。 世俗遍為境者(文)麟雲。如無我觀緣一切故(文)此明三智所緣境也。問。世俗智緣有為無漏無為法義如何。義章雲。又曰。等智雲何能知第一義諦。雖不能證。非不能解故。得智之(文)私雲。無漏緣惑。既煩惱緣無漏法。世俗智何不緣無漏哉。 第二明三增至九(文)寶雲。法·類就境成四。兼前法·類復成六智。兼世俗總有七智。無學位成盡·無生。總成九智(文)。 緣四諦境有差別故分為苦集滅道(文)光雲。正理雲。何緣俗智亦緣苦等。作苦等行相。而非苦等智。由彼先以苦等行相觀苦等已。後時復容觀苦等境為樂等故(文)。 初起時唯苦集類也(文)寶雲。初念唯緣有頂苦·集。餘異緣(文)。 作六行相(文)光雲。問。何故不作空非我行。解雲。以此二智涉於世俗。謂出觀後。作我生等解故。前觀內不作空非我行(文)古(堯)雲。六行相者。苦集八行相中。除空非我二。餘六行相。此二智行相。我生已盡梵行已立等故。空非我行相違之除之(文)。 觀有頂蘊(文)寶雲。唯約有頂四蘊為境(文)。 自生慶喜(文)古(堯)雲。言生慶喜者。盡·無生智入觀位。正非生慶喜。義可喜故。雲慶喜也(以上)。 問。無漏他心智不知有漏心田耶。麟雲。問。何故已身無漏他心不能知他有漏心心所耶。正理答雲。謂以諸聖智緣有漏時。必於所緣深生厭。皆樂總棄捨。不樂別觀。緣是無漏時。生欣樂故。既總觀已亦樂別觀。如有見聞非所愛事。總緣便捨。不樂別緣。於所愛中。即不如是。總見聞已亦樂別緣。是故於他有漏心等。必無聖智一一別觀成緣有漏心無漏他心智(文)。 由四智成他心智(文)光雲。此他心智知他別相。是容預修道見道中無(文)光雲。無漏他心智不知有漏心故。非苦·集智。滅是無為故。非滅智。他心智是見性。盡·無生智非見性故。非盡·無生智(文)。 於勝地根位○明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文)正文雲。何故但雲不知上地耶。應言明他心智所不知心(以上)。 不知勝地(文)惠雲。有漏他心智。知心心所。有十五。謂欲界·四定各下中上三心。四定他心智。共有十二。初定下他心智。知初定下品心及欲界三心。初定中他心智。兼知初定中下心及欲界三心。初定上他心智。能知六心。二定准此可知(文)又雲。無漏法。不由他有勝劣。但由根有上下。故二定下心。不能知初定中品心也。無漏他心智。能知所知各十二。四定各三。如二定下他心智。知自地下及初定下心。二定中品他心智。知自及下地中下品。二定上他心智。知自下地上中下心。以無漏他心智。無有一人獨成三品故。唯知自下品心。有漏他心智。一人容成三品故。能知六心也(文)。 不知勝根(文)光雲。既不能知上根上位。義準能知自根·下根·自位·下位(文)。 謂不還聲聞無學(文)麟雲。謂前二果。未得他心智故。所以不論(文)。 前前不知後後(文)麟雲。前類非一故。言前前。後類非一。復言後後(文)。 以欲界全分對治為所緣境(文)麟雲。謂四法智。通能治欲見修惑故。名全分。類智通能治上界見修惑故。名全。雖滅·道法智亦能治上修惑。然非全故。故類智不緣。為簡於此故。言全分(文)。 此二智互不相緣(文)惠雲。法·類二智。所緣境別故。不相知。如二人相背。一人視天。一人視地。不相而也(文)。 聲聞知見道二念心(文)麟雲。見道中。雖無此智。而得為境(文)光雲。且據初說。但言二念。後十三念。皆亦容作他心智所緣(文)亦容作已下釋意。羅漢所起他心智。知一有情所起見道心。雖限二念。知多有情所起見道心之時。應有十五心皆作他心智所緣義(為言)(續本義抄意)。 謂初二念及第八集類智心(文)論雲。知彼見道初二念心○知彼第八集類智心。以此但由下加行故。有說知初二及第十五心(云云)今疏初師說也。明眼抄。問。付此論。二師何為正義耶。答。以初師為正義歟。不雲有說故(以上)。 聲聞由上加行或中加行故十三念(文)古(堯)雲。一義雲。加行分上中下三品者。唯依心力強弱。不依念多小。鈍根者所證法。難得故。起強盛加行。以之為上品。利根者所證法。易得故。不用強盛加行。以之為下品。是則聲聞·緣覺差異也。聲聞經十三念加行。獨覺經五念加行。於聲聞中。起中品。鈍起上品。就心強弱分三品也。但同聲聞種性故。共經十三念也。一義雲。加行分三品。依念多小故。十三念為上·中。五念為下品。用多功力為上中。於聲聞利。用中加行。鈍用上加行也。獨覺聲聞利根Ююыэ尚利故。用下加行也。尋。依念多小者。上·中二品何同經十三念耶。答。聲聞中纔雖有利鈍別。勝劣不有。爾所差異故。同經十三念歟(以上)麟雲。謂聲聞加行劣故。經多剎那方成。從第三心。便經十三念。前人已至第十六心。雖知此心。乃是修道攝也(文)。 彼已度至第十六心(文)彼者前人也。前人者入見道人也。 此麟角○能知彼第八集類智心也(文)問。麟喻起他心智。加行用五念心(見)若爾。知第八心畢。更經五念。加行即滿。何無知第十四念義耶。光雲。解雲。欲知亦得。而不知者。見道位總有二分。一法分·二類分。知初二念。是法分。知第八念。是類分。既具知二。其心萎歇故。不更知。又解。欲知亦不得。初修加行。知初二念。第二復以五心為加行。知第八心。至第三更修加行。其力微劣。以六心為加行。不能成也(文)已下二箇釋在之。恐繁略之。惠雲。正理論一說。麟角知四念心。初·二·第八·第十四·是正義。三心是不正義也○部行獨覺同聲聞說(文)。 謂無覺位若正知我已知苦(文)明眼抄。問。我生等四智。與我已知苦等解。同歟異歟。答。今案。各別歟。意雲。在觀智中。義別說之。後得智中。行解少異歟(已上)續本義。凡觀行者。依先加行意樂各別。證羅漢果之後。至後得智中。所作之行相。我已智苦等與我生已盡等。兩箇四種行相是異歟。所謂觀行者。先加行位。謂我當證羅漢果之時。要起於四諦理已智已斷已證已修之審察。依此意樂力。經得智中。作知我已知苦等○不應更知等之行相。又觀行者。先加行位。起如此欣求意樂。謂雲何當今我生永盡。乃至雲何當更不受後有而證果時。至後得智中。作我生已盡等之行相。自生慶慰也(以上)問。無生智行相。雲我已知苦。雲不復更知。意何。寶雲。若無生智知不退也。故言已知等。不應更知等故。正理雲。何緣論說無生智中。復作是言。我已知苦等理。但應說不復更知等。二行不應俱時轉故。若次第轉。前與盡智無差別故。不應重說。應知。此說意為遣疑。恐有生疑。如時解脫。先起盡智。得無生智。如是應許不時解脫。先起無生。後得盡智。為顯一切盡智先起故。復先說已智等言。或先但言我已知等。顯時解脫。唯有盡智後。復重言我已知等。顯不時解脫。盡後起無生故。雖重言。而無有失(文)。 問。盡智·無生智得名如何。麟雲。言盡智者。知諸漏盡等故(文。如上)寶雲。無生智者。何謂無生。正理師言。謂非擇滅有無生故。此智得生。智託無生。名無生智。滅雖常有。而得非常。得彼滅時。此智方轉。要由得起方名有滅。於有滅位。此智方生。或無生言目彼滅得。如涅槃得亦名涅槃(文)麟雲。前解。非擇滅名無生。後解。非擇滅得名無生也(文)。 世俗智攝一全一小分(文)惠雲。凡言一全。只約攝自體。以下攝一全。皆准此擇。俗智攝一小分者。攝有漏他心智。不攝無漏他心智。四智體中。對餘三智。名小分也(文)。 法智類智○七小分(文)惠雲。攝苦等四智者。此四智通法·類智攝。法智攝法分邊。不攝類分邊。類智攝類分邊。不攝法分邊。名小分攝。盡·無生智者。此二以六智為體。法智攝法分及四諦智法分邊。不攝類分邊。攝他心智者。此智以四智為體。法智攝法分邊。類智攝類分邊(文)麟雲。是無漏故不攝世俗。上下別故。法·類互除故。但攝七(文)。 苦集滅智○四小分(文)惠雲。攝法智類智者。此二智通四諦智。苦智攝苦邊。集·滅准此。攝盡無生智者。此二智以六智為體。苦智攝六智中苦智邊。集·滅智攝六智中集·滅邊。及攝六智中法類智小分。法·類通四諦智。苦·集·滅智各攝法類中苦·集·滅小分也(文)麟雲。不攝他心。又四諦智非互相攝故。全除之(文)。 道智○五小分(文)惠雲。攝法類者。此二智通四諦智。攝緣道諦邊法類智。不攝緣餘三諦法類智也。攝盡無生智者。此二智六智為體。攝六智中道品也。及法·類智中緣道諦法類智也。攝他心智者。攝四智體。中道智也(文)。   盡無生○六小分(文)惠雲。攝無學身四諦智及法類智非見性者。不取無學身中六智。有見性者及有學身六智也(文)此釋意。簡無學有見性及有學智。雲小分(見)麟雲。謂六智通三道故。今唯攝無學道中智故。言小分。以無漏故。不攝世俗。非見性故。不攝他心。利鈍不同故。盡不攝無生。無生不攝盡智(文)。 一自性故(文)光雲。一自性故。立世俗智。體是有漏世俗法故。此世俗智。非以無漏勝義智為自性故。若據前文。亦從境立名。故前文言。故有漏智總名世俗。多取瓶等世俗境(文)准此釋。世俗智立名二邊在之。自體有漏可破壞之智故。雲世俗智。或知世俗境故。名世俗知。 二對治故(文)光雲。二對治故。立法類智。法智全能對治欲界。類智全能對治上界。滅道法智雖亦能治上界修惑。而非全故(文)滅道法智雖治上修惑。不治上見惑。故非全。仍名類智。不名法智(為言)尋。依全對治欲界立法名如何。寶雲。對治欲界非法故。名法智。對治上界非法。亦應名法智。不可重名法智。但可名類。以是對治非法類故(文)麟雲若爾法智亦能治上應亦名類答法雖能治上非全能故故此全言已遮此難(文)。 此二智境體雖無別(文)行相別者。能緣行相別也(光初釋)麟雲。以有宗苦集一物因果分故。言無別(文)。 五加行故(文)尋。修加行觀行如何。寶雲。引此智時。修何加行。先應觀察身之顯形所樂言音表心差別。謂彼行者。初修業時。為欲知他心之差別。先審觀察自身顯形所樂言音因。何有別遂知顯等差別由心。次複審觀他身顯等。亦由心異有差別生。由此後時離欲身意。調葇清淨。所引勝定。依定發生有威德智。此智真實照見他心。如明珠中種種色縷差別之相了然可得。是名修世俗他心智加行。若修無漏他心智時。以觀非常苦為加行。此加行位。通緣色心。至成滿時。緣心非色(文)。 惠雲。他心智加行先觀自身色形相表心喜怒。然後觀他心。以色為門故。無色界無他心智(文)正理論文歟。 事辨身中(文)惠雲。無學智苦·斷集·證滅。修道。第九解脫道事以辨。盡智初生。依事辨身也(文)麟雲。謂於見斷苦斷集證滅修道等事。皆名盡。此人身中成智。名盡智(文)。 若無漏者○作四行相(文)問。知他無漏心。作道下四行相。知他有漏心。何故不作苦·集八行相耶。惠雲。無漏。無始未曾得作道下四行相方知無漏心。有漏他心智。無始曾得不作苦集諦行相亦能知也(文)光初釋。麟雲。欣觀察容可別知。故知。他無漏心作道下四行觀。厭觀必欲總遣。故知。他有漏心不作苦集八行相觀(文)。 如境既自相行相亦自相也(文)麟雲。如心心所法。是自相境。亦依此境為行相故。名自相行。此非十六行相所攝(文)古(堯雲)心心所。其體清如明鏡。對所緣境時。境界相現心上。是雲行相。境界已自相。行相亦自相也雲。此心也。惠雲。問。他心智能知前人心。前人心緣色。此他心智能知此色不。又前人心作無常行相。此他心智能取此行相不。答。不能取前人所緣境及行相也(文)。 一切聖道為因生故(文)光雲。具以見修及與無學一切聖道。為同類因生故。名因圓。初盡智生。雖以見修聖道為因。未以無學聖道為因。不名因圓。後相續位。雖亦無學聖道為因。應名因圓。據初說故。或彼盡智。非無生智為因故生。不名因圓。 修道所攝滅道法○治上界修斷(文)麟雲。修道簡見道。見道中唯類忍治上故。滅道簡苦集。欲界苦集粗。上界苦集細。緣粗不能斷細故。故苦集法智不能治上。故正理雲。苦集智緣所厭境無容厭。彼於此離貪。滅·道二智不緣厭境。緣下治上無過(文)。 欲之滅道勝上界故(文)此是一由也。已除自怨已下一由也。光雲。欲界滅·道。勝上界苦集法故。故緣下勝能治上劣(文)。 已除自怨(文)光雲。又復已除自界怨已。能兼對治他界怨故。由此類智無能治欲。故正理雲。要於自界所作已圓。方可兼為他界所作。非諸類知。已事成時。他事未成。有資助義故。無類智治欲界法(文)。 法智治上無為事。惠雲。問。法智治上界。得無為。為法智攝。為類智攝。若依前義。不應理。正是類智所治故。若類智攝。亦不應理。法智攝故。答。是類智攝。問。既法智。如何類智攝。答。以是類智正所知故也(文)。 世俗作十六行○自共相行(文)惠雲。世俗智作自相。共相。即前三方便中。作自共相加行中。十六行相也。無漏心心所道諦攝故。作道下四行相。能知他無漏心心所也。自相緣者。如受領納名自。他心智。亦作領納行相下知同類心。准此釋(文)寶雲。更有餘能緣一切法自共相等者。謂五停心觀。總別念住。十二緣。緣十八界無我觀等總別之相(文)准此等釋。自相者。如受領納等。共相者。如無我觀等。 緣心時不緣心所(文)論雲。若爾。何故薄伽梵說。如實了知有貪心等。非俱時取貪等及心。如不俱時取衣及垢(文)。 簡無色界(文)麟雲。以他心智唯在四禪。下心不能知上地。故但知二界(文)。 未緣過未(文)麟雲。光雲。過未無作用故。寶雲。唯緣有情現起心故(文)。 不緣色故(文)麟雲。若知色者。應名他色智故(文)光雲。自相簡共相。以不知共相故。如識了別。名自相等。無漏他心智。雖作共相。別觀一法不觀多法。故亦名自相(文)古(堯)問。無漏他心智。作道如行出共相行相。緣共相境。如何。 唯緣一事(文)寶雲。一簡緣二·三等(文)。 不緣假法(文)非假相觀也。答。是即共相別觀。即更心所道也。如色行色出色Ьх觀Ё。乃至何心所х心王х唯一許⑥緣ЁЪ作道如行出之行相。故猶為緣自相總緣一切心心所法。以作道如行出行相。可為共相境故。無違(以上)。   見道速疾非容預故(文)麟雲此。新雲。無異心故。謂見道總緣。無別異心起作心智(文)。   如應容有。麟雲。若未離欲。雖在餘道。亦無他心故。言容有(文)。 無間道中(文)麟雲。新雲。他心智不斷障故(文)。   作如是言我生已盡(文)麟雲。婆沙雲。我生已盡者。為盡何生。謂盡三世生。以顯非總處四蘊盡也。梵行已立者。學梵行已立。非無學梵行立。以無學梵行今始立故。所作已辨者。一切煩惱皆已斷故。一切所作已究竟故。一切道路已遮塞故。不受後有者。諸阿羅漢皆無後有故。通說言不受後有(文)。 我生等言涉世俗(文)麟雲。謂此二智雖是勝義攝。而涉於世俗。猶言我生已盡等故。此則前因涉於後果。謂觀內盡無生力。於出觀時。作如是言。我生已盡等故。在觀內離空非我。已空非我違出我。問。不作無我行。可然。世俗智中不言不空。何無漏觀中不作空行耶。答。空治我所見。無我治我。雖我見·我所見有殊。而同一我為體。猶言乘故。前因位中。亦不作空(文)問。我生已盡等相配四諦智耶。婆沙二十九雲。我生已盡者。是緣集四行相。梵行已立者。是緣道四行相。所作已辨者。是緣滅四行相。不受後有者。是緣苦二行相。謂苦·非常(文)又雲。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一一當言是何智耶。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集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辨。是滅智。不受後有。是苦智(文。已上二箇文堯抄引之)。 有是處有是事(文)光雲。有是處處。是稱合道理相容受義。有是事。事謂事用(文)惠雲。正理論釋二行相。即是前十六行相無顛倒。名是有處等也(文)麟雲。有部通雲。本論謂有是處有是事。但為顯示前八行相義決定故。作如是言別立(文)。 次句答第二問(文)問。第二問問行相。次句雲此體唯是慧。只是出體。何雲答第二問耶。答。問行相者。此是問行相體也。故答此體唯是慧也。婆沙論。行相體異說在之。委如下。苦諦有四(文。共諦得名如上)光雲。問。諦各有四行。何故各一行標名。解雲。婆沙七十九雲。復次苦相不共。唯有漏法是苦非餘。故名苦諦。非常等三。是共相。三諦皆有空非我相故。復次集相不共。但出有漏法有。招集生死非無漏故。緣·生·因通無漏故。復次滅名不共。唯究竟滅故。靜濫定。妙·離濫道故。復次道名唯顯趣涅槃路故。如濫正理。行通有漏。出通涅槃故(文)(取意)。 待緣故非常(文)光雲。待眾緣生故非常。遷流逼迫性故(文)義章雲。逼惱名苦。苦法遷流。說為非常。苦非我所故。名為空苦。非我體名為無我(文)惠雲。待因緣生法。非常違我見。非我對我見故。如捨。不是人。違我所見故。空如捨中無人也(文)。 集諦有四(文)惠雲。相續即身。由受生不斷。父母等緣成辨也(文)義章雲。能生曰因。聚積名集。能有來果故。稱為有緣。此得報故。說為緣(文)。 等現理故集(文)。 古(堯)雲。一切有漏法為因。集未來散在法。等現在令生起我約唸唸生滅。或約一期也(以上)成辨理故緣(文)論雲。譬如泥團輪繩水等眾緣和合成辨瓶等(文)。 滅諦有四(文)惠雲。滅即釋滅。五蘊息得無為也(文)義章雲。滅中四者。謂盡止妙出。亦名滅止妙離。盡滅有過故。雲盡滅。寂止惱患故。名為止。捨遠粗礙稱之為妙。出離纏縛。名出名離(文)。 無眾患故妙(文)有眾患粗。無眾患妙也。尋雲。眾患眾災差異如何。光雲。無眾患故妙。解脫眾災橫故離(文)准此釋。眾患者。八災患等。眾災者。橫難等苦疫歟。 道諦有四(文)尋雲。通行義。雲契正理如。意如何。光雲。通眾聖行義故道(文)准此釋。智慧通達諸聖行義歟。章雲。如法正行名如(文)准此釋。如正理契故名如(為言)。 此十六行體唯是慧(文)光雲。如是行相以慧為體者。釋第二句。此即標宗。若爾。慧應至不相應故者。論主難。若此行相唯慧為體。不通餘心心所。是即慧應非有行相。若兩慧俱起。可言彼此相有。以慧與慧不相應故。不可說言慧有行相。由此應言至皆名行相者。論主難殺。自為一解。由此應言。諸心心所取境之時。有影像相類各別故。皆名行相。或於境中實類差別青非黃等。取境類別。皆名行相。可得言有。如婆沙七十九。一說。行相通心心所。一說。行相以一切法為性。評家。行相以慧為性(文)。 能行有所緣者(文)光雲。能行·所行。體有寬狹。惠是簡釋。名為行相。能取境故。名能行。為他所緣故。是所行。所餘心心所能取境故。是能行。為他緣故。是所行。非簡釋故。不名行相。諸餘有法為他緣故。名所行。不能取境故。非能行。不能簡釋故。非行相(文)古(堯)雲。以現在一念能緣心心所。名能行。除之外過未心心所(并)他身心心所及自他色不相應等。皆是名所行。 俗智通三性(文)麟雲。不簡善惡。但於境決斷。皆名為智。故通三性(文)。 他心唯依四靜慮(文)光雲。正理雲。他心智唯依四根本靜慮。不依近分靜慮中間。此智所緣極微細故。謂依彼地道力微劣。不能了達他相續中現在微細心心所法。亦不依無色無加行故(文)古(堯)雲。他心智即五通隨一。然五通必依止觀均等四禪地起故。不依慧多定少未至中間。不依定多慧少無色也(已上)法智依六地(文)光雲。正理雲。法智通以六地為依。謂未至·中間·四根本靜慮。不依餘近分。彼唯有漏故。亦不依無色。此緣欲界故(文)。   所餘七地依九地(文)光雲。正理雲。所餘七智。九地為依。謂下三無色及前說六地。總說如是。然有差別。謂此所說七種智中。類智決定依九地起。苦·集·滅·道無生智。若法智攝。六地為依。類智攝者。通依九地起(文)。 他心智依欲色界身(文)光雲。正理雲。謂他心智。依欲色界。俱可現前。不依無色。彼自無故。不起下地他心智者。此智隨轉色。彼無容起故(文)。 法智唯依欲界身(文)光雲。法智但依欲界身起。非依上界。以緣欲界四諦境故。生上二界。不起法智。緣欲四諦。又婆沙雲。謂生二界。必不起法智。以彼厭下苦集諦故。不欲重觀。既不觀下苦·集。亦不觀下滅·道。以滅道智用苦集智為上首故(已上論文)問。若不欲觀者。如何生色天眼耳等亦緣欲法。解雲。事觀起易。得緣欲界。理觀起難故不緣欲(文)古(堯)雲。法智唯依身有欲界起之。依身在上界。除通果心外。不緣欲界法故也(已上)。 緣擇滅唯是法(文)麟雲。擇滅無為。但為法境。非為身受心也(文)。 八智通四念住(文)尋。道智通身念住如何。麟雲。謂八智境通色及心心所等故。通四念住。於中。道智緣無漏色。亦得名身(文)惠雲。餘八智通緣五蘊法故。通四念住攝也(文)。 第三明十智相緣(文)惠雲。十智相。緣自身。即約住念智。緣前念智。不約同時。若望他人說。即同時緣也(文)。 法智能緣九智(文)古(堯)雲。法智所緣境。即四諦境。然俗智有漏故。即苦集諦攝也。法智除現在一念能緣法智。所餘過未法智。皆成所緣。是道諦攝也。他心智若無漏者。道諦攝。若有漏者。苦集攝也。盡無生智。亦道諦攝也(已上)四諦智又道諦攝也(以上)。 類智能緣九智(文)古(堯)雲。類智。緣上界四諦智也。九智有攝上界四諦義邊故。成所緣。准前法智。可知之(已上)尋。法智不緣類智類智不緣法智義如何。麟雲。法·類上下境別。不互相緣。如有二人同住一處。一人觀地。一念觀空。不相見面。餘所不遮。若無漏智。皆道法智緣。若俗智。即苦集法智緣。類智亦然(文)。 道智能緣九智(文)惠雲。道智緣九者。道智知道諦無漏法故。不知俗智及有漏他心智也(文)古(堯)道智緣道諦無漏法也。九智皆道諦攝故。成所緣也(已上)。 苦集二智○能緣二智(文)惠雲。世俗有漏他心智。通苦集二諦攝故。苦集智緣此二諦時。知二智已(文)。 此四皆緣十智(文)惠雲。四皆十者。世俗智。緣無我觀。能緣十智。他心智。知有漏無漏心。故緣十智。盡·無生初起。緣四諦起故。緣十智也(文)。 所緣總有十○標所緣法也(文)正文雲。何故不舉第三句耶。應雲。初句標所緣。次二句列十所緣(文)。 十智所緣總有十法(文)惠雲。一切法即五位。色·心·心所·不相應·無為。色不相應。為三界不相應法。心心所為三界相應法。無漏相應。即大地大善地尋伺。心王不相應。即道共無表四相得。無為分二。善及無記。為十(文)。 俗智緣十(文)惠雲。俗智即作無我觀。觀一切法(文)。 法智緣五(文)麟雲。欲界二者。唯取欲界相應·不相應二。不緣色·無色故。道二者。亦相應·不相應。善無為者。謂擇滅也。簡無記無為故名善。以虛空非擇滅非諦攝故。智所不緣(文)。 類智緣七(文)麟雲。類不緣欲。除欲·二界及無記無為故七(文)。 苦集六者(文)麟雲。此二智唯緣有漏故。但通三界各二。為六。不緣無漏境。除道二及無為也(文)。 道智緣二(文)麟雲。道智不緣有漏境及無為故(文)。 他心智○三相應法也(文)麟雲。三相應法者。謂他心智。唯緣心心所。不緣不相應及無為。又不緣無色。故但緣三(文)。 盡無生智(文)麟雲。盡·無生智。緣法雖廣。然不緣非諦故。除虛空非擇滅無記無為也(文)。   初句答第一問下三句答第二問(文)正文雲。此分文頗不安。可思(文)光雲。上三句答初問。後句答第二問(文)。 俗智自體相應俱有(文)光雲。自體。謂俗智自體。相應。謂俗智相應心心所法。俱有。謂俗智同時四相(文)惠雲。四相得以鄰近故。如眼不自緣扶根四塵也(文)尋。俗智俱有法。可通得四相(云云)光三釋在之。初釋(如上)不攝得(見)第二·第三釋意。攝法俱得(見)極相鄰近法故。 境有境別故(文)光雲。境是所緣境。有境是能緣智。以境·有境別故。不緣自體。若緣自體。應無差別(文)。 同一所緣故(文)光雲。同一所緣故。不緣相應法。譬如眾人同觀初月。不相見面(文)。 極相鄰近故(文)麟雲。不緣俱有者。謂不緣四相。如眼不見扶根色等。極相鄰近故。故一剎那三法。非此智所緣(文)惠雲(如上所引)麟記不取得(光初釋)惠釋取得(光後釋)。 唯是聞慧所成慧(文)麟雲。簡修所成。論雲。修所成慧。地別緣故。若異此者。應頓離染。解雲。俗智總緣故。修慧別慧故。非修慧也(文)婆沙第十通三種慧(光引之)理理論雲。此通聞思修所成慧(文)。 三慧依地事。婆沙第十三。聞所成依五地。欲界四定。思所成。即欲界。修所成依六地。謂未至·中間·四定(文)。 異生聖見道○(文)寶雲。有三節。一漸增位。二離欲位。三無學位(文)麟雲。此即第一位。一切凡聖皆成俗智。以並未離欲故。不成他心。苦忍初心聖人。雖成無漏慧。而未名智。但成世俗。與異生同。至第二剎那苦法智位。即加法智及苦智。并前俗智。及成三智。此法智·苦智。體雖是一。而所望異故。得兩名故(文)。 入見道○定成三智(文)麟雲。於見道中。通成六位。第一念位唯世俗。第二位成三智。并後四位故。成六也。唯此六位。可有智增。餘位並無。如集類智滅類智位。雖各有名。不異前處不增也。又諸忍位。皆無智增。道類智時。是修道攝(文)。 離欲增他心者(文)麟雲。離欲增他心者。第二節也。章約總相故。言以成如。論道理。於前諸位。各次第增。謂異生·初聖。先一今二。第二位。先三今四。乃至先七今八。方可盡理。諸位人各通離欲故(文)正文雲。論雲。如是諸位。已離欲各各增一。謂他心智(云云)故知從異生聖見道初念位乃至修道位。一一可增一他心智也。不可唯約最後位增一為八。兩記如論。於諸位中。各增他心(已上)。 諸位成所成事。寶雲。然異生生無色者。雖離欲染。不成他心。有漏他心生上捨故。聖生上界成他心者。無漏他心智者。生上不捨故。然成二種他心。諸位不同。謂異生位及十五心。唯成有漏他心智。超越那含道類智時。具成二種。得根本地無漏道諦。為果體故。離欲染。餘修位中。皆具成二。聖生無色便捨世俗(文)。 第六約位辨修(文)光雲。正理論雲。且應思擇。何謂為習善有為令圓滿自在。非染無記者。無勝愛果故。非善無為者。不在相續故。又無為無果故(文)。 此之忍智○唯修同類(文)寶雲。論何緣見道唯同類修。問也。何故見道唯同類修非修道等論先未曾得至俱決定故。答也。有二義。一先未得此無漏智故。二對治所緣俱決定故。見道八忍。定緣八諦。斷八諦惑。不相交雜。修道不爾。斷修惑時。或緣苦諦乃至道諦。及緣非諦。交恭不定(文)光雲。先未曾得此種姓故。今時創得勢力未廣故。修同類不能傍修(文)(次釋如寶)。 於苦集滅三類智時(文)古(堯)雲。邊者即極義歟。前法智。總不緣上界四諦。次類忍。雖緣上界四諦。猶與疑得俱故。無究竟義。今類智位現觀上界諦理究竟。此即應極義(文)此三類智遍現觀當諦理畢。所作已究竟。故傍得修俗智也。今此俗智。其體雖未來不生。以法前得得修之。此智見道以前未曾得之。三類智後必成就之。不捨之。見道不退故也(已上)。 於一一諦現觀後邊(文)寶雲。出一一諦後邊修故。名現觀邊俗智。出彼後邊觀此諦智。得圓滿故。後邊修法智位時。未圓滿故。故於此位。不能修俗也(文)古(堯)雲。一一者。苦·集·滅三諦。後邊者。類智也。法智初見諦。類智見諦終故。雲後邊也(已上)。 現觀邊者(文)現觀者。見道名也。現觀見四諦理故。雲現觀(已上)。 謂世俗智於無始(文)光雲。以世俗智從無始來數曾知苦斷集證滅。三現觀邊亦得知苦斷集證滅。同為一事。又此俗智。從無始來。不斷非想。今斷非想。俗智欣慶。起得隨喜(文)。 有事現觀故(文)麟雲。事現觀者。謂同知苦斷集事業是同。即三現觀中事現觀也(文)答俗智於道中(文)寶雲。有二釋。一據曾不曾釋。無始已來曾知苦斷集證滅。以世俗智知斷證故。由此三諦邊修彼俗智。無始已來不曾修無漏道。由此不能修彼俗智。二必無於道諦事現觀故。事現觀者。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容一有情。遍知苦盡。遍斷集盡。遍證滅盡。而道必無有遍修者。由此於道諦邊。不能修彼世俗智(文)尋。一有情。於見道未斷集盡。未證一切滅。如何。寶雲。謂一有情。於見道位。知一切苦。未斷一切集。未證一切滅。而於無學必斷證故。道即不爾。非唯見道位不修一切道。至無學位。亦不能修。以三乘六種姓其道各別不互修故(文)。 佛亦於道○俱不盡(文)麟雲。舉勝況劣。佛尚不盡。況餘人哉。以佛不修聲聞等道故。非起得得。故得修不盡。非盡現前。故習修不盡(文)問。雖三乘六性道品各別。自乘一種姓自分道品。遍修之。例如一有情。於見道位。斷自分集盡。不斷餘人煩惱。如何。答。集諦。見·修二惑雖三乘六性不同。惑品分齊同。殘分無之。一切惑品悉盡。滅諦理。一切擇滅無為之理同證盡。智差別法。三乘六性道品各別也。修一切道品盡義無之。故無遍名(為言)於一切時無容起故(文)寶雲。婆沙三十六雲。問。若爾。何故不現在前。答。此智與見道現行相違故。過見道位無容起故。設見道位中見道須臾不現前者。此智便起。以見道無剎那斷義。是故此智無容現前。問。若不現前。雲何可說依此隨信隨法行身(文)。 修世俗智唯自下地(文)光雲。婆沙第四雲。問。何故六地見道。上能修下。下不修上。答。上地法勝現在前時。即能修下。下地法劣現在前時。不能修上。如劣朝勝非勝朝劣。此亦如是(文)又雲。婆沙一百六十八雲。見道依下必不修上。以是初得道故。無漏依上必修下地。以自在不繫故(文)。 苦集遍修四念住攝(文)麟雲。謂苦集通身·受·心·法四境故。通四念住。滅唯法境。故唯法念。道諦不修故不論也(文)。 隨於何諦現觀邊修(文)寶雲。正理雲。謂若苦諦現觀邊修。即以緣苦四種行相。若欲界繫。緣欲界苦。色界繫者。緣上苦諦。集諦·滅諦邊修者。皆准此苦諦。謂若欲界繫。緣欲界集·滅。若色界繫。緣上二界集·滅(文)。 唯加行得(文)寶雲。唯加行得。即以見道加行得故。欲界攝者。是思所成。色界攝者。是修所成。非聞所成。彼微劣故(文)。 修道初剎那者(文)麟雲。且修有二種。一行修。二得修。行謂現行。得謂起得。修修道初念。行修二智。謂道及類。此體是一。而不二也。次第起越皆同此。二得修六七不同。今章中。唯約得修。不說行修。以依釋頌故。唯論具明二種。諸道皆然(文)。 已離欲者七(文)麟雲。正理雲。先已離欲入聖道者。何緣見道不修他心智。以他心智遊觀位德。依容預道方有修義。見道位中。為觀諦理。加行極速疾故。不能修。無間道中。義亦同此。今第十六道類智時。容預位故。故修此智。非無學故。不修盡·無生。不修世俗。如上已說。又此治非想。俗智不能治非想故。無同治義。故不修也。雖三諦邊是有頂治。修俗智者別緣故。修此無別緣故。不修也(文)。 斷八地無間者(文)寶雲。後向之中斷有三例。一斷欲界惑。二斷上七地。三斷非想。就三例中。斷一一惑。復有四道。謂加行·無間·解脫·勝進。此等諸位。行·得二修。有同異。然同類者。於一處明。由此前後。取有差別(文)本頌明得·修故。今疏不明行修。論長行二修明也。尋。行修差別如何。寶雲。斷欲修斷。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此斷欲界惑故。不用四類智及他心。即是總有六智。謂四諦智·法智·俗智。第九解脫道行修亦同六智。斷上七地用類智故。四類智也。滅道法智能斷上故。兼二法智。非有頂故。兼俗智也(文)又雲。明欲等行修。文中有四。斷欲修斷第九解脫。第一例也(俗智·四法智)斷上七地諸解脫道。第二例也(四類智·俗智·滅道法智)斷欲修斷第九勝進。斷上八地諸加行道。第三例也(俗智·四法類智)斷上七地有頂八品諸勝進道。第四例也(俗智·四法類智·他心智。已上)尋。得修差別如何。麟雲。此中總有三例。一斷八地無間道。二有欲餘道。三有頂八解脫。此之三類。雖修智不同。而七支數等故。頌同處明。但言八地無間者。以有頂不修世俗此八無間修世俗故。故別名之。由世治智不治有頂故。治下地故。故不同(文)。 斷有頂○除第九也(文)麟雲。謂第九解脫。是無學道故。非此所明(文)。 若無間道及有欲餘道(文)麟雲。若無間道及有欲餘道修七智者。此通漏·無漏故。修法智·類智·四諦智·及世俗智。無間道及有欲道故。所修他心非無學故。不修盡·無生。然法·類互修者。由因力相資故修。謂互為同類因故(文)除世俗智加他心智(文)麟雲。有頂治故除世俗。解脫道故加他心。故亦成七(文)。 上無間者(文)麟雲。無間道故。不修他心。有頂治故。不修世俗。故但修六(文)。 言餘道者謂斷欲界第九解脫道(文)麟雲。斷欲第九解脫道者。已離欲故。得他心(文)尋。餘道類有幾例(云云)麟雲。此中總有四例。同修八智。一斷欲第九解脫及勝進。二斷上七地解脫及勝進。三上八地加行。四斷有頂八品勝進道。然章門。是有學故。皆除盡·無生。極至出八(文)。 又斷有頂前八品惑(文)麟雲。除第九。同前八解脫。然八解脫初離繫故。無世俗智。此通世俗故。別明之(文)加世俗智及他心(文)麟雲。非有頂治故。有世俗。非無間道故。加他心(文)。 或九或十(文)麟雲。並約得修說。若論行修。二種皆唯修四。謂苦集類及盡無生隨一。以彼初心唯緣有頂四蘊故(文)尋雲。無學初心。如何修世俗智(云云)麟雲。世俗智。於彼無能。而無學位。眾德具足。如王登位一切萬國皆來朝賀。故世俗智起得來朝(文)。 第四約餘位辨修(文)寶雲明練根等餘位修也(文)對學無學斷惑道。指練根等道。名餘位也。   有學練根○修六(文)二十五卷雲。練根無學位。九無間·九解脫久習故。學一(文)麟雲。有學練根諸無間道未來修六者。以五種性非一故。言諸。然實性但一無間。不得言諸。是有學故。除盡·無生無間道故。不修他心。有學練根。一無間道。正斷見惑所引無知。似見道中道類忍時斷非想惑。不修俗智(文)寶雲。似見道故。無俗智(文)光雲。學練根。未來修六。四諦·法·類。似見道中八無間道。不別標故。或似見道斷非想地四無間道。彼地見惑非俗斷故。或似見道斷非想地道諦所斷一無間。故以學練根如得初果一無間故。雖三解異。皆不修俗(文)尋。行修如何。光雲。學位練根前五種姓諸無間道。以斷障根無知。正是見惑所引發故。如斷見惑四法·四類智。隨應現修(文)。 無學練根○修七(文)麟雲。如治有頂故。不修世俗。謂無學練根九無間道。斷修惑所引障。如斷有頂染。謂諸練根皆如得果故。是鈍根故。除無生智(文)。 餘學六七八者(文)尋。六·七·八言。如何相配解脫·加行·勝進三類(云云)答。六·七者。解脫道未離欲(六)已離欲(七)七·八者。亙加行·勝進未離欲(七)已離欲(八)故頌七言兩度用之。或六者。解脫道未離欲(六)七者。加行道未離(七)八者。勝進道已離欲(八。已上)解脫道已離欲(七)加行道已離欲(八)勝進道未離欲(七)准例顯之(已上)餘學餘言。對練根無間道。置餘一字。含解脫·加行·勝進道也。總標餘位者。指總練根無間道等也。通局可思之。尋。解脫道位。何不修俗智耶。光雲。問。如見道中三現觀邊三解脫道亦修俗智。練根解脫。何故不修。解雲。見道解脫。總有七種。三雖修俗。四不能修。隨多分似故。不修俗(文。初釋)有餘師意修世俗(見)。 解脫道行修事。光雲。學位練根前五種性諸解脫道。四法智·四類智。隨應現修(文)。 若加行道(文)寶雲。未離·離欲兩位。未來加世俗智。見道加行有世俗智故。故修七·八(文)加行道行修事。光雲。學位練根前五種姓諸加行道。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文)。 諸勝進道(文)光雲。容預道故。非斷障故。容可行修得修他心(文)。 約餘道應八九一切也(文)光雲。無學練根前五種姓中。各前八解脫·四類·二法。隨應現修。未來修八。四諦·法·類·他心·及盡。非通解脫故。他心無現修。非斷障故。他心有得修。前八解脫。未是息求。猶是見故。盡非現修。種類相屬故。得修盡智。此釋應八(文)。 退法等五(文)麟雲。無學是解脫。必有他心。猶鈍根故。除無生智。不修世俗者。如有頂治故(文)又雲。六種性中。除不動性。彼是利根故。練根門鹹皆不說(文)。 於退法等四(文)光雲。就前五種姓中。前四種性。各第九解脫·苦集類·盡。隨應現修。如斷有頂第九解脫。得應果時。初起盡智。未來修九。除無生智。釋應九(文)。 加世俗智(文)寶雲。加世俗智同得應果故(文)。 於第五堪達(文)光雲。第五種姓。第九解脫道·苦集類·盡。隨應現修。未來修十。加無生智。此釋應一切(文)麟雲。加無生智。由此前八解脫五種性。同無無生故。一處明第九解脫。前四種姓。未得無生。第五種姓得無生故。所以別說(文)。 又無學練根○修九(文)。 光雲。重釋應九。無學練根前五種姓。諸加行道。現修如學。俗·四·法·類。隨應現修。加行道非容預故。他心非現修。未息求故。盡智非現修。未來修九。謂除無生(文)。 若勝進道(文)光雲。重釋應一切。無學練根諸勝進道。於無學位。第二念已後。並是勝進道。隨其所應。無生智可得現修。容預道故。他心亦得現修(文)。 此明雜修無間道(文)寶雲。明學位雜修。無間道無漏·有漏二念心故。行修兼俗。解脫道中。唯無漏一念心故。行修唯四·法·類。加行增俗者。加行心中。多無漏心。相間雜故。諸勝進道又加他心者。先得他心容現起故。未來唯八。是有學故。依根本故(文)。 有學雜修○及修五通(文)麟雲。有學雜修者。雜修靜慮也。及五通者。於六通中。除漏盡。修七智者。通漏·無漏故。兼世俗智。無間道故。無他心。有學位故。無盡·無生(文)。 餘道○修八者(文)麟雲。非無間故。加他心。既言雜修及五通故。明已離欲。不須簡之。以除盡·無生。以未得故(文)寶雲。五通無間道非理觀故。現修俗智。互相引故。未來修七。除他心·盡·無生也。五解脫道。二是無記。不名修也。宿住·神境二解脫道。五加行道。皆非理觀故。唯在俗。他心解脫道無漏故。法·類·道·俗·及他心。隨應現起。一切勝進如他心智。更加苦集滅。隨應現修。故言并也。學修通中。除五無間。自餘未來。皆修八智。除盡·無生。以未得故(文)。 應謂無學(文)行修事。光雲。釋餘道應。九或一切。無學雜修諸解脫道。唯四·法·類。隨應現修。修無漏故。現不修俗。非他心通解脫道故。非現修他心。此解脫道。是見非息求故。盡·無生智非現修。若加行道。於所六上。又增世俗。隨應現修。俗非加行故。得現修。非容預故。他心非現修。加行是見非息求故。盡·無生智。非是現修。此上二道。未來所修。鈍九利十。諸勝進道。與練根同。鈍者。九智隨應現修。未來亦九。利者。十智隨應現修。未來亦十(文)如理思之(文)論雲。聖起所餘四無量等修所成攝有漏德時。現在皆修一世俗智。有學未來。未離欲七。已離欲八。無學未來。鈍九。利十(文)又雲。若起所餘無漏功德靜慮攝者。四法類智。隨應現修。無色攝者。唯四類智。隨應現修。未來所修。同前有漏(文)。 已離欲加他心智(文)麟雲。若斷欲第九解脫。得初定他心。乃至離第三禪染。得第四定他心。若離第四定染。不得他心故。異生依四靜慮。即具二智。自餘諸位。唯修世俗。又論雲。順決釋分。必不修他心。以是見道近眷屬故(文)。   諸道謂世俗及無漏道(文)光雲。諸有漏道及無漏道(文)寶雲。諸道者。謂有漏無漏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文)。 此有兩類(文)今疏光釋。光雲。修有漏法。總有二類。一依此地現起之時。能修未來。此地有漏二。得此地時。能修未來。此地有漏故。顯宗三十六雲。諸道依此地。及得此地時。能修未來。此地有漏。謂依此地。世俗聖道現在前時。未來唯修此地有漏。以有漏法繫地堅牢難修餘故。隨依何地。離下地染。第九解脫現在前時。亦修未來所得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離下地縛必得上故(文)惠雲。依此地者。如初定近分。離欲界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能修初定近分有漏功德。得此者。即離下染第九解脫道。得根本定。修此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文)尋。修有漏。何無為離此耶。光雲。問。修有漏中。何故不言。為離此地時。修此地有漏。解雲。用有漏道及無漏道。離染之時。修諸有漏。不異依此地及得此地時修此地有漏。依下地道。漸離上染。復不能修上地有漏。不同修無漏。故不別說(文)。 此有三類(文)光雲。修無漏中。總有三類。一為離此地時。能修此地及下無漏。望離染地。言修此地下地。不望依地。若望依地。亦名修上。二得此地時。能修此地及下無漏。三依此地中。諸道現起。能修此地及下無漏故(文)麟雲。一為離此者。謂聖人隨依何地離此地染時。修所離地及下地無漏。即如依初定離二定染等時。得第二定及下無漏。二得此等者。聖人隨依何得二·三定等。即修二·三定等及下無漏。三起此者。謂聖人現起二·三定等聖道之時。即修二·三等定及下無漏(文)惠雲。謂離此者。即依初定離三定染。即能修三定下無漏。得此者。謂離下染得上地也(文)。 皆修○下地無漏(文)麟雲。正理論雲。於上染同能治道故。故得修下。婆沙又雲。無漏依上必修下。以自在不繫故。問。何故無漏不修上。答。前之二類未得上地故。不能修。第三類中。雖容已離上染。不決定故。故不說。修惑依漸次得地。不言修上。或於上地不自在故。不修上地也(文)。 論雲為離此言通二四道(文)麟雲。謂約能治。道二三道。非所治道也。以離此言。局修無漏故(文)為離此言。能治道。亙漏·無漏。所修局無漏也。 唯初盡智○遍修九地(文)寶雲。正理論雲。唯初盡智現在前時。力能遍修九地有漏意地所攝聞·思所成不淨觀等無量勝功德。謂隨何地盡智現前。通修未來自·上·下地。何緣唯此初盡智時。力能兼修諸有漏德。創能殄滅無始時來一切善根煩惱怨故。如有摧伏國所共怨。一切俱來慶賴稱善。又煩惱縛斷無餘故。如能縛斷所縛氣通(文)。 以彼自心(文)光雲。彼自心殺惑怨已。今登王位。一切善法起得來朝。譬如大王登祚之日。西國風俗。以水灑頂。是故經言。灌頂大王。一切境土皆來朝。貢隨方所尚種種珍奇(文)麟雲(上出喻)心王亦爾。初證極果。善得來朝(文)。 若生上地如不修下(文)光雲。如生初定得阿羅漢。不修欲界諸有漏善。乃至生有頂得阿羅漢。不修下八地諸有漏善。以身生上定不成下有漏善故。所以生上不能修下(文)又雲。初盡智言。顯離有頂第九解脫道。及前五種姓練根時位第九解脫道。皆捨前道創得果故。並能通修九地有得(文)若法先時曾得(文)論雲。若先時未得今得用功德者。方是所修。若法先時曾得棄捨。今雖還得。而非所修。非設劬勞而證得故。若先未得用功現前。能未來。勢力勝故。曾得而起。不修未來。非多功起勢力劣故(文)寶雲。論諸所言修至而證得故。名修·不名修法異。論若先未得至勢力劣故。明能修·不能修法異(文)惠雲。若法先曾得今再得。不名修。如退上界果作下。名得不名修。彼卻得上果。名得亦名修。彼雖曾得。以勝進故。若現若未。創得此法。此法上得初念。名得。如聞思現在。但能自修不能修過未。修惠現在。能修三惠。亦能修三世也(文)。 得習二修依有為善(文)光雲。婆沙百六雲。如契經說。善有為法。應修非餘。所以者何。若諸智者。為愛果故。精勤修習。令漸增長。說名為修。善有為法。能得愛果。謂得世間可愛異熟·增上果故。亦得出世離繫果故。諸有智者。精勤修習。從下至中。從中至上。令速獲得所求愛果。染無記法及善無為。無如此用。故不名修(已上文論文。文)。 治遣二種依有漏法(文)光雲。此有漏法。望對治道生邊。有能治故。名對治修。對治即是四種對治○若望離縛義邊。除遣惑縛。名除遣修(文)麟雲。唯有漏法可加二修。無漏無過不可治遣故。有漏法通具四種。若無漏法。但行·得二修也(文)。 加防護修及觀察修(文)論雲。如契經說。雲何修根。謂於六根善防善護。乃至廣說。又契經說。雲何修身。謂於自身觀髮毛爪。乃至廣說(文)。 即治遣修攝(文)光雲。正義通經。迦濕彌羅國諸論師雲。所言防護·觀察二修。應知。即是前四修中。對治·除遣二修所攝。於根及身。若望能防護·能現察義邊。名對治修。若望所防·所觀遣惑義邊。名除遣修(文)。 永正六年(己巳)潤八月二日抄之畢。今日時正初日。於如意輪說持齋非法沙汰之。而客殿大鼠出來即□合取了。不便不便。善惡相雜。大法師英憲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二十七(頌疏論本第二十七) 大文第二明智所成德(文)十力等者。隨應以十智為體故。是智所成法也。德者功德也。修功所得德。則十力四無畏等也(為言)。 且初成佛盡智位(文)初言顯初盡智位也。釋曰佛十力四無畏等(文)釋曰至及大悲。列十八數。如是合名十八不共法者。結數。餘聖所無下。釋不共名。可見之。十八不共法者。大乘專所說佛功德也。準可思之。義章雲。十八不共。如大品說。如來功德不與他同。名不共法。通而論之。一切功德悉各各不共。故地持中。說百四十不共之法。今據一門且論十八(文)。 餘聖所無故名不共(文)堯抄。尋雲。十力等功德。二乘分有之。何今雲餘聖所無耶。答。餘聖雖有之。佛十力等功德。超過餘聖殊勝故。雲不共也。難雲。若爾。佛一切功德悉超過餘聖。何限十八立不共稱耶。答。於佛一切功德。若據類同義者。一切德可有餘聖共同義。若據超過義者。一切德皆應不共。然限十八立不共名者。依超過義殊顯故。立不共名。無諍願智等。雖有超過義。其義不顯故。就類同義門。為共功德也。 第二依名別釋(文)依十力四無畏等名別。各別釋之(為言)。 一明佛心力二明佛身力(文)此於佛明色心二力也。心力者。於內心智惠。顯力義也。身力者。佛生身色力。則支節力也。寶雲。一明智力。二明身力(文)。 初六句出體(云云)光雲。初六句出體。次兩句依地。次一句處依身。後一句釋力義(文)今疏次一句依身(云云)可有處言歟。頌雲贍部故。   力處非處十者總標也(文)正文雲。雖力一字是總標。處非處下是別釋也。何總指一句。名總標耶。雖於處非處中折出餘九力。而今約為十釋故。猶非總標(已上)。 一處非處智力(文)於此力種種義門在之。一出體。疏雲。以十智為體(云云)光雲。以佛十智隨應皆知處非處故(云云)二釋名。疏雲。處謂合道理義也等(云云)三配立。正理論雲。於一處非處力中。恐略難悟。折出餘九力。以餘皆有此力義故。謂如實知惡行能感可愛異熟。妙行能感非愛異熟。必無是處。與此相違。定有是處(云云)四處非處別說。惠雲。問。處智即知非處。何故別說非處。答。遮無因外道說處。遮惡因外道說非處也(云云)。 佛智能知處非處故(云云)惠雲。處非處是所知境。佛智能知名處非處之智力。依主釋也(云云)。 業八除滅道者(文)光雲。頌但言業。影顯異熟(云云)第二力又有種種門。一出體門。疏雲。以八智為體。除滅道二智也(云云)光雲。此業異熟。若遠相望。說業為因。異熟是果。若細分別。剎那前後自類相望。皆有因果。並通苦集。故十智中八智為性(云云)二釋名。疏雲。知是類業感如是異熟(云云)三異名。光雲。或說名為自業智力。謂善分別如是類果是自所造業力所招。非妻子等所能與奪。如是類業必招自果。不可貿易。無罣礙智名自業智力(文)又雲。婆沙三十名業法集智力。業是因。法是果。集通因果。業是能集。法是所集。與此俱捨。名異義同(云云)。 定謂第三(文)光雲。靜慮謂四靜慮。解脫謂八解脫。等持謂三三摩地。等至謂八等至。此等並是定之異名。智能如實知靜慮等。名靜慮等智力(云云)寶雲。正理論雲。謂如實知諸靜慮等自性名。得方便·攝持·味·淨·無漏·順退·住·進·抉擇分等。無罣礙智。名靜慮等智力(云云)遁雲。解脫者。以解脫是定果故。亦定力攝(云云)八解脫者。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三淨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滅受想定解脫。三三摩地者。空·無想·無願。八等至者。四禪·四無色。 根謂(文)光雲。知信等根上下差別。名根上下智力。故顯宗雲。若如實知諸有情類能達勝德根品差別無罣礙智。名根上下智力。雖有中根。而待勝劣。是劣勝攝。故不別顯(云云)惠雲。問。斷善人無信等。佛應不知。答。過去有信等。或自意根有上下等。或知無信等五根(云云)光雲。斷善根者。總相續中。亦有去來信等善法。或自意等(云云)義章雲。言根力者。信·進·念等。宿習今成。能生於後。故名為根。知根大小利鈍等別。名為根力。此力非直知於善根。亦知不善·無記根等(云云)。 解謂第五(文)光雲。知有情類種種勝解意樂差別。名種種勝解智力。勝解即是心所法也。故顯宗雲。若如實知諸有情類意樂差別無罣礙智。名種種勝解智力。意樂勝解名差別故(云云)。 界謂第六(文)惠雲。性謂種性。即三乘六性等(文)界者界別。即性別也。第一卷疏雲。有說。界聲表種類義。謂十八界法種類自性各別不同。名十八界。此師解意。族謂族類。謂十八界法各別也。如崔蘆等性各各不同(云云)義章雲。不改名之為性。界是界別。三乘性別故復名界(云云)光雲。如上所明。四力所緣定·根·解·界。皆通苦·集·道諦所攝故。此四力皆九智性。不緣無為。故除滅智(云云)。 遍趣謂第七(文)光雲。一切諸行隨其所應皆能趣果。名遍趣行。佛於一切遍趣行中。皆如實知。名遍趣行智力(云云)惠雲。所趣即三乘涅槃(云云)尋。一切行者亙善惡歟。寶雲。正理論雲。謂如實知生死因果。及知盡道。無罣礙智。名遍趣行智力。此意顯佛能如實知趣生死行種趣涅槃行。有三乘別趣。一一中復有多種。依總說一遍趣行名(云云)問。知生死因果知盡道。初力Ь如何異耶。義章雲。問。初力已知業果。何須此力成實。釋言。初力總知。此力別知。知如是因受如是果。知如是果酬如是因(云云)。 第八宿住隨念智力(文)光雲。知昔過去宿住曾事。故名宿住隨念智力。以念強故。此中別標。隨更事念故名隨念(文)又雲。顯宗雲。謂如實知自他過去宿住差別。無罣礙智。名第八力(文)。 第九死生智力(文)光雲。於未來世。死此生彼。名為死生。智如實知。名死生智(云云)義章雲。天眼力者。經中亦名生死智力(文)。 第十漏盡智力(文)惠雲。漏盡力知自。亦知他漏盡事也(云云)堯雲。漏盡者。謂擇滅涅槃理。緣此漏盡智。為漏盡智力也。此漏盡通三乘所證擇滅也(已上)。 若漏盡身中所得智故(云云)堯雲。漏盡身者佛身。總漏盡身言。廣雖通三乘無學。今漏盡智力是不共德故。唯限佛身論之也。佛身所得智廣故。十智為體也(已上)問。於六通中。三通為力。餘通不立力耶。惠雲。後之三力在二乘身名通名明。在佛身勝名力。餘神境·天耳設在佛身。無勝用不名力。且如天眼通見五趣善惡。由此引殊勝智出。亦正了知能感彼業。名生死智力。不別說他心智力者。以前根上智力能智根亦知心心所也(云云)。 宿住死生二力依四靜慮(文)自下義門分別一依地門(遁意)下釋五依四靜慮頌雲。五通必依止觀均地。未至等地觀增止減故亦無通(文)。   餘八智通依十一地(文)正文雲。可雲所餘八力歟。非重過(已上)遁雲。不要在定地起。通欲界餘地可知(云云)光雲。第八○第九○五通性故。依四本定。餘八通依十一地。俗智寬故(文)。 贍部界佛身者(文)明處依身也。二依身門(遁意)。 智於境中知無礙名之為力(文)寶雲。言無礙者。無無智障礙屈伏佛智令不知故。名為力也(云云)堯雲。佛知極遠時及極遠處境分明故。雲於境無礙。餘聖不知極遠時及極遠處境故。非於境無礙也(已上)。 餘聖不然故不名力(文)舍利子不知八萬劫外事。求度人·鴿鳥二種因緣。光·寶出。 佛生身力等那羅延(文)光雲。論主評取法救所說(云云)寶雲。有三說不同。一雲。佛力等那羅延力。二雲。支節等那羅延力。三雲。身力無邊。若不餘者。即應不能持無邊心力(云云)堯雲。今論意。以法救說為正歟。頌皆然言含第三說歟(已上)私雲。頌述兩說(見)。 此雲人種神(文)惠雲。人種者。先是人。後作神。或父母隨一是人。一是非人也(云云)遁雲。人種神者。准七百歲雲。那羅翻為人。延那翻為生本。謂人生本即大梵王是也。外道謂一切人皆從梵王生故。故曰也(云云)。 輪王似相鉤(云云)光雲。准婆沙三十。支節相鉤是銅輪王。若據金輪。骨節連鎖(云云)惠雲。輪王取銅銀輪王。若金輪王。與獨覺無別(云云)。   像等七力十十倍增(文)論有兩說。一說如今疏。一說雲。有說。前六十十倍增。敵那羅延半身之力。此力一倍成那羅延(云云)寶雲。正理論雲。有餘師說。此量如千藹羅伐拏大象王力。此象王力。其量雲何。三十三天將遊戲苑。像王如已。化作諸頭種種莊嚴。往天宮所。諸天眷屬數有多千。乘已騰空。如持樺葉。速至戲苑。隨意觀娛。天大象王力勢如是。此力千倍等那羅延力(已上論文)。 謂所觸中大種差別(云云)遁雲。所觸簡能觸。能觸是身故。謂大種勝名為身力。異餘大種故名差別(云云)光雲。此中兩說。一說。力是所觸中大種差別。若大種勝即名為力。異餘大種故名差別。有說。力是所造觸。離七外別有力觸。此非正義。又婆沙三十辨身力身劣中。總有五說。一說。四大無偏增。強勝名身力。羸弱名身劣。第二說。地增名身力。水增名身劣。此說大種增。第三說。重增名身力。輕增名身劣。第四說。離七所造觸外別有所造觸。名身力身劣。第五評曰。應作是說。即四大種及所造觸。俱是身力劣自性。謂若調和俱名身力。若不調和俱名身劣。正理意同婆沙。俱捨初說當婆沙初說。第二說當婆沙第四說。俱捨既無評家。即以婆沙第五評家為正。又解。俱捨非以婆沙評家為量。若作是解。以初師為正。又解。俱捨言力是所觸中大種差別者。是經部義。彼宗觸中大種是實。餘是假。依大種立故。今說力是大種差別。論主意朋經部。故敘彼宗。此解似勝(文)明眼抄。問。三釋中以何為正耶。答。光雲○此解似勝(云云)尋雲。此解似勝(云云)云爾意如何。答。若言正者專功也。直言勝者稍緩也。言似勝有轉緩也(已上)。 第四明四無畏(文)無畏者。無怖畏雲無畏。如下。 一正等覺(文)義章雲。正者是理。理無偏邪。故名為正。此舉境也。於理窮解。故曰遍知。稱理而知。故雲等覺。等猶遍也。覺猶知也(云云)遁雲。言正等覺者。佛於諸法等皆覺知。無有不知。名正等覺(文)。 猶如初力(文)惠雲。無畏智為體者。由有智不怖懼他故(文)堯雲。初力者。十力中初處非處智力。此智力知諸法是非。即是正等覺義也。故雲猶如初力。遍緣一切法。十智為體。理實知所成德故。雖不應言體即智。從因以知為體雲也。後三無畏以智為體。可准之(已上)。   如第十力(云云)如漏盡力。堯雲除滅·道二智。此二智不緣業果。有漏業果能障聖道故。雲障法也(已上)。 如第二力。遁雲。謂障法是苦集。如前第二業異熟力(云云)。 如第七力(文)遁雲。謂如遍趣力。前中通取生死及趣涅槃。此中唯取趣涅槃行。通漏·無漏道。皆能趣涅槃故。或約能趣。即九智為體。若兼所取。即通十智(云云)。 謂佛自言(云云)婆沙論三十一所引契經文也(寶等可見之)。 若有世間沙門(文)惠雲。沙門即四沙門。梵志出家外道。天魔即六欲天主。梵等即梵眾等天也(文)堯雲。沙門者。提婆達多·數論·勝論等外道沙門。是即出家形人也。梵志者。尊重外教不崇重佛教。淨行優婆塞歟。天魔者第六天魔王歟。梵等梵天等歟。私雲。堯圓抄意。沙門者取外道沙門。相葉世間沙門言歟。惠暉意。四沙門者。佛教四沙門果人歟。或行道沙門等歟。舉問難人故。不限世間人。舉出世內教聖人云意歟。 依法言難(文)惠雲。依法者。依佛正覺法言難(文)又雲。正理等覺難者。世尊正覺。一切皆知。比丘造罪。佛既自知。何要問彼。又佛在室內問阿難。外有雨等。通雲。為令餘事審諦。世尊大智尚問。況餘人不問乎(文)。 正見無畏(文)光·寶所引正見無由(云云)遁雲。言正見無由者。雖被外難。心生正見。無有因屈伏而生畏懼也。由謂因力。故大般若雲。正見無因(云云)惠·遁所條正見無由(見)然者。今疏異本不同有之歟。 佛於漏未盡(文)遁雲。外難雲。如何罵調達(嗔也)慰語羅雲(貪也)既有貪嗔。雲何漏盡。佛為通釋者言。調達剛強故呵罵之。羅雲調順故須耎語。此皆示一相也(文)。 外難言染非能障(云云)遁雲。難雲。染非為障者(染謂煩惱等必障聖道也)外難雲。如初二果。許有自妻。故知染法不障聖道。佛為通釋者言。聖道有二。一謂聖道。二離欲道。於自妻非梵行者。但障離欲道(通障漏無漏也)不障聖道也。若邪行者。俱障二道(云云)。 若外難言道非出苦(文)遁雲。外設難言。加留陀夷誤之糞壤。央掘王火梵燒。此既得道。何為被苦。佛為通釋者言。加留示現。為化眾生。央掘亦然(文)惠雲。說出苦道者。如蓮花色尼。何故被打眼精出。舍利子消渴病。羅雲乞食不得等。通雲。由有苦依。是過去業。未來必不受也。或雲。是示現受苦。令諸有情起出離心故也(文)尋。初無畏初力。第二無畏第十力。第三無畏第二力。第四無畏第七力。若爾者何異耶。惠雲。無畏與力別者。力降天魔。無畏破外道。體與力同。與不屈伏為因。名無畏也(文)堯抄所引可考之。婆沙三十一雲。問。若十力攝四無畏。四無畏攝十力者。與無畏何差別○復次不可屈伏是力。不怯懼弱是無畏○復次自利是力。利他是無畏。復次自攝受是力。攝受他是無畏○復次通途義是力。通達文是無畏○復次法義無礙解力。詞辨無礙無畏(文)尋。四無畏十力相攝如何。光雲。婆沙三十一雲。如是所說十力四無畏。一一力攝四無畏。一一無畏攝十力。故則有四十力四十無畏。然前說初無畏即初力。第二無畏即第十力。第三無畏即第二力。第四無畏即第七力者。依相顯說。理實世尊成就四十力四十無畏。依根本說。但言成就十力四無畏(文)此意。今論依相顯說。理實如婆沙也。 三念住者以念惠為體(文)二十三卷疏雲。惠名念住者。謂由念力令惠住境。或由惠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文)尋。四念住與三念住同異如何。正理論雲。如前說四。今復說三。可總說言。念住有七。今三攝在前四中故。謂在緣外法念住攝(文)尋雲。聲聞亦能具三念住。如何唯佛名不共法耶。光雲。唯佛於此弟子歡戚。不但惑除。并習亦斷。故名不共。聲聞猶有歡戚習故。或諸一切出家弟子。皆隨屬佛。有順有違。及有順違。應甚歡戚。佛能不起。可謂希奇。非屬諸聲聞。不起歡戚。非奇特故。諸聲聞等雖有弟子。但相依住。非真隨屬。若真隨屬唯佛大師。故唯在佛得不共名(文)惠雲。諸大聲聞雖有三念住。一以非斷習故。二以非奇特故不立(云云)惠雲。問。佛說法時。眾生不敬。應無三念住。即世尊說法應失根器。答。世尊說法欲令人解。人若不解。即天解之。人不解故。念住有三。天得解故。無不應根器失(文)。 第四明大悲(文)尋。慈·悲·喜·捨四種中。何故唯說大悲。不說大慈等耶。答。婆沙第八十三雲。問。世尊何以故但說大悲。不說大慈·大喜·大捨。答。皆應說大。以佛身中一切功德皆是大故。為欲饒益無量有情心所起故。為欲拔濟無量有情心所起故。為欲哀愍無量有情心所起故。於諸有情善心平等相續轉故。然於此中不應為同。所以者何。若悲自性即是大悲。可為此問。然悲·大悲自性各別。故不應同。一切諸經中亦有處說大悲大喜及大捨(云云。已上堯抄)。 釋曰(文)寶雲。此文中有三。一出體。二釋名。三明與悲別(文)可准之。 俗智為體(文)光雲。如來大悲俗智為性。若異此俗智者。則不能緣一切有情。亦不能作三苦行相(云云)寶雲。以普緣一切有情故。非無漏智。是俗智也(文)。 一資糧大(文)遁雲。謂三無數劫修福智。為菩提資糧故(文)。 二行相大(文)簡悲唯作苦苦行相。作三苦行相。雲行相大歟。 四平等大(文)不簡親疏怨敵。普利故雲平等大矣。 悲依二乘身(文)堯抄。問。最後身菩薩離欲界時可得悲。何不論耶。答。佛與二乘相對判之故。不舉之歟(已上)。 悲唯希望救濟(文)堯抄。二乘隨分雖救濟有情。非如如來大悲故。如此雲歟(已上)私雲。諸佛大悲曆事攝化有情故。救齊事成。二乘欲令拔苦與樂。希求心曆事。攝化有情事不成。故雲希望救濟歟。 悲哀愍不平等(文)遁雲。唯苦苦中拔苦與樂故(文)光雲。大悲於一切有情平等拔苦。悲不平等。但拔欲界有情苦故(文)。 釋曰(文)。 此一段為二   (光科如此,實科異此)  一初釋頌二   初明三等   二約壽下明差別(文有五可知)  二義便明圓德二   初明三德三    初標    二列數(各有四種)    後總結(總說如來圓德下)   二明利益(請有智者下) 二由法身(文)遁雲。皆具五分法身故(文)。 三由利他(文)堯雲。應度眾生一人不殘化導。諸佛皆等究竟。化度眾生其數雖必不同。化盡有緣眾生皆等也(已上)神泰雲。如毘婆屍佛壽八萬歲。釋迦如來壽唯百歲(文)。 佛壽有長短(文)遁雲。如釋迦壽百歲。彌勒壽八萬歲(文)。 言種別者(文)遁雲。本支名種。末支名姓。種猶是總。姓乃是別。一種之中有多姓故。如佛是剎帝利種姓。喬答摩即剎帝利中之一姓也(文)。 佛有生剎帝利種(文)西域記二雲。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羅門。淨行也。守道居貞。潔白其操。二曰。剎帝利。王種也(舊曰剎利略也)奕世君臨。仁恕為志。三曰。吠奢(舊曰毘奢訛也)商賈也。貿遷有無。逐利遠近。四曰。戍陀羅(舊曰首陀訛也)豐人也。肆力疇壟。勒身稼穡。凡茲四姓。清濁殊流婚娶通親。飛伏異路(文)釋迦剎帝種因緣。光等繁故略之。 佛有姓喬答摩(文)光雲。喬答摩是剎帝利中之一姓也。喬中所出名喬答摩也。舊雲瞿曇訛也(文) 有姓迦葉婆等(文)光雲。迦葉婆此雲飲光。即婆羅門種中之一姓也(文)義疏雲。十八部論疏雲。具足應雲迦葉波。迦葉此雲光。波雲飲。合而言之故雲飲光。飲是其姓。上古仙人名為飲光。以此仙人身有光明。能飲諸光令不復現。今此迦葉是飲光仙人種。即以飲光為姓。從姓立名稱飲光(文)。 言量別者(文)遁雲。釋迦長丈六。彌勒千尺(文)。 佛法住久近等(文)光雲。或有諸佛般涅槃後法住千年。或有諸佛般涅槃後住七日等(文)機宜別故(文)神雲。由出世時所化有情機宜別故(文)。 佛有三德不可思議(文)明眼抄。問。佛因·果·恩三種圓滿者。為不共佛法。當如何。兩方。有疑。若雲不共法者。不共佛法有十八種。唯以十力·無畏·念住·大悲為十八。不列因圓德果圓德(略說三種中則十二。廣則二十四圓滿也)若非不共者。既立圓滿稱。知餘聖非分。依之在說不共德之文中明之。更不論之。在共德中耶。答。應是不共德。而於別有勝用。立十八為不共德。名十八不共法也(此可明界事也。已上)。 因圓德(文)攝大乘論(第八)雲。一長時修(修行時是久)二無餘修(無一行不修)三尊重修(心不悠悠勇猛也)四無間修(唸唸相續不間餘念。已上)遁雲。恭敬所學無所顧。惜修無慢故(文)。 智圓德中復有四種(文)寶雲。智圓德為四。一無師智。謂成佛時無師故。二一切智。謂緣共理至極故。三一切種智。知一切種差別法故。四無功用智。一切智及一切種智起時。不須加行故(文)光雲。一切智知諸法體。一切種智知諸法用。或一切智知諸法自相。一切種智知諸法共相。或一切智證真理。一切種智達俗事(文)。 斷圓德中有四種(文)神雲。然有後三障時。前斷煩惱障所得擇滅體不清淨。由斷後三障體清淨故。名斷圓德(文)寶雲。初斷與二乘同。三乘無學同斷一切煩惱故。此異菩薩也。二一切定障斷者。簡異菩薩·二乘。無量三摩地。菩薩·二乘不得故。三畢竟斷者。顯無退。四并習斷者。明二無知盡(文)准此二乘菩薩斷義不圓滿。諸佛斷德圓滿(為言)尋。今立一切定障斷。何不立一切根障斷耶。光雲。此中亦應別說斷根障等。言斷定障。顯影可知。以類同故。或略不說(文)神雲。復有四種。一一切煩惱障斷。二一切定障斷。三障根無知惠障斷。前二障斷容有退義。根障若斷畢竟不退。上來三障皆是正障。前三障習總為第四并習氣斷(文)光初釋意。根障斷定障斷類攝(為言)神意。以畢竟斷為根障斷。可思之。尋。斷德亙二滅耶。光雲。又准此中所明斷德通於二滅。或正斷德唯是擇滅。若據兼說通非擇滅。此文斷德據正及兼故通二滅。前明斷德據正以論故唯擇滅(文)料簡此釋雲。又准此中所明斷德通於二滅者。是總標之言。或正斷德等以下。別顯其相。非別釋也(本義抄意)第一卷光雲。斷德從強擇滅為體。若據其兼通非擇滅。又解。斷德唯以擇滅為體○又解。彼文四斷皆是擇滅(文)。 三畢竟斷(文)光雲。前二障斷已不退名畢竟。簡異鈍根(文)。 四并習斷(文)尋雲。并言如何。光雲。不但斷煩惱。并煩惱習氣亦斷。簡異二乘(文)尋雲。習氣者如何。第一卷光雲。有是習氣而非無知。謂無知俱生心心所法(文)不染無知劣惠為體意歟。本義抄。問。當卷光雲。惑之習氣無有別體。但習無時說名為斷。斷無別體(文)此釋習氣無別體。斷無別體(見)如何。答。并習斷者。四種斷圓德隨一也。尤可有別體哉。第一卷光雲。如來不但斷彼煩惱。并彼煩惱習氣亦斷得非擇滅。此簡利根二乘。又解。并習斷者。不但斷煩惱障·定障。并二障習氣亦斷(文)此釋意。習氣之上所得非擇滅。為并習斷體。故并習斷有別體也。但於當處釋者。為簡古師意於心所中別有一體名為習氣雲義。雲惑之習氣無別體。非雲習氣者是無體法也。但習無時說名為斷。斷無別體者。以習氣無名斷。非如斷煩惱得擇滅名斷。故雲斷無別體也。非遮習氣之上所得非擇滅名并習斷之邊歟(已上本義抄)。 威勢圓德復有四種(文)論有二說。今疏後說也。付易知出歟。尋初說意如何。光雲。一於外境。或時先無。今忽化有。或時先有。變轉異本。化變住持自在威勢。二於壽量。或促至八十。或劫延三月自在威勢。三於空於障於極遠中。皆能速行。或偃臥空中。或極障能度。或極遠速行。或小芥子·大妙高山展轉相入。自在威勢。四佛所至處。能令世間花果等物。種種本性法爾轉變。殊勝於前。希奇威勢(文)。 立教必出離(文)堯雲。佛立教修行者必出離生死。異外道所立教修行者不出離生死也(已上)。 一具眾相二具隨好(文)光雲。一具三十二眾相。二具八十隨好(文)義章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福狀外障名之為相。又表內德亦名為相。姿媚可愛極悅人情。說之為好(文)。 三具大力(文)遁雲。如上明那羅延力等(文)。 四內身骨堅(文)法花玄雲。小乘謂。骨是金剛。肉非金剛。以傷出血故。大乘明。一切堅滿故。皆是金剛。無有能傷佛身肉者也(文)。 外發神光(文)神言稱美之言歟。堯。問。內身外發既異也。何為一耶。答。內外相對。體用相應。合論之歟(已上)。 復恩圓德亦有四(文)智德斷德。自利德。恩德利他德也。第一卷光見。第一卷疏雲。智德是佛身中智惠為體。斷德是佛證擇滅為體○一切眾生於生死泥淪沒無救。世尊哀愍隨授所應正法教手。拔濟令出此。是恩德大悲為體(文)。 又解(文)今論二說也。初說約所離。後說約所得也。 諸有智者(文)。 (實記意) 引下明聞法利益三  初明智深信  二彼由一念下明信利益  三如薄伽梵下引頌證也 第二明共功德(文)惠雲。共德約名體同。作用勝劣有殊(文)光雲。正理論雲。雖佛身中一切德行相清淨殊勝自在。與聲聞等功德有殊。然依類同說名為共(文)。 釋曰(文) 開文為四  一初標為聖共凡  二舉共聖德  三出共凡德  四釋共義(雖佛功德下) 異生亦有(文)遁雲。八解脫異生亦有者。雖不具八。然亦名有(文)。 煩惱名諍(文)第一卷疏雲。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損害自他。故名為諍(文)惠雲。梵雲阿蘭那行。此雲無諍行(文)光雲。正理論雲。然一切諍總有三種。蘊·言·煩惱有差別故。蘊諍謂死。言諍謂鬥。煩惱諍謂百八煩惱。由此俗智力能止息煩惱諍故。得無諍名(文)私雲。無諍智者。令止息他有情煩惱故。雲無諍智(文)。 謂阿羅漢(文)初明聖人起無諍智意。二息煩惱諍得無諍名者。釋無諍名。三此行但以俗智為體者。述非無漏十六行也。(已上)問。起無諍智起因如何。寶雲。正理論雲。有阿羅漢憶念昔多生。受雜類身。發自他惑。由斯相續受非愛果。便作是念。有煩惱身。緣之起惑。尚招苦果。況離煩惱具勝德身。思已發生如是相智。由此方便。令他有情不緣己身生貪嗔等(云云)惠雲。無學得宿住智。知過去生死。由於自他身起煩惱。我於煩惱身上起煩惱。尚招生死。況於我無煩惱身起煩惱。即重明日欲於某處乞食等。先發願。願彼處有情。明日莫於我身起諸煩惱。便入勝定。定力息彼煩惱不生也(文)神雲。婆沙百七十九雲。彼阿羅漢行五種法。令他相續煩惱不起。一淨威儀。先一處坐。若他來者。即觀其心。以何威儀令不起結。若知由此不生彼結。即便捨此。住餘威儀。若不起結。即如本住先住。餘威儀亦爾。二應時語默。見他來時。便觀其意。為應與語。為應默顯。觀已若見語起彼結。雖極欲語。即便默然。若見由默起彼結者。雖不欲言。而便與語。若涉道路見二人來。即觀誰應先可與語。觀已若見與此語時彼起結者。即與彼語。與彼亦然。若俱與語而起結者。即便默然。俱默亦爾。若語若默俱起結者。即為避路令不結。三善量去住。隨所住處。即應觀察。我為應住為應去耶。若見住時起彼結者。處雖安隱資具豐饒隨順善品。而便捨去。若見由去起他結者。處雖不安資緣匱乏不順善品。而便強住。四分別應受不應受。若有施主。以資具施。即觀其心。為應受為不應受。觀已若見受起彼結。雖是所須。而便不受。若見不受起彼結者。雖所不須。而便故受。五觀補特伽羅。為乞食故。時入城邑里巷他家。觀察此中男女大小。勿有因我起諸煩惱。若知不起。便入乞食。若知起者。雖極飢而不入。無如是事。為分別故。假使一切有情因見我故起煩惱者。我即往一無有情處。斷食而死。終不令他因我起結(文)遁雲。一觀威儀。謂行住坐臥不令他起婬故。二觀應說法不應說法。三觀應受不應受。四觀察住處(有處雖安穩豐住資具若盡。於已起善。或亦名應住)五觀察里巷。為乞食故。將入城邑。先觀里巷。此中男女勿有因我起煩惱等(文)。 故思引發如是相智(文)故思者。故思惟雲意歟。相智者。此行相智雲意歟。 樂通行中此最勝(文)四通行。二十五卷明之。二十五卷疏雲。道依四根本靜慮。名樂通行。止觀均平任運轉故。名之為樂。非樂受也(文)。   唯人三州(文)遁雲。謂極猛利故(文)。 緣未生者(文)遁雲。已起之惑不可轉故(文)。 欲界有事惑(文)遁雲。唯緣欲界。謂由欲惑能招三惡趣諸苦。意令有情離惡生苦故。唯欲惑令不起也(文)。 諸無事惑(文)遁雲。簡息見惑。唯止修惑(文)。 無事惑者見惑也。堯雲。言內起者。內門轉也。迷外色聲等妙境。雲外門轉。是修惑也。迷內自身等。雲內門轉也(已上)。 內起隨應總緣境(文)遁雲。見所斷惑唯於內門總相緣境(文)問。無諍智通緣自他耶。神雲。但緣他。有說。通緣自他。而多緣他(文)遁雲。既不揚緣己身而起。何有己智能遮防哉(文)。 以願為先(文)寶雲。願之智故名願智(文)。 遁雲。言願為先者。論雲。諸有情慾起此願智時。先發誠願。求知彼境。便入邊際第四靜慮。為加行位。此無間隨所入定勢力勝劣。如先願力引正智起。於所求境。皆如實知。故名願智(文)。 此智出體依地(文)遁雲。同俗智為性故。依第四禪不動性依三州等(文)。 唯所緣別(文)遁雲。謂此緣三界三世一切法。無諍但緣欲界未生等也(文)。 從此第三明無礙解(文)光雲。第三明四無礙解(文)惠雲。四無礙解法詞等是境。智於境中無礙。無礙即解。解即智也(文)義章雲。智於諸法如無帶礙。故名無礙(文)。 釋曰無礙解有四○(文)初句標數。次句列名。可知之。 名義言說道○(文)上句舉所緣境。下句出體。可知之。 謂無退智緣能詮名(文)此下釋四無礙解。出體得名也。無退智者。光雲。是利根故名無退智智(文)堯雲。利根人所起智。無退轉故也(已上)名句文三總說為名(文)遁雲。謂雖別相有名·句殊。今約總相。同能詮表故。總為名也(文)惠雲。名召法勝故頌舉之。具足智名句文三也(文)私雲。遁·惠兩釋聊異歟。遁釋葉今疏總說為名之釋歟。堯雲。名句文三共雖有能詮相。於中名能詮相顯故。此三總為名雲歟。或又從初雲歟(已上)。 持所說義及生物解(文)堯雲。此釋法無礙解法字。法有二義。一軌持。謂此名句文能持所說義故。二軌則。謂名句文能令生諸法解故也。義章雲。所言法者。汎釋有二。一軌則名法。二自體名法(文)問。名句文即義。何不名義耶。惠雲。若爾名等即義。如何不名義。答。所詮勝義。是名義。名等緣多法故。不名義也(文)寶雲。正理論雲。雖名身等亦是義攝。而非勝義。有多想故。謂有如義。有不如義。有有義。有無義。有依假轉。有依實轉(文)。 緣所詮義名義無礙解(文)寶雲。正理論雲。若無退智緣一切法所有勝義。立為第二義。即諸法自相·共相○此但取依。語起名名所顯義。非取汎爾心之所行說名為義(文)堯雲。義無礙緣名句文所詮義也。前法無礙解緣能詮名。今義無礙解緣所詮義也(已上)。 緣方言詞(文)寶雲。正理論雲。若無退智緣諸方域俗聖言詞。立為第三。即能了知世俗語典語。於諸方域種種差別(文)。 又無退智緣契正理等(云云)寶雲。正理論雲。即於文·義。能正宣揚。無滯言詞。說名為辨。及諸所有已得功德。不由加行。任運現前。自在功能。亦名為辨。此能起辨。立以辨名。了辨及因智。名辨無礙解。即前所說能正宣揚。善應物機。不違勝義。所有言說。名應正理。即前所說無滯言詞。不待處時及有情等。辨折自在。名無滯礙。即前言已得功德。不由加行。任運現前。名為自在定·惠二道(已上論文)堯雲。今所言辨有二種。一無滯言說名辨。二以無滯言說因定·惠二道名辨也。說諸法無滯故。無滯言說名辨。此無滯言說。以定·惠二道為所依。為因起故。又以定·惠二道名辨也。故論雲。辨無礙於說道中。許隨緣一皆得起故(文)言說者。無滯言說也。言道者。定·惠二道也。言許隨緣一皆得起故者。唯緣無滯言說。不緣定·惠。名辨無礙解。又唯緣定·惠二道。不緣言說。辨無礙解也(已上)。 是利根故(文)此釋無退智為性之頌也。 此二無礙緣名身等(文)寶雲。此即釋法詞二無礙解俗智攝也。以智類同故。越次而釋(文)光雲。四中法詞二無礙解。唯俗智攝。非無漏智緣名身等及世言詞事境界故(云云)。 法無礙解通依五地(文)光雲。婆沙一百八十雲。有說。在二地。謂欲界。初靜慮。有說。在五地。謂欲界·四靜慮。有說。七地(加未至中間)然無評家。解雲。初說據名隨語繫故○但依二地○後二說據名隨身繫。說法無礙解通依上地。以緣法難。要依自地智緣自地法。此論·正理·顯宗。并同婆沙第二說。以五地為正(文)。 詞無礙唯依二地(文)遁雲。以尋·伺二是語言因。二禪已上既無尋伺故無語言。舊雲。以緣詞難故唯自地(文)。 法詞差別事。遁雲。問。法·詞以名言為境。何故依地二·五不同耶。答。詞無礙解緣粗動。上地寂靜故無。法無礙解緣微細。上地寂靜許緣法。故二差別。問。法·詞二種並依於聲。何緣粗細有差別。答。雖同依聲。然世俗言詞是粗。名句是細也(文)。 涅槃名為義(文)堯雲。擇滅無為名勝義善。若以勝義為義者。唯擇滅可名義。若據此門。能緣智唯六智也(已上)。 六智為體(文)光雲。義無礙解則六智攝。謂俗·法·類·滅·盡·無生(文)如漏盡通說者。十力之中漏盡力指歟。 謂九地也(文)光雲。此二通依一切地起。謂依欲界乃至有頂。言說唯在欲界·初定中。辨無礙解如何通九。辨無礙解於說及道。許隨緣一皆得起故。故通九地(文)。 必皆具四(文)堯抄。尋。四無礙解依地既不同也。豈依第四禪得法·義·辨三無礙解時。應得依欲界初禪詞無礙解耶。例如詞無礙解。依欲界·初定故。不為邊際定體。如何。答。光雲。以得第四邊際定時。四無礙解起自在故。名具得四。故不文言。詞無礙解雖依彼得。而體非彼靜慮所取。又正理雲。有餘師言。有不具得。無理得一必全得四(文。已上)。 四無礙加行事。論雲。此四無礙解生。如次串習算計佛語聲明因明為前加行。若於四處未得善巧。必不能生無礙解故。理實一切無礙解生。唯學佛語能為加行(文)。 第四明依邊際定得(文)寶雲。明六所因得也。此六皆因邊際定力所行引發故(文)。 此六皆依邊際定得(文)惠雲。邊際定是因。因定引此六生。六是果(文)。 此邊際定體有六種(文)寶雲。明邊際定體通局也。正理論雲。體有六種。前六除詞餘五少分。及除此外復更有餘加行所得上品靜慮。名邊際定。故成六種。述曰。此六因第四定邊際定得。然所得三無礙解。及無諍定。願智通餘地。故言少分也(文)問。三無礙上五二地為依(文)通餘地(見)願智·無諍智唯依第四定(見)何雲少分耶。答。光雲。解雲。願智若依殊勝及依初起。但依第四。若依非勝及依後起。亦通下地乃至欲界。諸論中言願智依第四者。據勝及初。婆沙通據非勝後起故。說願智攝詞無礙解(文)。 更加延促壽等邊際(文)留多壽行者。利根俱解脫阿羅漢。前世業所感命眾同分中。有同分長命根短者。為延命根。修佈施行。入邊際定。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富異熟業。願皆轉招壽異熟果。慇懃發願欣求之時。佈施時無貪相應思。由邊際定力。答誓願思感現在命根也。捨多壽行促壽准之可知之。第三卷沙汰也。尋。延促等言如何。 故體成六謂無諍邊際乃至(文)意雲。邊際定體別有六。謂無諍所依邊際。乃至延促等所依邊際也。詞無礙雖為邊際所依。詞體欲界初禪攝故。詞非邊際體(為言)。 遍順至究竟者釋邊際名也(文)論雲。一切地遍所隨順故。增至究竟故(文)准此論文。依遍所隨順。欲增至究竟二義。得邊際名也。疏釋邊際名也者。釋得邊際名(為言)下結釋。如是靜慮得邊際名(云云)可思之。 科段。初略釋二義(從一切地故名邊際)寶記先略Ь雲Я當。次廣釋二義(謂從欲思下。釋邊所隨順謂專修習下。釋增至究竟)寶記後廣Ь雲ё當。此中邊言已下。別釋邊際二字。可見之。 從下至中(文)寶雲。先順一切。後入第四定。名一切地隨順。就第四定中。從下至上。名增至究竟。由斯二義。得邊際名(云云)此釋意。於第四定中分九品(見)謂專修習第四靜慮之論文(爾見)歟。惠雲。九品一遍為下下。兩邊為下中。乃至九邊為上上品也(文)此釋意。一遍言。就邊所隨順。分一邊乃至九邊(見)但邊所隨順·增至究竟為二義故。增至究竟之義。就第四靜慮中論之歟。若爾者。一遍兩遍言。又付第四靜慮論之也。 邊言顯無越義(文)問。無越者無越此義也。而以邊言顯無越意如何。答。邊者窮盡義也。窮盡無越(為言)難雲。若爾者。下極義如何相替耶。答。下極義自體極義。邊言望餘法顯窮盡故。此無越義。堯抄。尋雲。邊際不可勝滅盡定。謂學無學得定滿者。何依得滅定。況又滅得微細寂靜定。邊際無此等義。爭雲勝滅定耶。答。隨義可判勝劣。若據寂靜微細義者。可勝滅定若據延促等自在義。無越義顯也(已上)論雲。此中邊名顯無越義勝。無越此故(文)神雲。勝定更無越此。故此定名邊際(文)此釋意。諸勝定中。無越此邊際定(為言)若爾者。論勝言亙諸定歟。今疏雲。勝無越此(文)此意。勝言指邊際定歟。 際言○顯類義也(文)惠雲。此無諍等六依第四定成為六際。此六定是依類。如一頌四句為句之依類(文)遁雲。謂此定中有種類相似義故。如一頌有四句。名四際者。謂有四際分故。或一界有四海分齊。皆是種類相似義也(文)光雲。謂一頌中四句分齊。或如一界四海分齊。皆是種類相似(文)。 如說涅槃○顯極義(文)知易歟。私雲。類義齊等義。極義際目義歟。私雲。際言為顯類義極義等(文)意作四句顯甚深理趣事。大小諸師常例也。四句甚深類例也。故諸定中邊際定尤甚深故。以四句絕甚深。邊際定甚深Ь類顯也。四際四句絕理歟。次極義者。涅槃雲實際。是又諸法極不過實際。以之諸定中邊際定極Ь顯歟私推宜歟。寶雲。如是二言。顯此靜慮是最勝類。定中最極殊勝功德。多依此引生。樂通行中此最勝故(文)。 亦共凡德且應辨通(文)論雲。雖六通中第六唯聖。然其前五異生亦得。依總相說亦共異生(文)明六通頌文七。一列六通名。二出體。三依地。四緣境別。五二得。六念住。七三性門。可知之。 初三句者標列六通(文)初句通六言標數。謂神境已下列六通。神雲。上三句舉數列名(文)神謂等持(文)二十五卷疏雲。問。何緣於定立神足名。答。神謂神變靈妙德也。足即是定神所依也。神依定發。定為神足(文)遁雲。等持是定。由定能為神變事故(文)。 境謂行化智證神境(文)行化者。下釋雲。行有三種。一運身。二勝解。三意勢。化有二種。一欲界化四。色·香·味·觸。二色界化二。色·觸(云云。取意)尋。智證神境雲意如何。惠雲。神據等持。境即所化四·二塵。通即證智。三法立名。從定發通。通能起化心化境。名智證境也(文)光雲。從定及境能證為名。故神境智證通。餘通雖亦依定。此通相顯。偏標神名(文)。 天眼天耳所依根也(文)天眼天耳釋名。委如下釋。光雲。智緣二境無擁名通。從根及能證為名(云云)問。宿住通唯境智曾所經事歟。答。爾也。惠雲。曾經事者。未得淨居。如何能憶。答。曾憶有二。一見。二聞。淨居者聞也(云云)。 智證他心無擁名通(文)光雲。從加行及能證智為名。名他心智證通(文)惠雲。他心即境。通即證智。加行立名(文)。 於宿住事○(文)惠雲。宿住即過去五蘊是境。隨念即心相應念。通即是智(文)寶雲。婆沙一百雲。問。何故名宿住隨念智。宿住隨念智是何義。答。諸過去生有漏五蘊。名為宿住。隨念勢力而能知汝彼故。名宿住隨念智。謂此聚中雖有多法。而念力增故說隨念(文)。 漏盡者擇滅也(文)惠雲。若涅槃名漏盡。漏盡即是所證。通即能證智。若漏盡身中起。從所依及證智立名(文)。 或漏盡身中所有智證(文)付此釋。所證何法耶。 此六神通解脫道攝惠(文)堯抄。尋。唯解脫道一念為通體歟。光雲。且言解脫。顯出障初。理實亦容勝進道起。故正理七十六雲。解脫道言顯出障義。勝進道中亦容有故(文)。 此之四通俗智為體(文)遁雲。初三通緣色事故。並世俗智。他心智通漏無漏故通五智。如前已辨(文)。 五依四靜慮者(文)明五通依地也。 初三○緣色為境(文)遁雲。謂神境變化色香味觸故。天眼觀色。天耳觀聲故。此三通皆別緣色(云云)。 他心智○以色為門(文)遁雲。此明他心通。初假色為門。後但緣心境(文)。 謂欲修時先審(文)堯雲。將為觀他心。先觀我心。為觀我心觀我身相。謂若自心忿恚時。依身相亦忿怒形故。觀依身忿怒形。知自心忿怒心。若自心喜悅時。依身外相亦適悅形故。觀依身適悅形。知自心適悅。如是觀自心已。後觀他身心二相。准之可知之(以上)神雲。先審觀己色心二相前後變異轉轉相隨(文)問。心喜怒時顯形色委意如何。神雲。論雲。問。他心智誰起。答。光一切入於第四禪。得自在得天眼。起他心智。雲何應起者。初坐禪人。入光一切。入於第四禪。安詳出從初以光令滿其身。以天眼見其自心意色。此依色意識起。如是若與喜根相應心現起。意色如酪蘇色。若與憂相應心現起。成如紫色。若與捨根相應心現起。成如蜜色。若與苦相應心。如黃色。若與瞋相應心。如黑色。若與無明相應心。如濁色。若與信及智相應心。如清色。彼坐禪人如是以自身變分別色變。爾時心光令滿他身。以天眼見他心意色。彼以心變分別色變。以色變分別心變。如是分別起他心智。以起他心智除色變分別。唯取心事。如是以修行心清白。或有苦知有苦。或無苦知無苦。如是一切可知(文)遁雲。論雲。修神境智等前三通時。思輕(謂神境思身輕舉)光謂天眼思光明。近作遠想。天耳思聲。近作遠想。以為加行(文)。 若宿住通漸次○(文)神雲。先自審察次前滅心。漸後逆觀此生十時分位前前差別。知結生心。乃至能憶知中有前身一念命終心。名自身宿住加行已成。為無間道○知前身命終時。為無間道。第二念為解脫道(文)疏雲。憶中有已前一念之心(文)已言論無之。中有前一念者。中有初念歟。惠雲。宿住先觀此生十位。次方觀中有初心。即名加行滿。以中有今生攝(文)問。初修宿住通時。憶知中有前一念。為加行滿。為當無間道耶。光雲。至知前身命終時心。方名無間道(云云)問。論雲。乃至能憶知中有前一念。名自宿住加行已成(云云)答。光引婆沙殘文雲。彼是前生命終心故。能憶念知。名善成滿。解雲。婆沙據無間道起。說加行成滿。俱捨據加行落謝。名已成滿。或滿言顯已成滿。正理·顯宗又同俱捨。或可。論意各別。於已成位名無間道(文)論雲。已成故非正成滿位也。雖有三解。並以為無間道多。問。付初解。婆沙何以無間道為加行滿耶。答。通體解脫道攝故。望通體以無間道為加行滿也(已上)。 十位差別(文)遁雲。謂從老年乃至嬰孩。及在胎中羯羅藍差別之相(文)。 依無色地無如是能(文)惠雲。六通加行者。思輕。天眼思色。天耳思聲。無色無此等用。無五通也(文)遁雲。無色無生五通加行故不依也(文)堯。尋。宿住通憶過去宿生事者。憶過去剎那剎那事歟。答。不爾。光雲。應知。但約分位漸憶。不約剎那。若約剎那。向前漸憶。憶半生事。即便命終。豈能修至加行成滿(文)(已上)。 未至等地(文)遁雲。等取中間禪。亦以止觀不均故(文)。 自下地為境者(文)光雲。一約豎明作用寬狹。境唯自·下。不通上地。勢力劣故。二約傍顯作用寬狹(云云)約傍者二三千。 聲聞○二三千無數者(文)明眼抄。問。大覺五通作意不作意時。但以無數世界為境歟。答。論雲。謂大聲聞·麟喻·大覺。不極作意。如次能於一·二·三千諸世界境。起行化等作用自在。若極作意。如次能於二千·三千·無數世界(文)問。佛於一切殊勝猛利。不由加行。何唯極作意時。於無數世界自在耶。答。極作意亦佛易起歟(已上)問。二乘五通境界。於橫。寬狹別。於過未遠近亦有差別耶。答。同知八萬劫也。問。寬狹既不同也。遠近何無差別耶。神泰雲。何故凡夫二乘○同知八萬耶。答。現在鐵圍山障隔故。凡夫二乘知境別。過未無山障隔故。凡夫二乘同知八萬。問。過未無障隔。凡同聖八萬。亦可過未無障隔。小同大無邊。答。如三界業力非想極八萬。二乘有限力。亦極知八萬。諸佛無限力。是故知無邊(文。已上)明眼抄。 初三通○緣色起故(文)遁雲。謂神境通緣外四處色·香·味·觸。天眼緣色。天耳緣聲。故皆是身念住攝(文)。 宿住及漏盡通四念住攝(文)寶雲。正理論雲。○宿住隨念智。總觀前生分位差別。唯是雜緣法念住攝。此論別。意各異故。如見道中雖緣諦而得修者亦四念住。此亦應爾。各據一義。亦不相違(文)又雲。漏盡如力。或法·或四。應不定言四念住攝(文)。 謂眼耳識生得善者(文)遁雲。此中有二意。初雲。五識是生得善。生得善者不許異地起。今通既與二識相應。設許是善。亦同彼釋。不得異地起。通既異地起。故知非善攝。次若色界已下。約定相生證知非善。謂依定發通。還從定出故(云云)光雲。五識是生得善。不得異地起故。或色界生得善。不能生定心。以彼二通唯定相生(文)問。二釋委意如何。答。於初靜慮所繫之眼·耳二通。有上地所起與自地所起之二類。其中為顯上地所起二通之限無記之所以。述五識是生得善不得異地起故。為顯自地所起二通之限無記之所以。雲或色界得善不能生定心(等。已上續本義意)又生得善者。生便得故之法。眼·耳二通者。加行所得之法。或離染所得之法也。可思之。 通果無記(文)遁雲。問。既惠是通。復何名果。答。即通是果。無雍義。是通從定生故名果。持業釋也(文)光同之。寶師意。天眼·天耳二通自性無記(云云)第二卷本義抄在之。問。二通既二識相應惠。二識在初定。何二通雲依四靜慮耶。論雲。隨根說故。亦無有失。謂所依止眼·耳二根。由四靜慮力所引起。即彼地攝故。依四地通依根故說依四。或此依通無間道。說通無間道。依四地故(文)。 性皆是善(文)續本義抄。問。於通果無記意識五識相分之中。意識通果者。變化心發業心是也。其化事發業二類。既為神境通所攝。下頌雲。境二謂行化等(云云)若爾通無記耶。答。於神境通。可有根本·眷屬二類也。根本者。正緣行·化二事以為境。之定中惠雲。餘四通唯善是也。眷屬者。從彼定已後所起之發業心。雲神境通果能變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等是也。若爾者。約根本雲善性。約眷屬雲無記也。可思之(已上)。 第二天眼第二死生智明(文)死生智明得名者。十力中死生智力者。知眾生死此生彼故(云云)准之可知之。惠雲。問。天眼即死生智。如何天眼知現在。死生智知未來。答。據眷屬說。天眼眷屬緣未來。或對宿住緣未來也。死生智善天眼無記者。無記據根體善。即緣眷屬說也(文)。 唯三名明(文)遁雲。由此三能照了三障事故。遣除三際愚故。或偏名明。故正理雲。宿住通憶念前際自他苦事。死生智通觀察後際他身苦事。由此厭生死眾苦起。漏盡通觀涅槃樂故。唯三種立為明(文)神雲。六中三種獨名明者。如其次第。對治三際愚故○又此三通如次。能捨常斷有見。故立為明。又此能除有有情法三種愚故。偏立為明(文)問。天眼唯緣色處。不緣聲等。唯緣現在。不緣未來。而死生智通廣緣三業。又緣未來。二通之行相遙異也。何以天眼通為死生智通之體耶。答。凡死生智明者。是天眼通之眷屬。非天眼通當體。所謂無記。天眼通觀見五趣有情等。然後死生智通緣當來三業等事也(已上續本義抄)惠雲。問。何故六通立三為明。答。宿住緣過去。死生緣未來。漏盡忻涅槃。故三有勝用。故立為明。後次宿住智明引空定。死生智明引無願定。漏盡智引無想定。故立三為明。智證即明也(文)問。以三明治三際愚委意如何。答。憶念自他過去事。除忘失前際之愚昧智。名宿住智證明。觀察他身未來事。除不知後際之愚昧智。名天眼智證明。見涅槃真實樂。除愛著現在之愚昧。名漏盡智證明也(已上)續本義抄。 治中際愚(文)遁雲。由明智斷現在惑故。名治中際愚(文)。 容有是真(文)惠雲。若以十智為體。世俗是漏。他心通漏無漏。餘八智半無漏。故言容也(文)寶雲。兼述是真無學。有非真無學。於中是無漏者。是無學法即是漏盡一分。若有漏者。是非學非無學法。即是宿住死生智明全·漏盡一分(文)。 第三明三示道(文)論雲。能示導得示道名(文)寶雲。示謂顯示教示之異名。導謂教導引導之異名(云云)示導者化他行。說法教化之德也。 第一四六導者(文)問。於六通中。何此三名示導耶。論雲。此三種引所化生令初發心。最為勝故○又唯此三令於佛法。如次歸伏·信受·修行。得示導名。餘三不爾(文)光雲。又唯此三令諸有情。於佛法中。如其次第。神變能令歸伏。記心能令信受。教誡能令修行。故唯三種得示道名(云云)惠雲。神變現通令發心。記心記彼心中念善惡事令信。此皆令發心。教誡與說法名示導也(云云)神雲。言教誡者。以所證涅槃教授誡勗令懃修學速證涅槃。故名教誡(文)。 定由通所成者(文)光雲。唯此定由通所成故。定能引他人天利益果故。及取涅槃安樂果故。由決定故。故名最尊(文)寶雲。他心神足有非通成故。非決定勝。教誡示導唯漏盡通所成故。決定勝也(文)。 前二示導咒藥亦成(文)寶雲。指事釋決定也(文)。 如有咒術名健馱利(文)光雲。如有咒術。名健馱梨。持此便能騰空自在。如神境通。健馱是國名。此國所出名健馱梨。又真諦雲。有女天名健馱梨。翻為持地。此咒是健馱梨所說。從能說女天為名。故稱健馱梨(文)寶雲。真諦雲。有女天名健馱梨。翻為持地。咒從所說人得名(文)。 復有咒術(文)光雲。復有咒術。名伊剎尼。持此便能知他心念。如他心通。伊剎尼此雲觀察。又真諦雲○(文)寶雲。真諦雲。伊剎尼是論名。是露形化道師所造。翻為觀察。此咒從所出論為名(文)尋。藥成如何。答。眼仙藥騰空自在之義在之歟。 神名所目(文)光雲。神名所目。唯勝等持有神用故。從用為名。由定能為神變事故。諸神變事說名為境。此境有二。謂行及化(文)。 一行二化(文)遁雲。一行二化者。行謂不變本形。化謂變化異狀(文)惠雲。行三是即質化。如馬勝往上界化色觸二塵為所依地及籠。此身梵王來欲界化四塵為所依地及籠。此身下界方得見也○此八化說離質(文)。 猶如飛鳥(文)運身之相者。或運三肘半及四肘身。或運八肘身。或運十六肘等身。若陵百踰繕那之空。若陵千踰繕那之空。若陵萬踰繕那空也。 二者勝解(文)光雲。由勝解力極遠速至。又正理七十六雲。本無來去。何謂速行。此實不行。但由近勝解行極速故。得勝解名。或世尊言。靜慮境界不思議故。唯佛能了(文)問。見光所引正理論文。雲本來無來去。或雲此實不行。若爾者。於勝解通無遠行義歟。答。次下文雲。但由近勝解行極速故(云云)可有遠行義也。但雲本無來去。雲此實不行文者。此處生法則此處滅。彼生法則彼滅。更無有去彼生處來此滅義(為言)。 三者意勢(文)惠雲。問。舉意即至者。如前文。度一極微名一念。如何遠方能即至。答。正理論雲。如日舒光即能頓至。若不然者。中間斷絕。行義不成。舉心即現大身至彼(文)光雲。意勢通不許中間間斷。問。若非間斷。如至極遠。度一極微經一剎那。如何舉心身即至彼。解雲。此讚極速。言舉心緣身即能至。然於中間亦經多念。身微妙故非餘所見。大而不停故能速至(文)此釋意。舉心身即至者。讚嘆之言也。實存度一極微經一剎那之理。故中間亦經多念(為言)又雲。又解。第一剎那舉心緣時。第二剎那隨方遠近現一大身。中間續起。第三剎那方至彼處。又解。非從此處漸行至彼。舉心緣時。不離本處。隨方遠近現一大身。故說此身即能至彼(文)此第二第三釋意。以舉心身則至之說為本。會度一極微經一剎那之難破也。第二釋意。初念小身住本處。第二念大身居中間。第三念小身現遠方。三念三身。第三釋意。唯現一大身故。是一念一身(為言)。 以色界中無香味故○一似自身化(文)遁雲。准此似言如化。外四境似自他身。准論名屬自他身者。新雲。於自身上化名屬自身化。若化外人名屬他身化。又自身有質化。如梵王下聽法。或離質化。如結巾爭為羊等名化(文)惠雲。問。身在色界作欲界化。化香味不。又身在欲界作色界化。化幾塵。答。婆沙說。色界作欲界化。化香味不。若化不有成就香味失(文)光雲。身生色界化欲香味。而不成就。無生上界成下香味。猶如衣服及莊嚴具。雖不離身。化而不成就。有說。在色界作欲界化。唯化色觸二處。不化香味。欲界八微不相離者。據非化者說(文)堯抄。尋雲。依身欲界者。色界自身化他身化如何。又依身色界者。欲界自他身化樣如何。答。依身欲界人色界自身化者。化作似欲界自身天眾也。又依身欲界人色界他身化者。似欲界他身色界天眾也。次依身色界有情慾界自身化者。化似色界自身欲界人天也。又依身色界有情慾界他身化者。作似色界他身欲界人天也(已上)。 第二明能所化(文)能г能化心。所г所化事也。 能化心從神境通生(文)惠雲。此說解脫道出障。是通體能化心從神通生。與通為果。所化事近與化心為果。遠亦與通為果。若言神通。通即慧。神即是定。若言通果心。無障名通。即是慧。與定為果。通即是果。通果之心也(文)。 此有幾種(一問)差別雲何(二問)依光意為二問(可思之)光雲。初兩句答初問。下十四句答第二問(文)。 從神境通生變化心(文)光雲。神境通後起果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據同時能起化事。故說化心。不言通化。若據前後。通亦名化。故婆沙一百二十二○如是說者。諸所化事。亦由通化作。亦由化心。謂神境通道無間而滅。化心與所化俱時而起。雖俱時起。能化心唯是通果。諸所化事是通果及化心果(云云)明眼抄。問。十四能變化心可化聲處耶。論雲。若欲界化。外四處除聲。若色界化唯二。謂色·觸(文)問。化人發語豈非化聲耶。既化四處。何不變聲耶。答。泰法師引多證立變化能發語。光雲。法師未委○聲由擊發。不可言化。以間斷故(文)問。此釋意如何。答。私雲。先以化心。化四大種差別。為發音聲因。而以發表心。令其動擊而發聲。故非是化也。故雲。以間斷故也。意雲。由前大種故。非無而忽有。亦由擊方發故。非初化心所化也(已上)惠雲。以化心不化聲。別有發語心發語(文)。 初定果有二(文)惠雲。問。第二定作欲界化心。與初定作初定化心。何勝何劣。答。若約地。即初定化心勝。欲界化心劣。雖依二定。以化心屬欲界故。若約所依定。即欲界化心勝。以依第二定故(文)。 從淨自生二者(文)此生言。亙能·所也。謂化心從淨自二心生能生二心(為言)遁雲。初念化心。從淨定生。第二念已去。從自類生。最後一念。能生淨定(文)。 此心必無直出觀義(文)論雲。如從門入還從門出(文)。 問發語心起(文)遁雲。此問意。發語心與化心別。既起發語心變化已無。應無其身。以化身從化心有故(云云)。 有死留堅體者(文)寶雲。明留化至命終後(文)光雲。初解。化骨鎖身。令久時住。既雲留化身。明非本身骨。第二解可知○前解為正(文)遁雲。婆沙有說。有留化事。有說。無留化事。如是說者。有留化事。是故大迦葉波已入涅槃。准此論及婆沙。鹹言入涅槃。然餘處言。入滅盡定。待慈氏出。與此不同(已上)惠雲。迦葉。大乘言入定。此論言。死後至慈尊再現十八反。是本願力也(云云)神雲。非化主命現在時。能留化身令久時住。亦有令住至命終後。如迦葉波留骨鎖身。不留肉等(文)問。迦葉留身因緣如何。神雲。婆沙一百二十五雲。曾聞。尊者大迦葉波。入王捨城。最後乞食。食已登雞足山。山有三峰。如仰雞足。尊者入中。結跏趺坐。作誠言曰。願我此身并納缽杖。久住不壞。乃至經於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慈氏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世時。施作事。發此願已。尋般涅槃。時彼三峰便合成一。掩蔽尊者。儼然而住。及慈氏佛出現時。將無量人天。至此山上。告諸眾曰。汝等欲見釋迦牟尼佛杜多功德弟子眾中第一大弟子迦葉波不。舉眾鹹曰。我等欲見。慈氏如來。既以右手撫雞足山頂。應時峰坼還為三分。時迦葉波。將納缽杖。從中而出(云云)又雲。解雲。杜多此雲除棄。謂由著糞掃衣常乞食等。除棄貪慾故。雲杜多(云云)。 初多心一化○(文)寶雲。明能化用心多小(云云)遁雲。謂初由多念化心。方能作一所化事(云云)寶雲。正理雲。初習業者。由多化心。要附所依。起一化事。習業成滿。由一化心。能不附所依。起眾多化事。述曰。所依謂非化物(云云)光雲。所依謂木石等(云云)神雲。習成滿者。由一化心。隨欲化生車·步·象·馬多少化事(云云)。 餘生得等(文)等言等業得等歟。 如鬼神等(文)論雲。如天龍等能變化心。彼亦能為自他身化。於十色處化九。除聲。理實無能化為根者。然所化境。不離根故。言化九處。亦無有失(云云)遁(引論畢)雲。准此。修得但能化四境。謂附根而住。以不根離故。生得化九處。以不離根相離故。理實已下。是論主正文也(云云)。 釋曰天眼耳者(文)謂眼耳邊(文)或本雲。眼耳通(云云)科文。此一段為四。初出天眼耳體用。二此名天者下。明名天所以。三天眼有三下。出三類。四唯有修得下。明修得。眼耳中有三。初明恆同分。二又無缺壞釋無缺三能取下。釋第四句(寶記意)論雲。天眼耳根。即四靜慮所生淨色。謂緣光聲修加行故。依四靜慮。於眼耳邊。引起彼地微妙大種所造淨色眼耳二根。見色聞聲。名天眼耳(文)惠雲。謂四本定地。淨色為體。由彼入定。引得淨色。依此三根。能發二識。能見聞遠色聲等也(文)。 此名天者(文)正理論雲。如是眼耳。何故名天。體即是天定地攝故。極清淨故。立天名(文)論雲。如是眼耳。何故名天。體即是天定地攝故(文)遁雲。雖自有天。非定地攝。而定地攝必是天故。所以將定故攝為因證天故(文)。 天眼有三(文)寶雲。前二有兩釋。天之眼耳。名天眼耳。是依主釋也。若天即眼耳。是持業釋。第三是有財釋。實非天眼耳。今取天眼耳名(文)。 如輪王(文)論雲。如藏臣寶菩薩輪王諸龍鬼神及中有等(文)。 唯有修得○恆是同分(文)光雲。修得眼耳主能見聞故者。釋恆同分。以天眼耳識必俱故。恆名同分。處所必具至一切有情者。釋無缺左右二眼。處處必是具。無翳無缺。如生色界一切有情(文)。 能取被障(文)惠雲。肉眼見遠。天眼遠近皆見。肉眼有同分·被同分。天眼唯同分。肉眼見前。不見後。及不見左右。天眼前後左右皆見。肉眼見障內。不見障外。天眼內外皆見。肉眼見粗。不見細。天眼二皆見。肉眼見晝。不見夜。天眼晝夜皆見。肉眼見明。不見暗。天眼明暗皆見。肉眼有翳缺。天眼即無也(文)總有五種(文)光雲。總有五種。一修得。由修定得故。二生得。生彼處得故。三咒成。由咒力成故。四藥成。由藥力成故。五業成。由業力成故。曼陀多王及中有等諸神境智。是業成攝○曼馱多此雲我養(文)遁雲。二生得者。如天龍及飛烏等(文)明眼抄。問。業得·生得同歟異歟。答。然以天龍等變化。光依婆沙雲。生得也。他化天化五境。雲業力化(云云)問。天趣通為生得者。何他化自在天化五境。光釋雲彼由業力令他化作耶。答。天趣·鬼趣處所之法。有此通。即說此為生處得通。若有一類別人。由業所得。名業得耳。然以生得對修得。通亦名業也。問。其業得者。異熟生歟。答。不必爾也。頌雲。餘得通之性故也。而言業成者。由業增上。果亦名業成也。 四者占相(文)光雲。占謂占卜。相謂觀相。能知他心(云云)。 所餘○唯有三種(文)光雲。謂餘天眼·天耳·宿通三類各三。謂修·生·業以難成故。非咒·藥·占。謂眼耳鈍故。非咒藥成。占相唯意。亦非眼耳。身雖是色以相顯故。神塗藥可以飛行。不同眼耳知過去難。所以宿住非咒·藥·占(云云)。   神境等三若修得者(文)光雲。若據修得。三善二無記(文)。 皆通三性(文)人中都無生·得通者(文)光雲。人中都無生所得者。以占相智所覆損故。有他心智及願智等所映弊故。餘五皆容有。隨其所應。本性生念業所成攝故(文)。 於地獄趣(文)寶雲。依婆沙一百一雲○如契經說。地獄有情互相謂言。奇哉。自誤。我等過去曾聞。沙門婆羅門說。諸欲過患。能引未來可怖畏事。汝等應斷。我等雖聞。而不信用。今因彼欲受斯劇苦(云云)。 通餘四趣(文)寶雲。依婆沙一百一雲○傍生有生處得智。憶宿住事○評曰。應作是說。能憶多生。如狼憶知五百生事。鬼趣生處得智。知宿住事。並如傍生說(云云)。 咒藥二種通人鬼趣(文)正文雲。光記有多解之中。雲咒藥通人天鬼畜(云云)今何除畜(已上)。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二十八(頌疏論本第二十八) 分別定品第八之一(文)問。此品來意如何。第一卷疏雲。賢聖品明果。智品明因。定品明緣。果相易欣。所以先說果。果必藉因。故次明智。智必待於緣。故後明定(文)。 心一境性(文)釋定品題名。心一境性義。下問答明之。神雲。息慮一緣。名之為定(文)。 惠雲。梵雲禪那。此雲靜慮(文)。 總分三段(文)光科同之寶記意異之。可思之。 二明正法住世(文)此下當流通文。附當品科之歟。 論雲已說諸智(文)光雲。將明生起。就生起中。一總結生起。二別生起定。三問起頌文。此即第一總結生起。於先所辨共功德中。已說諸智所成無諍等功德。餘靜慮等功德。今次當辨。於中先辨所依止定者。此即第二別生起定。且諸定內靜慮雲何者。此即第三問起頌文(云云)。 餘性功德(文)神雲。餘定性功德。今次當辨(云云)尋。餘性功德之意如何。答。餘者。望智指定雲餘。性者。定性。則四靜慮·四無色。是定體性。謂所依止定也。功德者。能依功德。四無量·八解脫等歟。 且諸定內靜慮雲何(文)尋。先明四靜慮所以如何。答。論雲一切功德多依靜慮故。應先辨靜慮差別(云云)。 頌曰(文)光雲。就頌答中。初頌出體。後半頌顯差別。此中言樂。樂有二種。若初二定樂。輕安名樂。若第三定樂。樂受名樂。以樂名同。頌總言樂(云云)。 世間品已說(文)指三靜慮各三第四靜慮八文也。 以善等持為自性(文)第四卷疏雲。三摩地者。此雲等持。平等持心於一境轉。亦持心所。從強說心(云云)光雲。三摩地是大地法。遍與一切三性相應○皆應名定○餘散品心。雖有等持。體性劣故。不名為定(云云)。 答謂能令心專一所緣(云云)惠雲。令同念心心所不散。於一境轉。名一境性。性即定也(云云)經部宗中。唯心無所義·受想思實有義。二家在之。今論所載。受想思實有義。是經部宗本義也。此師意。計受想思心所實有之時。等持心所。或雲心王上假立·或雲思上假立之二邊。可有也。所謂心定王故。以心所隨彼為心分位。又思造作為能。行蘊主故。等持等餘心所。皆以思為體雲義邊。不有之也。不同薩婆多心·所別體義。論重重難答在之。可見之。   問何名靜慮(文)此問答。釋靜慮名義也。光雲。由此定寂靜慧能審慮。審慮即定實了知義。從用及思為名。故名靜慮。如契經說。心若在定。能如實了知(云云)寶雲。婆沙一百四十一雲。問。此四何緣說名靜慮。答。靜謂寂靜。慮謂籌慮。此四地中定慧平等。故稱靜慮。餘隨有闕。不得此名(云云)遁雲。謂是定心凝寂。思度境處得靜慮。名定。生慧慮無濁亂故(云云)光雲。有餘部計。審慮是思。為簡彼說故。言此宗審慮以慧為體(云云)。 問無色等持(文)難也。光雲。若寂靜審慮名靜慮者。諸八地等持。皆應名靜慮(云云)。 如世間說(文)光雲。唯勝方立此名。如世間雲發光名日。非螢燭等發於劣光亦得日名(云云)。 問何故色定獨為勝(云云)問勝義也。答舉四義釋之。一十八靜慮支事。下文明之。二止觀均行者。四根本定。止觀均平。審慮尤勝。三現法樂住(二十五卷在之當卷終在之)止觀均等。智定自在。雲遊觀。名現法樂注歟。四樂通行(二十五卷在之)止觀均平。任運轉故。名樂。 問色界染定(云云)難色定名靜慮也。付之論太過失出之。可見之。光雲。由彼染定。發得邪慧。能邪審慮。亦名靜慮(云云)。 世尊亦說(云云)光雲。世尊亦說有惡靜慮。即味靜慮。此即引說(文)光雲。若能令慧邪審慮故名靜慮者。是則應有大過之失。一切三界諸惑相應慧。皆能邪審慮。與彼相應定。亦應名靜慮○無太過失。要與善靜慮相似義中。方名染靜慮。餘非相似。不名靜慮。生牙名種。敗種名種。似生種故。立以種名(云云)。 問心一境性(文)此問意。若心一境性是靜慮體。相無差別。依何相。立四靜慮耶(為言)。 謂初定內具伺喜樂(云云)光雲。具伺·喜·樂。建立為初。由此已明亦具尋義。以此三法必與尋俱。如煙與火必定俱行。非伺有喜樂而不與尋俱。影顯可知。頌不別說。定通四定。不約彼明(云云)。 後之三定漸離前支(文)遁雲。如二禪離伺。伺在前列三禪。離喜。喜在樂前也(云云)問。此釋難思。若二禪指伺雲前。三禪指喜雲前者。四禪指何可雲前耶。況三禪離伺·喜。何准指喜雲前耶。答。准下文。初禪五支。尋·伺·喜·樂·定。第四禪。望定指伺·喜·樂。可雲前歟。次三禪。離伺·喜。伺二禪離之。喜三禪初離之。故如此釋歟。後漸離前支者。後者三定。前者初定也。前後相對如此。重心雲。後三定。前初定支⑥漸漸離之(為言)漸漸離貌。離貌離一·二·三。如次立二·三·四禪也。論雲。漸離前支。立二·三·四。離伺有二。離二有樂。具離三種。如其次第(文)此文意。具Зю初禪Я。指伺·喜·樂⑥。雲前支(見)意雲。後三定Яг。具Зю前初禪Я離З伺·喜·樂支⑥。謂離一·二·三。如次立二·三·四禪(為言)光記如論文。神雲。初意具足五支。漸離前支。立二·三·四。心一境性。通於四定。約支具離。立四定別。初定具四支。漸離前四支。立二·三·四定別(文)。 第二明無色定○頌曰。光雲。初句及四蘊。明體性。離下地。約生分四。次兩句。顯除色想。次一句。釋總名。次一句。釋妨。後四句。釋別名(文)。 無色亦如是者(文)光雲。此四無色。與四靜慮數同。自性同。謂數有四。自性各二。生如前說。即世品說。由生有四種。定無色體。總而言之。亦善性攝。心一境性。依此數性同故。頌中說亦如是言。然助伴中。此除色蘊有餘四蘊。無色無有隨轉色故(云云)。 離第四靜慮生(云云)論雲。離名何義。謂由此道解脫下地。或是離下染義(文)寶雲。言離生者。有二義。一染法名生。能為患故。猶如生食在腹。二謂受生。離下地染時。二種生過俱能離也(文)。 此七總名除去色想(文)光雲。因解無色。明除色想(文)意雲。非無色形。無色相(為言)堯。尋。此七既緣下地類智品道俱生無表色。何雲除色想耶。光雲。無色雖亦緣下六地類智品道俱生戒色。今據有漏。言除色想(文)。 下六地者。未至·中間·四靜慮也(以上)。 緣下地色(文)遁雲。謂空處緣第四禪作行相故。未去色想。今色·無色者。約處無也(文)。 依大眾部化地部等(文)大眾部者。凡聖學無學多眾故。雲大眾。化地部者上座部中從有部出。國王出家弘佛法化本地故。立名(矣等言)。   以色微故立無色名(文)論雲。如微黃物亦名無黃(云云)大眾部等。引四經。說無色界有色。有部能破重重難答。論見。 問無色多劫(文)寶雲。大眾部等難也。 謂昔所起(文)光雲。此色從心生。非從色起。謂昔所起感色果因。熏習在心。功能今熟。是故今時欲色界色。從彼無色界心中種生(云云)熏習者。五品熏禪處抄之。尋。色種熏心委意如何。惠雲。入無想定前。心心所熏色上。成心心所種子。若生無色界。於修定時。熏心心所上成色種。若欲·色二界。色·心二。皆能持種。三性心各別自持。破雲。入不善心時。善色種。何心持也。有部約取果。一切法。至現在。即有取後果之力。此欲·色界。臨命終時色。已有取無色最後色果也(文)。 此是論主(文)遁雲。以有部宗無熏習成種義故。今詳論主。既引經部釋大眾部難。意應同有部許無色也(文)明眼抄。問。若爾。有部意何。答。泰雲。次依經部。答從心生。不同薩婆多從昔欲·色界色起(文)亦可雲直從昔異熟因生也(以上)。 謂修定前起加行位(文)光雲。正理七十七雲。若由勝解思無邊空加行所成。名空無邊處。謂虛空體。雖與色俱。而其自體。不依屬色待色無方得顯了。其相無邊。思惟彼時。易離色。加行位思惟虛空成時。隨應亦緣餘法。但從加行立此名。若由勝解思惟無邊識加行所成。名識無邊處。謂於純淨六種識身。住勝解。思惟無邊識相。所成隨應。亦緣餘法。但從加行立名。若由勝解捨一切所有加行所成。名無所有處。謂見無邊行想粗動。為厭捨。起此加行故。名最勝捨。於此中。以不作無邊行相。心於所緣。捨諸所有。寂然住故(已上論文)取意抄之。惠雲。根本成從。具緣五蘊法。從加行位。立無邊名(云云)遁雲。前三地加行心時。思空識等。然實根本。亦緣餘法。非常緣空。由此立名。從其加行。不從根本(云云)尋。三地生起如何。惠雲。空處緣外空。次厭前外空。思內六識身。次空識行相多粗動。捨空識行相。寂然而住。名無所有處(云云。取意)處言事惠雲。問。何故四無色名處。答。是受生處。又謂。外道執彼為涅槃。今謂。破彼立為受生處也(云云)。 謂無下地(文)光雲。謂無下七地。明勝想故得非想名。有昧劣想故。不同二無心定。名非非想○若想全無。如二無心。便同愚癡黑闇相似。無所覺知。唯有非非想中與上相違寂靜美妙(云云)遁雲。有昧劣相名非非想者。謂非全無也(文)。 約當體立(文)遁雲。謂根本地昧劣相。遮詮表詮。立其名也(文)寶雲前三無色加行○不緣根本作行解。非想非非想處加行位中。緣其根本地勝劣想。作如是念。無明勝想。有昧劣想。此念依根本起。即是正立名因。由想昧劣故。從根本。不從加行(文)。 第三明八等至(文)義章雲八禪定(一總明二別明文味淨無漏亙八等至。故雲總。靜慮支限四靜慮。故雲別歟)遁雲。汎論定名總有三種。梵名三摩地(此雲等持)通定·散。通三性。唯有心名。如前解。梵名三摩缽底(此雲等至)通有心·無心。唯定非散。若有心。約離沈·掉。平等而至此定故。若無心定。約定中大種平等。亦名等至。如根品釋。梵雲三摩呬多(此雲等引)唯有心。唯定非散。謂能引起此定。名引(云云)。 一味等至(文)本義抄。問。味定者。唯限愛相應定歟。答。味者。味著之義。唯是限愛之稱故。味定者。唯限愛相應定。不通餘惑相應定也。寶雲。問。何故餘惑想應。不名為定。答。正理論雲。於所緣境。專注不移。方名為定。愛想應定。亦專一境故。得定名。餘惑想應。則不如是。謂餘煩惱。於自所緣。不能令心專注如愛故。三摩地若與愛俱專注一緣。與善相似(文。以上)論雲。緣過去淨。深生味著(文)本義抄。問。味定雲緣過去多剎那淨定耶。答。淨定無間所生味定。緣多剎那淨定。可生味著也(以上)惠雲。前念淨定。生後念愛定。前念淨定中。有順退分定及順住中一分。順退者。能生後念味定。餘淨定不生味定也(文)。 謂世善(文)寶雲。是有漏故。與無漏殊。即世間之名所簡也。淨故非味。即是善名之所簡也。與無貪等白淨法相應故。名為淨。釋淨名也(文)。 緣已滅淨(文)寶雲。此說容生味定。非一切生唯退分定及住中一分。以退生故。境亦如是(云云)寶雲。就緣淨中。唯緣過去近淨定也。不緣現在及未來也。現在無淨定。未來淨未曾領受也(文)光同之。本義抄。問。味定唯緣過去一世耶。答。案味定緣自繫之理。味定廣可緣自他三世諸法也。故婆沙論雲。愛相應定。能緣三世(文)諸文非一。光·寶兩師。不緣現在等之釋。且成味定緣過去淨定之當。如此判也。理實論之。廣緣現在未來之義。更非所遮歟(以上)。 第一明靜慮支(文)光雲。第二別明八等至。就中一別明靜慮。二明三等至(云云)別明靜慮者。八等至中。別明靜慮(為言)惠雲。支者顯成義。五支顯初定。乃至四支顯第四定等也。或隨順義。各隨順當地定也。或資助義。具五支資初定等也。 唯淨無漏(文)光雲。靜慮攝支。止觀等故。非諸無色止增觀減。由此未至及中間定。亦不立支。觀增止減(云云)此一段為四。初標。靜慮有十八。二初靜慮中下。列十八支數。三問何故下。明諸地通局(四問在之)四問何故初三下。明支數不等。可見之。 初靜慮中有五支(云云)論雲。傳說。唯定是靜慮亦靜慮支。餘四支是靜慮支非靜慮。如實義者。如四支軍。餘靜慮支應知亦爾(文)寶雲。正理論雲。毘婆沙師。顯靜慮地等持最勝故。作是說。三摩地是靜慮亦靜慮支。如四支軍。亦無有失。如王。與眾雖互相資。而於其中。王最為勝(文)光雲。如實義者。論主述經部義○象·馬·車·步。名四支軍。別即是支。總即是軍。攬別成總。軍即是假。靜慮五支應知亦爾。別即是支。靜慮是總。以別成總。靜慮是假(云云)又雲。餘三靜慮各作兩釋。應知亦爾(云云)問。初靜慮尋·伺等立支委意如何。光雲。四靜慮支有十八。有三例。一所依定。此有四種。即與諸支為所依故。通諸地。二地法應有。此有六種。初定尋伺喜。二定喜。三定樂。四定中。受地法應有故。於諸地或有或無。三別緣(⑥以)建立。此有八種。初定樂(輕安)二定內淨(信)樂(輕安)三定捨念慧。四定捨念(文。取意)今疏問何故初二以下釋。光記別緣建立Я當ю也。 一尋二伺(文)尋·伺不定地法二種也。第四卷疏雲。尋謂尋求。伺謂伺察。心雲粗性名之為尋。心之細性名之為伺(云云)。 三喜四樂五等持(文)喜者第四卷頌雲。餘處此名喜(文)疏雲。此者此第六識心也。謂此心悅於下三地(欲界·初·二禪也)名為喜(云云)樂者輕安樂也。惠雲。輕謂輕利。安即安適。與相應心。作適悅因(云云)等持者三摩地也。如前。 一內等淨(文)委如下釋。 一行捨(文)第四卷疏雲。捨者。捨離沈掉。令心平等。無驚覺性(文)解雲○名行捨也(文)遁雲。善捨行蘊攝故。標行捨名。不同捨受。受蘊攝故(文)。 二正念三正慧(文)光雲。由離喜故。念·慧名正(文)。 問何故初二(文)此下。明諸地通局。顯配立有無。此問意。輕安·行捨一切地在之。何故初二與三·四不同耶(為言)。 答第三定(文)婆沙答前問。多復次在之。此一復次也(光見)寶雲。第二靜慮。喜極動踴第三靜慮樂受極增。二俱能為愛勝生處。三四棄彼故。行捨增(文)。 初二既不立行捨(文)寶雲。正理論雲。行捨·輕安。互相覆蔽。若處有一。第二便無。輕安治沈。其相飄舉。行捨治掉。其相寂止。故安與捨互相覆蔽(云云)。 答隨起增上淨信(文)光雲。起增上信。必依大喜。因喜信者。信必堅固。第二靜慮有極勝喜故。唯此立內等淨支(文)婆沙多復次在之。此是一復次意也(光見)。 答彼有樂受(文)光雲。婆沙意雲。第三定有極適悅受。為耽此樂。不欣上地勝法。能為自地留難。對治此故。立正慧支。故世尊說。應以正慧覺了此樂。上下地中。無有自地極樂留難如此地者(文。一復次意也)寶雲。樂。於三有中。是諸有情極所耽味。第三靜慮中有最勝樂故。理應立慧。觀察厭捨。若無慧者。自地善根。尚不能成。況進求勝。為治如是自地過失。第三靜慮立慧為支(云云)。 答此第三定(文)立念慧為支。止自地·下地留難(為言)問。此雲為勝喜漂溺。雲為勝樂留難。意如何。寶雲。第二靜慮。有最勝喜。輕躁繞亂。如羅剎私。第三定中。有最勝樂。如天妙欲。極為難捨。第三·四定。由行捨支。隨其所應。雖已棄捨。而恐退起。立念遮防。餘地不然。故不立念(文)此釋意。耽下地喜樂退起故。為下地所留難雲也。故立念為支。遮退起(為言)。 問何故(文)第四明支數不等也。 答欲界諸惡(文)寶雲。由欲界多諸惡法及妙五欲難斷難捨。第二靜慮有重地喜。其相動踴。喜中之極。引五部愛。難捨難斷。為對治彼故。初三各五支(文)惡法者。嗔等不善煩惱歟。重地喜者。喜初地在之。故雲重地歟。 又解(文)光雲。問。若從第三靜慮。超入空處。復從第四靜慮。超入識處。俱無支。雲何隨順答○初時難故。假支齊等。後時易故。設不立支。亦能超入(云云)。 第二明支體性(文)約七十五法。明體性也。 頌曰(文)光雲。初句總顯體數。下三句顯異外宗(文)。 實體十一(文)光雲。此中別說喜·樂·捨三。故言十一。若據種類唯有九種(念·定·慧·受·信·輕安·行捨·尋·伺)喜·樂·捨三同是受故(文)。 謂初五支(文)光雲。謂初五支。尋·伺·喜·樂·定。即五實事。第二靜慮喜·樂·等持三支。如前增內淨支。足前為六。第三靜慮等持。如前增餘捨·念·慧·樂四支。足前為十。第四靜慮捨·念·定三支。如前增非苦樂受支。足前為十一(文)問。七十五法中。何故唯九立靜慮支耶。   問初二已有(文)為顯異經部問起。光雲。若順淨。偏勝與定同緣。立靜慮支。第一色法非與定同緣。故不立支。無表雖定俱有。非定同緣故。不立支第二心法。順流轉。定順還滅。故不立支。第三心所法中。大不善地法·二。大煩惱地法六。小煩惱地法十。及不定地中貪·嗔·慢·疑。體是染非順定。并不立支。大地法十中。雖并通善。唯四立支者。念·定·慧三。順淨偏勝故。立為支。受於雜染·清淨分中。勢用俱勝。據順淨邊。立為支也。憂·苦二受唯欲故。不立支。想·思·觸·欲。皆順流轉。作用偏勝。故不立支。作意唯在欲界散地故。亦不立支。勝解唯於無學位勝。靜慮遍於一切位勝。故不立支。大善地法中。唯三立支者。信一切眾行初基。或如水精珠。置心品中。令心澄淨。故立為支。輕安治惛沈。行捨治掉舉。由此得定。或此二能治定·慧重障。是故別立。餘七雖善順淨。非偏勝。精進於順他地為勝。謂初靜慮精進。順第二靜慮為勝。乃至無所有處精進順。非想。為勝。靜慮支順自地勝。故不立支。慚愧無貪·無嗔·不放逸·不害等諸善法。多於欲界散地惡法。為近對治強勝。非於定地故。不立支。不定地法中尋·伺。順淨偏強。能助等持。制策於心。令離粗細。對治欲惡。故並立支。惡作·睡眠。生得唯在欲界。支加行。唯在定地。是故不立。第四不相應行。非相應。故不立支。第五三無為非起用。支要須起用。與定同緣故。不立支(云云)取意抄也。 答初二定中(文)光雲。雖初定有三識樂。正在定中無樂根故。非初二定有身受樂。正在定中無五識故。亦無心受樂。以說有喜故。喜即喜受。無一心中喜樂二受俱行故(云云)心受者。意識相應受也。身受者。第三卷疏雲。身受。即五識相應受也。身謂所依。受依身起。名為身受。身之受故。依主釋也(文)。 依經部宗初二定樂(文)論雲。有說。無有心受樂根。三靜慮中說樂支者。皆是身受所攝樂根(文)光雲。述經部解(云云)今疏。初二定樂是身受樂者。遮薩婆多意初二定樂雲輕安樂。是身受樂。非輕安樂雲也。實經部意。前三定樂皆是身受樂也。 許在定中(文)本義抄。問。經部宗意。定中所可起身識耶。答。定中微細身識粗動故。設雖經部宗意。定中難起身識歟。但許在定中者。由勝定力。次念有輕安風觸起。次念引生身識相應樂受。還能順起意識相應三摩地故。名為定中。實是定後定前中間。有經安風觸起。引生身識相應樂受也。故今論中。經部條有部難。破雲。若謂外散故應失壞定者。無如是失此輕安風。從勝定生。引內身樂。還能順起三摩地故。若謂起身識應名出定者。此難不然。由前因故(文)光雲。前因即是此輕安風。從勝定生引內身樂。還能順起三摩地故。不名出定(云云。以上本義抄)有宗論輕安心所。不論輕安風觸。經部雖許輕安風觸。不立靜慮支也。可思之(本義抄意)神雲。以我宗許正在定位。由勝定力。起順樂受妙輕安風。遍觸於身。發身識故(云云)。 於離生喜(文)光雲。諸聖弟子。於離欲染生喜身中。證得此定○彼於爾時。已斷五順下分法。或已斷五蓋法。修習五法。皆得圓滿(文)。   一歡二喜(文)論雲。一欣二喜等(云云)。 謂若證得(文)光雲。此內等淨。即是信根也。謂若證得第二靜慮。於定地染。亦可離中。有深信生。名內等淨。得初定時。離散地染。雖復生信離定地染。猶未生信故。於初定。不立信支。復離初定染。復於定地信故。於二定。立以信支。信是淨相故。立淨名。離外鼓動。定內等流故。名圓等淨。與內等故。立內等淨名(文)。   離外均流故(文)光雲。第二定。能遠離彼尋·伺鼓動○寂靜轉。名內等淨。若有尋伺鼓動○不寂靜。轉如河有浪。不名內等淨(文)准此文。河無浪。雲均流。河有浪不寂靜。不均流歟。惠雲。初定有三識緣外境。二定離此離外均流故。有內淨(文)寶雲。信是淨相釋淨名也。離外釋內名也。均流釋等也。淨與內等故立內等淨名者。合釋也(云云)。 謂上座部(文)寶雲。謂上座部計別。有喜是心所法。而是非受。三定中。樂皆是喜受。故喜喜受。其體各異(云云)。 無離生喜樂(文)光雲。有二師釋。此下初師解。此明初染無喜樂支。有尋·伺·定支(云云)惠雲。非離煩惱而得生故者。由定與煩惱相應生。名非離煩惱而定得生(文)光雲。正理七十八雲。且有一類。隨相說言。初染中。無離生喜樂。非離煩惱而得生故。雖染污定亦喜相應。非因離生故。非支攝。此不唯說離欲生喜。亦說因離自地染生。以契經中先作是說。離諸欲惡不善法已。復作是言。離生喜樂。此中重說離生言者。為顯亦有喜離自地惑生。為顯喜支唯是善性。故薄伽梵。與樂合說輕安相應。必是善故。由此染定必無喜支。故初染支唯有三種(文)此文意。契經以重說離生喜樂言故。初禪喜樂支唯善性故。染污定無喜樂支(為言)堯。問。何故第二禪染污定立喜受耶。答。光雲。第二染定許有喜支。初禪中無。以何為證。以初定喜說從離生。第二中無離生言故(文)難雲。何故初禪重說離生。染污定顯無喜支。第二定不爾立喜支耶。答。離欲界猛利惡不染法始所生喜樂。名離生喜樂。故以初禪殊勝喜樂。為其名。即以之為喜支也。第二定無此義故。不說之歟。猶難雲。設雖離生喜樂之喜唯善性。何以染污喜受不立支耶。答。立支法者。是勝用增上法也。然於初禪染污喜。非勝用增上故。不立支也。例如第三禪染污定相應相應念慧。無勝用增上義故。不立支。此亦同也(以上堯圓抄)。 第二染中無內等淨(文)光雲。樂同初定故。不別簡。有喜定二故。正理雲。第二染中。無內等淨。彼為煩惱所擾濁故。雖諸世間說有染信。而不信攝故。不立支。樂是輕安。唯善性攝。例同初定故。不重遮。故此染支唯有二種(文)。 第三染中無正念正慧(文)光雲。此明三定染無念·慧二。行捨理無。同第四簡故。不別說。但有樂定。故正理雲。第三染中。無正念·正慧。彼為染樂所迷亂故。染污定中。雖有念·慧。而得失念·不正慧名故。此二支染中。非有行捨。唯是大善法攝。例同第四。故此不遮。故此染支唯有二種(文)。 第四染中(文)光雲。此明第四染定無捨·念二有中受·定(云云)以此二種大善地攝(文)遁雲。彼師。此二唯善故。染定無。餘通善染故。皆容有。正理雲。彼說。染中喜·信·念·慧。皆同是支攝。皆通染故。信即內淨支也。然信亦是大善地法。彼說通染。自是別義(云云)明眼抄。今案此第二師說。信通染。應是不正義也(以上)。 第四靜慮無八(文)論雲。下三靜慮名有動者。有災患故。第四靜慮名不動者。無災患故(文)。 無八災患動(文)遁雲。粗對治欲界及出入息。則言其八。若唯對色界定內心所。即離尋·伺喜樂(文)初師意。契經第四定名不動者。彼定自體為災患不所動故。名不動(為言)有餘師意。契經不動者。此喻也。謂第四定離災患不動。如燈焰不動(為言)。 有餘師說(文)惠雲入第四定。能照萬物。寂靜無災患動。如密室燈能照萬物燈焰不動也(文)。 論雲如定(文)光雲。如定靜慮所有諸受。初二有喜。第三有樂。第四有捨。生靜慮亦爾不(文)。 第二有二(文)寶雲。無餘識故。無三識相應樂。心悅粗故。無意識相應樂也(文)。 第三有二(文)寶雲。第三定中心悅細故。有意地樂。第四定中心轉寂故。唯有捨受(文)。 定生受有差別(文)本義抄。問。生靜慮可有近分·根本不同耶。答。生靜慮無近分·根本不同也。定靜慮中。勝品禪定。名根本地。劣品禪定。名近分地。故有此不同。生靜慮者。除定靜慮定煩惱。外三性色·心·心所·心不相應。屬地生法。更無勝劣差異故。無近分·根本不同也。但生受有差別者。謂雖有生靜慮中喜·樂·捨受差別。無近分·根本不同故。非如定靜慮所有諸受也(以上)。 第六明起下心(文)此科光記趣也。寶雲。第五明借識也(文)論雲。上三靜慮○無尋·伺(文)遁雲。以上地無尋伺故。無三識身及發表心。欲見聞觸時。借初禪識及發表心。為上事業。以此等識與尋伺俱故。並是初禪繫(云云)。 如起化心(文)第二十七卷十四能變化心段在之。謂初禪起欲界化。第二禪起初禪起也。   不起下染(文)寶雲。唯借無記。不借染·善。生上已。離下染品。不起下劣善故(云云)光雲。無記雖下劣。非是正厭。中庸故起(文)。 威儀無記(文)光雲。生上三定。起下諸識。若起下身識。唯是威儀心。或緣威儀心。或是似威儀心。若起下眼識修得者。通果攝。泛爾起者。是威儀心。或是緣威儀心。或是似威儀心。若起下耳識修得者。通果攝。泛爾起者。唯是似威儀心。若起下發語心。若泛爾發身·語業者。是威儀心。是威儀心。尚得通緣十二處。能發語業。理亦應得(云云)寶雲。問。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識。是何無記。有人云。唯是威儀心。或是緣威儀心。或似威儀心。皆謂不然。耳識。不可是威儀心。發語表業。亦不可說是威儀心。違多論故○問。既言四無記攝無記心不盡。未知借識是何無記。答。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耳識非威儀。非威儀無記。上地無工巧無記。變化唯在意。非變化無記。異熟非異地起。非異熟無記。此故知。唯是自性(云云)光雲。威儀心尚得通。緣十二處。能發語業。理亦應得(文)禪淡抄。寶意。威儀心者。起威儀根本。緣行住坐臥。緣威儀。起威儀加行也。似威儀。後起也。起威儀。必意識也。泛借起眼識。非起威儀事。必然也。緣威儀·似威儀。通眼識。起威儀加行後起。起威儀前後近起也。生上三靜慮泛爾借起眼識。何必起威儀前後起雲耶。遙隔起威儀後也(以上)明眼抄。私雲。似威儀心。何必威儀心後起耶。救寶師難也(以上)泰法師意雲。眼·耳·身識。是化心類。總名禪果心。若起語業。唯變化心。若起身表。通威儀·變化(云云)問。付泰法師釋。光法師破雲。准諸論。二十心中。通果心。唯與定心相生。豈有泛爾起下三識皆入定耶(云云)光。意雲。修得眼耳識。是化心之類。同名通果。容有此理(云云)又論雲。生上下如起化心(文)以化心為喻。故知三識等非化心耶(私難也)答。私救雲論並雲。通果心唯與定心相生者。且據修得說。以修得者是正通果心故。推法師意。必可謂爾(矣)如起化心者。以正化心為類(已上)。 尋。借識貌如何。義章雲。若依毘曇。借初地威儀心說此言借者。上威儀心流類。似於初禪心故。名之為借。不從彼來。問曰。上禪唯得借下威儀之心。亦得借善。釋言。唯得借威儀心。不借下善。何故而然。良以威儀是浮漫心。非力勵生。上地所起流類同下。故說為借。善生力勵。隨地各別。上地所起不與下同。故不名借。若依成實。上地皆用欲界心。說上得寄起欲界心故(文)永正七(庚午)正月七日勘之。可祕之。第二明等至(文)光雲。第二明三等至(文。味·淨·無漏。三等至也)。 論雲如是(文)神雲。上來七行頌。合為第二別釋靜慮事。自下有九行半頌。總分別三等至(文)。 八本等至(文)光雲。正理論雲。此中但說本等至者。以諸近分。未離染時。有全不成由加行得(文)。 從上地生自地時(文)遁雲。此以望所得定地故。言自地。若望從上地來。應言生下地(云云)又雲。問。何故受生要從上下。答。下得上。定纔離染時即得。是前義攝。非待受生。受生之時。先已得故。要從上下受生。方是受生初得(文)。 上七等至(文)遁雲。以望欲界故。言上七。既簡有頂。應言下七。故論雲。下七皆然(文)。 無漏等至由一緣(文)問。超越證者。依根本地。入見道時。亦得根本無漏定。何不雲入聖性離生得耶。答。論問答也。光雲。入見道得非決定。雖超越人。依根本地。入見道者。亦得根本無漏等至。以次第者。入見道時。爾時未得根本定故。即非決定。此中但論釋定得者(云云)。   各至第三(文)遁雲。自地為一。次地為二。隔一地為第三(文)。 遠故○第四(文)超有二種。一超定如今疏釋。唯超一地。二超緣。於此不念作意·念作意異。不念作意。唯超緣一地(如超定)謂緣欲界。無間能上。緣初靜慮。或第二靜慮非餘(乃至)緣非想。無間能下。緣識無邊處。或無所有處也。若念作意。超緣多地。謂金剛喻定。緣九地滅道之中。緣欲界·四靜慮·空無邊處·六地滅道。金剛喻定。無間生初盡智之時。所生盡智。唯緣有頂苦集者。性相之所定故。可有超緣多地之義也。 如從初禪(文)遁雲。應知。此中先明初定。次無所有最後明四禪等者。謂明從少向多。為次不約上下地為次第也(云云)。 有頂淨無間(文)遁雲。前定是無漏故。除有頂。今明有漏故。取有頂。然數最少故。在初明(文)。 染污○生自地淨染污(文)光雲。正理雲。極相違故。不生無漏(文)寶雲。染唯生自地染及自地淨。并生次下地淨。欲界通生得。上地唯加行(文。三箇大事隨一也。二十增減等也)。 如從有頂(文)正文雲。此文難了。光記無此文(以上)染等至。生次下地故。可生無所有等至。何雲生識處耶。故正之。 謂為自地煩惱(文)論雲。若於染淨能正了知。可能從染轉生下淨。非諸染污能正了知。如何彼能從染生淨。先願力故。謂先願言。寧得下淨。不須上染。先願勢力隨相續轉故。後從上染生下淨定。如先立願。方趣睡眠。至所期時。便能覺悟(文)遁雲。此是防定心。謂觀行者。作如是願。我寧起下善修。不起上染。後為自地煩惱所逼之時。由先願力。能起下善(文)。 前說淨染(文)光雲。如上所說○約在定淨及染說(文)遁雲。加行善。無命修義。故言生得。夫受生心。必是染污故。生一切。然於欲色二界。通中生二有染。若無色界。唯生有染。不生上染者。謂若離染能生上地。便非染心命修。若未離欲染。即不生上故。無染心能生上理(文)。 若命修時○及生下地(文)正文雲。論雲。能生自地一切下染(文)准知。今文生下地三字剩。應言能生自地及一切下染(以上)惠雲。善·及無覆無記。皆名淨。不善·有覆名染也(文)。   第三明順四分定(文)四分定者。分淨定為四種。分者別分也。為一切種皆能生耶(文)一切種者。則四種歟。神釋此問意雲。所言從淨生無漏者。為一切四分定皆能生耶(云云)。 有頂唯三(文)本義抄。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順自地勝德。名順勝進分(見)若爾者。有頂地。何無順勝進分耶。答。光所引正理論雲。然勝進分。總有二種。一者自地殊勝功德。二者上地殊勝功德。若能牽引彼。名順勝進分(云云)又婆沙業蘊。說有頂地有四分也。或婆沙第十一雲。非想非非想處。唯有三種。除順勝進分(文)今論有頂唯三之文同之。光會此相違雲。此論及婆沙十一。據有頂地更無上地可欣趣故。故說彼地無勝進分。婆沙業蘊。據當地中更有勝德可欣趣故。言有勝進(云云)此釋意。就地論之。順自地名順勝進分之談。前於有頂地更無上地故。雲無順勝進分也。婆沙業蘊。於當地中。更有勝德可欣趣故。有頂地。亦有順勝進分(為言)各述一門不相違歟(以上)。 釋四分相(文)義章雲。釋有兩義。一義釋雲。下品淨定喜。為下地煩惱所敗。以可退故。名為退分。非是已退。中品淨定。堅守自地。不為下地煩惱所退。名為住分。上品淨定。微能厭伏自地之過。趣求上定。名勝進分。上上淨定。能學觀法苦無常等。出生聖道。名決定分。第二義者。下品淨定喜。為自地煩惱所陵。名為退分○雖為自地煩惱所雜。而不失定同地法故(等云云。可見之)准此釋。退分定順煩惱者。下地或自地煩惱歟。 順煩惱者(文)光雲。問。若順退分。能順煩惱。如已離此地染退起此地染。退分既捨。從何生。或解雲。從住分生。故正理七十八雲。若順煩惱名順退分。諸阿羅漢寧有退理○順退分○離染捨故○諸順住中有順退者。亦得建立順退分。名從彼有退(文)。 順退分生二(文)光雲。初能生二。謂順退分及順住分。不生後二。以隔越故。諸論皆同。第二生三。除順抉擇。亦隔越故。第三生三。除順退分。以隔越故(文)。 順抉擇唯生一(文)寶雲。順抉擇方。唯生自類。不生勝進。與前不同。詳其意趣。以住抉擇分者。樂斷諸有修無漏故。不生勝進分也(文)。   謂觀行者(文)依光記意。為五種加行。一有漏等至順逆均次。二無漏等至順逆次。三有漏無漏等至順逆間次。四有有漏順逆均超。五無漏順逆均超(已上加行)六有漏無漏順逆間超(此句超定成)光雲。總有六種。前五加行。復一超成(云云)神泰同之。依寶記意。為三種加行。一順逆均次入加行。寶雲。先上下均次入有漏。次上下均次入無漏(文)二間次加行。三有漏無漏均超加行。寶雲。此時名為超加行滿(文)神泰引婆沙百六十五雲。問。所說超定加行雲何。答○先超欲界善心。從此無間入有漏初靜慮○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從彼還入有漏無所有處。次第乃至還入有漏初靜慮。於此諸地修環修習。令善淳熟。如王路。已復入無漏初靜慮。乃至入無漏無所有處。從彼還入無漏識無邊處。次第乃至復還入無漏初靜慮。於此諸地。善串習已。復入有漏初靜慮。次入無漏第二靜慮。次入有漏第三靜慮。次入無漏第四靜慮。次入有漏空無邊處。次入無漏識無邊處。次入有漏無所有處。從彼還入無漏識無邊處。次第乃至復還入有漏初靜慮。於此諸地。善串習已。復入無漏初靜慮。次入有漏第二靜慮。次入無漏第三靜慮。次入有漏第四靜慮。次入無漏空無邊處。次入有漏識無邊處。次入無漏無所有處。次入非想非非想處。從彼還入無漏無所有處。次第乃至復還入無漏初靜慮。於此諸地。善串習已。復入有漏初靜慮。從彼超入有漏第三靜慮。從彼超入有漏空無邊處。從彼超入有漏無所有處。從彼還入有漏空無邊處。從彼超入有漏第三靜慮。從彼超入有漏初靜慮。於此諸地。善串習已。復入無漏初靜慮。從彼超入無漏第三靜慮。從彼超入無漏空無邊處。從彼超入無漏無所有處。從彼超入無漏空無邊處。從彼超入無漏第三靜慮。從彼超入無漏初意。於此諸地善串修習。是名超定加行成滿。從此復入有漏初靜慮。從彼超入無漏第三靜慮。從彼超入有漏空無邊處。從彼超入無漏無所有處。從彼還入有漏空無邊處。從彼超入無漏第三靜慮。從彼超入有漏初靜慮。從彼復入無漏初靜慮。從彼超入有漏第三靜慮。從彼超入無漏空無邊處。從彼超入有漏無所有處。從彼還超入無漏空無邊處。從彼超入有漏第三靜慮。從彼超入無漏初靜慮。如是名為超定成滿(云云)。 修超等至(文)光引正理雲。修超等至。唯欲三洲○然通男女不時解脫諸阿羅漢。要得無淨妙願智等邊際定者。能超非余(文)寶雲。人中不簡無根·二形。以是聖人不勞簡故。所以言人者。簡天也○定自在故。簡時解脫無煩惱。故簡有學也(文)。 一○無所用故(文)於自地。有殊勝淨無漏定故。斷或等用成。起下無所用(為言)。 通簡淨與無漏(文)寶雲。若依下七地。即不起下無漏。以自有無漏起下無用及劣上無漏故。不起下也(文)。 為盡有頂(文)為盡有漏頂所餘煩惱者。遮第一無用故。以自有頂無聖道故者。自地無無漏勝定故。無所有處無漏定勢力勝非想故。遮第二·第三故。於下聖道欣樂起故者。遮第四·第五故也。 無記無為(文)遁雲。謂虛空·非釋滅二無為。唯無漏不緣。若其淨定。能緣無記。如無我觀等(文)。 不緣下地諸有漏法(文)問。無色根本善不緣下有漏所以如何。光雲。根本地攝善無色定。不緣下地諸有漏法。已厭離故。定狹劣故(云云)寶雲。無色根本無遍緣。智極寂靜故。不緣下地有漏及滅(云云)准此等釋。無色界善心。極寂靜勢微劣故。無遍緣智故。不緣下有漏法。色界善心相異也。 唯能緣○類智品(文)類智品道。可為無色界能治之法故。設雖下地能治。亦緣之也。類智品道。九地展轉。為同類因故。無色界心緣此也。尋雲。何不緣法智品道耶。答。滅·道法智。雖治上。苦·集法智。不治色·無色。上界苦·集細。欲界苦·集粗。緣粗不可斷細。緣欲界苦·集。不能治上。已緣細。可以斷粗。滅·道法智能治上也。非全治。故不緣法智品道也。光雲。正理雲。以但能緣自全治故。法非全治(文)。 無色近分(文)問。可緣下地法上擇滅耶。答。唯緣自上地有漏法上擇滅。不緣下地法上擇滅也。難雲。空無邊處近分加行善心。既緣次下地有漏法。何不緣彼法上擇滅耶。答。空無邊處近分加行善心。緣第四靜慮有漏法。唯限粗苦障三行相故。擇滅無為非粗苦障法故。不緣彼有漏法上擇滅也(以上二十卷本義抄意)彼無間道(文)粗苦障行相。是無間道也。遁雲。謂空處第四禪。作粗苦等行相。為無間道。乃至非想近分緣無所有處。作三行相。故四近分皆能緣下(云云)。 諸無漏定(文)光雲。諸無漏定。皆能斷惑。本淨尚無能。況諸染能斷。以勝況劣(文)。 不能斷自(文)光雲。婆沙雲。問。有漏道。亦作十六行相。何故不能遍斷。答。彼雖學作聖道行相。不明瞭故。不斷煩惱。如師子子未能害獸(文)。 中間禪淨(文)光雲。中間攝淨。亦不能斷。如根本說(云云)。 為入門故(文)為近方便入門也(為言)。 皆捨相應(文)光雲。此近分定起時。艱辛作功用轉故。未離下染。情懷怖故。非喜樂相應(文)。 亦通無漏(文)光雲。正理雲。上七近分無無漏者。於自地法。不厭背故。唯初近分通無漏者。於自地法。能厭背故。此地極鄰近多災患界故(云云)初禪近分厭背自地法。近多災患(厭背法)欲界故。依厭背自地法。有無漏(為言)。 此八近分無有味(云云)光雲。皆無有味。是離染道故。起艱辛故。不生貪愛。以彼味定非離染道生故。是容預道生故。近分地中。雖亦有道。非正離染。助離染故。離染類故。非容預故。不生貪愛。准此釋。近分雖有非離染道。離染類故。猶不生愛(為言)尋。近分捨受相應故。下三禪命終受生心。必近分地心。然生有唯染污定。又命終心通三性。其中染污心。命終者在之。若爾者。近分通染耶。答。近分無味定者。約染污定。不遮散心相應結生染也。光雲。雖近分心有結生染。以受生命終捨受相應故。必起近分。而遮定染。故作是說。近分無味唯在根本(云云)定煩惱者。專緣任運容預道生也。而八近分地。是離染道。起艱辛故。緣彼不起愛·見·慢·疑等煩惱故。諸近分地無定煩惱也(本義抄趣)。 或三者(文)未至地有味定雲師意。未起勝根本定故。緣劣未至定生貪愛故。未至定有味定雲也。上七地近分。已得下根本定故。於彼近分。不生貪愛也。故無味定(為言)此未至地有味定雲師。不正義也。違婆沙評家故。今論置有說言故(本義抄趣)尋。初禪近分何雲未至耶。寶雲。正理七十八雲。唯初近分名未至者。為欲簡別余近分故。非此近分乘先定起。又非住此已起愛味。依如是義。立未至名。非上定邊。亦名未至。皆乘先定勢力引生。及住彼時。已起未故。毘婆沙者。作如是說。未至本地立未至名。是本地德未現前義(云云)。 明中定不同(文)明中定。與近分根本不同(為言)寶雲。唯初有中間定。自餘諸定無昇降故。無中間也(文)。 具三等至(文)光雲。此中間定。具有味等三種相應。以有大梵殊勝功德可愛味故。有味相應(文)。 唯捨相應(文)光雲。此中間定。同諸近分。唯捨相應。非喜相應。由自勉勵功用轉故。由此說是苦通行攝。亦無有樂。無三議故(文)又雲。五議定。與尋·伺相應。彼無尋故(文)。 多修習者(文)光雲。若多修習。為大梵王。不多修習。便為梵補。同一處故(文)本義抄。問中間靜慮業者。無尋唯伺也。難感梵補天有尋有伺異熟果耶。答。中間靜慮業。感梵補·梵眾二天異熟果者。感色不相應異熟果也不感心心所異熟果。故無尋唯伺業。不感有尋有伺異熟果也。重意雲。心心所。有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等差異。色不相應。無此義。故中間靜慮業。雖感梵補·梵眾二天色不相應異熟果。不感心心所異熟果也(以上)。 論雲已說等至雲何等持(文)光雲。就中一總二別。此即總結前問起。經說等持至其相雲何者。此即別依經問起(云云)惠雲。梵雲三摩地。此雲等持。通三性。定散地唯是有心等者。是定之體平等及能持心。等即是持。持業釋。或等者。是引定。前心平等引定生。持即是定。即等之持。依主釋。梵雲三摩缽底。此雲等至。通善·染。唯定通色·心·無心。等者引也。是定前心。引至定位。依主得名。若定名等。持業得名。梵雲三摩呬多。此雲等引。唯是定及有心。等者定也。引者從定引生四無量等。或等者定。前心平等。引至定位。依主釋。唯善性(云云)寶雲。婆沙六十二雲。問。等持·等至。有何差別。有說。應作四句。有等至非等持。謂二無心定。有等持非等至。謂不定心相應等持。有等至亦等持。謂一切有心定。非等至非等持。謂除前相○平等持心。令專一境。有所成辨故。名等持(云云)。 謂與尋伺共相應(文)論雲。有尋有伺三摩地者。謂與尋·伺相應等持。此初靜慮及未至攝(文)。 下謂未至(文)於定地未至地最下故。雲下。次文下·中·上文體。可思之。 明單空等三(文)單重之相對。可知之。 空即空我所(文)光引婆沙雲。以非我行相。對治我行相。以空行相。對治我所行相(文)。 涅槃離十相故名無相(文)寶雲。正理論雲。或復相者。是因異名。涅槃無因故。名無相。或相謂世蘊上中下。涅槃異彼故。名無相(文)謂色等五(文)遁雲。謂五境也。涅槃是法故。不言除法相除住相者。謂涅槃自性是常住故。不得無之言(文)光雲。住濫無為故。不說住(文)。 無願謂餘十諦行相相應者(文)正文雲。謂此條頗狼籍。謂諦行相相應一句。通三三摩地。何唯合無願為一段。故論雲。三三摩地下。各各諦行相相應(文)。 非常與苦及集諦因(文)尋。集諦因者。指因一行相歟。光雲。苦中四行。二是二非。是故別標。因顯集諦。即是因·集·生·緣。或舉初顯後(文)。 此二諦相可厭患故(文)遁雲。雖行有六。約諦名二(文)。 道諦如船筏(文)光雲。道雖無漏。加行位中。並作是念。道如船筏。必應捨故(文)遁雲。至彼岸已。應捨棄故。可謂得魚棄筌等(文)尋。雲可厭雲應捨如何。遁雲。苦·集有漏。即言可厭。道是無漏。但言應捨。捨離二不同。俱不願樂。總名無願(文)次下雲超過。現前所對苦·集·道可厭捨故(云云)上舉苦·修·道。下雲厭捨。苦·集厭。道捨也。 此超過現前等(云云)寶雲。釋無願義。於苦·集·道現所對境。皆欲超過至涅槃故。故名無願(文)尋。捨離無漏聖道委意如何。光引婆沙雲。問。彼於聖道亦不願耶。答。雖於聖道非全不願。而彼期心不願三有。聖道依有故亦不願。問。若爾。何故修聖道耶。答。為趣涅槃故。修聖道。謂修行者作是思惟。究竟涅槃由何趣證。思已定知必由聖道故。雖不願而要修之。如越暴流。要憑船筏(文)。 以與涅槃相相似故(文)堯雲。於擇滅涅槃。有空非我相故。若無願三摩地。為空非我相。令厭捨苦諦者。相似涅槃法厭捨分在之故。今以空非我相。簡無願三摩地也(以上)。 各通二種(文)問。有漏·無漏三摩地。緣境別耶。光雲。三三摩地緣境別者。若有漏空。緣一切法。若無漏空。唯緣苦諦。無願能緣苦集道諦。無相唯緣滅諦為境(文)。 雖無漏者名三解脫門(文)光雲。於中無漏者。名三解脫門。能與涅槃為入門故。非諸有漏法是真解脫門性。住世間違解脫故(云云)。 空空等故名為重二(文)正文雲。光雲。重謂二也(文)按二文意。重名為二。然論文意。三重等持中。初二等持。名之為二。非重名二(以上)見頌文起盡。重二緣無學。取空非常相(文)重等持中。初二取空非常相(為言)後緣無相定。非擇為靜(文)後者指無相。無相緣非擇滅(為言)若爾者。後緣對六身二雲。指初二(見)遁雲。謂空空·無相無相·無願無願。皆重故。名六身二(文)。 空相順厭勝非我(文)光雲。重空等持。空行相後起。即復還與空行相相應。唯此最能順厭捨故。非我行相則不如是。見非我者。於諸有為法。起厭背心。不如見空○又婆沙一百五雲。如人在道獨行。遇逢一伴。雖知非屬於己。而不大愁。後若別時。便極愁惱。故空行相。於厭生死。勝非我(云云)。 於空取空(云云)惠雲。空取於空。名空空。空之空故(文)。 此五非是無漏相(云云)遁雲。謂厭聖道。立重無願。此五所緣非無漏聖道故。非所厭捨(云云)。   謂此無願不願聖道(文)尋。單空·無願三摩地。雖不願聖道。作道等四行相。今何雲如此耶。光雲。無願正厭有。兼於聖道起不願心故。謂前無願。正厭於有。聖道依有故。兼不願。雖望意樂說不願道。而於聖道非正增厭故。亦能作道等四種無願。無願正增厭道故。以非常觀道過失。道等行相。無容厭道。是故於此不作彼四(云云)。 無相無相即緣無學○非擇滅(文)尋。准前重等持。重無相。可緣前無相三摩地。何緣非擇滅耶。光雲。言無相者。無十種相。彼三摩地。雖無色等五相及男女二相。是有為故。有三有為相。是故不緣(云云)此釋意。前無相。所緣擇滅無十相故。從所緣境。名無相。能緣無相三摩地。有為法故。有有為相。難雲無相。重無相。從所緣境立名故。不緣前能緣無相三摩地。緣非擇滅(為言)難雲。既不緣前無相。難名無相無相耶。光雲。謂緣無相之非擇滅。此非擇滅。亦離諸相緣無相無相故。得無相無相名○是故此定從境立名(云云)尋。何不緣前無相之上擇滅耶。光雲。以無漏法無擇滅故。唯觀非擇滅。不緣擇滅(云云)。 但取靜相○濫非常滅不作滅相(文)尋。常非常滅。其義遙異。何相亂耶。答。常非常滅。其義雖異。滅名是同故。成相亂也(以上本義抄趣)。 尋。不作妙離行相耶。光雲。唯此能觀非擇滅故。非妙行相。境無記故。非離行相。以雖證得彼非擇滅猶縛隨故。非滅行相。以非擇滅非永解脫一切苦故(云云)。 唯是有漏(文)寶雲。無漏觀道。皆為欣行。此為厭故。非無漏也(云云)惠雲。若無漏。即生欣心不能生厭故。重空等三。定不作無漏等持也(云云)光雲。顯宗雲。重三等持。唯是有漏。以於聖道生厭捨故。非無漏。定厭捨聖道。亦緣聖道。取空非常理。可名為厭捨聖道(云云)尋。重無相。緣非擇滅。何名厭道耶。寶雲。問。二緣聖道取空非常理。可名為厭捨聖道。無相無相。但緣無為。作靜行相。何名厭得。答。此欣無學無相等持不轉之因故。名厭道。謂彼定起作是言。無相等持不生為善。此既欣讚聖道不生。如何不名厭捨聖道(云云)。 唯三洲人(文)光雲。顯宗雲。唯三洲人。能起此定。通依男女。以依女身。亦能自在延促壽故(文)。 不時無學(云云)光雲。唯無學位。以有學者但欣聖道未能厭故。此亦非一切唯不時解脫。以時解脫愛聖道故(文)。 依十一地(文)光雲。顯宗雲。依十一地。除上七邊。以上七邊無勝德故。若在欲界。從未至攝聖道後起。若在有頂。無所有攝聖道後起。余皆自地聖道後起(文)又雲。欲界攝者。思所成。余修所成依定起故(文)。 初禪已上(文)正文雲。應言二禪已上(文)。 為現法樂住(文)尋。名現法樂住委意何。寶雲。既修此定。現在先受離生喜樂。後生梵眾受樂。同此何不言住後法樂也。以後法樂非定住故。或退即不受。或生無色等亦不受。或入涅槃亦不受。非如現法樂住決定受也。正理論雲。詳此唯說現法樂常。為令棄捨現欲樂。說現定樂。令其欣樂。或現樂住。是後樂依。但說所依。能依已顯(已上。論文云云)准此釋。現者。現在。法樂者。對欲樂雲法樂。即善法樂歟。義章雲。依如毘曇。初禪善法。名現法樂。以禪中創背欲樂故。偏說為現法樂矣(云云)。   修得淨天眼(文)光雲。法蘊足論第八。解四修中雲。清淨眼識相應勝慧。說名為知。亦名為見。謂天眼識相應勝慧。領受觀察彼彼諸色。是名此中殊勝知見(文)遁雲。以天眼能遠見故。故修此也(文)。 若修三界諸加行善(文)遁雲。諸加行善者。謂欲界乃至有頂諸聞思修所成。及無漏法。此善能引生慧。於諸境中。分別而轉說加行言。為簡生得(云云)。 得諸漏永盡(文)光雲。於六通中。但說二者。天眼通。能觀生死。漏盡通。能得涅槃。故經偏說(云云)。 永正七年(庚午)八月二十四日(亥時)抄之訖。去春三月編集當卷之具疏。此秋今日聊終抄出之微功。光陰空移。懈怠之至深可悲之。就中來月中旬比。二十八九卷三十講可被執行。由先途者及沙汰。不圖被補別當。未補之間。寺務方納。所怠忙無隙。剩初心者論義加扶持。誠忘寢食。仍天性疏荒彌以緩怠。且稽古且為聽聞記之(而已) 俱捨論頌疏抄卷第二十九(頌疏論本第二十九) 且第一明四無量者(文)義章雲。四無量者化物心也。化心不同。一門說四○經中名此以為無量。亦云。四等緣於無量諸眾生起故名無量。等緣一切故復名等(文)。 釋曰(文)此一段分為十。一顯頌科。二列數釋無量言。三明無增減。四出體。五行相。六所緣境。七依地。八不斷惑。九修習。十依身。 (如文可知之)。 一慈二悲(文)尋。慈等釋名如何。義章雲。愛憐名慈。惻[愴*}]曰悲。慶悅名喜。亡懷稱捨。心無存著故曰亡懷(文)。 言無量者。寶雲。婆沙八十一更有三釋。一雲。對治無量戲論煩惱故。二雲。對治無量放逸煩惱故。三雲。如是四種是諸賢聖廣遊戲處故名無量(文)。 引無量福故(文)光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從境為名。引無量福故。從等流果為名。感無量果故。從異熟果為名(云云)寶雲。無量有情為所緣者。從境名也。引無量福。因無量也。感無量果者。果無量也(文)引無量福者。光雲等流果。寶雲因無量。可思之。堯抄雲。引無量福者。慈等四無量為同類因。引生無量善為等流果。所等流善無量故。於慈等立無量名也。福善也。感無量果者。慈等四無量為異熟因。感欲·色界二界無量異熟果。欲界四無量感欲界果報。色界四無量感色界果報。所感果報無量故。於能感慈等。立無量名也(以上)遁雲。由緣無量有情故。得無量福。以得無量福故。得無量果(文)。 此有四障(文)惠雲。欲殺有情心名嗔。欲害有情心名害。耽著境界不修善品名不欣慰。於妙欲境界起染著情無厭名貪也(文)寶引正理雲。欲惱有情心所名害(文)餘如惠。惱害之差異。可思之。 一嗔(文)光雲。且捨與慈有差別者。慈能對治嗔所引嗔。無嗔為體。捨能對治貪所引嗔。無貪為體(文)准此釋。第一嗔嗔所引嗔。第四嗔貪所引嗔也。 三不欣慰(文)明眼抄雲。光雲。不欣慰以嫉為體(文)雲嫉為體意。顯於他有樂無苦中喜受者。與嫉妒違也。義章雲。喜除嫉妒。經有中亦云。喜除不樂。以嫉妒故。見他得利。心不喜樂(云云)。 四欲貪嗔(文)論雲。不淨與捨俱治欲貪。斯有何別。毘婆沙說。欲貪有二。一色。二婬。不淨與捨如次能治。理實不淨能治婬貪。餘親友貪捨能對治(云云)。 對治此四多行障(文)遁雲。多行謂性增多也(文)。 慈悲二種無嗔為體(文)於悲無量體。婆沙·正理·顯宗。舉無嗔不害之二師異說。今論雲。四中初二體是無嗔。理實應言悲是不害(文)准理實應言之文。論主意用不害師。今疏雲。若依論主。依用之色也。尋雲。付無嗔為體義。與慈無量有何差別耶。答。光師所引正理論會雲。性雖無別。慈能治殺有情瞋。歡行相轉。悲能對治惱有情瞋。戚行相轉。是謂差別(云云)又難雲。悲無量治害。尤可為不害體耶。光雲。以實而言。悲正治嗔。害是嗔家等流果故。悲亦治害。或悲治害。述論主義。論主解雲。理實應言悲是不害(文)尋雲。付不害義。頌文雲無嗔性耶。光雲。解雲。不害似無嗔。以無嗔名說。故正理雲。有作是言。說言悲是不害近治害故。理實如是。但害似嗔。以嗔名說。悲之行相亦似無嗔。立無嗔名。理實是不害(已上論文)又解。頌文是前師義(云云)明眼抄雲。此中有三解。一解依頌會長行。次解依論主義會頌。次解長行二義。頌且明前師義也。今且雲。第二釋似勝(以上)。 喜即喜受(文)喜無量體異說非一。婆沙論舉二師說(喜根為性。欣為自性。然無評家)正理論出三師說(一喜受為體。二以欣為體。三無貪為體。光雲。彼論意破初說。存後兩家云云)今論同婆沙初師。以欣為體之義內。又有異說。婆沙論雲。有餘師說。此喜無量欣為自性。欣體非受。別有心所。與心相應。有說。欣在喜根相應聚中可得。有作是說。喜根後生欣。由喜力所引起故(云云)。   捨即無貪(文)麟雲。謂於親友起貪心。次緣怨家。亦損親友。便生嗔也(云云)問。捨以無貪為體。唯應治貪。何前雲治嗔耶。光雲。此捨無量所治嗔。貪所引故。貪是其本。嗔是其末。若貪不起。嗔亦不生。故捨無貪性亦能兼治嗔(文)。 若依論主(文)問。論主意以無貪·無嗔二法為體者。頌文何雲無貪耶。光雲。解雲。理實此捨以二法為體。頌言無貪。且從強說。或頌無貪是前師義(云云)。 與樂是慈(云云)寶雲。正理論雲。此阿世耶有差別者。觀有類如己謂慈。樂有情類離苦謂悲。於他興盛欣慰謂喜。於親怨相不思謂此捨(云云)光雲。阿世耶者。此雲意樂(云云)。 欣慰是喜(文)喜無量欣慰行相者。慈無量與樂。悲無量拔苦之上。作欣慰行相也。此則欣諸有情得樂免苦之義也(以上本義抄詞。但此正理論欣為體義注也。可分別之)。 捨怨捨親(文)光雲。怨家易捨故先捨怨。親愛難除故後捨親(文)寶雲。正理論雲。此阿世耶(此雲意樂)有差別者。觀有情類如己謂慈。樂有情類離苦謂悲。於他興盛欣慰謂喜。於親怨相不思謂捨。婆沙八十一雲。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授與饒益是慈相。除去衰損是悲相。慶慰得捨是喜相。忘懷平等是捨相(已上論文。以上)。 願諸有情得如是樂(文)神雲。正理論雲。且慈無量願得何樂。有說。願得第三定樂。諸受樂中此最勝故。若自未證由聞故知。有說。願得涅槃妙樂。於諸樂中此最勝故。有說。願得阿羅漢樂。此已解脫諸煩惱故(文)問。雖作與樂等行相。實不得樂。非顛倒耶。光雲。雖實未得。由善意樂無顛倒。雖實未得。與勝解相應起故。非執真實。故非顛倒(文)惠雲。大乘真實與樂。如變大地為金銀。攪海水與蘇酪等也(云云)。 緣欲界一切有情(文)光雲。正理雲。皆緣欲界有情為境。能治緣彼嗔等障故。謂於欲界有怨親中三聚有情。能生嗔等。於中有捨怨親等相便能伏除嗔等煩惱。是故此境唯欲有情。必不緣色·無色界。大悲體是無癡善根。由此力能通緣三界(文)。 喜無量唯依初二靜慮(文)光雲。第三喜無量但依初·二靜慮。喜受攝故。餘定地中無此喜故(文)。 餘三無量依六地(文)光雲。此師唯約定地以說(文)。 或五者(文)光雲。或有欲令唯依五地。謂除未至。是容預功德。已離欲者方能起故。未至定是未離欲道。設已離欲亦不能起。此師但約容預德(文)。 或有欲令此四無量(文)寶雲。此師意說。定·不定地·根本·加行。以皆緣無量有情。授與饒益。除去衰損。慶慰得捨。忘懷平等故(文)。 前文已釋根本不斷惑了也(文)二十八卷雲。無漏能斷惑及諸淨近分。釋曰。諸無漏定皆能斷惑。諸淨近分亦斷煩惱。即欣上厭下斷也。言近分者。簡根本地。以根本淨不能斷惑。不能斷下。謂已離故不能斷自。自所縛故不能斷上。以勝己故。中間禪亦不斷惑(文)。 上親友者(文)麟雲。先從上親起者。謂從易向難故。修悲及喜同上。若修捨者。從處中起。與上不同。先捨處中。順捨易故。上親起貪捨難。故最後說(文)。 謂財法交(文)財法交者授與財法交極親愛雲意歟。光雲。正理論雲○中親友者。謂財法交極相親愛。下親友者。謂唯財交亦相親愛(云云)。 隨得一時必成三種(文)麟雲。若於初二定得一必四。若三定已上得一必三。以無喜故。今約定成故言成三。不言成四(文)光雲。隨得一時。必成慈·悲·及捨三種。生第三定等。唯不成喜(文)。 初句總標(文)此一段分為十。一頌科。二標數釋相。三別明前三解脫。四明前三依地。五明四無色解脫。六明滅定解脫。七總明緣境。八明第三定無解脫。九明修淨解脫。十釋身證名。 謂於內身有色想貪(文)光雲。一於內色身有色想貪。為除想貪。觀外不淨青瘀等色。今方內身令貪不起。名初解脫(文)古(堯)雲。有緣內身之想。與此想相應貪亦有身中。為伏除此貪故觀外不淨青淤等色。令貪不起。故名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謂修今此解脫行者。雖已離欲貪。而為令堅固故。以不淨行相觀外諸色。由於外色數觀察故。於內身色中亦生厭想觀外不淨相已。方內色身亦是不淨。故貪不起也(以上)此意。內者內身。有色想者。有緣內身色想相應貪(為言)觀外者他人身也。尋。於心所中何取想耶。光雲。然契經中言想觀者。於貪聚中想增言想。於無貪聚中觀增言觀。故言想觀(文)寶雲。言內有色相觀外色者。謂勝解作意。觀自己身被蟲噉等。見內身相及見外蟲故。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故正理雲。經言有色觀諸色者。為顯何義非未除色。能如實通此經深義。然諸先聖傳授釋言。未能伏除緣內色想。是有色義。雲何知然。第二解脫差別說故。謂於第二既作是言。內無色相觀外諸色。故知初解脫未除內色想。由此論者建立最初。名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謂觀行者如害怨屍。雖已離欲貪。而為令堅固。以不淨行相。復觀外諸色。由於外色數觀察故。於內色中亦生厭想。如樂淨者。頸繫拘屍。極懷羞慚深生厭惡。如是觀外不淨相已。方內色身亦是不淨。觀心淨故。見內身中三十六物不淨充滿。如觀篋中眾色類物。名初解脫極成滿位。此成滿位解脫何法。謂心於色不樂增背訶毀厭惡。遮止欲貪。即解脫欲貪。是無貪性故(已上論文云云)此意。內者內身有色想者。有緣內色想。是有色義。謂觀內色生厭想。遮止欲貪(為言)觀外者蟲等也。兩師意可思之。麟雲。言於內身有色想貪者。此是舊解。以有想貪故名有色想。新雲。謂勝解作意觀身自己被蟲噉等。見內身相及見外蟲。故雲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此以身想名為色想。與章不同(文)舊解光釋。新寶釋。明眼抄雲。今見二師意。光師自身名內。以他人身等名外。寶師以自人身名內。以蟲等為外也。然正理論初解脫雲。觀外不淨已方內色身(云云)知觀他死屍不淨已。以方自師。光法師意順此文也(以上)。 謂於內身無色想貪(文)光雲。二於內色身無色想貪。雖已除貪。為堅牢故。觀於外不淨青瘀等色。令貪不起。名第二解脫(文)寶雲。言內無色想觀外色者。謂勝解作意。見內自身被蟲食等。不見身相。順見蟲等。故言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故正理雲。修觀行者從此後時。漸復遣除緣內色想。謂以勝解想自命終。輿載身置棄屍處。種種禽獸爭共食噉。須臾身盡唯見禽獸。或於是處以火焚燒。乃至遺灰風所飄鼓。須臾身盡唯見空界。或想自身。如蘇鹽等為火水等之所融消。乃至身無唯見火等。名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此勝解力除色想故。雖緣身起。而不見身。既已遣除緣內色想。心相續轉無別事業。勝輕安樂任運現前。於此位中。數數修習緣色處境厭背行相。是名第二解脫成滿。亦如第一解脫欲貪。雖於先時修不淨想已得解脫。緣色慾貪。與無始來我愛難遣。若觀身有。仍恐追生。故後復修內無色想厭惡色觀。清淨過前。行者爾時。依初靜慮得此二觀。深生味著。為欲令此轉增進故。入第二靜慮。復修二解脫。復修二法次第如前(已上論文)寶意。內有色者。見內身色相亂壞不淨流出故雲有色。內無色者。前內色未無。今內色已無。禽獸食噉盡故雲內無色也。同智論說歟。麟雲。第二內無色想者。亦是舊義。新雲。勝解作意。名自身被蟲食等。不見身相。唯見蟲等。故言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文)。 第三淨解脫(文)光如今疏。寶雲。正理雲。彼瑜伽師久觀不淨。厭惡轉故。令心沈懺。為欲策發令暫生歡。或為暫解。久修勞倦。或為自審驗不淨觀堪能故。彼復依第四靜慮。於欲界色起淨勝解。先取寶衣花等淨相。由勝解力漸廣思惟。遍於所緣作淨行相。如契經說。彼於後時。應取少淨相總思惟諸色。此雖策心。而不掉舉。雖觀淨相。而不起貪。既知善根勢力增上。次復於境略聚其心。於一所緣觀淨而住。此位名曰淨解脫滿。能究竟捨不淨想故。此淨解脫亦如第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已上論文以上)問。觀淨色相如何。義章雲。又此觀時。先取金銀諸寶色光。以方骨色。所取寶色實是清淨(文)又雲。淨解脫者。除去皮肉。唯觀白骨。又觀骨光。作其青·黃·赤·白想。名淨解脫。觀法雲何。先取金銀諸寶等光。用方骨相。後得見之(文)。 依婆沙論(文)婆沙論八十四雲。問。解脫是何義。答。棄背義是解脫義。問。何等解脫棄背何心。答。初二解脫棄背色貪心。第三解脫棄背不淨觀心。四無色解脫棄背次下地心。想受滅解脫棄背一切有所緣心(文)。 初二解依初二意起(文)論雲。初二解脫一一通依初·二靜慮。能治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文)古(堯)雲。初·二不淨解脫。初禪解脫能治欲界眼識所引貪。第二禪解脫能治初禪眼識所引色貪也。問。初二解脫唯以欲界色處為境。然色界色清淨。何觀欲界不淨色。離色界色貪耶。答。光問答也。光雲。問。色界色淨。觀欲不淨。如何能離色界色貪。解雲。此非正能斷。令暫遠離故(云云)又光雲。正理雲。欲及初定有顯色貪。由眼識身所引起故。為解脫彼。初·二定中立初二解脫。二·三定中眼識無故。亦無所引緣顯色貪故。三·四定中無不淨解脫。初·二解脫相似善根。雖欲界中容得有。為欲貪所陵雜故。不立二解脫名。三·四定中。雖亦得有。去所治遠。勢力微劣。不得名第三解脫。依彼後靜慮離八災患。心澄淨故。第四并近分立後靜慮名(文)。   無色散善者如命終心(文)無色界起生得善心。其位可不定。不可限命終心。是以今論餘所中。明二十心相生雲。生得善心無間生七。無色界生得善心無間生自界加行善心判。若無色界起生得善心。唯限命終心者。豈可生加行善心哉。難。論文雲。彼散善者如命終心(文)限命終心(見)如何。答。案論文起盡。四無色解脫體。簡彼界散善標亦非散善性微劣故畢雲。彼散善者。如命終心。無色界散善微劣事。如命終心雲也。如言所顯。其意在之。全非遮餘時起生得善心矣(已上本義抄意)。 滅受想解脫(文)滅盡定十四不相應中一也。根品(第五卷)釋之。謂有實體性。滅心心所。為求靜住。以止息想作意為先。唯依有頂。下諸地皆有想。行相粗動。難可止息。有頂名非想。行相微細。易可止息。故依有頂也。彼無色。若滅心。同斷滅。故異生怖畏不修之。聖者現法涅槃勝解⑥хЪ入也。 一者想心(文)麟雲。言想心者。謂粗相心也(文)想微細微微三心者。心品粗細最細三重也。謂粗雲想。細雲微細。最細雲微微。此位二十一心所及心王。有二十二物。二十一心所者。大地十·大善十·欣厭隨一也。光師餘處(五)所引婆沙論雲。如是說者。隨滅爾所心心所法。即有爾所物現前。為此定體(云云)意滅二十二物心心所。有二十二物不相應行。替處名滅盡定也。想心等三心位。若欣心所現起之時。緣滅盡定。厭心所現起之位。緣受·想等心所。不緣滅盡定也。難。光釋雲。入心緣彼滅定寂靜方能入故(文)如此釋。不緣受想等(見)如何。答。入心位厭受·想等心所。欣滅盡定。不過此二。厭受·想等心所之時。雖不緣滅盡定。此猶欣滅盡定故。厭受想等心所也。故對出心廣緣餘法。雲入心緣彼滅定寂靜等也(以上本義抄意)問。今疏雲入滅定心。總有三種(見)如此釋者。入心者亙三種(見)然結釋雲。從微微心入滅盡定(文)若爾。入心可限滅盡定歟。如何。答。今此入心者。專雖名微微心。廣取之者。可通想微細心也。故標釋不相違歟。本義抄當處并第五卷論義在之。可見之。 入心唯是有漏(文)光雲。入心緣彼滅盡定寂靜方能入。故唯有漏出心不必反緣滅定。故通二種(文)。 初二可憎(文)麟雲。初二可憎者。觀不淨故。第三可愛者。觀淨色故(云云)。 各緣自地上地苦集滅諦(文)麟雲。緣上苦·集·滅者。謂下劣故。及背下故。不緣下也。及緣九地類智品道者。謂無色不緣下欲故。不緣法智。此四無色能遍緣故。故能緣非擇滅及虛空等。故婆沙雲。若謂一物。若謂多物。一切皆緣。又雲。滅受想解脫無所緣(文)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緣第四靜慮有漏法。唯限粗苦障三行相故。擇滅無為。非粗苦障法故。不緣彼有漏法上擇滅也。類智品道。九地展轉為同類因故。無色界心。緣下地類智品道故。緣彼法上非擇滅也(第二十卷一箇論義也)無色界善心。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也。類智品道。可為無色界能治之法故。設雖下地能治。亦緣之也(此同處論義也)。 第二定中無眼識所引顯色貪故(文)第二定中無色貪故者。述第三靜慮不立初二解脫故也。謂欲界(并)初靜慮。有眼識所引顯色貪故。為對治彼。初·二靜慮。立初二解脫。第二定中。無眼識所引顯色貪故。第三靜慮。不立初二解脫(為言)自地妙樂所動亂故者。明第三靜慮不立解脫故。第三靜慮意地妙樂受所動亂故。不立淨解脫(為言。本義抄趣)問。初二解脫。唯治顯色貪。為當治形色貪歟。答。通治顯·形二色貪也。但論文。能治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者。就顯且述治顯色貪。盡理論之。可雲通治顯·形二色貪也(以上本義抄)古(堯)雲。青·黃·赤·白四色。是眾色根本。長短等形色。是青等上差別故。初二解脫。依治顯色貪。亦形色貪自被治歟。 答為欲令欣(文)論雲。為欲令心暫欣悅故(文)光雲。一為策心令欣。二為審知成滿(文)。 此二勝故二界邊故(文)殊勝故者。餘解脫身中證得故。雖可名身作證。第三·第八殊勝故。得身證名雲心歟。或又第三淨解脫名身證。義章雲。觀察淨身。證得解脫。名身證解脫(云云)第八解脫名身證。光所引婆沙雲。想受滅解脫。以無心故。在身非心。身力所起。非心力起。是故名身證(云云)二界邊故者。光所引正理雲。色解脫中。淨為邊際。於諸無色。滅定為邊(文)。 一內有色相觀外色少(文)光雲。一於內色身。有色想貪。為對治彼。觀外小色。作青瘀等。二○觀外多色○三於內色身。無色想貪。但為堅牢。觀外小色。作青瘀等。令貪不起。四○觀外多色○又於內身。無色想貪。但為策心或試煩惱。觀外青黃赤白四色。令貪不起(云云)問多少分別如何。義章雲。於外色中。始觀一身。以為不淨。名外觀小。何故不多。龍樹釋言。學觀之始。畏心難攝。不取多觀(文)。 初二如初解脫(文)光雲。初二勝處自性地等。如初解脫。是初解脫果故○(文)次二勝處·後四勝處同之。麟雲。解脫是因。勝處為果。因修解脫。八勝處故。前三解脫。於諸色中。但能總取不淨淨相。今八勝處。於諸色中。分別多小青等異相(文)異相者變異相也。 觀外青黃赤白(文)義章雲。青黃赤白是八解中第三解脫。於外色中。除去皮肉。作其骨想。後觀此骨。作其青黃赤白等想。為四勝處。觀法雲何。欲為青觀。先得四禪。次於外色取小青相。還入定中。復觀皮青。如是往返。極令能熟。名青勝處。黃等亦然(文)。 能制所緣(文)寶雲。前三解脫。於諸色中。但能總取不淨淨相。今八勝處。於諸色中。分別小多青等異相故。前解脫。但於色中。棄背欲貪及不淨想。今八勝處。能於所緣。分別折制伏。令隨心轉(云云)分折所緣境者。分別青黃赤白事歟。 能制伏境心勝境處(文)釋勝處名也。寶雲。言勝處者。婆沙一百四十一雲。問。何故名勝處。答。降伏所緣。摧滅貪愛故。名勝處。正理雲。或於是處。轉變自在不隨起惑故。名勝處。勝於處故。立勝處名。或此善根即名為處。處能勝故。立勝處名(云云)光雲。能制所緣。隨所樂。觀惑終不起。能制伏境。心勝境處故。名勝處。或勝煩惱故。名勝處。或此善根名處。處能勝故。名勝處(云云)。 解脫後起勝處事。明眼抄雲。問。若解脫後起勝處者。第二解脫。已捨色貪。後起勝處。初二何故猶名內有色想耶。答。若依光意。有色想貪者。且約義次第也。非實有貪也。若依寶法師。雖已捨貪而有色想。觀內身故也(以上)。   遍處有十(文)問。遍處觀門行相如何。義章雲。行者初先繫意安靜。於己身份。取小青相。極令明瞭。如明鏡中見諸色像。以漸廣之。周滿世界。同為一青。名青一切處。黃赤白等類亦同然。次始於自身。觀小地相。極令明瞭。以漸廣之。周遍世界。悉為一地。名一切處。水·火·風等類亦同然。患色多過。次捨色相。緣無邊虛空。先緣咽·喉·鼻·口等空。極令明瞭。以漸廣之。見一切界同為一空。名空一切處。患彼空觀外緣之惱。次捨空相。緣無邊識。始觀一識。極令明瞭。所謂觀於緣一空識。以漸廣之。見無邊識。皆令明瞭。名識一切處(云云)。   觀地水火風青黃赤白(文)問。論文列十遍處。次第如今疏釋。若爾者。前觀地等。後觀青等歟。答。思前八遍處觀門次第(如疏次下釋)觀青等四色後。觀地等四大種也。但於論文次第者。汎爾只述十遍處相。更非由觀門次第列之也(以上本義抄)。 於一切處周遍觀察(文)寶雲。正理雲。經於此處皆言一想。上下及傍無二無量。於一切處。無間無障。周遍思惟。故名遍處。遍於處故。立遍處名。或此善根即名處。行相遍故。立遍處名(云云)。 緣欲可見色(文)問。前四可爾。次四觀地·水·火·風。可雲緣觸處耶。次下釋思青等。為何所依。知依大種(云云)光所引婆沙論文同之。知地等遍處。觀青等能造也。何雲觀假四大耶。答。光雲。實緣色處。假想地等故。正理雲。如何地等亦名色處。地地界等有差別故。顯·形名地等。說地等遍處。不言地界等故(文)此釋意雲。上卷雲。地謂顯·形色。隨世想立名。水火亦復然。風即界亦爾。顯·形二色之上。隨世間想。假立地·水·火·風四大種名故。前八遍處之中。後四遍處。緣此假立地·水·火·風四大種名顯·形二色。假作青等所依實地·水·火·風四大種行解故。雖名地·水·火·風遍處。實緣可見色也(為言)但思青等為何所依知依大種故之文者。就今所作行解。雲觀青等所依大種也。遍處是假想觀門故。雖非觸處之中實四大種。緣假四大種。作青等所依實四大種行解也(以上本義抄)。 滅定解脫根品已釋(文)根品次。聖由加行得(文)此滅定。唯聖者得。異生不起也。又唯加行得。非離染得。以無心故。要大加行方可得也。滅定初人中(文)滅定未曾修。初起難故。以人中說力者故。慧解利故。在人中初修起已不退者。直生有頂。若退者。生色界已。由先習力。得起滅定也。 生上二界總由三緣(文)正文雲。頌意明於上界中起定之緣。非明生上界緣。故論雲。生上二界。總由三緣。能進引生色·無色定(文)。 一由因力(文)寶雲。此於先時近者。近曾起者。及數修者。數數修故。即是近同類因。由此二因力故。生色無色。雖無教力。而得生起(文)麟雲。一由因者。此有二相。一於先時。雖非數習。由近起故。今能起定。二雖非近起。而數習故能起。此二並是因力。謂現同類因(文)。 造感上地生順後受業(文)麟雲。順後受業者。以順生是因力攝故(云云)。 生上二界起無色定(文)麟雲。上總述三力。下約三界別辨。無色由二力。色界由三力。欲界由四力。無雲等天無災患者。謂由第四靜慮無三災壞故。不由法爾。起無色定。生無色。生色界。起靜慮。及法爾者。下三禪為災所壞故。有法爾(文)生下三靜慮者。災壞時。法爾次第起二·三·四禪定。生第四靜慮時。無災壞故。起無色定。由因·業二力也。 更加教力(文)麟雲。正理雲。謂人三洲·天亦聞教微故不是(文)。 已下是流通分(文)問。第一卷疏雲。初三行頌。是序分。次有六百頌。是正宗。後四行頌。是流通分(文)此則迦濕彌羅義理成已下。為流通也。神泰(并)寶記同之。若爾者。今何以佛正法有二之一行。屬流通耶。答。第一卷疏以六百行頌。為正宗。以七言頌。為序分流通。故以後四行頌。為流通也。然約所明義論之。於六百行頌。明所簡擇有漏·無漏法義頌。正為正宗。佛正法有二之一行。非簡擇有漏·無漏法義故。且屬流通(以上)古(堯)雲。若具論之。以佛正法有二已下頌。可為流通分也。然上卷者。且約七言之頌。不取佛正法有二頌歟(以上)。 正法有二(文)准寶記。此下文有三。一述二種正法。二(有能受持已下)述能持人。三(聖教總言已下)述住時分。就中有兩說(矣)。 謂契經調伏對法(文)光雲。教法者。謂三藏教法。一素怛覽藏。此雲契經。二毘奈耶藏。此雲調伏。身語律儀調伏行者。教詮調伏。從所詮為名。三阿毘達磨藏。此雲對法(文)。 聖教總言(文)初師意。如來聖教。盛行世間。唯限千載。不過此時雲也。但如來聖教。纔傳世間。雖至像法·末法之時。彼皆衰微。不如千年之時分故。以少屬無·雲唯住千載也。 有釋(文)第二師意。釋尊入涅槃一千年以來。無有入聖得果者。故證法住時。唯限千年。千年之後。教法獨盛。受持正說者。便住世間故。雲教法住時復過於此也。今此說意。尤葉道理故。寶法師判二說正義雲。今詳兩說。後說為正。所以得知今時有教法故。 論雲此論依攝(文)惠雲。此論依攝者。此條前攝彼勝。依彼文也(文)。 我多依彼(文)光雲。我多依彼釋對法宗。於中時以經部義宗。少有貶量。為我過失。然亦未敢即為指南(云云)。寶雲。多依婆沙論釋。多言顯示少有異途。謂形色·像色。過去·未來。有·非有等○少有貶量毘婆沙義。是我過失。以非世尊大聖弟子輒有貶量故。成過夫。論主謙也(文)。 凡厥異生(文)光雲。凡夫愚癡。無有慧眼。不能觀見四真諦理。起惑住情。無法自制。名無制人。由起鄙惡尋思。獨迷橫計。惑亂聖教。   大師世眼久已閉(文)光記意。已下六行頌。長行中引來頌。非本頌歟。謂世親菩薩。造俱捨論六百行頌。遣門人寄往迦濕彌羅國之時。無有此文。後被請釋論。解釋六百行頌之日。初製大師世間久已閉已下六行文。故長行攝。非本頌也。今疏意。為本頌攝歟。但傷歎勸學已下科文。同光記也。寶記意。自下為流通分也。寶雲。自下有三頌。大文第三。流通分。此中三頌。總有十二句。第一四句。傷歎教法滅。第二四句。傷歎證法滅。次兩句。雙傷二種正法滅。次一句。傷歎煩惱力增。後一句。勸求解脫也(云云)又雲。就第一頌中。有四句。初一句。明佛善說教。能開世眼名世眼也。大師涅槃。向有千年。故言久閉。第二句。明大弟子說教堪為證者多散滅。多言顯有少分。第三句。明世眼久閉。能為證者多散滅故。無見真理人也。無真見人故。無判教人也。第四句。明不見理故。鄙尋思。由鄙尋思。妄制教故。亂聖教。亂聖教故。教法滅。第二頌。有四句。第一句。明無教授本師。自覺者佛也。已歸勝寂靜者。歸涅槃也。諸寂靜中。涅槃最勝故言勝。明教授本師也。第二句。明無弟子教授持彼教者。謂聖弟子多隨滅者。謂大弟子多隨佛涅槃也。多者。顯亦有少。第三句。世無依怗者。明無上兩人也。喪眾德者。以無師故。無定慧德也。第四句。無鉤制惑者。定慧如鉤。惑如狂象。狂象無鉤制御。隨意東西。諸惑無定慧鉤。亦隨意流轉。由斯證法將滅。第三頌四句。初句。既知如來者。法主也。正法者。教證正法也。壽者。一千年也。第二句。漸正論亡者。謂初百年漸次至九百年也。如至喉者喻也。如人將死氣盡至喉知死不久。正法漸次淪亡。至九百年。將滅不久。第三句。是諸煩惱力增時者。明惡時也。二種正法將滅。眾生煩惱增時。第四句。應求解脫勿放逸者。勤學正法也(云云)。 享祿四年七月二十一日抄功畢。當夏比。對洛陽建仁寺秀藏主。講談之次。披具書抄之。 法印權大僧都英憲(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