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正藏》第74卷No.2347   No. 2347   戒律傳來記上卷(並序)   沙門小僧都傳燈大法師位豐安奉敕撰   原夫。真理無言。因言明無說之說。法身無相。假相識無形之形。是以棲遑大千演無問之雅說。幽來塵劫現有體之妙相。自調御應機法雄利見。五衍之軌連軫俱興。十二之教分鑣並存焉。雖復部帙區分數滿八萬。而至拔苦與樂理歸一揆。唯此戒律者證涅槃之要衢。赴菩提之基本也。譬猶浮海絕流憑楫棹而利涉。尋冥向遠待轅輪而得臻。然則屍羅也渡苦海之輕舟。毘尼也到彼岸之絕乘。是知鎮國護家是戒為首。種因招果是律居先。寔乃如來之密藏。諸聖之胎孕矣。戒堅持不墜萬善隨生。戒違犯無防百行即叛。故律雲。毘尼住世正法久住。毘尼不住正法隨滅。因斯言之。法之住滅既在戒律。又雲。此教唯被大僧非沙彌聞。唯聽王覽而禁凡聞。竊見斯文。玄覽之閑實足一思者也。伏惟陛下自天誕德。應寶籙以君臨。出震登期。轉金輪以馭寓。遊神襟於禪寂。分叡思於釋流。巖廊之邊時有經行之地。御窗之下自作知意之山。遂使反慧日於向昏挑炬法於將滅。萬民因其蒙祐。四生以之作娛。爰詔八宗之學者俾上每門之義旨。蓋以。萬機之餘披覽易尋。千歲之後董恩不朽也。豐安昔從師資業。早入招提寺。心欽草繫身介木叉。老而念之。但耄及矣。謬奉明詔敢事撰集。伏恐識謝僧象。才非苟僧鶴。用蠡酌海還溺其波瀾。戴盆談天不辨其雲霧。略記世尊滅後師師永傳之元由。凡聖出世流布漢倭之年紀。以居篇首。勒成三卷。名曰戒律傳來宗旨問答。云爾。戒法傳來。四門分別。一佛傳西域。二凡聖流漢。三百濟傳倭。四唐傳日本。   初言佛傳西域者。問。佛在世時。始此律教授誰弟子。答。授優婆離一人。次後次第相承。又古來雲迦葉。阿難。商那和須。末田知。優婆踘多。此五人滅後百年內。次第相傳。雖爾而今詳五師但為眾主。非誦律藏之人。問。爾誰誦律藏。答。依善見論者有五人次第誦律藏。問。其五人者何。答。優婆離。馱寫拘。蘇那拘。悉伽符。目犍連子帝須。此五人次第閻浮利地。持律不斷。優婆離從金口聞。馱寫拘從優婆離聞。蘇那拘從馱寫拘聞。悉伽符從蘇那拘聞。目犍連子從悉伽符聞。又從此已後付摩哂陀。此即阿育王之子也。摩哂陀付阿栗吒。阿栗吒付帝須達多。次伽羅須末那。次地伽那。次須末那。次伽羅須那。次曇無德。次帝須。次提婆。次須末那。次專那伽。次曇無婆離。次企摩。次優婆帝須。次法迴。次阿婆耶。次提婆。次私婆。合二十四人。如此諸律師皆阿羅漢。師師相承。至今不絕。又僧祇律雲。佛授優婆離。優婆離授娑婆羅。娑婆羅授樹提陀娑。乃至最後尊者道力。彼律合有二十七人。如是賢人次第相傳不絕。問。佛滅後經幾年。此教分耶。答。依大集經言。滅後百餘年後。律教分五部。一曇無德部。二薩婆多部。三彌沙塞部。四迦葉遺部。五婆蘇富羅部。又依舍利弗問經。文殊問經。三千威儀經。遺教經。宗輪論等。佛滅後百年後。四眾共議依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其四眾。謂一龍象眾(律師眾也)二邊鄙眾(大天眾也)三多聞眾(經師眾也)四大德眾(論師眾也)次後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出三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雞胤部。次後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復出一部。名多聞部。次後此第二百年。更出一部。名說假部。次第二百年滿時。分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並本為九部。次後第三百年。分為二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即本上座部。亦轉名雪山部。次後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出一部。亦名犢子部。次後第三百年。從犢子部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冑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次後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亦出一部。亦名化地部。次後此第三百年。從化地部出一部。名法藏部。至三百年末。從說一切有部出一部。名飲光部。亦名善哉部。至第四百年初。從一切有部亦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並本為十一部。   問。此二十部中。四分律當何部耶。答。此四分律當法藏部。問。依何文言爾。答。依舍利佛問經。三千威儀經。遺教經。宗輪論。此四說而言爾。   二言凡聖流漢者。問。此律教誰始傳漢地。答。善見論雲。付諸大德諸國流傳。亦摩訶勒棄多曾至漢地流行律教。又師子國等各有別人流行。問。流行漢地者。九代中何時耶。答。後漢明帝莊永平元年戊午歲即位。至永平五年。夜夢丈六金人。至十年丁卯之歲。有西域僧迦葉摩騰。遊化至於漢地。又至十一年歲次戊辰。復有竺法蘭來至此土。此土人請曰。我欲知師法出家受戒。即與剃髮。披著縵條。與受三歸五戒。准薩婆多論。佛成道八年止三歸。興羯磨受。中國十人。邊方五眾。由此摩騰止有二人。不得受具。如是乃至第十桓帝志丁亥即位。逕二十一年。至丁未之歲永康元年。從前明帝戊辰之歲至此丁未。總一百年。唯用三歸五戒共相傳受。桓帝既崩。第十一靈帝閎立。戊申即位。自建寧年已後。北天竺有五沙門。支法領。支謙。竺法護。竺道生。支樓讖等五人來到此土。與大僧受戒即五人受也。自爾已來。始有戒法相傳。其時大律未到此土。支法領口誦戒本一卷。羯磨本一卷。在此流行。今時古羯磨戒本者是並出曇無德部。自爾已後。復逕五十五年。至魏文帝丕(曹操子也)黃初三年歲次壬寅。有中天竺沙門曇摩訶羅(或雲柯羅)此雲法時。遊至許昌(黃初二年改許縣為許昌)。其人幼而聰敏。質像懷偉。尋讀一覽文義悉通。善四韋陀妙五明論。圖纖運變靡所不說。自謂。在世無過。乃入僧坊。遇見法勝毘曇。慇勤尋省。莫知旨趣。乃深歎曰。佛法深妙。因即出家。誦大小乘經及諸毘尼。來至許昌。觀魏僧眾全無律範。自來之後。又逕二十八年。兼前五十五年合八十三年。至魏廢帝齊王芳嘉平二年歲次庚午。於雒陽更集梵僧。以羯磨法與大僧重更受戒。准用十僧。並翻僧祇戒本一卷。又安息國沙門曇諦亦善律學。出曇無德羯磨以用受戒。此重受之由。如邁法師譯經圖記。即是大僧受戒之由也。次明尼眾者。靈帝之後。亦從大僧求受大戒。支法領語曰。依如佛教。唯開邊地五人大僧受戒。不開尼眾。尼眾泣淚而退。又從靈帝已後。逕五十三年。至漢末魏初。東天竺國有二比丘尼到長安。見此土尼眾。問曰。汝誰邊受大戒。尼眾答曰。我至大僧所受三歸五戒。二尼歎曰。邊地比丘尼未有具戒。遂還中國化得十五人。三人在雪山凍死。二人墮黑澗死。屆至此土唯有十人。自爾已前。尼悉赴京與受具足。後到吳地與彼尼眾受戒。自爾已來尼眾始有戒法相傳。受戒竟後。三人命終。唯七人在來。逕十七年。思憶本鄉。即附南海商人而還本國。一去已來更不委耳。此初受戒。但在魏初。未許定是何年月日。又從魏初黃初元年庚子歲。後計有二百一十一年。至宋第二文帝義隆元嘉七年歲次庚午。有罽賓沙門求那跋摩。此言功德鎧。即其國王之少子。至於楊州譯善戒等經。又復有師子國尼八人。來至宋地雲。此地未曾有尼。何得二眾受戒。功德鎧雲。尼無本法者得戒。而僧有罪。尋佛制意。先令作本法者。政欲生其善心為受戒方便。論其得戒。法出大僧。但使羯磨法成自然得戒。今詳。魏初尼已受戒。而功德鎧即西域人。不練根由。而言無本法也。當時尼眾苦求更受。功德鎧雲。善哉隨喜。且令西尼學語。更往西國。請尼令足十數。而功德鎧雖先許尼重受大戒。但譯比丘尼羯磨一卷。譯經圖記雲四分羯磨一卷是也。而受戒未事遂而終。俄然遂至元嘉十年歲次癸酉。有印度沙門僧伽跋摩。此雲眾鎧。戒德清峻。道俗敬異。自流沙至楊州。復有師子國尼鐵索羅等三人至京。足前十數。便請眾鎧為師。於壇上與尼重受大戒。齊末梁初。鍾山定林寺僧祐律師記雲。最初為影福寺慧果。淨音。僧要。智景等二十三人受戒。自後不能繁記。自爾已來。將為善受。問。有何證驗知得戒耶。答。南山律師記雲。昔魏文帝三年。內作無遮大會。文帝問曰。此僧尼得戒原由雲何可知。諸大德悉皆不答。於時即有比丘。請向西國問得戒所由。到北天竺遇見一羅漢。啟問曰。振旦僧尼受得戒不。答曰。我小聖不知得不。又語比丘曰。汝且住此。吾今為汝往問彌勒得不來報。於是即入禪定向兜卒天。問曰。我是小聖。不知邊地為得戒不。故來問尊。彌勒答言。邊地得戒遂請證驗。即取金花而願言。若邊地僧尼得戒者願金花入羅漢手。若不得者金花莫入。願訖。金花即入掌中一尺影現。奇徵既爾。內懷歡喜。彌勒語曰。汝下至振旦比丘所。亦當發願。若使振旦僧尼得戒不虛。唯願金花入比丘手。當即發願已訖以手案花。花入比丘掌中一尺影現。瑞應既爾。欲來還國。遂有迦毘羅神。現身語曰。道路懸遠多諸嶮難。弟子送師令達彼國。未至之間。魏文帝殿前。先有金花空中影現。文帝問大史曰。何變怪也。大史答曰。西國有佛法來此。於時不盈一月。比丘掌中有金花。來到之日。空堛鱆嵺Y滅不現。當發漢境總有十八人。或有慕聖情深。即往彼方。或有逢難命謝。正有一身。從其大苑博尋舊跡。來達秦。今詳。魏文帝三年。內作無遮大會者。若是前魏文帝。即是黃初三年壬寅之歲。計其年月稍不相當。且如唐靜邁法師翻譯圖記雲。沙門釋智嚴。涼州人也。弱冠出家。納衣宴坐。分衛自資。於時晉安帝義熙十三年滅後秦伐姚泓還(泓是姚長孫也。八月為東晉劉裕所檎於建康即斬之)始興公王恢從駕遊觀山川。見嚴禪思即請還都。然嚴先西得經梵本未譯。後至晉末宗興(東晉大劉裕以晉恭帝元興二年十月受晉禪。改為宋朝也)至宋文帝元嘉四年(此從義熙十三年。至元嘉四年。合十一年)歲次丁卯。於揚都枳園寺譯普曜經等合三十六卷。然嚴未出家前曾受五戒。有所虧犯。後受大戒疑不得戒。遂汎海至印度諮問羅漢。羅漢不決。為請彌勒。彌勒答雲得戒。嚴甚喜焉。若據前魏黃初三年壬寅之歲。至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之歲智嚴翻譯之時。當二百六年。豈容有人二百餘歲。若言後魏道武皇帝創都此代皇始三年歲次戊戌。於時彼未敬信佛法。誰復詰問得戒根由。況復皇始之與黃初。文帝武帝並皆有異。何得戒證。故知南山錯記也。今詳。此是後秦姚興諡文桓帝。   皇初三年歲次景申(皇初字與前魏曹氏黃初字不同也)至元嘉四年合三十二年也。義准智嚴創往西域猶應少年。往返遷延更逕三十二載。即與譯經圖記相符會也。宜勘秦魏史傳。問。智嚴法師初在秦朝。何得宋代翻譯。今詳。後秦為宋劉裕所滅。所以智嚴從秦入宋。又出家之道遊化諸方。故無傷也(當元嘉年嚴翻時。總有六國。一西秦。二夏國。三北涼。四北燕。五後魏。六宋國也)此中總計大僧初受戒。從漢靈帝戊申已來至今大周長安三年歲次癸卯。當五百三十六年已還。大僧第二重受戒。從魏芳帝嘉平二年庚午已來至今大周長安三年歲次癸卯。總計四百五十四年。比丘最初受戒。從前魏黃初元年歲庚子至今大周長安三年歲次癸卯。當四百八十四年已還。比丘尼第二重受戒。從宋元嘉十年癸酉已來至大周今長安三年歲次癸卯。當二百七十一年中間。至周武帝滅佛法。有靈祐法師等十人藏在勒摩提將軍家。大隋創興。纔得九人。與人受具戒也。   第三百濟傳日本者。謂百濟許智部所述年代記雲。從磯城島宮御宇天國推開廣庭天皇元年庚申始於十三年歲次壬申。百濟國聖明王始奉佛法表讚功德。蘇我稻目宿禰大臣奏雲。隨敕可尊三寶。而弓削守屋大連。中臣鎌子連等。邪見不從。然後從庚申始至於辛卯。合三十二年。磯城島天皇崩也。次壬辰年。他田宮御宇。渟名倉太瓊天皇即位。同年四月。以蘇我馬子宿禰為大臣。從此年始至於十四年乙巳。即弓削大連燒佛殿並佛像等。取燒餘佛像流棄於難波堀江。秋八月。太瓊天皇崩也。日本記雲。庚寅年燒堂捨佛像。而流於難波堀江。然則從庚寅年至乙巳年。所經歲次合十六年。是和會難。次從乙巳年至於甲寅合經十年。即他由天皇后。豐御食炊屋姬天皇以甲寅年詔皇太子上宮廄戶豐聰耳皇子。蘇我馬子宿禰為大臣。更令興隆三寶。始作飛鳥大寺。此年皇子年二十二歲也。從磯城島天皇即位元年法外十三年歲次壬申始至於法內天長七年歲次庚戌。合二百七十八年。佛法興隆於倭國。唯論其中興廢者。   謂從廣庭天皇即位十三年壬申至高野天皇即位天平勝寶六年甲午並一百十年。戒法不精嚴。亦倭地皆悉無不受戒處。漸漸尋佛意趣。不壇場地亦不結界地不得行大法。由此而言。彼時受者不依佛教。恐不得戒。   第四明大唐師所傳者。謂於中有二。一述傳戒法。次建招提寺。初述傳戒法者。謂鑒真大和上入界始建壇場而傳戒法。伏惟住持之德。沙門大唐楊州江陽縣人龍興寺之大德也。俗性淳于氏。齊大夫之苗裔。稟姓秀於人倫。而彼行猶由聖法。戒珠淨瑩。利他心深。於諸州中而唯獨為化主。至於大唐開元二十一年。沙門生年三十六也。大唐萬歲通天二年生。淮南之內淨持戒律者。唯沙門獨秀無倫。道俗歸心。天下五百餘州仰為受戒之大師。講說之閑修造古寺八十餘處。供養十方眾僧其數無量。   縫納袈裟一千領布袈裟二千領供送五台山眾僧。設無遮之大會。躬調藥物以治病患。飢者施食。寒者給衣。凡經行之所無不蒙賴也。沙門前後度人立壇授戒其數無量。各在一方傳法於世。其事繁多不可具載。時沙門在楊州大明寺。為眾僧講律。其先所造石塼浮圖忽然放光。又現菩薩三目六臂。自稱般若仙。以為講說之靈驗也。種種變現其事繁廣。不可具述。於是唐留學問僧榮叡普照在都承聞靈驗遠振。即至楊州大明寺頂禮和上足下。具述意曰。佛法東流日本國。雖有其法而無傳法之人。願大和上遊東興化。即大和上唱弟子僧祥彥彥等二十一人。仍買嶺南軍船一隻。雇得船人十二口。備辨乾糧。載經像並雜隨身物。道俗工匠水手等都有八十五人。天寶二載十二月。舉帆東下。到明州界狼溝浦遭惡風浪。船被打破。人物飄沒。唯大和上獨在浮草上。端座不動。有五色物扶和上。左右漸牽至岸。又同船人三分存一。大和上遙見欲入水救之。忽然空中有聲雲。莫入水。俄爾惡風便息。二十餘人著岸免死。次亦立壇授戒。敕賜度人。其數亦多。天寶十二戴歲次癸巳十月十五日壬午。日本國大使特進籐原朝臣清河。副使光祿卿伴宿禰古滿。副使祕書臨吉備朝臣真吉備。及留學生衡尉卿安倍朝臣朝衡等同至龍興寺。禮拜白大和上雲。弟子早知和上向日本國將欲傳戒。今親奉面頂禮歡喜。弟子等今錄和上尊名上奏。將向日本國。亦不難也。但主上教崇道士。欲遣東國流轉其法。然弟子等不崇其法。方便奏停。更勸請大和上。以天寶十二載十一月二十九日戌時從龍興寺出至江頭乘船。下至蘇州黃泗浦同隨者楊州白塔寺法進大德等。道俗總有二十四人。將如來舍利經像律論琉章。隨身衣缽等寄載二船。十二月十五日壬子。四船同發。其三箇船皆飄迴破損。唯大和上所乘第二船。雖遭惡風平安著薩磨國。此亦和上之所擁護也。經海十二日。即二十六日辛卯入太宰府。天平勝寶六年歲次甲午二月四日入京。和上年五十六。敕使安宿王。於羅城門外慰勞。引入東大寺安置。五日唐道璿律師。菩提僧正。及諸寺大德禪師等。來相慰問。六日大臣大納言宰相已下官司二百餘人。共來禮拜問訊。後更敕使從四位上吉備朝臣真吉備來宣敕旨慰勞曰。大德和上遠涉滄波投此國。誠副朕意。喜慰無喻。朕造此東大寺經年。欲立戒壇。充僧受戒。自有此心日夜不忘。今和上遠來傳流戒法。冥契朕心。自今以後。授戒傳法。一任和上弘通也。便請大和上及法進沙門相隨徒眾等入內安置。太上天皇先請大和上。親對受菩薩之淨戒也。仍拜和上為釋門大僧正。其法進沙門為律師也。仍即為濟和上旅疲。以奈良城右京五條二坊內新田部親王家。四箇町地並房舍。及備前國水田一百町。以永施與大和上。用為宿院及供料則飾造堂捨。號稱招提安置佛像經教。設無遮之供以資供十方眾僧。用期於來際壇場。飾造東大招提二寺。授戒無間。寶字二年中。更有別敕加大和上之號。詔天下僧尼。皆歸大和上習學戒法也。自爾以來。以僧二百五十戒尼五百戒授與此土出家之類。住持佛法鎮護國家。然後彼授戒儀式迄至今時經數年。而尚為一道。無別異矣。漸惟和上住持。當契於佛意趣。從小而入大。於大唐日本二朝而其流法唯一。亦更無別岐。誰人與競之。住持之跡兼於來葉。引接之悲及於草木。豈唯有現在之利。亦復該當後之益。夫以。先後聖人以佛戒流佈於閻浮界。七眾侶各雖受持尚未顯師資之尊號。亦未明所傳之境界。故薄錄之。戒法傳來略其如此。   戒律傳來記上卷   是記者吾祖過海大師法孫豐安大德。天長七年奉敕所造也。蓋以此時令諸宗各上其宗要。於是法相護命撰研神章五卷。三論玄叡大義鈔四卷。天台義真製宗義集一卷。華嚴普機作一乘開心論六卷。真言空海著十住心論十卷(並)祕藏寶鑰三卷。律宗則造此記各以奉進。予嘗索此書久(矣)偶得之於宇智郡五條町。喜悅無比。然原本三卷而今現存者唯上卷一本耳。深可惜也。   雖然此卷明記本宗傳來本寺戒壇建立及僧尼授戒規範事。最是無上寶典。不可不尊重也。今年加修理奉納於唐招提寺寶藏。以期末代弘律龜鑑而已。   明治三十七年辰八月九日。   唐招提寺應量坊住持興律沙門智海 ******   《大正藏》第74卷No.2348   No. 2348   律宗綱要捲上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夫毘尼大藏蘊萬法而無涯。屍羅廣行攝億度而難測。五住妄惑由戒行而頓盡。二死煩籠以木叉而永絕。斯迺渡愛河之寶筏。越憤山之神車。入覺都之親因。到佛地之直道者也。況又三寶導物住持之功是新。五衍聯乘拔濟之德甚大。經論弘世專由毘尼之能。定慧斷疑偏任戒行之力。寔護法攝僧之綱領。開務濟物之模範。菩提涅槃之坦途。四智三身之良則者。唯此戒法頗窮精美。今舉綱宗粗顯義理。教法歸趣所立有由。法林鬱鬱。義澐滔滔。樹瀾之中。僅取蹄葉云爾。戒律大綱甚深廣大。以法界為境。以虛空為量。貫括事理。該羅相性。包真俗而無遺。收空有而無外。虛曠沖幽。遍容含攝。畢竟窮究。其唯是耳。且夫大乘實道義門森羅。眾生發足心路區別。圓宗廣蕩。佛乘玄奧。頓悟機熟直示一道。根緣未熟別施方便。故於一佛乘開說三乘。依自乘法調練機根。終入根本一乘大道。頓悟慚進宜緣雖異。俱歸一乘鹹入一性。如來出世。成道化物。大事因緣。意致在藏。然則大乘行者頓入大道。發菩提心要期佛果。廣大慈悲普緣眾生。六度四弘。三學四攝。自他兼利。願行圓滿。斷證窮盡即成佛果。四智究竟四德圓備。三身具足大用恆現。斯迺一乘圓教發趣進修。深遠廣蕩。任敦自在。大用無窮。化業無盡者也。二利萬行相雖無邊。必遵三學具足進修。習行次第法應爾故。創入佛法以信為先。次受戒法止防業非。戒塘已堅定水證靜。伏除煩惑令不現起。無漏大慧現前生起。頓斷惑種無有所遺。妙智證理冥合湛然。大乘三學功業如是。菩薩戒學三聚攝盡。歸敬儀上雲。爰初投是先奉戒宗。戒本有三。三身之本。一律儀戒。謂斷諸惡。即法身之因也。由法身本淨惡覆不顯。今修離惡功成德現故。二攝善法戒。謂修諸善。即報身之因也。報以眾善所成。成善無高止作。今修止作二善。用成報佛之緣。三攝眾生戒。即慈濟有心功成化佛之因也。以化佛無心隨感便應。今大慈普濟。意用則齊(已上彼文)此三聚戒收攝萬行。攝律儀戒是止惡門。從初發心及至佛果。禁防惡業止息非違。伏滅惑種不令生現。正斷惑種除盡習氣。棄捨變易異熟報體。棄捨非障有漏等法。皆是攝律儀戒行相。攝善法戒是修善門。始自發心終至極果。攝修諸善練習眾行。萬行萬善無所遺餘。靜慮智慧。防道止道。伏道斷道。作門善門。修行構造。福德智慧。二種莊嚴。四智菩提所生得法。二空真如所顯得法。感獲體證。如是等門皆攝善戒。饒益有情。所有諸行亦是作門。種種無量利生之門皆造作故。後智如量。善巧方便。濟生攝物。大悲代苦。如是等事皆攝生戒。是名菩薩廣大甚深山海喻法三聚淨戒。此三聚中攝盡萬行。貫括眾德。為戒門故。   問。若爾以何為定慧學。以戒學中盡一切故答。大乘三學義門互攝。舉一全收無不窮盡。總攝萬行以為戒學。蘊積萬行名為定學。含聚萬善以為慧學。一一法門通三學故。雖言三學互是萬行。為門不同。故分三學。止惡之中有其善門。是定慧故。定慧之中有其止門。是戒學故。事相互融定不離故。正念思惟作利益事。安住正見饒益有情。隨利生事成立定慧。是故饒益名為定慧。正見正思即成利生。不捨大定大智體義即作大悲大化事業。初心已後轉勝漸深。內體外用不動不捨。互通互攝無礙自在。故今大乘一實教中。語戒則一戒一切戒。無有定慧而非戒者。一心一切心。無有戒慧而非定學。一慧一切慧。無有戒定而非慧者。戒定慧品一心中得。一念三學互通無礙。一法成萬行。一唸經多劫。一多全攝。念劫互融。無方即入。圓滿周盡。由此義故。萬行三聚即成定慧。萬行定慧即成三聚。雖三聚中攝盡萬行。以戒為門故名律宗。大乘萬法。萬行之中皆有戒法。諸經論中多說如是諸行相故。始自三歸終至佛果。於諸位中皆有戒行。因中諸階戒法因成。果位極處戒行果滿。七聖財中有戒聖財。十無盡藏亦有戒藏。三學門中戒學最初。六波羅蜜戒度第二。十信位中有其戒心。華嚴經中。十信會有淨行一品。十住會中有梵行品。十梵行中戒為行體。十行十度第二戒度。十地十度一增具。及各圓具。信前信位。三賢十地。一一位中皆具戒行。須臾剎那無有離戒。若無戒法非菩薩故。至佛果地萬行圓熟。感成萬德一切圓極。此萬德果皆由戒行。故佛果上有諸戒德五分法身有戒法身。福智莊嚴有戒莊嚴。三十二相無差別因。以戒為體。是化身相。他受用身八萬四千相好光明。十蓮華藏微麈數相。無差別因。皆是戒力。別別因中亦有戒功。如是因果功德法門皆是戒行戒德所成。菩薩因果內悟外益鹹以戒行成立如是。   問。一乘圓宗菩薩大人所受所行佛果妙因。既是三聚廣大戒法。其受戒等行相雲何。   答。菩薩大人意樂深廣。行解高遠。所應受者不捨一法。所應行者無遺一行。萬行之數億度所管皆是所修。無所乘故貫括無邊包納無盡。大乘義相。法如是故。由此義故受此大戒。總有二門盡其方軌。一者總受。牒三聚戒總通受故。所牒三聚即是羯磨。義寂法師立此名故。占察經中有此名故。亦名通受法。通受三聚故。慈恩太賢建此稱故。二者別受。於三聚中。別受攝律儀戒一門盡行相故。諸師其同建此名故。   問。何故唯攝律儀一聚有別受法。攝善攝生二聚之中不立別受。答。律儀一戒揩定七眾。佛為聲聞。於一乘中摘律儀分制諸戒法。佛法七眾是故成立。今菩薩人此門諸戒本自已有。元來三聚律儀七眾。非唯別受定七眾姓。其通受門定眾亦爾。攝善攝生無此事義。是故後二無別受法。   問。通受律儀既定七眾。何故必用別受律儀。答。別受作法同聲聞故。三乘共同娑婆風故。   問。通別二受何長何短。答。通受作法盡未來際。別受唯是一形壽法。   問。菩薩何故用盡形法。答。菩薩行解廣大深遠。盡未來際是長時修。亦有一形盡壽之法。長短自在。隨期即成。一法多法無局限故。欲盡未來用通受門。欲盡一形用別受門。長短隨意法應爾故。   問。三聚淨戒出何教文。答。三聚法門源出華嚴。至其廣相即在後時處處所說諸大乘經及諸論等。彼華嚴經唯言戒有三種。不出名相。釋家即陳三聚戒義。梵網戒經有三聚義。不別立名。釋經諸師就文以義廣明三聚淨戒之相。賢首師判梵綱戒雲。總以三聚淨戒為宗。十重經文配對三聚。太賢師判四十八輕。一一戒具三聚戒義。梵網戒經佛最初說。瓔珞本業如來成道二十八年時之所說。彼經上卷賢聖名字品中說十重戒。下卷因果品說六波羅密。其戒廣中開三聚戒。謂自性戒。受善法戒。利益眾生戒也。大眾學品雲。佛子。今為諸菩薩結一切戒根本。所謂三受門。攝善法戒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眾生戒所謂慈悲喜捨。化及眾生皆得安樂。攝律儀戒所謂十波羅夷(已上)善戒經中說三聚戒。然彼經本有大小部。九卷廣本具說六度。其戒品段。第五前半。戒波羅蜜說九種相。其第二相名一切戒。此中總說三聚淨戒。即通在家出家二眾。烈三戒雲。一者戒。二者受善法戒。三者為利眾生故行戒。彼具演說三聚相貌。又有一卷善戒經。賢首大師名重樓戒經是也。彼經所說。先受五十具三戒已。然後受菩薩戒。此菩薩戒者通受三聚戒。烈三聚雲。攝持一切菩提道戒。利益一切諸眾生戒。此即攝善攝生二戒。此是彼經出菩薩戒羯磨。而唯舉二聚略攝律儀戒。即次上句受一切菩薩戒所攝。彼經所說羯磨要略。至戒相者具說出家菩薩八重。即當梵網前後四重。後說輕戒四十餘條。大同瑜伽所說輕戒。廣本善戒廣說三聚。而不說彼四重四十餘輕等相。三聚相狀大同瑜伽地持所說。占察經中說三聚戒。烈三戒雲。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化眾生戒。彼經上卷廣明。菩薩發菩提心學大乘道。悔過滅罪。自誓總受三聚淨戒。受菩薩根本十重禁戒。成戒法已。即名比丘比丘尼沙彌尼等。各學聲聞律藏菩薩摩德勒伽藏等。通受行相顯了委悉。餘經三聚若文若義散說非一。準此可知。諸大乘論。三聚淨戒。名義行相所說甚廣。瑜伽大論所說窮幽。即是根本摩怛利迦本地分內菩薩地中具說六度。其戒度中說九種戒。一切戒者即三聚戒。出家在家菩薩所持。名受三聚盡諸戒相。彼戒度處抉擇分文循環研竅極了明白。及餘處文隨應具說。彼地持論是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一地同本異譯。是故無彼抉擇分等。攝大乘論戒學殊勝亦明三聚。唯識論第九要略明三聚。及十地論第二地處。並餘論等。隨宜所說廣略非一。廣略善戒與瑜伽同。兩本善戒如來自說。瑜伽地持彌勒所說。而彼此同者。如來最初說善戒經。彌勒親承。如來滅後九百餘年。傳說在世親聞之法。是故瑜伽同善戒經。汎而言之。瑜伽戒本採集蘊結如來所說諸大乘經處處散說諸戒法門。以為一大屍羅藏法。即九種三聚開合無礙廣大甚深共不共藏也。非唯大乘亦採小乘所制毘尼。攝律儀戒七眾戒故。大納小故。三乘共故。本來元自菩薩法故。小即大故。不見小故。是故瑜伽攝律儀戒全讓律藏。故彼第七十五卷雲。復次當知菩薩毘奈耶略有三聚。初律儀戒。毘奈耶聚如薄伽梵。為諸聲聞所化有情略說毘奈耶相。當知即此毘奈耶聚(已上)此即四分五分等律所說諸戒即律儀聚。戒相行儀大途同故。   問。諸教三聚同異雲何。答。修多羅義根本所說。要略明相在本業經。阿毘達磨廣釋分別。體相窮究在瑜伽論。兩本善戒如來自說。彌勒詫此說瑜伽論。故瑜伽論全同善戒。攝論唯識全同瑜伽。攝善攝生諸說無異。本業瑜伽所說律儀是有不同。不同相者。本業十重為攝律儀。前四是共。後六不共。菩薩獨行。瑜伽七眾為攝律儀。唯是共門。即前四重及諸枝條。本業律儀即如前引。瑜伽律儀者。彼四十雲。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是苾芻戒。苾芻尼戒。正學戒。勤策戒。勤策女戒。近事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種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應當知是名菩薩律儀戒(已上)此即與彼聲聞所受七眾戒法其相全同。占察三聚與瑜伽同。通受三聚律儀七眾。而說菩薩十根本戒。即是十重應是律儀。全同瓔珞。   問。瓔珞瑜伽攝律儀戒所說不同有何所以。答。本業是約真實理門。瑜伽是約隨轉理門。攝律儀中有三業戒。身口是共。意業不共。不共即是自息惡戒。本業經中。攝律儀戒具說三業。瑜伽律儀既是共門。其意業戒何聚所攝。慈恩大師唯識疏意。為顯共不共二門差別。以共門戒為攝律儀。其自息惡戒攝善法戒收。攝善法戒通三業故。義寬廣故。攝善攝生本不共故。若據實義不共律儀。自息惡戒即是攝律儀戒所收。是故此義還同本業。其意業戒即論四重自讚毀他已後是也。此四重外亦說四十二輕(三四五輕開合不同)並是菩薩不共戒相。遁倫釋雲。其餘菩薩四波羅夷四十二輕戒等。皆是攝善法戒·眾生戒中有違犯故立此戒。非是攝律儀戒(已上)太賢法師不共四重為三聚本。通三戒攝。梵網十重。賢首二釋。一從勝為論。此十重戒是律儀攝。俱止惡故。二若依通義皆具三聚。一一不犯律儀戒攝。修彼對治十罪之行攝善法攝。以此二戒教化眾生。如自所作即為攝眾生戒。   問。梵網據說中四十八輕瑜伽所說四十四輕狀貌行相同異雲何。答。瑜伽輕戒多約出家。梵網輕戒通於道俗。經論輕戒或同或異。瑜伽輕戒制於攝善攝生二戒。其所同之分通論後二聚。攝善制六度所違。饒益制四攝所違。賢首·義寂·法銑·勝莊以梵網輕戒與論輕配對。所當之者皆悉對判。其餘有無總別開合。且如經不敬師長戒即當論第三戒。不舉教懺戒當論第七戒。不能請法戒當論第三戒中一分。不聽經律戒當論第三十二戒背正向邪戒當論第二十七戒。不瞻病苦戒當論第三十五戒。法化違宗戒當論第三十六戒。惜法規利戒當論第六戒。無知為師戒當論第十一戒。不能救生戒當論第十五戒。如是等相恐繁略之。如飲酒食肉五辛戒等論中無之。隨文可悉。   問。梵綱瓔珞所舉八萬威儀三聚戒中何聚所攝。答。八萬威儀是十重枝條。莊嚴本重令堅守護。全同二百五十戒法攝。戒種類屬本四重。莊嚴重戒本條皎潔。   問。若爾八萬威儀戒中應有二百四十六戒。是前四重莊嚴相故。答。有無難知。未傳度故或同或異俱不可遮。   問。瑜伽四十輕應後四重枝條。答。若考文相應有其義。而未可定。多差別故。此後四重屬後二聚戒。是故致此問答決釋。若後四重屬律儀戒。於瑜伽門不可有之。然玄惲師以地持論後四重戒為攝律儀。即同本業經。准知後四重戒枝條之分全與聲聞五篇不同。是不共戒所說相故。其前四重枝條之戒有不共戒。本重戒有不共門故。一針一草制為重夷。殺六趣生皆波羅夷。世間妄語制重夷故。如是不同。   問。藥師經言菩薩四百戒。是何等相。答。遁倫藥師經疏雲。言菩薩四百戒者。宋本雲善信菩薩二十四戒。又雲。若菩薩戒。隋本雲一百四戒。義淨翻經亦言菩薩四百戒。宋本雲。二十四戒者如善信菩薩經及咒小咒經說。善信菩薩是在家女人也。下雲。若菩薩戒者應是出家菩薩戒也。唐隋二本不別明之。可謂但明在家戒(矣)唐本雲。四百戒者。法藏師雲。菩薩戒以十善為根本。言十善者。信等五根無貪等三善根。及與慚愧。合為十善。十善每一經十。合為百數。此各有四。一自持。二他持。三讚嘆。四隨喜。如是即四百戒也。隋經雲。一百四戒者。謬書置四字下故也。然非聖教。未知定實(已上)法藏大師計四百相。此法藏者是賢首師。應是菩薩毘尼藏文。梵網疏中無此文故。彼文總釋諸教戒故。梵綱疏中多指彼故。雖言未知定實。且以此為行相。餘師釋中無別相故。   問。諸教中說菩薩輕戒。總有幾許差別數相。答。賢首十門明輕戒相。瑜伽四十四地持亦同。菩薩內戒經四十二經。善生經中除六重外別有二十八輕。依方等經除二十四戒外別更有五五二十五種。制不應作。內戒已後。多在家戒。瑜伽地持多出家故。梵網四十八經。此經細分將一百戒。此二即通道俗所持。八萬威儀即有別品。或十萬種如梁攝論引毘奈耶瞿沙羅經。十或麈沙如智論說。若據總攝。聲聞律藏所說戒法二百四十六戒。三百四十戒。五百戒中六萬細行。十二萬細行。此等並是菩薩共門。攝律儀戒行相而已。   問。震旦諸師學大乘人而解律藏秉持弘傳為依通受門。是別受門耶。答。古來諸師依別受門。秉持律藏。弘通戒法。本宗習學大乘。諸師隨宜弘法。彼此不定。戒是三聚妙戒。定慧有空中道。攝律儀門專弘律藏。古來律師皆其輩耳。   問。今此律宗者以誰為高祖。答。以終南山道宣澄照法慧菩薩為律高祖。南山大師降生隋朝。播化唐運。是四依弘經之薩埵。三生持律之祖師。居終南山大弘律藏。開化攝御秉持第一。飛名西天。騰譽東士。大乘教理窮盡玄旨。造法華疏弘敷一乘。開演涅槃弘佛性宗。講楞伽經顯唯識義。達攝大乘示圓通理。論窮成實。律弘四分。綱紀像教。住持遺法。立教開宗。出體示用。蕩蕩乎難思。煥煥乎叵測者也。   問。律宗高祖南山大師雲何分判諸教弘演律藏。答。終南尊者四教開宗。隨宜託緣勢變多端。然其祖意所指之處不過三觀三宗義門。約化教則性相唯識。觀解窮奧。約制教則有空圓宗。戒體盡理。三觀正就定慧兼攝戒體。三宗正談戒體兼攝觀解。若直對判。三宗是戒學。大小顯然。三觀是定慧。半滿炳焉。小乘三學。大乘三學。大小二乘。相決同異。祖師所判。義理窮盡。若依兼帶。雖有傍正。三觀即攝大小三學。三宗亦攝半滿二教。此總約就一代為言。若據祖意專在大乘。圓教戒體是大乘戒學。唯識圓觀是上乘定慧。以此意致弘通律藏。當知四分律宗戒體戒行等義皆成圓滿無礙妙戒。以深決淺。以勝決劣。以廣攝狹。以圓攝偏。圓頓圓融圓滿之旨。唯識唯心唯理之義。洋洋窮性。濬濬盡幽。異門判教隨時是多。或三輪攝教。或化行二教。或化制攝教。或制聽二教。漸頓二教。大小二藏。三藏四藏。及八藏等。或引他所立或舉自所立。或約小教。或通大小。或約制教。或通化制。義門非一。商量甚多。隨時判攝。不遮大途。   問。以幾教典總為律宗所依法門。須定分齊。答。祖師域心大乘一極。超勝高大廣博甚深。專依一乘圓融教典。起心發足。學行弘持。法華涅槃楞伽攝論即是行用傳佈所憑。一乘極道不過三學。次第相由速到佛果。大乘戒學束為三聚。   為攝三聚總相行門取諸大乘教中所說一切戒法為所依教。即梵網瓔珞善戒善生地持瑜伽地論攝論各說戒學之處是也。其律儀中共門諸相全同諸律所說行相。為成此業取用律藏。即在小乘諸律藏中。正用四分律。兼通諸部等。由此義故。今律宗者。若約教門大小藏陳戒之處。採集蘊積為戒律宗。若約行途大乘一實圓頓妙宗。唯識滿教為其依據。弘持一乘究竟戒律。是故所用律藏行相皆是大乘無礙極宗。是名律宗教典分齊。一乘普眼本無小乘。小機所見本一乘故。小乘法中教理行果本來一乘。不見小法。不存異途。故此律宗圓頓大乘廣博深奧無礙大藏。昔唐招提寺豐安僧正奉敕作戒律記三卷。定宗分齊雲。   問。大小教律宗何攝。答。總束諸戒學以為一宗也。於我本朝唯有菩薩律師。元來無為偏執局見小乘(已上廣陳如彼)總通採集大小教戒名一大乘毘奈耶宗。專契瑜伽採集深意。祖師注羯磨序雲。大雄御宇意唯拯拔一人。大教膺期指歸為顯一理(已上)一人是人一。即能乘人。一理是理一。大教是教一。教中攝行。理中攝果。行即彼序所陳止作持之行。果即所引華嚴無上菩提極果。內典錄六雲。通曰大乘。無教不攝。據此而敘無別小乘(已上)嘉祥大師涅槃疏中。引興皇大師所說雲。本無小乘戒。唯大乘戒故。廣說如彼。此即十方佛土唯有一乘。無二無三。除方便說之意也。今南山大師所立亦爾。故業疏中。並內典錄引法華經十方佛土等文成立唯一乘戒等義。香象丘龍等師義途亦同。自昔已來最極一乘。戒法亦爾。唯一乘戒。為諸小機摘大中分。大機見本元來一乘。香象控玄記即引文殊問經十八及本二皆從大乘出等文。丘龍(海東元曉)勝鬘經疏專明唯一大乘戒義。南山大師戒疏之中專引十八本Я從大乘出之文。彼此義相一味均等。行事鈔中一深破戒律認謂小乘。成立大小二乘理無分隔悟解在心。不唯教旨之義。教誡儀序亦破以律為小之者。當知南山所立戒宗。上衍極致。一乘旨歸。終窮圓融。大屍羅藏。   問。如來出世何故制戒。答。如來應世。為令眾生感成極果制說戒律。菩薩發心要期佛果。修習萬行自利利他。大乘三學次第梯橙。三聚戒學最初佩帶。然後成就大定大智。三聚圓滿得三身果。定慧隨應與三聚合。法報化身究竟圓極。所以如來說三聚戒者。總而言之。為令眾生返流歸源故。別而言之。略有十意一為欲顯示如來自證三身妙果。令諸眾生信解行證故。二欲令眾生識知自心本有三因佛性故。三為令眾生成三發心故。直心深心及大悲心。是其三心。如次三身極果因也。四為令眾生識知真如體相用大勝功德法故。五為令眾生成就斷惡修善度生三種妙行故。六為令眾生成三迴向故。謂迴向實際。迴向菩提。迴向眾生也。七為令眾生分證三身故。八為令眾生獲極圓滿三身佛果故。九為令眾生感成法身般若解脫斷智恩德。十為令眾生斷除界內界外惑業苦報三障故。梵網經等諸大乘教所說三聚教興如是。此是通受戒法教起。若明別受戒法教興即是諸律興起所由。且如四分律藏。為令調伏三毒盡故制增戒學。此乃為令獲得無漏聖道。非為令得世間福樂。小乘極果斷盡惑障。菩薩亦斷彼煩惱障。律儀共門得證必歷。其不共門自息惡戒。自斷惑法。對治十業伏滅二障。斷二障種除二障習共不共門通行別行合和成立。大事圓滿。問。前所標立南山大師三觀教者其相是何答。言三觀者。一者性空教。泯人法性見其空理。小乘根鈍不能即空。折破人性對遺法體至我法無。以空為理。由此觀解伏斷煩惱。證見滅理獲自乘果。即四阿含等經。僧祇四分等律。俱捨成實等論。一切小乘諸教此攝。二者相空教。泯人法相。外道凡夫所執人法。從本已來體相即空。是小菩薩教理行果。諸般若經及彼部論所說相空即空觀解。此等諸典皆此教攝。三者唯識教。一切諸法外塵本無。實唯識有。性相圓融。是大菩薩甚深妙行。即華嚴楞伽法華涅槃攝大乘等圓極微妙諸大乘經律論皆此教攝。以此三觀攝一代教。皆往判斷。鮮無所遺。此性空教即當法相初時多分教。天台藏教。華嚴愚法小乘教也。此相空教即當法相第二時空教。天台通教。華嚴始教。大乘空門(兼攝有門)此唯識教即當法相第三時中道應理。天台別圓二教。華嚴終頓圓三教也。   問。三觀教門大小三藏能詮教海以何為體。答。能詮教體義非一準。約就三教明其體性。空教中。有空分宗。有宗毘曇體類四法。語聲名句文身是也。四大相擊所出名聲。聲上作用立為名等。婆沙論中有二師說。一雲。十二分教語聲為體。一雲。佛所說法名句文體。發智本論有二義意。是故釋家各取為體。然評家義語聲為體。正理顯宗。名句為體。雜心俱捨雙舉二義。既無取捨故是並用。厥假名宗。曇無德部經部成實語聲以為佛教體性。若據兼帶具名句文。業疏一上陳述羯磨教體中雲。然此教法正據緣成。緣則通於內外。定體則繁。今但剋相以論。實唯言教。   問。僧和忍義非餘設。即以聲相相續善色為體(已上)此是依成實宗出體。既言實唯言聲。即是語聲體也。如來所說大小三藏。定斷教體與此同也。然大乘中。圓教唯識。雖無祖判。準義陳之。假實別明名句文身為佛教體。攝假從實語聲為體。攝境從心唯識為體。攝相歸性真如為性。四句融合為大乘教。舉一全收亡相。入空非四為體。 問。大乘行人得律藏旨鉤鎖次第來由雲何。答。行人得旨。自通至別。自寬至狹。狹即成寬。要期三學為行由漸。誓三聚戒括囊萬行。別受律儀盡共門行。共門諸戒各成三聚。三聚廣行包納定慧。智首律師四分律疏一雲。菩薩有三聚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攝律儀戒。攝律儀戒有三種。一禪律儀。謂定共戒。二無漏律儀。謂道共戒。三別解脫律儀。謂五八十具(已上)智首律師依占察經明大乘法。三聚淨戒自誓從他。二受之法總受三聚。於中依其攝律儀戒成七眾姓。名為比丘比丘尼等。如彼疏第一引彼經所說即令行者專尋彼經。通別二受行相周備。新譯諸師細開戶牖。舊家諸師亦鉤此幽。智首大師即是南山玄惲所承。師資芳芬其獲義途。南山大師敬儀所指釋門正行三聚受隨即是通門圓滿行相。三大部等所明行相即是別受止作行門。事義整足無所闕減。   問。何故名為攝律儀等。答。離惡有軌名曰律儀。律儀含多。一名並收稱之為攝。謂靜慮無漏及別解脫也。律儀即戒名律儀戒。持業釋也。順益有軌名為善法。善法眾多。收在此門名之為攝。攝善即戒持業釋也。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引令歸善名之為攝。攝生即戒亦持業釋。所以總名三聚戒者。三是數名。蘊積名聚。離過名淨。防非為戒。即帶數釋。從用為名。   問。攝律儀戒總指律藏。律藏所說戒法幾名。答。戒律名字隨義多端。總包言之不過三種。一曰毘尼。翻雲律。律者法也。從教為名。二曰屍羅此為戒。戒義訓警。戒通善惡。善戒防非。策三業故。三曰波羅提木叉。此翻言別解脫。別別防非。隨分解脫。解脫是果。因中說果。   問。律儀七眾人法是何。答。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名七眾人。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式叉六法。沙彌沙彌尼十戒。婆塞婆夷並是五戒。其八齋戒是近住法。若依毘曇在七眾外。七上加此一名八種律儀。若依成實唯清信攝。此等諸戒名七眾法。佛法行人大乘小乘其唯在此七眾而已。今此所明菩薩七眾。此共門戒與聲聞同。其不共攝律戒亦此菩薩七眾所持。攝善攝生即此七眾所持不共孤標行業。一切萬行七眾所行。大乘行人無過此故。   問。通別二受菩薩七眾所受持戒以何為體。答。戒體法門是律宗之眼目。戒學之骨髓也。行人所細物以此體。學者所持旨在此法。萬行之所流出。眾德之所朝宗。法體行相有四科義。法是佛所製法體是行者所納。行是行人所攝。相是所修相貌四科妙戒現在一時。建志成就美德圓滿。此四科中。戒體一門要妙精髓根源基地。此之戒體名作無作。亦名教無教。新名表無表。作戒是生無作之門。由作發生無作法故。無作即作之體。恆起常運有勝能故。三聚淨戒有作無作。二戒體狀總冠三聚。攝律儀中。七眾諸戒有作無作。一一體狀是別受門。表無表名事義皆同。南山大師事鈔直出成宗戒體。業疏具出有空二宗所說戒體。即隨彼宗所計陳之。後終南師陳自己意名之正義。決斷妙宗建立三宗判教淺深。有宗空宗及圓教宗名之三宗。祖師妙意決判在玆。以深決淺至大乘極。今此所明直舉圓教。圓意包遍義攝一切。三聚大乘總相通法即是圓教窮終妙體。是故律儀別受體相即是極滿頓妙戒體然終南祖本弘別受四分律宗。故約釋律明圓教體。謂菩薩人起一乘心。依小律藏白四羯磨受具足戒。所受戒法即成深奧寬廣圓體。白四作法圓教行者本來一乘所用法故。今頓悟者隨本已有行此受法。故納得大乘無礙妙戒。此即約就別受方軌成圓教宗一實戒體故。白四所得熏在藏識羯磨妙緣。成熏藏體由起大乘圓意故爾。祖師直明唯識圓教律儀戒中別解脫戒作無作體。今亦隨彼本先明別解脫體。後總約三聚具明作無作體。初律儀中別脫體者。受戒之時有身口作。禮拜屈伸低頭合掌是身業作。乞戒陳靜是口業作。以動身思為身作體。以發語思為口作體。作戒圓滿三法竟時。其無作者第三法竟。作戒圓滿即生無作。有懸防能此時一念成二種體。謂身口作及無作體。俱有懸防鹹名為戒。一念作謝。無作獨轉。此作滿時。善思之上所熏種子以為戒體。一期防非任運恆轉。所熏種子所在之處即第八識為所熏處。賴耶自體任持不失。祖師所立文言所成。正以種子為其戒體。然種子體必有功能。功能顯現正在隨行。不待隨行所熏種上有懸防德。以此懸防應為戒體。攝末從本故以種子為戒體狀。本來別明功能為體。慈恩師等新家所立本末別論功能為體。   問。餘師解中有此例耶。答。香象音師出戒體雲。戒于思種而建立。故用思種為體(已上)此是攝末從本言種。全同南山種子為體。即業疏言於本識藏成善種子。此戒體也故。又勝莊法師雲。若無表律儀以勝期願思種為性。謂依思種假建立故。上來所說依於攝假從實門說(已上)此即分明判言從實。此亦全同南山所解。然則賢首勝莊雖思為體。而其正意功能為體。南山大師種子為體。假從實故作此義判。種必有能。防非為體。舊譯教典談體髣拂。新翻論教陳說委細。唯識論等具顯精美。上就律儀別說明體。其就三聚明戒體者。種子防發戒體不異。識藏持種相狀是同。通別雖異體用同故。是圓教三聚體性全與律儀戒體一同。三聚體相不可別陳。唯以律儀圓意所受以為總通三聚體性。況律儀戒三聚圓發。義融理通。具足滿故。圓教本是三聚教法。律儀圓發由本圓故。是故戒體通別是同。加意表無表而已。上引勝莊即彼陳述三聚戒體其處文也。香象所釋解釋梵網戒。即是三聚淨戒體性。法銑師雲。三依大乘。作戒用三業現行思為體。身語二業用發動思為體性。意業則以審決二思而為體性故。唯識雲。動身思說名身業。發動語思說名語業。審決二思意相應故。作動意故說名意業。其無作戒用三業思種有防非功能以為體性。由菩薩心引起思願。熏識成種流至後世。及入餘心無心等位不名失戒(已上)此即總通明三聚體。若就三聚別別出體。律儀戒中。共門戒體即前圓教種子為體。若護瞥爾成不共戒。雖是別受具成三業。而此律儀具三聚義。攝善是修眾善之作。禪定智慧三業所修。六度萬行菩提分法。瑜伽所說攝善法中三慧三業正念正知正行等九善。是作持相。禁防不修萬善之罪。善思種子防發功能為攝善體。攝眾生戒四攝四無量一切度生。所有諸行是其作持。瑜伽論說饒益有情有十一相。唯是四攝。隨應開相。能禁不作利益之罪。此亦善思種子之上防發功能為攝生體。後二聚體各具三聚。通別二門舉一全收。一一別相各具三聚。   問。攝律儀中。四分律藏以何等法為所詮宗。答。古來諸師立四分宗異解紛紜。略舉十家。一有師止作為宗。二道暉律師受隨為宗。三有師止惡為宗。四法願智首俱以教行為宗。五有師因果為宗。六道雲律師不別立宗。七法礪律師止善為宗。八南山律師淨戒為宗。四分一律所詮行相。二部戒本二十法等。莫不皆是詮陳淨戒。事鈔標宗發趣萬行戒為宗趣。是其良證。九懷素律師戒行為宗。十定賓律師善說毘奈耶以為宗旨。今南山師以戒為宗。其持犯相為其所明。   問。通受教法以何為宗。答。通受教法。大乘經論散說諸教。別說諸典皆以三聚淨戒。即是定義。無有異端。   問。毘尼法義分齊雲何。答。毘奈耶藏最極廣博。今就本部四分律藏。約文所烈明義分齊。三十七法攝盡部文。六怢所詮不過此故。三十七者。僧戒八段。尼戒六段。二十揵度。結集調部及增一也。古來諸師如是分節。若加序分。及開五百七百結集。成三十九。二部戒相如常所明。揵度之中。受戒說戒安居自恣並如名字各明其法。皮革揵度開用皮類。如一重多重富羅等相。邊地五人受戒數數洗浴。手受取衣數十日等。直在此中。衣藥迦絺各明彼法。拘睒彌法從國為名。彼國比丘共相鬥諍。罵詈誹謗。互求長短。具德之人如法舉罪。止息諍事和合同住。不見懺等三舉羯磨在此章中。瞻彼揵度明羯磨如非制所應作事。彼客比丘為舊比丘作舉羯磨。如來誡之。具說非法別眾和合等七非羯磨。又說得滿不應何等四種相狀及七非等。呵責揵度即說呵責等七種治罰法調伏七種剛強難化眾生。應法合教安穩修行。人揵度中具僧殘六夜別住本日等法。懺除業果悔滅非法。覆藏明種種相除滅罪垢。遮揵度中遮人舉他事不率爾。若舉他罪須具五德。人如法是堪舉他罪。此中具明此等行相。破僧揵度明破僧事。滅諍揵度明七滅諍。尼揵度中具明尼眾受戒說戒等一切事法。法揵度中明僧行法。行來進止。威儀法式。揵度微整。威肅顯彰。房揵度中明修業緣。諸資具中房舍最要。雜揵度中修道資緣彼此非一。所應說者交雜廣明。雜揵度後具說大小時戒之相。大持戒者即是比丘比丘尼持戒行相。小持戒者是餘眾所行。內外四儀繫念現前。常爾一心念除諸蓋。廣說如是所作事業。五百·七百結集者。住持遺法令不散落匡正事義。流遐代。調部毘尼於前戒本。波離舉問決斷疑情。諸篇諸戒各立條例。問答研竅。次第漸略至僧殘中無根謗戒。雖可通八篇而略不說也。毘尼增一從一至多明諸法義。統收毘尼大教理致。數法連持法相無遺。以彰付囑流通之相。以一為本。一上加一故雲增一。增一之言並通始終。法相雖多未必盡數。是故自一至二十二。而於其中越於十四·十五·十六·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七門。此中實數有十四增即是增一阿含例也。四分律藏三十七法。文義次第相收如是。若約義科總攝為言。五篇七聚持犯方軌。止持作持作犯止犯。所詮行相。根本總體。開成四行。總名持犯。制廣補略。結戒說戒。制聽開遮。境想五句。揵度之中一切義科。如是等法門是義理分齊。祖師所撰三大部等所有義科。條類法門。相貌無量。不能具陳。    律宗綱要捲上 律宗綱要卷下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問。律宗行人發心向道。修斷得果行相雲何答。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妄想翳覆不能顯現。本覺內因教友外緣發心修道。大菩提心佛果妙因三學行業次第進修。戒學即是三聚圓發。定慧即是唯識圓觀。修唯識法觀心明靜。心慮凝寂念想都絕。不存彼此名之定學。而其觀心朗然照明萬法曆焉。名之慧學。戒學無量各具定慧。萬行定學萬行慧學一一具戒慧戒定。自然周普無不圓備。如是修行隨位昇進。斷障證理行滿成佛。   問。大乘菩薩依託幾位。修成萬行感獲佛果答。南山尊者依攝大乘論建立四位攝因果位。其四位者。一願樂位。二者見位。三者修位。四究竟位。祖師亦立五十二位攝盡菩薩因果諸位。此亦全依攝論所說歸敬儀雲。聖非自聖。終假導而漸明。凡非定凡。亦因開而達解。是知愚智深淺。賢聖位階。由外行之遠近致利鈍之乖異故論雲。無分別智即是菩薩。菩薩即是無分別智。菩薩約位烈五十餘階。故知無分之智唸唸利鈍。此言有旨(已上)言五十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是也。言餘階者是二階故。即等覺妙覺也。淨心觀雲。三賢十地。無垢妙覺。四十二地。空宗真理(已上)言無垢者是等覺位。瓔珞經中以等覺位名無垢地。故立此名。淨心觀中。三賢已前言起於大乘清淨信心者是十信也。   問。攝論四位五十二位廣略相違。雲何相攝答。四位即攝五十二位。願樂位中攝四十心。信住行向。見位攝彼初地全位。或是入心。以彼入心是見道故。修位二地已後乃至七地。或金剛心。究竟位攝八地已上乃至佛地。或唯佛果。然攝論中。法雲·妙覺以為究竟。第十地是因圓滿。妙覺地即果圓滿。等覺即是因圓滿也。願樂位中。四十心位是初僧祇。初地至七第二僧祇。八地已上乃至等覺第三阿僧祇。滿於三大阿僧祇劫即得究竟無上菩提。   問。菩薩行人此等位中修何等行成滿二利答。唯識圓教一乘行者發心已後。趣向萬行四位通修。唯識妙觀理事雙行圓融自在。六度四攝。二諦二空。三性三無性。三空四無量。具足圓滿任運周盡。如是等相是其通行。願樂位中修四善根。四尋思中觀所取空。四如實智觀能取空。十信位中如次即修。信等五根不退·迴向·護法·戒·願。十位各修信等十行及六度萬行。此等成滿十信圓足。即入初住不退之位。十信即是列凡夫位。初住已上即內凡位。十住總名習種姓位解諸佛法住善巧智。般若妙行甚深微妙。初住八萬四千度門。二住四念八萬法門。三住修十一切入。四住八勝處。五住八大人覺。六位八解脫。七住六和敬。八住三空門。九住四諦。十住六念。十行如次修習十度若依本業瓔珞所說。初行修四正勤。二行四神足。三行五根。四行五分法身。五行八正道。六行修七覺。七行五善根。八行四無礙解。九行觀三世門十二因緣。十行念觀菩薩三寶。十迴向中。初觀三諦。二五神通。三四不壞淨。四觀生住滅三相。五觀五陰法。六十二入。七十八界。八觀因果法無生無滅。九觀二諦空。十觀修中道第一義諦。初地已上是分聖位。地上諸位體性深廣。寄五乘法顯地淺深。初二三地相同世間。初地檀施。二地十善。三地修定。四禪八定此地修得。四五六地寄在二乘。四地三十七品助菩提法。五地四諦各開十諦。六地具修十二緣起。十門觀行三觀圓修。七地一切菩提分法猶是大乘出世之法。三乘並是出世法故。八地已上寄一乘法。是出出世無功用法。四地已前真俗別觀。五地已上真俗合觀。六地有相有功用位。七地無相有功用行。八地無功三種世間任運成就自在無礙。九地化他四十辨才說法自在巧便無窮。十地究竟樂無盡身。施大雲雨救濟一切。修習位中萬行圓備。金剛心後佛果現前。盡未來際人用無方。   問。以何等身修行佛道答。修行所依。有二種身。一分段生死。六道四生。三界之內所受果報。煩惱障為緣。有漏業為因所受果報。壽有定限。報有形段。死此生彼體相粗劣。總名分段。二變易生死。三界之外所受果報。微細勝妙不思義報。所知障為緣。存二利境故。無漏業為因。正成細報故因移果易。微細生滅隨意變化。總名變易。地前分段。初地已上受變易身隨意應化。乃至金剛是變易身。佛果初念捨變易報。佛果孤標高居域外。玄超二死。無障自在。   問。圓教菩薩諸位之中。能斷所斷相狀雲何答。所斷障者即是二障。能斷道者無漏智等。言二障者。一煩惱障。貪嗔癡等等起現行。擾惱身心礙涅槃故。二所知障。得所應知事理二境令不通達。障菩提故。煩惱障中有四住地。見愛住地是分別惑。俱生分三。約三界故。具論種相總是一百二十八種根本煩惱及以彼彼分位等流諸隨煩惱。總言根本有十煩惱。貪·嗔·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分別起中具有十使。貪嗔癡慢身邊六使通俱生起。分別煩惱有百十二。是迷三界四諦理故。欲界四諦各有十使。上二界諦各除嗔使。總有八九七十二種。並前即成一百十二。俱生煩惱欲界有六。色無色界各除嗔恚二五有十。並前即成十六。是故見修合有一百二十八種。若隨轉理門。煩惱障中總有九十八使。全同毘曇。瑜伽論等即是大乘真實理門。故有一百二十煩惱。諸隨煩惱有二十。忿·恨·覆·惱·誑·諂·慳·(女+癡)·憍·害·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舉·無慚·無愧·失念·散亂·惡慧(已上二十百法論等)邪欲邪勝解(瑜伽更加此也)此隨煩惱總有二百三十。欲界四諦下各有二十二。謂忿恨等皆具足故。總通計有八十八也。色界四諦各除九法。謂忿·恨·覆·惱·慳·嫉·害·無慚·無愧也。自餘十三四諦各有。都合成五十二法也。無色界四諦下各除十一法。九法如色界除。更除諂誑二法。自餘十一四諦各有合成四十四法。三界四諦總有一百八十四隨煩惱法。欲界修惑二十二法。色界修惑除忿等九。餘有十三。無色修惑更除諂誑餘有十一。三界修道不惑總有四十六法。加前見道百八十四。都合總成二百三十隨煩惱法。亦加根本百二十八。總相通有三百五十八煩惱障。並是煩惱。其所發業及所感果總通取為煩惱障體。其所智障體相份量同煩惱障。但障菩提涅槃二法差異而已。本惑隨惑相狀亦同。然煩惱障粗故多品。二乘所斷唯是不善有覆性故。以數粗顯。此所知障細無多品。唯菩薩斷。亦是異熟無記所攝。故不顯數。雖迷理事。唯約所知總名無明。四住地上加此一障。名五位地。然此二障各有三種。現行種子餘殘習氣。二障見修各有現種習氣。總攝為二。正使習氣現行種子合名正使。十信之位對治十惡。不隨惡趣名善趣位。雖非正伏是伏方便隨分相似。對治煩惱。十住即伏邪師所起分別現使。十行邪教。十迴即伏邪思惟惑。此是慚伏。即通二障。十迴向終修四善根。此時頓伏已前諸惑。其俱生煩惱等四善根位漸伏。此是六識相應惑耳。然此二障。八識之中。賴耶無有二障相應。末那四惑。貪癡慢我。但是俱生。無有分別。第六識中識惑相應。通見修道。五識唯有貪嗔癡三。但是俱生。不遮意識。牽引亦起見惑。末那亦通二障。或唯起煩惱障耳。末那俱惑。有覆無記。第六識中俱生身邊是有覆性。餘皆不善。五識所起亦是不善。上二界中一切煩惱皆有覆性。定所伏故。上來願樂位伏斷行相竟。其見道位。斷證相者。世第一法等無間心即入見道斷障證理。梁攝論等入見道位證得根本無分別智及後得智斷滅煩惱。體證如理通達事法。依準雜集唯識論等本智斷證名真見道。此時實斷實證故。爾後智觀門名相見道。安模倣像。似斷證故。真見道者。無漏智起頓斷分別二障種子。名無間道。即是見道初無漏心。次解脫道。證二空理。次勝進道。雖三剎那俱是一心。即名一心真見道也。次入相見。通有三心及十六心。次第進入。三心相見。二障各為上下二品。先人空觀斷上粗品分別煩惱。次法空觀斷上粗品分別智障。後入二空雙斷二障各下品種。次入十六心。此有二種。一所能取。十六心。二上下八諦十六心次第進入。三心相見非安立諦。十六心相是安立諦。二種見道初地入心。厥修位者初地住心已後是也。修道十地有十重障。地地斷一。各證真如。十地所證即十真如。然十地位各有三心。地地三心各有斷障及其證理。教典之中言十重障十真如者。且舉各各入心斷證。是故最初異生性障約分別惑明其斷證。初地住心已後斷證。實是修道分齊斷證。厥究竟位斷證相者。第十地三心。分取其後心。名為等覺。等覺後心。金剛心位斷佛果障。十重障列。最極微細障佛地故。此金剛心是無間道。次剎那心是解脫道。佛果初念。今究竟者。此初念果已後乃至盡未來際大用無礙。無有究盡。三身四德四智圓滿。即是第四究竟位相。此究竟位依正二報。正報則法報化三身。依報則四土二土相。言四土者唯是淨土。寂光土是法身所居。名法性土。實報土是自受用身所居。事淨土是他受用身住。化淨土即化身所居。亦有綱要二土。一者報土。正約報身。兼攝法身。二者化土。化身所居。通淨穢土。如是佛果依正二報。自證化他常恆相續大用無窮。周通法界。此則菩薩大乘律宗行人最極所成無上大果者也。   問。佛為弟子制說戒律。弟子承之護持弘通。從佛在世至佛滅後。從正法時至像末運。從五天竺至震旦等從震旦等至今日域。從昔至今次第流傳。相承弘敷。其相雲何。答。如來成道為物說法。四十九年隨宜制戒。諸大弟子皆達三藏。傳持大小。無不究盡。然於弘持非無偏勝。優波離尊者及憍梵波提持律明律播名遐邇。憍梵於天流水入滅。波離獨住大弘律藏。迦葉尊者廣集三藏。總提綱維住持佛法。是故如來總以三藏付屬迦葉。令廣弘宣。以毘尼藏付優波離。波離受囑流通後代。波離弘傳有其二說。謂僧祇律善見論。二說相承人名各別。僧祇律中。相傳事者。彼律第三十二卷說。優波離尊者。次陀婆娑羅。次樹提陀娑。次耆哆。次根護。次法高。次巨醓。次目哆。次能護。次摩訶那(已上十人)次摩求哆。次叵捨羅。次牛護。次善護。次護命。次差陀。次耶捨。次弗提羅。次耆婆伽。次法護(已上十人)次提那伽。次法錢。次能覺。次僧伽提婆。次法勝。次弗沙婆陀羅。次道力。已上始自波離尊者終至道力尊者。都合二十七人次第相承。護持弘通。彼律雖列二十七人。不明佛滅經幾許年。第二十師名曰法護。與四分律主名全同。而是根本部。四分律主是百年時。二十部中有法藏部。彼部主取前人法名而持根本摩訶僧祇。在其三百八十年時。有何遮妨。雖有自計兼弘爾故。其善見論傳承相者。謂優婆離。次馱寫拘。次蘇那拘。次恚伽符。次目健連子帝須。次摩哂陀(阿育王之子)次阿栗乇。次帝須達多。次伽羅須末那。次地伽那(已上十人)次須末那。次伽羅須那。次曇無德(已上十三)次帝須。次提婆。次須末那。次專那伽。次曇無波離。次企摩。次優波帝須(已上二十)次法叵。次阿婆那。次提婆。次私婆。從優波離至於私婆次第相承二十四人。與前僧祇二十七人皆是大阿羅漢尊者。傳持律藏連續不絕。善見烈諸師。未別指時代。然彼論雲。爾時諸大德到師子州中已。摩哂陀為上座。於時佛涅槃已二百三十六歲。佛法通流至師子州中(已上)哂陀即是第六傳律。乃在彼時傳持佛法。彼第十三曇無德者。嵩岳定賓律師判雲。其曇無德即是此律主也(已上)今詳。四分律主曇無德者。如來滅後百年時出。善見論意。第六摩哂陀即是二百餘年而出。況第十三豈相符乎。是故應言二十部中曇無德部。此雲法藏。亦云法密。亦云法護。亦云法正法藏三百八十年起。與見論意時分相稱。嵩岳師意。彼與百年時四分律主其名既同。故後法藏言此律主。有何遮妨。彼善見論七百年造。第二十四私婆羅漢即應彼時。事應爾故。元照師意。後法藏部全取前名。如彼建摩多羅例也。厥迦葉尊者。摩訶迦葉親稟佛囑。弘持佛法利益眾生。欲入定時付法阿難。阿難臨滅囑末田地。田地臨滅付法商那和須(雖是同承阿難。依薩波多師資傳說如是相傳)和須欲滅付法優婆鞠多。如此相傳名豎五師。弘持佛法各二十年。雖有延促是約多分。鞠多之時已經百年。上之五師通弘三藏。今且取其傳律之邊。鞠多之下有五弟子。謂曇無德。薩婆多。彌沙塞。迦葉遺。婆粗富羅也。此五羅漢隨其所應亦傳三藏五藏等法。今亦且取傳律之邊。今此五人名橫五師。各橫傳燈互通巡代。又佛滅百年餘。因大天五事佛法眾徒分成二部。謂大眾部。上座部也。二百餘年。大眾部中。漸漸分出成於八部。三百餘年乃至四百。上座部中。分出十部。並本二部成二十部。又有十二部五百部等。彼彼部中各有律藏。如是雖有二十部等。久後流行唯是五部。即上座中有部犢子化地法藏飲光是也。此五全取百年之時五部名義。故有同名。故彼此名濫。諸師異解。天竺律法。二十部等隨國大弘。廣豎繁昌。血脈相承。難可辨知。   如震旦國傳戒律者。時宜契合傳通不謬。昔後漢明帝永平十年。騰蘭漸來始傳佛法。事義草創。戒法未傳。永平十年丁卯已後至曹魏嘉平元年(己巳)歲。總經一百八十三年。戒法未沾。其間三藏諸師漸來。翻傳大小乘經。但騰蘭沒後(永平至十八年)後漢第三主章帝即位建初元年丙子已後七十一年。梵僧不來。漢無沙門。同代第十一主桓帝建和元年丁亥已後。沙門漸來傳譯佛法。謂支婁迦讖。安世高。竺佛朔。安玄。支曜。嚴佛調。康孟詳。竺大力。曇果等也。雖有僧來。無受戒事。至於魏代一主文帝黃初三年壬寅之歲。曇迦羅始至魏朝。然諸緣未具足。徒經二十八年。遂至嘉平二年庚午行十人受。魏世之中。創獲明珠。此是大僧受戒初傳。其比丘尼受戒初傳。是宋元嘉十年癸酉歲也。如來滅後經一千一百九十九年。初傳大僧受戒之事。自爾已後師資相承。受戒之事震旦不絕。彼嘉平時。曇摩迦羅(此雲法時)譯僧祇戒本。曇諦三藏譯四分羯磨。此之二部初在洛陽。此是傳律教文初傳。納得戒體要由羯磨。羯磨即行曇無德部。是故震旦初受戒事納四分體。至隨行者且奉僧祇。雖傳戒業戒本。而其廣律未傳。嘉平二年。至姚秦弘始五年癸卯。總經一百五十四年。明年甲辰。弗若多羅初譯十誦。曇摩流支卑摩羅叉次第續譯。十誦廣律六十一卷。凡經三譯一部方成。次弘始十二年庚戌。佛陀耶捨此雲覺明。譯四分律。初四十五卷。後為六十卷。東晉安帝義凞十四年戊午。覺賢三藏譯僧祇律。有四十卷。宋景平元年癸亥。佛陀什譯五分律。成三十卷。此四律中。僧祇根本。餘三枝末。五部律中。三部已傳。其迦葉遺部唯傳戒本一卷。解脫戒經是也。東魏武定元年癸亥譯之。當梁大同九年。日本欽明天皇四年癸亥。廣律未傳。婆粗戒律一向未傳。解釋本律亦有律論。毘尼母。磨得勒伽。薩婆多(此三並十誦律)善見(釋四分律)明瞭(釋正量部律)毘奈耶律也。四律傳世。隨翻即弘。十誦鹹講。次弘四分。僧祇五分第滅講敷。諸律雖弘。後代大昌唯是四分一律而已也。四分譯已經六十餘年。至於元魏第六主孝文帝之世。有北臺法聽聰律師。本學僧祇。開通精研。然窮初受部依曇無。綴僧祇講初弘四分。受隨相契。事歸一揆。然是口授。未載簡牘。道覆已後。造疏釋文。四分律宗建立九祖。一法正尊者。律主也。二法時尊者。是震旦始祖也。三法聰律師。是初開元祖。四道覆律師。是作疏立義問答抉擇。五惠光律師。六道雲律師。七道照律師。八智首律師。九南山律師也。大智律師立之為定。惠光已後亦有章疏。四分律藏疏家雖多。三師所製舉世美歎。一光統略疏四卷。二智首廣疏二十卷。三法礪中疏十卷。名之三要疏。人皆翫行用。昔道雲門下有二英賢。謂洪遵道洪也。洪遵洪淵法礪道成如此相承。道成門下有滿意懷素。各立門輩後代流演。道照智首南山如此相承。後代彌昌。然四分律。義分三宗。相部宗。南山宗。東塔宗。三宗學者諍論不息。永亨年後。東塔新章昌行世間。法頂律師受戒道成。學律懷素(東塔律師)慎講新疏門學甚昌。義嵩如淨澄楚三德並學新疏同弘此宗。乃至後代弘東塔律。西塔滿意律師弘相部律。門葉繁昌。互照宗旨。謂儀律師。俊律師。綱律師(非是文綱)聞慧律師。思慧律師。法藏律師(華嚴香象)圓律師。威律師。恆律師。遠智律師。全修律師。慧榮律師。大亮律師。察律師。照隱律師等也。定賓律師是滿意門人。懷素破礪師十六大義。賓作破迷執記一卷救礪大義。破素迷心。日本永叡普照兩德求律往唐。以彼開元二十一年癸酉之歲(當日本國天平五年)請賓律師為和尚受戒。滿意授法大亮。亮授於曇一。一公講四分律三十五遍。大曆六年辛亥十一月十七日。遷報。報齡八十。曇一門人繼連繁昌。荊溪湛然。清涼澄觀。並學律於曇一。一公弘相部南山兩宗律法。故於事鈔造發正記。相部律宗如此弘敷。首律師門人有兩英弘律。日本昔名鈔家要家是也。乃玄惲律師毘尼討要。南山律師行事鈔也。是故討要南山攝也。南山律宗後代久傳。南山是九祖中第九祖師。今立為第一高祖大師也。高祖諱道宣。天機英敏。達悟利貞。隋大業十一年己亥。年滿二十(當日本國人王第三十四代推古天皇二十三年)從智首律師受具足戒。大唐武德年中。從首聽律經二十遍。兼通經論。慱研大小。內外該括。真俗統貫。行高安明。德濬滄溟。五部連暉。久光九代。作鈔三卷映奪古今。製疏兩部匡正是非。義鈔僧尼兼濟。冥證理悟妙窮幽邃。靈威秀於千古。住持盛於萬代。贊集觀儀傳錄疏鈔凡二百餘卷。述作多端。弘通彌廣。玄奘翻經乃預譯場。梵僧號為東士菩薩。智首律師判五部衢弘通草創。事未通廣。淚於南山大師秉持之世。日下競馳。通方昌弘。曇摩戒宗待緣方開。乃大師律主秉御之力也。大師律則專奉四分。論則成攝二宗。經是法華涅槃。判是三觀教宗。總提八宗之宏綱。別居一宗之極位。兼正弘通寔有由焉。乾封二年丁卯十月三日。安坐而卒(當日本國人王第三十九代天智天皇御宇六年丁卯)春秋七十二。僧臘五十二。南山大師門人甚多。新羅智仁初作鈔記。大慈律師亦作鈔記。弘景律師大興台宗。秉持兼濟。是南山重受戒弟子。鑒真和尚受具和上也。作律鈔記。講律百遍。懷素律師初學事鈔。及學相部。亦南山重受戒弟子也。道岸律師。融濟律師等皆南山門人也。厥中周律師為第二祖者也。   第三祖蘇州道恆律師。作記十卷解釋事鈔。第四祖。揚州慧照寺省躬律師。作順正記解釋律鈔。第五祖慧正律師。第六祖京兆玄暢法寶大師。作顯正記解釋律鈔。第七祖越州元表律師。著鈔義記五卷。第八祖守言律師。稟法元表研尋宗旨。第九祖杭州元解律師。第十祖法榮律師。第十一祖杭州處恆律師(亦曰處雲)作拾遺記三卷。第十二祖宋杭州擇悟律師。作義苑記七卷。第十三祖宋台州允堪律師(亦曰真愖)承法擇悟宏敷律部。大宋第三主真宗皇帝景德二年。乙巳誕生(當日本國一條天皇御宇寬和二年乙巳)南山十部並作記解。故世號曰十本記主。謂事鈔會正記。戒疏發憚記。業疏正源記。義鈔輔要記。教誡儀通衍記。淨心誡觀發真鈔等。大宋朝中盛行此記。於南山宗。號會正宗。第十四祖擇其律師。第十五祖杭州元照大智律師。內外兼貫。大小該羅。證悟台宗究暢淨教。南山宗旨。三大律部。並述記解。事鈔資持記。戒疏行宗記。業疏濟緣記等也。照公大宋第四主仁宗皇帝慶曆八年戊子誕生(當日本國。後冷泉天皇御宇永承三年)第八主徽宗皇帝政和六年丙申九月一日入滅(當日本國。鳥羽天皇御宇永久四年)春秋六十有九從入滅年至今當於大日本國嘉元四年丙午。已經一百九十一年。第十六祖開元經院智交律師(或立道標為第十六祖。真照相傳取交律師。俊艿相承取標律師)第十七祖東堂准一律師。第十八祖竹溪法政律師。第十九祖石鼓法久律師。稟律法政。融冶瑩練。彼同門有如庵了宏律師。乃當時神星也。稟律法政究暢宗旨。日本俊艿法師越海入宋。至彼門下。研精律藏年經數迴。歸朝弘通。如庵門人有守一律師。精研戒律。大立義途。第二十祖上翁妙蓮律師。隨久律師習學戒律。與守一師諍論宗義。大宋第十四主理宗皇帝景定三年壬戌(當日本國。人王第八十九代帝王御宇弘長二年壬戌)正月三日。卒於極樂庵。春秋八十有一。第二十一祖石林行居律師。承於蓮師秉持律藏。竹溪已下四人皆居潮心廣福律寺。住持遺法秉御像教。日本真照律師入大宋朝。隨蓮宗師受戒問律。隨居宗師學律決疑。在唐三年。乃正元弘長之間也。大宋律宗。行居已後。連續弘傳。於今不絕。上來陳述震旦古來律法相承之相貌竟。   至日本戒律弘通之事者。根元由來其相多矣。草創基地自微至著。大日本國人王第三十代磯悈島金刺宮御宇天國排開廣庭欽明天皇治天下第十三年。壬申之歲。釋尊教法始傳此國。如來滅後經一千十六年。後漢明帝永平十年。天竺佛法創傳震旦。厥後經三百年。震旦佛法傳百濟國。厥後經一百年。百濟佛法創傳日域。即此廣庭天皇壬申之歲所傳度也。佛法漸傳而戒法未始。   敏達天皇御宇五年丙申。律師禪師咒師比丘尼等。從百濟國費經論來。自爾已後漸漸僧來。崇峻天皇御宇元年戊申。百濟僧來。馬子宿禰請彼僧侶問受戒之法。難有如是等事。諸家不合。不能行如法受戒之事。本朝有三口尼眾。日域所生。皆初出家。一曰善信尼(本期末妻)二曰禪藏尼(本等世妻)三曰惠善尼(本伊志妻)此之三尼有受戒志。欲往百濟。為此即問受戒法。則使僧答以無二眾。故尼受不能。三尼即以此戊申之年度百濟國。其年受十戒六法。明年己酉三月受具足戒。明年庚戌即還本朝。住櫻井寺。後住楷井寺。即豐浦寺是也。此戊申歲。從百濟國送六口僧。謂令照律師。慧匆法師。令威法師。慧勳法師。道聲法師。令契法師也。即於椋原裡。造假垣假僧房。安置此六口僧。其後彼寺華構造畢。即本元興寺是也。斯乃日域僧尼之根本也。厥後僧尼漸多滿國。然而諸緣不具。無行受戒。他國來朝之僧皆彼國比丘僧。但於此國不能授具。然後後僧學習諸宗。通達定慧。研精經論。依占察地持等教。或於三聚致從他受。或得好相行自誓受。並是菩薩通受方軌。智憬法師於維摩堂陳以此事。誠據炳焉。行基菩薩隨德光法師受具足戒者。即此事也。天平八年丙子。大唐道璿律師來朝。而僧數不滿。無行壇法。從欽明天皇壬申歲至人王第四十六代。女帝孝謙高野姬天皇御宇天平勝寶五年歲次癸已(當大唐第六主玄宗皇帝天寶十三年)已經二百二年。其間此國戒律未傳。然日本人王第四十五代天瑞國押開豐櫻彥聖武天皇御宇治天下天平五年癸酉(當大唐開元二十一年)敕興福寺永叡禪師及普照大德入唐留學。兩德至唐。即請東都大福光寺沙門道璿律師。先向日本令去。擬為傳戒之師。叡照二人留學在唐。道璿大德年三十五。天平八年丙子(當唐開元二十四年)隨副使中臣朝臣名代之船方來朝焉。道璿大德戒律華嚴。台教北禪。窮其幽旨。罄彼宗途。雖不行壇法講律開人眼。昔南山行事鈔創傳此國。無人講讀之者。道融禪師始讀講敷。道璿已前處處講談。最初朗辨依靈夢告。於金鐘寺始行布薩。請道融師說梵網戒(依夢示告)是日本國布薩初也。其後融公。於□索堂講行事鈔。智憬大德亦講律鈔。處處非一。道璿來朝常講律鈔。住大安寺。於彼塔院講宣律鈔。談諸部。多生門輩。明律者多。大安寺善俊律師。有明律之譽等即其門人也。永叡普照遊學唐朝經於十年。研究諸教。時天寶元年壬午(當日本天平十四年)詣楊州大明寺禮鑑真大和上足下。具陳來意。請遊海東弘傳戒律。和上乃諾。門人祥彥先約隨去。遂有僧道興神項等二十一人同心願隨。及餘道俗彼此總合八十餘人。要約已畢。造舟備糧。過海之間有種種難。逆浪奔波過而復還。四度造船。五迴入海。十二年中辛苦無量。道俗逝化三十六人。永叡祥彥等是也。退還之者二百八十人。唯和上普照思詫取死為期。都無退思。初度發足天寶二年癸未。其之最後第六度時。天寶十二年癸巳(當日本天平勝寶五年)十一月十五日。乘船離唐。其相隨弟子。楊州白唐寺益法進。泉州超功寺僧曇靜。竇州開元寺僧思詫。楊州興曇寺僧義靜。衢州靈耀寺僧法載。竇州開元寺僧法成等一十四人。籐州通善寺尼智首等三人。楊州優婆塞翻仙童。朝鮮國人寶最如寶。崑崙國人軍法刀。膽波國人善聽。都二十四人。浮海發向此日本國。遂以天平勝寶五年癸已。十二月二十日著日本地。同六年甲午(當唐第六王玄宗皇帝天寶十三年)二月四日入京。遂引入東大寺安置。帝王叡感慰喻無量。授戒傳律一任和上。其年四月。初於盧捨那殿前建於戒壇。天皇初登壇受菩薩戒。次皇后太子亦登壇受戒。尋為沙彌澄修等四百十餘人授戒。又舊大僧靈福賢璟志忠善項道緣平德忍基善謝行潛行忍等八十餘人。捨於舊成重受和上所授之戒。後於大佛殿西別建戒壇院。即移天皇受戒壇土。築以作之。天平寶字三年己亥。大和尚造唐招提寺。乃賜官額以題於節。請大安寺善俊律師講法礪律疏南山律鈔等。過海和尚來朝之時。思託大德受大安寺忍基等請。於彼寺塔院四五年中講法礪疏及鎮國記(定賓飾宗記也)其後忍基忠慧等於處處寺講礪疏等。大和尚專學法礪南山兩宗。故來日域多弘此二。鑑真大師齡至十八。隨道岸律師受菩薩戒。二十一從弘景律師受具足戒。隨融濟律師學律鈔等。隨義威遠智全修慧榮大亮五英學礪律疏。此之五人直滿意律師弟子也。大和尚兼達天台法華教觀。五乘洞括三藏通曉。內外兼綜大小包博。護法感通神變化導。講經律論訓導俗人。響振四遠德流八紘。九州崇為受戒和上。講律及疏各四十遍。講敷事鈔總七十遍。輕重羯磨講各十遍。前後度人四萬有餘。三十五人特拔群倫。各建一方弘通像教。於日本國。結三戒壇。一東大寺戒壇。二西國觀世音寺戒壇。三東國藥師寺戒壇。並崇天恩行受戒事。東大寺戒壇十人受戒。准中國式。兩國戒壇五人受戒。准邊國式。唐招提寺亦建戒壇。東西兩京授戒無間。來朝之後總經十年。初之五年住東大寺戒壇院。唐禪院即常居住處也。後之五年居唐招提寺。隨從弟子中。呈名後代者。仁韓大德。法進大僧都。曇靜大德。法顆大德。思託大德。義靜大德。智威大德。法載大德。法成大德。靈曜大德。懷謙大德。此十一人於唐受具。如寶少僧都。慧雲律師。慧良大德。慧達大德。慧常大德。慧喜大德。此之六人並亦唐人。而於此國受具足戒。沙彌道欽是亦唐人。此十七人隨從來朝。始終隨逐助師化儀。大和尚天平寶字七年癸卯(當唐第八主代皇帝廣德元癸卯)五月六日。端坐遷化。春秋七十有七。鑑真大師弘通南山相部兩宗。南山是第一祖。弘景為第二祖。鑑真為第三祖。法進如寶並為三祖。若相部宗第一法礪。第二道成。第三滿意。第四大亮。第五鑑真。今既海東始傳戒律。故於日域。以大和尚。為第一祖。和尚弟子法進大僧都優遊五部。精閱四含。天台教觀陶練研究。菩薩戒藏弘演開化。日本傳戒。鑑真大師為第一和上。東大寺法進大僧都為第二和尚。藥師寺如寶少僧都為第三和上。元興寺昌禪律師為第四和上。唐招提寺豐安贈僧正為第五和上。如此七大諸寺律德隨其戒臘次第補任。乃至當今第一百七代和上。興福寺增信大德。住持律宗行受戒事。歷代住持宗緒不絕。東大寺受戒事。歷代住持如此。觀世音寺授戒亦爾。藥師寺授戒。中古已來廢絕不行。鑑真和尚。以唐禪院。付囑法進。彼師門葉累代相傳。和上臨終以招提寺。付囑法載義靜如寶三人。此三大德同志合力。興隆彼寺弘通律法。各有門葉弘持繁昌。總而言之。和尚弟子十有餘人皆有門輩。累世不絕。厥大和尚。是第一祖。次法載大德。次真璟大德。四戒勝大德。五壽高大德。六增思大德。七安鎮大德。八喜寬大德。自大和上至仁和年。如是八代宗緒繼續。又大和上之次有如寶少僧都。次豐安贈僧正。次道靜律師。次仁偕大德。次真空大德。如是六世宗緒不絕。餘人門葉。恐繁略之。仁和已後。招提宗緒。門葉雖多。而不錄之。後代中川實範上人入招提寺。傳受戒法。即此等師。門葉者也。中間雖是不知人名。法緒相續流至後代。實範已後。相續傳持人名法緒相承不絕。招提一寺。戒律繁昌。諸寺僧侶。受戒之後。多住彼寺。五年一年研精律藏。後代斬廢。豐安道靜已後律法學行不替。其後二百餘年。持行漸漸陵怠。而學業等相續不絕。至於人王第七十四代鳥羽天皇御宇。有中川寶範大德者。是興福寺學英秀才也。酬興福寺欣西大德雅請。披尋律藏研精戒宗。作戒壇式。興隆律法。戒法中興範公有功。實範上人即住唐招提寺。值一般老德傳受四分戒本。然後披尋大鈔研精大律表無表章。具明三乘戒體法義。梵網古跡並諸師疏。大小戒律。皆鹹譜練。明律之譽秀逸於世。其後經八十餘年。至人王第八十三代。土御門天皇御宇。有貞慶上人。是興福寺英才智德。貞慶稟於覺憲。公稟於藏俊。俊公稟於實範。如是次第相繼連綿。慶公解窮二明。學罄三藏。德滿寰宇。威動冥顯。重弘戒律。大垂訓化。於時戒如覺真兩哲隨事習學大小戒律。覺真大德紹隆有志。建常喜院為學依處。戒如上人多生知人。乃圓睛覺盛繼尊覺澄禪觀蓮意蓮覺等也。有志學人住常喜院。聽學研精大小諸律。至於人王第八十六代四條天皇御宇嘉禎二年丙申。有四般哲。圓睛有嚴覺盛睿尊。深歎雖有學解闕無戒行。依經論所說隨通受軌則。四英同心祈請好相。自誓受戒修習戒行。好相已成。於大佛殿。四人各各自誓受戒。即九月二日四日也。其後圓睛大德住不空院。後移北洛講敷律藏。覺盛上人初居興福寺松院經七八年。後移唐招提寺經於六年。睿尊上人居西大寺。講律授戒興顯密宗。丙申之年是通受法。其後經一十年。寬元二年乙巳九月中旬。於泉州家原寺。創行菩薩別受法。西大寺睿尊大德最初聽睛公講事鈔(上之一也)其後自披大部研精詳窮。隨覺盛大德聽表無表章等。梵網古跡聽於戒如覺澄。戒如隨貞慶上人學古跡表無表章等。覺盛隨戒如聽表無表章古跡等。覺盛上人住招提寺。興大和尚戒律古跡。講終南山三大律部首尾一遍。餘諸小部大小戒律隨宜開敷。受戒聽律四方來集。後法性寺禪定太閤法諱行惠。法印權大僧都良遍。權律師定兼(改號真空)阿闍梨靜慶。阿門大乘心。入阿。寂惠。慶運。聖守。禪惠(是重受戒)圓照。證玄。慈濟等。如是諸德佛法良匠。三學二藏。顯密相性。化制內外。教觀兩門。隨應究達。任宜弘持。寔是釋門之鸞鳳。佛宗之龍象。各化一方。軌模於世。並從覺盛和上受學三聚菩薩大戒。厥中證玄大德繼和上跡住持招提。證玄之後。門人真性住持本寺。證玄門人學侶甚多。建立寺院。弘持教宗。玄公秉御超拔群倫。住持寺院四十四年。顯密弘敷。講宣不絕。正應五年壬辰八月十四日卒。春秋七十三。真性住持經十三年。講通不絕。授戒繁多。嘉元二年甲辰二月一日卒。報齡六十九厥次尋算大德住持寺院授戒傳法。人皆崇重。嘉元四年丙午二月十五日卒。報齡七十九。證玄門人有圓證大德。研究律藏。兼通諸宗住持本寺。講通不絕。有道御大德是證玄親度門人。德望化導溢於遐邇。住持華洛法金剛院。真性終焉令住招提。而讓算公自還華洛。圓照和上興隆戒壇弘通律法。講敷不倦。門輩有數。俱提教宗。禪慧和上是絕倫之律匠。建立一方。出英才之諸徒。慶雲大德乃堅操之法匠。開興聖跡輝授戒之德光。真空上人紹隆觀音院(木幡)弘持顯密教宗。聖守上人興真言院持護弘通顯密法教。聖守門人有聖然大德。密教承於守公。戒律受於證玄。研究三論孤標絕倫。密嚴大德究暢台宗。研精祕教。興隆下野藥師寺。乃是良遍上人親度授戒之門人也。覺盛和上早從物故。建長元年己酉五月十九日卒。春秋五十七。自誓受戒之後。十四年住焉。西大寺睿尊和上門輩極多。謂忍性上人。賢忍。善尊。幸圓。寂尊。賴玄。榮真。信空。總持。性瑜。玄基等也。並是法門之梁棟。佛道之綱領。大小三藏。顯密二宗。化制兩教。相性內外。隨宜通達。究暢出旨。各化一方。綱維法律。寔是弘通之大將。利濟之上首者也。忍性上人遊住東國。大弘律法。多生門輩。其耀教光。性公門下多知法者。或顯或密智辨縱橫。充溢東國各建法宗。睿尊和上德覆群生威動冥顯。值九代之聖世。為五帝之國師。戒律普敷充溢日下。密藏廣開亙方維。研究三藏積竅大小。智人多生寺滿諸州。正應三年庚寅八月二十五日卒。春秋九十。諡號興正菩薩。賴玄大德住持常州三村寺。弘持律法。榮真大德。性公之後住持極樂寺。紹隆二諦。秉持顯密。尊公之後。信空大德住持西大寺。授戒講律紹隆德望。師資芳郁歷年繁昌。智人多生助揚法化。總持上人者興正菩薩之連類也。學解優長獨步律路。幸尊大德律海深廣。講敷連日。多生智德住持海龍王寺。播名遠近。真圓大德學解出萃義辨縱橫。住持般若寺飛譽遐邇。智德群出俱榮律園。並是睿尊和上親度之門人也。性瑜大德者尊公親度弟子。元是三密之梁棟也。投尊公門下傳彼所弘。尊公之後。厥流傳授遠近諸方。專任瑜伽傳法之人甚昌。可謂冰藍之德。成真大德遊化東國。建立一方弘敷律法。重禪大德者尊公受戒之弟子。承律學於禪慧上人。元是圓照上人門人也。律學出萃。密教拔群。三論透逸獨步日下。律宗中興普天彌滿。啻是覺盛。睿尊兩德善巧大願之力者也。人王八十二代後鳥羽天皇御宇建久年中有一沙門。諱俊艿。鎮西人也。志在學業。專思戒律。乃來南都尋求律法。時有大德道號蓮迎。隨彼大德諮學戒律不得事止遠期異朝。土御門天皇御宇正治元己未。齡三十四。越海入宋。當大宋第十三主寧宗皇帝慶元五年。先值北峰宗印法師習學天台宗。後隨如庵了宏律師受學南山律宗。研究精練二宗無遺。在唐學法一十三年。順德天皇御宇建曆元年辛未歸朝。遂於北洛東山建泉湧律寺。大弘戒律講敷台宗。日本弘律一十七年。講授不絕。敷演甚昌。北洛弘律中興之事。乃不可棄法師。是其始祖也。嘉祿三年丁亥(安貞改元)三月八日遷化。春秋六十有二。法師德振兩國。威播萬代。泉湧律場戒大行。講敷不絕於今。甚昌。法師弟子定舜闍梨大講戒律。廣被時負。後之諸德。智鏡道玄淨因等皆舜公之門人也。嘉禎三年(丁酉)之春。定舜闍梨來於南都海龍王寺。講小部律文等。眾人服膺來集聽學。睿尊禪慧源俊等皆聽開講。泉湧住持。定舜之後。智鏡大德住之弘律。鏡公越海入宋。聽律餐風。忍空大德初餐鏡公之風。後移戒壇入照公之室。受具足戒聽學戒律。通別二門並皆傳承。復隨睿尊上人重受具足。智鏡之後。思允大德住持寺院講律弘教。是乃開山不可棄法師。親承門人。後隨定舜習學律部。淨因大德稟法定舜。兼諮智鏡。住持戒光律寺大弘像教律法。流化東國軌模遐代。真照大德元隨圓照上人受戒聽律。兼隨淨因上人聽律大部。忍空同聽。淨因講律。真照入宋。值妙蓮行居學律決疑。歸朝之後。弘律戒壇。移泉湧。隨從思允學律決疑。有源俊大德者本出南都。後稟智鏡。研尋精練通達戒宗。建立一方大弘道法。思允之後。願行上人住持泉湧。厥後委付寺院於覺阿大德。覺阿隨智鏡淨因兩德研究律藏。顯密兼弘甚播芳德。乃付寺院於門人知元大德。元公司寺。弘宗講律。然則律法中興。南北二京五幾七道隨緣弘通。任宜流演。橫遍如此。豎窮可得。佛法久住之德。此律寔新。國家泰平之祥。斯宗甚大。護法不窮。濟生無盡。戒律之功其事照彰。屍羅之力目益炳著。律宗綱意要略如是。 律宗綱要卷下 ******   《大正藏》第74卷No.2349   No. 2349   東大寺授戒方軌(最初戒和上唐大僧都法進式)   第一最初法式章(付食堂法) 第二授沙彌戒章   第三講遺教經章第四請三師七證章   第五正授大戒作法章(付入壇法)   第六說相教訓章(付六念五觀法)   第七尼授戒法章第八尼說戒相章   第九請說法主章第十請依止師章   已上二條通用僧尼   最初法式章第一   先著東大寺戶放諸寺可集受者牒。   次依僧綱牒狀東大寺別當與使威儀師從威。儀師省寮使相共著座戒壇院中門內。而依官書寺解文就得度官符將對勘之。合進度緣並申文三枚於三司使。即受者沙彌令申法名本戶俗姓名。依太政官某年月日符若干人例得度師主某寺某大法師某甲(此名對勘)即度緣奴省使所登壇之後。立授了押書印。以後日請之(京上以葛印捺之)次僧綱使放十師供牒。定置其日某寺(令進請文)次放諸寺大小十師可集之牒。次初列見(東北脅門呼法名。右入三司使行之)次堂達等小十師於講堂前持尺令著。衣缽座具針筒灑水囊等所作之事依律文教訓既畢(此名外著衣)次依寺解文隨年齡。次就師主座。次各各寺寺次第結番帳文進三司使押書(度授堂達師等)三人為番。亦二人為中正。一人為上云云。彼受者生年不滿二十歲者。及衣缽非法座具等不如法者。小十師當此時皆細檢察。取捨如法。擇定教訓。准律文行之。彼東西兩邊國國五人授戒之法准此而已。次堂達二人請和上房定色事(上五座為三師定。下六座為六具也)作連請書一枚(各取奉個)但請定(沙彌戒和上羯磨。遣教經講師。說相師。說淨主各取奉。自餘不注請文也)請定大十師十一座。上五座為和上羯磨教授。次二座為沙彌戒和上羯磨。次一座為遺教經講師。次一座為說相師。次一座為說淨主。最後一座為作時師(朝座以已時上分為始。夕座以未時為始)小十師十口。上二口堂達師。次四口授衣師。次一口呼宣名帳師。次三口內著衣師(依以臘次用之了)。   次入食堂事。先打磬(三度。以堂童子打之)小時大時同令打磬。諸十師共出立並房前。   和上堂東本房戶西脅向南立(待見大小十師集之)大十人堂西房前向南立並。小九人對和上向北階石立並。堂達一人立磬所。先和上入堂著座。次大十師指東座到立。次小十師九人指西座至立。次大小共敷座具同時著座(粥時不為六種。只和上咒願堂達打磬乞之。大時先定六種導師本師中用之)時畢和上齊咒願(打磬全之)次最後下座小十師後唄(下音)粥時以最下座小十師為先出堂。向堂西方行立。向南立並。和上到立本房西脅。即本師為前。請和上前申不審之。即迴立南階石。和上乞入房。次之大十師入房。次十師入房之時入堂(如前入法)威儀師從儀師堂達師並四人到立食堂前加實檢。當日十師供之了。三綱取缽(請飯了)到座堂前。敷座具坐。而立三拜(此名悔悔禮拜)次堂達打磬。六種師發音(其六種導師和上羯磨在前舉置。撰定大十師中堪能者)其詞曰。   寶號等(在別條章)堂達一人如例立磬所打磬(每唱打之)六種了。亦隨喜詞了。三綱起禮而去。次威從還入宿房了。次堂達師施食咒願申唱等供了著座。次打磬令還入列盤。次同時行水共食(其間乞者分。堂童子分以堂達堂童子二人每座令請之)時了。後唄了。次以最下座為先。小十師出堂東階石向北並立。大十師亦下座為先出堂西房方向南並立了。次和上出堂至房前為面禮。入房既了。此食堂出入法等。   是即天竺大唐祖師諸德自身寫行作法了(未見本文)。 授沙彌戒章第二   先堂達等小十師具修威儀。著壇下階敷座具坐。並召入受者。依結番次第並座壇下東西。已了。   先壇上南方御塔正南向北並二座(披和上羯磨師)次打鐘(三下長打)次大十師俱共入堂證成之(著平袈裟。不持香爐缽。俱三衣同時。堂北中戶參入。當各座登座了)。   次沙彌戒和上羯磨著甲袈裟。執香爐。令持三衣缽。起座自西橋下立階。手提香爐。使弟子等敷草座置衣缽。即列行南方。自南之東西橋登。共著各座。先共立捧香爐三拜。次羯磨師(打磬)三禮如來唄(下音)次表白。次略神分。次歎戒德詞(如文陳之)。   次請二師事(先羯磨師請和上後和上還請羯磨)羯磨雲。發得沙彌戒。依和上大慈也。所以必奉請和上者也。某寺某大德。為汝等奉持沙彌戒和上。先起三拜。唱我某甲時。各稱自名致誠奉請。理以自言可奉請。依未練佛法傳言令請。為言學。奉請文雲。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令請大德為沙彌戒和上。願大德為我作沙彌戒和上。我依大德故得受沙彌戒。慈愍故(三說)和上答雲。受汝等所請。受者(同音答了)頂戴持(乍居一拜)次和上雲。發得戒只非和上獨授。必依羯磨師唱教得戒者也。所以某寺某大德為汝等奉持沙彌戒羯磨阿闍梨。先起三拜。唱我某甲時(各稱自名)至誠奉請文雲。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令請大德為沙彌戒羯磨阿闍梨。願大德為我作沙彌戒羯磨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受沙彌戒。慈愍故(三說)羯磨師答雲。受汝等所請。受者答雲。頂戴持。羯磨師雲。今奉請不現前三寶。次音。勸請懺悔發願了(次了)於戒有戒體戒相。今先任佛說授戒體三歸(如文)次授戒相十戒(如文)即羯磨師歎戒德(本文等少少脫)次申佛名(提句任意)次迴向。次二師共立三拜。下壇已了。   講遺教經章第三(今必為沙彌戒次作可)   先打鐘。次壇南令立一禮盤一高座。次受者等召入堂內壇下東西令居了。次大小十師共入堂(如沙彌戒時入堂無異)只講師一人著甲袈裟。提香爐。令持衣缽。弟子敷座具草座令登禮盤高座了。自餘諸德著平袈裟。不令持衣缽香爐。講師俱共自北中戶入壇著座。次講師自眾中起。自壇西階下。手提香爐。從下層迴行南方之東橋。昇壇先著禮盤(三拜)次昇高座(位次一禮)次梵唄(以東方沙彌二人令合唄)次散花(以西方沙彌二人令合音)行道一匝(受者沙彌等也)次申佛名(散花沙彌二人合音)佛名次第。登霞聖靈成正覺令法久住利有情。聖朝安穩增寶壽。伽藍安穩天下豐樂。臨般涅槃遺教妙典(下音)南無頭田那菩薩等御願成辨觀自在(打磬)講師表白。勸請懺悔持戒發。願以此講演(乃至)一切諷誦(南無遺教經)次上經題名。次開題文。但不為講師音。次披講經。次(打磬申佛名五六反並提句)次迴向。次請者同音。後唄了。先令受者出堂了。次大小十師共出堂。   奉請三師七證章第四   先打馨(三下長打)初此亦分四。一請和上(東羯磨師請之)二請羯磨(東教授師請之)三請教授(西羯磨師請之)四請七證(西教授師請之)其詞(條條在之)將奉請其三師七證者。先堂達二人引列八口少十師到立南中門內。三司使專寺別當相共而召入受者(此雲呼別。今後列見)東遣一番。西遣一番。如斯東西互入並居左右廊內階石。於此少十師各五僧東西別立教座而已。是則別置東西受者。次第番數人數之事了。次堂達請和上房消息申驚大十師畢。次打鐘(三下長打)次和上大十師共引列。從西廊內階石。著甲袈裟。執香爐。座具係肘。令持衣缽。徐進起壇堂西近廊也。當於此時。少十師教示東西受者。令申南無南無。起居禮拜。彼師自近廊南階石向東行步。別著堂前座(弟子等自近廊西端下壇到堂前各受香爐。暫間待之)次自手敷座具。向堂持香爐起居三拜。但(下開堂戶)次向南並居。即自手取淨履。移置座北之時(三衣缽等)各座置了。即弟子令出。次東西堂達各引率四口小十師。任願策交名。各各方方挍合受者名。面面即還到中門之中間向北並立。先東堂達(白了)東方受者爾許番。西堂達(白了)西方受者爾許番。又東堂達(白了)都合爾許人。次令告示省寮官人俗類於中門外暫令立之事。至於師僧勸請之也。只僧綱使三人專寺別當等留座中門內平座而已。堂達小十師各五人分立東西受者後(伺節節令起拜。令胡跪合掌低頭合目答申)達達所所分立教語受者令奉請之。   正請師僧條文   一奉請和上。東羯磨師提香爐唱之(詞曰)諸受者等諦聽。東第一座以某寺某大德為汝等受具足戒和上。先至誠起三度奉拜(小十師令申南無。拜了令作胡跪合掌言學答申)凡所以奉請和上。是發得具足戒正根本也。若不請此師者無由發得戒法。故發慇重心至誠奉請。唱我某甲時各稱自名。理以各自言可奉請者也。雖然由未悟方軌故傳言令請者也(文雲)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令請大德為和上。願大德為我作和上。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說)教令乍居(南無一禮)和上許書受汝等所請。受者同音答了頂戴持。   二請羯磨阿闍梨。東教授師提香爐。奉請二羯磨師。先唱(詞曰)東方受者從東第二座以某寺大德為汝等羯磨阿闍梨。西方受者次之。第三座以某寺某大德為汝等羯磨阿闍梨。先起三度奉拜(令申南無)次唱了。羯磨阿闍梨是受戒正師。若此師不康。羯磨正法無由法界戒善得生。故須增上重心於戒師所方發得無作戒善。故發至誠以奉請。文雲。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令請大德為羯磨阿闍梨。願大德作羯磨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說)先東羯磨師許了受東受者等所請。東方受者答了頂載持次西羯磨師(許了)受西方受者等所請。西方受者等(答了)頂戴持。   三請教授師。西羯磨師提香爐。請二教授師唱(詞曰)令奉請教授師。先起三度奉拜(令申南無。)次唱了。由此師教授引導開解令至僧中發得具足戒。故發慇重心。奉請文雲。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令請大德為教授阿闍梨。願大德為我作教授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說)東教授師(許了)受東方受者等所請。受者(同音答了)頂戴持。西教授師(許了)受西方受者等所請。受者(同音答了)頂戴(乍居一禮)。   四請七證師。西教授師提香爐。唱了令請七證尊師。羯磨法非是獨承能成。七證尊師驗證無有錯謬。得成羯磨法。若論其德與上三師齊等說也。然東羯磨師承羯磨時。西方羯磨師為東方受者作證戒尊師。西方羯磨師承羯磨時。東方羯磨師為西方受者。亦互為證戒尊師。故至深信心先起三度奉拜(令申南無)請文雲。請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諸大德為證戒尊師。願諸大德為我作證戒尊師。我依諸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說)乍居一禮(令申南無)七證眾中第一大德(第六度也)總答(許了)諸大德受諸所請。東西請者(同音答了)頂戴持。乍居一禮(已了)。   正受大戒作法第五   打鐘將入堂之時。先講堂西近廊北大十師行列奉請和上。令持香爐三衣缽座具草座淨履。各加實檢了。次以東教授師為引頭。行步徐至壇堂西近廊時。提手香爐著淨履了。弟子童子撰留廊內了。自近廊南階石指堂南之東一戶行至。向北自東橋登壇。下階指東北迴行一匝之。次香爐各當本座。授弟子等了。其引頭猶提香爐。迴至壇南之西橋下。向北立也。自餘十師自手敷座具。同時起居三拜。即起帖座具了。引頭教授師南方之自西橋登壇上。引率向東迴行塔北西方轉坤角。其再座八尺許向西立也。三人為番當引頭前敷座具。奉拜三柱菩薩御座竟。亦就座三番禮了。次最後一人與引頭教授師二人同作禮了。皆就本座竟。此時於座上俱共捧香爐。三拜已了。次和上自手打磬。若為彈指。為起法座。即唱和僧和上(問了)僧集不一。羯磨師(答了)已集(問了)和合不(答了)和合(問了)未受具足戒者出(答了)無未受具足戒者出(問了)不來者說欲(答了)無說欲者(問了)僧令和合何所作為(答了)為某甲等作受大戒羯磨(此名和僧)某受者名書連紙上。段段切別(為別別短策)未始作法以前。堂達師各別授度東西羯磨師(問了)。和帖之時帖入其名)次東羯磨師手持某交名短策(唱了)眾中護能為某甲(受者名)作教授師東教授師(答了)我某甲能(每短策授如斯問答了)次羯磨師(作單白帖上受者名。又帖上教授名了)大德僧聽。彼某甲(受者等名)從和上某甲(和上名)求受具足戒。若僧時到。僧忍聽某甲(教授師名)為教授師。曰如是(證受者多少白名和上也。此單白竟。即)教授師起到羯磨師前敷座具。作禮拜(三反)起即座具(東教授師敷塔正東半疊了)三衣缽等(猶在本座)次到羯磨師前(東座)請取短策(此時教授短策計請之。次呼立堂達師。檀北下歷弓羯磨教授相共參定名難字等。而已了)教授師自一南之東橋下壇出閾外。向東近廊行著半疊(敷草座居)以名帳合受者面。小十師(此時呼立名帳小十師)次內著衣(此時撰了。收漉水囊等缽。只令持三衣缽座具)令問受者名了。次聞合教授所持短策交名。即說三衣缽座具名等。次問十三難。次十遮等教訓之詞(具在別條)西羯磨師教授師和僧作此。專同東二師無異。但別座置塔乾角。向北敷座具居(三衣缽等同東猶置本座)次(大覺記第五頌)邊尼賊破黃五逆非畜二(云云。五逆殺父母羅。破僧出佛血)十三難略頌(□頌)汝和年三父母他奴官丈十遮略頌。次問難遮竟。起引將受者。還至第二戶前。受者向北並立閾外。只教授師獨昇壇上。當羯磨師前去八尺許。向北唱將來羯磨雲。大德僧聽。彼某甲(受者等名)從和上某甲(和上御名)求受具足戒。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已問竟聽將來白。如是(一說)次乍立向南。舉手招受者。登壇上將至羯磨師前。向北並立。各取三衣缽(置並羯磨師前)只令捧座具。持至菩薩三座前。教授師取彼座具敷座。並唱了。此是白髮授戒事三柱菩薩御座也。故稱御名。 為奉拜(為言學)南無頭田那菩薩南無樓至菩薩南無馬蘭那菩薩(三反令申)起三拜(令申南無)即立各帖座具令持。受者還至羯磨師前(亦取座具助教居並)唱了。令奉拜師僧。起三度奉拜(高音南無)次令白求哀言(理以自可申。然由未悟方軌。傳之令申稱名。各)大德僧聽。我某甲(受者名)從和上某甲(和上御名)為和上願僧拔濟我。慈愍故(三說。乍居一拜。南無)教授師就別座(待羯磨師所作了)次羯磨師教示衣缽座具等名。再問十三難十遮了之詞。並白問羯磨之間說此教誨云云。具在別章(如文誦說)已了。又教授師立寄。教令起拜(三反南無)當此時間(戒牒賜拜立署判了)即立令助帖座具持衣缽。將到作時師前。取六念文等入一人缽上了。令作大威儀衣。而自前西橋下壇。出閾外向西。次迴行北東。轉行到著三司前。被記受了。即入授衣缽師。幕中三拜(南無)此所四師一人(作說授頌)三人(助教授者輪轉為常)自此所出。還請壇堂西脅入閾內。向三柱菩薩座起拜(三反每拜)高聲(令申南無)但不稱菩薩御名。當此時三衣缽座具係肘出堂。即參詣大佛殿。敷座具頂禮。次臨初夜參說相堂了(某教授師羯磨師作此。具如別章)。   說相教訓章第六   至初夜時。洪鐘以前。先打院鐘三下時。受者入堂。坐了。即堂達師申說十師。長打時。說相師著巾袈裟。持香爐三衣缽座具。俱共諸大小師入堂竟時。說相師就塔南座先起三拜。但自餘大十師著平袈裟。不持缽香爐。各著本座。小十師共坐下層壇。打磬三禮。如來唄(下音)次神分(寶號真言心經大作法神分)次後誓佛名。次誓句(任意)次表白(具在本文如別章)先說相四重四喻。次說四依。次說六念五觀。   此中種種說法(如文)說淨事安居事依止事(具在別條章文了)佛名四五反。誓句(任意)是則授具足戒大事既了。   新撰東大寺戒壇授戒方軌卷一   布薩戒師作法(但小乘十四日及二十九日行之)   維那雲。僧差誦戒。戒師雲。我當誦。即立至佛前(敷座具三禮)著禮盤誦雲。   少比丘(某甲)稽首和南。敬白。大眾僧差誦律。恐有時錯誤。願同誦者指授(一說)次登高座。次唄。次香水打之。次誦戒本雲。   稽首禮諸佛及法比丘僧   今演毘尼法 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無涯 如寶求無厭   願護聖法財 眾集聽我說   欲除四棄法 及滅僧殘法   障三十捨墮 眾集聽我說   毘婆屍屍棄 毘捨□□飯□  呴□□□□殺□迦葉釋迦文   諸世尊大德 為我說是事   我今欲善說 諸賢鹹共聽   假如人毀足 不能有所涉   毀戒亦如是 不得生天人   欲得生天上 若生人中者   常當護戒足 勿令有毀損   如御入險道 失轄折軸憂   毀戒亦如是 死時懷恐懼   如人自照鏡 好醜生欣戚   說戒亦如是 全毀生憂喜   如兩陣共戰 勇怯有進退   說戒亦如是 淨穢生安畏   世間王為最 眾流海為最   眾星月為最 眾聖佛為最   一切眾律中 戒經為上最   如來立禁戒 半月半月說   次略神分了 至佛前誦雲   少比丘(某甲)稽首和南。敬謝。大眾僧差誦律。三果不動多有錯誤。願眾慈悲。佈施歡喜。次日沒偈了。去了。   白眾等聽說 日沒無常偈   此日已過 命即滅消 當願此身  唸唸哀老 一念之間 如何可保   是故眾等 勤心行道眾 修道至無餘   大乘布薩作法(十五日及晦日行之)   維那雲。眾差誦戒。戒師雲。我當誦。即立至佛前敷座具三禮。□跪合掌可申。我假名菩薩(某甲)稽首和南敬白大德眾。差誦菩薩戒。恐有錯誤。願同持者指受(一說)次登高座。次唄。次香水打之。次誦戒本雲。   諸大德諦聽。佛滅度後。於像法中唯應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者即是此戒。持時如闇遇明。如貧得寶。如病得醫。如囚繫出獄。如遠行得歸。當知此即是大師。若佛在世無異此也。悕心難生。善心難發故。故莫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剎那造罪殃墮無間。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壯色不停猶如奔馬。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今正是時眾等應當各各一心勤修精進。慎勿懈怠嬾惰睡眠縱意。夜則勝心存念三寶莫以空過。徒失疲勞後大深悔。終無所得。眾等一一謹依此戒。如法修行。   合十指爪掌 供養釋師子   我今欲說戒 僧當一心聽   乃至小罪中 心應大怖畏   有罪一心悔 後更莫復犯   心馬馳惡道 放逸難禁制   佛說切戒行 亦如利轡勒   佛口說教誡 善者能信受   是人馬調伏 能破煩惱軍   善即受教敕 亦不愛樂戒   是人馬不調 設在煩惱軍   若人守護戒 如犛牛愛尾   繫心不放逸 亦如獲著鎖   日夜常精進 求實智慧故   是人佛法中 能得清淨命   次略神分了 至佛前誦雲   我假名菩薩(某甲)稽首和南敬謝大德眾差誦戒。三果不動。多有忘失。惱亂大德。願眾慈悲。佈施歡喜(一說)。   次略神分了次日沒偈了。去   自恣作法   歡喜頌   大德憶念。此丘(某甲)從無始以來至今自恣(若過前布薩者從前布薩至今日自恣)於其中間。三業四儀眾多不善惱亂大眾。願眾慈悲。佈施歡喜(云云)。   次維那洗籌頌   菩薩聖眾僧 凡夫眾和合   香水浴淨籌 自恣度眾生   次洗手頌(今一年小比丘將水行之)   八功德水淨諸塵 灑掌去垢心無深   執持禁戒無缺犯 一切眾生亦如是   各至座前說之。不得一時。   次維那左手投籌。右手槌一打。   和槌一打頌曰。   諸佛子等諦聽。此一住處一自恣。出家菩薩在家菩薩都合若干。各於佛法中清淨出家自恣。上順佛教四恩。下為含識各念阿彌陀佛名一切誦(一打)。   次佛前返來槌打雲   大德眾僧。今日自恣。我比丘(某甲等)亦自恣。若有見聞疑罪。大德長老哀愍故語我。我若見罪。當如法懺悔(第二第三亦如是)。   敬白。諸佛子等合掌至心。聽此南閻浮提日本大和國東大寺僧伽藍處。我等大師釋迦牟尼遺法弟子出家在家並二情等。自惟流轉生死。長劫乃由不遇無上慈尊。今生若不發出離之心。恐還流浪。故於此日用意三寶。渴仰大乘共宜持傳菩薩戒藏。願以此功德資益天龍八部使威光自在。皇帝陛下聖化無窮。太子諸宮福延萬葉。師僧父母常保安樂。見聞隨喜宿障雲消。亦迷三途災殃自殄。迴此功德於裟婆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一打)。   諸佛子等諦聽。此菩薩戒藏。三世諸佛同說。三世諸菩薩摩訶菩薩同學眾中。有未發菩提心未受諸佛大乘戒者出(三說一打)。   諸佛子諦聽。眾請自恣羯磨(某甲)為眾受自恣人(某甲)為眾受自恣人(某甲)為眾梵音師(某甲)。   次對揚   南無登霞聖靈成正覺   令法久住利有情   十方諸佛證成自恣   聖朝安穩增寶壽   大伽藍安穩興正法   天下安穩萬民豐樂   毘尼耶藏甚深妙典   豆田耶等來守護   所願成辨優波離尊者   次維那僧前敷座具三禮。槌一打雲。大眾已集。各於歡喜(云云)次大眾從第一臘次第誦歡喜頌。   受籌頌(授籌平跪授之)   金剛無礙解脫籌 難得難遇如今果   我今頂載歡喜受 一切眾生亦如是(說已受取兩手擎而頂戴之)   籌返頌   具足清淨受此籌 具足清淨還此籌   堅固棄捨無缺犯 一切眾生亦如是   次維那籌數計自恣僧數。和槌一打   雲何於此經 究竟到彼岸   願佛皆微□□□貨□□□   次堂童子(眾引)次維那佛前散花(天地此界等)。 ******   《大正藏》第74卷   No. 2350   東大寺戒壇院受戒式   一戒壇院莊嚴敷設   先壇上辨香花燈明等   次塔前向北置二座(擬沙彌戒和上羯磨師)    壇上西南角空座前置二座(一高座。一禮盤擬講遺教經)。 壇上北西二面設十師座。   塔東乾二處設二教授師座(半疊也)。   下層壇南西二面敷小十師座(但十師登壇已後敷之)。 堂前設和上十師座(擬請師時)。   堂東戶外設問難座。   東近廊設呼立名帳師內著衣眾座。   中門西脅設授衣眾座。   中門設綱所省寮座(綱所西。省寮東也)。 一最初法式   先放諸寺可集受者牒等事(可依本式)。   次堂達等小十師於講堂前持尺令看衣缽座具針筒漉水囊等可作之事。依律文教訓既畢(此名外看衣)。   次依寺解文隨年齒亦就師主座次各各寺寺次第結番帳文進三司使押書(度授堂達師等)三人為番。亦二人為中。正一人為上(云云)彼受者生年不滿二十歲者。及衣缽非法座具非法等不如法者。小十師當此時皆細檢察取捨。如法擇定教訓准律文行之。   次堂達二人詣和上房定色已後。作連請書一枚即請定。十一座中上五座為和上二羯磨二教授師。次二座為沙彌戒和上羯磨師。次一座為講遺教經師。次一座為說相師。次一座為說淨主。最後一座為作時師(已上請文注之。各取奉了)小十師中上二口堂達師。次四口授衣師。次一口呼立名帳師。次三口內著衣師(堂達已下以言差定)。 一請師次第   先堂達二人引烈八口小十師到立南中門內。三司使專寺別當(專寺別當依古注之。近代絕耳)相共而召入受者(此雲後烈見。初烈見在最初法式中)依次東遣一番。西遣一番。如斯東西互入並居左右廊內階石。小十師各五僧東西別立教坐而已。   次堂達詣和上房消息。申驚大十師畢。   次打鐘(三下長打)。   次和上大十師共引烈從西廊內階石。手執香爐肘係坐具。令弟子持衣缽。徐進赴戒壇堂西近廊矣。當此時小十師教東西受者令申南無。起居禮拜。   諸師從近廊南階石向東行步到著堂前座(弟子等從近廊西端下壇參堂前。各受香爐。暫間待之)諸師自手敷坐具。向堂執香爐。起居三拜已。向南並坐即自手取淨履移置座北(此時衣缽置座了。弟子等退去)。   次東西堂達各引率四口小十師任短策交名各方校合受者名面了。即還到中門之中間向北並立。先東堂達白雲。東方受者爾許番。西堂達白雲。西方受者爾許番。又東堂達白雲。都合爾許人。次告示省寮官人俗類令出中門外暫立(至請師了)綱所三人專寺別當等留坐中門內本座而已。   次堂達小十師各五口分立東西受者後(伺節節令起拜。胡跪合掌低頭合目答申)遠遠所所分立教悟受者令奉請之。   次東羯磨師捉香爐唱雲。諸受者應奉請和上。和上是得戒根本。歸依此師正發大戒。東第一座某寺某大德奉憑汝等具足戒和上。所以汝等先立三禮(小十師教三拜唱南無已。胡跪合掌)然後當起慇重心奉請。理須各以自言奉請。而未知方軌。故教汝。汝當一心承順我教。即教請雲。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大德為和上。願大德為我作和上。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說)和上訃雲。受諸所請。受者同音各雲頂載持(乍居一拜)。   次東教授師捉香爐唱雲。諸受者等羯磨阿闍梨者是受戒正緣。若無此人秉於羯磨。則大地塵沙戒法無由得生。故須起增上慇重心如教奉請。從東第二座某寺某大德為東方受者等為羯磨阿闍梨。從東第三座某寺某大德為西方受者等為羯磨阿闍梨。所以汝等先立三禮(小十師教三拜。南無胡跪合掌)然當奉請。即教請雲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大德為羯磨阿闍梨。願大德為我作羯磨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說)二羯磨師訃雲。受諸所請。諸受者各雲頂載持(一拜)。次西羯磨師捉香爐唱雲。諸受者等教授阿闍梨者是發汝具戒緣起方便並因此師教授引導。故須起慇重心如教奉請。從東第四座某寺某大德為東方受者等為教授阿闍梨。從東第五座某寺某大德為西方受者等為教授阿闍梨。所以汝等先立三禮(小十師教三拜。南無胡跪合掌)然當奉請。即教請雲。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大德為教授阿闍梨。願大德為我作教授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說)一教授師訃雲。受諸所請諸受者各雲頂載持(一拜)。   次西教授師捉香爐唱雲。諸受者等。夫羯磨法非是獨秉。必取七證證無錯謬。若論發戒功與三師齊德。故須起慇重心如教奉請其七證者奉置和上隨一羯磨二教授師餘七人是也。隨一羯磨者。東羯磨師秉聖法時。西羯磨為證戒師西羯磨師。秉聖法時。東羯磨為證戒尊師。所以汝等先立三禮(小十師合掌)然當奉請。即教請雲。   諸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諸大德為證戒尊師。願大德為我作證戒尊師。我依諸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說)七證中第一大德訃雲。諸大德受諸所請。諸受者各雲頂載持(一拜)。 一入堂儀式   先打鐘(此時初開堂戶以前不開之)。   次大十師行烈戒壇堂西近廊奉待和上之間。令弟子持香爐衣缽坐具草座淨履。各加實檢了。   次和上大十師捉香爐著淨履東教授師為引頭。從近廊南階石(童子等撰留廊內了)徐行步過堂前至南面東一戶。即入從南面東橋登下層壇左繞一匝已。引頭教授師迴至南面西橋向北而立。自餘諸師各香爐授弟子。自手敷坐具已。同時起居三拜。即起帖坐具了。然各卓立具修威儀。廣運心想請十方現在諸佛諸大菩薩聲聞僧眾普會戒壇天龍八部遍滿虛空。然從南面西橋登壇上。左繞塔一匝已。引頭教授師至塔坤角。去菩薩座八尺許向西而立。即和上為初。結三人為一番。三番盡九人。最後一人與引頭教授師結二人為一番。每番各當引頭前敷坐具。禮三菩薩座。禮已且至本座依次而坐(以東為上)皆坐已俱起捧香爐三拜。   次小十師具修威儀。從壇下左繞一匝巳。從南面東橋登下層壇。更一匝迴禮佛三拜。依次而坐。   次堂達從南面東橋卻下引受者。從南面西橋登下層壇。左繞即在東西二面。禮佛三拜已依結番次而坐。 一授沙彌戒 先打鐘   次沙彌戒和上羯磨二師起座從南面西橋下立下層壇。手捉香爐(使弟子塔前座敷草座置衣缽。)即烈行正南方。從南面東西橋登。各至其座共立捧香爐三拜已坐。   次羯磨師打磬三禮。如來唄(下音)略神分   次表白雲。白諸求戒佛子等。戒是度苦海之船筏入菩提之翼也。三乘行從此而始。定慧業由此而生。故受戒者有得脫期。不受者不能出離。能受能持定得菩提。四分五分十誦僧祇四部律意必先受十戒。然後得具戒。不同外道一往頓受。佛法如大海。漸深漸入也。抑發得戒依和上大慈。是故應某大德奉請沙彌戒和上。即教請雲。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請大德為和上。願大德為我作和上。我依大德故得受沙彌戒。慈愍故(三請)和上答雲好。   次和上教雲。得戒依羯磨師。是故應某大德奉請沙彌戒羯磨師。即教請雲。   大德。一心。我某甲請大德為阿闍梨。願大德為我作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受沙彌戒。慈愍故(三請)羯磨師答雲好。   次勸請 至心勸請三寶田 毘尼教主釋迦尊 波羅提大叉甚妙典 豆田耶等諸聖眾 還念本誓來影向 證知證誠願成辨 至心懺悔三業中 造作眾多無量罪 唯願三寶盡消除 至心發願我決定 速證無上大菩提 法界眾生亦如是 次教受戒體雲   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我今隨佛出家。某甲為和上。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我今隨佛出家已。某甲為和上。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結)。   次為說戒相雲。   盡形壽不殺生。是沙彌戒。能持不答。言能(下同)。   盡形壽不偷盜。是沙彌戒。能持不。   盡形壽不婬泆。是沙彌戒。能持不。   盡形壽不妄語。是沙彌戒。能持不。   盡形壽不飲酒。是沙彌戒。能持不。   盡形壽不著花鬘香油塗身。是沙彌戒。能持不。   盡形壽不歌舞倡伎亦往觀聽。是沙彌戒。能持不。   盡形壽不高廣大床上坐。是沙彌戒。能持不。   盡形壽不非時食。是沙彌戒。能持不。   盡形壽不捉生像金銀寶物。是沙彌戒。能持不。   是沙彌十戒。盡形壽不得犯。   南無登霞聖靈成佛道。   南無令法久住利有情。   南無聖朝安穩增寶壽。   南無天下安穩常豐樂。   南無堅持十戒無缺犯。   南無生生世世憶持不忘。   南無大悲護念成御願。   迴向大菩提。 一講遺教經   先打鐘   次登高座(先著禮盤三禮。然昇高座)。   次法用(十師中堪能梵唄。小十師中一人散華)。   次講師唱雲。掛畏建立伽藍莊嚴壇場。   登霞聖靈及以開闢以來御靈尊靈等奉送淨土菩提(摩訶毘盧捨那佛各一切誦)。   令法久住利益眾生故(釋迦佛名一切誦)。   梵釋四王龍神八部伽藍護法當所明神國內一切神等奉為法樂莊嚴(般若心經一切誦)。   奉為聖朝御願成就(藥師佛名一切誦)。   奉為太上天皇春宮太子御願圓滿(藥師佛名一切誦)。 大臣公卿文武百官善願圓滿(藥師佛名一切誦)。   天下安穩萬民豐樂(觀世音菩薩名一切誦)。   敬白三寶界會諸求戒佛子等。今敷鶴林之法座開遺教之妙旨。夫以護戒之力寔優。度海之大士惜浮囊於羅剎。持禁之德至高。草繫之沙門顯曝身於曠野。所以釋迦大師從鹿苑度陳如至雙林化須跋。專歎戒法為萬善初基。特崇屍羅為七眾莊嚴。今此經者是釋迦世雄最後之遺訓。能仁善逝臨終之極說。導釋眾之指南開戒行之妙門也。比丘因此調身口七支於內外。新學以之寂三業憤動於四儀。故今登壇受具之始講此妙典。令新戒佛子等聞未聞法發渴仰誠。仰乞十方三世薄伽梵。豆田耶等諸菩薩三乘一切賢聖等本願大悲降臨此。講經法事證知證誠。聖朝御願成辨。   至心勸請三世佛 毘尼教主釋迦尊   教授弟子遺教經 豆田耶等諸菩薩   還念本誓來影向 證知證誠願成辨   至心懺悔無始來 三業所作無量罪   今對三寶十力前 至心發願我決定   速證無上大菩堤 法界眾生亦如是 佛臨般涅槃略說遺教經   將釋此經略開三門。第一述大意者。夫以善逝醫王屍羅之風扇三有而除熱惱之塵。遍知能仁木叉之雨灑法界而潤無上之芽。浩汗善權豈得測乎。今此經者此乃三世諸佛真實遺言。初心菩薩入道要門。聽聞之者護鵝珠。修行之者存浮囊。經之大意蓋如此矣。   第二釋題目者。具三種覺名佛。趣岸不久為臨。戒本雲垂義。同臨也。棲心滅故名般涅槃。約繁雲略。金言稱說。最後約言名遺。略訓法要雲教也。經者如常。總雲佛臨般涅槃略說遺教經。   第三判釋本文者。今此經中建立菩薩所修行法。略有七分。一經曰釋迦牟尼等者序分也。二經曰汝等比丘於我等者修集世間功德分。三經曰汝等比丘當知等者成就出世間大人功德分。四經曰汝等比丘於諸等者顯示畢竟甚深功德分。五經曰汝等比丘若於等者顯示入證決定分。六經曰於此眾中等者分別未入上上證為斷疑分。七經曰汝等比丘常當已下離種種自性清淨無我分雲。   南無登霞聖靈成正覺南無聖朝安穩增寶壽南無天下安穩萬民豐樂南無大悲護念成御願。   次迴向(或迴向前誓句)後唄。 一教發戒緣   東羯磨師教諸受者雲。未受戒前惡遍法界。今欲進受。翻前惡境並起善心。故發戒所因還遍法界。故善生經雲。眾生無邊故戒亦無邊。大地等無邊戒亦無邊。薩婆多雲。新受戒人與佛齊德。十輪經雲。瞻蔔雖萎勝一切花。破戒比丘勝諸外道。智論說言。受戒而破。初入地獄後得解脫。不受戒者永沈苦海。毀犯尚爾。況清淨持。當發上品心得上品戒。若下品心乃至羅漢戒亦下品。上得心者當發是心。我今發心。受戒為成三聚淨戒趣三解脫門正向泥洹果故。又為引導眾生令至涅槃令法久住故。是為上品心。   所集諸僧無問大小普聽遺教。欲受戒者亦聽發戒緣訖。堂達引彼至南面東橋。卻行而下。出東外行立。若未解威儀者堂達一一指授而已。   一堂達引受者安置戒壇外眼見耳不聞處。   (應令受者反被七條。而近來唯隱其緒也。戒壇圖經雲。當東階南設席擬問遮難。云云。而今安置堂東戶外。又其來久也)。 一單白差問緣人   先和上自手打磬。若作彈指為起法由。   先和上作和僧。即問雲。僧集不東羯磨師答雲已集。   問雲。和合不。答雲。和合。   問雲。未受具戒者出。答雲。無未受具戒者。 問雲。不來者說欲。答雲。無說欲者。   問雲。僧今和合。何所作為。答雲。為某甲等作受──大戒羯磨(手持受者交名)。   東羯磨師問雲。眾中誰等能為某甲等作教授師二教授師各答雲。我某甲能(本律此問中無等言。又唯一人答之。而今問置等言。答有二人者。是於問遮難用二人之故也。)   東羯磨師單白雲。   大德僧聽。彼某甲等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若僧時到。僧忍聽。某甲(東教授師名)某甲(西教授師名)為教授師白如是(一白中唱二名。例彼自恣差五德白也)受者交名別別切分為別短策。未作法前各別授與二羯磨師。由此和僧及白之中怙入其名也。   一出眾問緣   先東教授師本座置衣缽香爐等。但持受者交名起至東羯磨師前。敷座具三拜已。   即起以座具敷置塔東座上(西教授師塔乾座也)還至羯磨師所請取短策(數枚短策計請之。次呼起堂達師在壇北下層。相共羯磨師審定名字等而已)。   即從南面東橋下著東近廊座。自敷草座坐已。次呼立名帳師以名帳合受者面。   次內看衣師收漉水囊等。只令持三衣缽坐具。次東教授師隨其交名召受者等。教敷坐具。及申手內而坐。應慰誘言汝等莫恐懼。須臾將汝等著高勝處(批雲。堪為道器位登僧寶。是為高勝處)則執彼尼師壇為受持已。令在上坐。語言。此坐具如塔之基。今受授即受持五分法身之基也。次執五條語言。此名安陀會。指身所著雲。此名鬱多羅僧。執大衣雲。此名僧伽梨。此三衣名一切外道所無。三衣如次斷三毒惑。滅三業罪。次執缽語言。此名缽多羅。恆沙諸佛標誌也。如是衣缽應當受持。即問雲。此衣缽是汝等物不。答言是。即襆衣缽已應語言。善男子等諦聽。今是至誠時。實語時。我今問汝等。隨我問答。若不實者當言不實。若實言實。即問雲。   汝等不犯邊罪。汝等不污淨戒比丘尼。   汝等不賊住。   汝等不破內外道。   汝等不黃門。   汝等不殺父。   汝等不殺母。   汝等不殺阿羅漢。   汝等不破僧。   汝等不出佛身血。   汝等不非人。   汝等不畜生。   汝等不二形。   一一答言不。   問已應語言。善男子等十三難已無。更問諸遮。   汝等字何 答言某甲   和上字誰 答言某甲   年滿二十 未答言滿   衣缽具不 答言具   衣等父母聽不 答言聽   汝等非負債不 答言非   汝等非奴婢不 答言非   汝等非官人不 答言非   汝等是丈夫不 答言是   汝等有五種病不 答言無   善男子等既無遮難。定應得戒。如我今問。僧中亦當問。如汝等今答。僧中亦當答。應教起立。威儀齊正著履。揲坐具安臂上。襆衣缽置手中已。語言。我至僧中為汝等通信。若眾許可我當舉手召汝等可即來入。   已上東教授師行事也。西教授師可准之。 一單白喚受者入眾   東教授師如常威儀起將受者至東二戶閾外向北並立。然獨行從下層南面東橋登至層上。西轉從上層南面西橋登。東轉當佛前三拜已。東轉北迴。至東羯磨師前去八尺許立。當作白雲。   大德僧聽。彼某甲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已問竟。聽將來白如是。   作白成就答西教成就   白已。東教授師至南面西橋上舉手呼言。某甲等來。受者等依召即來。從下層東橋上。西迴至第二層西橋而上。教授師將至羯磨師前向北並立。各取衣缽並置羯磨師前。只令持坐具將至三菩薩座前。取彼坐具敷令並坐。教雲。此是三菩薩之座也。此三菩薩請佛起受戒等之首。於戒有功故應稱名奉拜。   南無頭田耶菩薩南無樓至菩薩   南無馬闌耶菩薩   三拜已。教授師怗彼坐具令持受者。還至羯磨師前。助敷坐具令在上。總禮諸師三拜已。右膝著地合掌。 一正教乞戒   東教授師至羯磨師前右膝著地。整受者衣服安慰其心言。懇至誠仰憑清眾。求哀乞戒。此戒法勝故六道中唯人得受。彼天王梵王常作念言。何時得受具戒。由報障故不得受戒。汝等今生人中無諸遮難。當發增上善心乞戒。須臾之間入三寶數。但乞戒由汝等自心。而未曉方軌。故佛教我引導汝等。汝等當逐我語。   大德僧聽。我某甲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我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願僧拔濟。我慈愍故(三說。乍坐一拜。南無)。   教授師教已。就塔東座待羯磨師所作而已(西教授師行事准之。但就塔乾座也)。 一單白和僧   東羯磨師當白雲。   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某甲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某甲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問諸難事白如是。 西羯磨師准之 一正對眾問   東羯磨師應取受者衣缽一一提示言。此安陀會鬱多羅僧僧伽梨及缽多羅。若借來者不得戒。實是汝等物不。答言是。應語言。善男子等諦聽。今是真誠時。實語時。今隨所問汝等當實答。恐屏處有濫故。同前教授師問對大眾一一問汝等。當還同彼答一一答。   汝等不犯邊罪(一一具問如前)答言不(一一具答如前)。汝等字何(一一具問如前)答言某甲(一一具答如前)。 西羯磨師准此行之。 一正受戒法   東羯磨師語受者雲。善男子等汝等遮難並無。眾僧同慶。當與汝等大戒。但深戒上善廣周法界。當發上品心得上品戒。上品心者如前緣雲。今受此戒為趣泥洹果伺三解脫門成就三聚戒令正法久住。此名上品心。今當塵沙戒法住汝等身中。若此戒法有形色者。入汝等身時作天崩地裂之聲。由是非色法故。今汝等不覺。汝等當發慇重心。勿得懈慢。今為汝等作羯磨聖法發塵沙戒善。汝等不聞。外道仙人用咒術力尚能移山填海迴天轉日。豈況如來六道之師所說聖法而無此力。今一白三番羯磨世尊口出。我今傳此當發汝等戒體。汝等須知之。便白僧雲。眾僧慈悲佈施某甲等具足戒。願勿異緣令他不得。白已四顧望雲。眾僧如法聽作羯磨。   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某甲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某甲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某甲某甲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授某甲某甲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上。白如是(作白已。問僧成就不。僧中知法者答雲成就)。   作白成就不 成就   語受者言。已作單白了。眾僧皆隨喜。當作初番羯磨。即依此羯磨力法界戒善並皆動轉。莫令心沈舉。應用心承仰。又白僧雲。當聽羯磨。   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某甲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某甲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某甲某甲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僧今授某甲某甲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上。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某甲某甲授具足戒。某甲為和上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問雲成就不。答雲成就)。   告受者言。已作初羯磨。眾皆默可。當作第二番羯磨。依此羯磨力法界戒善並舉集空中當汝等順。當起忻心勿縱怠意。白僧雲。聽羯磨。   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某甲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某甲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某甲某甲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僧今授某甲某甲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上。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某甲某甲授具足戒。某甲為和上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問雲成就不。答雲成就)告受者言。已作二羯磨。眾僧並和合。餘唯一羯磨在。謂第三番羯磨。依此羯磨力法界諸功德當入汝等身心。   汝等當身總盡虛空界心攝三有眾生並欲持護三世佛法。汝等不起座發得二百五十四萬二千戒成大比丘僧唯在此時。慎莫餘念。白僧雲。願僧佐助慈濟受者。   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某甲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某甲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某甲某甲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僧今授某甲某甲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上。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某甲某甲授具足戒。某甲為和上者。默然。誰不忍者(問雲成就不。答雲成就)僧已忍。與某甲某甲某甲授具足戒。某甲為和上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西羯磨師如之)。 一說戒相   先東教授師令起三拜即立。助令怗坐具。持衣缽將至說相師前。令敷坐具三拜已。右膝著地合掌(教已。就塔東座待說相了。西教授師如之。但塔乾座也)。   次說相師語言。善男子等。汝等受具足戒已。必謹奉持。佛世難值。正法難聞。人身難得。奉戒者難。能受能持修道會聖。必須依佛正教順受隨學。五夏已來專於律部。若達之後修定習慧會正可期。善男子等諦聽。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說四波羅夷法。   汝等一切不得犯婬作不淨行。汝等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   一切不得盜。汝等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   一切不得故斷人命。汝等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   一切不得妄語。汝等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   次為說四依法雲。善男子等諦聽。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說四依法。   一依糞掃衣。汝等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   二依乞食。汝等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   三依樹下座。汝等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   四依腐爛藥。汝等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   次為說雲。汝等諦聽六念法。   第一念知日月大小法。   第二念知食處法。   第三念知夏之大小法。   第四念知衣缽有無淨施法。   第五念知別眾食法。   第六念知病之有無法。   次東教授師教三拜已(此次戒牒賜訃立暑月了)如前威儀將至作時師前。取六念文等入彼缽上了(須記時節。了至量礙。而隨時略之耳)。   西教授師准之。   次受者從西面南橋下出堂閾外。向西迴行北。東轉行到三司前。被記受了。即入授衣師幕中三拜。授衣師輪轉一人說受文。三人助教之(受三衣缽坐具文。授衣師各可持之)。   安陀會(文)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名。此安陀會五條衣受一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   鬱多羅僧(文)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名。此鬱多羅僧七牒衣受兩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   僧伽梨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名。此僧伽梨二十五條衣受四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   缽多羅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名。此缽多羅應量受常用故。三說)   受者從幕內出還詣壇堂。從西脅戶入閾內。向三菩薩座三拜(每拜相留南無。不稱菩薩之名)然後衣缽坐具係肘出堂。   一諸師出堂   東教授師執香爐起。至西面北橋頭立。引和上十師下橋修下層。南出東迴當佛像前三拜。便從下層東橋下。南出雁行去。   已上式竟   戒是佛法壽命。眾生福田。三學依之立。七眾因之成焉。有雲。若總受三聚淨戒者。雖不別受比丘別解脫戒而成菩薩比丘性。地持等說。攝律儀戒中有七眾別解脫戒。故淨影破雲。此義不然。菩薩戒中雖復通攝七眾之法。一形之中不可並持七眾之戒。隨形所在要須別受。如人雖復總求出道隨人何地別須起心方便趣求。此亦如是(云云)道璿和上同淨影意也。故大小乘一切苾芻皆別得其別解脫戒成苾芻性。故智論雲。釋迦法中無別菩薩僧。   是故文殊彌勒等出家菩薩入聲聞眾次第而坐(云云)此亦顯示菩薩苾芻受具成性齊聲聞也。而受得其別解脫戒。在世聖人雖逆見諦善來等得。滅後凡夫但可依於白四羯磨。是故大唐鑒真和上天平勝寶年中來朝。契皇帝心建此戒壇。依白四法度諸苾芻。以為住持佛法鎮護國家之大基耳。其後三百六十餘年於今矣。人澆法廢此有若無。慕道之賓誰不惻乎。私披宣師四分律鈔。覺師鈔批。惲師毘尼討要。並大唐戒壇圖經。本朝法進式等。抄出茲草一卷了。然本文暢大綱任眾目學者。末書調眾目。讓大綱諸師。今則俱依不恣愚意。但末世行用根本尚厭繁。枝條必可略。故入堂省數返為一度。說相約後儀附戒體。此雖有稍異又非無憑據。猶恐季代招無顧謗。如戒壇圖經雲。此之威儀聖所行法。隱既久。執生常者謂是新儀(云云)斯言誠哉。時保安三年八月四日記之。   此式者第七十四代鳥羽天皇御宇保安三年千寅中川實範大德被造處歟中古戒律相承名哲其人也。   於時寶曆十庚辰歲三月二十五日此式書寫之為令法久住而已。   三論末葉權大僧都成杲   天保六乙未年五月以成杲大僧都御本書   寫了大法位得業永倫 ******   《大正藏》第74卷   No. 2351   唐招提寺戒壇別受戒式   第一受前內請 第二鳴鐘集僧   第三正行請師 第四師資登壇   第五講遣教經 第六教發戒緣   第七受者出壇 第八差教授師   第九出眾問難 第十單白入眾   第十一正教乞戒 第十二對眾問難   第十三正授戒法 第十四略說戒相   第十五出界還列   第一受前內請   當日小食後。堂達著履襪持念珠扇引從受者(持坐具香箱著履襪)到長老坊。於彼兼設置機香爐。堂達至和上前。先述其由。然後引入受者。受者上座三人各燒香。三人一列三拜。已下受者同上。次和上以交名被校受者名。次收坐具退出。次到羯磨師並教授師之坊奉請全同和尚。   第二鳴鐘集僧   先撞大鐘(第二番作相時歛聲)次初番作相(打鼓)此時十師各趣集會所。隨標著座(和上隨從沙彌兩人。持衣持缽也。師各隨從沙彌一人。令持衣缽也)餘受者同集舍利殿著座。   第三正行請師   先聞第二番作相。諸受者出集會所。至講堂後幔東向西立列(北為上座)。   次第二番作相之後。教授師引十師(下臘前)出堂。和上之次。釋尊袈裟捧持行列。是時堂達引受者(上臘前)從幔北端出列立幔西面(南為上座)堂達去受者二三尺。南方向北立。次十師出集會所至西室廊。向東少立留。受者同時問訊已。堂達引受者。從講堂後門東間入。到東方座所向西(南為上座)各脫履登座。同時問訊各開座具。互跪合掌奉待十師。堂達南方向北立。次十師見受者入堂已。行列名到講堂北庇。南向列立。教授經十師前向和上前。打鈴(上臘前)引列。此時第三番作相次。釋尊袈裟已下次第引列。教授師從講堂後門入。東轉南迴。南方向北立。袈裟及十師列立南北。行向受者方。此時受者唱南無諸師三禮(五體投地)次教授師引十師。經正面西轉到請師座近所。向南立留打鈴。和上過前時須曲躬。十師至座前列立。教授師速入本座。各同時開坐具三禮。是則遙禮戒壇上之義也(打鈴如布薩。但教授師不禮。下亦效之)其後著座。此時侍者等衣缽。置座。各出於後門。十師著座三禮之後。堂達引受者到請師座。展坐具著座。堂達去受者一臘二三尺。在西北方東向起立。指示受者。受者悉著座。次堂達讀交名。十師各出懷中交名挍之。次讀交名竟。受者同時立三禮(堂達示之)次十師能教人與所教人各執香爐(餘人不取)證七證師時。七證七人俱執香爐。俱所請人故也。   先羯磨師捉香爐。教令請和上雲。諸受者等。應奉請和上。和上是得戒根本。歸依此師正發大戒。必須請之。仍奉請西第一座某寺某大德。應為汝等和上。所以先立三禮(堂達教令三拜已胡跪合掌)告雲。當起慇重心請。須各以自言奉請。而未知方軌故。我教汝等。當一心承順我教。即請雲。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大德為和上。願大德為我作和上。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說)和上訃雲。受諸所請諸受者同音各雲頂載持(乍居一拜)。 次教授師捉香爐。教令請羯磨師雲。諸受者等。羯磨阿闍梨者受戒正緣。若無此人秉於羯磨。則塵沙戒法無由得生。故須增重心於戒師所方發無作。仍奉請從西第二座某寺某大德。應為汝等羯磨阿闍梨。所以汝等先立三禮(堂達教令三拜竟胡跪合掌)告雲。當起慇重心請。須各以自言奉請。而未知方軌故。我教汝等。當一心承順我教。即請雲。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大德為羯磨阿闍梨。願大德為我作羯磨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說)羯磨師訃雲。受諸所請。受者同音雲頂戴持(乍居一拜)次七證師一臘捉香爐。教令請教授師雲。諸受者等。教授阿闍梨為汝等教授引導開解令入僧中。發汝等具戒緣起方便並因此師。重心請者方乃發戒。乃奉請從西第五(三四)座某寺某大德。應為汝等教授阿闍梨。所以先立三禮(堂達教如前)告雲。當起慇重心請。須各以自言奉請。而未知方軌故。我教汝等。當一心承順我教。即請雲。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大德為教授阿闍梨。願大德為我作教授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請)教授師訃雲。受諸所請諸受者同音雲頂戴持(乍居一拜)。次教授師捉香爐。令請七證師雲。諸受者等。以羯磨法非是獨秉。必須此人證無錯謬。若論發戒功。與三師齊德。故須請之。仍奉請某寺某大德等。應為汝等證戒尊師。所以汝等先立三禮(堂達教如前)告雲。當起慇重心請。須各以自言奉請。而未知方軌故。我教汝等。當一心承順我教即請雲。諸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諸大德為證戒尊師。願大德為我作證戒尊師。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說)七證一臘總訃雲。諸大德受諸所請諸受者同音各雲頂戴持(乍居一拜)。 次請師竟。十師同時一禮(五禮投地打鈴)已。收坐具降座前著履。   次教授師往十師末。向南打鈴。次下臘前引眾。釋尊袈裟。捧行如前。從講堂正面出。經南庇至西室邊。從其南轉至西室南端。列立打止鈴(二丁)次受者同時取衣缽。隨堂達赴戒壇。   次聞鈴打止撞列鐘(第四番作相也)此時開戒壇東南西三方戶。   第四師資登壇   先教授師聞鐘聲。亦即打始鈴(二丁)引十師從戒壇下層南面東階登。東出北迴繞壇一匝。和上在西階下。當佛前香爐授侍者。各展坐具三禮。教授留西階西北打鈴。次收坐具卓立觀想(此觀想後不打鈴)釋尊袈裟役人捧之。直從南面東階登壇上。置東北方機上也(不得繞壇)。   戒壇圖經雲。十師請十方現在諸佛大菩薩聲聞僧眾普會戒壇。天龍八部遍滿虛空(文)是其觀想也。   次教授向和上打鈴引和上。上臘前登南面西階。東轉北迴繞佛一匝。座置衣缽。侍者退出(從東階下)十師直南迴禮三菩薩(捉香爐中禮)三人三番禮。後教授師一人禮。教授立佛壇西南打鈴。次禮南山及開山(不用打鈴)前禮人至本座起立。次十師各禮竟。教授打鈴。諸眾同時開坐具三禮。其後著座。列鐘此時止。觀想之間受者在庭上立三禮(中禮)禮竟隨堂達引導從南面西階登下層壇。左繞一匝。即在南西二面。禮佛三拜已。依結番次而坐。堂達坐下層東座。   東大戒壇式於此所致沙彌受戒。至不如法。須於前日作沙彌別受法。至通受比丘者。古來不用沙彌別受法。直受具戒耳。   第五講遺教經   先登高座(講師立座。東出南迴。向佛前三禮。然後登高座)   次法用(戒尺二下唄散華)   次講師唱去。掛畏建立伽藍莊嚴壇場登霞聖靈。及以開闢以來御靈尊靈等。奉送淨土菩提(摩訶毘盧捨那佛名一切誦)   令法久住利益眾生故(釋迦佛名一切誦)   奉為梵釋四王龍神八部伽藍護法當所明神國內一切神等法樂莊嚴(般若心經一切誦)   奉為聖朝御願成就(藥師佛名一切誦)   奉為太上天皇春宮太子御願圓滿(藥師佛名一切誦)   奉為征夷大將軍御願圓滿(藥師佛名一切誦)   為大臣公卿文武百官善願圓滿(藥師佛名一切誦)   為天下安穩萬民豐樂(觀世音菩薩名一切誦)   敬白三寶界會諸求戒佛子等。今敷鶴林之法座。開遺教之妙旨。夫以護戒之力寔優。度海之大士惜浮囊於羅剎。持禁之德至高。草繫之沙門顯曝身於曠野。所以釋迦大師從鹿苑度陳如。至雙林化須跋。專歎戒法為萬善初基。特崇屍羅為七眾莊嚴。今此經者是釋迦世雄最後之遺訓。能仁善逝臨終之極說。導釋種之指南。開戒行之妙門也。比丘因此調身口七支於內外。新學以之寂三業憤動於四儀。故今登壇受具之始。講此妙典。令新戒佛子等聞未聞法發渴仰誠。仰乞十方三世薄伽梵。豆田耶等諸菩薩。三乘一切賢聖等。本願大悲以降臨此。講經法事。證知證誠。聖朝御願成辨玉。 至心勸請三世佛 毘尼教主釋迦尊   教授弟子遺教經 豆田耶等諸菩薩   還念本誓來影向 證知證誠願成辨   至心懺悔無始來 三業所作無量罪   今對三寶十力善 至心發願我決定   速證無上大菩提 法界眾生亦如是   佛臨般涅槃略說遺教經   將釋此經。略開三門。第一述大意者。夫以善逝醫王屍羅之風。扇三有而除熱惱之塵。遍知能仁木叉之雨。灑法界而潤無上之芽。浩汗善權豈得測乎。今此經者。此乃三世諸佛真實遺言。初心菩薩入道要門。聽聞之者護鵝珠。修行之者存浮囊。經之大意蓋如此矣。   第二釋題目者。具三種覺名佛。趣岸不久為臨。或本雲垂。義同臨也。棲心滅故名般涅槃。約繁雲略。金言稱說。最後約言名遺。略訓法要雲教也。經者如常。總雲佛臨般涅槃略說遺教經。   第三判釋本文者。今此經中建立菩薩所修行法略有七分。一經曰釋迦牟尼等者。序分也。二經曰汝等比丘於我等者。修集世間功德分。三經曰汝等比丘當知等者。成就出世間大人功德分。四經曰汝等比丘於諸等者。顯示畢竟甚深功德分。五經曰汝等比丘若於等者。顯示入證決定分。六經曰於此眾中等者。分別未入上上證為斷疑分。七經曰汝等比丘常當已下。離種種自性清淨無我分也。   南無登霞聖靈成正覺。   南無聖朝安穩增寶壽。   南無天下安穩萬民豐藥。   南無大悲護念成御願。    次回向   抑捧講經所生之惠業。奉飾傳戒鑑真和上之威光。登壇受具之佛子。圓滿上品清淨之戒法。並金輪聖王御願成辨。國土泰平萬民快樂。一天雲晴兮堯日光高輝。四海浪穩兮舜雨惠無竭。乃至鐵圍大鐵圍同浴三聚淨戒之法水。沙界恆沙界共登一實真如之覺山。為補闕分。釋迦牟尼佛(丁)供養淨陀羅尼(丁)回向大菩提(丁)次後唄。   講畢講師歸本座   第六教發戒緣(羯磨師表白執拂戒尺二丁)   敬白現前大德眾僧言。夫戒者生死海中之船舫。無明暗堣妝燈也。是故大經雲。欲見佛性證大涅槃。必須深心受佛禁戒。又華嚴雲。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於禁戒。則是如來所讚歎。又五百問雲。若持戒者即見法身。又善見雲。戒是汝等大師。令法久住故。又遺教雲。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如是一切大小乘諸經論中讚歎戒法。其文非一。然則凡入釋門者。不問禪教。不可不登戒壇受此戒。世尊成道十二年後。初立此戒。閻浮同行。雖六群之輩尚護戶後之油。況其餘乎。至於滅後優波離尊者結集戒藏永傳末代。後漢明帝永平七年。摩騰·法蘭來至震旦初通佛法。然未及受戒之方法。曹魏之間。中天竺沙門法時尊者。譯出僧祇戒心於洛陽以被時機。請梵僧出羯磨。依法正部初於支那行受戒之法。自是以來晉宋齊梁陳隋之間。戒脈無絕。至於唐南山大師丕。耀戒光。譬如日輪麗中天照大千。本朝天平勝寶六年。我祖大唐龍興寺鑑真大和上。來於此靈地。建大伽藍築成戒壇。初傳戒法。實日本傳律之祖也。和上曾於當寺嘗地味曰。是吉壤也。與清官戒壇地味不異。相傳此戒壇者以三國之土而築成之。所謂印度那蘭陀寺。真丹清官寺。及此處之土也。於是天子親登壇上受菩薩戒。且詔天下。凡出家者。先入當寺登壇受戒。學毘尼藏而後學自宗。其後歷年久之。戒法陵夷。爰有大悲菩薩諱覺盛。粹然而出。戒法一新。山川改色。實當寺中興之祖也。蓋戒有二種。所謂通受·別受也。通受戒許自誓用三聚淨戒之羯磨。別受制從他建白四羯磨之作法。依此兩種則悉攝得頓漸利鈍之機。大悲菩薩兩種並行。至於今不絕者。皆菩薩之力也。爰遺法弟子等。逢難遭之佛法。雖已依通受之軌則瑩。三聚之戒珠(新受人改此句)未能依別受之作法浴白四之法水。晨夕願之無由受之。今幸登壇欲成大願。伏請現前諸大德。垂慈愍秉羯磨。令作法成就焉。   第七受者出壇   所集諸僧無問大小。普聽遺教欲受戒者。亦聽發戒緣訖。堂達引受者至南面東階卻行而下。安置戒壇外眼見耳不聞處(在壇外東南假屋坐)堂達指示受者已。坐壇下層南面東。 第八差教授師   先羯磨師戒尺(二下)為起法由索欲問和羯磨師問雲。大德僧聽。僧集會不答法者答雲。集會。   問雲。和合不答雲。和合。 問雲。未受具戒者出。答雲。此眾無未受戒者。   問雲。不來諸比丘說欲及清淨答雲。此眾無說欲及清淨者。   問雲。僧今和合何所作為答雲。為某甲等作受大戒羯磨(手持受者之交名)。   羯磨師問雲。眾中誰能為某甲等作教授師教授師答雲。我某甲能。   羯磨單白雲。大德僧聽。彼某甲某甲某甲。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若僧時到僧忍聽。某甲為教授師。白如是(問雲。作白成就不。答雲。成就) 第九出眾問難   先教授師本座置衣缽收坐具。立取香爐。向和上中禮三度。禮畢出懷中受者交名。披置於佛壇東方。為召入眾白所牒也。即從南面東階下。著問難處座(敷坐具在上而坐)堂達者差教授白畢。立座下階呼上座受者三人(持香爐曲躬也)受者至問難所。北上座。在座之東向西列立。脫履登座互跪。筵上置衣缽(不敷坐具)。   即安慰雲。善男子。汝等莫恐懼。須臾使汝等著高勝處。   次教授師執受者衣缽示雲(合掌)善男子等諦聽。今此三衣缽之名唯在佛法。一切外道所無也。是以佛制護三衣。如自皮缽如眼目。夫坐具者如塔之有基。今受持則持五分法身之基。三衣斷三毒惑滅三業罪功德無量。具如經論明之。汝等應頂戴受持。 次教授師先執坐具與受者。教令加法雲(通受人不用已下加法也)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此尼師壇應量作今受持(三說合掌)受持竟令受者在上座(或在坊中亦作加法)。   次五條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此安陀會五條衣受一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   次七條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此鬱多羅僧七條衣受兩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   次大衣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此僧伽梨二十五條(或九條等)衣受四長一短(或兩長一短等)割截衣持(三說)。   次缽多羅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此缽多羅應量受常用故(三說)。   次教授師問雲(已下通受人亦可用)今此衣缽若隨他而借即不得戒。是汝等之所有否諸受者答雲。是。   即襆衣缽已應語言善男子等諦聽。今是至誠時實語時。我今問汝等。隨我問答。若不實當言不實。若實言實。我今問遮難。答若不實。徒自費功浪受無益。故律雲。犯遮難人。七佛一時。為授亦不得戒。今先問十三難。應一一如實答。   汝等不犯邊罪不答。不犯。   鈔雲。邊罪難者。謂先受具戒毀破重禁捨戒。還來欲更受具。此人罪重。名佛海邊外之人。不堪重入淨戒海也。乃至准論。白衣。五戒八戒。沙彌。十戒。破於重者同名邊罪。   汝等不污淨戒比丘尼不答。不污。   鈔雲。謂俗人時犯。若受戒已犯者。止名邊罪所收。   汝等不賊住不答。不然。   謂白衣及沙彌時盜聽他說戒羯磨眾僧法事。或無師自出家。或有師出家受十戒。往他方或言十夏。次第。受禮。入僧布薩一切羯磨。受信施物等也。   汝等不破內外道不答。不然。   謂本是外道來。投佛法受具已竟。反還本道。今復重來。彼此通壞。志性無定也。汝等不黃門不答。不然。   有五種黃門。一生黃門。二犍作者(犍者都截卻也)三因見他淫方有妒心淫起。四忽然變作。五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也。   汝等不殺父不。答。不爾。   汝等不殺母不。答。不爾。   汝等不殺阿羅漢不。答。不爾。   汝等不破僧不。答。不爾。   汝等不出佛身血不。答。不爾。   汝等不非人不。答。不爾。   汝等不畜生不。答。不爾。   汝等不二形不。答。不爾。   問已應語言。善男子等。十三難已無。更問諸遮。   汝等子何。答。某甲。   和尚字誰。答。某甲。   年滿二十未。答。滿。   衣缽具不。答。具。   汝等父母聽不。答。聽。   汝等非負債不。答。非。   汝等非奴不。答。非。   汝等非官人不。答。非汝等是丈夫不答。丈夫。   汝等無五種病不。答。無。   五種者。謂癩癰疽白癩乾痟顛狂也。及大小便涕唾常流也。伽論雲。聾人不聞羯磨不得戒。聞者得。   善男子等。即無遮難。定應得戒。如我今問。僧中亦當問。如汝等今答。僧中當答。   堂達裹受者衣缽持之。收坐具安臂上。威儀齊正教授示雲。我至僧中為汝等通信。若眾許可。我當召汝等。可即來入。   第十單白入眾   教授師起引受者。至東二戶閾外向北並立。然猶行從下層南面東階登西轉。從中層南面西階登東轉。當佛前三拜已。東轉北迴至羯磨師前。去八尺許立。當作白雲。大德僧聽。彼某甲某甲某甲。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已問竟聽將來白如是(戒師問。作白成就不。答。作白成就)。   白已教授師至南面西階上召受者。受者依召即來。從下層東階登西迴。至第二層西階而登。至佛前三拜。展坐具。教授師將至羯磨師前向北並立(東為上座)各取衣缽並置羯磨師前。只令持坐具。將至三菩薩前(北為上座)敷坐具令並坐。教雲。此是三菩薩座也。此三菩薩請佛起受戒等之首。於戒有功故。應稱名奉拜(同時三拜五體投地。每拜稱名號)南無頭田耶菩薩。南無樓至菩薩南無馬闌耶菩薩。   次收坐具至南山·鑑真二大師前三拜(南為上座)。   次還至羯磨師前敷坐具(圓座上)總拜眾僧了互跪合掌(已下至正受戒體竟互跪合掌)。   第十一正教乞戒   教授師在受者傍告雲。汝等懇惻至誠。仰憑清眾求哀乞戒。此戒法者祕故勝故。不令俗人聞之。六道中唯人得受。彼天王梵王常作念言。何時得受具戒。由報障故不得受戒。汝等今生人中無諸遮難。當發增長善心乞戒。須臾之間入三寶數。但乞戒由汝等自心。而未曉方軌故。佛教我為汝等稱述。應逐我語大德僧聽。我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我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願僧拔濟我。慈愍故(三說。每說乍居一拜。教授師示之)教授師教已著塔東座。待羯磨師所作竟而已。   第十二對眾問難。   先對眾問難單白羯磨師白雲。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某甲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問諸事白如是(問。作白成就不。答。成就)。   次正對眾問羯磨師應取受者衣缽。一一提示言。此安陀會·鬱多羅僧·僧加梨·及缽多羅。若借來者不得戒。實是汝等所有不答言。是應語言。善男子等諦聽。今是真誠時實語時。今隨所問汝等當實答。恐屏處有濫故。同前教授師問。對大眾一一問。   汝等當還同彼答一一答汝等不犯邊罪(一一具問如前)答言。不(一一具答如前)汝等字何(一一具問如前)答言。某甲(一一具答如前)。   第十三受戒法   羯磨師語受者雲。善男子等遮難並無。眾僧同慶。當與汝等。大戒。但深戒上善廣周法界。故善生經雲。眾生無邊故戒亦無邊。大地等無邊故戒亦無邊。當發上品心得上品戒。若下品心乃至羅漢戒亦下品。上品心者當發是心。我今發心受戒。為成三聚淨戒趣三解脫門。正向泥洹果故。又為引導眾生令至涅槃。令法久住故。是為上品心。塵沙戒法今當住汝等身中。若此戒法有形色者。入汝等身時。作天崩地裂之聲。由是非形色故。今汝等不覺之。汝等當發慇重心。勿得懈慢。今為汝等作羯磨聖法。發塵沙戒善。汝等不聞。外道仙人用咒術力。尚能移山填海迴天轉日。豈況如來六通之師所說聖法而無此力。今一白三番羯磨世尊口出。我今傳此。當發汝等戒體。汝等須知之。便白僧雲。眾僧慈悲佈施。某甲等具足戒。願勿異緣令他不得。白已四顧望雲。先作一白牒事告知。次秉羯磨評量。可否。大眾一心證明玉白。   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某甲。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某甲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某甲某甲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授某甲某甲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上。白如是(作白問僧雲。作白成就不。僧中知法者答雲。成就)。   語受者雲。善男子等諦聽。已作單白畢。眾僧皆隨喜。當作初番羯磨。即依此羯磨力。法界戒善並皆動轉。莫令心沈舉。應用心承仰。   又白僧雲。作白既成。次秉羯磨。大眾一心諦聽。羯磨。   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某甲。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某甲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某甲某甲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僧今授某甲某甲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尚。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某甲某甲授具足戒。某甲為和上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問雲。羯磨成就不。答雲。成就)。   告受者言。善男子等諦聽。已作初羯磨。眾僧皆默可。當作第二番羯磨。依此羯磨力。法界戒善並舉集空中。當汝等頂。當起忻心。勿縱怠意。   白僧雲。大眾一心諦聽羯磨。   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某甲。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某甲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某甲某甲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僧今授某甲某甲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上。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某甲某甲授具足戒。某甲為和上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問雲。羯磨成就不。答雲。成就)。   告受者雲。善男子等諦聽。已作二羯磨。眾僧並和合。餘唯一羯磨在。謂第三番羯磨。依此羯磨力。法界諸功德當入汝等身心。汝等當身總盡虛空界。心攝三有眾生。並欲持護三世佛法。汝等不起座發得二百五十四萬二千戒成大比丘僧。唯在此時。慎莫餘念。   白僧雲。願大眾佐助慈濟受者諦聽羯磨。   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某甲。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某甲某甲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某甲某甲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僧今授某甲某甲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上。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某甲某甲授具足戒。某甲為和上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問雲。羯磨成就不。答雲。成就)。 僧已忍與某甲某甲某甲授具足戒竟。某甲為和上。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告受者雲。羯磨已成。汝等是戒畢。謹應奉持。   次教授師令受者起三拜。   次正授戒體白四羯磨竟。羯磨師教受者令坐圓座上。令足數差教授師單白也。   次差教授師白竟。受者收坐具取衣缽。經十師前坐十師末座。   第十四略說戒相   第二番白四羯磨竟。二番受者一同說相。先初番受者收坐具取衣缽。上臘前至說相師前開坐具。此時第二番受者從羯磨師前右遶經南西至初番受者末。開坐具同時三禮。禮了互跪合掌。   教授師教已。就塔東座待說相已   說相師告雲。善男子等。汝受戒已。必謹奉持。若但有受無持心者。受戒不得。空願無益。寧起行用不須願求。經論如此。但佛世難值正法難聞。人身難有奉戒者難。故上品高達能受能持。修道會聖。下品小人能受能破。心無慚愧。現世惡名。不消利養。死入惡道。中品之徒善不自發。望上而學。可準下流耶。若遂鄙懷毀破佛法。不如不受。必須依佛正教順受隨學。五夏已來專於律部。若達持犯辨比丘事。修定習慧。會正可期。自此已外雜學言說污染淨戒。定慧無由生者。佛則不許。故律雲。若師闕教授。當餘處學。為長益沙門果故。善男子等諦聽。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說四波羅夷法。若比丘犯一一法。非沙門非釋子汝等一切不得犯婬作不淨行。若比丘犯不淨行行婬欲法。乃至共畜生。彼非沙門非釋子。爾時世尊為說譬喻。獨如有人截其頭終不還活。比丘亦復如是。犯波羅夷已。還不成比丘行。汝等此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否。答雲。能持。   二一切不得盜下至草葉。若比丘盜人五錢若過五錢。若自取教人取。若自破教人破。若自斫教人斫。若燒若埋若壞色者。彼非沙門非釋子。譬如斷多羅樹心終不復更生長。比丘犯波羅夷法亦如是。終不還成比丘行。汝等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否答雲。能持。   三一切不得故斷眾生命下至蟻子。若比丘故自手斷人命。持刀授與人教死歎死。與人非藥。若墮人胎厭禱咒詛殺。自作方便。若教人作。非少門非釋子。喻如鍼鼻缺不堪復用。比丘亦如是。犯波羅夷法不復還成比丘行。汝等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否。答雲。能持。   四一切不得妄語乃至戲笑。若比丘非真實非已有。自說言我得上人法。得禪得解脫。得定得四果。天來龍來鬼神來供養我。彼非沙門非釋子。喻如大石破為二分終不還合。比丘亦如是。犯波羅夷已。不可還成比丘行。汝等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否。答雲。能持。   次授四依法。   善男子等諦聽。如來至真等正覺說四衣法。比丘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一依糞掃衣。比丘依是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汝等是中盡形壽能持否答。能持若得長利檀越施衣割截衣等得受。   二依乞食。比丘依是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汝等是中盡形壽能持否答。能持。   若得長利若僧差食·若檀越送食·月八日食·十五日食·月初日食·若僧常食·檀越請食得受。   三依樹下坐。比丘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汝等是中盡形壽能持否答。能持若得長利若別坊·尖頭屋·小房·石室·兩房·一戶得受。   四依腐爛藥。比丘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汝等是中盡形壽能持否答。能持若得長利酥油生蘇蜜石蜜得受。   次為說雲。汝等諦聽六念法。六念者。   第一。念知日月大小法。   第二。念知食處法。   第三。念知夏臘法。   第四。念知衣缽有無淨施法。   第五。念知同別食法。   第六。念知病之有無法。   汝等已受戒竟。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處所。和尚如法。阿闍梨如法。眾僧具足。汝等當善受教法。應當勸生作福治塔供養佛法僧。和上阿闍梨若一切如法教授。不得違逆。應學問誦經勤求方便。於佛法中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汝等始發心出家。功不唐損果報不絕。餘處未知。當問和上阿闍梨而已,。   次迴向。願以此功德等。   次說相竟。受者三拜已。   初番受者回壇西至三菩薩前三禮(中禮)至東方南山開山前三禮(中禮)竟。從東面南階下。令居下層北面。次番受者坐十師末。第三番之受者將著座時。起座下壇。以下之番須准之知。   第十五出界   受者說相盡竟。堂達引受者從下層西階卻下至地。南轉面北禮佛已。從東門出。至門外向北列立(東為上座)十師遇前時。受者同時曲躬。十師退散已。受者各歸本坊。 十師見受者出界畢。同時三禮(教授打鈴)禮竟各收坐具取衣缽(令侍者持如前)教授先至西西北階頭。下臘前引出。打鈴。下階循下層上面南出東迴面北。當佛前三禮。然後從南面東階降。從東門出。至受者前向南受受者曲躬。經通屋行至西室東廊。向東列立。教授折鈴二下。同時曲躬退散。   唐招提寺戒壇別受戒式   比丘別受戒堂莊嚴事   一。十師集會所。於開山堂設之。開山左方東向敷疊一枚。後引屏風片為和上座。北與南各敷疊為餘師僧座。北座西為上座。南座東為上座。開山前備飯果香華等。釋尊袈裟置於開山前。   一。受者集會所。於舍利殿設之。隨人數多少置疊可隨時宜營之。   一。請師之作法。於講堂之內西方修之。先堂內東方敷疊設受者拜所。堂內西方向南西端。置床敷疊一枚為和上座。東方同置連床。敷疊四枚為餘師座。和上座西方置高機安釋尊袈裟。後引屏風一雙片。受者座當十師座前二行敷疊。從集會所至講堂及戒壇各敷筵道。   一。戒壇上。   中央塔前安舍利塔。置飯二器餅二器並三具足等。四角獅子立竿張帳。帳外四角掛小幡八流。次西南角東向設三菩薩座。曲彔三腳上掛法被。書三大士名號張之。北上座頭田耶菩薩·樓至菩薩·馬闌耶菩薩。其次第也。各於前機獻飯餅香華燈明。東南方西向設南山及開山大師座。供物等同三菩薩。次北東方置曲彔掛法被。為戒和上座。機在前。為置衣缽也。其次西方。折迴敷疊四枚。為餘師座。當和上座之東。機上安釋尊袈裟。羯磨師前機置戒尺拂子。說相師前亦同設之。當十師前向北敷圓座三枚。為受者座。在其東南敷半疊一枚。為教授師座。次三菩薩座東北方南向設講遺教之高座。前機置戒尺麈尾。下層東南方圓座一枚。為堂達座。堂內四面掛幡華鬘。堂外南庇西方置華籠機(有覆並地敷)安華籠十枚。於堂外石壇上東面之南。問難所假屋敷圓座五枚(內一枚教授座。一枚堂達堂)。南北東引屏風。庭上東南設受屋假屋。令受者坐也。座上右立大幡。東南門外各張幔也。   受者裝束事   受者著七條持坐具。不持香爐香合。裹五條大衣並缽持之。著履襪也。堂達持柄香爐。不持扇坐具香合。著履襪用意受者交名。   舊式曰。受者割截七條反著。問難之後掛改之。若新受沙彌。亦初割截七條反著同通受比丘(云云)今招提寺行事。縱雖新受初正掛割截七條無反著之義也。   十師裝束事   和上紫衣褊衫。木蘭二十五條。餘師薄黑厚褊衫。同木蘭二十五條。十師各持柄香爐香合坐具。請師及壇上如說燒香。各著襪草鞋。裹衣缽持之。不持念珠扇。教授持鈴一枚。香爐令弟子持也。   受者交名事   今日受者交名 一番   實名(假名寺號)   實名(同同)   實名(同同)    二番   實名(假名寺號)   實名(同同)   實名(同同) 三番   已上九人。   年號月日。   右橫折杉原一枚書之。十一枚贈十師及堂達也。堂達讀之時。今日受者交名。一番二番等。實名都合讀。假名寺號年號日不讀也。   元祿十一年九月十一日書寫之 ******   《大正藏》第74卷   No. 2352   菩薩戒本宗要雜文集(此者覺盛御草本也)   文。千歲之後二宗肇興。   唯識本疏(第一雲)俱捨序雲。佛滅已後千一百年。天親菩薩出生造論○今依大乘九百年間。天親菩薩出□造本頌○同時唯有親勝火辨二大論師造此頌釋。千百年後。餘八大論師方造斯釋。   義燈(第一雲)然護法菩薩千一百年後。方始出世造此論釋及廣百論釋。清辨菩薩亦同時出造掌珍論。此時大乘方諍空有(文)。   文。執有則遣空著空則遣有。   燈(第一雲)西明雲。至千二百年。清辨菩薩依諸般若及龍樹宗造般若燈論掌珍論等破無著等有相大乘。當時護法依深密等成立有執。破彼空義。今謂不爾。清辨三性總說為無。可得雲空。護法三性非皆說有。何名有教。若名有。與初何殊。由此應說。護法依彼瑜伽等論成非空有。依圓有故非空。遍計無故非有。如中邊頌等(云云)。   文。則五日傳照於五天。   唯識疏第二雲。佛去世後一百年中。北天竺○五天竺有五大論師。   演祕第二雲。疏五天有五論師者。按西域傳東天馬鳴。南天提婆。西天室利羅多。北天鳩摩羅多。中天龍樹(文)。   由種姓力   唯識第九雲。謂具大乘二種姓者。何謂大乘二種種姓。一本性住種姓。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姓。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薰習所成。   唯識了義燈卷第七雲。論謂具大乘種種姓等者。性種姓明本有種○然瑜伽三十五雲○從無始世展傳來法爾所得名本性住種姓○習種姓者。本疏雲。聞正法已。令無漏增名習種姓。顯成佛因及悟入唯識。有漏非正。非能正悟。非性種姓。兼者亦是唯識第二雲聞熏習中有漏性者感勝異熟。非生見道等。雖本有種因聞薰故亦名聞熏○又無性攝論雲。為長能觸法身種子者。為欲增長一切大乘多聞薰習。由此為先得法身故。問。從何位去名為習性。答。從勝解地已去皆名習種姓菩薩。性種姓者。據未發心本無漏種。習種姓者。據發心已所薰成種○西明釋雲。十信已前名性種姓。十行已上名習種姓。又解。仁王第一。十住十行十迴向如其次第。習·性及道。菩薩第一。本業經亦同。不說十信為習種姓。又信有三種。一位地十信。即在十住前。故本業經雲未上十住前有十位名字菩薩常行信等十心。二行解十信通十住已上。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如次配屬習·性·道種三位菩薩說位地信。非名種習。今謂不然。初判十行已上方名習性。十住豈非習收。又雲仁王第一十住十行等如次習性等。本業經同不說十信者不然。仁王第一無別十住行迴向名。即信·止堅。如次配習·性及道種。不可違文判十信等是三方便非住等收。本業經等不說十信名者依總位說。不論別行。據十信是十住所收有別說者。以初住難離出十信。如四善根內門難故第十迴向位中別開善根既迴向收。十信定是十住所攝。仁王華嚴優婆塞戒經等皆說四十二賢聖。不說五十。又雲。十信等是十住等方便者即住等收。如初近分屬初定攝。又若十信位地在前。仁王經中復有十善菩薩。豈可地前開為五十。又位地十信在十住前。行解十信通十住已上。無聖教說。若雲本業教雲。未上十住前有十位名字。菩薩常行信等十心。即證位地十信在十住前。於此位中經幾時修。又仁王經十千劫中。行菩薩道始入十信。豈位地信前更十千劫為十善位。此既不立。位地十信亦不應開。又設縱別開何廢得是習種性位○又菩薩地明種性已。次明發心。發心即是習種姓位。不可說彼據不退位已得方名發心。下文復雲退與不退俱名發心。法花經中舍利弗等曾發大退。佛雲汝等所所行是菩薩道。又雲。令發一切智心。猶在不失。故知總名發菩提心。不唯不退。又四十七明十三住雲。勝解行住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名勝解行住。又四十九說有七地。勝解行地即第二住。又雲始從勝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於此一切菩薩地中。若其十信非在習種。即勝行等攝行不盡。非未發心。非性種姓。不在十住。非勝解行。若雲雖非十住勝解行攝者。既許行攝。何非習種。又善法欲已去得名為學。有為善法名為學法。何非習種姓。據起現行發菩提心行熏成種已即名習種。不爾二乘迴心向大經八萬劫乃至十千。是何菩薩不可得雲是性種姓。何以故。所修諸善非不思擇。於大菩提非不趣求。雖未得入資糧勝位可名習種。或創發心及二乘迴向八萬劫等非勝解行。行未勝故。未在僧祇故。雖然不得在僧祇敷及資糧等可名習種。無文定判十住已前不得名為習種菩薩。   此解脫分心   唯識論第九雲。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二加行位。謂修大眾順抉擇分○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修集種種勝資糧故。為有情故。勤求解脫。由此亦名順解脫分○謂燸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抉擇分。順趣真實抉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   了義燈卷第七雲。雜集論十三說有四順解脫。一依憑順解脫。謂從善法欲乃至為求解脫皆名順解脫分。即名順解脫分故是習種性。   由羯磨緣得菩薩戒○   瑜伽論第四十雲。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是學處於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不。答言能受能授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能受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答。能授菩薩作如是問。乃至第三授淨戒已。能受菩薩作如是答。乃至第三受淨戒已。   表無表章雲。別解脫無表得有三類。一出家大戒第三羯磨竟。是事如是持時得。其菩薩戒亦第三羯磨答言能持時得。   由此亦有自受之法   四十一雲。又諸菩薩欲受菩薩淨戒律儀。若不會遇具足功德補特伽羅。爾時應對如來像前自受菩薩淨戒律儀。應如是受。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或蹲跪坐。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啟十方一切如來。已入大地諸菩薩眾。我今欲於十方世界佛菩薩所誓受一切菩薩學處誓受一切菩薩淨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是學處。於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學。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說已應起。所餘一切如前應知。   如本業說○現身不得戒   善戒經雲。是以重法菩薩不犯一一重。若具足犯。現在不能莊嚴無量無上菩提。現身不能令心寂靜。是則名為名字菩薩非義菩薩。是名菩薩栴陀羅也。不名沙門。非波羅門不能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三種下中上。若後四重下中心犯。不名為犯。若以上心噁心犯者是名為犯。上者所謂樂作如是四事。心無慚愧。不知懺悔。不見犯罪。讚破戒者。是名上噁心犯。菩薩雖犯如是四重終不失於菩薩戒也。如比丘犯四重失波羅提木叉戒。菩薩若犯比丘四重亦失波羅提木叉戒。污菩薩戒。污者現在不能莊嚴菩提。不得無量福德三昧。是名為污。有二因緣失菩薩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噁心。瑜伽四十雲。菩薩於他勝處法隨犯一種。況犯一切。不復堪能於現法中增長攝受菩薩廣大菩提資糧。不復堪能於現法中意樂清淨。是即名為相似菩薩。非真菩薩。菩薩若用軟中品纏毀犯四種他勝處法。不捨菩薩淨戒律儀。上品纏犯即名為捨。若諸菩薩毀犯四種他勝處法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當知說名上品纏犯。非諸菩薩暫一現行他勝處法便捨菩薩淨戒律儀。如諸苾芻犯他勝處法即便棄捨別解脫戒。若諸菩薩由此毀犯棄捨菩薩淨戒律儀。於現法中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如苾芻住別解脫戒犯他勝處法。於現法中不任更受。   本業經下雲。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罪。是故應受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以是故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薩。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是故菩薩十重八萬威儀戒。十重有犯無悔。得使重受戒。八萬威儀戒盡名恆有犯。得使悔過。對手悔滅。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亦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六道眾生受得戒。但解語得戒不知。佛子。三世劫中一切佛常作是說。   然此經中約具七遮   梵網經下雲。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上。殺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   有聲聞犯○聲聞不犯   四十一雲。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為令聲聞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於中菩薩與諸聲聞不應等學。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不顧利他。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可名為妙。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利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得名為妙。如是菩薩為利他。故從非親里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恣施家應求百千種種衣服。觀彼有情有力無力隨其所施如應而受。如說求衣。求缽亦爾。於利他中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少事少業少悕望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比丘五緣○   五十三雲。問。有幾因緣苾芻律儀受已還捨。答。或由捨所學處故。或由犯根本罪故。或由形沒二形生故。或由善根斷故。或由棄捨眾同分故。苾芻律儀受已還捨。若正法毀壞。正法隱沒。雖無新受苾芻律儀。先已受得。當知不捨。所以者何。由於爾時穢劫正起。無一有情不損意樂能受具戒。況當有證沙門果者。   菩薩四緣   七十五雲。又捨因緣略有四種。一者決定發起受心不同分心。二者若於有所識別大丈夫前故意發起棄捨語言。三者總別毀犯四種他勝所法。四者若以增上品纏總別毀犯隨順四種他所勝法。由此因緣當知棄捨菩薩律儀。若有還得清淨受心復應還受。   如瑜伽言○無無餘犯   四十一雲。又於菩薩犯戒道中無無餘犯。如世尊說。是諸菩薩多分應與瞋所起犯。非貪所起。當知此中所說密意。謂諸菩薩受諸有情憐諸有情增上力故。凡有所作。一切皆是菩薩所作。非所作非作。所作可得成犯。若諸菩薩增諸有情嫉諸有情不能修行自他利行。作諸菩薩所不應作。作不應作不得成犯。   開於額上之珠   涅槃經第八雲。佛告迦葉。善男子。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捔力相撲。與彼力士以頭觸之。其額上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處有瘡。即命良醫欲自療治。時有明醫善知方藥。即知是瘡因珠入體是珠入皮即便停住。是時良醫尋問力士。卿額上珠為何所在。力士驚答。大師醫王。我額上珠乃無去耶。是珠今者為何所在。將非幻化。憂愁啼哭。是時良醫慰喻力士。汝今不應生大愁苦。汝因鬥時寶珠入體。今在皮媦v現於外。汝等鬥時瞋恚毒盛。珠陷入體故不自知。是時力士不信醫言。若在皮媮w血不淨。何緣不出。若在筋堣應可見。汝今雲何欺誑於我。時醫執鏡以照其面。珠在鏡中明瞭顯現。力士見已。心懷驚怪。生奇特想。善男子。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能親近善智識。故雖有佛性皆不能見。而為貪婬嗔恚愚癡之所覆弊故墮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栴陀羅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生如是等種種家中。因心所起種種業緣雖受人身。聾盲瘖啞拘躄癃跛。於二十五有受諸果報。貪婬嗔恚愚癡覆心不知佛性。如彼力士寶珠在體謂呼出去。眾生亦爾。不知親近善知識故不識如來微密寶藏。修學無我。譬如非聖。雖說有我。亦復不知我之真性。我諸弟子亦復如是。不知親近善知識。故修學無我亦復不知無我之處。尚自不知無我真性。況復能知有我真性。善男子。如來如是說諸眾生皆有佛性。譬如良醫示彼力士金剛寶珠。是諸眾生為無量億諸煩惱等之所覆蔽不識佛性。若盡煩惱爾時乃得證得明瞭。如彼力士於淨鏡中見其寶珠。善男子。祕藏如是無量不可思議。   然於四處安住正念   三十雲何四處。一專求領悟無難詰心處。二深生恭敬無憍慢心處。三唯求勝善非顯已能處。四能為安立自他善根非求利養恭敬名聞處。如是正念到師處已。先求開許請。   有漏皆苦由三苦故   瑜伽二十七雲。雲何建立三種苦性。謂先所說生苦。乃至求不得苦。即顯苦受及所依處為苦苦性。如是名為建立苦苦性。諸有是彼所對治法。謂少是老所治。無病是病所治。命是死所治。親愛合會是怨增會所治。非愛別離是愛別離所治。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復有苦受及所依處所起煩惱。復有無病等順樂受處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煩惱。如是總說為壞苦性。此中樂受及所依處由無常故。若變若異受彼增上所生眾苦。若諸煩惱於一切處正生起時。纏縛其心令心變壞即生眾苦。故名壞苦。如世尊言。入變壞心執母邑手。乃至廣說。又如說言。住貪慾纏領受貪慾纏緣所生身心憂苦。如是住嗔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纏領受彼纏緣所生身心憂苦。由此至教第一至教諸煩惱中苦義可得。壞義可得。故說煩惱為壞苦性。如是名為建立壞苦性。若行苦性遍行一切亙五蘊中。以要言之。除苦苦性。除煩惱攝。變壞苦性除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諸餘不苦不樂受俱行。若彼所生。若生彼緣。若生住器所有諸蘊名行苦性。由彼諸蘊其性無常生滅相應有一切取。三受粗重之所隨逐不安稱攝。不脫苦苦及以壞苦。不自在轉。由行苦故說名為苦。如是名為建立行苦性。   同記第二十六雲(遁)生老病死略有二義。一性逼迫苦苦所攝。對法等說。八苦之中前之苦苦苦攝故。二性遷謝。生變於死。老變於少。病變於強。死變於生故。此說壞苦。隨逐愛別離法正是壞苦。以義攝之。此中初苦苦所攝。第二第三壞苦所攝。第四一種行苦所攝。   同記第十五雲。第三明八苦與三苦相攝中。復次初七苦苦攝者。愛別離求不得時亦生苦苦。故前七苦皆苦苦攝。彼所對治淨妙煩惱壞苦攝者。貪取淨相染。同時心令其前壞。壞即苦。名為壞苦。又復由貪能變壞心令受當苦。名變壞苦。最後一苦行苦攝者。取蘊是行。行帶粗重不安穩故。又前七苦總入第八取蘊所攝。故前七苦亦名行苦。律宗新學名句上雲。三苦(從三受生三苦)一苦苦(有漏五蘊性常逼迫名苦又苦與受相應。即苦上加苦)二壞苦(謂樂相壞時苦相而至)三行苦(謂有漏法四相遷流也)。   諸不淨想如論廣說   瑜伽第二十五雲。不淨想青瘀想。膿爛想。破壞想。膨脹想。噉食想。血塗想。離散想。骨鎖想。   諸法無我二我空故   唯識論第一雲。世間聖教說有我法。但由假立。非實有性。我謂主宰。法謂軌持。○我法分別熏習力故。諸識生時變似我法。此我法相雖在內識。而由分別似外境現。諸有情類如始時來緣此執為實我實法。如幻·夢者。幻·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緣此執為實有外境。   疏雲。護法等雲。第六七識妄薰習故。八識生時變似我法。上文雲。世間凡夫依識所變相見二分依他起性上執為我法。此所變者似以彼妄境名似我法。彼妄所執我法實無。又雲。有心外法輪迴生死。覺知一心生死永棄。   百法論雲。言無我者略有二種。一補特伽羅無我。二法無我。   同疏(義亦)雲。初明人無我。後明法無我。人無我者。梵雲補特伽羅。謂唐言數取趣。謂諸有情起惑造業即為能取。當來五趣名之為趣。雖複數數起惑造業五趣輪迴。都無主宰實自在用。故言無我。故經雲。無我無造無造者。善惡之業亦不已。補特伽羅即無我。持業釋也。法無我者。謂諸法體雖復任持輒生物解。亦無勝性實自在用。故言無我。法即無我。持業釋也。   謂諸蘊法生滅為身(等)   唯識論第九雲。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論曰。即依此前所說三性立彼後說三種。無性謂即相·生·勝義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非性全無。說密意言顯非了義。謂後二性雖體非無。而有愚夫於彼增益妄執實有我法自性。此即名為遍計所執。為除此執故。佛世尊於有及無總說無性。雲何依此而立彼三。謂依此初遍計所執立相無性。由此體相畢竟非有如空花故。依次依他立生無性。此如幻事。託眾緣生。無如妄執自然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依後圓成實立勝義無性。謂即勝義由遠離前遍計所執我法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如太虛空雖遍眾色而是眾色無性所顯。   一人一切所受身骨   瑜伽三十二雲。或觀青瘀。或觀膿爛。廣說。乃至觀骨觀鎖。或觀骨鎖汝於如是初修觀時。於一青瘀。廣說乃至於一骨鎖當起勝解。若於其中已串修習。觀道明淨。於所緣相明瞭勝解。相續轉時。後應於二於三於四於五於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或百青瘀或千青瘀乃至一切諸方諸維所有青瘀起無量行遍一切處無間勝解。於中乃至無有容受一杖端處如於青瘀。如是乃至骨鎖亦爾。汝依如是勝解作意應當趣入真實作意。於趣入時應作是念。如我今者勝解所作無量青瘀。廣說乃至無量骨鎖真實青瘀。乃至骨鎖其量過此。不可數知。所以者何。從前際來於彼彼有彼彼趣中輪迴生死。我所曾經。命終夭沒。所棄屍骸所起青瘀。廣說乃至所起骨鎖無量無邊。如是所起推其前際不可知故。假使有能攝聚如是所棄屍骸令不壞爛。一切大地亦不容受。於一劫中所棄屍骸乃至骨鎖。假使有能斂在一處。其聚量等廣大脅山。如從前際。後際亦爾。乃至未能作苦邊際。如是汝依勝解作意應當趣入真實作意。同記(道)。第七雲。廣大脅山者。泰雲。王捨城門西有山。名毘富羅。此唐雲廣大。上狹下廣。形若人脅故。   所飲乳汁如四海水   瑜伽三十二雲。我此所作無量無邊水界火界地界風界虛空界相。我從無始生死流轉。所經諸界無量無邊。甚過於此。謂由父母兄弟姊妹眷屬喪亡。及由親友財寶祿位離散失壞悲泣雨淚。又飲母乳。又由作賊擁逼劫掠穿牆解結。由是因緣遭無量度截手刖足斬頭劓鼻種種解割身諸支節。由是因緣血流無量。如是所有淚乳血攝。水界水聚四大海水皆悉盈滿。於百分中不及其一。廣說如前。又於諸有諸趣死生經無量火焚燒屍骸。如是火聚亦無比況。又經無量棄捨骸骨狼籍在地亦無比況。又經無量風界生滅分折屍骸亦無比況。   右脅而臥   二十四雲。以何因緣右脅而臥。答。與師子王法相似故。問。何法相似。答。如師子王。一切獸中勇悍堅猛。最為第一。苾芻亦爾。於常修習覺寤瑜伽發勤精進勇悍堅猛。最為第一。由是因緣與師子王臥法相似。非如其餘鬼臥天臥受欲者臥。由彼一切嬾惰懈怠下劣精進勢力薄弱。又法應爾。如師子王。右脅臥者。如是臥時。身無掉亂。念無忘失。睡不極重不見惡夢。異此臥者與是相違。當知具有一切過失。是故說言。右脅而臥。重累其足。   住光明想○   二十四雲。雲何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謂於光明想善巧精懇。善取善思。善了善達。思惟諸天光明俱心巧便而臥。由是因緣雖復寢臥心不惛闇。如是名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   如野鹿寐   二十四雲。雲何名為思惟起想巧便而臥。謂以精進策勵其心。然後寢臥。於寢臥時時覺寤。如林野鹿。不應一切縱放其心。隨順趣向。臨入睡眠復作是念。我今應於諸佛所許覺寤瑜伽一切皆當具足成辨。故應住精勤最極濃厚如行欲樂。   應作四句   唯識論第九雲。由斯施等十對波羅蜜多一一皆應四句分別。   同述記(十本)雲。論由斯施等至四句分別。述曰。有是非故一一皆應四句分別。此一一自望即種類福為四句。謂施非度不求菩提等。是度非施。隨喜施等亦度亦施等可知。若不約種類福次第修者。施為三句。無是波羅蜜非施。故餘五度得為四句。前有施度得為四句故。若非次第者皆得為四句。   唯識論演祕卷第七雲。論由此施等四句分別者。有三四句。如疏所明。又按。優婆塞戒經廣作四句。施四句雲。是施非度。謂聲聞緣覺凡夫外道初二僧祇菩薩等施。度而非施。謂餘五度亦度亦施。第三僧祇菩薩所施非度非施。謂二乘等所修五度。餘度四句准此可量。問。經論何違。答。經據任運進修不退增勝。論依具相通退加無加行以立度名。望義不同無違也。   七種最勝○   唯識論第九雲。此十相者。要七最勝之所攝受方可建立波羅蜜多。一安住最勝。謂要安住菩薩種性。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樂最勝。謂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業最勝。謂要具行一切事業。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所攝受。六迴向最勝。謂要迴向無上菩提。七清淨最勝。謂要不為二障間雜。若非此七所攝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   同述記(十本)雲。論一安住最勝至一切事業。述曰。一切事業者。謂隨順度所有事業皆應行之成彼度故。攝論有六。除初種姓。即菩提心中攝故。   然到彼岸各有九相   三十九雲。雲何菩薩施波羅蜜多。嗢柁南曰。 自性一切難 一切門善士 一切種遂求 二世樂清淨 如是九種相 是名略說施   謂九種相施名為菩薩施波羅蜜多。一自性施。二一切施。三難行施。四一切門施。五善士施。六一切種施。七遂求施。八此世他世樂施。九清淨施。   四十雲。雲何菩薩戒波羅客多。嗢拖南曰。   自性一切難 一切門善士   一切種遂求 二世樂清淨   如是九種相 是名略說戒   謂九種相戒名為菩薩戒波羅蜜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難行戒。四一切門戒。五善士戒。六一切種戒。七遂求戒。八此世他世樂戒。九清淨戒。   四十二雲。如是如上所說一切自性戒等九種屍羅。當知三種淨戒所攝。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三種菩薩淨戒以要言之能為菩薩三所作事。謂律儀戒能安住其心。攝善法戒能成就自佛法。饒益有情戒能成就有情。   一因果攝○遍修一切   唯識論第九雲。十次第者。謂由前前引發後後。及由後後持淨前前。又前前粗。後後細故。易難修習次第如是○此十攝者。謂十。一一皆攝一切波羅蜜多互相順故。依修前行而引後者。前攝於後。必待前故。後不攝前。不待後故。依修後行持淨前者。後攝於前。持淨前故。前不攝後。非持淨故。   同述記雲。論十次第者至持淨前前述曰。第一解。謂由前前引發後後。七十八解深密對法十一攝論等說。由佈施等故引生戒忍等○第二解。及由後後持淨前前。對法論說。戒能持施。乃至慧能持定。謂由具屍羅施得清淨。所以者何。由行佈施攝益有情。由持戒故不為惱害○論又前前粗至次第如是述曰。第三解。對法論說。於諸行中施行最粗。戒細於施故次建立。乃至一切行中慧為最細最後立。論此十攝者至互相順故。述曰。謂十度。一一皆攝一切度。十行相資成互相順故。此中對法等說。或真如攝。或慧攝等。然今但以十度相攝。不同彼論。論依修前行至不待後故。   述曰。前引後度起者。前攝後。後待前方成故後不攝前。前不待後而成故。對法十二說。此依始業地所有。戒皆是施。有施非戒。謂戒所不攝施○論依修後行至非持淨故述曰。後持淨前者。後攝於前。有施皆戒。有戒非施。謂施所不攝戒。以後戒持淨前施等故。前不攝後。非持淨於後故。   二者體攝○必相應故   唯識論第九雲。此十性者。施以無貪及彼所起三業為性。戒以受學菩薩戒時三業為性。忍以無瞋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為性。精進以勤及彼所起三業為性。靜慮但以等持為性。後五皆以擇法性。說是根本後得智故。有義第八。以欲勝解及信為性。願以三為自性故。此說自性。   同述記雲。論戒以受學至三業為性述曰。對法亦以三業同此四十雲。律儀戒以七眾別解脫戒在家出家戒為體。即唯二業。攝善法戒者。諸菩薩受律儀後。一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為體。即通三業。饒益有情戒略有十一種。如彼廣解。亦通三業。此中。總論故以三業為性。以受時學時三業為性故。然菩薩戒自息惡戒。是何戒攝。今欲為前別故。所以且說七眾。其實菩薩戒亦得是律儀戒。菩薩戒有意業。此中論色為律儀體。所以不說攝善戒。寬故。即令入攝善戒中。故論實亦得。若爾菩薩戒有支無支如色法不。如別抄會。   三者用攝○成就有情智義   唯識論第九雲。十勝行者。即是十種波羅蜜多。施有三種。謂財施。無畏施。法施。戒有三種。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精進有三種。謂被甲精進。報善精進。利樂精進。靜慮有三種。謂安住靜慮。引發靜慮。辨事靜慮。般若有三種。謂生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俱空無分別慧。方便善巧有二種。謂迴向方便善巧。拔濟方便善巧。願有二種。謂求菩提願。利樂他願。力有二種。謂思擇力。修習力。智有二種謂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同述記雲。論施有三種至法施。述曰。財是身任持。無畏是心任持。法施是善法住持○無性第七雲。施性中現有六波羅蜜多。財施無畏施。法施所攝故。對法雲。施度是財施。餘五無畏施。一切六法施。此與世親金剛般若論相違。彼雲。檀度攝於六○論戒有三種至饒益有情戒述曰。律儀戒是善任持。攝善法戒是菩提任持。是彼因故。饒益有情戒是大悲任持。   互相資助○為自性故   唯識論第九雲。若並眷屬一一皆以一切俱行功德為性。又下文雲。若自性攝。戒唯攝戒。定攝靜慮。慧攝後五。若並助伴皆具相攝。若隨用攝。戒攝前三。資糧自體眷屬性故。定攝靜慮。慧攝後五。精進三攝。遍策三故。若隨顯攝。戒攝前四。後三如前。又守護故。定攝靜慮。慧攝後五。   同述記雲。論若隨用攝至遍策三故。述曰。戒攝前三者。施戒資糧。戒是戒自性。忍是戒眷屬。由忍不破戒故。餘二可知。精進三學攝。遍策三學故○論若隨顯攝至慧攝後五。述曰。戒攝前四。前三如次。前說以精進守護戒。故亦戒攝○四十九說。由前四資糧(施)自性(戒)眷屬(忍)守護(勤)修戒學也。由定故圓滿修心學。由慧故圓滿修慧學。   同演祕雲。無性釋曰。謂於一切修加行中即有一切。更互相資助。謂修施時禁防。忍受策勵。專心能善巧知業果相屬。如是施中即有餘轉。若修戒時遠離慳吝·忿恚·懈怠·散動·邪見。如是戒中即有餘轉。修習所餘。亦如是說。   唯識論第九雲。十於十地離實皆修。而隨相增地地修一。雖十地行有無量門。而皆攝在十到彼岸。   於一切行修一切行   唯識論第三雲。又不動地以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故。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能諸行中起諸行故。剎那剎那轉增進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薩。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而緣此識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此永捨阿羅耶名。故說不成阿羅耶識。此亦說彼名阿羅漢。有義初地以上菩薩已證二空所顯理故。已得二種殊勝智故。已斷分別二重障故。能一行中起諸行故。雖為利益起諸煩惱。而彼不作煩惱過失故。此亦名不退菩薩。   同述記第三(末)雲。論能諸行中起諸行故。述曰。此第三理。十地論說。初地至六地名為少行。第七地名大行。八地已去名為廣行。前六地一行中修一切行。是故名少。第七地雖亦然。以能即空方便智發起有中殊勝行。勝前六地。故立大名。前五地中。雖合此難合。真俗雙行。然極用功方始能起。此第七地雖未任運。少用功力即能現前。故與前異。立其大名。八地已去一切行中修一切行。故名為廣。然舊地持雲。勝解行已去名少。初地至六地名大。七地已去名廣。以見道前一行中修一行故名少。次六地中。於一行中修一切行故名為大。七地已去真俗雙行名為廣。所望不同不相違也。今菩薩地瑜伽四十八卷說。初劫名波羅蜜多。第二劫名近波羅蜜多第三劫名大波羅蜜多。此約波羅蜜多別。亦不相違。然初地已前於六波羅蜜一行中修一行。初地已去於六波羅蜜一行中修一切行。八地已去一切行中修一切行。七地以前唯於六度唯有修一。以一切行而莊嚴之。八地已去一切行中具修萬行。然所修願·力·智度漸次勝前。別立其名○論剎那剎那轉增進故。述曰。此第四理。謂八地後。無漏相續。無有漏間。又彼亦無未得之退。故能唸唸增進諸行。勘十地·地持及菩薩地等。彼謂從此八地已去。於諸剎那能得過前二阿僧祇所行功德智慧一倍。第二剎那實增前念。如是展轉勝進倍前。論能一行中起諸行故。述曰。此第四因唯約六波羅蜜論。不爾即與一切行中修一切行無有差別。以一一行中皆能修集一切行故。 所以後四為根本重。   勝鬘經雲。爾時勝鬘聞受記已。恭敬而立。受十大受。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所受戒不起犯心。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尊長不起慢心。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眾生不起恚心。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他身色及外眾具不起嫉心。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內外法不起慳心。   同述記雲。菩薩地有三種戒。謂律儀等。即十中分之為三。初有五種明律儀戒。第二有四種明饒益有情戒。第三有一種明攝善法戒○律儀戒者斷一切惡。菩薩戒內有四種者亦依此義。文中有二。初有一大受於性及遮若輕若重根本隨順。但悉堅持。第二有四受。唯持性非遮。唯重非輕。唯根本非隨順也。於中有四。即四波羅夷。波羅夷此名他結勝處。惡法損己名他勝處。善法益己名己勝他處。何者為四類。一若有財法不得吝惜。二不得為名聞等自歎毀他。三有怨嫌彼此相和。四不得起大邪見謗無因果。今此文中不依斯次。從後向前說。欲斷惡邪見最重。所以先明也。   瑜伽抄(璟興)雲。此曰他勝處法具三聚戒。如勝鬘雲。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所受戒不起犯心此當律儀戒。初不為貪求自讚毀他是律儀戒。即當勝鬘於諸眾生不起嫉心。第二不慳惜財法是饒益有情戒。即當勝鬘於內外法不起慳心。第三忿根怨結亦是饒益有情戒。第四不謗毀大乘說相法是攝善法戒。   百法論疏(義亦)雲。雲何為慢。恃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謂若有慢於德有德心不謙下。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故。此慢差別有七九種○九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為性。能障不嫉憂慼為業。謂嫉妒者聞見他榮深懷憂慼不安穩故。嗔一分為體。十慳者。耽著財法不能惠施。祕吝為性。能障不慳。畜積為業。謂慳吝者心多祕澀。畜積財法不能捨故。貪一分為體。   謂順前句   唯識述記第七雲。順前句者。謂於諸法中隨取二法。更互相問。依止前法以答所問。如有問言。若智亦所知耶。設所知亦智耶。此應作順前句答。諸智亦所知。有所知非智。謂餘法。順得句者。謂即二法展轉相問。依止後法以答所問。如有問言。若所取亦能取耶。設能取亦所取耶。此應作順後句答。諸能取亦所取。有所取非能取。謂色等五境及法處除相應。   增上狂亂○或未受戒   四十一雲。又一切處無違犯者。謂若彼心增上狂亂。若重苦受之所迫切。若未曾受淨戒律儀。當知一切皆無違犯。   草本雲。安貞二年(戊子)十二月二十一日(未剋)為興法利生記之也覺盛(生年三十六)又雲。弘長二年(壬戌)十二月二十一日書寫之了。一向受持三聚戒。成就四弘誓願因。兼為值遇先師靈。隨遂給仕之緣也   右筆忍證(生年二十五) ******   《大正藏》第74卷   No. 2353   菩薩戒通受遣疑鈔   南京招提寺沙門覺盛撰   夫大乘三學並履中道。菩薩八正盡踰邊際。若以局情慾取其旨。皆墮妄俗不當真宗。四重二諦歷歷如珠。誰敢競其理。瑜伽唯識明明懸鏡豈還疑其文。教理之甚詳有餘於比物。於中今所論者屍羅波羅蜜也。謹按瑜伽菩薩戒品。萬行非他都流入於屍羅之廣海。三乘無隔同生長於毘尼之善根。圓而更圓焉。自受從他併為出家之正軌。大且猶大矣。三聚五篇混成妙覺之直因。方知應理圓實之宗戒戒戒皆應理焉。普為發趣之化制。化制俱普為也。而凡心亂想動入異路。玄理隱沒屢引疑網。誰有心人不悲者哉。由是為助自愚且護他意。寄之問答聊勵思擇。其間是非祇任賢哲。若有小理者願垂哀網矣。   問。近世以來遁世之輩受三聚三戒而稱比丘眾持五篇禁戒以為菩薩法事似新議。有何明據。答。本論瑜伽中說菩薩大戒。攝律儀戒者即七眾戒。方受此戒有二軌則。一者通受所謂通於攝善攝生正受三戒。是盡未來際唯菩薩法也。七眾雖別羯磨無異。但至隨相所持不同。謂比丘者護持二百五十戒等。乃至近事護持五戒等是也。二者別受所謂不通攝善攝生。別受律儀。是盡形壽。同聲聞法也。七眾所受羯磨有異。謂比丘者白四羯磨。乃至近事三歸羯磨等是也。隨相但是五篇七聚。不通菩薩不共戒也。前通受法既受三聚。故通菩薩不共大戒皆護之也。此二作法雖二不同皆是菩薩受戒作法。其中近世所受軌則是即通受之軌則也。此二軌則引瑜伽說如是判。事詳在梵網義寂疏也。表無表章菩薩戒中盡未來際比丘等戒名為通受者亦即是也。故非新議矣。   問。瑜伽菩薩攝律儀戒為七眾者。但應大戒所具之德。何受三聚人必護五篇義。所以應言受三聚法。所護戒者但十重六八戒也。此戒廣大具無邊德。故更不違七眾毘尼。無有毀犯攝律儀戒之罪過也。若不爾者七眾形別。雲何一身並護七耶。若雖並受有不護者豈非犯戒耶。若受當形隨一戒者恐背三聚廣大德。都推徵之所成難信。明知所別表無表章義寂疏等但應三聚律儀之中所備功德。不足為證。加之本來有此法者。古何不受。今始受之耶。答。夫屍羅妙行必具受隨。設得受體而無隨行是名破戒。設有隨行而無受體是名無戒。三聚五篇十重六八二百五十等種種雖別。至此義者一同無異。若爾豈受三聚淨戒而不護持攝律儀戒耶。若唯受持十重六八為攝律儀者非瑜伽意。瑜伽意者七眾戒故。若十重等攝彼戒故為護持者。雖攝彼戒既不護之。何名護持。若十重中初五重戒既七眾中近事戒故。即是護持七隨一者。瑜伽三聚攝律儀戒豈局在家之律儀耶。明說依止在家出家二分之戒雲攝七眾別解脫戒。誰異求之。是故本論三聚淨戒必兼護持五篇七聚。此事非但瑜伽意。梵網所說亦即爾也。十重六八即是說相。言說相者。受戒之時略說所授戒相肝心。先令受者知大綱也。故十重等是其三聚淨戒大綱也。此中具含五篇七聚及攝善法戒攝眾生戒。謂初四重等攝篇聚戒。後四重等攝餘諸戒。如是受故。隨行之時隨其當形之所堪任如其所願護持之也。是以義寂太賢等師皆釋梵網同於瑜伽不為別門。宗家所解亦以爾也。若如難者義寂豈雲至隨相所持各異耶。七眾同護五十八戒無餘持者全非隨相各異。況釋前後甚分明耶。但於一形七戒難並。若受隨一乖廣大者。先三聚戒無邊廣大。攝律儀戒所應離法乃至佛果微細極障莫不攝盡。其義必然。何況七眾律儀分耶。故授三聚必總授也。然於此中隨受者形當分護持七類不同。在家出家若男若女或大或小非一故也。是則菩薩廣大戒者受法無邊隨行任堪。所以然者。若欲護持不堪分者威儀不應故。行位未至故。若狹局於護持分者不應大心故。可違勝行故。所以受得無邊之戒護持隨堪。盡未來際漸漸廣護乃至圓滿證大菩提。是其三聚戒相也。當形不應心力不及不護之無犯。不違期願故。本隨分戒故。是以應形分須護之。謂俗男女應於五戒(一分受等亦可有之)乃至出家大形應於具足戒等也。皆是隨願受已必持。若不爾者即是犯戒(出家菩薩無分受等。於五戒必可持故也)然於其願可總別二。廣大總願當分別願。今此二重必具足歟。但黃門等有遮難類猶可發得出家戒否。此事難測。故寂法師疏有其兩釋。初釋意雲。通於黃門鬼畜等者是則菩薩在家戒也。其出家戒者必局人趣無遮難者。後釋意雲。出家之戒亦通一切。然遮其性不通一切。成出家性唯局人中無遮難者。次從昔來受三聖戒即此法也。何今始受。然其隨行護持寬狹隨時隨願隨形有別。   問。受戒軌則南北諍也。南都一門七寺一同於東大寺比丘戒壇受持白四羯磨大戒成於大乘大比丘僧。從昔至今其法無絕。何乖此儀。今更異求。況受菩薩戒成比丘性者既是山門受戒相也。何明彼法私立別儀違背自宗隨轉他家。瑜伽所說義寂疏等說雖護持七眾戒義。但可發得其戒體故護持之趣。豈可成其比丘等性耶。若不成性者。汝等恣比丘等名。寧應法乎。若成其性者白四羯磨恐成無用。東大寺戒壇是何為乎。明知此義遂以所歸即是北眾白四受戒一向小儀。菩薩受戒一向三聚之義勢也。為南都眾誰人許之。是以勘遠訪近其趣一同。古則六寺知法賢才護命勒懆靈仙修圓等。近則三寺廣學碩德覺樹實範恩覺藏俊等。皆雲三聚淨戒羯磨不成比丘性。菩薩成比丘性必是白四(云云)未聞未見古來書記為南都義受三聚戒成比丘文。可恐可憚不可不顧。北嶺僧等若有聞者定增執見。抑出家戒必從他受。宗家解釋其旨明也。而今汝等以自誓法亦成比丘深違教文。甚為不可。彼雲此雲可出證文。次梵網經大簡小律。是可五篇七聚之戒。瑜伽律儀為篇聚者彼此所說寧可同耶。次寂疏兩釋俱有疑難。先就初釋三聚羯磨必廣大者設授鬼畜其德可同。出家之戒何不通彼。若雖不得猶廣授者法不稱機。恐可無益。次就後釋鬼畜等身得出家戒甚以難信。其理如何答。難問之趣偏依相濫。委細分別自然開之。先南北諍者正按澄師顯戒論等。昔者弘仁年中叡岳最澄師以四箇條事奏聞於鳳闕。其大意者直往菩薩最初始行不受二百五十小戒。唯受十重四十八輕而成大乘大比丘僧。梵網所說即此戒也。是名圓戒。此圓戒中都不交於五篇七聚。彼戒一向小乘戒也。久修菩薩為利他故假受持之可有兼行。直往初心必不受之。我山欲須受此圓戒成大乘僧(云云)於時南都六大寺眾同心難破更不許之。其大旨雲。唯受十重四十八輕成比丘僧。釋迦法中都無此法。二百五十別解脫戒者即是瑜伽菩薩戒中攝律儀戒。故雖直往為出家形必受此戒成大比丘。偏小戒者誤之甚也(云云)澄師救雲。瑜伽梵網受法不同。瑜伽菩薩戒藏通菩薩戒。梵網菩薩戒別圓菩薩戒。藏通菩薩猶雜小乘以聲聞戒為攝律儀。別圓菩薩一向大乘唯受大戒。不交小也。故戒有三。一唯小乘。謂四分等篇聚律儀。二通小乘。謂瑜伽等三聚淨戒。三唯大乘。謂梵網經十重六八。法華安樂行品所明即此戒也(云云)事雖繁重當要在此。若爾近世所受之戒令非唯受十重六八成大比丘。亦都不雲二百五十唯小乘戒。何背自宗同山門耶。所由如上明已。勘含可辨。但上古難文並近世難文不雲三聚法成比丘性及以篇聚。唯開白四者誠可寄之。今私推雲。且就他宗所執分齊而謂之歟。其自宗中通受比丘非今要。故未顯之乎。謂如執者。三聚羯磨全不可成大比丘性。而今謂成。甚不可也。亦如執者。五篇七聚三乘共成而謂偏小。亦尤非也。或雲。師僧具足時。常途本相必別受後唱比丘名。於通受門頗私其名。所以釋迦法之中無別菩薩僧。凡其僧者此聲聞僧。故以此門比丘為本。良有以也。而今通受名比丘者。戒行盡滅師僧闕時。為興絕法方顯不共隱祕之門。占察經中所明是也。此乃三聚本攝七聚律儀故也。若不爾者不可得故。不學瑜伽者其幽難解。凡瑜伽文不論師僧具不具時。不擇自受從他二法。但發大心一切許之。是法必然任法顯了。然隨宜善巧隱顯自在亦是薩埵大行之謂也。仍先賢難約其常儀。有何相違。或雲。於菩薩戒共不共義有重重門(如別紙記)其中先難且約菩薩唯不共門以破他歟。或雲。成比丘性可有二重。一雲。粗顯極成。謂別受性。此重十方三乘凡聖盡和合故僧義尤顯。二雲。微細甚深。謂通受性。此重十方大乘凡聖和合故。雖名為僧。諸二乘眾不知此戒不知同故其義更幽。其中先難且約粗顯極成之性以難他歟。若不爾者。通受比丘現在教文先賢豈可不知之耶。但於東大寺受白四法成比丘已。何背彼法更異求者。此難不然。夫大乘學徒必經通別二門受戒。天竺晨旦本朝南都其儀皆然。二受前後隨宜不定。若爾設雖戒壇受戒如法成就。彼別受也。其上通受有何失乎。何況我朝中古以來戒學漸衰。勤之甚少。時代遙隔。出家威儀盡以滅已。代代上人深悲此事抽志勵思。其中我等祖師海住山上人殊發大願。命一同法別點學場。永期弘通。法器數輩稽古累歲。而有學無行之恨讀文彌深。懷昔顧今之悲披卷增切。既無十夏之耆德以誰為和上。更無五夏之闍梨何人秉羯磨。戒場迷界畔別眾有無雲何知。國士闕僧數捨結軌則雲何成。由如是故年年作法雖造舊蹤如法別受都不可得也。爰少少輩相談議曰。瑜伽所說三聚羯磨既攝七眾。占察所明自誓作法亦學毘尼。寂法師疏詳列軌則。表無表章明有其文。若爾受得三聚淨戒護持五篇七聚威儀。繼絕興廢何背佛意(云云)從其以來志之所及勵微力者也。是則還為登壇受師僧具足如法興隆之因緣也。全非不用戒壇受戒私立新議恣作異想也。豈不隨喜。夫林雉潤翅野鹿忘命。悲雖不及彼猶欣為其倫。何無相感返生譏毀。凡依法不依人如來之教敕也。其人雖賊其法貴者何及輕哢。依義不依文大乘之大綱也。其文雖幽其義明者寧不信受。佛種從緣起聖法待時弘。其緣未必甚深。其時未必上代。設雖淺近何非其緣。設雖未世何非其時。若寄事於末代都斷悕望者何有繼絕之計乎。若顧身於卑劣永生退屈者豈有練心之法乎。抑自誓軌則通出家者。大唐守千師幽贊崆峒記就瑜伽記釋三聚法。引占察經一段令具解釋之會樞要等。約無大心。約非三聚(云云)凡文前後足為誠證。可披見之。誰異論之。則成性之證義寂兩釋及此解釋分明者也。次梵網戒遮二乘律。是小乘心自調欣寂誹毀大乘言非佛說之人所持毘尼藏也。全不遮菩薩律儀七眾威儀。難勢之旨還同山門。不足具述。次寂師二釋俱無其失。初釋意者既發大心。總授無妨。後釋意者既菩薩戒故鬼畜等亦得。前釋戒性俱狹。後釋戒寬性狹。臨文易知。   問。若爾無行但學律教無其德耶答。豈無德耶。夫雖有行而無學者即為毀犯。設雖無行而有學者亦名明律。若不知者不解行故。設雖不行為他依故。   問。若爾不行不學戒律。但勤慧學論義抉擇無其德耶答。其德無量。何者三學之中以慧學為極。興隆之道以抉擇為先。若無智力何能斷惑。若不抉擇誰學廣文。其智業者即自證直路。其興隆者亦眾生依怙。二利既備故德無量。   問。既無戒德。何以然耶答。德有萬途。豈唯戒耶。譬如金器雖未洗淨而盛種種明珠美玉。豈不貴耶。亦如缽盂雖小洗淨而未能盛所可用物。寧為足耶。   問。若爾者三學有次答。修行次第定可然故。   問。雲何然耶。答。夫修行者為菩提也。言菩提者真智慧也。得真智慧必依心寂。得心寂者必依止惡。於惡有二。身語之惡意地之惡。意惡得止必依身語。身語不止意惡不止。意惡不止心何得寂。心不寂者真慧何起。是故要先止身語惡意惡得止。由此心寂真智方起。真智起已後智自然。故戒定慧有其次也(是雖傍論為遮濫也)。   問。登壇戒不如法者行之何為答。設雖如法不護持者何所用耶。設雖不如能護持者猶名屍羅(智論有證文)不護持者但身失也。非法失哉。凡一國風其習已舊。非唯自門他亦爾也。帝王用之僧徒許之何始堪怪。   問。先賢難雲。若依總受。成比丘者。摩騰法蘭以三歸五戒度人之時何不名比丘(云云)又行基菩薩以菩薩戒度人之世何唯稱為沙彌行耶答。彼等時代皆以佛法將興盛之前序也。何同衰滅時都無所期乎。故任本儀待別受法。何相違之有。況摩騰等未及三聚。何為例乎。但於先賢為難數者。準上四義可知其意。   問。占察經文北眾為證故。菩提院勘為證。今何同他違自為證答。彼經所說順自違他。所以者何。受三聚戒通五篇經文明故。是即本論菩薩戒相也。故義寂疏處處引用。守千記中亦以為證。何強不信。由此傳教顯戒論等全不引之。若彼家證者彼祖不引耶。但菩提院遣偽興真章難破。天台自他宗諍論章引之為證。勘為偽經者。唐國緇素既有疑。故先示一門乎。彼為證者。依三聚法成比丘義乎。此義濫故。後代門葉迷祖師意誤引他證返招自害。   問。此經所明占察之法我朝都絕。若不行彼寧依彼經得受戒耶答。此難甚非。懺悔方法未必限彼。梵網大乘方等陀羅尼等諸經中盛說懺見好相之法。以之為足。何必求占。   問。若爾此經真偽未定。或師引用。或為疑偽。何必依用答。二說之中不如引用。其說既順餘教所說。若誤為偽者恐是得罪問。五篇七聚在四分等諸律藏中專所明也。彼等律藏諸錄之中屬小乘部。明知。彼戒可唯小行。若爾菩薩二聚門中雜護之義猶甚難信答。是即山門所立義也。顯戒論意即如是矣。夫乘戒非一。二門各別。四分等律其乘雖小其戒共大。有何相違。何況四分大小判屬。漢土諸師所傳不同。何忽定判。抑五篇七聚菩薩所持是大集經處處說也。一向開小。豈應正理乎。   問。瑜伽等中處處之文篇聚門戒名聲聞戒。若共三乘何如此耶答。事起聲聞故。共聲聞法故名為聲聞戒。更無所違也。不言唯聲聞。何為疑難耶。   問。釋迦法中無別菩薩僧。有何所由耶答。言釋迦者指化身也。化身土中聲聞為實。菩薩為權。報佛土中即翻此也。故釋迦法僧者一切聲聞僧也。設雖菩薩為僧。時者必入聲聞。智度論說如常所引。   問。聲聞律儀非常恆戒。隨緣制之。隨佛不定。菩薩淨戒即不如是。三世常恆無有轉變。加之聲聞禁戒自利為本。菩薩淨戒利他為本。聲聞禁戒治貪為先。菩薩淨戒治瞋為先。聲聞禁戒局於盡形。菩薩淨戒盡未來際。聲聞禁戒局於身口。菩薩淨戒亙於三業。如是等別不能具舉。行相既水火。雲何得共耶。答。聲聞小行與大菩提不相應故一切自利。一切狹劣。菩薩大行大菩提心所建立故一切利他。一切廣大。既開七非尚為妙行。何況於其律儀善乎。所舉諸疑冰於是自解者歟。謂隨緣戒即是常恆自利。護持即是利他乃至身口即是意地。所以者何。隨緣制戒諸佛常法。自證菩提為度眾生乃至防身口非為制意地。如是如是一切皆爾。別受共戒猶以可爾。況於通受七眾戒乎。故雖五篇亦盡未來。但其別受共聲聞故依期願限盡形捨也。三祇之間如是如是不可盡故亦常恆也。就中瑜伽菩薩輕戒有等覺戒。彼之戒相雲。佛於聲聞毘尼藏中立諸遮戒令護持之。是為令他未信生信已信令增。聲聞自利尚護他心。何況菩薩利他為本(云云)遮戒猶如是。況於性戒耶。故雖篇聚菩薩受之即成大戒直為佛因。更非違方便之義。若爾者何由一向小行。若其威儀同小故者。梵網之戒一切皆悉異聲聞耶。若雖小分有所同者。其分即偏小戒耶。若雲心大非小。篇聚亦爾。若雲無小相同分者可有多疑。勘文易知。由此故知瑜伽梵網受法同也。藏通菩薩所受戒者但是獨言。更無文理。誰用之耶。四教廢立既不極成。須更成立然後為依。未成之前不足對敵。況若隔於二乘之戒為圓戒者。就彼宗義其疑未散。妙玄等明絕待妙戒更不隔別二乘戒故。   問。白四羯磨共三乘者。南都戒壇共小壇哉答。不爾。何者當壇上中央安金銅寶塔。釋迦多寶二佛同座。是則生死涅槃平等大乘甚深之表相也。其外表示建立大緣等併大乘相也。所以可謂南都戒壇三乘共中菩薩壇也。遺偽興真章等皆此意也。   問。顯戒論中多引經文。初心菩薩勿共二乘。不可同住。不可同食。不可同路。若讀誦者讀誦大乘。若說法者演說大乘(云云)雲何會之答。彼文皆是遮小乘人遮小乘心遮小乘著更不遮於住大乘心受持三聚攝律儀別受之法。況於通受。南都僧眾與小乘人不同住不同食不同路不發於小乘之心不欣於小乘之果不著於小乘之學何違經耶。到恐凡心動墮自利。具縛外凡誰脫其恐。何唯關於南京眾耶。若偏寄事於廣大還應不應。初心之行自無力能施頭目等。未伏一惑開七非等。恐墮輪迴永失二利生於惡道。利眾生事都非我分。未到故也。   問。一向大乘一向小乘大小兼行三種僧寺並在印度。西域傳中分明載之。南都諸寺何不許之。答。前代不許專是我朝諸寺也。何況戒乘既是各別。西域三寺何忽為證。彼傳既雲大乘小乘。可謂即是乘不同也。於戒行者三寺一同有何違耶。   問。文殊上座尤順大乘。由此大唐不空三藏准天竺例奏於玄宗皇帝之日。帝好其說被敕置之。我朝諸寺何不然耶答。夫於賓頭盧上座者如來教敕。聖教有文。漢地諸寺不空以前渡天歸朝聖人賢哲更無異論經數百歲。其寺豈皆小乘寺耶。其戒豈皆小乘戒耶。況不空奏被敕以後。大唐諸寺始學大乘。始受大戒哉。若許爾者可有多疑。若不爾者何由此事知寺大小耶。明知不空三藏新製文殊上座。雖無教文覺母之德獨超眾聖。出家菩薩其形相順唐國臺山。殊有緣故。食時常拜為消信施。窺於天氣安置之。彼奏狀文有明文者。出家菩薩滅罪生善超他之文乎。非謂有明上座文。若不爾者顯戒論中何不引之。引之但引文殊般涅槃經。彼經無上座文。雖有教文澄師不得者。北眾祖師所見何狹耶。就中彼狀賓頭盧上安文殊像(云云)是不並置舊上座也。如山門義者。唐國諸寺不空以後當於大小兼行寺哉。已安二上座故。何彼為證立唯大寺。但彼奏狀天竺諸國皆以然者。西域三寺傳教為證。豈並皆安文殊上座。自證文中似有相違。天竺之諸寺亦上代多分任聖教文安賓頭盧。末代少分雖無教文。歸依覺母有副文殊。其事漸漸遍於諸國。不空見之。若爾南都依教明文任釋迦法。雖大乘寺安賓頭盧有何失耶。是即化身國土之法以聲門外無別僧故。雖大乘眾表其相也。文殊在世既入聲聞次第而坐。何至滅後私以文殊隔聲聞耶。上座文殊自既如是。何況於其下座凡夫。賓頭盧設雖實類聲聞住聲聞位。尚以如是。何況既迴心菩薩。何況既是大聖應化哉。   問。有人言。信山門戒遁世者雲。天台戒者依三聚法受持十重四十八輕。今此戒中含攝一切無邊諸戒。五篇七聚二百五十皆在此中。故受戒已須學四分五分等律。乃至學習行事鈔等併行於其威儀法則。雖有八萬威儀之名其法未傳。以律藏說為圓頓戒大比丘儀。與南都說更無所異(云云)如此說者當時通受不異叡山。背先德失更不遁之哉答。此說大違顯戒論等。恐彼未學忘諍論源而於自意作此說也。大嫌二百五十戒品為偏小儀。深遮四分五分等律勿令習學。降於瑜伽攝七聚戒為藏通戒。護十重六八分齊為大僧等事。明明無隱論文首尾併然故也。先哲不許依此等也。但三聚中攝律儀戒即是五篇七聚之戒。而則受之成比丘義。彼遁世人其知之否。若知之而雲不替者。傳教何降瑜伽戒耶。若不知之雲不替者頗有相濫。若攝律儀但十重等而則不受篇聚戒者。設隨行時雖行其儀。比丘之性應不能成。但是形同沙彌分哉(若不具受。初五重者猶非形同。彼但分受近事位乎)凡傳教師圓戒之義異於彼宗本書。彼末學等粗有自言。尤以不審。定有由歟。大聖隱形弘教度人。難思方便凡心難及。內證高下世人無測。謹慎推佛不敢輒定。台宗興於本朝之祖豈以是可直也。人乎所立所破定有深旨。以愚昧晴舉庸拙疑。為無才身致闇推答。為中不中追可審定。但悲戒光久滅難挑。仍聊為遮執為引正理錄事之趣以備發端耳。案十輪經於三乘法隨取其一謗所餘者決定當墮無間地獄(云云)既取大乘謗小乘者尚以如是。況於誹謗他大乘耶。於六波羅蜜隨取其一謗所餘者皆如是說。既取般若謗施戒等尚以如是。況於誹謗定慧等耶。其誹謗者未必罵詈損減其義為非實理。或以執心深惡厭之。障礙留難等皆是誹謗。大乘五逆第二逆雲。謗三乘法言非聖法。障礙留難隱蔽覆藏。第三逆雲。於一切出家人所若有戒若無戒持戒破戒打罵呵責說其過惡。禁閉牢獄。或奪袈裟逼令還俗。責役驅使債其廢調。斷其令根(云云)法華攝釋判此五逆。隨犯於一即成逆罪。可畏者也。初學之人無知之輩任舌謗他。毀罵出家人。設雖至拙豈不入其無戒破戒耶。人多以為我學一宗取一行。以此信力為自加護。為弘此法滅失餘教。有何痛耶。危哉危哉。正是逆罪之根源也。意地猶爾。況發身語。伏乞自披聖教正文聞思察之。愚意所及大都如此。願以此緣普利法界。   寬元四年十一月十一日   招提寺沙門覺盛識焉 ******   《大正藏》第74卷   No. 2354   菩薩戒通別二受鈔   南都唐招提寺覺盛製   問。通受別受其軌則如何哉。答。先通受者。   以三聚羯磨攝律儀與攝善·饒益同時總受。故名通受。次別受者。以白四羯磨等唯別受比丘等七眾律儀而不受餘二。故名別受。菩薩戒本疏(寂雲)受律儀戒方軌有二。一與餘二總受。二與餘二別受。總受方軌七眾無別。並牒三戒而總受故。故一羯磨通被七眾。至於隨相所持各異。地持受法正就此也。若別受者七眾法異。若俗二眾受其五戒。道中具足受法依白四羯磨。從十眾等(文)與餘二者。攝善·攝生二也。總受者。三聚戒通受也。與餘二別受者除攝善·饒益。唯別受攝律儀也。牒三戒者三聚淨戒也。   問。通受之時。攝律儀者唯名七眾律儀歟。將又稱菩薩十重等歟。答。唯以七眾律儀名攝律儀也。故本論雲。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乃至如是七種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應當知。是名菩薩律儀戒(文)遁倫釋雲。其餘菩薩四波羅夷四十二輕戒等皆是攝善法戒·眾生戒中。有違犯故立此諸戒。非是攝律儀戒(文)。   問。總以斷諸惡既名攝律儀。而菩薩十重禁何雲不攝律儀哉。是以見本業經說。今為諸菩薩結一切戒根本。所謂三受門。攝善法戒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眾生戒所謂慈悲喜捨化及一切眾生皆得安樂。   攝律儀戒所謂十波羅夷(文)既以十波羅夷出攝律儀之體。若爾者本論所說攝律儀與瓔珞經所說律儀戒其體相違畢如何。答。自本於律儀者共不共相分。本論且說三乘共身語七支。略名律儀。本業經以共不共重禁通稱律儀。前四重三乘共。後六重不共也。故經論俱不相違也。   問。若爾者瑜伽論意。七眾所受之外以不共四重亦可屬攝律儀哉。答。爾也。故披唯識述記雲。四十一雲。律儀戒以七眾別解脫戒。在家出家戒為體。即唯二業。攝善法戒者。謂諸菩薩受律儀後。一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為體。即通三業。饒益有情戒。謂略有十一種(乃至)然菩薩戒自息惡戒是何戒攝。今欲為前別故。所以且說七眾。其實菩薩戒亦得是律義戒。菩薩戒有意業。此中論色為律儀體。所以不說攝善戒寬故即令入攝善戒中。故論實亦得(文)自息惡戒者。謂瑜伽四重也。今欲為前別者。謂為顯攝律儀以身語為體。攝善攝生以三業為體雲事。唯以七眾戒說律儀之時。以不共四重攝入攝善等。以論防惡門。亦收攝律儀雲事。以解釋之趣本論所說極成畢。   問。三聚淨戒盡未來際之調伏。菩薩不共之法門也。而彼比丘等戒源出於聲聞藏。既為見諦善來等小乘得益之法。何為三聚所攝初律儀之體。故法華玄贊第九雲。二乘者持戒精進即是菩薩破戒懶墮。故不可親近(文)鏡水大德雲。精進護持二乘之戒運運速趣二乘之果。剎那剎那去大菩提遠也。即名毀犯菩薩戒。即名菩薩懈怠懶墮也(文)於護持之人猶不可親近。何況為攝律儀三聚隨一哉。答。攝律儀之中以七眾別脫為根本律儀。以不共戒為枝末。若不受比丘等戒無住七眾數。不為佛弟子。列內眾者即為不共律儀。讚毀已下四重及攝善攝生等更不可成就之故也。唯識論雲。一律儀戒。謂正遠離所應離法。二攝善法戒。謂正修證應修證法。三饒益有情戒。謂正利樂一切有情。此與二乘有共不共(文)本論說當知菩薩略有三聚。初律儀戒毘奈耶聚。如薄伽梵為諸聲聞所化有情略說毘奈耶相。當知即此毘奈耶聚(文)唯識本疏述七眾戒是初體。一切佛法是第二戒。濟諸有情是第三戒(文)行事鈔雲。律儀一戒不異聲聞(文)如此雲論藏雲章疏以聲聞藏所說之戒法為菩薩律儀戒之旨。一同全不及異論者也。次於玄贊等釋者。正檢安樂行品說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既雲求聲聞。明知住自調自度之心為自涅槃證得護持戒法之相也。可雲是退菩提心自利護戒菩薩破戒雲事性相定判。初不可驚。菩薩以大悲為體。以利他為戒之故也。今所論者為廣大利他所受得之七眾別脫即菩薩律儀(為言)。   問。瑜伽唯說四重事以菩薩根本重也。而何稱律儀之時。非根本而為枝末哉。是以披諸師解釋。勝鬘經述記釋四重。述唯性非遮。唯重非輕。唯根本非隨須也(文)菩薩戒本宗要判無惡不由貪嗔癡者。亦無不為引好推惡。所以後四為根本重(乃至)由此隨應為三聚本(文)如解釋者。或立根本之稱。或剩名三聚本。而還遮非根本律儀。有何深意哉。答。以五十具等戒為根本律儀事其體既制於身語。是以粗相初根久根同堪護持。所以先受學之。漸可制防意業微細之惡之次也。是即防惡之初門。七眾之根元。尤可為根本律儀。於不共四重等者。唯識述記或雲攝善法戒。或雲攝律儀。瑜伽論記屬攝善饒益。太賢師述三聚所攝之旨。如此雖解釋多途未出限攝律儀之趣。以知律儀之中枝末雲事。但勝鬘記並宗要文既釋無惡不由貪嗔癡者亦無不為引好推惡等。知彼依造惡之源不共之基述稱根本。此依斷惡之始三乘之行立為根本。所望各別。更不可相違也。   問。七眾所受為菩薩律儀。雲事既成畢。若爾者將受菩薩戒之時。必七聚隨一律儀受之歟。將又雖不存比丘等律儀可發得菩薩戒哉。答。定存七眾律儀欲受菩薩戒之時必可成就。律儀能攝後二所攝而無能攝律儀。不可成所攝攝善攝生之故也。故瑜伽論雲。此三種戒由律儀戒之所攝持令其和合。若能於此精懃守護亦能護餘。若此不能。餘亦不能(文)。 問。如答成者不欲受七眾唯不可有受十重四十八之軌則歟。若爾者正披梵網經古跡雲。於中且依受不共戒許黃門等亦受得戒。若遍學行別受七眾當知遮難同聲聞受(文)意今經以受不共十重六八出黃門等之類。若受三乘共七眾別解脫雲非黃門等即所被之機也。又優婆塞戒經以依共律儀成近事之性。梵網經唯依不共律儀故不成近事等性見。加之古跡重發重樓譬之問答不然之旨。必由律儀得後不共二菩薩戒。故作是說。未必菩薩先發小心(文)受近事等戒。但小乘所得非菩薩受法雲事解釋分明也。何況見表無表章。諸門併於七眾別解脫並菩薩戒雲受法雲捨緣各別配立之畢。而受菩薩戒之纔同時必定受七眾隨一者。諸戒悉雜亂。諸釋一一可亂脫哉如何。答。此事宗大綱。輒雖難一定。聊可加料簡。凡古跡之中。不共者稱通受之軌則。遍學者舉別受之作法歟。若爾者令出疑難。於中且依受不共戒許黃門等亦受得戒解釋。若依通受之法者。不嫌黃門不簡二形同許發心受戒。其受法位兼非雲不受七眾。但可遮其性也。次善生經梵網經俱所受戒法同雖存五戒等。依性成否有遮難之多少之計也。梵網經又雖不成性全非雲不受共律儀。依之見瑜伽論。半釋迦等雖受五戒遮近事性(云云)若強心地戒本之受法通不受比丘等戒者。依何徒爭性成否論不共與遍學之不同。明知雖有通別二受異性成否差別。同以七眾別脫為律儀之體雲事。   次必由律儀(乃至)先發小心者彼善戒經意先依小乘心受五十具戒。後迴心向大依通受之軌則說致受法之旨。故一切比丘等戒必如彼經先起小心。非雲可別受。總依共根本律儀為顯得後二不共戒說重樓之譬。更非定別受前通受後。通別兩受之前後隨應可成之故也。次章家解釋別受稱比丘等別解脫戒。通受名菩薩戒。依通別二受不同雲比丘戒等雲菩薩戒雖有差別。律儀是體一。全非別體。仍諸釋併非相違歟。   問。如會釋者。通受之時。一切七眾為律儀。定成受形居戒之由歟。若爾者七眾各可成其性哉。答。若無遮難之輩可成其性。有遮難之類不可成性。故寂法師疏述通受之軌則雲。又在家戒如上所說解語皆受。若出家戒則不如是。唯人趣中若男若女無遮難者方許為受。義同聲聞出家受法。又應戒法皆得通受。文無簡故但應遮其比丘等性。如半釋迦許受五戒。但應遮止近事男性(文)依遮難有無有性成否。加之案古跡坐無次第戒之處。或以菩薩戒為次。或以比丘戒。為次(云云)若菩薩受法之時不受比丘等戒。亦不成其性。依何論法坐次第。以知成其性雲事。   問。宗家解釋之中有出性成否哉。答。有。即表無表章雲。無形二形不遮受戒。攝受廣故。亦不說捨。准此等理。菩薩戒中比丘等戒命終二形日出等時皆不捨也。心寬慢故。別受不得(文)意通受菩薩戒中所成就之比丘等戒更無命終捨等(為言)若不成戒與性。何及命終捨等之論哉。依通受成其性之旨。解釋之意分明也。   問。凡問答雖及多重。未出依三聚羯磨發得七眾戒並成其性之聖教說。若有否答。占察經上雲。立願自誓而受菩薩律儀三種戒聚。則名具獲波羅提木叉出家之戒。名為比丘比丘尼。即應推求聲聞律藏及菩薩所習摩得勒伽藏受持讀誦觀察修行。若雖出家來而其年未滿二十者。應當先誓願受十根本戒及受沙彌沙彌尼所有別戒。既受戒已亦名沙彌沙彌尼(文)依此經文唐士人師述通比丘戒自受他受之三聚軌則雲。占察雲。二種受自受從他受沙彌悔清淨已。若無好師。佛像前請十方佛菩薩為師。發無上菩提心剃髮染衣。年滿二十即發比丘具戒(文)經文並解釋分明也。   問。占察經無好師不堪作白四等之時軌則也。若十師滿足位更不可依彼作法。何備證據哉答。凡能秉僧所秉法圓滿之時。通別二受並用之成菩薩苾芻。而彼經意無好師唯用通受即成比丘等性(為言)非限師範闕之時也。   問。師僧具足之時有用此軌則之教文哉答。瑜伽四十雲。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是學處於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否。答。言能受(文)章問答分別門述此本論意。   問。菩薩地雲。七眾所受為菩薩律儀。出家之戒何故菩薩二形生。及捨眾同分時獨即不捨。同聲聞哉答。菩薩受戒其心寬慢增上猛利故。二形生及命終時必定不捨。以能隨類而化生故。若別受者即捨也。通受之者其義不能(文)若依通受羯磨必不受得七眾戒者。何菩薩對聲聞疑捨戒不同哉。知定用通別二門之中。通受比丘戒至來際依菩薩之故也。別受比丘戒限盡形。同聲聞之故也。依通受成七眾性雲事。雲本論雲解釋殆不可待詞歟。加之智度論第四雲。諸菩薩有二種。出家在家。在家菩薩已總在優婆塞優婆夷。出家菩薩已總在比丘比丘尼中。復次有菩薩必在四眾。在四眾必不在菩薩中。何者如求聲聞入求辟支佛人(文)古跡顯彼論之意雲。問。菩薩幾眾。答。智論四眾。謂彼論意等受三聚。出家在家男女別故。若遍學者如聲聞也(文)述三聚之受法論文既說有菩薩必在四種。知不共軌則時必得七眾戒而各成其位雲事。宗家依此等論文不論好師有無。並出此作法也。   問。若依三聚羯磨自受從他俱成其性。不應用依白四羯磨別受事。既成其性之故。得戒畢之故。可無用之故。同聲聞之故答。凡化身土以聲聞僧為正機之故。以白四受法三乘同為根本軌則。依之通受之上重別受之也。總於菩薩者不限戒法於所有法相兼二門。所謂菩薩斷二障證二空之理。聲聞唯斷惑障證生空之理。聲聞唯四諦觀。緣覺十二緣起。菩薩六度四諦並緣起等法具修行之。半滿二教之起源在此等也。若依白四不受大僧戒。與聲聞僧同布薩時。彼聲聞比丘更不可許之。所以為共彼尤可別受也。是以見人師解釋。菩薩僧尼至半月應兩邊布薩誦大小二本(文)依通受別受兩門有兩半月說戒之旨述釋也。又四分十誦等律中尚至佛果立自然得。是則別受形相也。何況於凡下哉。明知有二門受法雲事。   問。若通受之時苾芻等戒無盡形捨而至來際者。即出家五眾等戒是隨形居並限人趣所發得者大小共許義相也。而形盡之後趣生不定。出家等形儀既改畢。何雲有來際之功能哉。是以見賓師釋捨亦無失(文)如何答。三聚羯磨即是來際之法意樂。又誓盡有情界。依制期酬意樂所成盡未來際之法也。通受之法必隨形相非所成就。無形二形尚許發得之故也。何況十重六八自本不擇趣生不嫌遮難同所受法。而出家五眾戒彼於十重之中前四重所義分也。其體即一有二用。何於一體有捨不捨之不同哉。依之檢寂法師解釋若受菩薩三聚戒時。隨受出家五眾戒者非盡形捨。以總受故。隨菩薩故(文)次人師解釋者。付失出家等相之邊且作此釋歟。既雲捨亦無失。又彼師前有不捨之儀歟。無其相違也。   問。若無盡形捨者。轉生之後設雖生人間。設雖轉餘趣。若秉法之時於同界內而不來集者。可有別眾之義哉答。不可有也。即二形生之時雖不捨戒如可失比丘等之性轉生已後例可齊等。雖不捨戒失其性者更不可有同眾之義者也。   問設外雖闕僧威儀。內具足戒法。何不犯別眾哉。是以十誦律亦有受後難緣須著俗服。亦應同法。由本是僧(文)隨華嚴寺律師釋雲。不以威儀而定僧體狀。內具戒見則法應僧。外虧道相為有難緣。亦得如五大色不令受持為緣服用。豈不同秉於法。可以例之也(文)解釋分明也。 答。彼律師說。於現在生依不失性猶雲成別眾。總別受通受成其同法。又招別眾事但於現在一生可論之也。古跡如文殊彌勒等入聲聞眾次第而坐。此明現身出家為初也。若依內防發之功能談之者。實隔生改形必雖可同法。今勸同法付外相大僧。若不和合不共同。於一化弟子有反逆之相。恐成破僧歟。此既隔生趣生既相替畢。何於其相有所乖違。更不相例。只內法殊勝功能遙成佛果至來際之許也。   問。若經生已後不憶先所受戒而行殺生等者。可成犯戒之罪哉答。四分律疏(首雲)問。若盡未來際雖經生死。本戒不失者。更受後身。不知有戒作殺盜事。為犯不。 答。不犯。何以故。不知有戒。無違心故(文)解釋問答分明也。   問。彼叡山僧徒依通受軌則既稱比丘。而此南都更不許。依此軌則成比丘性如何答。彼以占察經為依據明文。於受戒軌則猥依彼經。至於隨戒更不任彼經也。即件經說雲。即應推求聲聞律藏及菩薩所習摩得勒伽藏(文)既說可學聲聞律藏。而反違彼經文下彼律藏所說具戒及白四羯磨等小乘學。全不依學彼戒相。並不用別受軌則。依之南都深所不許也。更非破依通受成其性之事。彼唯限通受軌則。不依別受而不學聲聞藏。此並用通別二受。又兼學大小二藏。若不學律藏全不可成得戒並其性之故也。既占察經說無好師之時纔用通受一法成比丘等之相。明知十師等滿足之時具可用通別二受雲事。   問。通受菩薩戒攝盡一切戒雲事。源出於本論。有何闕所更用別受哉答。一切戒者謂三聚淨戒也。故瑜伽四十雲。雲何菩薩一切戒。謂菩薩戒略有二種。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又依此在家出家二分淨戒。略說三種。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文)通受三聚戒之故稱一切戒。通受之時總悉非雲發得七眾戒。隨在家出家分唯所得其隨一也。雖發其形居隨一兼又致別受軌則所成佛子。其道理既如前成。重不可述之。   問。若爾者不堪別受軌則之時。以通受羯磨五十具三戒隨應可作三重受法哉。 答。爾也。占察經雲。年歲未滿之時總受三種戒。成沙彌等。年滿二十之時又總受三種戒。然後得名比丘等(云云取意)若通別二受作法具堪作之時。依別受之軌則受五十具。依通受作法唯隨應可作一度之受法歟。   問。心地戒本說佛法中戒藏。古跡述世尊所制一切禁戒上乘下乘皆從此出。於菩薩戒者不簡共不共。不論性遮。諸戒悉攝盡之旨。雲經文雲解釋實明文也。依之叡岳限通受一邊不用別受。唯依梵網戒本不學聲聞藏。深順經文。何嫌彼哉答。梵網經具說十無盡之戒不漏三業十支之惡。故名佛法中戒藏。雖然未說五篇諸戒並無量威儀。所以受學三乘共四分等律藏。具可辨比丘細行。不可不受學。何況梵網善戒等經唐土人師尚屬化教。通道俗之故(云云)何以化教為菩薩苾芻毘奈耶藏。故以四分律等即為菩薩學處者。源起於勝鬘涅槃等經並本論智論誠說。西天論師東土人師任聖教說依律藏說同出家學道之處也。依如此始自中天印度終至日域邊州。於大乘學者必用通別兩門之軌則。兼學菩薩聲聞之二藏。全三國不相替之處也。依之南山律師依四分律製行事鈔。廣定比丘戒受隨二法。又為賞翫此鈔六十家重作述釋。震旦諸國人師翫四分律等如是。豈彼諸師併小乘學哉。此外自希出別義。濫學大乘者是也。而彼叡山獨不用別受軌則而下小乘學之事。誰是為指南。可謂是濫學大乘之類歟。先彼戒壇者作法界歟。若自然界歟。若作法界者。結界羯磨法出於何教。若用四分等律教所說羯磨者。至結界法依四分等而不受學戒法之條更不得其旨。於結界軌則。諸律之外全所不說也。若又自然界者豈名戒壇作受戒軌則哉。旁無其謂者也。   問。菩薩藏之外必強學聲聞藏戒相雲事。有何深意哉答。於教法化制教相分。化教者。謂經論二藏通被道俗。制教者。毘尼一藏唯限出家。故以四分十誦等律藏則為大乘苾芻所學。更此外所無大乘制教也。即勝鬘經雲。毘尼者即大乘學(文)依之人師指毘尼學釋。故知通為五乘人也(文)加之戒波羅蜜之中。初攝律儀七眾戒是也。其七眾者即聲聞共戒相也。既名波羅蜜。大乘至極之所學雲事更不可及異義哉。   問。彼叡岳所學章疏等之中。以聲聞共五篇戒有為菩薩學處哉答。弘決第四上雲(湛然)式叉伽羅尼此名為學。別在第五。通約諸篇。今並開之成摩訶衍。故大經及十住婆沙皆指篇聚雲菩薩摩訶薩持是禁戒。當知戒無大小。由受者心期。是則中道。遍入空假及事律儀方得名為具足持戒(文)又玄義第四雲。今仍判其粗妙禁淨善三戒屬律儀。律儀通攝眾故定尊卑位次緒。雖有菩薩佛等不別立眾故戒法是同。但以佛菩提心為異耳。故知律儀等三戒三藏攝(乃至)開粗顯妙者。他雲梵網是菩薩戒。今問是何等菩薩戒。彼若答言是藏通等菩薩戒者。應別有菩薩眾。眾既不別。戒何得異。又若別明菩薩戒。何等別是緣覺戒。今明三藏三乘無別眾不得別有菩薩戒緣覺之戒也。若作別圓菩薩解者可然。何者三乘共眾外別有菩薩。故別有戒。   問。三乘眾外別有菩薩戒者。緣覺戒雲何。 答。三乘眾外無別緣覺戒。此說猶是待粗之戒耳。開粗者。毘尼學者即大乘學。式叉。式叉即是大乘第一義。光非青非黃非赤白。三歸五戒十善二百五十戒皆是摩訶衍。豈有粗戒隔於妙戒。戒既妙。人亦復然。汝實我子。即此儀也。是名絕待妙戒(文)意者定七乘尊卑之位。雖有聲聞菩薩差別於成七眾總二僧不別。所受戒法是同之故。但依菩提心成就為異。於別受作法者。受隨二法三乘更無差異。若依別圓二教所說之通受軌則者別可有菩薩眾。雖然毘尼學即大乘學。十戒具戒既為大乘無上戒法更無別菩薩比丘戒(為言)故自宗他宗俱以律藏所說戒相為菩薩律儀雲事。全無異儀歟。而至此朝始作此論。不辨教綱之故也。   問。於別受戒相三乘共同更無別戒相雲事既多重成之畢。雖然正見文殊問經說。出沙彌戒之軌則。於三歸得而期來際。是豈非說菩薩不共別受之戒相乎。若同於聲聞。何非盡形而願乃至菩提。依之淄洲大師義燈雲。若三聚十無盡等及依文殊所問般若經受十戒者即同沙彌十戒。然亦盡未來受(文)又同經說五篇戒相雲。若以心分別男女非男女等是菩薩波羅夷(云云)若聲聞共五篇者何究竟無分別戒相乎。以此等文思之。唯有菩薩別受戒法雲事如何答。彼經說通受之軌則。更非別受之作法。別受三歸得但誓盡形壽。此既期乃至菩提。知通受三歸也。故文殊師利問經上卷雲。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雲何歸依。佛告文殊師利。歸依者應如是言。大德。我某甲乃至菩提歸依佛。乃至菩提歸依法。乃至菩提歸依僧。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復言。我某甲已歸依佛已。歸依法已。歸依僧竟。如是三說。次言大德我持菩薩戒。我某甲乃至菩提不殺生。離殺生想。乃至菩提不盜。亦離盜想。乃至菩提不非梵行。離非梵行想。乃至菩提不妄語。離妄語想。乃至菩提不飲諸酒。離飲酒想。乃至菩提不著香華。亦不生想。乃至菩提不歌舞作樂。離歌舞想。乃至菩提不坐臥高廣大床。離大床想。乃至菩提不過中食。離過中食想。乃至菩提不捉金銀生像。離捉金銀想。乃至當具六波羅蜜大慈大悲。佛說此祇夜。   發誓至菩提歸依於三寶   受持十種戒亦誓至菩提   六度及四等皆當令具足   如是修行者與大乘相應(文)   隨寂法師釋雲。然受法有二。若准律法。白四受者應須簡釋無相等類。若依三歸三聚總受。文既不簡。理應通受(文)次於五篇門戒說究竟無分別相者。彼說出世無漏五篇護持相。更非凡愚之相也。仍無其失(焉)。   菩薩戒通別二受鈔   凡鈔出之趣更無他事。時代及末佛法至衰。雖欲作別受之軌則依無授與之師範。成就比丘等戒不能為佛弟子。依之設雖無好師。依通受之軌則或自誓或從他。隨應為令成七眾性而建立僧寶。久住佛法也(矣)。   嘉禎四年(戊戌)九月日沙門覺盛   古今賢匠述作此議不知其數。無詳盛師。卷號二受通別兩門文約義豐。如說受戒即人佛位。悟道在心啻鑒斯典。但恨扶桑流布以來。先哲刻板未令恢弘。今弟子賢盛開印。以望戒律流通上報三寶洪恩。下濟六趣沈苦而已。   應永二年(乙亥)九月四日   和州唐招提寺住侶小苾芻賢盛謹誌   寶永五丙子年秋上浣。憺真元空染翰。於讚之靈芝律寺對校一過。 ******   《大正藏》第74卷   No. 2355   通受比丘懺悔兩寺不同記序   昔者天平勝寶之嘉運。鑑真和尚遙識乎此土緣熟。不悔瘴霧傷晴之患。不惶颶風簸舟之難。踰於溟渤來至於此。揄揚乎真教權輿於毘尼矣。歲月寖荏苒法教亦中微矣。粵若有一大士號曰大悲菩薩諱覺盛。學洞乎權實而智鏡無所不照。行救於闡提而悲水無往不潤。至如扶桑垂跡天主讚喜孤岸津梁異僧景仰三朝為國師公卿承法澤。蓋是靡不善應諸方弘誓如海之真應者歟。常慨於律綱之弛紊。又悲乎蒼生之倒懸。遂乃嘉禎丙申秋九月與同志睿尊等依大乘三聚之法自誓得戒。南畿之戒光再耀於四遠。方今以底下之凡軀習大仙之威儀。鹹二師之賜也。惟夫緇侶之本業須臾不可離者其唯稟戒隨行歟。戒淨者得定。慧亦方發矣。隨行異途。專精不犯之行佛世尚鮮焉。犯已能悔之隨。涵蓋相稱矣(予)嘗竊按二師論於隨行。受體同其軌和如水乳合。至譚懺摩之方軌似如脂沃水。所謂通受懺悔兩寺不同者是也。熟惟有其深意乎。請試論之。興正用律懺也唯要擇懶墮戒緩之者取專勤精修之器。斯是抑止未朋之釁乎。大悲以大悔也但擬濟犯已求悔之機勉思過自棄之人。此謂攝取已造之罪歟。蓋今從事於弘律者兩祖之高義不可弗察焉。如翼輪相似忘一不可也。若乃單用篇聚之悔法。則由來勤護之人妄緣忽來不得攝護。遂違聖禁者或不聽進具。或不復足數。則是成以小玭捐大美之失。譬如見朱橘一子蠹因剪樹而棄之睹縟錦一寸點乃全疋而燔之。今夫一條之枯不損繁林之蓊藹。寧得不許乎。雖然一不遵律範則悔法容易而護戒之心漸緩漫矣。贊寧僧錄嘗辨方等懺之義曰。然汎愛則人喜陵犯。嚴毅則物自肅然。末代住持宜其嚴而少愛則為能也。由是觀之顯教篇聚之懺令護禁之意堅牢。密示菩薩之悔令思過之徒還淨者。可謂翼輪雙具迅到所詣矣。一日法園精舍不遷開士懷乎兩寺不同記而謂(予)曰。頃載雖律學發揮。兩寺之不同人或未識之。豈非闕如乎。我命剞劂氏壽梓欲為祖風勃興之一助。請為之序冠乎卷首(予)雲。雖雲衝風之末勢不能颺輕塵勁弩之餘力不得洞霧縠。而澤身於祖流竊名於律徒。區區之心不能忘之。偶遇弘法之大志。寧得不擊大節乎。遂則遺於孤陋不得峻拒。聊攄於愚懷酬乎懇請雲。   天和三年龍集癸亥黃鐘穀日   久修園律院苾芻宗覺(直)謹識   通受比丘懺悔兩寺不同記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問。瑜伽論本地分菩薩地戒波羅蜜說三聚戒。具明受隨二門行相。其律儀戒七眾位中苾芻苾芻尼者為以五篇七聚之名為行相耶。為不爾乎答。三聚通受門之苾芻立篇聚位及以不立近代中興律宗名匠異解相分總成二途。今因來問各陳其義。   一招提寺覺盛大德雲。通受門中攝律儀戒以七眾戒全為其體。雖用七眾。至於罪名通名惡作不立別名。是故苾芻及苾芻尼皆以惡作為護持名。非唯具位亦下三眾在家二眾並名惡作罪。非唯律儀亦後二聚一切違犯皆名惡作。菩薩淨戒不過三聚。三聚違犯皆此名故問。何以得知皆名惡作答。瑜伽大論誠說爾故。彼第四十一雲。又此菩薩一切違犯當知皆是惡作所攝(已上)以此為證。違犯既名惡作。護持亦守惡作。此所立名大同律藏五篇之中第五之名及六聚中第六聚名問。一切菩薩不過七眾。立七眾位。三聚之中唯以攝律儀戒為定。即分七眾位。故苾芻苾芻尼必應篇聚以為行相。若不立篇聚豈名苾芻乎。苾芻行相是第五篇故答。立七眾位雖是律儀。建立罪名啻是一統總號惡作。菩薩違犯三聚淨戒通稱一品惡作故。攝律儀戒其一數故。本論既言一切違犯。是通三聚故。豈除律儀乎。不可難言以罪一品七聚混同人位雜亂。罪雖一品。以戒分位以戒攝人。人分七眾。例如後二。罪雖一品。以法攝類分其攝善攝生二戒。是故通受攝律儀戒通立惡作罪名無過。五篇七聚本制聲聞。菩薩別受全同彼相。是故別受菩薩方立篇聚嘉名。通受菩薩無此行相。故至別受護篇聚相。若通受人立五篇相。奈何為用別受之法。此則有別受無用之過焉問。本論誠說既言攝律儀戒是七聚戒。全同聲聞律藏所說。加之抉擇分七十五雲。復次當知菩薩毘奈耶略有三聚。初律儀戒毘奈耶聚。如薄伽梵為諸聲聞所化有情略說毘奈耶相。當知即此毘奈耶聚(已上)通受門中攝律儀戒既是全讓聲聞律藏。此乃護持犯相罪名懺悔一切應同小乘律藏。是故全略不說其相。然後廣說後二聚相。是故必定應立五篇。四十一中一切違犯惡作攝者是說攝善攝生違犯。故倫記引圓測釋雲。即是菩薩四十五輕罪聚中第五惡作攝也(已上)此釋本論一切違犯皆是惡作文也。既言四十五輕罪。即是攝善攝生違犯不關攝律儀戒違犯。彼指聲聞毘奈耶故。何以強言攝律儀戒違犯之相亦是惡作答。七十五文總通指讓。戒行相貌身口所制大同彼故。然不言彼五篇罪名及懺悔等皆同小律。何必一例同彼毘尼。尋菩薩地戒波羅蜜九門之中第二一切戒始終文相。一切倫貫明三聚戒。有從他受有自誓受。從他受中亦有三段。初明正受戒體。次明專精守護。後明犯已能悔。受隨行相皆明三聚。且說專精持雲。是諸菩薩從他正受戒律儀已。由善清淨求學意樂菩提意樂饒益一切有情意樂生起最極尊重恭敬。從初專精不應違犯(已上)倫記雲。由善清淨求學意樂者求受律儀戒心。菩提意樂者求受攝善法戒心。饒益已下求受攝有情戒心(已上)此具舉三聚戒明專精不犯持。次說犯已能悔持雲。設有違犯即應如法疾疾悔除令得還淨(已上)此略明也。次下廣說雲。又此菩薩一切違犯當知皆是惡作所攝。應向有力於語表義能覺能受小乘大乘補特伽羅發露悔滅。次下具明三品纏犯對人懺法及責心悔。上中悔法唯懺重罪。下纏犯中總通重罪及四十四輕。責心悔法可通重輕。三纏皆言如上他勝。即論所說自讚毀他等四重也。若就攝律儀中苾芻戒者。婬等四重與讚毀等三纏悔同。僧殘已下與下纏中四十四輕懺悔全同。僧殘已上在於菩薩皆輕垢罪並對首故。梵網經中犯輕垢罪亦云對首。經論所說彼此契同。如此成立通受悔法三聚所犯無不攝盡。沙彌等犯重輕隨應。三纏悔法收攝盡故。通受比丘何得強用五篇悔法。彼自受法亦受三聚。準從他法亦應有彼專精不犯及犯悔法。受隨諸門皆陳三聚。何至悔法。唯後二聚。但於所引西明解釋言四十五輕者。若如彼判不可懺重。唯應下纏所帶輕罪。若爾何故論列三纏皆雲如上他勝處法問。景興判雲。若輕若重皆可悔除。皆名惡作(已上)輕重俱舉故無前難答。如景師釋雲實攝輕重。西明所判猶未盡理。若如景興既言輕重。重中非唯讚毀等四。亦應攝彼律儀戒中婬等四重。三聚通懺彼隨一故。若不爾者豈盡理乎問。受隨皆通三聚戒者。何故受中所說戒相唯說四重四十四輕。不說攝律儀中戒相。四重四十四輕並後二聚戒故答。律藏所說戒相繁廣難此說盡。故遠指彼。以此不說不可為難。聲聞地中苾芻戒相具說一百五十一種。彼既說之。故近讓彼。聲聞所行菩薩亦行。其所應行皆讓彼地不復別說。其餘一切不共諸行菩薩地中具足說故。攝律儀中七聚戒相不別列說。即此例也問。論中所說唯舉四重四十四輕。是故所說悔法唯應局後二聚。隨戒懺悔隨說相故。律儀悔法應隨律藏。以抉擇分攝律藏故答。事未必然。論中說相雖後二聚。至於悔法通亙三聚。受戒專持既通三聚。犯悔豈得不通三聚。戒相是同故指律藏讓聲聞。本地戒學通受懺悔異小律儀藏。故今具出其懺悔法問。若爾豈不違抉擇分文耶答。抉擇分文總指戒相。七眾所持身口戒行大途相狀與彼同故。然不言悔法亦應用彼律。是故不違抉擇分文。 問。律儀戒相一具惡作。菩薩苾芻混同沙彌不可有其七眾差異答。若如此難亦不可有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三眾差別。同立突吉羅罪名字故。攝善攝生不可有別。亦同建立惡作罪故。若言乎人法有差別。今此亦爾。以人法等差別故。如前已明故不混雜問。三聚護持鹹名惡作。與沙彌等吉羅何復別哉答。律中沙彌等制於吉羅罪。唯是五篇第五之號。六聚之中第六名。及七聚之中六七二聚。而亦不為沙彌等與五篇名。是故唯立第五篇名。今菩薩戒三聚戒相名於惡作。唯是所作即非善故。非是篇聚未後之名。通受戒門中不立五篇故。然梵言突吉羅。此翻雲惡作。地持戒中言突吉羅。今此存唐言惡作罪。非是第五篇名。是總通業名故。不同律中吉羅必定是第五篇名問。通受戒相一切通三。何故論中說捨戒緣。唯局後四重不言前四重答。第四十卷說後四重。說此四已即出纏犯及以捨緣。是故纏犯且約後四重。至於捨緣亦似後四。然言包含。應有前四。故抉擇分總明捨緣開為四種。即犯重捨分根隨二。即是前後四重之罪。故二緣中應兼前後。唯言他勝不言四故。以此準例前三纏中雖舉後四義含前四。纏犯等事通三聚故。是故失戒通明三聚。捨戒失戒對翻受體。受既通三聚。失捨亦爾。受既不局。是故隨中持犯行相亦通三聚問。古來學德雲。三聚通受之者不成七眾之姓。雖言律儀是七眾戒。唯是融攝七眾諸戒為一律儀。然成菩薩七眾人者。順小律藏如聲聞法。受七眾戒即成其姓。是故菩薩。為成七眾必用別受羯磨行法。以通受菩薩不成七眾故。若通受門成就七眾。即有別受無用之過。然近來學德雲。通受律儀既言七眾。隨彼彼形各受其戒。若不成七眾何故又雲七眾之戒。以通別二受各有七眾故。此則雖蒙別受無用之難。而立義理成立七眾。今汝難吾雲。若通受比丘立五篇名即有別受無用之過。汝若執此難不立五篇者。汝亦蒙彼古德強難應不成立通受七眾。然汝遮彼所難已立通受七眾。吾今既有通受七眾具戒。成立五篇七聚。此義復有所乖違乎。立有七眾何不許篇答。七眾有盡形來際之差別。通別兩門俱有七眾。故於七眾無有別受無用之過。通受既有七眾別故。通受比丘無五篇階。故立篇聚即成別受無用之過。通別俱有五篇等故問。攝善攝生無人位別。是故一具應是惡作。律儀一戒七眾差別。何立一具惡作之名答。惡作名義不關人位有無。不問人位。不可遮妨立惡作名問。七聚之戒各有輕重。何故一品立惡作名耶答。攝善攝生各有輕重。後之四重是四波羅夷。四十四戒是輕垢故。彼後二聚既名惡作。此七眾重輕何不名惡作問。通受比丘四重是夷僧殘。已下並是輕垢。既分輕重同篇聚例豈成一品惡作之義答。攝善攝生既有重輕。豈成一品惡作之義。彼既名惡作此何得不名問。菩薩惡作有重輕耶。若無之者何得通名答。惡作之名無有輕重。不可遮其體有輕重。是故重戒具有三品。輕當下纏。而於其中具分三品。猶如沙彌一切諸戒皆名吉羅而體有輕重。故四重滅擯。此亦如是問。菩薩戒具在梵網。通受三聚一一戒相立惡作名在彼經耶答。梵網經中即有此文。予之和上圓照大德問招提寺覺盛和上雲。梵網經中通受比丘於律儀戒有名惡作罪耶。和上答雲。說十重已雲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已上)應當學者是吉羅名。此雲惡作。十重名惡作。經文是炳然。與瑜伽惡作彼此全同也(云云)先達已致問答。後學宜為依據。加之四十八輕分為五段。初之三段各有十戒。每十戒終雲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已上)後之二段各有九戒。每終結雲應當學。上說十重竟結勸雲。   善學諸人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已上)下說十重六八已總結勸雲。我今在此樹下略開七佛法戒。汝等當一心學波羅提木叉歡喜奉持(已上)最初結勸雲。我已略說波羅提木叉相貌。應當學敬心奉持(已上)覺盛和上指此等文全與瑜伽惡作罪同。經論符同文理周足問。瑜伽四十四輕與梵網四十八輕為是同耶為不同乎答。遁倫記雲。若依仁王經雲。有四十八種。然不列名。梵網經中有四十八。一一別說。然與此論所明戒相多是不同(已上)賢首師意。梵網瑜伽所說輕戒有同有異。故彼梵網經疏釋輕戒處。與瑜伽同者必引彼論對同扶契。其不同者不能引同問。瑜伽四重四十四輕為唯後二聚耶。為通律儀戒乎答。倫記引圓測釋明攝律儀即是七眾戒已雲。其餘菩薩四波羅夷戒四十二輕戒等。皆是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中有違犯。故立此諸戒。   非是攝律儀戒(已上)非唯輕戒攝善攝生不通律儀。亦後四重是後二聚不通律儀問。何故四重四十四輕唯後二聚不通律儀答。瑜伽所列重輕諸戒並與聲聞是不共同。瑜伽論意以與聲聞共同之戒為律儀戒。以不共者為後二聚。故以七眾為律儀體。以四重等為後二聚。攝論戒學唯識論等全依瑜伽。是故亦以七眾諸戒為律儀戒。然遁倫師判四重雲。此四他勝處法具三聚戒。初不為貪求自讚毀他是律儀戒。即當勝鬘經於諸眾生不起嫉心。第二不慳惜財法是饒益有情戒。即當勝鬘於內外法不起慳心。第三不忿結亦是饒益有情戒。第四不謗毀大乘說相似法是攝善法戒。此四他勝處中。初貪二慳三瞋四癡慢。如次為體(已上)此以四重隨應配三。勝鬘夫人於如來前立誓十戒名十大受。彼十大受束為三聚。今對彼經即配三聚。太賢宗要以後四重為三聚本。非是局判在後二聚。賢首戒疏十重諸戒並通三聚。一一科文為三聚相。太賢古跡四十八輕一一戒具三聚戒義。賢首師意具三亦爾。瑜伽輕戒慈恩遁倫併科論文為後二聚。不通律儀。諸師同異隨應可見。二西大寺睿尊大德雲。通受門菩薩苾芻苾芻尼必立五篇七聚階位為護持相。是故犯罪隨篇聚名或號波羅夷及僧殘。或名偷蘭波逸提等。由此義故懺悔方法皆依篇聚全用律藏。以此即為通受菩薩攝律儀戒隨行之相問。何故爾耶答。瑜伽大論具說通受三聚行相。其律儀戒全以七眾諸戒為體。既分七眾。是故苾芻及苾芻尼必定應以篇聚為相。若不爾者以何分別七眾差異。即分七眾。具戒僧尼不分五篇。七聚者何。是故律儀必護篇聚問。通受律儀雖言七眾。唯是七眾姓成建立惡作之名。是故具戒皆名惡作。別受律儀始立篇聚。涅槃息世機嫌菩薩護五篇戒。即此門也。若通受門立篇聚者。別受律儀何用此。為此乃成於別受無用之過如何答。此難不然。攝律儀戒既是七眾。若不護篇聚者豈名苾芻苾芻尼。何等大小乘教之中有比丘而不立五篇名之者乎。以具戒必篇聚篇聚必具戒故。但於別受無用之過者此亦不然。菩薩五篇通別二受本自具足無有闕減。非為成篇聚而別受律儀。致別受者為共聲聞。釋迦法中聲聞為僧。穢土娑婆風土爾故。雖不別受無有闕。如篇聚諸戒自分滿故故無別受無用之咎。汝於律儀建立七眾。即墮古德等言別受無用。然汝遮遣彼難成立七眾之義。立此即言非為成七眾姓別受不共七眾本具足故為成共門別受七眾。不共七眾者一品惡作故。此是共中不共者也。今亦相似。非謂為成七眾受比丘等諸戒。豈不爾乎。如汝言通受律儀本有七眾吾亦言。通受比丘本有篇聚。有何遮妨。豈乖違乎問。四十一雲。又此菩薩一切違犯當知皆是惡作所攝(已上)此則陳述三聚違犯。既言一切。豈漏律儀如何答。彼說攝善攝生違犯。此二違犯皆惡作故。一切之言如佛地論少分一切。有何違失。一切攝善攝生違犯並惡作故。是故論文唯說攝善攝生懺悔而已問。若爾可無律儀懺悔答。攝律儀戒苾芻悔法即指聲聞律藏所說。抉擇分中。初律儀戒毘奈耶聚等如前具引問。七十五文總明律儀。一一戒相全同聲聞。非謂悔法亦用小律。何剩得言懺悔指彼答。既指小律。隨戒持犯豈得漏乎。是故懺悔亦得用彼問。如汝前言。依智論文。釋迦法中無別菩薩僧故。文殊彌勒入聲聞中次第而坐。豈非為成篇聚用別受律儀耶答。為護聲聞意且作如此說。而實非無通受五篇。瑜伽所說極顯了故。尊公詳體文集雲。私曰。問。此懺悔法通三聚戒耶。答。如倫記引。景測兩師唯懺四重四十三輕攝善法戒利有情戒。攝律儀戒七眾戒故。具足之戒。六聚別故。 問。若爾者二四捨緣亦同可局攝善饒益耶答。不爾。捨戒失戒翻受體故。受法既通三聚淨戒。捨緣失緣何局後二。故知受戒捨戒共通三聚。隨戒懺悔各隨說相。是故攝善饒益懺悔當隨此文惡作所攝。律儀懺悔依毘奈耶六聚差別若不爾者菩薩苾芻混勒策故違抉擇分七十五故(已上)。   釋雲。此中大意。通受比丘律儀懺悔全依律藏作六聚懺。攝善攝生一切違犯如論具說。隨三品纏。然所引用景測兩師。景通輕重攝盡二聚。測唯舉輕。四重悔法何故不言。然且舉輕兼攝重夷。文顯然故。景師重悔。何故不通前四重戒。論文唯說後之四重。隨論舉故。讓小律故。言捨緣失緣何局後二者。論第四十二捨緣中唯雲現行上品纏犯他勝處法。不言四種。及如上他勝處言意包含故。通前後四重等罪。況四緣中具舉根本隨順四重兼通三聚。文言顯然。論第四十三品纏犯並言四種他勝處法。第四十一三品犯懺並言如上他勝處法。此二處文似準約。就攝善攝生何言失緣通三聚戒懺隨說相唯局後二。懺隨說相者失戒可隨說相。然懺隨說相是強故。唯局後二聚。失戒違受是強故具直通三聚。言混勤策者此似彈盛師所立義。若言一品是惡作者應其七眾無差別故。若爾沙彌沙彌尼式叉三眾應無差別。俱是一品突吉羅故。然彼由報由戒故別。言違抉擇者此亦彈盛公也。然抉擇分總相指同。何必得開懺悔之法。但是通指故攝悔法。   通受比丘懺悔兩寺不同記一卷   通受比丘懺悔法則   初波羅夷懺悔法(斯有三品)   ○上纏懺悔第一(先須憶念毀犯由來貪瞋等緣。深省過相心生慚愧。次至屏覆處對可信人具發露之)。   先請懺悔主(取不同犯)應具威儀偏露有肩稽首禮足互跪合掌(所對若小者除禮足)唱言。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若沙彌)某甲今請大德為突吉羅懺悔主願大德為我作突吉羅懺悔主慈愍故(一說)懺主答雲可爾。   次懺主略說法其大概雲。   佛言我為諸弟子結戒寧死不犯智論雲破戒人妄食信施所執缽盂即洋銅器所著衣者是熱鐵鐷乃至由破戒故受無毛蟲或噉糞等(等文)。   次正懺悔(對三人已上具儀口言)。   諸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若沙彌)違越菩薩毘那耶法某罪(十重隨犯可唱舉之)犯惡作罪今向大德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大德憶我(一說)懺主語言自責汝心當生厭離犯者答可雲頂戴持(既是性罪。深思道業。且必可修化教懺悔)如是懺已必應重受。上纏失故。   ○中纏懺悔第二(作法同前。但不重受為其差別)。   ○下纏懺悔第三(作法大略如前中纏。但對一人以為小異)。   後輕垢罪懺悔法(是有同前下纏已上懺三法。法有所對時軌則如是。若無所對用責心悔。設重設輕皆以爾也。其作法者偏露有肩互跪合掌住淨意樂起自誓心唱言)。   我比丘(若沙彌)某甲違越菩薩毘奈耶法某罪(重輕隨犯可唱舉之)犯惡作罪今向十方諸佛菩薩發露懺悔不敢覆藏我當決定防護當來終不重犯(一說。且約未經說戒默妄罪。若有正懺文中本罪之次可加雲)。   我比丘(若沙彌)某甲違越菩薩毘奈耶法某罪(重輕隨犯可舉之)犯惡作罪人輕僧說戒二處三問亦犯默妄突吉羅罪不憶數(若憶數者隨數稱之餘詞同前)。   ○懺覆藏罪法(本罪次前可修懺悔唱雲)。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若沙彌)某甲違越菩薩毘奈耶法某罪(所犯本罪若重若輕若默妄罪隨有舉之)犯二應當學(若無默妄略此一句)犯此二位根本罪已各不發露經夜覆藏亦犯應當學不憶數(若憶數者隨數稱之)今向大德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大德憶我(一說)懺主告雲。自責心生厭離。犯者答可雲頂戴持。   ○懺隨覆藏罪法(若有隨覆本覆之次加唱可雲)。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若沙彌)某甲違越菩薩毘奈耶法乃至經夜覆藏不憶數(若憶稱之)展轉經夜後犯隨覆藏吉羅罪亦不憶數(若憶稱之餘文如上)。   若有如是本罪默妄各帶大覆及隨覆者如是可雲。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若沙彌)某甲乃經夜覆藏乃至覆藏吉羅罪隨憶數此中四品覆藏突吉羅罪今向大德(餘文如上)。   ○捨墮懺悔法。    先捨財法(具儀如上口言)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若沙彌)某甲故畜一段長衣(二三段等隨有稱之)過十日不淨施犯惡作罪今持此夜捨與大德(一說)。   次請懺主及懺主略說法(如上)。   正懺悔文(所對如上)   諸大德一心念我比丘(若沙彌)違越菩薩毘奈耶法故畜一段長衣(若二三段隨有唱之)過十日不淨施犯惡作罪今向大德(餘文如上)。   若有著用突吉羅者可唱雲。   諸大德乃至故畜一段長衣(若二三隨有唱)過十日不淨施犯惡作罪又因著用犯捨墮衣亦犯突吉羅罪不憶數(若憶稱數。若有覆藏亦其文中本罪之次可入其句。餘文如上)。   若犯本罪默妄著用三位罪各有覆藏及隨覆者隨有可懺。唱雲。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若沙彌)某甲違越菩薩毘奈耶法某罪(所犯本罪默妄著用隨有唱之)犯三應當學犯此三位根本罪已各不發露經夜覆藏犯突吉羅罪不憶數(若憶稱數)展轉經夜後犯隨覆藏突吉羅罪不憶數(若憶稱數)此中六品覆藏隨覆藏吉羅罪今向大德(餘文如上)。   天和四年龍集甲子仲春朔日依大悲菩薩詞句寫出焉石清水比丘某訂較 ******   《大正藏》第74卷No.2356   No. 2356   菩薩戒本宗要輔行文集上   菩薩玄贊二曰。梵雲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略雲菩薩摩訶薩。菩薩修行略有二門。一自利大智為首。二利他大悲為先。菩提覺義。智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悲所度生。依弘誓語故名菩薩。以二為境名為菩薩。有財釋也。又覺是所求果。有情是自身求三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或菩提是所求果。薩埵者勇猛義。不憚處時求大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薩。二皆依主。   戒本嵩岳疏本曰。戒則護六根以明持。遣七非以彰體。本則德含眾善。義蘊多端。五篇七聚之要門。十利百行之幽鍵。流雪山之藥味飲寶岳之甘泉。總收其義謂之為本(私曰。今題戒本。梵網戒本含六十一品所詮義理)。   宗要奧曰今依此經釋持犯要(私曰。持犯為宗。其中至要略以三門。別文述義。是故為名)。   要。勇士交陣死如歸最勝王經五曰。我於往昔行菩薩道時。猶如勇士入於戰陣不惜身命。流通如是微妙經王受持讀誦。為他解說。四分律一曰。如有勇猛將善習戰鬥法降伏於彼敵沒死不顧命。佛子亦如是善學於禁戒。五陰散壞時終不畏命盡。   要。丈夫向道有何辭涅槃經第九曰。復次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無有不求男子身者。何以故。一切女人皆是眾惡之所住處(乃至)善男子。以是義故。諸善男子善女人等聽是大乘大涅槃經。常應訶責女人之相求於男子。何以故。是大乘典有丈夫相。所謂佛性。若人不知是佛性者。則無男相。所以者何。不能自知有佛性故。若有不能知佛性者。我說是等名為女人。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說是人為大丈夫。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當知是等即為男子。同第十六曰。善男子。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則名丈夫。何等為四。一善知識。二能聽法。三思惟義。四如說修行。善男子。若男若女具是四法則名丈夫。善男子。若有男子無此四法則不得名為丈夫也。何以故。身雖丈夫行同畜生。如來調伏若男若女。是故號佛為調御丈夫。   要。經曰梵網至地品古跡上曰。梵網經一部都名也。盧捨那佛心地法門品第十者。此品別名也。梵者能淨之義。網者攝有情義。謂此經者乃至有頂生死大海拘持有情。終致無上寂滅之岸。無盡饒益諸飢渴類如世網故。為顯此義故。諸梵王持羅網幢供佛聽法。佛因此說世界差別猶如網孔。佛教門亦如是。世界別者。須彌樹形覆世界等遍涉入故。佛教門者雖一味法。蘊界處等法門別故。是則如梵王網孔多網一。法王戒法當知亦爾。雖塵沙門終歸一道。萬行一門。所謂得意。得意而行皆稱法性。是故從喻名梵網經。經謂契經。貫持為義。貫義持生不散失故。盧捨那者此雲淨滿。無障不淨。無德不圓故。法藏師雲。梵本皆名毘盧捨那。此雲光明遍照。智照法界。身應大機故。梵網字下標此名者。為簡餘品釋迦說故。佛謂覺者三義如常。說謂圓音。巧應生解。唯識萬德從此生長名為心地。   要。一能成者至佛戒本業經下曰。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亦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六道眾生受得戒。但解語得戒不失。梵網經下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乃至)是一切眾生戒本原自性清淨。   要。謂無上乘至本故幽贊上曰。然佛果德殊勝無邊。非廣大修無由證得。故依此義而說。行者要具大乘二種種姓。能於五位漸次修行。又下曰。無上菩薩廣大深遠。非少積因可能證獲(乃至)獨覺利根尚經百劫。況求作佛無多劫因。   要。由此諸佛至無礙本業經下曰。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是故應受。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以是故。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薩。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   要。但解語者至因故三十五曰。以諸菩薩自乘種姓為休止故。為建立故。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乃至)雲何種姓。謂略有二種。一本姓住種姓。二習所成種姓。本姓住種姓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姓住種姓。習所成種姓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姓。義燈七曰。西明四解。第二為正。正取無漏法爾種子簡異無性。故雲殊勝。不可舉果位等名為六處。善戒經雲謂陰界六處。故知六處是內六處。內六處中意根處攝無漏種子。是六處故非遍六處皆能持種。   要。爾時於此至分心雜集論十三曰。已依涅槃先起善根者。不復新起故依此下品順解脫分善根。薄伽梵說若有具世間增上品正見雖經歷千生。而不墮三惡趣。又有四種順解脫分。一者依憑順解脫分。二者勝解順解脫分。三者愛樂順解脫分。四者趣證順解脫分。從善法欲乃至為求解脫所有善根皆名依憑順解脫分。於彼相應教法所有勝解俱行善根是名勝解順解脫分。緣解脫境作意相續清淨喜俱所有善根是名愛樂順解脫分。即於此生決定發起順抉擇分所有善根是名趣證順解脫分。義燈七曰。問。從何位去名為習性。答。從勝解地已去皆名習種姓菩薩。性種姓者據未發心本無漏種。習種性名據發心已所熏成種。地持論雲。若從先來修善所得名習種姓。瑜伽三十五雲。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者。就顯相說。簡未熏習。非謂初修不名習姓。故雜集論第十三說有四順解脫。一依憑順解脫。謂從善法欲乃至為求解脫皆名順解脫分。既名順解脫分故是習種姓(乃至)或創發心。及二乘迴向八萬劫等非勝解行。行未勝故。未在僧祇故。雖然不得在僧祇數及資糧等可名習種。無文定判。十住已前不得名為習種菩薩。   要。由羯磨緣至薩戒四十曰。汝如是名善男子。或法弟次於我所受諸菩薩一切學處。受諸菩薩一切淨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是學處於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不。答言能受。能授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能受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答。表無表章曰。別解脫無表得有三類。一出家大戒第三羯磨竟是事如是持時得。其菩薩戒亦第三羯磨答言能持時得(乃至)第二類者。其出家三眾近事得無表即三歸竟得(乃至)第三類者。其近住戒有二義。一雲三歸竟得與近事無別。二雲。若爾何故俱捨不說三歸竟即得近住戒。何故說相不同近事。近事別說五戒之相。近住連環三周說相。又彼頌雲隨教說具支。不說近事亦隨教說。故知近住非三歸得。其心廣遮一日夜故。非前即得。由此故知隨師後。說第三周竟。方發無表。   要。一切惡者至荷負唯識論九曰。戒學有三。一律儀戒。謂正遠離所應離法。二攝善法戒。謂正修證應修證法。三饒益有情戒。謂正利樂一切有情。此與二乘有共不共甚深廣大。如餘處說。述記十曰。戒學有三。初以七眾戒為體。二以有為無為無漏善法為體。有漏善法非正應修體。可斷故。三謂正利樂三業為性如上應知(乃至)然此三學與二乘有共不共。攝論無性第七世親第八各有四殊勝。初一差別勝。即三聚戒。二共不共勝。謂菩薩一切性罪。不現行與二乘共相似。遮罪有現行。與二乘不共等是。三廣大勝。此有四種。一種種無量學處大。二無量福德大。三利生意樂大。四建立菩提大。如彼廣解。四甚深勝。謂菩薩行殺生等十業。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菩提等是。然彼雖有四種殊勝。然初即此三聚戒體。今以第二共不共第四甚深第三廣大合為三種。如餘處者即是彼文。   要。一切求道至丈夫三十五曰。又諸菩薩最初發心所起正願於餘一切希求世間出世間義妙善正願最為第一。最為無上(乃至)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略有二種發心勝利。二者初發菩提心已。即是眾生尊重福田。一初眾生皆應供養。亦作一切眾生父母。二者初發菩提心已。即能攝受無惱害福。由此菩薩成就如是無惱害福。得倍輪王護所守護。由得如是護所護故。若寢若寤若迷闇等一切魍魎藥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嬈害。又此菩薩轉受餘生。由如是福所攝持故少病無病不為長時重病所觸。於諸眾生取作義利能以身語勇猛而作。常為眾生宣說正法。身無極倦。念無妄失。心無勞損。   要。鳳凰之卵至之功華嚴經七十八曰。善男子。譬如迦陵頻伽鳥在卵殼中有大勢力一切諸鳥所不能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生死殼發菩提心。所有大悲功德勢力聲聞緣覺無能及者。善男子。如金翅鳥王子初始生時目則明利飛則勁楗一切諸鳥雖久成長無能及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為佛王子。智慧清淨大悲勇猛。一切二乘雖百千劫(文)修道行所不能及(私曰。鳳凰之卵未勘本文)大集經九曰。譬如螢火雖有無量千萬億數不能障蔽日之光明。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有煩惱無量無數不能障蔽菩薩智光。   要。發心畢竟至無上涅槃經三十四曰。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畢竟者即是涅槃。如是涅槃雲何可得。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能修十想當知是人能得涅槃。雲何為十。一者無常想。二者苦想。三者無我想。四者厭離食想。五者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者死想。七者多過罪想。八者離解脫想。九者滅想。十者無愛想。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寒優婆夷修習如是十種想者。是人畢竟定得涅槃。不隨他心。自能分別善不善等。是名真實稱比丘義乃至得稱優婆夷義(乃至)若有比丘具足十想則得稱可沙門之相。爾時迦葉菩薩即於佛前以偈讚佛。憐憫世間大醫主。身及智慧俱寂靜。無我法中有真我。是故敬禮無上尊。發心畢竟二不別(乃至)世救要求然後得。如來無請而為歸。佛隨世間如犢子。是故得名大悲牛。如來功德滿十方。凡下無智不能讚。我今讚歎慈悲心。為報身口二種業。世間常樂自利益。如來終不為是事能斷眾生世界報。是故我禮自他利。   要。二所成相至決定古跡下本曰。涅槃經雲。聲聞戒中佛知時宜說輕為重。說重為輕。大智論雲。毘尼皆為世俗攝意不論實相。為護佛法故不觀後世罪多少。又後世罪重。戒中便輕。如道人殺牛羊等。讚歎女人戒中重。後世罪輕。乃至廣說。菩薩不爾。實重說重。理輕說輕。法性常然貫三際故是謂菩薩別解脫相。   要。謂菩薩戒至不失經奧曰。若欲受戒時師應問言。汝現身不作七逆罪耶。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上。殺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又曰。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上阿闍梨。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師不應與受戒。無七遮者得受。   要。佛子三世至之法本業經下曰佛子三世劫中一切諸佛常作是說我今在此樹下為十四億人說住前信想菩薩初受戒法。 要。由此亦有至之法四十一曰。又諸菩薩欲受菩薩淨戒律儀。若不會遇具足功德補特伽羅。爾時應對如來像前自受菩薩淨戒律儀。應如是受。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或蹲跪坐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啟十方一切如來已入大地諸菩薩眾。我今欲於十方世界佛菩薩所誓受一切菩薩學處誓受一切菩薩淨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是學處於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學。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說已應起。所餘一切如前應知。   要。如本業說至亦爾四十曰。菩薩於四他勝處法隨犯一種。況犯一切。不(戉)復堪能於現法中增長攝受菩薩廣大菩提資糧。不復堪能於現法中意樂清淨。是即名為相似菩薩。非真菩薩。菩薩若用軟中品纏毀犯四種他勝處法不捨菩薩淨戒律儀。上品纏犯即名為捨。若諸菩薩毀犯四種他勝處法。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當知說名上品纏犯。非諸菩薩暫一現行他勝處法便捨菩薩淨戒律儀如諸苾芻犯他勝處法即便棄捨別解脫戒。若諸菩薩由此毀犯棄捨菩薩淨戒律儀於現法中堪任便受。非不堪任如苾芻住別解脫戒犯他勝處法於現法中不任更受。   要。然此經中至得戒經曰。善學諸人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於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提心。經奧曰。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   要。於此處所至二戒四十一曰。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將護他故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諸有情類未淨信者令生淨信。已淨信者令倍增長。於中菩薩與諸聲聞應等修學。無有差別。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尚不棄捨將護他行。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學所學處。何況菩薩利他為勝。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為令聲聞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於中菩薩與諸聲聞不應等學。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不顧利他。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可名為妙。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利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得名為妙。如是菩薩為利他故。從非親里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恣施家。應求百千種種衣服觀彼有情有力無力隨其所施如應而受。如說求衣。求缽亦爾。如求衣缽。如是自求種種絲縷令非親裡為織作衣。為利他故應畜種種憍世邪衣。諸坐臥具事各至百千生色可染百千俱胝復過是數亦應聚積。如是等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制止遮罪菩薩不與聲聞共學。攝大乘論本曰。於此學處有聲聞犯菩薩不犯。有菩薩犯聲聞不犯。菩薩具有身語心戒。聲聞唯有身語二戒。是故菩薩心亦有犯。非諸聲聞。以要言之。一切饒益有情無罪身語意業菩薩一切皆應現行。皆應修學。   要行四句者至俱違寶積經第九十曰。爾時世尊告優波離。汝今當知聲聞菩薩學清淨戒所發心修行異。優婆離。有聲聞乘持清淨戒於菩薩乘名大破戒(私曰。合小福而垂廣大也)於菩薩乘持清淨戒於聲聞乘名大破戒(順深遠而違法近也。以下准之)雲何名為聲聞乘人雖持淨戒於菩薩乘名大破戒。優婆離。聲聞乘人乃至不應起於一念更受後身。是名聲聞持清淨戒。然於菩薩名大破戒。雲何菩薩持清淨戒。於聲聞乘名大破戒。菩薩摩訶薩修行大乘。能於無量阿僧祇劫堪忍受身不生厭患。是名菩薩持清淨戒。於聲聞乘名大破戒。以是義故。為菩薩乘說不盡護戒。為聲聞乘說盡護戒。為諸菩薩說開遮戒。為諸聲聞說唯遮戒。為菩薩乘說深心戒。為聲聞乘說次第戒。雲何菩薩持不盡護戒。聲聞乘者持盡護戒。菩薩乘人雖持淨戒。於諸眾生應當隨順。聲聞乘人不應隨順。是故菩薩持不盡護戒。聲聞乘人持盡護戒。雲何名為菩薩持開遮戒。聲聞乘人持唯遮戒。若諸菩薩於大乘中發趣修行。日初分時有所犯戒於日中分不離一切智心。如是菩薩戒身不壞(乃至)若夜後分有所犯戒。於日初分不離一切智心。如是菩薩戒身不壞。以是義故。菩薩乘人持開遮戒。設有所犯不應失念妄生憂悔自惱其心。於聲聞乘有所犯者便為破壞聲聞淨戒。何以故。聲聞持戒斷除煩惱如救頭然。所有志樂但求涅槃。以是義故。名聲聞乘持唯遮戒。復次優波離。雲何菩薩持深入戒。聲聞乘人持次第戒。菩薩乘人於怛沙劫受五欲樂遊戲自在未曾捨離菩提之心。如是菩薩不名失戒。所以者何。菩薩善能守護安住菩提之心。乃至夢中一切結使不為其患。而是菩薩所有煩惱漸當盡。不應一生便盡諸結。聲聞乘者成熟善根如救頭然乃至一念不喜受生。以是義故。大乘之人持深入戒說有開遮名不盡護。聲聞乘人持次第戒名曰唯遮。名為盡護。何以故。優波離。求大乘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甚為難得。具大莊嚴乃能成就。是故菩薩雖於無量阿僧祇劫往來生死。終不生於厭離之心。以是義故。如來觀察為大乘人不應一向說厭離法。不應一向說於速證涅槃之法。應當為說慈喜相應甚深微妙無染之法遠離憂悔無繫著法無障無礙性空之法。菩薩聞已。於生死中而無厭倦。決定圓滿無上菩提。   要。如瑜伽說至廣說四十一曰。若諸菩薩(乃至)善權方便。為利他故於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謂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發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當墮地獄。若其不斷無間業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眾生或以善心。或無記心知此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私曰。劫盜以下六罪廣說。恐繁略之)。   要。若以至知至由心攝大乘論本曰。復次應知略由四種殊勝故此殊勝。一由差別殊勝。二由共不共學處殊勝。三由廣大殊勝。四由甚深殊勝(陳天親論曰。如來不於二乘中說。亦非二乘所行)(乃至)甚深殊勝者。謂諸菩薩由是品類方便善巧(無性論曰謂諸菩薩悲願相應後得妙智)行殺生等十種作業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無上正等菩提。世親論曰。此中顯示如是菩薩如是方便善巧功能。謂諸菩薩若如是知。如是品類。補特伽羅於此不善無間等事將起加行。以他心智了知彼心無餘方便能轉彼業。如實了知彼由此業定退善趣定往惡趣。如是知已。生如是心。我作此業當墮惡趣。我寧自往必當脫彼。於彼現在雖加少苦。令彼未來多受安樂。是故菩薩譬如良醫。以饒益心雖復殺之而無小罪。多生其福。由多福故疾證無上正等菩提。如是等戒最為甚深(私曰。既說得後得妙智以他心智了知彼心如實了知。非凡所作。宜知自分矣)。   要。如契經言至善哉涅槃經十一曰。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未得住不動地淨持戒時。頗有因緣得破戒不。善男子。菩薩未得住不動地有因緣故可得破戒。迦葉言。唯然。世尊。何者是耶。佛告迦葉。若有菩薩知戉以破戒因緣則能令人受持愛樂大乘經典。又能令其讀誦通利書寫經卷。廣為人說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如是故。故得破戒。菩薩爾時應作是念。我寧一劫若減一劫墮阿鼻地獄受此罪報。要令是人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以是因緣菩薩摩訶薩得毀淨戒。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攝取護持如是之人令不退轉菩提之心。為是毀戒若墮阿鼻地獄。無有是處。爾時佛讚文殊師利。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我念往昔。於閻浮提作大國王名曰仙豫。愛念敬重大乘經典。其心純善無有粗惡疾妒慳吝。口常宣說愛語善語。身常攝護貧窮。孤獨佈施。精進無有休廢。時世無佛聲聞緣覺。我於爾時愛樂大乘方等經典。十二年中。事波羅門供給所須。過十二年施安已訖。即作是言。師等今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波羅門言。大王。菩提之性是無所有。大乘經典亦復如是。大王雲何乃欲令人同於虛空。善男子。我於爾時心重大乘。聞波羅門誹諦方等。聞已。即時斷其命根。善男子。以是因緣從是已來不墮地獄。善男子。擁護攝持大乘經典乃有如是無量勢力。   要。問既生功至染故對法論第四曰。又殺生等應以五門分別其相。謂事故。末論第七曰。謂有情數非有情數如其所應。依此處所起殺生等。   意樂故謂於此事起此想意樂。及起當作此業道意樂。   方便故加行者。謂此作用或自或他發身語意(私曰。本論名方便。末論名加行)。   煩惱故謂貪瞋癡。如其所應。或總或別。 究竟故由彼彼加行如是。如是業道圓滿。或於爾時。或於後時。於此義中。殺生事者謂有情數。意樂者謂此想及必害意。加行者謂為害故加刀杖等。煩惱者謂貪等。究竟者謂彼眾生由加行故。或無間死。或後時死。   要。如說在家至聞故四十一曰。又如菩薩處住居家。見有母邑現無繫屬習婬欲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菩薩見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亦當令其捨不善業住慈愍心行非梵行。雖習如是穢染之法。而無所犯多生功德。出家菩薩為護聲聞聖所教誡令不壞滅一切不應行非梵行。   要。答戒支雖至染故。唯識論第九曰。所知障者。謂報遍計所執實法。薩迦邪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顯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乃至)此名無覆望二乘說。若望菩薩亦是有覆。述記九未曰。不覆二乘轉依果故。二乘無學可現行故。非彼無學說染現行故名無覆。若望菩薩亦是有覆。覆所知境障菩提故。亦彼二乘通無覆攝。故於菩薩乃有亦言。   要。比丘五緣至廣說五十三曰。問。有幾因緣苾芻律儀受已。還捨。答。或由捨所學處故。或由犯根本罪故。或由形沒二形生故。或由善根斷故。或由棄捨眾同分故。苾芻律儀受已。還捨。七十五曰。又捨因緣略有四種。一者決定發起受心不同分心。二者若於有所識別大丈夫前故意發起棄捨語言。三者總別毀犯四種他勝法。四者若以增上品纏總別毀犯隨順四種他所勝法。由此因緣當知棄捨菩薩律儀。   要。又比丘戒至纏捨表無表章曰。犯根本罪者依十輪經第四卷說犯重不捨。彼雲。善男子。若有苾芻於諸根本性重罪中隨犯一罪雖名破戒惡行苾芻。而於親教和合僧中所得律儀猶不斷絕。乃至棄捨所學屍羅猶有白法香氣隨逐。國王大臣諸在家者無有律儀。不應輕慢及加擿罰。如是苾芻雖非法器退失聖法穢雜清眾破壞一切沙門法事不得受用四方僧物。而於親教和合僧中所得律儀不棄捨故猶勝一切在家白衣。犯性罪者尚應如是。況犯其餘諸小遮罪。是故不許國王大臣諸在家者輕慢擿罰。此有二釋。瑜伽第四十釋菩薩戒中雲。若起上纏犯根本罪即便捨戒。無慚愧故。尚令焚滅一切善根。況所受戒。上品纏者。於本四罪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說名上纏。非暫現行即名棄捨。然不共住治罰法故非失戒義。中下纏犯其戒不捨。瑜伽據彼上品纏犯。十輪且據中下纏犯。故涅槃經第三十四卷迦葉菩薩問當來世二十一對諍論之義。此當第十八對(乃至)准觀文意。若犯四重一向失戒則應解意。一向不失亦應解意。雲何不解。故知上下二品心犯有其失不失別。雖諸經中多說若有犯四重禁誦持此咒罪皆消滅。不說戒體重還生不生(乃至)故知犯重而不失戒。但名污戒。若不爾者。雲何還得已後。清淨。佛名經中。說亦大同。就四分律同薩婆多犯重不失。不共住者是治罰法。非失戒義。二雲。犯重不問何心。決定失戒。五十三雲犯重捨。故菩薩地第四十解菩薩戒雲。若用耎中品纏毀犯四種他勝處法不捨菩薩淨戒律儀上品纏犯即名為捨。若諸菩薩毀犯四種他勝處法。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當知說名上品纏犯。非諸菩薩暫一現行他勝處法便捨菩薩淨戒律儀如諸苾芻犯他勝處法即便棄捨別解脫戒。此中意說。菩薩淨戒上纏犯失。非諸菩薩中下纏犯亦名為失如諸苾芻犯重便失。此即翻顯苾芻犯重中下品心亦即失戒。菩薩不爾故雲非諸菩薩暫一現行即名為犯等。長讀論文義道亦遠。故知菩薩犯重有失不失。破戒·苾芻犯重決定失戒。不可以菩薩戒犯重有失不失證苾芻同。苾芻意樂廣大深遠為法器故。菩薩種種皆引攝故。故四十雲。由此菩薩犯重失戒今生得受。苾芻現生不任更受。惡意樂思損善器故。若二形生及斷善根作法棄捨而失戒者。後無前事今生得受。不污戒故。十輪經等護末法僧息謗化俗故言不失。非實不失。涅槃由此犯重實失。息謗不失。故言定失。決定不失。皆不解意。方等經中但是懺悔犯重罪滅。言更生者是引接語。亦不相違。故經中說犯重之人。世尊不許食僧祇食下至一搏踐毘訶羅一足跟地。擯出一切苾芻業事故。佛又言。應速拔除稻禾稈秀。應速簡擇腐朽棟樑。應速簸揚種中糠秕。應速除擯似稱苾芻。故知犯重定成失戒。律中自雲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病惱所纏。雖有此解。言不失戒。文多理正。又犯戒者實有三心。何因一類是令失戒。故前解善(私曰。今師第二義為正。章家以初解為正。今且顯大勝宜依宗家判)。   要。如慈尊說至苾芻。私曰。四十全文也。   要。如瑜伽言至廣說四十一曰。又於菩薩犯戒道中無無餘犯。如世尊說。是諸菩薩多分應與瞋所起犯。非貪所起。當知此中所說密意謂諸菩薩愛諸有情。憐諸有情。增上力故凡有所作一切皆是菩薩所作。非非所作。非非所作可得成犯。若諸菩薩憎諸有情嫉諸有情。不能修行自他利行作諸菩薩所不應作作不應作可得成犯。   要。猶如近事至其性雜集第八雲。問。若唯修學鄔波索迦一分學處。為說成就鄔波索迦律儀。為說不成就耶。答。應說成就。而名犯戒。   要。如世尊言至婆塞優婆塞戒經第三曰。若優婆塞受三歸已。不受五戒是名優婆塞。若受三歸受持一戒是名一分。受三歸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若受三歸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無分。若受三歸受持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歸受持五戒是名滿分。汝今欲作一分優婆塞作滿分耶。若隨意說爾時智者當隨意授。   要。又比丘戒至如論四十曰。若諸菩薩毀犯四種他勝處法。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當知說名上品纏犯。 非諸菩薩暫一現行他勝處法便捨菩薩淨戒律儀。如諸苾芻犯他勝法。即便棄捨別解脫戒。若諸菩薩由此毀犯棄捨菩薩淨戒律儀。於現法中堪任便受非不堪任。如苾芻住別解脫戒。犯他勝處法於現法中不任更受。略由二緣捨諸菩薩淨戒律儀。一者棄捨無上正等菩提大願。二者現行上品纏犯他勝處法。若諸菩薩雖復轉身遍十方界。在在生處不捨菩薩淨戒律儀。由是菩薩不捨無上菩提大願。亦不現行上品纏犯他勝處法。若諸菩薩轉受餘生忘失本念。值遇善友為欲悎寤菩薩戒念雖數重受。而非新受亦不新得。   要。問亦可菩至邊際。表無表章曰。處中業道多少不定。隨其願樂而作事故。由此亦准。迎事得小時。近住得多時。多分小分多時小時誰障其戒。但至明旦。要至命終方得方捨。准義。得成十善律儀故。出家戒不爾。非初攝受。簡擇方取。為道器故。有義不爾。別受近事無小時。近住無多時。小分多分等不同百行律儀。此分限局近事但有盡形捨。近住但有日出捨。不許餘時故。若菩薩戒中雜即可爾。今釋不然。論據三乘通行令諸受者不解。多分為論。不說受者意樂短長捨戒時故。何故許有小分持。不許小時受。其十善律儀通攝初眾。即許小多分等。近事等。何故不爾。前說為善(私曰。要家依後。章家依前。宜依章家。要家解釋依有宗也)。   要。如觀經說至八戒觀經曰。爾時大王食糗飲漿。求水漱口。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疏曰。問曰。如來戒法乃有無量。父王唯請八戒。不請餘也。答曰。餘戒稍寬。時節長遠。恐畏中間失念流轉生死。其八戒者。如餘佛經。說在家人持出家戒。此戒持心極細極急何意。然者但時節稍促唯限一日一夜作法即捨。雲何知此戒用心行細。如戒文中具顯雲佛子從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諸佛不殺生能持不答言能持(乃至)問曰。八戒既言勝者。一受即足。何須日日受之。答曰。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刀不厭利。目不厭明。人不厭善。罪不厭除。賢不厭德。佛不厭聖。然王意者既被囚禁。更不蒙進止。唸唸之中畏人喚殺。為此晝夜傾心仰憑八戒。望欲積善增高。擬資來業。大智律師疏上曰。八關齋戒唯局一日一夜。故逐日別受即多宗所計。若準成論。延促不拘。   要。若為無上至佛國私曰。涅槃二十一卷說二十一因。此第十五也。   要。一近善士至善友涅槃經第十八曰。爾時佛告諸大眾言。一切眾生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近因緣者無先善友。何以故。阿闍世王若不隨順耆婆語者。來月七日必定命終墮阿鼻獄。是故近因莫若善友。心地觀經三曰。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一切菩薩修勝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量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十方一切大聖主修是四法證菩提。汝諸長者大會眾及未來世清信士。如是四法菩薩地要。當修習成佛道。   要。此中初一至為師四十四曰。善友菩薩由五種相。於所化生為善友事。一能諫舉。二能令憶。三能教授。四能教誡。五能說法。又曰。當知菩薩由四種相。方得圓滿親近善友。一於善友有病無病隨時供侍。恆常發起愛敬淨信。二於善友隨時敬問禮拜奉迎合掌慇勤修和敬業。而為供養。三於善友如法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隨時供養。四於善友若正依止。於如法義若合若離。隨自在轉無有傾動。如實顯發。作奉教心隨時往詣恭敬承事請問聽受。要雖其惡者以改為師。善見論第一曰。王向沙彌言。日供養八分。沙彌答。善哉我當迴與師。王問沙彌。師是誰耶。答曰。無罪見罪呵責是名我師。王言。更與八分(私曰。王者阿育王。沙彌者瞿陀沙彌)。   要。不以同心至之友盂蘭盆經疏曰。若和而不眾如二人同心之類。亦非僧寶。同記曰。二人同心者。此周易繫辭明同人卦。彼雲。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此言跡異。下明心同)二人同心其利斷金(謂人心同則裁斷成決如刃之利。金性堅剛而能斷之。喻利之甚)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心同言令如蘭之香。言其可愛臭謂蘭之氣也)。   要。開於額上至為先涅槃經第八曰。佛告迦葉。善男子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角力相撲而彼力士以頭觸之。其額上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處有瘡。即命良醫欲自療治。時有明醫善知方藥。即知是瘡因珠入體。是珠入皮即便停住。是時良醫尋問力士。鄉額上珠為何所在。力士驚答。大師醫王。我額上珠乃無去耶。是珠今者為何所在。將非幻化。憂愁啼哭。是時良醫慰喻力士。汝今不應生大愁苦。汝因鬥時寶珠入體。今在皮堙C形現於外。汝等鬥時瞋恚毒盛珠陷入體。故不自知。是時力士不信醫言。若在皮媮w血不淨何緣不出。若在筋堣應可見。汝今雲何欺誑於我。時醫執鏡以照其面。珠在鏡中明瞭顯現。力士見已。心懷驚怪。生奇特想。善男子。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能親近善知識故。雖有佛性皆不能見。而為貪淫瞋恚愚癡之所覆蔽故墮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旃陀羅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生如是等種種家中。因心所起種種業緣雖受人身。聾盲瘖啞拘躄癃跛。於二十五有受諸果報。貪淫瞋恚愚癡覆心不知佛性。如彼力士寶珠在體謂呼失去。眾生亦爾。不知親近善知識故。不識如來微密寶藏修學無我。譬如非聖。雖說有我亦復不知我之真性。我諸弟子亦復如是。不知親近善知識。故修學無我亦復不知無我之處。尚自不知無我真性。況復能知有我真性。善男子。如來如是。說諸眾生皆有佛性。譬如良醫示彼力士金剛寶珠。是諸眾生為無量億諸煩惱等之所覆蔽不識佛性。若盡煩惱爾時乃得證知明瞭。如彼力士於淨鏡中見其寶珠。善男子。如來秘藏如是無量不可思議。   要。二聞正法者。四十四曰。若諸菩薩欲聽法時。作五種想應從善友聽聞正法。一作寶想。難得義故。二作服想。能得廣大俱生妙慧因性義故。三作明想。已得廣大俱生慧眼於一切種得實所知。等照義故。四作大果勝功德想。能得涅槃及三菩提無上妙跡因性義故。五作無罪大適悅想。於現法中未得涅槃及三菩提。於法如實簡擇。止觀無罪大樂因性義故。若諸菩薩欲從善友聽聞法時。於說法師由五種處不作異意。以純淨心屬耳聽法。一於壞戒不作異意。謂不作心。此是破戒不住律儀。我今不應從彼聽法。二於壞族不作異意。謂不作心。此是卑姓。我今不應從彼聽法。三於壞色不作異意。謂不作心。此是醜陋。我今不應從彼聽法。四於壞文不作異意。謂不作心。此於言詞不善藻飾。我今不應從彼聽法。但依於義。不應依文。五於壞羔不作異意。謂不作心。此語粗惡。多壞忿恚。不以羔言宣說諸法。我今不應從彼聽法。如是菩薩欲聽法時。於是五處不應作意。但應恭敬攝受正法。於說法師未嘗見過。若有菩薩其慧微劣。於說法師心生嫌鄙不欲從其聽聞正法。當知此行不求自利退失勝慧。   要。如契經言至苦輪無量壽經下曰。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則我善親友。是故當發意。設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會當成佛道廣度生死流。四十八曰。若聞佛法一四句頌歡喜踴躍。勝得三千大千世界充滿其中大珍寶聚。聞一句法是佛所說能引正等覺能淨菩薩行歡喜踴躍。勝得一切釋梵護世轉輪王等極尊貴位。設有告言。善男子聽我有一句佛所說法。能引正等覺。能淨菩薩行。汝欲聞不。汝今若能投大火坑受大苦者當為汝說。菩薩聞已。歡喜踴躍。答言。我能。我若得聞如前所說一句法義。正使火坑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熾火。我從梵天尚投身入。況小火坑。為求佛法尚應久處大那落迦受大苦惱。況餘小苦而不應受(私曰。聞半偈等如涅槃經第十三。古跡住不請戒如方之)。   要。然於四處至應知三十曰。初修業者始修業時。為隨證得自義利故先應四處安住正念。然後。往詣善達瑜伽或軌範師或親教師或餘尊重似尊重所。雲何四處。一專求領悟無難詰心處。二深生恭敬無憍慢心處。三唯求勝善非顯己能處。四純為安立自他善根非求利養恭敬名聞處。如是正念到師處已先求開許請問時分。然後。安詳躬申請問。將請問時編覆左肩右膝著地。或居下座曲躬而坐。合掌恭敬深生愧畏。低顏軟語請問瑜伽。   要。如契經言至苦海金光明經第一曰。我當濟拔十方一切無量眾生所有諸苦。我當安止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令住十地。已得安止住十地者悉令具足如來正覺。為一眾生億劫修行。使無量眾令度苦海。我當為是諸眾生演說微妙甚深悔法。大般若經五百六十六曰。假使十方殑伽沙界滿中大火如無間獄。此世界外但一有情應可度者。菩薩為彼尚從中過。況多有情。此諸菩薩不作是念。無上菩提不易可得。菩薩修行如救頭然。要經百千那臾多劫。如斯重擔實難荷負。但作是思。過現諸佛皆修此行證大菩提。我亦如是正應修習。寧百千劫處地獄中使諸有情皆得度脫。終不棄捨速趣涅槃。菩薩如是行精進時心不自高。於他不下。不見能行及所行法。無二無別自性離故。天王是名諸菩薩摩訶薩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能通達精進波羅蜜多。四十二曰。雲何菩薩擐甲精進。謂諸菩薩於發加行精進之前。其心勇悍先擐誓甲。若我為脫一有情苦以千大劫等一月夜。處那落迦不在餘趣。乃至菩薩經爾所時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假使過此百千俱胝倍數時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之勇悍亦無退屈。於求無上正等菩提非不進趣。既進趣已。勤勇無懈。何況所經時短苦薄。是名菩薩擐甲精進。若有菩薩於如是相菩薩所有擐甲精進少起勝解。少生淨信。如是菩薩尚已長養無量勇猛發勤精進大菩提性。何況菩薩成就如是擐甲精進。如是菩薩於求菩提饒益有情。無有少分難行事業可生怯劣難作之心。   菩薩戒本宗要輔行文集上終   菩薩戒本宗要輔行文集下   要。三如理作意至四倒。四十八曰。菩薩發起如是精進求正法已。復能如實如理思惟。要正修行法隨法行方得名為隨順佛法。非但聽聞文字音聲而得清淨。如是知已。即依所聞正緣法相。遠離諸欲惡不善法。十七曰。雲何想顛倒。謂於不淨境捨不淨相。不正思惟。取淨妙相。及取隨好。雲何遠離引貪淨相。謂如有一見少盛色應可愛樂諸母邑已。便攝諸根而不隨念。雲何常定一境修習不淨。謂如有一先以巧便取於賢善三摩地相。所謂青瘀乃至白骨。或骨瑣相即以此相於現所得可愛境界繫念思惟。如前所取。後亦如是。又於內身或自或他觀察種種不淨充滿。謂此身中有髮有爪。乃至便利種種不淨。雲何觀察非妙諸行以之為苦。謂如有一作是思惟。見少盛色應可愛樂諸母邑已。所生貪愛受用希望即是集諦。為眾苦因。由此故生。生已。老死愁歎憂苦種種擾惱從此而生。雲何觀察非妙諸行以為無我。謂如有一作是思惟。於我身形女身形中都無有我及有情等。誰能受用。誰所受用。唯是諸行。唯是諸法從眾緣生。幽贊上曰。次修四種法嗢柁南。欲令有情清淨故說。一觀諸行皆是無常。有生滅故。二觀無常皆悉是苦。具逼迫故。三觀涅槃性相寂靜。離苦縛故。四觀諸法皆都無我。無主宰故。   要。一者諸行至竟故涅槃經三十四曰。善男子。菩薩若能於一念中見一切法生滅無常是名菩薩具無常想。善男子。智者修習無常想已。遠離常慢常倒。二十七曰。復於諸行如實了知從眾緣生悟入無常。謂悟入諸行是無常故本無而有。有已。散滅。若是本無而有有已散滅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若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即是其苦。若是其苦即是無我不得自在。遠離宰主。如是名為由無常苦空無我行悟入苦諦。   要。二者有滿至如論二十七曰。雲何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說一切五取蘊苦名苦聖諦(乃至)雲何建立三種苦性。謂先所說生苦乃至求不得苦即顯苦受及所依處為苦苦性。如是名為建立苦苦性。諸有是彼所對治法。謂少是老所治。無病是病所治。命是死所治。親愛合會是怨憎會所治。非愛別離是愛別離所治。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復有苦受。及所依處。所起煩惱。復有無病等。順樂受處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煩惱。如是總說為壞苦性。此中樂受及所依處由無常故。苦變若異受彼增上所生眾苦。若諸煩惱於一切處正生起時。纏縛其心。令心變壞。即生眾苦故名壞苦。如世尊言。入變壞心執母邑手。乃至廣說。又如說言。住貪慾纏領受貪慾纏。緣所生身心憂苦。如是住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纏。領受彼纏緣所生身心憂苦。由此至教。第一至教諸煩惱中苦義可得。壞義可得。故說煩惱為壞苦性。如是名為建立壞苦性。若行苦性遍行一切五取蘊中。以要言之除苦苦性。除煩惱攝變壞苦性。除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諸餘不苦不樂受俱行。若彼所生。若生彼緣。若生住器所有諸蘊名行苦性。遁倫記第二十六雲。和老病死略有二義。一性逼迫苦。苦所攝對法等說八苦之中。前之五苦苦苦攝故。二性遷謝生變於死。老變於少。病變於強。死變於生。故此說壞苦。隨逐愛別離法正是壞苦。以義攝之。此中初苦苦所攝。第二第三壞苦所攝。第四一種行苦所攝。   要。三者三界至廣說涅槃經十一曰。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聖行者。觀察是身從頭至足。其中唯有髮毛爪齒不淨垢穢皮肉筋骨脾腎心肺肝膽腸胃生熟二藏大小便利涕唾目淚肪膏腦膜骨髓膿血腦□諸脈。菩薩如是專念觀時。誰有是我。我為屬誰。住在何處。誰屬於我。復作是念。骨是我耶。離骨是乎。同經二十一曰。菩薩摩訶薩深觀愛結。如怨詐親。若知實者則無能為。若不知者。必為所害。貪愛亦爾。若知其性則不能令眾生輪轉生死苦中。若不知者。輪迴六趣具受眾苦。何以故。愛之為病。難捨離故。如怨詐親難可遠離。怨詐親者常伺人便令愛別離怨憎合會。愛亦如是令人遠離一切善法。近於一切不善之法。二十五曰。雲何名為能有所證。謂能證得勝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乃至)死想。不淨想。青瘀想。膿爛想。破壞想。膀脹想。噉食想。血塗想。離散想。骨鎖想。   要。四者諸法至其狀。涅槃經三十四曰。善男子。智者復觀生。生即是苦。滅即是苦。苦生滅故即是無常。非我我所。修無我想。智者復觀。苦即無常。無常即苦。若苦無常智者雲何說言有我。苦非是我。無常亦爾。如是五陰亦苦無常。眾生雲何說言有我。唯識論一曰。由我法執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斷障為得二勝果故(乃至)我謂。主宰法謂軌持。彼二俱有種種相轉。我種種相謂有情命者等預流一來等。法種種相謂實德業等蘊處界等。轉謂隨緣施設有異。同九曰。即依此前所說三性立彼。後說三種無性。謂即相生勝義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非性全無。   要。誓超十地至修行涅槃經十一曰。爾時佛告迦葉(乃至)雲何菩薩摩訶薩所修聖行。菩薩摩訶薩若從聲聞。若從如來得聞如是大涅槃經。聞已。生信。信已。應作如是思惟。諸佛世尊有無上道。有大正法大眾正行。復有方等大乘經典。我今當為愛樂貪求大乘經故。捨離所愛妻子眷屬所居舍宅金銀珍寶微妙瓔珞香花妓樂奴僕給使男女大小象馬車乘牛羊雞犬豬豚之屬。復作是念。居家逼迫。猶如牢獄。一切煩惱由之而生。出家閑曠。猶如虛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長。若在家居不得盡壽淨修梵行。我今應當剃除鬚髮出家學道。復作是念。我今定當出家修學無上正真菩提之道。菩薩如是欲出家時。天魔波旬生大苦惱。言。是菩薩復當與我興大戰爭。善男子。如是菩薩雲何當復與人戰爭。是時菩薩即至僧坊。若見如來及佛弟子威儀具足諸根寂靜其心柔和清淨寂滅。即至其所而求出家。剃除鬚髮。服三法衣。既出家已。奉持禁戒。滅儀不缺。進止安庠無所觸犯。乃至小罪心生怖畏。護戒之心猶如金剛。善男子。譬如有人帶持浮囊欲度大海。爾時海中有一羅剎。即從此人乞索浮囊。其人聞已。即作是念。我今若與必定沒死。答言。羅剎。汝寧殺我浮囊叵得。羅剎復言。汝若不能全與我者。見惠其半。是人猶故不肯與之。羅剎復言。汝若不能惠我半者。幸願與我三分之一。是人不肯。羅剎復言。若不能者施我手許。是人不肯。羅剎復言。汝今若復不能與我如手許者。我今飢窮眾苦所福。願當濟我如微塵許。是人復言。汝今所索誠復不多。然我今日當度海。不知前途近遠雲何。若與汝者氣當漸出。大海之難何由得過脫。能中路沒水而死。善男子。菩薩護持禁戒亦復如是。如彼度人護惜浮囊。菩薩如是守護戒時常有煩惱諸惡羅剎。語菩薩言。汝當信我。終不相欺。但破四禁護持餘戒。以是因緣令汝安穩得入涅槃。菩薩爾時應作是言。我今寧持如是禁戒墮阿鼻獄。終不毀犯而生天上。煩惱羅剎復作是言。汝若不能破四禁者。可破僧殘。以是因緣令汝安穩得入涅槃。菩薩亦應不隨其語。羅剎復言。汝若不能犯僧殘者。亦可故犯偷蘭遮罪。以是因緣令汝安穩得入涅槃。菩薩爾時亦復不隨。羅剎復言。汝若不能犯偷蘭遮可犯捨墮。以是因緣可得安穩入於涅槃。菩薩爾時亦復不隨。羅剎復言。汝若不能犯捨墮者。可破波夜提。以是因緣令汝安穩得入涅槃。菩薩爾時亦復不隨。羅剎復言。汝若不能犯波夜提者。幸可毀破突吉羅戒。以是因緣可得安穩入於涅槃。菩薩爾時心自念言。我今若犯突吉羅罪不發露者。則不能度生死彼岸而得涅槃。菩薩摩訶薩於是微小諸戒律中護持堅固心如金剛。菩薩摩訶薩持四重禁及突吉羅敬重堅固等無差別。菩薩若能如是堅持則為具足五支諸戒。所謂具足菩薩根本業清淨戒前後眷屬餘清淨戒非諸惡覺覺清淨戒護持正唸唸清淨戒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迦葉。是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戒。一者受世教戒。二者得正法戒。菩薩若得正法戒者終不為惡。受世戒者白四羯磨然後乃得。復次善男子有二種戒。一者性重戒。二者息世譏嫌戒。性重戒者謂四禁也。息世譏嫌戒者不作販賣輕秤小斗欺誑於人。因他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然明而臥田宅種植家業坐肆。不畜象馬車乘牛羊駝驢雞犬獼猴孔雀鸚鵡共命及拘枳羅豺狼虎豹貓貍豬豚及餘惡獸童男童女大男大女奴婢僮僕金銀琉璃頗梨真珠車渠馬瑙珊瑚璧玉珂具諸寶赤銅白鑞瑜石盂器氍毹毾□枸執茸衣一切穀米大小麥豆黍粟稻麻生熟食具。常受一食未曾再食。若行乞食。及僧中食常知止足不受別請。不食肉。不飲酒。五辛葷物悉不食之。是故其身無有臭穢。常為諸天一切世人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趣足而食。終不長受。所受衣服纔足覆身。進止常與三衣缽俱終不捨離。如鳥二翼。不畜根子莖子節子捷子子子。不畜庫藏若金若銀飲食廚庫衣裳服飾。高廣大床象牙金床雜色編織悉不坐臥。不畜一切細軟諸席。不坐一切象薦馬薦。不以細軟上妙衣裳。用敷床臥。其止息床不置二枕。亦不受畜妙好丹枕安簧木枕。終不觀視象鬥馬鬥車鬥兵鬥若男若女牛羊雞雉鸚鵡等鬥。亦不故往觀視軍陣。亦不故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箜篌歌叫妓樂之聲。除供養佛。樗蒲圍棋波羅塞戲師子象鬥彈棋六博拍鞠擲石投壺牽道八道行成一切戲笑悉不觀作。終不佔相手足面目。不以爪鏡蓍草楊枝缽盂髑髏而作卜筮。亦不仰觀虛空星宿。除欲解睡不作王家往反使命。以此語彼。以彼語此。終不諛諂邪命自活。亦不宣說王臣盜賊鬥爭飲食國土饑饉恐怖豐樂安隱之事。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息世譏嫌戒。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堅持如是遮制之戒。與性重戒等無差別。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受持如是諸禁戒已。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於熾然猛火深坑。終不毀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制禁戒與剎利婆羅門居士等女而行不淨。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熱鐵周匝纏身。終不敢以破戒之身而受信心檀越衣服。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丸。終不敢以毀戒之口而食信心檀越飲食。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臥身大熱鐵上。終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床臥敷具。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矛。終不敢以毀戒之身而受信心檀越醫藥。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終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房舍屋宅。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鐵推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不以破戒之身受諸剎利婆羅門居士恭敬禮拜。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熱鐵挑其兩目。不以染心視他好色。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鐵錐周遍刺耳。不以染心聽好音聲。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利刀割去其鼻。不以染心貪嗅諸香。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利刀割裂其舌。不以染心貪著美味。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破其身。不以染心貪著諸觸。何以故。以是因緣能令行者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已上此經十二誓願與梵網經不生自要戒文異義同。第十三誓文義共異。此願因。彼願果)迦葉。是名菩薩摩訶薩護持禁戒。菩薩摩訶薩護持如是諸禁戒已。悉以施與一切眾生。以是因緣願令眾生護持禁戒得清淨戒善戒不駧戒不折戒大乘戒不退戒隨順戒畢竟戒。具足成就波羅蜜戒。涅槃經三十四曰。善男子。若有比丘發心乞食預作是念。我當乞食。願得好者。莫得粗惡。願必多得。莫令鮮少。亦願速得。莫令遲晚。如是比丘不名為食得厭離想。所修善法日夜衰耗。不善之法漸當增長。善男子。若有比丘欲乞食時先當願言。令諸乞者悉得飽滿。其施食者得無量福。我若得食為療毒身修習善法利益施主。作是願時所修善法日夜增長。不善之法漸當消滅。   要。謂於可愛至苦際。十七曰。又彼諸欲如枯骨故令無飽滿。如段肉故眾多共有。猶如草炬。正起現前。極燒惱故非法因緣。如大火坑。生渴愛故增長貪愛。如蟒毒故賢聖遠離。如夢見故速趣壞滅。猶如假借莊嚴具。故仗託眾緣。猶如樹端爛熟果故。危亡放逸所依之地。涅槃經十二曰。善男子。雲何如羅剎女婦。善男子。譬如有人得羅剎女納以為婦。是羅剎女隨所生子生已便食。食子既盡復食其夫。善男子。愛羅剎女亦復如是。隨諸眾生生善根子。隨生隨食。善子既盡。復食眾生。令墮地獄畜生餓鬼。唯除菩薩。是名如羅剎女婦。   要。若對相違至忍受涅槃經十一曰。若復罵辱。復於何處而生瞋恚。如我此身。三十六物不淨臭穢。何處當有受罵辱者。若聞其罵即便思惟。以何音聲而見罵耶。一一音聲不能見罵。若一不能眾多亦爾。以是義故。不應生瞋。若他來打亦應思惟。如是打者從何而生。復作是念。因手刀杖及以我身故得名打。我今何緣橫瞋於他。乃是我身自招此咎。以我受是五蘊身故。譬如因的則有箭中。我身亦爾。有身有打。我若不忍心則散亂。心若散亂則失正念。若失正念則不能觀善不善義。若不能觀善不善義則行惡法。惡法因緣則墮地獄畜生餓鬼。   要。若在中容至不羈涅槃三十四曰。次修死想觀。是壽命常為無量怨仇所繞。唸唸損減。無有增長。猶山暴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勢不久停。如囚趣巿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於屠所。迦葉菩薩言。世尊。雲何智者觀唸唸滅。善男子。譬如四人皆善射術聚在一處各射一方俱作是念我等四箭俱發俱墮復有一人作是念言如是四箭及其未墮我能一時以手接取。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說疾不。迦葉菩薩言。如是世尊。佛言。善男子。地行鬼疾復速是人。有飛行鬼復速地行。四天王疾復速飛行。日月神天復速四王。行堅疾天復速日月。眾生壽命復速堅疾。善男子。一息一眴眾生壽命四百生滅。智者若能觀命如是是名能觀唸唸滅也。善男子。智者觀命繫屬死生。我若能離如是死生則得永斷無常壽命。復次智者觀是壽命。猶如河岸臨峻大樹。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無憐憫者。如師子王大飢困時。亦如毒蛇吸火風時。猶如渴馬護惜水時。如大惡鬼瞋恚發時。眾生死生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是則名為修習死想。善男子。智者復觀。我今出家設得壽命七日七夜。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修於死想。   要。如世尊言至苦處第九曰。又復說言。我觀大地。無少處所可得汝等長夜於此處所未曾經受無量生死。   要。一人一劫至脅山。第九曰。又如說言。若一補特伽羅於一劫中所受身骨。假使有人為其積集不爛壞者。其聚量高王捨城側廣博脅山。   要。所飲乳汗至大海。第九曰。如薄伽梵說。汝等長時馳騁生死。身血流注過四大海。所以者何。汝等長夜或生象馬駝驢牛羊雞鹿等眾同分中。汝等於彼多被所截身諸友分。令汝身血極多流注。如於象等眾同分中。人中亦爾。又復汝等於長夜中喪失無量父母兄弟姊妹親屬。又復喪失種種財寶諸資生具。令汝洟淚極多流注。如前血量。如血洟淚如是。當知所飲母乳其重亦爾。 要。大地草木至可盡第九曰。如薄伽梵說。假使取於大地所有一切草木根莖枝葉等截為細籌。如四指量計算。汝等長夜展轉所經父母如是。眾生曾為我母。我亦長夜曾為彼母。如是眾生曾為我父。我亦長夜曾為彼父。如是算計四指量籌速可窮盡。而我不說汝等長夜所經父母其量邊際。 要。量劫來至稱計涅槃二十曰。復次菩薩觀諸眾生為色香味觸因緣故。從昔無數無量劫來常受苦惱。一一眾生一劫之中所積身骨如王捨城毘富羅山。所飲乳汁如四海水。身所出血復多於是。父母兄弟妻子眷屬命終哭泣所出目淚多四大海。盡地草木斬為寸籌。以數父母亦不能盡。無量劫來或在地獄畜生餓鬼所受行苦不可稱計。凡此大地獄猶如棗等。易可窮極。生死無量不可得盡。菩薩摩訶薩如是深觀一切眾生。欲因緣故受苦無量。菩薩以是生死行苦故。不失念慧。 要。如是思惟至鹿寐二十四曰。言初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初一分是夜初分。言後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後一分是夜後分(乃至)問。以何因緣右脅而臥。答。與師子王法相似故。問。何法相似。答。如師子王。一切獸中勇悍堅猛最為第一。苾芻亦爾。於常修習悟寐瑜伽發勤精進。勇悍堅猛最為第一。由是因緣與師子王臥法相似(乃至)雲何名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謂於光明相善巧精懇善取善思善了善達思惟諸天光明。俱心巧便而臥。由是因緣雖復寢臥心不惛闇。如是名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乃至)雲何名為思惟起想巧便而臥。謂以精進策勵其心。然後寢臥。於寢臥時時時覺寤。如林野鹿。不應一切縱放其心。   要。如坐禪經至睡眠。彼經曰。煩惱深無底。生死海無邊。度苦船未辨。安得樂睡眠。是以當覺悟莫以睡覆心。於四供養中知量知止足。   要。初者諸行至如論唯識第九曰。此十相者。要七最勝之所攝受方可建立波羅蜜多。述記十本曰。第三明相。雲何名相。即成波羅蜜多之相貌。具此七義方名度故闕者即非。論曰。一安住最勝。謂要安住菩薩種姓。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樂最勝。謂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業最勝。謂要具行一切事業。述記曰。一切事業者。謂隨順度所有事業。皆應行之成滿度故。攝論有六。除初種姓。即菩提心中攝故。然無性引頌亦似證有初種姓。雲麟角喻無有六波羅蜜多唯我最勝尊上品到彼岸。然對法第十一六度相中有五。安住菩薩種姓。菩提心為依止。以悲導心捨一切時。所有三業即有五義名六度相。然顯揚第三亦有六義成度。然別於攝論。不能煩引。唯此論中具包諸論。論曰。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所攝受。六迴向最勝。謂要迴向無上菩提。七清淨最勝。謂要不為二障間雜。述記曰。無相智所攝受者。即第六不執三輪清淨等。迴向最勝中與第二別者。彼有道心未必一切迴向菩提。此乃迴向清淨勝中為離二障行於度也。不為彼雜謂三時無悔等。論曰。若非此七所攝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述記曰。總結由七所攝名度。不爾即非。論曰。由斯施等十對波羅蜜多一一皆應四句分別。述記曰。有是非故一一皆應四句分別。此一一自望即種類福為四句。謂施非度不求菩提等是。度非施隨喜施等。亦度亦施等可知。若不約種類福。次第修者。施為三句。無是波羅蜜非施。故餘五度得為四句。前有施度得為句故。若非次第者。皆得為四句。此中有三箇四句。演秘七曰。論由斯施等四句分別者。有三四句。如疏所明。又按。優婆塞戒經廣作四句。施四句雲。是施非度。謂聲聞緣覺凡夫外道初二僧祇菩薩等施。度而非施。謂餘五度。亦度亦施第三僧祇菩薩所施。非度非施。謂二乘等所修五度。餘度四句准此可量。問。經論何違。答。經據任運進修不退增勝名度。論依具相通退不退加無加行以立度名。望義不同故無違也。   要。然到彼岸至善巧三十九曰。雲何菩薩施波羅蜜多。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如是九種相是名略說施(私曰。已下如此但改終一字)謂九種相施名為菩薩施波羅蜜多。一自性施。二一切施。三難行施。四一切門施。五善士施。六一切種施。七遂求施。八此世他世樂施。九清淨施。   要。後者有三至一切唯識九曰。十次第者。謂由前前引發後後。及由後後持淨前前。述記曰。第一解謂由前前引發後後。七十八解深密對法十一攝論等說。由佈施等故引生戒忍等。廣如彼說。易故不言。第二解及由後後持淨前前。對法論說謂戒能持施。乃至惠能持定。謂由具屍羅施得清淨。所以者何。由行佈施攝益有情。由持戒故不為惱害。乃至如伽陀說。無有靜慮而不因慧。廣如彼說。演秘曰。論曰。謂由前前引後後等者。按。對法雲。由施串習捨施內外不顧身命。棄大寶藏受持禁戒。由護戒故。他所毀罵。終不反報。遂能堪忍。以能堪忍寒熱等苦。加行不息發勤精進。精進方便證究竟果。成滿靜慮。靜慮滿已。證得出世究竟大慧。復次前前後後所持。由具屍羅施得清淨。由行佈施攝益有情。由具屍羅不為惱害。由忍力故。戒得清淨。由能忍受他不饒益。終不毀犯所學處故。由精進故忍得清淨。由勇猛力久處生死不以為難。能受眾生違逆等苦。由靜慮故精進清淨。由喜樂俱能勤修習一切善法無休息故。由具慧故靜慮清淨。若由無量門數數觀諸法。能證內寂靜。增長三摩地。論曰。又前前粗。後後細故。易難修習次第如是。述記曰。第三解對法論說。於諸行中施行最粗。戒細於施。故次建立。乃至一切行中慧為最細。故最後立。   要。二者體攝至應故百法論曰。善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捨。十一不害。唯識論六曰。應說信等十一法中十遍善心輕安不遍。要在定位方有輕安。調暢身心。餘位無故。百法論曰。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唯識論三曰。思謂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促心為業謂能取境正因等相驅役自心令造善等。此五既是遍行所攝故與藏識決定相應。表無表章曰。以能造作是思議故。業是造作故。唯取思不依餘法。由此一切表無表戒皆依思立。唯識論五曰。雲何為定。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謂觀德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專注不散。依斯便有抉擇智生。同九曰。此十性者。施以無貪及彼所起三業為性。戒以受學菩薩戒時三業為性。忍以無瞋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為性。精進以勤及彼所起三業為性。靜慮但以等持為性。後五皆以擇法為性。說是根本後得智故。有義第八以欲勝解及信為性。願以此三為自性故。此說自性。若並眷屬一一皆以一切俱行功德為性。   要。三者用攝至切行唯識論九曰。十勝行者即是十種波羅蜜多。施有三種。謂財施。無畏施。法施。戒有三種。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精進有三種。謂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靜慮有三種。謂安住靜慮。引發靜慮。辨事靜慮。般若有三種。謂生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俱空無分別慧。方便善巧有二種。謂迴向方便善巧。拔濟方便善巧。願有二種。謂求菩提願。利樂他願。力有二種。謂思擇力。修習力。智有二種。謂受用法樂智。成就有情智。又曰。若自性攝戒唯攝戒。定攝靜慮。慧攝後五。若並助伴皆具相攝。若隨用攝戒攝前三。資糧自體眷屬性故。定攝靜慮。慧攝後五。精進三攝遍策三故。若隨顯攝戒攝前四。前三如前及守護故。定攝靜慮。慧攝後五。   要。豈唯阿僧企耶已後述記三末曰。今菩薩地瑜伽四十八卷說。初劫名波羅蜜多。第二劫名近波羅蜜多。第三劫名大波羅蜜多。此約波羅蜜多別亦不相違。然初地已前於六波羅蜜一行中修一行。初地已去於六波羅蜜一行中修一切行。八地以去一切行中修一切行。   要。如有頌言至剎那演秘七曰。疏處夢謂多年者。按。無性攝論所引頌雲。處夢謂經年。寤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又西域傳雲。有隱士結廬屏跡。博習伎術究極神理。能使瓦礫為寶人畜易形。但未能馭風雲陪仙駕。開闤考占更求仙術。其方曰。夫神仙者長生之術也。將欲求學先定其志築建壇場。命一列士執長刀立壇隅。屏息絕言。自昏達暑求仙者中壇而坐。手按長劍。口誦神咒。收視反聽達明登仙。是人既得仙方而訪列士。營求曠歲未諧心願。後得列士。先與人傭力難辛五歲。違失一日遂被笞辱。又無所得悲號巡路。隱士見。命數加重賂潛行陰德感激其心。列士屢求講效命以報知己。隱士曰。我求列士彌歷歲時幸而會遇。奇貌應圖。非有他故。願一夕不聲耳。列士曰。死尚不辭。豈徒屏息。於是設壇場受仙法。依方行事。坐待日腫。腫暮之後。各司其務。隱士誦神咒。列士按銛刀。殆將曉矣。忽發聲叫。是時空中火下。煙焰雲蒸。隱士疾引此人入池避難已而問曰。誡子無聲。何以驚叫。列士曰。受命後。至夜分惛然。若夢變事更起見。昔事主躬來慰謝。感荷厚恩忍不報語。彼人震怒。遂見殺害。更受中陰身。自顧歎惜。猶願歷世不言以報厚德。遂見託生南印度大婆羅門家。乃至受胎出胎備經苦厄。荷恩荷德忍而不言。泊乎受業冠婚。喪親生子。每念前恩忍而不語。宗親戚屬鹹見怪異。年過六十而有一男。我妻謂曰。汝可言矣。若不語者。當殺汝子。我時惟念已隔生世。自顧衰老唯此稚子。因止其妻令無殺害遂發此聲耳。隱士曰。我之過也。此魔嬈耳。列士感恩。悲事不成憤恚而死。   要。然菩薩戒至本重。勝鬘經曰。爾時勝鬘聞授記已。恭敬而立。受十大受。彼經述記曰。總明得記也。世尊者能受也。大者出過二乘體用弘廣。名之為大。大有容納。收名為受(乃至)即此十中分之為三初有五種明律儀戒。第二有四種明饒益有情戒。第三有一種明攝善法戒(乃至)律儀戒者斷一切惡。菩薩戒內有四重者。亦依此義文中有二。初有一大受。於性及遮若輕若重根本隨順但悉堅持。第二有四受。唯持其性非遮。唯重非輕。唯根本非隨順也。於中有四。即四波羅夷。波羅夷此名他勝處。惡法損己名他勝處。善法益己名己勝他處。何者為四種。一若有財法不得悕惜。二不得為名聞等自歎毀他。三有怨嫌彼此相和。四不得起大邪見謗無因果。亦此文中不依斯次。從後向前說。欲明斷惡邪見最重所以先明也。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所受戒不起犯心。第一總也。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尊長不起慢心。第一明第四不得起大邪見也。慢者自恃非他高舉之相。今於諸尊者一切功德尊宿之處不起慢心。長謂師長。有德之人亦慢無意。由此不起增上緣邪見也。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眾生不起恚心。第二明第三不賜歎喜也。若有一人於我所生增害心。又若相共有怨嫌意。相謝令喜不生瞋恨。故雲不起恚心也。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他身色及外眾具不起嫉心。第三明第二不為名聞等也。若懷嫉妒。於他身色及外眾具即是依正二報內外二果深生嫉妒。所有造作皆為名等。今既無嫉所作不為名等也。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內外法不起慳心。第四明第一不施財法也。由持戒故。若內財法。若外財法物不生慳。是故不起四波羅夷也。   要。若有不作至喜等經曰。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隨喜。   要。第二句者至應知四十一曰。若為斷彼生起樂欲。發勤精進。煩惱猛利弊抑心故時時現行。如貪慾蓋。如是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及與疑蓋當知亦爾。   要。若犯必罪至前句。演秘七曰。論依修前行至應作四句者。汎爾抉擇。問答諸法而有寬狹差別不同。由此對法第十五中明其一行順前順後二三四等諸句數也。故彼論雲。一行者即問論法。謂以一法與餘法一一互相問也。除此法。更以第二法與餘法互相問如是。一一問一切法。如有問言。若成就眼處亦色處耶。設成就色處亦眼處耶。應順前句答。餘句相望問答順前後。及以四句如理應思。如是次第一一漸鹹如理應說。順前句者。謂於諸法中隨取二法更互相問。依止前法以答所問。如有問言。若智亦所知耶。設所知亦智耶。此應作順前句答。諸智亦所知。有所知非智。謂餘法。順後句者。謂即二法展轉相問。依止後法以答所問。如有問言。若所取亦能取耶。設能取亦所取耶。此應作順後句答。諸能取亦所取。有所取非能取。謂色等五境及法處除相應。二句者。謂於所問應二句答。不得有餘。如是依蘊建立依界建立而發問言。若蘊數亦界數耶。設界數亦蘊數耶。此應作二句答。或蘊數非界數。謂色蘊識蘊。何以故。無有一界全攝色蘊相。或全攝識蘊相故。或界數非蘊數。謂法界。三句者。謂於所問唯三句答。如有問言。若蘊數亦處數耶。設處數亦蘊數耶。此應三句答。或蘊數非處數。謂色蘊。或處數非蘊數。謂法處。或蘊數亦處數。謂識蘊意處。俱非者。於蘊處中決定不有。四句者。謂於所問作四句答。如有問言。若成就眼根亦耳根耶。設成就耳根亦眼根耶。應四句答。初句謂聾者眼根已生不捨。第二句謂盲者耳根已生不捨。第三句謂眼耳根已生不捨。第四句除上爾所相。述可句者。謂於所問順爾而答。以如是言述可所問。如有問言。諸無常者皆是行耶。設當是行皆無常耶。應述可答。所問如是遮止句者。謂於所問不爾而答。以不爾言。遮止所問。如有問言。蘊外諸行幾諦攝耶。應遮止答。蘊外無行。   要。以狂亂等至業故四十一曰。又一切處無違犯者。謂若彼心增上狂亂。若重苦受之所逼切。若未曾受淨戒律儀。當知一切皆無違犯。   要。問若爾何至來際本業經下曰。佛子受十無盡戒已。其受者過度四魔。越三界苦。從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隨行人乃至成佛。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眾生不受是菩薩戒者。不名有情識者。畜生無異不名為人。常離三寶海。非菩薩。非男。非女。非鬼。非人。名為畜生。名為邪見。名為外道。不近人情。故知菩薩戒有受法。而無捨法。有犯不失盡未來際。   要。如契經言至為緩涅槃經六曰。善男子。若有比丘犯禁戒已。憍慢心故覆藏不悔。當知是人名真破戒。菩薩為護法故雖有所犯。不名破戒(乃至)本所受戒如本不失。設有所犯即應懺悔已清淨。善男子如故。隄塘牢決有孔水則淋漏。何以故。無人治故。若有人治水則不出。菩薩亦爾。雖與破戒共作布薩受戒自恣同其僧事。所有戒律不如隄塘穿決淋漏。何以故。若無清淨持戒之人僧則損滅。縱緩懈怠日有增上。若有清淨持戒之人即能具足不失本戒。善男子。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於戒緩者不名為緩。菩薩摩訶薩於此大乘心不懈慢。是名奉戒。為護正法以大乘水而自澡浴。是故菩薩雖現破戒不名為緩。   要。如契經言至得故大般若第三曰。諸菩薩應以無護而為方便圓滿淨戒波羅蜜多。犯無犯相不可得故。又五百六十六曰。若諸菩薩摩訶薩修學般若波羅蜜多則能行淨戒波羅蜜多。謂諸菩薩雖知諸法離而深畏眾罪。如佛所說。應持淨戒。修諸福業。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於小罪中應懷大懼。不與同止。以世尊說。譬如毒藥多少俱害(乃至)謂諸菩薩雖勤持戒而不希求人天王位。身離三過。語無四失。意免三愆。如是持戒不見我持。不見戒相。無二無別。自性離故天王。是名諸菩薩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能通達淨戒波羅蜜多。   要。謂戒罪人至可得梵網經下曰。光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諸佛之本原。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古跡曰。此中光光謂諸戒也。從喻瑞相而得名故戒雖名色。而非顯形。以依善思分限立故。無質礙故非色。無緣慮故非心。不離緣故非有。不即緣故非無。以非有故。非因果法。以非無故。諸佛本原。佛本原故菩薩根本。以與因果作根本故。由此時眾亦為根本。唯識論一曰。然依思願善惡分限假立無表。章曰。其別解脫律儀及處中一分無表以善思種子上有防身語惡戒功能及發身語善戒功能為體。又曰。其無表色實是無表。無所表示故而體非色。亦從所發所防假名為色(私曰。無表戒體者依種子假立。非如眼等質礙之色故曰。無質礙故非色。受處引色者即是功能也。非如心心所緣慮之法故曰。無緣慮故非心)唯識論一曰。謂此或依發勝身語善惡思種增長位立。述記第二本曰。此無表色略有二種。一散無表。即是依發殊勝身語善惡思種子增長之位名為無表。依謂所依。顯假依實。殊勝思者簡下中思不發無表。身語者顯色義。發善惡者顯性非無記。惡者不律儀業。增長位者簡前及後。謂加行時種未增長。及後捨已。種不增長。今有善惡戒時種子增長剎那剎那七支倍倍(私曰。准此等文不即緣故緣即種子也)。   要。何者一念至而生六十花嚴十曰。去來現在劫無量無有邊。如是等諸劫猶可知其數。菩薩初發心無量功德藏猶如虛空界。分際不可知。去來現在世一切諸劫數菩薩於一念悉能分別知(乃至)能於一念中彼彼悉覺知。欲得一切智發心願菩提。   要。如契經說至說法本業經下曰。自見已身。當果諸佛摩頂說法。身心別行不可思議故。   要。如契經言至眾生。不增不減經曰。舍利弗。如來法身不變。以非滅法故。以非作法故。舍利弗。即此法身過於恆沙無邊。煩惱所纏從無始世來。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名為眾生。舍利弗。即此法身厭離世間生死苦惱。棄捨一切諸有。欲求行十波羅蜜。攝八萬四千法門修菩提行名為菩薩。復次舍利弗。即此法身離一切世間頓惱使纏。過一切苦。離一切煩惱垢得清淨。住於彼岸清淨法中。到一切眾生所願之地。於一切境界中究竟通達。更無勝者。離一切障。離一切礙。於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名為如來應正遍知。   要。護持既爾至根罪行事鈔中四曰。然理大要不出三種。一者諸法性空無我。此理照心名為小乘。二者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見。此理照用屬小菩薩。三者諸法外塵本無。實唯有識。此理深妙唯意緣知。是大菩薩佛果證行。故攝論雲。唯識通四位等。以此三理任智強弱隨事觀緣無罪不遣。故華嚴雲。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當求真實相。如此大懺眾罪雲消。資持記中四下曰。結告中。初結示據理深淺。由機強弱當量己分隨力修之。然末世情惛鮮。逢利器尚未堪於事行。況克意。於玄門三觀微言於玆殆絕。嗚呼故下引證。華嚴偈初句示罪相。一切者總十惡也。能遮善道故雲障也。深廣波騰故喻海也。次句示生處。不了唯心取著前境妄想也。下半偈示悔法。上句索機。下句示法。當求者示能觀智。真實相者。若約通論總上三理。若據經意別在唯識。故下雲大懺也。本作端坐念實相。端坐是靜緣。念即能觀。如下結歎。準經續雲。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志心勤懺六根罪。上半示其功勝。下半勤其勤修鈔曰。然則事懺罪業。福是順生。理懺妄本。道則逆流。一出一入條然自分。愚智兩明虛實雙顯故諸行者並識自心。若樂罪時須修事懺。若樂福時須修理觀。理通深淺。如上所明。記曰。勸修中。初科前示二懺不同。福順生者人天有漏順生死故。道逆流者三乘無漏逆生死故。出入據所克之果。愚智即能修之機。虛實約所修之行。一一分對事理二懺淺深可見故。下正勸。文出心論。令自觀量樂罪修事者。轉愚為智也。樂福修理者。轉鈍為利也。理通深淺者。利有強弱也。普賢經曰。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思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要。如契經說至廣說涅槃二十曰。雲何親近漏。一切凡夫受取衣食臥具醫藥為身心樂。求如是物造種種惡。不知過患輪迴三趣。是故名漏。菩薩見如是過則便遠離。若須衣時即便受取不為身。故但為於法不長憍慢。心常卑下不為嚴飾。但為羞恥障諸寒暑惡風惡雨惡蟲蚊虻蠅蚤蝮螫。雖受飲食心無貪著。不為身故常為正法不為膚體。但為眾生不為憍慢。為身力故不為怨害。為治飢瘡雖得上味心無貪著。受取房舍亦復如是。貪慢之結不令居心。為菩提捨遮止結賊。障惡風雨。故受屋舍求醫藥者。心無貪慢。但為正法不為壽命。為常命故。善男子。如人病瘡為蘇糗塗以衣裹之為出膿血蘇糗塗傳為愈瘡故以藥坌之為惡風故在深屋中。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觀身是瘡故以衣覆。為九孔漏求索飲食。為惡風雨受取房舍。為四毒發求覓醫藥。菩薩摩訶薩受四種供養為菩提道。非為壽命。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我若不受是四供養身則摩滅不得堅牢。若不堅牢則不忍苦。若不忍苦則不能得修習善法。若能忍苦則得修習無量善法。我若不能堪忍眾苦則於苦受生瞋恚心。於樂受中生貪著。心求樂不得則生無明。是故凡夫於四供養生於有漏。菩薩摩訶薩能深觀察不生於漏。是故菩薩名為無漏。雲何如來當名有漏。是故如來不名有漏。   菩薩戒本宗要輔行文集下(終)   冀就戒本宗要之旨為散學者初心之疑勵八旬有餘之老力抄三藏所記之要文既訖。   弘安八年(乙酉)二月六日西大寺沙門叡尊。 ******   《大正藏》第74卷   No. 2357   應理宗戒圖釋文鈔   初總題中。瑜伽師地論釋(最勝子等諸菩薩造玄奘三藏譯)曰。謂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諸法皆名瑜伽。一切並有方便善巧相應義故。略纂曰。此中意說。三乘所有境行果法並名瑜伽。其境與行果其行。與果法並有方便善巧相應義故。論釋曰。三乘行者。由聞思等次第習行如是瑜伽。隨分滿足展轉調化諸有情。故名瑜伽師。或諸如來證瑜伽滿。隨其所應持此瑜伽。調化一切聖弟子等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瑜伽師(倫記曰。梵言阿遮羅。此雲師。有調化之功匠物適機。群從所放之美稱也)地謂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攝義。是瑜伽師所共行境界故名為地。如龍馬地。唯此中行不出外故。或瑜伽師依此處所增長自法。故名為地。如稼穡地。或瑜伽師地所攝智依此現行。依此增長故名為地。如珍寶地。或瑜伽師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為地。如牛王地。或諸如來名瑜伽師。平等智等行在一切無戲論界無住涅槃瑜伽中故。是彼所攝故名為地。或十七地攝屬一切瑜伽師故。如國王地。是故說名瑜伽師地(倫記曰。梵雲步彌。此雲地者生成住持義也。始自五識終暨無餘凡聖因果統無不備。皆具能生成住持。有類於地故雲也)問答抉擇諸法性相故名為論(倫記曰。梵雲捨薩怛羅此雲論。俱捨論雲。教誡學徒故稱為論)略纂曰。師有二義。地有四義。謂境界所依所行所攝。其境及行各唯一解。依攝二種各有二解。論有一義。   別題分名中。倫記曰。言本地分中者是部中之別稱也。梵言慍羅。此雲本。此論大格宗明諸地。地不自昭。開五分以明旨。五分雖別會歸於諸地。是故初分名之為本。地如前釋。梵言婆祇。此雲分中。分者支別也。論雖百軸約地辨宗。宗不頓顯。支別開五。故謂之分。中之言內。   地名中。論釋曰。菩薩地者。希求大覺。悲愍有情。或求菩提志願堅猛長時修證永出世間大行大果。故名菩薩。如是菩薩種姓發心修行得果一切總說為菩薩地。略纂曰。菩薩地者菩薩所依。謂諸萬行依止如地。故以地名名菩薩地。   處名中。略纂曰。又此地中有四瑜伽。一者持瑜伽。二者隨法瑜伽。三者究竟瑜伽。四者次第瑜伽。今創明第一瑜伽故名初持瑜伽。處者釋如聲聞地。   品名中。略纂曰。前明施品以除外慳。今次持戒以防內垢。廣辨戒行故曰戒品。即防非之異名。清涼之殊稱。不可雙舉。目之戒品。倫記曰。若依梵本有三名。屍羅此雲清涼。即明戒體。有勝威力能令行者身心清涼。梵語名毘奈耶。此雲調伏。據教是能調伏。又有一名名毘膩多。此間名已調伏。此據行律之人名已調伏。梵本唯此三名。亦無毘尼之名。若言律儀及以戒等並是此間名也。景雲。有所遮防故名為戒。戒通善惡。善惡各有遮防。今明善戒遮防惡法。所以名戒。若言防非止惡故名戒者。惡戒雲何得名防非止惡。由有此妨故得言遮防名戒。亦名律儀。內調名律。外現法式名儀。律儀通善惡戒。今明善律儀也。基雲。戒是防非異名。言惡戒者。惡體非屍羅。惡於屍羅名惡屍羅。若爾亦應惡體非是見惡於見故名惡見。解即不然。推求以解見。善惡並推求。清涼名屍羅。屍羅非惡體本文問中。倫記曰。欲為解說自假興問。又發問者有五。一不解故問。二疑惑故問。三試驗故問。四輕觸故問。五為欲利樂有情故問。今是第五問也。   解中第一開列偈頌中。倫記曰。嗢柁南者。此雲集施。柁南是旋。嗢是集義。以少略言集合多法。施諸學者令易受持。故名集施。   第一自性戒標列中。倫記曰。依師得戒名從他正受。不依師授要期自淨名善淨意樂。舊論雲善淨心受。犯已。即悔名還淨。一向淳淨名深敬專念。前二是受。後二是持。   次料揀遠離惡作初科中。倫記曰。本受對他言我能持故。今犯於他愧恥。本自要期我永不犯戒。於自慚羞。   離惡正明中。倫記曰。言二因緣故離諸惡作者。泰雲。一從他正受。二意樂清淨以為因緣故。後不生悔也。測有四釋。一雲。二受為一緣。二持為一緣。二雲。即以二持為二緣。三雲。慚愧為二因。二受為二緣。四雲。二受為二因。慚愧為二緣。雖有多釋今取即以二持為二緣。為順文相之釋也。   結歎大果勝利中。倫記曰。總三戒得大果利。   是名菩薩自性戒   第二一切戒略明一切戒中。顯揚論曰。在俗人者。謂處家白衣。受用五欲。營構俗業以活命。出家人者。謂持出家威儀相貌。棄捨俗境受持禁戒。如法乞求清淨自活。五十三曰。問。何故世尊建立苾芻近事近住三種律儀。答。由三因故。謂佛所化有三種類。或有能行離惡行行及離欲行。或有能行離惡行行非離欲行。或不能行離惡行及離欲行。初所化類建立苾芻律儀。依第二所化類建立近事律儀。何以故。非居家迫迮現處塵俗而能一向相續圓滿護眾學處。依第三所化類建立近住律儀。何以故。由此不能究竟行俱離行。但當勸進攝受二因。勿彼自謂重擔所鎮。謂前三支修離惡行。其後四支修離欲行。離非梵行俱修二種。略纂曰。近事名離惡行。惡行謂前三及意。其中有離飲諸酒。隨是欲行。今據多分為論。近住二因者。謂日夜持離欲惡二行與盡形持為因。根性劣故因近果住。故名近住。非梵行若在家制邪。不制止正名欲行。若出家並不許名離惡行。離惡行者。是性罪故與前三同。俱是性罪。離惡行者。從貪所生制不許故。如後四罪。俱制貪故。倫記曰。泰雲。前三支離性罪故名離惡行。後四支非離性罪。但離莊飾五欲處起故名離欲行。非梵行是性罪惡行。又婬欲行。離彼名俱離行。由第三不能盡形究竟行俱離行。但當勤受日夜俱離。為盡形俱離二種因也。勿彼自謂在家重擔所鎮不能受俱離行。與盡形俱離戒為因。因近果住故名近住。   廣明一切戒中。初科別釋攝律儀戒中。倫記曰。景雲。菩薩律儀戒遠至菩提。今約七眾形居律儀辨菩薩者以制過粗同故。又彼菩薩身在七眾身語七支隨彼七眾有具不具。比丘比丘尼有身語七支。沙彌沙彌尼及正學等五眾但有身語四支。意三皆具。是菩薩。即大戒二眾具有十支。餘之五眾但有七支。除語中三耳。亦菩薩雖形居復五然具離諸惡故。七眾受律儀戒時皆具十善業道。以一切惡皆遠離故是善皆修是生皆攝故。測雲。菩薩律義與聲聞律義體實差別。但七眾舊受聲聞戒者。後受菩薩戒時所發支種若苾芻即如苾芻戒支種。除與聲聞不共學者。其餘支種即與苾芻所發支同。乃至若近事男女受五戒竟。復更受菩薩戒時所發支種即與近事戒支種同。故言如是七種戒即是菩薩律儀戒。雖受不發。但由支種同故言即是七眾所受戒。其餘菩薩四波羅夷戒。四十二輕戒等。皆是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中有違犯故立此諸戒。非是攝律儀戒。   攝善法戒總標中。倫記曰。景雲。受三聚戒理實同時。義說前後由先離惡後方善。測雲。依舊論言謂菩薩受律儀戒上。舊人解雲。形前嘆後。挍量顯勝。律儀正意相同七眾。所以不如攝善作修不共二乘。故名為上。今雲。受律儀後者。此是義說前後。非受先後。問。三聚淨戒俱說受得。何故今雲受律儀後為大菩提積集諸善是攝善法戒耶。解雲。此說相顯律儀戒是止善。說受顯攝善法戒是作善。住淨戒已。修習相顯故雲受律儀為大菩提集善名攝善法戒。就實三聚戒並說受得故也。   廣明明九善中。倫記曰。今依測雲此九善法並如聲聞地出離地二道資糧中說。此雲正念。當彼第五資糧正能防護根律儀體。正知當彼第八資糧。正行當第四資糧安住具戒等。防守密護根門者。出根律儀所防六根體。由所防無過清淨故亦為一善處思量。言於食知量初後夜常修悎寤親近善士等。如彼廣說。言於自愆犯審諦了知深見過失者。當彼第四資糧有六句中第五句於微少罪見大怖畏。二十二曰。雲何名為二道資糧。嗢柁南曰。自他圓滿善法欲。戒根律儀食知量。悎寤正知住善友。聞思無障捨莊嚴。謂若自圓滿。若他圓滿。若善法欲。若戒律儀。若根律儀。若於食知量。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善友性。若聞正法。若思正法。若無障礙。若修惠捨。若沙門莊嚴。如是等法是名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資糧。倫記曰。第三辨二道資糧中。初有一頌及長行列十四門。後次第解。   饒益有情戒同事中。倫記曰。若依舊論即於此初中分為二。謂彼彼事業及瞻侍病等開為二故。今此論以同皆是助伴故。合為一。此論第四第五二門彼合為第五故。有此開合不同故十一數同。彼有別言第一第二等字。此論有又字。   利行第二中。倫記曰。或在屏處或在眾前。歎他實德。   三於有過軟性有情調伏驅擯。於下品者調伏。中品者訶責治罰。上品者驅擯。   四有過剛強惡人神力制伏。   廣明持中戒相。次第答說律儀戒解釋第二中。倫記曰。於未來世天魔王宮所有妙欲不生喜樂者。何故不願生色天等。彼是禪果。以律儀戒是散善故。不生定地因緣。   第五總歎中。倫記曰。即能拘檢乃至彼不現行喜樂亦爾者。自斂攝名拘檢。由拘檢故不正言乃至尋思無復作心。如昔於彼不正言論現行生喜樂。菩薩於今安住彼不正言論等不現行喜樂亦同前現行喜樂故雲亦爾。略纂曰。言拘檢者。拘檢其心令不起惡散亂。如人作拘檢時不生縱逸等。   第七起悲中。倫記曰。舊論雲心不恚恨起法心悲心。遠師雲。法心者慧心。以慧知彼是法數故無人可嗔。悲心者。救彼恐當受苦。今又解雲。法大悲者。由懷上品法可起大悲意救眾生不論法也。   第九三中。倫記曰。據大三世現在違犯尋即悔除。   四中。倫記曰。測述遠師雲。如如所應行者作善法。如如所應住止善法也。如是如是行乃至令無所犯是專心護。又釋雲。如如所應行者牒前持法。如如所應住者牒前受法。此明所依法。如是行住等正辨持戒行。基雲。此中意謂如有一。前身於未來所有犯處自誓不犯。於所應行皆誓行之。過去發願。後身所有善皆行之。惡皆息之。是中意。   五中。倫記曰。景雲。次前即取三際不放逸前如理作意為第四所受禁戒。今此第五即由三際不放逸前如理作意為依止。於三際不放逸行俱行如理作意為第五。測雲。此五中。前三是悔過行。後之二種是防非行。悔隨三世故有三異。防並過未故有二別。   結之別結中。略纂曰。第十又能具足軌則淨命結前覆藏自善發露已惡等。此中有二。一具足軌則。二具足淨命。具足軌則者。結髮露已惡覆藏自善等乃至威儀寂靜。具足淨命結前離矯詐等一切能起邪命。邪命之法。矯詐得財是不淨財。今離此矯詐名具足淨命。   答住攝善法戒約六度開為十中。略纂曰。上之五度依文次配。於智度中別開為五處。五處者。謂知善果勝利第一。謂即證得菩提時所有相好一切功德等。   了知善因是第二。謂六度行等。   了知善因果倒與不倒第三。謂即作常樂我淨解是倒因果。若作苦無常等是不倒因果。   了知善法障第四。謂了知六度障。謂慳等六蔽。   了知善果勝利。尋求善因。於因果中知倒不倒不計為淨等。了知善障等而能速疾離之並第五。若依遠師雲此之第三知善因果倒與不倒為二。一是知倒。二知是非倒。四又字中分五處。是諸菩薩能於善果下覆解前五處。今義不然。是諸菩薩不末文雲了知攝善法障為攝善故速疾遠離釋前何文。若釋第五了知攝善法障者前但言知障。不言遠離。今言遠離。結前第五。豈不相違。今分是諸菩薩下為第五。以遠離障與知障別也。問曰。若取遠離為第五與前知善因何異。義曰。別。知善因知六度等是因。未能除障。今第五除障故有別也。汝若以知障除障不得為二者。知倒非倒應不得為二。汝既不成我義須立。知倒與善障何異。義曰。別。倒謂四倒。障謂六蔽。故有別也。   答住饒益有情戒廣釋同事中。崆峒記曰。助伴有二。一者事業助伴。二者救苦助伴。病者下是於中有三。一救疾病苦。二救根缺苦。三救煩惱苦。於根缺中有其五種。一眼。二耳。撝字呼及切。說文裂也。又手指也。今取指義。三舌論雲手代言者曉以相像是。是曉諭只令想像不須言也。四意論雲。迷方路者示以遇途。五身身中有二。一闕力。二闕支。此文不次。其愚下煩惱有三。論更有多解。他勝蔑者。他勝所陵解令離憂。或為意根。   愛語中。略纂曰。相應者即與理相應。文謂文字。句謂依文生句。助伴者即文句中義也。隨順者順無漏道也。清亮者和雅也。有用者能斷惡也。相稱者稱病說法也。應順常委者順常委修也。分資糧法者即菩提分。不餘分資糧法也。此意即稱理之文句義。和雅之聲。順無漏道是順菩提分。法為樂行惡行眾生說之。是此中意也。倫記曰。以相應文句等乃至而宣說者即七句。明如理說相。一以相應文句。二助伴三隨順。四清亮。五有用。六相稱應順。七常委分資糧法。如此諸句廣如顯揚第十三卷及攝釋分等說。   法施中。力種性品曰。雲何教授(依倫記曰。初問。次釋。釋中。初明八種教授。第二攝八為三。第三如是菩薩或由已下牒教授成八力姓)當知教授略有八種(前中。初先舉數辨教授自他)謂諸菩薩或三摩地為依止故。或於長時共彼住故。於彼慈悲欲為教授(明諸菩薩能教授他)或由其餘諸菩薩眾。或由如來為作教授(明彼菩薩為他餘大菩薩及佛教授。下文自顯然。八教授中。前四審機以為教授方便。後四正明教授)於教授時先當審諦尋思其心如實了知(泰雲。心是定也。尋思是四尋思。如實智是四如實智。菩薩初以尋思尋思於定。復以如實智正知於定)尋思如實了知心已。尋思其根如實了知(即信等四根)尋思如實了知根已。尋思意樂如實了知(樂欲)尋思如實知意樂已。尋思隨眠如實了知(尋思欲等種子即名為性。泰雲。前明欲等皆據現起。熏成種子名曰隨眠。隨眠者種子之通名。亦可。偏約煩惱種子說。此心根欲性即是四力境界。皆先起尋思。後起如實智也)尋思如實知隨眠已。如其所應隨其所宜示現種種所趣入門令其趣入。謂或修不淨。或復修慈。或修種種緣性緣起。或修界差別。或修阿那波那念(第五教作五停心觀)如其所應隨其所宜示現種種所趣入門令趣入已。為說能治常邊邪執處中之行(第六教觀過去有因離於常執)為說能治斷邊邪執處中之行(第七教觀未來有生老死果離於斷見)令其除捨未作謂作未得謂得未觸謂觸未證謂證諸增上慢(第八教捨不得謂得增上慢心。遠法師雲。未作謂作。未得。謂得。此教道起慢。未觸謂觸。未證謂證於證道所起慢。皆始終分二)當知教誡略有五種。一者遮止有罪現行。二者開許無罪現行。三者若有於所遮止開許法中暫行犯者如法諫悔。四者若有於彼法中數數輕慢而毀犯者以無染濁無有變異親善意樂如法呵擯。與作憶念。五者若有於所遮止開許法中能正行者慈愛。稱歎真實功德令其歡喜。   利行性好隨轉總明初科中。倫記曰。舊地持雲。若性自性。遠法師解。若性者有共住性。自性者無共住性。有自性行性。   別明隨機隨轉初科中。倫記曰。初句有三。   初明菩薩所現身語生他憂苦無益即止有益即行。   次明菩薩於他事現行身語生餘有情憂苦無益則止有益即行。   後明菩薩於自事中現行身語生他憂苦非學處攝不順福智則止若順行。   如生他憂苦。生喜樂亦爾。   第七知量受中。倫記曰。於非親情所不數希望。設有供施不過分受。   第三難行戒中。倫記曰。第三中准舊論。即有三一切。一一切修行。二一切住定。三一切憶念。   第四一切門戒中。倫記曰。一正受戒即從他正受及自淨心受。   二本性戒謂十信已前。由性種力所起身語恆清淨轉。   三串習戒即入十信已去。習種姓中所有自利戒體。   四方便相應戒即四攝事利他戒也。   第六一切種戒屍羅莊嚴戒中。倫記曰。舊人未知十七地中自有聲聞地所辨莊嚴之事。謂言別指小乘經中聲聞地說。二十二曰。苾芻苾芻尼戒莊嚴圓滿。於不善能捨。於善能修習。問。何緣世尊宣說屍羅名莊嚴具。答。諸餘世間耳環指環腕釧臂釧及以寶印金銀鬘等妙莊嚴具。   若有成就幼稚黑髮少年盛壯姝妙形色而服飾之少增妙好。非有成就朽老衰邁齒落髮白年逾八十或九十者而服飾之當有妙好。唯除俳戲令眾歡笑。若遭病苦財貨匱乏。親戚喪亡。當爾服之亦無妙好。戒莊嚴具於一切類。於一切時。若有服者皆為妙好。是故屍羅名莊嚴具。   七種中。倫記曰。景雲。初是律儀戒。二轉作戒即攝善攝生二聚戒也。三防護戒即總護前二以為第三。後四是果。第四大士相異熟戒即三聚戒得涅槃相。第五增上心異熟戒即前三聚得上二界果。第六可愛趣異熟戒即前三聚戒得欲界人天果。第七利有情異熟戒者此當利他戒果。泰雲。止息是止持。轉作戒是作持。轉名為起。有所起作名轉作戒。測雲。增上心異熟戒者。謂定共戒能感色無色界異熟果。利有情異熟戒者。謂感八報殊勝果攝利有情。   第七遂求戒中。略纂曰。此戒有八種者。謂斷命一。不與取二。欲邪行三。即身三行。虛妄四。離間五。粗惡六。綺語七。即口四過也。以上合七。並以手塊等加害為第八。問曰。此中何故不論意三業也。議曰。若取意三參身口七即為十。若言十者不成增數門。是以不取。前一切種門有六種七種。後二世樂有九門。今此遂求乘上來令增為八。故不取後意三以成十種也。又前七所發身口不離後三能發。能發身口必由後三故不論也。若爾豈無別起後三種。議曰。雖有隱不說。攝在能發前七中故不說也。   第八此世他世樂戒中。倫記曰。景雲。遮止是律儀戒。開許是攝善戒。攝受調伏是饒益有情戒。無過者應攝受。有者應調伏。此之四種總是戒度。餘五度俱行戒復為五種。因戒得定名現樂。後得菩提名後樂。基雲。即遮止開許攝授調伏為四不取身口二業也。及五度不論戒度此九即戒度故也。測雲。初分戒為四。後五度為五。合為九種。前四中。前二自行。後二利他。亦可。前二就法分別。惡則遮。善法即開。後之二門對人分別。善者即攝。惡者即伏。此四是別解脫戒。後五中。靜慮俱行是定共戒。慧俱行是道共戒。施忍精進三俱行亦是別解脫隨行攝。   第九清淨戒中。倫記曰。景雲。初一是受。第十明持。中間八種明離戒障。言不太沈及不太舉者。由太沈故。違犯於戒設生慚愧亦復微薄。今遠離之由太舉故。非應悔處而生悔愧故今亦遠離。泰雲。不太沈舉者。菩薩若犯戒時起增上慚愧也。又有人實不犯戒輒生悔愧名非處悔愧。是太舉心。菩薩亦離也。基雲。十相如地持。此中第二彼開為二。太沈為一。太舉為一。攝此第六軌則第七淨命為一。其實軌則淨命義別。不可為一。彼之謬也。此第二中。太舉戒言非處者。謂持戒太過遂持非處。可持之處名處。過此可持不可持處為非處。若太舉過此至非處可生悔愧也。測雲。如下七十五卷抉擇雲復次前戒品中已說十種屍羅清淨當知初一是意樂清淨餘九是加行清淨於加行中復有五種一無間缺加行二遍修加行三迴向加行四助伴加行五守護加行第二第三為初加行第四為第二加行第五為第三加行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為第四加行第十為第五加行。其第二第三明無間加行中。前一明離沈舉以明無間加行。後一離懈怠等明無間加行。言太沈等者。明離小犯生於悔愧妨利他行。太舉等者。於非戒處依悔愧。如外道雞豬戒等。言如前所說五支不放逸者。指前戒品初持。謂三際俱行及先時所作俱時隨行不放逸行。後攝事分亦明之。若依舊論第六第七合之為一。今開為二。第二第三合為第二。準決擇無間缺加行及助伴加行。得知舊論開合者錯也。   第二明戒勝利中。倫記曰。初明大屍羅戒當得菩提。二明未成佛來五勝。初二現報勝利。第三第四後報勝利。第五通現後勝利。   第三明戒所作。明三聚各所作中。倫記曰。言律儀能安住心者。因戒得定名安住心大段第二抉擇分總標中。倫記曰。毘奈耶者。此雲調伏。調伏三業也。   別解攝律儀戒中。倫記曰。景雲。菩薩律儀戒即是聲聞七眾所受。如出家菩薩。即與聲聞大僧所制多分是同。在家菩薩即與五戒所制多同。故雲是七眾所受。理實要期時節有異。即心非心戒體亦異。備雲。又解聲聞七眾若受菩薩戒時。轉前七眾戒令成菩薩戒。故言即七眾。古跡曰。言比丘者先受聲聞。有說迴心受戒時轉成菩薩戒非也。彼依餘乘種子立故。但前小戒有助大力。菩薩乘心別種子生。於彼所熏別起無表。   攝善法戒中。倫記曰。略解六心。應善觀察。辨相如文。於前三心不應生起。設起應捨。忍受有罪。第四有罪無罪不定可解。第五病纏身心不得自在修於善。此忍受無罪。第六障隨行心或遇世俗無義談說眾中觀有義利忍受無罪。餘即有罪。如是前三一向有罪。第五一向無罪。第四第六已生忍受或有罪。或無罪而定。   有情利益戒中。倫記曰。當觀六處。一自。二他。三財衰。四財盛。五法衰。六法盛。財盛如文可解。法衰者謂越所學者。不得三學。於先未聞乃至不得聽聞於先未思不得思惟於未修證不得修證者。失於三慧也。是即失於三學。失於三慧名為法衰。與此相違即名法盛。   令他財盛不應為者。菩薩為他經營財物給施眾生。自失三慧。及失三學此不應為。   如令財盛法盛亦爾者。菩薩為他說法令他法盛。自失三學。令自法衰此不應為。乃至又諸菩薩作自財盛令他財盛此即應為者。不廢三學。營事則物自足與人亦即應為。   如令財盛法盛亦爾者。菩薩自令法盛。令他法盛。不失作本此亦應為。   又諸菩薩作自法盛令他財盛已下可解。   明護不護中。倫記曰。初牒前所說令修學。次正辨護不護相。於中先辨闕一不護。若護初戒能護餘二。   假實防護中。倫記曰。以三因故名假。謂為令他知。故非實防。隨順他故非滿修。由他導故不得勝利。反此名實。   明轉捨緣中。倫記曰。此戒一受乃至菩提。景述三藏言。問曰。前本地分中明捨菩薩戒但有二緣。一者退菩提心。二起增上煩惱。今此何故明捨有其四緣。解雲。開合為異。此中前二總是退菩提心。於中有其三品。若起上品退菩提心。所謂佛果難祈。眾生難度。長時苦行無力能行。從今已往不復能行求菩薩道。起此心時不待發言即便捨戒。若起中下品心如前退屈。即復發言我今捨所學處。爾時便捨即當此中第二緣也。謂於有識大丈夫前發棄捨言。此中後二總是起增上煩惱犯而捨於戒。於中有二。一犯根本四重。二犯隨順四重。前後方便即當此中後二緣也。言他勝者。由犯四重為破戒所勝名他勝。泰雲。受戒之心名受心。發起決違本受戒心名不同分心即便捨戒。二心雖未決。於有識別人前發言捨戒。此亦捨戒。三起輕微煩惱或總犯四重。或別作一二亦得捨。四起增上總別犯四重煩惱。雖未犯四重而已捨戒。有釋十重戒中。後四名四種他勝法。前六名隨順他勝法也。   明還受中。倫記曰。不同聲聞犯如折石不可還合。   略解持犯相中施物通塞中。倫記曰。愚癡眾生來乞經卷。或賣或著。施者有罪。欲試彼人施者無罪。   第二總抉擇六品結前生後中。倫記曰。上來別辨施戒二品抉擇之義。自下總釋六品。於中初牒前廣說。後正辨。五德通辨牒釋中。倫記曰。言無著者。除六弊故。無戀者。於三有因果中無繫著故。無罪者。遠離六度九門隨惑故。無分別者。不觀三輪故。迴向者。迴趣菩提故。清淨散釋釋施中。倫記曰。言由增一次第。如施門。初自性施中唯一。第二一切施中二。第三難行施即有三。乃至第九清淨施中有十。   釋戒中。倫記曰。已說十淨者。即第九門中清淨戒有十。於中初一是意樂清淨。餘九是加行清淨。本地四十二雲。雲何菩薩清淨戒。當知此戒略有十種。一者初善受戒。唯為沙門三菩提故。非為命故。二者不太沈戒。於違犯時遠離微薄生悔愧故。及不太舉戒。遠離非處生悔愧故。三者離懈怠戒。於睡眠樂倚樂臥樂不耽著故。晝夜勤修諸善品故。四者離諸放逸所攝受戒。修習如前所說五支不放逸故。五者正願戒。遠離利養恭敬貪故。不願生天而自要期修梵行故。六者軌則具足所攝受戒。七者正命具足所攝受戒。八者除於苦樂二邊戒。九者永出離戒。遠離一切外道見故。十者於先所受無損失戒。於先所受無缺減故。當知初善受唯為沙門三菩提非為命者是意樂清淨。餘九是加行清淨。加行有五。與九清淨相攝者。即第二不沈掉第三離懈怠是初無間缺加行。第四遠離放逸所攝受戒是第二遍修治加行。第五正願戒是第三迴向加行。第六軌則具足第七正命第八遠離第八永出離總是第四助伴加行。第十於先所受無損無缺是第五守護加行。   應理宗戒圖釋文鈔 ****** 《大正藏》第74卷   No. 2358A   菩薩戒問答洞義抄    律宗大小通別二受不同    二受通塞 通別東流 自受行別    七眾成性 南北異義 通別七眾    五八分受 七眾三聚 住前戒體    表無表異 互為各發 通別無表    三聚十支 三聚防發 別脫名義    無表名色 通別戒境 新古戒體    無表引果 總別不同 轉成無漏    轉成時分 無表倍增 安心持戒    真言用戒 淨土依戒 天台非義    禪宗依戒   夫大乘三學出過餘乘矣。菩薩八正超越邊際焉。若以管見欲悟其要。皆隨妄俗不當真要。憖用螢情慾取其旨。俱隨塵染不知奧旨矣。爰仰見慈尊之教文。萬行非他都流入於屍羅之廣海。伏聞宗家之義林。三乘無隔同生長於毘尼之善根。然則八宗津區同沐戒水。二藏路異俱耀律燈。是以寄屍羅一門以明其義。約菩薩二受以述其由。而世漸澆漓。人稍淡薄。則毀屍羅而為法縛。指律津而為學小。如是邪倒不可稱計焉。悲哉希受爪上之人身而不知擣篩和合之藥。歎哉適值優曇之教文而不守好色香藥之教。哀猶有餘悲哉夫。故引用三藏之教文以破蟷蜋拒輪之智。標示數十之問端以息飛蛾赴火之能。若萬中有一理。願垂哀納矣。   將釋菩薩戒略有二門。第一總明菩薩戒相。第二別破諸宗邪見。第一門有三。初明別脫戒。二明總脫戒。三明總別不同。初中有四。初正明別脫戒。二兼明表無表異。三明新古戒體。四明轉成無漏義。第二門有四。初破真言末學邪倒。二除淨土宗惡見。三遣天台宗非義。四摧惡禪邪情。   第一門正明別脫中問曰。律宗是三乘中何乘。毘尼是大小中何法。若雲大乘。天台智者判一代教以律教為小乘。大唐玄奘造三藏錄以毘尼列小錄。故知小乘。若雲小乘。瑜伽論並自餘經論。菩薩則依學律部以為屍羅波羅蜜。則涅槃經(扶律談常)勝鬘經(毘尼者即大乘學)十輪經摩耶經大集等諸大乘經。智度論等(八十部者。即屍羅波羅蜜)諸大乘論皆以為大。又上古先德皆持五篇戒。五夏間以律學為宗。彼等皆為小耶。進退是極。為之雲何答曰。此問甚劣。不足言之。且依教文以助迷情。凡就菩薩戒有三聚。其中攝律儀者即是聲聞藏所說戒相是也。則本論瑜伽中說菩薩戒相曰。復次當知菩薩毘奈耶略有三種。初律儀戒毘奈耶聚。如薄伽梵為諸聲聞所化有情略說毘奈耶相。當知則此毘奈耶聚(已上)菩薩善戒經曰。在家出家戒三種。一者戒。二者受善法戒。三者為利眾生戒。雲何名戒。所謂七眾戒。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已上)占察經本業經等文廣故不錄(如有人集一卷)如是經論指七眾戒為攝律儀。無別立菩薩律儀。若別有菩薩律儀。何不指彼讓五部律儀。故知律教是小乘。菩薩三聚中律儀戒全與彼同。故菩薩為護攝律儀依學彼部。則南山大師釋曰。若據大乘戒分三品。律儀一戒不異聲聞。非無一三異(已上)則不由涅槃開會直得頓悟大乘。若雲教是小乘。菩薩不依行。依何護律儀。律儀若不立依何護後二。律儀戒為本方有後二瑜伽明文。彼曰。此三聚戒由律儀戒之所攝持令其和合。若能於此精勤守護。亦能精勤守護餘二。若有於此不能守護。亦於餘二不能守護。是故若有毀律儀戒。名毀一切菩薩律儀(已上)當知智者判為小。三藏列在小且依其教限乎。自餘經論說言大乘。依三聚之中律儀也。況唯受律儀一戒亦名別受菩薩。依受者心戒有大小。發大菩提心為大乘戒。發小菩提心為小乘戒。作法軌則全二乘同。依心為大。則玄奘以前古德皆但別受菩薩。然當世律侶通受大菩薩。二乘永隔知見。雲何不知此旨任舌謗大乘法。世有人毀戒雲小法。若依薩遮尼經。謗三乘法俱定逆罪。定墮無間。小乘猶爾。況大乘乎。摩耶經說毀訾毘尼法滅之相。涅槃經說毀毘尼經律是魔說非佛所說。(已上略抄)經文如是。可畏可畏。不可不悲。   問曰。既聞律教是頓悟大乘。未知通別二受不同。請委分之答曰。凡二受不同源出瑜伽文。慈恩承之名通受別受。義寂得之號總受別受。名言小異義意全同。寂法師梵網疏曰。授律儀戒方軌有二。一與餘二總受。二與餘二別受。總受方軌七眾無別。舉一羯磨通被七眾。至於隨相所持各異(已上)意曰。總受者菩薩之三聚總受故。別受者律儀之一戒別受故。又別受戒三乘共戒故。軌則大與聲聞同。即大僧大尼戒白四羯磨成就。式叉沙彌等戒各有受法。通受戒不爾。大乘不共戒故。作法大與二乘不同。雖七眾別羯磨無異。但至隨相七眾差別。謂大僧持二百五十並梵網瑜伽等重輕諸戒。乃至近事女等例同爾。今約二受論通塞有七種不同。一通受是通。三聚通受故。別受是塞。律儀別受故。二通受是塞。局大乘故。別受是通。通三乘故。三通受是通。來際通受故。別受是塞。局盡壽故。四通受是塞。局加行心故。別受是通。通生得心故。五通受是通。自受從他通成故。別受是塞。局從他故(且依出家戒言唯從他也)六通受是塞。局加行心中大菩提心故。別受是通。通加行心中小菩提心故。七通受是通。十支通發故。別受是塞。七支局發故(上明多種通塞。總顯二受不同。至論得名。但由初句名通受別受)。 問曰。通別二受差別聞之如指掌。未審出在何文答曰。其證非一。翰墨無暇。且指說所以令自尋。則瑜伽論義寂疏。表無表章其文甚繁。用者自尋。又涅槃經但說別受門戒。於菩薩戒立二種戒。一受世教戒。二得正法戒。受世教戒者。白四羯磨然後乃得(略抄)如是諸文甚多。恐繁不記。   問曰。通別二受不同粗以如是。未知何時始東流。請具示之答曰。別受作法則佛滅千年。至後漢明帝時騰蘭初至。人雖剃染未有歸戒。跨及曹魏將二百年。曇摩訶羅(此雲法時)依四分羯磨立十人受戒為始。六百餘歲天台智者。華嚴香象。三論嘉祥。淨土善導。律宗道雲道洪智首南山等。皆唯別受人。通受作法。大唐遍學三藏至五天。於那蘭陀寺遇戒賢論師(亦名正法藏)傳瑜伽始受此法。還震旦則授基法師。其後我朝道昭和尚入唐受此法歸朝弘之。雖然唯在家非出家法。亦不相續絕。又龍興寺大和尚渡海雖大僧受戒始而不相續。爰近來興正菩薩悲此法陵。則依瑜伽論說慈恩所釋。祈請好相。四人一時以自受羯磨自誓得戒。上人則第四也。其後漸漸入佛法人其數不可稱計。故當世受戒不共之通受為本。兼行共門之別受。   問曰。通受自受從他。論文許之。自誓授人道理可爾。別受不爾。瑜伽曰。苾芻非自受。從他簡擇故(已上)又三乘共戒故軌則同於聲聞。既不許自受。菩薩焉行。而當世常行別受戒。豈成之耶。既佛法滅戒體成就人我朝無有一人。縱有一人。邊地五人方得行之。況一國都無。而通受自受。則行別受恐不能成。若不成為之何為答曰。諒如來難。但戒體不成授之無用。今既授之知成旨故。則如來入滅之日。阿難請問四事。其中如來入滅後以誰憑師。佛曰。波羅提木叉為師(云云)既自誓成通受大戒故。互為和上羯磨文牒波羅提木叉為和上。既三聚中攝律儀與別受戒同。而以彼戒為和上。理有何妨(是一)又別受戒體成就種種靈相(是一)何足疑慮。須仰信之。一受既成。後後授之理。有何失矣。   問曰。大乘三聚中攝律儀全是七眾戒此理難信。南北俱不許。何恣立新義。先南都古德護命勤操靈仙修圓等義。七眾性成必依律儀法則受七眾戒。七眾性成後以三聚羯磨成菩薩戒。全不為三聚中律儀戒。次北嶺義者。昔弘仁年中。傳教大師以四箇條事奏申。其大意曰。直往菩薩最初始行不受二百五十小戒。唯受十重六八戒而成大乘比丘僧。梵網所說則此戒也。是名圓戒。此圓戒中都不交於五篇七聚。彼戒一向小乘戒也。久修菩薩為利他故假受持之可有兼行。直往初心必不受之。我山欲須受圓戒成大乘僧(云云)兩寺既不許。今立如是義豈非新義答曰。此條南北諍。未學焉判斷。且依相傳義以明之。既一代決判瑜伽不說攝律儀。全讓五部律藏。修多羅帶意趣。論藏決判疑情。若別有大乘攝律儀。何論文不指彼讓五部律藏。但古德言性成。如遺疑抄比丘性作二重。一粗顯極成。謂別受戒也。十方三乘凡聖盡和合。僧義尤顯。二微細甚深。謂通受戒也。十方大乘凡聖盡和合。故雖名僧諸二乘眾不和同。其義更幽。古德且依粗顯極成性。不遮微細甚深重。若不爾通受戒現在教文。先賢何不見。次於北嶺義南都諸寺所不許之。其大旨曰。唯受十重六八戒成比丘性。釋迦法中都無此法。智論曰。釋迦法中無別菩薩僧。則律藏所制菩薩攝律儀。設雖直往為出家戒。必受此戒成大比丘。偏小者誤之甚也(云云)最澄師救曰。瑜伽梵網受法不同。瑜伽菩薩戒藏通菩薩戒。梵網菩薩戒別圓菩薩戒。藏通菩薩猶雜小乘。以聲聞戒為攝律儀。別圓菩薩一向大乘。唯受大戒不交小也。故戒有三。一唯小乘。謂四分等篇聚戒。二通小乘。謂瑜伽等三聚淨戒。三唯大乘。謂梵網經十重六八。法華安樂行品所明戒也。則自問曰。若以梵網等成大比丘僧。有願無願不同雲何答曰。受久名比丘。新受名沙彌。行南都坐比丘末沙彌上(已上略抄)此義大誤。則天台玄義雲。菩薩持性重譏謙等無差別。自求佛道性重則急。為化眾生譏謙則急。小乘自調性重則急。不度他故譏謙則寬。菩薩具持兩種。故名大乘戒。又曰。別圓兩教專於梵網。若出家菩薩全用白四羯磨(已上)況經論十戒止觀配五篇等戒。隨天台從惠光律師受大比丘戒。宗家之智者既以如是。末學之傳教何致妄判。依法不依人者如來教敕也。依義不依文者大乘之大綱也。何依澄師凡解難經論聖說。凡聖相望依聖不可依凡。何引彼非義難今正義。水火相違。宜棄之矣。澄師難曰。西域傳中曰。西天有三寺。一一向小乘寺。二一向大乘寺。三大小兼行寺。傳教引彼配今三戒。若不分三戒依何解三寺。故知正義(是一)又多大乘經論教初心菩薩曰。勿共二乘。不可同住。不可同食。不可同路。讀誦者讀誦大乘。若說法者演說大乘(云云)以此文證知是正義(是二)故我山不依行律不可同住等答曰。此雜非也。先西域傳既於乘分三品。於戒不分三品。若雲一向小戒寺一向大戒寺大小兼戒寺似小證文。既文雲乘。何妨戒同。次引正經文以為引證先問曰。經說婬欲則是道。則依文應行婬耶傳教答曰。不爾。經由理門非方行之(已上般若)例難雲。彼既爾。此亦應爾。經遮小乘則遮小乘人。遮小乘心。遮小乘著。更不遮住大乘心為三聚中攝律儀受持之。況南都僧眾與小乘人全不同住。不同食。不同路。不發小乘之心。不著小乘之學。不修小乘之因。不欣小乘之果。何違經文。經含意趣。論決意趣。何由帶意趣經文捨一代決判論。若依文取義。由無行經起三毒。由般若經起惡空。彼若依義不依文此亦應爾。一取一捨。豈非矛楯。但澄師非只人。定大權示現。弘教度人難思方便。而末學由彼不亂聖言。若約彼顯戒論以解大僧。只形同沙彌分也。南都坐沙彌上。方數俗年則可就形同中。約新舊分有願無願。甚通漫也。   問曰。通受七眾方如別受七眾。但於作法時限有差別。若爾出家五眾現顯。在家五八通受作法其相雲何答雲。依相傳義。授結緣十重時。梵網前四重上說具輕戒飲酒則為通受五戒。則攝律儀也。次說後四重等方為五戒攝善攝生。好相十重時。又先五上說具八齋戒後三方為通受近住。則攝律儀也。次說後四重等方為攝善攝生。則七眾備。   問曰。通受五八有分受否答曰。雖有異義。若依補行文集御註。雖為初根引接許之。依戒體不可成。欲成戒體必具受。章文雲。其菩薩戒期心廣故必須具受。亦非初位引接之故(已上)既言其菩薩戒寬過七眾。初位者則別受五八也。故知不可通受五八有分受。本業許分受為初根引接。若據實理依章釋(已上御注意)雖異義往往以此為實義(私曰。為處中應有無表。由思願有無表故)。   問曰。菩薩七眾俱發三聚心方發得之。既近事近住皆以如是。若爾受近事戒應成七眾之戒。若言不成戒體則不依願。唯識論然依思願文明鏡。焉有不依願成戒體。若言成無七眾差別。若違可名犯戒。進退難判。請為決之答曰。此難非也。依總願發十支無表七眾一同。依別願成七眾差別一切皆爾。故遣疑抄就願分二重。一廣大總願。二當分別願。二重必具足故無失矣。   問曰。通未入僧祇之位。以善法欲菩提心成體否。若亦局已入僧祇之位以深固大心方成無表否答曰。就是異說。寺邊學者局已入僧祇深固大心方成無表。宗要釋菩薩戒言。爾時於此解脫分心。由羯磨緣得菩薩戒(已上)解脫分者則資糧位也。故於當代機根。薄地凡夫都不可有受戒義。設雖受戒不可成戒體(已上彼義)依和上御義此義不爾。既上卷古跡分釋言。上卷傳上賢聖內門行。下卷傳初發心外門戒行(已上)內門者已入僧祇。則十住已上菩薩也。外門者未入僧祇。則輕毛十信菩薩也。若戒法局已入僧祇。上下俱內門行都無外門行(是一)又本業經說。十重滿足方入初住(已上)滿足則輕毛。方入則已入僧祇。若戒局內門。滿足何位。登僧祇始受無戒入僧祇。若爾違滿足方入說文(是二)以此二文證。受戒通輕毛將即明也焉。次於宗要文論藏常廢立以資糧位言解脫分。雖然雜集論中說四種順解脫分。其中依憑順解脫分者。即善法欲菩提心位。何以解脫分言局已入僧祇。古跡宗要一師製作。豈有二文違。本業梵網一佛所說。寧為矛楯說。故知輕毛位以善法欲菩提心得菩薩淨戒。如是得意粗無疑難。   第二兼明表無表異者問曰。就戒重重料簡粗以如是。未知表無表差別。請為明之答。表無表具如表無表章。今為新學略而引之。表者三業表。則身語意。章曰。成業論瑜伽等說。有三種思。一審慮思。將發身語先審慮故。二決定思。起決定心將欲作故。三動發勝思。正發身語動作於事(私曰。此文於意表開二種。於動發合身語。依起業次第故)唯識論曰。能動身思說名身業。能發語思說名語業。審決二思意相應故作動意故說名意業(私曰。此文於意表合二種。於動發開二種。依廢立次第故)。   問曰。表義曰何答。章曰。表謂表示。表自內心示於他故。成業論曰。何故名表。此能表示自發業心令他知故。為顯此義故說頌曰。由外發身語。表內心所思。譬彼潛淵魚。鼓波而自表(已上)謂身表者。乞戒時先禮拜三返是也。語表者。三返乞戒是也。以身語禮拜乞戒表示自內受戒意令知和尚。表者則顯義也。故言表自內心示於他故也。意表者。則審決二思也。義燈曰問。表義雲何。後思表前思名意表業。又思見分及自證分更互相表名為表也(私曰。初釋以審決二思相對為表。後釋於一思四分見分自證分相望作表義。就是有種種料簡。具如周抄)雖審決俱意表。定意表體則局決定思。十業道章曰。決定一思為意業道。不爾意業有重發故(已上)此三種表俱取最初一念為無表所依表戒。義燈曰。於初剎那正發身語之思。或俱時發。或前後發。俱時一一種。前後各別種。皆於初上立(章釋意同故略之。就此有重重義。如別紙抄)有義以正將動身語只前念則定表戒體。若依相傳義。取正動身語最初俱時思為表戒體。及解燈文二義差別更尋。若此表戒時不發菩提心戒法則不成就。後進謹之。於戒有上中下。則乞戒時心有上中下也。是依相傳抄記。從他如是。若自誓受者。瑜伽曰。若自然受者唯有意表業(已上)雖章有二師義。繁故略之。次無表者。亦三業無表。則身三語四意三也。翻表戒故名無表。   問曰。就表無表各有三業。若爾一一配當之。身表發身三無表。乃至意表發意三無表。若又一表上各具三業無表否答曰。此條異義往往。有義三表各各配三業無表。其故身善翻身惡。乃至意善翻意惡故。身表立防身三無表。乃至意業亦爾。章文言然意無表非是色性。則明證也。若三聚各各具十支。意業無表何由所防不名色。故名各發。若依相傳義。三業表各各具十支。則三十箇無表。正如先義兼防十惡有何失。道理文證頗繁。且舉少分以破彼義。先道理者。身行禮拜時。但不思防身三計。乃至決定思時。但不念防意三計。俱發三聚心斷惡諒寬故。三業各各具十支(是一)又表無表章就意業無表發不發列三師義。其內第三師意業不發無表。若如各發義。第三師但立七支無表應不立後三無表。若爾三師俱大乘師。何防十支(是二)以此道理故知互為發。次引文證。義燈曰。意業之中十善十惡發無表否(是一)表無表章曰。大乘唯意表發殺生無表(是二)略纂曰。若從他受。或由身發七支。如往師所等。或由語發七支。如發語請師等(是三)崆峒記曰問。初唯身業或唯語者。寧立十支答。互立無失。不爾病者應不可得戒(是四)開宗記曰。由身表業發語無表(是五)如是文證頗以繁多。何依一處文以亂多文。以是故知互為發是正義若爾然意無表等文雲何會之答曰。此義既聞。何設重問。自元分兼正故。兼防十支。正各發。是故依正防言然意等。若不許兼防道理。已前諸文雲何會之。故知互為發道理文證諒以繁多。須棄管見方仰大虛矣(已前各發互為發略明如是。就此有重重料簡。自門他門義理為別如別抄)。 問曰。就通別二受無表有差別否答曰。爾也。別受三乘共戒故。無表則七支。小乘不制意地故。章曰。其苾芻苾芻尼戒。唯有身三語四七支律儀。苾芻等心意樂普遮色性罪故(乃至)其勤策勤策女及正學近事近住皆唯四支。身三語一。謂不妄語法。令其漸學。意樂未普。更不受多。此四性戒。餘為防此。非別有體(私雲。南山大師七眾俱戒體同。慈恩大師為分有願無願四七不同)通受大乘不共戒故無表則十支。大乘以意地為本故。章曰。菩薩律儀制十支故。色支唯七。後三非色(私曰。就後三非色文異論往往。具如別紙記)。   問曰。通受防十支。就戒有三聚。若爾三聚各各具十支。將亦以十支配當三聚否。 答曰。若依相傳義。以十支配當三聚。攝律儀則七眾戒。彼戒以七支為無表故。以前七為攝律儀無表。言惡時身語勝故。攝善攝生以後三為無表。言善時意地勝故。   問曰。就無表有種類差別否答曰。有義俱防惡無表。攝善攝生戒以防後二障為戒故。三聚俱防惡。若依相承義。就無表有二種。一防惡。二發善。章曰。其別解脫律儀及處中一分無表。以善思種子上。有防身語惡戒功能。及發身語善戒功能為體(已上)故知有發善防惡二種無表。   問曰。就無表有二種方始知之。未知十支無表二種中何答曰。依相承義有二種不同。一義曰。十支俱防惡也。發善彼上總得之。一義曰。前七防惡。後三發善(已上二義。何俱相傳義。任情取捨。但初御義猶以甚深歟。別受通受俱亙無差別故)。   問曰。上具明別解脫戒。未知別解脫名言雲何答曰。表無表章雲。別別防非名之為別。能防(義燈曰思種別能名為能防)所防(七種過非名為所防)皆得別稱。律謂法式。儀謂軌範(已上)定道二戒名總脫戒。總出非故。作法律儀名別脫。別出非故矣。   問曰。既聞別解名言。何故無表名為色。   答曰章文說色義言。其無表色實是無表也。無所表示故。即體非色。亦從所發(私曰。所發者。則身語表戒依思動作。思是能發。表戒則所發也)所防(私曰。十支由前七。是則所防也)假名為色。義燈曰。身語善惡無表。體是色性。而無變礙。不如五塵實色有質礙用。既與色類異故。十二處中色處不攝。唯別法處中受所引色攝。   問曰。通別二受戒境寬狹其義雲何。答曰。通受必以不可說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為戒境。別受不定。發大菩提心受之成大乘戒。爾時戒境則寬如通受無異。若發小菩提心受之成小乘戒。爾時境則狹。但以一大三千世界為戒境。   問曰。別受戒三乘共戒故。軌則作法專與彼同。故及論支類俱發七支。何至戒境有不同者答。此難不齊。十惡大小俱知。小乘意樂劣故不制意業。故戒體同七支。戒境所計不同。小乘計一大三千界外無世界。彼若知不可說。彼戒境亦不可說。寧欲知有他三千界對彼作非。若願不作。戒境豈局一大千。大乘既知不可說故戒境寬。彼大乘若不許不可說。戒境俱狹。小乘若許不可說戒境則寬。知不知不同。何得例難矣   第三明戒體者問曰。戒相如是。未聞戒體何者答曰。戒體是新古諍論。今具出兩義方決疑情。先出古義則有二別。天台智者大師義記曰。不起而已。起則性無作假色(已上)彼師意以法性法身為戒體。法性自元不起。不起性名不變真如。故言不起而已。彼法性隨緣作動假現有為眾相。是名隨緣真如。譬如水波。水是濕性。濕性不隨緣。是譬不變真如。波是舉動。舉動亦不離濕。此喻隨緣真如。金錍曰。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已上)戒是無作。無作由作。作是動用。動用名隨緣真如。真如雖隨緣體性是不起。水隨風濕性不隨緣。故以法性為戒體。次南山大師業疏曰(出三宗戒體中。說圓教宗戒體文)成善種子此戒體也(已上)則以種子為戒體。隨濟緣記釋言。結成種子自為戒體探大師所立之旨成種子戒體之義。有義南山大師以用戒體為所存之實義。則見大師解釋。述種由思生。要期是願。願約盡形。形終戒謝(文)必不見以種為體。隋允堪記主釋以種之上防非為體。加之體用兩增西天諍論。用增為正新家所判。祖師設雖舊家。何以正義為立義哉。故知用戒體(已上二義互引文證。雖難是非。疏文明言成善種子此戒體也。記文具結成種子自為戒體。故知種子戒體是正義允堪釋用不隨時)次明新家戒體。是以防非止惡用為戒體。章言。其別解脫律儀(乃至)無表。以善思種子上有防身語惡戒功能。及發身語善戒功能為體(已上)則防非止惡功能與所熏種不即不離。不即故用戒體。不離邊應言種子戒體。則南山種子戒體與新家頗近。知德諒深(已前義理依相傳具記之)上來三家戒體文略如此。依相傳義以新家為本。學者更尋。   問曰。戒無表既思上假法。假法不因果。論假法如無非因緣故。經光光非因果法。故知戒法不引當果。若爾由戒引果諸教明之。二文相違其義雲何答曰。無表是假法非因果法。性相所定。故無表不可引果。又雖無表當位不引果。為思種成滿業引之。故無失矣。   第四明轉成無滿者問曰。古跡雲。由此菩薩入初地已捨有漏戒受無漏戒(云云)宗學者以此名轉成無漏。其義雲何答曰。就此學者各存一義。有義曰。菩薩入道時。有漏種上無表如本。又無漏種上生無表運運增長。故雲捨有漏戒受無漏戒也。非謂以師僧緣更受。   問曰。入見道時初得無表十支歟。又有漏種上倍倍分歟。若雲十支者。依何受緣始生無表耶。若雲有漏倍倍分生無漏種上者。有漏種子尚有增長。何新無漏種上前倍倍分生耶。不許移故答曰。自本依無漏思種增明緣無漏種上生有漏倍倍分立義上者。何如是難耶。   又問。既雲捨有漏戒受無漏戒。何尚有漏種上無表增長耶。雲捨戒故答曰。自本言捨有二義歟。一雲。一向永棄捨。譬如雲衣服既破捨之。二雲。取勝棄劣捨。譬如儲新衣服故衣服捨之。今捨言當後義也。有義雲。菩薩入見道時。有漏種子上無表全轉移無漏種子上。故雲捨有漏戒受無漏戒。雖無表體漏無漏無別。望種子爾雲也。然有漏種上法皆逼迫繫縛。無漏種上法返之。故有小異耳。譬如樹葉春青秋黃其體全同。初發心發得無表直至佛果。因果大異其體全同。唯戒無表也。章曰。別受戒至佛果轉成圓滿無漏之法。則是法義(云云)。   前義難曰。由何捨緣捨有漏無表耶答曰。如是難者。入見道時依何受緣始生無表耶。   又問。全轉有漏者成無漏者。入見道時無表支分雲何答曰。假令加行後念一萬支見道初念來二萬支可增長也。   又問。何異餘法如是。此戒法初發心法直至佛果哉答曰。如是難者。何異餘法有長能哉。此恐未辨戒法建立如是難歟。梵網經曰。眾生受佛戒則入諸佛位。青丘釋雲。佛位有二。一發心滿位。二行果滿位。今入初故初發之願無不周圓。與佛無異言同大覺。如契經雲發心畢竟二無別故(已上)如是文雲何隔意。初發心願全期佛果故。此防非能三賢十聖之間漸漸轉劣附勝。有何失哉。   又問。殊餘法言增長條此亦不審。不律儀處中俱增長。望不要期佈施等可雲至佛果哉答曰。不爾。不律儀等皆命終捨。雲何相例。   又問。捨有漏戒受無漏戒。言望種子爾雲事。無窮會釋也答曰。汝受捨之言亦以胸憶料簡歟。   問曰。此二義中何正答曰。宗大義各有其謂。何輒定之。雖然若依相傳以後義可為所存之實義。於無漏有轉滅轉齊二義。其內以轉齊為正義。例彼思此後義頗有眉目。   問曰。轉成時分雲何答曰。一義雲。抉擇抄意通別二受俱至佛果。轉成無漏得章文(依地有無中其義見)故知至佛果轉成無漏。若爾古跡言入初地已轉成無漏者。答曰。古跡出分得義故無違。一義雲。不用抉擇抄。章出轉成圓滿分不雲初得。若依初得則以古跡為定。古跡出通受。別受例同可得意者也。一義雲。抉擇抄由別受以釋。通受未分明。古跡依通受以釋。別受不分明。故知通受入見道時轉。別受至佛果轉   問曰。以何不同答曰。雖通別共菩提心上所作。通別相望通勝別劣。故劣至佛果。勝見道轉   又問。何故俱大乘戒。通勝別劣答曰。通受三業通防故。唯局大乘故。別受返上故優劣不同(乃至三義。學者各有其謂。更尋)。   問曰。上來具明無表倍倍增長。乃至見道轉成無漏。未知倍倍增長樣何答曰。就此有異義。一義雲。初念十支。第二念二十支。第三念三十支。第四念四十支。一義雲。初念十支。第二念二十支。第三念四十支。第四念八十支。如是名倍倍增長。倫記釋不律儀雲。次念增成二十。第三念增至四十乃至無邊(已上)不律儀如是。律儀豈劣彼。故知第三念四十支。第四念八十支。又鹿島大明神御託宣以後義為正。故取後義可為所存之實義。   問曰。戒如是甚深無礙。如是妙戒受持之安心雲何答曰。安心者則住無相智。以生法二空亡三輪相無增能持不撥無犯。離空有二邊。離有空中間以不護圓滿淨戒波羅蜜。如是安心方名持戒。若著有相持之。如澄照大師解釋。持戒返成凡福行。如元曉大師所釋。淨戒更得犯戒名。若有問者將以此義可答。具如諸師所釋。恐繁不記。新發意菩薩方住此心持菩薩戒。   第二門破諸宗末學邪見問曰。世有真言末學。難破曰。四箇大乘是三妄未除事理未圓。我宗不爾。三妄永斷事理俱密。故持顯戒甚非佛意。三世諸佛心修密教速成等正覺。故須棄顯戒。如是邪道遮眼前。雲何破之答曰。戒是淺法。何大日經蘇悉地經。並一行阿闍梨疏。大師御遺誡慇懃持戒。此文雲何消。今具引之。大日經雲。若佛子信心。生種姓清淨。恭敬於三寶。深慧以嚴身。堪忍無懈怠。屍羅淨無缺。忍辱不慳吝。勇健堅行願。如是應攝取。餘則無所觀(是一)蘇悉地經(阿闍梨相品)曰。我今當說阿闍梨相。一切真言由是得故。其相謂(乃至)恆依法住不行非法。其大慈悲憐愍眾生(乃至)深信大乘。設犯小罪猶嫌大怖。身口意業善須調柔(是二)聖不動經雲。整其三業不造眾罪。亦不親近諸餘惡人。作護摩事速得悉地(是三)尊勝陀羅尼經雲。當先洗沐著新淨衣。白月圓滿十五日時。持齋誦此陀羅尼滿其千遍。短命眾生還得增壽。永離病苦。一切障悉皆消滅(是四)底哩三昧耶經曰。若修行者。菜食長齋誦滿一萬遍已(乃至)一切事法皆得成就(是五)大軌文雲。常大乘法住。於菩薩戒恭敬阿闍梨。以戒常嚴身。弟子具此相。方可為傳授(是六)大日經疏雲。若真言行人不曉如是淨戒。則口誦真言身持密印心住本尊三昧。具修次第儀式供養諸佛(乃至)雲何得名菩提薩埵耶。故經次雲。是故族姓子。以受身語意戒得名菩薩(是七)又曰。汝善住戒者。如護自身命。護戒亦如是。應至誠恭敬。稽首聖尊足。所作隨教行。勿生疑慮心(是八)蘇悉地經疏曰。由破五戒三障發起也(是九)大日經供養法疏(零妙寺不可思議撰)曰。淨命者小欲知足之行相。胡語頭陀。具有十六。經論隱顯。故說十二十六。衣四食六處六(是十。私曰。有細釋十丁餘)又曰。所謂供養有三。一者外供養。謂香花飲食及燃燈莊嚴道場等也。二者行供養。謂如說奉行及禮拜持戒等也。三理供養。謂心住體無外攀緣也(是十一)又本師御遺誡雲。語諸弟子等。凡出家修道。本期佛果(乃至)發心遠涉非足不能。趣向佛道非戒寧到。必須顯密二教堅固受持清淨戒莫犯。所謂顯戒者。三歸五戒及聲聞菩薩等戒。四眾各有本戒。密戒者。所謂三昧耶戒(乃至)如是諸戒十善為本。所謂十善者。身三語四意三也(乃至)如是諸戒不具足慧眼暗冥。知此意如護眼命。寧棄身命此戒莫犯。若故犯者非佛弟子。非金剛子。非蓮華子。非菩薩子。非聲聞子。非我弟子。我亦非彼師。與彼泥團折木何異(乃至)若隨我誡。則是隨順三世諸佛誡。是則佛說不是我說(乃至)奉行此戒精修本尊三昧地。速超三妄執證三菩提(乃至)違我教則違諸佛教。是名一闡提。長流苦海何時得脫。我亦永不共住語(是十二)明文如是。何為飾己非任舌謗法。則如御遺誡一闡提。長無出期。可畏可畏。悲哉夫。   問曰。以戒不為閑務。但自持三昧耶戒上。何持顯教諸戒蓋此謂也(云云)答曰。若實持三昧耶戒。不融三業非無謗顯戒。諒如所責。但身行十惡。口言持三昧耶戒。如是之人豈名佛子。如御遺誡則是泥團折木(云云)言行相違。誠是佛法羅剎(是縱答)又縱持三昧耶戒。必可持顯戒。以何然知。大軌文雲。以戒嚴身弟子方可為傳授(略抄。具如上引)。 既傳授已前簡受者機。言此戒嚴身。則知顯戒當為真言機(是一)又大日經雲。屍羅淨無缺。當應攝取(略抄。亦如上引。)當知攝取已前簡受者機。言屍羅淨無缺。則是持顯戒為真言機(是二)又大師御遺誡雲。必須顯密二教堅固受持清淨戒莫犯(云云)必須二教之言豈只密教。則知必須具兩戒。若唯密戒。必須之言雲何可得意(是三)又曰。如是諸戒不具足慧眼暗冥(云云)夫明言諸戒不具慧眼暗冥。若但密戒。何言如是諸戒。故知具兩戒當金剛佛子(是四)如是諸文甚以繁多。且引少分以為指南。後進更尋(是奪答)。   第二除淨土宗惡見者問曰。世有不學愚癡淨土宗者。若人恣造眾罪。口誦名號諸惡悉除盡。故作罪都無過失。若怖罪過名疑本願。若疑本願則不得往生。故不可持戒。持戒是往生障。疑本願故。觀經下品是明證也(云云)此義雲何答曰。是則謗法闡提。必墮無間罪人。何及返答。且引所依經釋當除惡邪。先觀經三福業中第一福業說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一)第二福業雲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是二)又上品上生。雲慈心不殺具諸戒行(是三)又大經說上品。雲捨家棄欲而作沙門(是四)又觀經中品上生。雲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是五)又中品中生中。說言若有眾生一日一夜受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是六)經文出機品品。如是出機竟具說來迎儀式。委如經文。繁故略之。又善導和尚御遺誡曰。吾持諸禁戒不犯一一戒。三衣如身皮。缽瓶如兩目。三十年不眠。專念阿彌陀每日十萬遍。彌陀經十卷。決定順次生極樂上品上生。未來世比丘不持戒念佛。捨戒往生則難得。譬如有小船。乘於大重石。浮大浪波海。向大惡風去。雖有願力船。破戒大重石。生死大海波。著岸萬之一。守禁戒念佛。譬如一大船。乘輕小沙石。無浪海順風。安隱到彼岸。持戒念佛爾。我生涯所作。則亦復如是(私曰。以此文證上戒非往生障。破戒反往生障)言五逆十惡得往生極樂。雖有五逆等無量無數罪。若尋常之時懺悔先惡業。若臨命終時自今後不作。如是能懺悔。念佛乘願力。必得生西方極樂世界中。即念亦所作。即作亦即念。無至懺悔心。萬之萬不生(乃至)吾弟及孫弟。及末代弟子。能守此遺誡。如兩眼乎命(私曰。以此文會上下三品證文)般舟讚曰。欲到彌陀安養國。念佛戒行必須迴。戒行專精諸佛讚。臨終花座自來迎(是八)又曰。上品上生凡夫等。持戒念佛誦經專。一切時中常勇猛。臨終聖眾自來迎(是九)又曰。上品中生凡夫等。讀誦念佛專持戒。一日七日俱迴向。臨終聖眾皆來現(是十)又曰。中品上生凡夫等。遍學聲聞緣覺行。戒定慈悲常勇猛。一心迴願生安樂(是十一)又曰。中品中生凡夫等。一日一夜持眾戒。迴此戒福善根力。直到彌陀安養國(是十二)又觀念法門引般舟三昧經雲。佛告跋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現在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是十三)又曰。自行者欲生淨土。唯須持戒念佛誦彌陀經(是十四)又往生要集雲。觀佛三昧雲。此念佛三昧。若成就者有五因緣。一持戒不犯(乃至)以此功德念佛力故。疾疾得見無量諸佛(是十五)又雲。同經雲。以淨戒故見佛像面如真金鏡了了分明(是十六)又雲。大論雲。佛如醫王。法如良藥。僧如瞻病人。戒如服藥禁忌(已上)故知設服法藥。不持禁戒無由除愈煩惱病患(是十七)又引般舟經雲。不得破戒大如毛髮(是十八)又雲問。念佛自滅罪。何必堅持戒。 答曰。一心念誠如所責。然盡日念佛。閑檢其實。淨心是一兩。其餘皆濁亂。野鹿難繫。家狗自馴。何況自恣心其惡幾許乎。是故要當精進持淨戒猶如護明珠。後悔何及。善思之(是十九)又散善義曰(中品上生)一明寶華尋發。此由戒行精強故也(是二十)又續高僧傳曰。善導持戒纖毫不犯(是二十一)又廣懺悔文具十惡永斷相續。繁故略之。如是說文散在經釋。當以此文以驚邪情。戒是往生障以前諸文雲何消之。如諸文無戒翻往生障見。為免己非勿謗正法。如四十八願除誹謗正法之罪人。如中上中中。臨終化佛讚受持禁戒之善人。經釋俱分明。邪情宜捨矣。   又難曰。戒是小法。故不學之。以何知然。和尚序分義釋大王八戒言戒是小緣。以中三品定遇小凡夫。戒是大乘。此文雲何答曰。汝以和尚釋為指南方設問難。我亦如是。以善導釋為證文則摧邪林。先大王八戒是小乘之戒。以何知然。經大王證果言增進阿那含。知是受者小乘(是一證)亦目連阿難說授八戒。則知能授亦是小乘(是二證)能所俱小乘。受戒寧大。亦經言日日如是。則知二乘共戒。通受豈如是乎(是三證)以上來三文證。小乘戒明。故言戒是小緣。次遇小釋文此亦非證。和尚釋上三品言遇大凡夫。而彼下般舟讚釋曰。持戒念佛誦經專(上品上生)讀誦念佛專持戒(上品中生)深信因果莫生非(上品下生)又大經說上三品言捨家棄欲而作沙門。戒法一切小乘何指上三品言遇大(是一難)又以遇小得戒是小法。定及慈悲亦小乘。中品上生中有戒定慈悲故。若一切定慈悲小乘。大乘中無定學慈悲。若言定慈悲通大小二。戒亦爾也。何戒定小法餘通大小(是二難)又一切戒法小乘。如御遺誡可言勸小法。如和尚行言學小人。和尚若小乘汝亦小乘(是三難)又上品上生下釋曰。言諸具行者。若約人天三乘之器即名小戒。若約大心大行之人則名菩薩(已上)故知戒同戒依心有大小。法同法依機分大小。若一切戒小乘此文雲何消(是四難)又曰。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持(已上)則知依心通大小。若但局小此文雲何消(是五難)如是道理文證諒以繁多。何依一處文當謗一代說。   又難曰。戒非小法而是世善。以何知然。往生十因雲。一日一夜持八齋戒持沙彌戒。此等世善尚得往生(云云)戒法則世善此文將明答曰。此文無違。凡就戒有種種別。若期人天持五戒等是名世善。若願三乘聖道持之諸戒則非世善(是一重)又雖願三乘聖道。若有相受持之則名世善。若離執心則非世善(是二重)又雖離執心。大以人法二空亡三輪相。則二執俱亡故非世善。小唯以治人執法空未立。故戒罪二全是法執。故望大乘二執俱亡當名世善。例如別請。雖小教許之大乘不許。故以小乘望大乘。言別請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已上梵網經說文意)雖大小俱內教。權實相望以小為外。此亦如是。若離執者何出世善權實相望豈無別。又六度俱非世善。若離般若智前五波羅蜜皆名世福。大乘猶以如是。小乘豈非世善(是三重)今十因以戒言世善。則當第三義。以何知然。一日一夜持戒中品中生業因。和尚釋彼言遇小凡夫。則知永觀所釋以小戒言世善。若一切戒世善何別言一日一夜。既在此言。故知中品中生。何用世俗言寬通一切。如南山大師就戒立三門。第一凡福行。第二凡罪行。第三行聖行(云云)有相之戒名凡福。無相之戒名行聖(具列三觀略之)勝他名聞貪著利養號凡罪。故知世善言不通一切。又和尚三福業下雲。第一福則是世俗善(乃至)第二福者此名戒善(云云)疏第一世善上立第二戒善。故知一切戒非世善。何由近代十因棄上古判文。十因解釋用不依時。縱不用之亦無違失。況又無違何及疑問。須知通方莫事冰消矣。   第三遣天台宗非義者問曰。世有天台末學立義雲。戒體是法性。法性永不失。故殺一切生其戒永不失。故名一得永不失戒。本業經雲。菩薩戒有受法無捨法。有犯不失盡未來際(云云)經文如是。故遂不失。此義雲何破答曰。此義大誤。梵網義記(智者)曰。次論興廢者。初菩薩律儀。方便求受。其體則興。若捨菩提願增上心以犯。其體則廢(已上彼文)廢者失也。若戒永不失。義記釋文雲何消之。亦止觀中犯五篇戒出破器譬。繫故略之。如本業文少似證據。而彼經亦曰。十重有犯無悔得使重受(是一)又曰。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是二)上來三文同一經文。寧有相違。至汝證文宗要(太賢)委釋。今略引之。彼曰。小乘向大有應捨法。捨菩薩戒無應爾故。亦菩薩戒無無餘犯。無有總盡故(已上)何執一處文方亂一代說(若依慈恩意。纏言不失則由中下不失。非遮上注也)纏捨戒餘文言失戒。則依上纏捨戒非遮中下不失也。次以法性戒體為證。是亦非證。三輪已上談隨緣真如故。有為眾相全是真理。離真無法。故言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者。有為眾相是真理故無假生滅。戒亦應爾。彼若有生滅。無作何無生滅。故知天台得法性戒體。且隨緣以談。都不遮失戒。義記文明。不可致邪義。況亦法性戒體諸宗所不許。強立私義。不足可依用矣。   第四摧惡禪邪情者問曰。禪宗學者問難曰。律是小乘。亦是法縛。我宗不爾。頓悟大乘不修小乘之法。教外別傅不學文字之教。隋達磨大師血脈論曰。除此心外終無別佛可得(乃至)自心是佛。亦不得將佛禮佛。不得將心念佛。佛不誦經。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無持犯。亦不造善惡。若欲覓佛須見佛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佈施得福報。生佛終不得也(已上)故知持戒以生天為至極。終不得佛(云云)此問雲何答曰。大小事如上具明之。且取要義以息邪論。先大乘以利他為先。若缺慈悲是名小乘。汝今自讚言大乘。須尋內心。修行若為他當名大乘。百丈禪師坐禪儀曰。夫學般若菩薩。先當起大悲心發弘誓願。精修三昧誓度眾生。不為一身獨求解脫(已上)故知大小界畔以大悲為界畔。未知以戒分差別。戒若小乘汝亦小乘。上古禪師誰人不受戒。汝若有兩眼開錄見之。僧寶傳第一曰。撫州曹山本霽禪師。年十九棄家入福州靈石山。六年乃剃髮受具。閱世六十有二。坐三十有七。焚香安坐而化。又傳第三曰。汝洲穴禪師。從開元寺智恭律師剃髮受具。以宋開寶六年八月十五日跏趺而化。閱世七十有八。坐五十九夏。又傳第七曰。本先禪師年二十五為沙彌。詣天台國清寺受滿分戒。祥符元年八月十五日開一目。微視而寂。閱世六十有七。坐四十有二夏。又第八曰。洞山守初禪師。十六出家。詣經州舍利律師受具足戒。住洞山四十年。道遍天下。淳化元年秋七月無疾跏趺而化。閱世八十有二。坐六十有五夏。又第九曰。智覺禪師諱延壽餘杭王氏子。年二十八棄家剃髮自受具。衣不繒纊。食無重味。持頭陀行。嘗習定。以開寶八年十二月示疾。二十六日辰時焚香告眾跏趺而化。閱世七十有二。坐四十有二夏(已上)如是諸文散在傳文。且引少分以為引證。戒若小法。上古禪師皆是小乘。彼若小乘。汝亦小乘。師資相承故。彼若大乘。戒亦大乘。上古禪師皆別受戒猶以大乘。況當時律津通受大乘。於汝所修攝善之中少分。未知律儀攝生之二戒。何不知此旨妄自立破。大□譬頗存此日。次不立文字者。頌曰。達磨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已上)此文但為遮文字法師空讓上境滯學教執心。都不遮教文。圓悟真要曰。思免無間業謹勿謗如來正法輪(是一證)又宗鏡錄(智覺)曰。設不因教發明。亦須憑教印可。若不然者皆成自然外道闇證禪師。直饒而坐知之。亦是多生聞經熏修。或乃諸佛本願冥加。淨名經雲。諸佛威神之所建立(是二證)又曰。六祖乃至洪洲馬祖大師。及南陽忠國師。鵝湖大義禪師。思空山本淨禪師等。所有示徒皆引誠證。終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陳。是以歷歲花真風不墮。以聖言為定量邪偽難移。用至教為指南依憑有據。強誦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之宗門。猶以聖教為定量。爰知不立文字者為遮文字執著。都不遮教文。明文如是。誰人致疑問。次血脈論文此亦無違。自宗亦談此義。則南山大師釋(行事抄沙彌篇)執則障道是世善法。違則障道不免三途。又曰(業疏)如造世善生極有頂。娑婆三界更增苦諦。如燒金丸不可觸也(已上)世善者則有相之善。得人天之報。故言世善。血脈論亦此義。何遮大乘無相三輪清淨戒。則所依金剛經曰。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第六祖慧能大師註曰。若復有人能持大乘無相戒。不妄取諸相。不造生死業。一切時中心常空寂。不被諸相所縛。則是無住心。於如來深法能信入。此人所有言說真實可信等(已上)達磨寧不見經。慧能豈違達磨。故知論遮有相戒。都以戒法不為閑。既言生天。則同南山大師生極有頂。如太賢以二空亡三輪相。以不護圓滿淨戒波羅蜜。如是安心名持戒。如元曉著有相執心持菩薩戒。雖言能持持返犯(云云)何稀待汝言方知此義。若依執心三學俱法縛。何獨戒法。金剛經雲。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已上)三學運載行人至三佛果。故喻之如筏。執筏是渡海大用不離筏寧到彼岸。執定是渡苦要法不捨定豈非法縛。戒亦如是。執之法縛。空之非縛。則菩提心論雲。諸佛慈悲從真起用救攝眾生。應病與藥施諸法門。隨其煩惱對治迷津。祇達於彼岸法已應捨。無自性故(已上)如是諸文何只戒法。若論文遮一切戒。花嚴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涅槃說欲見佛性證大涅槃。必須深心修持淨戒。如是諸文誰人不用。達磨是觀音垂跡(有說傳文殊)菩薩寧劣圓悟謗正法輪造無間業。定有所由。末學不知任舌謗法。定墮無間。可哀夫。   重難曰。戒法是三生怨。由現世持戒。後生種姓高貴恣行十惡。第三生當墮惡道。故三生怨也。譬如有人向天放箭勢盡墮地。此戒亦爾。戒勢盡當墮惡道(云云)此義雲何答曰。此難非也。若持小乘戒。有相執心戒誠如所問。雖金是寶燒即損手。水諒柔軟冰則失流。此戒亦爾。若住無相心持之何三生怨。若亦依執心三學俱三生怨。如鬱頭監呬定學翻成三生怨。何只戒乎。若持大乘戒。則菩薩心上法。是究竟圓滿戒。乃至佛果金剛無間道運運增長至解脫道。但順舊住成佛果圓滿功德。況亦無相持之其德不可稱計。何不明此旨撥一切戒。具如表無表章。恐繁不引。   重難曰。若住無想持之則地上深位所行。不我等涯分。故知未斷惑我等所持諸戒不免法縛乎答曰。此難大誤。若空讓上境自初發意不學之。何時修之。若依究竟圓滿佛則持戒。道登四果尚忘珠於衣堙C位高十地猶隔月於羅穀。況縛地凡夫乎。況底下異生乎。若依分分。輕毛我等何不修之。則元曉大師持犯要記如上問竟答曰。若使彼行由未曾修難可行故今不修者。今不習故後亦不修。如是久久彌在其難。故今從初仰習其難。習行漸增轉成其果。是謂新好發趣大意(已上)爰知依分持日。初發何無。經勸空觀皆可為地上所行乎。彼若通凡此亦爾。如南山大師誡勸初學。於有相戒出燒金譬。如青丘法師製作義疏。於初發意勸究竟戒。若通凡眾一切戒何法縛。如是邪義可畏可畏。   問曰。戒防身口。定治意地。三業中意地是根本也。若爾修定莫持戒(云云)此問雲何。 答曰。戒防身口何戒。若言通受。彼戒禁十業。何言別受。難防身口意在防心。則資持記(元照)曰。譬夫伐樹必刑枝。豈種果無依。抑使根株漸朽。毘尼為教厥旨在玆。又南山處處釋言。無不殄我方藥(云云)何不思此旨妄致疑難。   問曰。戒元防非。若不作惡是則持戒。涅槃經若不作惡是名持戒文。此明證也。故修禪者自然持戒。何勞持戒。答曰。由不知戒宗旨此難來。別脫功能始自壇場受之終至佛果。運運增長剎那剎那十支倍倍。則古跡曰。運運增長乃至成佛。猶如河水日夜不停。運運遷流自至大海(已上)何棄如是勝功能。化暫時一旦作俱無作。況定戒得無表。伏十地惑得上界定。方始得無表。而與作俱起。作失無作俱失。何同別脫勝功能。發得猶以非他授。況全不發。校量可知問曰。不依戒得定慧否。答曰。不得也。戒定慧依因。萬行發趣。則遺教曰。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又表無表章曰。經中屍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由此故知須持淨戒。由持戒故無悔。無悔故心安。心安故得定。得定故起聖道。起聖道故依俱時思立定道。又曰。亦有初定不由戒者。如劫壞時最初一人所得禪定法爾始故(已上)既除此一人知自餘一切依戒。   問。定依戒。外道亦得定。而彼無戒者答曰。依十善得定。彼不作惡故。   菩薩戒問答洞義抄   於時德治第三之曆(戊申)清和之天於越州禪興寺草畢。   就菩薩戒有重重料簡。委細如右。定其謬多歟。可畏可畏。雖然所傳無私。偏從他授。予侍南都律津。傳如是奧旨。遠過方路將弘北國。爰講論日淺。思之難悟。傳受年隔。憶之易忘。故梗概以託紙上。探優長以染筆端畢。庶流通永代資菩薩行矣。   南都西大寺末學勤策如空謹記(生年四五) ******   No. 2358 B   菩薩戒綱要鈔   別受最初 十無盡初 三聚最初   佛法最初 三論傳時 法相傳時   華嚴傳時 天台傳時 真言傳時   戒法傳時 三聚最初 別受最初   布薩最初 梵網最初 梵網再興   通受再興 尼眾再興 別受再興   別受七眾 通受七眾 三聚二義   顯了三聚 斷惡三聚 義具三聚   三聚三業 菩薩息惡 料簡論文   五篇歸入 後四攝善 二門同別   十無盡門 梵網三聚 前四含律   開會別受 頓漸通局 通受戒數   律儀共不 息惡名律 四重罪體    夫三聚之廣海吞萬行不飽。兩受之軌道運諸乘無遺。是以古來現在一切諸佛。必由此戒以成三德已。而今時十方薩埵併學此法用圓二利。寔斯佛法雄詮修行大綱者乎。而受隨相似易實難。自非積學何輒得解。或廣有諸文而叵尋。或徒有人口以易埋。仍專守興正菩薩遺風。聊集先德所傳文義而已。   一三國傳來。二諸戒大綱。三諸戒業體。四通別受法。五攝律儀。六攝善法戒。七饒益有情。八別受行相。九通別懺法。十問答分別。   第一三國傳來金口收光將二千歲。若不傳來豈今得聞。折枝汲流必尋本源。既預戒流不可不知矣。就戒法傳來。初明漢土。次明本朝。初中有三。初別受戒。次十無盡。後三聚。   初共門者。傳中異說。即法苑珠林(沙門玄惲字道世撰)第八十九引齊尚統法師傳雲。漢明初感摩騰法蘭唯有二人。初來至此不得受具。但與道俗剃髮被服縵條。唯受五戒十戒而已。伏惟如來出世八年。始興羯磨。震旦在白木條東二萬七千里。開持律五人得授大戒。自後至漢第十桓帝一百餘年內。猶用三歸十戒相傳授。桓帝已後北天竺國有五西國僧來到漢地。與大僧受具足戒。一名支法領。二名支諡三名竺法護。四名竺道生。五名支婁讖。其時大律未有。支法領口誦出戒本一卷羯磨本一卷。在此流行今時名舊羯磨。後到魏皇初三年。曇摩迦羅又譯出戒律。至元孝文世有光律師。驗舊羯磨及以戒本。文有加減多少不足。依大律本次第刊集。現世流行。號為新羯磨(已上)定賓等意以此為始(後漢明帝永平十歲至漢桓帝之終永康元年。即經一百一年。而支法領授具戒年傳不記之)又高僧傳(惠皎師撰)第一雲。曇摩訶羅此雲法時。本天竺人(乃至)誦大小乘經及諸部毘尼。常貴遊化不樂專守。以魏嘉平中來至洛陽。於時魏境雖有佛法而道風訛替。亦有眾僧未稟歸戒。正以剪落殊俗。可設復齊事法祠祀。迦羅既至大行佛法。時諸僧共請迦羅譯出戒律。迦羅以律部曲制文言繁廣。佛法未昌必不承用。乃譯出僧祇戒心止備朝夕。更請梵僧立羯磨法。中夏戒律始自乎此。迦羅後不知所終(已上)南山大師等即依用此(永平十年至魏齊帝終嘉平五年。經一百八十七年。此亦受年傳詳不記)兩傳所述其義稍殊。竊案傳意。支法領等五人受戒不相續故有此異說歟。次大尼初受又有異說。尚統法師傳雲。於時尼眾來求受戒。支法領曰。女律所明唯開邊地五人僧受具戒。不論尼眾。是時尼等辭退。而還泣淚如雨。不能自勝。後到漢末魏初。東天竺國有比丘尼來到長安。見比丘尼眾問曰。汝誰邊受戒。尼眾答曰。我到大僧所受五戒十戒而已。二尼歎曰。邊地尼等悉未有具。為還本國化得十五人來。三人在雪山凍死。二人墮黑澗死。餘到此土唯有十人。在此諸尼悉趣乘師與授具戒。後到吳地亦與彼尼授具訖已。西尼思憶本鄉。即謝舶南海而還。及至上船唯有七人。三人命終。來去往途十七餘年(已上)定賓等師亦此為始(騰蘭傳法以來至於魏初經於一百五十四年)又比丘尼傳第一雲(寶留師撰)淨撿本姓種。名令儀。彭城人。父誕武威太守。撿少好學早寡宗貧。常為貴遊子女教授琴書。聞法信樂莫由諮稟。後沙門法始。經道通達。晉建興中。於宮城西門立寺。撿乃造之。始為說法。撿因大悟念及強恆以求法利。從始借經遂達旨趣。他日謂始曰。經中雲比丘比丘尼。願見濟渡。始曰。西域有男女二眾。此土其法未具。撿曰。既雲比丘比丘尼。寧有異法。始曰。外國人云。尼有五百戒。便應是異。而為問和上。和上曰。尼戒大同細異。不得其法必不得授。尼有十戒。得從大僧受。但無和上。尼無所依止可。撿即剃落從和尚受十戒。同其志者二十四人。於宮城西門共立竹林寺。未有尼師。共諮後撿過於成德。和上者西域沙門智正也住罽賓國。寬和有智。思雅習禪湧。晉永嘉末來達中夏。分衛自資。語必弘道。時信淺薄莫知祈稟。建武元年西返罽賓。後竺佛圖澄還述其德業。皆追恨焉。撿畜徒養眾。清雅有節。說法教化如風靡草。晉感康中。沙門僧建於月支國得僧祇尼羯磨及戒本。興平元年二月八日。於洛陽譯出。外國沙門曇摩羯多為立戒壇。晉沙門釋道場以戒因緣經為難雲。其法不成。因浮舟干灑。撿等四人同壇上從大僧以受具戒。晉土比丘尼亦撿為始也。當其羯磨之日。殊香芬馥。闔眾問聞莫不欣歎(案年代記。晉世即無興平年號。而晉哀帝代有興寧年號。恐當彼歟。爾也永平十年至興寧元年。經於二百九十七年。追更可檢)又高僧傳第三雲。求那跋摩。此雲功德鎧。本剎利種。累世為王。以在罽賓國(乃至)時影德寺尼惠果淨音等共請跋摩雲。去六年有師子國八尼至京雲。宋地先未經有尼。那得二眾受戒。恐戒品不全。跋摩雲。戒法本在大僧眾發。設不本事。無妨得戒。如愛道之緣。諸尼又恐年月不滿。苦欲更受。跋摩稱雲。善哉茍欲增明。甚助隨喜。但西國尼年臘未登。又十人不滿。且令學釆語。別因西域居土。更請外國尼來足滿十數(乃至)其年九年九月二十八日。中食未畢先起還&M004764;。其弟子後至。奄然已終。春秋六十有五(乃至)欲重受戒諸尼悲泣望斷不能自勝。初跋摩至京。文帝欲從受菩薩戒。會嚧冠侵疆未及諮稟。奄而遷化。以本意不遂傷恨彌深(云云)又雲。僧伽跋摩。此雲眾鎧。天竺人也。少而棄俗。清峻有戒德。善解律藏尤精雜心。以宋元嘉十年。步自流沙至京邑(乃至)將為影福寺尼惠果等重受具戒(乃至)俄而師子國比丘尼鐵薩羅等至都。眾乃請跋摩為師。繼軌三藏(云云)南山大師等亦依用此等(永平十年至宋元嘉十一年。經於三百六十八歲)是則漢朝共門受戒之始。   次十無盡門者。梵網戒是也。開元錄第四雲。弘治八歲。於草堂寺三千學士聚後出此一品。梵本有六十一品。譯訖融影等三百人一時共受菩薩十戒(文)法藏疏雲。沙門惠融道祥等八百餘人。請羅什受菩薩戒(乃至)卷首別標當時受戒羯磨等事。仍雲。此羯磨於梵網經律藏品內。盧捨那佛為妙海王及王千子受菩薩戒法。其八百餘人並誦此戒本(文)羅什相傳十無盡戒即始姚秦矣。   後三聚戒者。即法苑珠林第八十九雲。惟斯戒本流來漢土源始晉末。中天竺沙門曇無讖者。齎此戒經及優婆塞法。東渡流沙。撮舉章條抄出戒本。涼州有道進法師。道心超絕惠力俊猛。流聞戒來乃馳往燉煌躬自迎接。戒法既至將無其師。於是謹依經文自誓而受。於時涼洲道俗並未之知也。既而彼寺道朗法師夢。進從佛受記。又僧尼信士十有餘人鹹同此夢互相微告。俄而進還。果受斯戒。朗年德崇重。西土之望既愛樂大乘。兼證瑞夢心喜內充。既從進受以為菩薩勝地超過三乘。遂屈其年臘降為法弟。既而名德僧尼清信士女次第受業三千許人。涼州刺史聞進戒行奉導師禮。於是菩薩戒法流布京國。自爾已來黑白依持受者無量(已上)曇無識所將來經者。准開元錄。凡有一十九部百三十一卷。其中戒經。菩薩地持經十卷(錄雲。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戒本(錄雲。出地持戒本中第一出。與大唐奘法師所出戒本等同本也)優婆塞戒經七卷(錄雲。是在家菩薩戒)優婆塞戒壇文一卷(錄雲同本)爰知進師自誓瑜伽所說三聚淨戒。既依地持等而成就戒故矣。定應非依優婆塞戒經。進出家故加之珠林中三聚淨戒述意部中引之為證。思準可知。又開元錄第四雲。初讖在始藏。有張掖沙門道進。欲從懺受菩薩戒。讖雲。且悔過。乃竭誠七日七夜。至第八日晨詣讖求受。讖忽大怒。進更思惟。但是我業障未銷。可乃勵力。三年且禪且讖。即於定中現釋迦文佛。與諸大士授已戒法。其夕同止。十餘人皆感夢如進所見。進欲詣讖說之。未至十步讖驚起唱言。善哉善哉。已感戒矣。吾當更為汝作證。次第於佛像前為說戒相。沙門道朗振譽開西。當進感戒之夕。朗亦通夢。乃自早戒臘求為法弟。於是從進受者千有餘人。傳授此法迄於今。皆讖之遺則。有別記雲。菩薩地持經應是伊波勒菩薩傳來此土。後果是讖所傳譯。疑讖或非凡也(已上錄文)與上法苑珠林同緣。而有陰顯。雖繁引之。然此間三聚草創未詳。遂至唐朝玄奘三藏貞觀三年秋之比。乘赤馬趣西天。詣中印度那蘭陀寺正法藏之所開一代疑。傳三聚戒體。然後貞觀十九年春之比。乘寶車歸本城。居弘福王華等之寺。翻譯西天所傳經論等。為僧尼道俗等授菩薩戒。並為廣說菩薩戒行矣。三藏即領三千門徒。講學無懈。其中基法師尤為上足。仍親受三藏口說廣製章疏。就中戒門殊以詳審。是以或委述業體。即如表無表章等是也。或正教受法。即如受菩薩戒法等是也。自爾以來菩提薩埵之戒行如玉無礙。通別二受之業體如鏡明也。   第二日域之傳來者。初傍明佛法傳來。次正明戒法傳來。初者准太子傳等。欽明天皇御宇十三年壬申冬十月十三日辛酉。百濟國聖明王始獻金銅釋迦佛像一軀並經論幡等(云云)新撰法用義鈔上雲(西大寺沙門善澄撰)獻釋迦文佛金銅像一軀幡並經等。天皇大歡。海記雲。獻摩訶般若經四十卷也。按大唐皇帝記。相當梁王即位承聖元年壬申也(文)瓊鑑章雲(東大寺然律師)如來滅後經一千十六年。後漢明帝永平十年。天竺佛法創傳震旦。厥後經三百年。震旦佛法傳百濟國。厥後經一百年。百濟佛法創傳日域。即此欽明天皇壬申之歲所傳渡也。佛法漸傳而戒法未沾。敏達天皇御宇五年酉申。律師禪師咒師比丘尼等。從百濟國齎經論來(云云)此即日域三寶初也(佛寶即金銅釋迦。法寶即摩訶般若。僧寶即百濟僧尼)厥後三論法相華嚴天台律真言次第傳來也。   所謂推古天皇即位三十三年乙酉正月。自高麗國惠灌僧正來朝。住法興寺弘三論宗。又道慈律師大寶元年入唐。養老二年歸朝。以天平元年住大安寺弘三論宗(云云)。 次法相宗者。孝德天皇即位四年戊申。元興寺沙門道昭和尚入唐。經四箇年受學玄奘三藏。同七年辛亥歸朝。即於元興寺東南隅別建禪院止住。暗夜之時即自兩牙放光。通夜披閱經論(云云)又天武天皇在位十五之比。百濟國智鳳(亦云新羅智鳳)法師稟宗義於慈恩大師。能令日本義淵僧正受法相宗(依此論血脈者。釋迦如來。彌勒菩薩。無著。世親。護法。戒賢。遍覺。慈恩。智鳳。義淵。惠教。賢璟。明福。延賓。空晴。真喜等次第相承矣)又元正天皇即位二年丙辰。玄昉入唐受學智周。智周入滅經三年。聖武天皇聖曆七年歸朝。以所持經論五千餘卷悉納興福寺(依此言血脈者。釋迦如來。慈氏。無著。世親。世親傳十師。十師中護法為首。護法。戒賢。玄奘。基法師。惠照。智周。玄昉。善珠。昌海。如是次第相承矣)。   次華嚴宗傳來者。良辨·慈訓·審祥等兩三師。入唐逢香象大師傳習華嚴宗(云云)有血脈雲。昔聖武天皇御宇天平十二歲庚辰十月八日。日本良辨請新羅審祥禪師(住大安寺)於金鐘道場始講華嚴。是日本始也(云云)即本朝以良辨僧正為祖師也次天台宗傳來時者。天平勝寶六年。鑒真和尚來朝之時。和尚傳來天台止觀等文十餘部二百九十餘卷。其後傳教大師延曆二十三年七月六日入唐。逢道邃和尚行滿座主傳天台心要。同二十四年五月八日歸朝。住叡山弘天台。   次真言傳來者。元正天皇養老元年。大唐善無畏三藏入我朝。然而真言妙法絕而無傳也。又傳教大師延曆二十四年。幸得值遇大唐泰岳靈嚴止寺鎮國道場順曉大德。受於灌頂並傳聖教及道具等。同年歸朝。於清瀧峰高雄寺建立於遮那大壇。奉敕為諸寺智行兼備之大德等授灌頂職位矣。又弘法大師延曆二十三年入唐。同二十四年奉遇長安青龍寺東塔院和尚法諱惠果阿闍梨。和尚乍見含笑歡喜曰。我先知汝來。相待日久。今始相見。大好大好(云云)即辨香華入灌頂壇。具受兩部大法猶如寫瓶。大同元年歸朝大弘密宗(已上略抄傳燈記意)上來因論諸宗傳來畢。   次戒法傳來者。欽明御宇佛寶雖傳緣不具足。故不能行受具。瓊鑑章雲。敏達天皇御宇五年丙申。律師禪師咒師比丘尼等。從百濟國齎經論來。自爾已後漸漸傳來而未行受。本朝元有三口尼眾。日域所生皆始出家。一曰善信尼(本斯末賣)二曰禪藏尼(本等巴賣)三曰惠善尼(本伊志賣)此三尼有受戒志。欲往百濟。為此即問受戒法則使僧。答以無二眾。故尼眾不能。三尼即以此戊申之歲渡百濟國。其年即受十戒六法。明年己酉三月。受具足戒。明年庚戌即還本朝住櫻井寺。後住揩井寺。即今豐浦寺是也。此戊申歲從百濟國送六口僧。謂令照律師。惠匆法師等。即於椋原裡造假垣假僧坊。安置此六口僧。即本元興寺是也。斯乃日域僧尼之根本也(云云)而即本朝未行受具。今論受戒亦有三別。初三聚淨戒。次共門別受。後十無盡戒。   初三聚戒者。然律師雲。行基菩薩隨德光法師受具足戒。即通受三聚淨戒也(云云)若依此義者。以德光法師為通受初也。而行基菩薩別傳中。行基菩薩自誓受戒而成比丘(云云)若依此傳。日域三聚行基菩薩以為初也(彼傳今在一乘院宗大藏。可尋往知)又行基菩薩於興福寺立通受戒壇。今名北戒壇南戒壇是也。   次別受者。聖武天皇御宇天平五歲癸酉(當大唐開元二十一年)敕興福寺永叡禪師及普照大德入唐留學。二德至唐即請東都大福光寺沙門道璿律師。先向日本令去。擬為傳戒之師。叡照二人留學在唐。道璿大德年三十五。天平八年丙子(當唐開元二十四年)隨副使中臣朝臣名代之舶方來期焉。雖未行壇法。講律開人惠眼。昔南山行事鈔創傳此國。然而無人講讀之者。道融禪師始讀講敷。道璿已前處處講談。最初良辨依靈夢告。於金鐘寺始行布薩。請道融師說梵網戒(依夢示告)是日本國布薩始也。其後融師於□索堂講行事鈔。智憬法師亦講事鈔。處處非一。道璿來朝常講律鈔。永叡普照遊學唐朝。經十年研究諸經。時天寶元年壬午(當日本天平十四年)詣楊州大明寺禮鑑真和尚足下。具陳來意。請遊海東弘傳戒律。和上乃諾。門人祥彥道興道杬思託等二十一人。同心願隨。反餘道俗彼此總合八十餘人。要約已畢。造舟備養。過舟之間有種種難。逆浪奔波過而復還。四度造舟五迴入海。十二年中辛苦無量。道俗逝去三十六人。永叡祥彥等是也。退還之者二百八十人。唯大和上·普照·思詫求死為期。都無退思。初度發足天寶二年癸未。其之最後第六度時天寶十二年癸巳(當日本天平勝寶五年)十一月十五日乘船離唐。其之相隨弟子。法進·曇靜·思詫·法載等一十四人。籐州通善寺尼智首等三人。楊州優婆塞潘仙童等。都二十四人。浮海發向此日本國。遂以天平勝寶五年癸巳十二月二十日著日本地。同六年(甲午)二月四日入京。遂引入東大寺安置。帝皇叡感即遣敕使慰喻無量。授戒傳律一任和上。其年四月初於盧捨那殿前建於戒壇。天皇初登壇受菩薩戒。次皇后太子亦登壇受戒。尋為沙彌澄脩等四百四十餘人授戒。又舊大僧靈福道緣忍基行忍等八十餘人重受。後於大佛殿西別建戒壇院。移天皇受戒壇土。即築以作之。天平寶字三年己亥。大和尚造唐招提寺乃賜宦額以題。於玆請大安寺羶俊律師講法礪律疏·南山律鈔等。思詫大德受大安寺忍基等請。於彼寺塔院。四五年中講法礪疏及鎮國記(定賓飾宗記也)乃至常窺於同寺講彼疏記。真法於興福寺講彼疏記。日本律儀師資相承講敷弘通。鑑真大師報齡十八。從道岸律師受菩薩戒。年二十一從弘景律師受具足戒。隨融濟律師學律鈔等。道岸·弘景·融濟三德南山弟子也。從義威·遠智·金脩惠策·大亮五英學礪律疏。此五人並滿意弟子也。大和尚專弘相部南山兩宗律法。於日本國結三戒壇。一東大寺戒壇。二西國觀世音寺戒壇。三東國藥師寺戒壇。並蒙天恩行受戒事。東大寺戒壇十人受戒。兩國戒壇五人受戒。唐招提寺並建戒壇。東西京授戒無間。來朝之後總經十年。初之五年住東大寺。戒壇院唐禪院即常居住處也。後之五年居唐招提寺。大和尚天平寶字七年癸卯五月六日端坐遷化。春秋七十有七。此即本朝別受專始於此(和尚菩薩戒者未詳三聚十無盡也)具如東征傳瓊鑑章。   第三言十無盡門傳來者。傳教大師歸朝之後。即於叡山建立戒壇行受戒事。專是十重六八戒也。即古德記雲。弘仁十年。最澄和尚作顯戒論三卷進朝奏問。雖經四箇年。由七眾混亂難奇無敕許。是則南都六綱訴北嶺新義。又東大寺景師付二十七過不許之故也。爰弘仁聖王忝不許最澄所請。而其後依義真覆奏。天長皇帝被下敕許畢(云云)則至作法用地持羯磨。及說相但由法華梵網兩經(矣)此則於大僧性成不者雖存異義。猶於十重六八戒相者無異論者。是以名為十無盡門(矣)已上論初興次明再興者。此又有三。所謂十無盡·通受·別受也。   初十無盡再興者。本朝戒法學行並廢(矣)殆不知名字。至人王第七十四代鳥羽天皇御宇。興福寺學英有實範大德隱居中川蘭若。酬興福寺欣西大德雅請。披尋律藏研精戒學。作戒壇式興受具方軌。造自誓文隆十重受法。戒法中興範公有功(矣)。又至人皇第八十二代後鳥羽院御宇。明惠上人依佛光勸力詣都率內院。彌勒慈尊受十重禁戒。入秘密壇遂灌頂職位。興正菩薩自誓已前。隨彼上人受菩薩戒。自彌勒尊三代受戒也(云云)此並十無盡門再興也。   次通受再興者。此中有二。初僧次尼。初僧受者。至於人王第八十六代四條天皇御宇嘉禎二年丙申。有四敏哲。深歎雖有學解闕無戒行。依經論所說。隨通受軌則。四英同心祈請好相。自誓受戒大弘正法。即嘉禎二年丙申九月二日。於東大寺法華堂(亦號□索院)圓晴·有嚴自誓具足。同四日覺盛·叡尊自誓成戒。其後四哲各隨所安。圓晴大德(房號尊性)住不空院。後移北洛講敷律藏。覺盛上人(房號學律改名窮情)初居興福寺松院經七八年。後移唐招提寺經於六年。興正菩薩居西大寺講律授戒興顯密宗。即生感於建仁。化弘於嘉禎。十一歲遁家入醍醐山伊賀阿闍梨叡賢之室。十七歲剃髮以圓明上人為其和尚。遂則祈宿習於神明。感靈夢於真言。專崇於密藏。深思於練行。然間任經軌之說相探大師之深意。為密教修行專志戒門(矣)至嘉禎之初獨悟自誓成性之論旨。迄丙申之歲遂成菩薩苾芻之大戒。德秀龍象威動冥顯。值九代之聖世為五帝之國師。戒律普敷充溢日下。密藏廣開通亙方維。智人多出寺滿諸國。人世改邪專歸正路。是以南北授戒之棟樑。皆無非菩薩之遺訓。東西崇律之諸德。並大師化導之功也。加之自嘉禎二年三十六歲之初。至於正應三年滿九十年之終。首尾五十箇年之間。禁斷殺生於諸國。其數一千三百五十六箇處也(是斷惡之德也)講談經律於諸方。都合一萬七百一十九度也(是修善之業也)為僧尼道俗授菩薩戒。總數九萬五千九百四人也(是利生之德用也)上並顯教益也(矣)論其密教之德者。南天之餘芳鸕永L。東寺之遺訓流至潔。然間自行要旨專在密藏。依之永平以來每日行法。殊致精勤無敢廢退。仍自建長五年五月一日。至正應三年八月五日。一萬三千七百三十六箇日。四萬一千二百八座(矣。)薰修年舊靈驗寔新。是故傳法灌頂入門室者。都合七十二人。各備行德互耀惠光。燈燈相傳住持期於遐代。瓶瓶相續弘通到於遠方。即不恥大國者。菩薩導化也。不泥上古者。我祖行德也。次尼法再興者。雖僧法興。未有尼僧。爰興正菩薩至寬元三年乙巳。於法華寺為文筐房等三人授沙彌尼戒。至延長元年二月六日。於法花寺為慈善性惠房等十二人。依通受法則授大苾芻尼戒(自嘉禎二年至建長元年。經一十四年)此則日本國如說修七眾圓滿之始也。   第三別受再興者。寬元三年乙巳九月中旬(菩薩四十五歲)於和泉國家原寺始行如法別受。覺盛叡尊各為和上。行十人受各授門人。即菩薩十三日戌時成圓滿戒。都合別受戒者二十六人也(其時作法具如別記)爾以來通別十無盡之行相無不圓備。道俗僧尼等之戒律更無所闕(矣)人王八十二代後鳥羽天皇御宇建久年中。有一沙門。諱俊艿。鎮西人也。志在學業專思戒律。乃來南都尋求律法。時有大德。道號蓮迎。隨彼大德諮學戒律。不得事止遠期異域。土御門天皇御宇正治元年已來。齡三十四越海入宋。當大宋第十三主寧宗皇帝慶元五年。先值北峰宗印法師習學天台宗。後隨如菴了宏律師受學南山律宗。唯傳學教(有雲。日本登壇故僧形也。僧形故在宋共羯磨。共羯磨故不能受戒。是故唯傳教云云)凡在唐學法一十三年。順德天皇御宇建曆元年辛未歸朝。遂於北京東山建泉湧寺。大弘戒學講敷天台宗。日本弘律一十七年。嘉祿三年丁亥(安貞改元)三月八日遷化。春秋六十有二。厥後定舜·智鏡·思允·願行。次第相承住持寺院。此之間者專唯學教。受隨行相致作法。及覺阿大德。即隨極樂寺忍性上人受通受大戒。始存實體專承用此。師資傳授至於今不改(矣)依此當知。本朝再興學教學行二門各異。於南都者。論其學教始於實範·貞慶兩德。論受體者即始四賢自誓時矣。於北京者。教始艿師。體興覺阿矣。此即我朝受體之功。專依興正菩薩之大誓者也。嗚呼大哉發心之德。一人能益於萬人故。嗚呼貴哉大乘之功。末代是勝上代故。庶諸賢哲宜顧三國之難興。彌發住持之大誓(乎)。   第二諸戒大綱。諸經論中所說律儀凡有二類。一靜慮律儀。亦名禪律儀。舊雲定共戒。二無漏律儀。亦云聖等受戒。舊名道共戒。三別解脫律儀。章雲。別別防非名之為別。能防所防皆得別稱。戒即解脫。解脫惡故(云云)靜慮·無漏如別所明。今就別脫以論大義。大覺世尊一代戒律不出有三。一別受七眾(而別受名言大乘所談。若是小乘者不論通別)謂別受於律儀一戒。二通受七眾。謂通受於三聚淨戒。三十無盡戒。則是最初頓說梵網也。初一種大小俱受。後二種唯局大乘。   第一別受七聚戒者。始於鹿園終至鶴林。為諸聲聞所說戒法。則二部五部十八五百。其類甚多。小機受之即名小戒。談其戒體。或名為色。或號二非。若有大機受此戒時。全成大乘別受之戒。故勝鬘經說毘尼者即大乘學。又涅槃經說扶律談常。並此意也。論其軌則。共許談故。三歸白四盡形七支全同小乘。論其業體。由大解故。表通三業。無表薰種。其七眾者。在家二眾出家五眾。五·八·十·具隨位受之。廣如律藏。首礪南山大師等律大疏。及以天台止觀第四。玄義第三所述戒行並此一門。   第二通受七眾戒者。謂則三聚淨戒是也。於此三聚且有二義。一雲。攝律儀戒十重禁。攝善攝生四十八輕也。本業經中言。攝律儀所謂十波羅夷(文)而此十中以前四重為共攝律儀。亦名根本律儀。斷惡本故。以後六重名不共攝律儀。亦號枝末攝律儀。斷惡之義以微隱故。當知瑜伽且據共邊。須依本業為盡理說。凡通受時則以梵網瓔珞為本。律藏所明二百五十等之諸戒。悉歸入於重輕二聚。更不可立五篇別名。而瑜伽中但讓戒相。都不可取五篇等義。亦但讓於專精不犯。不讓犯已能悔之隨。瑜伽自說惡作懺故。是以通於十重六八但行吉懺(云云プビ具如應量上人通別二受鈔菩薩受戒條條委曲及苾芻略要並遺疑抄通別受懺悔等)二雲。以七眾戒為攝律儀。與此不共皆為後二。是以善戒·瑜伽。一同於律儀讓諸部律不別說之。故本地第四十雲。一律儀。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乃至)當知是名菩薩律儀戒(已上)至抉擇分。七十五雲。初律儀戒毘那耶聚。如薄伽梵為諸聲聞所化有情。略說毘那耶相。當知則是毘那耶聚(已上)亦善戒經第五雲。離七眾戒為菩提故修身口意十種善法。是名受善法戒(已上)七眾戒外三業諸戒屬後二戒。經論說相誰敢疑之。是以律儀五篇七聚全如律藏。護持懺悔都可無別(云云)是二義中。後為正。此則顯了三聚。盡理極說。相承實義也。   問。如上所立文理良明。而見諸文其疑不少。先本業經文雲何得解。既通十重說律儀故(是一)又述記釋如何應解。則彼文雲。然菩薩戒自息惡戒。是何戒攝。今欲為前別故。所以且說七眾。其實菩薩戒亦得是律儀戒。菩薩戒有意業。此中論色為律儀體。所以不說。攝善戒寬故。即令入攝善戒中故。論實亦得(已上)見此釋意。本論瑜伽且依一往一相之義。且以七眾雖為律儀。若實理門則以菩薩意業之中息惡戒似為律儀。或雲且說或雲實論。豈非許於不共律儀耶(是二)亦七十五雲。是故若有毀律儀戒。名毀一切菩薩律儀(文)表無表章釋此文雲。故犯四重及犯隨順即失戒者皆犯律儀。律儀戒者是根本故(文)准此釋意。於本論文似說不共攝律儀戒。毀律儀言含二四故(是三)又四十一雲。佛於彼彼素呾纜中隨機散說。謂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今於此菩薩藏摩呾履迦綜集而說(文)此文意說。佛諸經中說三聚戒。今於此論和合而說(為言)准此論文。諸經所說三聚淨戒皆盡此論。若爾本業經中所說三聚。今論應含。若含之者。豈非許於不共律儀耶(是四)如是諸文一相有疑如何。   答。所疑諸文則由不解三聚義門。若則了此。豈有疑乎。先本業文則非相違。凡於三聚勘其說相有三門別。一共不共門三聚(亦名差別門三聚。攝論說故。亦名顯了門三聚也)謂攝律儀全共聲聞。後二諸戒一向不共也。則本論文及差別殊勝文。陳天親攝論第八。善戒經第五·第十。及毘奈耶瞿沙經(未渡。攝論中引之)並述記第十(本)玄贊第二(本)及幽贊上卷。演祕第七。此等文釋皆此門。自餘經論人師解釋皆述此義。不可具錄。勘彼可見。二斷惡門三聚(亦云應離門三聚也)謂則約於斷惡義勝。雖後二體亦名律儀。則本業經約此義說。亦勝鬘述記(慈恩)雲。律儀者斷一切惡。菩薩戒內有四重者。亦依此義(文)義寂疏雲。從宗多論。前十重判為律儀。後四十八分為餘二。經說攝律儀戒所謂十波羅夷(文)又法藏雲。若從勝為論。此十戒總是律儀攝。以俱止惡故。此等文釋約亦有義。雖體後二亦名律儀。其旨顯了也。或雲亦依此義。或述從宗多論。或釋以俱止惡故。如是解釋誰及異義。三一一戒具門三聚。即古跡疏雲。如此諸戒一一皆具三聚戒義(文)亦義演十三末雲。論一律儀戒者。旡性釋雲。謂正受遠離一切品類不善法(乃至)准此論等。一切善法離惡義邊是律儀戒。進修義邊即攝法。利他義邊即饒益有情戒(文)義寂疏雲。此五段中隨文剋求皆通三聚。段段皆說離惡攝善益生義故(文)法藏雲。是故十戒一一皆具三聚(文)樸揚疏(改宗已前依天台作梵網經疏)雲。又次義推十重四十八輕戒。一一皆為斷惡修善化一切眾。一一戒皆具三聚淨戒之義(文)解釋分明。此三門中。本業所說三聚淨戒。約斷惡門說律儀故。若依瑜伽顯了三聚。還後二攝。何敢疑之。   次至述記之解釋者。雖似相違。實則非難。謂就戒以受學菩薩戒時三業為性之一識文。引瑜伽論定三聚體。攝律儀即唯二業。攝善法戒即通三業。饒益有情亦通三業(云云)就此起問。即疏文云然菩薩戒自息惡戒是何戒攝(文)此問意雲。自息惡者則通瑜伽之後四重梵網十重不同有義唯局十重之中不共之四重矣。謂即十重說相異故。次第異故。說相異者。殺通一切有命。盜通一針一草。婬制自作教他。妄通大小二妄。俱制夷罪。亦俗二眾同與重名。有此等異名自息惡。自即簡共。謂七眾戒共他聲聞。四重十重唯局菩薩。是以不共即名為自。言息惡者。謂則此戒惡根源故。菩薩殊防故言息惡。此難總意。以斷惡門之攝律儀。疑於本論共不共門之攝律儀。謂不共戒有息惡義。應名律儀。而如瑜伽既局七眾名攝律儀。若爾不共自息之戒是何戒攝(為言)釋此疑時則有二解。初釋者彼定今欲為前別故。所以且說七眾。其實菩薩戒亦得是律儀戒(已上)此釋意雲。為前所定七眾之戒欲顯菩薩自息惡別故。所以本論有二門中(一一戒具門三聚戒通一切故。非此所論)且略約於共不共門。以七眾戒說為律儀。以不共戒說為後二。實具論之。設雖後二四重十重。約斷惡亦得名為攝律儀戒(為言)且者且略。實者具。謂本論中須雖前說欲顯息惡與七眾別故。二門中且說一門。非謂本論一往一相故言且也。誰言一代通申了教還捨意趣。爾前未了之經反盡法相哉。亦得в亦в言或亦七眾。謂唯七眾非名律儀。若據斷惡。亦自惡戒得名律儀(為言)或亦後二。謂息惡戒非唯後二。若望斷惡亦名律儀(為言)二義並得。問。為顯七眾息惡別者。論顯此別有何所由耶。答。若如梵網十重瑜伽四重者。在家出家同受得之。苾芻勤策俱等受之。則泯道俗二眾階級。亦亡篇聚差別軌則。依重輕二聚致護持。以一品惡作行於懺。是則不以軌範為本。唯以孝順慈悲為懷故也。而本論中則殊於此。在家出家階級別位。五篇七聚戒相分品。是則專以軌持軌則為本故也。律者法律。儀者儀式。豈非此謂耶。是故本論欲殊息惡深有旨(矣)已上初釋畢。次第二釋者。即疏文雲。菩薩戒有意業。此中論色為律儀體。所以不說。攝善戒寬故。即令入攝善戒中故。論實亦得(文)此釋意雲。菩薩息惡廣通意業。七眾別脫唯局於色故。本論中欲顯於色非色別故。唯局七眾為律儀體。以息惡戒入攝善戒。若實具論。約斷惡門雖攝善戒亦名律儀(為言)問。本論欲顯色非色別元意如何。答。三業相望。身語二業斷惡義勝。意業翻此發善義勝。故諸教中勸斷惡時身語為始。勵修善時意業為本。依此義故。五篇七眾之戒相偏禁身口。無貪等之後三為諸善源。論中所謂此三名根善勝故(文)豈非此謂耶。是以本論以七眾戒為律儀體深意在此。問。若爾何故以貪嗔癡為惡根本。菩薩殊防之耶。答。於三業中有勝劣。若約能勝身語惡勝。若論生起偏在意地。是以菩薩專重意地。大機智深知根源故也。而不妨於身口惡勝等以可知(矣。)是以所疑述記解釋。都非相違。還今義證。次至四十一卷結文者亦非違。謂佛於彼彼素呾纜中。隨機散說。謂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今於此菩薩藏摩呾履迦綜集而說(文)者。慈尊指所依推佛經也。所言彼彼素呾纜者。或通本業。或指善戒。若是善戒所說三聚。與今無別。若如本業所說三聚。於彼經中雖說律儀。今於此論還為後二。所言謂依律儀戒者。若望善戒。即以七眾說為律儀。若望本業。約斷惡門廣通十重說為律儀。彼彼經中雖所說異。今此論中依盡理說和合而說。故言綜集。其和合者。泯本業所說歸一致說。豈非綜集。當知謂依律儀戒等三聚名言。廣舉諸所說義故。廣通二門。其言抱含。而至綜集而說文者。局此論所說一門也。故本論中都以不說斷惡三聚也次至七十五卷之文亦非相違。本地決釋悉以七聚定律儀故。當知論文是故若有毀律儀戒名毀一切菩薩律儀(文)者。毀律儀言定是七聚。攝律儀故也。名毀一切菩薩律儀в律儀之言廣通三聚也。即文意說。由毀攝律儀一戒故。通破三聚淨戒律儀(為言)若爾何故表無表章引上文已。釋故犯四重及犯隨順即共戒者皆犯律儀律儀戒者是根本故(文)耶。明知本論毀律儀言通攝根本隨順四重。雲何。答。本論文中唯雖說於隨順四重(前四重也)祖師以義約斷惡門即攝根本四重(後四重也)釋也。祖師欲顯失捨由故也。問。本論文唯局隨順。以何知耶。答。有多文理。一雲。玄贊雲。戒有三種。一律儀即七聚所受(乃至)律儀戒為本方有後二。若破律儀三戒俱捨故。四波羅夷皆律儀戒(文)標結所釋。律儀名言約七眾所受隨順四重旨。實顯然也。言四波夷者。即是壇上隨順四重矣。二雲。述記雲。此中論色為律儀體。所以不說即令入攝善戒中(文)本論律儀唯局七眾。於後四重入攝善戒。決判分明也。三雲。本論始終本地抉擇。並以七眾說律儀故。一論上下尤相應故也。如是文理誰更疑之矣。問。捨戒時唯犯根本後四重戒即捨三聚者。受戒時唯受後四重亦應得戒耶。答。不爾也。初受戒時必具七眾隨一之戒應成三聚。設雖許於分受義意。其必應爾也。即本論說由律儀戒之所攝持(文)亦攝論中以律儀戒說於二戒建立義故。隨玄贊中釋律儀戒為本方有後二(文)如是文釋分明也。由毀後四重故而捨戒者。後四重戒雖體攝善。即是三聚根本戒故。由毀本故捨戒何妨哉。依此方知。論軌則時前四為本。論慈濟時後四偏勝。凡受戒難。如登高山。捨戒甚易。如下高山。是故受捨不齊無失矣(已上)所疑重重解釋。皆非相違。還順今義。能能思之(具如泉律師三聚戒三卷)。   問。有義所立有何過失強不許之耶答。凡情所度。多墮執見。動入異路。少履中道。義理淺深文釋是非。自非聖者何輒得知。而任相承道理釋文非無順違一有還同他門過故。謂若泯於五篇等別歸入十重六八中者。此則違背南都宗義。專應同山門義耶。山門不立篇聚等故二有七眾混亂過故。謂若七眾通作吉懺。菩薩苾芻應同勤策。由篇聚別有七眾故三有違背本論過故。謂瑜伽論⑥會一往說Ь。依經妄立不共律儀。此義甚非。凡其本論決一代教。本地抉擇重重釋疑。而以七眾為攝律儀。本地處處一同皆爾。重至抉擇全讓律藏。唯此論中偏說後二。故瑜伽意以後四重全為攝善。豈輒違之而名律儀(是一)若名律儀應盡理者。本地抉擇何都不說耶(是一)四有違背經文過故。即善戒經雲。離七眾戒為菩薩故修身口意十種善法。是名受善法戒(文)既元離七眾。明知七聚外三業諸戒攝後二。經說分明。何亦如是豈輒違之立不共律儀乎。竊惟佛在祇園將說此經。彌勒慈尊起座誓言。我於滅後當弘此經(云云取意)爰知慈尊親於佛前承善戒經。今於此論模彼經說。是以善戒經瑜伽所說全同。何亦違經妄得立義五有暗昧祖意過故。謂唯識論第九卷說。戒以受學菩薩戒時三業為性(文)祖師會此文雲。此中總論故。以三業為性。以受持學時三業為性故(文)此釋意雲。瑜伽論中。律儀二業。後二三業。今此論中三聚總論故說三業。實若別論。律儀二業(為言)若其不共律儀應盡理者。豈向唯淺而設會耶。當知祖意不許之也。處處定判應知亦爾六有二門混亂過故。謂不共自有二門。則三聚門無盡門也。是以占察經兩種別說。義燈第二二門別列。文並如別。加之淄州大師勸發菩提心集中。具立諸門勸菩薩行。於中卷中立十無盡門。至下卷中始立三聚戒門。二門各別。敢不可亂。即彼中卷立十七門多勸戒行。而彼第六正受門者。則是正明十無盡門。專依本業兼指諸經。故彼文雲。若依梵網經說十重戒。與瓔珞同(乃至)淨行優婆塞戒經受十無盡。同瓔珞本業經(文)於此門中。雖別本業。都以不釋三聚戒義。良由彼經非顯了故。遂至下卷始立三聚淨戒受法。則依三藏相傳瑜伽論等也。若瑜伽論應同梵網者。豈立二門各別明之耶。凡彼二門受法說相各別殊異。明明照鏡。請委披彼莫事冰執。有義所立由亂二門。委以瑜伽梵網中攝。又亂篇聚遂歸二聚。其誤甚哉。問。若爾者法藏等釋梵網經。三聚淨戒為宗(云云)如何。答。凡就三聚有二門中。約誓門三聚如是釋也。或可設雖戒門。約斷惡門。非瑜伽等顯了所說也。設雖明釋。用否依時。豈捨三祖定判妄用餘師釋哉。二門差別宜不可亂七三門不分過故。謂於三聚有其三門。所謂義具·斷惡·顯了也。三聚名通。三聚體別。謂若一一戒具門者通諸教。若斷惡門通梵網本業十重及瑜伽論後四重戒應名律儀。若共不共門。其攝律儀唯局七眾。其義應知。問。如是三別依何知耶。答。一一戒具共許故易知。斷惡顯了二門別。准菩提心集。既以本業殊瑜伽故。若本業三聚應同瑜伽者。豈立二門耶(是一)亦述記中依瑜伽時以後四重入攝善戒。約亦有門亦名律儀。勝鬘述記當知亦爾。若無二門者。豈一四重並與二名耶(是二)亦瑜伽三聚律儀局七眾。本業三聚即通十重。經論說相不求自別也。設雖無於祖師定判。若有心人自覽可知。況祖判有明證哉。況經論說有差別哉(是三)亦義寂法藏等諸師解釋Я其義見故。具如上引(是四)如是文理明有三門。豈不知之得混亂耶八有妄用經文過故。謂由不辨三聚十無盡等之別故。妄以本業為盡理說。會瑜伽論為一往說。此事甚非也。素呾纜含意趣。阿毘達摩盡法相。宗家恆例。豈得顛倒哉九有自證相違過故。謂前四重名共律儀。此義不爾。梵網前四全異律藏。何呼不共得名為共哉。如是諸難能能思之。勿錯勿錯(矣)敢不遍執但為勵修。然推佛意。何是何非矣。五百身因皆契聖說(云云)互相是非實非本旨。但仰聖論致時行事。五分誠說十支末論。敢莫錯會慎莫誤解(矣)。   第三無盡門者。高山頓大梵網是也。謂為頓機故。不說五篇七眾之差別。泯於道俗二眾階級。專以孝順慈悲為本。不以軌則為本故。唯說重輕二聚戒相。專被最初頓大利機。是即號為十無盡門。雖不說於三聚廣戒。而機利故三千八萬更無所缺。是以梵網具有八萬威儀輕戒也。問。梵網所說八萬威儀及律藏品等所明戒相。定應說三聚淨戒。何雲不爾哉。答。奇哉因執觸事生疑。豈別不雲二門別哉。而猶欲解。須更辨之。謂若梵網具有三聚。何以善戒瑜伽Яг攝律儀⑥全讓律藏。不讓梵網哉。則知梵網未廣戒(是一)又菩提心集引經言。又是菩薩十重。八萬威儀戒中。十重有犯無悔得便重受戒。八萬威儀戒盡名輕。有犯得便悔過對悔滅(文)准此文意。梵網本業唯立重輕二聚戒故。十夷名重。四十八輕八萬威儀同名為輕(為言)若爾者彼戒豈名三聚(是二)自餘文理如上應知(矣。)問。若爾者梵網會菩薩不護律儀耶。又背律儀戒為本方有後二之道理。豈得戒乎。如何。答。以瑜伽論校梵網時。梵網十重說相不共故。雖攝後二。而論其體。前四重中含說律儀。是故無失。例如聲聞廣略二教。此亦應爾。謂則梵網以為略教。未有三聚之名言故。未興五篇七聚號故。善戒等開為廣教。廣張三聚用篇聚故。則略教時雖無篇聚。具含說故。實無所缺。而以廣交自當後二。猶如聲聞略教之時雖無篇名。以廣交彼當於吉罪。聲聞菩薩事異理同。豈不然哉。問。上來三門有何證哉。答。宗家解釋並見此意。凡通別二受諸師同立之。而宗家意。表無表章雲。問。菩薩地雲。七聚所受為菩薩律儀。出家之戒何故菩薩二形生及捨眾同分時獨即不捨同聲聞耶。答。菩薩受戒其心寬漫增上猛利故。二形生及命終時必定不捨。以能隨類而化生故。若別受者即捨也。通受之者其義不然(文)可有通別二受。此釋明鏡也。次於三聚與十無盡二門別者。淄滿大師菩提心集實為龜鏡。如上所辨。兩祖解釋互相影略其義無缺。當宗末學誰敢疑之。宜此三門永為龜鏡矣。已上義門且任相承以述一決。而諸師意於一代戒解判甚多。南山大師羯磨疏中。立三宗體以攝大小偏圓之戒。天台大師玄義第三止觀第四。依涅槃經立十種戒則雲。此十種戒攝一切戒(文)而此兩祖用開會意專弘別受傍通不共(天台大師就梵網有疏。南山大師亦有菩薩戒受法。云云未見彼文)香象大師依持地梵網偏弘通受。羅什三藏專翻梵網弘十無盡。即此兩祖正述不共傍行別受。大智律師立五種戒以判一代。所謂五八十具及菩薩戒(矣)於菩薩戒亦分兩宗。一梵網經是華嚴部。即通漸頓。二善戒經即法華部。唯漸無頓(云云取意)具如靈芝受菩薩戒儀。皆是大權四依薩埵也。如是諸師解判甚多。而則不出上之三門矣。或專弘經論。或偏弘律藏。所宗名異。並馮戒足以為行本。而論軌則。其共門戒併用白四。於不共戒多依地持用三聚羯磨(但羅什三藏用梵綱三歸)所言地持則是瑜伽論菩薩地Ь同本異譯。可是則一代經論說戒雖多。良由瑜伽所說顯了盡理故也。若其不爾者。諸宗高祖豈舉用之耶。通申總教之嘉號寧非此謂耶。而通受菩薩欲明戒相先知大數。然後尋學。今准菩薩所製戒圖而為頌曰。今依瑜伽三聚戒。攝律儀戒七眾戒。攝善輕重三十六(謂後四重三十二輕也)饒益有情輕十一。若開七眾合三聚(准戒圖中合七開三)苾芻二百九十七(攝律儀戒二百五十攝善攝生四十七戒)大尼三百九十七(攝律儀戒三百四十八)勤策等三五十七(律儀十戒難有六法體元別故)在家二眾五十二(攝律儀戒即唯五戒)准知八戒五十五(本論雖無義應有故)當知攝善攝生戒。通於七聚更無異。方知設雖形同沙彌。若受通受近事等戒。必須護持五十二戒(或五十五)豈但得護五八十重餘不持耶。若有違失寧免犯科哉。隨有所犯須依法懺。今時行事不祈好相。先受通受近事戒(世言結緣十重非也)應當護持五十二戒也。更祈好相即受通受近住戒(世言好相十重非也)必當守護五十五戒也。然後方進勤策等位(矣。)問。梵網經中有十重六八。又優婆塞經說二四輕。准此等經。應有增減。何偏依論列三聚數耶。答。約於受體判隨行故。受體既用瑜伽羯磨。隨行豈依餘部經耶。南山大師鈔十門中廣述此旨。披可審之。問。若爾者梵網等一向不可依行哉。答。此文甚非也。三聚淨戒何不行之。故論細行通一切法。而約粗顯辨行途時。傍正本末。如上所述。請觀戒圖。幸無固執矣。猶如律儀二百五十者。且依四分一律之意(准瑜伽論聲聞地中苾芻律儀百五十一戒云云合百眾學為一戒故。若開即成二百五十。正順四分)諸部戒數增減非一。豈復一向得不行耶。依之當知。不可偏屈(矣)欲明此門。必須委學應理宗戒圖並本文釋文鈔等焉。 ******   No. 2359   律宗行事目心鈔目次   與欲事   清淨比丘犯戒等緣與欲不可成耶事。   受欲失欲人其一席作法重可許與欲耶事。   倒出失欲何時分可有耶事。   倒出失欲眾中滿四已後可有耶事。   壞眾失欲之樣如何耶事。   倒出失欲壞眾失不同何耶事。   受欲神足在空失欲通凡聖耶事。   今日與欲羯磨明日事可令被耶事。   受欲出眾坐處到禮堂等不可失欲耶事。   受欲人隱沒失分齊何程耶事。   沙彌以比丘可有為對首耶事。   結界事   結界時四方牆等有小牆等者唱時可穿之耶事。   結界時唱相若西下直至栗木內畔等為長久可唱耶事。   結界時引小繩其唱時不可唱內外事。   通結淨地時除僧住等者除緣歟體歟耶事有尼女山寺可為聚落界耶事。   無尼女如高野山寺可為蘭若界耶事。   曠野中為布薩等五六人暫時結界時樣如何耶事。   有蘭若等自然自蘭若等相廣結界時集僧樣何耶事。   僧集不和合不問答羯磨十緣中何耶事。   無場大界可行別受耶事。   布薩自恣事   布薩時依難急可略說戒樣何耶事。   布薩時難急眾退散。即難靜略前緣直索欲問和可行耶事。   有比丘無想作布薩中間撿出時。更作羯磨戒本自初可誦事。   布薩時唱清淨時分。序三問後乃至僧未散位可唱耶事。   說戒時誰遣比丘尼問必可作耶事。   自恣時不可用誰遣比丘尼問耶事。   梵網說戒時。三問後來唱清淨應布薩耶事。   眾布薩竟。自他所來比丘二三人行戒場可布薩耶事。   同界比丘三人沙彌眾多時。沙彌可行式布薩耶事。   說恣等時。說欲人眾多皆可禮拜耶否事。   說戒師若說欲人禮拜時下座。比丘若沙彌等皆合掌耶事。   眾布薩竟未布薩比丘來時更可行布薩耶事。   界內二比丘布薩竟未布薩比丘二人來更可行眾法布薩耶事。   布薩終行受日時自慶偈前後間何無苦見耶事。   有比丘無想作說恣等中間撿出時。有與欲說欲更可令作耶否事。   有露地行布薩等法時。羯磨竟中間去此座一尋可惡耶事。   行布薩等羯磨竟後。從外比丘入內不到眾者可惡耶事。   行說恣時。為召沙彌出堂。若露地去比座一尋時者可與欲耶事。   說恣四處道集界外何程可集耶事。   說戒時沙彌合讀五德十數。依何文耶事。   沙彌共大僧布薩時。沙彌布薩何住成耶事四比丘布薩時。四人必共戒本暗誦羯磨解可足數耶否事。   自恣時必本安居處可作耶事。   自恣時自分恣已出時可說清淨耶。可雲自恣耶事。   安居事   夏中有潤月時。安居作法可雲前三月若中三月等耶事。   潤四月中中安居人。夏五月一日安居人同日可滿耶事。   依命難等移夏他所時。受日可行耶事。   菩薩御時東國移夏。第二御時西國移夏。兩大德受日不為移夏耶事。   法同沙彌夏近日。受別受比丘戒不待通受可初安居耶事。   破初安居比丘可許結中後安居耶否事。初安居比丘被開常開五利限持正大衣人耶事。   在作法大界安居時。必可依作法界耶事。在戒場可許安居受日耶事。   一月受日未用依餘七日等緣可許受日出界耶事。   受日事   父母檀越等過重病難等而不請行時事何可牒緣耶事。   私三寶緣可許受日耶事。   小月受一月羯磨。如用大月等可依何月大小耶事。   七日受日出界滿返本界。即日不可許受日出界耶事。   七日受日等出界限內歸本界事來盡者限內亦可行耶事。   受目出界每日過根本所事者。他所夜宿可許耶事。   依七日緣一界內僧皆出界時受日何耶事。依半月一月緣一寺僧皆出界時受日何耶事。   大界安居比丘行戒場可許受日耶事。 衣缽受淨事   受持衣缽等在他處受餘衣等詞句小異常耶事。   缽坐具護持分齊。約作法與自然攝僧界可守耶事。   缽穿失受持分齊何程耶事。   六物體三衣缽坐具外針筒漉水囊隨一可通耶事。   分己物時。有針筒漉水囊二時。看病者可與何耶事。   薰缽時捨受持可薰耶事。   點淨衣後替衣色者重可點淨耶事。   借他長衣若缽可許受持耶否事。   買得他衣缽已價直小分殘可說淨耶否事。   買得他衣缽已價直一向未遣者不可說淨耶事。   以已說淨錢寶等所貿得錢寶等不可說淨耶事。   已說淨己衣受持後捨受持者。又可說淨耶否事。   我說淨衣借他後返時不可說淨耶事。   長衣開忌憶知已後。更可開十日耶否事。   護衣界十三步勢分。不論人衣有無界體自具耶事。   衣置自然勢分人在界內明出不可失衣耶事。   漉水囊必可持耶事。   坐具依破失受持分齊如何耶事。   減量坐具受持時何可稱耶事。   忌點淨說淨衣後憶可點淨耶事。   離缽坐具時可失受持耶否事。   錢寶縠米說即日內歟。又如長衣十日內歟耶事。   錢寶等說淨可真實淨耶事。   不足尺六八寸長衣可說淨耶事。   被耨不可說淨耶否事。   拔手綿不可說淨耶否事。   三衣缽等囊袋缽巾淨巾等不可說淨耶事。坐具說淨詞句可稱長衣耶事。   缽若藥說淨詞句如何耶事。   受持衣依破失受持分齊何事。   長衣小分未說淨時。六念如何可稱耶事。   依無食若食時忌不用缽時。中後必以水等可用缽耶事。   針筒必可持耶事。   鳥羽莖針筒持可惡耶事。   六念時少少落若誤作。後憶其落分有誤分計可作直耶事。   坐具可有心念受持耶事。   可許長坐具耶事。   偏切缽應受持耶事。   邊方長衣入手開十日。入手者限手取物歟。亦不爾通我物治定物耶事。   邊方入手長衣有比丘不說者可得罪耶事。紙衣許畜可說淨耶事。   褊衫與裙縫合著用可惡耶事。   縵二衣為從受持時無替可雲此縵等耶事。   於衣色和合衣和合淨樣如何耶事。   以絹作三衣著用可許耶否事。   入聚落時必可持三衣耶事。   若在佛前若聖教前僧前著袈裟不直向側身可著耶事。   六念中比丘算夏歲沙彌可算生年耶事。   六念必晨朝可作在之。可取何時分耶事。   沙彌以生年為次第。生年等以受戒可為次第耶事。   四人對首自恣詞句事。   亡者借物事。   加法盡形藥病差在法中前可食耶事。   鹽可為盡形藥耶事。   未受同宿依病緣可開耶事。   從遠所欲與比丘送物。未付前所與比丘死時者。其物可屬誰人耶事。   請依止已後和尚入界。又重出界。都不知後知更可請依止耶事。   受人依止必得畜眾法後可受耶事。   遇緣失受可有執持物耶事。   三衣之財份量。又裁時故實如何耶事。   三衣脫著樣如何耶事。   大小行時可脫置袈裟。近遠分齊如何耶事。   著大衣時不可禮人耶否事。   處處靈佛參詣著小衣時不可禮拜耶事。   若無七條時著五條入眾食及禮拜等可作耶事。   大衣受持五條從衣時不可作務耶事。   欲坐倚師若床等時。必先以手按後可坐耶事。   今褊衫縫合祇支覆肩故。即祇支覆肩可得意耶事。   當門徒褊衫與裙著樣異他門徒。依何證耶事。   買他缽價直已與他竟缽未取。賣者薰報知不取過限者有耶事。   三衣長廣量隨人可通量耶事。   以小段物用補衣卻刺不可須說淨點淨耶事。   入聚落必可著大衣(見)爾者必可著耶事。   渡大河時中間欲吐唾時如何耶事。   僧食一味食故。一界多所作相免盜。別施主食一界多所作相可免別眾事。   知法人可供養在之。爾者僧堂異眾加增可供耶事。   如今室場未受同宿護樣如何耶事。   □花等火淨人人置河水等後生芽時。又可令淨耶事。   多衣同時說淨樣如何耶事。   生草木花等縛束令火淨樣如何耶事。   飯齋汁等熟物可令作水滴淨耶事。   新履物等必淨人等可令淨耶否事。   東西兩國下向時。海道若律等所可宿何家耶事。   食常住時食非時藥時。必作相可食耶否事。   扇若枕屏風色紙等畫交金銀薄等不可取耶否事。   乘馬及鞭白拂褲弓懸等畜用可惡耶否耶。   律宗不審事。  露處取紙燭犯否事。   六念可改耶否事。   沙彌不受食等如何耶事。   淨施主任處分齊如何耶事。   護缽之界同三衣耶否事。   金薄佛像佛具得捉否事。   坐具每日必可敷耶否事。    菩薩仰雲興正菩薩仰。或依古抄或依傳聞。   仰雲第二長老仰。或依古抄或依傳說或依親承。   師雲泉公律師。或依彼抄或依親受。   準雲私準本文等意。   真圓律師相傳般若寺導公大德自籠抄。此抄內。私雲。菩薩東闍梨第二長老西闍梨。西琳寺大谷太子堂。   律宗行事目心鈔(上)   問。清淨比丘犯戒等緣與欲可不成耶否。 師雲。人師設異釋。學者及異義不成之義善也。   問。受欲失欲人。其一席作法重可與欲耶。 師雲。長老仰雲。失欲人。本部他部四十九人之中十三難。三舉二滅。命過比丘尼式叉尼沙彌沙彌尼狂人痛惱亂心覆藏。別住六夜。此二十九人不知與欲。後依自言等失欲。此人更不可與欲。餘二十人。一席之作法可與欲也。體淨故。本律說與餘者遮十三難等不遮體淨。濟緣記雲。界外場上並是體淨。自重可與。何必餘人(等文)。   問。倒出失欲何時分可有耶師雲。一義露地偈已後。一義堂內引入後。一義坐列已去(云云)堂內引入已後義善也。   問。入堂僧眾滿四已後。可有倒出失耶。 師雲。正源記釋雲。倒出謂持欲到僧未說卻出(文)此釋滿四已後(見)。   問。壞眾失欲樣如何耶師雲。僧集已後。若未說前。依難來諸僧皆退散失。若一人住不失(見)若已說同事也。以後可爾(見)。   問。縱一人住。未說前受欲人出堂內不倒出耶。師雲。倒出眾都不退散失。此依眾壞失故。一人住出堂內不失也。   問。神足在空失欲(見)彼受欲人局聖者耶。又凡夫上可有此失欲耶師雲。凡夫上可有也。兩足同時舉不著地者。此位可失欲。抄批釋此旨見。   問。今日與欲羯磨明日事可令被耶否師雲。今日與欲明日出失。猶有說恣等事者。重可取欲也。資持等釋爾見。羯磨事雖不見。凡羯磨不可令被明出事故。重可作也。資持等釋。且釋與欲一邊也。   問道場禮堂等處。既非眾坐處。到彼可失欲耶否師雲。不可失欲也。若中間有障者可墮隔障。若無隔者。覆處從本依離比座見聞失欲。此等不離故不可失欲也。   問。受欲隱沒失者。其分齊何程耶師雲。雖不見分明釋。準處處釋。身份隱不見分可失也。若井窨等。若板敷等下入不見者可失欲也。   問。沙彌以比丘可有為對首耶否師雲。一界內無同類時。開與欲一法也。說戒篇又大抄記可見之。亦共大僧自恣時對五德也。   問。結界時。四方牆內若外別牆等有之時。內畔若外畔唱時可穿之耶否仰雲。牆付可穿之。若透不唱無苦見也。   問。結界時。西下直至標木內畔若外畔等久固作法時唱無苦見耶否仰雲。如四王院南門。分明眾僧可緣樣不可有苦見也。   問。引小繩唱時可唱內外耶否師雲。繩微細故不可唱內外歟。   問。通結淨地時。除僧住行來處者。除體耶除緣耶師雲。如攝衣界除村除緣也。   問。有尼女。山寺依結界集僧時。聚落蘭若間何界可得意耶仰雲。聚落界可得意也。   問。無女人如高野山寺。聚蘭中何耶師雲。寺僧雖單界。不如俗人前。蘭若界可雲也。   問。曠野中五六人結界作布薩等時。如何可結耶師雲。四方角立標。自其標直至其標等唱可結也。   問。在六相自然中結界時。自相廣結時集僧樣如何耶師雲。自相廣結時。不依相可集標內也文見。   問。僧集不和合不問答。羯磨十緣中何耶   仰雲。僧集不問答第四緣也。和合不問答第五緣也。其故者。行宗一上十緣中。六問答四不問答(云云)四五六七九十。此六緣用問也。一二三八。此四不用問也。既用問者入第四緣。明知。僧集不問答是也。   問。無場大界可行別受耶否師雲。西琳寺御義不可行(云云)戒壇圖經見故。長老仰雲。可行(云云)資持上一。除大界不行法。不除受戒法。又跋摩結水界行受戒。又記主釋受戒所依處。雲或就大界或就戒場。此等文分明也。明知。圖經且約有場大界也。長老御義順諸文也。   問。布薩時難緣急時。可作略說戒樣如何耶仰雲。白竟難來誦序竟雲餘者僧常聞。若不及誦序者雲。今十五日布薩時。各正身口意莫放逸可去見。   問。作布薩依急難來不及作羯磨退散。即日難散。作布薩時。略前緣維那行事等。直索欲問和可作耶否仰雲。直索欲問和可作也。   問。有比丘無想作布薩。戒本中間檢出時者。直白計作直。戒本可誦讀耶否仰雲。更作羯磨戒本自初可誦也。   問。布薩時。唱清淨時分。何位可唱耶師雲。序三問竟。乃至後序後唄終僧未退散位來可唱見。   問。說戒時。誰遣比丘尼問必可作耶仰雲。無二十夏比丘不可及略作法。不可作問。可作法程可作問也。   問。自恣時不用誰遣比丘尼問耶否仰雲。不可問其旨釋見。記雲。以說戒時尼請教誡身不現前。有無俱問。自恣不爾。縱有不問(文)。   問。梵網說戒時。三問後來可唱清淨耶否イ正安二年仰雲。三問後來可唱也。   問。眾布薩竟自他所來比丘二三人行戒場布薩可惡耶否菩薩仰雲。戒場上布薩難緣開之。自外來眾布薩竟等緣可開也。   問。同界比丘三人沙彌眾多時。沙彌眾法布薩可作耶否菩薩仰雲。凡不可有苦見歟。但無比丘眾法沙彌行事儀不當故不可作也。   問。說恣等時。說欲人眾多時。皆同時可拜耶否菩薩仰雲。比丘三人可同禮。不可及四人已上。沙彌眾皆同時可禮拜也。   問。說戒師若說欲比丘等禮拜時下坐。比丘沙彌等皆可合掌耶否菩薩仰雲。非受禮拜儀。恭敬心皆可合掌也。   問。界內眾法布薩竟未行布薩。比丘來時者更可行布薩耶否仰雲。外來比丘。自界內比丘眾多。更可行。不爾者後來比丘別所可行(見)。   問。界內二人比丘對首。布薩竟未行布薩比丘二人來時。更可行眾法布薩耶否仰雲。更可行也。   問。布薩竟行受日時。後唄竟自四快偈前可作耶。又後可行耶仰雲。前後間何不可有苦見也。   問。有比丘無想作說戒自恣等。中間檢出時。羯磨說戒等作直。如其若有與欲說欲時。更可與欲說欲耶。又以前可用耶正和二年四月五日仰雲。與欲說欲不依別眾成法故用前。更不可作與欲說欲也。   問。露地布薩自恣等時。羯磨竟去比座一尋者可惡耶師雲。可惡可謂別眾也。   問。布薩自恣時羯磨以後。自外比丘來入界內不到眾中者可惡耶否仰雲。一向不到者。入界內後說恣事不可成。別眾故。若布薩唱清淨行間。戒少少誦之。若共自恣行間。兩三人自恣不可有苦見也。   問。說戒自恣時。沙彌召來出堂內。若露地去比座一尋作相時。與欲可去耶否仰雲。說戒正宗已竟。自恣比丘竟。其上事作止故。不與欲不可有苦見也。   問。布薩自恣時。可四處通集在之。然者界外何程可集耶師雲。釋文雖不分明。可召作法界處近自然界分。至作法界各結故。雖不召不可有苦見歟。   問。當時說戒時。沙彌令讀五德十數事在之。令讀五德十數出何文耶準雲。祇園圖經出也。   問。沙彌共大僧布薩時。沙彌布薩何位成耶師雲。或五德十數位。或教敕位。或後序位。多義在之。後序成義善歟。   問。四人布薩時。共戒本暗誦。羯磨誦解可足數耶師雲。一義雲。必四人俱戒本暗誦。其上解羯磨可足數也。一義雲。雖不暗誦戒本。解羯磨者可足數也。律中不覺戒本行他寺。各一篇二篇可誦說故。後義為善也。   問。自恣必本安居處可作耶。又餘處可作耶仰雲。凡本安居處可作見。然局安居處不見。前餘處自恣不可有苦見也。   問。自恣時。與欲可與欲自恣見。然而眾中自分自恣畢出時。可雲與欲清淨耶。又諸眾自恣未終。猶可雲與欲自恣耶師雲。自分自恣已竟出時。可雲與欲清淨也。   問。夏中有閏時。結夏前三月。若中三月等可結耶。又前四月中四月等可結耶乾元二年仰雲。有閏時如常。前三月若中三月等可結也。不可結前四月也。   問。閏四月中中安居人夏何日可滿耶師雲。至八月一日可滿也。五月一日安居人同樣可滿也。閏月非本月故不入數也。   問。依梵難等移夏時。受日可出界耶否應長元年五月二十一日仰雲。依難緣不住本界。移他處人無可受日理故不可受日也。   問。菩薩御代願證大德西國下向時。中長老御代良緣大德東國下向時。用受日下著後被移夏(云云)然如此可行耶否師雲。兩大德可有上路儀有受日程。夏內上洛難葉故。無力被移夏也。依難移夏人不可及受日也。   問。法同沙彌夏近日受別受比丘戒。先依別受安居後受通受。又安居如此二度可安居耶。又別受安居不作。待後通受一度可安居耶仰雲。二箇度安居不可有待後通受可安居。但至後安居日未受通受者。依別受可安居也。   問。破初安居人可許結中後安居耶否。 應長元年閏六月十六日仰雲。五分律文。可許結中後安居(見)雖爾南山靈芝御釋中不見依用。然前者末學。輒不可依用也。   問。初安居比丘被開。常開五利限持正大衣人耶。又通不持人耶師雲。限持正大衣人。不開不持人文見。又不可受功德衣。正源記等可見之。   問。在作法攝僧界安居時者。必可依攝僧界耶。又可有依伽藍耶師雲。有作法攝僧界處安居時。必可依作法界。不可依伽藍。記雲。若僧坊界定須依界(文)。   問。在戒場可許安居受日耶師雲。尼鈔釋可許(見)但輒不可行也。   問。依三寶事行一月受日未用。依餘七日事可許七日受日耶否師雲。別事故可許七日受日也。   問。有父母若檀越等受重病若遇災難等時。不請為助彼受日事如何可牒耶仰雲。牒檀越事可受日也。   問。私三寶緣可許受日耶否延慶元年仰雲。業疏齊緣等意。為私衣食。或為通利阿含梵動等經可許受日(見)然者私三寶緣可許受日也。為邪命總別共禁之。如法總別共可許(見)。   問。受一月羯磨法。受月可有大小。用月可有大小。然可依受月大小耶。又可依用月大小耶仰雲。雖有異義可依用月大小。   問。受七日法出界第七日還本界竟。若有緣者即日受日可許行耶。又必經一夜第八日受日可行耶菩薩仰雲。必經一夜第八日受日可行。行事鈔等意。必經一夜受日可行(見)。   問。受七日法出界。經二三日還本界。經宿事不盡者。七日限內亦可許行耶否。 師雲。事不盡者。七日限內可許行(見)。   問。如般若寺僧受招提寺講經請。受日行講經時。不闕彼經往西大寺夜宿可許耶否仰雲。不闕彼講經事者。不可有苦見也。   問。夏中依七日緣寺中僧皆出界時受日如何耶仰雲。一義雲。停一人可為諸人對首。出界人不可受日(云云)一義雲。互為對首可受日文對出界人不可受日。不遮故後義好也。   問。界中有五人比丘。依半月一月緣皆出界時受日如何耶師雲。四人能秉一人所為五番受日可行也。五人自恣時。二度如差五德。互作能所可受日也。   問。大界安居比丘行戒場可許受日耶師雲。大界安居比丘行戒場。不可許受日文見。   問。受持衣缽等忌置他處。受持別衣等捨故前衣等時。詞句可不如常耶否師雲。此手不持捨故。可雲彼安陀會彼鬱多羅僧等也。   問。缽坐具護持分齊。約何界可守耶師雲。仰雲。作法攝僧界可守攝僧界之內。自然界可守六相自然之內也。   問。受持缽穿失受持分齊如何耶師雲。粟漏程可失(見)粟五穀通名也。米等漏程可失受持也。   問。付六物體三衣缽具外可加針筒耶。又可加漉水囊耶師雲。針筒漉水囊。隨有何通(見)。   問。分己物時。針筒漉水囊二俱有時。看病比丘可與何耶師雲。可與針筒也。   問。薰受持缽落先薰故。捨受持可薰耶否師雲。長老仰雲。雖摩落先薰盡不落然故不可捨受持也。   問。點淨衣後染替色者。重可點淨耶否師雲。重不可點淨也。已點淨衣故也。   問。借他長衣缽可許受持耶菩薩仰雲。借他衣受持文許之。借他缽受持文不開之。   問。買他衣缽。衣缽已受取。價直少分未遣可說淨彼衣缽耶否師雲。衣許借受持故。未辨終可說淨也。缽不許借受持故。未辨終者不可說淨也。   問。買衣缽等。一向價直未遣時不可說淨耶否仰雲。價直一向未遣者不可說淨也。   問。相當已說淨物而貿易。更不可用說淨耶否仰雲。鈔二衣篇引多論雲。若說淨財寶及以衣財。若人貸之後時。寶還寶錢還錢。乃至衣財相當者不須說淨。若還不相似物。更須說淨。以非異來貪貯過少(文)。   問。我已說淨衣借他令受持後還時。重不可說淨耶否仰雲。不可說淨也。以異人前說淨之法不可失故也   問。長衣開忌在之。然者假令得衣。第五日忌經多日後憶。憶得已後。更可開十日耶。又憶得已後。開五日通前十日可開之耶師雲。雖有異義。不忌前日與憶得已後日。取合十日之分可開之也。更不可開十日也。文更可開十日(見)然而可依急歟。   問。護衣十五自然界。四分意者。立十三步勢分。不論人衣之有無勢分可有耶仰雲。不論有無可有也。勢分者非人衣勢分。本藍界等體。十三步分為藍界等所攝也。   問。衣置自然界勢分人。在界內至明相出衣不失耶否師雲。雖有異義可不失衣也。文釋見。   問。漉水囊必可持耶否師雲。六物隨一故必可持也。不可過半由旬在不也。   問。坐具破失受持分齊如何耶師雲。依破失分齊文不見。不堪坐用程破可失受持歟。   問。自量少坐具受持時。不可雲應量作耶師雲。坐具減量如法在之。依此可雲如法作也。   問。忌點淨說淨衣。後可點淨耶師雲。說淨已後可點淨也。   問離缽坐具可失受持耶否師雲。可得離缽坐具罪。不可失受持(見)。   問。錢寶穀米說淨同長衣。十日內可說淨耶。又即日可說淨耶師雲。雖有異文異義。同長衣十日內可說淨也。不說犯吉也。   問。錢寶等說淨義。是可真實淨耶仰雲。真實說淨義也。資持下一雲。錢寶等主心施俗人復是真實義無展轉(文)此釋見。   問。不足尺六八寸長衣可說淨耶師雲。長廣俱不足衣。又一方不足衣可說淨也。不說淨者可得吉(見)。   問。被耨可說淨耶否師雲。雖異義菩薩仰不可說淨。又諸文不可說淨(見)。   問。拔手綿可說淨耶否菩薩仰雲。不成衣缽故不可說淨也。   問。三衣缽裹袋缽巾淨巾缽覆不可說淨耶否師雲。此等物衣缽具故不及說淨也。 問。坐具說淨時詞句可雲長衣耶。又可雲長坐具耶師雲。可雲長衣也。請說淨主文衣藥缽在之。坐具可收衣中也。   問。缽說淨時詞句如何耶師雲。衣說淨詞句替所。長衣所云長缽著用處雲受用替也。長藥時。長藥服用替也。   問。受持衣依破失受持分齊如何耶師雲。雖有異文。多論意。緣切可失受持(見)可依用之也仰雲。可依多論也。   問。長衣多分已說淨。小分未說淨時如何可雲耶師雲。可雲長衣多分已說淨小分未說淨過一日等也。   問。無食一向不食時。又食時忌不用缽時。中後必以水等可用缽耶師雲。仰雲。食時必以缽可食在之。中後為用缽何求水等耶。不可爾。乞食比丘不得食空缽雲事在之。必日別可用缽不見也。但忌時墮慢可得罪也。   問。針筒必可持耶師雲。善見不持針筒者犯吉見。然者可持歟。   問。鳥羽莖作針筒可惡耶仰雲。骨類故可惡也。作不可持也。   問。作六念已後。或隨一忘或隨一惡作在之時。憶念自初皆可作直耶。又其隨一可作直耶師雲。別別事故。其隨一可作直也。   問。坐具心念受持可有耶師雲。一義不可有。諸文不見。故一義可有同衣缽受持故。豈無人不受持耶。後義善也。   問。可許長座具耶否師雲。一義不可許。一事足故。一義可許。業疏等中。坐具可說淨見。後義好也。   問。偏切缽應受持耶否師雲。應受持也。律說五綴缽者。食以後取放洗缽也。彼缽既許受持(見)此何不然耶。   問。邊方開長衣入手開十日(云云)入手者限手投物耶。又雖不投手。我物治定物可通耶師雲。一義我物治定物通。不可過十日也。一義限手投物。手不投者。雖定我物不可及制也。後義好也。   問。入手長衣有比丘不說者可有過耶師雲。邊方開內邊地比丘無故。開五人受具。有人依開者得吉。準此有人不說者可得吉。但謹護人不可有罪歟。   問。紙衣許畜可說淨耶否元享三年十二月十日師雲。紙衣輕重儀外道服有之。大國事歟。邊方可許歟。然者可說淨也。   問。褊衫裙縫合。褊突著人在之。無苦見耶否菩薩仰雲。某老者著人人候。非法衣者努努不可著申不著候。後人人可被知此旨也。   問。縵二衣為從衣受持時詞句可異耶。又可同耶師雲。縵五條為從受持時。縵七條為從受持時無替可雲此縵安陀會也。   問。色和合淨衣和合淨樣如何耶師雲。以未點淨未說淨小分衣。已點淨已說淨衣卻刺縫付。色同已默淨。衣同已說淨。別不用點淨說淨雲色和合淨衣和合淨也。已點淨未說淨衣縫付。衣和合淨一邊也。   問。以絹作三衣著事可許耶否菩薩仰雲。以絹作三衣著。律中可開(見)在宇治寶藏。見先德三衣。多絹三衣也。招提和尚三衣中一具布。然而如來著粗布僧伽梨在之。絹三衣不著御歟。天台大師南山大師。絹三衣不著(見)而律不制之。得慈悲服名。三衣絹作著事不可爾歟。   問。入聚落之時必可持三衣耶準雲。十誦律雲。若不持三衣入聚落犯罪(文)羯磨經中引此文也。然者必持三衣可入也。   問。於佛前若聖教前僧前著袈裟時威儀如何準雲。三千威儀經意制背向。資記釋意。若側身若屏處可著(見)然者不背向側身可著也。   問。六念中比丘算夏歲。沙彌可算生年耶仰云爾也。礪疏第八本雲。俱等安居具或有數歲下三不爾者何。答。以有師徒位別依止分齊教誡尼等。下三無此故不歲。故房舍揵度中下三眾等以生年為次第(文)。   問。六念必晨朝可作在之。可取何時分耶仰雲。資持雲。晨朝不作止犯六吉(文)此等釋意明相出位可作(見)辰初分內可作。不可過此也。   問。沙彌以生年為次第。生年等以受戒可為次第耶仰雲。可云爾也鈔雲。四分沙彌當以生年為次第。若生年等者。應以出家年為次第(文)記雲。若據亦取受戒前後分上中下。此約多人。初受排次為言。生年即俗年長。約出家年即入道前後(文)。   問。四人對首自恣時詞句如何哉仰雲。鈔文有諸大德等。羯磨經有三大德等。然而羯磨經可為本也。   問。亡者借物多輕物等少時不用作法直可返耶。又用作法可返之耶準雲。第二長老御時。菅原善光寺如寂房他界之時。依借物多可返彼方。有仰不及作法即令返彼方給。此樣者不用作法可返之歟。   問。加法盡形藥病差。在法中前可食耶。 仰雲。不可食。行宗記可見之也。   問。鹽可為盡形藥耶仰云爾也。   問。未受同宿依病緣可開耶否仰雲。十誦意。病緣可開(見)。   問。從遠所欲與比丘送物。其物未付前。所與比丘死時者。其物可屬誰人耶仰雲。分明雖不見釋。可屬能施人也。   問。請依止已和尚入界失(云云)然後和尚入界又重出界。都不知後知。更可請依止耶否仰雲。都不知入出故不可有過。雖爾失故更可請也。   問。受人依止必得畜眾法後可受耶否仰雲。必得法後可受。不爾得罪。其旨文見問。遇緣失受可有執持物耶菩薩仰雲。故未具令觸者。不問持不持可失受。所謂可失受惡觸。誤觸受直可食也。   問。三衣之財份量。又裁時故實如何耶師雲。五條周尺一丈三尺。七條三丈三尺。大衣八丈可用意歟。又裁故實。緣分裁後五切。其一三揲。一分切為短。二分切為長。餘二衣可准之也。   問。三衣脫著樣如何耶仰雲。欲著衣。衣近置脫所著衣。其手未離前取後衣。放前衣可著也。暫不可離身見。故能能可有用意也。   問。大小行時可脫置袈裟近遠分齊如何耶仰雲。南山御釋中雲。設令大小便出入。袈裟近身七步(文)此釋意。周尺四丈二尺分齊遠不可置也。   問。著大衣時不可禮人耶否仰雲。師若上座不可禮。但四人已上僧可禮。鈔下一可見也。   問。所所靈佛參詣著小衣時不可禮拜耶仰雲。著小衣不可禮文見。便宜善著七條可禮。難治之時一心生恭敬可致念誦也。   問。若無七條時著五條入眾食及禮拜等可作耶仰雲。依失衣著時可作食禮等也。   問。大衣受持五條從法時。著之不可作務耶否仰雲。不可開。若七條為從衣時可開。但可反被也。下一可見。   問。倚師若床等欲坐時。必先以手按後可坐耶仰雲。必以手按後可坐。下一見。   問。今褊衫祇支覆肩縫合故。即祇支覆肩可得意耶仰云爾也。資持釋可見也。   問。當門徒褊衫與裙著樣異他門徒依何證耶仰雲。祇支先覆肩後故。又異俗著衣。故裙異俗。故裙可被左衽旨資持釋見。可見彼也。   問。買他缽價直己與他竟缽未取。賣者薰報知不取過限者可有犯耶否仰雲。可犯未薰位不可有犯。若買已薰不待報知過限可犯也。   問。三衣長廣量分齊通三衣。二肘四肘三肘六肘半。是小大定量也。此量內隨人可通量耶仰雲。此內不減不增可通量也。五分通量樣。必定肘量。其內不見可通量。只隨人可定量說歟。爾者其以各各人肘量可定。二肘四肘等歟。鈔可見也。   問以小段物用補衣卻刺。不可須說淨點淨耶仰雲。不可須也。鈔下一可見之也問。入聚落必可著大衣(見)爾者必可著耶否仰雲。凡可著(見)雖爾入袋繫頸入不可有苦見。五百問論雲。不能著大衣者。但持著肩上行者不犯(文)。   問。渡大河時中間欲吐唾時可如何耶仰雲。吐手中後可棄水中。此旨善見文見。又人不用水無苦見(見)。   問。僧食一味食故。一界多所作相免盜。別施主食一界多所作相可免別眾耶否仰雲。多論分明制之。不可及論事也。   問。知法人可供養在之。爾者僧堂異眾加增可供耶否仰雲。僧堂不可爾。別所可供衣物。自上次第引故。許不平食都不許之故也。   問。如今室坊未受同宿護樣如何耶仰雲。菩薩仰雲。今度戒法興行初。如律不宿一室。未具一所令宿。然而為攝僧依難治。於一室內空所擬露。於部屋內令守。聊背律文歟。但依攝論意如此令行也   問。□花等令火淨令置池水等。後生芽時又可令淨耶仰雲。取無芽處計者。不淨不可有苦見。此分已淨故。若欲用後生芽者。令淨已淨分無苦。證為記識受生薑後生芽。其物善見釋雲。芽處更淨非生芽處得食(文)已非生芽處得食。前非牙處自採不可有苦見也。   問。多衣同時說淨時樣如何耶仰雲。以帶等物多衣一結合歟。若入裹一結口歟。如此可說淨。一縛束同一衣故。皆可成說淨也。   問。生草木花等縛束令火淨樣如何耶仰雲。縛束束物可令火淨。一所縛束皆相連。同一物故不可有苦見也。不相連者別別可令淨之也。   問。飯齋汁等熟物可令作水滴淨耶仰雲。律法式皆有深意。小事不可令輕。必可令淨也   問。新履物等。必淨人等令淨耶否仰雲。必可令淨。沙彌淨人等令著下至七步可令步也。業疏等可見也。   問。東西兩國下向時。海道若津等處可宿何家耶菩薩仰雲。不可宿君長者家。衒賣女色家故。可宿餘家也。但餘家為與女宿戒。可宿無難家也。   問。食常住時食非時藥等時。必作相可食耶否仰雲。作相可食。不爾者可犯盜(見)必可作相也。   問。扇若枕屏風色紙等畫交金銀薄等不可取耶否仰雲。凡不交金薄等畫扇不可爾。覺何況交金銀薄等薄等不可取之也。捉寶戒急被制。鈔記文釋可見也。   問。第馬及鞭白拂褲弓懸等畜用事可惡耶否仰雲。鞭等畜用。僧綱篇引諸文深誡之。不可有事。乘馬事。其凡道人不可爾旨分明見。雖爾病者被開揵人不被開。當時氣力不堪故。乘馬事在之歟。乘無力事畜用左樣物等事不可有。故菩薩極樂寺故長老。一期都不乘給也。能能可有存知也。   律宗不審   問。露處取紙燭犯吉事鈔中三雲。僧祇若抖擻火炬在灰上瓦上不得在生地(文)談雲。準知。不然地上者無罪歟。   問。六念改否資持上三斥世濫已雲。故須清晨念定。不容後改。亦有念已復從他請。貪情恣任無由約也(文)。   問。沙彌不受食等如何事鈔下四雲。五分下三眾無故造罪亦吉羅。四分律結吉羅。謂無緣而損傷。乃至不受食殘宿自煮等。無人則開。有淨人故作則結吉羅例之(文)談雲。不受食等。若無淨人。設有比丘可開之歟。   問。淨施主住處如何事鈔下一雲。僧祇齋三由旬知其存亡。五分知其在世在道。薩婆多施主若死若入異國。更求淨主等。四分無文。隨意採用(文)記雲。僧祇必在百二十里內。五分取知不定近遠。多論須在本國。然國境廣遠。但約州郡不可相聞理須別請(文)談雲。當世行事依五分說歟。但十日之內可聞存亡。以為分齊歟。故僧祇曰。若不知施主存亡便失淨法不得過十日(文)問。護缽之界同三衣否事鈔下二雲。問。但畜一缽不加受法。過限犯捨否。答。不犯。由是制畜事同三衣。但犯不受持缽罪。若有長者準衣說淨(文)記雲。前編所明三衣不加過日非長。今欲例同一缽故問釋之(文)料簡雲。問答大意。雖為顯於過日非長之由。準由是制畜事。同三衣之文。若衣缽同用十五自然等歟。   問。金薄佛像佛具得捉否事鈔中三雲。僧祇中○若四月八日及大會供養時。浴像金銀塔。及菩薩像供養具有金銀塗者。使淨人捉。若倒地者佐助捉無金銀處。若塗遍者裹手捉(文)記雲。裹手捉者。恐損壞故。暫開佐助。世有持戒者。裹手捉錢愚教之甚(文)料簡雲。恐損壞故者釋佐助淨人之由。若爾者無倒地之緣不開於裹手歟。   問。坐具每日必可敷耶否事鈔下一雲。其用法大同缽也(文)記雲。持用犯皆無異故(文)鈔明缽受用行護法雲。五百問雲。若一日都不用缽食犯墮。重病者開不用。若出界去經宿不失(文)付之有二義。一義雲。夫缽者受食之器故不用罪。坐具為坐儀之具。不坐無制。多分是同不遮少異。故鈔雲。釋同也。一義記既雲皆無異故。何必除日用耶。若用彌是精進。何意除是耶。前義難雲。無益。苦行還同外道。欲辨佛制須知大意。何者為坐求坐具。為坐具不求坐。若雲每日用者。所謂為坐具求坐也。更無理。若雲一切同者。受用行護雲。一科一切可同耶否。若爾者不審尤多。   已上七箇條者。去弘安三年興正菩薩(御年滿八十)御時。本寺末寺智行有德眾會精談之後。備和上之高覽所被定置也。   律宗行事目心鈔(上)   本雲。自去延慶元年之秋始迄於嘉曆參載之春季。已上二十一箇年之際。為同止作之隨行。漸漸類聚諸律之要文。為全和上之嚴判。連連抄記庭訓之行事焉而已。定謬解多端歟。仍所慎外見也。冀法燈久捶兮長耀九天之迷路。戒香遠薰同證三佛之覺果而已。   嘉曆三年(歲次戊辰)三月中旬候釋沙門忍仙謹記一校畢觀亮。   菩薩仰雲興正菩薩。或依古鈔或依傳聞。   仰雲第二長老仰。或依親承。或依舌鈔或依傳說。   師雲泉公律師。堯海定泉。或依彼抄或依親受。   準雲私准本文等意   律宗行事目心鈔(中)   問。盡形藥局丸散湯膏煎等作耶。又通胡椒生薑等當體耶師雲。雖有異義。局丸散等。生薑等當體時藥也。可作盡形藥物體也。鈔中三引五百問文。其文雲。中後一切有形之物不得入口中(文)同中三記雲。五百問有形物語通四藥(文)諸文局丸散等(見)問。三藥加法局中前耶。又通中後耶師雲。非時藥七日藥加法局中前。盡形藥加法通中後也。三藥記識必可限中前也文見。   問。三藥隨受隨飲通中前中後耶師雲。通中前中後也。   問。不加法三藥中前無病可服耶師雲。中前無病服不可有苦見也。加法三藥無病者中前不可服也。   問。任運失受樣如何耶師雲。時中手受四藥放置過中。加法三藥過期。非時單手受三藥停過須臾。皆任運失受也。   問。轉味失受樣如何耶師雲。時中單手受四藥。於時內藥味轉變。不論手持不持失受。非時中單手受三藥同事也。又時中加法三藥。非時中加法盡形藥。不論時非時持不持轉味皆失受。鈔雲。樂變成酒酒變成熟。並失本受(文)轉變不失受。   問。七日藥說淨了。六念第四念可念說淨耶師雲。勿論可念。鈔文雲。衣缽藥等隨有者念說淨(文)如是釋故不可及疑事也。   問。受時食若盡形藥等。乍手持令觸沙彌等可惡耶師雲。比丘食乍手持。沙彌等令觸非法。可失受惡觸。鈔等文可惡(見)。   問。六念第二念。僧食後可食請食等耶否師雲。此事唐土人師及異義。菩薩仰雲。可許食也(云云)當世此事常在之歟。本律中常乞食比丘不得乞食。然居士請與食食之(見)彼比丘朝六念。定可作我今食乞食。常乞食比丘故。然食請食(見。)爾者無所念食時食餘食證據也。   問。無所念食時食不念時。更第二念可作直耶師雲。不許改作故不可作直也。   問。第二念僧食。然有僧食不食僧食。食請食施主食等可許耶否。若不許者食可得罪耶師雲。雖有異義不可許。若食可有違念罪。有念食以無可許之道理也。   問。非時漿者限生葉等可作耶。又作散等後和水若湯漉清若舉清可作耶師雲。作散等後和水等清可為非時漿(見)。 問。茶湯可非時漿耶師雲。如澄薄捶。又雖滋澄分可為非時漿也。散位若滋捶盡形藥。無病者輒不可服也。   問。足食犯。今師正義者。付正食境足可有犯在之。然者小分不足正食用可開耶否菩薩仰雲。律意可許(見)雖爾當世用者惡可有足食犯歟。覺故不可爾申也。   問。粽舉□[米*(十/だ/玄)];可為正食耶否師雲。無義可正食也。   問。不正食和正食小分得不正食名物可為不正食耶否師雲。正和不正小分可被唱不正名物可為不正食也。唱善。設不唱不有苦見也。   問。從淨人等受食時。不持手器物等落入更可受耶否師雲。受手若觸器物等落入更不可受。不觸直淨人手落入更可受也。   問。加法盡形藥無遇緣失受耶否師雲。雖及異義。口法不可失。手受可失歟。然者淨人等令持事不可有也。   問。黑米_無食時可作火淨耶否師雲。黑米生物故。食用可為火淨也。   問。為比丘紙未曾水作時。自手取紙與淨人等可惡耶否師雲。可惡。可有惡觸罪也。   問。為比丘比丘自手書符時。紙墨及墨付筆等受可書耶仰雲。受可書也。不受書與可有不受等罪歟。   問。法同沙彌。以比丘為能授人可受食耶否師雲。下位對上位受食違儀。故不可有事也。但不可遮受成事也。   問。大麥小麥粟稗黍飯餅糒等正食不可食中何耶師雲。正食也。其當體不正食也。作飯等者正食也。十誦十三粟莠子□麥等正食(見)。   問。已足食比丘。作餘食法食。又病者殘食小分食後不作法食食。又非病者殘食可食耶否師雲。不作法食。又非病者殘食正食不正食不可食也。多論文制之也。   問。足食犯於境足食犯在之。然者受食分齊。可定境足不足耶師雲。受食分齊可定境足不足也。依不受食不可定境足不足也。諸文如此(見)。   問。薄粥不作聲吸食事不可有苦見耶師雲。不作聲吸飲不可有苦見也。僧祇文見。   問。小麥餅喫切食可犯遺落耶仰雲。小麥餅喫切食可犯遺落也。小分切一口一口可食也。   問。淨人果俱在不淨地。以爪刀淨食可食耶否準雲。濟緣記二上雲。成淨不可食。爪刀雖非內煮非處故(文)此文分明。更不可疑也。   問。破戒比丘受食通餘比丘耶否師雲。初二兩篇違犯比丘受。不可通餘比丘。下四篇違犯比丘受。可通餘比丘也。下四篇違犯比丘。足數生善門法故也。   問。施主食僧食請食如何分別耶師雲。入廚庫已食僧食。施主不入廚庫。別營食施主食也施主請施食請食也。   問。已足食已比丘為自食。或為餘比丘受食成受耶否師雲。或如法為作餘食法成受。或非法為自食受免不受罪文見。以此意思。為自食成受。為餘比丘不可成受也。   問。已足食已比丘。為餘比丘受食不可成受有其謂。為病者可開成受耶否師雲。為無病比丘不可成受。為重病比丘可成也。例證者。無病比丘不可食盡形藥。為病者許加法二受並成。此不可食。為病者可開成受也。準雲。仰趣無未足食比丘時。為重病者可開之。   問。足食犯行住坐四儀犯見。然者乘馬乘船時。其馬其船止時食。馬行船行猶食。可犯足食耶否師雲。雖有異論。不可犯。其故足食戒之下釋。被舁床等行行時。猶此坐攝見證據分明歟。   問。一施主食一坊中皆食時。不作次第請。   又不送眾僧食處一分食可免別眾食樣如何耶仰雲。部屋部屋二三人入食者。不可犯別眾食也。有隔食處不滿四人故。   問。內煮內宿樣如何耶準雲。行事鈔下二意。內煮依處不淨地比丘有無皆犯。淨地有無俱不犯。內宿依比丘。於淨地不淨地二處有比丘犯。無比丘者二處俱不犯(見)。   問。時已前不正食點心食可惡耶菩薩仰雲。律意雖開。當世食可生足食等罪歟。覺故立僧制。病者不制限也。   問。比丘自手受茶捶可惡耶否仰雲。有沙彌等。比丘我捶事不可有也。惡可有不受惡觸罪歟。事闕時器物等能能洗可作歟。   問。比丘茶懷中與沙彌等。為比丘捶事在之。受飲可惡耶否仰雲。失受惡觸左樣事言不可有事也。彼一心不與者。可生惡觸。藥篇可見   問。受食時作縵心受食皆在之。然者何時分可作耶有抄雲。日淨長老雲。粥時入僧堂已今日施食。皆可受作縵心也。   問。受四藥若服四藥時。必可著袈裟耶否準雲。五百問論意。不著袈裟受食犯罪(見)十誦律意。不著袈裟食得罪(見)然前受持若說淨三衣中。著隨一袈裟受喫也。   問。二人共病一人夜行不持自衣。誤取他衣出衣界至明出時失否如何菩薩仰雲。行人誤取人衣出故失。無故離心故可無離衣罪。住人不誤取出。亦無故離心故不可失受持。亦可無離衣罪也。了論文分明如仰見。   問。貿寶戒者。賣衣財等物制取錢寶等。然者賣物不可取錢耶否仰雲。事鈔有主坊戒。下釋坊己物故。自賣可取錢(見)已許賣坊取錢前賣餘物取錢何不許之耶。今戒為利買寶制也。非為利者許之(見)。 問。當時行事不為利者賣物取錢可許耶仰雲。文不為利者可取見故。義不為利可取申。我身不取思故。小袖等賣時。量價分當某分借物方作他物賣返也。   問。點妄罪身語二業中何哉師雲。身業犯也。四分許互造故。身表語業故也。律攝釋如此見。   問。法同沙彌。私三寶可開掘地壞生耶仰雲。釋文等分明不制故。為一切三寶可許之也。   問。海水中大小便涕唾可開耶仰雲。海水可開也。善見意海水不犯見。   問。付為覆頭人說法戒。如女人者多分上衣。然者授齋戒等時。頭分可令脫耶仰雲。日本女人。禮間令脫無骨。所詮令脫無骨可開。不無骨可令脫也。   問。塔宿戒為守護開宿在之。臥宿坐宿共可開耶仰雲。不開臥宿。五百問論制之可開坐宿也。   問。塔中不為守護限日數為勤行。不臥參籠事可許耶否仰雲。左樣事雖不見開文。可許道理也。不可有苦見。   問。湯屋等不淨地。若志曾若忍冬等入熱湯。汁出飲用可惡耶仰雲。不可有事也。謂內煮之所攝。 問。依道行緣被開別眾食其樣如何耶仰雲。道行限當日被開之。依前日道行緣亦依明日道行緣非開別眾食也。義鈔釋分明如此見。   問。屍陀林安五輪塔可犯塔下理死屍戒耶否仰雲。菩薩仰雲。顯人形人塔五輪。不可有苦見歟仰雲。七重五重九重寶篋印塔等可惡也。   問。持御舍利大小便所行可犯持佛像至大小便戒耶否仰雲。菩薩被仰候。恭敬心甚切御舍利等欲不離身持行可開歟。無恭敬心可惡也。   問。向塔塔下遶塔等嚼楊枝戒不限塔堂同可制耶仰雲。勿論事也。不可開也。然而當時堂緣楊枝。又向事在之歟。能能可慎守也。   問。眾學形中為反抄衣人說法戒等諸戒除病被開病時者。限所被病時耶。又通能說病時可開耶仰雲。限所被病時也。能說病時不可開也。何依能說病可開所被不恭敬都無其謂也。   問。為持劍矛刀人制說法。然者對持人說法時必可令離身耶仰雲。凡為正所被人必可令離身。但荒武士等令離無骨歟左樣之時菩薩前可開也。   問。以存亡人髮為被結緣縫佛菩薩種子或縫經事可惡耶仰雲。律文畜用人髮制之。不可爾事也。   問。販賣戒所貿局衣耶。又通餘物耶師雲。無疑可通餘物也。此戒為利買犯也。本律文廣通餘物(見)。   問。減六年戒犯。受持三衣未滿六年制更作耶。又不局受持三衣。餘長三衣六年未滿制更作耶師雲。不論受持三衣長三衣。作三衣已六年之內。自作令他作共製也。   問。減六年戒從非親裡乞衣財作制耶。又非親裡乞衣者墮乞衣犯非此戒犯。若不乞與衣。若買得衣財製作耶師雲。多論等意者。乞衣財製作。不乞物作不制見歟。本律意製造作故。不乞自與物等作制也。乞非親乞衣犯也。   問。缽中水手水桶水可犯水中戲耶仰雲。手水桶水。①①令掬滴者可犯。缽中水準之可得意。尤急也。一切可準之也。   問。小溝河上。始僧廁造用可犯淨水中大小便戒耶仰雲。善見掘廁廁底水出。比丘不得先上。淨人先上後比丘可行見。準之先淨人令行。比丘後行可開也。已淨人行後處不淨也。彼處流入水不淨故開之。   問。著草履入塔中制之。然而當時著入塔中不違制耶否仰雲。日本國著為禮故。著入塔中。如是事隨處貴行佛開故也。   問。著富羅入塔制。其形何樣物耶仰雲。見釋樣日本樣物歟。   問。制向塔燒死屍。遠處燒見事在之。見所可惡耶仰雲。有隔自遠見。何樣直向事不可有也。   問。制向塔涕唾。自隔上見可惡耶仰雲。何樣見向涕唾可惡歟。向塔舒腳坐戒。有隔見向舒腳坐可惡歟。   問。為愚鈍人作所對時。彼人忌句句可教耶否仰雲。不審事。自恣法中愚法人忌。句句教可令作(見)準之教可令作歟。   問。付定羯磨竟。古師說字。南山竟字。慈恩持字在之。然者以何可為正耶師雲。菩薩仰雲。何可貴不可取捨也。所詮至持字如法可作也。   問。作羯磨竟結句訶者。結句計可作直耶。又羯磨可作直耶菩薩仰雲。結句計可作直也。   問。道場四方取放。覆露二處中何攝耶師雲。長老仰。猶是覆處攝也。簡正釋如此處履處收。但鈔主御釋露處攝歟。釋露處同與女宿戒室相故。雖爾同大途得意無相違歟。釋半覆半露時。半覆取簷下(見)。   問。已作羯磨少不差訶差。縱不差可作直耶菩薩仰雲。不差不作直者可訶不止羯磨故可作直也。   問。於已作羯磨生疑語比痤比丘可成訶耶否嘉元四年仰雲。可成訶也。業疏等見。   問。通受時羯磨所牒名字差可授直耶否正安二年八月仰雲。名字差可授直也。別受可授直也。   問。下三眾學大僧大尼戒聚。又暗誦可許耶否菩薩仰雲。占察經大智律師釋中可許學(見)許學上者可許暗誦也。   問。覆露二處隔障分齊何程耶師雲。一義與女宿戒中間隔障分齊出。一律雲齊脅。一律雲二尺。似相違。坐齊脅得意無相違。準此中間高二尺計有隔者可別眾也。一義雲。隔障者雖高兩方相見可足數。如□飯□□□褸□都□R首□□奏□□裀□□□褸□□褓□□□□□□□妙□□E□□奇□□□□□饑□□□  問解一席法可足數其法(見)然者必一法分四緣通解可足數耶師雲。解四緣可足數也。迷四緣者猶癡鈍人也。   問。有輕病共眾行時。六念第六念如何可作耶有抄雲。菩薩御老體之時有小御病。共眾行御行。有病隨分行道作御(云云)。   問。載總三寶事書可持之耶仰雲。載總三寶事書。雖為誰人誂持可行也。   問。律開別請。梵網等制之。然者菩薩前不可受別請(見)若在家人別請時如何耶。 師雲。有別請時。住不受別請之意樂。至彼所令作作相。食不有苦見也。不遮十方成無遮食等次第請食。所謂初別請。後成僧次故免別請也。若不作作相食可犯別請也。   問。食前後至他家戒局中前。   非時入聚落可局中後(見)然而無請緣不白中前入聚可犯何罪耶師雲。教誡儀等。可知去處在之故。可得違制吉罪也。   問。比丘為在家出人為使持書行不可許耶仰雲。凡為比丘為在家人為使持書事不可有。但父母信心優婆塞病等難開之也。又同法等誂書。見書如法可持行。但輒自可不持。可令持淨人等也。   問。六念第一念約一月稱大小耶。又白月不雲大小。黑月稱大小耶師雲。賓疏尼鈔。約一月可稱大小見。事鈔白月不雲大小。黑月可稱大小見。菩薩仰雲。行事鈔可為本也。   問。六念第四可念坐具耶師雲。祖師御釋中。可念不見前不可念也。餘記中三衣缽具具字。坐具釋事雖有之不足依用也。   問。法同沙彌中前受比丘戒可作比丘六念耶否正平二年仰雲。不作不可有苦見也。   問。見聞二屏二不定時。屏處取。九十時露處取。可二處相違耶否師雲。取邊邊釋非相違也。取屏邊雲屏。取異露處邊雲露處也。九十戒時取露處時。一丈用定犯。單露處八尺用定犯可得意也。又一義雲。二不定見聞二屏。覆處二屏也。九十付露處雲二屏也。可見戒疏。   問。北京義酒鹽不可有苦見。入汁菜等用之。南都義堅禁之由如何耶師雲。菩薩仰雲。小酒和多藥無酒色香味許服。酒入汁菜等香味不失故。非可許。律意酒付草葉不可入口見。然前入酒鹽不可服也。   問。祇律意歲過七十人不許受具。然通受過七十者不可許受具耶否正安二年九月中別受時。受者中依有過七十比丘。評定被取探。然依取當被授畢。   問。五八戒犯重者可許五八重受耶否師雲。能令懺悔可許重受也。   問。分己物若形同法同等白羯磨竟。事中間外來比丘入界內不到前中。如說恣時可惡耶否嘉元四年仰雲。分己物形同等時。不可有苦見也。   問。在僧廁內嚼楊枝。若吐唾可惡耶否準雲。四分律文分明制之。不可作事也。   問。夏竟必去安居處行他處可一宿耶否師雲。受檀越請安居。必可去。不去可得吉(見)然者受請安居。去安居處可一宿。非受請受居不去不可有苦見也。 問。眾多比丘作四分佈薩已。依要事行自然地在其自然界。梵網布薩式式可行耶否師雲。梵網布薩七眾共行法故。然界式式行不可有苦見也。約六相分可集眾歟。有人云。和尚仰雲。式式不可行。比丘眾滿可行結界也。   問。一界內比丘二三人法同形同等眾多時。梵網布薩式式可行耶否師雲。可行也。梵網布薩。在家出家共行法故。不可相違也。   問。安居即日受日出界不可葉(云云)即日依有僧受日計可作耶否師雲。受日計行不可有苦見。即日出界可惡也。   問。非時入聚落白無比丘時。對沙彌可作耶師雲。無比丘時。對沙彌可作見釋在之歟。   問。已足食比丘。為餘比丘受茶樂七日等藥與。不可有苦見耶否師雲。茶等藥不可有苦見也。   問。湯屋內陳等。赤露茶煎物等受服可惡耶否師雲。凡不著袈裟不可受服食(見)前赤露受服不可有事也。和尚仰其趣也。   問。以火淨為初煮可許重煮耶否師雲。可應火淨物令火淨煮可許也。不可應火淨。如於苧莖等。令火淨煮不可及開事也。   問。重煮樣如飯餅等。受重煮云爾耶。又必重煮淨地可作耶師云爾也。   問。爪刀火等淨可通種相二淨耶否師雲。火淨無論可通也。刀爪淨可依樣。若其核等斬其物應淨也。不斬物不應淨異火淨也。   問。粗末盡形藥。加法自煮服用可開耶否師雲。粗抹加法煎用開也。淨地若不淨地。何所可作。但盡形藥開內煮也。   問。無病比丘。為病比丘盡形藥等加法與可開耶否師雲。為病比丘開(見)牒彼各可加法也。   問。於院相不周處結大界時可依不周耶。又可加白二法耶師雲。可依不周。不可加白二法也。菩薩御代及御不審。然而不可加白二(云云)。   問。已於院相周匝處。結大界並淨地後。院相壞時可依結法耶。又可依不周耶師雲。可依結法。已作法結故不可依不周也。   問。說戒中間依急緣出界時。與欲出可惡耶否仰雲。為界外事作與欲事不可有。若定可出界。白眾且止說戒可出也。   問。說戒中間出界人。更不可作布薩耶否仰雲。羯磨竟序三問以後出人。更不布薩不可有苦見。於界內已會故也。 問。尼到僧中作自恣時。僧自恣中間令作耶仰雲。中間令作之。自恣篇見。可見彼也   問。受食時食墮作受意成受不作不成耶仰雲。作成不作不可成。其旨釋文見。鈔雲。行食時比座餘食逆入缽中成受(文)記雲。行下次明食墮亦約作意故成(文)僧祇雲。行餅糗飯等抖擻篋器逆落盈中。不作意者不成。反上成受(文)記雲。作意者。塵飛入時須起受意(文)。   問。雪冰雹等。無人時者不受自取可食耶仰雲。僧祇雲。雪冰雹無淨人處淨洗手自取食。有者應受(文)。   問。為記識受生薑等。轉變生芽時本受不失耶仰雲不失。鈔雲。二明轉變。善見受生薑後生芽不失受。芽處更淨。非生芽處得食(文)記雲。下列諸物。雖有變動。不易本質故皆不失受(文)本受不失。比丘置地自押芽分淨人可令淨也。   問。中前手受四藥過午失在之。過午即失耶。亦過午後待一須臾失耶師雲。異義在之。然而待一須臾義善歟。藥篇可見也。   問。僧尼互可為能授人耶仰雲。飾宗記五(末)注雲。若淨人難得處。僧尼二眾互手受食亦成也(文)此釋意可作能授(見)雖爾輒直不可受器物可受也。   問。取尼衣戒本罪可局受持五衣耶仰雲。可局受持。鈔雲。四分亦云。佛告尼言。當畜五衣。完堅者餘衣隨意淨施。若與人。即與人則何簡施道俗(文)。   問。依自然界安居後結界時。猶可依自然耶否仰雲。可依自然。安居篇可見之也。   問。界內在前中後安居人時。自恣可依何人耶仰雲。自恣可依多人(見)自恣篇可見之也。   問。索欲問和已竟。羯磨未作中間。自界外僧入者重作問答耶否仰雲。重可問答也。資持上三可見之。   問。忌成及界安居雖成後可作法耶(正通三)仰雲。此二正義通三種安居。忌等即成。雖爾作法後可作之。資持雲。疏雲。忌等直得後用加法。何為答開製成立何得不有(直得是開加法依制)同記上文雲。夏成在前加法有後。不以加法為結之始(文)。   問。請依止法出界。不經宿不可失耶仰雲。不經宿者不可失。若經宿若見和尚失也。   問。非法緣與欲時。與欲不成僧事可成耶否仰雲。鈔文僧事成否不分明。尼鈔文可成僧事(見)然而鈔雲不成是別(文)成別眾不可成歟。   問。受欲人說欲時。可牒多人耶否仰雲。本宗意可牒多人(見)僧祇意不許四人歟。資持可見之。   問。受欲人至僧中縱睡若忌不說欲可成僧事耶否仰雲可成。至僧中縱故不說成僧事(見)況睡等耶。但故不說者可得罪。業疏可見也。   問。依命梵難移夏得歲耶否仰雲。可得歲也。注羯磨疏並記可見之。   問。羯磨十緣位有別眾前緣可成耶。又不可成耶仰雲。結界唱相位有別眾可成。簡正記十五(本)見之。又如便利急緣豈待問欲耶。資持釋也。問欲已前可說欲(見)不待問欲故有別眾可成。準此釋等意。不拘別眾前緣可成。但第八緣已後勘出別眾。續前可作九十。九十竟准資持上三意。更重可作問答也。   問。沙彌夏末受戒時出界可受日耶否仰雲。可受日。可有可破安居故。鈔迦絺那衣法付可見之也。   問。尼無羯磨受日耶仰雲無也。鈔安居篇可見之也。   問。手巾可說淨耶否仰雲。巾帊類故不可說淨歟。但五分律文可說淨見歟。   問。不捨前受衣受餘衣時可成受耶否仰雲。可成受。前衣受後衣成受位失。但可有違制罪也。二衣篇可見之。   問。雨眾沙彌可許受持上眾衣耶否仰雲。無縵衣時受可成受。業疏四上見其分。但可反被也   問。展轉淨主通五眾真實局本眾耶仰雲。展轉通。真實局也。鈔二衣篇可見也。   問。內衣必可染色耶否仰雲。多論意必可染色不見歟。母論意不染犯吉見。本宗意可染色見。鈔中三。業疏衣藥受淨篇可見之也。   問。無正大衣不得受功德衣耶否仰雲。不可受(見)簡正記見之歟。   問。失衣時犯長衣可許受持耶否仰雲。無衣時取可受持(見)但可懺本罪。戒疏三下。鈔中二此趣見。   問。受食時不可得捻缽耶否仰雲。不可得捻缽也。鈔赴請篇雲。毘奈耶雲。不得捻缽令大指入缽中(文)記雲。毘奈教食時取缽(文)。   問。白二淨局作法。餘三淨可通自然作法耶否仰雲。濟緣記二上雲。初二無法並通兩界。又約道俗住二局僧居。又業疏二上雲。處分通諸界羯磨局大界。記雲。通諸界即自然作法(文)此等釋。白二局餘三可通(見)。   問。取金銀像等被開捉寶戒耶否仰雲。資持雲。不犯中(乃至)若供養塔寺莊嚴具收舉(開捉寶)或約無淨人處。或是部計緩急。今或併淨塔廟。且就本宗開之(文)准此釋意金像等可開之。又資持釋雲。金像佛鑄成聖像四分不犯(文)。 問。新受戒時。初受衣缽等次第如何耶仰雲。五條七條大衣缽坐具。如此可受持。業疏四上可見之也。真圓律師相傳。   問。界內有四比丘。布薩時四人必戒本羯磨誦解。可行眾法布薩耶否私雲。西闍梨雲。戒本羯磨必誦解可行也。東闍梨雲。羯磨四人必解。戒本一人誦解可行也。   問。梵網布薩之時有不集比丘者作法礙被雲非法。可不成布薩法耶私雲。不可成法礙。可成布薩也。。   問。倚師足高者登作說戒等應犯高床戒耶私雲。有人云。和尚所所御說法之時。倚師足高令截給(云云)東闍梨雲。高床戒犯僧私兩床。但約坐臥之床(見)為說法等床不可有苦見也。如轉輪高座也。   問。沙彌共大僧布薩時。沙彌布薩成位何耶私雲。雖有異義。教敕之時應成布薩大有所準。不能具記也。   問。若在前成者。後序不來可無過耶。湯不來者當違敕之過也。   問。安居法成位何言耶私雲。有人云。問答之終持言下成(云云)私雲。持言賓師釋。去取不定(云云)豈此言不成耶。今雲。對首三說之作法之終當成結夏也。   問。律中依命梵二難許移夏。命難分齊何耶私雲。東闍梨雲。律出命難出食不足。其依自氣力可衰損程分齊歟。自可量事也私雲。本淨長老之大安寺管領時寺中僧中。依食不足緣被移橘寺事在之也。   問。法同沙彌無同類時。比丘為所對可得作安居受日等對首法耶私雲。有人云。無同類時。應用比丘對首也。   問。東闍梨雲。此義甚不可也。不可作事也。其故者。沙彌行事。亦通心念。何得對比丘。心念可作也。   問。初安居等結已。有緣即日受日可得出界耶否私雲。有人云。即日受日可得出界(云云)今雲。必經一宿受日可得出界。簡正記其旨見。彼記可見也。   問。受日出界滿歸本界已。其即日依緣受日出界可許耶否私雲。有人云。北京行事皆許之(云云)東闍梨大違作法等文。必經一宿受日可行也。   問。且一度即受七日一月三十七日已。在界外得用盡耶否私雲。本淨長老義雲。同事不可爾。異事可爾。濟緣記見(云云)西闍梨雲。是不可然事也。一法滿已必歸本界。經一宿已然後應赴一法緣也。濟緣釋但雲一時重受二法。延續非許有界外也。   問。受日羯磨一度可得四比丘加耶否私雲。和尚雲。加四比丘不可許。東闍梨雲。可得加四比丘私雲。不可許加四比丘歟。   問。律中二十餘受日緣外。為利生事應開受日耶私雲。和仰雲。律中所說。自調自度為本。猶以依生善滅惡事開受日菩薩利他為本。何為利生事可不開受日。然而若有事者。為利生事可牒也私雲。無性攝論。為利生開破夏。今準彼文可許受日也。   問。旦受七日法二三日用已聿未終歸本界。若雖過七日重用後日耶否私雲。有人云。同事雖住何日可用殘日。即十誦白殘夜去是也(云云)私雲。和上雲。十誦中白殘夜去但初七日之內。若過七日已非所開也。未用者雖過何日無苦見。用始一日過七日之限後不可用也。   問。以三日五日之別緣合可得作眾法受日耶否私雲。有人云。共短緣合為長作眾法不可有苦見(云云)今雲。不可爾也。若一事眾法緣。以短長合加眾法。隨意可依用。若皆短緣。加眾法不應道理也。祖師所不用也。   問。為一所法事受日。於其中間而在他所可得夜宿耶否私雲。有人云。事同事無苦見。異事不可爾也。今雲。一所根本事未終。於日日中不闕其事者。設雖異事。經宿作之有何妨耶。   問。一界內比丘。皆出界時受日可為何樣耶私雲。有人云。出界之比丘不可許對首故。七日停一人可為諸人對首也。其一人後心念可行也。眾法準之(云云)東闍梨雲。諸文出界人。不可為對首受日。不遮前眾別二法互為對首行受日有何妨耶。   問。過後安居受戒比丘雖不受日。夏中可得出界耶否私雲。有人云。不受日行不可有苦見。不結夏故。東闍梨雲。受日可出界可破安居。故私雲。應有破安居之過。破夏破安居之樣。業疏中可見也。   問。他門行事能秉三人行受日何耶私雲。有人云。準慈恩意致此行事(云云)今雲。此事僻事也慈恩意。辨事僧體四人見故也。   問。僧祇事訖羯磨得依用耶否私雲。大谷雲。單通受比丘。諸部律可依用故可用(云云)今單通受遍學比丘。輒不可用他部也。其故者。別受可依四分(見)然者通別兼受比丘。可四分依用。依之單通受比丘。先可依四分一律也。但依餘部致別受比丘者。可依餘部也。所謂可專一律行事也。輒不可亂用也。   問。初安居比丘。夏竟十六日之朝六念可數歲耶否私雲。有人云。朝不可數歲。自恣已後可數也。自恣受歲故(云云)東闍梨雲。不可待自恣。朝可數歲(云云)私雲。若自恣為本數歲者。破夏不安居比丘自恣作。彼人豈可念歲耶。又依難一向不自恣人可不數歲耶。   問。不周淨約總院相不周耶。又約一屋舍四相不周耶私雲。西闍梨雲。不約一屋舍不周也私雲。不周淨者。但約總垣等不周。不約屋舍四相不周。開鈔疏等能能可詳之也。   問。於不周淨處可得加白二法耶否私雲。和雲。不可加也。東闍梨雲。於後後者被留此行事畢。   已上二十二箇條者。以般若寺真圓律師自筆抄令書寫之訖。但於本文文字少少不審之間。以義所書改也。   律宗行事目心鈔(中)。   本雲。自去延慶元年之秋初迄於嘉曆三載之春季。已上二十一箇年之際。為固止作之隨行。漸漸類眾諸律之要文。為全和上之嚴判。連連抄起庭訓之行事焉。定謬解多端歟。仍欣慎外見也。冀法燈久捶兮長耀九天之速路。戒香遠薰兮同證三佛之覺果而已。   本雲嘉曆參年(歲次戊辰)三月中旬候    釋沙門忍仙謹記   結界略次第 布薩略次第 結夏略次第 受日略次第 自恣略次第 分物略次第 布薩法則   律宗行事目心鈔(下)   無場大界初結時略次第(小機打敷置左首尾戒釋羯磨者座前先而置之)。   先作相(二返依六相自然量集之)次集堂(若餘所)次露地偈(至堂軒等作相一返)次入堂(打輪引入)次三禮著座(三禮各打輪)次表白(打戒釋二取於首尾)次僧集等問答次告不須欲由次唱相(打靜乍立唱之)次僧今和合問次答法次前白(打戒釋一合掌)次羯磨(打戒釋一合掌)次作相(一反為結淨地集大界內)次僧集不等問答次前白(打戒檡一合掌)次羯磨(打戒檡一合掌)次迴向(廣略隨時)次法始(十重同音若七佛略戒)次三禮(各打輪)次退出。若重結時者。   先作相(二反集大界內)次集堂次露地偈次入堂次三禮著座次表白次解淨地(六法如常)次解大界(六法如常)次作相(一反為結大界依六相自然集)次僧集不等問答次告不須欲由次唱相(乍唱之)次僧今和合問次答法次前白(打戒釋一)次羯磨(打戒釋一)次作相(為結淨地集大界內)次僧集不等問答次前白(戒釋一丁)次羯磨(戒釋一丁)次迴向次法始次三禮次退出。   永仁二年舊記在之。準被記之   問。結戒場時作法如何耶答。有抄雲。大略同無場大界初結作法也。若結有場大界。先結戒場後可結大界也。   問。唱相比丘威儀如何耶有抄雲。起座到靜邊開坐具三禮不收坐具。寄靜本。一打乍立向僧唱之。唱畢一禮收坐具後座(云云)西大寺結界唱相。    文永三年十月二十四日    菩薩(羯磨)總持(答法)幸導(唱相)。   戒場唱相雲。大德僧聽。我比丘為僧唱四方小界相。從此寶塔東南角柱內畔中分。隨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西下。至西南角柱內畔中分。從此又隨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敷北下。至西北角柱內畔中分。從此又隨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東下。至東北角柱內畔中分。從此又隨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敷南下。還至東南角柱內畔中分。此是小界外相第一周訖(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次大界內相   大德僧聽。我比丘為僧唱大界四方內外相。前唱內相。從當寺寶塔東南角柱外畔中分。隨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西下。至西南角柱外畔中分。從此又隨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北下。至西北角柱外畔中分。從此又隨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東下。至東北角柱外畔中分。從此又隨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南下。還至東南角柱外畔中分。此是大界內相第一周訖(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次大界外相   大德僧聽。我比丘為僧唱大界四方內相訖。次唱外相。從當寺四王院外牆東南內角旁牆內畔西下。至南大門東牆形內角旁牆形南出。至標木內畔旁標木西下。直至西標木內畔旁牆形北入。至牆形內角旁牆內畔穿小牆南端西下。至寶生護國院四足東牆形內角旁牆形。隨屈曲南出。至國東端內畔旁國西下。至西端隨屈曲旁牆北入。至牆形內角旁牆內畔西下。至西南內角。從此旁牆內畔北下。至西北內角。從此旁牆內畔東下。至北土門西牆形內角旁牆形北出。至國西端內畔旁國東下。至東端旁牆形南入。至牆形內角旁牆內畔南入。至標木內角穿徹牆東出。旁牆內畔東下。至四王院北門西牆形內角旁牆形。隨屈曲北出。至國西端內畔旁國東下。至東端隨屈曲旁牆形南入。至牆形內角旁牆內畔東下。至東北內角。從此旁牆內畔南下。至東門北牆形內角旁牆形東出。標木內畔旁標木南下。直南標木內畔旁牆形西入。至牆形內角旁牆內畔穿徹小牆東端南下。還至東南內角。此是大界外相第一周訖。此是大界內外相各三周訖(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布薩略次第   先道場莊嚴次作相(二反若一反)次各各入堂三禮次到露地偈次作相(一反)次露地偈(輪二打上座出偈)次入堂(入堂開坐具三禮)次持戒偈(上座出偈偈了著座)次維那等行事(香水偈香湯偈)次聖僧偈次行水行湯次維那唱白次行籌次清淨偈次請說戒師次維那唱告次說戒師登高座次散華次唄(二種隨時)次戒香偈次戒師前序誦(戒釋二丁取首尾)次僧集否次和合否次未受具戒者出次說欲次誰遣比丘尼問次僧今和合問次答法次羯磨(說戒師戒釋一打)次諸大德已下誦次沙彌召來次誦後序次戒師下高座次後唄次四快偈次三禮(各打靜)次到露地偈所(自末座出堂)次退散(自上座散)。   準建長年中舊記記之   問。佛前立並時維那獨三禮事如何耶師雲。四快偈之後。諸眾禮拜時。維那依打靜不禮故此所禮也。   問。行事末座唱白中間起座時分何位耶師雲。眾中誰少偈第三反末可起也。   問。四分說戒梵網布薩。若兩說戒時維那行籌次第如何耶師雲。四分說戒時。先比丘次沙彌行也。外眾籌不行也。梵網說戒時。先比丘沙彌次外眾行也。兩說戒時。先比丘次沙彌次外眾行也。   問。行事未受籌進上座時威儀如何耶師雲。四分說戒時。先取籌比丘經佛前進上座了。經佛壇後取沙彌籌進上座。經佛壇後復座。梵網說戒時。比丘沙彌籌進上座了。直經佛前外眾籌取進上座。經佛後復座。兩說戒時。比丘籌進上座了。經佛後沙彌籌取進上座。直經佛前外眾籌取進了。經佛後復座。   問。唄末燒香役者取香爐。自三禮前可取耶又後可取耶師雲。有二說。一說先取香呂三禮偈意。一禮置香呂。一說三禮後取香呂。偈竟置香呂。一禮前前依後說。當時依前說也。   問。維那終打靜燒香役者問訊。小步去後可打耶。又不問訊前打。燒香役者同時問訊可復座耶師雲。兩樣也。但前樣善也。其故前方便已畢可始誦戒告戒師意故也。   問。說戒師戒釋打取首尾前後事如何耶師雲。兩樣在之。一樣戒釋打取首尾終置首尾。戒釋打一樣取首尾。打戒釋終打戒釋置首尾。可依前說也。   問。說戒師對上座問讀訊何箇度作耶師雲。始到佛前時。說戒竟自佛前歸時二度作也。自佛前到高座本時。下高座到佛前時不問訊也。   問。說戒師香箱坐具何處置耶師雲。香箱初燒香時置前機。後燒香時取坐具倚師倚師後板本置。高座高座登階右方下置也問。極略兩布薩作法如何耶仰雲。堂莊嚴等如廣式。作相一反。入堂禮拜。露地偈引入三禮持偈著座。戒師佛前燒香禮拜昇座。自前序始至布薩說戒答略後。直我今已下誦音略輕戒。自終爾時釋迦誦後序。梵網說戒極略可如此。自此猶不可略也。其後始四分佈薩。比丘滿四。羯磨說戒不爾出沙彌可作對首也。   結夏略次第   先道場莊嚴(上座座前小機一打敷其上戒釋首尾柄香爐花籠一入花置之)次作相(二反早下)次各各入堂(燒香三禮)次到露地偈所次作相(一反)次露地偈(打輪上座始之)次入堂(打輪引入私雲。如布薩引入次維那引入之座本夏臘次第著座)次三禮(互跪合掌)次燒香戒香偈(上座作之)次散花散花偈(上座作之)次諸眾著座次維那打靜(一丁)次唄(優婆離唄)次表白(上座打戒釋二取香呂)次各各對首法(互跪相向作之)次諸眾著座次釋迦燒香(上座與最末座二人作之此間唱寶號)次伽陀次三禮(各各打輪)次著座次南山燒香(如前)次伽陀次三禮次著座次靈芝燒香(如前)次伽陀次三禮(私雲收座具如布薩自未引出)次到露地偈所次退散。   準建長年中舊記記之   問。形同法同沙彌等。共大僧可安居耶。別處可安居耶師雲。同共大僧可安居。不可有苦見也。   受日略次第   先道場莊嚴(掃除羯磨前小機一打敷首尾戒釋各此置之)次作相(一反)次集會(若堂若餘所)次所為人乞羯磨(出眾中開座具三禮互跪事由私雲所為人乞法次表白可在之)次略和眾情(羯磨者戒釋二八丁取首尾)。次僧集否(置首尾合掌)次和合否次未受具戒者出次說欲次僧今和合問次答法(若通答若別答若別答若一月日若十五日不可雲半月也受過七日法一月日羯磨若十五日)次白(戒釋一打合掌作)次羯磨(戒釋一打合掌作)次迴向次所為人一禮復座(二行雲不待迴向終一禮畢後座)次戒釋二打(所為人待復座)次諸眾一禮次退出。   準永仁五年舊記記之   問。受日作相沙彌可集耶師雲。沙彌不可集也。若布薩若開講等次有受日時。侍問自上座可去也。   問。依同事八九人受日時如何耶師雲。所為人不可到四人(見)前述事由一人作之。三番羯磨可受日也。   自恣略次第   先道場莊嚴(大途如布薩時。小機一腳打敷首尾戒釋柄香呂置之。圓坐二草座等用意也)。次作相(二反三下大鼓若四十下金所依時也)次各各入堂(燒香禮拜)次到露地偈所次作相(一反)次露地偈(打輪二)次入堂(維那打輪自上座引入)次三禮(打輪二開唯具)次持戒偈(偈了著座)次維那行事(香水偈香湯偈)次聖僧偈次行水行湯次唱白(大德僧聽眾中誰小已下)次行籌(若比丘計若有沙彌次沙彌)次散花(香水香湯同灑之)次唄(唄間散花役者散花)次燒香役者燒香(唄半分過程起座三禮。終程燒香捧持)次燒香偈(唄畢出之)次表白(上座若羯磨者戒釋二打取首尾)次僧集否問答次和合否問答次未受具戒問答次問答說欲(說欲及自恣。私雲。答雲。此眾無說欲及自恣)次僧今和合問次答法(通答若別答。私雲。答雲。差受自恣人白二羯磨)次差五德(戒釋一打白又一打羯磨)次五德到佛前三禮(燒香)次五德和白(三禮畢相向。若別答如常問答。上座戒釋一丁)次五德復座(一禮取唯具)次行草(行事未二人行之)次第二五德唱告(佛前開坐具不禮)次正自恣(唱告了第一五德對上座上座作始)次第一五德唱告(於佛前開唯具跪不禮待終)次二人五德復座(經佛後二人同時)次迴向(上座若羯磨者)次唱十佛名(各各戒釋打不續心經)次後唄次四快偈次三禮(各打靜)次露地三禮(上座示興法利生契)次退散。   準建長年中舊記記之   問。五德自恣當本座可作耶師云爾。不可待總終也。   問。沙彌別處自恣時不到大僧所耶師雲。沙彌籌可送大僧所。大僧自恣竟到合露地之三禮所同三禮散也   問。維那等役人去役者座入於臘次可自恣耶答。師云爾也。面面役者終入於臘次可自恣也。   問。草座把大亦長分齊何程耶答。師雲。大周尺三寸五分計。長週二尺二寸計可調之也。   分己物略次第   先集財次作相集僧次讀衣物帳次捨衣物次略和眾情次三問答次定輕重次一問答次賞勞(看病者出眾互跪)次僧集否問答次和合否問答次未受具戒問答次說欲問答次僧今和合問次答法(作賞看病人六物羯磨)次前白(戒釋一打合掌)次羯磨(戒釋一打合掌)次看病者復座次與六物(五德與之也)次差分輕物(五德人出眾中開座具不禮互跪)次僧集否次和合否次未受具戒者出次不來說欲次僧今和合(答分已比輕衣物羯磨)次白(戒釋一打)次羯磨(戒釋一打)次分物次迴向(戒釋一打)次退散(戒釋二打一禮)。   準永仁五年舊記記之   問。輕重物帳兼可書分耶師雲。持律人能能問定輕重物書分二本可支度也。   問。集財所何處耶師雲。佛前屏風立隔布薩莚敷。其上輕物重物別可置之也。   問。讀衣物帳時威儀如何耶師雲。五德出眾中到衣物等所展坐具。問訊不禮拜。到靜本一打歸坐具上。互跪讀帳也。收坐具復本座。   問。捨衣物時威儀如何耶師雲。看病者出眾中開坐具。向僧三禮。到靜本一打歸坐具上。互跪合掌。捨之畢一禮收坐具。復本座也。   問。略和眾情作法如何耶師雲。作羯磨人戒釋二打取首尾表白(廣略隨時)。   問。三問答時答誰人答之耶師雲。五德若案內者答之。   問。其答詞樣如何耶師雲。亡者負三寶別人物。又三寶別人負亡者物不候。若有可答有。囑授物不候。同活共財不候。如是可答也。   問。判輕重物語如何耶師雲。讀輕物分畢。此諸物不論體輕重。專以助道具可為輕物。讀重物畢。此諸物以不助道具皆可為重物。輕物作法分重物可入常住。   問。說淨米錢等可書重物帳耶。又可集作法所耶師雲。勿論帳可書。又無論少多。不集不可有苦見。又小分物集不可相違也。   問。一問答時答詞如何耶師雲。不將亡者輕物送喪候可答也   問。賞勞時看病者威儀如何耶師雲。羯磨者看病者出給有時。出眾中向羯磨者開坐具不禮互跪合掌。   問。沙彌出時樣如何耶師雲。沙彌眾於本座所三禮互跪。受教敕已一禮從上座出。歸入隨敕也。   問。羯磨者差五德時詞如何耶師雲。差無愛恚怖癡能分輕重之人。可令分與輕物。即某比丘當其撰互跪可受羯磨。   問。正分物時樣如何耶師雲。作相召沙彌。沙彌還來之後。五德行籌。看病者若便宜人起座受籌。行行竟唱告(打靜)。   問。唱告詞如何耶師雲。大德僧聽。大比丘僧若干人。沙彌若干人云。唱告竟行探。   問。探何體可行耶師雲。衣物等書名。其名紙書捻。自人數物。少白紙捻加兼支度。五德看病者便宜人。少少起座行探。任探行物也若和合有寄進事者。羯磨者作羯磨了白僧眾。此時無召沙彌眾僧退散時。五德殘沙汰人交替之已退出。   興正菩薩般若寺海龍王寺西大寺第二代輕重物略同聚異帳。   三衣缽坐具針線囊漉水囊香箱長衣三衣祇支覆肩(二具)裳一手巾二(一持)褊衫四具(木蘭二黑染二)淨巾一小袖六(上中下)墨染惟九布色惟二頸卷三(上中下皆絹)奧布惟六糸副惟一椋惟一絹切少少袈裟衣財(蓮糸二切)白布二端蓮糸切切褊衫切白布切一袈裟囊二經袋二舍利袋少少舍利袋緒一腳布一汗巾一湯巾一帶三筋履二足(上下)襪二足(上下)絹襪二足(上下)手覆四平組三筋觀身衣一刀子三剃刀箱一合(在剃刀二手)火燧箱二合楊枝箱一鑷子一鍚枝二(大小)銅香爐一榱香呂箱一茶院香呂一耳挑二水瓶三菩提子念珠十四連桑念珠一連花梨木念珠一連念珠糸少少正念珠箱三檀紙六帖(一帖紅梅)原紙三束中紙四束餘雜紙四束名香少少名香器(大小)香桶一盡戒藥少少藥桶一膏藥少分茶桶三琉璃香呂一同花立四茶垸器七(大小)茶土器三(木在臺)缽子四施餓鬼器一茶垸Дь一硯箱七合筆箱一合筆一管唐墨切二蒔繪小箱二計算箱一唐箱一合雙紙形一油手瓶二(茶垸)絹袋(上中下)布袋一(小)藥袋一缽囊一手箱二合(上下)袈裟箱一合頸卷絹一。   已上西大寺菩薩輕物(羯磨招提寺圓答法二代慈道御房五德觀玄御房看病隨公)人七百七十九人。   直突一巢襖子一柄香爐一輪二(大小)麈尾一小塗桶一角筆一榱單一枚樾具一金鞠二(大小)墨朱一囊(為聖教句默不爾重)朱土器(如朱斷之)下鞘一染糸少少□原十帖一斷紙少分表紙小分文箱拔出綿一阿伽桶一平機一腳組三筋(舍利囊緒故不爾重)。 已上般若寺觀良大德輕物同前略之長衣坐具一布小袖一綿帽子一周尺一小機一腳細蘿一細皮子一小蘿一合小塗箱二綴一懸皮子二(大小)。   已上海龍王寺長禪大德輕物同前略之。合小袖一帷三(上中下)硯一面榱硯一面文臺一針筒袋二十一缽覆一瓢單水瓶一ヱン帶三圓組帶一平組帶一琉璃壺一同器一橘打枝一名香六十囊水引十囊水引箱一蘇合圓四囊茶桶二對(上下)檜扇一本虎杖丸盡形藥色色。   已上西大寺第二長老輕物前異集之(羯磨招提凝答法第三代淨覺房五德道禪御房看病理公)。   衾二(上下)寄懸三(上中下)枕二(大小)唐四(大小)脅息三(唐一)繩床一(在法被)蒲團五扇二本打輪九本(唐一)機三腳釣火桶行燈一(在箱)燈臺三火桶三(土木)文臺二平機二腳火箸四具燈石四弄杖二小屏風仃方蚊帳一榱紙帳五枚(大小)莚三枚□手洗三具小手洗二唐□二本臺皮子一荷(在覆油單)葛二合腰打槌二手鞠三帳鼓一尺三小大鼓一磁石一湯瓶二花立二具(茶垸)瓶一(茶垸大)水精玉四(大小)茶垸小缽三秤二(一唐)茶垸藥摩二打挑子一具藥銚子四小提一瓶子一(唐)唐梡五香盤一藥篩二盤四(大小並覆二)時藥少少藥少少甘葛三手瓶茶少少(芑)布袋一(大)幕二帖輿二丁(繩油單在之一具手繩在之)。   已上西大寺菩薩重物   足馱三足火缽三墨染褲求衣一紫絹切皮子八鋸一織物帶一筋烏帽子一圓座三枚釣鉋油黃少少油小分油瓶三柄立袋一敷皮一枚筒五花梨木切下簾一具紜□切少少打敷五枚炭取一疊針一木缽三□大箱一合檜笠三枚舛五外居三荷炭五籠白地二輕石三蓑二大刀三茶臼一一橙板二枚三階棚一曲金一錐三稿二足竹斤二皮襪二足帚三鳥帚一冶茶一木提二算一具麻苧少少末香少少疊糸少少皮香少少文機一腳桐火缽一毛□□□良□□□□□諰貁;筆荷繩皮纑小分少分如法經指鑒茶箱張火桶盥一錢一貫文唐櫃二合桶六菜桶五   已上般若寺觀良大德重物異前集之。   常住單(一枚)行纏一具榱著一具油單四枚榱箱二合光燈臺一基茶垸大香呂一赤漆箱(一合)信濃缽一具大蘿箱一合紙帳二枚大機二腳。   已上海龍王寺長禪大德重物異前集之小鋸一莚三枚釣火缽一針介一粗枺盡形藥懸皮子一荷箱二足馱一足枕屏風一雙。   已上西大寺第二長老重物異前集之。   已上以四帳集當行事處判也。輕重物準此行事時可有用意也。   布薩法則   一。小食時布薩白夏中。減日白次可作之。若界內四人已上住行眾法布薩。當座比丘不滿四人時不可用白。梵網布薩時。縱比丘雖不滿四人。沙彌眾多諸佛子諦聽等白一。聞鍾偈時僧立調。維那至上座邊。右角四五人計立(上座上不可立座)對上座問訊。上座合掌受之見之。百二十下橦止息。槌繪輪打合。偈終打輪時諸眾和南。   一。上座列時。維那極緩步。眾僧問訊限奧四五尺計行過。後遲遲故也。   一。五人役者去機事五尺計立。維那右邊行事。行香水邊時。右方行左不可迴。   一。維那香湯偈了。本所歸立。行事第二。至香水邊問訊時。三人同時問訊。維那展坐具禮拜(此自慶偈後禮也。可唱三歸)。   一。維那籌頭浴香水時。即可誦偈。   一。四人行事各取香水等。問訊去時。香水役者經手巾役者前(但可依道場便)可行上座前。手巾役者。又同隨行香湯役者。又經手巾役者前。至靜本浴槌柄了。經手巾役者。又經手巾役者前。至靜本浴槌柄了。經役者並維那前。至上座前事如常。   一。香水香湯役者。上座前來近時誦偈。浴時右手受左手合洗。必兩手不受。   一。四人行事。還正面立調。同時問訊。各置器具。又立直同時問訊。去時右方左向。左方右迴各隨次復座。   一。維那至靜本向上方立。   一。維那籌持樣。左手面內向。籌下可奉。仰左手籌下掌不可受。   一。兩布薩時。梵網為本。諸佛子諦聽等唱(但以僧為本故。大德僧聽。大沙門等唱不可相違)。   一。小者眾中誰小白三反了下座。維那後邊三尺計可立。   一。金剛無礙偈唱白。我前向時漸可誦始。正受籌時。兩手仰受額程。捧頂戴意可成。必不付額。具足情淨偈時。兩手覆小者可返復。   一。維那行籌時。一宛可行。不可多舉。   一。兩布薩時。沙彌籌可別行也。   一。梵網布薩時。小者先內眾籌付上座了。欲收外眾籌時。自上座前直歸正面。外眾籌可受。必後戶不可通。皆付上座了。經後戶復本座。   一。梵網布薩時。比丘尼眾參時。結緣菩薩薩內入。籌行了都合時不簡。式叉沙彌尼比丘尼若干人可別舉。   一。說戒師請取坐具時。便宜少可曲窮。必不問訊。   一。散花莊嚴偈時。三人役者。至正面同時問訊。各取花瓶立退。少問訊可去。還正面邊。三人三角蹲踞時。佛後向。   一。散花莊嚴偈了。以香湯入香水。三人立時。唄初槌可打。香水役者。必不待香湯役。漸復本座。   一。卻行道時。散花ЛЬ取可落。多舉自指間漏落。物蒔樣。   一。供養者收坐具問訊。至座所時。維那打靜。在供養者後復本座。   一。麈尾戒尺可內置也。   一。說戒師先打戒尺。次取麈尾誦戒本。後合掌後序又取麈尾。梵網說戒前後序持麈尾。但問答時。三問後合掌。   一。梵網布薩時。與欲大德僧聽。 一。還烈時。問訊四五人一度兼。至門限不可遲遲。   已上二十七箇條者。去弘安九年二月十九日。於西大寺。依菩薩仰。即御前而澄惠等執筆所被記之也。   律宗行事目心鈔(下)   斯鈔名目心故者取菩薩御實名下字中與第二長老御假名上字下號目心本彼兩代之仰聚行事要故云爾也。自去延慶元年之秋初迄於嘉曆參載之春季已上二十一箇年之際為固止作之隨行漸漸類聚諸律之要文為全和上之嚴判連連抄記庭訓之行事焉定謬解多端歟欣慎外見也冀法燈久捶兮長耀九天之迷路戒香遠薰兮同證三佛之覺果而已。   嘉曆參年(歲次戊辰)三月中旬候釋沙門忍仙。謹記一校了觀亮 ******   《大正藏》第74卷 No.2360   No. 2360   大乘圓戒顯正論序   菩薩戒經說。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乃知圓頓菩薩大戒也者。三世調御。出世本懷。眾生成佛之直道也。金烏西沈。遺光東流之後。其法綺分脈散。陳隋之間。天台智者以自解佛乘智深達一乘圓旨。樂說無礙開示實相矣。暨乎李唐佛日東舉。南山教主再闢圓宗。決了聲聞法。彰菩薩毘尼矣。我天平勝寶之嘉運。斯道初傳扶桑之後。學徒殷習大僊威儀。其迄於今受隨不絕。綿綿焉。連連焉。其間或興或廢。僉時機之所感而已。近載法運循還。大乘毘尼之學復朋兆乎南北。世人亦往往識息妄歸真之道矣。今歲甲子安居之首。或謂(余)曰。世有濫大不肖之士僻解於圓乘。隨情之所好倚濫於聖典。惑求道緇素。豈大士可忍者乎。(余)蹙頞審問彼說。未嘗不拊心而歎息也。吾儕法海之爛屍。緇林之朽杌。雖匪護法之任。亦竊釋氏之名。聞正法變。寧不動懷耶。遂乃不揣闇昧。恭援引佛祖遺訓。聊攄所聞。假設賓主。考之訂之。號曰大乘圓戒顯正論。冀令修大行者持奉不喪其地也。亦其辭鄙陋也。獨學寡聞之為也。請以其言之野。勿害於義云爾。   時貞享元龍集甲子蕤賓穀日 久修園律院比丘宗覺(直)謹識   大乘圓戒顯正論   京師比丘宗覺直編輯   彈圓教菩薩不假聲聞律儀章   彈據本業十重律儀不假聲聞章   彈圓乘初心禁止小戒章   彈律藏諸戒不應澆□梵網大戒能應末法章   彈不假毘尼別成七眾章   彈圓教菩薩不假聲聞律儀章第一   濫大曰。約台教。藏教菩薩唯持律儀。無後二戒也。律儀者二百五十戒也。通教菩薩漸加後二。而律儀全同聲聞。別圓二教菩薩獨立二乘之外。元有佛性大戒實相威儀。而不敢為自行用方便假儀。梵網本業等所說戒專被此菩薩矣。   顯正曰。雖梵網心地品中說十重四十八輕。而微細律儀尚未詳悉。故指八萬威儀品制戒品等。蓋此等之品中。其相必備足焉。雖然此土無傳譯。則何以辨知焉。今雲別有實相威儀者。是何等說相耶。雖台教之中明四種菩薩。至出家菩薩。別圓二教僉不闕於聲聞律儀。釋籤四雲。前之二教三乘共行。別圓兩教專於梵網。若出家菩薩全用白四。而為護他。加制六夷。與小異耳。餘諸輕重各隨其教(已上)此是別圓二教出家菩薩不闕篇聚之明據也。汝雲有實相威儀。而不敢為自行用方便假儀者。或無不誤耶。圓人修四種三昧時。持戒居首。輔行雲。問。今明衍門。何須小檢。答。如涅槃中。處處扶律。今此亦爾。小為方便。故知出家菩薩六和十利與聲聞同。六度四弘異於小行(已上)況亦約開權顯實。用中道慧融一切法。故使一止一作無非法界。故雲式叉迦羅尼名大乘。弘決雲。式叉迦羅尼此名為學。別在第五。通約諸篇。今並開之成摩訶衍。故大經及十住婆沙皆指篇聚雲菩薩摩訶薩持是禁戒。當知戒無大小。由受者心期。是則中道遍入空假及事律儀。方得名為具足持戒(已上弘決)止觀第四雲。明持戒者。此十種戒攝一切戒。不缺戒即是持於性戒。乃至四重清淨守護。如愛明珠。若毀犯者。如器已缺無所堪用。佛法邊人非沙門釋子。失比丘法。故稱為缺。不破者即是持於十三。無有破損。故名不破。若毀犯者如器破裂也。不穿者是持波夜提等也。若有毀犯。如器穿漏。不能受道。故名為穿。不雜者持定共戒也。雖持律儀。念破戒事。名之為雜。定共持心。慾念不起。故名不雜(乃至)隨道者。隨順諦理。能破見惑。無著戒者。即是見真成聖。于思惟惑無所染著也。以此兩戒。約真諦持戒也。智所讚戒。自在戒。則約菩薩化他。為佛所讚。於世間中而得自在。是約俗諦論持戒也。隨定具足兩戒即是隨首楞嚴定。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示十法界像。導利眾生。雖威儀起動。而任運常靜。故名隨定戒。前來諸戒律儀防止。故名不具足。中道之戒無戒不備。故名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義諦戒也(已上止觀)上所引十種戒。判位高下事義不同。則有堪與不堪也。理觀觀心論持戒者。具能持得上十戒也。止觀雲。先束十戒為四意。前四戒但是因緣所生法。通為觀境。次二戒即是觀因緣生法即空。空觀持戒也。次兩戒觀因緣生即是假。假觀持戒也。次兩戒觀因緣生法即是中。中觀持戒也。輔行釋雲。此中文十義二。意在轉事以修正觀。言義二者。謂境及觀。四之與六如前事中。今之三觀三一不二。然前十戒非無理觀。即後六是。分張對位。故屬事相。況律儀不雜。當分未融。故今更約一念心中。具明十戒。而不濫尊極。不離凡心。用前四戒通為觀境。以六觀之。事理相即。當知篇聚一不可虧。世人懱事。而欲尚深理者。驗知此觀孤虛無本。既虧觀境。觀亦無從(已上弘決)止觀又雲。若犯事中輕過。律文皆有懺法。懺法若成。悉名清淨。戒淨障轉。止觀易明。若犯重者。佛法死人。小乘無懺法。若依大乘。許其懺悔。荊溪雲。懺成戒淨。止觀方明。豈有而令輕戒尚理。又天台雲。障道罪滅。屍羅清淨。三昧現前。止觀開發。事戒淨故。根本三昧現前。世智他心智開發。無生戒淨故。真諦三昧現前。一切智開發。即假戒淨故。俗諦三昧現前。道種智開發。即中戒淨故。王三昧現前。一切種智開發。妙樂雲。事戒為三觀本。故雲屍羅清淨等也。若無事戒。世禪尚無。何況三諦。有言。大乘何須執戒者謬矣。言不執者。乃是持而不執。若全不持名不執者。乃是執破。何名不執(已上)由是觀之。修圓行者專為自行。護篇聚制粲然可驗焉。惟夫圓乘菩薩也者。初心緣實相。聞圓法起圓信立圓行(乃至)以圓力用建立眾生。或未了達開顯之旨。則不可名圓修之人。纔得開粗顯妙之智矣。則何奚不忘捨小執大之偏懷乎。故天台雲。毘尼學者即大乘學。式叉即是大乘。三歸五戒十善二百五十戒皆是摩訶衍。豈有粗戒隔於妙戒。戒既即妙。人亦復然。汝實我子。即此義也(已上玄文)經論之中處處廣呵。斥乎二乘。唯是其心狹劣。不欲利他。專自度故。其如是心深違大士廣濟。是以呵之。豈以急其止惡。而防譏嫌故。可擯斥之耶。菩薩之開遮不同小檢者。但以有利他之急也。若乃望於自行。防非止惡還急聲聞。遮性等持職此之由。天台曰。菩薩持性重譏嫌。等無差別。自求佛道。性重則急。為化眾生譏嫌則急。小乘自調性重則急。不度他故譏嫌則寬。菩薩具持兩種故名大乘戒。善戒瑜伽等經論鹹雲。如諸聲聞於其涅槃欣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如是菩薩於大涅槃欣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其倍過彼。百千俱胝以諸聲開唯為一身證得義利。勤修正行菩薩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勤修正行(已上)或被引釁戾沈淪苦趣。則利濟大行不能奈何。是所以薩埵謹慎自行也。然則但除其執。不除其法。圓人持小法。即小法為大。若夫謂永棄捨其法。則隔歷未融也。   彈據本業十重律儀不假聲聞章第二   濫大曰。本業說。初發心出家欲紹菩薩位者。當先受正法戒。所謂三聚門。攝善法戒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眾生戒所謂慈悲喜捨。化及一切。攝律儀戒所謂十波羅夷。此文分明。不假聲聞律儀。但受三聚僧既許為出家菩薩。又所謂三聚是別圓獨法。而不同瑜伽之讓律儀於毘尼藏之三聚也。   顯正曰。甚乎哉。專輒之言也。出家菩薩但以十重為律儀戒。曷奚簡乎耶。十波羅夷也者。是斷惡之本故。雲攝律儀戒所謂十波羅夷。匪謂十重之外無微細威儀也。故經雲。是故菩薩十重有八萬四千威儀戒。十重有犯無悔。使重受戒。八萬四千威儀戒盡名輕。有犯得使悔過。對首悔滅(已上經文)然斯經中。至於八萬威儀戒不說其相。既未識其相。則雲何亦護持乎。不護持則非具足之義。由是觀之。雖汝掉臂雲不假聲聞律儀。而不假則菩薩威儀不可具足。汝奚為有智者乎。體解圓頓菩薩大道者。汝未能如天台智者矣。解釋台教。宣揚祖訓者。汝未得如刑溪湛然矣。天台荊溪鹹用篇聚戒助成大儀。曰自行。曰護他。未見其闕。如上略引。今復重示。天台明下士修四三昧方便中雲。多寒國土聽百一助身。要當說淨荊溪釋雲。百一要當說淨。皆為助道。以療形苦。如斯之類仍為下根。不說淨人。三品不攝。濫引上品大士行事。深不可也。然說淨之法附近大乘。故地持中。菩薩所畜即於十方諸佛菩薩。而為淨施。乃以聲聞淨施而為譬雲。譬如比丘以己衣物於和上闍梨。捨作淨施。若達一實。即此淨施成菩薩法。且小乘中。若准行之。亦薄己貪情順佛聽制。如斯之理何損曠懷。我物屬他。彌符袪滯。況受食受藥。禁性重之由。持缽持衣。杜譏嫌之本。譏嫌性重。等護無偏。跡混聲聞。真菩薩也。但為元期出苦。判屬小宗。豈以背彼受持稱為大道。又有人云。凡諸所有非己物想。有益便用。說淨何為。今問。等非己財。何不任於四海。有益便用。何不直付兩田。而閉之深房。封於藏篋。實懷他想。用必招愆。忽謂己財。仍違說淨。說淨而施。於理何妨。順己執心後生倣效(已上輔行)汝濫大輩。反覆瞰之。勿讀過也。汝又雲。不據瑜伽之讓律儀於毘尼藏之三聚。恐是率爾歟。夫經深含意趣。論廣決疑滯。瑜伽說三聚竟。結雲。佛於彼彼素呾纜中。隨機散說。謂依律義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今於菩薩藏摩呾履迦。綜集而說(已上)言彼彼素呾纜者。通指本業善戒等經歟。本業指十重為律儀者。是據斷惡之本也。善戒所說。與論無別。雖如斯彼彼經中所說有異。今此論中融會和合。故雲綜集而說。豈可得謂補處慈尊不識本業十重是菩薩律儀而以毘尼藏為菩薩律儀邪。而瑜伽中亦不說八萬四千威儀戒者。請試以二意通之。一者相似故。謂毘尼藏中所制。五篇七聚。輕重諸戒。違制越毘尼。及以如法治三千威儀等。以此等對檢於八萬威儀。其相相似故。二者開顯故。謂如來初於菩提樹下正覺果滿。欲令眾生悟入於佛知見。說菩薩心地法門。小機昧己。力不堪忍。於茲降跡於鹿苑。方便提誘。於菩薩心地之中摘取少分。漸漸與之。後既開顯。盡以付之。故雲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又雲。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以此義而言。雖數未滿八萬。由來唯是一乘之法也。自非掩耳之智。誰亦疑之。咨爾濫大。聲聞律儀在爾躬。而雲不假者匪是狂耶。將自欺歟。今予問汝。菩薩戒中制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製造行護依何行之。若不憑於毘尼藏說。恐不能下一刺一刀。又制結夏安居一一如法。今欲一一如法者。據曷勤之。亦恐不探律制。不能奈何。是故往昔諸德至釋菩薩戒經。受持三衣等鹹假律文。雖汝口雲有八萬威儀。不假聲聞威儀。而考覈其實。則經文此土無傳譯。無經文故不能知相。不能知相則亦不可得而行也。是故祖師或取小助大。或開顯以行。而汝有超佛越祖之智歟。今欲更顯八萬威儀。縱雖有越祖之智。佛既開顯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則雖汝假聲聞之威儀。誰謂非汝圓菩薩乎。予觀汝之確執於大。反疑未達開顯之旨者歟。於茲熟按汝說。狐疑湧然而有不可抑止者也。謂汝內則不樂護持微細威儀。外則振嘉名於遐邇。現異相於眾庶。以斯意故匪為此說乎。何則謂圓人必護篇聚之制者。世人瞰汝缺於儀相。不能得無輕蔑。以故而言圓乘菩薩不假毘尼之制。非遂使眾人望異耶。   彈圓乘初心禁止小戒章第三   濫大曰。五篇小律是為菩薩利他權戒。以制初心。開於久修。澆□凡愚少開粗智。為小所轉鈍遲大志。甚屈自行。不勇利他.   顯正曰。若夫如是者。如何名曰奉持圓戒乎。我聞。圓者名圓妙圓滿圓足圓頓。謂三諦圓融不可思議名為圓妙。三一相即無有缺減。名為圓滿。三一自在悉皆互具。名為圓足。三一無差不從漸次。名為圓頓。今雲。圓人者初信圓理學圓理。體達毘尼即大乘五八十具皆是摩訶衍。猶如迦陵頻伽鳥雖在□中音聲已勝諸鳥。如斯之人應當名曰修圓行人也。其未能如斯者。唯名是圓戒。而實也權戒止已。所謂戒無大小。由受者心期。蓋亦此之謂也。然圓修之人。聊有為自行開緩於威儀。而亦與汝之言懸別。天台雲。初心畏緣所紛動妨修正業。直專持此經即上供養(上供養者。經所說善男善女不須為我起塔寺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是也)廢事存理所益弘多。後心理觀若熟涉外不妨內。事資於道。如油多火猛。若順流而揚帆。又加工力其勢轉疾也。問。若爾持經即是第一義戒。何故復言能持戒者。答。此明初品意。不應以後品作難。若欲釋者。持經即順理戒。亦是任運持得初篇二篇。今言能持戒者。第三篇去事中無虧耳(言初篇二篇者波羅夷與僧殘也。言第三篇去者波逸提。提捨尼。突吉羅也)荊溪釋持初二篇但成初二品耳(隨喜品讀誦品)故不應以能持下篇三品為難。諸修圓行者請觀斯文。若初二品人。初心唸唸常在四種三昧。容於下三眾法少違(謂波逸提已下也)至下三品(說法品。兼行品。正行品)止作二持。眾別兩行。纖毫不犯。具如止觀持戒清淨中。尚事理雙美方堪向道。況入道者令事虧耶。若未專於四種三昧。五篇七聚。菩薩重輕。不可微犯。方稱一期教門大旨。何以故。出家菩薩具足堅持毘尼篇聚。大乘教意一切皆然。但護篇聚。於彼梵網八萬律儀未為持相。但此土器劣。且以少檢助成大儀。仍曉開遮輕重緣體(補註釋。若大若小輕重之緣。所犯之體。事體之體。非謂戒體。又亦可雲。開遮之緣。輕重之體。皆須曉知云云)制緣漸頓(菩薩一時頓制。聲聞隨犯隨結)捨義有無坐次分流懺法天隔。復有七眾同否(言同否者即同異也。且論殺戒。七眾菩薩同犯。聲聞五眾大同小異)大小共別。方於自行量己品位。去取適時。或慕大節而昧存亡(存亡即存沒也。大小開遮。存沒不定。不可昧也)有據小文而迷觀道。若得今意。先以理教定。次以位行驗。若不爾者。鳥鼠人也。安論品位乎。敬請受佛遺言。少分恭稟(鳥鼠即蝙蝠也。佛藏經雲。譬如蝙蝠。欲捕鳥時則入穴為鼠。欲捕鼠時則飛空為鳥。而實無有大鳥之用。其身臭穢。但樂暗冥。破戒比丘亦復如是。即不入於布薩自恣。亦乃不為王者使役。不名白衣。不名出家)嗟乎祖訓叮嚀。慈懷深切。濫大思之奈何。豈非雷霆震地聾者不聞。七曜麗天盲者不見乎。而為破惑證果後於毘尼。先於經論。小律之中尚亦開之。天台深達此等開制。以故修圓行初心當在三昧時暫緩下三篇。亦無違律制.   彈律藏諸戒不應澆□梵網大戒能應末法章第四。   濫大曰。末法下根不堪奉律。梵網大戒能應末法。   顯正曰。此言寧得事之與言無齟齬乎。自度之小戒尚難護持。圓乘之大戒豈容易耶。有堅持圓戒人。則稟行小檢人。奚涉於言乎。夫稟受圓戒也。發心緣境。辨體隨行。末法凡庸寧通被耶。竊以洎乎澆世濁惡之運。大乘頓極之法利濟偏增也者。一切黎元。結使熾盛。多造不善業。鮮有改悔心。假使纔有悔過。自未能拔罪根。偶爾遇於善緣。得聞滅除業障大乘最極之法。以單一念信。無量世罪愆。剎那之間脫卻無餘。蕭然往詣諸佛淨土。如六度經說。或復有情造諸惡業。四重八重五無間罪謗方等經一闡提等。種種重罪使得銷滅。速疾解脫。頓悟涅槃。而為彼說諸陀羅尼藏能除重罪。令諸眾生解脫生死速證涅槃安樂法身。亦如觀無量壽經說下品往生之相是也。鳴呼末法五濁彌深。器根下劣。五八小戒尚未能持。菩薩大戒寧易稟持耶。世人大概意謂。大乘者唯是舉動放蕩身口不慎。縱意所好無所制止。是大乘也。汝今雲梵網大戒應末法者。或其無似如斯見耶。古人歎曰。上求下化難發。況緣理法性之菩提心乎。   彈不假毘尼別成七眾章第五   濫大曰。發菩提心頓誓三聚。則皆成菩薩性。而復各隨所樂別成七眾。若剃髮染衣全受十重四十八輕。而十八道具如法受持。是名圓乘出家菩薩比丘。其餘隨應七眾無濫也。   顯正曰。汝雲全受五十八而十八種物如法受持是名圓乘出家菩薩比丘者。予暫先許之。其比丘尼沙彌式叉摩那如何分之。雖汝雲隨應無濫也。而斯言甚漫瀾也。若乃約十重四十八輕全之與缺欲取其異與。若云爾也者。幾何是比丘尼。幾乎是沙彌。幾乎是式叉摩那。汝何據剋之。若無憑據。則汝之說成妄誕。設強而為之說。亦不信於汝之師心憶說。若乃約十八道具全缺以取五眾之別歟。若云爾者。幾乎是沙彌等。如前語矣。若乃約受戒之前後而欲剖之歟。若云爾者。幾先是比丘。亦式叉摩那。沙彌尼。何以分之。雖欲無濫其可得乎。汝亦云十八道具如法受持。予測量斯言。如法之言必是簡於非法之語與。若非法則豈不入犯科乎。然則如之與非之間。必也不可不知其分齊也。如何是如法受持。如何是缺具違制。如斯推覈恐遂不可知其制限。不知制限則如法受持之言亦為虛妄矣。如法受持不成。則汝所謂圓乘出家菩薩比丘之義還恐不可成矣。雖予先暫許汝之所立。而道具受持全缺持犯之間。望洋而不識其涯邊。則義亦不可立。義不立則予亦不肯許焉。上來既廣引示祖訓。誠足辨汝之惑。汝內自省。所言八萬四千威儀戒(從義謂。梵網中有八萬威儀品。說者雲。約二百五十戒各有四威儀。合為一千。循三世轉為三千也。分配身口七支為二萬一千。對治三毒等分。成八萬四千。今舉大數雲八萬耳。更請詳之。已上補注)雖經說總數。而不顯其相。則汝亦未能審悉矣。夫無當之玉碗。不如全用之埏埴。汝蓋以誠實而吐於言。予聞。有識真之明者不可欺以偽也。有揣深之智者不可誑以淺矣。不然以虺蛇為應龍。以狐鴟為麟鳳矣。於汝意雲何。於茲濫大垂頭忸怩。遂不能答。   大乘圓戒顯正論(終) ******   《大正藏》第74卷No.2361   No.2361   願文   悠悠三界。純苦無安也。擾擾四生。唯患不樂也。牟尼之日久隱。慈尊月未照。近於三災之危。沒於五濁之深。加以。風命難保。露體易消。草堂雖無樂。然老少散曝於白骨。土室雖闇迮。而貴賤爭宿於魂魄。瞻彼省己。此理必定。仙丸未服。遊魂難留。命通未得。死辰何定。生時不作善。死日成獄薪。難得易移其人身矣。難發易忘斯善心焉。是以。法皇牟尼。假大海之針。妙高之線。喻況人身難得。古賢禹王。惜一寸之陰。半寸之暇。歎勸一生空過。無因得果。無有是處。無善免苦。無有是處。伏尋思己行跡。無戒竊受四事之勞。愚癡亦成四生之怨。是故。未曾有因緣經雲。施者生天。受者入獄。提韋女人四事之供。表末利夫人福。貪著利養五眾之果。顯石女擔輿罪。明哉善惡因果。誰有慚人。不信此典。然則。知苦因而不畏苦果。釋尊遮闡提。得人身徒不作善業。聖教嘖空手。於是。愚中極愚。狂中極狂。塵禿有情。底下最澄。上違於諸佛。中背於皇法。下闕於孝禮。謹隨迷狂之心。發三二之願。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為無上第一義。發金剛不壞不退心願。我自未得六根相似位以還不出假(其一)自未得照理心以還不才藝(其二)自未得具足淨戒以還不預檀主法會(其三)自未得般若心以還不著世間人事緣務。除相似位(其四)三際中間。所修功德。獨不受己身。普回施有識。悉皆令得無上菩提(其五)伏願。解脫之味獨不飲。安樂之果獨不證。法界眾生。同登妙覺。法界眾生。同服妙味。若依此願力。至六根相似位。若得五神通時。必不取自度。不證正位。不著一切。願必所引導今生無作無緣四弘誓願。周旋於法界。遍入於六道。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盡未來際。恆作佛事。 ******   《大正藏》第74卷No.2362 No. 2362 守護國界章   較正守護國界章緣起   金仙聖教之入日域也其始罕弘一佛乘。其盛流傳則小乘律權乘論而已。豈為此土圓頓根緣未調熟與洎延曆初吾傳教大師應智者之懸讖崛起於此方。專依台教抑權門論以揚顯密一乘宗旨。偏據梵網貶小乘律以立一向大乘條式。此時會津德溢元興護命等或著書或上表翕然拒焉。大師乃撰守護國界章及顯戒論大彈破之。復延曆弘仁二主暨執政大臣傾誠贊成弘護焉。於是天台圓宗勃興一乘戒壇建立。本邦佛法弘傳斯時為盛矣。準三宮大王切銜大師之恩樂膺金湯之任。歲甲辰特降令於兩業菩薩僧慧脈等曰。守護章顯戒論釋難扶宗之要書。而見行本訛誤不少。宜博訪諸本參互較正以傳永久焉。諸公奉令相共較正。是歲癸丑守護章先成。剞劂已畢。持來示余曰。所訪獲之諸本亦非無亥豕者。較仇不得而詳遺憾多矣。請紀降令之德意與較正之未盡。辨諸簡端以示來者。余曰。顧吾世諦徒講究雖勤條章不踐。況復素乖文學。豈堪承諸公之囑而取信後世耶。諸公懇請不置。乃慚愧感傷為之緣起。時。   享保十八年癸丑孟冬望日天台法華會探題兼戒壇院知事前大僧正法印大和尚位(亮潤)謹撰。 守護國界章卷之上之上 釋氏最澄撰   彈謗法者淺狹三時教章第一   彈粗食者謬破四教章第二   彈粗食者謬破八教章第三   彈粗食者謬破不定教章第四   彈粗食者謬破四教所詮理章第五   彈粗食者謬破四教位章第六   彈粗食者謬破三教不同章第七   彈粗食者謬總破四教章第八   彈粗食者謬破五味章第九   彈粗食者謬破止觀章第十   彈粗食者謬破絕待止觀章第十一   彈粗食者謬破止觀三德相攝章第十二   彈謗法者大小交雜止觀章第十三 彈謗法者淺狹三時教章第一   夫雙林五味。開金口而指經。光耀三時。出領意而被可。是故。天親引味判經。智光依時定教。是以。一乘三乘。遠傳唐東。佛性法性。遙開鞨西。於是。天台智者。聽妙法於釋尊。慈恩乘基。授函杖於玄奘。五味三時。隨機而雷霆。三車四車。比輪而運載。權實同韻。守護國界。偏圓異轍。廣濟黎元。乃有奧州會津縣溢和上。執法相鏡。鑒八識面。舉唯識炬。照六境闇。忽造中邊義鏡三卷。盛破天台法華義。披閱章句。粗語稍多。自稱中主。似法苑文。天台為凡公。下情難測。發問和上。為權故吐央掘之辨。為當愚故墮婆藪之執焉。且為洗除執垢。集諸家文。敬代喜根頌。遙馳加持字。云爾。   粗食者。示中主三時教。引解深密雲。爾時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希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於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如來。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所說甚深了義言教。聞已信解。書寫護持。供養流布。受誦溫習。如理思惟。以其修相。發起加行。生幾所福。說是語已。爾時世尊。告勝義生菩薩曰。勝義生。是善男子。或善女人。其所生福。無量無數。難可喻知。吾今為汝略說少分。如爪上土比大地土。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數算計喻。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或如牛跡中水比四大海水。百分不及一。廣說。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如是於諸不了義經。聞已信解。廣說。乃至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所獲功德。比此所說了義經教。聞已能信解。所集功德。廣說。乃至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所集功德。百分不及一。廣說。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說是語已。說此經時。六百千眾生。發菩提心。三百千聲聞。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一百五十千聲聞。永盡諸漏。心得解脫。七十五千菩薩。得無生法忍。略示其教。四阿含經等。是初時教。諸說空經。是第二時教。隱密言。總說諸法無自性故。華嚴。深密。唯識教等。第三時也。以顯了言。說三性三無性。非有非空中道教故。由諸異生。無始時來。迷執有我。不了我無。起惑造業。輪迴生死。故佛初說四諦法輪。令知我空唯有其法。此隱遍計法。顯依圓有。說唯有法故。有上有容。諸諍論所依。非真了義。憍陳如等。最初得道。彼聞法有。證我皆空。便執諸法。為真實有。轉著小果。不求大位。故佛為方便。復說法空。破除有執。故次時中。說般若等。言一切法。本性皆無。此隱依圓有。顯遍計空。說一切空故。有上有容。諍論所依。此未了義。須菩提等。彼聞法空隱密言教。便撥諸法性相都無。何所造修。何所斷捨。佛為除此。復說唯識三性等教。說有為無為為有。我我所為空。此以顯了言。說依他圓成是有。遍計所執是無。故無上無容。非諍論所依。真實了義。勝義生菩薩。深生信解。遍計所執無。知法我俱遣。依他圓成實有。照真俗雙存。約理及機。漸入道者。大由小起。乃有三時諸教前後。解深密經。說唯識教是也。若非漸次而入道者。大不由小。即無三時諸教前後。約其多分。即初成道華嚴等中。說唯心是。多分頓漸。無別教門。隨一會中所應益故。何以得知。多分漸頓無別教門。華嚴經。說有聲聞在會。深密亦有聲聞發心。勝鬘經中。亦說一乘意生身等。攝論說為不定性人。說一乘故。法華經中分別功德品。言佛說如來壽量品時。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發菩提心。如是等文。上下非一。故知。法華亦被頓悟。華嚴亦有漸悟之人。   彈曰。夫三時之教。勝義領解。一了之聞。義生機宜。猶闕三了。何攝一代。所以中天智光。不許三時。震旦慧苑。具斥其狹。四依眾論。不立三時。三時第二。無指般若。三相淺深。大薦判好。一乘權實。天台說要。今為中人。對他示狹。云爾。   示經文相違一   格得益二   示教意三 示經文相違一 後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第二雲。爾時成就第一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初成應等正覺。於波羅奈城仙人集處。諸禽獸遊處。為諸修行聲聞行人。一轉四諦希有法輪。世間一切沙門。婆羅門。天人魔梵。無能轉者。若有能轉依法相應。無有是處。大唐慈恩三藏譯解深密經第二卷雲。爾時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彈曰。彼魏譯本經文。無初於一時句。寧一向執唐本。止他宗教時耶。初轉法輪。自他共許。但約教時廣狹。眾家不共許耳魏本深密解脫經雲。世尊。此第二轉法輪。說上法相可入法相。分別彼諸不了義修多羅。為住大乘眾生。說於諸法無有體相。諸法不生。諸法不滅。諸法寂靜。諸法自性涅槃。希有之中。復有希有。唐本解深密經雲。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希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彈曰。彼魏本經文。無在昔第二時中句。直有此第二轉法輪句。魏本雲為住大乘眾生。唐本唯為發趣修大乘者。其新古兩本。都無十六會共不共般若文。有人師執攝十六會般若者。是為不正義。故義林雲。說般若為第二。人言非聖教。何固執為無辜招殃。解深密中。雖分三教。而不指屬部黨差別。何得凡情輒為妄指。設西方有如是傳。檢之無據。何得為證。真諦三藏。出自印度。博通諸部。善解教本。制三法輪。作如是言。第一法輪。佛在鹿苑。為五比丘說四諦法。第二法輪。成道七年。在捨衛國施慧江邊。去給孤獨三里許處。為諸菩薩。說諸法空般若等經。第三法輪。成道三十八年。在毘捨離國鬼王法堂。對真藏菩薩說解節經等。大般若中。四處十六會。都無一會在於施慧江邊說者。又大般若十六分中。無有在於第七年說。以七年前尼眾未有。而般若經會會。皆有列尼眾故。又智度論。釋大品經畢定品文。須菩提。聞說法華。方起畢定不畢定疑。故知。大品經等亦在法華後說。亦不可言第七年者據最初說。舉初亦攝後時所說。第五年時。說十萬頌大般若等。何故不舉。然般若經部黨眾多。非但八部十六分也。闍那崛多。傳說外國有八部般若。有大般若。各十萬頌。故知。八部外。別有大般若。般若燈中。品品多引般若經文。證諸法空。彼所引文。對極勇猛菩薩而說。非善現等。十六分中。無有一會對彼說者。所引經文。亦復不同。故知。十六外。別有一向說空般若經。大般若經說中道理。非一向空。諸法相論。皆引般若文。釋十散動分別對治。先說實有。對治無執。又辯大乘品中。廣說六度過百等持等。乃至三無漏根諸陀羅尼。皆建立法相。非為遣故說。辨中邊雲。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釋論雲。是則契中道者。謂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理趣。妙契中道。亦善符順般若等經說一切法非空非有。又無性攝論。處處引彼大般若經。建立三性。對彼慈氏而說。所說義趣。不異深密所說道理。由此故知。般若經中有說一向空。第二法輪攝。有說非空有。第三法輪攝。如是理教。文雖分明。而人多執一向說空。第二教攝。此則惡習難改。薄媚聖言耳。雖大般若初五分中。諸天讚言我等見轉第二法輪。此第二言。非三教中之第二也。以釋論中自作問曰。初說法令人得道。是名轉法輪。今何以言第二法輪。若以佛說名為轉法輪者。皆是法輪。何限第二。答曰。初說法名定實一法輪。因初轉乃至法盡。通名為轉。是諸天子。見是會中多有人發無上道。得無生法忍。見是利益故。讚言第二轉法輪。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無生法忍。阿若憍陳如一人得初道。今無量諸天得無生法忍。是故說第二法輪轉。今轉法輪似如初轉。解雲。此釋意者。最初說四諦名第一轉。自後皆名第二轉也。如涅槃雲。大眾有二。一求小乘。二求大乘。我於昔日波羅奈城。為諸聲聞。轉於法輪。今始於此拘屍那城。為諸菩薩。轉大法輪。此則總為二種法輪。是故。不可引第二言。即證般若。三中第二。除此一言。更無餘文可證般若為第二教。而所引文。論既異釋。又不分明。故不成證。除彼至信投果得果。誰能輒受無簡擇說(已上義林文也)是故。此間學生等。可改謗法心。更指大般若。莫置第二時。庶止息謗般若。增益天下民。教導無所得。恆作真佛事也。又魏本深密解脫經雲。世尊。此是第三轉法輪。為住一切大乘眾生。說諸法無體相。不生不滅。寂靜自性涅槃。善說四諦差別之相。希有希有。無人能入。無人能對。無人能諍。更無有上。更無有勝。了義修多羅。無諍論處。唐本解深密經雲。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於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彈曰。汝執第三時。兩本文相違魏本雲此是第三轉法輪。為住一切大乘眾生。唐本雲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若據魏本。第三轉法輪。為住一切大乘眾生者。是即一究竟道。若據唐本。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者。是即似眾多究竟道。故中印度三藏地婆訶羅雲。中天竺國那爛陀寺智光論師。遠承文殊龍樹。近稟提婆清辨。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亦立三教。謂佛初鹿苑為諸小根。說小乘法。明心境俱有。第二時為中根。說法相大乘。明境空心有唯識道理。以根猶劣。未能令入平等真空。故作是說。於第三時。為上根。說無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為真了義。又慧苑法師雲。玄奘三藏三時法輪。祇可唯是漸教。唯論三性一法。唯為一機。不可以為定量。部判一切佛法。測法師解深密記。宗趣中。敘清辨判教雲。問諸部般若。宗明無相。此經了義。淺深何別。清辨解雲。深密等經明有所得。淺而非深。諸部般若顯無所得。為最甚深。護法判雲。二時所說無相之理。理無淺深。而說深密為了義者。約三性義。決判諸經有無道理。顯了義。又成唯識記第八卷中會釋雲。清辨菩薩。說解深密為不了者。有所得故。諸部般若名為了義。無所得故。而彼經中。說深密等為了義者。以對機根。說三性義。易可了知。勤令受學。於一時間。說為了義。非約盡理名為了教。釋曰。準此所敘。故知。深密不能定斷一切佛法。若不爾者。則眾生界中。無頓機故。又使佛無圓音應故。又不能斷佛性常住。法界解脫。具分真性。如來藏等無量法門。約時剋教。難極成也。若謂三時約義淺深。不據時節者。深密不應說初昔今故。彼第二雲。世尊。初於一時。在波羅□斯國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乃至雲。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以隱密相轉正法輪。乃至雲。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以顯了相。轉正法輪。又前敘異說中。引深密記。辨三法輪時處前後。歷然差別。如何拒諱也。是以。分明得知。罽賓以西則智光論師。不許三時。玄圃以東則慧苑法師。遮破三時教。粗食者。寫取苑公似破文。誑惑後學引阿鼻。是故。寫取苑公能破文。開示後學濟阿鼻。問曰。何以得知破四教文為似破。破三時文為能破耶。答曰。山家所立四教義者。理致圓滿。故苑公指四教失。皆墮似破。問由何得知天台所立四教義者理致圓滿耶。答大唐貞元十四年。澄觀法師雲。陳隋二代天台智者。承南嶽思大師。立四教雲。一三藏教。此教明因緣生滅四真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二者通教。通者同也。三乘同稟故。此教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是摩訶衍之初門。正為菩薩。傍通二乘。大品雲。欲得聲聞乘。當學般若波羅蜜等。然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皆通。淺深不同。於共般若。唯共於淺。三別教。別即不共。不共二乘人說故。此教正明因緣假名無量四真諦理。的化菩薩。不涉二乘。故聲聞在座。如聾如啞。不名不共。而雲別者。兼欲簡非圓故。以一因迥出。一果不融。歷別而修。不得因果圓融故。四圓教。以不偏為義。此教正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事理具足。不偏不別。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為圓。華嚴經雲。顯現自在力。為說圓滿經。無量諸眾生。悉受菩提記等。別則教理等皆別。圓則教理等皆圓。又此四教。由三觀起。從假入空。析體異故有初二教。從空入假。從假入中。有別教起。三觀一心中得。有圓教起。又此四教。不局定一部。一部之中。容有多教故。又更以四種化儀收之。謂頓漸不定祕密。頓漸同前岌師。後二謂一音異解。若互相知名為不定。互不相知即名祕密。此師立義。理致圓滿。但三藏教名義。似小濫。以餘三教亦有三故。所以爾者。已以智論之中。多詺小乘為三藏故。成實論中。亦自說雲。我今欲說三藏中實故。初對舊醫戒定慧故。立此三事。條然不同。異後三教。通教意融三故。別教依一法性而顯三故。圓教三一無障礙故。所以不名小乘教者。此教亦有大乘。六度菩薩。三十四心。斷結成真佛故。故藏通別圓之義。四教互有。而覈其定實。餘三不成。唯成當教中義耳。但判華嚴兼於圓別。以就登地已上。約寄位行布。為別義故。名異義同。亦無大過。問何以得知破三時文為能破耶。答大唐澄觀法師雲。明知。深密三時。不能定斷一切聖教。以未在最後故。且約顯一類義。故分三耳。義如前說。是故。汝執三時教。苑澄俱不許。天台立四教。義許名不許。名義俱不許。能破非似破。義許名不許。似破非能破。庶諸宗有智者。善思前後。破無辜。執偽章莫沈無擇穴也。所以見覆前車。將移後轍。故義林雲。若約乘根生解有別。教應五時。如涅槃經五味教也。住無垢藏王白言。世尊。如佛所說。諸佛菩薩。所可成就功德智慧。無量無邊。百千萬億。實不可說。我意猶謂。故不如是大乘經典。何以故。因是大乘方等經力故。能出生諸佛世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讚善哉。如汝所說。是諸大乘方等經典。雖復成就無量功德。欲比是經。不得為喻。百倍千倍。百千萬倍。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佛亦如是。從佛出於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密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喻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解雲。十二部經者。為聲聞乘所說教也。以根鈍故。具說十二。修多羅者。為獨覺乘所說教也。以根利故。不具廣說。方等經者。為初心菩薩所說大乘。般若波羅蜜者。為根熟菩薩所說大乘。大涅槃者。普會三乘。同歸大寂。何以得知如是配者。以上文雲聲聞佛性如乳。緣覺佛性如酪。菩薩佛性如生熟酥。如來佛性猶如醍醐。由此故知。五種教別。五中初二。三教中第一所攝。第三即第二。四五即第三。三五中三四。同譬熟酥。故深密與涅槃。雖同中道教。然深密經。決了法相。中道為宗。大涅槃經。顯示佛性。中道為宗。轉節陶練。勝於前。故喻之醍醐。是故可知。天竺智光不許其時。震旦苑澄不許其教。新法相師。移善改惡。此間法相。由何增執。若刻船守株。其人愚甚耳。 格得益二   粗食者引經雲。世尊。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如來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所說甚深了義言教。聞已信解。書寫護持。供養流布。受誦溫習。如理思惟。以其修相。發起加行。生幾所福。說是語已。爾時世尊。告勝義生菩薩曰。勝義生。是善男子。或善女人。其所生福。無量無數。難可喻知。吾今為汝略說少分。如爪上土比大地土。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數算計喻。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或如牛跡中水比四大海水。百分不及一。廣說。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如是於諸不了義經。聞已信解。廣說。乃至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所獲功德。比此所說了義經教。聞已信解。所集功德。廣說。乃至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所集功德。百分不及一。廣說。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說是語已。說此經時。六百千眾生發菩提心。三百千聲聞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一百五十千聲聞永盡諸漏心得解脫。七十五千菩薩得無生法忍彈曰。粗食者。舉十種行。勸進眾生。善哉善哉。但執法華一分。謗法華全分。又憑法華教未開隱密一分功德。降法華教已開顯說全分功德。夫於一佛乘者。根本法華教。分別說三者。隱密法華教。唯一佛乘者。顯說法華教。妙法華之外。更無一句經。唯一乘之外。更無餘乘等。隨機有千名。隨根有淺深。諸有智者。善思念之。一代經教。莫執優劣。但已開未開。佛說淺深。今為洗偏執。格量功德也。今汝所引文無量無數者。總舉多數。若奪論則無量者。阿僧祇轉阿僧祗轉為一無量。無數者。無周遍轉無周遍轉為一無數。功德廣狹諸佛所知。但依佛說數。指此未滿數又難可喻知者。即指無量無數耳。今引法華功德。且略可相對。分別功德品雲。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也。汝所引功德者。十種行所得。我法華功德。一念信解功德。諸有智者。比況可知耳。又雲。吾今為汝略說少分。如爪上土比大地土。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數算計喻。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已上經文)今對法華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屍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已上法華經文)。彈曰。彼經大地喻。示現了義經十種正行功。此經五度況。示現十無上一念信解德。庶諸有智者。具行與一念。多少易可知也又雲。如牛跡中水比四大海水。百分不及一。廣說。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已上經文)。今對法華經雲。爾時佛告彌勒菩薩。阿逸多。如來滅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智者。若長若幼。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餘處。若在僧坊。若空閑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聞。為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隨力演說。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隨喜功德。我今說之。汝當善聽。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形無形。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無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眾生數者。有人求福。隨其所欲。娛樂之具。皆給與之。一一眾生。與滿閻浮提。金銀琉璃。車磲碼瑙。珊瑚琥珀。諸妙珍寶。及象馬車乘。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是大施主。如是佈施。滿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隨意所欲。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髮白面皺。將死不久。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眾生。宣佈法化。示教利喜。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於汝意雲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何況令得阿羅漢果。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已上經文)。彈曰。彼經牛跡喻。格了義不了。法華展轉聞。比權行實喜。彼經說會座。法華說展轉。冀有心智者。分明照知也。又雲。如是於諸不了義經。聞已信解。廣說。乃至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所獲功德。比此所說了義經教聞已能信解。所集功德。廣說。乃至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所集功德。百分不及一。廣說。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已上經文)。今對法華雲。藥王。今告汝。我所說諸經。而於此經中。法華最第一。爾時佛復告藥王菩薩摩訶薩。我所說經典。無量千萬億。已說今說當說。而於其中。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藥王。此經是諸佛祕要之藏。不可分佈妄授與人。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從昔已來。未曾顯說。而此經者。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又雲。諸餘經典。數如恆沙。雖說此等。未足為難。若接須彌。擲置他方無數佛土。亦未為難。若以足指。動大千界。遠擲他國。亦未為難。若立有頂。為眾演說無量餘經。亦未為難。若佛滅後。於惡世中。能說此經。是則為難。假使有人。手把虛空而以遊行。亦未為難。於我滅後。若自書持。若使人書。是則為難。若以大地。置足甲上。昇於梵天。亦未為難。佛滅度後。於惡世中。暫讀此經。是則為難。假使劫燒。擔負乾草。入中不燒。亦未為難。我滅度後。若持此經。為一人說。是則為難。若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為人演說。令諸聽者得六神通。雖能如是。亦未為難。於我滅後。聽受此經。問其義趣。是則為難。若人說法。令千萬億無量無數。恆沙眾生。得阿羅漢。具六神通。雖有是益。亦未為難。於我滅後。若能奉持如斯經典。是則為難。我為佛道。於無量土。從始至今。廣說諸經。而於其中。此經第一。若有能持。則持佛身。諸善男子。於我滅後。誰能受持讀誦此經。今於佛前。自說誓言。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如是之人。諸佛所歎。是則勇猛。是則精進。是名持戒行頭陀者。則為疾得無上佛道。能於來世。讀持此經。是真佛子。住淳善地。佛滅度後。能解其義。是諸天人世間之眼。於恐畏世。能須臾說。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又雲。宿王華。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如來所說經中。最為深大。又如土山黑山。小鐵圍山。大鐵圍山。及十寶山。眾山之中。須彌山最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經中。最為其上。又如眾星之中。月天子最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千萬億種諸經法中。最為照明。又如日天子能除諸暗。此經亦復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暗。又如諸小王中。轉輪聖王最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眾經中。最為其尊。又如帝釋於三十三天中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又如大梵天王一切眾生之父。此經亦復如是。一切賢聖學無學。及發菩薩心者之父。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一切如來所說。若菩薩所說。若聲聞所說。諸經法中。最為第一。有能受持是經典者。亦復如是。於一切眾生中。亦為第一。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宿王華。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此經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充滿其願。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暗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已上經文)。彈曰。彼經初時第二時。比況第三了義經。非是法華涅槃經。未說功德為校量。普天率土善男女。努力勿信粗食語。至心可信釋迦經。又雲。說是語已。說此經時。六百千眾生。發菩提心。三百千聲聞。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一百五十千聲聞。永盡諸漏。心得解脫。七十五千菩薩。得無生法忍(已上經文)。今對法華。分別功德品雲。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雲。說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八萬四千菩薩。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又雲。說是妙音菩薩品時。與妙音菩薩俱來者。八萬四千人。皆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此娑婆世界無量菩薩。亦得是三昧及陀羅尼。又雲。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又雲。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雲。說此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又雲。佛說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又雲。說是普賢勸發品時。恆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彈喻曰。彼經一部內。四種等了義所得功德分。皆悉有限量。此經一部內。二種流通分所得功德等。今復無限量。分別菽麥者。豈不知挍量哉。恐繁不更述也。 示教意三   粗食者。引法苑文雲。略示其教。四阿含經等是初時教。諸說空經是第二時教。隱密言總說諸法無自性故。華嚴。深密。唯識教等第三時也。以顯了言。說三性三無性。非有非空中道教故。由諸異生。無始時來。迷執有我。不了我無。起惑造業。輪迴生死。故佛初說四諦法輪。令知我空唯有其法。此隱遍計法。顯依圓有。說唯有法故。有上有容。諸諍論所依。非真了義。憍陳如等。最初得道。彼聞法有。證我皆空。便執諸法。為真實有。轉著小果。不求大位。故佛為方便。復說法空。破除有執。故次時中。說船若等。言一切法本性皆無。此隱依圓有。顯遍計空。說一切空故。有上有容。諍論所依。此未了義。須菩提等。彼聞法空隱密言教。便撥諸法性相都無。何所造修。何所斷捨。佛為除此。復說唯識三性等教。說有為無為為有。我我所為空。此以顯了言。說依他圓成是有。遍計所執是無。故無上無容。非諍論所依。真實了義。勝生菩薩。深生信解。遍計所執無。知法我俱遣。依他圓成實有。照真俗雙存。約理及機。漸入道者。大由小起。乃有三時諸教前後。解深密經。說唯識教是也。若非漸次而入道者。大不由小。即無三時諸教前後。約其多分。即初成道華嚴等中。說唯心是。多分頓漸。無別教門。隨一會中所應益故。何以得知。多分漸頓。無別教門。華嚴說有聲聞在會。深密亦有聲聞發心。勝鬘經中。亦說一乘意生身等。攝論說為不定人。說一乘故。法華經中分別功德品言。佛說如來壽量品時。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發菩提心。如是等文。上下非一。故知。法華亦被頓悟。華嚴亦有漸悟之人。 彈曰。略示以下文寫取法苑句。章主未絕筆滅度。大唐國七卷之本多謬亂。十二卷本稍再治。今粗食者。寫錯謬本。犯謗法失。庶將來新學。十二卷章。為法相鏡。 彈粗食者謬破四教章第二   夫四教之義。列出大經。四教之名。具唱金口。月燈七十四。盛談四教旨。涅槃十二緣。明說四菩提。靈山之聽傳於大唐。內證之義說於天台。我大日本國有粗食者。矯隱三教。謬破四教。嫉謗人則罵天台誰弟子。執謗法則貶四教於臆說。送愚夫之詞制三寸之舌。誰有智者不憐愍哉。今為粗食者。放月愛光。為後學者。洗苑公迷。云爾。   粗食者破四教雲。法藏師雲。天台智者禪師立四教時。一名三藏教。謂是小乘。彼自引法華經雲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故。又智論中。說小乘為三藏教。大乘為摩訶衍藏。二名通教。謂諸大乘經中。說法通益三乘人等。及如大品中乾慧等十地通大小者是也。亦名漸教。三名別教。謂諸大乘經中所明道理。不通小乘者是也。亦名頓教。四名圓教。謂法界自在。具足一切無盡法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華嚴是也。亦名祕密教。以聲聞等不見聞故。彼唯敘不破。苑法師如次別破。破初三藏教雲。誤制教名。自成四失。一濫涉大乘失。謂若小有三藏。則名三藏教。大既有三藏。何不名三藏。二大無三藏失。謂小乘有三藏。獨名為三藏。大不名三藏。大應無三藏。三特違至教失。謂法華雲。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既以小乘為能別之言。明知。三藏不唯屬小乘。大乘皆無。入大乘論。破小乘不許立三藏也。四有不定失。為如一切有部立三藏故。小乘定名為三藏耶。為如經量部等不立三藏故。小乘不定名三藏耶。又若此教。傍教菩薩。則應一切菩薩。皆因小起。總無頓機。無簡言故。二破通教雲。以三乘同稟。名為通教。此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者。小宗之中。亦說聲聞辟支佛菩薩同稟小教。亦應名通教耶。又佛說般若時。二乘在會。為聞生空。為聞二空。若唯生空。則與菩薩異。何名同稟。若言聞之雖異。以同會故。名同稟者。則諸教皆爾。何直般若。一音異應。豈不然乎。亦不可說聞二空教。獲二乘果。行果雜亂故。三破別教。雲。別教以不共二乘人。的化菩薩。二乘在座。如聾如啞。此教明因緣假名者。圓教應共二乘人說。非的化菩薩。又別圓二教所明因緣。應不即空。應執一切為實有。四破圓教雲。華嚴為是別教。為是圓教耶。若別非圓。則應說因緣假名。不說不可思議因緣。二諦中道。所說理事。應別不具。不為上利根人說。若圓非別。二乘在會。應不如聾。若亦圓亦別。有前相違。或無四教也。解深密經說三時教。是釋迦如來金口之說。亦瑜伽論。是補處之慈尊所說。彼等覺菩薩。猶為將護師資之道。不別立教時。唯寫解深密三時教。今汝四教。此是誰言。斥棄正覺聖說三時教。而更別建立凡人臆說之四教時。豈不是顛狂人哉。背佛現證智。而讚愚夫之非量智。豈佛弟子哉。咄哉智公。汝是誰弟子。以不足三寸舌根。而謗覆面舌之所說教時。冀諸有智者。可學佛說之三時教。莫依臆說之四教八教。   彈曰。彼粗食者。引兩師文。破四教義。猶如投兔角向金剛陳。染龜毛筆畫蛇犬像。誰有智者。不憐愍哉。今為彈迷。一一開示。   洗四教垢一。   遮偽難二。 洗四教垢一   粗食者。初引法藏師雲。天台智者禪師。立四教時。一名三藏教。謂是小乘。彼自引法華經雲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故。又智論中說。小乘為三藏教。大乘為摩訶衍藏。二名通教。謂諸大乘經中。說法通益三乘人等。及如大品中乾慧等十地通大小者是也。亦名漸教。三名別教。謂諸大乘經中所明道理。不通小乘者是也。亦名頓教。四名圓教。謂法界自在。具足一切無盡法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華嚴是也。亦名祕密教。以聲聞等不見聞故。彼唯敘不破。今所引文。更加時字。新法藏師。密來奧州。更加潤色焉。又粗食者。更引苑法師華嚴刊定記雲。初三藏教有四種失。初濫涉大乘失。謂若小有三藏。則名三藏教。大既有三藏。何不名三藏。此說全非。何者不了他宗故。三藏教名者。依佛說立。苑公所難。依滅後論。今示佛說三藏。令洗滅後迷。法華經第五卷安樂行偈雲。小乘三藏學者也。其三藏學者。佛在波羅奈。最初為五人。說契經修多羅藏。佛在羅閱祇。最初為須提那。說毘尼藏。佛在毘捨離獼猴池。最初為跋耆子。說阿毘曇藏。故毘壇記雲。初為跋耆子。說阿毘曇者。故知。別有阿毘曇藏。是佛自說。人不見者諍計(云云)或謂。是十二部中論議部者。不然。若此三藏教名。猶有濫涉失者。智論佛口。三藏中。成實三藏中實義。大乘基。依三藏教。進善滅惡等。亦應有濫涉失。彼既不爾。此雲何然。二大無三藏失。謂小乘有三藏。獨名為三藏。大不名三藏。大應無三藏。此亦非理。何者。佛在世時。無文顯說菩薩造論。於何大論。令無論藏。苑公未知佛世無大乘論。故還墮愚失。三特違。至教失。謂法華雲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既以小乘。為能別之言。明知。三藏不唯屬小。諸大乘經皆無。偏目小乘。為三藏者。闍王下卷。及入大乘論。皆破小乘。不許立三藏。此亦不然。同前愚失故。佛世無大論。何用能別言。闍王下卷。不許聲聞獨覺等藏。非是佛說小乘三藏。及入大乘論者。佛滅度後。三百餘歲。堅意菩薩。為破小乘入大乘道。隨機所造。豈得說雲不許三藏。四有不定失。謂智度十一。龍樹自雲。如提達。呵多等。亦以三藏。四藏。聲聞法。摩訶衍法教人。而身入地獄。是事雲何等。又經量部。唯立經律二藏。經詮慧處。是對法故。大眾部師。說有四藏。三藏之外。更立雜藏。通詮三學故。犢子部師。亦立四藏。於三藏外。立咒藏故。成實論宗。立有五藏。於三藏外。更立雜藏及菩薩藏。準上諸部。立藏多少。數既不定。何得都名小乘。為三藏教。故今與作不定過雲。為如一切有部立三藏故。小乘定名為三藏耶。為如經量部等不立三藏故。小乘不定名三藏耶(有喻云云)。又若此教。傍教菩薩。則應一切菩薩。皆因小起。總無頓機。無簡言故。此亦非理。同前愚失故。初智論十一。龍樹自問自答。法施墮苦文斷章取義。都不應理。何者。但取問難文。不取會釋文故。其答會文雲。提達者邪見罪多。呵多妄語罪多。非是為道清淨法施。但求名利恭敬供養。噁心罪故。提婆達生入地獄。呵多死墮惡道。苑公謬取論意。教法入獄。豈非指狸為狐哉。又經量部立二藏(佛滅度後第四百年初出世)。大眾部立四藏(佛滅度後百有餘年出世)。犢子部立四藏(是亦佛滅度後第三百年出世)。成實論宗立有五藏(此亦佛滅度後哥梨跋摩所造)。今苑公所引部。皆悉滅後藏。徒引多文。妄搆不定失。汝作不定之中。一切有部所立三藏者。有順佛說力。經量部所立二藏者。還違佛說失。又謗教菩薩。乃至無簡言故等者。此亦非理。何者。無量義經雲。善男子。初說四諦。為求聲聞人。而八億諸天來下。聽法發菩提心。若言但是機悟者。即有違聽法文失也。又婆沙。俱捨。智論等所說三僧祇菩薩行。大小相攝。其義不成。請善思之。二以三乘同稟。名為通教。此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者。小宗之中。亦說聲聞辟支佛菩薩。同稟小教。亦應名通教耶。又佛說般若時。二乘在會。為聞生空。為聞二空。若唯生空。則與菩薩異。何名同稟。若言聞之雖異。以同會故。名同稟者。則諸教皆爾。何直般若。一音異應。豈不然乎。亦不可說聞二空教。獲二乘果。行果雜亂故。又別圓兩教。豈亦不說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此亦不然。何者。初同稟小教難。非理。不了析體不同故。小宗之中。析法入空。大乘之中。體法入空。雖同偏真理。何妨析體別。三藏教三乘者。正傍俱析。通教三乘者。正傍俱體。所設之難。不應道理耳。又為聞二空難。此亦不然。何者。不解共般若意故。今返問汝。其共般若之中。為但說生空。為但說法空。又為俱說二空耶。三俱有失。若但生空者。菩薩不共。若但法空。二乘不共。若俱說二空。一聞一不聞。不應道理。天家南門。喻應學般若義。智者請善思之。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三乘同稟。三乘共行。非是一音異應。豈依出入一門。得貴賤同座哉。行果雜亂難。唐捐其功。三別教。以不共二乘人。的化菩薩。二乘在座。如聾如啞。此教明因緣假名者。圓教應共二乘人說。非的化菩薩。又別圓二教所明因緣。應不即空。應執一切為實有也。此三應難者。此亦不爾。不解別教教道證道故。以教道故。不共二乘。以證道故。三乘同證。一教之中。教權證實。理即事不即。已離四性。更隨四隨。立次第空假中。何同外道性實也。四圓教。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理事具足不別。為上根利人說者。華嚴為是別教。為是圓教耶。若別非圓。則應說因緣假名。不說不可思議因緣。二諦中道。所說理事。應別不具。不為上根人說。若圓非別。二乘在會。應不如聾。若亦圓亦別。有前相違。或無四教也。此亦不爾。不案教理。引經設難故。其若別非圓。若圓非別。亦圓亦別。三俱非我。此汝邪推耳。山家正義。華嚴一部具別與圓。以具別教故。如聾在會。以具圓教故。說不可思議因緣二諦中道。非一教亦圓亦別故。相違之難。妄為計度。方今振正義劍。摧偽難怨。飛返質箭。防迷真賊也。苑公駁天台四教。攀恥大原評。則其評大唐貞元十四年歲在戊寅(當日本國延曆十七年戊寅也)大原府崇福寺。翻經詳定沙門澄觀。華嚴疏中。具出其辭。曰四賢首弟子苑公。依寶性論。立四種教。論雲。有四種眾生。不識如來藏。如生盲人。一者凡夫。二者聲聞。三者辟支佛。四者初心菩薩。言四教者。一迷真異執教。當彼凡夫。二真一分半教。當彼二乘。三真一分滿教。當彼初心菩薩。四真具分滿教。即當彼識如來藏者。初教謂諸外道。迷於真理。廣起異計。二謂小乘。於真如隨緣不變二分義中。唯說生空所顯之理。故名為半。如涅槃半字。三謂但得不變。不得隨緣。故名一分。而雙辨二空。故名為滿。四由具隨緣不變二義。故名具分。廣如彼說。然今判聖教。那參邪說。若對教主。應如此方先立三教。或如西域分六師等。又依涅槃。直為半滿者。後二既滿。不應復有一分之言。既但得不變一分。豈名為滿。又涅槃半滿。豈唯約二空。豈彼不說妙有。而訶空耶。故其所立未為允當。今準此評。明知。苑公之難。遂墮似破。 遮偽難二   粗食者雲。解深密經三時教。是釋迦如來金口之說。此亦不爾。未解師資之說故。印可之文。雖釋迦說。然三輪之文。義生領解。矯隱弟子領解之文。妄僭釋迦金口之說。僭上不忠之罪。莫大焉。又雲。亦瑜伽論。是補處之慈尊所說。彼等覺菩薩。猶為將護師資之道。不別立教時。唯寫解深密經三時教。此亦不然。何者。此瑜伽論十七地文者。梅呾利耶。夜分誦出。阿僧伽師。四月結集。補處無下筆。唯寫言寧真哉。有心學生等。莫信河漢言也。又雲。今汝四教。此是誰言。斥棄正覺聖說三時教。而更別建立凡夫臆說之四教時。豈不是顛狂人哉。此亦不理。自恃五尺不足身。獨發丈夫有餘慢。不知生涯百年前。遍計求名萬歲後。偏執菩薩三輪文。輒背如來四說教。豈不狂中又狂哉。又雲。背佛現證智。而讚愚夫之非量智。豈佛弟子哉。此亦不然。何者。粗食者。專謗三聖證實經。偏讚十師糅釋論。豈釋迦子哉。   粗食者雲。咄哉智公。汝是誰弟子。以不足三寸舌根。而謗覆面舌之所說教時。粗食者。是何言焉。是何言焉。言之不通耶。今粗食者。所嘖覆面舌之所說教時者。此憑虛哉。其解深密經五卷者。大唐貞觀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於弘福寺譯。至七月十三日畢。沙門大乘光筆受。月經三箇。日五十餘。我大師天台智者。陳隋兩代。開顯四教。敷揚一乘。普賢道場堙C得法華三昧。遊瓦官精舍。伏慧榮義虎。教觀等鏡。遙振天竺。定慧並輪。四海歸仰。髻珠傳受。化緣已畢。大隋開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巳時。春秋六十有七化於石城彌勒前。自大師滅度。開皇十七年丁巳。至於譯解深密經。大唐貞觀二十一年丁未。已經五十一歲。彼陳隋代。解深密經未翻譯。三時之文。都無所據。無經無人。謗誰三時。明知。粗食者。未練翻譯之前後。徒設偽難。愚甚哉。粗食者又雲。冀諸有智者。可學佛說之三時教者。此亦不爾。以義生領解之三時。妄稱佛說之三時。偏執印可文。不欺誑童矇哉。粗食者又雲。莫依臆說之四教八教者。此說非理。何者。天台智者。據月燈。涅槃等經。立四教等。判五時部。汝都不了知教與時等。偏作臆說之言。普斷一乘之善。不知狐而為狸。其謂斯矣。今依韋虛判。永斷偽章制。其判文雲。自佛法東流。祕密斯闡。思大師之所證。智者大師之所弘。法胤法師。遞相承受。一心三觀。四教六即。海內稱美。誠熙連師。不達至言。將為違敕。務崇俗諦。稱作兆山。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污辱佛法罪實難逃。其熙連師。勤還俗。配邊僻遠郡。虛舟白(已上大唐判四教文)大唐判文。分明相傳。努力努力。諸宗有智有信者。莫信引獄之偽章也。 彈粗食者謬破八教章第三   夫化儀四教。類方經而出入。化法四教。同妙藥而延壽。所以教頓部頓。初出高山。教漸部漸。次照幽谷。同聽異聞。互不相知。祕密教興。一音異解。各互相知。不定教興。界內事善生。起小乘三藏。界內理善生。起大乘通教。界外事善生。大乘別教興。界外理善生。大乘圓教興。是以。我釋迦尊。張八教網。亙生死海。漉三界魚。置涅槃岸。頃年東隅有粗食者。未解報佛權實義。更迷釋迦一代化。疑法華三昧。破所立八教。今遮其似破。直示正義。粗食者。雖不信受。為後世之因。云爾。   洗頓教垢一   洗漸教垢二   洗祕密教垢三   洗不定教垢四   洗第五時教垢五    洗頓教垢一   粗食者曰。彼雲。初言頓者。從部得名。即華嚴也。佛垂跡化。塵劫叵量壽量之果。寧可別喻。且從今日一期降生託陰摩耶。主伴互為。唯資大法。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機不經歷。故名為頓。約譬次第。以初名為乳味。故涅槃雲。從佛出十二部經。譬從牛出乳。又二乘機生。未受大化。雖復在座如盲。初會俱無見聞之益。亦名為乳。故迦葉領解雲。即遣傍人。急追將還。迷悶躄地等(即第一時也)今謂不爾。能說之佛。唯判化身。而所說教。別名為頓。是不應理。若言能說之佛是真身故。所說之教亦稱頓教。理且應爾。託陰摩耶。是化身攝。是二乘凡夫之能化身。如何彼所說教名為頓教。彈曰。汝化身難。都不應理。何者。但見託陰句。未得主伴意。唯判化身者。此汝自謂耳。主伴互為。唯資大法。豈不兼兩身哉。釋迦佛海印三昧。良有以也。汝未學俱體俱用。專迷即頓即漸歟。又雲。又彼雲。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機不經歷。故名為頓。此亦不然。若言一會頓說盡二諦理。故名為頓者。理且應爾。若言所被之機唯是直往故。所說教亦頓教攝者。唯被菩薩而不被二乘諸經教。皆應頓教攝。如何唯華嚴判為頓教。彈曰。此亦不爾。日出先三字。此成道頓故。照一字者。喻教頓故。高山兩字。喻機頓故。是以。汝許二諦理。強奪所被機。偏執之甚耳。又雲。又彼雲。約譬次第。以初名為乳味。故涅槃雲。從佛出十二部經。譬從牛出乳。此亦不然。華嚴是佛初成道第二七日說。故名為初者。提謂經是最初說。故應合乳味。凡牛五味。喻教淺深。初乳味以喻最淺教。如何華嚴喻乳味彈曰。此提謂例。此亦不然。頓有多種。故約說次第。味初為喻。約小所被。濃淡為喻。華嚴具三。提謂不具。所來之難。都無所配。粗食者又雲。又有自語相違失。彼釋不定教相雲。譬如毒置乳中。乃至醍醐殺人是也。謂過去佛所聞實相教。是名毒。今釋迦聲教中。提謂波利等。得不起法忍等。是名乳中殺人也。彼既以乳喻華嚴頓教。亦乃以乳喻提謂經漸教。故為自害彈曰。此說不然。汝不知三初故。約說次第。華嚴喻乳。約不定教。提謂喻乳。約轉法輪。阿含喻乳。所望不同。何得相違。汝難無用。粗食者又雲。又有違諸師說失。遠法師雲。牛喻應化身。乳喻十二部經。此即小乘經。此亦不爾。百妄不如一真故。其大涅槃經。說九部為小。說二六經為大。豈輒違經所判。以十二部經。執為小乘教。 又曰彼雲。二乘機生。未受大化。雖復在座如盲。初會俱無見聞之益。亦名為乳。此亦不然。二乘之機。不被益故。華嚴名乳其理不顯。法喻相違故。華嚴深教。乳淺味攝。如何乖返。彈曰。又汝教深喻淺難。此亦不爾。教以喻醍醐。機以喻乳。所望不同。何以機難教耶。粗食者又雲。又入法界品。初聲聞雖如聾如盲。而後聲聞被益故。不障判華嚴以為頓教。不許小機不被故為頓教。彈曰。汝不障不許難。此亦非理。何者。入法界會當轉教時。第二七日。未在聲聞。給孤獨園。豈至二七日前耶。但十地品會。第二七日。餘會未必然。以海印前後故。同印過未事。猶以定慧心可思一乘教。以愛憎智慧。勿思議圓教。粗食者又雲。彼雲。故迦葉領解雲。即遣傍人。急追將還。迷悶躄地等。此亦不然。窮子見父威德特尊者。且應喻二乘見報身佛。悶絕躄地。且應喻不被其教。既雲如聾如盲。不見報身。不聞其教。如何而言見父尊嚴。此法喻相違。當知。華嚴從多分說為頓教。就少分說亦通漸教。直被小機。故入法界品後雲。舍利弗。將六千弟子自房出。時文殊。為說十法發無上道心。彈曰。此亦不然。何者。汝未知劣應勝應身。是故。迷致此倒亂言。即遣傍人者。謂從佛出大乘十二部經。即指華嚴一乘教。其能遣長者。託生勝應盧捨那。居在方便有餘土。即逝多林中。廣博嚴土是也。窮子見父威德特尊者。承佛神力。見勝應身。非是見真報也。又言悶絕躄地。乃至如聾如盲者。小乘分齊。在逝多林。皆悉不見乃至如來淨剎也。所望各各別。是故不相違。粗食者又雲。亦現相品。說二乘獲益故。又八十卷經如來出現品雲。為初發心菩薩雨大法雨。名出生如來大慈悲行救護眾生。為求獨覺乘眾生雨大法雨。名深知緣起法遠離二邊得不壞解脫果。為求聲聞乘眾生雨大法雨。名以大智慧劍斷一切煩惱怨。為積集善根決定不決定眾生雨大法雨。名能令成就種種法門生大歡喜。明知。定性二乘。亦被此教。即同法華雲雨大法雨。二草二木生長不同。準此等文。證知華嚴不唯頓教亦通漸教。如何汝執唯頓教攝彈曰。此說不理。何者。漸有多種故。且化儀之漸。化法之漸。所望不同。化儀之頓。化法之頓。亦各各別。華嚴名頓。多約化儀。汝執漸教。是約化法。豈以化法漸。難化儀頓哉。汝闕論莊嚴。寧得論出離哉。粗食者又雲。又如入法界品初雲。復五百大聲聞。俱覺真諦。證如實際。乃至於諸佛所。疑惑悉除。此是不定性聲聞。即法華會迴心聲聞。依此文。明知。直被二乘也。又雲。次下文雲。爾時諸大聲聞。舍利弗目犍連。乃至如是諸大聲聞。在祇洹林。而悉不見如來自在。如來莊嚴。如來境界等。此是定性聲聞。上文唯言五百。不列其名。下文雲五百。則列其名。明知別也。又雲。入法界品後雲。舍利弗。將六千弟子自房出。時文殊。為說十法。發無上道心。彈曰。此亦不然。何者。未得經文意故。其入法界品者有三譯。初跋陀羅譯。次實叉難陀譯。後般若三藏譯。此三度本。同本異譯。汝執五百大聲聞者此不定性即法華會回心聲聞。此全非理。大妄語故。亦有自宗不了失。慈恩玄贊。指舍利弗等六千眾。以為法華會眾故。又雲。次下文云爾時諸大聲聞。舍利弗目犍連等。為定性聲聞。彈曰。此亦不爾。不了自宗故。慈恩玄贊。以為應化聲聞故。汝若執取五百聲聞別為不定。次列別名以為定性者。例無量義經。取萬二千人為不定種性。後大智舍利弗別為定性聲聞耶。初成道後。第二七日。未有比丘。誰為聲聞。祇園精舍。須達身子。共造其院。入法界會。祇園淨土。淨穢同時。長短無礙。夫雖海印三昧。同時具足。然三世隔異。都不雜亂。且示正義。斷文中疑。初舉五百數是總數。次列十弟子名是別數。後六千比丘非是阿羅漢。以是新學故。和上舍利弗轉教非自分。承佛神力故。所被小乘故。不可小乘教。依蚊子飲海。不可為小海。緣駑一毛生。寧捨千里驥哉。依漸機在會。華嚴為漸教。愚中又愚耳。 洗漸教垢二   粗食者雲。雲。次從鹿苑至於般若。名為漸教。乃至不動九會。脫妙著粗。納妃生子。鹿苑轉四諦法輪。先度五人。約譬次第。名為酪味。迦葉領解雲。密遣二人。方便附近等。故涅槃雲。從十二部出修多羅。譬從乳出酪(即第二時也)。今謂不爾。汝言從鹿苑至於般若名漸教。此亦不然。為般若附四諦教名漸教。為唯四諦教名為漸教。若般若并四諦教名漸教者。有何所以。簡餘大乘不名漸教。若唯四諦教名漸者。何雲至般若。彈曰。此全非理。何者。汝未了知化儀漸。化法漸。偏漸故。言從鹿苑至於般若。名為漸教。此約化儀漸。非是化法漸。汝偏執四諦教為漸。以般若教為頓。是故造此難。今正義。開漸化儀。說酪生熟。約味名漸。非是約教。何不尋他義。徒設似能破哉。粗食者又雲。又為唯化身說故名為漸教耶。為唯小機不被大乘故名為漸教耶。若唯化身說故名漸者。先雲託陰摩耶故名頓教。此有何別。若唯被小乘。不被菩薩故。名為漸教者。如何言至於般若名為漸教。般若亦被菩薩故。彈曰。此亦不然。不了他宗故。非是唯化身說。亦非不被大乘。但三昧之部。酪藏。生四。熟三。共出漸儀。是故。不論大小。共名為漸。汝未解正義。故設偽難耳。粗食者又雲。約譬次第。名為酪味。此亦不然。不能知喻淺深。謬引證故。乳此初味且甜故。可喻淺教。酪亦第二味稍酸故。可喻深教。如何喻小乘教。彈曰。此亦不然。泯五味次第。偏取味濃淡。分喻之答。金口所許。喻體之嘖。論師不許。粗食者又雲。又有違諸師說失。遠法師雲。從乳出酪。喻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是修多羅是大乘。詮理詮事。故深小乘。彈曰。粗食者。違師說失者。專有汝宗。不是我宗。何僅舉一師。強為違諸師。不若汝宗成佛之義。違天竺聖。背漢地師。   洗祕密教垢三   粗食者又雲。彼雲。明大集經。寶積經。淨名經。褒圓歎大。折小彈偏。自悲敗種。約譬次第。名生酥味。故雲。從修多羅出方等典。譬從酪出生酥。故迦葉領解雲。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即第三時也)。今謂不爾。汝雲大集經。褒圓歎大。此亦不然。說彼經時。三乘之眾。俱被利益。乃至鬼畜。或發菩提心。或得初果。乃至阿羅漢果。如何言但歎大。彈曰。粗食邪推。謂大集經中說得雜果。以為不圓。何其遠哉。粗食但取得益邊。不取褒貶。其祕密意。多有義門。教深不說名為祕。機別兩說名為祕。不說為祕。說而為祕。豈得同哉。同聽異聞。互不相知者。是化儀祕。非是化法。汝未了義。頻煩偽難。為護佛法。為當貪名利歟。若為護法。除執改心。若為名利。固執增忿耳。見葉知風。誰不知哉。又大寶坊中。褒圓歎大。其事繁多。披□□橐□□□禶覷娀□□□切奏□□□概□□□□□□裀□□□□□□□諸□騖飀□娃芊慼摹魯覕j□□□餺□□□橫□□囊j□□□□榕j□□妱□□□諒襁□□覛□□□椸□j□□□□□□睹露□□□□□q逆□奇□□□□量椏騖馜□□□□□□□□祤飯□□□襁□呂祖□濾磻飯□□□礹視餾列□□覜□□□□□□楄□□睹粒□□□□切媸□□□□□奪□Lq□奇□駭饅裀□□蛂慼慼摯鞢慼毅芊撬芊q□奅□G□檢□□□G□□饅權@檢□□□駭飀□□驃觶□□□G□檢□□□□□□駭飀□訏讀□□@榳埤□襐□□j□□□□觶□□□駶□□G□檢□□駭飀□□□□j□□□駐檢□□□埤□□垂縑熱u□□D覷□囊埤□覛□□□□□j□□□□褓□埤□□切埤□視駭糖□□權@檢□榱□□@檢□駭糖□□□□牷撬芊慼撬b駶□□□腹慼慼慼憬j槾飀□□]□飀□□累□□讀□□@榳姭□埤□□輻□□□□榭□飀□讀□示□□□G□檢□襜□G□檢□奔□@楓飀□□□□□飀□饅覜饈檢□饈□楅椹□□騮□橆□□□□讀□糖□□姪□饅椹□□□□驆□□□□□祖餺□□□槁□□j□糖□粿□□糖□□埤□□切埤□奩寧禷□□□□□□□飀□□切奏□□□襴□□□□□□□襼□□荂慼撐□□□□□□□G□□觟埤□□□榕j□□椸□檢□□穛槭送駶□□□□□□□□□□椸□魯□□□□□綠□□□□糖襼□□□]□埤□□觀婖□飀□□□讀□□s□s□□□□奐□□榕j□覛□□□椸□j□□椻楮禕埤□駶□□□□□□O埤□綠□□□□□□□檢□楜覜□埤□列糕夾□□□穛槭送駶□□□□□□□□埤□□□□埤□糖襐□j□祰□U埤□□駭驃□礸饌楄□□計礸□□□□榕j□襐□□香□□榕p檢□□□R□p埤□祔□□□□□□樇□□□□□切埤□□□□□□檢□□□□j□□□□□□□s□□□□□□□□礽奼娏讀□□J□□□□  洗不定教垢四   粗食者雲。彼雲。次說諸部般若。轉教附財。融通洮汰。約譬次第。名熟酥味。故迦葉領解雲。長者自知將死不久等(即第四時也)。今謂不爾。汝先雲從鹿苑至於般若名為漸教。既名第二時教。返亦名第四時教。如何是迷謬非一。此第四時。唯有名數。都無實體。彈曰。此說不爾。汝不知化儀以為次第故。先言從鹿苑至般若名為漸教者。約化儀而立其名。今言說諸部般若以為熟酥味者。約說次第而立其名。粗食者未了此義。謬為迷謬。又謬作破詞雲。此第四時。唯有名數。都無實體。遍計所執。令汝爾耳。粗食者曰。又雲。約譬次第。名熟酥味。此亦脫法。彼經正文雲。從生酥出熟酥。合從方等出般若經。此文意說。從理起行。約行辨教。亦名般若。汝偏執名。諸部般若謬合熟酥。彈曰。粗食者曰。約譬次第。名熟酥味。此亦脫法。彼經正文雲。從生酥出熟酥。合從方等出般若經者。是則粗食大迷耳。夫八教五味。其意有別。一時兩意。自讀難尋。不定之名。八教之分。熟酥之況。說次之稱。最初華嚴。具有兩意。約八教門。從部名頓。約說次第。熟味喻乳。是則從佛出十二部經。以喻從牛出乳。華嚴也。次第二時亦有兩意。約八教門。三味名漸。約說次第。熟味喻酪。是則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以喻從乳出酪。阿含也。其第三時亦有二意。約八教門。從儀祕密。約說次第。熟味生酥。是則從修多羅出方等。以喻從酪出生酥。方等部是也。其第四時亦有二意。約八教門。從儀不定。約說次第。熟味熟酥。是則從方等出般若經。以喻從生酥出熟酥。諸部般若是也。粗食者。深迷三隅此亦脫法。豈是論道乎。又粗食臆說雲。從理起行。約行辨教亦名般若。此亦不爾。方等為理。般若為行。不應道理故。若如粗食語。方等無行。般若闕理。豈可爾哉。粗食者曰。汝華嚴合淺乳味。諸部般若合深熟酥。甚多乖返。何以知爾。解深密經判諸部般若。以為密意教。名為不了義說。是故。諸部般若。不合熟酥味。彈曰。此亦不爾。大妄說故。其解深密經中。判諸部般若為密意不了。一部五卷都無所說。勝義生。領解第二時。經文分明不指示諸部般若經。但古法相師。對破三論。假立此義。新法相師。刊除此文。更無所立。粗食者。非但謗法華。更謗般若經。粗食者。謗三世佛母。汝已無生母。孤露之愁。何年得脫。粗食又雲。般若經名不定教。其義不顯者。汝未得八教意故。   洗第五時垢五   粗食者曰。彼雲。法華涅槃非頓非漸攝。開前頓漸。歸會佛乘。約譬次第。名醍醐味。故涅槃雲。從摩訶般若出大涅槃(合於法華)。譬從熟酥出醍醐味。迦葉領解雲。臨欲終時。而命其子等(即第五時)。今破雲。法華涅槃。名為第五時教者。約何而攝。為約五味次第名第五時。為約八教次第名為第五時。若約五味次第稱為第五時者。則法華涅槃非八教攝。若言約八教次第名為第五時者。應立九教。如何唯言八教。何以故。法華涅槃為第五時。彼三藏教。應當第六故。彈曰。此難不然。猶不了他宗故。夫法華涅槃名第五時。約五味次第。為第五時。非是約八教名為第五時。其八教者。但立前四味。不涉第五時。法華涅槃攝第五時。何攝八教耶。八教為狹。五味為廣。法華涅槃。相攝八教。有兩義門。約教之邊。少分相攝。約部之邊。都不相攝。汝八教取時。故雜亂之失。句句不免。豈可為智者哉。汝非攝八教難。有立已成失。我山家。約部不攝八教故。又雲。又彼雲。法華涅槃非頓非漸者。亦表亦遮。言非頓者。遮頓表漸。言非漸者。遮漸表頓。爾則。法華涅槃。通頓漸教。即前四教。如何更別立為第五時。彈曰。此難不爾。汝迷頓漸名。謬致表遮失。法華涅槃非頓非漸者。謂非初乳味頓非酪生熟漸也。汝未了此理。執非大乘頓亦非小乘漸。猶如嬰兒臨水鏡生歡失瞋不定。粗食者雲。又汝言法華涅槃非頓非漸者。此亦不然。今當知。彼二經唯是漸教非頓教攝。何以知然。彼二經中說三時教。引攝三根故。法華經信解品。迦葉等四人。領解佛說三時教故。經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不復進求阿耨菩提。是領解第一時四諦教。次經。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等下。是領悟第二時般若教。次經。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菩提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此是領述第三時法華會。此即同於深密三時。彈曰。此說非理。何者。全妄語故。汝引法華領解。建立三時教。其章文雲。法華經信解品。迦葉等四人。領解佛說三時教故(已上章文)。其信解品首。從爾時慧命須菩提。至得未曾有。都無佛說文。但有弟子文。汝為令人信。妄假金口說。妄說之罪。難可得避。亦背玄贊科文。更立三時科。雖取義勢。都非三時文。玄贊第一。取重頌偈文也。擬三時教文。但取轉教時。相攝初後。然汝探其義。法領立時。一人傳偽。萬人傳真。豈非粗食者。深密三時。義生領解。今立三時。迦葉領解。汝背如來正說。拾大小領解。妄立三時教。深密第三時。已說法華前。若加法華時。可為第四時。何以已曾說。令同未曾說。豈不相違天親未聞令聞哉。又雲。又涅槃經第二雲。有三醫師。初令服乳。是初四諦教時令服法乳。次教令斷乳。是喻第二時般若教時說一切法空。後教有可服不可服。是喻第三時深密等說有為無為為有。我我所為空。據如此證。明知。法華涅槃。唯是漸教攝。非頓教攝。 彈曰。此說不理。何者。謬引證文故。智周師攝釋曰。疏涅槃亦云。醫教服乳等者。問案涅槃經。初醫服乳。喻於外道。客醫斷乳。及後教服。皆譬如來。如何有教。同於外道。經言。初醫性復頑囂。亦復不知病起根源。復不善解風冷熱病一切諸患。豈我世尊。有斯過耶。答慧日論雲。此對外道執皆有我。為破此有令入人空。且密說人空義。顯為小初說法有。次破法有。密說法空。涅槃會中。方為顯說除外道執有故說有空。除聲聞執空故說有。以明佛性非妄計我故非有。有常等故非空。合第三時。議曰。今觀疏論釋經雲。意舉外道有我。喻說法有。然甚難也。觀經喻合。望初有教。殊不相當。取證三時。恐成誤矣。明知。良醫捶拱三時膏肓也。又粗食者雲。又涅槃經第二雲。有三醫師。勘挍南北經。有新舊兩醫。更無第三醫。阿誰請來醫。三時不可治。早擯濫吹醫。粗食者雲。又汝引窮子喻。而分配五時教。此不應道理。所以者何。信解品中。迦葉等唯領解三時教。而不領五時教。彼領解文有三。初法領解。次喻領述。後法喻合領解。初法領解。如前已說。次喻領述亦有三文。經譬若有人。至然其所止。猶在本處。是喻領解初四諦教。次經。世尊。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至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捨。此即喻領解第二時般若教。此乃為說大般若等。令其識達大乘道理。而未付之。教發大心。次經。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至今此寶藏。自然而至。此喻領解第三時法華會。彈曰。汝說非理。何者。迦葉等唯領解五時。不領三時故。其五時領解文。具載文句第六卷。汝專背玄贊。非處立三時。自然致過失。其數不可計。且舉一隅。令悟三方。汝示四諦教。科段經文雲。經譬若有人。至然其所止。猶在本處。是喻領解初四諦教。若爾中止一城之長者。還可得為垢衣者。即遣傍人之大乘。亦可初時四諦教。若許爾者。專違玄贊。若捨玄贊。汝指已失。更有何拒哉。努力努力。諸有智者。如是妄說。不可歸信焉。粗食者又雲。後法喻合領。亦有三文。經世尊。大富長者。則是如來。至一日之價。以為大得。於此大乘。無有志求。此合初時教。次經。我等又因如來智慧。至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此合第二教。次經。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等下。合第三時法華會。彼法喻合。既有三段。而各別領解三時教。如何汝捨法及合。偏引譬喻文。而分配五時教。彈曰。汝說非理。已同前失故。法領喻領三時教。非處多過。已不立。枝葉合領三時教。緣作莫義得安立。慈恩玄贊說。內滅一行。指為初時。若聞一行。示為第二。現希等下。為法華時。汝雖探重頌本。然猶不順師。妄立合領三時教。似善知識。迷後學。有心君子。任意取捨也。又約廣喻之文。分明立五時。文略與義略。推意以可悟。汝何執偽時。制斷分明時也。   守護國界章捲上之上   守護國界章捲上之中   釋氏最澄撰   彈粗食者謬破不定教章第四   夫置毒不定。殺無明於[穀-禾+卵]中。化儀不定。立儀式於能化。乃有粗食者。迷不定名。發二種疑。約所被機尋道理難。約能詮教。作違教失。今為斷除粗食疑難。略陳大意。導利同類。云爾。   別洗不定教垢四   粗食者曰。彼雲。不定教相者。譬如毒置乳中。乃至醍醐殺人是也。謂過去佛所聞實相教。是名毒。今釋迦聲教中。提謂波利等。得不起法忍等。是名乳中殺人也。如初轉四諦法輪時。三乘人等。各得自乘果。是名酪中殺人也。生酥中殺人者。如方等經時。有諸菩薩。得見佛性。住涅槃等。是名生酥中殺人也。熟酥中殺人者。如有諸菩薩。於般若教中。得見佛性是也。醍醐中殺人者。如涅槃經時。鈍根二乘開慧眼。得見佛性。及諸菩薩。七種方便。皆得見佛性。即其義也。是名不定教相。而非不定部。今謂。彼雖申不定教相。而其不定義。猶不分明。為約所被機名不定教。為約能詮教名不定教。若能詮教一。而所被機不定故。名為不定教者。不應道理。汝言為退大聲聞說教名通教。為漸悟菩薩說教名別教。爾時則不定性即是退大聲聞。此回心向大。名為漸悟菩薩。為此人說教名漸教。亦名別教。亦名通教。何故離此外。更須立不定教。若約能詮教。名不定教者。聖教相違。法華經雲。一雨所潤。三草二木。生長不同。此意。能詮教一。而所被機異。是故。頓漸之外。更立不定教。都無義理。彈曰。粗食二難。不應道理。不了他宗。發疑難故。毒殺不定。圓教所立。依見佛性殺無明人。不不定說故。不關能詮一。不不定機故。不所被不定。其退大通教。漸悟別教。約漸悟機。不今不定。今立不定者。隨實相毒發不定。立五味發時不定。故名不定教相。定性二乘。未回心時。但說三藏。退大二乘。前後俱大。故說通教。法華一雨。未開之前。三五七九各各不同。已開之後。唯一佛乘無二無三。若執教一。隨流支義。何避基徵。不顧自害。粗食愚耳。   彈粗食者謬破四教所詮理章第五   夫四種觀智。近能詮經。四種因緣。是即所詮。廣所詮則名十二緣。略所詮則稱四真諦。因緣四諦。廣略異名。諦理雖一。真偽各別。偽二真二。合為四種。能詮四教。所詮四諦。道理王路。誰致疑難。今粗食者。執安非安。謬破正義。自迷迷他。失壞正道。是故。發大悲心。舉大夜炬。云爾。   洗生滅四諦等偽垢一   洗無生四諦偽垢二   洗三諦偽垢三   洗二諦偽垢四   洗一諦偽垢五   洗生滅四諦等偽垢一   粗食者曰。彼雲。有四種四諦。一生滅四諦。是三藏教之所詮理。二無生四諦。是通教之所詮理。三無量四諦。是別教之所詮理。四無作四諦。是圓教之所詮理。此中明生滅四諦雲。約生滅四諦之理明所詮者。即是因緣生滅。以明諦理故。法華經雲。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分別說諸法五眾之生滅。生滅即是起作。故勝鬘經。明有作四聖諦也。今總破之雲。四諦之理三乘同教。唯淺深別。如何開而為四種諦。智度論。明五眾生滅之中雲。眾生者。眾者蘊也。生者起也。從五蘊起。故名眾生。夫五蘊法者。若有漏若無漏。皆悉具足生住異滅。故說生滅。然四諦理。不攝五蘊。何以故。蘊是積聚義。滅諦是無為。不積聚故。而如何以五蘊證生滅四諦。又諸經論中。無有處說四種四諦。何率己情分別聖教。又彼雲。生滅者是起作故。不然。既說生義不說滅義。何以故。五蘊生滅。的有作四諦故。是非理。彈曰。此亦不然。汝未了知界內界外理事故。勝鬘經說二種四諦。亦說二種生死。今一分段生死。有事有理。其事其理。各有能詮。各有所詮。各有能詮故。詮事三藏。詮理通教。析法入空。為三藏教。體法入空。為大乘通。所詮偏真。雖藏通同。能詮教門。不過二種勝鬘經意。依所詮同故。一立有作四聖諦。涅槃思益。依能詮教門。立生滅苦。又立無生苦。苦已有二。生滅與無生故。開有作四聖諦。更立無生四聖諦。汝許淺深別。不許下中智。豈不迷帝釋之千名。粗食又雲。若有漏若無漏。皆悉具足生住異滅者。彈曰。此亦不然。不了無漏多種故。變易無漏。實報無漏。常寂無漏。各不同故。汝雲若有漏若無漏。皆悉具足生住異滅者。此未了義。相違涅槃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故。汝背涅槃極唱。語無漏五陰尚生滅。寧非舌根墮落因哉。又然四諦理。不攝五蘊者。彈曰。此亦不爾。不了知四諦相故。離五蘊無四諦相故。又四諦理。不攝五蘊者。是為佛說不耶。若四諦之外立五蘊。可有第五諦。若有所說經論明文。權實大小。偏圓半滿。可簡擇。若汝新所說者。何任己胸臆。分別聖教耶。思益經並勝思惟經。及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皆以五陰為四諦相。汝不見此文。四諦不攝五蘊者。寧可為法將也。粗食者曰。又雲。滅諦是無為。不積聚故。彈曰。此亦不爾。滅諦多有義門故。四諦之理。各各不同。豈可一例哉。又舍利子。為摩訶拘絺羅說多聞法。聖弟子。如實知食。知食集。知食滅。知食滅道。彼知食滅。豈為人無我真如耶。若以滅諦為無為者。六無為八無為之中何無為耶。一向以滅諦為無為不積聚耶。又諸小乘經論中。無有處說人無我真如為小乘滅諦。何任己情。分別聖教。粗食者曰。又彼雲。生滅者是起作故。不然。既說生義。不說滅義。何以故。五陰生滅。的有作四諦故是非理。彈曰。汝雲既說生義不說滅義。此亦不然。不足論道故。諸有所作。見彼無常。汝見起作。不能悟無常。勝鬘經中。無作滅諦為常住。豈有作滅諦為無為常住耶。粗食者曰。又彼雲。三藏教所詮理。名生滅四諦。即勝鬘經說有作四諦是也。通教所詮。名無生四諦。即勝鬘經說有量四諦是也。別教所詮。名無量四諦即勝鬘經所說無量四諦是也。圓教所詮。名無作四諦。亦即勝鬘經所說無作四諦是也。今破雲。此說非理。何以故。不知四諦差別之義。妄分別四諦義故。今正分別有二四諦。一分段生死四諦。二變易生死四諦。二乘所知名分段四諦。亦名有作四諦。亦名有量四諦。亦名安立諦。菩薩所知名變易四諦。亦名無作四諦。亦名無量四諦。亦名非安立諦。約此二種四聖諦而出其體者。先辨有作。後辨無作。言辨有作者。三界粗異熟果名苦諦。業煩惱名集諦。有餘無餘二滅。是名滅諦。生空智品。是名道諦。是名為分段生死四諦體。後辨無作者。變易生死微細異熟果。是名苦諦。所知障品為集諦。無住涅槃。是名滅諦。法空智品。是名道諦。二乘四諦名有作者。二乘未捨變易生死苦果。故名有作苦諦。未斷所知障。故名集諦有作。未證法空真如。故名滅諦有作。未得法空智品。故名道諦有作。由此四義。二乘四諦又名有作四諦。二乘四諦。止有限量。故亦名有量四諦。亦作言說。分別所施。故亦名安立。菩薩四諦。翻此可知。二乘菩薩所知各別。故作二四諦。何分為四。元曉師釋雲。勝鬘經有作四聖諦者。少分聖人。名為有作聖。於智斷證修。更有所作故。作聖所諦。故名有作四聖諦。無作四聖諦者。究竟聖人。名無作聖。於智斷證修。更無所作故。無作聖所諦。名無作四聖諦。又有量四聖諦者。限在分段。苦集滅道。未窮理源。故名有量。無量四聖諦者。達如來藏。通染淨門。無所限量。故名無量。又二乘之智。因佛而起。智斷證修。皆不能遍。故名有量。菩薩智翻此可知。自然而起。智斷證修。皆悉遍盡。故名無量四聖諦。有作無作。從人立名。有量無量。當相立目也。彈曰。汝說非理。何者。迷二種四諦開合故。汝所示二種四諦。勝鬘夫人。法華之前所說。我大牟尼尊。未顯真實。守明珠於髻中。待圓機於塔堙C是故。夫人且說半滿了不。顯二死作無。漸陳帶權之一乘。利益眾生之一機。我大牟尼尊。時機皆成熟。先說無量義。次說妙法華。後說大涅槃。談直道於莊嚴。告大事於鶖子。靈墳騰空。集客佛於無數。老兒踴地。示成道於塵劫。所以開方便門。二種四諦。各各兩分。示真實相。四種四諦。同一鹹味。是以。大涅槃經四種觀智。同入佛性。明知。下智觀能詮為小三藏教。中智觀能詮為大乘通教。上智觀能詮為大乘別教。上上智觀能詮為大乘圓教。當知。生滅之苦諦。界內事教之所詮。無生之苦諦界內理教之所詮。無量微細之苦諦界外事教之所詮。無作微細之苦諦界外理教之所詮。汝未得見聞如是義。驚疑鑿捨青蓮眼。又汝二種四諦之釋名。種種錯謬多過失。汝雲有作四諦亦名安立。無作四諦亦名非安。今為示謬失。且引融文。雲於第五教。四德觀門。除障轉入。進滿地前地上行位。乃至佛果。亦準此釋。複句除障未盡與盡。略攝以為二門四諦。一者作四聖諦。深密已前。小大教中隨應安立非安立諦。其修證者。三乘同行。障由未盡。更當有作名作四諦。且如極至深密宗中說。根本智親證真如。其境雖真。智仍生滅。故知。彼真猶未真盡生滅之相。更須有作。明知。縱在大乘位中。猶求牛車也。二者無作四聖諦。即法華中開佛知見。說自身中清淨本覺真如智體名佛知。若用智為觀門者。每能進入大乘諸位。心共二乘。故二乘所不能知。於此智上。除障未盡。名為在纏。本覺猶隱。除障盡已。名為出纏。本覺既顯。名為法身。即佛真智融如境。名為眼見真。盡一切生滅相故。更無所作。名為無作四聖諦。若在因位。名為聞見。謂聞佛說如此難思眼見之智故。即安心於此佛智。故能終盡一切生滅。必定當得更無所作。亦得名為無作四聖諦。得牛車已。更無求故也。此宗為明三乘身中。畢竟顯出此真如智。菩提正體。此菩提智。一真平等故。必無有不成佛者也。有造涅槃疏薦福法師。雲作相而觀。名為有作。不作相觀。名為無作。復有玄贊法師。雲舊言有作無作聖諦。即新論安立非安立者謬也。此中二種四聖諦義。或名八諦。出勝鬘經。彼經自釋。作聖諦者。是說有量聖諦義。謂說昔教四聖諦法。縱至十地用其門者。不能終盡生滅障。故觀無性人。即不見彼不空萬德有量也。無作聖諦者。是說無量聖諦義。謂若今教四聖諦法。能使終盡生滅障。故不空藏中。恆沙功德。其德無量也。勝鬘經中又轉釋雲。三諦入有為相。是虛妄法。非諦非常非依。滅諦離有為相。非虛妄法。是常是依。彼文意。說昔教所明。縱使至於正體智中。親證真如。猶不真盡智之生滅。故彼滅諦。是智變相。攝相歸智。但是道諦。便是全無所證滅諦。故但三諦也。若爾。何名親證真如。答如涅槃經第二十七說十住見性如夜見色。如來見性如晝見色。故知。望於有漏觀智。及以無漏有分別智。如夢見故。不名親證。今約正體無分別智如夜寤人見色雖殊。終名親見。終變闇相在於境上。故乃今教。所望不同。昔言親證。今言變相。涅槃第八有十復次。說喻喻彼十住見性未能了了。即智變相。以為滅諦。加為四者。有作四諦也。有為智內。而說親證。未能真盡生滅相。故入有為也。猶自變相在於境上。故虛妄也。未極實。故非諦也。身滯因為。故非常也。非真如智所依證處。故非依也。滅諦之上。三諦相空。故以滅諦為彼實性。如淨虛空。空華相空。淨空為性。即滅諦性。翻前有為虛妄。非諦非常非依。是真如智依證之處。故知。更無作也。即當涅槃第十三廣釋四聖諦義。雲佛告文殊師利。有苦(五蘊)有諦(二乘所證生空真如。及菩薩依深密等觀二空真如。並當勝鬘有量聖諦)有實(唯佛所證如來藏理。即當勝鬘無量聖諦)。有集有諦有實(準前配二種聖諦)。有滅有諦有實。有道有諦有實(並準前配。此標四諦門也)。善男子。如來非苦非諦是實(約佛果釋)。虛空非苦非諦是實(約如來藏譬喻而釋)。佛性非苦非諦是實(約因位釋)。廣說如彼。由此應知。唯法華中。開觀門者。方聞無作四聖諦。涅槃經中。名為心喜悅真。上來隨機開觀門訖(云云)。明知。貞觀顯慶。永徽龍朔。雖敷新經新論。然當時法將。靈國法寶等。都不許新義。麟德永淳以後。至開元貞元。天竺三藏。唐國明匠。自歸一乘教。為機傳三車。三乘之客改本執。一乘之主施明珠。權歲已暮於西辰。實日尚登於東國。汝雇新羅釋。偽難天台教。是故。我振唐家劍。摧破會津章。一乘法將。幸照殿最矣。粗食者又曰。又約四諦各別有二。一事二理。若四諦。事是同有為。何名無生等。若四諦。理同是無為。何名生滅等者。彈曰。此亦非理。汝未了知理教事教故。阿含。婆沙等所說四諦。約生滅法立四諦義。涅槃。思益等所說無生四諦。約不生滅法立四諦義。勝鬘經約二死立四諦。所望已別。何得一貫。思水冰之況。理教應開悟。又汝約一種四諦。前三諦為有為。滅諦為無為。今亦云若四諦。事是同有為何名無生等者。豈非自語相違。何名無生難。含恥可還。又前苦集道有為。今亦云若四諦。理同是無為者。寧非復自語相違。何名生滅難。全可無用。又汝苦集道有為。為約事。為約理耶。若約事。汝雲若四諦事是同有為。何名滅諦為無為耶。汝不簡別故。若約理。汝雲四諦同是無為。何名苦集道以為有為耶。汝不簡別故。復汝滅諦為無為。為約事。為約理耶。若約事。汝雲若四諦事是同有為。何名滅諦為無為耶。若約理。汝雲若四諦理同是無為。何名苦集道以為有為耶。若苦集道諦。約理約事。共為有為。何難生滅耶。若滅聖諦。約理約事。共為無為。何難無生耶。是以汝難。進退多過。諸有智者。謬莫許也。粗食者曰。又勝鬘經說三諦是無常。滅諦是常。無常是有為壞滅。常是無為非滅壞。二種四諦。雖各有別。而常無常。同無差別。何分為四。彈曰。汝雲。二種四諦。雖各有別。此言有道理。居住遠京。明匠難得。法門不具。未發圓心。何覺四諦幽微理耶。可信天台聽靈山。定慧具足於震旦。所傳四諦微細理。非如來使誰傳通。其經所說三諦無常句。開出於別諦。又滅諦常句。開出於圓諦。同共界外諦故。有作聖諦句。開出藏通諦。開出義理。合於涅槃。開合依經。亦依大論。所以龍樹菩薩。許作法名。汝今何入。製作法名。若一向製作名。阿誰疏師不作法名哉。五重唯識名。一乘三諦目。汝可制不傳哉。彼既不然。此雲何然也。粗食者曰。又彼所立生滅四諦者。為四諦事具生滅故。名生滅四諦耶。為四諦之下真如理有生滅故。名生滅四諦耶。若言四諦事有生滅故。名生滅四諦者。餘三教所詮四諦亦同。何立別名。若言四諦下真如理有生滅故。名生滅四諦者。此亦不然。真如理寂本離四相。牧牛人所共知。何名生滅四諦。彈曰。此難不理。汝未了知所破能破四諦故。生滅四諦。思益經所破。無生四諦。思益經能破。生滅四諦。從事得名。但汝事不同我。汝所說餘三教所詮四諦亦同者。此義不通。二事二理。內外不同。何不立其別名也。又真如之理者。有偏真理。有中真理。不變真如。從緣真如。汝但了知彼執牧牛人所共了知淺近真如。未了得開解唯佛與佛乃能知之深遠真如。可憐愍哉。可憐愍哉。今約界內事。立生滅四諦。契當聖所說。何不仰信哉。   洗除無生四諦偽難   粗食曰。彼雲。無生四諦者。如思益經雲。知苦無生。名苦聖諦。知集無和合相。名集聖諦。以不二相觀。名道聖諦。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是滅聖諦。乃至是勝鬘經明。有量四諦也。今破雲。四諦名無生者。為四諦事名無生。為四諦理名無生。若事名無生者。不應道理。何以故。除滅諦餘三諦。理是生滅。何名無生。若理名無生者。即同前門。何更別立。又無生四諦。亦名有量四諦。此亦不然。如前已辨有作四諦亦名有量。故不重破。以三藏教四諦。妄作通教四諦。又彼所引思益經文。約四諦理而說。不依四諦事說故。即前門破無量四諦。無作四諦。如前已說。彈曰。此難非理。何者。此無生四諦者。非是依諦理名為無生諦。汝若依理難。都無所用。非是依諦事名為無生諦。汝若依事難。亦無所用。此無生四諦。依盡無生智。名為無生諦。又無生亦有量。其義能契當。汝如前已辨。上章蔑如已。何以助此章。又有作四諦。亦名有量四諦。界內亦名之義。其邊不無。凡得名有由。見父為子。見子為父。望兄為弟。望弟為兄。四名雖異。其人但一。其人雖一。得名不同。但一人故。見父不名父。見子不名子。見兄不名兄。見弟不名弟。勝鬘亦名。深有此意。汝見分段一邊。不知亦名義。明知。粗食者。無雨無雷。粗食者曰。又彼所引思益經文。約四諦理說。不依四諦事說故。彈曰。汝許依事依理二聖諦。如何不立有作事諦。有量理諦。汝有作四諦。亦名有量四諦。汝有量四諦。立分段生死。依名義邊。可立二聖諦。若不立二種之名。濫涉之失。遂不可得免。汝思益會。自害極甚哉。又即前門破無量四諦。無作四諦。如前已說。前陣北走。豈助此後陣。更示無作無量義。粗食者。引勝鬘經無作無量四種聖諦。難天台所立四種四諦。是故。我令粗食者鑑鏡知面陋。汝雲無作四聖諦。亦名無量四聖諦。勝鬘夫人意。標界外二名。無作推釋尊。無量自分說。其無量四諦。立滅諦無為。非是安立餘。所以得知初標無作四聖諦。當知。無作苦。無作集。無作道。無作滅。約此四諦。豈可得為三諦有為。滅諦無為。無作四諦者。苦集滅道。俱常俱依。但依轉變。名為四諦。若約無作四聖諦。尚執三諦為有為。可為無作一聖諦。不可為無作四聖諦。無量四聖諦。三諦有為法。俗諦皆虛妄。有為四智。佛門外牛車。分滅諦名無為。當知。別教之證道。即同圓初住。勝鬘經中。四種四諦名。分明已說竟。有作有量。無作無量。得名有以也。但能說夫人。義推釋師子。陳說自分解。是以。靈山盛集中。無問說內證。五甚五智。開眾生心。因相果相。皆同實相。天親所示因果之相。是則無作四諦。妙法十如是。華嚴十法界。皆悉因果法。即是四聖諦。汝未得見聞如是義。邪推勝鬘四聖諦耳。   洗除三諦四教偽難   粗食者曰。彼雲。三諦所詮理者。三諦名義。具出瓔珞。仁王二經。一有諦。二無諦。三中道第一義諦。所言有諦者。二十五有世間眾生妄情所見。名之為有諦。亦名俗諦。亦名世諦。二無諦者。二乘出世之人所見真空。無名無相。故名無諦。亦名真諦。亦名第一義諦。三中道第一義諦者。遮二邊故。說名中道。遮凡夫有邊。遮二乘無名。無相空邊。是名為不二理。目之為中諸佛菩薩之所證見。今破雲。此說非理。違理教故。仁王說。若有若無。皆是世諦。瓔珞經釋五地雲。佛子。五入法界智觀。所謂十六諦。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乃至如來智諦。元曉師釋雲。有諦無諦。俱是世諦。約世俗諦。分作有無。為顯此性俱名無實。言名者。但假施設。是假有義。立為有諦。言無實者。實無法體。是畢竟無。立為無諦。準此言之。有諦無諦。俱當汝所立凡夫所見。而如何別分約凡夫二乘所見。曉雲。第三諦者。謂真如理。離有無相。故名中道第一義諦。解雲。真如妙理。離四句故。名離有無相。一有。二無。三亦有亦無。四非有非無。汝所立第三諦。但離初二邊。非離後二邊。故亦非理。又曉雲。此經十六諦。為顯菩薩具二種智。謂如實智及方便智。在前七諦。顯如實智。其後九諦。顯方便智。準此言之。十六諦。俱是菩薩之所證見。何汝妄以初諦。配凡夫所見。次諦約二乘所見。第三諦當佛菩薩所見。又彼經中。具列十六諦。何故以初三諦。約四教所詮。餘十三諦。不配四教。此有何所以。若配四教者。何故不說。若不配四教者。彼所立四教。攝法不盡。如何足學。彈曰。此說不爾。不得經意故。仁王經雲。第一義中。常照二諦化眾生。乃至雲。若有若無者。即世諦也。以三諦攝一切法。空諦色諦心諦故。我說一切法。不出三諦(已上經文)。解雲。凡夫法。二乘法。諸佛菩薩法。皆悉攝盡此三諦者。第一義諦中三諦。非是各別之三諦。汝以仁王若有若無文。相配瓔珞十六諦。都不了他宗。都無論莊嚴。今示其不相當。仁王經三諦者。第一義中之三諦攝一切法之三諦。經文分明。說空色心三諦。相符瓔珞三。其經文第十回向雲。佛子。十以自在慧。化一切眾生。所謂中道第一義諦。般若處中而觀達一切法而無二。其觀慧轉轉入聖地。故名相似第一義諦觀。而非真中道第一義諦觀。其正觀者。初地上有三觀心。入一切地。三觀者。從假名入空二諦觀(謂已具二諦非直有諦也)。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訶薩。聖種性。無相法中行於中道而無二故(已上經文)。元曉師雲。爾乃六性六忍。綜八會之廣要。三觀三諦。貫六百之玄宗。又釋三觀雲。言從假名入空二諦觀者。謂遣假有而趣真空。故言入空。趣空之心。即存空相。空相對有名二諦觀也。從空入假名平等觀者。謂遣空相而趣假有。故言入假。趣假之心。即不存有。所以然者。為遣空相故心趣假。先已遣有。故不存有。遣空亡有名平等觀。未忘空有平等之相。故是相似第一義觀。故言是二觀方便道。此觀正在第十回向也。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者。是第三觀。名真中道。正在初地通達位中。言二空觀者。舉前二觀。初觀遣有。次觀遣空。是故。名二空觀。因二空觀以亡空有。而亦不取平等之相。故能雙照二諦。道理如是名為真中道觀。當知。二諦即是中道。故入中道雙照二諦。是義雲何。如上文言。因緣集故謂之有。非曰有是有。因緣散故謂之無。非曰有是無。當知。非有是無。故真融為俗。非有是有。故俗融為真。因緣所生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已上疏文)。解雲。天台三諦。對此三觀攝一切法。汝不了他宗。以十六初三。偽難此三諦。豈可論議者哉。又汝見瓔珞十六諦。不案三觀三諦文。何取五地十六諦。偽難十向三諦義。能難所難。相違不當如天與地。又汝。雲真如妙理離四句故等者。此何等四句。單四句。複四句。具足四句。不可說四句。汝立真如。雖出單四句。未離三四句。又汝雲三諦但離初二邊。非離後二邊。故亦非理者。此亦不爾。山家所立之三諦。約中道義立。三諦能攝三乘及凡夫。汝取十六諦。偽難三諦義。是故。妄配凡夫失。次約二乘失。第三配佛失。都不相當。又餘十三諦不配難。配四教者不說難。四教攝法不盡難。皆悉虛偽難。   洗破約二諦明四教所詮理垢   粗食者曰。彼雲。二諦有二種。一理外二諦。二理內二諦。若真諦非佛性。即是理外之二諦。真即佛性。即是理內二諦。此說非理。所以者何。就理外二諦。申難雲。世諦虛妄。虛妄之法是在理外。是且應爾。真諦即理。何言理外。就理內二諦。申難雲。真諦即理。是言理內。且應爾。世諦顛倒。顛倒之法不應道理。而何雲理內。又世諦俗。其體虛忘故。不應論事之內外。真諦即理故。不應說理之內外。又諸經論中。無有處說理外二諦。理內二諦。何任自情。妄施說法名。又約佛性說理之內外。此亦不然。佛性與理。無二無別。何更須分別內外。彈曰。此難非理。所以者何。汝未知內外。以立互為難故。粗食者。就理外二諦。申難雲。世諦虛妄。虛妄之法是在理外。是且應爾。真諦即理。何言理外。彈雲。此亦非理。三乘同座理。一往似真理。二往皆虛妄。唯如來所證如來藏之理。真實不虛妄。如汝申難者。三乘權無真諦。一乘實無俗諦。若許化城理。豈不寶處外。汝不簡兩真。亦不簡二俗。偽作互為難。粗食者又雲。就理內二諦。申難雲。真諦即理。是言理內。亦且應爾。世諦顛倒。顛倒之法不應道理。而何雲理內者。彈曰。此亦不然。汝未知理內俗。摩訶迦葉。聞緊那琴。立舞難止。天冠問曰。汝等迦葉。已斷煩惱。亦證無學。何如嬰兒舞。迦葉答曰。今聞大士琴。都不能忍止。豈不迷理內俗哉。粗食者又雲。世諦俗。其體虛妄故。不應論事之內外。止其真諦即理故。不應說理之內外。彈曰。此亦不爾。汝不簡中真理故。亦不簡粗細事故。粗食者又雲。諸經論中。無有處說理外二諦。理內二諦。何任自情。妄施設法名者。彈曰。此亦非理。一向求文字證故。相傳雲。明者貴其理。暗者守其文。豈不粗食者哉。且示一文。令悟深義。言理外二諦者。二乘等分齊也。故法華經雲。猶在門外。止宿草菴。豈不理外哉。又雲。約佛性說理之內外。此亦不然。佛性與理。無二無別。何更須分別內外者。彈曰。此亦不爾。佛性多種故。理內佛性常住無為。是以佛性為能照。法性為所照。一體二用。自外所立有為佛性。并人無我理。有名無實。望分段生死。有名有實。得自果故。望變易生死。有名無實。滅去化城更向寶處故。又約佛性陳一難。汝言佛性與理無二無別。行性佛性。法爾種子。應得與理無二無別。若爾應非有為佛性。若非有為佛性。五性可遍有。若五性遍有。趣寂二乘。畢竟無性。皆悉可成佛。若不遍有。與理可別。若有與理別。理外佛性。豈不虛妄。此義微細。佛性章中示義門。汝罵聖罪。無根波羅夷。塵劫難免。   洗除一諦所詮理偽垢文   粗食者曰。彼雲。所詮之理。即是一諦之理也。何等名為一諦。諦名審實。審實之法即是不二。豈有三諦二諦。皆名審實。今明真俗說為諦者。但是方便。實非諦也。此亦不然。所以者何。真俗二諦。各有二種。一相用。二體性。且如俗諦。審實不謬。此是俗用。真諦審諦不謬不虛。此真相用。出俗諦體性者。顯揚論說謂。所安立瓶軍林等。我有情等。如涅槃說。有名無實。如我眾生乃至旋火之輪。及名句等五種世法。是名世諦。出真諦體性者。瑜伽論說。謂非安立一真法界。涅槃亦言。實諦者即是如來虛空佛性。今汝所立一諦。與此經論。其相乖返。何者。俗審實俗而不謬。真實審真而不謬。審實相用。雖實相似。而虛實既別。何名一諦。又相用雖實相似。而體性各別。何名一諦。彈曰。汝雲。真俗二諦。各有二種。一相用。二體性。且如俗諦。審實不謬。此是俗用。真諦審實不謬不虛。此真相用。乃至五種世法。是名世諦。一真法界。虛空佛性。是真諦性。乃至雲。相用雖實相似。而虛實既別。何名一諦。又相用雖實相似。而體性各別。何名一諦者。此說非理。違涅槃經故。經雲。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所說世諦。第一義諦。其義雲何。世尊。第一義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無者。將非如來虛妄說耶。善男子。世諦者即第一義諦。世尊。若爾者則無二諦。佛言。善男子。有善方便。隨順眾生。說有二諦。明知。不即二諦。有善方便。隨順眾生說二諦相。即是一諦。不失二諦。常為一諦。汝執方便二諦。驚疑一諦義。將非魔作粗食者哉。顯揚。涅槃所說俗諦。世人所知。瑜伽所說一真法界。隨機未即。涅槃所引虛空佛性。見一斑耳。未足定體。   彈粗食者謬破四教位章第六   夫七賢七聖。小乘次位。十聖三賢。大乘階級。共行十地。大小俱遊。六即七位。一乘妙位。今粗食者。不別三祇於大小。令同直道於歷劫。善知識魔。不公更誰。內護外護。仁王所說。五忍之道。何可不慎。今為守護國界主。直彈粗食似破義。云爾。   洗除三藏教菩薩位偽垢一   洗除通教位偽垢二   洗除別圓二教位偽垢三   洗除三藏教菩薩位偽垢一   粗食者曰。彼雲。釋迦菩薩。初值釋迦至寶髻佛。滿初僧祇。從此常離女身。此是外凡。五停心。總別念位。從屍棄至燃燈佛。名第二僧祇。此是暖法。次從燃燈至毘婆屍佛。為第三僧祇。此是頂法之位。若過三祇。百劫種三十二相業。此並下忍位也。次入補處。從生都史。乃至降魔已。樹下安坐即中忍。次一剎那入上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發真無漏。斷惑證果。十力四無畏等。皆成就名佛。今謂不爾。都無有經論誠文。以菩薩三僧祇位。配小乘七方便位。彈曰。此難不爾。多有過失故。何者。汝雲。都無經論誠文。以菩薩三僧祇位。配小乘七方便位者。此亦不爾。自不了他宗。偽構似破故。菩薩三僧祇。多有行位故。今此三祇者。婆沙。俱捨。大智論等所說小乘當分行位。全不同本業。仁王。十地經。梁攝論等所說行位。所以者何。發心修行。斷惑脩證。入見道義。地前地上。全別不同故。設一兩名字。雖有相似。而轉濟轉滅。不相似故。粗食者雲。亦釋迦佛。示現生於王宮滅於雙林。是雖二乘凡夫能化之相。而昔三祇之所修行。與真實菩薩。行同不異。雲何二乘七方便行。以配菩薩三僧祇。彈曰。此亦不然。大小雜亂故。又此小乘宗安立三祇。龍樹所破。慈恩不用。汝何輒說行同不異也。都無所說。經論誠文。以小乘安立三祇菩薩行。同大乘安立無相六度行。粗食者又雲。法華方便品中。說八種甚深雲。釋迦佛。昔三僧祇中所修行。皆悉攝八種甚深盡。二乘不能知。故名甚深。行既不共二乘。如何彼位假二乘名。彈曰。此亦不爾。不了他宗故。何者。山家安立四教位。四種菩薩。各定位。何假二乘位名。為一乘之位。夫取三僧祇位。寄二乘之位者。為示二乘凡夫等能化釋迦方便相。不為示現大乘等菩薩。十地修因位。粗食者又雲。又彼二乘七方便位。配攝菩薩三祇。彼二乘十六聖果。何位中攝。若言佛果攝者。此亦不然。高下不同。斷惑亦別。如何總攝在佛果位。若二乘聖果。攝在佛果位者。醍醐喻佛果不極成。以醍醐無垢。喻佛果淨故。二乘餘惑。不合醍醐故。若言二乘聖果。不攝在佛果位者。二乘七方便位。應不攝在菩薩三僧祇位。便違自執者。彈曰。此攝位難。都無道理。何者。以七方便位寄三僧祇位。為示能化相。何不了此意。互為大小攝也。當分喻醍醐。無違自執。   洗除通教偽垢二   粗食者曰。彼雲。約通教判位。即是乾慧等共行十地。一乾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辨地。八獨覺地。九菩薩地。十佛地。初乾慧地是十信位。此外凡夫位。種性地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八人地。見地即初歡喜地。薄地向即離垢地。果即發光地。離欲地向即炎慧地。果即難勝地。已辨地向即現前地。果即遠行地。獨覺地即第八不動地。菩薩地即是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佛地即佛果位。此十地中。前之七地三乘共行。後之三地唯自乘行。不通餘乘。今謂不爾。無據處故。如彼分別。即五十位。若爾。別教圓教。有何差別。更立四教。如彼分別。乾慧等七地。是三乘共行。後三地唯自乘行不通餘乘者。何名通行十地。   彈曰。汝無據處故者。蓋誑言焉。乾慧等十地者。大品經等說。大論等所釋。三乘共行地。漢地諸宗皆共許。此間會津。何不許哉。又其第十地。亦名法雲。明知含別。是以。依附智論。寄別教位。何無據處。何無據處哉。若欲知此位。披大品經。覽大智論。汝倦廣文。偽難正義。汝宗疏師。已許通三也。然獨菩薩五十位。全不同共地。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八義全別故。又彼共十地。示三乘極位。七共。三不共。又其初七地者。不為獨聲聞。亦三乘人共也。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七地共行。但約多分故。名通教十地。四教之義。上章不傾。四教之位。寧得不立哉。粗食又雲。當知。初七地是聲聞十地。第八地是即獨覺十地。第九地即是菩薩十地。第十地即是佛十地。此顯乾慧等十地中皆悉攝三乘十地盡。故名三乘共行十地。非謂一一地皆通三乘自分地。故名三乘十地。然菩薩兼知上下地。故大品經。雲皆修皆學。而二乘地。非菩薩所求。故雲而非取證。然佛地。是菩薩所求。故雲皆修學而取證。何以得知三乘各別有自分地。證契經說。有四種十地。一聲聞十地。謂住三歸行地。隨信行地。隨法行地。善凡夫地。學戒地。第八人地。須陀洹地。斯陀含地。阿那含地。阿羅漢地。二獨覺十地。謂眾善資地。自覺深緣起地。聖諦地。勝深利起地。八聖道支地。知法界虛空眾生地。證滅地。六通性地。入微妙地。習氣薄地。三菩薩十地。謂極喜地等。四如來十地。謂一甚深難知光明智德地(除細習氣得自在故)。二清淨身份威嚴不思議明德地(轉正法輪顯甚深義)。三善明幢寶相海藏地(說聲聞戒顯三乘故)。四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設八萬法伏四魔故)。五火輪威藏明德地(摧邪異法伏惡行故)。六虛空內清淨無垢炎開相地(示六神通無邊事故)。七廣勝法界藏明界地(為諸菩薩顯菩提故)。八最勝普覺智海藏能清無垢遍無礙智通地(為諸菩薩授記別故)。九無邊億莊嚴回向能照明地(為諸菩薩現方便故)。十毘盧遮那智海藏地(為諸菩薩說諸法故)。彈曰。汝共行十地攝四種十地。都無道理。又無教證故。若約總別立諸位者。都無經論說此相攝。又違理趣經故。其經文者。先說歡喜等。後說乾慧等。豈繁重說同位哉。又三乘共行十地名。汝釋名相攝。都無道理。何者。三乘共行者。約行名共。若約位名共。應言三乘共位。何以共行名別作共位釋哉。粗食者又雲。菩薩兼知上下故者。彈曰。此亦不爾。不謂三乘共知故。粗食又雲。二乘地非菩薩所求故。而非取證者。彈曰。此亦不然。彼共行十地不小乘位故。天家之門小人通。小人通故不小門。是共十地亦復如是。菩薩位中。行小乘行。小乘行故不名小位。大品經中。大正小傍。智論釋亦同。又佛地法雲名異義同故。又所引證契大乘經。日照三藏譯。與闍那耶捨譯大乘同性經同本異譯。其四種十地。符契四教人。故大涅槃經雲。善男子。觀十二緣智。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聲聞道。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緣覺道。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者。見了了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薩道。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佛。佛者名為涅槃(已上經文)。明知。下智安立聲聞十地。中智安立緣覺十地。上智安立菩薩十地。上上智安立如來十地。依此四智。安立四教。出分段生死者。立三僧祇行。三藏教佛位。出分段死者。亦立共十地。通教菩薩位。出二種死者。立三僧祇行。歷劫菩薩位。二死即涅槃立大直道行。圓教菩薩位。十二因緣即佛性。即第一義空。即中道。即佛。即涅槃。誰聞者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除彼不肖粗食者耳。   粗食者曰。理趣經雲。清淨觀地。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辨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疏雲。明三乘位。初二地中。略有二釋。一雲。淨觀地在解脫分位。及前三善根。種性地唯在世第一法。故婆沙雲。有說。種性地法。亦可說有退。二解雲。淨觀地唯在解脫分位。未為諦觀。種性未定。但淨修心。觀身受等。故名淨觀。種性地通在四善根。暖等位中。種性方定不可轉故。第八地謂預流向。從阿羅漢向前數故。即住見道前十五心。具見地者謂預流果。此位具足十六故。薄地謂一來。於欲界九品惑。已斷六品故。離欲地謂不還。決定全離欲界惑故。已辨地者謂阿羅漢。我生已盡。所作已辨故。餘之三地隨名釋義。彈曰。汝義不爾。贊意別故。理趣經述讚中卷雲。自下第二明勝義位。於中有二。初大乘位。後三乘位。此即初也。但明因中菩薩十地。一極喜地。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云云。已上大乘十地位)。淨觀地者。此即第二明三乘位。乃至雲。前唯一乘。今通師弟長短作說。故十地別。明知。大乘位外立三乘位。三乘共行。如上分別。今此淨觀地等。明菩薩句義。已共般若意。豈隔二乘哉。彼極喜地等不共般若。又獨菩薩法。不共二乘。故疏師寄七方便者。約大乘行位說。二乘共位。何判初七為聲聞。第八一地為獨覺。第九一地為菩薩。第十一地為如來哉。違教之失。具出上章也。   洗除破邊主別圓二教位偽垢   粗食者曰。彼雲。別教位地。用瓔珞經五十二位。仁王經五十一位。且瓔珞經五十二位者。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回向。五十地。六等覺。七妙覺。初十信心即是外凡夫。別教乾慧地也。十住已去三十心位。即內凡夫。十住約別教。義推如暖法。十行者如頂法也。十迴向者如忍法。世第一法也。次十地入別教四果聖位也。別教三十心位。斷界內結盡。即伏界內無明。至回向後心初地。方發真智。斷無明一品。乃至斷十品。名為十地。等覺後心。斷無明盡。妙覺無斷。若圓教所明。從初隨喜心五品。修一心三觀。入十信位。斷界內惑盡。即伏界外無明。十住初心。即發真智。斷無明初品。從此四十心。皆斷無明。至等覺後心。無明方盡。妙覺無斷。從初隨喜五品者。以法華分別功德品末。明本跡流通。滅後五品。聞經轉說。起觀行成。以為凡地之首。經雲。又復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呰。起隨喜心。從會而出。聚落田里。為父母宗親。隨力演說。如是展轉。至第五十人。聞而隨喜。其福復勝教於四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令得阿羅漢。百千億分。不及其一。則初隨喜品也。經雲。何況讀誦受持之者。即第二品也。經雲。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即為第三品也。經雲。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是兼行六度。即第四品也。經雲。若人讀誦。為他人說。復能持戒。忍辱無瞋。精進勇猛。得諸深定。智慧問答。則是具行六度。第五品也。此等五品。並是外凡夫位。從此五品。次入十信位。上根利智。聞圓教詮因緣即中道。無作四諦理。即便信解。若知涅槃即生死。是為無作之苦諦。若知菩提即煩惱。是為無作之集諦。若知生死即涅槃。是為無作之滅諦。若知煩惱即菩提。是為無作之道諦。只以非生死。非涅槃。非煩惱。非菩提。是一實諦。一實諦即是無作四諦也。即是入十信。具六根清淨。即是十信。次入十住。破十品無明。證圓佛性。開佛知見。次入十行。更破十品。示佛知見。次入十回向。更破十品。悟佛知見。次入十地。進破十品。入佛知見。豎論雖爾。橫論一一皆具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次破一品入等覺。後破一品入妙覺。妙覺無上。無所復論。始終理等。故名為圓。約事仍殊。乃分諸位。今謂不爾。別圓二教。所依位地。名數不殊。何緣分二。唯斷惑義。品稍殊別。而彼不極成。彈曰。汝難不爾。未知位義故。夫寂滅真如。都無地位。但依斷惑故。安立次位也。何許斷惑別。而不許次位異哉。斷惑義已別。何得不極成。粗食者又雲。若言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是圓義分齊者。難雲。眾生即佛。何須更修道。愚癡即智慧。何須更求智。又有經雲。婬欲即是道。瞋癡亦復然。又寶積經雲。供養貪即供養如來。瞋癡亦復然。依此等文。建立圓教宗。即作如文取義故。像法決疑經雲。如文取義。是人此三世佛之怨。又彼所立圓宗。唯依平等法界一味真如而說。故說煩惱即菩提。又本清淨涅槃。一切乘生。凡聖俱具足。故說生死即涅槃。如水體性常寂不躁。而風緣所鼓。波躁相起。彼波相。豈異水性。真如體性。常住寂靜。無明之風所擊動。而六道波有起。無明風斷。即六道波隨亦寂靜。依此義說涅槃即生死。此則中主。立攝相歸性門。何更立別宗。彈曰。汝今安立圓教依經。此都不爾。汝今未了知圓宗正依經故。今山家所傳圓教宗依經。正依法華經及無量義經傍依大涅槃。華嚴。維摩。方等般若。甚深諸大乘所說圓教。文殊問般若。般舟。大方等。請觀音。虛空藏。觀普賢。遮那一切。說圓等諸經諸論等。先開三權教。後會一實經。汝何輒判此他宗。偽送如文佛怨失。三藏教四門。攝小乘教盡。小乘有門阿毘曇。小乘空門成實論。亦有無門昆勒論。非有無門旃延經。通別及圓教。各四門攝教。安立無窮盡。正依圓教汲利根。傍依諸經引五乘。夫諸大乘經中所說即是文。其義甚深。故依貧女寶藏。安立六即位。諸大乘經中。婬欲即是道。瞋癡亦復然者。非是婬欲相。即是為菩提。唯觀婬欲性。即是為菩提。是菩提六即。彼未發心位。理即是菩提。得聞理即教。名字即菩提。對境觀貪性。觀行即是菩提。得六根清淨。相似即菩提。斷一品無明。證一分真如。初發心以上。等覺已還四十一地位。分真即菩提。究竟妙覺位。究竟即菩提。依涅槃經中貧女寶藏喻。安立六即位。他家資糧位。寄配名字即。他家加行位。寄配觀行即。他家通達位。寄配相似即。他家修習位。寄配住行向十地及等覺。他家究竟位。寄配究竟即。是法門。雖造開皇年。符契顯慶譯。他家種性位。寄配理即位。他家意。五位從已發心立。山家立六即。加未發心位。五六雖增減。名義稍相似。但圓融相即。法性法門。義全不相似耳。豈煩惱即菩提。專作諸惡業哉。法性相即義。廣說自家書。恐煩更不道。又諸法無行經。大寶積經。像法決疑經等文。傍引其文句。證成圓融義。非是如文取義造作惡業。又汝引水波喻。同攝相歸性。此說不理。所以者何。理智各別。本來不融。水波相即。寧助汝義乎。粗食者。汝所立攝相歸性門。其名似好義不足。能攝所攝。不相即故。立一分師。多有道理。一乘獨圓。動靜無礙。豈唯法界寂滅乎。鏡像圓融義。非口決不解。師師相承。良有以也。粗食者復曰。又彼約住行向地。立開示悟入。經雲為令眾生。開佛知見。故不屬佛果位。此亦不爾。法華論作四番。釋開示悟入。第一番約佛果位說。第二番依菩薩說。第三番依凡夫說。第四番依聲聞說。汝所立開示悟入不當四番。故今不用。彈曰。汝作論釋。都不應理。背自宗義故。慈恩疏雲。開者出生顯證之義。攝釋雲。疏言開者出生顯證之義者。開屬眾生。眾生證一圓果故。有義。為眾生說佛性。名之為開。此釋。開者即屬如來。開闡解釋佛性義故。議曰。若依經本。本疏為優。故經文。雲欲令眾生。開佛知見。故知。開者屬於眾生。汝何一向約佛果位說哉。天台之疏。並取佛與眾生。仰經順論無違背。今示正義。開悟眾生。天台法華文句雲。法華論雲。一無上義。除一切智。更無餘事。如經開佛知見。為令眾生。得清淨故。出現於世。二同義。聲聞辟支佛。佛法身平等故。如經欲示眾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佛性法身。更無差別故。三不知義。謂二乘人。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如經欲令眾生。悟佛知見。出現於世。四為令證不退轉地。現與無量智業故。如經欲令眾生。入佛知見故。論言次第。初開佛知見為無上。次示三乘同有佛性法身。雖明佛知見無上。但恐佛獨有。故第二明三乘同有。雖三乘同有。而二乘不悟知。示其令知。雖知而不得不進。故第四令得不退。又一番約菩薩。開如前。示者諸菩薩有疑者。令知如實修行故。悟者未發菩提。令發心故。入者已發菩提心。令入法故。第三番約凡夫。開如前。示者示其有法身佛性故。悟者令外道眾生覺悟故。入者令入大菩提故。章安雲。今師作四解不乖論。論句句釋。今一句作四釋。論明證不退轉地。今作四位釋。論明如來能證實。今作四智釋。論明同義。今作觀心釋。論明不知究竟處。今作四門釋。今釋顯實。無量法皆一也。粗食者。論作四番釋。初約佛果位說。天台疏雲。諦境不可知見。約於智眼。乃能知見。二智四眼不能知見。唯一切種智佛眼。則能知見。經雲為令眾生。開佛知見。不論佛果自知自見。若偏語佛果。即失眾生。若語眾生。則無佛知見。故不可偏取。三教行人。雖是眾生。未有佛眼佛智。故不能知見實相。圓教四位。亦是眾生。又分得佛眼佛智。則眾生義成。知見義亦成。故寄此四位以釋理一。如瑞相中天雨四華。表萬善同歸得入四位。乘四位華。以趣佛果。故約位顯理也。開者即是十住。初破無明。開如來藏。見實相理。何者。性得之理。而為通別兩惑之所染著。難可了知。初心能圓信。圓受圓伏。而未能斷。不名為開。內加觀行。外藉法雨助。破通別惑藏。顯出真修性得。知見朗然開發。如日出闇滅。眼目有用。故名為開。緣修破惑。故名使得清淨。仁王雲。入理般若名為住。住於十住。小白華位也。示者惑障既除。知見體顯。體備萬德。法界眾德。顯示分明。故名為示。即是十行。大白位也。悟者障除體顯。法界行明。事理融通。更無二趣。攝大乘師雲。如理智。如量智。今理量不二。故名為悟。即十迴向。小赤位也。入者事理既融。自在無礙。自在流注。任運從阿到荼。入薩婆若海。如攝大乘師雲。如理如量。通達自在。如量知見。能持眾德。如理知見。能遮諸惑。即是十地。大赤位也。然圓道妙位。一位之中。即具四十一地功德。只開即具示悟入等。更非異心。但如理知見。無有分別淺深之相。欲顯如量知見。故分別四位耳。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既雲難易。即知初心與畢竟心。應有明海淺深之別。猶如月體初後俱圓。而有朔望之別。四位知見。皆明照實相。而說開入之異耳(云云)。記曰。法華論雲。引論釋也。論有三文。初約三乘。意令二乘與菩薩乘同得同有。於中先引論。次論言下。解釋論意。雲次第者。與今解釋。次第不違。準論文意。初以無上為開。論文又雲。佛知見者。如來能證。如實知彼義故。經文既雲為令眾生。若唯佛證。何以。乃雲為令眾生。故非今釋。義不可通。第二句示同有無上。初論文但雲二乘與佛法身同等。故此釋中言三乘者。不獨菩薩。故以菩薩合二乘釋。即是三乘法身同佛。第三句者令知無上。即是悟也。第四句者證無上故。名為不退。證只是得。即入初住。論意。以前三句。共令得入初住位也。初開者。指所知見為無上。次示此境同有。次令悟同有。次令入此境。故雲不退。既先約二乘與菩薩同證。故知。經意先在二乘。是故。論文不簡定性。況論雲未熟。即當熟也。當非不故。不得雲無。次約菩薩者。驗知。菩薩與二乘須會。若不須會。何故。別立一釋同二乘耶。釋初句中。論無別釋。今雲如前者。與二乘人同得耳。鈍同二乘。良有以也。故知。爾前非無上也。釋示中。雲菩薩有疑。令知如實。故知。爾前挾疑非實。疑通會別。理不應然。若不被會。豈知如實。況知如實。仍須修行。釋悟中。雲未發心令發菩提心。若不發心。不名菩薩。故知。爾前得菩薩名。未發圓心。釋入中。雲已發心者令入法故。故未發者。或指藏通。已發之言。多指別教。別教知中。雖似已發。不入證道。故須令入。佛知見言。正簡於權。當知。三教菩薩。有疑未發。未入真常。所以論文。現令菩薩開示悟入。而苦不許。公違論文。第三約凡夫釋中。論亦不釋開句。今亦指同初文。故知。凡夫與三乘同。第二句雖釋。其言全與初二乘中第二句同。至第三句。方異前二釋。故知。凡夫與三乘人。同有法身佛性。故下二句。凡夫與三乘別者。以外道計常故。一切眾生。未知菩提故。既為凡夫。別一番釋。故知。不得深位釋之。故釋悟句。雲令覺悟。入句令入菩提。當知。凡夫不知不覺有無上法。亦未曾發菩提之心。而皆雲與三乘同也。故知。三番。人異義同。是故。初句皆可義同。次釋菩薩第二句中。雲令知如實。如實只是法身異名。此亦言異義同。第三句對二乘不知。故雲令知。對菩薩已曾發心。令更發心。對凡夫令異外道。亦令外道悟故。此則義異意同。第四句中。對二乘退大雲不退。對菩薩已發未入。故雲入法。對凡夫未曾發故。直雲大道。當知。只是一佛知見。為令此等人異開同。故知。舉三乘及以凡夫。收機罄盡。鹹曰眾生。凡收六界。三乘對實。即十法界釋。若約所趣。唯一佛界。即佛界釋。約位通唯在佛界。故佛界對九復成離合。況論釋四句。與今位等四釋義同。論句句釋者。論三釋中。句句別釋。今於初釋。乃離為四即成三番各有四釋。但舉二乘。以例餘故。亦是舉難況易。二乘難故。今初釋者。先屬對論文。初以證不退為四位釋者。即論第四句。既雲不退。即開示悟入。皆念不退。次明佛所證得為四智釋。即第一句。論雲。除一切智。更無餘事。次以同義。即第二句。論雲。二乘法身。平等更無差別。若無觀心。雲何知同。次以不知究竟處者。即第三句。處是所通。二乘不知。今為令知。知即是門。門為能通。故作四門釋也。二乘既然。菩薩凡夫。例皆如此。是則三類。皆須圓教教門。以為能通。入觀修智。方能到位。知見佛境。若作餘釋。為令之說徒施。佛之知見何在。故一家釋義。依經順論。契行得理。佛出世意。豈不然乎。今釋佛意。寧可乖耶。若深張地位。凡夫非冀。若除二障。方明開者。則示等三。皆在佛地。此教尚非地前之分。何益凡小者耶。今山家釋。苞括論義。令分明經文。汝今不肯用者。為不識六和耳。粗食者雲。又彼所立之十信以前之五品位。是臆說故。此亦不用。又彼雲。十信以前。名圓賢位。從十住以上四十二位。名圓聖位者。此亦不然。初地以去名聖位。是實應爾。以得無漏智。證真如故。十迴向以前。猶是凡夫。未得無漏智。未證真如。何名聖位。若言約漸悟菩薩說者。此亦不爾。違自宗故。不圓教之菩薩故。彈曰。五品之位。不但天台獨立。亦自毘婆屍佛時。講妙法華經。光宅雲法師。立此五品位。若依普賢菩薩行法經。影略攝在初信位。若依妙法蓮華經。六根淨前立五品。彼六根淨位。當仁王鐵輪。此豈獨天台臆說哉。汝但設臆說難。若爾。文下義推。皆可臆說也。粗食者雲。又瓔珞經上雲。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前。復值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彈曰。汝難非理。十住有別故。瓔珞本業經。六種性之位。約別圓入別。說歷劫修行。三賢十地。地前地上。次第行布。真應二身。歸三德藏。華嚴經十住初發心住位。不相似本業。其華嚴經梵行品雲。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已十住初住。便成正覺。何不能立聖位之名。汝執歷劫位。難直道頓位。豈不違教理哉。仁王經雲。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已上經文)。是則十信終心。出分段海。十住之位。何不無漏哉。本業發心。與華嚴不同。仁王十信。豈同瓔珞哉。諸有智者。智嚴三藏。賢首法師。大原法師。立十住位於界外。判三生證於直道。誰者不仰信哉。但除下愚不移耳。又粗食者所引瓔珞歷劫修行者。法華之前說無量義所會。退不退之位。約別教位說。四教之城。難可相傾。別教之位。何以得遮哉。粗食者曰。又瑜伽四十七。釋勝解行住雲。勝解行住菩薩。於其三處。有忘失念。一於境界可意。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中。或於一時。其心顛倒忘失正念。二於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三於所持諸法。久住久說。或於一時。有所忘失。彈曰。汝所引瑜伽勝解行住。當法華深信解相。六根清淨位。汝以義相攝十住十行十迴向。山家以義推於六根淨位。相攝歷劫次第行。十住十行十迴向。又十地論雲。初一地具諸地功德。解雲。此一地具上下等一切功德。依華嚴仁王等經。十住十行十迴向等。立於界外。若如汝所立。仁王十信。華嚴初住。為攝地前。為當攝地上耶。若攝地前者。十信出世間。更還三賢。為未斷見思故還。為當大悲利生故還耶。若大悲之故。立已成失。若未斷惑故。仁王十信。不可別苦。華嚴初住。便成正覺。都無所配。強雖引伽耶山頂經四種發心會釋便成正覺文。然其義不決定。明立初住位。何送等覺位。又安初地位住行向之位。分齊不同。故瑜伽唯識等。無三十心名。華嚴仁王等。不立脫決名。以義相攝位。何有過失等。法華論釋入句雲。令入不退轉地。解雲。不退轉地者。指十地不退。已立十地名。地前立三賢。釋開示悟文。依直至道場。釋妙覺究竟。其等覺一位。望上金剛心。或攝第十地。望下名為佛。別立等覺位。五十二位。七位六位五位。開合順機。不可一例。汝用歷劫伏。輒難直道斷。此義不通哉。粗食者曰。又釋摩訶衍論雲。伏闡提不信障。得十信位。伏外道著我障。得十住位。伏聲聞畏苦障。得十行位。伏緣覺捨心障。得十迴向位。斷異生性障等十障。得十地。準此等文。明知。地前四十心位。猶是凡夫。猶是退位。於六塵境。顛倒忘念。何名聖位。若是藏通別菩薩。非圓教者不爾。彼所立四教。不極成故。彈曰。汝引釋摩訶衍論。不足為誠證。何者。翻譯不分明故。隋唐諸目錄。不載見錄故。其真言字。不相似梵字故。其義理相違本論故。姚興在秦。真諦在梁。秦代筏提譯。已同梁家論。若正義論者。從秦以降。至唐開元。目錄不載。疏師不引。是以。不足歸信。此論者。大安寺戒明法師。去天應年中。自唐將來。尾張大僧都。為傳檢勘曰。已勘成偽論。汝何以疑論輒遮華嚴住。此亦一愚失耳。粗食者又曰。彼雲。約事仍殊。乃分諸位。此亦不爾。違自宗之六即義故。事即理。何更分諸位。若雖言事即理。而理事不泯者。是即中主所立性用別論門。何離此外。更立圓宗。今當知。平等法界雖無差別。而約能詮門。真如有二。一在纏如。二出纏如。約出纏如。亦有差別。故唯證論雲。菩薩於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依此義理。立五十二位階降差別。汝豈不許此差別義理哉。若言不許者。便違教理。若言許者。便違自宗。彼言進退俱為自害。彼依在纏真如而立圓宗。故有如此失彈曰。汝說不然。汝未了六即義故。粗食者所立性用別論門。依能依所依。所望不同故。一多不融。能所不即。山家六即義。一多相融。能所相即。性海緣起。即一而六。即六而一。即一之故。初後不二。即六之故。朱紫別位。非是汝所執。理事守性。各別相望。朱紫別位。汝性用門。理事各別。所依之性。雖不二。而能依之用。階級差別。何以不即門。得閉相即門。汝此外更立圓宗難者。由未了知即不即。權實之義。甚微理故。偽設是等虛妄難。又出纏真如亦有差別者。其義不爾。何者。出纏真如都無差別。斷惑有階。強立十名。汝迷十名。謂如十別。豈護法弟子哉。又汝引唯識論。有名濫失。漢地疏師。必加成字故。魏代唯識陳世唯識。以有名濫故。汝不加成字。是亦一愚失耳。又修十行斷十障。證十真者。約能修能斷能證人別。有十種之階級。所謂真如一味海。何有十階差別位。楞伽阿跋等經雲。寂滅何次位。其謂斯矣。粗食者曰。又彼雲。十信以前。五品弟子。受持讀誦。廣為他說。論議問答。兼行六度。此亦不爾。違聖教故。涅槃第六雲。若有眾生。於熙連河沙等諸佛發菩提心。乃能於是惡世。受持如是經典。不生誹謗。寶師釋雲。此初人是十信以前十千劫。若有能於一恆河沙等諸佛。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愛樂是典。不能為人分別廣說。寶師釋雲。此第二人是十信位。若有眾生。於二恆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正解信樂。受持讀誦。亦不能為他人廣說。寶師釋雲。此第三人。是十住位。已上三人。唯受持耳。若有眾生。於三恆河沙等佛。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雖為他說。未能解深義。釋雲。此第四人。是十行位。若有眾生。於四恆河沙等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為他廣說。解十六分中一分之義。雖復演說。亦不具足。釋雲。此第五人是十迴向位。彼所立五品弟子。以次位相。當此經初人。以解義次。當五人。即是十迴向。何以迴向人。配信已前。凡地之首。彈曰。此說非理。所以者何。汝未了達涅槃發心故。其經發心。約歷劫說。疏師隨經釋以歷劫。何引歷位。相配圓位。是即未了圓次位失耳。 彈粗食者謬破三教不同章第七   夫妙法草樹。未開增長。大品發心。大乘漸頓。華嚴初住。法界便成。涅槃心難。佛性頓位。善財南求。諮圓別於知識。波崙東請。聞般若於法湧。豈若龍女成覺。示經力於剎那。淨行踴身。顯佛壽於久遠哉。是故。大乘智積歷劫難。小乘鶖子五不決。俱不極成歸龍女。現見南成信經力。粗食何人。背兩聖不信妙法大直道。今為中人開此義。迴心向大成佛道。云爾。   粗食者曰。彼雲。摩訶衍滿字教門。通論只是一摩訶衍教。若細尋義理。即有三教。明位高下不同。其不達大乘。方便實可疑也。故大品雲。有菩薩。從初發心。即與薩婆若相應。此約通教明入位。亦是法華經。小樹增長之譬。又大品經雲。有菩薩從初發心。即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此約別教。以明入位。即是法華所明大樹增長之譬。又大品經雲。有菩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度眾生。當知。是菩薩。為如佛。此約圓教明入位。亦是法華經明一地所生之譬也。今謂不爾。引發心文。證三教別。不成為證。伽耶山頂經。說發心有四。一證發心。謂初地。二行發心。謂次六地。三不退發心。謂八九地。四一生補處發心。謂第十地。彼所引文。薩婆若相應者。是初地以上證行發心。彼所引文。遊戲神通等者。即八地以上不退發心。彼所引文。即坐道場等者。即是第十地一生補處發心。彈曰。汝說不爾。今示正義。粗食者。引伽耶山頂經四種發心。配三心雲。一證發心(已上經文)。謂初地(粗食者語)。二行發心(已上經文。但證字不是經正字。初字可經正字)。謂次六地(粗食者語)。三不退發心(已上經文)。謂八九地(粗食者語)。四一生補處發心(已上經文)。謂第十地(粗食者語)。彼所引文。薩婆若相應者。初地以上證行發心。彼所引文。遊戲神通等者。即八地以上不退發心。彼所引文。即坐道場等者。即是第十地。一生補處發心(已上粗食者語)此會釋。並心配地。都無道理。汝雲初證發心。不是經文。汝偽加證字。以證配初地。其山頂經文有十二復次。各有四發心。各十二第一。同但初發心。都無彼證字。明知。汝但見疏文。都不勘經。加此證字。誑惑後學。可恐哉可恐哉。諸有智者。依經取解。繁不更道。鹿食者曰。又引法華二樹。證三教別。此亦不爾。彼經約二木分別菩薩位上下。故不成為三教證。何以知然。彼經雲。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是初地已前菩薩。又雲。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眾生。是名大樹。是即初地以上菩薩。得證不退故。又經雲。若諸菩薩。智慧堅固。了達三界。求最上乘。是名小樹增長。是即初地至七地也。又雲。復有住禪得神通力。聞諸法空。心大歡喜。放無數光。度諸眾生。是名大樹增長。是即八九十地也。由此經文。諸疏師。約此二樹作二說。彈曰。汝難不爾。三草二木。多有義門。故三草二木。各有橫豎。又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各各不同也。若豎約一乘位。自位相形。故三草及二木。皆為一乘因。若橫約各得長。三草二木。各不同。汝偏執歷劫自位相形。不許別立兩樹菩薩。夫小樹大樹。同地生。上中下相。各不同。豈得不立三乘共行菩薩之位。若有共行菩薩位。寧得不說共般若。若有三乘共般若。何得不立共行教哉。若有共教對不共。必有可得分二教。何汝不成為二乎。汝引經雲。是名小樹。是初地已前菩薩。此義一往且應爾。此通教菩薩。但出分段故。又引經雲。是名大樹。是即初地以上菩薩。此義一往。且亦應爾。此別教菩薩。期變易死外故。已約橫滋義。大樹獨生地。大樹自受潤。約隨機之門。何不立別教。又引經雲。是名小樹增長。是即初地至七地。是有二義。若已增長者約共行地。且應爾。若當增長者此亦不爾。非經本意故。又引經雲。是名大樹增長。是即八九十地。此亦不爾。經舉已增長邊故。粗食雲。又彼所引一地所生之譬是圓教。此亦不爾。不知法喻。謬引證文。故為不可。一雨者是教。三草二木是所化機。一地者是真如理故。彼經雲。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是即彼所引一地。爾則彼所立四教。即是一雨。如何別立四教差別。又何以故。屬真如理。彈曰。汝不知法喻。謬引證者。此亦不爾。一地所生喻。譬是圓教理。一雨能潤譬。況是一圓教。以所詮及能詮。合為圓教證。何有不可哉。但隨機之故。教分四種。隨法之故。四一無礙。粗食亦曰。又彼抄撮經中處處文。以為誠證成立四教。且如華嚴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涅槃雲。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依此等文成立圓宗。此亦不爾。對法論雲。如文取義。此人有十二種過失。彈曰。又汝引對法論雲。如文取義。有十二種過失。此亦不爾。攝論雲。了義經依文。不了義經依義。今依了義經。依文立圓。四教何有過失哉。粗食者曰。又梵網經雲。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何故。汝不引此文。彈曰。又汝引梵網文。何故不引者。愚哉不檢疏也。山家作記兩卷。已說圓別義。汝不及博覽不引此經文者。粗食者少聞失矣。粗食者雲。當知。十住位初發心住發菩提心時。此心自性。自有覺義。依此義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彈曰。會初發心時文。此亦不爾。此心自性自有覺義者。此覺本有。雲何便成耶。粗食者曰。又有義。三十心。當知。名別十地因。初發心住是初地因。因中說果。故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餘文準此可和會。彈曰。又粗食者雲。是初地因。因中說果。故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此亦不爾。玄贊雖會此發心。都無因中說果言。贊主但雲種性發心菩薩因故。故知。汝會同外道也。 守護國界章捲上之中 守護國界章捲上之下    釋氏最澄撰    彈粗食者謬總破四教章第八   夫法華未說。誘引三乘於四教。蓮華開敷。去來五乘於一轍機漸教漸。因機漸而先三。機頓教頓。坐塔中而後一。舉三乘之芭蕉臂。拒一乘之金剛輪。憐愍粗食摧破苦。強與不輕佛性記。云爾。    洗除如來使所傳四教文偽垢   粗食者曰。彼雲。聲聞藏即三藏教也。菩薩藏即通別圓教也。為決定聲聞說教名三藏教。為退大聲聞說教名通教為漸悟菩薩說教名別教。為頓悟菩薩說教名圓教。今謂不爾。若為退大聲聞說教名通教。亦為漸悟菩薩說教名別教者。法華應名通教。亦名漸教。何以故。退大聲聞。即名漸悟菩薩故。若許爾者。法華不應妙教攝。以為退菩提心之舍利弗等說教故。當知。法華是漸教。非攝圓頓。何以知者。攝論雲。為引接一類不定種性聲聞。諸佛說一乘。由此故知。法華是漸教。非圓頓教。法華會中。授佛記別舍利弗等八千聲聞。是退菩提心類。是名一類不定種性聲聞。此迴心向大以後。復轉名漸悟菩薩。非別異類。愍喻曰。法華應名通教。亦名漸教。何以故。退大聲聞。即名漸悟菩薩故。此亦不爾。漸悟有多種故。若為退大聲聞說教名通教者。謂未開通教也。今已開以後。無隔別通教。雖有四教名。同見佛性故。雖有漸教名。而圓家之漸。非漸家之漸。今法華經者。正已開經故。不攝隔別通。非是引漸教。不攝漸家漸。又漸悟菩薩者。謂歷劫修行菩薩。名為漸悟菩薩。為此漸悟菩薩說歷劫修行。名為別教。非是迴小入大等。新名為漸菩薩等。今法華經者。退大二乘者。調熟前通教。令進入寶所。非誘引之漸。非是通教漸。法華一乘者。攝圓融三諦。隨自意語教。攝論雲為引接一類等。如來五乘。救濟乘故。故定不定性。雖未到得受記位。而密意說真一乘。保任決定成佛心。直修更練。雖有進退別。究竟皆成佛。如來全身。髻中明珠。何奪圓頓名。偽與分漸稱。豈為釋迦子耶。是漸頓之教。非是漸漸教。將來後哲。幸照如來所讚之經也。粗食和上。必當作佛。不敢輕慢。但為守護一乘道。助照恭加指鬘辨。莫怪莫怪。普賢證知也。   助照如來使所傳五味教章第九   夫五味之喻。亙四教而各五。四階之人。運七乘而唯一。一點雖謬六。然勘決指文。卷次雖上下。而義旨不謬。粗食者。見取意文。嘖分明文。今為後學。示其大略。云爾。粗食者曰。又彼雲。涅槃第六雲。凡夫如乳。須陀洹如酪。斯陀含如生酥。阿那含如熟酥。阿羅漢。辟支佛。佛如醍醐。大論雲。聲聞經中。稱阿羅漢。名為佛地。故三人同是醍醐(此譬三藏教五味也)今檢南北涅槃第六卷。都無此文。愍喻曰。汝勘南北涅槃經第六卷。都無此文者。汝不能檢他家記。徒勞南北第六卷耳。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第三卷雲。第六檢文未見。恐是文誤。不見此文。卷經盡夢力。言恐是文誤。此則恐六一字點。彼草書六字。若上點細小。下點稍粗大。其下八之點。似彼八之字。未解書經生。多有寫錯謬。今案數處文。都無空引失經卷。指第八喻文。取意證耳。問何以得知但六字點誤。亦卷指第八耶。答所以得知者。謹案往年將來天台山禪林寺銀地道場。智者大師所造十二卷四教義雲。大涅槃經。明五味譬不同。乃至經雲。凡夫如乳等。不指卷次。又案往年將來章安十卷法華玄義雲。九引涅槃五譬。成四教位。乃至雲。彼文雲。凡夫如乳。亦不指卷次。又案招提真大和上。並東大寺法進僧都及普照法師等將來。第二本十卷圓頓止觀。江州梵釋寺一切經內所寫正本雲。涅槃第八雲。凡夫如乳。須陀洹如酪。斯陀含如生酥。阿那含如熟酥。阿羅漢。辟支佛。佛如醍醐。故釋論雲。聲聞經中。稱羅漢。名為佛地。是故。三人同醍醐。此本。分明指第八。明知。不解書經生。率爾見草書八字。謬書六耳。問其取意文如何答南北涅槃經第八同雲。如因乳生酪。因酪得生酥。因生酥得熟酥。因熟酥得醍醐(已上經文)。言因緣不二之義。如五味相生。第三十二卷雲。眾生佛性如雜乳。須陀洹。斯陀含如淨乳。阿那含如酪。阿羅漢如生酥等(云云)。影傍兩處文。以立此一譬。問汝宗決文。雲第六檢文未見。恐是文誤。已雲文誤。不雲字誤。何以強立取意義。固留無文。為會釋耶。答曰。文即是字。豈不知乎。其決雲文誤者。但六一字點。非是法譬文。問何以。得知非是法譬文耶。答便其決文雲。文中不雲菩薩者。以不斷惑。同凡夫故。明知。恐六一字點。非斥法譬等。又往年將來法華玄義中。轉釋譬文雲。何者。凡夫全生。未能除惑。菩薩亦爾。但得如乳。須陀洹破見。隔凡成聖。如乳變為酪。斯陀含侵六品思。故如生酥。阿那含欲界思盡。故如熟酥。阿羅漢。支佛。佛皆斷三界見思盡。故同稱醍醐。故釋論雲。聲聞經中。稱阿羅漢地為佛地。故共為一味也。問此經以三藏菩薩為上草。彼經雲何以菩薩為乳味。答經取化他邊強喻之上草。此中自證力弱同凡為乳(已上玄文)釋籤雲。先引中二。先引。次何者下釋又二。初正釋。次故釋論下。引證羅漢同佛(已上籤文)明知。玄中無六字。不指文誤。但譬文科段也。止觀有六字。即指文誤耳。問取意證文。其意難得。何必如言耶。答取意證文。諸宗俱用。何但山家獨用耶。問取意證文。雖諸宗俱用。今所引尚似疏遠。何可歸信耶。答佛性與中道。名異體即同。我無我不二。三乘同所觀出世間之位。假有淺深異。何以不歸信。疑者雲。雖說種種義。不足證藏教。是故不歸信。反質雲。汝宗所引涅槃經舊醫服乳等。不足證明三時教。所以者何。左降鹿苑能說主。喻況舊醫大愚者。阿含四諦轉法輪。類同一向服乳術。大雲雖相救。鑊湯遂墮誤。其覈乳喻意。為破後四倒。不相似教時。疏中之疏遠。豈得增汝證哉。山家所引喻。不關異道法。法喻親相似。義理不相違。粗食者曰。又阿羅漢。辟支佛喻醍醐。此亦不然。二乘無學。未斷所知障。未得法空智。未斷習氣。未證法空真如。雲何喻醍醐。醍醐練已無餘垢穢。故喻佛無上。又佛得百四十不共佛法。已圓滿已。故喻醍醐。二乘無學。未得百四十不共佛法。何得喻醍醐。若聲聞。獨覺。無學譬醍醐者。即是醍醐。須更練冶。如何可名無上藥。愍喻曰。此難不爾。未解當分故。阿羅漢。辟支佛喻醍醐者。是當分故。非是跨節。斷煩惱障。究竟盡時名阿羅漢。亦喻醍醐。阿羅漢位。通攝三乘無學果位。皆已永害煩惱賊故。應受世間妙供養故。永不復受分段生故。跨節之故。更喻酪生熟。所望有別。何得難言未斷所知障。未得法空智。未斷習氣。未證法空真如。雲何喻醍醐哉。約分段死。喻佛無上。非望變易。故無過失。又果頭灰斷佛。當分名已圓。一百四十不共法。示現圓滿非實報。非是本體真實佛。聲聞獨覺少分喻。望變易死更練根。望分段死解脫同。吹毛之失。不可得。粗食者曰。又彼雲。涅槃三十二雲。眾生如雜乳。須陀洹。斯陀含如淨乳。阿那含如酪。阿羅漢如生酥。辟支佛。菩薩如熟酥。佛如醍醐(此譬通教五味)。今謂不爾。此顯一闡提佛性有無。現在世無。未來世有。既涅槃會以前。未說闡提悉有佛性。此則應涅槃圓教喻。何喻通教。愍喻曰。此難不爾。汝未了知引喻法故。喻有分全。火其一物。或喻般若。或喻煩惱。共行七地如生酥。第八第九支佛菩薩如熟酥。佛第十地如醍醐。但取各位邊。未取佛性邊。佛性與階級。有同亦有異。階位上中下。為護增上慢。假立此次位。何奪喻體佛性義。偽致應圓何通難哉。粗食者曰。又彼雲。涅槃九卷雲。眾生佛性如牛新生血乳未別。聲聞如乳。緣覺如酪。菩薩如生熟酥。佛如醍醐(此譬別教五味也)。此亦不然。此文意。顯一乘之外無別二乘。終必同得一涅槃。迦葉菩薩問曰。若使三乘無別體性。雲何而得別說三乘明別有佛性。答三乘人。同一佛性。更無別性。無別性故。一乘之外。無別二乘。終必同得一大涅槃。準此文。法華一乘。其意不別。爾則。應汝所立。圓教之喻。亦別教。是彼一處文。妄分作三文。而為藏通別教證。誰有虛言。都無實義。故不可依。愍喻曰。迷喻體失。已如上說。凡夫雜乳未發心。聲聞下根如淨乳。緣覺中根如酪味。菩薩上根如生熟。如來上上根如醍醐。為示歷別之聖位。假立五味次第位。五味之文雖似同。凡聖次位前後異。何汝偏執五味邊。不了喻階差別義。虛言之過。有汝口。無實之失。亦汝心。粗食密賣迦羅伽。智者慎誡不可買也。粗食者曰。又彼雲。涅槃二十七雲。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即成醍醐。草喻八正。能修八正見佛性(此譬圓教不歷五味也)。此亦不然。謬引壽命涅槃第二十九文而為第二十七卷。二十九雲。佛言。眾生佛性。不一不二。佛性平等猶如虛空。一切眾生。同共有之。若有能修八聖道者。當知。是人則得明見。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之。則成醍醐。眾生佛性。亦復如是。此之問答佛性不一不異。第二十七雲。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則出醍醐。更有異草。牛若食者則無醍醐。佛法亦爾。雪山者名為如來。忍辱草者名為大涅槃。異草者十二部經(小乘經也)。眾生若能聽受諮啟大涅槃。則見佛性。十二部中。雖不聞有。不可說言無佛性也。二十七卷忍辱草者喻涅槃經。二十九卷忍辱草者。喻八正道。故知。謬指卷數。二十七卷忍辱草者。顯學大小乘教佛性有無。二十九卷忍辱草者。顯眾生依佛性不一不異。愍喻曰。汝雲謬引壽命涅槃第二十九文而為第二十七卷者。此亦不爾。何者。山家引南經本二十七。以為圓教之位譬。汝今不能勘經文。南經之喻。以為北經。所觀佛性。能觀八聖。雖義門別。然今但取位邊。分喻圓教位。何有不可哉。又粗食者。妄謂山家所引二十七卷經為北經二十七卷。然則。還以北經二十九。偽命相違。為謬卷。佛性有無者。北經二十七。佛性不一不異。南經二十七。山家不引北。南經何相違哉。粗食者曰。又彼雲。序品涅槃二十七雲。置毒乳中。遍於五味。皆能殺人(譬於祕密及不定教也)。毒譬佛性了因種子。五味譬受報五道。殺人譬值佛聞法斷惑。此亦不然。壽命涅槃二十九卷。亦有此文。是喻顯眾生佛性常一無變。如何以此。喻祕密及不定教。愍喻曰。此亦不爾。汝引北經。奪佛性義。偽難譬祕密及以不定教。但取能殺邊。示現斷惑位。汝偏執佛性。未了置毒意。豈可為智士哉。粗食者曰。又大法鼓經說。譬如從乳出酪。酪出生酥。生酥出熟酥。熟酥出醍醐。凡夫邪見如初生乳乳血共雜。受三歸者。猶如純乳。隨信行等。及初發心菩薩。住解行地。猶如成酪。七種學人及七地菩薩。猶如生酥。意生身。阿羅漢。辟支佛。得自在力九住十住菩薩。猶如熟酥。如來正覺。猶如醍醐。準此經文。不配汝八教。如何任己情輒分別五味。愍喻曰。汝有餘眼目。強示別意喻。汝所設之難。三十三過中。攝在何過中。汝今舉鉛刀。拒向水火陳。未下手之頃。摧碎笑七分。粗食者曰。又彼八教。攝教不盡。所以者何。彼唯簡取華嚴。楞伽。大集。寶積。諸部般若。維摩。阿含。金光明。法華。涅槃而分配八教。諸餘深密。阿毘達磨。無量壽。灌頂經等。不攝八教。既無等字故致此徵詰。愍喻曰。八教攝經。無等字。徵難八教不攝經。汝無等字不攝餘。照見五蘊無等字。彼已攝餘。此何不攝。捨理執文。暗者常事矣。    助照如來使所傳止觀章第十   夫所乘止觀。隨機而異名。能乘行者。順教而詮理。於是。大小名同。行人難別。權實義別。發心不易。是故。開三止三觀於一心。導十界十境於十乘。粗食者。未了釋名。疑中指失。今為止息迷名失。示現心境相即義。云爾。 洗除如來使所傳止觀偽垢   粗食者曰。邊主釋止觀名雲。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雖言初後。無二無別。是名圓頓止觀。漸與不定置而不論。又彼釋名義雲。復以何義立止觀各二義。息義停義。息義者。諸惡覺觀。妄念思想。寂然休息。是止息義。停義者。緣心諦理。繫念現前。停住不動。是停止義也。觀亦二義。貫穿義。觀達義。貫穿義者。智慧利用。穿滅煩惱。是貫穿義也。觀達義者。觀智通達。契會真如。是觀達義。今謂不爾。釋名有二失。一違聖教失。二違正理失。違聖教失者。瑜伽論雲。止名靜慮等持等至心一境性。如此諸名。唯約心名。非約境說。觀名思擇智慧通達觀照。如此諸名。亦約心名。非約境名。違教失。愍喻曰。汝釋名失。此亦不爾。所以者何。未了法名同異故。法門名義。新舊不同。自後漢孝明皇帝永平十年歲次丁卯。至大唐神武皇帝開元十八年庚午之歲。凡六百六十四載。一十九代。中間傳譯緇素。總一百七十六人。見傳譯經律論等。一千七十六部。五千四十八卷。四百八十帙。佛名法名。翻譯各異。汝但得知止觀八名。未了餘名。華嚴四諦。其名無量。山家所略。彼遠離等。止觀異名。寧違聖教乎。汝造違失。還害汝智也。粗食者曰。違正理失者。凡建立止觀意。為止息修行者之散亂心故。約所觀理顯示止觀時。於修行者。有何勝利。是名釋名失。愍喻曰。此亦不爾。粗食者雲。約所觀理顯示止觀時。於修行者有何勝利者。此粗食者囈語矣。若無所觀理。立能觀行。無有是處。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法以為師。證無上果。非是勝利。更有何勝哉。違正理失。還著會津。不及台嶽也。粗食者曰。釋名義中。亦有二失。一不簡有無心失。二名義相違失。不簡有無心失者。若唯說有心定者。應如所說。無心定中。皆滅轉識。誰緣諦理繫念現前。故為不可。名義相違失者。釋名之中。俱約境說。釋義之中。皆據心語。故成相違。愍喻曰。此亦不爾。有心無心。三界夢事。大止妙觀。一真所乘。所對境界無不乘。不起滅定現威儀。性心順教出三界。但信法性觀實相。豈論悶絕。無想天哉。願力熏心務利生。圓智開發離夢怖。緣何怖畏入無想。相似以還十境界。有心無心十乘轉。汝不簡有無心失。界內發心有此煩耳。又釋名者明得名故。釋義者詮解行故。故不相違。 彈粗食者謬破絕待止觀章第十一   夫偏理中理。義混權實。待名絕名。名通大小。粗食者。未了理事別。致疑甚深理。今為開悟緣起理著述此章。 洗除如來使所傳絕待止觀偽垢   粗食者曰。邊主曰。所言絕待止觀者。絕橫豎諸待。絕諸思議。絕諸煩惱。諸業。諸果。絕諸教觀證等。悉皆不生。故名為止。止亦不可得。觀冥如境。境既寂滅。清淨尚無清淨。何得有觀。止觀尚無。何得待不止觀。說於止觀。待於止觀。說不止觀。待止不止。說非止非不止。故知。止不止。皆不可得。非止非不止。亦不可得。待對既絕。即非有為。不可以四句思。故非言說道。非心識境。既無名相。結惑不生。則無生死。則不可破壞。滅絕絕滅。故名絕待止。顛倒想斷。故名絕待觀。亦是絕有為止觀乃至絕生死止觀。今問。絕待止觀者。為理為事。若言理者。如前破已。若言是事者。現有施設。亦有安立。雲何非言說道。非心識境。又若言理者。違諸經論。即經論說止觀。唯約能觀智。非約所觀境。若言通事理者。則違自宗。不可以四句思故。若言非事非理者。即成戲論。離理事外。都無一法故。愍喻曰。汝難不爾。未了絕待意故。汝雲若言理者如前破已者。此亦不爾。先破不成。何得破已。若言是事者。現有施設。亦有安立。雲何非言說道。非心識境者。此亦不爾。事理有別故。汝所立事理。都不相即。山家所立理事。圓融相即。何者。法性之事。故非言說道。非心識境。法性之理。故止觀俱理。不礙能觀。法性之事。法性之理。理事圓融。故四句不可思。唯事唯理。常非事理。而事而理。緣起不壞。理外無事。事外無理。何有戲論也。    助照如來使所傳止觀三德相攝章第十二。   夫圓伊三點。表三德而圓寂。摩醯三目。示三智而清淨。不縱不橫。顯四德於顯為。不並不別。指三道於隱為。是故。止觀捨三性。六即而磨心。身口意三業。十乘而運載。非如來知見。不能了了見。非露地大車。寧得轟轟功哉。今粗食者。為遮此義。設偽難雲。三點縱橫一異。此不可思議者。為約佛智。為約凡夫二乘智者。此問不爾。今為利根中品人。琢磨三點四德鏡。云爾。   洗除如來使所傳止觀三德相攝文垢。   粗食者曰。邊主雲。若用止觀。共通三德者。止即是斷。斷通解脫。觀即是智。智通般若。止觀等者。名為捨相。捨相即是通於法身。乃至雲。今明。三德皆不可思議。那忽縱。皆不可思議。那忽橫。皆不可思議。那忽一。皆不可思議。那忽異。此約理藏釋。身常智圓斷具。一切皆佛法。無有優劣。故不縱。三德相冥。同是一法界。出法界外。何處更別有法。故不橫。能種種建立。故不一。同歸第一義。故不異。此約行因釋也。即一而三。故不橫。即三而一。故不縱。不三而三。故不一。不一而一。故不異。此約字用釋也。真伊字義。為若此。今問。三點縱橫一異。此不可思議者。為約佛智。為約凡夫二乘智。若言約佛智而不可思議者。不應稱佛一切智人。以有所不知故。若言約凡夫二乘智而不可思議者。即不足歎。愍喻曰。此亦不爾。未了共不思議。不共不思議故。共不思議故。一切可思議。不共不思議故。一切不思議。一切不思議故。三德不思議。一切可思議。故三身正遍知也。粗食者曰。又彼雲。止是斷。斷是解脫。此亦不爾。解脫是假。是擇滅。是無為。是常法。止是心數。即是有為。是無常。既有為無為。常無常。各有別體。何得相攝。愍喻曰。此亦不爾。法性五陰者。性緣起有為。非理外有為。一即是多故。無為即有為。多即是一故。有為即無為。有為無為。都無障礙。止斷解脫亦恆相即。三點四德。豈不相攝哉。粗食者曰。又彼雲。止觀等者。即是捨相。捨相即是通於法身。今問。所言捨者。為行蘊捨。為是受蘊捨耶。若言俱是者。難雲。法身是真如理。是即無為。是常法。五蘊是積聚義。即是有為。是無常。既有為無為。常無常。各有別體。雲何相攝。愍喻曰。此亦不爾。止觀捨三者。涅槃經所說。非是三受之中捨受。亦非四無量之中捨量。此則奢摩他。毘婆捨那。憂畢叉之捨耳。今汝所問五蘊有多種故。有漏五蘊。無漏五蘊。法性五蘊。此三蘊中。為何五蘊耶。俱有多失。可見大經耳。粗食者曰。又彼雲。即一而三。故不縱。即三而一。故不橫。今難雲。一即是總。三是即別。總別一故。應不一三。又難雲。若泯三存一。方一成一。既存一亦存三。一三各有別體。何成涅槃。愍喻曰。此亦不爾。汝未了即一即三故。非合一故。不壞三而常一。非散三故。不動一而常三。汝於總別。難全不難。又一無別體。以三為體。三無別體。以一為體。猶如梵伊三點。約字而常一。以三點為體。約點而常三。以一字為體。汝存泯之難。不足以為難。粗食者曰。又彼雲。不三而三。故不一。不一而一。故不異。今問。所言不三而三者。為遮三即表一。為唯遮三不表一耶。若言遮三即表一者。不一便不成。若言唯遮三非表一者。不異不成。涅槃遮無表故。不一而一。故不異。準例可知。愍喻曰。此亦不爾。不三而三者。是法性之三。何有表一不一而一者。亦法性之一。何亦遮三。汝謂有為之遮表。偽難自在之三一。猶如井蛙笑海鯨。一闡提者。非公誰哉。 彈謗法者大小交雜止觀章第十三   所示止觀。不堪歸修。大小紛絞。次第雜亂。初分二十紙。多分小乘行。後分五紙餘。多分菩薩行。交雜之失。段段無數。非禪非定。都無次第。不披天親止觀論。不閱護法六門論。任自胸臆分別聖教。為將具寫示。多紙空損。為當不具寫。後學懷疑。為示邪分別。捨二十餘紙。具寫止觀文。略破停惡。披覽學生。勿嫌卷大也。先寫本文。止觀。略以三門分別。第一說止。第二辨觀。第三止觀合說。第一辨止中。略以六門分別。一列名。二辨行相。三辨成辨力。四作意相攝。五七作意相攝。六明異名。一列名者。止有九種心住。一內住。二等住。三安住。四近住。五調順。六寂靜。七最極寂靜。八專注一趣。九等持。是九種心住。總名止。二辨行相者。雲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雲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粗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審遍觀也)。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始終無間。名相續方便離亂寂靜。名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離污離染等。持名等住)。雲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雲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雲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雲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慾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雲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雲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雲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三明成辨力者。由六種力。方能成辨九種心住。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初由聽聞思惟二力。數聞數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於內境住。及即於此。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等遍安住。如是於內繫縛心已。由憶念力。數數作意。攝錄其心。令不散亂。安住近住。從此已後。由正知力。調息其心。於其諸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惱。不令流散。調順寂靜。由精進力。設彼二種。暫現行時。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由串習力。任運等持成滿。四言作意相攝者。有四種。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缺運轉作意。三無間缺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此四作意。通止觀品。初作意是聞慧思慧。謂初修業者。令心於內安住等住。或於諸法無倒簡擇。乃至未得所行作意。爾時作意。力勵運轉。由倍勵力。折挫其心。令住一境。故名力勵運轉作意。即未得色界定。於欲界聞慧思中勵力轉。雲何有間運轉作意。謂得所修作意已後。世出世道。漸次升進。了相作意。由三摩地思所間雜。未能一向純修行轉。故名有間。是即聞慧思慧間雜。不能純定心轉未至定作意。雲何無間運轉作意。謂從了相作意已後。乃至加行究竟作意。是名無間。此即從了相作意。進入後五作意。即相續不思慧雜。雲何無功用運轉作意。進謂加行究竟果作意。是名無功用。即是離欲界惑已。更無功用。正九種心住相攝者。內住等住是力勵運轉作意攝。次五住心。名為有間運轉作意。第八住心。名為無間運轉作意。第九住心。名無功用運轉作意。故瑜伽雲。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於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運轉作意。於專注一趣中。有無間缺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五七作意相攝者。內住等住。是七作意前方便智。非七作意所攝。次五住心。是了相作意所攝。第八住心有五作意。謂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第九住心。有加行究竟果作意。六辨異名者。止有七名。一雲三摩呬多。此雲等引。舊雲三摩提訛略也。釋論解雲。謂勝定地。離沈掉等。平等能引。即以三義解等引。一等能引。二平等引。三平等方便所引。所引發故。能引所引。三俱平等故。二雲三摩地。此雲等持。舊雲三昧訛也。三雲三摩缽底。此雲等至。舊雲三摩跋提訛也。四雲馱衍那。此雲靜慮。舊雲禪義不正也。或雲持阿那訛也。五雲質多翳加阿羯羅多。此雲心一境性也。舊雲一心略也。六奢摩他。此雲止也。七雲現法樂住。第二明觀者。梵雲毘缽捨那。此雲觀。此有四種。一能正思擇。二最極住思擇。三周遍尋思。四周遍伺察。雲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五停心觀等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或於蘊善巧等十善巧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或於世出世道伏斷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是思擇依他起。雲何名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是觀此真如二種觀是四尋思智。雲何名為周遍尋思。謂即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取其相然。周遍尋思。此即於盡所有性。如實勝解。如何名為周遍伺察。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遍伺察。此即於如所有性。如實勝解。此二種觀。是四如實智。此四種觀。依止定心。非散心行。第三止觀合說者。略有十四門。一明止觀加行。二明止觀方便。三辨止觀障。四辨止觀作意。五說止觀進退因。六辨止觀同異。七明止觀純雜相。八辨止觀差別。九明修止觀根利鈍。十辨緣總別法止觀。十一明證得止觀位地。十二辨止觀有尋等差別。十三明止觀圓滿相。十四辨因定發通。一明止觀加行者。有九種。一相應加行。二串習加行。三不緩加行。四無倒加行。五應時加行。六解了加行。七無厭足加行。八不捨軛加行。九正加行。雲何名相應加行。若貪行者修不淨觀。若瞋行者修慈悲觀等雲何名慣習加行。謂於止觀已曾數習乃至少分。非於一切皆初修業。所以者何。初修業者。雖於相應所緣境界勤修加行。而有諸蓋。數數現行。身心粗重。由是因緣。不能令心速疾得定。如是名慣習加行。雲何名不緩加行。謂無間方便。殷重方便。勤修觀行。若從定出。或為乞食。或為恭敬承事師長。或為看病。或為隨順修和敬業。或為所餘如是等類。諸所作事。而心於彼所作事業。不全隨順。不全趣向。不全臨入。唯有速疾令事究竟。還復精勤。宴坐寂靜。修諸觀行。若有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剎帝利。婆羅門等。種種異眾。共相會遇。雖久雜處。現相語議。而不相續安立言論。唯樂遠離。勤修觀行。又能如是勇猛精進謂。我於今定當趣證所應證得。不應慢緩。何以故。我有多種橫死因緣。所謂身中。或風或熱。或淡發動。或所飲食。不正消化。住在身中。或宿食病。或為於外蛇蠍蚰蜒百足等類。諸惡毒蟲之所蛆螫。或復為人非人類等之所驚恐。因斯夭沒。於如是等諸橫死處。恆常思惟。修無常想。住不放逸。由住如是不放逸故。恆自思惟。我之壽命。儻得更經七日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半時須臾。或半須臾。或經食頃。或從入息至於出息。或從出息至於入息。乃至存活。經爾所時。於佛聖教。精勤作意。修習瑜伽。齊爾所時。於佛聖教。當決定多有所作。如是名為不緩加行。雲何名為無倒加行。謂如善達修瑜伽行諸瑜伽師之所開悟。即如是學。於法於義。不顛倒取。無有我慢。亦不安住自所見取。無邪僻執。於尊教誨。終不輕毀。如是名為無倒加行。雲何名為應時加行。謂於時時間。修習止相。於時時間。修習觀相。於時時間。修習舉相。於時時間。修習捨相。又能如實了知其止止相止時。了知其觀觀相觀時。了知其舉舉相摩時。了知其捨捨相捨時。雲何為止。謂九相心住。能令其心無相無分別。寂靜極寂。等住寂止。純一無雜。故名為止。雲何止相。謂有二種。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者。謂奢摩他品所知事同分影像。是名所緣相。由此所緣。令心寂靜。因緣相者。謂依奢摩他所熏習心。為令後時奢摩他定皆清淨故。修習瑜伽毘缽捨那所有加行。是名因緣相。如何止時。謂心掉舉時。或恐掉舉時。是修止時。又依毘缽捨那所熏習心。為諸尋思之所擾惱。及諸事業所擾惱時。是修止時。雲何為觀。謂四行三門六事。差別所緣觀行。雲何觀相。謂有二種。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者。謂毘缽捨那品所知事同分影像。由此所緣。令慧觀察。因緣相者。謂依毘缽捨那所熏習心。為令後時毘缽捨那皆清淨故。修習內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雲何觀時。謂心沈沒時。或恐沈沒時。是修觀時。又依奢摩他所熏習心。先應於彼所知事境。如實覺了。故於爾時。是修觀時。雲何為舉。謂由隨取一種淨妙所緣境界。顯示勸導。慶慰其心。雲何舉相。謂由淨妙所緣境界。策勵其心。及彼隨順。發勤精進。雲何舉時。謂心沈下時。或恐沈下時。是修舉時。雲何為捨。謂於所緣。心無染淨。心平等性。於止觀品。調柔正直。任運轉性。及調柔心有堪能性。令心隨興。任運作用。雲何捨相。謂由所緣。令心止捨。及於所緣不發所有太過精進。雲何捨時。謂於奢摩他。毘缽捨那品所有掉舉。心已解脫。是修捨時。如是名為應時加行。雲何名為解了加行。謂於如是所說諸相。善取善了。善取了已。欲入定時。即便能入。欲住定時。即便能住。欲起定時。即便能起。或時棄捨諸三摩地所行影像。作意思惟。諸不定地所有本性。所緣境界。如是名為解了加行。雲何名為無厭足加行。謂於善法。無有厭足。修斷無廢。於展轉上展轉勝處。多住希求。不唯獲得少小靜定。便於中路。而生退屈。於餘所作。常有進求。如是名為無厭足加行。雲何名為不捨軛加行。謂於一切所受學處。無穿無缺。雖見少年顏容端正。可愛女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於食平等。勤修覺悟。少事少業。少諸散亂。於久所作久所說等。能自隨憶。令他隨憶。如是等法說名不捨軛加行。由此諸法。能正隨順心一境性。不捨其軛。令心不散。不令其心馳流外境。不令其心內不調柔。如是名為不捨軛加行。雲何名正加行。謂於所緣數起勝解。是名正加行。如有勤修不淨觀者。數正除遣於諸不淨。作意思惟諸不淨相。由隨相行毘缽捨那。而起作意。於所緣境。數數除遣。數數現前。上據正加行。下廣辨正加行。其正除遣。復有五種。一內攝其心故。二不念作意故。三於餘作意故。四對治作意故。五無相界作意故。當知。此中由九相心住毘缽捨那而為上首。故名內攝其心。由於最初背一切相。無亂安住。故名不念作意。由緣餘定地境。思惟餘定。故名於餘作意。如在初緣上地法。上地緣下地等。由思惟不淨。對治於淨。乃至思惟阿那波念。對治尋思。思惟虛空界。對治諸色。故名對治作意。由於一切相。不作意思惟。於無相界。作意思惟。故名無相界作意。雖遍安立一切所緣正除遣相。總有五種。然此義中。正意唯取內攝其心不念作意。初修業者。始修業時。最初全不於所緣境繫縛其心。或於不淨。或復餘處。唯作是念。我心雲何得無散亂。無相無分別。寂靜極寂靜。無轉無動。無所希望。離諸作用。於內適悅。如是精勤。於所生起一切外相。無所思惟。不念作意。即由如是不念作意。除遣所緣。彼於其中。修習瑜伽。攝受適悅。復行有相有分別。不淨等境。雲何而行。謂由隨相行。隨尋思行。隨伺察行。毘缽捨那。行彼境界。而非一向精勤。修習毘缽捨那。還捨觀相。復於所緣。思惟止行。由是因緣。彼於爾時。於所緣境。不捨不取。由於所緣止行轉故。不名為捨。即於所緣。不作相故。無分別故。不名為取。即由如是內攝其心。除遣所緣。又於其中。不取觀相。故於緣無亂。取止行故。而復緣於所知事相。若於所緣。唯數勝解。不數除遣。即不令彼所有勝解。後後明淨。究竟而轉。不能往趣乃至現觀所知境事。由數勝解。數除遣故。後後勝解。展轉明淨。究竟而轉。亦能往趣。乃至現觀所知境事。譬如世間畫師弟子。初習畫業。先從師所受所學樣。諦觀作彼形相。作已尋即除毀。既除毀已。尋復更作。如如除毀。數數更作。如是如是。後後形相。轉明·轉淨。究竟顯現。如是正學。經歷多時。世共推許。為大畫師。或墮師數。若不數除所作形相。即於其上。數數重畫。便於形相。永無明淨究竟顯期。此中道理。當知亦爾。若於此境。起勝解已。定於此境。復正除遣。非於此境正除遣已。定於此境。復起勝解。於陋小境起勝解已。即於狹小而正除遣。廣大無量。當知亦爾。於狹小境正除遣已。或於陋小復起勝解。或於廣大復起勝解。或於無量復起勝解。於其廣大。及於無量。當知亦爾。若諸色法所有相猊影像顯現。當知。是粗變化相似。諸無色法。假名為先。如所領受。增上力故。影像顯現。如是一切。名正加行。如是九種白品加行。於奢摩他。毘缽捨那。當知隨順。與是相違九種加行。於奢摩他。毘缽捨那。當知違逆。如是黑品白品差別。建立加行。有十八種。如是名為心一境性。復有正加行。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未得身心輕安。所有作意。是非止作意。是隨順止勝解相應作意。是即聞思慧攝。非修慧收。於止所緣境。作意思惟。未得身心輕安。是非觀。此是順觀勝解相應作意。是聞思慧攝。非修慧收。又有正加行。減省睡眠。無間慇重二加行故。精進圓滿。慇重加行者。謂行坐時。而成辨故。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蓋中宜坐時。第三蓋中宜行時。第五蓋中宜俱時。無間加行者。謂於晝夜日初後分。應常覺悟。於夜中分。正習睡眠。如離師子·相似。長時極重失念。無間睡故。重累其足。乃至思惟起想。正習睡眠。第二明止觀方便者。復有二種。一近方便。二遠方便。近方便者。應於五處知量。正知而住。一於行處。二於觀行處。三於攝受利養恭敬處。四於受用資具處。五於善品加行處。由初處故。終不遊行非所行處。亦不薄晚而出遊行。由第二故。先不作意觀視者。速攝其眼等六根。若先作意而觀視者。善住其正念。由第三故。若有所受。及他禮時。手不捲縮。足不躁動。由第四故。受用衣缽及與飲食。皆知其量。由第五故。若居寂靜。於晝日分。經行宴坐。若行若住。若坐覺。善知其量。於其夜分。所習睡眠。亦善知其量。若有修習論議抉擇。若語若默。亦善知量。為令二種所依調適。除遣睡眠及諸勞倦。亦善知量。又若欲修止觀者。先於十二部經文義。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所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止行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名毘缽捨那。二遠方便者。勤修止觀者。有七漸次能證諸法。能達諸法。一於說法者恭敬承事。二既事已審諦聽法。三審聞法已。法隨法行。四法隨行故。為住其心。攝正方便。五攝正方便故。發勤精進。故遠離內外不平等心。起處方便。法則二種障得清淨。七障清淨故。於三摩地不生愛味。離增上慢。又有四種法。於所得定。為增上緣。一審諦聽聞。二得正教授。三宿世串習。四具足多聞。審諦聽聞者。謂發樂欲。生淨信心。聽聞正法。由此因緣。得心一境性。得正教授者。謂因次第教授。無倒教授故。發起勇猛精進而住無間。常要於菩提分精進方便。修習而住。由此因此緣。得心一境性。宿世慣習者。謂於宿世鄰近生中。於諸靜慮及諸等至。數已證入。由此因此緣。得心一境性。具足多聞者。謂多聞聞持。其聞積集。即於彼法。獨處空閑。思惟籌量。審諦觀察。由此因此緣。得心一境性。第三辨止觀障者。最初有二十種得三摩地所對治法。能令不得勝三摩地。何等二十。一有不樂斷同梵行者為伴過失。二伴雖有德。然能宣說修定方便師有過失。謂顛倒說修定方便。三師雖有德。然於所說修定方便。其能聽者。欲樂羸劣。心散亂故。不能領受過失。四其能聽者。雖有樂欲。屬耳而聽。然闇鈍故。覺慧劣故。不能領受過失。五雖有智德。然是愛行。多求利養恭敬過失。六多分憂愁。難養難滿。不知喜足過失。七即由如是增上力故。多諸事務過失。八雖無此失。然有懈怠懶墮故。棄捨加行過失。九雖無此失。然有為他種種障礙生起過失。十雖無此失。然有於寒熱等苦。不能堪忍過失。十一雖無此失。然有慢恚過故。不能領受教誨過失。十二雖無此失。然有於教顛倒思惟過失。十三雖無此失。然於所受教。有忘念過失。十四雖無此失。然有在家出家雜住過失。十五雖無此失。然有受用五失相應臥具過失。五失相應臥具。應知。如聲聞地當說。十六雖無此失。然於遠離處。不守護諸根故。有不正尋思過失。十七雖無此失。然由食不平等故。有身沈重無所堪能過失。十八雖無此失。然性多睡眠。有多睡眠隨煩惱現行過失。十九雖無此失。然不先修行奢摩他品故。於內心寂止遠離中。有不欣樂過失。二十雖無此失。然先不修行毘缽捨那品故。於增上慧法毘缽捨那如實觀中。有不欣樂過失。如是二十種法。是奢摩他。毘缽捨那品。證得心一境性之所對治。又此二十種所對治法。略由四相於所生起三摩地中。堪能為障。何等為四。一於三摩地方便。不善巧故。二於一切修定方便。全無加行故。三顛倒加行故。四加行縵緩故。此三摩地所對治法。有二十種白法對治。與此相違。應知其相。由此能斷所對治法多所作故。疾疾能得正住其心。證三摩地。又得此三摩地。當知。即是得初靜慮近分定。未至位所攝。又有五種繫。為止觀障。一顧戀身。二顧戀財。三於諸聖教。不得隨欲。四樂相雜住。五於少喜足。不樂多修。此五繫中。初二是止障。第三是觀障。後二是俱障。由樂相雜住故。不能造修。由於少欲喜足故。所修加行。不到究竟。又有五種蓋。為止觀障。一貪慾蓋。二瞋恚蓋。三惛沈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掉舉惡作是止障。惛沈睡眠疑是觀障。貪慾瞋恚是俱障。第四明止觀作意者。此有二種。一往趣世間道七作意。二往趣出世間道七作意。樂往世間道。發起加行者。為斷欲界惑。勤修止觀。由七作意。斷欲界惑。七作意者。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雲何名為了相作意。謂若作意能正覺了欲界粗相。初靜慮靜相。雲何覺了欲界粗相。謂正尋思欲界六事。一欲粗義。二欲粗事。三欲粗相。四欲粗品。五欲粗時。六欲粗理。尋思欲粗義者。謂正尋思如是諸欲。有多過患。有多損惱。有多災害。是名粗義尋思欲粗事者。謂正尋思於諸欲中有內外貪慾。尋思欲粗相者。謂正尋思此一切欲。生苦老苦。乃至求不得苦等所隨逐。等所隨縛。雖彼諸欲勝妙圓滿。而暫時有。尋思欲粗品者。謂正尋思如是諸欲。皆墮黑品。猶如骨鎖。乃至如是諸欲。狂惑愚夫。若現法欲。若後法欲。若天上欲。若人中欲。一切皆是魔之所行。魔之所住。是名尋思欲粗品。尋思欲粗時者。謂正尋思如是諸欲。去來今世。於常恆時。多諸過患。多諸損惱。尋思欲粗理者。謂正尋思如是諸欲。由大資糧。由大追求。及由種種無量差別工巧業處。方能招集。生起增長。雖善生起。而一切多為父母妻子奴婢等。或為對治自種種苦惱。是名尋思諸欲粗理。如是名為覺了欲界諸粗相。雲何覺了初靜慮中所有靜相。謂欲界中。一切粗性。於初靜慮中。皆無所有。由離欲界諸粗性故。初靜慮中。說有靜性。是名覺了初靜慮中。所有靜相。即由如是定地作意。於欲界中。了為粗相。於初靜慮。了為靜相。是名了相作意。即此了相作意。猶為聞慧思慧間雜。彼既如是了知諸欲粗相。知初靜慮靜相。從此已後。超過聞慧思慧。唯用修慧。於所緣相。發起勝解而修止觀。如所尋思。粗相靜相。數起勝解。如是名為勝解作意。即此勝解。善多修習為因緣故。伏欲界上三品惑道俱行作意。名遠離作意。從此已後。伏中三品惑道俱行作意。名攝樂作意。從此已後。觀察斷未斷道俱行作意。名觀察作意。從此已後。修習止觀。伏欲界下三品惑道。是名加行究竟作意。已上六作意。名近分定。從此無間。證入根本初靜慮定。即此根本初靜慮定俱行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即是加行究竟果作意轉時。離生喜樂。遍諸方分。無不充滿。無有間隙。彼於爾時。遠離諸欲。遠離一切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於初靜慮初圓滿。五支具足。名住欲界對治修果。初靜慮定有七種作意。如是二靜慮。乃至非非想各別有七種作意。若於有伺初靜慮地。覺了粗相。於無伺第二靜慮地。覺了靜相。為欲證入第二靜慮。是名了相作意。勝解作意。謂已證入初靜慮定者。於諸尋伺。觀為粗性。能正了知。若在定地。於緣最初率爾而起。匆務行境粗意言性。是名尋。即於彼緣。隨彼而起。徐歷行境細意言性。是名伺。乃至如是種種行相。於諸尋伺覺了粗相。又正了知第二靜慮無尋無伺。如是一切所說粗相。皆無所有。是名勝解作意。其餘作意。如前應知。如是乃至為欲證非想非非想定。於地地中。皆有七作意。又彼粗相。下地皆有。從欲界上。至無所有處。粗相有二種。一諸下地苦住增上。望上所住。不寂靜故。二諸壽量時分短促。望上壽量。轉減少故。此二粗相。由前六事。當正尋思。二往趣出世間道作意者。若樂往趣出世間道。應依止四諦境。漸次生起七種作意。謂最初了相作意。最後加行究竟果作意。乃至證得阿羅漢果。五停心觀。及總緣念處。別緣念處。由四諦十六行。生起了相作意。如是了相作意。猶若聞思間雜。四善根位。由四諦十六行。生起勝解作意。此即超過聞思間雜作意。發起一向修相勝解。次見道位。於前所觀四諦理。生起遠離作意。即隨前次第所觀四諦。若欲界四諦。若上二界四諦中。無分別智生。斷三界分別煩惱。是名遠離作意。次從預流果起後。為欲進斷修惑。如所得道更數修習。永斷欲界上品中品煩惱已得一來果。即一來果。得不還果。於一切修道。數數觀察已斷未斷。如所得而正修習。名觀察作意。如是修習者。於時時間。於可厭法。深心厭離。於時時間。於可欣法。深心欣慕。是名攝樂作意。彼即於此攝樂作意。數數修習故。永斷煩惱。最後學位金剛喻定。名加行究竟作意。阿羅漢果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據初了相作意而說十六行。由四種行了苦諦相。謂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由四種行了集諦相。謂因行。集行。起行。緣行。由四種行了滅諦相。謂滅行。靜行。妙行。離行。由四種行事道諦。謂道行。如行。行行。出行。如是名了相作意。由十種行。觀察苦諦。悟入苦諦四行。如瑜伽三十四說。於苦諦相。正覺了已。次復觀察如是苦諦。何因何集。何起何緣。由斷彼故。苦亦隨斷。以集諦四行了集諦相。謂了知愛能引苦。故名因。引苦已復招集苦令生。故名集。既生苦已令彼起。故名起。復於當來諸苦種子能攝受。故名緣復據十二支說四差別。愛支名因。是取因故。取支名集。是有因故。有支名生。是能生當來生故。生支名緣。是能引發老病死等諸苦法故。說名因集生緣。復有差別。謂了知愛種子名因。能生當來自體。愛之因故。愛現行中。後有愛名集。能招集當來自體故。即此後有愛名生。此復能生起喜貪俱行愛故。此喜貪俱行愛復名緣。此復與多種彼彼喜樂愛為緣故。如是法。依止愛種子及三現行。能生後有。及能發起諸愛差別。故說名因集生緣。於集諦正了。集諦無餘息滅。故名滅。一切苦諦。無餘寂靜。故名靜。即此滅靜。是最勝故名妙。是常住故。永出離故名離。於滅諦正了已。復正了知。能治道於所知境。能通尋求義故名道。如實尋求義故名如。由於滅諦四門隨轉義故名行。一向能趣涅槃。義故名出。如是名為於四諦了相作意。彼既如是。於欲界四諦現見觀察。名法智。於上二界不現見四諦比度觀察。名類智。是了相作意。猶聞思間雜。從此以後。於諸四諦。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超過聞思間雜作意。一向發起修行勝解。此名勝解作意。此作意。一向在定。於此作意。數修習故。於苦集二諦境中。得無邊際智。由此智故。了知無常。起無常無邊際勝解。了知苦等。起苦空無我無邊際勝解。無邊際者。謂生死流轉。如是諸法。無邊無際。如是行者。雖於苦集二諦。數深心厭離。及於涅槃。數深心欲樂。然猶未能深心趣入。何以故。彼猶有能障現觀粗品我慢。隨入作意。間無間轉。作是思惟。我於生死。曾久流轉。我於生死當復流轉。我於涅槃當趣入。我為涅槃修諸善。我能觀苦。真是苦法。觀集滅道。空無願無相亦爾。如是諸法。是我所有。由是我慢。雖於涅槃深心願樂。然心於彼不能趣入。彼行者了知如是我慢是障礙已。以慧通達棄捨。任運隨轉我慢作意。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專精無間觀察四諦。彼既如是以心緣心。隨入作意。障礙現觀粗品我慢。無容得生。齊此名為盡所有性作意。從此後修觀。如所有性作意。如是行者。觀心相續。展轉別異。前後變易。是無常性。觀心相續入取蘊攝。是為苦性。觀心相續。離遍計所執實法。是為空性。觀心相續。從眾緣生不得自在。是無我性。如是名悟入苦諦。次復觀察此心相續。以愛為因。以愛為集。以愛為起。以愛為緣。如是名為悟入集諦。次復觀察此心相續。所有擇滅。是永滅性。是永靜性。是永妙性。是永離性。如是名為悟入滅諦。次復觀察此心相續。趣滅之道。是真道性。是真如性。是真行性。是真出性。是名為悟入道諦。如是作意方便觀察。於四聖諦。能正悟入。即於此慧數修習故。能緣平等正智得生。由此生故。能斷障礙愛樂涅槃。所有粗品現行我慢。由此於涅槃深心願樂。速能趣入心無退轉。如是行者。於四聖諦下忍智生。是名暖。中忍智生。是名頂。上忍智生。是名忍。從此以後。捨離後後觀心所有加行。住無加行無分別心。此最後一念無分別心。於前所觀四諦理。起內作意。此即名世第一法。從此已後。出世心生。於前所觀四聖諦理。起內作意。隨前次第所觀四諦。若是欲界四諦。若是上二界四諦。如其次第。有無分別現見智生。此即名為見道。由此生故。三界所繫分別煩惱。皆悉永斷。此永斷故。若先已離欲界煩惱者。入見道已。得不還果。若先倍離欲界煩惱者。入見道已。得一來果。若先未離欲界煩惱者。入見道已。得預流果。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現前觀察。故名現觀。世第一法已前。勝解作意。見道已後。名遠離作意(已上多分小乘止觀。已上多分菩薩止觀)第五明止觀進退因者。此有七種。一內定退因。二外定退因。三內定退。四外定退。五內定退對治。及內定退因對治。六外定退對治。及外定退因對治。七彼二對治依持。內定退因者。謂懈怠。由內心懈怠故。起惛沈睡眠。故懈怠為因。外定退因者。謂掉舉也。由於外境掉舉為因。取於五欲散亂。故名為外。內定退者。謂惛沈睡眠。內從懈怠生。惛沈睡眠。正是其退。外定退者。謂於五妙欲散亂。由外掉舉取於五欲。是外緣為障。故名外。內定退對治及內定退因對治者。謂善取相而正觀察。此由善取境界相。能離懈怠惛沈睡眠。外定退對治及外定退因對治者。謂即於身觀察不淨也。此由觀自他身以為不淨。能除掉舉五欲散亂。彼二對治依持者。謂光明想。此意顯初觀境相。及不淨觀。依光明想。第六明止觀同異者。止道與觀道。非有異。非無異。何故非有異。以觀所緣境心。為止所緣故。此意顯據緣本質境同故言非異。以止觀智俱同緣聞慧相分本質。為所緣故。何故非無異。有分別影像。非止所緣故。此言意。顯據緣隨心影像。止觀則異。以止但緣無分別影像。觀緣有分別影像故。止觀體非無有異。第七辨止觀純雜相者。若一向修觀者。彼相續作意。唯思惟無間心之相分。是即止所行。有分別影像。觀所緣相分。若一向修止者。修彼相續作意。唯思惟無間心之見分。是即緣彼影像心止所緣見分。若止觀和合俱轉者。彼相續作意。正思惟心一境性。是即止觀俱時。通達等持影像。唯是其識。或通達此已。復思惟真如性。第八明止觀差別。先辨觀差別。後明止差別。辨觀差別者。觀有三種。一有相觀。二尋求觀。三伺察觀。有相觀者。謂純思惟有分別影像。此於所聞受法。由之地作意暫爾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是名隨相行。尋求觀者。謂遍於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了故。作意思惟一切諸法。此於彼一切諸法思量推察。是名尋求行。伺察觀者。謂善解了諸法。為欲證得解脫故。作意思惟。此於彼既推察已諸法。複審觀察。是名伺察觀。後辨止差別者。止有三種。即由隨彼觀無間心故。復有八種。謂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各有一止。復有四種。謂慈悲喜捨。各有一止故。第九明修止觀根利鈍者。若利根者。自依教法思量修於止觀是名隨法行菩薩。若鈍根者。不依經教。直信禪師等教授。修於止觀。是名隨信行菩薩。第十辨緣總別法止觀者。止觀有二。一緣別法止觀。二緣總法止觀。緣別法止觀者。謂於十二部經。各別緣一一部經。隨順真如修於止觀。緣總法止觀者。謂總緣十二部經。作意思惟隨順修於止觀。第十一明證得止觀位地者。緣真如總法止觀。從初極喜地。名為通達。以緣總法所修止觀。由證理故。從第三發光地已去。乃名為得。以三地得定故。地前菩薩亦學觀真如。學觀唯識。學觀三性三無性等。雖未可歎。不應懈廢。第十二辨止觀有尋伺等差別者。止觀有三種。一有尋有伺止觀。二無尋唯伺止觀。三無尋無伺止觀。有尋有伺止觀者。於如取尋伺法相。粗顯領受。思惟觀察。是名有尋有伺止觀。若即於此細深思惟觀察。是名無尋唯伺止觀。若即於彼一切法相。都無作意領受觀察。是名無尋無伺止觀。此即學觀真如無分別觀。名無尋伺止觀。此三止觀。並在地前。就行分三。不約界地。又以四尋伺為初句。四如實智為第二句。無分別智為第三句。此亦就行而分三。不約界地。第十三辨止觀圓滿者。惛沈睡眠。正善除遣。齊此名得止道圓滿。掉舉惡作。正善除遣。齊此名得觀道圓滿。問前言惛沈睡眠障觀。今言除惛沈睡眠止道圓滿。雲何相違。答因止發觀。止是因。觀是果。舉離果障。顯因圓滿。掉舉惡作。正善除遣。名觀道圓滿。類此可知。亦此舉離因障。顯果道滿。第十四辨因定發通者。依止色界四根本靜慮。發五神通。雲何能發。謂靜慮者。已得根本清淨靜慮。即以如是清淨靜慮為所依止。於五神通。增上正法。聽聞受持。令善究竟。謂於神境通。宿住通。天耳通。死生智通。心差別通等。作意思惟。復由定地所起作意。了知於義。了知於法。由了知義了知法故。如是如是修治其心。由此修習多修習故。有時有分發生修果五神通等。又即如是了知於義。了知於法。為欲引發修果神通等。又即如發諸神通等。修九想。一輕舉想。二柔軟想。三空界想。四身心符順想。五勝解想。六先所受行次第隨念想。七種種品類集會音聲想。八光明色相想。九煩惱所作色變異想。輕舉相者。謂由此想於身發起輕舉勝解。如妒羅綿。或如疊絮。或似風輪。發起如是輕勝解已。由勝解作意。於彼彼處。飄轉其身。謂從床上飄置几上。復從幾上飄置床上。如是從床飄置草座。復從草座飄置於床。柔軟想者。謂由此想。於身發起柔軟解。或如綿囊。或如毛毳。或如熟練。此柔軟想。長養攝受前輕舉想。於攝受時。令輕舉想增長廣大。空界想者。謂由此想。先於自身發起輕舉柔軟二勝解已。隨所欲往。若於中間。有諸色聚。能為障礙。爾時便起勝解作意。於彼色中。起空勝解能無礙往。身心符順想者。謂由此想。或以其心符順於身。或以其身符順於心。由此令身轉轉輕舉。轉轉柔軟。轉轉堪任。轉轉光潔。隨順於心。繫屬於心。依心而轉。勝解想者。謂由此想。遠作近解。近作遠解。粗作細解。細作粗解。地作水解。水作地解。如是一一差別。大種展轉相作。廣如變化所作勝解。或色變化。或聲變化。修習成滿。領受種種妙神境通。或從一身示現多身。謂由現化勝解想故。或從多身示現一身。謂由隱化勝解想故。或以其身於諸牆壁垣城等類厚障隔事直過無礙。或於其地出沒如水。或於其水斷流往返。履上如地。或如飛鳥。結跏趺坐騰颺虛空。或於廣大威德勢力日月光輪以手捫摸。或以其身。乃至梵世自在回轉。當知。如是種種神變。皆由輕舉。柔軟。空界。身心符順想所攝受勝解想故。隨其所應一切能作。此中以身至其梵世。略有二種自在回轉。一者往來自在回轉。二於梵世諸四大種一分造色。如其所樂。隨勝解力自在回轉(依初五想修神境通)先所受行次第隨念想者。謂由此想。從童子迄至於今。隨憶念轉。自在無礙。隨彼彼位。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廣說。一切先所受行。隨其粗細。次第無越。憶念了知。於此修習多修習故。證得修果。於無量種宿世所住。廣說。乃至所有行相。所有宣說。皆能隨念(依第六想修宿住通)種種品類集會音聲想者。謂由此想。遍於彼彼村邑聚落。或長者眾。或邑義眾。如是種種品類。諸眾集會所出。種種雜類音聲。名諠噪聲。或於大河眾流激湍波浪音聲。善取其相。以修所成定地作意。於諸天人。若遠若近。聖非聖聲。力勵聽採。於此修習多修習故。證得修果清淨天耳。由是能聞人間天上。若遠若近。一切音聲(依第七想修天耳通)光明色相想者。謂於諸光明相。極善取已。即於彼相作意思惟。又於種種諸有情類。善不善等業因差別。善取其相。即於彼相。作意思惟。是名光明色相想。於此修習多修習故。證得修果死生智通。由是清淨天眼通故。見諸有情。廣說。乃至身壞已後。   往生善趣天世間中(依第八想修天眼通)煩惱所作色變異想者。謂由此想。於貪恚癡。忿恨覆惱。誑諂慳嫉。及以憍害。無慚無愧。諸餘煩惱。及隨煩惱。纏繞其心諸有情類。種種色位。色相變異。解了分別。如是色類。有貪慾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謂諸根躁擾。諸根掉舉。言常含笑。如是色類。有瞋恚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謂面恆憔悴嚬蹙。語音謇澀。言常變色。如是色類。有愚癡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謂多分瘖啞。事義暗昧。言不辨了。語多下俚(語隨無所柔)由如是等行相流類。廣說。乃至無慚無愧等所纏繞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善取其相。復於彼相作意思惟。於此修習多修習故。發生修果他心智通。由此智故。於他有情。隨所尋思。隨所伺察。心意識等皆如實知(依第九想修他心通)彈曰。粗食者所示止觀二十餘紙。略以三門。一說止門亦有六門。一列名。二辨行相。三辨成辨力。四作意相攝。五七作意相攝。六明異名。次第二門辨觀四種。一能正思擇。二最極思擇。三周遍尋思。四周遍伺察。後第三門止觀合說。略有十四門。一明止觀加行。二明止觀方便。三辨止觀障。四辨止觀作意。五說止觀進退因。六辨止觀同異。七明止觀純雜相。八辨止觀差別。九明修止觀根利鈍。十辨緣總別止觀。十一明證得止觀位地。十二止觀有尋等差別。十三明止觀圓滿相。十四辨因定發通。於中。後第三止觀合說有十四門。其第四止觀作意門末注雲(已上多分小乘止觀。已上多分菩薩止觀)凡多分少分互為相傾。若小乘多分。菩薩可少分。若菩薩多分。小乘可少分。汝俱多分。都無道理。今總約大小駮粗食止觀也。粗食者。獵涉一身十支論。雖建三門十門等。然非熊非羆。違經論。雖與弓箭。不令知方。雖集藥種。斤兩專不定。未知根機與此黃湯。夫權小權大實一乘。其道懸別難思議。最初依住。粗食闕。其修行道。亦有迂迴歷劫直道。其修行者。步行迂迴道。步行歷劫道。飛行無礙道。粗食者所示多分小乘止觀者。相似步行迂迴道。又多分菩薩止觀者。相似步行歷劫道。此二步行道。有教無修人。當今人機。皆轉變。都無小乘機。正像稍過已。末法太有近。法華一乘機。今正是其時。何以得知。安樂行品末世法滅時也。今四安樂行。三入著坐行。六牙白象觀。六根懺悔法。般若一行觀。般舟三昧行。方等真言行。觀音六字句。遮那胎藏等。如是直道經。其數有無量。今現修行者。得道不可數。小權等禪定堅固。時已過。四靜慮八定等。三界內所行。是故。外道小乘各爭修。乃至權教各各釋。如是四禪。四無色。小乘三乘。相無相。迂迴歷劫一切行。於一佛乘分別說。一乘之家都不用。但除開已用助道。當機當分如來方便令修學。當知。一乘機人。不許問訊禮。小乘機。已不許同講堂。粗食者。一乘之家所遮境。汝謂最勝修行道。汝未知開制。一向令乳服。粗食者。汝不聞也。無以穢食置於寶器。當知是比丘之所念。無以琉璃同彼水精。汝不能知眾生根源。無得發起以小乘法。彼自無創。勿傷之也。欲行大道。莫行小徑。無以大海內於牛跡。無以日光等彼螢火。佛世大羅漢。已被此訶嘖。滅後小蚊虻。何示此止觀哉。淨名雖遷化。嚴律現在傳。何不訶嘖。何不訶嘖哉。補處彌勒。受釋尊付。忉利帝釋。護在經處。粗食者。汝不聞也。梅怛辭使。持世觀魔。歷劫之患。取捨之失。足為龜鏡。彼舍利弗宴坐之恥。此須菩提置缽之懼。恐繁且止。非時非機濫雜偽門小止觀等。有智洮汰。任意取捨。遠離婆沙俱捨成實等小乘論故。不是小乘止觀。不依深密大乘。十八門止觀。瑜伽顯揚。對法起信等故。不大乘止觀。不信法華一乘。大涅槃等。佛性寶性等故。不一乘止觀。此則粗食者私止觀耳。努力努力。諸有智者。謬莫   許此   守護國界章捲上之下   守護國界章卷中之上   釋氏最澄撰   彈粗食者謬破妙法章第一   彈粗食者謬破跡妙章第二   彈粗食者謬破本妙章第三   彈謗法者淺妙法章第四   彈粗食者謬破蓮華章第五   彈謗法者淺蓮華章第六   彈粗食者謬破經體章第七   彈謗法者淺經體章第八   彈粗食者謬破法華宗章第九   彈謗法者淺法華宗章第十   彈粗食者謬破經首如是章第十一   彈謗法者偽譯如是章第十二   彈粗食者謬破菩薩歎德章第十三   彈謗法者淺歎德章第十四   彈謗法者淺八大義章第十五   彈粗食者謬破八大義章第十六   彈粗食者謬破佛教十德章第十七   彈謗法者淺佛教十德章第十八   彈謗法者淺方便品科段章第十九   彈粗食者謬破方便品科段章第二十   彈粗食者謬斥一大事章第二十一   彈謗法者淺一大事章第二十二   彈粗食者謬斥無二無三章第二十三   彈謗法者淺無二無三章第二十四   彈粗食者謬破三車體章第二十五   彈謗法者淺三車體章第二十六   彈粗食者謬破妙法章第一   夫圓融十界。居一念而微妙。妙法十如。即一心而難解。是以。本佛法師。潤法雨於本跡。輔處彌勒。叩常住於權實。果分圓開。本懷已盡。三界眾生。無不具十界。六道群迷。豈無十如哉。為彈謬破。略示方隅。云爾粗食者曰。邊主雲。妙法之法。所謂十法界。即六道四聖。是為十法界。言六道者。一地獄道。二畜生道。三餓鬼道。四阿修羅道。五人道。六天道。是名六道。言四聖者。一聲聞聖。二獨覺聖。三菩薩聖。四佛聖。是名四聖。此名十法界。此十法界。各具十如是。一如是相。二如是性。三如是體。四如是力。五如是作。六如是因。七如是緣。八如是果。九如是報。十如是本末究竟等。是一百法界。此名妙法。且明四趣十法。如是相者。即是惡相。表墮不如意處。惡相若起。遠表泥黎。凡夫不知。二乘髣拂知。菩薩知不深。佛知盡邊。故言如是相也。如是性者。黑自分性也。純習黑惡。難可改變。大涅槃雲。有漏之法。以有生性故。生能生之。此惡有四趣生性。故緣能發之。故言如是性也。如是體者。攬被摧折粗惡色心。以為體質也。復次。此世先已摧心。來世摧色。又此世華報。亦摧色心。來世果報。亦摧色心。故以被摧色心為體也。如是力者。惡功用也。地獄有登刀上劍之用。餓鬼吞銅噉鐵之用。畜生強者伏弱。魚鱗相咀。牽車挽重。皆是惡力用也。如是作者。構造經營。運動三業。建創諸惡。名之為作也。如是因者。惡習因也。自種相生。習續不斷以習發故。為惡易成。故名如是因。如是緣者。緣助也。所謂。諸惡我我所。所有具度。皆能助成習業。故用報因為緣也。如是果者。習果也。如多欲人。受地獄身。見苦具謂為欲境。便起染愛。謂此為習果。趣地獄中也。如是報者。報果也。如多欲人。在地獄中趣欲境時。即受銅柱鐵床之苦。故名如是報也。本末究竟等者。即有三義。本空末亦空。故言等。又惡果報在本相性中。此末與本等。本相性在惡果報中。此本與末等。此假事論等。中實理。心與佛果不異。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此約理論等。以是義故。本末究竟等。三義具足。故言等也。餘六法界。各具十如是法。義廣如彼所造玄義中述。然彼立三法妙。一眾生法妙。二佛法妙。三心法妙。上所述十法百如是。是眾生法妙也。佛法妙及心法妙。廣如彼玄義述。恐煩不述。然明妙有二。一相待妙。二絕待妙。待妙者。今待粗妙者。待半字為粗。明滿字為妙。亦是常無常。大小相待。為粗妙也。即以鹿苑為半為小為粗。待此法華為滿為大為妙。此名為相待妙。二絕待者。妙名不可思議。不因於粗而名為妙。若謂定有法界。廣大獨絕者。此則大有所有。何謂為絕。今法界清淨。非見聞覺知。不可說示。文雲。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乃至。是名絕待妙也。用是兩妙。妙上三法。眾生之法。亦具二妙。稱之為妙。佛法心法。亦具二妙。稱之為妙。別釋妙者。若鹿苑三粗。鷲頭一妙。皆跡中之說。約跡開十重論妙。如下當說。今謂不爾。何以故。背經意故。會二破二令歸一乘。此法華意。依大事深妙難解。三止三請。然後方說。然彼六道因果之法。正法唸經中已廣說。此經是四諦教所攝。爾則已說已聞。又彼四聖則是三乘。以佛聖攝菩薩乘故。爾則佛成道後。四十年前。已說已聞。何事深妙。三止三請後方演說。又法華。三周破二會二而合歸一乘以為正宗。故第一周中譬喻品初。舍利弗領解雲。若我等待說所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脫。此則舍利弗。追悔不希望昔佛為我等說大乘法。若十法界名妙法者。已說已聞。何緣鶖子追悔。又第二周中。迦葉自領解雲。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菩提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乃至。無量珍寶。不求自得。若十法界名妙法者。四十年以前。數說數聞。何故迦葉今聞歡喜。又第三周中。富樓那等生領解雲。我等常作是念。自謂已得究竟滅度。今乃知之。如無智者。所以者何。我等應得如來智慧。而便自以小智為足。若眾生法心法。佛法。以為妙法者。先已得訖。何故更至法華會時。追悔應得如來智慧。又彼雲。鹿苑三乘為粗。鷲頭一乘為妙。此亦不然。眾生法。佛法。心法。此三種法。為三乘攝。為一乘攝。若言三乘攝。亦一乘攝者。既一三攝。何分粗妙。若言俱不攝者。何雲三法俱具二妙(已上粗食者語)彈曰。此亦不爾。粗食者。被文桎梏。不了論意故。論雲。言實相者。謂如來藏法身之體。不變義故。言如來藏之故。明知眾生分。又法身之體故。得知眾生分。故法界無差別論頌雲。不淨眾生界。染中清菩薩。最極清淨者。是說為如來。堅意菩薩即釋曰。復次此菩提心。無差別相。故不淨位中。名眾生界。於染淨位。名為菩薩。最清淨位說名如來。如說舍利弗。即此法身。為本際無邊煩惱藏所纏。從無始來。生死趣中生滅流轉。說名眾生界。復次舍利弗。即此法身。厭離生死漂流之苦。捨於一切諸欲境界。於十波羅蜜及八萬四千法門中。為求菩提。而修諸行。說名菩薩。復次舍利弗。即此法身。解脫一切煩惱藏。遠離一切苦際。永除一切煩惱。隨煩惱垢。清淨極清淨。最勝極清淨。住於法性。至一切眾生所觀察地。盡一切所知之地。昇無二丈夫處。得無障礙。無所著。一切法自在力。說名如來應正等覺。是故舍利弗。眾生不異法身。法身不異眾生界。眾生界即是法身。法身即是眾生界。此但名異非義有別(已上論文)解雲。一眾生心具三位性。即開三位立十法界。故兩新華嚴稱十法界。豈天台臆說哉。粗食者所遮十法界。確然建立。山家一切義。因此亦得立。又各具十如是義者。法華論雲。自此以下。示現所說法因果相應知(已上論文)解雲。方便品以下二十七品。說法因果。言法者。謂諸法。經雲。所謂諸法(已上經文)論牒經雲。舍利弗。唯佛如來。能說一切法(已上論文)解雲。經雲所謂諸法。論雲說一切法。諸法如是相。諸法如是性。諸法如是體。諸法如是力。諸法如是作。諸法如是因。諸法如是緣。諸法如是果。諸法如是報。諸法如是本末究竟等。豈非十法界因果十如是義。明知。開先因果門。立後十如是。經論相符。已為王路。靈山聽法華。豈空所傳哉。堅意。天親。義如水乳。誰敢有餘釋哉粗食者。罵天台師雲。唯胸臆說都無據。非唯違經。亦不極成。故不應用者。寧非第二月。空中華之過哉。有智發悲。無智俱臥。可憐愍哉粗食者雲。又彼雲。就絕待妙。妙名不可思議。此亦不爾。為就事妙名不可思議。為就理妙名不可思議。若言就事妙名不可思議者。此即前相待妙。如何名不可思議。若就理妙名不可思議者。此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宣說妙與不妙。何名妙耶彈曰。此亦不爾。粗食者。未了帶權之理事。及以捨權之理事故。今就絕待妙。妙名不可思議。約捨權理事。名為不思議。非是約帶權事理。名為不思議也。法性之理事。無機俱不說。有機俱可說。理不思議。事不思議。俱融俱即。無礙無障。何守一隅。不辨三端耶粗食者雲。又彼所立眾生法。佛法。心法。離十法界。更無別體。即於十法界。攝已盡。如何更須開立三法。又佛法名妙。此應道理。最無上故。眾生法。心法。此二種法。通有漏無漏凡聖。大小。常無常。如何名妙彈曰。此亦不爾。粗食者。不了師弟立法名故。三法妙者。南嶽所立。十法界者。天台所稱。師弟同志。離合無難。合三二一妙。離十百千妙。又眾生法。佛法。心法。是法身故。無非無上。無非絕妙。從因向果故。階級都不濫粗食者雲。又彼所立。於十法界。各別具十如是義。此亦不爾。實離通途而唯胸臆說。都無據處。非唯違經。亦不極成。故不應用。法華論牒經說。舍利弗。唯佛如來能說一切法何等法。雲何法。何似法。何相法。何體法。何等。雲何。何似。何相。何體。如是等一切法。如來現見。非不現見。論牒經雲。又依證法有五種。一者何等法。二者雲何法。三者何似法。四者何相法。五者何體法故。論以四番。釋此五種法。第二番雲。何等法者。謂有為法。無為法等。雲何法者。謂因緣法。非因緣法等。何似法者。謂常法。無常法如是等。何相法者。謂生等三相法。不生等三相法。何體法者。謂五陰體。非五陰體。慈恩。釋論雲。第二番依展轉訓釋法。何等法。謂有為無為法。雲何法。謂因緣生。因緣生釋有為。非因緣生釋無為。何似法。謂常無常法等。以常釋非因緣生。無常釋因緣生。何相法。謂生等三相法。以有生等法釋前無常。以不生等釋常。何體法。五蘊體。非五蘊體法。五陰即生等。非五陰即非生等。然今經文。恐人不解。翻譯之家。遂作依第二展轉訓釋法而釋。然少不次。佛義正之。不違聖教。若別義釋。便是人情。非為聖教。如是相。如是性。合是第一何等法。相是有為。性是無為故。如是體者。是第五何體法。謂五蘊非五蘊體。故合而為文。如是力作者。合是第三何似法。力謂常法有力能。作謂無常法有造作故。如是因。如是緣。如是報。合是第二雲何法。因緣果報之中。有為是因緣所生法。建立果義名因。成辨報義名緣。親得果名因。疏得果名緣。四果名果。異熟果名報。如是本末。是第四何相法。生等三相法是末。體是事故。不生等三相法是本。體是理故。究竟等者。重解理本。法性究竟也。本論牒經。更有何等。雲何。何似。何相。何體。佛重以此顯前五義。更無別理。愍喻曰。粗食者。引慈恩釋。以為龜鏡。此亦不爾。不慈恩本意故。其法華玄贊者。夕制朝談。講終疏畢。粗食。雲何正為援據。問曰。何以得知夕制朝談等耶。答其玄贊第十卷末。慈恩自筆雲。基以談遊之際。徒次博陵。道俗課虛。命講斯典。不能修諸古義。遂乃自纂新文。夕制朝談。講終疏畢。所嗟學寡識淺。理偏詞彈。經義深頤。拙成光讚。兢兢依於聖教。慓慓採於玄宗。猶恐旨謬言疏。寧輒枉為援據。此經當途要最。人誰不讚幽文。既不能默爾無為。聊且用申狂簡。識達君子。幸為余詳略焉。問曰。凡作者。以卑下詞。此則示自卑。制聰敏奇特。非是固指玄贊謬亂。汝不得贊意。以為固謬。愚甚哉愚甚哉。答曰。凡當不誼。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誼。則爭之功。文之令。又安得孝乎。當知。君臣父子師弟亦同。故當不誼。則弟不可以不爭於師。當今慈恩贊師者。安立明匠。三乘道師。誰宗學生不依安立者哉。但望一乘義釋。未必盡奧旨。以十六會般若教。為第二時不了經。約此義門不正義。雖師教文不可順。引勝鬘經。隨彼欲法華一乘為方便。約此義門不正義。雖師教文不可順。般若不了謗般若。法華為權謗法華。此二種義。都不正義。一切學人。不可信受所以者何。其師所墮。弟子亦墮。檀越亦墮。金口明說。呼呼不可不慎哉。文謬繁多。但示一兩處。令知非卑詞。其玄贊第一卷雲。又彼經藥草喻品。加其後半。論釋雨喻。破執乘一。彼說乘同。日光為喻。正法。妙法兩經俱無。論又不解(已上贊文)敬案正法華經第三卷藥草品。現有日光喻二紙餘經文。品題無喻字。謬加喻字。雲又彼經藥草喻品。又經文現有日光之喻。贊師不案經文。除日光喻。雲正法。妙法兩經俱無。論又不解。實哉博陵之恐既有明驗。夕制之嗟豈可不信哉。猶恐旨謬言疏者。此言不空。寧輒枉為援據者。深有道理。慈恩既有恐嗟。明誡末學輒為援據。謗人謗法。學者深釁耳。鑒斯近謬。照彼遠迷。何足援據。黃紙墨字。雖有眼前。不免脫落。況乎非色非心。越思量境。而色而心開一念心。非佛前聽。傳釋無由。又二乘因乘。衣□几案謬。或七方便小草謬。如是等類。其教繁多。樸陽攝釋杭州決釋。翼贊。弘贊。所救所捨其文非一。用此愚眼。披閱贊文。錯謬不少。況用彼智眼。抉擇文義。豈為援據。粗食所引玄贊。隨制無用。上下所引。不足為據。當今於三界中失心子。盡底令吐謗法毒。歸信醫父取良藥。令服狂子延壽命。今止謗論說正義。天台歸論。釋如是義。今此十如是境。此是法華之理本。諸教之端首。釋義之關鍵。眾生之依止。發心之憑仗。權謀之用體。迷悟之根源。果德之理本。一化之周窮。五時之終卒。得此十義。以消諸異。坦然無誤。若迷此意。諸教之蹊徑。任運失趣。一化之條流。於茲枯竭。今天台大師。依法華論。作四番釋。一依論第七。隨順眾生意為說修行法成就。亦依經諸法句。作十法界釋。二依論第四堪成就。亦依經佛悉成就。第一希有之法故。作佛法界釋。三依論第五無量種成就。亦依經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作約位釋。四依論第三相成就。亦依經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作離合釋也。記雲。然本論中。釋此十如。理窮教極。今述論旨。使與一家義意冥會。論雲。成就不可說盡也。實相者。謂如來藏法身之體不變故。佛智具足知此實體。經雲如是相等者。論雲。何等法。雲何法。何似法。何相法。何體法。何等法者。謂三乘法。雲何法者。起種種事說。何似法者。依三門得清淨故。何相法者。三種之義。一相法故。何體法者。唯一佛乘無異故也。今謂。初句先明十如通三乘法。次句者所謂三乘教差別故。次句者即三乘人依教契實。次句者開三乘相無他相故。次句者開三乘體唯一實故。論又雲。何等法者。有為無為法。雲何法者。因緣非因緣法。何似法者。常無常法。何相法者。生等三相。即不生等三相法故。何體法者。謂五陰非五陰。今謂。此番離開三乘。展轉別釋。歸實相體。初句者以聲聞無為。對六道法是有為故。次句者以支佛。對餘非因緣故。次句者以菩薩法。對餘八界悉無常故。次句者總以三乘。對餘六界皆三相故。次句者十界五陰。皆實體故。論文又雲。何似法者。無常有為因緣法。何相法者。謂可見相等法故也。何體法者。謂五陰法能取所取。是苦集體。又五陰者。是道諦體。今謂。此一番釋。以上二句。總合在於第三句中。仍撮第三入第四中。謂三乘法。皆可見故。又撮第四入第五中。成初苦集。復指苦集。全是定慧。文又五陰者。是道諦體。故知。六道三乘。望實猶是苦集。論又雲。復有依說。何等法者。謂名字句身故。雲何法者。依如來說法故。何似法者。能化可化眾生故。何相法者。依音聲取彼法故。何體法者。假名體法相故。今謂。此一番釋。還依五句欲以教法通說前故。初句者具詮十界權實法故。次句者所依皆實無餘教故。次句者明權實根緣受不同故。次句者明諸根緣會大化故。次句者明能化所化。能詮所詮皆假施設。以望所詮唯證實故。信知。論文不可輒判。故用今意方應妙旨。況論四釋。即是今家四釋故也。初釋。既以三乘體相。皆一體相。即佛界釋也。次釋。既以三乘對六道釋。即十界釋也。次釋。既約苦集對道。此外無餘。即約位釋。次釋。即約能詮教釋。由教權實故有施會。即離合釋。故知。一家大義。並與論旨冥符。是則現文一十八句。乃成一十八重釋十如也。論文豐富而人莫知。今從總論。故且四重耳。今粗食者。闕論莊嚴。不了他宗。向資狂言。天台不歸法華論釋。吠影吠聲。往代難免。自今以後。莫道天台背法華論粗食者雲。然天台釋本末究竟等者。即有三義。本空末亦空。故言等。又惡果報在本相性中。此末與本等。本相性在惡果報中。此本與末等。此假事論等。中實理心與佛果不異。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此約理論等。以是義故。故本末究竟等。三義具足。故言等。今謂不爾。何以故。以齊等義釋等字故。經等取餘一切法。論牒經雲何等。雲何。何似。何相。何體。如是等一切法。如來現見非不現見。此即舉五種法等取餘一切法。今翻譯家。依此等義。釋本末究竟等字。故是等取等。非齊等等。當依聖說。不依臆說愍喻曰。此亦不爾。經意非等取故。所釋經文有十如是。能釋論文有二種法。論雲。又與教化令成就者。與二種法。令彼成就。何等為二。一與證法二與說法一與證法令成就者。謂依證法而授與故。二與說法。令成就者。謂依說法而說與故。此二種法。如向所說。依此二法。有何次第。而得修行。即彼前文重說應知(已上論文)解雲。與證法者。謂證甚深等。與說法者。謂四七成等。故論下文雲。如來依此六種授記。是故。前說何等法。雲何法。何似法。何相法。何體法。如是示現。何等法者。謂未曾聞故(已上論文)解雲。未曾聞者。謂證甚深等法。論雲。雲何法者。謂種種言辭譬喻顯說故(已上論文)解雲。此經雲。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已上經文)此則論指譬喻也。又經雲。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已上經文)此則論指種種言辭等。論又雲。何似法者。所謂唯為一大事故(已上論文)解雲。此句論指本經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文。論又雲。何相法者。為隨眾生器說諸佛法故(已上論文)解雲。此句指經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等。論又雲。何體法者。所謂唯有一乘體故。一乘體者。所謂諸佛如來平等法身。彼諸聲聞辟支佛乘。非彼平等法身之體。以因果行觀不同故(已上論文)此句指經五佛章。皆為一佛乘故等。法華之外。更無餘法。故天台大師依一乘體。顯實相境。其實相證法即有因果義。其因果法。不出實相。是故。依論平等句釋本末究竟等。今粗食者。未了此旨。遮齊等故。深背論旨。是故。荊溪作頌曰。諸法必實相。實相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明知。粗食者等取者。真當臆說。天台義釋。平等等者。深符聖說。是故。當依天台聖說義。不可歸信粗食臆說也   助照如來使所傳跡十妙章第二   夫跡門十妙。照內證之明鏡。不二十門。明獨妙之寶炬。是以。陳朝徐陵。修本願於後生。隋國總持。發弘誓於來世。自大師開化。至弘仁九歲。二百餘祀。歸仰彌盛。感應稍多。具說如僧傳及以碑讚等。今粗食者。遮十妙義。泯四教旨。是故。開此明鏡匣。鑒粗食醜面。云爾   洗除粗食者所言不極成垢   粗食者曰。邊主雲。跡中十妙者。一境妙。二智妙。三行妙。四位妙。五三法妙。六感應妙。七神通妙。八說法妙九眷屬妙。十功德利益妙。言境妙者。十如境等六種也。言智妙者。世智乃至妙覺智。二十種智也。言行妙者。涅槃經五行等也。言位妙者。法華經三草二木為五位。即下經。為汝說最實事。以為第六位等。言三法妙者。法身般若解脫也。言感應妙者。法身報身化身也。言神通妙者。神境等六神通也。言說法妙者。十二分教也。眷屬妙者。佛所化生也。言功德利益妙者。正說分。流通分益也。前十如境及此十種妙者。是名妙法此十種妙。約四教各分粗妙。今謂不爾。彼所立四教。前已破訖。是故。彼十妙亦不極成愍喻曰。四教之城。前已築訖。是故。此十妙亦極成也   助照如來使所傳本十妙章第三   夫本門十妙。一代獨尊。實成三身。塵劫顯本。是故。菩提無上。延常壽於法王。涅槃無上。治失心於狂子。有粗食者。發慢過慢。作立已等。當知。第一義諦。孕淨土而常寂。四波羅蜜。飾真身而圓融。正經一喻。汎壽量海。正說二上。秀涅槃山。勝可謂哉。妙法難思矣。今為純圓機。顯示正義。為粗食者。停慢過慢矣。云爾   洗除粗食者立已成垢等   粗食者曰。邊主雲。明十妙者。一本因妙。二本果妙。三本國妙。四本感應妙。五本神通妙。六本說法妙。七本眷屬妙。八本涅槃妙。九本壽命妙。十本利益妙。彼略釋雲。本因妙者。本初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所修因也。二本果妙者。本初所行圓妙之因。契得究竟常樂我淨。乃是本果。不取寂滅道場捨那成佛為本果也。三本國土妙者。本既成果。必有依國。文雲。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案此文者。實非今日跡中娑婆。亦非中間權跡處所。乃是本之娑婆。即本土妙也。四本感應妙者。既已成果。即有本時所證二十五三昧。慈悲誓願。機感相關。能即寂而照。故言本感應也。五本神通妙者。亦是昔時所得無記化化禪。與本因時諸慈。合施化所作神通。駭動最初可度眾生。故言本神通也。六本說法妙者。即是往昔初坐道場。始成正覺。初轉法輪。四辯所說之法名本說法也。七本眷屬者。本時說法所被之人也。如下方住。彌勒不識。即本之眷屬也。八本涅槃者。本時所證斷德涅槃也。九本壽命者既唱入滅。則有長短遠近壽命也。十本利益者。本業。願。通。應。等眷屬饒益是也。今謂。所立雖於義無妨。而立已成失。何以故。法華會佛。本跡並備。牧牛人皆共所知。有何猶豫更重勞。立已成失。當知。本跡不一不異。體用不即不離。權實不一不二。但以彼中約四教而分別於佛。如前已破。故不重破。跡中十妙俱不極成。故本中十妙亦俱不極成愍喻曰。汝立已成失。此亦不爾。佛本有別故。汝立法華佛。牧牛人共知。我立法華佛。補處不能知。何有立已成哉。又約四教而分別於佛。如前已立。故不重述。跡中十妙俱極成故。本中十妙亦俱極成粗食者曰。又彼判粗妙雲。若發跡中之事理。即顯本中之事理。亦知由本之事理能垂跡中之事理。跡既由本。則本妙跡粗。既有本跡之殊。故言粗妙。理則非跡非本。不思議一也。今謂不爾。背法華意故。會二破二令歸一乘。是法華意。爾則本跡俱稱妙法。此亦何妨。故經雲。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又阿含甚深。通前三乘教。既稱甚深。何不妙法。又法華方便有二。一接下方便。二顯上方便。接下方便者。經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此乃有三。一身方便。執糞器而著垢衣。伽耶成道等是。二語方便。下雲我此九部法。入大乘為本。又雲即趣波羅奈轉四諦法輪等是。三意方便。經雲。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等是。二顯上方便者。經雲。一切諸如來。以無量方便。度脫諸眾生。入佛無漏智。又雲。何故。世尊慇懃稱歎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依此言之。本跡俱稱妙。於理何妨。又彼雲。妙理則非跡非本。不思議一也。此亦不爾。妙理則證甚深攝。非跡可爾。如何非本。愍喻曰。此說非理。汝立法華意。據不正義故。又粗食者所引方便。都無道理。其經文。雲我設是方便者。體內方便故。又阿含甚深者。非是體外前三乘教。若指法華前所說三乘教。即違三乘人不能知佛智也。彼前三乘者。皆悉得知故。又接下方便。身方便。語方便。意方便。顯上方便等。所引方便等。皆是體外故。非法華正意。又粗食者曰。妙理則證甚深攝者。此亦不爾。汝既三獸度河理。以為甚深妙理故。又汝雲如何非本者。此亦不爾。汝本不同我本故。汝不指實成本故   駁粗食者妙法章第四   夫妙法多種。淺智難知。言一意三。粗食所立。執實非權。尚失正道。況執權非實。其罪難盡乎。各是自妙。全非他妙。老子曰。無慾觀妙。豈是也。用小乘教。望外道教。小乘為妙。舉權大乘。望小乘教。權大乘教。以為妙乘。開一乘教望權大乘。以一乘教。為甚深妙。今粗食者。用權大乘妙。以為至極妙。雖唱一大事。定性無性不成。寧為甚深妙哉。教理行果。根本方便。未免似有。何為大事。遮粗食妙。示真實妙。云爾   駁似妙   粗食者曰。中主雲。妙者是一大事。即一乘教理行果。若方便若根本。俱名妙法。根本教者。方便品初。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本論釋言。阿含甚深。華開敷義。以喻妙法。下文亦云。法華經藏。牢固深密等。方便教者。方便品下雲。或說修多羅。乃至以故說是經。根本理者。謂法性真如。方便品初雲。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下文亦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等。方便理者。謂四諦理等。根本行者。謂六度等菩薩萬行。七地四菩薩行。安樂行品。皆菩薩行。又雲。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得行大乘。方便行者。勝鬘經雲。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毘尼出家。受具足。為大乘故說此六處。根本果者。佛身所有菩提涅槃。即下經雲。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又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等。又壽量品所說法報化身。皆是果一乘。方便果者。二乘所有菩提涅槃。此經下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此教理行果。非凡夫二乘所知。故名妙法。愍喻曰。妙法者是一大事。即一乘教理行果。若方便若根本。俱名妙法者。此亦似慈恩總含隨勝意。而非是慈恩義。凡慈恩之義。義林章為正。先造五十餘疏並法苑林章。其章草本。雖成大體。未得再治。終遷化也。後其弟子等。纂集其草本。流傳閻浮東。夫一大事者。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義。粗食者。口雖唱一大。意存四究竟。無聞究竟人天乘。定性究竟聲聞乘。定性究竟獨覺乘。不定究竟如來乘。粗食者。聞一大事妙法華經一乘名字。雖唱處處。意許拘在四究竟道。是故。還一乘為權。四乘為真實。豈讚妙法經哉。一大事經。有名無實。此則粗食者。如文義存失。非是贊主意。又其隨勝體六類者。文詞雖美。未盡正義。粗食者根本教者。雖引法華文。非是教一。故不一大家教。又方便教者。又雖引法華。意存二滅。故不入大方便。又根本理者。亦雖引佛智慧。乃至法住法位等。極存度河理。非一究竟。故不一大家理。又方便理者。定性實證故。不是方便理。又根本行者。雖引安樂行乃至。直至道場等。然非是行一。故不一大家行。又方便行者。雖引勝鬘六處。不許二滅成佛道。故不是大方便。又根本果者。雖引法華處處文。尚存兩果。非是果一。故不一大真佛果。又方便果者。定證二滅。故不一大家方便果粗食者曰。今更廣之。所證所說之法。甚深故名妙。能證能說之佛。勝妙故名妙。所證所說之法。略有二種。一證甚深。二阿含甚深。言證甚深者。方便品初雲。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法華論釋雲。是即證甚深也。證甚深有五種。一者義甚深。謂依何等義甚深。故解雲。義甚深謂正知。如之用故。故名妙。二者實體甚深。謂真如。法本性故。故名妙。三者內證甚深。重顯正智。內冥如故。所以名妙。四者依止甚深。重顯真如。一切德本。所以名妙。五者無上甚深。謂大菩提。即法身理及報身智。是名菩提。此之二種。體過一切。所以名妙。又甚深者。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所不能知。故名甚深是智慧相。故名妙。體甚深是智慧體性故。故名妙。內證甚深是智慧伴。故名妙。依止甚深即智慧之境。故名妙。唯無上甚深在大菩提諸德主。故名妙(已上粗食者語)愍喻曰。今謂不爾。又粗食者。雖影玄贊文引法華論五甚深等文。然意存三獸度河理。汝未了知如海理。是故。不一大家甚深理。一者義甚深。粗食者解雲。謂正知。如之用故。故名妙。此亦不爾。汝未了知不變隨緣一味真如故。若言已了知者。不可立二滅。若言定性二乘者。灰身滅智。後證人無我理。唯有清淨真如者。未開權教義。非是一味理。若言能證人者。雖淺深別。然所證之理不別者。彼三乘人者。俱出變易。以還無實真如故。以分段之外。隱變易義。漸名偏真理故。若言真如之理。無處不遍。故分段之外。立人空真如者。勝鬘經雲。向涅槃界名蘇息處。三種意生。未斷無明住故等。可無明用。若言此約不定性非約彼定性者。此亦不爾。二種生死。一切俱有。彼定性二乘。未脫變易生死故。粗食者所解正知如之用義。不符證甚深。二實體甚深。粗食者謂。真如法本性故。故名妙。此亦不爾。汝真如本性。不相即故。不實體甚深。又三者內證甚深。粗食者雲。重顯正智。內冥如故。所以名妙者。此亦不爾。粗食者所立能證正智。未免剎那滅。故不是內證之內。凡內證者。名真如理。理內之內。故名為內。唯理內正智。內冥真如理。無漏生滅智。不能照理內。是以未顯真實歷別經論。不許真如熏。但彼帶權圓教。許一分隨緣故。故粗食者。內冥如故者。非本論內證。四依止甚深。粗食者雲。重顯真如。一切德本。所以名妙。此亦不爾。粗食者。雖許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恆沙性功德者。一切有情皆悉共有。然阿顛底迦不許顯本。寂滅二乘。未免變易故粗食者真如德本。有偏有小。若有偏有小一切德本。不應道理。若小分一切。違本論意。其本論意。依止甚深故。依止真如。豈不遍一切哉。五者無上甚深。謂大菩提。大菩提者。如來所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雲何甚深。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所不能知。故名甚深。粗食者。案贊文取意雲。謂大菩提。即法身理。及報身智。是名菩提。此之二種。體過一切。所以名妙。此亦不爾。粗食者所執四智三身。未免生滅。唯理不許法身故。雖引般若論。未了無相理故。若有二義。故不相違。向理內冥故。境如智。智如境。一味平等。不生不滅。約四智邊。思量智義。且剎那滅義。何故名一向生滅。豈但一向生滅哉。此亦不爾。境智。本來有二種。有為無為亦非一法。攝相歸性。如無隨緣義故。攝用別論。義不立法性故。粗食者菩提不順論義。論意者。成大菩提無上故。又雲。眾生界即是涅槃界。不離眾生界有如來藏故。故勝鬘經立五種藏。其義相似粗食者菩提之義。都不相似塔八示現義。是故。五甚深義。不同汝宗。智相智性。都不相即。各守自性故。粗食者。未了一物前後相即。僅立兩物不離相即。是故。汝執報身隨機。但夢婸中l故。粗食者曰。又非喻所喻。非思議所思議。故名甚深。是甚深故名妙。又智性是體遍故名妙。智相其用寬故名妙。智伴其德備故名妙。智境其法廣故名妙。此上證甚深。即根本理一乘故名妙即根本果一乘故名妙。愍喻曰。此亦不爾。汝所立智性者。名言雖體遍。然闕定無智性。是故不妙。汝智相雖用寬。然失四人佛果。是故不妙。汝智伴雖德備。然三德具不具。是故不妙。汝智境雖法廣。然所照照不照。是故不妙。汝證甚深者。雖根本理一。生滅智所證。是故不妙。粗食者曰。言阿含甚深者。方便品雲。其智慧門。難見難覺。難知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所不能知。粗食者。取意贊文雲。論所牒經故。故有五難。一由智義深故。其門難見。故名妙。二由智體深故。其門難覺。故名妙。三依智內證深故。其門難知。故名妙。四由智依止深故。其門難解。故名妙。五由智無上深故。其門難入。故名妙。又智有二。一凡智。二聖智。凡有二智。一現量智。二比量智。凡夫現量智。不知名難見。難見故名妙。凡夫比量智。不知名難覺故名妙。聖人智有二。一有漏。二無漏。有漏世俗智。不了名難知。故名妙。無漏智有二。一根本。二後得。二乘根本智。不知名難解。故名妙。二乘後得智。不知名難入。故名妙。總顯證甚深。阿含甚深。彼二乘智不知。故雲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名妙。此阿含甚深。顯教一乘。行一乘名妙。愍喻曰。此亦不爾。汝教一行一。滯定無性。故不一大家之教一。亦不一大家之行一。滯生滅故。不無為智。又十地以還根本後智。不能見覺知解入。故經雲。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又不退菩薩所不能知。粗食者。嬌隱歷劫不知智。但舉二乘不知智。天親正意。寧如是乎。未聞令聞。豈空所說哉。又汝取意根本後得二種之智。相違贊主。其贊文雲。無漏智有二。一根本。二後得。初無漏智不知名難解。後無漏智不知名難入。入者證解。今經中。唯有二無漏智不知。故言難解難入。本論有等字。經偈有菩薩。贊唯佛能知。當知。簡三乘持一佛也。又雲今經中唯有二者。難解難入二。不是二乘二。粗食者。執會二歸一。但舉二乘智。背經違論贊。又粗食者曰。又阿含八種甚深皆名妙。如經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論釋雲。是名第一受持讀誦甚深。此顯世尊經三大劫。供養二十六恆沙佛。於彼諸佛所。受持讀誦此法門故。所以甚深。非如彼二乘略即能解。故名妙。此亦不爾。經三大劫。本經本論都無所說。又供養二十六恆河沙佛。本論本經。亦無所說。本經雲。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論牒經雲。佛曾親近供養無量百千萬億無數諸佛故。豈取所供佛數。以為三大劫耶。或一時供無量佛。汝所引供佛。似小乘俱捨頌。今約一乘教。說入甚深故。當知。標章不舉菩薩智。因行不稱菩薩名。劫數不指三僧祇。佛曾親近。良有以也。粗食者曰。此顯世尊經三大劫。此亦不爾。此則歷劫權道。不法華意故。粗食者又雲。如經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於諸佛所。盡行諸佛無量道法。論釋雲。是名第二修行甚深。此顯世尊往昔諸佛福德智慧行。自利利他行。皆盡行故。所以甚深。非如二乘略修因。故名為妙。此亦不爾。本經本論不指劫數故。玄贊亦無數劫文故。但雲盡行諸佛無量道法。不雲盡行諸菩薩自利利他行。又無量道法者。謂七寶大車。其數無量。不是歷劫等菩薩二利行。粗食者。修行甚深句。更新加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八箇字。立長遠劫數。改諸佛數。為長劫數。可怪哉可怪哉。為是新佛所加字。為常粗食雜亂文。又粗食者雲。如經如來已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勇猛精進。所作成就。論釋雲。是名第三果行甚深。此顯世尊往昔修菩薩行。一句投火。半偈捨身。六年苦行。七日翹足。非不專精。如是難行之事。皆能忍行。故甚深。非如二乘略即得果。所以名妙。此亦不爾。成佛已來利他精進。本願所作。歎甚深故。舉如來號。稱甚深故。寧歎六年苦行。稱果行甚深哉。粗食者。用小能化佛苦行翹足因。釋圓教直道佛安樂精進。豈得論同日哉。三阿僧祇有多種。故小乘大乘一乘。法相法性。教道差別。善思念之。善思念之。智可得解。情不可尋。又粗食者亦云。如經名稱普聞。論釋雲。是名第四增長功德心甚深。此顯世尊由名遠振。凡聖普聞。策勵己身。加精進修行。功德心倍加增。故成甚深。非如二乘由無名稱。凡聖聞之不增長功德心。故名為妙。此亦不爾。名稱有別故。歷劫名稱。不能增長性功德心。直道名稱。內熏增長性功德心。是故名為增長功德心甚深。夫真如內熏。唸唸增長性功德故。如起信說。粗食者亦云。如經如來畢竟成就希有之法故。論釋雲。是名第五快妙事心甚深。此顯佛所成就法。皆是未曾有法。此所成法。是未曾有快妙法故。彼能成心亦快妙。以妙心而說故。所說法名甚深。非如二乘無未曾有法。所以名妙。此亦不爾。未曾有法有差別故。歷劫佛所成未曾有之法。不快妙事心。直道佛所成未曾有之法。為快妙事心。粗食者雲。如經難解之法。如來能知。論釋雲。是名第六無上甚深。此顯極難解法。如來能知。故教甚深非如二乘淺識無知。所以名妙。此亦不爾。汝極難解法。但對二乘難解故。又不唯佛乃能究盡故。粗食者。常雲但非如二乘。不舉菩薩乘。明知。汝能釋之義不出歷劫。義勢天地別。誰致疑惑者哉。粗食者又雲。如經難解法者。諸佛如來。隨宜所說法。意趣難解。論釋雲。是名第七入甚深。名字章句。意趣難得故。佛自住持。入解此意。意趣難解名甚深。非如二乘意趣易解。所以名妙。此亦不爾。但對二乘意趣故。明知。粗食所釋極難解。不是法華極難解。彼三乘中大乘。皆易解故。華嚴經雲。求大乘者。猶為易也。粗食者又雲。如經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論釋雲。是名第八不共聲聞辟支佛所作住持甚深。此顯不同二乘所作。外利所作。內利住持。故成甚深。由此甚深故。名為妙。此亦不爾。論不解釋本經頌。但舉執重二乘故。新發不退。執輕故不舉耳。若不爾。經論相傾故。若一向依二乘不知。經偈所說新發不退。皆應無用。若許新發不退。俱不能知。論豈背經哉。粗食者亦云。此意顯二乘不了其智慧門阿含甚深。況佛智慧。證甚深。故所證智慧名妙。能證智慧門名妙。上說所證所說法甚深。故名妙。下說能證能說之佛勝妙。故名妙。此亦不爾。粗食者能所入法。偏真之所。生滅之能。故不甚深。又次牒經文。結上發下。粗食者。取此兩章。為一段雲。此意顯二乘不了其智慧門等。乃至能證能說之佛勝妙。故名妙。其贊科文。自此意顯。至況佛智慧。總結兩門甚深章。次自上歎所證至名妙。次結上兩甚。發下四成。贊牒經文。亦贊曰。此則粗食者一愚耳。粗食者。僅聞說名。每處作臆說假使天台。無文以義說。既足可仰信。何者。大唐舉國二百餘年中。獨稱為大師。至今歸信。故德冠諸宗。義符三藏。汝粗食者。德未蓋東隅義亦背。新無文義說。誰可信哉。是故汝臆說之失。還著於粗食也。粗食者亦云。如經何以故。諸佛如來。自在說因成就故。論釋雲。如來成就四種功德故能度眾生。粗食者意許者。我宗依論釋。天台不依論。是故。示我依論釋。斥天台不依。此亦不然吁哉天台依釋論義。依釋論文。大唐諸記者。悉判依論。依經依論立圓教。依文依義判法華。汝引論說能度眾生。汝不度定性於無餘。不脫無性於火宅。寧不乖論能度乎。粗食者又雲。一往成就。如經舍利佛。如來成就種種方便故。此顯能起化身八相成道。二乘不能。所以名妙。此亦不爾。化身有差別故。歷劫初成八相成道。二乘凡夫能化一分。直道實成八相三身。十界眾生能化全分。凡聖各見即身遮那。居常寂光。粗食者八相成道。但度二乘不即化身耳。都不應論意。粗食者亦云。二者教化成就。如經種種知見故。論釋雲。種種知見者。示現染淨諸因。此顯由具知見。於化身中。能示現。有一切染因。集能招苦。一切淨因。道能證滅。二乘不能。所以名妙。此亦不爾。化身教化有差別故。歷劫化身。唯化六道。直道化身。具化十界。粗食者但安有作。非安無作。何得通釋一切因果耶。粗食者亦云。三者功德畢竟成就。如經種種念觀故。論釋雲。種種念觀者。以說彼法成就因緣。經如法相應故。此顯佛如所說法。皆畢竟得。二乘不能。所以名妙。此亦不爾。歷劫念觀。但二乘不能。直道念觀。菩薩亦不能。何但二乘不能。粗食者亦云。四者說成就。如經種種言辭故。論釋雲。種種言辭者。以四無礙智。為眾生故說。故二乘不能。所以名妙。此亦不爾。汝執四無礙智但二乘不能故。不應論意。論四無礙智。十地不解。唯佛究盡故。粗食者亦云。由佛法師。具此四種說因成就勝妙故。其所說法。亦為勝妙。二乘無此四種說因成就。為簡別彼故名妙法。故經雲。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是所證法及能證佛。是十方三世之無二軌。故名妙法。此亦不爾。論文雖無菩薩。而經文具有。論經互顯。義非一處。七喻三平等。顯義亦如是。歷劫與直道。如說無量義。問其無量義所說何如耶。答無量義經說法品雲。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摩訶般若華嚴海空。宣說菩薩歷劫修行(已上經文)。解雲。此則說三中歷劫菩薩。大乘門外牛車。粗食佛乘耳。次經雲。善男子。是則諸佛不可思議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薩所及。唯佛與佛。乃能究了(已上經文)。是則大直道甚深不思議無上大乘。無量義經所說佛乘也。問何以得知無量義經以為大直道耶。答曰。無量義經十功德品雲。善男子。我說是經。甚深甚深真實甚深。所以者何。令眾生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薩故。一聞能持一切法故。於諸眾生大利益。行大直道無留難故(已上經文)。又法華經譬喻品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乘。真至道場(已上經文)。是兩經文。十七種名為具足。同大直道。但開合異耳。未乘寶乘諸菩薩等。非三中大更為誰人耶。當知。求佛道者。努力努力。莫入歷劫險難路。但除圓根未熟者。以餘深法利喜故。一乘三乘差別義。如照權實鏡中說。   守護國界章卷中之上   守護國界章卷中之中   釋氏最澄撰   彈粗食者謬破蓮華章第五   夫蓮華之喻。多奇者也。離二乘泥。出菩薩水。因華果臺。始終俱時。有心一切。各有圓道。實成釋尊。示此寶藏。當知。一切眾生。證一圓果。處華王界。同捨那佛。坐蓮華臺。法蓮譬蓮。其義甚深。粗食者。偏執譬蓮。固遮法蓮。今示各一圓道。同證一圓果。云爾。   洗除粗食蓮華垢   粗食者曰。邊主雲。問蓮華定是法華三昧之蓮華。定是蓮華草之蓮華。答定是法蓮華。法蓮華難解。故草為喻。利根即名解理。不假譬喻。但作法華之解。中下根未悟。須譬乃知。以易解之蓮華喻難解之蓮華。故約上根是法名。約中下根是譬名。今謂不爾。蓮華唯是喻名非法名。所以知然。法華論說妙法蓮華經雲。有二種義。一出水義。二開敷義。愍喻曰。此釋不爾。違論文故。論文者。論雲。十六名妙法蓮華經。有二種義。何等二種。一者出水義。以不可盡。出離小乘濁水故(已上論文)。解雲。論文有經字。即是法蓮華。論文但名妙法蓮華經有二種義。非謂唯名蓮華有二種義。凡法喻者相似為好。若不相似。何以解他。是故。釋論法喻並舉。一心妙法蓮華者。因華果臺。俱時增長。此義難解。假喻易解。詮此理教。名為妙法蓮華經。夫世間蓮華。必有出水義。若不出水者。其華不開敷。必出水外有開敷義。若水深三尺。華莖四五尺。若水深七八尺。華莖一丈餘。如是出水義。水漲莖亦長。以不可盡故。彼一切眾生。共有佛性蓮。必有出離二乘泥濁。菩薩權水。因華果臺。俱時開敷。若偏小權水。隨機漲滿。佛性蓮華。隨機出水。出而不停。故論雲。如蓮華出泥水等(云云)。粗食者雲。理一乘。果一乘。喻出水義。教一乘。行一乘。喻開覆義。此亦不爾。四一之義。未圓滿故。教理行果。有淺深故。依義成立。三準思之。但粗食所引文。雲喻開覆義者。其覆字難案。為經生寫謬。為當和上借音。彼敷字平聲。此覆字入聲。豈借音哉。今案。論文有華開義。玄贊有開敷字。本論。玄疏。都無覆字。論文華開。與玄贊開敷。其義不異。粗食者。新改覆字。其義背論。深可怪哉。深可怪哉。粗食者曰。又論雲。如蓮華出泥水。喻諸聲聞得入如來大眾中坐。論既說如字喻字。顯解蓮華。故是喻名非法名。此亦不爾。法華三昧者。非喻名故。大寶華王座。蓮華藏世界等。法蓮華三昧所感依報果故。妙法蓮華。胎藏曼荼羅。非但喻名。粗食者。但見一斑。未知虎體耳。粗食者又雲。又彼所引法華三昧名。是法名。此亦不爾。妙法蓮華之三昧。非法蓮華(已上粗食者語)。彈曰。此亦不爾。若言蓮華之三昧。非法蓮華者。華王之座。華藏之界等。亦可喻名。彼既不然。此雲何然。粗食者曰。又彼解法華論雲。若言令眾生見淨妙法身者。此以妙因開發為蓮華也。若言入如來大眾坐蓮華上者。此以妙報國土為蓮華也。何者。盧捨那佛。處蓮華藏海。共大菩薩。皆非生死人。若聲聞得入於此。即妙報國土為蓮華也。彼論望今意。乃是行位兩妙耳。今觀此意。專以法蓮華。解論蓮華。不當論意(已上粗食者語)。愍喻曰。此亦不爾。若依法華論。以依報國土為蓮華。復由菩薩修蓮華行。得蓮華國土。粗食者。偏執不當論意。以未具定慧故。粗食者亦云。慈恩。解論蓮華雲。出水有二義。一出水不可盡。出小乘法華濁水故。此談頓悟菩薩。性離泥水。法性常住故不可盡。愍喻曰。此亦不爾。粗食者所立頓悟菩薩性。有此無彼。唸唸生滅。非常住故。若言此頓悟菩薩性。約理性立。不指法爾本有佛性。此亦不爾。粗食者所立理性。有佛無佛。無所不遍。凝然常住。何名為出水義。故汝所說頓悟菩薩性。進退有失。粗食者亦云。此談一乘理性出二乘。故名出水。此亦不爾。粗食者所立一乘性。不運不動。無處不遍。今雲出二乘故名出水。豈不自語相違哉。若言理性雖不動。以顯得名出水者。遂不免法喻不合失。又粗食者。引慈恩解文中。有新加文。其文雲。一出水不可盡。出小乘法華濁水故。驚案慈恩本。第一釋名。第二第十六名文。都無法華兩字。又攝釋。決釋等中。都無出小乘法華濁水句。此為經生謬。為當粗食者正義。加法華二字耶。若爾。渴乏更飲鹹水耳。粗食者亦云。亦復有義。蓮華出泥水。喻諸聲聞。入如來大眾中。如諸菩薩坐蓮華上。聞說無上智慧。清淨境界。能證如來密藏(已上粗食者語)。愍喻曰。此亦不爾。粗食者。不許趣寂二乘。坐蓮華上。故出泥水喻。不一不妙。粗食者亦云。此意說。菩薩坐蓮華上。聞說無上智慧境界。能證如來甚深密藏。聲聞回心已去。得入大眾中坐。亦如菩薩坐於蓮華。聞說慧境。亦證密藏。此亦不爾。出泥出水。各各不同故。若如法華論意。喻諸聲聞入如來大眾中等者。明知。定不定性。皆悉成佛。論諸字。不簡定性。故出水之義廣大。若言畢竟定性。畢竟無性。無出水義。不入如來大眾中。不坐蓮華上者。出水之義。有方分不合兩甚深。已法喻不合。豈名好釋哉。粗食者又雲。前解菩薩頓悟體出。此解漸悟後時用出。愍喻曰。此亦不爾。汝為頓悟菩薩說無量義。為漸悟菩薩說蓮華。此義相違。粗食者。何用此文為。有人救雲。是敘古師義。則引嘉祥義(云云)。此亦有失。古師有謬。新師可改。若不改義。尚用其文。新師不免愚癡失。汝雖避義相違。然令師墮愚癡。豈名好救。粗食者所用出水二義。頓漸悟文。必有膏肓疾。諸宗有智者。乃至學生等。努力努力。莫信受。莫信受。粗食者又雲。華開義者。眾生於大乘中。起懸崖想。心性弱故。不能生信。開示如來淨妙法身。令生淨信。愍喻曰。此亦不爾。直寫論文。無釋義故。本論之旨。華開之義。指畢竟定性二乘。畢竟無性眾生。於大乘中。起懸崖想。心性弱故。不能生信。開示如來淨妙法身。令生淨信。四番開示悟入。其義分明。天親法華論。為不定性。說唯一乘。非為定性。無文無義。彼攝論頌意。定及不定性。俱得決定心。是故說一乘。三世定性者。對法華經日。皆成不定性。但除根未熟。粗食者。又引攝釋雲。一出水不可盡者。法身雖在二乘濁水。而不滅盡。即如經言有垢真如。若出水已。名無垢真如。皆不可盡。言前解頓悟菩薩體出者。談於如來法身體。出離二乘濁水也。愍喻曰。此亦不爾。粗食者所立有垢真如。帶出水不出水義故。已趣寂二乘。不可治無性。汝不許出水。寧有不可盡。亦有不可滅。汝皆不可盡言。有文都無道理。皆字義。不詮自性。有所殘義故。粗食者又雲。前諸臆說。背論意故。不可依信。後解義說。順論意故。可據學之。喻曰。此判難信。所以者何。敵者自判。不足為證故。不足歸信故。誰不稱己文聖說者哉。誰不道己義正義者哉。前頓漸悟菩薩義。魚肉之歎。古釋之逃。但在粗食者。無佛前聽者也。粗食者曰。天台復約十法界各別十如是。因蓮華喻又別約佛法界十如是。分別蓮華。此亦不然。彼所立十法界十如是。及跡本妙。如前已破。妙法已破故。喻蓮華亦不極成。愍喻曰。此亦不爾。如來使所立十法界十如是。及跡本妙。誠證分明。道理已立。故喻蓮華義。亦已極成也。   駁粗食者所示蓮華章第六   蓮華出水。何其難思也。出水之義。以不可盡。況一佛乘。不可盡哉。當今粗食者。以野干鳴。嫌師子吼。當知。粗食義詮。定性不出離法執濁泥水。開敷不教一定性。不能開法性真實理。是故開出水義。示開敷義云爾。   駁粗食蓮華   粗食者曰。蓮華有二。一出水義。所詮之理。出離二乘法執濁泥水故。二開敷義。以勝教言。開真理故。前為理妙。後為教妙。此說非理。何者。所詮之理。一向凝然。無從緣義。通教之所詮。非別圓所詮。三獸度河。淺深有差。三人同觀實相之理。三乘同坐解脫床等。皆是通教之所詮。故知。粗食者所立所詮之理。此則四教之中通教理。論意不爾。一圓因果妙蓮華者。出水義。以不可盡。出離權乘泥濁水故。明知。一圓因果妙蓮華者。一切有心平等共有。以不可盡義故。一切眾生。無不出離小乘泥濁。若言攝相歸性如者。不論成不成。何言出離。本論雲。出離小乘泥濁水故。當知。約因果法。立出水義。故論下文雲。自下因果之相。示現可知。粗食者所詮之理。非因非果。何喻蓮華出水義。故汝所立所詮之理。深背論意。粗食者又雲。開敷義。以勝教言。開真理故為教妙。此亦不爾。粗食者。法華為權。豈勝妙言哉。若固稱勝妙。不可為權。若望定性無性為權。望不定性為勝教言。此亦不然。定性有差別故。法華之前畢竟定性。法華勝教言。開敷其蓮華。故佛性論中。為除五過失。為顯五功德。立悉有佛性。此則天親正義。堅意寶性論。亦同此說。當知。執定有定無。墮天親所破。遂作外道伴。故知。粗食者所立勝妙言。但少分勝妙。不一大勝妙。論阿含甚深。是一大甚深。七寶大車。其數無量。豈定性無性。不能開敷哉。若言不能開敷者。不可盡義。以為無用。若言開敷不開敷者。何為勝教言。阿含亦不深故。粗食者曰。行妙者。義以勝言。法華論釋入佛知見雲。令證不退轉地。示現與無量智業故。正是佛果之因乘也。此亦不爾。不行一故。定性聲聞行。定性獨覺行。定性菩薩行。已非一種故。粗食行妙。不行一乘。何以為行妙。論雲示現與無量智業。豈隔定性哉。粗食者曰。譬喻品雲。我身手有力。當以衣□几案。從捨出之。復雲。唯有一門。而復狹小。大因行名之為門。正所行處故。二乘之因。悲智所誘。名衣□几案。隨宜出處故。此亦不爾。法喻不合故。何者。衣□几案。喻一乘佛知見。力。無畏等。何喻二乘之因。譬喻品喻之中。而不用之。若言二乘之因。已為用已。何經文。雲而不用之。唐國不許二乘之因。故樸陽救曰。悲智所誘。名衣□等。問譬喻品雲。當以衣□從捨出之。復更思惟。乃至當設方便等。準彼經文。不以衣幾。衣幾若是二乘因行。何不用耶。答此敘古釋。非疏主意。此亦不然。豈有過者。便指古人答。疏主。解彼衣□等文。果化喻。故知。此處非疏主意。又復本師。親承疏主。相傳不謬(已上攝釋文)。今此疏文。尚有二諍。元興寺(俗名飛鳥寺)同法相宗。有相諍。或依唯識述記。法苑諸乘義。無垢稱經疏。此玄贊等。二乘之因。名衣□幾。如疏曰。中根獨覺。不能行一乘因。不假佛神力。但應籍佛智慧之用。如彼中子不能從門。不假人手。但授几案。令其自昇。從捨而出。下根聲聞。不能行大乘之因。亦不能因智慧力。應與之神通。如彼小子不能從門。不能昇案。但以衣襟裹之而出。豈不用耶。或雲。唐國疏師。造攝釋雲師相承雲。非疏主之意。又經文。雲而不用之。故衣□几案。都不用。此間現在。用不用諍。新翼贊。弘贊等評此文諍。未得一定若依經而不用之。及攝釋師師傳。則相違疏文自昇案出。裹之而出。又背述記并諸乘義等文。若依述記并諸乘義。及無垢稱經疏文。則攝釋相傳。全為虛妄。亦復相違而不用之。弘贊之評。三紙餘。不足為龜鏡。疏主嗟恐。良有以也。粗食者。未了此意。誑惑後學。深可悲愍哉。我見太甚耳。凡住持佛法有智丈夫。誠須雖自宗義。而若有邪義。指示後學。不可誑惑。雖他宗義。若有正義。取用可傳。此則智人。凡其文義。雖邪偽而偏存阿黨。隱己邪義。探顯人過。舉己偽義。泯他正義。愚中亦愚耳。自今以後。傳法座主。更不可爾。粗食亦曰。方便品雲。盡行諸佛無量道法。論釋雲。修行甚深。故知。佛果能成之行。亦名妙法。果妙法者。論釋開示悟入雲。無上義。同義。不知義。入此義。即是佛果菩提涅槃。下雲。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故知。佛果真理。亦名一乘。又雲。說佛智慧故。諸佛出現於世。故知。佛果正智。亦名一乘。由此總言一乘之教。一乘之理。一乘之果。俱有出二乘法執濁水。蓮華之德。爾則一乘之教。有能敷妙理之功。一乘之理。有所敷出水之力。一乘之行。有因敷趣果之相。一乘之果。有結實酬因之體也。法既括四義。喻亦苞四德。故稱妙法。喻四義者。合華開敷。中現蓮子。喻一乘教開悟。香氣芙蕖。出秀淤泥。喻一乘理穎超小乘。華開得實。譬因一乘行。而一乘果滿。故一乘教。一乘理。一乘果。俱稱妙法蓮華。教行並開敷。即阿含甚深。理果俱出水故。即證甚深。愍喻曰。粗食者。寫取玄贊第一卷。釋蓮華處處文。令其義雜亂。釋一大家文。用存三家義。文言雖似風流。然其義混雜。一乘之教闕教一。何有能敷妙理之功。一乘之理闕理一。何有所敷出水之力。一乘之行闕行一。豈有因敷趣果之相。一乘之果闕果一。寧有結實酬因之體也。法既不具四一義。況喻體義。隨取別。是故。汝教行開敷。非阿含甚深。亦汝理果之出水。何得證甚深。此義諸佛所了知。釋迦牟尼。慈悲故遍施一切一佛乘故。經雲。今所應作。唯佛智慧。豈以菩薩智慧。與一佛乘機哉。信佛慧之徒。將歸天台義。若不信受者。餘深法中。示教利喜耳。   助照如來使所傳經體章第七   夫宗體一界。古人難別。唯有天台。宗體別位。體家之宗。能同。能別。宗家之體。能即。能離。能同之故。體外無宗。宗外無體。能別之故。體是不宗。宗是不體。粗食者。但執同邊文。未解同別義。今為開曉。聚此文義。云爾。   洗經體四失   粗食者曰。邊主雲。正顯經體。即一實相印也。三軌之中。取真性軌。十法界中。取佛法界。十如是中。取如是體(云云)。乃至引文證雲。序品雲。今佛放光明助顯實相義。又雲。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方便品雲。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云云)。乃至雲。故知。諸佛為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佛知見。見此一實非因非果之理耳。經文在茲。可為明證也。今謂不爾。以有四失不極成故。一違聖教失。二違諸說失。三宗與體不別失。四自語相違失。彈曰。此說不爾。未了體宗故。相即之義。相入之義。故不違聖教。一切之聖教。於妙法分別已開之。故所說文義。皆是實相。非但謂實相之理。故以如來自所照實相為經體。非如二乘但如。亦非如菩薩見非如非異。如來能見非如非異。亦能照而如而異。此而如而異。不同凡夫異。不同二乘如。菩薩但照非如非異。無相照相遮義。今取彼如來相照相遮實相文義為經體。其諸法實相有多義門。依龍樹略有四種。所謂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權亦實。一切非權非實。已雲一切實。豈實相之外。更有餘不實。亦云一切非實。豈更有餘實物。一切亦權亦實。今約此門。論一切實之家法。粗食者曰。瑜伽論雲。經體有二。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依詮而義得顯故(已上論文)。由此文故彼諸法實相印。非經正體。若唯取本。應如所說。若亦兼末。理則不爾。愍喻曰。此說不爾。彌勒。無著意。以文義為經體。不遮實相為經體。粗食者。違背彌勒。無著等遮實相。若無實相印。即是為魔羅說。豈攝聖人說耶。山家出經體雲。色等紙墨。為經體已。取五塵為經體。豈背捨文義哉。寧但指實相本。捨聲名句文哉。一乘實義。不壞假名而說實相。常本常末義。汝都不了知。如入闇閉目耳。粗食者曰。違諸說失者。古今諸龍象德等。不說唯諸法實相。以為經體故。如下當說。愍喻曰。此說非理。古今諸龍象。多有異宗故。汝不指一兩人。但是妄說耳。若不指一乘師。不足為證。若指一乘宗。天台有依憑。貞觀以後。日照三藏。實叉難陀三藏。流支三藏。金剛智三藏。無畏三藏。乃至不空三藏。般若三藏等。所傳一乘正義。皆符天台義。不同粗食義。若欲知義。可覽智儼三藏華嚴問答。翻經賢首探玄記。新羅元曉師涅槃宗要。大唐一行阿闍梨遮那經疏等。如是等宗。依憑天台。如依憑集說。粗食者。不披清涼傳。隱失堯舜師。其失人過。專有粗食哉。粗食者曰。宗與體不別失者。彼述經宗雲。此法華經。即說跡本權實佛因果。以為經宗。又述經體雲。諸法實相。以為經體。此諸法實相。即十法界中佛法界。十如中如是體。此如是體。即非因非果之理。此即一大事。即佛知見。此佛知見。即開示悟入。若爾者。此開示悟入。是則佛因果。何者。開示悟三為佛果。入即佛因。爾則。宗即體。體即宗。宗體是則無二無別。如何離宗外更立體。依謬立體。而自到此失耳。愍喻曰。此亦不爾。不了他宗故。不得屋喻意故。凡大虛空雖無方分。然依立屋即方分顯現。其屋內空為屋體。本來所求之空故。凡得方分空依樑柱。若總名。空柱同名為屋。若別名。空體柱用不同。凡屋為得空。非為得柱。是故。屋內無礙空。為其屋體。今果為得實。非為得權。是故。如來取實相為妙經體。如彼樑柱等名為家。今亦以因果等名為宗。如空與柱等有相即義。雖然。空與柱等各異。體宗亦復如是。體宗雖相即。然體是所取之主質。宗是能取之因果。粗食者。何執宗體一耶。空不離屋。屋不離空。空與屋常同之故。實相之外無宗法。屋與空常別之故。實相即非因果。所取以為實相體。能取以為因果宗。具如玄義第八說。粗食者曰。自語相違失者。自述經體。雲非因果之理是。而亦述宗。雲本佛因果。以為經宗。宗體不別。俱極成故。為自語相違失也。此亦不爾。粗食者全迷非因果之體。亦疑而因果之宗。此則狐狸迷耳。   駁粗食者經體章第八   夫四種經體。三乘所立。望一乘家。其義不足。何者。其四種體。攝有為相。歸同坐性。攝依他境。從生滅識。攝似有假。從內聲實。性用別論。未離似有。如是等體。四法之印僅所印。實相之印。未必印。雖有實相名。但偏真實相。是故。名同義異。粗食者。未了一法界。破一實法印。是故。開權經體。示粗食者。云爾。   駮粗食經體   粗食者曰。總論經體。略有四重。一攝相歸性體。二攝境從識體。三攝假從實體。四性用別論體。依第一攝相歸性門。即以真如為經體。故金剛般若論說。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說法不二取。無說離言相。故知。經體即是真如。此說非爾。未了般若論意故。其論意。為異疑說偈。雲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說法不二取。無說離言相。聽者不取法。不取非法故。說者亦不二說法非法故。乃至廣說。解曰。有人謗雲。如來一向不說法。為遮此故。說應化非真佛等。此為示無相說。說非應化偈。有人未了此偈。唯歸性如者。深背論意。何執經體唯真如耶。夫非緣起真如。非經所依體。非真如依他。亦非經正體。今正義者。真如隨緣義。亦名依他法。是故。真如外別無依他性。依他寂滅性。亦名真如性。本來非一異。而有一異義。是以。實相為體時。不壞名句等。名句文為體時。常不失實相。所以所詮為實相。能詮為五塵。粗食者。攝相歸性真如為體者。深背般若論。粗食者曰。依第二攝境從識。取能說法者識心。及能聞法者識心。以為經體。故天親雲。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此說不理。何者。背天親意故。俱捨所立心意識。豈同大乘心意識。大乘所立心意識。不同一乘心意識。即常住心意識。以為法華正體。天親所釋。善成立三。小乘大乘一乘。第三為勝。不遮二識成決定者。能說法性識心。能聞法性識心。正為經體。粗食者。未了此義。以依他識。為妙經體。還背天親意。偽假天親名耳。粗食者曰。依第三攝假從實門。唯聲以為經體。由名句文假。隨實聲說故。此亦不爾。天竺大小論師不一。異說非一故。印度異說。如別章說。粗食者以依他內聲為實。山家法性緣起聲為經體故。粗食者曰。依第四性用別論門。唯取根本能說法者識上所現聲名句文。以為經體。假之與實。義用殊故。瑜伽攝抉擇分第八十卷說。經體有二。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由能詮文。義得顯故。此執非理。彌勒無著意。通善成立故。小乘文義。大乘文義。一乘文義。各令知所詮。粗食者。小乘并大乘。用小大聲等。正為法華體。深背補處意。唯天親論師。能得無著義。攝論善成立。相符大莊嚴。佛性了不了。合契堅意論。夫得彌勒論意。豈有勝天親者。性用別論義。通成立故。今正取法性家聲名句文等。以為法華體。若但取聲名義。不足為寬。具如文句記。粗食者所立四種體。通小大體。是故。尋各各詮。為各各體。若一向執。違補處意。但智者能了知。愚者不能思耳。粗食者曰。又十地論雲。一者聲二者字。又智度論雲。依世俗諦中。可亦說有句言章論聲為經體。若依法相宗而配名句文者。彼論句者。此當法相所說名也。彼論言者。此當中主所說句也。彼論章。即章段。此無所當。彼論言者。總週一部。立以論名此四能詮聲為經體。此亦不爾。其十地論部釋別圓兩教。其智度論部。釋通別圓三。未純圓故。帶方便故。今法華經。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捨方便故。不同通別。但說無上故。不同帶方便。凡能詮教權。所詮理亦權。能詮教權實。所詮亦權實。能詮教但實。所詮亦但實。粗食者。何用帶權聲。得詮但實義。智定可思量。瞋恚不可推也。   助照如來使所傳法華正宗文章第九   龍樹釋。不開三段。親光開經。建立三段。羅什稟龍樹。未必用三段。道安未聞前。三段釋經文。自此以後。釋經釋論。各用三段。今釋法華經。有數家義釋。現傳三論。法相宗。光宅。上官。天台宗。各各三段。釋眾經等。粗食者。偏執法相之科段。非撥天台之科文。今示違論失。令悟正三段。云爾。 助決法華三段   粗食者曰。邊主自雲。天台智者。分文為三。初品為序。方便品訖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凡十五品半名正。從偈後盡經。凡十一品半名流通。又一時。分為二。從序至安樂行十四品。約跡開權顯實。從踴出訖經十四品。約本開權顯實。本跡各序正流通。今謂不爾。若如初判。有二不可。一但作科判。不明所由。何以為宗。故為不可。二提婆達多品。智積菩薩。白多寶如來言。可還本土。事既未訖。如何中路請還本土。故不可。又後判不爾。背經意故。會二而歸於一乘。是經本意。非欲顯本跡權實宗。故為不可。   愍喻曰。俱此不然。初不明所由不可者。科判所由。古釋繁多。更復不道。亦靈山親聽。法華三昧力。像親光科判。豈無所由哉。汝不可失。還汝不及耳。次中路請還不可者。此亦不爾。為龍女兆故。請還本土。若不舉智積早還言。文殊出現無由故。若文殊不出現。龍女出現無由故。若龍女不出現。妙法威力。無由顯之。是故。中路請還土。為顯妙經便成旨故也。後非顯本跡不可。此亦不然。為顯法雨故。明本跡權實。初十四品。約跡明開三顯一之法雨。後十四品。約本明開近顯遠之法雨。此二種大法雨。增長本跡因果根。論因果為意。豈唯會二歸一為意哉。論文明破二明一。釋方便品。破二乘重執。開會明一佛乘故。若論實義。三乘者。唯有名字章句言說。故論雲。彼三乘者。唯有名字章句言說。若如汝立義。會二名字。歸一名字。論意豈如爾等言哉。破二明一。不為分明證。義一師記有三種釋。方便品正為執重二乘。兼為執輕菩薩。本門正為菩薩乘。兼為二乘等。論文雲。尚無二乘何況有三。汝無第二第三言。深違論義故。   駁粗食者法華正宗章第十   夫釋經判經。可依釋論。依釋依義。不依言語。有人云。天台不依論。管見不及耳。山家依成就句立圓名。依甚深句立妙名。依因果句說十如。依無上句法華最。標章諸佛智。修行三如來。神力四如來。普賢四德法。安樂行六千。皆一乘妙行。五甚。八甚。四七成。四記。六記。十如是。七喻。三平。十無上等眾多法門。天親示。釋尊一大。五甚。八甚。四七成。十如。七喻。九無上。法華正宗分。第十無上餘經分。本跡流通利益分。天台依論五甚。八甚。七喻等。九種無上為正宗。兩門利益為流通。不乖釋論天親意。今粗食者。法王髻珠盜於正宗。法文良藥亡於流通。況降雨無上。斷法華命。但此可忍。孰不忍哉。今為顯示法華命。云爾。   延法華命   粗食者。違慈恩丁寧。偏執如文愚。更懷朋黨心。亦斷法華命。其斷命文雲。初一品名序分。方便品以下八品。名正宗分。正說一乘。授三根記。根本所為。皆已獲。導彼二乘。出濁水故。餘十九品。總名流通。讚證受命。付令行故。此說非理。專背釋論故。七喻及九上。天親為正經。粗食者。輒為流通分。豈不違天親哉。粗食者。非但闇跡門。亦不知本門。我本立誓願。經論共說。不可疑惑。汝若嫌義推。我將遮義推。彼既不然。此亦何爾。今作此例者。為定往複式耳。不謂言論盡。粗食者又曰。就正宗中。世尊。三周為三根會二破二。以說一乘義。為法華正宗。此亦不爾。失本門正故。其本門中。開近顯遠。現座得益。不可說故。如向破盡。粗食者曰。方便品下。至譬喻鶖子得記。八部歡喜已來。為第一周。經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乃至雲。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舍利弗。聞是說已。譬喻品中。深生領解。佛述成已。便得授記。其譬喻品中。舍利弗。請佛說譬喻。并信解品。藥草喻品。授記品為第二周。譬喻品雲。如來亦復如是。為一切眾生之父。乃至雲。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大迦葉等。聞是說已。信解品中。方生領解。藥草喻品。佛重述成。授記品中。為迦葉。須菩提。摩訶迦旃延。大目犍連四人授記。其化城喻品。五百弟子授記品。授學無學人記品為第三周。化城喻品初。說大通智勝佛事。令其憶念。復雲。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乃至雲。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富樓那等。聞是說已。於五百弟子授記品中。深生領解。佛述成已。便為五百弟子。學無學人授記。既三周說。各別說言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知此經會二破二。但說一乘。以為正宗。駮曰。粗食者。影寫贊文。迷荒後學。會二破二言。常恆鎮如文。執定性義。慇懃取常取不定意立。今粗食者。雖引三周經。知葉不知根。義勢。上章皆破了。是故。此篇不牒破。粗食者曰。或初序品。如前無別。從方便品下十九品。明一乘境行果。以為正宗。何者。從方便品下至持品。合十二品。明一乘境。安樂行品。從地湧出品。此之二品。明一乘行。如來壽量品下至常不輕品。合此五品。明一乘果。說境令知乘之權實。勸應捨權取於實。聲聞悟此。遂便得記。次說行令知因之是非。勸應學是而除於非。學者。由斯從地湧出。說果令知身之真化。證之果因。勸識於化求證於真。漸獲因果二位勝德。菩薩知此。遂便證道。具顯果因所成勝德。如來神力品已下八品。皆名流通。示相付屬。稟命行故。此亦不爾。盜句故。盜遵法師境行果科文。以為己正義。不指遵公故。慈恩。雖引此文。未必正義。境行果名。雖依最勝子。其義違法華論。法華論。果已壽量了。更指不輕因。亦明一乘果。豈不相違哉。   助照如來使所傳經首如是章第十一   邊主釋經首如是。總作四番。第二番雲。約教釋者。經稱。三世佛法。初皆如是。先佛有漸頓祕密不定等經。漸又三藏通別圓。今謂不爾。諸經論中。都無有處說四教八教。彼引經經處處文。雖證四教八教。而彼所引文。雖實經文。而率自臆情。分別解釋。故今不用。如前已破。故不重破。其餘三番釋。雖於義無妨。而亦臆說故。今不用之。愍喻曰。此難不理。所以者何。義盡求文故。四教八教道理證文。上章已說。建立已畢。今所引文。許實難會強名臆。其三番釋。許義無妨。難遮亦名臆。粗食者。矯難破義處。常用臆說言。又難傾證文。恆求分明字。今無有處說。墮求文失。兩重臆說。不免難會。粗食者亦曰。又彼釋經文段段句句。約四悉。四教。本跡及觀心。因緣。假空中等料簡經文。此亦臆說。故今不依。唯四悉檀。是真聖教。故今不破。彼因緣假空中等。雖是經文。而邪分別故。不可依用。愍喻曰。四悉檀。四教。本跡。及觀心。因緣。假空中等。料簡經文。此亦臆說。故今不依。唯四悉檀。是真聖教。故今不破。粗食此言。前後相違。今觀心之言。經論文。又因緣假空中者。龍樹偈文。因緣者。初因緣所生法句。言假者。第三亦名為假名句。言空者。第二我說即是空句。言中者。第四亦是中道義句。天台。取偈意料簡經文。此何臆說。其四悉檀。粗食不破。何不依哉。粗食又曰。彼因緣假空中等。雖是經文。邪分別故。不可依用。此亦不爾。汝不知論文。稱經文故。邪分別言。即粗食所犯耳。粗食者曰。邊主亦云。天親作論。以七功德分序品。五示現分方便品。其餘品。各有處分。昔河西憑。江東瑤。取此意節目經文。末代尤煩。此亦非理。任粗淺情。嫌深細教。背知法意。夫傳佛經教。任四依大士。天親是初依菩薩。何背聖情。可隨凡情。乖天竺本。依大唐末。豈弘法人哉。故依本論。可判經文。莫依人情。愍喻曰。此亦不爾。迷文起盡故。其末代尤煩句。不是上句終。是則下句頭語。粗食者。隔垣閱文。是故。迷此文句。謬作偽難。粗食又雲。夫傳佛經教。任四依大士。天親是初依菩薩。何背聖情。可隨凡情。乖天竺本。依大唐末。豈弘法人哉等(云云)。此言有理。天台是初依菩薩。何背聖傳。可隨凡糅哉。山家。依論傳圓義。粗食何故捨成就。山家依論傳十上。粗食何故同前教。今粗食者。捨初依天親。隨異生慧沼。乖天竺本。依大唐末。可謂。摧三十頌於凡位。泯十哲釋於唐糅。天親佛性。為客會釋緇州慧日。為主為鏡。汝四依義。有語無實。汝本末嘖。還著汝宗。粗食。豈依末之文章。今後文。人足可笑哉。   彈謗法者偽譯如是章第十二   經首如是釋者非一。天竺方言。其意難得。所以脫言辭於八轉。失言音於二七。況漢帝以來。文章數改。翻譯不同。如是兩字。總句翻譯。但存本音。更無餘反。乃有粗食。迷天竺義轉。翻日本五音。闇者信受。深乖正義。今為信者。略示方隅。粗食者曰。佛地論說。如是之言。依四義轉。一依譬喻。二依教誨。三依問答。四依許可(山家勘曰。此文粗食取意文。捨總釋句故)。山家。引論正文曰。如是我聞者。謂總顯己聞。傳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聞(已上論文)。解曰。如是我聞者。謂總顯己聞。當知。如是之言總句所攝。又雲。如是總言。依四義轉。明知。四義轉者。別句所攝。粗食者。斷捨論總句。集取論別句。轉有二種。訓轉義轉。言一句眾釋名義轉改句各釋名訓轉。今佛地論。總言如是。一句眾釋。當為義轉。何作訓轉翻數音義。今為後學。一一別破。粗食者曰。依譬喻者。如有說言如是富貴如毘沙門(山家勘曰。佛地論正文也)。如是所聞之法。如佛所說。定無有異(山家勘曰。略取基公玄贊釋)。或當所說如是文句。如我昔聞(山家勘曰。佛地論所載。天竺第三有義釋文)。許禮阿何伎伎之何其都之也(山家勘曰。此日本方言。粗食所釋義也)。愍喻曰。粗食此間方言。深乖論意。何者。其佛地論大意者。引四言語轉。成經首如是。今此譬喻轉。為顯句頭義。論曰。如有說言如是富貴。如毘沙門。當知。如是之言。置句頭義。是故。新譯經首。除卻上字。直道如是。則佛地論別四義轉中。第一譬喻轉。粗食者。總言如是用別義訓。未辨方音。捨語取義。庶有智後哲。熟思論意歟。粗食者曰。依教誨者。如有說言汝當如是讀誦經論(山家勘曰。已上佛地論文也)。此中如是。遠則佛之教誨。近則傳法者之教誨(山家勘曰。此取基公贊釋)。或告時眾。如是當聽我昔所聞(山家勘曰。佛地論所載。天竺第三有義釋)。伽久乃其都久阿加毛都爾伎計加久乃其都久伎計阿何伎伎之都許呂乎(山家勘曰。此粗食所譯日本方言義也)。愍喻曰。此方言義。亦乖論旨。何者。其論意趣。引句腹如是。成經首如是。論曰。如有說言汝當如是讀誦經論。汝當兩字則句頭文。如是二字則句腹字。讀誦經論則句尾文。是故。舊譯經首。或置聞如是。或我聞如是。今粗食者。不取言語義。偏執教誨義。翻日本方音。謬傳後學輩。如是總言用義別轉。一不可也。別轉語例用義理譯。二不可也。粗食者曰。依問答者。謂有問言。汝當所說昔定聞邪。故此答。言如是我聞(山家勘曰。此文天竺第二有義釋文)。此轉之中。闕論正文。其文曰。如有說言如是我聞如是宣說(己上論正文)。可久乃其都久曾阿可伎伎之(山家勘曰。此日本方言。粗食翻詞)。愍喻曰。此翻不爾。乖論意故。其論意者。亦復為成句頭如是。重引句頭語例。是故。論雲如有說言。如是我聞。如是宣說(已上論正文)。新譯經首除上句意。蓋依斯轉。今粗食翻。捨總句轉。一不可也。用別轉義。二不可也。不得論意。三不可也。不辨方音。四不可也。粗食者曰。依許可者。謂結集時。諸菩薩眾。悉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彼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山家勘曰。此文天竺第一有義釋。唯依許可也)。此轉之中。闕論正文。其文曰。如有說言。我當為汝如是而思。如是而作。如是而說。或信可言是事如是(已上論文)。可久乃其都之曾阿何伎伎之都許呂曾(山家勘曰。此日本方言。粗食所翻也)。愍喻曰。此翻不爾。背論正義故。其論正義。引假說語例。釋成經首言。此許可語例。當句腹如是。是故論曰。我當為汝如是而思等。我當為汝。句頭之語。言如是者。句腹之言。言而思者。句尾之語。是故。舊譯經首。阿難曰。我聞如是一時。言阿難曰我聞者。句頭之語。言如是者。句腹之言。言一時者。句尾之語。今粗食者。捨總取別。深乖論釋。不依語例。偏執義釋。論文不消。粗食所翻。都無可據。粗食又雲。如是言。信可審定。謂如是法。我昔曾聞。此事如是。齊此當說。定無有異(山家勘曰。此文天竺第一有義釋文。唯依許可釋也)。可久乃其都伎乎波阿禮伎伎(山家勘曰。此日本方言。粗食所翻也)。愍喻曰。此翻非理。違論別數故。論有四義轉。粗食者。分以為五轉。不可中不可也。義勢同上。繁更不述。粗食又曰。由四義故。經初皆置如是我聞(山家勘曰。此文基公結詞)。粗食者。方言五轉用他四結。豈非前後相違耶。粗食者。四轉五六。日本方言。非但相違本論。亦不能釋句腹如是。正法華經。盂蘭盆經。浴像經等如是等。何以得轉。粗食者。若總如是句。用別四義轉。即造例難。總薄伽梵。應用六義轉。若言此存梵語。故不得六轉。如是之言。豈無梵語。是故。佛地論雲。自在熾然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種義差別。應知。總名為薄伽。粗食者。依六義故。捨總薄伽。日本方言。應轉六音。此已不爾。彼何應爾。庶有智賢哲。任意審定耳。   助照法華同聞菩薩歎德章第十三   法華菩薩。圓教大士。瓔珞發心。歷劫次位。地前地上。內外不同。名同義異。權實各別。乃有粗食者。乖論成就。破圓教釋。侮輕初依。執次非圓。是故。抉擇是非。示悟後學。   助照圓教菩薩歎德   粗食者曰。邊主雲。今以十三句。作橫豎消文。一豎約十地義便。二橫約初住義便。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歎初歡喜地。皆得陀羅尼。是歎第二離垢地。樂說辯才者。歎第三發光地。轉不退轉法輪者。是歎第四焰慧地。供養無量百千諸佛者。歎第五極難勝地也。於諸佛所殖眾德本者。歎第六現前地也。常為諸佛之所稱歎者。歎第七遠行地也。以慈修身者。歎第八不動地也。善入佛慧者。歎第九善慧地也。通達大智者。歎第十法雲地也。到於彼岸者。歎十地內德也。名稱普聞者。歎十地外德。若開等覺位者。此二句擬之。能度無數百千眾生者。餘地度人。今謂不爾。法華論。既約八地以上三地說。不通餘地。何背聖說。更別臆說。經列八萬菩薩名。言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等。此等八萬大士。就本是已成佛。就跡說之。是八地以上。如何違經。豈此等大士。其位居初地等。愍喻曰。此難不爾。論意通上下故。其論意者。一一菩薩具十地德。但舉八地以上。以終語初。亦指純淨。不謂不具餘地德而但具後三地德。粗食者。何捨諫獨德。執但八地上耶。八萬大士。豈不具十地德乎。若如粗食計。八萬大士。可闕七地三賢之德。論雲。菩薩功德成就。寧有缺減哉。歎圓德義。其文分明。又論文。有上支下支門。其支字即分義。當知。應有上分下分德。粗食何隱下分之德哉。其攝取事門者。舉現清淨地。兩門論說。何不通餘地耶。背聖臆說。粗食所犯耳。粗食者又雲。又彼雲。次歎橫者。直約初住說之。餘位例可解。初發心住。一發一切發。出過二邊。隔凡超聖。入中道入薩婆若海。故言得不退轉。初住離無明等障。達般若。解脫。法身等德。故言得陀羅尼。初住真解口密功德。故言樂說辯才。初住能分身百佛世界作佛。說法教化。故言轉不退法輪。初住得不思議神通。承事諸佛。故言供養百千諸佛。初住得實相本。故言殖眾德本。初住開佛知見。故見己法與諸佛同。故言為佛之所稱歎。初住無緣慈悲。普現色。遍應法界。故言以慈修身。初住入祕密藏。故言善入佛慧。初住一心三智。無有障礙。故雲通達大智。初住事理分究竟。故言到於彼岸。初住圓德真實。與名相稱。故言名稱普聞。諸佛世界。初住能為十法界。而作依止。安立救護。故言能度百千眾生。初住更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種種功德。略言十三句耳。二住去乃至等覺。亦復如是。今謂不爾。法華論既言八地以上三地。尚不說餘下地。況通地前十住等。愍喻曰。此亦不爾。住即地故。一地具諸地一切功德故。其法華論有二門。第一上支下支門。具歎上下功德。第二攝取事門者。但舉清淨三種地。其上門歎上下分。是故。下門歎三地。論文不說餘地德。彼菩薩等。泯餘德乎。若不歎十地。十不退無用故。又論總相。何不總十乎。又摩訶薩名。簡二乘故通上下。何但名八地以上乎。粗食者又雲。又違瓔珞經。瑜伽論等。瓔珞經上卷。說初發心住雲。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若不值善知識者。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由此故知。十住位。不得名為不退。何以初發心住。配經十三句耶。愍喻曰。此亦不爾。瓔珞所說。次第行位故。不同賢首信位故。不同華嚴初住故。行相永別故。不同信力入印初歡喜地故。粗食者。何迷位名同。輒判退不退耶。粗食者又雲。瑜伽菩薩地第四十七。說勝解行住菩薩。於其三處有忘失。一於境界可意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中。或於一時。其心顛倒失正念。二於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三於所受所持諸法久住久說。或於一時有所忘失。如是。乃至是諸菩薩。勝解行住。下忍(十住)轉時。如上所說諸行上品。中忍(十行)轉時。如上所說諸行中品。上忍(十回向)轉時。如上所說諸行下品。爾則。十住菩薩。於六塵境。忘失正念。如何得稱皆於阿耨菩提不退轉。愍喻曰。此亦不爾。瑜伽七地等。存次第行故。十住等位。立分段內故。天台所傳初住。永出分段故。仁王十信。永別三界。況便成十住。何非不退哉。粗食者又言。若言約圓教位。一發一切發者。不爾。彼所立四教。不共許故。約四教立義。俱不極成。愍喻曰。此亦不爾。粗食者一人。雖不共許。大唐。新羅。皆同共許。闇者百千雖不共許。不若南天求四夷乎。四教法城。未曾傾動。約教眾釋。泠然可見。粗食者又雲。彼法華論文。唯牒不用此。唯憑臆說侮輕聖說。愍喻曰。此言非理。無侮聖說故。若有侮輕言。有目智者。能可簡別。我家非憂宅聖輕之罪。粗食尤重耳。   駁粗食者所示法華歎德章第十四   夫天竺釋論。開義理而釋經。震旦玄疏。示起盡而消句。尋義之日。披論伺義。科句之時。閱疏破文。八卷之經。一卷之論。俱收經藏。同勞開卷。何寫安疏中。繁重煩神為。今粗食者。嫌不寫論。寫論示我。遼東之恥。可不慎哉。粗食者曰。經歎菩薩德有十三句。法華論有二。一總相別相門。二攝取事門。初總相別相門者。如經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此一句是總相門。如經皆得陀羅尼下十二句。是別相門。此總相之不退轉。復有十種不退轉。一住聞法不退轉。如經皆得陀羅尼。二樂說不退轉。如經樂說辯才。三說不退轉。如經轉不退轉法輪。四依善知識不退轉。此有二句。如經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殖眾德本。五斷一切疑不退轉。如經常為諸佛之所稱歎。六入事不退轉。如經以慈修身。七入一切智如實境不退轉。如經善入佛慧。八依我空法空不退轉。如經通達大智。九入如實境界不退轉。如經到於彼岸。十應作所作住持不退轉。此有二句。如經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上來。上支下支門訖。愍喻曰。所示科文。但寫論文。亦改上支下支門。名為總相別相。吁深可怪乎。粗食者又雲。自下第二攝修事門。論有二番釋。初番釋雲。示現諸菩薩。住何等清淨地中。因何等方便。何等境界中。應作所作。故中主釋雲。此為總標。論下牒釋十三句中。應分為三。如經皆於阿耨菩提不退轉。此一句是住何等清淨地中。次經皆得陀羅尼以下十句。是因何等方便。愍喻曰。此分句不爾。亦門名謬故。論文有取字。粗食者。改為此修。今此攝取事門者。有二種意。一者清淨地上門。總相句。開出三種地。二者何等方便上門。別相句。轉十不退轉。以為四方便。粗食者。謬執舊疏。迷分為三。豈不過失哉。粗食者曰。後經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此二句。是何等境界中。應作所作。愍喻曰。此釋不爾。別相所攝句故。又四方便所攝句故。又三智所攝句故。其何等境界中。應作所作者。四方便所攝故。論不別指故。具如後釋。粗食者又雲。論釋雲。地清淨者。八地已上三地。無相行寂靜清淨故。解雲。此中以無相理。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八九十三地。皆於無相行任運寂靜離障清淨故。名不退轉。愍喻曰。此釋不爾。無相行不同故。粗食。宗無相者。但無所執相。亦無有漏相。不無無漏依他相。何同論無相。今粗食者無相理。即偏真理。望中真理不清淨。是故。不同寂靜清淨故。又以無相理名菩提。若言理物體名覺。自宗相違。若言覺性之故名為覺。偏真之理非真覺性。何名任運寂靜。粗食者清淨者。但離障清淨。不自性清淨。是故。粗食不退轉。不合論旨。粗食者曰。第二因何等方便者。有四種。一攝妙法方便。二攝取善知識方便。三攝取眾生方便。四者攝取智方便。初攝妙法者。此攝三句。一如經皆得陀羅尼。二如經樂說辯才。三如經轉不退轉法輪。第二攝取善知識方便者。此攝三句。一供養無量百千諸佛。二於諸佛所殖眾德本。三常為諸佛之所稱歎。第三攝取眾生方便者。此攝一句。如經以慈修身。第四攝取智方便者。此攝三句。一善入佛慧。二通達大智。三到於彼岸。論雲何等境界中。應作所作者。解雲。此攝二句。一名稱普聞無量世界。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是初番訖。愍喻曰。此釋不爾。別立兩句故。其何等境界中應作者。作二句。四方便之境。亦四方便之作。何立二句。以為境作乎。今為後學者。略示方隅。言方便者。性家方便。初攝取妙法方便。住持十妙十如法。以樂說力為人說。二者攝取善知識方便。歸依法性善知識。供養法性百千佛。法性佛所植實相。法性之佛所稱歎。粗食所示善知識。未免菩提善知識魔。三者攝取眾生方便。不捨畢竟一闡提。不捨定性二乘者。不捨闕大不定性。此菩薩等歎德。不捨眾生故。今粗食正義。定性二乘捨無餘。畢竟無性捨火宅。豈得歎德哉。四者攝取智方便者。教化十界流轉生。令入一心三智海。今粗食宗義。不得教化無餘生。不能教化阿顛生。有漏無漏。凡聖生。不能令入佛智海。何得稱歎教化令入哉。粗食又雲。論雲。何等境界中。作所應作者。解雲。此攝二句。一名稱普聞無量世界。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此初番訖。愍喻曰。此說非爾。方便之外。別立句故。論雲以何等方便。於何等境界中。作所應作故者。解曰。彼四方便。境界應作故。更無科段。今粗食者。四方便外。更別立句。深迷起盡。其四方便。各有境作故。初住持妙法(方便)。以樂說力(境界)。為人說故(應作)。二依善知識(人為方便。教化為境界)。作所應作故(應作)。三不捨眾生(不捨句為方便。眾生為境界。合不捨眾生為作所應作)。四教化(方便)眾生(境界)。令入彼智(作所應作)。初妙方便有三句。謂總持。辯才。法輪。第二善知識方便有三句。謂供養。善本。稱歎。第三眾生方便有二句。謂修身。能度。第四智方便有四句。謂佛慧。大智。彼岸。名稱。粗食者曰。第二番。論雲。復有攝取事門。示現諸地。攝取勝功德。不同二乘功德故。中主解十三句中。初四句是示現諸地。後九句是攝功德。初四句者。一皆於阿耨菩提不退轉一句。是第八地。二皆得陀羅尼樂說辯才二句。是第九地。三轉不退轉法輪者。是第十地。愍喻曰。此說不爾。以總別濫涉故。其論。更有攝取事門。亦有二功德。一攝取勝功德。二攝功德成就。初勝功德者。上支下支門。開總相句故。上總相句雲。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此一句中。開出三地。謂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今粗食者。雖取四句立三地。而總相。別相。皆悉涉入。是故。不足好釋。今正義。總相句中。開出三地。別相句中。立五依何。粗食者曰。第二攝取勝功德者。此攝九句。一供養無量百千諸佛。二於諸佛所植眾德本。三常為諸佛之所稱歎。此三句。論雲依善知識所故。四以慈修身。此一句。我以度眾生為心故。五善入佛慧。六通達大智。七到於彼岸。此三句依智。八名稱普聞無量世界。此一句。是菩薩之所行境界。九能度無數百千眾生。愍喻曰。此說不爾。闕別相句故。此功德名。無簡別故。夫攝取勝功德者。名清淨三地。攝功德成就者。稱五依何。粗食者。何故。分門依論。別釋改名。有漏心智。既迷名句。何況所詮義味。寧不錯亂乎。今正義別相十二句。示攝功德成就。依何處有二方便(能持人善知識方便。有三句故。所持妙法方便。有三句故)。依何心有一方便(眾生方便有二句故)。依何智有一方便(智方便有四句故)。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是則三種智所攝。應知。是故。論不指句也。今粗食者。更別立句。深乖論旨耳。   守護國界章卷中之中   守護國界章卷中之下   釋氏最澄撰   彈謗法者淺八大義章第十五   八大之義。法華先兆。五八之句。釋義開合。今粗食者。以管量天。未足為正。為導後學。略示其謬。   駁粗食釋八大義   粗食者曰法華論雲。大義因成就者。八句示現。一欲論大法。二欲雨大法雨。三欲擊大法鼓。四欲建大法幢。五欲燃大法炬。六欲吹大法蠡。七欲不斷大法鼓。八欲說大法義。此八句。示現如來欲論大法等故。何等名為八種大義。謂有疑者。為斷疑故。已斷疑者。增長淳熟彼智身故。根淳熟者。為說二種微密境界。一者謂聲聞微密境界。二者謂菩薩微密境界。大法鼓者。二句示現。以遠聞故。入密境界者。令進修上上清淨義故。進取上上清淨義者。令進取一切種智得現見故。令彼進取一切種智得現見者。為一切法建立名字章句義故。建立名字章句義者。令入不可說證智轉法輪故。粗食釋雲。此本論意。上下相連。勾鎖相起。以釋經文。欲說大法者。住外凡位。斷疑進修。故論雲。為斷疑故。雨大法雨者。先住內凡而無疑者。令入聖位。故論雲。增長智身故。擊大法鼓者。開住聲聞為權密境。令捨小故。不斷大法鼓者。欲令菩薩乘為實密境界。而令取實故。故論。以遠聞建大法幢者。由捨權取實。而令建菩薩智。故論雲。得現見故。吹大法蠡者。既得真智。照見真境。必須說教義。故論雲。建章句義。演大法義者。說於教者。所應度入於證知。或轉法輪。摧煩惱故。此說不爾。不是圓教位故。未知名別義圓故。又迷開釋義故。故正法華雲。當敷大法。演無極典。散大法雨。擊大法鼓。吹大法蠡。講無量法(已上經文)。論牒經。為顯義故。經一句中。開出兩義。莫言經典。其開出義。將顯後段也。愍喻曰。此釋非理。深乖論義故。今為後學略示其正義令悟粗食淺。一者欲說大法者。謂答說法瑞。為斷兩教二乘。三教菩薩。退不退三乘人。跡門四種疑。本門補處等疑故。當知。粗食外凡斷疑。違經論。二者雨大法雨者。謂答雨華瑞。增長淳熟兩教二乘。三教菩薩。兼佛界。菩薩等內證智身故。故當知。粗食。內凡入聖位。深乖論義。論意增長法性之智身。不是進入於依他位故。三者欲擊大法鼓者。謂答地動瑞。開兩教二乘。三教菩薩。示方便之門。令入各各內證密嚴微密境界。今粗食者。指微密境界。以為權密境。深乖論義。論意為入。粗食為捨。明知相違。四者欲建大法幢者。謂答地動瑞。表直至道場。是故。入密境界者。令彼進取上上清淨義故。大乘望小乘。大乘以為上。今以一佛乘望三教大乘。一乘最勝上。是故上上。粗食者。捨權取實。而建菩薩智者。此亦不爾。汝宗。捨夢權取夢實。令建生滅智。故不是此論大法幢也。五者欲燃大法炬者。謂答地動瑞。破同體無明闇。非內證智。何破此闇。粗食不能釋。此句不舉耳。六者欲吹大法蠡者。謂答大眾心喜瑞。改權教行人理等。又十住聞法入十行。為改先號。吹大法蠡。今粗食者雲。既得真智。照見真境。必須說教義者。此亦不爾。非內證真智故。不照內證境故。無漏有為智。不真實內證故。是故論雲。進取上上清淨義者。令彼進取一切種智得現見故。明知。其一切種智。非有為後得智。唯法性真佛內證一切種智故。七者欲不斷大法鼓者。謂答地動瑞。相續開方便令入密嚴土。寶塔之勸。蓋謂斯矣。故論雲。令彼進取一切種智得現見者。為一切法建立名字章句義故。粗食者。吹蠡證文。引論章句義。深違經論旨也。八者演大法義者。謂答放光瑞。開三顯一。開近顯遠出世本懷。一大事因緣。又從十回向入於十地義。是故論雲。建立名字章句義者。令入不可說證智轉法輪故。又雲。令證不退轉地。示現欲與無量智業故。粗食者雲。說於教者。令所應度入於證智。或轉法輪。摧煩惱故者。都無憑據。不可歸信也。   助照如來使所傳八大義章第十六   夫開合之義。釋者所存。廣略之文。譯家所為。今乃本經五句。存合之故。本論八句。存開之故。本經本論。都不相違。前譯後譯。稍有差別。所詮義理。其緒不亂。粗食者。見合文則為本經闕。閱開文則本論句餘。今當顯示經論開合。云爾。   助照八大義   粗食者雲。邊主雲。欲說大法者。答說法瑞。雨大法雨者。答雨華瑞。吹大法蠡者。答大眾心喜瑞。擊大法鼓者。答地動瑞。演大法義者。答放光瑞。欲說大法者。惟昔諸佛說無量義後。則開權顯實。收無量歸一。忖於今佛說法已。亦應開權顯實。會無量以歸一也。雨大法雨者。惟昔諸佛。天雨四華之後。普入圓因住行向地。忖於今佛雨華之後。皆成佛因住行向地也。吹大法蠡者。惟昔四眾見瑞歡喜。得未曾有。障除機動。即改人教行理。忖今眾喜。亦應障除機動。改人教行理也。擊大法鼓者。惟昔地動以後。即有六番破無明賊。忖於今佛地動已後。亦應六番破無明惑也。演大法義者。惟昔諸佛放白毫光後說法華。彼此道同。忖於今佛放光已後。廣明五佛道同。既是佛道。今更別解。初一句總。後四句別。總者大法是也。別者雨吹擊演。開示悟入是也。如天非小大非赤白。而雨赤白華。第一義非開示悟入。見此理時。即證開示悟入。譬如種子得雨朋開。今聞大法雨。潤法性種破無明糠。開於十住開佛知見也。譬如吹蠡知是改號。今之與先。已得十住。今從十住聞法。更改入十行。示佛知見也。譬如擊鼓知是誡兵。今之與先。已在十行。今從十行聞法。誡入十回向。悟佛知見也。演之言布。橫闊豎深。乃是演義。今之與先。已在十回向。今從十回向。入於十地。入佛知見。窮源盡邊。深廣備足也。今謂不爾。若如前判。則有二失。一數不足失。二違義失。數不足失者。羅什經闕三句。今論有八句。餘經之中。處處散說。取集一處。以成八義。若論唯有五句。且應如所說。論既有八句。義當何配說。故不可。言違義失者。彼所釋義。全乖論義。故不可。後科段義亦不應理。何者彼雲。雨吹擊演。開示悟入是也。開示悟入。如次配住行向地。若爾論既吹蠡演大義。此二句配佛果位。彼所釋。開示悟入不攝佛果。故為不可。愍喻曰。此失不爾。釋論八句文。不乖經五句故。釋論第四欲建大法幢。第五欲燃大法炬。第七欲不斷大法鼓。已上三句。俱釋本經第四擊大法鼓句。更無異義。法鼓破暗義。即是大法燈。法鼓標熾義。即是大法幢。法鼓相續義。即是不斷鼓。是以。無有數不足失。又天台釋義。全符論義。何有不可。是故。無有違義失。又天台科段。妙契經旨。一位一切位義。何不攝佛果。   助照如來使所傳佛教七善章第十七   七善十善。解釋不一。亦合亦離。群解亦異。或合初開終。或合終開初。三善多種。四開別說。今粗食者。偏執一途。固遮眾釋。今示現離合斷偏執迷。云爾。   助照七善   粗食者曰。邊主雲。三世佛。必說頓教說漸教。演說正法。初中後善者。即是頓教也。夫七善之語。乃通大小。尋文是大乘七善。初中後善者。即是頓教序正流通。名為時節善。其義深遠。即是頓教了義之理。二乘不測其邊底。故言深遠。是名義善。其語巧妙。即頓教八音所吐。會理真說。悅菩薩心。即頓教之文。是名為語善。純一無雜。不與二乘共。即是頓教。成獨一善。具足者。具明界內外滿字之法。即是頓教圓滿善。清白。無二邊瑕穢。即是頓教調柔善。梵行之相者。梵即頓教。無緣慈善。經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等者。即是明古佛次頓之後開漸教法同也。乃至。令得三菩提。成一切種智。此明古佛開頓漸後即顯實之說也。今謂不爾。上段初善等。讚法勝妙。為求聲聞等下。是讚生利益。若言此七善。是指頓教者。正法唸經亦說七善。即是應指頓教。若爾者。何彼經即指念處。經說。汝諸比丘。我所說法。初中後善。義語善。獨法具足。清淨鮮白。梵行開顯。所謂正法念處法門。由此故知。不成頓教證。又彼所釋義。違諸經論。故不可依。智度論雲。讚佈施為初善。讚持戒為中善。讚二果報生天淨土名後善。復說聲聞獨覺大乘亦名三善。又寶積經雲。知苦斷集名初善。修八正道名中善。證滅名後善。是名聲聞初中後善。若不捨菩提心。不念下乘。回向一切智。是名菩薩初中後善。依此等文。明知。凡佛所說教。若頓教若漸教。若小乘若大乘。皆悉各別具十種德。故彼所言具七種善以證頓教。甚謬相違。此唯為成立彼自所立頓漸等八教。強判一經而為頓漸教。諸有智者。莫謬依學。今制非理分明簡別。故文句雲。夫七善之語。乃通大小。尋文是大乘七善。乃至雲。今且依一途。豈指正法唸經為頓教耶。其粗食者曰。又彼所釋義。違諸經論。故不可依者。此亦不爾。寶積。寶篋。智度論。瑜伽。莊嚴等論。開合不同。法門三善。所望不同。何得一例。諸疏師等。光宅。嘉祥。道策師所釋。又稱七善。又出開合異。天台文句記雲。大乘七善者。既雲通大小乘。論中又以聞思修三而為三時。成論又以少年中年老年所說為三。不同今人。今人老者所說非善。又亦以三乘為三。故雲通也。今文以三段為三。其言仍通其義則別。時節既爾。餘六準知。今經應雲圓乘七善。乃至雲。有人云。初句總。六句別。故離七為十。初離三故。四義深。五語巧。六無雜。七具足。八清淨。九鮮白。十梵行。須為分其大小。又汝七種十種別執故。七善者。涅槃經名字功德品。具說七善。亦說七譬。涅槃疏雲。今先分別名之功德。文中舉七善七譬。釋此經名。謂語善。義善。文善。純備具足是獨一善。清淨是行善。梵行是慈善。金剛寶藏是備足善。冶城取上中下。足為十善。開善合為八善今依七譬釋七善。又餘經及下文皆言七善。不勞足之。即道暹涅槃記雲。初文中雲語善者。寶亮曰。上中下語。合為一善。欲明涅槃於語法中最上勝。故名為上語。十地無漏法為中語。說生死苦無常乃至正因性為下語。若說此三語。盡不乖法則名為善。瑜伽八十三雲。上語亦善者。初善也。謂聽聞時生歡喜故。中語亦善者。中善也。謂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故。下語亦善者。後善也。謂極究竟離諸垢故。義善者。偏就理而談。其文亦善者。此偏就理上之文歎教也。純備者。語乘之體是也。淮此經體。明因果足。故言純備也。具足善者。於偈中其義具足。如雪山一偈。即備常無常二義也。清淨者。此經理教真正。於因果俱能正相。故清淨。梵行者。此經文理。能生人梵行也。金剛寶藏者。此圓教所明圓果涅槃。備一切功德。不同孤滅解脫。猶如寶藏。開善合為八者。合冶城上中下為一。故但成八。今依七譬者。將七譬次第配七善。文相可見。當知。十善新論文。并古譯七譬七善開合異耳。都無相違。粗食者。不能披勘他家新古記等。偏執開謗合。大乘七善。以證頓教。甚好相應。非但成立自所立頓漸等八教。足判頓漸教。諸有心智者。可信妙釋。可解開合。努力努力。粗食者偏執之義。莫謬依學。故大莊嚴論義成就偈曰。此法隨時善。生信喜覺因。義正及語巧。能開四梵行。釋曰。此法隨時善生信喜覺因者。隨時善謂初中後善。如其次第。聞思修時。為信因故。為喜因故。為覺因故。為覺因者。定心觀察此法道理。得如實智故(已上論文)。解曰。此論意者。合初中後為一隨時善(已上人語)。是即佛前聽聞為時節善(已上人語)。義正及語巧能開四梵行者。義正謂善義及妙義。與世諦第一義諦相應故(已上論文)。解曰。論義正者。是即佛前聽聞名義善(已上人語)。語巧。謂易受及易解。由文顯義現故(已上論文)。解曰。語巧者。佛前聽聞名語善(已上人語)。由此故。能開示四種梵行。問何者四耶。偈曰。不共他相應。具斷三思惑。自性及無垢。是行為四種。釋曰。四梵行者。一者獨。二者滿。三者清。四者白。不共他相應者。是獨義。由此不共外道同行故(已上論文)。解曰。是即佛前聽聞獨一善(已上人語)。具斷三界惑者。是滿義。由此行具斷三界煩惱故(已上論文)。解曰。是即佛前聽聞圓滿善(已上人語)。自性者是清義。由此行是無漏自性淨故(已上論文)。解曰。是即佛前聽聞調柔善(已上人語)。無垢者是白義。由此行在漏盡身種類得無垢淨故(已上論文)。解曰。是即佛前聽聞無緣慈善。佛前聽聞所立七善。皆與無著所立莊嚴七善。同等不異。粗食者所來難。還顯粗食之愚耳。問七善文不分明。雲何必七數耶。答依莊嚴並涅槃等文立七善。粗食者所依瑜伽文。何必有十善名。但瑜伽善文有十二。疏師隨經文。但取十善名。粗食者。直引瑜伽文。但立十德除卻二德。深背論旨。問其涅槃文如何也。答涅槃七善文雲。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解曰。合此三善名隨時善。或合八河歸海喻。義味深邃。此一句名義正善。或合醫師祕方喻。其文亦善。此一句名語巧善。或合農夫息望喻。純備。此半句名獨善。或合象跡為最喻。具足。此半句名滿善。或合耕田秋勝喻。清淨。此半句名清善。或合醍醐第一喻。梵行。此半句名白善。或合甜酥八味喻。法譬雖不分明。其數能與莊嚴同。其梵行義。通純等四。又略同瑜伽。何無依據耶。   彈謗法者淺佛教十德章第十八   十五復次。瑜伽所說。三善四開。無著心要。粗食者。執十遮七。今示十與七開合。令增智慧。云爾。   駮十德   粗食者曰。瑜伽第八十三雲。一初善者。謂聽聞時生歡喜故。二中善者。謂修行時無有歎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故。三後善者。謂極究竟離諸垢故。乃一切究竟離欲。為後邊故。四其義深遠者。謂能引發。利益。安樂故。五其語巧妙者。謂善緝綴名身等故。乃八語具皆圓滿故。六純一無雜者。謂不與一切外道共故。唯佛法有外道所無。七具足者。無限量故。最尊勝故。義豐且勝故。八清淨者。謂自性解脫故。是即學位無漏。依一剎那自體解脫。九鮮白。謂相續解脫故。是即無學位無漏。設多剎那亦解脫故。十梵行者。謂八支聖道。滅諦名梵。道諦名行。行與滅為因。當知。此道由純一等四種妙相之所顯說故。是梵行相。此說非理。所引論文監雜人語故。今粗食者所出論文。抄出慈恩玄贊文。非是瑜伽論正本。故迷亂後學。巨蠹偽章。當今正引瑜伽本文令取後學正智正解。玄贊之文。經演說正法至梵行之相。贊曰。下讚法勝妙。希八十三雲。具十德也。一初善。謂聽聞時生歡喜故。玄贊之意。不引瑜伽。但牒經文。釋用論義。故安一二三言。是故。於贊主無加論文失。今粗食者曰。瑜伽第八十三雲。是即粗食者。越玄贊抄。直就瑜伽本文。是故。洮汰雜文。令知本文。粗食者。論初善句。加一之一字。本文都無一之字。論中善句。加二之一字。改艱字。以為歎字。論後善句。加三之一字。論義妙句。加四字。其義深遠五字。闕論妙字。瑜伽正文。但有義妙二字故。玄贊牒經本文。故無加字失。粗食者直引論文。故有加字失。論文巧句。加五其語八四字故。玄贊牒經本文。故無加字失。粗食者直引論文。故有加字失。論純一句。加六無雜唯佛法有外道所無一十一字。論正文雲。純一者。謂不與一切外道共故(已上論文)。更無餘字。玄贊正文雲。六純一(贊主取意牒經文。故安六字。同經義故。舉純一句也)。此純一無雜。謂不與一切外道共故(贊主論與經合牒。故安純一無雜言)。唯佛法有。外道所無(贊主義故。論文都無)。粗食者。論純一句。加一十一字。違論正文。背玄贊取意。菩薩之論。加人師言。令見後學論正文。其罪極重。偏欲破他。不顧自過。沾衣之失。是粗食所得。論圓滿句。加七義豐且勝故六字。論正文雲。圓滿者。謂無限量故。最尊勝故(已上論文)。玄正文雲。七圓滿。此果具足。無限量故。最尊勝故。義豐且勝故名圓滿(已上玄贊文)。贊主取意故。牒經文故。無加字失。粗食者。直引論文故。必有加字失。論清淨句。加八是即學位無漏依一剎那自體解脫一十五字。論正文雲。清淨者。謂自性解脫故(已上論文)。玄贊正文雲。八清淨。謂自性解脫故。依一剎那。自體解脫故。或法自性解脫故(已上贊文)。贊師取意牒經。故無加字失。粗食者直引論文故。定有加字失。論鮮白句。加九是即無學位無漏設多剎那亦解脫故一十六字。論正文雲。鮮白者。謂相續解脫故(已上論文)。玄贊正文雲。九鮮白。謂相續解脫故。設多剎那。亦解脫故。或學之者。亦解脫故(已上贊文)。贊師取意故。無加字失。粗食者直引論文。故必有加字失。論梵行句。加十滅諦名梵道諦名行行與滅為因是梵行相一十八字。論正文雲。梵行者。謂八聖道支。當知。此道由純一等四種妙相之所顯說(已上論文)。玄贊正文雲。十梵行。八聖道。名梵行相。當知。此道由純一道等四種妙相之所顯說故。是梵行相(已上贊文)。贊師取意之故。無加字失。粗食者直引論文故。定有加字失。加論有一百六十字。粗食者新加。   駁粗食者所示方便品科段章第十九   義科文科。其意各別。義盡文盡。各各不同。當今。方便品五分。天竺義科。正說等三周。支那義段。梵文繁重。譯有廣略。漢字改章。譯有新古。同本正妙。晉秦不同。異本經論。何得全同。所以義別新古。文異上下。妙法蓮華經。秦代所翻。法華經論。後魏所譯。文章起盡。雖有廣略。義緒一貫。以義貫文。文有開合。以文尋義。義無相違。粗食者。以義科同起盡。經論相違。謬諍科文。今駮偏執科段合解文義科。云爾。   駮粗食者方便品科段   粗食者曰。就方便品中。法華論判為五分。初歎所證所說法勝妙分。吾從成佛下。第二歎能說佛法師功德分。爾時眾中漏盡阿羅漢下。第三大眾定疑分。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皆當驚疑下。第四定記分。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下。第五斷疑分(已上粗食者語)。是則本論義科。非文起盡。其分名目。非本論名。疏師取意。然贊師分名。一兩同異。今示其文。初歎所證所說法勝妙分者。論文都無是名目。其論文雲。如是已說妙法功德具足(已上論文)。玄贊正文雲。初歎法勝妙分(已上贊文)。粗食者。取釋文用標名。還為繁重。此一愚失也。第二歎能說佛法師功德分。論文都無是名目。其論文雲。次說如來法師功德成就應知(已上論文)。玄贊正文雲。吾從成佛下。第二歎法師功德分(已上贊文)。粗食者。亦取釋文用標名。此亦愚之中重愚耳。第三大眾定疑分。第四定記分。第五斷疑分。此三分名。雖無論文。贊師所立。與他家略同。此五分科段。皆悉為義科。若名文起盡。有不了論失。粗食。釋生起次第雲。法為佛師。佛由法以成德。人為能顯。法依人以弘宣。第一歎法勝妙分。次第二歎佛勝妙分。諸聲聞。示於自所證。已為決定。聞歎所說。遂有疑生。故有第三定疑分。佛心所為。先已定訖。唱止邀其固請。亦令惡人退席。既爾分明。解釋其義。故有第四定記分。眾人之內。聞前所說。又有疑者。佛為重解。故有第五斷疑分。遂成五分(已上粗食者語)。粗食者。偷贊生起次第文。加第一第二等句。為自生起次第。所以得知者。引贊文則稱慈恩號。加自意則為粗食名。若稱慈恩為粗食者。是亦不爾。慈恩贊中無第一第二等句故。粗食者又雲。初就歎所證所說法之中。初總標法勝妙。後所以者何下。釋斯勝妙。就初所歎之法。略有二種。一者智慧。即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是也。二者智慧門。即其智慧門下是也。經所以者何至意趣難解。此釋前智慧門甚深。此門甚深。論牒經中。有八種甚深。羅什經。唯有六句。正歎所證所說法勝妙(已上粗食者語)。此科文。不論義科。不讚文科。羅什經有義無文。其第八甚深義。有標名中。故經不別開第六句義。第七句攝。難解之義。同第六句。三甚深即體用權實。故羅什經唯有六句。粗食者臆說。贊雲。今此文唯六句(已上贊文)。贊主不指三藏名。不開難解句。但為六句。朝談之意。此之謂也。粗食者。一向指三藏名。唯有六句。深背開合意耳。粗食者又雲。經舍利弗。至種種譬喻。自下第二歎能證能說佛勝妙。就此中二。一總句二別句。此即初句也。經廣演言教。無數方便下。是別句。就初句中。論牒經雲。如來成就種種方便。種種知見。種種念觀。種種言辭。展轉意言。由如來身。於所證理。成就自在。成就說因。是以。今說所證智慧。及智慧門二。皆甚深。何等名為說因成就。謂種種方便。種種知見。種種念觀。種種言辭。此四句名為總句。廣演言教以下。名為別句。以經下諸句。配此四句故。經廣演言教至令離諸著。此配第一種種方便。次下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為第二種種知見。次舍利弗。如來知見至解脫三昧。為第三句種種念觀。次深入無際。乃至本末究竟等。為第四句種種言辭。就此中。復以七句。釋第四種種言辭。羅什經。唯有初五句。而無第六第七二句。經深入無際。至未曾有法。此即初五句。名種種成就。理事空有。世出世間。未曾有法。皆深入故。能起種種言辭。經舍利弗至悅可眾心。此二句名語言成就。音聲從佛口出。故令悅眾心。經舍利弗。至不須復說。此第三句名相成就。真聖者令請法。假聖者令起去。故名為相。經所以者何至難解之法。此第四句。名堪成就。舍利弗等善根熟者。知佛成就第一希有難解功德。堪說法故。經唯佛與佛至諸法實相。此第五句名無量種成就。說不可盡實相者。謂如來藏。法身之體性不變故。佛智具知此實相體。窮源底故。名為究盡。經所謂諸法至究竟等。此顯第七佛所說法依證而說故(已上粗食者語)。不論本意。不玄贊正意。論成就意。許於圓佛化儀。粗食者意。評於經文起盡。又於生滅佛化儀。故自餘文中相違。準例思之。   助照如來使所傳方便品文句起盡章第二十   所釋本經。能釋本論。佛說為本。菩薩造論。所付經義難解。論家集義。五甚八甚為歎法。四成七成為歎師。秦代文句。起盡難解。是故。疏家略開廣開。寄言絕言。雙歎雙釋。諸佛吾科段。分別尋義。用論科文披疏。粗食者。謬用印度之義論。科段秦代之文句。非但不了文義科。亦即迷執論牒經。當知。尋文下義。用釋論科。判義上文。必依疏科。文科義科。其意稍別。義盡文盡。何必一等。餘殘之旨。蓋如是矣。文殘義殘。本論所說。或文盡義未盡。如三周等。或義盡文未盡。如重頌等。若得此中意。何論起盡之相違。得疏意故。論義易解。解論義故。經義易解。記疏論經。經論疏記。逆順通達。諸義泠然。今為鈍者。貫文令解。云爾。   助照方便品文句起盡   粗食者雲。邊主雲。就方便品長行。分為三。一雙歎。二雙釋。三雙結。就雙歎二智。先歎實。次歎權。諸佛智慧。甚深無量者。此歎實智也。其智慧門下。此歎權智也。從所以者何下。此雙釋諸佛二智也。佛曾親近至盡行諸佛道法。此釋諸佛實智也。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此釋諸佛權智。從成就甚深下。雙結諸佛二智。二就釋迦權實。亦分為三。初雙歎。次雙釋。後雙結。初吾從成佛已來。此歎實智。種種因緣下。此歎權智。從所以者何下。是雙釋二智。從如來知見。廣大深遠下。即是雙結釋迦二智也。無量無礙下。是結權智也。從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下。更舉權實。為絕歎之由。文為二。初舉絕歎之由。次舉絕言之境也。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者。即舉權也。言辭柔軟。悅可眾心者。舉實也。從取要言之。是指實境也。無量無邊。未曾有法。是指權境也。止者下。第二即絕言歎也。從所以者何下。是釋止歎之意也。從諸法實相下。即是甚深境界。不可思議故不可說。此判非理。且由諸佛法與釋迦分為二段。而有五失。一違論意失。二違結意失。三違自宗失。四違理失。五偏執文違義失。一違論失者。論諸佛釋迦不為別文。何故分二。故不可。違結意失者。為顯自身他身平等無二。多寶釋迦同坐。爾則歎釋迦即歎諸佛。何須別歎。三違自宗失者。彼自立圓教。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爾則歎釋迦即是歎諸佛。何勞別歎。四違理失者。諸佛所得二轉依果。若前佛若後佛。平等都無勝劣。歎一佛智。是歎諸佛智。何故分為二段。五偏執文違義失者。經文載諸佛言及吾字。故分為別段。是唯有語。都無義理。故為不可。彈曰。此亦非理。何者。汝所立五失。都非失故。初違論失。此亦不爾。論已為二義科。歎法義科。歎法師義科。歎法之初。置諸佛字。歎師之初。雲吾成佛。吾字訓我。即能說釋迦。所以諸佛與釋迦為二段者。廣開三顯一段。有五佛章故。一者十方佛。二者過去佛。三者未來佛。四者現在佛。五者釋迦佛。十方三世外。別立釋迦章。今此長行。略十方三世。名為諸佛。此釋迦佛法師。廣略俱單佛。粗食者。違經五佛章。背論歎二分。制令合兩分。不可之中亦不可。又次違結意失。此亦不爾。汝自身他身釋。深違論義。故本論八示現中。第八同一塔坐者。示現化佛。非化佛。法佛。報佛等。皆為成大事。故言圓教所說常住三身。俱體俱用。為成大事故。其大事者。依何等一大事。故汝偽引第三略。枉為第八義。顯文邪分別。何況深義味。豈不邪分別也。第三違自宗失者。此亦不爾。粗食者。一礙一無礙故。執同體邊。遮異體邊。汝今當知。異體之故。十方三世。各各不同。同體之故。一大法身。都無差別。一即一切故。常差別立。一切即一故。常平等存。所送違宗失。粗食者。未了一即一切義耳。第四違理失者。此亦不爾。諸佛所得二轉依果。有上無上。有差別故。自佛他佛。平等差別。具兩義故。粗食者。偏執平等。失差別故。凡無差別之平等。不順佛法。惡平等故。亦無平等之差別。不順佛法。惡差別故。是故。汝違理失。深為自害。第五偏執文違義失。此亦不爾。粗食者。存文遣義故。諸佛言。及吾字。許唯有語。已有語何無義。諸佛之言。詮眾多佛。吾之一字詮能說。已別自他。何無義理。本論文。已為二段。歎法之段舉諸佛。歎師之段指釋迦。粗食者。若合兩佛為一段文。五分之義。遂不極成故。粗食者雲。又彼雲。佛曾親近。百千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此釋諸佛實智。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此釋諸佛權智。此亦不爾。違論文故。論雲。佛曾親近至意趣難解。此釋前標阿含八種甚深。此即汝所立權。何雲釋實智。此則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故。又此八甚深。皆俱智門甚深。皆俱權智。何更須分權實之智。救曰。此亦不爾。粗食者。未了十種權實故。夫所釋有二。一者實智。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二者權智。其智慧門難入。經所以者何下。能釋有二。初第一第二兩種甚深。釋實智甚深。釋實智無量。次第三第四兩種甚深。釋權智深廣。粗食者。何能釋之中。闕實智釋乎。實智之上。豈無能證阿含文乎。理教權實。教行權實等八甚相攝。何但權智乎。粗食者又雲。又彼雲。吾從成佛已來下。此歎釋迦實智。種種因緣下。歎釋迦權智。此亦不爾。羅什經。雖置吾字。而論牒經。載諸佛字。而無吾字。明知。諸佛釋迦。不為別歎。臆說科段。有多過失。故不可依。可依論文。十種如是。如前已破。故不重述。救曰。此亦不爾。粗食者。未了開出故。論牒經文載諸佛字者。開出本經吾從成佛句。論文有吾從成佛已來句。初二舍利弗雖無吾字。第三舍利弗有吾字。初二舍利弗總句之故。粗食者。諸佛之句。未知開出。論牒經無吾字大妄語。第三舍利弗有吾從成佛已來句故。歎法諸佛段。歎師釋迦段。定可為兩段。粗食者。諸佛與釋迦。定為一段。背本經五佛。違本論二段。粗食者臆說合佛。多有過失。故不可依。可依論文吾從成佛。十種如是。前已救立。故不重述。   助照如來使所傳一大事章第二十一   依何等義。法華肝心。一大因緣。蓮華所顯。一者一實相。大者性廣博。事者法性事。一究事。圓理智行。圓身若脫。一乘三乘。定性不定。內道外道。阿闡阿顛。皆悉到於一切智地。是一大事。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切成佛。粗食者。未脫文字之桎梏。偏守得兔之一株。今施圓融大寂救。永脫文字之桎梏。云爾。   助照一大事   粗食者曰。山家釋一大事雲。一則是理。大則是智。事則是行。又一即法身。大則般若。事即解脫。又彼釋知見雲。知見者。知知於理。眼見法諦。法諦則無分別。以無為故。又彼釋開示悟入。以法華論一句。配自四釋。約位智門觀之四門。各別分別開示悟入。具如約位明者。開者即是十住位也。示者即是十行位。悟者即是十迴向位。入者即是十地位也。經雲。為令眾生。開佛知見。是不論佛果自知自見。今謂不爾。且彼釋一大事。是不應理。違論義故。論雲。彼一大事即開示悟入故。又彼釋開示悟入。此亦不爾。論以四番。釋開示悟入。論四番者。第一番者。約佛果說。第二番者約菩薩說。第三番約外道說。第四番者據小乘說。彼所釋開示悟入。不當論四番。故不可用。又彼釋知見不爾。違諸師釋故。如次下釋。救曰。初違論義失。此亦不爾。論四番所望不同故。一法具一切法故。如來知見具理義。智義。因義。果義故。具如記說。又粗食者。佛知見違諸師釋者。此亦不理。諸師未必佛前聽故。   駁粗食者所示一大事章第二十二   一大事者。三德祕藏之圓理。一乘究竟之圓事。故知。理事圓融。一切共有。佛知見者。佛知即法性。是故名能知。佛見即法性。是故名能見。能知能見之如來。所知所見之法性。俱名知見。今粗食者。全背圓事理。固執權教文。是故。駁未究竟義。令悟究竟理。云爾。   駁粗食者所示一大事   粗食者雲。一大事者。即是一乘。此一乘。即教理行果。是即開示悟入。何以知然。涅槃經雲。大事者。所謂佛性。又畢竟二。一莊嚴畢竟。二究竟畢竟。莊嚴畢竟者。謂六波羅蜜。究竟畢竟者。一切眾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即是佛性。以是義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悉有一乘。無明覆故。不能復見。由此文知。一大事者。即是一乘。佛知見者。正智及真如。並名知見。真如為知見性。正智為知見用。知見性相。俱名知見。或知謂正體智。見謂後得智。此二是用。能照真俗故。此二本性。即是真如。合名知見。何以為證。即法華論雲。佛知見者。如來能證。以如實智知彼義故。法性真如名為如實。法真性故。即是所證義理。境界俱名義。此說不理。何者。粗食者。所立一乘。待二之一。待小之大。待理之事。故名同義異。又教理行果。通權實故。開示悟入。俱因俱果故。粗食者所立權教理行果者。眾多一究竟道故。不是法華分。又所引涅槃文。都不相似粗食者義。究竟畢竟者。一切眾生所得一乘。粗食者極成之宗。定性二乘。畢竟無性。并此三種性。不令具二之畢竟。何以證唯一佛乘。已不涅槃意。判小分一切故。又粗食者所立佛知見。不是真佛知見。能知見佛。未洗有為垢故。唸唸生滅故。所知見真如。三乘同座故。三獸同渡故。此偏真理攝故。又粗食者所執。正體。後得。二種智用。雖能照真俗。然但照偏真之真。照生滅之俗。不能照中真之真。照即是之俗。是故。不是法華之正意也。法華論所說佛知見者。成大菩提無上涅槃。無上佛知見。不相似粗食者所立佛知見。法性真如。有名同義異故。粗食者又雲。開示悟入有三釋。第一雲。開者。雙顯法身報身涅槃理。菩提智。二種無上。歎勝令欣。示者。別顯法身涅槃。三乘無二。本來而有。令其修證。悟者。別顯報身菩提。本有種子。令修果生。俱明斷德智德。既證此二。利樂眾生。應物現形。應機說法。即是化及他受用。名為恩德。入者。上總別雖顯佛果無上用同勝。未知。如何可能證獲。今顯能得能證之因。故名為入。方便品。唯為上根。通說若因果。若菩提涅槃。開示悟入。以為一乘。譬喻品中。為中根者。但說於悟佛知見牛車。菩提智德一乘。由唯迷因智。不迷因果智理故。化城喻品。為下根者。但說於示佛知見寶所。涅槃斷德一乘。由迷果不迷果智因理智故。第二解雲。今此四義四總依佛性法身智體。以為一乘。說諸眾生。悉有佛性。名之為開。典宣分別。名之為示。此是法佛性。此是報佛性。此是緣因性。此是緣性。此是理性。此是行性。此等名示。種種分別。令其生解。名之為悟。勸物起修。令其入證。名之為入。第三解雲。開示悟三。即依佛果大般涅槃三事解之。摩訶般若。即開佛知見。解脫即悟佛知見。法身即是示佛知見。上來三事。即是證入大般涅槃。此必有因。是名入佛知見。今此三解。唯取所詮智慧。名曰一乘。能詮之教門。即如前說也。開示悟三。明佛果乘。入之一種。明佛因乘。因乘雖通三無數劫。今此唯取第二劫後。論令證不退位故。此說非理。所以者何。此三釋者。略寫玄贊文。雖然。都不得贊意。況同圓教旨。法華論依何等義。其意甚深。今粗食者。固執門外之牛車。為開示悟入之佛果。又執歷劫菩薩。偏取入為佛之因。雖取第二劫後。有名無實故。不是法華開示悟入。冀圓宗明匠。謬莫許斯。論四番釋。未必皆不退故。   助照如來使所傳無二無三章第二十三   無二無三者。遮權教之神劍。示實教之南車。所以門外三車。對露地而息轍。中路化城。望寶處而滅化。歷劫遙遼。閉於圓機。灰斷深坑。填於定性。乃有粗食者。執權迷實。不捨木馬。迷真留俗。常執楊葉。嫌四教正義。躊躇一大岐。今示正義。俱入一乘。云爾。   助照無二無三   粗食者曰。山家雲。但一佛乘者。純說佛法之圓教乘也。無有餘乘者。無別教帶方便有餘之說。無二者。無般若中之帶二。亦無三者。無方等中所對之三也。如此二三皆無。況三藏中三耶。今謂非理。彼所立四教。不極成故。依彼四教。而判經文。亦不極成。此說非理。山家四教。上已極成故。依彼四教而判經文。亦得極成。粗食者又雲。有雲。無緣覺聲聞之二。無偏菩薩之三。此亦不然。此法華經。唯破二乘執而不破大乘。何以得知大乘非所破。譬喻品雲。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若言大乘亦所破者。應言大乘而度脫之。雲何說然後以大乘度脫之。此說非理。何捨權大乘與捨權一乘。同等無異。帶權一乘與帶權大乘。名同義異。教別。證圓。何得不是捨權大乘。不得一例閉正直道。   駁粗食者所示無二無三章第二十四   重譯經論字。謬句稍易知。今經并論文。前後五度譯。晉秦隋三代。翻譯五三藏五本無第字。再治本亦無。博陵玄贊文。有第二三字。此文古師義。加勘梵為別。粗食者。忽忘夕製誡。亦加譯家略。更為救謬義。又引三周文。今駁未了義。永停吠影聲。云爾。   駁無第二無第三   粗食者雲。經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又言尚無二乘。何況有三。勘梵本雲。無第二第三。從勝至劣數。佛乘第一。獨覺第二。聲聞第三。無第二獨覺。無第三聲聞。非無三乘之中大乘體。翻譯家略。故雲無二亦無三也。何以得知大乘非所破。此經三周中。唯雲無二不言無三故。此說非理。何者。未練五度譯。偏勘梵本文。背三藏五譯。執疏師一文。又案經文。雲無二亦無三。又雲何況有三。即又雲。此經三周中。唯雲無二不言無三故。此言自語相違。無二亦無三。豈不法說周。若許法說周。何言此經三周中。唯雲無二。不言無三耶。已忘本文亦無三。謬言不言無三。近文已迷。何況玄旨。三周無二。約執重人。夫大乘有權實。俱同期佛慧。是故。亦開亦會。不用破名。小乘有定不定。別期小果。是故。亦破亦開。回心向大。河海不同。何執權大也。方便之故。暫用三乘。真實之故。唯一無三。   助照如來使所傳三車體章第二十五   三車體者。眾釋非一。約分段宅。暫存假體。望露地車。都無實體。所以無二體者。唯一佛乘。一乘體者。平等法身。法身之體。不變義故。實相者。如來藏法身之體。言法界者。名為法性。彼法性者。名為一切諸佛菩薩平等法身。平等法身者。真如法身。故知。諸法實相。正是車體。本經本論。已說如是。今粗食者。固執假智。為一車體。甚為可笑。庶圓機後進。令捨假取實。云爾。   助照三車體   粗食者曰。山家雲。依天台智者明。諸法實相。正是車體。一切眾寶莊嚴。皆莊嚴具耳。至賜車文中。當點出。今謂不爾。有二失故。一違教失。二能所不別失。違教失者。經雲我為汝等。造作此車。此即無漏種智。從因生。故名造作。是有為無常義。彼諸法實相。此真如理。不從因生。雲何造作。是名違教失。此說自害。門外三車。是假不實。有為無常。是故。三車俱開。同歸一車。其一大車者。經雲。以眾寶物。造諸大車也。都不同彼門外三車。吾為汝等。造作此車。此門外車。無能所造寶物。是故假空。今一大車。能造寶物。此數不少。所造大車。其數無量。門外三車。依他緣生所造作故。唯假不實。露地一車。真如緣起所造作故。唯實不假。法身流轉外。更無他物故。又能所不別失者。彼出經體雲。諸法實相。以為經體。爾則。經是能詮。即阿含甚深。亦名教門。牛車是所詮。此即證甚深。汝以一實相。名經名車。故能詮所詮。則不別失。此說非理。經教文義。有差別故。聲名句文為能詮。妙法華經為所詮。妙法言教為能詮。實相理為所詮。理教權實。教行權實。其義相通。山家主質體。不是形體體。粗食假智體。不是主質體。能所已別。何有不別乎。粗食者又雲。山家雲。經雲。皆是一相一種。能生淨妙第一之樂。合上大車譬也。一相是實相。即法身。一種是智。般若。能生淨妙樂。樂即無苦。名為解脫。三德具足名摩訶衍。此亦不爾。違經文故。經雲乘此寶車。直至道場故。爾則。十地位中。未得大般涅槃。雲何名乘寶車。此說非理。分證故證真如性分。豈不乘寶車哉。其真如性者。本來具眾德。一得一切得。若得大般涅槃。名乘寶車者。何故。經雲直至道場。未到果地。已乘寶車。豈不分證乘車哉。性乘。隨乘。得乘次第之故。雖不圓義。不次第故。同時具足故。三德圓融故。本來乘性三德乘。乘隨相似分證乘。乘得妙覺究竟乘。乘義非一。是故不相違。粗食者又雲。有寶所牛車不別失。若言三點具足大涅槃名大車者。是則寶所。未得寶所。何經雲乘此寶車直至道場。若爾。已乘大車。何出門外更索車。答若菩薩大子。已乘因車。未得果車。故須更索。二乘小子。不見羊鹿車。故更隨父更索。故無妨。又經雲與無量無邊佛智慧樂。令其遊戲。此一切種智。是有為故。故雲遊戲。若大涅槃名大車體者。雲何遊戲。真如妙理。是無為故。不應遊戲。此說非理。何者。粗食者。未了六即故。見究竟即三點涅槃。難初五即三點涅槃。乘此寶車者。是分證車。不是究竟。約寶所具六即故。分證寶所。分證寶車。其義不異。但有少別耳。門外牛車為出分段故。暫存假車。已出分段故。其假體無。是故更索寶車。三乘一乘。俱出分段。其一乘之子。初後不索車。彼三車之子。有四句文。具如文句。粗食者。都不了他宗。隨自邪推。設此偽難。又雲。一切種智。是有為故雲遊戲。此亦不爾。粗食者所執一切種智。依他之故。且應有為。又真如妙理。偏真無為故。闕隨緣義。是故。不應遊戲。山家所立一切種智。證甚深故。不是有為。理隨緣故。不礙遊戲。豈執偏真擇滅。疑中真寂滅哉。粗食者曰。又彼出羊鹿車體。同古人說。無學位中盡智無生智。以為羊鹿車體。以是義故。車在門外。若未出時。已乘是乘。爭出火宅。何故。復言車在門外。若先在外等。乘何而出。然若但乘通因果。三十七品。斷見思惑。皆是因乘。盡無生智。皆名果乘。要因因乘斷除惑盡。方得果乘無生智。故言車在門外。但果正。因傍。就果乘無生智故為言。車在門外。今謂不爾。有二失故。一違理失。二違教失。違理失者。若以二乘盡無生智為車體。彼亦已得。雲何言不得故。出門更索。違教失者。法華論雲。第一人者。以世間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戲。後令入涅槃故。此即有漏假解。故名世間。彼無學位盡無生智。是無漏智。名出世間。若爾。何論名世間。三乘之教。合名為門。理出教外。故名門外。此門者三乘因行。果出因中。故言門外。此說非理。不了他宗故。盡無生智為羊鹿車體者。光宅古義。粗食者。偏見文句第五文。未勘文起盡。偽設二違。未知玄文說車體章。故致此迷失。主質之體。形體之體。其義不同。主質之體。必在所求。形體之體。必在所顯。因乘果乘。乘不乘義。如常所說。但義旨天懸。名同義異。蓋謂斯矣。夫乘假四車出分段。意生身等未得免。為免微苦更索車。何無生智故作更索難耶。粗食者。未知界內無生智。未知界外無生智。是故。邪推偽作違理失。又法華論第一人者。以世間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戲者。其世間有兩種。粗食者。以粗相三界世間。為第一人分。是故。有此迷倒。論意。約細相三界世間說。若言粗相三界世間善根等者。於勢力人。更增其疾。違教失者在粗食。不是天台所說義。粗食者曰。山家。三乘俱索車。非唯二乘。今謂不爾。唯二索。非菩薩。然此義細。故為末學。更指其事。廣演分別。諸有智者。莫厭繁重。索車義中。先以二門分別。先辨二乘。後明菩薩。辨二乘中。復開四門。一辨宅相。二辨出宅相。三明索車。四明乘牛車。辨宅相者。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是名為宅。然今法華意。指分段而名為宅內。變易生死。是名門外。二明出宅相者。復分二門。一辨獨覺。二明聲聞。辨獨覺中。先明有學。後辨無學。明有學者。經四生或百劫。證無學果。是名出宅索車。辨無學者。獨覺無學。回心向大即得變易。是名出宅索車。若後辨聲聞不還果回心者。聲聞四果。回心向大者。隨其果位。出宅久近。若舍利弗等無學果人。即身得變易身。永離分段。是名出宅索車。若不還果回心向大。經一大生。方得變易。是名出宅索車。然不還有七種。更須分別。約一來果回心向大。經一二生。斷欲界後三品惑。上二界八地七十二品惑盡得變易身。名出宅索車。預流果人回心向大。經七生斷三界九地八十一品俱生惑竟。方得變易身。名出宅索車。作何行事名索車。謂為得初地生法二空智。而勤修聞思修三慧等。是名索車。問經幾何劫。勤修三慧。至初極喜地乘牛車。答約此義而更廣分別。若獨覺無學回心向大。經十千劫到十信初。聲聞無學回心向大。舍利弗等。經二萬劫到十信初。不還果四萬劫到。一來果六萬劫到。預流經八萬劫。方到十信初。從此十信到初極喜地。同經一大阿僧祗劫。十信以前。隨果差別。雖有久近。入初僧祇。皆同無優劣。到極喜地。證得人法二空。無漏後得智。方名乘牛車。此說非理。所說之義。不正義故。辨宅相中。變易為火宅。無正文故。義準有妨。有智可解。更不道也。獨覺之中。證無學果。是名出宅索車。此亦不爾。雖出分段家。然未必索車。何證無學果皆名為索車。又汝執麟喻獨覺出無佛世。隨誰索事。如是等類。其義非一。豈可一例耶。又無學獨覺。回心向大即得變易。是名出宅索車。此亦不爾。回心向大義。不決定故。不定獨覺未得變易。聞法華經回大。決定獨覺得變易身。法性土中。住三昧位。經十千劫。聞法華經。回心向大。若許此正義。汝義不極成。又雲。舍利弗等無學果人。即身得變易。身永離分段。是名出宅索車。此亦不爾。舍利弗。聞法華經回心向大。燒最後身。誓經於餘國。大目犍連。聞法華經回心向大。其最後身。被打殺於梵志。摩訶迦葉。聞法華經回心向大。荷付法衣。期其身於星散。侍者慶喜。聞法華經。回心向大。其最後身。散四分於河中。如是等無學聲聞。捨其即身得意生身。名為變易。故莫言留有根身於同行前示灰滅。聲聞地辨抉擇。非一乘正義故。增壽變易諍論章。具出二乘變易義。是故。此章不具出。又雲。若不還果回心向大。經一大生方得變易。是名出宅索車。此亦不爾。都不分配三生六十劫故。又雲。然不還有七種等。乃至得變易身名出宅索車。此亦不爾。汝所立變易身。不同勝鬘經說。毘曇。成實。婆沙。俱捨并涅槃經。智度等論所說。非一準故。粗食者所說雜亂故。義不極成。又雲。作何行事名索車。謂為得初地生法二空智。而勤修聞思修三慧等。是名索車。此亦不爾。汝所立二空智。假智不實。何捨假索假。法華大意。捨假索實。豈得同然哉。又汝所立十千劫到。二萬劫到。四萬劫到。六萬劫到。八萬劫到等者。影略涅槃經五種病人文。依此經文。到十信初。都不正義。如賓法師融文集廣說。約分段死。權教所說。不為究竟。是故。汝所說乘牛車者。全不極成。粗食者又雲。彼明菩薩者。頓悟菩薩。極疾利根。經一劫十劫到十信初。極遲鈍根。經十千劫到十住初。初地以前凡夫菩薩。猶居分段宅內燒故。不名索車。然為得初地牛車。勤修三慧。故義以名為索車。初地以上菩薩。已證得人法二空根本智牛。人法二空後得智車。故經雲乘此寶車。直至道場。又雲乘此寶乘。遊於四方。此義下當更分別。此說非理。利鈍雖異。期權位故。又初地以前凡夫菩薩。猶居分段宅內燒故。不名索車。是則三藏意也。又雲。然為得初地牛車。勤修三慧。故義以名為索車。此亦不爾。三慧之名。名同義異故。乘此寶乘者。非唯二乘故。未乘寶乘菩薩人。同羊鹿故。未遊四方故。粗食者義。終不極成。   駁粗食者所示三車體章第二十六   一人傳妄。百人傳真。今粗食者。假名於法相。欺義於後學。遂為助邪義。引相似文。今為濟自他。略示一兩妄。云爾。   駮三車體偽   粗食者曰。牛車有二。一因車。二果車。佛果牛車。以四智中一切種智為性。即後得智。因位車。以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中種智為體。即後得智。故經。數言究竟令得一切種智。前一大事。雖取理智。本智。後得智。總名一乘。今唯取後得智名車。根本智名牛。此說不理。牛車有二故。非先三後一故。隨同時四車故。自語相違故。因車之體。果車之體。不同智故。四智之中無一切種智名故。有為後得智故。因位車體。妙觀察智。平等性智非宅內所得故。粗食者所立二種牛車。非法華正意。今法華究竟令得一切種智。非有為生滅智故。證甚深智故。粗食者又雲。問羊鹿車體。正取何。答取二乘無學。解脫道後。世間定心唐指此為羊鹿車體。此即二乘所得有漏後得智是也。故論雲。第一人者。與世間種種善根三昧功德。令彼遊戲。後令入大涅槃故。此有漏後得智。不能了一切法。故出門不得。可須更修義言索車故。若爾。雲何經下合喻。雲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道禪定等。而自娛樂。答彼是此牛車之莊嚴具故。又無漏身中所有諸法亦名無漏。此說不爾。以有漏後得智。為羊鹿車體故。釋迦聖教中。無有有漏後得智也。自下。此羊鹿車體。影略沼法師法華義決。其義決中。無有有漏後得智文故也。論第一人與世間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喜(已上論文)。示字與字。其意不同。又泯方便二字。隨世間三乘根機。而為說。故言世間。非是世間有漏後得智。出宅入城。雖有小別。然忍苦之義。都無別異。是故經雲。以無漏根力覺道禪定等。而自娛樂。其三乘人。以無漏三十七等法。而自娛樂。豈得言有漏後得智哉。問門外索車。為三乘人並悉索車。為唯二乘。答有二解。一雲。通三乘索。文無簡故。舊德說故。經諸子故。二雲。唯二乘索。非菩薩索。何以故。宅喻分段。得出分段名為出宅。二乘出分段得無學果。故名門外。菩薩出分段在於初地。故名門外。二乘無學。未得法空種智。當能修學。名索車者。十地皆修。故恆可索。若爾。即應菩薩元不乘車。何經雲乘此寶車。又雲遊戲。正應會雲菩薩乘因車故。雲乘此寶車遊戲。而進索佛果種智故。經說諸子。此說非理。雖寫沼公義決。然多有闕略故。初言。問門外索車。為三乘人並悉索車。為唯二乘。答有二解。一雲。通三乘索。文無簡故。舊德說故。經諸子故(問門外以下具出決文)。今粗食者。矯祕闕於答有二解下一十四字章。所以上下文勢不相嗣。義理一途違沼公。又決雲。二雲。唯二乘索。非菩薩。何以故。宅喻分段。得出分段名為出宅。二乘出宅得無學果。菩薩出宅在初地。二乘無學。未得種智。當能修學。名為索車。初地已上。得種智車。故不須索。若以修學即名索車。十地皆修。故恆常索。若爾。即應菩薩元不上車。何得說言乘車遊戲(二雲以下具出決文)。今粗食者。加文闕句。數行非一。所以背義決文。全違本經。其決意。恐違本經。又推古德並立二義。粗食者。削劫一義。是一不可也。又第二義。菩薩出宅文闕數行字。為經生脫。為粗食略。其文雜亂。非熊非羆。又決雲。又論雲。前令入不退地。示與無量智業。初地已上得智業。雖知修學。經不雲索。說遊戲故。二乘出宅。未得種智。未至初地。可能修學義名索車。又論雲。其第一人與世間種種善根三昧功德。令其遊戲。後令入大涅槃。以與人天世善。未得其真。可須言索。菩薩不指羊鹿。初地已上得真。所以菩薩不索。或有說雲。初機虛指。故車須索。或雲。宅內聞三。門外見一。不知誰一。是故須索等。皆非實說(又論雲前令入不退地以下。具出論文)。今粗食者。以沼法師引論會釋。全為邪會。私立正會雲。菩薩乘因車。故雲乘此寶車遊戲。而進索佛果種智。故經說諸子。粗食者所立正會。深背本決。所以者何。決意立二解。初解中。許三乘通索。第二解中。大不索。是以。沼公雖不正義。不違經文。不背宗義。今粗食者。泯第一解。第二解。未立大索會。豈非違經背決者哉。粗食者又雲。問古解羊鹿車體。即取涅槃。經合羊車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法華論亦云後入涅槃故。取後得而為三車體。據何經論。答若經合鹿車。雲求自然慧。即是後得智。經合牛車。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等。復論雲第一人者。以世間種種善根三昧功德等。據此等文。明知。取智為正。非取涅槃。若爾。自求涅槃文。亦後入涅槃文。雲何會釋。後得智是涅槃上根。故名涅槃。又求羊鹿為涅槃。故不以涅槃合於羊鹿。若爾。他亦會釋雲。涅槃是智慧性故名智慧。三昧性故論名三昧。理實以涅槃為三車體。此亦何失。答取涅槃文少故不正。取智文多。取多文而為正義。可會少文。何以故。合鹿車文雲。求自然慧。合牛車文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等。但合羊車文。雲自求涅槃。故取二文為正義而可會一文。何者。求聲聞智。為證有餘。無餘雲自求涅槃。非謂涅槃以為車體。故取涅槃即違多文。取智即順多文。經雲。我以無漏根力等。而自娛樂。又雲。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應當等心。各各與之。若雲真如雖一。然說十種或十如等。據能證說雲有無量及各各。此有何過者。不然。說智為車。理為寶所。此有何違。若取涅槃為車。則車與寶所都無差別。又前第一雲。究竟令得一切種智。又論。令入不退地。與無量智業故。又經雲。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又雲。佛種從緣起。又雲。乘是寶車。直至道場。又雲。乘是寶乘。遊於四方。又說。根等諸功德法故。又雲。我今為汝等。造作此車故。粗食者此說非理。何者。寫取決文。斷章次文。背彼決文故。其本決。次有菩薩不索車得名出宅坐不章九行文。粗食者。全闕此章。義次間斷。又古解段。文句多略其決雲。問三車門外。出此車體。有多不同。古解即是涅槃。今說即取後得正智。取涅槃為車體。經論明文。經合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論雲。後令入涅槃故。後得智。而作三車。復何文據。答亦經論明文。羊鹿。說為後得。論雲。第一人者。以此世間。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戲。後令入涅槃故。既雲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明非涅槃。合牛車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愍念安樂等。明非涅槃。若爾。前文如何會釋。答涅槃相故。名為涅槃。又求羊鹿為涅槃。故不以涅槃合於羊鹿。若爾。他亦釋雲。知見性故。三昧性故。名知見等。理實涅槃。此復何爽。答曰。違多文故。合鹿車雲。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合牛車雲。愍念安樂。度脫天人。又雲。我以無漏根力等。而自娛樂。又雲。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應當等心。各各與之。不宜差別。若是涅槃。豈雲無數各各與之。若雲真如雖一。然說七種或十如等。據能證說雲有無量及各各等。此即何過者。不然。說智為車。理為寶所。此有何違。總說為理。若唯取理。即闕菩提。今者取智。智斷具足。況復前第一。雲究竟令得。一切種智。又論。令入不退地。示與無量智業故。又經雲。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又雲。佛種從緣起。又雲。乘是寶乘。直至道場。又雲。乘是寶乘。遊於四方。又說。根力等諸功德法故。又雲。我今為汝。造此車故(已上決文具出)。今粗食者。義推改文。永迷後學。若欲立私義。可置私謂字。若欲依義決。可標其名。輒影略沼公義。立偷粗食之名。所以義亂文濫。夫理與涅槃。其義不同。理通凡聖。涅槃唯聖。其本體性。雖稍同等。隱顯已別。粗食者。改沼法師若唯取理。以為若取涅槃。已卻唯字。何以簡持。若以當果涅槃為體者約證乘。若以理為乘體。約教乘行乘體性。若以智為車體者。約導行之智。舉智得行。智牛行車。以為正義。何宗違此。但權實有別。淺深不同耳。粗食者又雲。理喻寶所。先有非今作。有為智修生。又從種生。始造作等。問若以造作文證智為車體者。說化城言造作。化城應智。答彼化城。但造名無實體。故非例之。若化城。但造名無體者。不應稱入。答暫息苦故稱入。問若爾。何故化城。羊鹿車。但名無實。城稱入。不雲登車。答城車俱雖無實。然而化城息苦。故稱入。有漏後智。不知諸法。故不雲登車。此說非理。多妄說故。義決文雲。理喻寶所。先有非今作。有為修生說造作等。不可說言化城雖理。亦說造作。彼但造名無實體故。牛車同彼。了應捨之。若取實理。不說造作。廣有多證。繁不具引。故以寶所喻理。車喻智勝(已上決文具出)。粗食者。加種生始造等。證自問自答。其息苦之義。車城同等。夫城對有餘稱入。車對證乘不登。今粗食者。約車無息苦義。又有漏後智。不知諸法。故不雲登車。此有漏後智。全妄語也。   守護國界章卷中之下   守護國界章卷下之上   釋氏最澄撰   彈粗食者謬破一切有情皆悉成佛章第一   彈粗食者謬破定性二乘入無餘後回心章第二   彈粗食者謬破報佛智常章第三   彈粗食者謬破真如所緣種子章第四   彈粗食者偏破有漏生無漏章第五   彈粗食者偏破定教前後章第六   彈粗食者謬破教權實章第七   彈謗法者偽示五種性差別章第八   彈謗法者偽建立畢竟無性有情章第九   彈謗法者偽示無種性有情相章第十   彈粗食者謬破立別教一乘章第十一   彈謗法者偽示法華權實章第十二   彈粗食者謬破一切有情皆悉成佛章第一   粗食者曰。有執一切有情。皆悉成佛。無一不成。何以故。一切有情。以皆有真如理性及阿賴耶識故。又涅槃。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凡有心者。悉皆當得阿耨菩提故。又雲非佛性者。所謂牆壁瓦礫。非情之物故。依此教理。一切悉皆。有佛種性。皆當成佛。已上似寶公詞。今破雲。汝執不然。所以者何。違教理故。教者。善戒經雲。住無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故。雖設有發心。及行加行。終不能得阿耨菩提。此證有無性有情。不成佛文也。彈曰。此說非理。何者。未得善戒經上下文意故。其善戒經文意者。謂假名菩薩摩訶薩。雖設有發心。及行加行。無圓實菩薩。緣因佛性。終不能得阿耨菩提。又未開權故。不說顯了圓實緣因故。若法華已開文雲。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其善戒經文無菩薩性。地持論非種性。瑜伽論住無種性者。是指客性。其本性者。即善戒經中本性。地持論性種性。瑜伽論本性住種性。此本性者。在諸眾生陰入界中。是故。善戒經雲。言本性者。陰界六入。次第相續。無始無終。法性自爾。是名本性(已上經文)。解曰。陰界六入。次第相續者。緣起有為也。無始無終。法性自爾者。不變法性。法性隨緣。名為有為。是故。眾生之本。即是法身。故經雲。即是法身流轉五道。名為眾生。問粗食者。此經本性。取何句義。為法爾種。若取陰界六入。次第相續句。為法爾種者。畢竟無性。具有三科。何立無性。若取無始無終。法性自爾句義。為法爾種子。即違勝天王經。大般若經。無上依經等。其法性者。非所作故。勝天王經雲。勝天王白佛言。世尊。雲何法性不可思議。佛言。天王。在諸眾生陰入界中。無始相續。所不能染。法性體淨。一切心識。不能緣起。諸餘覺觀。不能分別。邪念思惟。亦不能緣。法離邪念。無明不起。是故。不從十二緣生。名為無相。則非作法。無生無滅。無邊無盡。自相常住(已上經文)。解雲。在諸眾生陰入界中者。明能持三科。即善戒經文。雲陰界六入。次第相續。文義全同也。又則非作法。無生無滅。無邊無盡。自相常住者。明所持本性。即善戒經文。雲無始無終。法性自爾。文義無異。又大般若經雲。最勝復言。雲何法性甚深。微妙不可思議。佛言。天王。如來法性。在有情類蘊界處中。從無始來。展轉相續。煩惱不染。本性清淨。諸心意識。不能緣起。餘尋伺等。不能分別。邪念思惟。不能緣慮。遠離邪念。無明不生。是故。不從十二緣起。說名無相。非所作法。無生無滅。無邊無盡。自相常住(已上經文)。解曰。如來法性者。明所持本性。其在有情類蘊界處中者。明能持三科。善戒經文。與此經文。符契無違。豈執本性文。為有為無漏種子耶。又粗食者。所引善戒經文。雲住無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故者。善戒經中。都無此文。粗食者。不尋經文。習古章偽。誑後學徒。何非悲痛哉。今引經文。悟彼後學。其善戒經。一部九卷。宋劉氏都建業。沙門求那跋。宋言功德鎧。譯之。爾時無補特伽羅梵音文。今粗食者。引經雲。住無種性。補特伽羅。固為大妄語。其善戒經第一卷善行性品雲。菩薩摩訶薩。若無菩薩性者。雖復發心。勤修精進。終不能得阿耨菩提。是故當知。非因發心。勤修精進。有菩薩性。以是義故。菩薩性者。名之為支(已上經文)。解曰。此經正意。假名菩薩。雖復假名發心。勤修精進。終不能得圓滿阿耨菩提。非因假名發心。勤修精進。有圓菩薩性。是故當知。菩薩摩訶薩。若無菩薩性者。三乘之中。菩薩乘也。非是人天無菩薩性。問何以得知圓阿耨菩提耶。答瑜伽論雲。為所依止。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圓滿者。即圓教菩提。若不爾。經文菩薩摩訶薩句。名為何人。若言其經菩薩摩訶薩者。對揚菩薩者。此亦不爾。其經對揚。即始終優婆離為對揚。非假名菩薩。更是何色菩薩。有心智者。用心閱經耳。粗食者又雲。涅槃經雲。我於一時。經中說一乘一道。一行一緣。乃至一切有情。同到一有。我諸弟子。聞此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須陀洹。乃至阿羅漢。皆得佛道。此證有決定趣寂聲聞。不成佛文也。此即會法華經。說一乘意。何者。我昔。法華會中。說唯一乘。無有二乘。此據不定種性二乘。決可成佛。密意說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非謂彼定性二乘亦成佛。而唯說一乘無二乘。若彼定性二乘。皆同成佛者。何故言不解我意。又如何言除佛方便說(已上粗食者語)。彈曰。此說不理。何者。彼涅槃經意。文說佛滅度後。二十一諍論之中。第十八一乘三乘諍論。不會法華經文。又其諍論對曰。若善男子。我於經中。說須陀洹人。人間天上。七返往來。便般涅槃。乃至雲。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須陀洹。至阿羅漢。不得佛道(已上經文)。初諍不解我意。皆得佛道。後諍不解我意。不得佛道。夫得意俱是。失意俱非。問其得意何。答佛說諍論所由故。即其經雲。為國土故。為時節故。為他語故。為度人故。為眾根故。於一法中。作二種說。於一名法。說無量名。於一義中。說無量名。於無量義。說無量名(已上經文)。今粗食者。引此諍論文。判法華一乘。背法華義。違涅槃意。當知。初諍論執實失權。故不解我意。後諍論執權失實。故不解我意。今天台正義。雲方便之故。說三乘教。暫成不成。故法華雲。除佛方便說。又真實之故。說唯一乘。五性皆成。故法華雲。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又雲。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莫言不定聲聞。不定性菩薩。本經。釋論。無不定別判故。廣破如第十二章。粗食者又曰。或有愚夫。不解佛此密意。偏執經文。唱言。以如來說唯一乘無二乘。明知。定性二乘。不定性二乘。皆悉成佛。彈曰。粗食者所指愚夫者誰人耶。若言定不定性。皆悉成佛者。是愚夫者。釋迦。毘盧遮那佛。多寶佛。天親菩薩。堅意菩薩。真諦三藏。日照三藏。實叉難陀三藏。眾賢三藏。智儼三藏。流志三藏。金剛智三藏。無畏三藏。不空三藏。般若三藏。竺道生。南嶽。天台。杜順。法寶。靈潤。灌頂。利涉。智威。慧威。法藏。元曉。慧苑。通玄。澄觀等。皆俱同雲定不定性。皆悉成佛。豈可愚夫。粗食者又雲。然勘經梵本。言無第二。無第三。謂列三乘中。菩薩第一。獨覺第二。聲聞第三。故應經言無第二獨覺。亦無第三聲聞乘。唯翻譯家。略闕第字耳。彈曰。粗食者。勘經梵本。深足可怪。昔聞專住。凌羅什於維摩。押玄奘於深密。今見溢公。加梵本於護什。勘存略於提支。粗食者曰。言除佛方便說者。我昔說有聲聞獨覺。是方便說。非真實理。此復如何。我昔在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言有聲聞獨覺乘。是真無漏。不繫三界。是以。方便隱不定性二乘。而顯定性二乘。今法華會中。說無二亦無三者。是隱決定種性。而顯不定性。故雲除佛方便說。故方便品偈言。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未曾說汝等。當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解雲。四諦教時。所以不說不定性二乘成佛者。由彼根機。猶未熟故。我今法華會時。其根已熟。授記時至。是故。決定說無二唯一。彈曰。此說不爾。偽立定不故。天親攝論。佛性論。約小乘義。立定不定。若望大乘。一切聲聞。皆為不定。具破此執。如後章。粗食者又雲。又華嚴八十卷經如來出現品雲。如雪山頂大藥王樹。即於二處。不得生長。然亦於彼。曾無厭捨。所謂地獄深坑。及水輪中。如來智慧大藥王樹。亦復如是。即於二處。不得生長。所謂二乘。墮於無為廣大深坑。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也。此是說趣寂二乘及畢竟無性。終不成佛。彈曰。此取意證文。都不應理。何者。不經本意故。今抄正經文。令改迷方心。八十華嚴經第五十一卷。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二雲。復次佛子。如從水際上至非想非非想天。其中所有。大千國土。欲色無色眾生之處。莫不皆依虛空而起。虛空而住。何以故。虛空普遍故。雖彼虛空。普容三界。而無分別。佛子。如來智慧。亦復如是。若聲聞智。若獨覺智。若菩薩智。若有為行智。若無為行智。一切皆依如來智起。依如來智住。何以故。如來智慧。遍一切故。雖復普容無量智慧。而無分別。佛子。是為如來心第六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復次佛子。如雪山頂有藥王樹。名無盡根。彼藥樹根。從十六萬八千由旬。下盡金剛地水輪際生。彼藥王樹。若生根時。令閻浮提一切樹根生。若生莖時。令閻浮提一切樹莖生。枝葉華果。悉皆如是。此藥王樹根能生莖。莖能生根。根無有盡。名無盡根。佛子。彼藥王樹。於一切處。皆令生長。唯於二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地獄深坑。及水輪中。然亦於彼。初無厭捨。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亦復如是。以過去所發成就一切智慧善法。普覆一切諸眾生界。除滅一切諸惡道苦。廣大悲願。而為其根。於一切如來。真實智慧種性中生。堅固不動善巧方便。以為其莖。遍法界智。諸波羅蜜。以為其枝。禪定解脫。諸大三昧。以為其葉。總持辯才。菩提分法。以為其華。究竟無變諸佛解脫。以為其果。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何故。得名為無盡根。以究竟無休息故。不斷菩薩行故。菩薩行即如來性。如來性即菩薩行。是故。得名為無盡根。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其根生時。令一切菩薩。生不捨眾生。大慈悲根。其莖生時。令一切菩薩。增長堅固精進。深心莖。其枝生時。令一切菩薩。增長一切諸波羅蜜枝。其葉生時。令一切菩薩。生長淨戒頭陀功德。少欲知足葉。其華生時。令一切菩薩。具諸善根。相好莊嚴華。其果生時。令一切菩薩。得無生忍。乃至一切佛灌頂忍果。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唯於二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於無為廣大深坑。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然亦於彼曾無厭捨。佛子。如來智慧。無有增減。以根善安住。生無休息故。佛子。是為如來心第七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已上經文)。解曰。廣大深坑。與貪愛之水。此二之處。如來智慧。不自在處。若出離此位。定得自在。故天親攝論中雲。具障因不見如來不自在。此則約位不自在。二乘住三昧。八萬劫未滿。未得醒悟。時如來智無用。非謂永世不得醒悟。當知。八萬劫之後。定得醒悟時。聞妙法華經。必得佛法身。可見入楞伽。莫作應化會。應化引實故。又結文雲。然亦於彼曾無厭捨。明知。約位之故。不能作利。續善之故。曾無厭捨。經文分明。有智豈迷哉。或經論中。說趣寂二乘。及畢竟無性。終不成佛者。機根未熟故。說時未至故。約位各一故。終不成佛。非謂永永畢竟不成。粗食當知。無厭捨故。趣寂二乘。彼土聞經。壞善根故。畢竟無性。續善成佛。諸有智人。莫執不成也。粗食者曰。華嚴經雲。後身菩薩。從睹史多天。將下生時。右手掌中。放大光明。名淨世界。諸大獨覺。遇此光明。即入無餘涅槃。若不覺者。以光威力。即移他方無佛世界。此是證有決定趣寂獨覺。不成佛文也。彈曰。此證非理。所以者何。不得經意故。其經本意。說後身菩薩。八相成道事。不說大獨覺。永不成佛道。高山之時。未定成不。唯入涅槃。金河之日。定當成佛。故涅槃經雲。迦葉。第五人者。永斷貪慾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煩惱無餘。入於涅槃。真是麒麟獨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入滅之後。經劫得作佛。又莫言此約不定性。經文分明。雲麒麟獨一之行。又莫言有餘涅槃。經文分明。雲煩惱無餘。入於涅槃。故經論文。無有指不定性。名為麒麟故。又莫言麒麟與麟角。其義亦不同。涅槃經文雲麒麟。瑜伽論雲麟角故。麟類數多。角但獨一故。此亦不爾。若言麒麟約類。其數不少。麟角約角。但獨一者。法喻不合。其涅槃經意。取獨一邊。豈不同角一義哉。粗食者雲。理者一切有情。本來法爾。有五種性差別不同故。汝所執。違此法爾差別道理者。此亦不爾。法爾差別道理。不妨相遷故。性得之性。一人皆具。修得之性。或有或無。已發未發。皆不同故。彌勒約障立差別故。無著約位立無種性故。粗食者。上背五佛。下違論師。執五性別。不考之甚。粗食者雲。又汝所引理。一切有情。同有真如及阿賴耶識者。此亦非理。所以者何。真如非因。阿賴耶識是有漏故。俱非佛因。然涅槃經。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者。此舉理佛性。以遍一切。有性無性。同共有故。次言凡有心者。悉皆當得阿耨菩提者。簡取有行佛性有情成佛者。彈曰。此亦非理。何者。未了真如故。又未解本識故。若言真如非因者。違天親論。其論文。雲二空所顯真如。為應得因故。又粗食者雲。阿賴耶識。是有漏故。非佛因者。粗食者所執。阿賴耶識。與如來藏。為同為異。若言同者。佛性法身。定性無性。皆悉共有。皆當作佛。如來藏即法身體故。若言異者。違新古密嚴經。其經偈雲。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粗食者。又固執異者。即墮邪計阿賴耶。或外道計。阿賴耶者。是執持含藏義。亦是空義。此外道宗說。有阿賴耶。能持此身。有所造作。含藏萬像。攝之則無所有。舒之則滿世界。不同佛法中第八識義也。然世尊。密意說如來藏阿賴耶。若佛法中人。不觀自心實相。分別執著。亦同我見也。粗食者。所立賴耶識。不即如來藏。同第十八計。明知。粗食者立義。進退有大失。如三十邪計之中說。粗食者曰。又彼所引。非佛性者。所謂牆壁瓦礫。非情之物者。此非誠證。理性遍故。通有無情。一切有情。同名佛性。此有情邊真如。同有覺智性。故皆名佛性。非情邊真如。無覺智性。故非名佛性。彈曰。此亦非爾。未解三非故。非如來。非涅槃。非佛性。此三非者。非永非故。約位非故。若言牆壁瓦礫。非情之物。永非佛性者。即為心外有色等法。深違唯心大乘理教。若言有情邊真如。同有覺智性。故皆名佛性者。真如遍故。覺智之性。無性可遍。其畢竟無性。豈非有情。又皆名佛性言。不簡無種性有情邊真如。對非情邊故。粗食者會釋。自害尤深。若矯指如理。吾亦成佛。心口異故。則成戲論。若言有情邊。分無覺智性者。不免自言相違難。汝簡非情邊。立有情義故。又或雲。有情真如名佛性。非情真如名法性者。論議者妄語。非經論正義。或雲。出寶積。大般若。瑜伽。智度者。即座避過詞耳。廣如金錍破也。粗食者曰。又涅槃經雲。若說一切有情。皆有佛性。此人名謗佛法僧。若說一切有情。皆無佛性。此人亦名謗佛法僧。此經意。說約行佛性。簡別有無。或有情。是有行佛性。或有情。是無行佛性。如此說者。此人名不謗佛法僧。不如是簡。總略之。說一切皆有。一切皆無。此人名謗佛法僧。彈曰。此亦非爾。違涅槃正義故。今示正文。令悟正義。涅槃經雲。善男子。若有心口異。想異說言。一闡提得阿耨菩提。當知。是人謗佛法僧(一)。若人心口異。想異說言。一闡提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亦名謗佛法僧(二)。善男子。若有說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定無佛性。是人亦名謗佛法僧(三)。善男子。若有說言。一闡提等。未生善法。便得阿耨菩提。是人亦名謗佛法僧(四)。若復有言。一闡提人。捨一闡提。於異身中。得阿耨菩提。是人亦名謗佛法僧(五)。若復說言。一闡提人。能生善根。生善根已。相續不斷。得阿耨菩提。故言一闡提。得阿耨菩提。當知。是人不謗三寶(成佛不謗文)。善男子。若有人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常樂我淨。不作不生。煩惱因緣故。不可見。當知。是人謗佛法僧(一)。若有說言。一切眾生。都無佛性。猶如兔角。從方便生。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當知。是人謗佛法僧(二)。若有說言。眾生佛性。非有如虛空。非無如兔角。何以故。虛空常故。兔角無故。是故。得言亦有亦無。有故破兔角。無故破虛空。如是說者。不謗三寶(佛性不謗文)。今問粗食者。汝所引涅槃經文雲。若說一切有佛性。此人名謗佛法僧者。其經之文。四謗之中。為何謗文。若言第三謗文者。何故除定之一字。其定一字。其句中主。定有定無。佛教所破。悉有皆有。涅槃所宗。粗食者。除定一字。誑惑後學。罪過無盡。若言後二謗中第一謗者。亦有定字。其失同上。更不道也。粗食者亦云。若說一切有情。皆無佛性。此人亦名謗佛法僧者。前五謗中。為何謗也。後二謗中。為何謗。若言前五謗中。第三謗者。定有佛性。定無佛性。同為一謗。何粗食者。改定一字。以為皆字。粗食任意。揩定經文。其定有定無。一切眾生。各各論二。悉有皆有。一切眾生。各各論四。粗食引文。深違經文。又雲。或有情。是有行佛性。或有情。是無行佛性。如此說者。此人名不謗佛法僧。粗食此意。都無經文。粗食所執行佛性者。有性定有。無性定無。故五謗之中。墮第三謗。二謗之中。沈第一謗。何名不謗哉。粗食者曰。又瑜伽第三十五雲。若無種性補特伽羅。雖有一切一切一切種。當知。決定不證涅槃。解雲。初一切者。是佛也。次一切者。學行也。後一切者。三世也。無性有情。是雖遇一切十方三世諸佛世尊。學行一切菩薩學處。而一切種三世中。終不能證無上菩提。彈曰。粗食者。都不達論旨。障一切菩提。此則善知識魔哉。若求正道者。不可依學也。今集眾文。令悟正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當為汝。分別解說。宋代三藏沙門。求那跋。宋言功德鎧。第三果聖人。所譯菩薩善戒經第一善行性品末雲。復有四事。雖有菩薩摩訶薩性。亦不能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四。一者不值善友。佛及菩薩。不謬說義者。二者雖值善友。佛及菩薩。錯謬解義。不學菩薩所有禁戒。三者雖值善友。佛及菩薩。隨順解義。不能學持菩薩禁戒。四者雖值善友。佛及菩薩。隨順解義。學菩薩戒。善根未熟。未得具足莊嚴菩提。故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雖有菩薩之性。若有如是四事障者。終不能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雖復具足如是四事。無菩薩性。而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無有是處(已上經文)。夫雖字。未定詞。亦具四事。豈非假設言哉。涼代之三藏。曇無讖。焞煌稱伊婆勒菩薩。所譯地持論第一卷雲。種性菩薩復有四法。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雲何為四。一者本無善友諸佛菩薩。善說法者。二者雖值善友。佛及菩薩。善說法者。而謬受學。三者雖值善友。佛及菩薩。善說法者。不謬受學。而不勤方便。不熾然精進。四者雖值善友。佛及菩薩。善說法者。勤修方便。而善根未熟。莊嚴未備。久遠已來。心不調伏。菩薩雖有種性。因緣不具。不能得成無上菩提。離是四法。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無菩薩種性。雖有一切諸方便行。終不得成無上菩提(已上地持論文)。此論依善戒。義勢全同。唐代玄奘三藏所譯瑜伽論第三十五卷雲。又諸菩薩。雖具種性。由四因緣。不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四。謂諸菩薩。先未值遇諸佛菩薩。真善知識。為說菩提無顛倒道。如是名為第一因緣。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而顛倒執。於諸菩薩。正所學中。顛倒修學。如是名為第二因緣。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於諸菩薩。正所學中。無倒修學。而於加行方便。慢緩懈怠嬾惰。不成勇猛熾然精進。如是名為第三因緣。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於諸菩薩。正所學中。無倒修學。亦於加行。勇猛精進。然諸善根。猶未成就。菩提資糧。未得圓滿。未於長時。積習所有菩提分法。如是名為第四因緣。如是菩薩。雖有種性。因緣闕故。不能速證無上菩提。若具因緣。便能速證。若無種性補特伽羅。雖有一切一切一切種。當知。決定不證菩提(已上瑜伽論文)。此論與前論。同本異譯故。義勢不異。文詞小異耳。今解曰。宋代善戒經。涼代地持論。唐代瑜伽論。同指菩薩人。論有無性。不指聲聞緣覺。及未發心者。一經二論。四緣具舉。粗食者。隱第四緣。存初三緣。誰有智人不檢勘也。瑜伽論文。一切(一)一切(二)一切(三)種(四)彌勒。順經四緣俱舉。粗食者。偏執初三。隱第四緣。亦不盡疏意。今具鈔異解。示四緣文。道倫瑜伽記雲。二明無種性人。決定不證。前中由四因緣。不能速證。一未值佛說無倒道。此未發心。二雖聞說發心。顛倒修學。三雖說無倒。而方便慢緩。此三並在十信已前。第四已入地前。四位善根未熟。初地資糧。未得圓滿。因緣闕故。不能速證初地菩提。如小乘中。下種成就。若成就者。必入見道。此中亦爾。既言善根未熟。將知。此人未入初地。若無種性。雖有一切一切一切種。當知。決定不證菩提者。景雲。謂定性二乘。及無三乘種性之人。假設雖有緣。初值一切佛。二雖聞法修習。一切無顛倒行。三一切勤修方便而無慢緩。以無種性。必定不證初地菩提。若翻此四。應雲第一值一切佛。聞法發心。二由發心。無倒修學。三勇猛精進。四善根成就。資糧圓滿。必入初地。今謂。經舉四緣。明知。假設之言。基雲。一切有三種者。初一切謂佛。第二一切。謂學行。第三一切。謂三世。言無性人。雖有佛及所學行。三世中。決定不證菩提。又釋。初一切者諸佛。第二一切者。於所學法。無顛倒執。第三一切。謂方便急速。翻前三因緣。但除根未熟。無種性者。亦得值佛學行。急發願等。無第四根熟。當知。決定不證菩提。泰雲。無始已來。雖有種性。由闕四緣。不能速證。四緣若具。唯經三劫。便能速證。資糧圓滿。即在初劫。定得成佛。故無性人。必闕第四。粗食者。偏執兩師闕第四緣。泯善戒經分明之文。豈可釋迦子乎。又粗食者。引寶積經三十八雲。若諸有情。住聲聞根。而違修獨覺方便者。如來。修聲聞智方便者。以種種根智力。為說中下乘。住大乘根。而修二乘方便者。以種種根智力。為說大乘。住下劣根。修大乘行。以種種根智力。為說二乘。若諸有情。無堪任根。無堪任相。如來。如實知無堪任。非法器已。而便捨置。若諸有情。有堪任相。如來。如實知已。即便慇懃鄭重說法。令其悟入。此意說言。五乘種性。有情各的其根。修方便時。當得自果。若不的當其根性。而修行方便者。徒盡劬勞。都不得果。如來十力智中之種種根智力。正能之。若謂一切有情。悉皆有佛性。當成佛者。應不簡種性。唯為說大乘之方便行。何故。簡別種性。說彼乘行。既以種種根智力。知五乘根性已。應其根性。方為說自乘相應之行。明知。本有五種性差別。若謂本無定性二乘。皆同成佛者。應經言住下劣根。修大乘行。以種種根智力。為說大乘何故。雲為說二乘。何因佛。可成佛有情。強作二乘。經文既雲住下劣根。修大乘行。為說二乘。明知。有定性二乘。終不成佛。又若謂本無無性有情。皆悉當成佛者。應經雲若諸有情。無堪任根。如來如實。知無堪任根。非法器已。猶為說大乘。何故。經雲知非法器已。而便捨置。經文既言知無堪任根。非法器已。而便捨置。明知。本有無佛種性有情。終不成佛。彈曰。粗食者。引寶積經。立五乘性。都不應理。何者。其寶積經。約隨根門。說五乘教。若約隨機教。立五乘性。有立已成失。我約法華之前。法華之後教隨機門故。方便之故。立五乘種性故。若約隨法教。立五乘性。有違至教失。妙法華經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故五濁出世佛。定先三後一義。五佛皆同說。究竟為一乘。粗食者。對妙法一乘。猶執五乘性。豈非執車長者子哉。今為釋執冰。放大日光。粗食者。初釋證文。有情住聲聞。乃至而便捨置(已上經文)。今釋雲。住聲聞者。住字即位義也。約位約障。立五乘性。非謂始終永定差別。若言始終永定。立有性無性。有即定有。無即定無之義。自今以後。諸宗學生。分明當知。是經根性差別。亦約障約位。方便所說。是故。一乘皆成。約性約心。真實所說。粗食者雲。若謂一切有情。悉皆有佛性。當成佛者。應不簡種性等者。此亦不爾。粗食未了隨機隨法故。故雲應不簡。粗食者又雲。若謂本無定性二乘。皆同成佛者。應經言住下劣根。修大乘行等。此亦不理。失經意故。何者。約隨機教。說本性定性。二乘人。二乘行。二乘位故。誰一向說本無定性也。但住定位。名定性。住無性位。名無性故。粗食者雲。又若謂本無無性有情。皆悉當成佛者。乃至而便捨置。及終不成佛者。此亦不爾。粗食未解流轉位故。非法器者。約闡提位而便捨置。非是永捨。何以得知不永捨者。善星比丘。不可治者。如來不永捨。為作後因緣。明知。捨置之言。必死之句。約流轉位。方便所說。不說本無無性故。粗食者又雲。又同卷雲。若諸業受。當得聲聞性因。當得獨覺性因。當得佛性因者。如是等相。如來業報智力。於此如實知之。準此經文。明知。有定性二乘。終不成佛。彈曰。此釋非理。不免二失故。粗食所引經文。未開權故。若約方便。定性不成。則犯立已成。此山家。復說三時立定性故。若約真實。定性不成。有違至教。故法華雲。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又雲。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其定性二乘。豈不聞法者乎。粗食者又雲。迦葉。譬如諸天及人。一切世間。善治偽珠。不能令成琉璃寶珠。求聲聞人。亦復如是。一切持戒。成就禪定。終不能得坐於道場。成無上道。譬如治琉璃珠。能出百千無量珍寶。如是教化。成就菩薩。能出百千無量。聲聞辟支佛。彈曰。此經譬意。為顯優劣故。約其各位。立此譬喻。法華之前。諸說譬喻。不足為證。由何引用哉。   彈粗食者謬破定性二乘入無餘後回心章第二   趣寂聲聞。盡三昧樂於八萬。敗根小乘。聞八相記於唯一。有粗食者。迷無餘名。溺解脫義。會楞伽文。釋密嚴偈。引攝論不定。會法華化城。如是妄釋妄會等。汝胸充塞。未得洗除。自損損他。莫甚過斯。今為守護無為必死。定性還生。示粗食者。云爾。   今立一乘故入無餘界已定性成佛義   粗食者雲。有古法師。雲執實決定二乘。入無餘涅槃後。更回心向大成佛。何以得知。法華第三雲。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此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又智度論九十三雲。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答曰。得阿羅漢。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阿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成佛。又涅槃經高貴德王品雲。雲何涅槃。雲何大涅槃。聲聞緣覺。八萬劫。六萬劫。四萬劫。二萬劫。一萬劫所住。名為涅槃。無上法王。聖主住處。名大涅槃。二乘諸果。經爾所時。入彼無餘涅槃後。回心向大。便引楞伽菩薩。佛等化作。經爾所時。耽三昧酒。然從彼起。回向大乘。粗食雲。今謂不爾。彼法華經。約不定性聲聞。住有餘涅槃。求入無餘而說。不說已入無餘涅槃後。從彼起而回心向大。此復雲何。如是不定性人。佛滅度後。於自所得有餘涅槃。生實滅度想。求入無餘涅槃。是時我於餘國。示現成佛。而有異名。彼人雖求入無餘涅槃。然引導令求佛智慧。而令得聞此經。而唯以一乘。令得滅度也。問以何得知住有餘涅槃。臨入無餘時。被如來方便力。發心回心耶。答文既雲當入涅槃。明知。未入無餘涅槃。又正法華第四雲。臨滅度。佛在前立。勸發無上道意。又第五。化作城者。謂阿羅漢涅槃。沒城不現。謂臨滅度。佛在前立。勸發無上道意。釋雲。沒城者化城。即是有餘涅槃也。臨滅度者。是欲求入無餘涅槃。既雲臨滅度。明知。未入無餘。若已入無餘。都無身智。何佛在前立誨。汝以化城。為二乘無餘滅。故為大過失。同瑜伽七十九。雲清淨世界中。無三惡趣。亦無三界。亦無苦受。純菩薩僧。於中止住。已入第三發光地菩薩。由願自在力故。於彼受生。無有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覺。並異生菩薩。得生於彼。問若無異生菩薩。及非異生聲聞獨覺。得生彼者。何故。菩薩教中作如是說。若菩薩等意。願於生彼。如是一切。皆當往生。答為化懈怠種類。未集善根。所化眾生故。密意作如是說。又準智論雲。羅漢往他方淨土。如何相違。答準瑜伽文。應會法華及智論。據應化聲聞語。非實聲聞。謂將引懈怠不修善者。而佛菩薩。化作聲聞。又或應雲。法華及智論。約密意說。非實聲聞。往生淨土(已上粗食者報古義所立)。彈曰。粗食者所立。都不應理。何者。會實經文。令順權義故。粗食者雲。法華經。約不定性聲聞。住有餘涅槃。求入無餘而說。不說已入無餘涅槃後。從彼起而回心向大者。此亦非理。違一乘理教故。違一乘理者。靈潤師雲。一切煩惱。由道治滅。二乘之人。猶有智障。未修治道。雲何永滅。若二乘人。未斷智障。無明住地。便得永滅。同於法數者。凡夫之人。未斷惑障。應有永滅同於法數。一切凡夫。由有惑障。三界輪轉。生續無窮。不得永滅同於法數。二乘之人。亦應如是。未斷智障。無明住地。受變易生死。不得永滅同法數。此是一失。又二乘之人。入無餘涅槃。非眾生攝者。即眾生界。有增有減過。依不增不減經。若見眾生界有增減者。是大邪見。若眾生不增減者。二乘入無餘涅槃。不得一向非眾生界攝。此是二失。是二種失。不可得離。餘一乘宗三藏。并疏師等。所指過失。已過數卷。若更粗食者。發謗法病。爾時令服。所以且示一師嘖。違一乘教者。謂相違法華。楞伽。智度等經論。粗食者。偽會法華文雲。約不定性(云云)。潤師雲。依法華文。小乘之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汝今乃言二乘之人。入無餘滅。永不向大。豈非邪執不了義也。又下經言。若有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便作是念。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辨。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依經文。二乘涅槃。是止息處。無有真實。喻如化城滅無所有。雲何永住。又粗食者雲。當入涅槃。得知不定。此亦非爾。唯見喻文。未了法文故。化城喻者。舉過去事。當入涅槃。明滅後之事。過去之事。有導師故明臨滅度。滅後之事。無導師故必應入滅。豈得一例耶。又瑜伽。約三乘教。說異生聲聞。不生淨界。智論。約法華。說必滅聲聞。生淨妙土。粗食者。會法華及智論。據應化聲聞語。非實聲聞者。自語相違失。忽然及粗食。何者。初約不定性。後約應化。其不定及應化。雖同聲聞。然法華論四種聲聞。別立二種。非應化即不定。故嘖證。龍樹引此文。必應當滅。乃至受法性身。具足佛道。當知實聲聞。必應當滅之言。豈不灰身入滅趣寂。若有天竺論師。引此經文。其餘國聞經。應化聲聞耶。若引法華論四種聲聞之中應化。攝論應化不是。引此文。龍樹所引當。引此文分明。汝應化會。不足為證。又粗食者會雲。法華及智論。約密意說。非實聲聞。往生淨土者。此亦不爾。妙法華經神力品。雲此經顯說故。智論即引法華文故。龍樹論師。豈迷法華文耶。諸有智者。孰勘必應當滅文與義。可尋思之。又受法性身文與義。可思量之。此法華經。滅後入滅者。豈可不定性。豈可不定性哉。大薦賓雲。準化城喻。有法喻合。於法文局定性。非曾退大。極分明相。辨入無餘寂覺成佛。使得意訖。方說喻文。乃後正據退大定性之人。以兼法中非退定性。今且應敘法說之中。據極定性。分明之相。即是涅槃第十。所照之文。如下文雲。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在有餘時。於無為德。生得滅想)當入涅槃(乘前滅度想。必當入於無餘中也。即涅槃經雲。世若無佛。非無二乘得二涅槃。又當無量阿僧祇。乃一佛出。故不聞知也)。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即當諸阿羅漢。無有善有。何以故。諸阿羅漢。皆當是大涅槃故)。其法華文。正當與涅槃第十卷中。義味一同。亦與楞伽兩節經文。甚相符會。一者為超入無所有處。二者自覺滅等。而今經文雲。生滅度想。當入涅槃者。西明法師會雲。準正法華。當欲入滅。非是已入。故文雲。一切志。在無為之想。謂當滅度。甫當往至他佛世界。今釋不然。如正法華第四卷中雲。當來末世。或有發意學弟子乘。不肯聽受菩薩之教。不解佛慧。不行菩薩。一切志在無為之想(生滅度想是也)。謂當滅度(乘前想謂。自後必當入無餘滅也。即當妙法華經。生滅度想。當入涅槃。已上文也)。甫當往至他佛世界。順殊異行。生異佛國。當求道慧者。視聽啟受。爾乃解知如來之法。有一滅度。無有二乘也。三蒼雲。甫我也。爾雅釋詁雲。甫余。言我也。佛自稱我。我當往至他佛世界。順殊異行。正法華文上上綴文每用訓字。此即正用妙法華文。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異名即是無餘之中。成妙覺佛。順彼二乘無餘之中。殊異之行。以佛順故。顯二乘生。是故。經文生異佛國已下。即當是人雖正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雖生滅想。不免意生。而於彼土。更求佛慧。即正法華。生異佛國等也。又雲。入於涅槃。而於彼土。並置於字。表在無餘。何得浪用當字謬會。故知。兩經文相無異也。又正法華。雲化城者。謂羅漢泥洹。沒城不現。謂臨滅度。佛在前立。勸發無上正真道意者。前法說中。非曾退大。不聞法華。已度脫訖。今喻合中。曾退定性。臨欲滅時。遇法華會。勸發大心。正是令達法如平等同體意樂。如妙法華喻說文。雲白導師言。今欲退還。故須此合。但知。妙法華中。略闕此合也。又復此義。正是前門。智度論雲。諸漏因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國土。出於三界。於是國土。聞法華經。論中。即引此法華文第三卷證。此乃龍樹。親自釋經。餘人豈得縱其猛浪也。楞伽經中。大慧以偈問佛雲。善逝般涅槃。誰當持正法。十卷本中。有此問。至第九卷。重以偈問。佛以偈答。如彼文雲。如來滅世後。誰持為我說(此大慧問佛內證法)。如來滅度後。未來當有人。大慧。汝善聽。有人持我法(此總標合)。於南大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為人說我乘。大乘無上法(一乘一性最上故也)。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豈得更作自餘釋也。粗食者。不依玄贊五會釋。私立偽會釋。夫疏師會釋之興者。多分必對違文時。為免極難。即座之間。暫用會釋避辨鋒。如來會釋兼前後。其聖教量。正邪義。若偏用會釋。聖教量無用。若不用聖教量。一切義門。都無憑據。豈可爾哉。粗食者。偷玄贊義。如己義釋雲。次釋涅槃經雲。彼二乘位。經爾所時。修行向大者。彼於先時未回心前。所應證得。有餘涅槃者。名為涅槃。法王所得。名大涅槃。非二乘者。諸有學位。已經八萬劫乃至四萬劫。已入涅槃。亦非無學入無餘依。身智並無。入涅槃已。更起身智。經二萬劫等。修行大行。信解品雲。我等長夜。修習空法。乃至住最後身。有餘涅槃。則為已得報佛之恩。莊嚴論雲。餘人善根。涅槃時盡。菩薩不爾。其二乘者。入無餘涅槃。善根若盡。同莊嚴論。雲何經一萬劫等。修行始入十信。後經三無數劫。方得菩提。本識既無。無識持種。其身都盡。將何修行。誰得菩提。入無餘已。若有善根。非但違教。亦違正理。身智既在。雲何名為無餘涅槃。不同如來無漏依在。名有餘依。有漏依盡。名無餘依。勝鬘亦言。二乘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成唯識雲。不得無住故名方便。或住有餘。回心向大。不得無餘。名得方便。涅槃經病行品雲。須陀洹。人天七返。斷結入於涅槃。是人未來。過八萬劫。當得成阿耨菩提。斯陀含人。一往來。斷結入於涅槃。未來過六萬劫。得阿耨菩提。阿那含人不還。未來過四萬劫。當得菩提。阿羅漢人。過二萬劫。當得菩提。辟支佛。過十千劫。當得菩提。彼經又雲。過八萬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非成正覺。名得菩提。古師解雲。阿羅漢。曾經七生者。以須陀洹名說。曾經二生者。以斯陀含名說。曾上界生者。以阿那含名說。不經生而藉教者。以阿羅漢名說。不經生而獨覺。以辟支佛名說。此前三人。凡身得果。聖身得涅槃。後之二身。凡身得果。凡身涅槃。經多生者鈍。所以經寂時多。經生少者利。所以經寂時少。所經八萬劫。引菩提留支解。仍以非想八萬劫。為一日夜。積此歲為大劫。彼壽無量大劫。過此已後。方始發心。驗之釋之。未為典據。經釋。須陀洹者。七生斷結。得入涅槃。是須陀洹。經八萬劫。始得大菩提心。十信初位。誰言八萬劫住於涅槃。此阿羅漢。名須陀洹。經八萬劫。始得發心。甚成可笑。又若人無餘。身依永盡。雲何無因而後起耶。不爾無餘說是何義耶。若如佛入無餘涅槃。有漏永盡。更得無漏。無漏既圓。何不名佛。若斷縛盡。名無餘。身智不亡。無餘何在。有依身故。無餘有餘二種何別。種種推徵。義難可信。然涅槃經。須陀洹人。八萬劫等。義如前說。實是彼果。非阿羅漢。以彼名說。亦非阿羅漢。有經生者。若彼經意。但總說阿羅漢人。實有學人。發心向大。復經幾時。應涅槃經。無有學中而回心者。由此應以涅槃等經。同瑜伽等。最為善說。彈曰。粗食者。五徵三會。二非一不。皆悉不理。何者。偽會涅槃文。令迷後學者故。所以先示唐破。大唐大薦賓雲。涅槃第二十三雲。聲聞緣覺。八萬六萬。四萬二萬。一萬住處。名為涅槃。非大涅槃。無上法王。聖王住處。乃得名為大涅槃。此言住者。住寂時也。又如彼經第二十一。釋不到到中文雲。言不到者。即是大般涅槃。所言到者。須陀洹者。八萬劫到。斯陀含者。六萬劫到。阿那含者。四萬劫到。阿羅漢者。二萬劫到。辟支佛者。十千劫到。此言到者。到覺時也。彼經第十一卷。現病品中雲。有五種人有病行處。一者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人天七返。永斷諸苦。入於涅槃。是名第一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菩提。第二人者。斷三結薄貪瞋癡。一往來已。永斷諸苦入於涅槃。是名第二人有病行處。未來六萬。第三人者。斷五下結。更不來此。永斷諸苦入於涅槃。是名第三人有病行處。未來四萬。餘之二人。永斷貪慾瞋恚愚癡。煩惱無餘。入於涅槃。一是羅漢。未來二萬。一是麒麟。未來十千。此文通於入時住及出寂滅行行之時也。且應問答。問此等經文。為是定性。不定性耶。答略且敘正文。然後破彼餘師謬說。今敘正文。後破餘師謬說者。由破謬故。正義轉明也。且如西明法師。敘三釋雲。預流等位。回心向大。受變易生。行菩薩行。至十信位。經八萬六萬劫等。名為住處。法師即自問答。若爾何說。為涅槃非大涅槃。答回向菩提聲聞。回心之後。化火燒身。同法者前。示現涅槃。如瑜伽論第八十說。法華玄贊。釋化城中。亦同其意。如彼師雲。今釋須陀洹者。七生斷結。得入涅槃。是須陀洹(謂七生後方得斷結。故於今生是須陀洹)經八萬劫。始得大菩提心。十信初位。誰言八萬住於涅槃(不許是住寂中)。即知。兩師意同也。今詳彼釋。浪推三藏。有三不可。一者經中所說預流之人。至第七返。進證後果。而成無上覺。是以。名為永斷諸苦入於涅槃。一來不還。並進後果之中。並說永斷等言。若說此等進後果人。是定性者。即無妨難。若說此是不定性人。回心入大。即違瑜伽及佛地論。說不定性不進後果。瑜伽第八十雲。復次回向菩提聲聞。或於學位。即能棄捨求聲聞願。或無學位。方能棄捨。彼論意。說要棄小願。方名回心。故有學位。回心已去。決定不願更進無學。親光菩薩。依瑜伽意。故佛地論第二卷雲。若有學位。回向菩提。或隨煩惱感生勢力。感彼生已。於最後生。伏諸煩惱。起定願力。資後身因。乃至成佛。或回心已。即伏煩惱。起定願力。資現身因。乃至成佛。準此論意。且預流人。自有兩類。一者回心入大。以大乘力故。縱煩惱受分段身。至第七生之中。次分段身。行大乘行。至七生滿。不以無漏。永斷煩惱。以其永斷。是進果故。今為棄捨求聲聞願。故不進果。明於煩惱伏而不斷。故論文。或隨煩惱。感生勢力。乃至於最後生。伏諸煩惱等也。此謂。昔證預流之時。生空道力。法爾於第七生中。必斷煩惱。故第七生。伏即免斷。此義即顯至最後生。方變易也。一來不還。回心必定。非是無色淨居。由彼唯是趣寂處故。第二類者。如論文雲。或回心已。即伏煩惱起定願力者。且預流中。回入大已。有樂定者。即能伏惑。譬如樂定大菩薩等。初地已上。即能伏惑。受變易生。一來不還。亦準此說。並伏惑者。顯不進果。問何要伏惑。答惑若不盡。預流一來。無根本定。縱使不還。有根本定。惑未盡故。其定不勝。要須勝定。起無漏心。大願資助。方延壽。為變易生。故伏惑便得勝定也。此即破彼執進果人是不定性。違論及理。謂求大厭進小故。三藏自譯瑜伽佛地。豈容謬譯。明知。浪推妄託三藏。即一不可也。若彼執雲。如瑜伽論第八十說。回向已後。增壽行已。別作化身。同法者前。化火燒身。現涅槃。何不有學。回向已後伏惑。變易示進後果。及示燒身而入涅槃。今為釋雲。瑜伽八十雲。別作化身。同法者前。示入無餘。彼以所留有根實身。即於此界瞻部州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唯識復許色界回心。即住色界。今涅槃雲。須陀洹乃至辟支佛。當得阿耨菩提。亦無煩惱住處。即與瑜伽唯識等論。不定性人。示滅之者說有住處。全自不同。故中陰經說。實滅者名為空界眾生。於無餘泥洹界。發金剛心。楞伽經說。超入無所有處。智度論說。無煩惱名。密嚴經雲。意生之身。猶如虛空。並是據於實進果。故實入滅中明無住處也。亦不可言八萬四萬。乃至一萬住處者。即是有住處也。以八萬等是寂住處。約時名住。若望約方。即說以為亦無煩惱。亦無住處。豈同在於瞻部州中。隨其樂處。住色界約方名住。即說以為瞻部州等。又約時住。是無相住。而約方住。是有相住。又約時住。三界不繫。如涅槃說。亦無煩惱。亦無住處。智度論說。出於三界。乃無煩惱之名。而約方住。是欲界身故瞻部。是色界身故住色界。唯識論第七卷說。欲色二界阿陀那識。引生無漏。即二界繫。多義差別。豈容謬執。故二不可也。第五麒麟。新舊經論。何處說是不定性人。於有餘位。能回心也。第五病行。既說定性寂中。十千後成菩提。前四病行。類此可知。亦是定性寂中。八萬乃至二萬後亦成佛。何得違倒。三不可也。因此應知。前四病行。或是四聲聞中決定聲聞。不與記。不能回心。故從有學。展轉在於正像末法。歷進四果。以憑教故。是聲聞攝。或有轉至無佛法時。而不憑教。進成無學。部行獨覺。此等二乘。並是前四病行所攝。其第五人。經文分明。雲是麒麟。故知。五人皆是定性。佛必不記。故在無餘。經八萬等。是故。西明及玄贊等。必是謬傳也。又復涅槃意。說極顯定性二乘。是故。五並是不曾行大而退。當法華經。我滅度後不聞經人也。既不蒙記。故說此人在無餘中。八萬劫等。若其定性。過去退心。必蒙佛記。雖亦入寂。未必要滿八萬劫等。或可雖滿覺後稍利。若不爾者。記應無益。今此且明涅槃意。說八萬劫等。並不遇佛。必不得記。或雖遇佛。不遇法華故亦不記。併入寂中。經八萬等。此中所論八萬劫等。是何劫。待至下文化城品中。一時都計。今且記知。粗食者又雲。問若不許定性二乘。入無餘後。更回心者。此即說二乘有實涅槃。何勝鬘經。說阿羅漢辟支佛。得涅槃者。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義說。答唯識論會有三義。一雲。彼聲聞等。身智在時。有所知障。苦所依身未盡。故圓寂義隱。說無涅槃。非彼實煩惱障盡。所顯真理。有餘依涅槃。爾時未證無餘圓寂。故亦說彼無無餘依。非彼後時滅身智已。無苦依盡無餘涅槃。一雲。說二乘無餘涅槃者。依無無住處涅槃說。不依前三。一雲。說彼二乘無餘依者。依不定性二乘而說。彼纔證得有餘涅槃。決定回心求無上菩提。由定願力。留身久住。非如定性二乘。入無餘依。彈曰。唯識論三會。不足為證。所以者何。唐朝基公楷定故。相違楞伽正義故。何者。大唐大薦福寺賓座主雲。如十卷楞伽第二卷末。說無餘中有意生身。寂覺更修。方得成佛故。彼文雲。大慧。白佛言。何故說三乘而不說一乘。佛答之中。有兩復次。初復次意。以二乘人。因佛化故。而得解脫。既無自力。與佛不齊。一乘不攝。故不說一。經文如彼。不能具錄。第二復次雲。復次大慧。煩惱障業。習氣不斷。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不覺法無我。不離分段死。故說三乘(已上經文)。此約三義。答不說一而但說三也。一者不斷所知障故。經意雲。煩惱障。并所發業。由此為因。感分段身。名為集諦。集諦所依之習氣。即是所知障也。故雲煩惱障業習氣也。舊經論中。呼所知障。皆名習氣。新譯亦名無明習地者。所知障是也。其所知障。與煩惱。而為所依。故舉煩惱障中集諦為標。而取所依知障不斷。此中意說。異熟識中。彼所知障。永不可斷。明彼身中唯有二乘決定種性。故不得說以為一乘。此義正同瑜伽第五十二卷。雲於真如境。若有畢竟所知障種。非煩惱者。一分立為聲聞種性。一分立為獨覺種性也。二者不斷法執故。如經雲不覺法無我者。謂由體是二乘性故。不能創覺法無我理。即是畢竟不能得入菩薩見道也。既是小性。故說三乘。三者雖復彼是定性二乘。要在化城已前。有異熟識。有餘位中。建立三乘。故經雲。不離分段死。故說三乘。分段謂是異熟識為正體也。此人要在有餘之時。建立性異。若無餘即不可立三乘性異。故瑜伽論第八十雲。無餘界中。不可建立此是如來。此是聲聞等。由此理趣。在有餘時。但得說三。不得說一也。此三節文。初一文中。釋不說一。後二文中。釋但說三。是互舉也。續次復有三節經文。翻前三義。故說一乘。故彼經雲。大慧。彼諸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及覺法無我。彼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三昧樂味著。非性無漏界覺。覺已復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滿足眾具。當得如來不思議自在法身(已上經文)。一者所知障斷故。經雲彼諸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者。彼經上下。呼煩惱障名起煩惱也。唯識深密。說所知障。是煩惱之所依故。故所知障。是起煩惱過失之所依習氣也。謂此習氣斷也。此第一文。說頓悟性。翻前第一定性二乘。由是頓悟。故異熟識有大乘種。遂有多力。能斷所知障。是故。得說一乘之義。能斷煩惱。不復待言。此即正當瑜伽第五十二卷。雲於真如境。若無畢竟。二障種者。即立彼為。如來種性也。得法無我智故。經雲及覺法無我也。此第二文。翻前第二。謂頓悟人。能修法無我智故。能覺悟大乘見道。得說一乘也。三者定性二乘。翻前先在有餘涅槃分段位故。故於無餘。離分段位。得說一乘。故經雲彼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三昧樂味著。非性無漏界等也。前頓悟人言習氣斷。義即易解。彼二乘人習氣斷者。待至何時。故即釋雲。待至三昧樂味著。非性無漏界覺。覺後能斷彼習氣也。言三昧樂者。謂於三種意生身中。且說一名。名為三昧樂意生身。即當密嚴經雲意生之身。轉於所依也。三種意生身。至下六重問答中。當具釋之。非性無漏界者。非我人性。即生空無漏界也。次文雲覺。謂從寂覺。其次復言覺已復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者。謂生空界。出分段世。今寂已後。更漸出意生身世。是故。唯說佛果之中。名為上上無漏界也。滿足眾具者。二乘先時。福慧未具。無悲智故。今即具足。故雲滿足眾具。餘文易解。續次經文。復說偈雲。諸天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我說此諸乘。乃至有心轉。諸乘非究竟(此上一行半偈。頌分段位。建立四乘。天即欲天也。梵即色無色。總合為一天乘也。人乘亦得攝入欲天。善同故也。此依異熟心。已成立之也)。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無餘之中。已離分段異熟識。不可建立諸乘差別。故總合在一乘門。四衢道後後。得一牛車也)。引導眾生故。分別說諸乘。解脫有三種。及與法無我(有餘位時分別諸乘。無餘位時。且偏望於斷煩惱障。解脫有三。據大乘人。於解脫上。復加法無我。是權導也)。煩惱智慧等。解脫則遠離(此之兩句。有餘中。可有所治煩惱。及能治智慧等也。若入無餘。名解脫身。則遠離此所治能治也。謂此重明有餘無餘兩位之異也)。譬如海浮木。常隨波浪轉。聲聞愚亦然。相風所漂蕩(謂有餘中寂相法執為風。漂之中合入寂中。故謂漂蕩)。彼起煩惱滅。餘習煩惱愚。味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此一行。頌入無餘之相也)。無有究竟趣。亦復不退還(未至寶所。故無究竟。已出分段。故不退還。十卷楞伽第九雲。無有究竟處。亦復不還生。即是無分段生也)。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述曰。此八行頌文。分為八。初一頌半。別明有餘建立諸乘。第二若彼一頌。別明無餘不立乘異。第三引導一頌。明說有餘之益。第四煩惱半頌。明餘二位別相。第五譬如一頌。明入寂所由。第六彼起一頌。明寂中之相。第七無有半頌。明彼寂中永離分段。第八得諸一頌半。明從寂覺。就中大約寂與寂覺。須記在心。如長行中。既翻分段。說三昧樂味著。非性無漏界。故知。是無餘位。今於頌中。雲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我說為一乘。又雲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由分段盡。名心滅盡。即是楞伽第一。不度不思護變易死。但度分段死。世若無佛。非二乘得二涅槃。意生之身。轉於所依。識界常住等義也。酒消然後覺。乃至得佛無上身者。即當諸阿羅漢。皆當得是大涅槃。故自覺藏者。煩惱習淨等。酒消義者。寂勢歇也。又當智度論有淨佛國。出於三界。於是佛國。聞法華經。具足佛道。並相符會也。十卷本第四文相同此。又彼第九卷中。後更重錄此寂覺頌。應尋之。而諸法師。見此經文味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即言其文與瑜伽論第八十說相同。如彼文雲。回向菩提聲聞。留壽行已。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所修行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令不放逸。故知。是不定人。有餘事也。今詳回向之人。尚於有餘樂於涅槃。今趣寂人。入於寂中。樂寂更深。故無餘中。乃至劫不覺。豈以見有輕樂之文。即不許有重樂者也。又瑜伽說。樂涅槃故。諸佛菩薩。數數覺悟。明有心識。頻頻覺知。若無餘中。不可頻覺。即是覺與不覺。其義懸別也。又後楞伽長行之中。翻有分段。於無餘中。說味著義。明無分段而有意生。至於頌中。雲心滅盡無乘及乘者。又雲亦復不還生。即不同瑜伽增壽行人。心不滅盡。有乘及乘者也。以其不定性人。增壽行者。雖名變易。猶有持種異熟識在。唯識論第八雲。所感殊勝細異熟果。名變易身。建立以為不定種性。即有乘及乘者。與彼無乘及乘者。復全不同也。況復楞伽第一。定性不度不思議變易。密嚴所說意生轉依。中陰經說無餘泥洹。發金剛心。涅槃所說世若無佛。二乘入滅。後至大果。多文相符。何得妄會也。靈潤師。義榮師。元曉師。七寶臺。大原府等。亦略同此義。自今以後。學生不可執諍。楞伽化現二乘者。他家家會釋。都不經意。粗食者又雲。問何以得知定性二乘。入無餘更不回心向大。答瑜伽論轉識與第八識。相對成不成四句中。第四句雲。俱轉識與第八識不成者。謂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界也。又第八雲。無餘依涅槃界中。唯有清淨真如法界等故。既入無餘時。身智根識永滅。何處更起身智而受變易耶。又無上依經雲。如來唯獨入涅槃後起心。非彼二乘。又莊嚴論雲。餘人善根。涅槃時盡。菩薩不爾也。彈曰。粗食所引證文。望於分段。故不相違。若望於變易。盡非無餘。有三種餘故。一者煩惱餘(謂無明住地惑也)。二者業餘(謂無漏業等也)。三者果報餘(謂意生身等果也)。望分段時。雖稱無餘。若望變易時。有三種餘。何執永無哉。此義分明。更不濫述。   守護國界章卷下之上   守護國界章卷下之中   釋氏最澄撰   彈粗食者謬破報佛智常章第三   有為報佛。夢媗v果。無作三身。覺前實佛。夫真如妙理有兩種義。不變真如凝然常住。隨緣真如緣起常住。報佛如來有兩種身。夢媗v身有為無常。覺前實身緣起常住。相續常義亦有兩種。隨緣真如相續常義。依他緣生相續常義。今真實報佛。攝隨緣真如相續常義。粗食所執凝然真如。定為偏真。以三獸同涉故。不具隨緣故。緣起不即故。教有權實故。權教三身。未免無常。實教三身。俱體俱用。四記之答幻智所用。三支之量。何顯法性。今為佛機。開方便教。廢偏真理。除如幻智。破三乘執。即傳真實教。顯中真理。用寂照智。示一乘觀。云爾。   彈執未開權教報佛無常義   粗食者曰。有執。成唯識論。限己見聞貶量大聖。妄以從因證佛無常。一向記故。從因生故。不見色心非無常故。對曰。此之三因有佛剎那壞違自教失。今謂不爾。若雲報佛是相續常者。是立已成失。若雲凝然常者。即有三失。一違教失。二違理失。三不悟四記失。一違教失者。涅槃經第二十二雲。如來非有為。何以故。常樂我淨故。是故非有為(理法身也)。亦非無為。何以故。有身份故。是故非常。雲何非常。以有智故。常法無知。猶如虛空。此即顯報身佛非凝然常。又涅槃第十三雲。若有諸法從緣生者。即知無常。又雲。以是義故。從因生法。不名為常。此顯報佛從因生故是無常。二違理失者。違比量道理故。量雲。報佛色心是無常。從因生故。如餘色心密嚴經雲。密嚴土中人。超過剎那壞故。此亦不然。密嚴土人有二。一性。二相。若密嚴土人性。是凝然常故。超過剎那壞。若密嚴土相。是具剎那壞故。是無常。然攝相歸性。雲超過剎那壞。此復雲何。由所依如性。超過剎那壞故。能依佛人。隨所依如。雲超過剎那壞。又涅槃十九雲。又善男子。以法性故。生住異滅。皆悉是常。然唸唸滅。不可說常。此說四相為常。又攝論雲。由應身化身恆依止法身。故名為常。非自性常。諸如此文。約所依如性。故名為常。問報佛智。為本有為始有。若本有者。有違名失。既雲本有。何名報佛。酬因有報故。若始有者。有立已成失。我亦極成故。報佛智。皆必從因生故。無常決定。何更成立。三不悟四記。論雲。一切生皆死。是一向記。若人死復生。是應分別。有煩惱者。死而復生。若以一切生皆死故。即令佛智生必滅。無煩惱者。死而不生。亦應佛智有滅而生。不可一向記即記剎那。分別記即是分段。若謂無煩惱者死而不生。不說佛果者。一切生皆死。因何即說如來。此亦不爾。生者必滅一向記者。剎那一期。俱一向記。死者必生。應分別記者。剎那一期。俱分別記。約分別記。若有煩惱者。死而復生。若無煩惱者。死而不生。復此中應復分別。定性入無餘滅。一期剎那。俱滅而不復生。若不定性二乘。一期剎那。俱滅而復生。何者。回大無學果人。捨分段身已。更受變易。故無煩惱者。死而復生。約報佛智分別者。唯有剎那四相而無一期四相。約剎那分別者。報佛現起之智。望生種名滅復生。現智滅已不重種。是即滅而不復生。又彼會勝鬘經道諦無常文雲。有作四諦。道諦無常。無作四諦。道諦常。從如有常。不可以道諦無常佛定生滅。此亦不然。若從彼。經應雲四諦皆常。既雲三諦無常。唯滅諦常。無常是有為壞滅。常是無為非滅壞。報佛智是道諦收。故是無常。然無作四諦是常。約何而說。為一期為剎那。若一期者。立已成失。若剎那者不然。違教理故。佛地論第七引莊嚴論說。常有三種。一本性常。謂自性身。此身本來性常住故。二不斷常。謂受用身。恆受法樂無間斷故。三相續常。謂變化身。沒已復現。化無盡故。如是法身。遠離一切分別戲論而無生滅故。說名為常。二身雖有唸唸生滅。而依常身無間斷故。恆相續故。說名為常。經說如來色受等法。一切常住。依此道理。非無生滅。無漏種子。修習所生起。生者皆滅。一向記故。色心皆見。是無常故。常住色心。曾不見故。依此等文。明知。報佛智是無常。論文。二身雖有唸唸生滅。明知。報佛智具剎那四相。論雲。經說如來色受等法一切常住。依此道理。非無生滅者。會涅槃經。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文。此意顯捨一期無常五蘊。而獲得不離報身。相續常化身。然以三因證佛報身無常。非唯唯識論師。瑜伽莊嚴等諸論師。皆共同同證見。雲何汝偏嫌唯識論師。彈曰。粗食者所備四失。都不正義。粗食者立已成失。不關天台。何者。山家圓教。不立不即相續常故。豈執夢堣妊囍礡C難覺前如報佛哉。又粗食所引涅槃第二十二第十三文。所望不同。都不關天台。何者。山家指報佛以不為凝然。何有違教失。又從緣生法者。有四種義。望凡夫二乘新發菩薩等。為粗無常。亦說為空。望菩薩時。是細無常。亦名為假。若望圓教時。即是中道義。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即為報佛。既不四性生。何以粗緣生。毀破妙佛智。粗食者違教失。還著粗食者。何以故。相違涅槃。法華經。密嚴。遮那。法華論。如是大乘經論等故。其相違文。飛靈潤師。并榮法師。大薦前寶。後賓。已為大卷。具指要文。開元以來。辯鉾雲飛。義箭雨發。具如別章。又粗食者違理失。都不應理。偽計度故。立量雲。報佛色心是無常。從因生故。如餘色心。破雲。此量多有過失。且示一兩等。宗有自教相違。違密嚴故。因有法差別。喻所立不成。粗食者會密嚴經文雲。密嚴土人有二。一性。二相。此會釋者。專違經旨。粗食者未見新經。有此妄會。新經文雲。密嚴土之人。一切同佛想。超越剎那壞。既雲佛相。豈作性相會哉。此經正文。如日照闇。更不可疑。粗食者不悟四記失。勝鬘道諦證佛地莊嚴三種常等。準密嚴經可會釋。大唐諸師。潤。賓等。新羅曉榮等。都不許無常。破四記失。會道諦等。繁文不寫。庶將來圓宗學者。以新經文可為龜鏡。夫大涅槃經。已聞呵嘖佛無常。處處讚歎佛常住。未聞呵責佛常住。讚歎報佛無常義。是故。即作頌曰。落舌章難止。乾唇詞易成。莫言其業報。真鏡在彭城。   救真如所緣緣種子章第四   粗食者曰。瑜伽第五十二雲復次我當略說安立種子。雲何略說安立種子。謂於阿賴耶識中。一切諸法遍計自性妄執習氣。是名安立種子。然此習氣是實物有。是世俗有。望彼諸法不可定說異不異相。猶如真如。即此亦名遍行粗重。問若此習氣。攝一切種子。復名遍行粗重者。諸出世間法。從何種子生。若言粗重自性種子為種子生。不應道理。答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所生。問若非習氣種子所生者。何因緣故。建立三種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及建立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緣緣故。答由有障無障差別故。若於通達真如所緣緣中。有畢竟障種子者。建立為不般涅槃法補特伽羅。乃至廣說。有古人會釋此文雲。此同大般若雲真如生諸法。真如不生。西方有兩釋。一護法等雲。此是緣真如智。以真如為所緣緣故。名真如所緣緣種子。二難陀等雲。是聞熏習種子。從佛正體智為名。名真如所緣緣種子。論雲。問若非習氣積集之種子所生者。何因緣故。建立三種般涅槃法補特伽羅。及建立不般涅槃法補特伽羅。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緣緣故。準此難意。若出世間法。真如所緣緣生者。真如所緣緣。一切眾生等皆有無勝劣。何分三乘性及有無性。即破護法難陀等雲。不可說真如所緣緣一切皆有。種非一切皆有。顯此破意。以種子即真如所緣緣。則真如。是名為種子。非顯真如與種子有別體。雲何違論而雲真如所緣緣。是一切有情等皆有。而本有無漏種子。唯有性有情有而無性有情無。次彼自釋成破意雲。所以者何。不可答家以一切有智種。答難家者將一切皆有真如為難。今推此釋意。答家者。論答由有障無障差別故是也。難家者。論雲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緣緣故是也。今謂不爾。不善推論意。橫破聖人論問答意。阿賴耶識中有漏種子。粗顯易了。凡聖共許。唯無漏種。細隱難知。阿賴耶識。尚凡聖不共許。況彼識中有本有無漏種子。誰得信解。故本論主。先舉粗顯有漏粗重發端。緣往覆問答數遍徵追。方後顯本有無漏種子。非欲顯真如所緣緣。決曰。此說非理。其瑜伽論文。分明顯真如所緣緣種子。非顯本有無漏種子。故粗食難知釋。深違論文。粗食者又雲。此論問答。是互影顯說無漏種。何者。問意。顯真如所緣緣一切有情平等皆有。而本有無漏種子有無差別。答意。顯真如所緣緣一切有情共有。唯本有無漏種是有性有。無性無。由此種子有無。而有障無障。性有差別。若不爾者。論應問雲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緣緣種子故。既論唯雲真如所緣緣故。而不雲真如所緣緣種子。決曰。此說不爾。論文已分明。何致疑惑。初答文。雲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已上論分明文)。粗食雖見此文。不雲所緣緣種子。強執後文略。若依後文無種子故。不為所緣種者。初文有種子故。可為真如所緣緣種子。若言以真如為所緣緣之能緣智種。為出世法因者。彌勒墮於愚夫。釋者劣於文潤。粗食者。以無種子文。不許我文雲所緣緣種子。我亦以無本有文。不許粗食能緣智種子。粗食者又雲。此問家意。非顯種子。邀答家顯。何以知然。即論次文雲。若於通達真如所緣緣中。有畢竟障種子者。建立為不般法種性補特伽羅等。解雲。通達者。能緣真如無漏正智。是能通達也。真如所緣緣者。是所通達。畢竟障種子者。是所治障。通達者。是能治智。真如所緣緣者。與所治障。能治智二。為所依止境。若不雲真如所緣緣與種子別者。應論但雲若於真如所緣緣中。何更須加通達。護法菩薩。取此文意。以本有無漏種子為因緣。解脫分等為增上緣。世第一法為等無間緣。真如為所緣緣。故初地出世間法生。從後緣說。故雲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生。決曰。此說不爾。不得論意故。通達者是智。真如所緣緣是境。又二障能障通達真如所緣緣智。是故。通達智者是所障。種子者是能障。依此能障。立姓差別。不依智種。因何粗食。依所障智種。立姓差別耶。其加通達者。舉所障智。顯能障別。又取意四緣。此不正義。何以故。近乖瑜伽文。遠引不許種子故。其法爾種子。西方論師都不許。唐國疏師亦不許。一切經中無所說故。粗食者又雲。護法菩薩是賢劫一佛。去十重索。咄哉。盲瞽愚夫。何敢破佛眼。決曰。此亦不爾。寶公破西方唯識論師者。指大乘基。未必護法。今檢十卷論。體支相違。彼護法菩薩。豈非順彌勒說哉。若粗食。以護法菩薩。對寶公盲瞽。我亦以彌勒補處。對粗食空華。彌勒菩薩。賢劫第五當來真佛。到十四日月出。居第四天。咄哉。文字愚夫。何敢破佛心哉。粗食者又雲。又彼雲。唯識論師雲。由無漏智種有無。障有可斷不可斷者。此釋違文。瑜伽。若障種有無。由智種者。即真如所緣緣。一切有故。即是智種一切有。故即令障種一切可斷。因何障種有可斷不可斷耶。粗食者。反質寶公章智種一切有雲。今問。汝所謂智種一切有者。為真如即名智種。為真如外餘法名智種。若言真如即名智種者。有聖教相違失。瑜伽攝論雲。無常法為種子。常法不為種子故。故彼論雲。一剎那滅者。生已無間即滅壞為種子。無有常住法。得成種子。於一切時。無差別故。決曰。此失不爾。不會寶公未然破文。直以自義造反質難故。其寶公難雲。又唯識論師雲。由無漏智種有無。障有可斷等者。此釋違文。瑜伽若障種有無由智種者。即真如所緣緣一切有故。即是智種一切有。智種一切有故。即令障種一切可斷。因何障種有可斷不可斷耶。又若障可斷不可斷由智種者。何故。被難智種。不答有無。同就障種可斷不可斷答。粗食者。未知寶公智種一切有能緣所緣意。又不會捨智種就障種彌勒旨。造反質難。寶公未然塞難傾。粗食反質泉不進。粗食者。聖教相違失。此失不爾。瑜伽攝論等。不說真如常故不為種子。但常法不為種子。故其論意。有為法中。有外道小乘等心虛空常為種子。為破此計。常法不為種子。不說真如常。何以得知就有為相諍。即彼論立種子。以具六義故。若粗食者。不立真如種子。汝犯聖教相違。故金剛三昧經雲。信此身中真如種子。為妄所翳。又違涅槃經。雲說第一義空為中道種子。寶公。如意珠種子。未必具六義也。粗食者。依三乘權教。立有為種子。寶公。據一乘一分。立真如種子。若得意相許。彼此有利。若執心相諍。彼此失道。粗食者又雲。若真如外餘智種者。為是本有種。為新熏種耶。若本有種者。即違自宗。若言新熏種者。地前有漏位。既無現行無漏智。誰熏彼智種。若有漏種。生無漏種者。亦違瑜伽諸出世間法從何種子生。若言粗重自性種子為種子生。不應道理故。決曰。此難不爾。寶公。立真如所緣種子。令生出世法。不立真如外本有種子。故能順瑜伽。亦不違自宗。粗食者又雲。護法難陀等釋。不違瑜伽論答意。以真如為所緣緣之能緣智種。為出世法因。論難意。既以真如為所緣。所緣既遍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能緣智種亦應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何故。有性有情有無漏智種。無性有情無無漏智種。故論答由有障無障差別故。此是總答。下答於通達真如所緣緣中。有畢竟障種子者建立。為不般涅槃法者。若於真如所緣緣中。有畢竟二障種子者。則不成就出世種子。為此建立不般涅槃法者。若不爾者。合為般涅槃法者。總明無定障種者。合為三乘種性。決曰。汝判兩論師不違瑜伽論答意。此亦不爾。天竺諸論師。護月。護法。難陀。勝軍等。立種子義。各各不同。各馳名譽。普稱論師。違不違意。粗食任胸。能緣智種不可緣緣。其論難意。既以真如所緣緣種子。一切皆有故。雲出世之法。非習氣積集種子所生。何因緣故。建立三種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及建立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即論答曰。由有障無障差別故。總別不相違。何更須智種差別。若依智種差別。論應雲由智種有無差別故。既雲由有障無障差別故。何用偽會釋。庶後進學生。莫歸偽釋。粗食者又雲。若即真如為種子生諸法者。論但應雲從真如種子生出世法。何更須雲真如緣緣種子生。此亦不爾。真如即所緣緣。待聞熏等出世法生。謂不真如不待緣出世法生。是故。寶公立義。符瑜伽義。不順糅論。   評有漏生無漏諍章第五   粗食者曰。唯識論破唯新熏種子無本有種義雲。若唯新熏種子無法爾種子者。見道初。無漏法不應得生。以無法爾種子因緣故。若彼救雲以世第一法有漏聞熏習為因生初無漏者。即應難言。有漏不應為無漏種。若許世第一法有漏生初無漏者。亦應無漏還生有漏。若許爾者。諸佛有漏應復還生。若許異法為因生異法者。善等法。應為不善等法種子。以許異法互得相生故。有古人。破此唯識論而別立自宗雲。真如理與阿賴耶識。待聞熏習。以為因緣。聖道方生。無一經說有漏之中。別有有為無漏。以為因緣。生其聖道。然見道以前。從其有漏生有漏者。此是有漏之因。生於有漏。此是以因有漏故。果亦有漏。從其有漏生無漏時。此是無漏之因。生於無漏。不可以果是無漏故。因亦無漏。因中說果。義即無違。初聞帶迷。故是有漏。思修不已。迷滅悟生。名為無漏。此無漏生能滅生有漏種。因何妄為比例誤其後學。然瑜伽。說地獄成就三無漏根。是種非現者。是因取果名。非剋性也。今謂不爾。何以故。多臆說。少據文故。彼雲。無一經說有漏中有有為無漏生其聖道。然瑜伽說地獄成就三無漏根者。有涅槃法定得涅槃。決定當得涅槃。決定當得三無漏根。因中說果。名為無漏。此亦不爾。瑜伽五十七雲。生那落迦。三無漏根。約現行不成就。約種子或成就。謂般涅槃法。或不成就。謂不般涅槃法。若言決定當得三無漏根。因中說果者。彼論應雲地獄皆成就三無漏根。何故。簡別雲般涅槃法者成就無漏種子。不般涅槃法者不成就無漏種子。既雲有成不成。明知。種子皆不因中說果。又若依當可生。因中說果者應彼論雲三現行種子俱有成就。有不成就。何以故。現行種子。當可生故。何故。雲定不成就。約種子有成不成。彼論。既雲三現行定不成就。約種子有。又彼雲初聞帶迷。故是有漏。思修不已。迷滅悟生。名為無漏。此無漏生能滅生有漏種。今問。地前有漏聞熏現行。為熏有漏種子。為熏無漏種子。若言熏有漏種子。即聖教相違。瑜伽五十二雲。諸出世間法。從何種子生。若言粗重自性種子為種子生者。不應道理。此言意顯地前有漏聞熏習現行所熏種子。是粗重自性種子。能生見道初無漏。不應道理。若言有漏聞熏現行熏無漏種子者。即有二失。一違聖教失。二同外道失。違聖教失者。瑜伽第五。種子七義中雲。必與功能相應方能為因。又雖與功能相應。然必相稱相順方能為因。既有漏無漏不互相應。又不相稱順。何有漏生無漏。又同卷雲。順益義是因義。建立義是緣義。而有漏是所治。無漏是能治。既能治所治。互相違反。猶如明闇。雲何順益。若言雖相違相生於理無妨者。應暗生明。以許異法互得相生故。又同卷說十因中雲。依差別功能因依處。施設定異因。所以者何。由欲界繫諸法。自性功能。有差別故。能生種種自性功能。如欲界繫法。如是。色無色繫及不繫法亦爾。此言意顯善種子生善現行。非生不善。不善種子生不善現行。非生善。有漏種子生有漏現行。非生無漏。無漏種子生無漏現行。非生有漏。故名差別功能。亦名定異因。若言有漏生無漏者。應名通因。亦名共因。雲何名差別因。亦名定異因。同外道失者。同外道執一因能生一切法故。又彼雲。攝論雲。入所知相。雲何應見多聞熏習所依非阿賴耶識所攝。釋論雲。多聞熏習所依者。謂於大乘而起多聞。聞法義已熏心。心法相續。所依其少聞者。無容得入此現觀故。非阿賴耶識所攝者。謂此所依。從最清淨法界流故。對治彼故。非彼性攝。彼相違故。準此論文。從最清淨法界流者。即是佛智從法身生也。教法從悲智生。佛教即是後得智相。以無漏教生聞熏習。與有漏相違漸合。前前有漏漸滅。於後後念。無漏漸生。非有漏中有無漏性。今謂不爾。以不分能說聽有漏。而顯唯有漏生無漏故。有多過失。論雲。多聞熏習所依者。顯能聽人。非阿賴耶識所攝者。明能說佛。謂佛無漏後得智中。所變現聲教。從能變識。是無漏攝。勝解行地凡夫菩薩。以有漏心中。變現聲教。從能變心。教亦有漏攝故。能說佛之無漏教。與能聽菩薩心中所現有漏教。極相違返。雲何有漏生無漏。然種解脫分善根已去。聞正法時。由現行有漏所熏有漏種。為增上緣。令其本有無漏種子亦得增長。展轉增勝。即以所增無漏法爾種。後時正生見道出世之心。即見道後。亦說無漏增長種。名聞熏習。然見道以前。法爾無漏種子。未起現行。故微隱難了知。攝論但寄粗顯有漏聞熏。是無漏勝增上緣方便。說此為出世心。此增上緣非正因緣。評曰。寶法師。破法爾種雲。無一經說有漏之中。別有有為無漏。以為因緣。生其聖道。粗食者。通此難文。不出明文。還引會文。覈其差別。兩師所執。似有道理。未至正義。何以故。寶公不立隨緣真如故。猶存生滅賴耶故。尚執三乘立種故。隨宜方便一分義故。粗食不立十界隨緣性故。固執糅論法爾種故。謬指瑜伽三無漏故。不了他宗設難故。各依自宗。謂為正義。望於一乘。俱不正義。   彈偽破教前後章第六   粗食者曰。有執。解深密已前所說。是不了義故。說不定種性回心成佛。定性二乘。無性有情。不得成佛。法華會後所說諸經。是了義教。所以不簡定不定性。一切有情。皆悉成佛(已上似寶公詞)。粗食破雲。汝執非理。所以者何。定時前後。簡教權實。甚大謬故。且如華嚴等。佛初成道第二七日說。既此經說定性二乘。無性有情。終不成佛。豈四十年前說故。是權教攝(已上粗食破文)。山家彈曰。此破非理。不了敵論深意許故。夫法華之前所說大乘。未開權邊。以為帶權說。誰所說圓教為不了權耶。汝華嚴經中執定性二乘。無性有情。終不成佛。此句此文此義。固為不了。亦為有餘。故經雲四十餘年未顯真實得果差別。又經雲說時未至故。粗食者。未解帶方便旨。故致此迷執耳。粗食者又雲。如遺教經。大衍經等。是涅槃教後說。豈是四十年後說故。實教攝耶(已上粗食破詞)。山家彈曰。遺教經者。此大乘教。不是小乘經。天親造論。固為大乘。誰敢為小乘哉。大衍經亦大乘。開元釋教錄。已載大乘錄。已上二部大乘。住一用三。故機教亦興。誰一向為權小哉。粗食者又雲。解深密經。佛在十八圓滿淨土。為勝義生等諸大菩薩說。如何判之為權不了(已上粗食者詞)。山家彈曰。解深密經者。是方等部也。有圓有別有通有藏。所帶別等為粗為權。誰以其圓為權不了。粗食者。未了教與部。方等部經。一部為權。一部為實。迷謬甚哉。粗食者又雲。法華經及法華論。為破離大乘無別乘執。說雲雨喻。三草之中。小草是定性二乘。無性有情。終不成佛。如何汝執法華後教是實教故。皆同成佛(已上粗食者詞)。山家彈曰。粗食者。取法華經及法華論意。都不契經旨。又其所說義意。粗食者臆說。經論無此義。疏亦無此文。有智君子。檢挍本文。得知公偽。是故不繁述。粗食者又雲。涅槃經雲。一闡提人。猶如燋種石山枯木龜甲。此同深密一分無性有情不成佛義。如何汝執深密是權故。說定性二乘無性有情不成佛。法華涅槃是實了義。是故。執一切有情皆悉成佛。是故。不得妄以年月先後。定教前後。又不得妄以時前後定教權實(已上粗食者詞)。山家彈曰。涅槃闡提喻。期限闡提業。後生續善。同見佛性。豈同深密哉。餘章委說。不用更繁。   彈偽破教權實章第七   粗食者曰。有執。法華涅槃是不深密第三時攝。何以故。深密前說。法華涅槃是後所說。如何得後說攝前教。又如深密權教。法華涅槃實教。如何得實教攝權教。今破雲。彼執非理。所以者何。於二教同。謬執為異故。又迷前後故。法華第二雲。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今復轉最妙無上大法輪。此即深密初時第三時。如何執別。唯權實相對。以說初三。隱第二時。又法華信解品雲。我等居僧之首。自謂已得涅槃。是同深密初時教。又雲。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心無喜樂。此同深密第二時。又雲。深自慶幸獲大善利。法王大寶。不求自得。此同深密第三時教。既深密。法華。說三時同。如何汝執法華涅槃不預深密三時。又涅槃經第二。明醫師喻中。初總教服乳。喻說有教。此同深密初時教。次教總斷乳。喻說空教。此同深密第二時教。後有宜服。喻說非空非有教。此同深密第三時教。釋雲。此為破外道皆執有我。初且密說人空義。顯為小乘。初說法有。此即阿含等小乘經是。次為破小乘執法有。說一切諸法皆空。此即般若經等是。後涅槃會中。顯為除外道執有常樂我淨故說空。為破聲聞執無常樂我淨故說有。既同深密第三時教。如何執別。定教前後。如前已破(已上粗食者語)。山家彈曰。此破非理。所以者何。以謬三時同教前後故。粗食者所引法華第二文。還即自害。何以故。已從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至法華會。於其中間。說諸大乘經。解深密經。豈不中間說哉。今天子偈曰。我等從昔來。數聞世尊說。未曾聞如是深妙之上法(已上經文)。是天子已聞深密已。雲未曾聞如是深妙之上法。前說後說。何得同等。故汝所設昔於波羅奈三時難。不好是偈大意。不立教時。但舉今日法華大乘。諸有智者。謬莫許之。又信解品所引三時。如前三時章破。又無量義經未顯真實。妙法華經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法華論未聞令聞先說法異後說法異。兩經前後。天親未異。誰敢得制。粗食者。徒勞心神耳。粗食者雲。有執。無量義經說。我先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顯真實。是故。眾生得道差別不得疾成無上菩提。準此經文者。四十年前說。權教故建立五種性之差別。四十年後教。是實教故一切有情皆悉成佛。此亦不爾。此據一類不定性二乘。後從小向大說。不依決定性二乘果及頓悟菩薩。何者。且如舍利弗等。先根未熟時。不堪聞授記。故說二乘有實涅槃。故經雲以方便力未顯真實。由此四十餘年。以方便力。隱不定性二乘。顯定性二乘。說二乘實滅。故經雲眾生得道差別。今法華會中。不定性二乘根機已熟。堪聞一乘。故隱決定性。顯不定性。說唯一無二乘。此即當法華經三周領解。何者。初周之中。舍利弗領解雲。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初聞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證。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第二周中。迦葉領解雲。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以為大得。於此大乘。無有志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第三周中。佛自說言。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佛知是心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乃至雲。汝等所得非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準此經文。據迂迴人。十方三世佛前說方便。後說真實。據直往人。及趣寂人。十方三世佛。前後所說。皆同不異。若謂經雲方便故。四十年前教是權。不了者。法華亦應權教。以經載方便品故。又雲此法華經藏。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故。又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故。若許爾者。便違自執法華是四十年後說。故究竟顯了之一乘。是故當知。法華一乘是密意一乘。以不簡別定性不定性。有性無性。今說一乘故。所以得知。法華是權。妙法華經方便品。正法華雲善權品。依此等文。明知是權。今依此義。若四十年後。為引不定說一乘者。是權不了。若前若後。對決定性說四乘者。是實顯了。何以得知。法華是密意教。大寶積經大乘十法會雲。善男子。何等是為如來祕密教。善男子。我記聲聞得阿耨菩提者。此不應爾。如言阿難我患背病。此不應爾。乃至廣說。是正會法華會中。授二乘成佛記意。非會餘教。若謂此會四十年前教。非會法華者。此亦不爾。以前教中。未授二乘成佛記故。即依此經。明知。決定趣寂聲聞。終不成佛。若定性二乘。亦當成佛者。何故雲祕密教。亦何雲此不應爾。若不爾者。我患背病。亦應顯了真實之法。彼既不爾。此雲何然。是故。為引不定。不簡別定性聲聞成記。不解教意。謬定權實。誑後學徒。莫錯信學(已上粗食者語)。山家彈曰。此破非理。所以者何。一類不定。二周領解。後周說三。都不經意。今法華專意。穿性水於高原。洽甘雨於敗種。乾地普洽。藥木並茂。何粗食者。對法華經固執定無哉。餘章已破定無。更不繁述。品名方便。已違不知。寶積祕密。專背經旨。何得會法華哉。見石不知珠。非粗食者誰哉。又彼十法會經。法華經後。都不違法華。未到早授記。是名為祕密。天親論有義。努力莫歸粗食偽會。   決五種性謬章第八   四瑜伽雲。一切有情。總有五種性。一者菩薩種性。二者獨覺種性。三者聲聞種性。四者不定種性。五者無種性。解雲。此五種中。初三乘人。各有一性。名為定性。有二三性。名不定性。菩薩種性。不定種性。當得成佛。決定二乘不得菩提。第四不定種性有四類別。或有菩薩種性獨覺種性。或有菩薩種性獨覺種性。聲聞種性。或有菩薩種性聲聞種性。或有獨覺種性聲聞種性。前三成佛。後一不成。何以得知。瑜伽八十雲。何因緣故。一切阿羅漢。不皆回向無上菩提。答由彼種性有差別故。此是第四類不定種性。法華經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此據前三不定類說。且如舍利弗等不定種性。一人身中。具有三性。隱劣二性。顯勝佛性。雲無二亦無三。非謂全無決定種性聲聞獨覺。第五無種性亦有三種名。一名闡底迦。是樂欲義。樂生死故。二名阿闡底迦。是不樂欲義。不樂涅槃故。此二通斷善根。不斷善根。不信愚癡所覆弊故。三名阿顛底迦。名為畢竟。畢竟無涅槃性故。此無性人。亦得前名。前二久久當成佛。後一必不成。廣如楞伽經。瑜伽。莊嚴論說。決曰。粗食者。引瑜伽雲。一切有情。總有五種性等。今案論文。都無此文。又首有四字。此似鈔章疏。粗食解雲。此五種中。初三乘人。各有一性。名為定性。有二三性。名不定性。菩薩種性。不定種性。當得成佛。決定二乘。不得菩提。第四不定種性有四類別。或有菩薩種性獨覺種性。或有菩薩種性獨覺種性。聲聞種性。或有菩薩種性聲聞種性。或有獨覺種性聲聞種性。前三成佛。後一不成。乃至。第五無種性。亦有三種名。一名闡底迦。二名阿闡底迦。三名阿顛底迦。前二久久當成佛。後必不成。廣如楞伽經。瑜伽。莊嚴論說。今謂不爾。皆不正義故。先翻破汝邪義。後示論師正義。其五種列名。經出楞伽。論出佛地。汝瑜伽列名。不是論正文。取意列名故。粗食。廣送楞伽。今決經文。二論可知。粗食解雲。初三人各有一性。名為定性。今先決此三。其楞伽文。聲聞。獨覺。如來。如次為三。瑜伽論。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粗食違經論列名。不免雜亂失(其一)。又楞伽聲聞乘性證法者。墮不思議變易死。豈有一性哉。難免妄語失(其二)。又第四不定性中。後一不成不定。楞伽經文都無此文。其經第四不定雲。大慧。說三乘者。為發起修行地。故說諸性差別。非究竟地。乃至雲。見法無我。得三昧樂行故。聲聞緣覺。畢竟證得如來法身故。粗食何違經文。立不成不定。此即章疏義推。不是經論文。汝廣指楞伽。故以經文嘖汝。即不讀經文失(其三)。問若不成不定依無佛種子不成佛道者。應攝第五性。若言有善根故不攝第五。可立六種性。若言有二種性故攝不定者。暫時亦有多種性可攝不定。若言斷善故者。可立七種性。如是等失。汝偽立性故。自然招得(其四)。又汝所立第五無性約種子故。時邊四人不可成佛。同稱無性故。若許爾。自語相違失(其五)。若言時邊四人成佛道者。亦自語相違。何以故。汝依無種性。立第五性故。無種性人。得成佛道。不應道理。若言時邊四人。有佛種性者。亦自語相違。何以故。若有佛種性。應攝菩薩性故。汝地獄立三無漏根故。又有不定失。為如畢竟無性攝第五無性故。暫時四人不成佛道。為如暫時無性攝第五無性故。畢竟無性應成佛道。如是等失。其數繁多。依倦不具出。楞伽第五無性證法。焚燒成佛。大悲知理。粗食當知。所依楞伽五性。成佛總得究竟。能依二論何畢不成。兩論舉現位。楞伽說究竟。是故成不得旨。經論無諍。若約種子。始終定不。墮天親破。同外道失。庶諸有智者。平此謗法基。俱入真如海。 決謬建立小乘畢竟無種性有情章第九 瑜伽第六十七雲。住無種性補特伽羅。是名畢竟無般涅槃法(自下有五難無性有情即有六答)。此中。或有心生疑惑。雲何而有畢竟無般涅槃法耶(已上第一說有無性有情疑起難)。應誨彼言。汝何所欲。諸有情類。種種界性。無量界性。下劣界性。勝妙界性。為有耶。為無耶。若言有者。無有畢竟無般涅槃法補特伽羅。不應道理。若言無者。經言。諸有情類。有種種界性。乃至勝妙界性。不應道理(已上第一教理並違答)。如是誨已。復有難言。如有情類。雖有種種界性。乃至勝妙界性。而無有無根有情。如是無般涅槃法。何故不爾。或應許有無根有情(已上第二有情無根難)。應詰彼言。汝何所欲。諸無根者。為是有情。為非有情。若是有情。外無根物。應是有情(假設為難非他所許)。然不應道理。若非有情。而言何不許有無根有情者。不應道理(已上第二假設非例答)。如是詰已。復有難言。如作剎帝利已。或時復作婆羅門。吠捨。戍陀羅。如是。乃至作戍陀羅已。或時乃至作剎帝利。又作那落迦已。或時乃至作天。乃至作天已。或時乃至復作那落迦。如是。何故不作無般涅槃法已。或時復作有般涅槃法耶(已上第三諸界互轉難)。應詰彼言。汝何所欲。諸剎帝利。乃至戍陀羅。及那落迦乃至諸天。為有一切界耶。為獨有一界耶。若有一切界者。喻不相以(彼無一切故為非喻)。不應道理。若獨有一界者。先是剎帝利。或於一時。乃至作戍陀羅。先是那落迦。或於一時乃至為天。不應道理(已上第三非喻乖理答)。如是詰已。復有難言。如剎帝利等具一切界。如是無般涅槃法。何故不有般涅槃法界耶(已上第四應具諸界難)。應詰彼言。汝何所欲。諸無般涅槃法界。諸有般涅槃法界。此二界。為互相違耶。為不相違耶。若互相違。而言無般涅槃法。何故不有般涅槃法界者。不應道理(互相違故)。若不相違。即此補特伽羅是無般涅槃法。亦是有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已上第四互喻無別答。無別體故不應道理)。如是詰已。復有難言。如現見有一地方所。於一時間。無金種性。或於一時。有金種性。於一時間。無有末尼真珠琉璃等種性。或於一時。有彼種性。於一時間。無鹽種性。或於一時有彼種性。於一時間。無種種界種種性。或於一時。有彼種性。如是先是無般涅槃法種性。何故不於一時成有般涅槃法種性耶(已上第五無應轉有難)。應詰彼言。汝何所欲。如彼地方所。先無此種性。後有此種性。或先有此種性。後無此種性。如是。先有聲聞定種性。後無是種性。乃至。先有大乘定種性。後無是種性。或先無定種性。後有定種性耶。若言爾者。順解脫分善根。應空無果。又若爾者。立定種性。不應道理。若不爾者。汝言無般涅槃法者。先住無種性已。後住有種性。如有地方所。有般涅槃法者。先住有種性已。後住無種性。如有地方所者。不應道理(已上第五不齊法喻答)。又應責彼。汝何所欲。無般涅槃法下劣界者。安住如是下劣界中。為即於此生轉成般涅槃法。為於後生耶。若言即於此生者。汝意雲何。彼遇佛法僧已。於現法中。為能起順解脫分善根耶。為不能耶。若言能者。彼遇佛法僧已。於現法中。能起順解脫分善根。而言無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若言不能者。彼遇佛法僧已。於現法中。不能起順解脫分善根。而言轉成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若言後生方成般涅槃法者。汝意雲何。彼為先積集善根故。於後生中。遇佛法僧。能起順解脫分善根耶。為先不積集善根耶。若言先積集善根者。彼即於此生中。遇佛法僧。能起善根。而言於後生中。方成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又如彼因。應空無果。若言先不積集善根者。是則前後相似。俱未積集善根。而言於後生中方成般涅槃法。非即此生中者。不應道理(已上第六縱轉不成答)。決曰。粗食者。寫取樞要文。建立畢竟無性。彼瑜伽所出。毘曇薩婆多等計。約聲聞地。抉擇小義。彼三乘教。未洗小義。帶小說大。其瑜伽論中。多有小乘義。天竺戒賢。告天竺弟。其弟。即來大唐之國傳語之狀。具載開元錄。今天親菩薩。於其五難六答上。更立六難破小乘。其五難六答者。一說無起疑難。即論誨答。基師造名曰教理並違答。天親破雲。執不平等難。二者有情無根難。即論誨答。造名曰假設非例答。天親破雲。二失同故難。三者諸界互轉難。即論誨答。造名曰非喻乖理答。天親破雲。無決定相難。四者應具諸界難。即論誨答。造名曰互喻無別答。天親破雲。定何所屬難。五者無應轉有難。即論誨答。造名曰背法不齊答。天親破曰。並成無用難。六者重答。基公取論意。造名曰縱轉不成答。天親破曰。三種過失難。粗食當知。汝所執無性薩婆多小義。非彌勒大義。天親菩薩。天竺決了。末學膚受。任胸別執。粗食。救此小乘義。謗一乘佛性。可不改心哉。可不改心哉。具破如別章。   讚示無種性有情相章第十   粗食者曰。瑜伽第二十一雲。問何等名為無涅槃法補特伽羅。所有諸相。成就彼故。應知。說名無涅槃法補特伽羅(補特伽羅此翻數取趣。數數往返生五趣故)。答無涅槃法補特伽羅有眾多相。我今當說彼相少分。謂彼最初。不住種性。無涅槃法補特伽羅我我所執。甚深堅固。不可傾拔。久遠隨逐。一切諸佛。所不能救。是名第一無種性相。又復彼聽聞以無量門呵毀生死眾多過失。而生死不見少分所有過失。亦復不能少分厭離。又復聽聞以無量門稱讚涅槃眾多功德。而不見少分所有功德。亦復不能少分欣樂。如是欣厭。於三世中。終不能生。是名第二無種性相。又彼本性成就上品無慚無愧。由是因緣。心無怖畏。以歡喜心。現行眾惡。未嘗追悔。唯觀現利。不畏後苦。是名第三無種性相。又復聽聞他能宣說正法教時。不少發心。不身毛豎。悲泣墮淚。是名第四無種性相。又復彼或暫得出家。或為國王所逼迫故。或為狂賊所逼迫故。或為債主所逼迫故。或為怖畏所逼迫故。或不活畏所逼迫故。出家受戒。非為涅槃。既出家已。樂與在家眾共諠雜住。或願求生天。修諸梵行。或捨戒還俗。非沙門自稱沙門。非梵行自稱梵行。如是。亦依過去未來現在世別。是名第五無種性相。又復彼有少作身語意善業等。一切皆為求當來殊勝後有。或求財寶。是名第六無種性相。是等類。有眾多相。成就彼故。墮在不般涅槃法數。讚曰。無種性位。五人還同。其人緣起。有始有終。生死長眠。誰不覺夢善哉。示相拔無性忡。粗食者。引瑜伽論文。示無性六相。善哉善哉。堪教化用。不足為義。暫時畢竟。俱通此相。故三乘教說。不足致怪。但恐。粗食者。隨第六無性。南無阿彌陀佛。   救華嚴家一乘義章第十一   粗食者雲。有執。三乘之中大乘是權無體。華嚴別教一乘是實。大乘權故。終歸一乘。此大乘差別。略說有十。一權實差別。乃至第十本末開合差別。今破雲。此義全非。所以者何。違教理故。當知。大乘即一乘。一乘即大乘。大乘一乘。無有差別。此中略有七文。一者勝鬘經雲。聲聞獨覺。皆入大乘。而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證一乘者。得阿耨菩提。山家救曰。此文自害。所以者何。能即三乘。所即一乘。已為四乘。若唯有三乘。應雲二乘即大乘。何引此經文。得證唯三義耶。有智後哲。細心可見。粗食者曰。二者寶靈經雲。菩薩白佛言。我聞。如來唯有一乘。此事真實而不虛妄。何以故。譬如閻浮提多諸小渚。皆依閻浮提。亦同名閻浮提。如來一乘亦復如是。一切諸乘。皆出大乘。是故。一乘名如來大乘。山家救曰。此經目錄所無。但似寶雲經。其所說文義。亦似帶權一。待獨大不同。故無妨大乘。是故。不足為證。三者亦勝鬘經雲。若諸如來。隨彼所欲。而以方便說於二乘。即是大乘。以第一義說。無有二乘。二乘者同入一乘。一乘者即勝義乘。山家破曰。此寶積文。大小相望。相即相入。法華之前。不定二乘。相入之義。未到法華。故說於二乘。粗食者曰。四者正法華第二雲。如彼長者。本許諸子以三品乘。適見免難。各賜一類平等大乘。如來如是。本現三乘。然後皆化使入大乘。山家彈曰。三品乘者。為免難故。暫用假權。後各賜一類平等大乘。是大即獨大。引大及與大。權實與天殊。迷大乘同名。珠目寧同貫哉。粗食者曰。五者妙法華第二雲。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穩第一。如來亦復如是。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既言初說三。後以大乘而度脫之。明知。初宅內所許牛車。後露地授大白牛車。同無差別。山家救曰。初三中大。所證偏真。能證有為。不平等大。是以。同羊鹿。都不真實。後授白牛。所證中真。能證內照。何得雷同。權大實大。具釋如上。粗食者曰。六者大乘十法經雲。以何義故。此大乘名為大乘。佛言。諸佛如來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名為上乘。名為妙乘。名無上乘。名無上上乘。名無等乘。名不惡乘。名為無等等乘。以是義故。名為大乘。依此經文。顯大乘是真實非權。亦大乘一乘平等不異。山家救曰。此經文說一分圓。水義分同。河海全異。法華之前所說圓經。其豎義邊。分同法華。但其橫義邊。全未開顯。故雖讚大乘。定性無性未授佛記。是但讚與授。其義大異。讚獨大名。獨圓無異。粗食者曰。七者菩薩藏經雲。今是大乘。一切乘中為無上者。所謂佛乘。諸佛如來。亦說此乘。最為第一。最為無上。略依此七文。明證大乘即一乘。一乘即大乘。山家救曰。此文。義勢已同上義。實大實一一乘異名。權大實一有無殊別。權大有名無實。實一有名有實。故不可不別。粗食者曰。理者大乘一乘。所修不殊。所證無二。所斷不別。依此理趣。大乘一乘。同一不殊。基師雲。問經自說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即是破三而明一乘。何故。乃言三五乘別。答依梵本說。經頌應言無第二無第三。數三乘中。獨覺為第二。聲聞為第三。為引不定任持餘故。方便言無第二第三。非真破也。法華自言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已上粗食所引章文)。山家救曰。無第二無第三。竺道生并嘉祥舊義。但加梵本言。以為強證。雖然。法護本正法華契經。羅什本妙法華契經。笈多本添品法華契經。法豐本論。流支本論。合五譯文。都無第二緣覺。何況第三聲聞。五度三藏。豈劣於基公哉。是以。不足為據。又餘二非真之文。不足為證。執有輕重故。經有本跡故。具破如破二明一章。粗食者曰。若破三者。何故。乃言餘二非真。不以小濟。亦應言不以大乘濟度。經既但言餘二非真。不以小濟。明知。大乘非所破也。彼經又言。尚無二乘。何況有三。二謂第二。三謂第三。非謂二乘三乘名為二三。勝鬘經雲。聲聞。辟支佛乘者。即是大乘。又言。大乘即是一乘。故但會二不定性乘。亦非會彼定性二乘。何況大乘。又無三顯即一故。非破大乘別有一乘。斯理何爽。若會破三者。三中大即火宅內所許牛車。出門等給。皆亦牛乘。若破前牛。後別與牛。二牛何別。又三中之大。即是頓悟。會令入一。豈令頓悟成漸悟耶。救曰。此說不爾。舉執重二乘故。跡門十四品。正化二乘。傍化權大。是故。自下唯一無二乘。不以小濟。密遣二人。息處故說二。皆是此類也。粗食又引經本尚無二乘。何況有三文。釋曰。二謂第二。三謂第三。非謂二乘三乘名為二三。山家救曰。此釋乖論。所以者何。天親法華論釋尚無二乘句曰。無二乘者。謂無二乘所得涅槃(已上論文)。都無第二言。何輒任胸臆。作第二釋耶。若任意會文。聖教量無用。自今以後。莫言第二緣覺及以第三聲聞乘。專背本論故。又引勝鬘即是文會釋。不定非定性。何況大乘。此會非理。有相符失。其勝鬘時。未開權故。又門外之牛車方便智所造。露地白牛車。實智所造。賜與權實不同。何得同轍。況內證白牛車。唯佛與佛車。門外黑牛車。三乘同證車哉。又彼三中之頓大對小之頓大。此即三之頓大絕待之頓大。粗食者。但知小乘漸。未聞大乘漸。少聞失哉。粗食者。又大乘一乘。解行何別而言捨三而趣於一。新發意菩薩。疑網除者。即十義中任持所餘。未說一乘。恐捨精進。且懷疑將退。今聞一乘。除其疑意。此乃舍下位而趣上階。非捨大乘而入求一。不爾。十地舍下趣上。皆應亦名破三歸一。又亦應言餘三非真。何獨言二。山家救曰。此說非理。自語相違故。汝雲大一不異。若爾。新發意菩薩。初聞大乘發大。爾時所聞大。今未說一乘。初後既不同。行相全別。豈不自語相違。下位教淺。上位教深。歷劫十地。因分淺教。直道一乘。果分深教。何執菩薩三。泯一佛乘。汝但知上金下瓦塔。未解上下俱金塔耳。粗食者曰。勝鬘又言。若如來隨彼意欲而方便說。即是大乘。無有二乘。故會二乘入於一者。是方便說。非真實理。經唯說言開方便門顯真實相故。說有不定性二乘者。是方便門。遠入真故今說一乘令趣極果。名為真實。非謂都無二。唯有一名真。故法華。言密遣二人。眇目矬陋。不言三人。又言息處故說二。不言三故。若迂迴入於大位。名為大乘。若直往者所入大位。名為一乘。經論一乘。實為不定。今此所釋。未為典據。山家救曰。此說非理。違勝鬘等義故。其勝鬘文。并法華開方便。及密遣二人。息處故說二等文。具通破者。如濟謗法章。粗食者曰。又彼第一門雲。三中牛。亦同羊鹿權。俱是開方便門。四衢別授大白牛車。方便為顯真實。若彼三中牛。亦是實者。如何出竟不得故復更索耶。故經說。諸子得出。至露地已。各白父言。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以此得知。三車同索。乃至雲為欲回彼三人入一乘。故是大乘亦說回。此義不然。不解求車意。謬出過失故。二乘人等。於如來所。各修三慧。求證諸法。大乘菩薩。求入初地。證四諦理。求佛菩提。名索車故。山家救曰。此會釋義。不應道理。違一乘義故。所求三車。其父不與。其父所與。非本所望。五教主者。唐朝法將。親聞三藏。深決權實。歷代預翻經證義為國匠。粗食者。弱冠去都。久居一隅何抗蟷蜋肘。忽拒一乘輪。誰有智者。不憐愍汝乎。求佛菩提名索車。粗食臆說耳。都無證據。設有明文。亦魔說耳。粗食者曰。臨門牛車與露地大白牛車。同是一牛車。何以得知。大乘一乘。同是一車。經說。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穩第一。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言初說三乘引導眾生者。佛成道後。四十年前。說三乘五乘差別之果。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者。法華會中。說唯一乘無有二乘。若謂三乘中大乘是權。一乘為實者。經應云然後但以一乘而度脫之。如何言大乘。準此經文。明知。大乘一乘。同是三車中牛車。山家救曰。此尋不爾。迷同名故。一大同異。上章已決。粗食者迷兩牛同名。鳳號不一二。雖遇良醫。畢死難免。但待善星期耳。貶無為實牛。等有為權牛。豈非卑下慢哉。粗食者曰。又彼第三門雲。以彼一乘非是界內先所許三。是故。界外四衢道中授諸子時。皆雲。非本所望。故經雲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良以前所許今皆無得。露地牛車本非悕冀。故今得之。非本所望也。此亦不然。不解法華本意。偏執喻故。當知。引導二乘不定種性。令趣一乘。是法華意。故但約二乘而言非本所望。不據大乘。三周說一乘。以為法華正宗。彼三周中。但有二乘領解之文。而都無大乘領解之詞。故知。非本所望言。但約二乘不據大乘。初周之中。舍利弗領解言。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此領解佛成道後。四十年以前第二時大乘教也。又雲。我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初聞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證。此領解四十年以前第一時小乘教。後言。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乃至廣說。今日乃知真是佛子。此領解第三時法華一乘。此即非本所望。準此文知。非本所望言。但約二乘不預大乘。菩薩太子不領解故。又第二周中。摩訶迦葉領解雲。我等居僧之首。年並朽邁。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不復進求阿耨菩提。此領解初時小乘教。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此領解第二時般若等大乘教。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菩提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不謂。於今忽然得聞希有之法。深自慶幸。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此領解第三時法華一乘。二乘漸悟受作佛記。是非本所望。又下迦葉領解雲。又因如來智慧。為諸菩薩開示演說。而自於此無有志願。乃至雲。我等有樂大之心。佛則為我說大乘法。今此經中。唯說一乘。而昔於菩薩前。毀呰聲聞樂小法者。我等本無心所悕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此即非本所望。又第三周中。富樓那等生領解雲。我等常作是念。自謂已得究竟滅度。今乃知之。如無知者。所以者何。我等應得如來智慧。而便自以少智為足。此即非本所望。今案法華三周文。唯有二乘領解文。都無菩薩領解之文。故知。非本所望言。但約二乘不據菩薩。然明非本所望意。二乘之人。得小涅槃。為自極果。謂大乘是非自分果。故經雲。窮子雖欣此遇。猶故客作賤人。即受教敕領知眾物。而無悕取一餐之意。今於法華會中。聞一乘無有二乘。亦聞授二乘作佛記。是名非本所望。菩薩太子。從始四諦教。終至涅槃教。每聞大乘。常受成佛記。何事希有未曾有。非本所望。然法華譬喻品三車法喻。深廣末學難解。今述粗淺顯了之事。以示末學。佛未出世。憍陳如等猶居三界。未離分段生死。名居家內。爾時具貪等煩惱。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所燒。是名大火。佛出興世趣鹿野苑。轉四諦法輪。時陳如等聲聞。觀四諦理。證阿羅漢果。獨覺種性。觀十二因緣。證獨覺果。菩薩種性。觀三性唯識。登初地二地。乃至登第十地。永出三界。離分段死。是名三子出火宅。陳如等二乘無學。雖出三界離分段死。有漏位得智。不知諸法。是名羊鹿車。唯有名無體。陳如等。依此身心精進。求證諸法。是二子索羊鹿車。大乘菩薩求佛菩提。是名太子索牛車。二乘諸子。初四諦教時。雖各證自乘果。而二乘人。餘年每作是念。大乘菩提。唯是菩薩所得之果。非我等分。雖聞般若等諸大乘經。而常自念。是非我分。是唯菩薩分齊之教。故法華譬喻品。舍利弗領解雲。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又信解品迦葉領解雲。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以為大得。於此大乘。無有志求。又無量義經雲。我先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顯真實。是故。眾生得道差別。不得疾成無上菩提。今法華會中。授聲聞作佛記。是名非本所望。菩薩太子。從始覺樹。終至雙林。常聞大乘。常受佛記。故授二乘作佛記。於諸菩薩不為非本所望。故譬喻品。舍利弗言。我等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又信解品迦葉言。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菩提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乃至無量珍寶。不求自得。即窮子喻雲。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無心有所悕求。今此寶藏。自然而至。是故。非所望言。但約二乘。非據菩薩。故彼回大乘權。歸一乘實。徒為唐捐。救曰。此說不爾。有菩薩領解故。然粗食者。一分善哉善哉。但為會釋非本所望難會誠文。書寫法華。其一句一偈。功德無量。何況三四紙乎。書寫之功。雖期忉利。遮菩薩義。深違經文。其粗食者。愍為末學雖說三周。唯有虛言。都無實義。所以者何。其非本所望。三子俱發。故其大乘子等。法華之前發無上心。析法無上。體法無上。巧拙雖異。同歸灰斷。求此大乘菩薩乘子。聞法說周開三顯一。五佛章門法位無上。皆發未曾心。是故。譬說周雲。天龍夜叉。乃至。心大歡喜。踴躍無量。又雲。釋提桓因。梵天王等。與無數天子。又雲我等乃至。而說偈言。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分別說諸法五眾之生滅。此則領法華之前生滅之教。今復轉最妙無上大法輪。是法甚深奧。少有能信者。此則解法華圓教不生滅教。我等從昔來。數聞世尊說。未曾聞如是深妙之上法。此則領法華之前華嚴。方等。般若。解深密等教。世尊說是法。我等皆隨喜。此則解今日法華教。我等亦如是。必當得作佛。此則決定師子吼。我所有福業。今世若過世。及見佛功德。盡回向佛道。此則樂佛道。不求二乘者。豈不菩薩乘哉。粗食當知。桓因梵王等無數天子。皆是菩薩眾。此太子領解詞。上根性已爾。中下例可知。其三周竟。法師品與總記文。有大乘者。若不解領。何與授記。粗食者。繁引三周文。一往會釋。一往解釋。文繁無義。為會一證。動三周文。今唱太子數格汝正為。序品雲。八萬菩薩。又釋提桓因等二萬天子。又日月天子等萬天子。自在天子等三萬天子。又梵天王等萬二千天子。八龍百千眷屬。四緊百千。四乾百千。四阿修羅百千眷屬。四迦樓羅百千眷屬。闍王百千眷屬。如是等類。皆是法華正為。鶖子領解。回向佛道。又必當得作佛。若干之眾。以隨類身。雲集法華會。今問粗食。二乘之中。攝在誰眾哉。此非菩薩。更謂誰者哉。何況文殊答偈雲。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若如粗食言。可謂諸求二乘人。正說文雲。新發意菩薩。不能知佛智。不退諸菩薩。亦復不能知。若如粗食義。可謂新發能知。不退能知。又雲。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若如粗食義。可謂示以二乘教。又身子舉眾文雲。諸天龍神等。其數如恆沙。求佛諸菩薩。大數有八萬。又雲。又諸萬億國轉輪聖王至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如是等類。法華正為。粗食者。但舉八千聲聞。以為法華正為。萬二千之中。除四千定性。況除學無學二千。又八千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六千耶輸陀羅眷屬等。不為法華正為乎。遮大乘子。無菩薩領解。此粗食阿黨也。又提婆授記。龍女成道。三乘中此誰者哉。汝未受師口決。未案文義耳。跡門菩薩眾如是。何況本門八千恆沙。彌勒為首。昔來不見不聞分身侍者。其數無邊。各白其佛。所來發疑。如是等類。聞壽命劫。得大饒益。略示其數。初其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得無生法忍者。又得聞持千倍菩薩。又一世界微塵數得辯才菩薩。又一世界微塵數得陀羅尼菩薩。又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轉法輪菩薩。又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轉清淨法輪菩薩。又小千國土微塵數八生當得阿耨菩提菩薩。又四四天下微塵數四生當得阿耨菩提菩薩。又三四天下微塵數三生當得阿耨菩提菩薩。又二四天下微塵數二生當得阿耨菩提菩薩。又一四天下微塵數一生當得阿耨菩提菩薩。又八世界微塵數發阿耨菩提心菩薩。眾生。彌勒菩薩等領解雲。佛說希有法。昔所未曾聞(已上經文)。彌勒菩薩華嚴之中善財知識。自餘大乘經。時時為對揚。聞三中大乘。又聞帶權一乘。今法華會中。說偈雲佛說希有法。此則本門法雨。昔所未曾聞。此則領法華之前三中大乘。彌勒等微塵菩薩。稱希有法。豈非太子非本所望言。汝法華正為不定二乘。恐我正為大小菩薩。汝不定性。汝法華正為。優婆尼殺曇分耳。有智龍象。無阿黨心。照此進退。妙法華經中無菩薩領解者。愚鈍文字師耳。非本所望。已有太子。則大師義。契靈山說。金輪心。奧州義鏡。乖上宮使。釋尊教。庶諸宗真學生。拋卻迦羅子。粗食者曰。又彼第五門雲。本業經。仁王及十地論。攝論。於中以初二三地。寄在世間。四地至七地寄出世間。八地以上寄世出出世。於出世間中。四地五地寄聲聞法。第六地寄緣覺法。七地寄菩薩法。八地以上寄一乘法。今破雲。彼語非理。彼所引經論。都無此言。但攝論雲。二乘善名出世。從八地以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彼自釋雲。彼二乘名出世。即大小二乘。此亦不爾也。何等經論。大小二乘名論二乘。應令出彼文。法華論釋。經無二者。無聲聞獨覺乘。非言無二者大小二乘。何率意妄釋聖教。又彼雲。若大乘即是一乘者。七地即應是出出世。又不應一乘在於八地。此亦不爾。於非過失。謬為過失。唯識論雲。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釋雲。初二三地。相同世間。四五六地。相同二乘。今第七地。而過彼故。十地論亦同此文。初二三地行戒修。相同世間。故名世間。四五六地。作出世之菩提分法觀。同二乘相。故名出世間。今第七地。全作無相觀。超過前二。故名出世。今準此文。第七地以上。名出出世。然攝論。八地以上名出出世者。無功用初故。唯識論。七地以上名出出世者。是功用之後邊故。故不相違。攝論。但雲八地以上名出出世。非言寄一乘法。故不為別教一乘之證。救曰。寄位之文。取意引證。何不會其義。強求其文。汝言以求言。明知。有義。若無其義。可謂所引經論。都無文義。又汝許攝論出出世。何不許半滿二藏。大小二乘。汝其義難會。單嘖文言。聖教斷雲。依義不依語。汝嘖未足可畏。粗食者曰。又彼第八門雲。賢首品雲。一切世界群生類。鮮有欲求聲聞道。求緣覺者。轉復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是法。甚為難。又彼第九門雲。第九地文雲。若眾生下劣。其心厭沒者。示以聲聞道。若有眾生。樂因緣法。為說辟支佛。若人根猛利。為說菩薩道。若有無上心。為示佛身。說無盡佛法。依此等文。明知。一乘三乘差別。今通雲。此等文例。餘經論中。往往多有。且如寶積經無邊莊嚴會雲。無邊莊嚴菩薩。由是陀羅尼故。坐於道場。當證阿耨菩提。我今於汝不示說。汝得菩薩智慧。現能證彼法。當於爾時。諸菩薩等。自應解了。爾時菩薩。得無邊門。無量門。因門。無譬門。皆悉現前。彼門者不可宣說。超過世間。不共一切天人魔梵及諸沙門婆羅門等故。又次下文雲。無邊莊嚴。此清淨法。從諸如來之所演出。能了知者。甚為希有。無邊莊嚴。由於往昔供養如來。復得值遇無量諸佛。奉事供養。於甚深法。因緣理趣。深信解者。善求於法。多勝解者。趣行深廣。求大乘者。聲聞乘人。厭離三界。於甚深法。勤修行者。此諸人等。未聽聞此甚深法。廣大無量難入。解雲。於甚深法。因緣理趣。深信解者者。是資糧位。善求於法。多勝解者者。是加行位。趣行深廣。求大乘者者。此是十地。於甚深法勤修行者者。是辟支佛。此諸人等。未聽聞此甚深法者。未聞佛果所證諸法故。華嚴十地說雲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此即同賢首品文。前文同第九地文。若執如此文而為別教一乘者。因果相對。校量淺深。諸大乘經。皆應名別教一乘。又大般若經三十六雲。欲學聲聞地者。當於般若波羅蜜多。應勤修習。欲學獨覺地者。當於般若。應勤聽習。欲學菩薩地者。當於般若。應勤聽習。欲學如來地者。當於般若。應勤聽習。何以故。如是般若波羅蜜多中。廣說開示三乘法故。若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多。則為遍學三乘。此則同於法華經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文。準此等文。明知。合因地果地。以為四乘。言於一佛乘者。是佛果乘。即般若雲如來地是也。言分別說三者。是因位乘。即般若言三乘是也。又如來地者。所求之乘。三乘地者。是能求之機。即賢首品雲。信是法甚為難。第九地文雲。若有無上心。為示佛身。說無盡佛法者。此即同般若雲如來地。法華於一佛乘。華嚴雲求三乘者。即同般若三乘。法華分別說三。如是推徵。汝等所立別教一乘。徒為唐捐。救曰。此例自害尤深也。因相果相。淺深不同。因地果地。權實何同。三乘之因如河溪。一乘之因如海岸。賢首四車同時。三外別教一乘。豈得不立哉。汝唐捐之詞。還著汝倒耳。   守護國界章卷下之中   守護國界章卷下之下   釋氏最澄撰   彈謗法者謗法華詞章第十二   謗法者為體也。偏執為基。嫉妒為心也。非他為務。乃有粗食者。立七教而亂文。開二理而破義。更構四教永斷佛種。復推兩理深謗法華。為遮如是等邪執。造斯指南。無謬詞。   遮粗食者七教二理法華為權執   粗食者雲。有執。佛成道後。四十年以前所說經教。是權非實。故說三乘五姓中。決定二乘。無性有情。不成佛道。法華後教是實非權。故說皆有一乘佛性。而定性二乘。無性有情。皆得菩提(山家曰。是似法寶章詞)。有執。法華是圓頓教。所以得知。經雲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故。又藥草喻品。雲以諸因緣。種種譬喻。開示佛道。今為汝等。說最實事故(山家曰。是似山家之詞)。粗食者雲。彼俱非理。違教理故。前後諸經。有權有實。皆俱通故。且以七教二理。證法華是權非實。彈曰。粗食者俱非不爾。不違教理故。前後經論。名通義異故。龍樹四句曰。一切權。一切實。一切亦權亦實。一切非權非實。天台大師。自亦權亦實句。開出八十權實。今妙法華經。捨理外權實。說內證權實。汝迷名同義異。執法華為權。是則拾迦羅果。以為鎮頭耳。粗食者雲。一譬喻品雲。我欲令憶念汝等本願所行道故。為諸聲聞。說此大乘經。名妙法蓮華。粗食者取此文意雲。此舍利弗等諸聲聞等。昔十六王子時。令教發菩提心。而悉忘失。退住小乘。謂為極果。今說非實所應作事。是佛菩提。捨小住大。故是權教。既雲為諸聲聞。不雲為菩薩。明知。是權非實教攝。彈曰。此說不爾。為菩薩說故。故神力品雲。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粗食者。但知庸賃之歲。客作之賤。未知定父子天性。等與如來璽。何執潛龍昔。貶如來髻珠。是則。汝逢見羅剎。浮囊被奪耳。汝發世親意。還讚法華經。預不輕授記。昇思佛等階耳。粗食者雲。二佛從定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論釋雲。何故。唯告舍利弗不告菩薩者。有五種義。一者為諸聲聞。所應作事故。二者為諸聲聞。回心趣向大菩提故。三者護諸聲聞。恐怯弱故。四者為令餘人善思念故。五者為諸聲聞不起所作已辦心故。準此文知。法華是權非為實教。彈曰。此說非理。不得論旨故。定性二乘。執重難回。是故釋迦尊。別告舍利弗。天親菩薩。深得經意。是故法華論用五義釋告。問雲。何得知法華得記諸聲聞等。皆悉定性耶。答有三種故。一者三世故。二者轉機故。三者本意故。初三世故者。過去定性。不輕授記。未來定性。他國受記。現在定性。靈山得記。是故。得知靈山得記現在定性。二者轉機故。定性二乘。法華之前本性決定。又名畢竟。又名趣寂。到法華會。方便決定。又暫時決定。又名不定。問雲何得知法華之前本性決定等耶。答法華方便品雲。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故。而為說法。偈雲。我以智慧力。知眾生性慾。方便說諸法。皆令得歡喜。粗食當知。經文既雲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故。而為說法。豈不本性決定。二種決定義。當在下具說。問雲何得知法華之前現在決定耶。答曰。道理故。不求故。道理故者。文殊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菩提。乃至雲。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又雲。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又雲。又如植種於空終不得生。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明知。入正位小乘摩訶迦葉等。法華之前不許成佛。舍利弗等。豈不入正位乎。次不求故者。大迦葉等。聞文殊說并維摩說。謂舍利弗雲。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又雲。而今我等永不能發。譬如根敗之士。又雲。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又雲。凡夫於佛法有反覆。而聲聞無也。又雲。正使聲聞。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發無上道意。準此等經文。明知。大迦葉等及舍利弗。敗種敗根。永不畢竟趣寂。畢竟決定。三者本意故。身子曰。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滅度。又迦葉雲。不復進求。又雲。心不喜樂。又雲。不生一念好樂之心。又雲。我等說本無心有所希求。又雲。而於是法。永無願樂。又陳如等五百阿羅漢雲。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謂已得究竟滅度。今乃知之。如無智者。明知。定性迦葉。法華得記。法華論說決定聲聞。根未熟故。指未來決。粗食者。何執前定性。會今法華記也。彌勒無著。順釋迦意。立三乘教。說成不成。勝子菩薩瑜伽釋論。說論依經。不出法華。大乘基師唯識論疏。出六依經。不入法華。依經既別。釋論不同。前定後不。由何可疑。粗食者。常見珍珠。以為瓦石。但知水精。徒捨明珠。菩薩執輕。凡夫易回。定性難回。所以慇懃五義之告。其意如是。粗食者。當知。法華是實非為權教。粗食者雲。三妙法華雲方便品。正法華雲善權品。此即接下方便。顯上方便。是名方便。亦名善權。引接二乘故名接下方便。顯示一乘故名顯上。準此文知。法華是權非為實教。彈曰。此說不爾。迷名失體故。汝引上下方便誘引。誘引諸子假號。法華品目方便。內證甚深權名。此權名者即實權故。不同汝權。今粗食者。唯一記中立分虛妄。全奪定性。偽舉不定。一許。一不許。千名之愚耳。何貴隨功淺寶。輒賤大功髻珠耶。粗食者。如文義存。法華為權。三世佛怨。非汝謂誰哉。抱炬自燒。亦粗食者哉。粗食者雲。四經第四雲。此法華經藏。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上句是接下方便。下句是即顯上方便。彈曰。此釋不爾。迷文失旨故。其開方便門者。有能開所開。能開一乘。即是法華。皆真實經。所開三乘。即是前經。未開權教。接下顯上不是十上。由何引此。以為權證。粗食者。執所開名。法華攝權。是即賤弊納。捨金寶耳。粗食者雲。五大乘十法經雲。善男子。何等是為如來祕密教。善男子。我記聲聞得阿耨菩提者。此不應爾。如言阿難。我患背痛。此不應爾。乃至廣說。是名祕密教。粗食者。此意說言。我法華會中。記聲聞得阿耨菩提者。此約不定性說得佛道。不記決定性。而經總含言唯有一乘故無有二乘。故法華名密意教。名權教。彈曰。此釋不爾。違密義故。其經十密。其義各異。記密。病密。老密。問密。論密。身密。怨密。乞密。謗密。食密。此聲聞記。初授記密。其密大意。約時德密。所以者何。此聲聞等。未見佛性。未具功德。未到記時。不可授記。雖然。世尊密意。見佛性故。與成佛記。夫非時授記。名為密教。雖記不成非名密意。故其經雲。爾時淨無垢寶月王光菩薩。白佛言。世尊。此向所說。當雲何取。世尊何故。記諸聲聞得阿耨菩提。佛言。善男子。我記聲聞得阿耨菩提者。以見聲聞有佛性故。乃至雲。善男子。於意雲何。彼諸聲聞。以此因緣。得成正覺。豈可得言聲聞不得成正覺耶。乃至言。如是世尊。我昔不見若人若天若魔若梵。是等眾中。而有能說聲聞不得成正覺者。若有能說。無有是處。今粗食者。說密記聲聞。不得成正覺。墮無有是處。何可會釋。又法華論下卷雲。問曰。彼聲聞等。為實成佛故與授記。不成佛與授耶。若實成佛。菩薩何故。於無量劫。修集無量種種功德。若不成佛。雲何與之虛妄授記。答曰。彼聲聞等。得授記者。得決定心。非謂聲聞成就法性。如來依彼三種平等。說一乘法。以佛法身聲聞法身平等無異故與授記。非即具足修行功德。是故。菩薩功德具足。諸聲聞人。功德未具足(已上論文)。論主答文。得決定心者。謂成佛決定心。功德未具足者。謂必當具足不失故。平等故授記。法身流轉故。定當得成佛。佛無虛妄記。今粗食者。未了此密意。佛雖記不成。同體故說一。總含說一乘。故法華名密。是則怨嫉常詞耳。粗食者雲。六攝論第十卷雲。依十密意。法華會中。佛說一乘。十密意者。頌曰。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性不同。得二意樂化。究竟說一乘。此十義中。初一頌顯為不定性二乘說一乘意。後一頌顯為定性二乘說一乘意。此即同十法經授聲聞成佛記名祕密教。當知。方便祕密。密意有餘不了義。是文異義同。猶是權義。彈曰。粗食者。引攝論第十卷雲。依十密意。法華會中。佛說一乘。此一十二字。唐世親攝論第十。無性攝論第十。都無此文。又魏天親攝論第十。不見此文。梁攝論中。都無此文。粗食者。私加論文。欺誑後學。若取意出文者。可止卷雲。又其取意旨。深違論主意。梁朝所譯天親攝論頌曰。未定性聲聞及諸餘菩薩。於大乘引攝。定性說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性不同。得二意涅槃。究竟說一乘。其論即釋曰。有諸聲聞等。於大乘根性未定。欲引令信受大乘。攝令修行大乘。謂未得令得。已得令不退。雲何彼捨小乘道。於大乘般涅槃。佛為此意故。佛說一乘。引攝令入住大乘。論曰。及諸餘菩薩。於大乘引攝。釋曰。有諸菩薩。於大乘根性未定。雲何安彼於大乘。令不捨大乘於小乘般涅槃。為此意故。佛說一乘。引攝令入住大乘。論曰。定性說一乘。釋曰。有諸菩薩。於大乘根性已定。無退失意。為此菩薩故說一乘。論曰。法無我解脫等故。性不同。得二意涅槃。究竟說一乘。釋曰。由法等。無我等。解脫等故。說一乘。此中法即真如。一切三乘。皆不離真如。是彼所應乘法。由真如法同故。說一乘。乃至雲。已定根性聲聞。更練根為菩薩。未定根性聲聞。令直修佛道。由佛道般涅槃。準此論意。已定未定皆俱成佛。了義密義俱說一乘。豈謂雖說一乘。而定性不成佛。故為密義哉。粗食者雲。後一頌顯為定性二乘說一乘意。乃至雲。方便祕密。密意有餘不了義。是文異義同。猶是權義。此亦不爾。如來會釋。都不相應。故今就論文不同等。決釋定不一乘意。問性不同故句者。為定性諸聲聞等。為當不定性諸聲聞等。若言為定性聲聞等者。全違世親無性二論。其世親釋曰。性不同故者。種性差別故。以不定性諸聲聞等亦當成佛。由此意趣。故說一乘。其無性釋雲。性不同故者。謂諸聲聞。不定種性。有差別故。謂回向菩提聲聞身中。具有聲聞種性及佛種性。由此道理故說一乘。粗食義端。此頌皆壞。前後會釋。隨此壞耳。若言為不定者。自語相違。若言約多分者。重問。得二意樂句者。為定為不定。若為定者。深違二釋鶖子得記故。若言為不定者。非多分。汝後頌釋。進退有失。親性二論。不簡顯密。兩頌俱密。不定得記非時密意。豈不顯定密耶。若言不定顯。當見性具德。若許爾者。違法華論未見未具。故小乘之教有餘不了。或雖大乘。而帶權未捨其樂小邊。亦名不了。瑜伽三乘。帶小說大。戒賢所誨。朋友所傳。粗食所引。方便濫內外。祕密亂醜珍。密意迷時。虛有餘醉。文義不了。粗食常語。猶是權義者。未知偏圓。謗法華詞耳。有眼學生。憐愍後報。文字求法。躊躇三一。牛羊偏執。法華為權。將墮於大坑。當願。眾生因喜根釋。免勝意苦。粗食者雲。七涅槃經三十四雲。我於經中。告諸比丘。一乘一道。一行一緣。乃至雲。我諸弟子。不解我意。皆言如來說須陀洹乃至阿羅漢皆得佛道。此即會法華一乘文。有定性二乘。不作佛道。而總相言唯有一乘無二乘。故名不解我意。此密意一乘故。是權非實。彈曰。此說不爾。諍論為證故。今所引一道。不會法華經。二十一種諍論之中。是第十八一乘三乘諍論文也。若如粗食者意者。我亦引其諍論之文。善男子。我於經中。說須陀洹人。人間天上。七返往來。便般涅槃。乃至雲。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須陀洹至阿羅漢不得佛道。此即會深密三乘文。有定性二乘。究竟作佛。而總相言終不能得阿耨菩提。故名不解意。是隨宜三乘故。是權非實。夫一乘三乘之諍論。彼此不解如來意。今正解意。所傳義。彼此得解如來意。其得解意。今當略說。珍衣長者出世本意。一切眾生。欲入一乘。眾生未熟。施權待機。佛涅槃到。眾亦清淨。開三顯一。定性成佛。一乘學者。好得佛意。垢衣長者脫服本意。隨其本性。欲說三乘。眾生機生不堪聞一。於一佛乘。隨宜說三。假立五性定性不成。三乘學者。好得佛意。而今粗食者。執隨宜三。定性二乘。究竟不成。不解佛意。墮三乘諍。是故當知。汝法相宗隨宜三故。是權非實。我法華宗究竟一故。是實非權也。粗食者雲。言理者。方便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此約不定性二乘。有遂作佛。故雲無二亦無三。不依定性。總相密意。雲唯一佛乘。無二無三。故是權非實。若顯了言有定性二乘。無不定性二乘者。應是顯了一乘。應是實一乘。語總含故。言隱密故。是權教攝。凡為漸悟機說。是權教也。為頓悟說。是實教攝。今法華一乘。引不定性二乘。欲令趣一乘。不簡別定性不定性。有性無性。總含說一乘故。故是權教。華嚴為頓悟機。直爾演說甚深之義。故實教攝。法華一會。對不定機。以二為方便。一乘為真實。約定性二乘。無性有情。以一乘為方便。以二乘為真實。何以故。不定性二乘。雖證二乘無學極果。而望後當可證得佛菩提果。是不實故。猶名方便。決定趣寂二乘無學。終不可得佛菩提果。故彼所得極果名為真實。說唯一乘。猶在方便。故法華經開方便門。顯真實相。彈曰。此說非理。違經論故。夫定不定性約位上下。成不成佛約教前後。故薩婆多雲。聲聞若得信等五根。不名定根。以未得聖故。若得未知欲知等三根。則名定根。以得聖故。若至頂位不名定性。以不免四惡道故。若至忍位名為定性。以免四惡道故。未得定根性。則可轉小為大。若得定根性。則不可轉。如此聲聞。無有改小為大義。天親菩薩雲。如此聲聞。無有改小為大義。雲何得一乘。今依大乘解。未專修菩薩道。悉名未定根性。故一切聲聞。皆有可轉為大義。安立如此大小乘人。令修行大乘。粗食者當知。一類小乘。約位上下。定性不定性。天親論師。約教大小。皆轉成佛。明知。今日得記之不定。即是敗種之迦葉。迦葉再生受佛記。一切定性亦如是。溪水入海失本名。由何海中存溪名。是故。粗食所設無二無三不定會。總相密意為權釋。總含隱密權教判。所被漸頓權實說。皆悉臆說不正義。一人前後。有定不名。千名之迷。可悲之極哉。華嚴。涅槃。三論家。三宗大德。求佛者。當捨身命護法城。夢堬鶶\義鏡說。粗食者又雲。勝鬘經雲。若如來隨彼意欲。而方便說唯有一乘無有二乘。此意。決定二乘。終不成佛。故一乘名為方便。故法華據不定機。以二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實。勝鬘經對決定性。以四乘為實。說唯一乘。是為方便。是故。法華一乘為真實義。甚大謬迷。彈曰。此證非理。深違經義故。粗食者。常引此文法華為權。是故。先引他家示證文偽。次依新經洗古章妄。初引他家者。唐朝法寶曰。有人難曰。若謂一乘為實者。何故。勝鬘經雲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大乘。無有二乘。基師。彌勒上生。法華疏中。說勝鬘經四乘為實。一乘為權。皆同此文。因何定執一為實。三乘為權。寶公釋曰。一切經中。不說法華。涅槃等經唯一佛乘。以為方便。何但勝鬘經也。此文正明一乘為真實。三乘為方便。因何。翻將此文證一乘方便也。夫釋文之法。皆須不違一部之都意。始末相順。何者。此經先說攝受正法四重任。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即是隨彼所欲說三乘也。即同法華。楞伽。涅槃隨宜說三。次說。聲聞辟支佛得究竟。蘇息涅槃者。佛有餘不了義說。又雲。聲聞辟支佛。究竟皆得阿耨菩提。又雲。聲聞辟支佛。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一乘。故三乘即是一乘。準此。隨彼所欲說三乘者。即是大乘。皆佛因故。復佛自告憍屍迦言。此經斷一切疑。決定了義。入一乘道。準此一部始末之意。豈欲說四乘為究竟。一乘為方便。因何浪釋經文。妄定宗旨。依經異文。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大乘無有二乘。二乘者入於一乘。一乘者即第一義乘。今應正釋此文。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者。此是前求三乘人說三乘也。即是大乘者。即是次說聲聞辟支佛乘。皆入大乘也。無有二乘者。無二乘涅槃也。二乘入於一乘者。二乘皆為佛因。當成佛故。依二乘道。出三界分段之身。至其門外。與諸菩薩。乘白牛車。直至道場。一乘即第一義乘者。此說一乘為真實。二乘非真實也。第一義即真實之異名。如說第一義諦即是真諦。此文不應須通。為基公浪釋勝鬘。四乘為實。一乘為權。誤其後學皆同此解故廣述耳。次義榮師雲。基公雖復翻經執筆。文章之匠。然勝鬘文中。何其拙乎。勝鬘一軸。無有此義。直是謬取。故致妄談耳。先舉經文。若有眾生。如來調伏。歸依如來。得法津澤。生信樂心。歸依法僧。是二歸依。非此二歸依。是歸依如來。歸依第一義者。是歸依如來。此二歸依。第一義。是究竟歸依如來。何以故。無異如來。無異二歸依。如來即三歸依。何以故。說一乘道。如來四無畏成就師子吼說。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大乘。無有二乘。二乘者入於一乘。一乘者即第一義乘。今正釋者。說一乘道者。舉所說法也。如來者。舉能說人也。四無畏成就者。說德也。師子吼說者。顯決定也。涅槃雲。師子吼者。名決定說也。若如來者。說人也。隨彼所欲而方便說者。三乘教。隨彼三乘人樂欲。佛以方便說也。即是大乘。無有二乘者。攝三歸一也。二乘者入於一乘者。顯二非一外也。一乘者即第一義乘者。顯一乘是真實非方便也。如此釋者。大順文相。彌得義旨。然基公不依文義。虛述妄釋(云云)。又法相宗沙門義寂雲。問法華。勝鬘。皆說一乘。二經所說。有何差別。答章主雲。法華多為引攝不定顯一為真實。說二為方便。勝鬘理周遍備諸機。辨四為真實。明一為方便。故雲若如來隨彼意欲。而方便說。唯有一乘。無有二乘。此文意。顯說一乘者隨他意語。彼宜聞。故是方便說。非為真實。定性二乘及無性乘。不成佛故。又法華一乘。唯依攝入。體用狹故。是方便說。勝鬘一乘。出生攝入。二皆周備。故是真實。又法華一乘。唯依有性為依。故是方便。勝鬘一乘。亦談無性為依。故是真實。又法華唯談不定性。勝鬘亦說決定種性。隨所化機。可宜聞故。又法華中。多以智慧為一乘體。雖說化城喻二乘滅。說大涅槃方為寶所。而不分明說真涅槃。由二乘者所得涅槃雖非真滅。不如菩提彼全不得故。以智慧為一乘體。令彼欣求。勝鬘經中。乃以真理為一乘體。攝入出生。二俱盡故。雖說佛果涅槃菩提俱是一乘。勝鬘了義師子吼。法華隱密。是方便說。問勝鬘若以四乘為實。何故。彼說二乘涅槃名向涅槃界。四智究竟得蘇息處。是佛有餘不了義說。若法華經不說出生。何故。經雲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又法華經。若唯說有性。何故。三草二木。俱得須潤。又若法華經。唯說智慧。何故。經雲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又法華論釋壽量品雲。伽耶得道是化佛成道。來久是報佛。不如三界見於三界是法身。是則具足說於三身。又彼品中。亦說涅槃無上之義。文既如是。由何證知。法華偏說智慧。是不了說。今詳二經。文雖廣略。義無顯密。密則俱應是密。顯則俱應是顯。據何教理。成此異論。應當善尋。勿輒為定(已上人語)。粗食當知。汝所引證文。外國明匠。自宗他宗。俱不許也。次依新經義。洗古章妄者。勝鬘經有兩本。其宋本雲。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大乘無有二乘。二乘者入於一乘。一乘者即第一義乘。或本雲若如來。隨彼意欲。而方便說。唯有一乘。無有二乘。疏師取意。寫加經文。其唐本雲。若諸如來。隨彼所欲。而以方便。說於二乘。即是大乘。以第一義無有二乘。二乘者同入一乘。一乘者即勝義乘。粗食者當知。自宗章師。舉勝鬘不了引法華六文。詳定於顯密。嘖斷於異論。粗食者謬柱。今日可洗。謗法者刻船。是時可忘。何況乎新譯正本。說於二乘言。髣拂。無有見說於法華文。粗食經年雖講寶積。未檢此文。輒執妄證。法華為權。深犯謗法。愚傳萬代耳。粗食者問答雲。法華是權教攝者。何故。經雲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又雲今為汝等。說最實事。是即說四十年前教。是權法華後教。是實教攝。即同無量義經。雲四十年前。方便說故。得果差別。由何法華名權教。答是據不定性二乘機熟前後而說。不約頓悟。此復雲何。不定性二乘。從四十年前。不熟根機。由此。如來不為說一乘。故名世尊法久後。今至法華會。其根純熟。堪聞一乘故。故名要當說真實。頓悟菩薩。從始華嚴。至涅槃教。恆聞一乘。常授記別故。不名法久後常聽受一乘真實法故。不名後要當說真實。彈曰。此說非爾。不經旨故。粗食千番不定。百遍頓悟。自相不實。今法華經久後真實。三乘根熟。共所被故。故經雲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由何除菩薩。又雲聲聞若菩薩。又雲菩薩聞是法。又雲聲聞菩薩。乘是寶乘。又雲示以三乘教。粗食因何除菩薩乘。不預法久後。隱增道損生。除卻說真實。粗食者。汝尊辱不忍。必及大罪。過則勿憚改耳。粗食者又雲。所言理者。第一周中。舍利弗自領解雲。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此即從華嚴會後。四十餘年。見頓悟菩薩受記作佛。發咨嗟悔。準此文知。約頓悟菩薩。不名世尊法久後。不稱要當說真實。唯舍利弗等不定性聲聞。四十年前。住小乘果。未聞一乘未受佛記。故約聲聞名法久後。今至法華會。聞一乘受佛記別。故稱要當說真實。彈曰。粗食者。奪真實文。偏配二乘。唯見其一斑。未得其真體。所以者何。其誡信文。告三人故。動執生疑。文雲。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告諸聲聞眾(小乘)。及求緣覺乘(疏雲二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疏雲菩薩)。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準此經文。三乘之眾。俱被久後。同預說真。由何粗食者。固奪菩薩乘。唯與不定小。若如汝立義。可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二乘教。何故。乖經輒立偽理。汝執頓悟。未免權故。不退頓悟。恆沙一心思求不知。何況新發。又第一周中。佛說斷疑雲。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若如粗食義。可言分別說二。今案經文。分別說三。由何奪頓悟不被久說理。又同第一周十方佛章雲。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若如謗法理。可消菩薩言。又釋迦佛章雲。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若如粗食理。可除兩句。經又雲。普告諸大眾。但以一乘道。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又雲。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祕要。粗食者。不覽此文雲。約頓悟菩薩。不名世尊法久後。不稱要當說真實。當知。但見豎一理。未解橫多理。獨智之弊。蓋如是之耳。又同第一週四部八部。帝釋梵王。無數天子。自領解雲。我等從昔來。數聞世尊說。未曾聞如是深妙之上法(已上論文)。今帝釋等。皆悉菩薩。其華嚴經帝釋宮中。已說一會。豈不得聞。彼八部眾等。寶積之會。皆得佛記。寧不菩薩。無行經中華戲慧等。稱天子眾。皆為菩薩。今法華會帝釋梵王。無數天子。皆是菩薩。但就現身著本體名。是天子等。皆同說偈雲。我等從昔來。數聞世尊說(謂皆聞法華前華嚴等大乘也)。未曾聞如是深妙之上法(謂未聞法華經唯一佛乘教也)。準此文知。法華之前一切菩薩。約橫一乘。鹹名世尊法久後。皆稱要當說真實。廣說如上章。粗食者又雲。第二周窮子喻中。迦葉領解雲。我等昔來。真是佛子。而但樂小法。若我等有樂大之心。佛則為我說大乘法。乃至雲。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又第三周。佛自說言。若眾生。但聞一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準此三周文。法華正為退菩提心聲聞。會二說一乘。故是權教。舍利弗等退菩提心聲聞。回心向大後。轉名漸悟菩薩。今法華正為此等說。不為頓悟菩薩說。故權攝。亦名漸教。何以得知不為頓悟。三周文中。唯有聲聞領解之言。都無菩薩領解之文。故法華判為圓頓教。甚大迷謬。然說如來壽量品時。菩薩得益。通頓教無妨。而此兼為。非正所為。故猶名漸。彈曰。粗食者。言勢不改。繁重名權。何異貓鳴。其第二周譬喻亦云。爾時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諸佛世尊。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說法。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故(已上經文)。若如粗食理。可言皆為化退大聲聞故。釋迦已不說為化二乘故。因何立偽理。正為二乘。又雲。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若如粗食理。可除若十子。又雲。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若如粗食理。牛車不可願。又偈雲。有得緣覺不退菩薩。由何。粗食此周除大。又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乘。直至道場。當知。菩薩為正為。豈但不定二乘哉。又雲。若有菩薩。於是眾中。能一心聽諸佛實法。諸佛世尊。雖以方便。所化眾生。皆是菩薩。粗食者。因何隱菩薩唯為退菩提。經文分明雲能一心聽諸佛實法。粗食者。何故乖經理。別立邪偽理。判法華經。為漸為權。大迷甚謬。不如粗食又第二周藥草喻。說三草二木生長不同。上草小樹及大樹等。是則依領解局。更佛所述成。其領所不及。有六種差別。一不領人天。退不及。二不領菩薩。進不及。三不領八界。橫不及。四不領五方便。豎不及。五不領三世大利益。亦橫亦豎所不及。六不領一地一雲德。五乘七方便。無差別。非橫非豎所不及。今粗食者。但見小乘齊教領。未見如來六述成。何悟法華唯一旨。滅後將為如來使也。其第三周。佛自說言。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信解堅固。了達空法。深入禪定。便集諸菩薩及聲聞眾。為說是經。粗食當知。便集諸菩薩及聲聞眾。豈但為二乘哉。粗食又雲。三周文中。唯有聲聞領解之言。都無菩薩領解之文(已上人語)。此言重複都無實義。初周之中。天子領解。豈不菩薩領解之文。廣說此領。如上章段。故不繁出。粗食者。任胸臆判法華經。為權為密教。猶池底抱石耳。粗食者結雲。以上七教二理而證。法華一乘正為權教。亦為漸教。兼為頓教。亦為實教。亦無妨之。彈曰。粗食者所引七教二理。皆是所開一分。法華先三。不是能開全分。法華後一。問汝立漸教者。為小乘教漸。為當大乘教漸。若言小乘教者。法華不小。何為漸教。若言引攝小乘故。名為漸教者。為所攝小乘。以為漸教。為當能攝一乘。以為漸教。若言所攝為漸。法華非漸。經文稱直故。若言能攝為漸。一乘非漸圓覺。名頓故。粗食者。何輒貶法華。任臆為漸教耶。謗法者。為小為漸。為大妄語。粗食所立七教二理。文義俱謬。娑婆有智。謬莫歸信。   遮粗食者四教二理。永不成佛執   粗食者自問自答雲。問法華一乘。既雲權教攝。此即同四十年前權教。若爾者。應說定性二乘。無性有情。不成佛道。若許爾者。有文證耶。彈曰。此問不爾。自害深故。汝許四十年前權教。又法華亦為權。前後俱為權。汝應無實教。又粗食者自問。何其相違哉。汝問許我。欲建汝義。我不許法華同四十年權。何用既雲言。凡自問之意。為顯難解義。假問他宗詞。今汝所立問。都不我宗意。何得求證文耶。粗食者自答曰。有四教二理。證定性二乘。無性有性。不作佛。一者藥草喻品雲。一雨所潤。三草二木。生長不同。一雨者教也。三草二木者機也。佛教雖一。而所被機即三乘五性。各別不同。若言教一機一皆同成佛者。則應經雲一雨所潤。三草二木。平等生長。何故。言生長不同。既雲生長不同。明知。三乘五性差別。問若爾者。方便品雲唯有一乘。無二無三。此即平等生長。約一經語。前後不同。不成妄語。答此言總意別。言總者。約不定性二乘。而雲唯一佛乘。無有餘乘。此即平等生長。意別者。約三乘五性。而定性二乘。無性有情不成佛。故雲生長不同。彈曰。此釋不爾。偽引經文故。粗食者四教二理。證定性無性不作佛。其第一證雲。藥草喻品雲。一雨所潤。三草二木。生長不同。又雲。既雲生長不同。又雲。故雲。生長不同。謹案藥草喻品。都無此文。何任胸臆。亂句誑人。若古疏取意文。可著疏師名。粗食者四教二理。深違經論。今許取意文。示其邪偽。汝一雨之教。先後不同。法華之前說三。一雨生長不同。今日顯一。一雨同到智地。說三一雨為所開。顯一一雨為能開。五乘雖異。即一之五。故不定五。一乘雖同。即三之一。故不定一。故分別說三。分別說五。生長不同。未開時故。不定五故。悉到智地。皆成佛道。皆非滅度。已開時故。聞經定性。約位無性。廣說上章。厭繁不述。問生長不同者。為昔不同。為今不同。若言昔不同。建立無利。我復法華前立生長不同。汝則犯立已。若言今不同。今日得益。都無不同。嚴王法眼淨。不小乘益。勸發生忉利。顯書寫功。七喻同共。開三顯一。三平亦同。十上亦同。皆悉期佛。一大因緣。更無餘事。當知。生長不同。非今不同。問何以得知法華之前。生長不同。答案無量義經雲。善男子。自我先道場菩提樹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觀一切諸法。不可宣說。所以者何。知諸眾生性慾不同。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顯真實。是故。眾生得道差別(已上經文)。解曰。性慾不同。乃至雲得道差別。豈不法華前生長不同哉。又藥草喻品雲。佛所說法。譬如大雲以一味雨。潤於人華。各得成實(已上經文)。解曰。是則法華之前生長不同。分別說三故。又雲。今為汝等說最實事。諸聲聞眾。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已上經文)。解曰。今為汝等說最實事。諸聲聞眾。皆非滅度。明知。各得成實先三不同。皆非滅度後一三平。諸字皆字。不簡定性。粗食者。何執前不同。偽破今最實。當知。粗食自問自答。言總意別。皆悉妄語。不可依學。問汝所執不同。為暫不同。為當永不同。若言暫不同者。定性無性。究竟成佛。若言永不同者。七地以還。一切菩薩。不可進入八地等位。小樹大樹。永不同故。若言約不定性暫不同。約定性人永不同者。汝定性人天。叵進入無學。又有不定失。為如定性不同故。不定性不成佛。為如不定性不同故。定性成佛。汝不同義。進退不成。如是推徵。第一教證。失旨逐北。粗食者又雲。二法華論雲。大乘人。一向決定增上慢。起如是執。無別聲聞辟支佛乘。如是倒取。對治此故。為說雲雨喻。彈曰。粗食者論證。不足證別乘。所以者何。其大乘人者。彼法華之前。具足煩惱性權教大乘人。故起增上慢心。今為對治故。為說雲雨喻。是故論雲。令知種種乘。諸佛如來。平等說法。隨諸眾生善根種子而生牙故(已上論文)。解曰。言令知種種乘者。謂法華之前。隨宜說教。令知隨根生牙各異。言平等說法者。謂此法華會。說最實事。令知聲聞悉當成佛。中草同樹。各異何存。用論望經。喻上引倒。明知。無別二乘倒。非今日顛倒。是故。經雲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此句深可信哉。此句深可信哉。如是覈實。第二教證。忽然失瞻。粗食者又雲。三者又論雲。四種聲聞。決定。增上慢二種聲聞。根未熟。故如來不與授記。粗食者解曰。決定聲聞。是不愚法。根未熟故。佛不與授記。彈曰。此釋非理。不簡二決故。唐朝神昉雲。三藏解雲。決定聲聞。義亦有二。一者本性決定。本來唯有二乘種性。無菩薩性。二者方便決定。亦有菩薩性。而於此會根未熟故。定無發心之義。如來不與授記。亦令發心。由此道理。決定聲聞亦通不定。彼論(謂指法華論也)且據方便決定。亦令發心。非約本性也。粗食當知。法華論決定。方便決定。何執博陵夕製古疏。忽破靈山發誓圓義哉。神昉法師。則玄奘譯者。三藏之解。寧可不信哉。義林章第三雲。然決定聲聞。凡有二種。一畢竟決定。本來唯有聲聞性。故永無發趣大之義。瑜伽所說四聲聞中。趣寂聲聞。據此說也。二暫時決定。以一化中根未熟故。不能回趣。名為決定。非於後時畢竟不回。法華論說四聲聞中。決定聲聞。據此說也。粗食當知。法相正義。大唐現傳。無謗法失。又義一師法華論述記下卷雲。然決定者。謂釋迦一化不回心故。名為決定。非謂後時畢竟不回。此論所說決定聲聞。與彼瑜伽趣寂聲聞。義有差別。決定有二種。一暫時。二畢竟。此論決定。就暫時說。瑜伽論雲趣寂聲聞。據畢竟說。乃至雲。彼就權說。此約實義。故不相違。粗食當知。新義抉擇。無謗法失。自今以後。此間學生。自他不論。改彼古執。就此新義也。此第三證言。無不成義。今世後世。為大河漢也。粗食者又雲。四論又雲。彼聲聞等。為實成佛故與授記也。若實成佛者。菩薩何故於無量劫修集無量種種功德。不成佛者。雲何虛妄與之授記。論即答言。以如來法身。與彼聲聞法身。平等無異故。與授記。非即具足修行功德故。又下雲。依何義故。如來說三乘。名為一乘。依同義故。與諸聲聞大菩提記。同義者。以如來法身。聲聞法身。平等無差別故。以諸聲聞辟支佛異乘故。有差別。以彼二乘非大乘故。此意說言。無為之乘三乘無別。故不簡別定不定性皆說成佛。此即同攝論法無我解脫等故說一乘。有為之乘三乘差別。故說不定性成佛。定性不成佛。即同攝論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論既雲諸聲聞辟支佛異乘。故有差別。以彼二乘非大乘故。準此明知。定性二乘無行佛性。故不成佛。彼不定性二乘。回心已後。轉名菩薩。如何得言以彼二乘非大乘故。是故。方便品中。約法身理。雲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藥草喻中。約行佛性。雲三草二木。生長不同。不爾。如何一論文中。說三乘名為一乘。亦云以彼二乘非大乘故。彈曰。此說非理。相違論意故。論答曰。彼聲聞等。得授記者。得決定心。非謂聲聞成就法性。如來依彼三種平等。說一乘法。以佛法身。聲聞法身。平等無異故與授記。非即具足修行功德。是故。菩薩功德具足。諸聲聞人功德未具足(已上論文)。解曰。得決定心者。謂得圓信心。言非謂聲聞成就法性者。謂未成就修行法性。今粗食者。除得決定心句。令不得定性。何矯如是耶。又論文雲。如來依彼三種平等。說一乘法。粗食者全泯此句。二種平等。奪定性類。其三平等者。一者乘平等。謂與聲聞授菩提記。唯一大乘。無二乘故。是乘平等。無差別故(已上論文)。解曰。此乘平等者。能對治法。信種種乘異。則所對治深慢。是故論雲。何者。三種無煩惱人。三種染慢。所謂三種顛倒信故。何等為三。一者信種種乘異(云云)。今粗食者。起第一初染慢信種種乘異。經雲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此語實哉。粗食者又雲。以如來法身。與聲聞法身。平等無異故與授記。非即具足修行功德故。此論意者。彼聲聞等。雖即未具修行功德。然由法身平等無異故。當具未來故。故與授記。非謂雖與授記。定性二乘不作佛道。是故。論次文雲。是故。菩薩功德具足。諸聲聞人。功德未具足(已上經文)。解曰。既謂諸聲聞人。明知。定性不簡。諸字同皆故。又雲功德未具足。當知。必當具足。粗食者。隱未具文。欺誑後學。可憐愍哉。粗食又雲。又下雲。依何義故。如來說三乘。名為一乘。依同義故。授諸聲聞大菩提記。言同義者。以佛法身聲聞法身。平等無差別故。以諸聲聞辟支佛異乘故。有差別。以彼二乘非大乘故。此意說言。無為之乘。三乘無別。故定不定姓皆說成佛。此即同攝論法無我解脫等故說一乘。有為之乘三乘差別。故說不定性成佛。定性不成。即同攝論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粗食此釋。都不應理。所以者何。自言相違故。汝宗攝相歸性。體唯如。不簡成不成故。今粗食雲無為乘故。定不定姓。皆說成佛。問粗食者。皆說成佛者。為已成佛。為當成佛。若言已成佛者。佛者是覺義。其真如理。有何覺者。若覺之性故。皆說成佛。其覺性者。必有覺相。定性二乘。可得報佛。性家之相故。若言唯有覺性不起覺相者。定名誰性耶。見相立性。覽影悟性。無相立性。不應道理。亦違應得義。若言當成佛者。自宗相違。約三乘教。不許定性佛種成佛故。汝無為乘。皆說成佛。進退有失。進不一乘。退不三乘。何同攝論。其攝論意。欲令已定根性聲聞。更練根為菩薩。一切聲聞。皆有可轉為大義故。寧定性聲聞。不得成佛道哉。粗食又雲。有為之乘。三乘差別。故說不定性成佛。定性不成。即同攝論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今問。汝定性不成者。為約法華教。定性不成佛。為當約餘大乘經等。定性不成佛。若言約餘大小乘經等。定性不成。犯立已失。我亦約餘大小經等。說定性等不成佛故。若言約法華教。定性等不成。犯違至教失。法華教雲。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已上經文)。明知。無有終不成佛小乘定性。又雲。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已上經文)。當知。無有一人小乘定性。終不成佛。但除方便說。是故經雲。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問諸佛說一乘。其一者何義。為莫二故一。為當待二故一。若言莫二故一。何存定性。若言待二故一。何引不定。故知。攝論所說。諸佛說一乘。俱莫二故一。天親佛性論。堅意寶性論。立悉有佛性。五性皆成佛。阿毘達磨與修多羅。俱究竟說故。不免違教失。粗食又引論雲。既雲諸聲聞辟支佛異乘。故有差別。以彼二乘非大乘故。準此明知。定性二乘無行佛性。故不成佛。彼不定性二乘。回心已後。轉名菩薩。如何得言以彼二乘非大乘故。是故。方便品中。約法身理。雲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藥草喻中。約行佛性。雲三草二木。生長不同。不爾。如何一論文中。說三乘名為一乘。亦云以彼二乘非大乘故。粗食此說亦非理。同時案二文故。其諸聲聞辟支佛異乘。故有差別。以彼二乘非大乘故。此論意者。指小乘教。其小乘教。法未唯一故。故有差別。其二乘教法。未開方便故非大乘。是故。次論文雲。如來說言。不離我身。是無上義(謂指已開十無上)。一切聲聞辟支佛等。二乘法中不說此義。以其不能如實解故(謂指未開二乘法也)。是故。方便品中。約乘平等。雲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藥草喻中。約小乘。領三草二木。各得生長。若不如是者。何名一大事。今我善權粗食者。若忍不服乘平藥。定發顛倒乘異病。是故。我今發弘誓。我得阿耨菩提時。隨在何地。神通智力。引令得住是法中。粗食第四不成證。汝殿我最。有智證知耳。粗食者雲。言二理者。安樂行品雲。後末世時。持此經者。於在家出家及非菩薩。應生慈悲。此即一闡提定性二乘名非菩薩。不定性二乘授佛記別。故名菩薩。一闡提及定性二乘不爾。故非菩薩。彈曰。粗食者。此理不爾。違安樂誓故。其品文雲。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已預安樂。由何不住是法中也。當知。粗食者。非菩薩者。得住法華一乘法中。未發大心名非菩薩故。粗食者又雲。二者涅槃第九雲。法華會中。授佛記別聲聞八千。法華勸持品雲。授佛記別有學無學八千聲聞。又經首同聞眾中雲。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其名曰阿若憍陳如。舍利弗等。此即大通智勝佛十六王子時。發菩提心。或有不爾。今難雲。若定性不定性。至法華會皆成佛者。萬二千人。皆應記。何故。唯八千人授佛記別。不授餘人。若言除八千人餘未根熟故不授記者。何故。有學根熟。而無學不熟。準此文知。法華論雲。決定二乘。根不熟故。佛不授記者。即指此類。依此四教二理。為證說。法華亦定性二乘。無性有情。不作佛。彈曰。此說不爾。違經文故。汝謂法華經中受記聲聞。唯有八千。此則迷涅槃遙指。不見法華論驚怖中五千退席。釋迦說偈雲。此眾無枝葉。唯有諸貞實。當知。五種驚怖者。除誑皆貞實。萬二千羅漢。悉預貞實眾。皆聞法華經。明知。定性二乘。究竟成佛。是故經雲。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問粗食者。彼五千人萬二千人。為同數人。為當異數人耶。若言同數人者。全違上下文。萬二千人大阿羅漢。彼五千人有增上慢。何得同數也。若言異數者。已預貞實。成佛無疑。今粗食者。萬二千數中。置定性二乘者。普賢加汝心。定性令成佛哉。總定性成佛竟。又別示數謬者。上根舍利弗。譬喻品得記。次中根四聲聞。授記品得記。下根富樓那及以五百人。五百弟子品皆得成佛記。又一千二百人阿羅漢。我今當現前次第與授阿耨菩提記。此千二百中。同名五百人。俱時得受記。自餘七百人。次第總得記。即偈文雲。迦葉。汝已知五百自在者。餘諸聲聞眾亦當復如是。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粗食者。當知。一切聲聞等。在會不在會。得記皆作佛。況萬二千人。其貞實眾。何不成佛哉。阿難與羅雲。二人別受記。又學無學二千同名。及同時十方成佛道。又法師品雲。汝見是大眾中。諸天龍王。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與非人(已上大乘菩薩類)。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已上求三乘類)。如是等類。鹹於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明知。靈山一會。皆悉成佛。又經雲。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菩提。當知。滅度後。我等之類。聞法華經。定得授記。況其靈山會。其勸持品中舉發誓願眾。故經雲。爾時。眾中五百阿羅漢得授記者。又雲。復有學無學八千人得授記者。既八千人外。得記五百。此二類眾。舉發誓數。不記別數。若言八千人數定得記數。彼五百人。寧不得記。若五百人。亦復得記。其八千數。不限得記。粗食者。汝今當知。涅槃經文舉一邊數。若言全分。五百得記。當攝何類。汝萬二千內。四千定性。皆悉得記。汝所設根不熟難。都無所據也。庶現當有智者。照明其優劣歟。粗食者更或雲。法華既同前教。權教攝。即知。法華以前教。有權有實。如華嚴。楞伽。勝鬘。如來藏經等。是實教。是頓教攝。以被頓悟菩薩故。彈曰。粗食即知之言。上下相違。所以者何。夫即知之言。必可知所以安。上句之中。令知下句意。今粗食等即知之句。曰法華既同前教。權教攝(已上人語)。依汝此句。由何得知法華以前教有權有實。明知。粗食即知之句。頭尾相違。得解無由也。又雲。如華嚴。楞伽。勝鬘。如來藏經等。是實教。是頓教攝。以被頓悟菩薩故(已上殘人語)。此說不爾。兼但對帶所說故。以被漸悟菩薩故。粗食者又雲。華嚴中說定性二乘。無性有情。不成佛者。此亦不爾。不說分明定性二乘。無性有情。不成佛故。大藥王樹不生之喻。獨覺入滅移國之文。未開之故無相違失。佛日慧光。大千經卷。一心微塵。亦照亦開。豈謂永不成佛哉。法華之前。兼別說圓。是故。未許定性成佛。一分已立失。粗食不意犯耳。粗食又雲。勝鬘經雲。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乘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無聞非法眾生即小草。中間二乘即中藥草。菩薩是大藥草。此亦不爾。定不定性。其三草中隨一攝故。問無聞小草。為唯有畢竟無性有情。為當亦有暫時無性有情人天耶。若言唯有畢竟無性。不應道理。都令不得有性人天。暫時無性一雨所潤生長益故。若言攝有性人天。暫時無性者。不免不定失。為如畢竟無性。同小草故。暫時無性。不得作佛。為如暫時無性。同小草故。畢竟無性。可得作佛。又問。中間二乘中藥草中。為唯有定性二乘。為當亦有不定二乘。若言唯有定性二乘。不應道理。復令不得不定二乘所潤益故。若言亦有不定二乘。復犯不定失。為如定性二乘中藥草故。不定二乘不得作佛。為如不定二乘中藥草故。定性二乘可得作佛。粗食又雲。涅槃經雲。譬如病人有其三種。一若遇良醫。及以不遇。決定可差。即此大草。二若遇即差。不遇不差。即此中草。三遇不遇。定不可差。即此小草。準此等文。明知。法華前教。法華後教。皆共建立三乘五性。而說定性二乘。無性有情。皆不成佛。有執法華以前四十年教。是權教故。說定性二乘。無性有情。皆不成佛。法華後教。是實教故。不簡定不定性。不分有性無性。而說皆成佛者。甚大迷謬。諸有智者。莫謬依之。彈曰。此說不爾。違汝宗義故。今造反質。令覺違宗。問若遇即差。不遇不差。即此中草者。為何色人耶。若言不定二乘者。即有二種難免失。一者佛立不化失。粗食者曰。不定性二乘。不入無餘依。引正法華雲。謂臨滅度。佛在前立勸發無上正真道意。若爾雲何不遇不差。二者佛種永滅失。粗食者曰。不定性二乘。有法爾佛種若爾。雲何不遇不差。不差之言必死之義。言不向大乘。定可灰斷故。若言定性二乘者。可加佛種。若遇可差故。若言定性不差。不可攝屬不定句故。若言不攝屬者。中草之外。攝何病人。又有不定失。為如定性不遇故。不定種性可灰斷。為如不定若遇故。定性二乘可向大也。又問。遇不遇。定不可差。即此小草者。為是何人耶。若言無因無性者。乖經義故。第三病人。斷善闡提。時邊之中。普斷諸白法。何引斷善配無因人。其斷善人。許成佛故。若言斷善及無因。同攝第三病。不免不定失。為如無因。彼斷善遇佛不差。為如斷善此無因。續善可差也。當知。粗食前後五性。都無憑據。又其大迷謬者。粗食轉目耳。問粗食者不成佛義。為暫不成佛。為永不成佛。若言暫不成佛。有立已失。我亦約權門立暫不成故。若言永不成。有違至教失。法華經雲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故。今師子吼建勝幢曰。必死闡提。堅林還生。得涅槃枝。當續善故。定性聲聞。楞伽受生。墮不思議變易死故。麟角獨覺。金河再生。十千劫到大菩提故。又極成故。更師子吼振勝旗曰。畢竟無般。圓覺成佛。有性無性。齊成佛故。定性二乘。法華成佛。餘國聞經。契智論故。善權粗食。擊目造章。夢堣s人。試論權實。實鼓一鳴。權軍麾旗。醍醐雨灑。膏肓痊癒。可謂。七教二理天下夢如也。四證二理地上霜消也。庶而今而後。國無謗法聲。萬民不減數。家有讚經頌。七難令退散。守護國界。蓋謂其斯歟。願國家大士。任意取捨耳。頌曰。   我今為護妙法城 造章述義救世傾   不欲己身類三蟲 不預我徒九猴名   三乘五性向一乘 自心佛果一切成   開示悟入佛知見 令聞眾生佛道聲   守護國界章卷下之下   享保十八(癸丑)稔八月穀旦 ******   《大正藏》第74卷No.2363   No.2363   長講法華經先分發願文捲上    日本國比叡山長講法華院 釋最澄撰    敬白冥顯眾 常住三寶前    我等與眾生 生死大夜    無明巨夢中 聽聞大覺音    諸法從本來 常自寂滅相    佛子行道已 來世得作佛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三界唯一心 心外無別法    心佛及眾生 是三無差別    是故五種性 究竟皆成佛    以是今我等 三輪清淨心    所修大小福 及長講功德    普回施樂國 俱回向佛道    自他俱覺夢 永使無夢人    自他俱覺滿 永受寂滅樂    阿彌陀佛    為此十方界 二十八天眾    梵釋四天王 大辨及吉祥    日月八部眾 及堅牢地神    正了知大將 二十八藥叉    大自在天王 金剛密跡首    普賢大將軍 訶利底母神    五百諸眷屬 無熱池龍王    四大海龍王 天神及地祇    八大諸明神 比叡山王等    五嶽及九山 四瀆及五湖    藥應諸鬼神 永離業道患    增益各威光 晝夜常不離    恆護此道場 修學無妨難    長講法華經 令不斷佛種   阿彌陀佛    為我日本國 從開闢以來    登遐諸尊靈 並崇道天王    代代大臣等 文武諸百官    往生妙淨土 早成無上果   阿彌陀佛    為桓武天皇 建立法華宗    書寫一切經 出家調律呂    長講法華經 傳燈諸功德    恆護日本國 法喜無窮盡   阿彌陀佛    為現在太上 書寫法華經    相助求法緣 種種諸功德    消滅諸惡業 恆持菩提心    修圓萬行因 當來有成佛   阿彌陀佛    為弘仁皇帝 道心等上宮    中興釋尊教 後際令不斷    寶位等輪王 千子恆圍繞    七寶悉具足 十善化日新   阿彌陀佛    為春宮殿下 及三代親王    及妃夫人等 並三代公主    駙馬諸王等 心等於冰壺    身固於盤石 寶算足百歲   阿彌陀佛    為大臣宰相 朝野諸郡寮    文武一切官 道心等寶海    各盡其忠節 撫育諸元元    祿位常增高 現樂當成佛   阿彌陀佛    為生生師僧 及生生父母    並伯叔兄弟 與生生眷屬    我所修福業 早出三界獄    悟無生法忍 疾昇四德臺   阿彌陀佛    為同法藥壽 藥榮及弘世    相助法華宗 一切善知識    全成諸靈等 早登白牛車    現在道俗等 不忘一乘心   阿彌陀佛    為一切業道 司命及文案    一切冥官等 及六道冥祇    令聞妙法音 永滅諸惡業    成同法善友 俱作諸佛事   阿彌陀佛    為十方施主 因長講良緣    家內無災患 永滅諸惡相    身心無病惱 壽命得延年    俱植眾德本 同授無上記   阿彌陀佛    為六道眾生 皆悉令發心    歸依無上道 修學法華經    經於未來際 恆轉一乘教    五種姓眾生 皆悉成佛道   阿彌陀佛    為今我某甲 永斷於生死    一切妄顛倒 早得悟無生    周旋十方國 傳說法華經    一切諸群生 皆令入佛道   阿彌陀佛    為道場處主 大比叡山王    及毘沙門天 帝釋及梵王    並現在檀主 令眾至道場    俱圓萬行因 同證萬德果   阿彌陀佛   勸請    歸命教主釋迦尊 二萬日月燈明佛    大通智勝十六子 湧塔證誠多寶佛    分身十方諸如來 日月淨明淨華德    雲雷音宿王華智 彌勒文殊龍宮眾    從地湧出上行等 六萬恆沙諸菩薩    藥王藥上及勇施 及大樂說二萬等    八十萬億那由他 發師子吼諸菩薩    妙音觀音普賢等 舍利弗等三根輩    阿難羅雲諸尼等 靈山大會諸聖人    多聞持國十羅剎 還念本誓哀愍我    唯願證誠此法會 摩頂授記諸大眾    我今頂戴法華經 傳說法界諸有情    開示悟入佛知見 同乘寶車遊四方   自懺悔    至心懺悔無量罪 我及法界諸群生    無明顛倒所迷惑 造作四重五逆等    乃至謗法闡提罪 自作教他見隨喜    我等今對諸佛前 發露眾多極重罪    至心慚愧盡懺悔 仰願十方一切佛    已作之罪盡消除 未來之惡更不造   他懺悔    至心懺悔我父母 六親眷屬所作罪    若我父母諸靈等 罪業未盡繫地獄    畜生餓鬼修羅等 晝夜不息受大苦    我等相代盡懺悔 父母六親所作罪    十惡五逆謗法罪 不信因果闡提罪    仰願十方一切佛 拔濟我等父母苦   受戒    我等至心受三歸 奉請諸佛為戒師    自歸依佛無上尊 自歸依法離欲尊    自歸依僧眾中尊 如來至真等正覺    歸三寶竟持十善 乃至菩薩大乘戒    堅持禁戒無缺犯 無量生中不捨戒    法界眾生同一體 戒香熏馥五分身   發願    我今歸依圓滿教 於無作境發弘誓    圓融十界諸眾生 我今誓願必濟度    圓融五住一切惑 我今誓願必斷除    圓融四門諸道品 我今誓願必修習    圓融三德真佛道 我今誓願必得成    自度度他無間斷 盡未來際作佛事   神分    以此講經 種種功德 回向梵釋 四大天王 龍神八部 伽藍護法    善神王等 威光增益 住持佛法    利益有情 般若心經 一切諷誦    般若心經竟 次入經文 長講法華經先分略願文捲上   長講法華經後分略願文卷下    日本國比叡山止觀法華院 釋最澄撰    敬白冥顯眾 諦聽此願文    我今發弘誓 住持釋尊法    乃至盡未來 十方一切佛    一乘三乘法 受持不忘失    歸命盡十方 自他遍照佛    三千深法性 五即菩薩僧    普禮金剛界 五智五如來    內四外十六 內外供四門    三十七尊等 護我修道品    普禮釋迦尊 五智五佛頂    佛眼佛毫相 難勝忿怒等    一切頂輪王 護我修道品    普禮悲胎藏 大日如來部    月黶降三世 使者不動尊    一切隨類身 護我修道品    普禮蓮華部 十一面觀音    千手如意輪 半拏羅俱胝    一切觀世音 護我修道品    普禮金剛部 金剛藏王等    忙莽雞大頭 軍荼利青面    一切金剛等 護我修道品   南無阿□佛    今日佛弟子 修學一乘者    假名位某甲 敬白三寶前    我斯日本國 桓武聖皇帝    發無緣慈悲 建立法華宗    繕寫法華經 玄疏止觀等    數百卷教跡 永納七大寺    恆運唯一車 同會五種姓    俱駕大白牛 皆悉到寶所    每年光明會 將鎮於國家    簡十二學生 調六律六呂    又於比叡峰 建立修學院    安置一切經 道具壇像等    大寶為法衛 大夜為法炬    於是最澄等 率一兩同法    大同四年春 二月十五日    建立此長講 妙法蓮華經    天長地久願 遠期未來際    一日不闕講 兩日一卷竟    恆護一乘法 敷揚於日域    周遍於十方 五性皆成佛   南無阿□佛    普願盡虛空 十方遍法界    微塵剎土中 過未現十方    一體佛法僧 二十五有處    二十八天眾 梵王帝釋王    及諸眷屬等 護國四天王    大辨吉祥天 及堅牢地神    正了知大將 二十八藥叉    及十二神將 各各七千族    十羅剎女等 大自在天神    金剛密跡首 及普賢大將    訶梨底母神 五百諸眷屬    無熱池龍王 四大海龍王    天神及地祇 八部鬼神等    風師及雨師 雲師及雪師    雷電霹靂神 日本名山王    大河及小河 大川及小川    現前不現前 一切龍鬼神    一切含靈等 因我施功德    永離業道苦 各威光增益    同為善知識 恆護日本國   南無阿□佛    普願畿內道 山城八箇郡    松尾及賀茂 小野及高雄    大和十五郡 吉野及一言    攝津十二郡 住吉及垂水    河內十四郡 和泉三箇郡    一切龍鬼神 及以十餘國    現前不現前 一切龍鬼神    一切含靈等 因我施功德    永離業道苦 增益各威光    同為善知識 恆護日本國   南無阿□佛    普願東山道 近江十二郡    大比叡山王 小比叡山王    比良及御上 河內及長澤    石占及苗賀 石倉及飯道    氣吹及辰田 築扶及諸島    及三隻大神 近江及諸湊    山川及堆阜 一切龍鬼神    美濃十五郡 糟河及神祇    飛驒兩箇郡 國中大神等    信濃一十郡 諏訪大神等    上野十四郡 何保大神等    武藏三七郡 小河大神等    下野三三郡 二良及那須    陸奧十五郡 和賀大神等    慈波大神等 出羽九箇郡    一切神鬼靈 及二十五國    現前不現前 一切龍鬼神    一切含靈等 因我施功德    永離業道苦 各威光增益    同為善知識 恆護日本國   南無阿□佛    普願東海道 伊賀四箇郡    一切神鬼靈 伊勢十三郡    齋宮及多度 志摩兩箇郡    一切神鬼靈 尾張八箇郡    熱田大神等 參河七箇郡    一切神鬼靈 遠江十二郡    白磐及豬鼻 駿河七箇郡    普慈及新山 伊豆三箇郡    一切神鬼靈 甲斐四箇郡    一切神鬼靈 相模八箇郡    一切神鬼靈 安房四箇郡    一切神鬼靈 上總十一郡    埴生及島奈 一切神鬼靈    下總十一郡 香取及阿世    常陸十一郡 鹿島及築波    及二十一國 現前不現前    一切龍鬼神 一切含靈等    因我施功德 永離業道苦    各威光增益 同為善知識    恆護日本國    南無阿□佛    普願南海道 紀伊七箇郡    名草上下神 淡路兩箇郡    一切神鬼靈 阿波七箇郡    一切神鬼靈 讚岐一十郡    一切神鬼靈 伊豫十三郡    石土及叩岐 一切神鬼靈    土佐六箇郡 立山及賀茂    一切神鬼靈 及以十九國    現前不現前 一切龍鬼神    一切含靈等 因我施功德    永離業道苦 各威光增益    同為善知識 恆護日本國   南無阿□佛    普願西海道 築前十五郡    宗像及灶門 築後十一郡    加和良大神 肥前十一郡    一切神鬼靈 肥後十三郡    阿蘇神靈池 一切神鬼靈    豊前八箇郡 八幡及賀春    一切神鬼靈 豊後八箇郡    鶴見及阪神 一切神鬼靈    日向五箇郡 一切神鬼靈    薩摩十三郡 新島八幡神    一切神鬼靈 大隅六箇郡    一切神鬼靈 多襼四箇郡    壹岐一箇郡 對馬兩箇郡    三島一切神 乃至鬼靈等    諸島及遠賀 及二十九國    現前不現前 一切龍鬼神    一切含靈等 因我施功德    永離業道苦 各威光增益    同為善知識 恆護日本國   南無阿□佛    普願山陽道 播磨十二郡    一切神鬼靈 美作六箇郡    中山大神等 一切神鬼靈    備前七箇郡 一切靈鬼神    備中九箇郡 一切靈鬼神    安藝八箇郡 一切靈鬼神    周防六箇郡 一切靈鬼神    長門五箇郡 及以二十國    現前不現前 一切龍鬼神    一切含靈等 因我施功德    永離業道苦 各威光增益    同為善知識 恆護日本國   南無阿□佛 普願山陰道 丹波六箇郡    小幡及夜寐 一切靈鬼神    丹後五箇郡 一切靈鬼神    但馬八箇郡 氣比大神等    一切靈鬼神 因幡七箇郡    大宮及若宮 一切靈鬼神    伯耆六箇郡 大神及白石    一切靈鬼神 出雲九箇郡    一切靈鬼神 石見五箇郡    一切靈鬼神 隱岐四箇郡    及二十一國 現前不現前    一切龍鬼神 一切含靈等    因我施功德 永離業道苦    各威光增益 同為善知識    恆護日本國   南無阿□佛    普願北陸道 若狹兩箇郡    雄入及毘咩 一切靈鬼神    越前七箇郡 氣比大神等    劍金大神等 一切靈鬼神    加賀四箇郡 白山大神等    一切靈鬼神 能登四箇郡    氣多大神等 一切靈鬼神    越中四箇郡 一切靈鬼神    越後六箇郡 一切靈鬼神    佐渡三箇郡 大幡大神等    一切靈鬼神 及一十九國    現前不現前 一切龍鬼神    一切含靈等 因我施功德    永離業道苦 各威光增益    同為善知識 恆護日本國   南無阿□佛    總願天神眾 別願五畿內    七道四海中 凡六十有四    大國及三島 粟散大小島    五百三十八 大小諸群家    一切大小龍 一切大小神    一切大小鬼 一切大小靈    唐新羅渤海 東夷及南蠻    西戎及北狄 一切神鬼靈    自他百界生 增足大威光    熾然亦赫奕 心通於五智    果鑒於三身 各各起慈悲    護持此國界 恆護此九方    一乘法華院 願而今而後    一切求法者 修學無妨難    開悟佛知見 通達一心源    開解深法性 六作六事緣    常觀境即中 了了見佛性    一心三諦境 一心三觀智    一行一切行 恆修四三昧    長講法華經 恆說一切經    灌頂金剛界 胎藏及五頂    觀音等瑜伽 虛空及甘露    無垢及准提 三部念誦法    以無所得心 為第一義故    春秋常修行 冬夏恆修習    誓願盡未來 令此修不絕    唸唸剋六即 心心流性海    十方無量佛 來入此九院    如帝珠道場 恆轉妙法輪    九方修學功 天災日月星    薄蝕現重輪 失度現三五    流星及慧星 金火水宮星    霹靂風雨難 運運皆雲消    九方修學功 地天震動崩    及肥膩沈下 百穀不熟難    苑林枯悴難 飢渴疾疫難    自他反逆難 唸唸皆霧卷    徵祥現四海 上天降七珍    倉庫滿八萬 下地開寶藏   南無阿□佛    願我日本國 從開闢以來    世世之天王 世世之皇后    世世皇太子 上宮王太子    親王諸王等 太妃及小妃    公主及駙馬 皇子諸眷屬    國老諸群生 蘇我氏島臣    俱登唯一車 遊戲於四方    同到於寶所 安住於四德   南無阿□佛    願桓武皇帝 敷揚法華宗    出家調律呂 修造鎮國院    長講法華經 傳燈諸功德    滅除十惡業 無量無邊罪    永離三惡宅 早登一寶車    常遊八正道 直至四德城   南無阿□佛    願崇道天王 吉野淡路等    橫夭皇子靈 親王及夫人    伯伴成子等 一切中夭靈    東夷諸將軍 及曹諸將軍    一切橫死靈 及以兇奴等    結怨橫死者 西戎諸將軍    及曹諸將軍 一切橫死靈    及以隼人等 結怨橫死者    松浦小貳靈 九國橫死者    八島惡鬼神 一切鬼龍等    及魑魅魍魎 永離業道患    歸依法華經 衛護日本國    益國利人民 恆修薩埵行    速成無上道   南無阿□佛    願現在太子 前作求法緣    書寫無量義 妙法蓮華經    及觀普賢經 以此等功德    永離三界宅 速成無上果    現在無災患 當來得成佛   南無阿□佛    願弘仁皇帝 沙芐無盡福    天衣排石壽 競奉我陛下    山島海弗災 驚烽飛塵患    不聞此國界 不見千萬代    兵戈永無用 雅頌鎮繁興    人無一日憂 國有萬年慶   南無阿□佛    願春宮殿下 孝則極天經    仁則深地義 六藝以成器    三善以生知 願保前皇尊    定繼天人業 德隆於望苑    譽重於春宮 寶壽與天長    玉質與地久 住地等上宮   南無阿□佛    願朝野郡僚 百司及五等    天下文武官 東陸奧鎮家    南伊勢神司 西太宰府官    志厲於泉石 氣逸於風雲    鬱鬱廊廟弋 恢恢邦國境    此九重天子 納賢良得人    彼萬里名臣 佐鹽梅寵美    忠貞奉於國 孝悌於居家   南無阿□佛    願生生師僧 天竺付法師    大唐傳譯師 及諸宗師僧    華嚴宗師僧 大乘律師僧    三論宗師僧 法相宗師僧    法華宗師僧 南嶽思大師    天台顗大師 章安頂大師    縉雲威大師 東陽威大師    左溪朗大師 荊溪然大師    琅琊邃大師 姑蘇滿大師    鑑真大和尚 法進大僧都    慧雲大律師 如寶唐僧都    日本傳法師 三論及法相    律僧及華嚴 涅槃及法華    諸宗諸師僧 代代僧綱等    代代三綱等 寺寺大德等    寺寺學生等 從我日本國    釋尊法興顯 修學四眾等    過去者成佛 現存者安穩    冥顯共住持 如來之正法    流佈於世間 利益諸有情    一人不遺漏 俱鑒一心鏡    同歸三德藏   南無阿□佛    願十方父母 窮盡大虛空    周遍於法界 微塵剎土中    所有諸國土 過去及現在    及至盡未來 九世十世際    我生生父母 歷劫過現未    一切父母等 地獄生父母    畜生生父母 餓鬼生父母    修羅生父母 四州生父母    六天生父母 福智及沙彌    戒願及乳母 養育一切者    六道四生中 一切男子父    一切女人母 今我修功德    回施彼父母 永斷三界苦    早登四德果   南無阿□佛    願業道冥官 盡窮大虛空    周遍於法界 微塵剎土中    所有諸國土 過去及現在    乃至盡未來 九世十世際    梵釋四天眾 閻羅火天眾    龍王水天眾 俱廢夜叉眾    自在風天眾 八部地天眾    天曹及以典 南曹及北曹    北斗七星君 南斗四七星    及以神君等 司命及以典    地府及以典 大山及以典    諸司及命業 錄籍算先亡    諸司案主等 山川地主等    水府及水神 四瀆及五湖    百川神靈等 金石草木神    及至虛空神 住水陸虛空    一切冥道官 乃至使者等    天神及地神 魑魅魍魎等    永離業道苦 恆持菩提心    變為隨類身 來集比叡山    恆護日本國 拔濟苦眾生    自利利他業 速成真佛道   南無阿□佛    願十方施主 窮盡大虛空    周遍於法界 微塵剎土中    所有諸國土 過去及現在    乃至盡未來 九世十世際    我生生施主 四州四輪王    千子諸眷屬 及以大小國    國王及太子 皇后及皇妃    親王及公主 夫人及命婦    內侍及采女 大臣及宰相    文武諸百官 弘世及全成    成村貞足吉 不現前施主    永斷除三界 必得成真佛    先成佛菩薩 誓願來我國    引導及守護 日本及九院   南無阿□佛    願今諸施主 弘仁聖皇帝    春宮坊殿下 皇妃及婦人    親王及王族 公主及駙馬    內侍及采女 諸王及王族    大臣及宰相 內人野繼繼    足人道世峰 守取守門人    主成綱世吉 田熟野綿綿    帝苑諸施主 七道諸施主    一切經知識 十大寺小寺    信謗眾僧等 及諸童子眾    及至淨人等 東土上野國    般若淨土院 道忠大禪師    信心弟子等 教興及道應    助寫一切經 同法弟子等    道俗諸施主 信濃國檀主    助寫一切經 道俗諸人等    越前越後國 甲斐美濃國    助寫一切經 築前及肥後    豊前及豊後 日向及薩摩    道俗諸人等 近江諸施主    長講諸檀越 造伽藍知識    造作九方院 同法四眾等    敬田及悲田 十方無盡藏    助修一切人 過去者成佛    現在及未來 一切知識眾    見聞隨喜者 惡口罵詈者    四事供施主 三二一事供    乃至一搏食 一錢一針施    一木一草施 財施及法施    乃至無畏施 已施及現施    乃至欲施等 皆悉為結緣    生生無量生 必成善知識    俱植諸德本 同成真佛道    先成佛道者 來集此道場    願必相度脫 護持日本國    變成安樂城   南無阿□佛    願諸地獄道 窮盡大虛空    周遍於法界 微塵剎土中    所有諸國土 一切地獄眾    八大熱地獄 等活及黑繩    眾合併號叫 大號叫燒熱    利劍廣河園 如是八熱獄    煻煨屍糞園 極燒熱無間    及彼苦園等 四種極苦園    八大寒地獄 皰皰裂喝哳    臛臛與虎虎 青蓮與紅蓮    及以大紅蓮 如是八寒獄    獨一及近邊 一分獨一處    鐵圍及人間 一切地獄人    有依無依類 受無量大苦    一剎那不息 我所修功德    及長講妙法 傳法護法力    普回施苦生 熱地獄苦人    先與清涼樂 休息極熱苦    次與法清涼 皆脫九居熱    俱到清涼池 寒地獄苦人    先與清溫樂 休息極寒苦    次與般若火 皆脫三有寒    同到三德藏 先得佛道者    誓願相度脫 恆護日本國   南無阿□佛    願諸餓鬼道 窮盡大虛空    周遍於法界 微塵剎土中    所有諸國土 過去及現在    乃至盡未來 九世十世際    半天婆羅門 一切餓鬼等    三三合九鬼 無財炬口鬼    針口及臭口 小財針毛鬼    臭毛及大癭 多財得棄鬼    得失及有勢 先亡久遠靈    □□奏□w□魔羅及魔族    乃至廣野鬼 一切鬼神等    我今悲愍故 普施聖法財    禪悅法喜食 身心皆具足    寶勝妙色身 甘露廣博身    離怖畏正覺 如是五如來    以佛威光故 能令諸餓鬼    無量重罪滅 無量妙福生    得妙色廣博 得無所怖畏    所得諸飲食 甘露真言力    變成無量乳 天甘露醍醐    上妙百味食 早得令飽滿    離苦得解脫 近生天受樂    遠十方淨土 隨意遊往生    發真正圓心 修圓菩提道    當來作真佛 永莫退轉心    先得佛道者 誓願相度脫    又願諸鬼等 晝夜恆擁護    滿我所修願 還護九方院    此護法功德 普回施法界    一切諸有情 平等共有故    盡回向真如 法界無上道    一切知智位 願速成佛道    勿招餘果報 定得成佛道    悲入如夢境 恆護日本國   南無阿□佛    願諸畜生道 窮盡大虛空    周遍於法界 微塵剎土中    所有諸國土 過去及現在    乃至盡未來 九世十世際    諸如來所知 大不可說轉    世界微塵數 各各須彌山    各各七金山 各各七水海    各各四大海 各各八方洲    各各轉圍山 大山及大林    溪澗及溝壑 江河及湖池    草中及木中 華中及果中    根中及莖中 枝中及節中    條中及葉中 土中及糞中    一切喫物中 一切衣裳中    水陸空遊宿 所有畜生類    猛□□□□□兕虎豹豺狼    一切裸蟲類 如是等無量    無邊畜生類 我與諸群生    生生世世中 相殺亦相噉    能噉及所噉 能殺及所殺    自殺及教他 隨喜讚善等    乃至一切時 行住坐臥中    故殺無記殺 佃田及耕園    一切作物中 所殺所傷類    蕈菌及菜中 栗子及桃子    柿子及梨子 彼諸果子等    一切喫物中 刀殺喫殺類    衣裳臥具中 蠶蝶及蝨蟣    我今施無畏 一切畜生道    如堅誓師子 如林持戒龍    如草下殺蛉 如堂堣g蚤    如衣中燒虱 如竹林中虎    如池中三魚 如兩群鹿王    如大食象王 如彼施肉兔    永離畜生身 近得人天果    遠證無上道 若先得佛者    誓願必相度 又願諸畜生    同成善知識 俱修一乘道    令佛法久住 利益諸有情    還護日本國 恆護比叡山    並八方之院 令不斷長講    恆說不退行 常修四三昧   南無阿□佛    願諸修羅道 盡窮大虛空    周遍於法界 微塵剎土中    所有諸國土 過去今現在    乃至盡未來 九世十世際    一切修羅道 婆稚阿修羅    佉羅騫馱王 毘摩質多羅    羅□阿修羅 各百千眷屬    大海底及邊 地中及巖崛    所居阿修羅 天接及鬼接    一切阿修羅 永離業道患    摧伏憍慢心 瞋心我慢心    與天鬥諍心 貪著天漿心    令發調伏心 慈悲忍辱心    恭敬持咒心 入宮所住者    永脫飢渴苦 入藕絲中苦    早涉似分位 疾證究竟即    先證妙覺者 誓願必相度    又願諸修羅 同成善知識    俱修圓妙行 令佛法久住    利樂諸有情 還護日本國    恆護九方院 令不斷長講    亦不斷佛種 開悟諸群生   南無阿□佛    願弟子(某甲) 被盡空法界    微塵剎土中 所有諸國土    過去今現在 乃至盡未來    九世十世際 一切諸如來    一切一乘法 一切諸菩薩    一切辟支佛 一切大聲聞    一切梵天王 一切帝釋王    一切四天王 一切八部眾    無緣大慈悲 拔苦與樂護    發大妙圓心 修大妙圓行    感大妙圓果 裂大五住網    歸大三德藏 如是等一乘    因果自他等 自行及化他    窮盡未來際 恆作大佛事    五緣悉如意 乘戒俱急持    衣食悉具足 閑居寂靜處    息諸事緣務 得圓善知識    五欲得厭離 色聲香味觸    小欲亦知足 五蓋永棄捨    貪蓋心不覆 瞋蓋心不惱    睡蓋心不眠 掉蓋心不散    疑蓋心不惑 三科為所觀    見思煩惱境 身心病患境    業相迫惱境 魔事惱亂境    禪定味著境 諸見僻執境    未得謂得境 兩教二乘境    三教菩薩境 如是等三障    重昏巨散魔 十種所觀境    能用十乘心 寂照止觀心    無緣慈悲心 巧用止觀心    破遍諸著心 善識通塞心    道品調停心 助道對治心    識位無慢心 安忍八風心    法愛不起心 唸唸中體達    心心中稍融 常居實相床    六即剋三生 永赴慈悲門    三道成三德 住持九方院    比此楞伽城 等彼補陀山   南無阿□佛    願造此伽藍 某甲諸檀主    道場處主人 臨時諸施主    閤家諸眷屬 並諸善知識    見聞道場人 禮拜道場人    修造道場人 掃治道場人    住穢道場人 讚歎道場人    譭謗道場人 有行道場人    無行道場人 此道場地上    行住坐臥人 久住並暫住    遙聞此道場 比丘比丘尼    信男及信女 六道一切生    乃至蟻子等 見聞觸住者    短命得長壽 多病得除愈    醜形得端正 貧窮得多珍    求位得高位 求官得高官    求男得智男 求女獲德女    求富得富貴 求勢得威勢    欲脫水火難 風難羅剎難    王難及兵難 飢饉渴水難    魘媚及蠱道 盜賊反逆難    天災地夭難 惡星變怪難    一切不如意 諸不吉祥事    皆悉令除滅 世間出世間    出出世間樂 如意令滿足    永斷除三障 歸入三德藏    不住涅槃故 周遍法界身    令正法久住 利樂諸有情    人民多國 積善皆成佛   南無阿□佛   長講法華經略願文卷下   弘仁三年歲次壬辰四月五日求法釋最澄記   (異本)   供養淨陀羅尼一切諷誦敬禮常住三寶一切三寶    我今歸依 釋迦大師 醫王山王    普賢文殊 一切三寶 讀誦妙典    今日所獻 香華燈明 哀愍納受    願於生生 以一切種 上妙供具    供養無量 無邊三寶 自他同證    無上菩提   永祿九年丙寅卯月三日   山門西塔東谷於等覺院書之   沙門某 ****** 《大正藏》第74卷No.2364   No.2364    長講金光明經會式    參堂三禮頌   能禮所禮性空寂 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 十方諸佛影現中   我身影現諸佛前 頭面攝足歸命禮    一切恭敬   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自歸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歸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次梵音頌   十方所有勝妙華 普散十方諸國土   是以供養釋迦尊 是以供養諸如來   出生無量寶蓮華 其華色相皆殊妙   是以供養大乘經 是以供養諸菩薩   次如來唄   如來妙色身 世間無與等   無比不思議 是故今敬禮   如來色無盡 智慧亦復然   一切法常住 是故我歸依   次散華頌   金光明鼓出妙聲 遍至三千大千界   能滅三途極重罪 乃以人中諸苦厄   香華供養佛   南無遊法性土金光教主釋迦牟尼如來   南無像法化主除業障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東方來入護國界阿□如來   南無南方來入護國界寶相如來   南無西方來入護國界無量壽如來   南無北方來入護國界天鼓音如來   南無一切諸佛甚深行處金光明經   南無二十八天威光增益金光明經   南無大辨吉祥威光增益金光明經   南無地神堅牢威光增益金光明經   南無散脂大將恆守護金光明經   南無迦利庭母恆守護金光明經   南無大黑天神恆守護金光明經   南無護國善神威光自在金光明經   南無對揚化主慈悲護念信相菩薩   勸[言*青]頌   歸命東方阿□佛 盡窮東方一切佛   及金光明並菩薩 聲聞緣覺諸聖人   持咒仙人咒博士 二十八天八部眾   來入法性此道場 哀愍加護修道品(一丁禮)   歸命南方寶相尊 盡窮南方一切佛   及金光明並菩薩 聲聞緣覺諸聖人   持咒仙人咒博士 二十八天八部眾   來入法性此道場 哀愍加護修道品(一丁禮)   歸命西方無量壽 盡窮西方一切佛   及金光明並菩薩 聲聞緣覺諸聖人   持咒仙人咒博士 二十八天八部眾   來入法性此道場 哀愍加護修道品(一丁禮)   歸命北方天鼓音 盡窮北方一切佛   及金光明並菩薩 聲聞緣覺諸聖人   持咒仙人咒博士 二十八天八部眾   來入法性此道場 哀愍加護修道品(一丁禮)   歸命四維及上下 盡窮六方一切佛   及金光明並菩薩 聲聞緣覺諸聖人   持咒仙人咒博士 二十八天八部眾   來入法性此道場 哀愍加護修道品(一丁禮)   歸命琉璃金仙佛 過去寶髻七如來   現在藥師七佛尊 八大菩薩諸使者   持咒仙人咒博士 二十八天八部眾   來入法性此道場 哀愍加護修道品(一丁禮)   歸命稽首釋迦尊 靈山法性清淨土   開演甚深佛行處 金光明經深妙法   乃至夢見懺悔法 及以尊幢王法輪   對揚化主信相等 銀相銀光樹神等   百億梵王帝釋眾 百億四天毘沙門   百億二十八天眾 大辨吉祥正了知   地神堅牢藥叉等 大自在天金剛眾   普賢大將訶利母 五百眷屬諸護法   百億天龍八部眾 來集普會日本國   叡山道場長講院 證知識誠恆法會   我今頂戴金光明 恆說十方令不斷   一切眾生悉開悟 世出世樂皆圓滿(一丁禮)   自懺悔頌   至心懺悔無量罪 我及法界諸群生   無明顛倒所迷惑 造作四重五逆罪   乃至謗法闡提罪 自作教他見隨喜   我等今對諸佛前 發露眾多極重罪   至心慚愧盡懺悔 仰願十方一切佛   已作之罪盡消除 未來之惡更不造   剎利懺悔   我等至心代國王 五根本罪盡懺悔   自在力故取塔物 乃至四方僧祇物   或教人取見隨喜 皆悉懺悔初根本   自在力故毀正法 捨三乘法及一乘   又制他人不令修 皆悉懺悔第二罪   自在力故製出家 若復有人歸佛故   剃除鬚髮被法服 持戒毀戒有無戒   脫其袈裟逼還俗 或加杖捶復繫縛   或截手足及斷命 自作使他造此惡   皆悉懺悔第三罪 已作消滅更不造   有自在力作五逆 殺父殺母殺羅漢   破合合僧出佛血 皆悉懺悔第四罪   有自在力不畏報 撥無因果造惡業   剎利所有一切罪 自作教他見隨喜   我今親對諸佛像 諸菩薩像諸天眾   今世過世不覆藏 皆悉懺悔第五罪   大臣懺悔   我等至心代大臣 五根本罪盡懺悔   依倚王力取塔物 乃至四方僧祇物   或教人取見隨喜 皆悉懺悔初根罪   統理國土依王力 破壞村邑城國主   或教人破見隨喜 皆悉懺悔第二罪   統理國土依王力 譭謗正法捨三乘   亦制他人不令覺 皆悉懺悔第三罪   統理國土依王力 若見有人如來故   剃除鬚髮被法服 持戒毀戒有無戒   脫其袈裟逼還俗 或加杖捶復繫縛   或截手足及斷命 自作教他造此惡   今世過世不覆藏 皆悉懺悔第四罪   統理國土依王力 作五逆罪無慚愧   殺父殺母殺羅漢 破和合僧出佛血   如是五逆無量罪 自作教他見隨喜   我今親對百佛像 百菩薩像百羅漢   今世過世不覆藏 皆悉懺悔第五罪   他懺悔   至心懺悔我父母 六親眷屬所作罪   若我父母諸靈等 罪業未盡繫地獄   畜生餓鬼修羅等 晝夜不息受大苦   我等相代盡懺悔 父母六親所作罪   十惡五逆謗法罪 不信因果闡提罪   仰願十方一切佛 拔濟我等父母苦   受戒   我等至心受三歸 奉請諸佛為戒師   自歸依佛無上尊 自歸依法離欲尊   自歸依僧眾中尊 如來至真等正覺   歸三寶竟持十善 乃至菩薩大乘戒   堅持禁戒無缺犯 無量生中不捨戒   法界眾生同一體 戒香薰馥五分身   發願   我今歸依圓滿教 於無作境發弘誓   圓融十界諸眾生 我今誓願必濟度   圓融五住一切惑 我今誓願必斷除   圓融四門諸道品 我今誓願必修習   圓融三德真佛道 我今誓願必得成   自度度他無間斷 盡未來際作佛事   神分   以此講經 種種功德 回施梵釋   四大天王 龍神八部 伽藍護法   善神王等 住持佛法 利益有情   般若心經 一切諷誦(般若心經竟)   次入經文 次結願   我等至心發弘誓 十方十世三界天   資益二十八天眾 梵王帝釋及四天   大辨吉祥正了知 堅牢地神藥叉眾   天龍八部諸鬼神 風雪雲雨各各神   雷電霹靂大惡龍 天神地祇靈鬼等   大小比叡山王等 比良三枳安山王   長澤河內諸天神 飯道笠扶淡海神   賀茂大神上下族 住吉大神諸眷屬   氣比大神及五子 氣多大神諸眷屬   伊部山王足羽神 多慶大神諸眷屬   名草上下溝口神 八幡大神諸眷屬   宗像大神諸眷屬 賀春大神諸眷屬   賀羅大神諸眷屬 師比御靈諸眷屬   山林樹下護國神 水陸原澤一切精   永離業道一切患 乃至煩惱及所知   多聞薰習唸唸增 威光增益恆守護   叡山道場正法藏 大日本國及九院   興隆佛法盡後際 恆說一乘利群生   南無阿□佛   資益一切皇靈等 開闢已還諸尊靈   上宮太子御靈等 法師天皇御靈等   阿倍天皇御靈等 桓武天皇御靈等   吉野大後御靈等 崇道天皇御靈等   伊豫親王御靈等 籐原夫人御靈等   籐原仲成神靈等 籐原內侍神靈等   東夷毛人神靈等 宏勝延命僧靈等   結恨橫死古今靈 乃至一切神靈等   永離八難生天上 隨意往生諸佛剎   聽聞妙法悟無生 得道還來日本國   晝夜守護恆不離 叡山道場正法藏   大日本國及九院 興隆佛法盡後際   南無阿□佛   我等至心發弘誓 十方十世諸國土   資益現在聖皇帝 寶壽天長體地久   十善之化每日新 紹隆為務利群生   奉資春宮聖儲君 長壽安體固稚城   資益皇后及皇妃 九嬪夫人及公主   親王諸王及駙馬 延壽無疾得安穩   左右大臣及宰相 八省群僚大學等   四衛將督將曹府 文武百官諸吏等   諸國使君縣令等 普天率土緇素類   安身長命有道心 堅信因果無五罪   祿位增高足股肱 各各百年終化後   永離四趣生人天 俱修一乘真妙行   願我等類無量生 不離一念大覺尊   多聞熏習唸唸增 解一法中無量義   一念遊行十方剎 傳說法界諸有情   開示悟入佛知見 同證一味真如海   還入大悲如夢界 隨機說法利群生   來集比叡法性山 晝夜恆護正法藏   大日本國及九院 興隆佛法盡後際   南無阿□佛   我等至心發弘誓 十方十世我父母   六道眾生父母等 師僧同法善知識   見聞嫉妒及譭謗 多不如法違眷屬   見聞隨喜及讚者 同共違法順眷屬   藥壽藥榮藥信等 弘世令成慧仁等   光忠慧德慧讚等 廣圓純德蘭行等   過現未來諸同法 違順親疏同一味   皆悉永離八難苦 早得大覺安穩樂   自利利他無窮盡 盡未來際作佛事   來集法性比叡山 晝夜恆護正法藏   大日本國及九院 興隆佛法盡後際   南無阿□佛   我等至心發弘誓 十方十世冥道官   閻魔法王五道神 牛頭馬頭及獄卒   司命曹府都尉等 婆羅門仙冥祇眾   永離業道一切患 威光增益有慈悲   晝夜加護比叡山 法性道場正法藏   大日本國及九院 興隆佛法盡後際   南無阿□佛   我等至心發弘誓 十方十世大檀主   三千七寶無厭施 一針一草施貧乏   造塔造堂造諸院 造像造經奉華香   燃燈供具田宅園 如是種種諸功德   發心修行三乘眾 及以方便七覺人   始出通應諸功德 我等隨喜及勸請   回向發願及懺悔 開講轉經唄讚頌   論議抉擇諸功德 供養眾僧施貧病   如是功德資檀主 大伴國道及眷屬   四大調適萬病消 百年安穩百福集   祿位增高子孫榮 臨終正念安穩故   如入禪定無亂想 隨意往生諸佛剎   見佛聞法悟無生 來集法性比叡山   晝夜恆護正法藏 大日本國及九院   興隆佛法盡後際   南無阿□佛   我等至心發弘誓 十方十世四惡趣   資益地獄寒熱苦 刀山劍林苦園中   長夜受苦諸眾生 永離地獄罪苦宅   近生人天常受樂 遠證無上大菩提   資益餓鬼飢渴苦 早得飽滿甘露食   近生人天常受樂 遠證無上大菩提   資益畜生相噉苦 鷹犬人弓殺害苦   無量怖畏無安苦 永離畜生愚癡宅   近生人天常受樂 遠證無上大菩提   資益修羅鬥諍苦 乃至飢渴逃隱苦   永離修羅噁心宅 近生人天常受樂   遠證無上大菩提 如是四趣一切生   生天以後來集會 大日本國及叡山   晝夜恆護正法藏 乃至同法善知識   俱修圓行無妨難 早得六根清淨位   流入一乘大圓海 取寶施主大安樂   晝夜恆說真妙法 開悟世世後生類   修學諸力施日本 興隆佛法盡後際   南無阿□佛   我等至心發弘誓 佛子某甲及同法   此寺東西南北院 所宿所住及往來   苾芻沙彌近事眾 乃至童子及群生   伽藍護法神鬼等 蚊虻蝨蟣蚤蟻等   多聞熏習唸唸增 開悟一乘真妙法   如說修行不退轉 一生修得銅輪位   百佛世界成佛道 百菩薩像恆圍繞   剎那剎那證分真 究竟同證妙覺位   南無阿□佛   長講金光明經會式(終)   弘仁四年六月 日   願主最澄〔言*巳〕 ******   《大正藏》第74卷No.2365 No.2365 長講仁王般若經會式   參堂三禮頌   能禮所禮性空寂 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 十方諸佛影現中   我身影現諸佛前 頭面攝足歸命禮 一切恭敬   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 自歸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次梵音頌   十方所有勝妙華 普散十方諸國土   是以供養釋迦尊 是以供養諸如來   出生無量寶蓮華 其華色相皆殊妙   是以供養大乘經 是以供養諸菩薩 次如來唄   如來妙色身 世間無與等   無比不思議 是故今敬禮   如來色無盡 智慧亦復然   一切法常住 是故我歸依 次散華供養頌   世尊導師金剛體 心行寂滅轉法輪   八辯洪音為眾說 時眾得道百萬億 香華供養佛   南無鷲峰山中五忍教主釋迦牟尼如來   南無入大寂定放光明釋迦牟尼如來   南無十方淨土同說五忍無量化佛   南無東方來入護國界普光菩薩摩訶薩   南無巽方來入護國界蓮華手菩薩摩訶薩   南無南方來入護國界離憂菩薩摩訶薩   南無坤方來入護國界光明菩薩摩訶薩   南無西方來入護國界行慧菩薩摩訶薩   南無乾方來入護國界寶勝菩薩摩訶薩   南無北方來入護國界勝受菩薩摩訶薩   南無艮方來入護國界離塵菩薩摩訶薩   南無上方來入護國界喜受菩薩摩訶薩   南無下方來入護國界蓮華勝菩薩摩訶薩   南無五方來入護國界五大力菩薩摩訶薩   南無護佛果行恆轉國界無相法門   南無護十地行恆轉國界無相法門   南無五忍菩薩來入護國界無相法門   南無對揚化主四地菩薩波斯匿王 次勸請頌   至心勸請金剛方 普賢菩薩法輪現   所修行願報得身 普賢行願悉圓滿   現護國身金剛手 持金剛杵放青光   所起正智猶金剛 能斷我法微細障   與四俱胝大菩薩 來入日本令護國   三災七難皆消滅 風雨應節國安寧   依教令輪現威怒 三頭八臂降三世   摧伏一切摩醯首 大自在天魔軍眾   能害正法惱生者 令調伏故放青光   悉能除遣魔等眾 與彼東方持國天   及將無量乾闥婆 毘捨闍眾為眷屬   來入法性此道場 哀愍加護修道品   至心勸請炎魔方 大虛空藏法輪現   所修行願報得身 修檀等行三輪淨   現護國身金剛寶 持摩尼寶放白光   體淨堅固猶金剛 隨諸有情求心得   與四俱胝大菩薩 來入日本令護國   五穀七寶用無盡 衣食豐饒與妙法   依教令輪現威怒 甘露軍荼利金剛   示現八臂甚可畏 摧伏一切阿修羅   炎魔鬼神行疫者 令調伏故放白光   悉能除遣修羅等 與彼南方增長天   及將無量恭畔荼 薜荔多眾為眷屬   來入法性此道場 哀愍加護修道品   至心勸請那伽方 文殊師利法輪現   所修行願報得身 正智圓滿得自在   現護國身金剛杵 持金剛劍放金光   無相一乘般若劍 能斷自他俱生障   與四俱胝大菩薩 來入日本令護國   三災七難盡消滅 陰陽應節國安寧   依教令輪現威怒 六首六臂六足尊   坐水牛上甚可畏 摧伏一切惡毒龍   興惡風雨損生者 令調伏故放金光   悉能除遣惡龍等 富單那眾為眷屬   來入法性此道場 哀愍加護修道品   至心勸請羯磨方 摧一切怨法輪現   所修行願報得身 事智圓滿得自在   現護國身金剛叉 持金剛鈴放琉光   鈴音震擊覺有情 以勝般若警群迷   與四俱胝大菩薩 來入日本令護國   奪精氣者令退散 無病長壽國安穩   依教令輪現威怒 淨身金剛四臂身   摧伏一切惡藥叉 晝夜伺來奪人氣   惱害一切有情者 令調伏故放琉光   悉能遣除夜叉等 與彼北方多聞天   及將無量夜叉等 羅剎婆等為眷屬   來入法性此道場 哀愍加護修道品   至心勸請法界方 轉法輪者法輪現   所修行願報得身 行願圓滿住等覺   現護國身羅蜜多 持金剛輪放五光   毘盧捨那成正覺 請轉法輪化有情   與四俱胝大菩薩 來入日本令護國   二種七難皆除滅 紹隆佛法利有情   依教令輪現威德 不動金剛坐石上   摧伏一切鬼魅等 惑亂有情諸障者   令調伏故放五光 悉具眾德破諸闇   與彼中天天帝釋 無量諸天為眷屬   來入法性此道場 哀愍加護修道品   百億天龍八部眾 來集普會日本國   叡山道場長講院 證知證誠恆法會   我等頂戴仁王經 五忍法門無相美   甚深般若二護經 恆說十方令不斷   一切眾生悉開悟 百部鬼神恆聞經   護國靈驗示群生 三災七難盡消滅   紹隆佛種護法藏 利益有情窮後際    自懺悔頌   至心懺悔無量罪 我及法界諸群生   無明顛倒所迷惑 造作四重五逆罪   乃至謗法闡提罪 自作教他見隨喜   我等今對諸佛前 發露眾多極重罪   至心慚愧盡懺悔 仰願十方一切佛   已作之罪盡消除 未來之惡更不造 他懺悔頌   至心懺悔我父母 六親眷屬所作罪   若我父母諸靈等 罪業未盡繫地獄   畜生餓鬼修羅等 晝夜不息受大苦   我等相代盡懺悔 父母六親所作罪   十惡五逆謗法罪 不信因果闡提罪   仰願十方一切佛 拔濟我等父母苦    剎利懺悔頌   我等至心代國王 五根本罪盡懺悔   自在力故取塔物 乃至四方僧祇物   或教人取見隨喜 皆悉懺悔初根本   自在力故毀正法 捨三乘法及一乘   又制他人不令修 皆悉懺悔第二罪   自在力故製出家 若復有人歸佛故   剃除鬚髮被法服 持戒毀戒有無戒   脫其袈裟逼還俗 或加杖捶復繫縛   或截手足及斷命 自作使他造此惡   皆悉懺悔第三罪 已作消滅更不造   有自在力作五逆 殺父殺母殺羅漢   破和合僧出佛血 皆悉懺悔第四罪   有自在力不畏報 撥無因果造惡業   剎利所有一切罪 自作教他見隨喜   我今親對諸佛像 諸菩薩像諸天眾   今世過世不覆藏 皆悉懺悔第五罪    大臣懺悔頌   我等至心代大臣 五根本罪盡懺悔   依倚王力取塔物 乃至四方僧祇物   或教人取見隨喜 皆悉懺悔初根罪   統理國土依王力 破壞村邑城國主   或教人破見隨喜 皆悉懺悔第二罪   統理國土依王力 譭謗正法捨三乘   亦制他人不令覺 皆悉懺悔第三罪   統理國土依王力 若見有人如來故   剃除鬚髮被法服 持戒毀戒有無戒   脫其袈裟逼還俗 或加杖捶復繫縛   或截手足及斷命 自作教他造此惡   今世過世不覆藏 皆悉懺悔第四罪   統理國土依王力 作五逆罪無慚愧   殺父殺母殺羅漢 破和合僧出佛血   如是五逆無量罪 自作教他見隨喜   我今親對百佛像 百菩薩像百羅漢   今世過世不覆藏 皆悉懺悔第五罪 受戒頌   我等至心受三歸 奉請諸佛為戒師   自歸依佛無上尊 自歸依法離欲尊   自歸依僧眾中尊 如來至真等正覺   歸三寶竟持十善 乃至菩薩大乘戒   堅持禁戒無缺犯 無量生中不捨戒   法界眾生同一體 戒香薰馥五分身 發願頌   我今歸依圓滿教 於無作境發弘誓   圓融十界諸眾生 我今誓願必濟度   圓融五住一切惑 我今誓願必斷除   圓融四門諸道品 我今誓願必修習   圓融三德真佛道 我今誓願必得成   自度度他無間斷 盡未來際作佛事 神分頌   以此開講 仁王般若 所生功德 奉資三界 二十八天 龍神八部   百部鬼神 威光增益 護持國界 弘仁皇帝 玉體寶命 天長地久   春宮諸王 妃主夫人 三寶覆護 寶壽長遠 大臣宰相 文武百官   諸國使君 諸郡曹府 身心安穩 普天率土 萬姓安穩 仁王般若   波羅蜜經 一切諷誦 次入經文 次結願頌   我等至心發弘誓 十方十世三界天   資益二十八天眾 梵王帝釋及四天   天龍八部百部鬼 風雪雲雨各各神   雷電霹靂大惡龍 天神地祇靈鬼等   大小比叡山王等 比良三枳安山王   長澤河內諸天神 飯道笠扶淡海神   賀茂大神上下族 住吉大神諸眷屬   氣比大神及五子 氣多大神諸眷屬   伊部山王足羽神 多度大神諸眷屬   名草上下溝口神 八幡大神諸眷屬   宗像大神諸眷屬 賀春大神諸眷屬   賀羅大神諸眷屬 師比御靈諸眷屬   山林樹下護國神 水陸原澤一切精   永離業道一切患 乃至煩惱及所知   多聞熏習唸唸增 威光增益恆守護   叡山道場正法藏 大日本國及九院   興隆佛法盡後際 恆說一乘利群生 南無阿□佛   資益一切皇靈等 開闢已還諸尊靈   上宮太子御靈等 法師天皇御靈等   阿倍天皇御靈等 桓武天皇御靈等   吉野大後御靈等 崇道天皇御靈等   伊豫親王御靈等 籐原夫人御靈等   籐原仲成神靈等 籐原內侍神靈等   東夷毛人神靈等 宏勝延命僧靈等   結恨橫死古今靈 乃至一切神靈等   永離八難生天上 隨意往生諸佛剎   聽聞妙法悟無生 得道還來日本國   晝夜守護恆不離 叡山道場正法藏   大日本國及九院 興隆佛法盡後際 南無阿□佛   我等至心發弘誓 十方十世諸國土   資益現在聖皇帝 寶壽天長體地久   十善之化每日新 紹隆為務利群生   奉資春宮聖儲君 長壽安體固稚城   資益皇后及皇妃 九嬪夫人及公主   親王諸王及駙馬 延壽無疾得安穩   左右大臣及宰相 八省群僚大學等   四衛將督將曹府 文武百官諸吏等   諸國使君縣令等 普天率土緇素類   安身長命有道心 堅信因果無五罪   祿位增高足股肱 各各百年終化後   永離四趣生人天 俱修一乘真妙法   願我等類無量生 不離一念大覺尊   多聞熏習唸唸增 解一法中無量義   一念遊行十方剎 傳說法界諸有情   開示悟入佛知見 同證一味真如海   還入大惡如夢界 隨機說法利群生   來集比叡法性山 晝夜恆護正法藏   大日本國及九院 興隆佛法盡後際    南無阿□佛   我等至心發弘誓 十方十世我父母   六道眾生父母等 師僧同法善知識   見聞嫉妒及譭謗 多不如法違眷屬   見聞隨喜及讚者 同共如法順眷屬   藥喜藥榮藥信等 弘世全成慧仁等   光忠慧德慧讚等 廣圓純德蘭行等   過現未來諸同法 違順親疏同一味   皆悉永離八難苦 早得大覺安穩樂   自利利他無窮盡 盡未來際作佛事   來集法性比叡山 晝夜恆護正法藏   大日本國及九院 興隆佛法盡後際    南無阿□佛   我等至心發弘誓 十方十世冥道官   閻魔法王五道神 牛頭馬頭及獄卒   司命曹府都尉等 婆羅門仙冥祇眾   永離業道一切患 威光增益有慈悲   晝夜加護比叡山 法性道場正法藏   大日本國及九院 興隆佛法盡後際    南無阿□佛   我等至心發弘誓 十方十世大檀主   三千七寶無厭施 一針一草施貧乏   造塔造堂造諸院 造像造經奉華香   然燈供具田宅園 如是種種諸功德   發心修行三乘眾 及以方便七覺人   始出遍應諸功德 我等隨喜及勸請   回向發願及懺悔 開講轉經唄讚頌   論議抉擇諸功德 供養眾僧施貧病   如是功德資檀主 大伴國道及眷屬   四大調適萬病消 百年安穩百福集   祿位增高子孫榮 臨終正念安穩故   如入禪定無亂想 隨意往生諸佛剎   見佛聞法悟無生 來集法性比叡山   晝夜恆護正法藏 大日本國及九院   興隆佛法盡後際 南無阿□佛   我等至心發弘誓 十方十世四惡趣   資益地獄寒熱苦 刀山劍林苦園中   長夜受苦諸眾生 永離地獄罪苦宅   近生人天常受樂 遠證無上大菩提   資益餓鬼飢渴苦 早得飽滿甘露食   近生人天常受樂 遠證無上大菩提   資益畜生相噉苦 鷹犬人弓殺害苦   無量怖畏無安苦 永離畜生愚癡宅   近生人天常受樂 遠證無上大菩提   資益修羅鬥諍苦 乃至飢渴逃隱苦   永離修羅噁心宅 近生人天常受樂   遠證無上大菩提 如是四趣一切生   生天以後來集會 大日本國及叡山   晝夜恆護正法藏 乃至同法善知識   俱修圓行無妨難 早得六根清淨位   流入一乘大圓海 取寶施主大安樂   晝夜恆說真妙法 開悟世世後生類   修學福力施日本 興隆佛法盡後際    南無阿□佛   我等至心發弘誓 佛子某甲及同法   此寺東西南北院 所宿所住及往來   苾芻沙彌近事眾 乃至童子及群生   伽藍護法神鬼等 蚊虻蝨蟣蚤蟻等   多聞熏習唸唸增 開悟一乘真妙法   如說修行不退轉 一生修得銅輪位   百佛世界成佛道 百菩薩像恆圍繞   剎那剎那證分真 究竟同證妙覺位    南無阿□佛 長講仁王般若經會式 弘仁四年六月七日 願主最澄記 ******   《大正藏》第74卷No.2366   No.2366   天台法華宗義集一卷(並序)   比叡山延曆寺付法前入唐受法沙門 傳燈大法師位義真(奉)   竊以實際無相非分別之所知。理性絕言豈思量之所及。然而大雄應物託形像以傳真。至聖通神借微言而津道。始自鹿苑以四諦為言初。乃至鶴林以三點為圓極。其間流文猥積象馱負而弗窮。散說森羅龍宮溢而未盡。將使乘蹄以得兔得□則忘蹄。藉指而知月。知月則廢指。而存形者謂法身定於丈六。帶教者謂至道極於篇章。庸夫之偏情非達者之宏論。且夫大陽韜景望舒繼其光。能仁稅駕開士弘其道。故有馬鳴龍樹振頹綱於前。摩騰法蘭啟祕鍵於後。自爾以降粹哲間出英靈踵武不可勝計。陳隋之代有南嶽慧思天台智顗兩師。曩在靈山親聽妙法。降誕震旦圓弘一乘。入寂定以澄思發淨慧而鑑機。義門重開觀法周備。萬乘崇敬承甘露之清沷。四眾歸依餐醍醐之淳味。自後四重更轉三學彌恢。巨唐天寶年中。湛然法師以累聖之重規膺千載而孤挺中興茲道。實賴伊人。法師義例雲。一家教門所用義旨以法華為宗骨以智論為指南。以大經為扶疏以大品為觀法。引諸經以增倍引諸論以助成。觀心為經諸法為緯。織成部帙不與他同。斯固慧水之輕舟妙車之堤路。今之所選先立教觀二門。次須舉眾義節目條列其下。但法門浩博寓淺斯迷。玄理淵深□驁稅□□□□槉稠□馵禎角□□飀□姲禒q秶□□妐□□□榖荅□□驚□□□□□□驕逆□□□G□裡□□□令飲稦□褼□□j□□□□□楰瞴摯鞢慼慼慼G□□婦楅言□□礸□□□f□□□□餃□□觀婛□□隉慼慼慼慼慼慼摩均慼慼慼槽`茶驛檢□榜□□奾礸□楅□驗□□覦驏□□□□□□□□□□□□埤□□□□□□楅槫禮□□□|鷺榎□樘□□駜苤鞢慼慼慼慼潸劦芊慼潤亂矷慼慼慼慼慼慼慼j□餃□□ 教門 四教義 五味義 一乘義 十如是義 十二因緣義 二諦義 觀門 四種三昧義 三惑義 教門 四教義   夫眾生機感隨樂欲不同。聖人教法逗化緣以各異。經雲。自從得道夜乃至泥洹夜所說之法智實不虛。仰尋斯旨深有歸。故略選四教用判權實。今釋此義略明四門。第一釋名。第二引證。第三解釋。第四結成。   第一釋名者。問。四教其名如何?答。一三藏教。二通教。三別教。四圓教也。問。何故此四通言教耶?答。教以詮理化物為義。故言教也。問。教能詮理者可然。化物意何?答。化物者化轉物心也。問。約化轉有幾義?答。有三義。問。三義如何?答。一轉惡為善。二轉迷成解。三轉凡成聖。故雲化物。問。何故非三非五。定有四耶?答。大聖於四不可說法用四悉檀。赴緣而有四說。故立四教(四悉檀義在下可明)。   第二引證者。問。此四教有證據耶?答。廣引諸經其文繁多。今先依一經建立四教。問。何經文耶?答。涅槃經雲。下智觀故不見佛性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不見佛性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見佛性不了了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見佛性了了得佛菩提。問。此是四乘觀智之證。非四教證。何可為證?答。說智之教是即四教。問。四教可然。藏通別圓一一證文如何?答。法華經雲。貪著小乘三藏學者。智度論雲。迦旃延子自以總明利根於婆裟中明三藏義。成實論雲我今正欲論三藏中實義即是三藏教證也。大品經雲。三乘同以無言說道斷煩惱。大集經雲。三人同坐一解脫床。智論雲。三人同斷正使。同入有餘無餘涅槃。即是通教證也。智論明不共般若即是不共二乘人說也。如不思議經。即是別教證也。法華經雲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華嚴經雲圓滿修多羅即是圓教證也。   第三解釋者。約此有四。即四教也。   初明三藏教。問。言三藏者何等?答。一修多羅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也。問。是修多羅等名為梵語耶?為漢語耶?答。梵語也。問。漢語雲何?答。修多羅者或言有翻或亦言無翻。初有翻亦有多家不同。然多用法本之翻。毘尼者此翻為滅。阿毘曇者此翻無比法。問。何故雲法本等耶?答。出世善法言教之本故雲法本。佛說作無作戒能滅身口之惡。是故言滅。聖人智慧分別法義世無所比。故雲無比法。問。此法本指何等經論耶?答。法本即是四阿含經也。滅則是八十誦律也。無比法者阿毘曇論也。問。此阿毘曇者若但佛自說歟。若弟子說耶?答。若佛自分別法義。若佛弟子分別法義。皆名阿毘曇。問。是二中指誰說?答。正指佛說。問。佛說經菩薩說名論。佛世未有論。何有阿毘曇耶?答。佛世無論藏者約大乘也。若約小乘可有阿毘曇論。問。假使雖有小乘毘曇是舍利弗說。可非佛說?答。此是佛說已後舍利弗重說耳。問。何以得知佛自說毘曇藏。答。相續解脫經亦名阿毘曇藏故。問。何故此三法通名藏耶?答。以含藏為義。問。含藏何法?答。或言。文能含理。又言。理能含文。故名為藏。今言。三法之名各含一切文理。故名藏也。問。以此三藏對當戒定慧耶?答。可對當也。問。對當如何?答。修多羅則是定歲。毘尼即是戒藏。毘曇即是慧藏。問。何故爾耶?答。四阿含多明修行法也。毘尼正因事制戒防心身口意惡法也。毘曇分別無漏慧法也。問。如此對當義理可然。何故名非次第?答。修行之時戒藏為首。說教之時定藏為先。今依說教故非次第。問。此教明何等理?答。明因緣生滅四聖諦理。問。為何人說?答。正教小乘。傍化菩薩。問。佛於三藏初開三乘。大乘最勝何不以大乘為正,小乘為傍?答。鹿苑初說四諦法輪。俱鄰等五人見諦成道。八萬諸天得法眼淨。但有小乘得道。未有大乘得益。故小乘為正。大乘為傍。問。小乘者何等。大乘者誰耶?答。小乘即聲聞辟支佛也。大乘即是菩薩。問。何故名為聲聞?答。聞佛聲教故名聲聞。問。於佛聲教即既有多種。今正聞何聲教?答。聞說生滅四聖諦理之教。問。聞此聲教斷何惑耶?答。斷見思惑。問。見思之惑其義如何?答。至斷惑義當廣通之。問。斷惑證果經幾位耶?答。經歷四位即外凡。內凡。分聖。極聖位也。問。於初外凡具幾位耶?答。具三位。即五停心位。別想念處位。總想念處位也。問。五停心者何等?答。一慈停心。二數息停心。三因緣停心。四不淨停心。五念佛停心也。問。此五停心治幾障耶?答。對治五障。慈停心對治嫉妒。數息停心治覺觀。因緣治癡。不淨治貪。念佛治障道。問。別想念處行相雲何?答。五障既除觀慧轉諦。當更作四念處觀破四顛倒。問。四念處及四顛倒者何等?答。四念處者身受心法也。四顛倒者常樂我淨也。問。四念處觀其意雲何?答。觀身不淨。受無樂。心無常。法無我。問。何故常樂我淨名為顛倒?答。凡夫之人約不淨等執常樂我淨故。問。四念處之與五陰同耶異耶?答。名異義同。問。義同雲何?答。身即色陰。受即受陰。心即識陰。法即想行二陰也。問。修四念處有根性別?答。慧解脫根性但修性四念處破性執四倒。俱解脫人修共四念處破事理四倒。無礙解脫人修性共緣三四念處破一切事理文字等四倒。問。總相念處行相如何?答。前已別相念慧破四顛倒。今深細觀慧總破四倒。問。此總相念處有幾種耶?答。有三種別。一境總觀總。二境別觀總。三境總觀別也。問。外凡可爾。內凡如何?答。於內凡具四位。謂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也。問。暖位等者其義如何?答。暖位者以別總念處能發似解。十六諦觀得佛法氣分。譬如鑽火煙起。頂法者似解轉增得四分如意定。十六諦觀轉更分明。在暖之上。如登山頂觀矚四方悉皆明瞭。忍法者四諦中堪忍樂欲也。世第一法者上忍一剎那。凡夫所得最勝善根也?問。內凡位者可爾。分聖具幾位耶?答。具四向三果也。問。別名如何?答。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也。問。須陀洹等者梵語歟。漢語歟?答。梵語也。問。漢語雲何?答。須陀洹者此翻雲入流。亦名預流。入即預義也。初入聖流故。斯陀含者此雲一往來。從此命終而生天上。一往來人間得阿那含故。阿那含者此雲不還。又不還欲界故。問。分聖可爾。極聖如何?答。極聖位者即阿羅漢果也。問。於阿羅漢亦有翻耶?答。於名無翻。約義具三。問。三義如何?答。殺賊義。不生義。應供義也。問。此之四位幾賢幾聖?答。外內二位即賢。分極兩位是聖也。問。言賢聖者釋名如何?答。賢者鄰聖曰賢。能以似解伏見思惑。因似發真。故雲鄰聖也。聖者正也。苦忍真明發。捨凡入聖。真智見理故名聖人。 次言辟支佛者。梵語歟,漢語歟?答。梵語也。問。漢語雲何?答。此翻緣覺。生於佛世聞說十二因緣頓悟支佛故。問。約此支佛有幾種耶?答。且有二種生於佛世。如前所說。若出無佛世只觀華飛葉落頓悟支佛。問。外凡內凡。分聖極聖。義理如何?答。幾聖階位之別。斷惑證果之義。悉同聲聞。更無異途。但以侵習氣煩惱為異耳。問。次言菩薩者梵語歟漢語歟?答。梵語也。若具存者應雲菩提薩埵。今者從略故雲菩薩。問。漢語如何?答。菩提者此雲道心。薩埵者此雲眾生。問。此之菩薩發何誓願?答。從初發心時發四弘誓願。問。四弘誓者何等?答。一未度者令度。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二未解者令悟。即煩惱無邊誓願斷。三未安者令安。即法門無盡誓願知。四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即佛道無上誓願成也。問。此四弘誓緣何等境而發心耶?答。未度令度緣苦諦境而發心也。未解令解緣集諦境而發心也。未安令安緣道諦境面發心也。未涅槃者令得涅槃緣滅諦境而發心也。問。發心已後修何等行?答。修六波羅蜜行。問。六波羅蜜者何等?答。一檀波羅蜜。二屍羅波羅蜜。三羼提波羅蜜。四毘梨耶波羅蜜。五禪波羅蜜。六般若波羅蜜也。問。檀波羅蜜等者梵語歟。漢語歟?答。梵語也。問。漢語如何?答。檀者此雲佈施。波羅蜜此雲到彼岸。離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故。屍羅者此雲戒也。羼提者此雲忍辱。毘梨耶者此雲精進。禪者此雲息惡。般若者此雲智慧。問。檀波羅蜜對治何弊。乃至般若對治何弊?答。檀波羅蜜者治慳貪。屍羅者治破戒。羼提者治嗔恚。毘梨耶者治懈怠。禪定者治散亂。般若者治愚癡。問。修此六波羅蜜經幾時耶?答。經三阿僧祇劫。問。指何時名一阿僧祇耶?答。釋迦菩薩從初值釋迦文佛至罽那屍棄佛名第一僧祇。從屍棄至燃燈佛名第二僧祇。從燃燈佛至毘婆屍佛為第三僧祇。問。此菩薩三阿僧祇中供養幾佛耶?答。俱捨論雲。於三無數劫各供養七萬。又如次供養五六七千佛。問。論意何耶?答。論即釋曰。初僧祇供養七萬五千佛。二僧祇七萬六千佛三僧祇七萬七千佛。問。言值釋迦乃至毘婆屍佛者若僧祇初歟若僧祇滿歟?答。俱捨頌曰。三無數劫滿。逆次逢勝觀燃燈寶髻佛。初釋迦牟尼。問。頌意如何?答。論釋曰。第一僧祇初值釋迦。第一僧祇滿值寶髻佛。第二滿值燃燈佛。第三滿值勝觀佛。問。此菩薩幾時種三十二相因?答。極遲百劫。極疾九十一劫。問。何以得知極疾九十一劫耶?答。弗沙佛觀見釋迦弟子根熟宜在前度。於寶窟中放光。遠照菩薩尋光。至弗沙佛所七日七夜一心觀佛目不暫眴。苦行讚歎超彌勒。前九劫成佛。問。以何等法成三十二相因耶?答。成二因具以百福。問。幾為一福?答。福義多途難可定判。或雲。輪王於四天下自在為一福。或雲。帝釋於三十三天自在為一福。或雲。大千人盲治差為一福。或雲。一切人破戒為能說法令捨毀禁為一福。或雲。不可譬喻。唯佛能知。問。何州何身何時緣何等物種相因耶。答。於南州得男身。佛出世時緣佛身而種相因。問。修行六度各有滿時耶。答。有滿時凡有所施而無遮礙。如屍毘王代鴿是名檀滿。如須陀摩王捨國獲羼護不妄語是名屍滿。如羼提仙人為哥利王割截無恨身體平復。是忍辱滿。如太施太子為諸眾生入海求寶充足窮乏得珠入手。海神見睡即藏其珠。太子覺已誓將此身挹海令盡。天帝感見諸天助之減半。乃至七日翹足偈讚底沙佛即精進滿。如尚闍梨仙人入定鳥巢髻中待子能飛方乃出定是名禪滿。如劬嬪大臣分閻浮提地而為七分息國仇諍是般若滿。問。此菩薩在何僧祇自知作佛耶?答。從初僧祇常離女身而不自知當得作佛。第二僧祇自知作佛口亦未說。第三僧祇亦知亦說。問。若爾於何位成佛耶?答。過下中上忍乃至世第一法最後剎那乃成佛也。問。指何時名為下忍。乃至最後剎那耶?答。三僧祇後百劫乃至六度滿即下忍位也。次入補處。生兜率天。託於母胎。出家降魔。魔軍散已。安坐修禪。即中忍位也。次一剎那入上忍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法。次一剎那是成佛時也。問。成佛之時行法如何?答。發真無漏三十四心斷結成小乘佛。雪山童子施軟草。如來受已成正覺。木樹草座成道即劣應身也。問。所說菩薩若有誠證?答。智論明迦栴延子立三藏教六度菩薩是其誠證也。問。何故二乘即生斷結疾得道果。菩薩從初發心乃至降魔仍未斷結。不速得果耶?答。二乘觀四諦十二因緣厭患生死自求涅槃自調自度。故先斷結即生得果。菩薩慈悲先物後己。三僧祇劫修事六度故不速得果。問。所觀之境大小不同。能觀之智亦別異耶?答。約修因時雖有聲聞三生六十劫。緣覺四生百劫。菩薩三僧祇之別。俱用拙度折空之智折實五陰同歸偏真。廣說如疏。   次明通教。問。言通者何義?答。通者同義也。問。何故雲同耶?答。三乘同稟故名為通。問。三乘同稟為大乘耶為小乘耶?答。正為菩薩傍通二乘是摩訶衍初門也。問。約此通義有幾種耶?答。義乃多途。略出八義。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皆通三乘。問。何故雲教通乃至果通耶?答。教通者三乘同稟因緣即空之教故。理通者同見偏真之理故。智通者同得巧度之一切智故。斷通者界內惑斷同也。行通者無漏行同也。位通者從乾慧地乃至佛地位皆同也。因通者九無礙同也。果通者九解脫二種涅槃之果同也。問。通義有八。何獨名通教耶?答。若不因通教即不知通理。乃至不成通果。問。三乘共稟此教。何故不名共教?答。共名但得二乘近邊。不得遠邊。若立通名近遠俱便也。問。言俱便者其意如何?答。通別通圓也。問。此教地位何耶?答。三乘共行十地。問。其十地名如何?答。一乾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辨地。八支佛地。九菩薩地。十佛地。問。何故名為乾慧地等?答。乾慧地者雖未得暖法相似理水。總想智深利故稱乾慧。性地者得暖法理水沾心增進。頂忍世第一法見無漏性。八人見地此兩地不出入觀共斷見惑。發真無漏見於諦理。薄地者體破欲界六品思惑故名為薄。離欲地者斷欲界九品不來欲界。已辨地者三乘進斷色無色界。八九七十二品思惑盡得羅漢果。支佛地者雖同斷見思。福厚根利能除習氣。菩薩者從初發心緣無生四諦發菩提心。至六七地從空入假成就眾生也。佛地者三乘機熟即坐道場得一切種智。名為佛地。問。何故名共行十地?答。三人同斷見思惑故。問。同斷見思惑與藏教觀法有何異耶?答。巧拙有殊折體不同。問。巧拙折體其意雲何?答。通教體陰即真名巧。三藏折陰方真名拙。問。於菩薩地從空入假者意何?答。假謂化道。空即空觀。誓扶習氣還生三界。用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問。第十佛地斷惑證果如何?答。用最後一念相應慧斷除殘習。故名為佛。是勝應身。七寶樹下天衣座成道。問。三乘人歷乾慧等十地如何?答。聲聞從初至七。緣覺從初至八。菩薩從初至九。問。此十地有證文耶?答。出大品經。問。若此十地對當三藏教位如何?答。乾慧地對五停心。別想。總想念處位。性地對暖。頂。忍。世第一位。八人見地對須陀洹位。薄地對斯陀含位。離欲地對阿那含位。已辨地對阿羅漢位。問。若被別圓接為何位耶?答。若證中道成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也。   次明別教。問。何故名別耶?答。別者不共之名也。問。不共者意何?答。此教不共二乘人說。故名別教。又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別前二教別後圓融。故名為別。問。此教明何理耶?答。明無量四聖諦理。問。為何人說?答。但化菩薩不涉二乘。問。何故不說為不共教而作別教之名?答。智論明不共般若。又說方等及大品經之時二乘共聞而別化菩薩。故用別名。問。此教明何行位耶?答。廣明菩薩歷劫修行次第行位。問。其位名何?答。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也。。問。此等位依何經立耶?答。依華嚴。瓔珞。仁王。金光明。勝天王。涅槃等經。問。此等經位皆同耶?答。各有出沒。華嚴明四十一位。謂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妙覺。瓔珞明五十二位即加十信等覺。仁王不論等覺但明五十一位。金光明經但出十地佛果。勝天王但明十地。涅槃明五行十功德。問。何故諸經行位不同?答。隨機利益豈得定說。問。今依何經耶?答。約瓔珞經總明七位。如前所列。問。別名雲何?答。十信者。一信。二念。三精進。四慧。五定。六不退。七迴向。八護法。九戒。十願。十住者。一發心。二持地。三修行。四生貴。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十行者。一歡喜。二饒益。三無嗔恨。四無盡。五離癡亂。六善現。七無著。八尊重。九善法。十真實。十迴向者。一救護眾生。二不壞。三等一切諸佛。四遍至一切處。五無盡功德藏。六隨順一切堅固平等善根。七等覺一切眾生。八如相。九無縛無著解脫。十法界。十地者。一歡喜。二離垢。三明地。四焰慧。五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雲也。問。此等位行相如何?答。外凡位在十信用折空觀。內凡位在十住十行十迴向。於十住中用體空觀。此折體二法。是空觀成就破見思惑。十行假觀成就破塵沙惑。十迴向修中道觀伏無明也。分證位者從初地至等覺分破無明分證中道。問。極聖位何?答。極聖位獨在妙覺破無明惑斷變易生死。是他受用報身七寶座成道。問。煩惱障及智障攝一切障。何故更立塵沙惑耶?答。依地持論建立二障。依大品經大智論開為三惑。問。開為三惑事理如何?答。見思惑即煩惱障也。今約智障開於事理。障事智者是塵沙惑。障理智者是無明惑也。   次明圓教。問。何故名為圓耶?答。圓以不偏為義。妙理頓說異前二教。圓融無礙異於歷別。又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圓故名圓教也。問。妙理頓說圓融無礙者其意雲何?答。初觀實相造境即中。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頓知實相三諦圓融。始終佛法無不真實。問。此教明何理耶?答。明不思議中道理。問。為何人說?答。為最上利根人說。問。為此人明何位耶?答。明六即位。問。言六即者何耶?答。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觀行即。四相似即。五分真即。六究竟即也。問。何故雲六即耶?答。六故初後不濫。即故初後俱是。理同故即。事異故六。始終理同。初後無濫。問。六即次第其意雲何?答。眾生本性具三德理名為理即。依教而知是名字即。由知而修是觀行即。逾觀逾止似於真用是相似即。三德分顯得佛法分是分真即。智斷俱圓三德全顯是究竟即。問。此六即位對五品位及五十二位如何?答。初二即無所對位。觀行即是五品位。相似即是十信位。分真即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位。究竟即是妙覺位也。問。約此等位分凡聖如何?答。假名五品是外凡位。六根清淨是內凡位。從十住至等覺位分聖位也。妙覺一位極聖位也。問。五品六根淨者何耶?答。十心具足初隨喜品。讀誦經典第二品。更加說法第三品。兼行六度第四品。正行六度第五品也。六根淨者。一眼根淨。二耳根淨。三鼻根淨。四舌根淨。五身根淨。六意根淨。問。五品位依何經立耶?答。出法華經分別功德品。問。何故十信之外別立五品位耶?答。但是離合異耳。合則攝在十信初心。離則分五品。今為配外凡離之。問。相似斷何惑分真位破何惑耶?答。相似位見思之惑任運先除。如冶鐵作器粗垢先盡。分真位並破界外四十一品微細無明。問。何以得知相似位斷見思惑,分真位斷無明耶?答。仁王經雲。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故雲相似十信斷見思惑。華嚴經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法華經雲開佛知見。明知初發心住始斷無明。問。發心住斷無明如何?答。入初住位一斷一切斷得如來一身無量身。即能分身百佛世界為十界像。普現色身隨機施化。問。初發心住便成正覺。何須更用餘位耶?答。正覺分成名成正覺。非即發心成究竟正覺。問。何以知之?答。依燈炷譬得知斯義。問。其譬如何?答。譬如闇室燃一炷燈其室遍明。加二三乃至四十二炷其明轉增。若了此譬者一成一切成之義其意可知。不失初後明昧宛然。問。約何等義立一成一切成一斷一切斷耶。答。約智論成。約惑論破。智斷不二成破俱時。燈生暗滅譬之可解。此燈炷之譬如智度論。問。此教菩薩歷幾時成佛耶?答。一生入初發心住。問。何以得知耶?答。無量義經雲。即於是身得無生忍生死煩惱一時斷壞。涅槃經雲。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其意可知?問。一生成佛者為分證果為當究竟果耶?答。分證果也。非究竟果。問。若爾可稱菩薩。不可稱佛?答。望上名菩薩。望下名為佛。問。圓教究竟佛何耶。答。毘盧遮那如來自受用報身也。問。何以得知?答。摩訶止觀雲。若觀十二因緣中道之理究竟是圓教。毘盧遮那佛坐於道場虛空為座。法華論雲。二者示現報佛菩薩十地行滿足得常涅槃證故。如經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故。普賢觀經雲。釋迦牟尼佛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淨波羅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故。   第四結成者。問。此四教分別界內界外如何?答。藏通二教同共界內。別圓兩教同共界外。問。又分別事理如何。答。藏教界內之事。通教界內之理。別教界外之事圓教界外之理。問。又分別大小如何?答。藏教的屬小乘。通教通於大小。別圓全是大乘。問。又分別權實如何?答。前三是權。後一是實。問。實體既是一。何故有四教?答。雖本是一機見不同。四教之興由是生也。法華經雲。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即此意矣。 五味義   夫至理絕言必假言而會理。道非詮汲寄詮汲而分階。是以忍土蒼生借八辯而開聾瞽。寂光本覺寄五時而明幽微。故列五味之濃淡。或明說教之次第。將釋此義先立三門。第一標章。第二引證。第三解釋。   第一標章者。問。五味其名如何?答。一乳味。二酪味。三生蘇味。四熟蘇味。五醍醐味也。   第二引證者。問。此五味證文在如何經耶?答。出涅槃經。問。其文如何?答。彼經雲。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典。從方等出般若。從般若出涅槃。   第三解釋者。問。以五味譬何等法?答。譬說教之次第。問。譬於次第如何?答。乳味譬華嚴。酪味譬阿含。生酥譬方等熟酥譬般若醍醐譬法華涅槃。問。何故乳譬華嚴乃至醍醐譬法華涅槃?答。佛坐寂場始成正覺。為諸菩薩純說大乘。如日初出先照高山。乳為眾味之初。譬頓在眾教之首。又譬乳味亦有二義。一大行之始。二小機未轉。故以華嚴為乳。次不動寂場而遊化鹿苑轉生滅四諦法輪。譬如從乳出酪。次說方等大集淨名思益等經褒圓彈偏歎大折小。譬如從酪出生酥。次說諸部般若轉教付財融通洮汰。譬如從生酥出熟酥。次開前四味。歸會佛乘。譬如從熟蘇出醍醐。問。華嚴是頓教大乘。何故譬乳?答。不取濃淡。但以初譬初耳。問。涅槃經雲。從般若出大涅槃。若不雲法華。何故法華譬醍醐耶?答。涅槃稱為醍醐。法華名大王膳。問。雖引大王膳此是義證。而非文證?答。法華論雲。此五味中醍醐第一。故知二經俱是醍醐。又燈明佛說法華經即於中夜唱入涅槃。彼佛同亦初說華嚴後說法華。迦葉佛時亦復如是悉不明涅槃。皆以法華為後教後味。今佛熟前番人以法華為醍醐。更熟後段人重將般若。洮汰方入涅槃。復以涅槃為後教後味。又涅槃雲。於法華中得受記□見如來性成大果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問。五味之與五時有何別耶?答。五味即是五時也。但有法譬之別耳。問。於法華經有五時證耶?答。法華信解品雲。即遣傍人急追將還迷悶躄地。即第一時也。又雲。密遣二人方便附近。即第二時也。又雲。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即第三時也。又雲。長者自知將死不久。即第四時也。又雲。臨欲終時而命其子。即第五時也。問。一代教門鹹攝四教。何故更立五味?答。四教約機理淺深。五味明說教次第。凡約四教五味釋諸義理者意為顯法華起一代之教故也。 一乘義   夫諸佛出世皆為一大事。雖分別三乘遂歸一乘。是以釋迦垂跡託生王宮。出家成道赴機。異說。或先頓後漸。或先漸後頓悉為法華而作筌蹄。經雲。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即其義也。將釋此義略分四門。第一釋名。第二辨體。第三引證。第四解釋。   第一釋名者。問。一乘兩字其義如何?答。一者不二義。乘者運載義。問。不二之義運載之義意何?答。非二三等乘絕二三等待。故雲不二。又運荷行人到薩婆若。故雲運載。   第二辨體者。問。何以為一乘體耶?答。於中有二。所謂總體別體。問。總體別體意何?答。總即實相。別四一。問。總體可爾。別體四一。其名如何?答。理一教一。行一人一。問。理一等者其意雲何?答。開三乘之理顯一乘之理名之為理一。開三乘之教顯一乘之教名之為教一。會三乘之行歸一乘之行名之為行一。會三乘之人歸一乘之人。名為人一。問。何故謂會三乘理歸一乘理等?答。三乘非佛本意。一乘是佛本懷故。   第三引證者。問。依何經文立一乘義?答。法華經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問。一大事因緣者其義雲何?答。一者則一實相。非三五七九乘故謂一也。其性廣博故名為大。諸佛出世之儀式故名為事。眾生有機感佛故名為因。佛承機而應故名為緣。問。雖引此文猶未分明。又有明文耶?答。誠文甚多。經雲。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又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又雲。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又雲。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又雲。諸佛語無異。唯一無二乘。又雲。普告諸大眾。但以一乘道教化諸菩薩並聲聞弟子。又方便品有五佛章。初總諸佛章雲諸佛隨宜說法是開方便即三權也。經雲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等。是顯真實即一實也。次過去佛章雲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明開權也。經雲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明顯實也。次未來佛章雲舍利弗未來諸佛當出於世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明開權也。經雲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是明顯實也。次現在佛章雲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佛土中諸佛世尊多所饒益安樂眾生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明開權也。經雲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是明顯實也。次釋迦佛章雲。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故而為說法是明開權也。經雲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是明顯實也。問。先雲。以四一為一乘。何故只有一乘之言都無四一之證?答。五佛章中皆具四一。問。何等文耶?答。總諸佛章雲。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是理一也。但教化菩薩是人一也。諸有所作常為一事是行一也。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是教一也。過去佛章雲。是法皆為一佛乘即是教一也。從諸佛聞法是人一也。究竟皆得一切種智。於此種智有能知所知。所知即是理一。能知是行一也。未來佛章現在佛章釋迦佛章准之可知。   第四解釋者。問。開示悟入者四一之中孰一?答。理一也。問。釋此有幾種耶?答。於中為二。初引論出三番釋。次依疏用四種釋。問。論三番釋其文雲何?答。法華論雲。一無上義。除一切智更無餘事。如經開佛知見為令眾生得清淨故出現於世二同義。聲聞辟支佛。佛法身平等。故如經欲示眾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三不知義。謂二乘人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如經欲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四為令證不退佛地現與無量智業故。如經欲令眾生入佛知見。故第二第三兩番具在論文。故不繁述。   次依疏作四種釋者。問。四種之釋其名雲何?答。一約位釋。二四智釋。三四門釋。四觀心釋。   問。初位釋者意趣雲何?答。以開示悟入四字相配四十位。故雲約位。問。相配雲何?答。開是十住。示是十行。悟是十向。入是十地。問。何故以開一字對於十住。乃至以入一字配十地耶?答。於十住初住破無明惑。開如來藏見實相理。故以開字相對十住。又於十行位惑障既除法界眾德顯示分明。故以示配十行。次於十迴向障除體顯法界行明。仍以悟配十向。次於十地位事理既融自在流入薩婆若海。是故以入相對十地。問。如上所說既可次第。圓教之意其義雲何?答。後後功德具在因位。前前善根亦備果地。譬如除闇之光雖有朔望而月輪之體本無盈虧。   二約四智釋者。問。四智名何。答。一道慧。二道種慧。三一切智。四一切種智。問。此四種智何教四智?答。圓教四智。問。相配開示悟入雲何?答。如次配之。   三約四門釋者。問。四門名何?答。一有門。二空門。三亦空亦有門。四非空非有門。問。彼四教中何教四門?答。圓教四門。問。配開等何?答。相配同上。問。能通之門有四。所通之理亦四耶?答。能通雖四所通是一。譬如王城外門雖多內媯L二。   四觀心釋者。問。就於觀心分別開等雲何?答。觀於心性三諦之理。此觀明淨乃名為開。雖心性難思而空假中備宛然無濫。故名為示。空假中心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名為悟也。空假中心非空假中而齊照空假中。名為入也。   問。此四種釋生起雲何?答。見理由位。位立由智。智發由門。門通由觀。觀故門通。門通故智成。智成故位立。位立故見理。見理故名理一。問。為開示悟入等一一句具四種釋。將各相對耶?答。一一句作四釋。又以四釋對四句。   問。以四種釋對於四句雲何?答。以四智釋對開。以觀心釋對示。四門對悟。四位對入。問。此四種釋有證據耶?答。法華論雲。證不退轉地故作四位釋。論雲。如來能證真故作四智釋。論雲。同義故作觀心釋。論雲。不知究竟處故作四門釋。問。釋雲開示悟入或說甚多。何局一說?答。或說甚多。未見法華奇異而已法華奇異者一乘難思。非凡所測。准聖歎釋。師資可知。今依義附文略有十雙以辨異相。與二乘近記開如來遠本。隨喜歎第五十人聞益至一生補處。釋迦指五逆調達為本師。文殊以八歲龍女為所化。凡聞一句鹹與授記。守護經名功不可量。聞品受持永辭女質。若聞讀誦不老不死。五種法師現獲相似。四安樂行夢入銅輪。若惱亂者頭破七分。有供養者福過十號。況已今當一代所絕歎其教法。十喻稱揚從地踴出。阿逸多不識一人。東方蓮華龍尊王未知根本。況跡化舉三千墨點。本成喻五百微塵。本跡事希諸教不說。如斯等文准經仍有。且依向指。非奇何謂。又若作餘釋者為令之說徒施。佛之知見何在。   問。如是妙法佛當速說。何故成道以後三十餘年不務說耶?答。人未堪故。時未至故。成道已後三十餘年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問。有何因緣今始說實?答。今人堪故。時已至故。說獨妙一乘。   問。此經一乘與華嚴勝鬘等一乘同異雲何?答。名同義異。問。義異雲何?答。華嚴勝鬘等經一乘帶方便故。法華一乘捨方便故。義異可觀。問。帶方便與捨方便意何?答。一外存三是故雲帶。一外無三故名為捨。問。釋捨一方便一乘用幾因耶?答。依法華論以四因釋一乘。問。四因者何?答。即如上說開示悟入。問。法華論四因與攝論十因為同為異?答。彼此皆同。問。同意雲何?答。二論同使定性二乘入一乘故。問。同入一乘其文雲何?答。法華論雲。決定聲聞根未熟故佛不與記。攝論雲。法無我等故密意說一乘。問。未熟之文。密意之言。既似不慥。何言同入?答。既雲根未熟。定知當熟。又攝論意者。可成之時未至。記□之意。預施故雲密意。非謂不成。又彼論雲。已定根性聲聞更練根為菩薩。故明知定性二乘成佛凡稟形含識皆有覺性。何男何女獨不成佛。若信皆成佛者毘盧之果可與。若諍成不成者阿鼻之因可怖。圓經圓論頗集此章。若讀若誦同期佛慧。 十如是義   夫十如帝網籠十界而分區。三諦頗梨亙三千以流彩。是則如來實智之所證境。法華寶車之所到處也。始從發心終至補處必由於此。無復異途。妙境之興其意如是。將釋此義略明三門。   第一標章者。問。十如是者何等?答。法華經方便品雲。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也。   第二言解釋者。問。何故名為如是相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答。於此有通解別解也。言通解者。相以據外覽而可別。名為相。性以據內自分不改。名為性。主質為體。功能為力。構造為作。習因為因。助因為緣。習果為果。報果為報。初相為本後報為末。所歸趣處為究竟等。問。而此十如是有幾意耶?答。有總別二意。問。其意雲何?答。總在一念。別分色心。問。言一念者指何念耶?答。指凡夫之一念也。問。分別色心如何?答。相報唯在色。性因果唯心。體力作緣義兼色心。本末究竟等准之可知。問。此十如是者以何為體?答。以十法界因果為體。問。言十法界者何等?答。一地嶽法界。二畜生。三餓鬼。四阿修羅。五人。六天。七聲聞。八緣覺。九菩薩。十佛法界也。問。此十法界具十如是如何?答。於一一界具十如是。問。若爾幾因幾果?答。初七為因。次二是果。後一通於因果。問。言別解者其意如何?答。取氣類相似合為四番。問。言四番者何等?答。一四趣。二人天。三二乘。四菩薩佛也。問。而初四趣番十法如何?答。解釋甚廣。不可窮盡。今者繁文粗述大綱。四趣以表苦為相。定惡聚為性。摧折色心為體。登刀入鑊為力。起十不善為作。起有漏惡業為因。愛取等為緣。惡習果為果。三惡趣為報。本末皆癡為等。   問。人天十法如何?答。人天表樂為相。定善聚為性。昇出色心為體。樂受為力。起五戒十善為作。白業為因。善愛聚為緣。善習果為果。人天有為報。應就假名初後相在為等也。   問。二乘十法如何?答。此界十法約真無漏。相表涅槃。性是非白非黑法。體是五分法身。力能動出堪任。作是精進勤策。因是無漏正智。緣是行行助道。果是四果。二乘無報。問。何故發真是果。而不論報耶?答。無漏法起酬於習因得是習果。無漏損生非牽生法。故無後報。問。若爾何故三果有報耶?答。殘思未斷惑七生也。或一往來。或色界生。非無漏報。問。言無報者約大乘歟約小乘歟?答。小乘意也。問。約大乘者如何?答。若依大乘此無漏猶名有漏。問。何故名為有漏?答。約小乘雖名無漏。若約大乘無漏為因無明為緣生變易土。是故有報。   問。菩薩佛界十法如何?答。於此細開有三種菩薩。問。言三種者何等?答。一三藏菩薩。二通教菩薩。三別教菩薩也。問。此三菩薩十法如何?答。藏教菩薩約福德論相性體力等。以事六度為相。以人天善為性。以三十二相為體。生滅四弘為力。事六度行為作。善業為因。煩惱為緣。三十四心斷結為果。佛則無報。菩薩即具十也。未斷正使報在三界。通教菩薩約無漏論相性等。以有餘無餘涅槃為相。無漏慧為性。勝應色心為體。無生四弘為力。無生六度為作。無漏習因為因。生滅助道為緣。斷餘殘習為果。六地之前殘思受報。六地思盡不受後身。誓扶習生非實業報。別教菩薩約修中道行次第觀而論十法。從假入空同前二教。若從空出假以恆沙佛法為相。定入生死為性。變易色心為體。無量四弘為力。無量六度為作。真無漏慧為因。助假觀為緣。假觀成為果。變易為報。若入中道即以緣因為相。了因為性。正因為體。無作四弘為力。無作六度為性。智慧莊嚴為因。福德莊嚴為緣。無上菩提為果。大涅槃為報。   問。三種菩薩可爾。佛法界十法如何?答。緣因為相。了因為性。正因為體。無作四弘為力。無作六度為作。智慧莊嚴為因。福德莊嚴為緣。大覺朗然無上菩提為果。大般涅槃為報。本末究竟等者即是相性三諦。與究竟三諦不異。故言等也。問。相性三諦與究竟三諦不異如何?答。眾生如。佛如。皆等故言空等。眾生與佛等佛與眾生等故言假等。凡聖皆實相故言中等。問。眾生與佛等佛與眾生等者其意如何?答。佛記眾生當作佛此是眾生與佛等。佛說本生事此是佛與眾生等。問。一一亦如是具三諦耶?答。皆具三諦。問。其具如何答。皆稱如者即空義也。相性名字施設不同即假義也。皆稱是者即中義也。問。若爾依義讀文如何。答。凡有三轉。一雲。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報如。二雲。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報。三雲。相如是。性如是。乃至報如是。問。何故作三分別耶?答。令易解故。如此分別得意為言。空即假中。假即中空。中即空假。問。空即假中等者意何?答。約如明空一空一切空。點如明相一假一切假。就是論中一中一切中。問。此空假中為一念具為異念具耶?答。一念具也。問。一念具意如何?答。一念之心實無有相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不異謂之中。故知一一亦如是。皆具三諦。三諦之法鹹在一念。問。一念之心只具三諦十如耶?答。亦具百界千如三千世間。問。百界千如三千世間者何等?答。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則有百法界千如是。又一法界具三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世間。問。何故立百界千如三千世間耶?答。若不約百界收事不遍。不語千如因果不備。無三千世間依正不盡。問。此十如是若為法耶。為當譬耶?答。是法非譬。問。若有譬耶?答。即譬喻品大白牛車文是。問。若爾法與譬合如何?答。法說文名為如是相譬說文雲眾寶莊挍。法說名如是性譬說雲有大白牛。法說名如是體譬說雲其車高廣。法說名如是力譬說雲又於其上張設軒蓋。法說名如是作譬說雲其疾如風。法說名如是因譬文雲乘是寶乘遊於四方。法說名如是緣譬文雲又多僕從而侍衛之。法說名如是果如是報譬文雲直至道場。問。何用法與譬合此十法?答。於法說文是佛果家之諸法實相。於彼譬說即直至道場之莊嚴大車。於彼宿世即極果佛之開權顯實諸法。於彼本門即久成佛之所契妙法。豈言只法譬相合而已。通於因緣乃至本門皆有斯義。   第三言結成者。問。此十如是何人所知?答。唯佛與佛究竟此法。圓教凡夫分亦得知。是則法華之理本。諸教之端首。釋義之關鍵。眾生之依正。發心之憑仗。權謀之用體。迷悟之根源。果德之理本。一化之用窮。五時之終卒也。問。何為明此十義?答。得此十義以釋諸異怛然無誤。問。此十如是若為能照若為所照耶?答。所照之妙境也。問。何以得知?答。法華經先歎能照之智即諸佛之權實二智也。次明所照之境即十如是也。問。其文如何?答。方便品雲。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乃雲。唯佛與佛究盡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等。問。何故煩立此義?答。玄義及止觀以此為主。一家用義大包富者也。問。縱令不解此意可何失?答。若迷此意諸教之溪徑任運失趣。一化之條流於茲枯竭。問。此十如是只因果法歟。若攝餘法耶?答。若因若果。若依若正。鹹在此中。不可思議。舒之則充滿法界。不知從何而去。問。何故然耶?答。十如是即諸法。諸法即三德。三德即實相。實相即一心也。若得此意廣演於八年不出乎一念。經五十小劫誰動於剎那。例知一代逗機居於心性。十方佛事宛然矚目。法界根性覽而易通。隨宜所說鹹指藏理。廣說如疏。 十二因緣義   夫理法凝然本無去來之相。事性隨薰則有差別之用。是故十二因緣展轉造業。三道因果輪迴不休。若迷此理則生死熾燃。若解茲義則苦縛永斷。出世要術尤在此章。今明此義略分四門。第一列名。第二引證。第三正釋。第四判粗妙。   第一列名者。問。十二因緣別名如何?答。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問。約此十二因緣有幾種耶?答。有四種十二因緣也。問。四種如何?答。一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二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三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四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問。何故辨四種因緣耶?答。為界內利鈍兩根辯思議兩種因緣。為界外利鈍兩根辯不思義兩種因緣。   第二引證者。問。此四因緣有證文耶?答。正法唸經雲。畫人分佈五綵圖一切形。端正醜陋不可稱計。厚其根本從畫子手出。瓔珞經雲。無明緣行既生十二。乃至生緣老死亦生十二。是思議生滅十二因緣證也。金光明經雲。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是故我說名曰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惱眾苦。行業不可思議。生死無際。輪轉不息。本無有生。亦無和合不善思惟心行所造。是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證也。華嚴經雲。心如工畫師作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寶性論雲。住無漏界有四種障。謂緣相生壞也。緣者謂無明住地與行作緣也。相者無明共行為因也。生者謂無明住地共無漏業因生三種意生身也。壞謂三種意生身緣不思議變易生死。是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證也。涅槃經雲。十二因緣名為佛性。是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證也。   第三正釋者。問。上所引正法唸經文雲分佈五綵其意如何?答。無明與上品惡行合即起地嶽因緣。如畫出黑色。無明與中品惡業合起畜生因緣。如畫出赤色。無明與下品惡行合起餓鬼因緣。如畫青色。無明與下品善行合起修羅因緣。如畫黃色。無明與中品善合即起人因緣。如畫白色。無明與上品善合即起天因緣。如畫上上白色。五綵之喻其意如是。六道之興因茲可知。問。凡此十二因緣幾因幾果?答。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未來兩果。問。過去二因等者其名如何?答。過去二因者。一無明。二行也。現在五果者。一識。二名色。三入。四觸。五受也。現在三因者。一愛。二取。三有也。未來兩果者。一生。二老死也。問。三世因果已聞其名。緣生緣起其義如何?答。分別此義即有四句。問。即何等耶?答。一緣起非緣生。二緣生非緣起。三亦緣起亦緣生。四非緣起非緣生。問。其意如何?答。緣起非緣生者未來兩果是也。緣生非緣起者過去二因及現在羅漢最後死陰是也。亦緣起亦緣生者除過去現在羅漢死五陰諸餘過現法是也。非緣起非緣生者一切無為法是也。問。立十二時因緣如何?答。無明者過去諸結時。行者過去諸行時。識者相續心及眷屬時。名色者雖已受生而四根六入未具之時。六入者四根已生六入亦成之時。觸者無別苦樂不避危害投火沒水觸毒犯刃之時。受者知苦識樂避危離害雖無婬欲於物生染之時。愛者三受圓足六根染著之時。取者以貪境故四方追求之時。有者以追求故起身口意之時。生者如現在識在於未來之時。老死者如現在名色等在於未來之時也。問。約名色位有幾種耶?答。有五種位。託胎已後七日一變。初七名歌羅羅。二七名阿浮陀。三七名閉手。如短小藥杵。四七名伽耶。如溫石。五七名波羅奢呵。五皰開張。三十八之七日間處於母胎中。是時為名色位。問。思議不生不滅與不思議生滅兩種十二因緣且措不論。今正可說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答。此之因緣為利根人即事顯理。問。其意如何?答。十二因緣是事也。悟三佛性是理也。問。分別三佛性雲何?答。無明愛取即煩惱道。是了因佛性也。行有即業道。是緣因佛性也。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即苦道。是正因佛性也。問。何故指三道即名三佛性。答。煩惱道即是菩提。業道即解脫。苦道即法身故。問。煩惱菩提迷悟各別。相對之意其義疏哉?答。隨緣故迷悟差別。不變故染淨體一。故言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問。何以得知十二因緣即三佛性?答。涅槃經雲。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問。何故慇懃明十二因緣耶?答。大品經雲。若能深觀十二因緣即坐道場。止觀雲。若觀十二因緣中道理究竟。是圓教毘盧遮那佛坐於道場虛空為座。問。涅槃與大品有何差別?答。涅槃明因。大品止觀舉果。準可知。   第四判粗妙者。問。四種因緣幾粗幾妙?答。前三是權故為粗。後一實故為妙。問。以此粗妙歷五味教如何?答。乳教具二種因緣。一粗一妙。酪教一粗。生蘇三粗一妙。熟酥二粗一妙。法華醍醐但說一妙。略述大旨。廣如本文。 二諦義   夫真俗難曉。因行之大覺猶諍空有易迷。果位之小聖自昧。所以梁世成實執著不同。陳代中論破立非一。瞽夫捫象盲童疑鶴。則有衡嶽之師合峰之聖。圓教已起樂說無滯。括□E□□□□□j□磻騫信□隉憫u□□□□□茵□□□□□□G□楈褥□□□□□□□□覆□□□□□G□檢□□饈□□飀□□□□□復飀□  第一略述諸意。二諦名出眾經其理難解。世間紛紜由來碩諍。經雲。佛昔與文殊共諍二諦俱墮地獄。至迦葉佛時共質所疑。二聖因地尚不能了。況即人情強生去取。問。釋迦值迦葉即是二生菩薩。雲何始解二諦。爾前復不應墮惡道。答。爾前語寬。何必齊二生之前始惡道出。又二生菩薩將鄰補處。補處位多。別圓永無此理。通教見地已免惡道亦無墮落。應是三藏菩薩。至二生時猶未斷惑始解二諦。此義無咎。爾前墮惡道之亦有其義。問。三藏菩薩有墮落。餘三教無者。金光明經那雲十地猶有虎狼獅子等怖耶。答。為惡友殺則墮地獄。為惡象殺不墮地獄。然圓教肉身於一生中有超登十地之義。此則煩惱已破無地獄業。猶有肉身未免惡獸。餘教肉身一生之中不登十地。唯作行解以煩惱為虎狼(云云)然執者不同。莊嚴旻據佛果出二諦外為中論師所竅如此。佛智照何理破何惑。梁世成論執世諦不同。陳世中論破立亦不同。或破古來二十三家二諦義自立二諦義。古今異執各別證據。自保一文不信餘說。今謂不爾。夫經論異說悉是如來善權方便。知根知欲種種不同。略有三異。謂隨情。隨情智。隨智等。隨情說者情性不同說隨情異。如婆娑明世第一法有無量種。真際尚爾。況復餘耶。如順盲情種種示乳。盲聞異說而諍白色。豈即乳耶。眾師不達此意各執一文。自起見諍。互相是非。信一不信一。浩浩亂哉莫知孰是。若有文證皆是隨情二諦意也。無文證者悉是邪謂也。隨情智者。情謂二諦二皆是俗。若悟諦理乃可為真。真則唯一。經雲。世人心所見名為世諦。出世人心所見名第一義諦也。隨智者。聖人悟理非但見真亦能了俗。故經言。凡人行世間不知世間相。如來行世間明瞭世間相也。若解此三意將尋經論。雖說種種於二諦皆備三意也。   第二正明二諦者。問。二諦其名何耶?答。一俗諦。二真諦也。問。真俗二諦其義何耶?答。取意存略。但點法性為真諦。無明十二因緣為俗諦。若廣則論七種二諦。一一二諦更開三種。合二十一二諦也。若用初番二諦破一切邪謂執著盡如劫火燒不留遺芥。況鋪後諸諦迥出文外。非復世情圖度。問。何故法性無明為真俗二諦耶?答。唯一法性以對無明。無明是迷真之始。未發心前無真不俗。故雲俗諦。法性則全指無明。無始時來奚嘗非真。故雲真諦。問。若爾約一法立二諦。為當約二法立二諦耶?答。只點一法二諦宛然。俗即百界千如。真即同居一念。   問。法性無明一種二諦於義即足。何用建立七種二諦?答。人心粗淺不覺其深妙。更用開拓示其博遠。問。其七種者何耶?答。一者實有為俗。實有滅為真。二者幻有為俗。即幻有空為真。三者幻有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為真。四者幻有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為真。五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為真。六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為真。七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為真。問。列此七種二諦有幾異名耶?答。略有三種不同也。問。其文何耶?答。玄義列名如前所說。釋籤雲。涅槃經雲。五陰和合稱名某甲是名世諦。解陰無陰亦無名字。離陰無二。是名第一義諦。疏雲。名無名二諦也。經雲。或有法有名有實有是名第一義諦。或有法有名無實是名世諦。疏雲。實不實二諦也。經雲。如我人眾生壽命知見乃至如龜毛兔角等陰界入是名世諦。苦集滅道是名真諦。疏雲。定不定二諦也。經雲。世法有五種。謂名世。句世。縛世。法世。執著世。是名世諦(經文廣)於此五法心無顛倒名第一義諦。疏雲。法不法二諦也。經雲。燒割死壞是名世諦。無燒割死等是名第一義諦。疏雲。燒不燒二諦也。經雲。有八種苦是名世諦。無八種苦是名第一義。疏雲。苦不苦二諦也。經雲。譬如一人有多名字依父母生是名世諦。依十二緣和合生者名第一義諦。疏雲。和合二諦。問。何故有此七種二諦耶?答。佛於七機曲開七重。問。其七重何耶?答。玄釋籤雲。一藏。二通。三別接通。四圓接通。五別。六圓接別。七圓。問。既是四教。何故成七?答。使佛本懷暢使物宿種遂。問。別接通。圓接通。圓接別意如何耶?答。若止觀中為成理觀。但以界外理接界內理。問。何故如是?答。藏通兩教明界內理。別圓二教明界外理。通別兩教即是兩理之交際。是故但明別接通耳。問。准此義但一接。何故玄義立三接耶?答。前六二諦仍存教道於法華前逗彼權機。故有圓接通別二義?問。何不接三藏?答。三藏是界內不相即。小乘取證故不論接。餘六是摩訶衍。若欲前進亦可得去。是故被接。問。若不接亦不會。答。接義非會義。故未會之前不論被攝。   問。七重二諦後五種者義已含三。何故名二諦耶?答。雖義含三猶二諦攝也。問。義含三者何等?答。幻有即俗。空即是真。本空是中。問。是中與空攝何諦耶?答。若合在俗諦即如別教名含真入俗二諦。若合入真諦如別圓入通名含中入真二諦。圓教即名不思議真俗。細得此意尋名釋義不失毫微。   問。三藏教實有二諦其意何耶?答。陰入界等皆是實法。實法所成森羅萬品名為俗諦。滅此俗已乃得會真故名真諦。問。森羅者指何等耶?答。指三界依正相也。問。此二諦證文何耶?答。大品經雲。空色色空。問。此經文意何耶?答。以滅俗故謂為空色。不滅色故謂為色空。問。爾何故籤雲謂色實有名為不滅。雖不可滅以無常故名為色空。答。俗只是色折滅色故名為空色。言雖不可滅以無常故者。雖雲無常故而若不滅色名為色空。   問。此二諦具隨情智等三義耶?答。具矣。其餘二諦亦皆如之。問。隨情智等其意何耶?答。約教異說即是隨情。約人理說即是隨智。二義相對即隨情智。皆以當教定之。使無雜亂。   問。幻有幻空二諦者其意何耶?答。幻有是俗。幻有不可得即是真。問。此二諦同前意耶?答。斥前意也。何者實有時無真。滅有時無俗。二諦義不成。幻有幻空二諦相即。問。何以得知二諦相即耶?答。大品經雲。即色是空。即空是色。故空色相即二諦義成。問。幻有空不空二諦者其意何耶?答。俗不異前。真則三種不同。一俗隨三真即成三種二諦。問。其相雲何?答。大品經明非有漏非無漏。初人謂非漏是非俗非無漏遣著是一番二諦也。次人聞非有漏非無漏謂非二邊別顯中理中理為真又是一番二諦也。次人聞非有漏非無漏即知雙非正顯中道中道法界力用廣大一切法趣非有漏非無漏又是一番二諦也。問。何故同聽異聞取解不等耶?答。漏無漏本是通法。為成宿種故立雙非。空不空本是別法。一切法趣本是圓法。於二法各有三人取解不同。問。何故三人取解不同?答。良由機發故所聞不同。   問。何故有二種二諦耶?答。通教菩薩由根利鈍發習不同問。利鈍不同其意如何?答。鈍同二乘來至法華方乃被會。利者爾前接入中道故使同觀幻有之俗而契真各異。所以別圓機發對鈍住空致成三別。問。成三別者其意如何?答。智證偏真即成通二諦。智證不空真即成別入通二諦。智證一切趣不空真即成圓入通二諦。問。三人入智不同復局照俗亦異耶?答。三人照俗相局不同。若成偏真局照幻俗。成不空真局照恆沙佛法之俗。成實相真局照界外不思議俗。問。三人入智不同有誠證耶?答。大品經雲。有菩薩初發心與薩婆若相應。有菩薩初發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有菩薩初發心即坐道場為如佛。   問。別二諦者其意如何耶?答。幻有無為俗。不有不無為真。問。何故有無為俗不有不無為真耶?答。有無二故為俗。中道不有不無不二為真。問。何故此二諦名為別耶?答。二乘聞此真俗俱皆不解故。如聾如啞故名別也。問。此二諦有誠證耶?答。涅槃經雲。我與彌勒共論世諦五百聲聞謂說真諦。乃至何況出世第一義諦。   問。圓入別二諦者其意如何?答。俗與別同。真諦則異。問。何故真諦異耶?答。別人謂不空但理而已。欲顯此理須緣修方便故言一切法趣不空。圓人聞不空理即知具一切佛法無有缺減。故言一切法趣不空。   問。圓教二諦者其意何耶?答。以一切法趣中為真。與百界千如及千如本空為俗。是即不思議二諦。問。何故此二諦名不思議二諦耶?答。真即是俗。俗即是真。如如意珠。問。何故圓教二諦譬如意珠?答。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問。此教相即濫於通教。有何異耶?答。彼界內相即。此界外相即。問。以何等法而相即耶?答。今教之即者相即於別教次第三諦也。次第即已方成今即。故知自別教二諦乃至藏通本妙本即。情謂自殊。問。彼別三諦若未相即有何失耶?答。猶同小空。及隨情智等雲何?答。法華經雲。佛以種種緣。譬喻巧言說。其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問。此文意如何?答。種種緣即隨情也。即指法華已前意。心安斷疑即是法華中意。即隨智也。若情智相對即第三意也。問。真俗相對應如三藏俗有真無。或如通教幻有幻空。雲何別接已去真俗不同?答。此應四句。一俗異真同。二真異俗同。三真俗異相對。四真俗同相對。問。此四句對七二諦如何?答。三藏與通真同而俗異。二人入通真異而俗同。別真俗皆異而相對。圓入別俗同真異。圓真俗不異而相對。   問。玄義判前兩教俱屬隨情。止觀判三假文但以三藏而約隨情。餘並隨理。一家法門兩義相違耶。答。此有三別。一者止觀小衍相對。是故三藏獨屬隨情。玄義權實二理相對。是故前二俱屬隨情。二者止觀為通申觀行門且斥三藏以為隨事。玄義為深申法華意須以中道而為隨理。三者止觀明三假。三假是俗。藏通二俗即不即異。故止觀判事理不同玄義判二諦。二諦俱權不會中理俱屬隨情。   第三判粗妙者。問。此七重二諦幾粗幾妙?答。實有二諦半字法門引鈍根人蠲除戲論之糞二諦義不成。此法為粗。如幻二諦滿字法門為教利根諸法實相三人共得。比前為妙。同見但空方後則粗。以別入通能見不空是則為妙。談理不融是故為粗。以圓入通為妙。妙不異後帶通方便是故為粗。別二諦不帶通方便是故為妙。教談理不融是故為粗。圓入別理融為妙。帶別方便為粗。唯圓二諦正直無上道是故為妙(云云)。問。以七種二諦歷五味教何耶?答。乳教有別圓圓入別三種二諦二粗一妙。酪教但實有二諦純粗。生蘇具七種二諦六粗一妙。熟酥六種五粗一妙。法華但有一圓二諦無六方便。唯妙不粗。題標為妙。意在於此。為相待判粗妙也。   第四開粗顯妙者。問。三世如來本令眾生開佛知見出現於世。何故說諸二諦或單或複或不思議種種不同?答。是法華哢胤。但如來常寂而化周法界。實不分別。先謀後動施此汲引。慈善根力令諸眾生從此得入。問。有人言。始自鹿苑法華哢胤。今意雲何?答。今意不爾。且近說寂滅道場為法華哢胤。如是哢胤猶根其近。從大通智勝已來悉為眾生作法華哢胤。又此猶近從本成佛已來悉為眾生作法華方便。又復猶近從本行菩薩道時悉為眾生作法華方便。法華經雲。我本立誓願普令一切眾生亦同得此道。當知哢胤豈止今而已。問。本來所化已入實竟。何故明久遠施權?答。本來所化已入實竟。自是一邊其未入者如上方便不息。故知法華實教總括眾經。出世之來意。諸教之指歸。人不見此理謂是因緣事相。輕慢不止。舌爛口中。若得其旨深見七種二十一種。無量教門意氣博遠。更相間入繡談精微。橫周豎窮悉歸法華。 觀門   四種三昧義   夫四種調直證圓寂於一生。五科方便試散逸於三業。體煩惱而悟菩提。觀生死以覺涅槃。迷津行筏通備此門。暗室慧炬更求何處。將釋此義撮立三門。第一標章。第二引證。第三釋成。   第一標章者。問。此章有幾種耶?答。且有二門。初列名。次釋名。問。列名何?答。一常坐三昧。二常行三昧。三半行半坐三昧。四非行非坐三昧。問。釋名如何?答。三昧者調直定也。問。調何等故名為調直?答。調直身口意故。問。以何得知三昧即調直?答。智論雲。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問。彼論意何?答。法界是一處。止觀能住不動四行為緣。觀心藉緣調直故通稱三昧。問。三昧與調直何處語耶?答。三昧梵語。調直漢語也。問。調直同等何謂常坐等耶?答。調直是通。常坐是別。   第二引證者。問。常坐三昧出何經耶?答。出文殊說文殊問兩般若。名為一行三昧。問。但言一行不雲常坐。何故引之為證據耶?答。一行從法號。常坐約身儀。問。何故彼經名一行耶?答。唯觀法界故即法華三昧之異名也。   第三釋成者。問。修此三昧有幾門耶?答。有二門。初明方法。次明勸修。   問。方法者何?答。一身開遮。二口說默。三意止觀也。問。身開遮者其意雲何?答。身開常坐遮行住臥。問。此之三昧為處眾修為當獨修。答。或可處眾。獨則彌善。問。處眾者何眾。獨修者意何?答。處眾者是禪堂眾。非暄鬧眾。獨修者居一淨室。或空閑地。問。當坐何座?答。安一繩床。傍無餘座。問。幾為一期?答。九十日為一期。問。何必九十日為一期?答。一夏修道著千聖說故。問。一期精進有間斷耶?答。時剋相續無以暫廢。唯除經行食等。問。二口說默者意何?答。順行故默。除障故說。問。除障者何?答。內外之障集正念心。乃稱一佛名慚愧懺悔也。問。何故為爾?答。如人引重自力不前。假傍救助則蒙輕舉。行人亦爾。心弱不能排障稱名請護惡緣不壞。問。若爾應稱佛名及誦經咒。何故雲誦經誦咒尚喧於靜。答。是舉況也。意者誦經誦咒尚宣於靜。況乎世俗言語。問。如此況意唯局常坐耶?答。遮誦局此。遮語通四。問。初心行者未了法門。何由獲得此四三昧?答。當親近解般若者。如聞修學能入一行三昧及隨自意。問。三業之中何業為機入三昧耶?答。身口助意成機感佛。問。然則何故玄文稱意機義?答。彼非今意。問。三意止觀者其義如何?答。端坐正念蠲除惡覺。繫緣法界一念法界。問。繫緣一念其意雲何?答。繫緣是止。一念是觀。問。繫緣一念即是止觀。法界者何?答。止觀能觀法界所觀。雖繫雖念不出法界。雖止雖觀寂照同時。   次明勸修者。問。雲何勸修?答。稱實功德以獎行者。問。實功德何?答。法界之法是佛真法。問。何人所修?答。圓頓行人聞此不驚。覺此法故住不退地。問。行法眾多。何故勸之。答。一行三昧具一切法。勤行不懈則皆能見佛。故雲比丘比丘尼聞此法不驚即隨佛出家。信士信女聞此法信解即是真歸依。問。此之稱譽有證文耶?答。出彼文殊問文殊說兩經。四種三昧行儀各別皆以法界為所安焉。具如止觀輔行記等。   第二常行三昧者。行法雖別所期是同。又本文繁多故不更撰。   第三半行半坐三昧者。別有行儀一卷是天台大師所著。盛傳於世。仍不重出。   第四非行非坐三昧者。分為三門。第一釋名。第二引證。第三正釋。   第一釋名者。問。何故名為非行非坐?答。上一向用行坐。此既異上。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實通行坐及一切事。   第二引證者。問。此三昧證據雲何?答。大品經稱覺意三昧。意之趣向皆覺識明瞭。南嶽大師呼為隨自意。意起即修三昧。故雖立三名實是一法。   第三正釋者。問。於此三昧有幾行法?答。就此為四。一約諸經。二約諸善。三約諸惡。四約諸無記。凡諸經行法上三不攝者即屬自意也。   問。初約諸經者意何?答。且約請觀音經示其行相。問。其相雲何?答。於靜處莊嚴道場。幡蓋香燈請彌陀像觀音勢至二菩薩像安於西方設楊枝淨水。若便利左右以灰塗身。澡浴清淨著新淨衣。齋日建首當止向西方五體投地禮三寶七佛釋尊彌陀三陀羅尼二菩薩聖眾。禮已胡跪。燒香散華。至心運想。如常法供養已。端身正心。結跏趺坐。繫念數息。十息為一念。十念成就已起燒香。為眾生故三遍請上三寶。請竟三稱三寶名。加稱觀世音。合十指掌誦四行偈竟。又誦三篇咒或一遍或七遍。看時早晚誦竟。披陳懺悔。自憶所犯發露洗浣已禮上所請已一人登高。若唱若誦此經文。餘人諦聽。午前初夜其方法如此。餘時如常。   問。二歷諸善者何?答。即分為二。先分別四運。次歷眾善。問。初四運者其意雲何?答。心識無形不可得見。約四種相分別。謂未念。慾念。正念。念已。未念名心未起。慾念名心欲起正念名正緣境住。念已名緣境謝。若能了達此四即入一相無相。問。未念未起已念已謝。此一皆無二。無二則無相雲何可觀?答。未念雖未起非畢竟無。如人未作作後便作作。不可以未作作故便言無人。若定無人後誰作作。以有未作作人則將有作作。心亦如是。因未念故得有慾念。若無未念何得有慾念。是故未念雖未有不得畢竟無念也。念已雖滅亦可觀察。如人作竟不得言無。若定無人前誰作作。念已心滅亦復如是。不得言永滅。若永滅者則是斷見。無因無果。是故念已雖滅亦可得觀。問。次歷善事者何?答。善事眾多。且約六度。若有諸塵須捨六受。若無財物須運六作。捨運共論有十二事。問。六受六作何?答。色聲香味觸法是名六受。行住行坐臥言語作作名為六作。准前可知。不復煩記。   問。三以隨自意歷諸惡事者其意如何?答。就惡明觀者。前雖觀善其弊不息。煩惱浩然無時不起。若觀於他惡亦無量。或多慳貪。或多犯戒。多嗔多怠。多嗜酒味。根性易奪必有過患。其誰無失。出家離世行猶不備。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當於惡中而修觀慧。如佛世時在家之人帶妻挾子官方俗務皆能得道。鴦掘摩羅彌殺彌慈。祇陀未利唯酒唯戒。和須密多婬而梵行。提婆達多邪見即正。若諸惡中不得修道者如此。諸人永作凡夫。以惡中有道故雖行眾弊而得成聖。故知惡不妨道。又道不妨惡。須陀洹人婬欲轉盛。畢陵尚慢。身子生瞋。於其無漏有何損益。問。多貪慾人穢濁熾盛。雖對治折伏彌更增劇。雲何對治?答。但恣趣向。何以知之。弊若不起不得修觀故。譬如綸釣魚強繩弱不可爭牽。但令鉤餌入口隨其遠近任縱沈浮不久收穫。於蔽修觀亦復如是。蔽即惡魚。觀即鉤餌。若無魚者鉤餌無用。但使有魚多大唯佳皆以鉤餌隨之不捨。此蔽不久堪任乘御。問。弊與法性相妨礙耶?答。若弊礙法性法性應破壞。若法性礙弊弊應不得起。當知弊即法性。蔽起即法性起。弊息即法性息。問。此言有證文耶?答。無行經雲。貪慾即是道。恚癡亦如是。如此三法中具一切佛法。若人離貪慾而更求菩提。譬如天與地貪慾即菩提。淨名經雲。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即涅槃相不可覆滅。為增上慢說離婬怒癡名為解脫。無增上慢者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一切塵勞是如來種。山海色味無二無別。即觀諸惡不可思議理也。   問。四觀非善非惡者意何?答。即是無記騰懵之法。具如止觀。問。何故除中間兩三昧而更明此三昧耶?答。餘兩三昧或有所限或得通修。但隨自意三昧者道俗常應觀念。雖王事靡盬不可敢退。是故略舉大意而已。 三惑義   夫心識昏沈迷正路而不前。意性喧[跳-兆+參]棄寶乘而無取。是則煩惱稠疊弊慧日於陰雲。生死浩然沒定舟於苦海。三智為之自隱。三德因茲不顯。修列之由蓋為此歟。今明此義先分三門。第一標章。第二引證。第三解釋。   初標章者。問。三惑名何?答。一者見思惑。二者塵沙惑。三無明惑也。   第二引證者。問。地持等論皆雲煩惱障及以智障。何故今雲三惑?答。今家依大品經及大智論開為三惑。問。於二障中開何為三?答。智障兼於事理是故開之。問。塵沙無明何事何理?答。障事智邊是塵沙惑。障理智邊是無明惑。   第三解釋者。分為四門。初解三惑。次釋斷惑。三就三惑顯妙法。四斷惑成佛。   初解三惑者。先明見思。次明塵沙。後釋無明。   先明見思者。問。見與思歟。見即思歟。答。見與思也。問。見惑其義如何?答。見者見理之見。見即非惑。見理之時方乃斷惑。從解得名故雲見惑。又非但隨解得名。亦乃當體受稱。何者推理不當。妄計決定。偏見分明。名之為見。問。就此見惑有幾種耶?答。總略有四。一單四見。二複四見。三具足四見。四無言四見。問。單四見者其意如何?答。執有執無。執亦有亦無。執非有非無。問。於何等法起此執耶?答。起執多端。且約我論。問。於初有見有幾煩惱耶?答。有八十八使煩惱也。問。八十八煩惱者何等?答。欲界有三十二使。色界二十八使。無色界亦如是。問。欲界有三十二等別名如何?答。欲界苦諦下有十。謂一貪慾使。二嗔恚使。三癡使。四慢使。五疑使。六身見使。七邊見使。八邪見使。九見取使。十戒取使。集諦下有七。除身見邊見戒取見。滅諦下亦有七。即同集諦。道諦下有八。除身見邊見。故雲三十二。又色界有二十八者。苦諦下有九使。除瞋。集諦下有六使。除瞋及身見邊見戒取見。滅諦下有六使。亦同集諦。道諦下有七使。除瞋及身見邊見。是為色界二十八使。無色界亦爾。問。雲何名貪慾使乃至稱戒取見?答。引取無厭名為有貪慾。忿怒之心名為瞋恚。迷惑不了名為癡使。自恃輕他稱為慢使。猶預不決名為疑使。陰入界中妄計為身隨彼妄計得身見名。執邊之心名為邊見。邪心取理名為邪見。非真見真名為見取。非戒計戒故雲戒取見。問。通名煩惱其意如何?答。煩以喧煩為義。惱以逼亂為義。問。何故名使?答。使以驅役為義。此等煩惱常能驅役行者心神流轉三界。故受使名。問。此八十八使皆利使歟。皆鈍使歟。答。五十二使鈍。三十六使利也。問。見惑之數皆可利使。鈍使之惑何在此中?答。於鈍使惑既具迷理迷事之義。今在此中是迷理邊耳。問。何時斷見思耶?答。見道時者斷迷理惑。修道時者斷迷事惑。見修不同理事亦異。問。此八十八使與六十二見同異如何?答。歷六十二見各具八十八使。或雲。六十二見同是邊見攝也。問。六十二見別名如何?答。釋此多種。且存一義。歷三世五陰即有六十二見。問。取數如何?答。約過去中陰有四句。約現在未來各有四句。問。過去四句乃至現未四句如何?答。過去四句。一者如去。二者不如去。三者亦如去亦不如去。四者不如去非不如去。即約五陰有二十五陰。現在四句。一者常。二者無常。三者亦常亦無常。四者非常非無常。是亦有二十五陰。未來四句。一者有邊。二者無邊。三者亦邊亦無邊。四者非邊非無邊。是亦有二十五陰。三世都合即具足六十。加斷常二故雲六十二。又有本劫本見末劫末見。單有見略如是。無見亦有亦無見非有非無見各亦如是。又有複四見具足四見絕言四見等。具在廣疏。故不繁述。   次明思惑者。先明思義。後釋潤生。問。何故稱思惑耶?答。思惟重慮乃得斷惑。故稱思惑。問。指何等惑名思惟耶?答。貪使。瞋使。癡使。慢使。如此四使名為思惟。問。於此煩惱有幾種耶?答。略則有十。廣則有八十一品。問。其名如何?答。言十者。欲界有四。色界有三。除瞋。無色亦爾。言八十一品者。三界九地。九地有九品合八十一品。問。三界九地者何?答。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四地。合成九地。問。於此九地地地九品如何?答。於一一地而有三品。所謂上中下。於此三品亦三。各品所謂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是故九地九九八十一品。列名如是。委釋在疏。   次釋潤生者。問。欲界九品惑潤幾生耶?答。潤七生。問。能潤之惑既是九品。所潤之生若唯七生?答。上上一品能潤二生。上中上下中上三品各潤一生。中中中下共潤一生。下之三品共潤一生也。上二界義具見廣疏。   二明塵沙惑者。問。塵沙意何?答。無知數多故雲塵沙。問。釋此塵沙如何?答。明此多門且舉一門。亦分為五。謂一見思病。二見思根本。三起見思因緣。四起見思久近。五見思重數也。問。且除前四見思重數其意雲何?答。從一有見派出三假。又從三假派出四句及自行化他。其數無量。有見如是。況乎無見乃至非有非無等見。不能數知強名塵沙。委明本疏。恐繁不盡。   三明無明惑者。問。指何等物正為無明?答。正指智障名為無明。問。其意雲何?答。二智望中智方名為智障。問。何故名智障。答。解此智障有三種釋。一者智能障故雲智障。二者智被障故為障。三者能所合論故言智障。問。以何智為能障等耶?答。觀空假智猶亦破惑。故名為智。而今望中道彼智還成惑。此是中智家障故言智障。此即從能障得名也。又此智即障中智故名智障。是從被障得名。又能障是惑所障是中智故言智障。此即能所合論。初重釋者智障兩字全屬能障。第二重釋者智障兩字全屬所障。第三重釋者智字屬所障字屬能。問。煩惱者是惑心之義。一可稱障。智慧者是明解之法。何名智障?答。於智有二。所謂證智識智也。識智分別體達相順。相順故說之為智。體達相順故說之為智。體達分別與證智為礙。故說之為障。問。雖聞所說猶未分明。委旨如何?答。證智是佛菩薩智也。識智是二乘智也。二乘之智雖得智名未順實相義當於識。能破煩惱義當於智。言體違等者釋識智也。此智違體故曰體違。此智順相故曰相順。順二乘智違於佛智。既障佛智故雲智障。問。於無明惑者有世間出世間二種不同。取何無明名為智障?答。入大乘論雲。出世間無明是智障。世間無明賢聖已遠離也。迷事迷理二種。相應獨頭二種子時。及以果時無明委悉在論故不具出。   第二明斷惑者。分為四門。謂四教斷惑也。問。小乘三藏教斷此三惑何?答。三藏教者以折法智但斷見思。餘二惑者非其所斷。問。斷見思惑如何?答。外凡內凡之位同伏見思。四向四果之位乃斷此惑。問。斷惑意何?答。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斷八十八見惑。又於斯陀含向及以果斷欲界九品中之前六。又於阿那含向及以果斷後三品。又於阿羅漢向及以果斷上二界七十二品之思惑。緣覺者斷三界見思盡。更侵除習氣也。菩薩者三阿僧祇劫行六度。百劫種三十二相。於菩提樹下斷正使及習。問。凡於欲界九品惑。斷幾品惑損幾生耶?答。俱捨論雲。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斷至五二向斷六一來果。問。論意雲何?答。釋曰。斷上三品則損四生。餘三生在為六品潤名三生家家。進斷中上亦損一生並前損五。餘二生在名二生家家。更斷中中未損一生但名二向。更斷中下並前中中總損六生。餘下三品但潤一生名為一來。問。何以無斷一品及斷五品名家家耶?答。必無斷二不至第三而命終者。亦無斷五不至斷六而命終者。問。何故爾耶?答。由聖者起大加行必無不斷大品惑盡而命終者又無一品能障果。是故斷五必至於六。凡斷惑修證廣說疏中。省繁存略。實非不說。問。大乘通教斷三惑何?答。此教行人體法觀智斷見思惑及以小分塵沙。未斷無明。問。斷見思惑及以塵沙如何?答。十地之中地地斷除。問。其十地何等?答。一乾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辨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薩地。十佛地。問。於此十地斷惑如何?答。初乾慧地伏見惑。是外凡也。性地亦伏見惑。即內凡。八人地見地二地共斷八十八使。薄地斷欲界六品思惑。離欲地斷欲界九品思惑。已辨地斷色無色七十二品思惑。辟支佛地斷三界正使侵除習氣。菩薩地斷三界正使及習氣。復斷色心無知。即起慈悲弘誓利益眾生。不同二乘。佛地正習俱盡。坐菩提樹下八相作佛。問。大乘別教斷三惑何?答。此教以次第觀伏斷三惑。問。何地伏三惑。何地斷三惑?答。於十信位伏三界見思。初住斷見。從第二住至第七住斷滅思惑。從八住至十住即斷習氣。次十行位除界外塵沙之惑。十迴向位進修中觀伏無明惑。次於十地始證中道。百界作佛方在此地。次等覺位更進斷除一品無明證一分中道。後妙覺位更進斷除一品無明方乃名為究竟妙覺。問。一乘圓教斷除三惑其意雲何?答。此教以不次第觀智斷惑。即有五品及五十二位也。五品是外凡故不論斷惑。十信之中初信斷見。從第二信至第七信即斷思惑。從八信至十信斷界內外塵沙之惑。次於十住位即斷十品無明方證十分中道。八相作佛始在此位。次十行位斷除十品無明證得十分中道。次於十迴向滅盡十品無明感得十分中道。次於十地位破滅十品無明剋獲十分中道。更滅一品無明入等覺位。亦斷一品無明登妙覺果。   第三就三惑顯妙法者。問。不破惑性而顯妙如何?答。三惑體即法性。以癡迷故變作三惑。又四德本是無明。以覺悟故顯示四德。譬如寒來則水結作冰。熱又來則冰融變水。離澄水而無污水。除堅冰以希勺水。如眠來變心有種種夢。世上之事如是。心夢之法亦爾。是以求菩提於煩惱之心。剋涅槃於生死之形。故諸法無行經雲。婬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淨名經雲。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大經雲。無明轉即變為明。如此誠證佛說不少。豈非就惑顯妙之文。問。法性其意何?答。自性清淨心是也。夫彼岸之泊船筏自捨。覺悟之庭言談非要。大意已答。來問何重。   第四明斷惑成佛者。問。四教行人斷惑證果其事如何?答。藏教二乘元事自度在於佛果。所不悕求迴心之後乃得剋獲。但菩薩者三僧祇百劫後。上忍位中用三十四心一時斷結成小乘佛。雪山童子施軟草如來受已成正覺。木樹草座得成佛道。即是劣應佛也。次通教二乘亦同藏教。但有菩薩以最後一念相應慧斷見思塵沙及餘殘習。七寶樹下天衣為座證得佛果。即是勝應佛也。次別教行人次第。觀智歷劫修行。七寶樹下成妙覺佛。是為他受用身佛也。次圓教行人法異前三。何者一心三觀初後圓融。一色一香無非佛性。不經三祇頓滿薩埵之行。不越一念直近遮那之果。虛空為座成等正覺。三身圓滿更無過上。一家所期實在是果。贊曰。   鶴林之後 像法之中   台衡二聖 澄湛兩公   道基萬葉 理冠諸宗   天長在曆 佛教再隆   稟哀鳳辰 採懿龍宮   義苑之內 聊折梗概 天台法華宗義集一卷   凡宗義集者叡峰真和尚之述作也。曰教曰觀。八萬十二之梗概。一家諸科之宗途。大率括於數紙矣。可謂學者之重器也。抑亦達於天聽之書也。已是入朝官貢豈可委而不傳乎。疇昔流行於世年已舊矣。雖然烏焉之訛匪些。故今糾明添除而兼加倭點。命工鋟梓焉。希先德之遺文不墜於千載云爾。   時慶安第五曆仲冬之吉辰。 埜釋一閑人誌 ******   《大正藏》第74卷No.2367 No.2367 授決集敘   斯集元起者。比丘良勇自從童稚隨余添鉼。於今不歇。仍無所成。年及不惑。而余已耄殘生無幾。若不貽訓恐損他功。所以扶老抽出在唐之記。兼鳩附見之文。且獲五十四件以為一本。分於上下名之曰授決集。准南山論衡並祖大師戒論等。先列條目後隨次釋。余以愚訥漏失師授。又缺涉獵。為羞博才不敢呈他。只祕與勇為種智因。能尋唐草及己他文須整頓之。爾迫百夕必埋壁底。勉勉旃旃。莫違寄金之恃。日本元慶八年甲辰。二月二十三日甲寅。前入唐尋教沙門圓珍故敘 授決集捲上(事須類別。而今隨便故似不連耳)    且一十八件   天台大綱決第一   四教名義指掌決第二   五味決第三   法華不攝八教中圓教決第四   車數決第五   圓人斷惑不斷決第六   便決隱顯義第七   須彌納芥子決第八   六七八九識等決第九   便明七識計我我所決第十   四種涅槃決第十一   華嚴圓教兼歷別決第十二   便決寶塔證經義第十三   便決次品成佛第十四   又便示次品八千文決第十五   便決次品遠二乘義第十六   便示次品父少子老義第十七(意同十二)   經首如是決第十八(更加如是並二修)    授決集卷下    載三十六件   阿難在萬二千人內決第十九   無色界色決第二十   卻後三月決第二十一   無有餘乘若二若三決第二十二   佛不斷性惡決第二十三   敘附傍五時決第二十四   十七地論決第二十五   天親七種佛性決第二十六   五十心位決第二十七   便決六住退義第二十八   教證二道決第二十九   總想念處四句決第三十   四善根位決第三十一   減緣減行之決第三十二   三周互具二周決第三十三   八相法身二記傍正決第三十四   悟有淺深決第三十五   支佛不說法決第三十六   恆沙塵沙惑決第三十七   論未者不也決第三十八   別接通決第三十九   五道六道決第四十   七階成佛決第四十一   索車決第四十二   常精進位決第四十三   便決六千功德義決第四十四   十如是決第四十五   天台此證不同常流決第四十六   四悉檀決第四十七   唯識唯心決第四十八   三身佛決第四十九   無情成佛決第五十   過去七佛決第五十一   徵他學決第五十二 教誡中觀唯識學及諸興論者決第五十三   六即位佛決第五十四 授決集捲上    智證大師述    且一十八件 天台大綱決一    世謂。天台立四教為大宗綱要也。且約小說。一端似爾。今意異先。法華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已上)。一事實者。非頓非漸之唯一妙法也。餘二者。一頓。二漸。此二從一出。即無相一實也。故八萬法藏舒捲於此中。言四教者。從漸中出。本非大綱。此網目也。須知。天台以三教為大綱。一非頓非漸。二頓。三漸。初亦名圓矣。淨名廣疏雲。圓頓漸三教也。頓之與漸未是圓也。開會後成圓畢。此大唐座主決議也。文在玄義文句止觀等。且如第四條所載。今為示大節最初抽示之。似重而已。若迷斯旨。千經萬論諳之無用(大論文如背書)   大論四雲。問曰。何以故大乘經初。菩薩聲聞眾列說。聲聞經初。獨說比丘眾不說菩薩眾。答曰。欲辯二乘義故。佛乘及聲聞乘。聲聞乘狹小。佛乘廣大。聲聞乘自利自為。佛乘益一切。復次聲聞乘中多說眾生空。佛乘中多說眾生空法空。如是等種種分別二乘。是二道分別說故。摩訶衍經中。聲聞菩薩眾合說(已上文)。今案二乘之言。言同義別。隨處合會。今釋餘二文。必須用大小二道為二乘義(觸途分別合有多意)。又佛乘是頓(含別圓)。聲聞乘是漸(含藏通)。指之為二(云云)。即下偈雲。不可思議智無量悲心轉。不入二法中等觀一切法。駝象驢馬乘唯同不相比。菩薩及聲聞大小亦如是(已上文)。今以大小為餘二。文義多憑。法華之餘二。他經之餘二。能可分別之。如康藏似今論。准華嚴耳    四教名證指掌決二(仁秀師量。並唐惠苑破。可以此文自然消遣之)    四念處雲。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乃至)。亦名三藏通別圓淨四念處(已上文)記一雲。言三乘者。即攝三教。以菩薩乘攝別教故(已上文)。今決曰。藏通別圓是四乘之異名。而世人不知故。大師指授之。聲聞乘且名三藏教(下根)。緣覺乘且名通教(中根)。菩薩乘且名別教(上根)。佛乘且名圓教(上上根)。教教皆有三乘及以佛乘。雖然總歸於本故。名聲聞乃至佛乘。據此驗之。四教名義。涉大小乘鹹皆有之。華嚴十善。大經四智。諸如此文悉皆其證也。若覓藏通別圓之別唱。大乖本師之妙說。沙劫擔藏經(唐雲一切經之總號也)徒損己工夫永無得理也。當宗三世學人須會斯義(四修多羅亦非正名。不可固徵之。違宗失甚也。苑公秀師等可傷之可傷之) 大論四雲(呵迦旃延子輩詞中)汝言初阿僧祇劫中。不知當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劫中。當知作佛不自稱說。三阿僧祇劫中。知得作佛能為人說。佛何處說是語。何經中有是語。若聲聞法三藏中說。若摩訶衍中說。今天台呼聲聞乘。為三藏教明文在此。而苑與澄等未讀論文。左右閑言。可傷可傷   大論十雲。又佛初得道時。心自思惟。是法甚深。眾生愚朦薄福。我亦五濁世生。今當雲何念已。我當於一法中作三分。分為三乘。以度五濁眾生。作是思惟時。十方諸佛皆現光明。讚言。善哉善哉。我等亦在五濁世中。分一法作三分。以度眾生。是時佛聞十方佛語聲。即大歡喜稱言南謨佛    五味決三    文出大經。無人會之。光在盲前於他無用。佛分明說五味之喻喻五時教(云云)自有譯來。講者溢路。未曾解談五味之義。任己胸臆輒爾囈語。何異觸象眾盲者耶。天台出世佛意快暢。豈非萬教再演世間乎。南北講匠釋經論者。各立教時百無一是。只緣迷於教部前後頓漸權實大小粗妙寬狹進否也。所言教者。四乘教也。部即五味也。隨物機宜立部說教。斯如來極智巧妙之至(矣)。例如小乘大乘十二分耳。張大教網亙法界海。漉人天魚置涅槃岸。如斯尚恐有其遺漏。況諸師輩。羅之一目何時得鳥。若雖諳萬藏不會此理趣者。終年計他寶自無半錢分。虛益諍論長冰添水。凡五時者猶如經方。四教如藥味。五時如經四教如緯。五時如器皿四教如盛物。五時如大虛四教似萬有。五時如天地四教如陰陽。五時如卦四教如爻。五時如匡郭四教如內城。五時如岸四教如水。五時如色蘊四教如四蘊。五時如外四教如內。五時如盞四教如油。五時如油四教如炷。五時如炷四教如火。五時如屋舍四教如人物。五時如大綱四教如網目。五時如眼逕四教如珠子。五時如身四教如命。如此等指喻不可窮盡之。任智取捨。莫固寒熱。五味不出偏圓。偏圓不出四教也。唐土天下總曰。至細修行不如天台。以七時禮佛四時坐禪故。細妙判教亦不如天台。五味四教宛如經緯。無法不盡無機不收故(云云)而不肯之何異不學詩而言。不學禮而立耶。窮子喻五節與五味允同。明鏡繫前。何不鑒之。請諸有識拋於本執拆我慢之幢。稟承我斯大節各自成益。學不師安。豈非此類乎。又於上列教時之況。末學莫迷。只為令會宗意且出之。勿執一端失萬途耳。又此一條非唯為一坊小師等。通含一宗及天下學者 。若見聞者幸留眼智。不破正見幸甚幸甚   余謂。深密三時。此以教名時。初時(藏)二時(通)三時(別)初小可知。第二以隱密相者。通教義。第三普為發趣一乘者。此別教義。以行學四教法門故。言一切乘。又初時或入方等。或出置鹿苑    法華不攝不八教中圓教決四    方便品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雲雨品雲。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疏釋雲。上文雲唯此一事實指此地也。餘二則非真指七方便也。此約漸頓二教述其開權顯實也。序品疏釋二土瑞竟雲。當知此土從一出無量。非頓而頓。非漸而漸。其事已竟。必當收無量法還入一法。開權顯實。息化歸真。與彼土同也。言從一出無量者。始從華嚴至般若來。皆從一法開出。至般若時頓漸已竟。而人不知法華出頓漸外。請觀竟字。法華但是收無量以歸一。窮子品雲。長者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並會親族國王大臣。疏雲。國王者。一切漸頓諸經。無不稱所詮之處為經王。當機益物興廢有時。部部不同。名之為國。皆言第一。又此經會通諸經。豈非聚集國王。故無量義中先已收集。彼雲。初說四諦十二因緣生。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次說摩訶般若華嚴海空。此則普集諸經。融通漸頓會入此經。故名會國王也(記文委細。不能載之。四諦因緣即鹿苑也。方等般若次第宛然。言華嚴者。具有二義。已在玄文。霅記載玄文也。又法華疏等多言漸頓是從近至遠之義也。下文雲。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豈非會國王乎。以法為王。文已如此。何不見之。可傷可傷。約鈍以喻為名。切須會斯義耳)玄一雲。華嚴約法被緣名頓教相。三藏名漸教相。方等船若猶名漸教。今經若約法被緣名漸圓教。若說次第醍醐味相。問。既以五味分別。那同稱漸。答。約漸得明五味耳。又若小不聞大。大一向是頓。若大不用小。小一向是漸。若以大破小。是漸頓並陳。若帶小明大。是漸頓相資。若會小歸大。是漸頓泯合。故無量義雲。漸頓二法三道四果不合。今時則合。即是此義也。今法華是顯露非秘密。是漸頓非漸漸。是合非不合。是醍醐非四味。是定非不定。如此分別。此經與眾經相異(乃至)具如信解品中說。與餘教異也。輔行十雲。來至法華會八歸一(若除教道但須會七)籤三雲。故今此經獨得稱妙。若只判四教中圓名之為妙。諸經皆有如是圓義。何不稱妙。故須更約部約味。方顯今經教圓部圓。是故判中。先約四教判。次約五味判。若不約教則不知教妙。若不約味則不知部妙下去一切判粗妙文。悉皆例此。記雲。故佛慧之言。須開三教果頭之權實。發四味兼帶之大小。則人理教行之有歸。開示悟入之無異。方是今經之佛慧耳。問。諸經中圓與此何別。而必須雲開方是佛慧。答。圓實不異。但未開顯。初心之人謂圓隔偏。須聞開顯諸法實相。若已入實但論增進。權人至此一向須開。又雲。若非超八之如是安為此經之所聞(德聰座主壽經記雲。妙經唯有開顯圓教獨顯一乘。何者為實施權遍於四味。開權顯實收攝四味五時八教總入醍醐。涅槃扶律明常。具有四教總知常住。一期化儀。出世大事。其功畢矣)上來引文略竟。今正決之。唐天台座主釋曰。今宗判教有三種。即是一代乃至十方三世諸佛所決也。一非頓非漸。二非頓而頓。三非漸而漸。所言非頓漸者。最初所引唯此一事實之文意也。實即實相。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之實相。亦是一切智之所歸地(矣)指其教部即是法華。次而頓即華嚴。後而漸即三味(酪及二蘇也)實相難解難入。所以施設頓漸儀法。四十餘年調熟之畢。究竟會入平等大慧實相妙理。故言一實二權。又頓之言。義具二意。一頓說故為頓。如日出先照大山王。即須彌山等。二指圓為頓。即圓融圓滿頓極頓足也。今言漸頓。即是三味漸。後之教頓(矣)非八教中化儀之頓。當以諦聽。法華是能生之圓。能會之圓。能融之圓。能妙之圓。所歸之圓故稱平等大慧獨妙一大圓教也。能生漸頓。能會漸頓。能融漸頓。能妙漸頓。由此等義稱平等大慧妙法一乘。若不然者。非平等非妙法也(云云)絕非八教攝。既言出頓漸外。請觀竟字。何以不觀之。將出外之圓入於頓漸內乎。籤中與奪。約相對門暫設與義。實非正義(紀雲。先約相待以判粗。次約絕待以辨妙。可以此會籤文也)彼八中圓。是所生之圓。能歸之圓。所融之圓。帶粗之圓。如是不及更不可計。故依絕待奪義為正。若猶以與為正義者。豈與兼別之圓。對三之圓。帶二之圓異乎。大乖經疏記等極成之旨。漸頓泯合部圓教圓。是合非不合。會八教歸一。是醍醐非四味。不然並會親族國王大臣諸文。恐為徒設言泯合者。非頓非漸究極之圓也。既融四味成於醍醐。更無他味。再三說言唯有一乘。教部俱圓更覓何文。猶若不會(會者知也)擔經覓經。何異盲聾。台山兩答未究宗意。今示誠文。後賢詳之(仁壽年。於城山點。與今不異。又可見石記)玉徒甲反振電。大唐天台宗行滿和尚遺法弟子僧法霅也。集略雲。下甲反眾聲。詮雲。素合反貌雨者   若准大旨指頓漸為小。非頓漸為大。故言會小歸大。是漸頓泯合    車數決五(南都三論師。立量破三權一實。其顛倒顯下文。僻不可言。學人詳之)    止觀十雲。雲何諸治共治一見(乃至)業即鬼神。競共推排三車自運乃得出耳。三車即是三藏中三乘念處。亦是通中三人共一念處。又是別方便中三種念處。真實一種念處。又圓一實念處。略說九種四念處。中說九種道品。廣說九種四諦。是諸念處皆能治見得出火宅。遺囑之意義在於此(出遺教經)。記雲。此中四教總有九種念處。三藏三乘各一。以諦緣度不同故也。支佛束十二緣為四念處。菩薩行雖六度觀念伏惑。還用二乘所觀念處。今從人別故成三種。故玄文雲。三因大異故得為三。通教三乘同一念處。同觀無生故。玄文雲。三因大同故得為一。別教地前名為方便。入空位中體折二種。入假位中但用無量。初地入中名為真實。圓教始終唯用一種。故知。三車義兼藏通及別方便。經文出宅正指三藏。故雲即是。三乘義通通於通教。故雲亦是。別教文便無三乘名。觀行不殊藏通兩教。故雲又是。故知。即·亦·又三不無親疏。故對三教亦 不同相。別教入地即是真實。圓教始終與前永乖。故亦云又。而不言是。若將別教入地證道及以圓教始終名圓大車故。下文從但釋迦去。約化儀釋一代教門。只是先與三車後賜一大耳。言略說為念處者。念處即是道諦三十七品七科之一。故雲略也。全說七科即是道諦。故名為中。既有能治必有所治。能所俱舉即是四諦。故雲廣也。又妙樂別記雲。故三車之言有總有別。別在三藏總攝七種。除前入地及以圓教是所會故名大車故。別教入地雖帶教道。謂證同故(乃至)一代教門只是先與三車後與一大(云云)次更序化儀。從漸至頓雖七種不同各有其意。鹿苑正用藏。方等傍用藏。復以三斥藏。般若傍用通。正用於別圓。法華會七種同歸一真實(亦是非頓非漸之意也。即末文所示絕待門義也)法華疏五雲。世人執車數不同。說車體不同。或言。初說三車後會二歸一。或言。初說有三後會三歸一。有言。初說四後會三歸一。所以出經。勿信人語。此文引昔佛為聲聞說應四諦。為緣覺人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菩薩人說應六波羅蜜法。今佛說三。數亦如此。華嚴(舊六十卷也)雲。下劣厭沒者。為示聲聞道。根鈍樂因緣為說緣覺道。根利有慈悲為說菩薩道。無上樂大事說無量佛法(三十六又第九地及十地論文煩故止)又瓔珞第十二雲。十方佛說三乘。一一乘中又開三合九乘。九乘悉會入平等大慧。聖說如此不能通融。互相是非。非法毀人。過莫大焉。今約教分別之。若說三乘法門異而真諦同者。三藏教也。若說三乘法門同真諦皆同者。通教也。若說三乘三三九乘。若說四乘淺深階級各各不同。而同入平等大慧者。別教也。若說三乘九乘一一皆與平等大慧相應。無二無異者。圓教也。又歷五味分別。乳味但明菩薩乘佛乘。酪味但明異三乘。生蘇味備明三乘四乘九乘。各各分齊不相濫。熟蘇味唯除異三乘。餘如生蘇也。醍醐中純說佛乘無復餘乘也。若識此意異說無妨。若不知者只增諍論耳(記釋次師雲似當。餘煩故不載之)疏記四雲。三藏三乘加人天五也。加通教二乘七也。加通別菩薩九也。若義分行向乃成十一。此等皆是被會之異。合彼異故。故名為一。一體收異。故名為大。大即今經圓妙一乘位。與華嚴圓位同也(已上)諸文如上。今示唐決曰。權車七種。實車二種。合九車也(約相待門)若據九乘三教各三。權亦成九。藏通三人各有本乘。別教無三。以法望人亦成三人。所以為九。是以約權或七或九。言二實者。別教入地及以圓住。是名為二。故初言九。即前後總計之亦十一也。學者莫謂天台立四車。大違宗旨。不了自宗也。三教各三其理元定。後二證道是彼所會故。以此義雲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各與修寶大車。言總意別。事須留心。三教三子各乘三車互不相載。各各自濟力不及他(云云)。又以歷別何名平等。若望己分合名小車(經中可有文)究至法華九乘同載高廣大車。依斯實事須會真理(此約絕待)。我國己他於此太暗。仍寄與金乞固守待。又三車者。法喻不齊。受行念處已出三界。故車在宅內。亦我已乘之。而父不言車在宅內。即是異途。若依實義乘車出宅。如止觀說。若依言教。車在宅外。所以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出火宅。又似世人於宅內不乘物耳。又三車之言有總有別。可留心於此句。法喻不齊。如下別條。 大論二十七雲。復次諸佛心中名為大。餘人心中為小。問曰。若爾者何以言菩薩行大慈大悲。答曰。菩薩大慈者。於佛為小。於二乘為大。此是假名為大。佛大慈大悲真實最大。復次凡夫人聲聞辟支佛菩薩慈悲名為小。諸佛慈悲乃名為大   法華火宅喻雲。是大長者(乃至)而作是念。我財物無極。不應以下劣小車與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愛無偏黨。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應當等心各各與之。不宜差別。乃至三車喻後雲。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火宅到無畏處。自惟財富無量。等以大車而賜諸子。如來亦復如是(乃至)是諸眾生皆是我子。等與大乘。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   今以經對論。菩薩對二乘為大。對佛為小。所以當知。牛車對羊鹿為大。對於如來大車卻為小。以假名大終是小也。故文句雲。待二唯一。一外有一。以菩薩對二乘為大。對佛是小也。文句雲。昔得羊鹿小牛(或本謬作水字也)期出分段。今得白牛出變易。豈非本所望乎。世人不會四教。所以大迷菩薩與佛乘懸隔。今依宗定車數有二十四。以二十三為權。以一為實。以時攝教。初乳(二教車五)次酪(一教車三)生蘇(四教車九)熟蘇(三教車六)上來計之並二十三也。醍醐(一教一車)會前二十三歸於唯一。故前二十三後唯一。今約二十三分別之。白牛六牛五鹿七羊五。總會此二十三成於唯一。故前後權實總計二十四也。例如會八教歸法華圓   行記雲。方等傍用藏。復以三斥藏(乃至)諸文多雲般若淘汰   大論二十三雲。復次思惟此食。墾殖耘除。收穫蹂治。舂磨淘汰炊煮。乃成用功甚重。論二十六音義雲。通俗文浙米謂之淘汰   今案此。與唐同日本國俗乖之。若依沙汰有相似也。其淘汰無交接浙(玉作此字洗也&M083710;也)玉家雲。浙者釋米也。玉雲。釋者浙米也。說文漬米也(云云)   別記者指止觀搜要記   今定雲。約相待門為九。約待門為一。絕一種(又約此門又為八。即所絕七種能。是故合前後以為八也)所言九者。權七實二    圓人斷惑不斷決六    淨名觀眾生品雲。天曰。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法華雲。觀一切法空如實相等。又雲。世間相常住。又雲。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云云)普賢觀雲。雲何復當不斷煩惱不離五欲得淨諸根。滅除諸罪。父母所生清淨常眼。不斷五欲而能得見諸障外事(仁大師為眾說)又雲。菩薩所行不斷結使不住使海。觀心無心。從顛倒相起。如是相心從妄想起。如空中風無依止夢。如是法相不生不沒。何者是罪。何者是福。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一切法如是無住無壞。如是煩惱觀心無心法不住法。諸法解脫滅諦寂靜。思法真寂義無諸分別想。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思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安樂行文可披之。更不載。圓教四念處雲。三斷不斷者。別但明斷不論不斷。圓具二義。若教道明斷證道不斷。例如小乘方便論斷。證真不論斷不斷。今亦如是。若不思議觀內不見有煩惱可斷。煩惱性不障菩提。菩提不障煩惱。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故。淨名雲。佛為(云云)無行雲。婬怒即是道。又淨名雲。六十二見為如來種。止觀序雲。圓頓者。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癡惑即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生死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色之與心為境也。如共般若等中)正宗文雲。如為不識冰人指水是冰。指冰是水。但有名字寧復有二物相即耶。冰即無明。即苦與集。水即法性菩提涅槃。心起三毒即名眾生。此心起時即空即假即中。欲得如來實相眼智。非止觀不成。故修第三觀(是中道觀也)阿若疏雲。圓教觀者。但緣諸法實相法性佛法。若色若香無非實相。陰入界苦即是法身。非顯現故名為法身。障即法身。貪恚癡即般若。非能明故名為般若。無所可照。性自明瞭。業行繫縛皆名解脫。非斷縛得脫。亦無體可繫。亦無能繫。故稱解脫。解脫即業不生。般若即煩惱不生。法身即苦不生(云云)此即圓無生觀智(不斷性惡。合入此條。為治古執今立別條。大義不異耳)決曰。上來略引諸文且示其證。一宗所說圓之觀智。所憑經論一一無非圓融三諦三觀所貫。學人存心能尋思之。更不假口。即遇明師便得圓頓實相眼智。我輩去初停心猶萬萬里。只緣不學實相妙觀。若常如此恆斯生死中人。何得為佛法中人乎。以我懈怠。莫謂教失。龍女速疾具三十二相。即是一念聞經究竟三菩提也。舉一例諸。有識自會   普賢觀經隨難解中。載煩惱境文。以彼文釋成也    便決隱顯義七(義顯上條。今為別件亦有小意。諸宗所諍合以此了本有。又雲。性德四德為如來藏。修得四德為法身出玄文)    世雲。法身隱為如來藏。顯名為法身。常為口實而未會理。仍顯示之。彼隱顯義是別教意。今師破之。所以釋雲。陰入界苦即是法身。非顯現故名為法身。但理性位未能了知我是法身。義似隱藏。約實言之。如來藏理本是法身。終無隱覆。性自顯現。性自明瞭。性自解脫。正是圓義。我曹猶唱隱顯之言。可謂不了自家耳。或宗教中有隱顯言。能須得意(又可見釋名章。隱為本有顯為修得)初即無力是空如來藏。五即有力是不空藏。有取與故。初是性得。五是修得。又五是性德。一是修得。任可解之   玄七釋蓮華雲。譬如泥蓮四微處空。蓮四微初後不異。此名蓮子本末等。一切眾生亦如是。本有四德隱名如來藏。修成四德顯名為法身。性德修德常樂我淨一而無二。是名佛界十如本末究竟等。經言眾生如佛如一如無二如。即其義也    須彌內芥子決八    淨名問疾品雲。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智者大師雲。眾生解脫當求諸佛心中)不思議品雲。維摩詰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餘不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三觀義上卷雲。問曰。一念十二因緣具十法界。何得以為一心三觀之境。答曰。以一念十二因緣即空即假即中三諦之理。不縱不橫不一不異。十法界法雖復無量。不礙一念無明之心。一念無明之心含十法界無有迫妨。問曰。一人具十法界次第經無量劫。雲何止在一念無明心內不相妨礙耶。答曰。此經明不思議。須彌入芥子不相妨礙無情之物尚得如此。況心神微妙一念具足一切三世諸心。何足致疑。問曰。諸大乘經皆明不思議。其意難見。雲何了別。答曰。佛法不思議道理唯可仰信。豈可情求。若茍抱深迷當以近譬。法華經安樂行品明持經之人。若於夢中但見妙事。所謂夢見從初值佛發菩提心。乃至成道轉法輪。經千萬億劫度無量眾生。是則少時眠心有無量夢事。無量夢事而不礙一念眠心。一念眠心能含無量劫事。無明一念具一切法不相妨礙亦復如是。而眠時謂無量別。覺已反觀知。止是一念眠心具無量心。今時人雖不夢堥ㄤL量劫事。而亦倏忽見三數日事。見是無量夢事只是一念眠心之內而不相妨。世間現見如此。無明一念具一切法不相妨礙。何所致疑。眠法覆心即譬無明覆中道佛性之真心。無量夢事即譬恆沙無知覆一切佛法妙事。夢事不實。而取著憂喜譬見思覆真空也。若不思尋夢譬。此不思議理疑終難決。故諸大乘經多說十喻。但諸師解譬或時偏淺。唯見譬夢不實空邊。不見譬無明一念無量邊也。止觀第五。觀不思議境文等廣故不載。往而可尋。決曰。天台釋初文雲。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諸佛解脫。阿若疏雲。業行繫縛皆名解脫。非斷縛得脫。亦無體可繫。亦無能繫故稱解脫。此解脫種本來具在一切眾生心行之中。理即不知。名字僅聞。觀行思之。相似略見。分真分見。究竟全見。見者證也。是解脫性。本來廣博猶如虛空。以山對空。大小易會。一心具十法界十法界是一心。心為芥子十界如山。隨緣不變故不增減。不變隨緣故現大小。我輩若會如此妙理。自從名字能證解脫以山納芥。況後後位無可難乎。又恆在理永不出沒。有魚即好莫憂難釣。釣我心性何更出性(云云)已過心量之外。故名不可思議。我法妙難思。實在此也。唐人說話。什公纔譯淨名經呈當時國主姚興天子。主上怪曰。須彌納芥子。此無道理。什公以鏡示主。問曰。聖人見鏡中面像不。主答。我能見之。什師問曰。面之與鏡何者大乎。興曰。鏡小面大。什曰。若鏡小面大何以現像乎。主上驚悟更無言語。此義合知   淨名不思議品疏雲。諸家(云云)今謂。華嚴明一微塵有大千經卷。觀眾生一念無明心即如來心。若見此心則能以須彌入芥無相妨也    六七八九識等決九    小乘六識大乘八識是常途說。今分別之。藏通二教道明六識。別教明八識。圓教說九識。仍略示文。諸小乘經論及共般若中。皆說眼等六識。並是前二教意也。楞伽唯識等說八識。是別教義耳。金剛三昧經雲。八識海澄九識流淨。又雲。妙覺三身於九識中皎然明淨。梁攝論及真諦師等說九識義。更有九識家明九識義(攝家南北及新譯家。或執八及九互不相許。如諸文具之今更不記。以是別故)今圓教意且依第九明。若別教教道與圓不同。故不說九。或為異名。得失相並。得意為得。失之為失。約證道與圓同。或可相許之(云云)自性清淨心皎然明淨。此菴摩羅識也。如大莊嚴論雲。說心真如名之為心。即說此心為自性清淨。此心即是阿摩羅識。故天台大師說曰。又緣中道發菩提心(緣正因緣生滅法發心。緣真空理發心。緣俗諦假名發心。四緣中道法界發心)者。此心亦名中實理心第一義空菴摩羅識佛性如如實際實相無住無生等。種種異名。皆離縛脫世出世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種種二邊。故非生死非涅槃。有為無為等遮此二邊名為中。即虛妄寂絕無所依倚。待邊明中。中不可得。純名為中。能如是者。通取無上正真之理。目之為道。故普賢觀雲。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此正觀之心不可破壞。不動不退名為實相。又雲。造境即中。無不真實。繫緣法界一念法界。凡夫聖人生死涅槃一切色香皆是中道。是名推無作四諦發菩提心(已上)真如理心名阿摩羅。即八識所依也。不可雷同第八淨位名無垢識。努力努力。心為八識性為第九。即自性淨心也(可見止觀大意)今我凡位所發圓心。於九識中且名第九佛性心。即於凡位能見聖體。是大乘因。六位究竟。是大乘果。六六三十六。始中終平等具足之。如是了知。名中實理心無垢淨心如如心佛性心實相心無住心無生心等。具如止觀說。三識一體猶如三佛。若就別教六識緣因。七識了因。八識正因。若於圓教三識八九等皆同一體。自性清淨本來實相。故性清淨依性起修。即身即生通至佛果。故名如是相乃至本末究竟等(見安樂行云云)我曹未知初發圓心名菴摩羅識。故且示授。餘如教文。見穎公決而略可知之。但八外圓與八中圓體有廣狹。所發淨心爭無差殊。一切准思須會教理。若以理智者。亦為十識得耳    便明七識計我我所決十    密嚴經雲。如蛇有二頭各別為其業。染意亦如是。執取阿賴耶以為我我所。瑜伽說。六識對境必內依末那。而唯識失此義。枝乖根本。瑜伽為本。有十支故。此義具如木於大師什中述。又在餘承和三年集錄中。空品雲。意根分別一切諸法。顯空性雲。意根了法不知厭。真諦師名執我識(此第七也。准下文我有二種。第七為內。六識為外。可知內我必執外我)天台意謂。既言分別一切諸法。豈只計我不計我所。一切之言殊須留心。同尋宗文。楞伽分別何不仰信相違自教。攝論智論文義明瞭。故我性宗計我之時無不備所。所以七識名執我識。不同唯識偏計於我闕我所之義。一宗學侶留心尋之。心為賴耶。意為第七。識為六識。如常分別(又佛性論云云)又意根意識其體各別。第七為意根。第六為識。若不會此一端於諸節不明瞭。仍書之耳(根塵對起一念義亦難也)暹淨名記雲。此內執識者。以第七識執第八識見分以為內我。執第六等為外我故雲內執識   法界次第上釋十六知見。文雲。一我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無明不了。若即若離妄計有我我所之實。故名為我   七卷楞伽經偈頌品雲。意緣阿賴耶起我我所執。及識二執取了知皆遠離   智論第十二雲。無為法中亦無我。苦樂不受故。是中若強有我法。應當有第七識神。而今不爾。以是故知無神   疏四雲。縱嘖中言若強有神應當有第七識神者。此明無七識唯六識識塵。有識識塵塵。則不無我。無識神故知無我。依楞伽經及攝論皆有七識。何故言無。解言。彼中七識者。乃是意根想識。不欲對塵。若欲緣境則總受六塵。更無別境。今引佛說唯有六塵用六識識。而六塵中無我。故六識不識。若實有我者。應有七塵用第七識識。而佛不說。故知無我。今案此意。六識是別。第七是總。若六識別受塵境。第七先總受。又依瑜伽意識生時必內依末那。末那是意根故。先內依意。若不爾者。佛說無用   論二十三雲。五識次第生。意識分別取相。籌量好醜。然後生我我所心等諸煩惱及諸罪業。觀食如是。本末因緣種種不淨。知內四大與外四大無異。但以我見故。強為我有   今案論文。我我所執本末無異。內外四大體無異故。但以我見強為我有。故若有我無無所時(云云)   二十三又雲。他心智者。知他眾生心心數法。問曰。若知他心心數法。何以故但名知他心。答曰。心是主故。但名知他心。若說心當知。已說心數法   今准此文。說我已知我所。故呼第七名執我識。更不可言執我所境世智名為假智。聖人於實法中知。凡夫人但假名中知。以是故名假智。知棟樑椽壁名為屋。但知是事不知實義。是名世智    四種涅槃決十一(可尋真諦譯佛性無相論等。同譯攝論有之)    天台大師曰。若子縛斷名有餘涅槃。亦名分得。若捨果縛名為無餘涅槃。即是小乘具足。如此之法豈非禪定之力方得圓備耶。若大乘分具者。二乘分具皆名有餘涅槃。何以故。深惑未斷故。若自性禪中住法樂禪(如此釋云云文)但見真者名有餘涅槃。若得三摩跋提定慧具足名無餘涅槃。從此任運入薩婆若海名無住涅槃。雖復無住未是究竟。至清淨時方是究竟。前三涅槃皆是有上。後一是無上(第四證淨了也)譬喻品疏雲。皆為化菩薩者。若權若實俱入佛道無住涅槃(湖州雲。無住涅槃者即大涅槃也。對小涅槃故雲無住。妙記定記並不解也)石鼓記雲。言無住涅槃者。全雲。令其勿住小乘之涅槃也。今謂。此恐不爾。或雲。涅槃有四。謂性淨有餘。無餘。無住。前三則通。無住則別。唯大涅槃故。皆令住佛道入此無住大涅槃也。今謂。雖有此理而無此例。此是近代新章所解。一宗教門都無此名。忽此言之。恐無詮次。今謂。二句是顯佛意。皆令住佛道不令住小涅槃。即上文我雖說涅槃是亦非真滅。下文雲不令有人獨得滅度。但離虛妄等也。故不應作別釋三句文意(上菴摩羅並此文。出一卷禪門章已上文)梁攝論第一雲。無住處涅槃名學果寂滅相。法華玄雲。八類通三涅槃者。三涅槃即是三軌。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是性淨涅槃(理性)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即圓淨涅槃(修因所成)數數唱生處處現滅。於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豈非方便淨涅槃(薪盡火滅)成唯識十雲。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二有餘依涅槃。三無餘依涅槃。四無住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此無住涅槃者。唯識雲。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決曰。上來出據呈諸學侶。莫謂天台不說四種涅槃。大師既已疏中釋之禪門列名。而唐土不委宗教雲都無此名。可謂龍駒默腳。日下之不言即未廣之甚也。仍今留示耳。抑性淨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圓淨是無住涅槃。方便淨是有餘無餘二涅槃歟。只開合之異耳。一宗非不釋。後人能存意(但可求古譯論中各可有據也)    華嚴圓教兼歷別決十二(新疏說五非五為。其狹劣非器及權為一對。引為一隻。正當不共二乘人說兼別之義。可尋之)    止觀五雲。華嚴亦有二意。宣說菩薩歷劫修行。為鈍根也。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彼是利根(已上。又法華玄四文。如背後。龍樹明判在智度論三十三卷末如下背)十地論雲。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在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與大菩薩眾俱。論曰。時處等挾量顯示勝故。此法勝故在於初時及勝處說。此處宮殿等勝。是名處勝。何故不色界說。此處感果故。何故不初七日說。思惟行因解行故。本為利他成道。何故七日思惟不說。顯示自樂大法樂故。綱目雲。皆於第二七日海印定中演出如是無盡法門。下文雲。法如是故。此則如大王路法爾常規。又第八會亦非後時。何得於一部經前已說半中。說餘經後方更續。豈令佛無陀羅尼力不能一念說一切法。祇園鶖子並是九世相入。下文雲。過去一切劫安置未來。今一切劫迴置過去世。又雲。於一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事乃至廣說。如是等文處處皆有。豈鶖子祇洹而非此類。是知。此經定是第二七日所說。又有人說。第八會是後時說。以彼文中有鶖子等五百聲聞並後時度故。此等所判恐不順文。本教機定故唯二七日(已上)無量義經雲。善男子。我先道場菩提樹下端座六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觀一切諸法。不可宣說。所以者何。知諸眾生性慾不同。性慾不同。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顯真實。是故眾生得道差別。不得疾成無上菩提。善男子初說四諦。為求聲聞人。而八億諸天來下聽法發菩提心。中於處處演說甚深十二因緣為求辟支佛人。而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或住聲聞。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摩訶般若華嚴海空。宣說菩薩歷劫修行。而百千比丘萬億人天無量眾生。得住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住辟支佛因緣法中(已上)信解品雲。並會親族國王大臣(云云)疏雲。此經會通諸經。豈非聚集國王。故無量義中先巳收集。彼雲。初說四諦十二因緣生。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次說摩訶般若華嚴海空。此則普集諸經融通漸頓會入此經。故名會國王也(下文雲。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與今疏能合也。莫執不可以國王為經王)文句四雲。問。佛大慈悲何不神力使其住而不聞如華嚴中聾啞。何不增狀毒鼓如喜根勝意。答。各有所以。華嚴末席如開於漸。未破小執。故在座而隔。今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正欲滅化破菴。宜須簡遣。若去住俱謗宜如喜根強說。妙記雲。答中意雲。華嚴末席者。此且一往寄結集說。舊經三十七雲。時舍利弗祇園林出。不見如來自在莊嚴變化及師子吼妙功德等。不見諸大菩薩眷屬。亦無智眼能見覺知及生意念。亦不爾說不能讚嘆。以聲聞人出三界故。此即如聾。如啞之文。於彼末會即當漸初。然亦寄於娑婆一期。設化漸教以說。用通今意。應知華嚴盡未來際。即是此經常在靈山。何殊十方更互主伴。至第三十八入佛境界品。文殊從善住閣出。與諸天龍等至如來所。頭面禮足。設供養已辭遊南方。時舍利弗承如來力。見文殊師利從祇洹出。而作是念。今與俱行。時舍利弗有六千弟子。從自房出禮佛足已至文殊所。此六千等皆新出家。已曾親近過去諸佛。皆是文殊之所化度。舍利弗為諸比丘廣讚文殊。文殊語諸比丘。汝等善能成就十種大心。則得佛地。況菩薩地。自古共雲。華嚴時長。若爾乃是結集後教。至般若來。方可得雲令諸比丘成十大心。此乃義當轉教時也。結此等意入華嚴中。故雲時長。當知以法界論之無非華嚴。以佛慧言之無非法華。道理雖爾。若約次第部類不便。則鹿苑諸教皆應結取。但是大小不同機見不等。故令教主說亦不一。驗舍利弗已有六千弟子。故似方等般若教時。何但鹿苑耶。今文復雲未破小執。即似鹿苑之始。准下釋信解品中長者之文。但是機見著脫前後。今亦且寄漸教大末小初為釋。疏一引十二遊經雲。佛成道第一年度五人。第二年度三迦葉。第五年度身子目連。籤十雲。准不思議境界經雲。舍利子等五在聲聞。皆是他主極位菩薩。故今在此逝多林會跡示聲聞。據華嚴經文殊師利逝多林出時。舍利弗語言。汝等且觀文殊師利相好威儀等。觀彼經中舍利弗語詞。似如已聞諸大乘竟。如在方等般若會時。未能悟故。狀當聾啞。以後分之言(初分後分出玄文)時仍長遠(已上文)私謂。入大乘論萬二千聲聞。本皆是大菩薩。豈與彼經異乎。玄文難同歸教雲。華嚴明佛智慧。猶帶菩薩智慧。菩薩智慧如爪上土。如來智慧如十方土。法華純說佛之智慧如十方土。面非常者。華嚴爪上土。雲何明常住。又華嚴始坐道場初成正覺成佛太近(云云)又無量義經雲。說華嚴海空歷劫修行。未曾宣說如是甚深無量義經(云云)又難一音教中雲。華嚴五天往反亦為鈍根菩薩開別方便。況餘經耶。又雲。下方湧出菩薩問訊佛。答雲。如是如是。眾生易度。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即是釋迦初頓後漸。如此等初頓未必純教法身菩薩。又雖稟此頓未能悟入。始初立行故其行如乳。若望小根性人行又如乳。何者大教擬小如聾如啞非己智分。行在凡地全生如乳。次開漸者。佛本以大乘擬度眾生。其不堪者(華嚴教時也)尋思方便趣波羅奈。於一乘道分別說三。即是開三藏教也。又釋上引無量義文雲。佛眼觀一切法。即是頓法在前。四諦十二因緣即是次漸。若依此文說三藏竟。   次說方等十二部經(云云)案無量義得知方等是三藏之後為第三時也。案無量義經。雲次說摩訶般若華嚴海空歷劫修行者。此是方等之後而明大品。大品或說無常無我。或說於空。或說不生不滅。皆歷色心至一切種智。句句迴轉明修行法。即是歷劫修行之意也。又雲比丘人天得四果住支佛者。驗是共般若也。而言華嚴海空者。若作寂滅道場之華嚴此非次第。今依法界性論雲。鈍根菩薩三處入法界。初則般若。次則法華。後則涅槃。因般若入法界則是華嚴海空。又華嚴時節長。昔小機未入如聾如啞。今聞般若即能得入。即是其義也。又解。般若之後明華嚴海空者。即是圓頓法華教也。何者初成道時純說圓頓。為不解者大機未濃。以三藏方等般若淘汰淳熟。根利障除堪聞圓頓。即說法華開佛知見得入法界。與華嚴濟。法性論中入者是也。故下文雲。始見我身入如來慧。今聞是經入於佛慧。初後佛慧圓頓義濟。故次般若之後說華嚴海空。齊法華也。乃至雲。案無量義雲摩訶槃若次華嚴海空。即前番法華中次第。明合不合中雲。若華嚴正隔小明大。於彼初分永無聲聞。後分則有。雖復在座如聾如啞非其境界。爾時尚未有。何所論合(乃至)故無量義經雲。三法四果二道不一。不一即不合也。料簡初雲。若華嚴頓乳別但在初。通則至後。故無量義雲。次說般若歷劫修行華嚴海空。法華會入佛慧。即是通至二經。又像法決疑經雲。今日座中無央數眾所見不同。或見如來入涅槃。或見住世一劫若無量劫。或見丈六之身或見小身或見大身。或見報身蓮華藏世界海。為千百億釋迦牟尼佛說心地法門。或見法身同於虛空無有分別。無相無礙遍周法界(此經結涅槃經也。若日出。若垂沒並照大山。通初後。故蓮華藏通至涅槃之後也)明益不益中雲。初說華嚴。於初心未深益。於漸機亦未轉。於二緣如乳(乃至)華嚴亦如是。於小如乳。於大如醍醐。增數中雲。初約一法明開合者。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於此法不解全生如乳。若欲開者。開圓出別教一乘也。引信解品雲。文雲。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乃至)即遣傍人急追將還。窮子驚愕稱怨(乃至)父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此領初成佛寂場眷屬圍遶說圓頓教。於時以大擬子。機生悶絕。當知佛日初出頓教先開。譬如從牛必先出乳。爾時長者密遣二人無威德者。徐語窮子。雇汝除糞。即脫瓔珞著垢膩衣得近其子。此領次頓之後隱捨那威德相好。作老此丘像說三藏教。如從乳出酪也(私案。脫瓔珞著垢衣之文。自非以華嚴置最初者至難解也)位妙中最實事章中雲。若佛赴緣興廢破立者。如無量義經雲。無量法者從一法生。所謂二道三法四果。二道者即頓漸也。三法者即三乘也。四果者四位也。此無量法從一法生。何者二道既是頓漸。頓即大道。日照高山且置未論(乃至)無量義雲。二道三法四果不合。至法華皆合。故不論廢。成道已來四十餘年未顯真實。法華始顯真實(法師品雲。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此以法為王。即以四諦十二緣法為諸經之王。如前)感應妙雲。諸大乘經華嚴等明。粗妙相隔二乘不聞不解如啞如聾。又雲。頓極教說一切眾生有佛性不。若其有者。二乘何不授記作佛。那忽如聾如啞(云云)華嚴所不治是方便之說。法華能治是真實之說。能治難治此處則妙(已上文)待說所因切須會意。何不為一代起教元初經耶。聾啞即是兼別不融。帶粗之據也。不會之拙耳。西明無量義經疏下雲。經曰。次說方等因緣法中者。此釋第三六度等時亦說教得四果等。謂第三時正說方等十二部六度等。當時亦說大品般若。亦說華嚴及海空等。或可華嚴即海空也。菩薩於三大阿僧祇劫修菩薩行。當時亦說四諦緣起。是故有得四沙門果及得辟支佛果。常說三教故。新華嚴觀抄主雲。以彼判諸經雲華嚴兼。謂兼別教。是則迷其行布謂為別教。但取圓融以為圓教。離成二教各失一邊。合而融通方成了義。順華嚴宗由行布圓融互相攝故。如前行位中辯。若與之者。則名異義同。故無大過。若奪之者。則失華嚴本意。故今不取(云云)又疏雲。凡三乘教地。前行布地上圓融。今一乘教地前圓融地上行布(云云)今總決曰。略列龜鐿已如上文。智人自鑒。更不可用於會釋也。抑據無量義及信解品文者。兼別之義更不可疑。非是貶教。只依道理正判之也。若不兼別者。珍衣長者即遣傍人。便合喚得於窮子。何以不然。何隔聾盲不令見聞耶。我據此文正為兼別。最後付家業。即是融別為純圓也。若不信之須破佛經。再三諦聽。華嚴只收大根之利鈍。不收小根之利鈍。所以在座隔之無分。何更拒執。爾絕不會以別助圓之理。實是粗淺之智耳。世人不會四教暗於兩教二乘三教菩薩。只混淆為三乘。乘斯弊迷權實。設唱迂直不辨先三階及以後一義。大底職之甚闇黑白。諺雲。龍蛇二鱗暗者難辨。所以出經幸莫執閉。天台大師依窮子喻。融通漸頓會入法華矣。本席末席前分後分釋出歷然。有何偏執貶於聖教乎。聲聞之有無。隔小之虛實。祇園之末會。五年之小乘。誰限二七不致般若熟蘇時乎。海印所現。局在中七者。可謂佛智獨鑒而絕無外聞耶。若機應相對據文可取決。彼後分者。即第九會入法界品。正說菩薩歷劫修行。此無量義經所指海空也。非唯天台獨施此釋。他疏亦明釋之。今宗疏解的會兩經(義經妙經)性論之法界。此別時義也。未顯真實之唱。何以不籠寂場始說耶。般若之後說華嚴經齊於法華。又其時節長非唯我傳之。嘉祥數家相傳在今。而不會聾啞文非兼別之義。迷中之迷世莫類乎。無文之記早合停之。今依文釋義。不可諍論。凡為小機說初藏教。為小乘說通大乘。為通人說別大乘。為別乘說圓教。教被之次其軌如是。故華嚴教被通別機。接通以別。導別以圓。十方三世三佛十佛化儀常範。不可不知。非唯行之難。知之亦至難。莫執知易行難也。大師靈山親聽大蘇妙悟。故南嶽嘆。非汝弗證非吾不識。所證定者。法華三昧。所發總持者。初旋陀羅尼矣。設令文字師千群萬眾。尋爾妙辯不能及之。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焉。南嶽位居鐵輪六根清淨。天台位居第五品中。死生自在卷舒無礙。驗其行事殆鄰法雲。相似五品皆是卑謙對問而答也。元於佛與經本無有怨敵。何以偏執褒法華貶華嚴。誠依實判至細至妙也。無總持者。或謂謬釋。恐為妄毀。罪愆難免。努力努力。再三復思猶尚懷慮。乞披經文更閱玄疏。妙樂之判以別接通。他人絕無此接義。故不免邪推。若過不及上起佛說天親貽之。請切覆之。莫迷深經權實之理。收集之日已言宣說歷劫修行。彼經所說法門即是無量四諦門。恆沙之法正是別教菩薩所學道也。若不會之經甚難也。證反非證。千萬誨示卻為我困。可傷可傷。誰有眼者不見聞耶。又莫執何得於一部經。前已說半中說餘經後方更續。豈令佛無陀羅尼力不出一念語一切經等(云云)若偏執之令佛卻失陀羅尼力能知機會自在延促。亦喪經經前分發後分多分小分之義。努力努力。余卻恐失理再三悚思。當日感夢所記有道。此密語勿外示(明據在大論。背後載大論文)   法華玄四雲。別教增數行者。如善財入法界中說。於一善知識所各聞一法為行。或如幻三昧或投巖赴火算砂相壓發菩提心等。種種一行皆雲佛法如海我唯知此一法門。餘非所知。乃至一百一十善知識。一一法門皆如是。是一一行皆破無門入深境界。若一法三法百千萬億等法亦應如是(云云)   淨名後記雲。華嚴海空者。即華嚴經也。今以此為正義。與法華文句合也。無有餘乘者華嚴。若二者般若。若三者方等。此據教之深淺也。別卷序以深淺列之。大日經釋中以華嚴般若攝極無自性心。推之與今序相似也   餘二非真者。無量義經。頓漸二道。又雲二法也。可謂序中二法則非真(序即無量義經也)   大論三十三未雲。復次佛為諸大菩薩說不可思議解脫經。舍利弗目連在佛左右而不得聞。以不種是聞大乘行法因緣故。譬如坐禪人入一切處定中。能使一切皆水皆火而餘人不見。如不可思議解脫經中廣說   侃疏雲。不可思議解脫經者。華嚴經也   集此兼義。午後睡夢雲。有道理有道理也。六月上旬也   此文已下午後記之。令後有夢似喜所記。故記大師行事也。今月十日夕記   鴟鶚四章章五句   今見異昔則父太老。非跡無以知本。所以始成之跡。此久成之本。非本莫以開跡。所以久成之本此垂跡源。斯文諸經未曾顯說    便決寶塔證經義十三    疏雲。北地師雲。佛為身子說經時。寶塔已現為作證明。若說經竟來證何等。經家作次第置三周後耳。此乃人情則不可信。今依薩曇芬陀利經雲。大寶佛歎釋尊言。我故來供養。願坐我金床。更為我說薩曇芬陀利。依此經證即是說三周後更請壽量(乃至)此塔正為證前請後。從地湧出。品經雲。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疏下文雲。釋論明。多寶佛不得說法而取滅度。師解不爾。彼佛告諸比丘。比丘即是受化之人。何謂不說。當是多寶亦得開三不得顯實。故釋論雲不得說法耳。以是義故。雖覆滅度在在處處有說法華經。便隨喜作證也。正法華經七寶塔品雲。世尊則告大辯菩薩。東方去此不可計會諸佛世界有佛。號名多寶如來。國名寶淨。本行道時而自發願。吾會當以此正法華經當自修成使諸菩薩皆得聽聞。然後乃坐於佛樹下還成無上正真之道。其佛所念果如所言。為諸十方講說此經。開化一切皆令得道。佛臨滅度普告諸天。吾七寶塔湧現諸佛所說經處。今決曰。今疏不許北師所議。甚有大理。必不可依。而經言如是。如是釋迦牟尼如所說者。皆是真實。私案。爾前所說三週一乘。皆應聽之。若不爾者。爭得證前。不妨佛神通力不現寶塔及以全身能聽前經(其事凡夫不可思測)故言如所說者皆是真實。若准感應義合當冥應。請後義者。如文可會。正是顯應。而絕不同古師以並會國王文為多寶如來也。恐北師與光宅等其意同乎。今疏不爾。依經為允。言亦得開三不得顯實者。且為成釋論文意亦非正解。經無文故須依正本。特有本願。修經證理。為諸菩薩開化講說。然後成覺及臨將滅。遺囑現證有何妨難。斯義哪此。設以序品疏文言多寶現證者。於文不當也。彼疏通釋。往古諸佛法身菩薩隱其圓極匡輔法王為影嚮眾。既言隱極。何以本身顯現序中耶。但不妨十方諸佛及多寶世尊冥作四眾不同發起當機結緣而在會座也。隱而證成。此亦感應妙意也。形同常流而實是諸佛菩薩之化。世人不識其本也。如是三義一切不妨。所以有雲。在座默然。是影嚮眾耳    便示次品成佛決十四(止觀雲。法華一剎那頃復成覺。云云)    石鼓法華要義雲。有人云。此女本是等覺菩薩。故適聞經即得成佛。故經雲。而生五道以現其身。即其義也。今謂。若如此者諸經其有。何須繁強稱嘆於此。故本業雲。無垢大士聞經便成妙覺。十方作佛。若如所釋可關此經之意。何者前歎經微妙。若有須臾聞之。即得究竟三菩提(指上法師品)雖有此言末見其人。故文殊海出明有其人。特為證成此義故。問雲。頗有眾生修行速得不。答言。固有。略舉其一例以顯諸。正顯經體圓妙。力用速疾令凡劣能致上勝聖。而棄此真要遠取常途。謬妄之愆甚大矣。斯人且有斯痛。況餘者哉。此女權實定言如何。今謂。如向所明。更何此惑依經意義但取其實。不須論其權也。必言權不可信。無利益者。此固違棄佛語。何須信順。此即乘急戒緩之人。具如上文所釋。足無惑矣。但固濟日久。今當更以聖言實之。何者如龍王經雲。時海龍王與諸眷屬。來至佛所聞法。皆證大乘之道。時龍王白佛言。我宮殿中近日已來眷屬甚多。今又得聞大法復皆得道。不知以何因緣生我宮中。復何因緣皆得聞法悟大乘道。佛言。昔迦葉佛末法時。多有犯戒之眾。雖復破戒而勤讀誦大乘經典。以破戒故生汝宮中。以勤讀誦大乘經故。今得值我聞大乘法。悉證無生法忍。此即戒緩乘急之文分明。可信龍女因果之義。固未曾有中野干亦其流矣(云云)幸善思之(自下又有分極之決。可尋)上來出據已竟。更不可加言。事須切仰信用之。此女海中從聞經已即得佛身。從海際變身。南方以前但以龍女之身教化。謂適得妙體起妙用也。用即普身定也。指此為權巧。非謂從來本是權人之巧用也。若言權人智積之問妙德之答並成閑設。終日數寶終無巨益。招抑經失墮無擇也。火宅喻末所說罪報豈不信乎。嘉祥引伽耶山頂經雲。四種發心中一生補處發心。慈恩亦被他欺。並當今家上來之妙破。後哲留意存弘經之謀幸甚幸甚。閑人近囈。仍更示經耳。正法華經七寶塔品末雲。於斯龍女變成男子。尋即成佛。相三十二眾好具足國土名號。眾會皆見怪未曾有(已上文)審知。彼佛名號眾皆見之無有疑怪。今時人不遇彼會經佛經徵名號。甚於月面覓眼鼻口。早早止止之。此女剎那成覺。是天台大師之決也。努力賢人莫謗三寶    又便示次品八千文決十五(在台山決中。今引諸示。凡此章取味之與事之畢竟。其味極醍醐。事者極秋冬收藏。云云)    正法華歡悅品雲。八千比丘復白佛言。大聖自安。勿以為慮。亦當宣佈他方。妙本雲。學無學八千得受記者。亦願他方流通此經。涅槃如來性品如法華八千聲聞得授記別。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而或經本雲八十比丘。仍解釋不同。今天台疏據此妙經決為八千。冥同正本。澤疏圓指亦同我疏。今以引示。非無其意。天台以法華為醍醐味。尤憑那經指於此經秋收冬藏更無所作之事。意謂。醍醐融妙者。蘇之究竟所極。仍例年終收藏為極。前番醍醐極於法華。其義當於大獲已後春月捃拾。所以後番收取遺穗。五千退座人天被移。皆收涅槃者。斯理的定也。或類不見大經拾彼二類。與彼決曰。迦葉汝已知五百自在者。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正本雲。卿(指迦葉也)念持五百佛名諸聲聞眾及餘一切。是故弟子由得自在(已上文)萬二千當機八千聲聞三周得記悉了。除此外不在會只二類也。而已許為不在說。非五千人天更復指何誰(云云)加以正本雲及餘一切。更簡卻阿誰。此決可詳(云云)又設言學無學二千與記正妙並同。何處更有八千聲聞。今與決之。此經略本前後互出。若可以意會得者多不舉之。若疑八千合責千二百得記萬八千不得。若不責彼更勿怪此。八十萬億那由他菩薩得陀羅尼住不退轉。皆於佛前發師子吼他方弘經(此八十萬億者。是出家菩薩也)何不責多乖於八萬。諸如此事以智須推。不可閑疑   更便決萬二千千二百   正本雲。與大比丘眾俱千二百一切無著(云云)   妙本雲。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句一雲。若見千二百   比丘八萬菩薩者。亦見其本也)今決曰。正本據大數。所謂十十百百千千萬萬等。妙本舉小數。可知彼此無相違也    便決次品遠二乘義十六    經雲。莫親本求聲聞四眾。亦不問訊。正本雲。不與聲聞比丘比丘尼士女(四眾也)從事。亦不親近行禮問訊。不與止頓。不與同志。除至講會而共從事。縱有所說亦無所著。是名禮節。又雲。或時來者(乃至)無所悕望。疏雲。五明遠離二乘眾。妙記雲。近二乘人令人遠菩提。故西方不雜。故雲或來。既未受大無妨小志。故雲隨宜。說妙法決定業障經雲。夫人當知初修行菩薩不應與聲聞此丘同居房舍。不同座床。不同行路。稱讚大乘功德經雲。親學菩薩不應與彼樂二乘人同住一寺。同止一房。同處經行。同路遊適。今引經意。只為釋不行同路之義。西國三藏雲。西天大小二乘之僧。不得行於同路。謂於一大路分為三街。以中央為王路。即大乘僧行之。左右狹路為百姓路。即小乘僧行之。所以分者。二部異寺。分河不飲。相見亦稀。故安樂行雲或時來者。妙記不雜。與經大合。況面聞三藏等說乎。越州天台座主良和上雲。若受梵網戒不與聲聞共住。獨立寺住。得若住小乘寺不受其戒。恐眾不和乎。珍曰。師本式許假受小戒。而國家不聽兩度受之(先後為兩)或雲。我雖受聲聞戒心求無上道。不同西方及一向執小之輩。此乖初意。以為佛道不求戒故。若無樂小之心於聲聞戒不得也。不合修學彼律儀。具如祖大師顯戒論中破斥之。又可披慈覺大師顯揚大戒論及餘大乘戒集等。抑漸次止觀人與一向小永異也。故尚責得之    便示次品父少子老義十七(天台大師十五返讀一切經。至古華嚴特致功力。別製禮文日日行之。圓教之義更無間然。今辨事異不爭圓融)    父二十五子百歲。釋此十義。一始見今見異。乃至十根利初熟根鈍後熟。初成道時名始見。法華座席久後真實名今見。上雲。佛坐道場。所得妙法。又雲。我始坐道場。華嚴雲。坐菩提道場始成正覺。湧出雲。始見我身入如來慧。乃至成道已過四十餘年。諸如此例皆名始見。一切皆謂。出釋氏宮去城不遠坐道場。得三菩提。是名始見。我實成佛已來劫數不可思議。即今見也。大而言之未顯本前。乃至初成皆是始見。顯本已後方名今見。凡法華跡門已前。華嚴初成已來。並是父少。始過四十餘年故。壽量顯本則父太老久成道故。今見異昔不言可知。則父太老即跡而本。壽量方談。即本之跡。具在今說。非跡無以知本。所以始成之跡此久成之本。以即跡而本故。非本莫以開跡。所以久成之本。此垂跡之源。以即本之跡在今說故。四味諸經未曾顯說。法華跡門猶未說之。待地湧出爾乃顯之。斯事前經絕無說文。若前已有合出其文。又補處合識。何以不相識一人乎。若約觀心。諸經非無。若約事相。執有無道。經經事殊。不可混濫。愛混同者。何異二子殺師耶。若以義備。諸經何無。若以文言。更不可論。強塞佛智偏抑聖德罪愆卻甚。今不空執。只談實事。世人眼眩而言山轉。山實不動。以彼初成同今本佛。據今得爾。據昔無證。有義無文。獨強拒執二經合無。若據現事彼此俱存也。位妙文雲。究竟大乘無過華嚴大集大品法華涅槃。雖明法界平等無說無示。而菩薩行位終自炳然(已上文)任意不抑揚。據理不偏黨。任抑揚之任偏朋之。經無大小。理無偏圓。一切依人。佛說無用若不然者。據文可傳。莫執己父勝於國主。又莫謂劣他。然家家尊勝國國高貴。大小尊卑各有分齊。以土為金。家家有之。以金為金。有無異處。久成之本。開權之妙。法華獨妙獨勝。強抑喪之哽塞佛說。合咎如來。莫非傳者。彌勒計於世界莫知其數。他有文耶。地湧滿虛空。亦不相識之。更出何典乎。不讀華嚴莫知佛富。不學法華莫知佛壽。經經有旨。教教異詮。若不許之一切合無。一異已然。九義且止。毀人抑經尤在彼執。謬釋更謬。更寄何人。只可信佛。莫謗人法。或華嚴師不以華嚴為一代初教者。大迷法華華嚴大經之文。不足可言也   湧出品雲。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供養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此指華嚴時。又依此文明鑒。彼時所化即今佛所化)我常遊諸國未曾見此眾。我於此眾中乃不識一人(乃至)今此之大會無量百千億。皆欲知此事是諸菩薩眾本末之因緣。爾時釋迦牟尼佛分身諸佛侍者。各白其佛言。此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從何所來。佛告彌勒言。是諸大菩薩汝等昔所未見者。我於此娑婆世界得阿耨(乃至)菩提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心(已上長行)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得成最正覺。轉無上法輪。爾乃教化之令初發道心(已上偈)爾時彌勒菩薩。及無數諸菩薩等。心生疑惑(乃至)白佛言。世尊如來為太子時出於釋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成阿耨(乃至)菩提。從是已來始過四十餘年。世尊雲何於此少時大作佛事(華嚴雲。坐菩提場始成正覺)今日世尊方雲得佛道時。初令發心教化示導。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已上長行)佛昔從釋種出家近伽耶。坐於菩提樹。爾來尚未久。此諸佛子等其數不可量(乃至)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願為除眾疑如實分別說。譬如少壯人年始二十五。示人百歲子髮白而面皺。是等我所生子亦說是父。父少而子老。舉世所不信。世尊亦如是。得道來甚近。是諸菩薩等從無量劫來而行菩薩道(乃至)我等從佛聞於此事無疑。願佛為未來演說令開解。若有於此經生疑不信者。即當墮惡道。願今為解說。是無量菩薩雲何於少時教化令發心而住不退地(已上偈)   壽量品雲。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久遠若斯(上塵點劫如文可知。坐菩提場始成正覺。比我少出家得三菩提文也)偈初雲。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分別功德品偈雲。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能信受。如是諸人等頂受此經典(准知唐及日下。不信受者其機懸隔)    經首如是決十八    法華序品雲。如是眾所知識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云云)如是總攝(云云)諸如此文載車有餘。今案。指上頭有物言如是者。即上所列常途所定也。如今經首除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之外更無有事。而言如是我聞其義如何。決曰。千經皆爾。所陳有理。仍示一端。凡序有二。謂通別也。其通序者在後置之。別序者在經前也。又通名阿難序。別名如來序。釋家至多。今不煩載。只弟子序在滅度後。師主序在現前。二序俱敘師主正說。故天台釋。如是者所聞法體也。即佛在世阿難所聞。此經跡本二門開權顯實名為法體。弟子今在佛後結集師說。所以意義指師所說為如是也。如是事者如我所聞。如寶勝佛指三周說雲如是如是如所說者。皆是真實。意在前事。故且如此。須知首文依義也。佛地論義如祖大師注經述(亦在決疑中)或雲。梵夾初首不置經題。末後有之。若指首題為如是者義終不成。且似可爾。究而言之汝終不成。若如所言。漢地經論一切合無初題。違梵本置初故若許初首。我義至牢    授決集捲上 更集如是義   氤疏雲(青龍金剛經疏也)後帶我聞以釋如是復有五種。一光宅法師雲。如是者。將傳所聞前顯舉一部也。如是一部。我親從佛聞。即為我聞作呼轍耳。二慧朗雲。如是者。直指之詞。謂如是之經。我從佛聞。非自造也。三功德施論(金剛般若論也)雲。如是我聞者。顯示此經是世尊現覺而說非自所作。四佛地論雲。   如是總言依四義轉(云云)五菩提流支依金剛仙論。一發心如是。二教化如是。三譬喻如是。四決定如是。發心如是者。自念。我當如是發菩提心修諸善行。教化如是者。教示人言。汝當如是發菩提心修諸善行。譬喻如是者。是人如是威德熾盛如日光明。智慧深廣猶如大海。決定如是者。我如是見我如是聞等。今言如是。但取第四決定如是。演曰。此之四種如次即當佛地所說許可教誨譬喻問答。思準可知。今准初二三。兼推文句。經經所指只即當經也。今於此經即妙法蓮華經也。此題在首指為如是。便以所聞法體可為妙法蓮華經故。如是言合指妙法蓮華經耳(然梵本題在末後。故今以義指標題)    或雲梵經初首無題 真緣二修文   淨名廣疏入文十七雲(菩薩品之二)但通教別教以緣修為自。圓教以真修為自。其捉義之者慎勿濫也。問曰。何意通教別教以緣修為自。圓教以真修為自也。答曰。通教別教用智成佛。如但是境。教約緣修以明自也。圓教正用真如為佛(略本以為作成字)緣修但是福慧莊嚴。故用真如為自緣修為他(已上文)今謂。真修約正因。緣修依緣因。緣因者是六度萬行。即是能緣即是智也。故言用智成佛。次第三觀者。以空假為能依。中觀為所依。故雲如但是境。轉識為智。即是佛也。諸相家所期佛果此緣修因之所感得也。有教無人。故雲慎勿濫。圓真修不用緣修萬行。只一心三觀是己問故心中要也(云云)淨名廣疏記下上雲(妙樂)問。何意通別緣修為自。圓教則以真為自耶。此乃准前釋文為問。問。法華玄文明車體中。藏別二教以緣為自。能圓二教以真為自。與此不同。其義何耶。答。亦不相違。但意各別。法華玄文且在權理。界內界外權實各別。故使內外各有即離。即者初心。即得真理乘理至故。故用真理為自為體。非實理故不得為自。故藏通理並皆為他。由此因緣依之問起(會不同可以知耳)釋批下雲。言緣修觀有出入之間者。此真緣修。出梁齊諸法師。所用甚妙也。故天台用之。言緣修者。智境異故。境即真諦。智即般若。智緣諦斷惑成聖。此智外有境也。言真修者。境智一故。真諦常淨即照。未嘗不淨未嘗不照。如如意珠珠體圓淨淨光恆照。真而且照。塵垢恆袪。故曰真修。故方便菩薩境外有智。作意方照故。有時而照有不照。不作意間魔所入也。圓頓真修即境即智。理照不二。理體恆照。觀無出入也。止觀一雲。常境無相常智無緣。以無緣智緣無相境。無相之境相無緣智。智境冥一。而言境智。是名無作。是名不思議(批意取之至妙至妙)   當宗幼學未多會得二修之義。仍略出之。廣如彌勒章及大師諸教文中    珍記   可見大論二十九隨喜品少施勝二乘行文   又此卷釋大小相三十二相事等。能可披見   又三十卷說六道五道事可披(且依法華以六道為正。後可細出文)   又說六度功能。豬揩山文在忍度文   三十一雲。眼空無我。無我所無眼法(餘文亦爾)疏家釋論上文   又雲。眾生即是我。我不可得故亦無我所。以不可得故一切煩惱皆為衰薄。為見佛性也   又雲。有為法生相者。則是集諦。滅相者則是滅諦。若不集則不作。若不作則無滅。是名無為法如實相(出有為無為空文可為無作諦證)有為緣無為緣(出此卷)因緣不空所生法空。答曰。因緣亦空因緣不空故。譬如父子。父生故為子。生子故為父   上文雲。若取聲聞證者。畢竟不得作佛(上句雲。又如作五逆罪。畢竟閉三善道)   大論三十八雲。佛法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不著。非有非無又加非非有非非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如是人則不容難。譬如以刀斫空終無所傷。為眾生故隨緣說法。自無所著。以是故中論中說一切諸法實。一切法虛妄。諸法實亦虛。非實亦非虛。涅槃際為真。世間際亦真。涅槃世無別。小異不可得(是為畢竟空相)   大論三十八雲。佛國者十方如恆河沙等諸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一佛土。諸佛神力雖能普遍自在無礙。眾生度者有局(五百弟子品文可以此會得之) 授決集卷下   載三十六件    阿難在萬二千人內決十九(大論三雲。問曰。諸餘摩訶衍經佛與大比丘眾。或八千人或六萬人或十萬人俱云云。七雲。如是等諸菩薩。共佛住王捨城耆闍崛山中)   疏一雲。佛常與千二百五十人俱。觀經疏雲。今經與阿難諸大眾聞故言與也。無垢稱讚新仁王疏。諸一切文皆與今意同。或記中。與今不同。失之甚也。小學或謂。阿難與萬二千眾聞之。上雲我聞故。   我者阿難也(云云)爾則阿難不入萬二千內(云云)仍決示曰。若爾不可言阿難羅□羅太太拙拙。佛住之言亦大不用。學不師安義不中難。豈非此例乎   妙記所釋者可與觀疏會    無色界色決二十(別有一卷集)    此有別集。披而可委。大小乘說。大底約名應無色蘊。若依大經。可雲有色。四蘊何無。色是所依。心是能依。所以合有。極理決之。能所相有必然而已   十地三雲。無餘一切佛者。有三種佛。一應身佛。二報身佛。三法身佛。化一切眾生有二種差別。一粗細差別。自體差別。何者粗細差別。粗者有色。細者無色。色中粗者有想。細者無想。無色中粗者非無想。細者非想非非想。是名粗細差別   大論五雲。從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犢子識母。自相識故名為識。是識共生無色四陰及四陰住處色。是名色色   今准此文。無色界名必合有之。四陰豈無住處乎。又八雲。無色界中以無身故不可為說法    卻後三月決二十一    開四分宗記雲。問。何以唯留三月不增減耶。答。越此之外無所化事。將此利生不究竟故(云云)城都幻雲。卻後三月者。謂從正月一日至二月十五日。兩白一黑。故雲三月。又解。從七月十六日後二黑一白。故雲三月。西域記雲。佛以迦刺底伽月後半八日入於涅槃。當此間九月八日。若取順涅槃經及周書異記前義為正。記引婆沙雲。捨第五分壽為伏蘊魔。若從蘊魔應壽百歲。為欲伏故捨第五分。留三月者為伏死魔。若從死魔八十應死。為伏此故復留後三月。天惑二魔。道樹降訖。破邪論引周書異記雲。周穆王五十二年壬申歲。二月十五日平旦。暴風忽起發損人捨傷折樹木。山川大地皆悉震動。午後天陰。陰雲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過連夜不滅。穆王問大史扈多曰。是何徵也。扈多對曰。西方有聖人。滅度衰相現耳。穆王大悅曰。朕常懼於彼。今將滅度。朕何憂也。當此之時佛入涅槃也。出文如上。今所以出。為成普賢觀經卻後三月我當般涅槃之句。我輩未披釋文。浪說三月之言。仍今據上文。取兩白一黑為三箇月。雖此小義。不委釋文千里長阻。故今集之。後人知耳。又西域記迦栗提迦月後半八日入寂者。若從機見不同。未敢妨礙之。若據一理。何用二途。以建二月為正。以將九月似當。今推西天非無斯義。若取將名本月。不與建有乖違。若以建為將。猶有反一途。慧者得意。以春為正耳(涅槃疏十。出正月不同。而與今文似。略耳)    無有餘乘若二若三決二十二(從深至淺之次第也)    疏意。以華嚴兼別為無餘乘。以般若帶二為無若二。以方等對三為無若三。又以此若二若三兼為阿含但二但三。何以斯文與諸文異耶。諸文多依五時之次。今文約教之深淺。其意異諸矣。下囑累中雲。於餘深妙法中示教利喜。然後令入此經也。除法華外深妙法者。華嚴一。般若二。方等三。阿含於凡夫外道可以為深妙。望於今經不可比並。上來唐林和上決也。私准此釋。別序無量義經收集四十餘年所說諸經。雲四諦因緣方等十二部經摩訶般若華嚴海空宣說菩薩歷劫修行。此則從淺至深之次第也。其理合如是。今正說文以餘為一。若二為二。若三為三。從深至淺之次第也。又與信解品並會國王大臣文合。若判教相中以華嚴海空為法界性論三處入法界中初入者。斯傍義也。信解為正。又以淨名疏意為正。若不然者。違彼品及廣開三等文。又華嚴時節長與般若末相對並。此與別序無量義經合。又大日經釋中以華嚴般若收極無自性心句。亦與今允。聖意互通。大道無壅    佛不斷性惡決二十三(今宗已判不斷相惡。況於性乎。又律性惡遮惡與今意別也)    淨名雲。佛為無增上慢者。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或地藏經雲。雖斷煩惱不壞其性。法華雲。本末究竟等。其法一昧。解脫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空故不生。本無惡故。有故不滅。中故常住。一心本體元來如是。若斷性惡可斷佛性。佛性若斷實相何存。若對可治無可用法。六道等流普現色身一切合無。水波相異。濕性本一。委如觀音玄何若疏止觀玄文等。今略示端。見鞭影決進止在馬意耳    敘附傍五時決二十四    妙樂記雲。四敘附傍五時非者。   多是嘉祥舊立(已上)石鼓寺智雲阿闍梨是妙樂和上之小師也。拾欲歸依妙樂高行。從越州至禪林(天台山也)寺見和上。剃頭為弟子。本學儒家其解稍闊。為僧已後久在座下聽受宗教。多有製作。住越州剡邑石鼓寺弘傳師教。其所製文多名私志。法華私志十四卷。至譬喻品國邑聚落段。故以停筆更不述之。即有諸品要義一卷釋其切要。又有科目貫疏及記。所以停記後分也。以辨事了自停止之。非有他緣。又有涅槃疏私志一百七卷。以甚廣故世稀本也。法華私志十雲。記雲。多是嘉祥所立。今觀彼文多不相應。又彼全不許五時之義。那肯附傍(已上文)緣此諝座主商量雲。斯兩家記解釋不同。今且依石鼓也。今決曰。且依妙樂此合好也。凡嘉祥製疏隨時不定。隨見淺深時時製之。今時流行。且末後本也。疏中雖不載。已出玄論四末。所以丹丘載之。妙樂勘定之。私見且如是。所以正依妙樂焉。石鼓所解非不一解。而今不依也    十七地論決二十五    法華疏四雲。有人引華嚴瓔珞仁王攝大乘十七地論五凡夫等。皆有五十二位(已上文)有人引者。指嘉祥玄論耳。妙樂記雲。七字恐是十地論剩七字。石鼓雲。十七地者。陳真諦譯瑜伽之異名也。有五十卷。皇朝玄奘法師所譯名為瑜伽論也。論最初明十七地義。舊本直從此義為名。故雲十七地論。人不曉此事。便除七字為十地論。然十地論直解十地之義。何有五十二位。蓋不思也。言五凡夫論者。明五位差別。通有凡夫之名。未知作者。或雲。非真而舊共用。具如淨名疏中所解(已上)湖州雲。十地論只釋華嚴十地(恐謂十地論歟)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別錄之四別錄中有譯無本錄第二之一雲。合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集傳闕本者。總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八十卷。十七地論五卷(無十之字)梁天竺三藏真諦譯(重本)右與瑜伽論同本異譯。既闕其本。十七地中未知與何地相應。大空論三卷。陳天竺三藏真諦譯(草本)上來引文已竟。今決曰。以七字為剩者恐慮之詞。不是定說也。緣論本闕不行於世故且略言之。既是開智。於此小節何為不了。而言未者。豈非失禮。今所勘錄文。為備於未聞。不是非於賢爾。石家非無如此失誤。已如上出。又捲數未決五卷及五十卷。以無論本故。五凡夫論者。戒經義記並智周疏等出之。未詳事如石記。又大空論。或此土人云。昔弘仁年中築後有妻博士以件論(本三卷也)為心要。呈覽比叡大師。大師讚歎好論。而不抄取。今思為懈。凡如此闕有無不定。或有或無隨緣不同。惜哉彼大空論今詢不獲之   陳世笈多譯攝論(十卷)中。所所云如十七地論。其文具如彼論抄。可見之    天親七種佛性決二十六(此條非切要。或除卻也得。或雲七處佛性。大經疏十雲。佛性有七事。一常二我三樂四淨五真六實七善。此迦葉品中五種性異中第一七種)    圓教四念處雲。法華中八千聲聞得見佛性。大經雲。為諸聲聞開發慧眼。天親以七種佛性釋法華經。當知二經佛性理同。同圓同妙同大更不異也。而法華以一乘為宗。約智明法相。涅槃以常住為宗。約定明法相。智定左右之異耳。一卷法華論(勒那)雲。十二名堅固舍利者。所謂如來真如法身。於此修多羅不壞故(一)二者同義以聲聞辟支佛佛法身平等故。如經欲示眾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故。法身平等者。佛性法身更無差別故(二)是無煩惱人染慢見彼此身所作差別。以不知彼此佛性法身平等故(三)菩薩記者。如不輕菩薩品示現。禮拜讚嘆言。我不輕汝。汝等皆當作佛者。示現眾生皆有佛性故(四)亦無在世及滅度者。謂如來藏真如之體不即眾生界不離眾生界故。不如三界見三界者。如來能見能證真如法身。凡夫不見。是故經言如來明見無有錯謬故(五)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以離三界中分段生死。隨分能見真如佛性名得菩提。非謂究竟滿足如來方便涅槃故(六)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者。受持此經得佛性水。各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七)決曰。七種佛性者。六七種佛性出大涅槃經(如經可知)六七似異。佛性一體。天親以此佛性義釋法華經要義。故言天親以七種佛性釋法華經。余恆私思。天親以七種圓滿釋法華序品。豈不密表七權同入平等大慧乎。言圓滿者。即成就也。七成就意。則非敘法華以前七種方便將入唯一佛乘耶。若言不爾。義有千途。此言無實。若不爾者所推何妨。但恐似他人釋童子是童真地。砂是無著。塔是眾行積集含藏正覺心之義。不敢呈他。唯自鑿耳。慚愧慚愧    五十心位決二十七    圓教四念處雲。故瓔珞雲。十信為諸道本。勝者受名名住行向地耳。佛性論四雲。二者引出佛性。從初發意至金剛心。此中佛性名為引出。言引出者凡有五位。一能出闡提位。二能出外道位。三出聲聞位。四出獨覺位。五出菩薩無明住地位(十信已上。十地已下。依次可配之)餘年來思。凡菩薩位信位最要也。仁王雲。若得信心必不退(云云)為破闡提不信等說此十信歟。設備斯十。餘位何難。而遇上文且似諳合。可謂信位次第展轉濃厚名住行向地。勝者受名。切好切好。信為道源入佛法海。入後轉深。故名漸次大乘生(出住心品)若離闡提更有何礙不入法海。故具十心。長別苦海漸入佛海。轉轉增進乃至究竟妙覺之位。抑何為後四位耶。經雲遊於四方直至道場。即開示悟入是住行向地四種位也。開者。即是十住具十心已。初破無明開如來藏見實相理。初心圓信圓受圓伏未斷無明。內觀外加彼此具足。斷通別惑顯真修性。如日出暗滅眼目有用。故名為開。似遊東方(十住位也)示者。惑障既除。知見體顯。萬德圓備。眾行顯明。故名為示。如遊南方(十行位也)悟者。障除體顯法界行明。事理融通更無二趣。故名為悟。如遊西方(十向也)入者。事理既融。自在無礙。任運流入薩婆若海。持德遮惑。故名為地。如遊北方(十地也)圓道妙位一具一切(四十一地)只開即具示悟入等。更非異心(開者已下疏四文也)圓信為源。轉得四倍。不是別物。後三義煩故止之。不共教人信位已上經三僧祇。若不遇善緣。成佛至難也。今何以似早得佛道。彼就教道行。所以經多劫。今圓教人只從證道速疾行證。初發心住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自心本有。今開悟之。故雲不他)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即發心住位也。上來所示皆依人語。有何佛說。既據佛語釋成已了。若厭此者須依他佛能入佛智。進趣法海迴入法海。如荷負眾生普入佛地。皆有證明。不可疑惑。引出不信位乃至無明住地位。自思其義。道理易會    便決六住退義二十八(可以背後大論文會得此條)    本業瓔珞經雲。舍利子等經六十劫修菩薩行。值婆羅門乞眼便施將入七住退墮凡地(云云)(大般若四百八十五有遇惡友文)此義多人疑之未了。或說六信退。或說示現退。為恐怖他故實不退也。如是諸說或非無文。而鶖子等實墮凡地無惡不造。何言權退。今決曰。凡教門中說退位及不退位。大小皆定其階位也。若如教文能進不退。即是內有佛菩薩護。外無惡緣者多得行成也。內無護持外值惡緣。雖是不退位不免退墮雲何只十進九退乎。此諝和上決。甚有道理也(追亦可勘)願說三乘。豈緣權乎(侃智論疏四雲。種性已前善趣菩薩何義得知。如地持種性不退。善趣有退故。經說。言猶如輕毛隨風東西等。今舍利弗退。故知善趣位也云云。十信為善趣。又大論二十九。有敗壞成就二種菩薩。今推。身子且此敗壞也。不可更疑) 仁王經疏中卷雲(此天台疏也)問。本業瓔珞第一卷雲。信根心中行者。是退心善根。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止觀現前。後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於第七常住不退轉。自此七住已前名為退分。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主者。必竟無生必入定位。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薩心。如我初會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業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今此經中不言退者何也。答。人心如面各各不同。大聖隨機故亦差別。有說。十行菩薩性種人猶退墮地獄入。又說。初僧祇劫猶退墮者。即入迴向人。亦有退墮阿鼻地獄義。瓔珞第一說十信第六名信不退。第六已前即有退義   約教而斷。初阿僧祇退者。此三藏意。十行退者通意。十迴向退者別意。十信退者圓意。今雲信心不退進入初住之地。即圓義也(已上)   又上問上行雲。必不退者。圓教十信。必不退墮凡夫二乘及於三界(其次有問。今此仁王疏文。寬平元年五月十三日書之。一宗斷須依此)   大論三十七雲。復次佛念不欲令墮聲聞辟支佛故。所以者何。入空無相無作以佛念故而不墮落。譬如魚子母念得生不念則壞(或雲。仁王七住已前為退位故身子退)如此文例多在大般若。如別抄出。若披彼文。此義如鏡 教證二道決二十九    一地論一雲。嘆說者有二種。一者為說阿含義。二者為證入義。又雲。此善淨深心有二種。一阿含淨。二證淨是。阿含淨有五種。證淨者有四種(如文)一切菩薩以偈欲請金剛藏菩薩言。上妙無垢智現無量義辯。演說微妙音真實義相應。念堅清淨慧為十力淨心。無礙分別義說此十地法。論曰。初偈嘆證力辯才成就。第二偈上句嘆阿含力辯才成就。以證力阿含故。能有所說定戒深正意(乃至)唯願聞善說。此偈中唯願者是總。唯願有二種。一求阿含。二求正證。又有文(云云)法華論雲。又序分成就者。此法門示現二種義成就。何等為二。一者一切諸法門中最勝故。二者示現自在功德成就故。如王捨城勝餘一切城捨故。耆闍掘山勝餘諸山故。顯此勝故。如經佛住王捨城耆闍崛山故。諸佛智慧甚深無量者。為諸大眾生尊重心。畢竟欲聞如來說故。甚深者。顯示二種甚深義。應知何等為二。一者證甚深。謂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故。二者阿含甚深。謂智慧門故(證有五。阿含八如文)俱捨論二十九雲。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有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諸論等多有此說也)上來略出文竟。妙樂雲。教證二道。權用地論。仍略出之。義一師等雲。序分中二種成就。表顯方便品證甚深阿含甚深(云云)前後互顯。道理可爾。俱捨雖小乘其師是天親也。三箇論本出天親菩薩。所以並用絕無有妨。凡二道者。案大經意。以隨自意為證道。以隨他意為教道。以阿含是傳教法利益眾生故。今決曰。佛己心中所修證法即是證道。以發心畢竟二不別也。自證已後隨四種根演說諸法。即是教道。以教化眾生為其大事故。且如佛乘為證道。以三乘為教道。以圓為證。以別通藏為教道。以實智為證道。以權智為教道。正體是證。後得是教。教權證實復各相兼。雖然權終歸教。實極歸證。證中之教究竟是實。教中之證終歸方便。若得此趣千車同轍(阿含是文字教。為初心人多用言教。例如信行為利根。云云)昔承和年。使入唐間。覺大師領眾於經藏前引諸如此。得者少不得者多。大師頗似不悅   蜀地智論疏雲。留支將譯法華論遭難不遂。故抄出要文(云云)此詞有憑。可謂論抄。不是正文。具如彼疏    總想念處四句決三十    念處一雲。總想念處者。緣一境總為四觀。此中應四句料簡。謂境觀俱別。境觀俱總。境別觀總。觀總境別。初是別觀四念處。後三句是總四念處也。略說如此(玄雲。或境總觀總。境別觀總。境總觀別。別相如上)籤雲。境總觀總者。以四觀通觀四境。境別觀總者。於一一境四觀觀之。境總觀別者。以一一觀總觀四境。三二類可知。文句集要三釋阿若疏中雲。四教義雲。一境別觀亦別。二境別觀總。三境總觀別。四觀總境亦總。且初俱別者。即境觀相當也。謂觀身不淨乃至觀法無我。此一句即前別相四念處也。境別觀總者。鼓記引雲。總用四觀隨觀一境。以境對觀名總。言境總觀別者。鼓引雲。謂總觀身受心法無常。或總為苦。乃至總觀身受心法為不淨。隨用一觀而觀四境。以境從觀合四為一。故境名總。四教雲。此二句是總想念處方便也。言俱總者。鼓引雲。只於一時總以四觀通觀四境。此與俱捨同。故彼頌曰(二十三)彼居法念住總觀四所緣。修非常及苦空非我行相。然四教雲修不淨苦無常無我四行相。又總者謂總觀五陰作一身念處。觀此身所污穢不淨苦無常無我。破淨顛倒及三倒也。受心法念處亦如是。故與前不同。表能通會。此第四句即正當總想念定也。今疏中是略明總相念處方便境別觀總一句也(維摩疏云云)今檢四句。念處與玄等不同。謂念處文中觀總境別他文無有。他文中有境總觀別。且依釋籤石記。所言境者。即身受心法四種境也。所言觀者。此不淨苦無我無常也。以四種觀觀一一境。故言境總觀總(五陰為境通總觀之用四觀也)一境之上。通用四觀。故言境別觀總。四境之上次第以一觀通觀四境。故雲境總觀別。又以一觀觀一境。故雲境觀俱別。如言身不淨乃至法無常等。須以今意遍檢小乘諸論定之(古婆沙可為本)    四善根位決三十一    藏教有賢聖階位。即七賢七聖等。就中各二。內外凡為賢。分極為聖。賢位中前三外凡。後四內凡。通教亦爾。乾慧外凡性地內凡。三四五六分聖。已辨已上極聖也。別中四十心為外內凡。十地等妙為分滿聖。四十心中十信為外凡。住行向為內凡。地等分聖。後一極聖。此等位大小乘各隔異。教教分設。大底不異也。彼此相共呼內凡位為四善根。此瓔珞等諸大乘經所說也。近首楞嚴(大佛頂也)經及唯識論於十迴向後立四加行位。名同初教也。三十頌第二十七行雲。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記家以三十心為遠資糧。以四加行為近資糧。此在向後初地之前。故名地前(非指三十心為地前也)又名三十心為順解脫分位。名四加行(藏教內凡位名也)為順抉擇分位也。諸師多雲。開第十迴向出四加行位。此經論隨宜開合不定。合為三十心開為四加行。何謂非佛意。四悉檀說。本如是耳。今宗就合以三十心為四加行。釋出如玄文。分別三身品分四句中。化而非應為地前身。意在向後四善根位。此依開義。學人得意依教商量。莫撮大虛入於窗中。又天台雲。方等時演小令大。此通一切。佛智無擁。初促大令小。即藏教也。後演小令大。後教義也。大有三階。謂通別圓。於一分三。開三為一。如來適機卷舒自在。得意亡言。在慧者耳   發正義記一雲。若休法師將十住為煖。十行為頂。第九迴向為忍。第十迴向為世第一也。辯法師於第十迴向最後位開四善根。唐三藏取此為其正義。故知。十信十住行十迴向。此之四種合四十心位。並屬資糧位攝(云云) 減緣減行之決三十二    法華疏五雲。競者取勝種理也。此是忍法位競取勝理。初觀三十二諦競趣真道。縮觀趣苦法忍也。共者是世第一法位同觀一諦。與苦法忍四觀不別也(已上略出本釋。)廣集諸文如別。四諦(一苦二集三滅四道)十六行之中。苦下四行(一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集下四行(一集二因三緣四生)滅下四行(一止二滅三妙四離)道下四行(一道二正三跡四乘)今出三十二周減緣及行之事。初七周減緣。次二十四周減行。減緣者減除所緣四緣。減行者能緣十六行。總言三周減行。別言二十四周減行。初言七周者。第一觀欲界苦等乃至上界苦等減除上界道諦。第二觀欲界苦等乃至上界苦集減除滅諦。第三觀欲界苦等乃至上界苦諦減除集諦。第四觀欲界苦集滅道減除上界苦諦。第五觀欲界苦集滅三諦減除道諦。第六觀欲界苦集二諦減除滅諦。第七觀欲界苦諦減除集諦。唯留一苦諦。故言七周減緣(上言三周減行者。歷上下八諦之下各除一行。謂與諦同名者也。但減除自餘能緣之行每週各八故言二十四周減行也)初周八遍者。第一減除欲界苦行觀空行。第二減除上界苦行觀空行。第三減除欲界集行觀因行。第四減除上界集行觀於因行。第五減除欲界滅行觀於止行。第六減除上界滅行觀於止行。第七減除欲界道行觀於如行(又雲正行)第八減除上界道行觀於如行(上來初八周了)第九減除欲界苦諦下空行觀無常行。第十減除上界苦諦下空行觀無常行。第十一減除欲界集諦下因行觀於緣行。第十二減除上界集諦下因行觀於緣行。第十三減除欲界滅諦下止行觀於妙行。第十四減除上界滅諦下止行觀於妙行。第十五減除欲界道諦下如行觀於跡行。第十六減除上界道諦下如行觀於跡行(上來中周八遍了)第十七減除欲界苦諦下無常行觀無我行。第十八減除上界苦諦下無常行觀無我行。第十九減除欲界集諦下緣行觀於生行。第二十減除上界集諦下緣行觀於生行。第二十一減除欲界滅諦下妙行觀於離行。第二十二減除上界滅諦下妙行觀於離行。第二十三滅除欲界道諦下跡行觀於乘行。第二十四減除上界道諦下跡行觀於乘行(上來下周八遍了)是為二十四周減略能緣之行相。三周減行各歷八諦下之三行。故三八二十四周也。第一減欲界苦行觀上界苦行。第二減上界苦行觀欲界集行。第三減欲界集行觀上界集行。第四減上界集行觀欲界滅行。第五減除欲界滅行觀上界滅行。第六減除上界滅行觀欲界道行。第七減除欲界道行觀於上界道行(合三十一周減行已了)次但有欲界苦一行相。觀此有二剎那。於中忽終一剎那。以苦法智忍及苦法智觀於欲界苦行。又一剎那。以苦法智亦觀欲界苦行故雲四三二一品觀。四行總觀在下忍位。三行觀在中忍初心中心位。二觀在中忍終心位(偏觀之義可以此知。更觀前減除者成三十一周減行。可以細意思之)上來唐大中九年二月中旬。珍於越州開元寺天台林諝座主下面諮請了。座主曰。此間學人少有解問。爾乍致問甚好甚好    三周互具二周決三十三    疏中有問答。問意者。一周通有三說者。一一說下各有一人得益耶。答意者不爾。上根中之中不於此曇華言下得益。餘二亦爾。但初法說通為上根三人。中周通為中根三人。下周通為下根三人。故疏雲。法說非止逗上中之上。又有中下。從正略傍。故言逗上根人耳。餘二亦爾。又文外更有一說。約法說中都有十箇開三顯一。上中之上初聞一箇開三顯一。便得悟入。上中之中聞三箇開三顯一得悟。上中之下聞十箇開三顯一得悟。今五佛章各有開三各有顯一。長行之五。偈頌之五。合為十段。細檢之有十箇開三十箇顯一。都二十段也。決曰。此義本在經文之上。我曹未會。仍書留之。莫趣爾徵。但仰奇耳   此開三顯一之義。其意出記七。彼為二十二番開三顯一。其意甚委悉也。記五雲。上根一處中根二處或雲五處。廣中有長行偈頌並法說領述二文。下根三處或雲十一處。於前五處更加譬中譬領述。各有長行偈頌。乃至下根二十二番開權顯實。具如化城品末列(已上文)   疏四及記四雲。二乘四節得益。今見此文上根似不至四節。四節者三周及壽量    八相法身二記傍正決三十四    疏四雲。南方作佛者。此起權用作佛去也(云云)八相之記。菩薩為傍。但欣妙覺法身之記此記為正。八相記者。正在二乘。故不用彼。答中既得應記者知必有本者舉末攝本。應化為末法身為本。雖得一分法身。以八相為正者。使物知聞供養尊敬結其來緣。成佛之時同生其國。如疏文可見之。又聞壽量。同得法身    悟有淺深決三十五    疏一往同入初住者。指三根得益。一往雖同。再往不爾。故細尋已下明其明晦。上根初聞法說便入初住。更聞譬說進入十行。又聞因緣進入十向。進到本門聞廣顯本轉入十地。中根法說時不悟聞譬說方悟。聞因緣再悟入。至本門三聽。下根喻說中不悟。聞宿世緣得悟。再聞本門。總兩度聽故中根進入十行十向。下根但得入十住十行(並如文)    支佛不說法決三十六    支佛有二種。謂獨覺並緣覺(出大論)孤出無佛世自獨覺悟者名之為獨覺。願生佛世名為緣覺。補處菩薩將下剡浮三年放光。淨居天來告諸眾生。佛欲下來。支佛聞之便捨身沒。此捨意何。不是護獨覺。是護眾生也。何以故。支佛說法無有文字。如來說法有其教文。若一人無文一人有文者。眾生懷疑不能生信。所以捨身入於涅槃也。若緣覺人值佛世者。不捨身亦不移。願見佛故。若初二三果佛在世之時依本願故必得值佛。若世無佛不遇無失。此成獨覺。部行者領徒行化。故言部行。此有二種。或值亦不值。義如上來意。又麟角喻。要百大劫修菩提資糧。然後方成麟角喻獨覺。謂現身中雖稟聖教。但樂思惟能自證道(乃至)又能憶念過去所聞諸佛所宣聖教理。故非無慈悲。非無受法機。由彼宿習少欣樂勝解無說法希望(乃至)避攝眾故不為他說正法。怖諠雜故(乃至)獨覺觀因緣法者。此但偏據加行位說。若當入聖必作諦觀。若不具觀四諦。如何能得道果。故仁王雲。四諦十二因緣悉皆成就(已上經陽記也)案之。一切行事皆同聲聞。但必獨居不樂調他及以說法攝眾等也(上文先引法華喻文)又法華之次引俱捨十二雲。獨覺出現通劫增減。然諸獨覺有二種殊。一者部行。二者麟角喻(餘如上引)變化緣覺者。隨機現身教化眾生。今三周中亦有緣覺。從本願故來會聞法。故總有之。權引實行義同聲聞。他雲。今此會上若有部行絕無麟角。設有因人亦無果人。此執不可。已如上說。又華嚴掌光滅移文中辟支佛者。私謂此部行也。以彼經言若有無漏諸辟支佛。既有諸字。知此部行。部行者是本聲聞隨眾行道。故今領徒。其滅移意。上已釋之。餘義亦了(凡上來頻有文句義飾者。多抽出余在唐聽經時私記五帖中之義。故不載者可尋彼記中。雖是至拙或有餘師說同學悉之。又疏五半已上記之。自餘不注知斯意耳)究竟而言不護支佛。雖在世而無妨。唯為護機令移滅之。此義決定。勿疑勿疑(如辟支佛集可委之)    恆沙塵沙惑決三十七(私思。恆沙似局。塵沙似闊。即障知恆沙法門故言恆沙惑。隨能障名之)    勝鬘雲恆沙惑。今文雲塵沙惑。此一物異名也。凡障差別智之惑名之為塵沙。知十法界眾生一切病相。知一切藥對。隨病與藥令彼服行。是名入假智。亦名道種智。菩薩能得此智能教化眾生說其所宜聞法得益。若不得此智時無由化眾生。故言塵沙惑障於化道。此教化眾生之道法也。如病塵沙藥復塵沙。對眾多病設其宜藥無量。無量故言別教菩薩學恆沙法門。文雲。無知塵數故名塵沙惑也。今約宗意。別圓兩教皆有此惑。別約歷別。圓約一心。具如止觀玄文等說    論未者不也決三十八    疏雲。今開三顯一正意。為決定退大聲聞令成大乘聲聞(已上)此與論異。論指退大應化為根熟者。五性宗雲。言未熟者。應雲不熟。終無可熟。此破論也。與彼論大乖。未讀論文。故決定退大二種聲聞正為三周所化之機。此等或作滅想擬入無餘。或退大心中間取小。今日開發藏識之中三德涅槃種子發生實相芽葉根莖。故經雲。得未曾有非本所望(已上座主決也)今謂。汎講法華須以此義為正。若不爾者。破經破論。罪過五逆。除基公外無人傳彼不熟之義。本師三藏意。已略去無性之悟。昉公涉公一切諸師混無自他。近代著述絕無那義。兩京十道一切兒女。總皆唱曰。和上人有南北。佛性無南北也。若言無性。被兒女嘲。故唐僧家絕不言定性無性之義。我國今多不道。應是大乘機漸漸熟耳。設為權戲雖口假言。努力努力中心莫執莫執。若強執之。公私十方信施。難消難消。若不消者。何免三途。供養爾者墮三惡道。謗法罪報法華般若諸大乘經一切明說。智者可披(上來隨要抄出。餘若如私記中)又聞。讚州慈勝和上。東大勝行大德(並讚岐人也)同說約法華經意定性二乘決定成佛。余恆存心隨喜。彼兩和上實是圓機傳圓教者耳。會聞氏中言話。那和上等外戚此因支首氏(今改和氣公也)重增隨喜。願當來對面同說妙義弘傳妙法也。又余請來成唯識家疏隨分不少。隨覽多說成不成義。自非如來莫執諍之。揩淨名疏從方法師百法幽抄。青龍金剛經疏等。總道無定性二乘永入無餘不迴入於大乘之理。掌記抄中數數亦爾。可信受之。莫招無擇。努力努力。若戲論言。恐不及大唐路上養牛馬兒女也   大師教小師雲。今搜求聖教之次。或聖教中雲。論梵本甚浩博也。而將來唐土擬委悉譯之間遭世衰亂不遑染筆。仍抄出其大略一兩之要。今見此事甚有道理。世人云。經者八卷也。釋其義論。何故只一卷。此事理也。今案此文。彼疑颯然解耳    別接通決三十九    玄文有三。謂別圓接通圓接別也。止觀雲。問。別雲何以接通。答。初空假二觀破真俗上惑盡方聞中道。仍須修觀破無明能八相作佛。此佛是果。仍前Я觀為因。故言以別接通耳。不以此佛果接三阿僧祇百劫種相之因。故不接三藏。不將此果接十地之因。故不接別。不將此果接十住斷無明。故不接圓。唯得以別接通。其義如此(上雲。別接通開真出中)又雲。諸教皆接亦應有之。此義不用者二教明界內理。二教明界外理。兩處交際須安一接。故但以別接通。若齊通為言。不論破無明。八地名支佛地。從此被接知有中道。九地伏無明。十地破無明。即名為佛。但一品破那得是極。故知接入別也。若望別教是入初地位行也。若就諦論接者。通教真諦空中合論。從初以來但觀真中之空破見思惑盡。到第八地方為說真內之中。故雲智者見空及與不空。被接方聞。聞已見理。即是入別位也。三藏菩薩明位不爾。故不論接。別圓發心已知中道。更將何接。故知接但在通也(已上在三卷)又雲(六文)通教二乘偏用體法入真。菩薩慈悲入假(乃至)亦得有中道之義者。佛滿字門通通通別。鈍根以能通通不能通別故。此教得有別接之義。利者被接更用中道。不被接者不須第三觀。別接義如顯體中說(云云)又雲。修此雙流凡有三處。若別接通七地論修。八地論證。十迴向論修。登地論證(三十七道品止觀以為雙流)禪門章雲。通教二乘不異。菩薩則真諦有含中接別之意。此真義含於中而作真名。記釋次文雲。言九地伏十地破者。仍本立名名九十地。入別圓教應雲初地及以初住。又記六雲。初明通教以別接者。方乃得雲七地論修八地論證。問。第三卷明別接通中。何故乃雲八地聞中道九地伏無明。十地破無明方得名為佛。以何義故與此不同。答。始從四地終至九地鹹受接名。三根不同。故位不等。四地為上。六七為中。八九為下。文從中說故雲七地。前為消經故從下說。故大品雲。十地菩薩為如佛。經從下者其位定故。故諸經論多從下說。今決曰。初文言此佛果。又再言此果者。此通教十地之八相作佛。指此為此佛果及此果也。文雲。空假二觀破真俗上惑盡方聞中道。仍須修觀破無明。能八相作佛。此佛是果故言指通十地果為此果。問。爾違宗失。以三教果頭無人故。答。彼無人者約當教分。非於被接。問。何以云爾。答通教真諦空中合論。故從初觀空破煩惱障。至第八地方說真內之中。所以空上更復見聞不空。九地伏無明。十地破之。即名為佛。故言約被接者。問。爾此接入別。何故可此果為本教佛果。答。亦可云爾。但今與果名者。且約八地聞中道邊。更無他意。問。八地聞中。即時成別教及圓教人。何煩更與本教果名。答。此徵可爾。但止觀一意約此一人借指後教地住為果之事。故望八地聞中之邊且與果名。問。爾終不言後教人耶。答。被接方聞。聞已見理。即是入別位也。依此意言別人亦無妨。問。爾約初意言別接通無失。若就後意。其言有妨。豈不成以別接別耶。答。此義元從初通後別之人而起。故名別接通。本無以別接別文。若言然者不免大失(云云)    五道六道決四十    法華序品雲。又見彼土六趣眾生。方便品雲。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譬喻品雲。有五百人止住其中。信解品雲。周流諸國五十餘年。授記品雲。無四惡道地獄乃至阿脩羅道。第六卷初隨喜功德品雲。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諸經多出之。不可備載)住心品釋雲。昆婆沙說有五道。摩訶衍人多說六道。乃至此世界中已有三十六俱胝眾生趣。何況十方一切世界耶。理趣經釋雲。上下十峰十真如十法界(與華嚴天台同)開宗記雲。今以折出脩羅故雲六道。諸餘經論或從鬼攝但言五道。大體佛教本說五道。以脩羅入鬼道。後緣脩羅發瞋擬害於佛。更開說六道。今案譬喻信解兩品。五道為正。以脩羅為餘。實非善道故。當知五道本說。六道後開。合存此意(正文追可載)涅槃疏十三雲。又六有者。唯是六道。佛為帝釋別開脩羅。脩羅唯是鬼道。則但五而不六。脩羅噁心恐損如來。故開為六。入三善道。依實論之。此鬼道也。故法華正說多為五道(云云)    七階成佛決四十一    藏教菩薩七階成佛。一從本釋迦發四弘誓(依生滅四諦境)二三祇修有相六度。三百劫種相好因。四修滿六度。五為補處菩薩身。六為斗卒天王身。七從天下來託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云云)此為七階成道。或為四階。霅記雲。婆沙雲。第一階三祇修四波羅蜜除禪及智。第二階百劫修相好。第三階從兜率下最後身出家用六行斷惑。第四階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斷結。前六階中曾不斷惑。至第七階降魔已後以三十四心斷見修惑。故為一斷。東塔四分疏一雲。然欲釋此覺位不同總有其六。第一三僧祇耶所逢事佛。第二波羅蜜多圓滿時分。第三於次百劫修妙相因。第四生處人中成佛之意。第五最後身出家已修有漏行斷惑。第六菩提樹下作無漏觀斷惑成佛。一一委釋如彼開四分宗記(私見之。開俁不同。須勘諸論與此文。符)    索車決四十二    疏雲。索有三意者。經中求字即索之異名也。一機中論索者。昔來聞大領納在心。此種冥伏藏識之中。不論發之與不發。皆有感大果之義。故約彼論之。二情中密求者。情識中推。佛在鹿苑說三乘果以為真實。我隨佛語證得此果。而今折挫以為狹劣。未審我前為得之否。若不得之。佛何說實。若已得者。何挫狹劣。踟躕兩楹心中求實。三發言索即在今日慇懃三請。密求在二蘇時。若歷時言。前一通涉於三味。第二如上(初生後熟)第三在今。一箇志求之言具此三箇索義。次問意者。大師假設釋成前義。兼防他問。昔出宅者指阿含時。索三者。在方等禪呵之時。以通折藏。般若洮汰以別嫌藏。引文雲如前所許(云云(若爾求三乘也。何為求一耶。答。阿含時設羊鹿牛車。即運出火宅。時長者說道。汝等早出。玩好之具。羊鹿牛車今在門外。諸子乍聞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出火宅得免火難。免難已後身在門外。諸子是時憶父先言求覓三車。我已出門何處有車。種種推求。都不見有。諸子商量。父寧欺我不與所許乎。而今不見。雖然父意必不徒然合有意圖。不如面索。所以詣父求前所許。以於子情望於父懷。此求異有之意。所以異者即是實果。商量推覓時。在方等及以般若。對父正乞時在法華。大機已發不同於先。何以意中乞求小乘。父意在大。子索亦爾。若非此釋。此意難會。宅中乘底(底者何也)出於門外。答止觀雲。三車自運乃得出耳。小乘念處等為其所乘也。若對大乘不足為乘。猶如步行。未度變易。故言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出火宅。乃以教行為其所乘。若不乘者不可出宅。若已在內乘於車者。出宅已後不可更求。所以今師消釋斯疑(此義略出車數中了。而未委曲。仍今出也)決曰。上來此越州林和上解釋也。甚與經合。須留心思。又經文法喻不齊。以實乘車出門外。與走出異。能可留心耳。此亦口決也。又華嚴與法華十異如湧出品疏。大涅槃與法華十六異如法華義讚。如文可披。此土三論師所奏大乘三論大乘義抄中三車四車諍論甚不穩便。顛言倒語。更不足言。又言。四教無憑。甚好笑也    常精進位決四十三(止六雲信念進定慧)    疏雲。今對常精進者。即十信之第三心也。妙記改為第二心也。今決曰。疏及記各據一義。並無違失。凡除初信心外念進定慧四心之次第不可一定。隨用時或前後。但大師正義以進心為第三。其證文者。覺竟三昧中釋十心。進為第三。道理炳然。又首楞嚴十卷經中恆為第三。玄中至多數。故依疏斷為正義也。若為第二亦有其據(出大般若)所以須知。除信已外四法隨時用之前後不定。得意任宜。不可為謬矣   大般若三百二十七為第二文雲。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便決六千功德義四十四(可載法華玄文)    惟竦師(惟法師。竦法師)大佛頂經疏二引天台釋六千功德。謗之臆說。先抄出之。與彼經對勘在於他紙。今未載此也。大底天台約境千二百。即十二因緣也。約智八百。即八正道也。智如境故能盈為千二百。境如智故能縮為八百。耳用五根。乃至意根用五根。故有盈縮。三根用三根。即是互用也。明在本經不可更迷。佛意大同。經經異趣。具如玄疏。智人尋之。莫愛閑語    十如是決四十五    玄文並雲。相以據外覽而可別。即福德莊嚴(緣因)性以據內。即智慧莊嚴(了因)備定慧者是體(正因云云)凡讀教者皆以為外事。不謂我一身上內外之法。所以愍傷極略決示。從今向去乃至菩提莫貴此倒言。福德者即在色蘊。智慧者在四心。具斯色心即名為體。體即法身性即般若相即解脫。三法圓融同在一處。若以相置草木上者。性在出羽。相在對馬。體居渤海。若如是者。爭言一心具十法界。法界具如。如具三世間乎。陰生土三總在色心二法之上。故宗教文句句雲不出色心也。色心者。我一身上外色內心也。除此之外更無一物。依正圓融元在一處。莫覓於外。若爾顛倒分別絕非法華之旨。亦違諸教。力等七法亦從此三法之上起。十妙十一(十不二也)本從此來。於一切時中本末究竟等。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唯此一事實。天然元在一切智地中。而常自寂滅空也。設不據之。孫曹慈氏三家相義可返台山。若爾六十卷亦大無用矣    天台引證不同常流決四十六    一宗法文所引經論。乍見本典忽爾難得。所以宗徒多謂無文。我輩本來大底同之。今覺。自讀不依師投之弊也。故今趣爾示其一端。圓頓之設。一以貫之。彌可仰信。凡學大師教文者。為披閱故臨本文時。勤須用心尋會文理表堜珝央C爾乃得之在斯須間。不爾千年積功一無所獲。其大綱者。大師所用極在義趣。趣之所極諳同符契。己他內外其理一般。若得義了取文任意。且如諸文恆引普賢觀雲。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學人披文只得大乘因者諸法實相之句。於今未得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之句。仍曰無文。斯乃不依師傳。斬新討文之失也。從今以後的須會之。大師引證極取其義。不多在文。既指因為實相。寔有其文。決知果亦實相符同印文。諸如此例觸類甚多。尋者多道檢實無文。此實自讀之失也。一切准上必討尋之。然則不出庭戶合知天下。若不留心困極困極。件一決者。殊是禪林良諝座主之面授也。恆雲。智者依義不依語。語者。文也。努力努力留心此句。千金莫傳。若如此歟。大師引文多依義理。不同傍人愛浮虛者。斯唐口談也    四悉檀決四十七(釋名如略悉檀章。淨名玄疏一雲悉檀者是天竺之語也。今此為正)」    唐朝日域多道。天台委釋悉檀。此言詣實也。不得意者多唱其名不會用意。所以隨聞示其文處。諝和上在北座恆說之曰。四悉檀者。元是如來說法之時常行要用也。所謂世界為人對治第一義(委釋在玄文第一及諸宗文)世界者。佛不與世諍。故用隨情說聞者歡喜。所以歡喜為世界也。記雲。初因緣中世界即是歡喜。故雲不諍(云云)喜後善生。故名生善言為人。善生即惡破。故呼破惡為對治。破惡悟道。故指悟道名第一義。即所證入矣。前三方便後一真實。故都總言歡喜生善破惡悟道為四悉檀也。涉大小乘必具此四。故大論雲。四悉檀攝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焉。此總略。文出玄第九(云云)若尋得之方覺針刺耳    唯識唯心決四十八(廣百論中有三心境。今以第三無言無相心境。且為傍助。往言。識存境心不存。預防他立己也)   輔行中引占察經唯識與實相觀以決於事理也。祖大師延曆末。奉使入唐至天台山。遇禪林寺傳天台教大德僧道邃行滿問宗諸義。次問唯識唯心。邃和上答曰。唯識狹淺存於境故。唯心廣深不存境故。今承和入唐天台請益大德決問先答意。台山兩答大體相同。頗非無異。言異意同耳。今准記並大意。義意已盡。不可必問。大意雲。不變隨緣故名為心。隨緣不變故名為性。此釋成占察義。若隨差別境而一一能察。謂之唯識。差即無差。名之實觀。此義若約別及與圓家。並皆得通。行人尋常隨境動寂彼此有之。故言皆通。毘缽捨那是唯識。奢摩他是實觀。用之與體遍一切處不一不異。若以此義約教道時。以教權故心外有境。造境不即中故存境也。約證道時。以證實故造境。即中無不真實。故不存境。設約權論家。唯心與唯識皆俱淺狹也。以不即中故。是世俗故。若於自家彼此俱深俱廣俱妙。以即中故心識之外更無他境。境即是心。心即是境。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故。心境俱心各攝一切。一切不出三千故。若非三千。攝則不遍。若非圓心不攝三千故。三千總別鹹空假中。以境妙智妙行妙乃至利益俱皆妙故。十方佛土中唯有一妙法無二亦無三。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故。以此望他。他必存境。我必不存。若得意後隨宜存沒有何失也。當知台山貞元開成二答。皆共無妨耳(云云占察經義通於別圓。存之絕之可約宗旨。私志中亦有之。相會用之。後悟平等法界無有人草之別)   廣百六雲。寧毀犯屍羅不損壞正見。毀戒但障生天。壞正見者障涅槃樂。十雲。諸契經言唯識有者。為令歡識捨彼外塵。既捨外塵妄心隨息。妄心息故證會中道。故契經言。未達境唯心起二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亦不生。知諸法唯心便捨外塵相。由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愚夫異生貪著境味受諸欲樂。無捨離生死輪迴。沒三有海受諸劇苦。解說無因。如來慈悲方便為說諸法唯識。令捨外塵。外塵之妄識隨滅。妄識滅故便證涅槃。故契經言。如世有良醫妙藥損眾病。諸佛亦如是。為物儲唯心。後長行中雲。應捨執著空有兩邊領悟大乘不二中道。勝義諦者。謂聖所知。分別名言皆所不及。內自所證不由他悟。無相絕言名勝義諦(乃至)是故聖說心境有三。一者有言有相心境。二者無言有相心境。三者無言無相心境。初二緣世俗。後一緣勝義。又雲。外境是妄法。心緣彼境生。了境是唯心。分別則不起   伽七雲。若言無外境而唯有心者。無境則無心。雲何成唯識。真如及唯識。是眾聖所行    三身佛決四十九    禪門章雲。大乘明此五蓋束成三毒。三毒迷法界而起。法界無邊畔。迷亦無量。當知毒蓋通至極果。極果豁悟法界。法身無量故所得智慧亦無量。得報亦大應亦無限。故大品經雲。色無邊故般若無邊。乃至識亦如是。大經雲。因滅是色獲得常色。色若有邊豈得為常。當知法身大果應用圓滿極在妙覺。不縱不橫具足成就。豈容捨那坐一華端而判為報。應滿法界。何止一釋迦耶。明三身優劣如此者。皆不得意。得意為言只釋迦即遮那捨那。故普賢觀雲。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妙勝定雲。或見釋迦或見遮那。當知法身遍一切處。豈異釋迦別求遮那。遮那既止三界釋迦。何容乖此。遮那既遍法界。五蓋雲何不通三界耶。止觀六雲。就境為法身。就智為報身。起用為應身。以得法身故常恆不變。法身清淨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也。寶性論雲。常即不生。恆即不老。清淨即不病。不變即不死。法身是淨德。廣大如法界是我德。究竟如虛空是樂德。盡未來際是常德。故知初住法身即具如是常樂我淨無生老死(云云已上)   決曰。非唯三點三德不縱不橫而已。三身三涅槃亦不縱橫不並別。今大師所說三身之義。名似諸家。其體大異。如前文言。明三身優劣者。皆不得意。得意為言。釋迦即遮那捨那。總約一心說法報應。一境一切境報應無不境。一法身一切法身故。一智一切智。法應無不智。一報身一切報身故。一用一切用。報法無不用。一應化身一切應化身故。以一空一切空。假中無不空。一假一切假。空中無不假。一中一切中。假空無不中故。修一心三觀證一體三身。所以法華三身平等一體。皆妙皆圓一相一味本末齊等。故所說經名平等大慧妙法蓮華。能說如來名釋迦即遮那遍一切處。如惑遍法界。理亦遍法界。如理遍法界。智亦遍法界。如智遍法界用亦遍法界。三身一體一切時中常恆相即。無不即時。涵蓋一合。故言平等。故言妙法。言慧日大聖。慧日除暗。若三身優劣者。非平等非獨妙。亦非慧日大聖。一常一切常。三身無不常。一恆一切恆。三身無不恆。一淨一切淨。三身皆不病。一不變一切不變。三身皆不死。一凝然一切凝然。一無間一切無間。一相續一切相續。一續一切續故三身皆相續。一無間一切無間故三身皆無間。一凝然一切凝然故三身皆凝然。俱體俱用俱隨緣俱不變。俱寂俱照。照寂。不二觀經牟尼名毘盧遍一切處。其土名常寂光。尋常懸眼何不會之。若不如此者。同於質礙老病死人耶。略決如是。慧者詳之。法報應名且依十地論及法華論也。義即大師己心中所證悟之法門矣。意如上引文。涅槃華嚴大集維摩般若諸大乘經所明極理。只是上文所說之理也。莫嫌聖說。須恨自暗。唯見大日法身即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即大日法身。遍一切處本來常住無始無終(云云)若不然者。皆小乘義也。絕非法華實相妙極之旨矣。止觀雲。前三此小中大。尋之思耳。又玄文法身境名毘盧遮那等。或雲。無憑何以故略於毘字。只一佛名不合為二者。守株誦文師之言。非天台之要。今只約理立三名字。八萬之藏失斯道乎。若究言無。莫言三身。若有三佛必合名之。政行妙中權立三名。須得妙意。莫愛淺說也   不空□索神變真言經第二十八雲。一切如來三身一體。皆等毘盧遮那法身相好(已上經文)既雲三身一體皆等遮那相好。何可用三身各別之言    無情成佛決五十    禪門章雲。又約理為言。一切諸法悉有安樂性。何簡真(真諦也)中(中道也)耶。答。約教見真者。未見佛性(真俗是境界佛性耳。在上)問。悉有安樂性草木有耶。答。入理悟於平等法界者無復人草之殊。未悟謂其事別。如夢種種悟已則無(云云已上)華嚴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杜順和上法界觀雲。情與非情共一體(云云)法華世相常諸法皆實相本末究竟等。決曰。入真如理觀一切法。無非真如實相妙理。內外色心及以中間。其體一相所謂無相。若得實相眼智。不見心外有纖毫法。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除諸法實相。餘皆是魔事。唯觀一切法如實相。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造境即中本來真實。即是心造諸如來。情非情一體一安樂性。即是如實相也。名之為入理悟平等法界。若三乘教行人及凡夫等未離文字性。見情無情其體各別。若一乘教行人。本來無此見。先知同一體性矣。大日經雲。阿字第一命遍於情非情。及諸大乘誠證非一。若遮斯理。即是夢客。生死無曉。何時得悟。可傷可傷。台山決中大底無失。但不出大師本文耳。又莫謂煩修萬行證無上佛果。我一心三觀推撿四運併無生。融通萬品皆為一心。心與性合更無分別。即是真如。故妙樂雲。隨緣不變故名為性。證此不變即是法身。便具三德。利根之士隨語事成。此天台正義也。若不能證。修事萬行扶助理觀。水澄石現。相知不久耳    過去七佛決五十一    世人云。七佛則與世俗七廟同。若彌勒時除昆婆屍可以屍棄為第一佛。經陽記等同亦如此(呼弘調伏錄為經陽記。即解開四分宗記之記也)開四分宗紀(又呼城都記。即有則師述也)雲。若同七廟及世九族。於理不然。故須於今別述正義。即是本師三大劫滿修妙相業。爾逢毘婆屍佛。正曰毘缽屍。此雲勝觀。即是過去九十一劫最初逢第一佛也。從此以前入三劫數。佛既多故不舉也。縱至彌勒亦不除前。以彼入修劫先故。決曰。此雖小義不可不溫。故今出之。同門諸人請會此理。莫除勝觀而同俗七廟。若依彼除釋迦。以除依次故。此說不宜。須急廢之。但須准據我本朝當代宗廟以天智天皇為元祖也。以一例之(來際何改。以元祖故)   大論慧影師疏雲。毘婆屍佛乃是過去第九十一劫中一佛。次屍棄毘輸婆附二佛。是過去第三十二劫中二佛。今賢劫中始有四佛。拘留秦佛是賢劫初劫佛。以前劫中三佛足為七佛。今釋迦第四。若彌勒出時七佛則以屍棄為頭。若師子佛出則以迦葉佛為頭(云云)長元六年九月日(依要又記之)彌勒發心四十劫而釋迦發心者。未入僧祇之先發心歟。今雲同時發心者。指初僧祇發心歟。故不相違。然同時發心者。大論有其證(云云)彌勒超劫者。有經有證可見(云云)    徵他學次五十二    凡八萬法藏統其行相不出四教。如頭邊示。藏通別圓即聲聞緣覺菩薩佛乘也。真言禪門華嚴三論唯識律業成俱二論等能所教理爭過此四。若言過者。豈非外邪。若言不出。便問得他所期(即四乘果也)然後隨答推徵極理。以我四教行相並撿決定於彼所期之果。若與我違。隨即詰之。且如華嚴五教各各有修因向果。初中後行不一。一教一果合是所期。若非藏通別圓之因與果者。不是佛教耳。三種法輪三時教等。就中可定。汝以何者為所期乘。若言佛乘未見成佛之觀行。若言菩薩。此亦即離中道之異也。汝正取何設取離邊無果可成。如要即是例佛難之。謬誦真言不會三觀一心妙趣。恐同別人不證妙理。所以逐他所期之極。准理(我宗之理也)可徵。因明道理與外道對。多在小乘及以別教。若望法華華嚴涅槃等經是接引門。權對機設。終以引進令邪小之徒會至真理也。所以論時存於四依擊目之志。莫執著之。又須將他義對撿自義。隨決是非。莫執怨之(大底他多在三教。圓旨至少耳) 教誡中觀唯識學及諸興論者決五十三 凡中論者。龍樹大士造。唯識者。天親菩薩造。故止觀雲。天親龍樹內鑒冷然。外適時宜。各權所據。而人師偏解學者。茍執遂興矢石。各保一邊大乖聖道。若得今意俱不可說俱可說(云云)中智二論並雲因緣生法即空假中。佛性論中三因佛性。性修二德等盛說之。廣百論護法釋曰。為破有執假說為無。為破無執假說為有。有無二執皆世俗言。勝義理中有無俱遣。聖智所證非有非無。而有而無。後當廣說(云云)案四依出世大小雙弘。究竟令證中道聖果。故天親始從小乘終至法華涅槃令小入大。龍樹提婆護法清辯。豈與佛有異途乎。今據上說。是至極言。歸於中道雙非雙照。我師三觀妙意天然奄合諸聖人意。所以止觀明說內鑒冷然外適時宜。若不然者。彼諸菩薩卻墮非聖。人師偏解。末徒茍執遂興矢石。各保一邊大乖悉檀遍施之道。妨法遮理。何免罪報。藥變為毒。令爾辛刺。努力努力。固信聖師自濟濟他。莫依初猿入井損命。教部前後權實之趣。法華涉年調熟之旨留心可學。般若離執。若執燒手。一切佛法違教主意。總皆令然。又莫惡論議。故雜集論雲若諸菩薩勤修善品欲行實法。攝益一切有情。欲得速證阿耨菩提者。當正觀察十二處法。不應與他共興諍論。何等十二。一者宣說證無上義微妙法時其信解者甚為難得(乃至)五者凡興論時不懷獷毒甚為難得。六者凡興論時善護定心甚為難得。七者凡興論時善護定心甚為難得。八者凡興論時欲令己劣他得勝心甚為難得。九者已劣他勝。心不煩惱甚為難得(論引大乘阿昆達磨經說出之。云云)又雲。又此經中諸句義意謂興論時。大乘法性無上甚深。若無諍心。解尚為難。況為諍競。凡興諍論雖起請問無心求解。但求過失。又傍證者。心不質直。不善宗門。樂著僻執。凡所言論多具六失。所以者何。興論時或有移心執著邪宗(一)或矯方便求他誤失(二)或不待言竟便興欲語(三)或敵論者言稱正理反相誹撥(四)或作粗言惱敵論者及時眾心(五)或復於彼自懷恚怒。多具如是六種過失。又興論時身心寂靜甚為難得。不寂靜故二事難成。謂善護他心善護自心。由此令他心得淨信。於解脫處正勤方便令自心定(云云)具如助正什下。今書此文為誡己他。若不由斯莫輒興論。不消篤信。必墮無擇修罹難得不如意。甚可慎忌之    六即位佛決五十四    南嶽大師安樂行雲。眾生與如來同共一法身。清淨妙無比稱妙法蓮華經。竦法師首楞嚴經疏記雲(一卷記也)六即者。本因隋朝毛喜上書謂隋主曰。臣見一切大乘深典。皆雲眾生本來是佛無復待修無有地位。請敕流行。隋主遠請天台大師以對毛喜。師雲。君立眾生即佛。於六即中是何佛耶。毛喜雲。弟子實未曾聞。豈況能解。請師為解釋。師即為釋雲。理即佛者。約性德中眾生本來是佛。如木中有火性而未鑽鍊。二名字即佛者。謂凡夫受持大乘經典名句聞得佛。三觀行即者。謂凡夫出定入禪不異於佛。四相似即者。三賢菩薩有漏心中八相作佛與佛相似。五分真即者。登地菩薩分證真如。六究竟即者。等覺菩薩功用已畢。金剛道後解脫位中一切已辯。毛喜理盡言窮(云云)上來略出。具如止觀並別章中委釋。抑安樂行意與今對案。合有六種差別。謂六即位眾生一一與其位如來同共一法身。位雖且別法身同體。只有性得修得之差。而法性平等。本無有異。故稱妙法蓮華。妙即圓融彼此平等。如蓮體本淨。不為垢所染。在泥出泥清淨一體。開示悟入諸法實相。元來無有染淨之別。故稱妙法蓮華。百界千如一切妙之無非清淨。實相蓮華總一別七。八喻一相無有別味    授決集卷下 方等已前般若決    深密經中時所說似般若也。古人或以般若置維摩方等之前。斯窺古譯經氣色也。天台說共般若為如酪經。實無別部。近代所執。當今所說。寔無別部。何偏執文失義言般若為方等前說耶。據仁王等。既是成道二十九年已後之說矣。假使雖說小非多分。以小歸多。必結大部。無量義經已廣說空。此為大部以結大部。法華寔四十餘年說之。而善現於般若中得於決定。其事在法華後。而集家結置一處。是知小歸多。又窮子領財在法華前。其義決定。故無量義經雲。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摩訶般若。上下相同不可異說。當知勝義生菩薩領解。如酪共般若空義。若爾四諦教即是如酪之般若也。不合言初時二時。答。一端似爾再勘不爾。彼有有空二門。以三藏中實義者即是空故。將此空義為彼中般若。義生領解彼義便為二時。斯約於義不此文也。又大乘是無上無容了義之說。非諸諍論安足處所。小乘義有上有容未了義說。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仍准宗旨。凡前三教者。凡此未了義有上有容。後二教是無上無容是真了義。若細言之。別為未了。圓為了義。況前二教爭為了義。今我初時二教一了一未。漸初一教總未了義。方等四教三未一了。般若三教二未一了。法華一教純一了。義。涅槃四教權門故。三未了終歸常住實門為了所以初門為未了。皆後門為了義也。今尋義生領解初二兩時所聞之法並為初漸。即是三藏有空之門。復無良戶。小成酪人。然則酪即共般若。義通初漸(云云)其第三時的屬方等同為了義故。義與論。方等二三亦為未了。四中隨勝圓為了義約修證者。若至細論之。五時中三箇圓猶是未了義。未開粗故。今且約分分了與未了。須信前決。共般若等皆未了義。諦取斯義。更莫孤疑(云云)    於時元和四年(戊午)八月上旬    於山門寶幢院摺刊旃 ******   No.2368   No. 2368   諸家教相同異集(一名甘露集)   智證大師    教相者。蓋是出火宅之高門。開祕藏之妙術也。教者。聖人被下言。相者。以分別為義也。理有朱紫。教能詮之。物有緇素教能化。詮辨之功莫過教相者矣。夫以判立教相興金口。若三照五味之文兩字八教之說。是則判權實之格言。分淺深之明鏡也。良以聖意甚深。難尋難測。玄中又玄。妙中又妙。是以英賢間生弘敷大教。叡聖權出闡揚妙法。遂使三聖三時各擅其美。五教七階普暢其妙。教門觀門蕩凝滯於春風。淺分深分顯妙理於秋月。古德判教誠宜可然者也。不備千日奚得一冥。非尋諸家寧知冥味者哉。故今略舉數家以為龜鏡   後代行者知甘露之門在茲(云云)。爾今明教相略為二門。先明諸家所立教相不同。次明研詳。第一明諸家教相者。然祕藏將立教相者總有二十五家。今且略舉十家以為規矩。餘則准知之   第一隋朝嘉祥寺吉藏法師立三法輪二藏。三法輪者。一根本法輪。華嚴是也。二枝末法輪。阿含等是也。三攝末歸本法輪。法華經是也。言二藏者。一聲聞藏。接諸小乘經。二菩薩藏。通諸大乘也(云云)具如彼法華玄論等也   第二唐朝新羅國元曉法師立四教。一三乘別教。如四諦教。二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等。三一乘分教。如瓔珞梵網經等。四一乘滿教。謂華嚴經也(云云)具如華嚴抄也   第三大周法藏法師立五教。一漸教。謂諸部小乘經並小乘論。二大乘始教。謂解深密等經瑜伽唯識等論。三大乘終教。謂般若經起信論。寶性論等。四大乘頓教。謂諸大乘經中所用頓悟法門是也。五大乘圓教。就中有二。一別教。二圓教也。東大律師雲。別教攝華嚴本會   圓教攝華嚴末會並法華也(云云)具如彼法師華嚴疏並法藏法師五教章也   第四法藏師入室惠苑法師自立四教。一迷真異執教。謂外道邪教。二者一分末教。謂諸部小乘教。三者一分滿教。謂諸部大乘教。四真滿教。謂華嚴經也(云云)具如彼新華嚴疏也   第五大唐遍學三藏立三時教。一人空法有教。謂阿含等。二人法皆空教。謂般若經等。三非空非有教。謂解深密經。法華金光明等經也。具如彼慈恩法苑林章並沼法師最勝   第六大周七寶。此近立五時教。就中三時同前。第四一乘。謂法華經。第五佛性教。謂涅槃也。具如彼涅槃疏並一乘究竟論也   第七廬山隱士劉虯立七階五時教。彼註無量義序雲。根異教殊其階成七。先為波利等說五戒。所謂人天善根一也。次為狗鄰等轉四諦。所謂聲聞乘二也。次為中根演十二因緣。所謂緣覺乘三也。次為上根舉六波羅蜜。所謂授八大乘四也。眾教宜融群類須通。次觀無量義經既講得道差別後雲未顯真實。便易成實之機用開一極之由序五也。故法華攝。唱顯一除三。順彼求實之去此施權之名六也。雖權開而實現猶掩常住之正體。在雙而臨庠乃暢我淨之玄旨七也。過此以往法門雖多撮其大歸。數等盡於此。亦由眾聲不出八音也。表百氏並在六家內也(云云)   第八大日本國上宮太子立五時教(與光宅所立五時教似同)。一小乘教。二般若教。三維摩教。四法華教。五涅槃教(具如彼御製法華義疏也) 第九隋朝天台智者大師立五時八教。言五時者。約此有二。一雲法五時。二雲喻五時。初法五時者。一華嚴。二阿含。三方等。四般若。五法華涅槃也。次喻五時者。就中亦二。一雲。法華信解品明五時喻。一追喚不來時。二誘喻還來時。三出入無難時。四令知家業時。五付與家業時(此中初二時在追誘喻中。後三時在領付財中也)。二雲。涅槃聖行品明五味喻。一乳味。二酪味。三生蘇味。四熟蘇味。五醍醐味也。言八教者。一頓教。二漸教。三不定教。四祕密教。五小乘三藏教。六大乘通教。七大乘別教。八大乘圓教也。問。五時八教何同異   五時約豎明諸之次第。藏等四教約橫判機理之淺深。頓等四教並該橫豎也。五時就部得名。藏等四教就教得名。頓等四教並通部教也。又五時明化辰。頓等四教明化儀。藏等四教明化法也。問。橫豎意雲何。答。言橫豎者雲何。初出世最初說華嚴。次說阿含。次方等。次般若。最後說法華涅槃。喻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蘇。從生蘇出熟蘇。從熟蘇出醍醐。又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次照平地。是為豎義也。如雲華嚴雙說別圓。阿含但說三藏。方等具說四教。般若帶說通別圓。法華唯說圓教。涅槃說同見佛性之四教。是為橫義也。問。部教意雲何。答。言部教者。如雲五味束為三部。如乳味華嚴為頓部中間三味為漸部。醍醐味法華涅槃為非頓非漸部亦稱開權顯實部。是為部類。一家雲法華居四味之上秀八教之表意在斯也。又經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即是前二部為二。後二部為一也(云云)。如雲三教為漸教後圓教為頓教。亦云藏通為漸教引為亦漸亦頓。是為教法也。問。化辰者其意何。答。法王啟運之日。大眾嘉會之辰。是為化辰也。化儀如藥方。化法似藥味。意可知也。問。指何部經而為不定祕密兩教。答。此之兩教別無部袟階降。但散在前頓漸兩部中。寧於彼頓漸二教而建立之耳。具見教相章四教八教大意並五時次等圖等也   第十近代叡山先入唐請益內供奉贈法印大和尚位慈覺大師。依龍猛釋論立二種教。一顯示教。總攝一切顯教法門。二祕密教。總攝一切秘密真言教法。又真言教別名一大圓教也。具見金剛頂大教王經疏也。上來略明諸家教相不同竟   第二明研詳者亦有兩門。一總判同異。二別明研詳今初總判同異者。若嘉祥三法輪。慈恩三時。上宮五時。劉虯七階五時。亦大異小同也。若慈覺大師二教全異諸家也。上來總判竟也。第二別明研詳者。具出廣記也。上來略以兩門明諸家所立教相不同竟也   問。何故必須教相。答。如人家以門為先。若得其門逆順俱當。若失其戶進退並迷。佛家亦爾。以教門自行化他。同入甘露城。同服甘露味。如經以佛教門出三界苦得涅槃樂。又雲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然則一切眾生莫不由此教門而出火宅。三世諸佛亦得以此教門而入祕藏。是故必須明教相也   問。常途所云我大日本國總有八宗。其八宗者何。答。南京有六宗。上都有二宗。是為八宗也。南京六宗者。一華嚴宗。二律宗。三法相宗。四三論宗。五成實宗。六俱捨宗也。上都二宗者。一天台宗。二真言宗   問。此之八宗並其高祖是為誰耶。答。華嚴宗元曉法藏兩大德為其高祖也。律宗有兩家。一眾家。二妙家。今此間律宗恐以鈔家為高祖耳。三論宗往家以羅什吉藏法師而為高祖也。唯識法相宗以慈恩三藏漢道法師而為高祖也。成實宗攝入於三論家。俱捨宗攝法相宗也。天台宗以南嶽天台兩大師而為高祖也   問。諸家高祖稍有可尋矣。然此諸宗以何經論而為所依。答。華嚴宗以華嚴經起信論等而為所依。法相宗以解深密經瑜伽唯識論等而為所依。三論宗以般若經中觀論十二門論百論等而為所依。律宗恐以大小二乘戒本並諸律法門而為所依耳。   天台宗以法華涅槃大品經智度論等而為所依也   問。此八宗機是小乘耶。答。成實俱捨兩宗並為小乘。律宗恐大小通用之耳。其餘五宗皆是大乘也   問。此之八宗何時何人而將來耶。答。可尋古記也   問。相傳之佛弟子徒黨雖多不出三類。謂禪師律師法師是也。今諸宗中以何教為禪師耶。答。自以禪門宗天台宗真言宗等為禪師也。自以律宗為律師也。   自爾諸宗皆為法師也(云云)。然此三類師見昉法師十輪經疏者也   問。彼禪門宗為何宗。答。自有宗非八宗抄也   問。其宗教相何。答。未見立教相旨。唯以金剛般若維摩經而為所依。以即心是佛而為宗。以心無所著而為菩提。法雲而為義。始自佛世衣缽授決師資相承更無異途。具出傳記者也   問。此宗誰將來耶答。山上先雲。入唐求法大師等親承此道而歸朝也。唯有國禪院大唐義宗和上。自宗人也。彼入室弟子源諝禪師面受得之也   問。彼上宮之義今誰依學之。答。今天台宗正依學之。所以爾者。彼聖德太子即我南嶽大師後身也。為弘宣降生不世。為利蒼生敷揚扶桑。自製三經疏八卷法華疏四卷維摩疏三卷勝鬘經疏一卷。其所立義全同天台。明知師資之隔生不改相承之義。殊地無易也   問。尋常所云三論五性兩宗並立三車。天台華嚴開立四車。其同異雲何。答。彼兩宗三車是大同少異。此二宗四車亦大同少異也」   問。凡彼三論五性兩家傾角所諍。其有幾何。答。有人云。四種戒十四種也(云云)   問。諸法寶比丘義。今誰依用之。答。今論師急依用之   問。彼真言宗立三車耶。立四車耶。答。立四車。故大惠禪師大日經義釋中。引彼華嚴經四乘之文判之。又彼義釋中往往耳有三權一實文也   問。古人皆傳雲。彼華嚴師盜此天台大白牛車而已有。不審答。此事有。實見彼金鐘寺唐院惠雲律師所製法華四車義中者也。若欲知之。詣往而尋之耳   問。有一雲。一行阿闍梨是天台。彼此事雲何。答。相傳雲。章安大師弟子道素律師。道素律師弟子弘並律師。弘並律師弟子一行阿闍梨也。而竊學真言曰。有同名一行阿闍梨。此即我祖非彼天台一行禪師者也。猶大慢語也   問。古人亦傳雲。大唐鑒真和尚自持天台法文而來朝也。事實歟。答。實是也   問。彼大和上是律師祖師。而何以他家法文來。答。此事不然。何者。彼大和上是即天台之後。是故自持兩宗法文而來朝也。若具欲驗知彼和上行儀者。應被尋大和上東征傳並招提寺記文等也   問。昔聞有人云。初其三論師自新舊兩家各立三時教。今其兩家為是誰耶。答。舊即嘉祥。是所立三時教。已上明也。新則中天竺大那蘭陀寺智光論師是也。其所立三時教者。一心境俱有教。謂諸小乘教也。二境空心有教。謂法相大乘唯識道理也。三心境俱空教。謂緣生即空平等一味也。此三教次第。如智光論師般若燈論中。具取蘇苦那摩訶經論。諸此雲大乘妙智。此昔所未聞也。見法藏法師記。雲疏第一卷也   問。古人亦云。嘉祥受法天台即為師資。身*妙化已護神。今此事實爾歟。答。實爾。   此事具出國清寺百錄並近僧都沙彌威儀經疏及妙樂法華記等   問。常途所云天台真言三論等宗。皆以龍樹等菩薩為其高祖也。法相宗以彌勒菩薩而為高祖也。而今何故文雲天台宗以南嶽天台兩大師而為高祖等耶。答。若遠取者實如所問。今且近限取之。不得以致疑執之   問。何故近限知取耶。答。只是為欲令瞳朦近判其宗故。都無他意也   問。常途所云彼南嶽天台兩大師為靈山聽眾。今此事實爾歟。實爾也。此事具見依憑天台集也   諸家教相同異略集 ******  《大正藏》第74卷No.2369  No. 2369  定宗論一卷    天台門徒蓮剛對述   對述法華宗高祖第一   總述法華宗師兄並所學法第二   略述佛祖並付法大師第三   [?*隹]三論宗立祖有十種未定第四   述立諸宗祖有四害十失第五   出天台道泛示教大概第六   出真言道略示大綱第七   列三論宗師祖甚小第八   述華嚴宗之為道第九   述法相宗傳燈枝葉狹疏第十   依佛說次第定八宗之為道第十一   依中道理諫群家論第十二 對述法華宗高祖第一   釋氏蓮剛。就緣遊化於西海道。稍遷春秋。屢逢問者。有人問雲。所宗何也。蓮剛對曰。天台法華宗。問。既稱天台。何亦曰法華。答。天台是大師駐跡之仙宮。法華即大師遊心之妙典。住處妙業。雙而述焉。問。其大師者何人。答。大師諱曰智者。位居圓教之五品。定入法華之三昧。實靈山之聽眾。為佛法之雄傑。開知見而曜隋代之重昏。演實道以朗嘉祥之玄夜。諸宗之明鏡。眾生之津梁。蓋在此矣。問。傳聞。智者禪師。法華為業。名聞當代。然世世傳弘。生生相承者阿誰乎。答。智者大師。從釋迦下。第三十師。若論高祖。疑聞致迷。既信法華宗。何佛非高祖。況三世佛陀。十五類聖。皆即師兄。述其大梗。隨來問耳。問。其祖雲何。答。界塵非譬。最初久遠實成釋迦說法華佛。以為久遠之宗源(其一)又過去無量不思議劫二萬日月燈明如來。世世最後說法華者。以為宗祖。又乃往過去塵墨[?*隹]思。大通智勝。雲雷音王。宿王華智。二萬威音。自在燈明。雲自在王。說法華佛。皆為宗祖(其二)又今十方塵數佛土。說法華經恆沙海滴一切諸佛。即皆是現在之宗祖。未來諸佛。生生當說法華經者。悉是當來之大師。(其三) 總述法華宗師兄並所學法第二   久遠以來。佛世滅後。付囑傳燈。及今靈山。一萬二千聲聞。聞法華而向大道。身子等比。百千萬億(一類)中根四大同輩眾等(二類)下根五百。千二百人(三類)八萬大士。智具足道(四類)八十萬億那由他。師子乳眾(五類)八千新發。諸菩薩等(六類)他方八恆。菩薩主伴(七類)下方湧出。八輩主伴(八類)一十一位。增道大眾(九類)八大千界。塵數眾生。發大心者(十類)妙音四萬二千天子(十一類)普門八萬四千眾生發無上等心(十二類)總持得忍六萬八千(十三類)嚴王登地八萬四千(十四類)初勸發三千大千塵數普賢大眾(十五類)此乃去今來相承。發誓弘經之師兄也。多寶如來。十方分身。即我證明矣。釋尊立宗。法華為極。顯在藥王品十喻文。當知。天台法華宗者。於諸宗中。此乃深大之宗。最上之宗。照明之宗。最尊之宗。第一之宗。法王之宗也。我大牟尼尊。七十二所說。妙法蓮華經。序品大法。方便一乘。譬喻大車。信解大寶。藥草最實。授記佛[言*巳]。化城寶所。五百衣珠。人[言*巳]甘露。法師實相。寶塔大慧。達多妙法。勸持總[言*巳]。安樂明珠。湧出佛智。壽量長壽。分別法利。隨喜功德。法師實相。不輕作佛。神力大法。屬累佛慧。藥王十法。妙音弘法。觀音外護。總持密護。嚴王結緣。勸發四法。是我所學法也。法華一部為宗則所生無量。頓漸諸經無不照通也。非瞻半天塔婆。稟同座付囑。誰於多嫉妒世以顯實之經為宗。唯有佛前作師子乳大會。被金手摩者。於此後世以顯遠之法為宗源焉。更述師資相承之次第。幸察圓教妙道之遠布。(在左) 略述佛祖並付法大師第三   西國佛祖相承傳法[言*巳]雲。昔有大師。名瞿曇。第一祖名尼樓羅王。第二名烏頭羅王。第三名瞿頭羅王。第四名尼休羅王。於第四王有四子。本行集經雲。師子頰王有四子。第一淨飯王。第二白飯王。第三斛飯王。第四甘露飯王。於淨飯王有二子。一悉達多。二[?*隹]陀。悉達太子。十九出家。三十成道。身長一丈六尺。有三夫人。各領二萬釆女。第一夫人名瞿夷。生優婆摩那比丘。第二夫人名耶輸陀。生羅□羅比丘。第三夫人名鹿野。生善星比丘。出十二遊經。瑞應經。及智度論等矣(文)第一祖常寂光土第一義諦靈山淨土久遠玄成多寶塔中大牟尼尊。周書雲。佛是姬周第五帝昭王在位。癸丑歲七月十五日。降神母胎。甲寅之歲。四月八日。遊迦毘羅衛國林微園。在母右脅而生。壬申年二月八日夜。踰城出家。至周第六帝穆王在位時。癸未歲二月八日。三十成道。壬申歲二月十五日。拘屍那城。年七十九入涅槃也(書文)其成道也。三藏教機見。三十四心斷結。雪山童子施軟草。如來受已。木樹草座成道。是劣應身。通教之機見。一念相應慧。斷餘殘習。於天衣座成道。是勝應。別教之機見。破無明惑。斷變易生死。於七寶座成道。是他受用報身。圓教之機見。虛空為座。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自受用報身也。其涅槃相。各見不同。如決疑經(云云)普賢觀經雲。空中聲言。釋迦牟尼亦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法華經雲。所成壽命。今猶未盡(論雲未滿)復倍上數。常住不滅。我淨土不毀等。論雲。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者。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諦之所攝故。經雲。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又雲。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論雲。同一塔坐者。示現化佛。非他化佛。法佛。報佛等。皆為成大事故。此乃法華宗之一代元祖也。佛乘涅槃。告迦葉言。以此深法。用囑累汝。汝當於後敬順我意。廣宣說布。無令斷絕。第二摩訶迦葉。身有三十相。闕白毫肉髻。身光照一由旬。臨佛涅槃。迦葉從畢缽羅窟出。赴闍維所。佛從金棺。為現雙足。迦葉禮已。耶旬佛身舍利。先為三分。謂人天海中。一分亦為八。與拘屍。波波。遮羅。摩伽陀。毘提。迦維。毘捨。摩竭之八國。各起塔供養。瓶塔第九。灰塔第十。存時髮。天上起塔。地餘灰。則畢缽村人。起塔供養。迦葉分舍利訖。使阿[?*隹]出修多羅。使波離出毘奈耶。迦葉自出阿毘曇。分三藏已。次禮八塔。次入龍宮。禮牙塔。次上天上。禮髮塔。著佛所與僧迦葉梨衣。語阿[?*隹]曰。佛以法付我。我年老朽。將欲涅槃。世間勝眼。今欲相付。汝可護法持錫擗山如入軟泥。第三阿[?*隹]陀。第四商那和修。第五優婆踘多。第六提迦多。第七彌遮迦。第八佛陀[?*隹]提。第九佛陀密多。第十脅比丘。第十一富那奢比丘。第十二馬鳴菩薩。第十三比羅比丘。第十四龍樹菩薩。第十五提婆菩薩。第十六僧佉[?*隹]提。第十七僧佉耶奢。第十八鳩摩羅馱。第十九闍夜那。第二十婆修槃馱。第二十一摩奴羅。第二十二鶴勒夜那。第二十三師子。第二十四末田地。上來金口所[言*巳]。多是第四依位。亦通於二三。初依屬凡故也。第二十五須利耶蘇摩。第二十六鳩摩羅什。四教區別。以法華圓教。為天台正宗。第二十七雙林寺大士。位居等覺。以三觀四運。為心要。第二十八慧文大師。以不二法門。授思大師。第二十九靈山聽眾南嶽慧思大師。開止觀法門。法華為宗。第三十靈山聽眾天台山智者大師。其為德行也。初生之時。室內洞明。棟宇煥然。兼輝鄰室(一)凡諸□慶。火滅湯洽。為事不成(二)目有重瞳。父母藏掩。人自知之(三)習律藏已。詣大賢山。持法華經。江東無師。詣大蘇山慧思禪師。思初見笑曰。昔共靈山聽法華經。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四)即示普賢道場。行法華三昧。經二七日行道誦經。至藥王品是真精進真法供養句。豁然入定。照了法華(五)將證白師。師曰。非爾。弗證。非我不識所發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六)又曰。縱令文字法師。千群萬眾。之尋汝之辨。不能窮矣。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七)南嶽造金字大品經竟。自開玄義。命令代講。於是智方日月。辯類懸河。卷舒稱會。有理存焉。唯三三昧。三觀智用以諮審。餘並自裁。思曰。可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者也(八)時慧曠律師。亦在會坐。思曰。律師嘗聽賢子講耶。曠曰。禪師所生。非曠子也。思曰。思亦無功。法華力耳(九)思謂智者。吾久羨南衡。恨法無所付。汝可傳燈設化。汝於陳國有緣。宜往利益。既奉嚴訓。乃共法喜等二十七人。同至陳都。儀同沈君理。請住瓦官。開法華題。敕一日停朝事。公卿畢集(十)停瓦官八年。講大智度論。說次第禪門。蒙語默之益。略[?*隹]稱[p*巳](十一)爾後徒眾轉多。而群賢各隨所安。吾從吾志。吾聞天台地。[言*巳]稱有仙宮。若息心玆嶺。展生平之志。陳主有敕雲。京師三藏。雖弘佛法。皆一途顯兼之者寡。朕聞瓦官濟濟。宜停訓物。豈遑獨善。直指東川。始入天台(十二)宣帝敕曰。禪師佛法雄傑。時匠所宗。訓兼道俗。國之聖也。宜割始豐縣調。以宛眾費。蠲兩戶民。用給薪水。爾後敕賜寺額雲。智禪師創立天台宴坐名岳。宜號修禪(十三)晉王敦請。出至石城。謂徒眾曰。吾知命在此。故不前進。於石像前。口授遺書。曰。蓮華香爐。犀節如意。留別大王。願芳香不窮。常保如意。索三衣命掃灑。令唱法華無量壽二部經題。時吳州侍官等二十五人。見石像倍大。光明滿山(十四)又索香湯。漱口竟。說十如。四不生。十法界。四教。三觀。四諦。六度。十二緣。一一法門。攝一切法。吾今最後。策觀談玄。最後善寂。吾今當入(十五)時智朗請雲。伏願慈悲賜釋餘疑。不審何位。沒此何生。誰可宗仰。報曰。汝懶種善根。問他功德。蹶者訪路。告實何益。雖然當破汝疑。吾不領眾。必淨六根。損己益他。位居五品(十六)生何處者。吾諸師友。並信觀音。皆來迎我。誰可宗仰者。汝不聞耶。波羅提木叉。是汝之師。四種三昧。是汝明道(十七)曰人命將終。聞鐘磬聲。增其正念。唯久氣盡為期。雲何身冷方復響磬。哭泣著服。皆不應為。言已跏趺。唱三寶名。入三昧。端坐入滅(十八)滅後瑞祥。具如別傳。然玄序初。略列十德。一不曾聽講自解佛乘德。今典永異餘教。名曰佛乘。高僧傳十三卷。無不聽自解。二發悟入定得旋總持德。前德行中第四德。三具足定慧傳弘二法德。發悟屬慧。入定即定。能弘定慧二法。四盛席遣眾隱居山谷德。隱居華頂。佛隴。唐溪。即前第十二德。五守玄被徵為二國師德。舍利進道。陳迎隋住。六大極對御講宣般若德。講金字仁王經。即前第八德。七正殿宣揚主上三禮德。陳少主敕。國家一年。舊有仁王兩集以初開法筵。主上於眾中三禮。八百官稱歎彈指喧殿德。萬乘屈膝。百高座百官。彈指令喧殿上。九道俗玄悟法華圓意德。百高座為道。百座即俗。五義釋經為玄。開廢諸典為圓意。十無文樂辯晝夜流寫德。無文字。以樂說辯。日夜寫解。如懸河。具如靈應集(云云)第三十一國清寺灌頂大師。得大師門者千數。得深心者。三十有二。纂其言施行於後世者。章安大德。諱灌頂。第三十二國清寺智威大師。佛隴[言*巳]雲。灌頂傳縉雲威禪師。第三十三天宮寺慧威大師。[言*巳]雲。縉雲同號。時謂小威。第三十四左溪玄朗大師。[言*巳]雲。小威傳左溪。第三十五荊溪湛然大師。[言*巳]雲。左溪門人之上首。道高識達。第三十六瑯琅瑯琊道邃和尚。聞夢語而捨玄贊。第三十七姑蘇行滿和尚。依荊溪和尚。聽受止觀玄文等。此下唐國門徒臣多。今且列此國傳法。第三十八日本國比叡山最澄大師。陸公雲。最澄闍梨。形雖異域。性實同源。特稟生知。遠求天台妙旨。遇龍禹邃公。總萬行於一心。圓宗法門。是時備矣。第三十九比叡延曆寺座主義真大師。與澄大師。窮智者之法門。探灌頂之神祕。第四十比叡延曆寺圓澄座主。二教具足。第四十一同延曆寺座主圓仁大和上。天台年分二人之外。是時敕加真言業二人。光定大德。上上奏。特加止觀業。慧亮大師亦上表。加涅槃維摩業二人。自宗法門。大唐未滿者。是時滿山藏。第四十二延曆寺安慧座主。顯密雙明。舉眾仰止。帝特擢之立座主。天長以來。學圓宗者。滿山遍國。況傳姑蘇道彌滿大唐弘真言法宛塞兩國開導。大唐三論法相絕而不弘。嘉祥庭荒。慈恩諦落。我天下無執有之人。何讀空論文。作末學之師祖。亦無沈空之輩。誰瞻有文。永為後生之煩本。幸有果分之大法。諸宗各各應欣樂。 述三論宗立祖有十未定第四   有一學士從神□書語蓮剛曰。此書廣定諸家淺深。幸被一見(云云)意欲破天台之高妙者也。期旬握之一迴。經目題稱群家諍論。文章野而非。作言辭黨而不賢。雖述諸宗。還抑他道。雖立三論。以失己祖。未知誰述。敢以質[?*隹]。初述佛法來。可依實錄(云云)次述師資相承中。三論。法相。天台。華嚴。真言。如次列之。不出律宗。成實。俱捨。略而不述。詞有偏黨。故怙而抑。述三論雲。若於天竺。始肇文殊淨名。終〔*青]辨智光也。佛在世時。文殊淨名。敷演無相真空之道(已上)今曰。何故三論宗。不以佛為始。經雲。菩薩智慧。如爪上土故。何意不雲傳佛慧乎(第一宗源未定)述曰。叡法師成實論序雲。佛滅度後三百五十年。有一菩薩出世。名馬鳴。大乘本法經雲。馬鳴菩薩。初請佛令說法。勝頂王經雲。佛成道第十七日。告馬鳴令守護佛法。摩尼清淨經雲。佛滅度後一百年中出世。變化功德經雲。三百年中出世。摩耶經雲。六百年中出世。常德三昧經雲。八百年出世。上來除摩耶經。自餘經文。是先師相傳。未見經誠文(已上)今曰。既雲未見誠文。此乃疑師傳者也。若信師者。違摩耶經。若依經者。違彼五文。未知高祖之出時何定宗源之遠近(第二祖出未定)述曰。馬鳴傳雲。龍樹著作之時。先歸敬馬鳴。次雲。佛滅度後五百三十年。有菩薩出世。名曰龍樹。摩耶經雲。七百年出世。廬山慧遠師雲。九百年出(已上)今曰。此未知何正。立宗之理。恐不如此歟(第三師出未定)述曰。出家而後。九旬之際。誦通三藏。隨於龍王。入於龍宮。發七寶函。逐以諸方等經典。無量妙法。授之龍樹。九十日間。皆悉通達。後還南天。誦出華嚴等大乘經。作論十萬偈釋摩訶衍。又作莊嚴佛道論五十偈。大慈方便論五十偈。大無畏論十萬偈。中論五百偈。十二門論等大弘無相旨(已上)今曰。大士所為。其實爾耳。但義燈雲。中論出於無畏部。中有五百偈(云云)不可別雲。造中論五百偈。故付法傳雲。龍樹造大無畏論有十萬偈。中論從彼略出(第四列論未定)述曰。若論其地位。有本有跡。若談本者。是往古佛。故思惟三昧經雲。龍樹菩薩。久已成佛。名曰遍覆諸生如來。金剛正智菩薩經雲。名妙雲相佛。未見正文。若論跡者。僧叡師雲。功格十地道摸處。遠法師雲。名實道位。德備三忍。亦十地高人。楞伽經雲。龍樹住初勸喜地(已上)今曰。論其本則無正文。談其跡則無定判。叡遠高稱十地佛。經雲住初地。況遍覆妙雲非能寂乎。若言釋迦既示己他身。何佛非牟尼者。三論宗即稟跡佛道。莫言論本則是古佛也(第五本跡未定)述雲。問。經既雲初地人。何言十地。答。道安通釋雲。龍樹為欲令眾生入初地故。示現住初地。實是十地利見。既已至第九百年。乃入涅槃(已上)今曰。若實位十地者。應令眾生於十地。何只令入初地乎。又自住第十地。引物令入初地。有何防[?*隹]。何言令他入初地故。是初地人。既是古佛。隨入何地。何輒定判。又龍樹出世。或雲滅後五百三十年。若九百年入涅槃者。壽即可三百七十。或雲七百年出世。若爾壽唯可二百。或雲九百年出世。而雲九百年入滅。此乃即出即入。何間入龍宮。還至南天竺。誦出諸經。造制眾論。弘無相旨(第六師壽未定)述雲。龍樹依仙藥力。住世三百餘歲(已上)今曰。不服仙藥。可短命耶。古佛不服藥。不過三百乎。何甚可笑(第七師德未定)述曰。第九百年中有龍樹。門人提婆菩薩。詣龍樹所。求出家法。提婆鳴論鼓而推邪。萬人折耶鉾以歸伏。後還閑林。集當時語。以著百論二卷二十品。又造四百論。廣百論。百字論等。凡有百部。弘通正法。若論位地。未見明授。西域[言*巳]雲。彌勒曰提婆是賢劫之一佛也(已上)今曰。菩薩論師。良可尊歸。門徒豈可不見高祖地位明據乎。酌流尋源。是世俗之通典。何意學其道。不知何位乎。宛似噉甘露。不識何出。若玄奘不遊西域者。何由同賢劫之一佛。彼師龍樹古佛也。此資提婆他佛也。自稱釋氏。可妄語乎(第八氏系未定)述雲。至千一百年。清辨菩薩出世。弘龍猛學。傳有為無為。俗有真空。又護法菩薩。學無著宗。傳有為無為。真俗俱有。清辨請決。護法固辭。清辨入窟。待彌勒興。論師著掌珍論二卷。立二空量。遍破大小內外之執。建立真空之道理。又造中觀論。般若燈論等。弘通正法。又清辨弟子智光。住那羅陀寺。弘無相教。上來述天竺三論師(已上)今曰。三論所謂中論四卷。十二門論一卷。百論二卷也。龍樹有五部論。何意五中只取十二門論一卷耶。提婆有百部論。何意此中只用百論二卷耶。清]辨有掌珍等論。皆弘無相之道理。何意不為所學乎(第九宗名未定)述雲。若論漢地三論師資者。羅什因苻堅請。譯大品小品兩般若。法華經等。三論。成實論。智度論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門徒三千。入室菩提中。英傑八人。什法師以三論為心要也。宋代壽春僧道。即什門人。又宋大莊嚴寺曇濟道朗者。什法師門人竺道生之弟子也。齊河西道郎。梁止觀寺僧詮。陳興皇寺法朗。隋嘉祥寺吉藏。藏之弟子硯。愷。邃。三法師。繼踝傳宗。隨所學論。曰三論宗。若隨所宗。應言無相宗(已上)今曰。若言從所學。名三論宗者。其宗人有學習眾經諸論者。非三論師耶。又所學與所宗。為同為異。若同者。何故為二名乎。若異者。三論可不釋般若。彼法相師。判無相教。為第二時不了義。若三時判教。有道理者。三論是不了義宗。若三論立義。有大道者。三時乃虛妄之判。請彼兩家。早有勝負(第十可不未定) 述立諸宗祖有四害十失第五   次探眾家祖匠雲。夫以釋教遠布。釋迦大師之恩。群宗求流。龍樹大士之德(已上)今曰。立高祖章。不指釋尊。何以言大師之恩。定宗元文。獨叨龍樹。何故可稱大士之德(第一自害)探雲。何者佛洹泥後。六百年中。龍樹入海。誦華嚴等。還至閻浮。誦出華嚴。作大不思議論。釋華嚴經。覺賢翻譯。法藏為宗。明知龍樹是華嚴宗之祖匠(已上)今曰。什雲。五百三十年。經雲七百年。遠雲九百年。今雲六百年中。若五百餘出世。至六百年。入龍宮者。違摩耶經。既出華嚴經。亦弘華嚴旨。明是華嚴祖。何事前雲大弘無相旨。故此三論高祖乎(第二自害)探雲。無著天親依華嚴所明唯心。立以唯識。又無著造順中論二卷。釋龍樹八不偈。雲大師阿闍梨。又天親註釋聖天百論。又護法註釋聖天廣百論。若爾天親因龍樹所出華嚴。立唯識宗。以知龍樹亦是法相之祖也(已上)今曰。龍樹是法界之大師。稟餐佛教。誰不為師。而雲亦華嚴祖。亦法相祖。今偏雲三論祖者。非輕傳乎(第三自害)探雲。天台智者。依中論文。立宗四教。及智度論以為所依。當知龍樹亦是天台之本師(已上)今曰。龍樹即是付法中第十三師也。三論師以為第二師。甚當稟未釋迦說無相教。何但為吉藏等龍樹傳諸法門。豈只無相道乎。故論雲。空假中論。偏稱我師。事不盡理。還分諸宗(第四自害)探雲。真言宗人傳曰。我真言教。是大毘盧遮那所說。次金剛薩埵傳。次龍猛菩薩傳。次龍智菩薩傳。乃至金剛智三藏。不空。一行闍梨。慧果闍梨。次第相傳。龍樹是第三師(云云)若爾龍樹亦是真言祖師也。應言龍樹大士。是佛法之棟領。八宗之祖匠。四河異流。同出達池。四宗異趣。等起三論。龍樹群家之祖匠。七宗三論之支流。實顯在玆焉(已上)今曰。龍樹若八宗之祖者。獨稱我師者誤也(其一)七宗若三論之支流者。華嚴判根本之妄矣(其二)三論所宗。是即般若真空之教。自判枝末法輪。豈可以根本法輪。為枝末之支流乎(其三)四含小教在乳後而酪味。無相共乘隔生蘇而次居。何以成實。俱捨可三論之支流乎(其四)佛坐覺樹。初結菩薩別解脫戒。次隨有犯。制於雜戒。律宗不出於般若。故非三論之支流。安得言七宗三論之支流乎(其五)我天下有八宗。三論其一。何事可言七是我支流(其六)龍樹本極理智。跡傳顯祕。既開四門而勸物。通三藏以弘道。實斯有宗之先。空家之祖。亦空亦有之本祖。非空非有之元匠。既傳菩薩別曼荼羅藏。何以真言是三論之支流乎(其七)天台傳法。是諸宗之明鏡。以法華為宗骨。以智論為指南。以大經為扶疏。以大品為觀法。引諸經以增信。引眾論以助成。觀心為經。諸法為縷。織成部帙。不與他同。唯作佛慧。不煩規矩。是故嘉祥吉藏。構肉橋於足下。撲陽智周。盡依憑於紙上。依涅槃五味。則三論居熟蘇。用化法四教。則般若帶二權。既許天台是法華宗。醍醐豈可熟蘇支流。當知三論法味。未及醍醐(其八)四河不同。何非無熱池之恥乎。四宗各高。即是無明宗之妄貪(其九)四宗弘釋教。若三論師。學釋教者。可四宗之弟子耶。學我師道故。若不爾雖弘龍樹道。而四宗非三論之支流。元吞七宗。為己支流。何取從一出四河。譬於生蘇出無相乎。可言四水流殊。同歸大海。五家道殊。終歸龍樹(其十) 出天台道泛示教大概第六   次敘群家中雲。隋煬帝代。天台山國清]寺。有智者禪師。宗法華經。業經華三昧。智者師之弟子。灌頂法師。受師[言*巳]。法華玄疏雲。   一切眾生皆成佛(一)智法身佛自性常住(二)一乘真實三乘方便(三)此等義門。與三論家同。與法相宗全異。由是玄奘已後。諸法相師相諍。若爾大唐太宗文皇代貞觀年中。此法相天台諍論始起(已上)今曰。分家之日。各隨所學。何故立義之違同。於天台皆成之大道。常住之明理。是即嘉祥之所承。故似小同。其一實之法印。非執三者之所及。法相宗既以開三之一常。為三中之一。未見法華之異諸教。故有智天台師。不與彼諍也。又貞觀以前。有迷法華者。舌爛口中。謗論不止。玄及疏中非庸是也。何言太宗代兩宗諍始乎。經雲。此經佛在世猶多怨嫉。況滅度後。敘雲。此天台宗。但以出隋朝。於天竺國無有。此宗但法華經以為宗源。亦無有天竺論師而造宗論者也(已上)今曰。然也。法華為正業。諸經為傍道。十方三世。一代釋迦。同以法華。為究竟說。然則世世天竺常有法華。何言天竺無此宗乎。當知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宗。言無天竺法華宗者。甚足可笑。愚筆尚可有小不許據。雲何恪甚著輕薄詞。天台所作。唯佛智慧。諸宗所學。並菩薩智。故真空宗。淨名為始。智光為終。此乃滅後三百十年。馬鳴始出。五百三十年。龍樹方出。九百年中。提婆出世。千一百年清]辨乃出(護法同時)為治有病。造於空論。為破空病。乃造有論。破空破有所詮。即是離邊之中道。何曰則提婆百論。為破邪見。故雲勝外道徒集當時語。清]辨掌珍。立二空量。破內外執。智光即弘破執之道。況壽春僧道。曇濟。道朗。僧詮法師。吉藏。碩。愷。邃法師等。繼踝傳弘破執之道豈如乎。天台大師。靈山親聽。大蘇自達。略如上出(云云)以大師四教。配望於諸宗。華嚴圓滿。尚兼別教。故法相智周師。造戒經疏雲。依天台大師。結成別圓二教(云云)當知華嚴宗。弘天台之二教也。成實是見空得道宗。俱捨即見有得道之家。此之兩宗。只傳天台小乘三藏教也。深密被一切乘。瑜伽兼明小乘。且約三乘。有異有共。雖曰會二歸一。而令歸婆娑菩薩。雖曰弘一乘。猶執三乘之道。雖聞皆成。恆守永滅之株。然則存小教。即弘天台藏通二教。信歷劫。是弘天台之別教。用華嚴唯心。則傳圓教之一分。不信三外一。則不得圓教之全分也。三論宗。若依法相判。則傳第二時之不了義。若依天台。則與而論之。弘天台四教。故中論偈雲。因緣所生法。即三藏也。我說即是空。即通教也。亦名為假名。即別教也。亦名中道義。即圓教也。奪而論之。弘天台之通別二教。亦弘圓教之一分。謂共般若。通於三乘。不共般若。獨菩薩法也。並是食乳酪而成著。服二蘇以為極。飲醍醐者。還與酪味得大寶士。更返貪裡。可謂學問無智慧矣。是故天台異三論師。莫言與三論家同。次述天台師資相承雲。天台相承。但在震旦。於天竺國。未聞其師。亦無有四依菩薩。而造彼宗論者無。彼宗人誣□曰。天親菩薩所造法華論一卷。此吾宗論也。此必不然。彼菩薩是無著弟子。法相宗祖師也。天親論若其家論者。智者禪師。頂法師等。專用彼論。應釋法華。何不爾耶(已上)今曰。此之一段。全是妄語。彼說法華經之釋迦。非出中天竺乎(其一)釋教遠流。皆四依力。何宗不從。又造法華論之天親。非四依菩薩乎(其二)於法華經。無有天竺法華。震旦法華。何意可雲天竺無師。但以法華為宗(其三)天台宗全依論釋經。但一兩處。非論主意者。只譯者之咎也。未見他宗。擅散妄語。興道之士。豈可爾哉(其四)又天台師。推檢道理。立以四教判。攝佛教。取意言之。俱捨婆娑等。即小乘三藏之教。智度論。三論等。即大乘通教之論。瑜伽並十支。即被兩教二乘。三教菩薩之三乘論。法華論即一乘圓教之妙論。今法華曰。會三教教理行果。令歸一乘之四法。可謂諸論師皆天台所攝也。述曰。若於震旦。隋煬帝代。天台山國清]寺。有一法師。厥名智者。亦名智顗。亦名光道。亦名王道。事南嶽思禪師。以學禪定。修法華三昧。弘通法華經。智者師之弟子灌頂。承稟禪師。著法華玄論(蓋是未見玄義誤雲論也)十卷。法華文句十卷。摩訶止觀十卷。廣釋法華。頂法師之次智威。次慧威。次玄朗。次湛然。次智度也。湛然法師。稟學彼宗。集[言*巳]釋籤十卷。文句[言*巳]十卷。止觀弘決十卷。弘而彼宗。及於唐朝。道邃等。並傳彼宗。天台相承。略如是。彼宗人口傳。多述漢地相承師資。但此漢地事而已。未見印度相承。不足為龜鏡焉(已上)今曰。大師名德。不可思議。法座之下。請益如林。是故嘉祥大德。負大師之日。自伏而雲。日出星收。見巧知拙。禪定之力。不可得歎。又嘉祥屈請大師書雲。嘉祥寺吉藏。稽首和南。乃至雲。南嶽叡聖。天台明哲。昔三業住持。今二尊紹係。豈止灑甘露於震旦。亦當振法鼓於天竺。生知妙悟。魏晉以來。典籍風謠。實無連類。謹共禪眾一百餘僧。奉請智者大師。演暢法華一部。伏願開佛知見。曜此重昏。示真實道。朗玆玄夜。吉藏仰謝前達。俯愧詢求。競懼謹請。大隋開皇十七年八月二十一日(已上)歸伏之後。造法華統略。述自常義竟雲。更有異聞乃領釋天台本跡之十妙。何故不足為龜鏡哉。不空三藏門人含光。光與三藏。親遊天竺。彼有僧曰。大唐有天台教跡。最堪簡邪正。曉偏圓。可能釋之。將來此土耶。豈非中國失法。求之四維。而此方少有識者。如魯人耳。故原德向道者。莫不仰之(云云)是為振法鼓於天竺。豈非為龜鏡乎。華嚴宗元曉師雲。此土四宗。猶以螺酌海。成實五時。如用管闚天。天台智者。禪慧俱通。凡聖[?*隹]測。法藏大德雲。如思禪師。智者禪師。靈山聽法。憶在於今。李通玄雲。思智二德。位已昇堂。悟靈山於即夕。法眼逾明。登果位於今辰。豈只漢地事而已乎。南山道宣律師。歎大師雲。入法華三昧。證陀羅尼。照了法華。若高耀之臨幽谷。說摩訶衍。似長風之遊大虛。文字之師。千群萬眾。尋彼妙辨。無能窮者。義同指月。不滯筌蹄。理會無生。宗歸一極者也。然則三論師。千群萬眾。誰敢測量天台之妙智。況諍論筆主。標愚度於四海。結謗罪於三途。謗人謗法。良在於此。劫盡更生。足以可悲。又佛說法華時。無相承者耶。佛摩無量菩薩頂。三反付屬。若無相承。何言如佛敕當具奉行。述曰。然彼天台宗。以龍樹所造中論。智度論。為所依論。以立四教。可謂三論之支流。所言天台宗者。從祖師住所。以為宗名。若隨所學教。應稱法華宗(已上)今曰。若言龍樹論為所依故。天台是三論之支流者。習釋迦法華故。可三論即天台之支流。又嘉祥大德。接首座下。自稱肉橋。稟道天台。仰號大師。況求借義[言*巳]。尋開淺深。乃體解心醉。投足天台。餐稟法華。至後可出。可謂三論甲祖。是天台乙弟。西方風俗。稱名為尊。此方風俗。避名為敬。故以所居。而顯其人。故曰天台宗。不同於彼無相宗。依書七卷。名三論宗。若讀提婆百論者。可名百論宗哉。若學第二教故。依深密經可名諸諍論安足所處宗。亦可名有上有容宗。又章安大師。親稟師講。[言*巳]法華玄義。文句。止觀。各十軸。玄義則五重玄門攝義無盡。文句則本跡二門釋經無比。止觀亦觀十境而照理。運十乘以成行。籤[言*巳]弘決各有十卷。毘陵大師之所[言*巳]。圓教法門之林澤。並盡法華之高妙。定妙部之起盡。擇出諸佛之極說。判行佛道之元終。甘露之門在此。大車所到可期。其文匠揚筆則逃雲。空中無字義。將追則避雲。二諦俱空依權立不成。則謂定性永滅。依實立皆成。則[?*隹]之以權文。此執不止。何近佛慧。述雲。天台宗雲。報佛說法(一)法華一部。初段經淺。後段經深(二)華嚴經淺法華經深(三)前三車方便後車真實(四)四教八教攝一代教(五)上五條義。三論不許(已上)今曰。報佛說法。有何等妨。經雲。我淨土不毀。論釋雲。報佛如來真實之淨土。第一義諦之所攝。此經一部。會通四土。謂湧出菩薩。下方空中住。從地出已。亦詣虛空。彼此虛空。俱表寂光土。移天人置於他方土。詣諸寶樹師子座。唯有諸佛及諸菩薩。表方便有餘土。通為一佛國土。諸佛滿中表實報無障礙土。未變之前是同居穢土。三變土田即同居淨土。故論雲。化佛非化佛法佛報佛皆為大事(云云)三論不許佛經為當不許聖論。毘陵大師曰。嘉祥釋經義不深奧。蓋在此矣(其一)三論師不見本跡二門。況知跡經因正果傍。本門果正因傍。況知跡一乘與華嚴。方等。般若中一乘。一分是同。本門一乘。永異諸經。既暗輕重。何識不許(其二)大乘融通無過。華嚴是圓滿教。誰以為淺。但別圓二門。何智不照。法華中指華嚴會雲。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則皆信受。入如來慧。兼純雖別圓猶同。始今雖殊。佛慧不異。但華嚴說一普賢境重重無盡。此經則大千微塵菩薩皆具普賢道。是故彼經不淺。此經彌深(其三)三車為方便。一大為真實。則□五佛之初後合三周之引與法說週五佛章皆雲種種因緣。即三乘也。為佛乘故。即後一也。三乘舉昔。一大明今。譬說即三車在昔。大車喻今。因緣周。化城語昔。寶所明今。論讀淺疏者。乍瞻明經文。執三權失一實。甚□愍乎(其四)藏通別圓。是化法之四教。頓漸不定祕密。即化儀之四教。是為八教。是判一代。不同彼宗三種法輪。彼宗雲。華嚴為根本法輪。阿含以下為枝末法輪。法華為攝末歸本法輪。毘陵大師曰。三種法輪殊乖承稟。大師稱為頓乳。其以根本為名。大師以三味為枝條。其亦以醍醐為歸本。問凡言根本者。能生之謂。能生始成。後攝歸本。本卻非始。二言相乖。枝本不立。攝亦無當。況根本兩分。攝歸方一。一為根本。二則名枝。是則根本本來是枝。須會初而從於後。故開華嚴枝別。以入法華本圓。況華嚴別圓。俱成近跡。根義復壞。法華本成。又言三味是枝末者。鹿苑可爾。二蘇如何。若二蘇圓別是枝。華嚴豈可成本。若爾乃成會本歸本。或即會枝歸枝。若法華不開華嚴。則令二本永異。何得名為會末歸本。況法華部內。無入華嚴之文。但有入佛知見。況涅槃終極。五味明文。本師所歸。舊章須改若依舊立。師資不成。伏膺之說靡施。頂戴之言奚寄(已上)不許之恥。悉在三論(其五)述雲。天台師雲。三車無體。大白牛車但是真實(一)一乘真實三乘方便(二)無性有情。定性二乘皆成佛(三)報佛常住不變(四)華嚴淺法華深(五)四教攝教(六)是等義途。法相不許(已上)今曰。羊鹿二車。以盡無生二智為體。第三牛車。以歷別種智為體。誰言無體。只筆主誤可謂三車有名無實。論雲。彼三乘者。唯有名字言說章句。非有實義故大白牛車。有名有實。實相妙理。為大車。無漏慧為白牛。其三外之一。唯執者不許故。文雲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我成佛時。隨在何地。引之令住於此法中。具如詳贊[言*巳](其三)二經淺深。略如前辨。若佛慧名法華經者。華嚴所明如來慧。亦名法華。故經雲。雲雷音王佛。於菩提樹下。說法華經。即其義也。以是義門。無有淺深。但華嚴未開。法華已開。彼跡中本。此開跡顯本。彼法具人不具。此人法具足。彼部頓。此教頓。法華雲。如來一切所有之法。一切自在神力。一切祕要之藏。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淺深在自。智人思之(其三)約權不成。依實皆成。此不改之法式。具如秀句(云云)如來無常誡曰舌落。四教之包攝非有宗之及。若強共論。恐失其道(其四五六)述雲。天台師雲。華嚴淺法華深(一)先三後一。合立四車(二)是等義途。華嚴不許(已上)今曰。兩部淺深。略如前明。若不許先三後一者。此乃不許釋迦佛也。經中歎三車之文在前。歎大白牛車居後。故末文雲。初說三車。然後與大車。初後之言。金口所結。誰凡遇愚輩。不許之乎。述雲。華嚴俱時四車(一)華嚴深法華淺(二)是等義天台不許(已上)今曰。華嚴經明有四乘相之文。實是同時四乘。彼經中都無四車之文。人見法華車喻。以彼四乘。名為四車。故違負師建立四車多依法華(云云)但不同今經四車故故不許。二經十異。具如後出(云云)佛慧同故。或許之。本跡異故。今不許。不知之人。 出真言道略示大綱第七   述雲。真言宗者。近代所傳。未詳宗祖。所宗是念誦法(已上)今曰。如來真如不妄之言。故名真言。胎藏金剛二曼荼羅界。攝一切諸佛法。大日如來。一切如來。異口同音。轉妙法輪。金剛界輪。教令輪。調伏法輪。義成就輪。如是四輪。從毘盧遮那心出。一一輪皆有三十七聖者。大悲願力。於雜染佛剎。於淨妙世界界。隱顯利樂。度諸眾生。師資相付。其來久矣。以自不知。何言無祖。不可言近代所傳。可雲近代所聽。上來諫抑三論宗之漫語既訖。 列三論宗師祖甚小第八   三論宗高祖者。佛世之文殊淨名。滅後三百五十年之馬鳴。五百三十年之龍樹。九百年之聖天。千一百年清]辨。辨弟子智光(已上七天竺人)姚秦羅什(未定)什之弟子壽春僧道。道弟子曇濟。濟之弟子道朗。朗之弟子僧詮。法朗。朗之弟子吉藏。藏之弟子碩。愷。邃三師(已上十一振旦分)何意不出日本祖乎。 述華嚴宗之為道第九   述華嚴宗祖雲。第一龍樹菩薩。起自于闐。何者僧曇法師。從天竺齎來龍樹傳雲。華嚴經凡有三本。大本。中本。下本。如常說(云云)二本在龍宮。龍樹唯誦下本十萬偈三十六品。還出南天。傳於閻浮(已上)法相師雲。無著踴出漻也。無著造順中論。往往雲龍樹是我阿闍梨。明知。龍樹華嚴法相之祖師也。滅後六百年。馬鳴菩薩出世。造起信論一卷。釋華嚴等。又七百年中。堅慧菩薩出世。作法界無差別論一卷。寶性論四卷。釋華嚴等(上三菩薩天竺祖)晉代沙門覺賢。義熙年中。譯華嚴前分三萬六千偈。又唐證聖年中。三藏喜覺。益九千頌。總翻四萬五千。合成八十卷。覺賢譯已。漢地法匠。競各傳通。所謂法業。智炬。慧光。僧範。曇衍。靈裕。慧藏。慧覺。法敏。道英。智嚴等。各著義疏。繼裸相傳。大周大後代。高僧法藏。撰五教三卷。旨歸一卷。綱目一卷。探玄[言*巳]等。建立其宗。從所學經。名華嚴宗(已上)今案傳[言*巳]雲。彼經遮那身雲。在華藏界。於海印定。與普賢海會。為大菩薩所說也。一言一義。一品一會。皆遍十方。非翰墨[言*巳]。文殊普賢。親承具教。天親龍樹。僅睹遺筌。其翻譯則覺賢。日照。喜覺。此三三藏。合成一部。沙門支讖。訶支。法護。佛念。吉迦。羅什。覺明。玄奘。法祖。聖賢。法賢。智德。曇無讖。雲般若。希法。清]士支謙。道真。此十七人。別譯一品。隨時流行。其論釋則大不思議論十萬頌。十住毘婆娑論十卷。十住論十卷(已上龍樹釋十地品)十地論十二卷(天親菩薩釋十地品)又天親菩薩。造華嚴論。未得具本。又無著菩薩。往兜率。彌勒教以華嚴經。金剛軍菩薩。造十地釋論。堅慧菩薩。亦造略釋。又瑜伽菩薩。地中廣寫十地品文。以此經賢聖位分最廣。既為諸部之龜鏡。北齊王子造華嚴論六百卷。沙門靈辨造華嚴論百卷。其講者則法華旨歸兩卷。智炬疏十卷。慧光疏四卷。立頓漸圓三教以判群典。以華嚴為圓教自其始也。僧範法師疏五卷。曇衍法師疏七卷。靈裕法師疏。及旨歸合九卷。慧覺法師著疏。卷數不明。法敏法師疏七卷。靈辨法師疏十二卷。抄十卷。章三卷。智嚴法師義疏二十餘卷。又北臺意法師有疏。不知幾卷。攝山曇尊法師疏七卷。大興善寺洪*尊法師疏七卷。禪定道場曇遷法師。撰明[?*隹]品疏。淨影寺慧遠法師疏七卷。至相寺智嚴法師疏十一卷。普光寺光法師疏十卷。上來疏百餘卷。論七百餘卷。盛弘華嚴。遠利大機。然華嚴教之為體也。展生無盡。卷攝無礙遍法界而同時合十方以一如但累代之釋。不過菩薩之行位。往往論之。豈越別圓之兩道。若依十地論是第二七日之頓說。若依法華經即三七日之法輪。但恨法相師降為第三時。義燈中避此恨雲。華嚴第二七日世尊既說。可對漸悟在般若後。方始演說。判屬第三。此即二義。一約前後。二約義類。前後即生空法空之前後。義類則望不定經。一切大乘。為第三時(已上)今曰。法華之前大乘。何經不說二空。般若之中。既明二空。可分為初時三時耶。華嚴大教。非二乘分。何望不定。為第三時。 述法相宗枝葉狹疏第十   次述法相祖雲。彌勒菩薩。親受佛旨。滅後九百年間。北天竺富婁沙富羅國國師婆羅門有三子。長名無著。次子名天親。最少名毘鄰持跋婆。此之兒也。其無著菩薩。請彌勒於阿踰闍國。令說十七地論。天親師於無著亦學大乘。作三十行頌。說唯識論。千一百年。南天竺境。達羅毘荼國。建至城。帝王之子。護法菩薩。造三十頌釋。凡有十卷。又親勝·火辨·德慧·安慧·[?*隹]陀·淨月·勝友·勝子·智月。各作十卷註釋。並護法師凡百卷也。玄奘弟子基法師。雜糅十師論。以為十卷。名成唯識。護法弟子戒賢論師。住那羅陀寺。弘有相教(已上)今曰。三時教中。第二無相。何言唯弘有相教乎。義燈。國師婆羅門有三子。同名婆藪盤豆。此雲天親。今即筏蘇畔度。此雲世親。雖同一名。復立別號第三天親。多部出家。得羅漢果。別名比鄰持跋婆。長兄亦多部出家。後往都率天。聞大乘空義。思惟得大悟。因之名無著(已上)今曰。大乘空義。承於彌勒。何言弘有相教乎。後述漢地師資雲。太宗文皇代。玄奘三藏。貞觀三年。往於西域。十九年正月還來。所翻唯識。瑜伽。顯揚等論。並大般若等經。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門人三千。入室四人。謂昉。生。光。基也。依護法宗。傳有相教。基之弟子慧沼。沼之弟子智周也。安立法相。因為宗名。隨所學論。應稱唯識宗(已上)今曰。法相承殆高三論。以受佛旨。為元祖故也。彼無智著天親。元出於小乘。瑜伽廣論通於三乘。十師百卷釋瑜伽。及喻識一部。既是糅論。五天竺而不傳。玄鑒得之度漢十支論各通三乘教故。義燈。問曰。若據漸入。此等諸教是第三時教。第三時教。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今此一論。正被何乘。若為三乘。如何破彼。若唯被大。非第三時。答破我之文。通入三乘。破二乘處。令唯入大。又破彼執。不破彼乘。故通為三。乃至雲。今此論解深密等。上下文中。可通被三(燈文)今曰。菩薩有何我執。而破我之文通入三乘耶。執我尚病。豈執我為菩薩乎(其一)唯識論中。何處文令二乘迴小心入大耶。若有文者。請幸示之。若無文者。何者破二乘處令入大乎(其二)佛以方便。說諸乘法。聞此為極。名之為執。破其執即破其乘。何言破執不破乘乎。若不破乘。何入大乎(其三)既雲通三乘。可謂權典焉。深密經雲。一向趣寂。終不成佛。釋經之論。何令入大。然則法相宗祖匠者。滅後九百年之無著·天親。無著所請之彌勒。千一百年之十論師(已上十二天竺師)玄奘三藏。藏之門人三千。三千中入室四人。所謂大乘昉。大乘生。大乘光。大乘基。基之弟子慧沼。沼之弟子智周。又有多門徒。何意不出乎。又何事無日本付法乎。行[言*巳]等雲。玄奘至摩揭國。參戒賢論師。膝行時步。頭面禮足。學瑜伽論。彼正法藏。為此法師。講瑜伽論。順正理論顯揚。對法等論。因明。聲明。准量等論。中百等論。聽法餘暇。兼學梵書。有百萬頌。此雲聲明[言*巳]論。法師皆盡其妙旨(已上)然多遊三乘之法門。未諫一圓之妙境。故望禪觀於小林。嘆行年於六十。陳棲影片石奏觀法實相。其遊方之靈應。則夢立須彌之頂(其一)翁□胡馬之赤(其二)遇軍生怖。空曰勿怖(其三)失道誦經。妖鬼奔滅(其四)渴乏臥砂。觀音致涼(其五)神勸馬掣到池取水(其六)是神掘藏得金與珠(其七)入龍窟而見佛光影(其八)念慈氏而免賊耶祭(其九)攀菩提樹。臨跋提河。詣無厭寺。拜正法藏(其十)況達池四河佛齒澡佛帚仙齒石像。瑜像。佛髮。頂骨。髏骨。眼晴。佛牙三階皆見盡拜。可謂神異大聖人矣。悉竭眾論旨。多積梵本經。白馬負之洲地玉函振而滿國。奇哉何意。戒賢論師呵曰。彌離車人謂邊域無所知見也。得次唐國諸師。不受新譯。何者唐朝翻經。講論沙門靈潤。造破新論章一卷。辨新瑜伽等與舊經論違。略出十四義。第一眾生界內。立有一分無佛性眾生。第二二乘之人。入無餘涅槃。永不入大。乃至第十唯識有三分。或言有四分。具如章文(云云)法寶師亦見三藏所譯經論。多乖道理即造一乘佛性究竟論六卷。涅槃疏十五卷以破玄奘之新義。又義榮師撰新舊諍二十卷。以破彼義。又基法孫。智周。造攝釋以多破祖義。遂依天台。以五重玄門。六即圓位。別圓二教。釋梵網經。有疏五卷。蓋是彼□負報佛無常之文。其人傳一分不成之義故大唐大安國寺沙門獻誠涅槃玄談第一雲。羅什上資竺道生。雖未見涅槃大部。懸說眾生悉有佛性。其時智勝。依六卷泥洹經。說闡提不作佛性。雖無文常勝。智雖有證被屈。諸德瞋生奏之擯出。五十名僧。從生入山。後得涅槃廣部。眾共披尋。乃見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方歎生公之妙解。即以表陳。請生霞遠。生敘義疏五十餘紙。解盤根[?*隹]解之文。都邑五千餘人之集具如玄談(云云)天親佛性論。破小乘執品雲。佛為小乘人。說有一分不般涅槃法者。若依道理。一切眾生。皆悉本有清]淨佛性。若永不得般涅槃者。無有是處。玄奘廣傳天親之教。豈遂立永無永滅乎。蓋是歟。若無破立。安弘其道。其入室基。生知玄悟。時無等倫。師愛帝尊物所仰止。贊讚揚正教卷帙有數。但至玄贊猶付三乘不見部門二十四處開三顯一。而雲方便品說三乘。譬喻品有三車。藥草品雲三草二木生長不同。嚴王品未得小初果。蓋應無遍吉之誓護故也。高僧行業[言*巳]雲。釋道邃。從師學道。二十四進具。秦地學戒。思學大乘。遂寫慈恩法華疏。夢見一僧。語言。何不聽於天台圓頓旨。明日陳眾。眾曰。既有其夢。豈無其徵承常洲妙樂寺湛然闍梨。盛弘此教。乃捨所寫。振錫南行。到揚州法雲寺欲住。旬日又夢。一僧曰。妙樂講經欲至方便品。今可早往。因乃馳赴。果如其夢。集業五年。以燭繼晝。麟角業成。卻入天台。居山九年。講法華等([言*巳]文)此良由以永滅之權論。釋開會之實經。妙音普賢。不令其人聞彼疏者也。法相新學。善思念之。上來領知。筆主所述。群家祖綱既訖於右。 依佛說次第定八宗之為道第十一   揚己貶他。未弘道之謂。今依佛說。定諸宗源。若依佛說次第者。第一華嚴宗(依第二七日所說華嚴故)第二成實宗。第三俱捨小宗(依阿含小經見空見有為兩宗故)第四法相宗(依方等部經論建立三乘道故)第五三論宗(依般若經建立無相道故)第六律宗(依大小乘經建立律儀故)第七真言宗(依祕密教立菩薩曼荼羅藏故)第八法華宗(依法華經開會諸宗令歸一實故)初定華嚴宗者。根本大宗。莫大此家。所依經在佛說之最首。所學論即大士之圓談。疏釋即十五名德。開百軸之義門。靈應亦二十四清]士。顯經力之[?*隹]思。除法華外。誰得比肩。謹案無量義經雲。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摩訶般若華嚴海空。宣說菩薩歷劫修行(經文)大唐傳雲。方等十二部經。法相宗所依經也。摩訶般若者。三論宗所依經也。華嚴海空者。即華嚴宗所依經也(且置二宗)彼筆主。以佛滅後六百年中龍樹。為華嚴宗元祖。其立宗者。何意不指十盧捨那為宗元乎。當知十方主伴。同時具足。圓滿教主。定為宗祖。然華嚴下本之經。同本異譯。其員臣多。但說住上地上。因分之法。未說知來內證果分。是故天親十地論雲。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者。即其意也。龍樹造論。具如上出。但中論者。大無畏之一品也。夫中。百。十二門。七卷論者。龍樹提婆二菩薩所造。佛滅度後。為破有見。採集空義。是故最勝子菩薩雲。佛涅槃後。魔事紛起。部執競興。多著有見。龍猛菩薩。證極喜地。採集大乘無相空教。造中論等。究暢真要。除彼有見。聖提婆等。諸大論師。造百論等。弘闡大義。由是眾生。復著空見(論文)明知。是諸論但說因分之空。歷劫之行。未說果分之空。大真之道。上下二本。隱而不出。當知因分尚未盡。況其果分乎。又大唐智人云。華嚴五教者。影響天台四教義。傳第五雲。普禮法一十五拜。右天台山智顗禪師所撰。首皆稱普禮。末皆稱捨那。其間具列寂滅道場等。七處八會之名。今江表盛行。不復繁敘。顗仍判華嚴。為圓滿頓教。又雲。華嚴三昧觀一卷。右於上十門。亦各以十義。辨其所要。務令修成。普賢願行。結金剛種。作菩提因。當來得□華嚴海會。用天台法華三昧。願行諸修行者。足為心鏡(已上)說行共以天台師為鏡也。清]淨法界。不可思議。理智體用。是大方廣。果稱大方廣。因名佛。華嚴法界圓融無礙大宗。蓋在此矣。彼宗人曰。昔解脫禪師。居於五臺西南之佛光山。常誦法華。又讀華嚴。再三逢文殊。重聞佛說偈。足不出寺五十年。學成禪業八百人希風景漸波瀾復過乎數倍矣。即傳雲。余每尋傳[言*巳]。多見古人。雖衡岳慧思。十信顯其高位。台山智者。五品標其盛烈。至於獎訓門人。使成其羽翼者未。有如斯之眾也(已上)何以得言天台師獨為諸家之明鏡乎。今言餘者。法藏自稱。末世凡位測人[?*隹]乎。南嶽則普賢摩頂。肉髻忽生。一見光道。鷲峰即境。故文雲。南嶽德行。不可思議。天台則遍吉授經。總持俄現。不臨講肆。佛乘自悟。早將入銅輪。領眾居五品。   次成實宗者。羅什造其論。何故筆主。不雲羅什是小宗之祖乎。論雲。我今欲說三藏中實義。與俱捨宗此二隨機之小教。法華雲。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指華嚴會)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指四阿含會即成實俱捨宗)又雲。又不親近貪著小乘三藏學者。彼小乘人多執有法道傳淺近心有邪見故。雲一乘行者。勿親近之。但隨機導物。莫大權說。故二萬燈明。初說諦緣度。後演法華經。一代釋迦。先施三乘教。今法華會。會眾善之小行歸廣大之一乘。故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實是漸誘之教綱。非出世之本懷。   次定法相宗者。其法相之為道也。唯識道理。則華嚴為其明據。三乘差別。則深密明其開脈。十七地論。傳無厭之口決。十大論師。弘大聖之真筌。法綱深細。莫大此宗。津梁之高。只在此矣。筆主只以滅後九百年無著菩薩。而為元祖。案付法藏。唯天親一當第二十師。佛言次說方等十二部經。可謂以佛為元祖。貶取第二十。是即筆主所失也。所依經則深密。淨名。楞伽等。明三乘之經也。所依論亦俱捨。婆娑。瑜伽。並十支論也。何以得知。行[言*巳]等雲。玄奘三藏。未往天竺。初聞涅槃經於景法師。其時生年十三。未解經旨。次聞攝論。毘曇。迦旃延論。後至天竺。逢小乘師。學婆娑。俱捨。正理。因明理門論等。逢戒賢論師。學瑜伽論。此之諸論。或一向明小乘。或通明三乘。彼瑜伽論。兼明小教。是故朋友三藏雲。遇戒賢論師。聽學瑜伽。戒賢師雲。此論兼明小教。更可學小論(出開元錄錄中委曲)明知瑜伽是三乘通論。信瑜伽者。莫若無著。得無著者。莫若天親。戒賢論師。亦傳無著宗。無著元習小教。後彌勒彌勒隨機說三乘論(十七地中有三乘地)傳雲。無著往都率天。彌勒教以華嚴。何故不傳圓頓之旨。遠流三乘之道。何者天親所造百法論陳名數。五蘊論只釋名義無著所造顯揚論。只總顯三乘義。無著所造天親無性釋攝大乘論只廣三乘義。無著所造。覺師子釋。安慧糅雜集。只分別名數。天親所造辨中邊論只令離解見。天親所造二十唯識只摧破邪山。護法等造三十唯識通被三乘。天親所造大莊嚴論只嚴體義。慈氏所造分別瑜伽攝散歸觀(已上十支)其因明論非十支。員理門論只建正摧邪。並皆建立三乘之正道。權破二道之偏執。十方三世諸佛道同。初說三乘。後說一乘。誰有智者。誹三乘法。何無智者。不受一乘。學三乘者。勿執三權。學法華者。當教一實。   次定三論宗者。其無相宗之為法也。經依真空之佛母。論即古佛之慧談。名稱般若。真俗兼照義。詺無相物我俱空。空學者洗心之清泉。豈有復過於茲哉。但佛於般若後。舉所生無量。標能生一法雲。四十餘年未顯真實。既雲依般若明。以牟尼為其高祖。何以唯指馬鳴菩薩為元祖乎。釋迦之法。遙唯付囑滅後三百五十年之馬鳴耶。何意不指馬鳴以前祖乎。馬鳴付毘羅。羅付龍樹。何故唯馬鳴龍樹。不取龍樹之先師耶。明知。是筆生迷已之高祖。拾法界師耳。龍樹內照中道理。外造破有論。故成諸宗之師。何則於華嚴宗。是出經造論之高祖。於三論宗。為立空破有之本師。法相宗為唯心唯識之元祖。真言宗作弘持祕法之尊祖。小乘宗成療病增慧之藥祖。天台宗為即是中道之曾祖。共應尊重弘其高祖。豈可狂雲三論支流乎。又漢地師中。羅什為我師。此亦不可爾。三藏之意。元無偏黨。七十四部。豈唯空教。般若中一是因分一乘。三論可傳因分之宗。何堪傳果分法華乎。又玄奘譯大般若經。爾乃無相宗。可相弟子。又三論宗。正是天台弟子。故高僧傳第十九雲。灌頂晚出稱心精舍。開講法華。跨朗以籠基。超於雲中方集奔隨負篋此誦。有吉藏法師。興皇入室。嘉祥結肆。獨擅浙東。聞稱心道勝。意之未許。求借義[言*巳]。尋開淺深。乃知體解心醉有所從矣。因廢講散眾。投足天台。餐稟法華。發誓弘演(已上)法將既爾。何後人為。無量義經佛言方等般若華嚴宣說菩薩歷劫修行。是時五宗落於未開也(除華嚴真言天台)又言四十餘年未顯真實。爾時諸家落乎權宗(除真言天台)法華經雲。三乘方便。乃法相宗。非顯實宗。以天台本跡義。□於八宗道。彼七宗則弘跡中淺深之法。法華一宗傳本跡權實之道。究而言之。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昔惠眺法師。聞哲公在龍泉講三論。心生不忍曰。三論明空。講者著空。言訖舌出三尺。鼻眼兩耳。並皆流血。七日不語。律師聞之曰。一言毀經。罪過五逆。可信大乘。方得免耳。乃令懺悔。舌還收入。常習大乘講華嚴經。用陳懺謝。坐禪松林。見有三人形服都雅。受菩薩戒。受訖白曰。禪師大利根。若不改心信大乘者。千佛出世。猶在地獄(云云)何事落三家於權宗耶。答彼眺公小出家。以小乘為業。馳譽江漢。既執小毀大。故罪過五逆。今天台宗。建立四教。大小但弘。心無偏黨。凡有小乘勿毀三論。三論非但明空義。亦廣明中道之理。天台大師。於瓦官寺。八年講智論。兼依中觀論。安立四教義。今翻筆主之偏執。且引勝子之破詞耳。若毀佛母。何名佛子。然法相祖。指般若教。為不了義。豈經既不了。論還了義乎。況返法華入實之菩薩。歸婆沙未開之大乎。為福在執三之家。為咎在立實之宗。更不俟言。智人思之。   次律儀宗。必可弘持。佛法之蓄良由戒律。但大小乘。隨可學耳。   次定天台宗者。法華圓宗。師資相承。五味指南。四教法師。略如前述。夫法華經之為其體也。於一代教。為能生之一法。於五種姓。為更生之妙藥。華嚴之所除。皆令入佛慧。淨名之敗種。悉令期蓮臺。瑜伽趣寂。聞皆成之梵響。唯識滅種。蒙再生之奇。論諸宗學者。明察權實。豈各執隨宜之異說。空失究竟之一實哉。但華嚴一圓。不異跡門一。彼廣此略。有識知之。華嚴部內。不出四十二位。依正自在。近善知識。今經明位。如四華開示悟入。知識在觀音。藥王。嚴王。依正在分別功德。寶塔。神力。況十方之言。何所不攝。實相之理。何事不收。開會十方重重。無華嚴之普別二道。令歸咎竟圓妙。至法華之無二一實。況方等深密。對三之一。諸部般若。帶二之一。皆改相待之名。同歸絕待之妙。經雲。此法華經。深固幽遠。無人能到。所宗兼別而不及。故於華嚴人。是經深也。所習淺近。而不[?*隹]。故於小宗人。此經固矣。法之行相在自顯然。故於三乘宗。法華幽焉。沈空破有中道安在。故於無相宗法華遠也。故佛判曰。深固幽遠。義疏講而不深奧。玄贊釋而多詭雜。可謂無人能到。講釋法華。累代繼踝。無如天台之妙解哉。我有如是圓妙之乘。諸宗皆吾子。愛之無偏黨。以等心與之。不宜差別也。問。法華之與諸經異相雲何。答有二意。一別對諸經而明異。二通約當部以明異。問。對諸經明異如何。當部亦爾。答。除阿含外。皆大乘經。且與華嚴有十異。依化緣生熟。令顯晦暫別佛慧不殊。幸勿見嗔。一者始今異。謂彼始見佛身。少入佛慧。此於王城。開佛智見。皆入佛慧。二者開合異。謂彼經望小且名不開。猶兼別故名不合。此為於彼不入。更開於小三味調之。今經方合。開不遍故。逗機未足。合不周故。猶在權跡。三者橫豎異。彼約入法界經三十二位。是豎廣也。不用方便。即橫略也。此遍歷五味。處處得入。即豎廣。本跡二門無不入實。二豎廣。又放光橫敘他土菩薩行。答問豎敘過去化儀。三周說領述[言*巳]。復是橫廣豎廣。四者本跡異。彼一臺是跡中本。千葉即跡中跡。十方主伴不離。一一塵塵。只在此臺此葉。故本一跡多也。此跡門一與彼分同。久遠遠本與彼永異。彼雖明久遠行因。亦是今日一番之因。尚未雲中間果。況明數數成佛。故法華遠本。異華嚴近跡。五者加不異。彼多加菩薩說。此除文殊釋疑。及菩薩發誓。本跡正經。皆是佛說。六者淨穢異。彼七處經。皆在淨地。此為施權居穢。為顯實變淨。顯實顯遠既竟。坐於虛空純諸菩薩表寂光土。七者會處異。彼七處八會。□於此寂光故。此二處三會。勝於彼多處。八者與奪異。彼雲如聾啞即有與奪。此無小故無與奪也。九者直開異。彼雖有別教。以易開故雲直顯。此小[?*隹]開故雲開顯。十者利鈍異。彼圓兼別。一鈍一利。此次第調熟。令鈍成利。三周入實。本門增道。凡有機緣無不鈍利。今約化儀。暫辨十異。若融會者。於彼見始成覺。聞捨那說。於此見空上佛。聞一乘法。彼入此入不殊。能見所見猶同。不可事異。令境智別(其一)彼開即是此開。此合何殊彼合。一佛化事。同異宛然。彼無小在初故。今開小歸頓。開合雖殊。二頓不殊(其二)說時未至。顯密不同。凡有施設。廣略非一。並是如來巧物宜稱適當會。此廣何殊彼廣。彼之豎廣義。含此橫廣。廣略橫豎雖殊。其如來慧此一(其三)遠本近跡。教門全殊。開則俱開。不思議一(其四)加不加殊。皆成佛慧。化儀施設時更不同。印與不印其理一也(其五)彼種種世界淨不妨穢。此寶樹遊樂穢不妨淨。況常寂光。端醜斯亡。淨稱[?*隹]思。體同名異(其六)七處八會。同一報土。故非多處。二處三會。橫對四土。處還成多。以彼多處。對此寂光。多即是一。彼此體一。佛慧不殊(其七)彼隔小故如聾啞。今會小故開知見。隔會雖殊佛慧是一(其八)直顯開顯雖異。所顯實一(其九)四味之教。利鈍雖殊。至於法華。機應同妙(其十)一切理同說在法華。故如是能詮諸教中無。當知天台法華宗。勝乎華嚴若以華嚴形與法華人。呰身讚手矣。   次法華深密略有十異。一·二味異。彼生蘇。此醍醐。二·純對異。彼對三權。此純一乘。三·所被異。彼被五性。此被一性。四·藥病異。彼病為藥。此治彼病。五·所宗異。彼真妄俱存宗。此捨妄顯實宗。六·粗妙異。彼帶三粗。此純圓妙。七·未開異。彼存三權。此開三乘。八·本懷異。彼無一大事之因緣。此開示悟入本懷悉畢。九·廣狹異。彼無設教之元意。窮子劣心未捨。此明教元。終付父大寶。十·本跡異。彼明跡中事理。此明久遠之本果。況大部寶積。不出三乘。楞伽等類。存五性乎。於般若時。密明一乘。二乘不知。都不欣樂。於佛即是付財。二乘自謂加說。顯在菩薩。密被二乘。由機未轉。未說法華。又涅槃經。准於今經。亦有十六異。一·味同部異。二·部歸常住。三·機稱捃拾。四·法存三權。五·意帶律儀。六·證兼小果。七·益無廣[言*巳]。八·時長短殊。九·常過未別。十·譬陣餘黨。十一·瑞表彰別。十二·破執[?*隹]易不同。十三·領解近遠跡乖。十四·述成不等。十五·用治不用。不六·付囑有下。此若失此意講授殊[?*隹]。當知華嚴圓頓。深密圓成。般若三智。涅槃常住。法華跡圓。三世十方理體不殊。但法華久本。一代永無故。故說佛慧。彼此同論遠壽一向異。法華異法相。略有十雙。一·二乘近[言*巳]如來遠本。二·第五十轉之喜功一生補處之聞益。三·釋迦本師五逆調達。文殊所化八歲龍女。四·聞一句之功得[言*巳]。護經名之德[?*隹]量。五·聞品之辭女身。讀經之不老死。六·五種法師相似益。四安樂行銅輪利。七·惱者之頭破七分。供者之福過十方。八·已今當永絕十喻教無比。九·下方人客彌勒不識。東方蓮華文殊未知。十·跡化舉三千之塵點。本成喻五百之微塵。凡本跡事希諸經不說。經之[?*隹]思非凡所測。若聞法華高一代者。誰疑天台勝於七宗。 依中道理諫群家諍論第十二   後敘諍論。有總有別。所謂內道外道之諍。佛說魔說之諍。八識六識之諍。有佛無佛之諍。大寺小寺之諍。如來滅度後。止座大眾二部之別。百十六年後十一·九部之別。第五百年二十·五百之部執。千一百年二士空有之諍論。定性無性之諍。報佛無常之諍(已上總也)又空有諍中。二諦空有諍。二諦總別諍。三性三無性諍。又成不成中。無性有情成不成諍。定性二乘成不成諍。五性法爾非法爾諍。真如本性非本性諍。種子體無漏非無漏諍。增壽變易非變易諍。一乘方便四乘真實諍。又報佛諍中。常無常諍。理智一體諍。有五蘊無五蘊諍。說法不說法諍(已上別諍)今曰。夫諍論以是己非他為體。其有識之者。豈好此業乎。謹案空有道。往世有人。誤飲有毒。非空藥不瀉是。故清]辨菩薩。賜空藥而令瀉著有之病。瀉藥之理。藥病俱棄。實有除病之功。未有補身之利。誰愚蠢者。以空宗為至極之道。又有迷人。聞空藥力。好服空藥。將亡性命。於是護法。更與有藥。令瀉沈空之病。藥力□病。病藥俱下。方授中道之補藥。以存三乘之慧命。誰盲聾人。以有宗為究竟之學。佛言世間相常住。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時空有之諍廢矣。又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不成之諍自屈。聞常在娑婆。則無常之諍止也。況生公歸朝年。立不成之徒皆落。潤公破新日。論無常之舌已捲。當知五味法喻金口極判。三時五教無有定斷竟也。滅後及於千年。尚有異執。是非諍競。況滅後千八百年。外八風盛扇。六惡滋興乎。佛言不應於法有所諍競又雲若有[?*隹]問者。不應以小乘法答。凡有執諍止止勿言。誓八宗久住。隨機利生。終歸天台。開悟佛慧。 華嚴經恨法相師詞一首   佛出金剛座 圓融轉法輪   義生全無預 何入領解實   立教談宗者 降為深密偏   若開三教日 居中作中人   初說成三列 分時五味繽   幸依臨終□ 證觀誇佛法 深密經恨法相師詞一首 佛智[?*隹]思測 平量可有人   入中澄觀行 居後智者擯   五味明終海 三時誠領貧   五中三味解 偏立三法輪   首尾收中意 不成執恰灼   判權權實實 胡我足為珍 般若經恨法相師詞一首   般若如來母 真空薩埵師   釋尊擬熟味 何判第二時   我後圓經在 開三顯一寄   義生稱有上 同□一何違   不見天台聖 生蘇殆卻之   人師然褒貶 無相本無為 法華經恨華嚴三論法相師詞一首   華嚴以下吾所生 十七高名亦誰名   出世本心摩頂海 智三周說秀諸經   如來久後言最實 若入三時失三乎   莫道攝歸根本□ 今無三日貴皆成 普賢眾德執權者詞一首   一大因緣故 如來出世間   世間無二法 唯在鷲峰山   領習三乘者 弘真也曼曼   二權無性執 聞才見其顏 定宗論一卷 ******   《大正藏》第74卷 No. 2370 一乘要決捲上(盡第三門)    沙門源信撰   諸乘權實古來諍也。俱據經論。互執是非。余。寬弘丙午歲冬十月。病中歎曰。雖遇佛法。不了佛意。若終空手。後悔何追。爰經論文義。賢哲章疏。或令人尋。或自思擇。全捨自宗他宗之偏黨。專探權智實智之深奧。遂得一乘真實之理。五乘方便之說者也。既開今生蒙。何遺夕死之恨。略分八門。以記其要。一依法華立一乘。二引餘教二乘作佛文。三辨無餘界迴心。四引一切眾生有性成佛文。五斥定性二乘永滅計。六遮無性有情實有執。七辨佛性差別。八明諸教權實。不為深智。只敘為淺識而已。   大文第一。依法華立一乘者。有二。初正立。次料簡。初正立者。彼經諸品。廣說一乘。今採十文。略詳其旨。一方便品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偈言。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已上)。若五乘種性。究竟有別者。定性二乘欣求涅槃。無性有情。厭患惡趣。豈不為彼出現於世耶。如來大悲。不捨昆蟲。何言唯為一事出世。是故當知。三乘五性。悉歸佛乘。其外無眾生。故言唯一事。若不爾者。便有大悲不遍之過(約佛意明一乘)。二同品雲。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慈恩玄贊雲。本論雲。方便者少乘中。觀陰界入厭苦。離苦得解脫。大乘中。諸波羅蜜。四攝法。攝取自身他身。利益對治法故)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偈雲。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即墮慳貪。此事為不可(已上)。未來。現在。及釋迦文亦爾。若定性。無性。終不會一者。佛豈不為彼說四諦。十二因緣。五戒十善。何言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故知。佛乘之外不說一法。若說一法。皆為佛乘。然則木牛木馬之語。半字滿字之教。初雖示諸乘異。後終到一切智。若不爾者。便有說法捨緣之過(約佛語明一乘)。三同品雲。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智見。示語眾生。偈曰。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已上)。為定性。無性。所現之化儀。若唯為化人天二乘。何言諸有所作常為一事。故知從王宮誕生之始。至雙林寂滅之終。所有三業。共為一乘。非唯四華六動之靈瑞。非唯四辯八音之尊教。金鏘馬麥。皆是一乘之弄胤。愛語呵嘖。悉為種智之因緣。乃至行住坐臥語默作作。皆為以佛知見。示悟眾生。若不爾者。便有文理乖角之過(約佛三業明一乘)。四同品雲。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偈曰。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已上)。苦定性。無性。終不成佛者。此文何消。當知。或於有餘。或於無餘。雖生滅度相。非是實滅度。不令有一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若不爾者。非唯一偈。非唯一人。縱聞八萬藏。何不疑成佛。縱有百千眾。猶難出化城。便有皆成難信之過(約所化明一乘)。五同品雲。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偈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已上)。若究竟有三乘果別。此文難消。然則若望權教。有諸乘人法。若望實教。唯是一佛乘。盆器米麵。本為長者之寶。低頭舉手。遂歸圓極之道。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一乘。若執實有三乘。權說一乘。此是令正直捨方便之教。成帶權非實之語。便有權實倒亂之過(約能化所化明一乘)。六譬喻品雲。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穩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云云)。若定性人。出三界已。唯證小果。終不成佛。應言隨意與大小車。何言但與大白牛車。若不與小車。亦不預大車。慈父約束。那忽相違。便有前約虛妄之過(約譬說周明一乘)。七化城喻品雲。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除諸如來方便說法。智度論九十三雲。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亦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出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從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阿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已上)。入無餘界。尚既成佛。況有餘者。何執永滅。便有永滅還生之過(約因緣周明一乘)。八法師品雲。是大眾中。無量天龍八部。及四部眾。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菩提。如來滅後。亦復如是(取意)。他師。許有定性二乘。在此會中。聞法華經(見玄贊第一)若不信受者。理應退座。既在聞經。理應授記。況滅度後。在在處處。一念隨喜。何擇其人。當知佛意。有性。無性。定。不定性。聞此經者。皆當作佛。若不爾者。便有不擇妄記之過。勸持品雲。我先總說一切聲聞皆已授記(云云)。其意同一(約流通分明一乘。他許有信解一乘定性不愚法者。又雲無性人雖發心修行。不得成佛。既許信解發心。豈無一念隨喜之者)。九寶塔品雲。於寶塔中。出大音聲。作如是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如來。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已上)如前所說。唯為一事。出世。但以一乘。為眾生說法。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一切諸子。等賜大車。二乘入滅。餘國作佛。一念隨喜。皆悉授記。此中若有方便一言。多寶何證皆是真實耶。非唯此會。他土亦爾。非唯今日。塵劫亦爾。何令十方三世真實證明。悉成隨宜逗緣假設言詞乎。又若五乘實。一乘權者。多寶何故唯證此經。若言由有本誓願者。本願何因貴權賤實。乃至成佛臨滅度時。為證此經。令起一塔。是故當知。一乘真實。勝出諸經。若不爾者。便有證明非實之過(上約教主化儀明一乘。此約多寶證明明一乘)。十不輕品雲。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寒。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論雲。我不輕汝等皆當作佛者。示諸眾生皆有佛性。故文句記雲。論許此菩薩。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故凡見者。皆往禮之。此四眾中。豈無滅種。而妄記之。若其有者。論文不說。則過在天親。若唯識說正。乃過在不輕。及在於佛。而不先責不輕之過。則卻以為弘經之人。豈有誤宣誤記之失。令現生後淨六根耶(已上)。當知。行因無謬。得果清淨。是故經論俱讚不輕。為弘經人。若不爾者。便有因果不齊之過。又有妄讚不輕之過(上約果位明一乘。此約因行明一乘)。寶公引多文。證一乘義。一唯有一乘法。二唯此一事實。三說最實事。四無有二乘而得滅度。五分別說三乘。六常不輕。七同論無二乘涅槃。八同論為斷此疑。九方便令發心等文。此等義。見前後文。故不別載(大唐佛授記寺沙門法寶造六卷章名一乘佛性究竟論。破三乘五性義立一乘佛性義)。   第二料簡者。問。法華論雲。彼聲聞等。為實成佛故與授記。為不成佛與授記耶。若實成佛者。菩薩何故。於無量劫。修集無量種種功德。若不成佛者。雲何虛妄與之授記。彼聲聞等。得授記者。得決定心。非謂聲聞。成就法性。故如來。依彼三種平等。說一乘法。以如來法身。與彼聲聞法身。平等無異故。與授記。非即是具足修行功德故。是故菩薩功德具足。諸聲聞人。功德未具足(已上)。此義雲何。答。山家雲。論主答文。得決定心者。謂成佛決定心。功德未具足者。謂必當具足。不久故。平等故。授記。法身流轉故。定當得成佛。佛無虛妄記。今粗食者。未了此密意。佛雖記不成。同體故說一。總合說一乘。故法華名密。是則怨嫉詞耳(云云)。十法經雲。五記諸聲聞得無上正真道者。以有性故。淨無垢妙淨寶月王光菩薩。白佛言。雲何諸無漏聲聞。斷諸有習煩惱。設有性而成阿耨菩提。佛言。先除諸煩惱障。後成阿耨菩提。雲何可說不成正覺(云云)非時授記。名為密教。雖記不成。非名密意(已上。叡山傳教大師製三卷章名守護國界章。其中廣破一師三乘五性義助成寶公一乘佛性義)。十法經祕密文。至下第五門當知。問。得一(亦云德溢)雲。法華論雲。何故如來說三乘為一乘。彼二乘法身。與如來法身平等無別。故說一乘。此即會經唯一佛乘。無二無三文。故法華亦說定性二乘無性有情不作佛。故法華一乘是密意。有餘不了義(大唐淄洲大雲寺沙門慧沼造四卷章名能顯中邊慧日論。破寶公一乘佛性立三乘五性。當朝奧州沙門德溢造三卷章名慧日羽足。破寶義助沼義)此義雲何。答。法華亦說定性無性不作佛者。是義不然。如寶公雲。法華論雲。如來先說法。異今說法。異雲何如來不成妄語。為斷此疑。如經。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唯依此文。不同前經。說不定性二乘成佛。若前經若後經。俱說不定。何得言先說法異。故定性聲聞亦成佛。問。玄贊第四。釋無二無三雲。三乘因果。觀行不同。可有差別。非此所遮。今所遮者。遮無二種法身之體。三乘真如。法身同故。又一師雲。深密。法華。教時不殊。深密。雲不定二乘作佛者。即法華之唯一佛乘。無有餘乘(云云)。此義雲何。答。唯一佛乘故。言無二無三。由此亦云皆成佛無疑。言無一不成佛。此義可然。若唯法身一故。言無二無三。此義不然。眾生法身。本來是佛。豈假聞法。始得成佛。故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等文。故約事成。合經文義。此若事成無二無三。亦應是事非真如理。況復次句。雲除佛方便說。此即指前方便教。說三乘行果。各別不同。未曾說言法身各別。指何教雲方便說耶。亦不可言無二三者約法身一。方便說者。約事乘別。今此文意。於一法上。顯示有無異說不同。若事理法別。不足稱異說。如設有言無優曇華。而方便說有優曇樹。又彼宗意。三乘是實。何稱方便。即是自違。況復法華論文。雲無二乘者。唯有如來證大菩提一切智慧(具如次引)既言菩提智慧。明非是法身一。或慈恩及一師。約不定性。釋無二無三。此亦不然。具如前引十文解釋。不可重成。又寶師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法華論釋雲。無二乘者。謂無二乘所得涅槃。唯佛如來。證大菩提。究竟滿足一切智慧。名大涅槃。非諸聲聞。辟支佛等。有涅槃法。唯一佛乘故(論文)准依此文。唯遮二乘表佛。既遮中不留定性二乘。表中不取定性二乘。故知定性亦無真滅。若不爾者。何為言唯(已上)。又山家雲。唯一佛乘言。不遮定性二乘者。唯識之言。亦應不遮心外之境。彼既不然。此何可爾(已上)。問。一師雲。深密雲。定性二乘。不坐道場者。即法華雲三草二木生長不同是也。故法華論雲。為對治執離大乘。無別乘增上慢。說雲雨喻(已上所引論取意文)此義雲何。答。山家雲。當知。生長不同。非今不同。案無量義經雲。知諸眾生性慾不同。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顯真實。是故眾生得道差別(已上經文)。解曰。性慾不同。乃至言得道差別。豈不法華前生長不同哉(已上)。又三草二木。若永異者。中草應無不定種性迴心向大。上草小樹。不應增進後後階位。故知。五乘非永有別(山家意同之不能煩引)故經說言。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今為汝等。說最實事。諸聲聞眾。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問。玄贊第七。釋化城喻品。是人雖生滅度之想等雲。菩薩處胎經說。從此滅度。於十方面各三十二垓諸佛國土。而復成佛。教化眾生。下醫師喻中。具顯此義。是人雖生滅度之想。求入無餘涅槃。於我有緣。我以神通。攝引於彼。遇我得聞是經。或是凡夫。若是有學。求有餘無餘涅槃。將此涅槃。謂實滅度之想。求入證此二種涅槃。修二乘行。種姓所排。慈悲所引。生彼遇我。求佛智慧。或我從此餘國作佛。是人於我。生滅度想。謂我入無餘。我引至彼。令求佛智(已上)。此義雲何。答。此釋違經并大論。彼二文。同雲得阿羅漢。何言或是凡夫。若是有學耶。又論雲更不復生三界。何言生十方國土。又有經雲。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入於涅槃。何言於我生滅度想。謂我入無餘耶。經論二文。相望不違。不應於中更生異覺(五百問論難意亦同)。問。一師釋前化城喻品文雲。彼法華經。約不定性聲聞。住有餘涅槃。求入無餘而說(云云)。此義雲何。答。此義不然。大論意。許捨此身已生彼國故。問。一師又雲。瑜伽七十九雲。清淨世界無三惡趣。亦無三界。亦無苦受。純菩薩僧。於中止住。已入第三發光地。菩薩由願自在力故。於彼受生。無有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覺并異生菩薩得生於彼(乃至)准瑜伽文。應會法華及智論。據應化聲聞語。非實聲聞。又應雲。法華及智論。約密意說。非實聲聞。往生淨土(云云)。此義雲何。答。山家破雲。所立都不應理。何者。會實經文。令順權義(云云)。今加破雲。經意汎說未來之事。非說別類應化所作。何因恣作應化之解。不爾何故論釋不雲應化。問。設彼難雲。汝言瑜伽釋方等故不言作佛(云云)。大論亦應順般若。故應非實者。或是密意。答。二論意別。瑜伽一向順所依經。不引諸餘法華等經。大論雖釋大品般若。引法華等。兼示實義。若不爾者。般若何文。說阿羅漢迴心作佛。故知大論。傍顯法華真實義也(已上破初義)。次義亦不然。何者。法華處處雲顯示宣說(云云)何言密意。不爾何故論主不言方便密意。問。若爾。瑜伽文。何得消耶。答。瑜伽但約上品土說。中下淨土。應有凡小。不爾。賢劫諸佛淨土。豈無凡小(除釋迦餘佛皆出淨土。見悲華經)。勿執一文撥其餘矣。況復山家。既以權實遮彼難耶。問。若智論意。證果聲聞。實作佛者。雲何彼論第二十八雲。先已說。菩薩入法位。住阿鞞跋致地。末後肉身盡。得法性生身。雖斷諸煩惱。有煩惱習因緣。故受法性生身。非三界也。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已上)。答。彼論意。存成不成義。若據般若覆相教故。小聖畢竟無發趣理。若據法華真實教故。而於彼土。得聞是經。故二十八依般若說。彼九十三依法華意。如彼論第一百雲。問曰。更有何法甚深。勝般若者。而以般若。屬累阿難。而餘經屬累菩薩。答曰。般若波羅蜜。非祕密法。而法華等諸經。說阿羅漢受決作佛。大菩薩能受持用。譬如大藥師能以毒為藥(已上)。明知論意。般若。法華勝劣顯然也。或可依惛醉位。名為不生。非酒消後猶是不生。其惛醉。雖非全不生。事用息故。且為不生。問。論文既以二經相對而言。般若非祕密法。豈非法華是祕密耶。答。密言雖同。其義各別。汝指方便非理盡說。名為祕密。論指深妙非二乘境。名為祕密。故不相違。若不爾者。論指法華。雲甚深勝般若。能以毒為藥等文。何消耶。問。一師雲。大通智勝佛。日月燈明佛。皆說三乘。明知。法華亦說三乘(云云)。此義雲何。答。二佛所說三乘教者。指法華前。非是當教。迷文起盡。甚為可笑。問。嚴王品末。雲八萬四千眾生。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玄贊意雲。是則定性聲聞。得須陀洹果也(云云)。此義雲何。答。法華眼淨。非必小乘益。如沼法師。最勝王經疏第一雲。遠塵離垢等者。准大莊嚴論。得入初地。亦云得法眼淨。不准聲聞故。准瑜伽論得預流果。又雲。淨地陀羅尼品。無量無邊苾芻。苾芻尼。得法眼淨。此得初果。若據大乘得法眼淨。是初地位(略抄天台記亦為大乘益)。問。法華論雲。二種聲聞。如來與授記。謂應化聲聞。退已還發菩提心者。決定。增上慢二種聲聞。根未熟故。如來不與授記。菩薩與授記。菩薩與授記者。方便令發菩提心故。玄贊一雲。正義應言趣寂根未熟。佛不與記。菩薩與記。令發信解大乘。故增上慢者。根未熟故。佛不與記。菩薩與記。令發起大乘心。故沼法師雲。發信大心。成不遇法(云云)。此義雲何。答。未言多兼當。即顯當熟也。況復論文。決定。上慢二人。合說發菩提心。何言一人信解大乘。一人發起大心。又一既當熟。一何不熟。種種劬勞。此文難消。然天台言。論據在座得記。今據通途被開(云云)。又彼所言。令趣寂人。信解大乘者。其意未了。若實作佛令信可然。若實不作。妄信何益。不遇法名徵詰亦爾。問。玄贊第十雲。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者。有佛本性住種性故。此敬報身如來藏也。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者。有種性者。若起習性。發心修行。必得佛故。又依法身如來藏。故一切皆有我深敬汝。若行菩薩道。發起修習報身如來藏者。當得作佛(已上)。此義雲何。答。此之二釋。文義不安。既言凡有所見。何唯取有性者。此是別義。應非今意。又汝等皆行者。述禮拜意。何言上禮一切。下唯有性。若爾。應削所以者何。亦不可言汝等若行道當得作佛。既言皆行。何恣言若。設展轉救。終不順經。朽木糞土。不可彫圬。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問。無性攝論第十雲。諸佛法身不與聲聞獨覺乘共。以何意趣。佛說一乘。此中有二頌。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性不同。得二意樂。化究竟說一乘。釋曰。依此密意。佛說一乘。二頌顯示。為引攝一類者。了知不定種性聲聞。趣彼解脫。方便引接。令依大乘而般涅槃故。說一乘。及任持所餘者。為欲任持其餘不定種性菩薩。恣於大乘。精進退壞故。說一乘任持令住。勿彼菩薩。依聲聞乘。而般涅槃法等故者。法謂真如。諸聲聞等乘。雖差別同趣真如。所趣真如。無有差別。故說一乘。無我等故。補特伽羅。無我同故。若實有異補特伽羅。可有乘別。此是聲聞。此是菩薩。既無實異補特伽羅。故說一乘。解脫等故者。謂彼三乘。於煩惱障解脫無異。如世尊言。解脫解脫。無有差別。由此意趣故說一乘。性不同故者。謂諸聲聞。不定種性。有差別故謂迴向。菩提聲聞。身中具。有聲聞種性。及佛種性。由此道理。故說一乘。得二意樂故者。謂得二種意樂。一者諸佛。於一切有情得同自體意樂。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由是因緣。此即成佛。彼亦成佛。是故名得第一意樂。二者世尊。法華會上與諸聲聞舍利子等授佛記別。為令接得如是意樂。我等與佛平等無二。又此會上有諸菩薩。與彼名同。得授記別。故佛一言會二種益。謂諸聲聞。接得同佛自體意樂。及諸菩薩得授記別。由此道理故說一乘(世親名攝取平等意樂法性平等意樂)言化故者。如世尊言。汝等苾芻。我憶往昔。無量百返。依聲聞乘而般涅槃。雲何已成佛。復依聲聞而般涅槃。是故此中有別意趣。謂為調伏聲聞種性。所化有情。自化其身。同彼乘類。現般涅槃。由此義故。若聲聞乘。若獨覺乘。即是大乘。故成一乘。究竟故者。依究竟理。故說一乘。非無歸別。由過此外無別勝乘。唯此一乘最為勝。故佛說一乘(已上論文玄奘所譯世親論第十大意亦同)。此論既不許一切二乘。實當作佛耶。答。或可攝論依深密等。會法華經。一乘圓宗。何必依憑。天竺論師。亦不許彼為理盡釋故。菩提資糧論第三。明法華聲聞記雲。有論師說。為令未入決定聲聞乘者。發菩提心故。又已發菩提心初業菩薩等。畏流轉苦。欲於聲聞涅槃取滅度者。為令牢固菩提心故。又有異佛土菩薩於此聚集。授記時到。以相似名為彼授記故。諸師如是分別語授記。於中實義。唯佛世尊乃能知之(已上。隨宜弘教義。一乘難解義。至第五門當廣分別)或論據在座得記。經據通途被開。或論有十因。應隨宜會諸經一乘。非要皆會法華一乘。問。菩提資糧論第四雲。問。若燒煩惱。不生菩提心種子者。何故法華經中。與燒煩惱諸聲聞等授記。答。記彼諸眾生。此記有因緣。唯是佛善巧方便到彼岸。不知成就何等眾生。此中因緣。唯佛所知。以到調伏彼岸。不共餘眾生相似故。而彼不生菩提心種子者。以入無為正定位故。如經說(乃至)迦柘珠諸天世間。雖善修理。彼迦柘珠。終不能為鞞琉璃。如是等聲聞。雖得復具諸戒頭陀功德。三摩提等。終不能坐覺場。證無上正覺(已上。此論亦有廣原不生蓮華。燒種不生等八喻。同論第三卷。亦說二乘於正覺。畢竟為障)。此義雲何。答。山家釋雲。方等維摩敗種之喻。其意可同。以入正位。喻敗種故(已上)。問。沼公雲。資糧論據決定性。雲如無糠米種必不生(云云)。此義雲何。答。慈恩。沼公。共許法華記不定性。而所引資糧論第三。第四。同不許法華記不定性。故唯應依山家例釋。維摩敗種是彈呵說。非永不成(彼論。無無糠米喻。可檢諸本)。問。何知此論意非永不成佛。答。此中但言唯佛所知。無明瞭說。大論明說。阿羅漢人。於界外土。聞法華經具足佛道。二論同是龍樹所造。故應將此不明瞭文。令歸大論明瞭說也。不爾一人所說模楯。   大文第二。引餘教二乘作佛文者。一。大經第十雲。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未來之世皆當歸於大般涅槃。譬如眾流歸於大海(三十本第九)定性二乘。若不成佛。即違此文。不可會言少分一切。與菩薩合。一文說故。無有一流不歸海故。亦不可言約法身說。未來當歸大涅槃故。法身三世皆平等故。亦不可言大悲闡提。不得成佛。初地已得三身體故。許大智分當作佛故。二。同經第二十三雲。一切眾生。無常無樂無我無淨。顛倒心故。言有常樂我淨。實無三乘。顛倒心故。言有三乘。一實之道。真實不虛。顛倒心故。言無一實。是三惡覺。常為諸佛及諸菩薩之所呵責(三十本第二十)。不可通雲一實理一故言無三。經雲之道。道即有為。非真理故。又若約理。何言眾生無常樂等。如同經雲。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云云)。眾生法中。豈無安樂。故知。此文不是約理。三。第二十五曰。雲何菩薩知於僧相。僧者。常樂我淨。是弟子相。可見之相。善真不實。何以故。一切聲聞得佛道故。何故名真。悟法性故。是名菩薩知於僧相(三十本第二十三)。問。沼法師雲。若涅槃明有佛性五乘根性。皆趣佛果。故第五時者。何故須跋陀羅。聞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齊得作佛。何不發大心而取羅漢果(已上)。此義雲何。答。天台意雲。涅槃四教。俱知常住(云云)小機熟故。先取羅漢知常住故。終期佛果。例如身子退大心時。願成佛時說三乘教。四。第三十四。迦葉菩薩白佛言。或說四果皆得佛道。或言不得。或言一闡提等。皆有佛性。或說言無。何故今日不決定說。佛答雲。若有智者。我於是人終不作二。是亦謂我不作二說。於無智者。作不定說。而是無智亦復謂我作不定說(略抄三十本第三十一)。須會無智二說。歸智者一說。而言悉有佛性皆得佛道。莫會智者一說。歸無智二說。而言或有或無或得不得。如法華雲。無智人中。莫說此經。聞佛說一乘。迷惑不信受。則知。二經其意一致。乘前所引。皆歸大涅槃一實道真實一切聲聞得佛道文勢而此說來。故知一說者。即是一乘。以下所引文義皆同。五。第三十六。說恆河常沒者雲。所言沒者。有人聞是大涅槃經。如來常住。無有變易。常樂我淨。終不畢竟入於涅槃。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人。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必當得成菩提之道。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辟支佛等。必當得成阿耨菩提。聞是語已。生不信心(三十本第三十二)。問。沼法師雲。問若有定性二乘。不作佛者。違涅槃經三十六。說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辟支佛人。悉當成佛。聞是說已。不生信心。乃至雲是名常沒。法華經雲。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等。答。此說不定聲開四果。及辟支佛。悉當成佛。聞而不信心。名為常沒等。非說一切定不定性。皆當成佛。不爾。雲何涅槃自雲皆當作佛不解我意(已上)。此義雲何。答。凡釋義者。不壞文相。文言既總。雲何但取不定一性。若爾彼經一段文。雲如來常住。無有變易。豈令佛有常。無常別。又諍論文。若成不成。俱不解意。今文定說。不可屬彼。若屬彼者。亦應說言。若聞二乘不得成佛。生不信心。亦名常沒。雲何但言不信成佛。六。入楞伽第二雲。復次大慧。我說五種乘性證法。何等為五。一者聲聞乘性證法。二者辟支佛乘性證法。三者如來乘性證法。四者不定乘性證法。五者無性證法(云云)。說三乘法已雲。大慧。何者不定乘性證法。大慧。若人聞說此三種法。於一一中。有所樂者。隨順為說。大慧說三乘者。為發起修行地故。說諸性差別。非究竟地。為欲建立畢竟能取寂靜之地故。大慧。彼三種人。離煩惱障熏習。得清淨故。見法無我。得三昧樂行故。聲聞緣覺。畢竟證得如來法身故。爾時世尊重說偈言。逆流修無漏。往來及不還。應供阿羅漢。是等心惑亂。我說於三乘。一乘及非乘。諸聖如實解。凡夫不能知(以上十卷本也。四卷本第一同之)寶公意雲。准此經文。三種人者。則是定性二乘。及不定性。皆當作佛(云云)。沼公言。彼三種人者。即不定乘中。有三種人。非是指前初之三乘。若爾即前何須別說為第四乘。或可前三。定不定性。皆悉合說。第四人。唯取不定性者。言彼三種。即前三中不定性者(已上)。沼公餘處用第二釋。知此為勝耳。此義雲何。答。沼公二釋。其義未可。不定性者。於一身中有多種性。非是三人。次釋亦非。前來但說二乘種性。未顯其中有不定性。至此那忽言彼三種不定人耶。又如自難。若前之中。有不定者。何須別說為第四乘。雖彼救雲前三種性。定不定合。第四唯取不定性者。然猶不避前之所難。謂初標列五乘名目。次那忽合說。後那忽別立。重重雜亂。令佛不了。彼遮難雲。如無性中大悲菩薩。雖大乘性。由悲願異。更別說之。此亦不齊。觀無量壽經雲。言佛心者。即大悲心(云云)。由此理故。大悲闡提。攝佛可然。定不定性。其義返違。何合為一。又第五性。別有凡夫。其大悲人。類攝其中。故大悲人。設攝佛乘。第五不亡。以不定性。若攝前三。第四全亡。雖接佛乘。應以凡夫為第五性。若不定性與定合說。以何等人。為第五耶。例既不成。合說非也。況大悲闡提。不可為第五。彼許無行性。為名無性乘。若無行性者。發無漏十地。究竟利有情耶。若有行性。何為無性。故彼解釋猶以理不可然。又彼第四不定性中。不說究竟成不成佛。既名不定。若不說彼究竟。至處猶豫難決。何故唯指前三人耶。又今經言。大慧說三乘者。為發起修行地故。說諸性差別。非究竟地等(云云)。此文何消。所言說三乘者。為何人誰乎。不可為彼前三性中所合不定性。違文起盡故。謂前未顯。那忽指彼。亦不可言第四種性以為三也。文重顯雲。諸性差別。非究竟地。經不以第四為諸性別故。由此故知。總舉所說諸三乘教。此義意雲。一切所說三乘教者。暫為發起修行地故。不可究竟三乘各別。其究竟處。悉到佛地。問。若爾。三人為是誰耶。答。寶公所釋。望經文相。雖不可明瞭。於理無違。此釋意雲。佛種性外。三種之人。畢竟皆得如來法身。今加解雲。一切受學三乘教者。名三種人。彼不定性。類接其中。不同第四獨名三人。問。經雲。彼三種人。離煩惱障熏習得清淨(云云)若三乘性。名三種人。豈佛種性。先離煩惱。答。經文總舉。非言先離煩惱障也。況復天台。雲三乘先離界內惑耶。或復既雲煩惱障熏習。故知。是所知障。如山家雲。舊經論呼所知障。皆名習氣。或可彼經設雖不許定性二乘成佛。望天台意。亦無有失。謂本不許法華以前。顯露授記二乘聖故。故法華記第三雲。雖楞伽方等。有記小之言。楞伽乃密對菩薩。方等為斥奪聲聞。又弘決第六雲。今之法華。是顯露記。不同方等隱密與記。若據斯理。淨名大品。皆應有之。何獨楞伽(已上。准此應知。餘經所說二乘作佛是祕密說。然引助成法華無失)。問。因論生論。一師釋楞伽經諸乘已雲。此三乘中。二乘所捨。非所求乘。其如來乘。此所求乘。非所捨乘。豈稱方便耶。古師不知此意。妄執雲三乘方便。一乘真實。以立四車故。名癡人也(義鏡要略第七卷)。又雲。若破前牛。後別與牛。二牛何別(佛性略抄)。此義雲何。答。以立四車。故名癡人者。猶如外道。指佛為癡人。謂幼童所好。但是小車。不玩大車。故有四車。汝若明敏。聞之應信。如見鞭影。則得正路。若猶不了。當廣顯示。宅中所樂。門外所與。二種牛車。其體不同。此并羊鹿。豈非四耶。且以兩三義。明牛車差別。一樂不樂異。謂諸子幼稚。未有所識。尚未覺知。何者是火。何者為捨。以衣□几案救之應墮落。其玩好具。理應小車。輪不盈尺。牛不過掌。迴轉容易。進止自由。宅中所樂。唯在此車。門外所與。大白牛車。其車高廣。非幼童玩好。其牛多力。非幼童進退。然經偈雲。大牛之車者。望彼幼童情。謂假名大牛。非實大也。汝不見。世間嬰兒。能牽小車。遊戲玩好。何處稚子。玩好大車。二能所持異。謂本所樂者。子能持車。故雲玩好之具。後所與者。車能持子。故雲乘是寶車。三情非情異。謂本所樂車。駕以木牛。後所與車。駕以實牛。如瑜伽四十六雲。譬如王子或長者子。生育已來。未出王宮長者內室。王及長者。各為幼童。假作種種諸戲樂具。鹿車牛車馬車象車。而賜與之。爾時王子及長者子。用為嬉戲。歡娛遊供。即於如是假所造作。鹿牛馬象。發起真實鹿想牛想馬想像想(乃至)復於後時。王及長者。知子轉大。從內宮室。引出外遊。示其真實鹿牛馬象。時彼見已。內自發生如實慧解。此為實義鹿車牛車馬車象車(已上)。以此准知。稚子玩好。是木牛車。門外大車。是實牛車(瑜伽非釋法華經。今但取木牛實牛喻。不取餘義)譬說有四。法亦應爾。故華嚴等明四乘法。教理既明。豈不信受。若猶不信。是不可治人。既失本心。不能現益矣。問。若於牛車立假實者。羊鹿亦爾。合有六車。答。大有權實。故言二牛。二乘唯權故。各一車。況復此難佛語。非難我義。經文既說。樂三與一。不應於中生此異覺。問。經雲。餘二則非真。息處故說二。故知。唯有方便二乘。不應別立方便大乘。故二牛車。理不應然。答。我今所立二種大機。同求佛果。不同小乘求偏小果。然有偏圓權實差別。由此義故。或時為一總有三乘。或時別立總有四乘。今探幽致而立四乘。非一向遮總立三乘。況復二種牛車。是本所諍。彼義既成立二大乘。亦成木牛之車。豈非方便。非所捨乘。大白牛車。豈非真實。非所求體。權實大乘。其義雅合。設雖久習。勿憚改焉。問。所立圓機。在宅中時。為樂何車。若樂大車。違幼童所玩。若樂小車。應非實大機。答。佛說譬喻。所望非一。法華之意。去佛道名為幼稚。圓機近佛。應名長大。今說權機幼稚之喻。不論圓頓法華當機。若論所樂。即實大車。故圓初行名如來行。七大法鼓經雲。迦葉白佛言。世尊。眾生般涅槃者。為有盡耶。為無盡耶。佛告迦葉。眾生無有盡也。白佛。雲何不盡。佛言。若眾生盡者。應有減損。此修多羅則為無義。是故迦葉。諸佛世尊般涅槃者。悉皆常住。以是義故。諸佛世尊般涅槃者。終不磨滅(已上)。問。沼公通雲。不說二乘般涅槃者。亦常不壞。或說生界真如無盡(云云)。此義雲何。答。此經。為立眾生不盡故。說諸佛終不磨滅。若許二乘終磨滅者。眾生有盡。便違經旨。若約真如。釋無盡者。佛設磨滅。真如無盡。既以諸佛常住不滅成無盡。故知。事無盡。況復經明眾生盡不盡。不論真如耶。八密嚴經上卷偈雲。涅槃若滅壞。有情有終盡。有情若有終。是亦有初際。應有非生法而始作有情。無有非有情而生有情界。有情界既盡。佛無所知法。是則無能覺。亦無有涅槃(不空譯。地婆訶羅譯。大途同之)。問。沼公釋雲。雖許煩惱斷。而說或無初。雖復身終。何妨無始。故彼經意。約理性論(云云)。此義雲何。答。此有多過。經雲。是則無能覺。亦無有涅槃(云云)理性非能覺。故非約理。又其理性非情非情。今文有情非情對論。故非約理。又以煩惱例有情難言。雖復身終。何妨無始。故彼經意。約理性論(云云)。於理性上。亦有此難。設理性有終。何妨無始耶。既爾。何故唯取理性。捨有情耶(同經下卷。其意亦爾。次下門。教證中第八引。)。九同經中卷雲。十梵之處。無煩。無熱。善見。善現。阿伽尼吒。空處。識處。無所有所。非想。非非想處。住於彼已。漸除貪慾。從此而生清淨佛土。常遊妙定。至真解脫(已上。地婆訶羅譯。不空。大途同之)。他許淨居唯有定性。准此經意。皆當作佛。十尼乾子經第二雲。如來勝功德。無量劫所修。薄福怯眾生。聞生驚怖心。為此眾生故。分別差別說。究竟皆成佛。更無有餘乘。我為化眾生。分別說餘道。漸化令入一。故無三差別。十一善生優婆塞戒經第一雲。一切眾生。無菩提性。如諸眾生無人天性。師子虎狼狗犬等性。現在世中。和合眾善業因緣故。得人天身。和合不善業因緣故。得師子等畜生之身。菩薩亦爾。和合眾善業因緣故。菩提心故。名為菩薩(乃至)善男子。三種菩提。無有定性。若有定性。已發聲聞緣覺心者即不能發菩提之心(乃至)若有說言定有性者。是名外道。何以故。諸外道等無因果故。又雲。譬如眾生先無菩提。後乃方有。性亦如是。先無後有。是故不可說言定有(已上)。問。沼公會雲。彼善生經。遮執因中有果性。或如言執雲同外道。不遮有因。不爾則違楞伽經說五乘性相。言三菩提無有定性者。據不定性說。及遮執常雲無因果。故不爾。楞伽經說雲。大慧。乘說五種乘性證法(已上)。此義雲何。答。雖作此解。不能成立定性二乘。永不轉義。何者。五趣既無不展轉受諸趣身者。所例三乘。亦無定性永不成佛。然彼釋雲。三種菩提。無定性者。據不定性(已上)此亦不然。經意總舉三種菩提。以顯其中無有定性。例如樞要所立量雲。二乘之果。應有定性。彼既非據定性立定性。今亦非據不定說不定。然楞伽經。為證不或。若望我意。皆成佛故。若望汝意。非共許故。問。若一向不定者。十地菩薩應成二乘。答。汝亦許有小聖成大。不許十地轉成二乘。我義亦然。不足為難十二大佛頂經第四雲。爾時世尊。告富樓那。及諸會中漏盡無學。諸阿羅漢。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今汝會中定性聲聞及諸一切。未得二空。迥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十三僧伽吒經二雲。六萬億淨居天子。三萬億惡魔。萬二千阿修羅。五百大王等。皆來集會。聽我說法。皆發阿耨菩提心。唯除增長王(略抄)。十四不空□索經。觀自在天菩薩雲。時我受持威神力故。常為無量淨居天眾。自在天眾。大自在天眾。大梵天王。及餘天眾。無量百千。恭敬供養尊重讚歎。我皆化彼。令趣無上正等菩提(說持咒功能)。問。唯識論雲。然五淨居。無迴趣者。經不說彼發大心故(記雲大般若經一百二十九云云)。一師雲。然有經說五淨居天發菩提心者。是非實淨居天。此是示現淨居天。彼第十地自在宮眾。為引下天示現發心。何以得知。菩薩瓔珞第十一雲。佛告淨居天子。此賢劫中。七百佛過當作佛。名曰智積如來(云云)舍利弗。尚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作佛。況阿那含淨居天授記。有劫限量耶。明此示現也。又有說。彼淨名居天。多分定性。少分有不定性(云云略抄)。此義雲何。答。般若意雲。餘天唯有發心者。來安置經處。淨居一切皆來供養。非無發心。或以理推之。小執久故。大心難發。故不言發。況復般若經說。若入聲聞獨覺正性離生者。畢竟無有發趣大乘(云云)。是故彼經。理應不說淨居發心。若說發心。聞者驚怪。若有時至。便發無難。故餘經中。亦有發心。何執一文。計皆非實(寶師釋同)。又引經證非實淨居。此有多過。一不可以小果上下。例成佛前後。如初果阿難。供養六十二億佛。第四果羅雲。供養十世界塵數佛。明知。不依小位上下。若言二聖是權化者。身子亦權。不可定量。況復他許下位發心。為利根人。上位發心為鈍根耶。二誰知。彼天非羅漢果。初雖那含。後位難知。三設彼一人權。餘何必皆權。何況。自許為引下天。示現發心。為下同類。應發心耶。為當下天皆權者耶。進退難避。次釋與唯識相違。不可依憑。問。一師雲。彼經七十七雲。是中設有能於無上正等菩提。發心趣者。我亦隨喜者。是說不定性小果者。迴心向大(云云)。何言彼經意。二乘入正性離生者。一切皆不迴心。答。此釋尤非。何者上既總雲不能發心。明知。下文言設有者。是假設言。非實有人。如同經言。設有過涅槃法。亦說為空。非是實有過涅槃法。故彼所執不順文理。十五智度論九十三雲。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義者不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未可知。十六入大乘論(堅意菩薩造。北涼沙門道泰等譯)下卷雲。如法華經中。舍利弗等五百弟子。悉是菩薩。皆當作佛。一切聲聞。皆是阿鞞跋致菩薩。如不退轉法輪經中廣說。以是故當知。菩薩皆現為聲聞。問曰。一切聲聞皆成佛不。答曰。聲聞成佛。此亦無過。問曰。雲何無過。答曰。先斷結障。後斷智障。淨治諸地。向一切智。是以無過。問曰。燒滅結使。如焦穀牙。雲何得佛。答曰。若如汝言。斷滅結使。不得成佛者。汝及一切眾生。皆具諸煩惱。即應是佛。汝意若謂具煩惱人非是佛者。離煩惱者。應當得佛。汝言燒煩惱結。如焦穀牙。而不成佛。亦無是處。我不欲令具煩惱種。生佛法牙。汝癡。無智顛倒解故。謂煩惱為佛法種。阿羅漢初斷煩惱後除智障。修菩提道。得成正覺(已上)。下說化城喻。顯無二乘唯有一乘。如第五門中第三。私所引。由此等文。知諸聲聞皆當作佛。是論主意也。此文中。初說應化聲聞。次說一切聲聞。若言皆是說應化者。不順文義。應化聲聞。既是大菩薩。不應更論成佛不成佛。況復便違彼下文中。料簡一乘多乘之旨(基師雲。法華得記舍利弗等。非應化者。違此論文)。十七寶性論第四雲。以入寂靜道諸聲聞人等。有是虛妄相。是我得涅槃。法華等諸經。皆說如實法般若方便。接迴先虛妄心。令熟淳上乘。授妙菩提記(或雲堅意菩薩。或雲堅惠菩薩造。菩提流支譯四卷)。十八佛性論第四雲。出現五濁世中事有十四。一現本生事。二現生兜率天。三從天下處中陰。四入胎。五出胎。六學伎能。七童子遊戲。八出家。九苦行。十詣菩提樹。十一破魔軍。十二成佛。十三轉法輪。十四般涅槃。此十四事。現五濁世。至眾生盡。此十四事為五因緣。一為說無常苦無我空涅槃寂靜。由此正說音聲。能令眾生。於三有中。而生怖畏。二生怖畏已。令入二乘聖道。三入聖道已。生究竟涅槃心。為破如此增上慢心故。說大乘法華等真實法。教令諸眾生。捨本所執。攝取慈悲般若方便。四接已。於無上乘而成熟之。五成熟已。授其無上菩提道記。是名化身事。十九山家雲。天親菩薩雲。如此聲聞。無有改小為大義。雲何得一乘。今依大乘解。未專修菩薩道。悉名未定根性。故一切聲聞。皆有可轉為大義(已上引證訖。寶公引善戒經第三卷。六種調伏中初性調伏。證一切成佛義。而撿彼經文不明瞭。故略之)廣章雲。不定種性。凡有二種。一就本性。謂從無始。一相續中。具三乘性。不可定屬一性。故雲不定。二就習性。謂若未得入正定位。易可轉故。名不定性。若已得入正定位者。難可轉故。名為定性。如經中雲。若已入聲聞正性離生者。終不能發大菩提心。於生死流。已法界故無性。偏就本性不定。舊釋唯約習性不定(與前文意同。故引。)。問。唐朝翻經沙門神昉雲。三藏解雲。決定聲聞義亦有二。一者本姓決定。本來唯有二乘種性。無菩提性。二者方便決定。亦有菩提性。而於此會。根未熟故。定無發心之義。如來不與授記。亦令發心。由此道理。決定聲聞。亦通不定。義林章第三雲。然決定聲聞。凡有二種。一畢竟決定。瑜伽所說四聲聞中趣寂聲聞。據此說也。二暫時決定。法華論說。四聲聞中決定聲聞。據此說也(已上。二文意同)。此義雲何。答。二種決定性。出何典據耶。又彼宗依證成道理。決斷是非。今試立雲。瑜伽所說趣寂聲聞。應非畢竟決定聲聞。論決定言。無差別故。如法華論決定聲聞。問。一師雲。寶雲。復引說一乘佛性經義決定者。彼自引八教。論義決定。一大雲經。二涅槃經。三法華經。四密嚴經。五入楞伽經。六勝鬘經。七寶性論。八佛性論。依此八教。證一乘佛性。是決定說。定性二乘。無性有情。皆悉作佛。汝執非理。彼所引文。非為定證。何以故。非義決定故。彼所引文。非唯定性二乘。亦通不定性二乘。非唯畢竟無性闡提。亦通有性斷善闡提。非唯理佛性。亦通說行佛性故。汝所言此八教證義不決定。定性二乘。無性有情。皆悉作佛者。唯有虛言。都無實義(已上)此義雲何。答。此文并會釋。散在前後。學者當悉。大文第三。辯無餘界迴心者。法相宗雲。二乘迴心。依界內身。迴心已後。增壽變易。曆劫修行。乃至成佛。天台意雲。二乘迴心。通界內外。言界外者。捨分段身。入無餘界變易土中。過八萬等劫。迴心向大(云云)。今明無餘迴心有二。初引教理證。次問答料簡。   初引教證者。一楞伽經第二雲。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說三乘。而不說一乘。佛告大慧。不自般涅槃法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以一切聲聞緣覺。如來調伏授寂靜方便。而得解脫。非自己力。是故不說一乘(山家雲。既無自力。與佛不齊。一乘不攝故。不說一云云。十卷本第四雲。是故我。說唯一乘道。云云。學者更思)。復次大慧煩惱障業習氣不斷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十卷本四雲。一切聲聞辟支佛。不離智障不離業煩惱習氣障故。是故我說唯一乘道)不覺法無我。不離分段死。故說三乘(山家雲。依三義不說一。但說三。一不斷所知障。舊經論呼所知障。皆名習氣。二不斷法執。三不離分段。云云。十卷本四雲。是故我為諸聲聞故。說一乘道云云)大慧。彼諸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及覺法無我(山家雲。彼諸以下說頓悟人。彼經上下呼煩惱障。名起煩惱也。唯識深密。說所知障是煩惱之所依故。故所知障是起煩惱過失之所依。習氣謂此習氣斷也)。彼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三昧樂味著。非性無漏界(山家雲。彼一切以下說定性。於無餘界離分段。得說一乘。云云。此科文可思。非性無漏界者。生空無漏界也)覺(謂彼寂覺)覺已。復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滿足眾具(眾具者福惠也)當得如來不思議自在法身。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天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我說此諸乘。乃至有心轉。諸乘非究竟(山家雲。明有餘建立諸乘)。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明無餘不立乘異)。引導眾生故。分別說諸乘(十卷本四同之。第九雲。為攝取眾生。是故說一乘)。解脫有三種。及與法無我(明說有餘之益)。煩惱智慧等。解脫則遠離(十卷本四雲。不離二種障遠離真解脫)。譬如海浮木。常隨波浪轉。聲聞愚亦然。想風所漂蕩。波起煩惱滅。餘習煩惱愚(十卷本四雲。離諸隨煩惱。熏習煩惱縛)。味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無有究竟趣。亦復不退還。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惛醉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已上四卷本也。十卷本第四。文議多同。第九意亦同。不能煩引。)。此文是說二乘。入於無餘涅槃。經功之後。得無上道。故山家雲。當智度論有淨佛國出於三界。於是佛國。聞法華經具足佛道(云云)。問。何知是經說無餘界變易生死。答。長行雲不離分段生死。故說三乘。偈雲若彼心滅盡。我說為一乘。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云云)既雲心滅。故是無餘。非增壽行。既翻分段。知是變易。非真無餘。故此文中。具足顯示於無餘界。立變易名。況復變易名。非正所諍。唯無餘迴心。是正所立。法相師亦許此經說無餘涅槃事耶。問。法華玄贊第四等指此文。雲佛菩薩之所作。而會攝論十因中第九化因。此義雲何。答。凡釋義者。要順文相。經約一切聲聞緣覺說。其始終無應化文。雲何自恣判為應化。問。同經第八雲。佛告大慧。我為曾行菩薩行。諸聲聞等。依無餘涅槃。而與授記。大慧。我與聲聞授記者。為怯弱眾生。生勇猛心。大慧。此世界及餘佛國。有諸眾生。行菩薩行。而復樂於聲聞法行。為轉彼取大菩提。應化佛為應化聲聞授記。非報佛法身佛而授記□(已上)此文既雲。依無餘涅槃而與授記。為應化聲聞授記(云云)玄贊釋合此文耶。答。第八卷。因別意趣。說為應化聲聞授記。然亦不言諸無餘人。永不迴心。第二卷意。總依理說無餘界中。酒消後覺。故不可言一切應化。若以一文。例成一切。如法華雲。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豈知一切二乘是權。彼此異因不可得故。問。沼公雲。然據實義。決定性人。滅諸根等者。身智俱滅。唯有真如。故楞伽唯心想滅。得寂滅法。寂滅法者。非三昧樂者。三昧樂者。是第一卷文。說不定性。迴心向大。得入諸地(已上)此義雲何。答。經偈雲。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云云)此中初句。當三昧樂。次句當心想滅。不應於中妄分別。言心想滅。是決定性人。三昧樂是不定性也。何況慈恩。但言化作。不分二文。問。玄贊雲。入無餘涅槃。身智都盡後。從彼起法從何生。故知是化。又一師雲。入無餘界。八識俱滅。何法為因。迴心向大。無因生者。非釋種故(云云)此義雲何。答。佛既說言。味著三昧樂。乃至劫不覺。譬如惛醉人。酒消然後覺(云云)明知。非是無心。如木石等。亦非覺了如有心位。故無諸難。善思念之。二入楞伽經第二雲。諸聲聞辟支佛。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世間涅槃無差別。故分別一切法與非法。而滅諸根。不取未來境界。妄取以為涅槃。不知內身證修行法故。不知阿梨耶識轉故(十卷本)明知。雖名無餘涅槃。不如虛空無證修法。三同卷說五種性中聲聞種性雲。彼聲聞人。邪見證智離起粗煩惱。不離無明薰習諸煩惱。見己身證相。謂初地乃至五地六地。同己所證。墮不可思議變易死。故而作是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如是等得入人無我。乃至生心以為得涅槃故(已上)四卷本第一雲起煩惱斷。習氣煩惱不斷。不度不思議變易死。度分段死。師子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云云)(此是決定聲聞。如是第二門抉擇)。四同經第七雲。大慧。聲聞辟支佛。墮三昧樂門法。是故聲聞辟支佛。生涅槃想(已上)法相師意雲。定性二乘。不經變易。唯不定性受變易死(云云)。當知。彼義違此經處處文。謂定性人。入於無餘變易生死。生涅槃想若不定性人。增壽變易不言妄生涅槃之想。五大經十一雲。有五種人。於是大乘大涅槃典。有病行處。非如來也。何等為五。一斷三經。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七反。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一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菩提(三十本在第十。菩提留支解雲。仍以非想八萬劫。為一日夜。積此歲為大劫。彼壽無量大劫。過此已後。方始發心)迦葉第二人者。斷下三結。薄貪恚癡。得斯陀含果。一往來。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二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分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永斷諸苦。入於涅槃。是名第三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四萬劫。便當成阿耨菩提。迦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慾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煩惱無餘。入於涅槃。亦非麒麟獨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菩提。迦葉。第五人者。永斷貪慾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煩惱無餘。入於涅槃。真是麒麟獨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十千劫。便得成阿耨菩提(第二十一雲。八六四二萬十千劫到。第二十二雲。八六四二萬十千劫。得阿耨菩提心)此文意顯。入無餘界。經若干劫。當得作佛。然仍本名須陀洹等。此例非一。具如天台三論所釋。若入無餘涅槃二乘。不成佛者。即違此文。問。慈恩意雲。須陀洹人。七反生已。永斷諸苦。入涅槃者。是說彼果常所有事。非迴心後入於無餘。亦非無餘界中迴心。餘果准知。答。此釋雖巧妙。猶不順經意。所以然者。若此等人。實不入滅。入涅槃言。於此無用。迴心向大。增壽變易。如是等義。於此至要。豈略要義存非要耶。然經既言。入於涅槃。經若干劫。當得菩提。於此文中。何處有彼未滅之前。迴心向大。增壽變易。經多劫義。文外加詞。難可信受。亦不可言例餘處知。始於此中。說此義故。況復經文八六等劫。所住之處名為涅槃。不名增壽。如次所引。六同經二十三雲。若凡夫人。及以聲聞。或因世俗。或因聖道。斷欲界結。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不得名為大涅槃也。能斷初禪。乃至能斷非想非非想處結。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不得名為大涅槃也。何以故。還生煩惱。有習氣故。雲何名為煩惱習氣。聲聞緣覺有煩惱習氣。所謂我身。我衣。我去。我來。我說。我聽。諸佛如來。入於涅槃。涅槃之性。無我。無樂。唯有常淨。是則名為煩惱習氣(乃至)善男子。隨有小王之所住處。名曰小城。轉輪聖王所住之所。乃名大城。聲聞。緣覺。八萬。六萬。四萬。二萬。一萬住處名為小涅槃。無上法王。聖王住處。乃得名為大般涅槃(三十本第二十一)准此文知。多劫入滅。不可執彼增壽經劫。問。玄贊第七末。引此文雲。古人解雲。二乘諸果。經爾所時。入彼無餘涅槃後起迴心。便引楞伽菩薩佛等化作文。經爾所時。耽三昧酒。醉然從彼起迴心大乘。今解不然。彼二乘位。經爾所時。修行向大乘者。彼於先時。未迴心前。所應證得有餘涅槃者。名為涅槃。法王所得。名大涅槃(云云)。此義雲何。答。彼釋髣拂。意趣難了。大途案之。不順經意。經意雲。八萬等劫。正所住處名為涅槃。彼法相意。初三果人。迴心己後。增壽變易。經八六四。不至無學。彼所住何名有餘涅槃耶。何未至處。以為住處。經多劫耶。又經雲。乃至能斷非想處結。如是安樂名為涅槃。此文即當有餘涅槃。經本意顯示大小涅槃別。何再說有餘。全不說無餘。是故今文理當無餘。問一師雲。迴心二乘同法者。前示現入於無餘涅槃。然其實身。於瞻部洲。遠離而住。一切諸天。不能尚見。彼經依此所現涅槃。言八萬等劫住處。名涅槃(取意)此義雲何。答。寶公難雲。實身住處。不名涅槃。示現涅槃。不經多劫。如何經說八萬劫等住處。名為涅槃。今加難雲。一者如前所難。此中何故不說實無餘與大涅槃異。二者同梵行者。設不了知彼所化現。妄謂涅槃。如來何說為涅槃耶。三者瑜伽但說無學方便化現入滅。不言有學。故八六等劫義猶未了。問。廣章雲。楞伽所說醉三昧者。同法華論所說決定。以佛一化不能迴故。起滅度想。住寂滅定。雖未能得變易生死。而由定力所資持故。彼所依身。經多劫住涅槃。所說須陀洹八萬劫到等。應亦同此。八萬六萬乃至十千。皆說證得無學果後。經劫數量。非即學位經八萬等。謂若極鈍。得聖道身。唯得初果。不能進取後三果者名須陀洹。此人若得無學果時。經八萬劫。乃得發心。以極鈍故。若得聖身。進取二果。不能取後。名斯陀含。此人若得無學果時。經六萬劫。乃得發心。非極鈍故。如應例釋。若不如是。在學位時。即發心者。學位迴心利。無學方迴鈍。如何利者反經多劫(已上。寂法師義耳)。此義雲何。答。八萬等劫。為無學後之所經者。雖同天台。不言無餘。故亦有異。經言永斷諸苦。入於涅槃。是人未來。經若干劫。得阿耨菩提(云云)。既雲斷苦入滅。豈非無餘涅槃耶。問。一師又證。八六等劫得菩提心。是不定性。非定性人。引涅槃經第二十二雲。須陀洹果。亦復不定。不決定故。逕八萬劫得阿耨菩提。乃至辟支佛道。亦復不決定故。逕十千劫得阿耨菩提(已上)。此義雲何。答。大經意。說一切諸法。皆無定相。非說定性不定性別。故彼經雲。譬如幻師在大眾中。化作四丘乃至泉池河井。小兒見之。悉以為實。智人知其虛誑。一切凡夫。乃至聲聞辟支佛等。於一切法。見有定相。諸佛菩薩。於一切法。不見定相。譬如於熱炎。小兒見水智人不生水想。凡夫二乘。見一切法。悉謂是實。諸佛菩薩。不見定相。譬如有響。小兒謂實聲。有智解無定實。凡夫二乘。於一切法。見有定相。諸佛菩薩等。了無定相。善男子。亦有定相。雲何為定。常樂我淨。在何處耶。所謂涅槃。善男子。須陀洹果。亦復不定。不決定故。逕八萬劫得阿耨菩提等(云云)(取意略抄)明知。此文除大涅槃常樂我淨。餘一切法。皆悉不定。是故此文還能成立一切二乘。無決定性。皆成佛義。不爾何故唯大涅槃常樂我淨。以為定相。不言二乘有定性耶。優婆塞戒經雲。若有說。言有定性者。是名外道。以無因果。大經雲。若有說定相。是生死相。是魔王相。非佛法相(云云)。其意同也。七中陰經上卷。妙覺如來入中陰分品雲。爾時世尊。說此頌已。八十億中陰眾生。於無餘泥洹界發金剛心。一一成佛。與妙覺如來。皆同一號(此上說十六行半。五言頌也。妙覺如來者。是釋迦如來。入中陰時名號耳)。八密嚴經下卷雲。若解脫者。眾生界滅。即壞如來一切智性。去來今佛所知之法。不得平等。又若涅槃眾生滅者。誰離於苦。有餘無餘降魔等事。皆是妄說。是故當知。諸觀行者。證於解脫。其身常住。離眾有蘊。滅諸習氣。譬如熱鐵投之冷水。熱勢雖除。而鐵不壞。又上卷偈雲。涅槃若滅壞。眾生有終盡(此偈并法鼓經文。如前第二門引)。九不增不減經雲。若見眾生界。有增減者。是大邪見(靈潤師依此文雲。二乘之人入無餘。非眾生攝者。眾生界有增減過)。上二經意同。明知。雖入無餘。猶有其人。不同虛空。豈妨迴心耶。十無上依經上卷雲。阿難。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地菩薩。為四種障。不得如來法身。四德波羅蜜。何者為四。一者生緣惑。二者生因惑。三者有有。四者無有(佛性論雲。一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寶性論雲。一緣相。二因相。三生相。四壞相。云云。名目雖異。義意俱同經)。何者生緣惑即是無明住地生一切行。如無明生業。何者是生因惑。是無明住地所生諸行。譬如無明所生諸業。何者有有。緣無明住地。因無明住地所起無漏行。三種意生身。譬如四取為緣。三有漏業為因。起三種有。何者無有。緣三種意生身。不可覺知微細墮減。譬如緣三有中生。唸唸老死。無明住地。一切煩惱。是其依處。未斷除故。諸阿羅漢。及辟支佛。自在菩薩。不得至見煩惱垢濁。習氣臭穢。究竟滅盡。大淨波羅蜜。因無明住地。起輕相惑。有虛妄行。未滅除(佛性論雲。無明住地。微細妄想遊行未息)故。不得至見無作無行極寂大我波羅蜜。緣無明住地。因微細虛妄。起無漏業。意生諸陰。未除盡故。不得至見極滅遠離(佛性論雲。極離因果苦)大樂波羅蜜。若未能得一切煩惱。諸業。生難。永盡無餘。是諸如來。為甘露界。則變易死斷。流滅無量(寶性論雲。以諸煩惱染業染生染。未得永滅。是故未證究竟甘露如來法身。以未遠離不可思議變易生死。常未究竟)。不得至見極無變異。大常波羅蜜。阿難於三界中。有四種難。一者煩惱難。二者業難。三者生報難(了義燈第六雲。生報難。識等五果并生老死)。四者過失難(燈雲。過失難。謂生異滅憂悲苦惱)。無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內煩惱難。無明住地所起。因緣生死如三界內業難。無明住地所起有有生死。如三界內生難。無明住地所起無有生死。如三界內過失難(燈雲。更無餘果雲無有生死。准此而言。唸唸有四不同。古人方便生死。在初三地。因緣生死。四五六地。有有生死。七八九地。無有生死。在第十地。隋唐攝論。并悉無文。無上依經。及寶性論。亦不配地)。應如是知。阿難。四種生死未除滅故。三種意生身。無有常樂我淨波羅蜜果。唯佛法身。是常是樂是我是淨波羅蜜(已上)。佛性論第二。寶性論第二。廣釋。不能煩引。私謂。此中所說變易生死。是三界外。唯有羅漢辟支佛等也。增壽變易。既有有學。知非界外。其有學人。有三界惑及三界身。不可名為界外生死。故二變易有差別耳。十一勝鬘經雲。有二種死。何等為二。謂分段死。不思議變易死。分段死者。謂虛偽眾生。不思議變易死者。謂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乃至究竟無上菩提。二種死中。以分段死故。說阿羅漢辟支佛智我生已盡。得有餘果證故。說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辨。七種學人。先所未作虛偽煩惱斷故。說所作已辨。阿羅漢辟支佛所斷煩惱。更不能受後有故。說不受後有。非盡一切煩惱。亦非盡一切受生。故說不受後有。何以故有煩惱。是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斷。煩惱有二種。何等為二。謂住地煩惱。及起煩惱住地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此四種住地。生一切起煩惱。起者剎那心。剎那相應。世尊心不相應。無垢無明住地(乃至)阿羅漢辟支佛智所不能斷。唯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如是世尊無明住地。最為大力(乃至)若無明住地斷者。過恆沙等如來菩提智。所應斷法。皆亦隨斷(乃至)。是故世尊以師子吼。依於了義。一向記。說世尊不受後有(已上)。既言二乘所斷煩惱不受後有。故說不受後有。非盡一切煩惱及生。明知。入無餘界。即受變易生死。不可言是不定性人。經意總說諸二乘故。況復定性豈無餘惑。若無違文理。若有應受生。又同經雲。世尊。有有為生死。無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餘及無餘(已上)無為生死。理當無餘變易生死。義相順故。增壽變易。非無為義。十二法華化城喻品雲。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如第一門引)。十三正法華第四雲。志在無為之想。謂當滅度。往至他佛世界。又雲。生異佛國。當求道慧(已上)。此上二經意同。謂阿羅漢雖生滅度想。然受無餘界變易生耳。十四菩提心論雲。二乘之人。雖破人執。猶有法執。但淨意識。不知其他。久久成果位已。以灰身滅智。趣其涅槃。如大虛空湛然常寂。有定性者。難可發生。要待劫限等滿。方乃發生。若不定性者。無論劫限。遇緣即便迴心向大(有雲。此論龍樹造。不空譯)。此論文入無餘涅槃。後迴心顯然。問。彼論是真言密教。雲何為證耶。答。今者不論顯密。但取大乘理盡之教。證成佛義。何況有雲。論有三門。第三三摩地門。是密教。前二門非唯密(云云)。今所引文。在彼第二勝義門中。故無有過。十五寶性論第三雲。又阿羅漢身中所攝煩惱。能作無漏諸業行緣。能生無垢意生身果報。唯如來菩提智能斷。名為無明住地(佛性論第四同。已上教證訖)。   寶公。立有界外變易生死雲。斷見惑時。不可令修惑亦斷。盡下界因。不可令上果亦盡。二乘唯斷人執。不可令法執亦斷。唯盡分段之因。不可令變易果盡(已上)。靈潤師義同(得一法相了義燈雲。靈潤。是三論宗人)。今乘他意立量雲。無餘二乘(有法)無所知障。自然永滅(宗)許法空智不現前故(因)。如餘凡聖(喻)。亦應立雲。二果之果。應無唯度分段生者(宗或雲。無永唯度分段生者)得無漏故(因)。如大乘者(喻)。或可立雲。變易生死。必為諸聖究竟所度。二死攝故。猶如分段(經雲。又依此六波羅蜜多佛及二乘。能度五種所知海岸。已上理證)。   第二料簡者。問。無餘變易。增壽變易。有何差別。答。寶公雲。略有十三不同。一無上依等。由無明住地等。有變易生死。瑜伽等由定願留。二楞伽滅諸根。方取變易。瑜伽留有根力。三勝鬘無上依等。無明住地。資無漏業。別受變易。瑜伽等。定願資有漏業。留分段身。四依法華等。往他佛世界。又雲。生異佛國。瑜伽等雲。於此界瞻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五涅槃經。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住等。依瑜伽論等。即留此身。或餘一劫。六依勝鬘等經。二乘大力菩薩。同受意生身。依瑜伽等。二乘不同大力菩薩。大力菩薩。如意而生。常化生故。二乘遠離而住。一切眾生皆不見故。七法華經智論等。非三界攝因緣。非是三有業故。三界煩惱不能繫故。瑜伽等。說三界攝。資三界業。引令住故。八楞伽等。二乘自謂為滅。實入三昧。瑜伽等。自知留身。傍人謂滅。九瑜伽留身唯不定性。楞伽經等。通於定性。十瑜伽等。留身通於有學。勝鬘等。唯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不言有學。十一楞伽等。住三昧樂變易生中。經無量劫。不自覺知。瑜伽等。自知留身。遠離而住。十二無上依經。佛性論。妄無漏業。以為因緣生死。與大菩提。為其怨障。瑜伽等。由無漏定願。資有漏業。身長時住以取菩提。十三涅槃等。先入寂滅。後發大心。瑜伽。先發大心。後留身(已上)。問。瑜伽。既是慈尊所說。雲何全捨增壽變易。答。此義難了。亦未得聞先哲解釋。今試解雲。應有一類界內迴心。增壽行住。經劫聖者。瑜伽且約此一途耳。理亦不應遮無餘界迴心。向大乘究竟之教(其一)。問。沼公釋變易生死雲。瑜伽唯識等資故業。為其正說。若是無漏親能感者。即集諦攝。雖安立諦非安立殊。不離四諦。無處說集是非所斷(已上)。此義雲何。答。感分段生。應是集諦。感無漏界生。何必是集耶。又設許此為集為斷。亦無有過。二乘道品。於如來身。復是顛倒(云云)。既雲顛倒。應名集斷。然言無漏非所斷者。約小乘分。故勝鬘雲。阿羅漢辟支佛。斷四種住地。無漏不盡。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證。無漏不盡者。即是無明住地(云云)。山家雲。無漏非生死因者。是小乘宗。無漏為因。無明為緣者。方等經言也(云云)意同(其二)。問。沼公雲。若捨身更別受生。為變易死。即達四記。無煩惱人死者不生(已上)。此義雲何。答。案四記意。應除別事。何者。增壽行住。乃至佛果。亦違第一生者必死。若以別事。強名死者。亦應別事立不生義。謂不生三界故。名不生也。故勝鬘經。說阿羅漢辟支佛雲。非盡一切煩惱。亦非盡一切受生(云云)又頂生王。勝諸天眾。如修羅軍。迫善現城。天眾退還。不堪相戰。頂生出門。牽弓發聲。修羅聞之。悉以退散。忉利既爾。何況下天。即違第三天勝人劣。故知。四記除別事耳(其三)。問。沼公言。捨分段身。別受變易者。出何聖教。勝鬘經等並無捨分段言。瑜伽佛地論等。皆言無漏定願。以資故業。令所感身。漸勝長。顯揚十六雲。依變化身。得至佛位。亦不言捨分段。入大乘論亦云。住壽不依經論。自意之定。又雲。所知障為緣。新發妄無漏業。別感界外變易生死者。此不應爾。若造新業。為新感因。何故佛性論雲因緣生死。譬如須陀洹以上。但用故業。不生新業。若以無漏新招生死。此喻不成。又緣起經等。聖者不造感後有業(已上)。此義雲何。答。前引楞伽第二。已立無餘界中變易生死。又經說言。二乘自謂為般涅槃。實入三昧等(云云)。是即捨分段身。受無餘變易。又豈前不言變易之名。非正所諍。無餘迴心。是正所立耶。餘如前釋。又佛性論第二。說界外四種生死中。初方便生死雲。無明住地。能生新無漏業(云云)。諸文同之。何法為輕。喻為重耶。然且會雲。以初方便生死之中新無漏業。而為第二因緣生死。故以第一。望於第二。譬須陀洹。但用故業。故彼論雲。方便生死譬凡夫位。因緣生死譬須陀洹(云云)。若全執文。方便生死。豈全同凡夫起三界惑業。受三界生死耶。然緣起經。聖者不造感後有業者。約界內分段生死耳(其四)。問。沼公雲。無分明文。作決定說。定性之人。得受變易。然第二中。說墮不思議變易死故者。此說不定迴心已後。墮不思議變易生死。無決定性得變易文。又若許受變易生身。如何得言如是等。得入人無我。乃至生心以為涅槃。凡夫受分段。自知生死身。聖人受變易。豈執為涅槃。又雲。瑜伽。佛地。顯揚。入大乘論等。皆唯說不定性。迴心已去。方受變易故(云云)。此義雲何。答。十卷楞伽第二卷說。三乘種性。及不定種性之中。初聲聞種性。既雲墮不思議變易生死。豈非定性受變易生。若言此是不定性者。別說不定。為第四乘。便為無用。如第二門已廣抉擇。況復彼中。廣事分別不定性義。起盡不便也。聖人受變易。豈執為涅槃者。楞伽既雲二乘自謂滅實入三昧(云云)非是胸說。未足為難。又瑜伽。佛地等。但說不定性迴心後。受變易者。亦不定說定性二乘。不受界外變易生死。不可偏執。何況此等論。弘權教故。多說界內事。不說界外(其五)。問。沼公又雲。楞伽滅諸根。方取變易。瑜伽留有根力者。此亦不爾。滅諸根者。定入無餘。非受變易。不爾變易豈無諸根。論留根身。是楞伽不定故留身。而為變易不知所以。妄雲不同(已上)。此義雲何。答。前已成立無餘界中變易死。不可重成。況復變易名。非要所諍耶(其六)。問。了義燈第六雲。變易生體是有漏。說是無漏界外生者。依勝緣說。或無漏人。所受生死。或無煩惱漏。所受生死名為無漏。非體無漏界外別生。非離三界有別有情。仁王般若雲。三界外有別眾生。是外道義非諸佛教(已上)。此義雲何。答。天台仁王般若疏雲。初略說中。前誡能化所化皆不出三界。釋此文意自復不同。一雲。此經未說三界外事。猶是覆相之說。故雲界外無眾生也。又雲。此說是理。論雲。三界外有變易生死者。此論不繫三有故名為外。若論處所。不出三界之域也。故知界外無別眾生。而言出者。以煩惱無定繫處故雲出耳(已上)。問。二釋意雲何。答。如大般若經雲。聲聞人入正性離生者。畢竟無有發心作佛(云云)。仁王經雲。諸佛應化法身。亦不出三界。三界外無眾生等(云云)。亦復如是。是覆相意。或約不出三界之域。故雲不出。非是界內有漏攝也。若不爾者諸佛三身。豈是有漏界內法耶(其七)。問。瑜伽八十雲。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起阿耨菩提耶。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已上)。故不可言入無餘界。經若干劫。發起此事。答。如來隨機說經。菩薩隨經造論。慈氏菩薩。依深密等造瑜伽論。不依法華。涅槃等經。凡說三乘。隨機利物。則諸佛菩薩常事。一佛乘教。是即最後祕密之藏。信受難故佛說亦難。今依法華涅槃。不可以瑜伽難。教教意別。何得混同。唯有眾流會海一味。未見巨海迴流分源。權須歸實。實勿歸權。實公亦同。不能煩引。問。何以知爾。答。大經二十六雲。諸佛菩薩。說於三乘。而是經中。能說一乘。謂大涅槃(三十本第三十四)。又法華雲。佛說是難。聽法者難(云云)。故知三權是常說。一實希有說。問。論既雲無餘界中。一切用息。何得彼界有此事耶。答。是亦順本經。不可為難。凡以權難實。當用二釋。一不須和會。二且須和會。准法華經二喻。按雲。小車有名無體。唯誘稚子。化城有體無實。暫休疲極。權教法門。多以如是。准彼小車。但假名故。不須和會。准彼化城。有假體故。且須和會。然瑜伽文。難可了知。是故亦應或不和會。或復和會。謂佛說無餘界發心作佛雲。譬如惛醉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當依此文准知彼事。謂沈三昧樂。醉無相酒。彼時一切事業悉息。似人惛醉時。如木無思覺。宿因內開發。諸佛外覺悟。發心修行。遂得佛果。如人醒了隨意作作。瑜伽論意。且齊惛醉。楞伽經說。遂顯究竟(前後權教諸難。准此用二釋)況復大論九十三雲。阿羅漢成佛。非論議者知。唯佛能了(云云)。慈氏造論。應為論者。且作是說。非必自意。問。若爾雲何名無餘耶。答。凡無之言。有分有全。如無上尊。是全分無。天上天下無如佛故。如無心定。是一分無。第七第八不全滅故。今無餘者。亦是少分。無分段餘。故名無餘。楞伽雲。不度變易。度分段故。雲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云云)。即其意也。或約小乘。名為無餘。迴心已後。大乘攝。故試作二解。見者取捨(其八。莊嚴論第一雲。餘善根涅槃時盡等文。如下第五門初引)    一乘要決捲上 一乘要決卷中(至第六門半)    沙門源信撰   大文第四。引一切眾生有性成佛文有二。初寶師所引六經二論。次私引十二文。   初寶所引者。一大雲經第四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得菩提心。又雲。如是經典。諸佛封印。所印者。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乃至)。未來之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輕笑賤慢。為求過失及以利養。少多讀誦書寫聽受。亦得遠離無量惡業。永斷貪慾嗔癡等病(已上)。寶公雲。准此經文。一切眾生。悉有理行二性。又聞說佛性利益最多。餘大乘中。少有此說(云云)。一師會雲。得菩提心者。即理名心。非行佛性心。如最勝王經第四雲。菩提及心。同真如故等(云云)今謂。若有佛性。得菩提心文。即順佛性論。由此空故。應得菩提心。及加行等文。如何曲釋。令隨自意。如熱病者見青為黃。二涅槃經二十七雲。善男子。一切眾生。定得阿耨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是義故。我於此經。而說偈言。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善男子。有者凡有三種。一未來有。二現在有。三過去有(乃至)。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蘇耶。答言。我本有酪。實非蘇耶。以巧方便。定當得故。故言有蘇。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三十本第二十五。寶雲。涅槃經意。佛即名佛性云云)。問。義榮章雲。立無性者。會釋大經凡有心者等文雲。經雲。眾生亦爾。悉皆有心者。此語是總通。舉有性無性眾生。異於木石。皆名有心。次言凡有心者。定當得成三菩提者。此句則狹。即唯簡取有性有心當成佛者。故雲凡是有心。當得成佛。不舉無性有心。及已成佛等(乃至)。又若執彼凡是有心。皆當作佛。佛及大悲闡提亦有心。亦應更有當作佛義(略抄)。此義雲何。答。此釋失經意。經雲。眾生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菩提(云云)。此中所言凡有等者。是即全怙上文所舉有心眾生。以明成佛。雲何於中妄分別。言上舉一切。下唯有性。非唯上下相違。亦有法譬不齊。譬喻雲有乳酪。故定當得蘇(云云)。乳酪譬心。蘇譬菩提。若如所釋。應雲雖有乳酪得蘇不定。譬既不然。知此解謬。況復同經三十六雲。雖信佛性。是眾生有不必一切皆悉有之。是故名為信不具足(三十本三十二)。第三十一說。信一切眾生及一闡提。悉有佛性。名菩薩十法中第一信心具足(三十本第三十)。明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者。非是少分。若猶堅執少分一切。非唯違經。亦信不具。何因樂作一闡提耶。由此應許全分有性。理亦應許一切成佛。經言定當得成阿耨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云云)。是故當知。唯一分眾生。有性成佛者。即失經意。前後所出諸師所釋。但取一分。其過准之。又彼難雲若有心者。皆當作佛。佛亦有心。亦應更有當作佛義今謂此難失文迷理。上雲眾生悉皆有心。下怙彼雲凡有心者。那忽所怙外。取佛為難耶。況復經意。本欲顯示成佛不成佛。不欲分別已成當成。何依少文言。錯亂大意。又以大悲闡提為難。其過同前。經意但舉生死有情。大悲闡提。是所怙外。又攝論許於初地中得三身體。得三身體。即是成佛。況復慈恩心經玄贊雲。約大悲邊。常為闡提約大智邊。亦當作佛(寶雲。大悲闡提。是前經所說。不可以前說。難後說也。諸師釋意。大途同之)。問。沼公通涅槃經雖信佛性是眾生有。不信一切悉有佛性。名信不具足。雲此亦不然。經不明說。若不信一切眾生悉有行佛性者。名信不具足(已上)。此義雲何。答。經不別理性行性。但令眾生成佛之性名為佛性。故彼經雲。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云云)。約此佛性。說言不信一切悉有佛性。名信不具足也。不可曲釋經從己情。又第二十七雲。一切眾生。具足三定。謂上中下。上者謂佛性也。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中者一切眾生具足初禪。有因緣時。則能修集。若無因緣。則不能修。因緣二種。一謂火災。二謂破欲界結。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具足中定。下定者。十地中心數定也。是故言一切眾生。悉具下定。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十住菩薩。雖見一乘。不知如來是常住法。以是故言十住菩薩。雖見佛性。而不明瞭。善男子。首楞嚴者。名一切事竟。嚴者名堅。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以是故言首楞嚴定。名為佛性(三十本第二十五)。寶公雲。准此經文。非是少分。亦非唯理。下中分二定。既非少分。故知。上定亦是一切同一文故。又說是定故非理也。說首楞嚴定名佛性故(云云)。又三十二雲。一切眾生不退佛性。故名之為有阿毘跋致故。以當有故。決定得故。定當見故。是故名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三十本第三十)。又三十七雲。為非佛性名為佛性(乃至)。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性之物。離如是等無性之物。是名佛性(三十本第三十三。已上第二證文訖)。三法華經(如前第一門)。四密嚴經。法鼓經(如前第二第三門)。五十卷入楞伽經。第二卷五種性。及四卷楞伽第一文(如前第二第三門)。六勝鬘經。聲聞緣覺得涅槃者。是佛有餘不了義說。又雲。聲聞辟支佛乘。皆入大乘。又佛言。憍屍迦。此經斷一切疑。決了究竟入一乘道(已上)。寶公雲。准此經文。唯一佛乘非方便也。准法華。涅槃。楞伽。密嚴。法鼓。勝鬘。皆遮二乘實滅。故知。定性二乘。必當成佛。如斷見惑。不越七生。定斷修惑。斷人執已。不越八萬劫等。必發大心。由道力業力。能爾。雖八萬劫等。不可以非想八萬劫故(已上)。問。唯識第十。會此等經雲。若聲聞等。有無餘依。如何有處說彼非有。有處說彼都無涅槃。豈有餘依。彼亦非有。然聲聞等。身智在時有所知障。苦依未盡。圓寂義隱。說無涅槃。非彼實無煩惱障盡所顯真理有餘涅槃。爾時未證無餘圓寂。故亦說彼無無餘依。非彼後時滅身智已。無苦依盡無餘涅槃。或說二乘無涅槃者。依無住處。不依前三。又說彼無無餘依者。依不定性二乘而說。彼纔證得有餘涅槃。決定迴心求無上覺。由定願力。留身久住。非如一類入無餘依(第三解論主義也)。此義雲何。答。寶性論第三卷。引此經了雲。此明何義。言聲聞辟支佛有涅槃者。此是諸佛如來方便。見諸眾生於長道曠野。遠行疲惓。恐有退轉。為止息故造作化城(乃至)。若離佛地果中證智。更無餘人有涅槃法(已上)。此文既雲更無餘人有涅槃法。若有定性人。不可偏言更無餘人。又佛性論第四雲。唯佛得涅槃。餘人未得。又所引經雲。聲聞辟支佛。皆入大乘(云云)。此等諸文。豈皆不了義耶。然唯識論。依瑜伽等。不說無餘涅槃後事。由此不言一切作佛。是即所弘教門各別。如身子等。皆是應化。而彼所現各各不同。智慧。神通。多聞。持戒。如是等德。各一非多。四依菩薩弘教亦爾。隨緣赴機。不得能一。七寶性論第三卷雲。向說一闡提。常不入涅槃。無涅槃性者。此義雲何。為欲示現謗大乘因故。此明何義。為欲迴轉誹謗大乘心。不求大乘心故。依無量時故如是說。以彼實有清淨性故。不得記言彼常畢竟無清淨性。問。沼公釋雲。此等皆據時邊者說。非畢竟者。何以得知。無上依經雲。有三品眾生。一者著有。復有二種。一者背涅槃道。無涅槃性。不求涅槃。願樂生死。二者於我法中。不生渴仰。誹謗大乘。阿難。是等眾生。非我弟子。佛非彼師。乃至以生死轉作於後際。落闡提網。不能自出。前是無性。後雖有性。鈍根長時謗法不信。寶性論中。會此第二。非第一人。為迴轉謗法者。言無量時。故非第一(云云)。此義雲何。答。此有多過。一者論意。對辨諸教異說時邊。於菩提非永隔礙。若有畢竟人。永隔礙者。何不辨彼。唯辨時邊。二者寶性論第二卷。亦出二人云。一者謗解脫道。無涅槃性。常求住世間。不求證涅槃。二者於佛法中。闡提同位。以謗大乘故(已上)。按此三文雲。無上依經第一人寶性論第二卷第一人。第三卷所會人。此三人相。全同無異。何言寶性論會第二人。非第一耶。然彼通雲。迴轉謗法者。言無量時。故非第一。此義不然。其第一人。亦有謗法。如第二卷。第一人云謗解脫道。豈非謗法。又既是闡提。應無信心。無信心者。豈非謗法因。又瑜伽二十一。說無性有情六種相中雲。聽聞涅槃眾多功德。不見小分所有功德。聞說正法。不少發心(云云)。豈非諦法耶。三者寶性論意。不分理行二種佛性。但由清淨性。得佛無上果。一切眾生。悉有此性。明知。不許畢竟無性。是故彼論第一頌雲。佛性金亦爾。墮煩惱穢中。如來觀察已。為說清淨法。一切諸眾生。種種煩惱中。皆有如來性。無明皮所纏。種諸善根地。生彼菩提芽。次第漸增長。成如來樹座。八佛性論第一雲。問曰。若爾雲何佛。說眾生不住於性永無般涅槃耶。答曰。若憎背大乘者。此法是一闡提因。為令眾生捨此法故。若隨一闡提因。於長時中。輪轉不滅。以是義故。經作是說。若依道理。一切眾生。皆悉本有清淨佛性。若永不得般涅槃者。無有是處。是故佛性本有離有離無故。又雲。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顯真如。第二卷雲。由此空故。應得菩提心及加行等乃至道後法身。又雲。故經中說。一闡提人。墮邪定聚。有二種身。一本性法身。二隨意身。佛日慧光照此二身。法身者即真如理。隨意身者。即從如理起佛光明。為憐愍闡提。闡提二身者。一為令法身得生。二為令加行得長修菩提行。故觀得成。復有經說。闡提眾生。決無般涅槃性。若爾二經便自相違。會此二說。一了二不了。故不相違。言有性者。是名了說。言無性者。是不了說。故佛說若不信樂大乘。名一闡提。欲令捨離一闡提心。故說作闡提時。決無解脫。若有眾生。有自性清淨。永不得解脫者。無有是處。故佛觀一切眾生有自性故。後時決得清淨法身(已上)。寶公雲准此論文。故知。諸經論中。說一分無性。為不了義。說皆有佛性。為真了義。世親菩薩名檀五天。位居三忍。順佛通經。將一乘有性為了。以三乘無性為權。後代論師導卑。前哲豈合固違經論顛倒會釋(已上)。問。神昉師通佛性論文曰。若真如理性。一切皆有。是名了說。非謂行性。又解。斷善闡提。決定無有般涅槃性。是不了說。非說畢竟(已上)。此義雲何。答。今不要分理性行性。唯皆成佛。是正所立。若許理性遍一切者。即是當許一切成佛。不應分別斷善畢竟。如彼論雲。一切眾生。若永不得般涅槃者。無有是處。又雲。佛性即是二空真如。由此空故。得菩提心乃至法身(具如所引)。問。昉師亦通曰。一切皆有清淨佛性者。約理佛性。如前已說。然離遍計定實有無故。說本有無而離有無。而言若有眾生。有自性清淨。永不得解脫者。無有是處者。此就有彼如來種分少分有情。為引不定速起大乘故。作是說。是以無過。順經作論。有此例故(已上)。此義雲何。答。此釋甚非。何者。若有眾生有自性等。是第二卷文。若依不言一切眾生故。證少分有性人者。如何可會彼第一卷。一切眾生。皆悉本有清淨佛性。若永不得般涅槃者。無有是處耶。此文既遮少分。雲何強作是釋。即座之間。暫用會釋。論其實理。終無所獲。又論既言佛性即是二空真如等(云云)。二空真如。豈是少分有情所具。若許遍者。由此所得菩提心等。亦應遍有。若猶不信。更加何言。令生信解。賢哲何似失本心耶。問。沼公通曰。經雲。若有清淨性。不成佛者。無有是處者。據平等意樂。非皆成佛。又如佛性論功能品雲。於無善根人身中無功能。既於無善根人身中無功。雲何能令無行性人身中有行性(云云)。此義雲何。答。經雲。若有清淨性等者。當佛性論。若依道理。本有清淨。至無有是處等文。此是論主作理盡釋。非述平等意樂義也。尋論起盡。全無此意。設他經中。有意樂說。今論文相。不可同彼。凡引教證。要順文相。又論本不立法爾行佛性。雲何屢作行佛性難。又佛性論功能品中。無所引文。有相似文。然約分位。非謂畢竟。問。一師雲。佛性論。雖世親菩薩所造。而真諦三藏翻譯。多有加增。故非為定證。所以者何。真諦法師。自立悉有佛性義。而斥一分無性義。佛性論雲。有性為了說。無性為不了說者譯者增加。非作者意(已上)。此義雲何。答。寶公雲。寶性論是堅慧菩薩造。菩提流支譯。佛性論世親菩薩造。真諦三藏譯。與寶性論意同。何故偏謗佛性論偽(寶公難唐土師。然義同故令引之答)。私謂。又論上文。既出二經。問其相違。理應會釋。若會釋言有性為不了無性為了者。全違一論前後起盡。故不可言譯者增加。若言一切皆增加者。應言造論。不可言譯。一師邪推。不當道理。又世親菩薩。初習數論。次業有宗。後學經部。終歸大乘。時無著菩薩。創令其造釋。十地攝大乘二論。明佛性論。理在其後。論其始終。從淺至深耳(已上寶公八證訖)。   第二私別十二文者。一大經二十一雲。能知如來深密義者。所謂即是大般涅槃。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懺四重禁。除謗法心。盡五逆罪。滅一闡提。然後得成阿耨菩提是名甚深祕密之義(三十本第十九)。言一切眾生。故不除畢竟無性。言成菩提。故非理佛性。二同經二十四曰。雲何為知。知無有我。無有我所。知諸眾生。皆有佛性。以佛性故。一闡提等。捨離本心。悉當得成阿耨菩提。如此皆是聲聞緣覺所不能知。菩薩能知(三十本第二十二)一切成佛。准前可知。三同經二十七雲。一切眾生。定當得成阿耨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善男子。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即出醍醐。更有異草。牛若食者。即無醍醐。雖無醍醐。不可說言雪山之中。無忍辱草。佛性亦爾。雪山者。名為如來。忍辱草者。名大涅槃。異草者十二部經。眾生若能聽受諮啟大般涅槃。即見佛性。十二部經中。雖不聞有不可說言無佛性也(三十本第二十五)。當知。他師依涅槃經。強立無性。甚違經意。善思念之。勿憚改矣。四同卷立二種畢竟。其中說第二義雲。究竟畢竟者。一切眾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悉有一乘。以無明覆故。不能得見。善男子。如鬱單曰三十三天。果報覆故。此間眾生。不能得見佛性亦爾。諸結覆故。眾生不見。復次善男子。佛性者。即首楞嚴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諸佛之母。以首楞嚴三昧力而令諸佛常樂我淨。一切眾生。悉有首楞嚴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見。是故不能得成阿耨菩提。五同卷雲。師子吼者。名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六二十九雲。善男子。一切眾生。定當得阿耨菩提。以是義故。我經中說一切眾生。乃至五逆。犯四重禁。及一闡提。悉有佛性(三十本第二十六)。七三十五。佛告迦葉菩薩雲。如汝先問。斷善根人。有佛性者。是人亦有如來佛性。亦有後身佛性。是二佛性。障未來故。得名為無。畢定得故。名為有。是名分別答(三十本第三十二)。沼公雲。若雲涅槃經中。佛亦自會。障未來故。名為無性。必當得故。名為有性者。亦不應理。此據時邊說必當得。非畢竟者。若不如是。何故第十。雲假使一切無量眾生。一時成就阿耨菩提已。此論。如來亦復。不見彼一闡提。得成菩提。諸佛有滅盡期可雲此人時長故不見。佛無涅槃時。如何言不見耶。此故知有畢竟無性(已上)今謂。沼公數數引此為難。然非重難。何者。一闡提心。若未捨離。設經恆劫。無成佛理。故言諸佛不見闡提得成菩提。如同經雲。若有說言。一闡提等未生善根。便得阿耨菩提。是人亦名謗佛法僧。若偏執言有性闡提。亦應不成。文無別故。八同卷雲。善男子。一切無明煩惱等結。悉是佛性。何以故。佛性因故。從無明行及諸煩惱。得善五陰。是名佛性。從善五陰。乃至獲得阿耨菩提。是故我於經中。先說眾生佛性。如雜血乳。血者。即是無明行等一切煩惱。乳者。即是善五陰也。是故我說。從諸煩惱。及善五陰。得阿耨菩提。又雲。善男子。眾生佛性。非有非無。所以者何。佛性雖有。非如虛空。何以故。世間虛空。雖以無量善巧方便。不可得見。佛性可見。是故雖有非如虛空。佛性雖無。不同兔角。何以故。龜毛兔角。雖以無量善巧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是故雖無。不同兔角。是故佛性。非有非無。亦有亦無。雲何名有。一切悉有。是諸眾生。不斷不滅。猶如燈炎。乃得阿耨菩提。是故名有。雲何名無。一切眾生。現在未有。一切佛法。常樂我淨。是故名無。有無合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說眾生佛性非有非無。善男子。如有人問是種子中有果無耶。應定答言亦有亦無。何以故。離子之外。不能生果。是故名有。子未出牙。是故名無。以是義故。亦有亦無。所以者何。時節有異。其體是一。眾生佛性。亦復如是。若言眾生中別有佛性者。是義不然。何以故。眾生即佛性。佛性即眾生。直以時異。有淨不淨。善男子。若有問言是子能生果不。是果能生子不。應定答言亦生不生。世尊如世人說乳中有酪。是義雲何。善男子。若有說言乳中有酪。是名執著。若言無酪。是名虛妄。離是二事。應定說言亦有亦無。何故名有。從乳生酪。因即是乳。果即是酪。是故名為有。雲何名無。色味各異。服用不同。熱病服乳。冷病服酪。乳生冷病。酪生熱病(乃至)。善男子。是故如來。於是經中說如是。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是名為著。若無佛性。是名虛妄。智者應說眾生佛性。亦有亦無。善男子。四事和合生眼識。何等為四。眼·色·明·欲是眼識性。非眼非色非明非欲。從和合故。便得出生。如是眼識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是故當知。無有本性。乳中酪性。亦復如是。若有說言。水無酪性。故不出酪。是故乳中定有酪性。是義不然。何以故。善男子。一切諸法異因異果。亦非一因生一切果。非一切果從一因生。善男子如從四事生於眼識。不可說言從此四事應生耳識。又雲。善男子。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是名隨自意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我說如是。汝說亦爾。是名隨自他意說。第三十六雲。若有說言一闡提人。得阿耨菩提者。是名深著。若言不得。是名虛妄(三十本第三十三)。若一切眾生不悉成佛者。不可說雲若言不得。是名虛妄。九新華嚴經五十一雲。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云云)。一師會雲。一雲。據有行佛性。少分一切。二雲。約真如理性智體性故名智慧(云云)。此義如何。答。初釋違經。經雲。無一眾生而不具有(云云)。無一之言。明非少分。況少分一切。是不了義說。何令華嚴成不了耶。至下當知。次釋亦非。文雲若離妄想。一切智等。則得現前。是即本有智慧現前故。不可言本唯理性(眾生身中佛智體。大經雲眾生即佛性。唯時異。瑜伽雲真如種子。起信論雲本覺。此等同異。學者思擇)。況復定性無性。若無佛智。彼智真如。亦應非有。如色無常。不在聲上。諸佛真如。理應如是。故唯識說圓成實雲。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云云)不可例。比量因喻不分別。彼取義通。今正論體。又若唯依真如智現。順我違汝。何立別種。十大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雲。有性無性。齊成佛道(已上)。此經既雲齊成佛道。故知理實終無畢竟不成佛者。此是由有真如理性。即同佛性論所說也。問。有難雲。若言真如理性。為正佛性者。其真如理。是一切有情平等共有。都無差別。何故經簡雲有性無性。定知。約行佛性。有無差別。簡別有無。非真如理為正佛性(云云)。此義雲何。答。瑜伽但依有障無障。立性無性。不言行性。至第七門當知。十一楞伽經第二雲。大慧。何者無性乘。謂一闡提。大慧。一闡提者。無涅槃性。何以故。於解脫中。不生信心。不入涅槃。大慧。一闡提者二種。何等為二。一者焚燒一切善根。二者憐愍一切眾生。作盡一切眾生界願。大慧。雲何焚燒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作如是言。彼非隨順修多羅毘尼解脫說。捨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憐愍眾生。作盡眾生界願者。是為菩薩。大慧。菩薩方便作願。若諸眾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薩摩訶薩。不入涅槃。大慧是名二種一闡提。無涅槃性。以是義故。決定取一闡提行。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此二種一闡提。何等一闡提。常不入涅槃。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一闡提。常不入涅槃。何以故。以能善知一切諸法本來涅槃。是故不入涅槃。非捨一切善根闡提。何以故。大慧。彼捨一切善根闡提。若值諸佛善知識。等發菩提心。生諸善根。便證涅槃。何以故。大慧。諸佛如來。不捨一切諸眾生故。是故大慧。菩薩一闡提。常不入涅槃(已上十卷本)。沼公雲。楞伽無性。即當時邊。非畢竟者(云云)。此義雲何。答。楞伽經意。顯諸眾生種種差別。總有五種。若五種外。有畢竟者。何不出彼。但出時邊。時邊應在前四種中。畢竟無攝處。何全不出耶。故知。楞伽同寶性論。依無量時立一闡提。非此外有畢竟闡提。又寶公雲。大唐三藏釋雲。是暫時無涅槃法。梵音怛迦羅阿般涅槃達磨。此雲暫時無般涅槃法。又阿顛帝迦。此雲畢竟。第五性收。一闡提人。非定第五性斷善名一闡提。前四斷善名為暫時。第五斷善為畢竟。暫時無涅槃者。一非第五種性。二不得名為常沒。三非決定無涅槃法。四前經已說當得涅槃。既楞伽經。說第五性中燒燃善根一闡提。佛不捨眾生故。後時當得涅槃。第五性中唯有菩薩闡提。更無畢竟。故知。即是說前畢竟闡提。非暫時也。又涅槃經。說常沒闡提。當得菩提。故知。不說暫時闡提。又佛性論說。有經。一闡提決定無涅槃法者。是不了說。故知。是說有畢竟闡提。為不了說。涅槃經雲。一闡提等。悉當成佛。是不聞。故知。非是暫時闡提。前已說故。十二智論八十四雲。有四種道。人天並三乘為四。菩薩法應引導眾生著大道中。若不任入大道。著二乘中。若不任入涅槃者。著人天福樂中。作涅槃因。他師通雲。人天乘中有二種。一者。畢竟無涅槃法。與人天樂。而成就之。二者。暫時無涅槃法。人天成就。作涅槃因。雖有二種。彼論且據暫時無者一邊而說。或可彼顯菩薩悲願。欲盡入無餘涅槃。非悉一切皆入(云云)。此義雲何。答。寶公對曰。此非論意。人天中有兩類。一畢竟無涅槃法。二暫時無涅槃法。畢竟無者。謂無涅槃因。暫時無者。有涅槃性。論雲。作涅槃因。明知。是畢竟無性(已上)今謂。他師初釋未了。若有畢竟無涅槃法者。菩薩豈不引導。何故不舉彼耶。第二釋亦未了。若無其實。此言虛設。著大道中。著二乘中。彼既不虛。此何獨虛。所引之例。亦非虛妄。眾生無盡故。佛壽亦無盡。是即令眾生皆入涅槃。故不言頓入。故非虛妄。畢竟無性。既終無一得涅槃者。故例不成。   大文第五。斥定性二乘永滅計者。總有三文。一樞要。二義鏡要略。三私所引。初樞要者。有六文一量。一華嚴經第三十世間品雲。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臨欲終時。有十種果現。第三於右手掌中。放大光明。名淨境界。悉能嚴淨大乘世界。此世界中。若有無漏諸辟支佛。覺斯光者。即捨壽命。入於涅槃。若不覺者。光明力故。移置他方餘世界中(已上)。一師雲。此是證有決定趣寂獨覺不成佛文也(云云)。此義雲何。答。山家雲。此證非理。不得經意故。其經本意。說後身菩薩八相成道事。不說大獨覺永不成佛道。高山之時。未定成不。唯入涅槃金河之日。定當成佛故。涅槃經雲。迦葉。第五人者。永斷貪慾瞋恚癡。得辟支佛道。煩惱無餘。入於涅槃。真是麒麟獨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菩提。當知。入滅之後。經劫作佛。又莫言此約不定性。經文分明雲麒麟獨一之行。又莫言有餘涅槃。經文分明雲煩惱無餘入於涅槃故。經論無有指不定性名為麒麟故。又莫言麒麟與麟角其義亦不同。涅槃經文雲麒麟。瑜伽論雲麟角故。麟類數多。角但獨一。故此亦不爾。若言麒麟約類。其數不少。麟角約角但獨一者。法喻不合。其涅槃意。取獨一邊。豈不同角一義哉(已上。法華三變移諸天人。同華嚴儀相例思擇)。二莊嚴論第一卷雲。餘人善根。涅槃時盡。菩薩不爾(已上)。此義雲何。答。山家雲。其論第一歸依品雲。無盡者。謂神通善根。至無餘涅槃。亦無盡故。故知。小乘有盡。大乘無盡。俱是神通善根也(乃至)。當知。入無餘定性。雖盡神通之相。然其神通性。及一切善根。永不滅盡。要待劫限等滿。方乃發生(已上)。私加解雲。入無餘界。灰身滅知故且名盡。後迴心時。不可為盡。或如有漏業感。異熱即盡。二乘善根。亦應如是。期小涅槃。修善根故。得涅槃時。名善根盡。菩薩為眾生修行萬善故。以眾生無盡。善根亦無盡。不遮二乘迴心作佛。況是權教。勿例圓經。三涅槃經三十五雲。善男子。我於經中。告諸比丘。一乘一道一行一緣。如是一乘乃至一緣。能為眾生。作大寂靜。永斷一切繫縛愁苦苦及因。令一切眾到於一有。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須陀洹乃至阿羅漢人皆得佛道。善男子。我於經中說。須陀洹人。人間天上七反往來。便般涅槃。斯陀含人。一受人天。便般涅槃。阿那含人凡有五種。或有中間般涅槃者。乃至上流般涅槃者。阿羅漢人。凡有二種。一者現在。二者未來。現在亦斷煩惱五陰。未來亦斷煩惱五陰(寶公未來不生也)。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須陀洹乃至阿羅漢不得佛道(三十本第三十一)。一師雲。有定性二乘。不作佛故。皆作佛者。是名不解佛意。有不定二乘成佛道。皆不作佛者。是名不解佛意。雲何解者。不定二乘作佛。定性二乘。無性有情。不作佛道。是人名解佛意。此即會法華唯一佛乘無二無三文。不會四十年前一乘文。何以知然。至法華方便品雲。未曾說汝等當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准此等文。四十年前。未說二乘作佛。指何時教。雲到於一有。故是正會法華一乘。非會以前經。所言一乘者。法華雲。唯一佛乘無二無三是也。一道者。菩薩道。法華所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是也。一行者。六度四菩薩行是也(乃至)一緣者。法華言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又雲為一大事因緣故。是也(已上)。此義雲何。答。寶公言。法華一乘。唯佛一佛乘。勝鬘一乘。二乘入一乘。一乘即大乘。涅槃經雲。一切眾生。皆歸一道。一道者大乘也。皆說大乘。以為一乘。非是合三乘為一乘異時說同一道者。如深密一道也(深密一乘一道義如下第三段引)。一行一緣。同顯揚無差別行(乃至)。能令一切眾生。到於一有者。同華嚴經。智慧行有異。解脫無差別。亦如出生菩提心經。同至一城謂同解脫(已上)。又山家雲。初諍論執實失權。故不解我意。後諍論執權失實。故不解我意。今天台正義雲。方便之故。說三乘教。暫成不成。故法華雲。除佛方便說。又真實之故。說唯一乘五性皆成。故法華雲。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又雲。聲聞若菩薩。聞我諸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已上)。今加解雲。雖言一乘一道一行一緣。若未迴心。不能作佛。而偏執言皆作佛。故不解佛意。雖說七反往來涅槃。乃至永斷煩惱五陰。若迴心時。皆得作佛。而偏執言不作佛。故不解佛意(准下闡提義。作此釋)。或復入無餘者。永不成佛。餘者成佛。是名不解。現身皆當迴心作佛。實無滅者。是亦不解理實。應言。若論佛實智。一切皆究竟發心。勤修道。無一不成佛。故諸失權實。教執入滅。不辨發心不發心。如是等計。皆名不解。經文雖略。義意非一。問。若爾彼此不違經文。是非難知。答。如第二門引。同經四果支佛必當成佛。不信之人。名為常沒。又於有智者。不作二說。於無智者。作不定說等文。立一乘義。此中但斥他執。不欲別立。況復十方有佛。十方無佛。十二因緣有為無為。雖各諍論。不應於中一方有佛。一方無佛。一支有為。一支無為。以為正理。如是亦不應一類成佛。一類不成佛。以為正理。故不可言是非難決(下闡提作佛不作佛。亦應准此)。四又攝大乘為十義。故說一乘。引接不定性故。五法華論中。四種聲聞。不為趣寂授記故(已上二文并會釋等。具如第一門問答料簡)。六楞伽瑜伽。五性差別。如是非一(楞伽五性。如前第一問答分別。瑜伽五性如處處引。已上六箇文。樞要所引略故。或引正文。或加問答)。七立量雲。二乘之果。應有定性。乘所被故。如大乘者(已上)。此義雲何。答。寶公雲。因明但是立論證成之法。設無過未為契理。故智論九十三雲。阿羅漢成佛。非論義者知。唯佛能了(已上)。究竟論補闕(慶俊抄。三論宗)作比量相違雲。定性二乘。亦應唯一佛乘等言之所遮(宗)。三乘所攝。非佛乘故(因)。如不定乘(喻)又作法差別相違雲。二乘之果。應無定二乘性。乘所被故。如大乘者(已上)。今且乘他意。而徵彼雲。言定性者。是何定性。若說暫時。犯相符過。若言畢竟趣寂定性。能別不成。闕無同喻。大乘為喻。所立不成故。此中有法差別過。應立量雲。二乘之果。應無畢竟趣寂定性。乘所被故。如大乘者。或有不定。許人乘等。雖乘所被。無定性故。或復應有相違決定。即立量雲。二乘之果。應無定性。餘定性法所不攝故。如餘不定法(唯識論第一雲。不相應行亦非實有。餘實有法所不攝故。如餘假法。准之應知)。或因喻應雲。五乘所攝非大乘故。如人天乘(廣章人天乘中。無定性。云云)要集(法相宗鏡水抄)雲。二乘果應有定性。除不定性大乘。三乘之中。隨一姓故。如定性大乘。又問。在於滅定許有七八否。又問。無餘涅槃許有七八否。若不許者。量雲。汝滅定應名無餘依涅槃。同彼無餘。無七八故。如彼無餘涅槃。及量雲。無餘涅槃應名滅定。許有七八故。如滅定。又量雲。趣寂聲聞。定不成佛。以無大乘因故。由如虛空(已上)今謂初比量。猶有相違決定等過。准前可知。又改慈恩比量因喻。其義未了。次二量是無用。彼本來許滅定有七八。無餘無七八故。後量因。有他隨一不成。或兩俱不成。或相違決定。量雲。趣寂聲聞。定有成佛。乘所被故。如大乘者。若出三界故。如不定性。補闕初量亦有此過。學者應悉。   第二義鏡要略者。有定性五文。定性無性。一文。一瑜伽第八十卷有多文。一有一分阿羅漢。能捨壽行。一分不能。有一分阿羅漢。能增壽行。一分不能(不定性得變易身。定性不得。又利根解脫捨壽增壽。餘三不能)。二住無餘界。彼真如與其六處。異不異性俱不可說。三永滅八識。不墮眾數(乃至)十二迴向菩提聲聞。當言不定性(已上瑜伽文)。二解深密經第二雲。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佛種種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得阿耨菩提。無餘依中。諸受永盡(巳上)今謂。深密等經帶權教故。不說無餘界後之事。至下當悉。瑜伽亦依彼等經意。謂本造論為弘經義。彼瑜伽論。弘深密等。故所有義。隨順彼經。問。經因別意。論依法相。雲何將論令同經耶。答。是判但約當部論。如小乘教相對論時。經因別意。論依法相。非言一論盡諸理趣。不爾俱捨等豈盡大乘理。問。補處智慧。尚非十地分。雲何自恣判彼是非耶。答。尋四依論。多順本經。及有隨宜。即如汝言。小乘弘有。龍樹弘空(云云)然世友。是賢劫一佛。次補慈尊。豈偏執有迷大乘理。龍猛本是觀自在王如來(或雲遍覆初王如來)。跡即歡喜地大士。豈住偏空。不解中道。陳那護法等。多稱賢劫佛。豈有賢愚。為能所破。又瑜伽論。多有隨轉理門說不顯真理門義(如五十七眼等五根唯為有漏。第十說生上界。不記下意議等。餘見唯識等)准知。論家不違本經。或時復有隨宜所述。問。法相師雲。喻伽等論。遍釋一代教。非唯方等(云云)。此義雲何。答。彼論唯引深密十地善戒等經。廣述其義。不引法華。亦無其義。雲何任情。言釋一代。問。豈不見無性世親二種攝論。引釋法華身子記耶(如第一門料簡)。答。瑜伽等本論不引之。然無性等末論引者。一雲。為欲弘宣瑜伽論故。以勝辯才。隨自所忍。強會法華。令歸所宗。例如大般若三百二十六等。說不退轉菩薩行相雲。隨所聽聞世出世法。皆能方便。會入般若甚深理趣。諸所造作世間事業。亦以般若會入法性。不見一事出法性者。設有不與法性相應。亦能方便會入般若甚深理趣。由此不見出法性者(後後諸分同之)。又瑜伽論八十一。明釋經論法。有八種言。一可喜樂言。二善開發言。三善釋難言。四善分析言。五善順人言。六引餘證言。七勝辯才言。八隨宗趣言(云云)。勝辯才言者。隨自所忍。善分別義。隨宗趣言者。依摩呾理迦。分別顯示。或依其餘無倒說者所說言教。如理解釋(已上)。二者有諸菩薩。雖久修業。不能了知圓頓法華。故方便品雲。新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了達諸義趣。又能善說法。如稻麻竹葦。充滿十方剎。一心以妙智。於恆河沙劫。鹹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恆沙。一心共志求。亦復不能知(已上)。當知。此是偏教菩薩。設供無數佛。了達諸義趣。又能善說法。位登不退地。何必如實了法華理。若無如是大菩薩者。佛語虛設。若許有者。彼無性等。何必非此耶。然圓教人。設無此德。初發心時。能了法華。故同品雲。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南嶽。天台。豈非其人耶(四依有偏圓未聞。先哲令案經述之後賢思擇)。又菩提心論第二勝義門雲。又有眾生。發大乘心。行菩薩行。於諸法門。無不遍修。復經三阿僧祇劫。修六度萬行。皆悉具足。然證佛果。久遠而成。斯由所習法教致有次第。今真言行人。如前觀已。復發利益安樂無餘眾生界一切眾生心。以大悲決定。永超外道二乘境界。復修瑜伽勝上法。能從凡入佛位者。亦超十地菩薩境界(此論亦說入無餘滅二乘作佛。如前第三門。弘法大師所造祕藏。寶雲。龍猛菩薩造。不空三藏譯)。法華圓宗義。多通真言教。況今引之。由此准知。別教地上。猶有隔別不融行相。何況地前。豈等圓人(四車義准此知)。當知。不信法華。勿以言佛智矣。不信涅槃。勿以立佛性矣。問。他師亦非不信法華。但得意不同。何言不信耶。答。經言。無二亦無三。無一不成佛(云云)。法相末師。堅執雲。此約不定及有性說。實非一切眾生作佛。故法華一乘。有餘不了說(見第一門料簡。及第八門)。既謂不了。豈非不信耶。一乘宗雲定性無性。皆成佛道。是即理盡真了義教(云云)。既謂盡理。豈非深信耶。凡眾生機。多順流轉。設求出離。亦多權機。故法華雲。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正使出於世。說是法復難。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能聽是法者。斯人亦復難(云云)則知。圓機難故。佛說是難。法深重故。佛願證明。慈氏化儀。理亦應爾。權機應故。佛宣方等。非謂法華。以為不了。然日本一州。圓機純一。朝野遠近。同歸一乘。緇素貴賤。悉期成佛。唯一師等。獨不信受。我未識之。為權為實。若是實者可以哀傷。如世尊言。當來世惡人。聞佛說一乘。迷惑不信受。破法墮惡道。若是權者。可以隨喜。如淨名言。覺知眾魔事。而示隨其行。以善方便智。隨意皆能現(已上)。三涅槃經三十三說。上流者。至非想天。入無餘滅(已上三十本也)今謂。此經意。四果支佛。入於涅槃。經八。六。四。二萬。十千劫。到菩提心處(具如第三門引)。上流即彼四萬劫人。設未發心。入無餘界。不可執彼永不成佛。何況無色界天。來至佛所。聽聞正法。其類非一。何必一向不發心耶。故中陰經下卷。說鄉等本謂真。八萬四千劫。無常生死本。彼死還生此等十九行偈時。非想非非想識眾生。皆發無上正真道意。四維摩經雲。菩薩觀眾生。如第五大。如第六蘊。如十九界。如滅度者更受身。解雲。佛說地水火風四大。不說第五大。乃至滅度者。都無有受身(云云)。五智度論第百雲。世間無始故無前際。入無餘涅槃故有前際。不復更出故無有後際(云云)今謂。是三界惑盡不受三界身。非言不受界外身也。如言預流者惡趣生。一來者頻來生。不還者欲界生。阿羅漢後有生。是等皆顯無分段生。不論變易生死有無。又預流等迴心向大登地以後。理應來生惡趣欲界。利樂眾生。故知。且約自乘分齊。作如是說。智度論雲。入無餘界。不復更出者。亦且說自分。非言畢竟也。故彼論釋阿羅漢果。三界生盡。後於界外。志求佛道。具如第一門引(會第四第五文)。次復別引定性無性不成佛文雲。新華嚴經如來性品雲(五十一)。如來智慧。唯於二處。不能為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於無為廣大深坑。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然亦於彼曾無厭捨(已上)。解雲。如來智慧者。本有無漏種子也。定性二乘。無性有情。無本有無漏種子。終不成佛。故名如來智慧不生長(云云)今謂。是亦約迴心前。例如淨名說。二乘高原陸地。不生佛法蓮華。凡夫卑濕淤泥。乃生佛法蓮華。然不遮法華經中。迴心得記。壞善非器眾生亦爾。但約分限。非永不生。故大經三十二雲。一闡提等。不斷其法。終不能得阿耨菩提。要當遠離然後乃得。況復猶是帶權教耶。山家釋同之(已上會義鏡要略六文)。   第三私引八文。一楞伽第九雲。無始過所縛。愚癡迷分別。我不說三乘。但說於一乘。為攝取眾生。是故說一乘(已上)。豈非言一乘方便耶。答。法華經第五雲。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云云)。此經亦爾。根未熟故。但以毒鼓為遠因耳。非言一乘是權方便。故同第四雲。無有乘差別。我說為一乘引導眾生故。分別說諸乘(云云)。明諸乘是方便也。或復楞伽帶權教故。權實相雜。或有說實文。或有說權文。不如法華純一無雜。二寶公雲。問。若寂滅聲聞。得成佛者。何故入楞伽第七雲。聲聞有三種。言入八地寂滅者。此是先修菩薩行者。墮聲聞地。還依本心。修菩薩行。入第八地寂滅樂門。非增上慢寂滅聲聞。以彼不能入菩薩行。未曾覺知三界唯心。未曾修行諸波羅蜜十地之行。是故決定寂滅聲聞。不能證菩薩所行寂滅樂門。准此經文。定性聲聞。不得成佛。經說不得八地寂滅樂故。釋曰。准此上經文。寂滅聲聞。增上慢聲聞。非先仰修菩薩十地行等。墮聲聞地故。不能仰修八地。非是寂滅之後。過八萬劫等。不能發心修行。又雲。又如汝所宗。豈可不定性聲聞緣覺。皆是曾修菩薩十地行耶。增上慢聲聞。唯是定性耶(已上寶文)。三解深密經第二雲。復次。勝義生。諸聲聞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證得無上安穩涅槃。諸獨覺乘種性有情。諸如來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證得無上安穩涅槃。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非於一切有情界中。無有種種有情種性。或鈍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別。善男子。若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得阿耨菩提。何以故。由彼本來唯有下劣種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又雲。若迴向菩提聲聞種性(乃至)。我亦異門說為菩薩。何以故。彼既解脫煩惱障已。若蒙諸佛等覺悟時。於所知障。其心亦可當得解脫。由彼最初為自利益修行加行。脫煩惱障。是故如來施設。為聲聞種性(云云)。如此文意。決定性者。終不成佛。此義雲何。答。豈不前言。如是等經帶方便故。未顯真實。或復趣寂種性。根未熟故。諸佛不能令坐道場。然教權故隱密不說無餘界後究竟成佛。故山家雲。誰一向說本無定性。但住定位名定性。住無性位名無性故(初釋是捨置後是少分別)。四沼公意雲。涅槃經三十五雲。如是諍論。是佛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若人於是生疑心者。猶摧壞無量煩惱如須彌山。若於是中。生決定者。是名執著(三十本第三十二)。准此一乘佛性豈決定耶(云云)。此義雲何。答。寶公曰。教有三種。一者始終無二說教。二者隨機不定教。三者後決定教。一始終無二說者。如說須陀洹人不落惡趣等。三十五。迦葉菩薩言。世尊若有說。言須陀洹人。不墮三惡。是亦當名著名疑。乃至我不說須陀洹人。有墮惡趣不墮惡趣(三十本第三十二)。准此經文。執始終無二。不名疑著。執隨機不定教。名疑著也。二隨機不定教者。即諍論中。有無隨機不定。未聞決定教者。著一謂是。疑一謂非。此之疑著生邪見故。能謗法故。不名為善。又聞隨機不定教有三。一疑隨宜意。即能摧壞無量煩惱如須彌山。二疑為邪說。即能斷善根。三若能知其取捨。障未來故。名之為無。必當得故。名之為有。即是智者。謂佛不作二說。三後說決定教者。如四十年後。決定說法華雲。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涅槃二十七雲。師子吼者。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決定教中。皆雲前說方便隨宜等。決定說者。真實究竟等。佛自會釋。豈合更疑。佛無二說。尚不能疑。況決定教。又三十六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等。四果支佛。悉當成佛。聞是說已。不生信心。是名常沒(三十本第三十二)諍論中。迦葉菩薩。以前說不定。請決定說。豈言疑決定教(已上寶文略抄)。五十法經雲。何者是祕密之教。如來記諸聲聞於阿耨菩提者。非如所說。佛語阿難。吾患背痛。不隨說取。退老患朽敗。為我訪覓侍者。不隨說而取。汝目連。往至耆婆醫王所。取諸妙藥。不應如說取(廣說云云)。此經雲何。答。寶師引法華論例釋雲。彼聲聞等得授記者。得決定心。非成就法性。故如來依彼三種平等。說一乘法。故以如來法身。與彼聲聞法身。平等無異故與授記。非即具足修行功德故。是故菩薩功德具足。聲聞人功德未具足。准此論文。得決定心。信定成佛也。功德未具。同菩薩記。名為密記(已上)。今加解雲。彼指前經所說。不指法華授記。若如彼說。一向不取。如彼背痛。非實成佛。非唯違我。亦違他宗。三周授記。豈不如說。況復淨名雲。二乘不成佛。如高原蓮華。法華涅槃雲。二乘皆成佛。如眾流歸海。二文相違。如天與地。若偏執不會。疑網何日除。須會權經流。歸於實教海。諸餘權實。准此應知。六首楞嚴經雲。五逆罪人。聞是首楞嚴三昧。發何耨菩提心。還得作佛。世尊。漏盡阿羅漢。猶如破器。永不堪任受是三昧(云云)。此義雲何。答。此亦同淨名。且約住小果。說彈呵言。非理盡說。若如文執。不定性人。豈不成佛。即自違害。七沼公雲。如寂調音天子所問經雲。如貪人食。是輪王毒。法華不許親近小乘。雲何世尊。見有平等理心大性。而不教發大心。令與小立。欲行大行。何示小徑。彼自痕何傷之也。然思勿誤(云云)。此義雲何。答。如是等難。還招自害。不定性人。既有佛性。欲行大行。何示小徑。若言根未熟。說未至者。我亦如是。勿費言詞。不可救言性不定故。不如許有平等佛性。我雖不許畢竟定性。許有暫時之不定故。八入大乘論下卷雲。聲聞有二種。一者勤修禪定。是鈍根人。二者迴向菩提。能斷智障。是利根人。其修禪者。如寶良經說。猶如水精終不能成摩尼寶珠。聲聞修禪。亦復如是。終不能成菩提果也。此是諸佛境界。非我所知(已上)。一師引之。為定性二乘。不成佛證也。此義雲何。答。撿彼論。此文上。說一切聲聞皆成佛。如前第二門引。此文下雲一乘多乘。今但略舉其義。以明佛教不相違背。我未能了。譬如長者遠行疲極現作化城。此經中說但有一乘實無有三。佛亦自說唯有一乘更無二三(已上)。則知前文。且舉權教彈呵說也。一乘多乘以下文。是論主會釋。釋意雲。二乘是權。譬化城故。一乘是實。說唯一故。   大文第六。遮無性有情執者為五。一樞要。二究竟論。三羽足。四義鏡略要。五私引文。初樞要者。彼上卷。以十文一量。證有無性有情。一涅槃經三十六雲。若有說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定無佛性。是人亦名謗佛法僧(三十本第三十三)。一師雲。畢竟無性闡提。無有行佛性。而說定有佛性。故名謗三寶。斷善闡提。無性闡提。俱有理佛性。而說定無佛性。故名謗三寶(云云)。此義雲何。答。經同卷雲。若有人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常樂我淨。不作不生煩惱因緣。故不可見。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說言一切眾生。都無佛性。猶如兔角。從方便生。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說言。眾生佛性。非有如虛空。非無如兔角。何以故。虛空常故。兔角無故。是故得言亦有亦無。有故破兔角。無故破虛空。如是說者不謗三寶(已上)。故知。偏無名謗三寶。非約理行。如前數釋。二涅槃雲。譬如病人有其三種。一者若遇良醫妙藥。及以不遇必當得差。二者若遇即差。不遇不差。三者遇與不遇。必不可差。初是定性大乘。次為不定性。第三即是定性二乘及與無性(云云)。此義雲何。答。此釋不順經文。彼文第十一雲。世有三人。其病難治。一謗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闡提。如是三病。世中極重。悉非聲聞緣覺菩薩之所能治。善男子。譬如有病必死難治。若有瞻病。隨意醫藥。若無瞻病。隨意醫藥。如是之病。定不可治。當知。是人必死不疑。善男子。是三種人。亦復如是。若有聲聞緣覺菩薩。或有說法。或不說法。不能令其發阿耨菩提心。迦葉。譬如病人若有瞻病。隨意醫藥。則可令差。若無此三。則不可差。聲聞緣覺亦復如是。從佛菩薩。得聞法已。即能發於阿耨菩提心。非不聞法能發心也。迦葉。譬如病人。若有瞻病。隨意醫藥。若無瞻病。隨意醫藥。皆悉可差。有一種人。亦復如是。值聲聞。不值聲聞。或值緣覺。不值緣覺。或值菩薩不值菩薩。或值如來。不值如來。或得聞法。或不聞法。自然得成阿耨菩提。所謂有人。或為自身。或為他身。或為怖畏。或為利養。或為諭諂。或為誑他。書寫如是大涅槃經。受持。讀誦。供養。恭敬。為他說者(三十本第三十)。第二十六雲。一者若有病人。得良醫藥。及瞻病者即易差。如其不得即不可愈。二者若得。不得。悉不可差。三者若得。不得。悉皆可差。初是四果支佛。次即闡提。第三是菩薩也(略抄三十本第三十四)。第三十三雲。如三病人(乃至)。其易治者。喻菩薩僧。其難治者。喻聲聞僧。不可治者。喻一闡提(三十本第三十一)。此中。全無定性二乘。無性有情。合為一文。既非經文。為證不成。問。玄贊第一及樞要初。亦引涅槃經。證無性有性。其文同所引第三十三。此義雲何。答。山家釋。闡提非法器。故佛捨置。雲非法器者。約闡提位。而便捨置。非是永捨(云云)今謂。此釋合經。經雲。一闡提。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離一闡提心。何以故。斷善根故。一闡提輩。亦得阿耨菩提。所以者何。若能發於菩提之心。則不復名一闡提也(已上)。 問。若爾。二乘應同闡提。住小心時。不向大故。答。非例。二乘本有善。大心易發。闡提本無善。大心難發。問。此中難易。何違淨名。答。淨名彈呵二乘為難。大經開會。依理而說。謂聲聞等。有一重心。若捨小心。即向大故。其一闡提。有二重心。捨闡提心。續世善心。世善心後。有發大心。或復(云云)山家雲。粗食。又雲。涅槃經雲。譬如病人有其三種。一若遇良醫。及以不遇。決定可差即此大草。二若遇即差。不遇不差。即此中草。三遇。不遇。定不可差。即此小草。准此等文。明知。法華前教。法華後教。皆共建立三乘五性。而說定性二乘。無性有情。皆不成佛。有執。法華以前四十年教。是權教故。說定性二乘。無性有情。皆不成佛。法華後教。是實教故。不簡定不定性不分有性無性。而說皆成佛者。甚大迷謬。諸有智者。莫謬依之。彈曰。此說不爾。違汝宗義。故今造返質。令覺違宗。問。若遇即差。不遇不差。即此中草者。為何色人耶。若言不定二乘者。即有二種難免失。一者。佛立不化失。粗食者曰。不定性二乘。不入無餘依。引正法華雲。謂臨滅度。佛在前立。勸發無上正真道意。若爾。雲何不遇不差。二者。佛種永滅失。粗食者曰。不定性二乘。有法爾佛種。若爾。雲何不遇不差。不差之言。必死之義。言不向大乘。定可灰斷故。若言定性二乘者。可加佛種。若遇可差故。若言定性不差。不可攝屬不定句故。若言不攝屬者。中草之外。攝何病人。又有不定失為如定性。不遇故。不定種性可灰斷。為如不定。若遇故。定性二乘可向大也(已上)。問。設彼救雲。不定性人。若不遇緣。病應不差。然必得遇。病亦必差。為顯異前後故。為第二句。此有何失。答。此義望我無有過失。若望汝宗。即自違過。汝引此文。為成法華涅槃教中。亦有定性不成佛者。若作此救。還成佛故。山家返質巧辯深妙也。千群萬眾。不能窮矣。問。廣章說涅槃經三種病人云。初人中。通含有性。無性。時邊。畢竟不可治。第二人。含定不定經。依不定說。第三人中。唯說大乘近住不退(略抄)。此義雲何。答。直述經意。此義無失。若立定性及無性者。過失如前。又玄贊。為立實有二乘。引此經文(云云)。而尋文意。第二病人。還成二乘皆成佛義。故引此文。頗似無益。三同經三十五雲。於諸諍論。生疑心者。摧壞煩惱。生決定者。是名執著(云云)。具如前第五門(同經三十四。說未來二十一種諍論。不能煩引)。四同經三十六雲。善男子。我雖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眾生不解佛亦如是等隨自意語。善男子。如是語者。後身菩薩。尚不能解。況於二乘其餘菩薩(三十本第三十二)。沼公雲。准此文意。若諸有情。皆有佛性。顯說有。如何後身菩薩不解。雲何不得一向作解。以此故知。有無行性。真如理遍(已上)。此義雲何。答。其佛性體。非有非無。離四句百非。甚深難可了。故言後身尚不能解。非是行性有無不同。故次文舉例雲。我往一時在耆闍崛山。與彌勒等菩薩。共論世諦。舍利弗等五百聲聞。於是事中。都不識知。何況出世第一義(云云)。此世俗諦。望聲聞智。尚是甚深。都不識知。何況佛性出世間法。文意如是。能例世諦。既非二法別故不知。所例佛性。亦應如是。非行性別。此文足顯平等有性。奇哉。曲釋令隨己情。五同經三十二雲。恆河邊有七種人。若為洗浴怖畏寇賊。或為採華。即入河中。一入水即流。二出已覆沒。三出更不沒。四出已即住。遍觀四方。五觀已即去。六入已即去。淺處即住。七既至彼岸。登上大山。一闡提如第一人。親近善友。即得信心。持戒受持。讀誦慧施。復遇惡友。斷諸善根。如第二人。以利根故堅住信慧。心不退轉。如第三人。遍觀四方者。四聲聞果。如第四人。辟支佛雖自度。不及眾生。是名為去。如第五人。住不去者。所謂菩薩。為欲度脫諸眾生故。住觀煩惱。如第六人。如來如第七人(已上略抄。三十本第三十)。三十六。如恆河有七眾生。一者常沒。所謂大魚。二暫出還沒。亦是大魚。三出已即住。謂極彌魚(寶雲。極彌魚亦云位迷魚。亦云帝彌祇羅。謂大身魚也)。四出已遍觀四方。所謂錯魚遍(寶雲。此魚齒利如鋸錯。因以名之)。五遍觀已行。亦是錯魚。六行已復住。亦是錯魚。七水陸俱行。即是龜也。第一常沒者。一闡提等。復有常沒。非一闡提。如今人為有修施戒善。第二暫出還沒者。提婆達多。俱迦利。善星。滿宿。廣野比丘尼。淨潔長者。求有優婆塞。名稱優婆夷等。第三出已即住者。舍利弗。目連。陳如等。五比丘。摩訶迦葉。瞿曇彌比丘尼。毘娑裟羅王。郁加長者。須達長者。師子將軍。無畏優婆夷。如是四眾等(寶雲。舍利弗等者。此就因說。諸水陸俱行者。因中皆是住人也)。第四遍觀四方者。即是頂法觀四諦。乃至須陀洹果也。第五遍觀已行者。即是斯陀含人。第六行已復住。喻阿那含。第七水陸俱行者。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是七種人。或有一人具七。成有七人各一(已上取意抄。三十本第三十三)。沼公雲。既言各一。常沒之者。即是無性。不爾與一人具七何別(云云)。此義雲何。答。具七常沒。轉作餘六。當知。常言非是畢竟。各一常言。亦何畢竟耶。況復各一者。橫論。具七者。堅論。意雲。恆河七人。若一時論。七人各別。若前後論。或一具七。非全七人永唯各一。若不爾者。第四初果。豈終不至第七羅漢辟支佛等。第五斯陀。第六那含。必至後位。亦復如是(寶公亦作橫豎釋)。問。沼公雲。第一人中。無性畢竟沒。有性暫時。亦名常沒。雖俱言常。有永暫別。如三種常。常言雖同。非無差別(云云)。此義雲何。答。引例不成。何者。彼凝然相續不斷三種常。雖有差別。終無盡期。此中有性。遂得入聖。有盡期故。不同三常。故常沒言。不可固執。問。又沼公雲。涅槃經第三十六雲。生死河中。有七種人。第一人者。斷善常沒。又第七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以是性故。斷諸煩惱。得阿耨菩提。除一闡提。若雲餘者現能。闡提當能。說現非當者不爾豈除闡提。諸難處等現能耶(已上略抄)。此義雲何。答。常沒如前。言除一闡提等者。於佛法中。以信得入。如涅槃二十二雲。是菩提因。雖復無量。若說信心。則已攝盡(云云)。一闡提名信不具足。餘諸難處。不名不具。故除闡提。問。涅槃第九雲。除一闡提。其餘眾生。聞此經已。悉皆能作菩提因緣。法聲光明入毛孔者。必定當得阿耨菩提(云云)。既入毛孔。為菩提因。何論信心有無別耶。答。眾生以心為主。一切事隨心轉。故無信者。身不容受聲光。或入信心。名入毛孔。如是等例非一。或除一闡提等文。正顯闡提心分無益。法聲光明等文。傍不遮闡提身份有益耳。六善戒經第一雲。若無菩薩性者。雖發心勤修精進。終不能證阿耨菩提。是故當知。非因發心勤修精進。有菩薩性(已上)。一師雲。此經亦顯無行佛性人。雖發心勤修。終不成佛。廣說(云云)玄贊亦許是行佛性。此義雲何。答。今檢彼經文雲。菩薩摩訶薩。修集聖行。行於善果菩提之道。有十法。則能攝取一切善法。何等為十。一者支。二者相。三者翼。四者淨心。五者行。六者有。七者攝。八者地。九者方便。十者住。雲何名支。謂菩薩性。菩薩性者。謂初發心及三十七品。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乃是一切善法根本。是故名支。因此發心。得阿耨菩提。是故名因。因初發心。決定必得阿耨菩提。是故名性。菩薩摩訶薩。因初發心故。得修行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行六波羅蜜故。則得修行智慧莊嚴福德莊嚴。修三十七助道之法。是故菩薩發菩提心。名之為支。菩薩摩訶薩。隨發心行具足。得阿耨菩提。是故名支。菩薩摩訶薩。若無菩薩性者。雖復發心勤修精進。終不能得阿耨菩提。是故當知。非因發心勤修精進。有菩薩性。以是義故。菩薩性者。名之為支。菩薩雖有菩薩之性。若不發心勤修精進。則不能疾得成阿耨菩提。有菩薩性。發菩提心。勤修精進故。則能疾得阿耨菩提。以是義故。菩薩性者。名之為支(乃至)。性有二種。一者本性。二者客性。言本性者。陰界六入。次第相續無始無終。法性自爾。是名本性。言客性者。謂所修集一切善法。得菩薩性。是名客性。而此經中。以是二種名之為性。是二性者。名之為支。又復性者。亦名為子。亦名為界。亦名為性。復有二種。一細。二粗。所言細者。無因而得。無因得果故名為細。所言粗者。有因而得。從因得果故名為粗。菩薩摩訶薩。具足如是二種性者。勝於一切聲聞緣覺。況諸外道(已上)。寶公作三解。第三正義雲。習種性發心具此三義。前位發心。唯有因義。無餘二義。故但得名因。不名支。性決定必得菩提者。即是瑜伽以菩薩性。為堪任持。地持論菩薩性為必定持。仁王經。習種性前。猶如輕毛。未能決定必得菩提。至習種性。方得決定。諸大乘經文意皆同也。佛性論說發心。與圓果加行為因。不說前因者。取必定因也(乃至)。既由種性發心。重成種子。決定必得阿耨菩提名菩薩性。故知。即由此發心。有菩薩性。既前位發心加行。無決定必得菩提。是故不由前位發心加行。有菩薩性。發心加行有三位。前位無定得。中位有定得。後為圓滿持(巳上)今謂。應有二義。一不須和會。准前門可知。二試當解釋。謂。經雲。菩薩性者。謂。初發心。及三十七品(云云)。按此意雲此是客性。如是客性。展轉相望。名菩薩性。謂。初發心。能與次心為菩薩性。如是展轉。後心取前一切心行。為菩薩性。故善戒經以初發心及三十七品。名菩薩性(云云)。其初發心與三十七品。非是一時。明展轉為性。然此經言非因發心勤修精進。有菩薩性者。當時與當時。不能為其性。以前望後。能為其性。如求度人以過去見燃燈如來。為今日因。不以今日面見釋迦即為今因。義意如是。例如小乘速疾行者。要經三生。成種熟脫。外縠麥種。亦復如是。今善戒經以初發心。為菩薩性。而沼公述此經意雲。以法爾本性。為菩薩性。非因發心有菩薩性者。此解違經起盡前後。問。寶公不取輕毛之位。唯習種性。為菩薩性。若取初發心。豈非輕毛耶。答。取輕毛位。亦無有失。經文但言無菩薩性。雖發心行。終不得成。不言有性不退速得。故雖昇沈遲速不同。必由此性決定成覺。故名為性。三義亦具。故華嚴雲。一得聞佛名。決定成菩提。一念發道心。必成無上尊。例如小乘。若至煖位。雖有退墮。必至涅槃。問。經雲。而此經中。以是二種。名之為性。何故前言但以最初發心客性。為菩薩性。不約本性。答。此文難解。今試解雲。本性本來眾生皆具。故不約彼說有無別。以初發心為眾善本故。先約彼說。無此性。雖勤精進。不得菩提。然其實事。要具二性。是故後文。結成二種。然非法爾無漏種子名為本性。至次門悉。問。經說本性住種性雲。陰界六入次第相續。無始無終。法性自爾是名本性。瑜伽論雲本性住種性者。諸菩薩。六處珠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來。法爾所得。地持論攝論。皆同此。殊勝言。經無。論有。何故不同。答。經雖不言六處殊勝。既雲菩薩性。故含殊勝義。論具顯示。故不相違。或經不要分別勝劣。凡有陰界處。皆是菩薩性。如大經雲。佛性者。即是眾生。又雲。凡有心者。悉得菩提。論顯別德故雲殊勝。亦不相違。若爾。開顯未開顯教。即無差別。答。意所含義雖是一味。言說有異。名顯未顯。問。六處相續。一切皆同。既爾五性教文無別。答。六處非修行得果近因。然修行得果。必由六處。如諸根不具不為道器。既非近因。故發心為性。然必由此故。名為本性。問。寶公雲。但取六處上真如為本性。沼公雲。由法爾無漏種。故六處殊勝(云云)。今何直取六處為性耶。答。大經直舉眾生及無明等為佛性。又今經論不言真如。亦不言是法爾無漏。故任文相。且作此釋。作真如釋。亦無有失。至下當知。問。若非真如。無始無終。法性自爾等文難消。答。生死無始。菩提無終。六處相續故。是無始無終。言法性者。如大般若五百三雲。一切法性。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云云)。非人天修羅作。雲自爾(論雲殊勝者。至下門當知)。七善戒經雲。無種性人。但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云云)。此義雲何。答。今檢彼經第三卷菩薩行地調伏品曰。雲何名為菩薩調伏。調伏者有六種。一性調伏。二眾生調伏。三行調伏。四方便調伏。五熟調伏。六熟印調伏。第二調伏文雲。眾生調伏者。有四種。一者有聲聞性。得聲聞道。二者有緣覺性。得緣覺道。三者有佛性。得佛道。四者有人天性。得人天樂。是名為四。是名眾生調伏。同品下文雲。為欲調伏無性眾生。說人天樂。令得不退。為有性說。令得調伏增長善法。是名熟調伏(已上)今謂。若論始終。遂令成熟無漏聖道。今文約初。但言人天。例如二乘後雖迴心。初但言得聲聞緣覺。此中設有畢竟無性。依無量時如上數論。八又莊嚴論第一卷雲。無性有二。一時邊無般涅槃。二畢竟無般涅槃。時邊無般涅槃法有四。一者一向行惡行。二者普斷諸善法。三者無解脫分善根。四者善因不具足。畢竟無般涅槃法者。以無因故。無般涅槃性。但求生死。不求涅槃(云云)。此義雲何。答。如寶性論。依無量時。名為畢竟。如前第四門釋。或是權教方便所說。九勝鬘經雲。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是名攝受正法。堪能荷負四種重任(已上)。此義雲何。答。寶公雲。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授人天乘。求聲聞者授聲聞乘等。故知。無性非必定也。離善知識無聞非法。後可近善知識。有聞依法故。又諸眾生。今時得三乘法者。皆先於無量生中。不得三乘道。得人天樂。故知。先是無性。後有性也。廣如破法爾五性中說(已上)今謂。寶公會釋。順於菩提資糧論意。如彼論第三卷。說菩薩利生。雲不堪以大乘化者。乃以聲聞獨覺乘。而化度之(乃至)。若有眾生喜樂生死。憎惡解脫。不堪以聲聞獨覺及大乘化者。應當教化置於梵乘四梵行中。若復不堪梵乘化者。應當教化置於天乘十善業道(已上)。此約分位說。非畢竟別。不爾梵與天豈永別耶。餘文所說。理應同之。十金剛經雲。毛道生。今雲愚夫生。梵雲婆(去聲)羅。此雲愚夫。本錯雲縛羅乃雲毛道(已上)。天親論雲。又須菩提。毛道凡夫生者。如來說名非生者。不生聖法故言非生(流支譯)。此義雲何。答。此亦其位不生聖法。非永不生。十一比量雲。所說無性。決定應有有無二性。隨一攝故。如有性者。或聖所說故。如說有性(已上)。此義雲何。答。究竟論補闕(慶俊記)。於樞要量。出所別不成。能別不成。有法自相。有法差別相違等過(云云)。然其意難了。故不煩引。今私詳雲。所言無性。是何無性。若言時邊。犯相府過。若言畢竟。所別不成。故有有法差別相違。即立量雲。所說無性。應非畢竟無性有情。因喻同前。或復應有相違決定。即應立雲。所說無性。非決定有諸餘有法。所不攝故。如餘無法(准唯識量。如前第五門)又總立雲。定性無性。應非畢竟不成佛者。有理性故。如大乘者(已上樞要十文一量。彼文略故。今或引正文。加問答抉擇)。   第二寶公究竟論第二引七文而通會。一善戒經。如樞要第六證。二解深密經。如前第五門。三大菩薩藏經第五雲。邪定眾生。非法器故。若使如來為彼說法。若不說法。終不堪任證於解脫。如來如實知彼有情非法器故。而便棄捨。釋曰。世親菩薩釋曰。惡趣名邪性。定入惡趣名邪定。涅槃名正性。定得涅槃名正定。涅槃無卻退。惡趣後定出。出惡趣已非邪定。邪定時如來捨置。非邪定時菩薩化也。次下文雲。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被弘誓鎧。教化摧伏。故知。邪定時佛便捨置。非邪定時菩薩化也。故知。非是決定永無。又准此文。無畢竟無性。唯說邪定不可治故。一切邪定正定。皆先是不定故。又邪定必定後不定故。不定不是不可治故。又大集經第十雲。為邪定者。方便學說。令壞邪定。無善子者。令種善子。無法器者。令作法器。為法器者。分別演說阿耨菩提(已上。究竟論文)。問。沼公雲。菩薩藏經。據無種性。不得涅槃。大集經據有性得涅槃(云云)。此義雲何。答。二經同名邪定。其義何必永異。然言如來便捨置者。即同淨名高原陸地。但是彈斥。非永非器。如前寶解。四央掘摩羅經第二雲。雲何名邪定。謂佛不能化。乃至通會如前。五善戒經。如樞要第七證。六瑜伽論五十二雲。若於通達真如所緣緣中。有畢竟障種子。名無涅槃法。六十七雲。無種性人。是名畢竟無涅槃法(云云)。引寶性論。依無量時文會釋。如前第四門。七攝論雲。具障而闕因。諸佛不自在。無性釋雲。具障謂煩惱業異熟。闕因謂無涅槃因。釋曰。無涅槃因。如前已說。三障不定。皆當轉故。梁攝論世親釋曰。在此位中。諸佛不自在。故知。出此位已。佛自在也。故知。不是未來諸佛不自在。   第三明一師慧日羽足者。引十二文。證定性二乘。無性有情。終不成佛。其中第六。引無上依經雲。一者一闡提。二者外道。三者聲聞。四者緣覺有四惑障。不能證得如來法身無上菩提(已上)。此義雲何。答。此證不然。初二亦有菩薩種性。後二亦有不定種性。此豈不得如來法身。此外亦有信行佛教。人天乘性。及以二乘種性異生。此亦不能證得佛身。故非定量。應知。此經且約四位。說有惑障。非永為障。餘十一文。備在諸門。又引涅槃經第九卷二十六譬喻。一大涅槃光。入於一切眾生毛孔。如前樞要第五證引。二如興大雲。注於大地。枯木山石高原埠阜。水所不住。流注下田。陂池悉滿。是大涅槃亦復如是。雨大法雨。普潤眾生。唯一闡提。發菩提心。無有是處。三譬如焦種雖遇甘雨。百千萬劫。終不生芽。一闡提輩。亦復如是。雖聞是經。終不能發菩提心芽。是人斷滅一切善根。如彼燋種不能復生。四譬如明珠置濁水中。水即為清。投之淤泥。不能令清。是涅槃經亦復如是。置餘眾生。五無間罪。四重禁法。猶可澄清發菩提心。投一闡提淤泥之中。不能令清起菩提心。五譬如藥王能滅諸病。是經如是。能除一切所有諸惡。若有修習及不修習。若聞名字。聞已敬信。一切煩惱重病皆滅。唯不能令一闡提輩。住於菩提。如彼妙藥不治必死。六若無創者。毒即不入。一闡提輩。亦復如是。無菩提因。如無創者。毒不能入。毒者即是第一妙藥。七譬如金剛。無能壞者。而能破壞一切之物。唯除龜甲及白羊角。是經如是。安止眾生於菩提道。唯不能令一闡提輩立菩提因。八如馬齒草。娑羅之樹。尼迦羅樹。雖斷枝莖。續生如故。不如多羅斷已不生。若聞是經雖死四重及五無間。猶故能生菩提因緣。一闡提輩。即不如是。九如法陀羅樹。鎮頭伽樹。斷已不生。及諸焦種。一闡提輩。亦復如是。十譬如大雨終不住空。此經如是。於一闡提。即不能住(已上略抄)。所餘譬喻。文異義同。故不繁引。如是諸喻。但約分位顯不能。非言畢竟(寶疏意同。第六門上半訖)。    一乘要決卷中 一乘要決卷下(大文第六遮無性有情執之下)    沙門源信撰   第四明一師義鏡要略者。彼引八文。一涅槃經第二十六雲。一闡提者。名信不具足。以不具故。雲何可斷(乃至)。一闡提者。名慧不具足。以不具故。雲何可斷(已上引經)。釋雲。文意。顯示無行佛性之有情。是名畢竟無性闡提。不名斷善闡提。從無始來。不具足信等無漏種子。故名畢竟無性有情。不具佛種。故名雲何可斷。前具佛種子。後起上品邪見。斷佛種子。是名斷善闡提(廣說云云)。今檢經文雲。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不具信故名一闡提。佛性非信。眾生非具。以不具故。雲何可斷(乃至)慧不具故名一闡提。佛性非慧。眾生非具。以不具故。雲何可斷。一闡名無常菩。提名不具。以無常善不具足故。名一闡提。佛性非無常。非善非不善。何以故。善法要從方便而得。而是佛性非方便得。是故非善。何故復名非不善也。能得善果故。即是阿耨菩提。又善法者。生以得故。而是佛性。非生已得。是名非善。以斷生得諸善法故。名一闡提(已上)。此文不言無始不具信等善法雲何可斷。雲何可斷言。理應屬佛性。謂一闡提。佛性不具。雲何可斷(經次文雲。一闡提中。無有佛性。眾生佛性。無有住處。以善方便故。得可見。云云處處文意多如此)。故言眾生非具足。雲何可斷。如同經二十三雲。佛性者。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佛性不可得斷(云云)。若執本無無漏信等言不可斷。何故下雲以斷生得諸善法故名一闡提。故知。但斷有漏信等名一闡提。非約無漏。凡引文證。理無異趣。略字順己。為證不成。問。若許佛性不具足故。言雲何可斷者。信等亦不具足。何故不言雲何可斷。答。不具足言。應通二種。本無今斷。俱不具故。不斷之言。理屬本無。闡提斷善。何名不斷。如前所引。斷生得善名一闡提。是其證也。又彼言前具佛種子。後起上品邪見斷佛種子。是名斷善一闡提者。此義不然。唯識等意。無始法爾無漏種子不可斷也。又瑜伽第一雲。但由安立現行善根相違相續。名斷善根。非由永拔彼種子故(已上)。又若斷種子。不可還生。如斷惑種不還生故。既爾有性新成無性。若還生者。惑何不然。既爾無性新成有性。彼此異因不可得故。二善戒經第一卷文。(云云)三又善戒經雲。菩薩性有二種。一者本性。二者客性(乃至)勝於一切聲聞緣覺證等(云云)。俱如樞要第六證。四瑜伽三十五。釋善戒經(云云)。雲何種性。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本性住種性者。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性。習所成種性者。謂前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性。此中義意二種皆取。又此種性亦名種子。亦名為界。亦名為性(乃至)。住無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故。雖有發心及行加行。為所依止。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玄贊。引善戒經。地持論所說二種性。一有種性是本有佛性。二無種性。云云)。五瑜伽三十五。釋善戒經雲。無種性補特伽羅。雖有一切種。當知。決定不能證無上菩提。遁倫疏雲。雖逢一切三世諸佛。修學一切菩薩行處。而一切種三世中終不能證無上菩提。六佛地論第二釋瑜伽論雲。由法爾故。從無始來。一切有情。有五種性。一聲聞種性。二獨覺種性。三如來種性。四不定種性。五無有出世功德種性。如餘經論廣說其相(乃至)第五種性。無有出世功德因故。畢竟無有得滅度期。諸佛但可為彼方便示現神通。說離惡趣生善趣法(乃至)。雖諸經中宣說一切有情之類。皆有佛性皆當作佛。然就真如法身佛性。或就少分一切有情。方便而說。為令不定種性有情。決定速得無上正等菩提果故(已上論文)同論第三卷雲。由此法界一切有情。心相續中平等有故。說如是言。一切有情是如來藏。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乃至)。就有如來種性有情。說如是言。一切有情皆當作佛。如有說。言一切無常一切皆苦。如是皆得少分一切。非全一切(已上)今謂。佛地依瑜伽。瑜伽依善戒。雖有多文。但是一途。如第八門釋。法華前未顯真實。何以權教。難真實理。設彼等經。至法華後(他師雲。善戒經說闍王逆罪。故是法華後說。云云)部類一故。猶是帶權。如阿含經。至法華後。種類同故。猶屬初時。況復佛地論。釋由法界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就行佛性少分一切。說皆作佛。如有說。言一切無常一切皆苦(云云)。此之二釋。違大經意。如第四門廣出其過。又大經第六雲。不了義者。如經中說。一切燒燃。一切無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無我。是名不了義(云云)。一切眾生。皆當作佛。是即了義。涅槃經文。何令彼經成不了耶。問。法華經方便品雲。如我昔所願。今者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云云)。眾生無盡。而言一切皆入佛道。豈非了義經說少分一切。答。若望他師。此文難消。今依圓宗。未足為難。謂五乘中。聲聞緣覺。如高原陸地。成佛甚為難。今二乘會。餘姓非難。一座既開。十方亦然。故言一切。非是少分。如栴檀屈王。造一麥粒金。而言我今已造金山(文句記約法華釋之。不違此意)。七無上依經如來界品雲。如來界者。一切眾生有陰界入勝性種類。內外所現。無始時節。相續流來。法然所得。至明妙善是名如來界。八無上依經菩提品雲。阿難。何者名為菩提自在。謂十地十波羅蜜。如理如量。修出離道。所得轉依寂靜明淨。聲聞緣覺。非其境界。是即名為菩提自性。阿難。是界未除煩惱[穀-禾+卵]。我說名如來藏。至極清淨。是名轉依(已上)今謂。初文雲。一切眾生。有陰界入。勝性種類者。如下第七門。料簡瑜伽真如所緣緣并六處殊勝。況復此文。不言一分有情具耶。次文亦不明瞭。故此二文立行佛性一分眾生。為證不成。第五私引文者。一涅槃經第四雲。我又示現於閻浮提。為一闡提。眾人皆見是一闡提。然我實非一闡提也。一闡提者。雲何能成阿耨菩提(已上)。如此文者。一闡提人。永不作佛。答。誰作此難。若法相者。此文亦違彼宗所立有情闡提當作佛故。然今會雲。彼闡提身。既是化現。故應在近自在位時。故約近說雲何成佛。非謂畢竟不得作佛。若不爾者。即違已下諸文所說一闡提人。當得作佛。二沼公雲。二十二雲。如香山中。有忍辱草。非一切牛。皆能得食。佛性亦爾。是名分別答。既問佛性。不為定答。為分別答。如忍辱草有得不得。明知。行性有無不同(云云)。此義雲何(三十本第三十二有此文。今言二十二者誤歟。三十本第三十五有此文。但言雪山不雲香山)。答。此顯佛性有見不見。非顯眾生有具不具。故上文雲。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斷少煩惱佛性如乳。阿那含人佛性如酪。阿羅漢人。猶如生蘇。從辟支佛。至十住菩薩。猶如熟蘇。如來佛性。猶如醍醐。善男子。現在煩惱為作障。故令諸眾生。不得睹見。三三十六雲。善男子。若有心口異想異說。言一闡提得阿耨菩提者。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心口異想說。言一闡提不得阿耨菩提。是人亦名謗佛法僧(云云)。一師雲。闡提人得菩提者。是人名謗佛法僧者。斷善闡提。現身未得菩提。無性闡提。現在未來。終不得菩提。而總說得菩提。故謗三寶。次經雲。若有說。言一闡提不得菩提者。是人亦名謗三寶者。斷善闡提。當得菩提。而說不得菩提。故名謗三寶。次下經雲。若有說。言一闡提等。未生善根。便得菩提。是人名謗佛法僧者。斷先初文。次經雲。若復有言一闡提人。捨一闡提。於異身中得菩提。是人亦名謗三寶者。此文畢竟無性闡提。於現在未來異身中。終不得菩提。而說得菩提。故名謗三寶。次經雲。若復說言一闡提人。能生善根。生善根已。相續不斷。得菩提。是人不謗三寶者。此斷上後文。斷善闡提。於異身中。生善根已。相續不斷得菩提。是人不謗三寶(已上)。此義雲何。答。寶公釋雲。問雲。一師怙破寶公釋雲。若有說言。一闡提得無上菩提。是人名謗三寶者。下釋此文雲。一闡提未生善法。便得菩提。故是人名謗三寶。是且應爾。又若有說。言一闡提不得菩提。是人亦復名謗三寶者。下釋此文雲。若復說言一闡提人。能生善根。善根生已。相續不斷。得菩提。是人不謗三寶者。此亦應爾。經雲。若復說言。一闡提人。捨一闡提。於異身中。得菩提。是人亦名謗佛法僧者。此釋何文。答謂。一闡提人。善根生已。相續不斷。得菩提。即釋此文者。不爾。何以故。同異身中。謗讚別故(已上)。此義雲何。答。寶公涅槃疏無此釋。彼文雲。若捨闡提。於異身中。得菩提者。亦是失也(云云)。究竟論意亦爾。何作謬解。妄稱寶釋。而破之耶。還顯自愚。可笑可笑。然今按第四文意雲。必於異身。能得菩提。不論續善相續不斷。故名為謗。第五文意雲。必續善已。相續不斷。能得菩提。不依一身異身差別。故名不謗。四沼公雲。問。若佛性有則本有。應如空常。無則恆無。應同兔角。若爾則違涅槃經說。彼雲。有故破兔角。無故破虛空。如是說者。不謗三寶。答。涅槃經意。合觀事性。因緣生滅故非常如虛空。緣生幻有故非無如兔角。不遮有情有無性別(已上)。此義雲何。答。涅槃第二十四。三十三等。說佛性雲。若能知如箜篌中聲性。乳中酪性。種中芽性。說有為執著。說無為虛妄。非有非無亦有無。現在無故。未來有故。因中未有故。賴因方有故。非有如虛空。非無如兔角。如是名為解佛意也(寶公雲。涅槃經意。指佛身名佛性。故雲現在無未來有)。明知。佛性現在無故。非如虛空。未來有故。非如兔角也。不約因緣生滅義說。是故本有法爾佛性。全違此經非有非無。畢竟無性。違經亦爾。問。一師引寶公難雲。若言一分法爾先有。即同虛空常有。若言一分畢竟是無。即同兔角永無。如是說者。謗三寶也。汝執非理。不知永暫。謬引證故。汝所引文。通理佛性行佛性說。汝以真如及第八識。為正佛性。此既常有。汝即同虛空常有失。何責我法爾常有失(已上)。此義雲何。答。此返質未了。何者。寶公難意。法爾本性。同虛空失。畢竟無性。同兔角失也。而返質雲。不知永暫。謬引證者。猶不明瞭。又雲汝既同虛空失。何責我法爾常有失者。此亦未了。何依人有失。不避我失耶。何況真如非有非無非常非斷。離四句百非。不同虛空有。其第八識。亦不同法爾無漏種子。涅槃經意。許由有酪而得蘇生。不許酪中別有蘇性。凡有心者。定得菩提。如有酪故而得蘇生。但由此義。第八名性。非言即是無漏佛性。汝執第八中法爾無漏種。猶如酪中別有蘇性。經破別性如虛空常有。不破總相此有故彼有。此義難思。後賢思擇。五瑜伽二十一說。無性有情。決定應有之理。并明無性有性有六種行相。又六十七。有五難六答。立無性義。何不依憑耶。答。寶公雲。瑜伽述小乘意。非大乘實義。沼公雲。是述大乘實義(云云)今謂。非偏述小乘。違論文相故。亦非大乘實義。違涅槃等經。故應是帶權大乘義耳。或時復有隨宜所說。如楞伽經大悲闡提。雖有佛性。而名無性。今論亦爾。依障難斷。且名無性。至下當知。應有比量。學者思擇。是故不可執帶權大乘。難顯實一乘(瑜伽不述法華。并有隨宜說。如第五門已廣分別)。六一師雲。攝論雲。具障而闕因。諸佛不自在。無性釋曰。具障。謂煩惱業異熟。闕因。謂無涅槃因(云云)。此義雲何。答。寶雲。世親釋雲。在此位中。諸佛不自在。故知。出此位已。佛自在也。故知。不是未來諸佛亦不自在(云云)。問。一師難雲。汝執非理。所以者何。不知暫時永無闡提之差別。又雲。攝論文亦不同佛地論說畢竟闡提。不通暫時。何以得知。唐攝論第十雲。謂諸有情。有業等障。名為具障。由具障故。雖無量佛出現於世。不能令彼得般涅槃。諸佛於彼無有自在。若諸有情無涅槃法。名為闕因。此意說彼無涅槃因。無種性故。諸佛於彼無有自在。准此論文。具障闕因者。唯約畢竟闡提而說(云云)。此義雲何。答。一師釋其意未了。為是一釋。為二釋。若一釋者。所引二攝論。其意各別。何用一釋耶。加之。不知暫時。永無等者。似約暫時。釋寶所引世親文也。又雲。攝論文等者。約畢竟闡提釋也。若由此故為二釋者。二本攝論文雖少異。其理應一。何作二釋。名有其過。於畢竟無性。佛最無自在。何不出彼。但出暫時(難初釋)其業等障。理必有盡。無種性障。亦應如是。一文合說無自在故。不爾論文便成不了(難次釋)。故知。此文依無量時。名為無性。佛無自在。若作此釋。二論無違。七寶公雲。一切有情。皆當成佛者。諸佛功德。當有盡。無所度故。即違所說。如來功德。常無斷盡。不應無益常住世間。本為度生。求佛果故。答。眾生無邊。佛德無盡。並是佛說。因何偏信。若總信者。此難自消。眾生不可盡。佛德亦無窮(已上)。問。法相師雲。有性眾生。皆應入滅。無性有情。常留生死故。眾生無盡(云云)。此義雲何。答。大般若經。說無量眾生。雖入涅槃。而眾生界。無減少義雲。以諸有情皆無所有性遠離故。彼從本來不可得。故大論六十四雲。若實有眾生。實有減少者。諸佛應有減眾生罪。若眾生實空。和合因緣。有假名眾生。故無有定相。是故爾所佛度眾生。實無減少。若不度亦不增(已上)。經論俱不言無性有情在故不減。但如寶釋。可總信耳。若不爾者。後佛功德。猶有減少。不如前佛演說無漏深廣正法度眾生故(有量。云云)。八天台涅槃玄義記雲。東晉大德沙門道生法師。即什公學徒上首。時屬晉末宋初。傳化江左。講諸經論。未見涅槃經大部。懸說眾生悉有佛性。時有智勝法師。講顯公所譯六卷泥洹經。說一闡提定不成佛。宋朝大德。盛宗此義。聞生所說鹹有佛性。眾共瞋嫌。智與生公。數論此義。智屢被屈。進狀奏聞。徹於宋主。表雲。後生小僧。全無學識。輒事胸臆。乖越經宗。若縱流傳。誤後學者。今以表奏請。擯入山。王依奏謫居蘇州虎丘寺。其後宋朝道俗眾。共披尋大經(涅槃廣本。擯後傳至)。鹹歎雲。生公妙釋幽冥。善會圓宗。即以表陳。宋主驚歎。發使迎生。生披經廣本。略敘疏義。眾請宣揚。開經之朝。宋城道俗五千餘人。咸集講會。生昇座已。便令都講偏唱經文三十餘段說一闡提有佛性。於是便立一切眾生至一闡提有佛性義。命眾論議。竟無一人申論道者。便辭眾曰。良以此經本未至。道生由斯忍死來久。今幸得符契。言無謬誤。不惑眾僧。即奉辭願善流布。言訖於高座菴從沒化。時人號生。為忍死菩薩(已上)泰法師雲。羅什法師。親從西國歷事聽受。知佛性義不遍有情。道生既羅什學徒。公違什師。立諸眾生皆有佛性。故什法師。集眾羯磨。擯出道生。道生去後。什師尚在(云云)。義榮法師。彈泰師雲。按隋朝費長房年錄雲。羅什偽秦姚興弘始十一年。東晉安帝義熙四年戊申死。然竺道生被擯。宋文帝時也。如此羅什死後十六年。方至文帝。如何得言羅什未死道生見擯。又如君言。道生見擯。謂當道理。道生傳雲。見擯之時。法師誓言。我所說不合理者。願於現身。得癘病等。若不乖理。願執麈尾而終。後經文來至。如願而死(云云)。海西玄隆師義章引此事。大途同義榮師。然誓言與榮師記異。謂若我所說違正理者。是我見身便入地獄。若順正理。不離高座。而取命終(云云)。   大文第七。辨佛性差別者。有四。初斥法相法爾無漏種子。二詳瑜伽真如所緣緣種子。三辨寶公三番佛性。四明天台三因佛性。   第一斥法相法爾無漏種者。問。法相宗意。依無始來法爾無漏種子有無。立五種性。此義雲何。答。天竺震旦諸師。不許法爾無漏種子。至下門當知。若無法爾無漏種子。如何瑜伽五十七雲。問。生那落迦。成就幾根。答。八現行種子。皆得成就。除三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三(三無漏根)約現行不成就。約種子或成就。謂涅槃法。或不成就。謂不般涅槃法(乃至)於一向苦傍生餓鬼。當知亦爾(已上)彼論豈非許有法爾無漏種子。答。寶師雲。有涅槃法解脫分等。定得涅槃。決定當得三無漏根。因中說果。名為無漏。如涅槃經說。有乳有酪。以定得故。眾生佛性。亦復如是。然說乳中先無酪性。優婆塞戒經雲。和合石因緣故而得有金。若說石中先有金性。是名外道。菩薩種性亦復如是。善業因緣。發菩提心。名菩薩性。若說眾生有菩薩性。是名外道。故知。瑜伽同二經說。不同外道(已上所引。優婆塞戒經第一卷文。取意耳)今謂。此釋論文難消。彼論之例。無性有情。名不般涅槃法。有性有情。名般涅槃法。不約解脫分位前後。又論既雲地獄成就無漏種子。設雖決定當得涅槃。若現在無其種子體。何得言有無漏種子。若例有乳有酪者。應言成無漏。何更名種耶。今解雲。瑜伽雖不立別種子。然指真如。名為種子。若無障者。為涅槃法。故雲成就三無漏種。有障者為不涅槃法。故雲不成三無漏種。非是法爾無漏種也。問。沼公雲。瑜伽論以有畢竟障種。淨障彼法爾本無漏種。分五性別。一師雲。瑜伽雲。由無漏種子有無。障有可斷不可斷義(云云)。此義雲何。答。瑜伽但由畢竟障有無。立五種性。不言由本無漏種子。一座之間。妄此證文。但為誑他。不顧終始。其餘所引亦復難信。問。唯識論以法爾無漏種子。分別三乘種性。雲何但以二障差別。為種性耶。答。瑜伽佛性二論。不雲有法爾無漏種子。今依本論。不依唯識。問。唯識難曰。若無法爾無漏種子。由何二障有差別耶(云云)。此難何遮。答。既許法爾無漏種子。何不許障法爾差別。問。若無漏法。無本性種。例有漏法。有不齊過。答。無始生死。何本何新。本名對新。何為新能熏。彼本從何現。有無窮過。故有漏法無始種子本新難辨。何輒為例。況復有漏是舊醫法。無漏是新醫法。新舊既別。理非一例。且乘他意。應立量雲。聖道應無本無漏種。由修得故。如擇滅等。問。定性無性。彼障若重。雲何遂斷得成佛耶。答。內由真如理。外假諸佛力。漸漸修學。悉當成佛(由二空真如。有發心修行。如前所引文)。譬如世間草木易破。金石難破。若久加功。金石非難。又大經二十六雲。如水乳雜臥至一月終不成酪。若以一渧頗求樹汁投之於中即便成酪。若本有酪。何故待緣。眾生佛性。亦復如是。假眾緣故。則便可見。假眾緣故。得成阿耨菩提。若待眾緣然後成者。即是無性。以無性故。能得阿耨菩提。法華雲。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二經意同。又優婆塞戒經第一卷說。三乘無本性。具如前第二門引。問。沼公雲。正法華第三雲。先無三乘性。後殖三乘因。名有三乘性(乃至)。佛種從緣起等者。皆由逢緣熏本性。方能得果。非本無因五性新起(云云)。此義雲何。答。有無本是極反之義。既言先無三乘性。知法常無性。如何釋言非本無性耶。應是立別義。勿謂釋經文。問。玄贊釋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雲。遍計所執。生法二我。體性是無(乃至)無漏依化報佛。種子因緣所生。從緣所起。因修作故(已上)。此義雲何。答。此釋雖消無性文。不順無性義。其義意雲。本來雖無佛乘種性。然佛種性。由一乘教因緣而起。如本無夢。緣合生夢。故彼釋意。義不相應。若依此意。佛應說言。佛種雖本有。而從因緣起。常無性句。便非至要。況復正法華。既雲。先無三乘性。後殖三乘因(云云)。若約遍計。先後皆無。不可言後殖三乘因。由此理故。山家無量義經釋雲。往昔但遇菩薩之化。但修大乘成習性。今現生名為定性大乘(乃至)。往昔雖遇三乘之化。今生其根下劣。樂人天善。是名暫時無涅槃。善少闡提。往昔未遇三乘之化。未修三乘及不定行。是故名為畢竟無涅槃。無因一闡提(云云)。又寶雲。久遠先習種子。對其近修。亦可名為本有種子。又雲。無量義經雲。善男子。若知無量義從一法生。當知。此人不久得阿耨菩提。若不信者。當知。去菩提遠。准此理教。善戒經等本性。即是真如平等而有。無別有為無漏種子(云云)。又有引華嚴性起品雲。若見聞如來。恭敬及供養。所殖諸善根。無量不可種。一切有為中。不可得窮盡。寂滅諸煩惱。離苦得涅槃。譬如有一人。吞服小金剛。究竟不可消。下至金剛際。如是十力所。聞見供養福。具足智金剛。煩惱滅無餘。譬如乾草積。等彼須彌山。投火如芥子。燒盡悉無餘。如是善逝所。若殖小功德。燒滅諸煩惱。正趣到涅槃。譬如雪山中。有大藥王樹。見聞嗅味觸。除滅一切患。十力亦如是。若有見聞者。修習勝功德。究竟成菩提。頌既十力所。見聞供養福。具足金剛智。定知。今於遺法中。見聞供養福。熏習金剛智種子。必當得菩提。然汝等雲法爾有三乘種性差別者。極違此文也。又雲。若有見聞者。修習勝功德。究竟成菩提。豈今聞熏習者。不成三乘種性耶(華嚴宗末師抄)。問。若遂成佛。雲何名為畢竟無性。答。瑜伽論意。依障難斷。立無性名。寶性論意。依無量時名畢竟無。問。沼公雲。異生位中。未成有為真無漏法者。此亦不爾。何以故。佛性論中。分別部師。不信有無性。異部論中經量部師。異生位中。成就聖法。瑜伽論。地獄成就三無漏根。楞伽第四。無漏習氣。非剎那法。攝大乘論。從同類生。如何獨信薩婆多師初無漏心。無同類因(已上)。此義雲何。答。經部設許凡成聖法。既非大乘。不可依憑。況復未檢彼文。瑜伽所說。地獄成就三無漏根。如前廣釋。楞伽所說無漏習氣。非剎那者。最初習氣。從初現行無漏所生。故非剎那。此但說無漏義。非對有漏辨也。又彼經說剎那。雲剎那壞相(云云)。故知。無漏終不退失。名非剎那。不約五類一剎那說。攝大乘說同類生者。為是現行。為是種子。若種子者。如前所釋。從現行生。名同類生。若現行者。從真如種生。名同類生。或地前立初無漏根。約此無漏。假名同類。學者可撿論文思擇。問。沼公雲。佛性論第二雲。若無因緣。觀得成者。闡提提人。應有此觀。准此即是許無行性。況復自許如心本有無漏先無。既是先無無漏。無因後從何起(已上)。此義雲何。答。言因緣者。彼論雲。故淨分人。由清淨性此觀成。言淨分者。一福德分。二解脫分。三通達分。福德分者。宿世善根。能感此身具足諸根。為受法器。解脫分者。已下功德種子。能感未來世中解脫果報。通達分者。由聖道故。能通達真如。是名淨分。是人由淨分為緣。淨性為因故成此觀。非無因緣(已上)所言淨分。但是客性。非是言法本無漏種。若不爾者。宿世善根。能感此身。已下功德種子等文。豈順法爾無漏種乎。第三通達分。亦是客性。故名為緣。若是本種。應為因故。淨性因者。論上文雲。因者有二。一佛性。二信樂。此兩法佛性。是無為。信樂是有為(云云)。此二亦非法爾種子。故知闡提雖有佛性。而無信樂及三淨分。不能成觀。不約本種。問。前說具理定成涅槃。如何今言福等成觀。答。依理起福成觀。理性是本。故不相違。問。沼公雲。莊嚴論第一種性品。由界差別故。應知。三乘種性有差別。菩提種性。有四種自性。一性種性。二習種性。乃至廣說。佛性論第四雲。顯佛性有五義(乃至)。五無初相應善性為法者。釋曰。無初者。以性得般若。大悲。禪定。法身。並本有故。故言無初。體用未曾相離。故言相應。是名無初(已上)。此四法中。般若。大悲。禪定。此三法是本有無漏行佛性。法身。是謂理佛性。法身是體。餘三是用。故知。菩薩種性有情。第八識中。有法爾無漏種子。汝雲五性。唯新熏無法爾種。汝何會釋體用未曾相離文。無上依經菩提品雲。何者名為菩提自性。謂十地十波羅蜜。修出離道。所得轉依。是即名為菩提自性。是界未除煩惱[穀-禾+卵]。我說名如來藏。至極清淨。此名轉依(已上)。此義雲何。答。瑜伽論意。既依真如有障無障。立五種性。莊嚴所說種性自性亦應如是。佛性所說。無初般若大悲等者。如同論雲。涅槃有無量功德。又起信論心真如門雲。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又華嚴雲。一切諸佛中。法門無有邊(云云)。此等所說。應非種子。初般若等。亦應如是。何必法爾無漏種耶。無上依經。亦復如是。或可彼經依新熏種。問。善戒經所說本性住種性雲何。答。山家引彼經文解曰。陰界六入次第相續者。緣起有為也。無始無終法性自爾者。不變法性。法性隨緣。名為有為。是故眾生之本。即是法身。故經雲。即是法身流轉五道。名為眾生。問粗食者。此經本性。取何句義。為法爾種。若取陰界六入次第相續句。為法爾種者。畢竟無性。具有三科。何立無性。若取無始無終法性自爾句。為法爾種子。即違勝天王經。大般若經。無上依經等。其法性者。非所作故。勝天王經雲。雲何法性不可思議。佛言在諸眾生陰入界中。無始相續所不能染。法性體淨一切心識不能緣起。諸餘覺觀。不能分別。邪念思惟。亦不能緣。遠離邪念。無明不起。是故不從十二緣生。名為無相。則非作法。無生無滅。無邊無盡。自相常住(已上經文)。解雲。在諸眾生陰入界中者。明能持三科。即善戒經文。雲陰界六入次第相續。文義全同也。又則非作法無生無滅無邊無盡自相常住者。明所持本性。即善戒經文雲無始無終法性自爾。文義無異。又大般若經(云云)豈執本性文。為有為無漏種子耶(已上山家文。大般若文并釋。不異勝天王。故不抄)。寶公雲。瑜伽五十三。地持論第一。及攝論。同說本性住種性雲。謂無始六處殊勝。展轉相續法爾所得(云云)。釋雲。舉陰界六入取法性也。如涅槃經第八說眾生佛性本淨雲。雖復處在陰入界中。即不同於陰入界也。善戒經陰界六入。是有為也。法性自爾是理性也(略抄)今謂。善戒經不言殊勝。二家釋可爾。瑜伽等言六處殊勝。若唯取法性。此殊勝文不消。故令加事解雲。瑜伽無重障為菩薩種性。以之準知。所有六處。亦應殊勝。如法華經。罪障滅者。六根清淨。有重障者。諸根闇鈍。挫陋變躄。生輒聾啞。諸根不具(云云)。法性自爾者。或可如前取法性理。或法性有事理。今顯事法性任運殊勝。故雲法性自爾法爾所得。或復法相師意雲。六處殊勝者。言總意別。第六意處名為殊勝(已上釋善戒經說)。一師引莊嚴論。佛性論。無上依經等中。二十二文。證依法爾種。五性有別。然文義不明瞭。又散在諸門。故不煩引(一師雲。真諦三藏。稟龍樹旨。真如理性為佛性。遮行佛性。故立悉有佛性宗。玄奘三藏。承彌勒旨。行佛性立為正佛性。遮理佛性故。立一分無性宗。靈潤師明付真諦。立悉有佛性。神泰師。依玄奘。立一分無性宗。後義榮破神泰義。敘靈潤義。東土沙門得一。破義榮義。述神泰師義。)(云云)更有一文。足為明鏡。如涅槃經第七。辨佛說魔說中。明順佛說之比丘相雲。若王大臣。作如是言。比丘。汝當作佛。不作佛耶。有佛性不。比丘答言。我今身中定有佛性。成以不成未能審之。王言。大德。如其不作一闡提者。必成無疑。比丘言。爾。實如王言(已上)。故知。眾生本有佛性。平等無異。若理性遍。行性不定。比丘應言。我身中佛性。一有。一不定。若二具者。成佛無疑。若唯一者。定不成佛。豈可總言定有佛性。更約闡提說成不成。問。設彼會言。其一闡提者。即顯無行性。此有何過。答。此會非也。何者。王問有二。一問成佛。二問佛性。比丘所答。隨亦有二。豈以佛性。濫成佛耶。何以邪執。亂金口文。況復所執無種性者。是無始性。非始今作。何言如其不作等耶。此文既明。不可妄執眾生佛性。有具不具。改勿憚。改勿憚。   第二明瑜伽真如所緣緣種子者。問。瑜伽五十二雲。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所生。問。若非習氣積集種子所生者。何因緣故。建立三種般涅槃法種性差別補特伽羅。及建立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緣緣故。答。由有障無障差別故。若於通達真如所緣緣中。有畢竟障種子者。建立為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若不爾者。建立為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已上)。寶公雲。西方有兩釋。一護法等雲。此是緣真如智。以真如為所緣緣故。名真如所緣緣種。二難陀等雲。是聞熏習種。從佛正體智為名。名真如所緣緣種(究竟論文)。沼公雲。設有處說真如為種。如說塵勞之儔。為如來種。豈彼種言。為佛因。故知假說。由依如起。如四大種望所造。亦立種名。正種子者。瑜伽七義。非常法為因(云云)。此義雲何。答。山家雲。其法爾種子。西方論師都不許。唐國疏師亦不許。一切經中。無所說故(云云)。又寶公。不許兩論師釋。而自許真如名種子。涅槃經。第一義空為種子。若以違種子六義剎那滅等故。不得名種者。法爾種子。亦不是與能熏相應熏成。何得名種。故知。六義種子。唯說有為。四義所熏。唯說客性。非本性也(略抄)。今私按瑜伽文。山家并寶公釋。無別法爾無漏種子。若不爾者。論文應雲真如所緣。雖一切遍。而無漏種。有無不定。依此建立種性差別。何唯顯示障差別耶。按處處文雲。依障差別立五種性。不由法爾無漏有無。熏習力生初無漏。亦非法爾無漏為因。是故應言。由真如故一切有性。由障別故有性無性。又寶公雲。大小雖別。然皆不說見道已前成就有為真實無漏也。涅槃經說。有漏生無漏。轉無明為明。又瑜伽七十三。問。若先無有知無相智。由無有故。亦無數習。無相智義無數習。故知。無相智。既無其因。應不得生。答。有相亦得為無相因。隨順彼故。如世間智為緣。生出世智。有漏智為緣生無漏智(論文)。成唯識論。無文違教。唯以無漏不生有漏。佛不卻作凡夫(已上寶文)。又攝論第三雲。復次雲何一切種子異熟果識為離染因。復為出世能對治彼淨心種子。又出世心昔未曾習。故彼熏習。決定應無。既無熏習。從何種生。是故應答。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熏習種子所生。釋曰。復次雲何乃至淨心種子者。此顯畢竟無有道理。未曾見。有毒為甘露。阿賴耶識。猶如毒藥。雲何能生出世甘露清淨之心。又出世心。乃至從何種子生者。此顯淨心唯未曾得。雲何無因。率爾得生。從最清淨乃至種子所生者。此顯淨心有別種子。決定不從阿賴耶識種子而生。雲何別種。謂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熏習。最清淨法界者。諸佛法界。永離一切客塵障故。言等流者。謂從法界所起教法。無倒聽聞如是教法。故名正聞。依此正聞。所起熏習。是名熏習。即此熏習。能生出世無漏之心。名為種子。如是種子。非阿賴耶識。是未曾得故(玄奘譯。無性釋也。玄奘譯世親攝論第三意同)又雲。又此正聞熏習種子。下中上品。應知。亦是法身種子。與阿賴耶識相違。非阿賴耶識所攝。是出世間最清淨法界等流性。故雖是世間。而是出世心種子性(已上)准此文。全無法爾本無漏種。問。若言法爾無漏種子無經說者。雲何心地觀經第四卷。佛說言因三善根及以信等。增長無漏法爾種子。能起無漏三昧神通。答。彼經筆受靈仙法師。本住當朝興福寺。習學法相宗。乘彼本習。潤色經文。自謂無謬。如青謂黃。若彼梵文正如此者。天竺諸師。何言無文謬。護法論師。何不引之。或復真如所緣緣種子。名為法爾了。問。唯識論第二。會釋此攝論等諸論處處文雲。此正因緣。微隱難了。有寄粗顯勝增上緣。方便說。為出世心種(已上)。此義雲何。答。此釋不順攝論等文。前所引文。深細抉擇初無漏因。何因但說粗顯傍緣。不說微隱無漏正因。故山家雲。有古人。破此唯識論。而別立自宗雲。真理與阿賴耶識。待聞熏習。以為因緣。聖道方生。無一經說無漏之中別有有為無漏。即為因緣。生其聖道(已上)。問。沼公雲。攝大乘論雲。佛世尊說從聞他音及自正思惟。由此二因。正見得生。釋曰。清淨品。以正見為上首。此正見。以何法為增上緣。謂從他聞音。及自正思惟。此二因。即是正見增上緣(已上論文)。此義雲何。答。所引文。不知誰譯。檢玄奘所譯。不雲增上緣。況復此等文。不言本有無漏種子。為證不成。問。唯識第二。引諸五種性文。阿毘達磨經。無始時來界等頌。無盡意經無始時來。有種種界。瑜伽第二諸種子體。無始時來。性雖本有。而由染淨新所熏發。諸有情類。無始時來。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闕三種菩提種子等文立法爾種子。瑜伽第三十八雲。種性所攝一切無漏菩提分法。所有種子。望彼一切菩提分法。為生起因。第五十雲。略有四種。一者本性住種子。二者先習起種子。三者可修治種子。謂有般涅槃法者所有種子。四者不可修治種子。謂無般涅槃法者所有種子(已上)。豈非許有本無漏種。答。此亦如前。不言本有無漏種子。為證不成。況復佛性論第一。會阿含經有種界等。而立二空所顯。真如平等佛性。故亦不違無重障者真如所緣緣。名為無漏種。彼真如體具無量德。亦有能生無漏法功望此義邊名種無過(真如具諸功德者。如上法爾種中引起信論。真如生諸法者。如大般若五百六十九。雲真如雖生諸法。而真如不生)或復應言。瑜伽設立本無漏種。如立五性。非法華意(瑜伽不述法華。如第五門已廣今別)。問。沼公雲。又若真如為種。親生出世間法。略有四過。一前後相違過。自前本性門中。即說無漏從有漏心生。今說如生。定從何是二門相違。二聖教相違過。瑜伽攝論種子義中。皆雲一剎那滅者。生已無間即滅壞。故無有常住得成種子。於一切時無差別故。不可難雲。法爾種子。不與能熏相應熏成。何得名種者。不爾。七義釋種子義。能熏所熏釋熏習義。又本有種。由熏增長。不說熏生。說重生者。是新熏種。三自宗相違過。違佛性論有體生無體。若許真如。親生出世。即應雲二有體生有體。何故說一。四進退有違過。若從有漏生無漏者。復違五十二。不說粗重自相種生故(已上難寶義)。此義雲何。答。今遮初難雲。世間無有一因生法。彼無漏法。從心理生。何有相違。遮次難雲。山家雲。若粗食者。不立真如種子。汝犯聖教相違。故金剛三昧經雲。信此身中真如種子為妄所翳又違涅槃經。雲說第一義空。為中道種子。寶公如意珠種子。未必具六義也。遮次難雲。佛性論第二。問曰。此三性幾性無體能生有體。答曰。唯分別一性。無體能生依他性體。問雲。此幾性。有體能生有體。答曰。唯是依他一性。有不實體。還能生依他體。猶如無明生諸行等。問雲。此三性。幾性有體能生無體。答曰。真實一性。能滅依他。令其無體(已上)。此三問答。如次顯示三性功能。餘略不說。不爾。何故第三句中。不說依他正智有體。滅依他惑。令其無體耶。其第四難。更不可遮。真如種子生無漏者。非是有漏生無漏故。此難無用。問。沼公又難雲。若即真如為種能生。應但雲從真如種子。生出世法。何須雲真如所緣緣種子生(已上)。此義雲何。答。第八十隻雲真如種性。真如種子(云云)況復非獨真如生出世法。智觀彼時生。故言所緣緣。言種子者。即是真如。或真如體。即名種子。相分真如及能緣心。亦有種子。然非法爾。含此等義。名為真如所緣緣種子。別應思擇   第三明寶公三番佛性。亦有二。一正明。二別料簡理心佛性。初正明者。涅槃經佛性有五。一理性。謂第一義空。二因性。謂善五陰。三因因性。謂無明等。三十五雲。一切無明煩惱等結。悉是佛性。何以故。佛性因故。從無明行及諸煩惱。得善五陰。是名佛性從善五陰。乃至獲得阿耨菩提。四果性。謂阿耨菩提。五果果性。謂大般涅槃。此五佛性。無一眾生有一切。無一眾生無一切。一闡提人。有理及因因。佛有理果果性。不斷善者。有理因因因。始末以明一切眾生皆具一切。佛與闡提。亦有四句。佛有非闡提。謂果及果果性。闡提有非佛。謂因因性。二人俱有。謂理性。二人俱無。謂因性(已上)。大經三十六雲。或有佛性一闡提有。善根人無。或有佛性善根人有。一闡提無。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無。善男子。我諸弟子。若解如是四句義者。不應難言一闡提人。定有佛性。定無佛性。若言眾生悉有佛性。是名如來隨自意語。如來如是隨自意語。眾生雲何。一向作解。寶公四句。依此文也(已上初番)。又佛性體有二。一理。二事。又各分二。謂因性果性。理因者。涅槃二十七雲。佛性者。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解深密經勝義諦。勝鬘楞伽經等如來藏。無上依經如來界。菩薩善戒經本性。瑜伽論真如所緣緣種子。佛性論應得因。實性論自性清淨。起信論內淨熏習。唐攝論佛法界也。第一義空。名為智慧者。同密嚴經。如來清淨。亦名無垢智(云云)。二事因。此有二。涅槃經二十八雲。眾生佛性。亦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因。正因者。謂眾生。緣因者謂六波羅蜜。又雲。如世人言。有乳有酪者。以定得故。是故名有乳有酪。佛性亦爾。有眾生有佛性。以當見故。准此等文。眾生如乳為酪正因。六度如暖為酪緣因。或說中道觀智。以為佛性。或說無明結等。以為佛性。若具說一切因性。如三十六雲。未得阿耨菩提。一切善不善無記等法盡名佛性。如來或時因中說果(云云)。此與報佛為緣正二因。亦與法佛為了因。亦為證得緣因也。理果性者。謂法身涅槃。事果性者。謂阿耨菩提(已上)。問。沼公釋三十六文雲。若是不善所依真如名為佛性。此則可爾。即以不善。名為佛性。違入大乘論。彼雲。汝癡無智謂煩惱為因(云云)。此義雲何。答。三十五雲。從無明行及諸煩惱。得善五陰。從善五陰乃至得阿耨菩提。寶公由此以無明等為因因性。善五陰為因性。然入大乘。破煩惱為因。非破為因因。又此經意。非取真如。何唯別取惑上真如。為善五陰之因緣耶。三十六文意。亦復如是(已上第二番)。又雲。楞伽密嚴。雙說識藏及如來藏。為諸法因。涅槃經中。兼說理心。為佛正因。復說第一義空。能與善法。為種子也。理心雖同無如不可說其前後。心依於理。理即無依。故大乘經。多說其理。名為本性。如維摩經。說無住無本餘皆有本。然於事中。心亦為本。亦得說言理心為本(已上)。即引密嚴經下卷雲。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常住無始終。離四句言說。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阿賴耶識。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准此經文。雙說理心二本性也。如來清淨藏是理也。世間阿賴耶是心也。如金是理也。指環是心也(已上第三番。然基公雲。一理性。勝鬘所說如來藏是。二行性。楞伽所說如來藏是。云云)。   次別料簡理心佛性者。沼公難雲。真如非生了因。雲何為正因。只可得許因果位殊。因名如來藏。果名法身(云云)。此義雲何。答。今謂。不遮因果位殊。但經說真如中道為佛性。又佛性論雲。由二空故。有發心修行及道後法身(云云)。豈非因義耶。問。一師雲。又二十七雲。第一義空名為善種子者。謬取經意。彼卷雲。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菩提種子。觀此經意。觀中道第一義空之體。觀智種子。是名為佛性。非第一義空即名種子(云云)。此義雲何。答。此難偏執。何者。第三十五。十二因緣名為佛性。第二十觀因緣智為菩提種。雲何但依觀智文耶。又佛性論。雲由二空故有發心修行。不雲觀二空之智。若言由觀有發心者。觀即修行。豈由修行而有發心。即因果倒。亦違論文。問。沼公雲。外道計常法為因。或無因起。汝執常法為因。或無因起。如何有別。亦不得雲涅槃經雲本無今有。有已還無。以此為證。彼文意別。不說無因。雲本無今有。果本無。從因而起雲本無今有。起已即滅雲還無。若如文執言無即無因。有已還滅。如何即許報佛常住(已上)。此義雲何。答。寶公雲。若常法生無常法者。何故涅槃經中。佛語外道。雲汝因是常。果是無常。我因無常。果是常耶。答。因有遠因近因。果有遠果近果。外道唯有常因。無其常果。佛法遠因是常。近因無常。遠果是常。近果無常若遠因對近果。因常。果無常。如應得因與發心加行為因。若近因對遠果。因無常。果常。如發心加行與圓果為因。若近因對近果。因果俱無常。如發心與加行為因。若遠因對遠果。因果俱是常。如應得因與圓果為因。佛將近因對遠果。故言我因是無常果是常也。問。沼公雲。次言清淨法性。為諸法本。自性無本。此說真如出生諸法者。為增上緣。非親因緣出生諸法。然如不生。是增上緣生。若一如生萬德。何有定果因。攝大乘莊嚴論雲。諸功德從境智起。如既親生。何假智生。又雲。雜集論雲。雖有眾緣。無種子不生。故非他作(已上)。此義雲何。答。如如意珠。雨種種物。珠體是一。所雨種種。言真如生諸無漏法。亦復如是。珠若是因緣。真如亦爾。珠若增上緣。真如亦爾。不諍緣攝處。唯取出生義。唯從境智起者。亦如如意珠。眾緣和合而出眾寶。真如亦爾。要須眾緣(已上。真如佛性說)。沼公破心為正因雲。楞伽第八雲。具足熏習無漏法。故名不空如來藏。若是有漏者。何得為正因。即違攝大乘說毒為甘露(云云)。此義雲何。答。法爾種子。他師亦不名為熏習。如上已辨。由此故知。除初無漏。次剎那後。皆有無漏所熏種子。故楞伽意。依長時說。或加行後心。順無漏智。有漏觀慧。所熏習種。應名無漏。故初無漏根。通凡聖位立。又全離欲人。欲界俱生身邊二見。先無漏道之所伏故。於見道中。與分別惑。俱時斷之(云云)(見唯識述記)。故知。地前隨義亦立無漏名也。以此為因。生初無漏了。然無性攝論第三。雲未曾見有毒為甘露。阿賴耶識。猶如毒藥。雲何能生出世甘露清淨之心者。說不隨順有漏名毒。非指隨順有漏心耳。具如前引瑜伽七十三。及攝論廣文。是故自他亦許有漏六度道品。助生無漏。若不爾者。地前諸行。豈不得成初地因耶。故瑜伽六十九雲。世第一法所攝俗智為依止故。能入見道。升見道時。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種子。由彼熏修。皆得清淨(已上)。故知。不淨由熏修故。變為清淨。不必由本清淨種子。若必本有無漏種者。乳中豈要令有酪性。經廣破之。又經轉無常識。獲得常識(云云)。是即調練有漏觀慧。成無漏智。如乳調練。漸漸變酪。無別酪性。謂初加行。厭離生死。欣求涅槃。觀心不退。始得暖位。必至涅槃。次頂位中。終不斷善。漸至忍位中。永離惡趣。後世第一。變成無漏。本雖是有漏。依欣厭心故。漸背生死。漸近涅槃。乃至最後得無漏心。何必本有法爾種子。如冰成水。無別水種。苦澀變甘果。無別甘味種。但由眾緣和合所致。故涅槃經雲。非眾生中。別有佛性。眾生即是佛性。但是時異。問。若無本性。應變瓦石。成水甘果。答。雖無本性。然諸法別。不可一因生一切果。如第五門。引大經文。何況蕩除心垢。名無漏智。是心本性。非新變為。故密嚴經上卷雲。心性本清淨。不可得思議。是如來妙藏。如金處於礦。大集經雲。眾生不知心性淨故。為客煩惱之所繫縛。按此文意。非別本有無漏種子。若言望於無漏種子。名為心性本清淨者。若爾望於有漏種子。應言心性本不淨耶。未有心性本不淨文。又不可言心性真如。名本性淨。煩惱真如亦無別故。不可唯心別為妙藏(心性本淨與心變清淨。二義同異。別應思擇。已上心性問答訖)。   第四明天台三因佛性者。一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三緣因佛性。如法華玄義第五類通三佛性中。雲汝實我子。我實汝父。即正因性。又雲我昔教汝無上道故。一切智願。猶在不失。智即了因性。願即緣因性。又雲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即正因性。是時四眾以讀誦眾經。即了因性。修諸功德。即緣因性(已上)。釋籤雲。指常不經中為正四。此因亦可為性得三因。今望緣了種子。故但雲正(已上)。又玄義第九雲。初住見真。以真為因。住前相似。非是真因(明簡卻中。初明簡卻似位也)。若取性得為初因者。彈指散華。是緣因種。隨聞一句。是了因種。凡有心者。是正因種(通意也)。此乃遠論性得三因種子。非是真實開發。故不取為因也(別意也)。金光明玄雲。雲何名三佛性。佛名為覺。性名不改。不改即是非常。非無常。如土內金藏。天魔外道。所不能壞。名正因佛性。了因佛性者。覺智。非常非無常。智與理相應。如人善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壞。名了因佛性。緣因佛性者。一切非常非無常功德善根。資助覺智。開顯正性。如耘除草穢。掘出金藏。名緣因佛性(已上)。法華文句第七雲。三道是三德種。淨名雲。一切煩惱之儔。為如來種。此明由煩惱道。即有波若也。又雲。五無間皆生解脫相。此由不善。即有善法解脫也。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可覆滅。此即生死為法身也。此就相對論種。若就類論種。一切低頭舉手。悉是解脫種。一切世智。三乘解心。即般若種。夫有心者。皆當作佛。即法身種(三德三身。名異義同。故今用之)。記雲。三道是三德種者。即性種也。有生性故。故名為種。生時此種純變為修。修性一如。無復別體(乃至)波水之義。准望可知。波是水種。豈可不信。若就類者。類謂類例。即修德也。眾生無始。恆居三道。於中誰無一毫種類。夫有心者。法身種者。合彼性三。為一法身。對修方合。約性恆開。此三從別一一各異(已上)。止觀第五雲。應佛從緣因生。報佛從了因生。法佛從正因生(已上)。問。此三佛性。以何為證。答。未知其證。然涅槃經第二十八卷。師子吼菩薩雲。善男子。眾生佛性亦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因。正因者。謂諸眾生。緣因者。謂六波羅蜜。又雲。緣因者。即是了因。世尊。譬如闇中先有諸物。為欲見故以燈照了。若本無者。燈何所照(已上)。此文相順三因佛性。問。此經既雲緣因者。即是了因。故唯有二。雲何為三。答。此義難了。且私解雲。文雖無別。義意有異。了因即是觀照。緣因即是資成。如是般若。解脫。報身。應身。智慧莊嚴。福德莊嚴。如是等法。如次相對。由此理故。分為三因。如色名通。而立一色處。及我名通。而別立我執。今亦如是。於通名中。尋其義別。分為二因。   大文第八。辨教權實為三。一明法華實教。二詳深密了義教。三辨餘經一乘。   初明法華實教者。天台三論等宗。雲法華唯一佛乘教為真實。諸餘三乘五性教為方便。何者。前第一門所引十文。一佛乘理真實顯然。況復無量義經。雲四十餘年未顯真實。法華經方便品。雲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寶塔品偈曰。我為佛道。於無量土。從始至今。廣說諸經。而於其中。此經第一。又多寶佛證明曰。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已上)。何等諸經。先說他經。唱前教未實。後令他佛證所說真實。唯法華經。獨有此事耳。若五乘真實。前深密等經。說三乘五性。何言四十餘年未顯真實。若一乘方便。今法華經。說唯一乘。何言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廣說諸經。此經第一。若顯了教名未顯真實。隱密教名真實。是令佛語成顛倒也。又實勝權劣。人天共了。若五乘實。一乘權者。餘經應第一。法華非第一。亦諸佛妄宣。多寶誤證。非削法華之文。何成五實一權。問。如上所引。方等諸經。亦明一乘。何言四十年未顯真實耶。答。寶公雲。四十年後法華。楞伽。無上依。涅槃等經。方說二乘無滅未得無餘(云云)。問。沼公雲。無上依經。非法華後。何以得知。法華經內。已列闍王。無上依經列眾中。雲頻婆娑羅以為上首又勝鬘經。亦非三十年後。何以得知。經雲。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信法未久。仁王經。波斯匿王雲。二十九年。為我等說摩訶般若等(云云)。明知。信佛不久。應在其前。又入楞伽經。准菩提流支雲。又依結集。初年說大集。寶幢陀羅尼。及楞伽。海龍王。九年說鴦崛摩羅。十年說如來藏(云云)。此義雲何。答。今謂。餘教前後。非要所諍。法華真實。是正所立。然四十餘年。未顯真實者。既金口文。不可疑念。按其意雲。餘教一乘。不如法華廣大平等明瞭演說。謂序正流通。三周節節。開示演說一佛乘理。況復。多寶分身。他方大士。感應影嚮。證明稱讚。三世諸佛。以為本懷。開示悟入。同一無異。是為廣大。一切眾前。開演顯示。能說能聽。無隔無異。是名平等。授諸聲聞大菩提記。因行果位。劫國名字。主伴依正。一一分明。知是事成。非唯理一。唯有一乘。無二無三。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知是取一切。非唯不定性。是為明瞭。餘經所說。則不知是。或但略說。或逗一機。或不明瞭。無有具足。由此理故。四十餘年。未顯真實。其義顯然。問。若彼餘經一乘不了。雲何引彼助成法華。答。其旨同者。引之助成。撮壤崇山。有何過耶。問。大論釋大品經畢定不畢定品雲。須菩提聞說法華。方起畢定不畢定疑(云云)。知法華後。亦有權教。何言久後要當說真實。答。但言實說要在久後。不言久後皆是真實。故後番中。亦有權教阿含等也。問。密嚴經上卷雲。十地華嚴等大樹與神通。勝鬘及餘經。皆從此經出。如是密嚴經。一切經中勝。又大雲經第四雲。是經即是諸經轉輪聖王。何以故。是經典中。宣說眾生實性。佛性常住法藏故(已上)。此與法華有何差別。答。此多有少事理差別。謂彼望華嚴勝鬘等為王。不如法華望已今當。又彼唯約實相為王。法華兼說二乘作佛。如次應知二種差別。問。若爾涅槃亦是當說。豈以法華望彼為勝。又勝鬘等。並說一乘及以實相。何唯法華。答。已破大陣。殘黨不難。法華破初陣。故為勝無過(遍初難)。勝鬘一乘。應有二義。一唯約理。不同法華。二設具事理。而義不具足。不如法華廣大平等明瞭演說。問。大論第四十六雲。本起經。斷一切眾生疑經。華手經。法華經。雲經。大雲經。法雲經。彌勒問經。六波羅蜜經。魔訶般若波羅蜜經。如是等無量無邊阿僧祇經。或佛說。或化佛說。或大菩薩說。或聲聞說。或諸得道天說。是事和合。皆名摩訶衍。此諸經中。般若波羅蜜最大(已上)。豈不以般若為最勝耶。答。此指第六般若波羅蜜。以為最大。非謂般若部經。如法華中。望五波羅蜜。校量功德。除般若波羅蜜。論意如是。又設雖指彼經無失。以彼多說實相智慧。非謂所說一切最大。問。若爾。開三顯一。應非最大。答。開三顯一。亦是實相相應智慧。故法華雲。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云云)。實相智慧。其名雖同。開顯佛慧。究竟最大。廣如天台所釋。問。寶公雲。一分無性。二乘實滅。定是小乘。悉有佛性。二乘無滅。是大乘義。沼公雲。此不應然(乃至)。即分別部。皆有佛性。經部一說。總無實滅。應皆大乘(云云)。此義雲何。答。悉有佛性。二乘無滅。為大乘者。由成佛故。若無成佛。非是本意。何況契經有此說。何偏責寶公。如大經二十二雲。善男子。一切聲聞緣覺經中。曾不聞佛有常樂我淨。不畢竟滅。三寶佛性。無差別相。犯四重禁。謗方等經。作五逆罪。及一闡提。悉有佛性。今於此經。而得聞之。法華經化城喻品雲。今為汝說實。汝所得非滅。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問。一師雲。華嚴所被機。普賢文殊等。補處菩薩。何故名漸悟(乃至)華嚴楞伽等是實教攝。是頓教收。為頓悟說故。法華涅槃等。是權教攝。是漸教收。為漸悟說故(云云)。此義雲何。答。此解多過。一相符極成過。我亦華嚴名為頓教。法華涅槃名為漸教。所立之宗。即有相符。二頓漸無別過。所被機者。是何義耶。若得益者。普賢等人。彼時何益。若所對者。法華亦對彼。有何差別。又解深密。對勝義生。何故不名唯菩薩教。大般若經。對須菩提。何故不名唯聲聞教。故不應約所對判教。三聖教相違過。佛既說言法華真實。前未顯實。何強背佛教。為法華怨嫉耶。   第二料簡解深密經。名真了義教者。彼經第二卷雲。爾時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於一時。在波羅□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希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於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已上)。何獨指法華為真實教耶。答。山家雲。中印度三藏。地婆訶羅雲。中天竺國。那爛陀寺智光論師。遠承文殊。龍樹。近稟提婆。清辨。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亦立三教。謂佛初鹿苑。為諸小根說小乘法。明心境俱有。第二時。為中根說法相大乘。明境空心有。唯識道理。以根猶劣。未能令入平等真空。故作是說。於第三時。為上根說無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為真了義。又雲。測法師解深密說宗趣中。敘清辨判教雲。深密等經。明有所得。淺而非深。諸部般若。顯無所得。為最甚深。護法判雲。三時所說無相之理。理無淺深。而說深密為了義者。約三性義。決判諸經有無道理。顯了義。又成唯識記第八卷雲。說深密等為了義者。以對機根。說三性義。易可了知。勸令受學。於一時間。說為了義。非約盡理。名為了教(已上。山家文。真諦三藏明三法輪。第一法輪指鹿苑。第二法輪成道七年。在捨衛國施惠江邊。去給孤獨園三里許處。為諸菩薩說諸法空般若等經。第三法輪成道三十八年。在毘捨離國鬼王法堂。對真諦菩薩說解節經。云云此中第二時般若說一向空。大般若明中道與深密同攝第三時。具如守護國界章第一卷。引華嚴探玄記刊定記第一釋。不能具出)今謂。佛性論第二雲。由有著三性者故。說不了義經。達三性者。自然顯了。名了義經(云云)護法等判。同此論意。諸師判深密了義。既以如是。況復深密。唯望前教。名為了義。亦為無上。如中阿含五十六說。佛始從道樹至鹿園。時有異學者。問曰。賢者。欲至何處佛以偈。答曰。我至波羅捺。擊甘露法鼓。轉無上法輪。世所未曾轉。法華普望四十餘年及已今當。名為真實。不得一例(真諦雲。去涅槃七年說解節經。是深密經勝義諦品也。列眾有頻婆娑羅王。故知闍王未作逆時說。云云他師亦許在法華前)。問。沼公雲。攝論。既引法華會舍利弗說釋。故知。與深密一乘。與法華一乘同。又雲。二乘法無我等。故法華深密一乘同(云云)。此義雲何。答。攝論不順法華意。故菩提資糧論不用彼釋。如前第一門引。又誰遮無我同但法華經。二乘作佛以為大意。深密不爾。是其異也。凡可決都意。不可論小事。問。一師雲。寶公雲。或者不知深密法華前說。妄謂深密會法華經。由斯固執法華非實。此判愚癡。以前深密會後法華。此有何妨。如大乘十法經。是大寶積經四十九會中。當第九大乘十法會。彼會說言。祕密教者。我授聲聞作佛記。此不應爾。是名祕密教。明此經會後未說法華經。不爾第二七日前未授聲聞作佛記。會何經文。故知會法華(已上)。此義雲何。答。今檢十法經。佛告阿難。阿難白佛。乃至阿難等歡喜奉行(云云)。成道二十年後。阿難始來佛所。故涅槃後分偈曰。我今懺悔於世尊。侍佛已來二十年。四威儀中多懈墮。不能悅可大聖心。知十法經非二七日說。甚成可笑。以一准諸。所言難信。若深密經兼會未來。應如法華言已今當。既無此言。何因漫談。又山家雲。若謂三時約義淺深。不據時節者。深密不應說初昔今。問。寶公雲。解深密師雲。法華是第二時教。次小乘後說故。非是了義。引法華第三。大通知勝佛時。說四諦十二因緣。度聲聞已。十六王子。即請佛說大乘法。請已經二萬劫。後為說法華。故知。說小乘後。即說法華(乃至)。故知。法華深密前說(已上)。此義雲何。答。寶雲。般若經三十年前說。如來藏經。佛成道十年說。大集經成道十六年說。無量義經四十餘年說。無量義經後。說法華經(乃至)。十六王子請後。二萬劫中。說餘大乘。二萬劫後說法華。頌(云云)(已上)。今加解雲。無量義經雲。初說四諦。為求聲聞人。而八億諸天來下聽法。發菩提心中。於處處演說甚深十二因緣。為求辟支佛人。而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或住聲聞。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摩訶般若。華嚴海空。宣說菩薩歷劫修行(上)。以此一文。證法華前。說多大乘。況餘文耶。問。沼公。證法華同深密三時雲。法華第二信解品中。廣立三時雲。初我等居僧之首。自謂已得涅槃。初時教。又雲。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但念空無相。於菩薩法。心無喜樂。此第二時。深自慶幸。獲大善利。法王大寶。不求自得。此第三時教(云云)。此義雲何。答。此文略也。按廣文雲。二十年中。常令除糞。是初時也。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是第二時也。長者自知將死不久等。是第三時也。臨欲終時而命其子。是第四時也。經文四時顯然。故天台。如次為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漸教四時。問。一師雲。問。深密法華。俱立三時同。何得知涅槃同深密立三教。答。涅槃第二雲。譬如有三醫。初醫師。教國人皆服乳。此喻初時有教服法乳。次醫師。教皆斷乳。此喻第二時教空教。後醫師。教有宜不宜服。此喻第三時非空非有中道教。從深密至涅槃教。立三時教。既同不殊。雲何汝違教。別立五時。補處氏尊所說瑜伽。不別立時。唯寫深密三時(云云)。此義雲何。答。法華三時。如前已破。涅槃三時。謬引彼經。彼經意雲。初純服乳是舊醫法。譬外道教。次皆斷乳。後亦許乳是客醫法。譬如來教。雲何外道與如來教。合說為佛三時教耶。上來汝解。多有虛妄。若自不覺。誰強使陳。若為狂他。何忘罪報耶(法華玄贊第一。亦引此文立三時教。寶師涅槃疏破之。亦如是)。問。沼公雲。深密告勝義生。不告諸比丘。故涅槃經不會於彼。既法華中。告諸比丘。涅槃既雲我於經中。告諸比丘。准此即是正會法華。又法華論。四義釋一乘中雲。二者同義。以聲聞辟支佛佛法身平等者。佛性法身更無差別故。又解三平等中雲。如來依三平等。說一乘法故。以如來法身。與聲聞法身無異故。與授記(云云)。此義雲何。答。雖告勝義生。亦不遮告諸比丘。例如法師品。告藥王一人。即為告八萬大士。況復不可唯會深密。亦會餘經有此言者。如般若經佛言。我常於大眾中。讚寶幢菩薩。屍棄菩薩(云云)。龍樹雲。未知何經讚此菩薩(云云)以彼准之。不可輒言他經無有告比丘說。或復設是法華。亦無有失。末代眾生。見法華文。生異執耳(異執者見第五門)。次引法身平等者。為成何義。按論意雲。法身平等故。究竟皆成佛。故與授記。此有何過。如上數論。不能煩述。   第三辨餘經一乘者。問。勝鬘經雲。阿羅漢辟支佛觀察時。得不受後有觀第一蘇息處涅槃地。世尊。彼先所得地。不愚於法。不由於他。亦自知得有餘地。必當得阿耨菩提。何以故。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得一乘者。得阿耨菩提。阿耨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來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即究竟一乘。無異如來。無異法身。如來即法身。究竟法身者。即究竟一乘。究竟者。即是無邊不斷(乃至)。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大乘。無有二乘。二乘者。入於一乘。一乘者。即第一義乘(深密經一乘如第五門。楞伽經一乘如第二第三第五門分別抉擇。故不重引)。此與法華。同異雲何。答。義寂師雲。章主雲。隨彼意欲。而方便說唯有一乘。無有二乘。此文意。顯說一乘者。隨他意語。彼宜聞故。是方便說。非為真實。又雲。宋本雲。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大乘。無有二乘。唐本雲。若諸如來。隨彼所欲。而以方便說。說於二乘。即是大乘(已上廣章)。寶公雲。勝鬘經雲。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大乘。無有二乘。基師彌勒上生。法華疏中。說勝鬘經四乘為實。一乘為權。皆用此文。因何定執一乘為實。三乘為權。譯曰。一切經中不說法華涅槃等經。唯一佛乘。以為方便。何但勝鬘經也。此文正明一乘為真實。三乘為方便。因何翻將此文。證一乘為方便也。夫釋文之法。皆須不違一部之都意。始末相順(乃至)。今應正釋此文。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者。此是前為求三乘人。說三乘也。即是大乘者。即是次說聲聞辟支佛乘。皆入大乘也。無有二乘者。無二乘涅槃也。二乘入於一乘者。一乘皆為佛因。當成佛故。依二乘道。出三界分段之身。至其門外。與諸菩薩乘白牛車。直至道場。一乘即第一義乘者此說一乘為真實。二乘非真實也(乃至)基公。浪釋勝鬘四乘為實。一乘為權。誤其後學。又雲。四十年前一道一行。是存三說一。非決定一乘。四十年後。即無二無三。是破二歸一。又雲。如何得知是存三一乘。答。與攝論等一乘。大意同故(云云)(寶公勝鬘為法華後說)山家雲。義榮師雲。基公雖復翻經執筆。文章之匠。然勝鬘文中。何其拙乎(義榮意略同寶公義)。又壽量品文句雲。勝鬘為一明一。法華會三明一(云云)。記雲。為一明一者。三外之一。自為一機。非會三一。故但雲一。部屬方等。對斥偏三。未至法華。不應雲會。云云者。亦應更雲帶不帶異。一乘何異(已上)。問。一師引基師釋雲。法華一乘。通理智。勝鬘一乘唯理佛性。法華一乘唯攝入。勝鬘等通出生。法華一乘唯有性。勝鬘一乘通無性。法華一乘唯不定性。勝鬘等通定性。法華多說教理。勝鬘等多說行果。法華一乘為實。二乘為權。勝鬘一乘為權。四乘為實。又法華一乘唯依攝入。用狹故為方便說。勝鬘一乘出生攝入。二皆周備。故是真實。法華一乘唯談有性。為依故是方便。勝鬘一乘亦談無性。為依故是真實。又法華唯談不定性故是方便。勝鬘亦談定性故是真實(云云)。此義雲何。答。今謂。慈恩和尚者。三藏上足。百部疏主。探經論之奧旨。究文義之幽致。唯此一事理。恐不當。如是粗言。皆由定性不成佛執。彼成佛義。上已數顯。今更略明。經言無一不成佛皆成佛無疑。不令有一人獨得滅度等(云云)。此佛語中。豈有定性不成佛義。若言法華對不定性。是故無一不成佛人。非定性中無不成者。此亦不然。經雲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菩薩既無成不成別。聲聞同之。應無差別。不應於中生分別。雲菩薩取一切。聲聞取一分。若爾。全背經。不可言弘經。餘文准知。是故。勸持品雲。憍曇彌。何故憂色而視如來(乃至)我前總說。一切聲聞。皆已授記(云云)。若有定性不成佛者。憍曇有理。佛語無理(其一)。又若唯會不定性者。與深密等。即無差別。不可說言四十餘年未顯真實。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何令佛語一一無實(其二)。又按一代聖教起盡。初阿含說小聖不成佛。次大乘說有成有不成。法華說一切皆成。先唱以前未顯真實。令知大乘有權實別。其後全無定不定文。唯有一切皆成佛言。例如世間言一切有。小乘教意人空法有。大乘實說人法皆空。諸教次第淺深如是。何苦是前權。非最後實語(其三)。然基公文。應有別意。如法華玄贊要集第四雲。就法華經意。並顯一乘。而先師疏文。多引五性。欲歸一致。故亦兩存。勿因此言。遂生偏執。故百法記雲。不應定說有之與無。推決於佛。斯為善會。此即疏主之深意也(鏡水沙門棲復撰)。則知。慈恩一乘為勝。然本所宗故。勿不撥五性。順道理故。永不背一乘。由此唱言不可定說。例如世親出經部有部得等假實二說已。雲如是二途皆為善說。所以者何。不違理故。我所宗故(見俱捨第四卷)。問。有人云。法華一乘是權。是密意一乘。所以得知。妙法華雲方便品。正法華雲善權品。此即接下方便。顯上方便。是名為方便。接引二乘。令歸一乘。是名接下方便。為二乘者。顯示一乘。是名顯上方便。故方便品雲。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故。又雲此法華經藏。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故上句是接下方便。下句即顯上方便(已上。佛性略抄。得一造)。此義雲何。答。此釋非也。一者不解題目意趣。謂昔方便。能為今經顯實哢胤。歎顯實功。以為品題。猶如化城。提婆品等俱但取寶處。以為經旨。不取化城。但取無怨記。以為經旨。不取斷鹽等。如佛言有漏。佛言非有漏。今經言方便。經言非方便。若指當教。為方便者。聞者不生信。佛語非巧妙。二者不解經文。謂經指昔九部教。雲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上句指昔方便。下句示今一乘。雲何不了別。指法華為權。上來見於一師所陳。訛辨有餘。正理不足。言者不知。誠哉此言。既為戲論本。當去百由旬。又龍樹言。若有十方佛。汝言無。得無限罪。若無十方佛。而我言有。生無量佛想得恭敬福。所以者何。善心因緣。福德力大故。譬如慈心三昧力(大論第九)。一切成佛不成佛論。所有罪福。理亦應然。何況教理明耶。又平等大慧。是諸佛之本懷。常住佛性。即雙林之遺言。豈非究竟。非真實。以為本懷為遺言乎。   我今信解一乘教 願生無量壽佛前   開示悟入佛知見 一切眾生亦復然 一乘要決卷下 一乘要決題辭   竊惟在昔我宗祖。利見於大弘間。田三獸之野。建一乘之幢。是故昭權實鏡。偏照粗食之陋。守護國界專破權門之執。爾後遂至圓極教雲。遍雨四海者蓋我高祖之力耳。四祖六祖相繼弘闡。佛乘三學勃興艮嶽。可謂盛哉也。洎第十九祖治本宗。其門有四傑出。令此決主專心尊者。則其一也。學窮大小五藏行豊顯密三觀。優剖三一之際。深辯偏圓之致。於茲乎。彼沼公論。遂為之退三捨焉。今義雖朋寶師。寶師說。亦實非有勝於此也。然中古以來。能解說之者鮮矣。頃有曆上人。講而授徒。余自少欽尊者行履而不輟。今會此書將行。愉躍神飛。不勝隨喜。終為之敘。冀結來緣。龍華會上。與尊者聽記□爾。 天明改元冬十月菩薩沙彌敬光謹題 ******   《大正藏》第74卷No.2371   No. 2371   漢光類聚一(天台傳南嶽心要鈔)   忠尋記   尋雲。天台傳南嶽心要文點如何。答。種種異義雖有之。蓮實房雲。天台傳南嶽心要訓讀也。故阿闍梨雲。天台傳南嶽心要可讀也(云云)。蓮實房和尚雲。凡此心要者。南嶽奉值靈山淨土多寶塔中大牟尼尊相傳法門也。此法門南嶽授天台。天台授章安南嶽天台時只有口宣無章疏。章安正今法門記錄也。本朝高祖傳教奉值道邃和尚。面授口決法門也。於之有重重口傳。口傳相如後注(云云)尋雲。天台南嶽俱靈山聽眾也。本地雖無勝劣。垂跡和光日天台弟子。南嶽師也。何題天台傳南嶽耶。答。此事尤可落居事也。總定高祖時可南嶽。而天台宗雲事深意有之。天台南嶽為師修法華三昧。三七日滿時。內證圓明速發。以證白師。南嶽入定觀天台證得。歎雲我與汝證無異。但汝所化熟。我不熟能化。以自證應化眾生(云云)。又南嶽讚歎天台雲。我與汝無證得異。於機熟不有異。汝可為當宗高祖(云云)。有此道理故天台傳南嶽書也。此事天台南嶽內證玄義見。其例證有之。智廣寺布薩時。南嶽天台俱有座。籌記時不書南嶽天台。南嶽大師告雲。智顗禪師佛法弘通有妙相。籌記時智顗為先。思禪比丘可次。依南嶽教維那惠廣律師智顗禪師書。以彼例之。天台南嶽雲事。尤有其道理歟(云云)   尋雲。天台傳南嶽心要雲傳何事耶。答。於今傳有重重相承。先存大意有機法二種口傳。法口傳雲。此觀內證有二途。一境智不二門。二還同有相門也。境智不二者。絕生佛相斷教門踵。天真獨朗不思議法體一切善惡都莫思量雲此意也。次還同有相門者。境智諸相泯亡。本解成立已。一切行證悉止觀正傳也。傳教值道邃。以一言傳止觀心要。所以本處通達門一言也。本處通達門者。若三藏教根性人來問止觀法門者。可雲諸法無常也。若真言三密行者來問心要者。可雲大日遍照自體。乃至一切事理諸法。依其相貌可示止觀心要。天台大師源略開三文為所行給故也。南嶽大師授一念三千觀給。故廣止觀一念三千觀為己心所行。如此心得。止觀法門還有相深意(云云)。次機口傳雲。山家大師心地四重機雲事釋給。四重機者。一次第昇出機。   謂捨六識迷情念為令至九識本分處修諸行業。二本住不下機。值知識經卷聞一切法皆佛法。言下開天命。更不存一迷相。自證圓明也。三本住不進機。謂根塵相對介爾一念外更無有止觀本性。六識當體本有妄情得意機有之。四二相不立機。止觀非止觀不分別。行解不思量。不思議天真機有之(云云)。大師私加一種還修有相機立給。還修有相者。不思議未分上立還有諸行(云云)。內證傳法決雲。然傳止觀機相略有四種。一次第昇出。二本住不下。三本住不進。四二相未立機也矣。私雲。亦有還修有相機矣。委細旨加下。尋雲。今心要誰人所釋耶。答。南嶽大師說。章安大師記錄也。   疑雲。山家大師教行證三度目錄。心要南嶽大師所釋雲事無之如何。答。故阿闍梨雲。此心要正天台南嶽塔中口傳異義書顯給章疏也。但於此疏中。多寶塔中大牟尼尊正金言。天台南嶽言。章安私言可有之。其文相非口傳不可知之。口傳趣如下。但三度目錄無之雲事可得意事有之。教行證三度目錄。大唐貞元二十一年乙酉六月三日記錄也。傳教御在唐刻。二箇度程略義。略文。心要三部祕書不授。明日歸朝其暮。貞元二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龍興寺西廂於極樂淨土院。道邃和尚此書與傳教給。其時和尚雲。隨身錄雲。略義。略文。心要是南嶽大師說。章安尊者記。祕中深祕。汝納心中應通山家教。既三部略書南嶽所說見教行證三度目錄。歸朝已前記故尤不可有之。隨身錄歸本朝記錄。故備舉心要等章疏。是異相傳也。御廟先德門徒三千人中。授楞嚴院和尚給。故南嶽所釋可得意也(云云)。   尋雲。一家相承有宗旨宗教二途。今心要者。宗旨宗教中何耶。答。山家大師值道邃行滿二師傳天台一家法門給。道邃相承雲。四教五時本跡二門法門宗教分域。大師內證實談宗旨也。大師相承心要有重重。謂大分自行化他也。自行門時。但是可限一念三千。其故廣止觀序。此之止觀天台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門矣。弘決第五卷雲。大師於覺意三昧觀心食法及誦經法小止觀等諸心觀門。但以自他等觀推於三假。並未雲一念三千具足。乃至親心論中亦是只以三十六問責於四心。亦不涉於一念三千。唯四念處中略雲觀心十界而已。故至止觀正明觀法。並以三千而為指南。乃是終窮究竟極說。故序中雲說己心中所行法門。良有以也矣。既以一念三千觀為大師所行大意。自行一種可限一念三千見。一念三千觀是諸佛內證。諸法肝要也。大慧苦請不許能仁。法花已前諸經都不說之。雖至法花會。三周得悟聲聞根性迂迴道故正不顯說。只說十如是。以本末究竟語悟密顯一念三千。天台大師證自南嶽相承正一念三千法門開示。見聞覺知功德超過八萬四千教。況於正修。即是名自行心要。於化他門可有多種心要。一四性推撿。二空無生觀。三一心三觀等也。於化他心要大分有多種。謂境智不二。還同有相也。於還同有相可有多種心要。一不即心要。謂別教教門所談。爾前帶權法門也。中道法性理相離萬法不相即雲故。二不離門心要。謂爾前帶權圓並別教實談也。正如法花煩惱即菩提。真如是萬法顯說無之。只以煩惱菩提不相離義說相即也。淨名經雲婬欲即是道等是也。三斷證次第門。謂法花跡門所明九界為權。佛界為實法門是也。跡門意。斷九界迷情歸入佛界一理意有之。是相即上斷證也。四真如具法門心要。謂不變真如一理萬法具足故。五三千相對門。謂三千諸法觀本有常住。六萬法三身門心要。謂可觀法法塵塵自體本有三身。七寂照不思議心要。謂可觀法法塵塵自體寂照具足皆佛知佛見體也。八自法常恆心要。謂佛意內證所談別可傳處心要無之。亦可修處觀法無之。行住坐臥時所緣併止觀自體也。此八重名化他心要。此八重上大師自證一念三千觀有之。一念時諸法名相不可得也。三千時相性宛然不可失。一念不思議全體有三千性相名言。此觀上根上智所修全非下根下智思量。此九重法門相傳名宗旨心要口傳(云云)。   尋雲。天台傳南嶽心要教行證三度目錄中何耶。答。教行二途今相傳也。證分心要更非相傳。證不由他故。蓮實房雲。教行二途心要師資相承法門也。證道無相實義非能傳所傳。正以教相定其真理。如教修行故。今天台傳心要可教行二途。但教有重重不同。一應同局情教。謂爾前帶權經教相也。二破局開情教。謂法花跡門所談破開爾前帶權局情顯諸法實相真義也。三本覺教。謂本門俗諦常住三千本來實義自性本教也。四直顯真實教。謂今心要書顯所六即十章文字言句。皆是不思議法然自用。難思本妙形。絕教門始本相。今心要教者即是也。所說諸義正佛意內證所志非教門教道義。於行有重重。謂爾前跡門本門乃至觀心也。念行者。捨本跡教門不思議未分自體也。一心三觀一念三千並四性推撿等。皆是未分上實體也。總教行證三度血脈得意。教分血脈正依法華涅槃。行分離十二分教。正授所修行體。證分不傳一句習留也。以此趣天台傳悟可得意(云云)。   心要。要者宗體義也。心者集起慮知義也。心要總有多種。爾前帶權經意。但中法性理為心要。法性理正非一心一心所依故。但中理為心要。跡門意。從無相不相一理色心出生。能生不變真如一理為心要。本門意。俗諦三千諸法各心各體心要也。謂地獄地獄當體為心要。乃至佛果本有佛體為心要。如此三重心要正非大師本意。今心要者本跡未分根本法華內證不思議法然自體也。自性不思議介爾一念具三千性相。故今心要觀不思議·實體為心要也(云云)尋雲。今心要大部止觀同異如何。故阿闍梨雲。今心要是多寶塔中相承書載密書也。此漢光類一切諸法圓備直達寶處得意也大部止觀此心要為本釋也。但廣止觀殊還同有相為面譯也(云云)。   尋雲。今心要說文何為機耶。答。尤可得意事也。止觀五卷高尚播州下卑劣者卑劣矣。利鈍二機何不可漏。法華本跡二門類說機雲者。三周得悟聲聞界內同居六識情念強偏墮凡夫也。為治之設偏墮但空觀鹿園十二年間斷見思。其後設彈呵洮汰說。四十餘年後。設法華本跡說開示悟入佛知見。爾前捨空觀入假中。法華捨權教取實教。本門捨跡門歸本覺。今止觀配立不爾。境智不二門時。絕本跡權實名相。還同有相門時一切行相皆止觀全體也。正還同有相門我等得分也。本跡二門法門為見思塵沙無明斷人也。去法華為斷無明證中道人非鈍者得分。然今還同有相門止觀心。各各住本門通達一念三千觀。然廣止觀。引華嚴最初發心時一向求菩提堅固不可動彼一念功德深廣無涯際如來分別說窮劫不能盡文定止觀正機給。然最初發心雲妙樂舉極下位博地初心釋給。最極下劣機為正給。餘教別進本行故鈍根機雖明。今止觀心最極下劣凡夫不堪諸法。以本處通達門為教化令得勝益。見聞覺知都有大利益。或又然圓頓教本被凡夫一心在凡即可修習釋給。無心人不及力。有心程者何不圓頓正機。佛立和尚語山家大師雲。聞止觀一部所說諸義不信受者。應知是人有三途決定業。聞止觀不信受者不盡三途緣者也。高尚者高尚卑劣者卑劣者。地獄餓鬼等當體本止觀也。乃至佛界常修常證是高尚止觀也。尋雲。如山家傳法以本所通達門相傳止觀法門見。若爾者善惡無記三性俱止觀體可示耶。答(云云)。   疑雲。不明兩方。若三性俱示止觀體雲。善無記可爾。惡當體若止觀。惡無礙惡見也。如何。若依之爾也雲。一切法本是佛法也。爭可除惡性耶。答。此事第一大事也。道邃義雲。於機有初化道後化道。惡本妄心也。自性違法理。最初化道時以惡止觀體不可雲。增妄見故。後化道時妄心當體亦止觀也。灌頂師為惡人不說相待種開會書給此心也。或人有雖無一善。何無無記所作。無記不違善惡。示止觀體時成善性。例如善財童子。五十餘知識中。或數砂為正行也(云云)。佛立師雲。善惡二性離遍計所執俱止觀體性也(云云)。   諸法寂滅相。於寂滅有重重。道教心。如幻諸法自體空寂故為寂滅。寂滅者寂相滅妄義故。別教意。寂空假二邊相但中不思議為寂滅。法華跡門意十界十如諸法悉歸不變理性。理性外更無有餘法。故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雲事也。本門心。十界常住故本分寂滅也。然而今文跡門方便品有之。正存跡門義。大師隨義轉用以此文備觀心發問給。今諸法寂滅相雲者。本跡未分境智一念。更無權實等處寂滅相雲也。若諸法自性不可思議。何說止觀耶問也。以境智不二門問還同有相門可得意也(云云)。   而說止觀。於言說有三種。一以名說名。二託名顯體。三離言說言言說也。法華已前諸經未顯真實教門故。只以名說名也。無量義經四十餘年未顯真實雲故。法華本跡二門說託名顯體言說也。依聲色近名至無相極理談故以名顯體也。止觀法門離言說言言說也。名體不二任運無窮教名施設。故所有言說不可同爾前本跡名相。山家大師於大經藏前授教於覺大師以三種言說教說三途雲。教有三種。一以教說教。正在前四味。二以教顯體。正在法華。三離教說教。正在己心。所說止觀內證也示給。慈覺大師受此語立三種言說給。決附雲。言說有三種。一假名說教。二託名顯體。三離言說言(矣)。以之得意今止觀離言說言言說也(云云)。問。有何所以而說止觀矣。爾所云止觀雲者大師內證法門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如大師內證止觀者。今釋今人意鈍玄覽則難矣。為鈍根說止觀見。若依之爾也雲。廣止觀止觀明靜前代未聞(矣)。妙樂大師受之大師內證釋。又序雲。此之止觀天台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門矣。止觀大師內證天真不思議法門也聞。如何。答(云云)。此事可得意法門也。今止觀大師內證顯行前一切法門皆內證也。大師內證又不別。一切眾生根塵相對所起一念即大師內證也。故山家大師傳止觀本末給時。一心為本立十境十乘。十境十乘即一心也。一心外別內證不可有之。止觀法門如本而談故。鈍根自性鈍根。利根。自性利根也。利鈍十異共大師內證也。故不可有相違。覺大師渡唐朝。大師內證悟尋。良諝和尚決雲。大師內證者只指一心即是也矣。若如此得意何非大師己證。止觀未分我等一心也。寂照雙立。又不離一心。其上止觀五。高尚者高尚。卑劣者卑劣雲故也。故一切皆止觀也(云云)。一切諸法本是佛法。佛法得意有重重。慈覺大師一代八重口傳可思之。八重者。一不即門。二不離門。三斷相歸真門。四真如具法門。五三千相對門。六萬法三身門。七寂照不思議門。八還同有相門也。第一第二爾前經意。第三第四法華跡門意。第五第六本門意。第七第八止觀本跡未分所談也。前六重從權入實。從跡入本法門故非大師內證。第七第八本跡未分高下一如故大師內證也。以八重總佛法言得意。一不即門佛法。謂法華已前諸經明隔歷不融旨。以但中理為佛法。二不離門佛法。爾前圓等一分明煩惱菩提不離義。諸法不離真如為佛法。跡門有二種佛法。一萬法歸真門佛法。謂跡門心。相即上明斷證次第旨。捨九界迷情入佛果理。佛法謂跡門心相即上明此斷證次第旨。佛果一理為佛法。二真如具法門。謂一切諸法入真如一理同成佛法。本門有二意。一三千常住門佛法。謂三千諸法各別自性常住也。地獄地獄當體佛法也。二萬法三身門。謂法法塵塵自性本有三身也。自性不生法身。照了分別報身。色相具足應身也。諸法各各皆三身故。一切諸法本是佛法雲也。觀心未分所談有二意。一寂照不思議門。謂諸法自性不思議。絕三身名義離迷悟相。無思無念三千非三千為佛法。二還同有相門佛法。生滅事理乃至一切有相諸法。悉止觀內證也。今所云一切諸法本是佛法者。第七第八觀心無相佛法也。乃至天台一家法門雖多途也。以此八重所落居。此答心。一切諸法。或境智不思議還同有相。別可說止觀名議事無之。而止觀逗眾機故。上根輩一切諸法本是佛法言下可開悟。不堪之鈍根必依色經卷可得意。故建立止觀法門也答也(云云)。行滿和尚付文分機口傳者。一切諸法本是佛法乃至眼依色入假文則易言內重重機有之。一解即行證機。謂一切諸法本是佛法言下開發佛意。別不待行證。二解行相修機。謂依教起解依解立行有證。如此機正依章段建立可得度也。於解行相修又有二種。一解行俱圓相修。謂依一念三千教發一念三千解。依解有一念三千行。二解圓行漸相修。謂發一念三千解。不堪之故還修小乘等行入實相理。以此趣當段文心可得心(云云)。問。圓頓行人依文字開悟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依文字得道雲者。依文字得道鈍根所至也。圓頓止觀上根上智行證也。若依之爾也雲。而說止觀雲下眼依色入假文則易矣。止觀行者依文字得道見如何。答。此事可口傳法門也。先滅後色經卷不可劣在世說法。其故說法有六塵。在世聲塵說法。色經卷色塵說法也。世人謂如來在世說法勝。色經卷劣。此思甚非也(不空三藏譯)。反勝經說六塵種說法。經雲。以口演法時口即不長。汝阿難集諸說法應決法意色。文字說法盡未來際更不斷故矣。蘇悉地經十七會曼陀羅。釋迦安淺略一重。阿難安慈悲不斷境第七重。慈覺大師見此文。釋迦說法限五十年。阿難色塵所顯法遠至人壽六萬歲。故阿難自釋迦勝雲畢。尋諸法性無有實佛相。只指諸法有利益。是真如來說法之相矣。文字得道人非圓頓行者雲事大非也。今釋文字得道機鈍根雲事。且准世情語也。世間人耳根得道利。眼根得道鈍謂故。准彼且文字得道雲鈍根也。真實依法實義。必文字得道鈍不可得意。俱自性法身說法故也(云云)。   今人意鈍。於此有重重意。一一切諸法本是佛法機。解即修證故利也。依教行委細分別得道故。今人意鈍雲也。二准世情聲塵得道利。色塵得道鈍雲也。三一切諸法本是佛法境智不二門機。今人意鈍還同有相機也。所云鈍者。無上利根上本分鈍根也。爰以決附受今人意鈍文。此鈍非鈍。內證之中強名為鈍雲。還同有相不思議處強今人意鈍雲聞。御廟大師最後時。楞嚴院和尚授止觀法門雲。摩訶止觀中所集諸法名義。以權實本跡意不可例同。名同義異也(云云)。今利鈍配立觀心。不思議內證故不可同通途也(云云)。   玄覽。玄者幽深玄妙義也。意境智不二門天真不思議內證。幽遠深妙故即難。且於境智不二門。正以名相三諦三觀法門。委細分別令生人解故說此止觀雲心也。尋雲。若爾者今止觀劣也如何。答(云云)。最上藥治最下病。既化最鈍機止觀故還同有相門還甚深也。但可得意事有之。慈覺大師值良諝和尚傳三重止觀深義。一法自性止觀謂別不顯現一切諸法自性具止觀相。一法體性自性不思議止也。色相分明觀也。二教談所顯止觀。謂大師開止觀教門委細分別。付教談止觀又有三種。一名言所顯止觀。謂止觀名下有義。二分別相貌所顯。謂止觀二字開發建立十境十乘。三覺悟所顯止觀。謂諸佛所證止觀二門也。慈覺大師開教談所顯止觀又為兩種。一言說所顯止觀。謂聲塵所顯也。二文字所顯。謂今色塵也。何大師己證故不可有勝劣。存勝劣事教門教道所談故也。   尋雲。今止觀限上根上智耶。又亙中下輩可雲耶。答。逗眾機也。   疑雲。尋止觀立行天真獨朗內證。不思議圓頓教門也。爭可亙中下機耶。其上今止觀者。天台智者大師自南嶽相傳法門也。南嶽大師又塔中大牟尼尊傳之。只可限上根覺。若依之爾也雲。今釋意。今人意鈍玄覽則難。眼依色入。假文則易等雲。為下根止觀見如何。答。自元止觀逗眾機。止觀不二實理為機以二門開顯。上根以境智不二教化。鈍根以還同有相教化。二門各別所詮止觀體性全一也。此二門俱大師內證本分。智者己證立行也。諸法寂滅不可思議天真內證。非所堪鈍根。故以色相聲建立止觀。南嶽大師值多寶塔中大牟尼尊。傳今止觀有重重意。謂自行化他也。化他門時利鈍俱止觀立行機也。天台大師今止觀為所行時上根所修止觀也。鈍根輩今止觀為所行時鈍根所修止觀也。利鈍但有機。於立行更不可有不同。教門施設隨機假設故法有高下。今止觀正法體實義故。利鈍俱修行行體更一如也。高尚止觀卑劣止觀。全一體不可有不同。爰以今經三周無心二乘入實相理。大根菩薩又入理。然於妙法實體全無不同也。猶如最下機悟妙法真意。今止觀又如此。利鈍俱以一性止觀所修止觀也。利鈍只有機。於正行者不可有不同。教門施設隨機假說故可為所行體也。   疑雲。機法必相順也。何以最上法令被最下根耶。最上教本可化上根也如何。答。自元善惡凡聖所修行體。歸入止觀大海何非止觀正機耶。最上教本化最下根。處處得入菩薩於爾前得道。鈍根二乘依法華開顯得道。最上法令被下機證也。今妙法在佛果時成果海本性。在凡夫時成流轉本性。止觀本逗眾機。故上中下三根俱止觀機得意也。還同有相門時。何可止觀機。傳教大師萬法總一心。眾途了三觀釋給。利鈍眾機所修行體。只是我等一心也。故止觀一部雲。大師己證也。是即一切眾生己心所行義也。止觀妙行。譬如阿伽陀藥隨病成封治。輕重病何不致對治耶。但止觀內證利鈍機。權實本跡至極機勝也。俱觀心內證機故。涅槃經中小乘極果不及大乘初心雲。此等意也。故止觀只限上根上智不可得意也(云云)。眼依色入假文則易。一切眾生機有二。一利根。二鈍根也。利根輩不依文得道。鈍根輩必依文有證理故也。大分機為二種。一隨法行。二隨信行也。隨信隨法配立有多意。一聲塵得道為隨法。色塵得道為隨信。聲塵得道有二。一句成辨機隨法行。委細分別機隨信行也。色塵得道又有二。一但見一文一句得道隨法行。隨知識了文義得道隨信行。釋雲。了文義得道隨信行也。在世得道機聲塵故隨法行也。滅後得道機隨信行故多依文可得道。一家相承。隨信行相承。隨法行相承有之。南嶽有二人師。謂惠文傳大士正渡天竺。值師子尊者傳法華法門。並受四教三觀法門。隨知識故隨信行也。此相傳傳南嶽。惠文禪師不值知識。入經藏見中論。入不二法門故隨法行相承也。龍樹菩薩智論。隨信隨法二種相承共佛法弘通諸佛使釋給。隨信行相承聲塵相承。隨法行色塵相承也。般若燈論雲。諸佛說法廣通六塵。今此色經卷釋迦如來色塵說法雲。諸宗人師以聲塵相承為本。非色塵說法事甚不可也(云云)。   文非文文字即解脫。此文破闇證禪師。誦文法師言也。誦文法師文字只文字得意。文字當體即三諦不思議體事不知也。今家心青黃赤白文字體。橫點豎點形三諦三千本分也。此外不可有解脫本分。故文字非文字也。闇證禪師撥無文字教意不知文字即解脫事。今家意教即實相故。文字當體即不生也。故文字即解脫也雲也。解脫者成辨證了義也。三身中應身說法形也。三德中斷德圓滿體也。文字即應身也。付此文口傳證道八相事有之。無作應身者。法法塵塵所具也。文字體又應身也。若文字體無作應身得心。文字當體有證道八相。山家大師付文字即解脫文有口傳書給。字體八相深義也。道邃臨山家歸朝時授給法門也。文字有上下相上天下天也。文字當體住紙上託胎也。而字形分明出胎也。本性清淨離妄染相出家也。無障礙降魔也。字體具三諦理覺性圓備成道也。文字體有勝用。生人解本有轉妙法輪形也。字體不可得不生無念入涅槃也。文文句句皆具此八相。故文字即解脫道理雲也。愚人不知此義。或執文字。或非文字。俱不可也。惠文禪師文字即解脫道理得心得中論開悟。傳法決雲。南嶽大師雲。文字即解脫。離文字求解脫無有是處。解脫者是無作應身。無作應身必具八相。此相有口傳。應聞師說雲。此口傳也。御廟大師門徒雖有三千人此法門授楞嚴和尚。甚可祕法門也(云云)。當家習一切法門心地引當以道理口傳雲即此等法門也(云云)。   天台智者等。震旦有五嶽山。謂東西南北中岳也。南嶽名大蘇山。中岳名天台山。名天台山者。天有三星。謂下台中台上台也。當此山上有三台星。故名天台山。王后山記雲。此山上天有三星住。謂下台中台上台。此三星不移變。故名台星雲。台者天然也。此星不同餘星常恆住天台山上。故雲台星也。大師殊住此山事。三台者。空假中三諦也。三諦天然性德故。大師又悟天真內證得三諦本理。故號天台大師也。智者敕號也。南嶽名大蘇事。此山有甘露蘇蜜。故天人時時來下食此甘露。故名大蘇。思禪者又敕號也(云云)。   圓頓止觀。圓者謂圓融。頓者謂頓速義也。介爾一念具三千性相故圓也。一念心體三千具足得意上。佛果可望所無之。出離得道即言下極故頓也。止觀者。法性常寂一心體止也。法性常照三千體觀也。我等一念不思議止。一念中三千宛然觀也。圓頓止觀雲事事敷聞。只我等上作法也。此道理開顯名圓頓止觀。於今心要有付文分機口傳。聞圓頓止觀言得道自是一途機也。於略止觀得道上上根也。於廣止觀可有十章。大意得道機上根。自第三章至第七章得道中根。具經十章下根也。今心要略止觀雲廣止觀題序。序與略只一意也。今廣略二種止觀俱多寶塔中口傳也。智者大師說止觀時。只說廣止觀不說略止觀。生機交座故。此心要祕密授章安大師。章安大師後記錄給時。略止觀書載雲序也。略者避繁預述義也。其義序同也。   尋雲。今心要體何物耶。答。是有重重意。一寂照未分心要。謂止觀二法不相分體也。二本分一心三觀。三本分一念三千觀也(云云)。   初緣實相。於初緣實相有重重口傳。御廟大師初緣實相初甚有深意書給。然可得意事。初緣實相有三重口傳。一初緣實相。謂值知識經卷初修止觀立行時。必可緣實相不思議理雲意也。二初緣實相。謂值知識經卷初聞一念三千覺體。無始已來修一念三千觀不知故凡夫也。今初非修三千實相觀。一念三千觀無始常修妙行也。故名初緣實相。是名解行證一徹。其故覺大師今初緣實相立七種妙義給。一解行證一時。謂值知識傳一念三千觀。三千者謂六即十界也。若然解行證一心別所可行證無之。Я三世常住妙行。謂值知識聞實相觀時。過去無始時以三千具足心緣三千具足境。是故過去修一念三千觀。現未又如此。三境智一如妙義。調能緣所緣俱三千具足也。四果緣常修妙義。謂境智俱三千具足常修妙行。五即身頓證妙義。謂值知識時得三千覺體。是成佛也。六理智不二妙義。謂一念三千實性全不思議非事理分別。七直入法性妙義。爾前跡本間解行俱教相非實法體(云云)。第三初緣實相。謂緣者際義也。意一切諸法無始本初三千不思議體性也。故名真實。此時絕能化所化相。不分機法域。直法體自性實相也。如此初緣二字得意實相二字可口傳。於實相總有重重意。別教權門等意。但中理為實相。跡門意不變真如為實相。本門隨緣真如為實相。今實相直指眾生一心。眾生一心事理未分體也。一心或雲理或雲事。只是機情所量也。心自體事理本跡等義更絕之。只寂照不思議體也。寂時一心不生無性相。照時三千具足全無闕減。指一心即實相也。所云實相者事理未分境智一如實義也。是以覺大師釋受今實相境智不二實相釋成。決附雲。文雲初緣實相。實相者但指眾生一心一念。更非事理本跡等相。故名實相。寂故一心。照故三千。介爾一心具三千法。是實相義也雲。所詮止觀立行手本。設雖初心行者也。可修境智一念三千觀也。但案行滿相承趣。於實相有四重深義。一修觀最妙實相。謂修一念三千實觀故雲實相也。二還同本分實相。謂止觀行者不動已前所修行體即實相止觀心得故也。三境智泯亡實相。謂絕此能緣所緣相不思議名實相。四不修名實相。謂一切法悉寂照宛然妙體故。別不修妙行故雲實相也。此事傳法要決見。但今實相得意多種機可有之。止觀逗眾機故。止觀有廢教立觀。開教顯觀二意。廢教立觀時。絕權實本跡相不思議故名實相。開教顯觀時。本跡名義並權小立行。皆是初緣實相也。   尋雲。今初緣實相根塵相對一念為同為異。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同者今實相雲。廣止觀時以根塵相對一念為所緣境。既實相根塵義各別也。如何同可雲耶。若依之爾也雲。廣略雖異同止觀立行明鏡也。如何。答(云云)。此事自唐土諍論也。禮法師雲。初緣實相緣第九識發心行者。根塵相對緣第六識發心行者也。覺法師雲。初緣實相第九識。根塵相對一念第八識也。當家傍義略止觀下九識修行。廣止觀廢立六識修行也。然當家相承趣。先止觀修行有五重機。一六九未分機(境智不二門機也)。二初六識終九識修行機。三本有六識修行機。四本有九識修行機。五本有八識修行機也。此等俱還同有相機也。今所云實相者。六九未分實相也。既事理不二雲故。廣止觀處根塵相對一念心起雲。一念者。境智不二一念。能所未分實相也。故實相一念義同可心得。初六識終九識機者。境智不思議實體上立還修諸行時。初以六識情心修行。終入九識理。次始終俱六識修行機者。聞一切諸法本是佛法。別不用修行。六識當體本分行得心機也。次始終九識機者。自初緣心性本理發心修行故。次緣第八識發心者。第八識生死根本也。深觀第八識可止迷心得意。第八識體三千三諦具足修行機是也。止觀本逗眾機故有如是不同也(云云)。   造境即中。於之有三重點。下品點雲。造境即中。意一心令至三諦境時中也。中品點雲。造境即中無不真實。意一心所具空假中道相即故真實也。上品點造境即中無不真實。是含二義。一空假二諦即中道故。三諦相即真實也。覺大師釋中。造謂空。境謂假也釋故。造空雲事者。十二門論大分深義所謂空也雲。安慧菩薩注。一切諸法如幻造空雲。造者空義聞。第二義雲。造者能緣心。一心體性造諸法故。境者所緣境也。能緣心。所緣境。俱寂照具足本性。一念三千覺體故即中雲也。所云中者。非空假相對中。不思議不可得中也。其故三觀義私記中有四種。一離邊中。二相即中。三對邊中。四本性中。本性中者。一切諸法不思議無念強名為中雲。今造境即中中。行者一心具寂照相。寂故一念。照故三千也。一念相三千相中不惡名中。所詮初緣實相言總標也。造境即中釋能所俱實相義。能緣所緣俱三千具足故也(云云)。   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上造境即中文舉能所未分義。繫緣法界一念法界者正明能所一如義。繫緣者是三千。一念者一念也。三千法自本具三諦法界。一念正體具本分三諦。故一如也。但於法界有三種意。一能所俱三千故。繫緣一念雲法界也。二三千繫緣三諦一念又三諦也。故雲法界也。三一心當體。法界謂能緣一心心也。所緣三千一心也。法性常照一心。法性常寂一心。寂照二性俱一心。故名法界。智既是心。境亦是心。既俱是心俱是法界文可思合。智既是心一念法界。境亦是心繫緣法界也。一心自體不思議諸法本故法界雲也。所詮當段文意。只行者一心取還取還訓釋也。上初緣實相舉一心實體。造境即中舉境智不二義。繫緣法界一念法界重明能所一心義也。是等更止觀大意中大意也。能能以此口傳可落居也(云云)。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上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付眾生論言也。彼彼三千互遍亦爾故。一色一香當體亦寂照具足法也。色者青黃等色法。香者好惡香等香也。彼非情色香等。法性常照故具三千。法性常寂故一念也。一念三千隻一法具足不相違名中道。一家草木成佛自此起。色香等事法當體三千具足上。成佛條不可有疑難。世間人義雲。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者。空假相對中道也(云云)。今不爾。寂照宛然無闕減雲中道也。   尋雲。一家草木成佛自此文出(云云)。爾者草木成佛有重重意耶。答。委細旨如宗要。但可心得事。草木成佛有七重。決附雲。草木成佛有七重不同。一諸佛觀見。二具法性理。三依正不二。四當體自性。五本具三身。六法性不思議。七具中道。中道者。一念三千草木亦不闕故雲。一觀見草木成佛者。經雲一佛成道觀見○悉皆成佛雲。草木當體正不成佛。諸佛草木為境作觀法時。能緣見分被引所緣草木相即成佛體。故且草木成佛雲也。二理具草木成佛者。草木具法性理。佛者覺也。法性真如妙理。本覺清淨無染污相。草木所具法性理即名成佛也。三依正不二草木成佛者。法華一實意。依法正法全不各別。圓融相即一體也。釋迦如來既成佛。是草木成佛也。若爾者眾生成佛。草木不成佛不可雲也。四自性草木成佛者。法法塵塵自體當體佛也。佛者覺義故。三千諸法當體常住無染不動也。清淨處名佛。雲草木成佛別不可具三十二相等。草木根莖枝葉當體己己本分是成佛義也。五本具三身當體自性不思議法身也。迷者情見草木無三身思。法華值遇圓頓行者。法法塵塵當體自性不可思議法身也。有照了德報身也。色相具足等應身也。若爾者不草木成佛雲。權宗權門帶迷無明執見也。山家大師無作三身。覺前實佛釋給此意也。涅槃經佛性法身諸法自性非人天所作矣。三身本分佛性唯佛與佛知見也。唯佛與佛者即指圓頓行者。圓頓行者知見一切諸法無作三身故也(云云)。六不思義草木成佛者。草木自性不思議更絕事理相。不思議本性強名成佛。七一念三千草木成佛者。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草木具三千。眾生具三千。行者一心草木故緣草木。草木我等一心故成所緣境。草木具三千故或成能緣或成所緣。若草木不具三千者。如是草木具三千不可思。涅槃經雲。若心緣無體境者應非七佛所說雲。山家大師御在唐時。草木具三千事有疑難故。對佛立師問此事。佛立師雲。以汝問言應知草木具三千義。若不具三千者。雲何應言草木具三千哉。心緣無體境非佛說故雲。此事傳法決見。意草木若不具三千者。草木三千具不具不可被思惟緣無法事大過故。草木自本具三千。法性常寂一念。法性常照三千也。既具寂照二相。是名草木成佛。故慈覺大師草木成佛乃至即身成佛良由無始一念三千雲(云云)。   無非中道六義口傳。蓮實房雲。御廟大師學文日記雲。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矣。此有六義。非口傳者難知雲。今所云中道者六義具足中道也。一依正宛然故名中道。謂草木眾生不二一體不隔歷故名中道。二三諦具足故。謂一色一香當體具空假中三諦不闕減名中道。是三諦總名也。三迷悟具足故。草木自本具迷悟二性。迷人眼見雲迷法。覺悟知見雲覺法。淨名經足指案地。即此義也。舍利弗梵王二見各別迷悟不闕故也。迷悟不闕強名中道。四無作本佛故名中道。謂一色一香當體本有三身也。偏不報身偏不應身。三身宛然故名中道。五寂照具足故。色香自體寂照具足不闕減故名中道。六一念三千故一念非一念。三千具足故三千不三千。亦一念故一念與三千具足無減雲無非中道也。楞嚴和尚又加一義雲。色香當體不思議未分故名中道也(云云)。當段文殊一家相承根本。教觀二道緣起也。文文句句含多義故名中道。以七義成立也。蓮實房隨分祕之給。   己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此文心以色香中道義眾生中道義釋成也。眾生界具中道故眾生當體即成佛。己心具中道故一心又成佛也。佛界具中道。故又成諸法體性。三法妙委細註釋如略義略文記。如上草木成佛以義類例。可有七種即身成佛。眾生界亦然例釋故。意草木具三千於一切無相違。況於眾生界耶。必可具足止觀二性雲心也(云云)。   尋雲。草木眾生俱具三千雲者。如何可分草木眾生別耶。答。尤可口傳法門也。心有三種。謂矣栗陀。干栗陀。質多心也。矣栗陀干栗陀俱草木心也。草木知四季時節枝葉生長矣栗陀心也。眾生質多心為面。矣栗陀干栗陀為堙C草木矣栗陀干栗陀為面。質多心為媯L色界眾生一向有心無色。是為心面色為堣]。無想天眾生有色無心。是色為面心為堣]。大論雲。心有三種。一矣栗陀。Я干栗陀。三質多心。矣栗陀干栗陀是草木。質多心是眾生心。草木無心之言出自小乘。非摩訶衍義雲。又雲。無色眾生隱矣栗陀干栗陀心以質多心而持命根。無想天眾生以矣栗陀干栗陀心而持命根。質多心不現在前雲。草木質多心隱不現在前故名非情。三千具足條更無疑事也。   疑雲。草木若有心斷草木有殺業耶。答。一念三千依正不二法門圓人所見實義也。以善惡分別執情不可至疑難。普賢經雲。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自他共三千具足體也。成自他分別遍計所執惡見也。無自他處名我心自空。若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一念三千相即融通道理成立。善惡二性更不各別。此時別殺生業有無。持戒作善分別不可有之。若然者自難只是以自他分別執情可至執難也。若一念三千道理無廢退時。於善惡二法不可有妨礙。觀音現海人殺魚鳥。是覺者所作也。今草木具三千道理又圓人見故。更不可至疑難歟(云云)。   初緣實相已下分文。初緣實相(直舉法體并圓人所觀境。是一家根本一句也云云)。造境即中(釋初緣實相義。謂能緣心。所緣境。俱三千具足故實相也。)。繫緣法界一念法界(釋上即中義。中義寂照不二一念三千意也今釋即中義一念體具三諦法性。常照繫緣又具三千三諦法界也。)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釋非情具寂照義。謂一念是諸法。諸法是一念也。故以一心寂照釋非情寂照也。一色一香當體一心一如故也云云。)己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以非情現眾生。非情草木尚具寂照。況己心具眾生界佛界事)己上此等文止觀內證根源。諸義含容明文也。   陰入皆如無苦可捨已下。自初緣實相至眾生界亦然直談法法體。明未分不思議義。自是以下正明行者觀門也。然以四諦為所觀境事。真俗二諦配立世間出世二義不分明。四諦世間出世因果各別諸義分明也。故圓頓行者觀門時。別用四諦也。四諦者謂苦集滅道也。苦集世間因果。滅道出世因果也。四諦有四教別。三藏教意。同居二十五有實有生死為苦。三苦合故。三苦者苦苦。壞苦。行苦也。地獄餓鬼乃至寒熱苦苦苦也。天上果報一分樂雖有之。終破壞故苦也。又三界二十五有果報皆唸唸生滅。是行苦也。集諦者謂業煩惱二道為苦果成集因故雲集諦也。次滅諦者出世果也。捨離世間因果所得析空理是也。析空理煩惱滅無顯。故名滅諦。道諦者出世因也。斷煩惱至滅諦果事必依析空智慧也。析空智慧成道至滅諦故。通教四諦者如幻果報為苦諦。如幻煩惱業為集諦。體空理為滅諦。如幻即空觀為道諦。別教意分段變易Я種生死為苦諦。見思塵沙無明三惑為集諦。隔歷三觀為道諦。但中理為滅諦。圓教意一體三惑為集諦。融通融即內外不二果報為苦諦。一心三觀一念三千為道諦。圓意一體三惑。一心三諦。俗諦本分諸法為滅諦。如是四諦得意。捨前三教四諦。以圓教四諦可為圓頓行者所觀境也。於三藏教有二人機。鈍根聲聞觀苦集滅道。其故鈍根故。直不觀因先緣自身果體。三苦合故苦也觀達。次觀達今此三苦依何感得哉即依煩惱業集諦。斷世間因果必可得滅諦理。得滅諦理事依道諦智慧觀也。緣覺利根故觀集苦道滅也。十Я因緣次第然也。生死流轉依煩惱業集諦煩惱業因必彼感苦果。捨流轉因果事必依道諦智慧。又依道諦智慧必至滅諦理觀也。菩薩又有利鈍。鈍根觀苦集滅道。利根集苦道滅觀也。   尋雲。今釋有何故捨一途配立苦集道滅次第耶。答。止觀不漏眾機。利鈍通攝故。並舉兩義也。苦集鈍根次第。道滅利根次第也(云云)。   陰入皆如無苦可捨。陰者五陰。入者十二入也。皆如者於之有重重口傳。謂附文元意也。附文一往義雲。上大意時。一切諸法本是佛法悉止觀解行得意上。何行者皆是大師己證行體也。垂下行處故必空觀可得意。三界眾生多墮有法塵。捨有法執事更空觀大切也。故別舉空觀。意五陰十二入當體本有本空故無可捨處。乃至菩提涅槃本空故無可修證處(云云)。元意有五重意。一五陰十二入富體佛果心體相即融通故如。如者不異相即義故。二三諦具足故。謂五陰等自性自本空假中三諦故如雲也。若陰即三諦可捨所無之雲意也。三陰入本性不可思議故。謂五陰十二入當體本性不可得故如雲也。四三千圓備故名如。謂五陰苦果當體具三千法。色具三千。乃至心法具三千。俱三千具足故苦可捨處無之。如者不異義故。意佛果體性三千具足也。流轉五陰三千具足也。俱三千圓備形故不異雲也。長意和尚相承。今如無我一言相傳可思合。無我者法法塵塵悉三諦具足三千圓備也。俱三千故無自他我執。無自他我執。故苦當體三千具足也。若爾於苦證菩提事更不可也雲心也。所詮圓頓止觀行者修行用心作法。三界流轉苦果依身當體。或觀三諦。或觀三千具足。是陰入皆如義也(云云)。五生佛不思議故名如(云云)。   尋雲。陰入當體具三諦具三千事。引當心地其道理如何。答。圓頓行者陰入當體三諦具足得心上。一切所作皆是三諦具足義也。五陰當體本來不生空。不生相貌分別假也。空假中不惡住一處是中道也。又苦果依身當體三千具足條如上所云(云云)。   無明塵勞即是菩提。上苦諦即涅槃義成立了。今集諦煩惱自性三諦即是菩提樣釋成也。無明者中道障也。於一切法不明相故。塵勞者三惑通名也。塵謂陰障義。或染污義也。勞者謂違諍義。意見思障空觀。塵沙障假觀。無明障中道。故名塵。三惑自性違三諦理有諍論故勞也。別教所談如是。一家圓頓意。見思塵沙無明三惑當體即空假中三諦也。故無明塵勞即是菩提雲也。於菩提有三種。一三諦菩提。二三千當體菩提。三不思議無相菩提也。意空假中三諦三惑自性故。雲無明塵勞即是菩提也。又煩惱自性各各具三千性相。自性又不思議故煩惱即菩提雲也。於即有四種。決附雲。然相即有四種。一不難。二覺心。三自性。四不二矣。不離相即者。法華以前諸經所明相即也。覺心相即者。依三惑風法性海成波。今以覺心觀三惑自性本真如本分自體也。依覺心妄想轉菩提故煩惱即菩提雲也。次當體即者。煩惱菩提自性本分互相即(云云)。是名當體遍。煩惱具菩提。菩提具煩惱。次不二相即者。煩惱菩提各別名教相分別淺言也。望法實性時。煩惱妄想真如覺性全二相不立故。煩惱即菩提也。此法門御廟大師。知者可知不知者不可知雲。   尋雲。抑三惑自性三諦道理引當心地如何可得意耶。答。尤可口傳法門也。山家大師在唐一二大事也。佛立和尚受此問。授曰。有二重深意。一若煩惱性菩提雲何煩惱障菩提耶。所以者何。涅槃經中佛斥外道及小乘水火各性言。若水非火者雲何水有消於火矣。二若煩惱非菩提如何應令煩惱即菩提。心不緣無體境故。此事內證傳法決見。可祕(云云)。   尋雲。煩惱即菩提觀門一家本意也可雲耶。答。煩惱即菩提即不即配立有二重口傳。楞嚴和尚學問日記雲。以四重興廢成義者。爾前大教煩惱非菩提。跡門大教煩惱即菩提。本門大教煩惱即煩惱。菩提即菩提。觀門大教非煩惱非菩提。亦以八門成義者。一不即門煩惱非菩提。二不離門。煩惱即菩提。三斷相歸真門煩惱非菩提。四真如具法門。煩惱即菩提。亦煩惱即煩惱。菩提即菩提。五三千相對門。煩惱即煩惱。菩提即菩提。六一體不二門。唯菩提無煩惱。七境智不二門。非煩惱非菩提。八還同有相門。煩惱即煩惱。菩提即菩提。煩惱非菩提。諸義宛然無有相違也。先師重誡良有由哉。若非口傳雲何應別如此之相雲。以此文無窮可落居。四重興廢如文可得意。八重口傳一一可得意。法華已前不相即門意。煩惱菩提各別故。不離門心煩惱菩提不相離故。跡門斷相歸真門心。九界為權佛界為實。斷迷開悟故煩惱非菩提。真如具法門有二意。煩惱菩提俱一真如理故煩惱即菩提也。十界在理性性相分明故。煩惱即煩惱。菩提即菩提義可有之。三千相對門意。三千諸法本分常住故。煩惱菩提各各本有常住也。一體不二門意。法法塵塵當體本有三身故。唯菩提無煩惱也。境智不二門意。煩惱菩提二相不可得天真內證本分故。煩惱菩提可雲處無之。故非煩惱非菩提也。還同有相門時。一切德義更不可有相違。今無明塵勞即是菩提雲還同有相門心也。如此落居了於諸義努努更不可有相違(云云)。   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邊者空假。邪者噁心也。一家圓頓立行。不捨空假惡見等即中正也。邪對正。邊對中。空假偏邪等自元三觀三千自體故。邊邪念外別修一心三觀等非止觀大意雲也。   尋雲。正修一心三觀一家本意也可雲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正修一心三觀一家本意也雲。今解釋無道可修雲。別修一心三觀事不可有之見。若依之然也雲。一念三千觀正正修止觀下有之。正修止觀一家本意釋。謂說己心中所行法門(云云)。故此止觀正明觀法。並以三千而為指南矣。正修一心三觀。一念三千大師己證見。又今文雲無道可修。略傳三德下歷六塵境六作緣常用一心三觀(云云)。前後二文相違歟。一同歟。如何。答。尤可落居法門也。如前重所立。止觀機有多種。謂本住不進。本住不下等也。本住不進機所修解行無道可修也。邪邪念相外所可修三千三觀無之故也。今文如是。本住不下機所修行體。歷六塵境六作緣常用一心三觀也(云云)。以此意可落居也。蓮實房雲本住不進有重重意。初修三觀三千等行立還本住不進義得意機有之。或自本本住不進道理得心無行證機有之。本住不下又有重重心。或自本一切諸法唯無悟無迷得心不行證機有之。或唯悟無迷解了上任運無功用行證有之機又本住不下也(云云)。   邊邪。都率和尚學問日記雲。邊邪有重重不同。謂一有無為邊。二權小為邊。三斷迷開悟為邊(云云)。邪有多種義。一罪障為邪。二三惑為邪。三九界為邪。四始覺為邪。五覺心為邪(云云)。如此諸邊邪俱中正正觀也。故無道可修雲也。   中正事。依山家相承趣。中有多種。內證傳法決雲。中有多種。一離邊中。二對邊中。三盡邊中。四總體中。五自體中。六不可思議中矣。離邊中者。別教權門所談中道也。離空假二邊別立中道故。對邊中者。空假二性相對立中道名義。是跡門所談也。次盡邊中者。捨諸妄心歸入佛果一理。法界朗然名中道。總體中者。法法塵塵自性或具三諦或具三千。不偏墮三千圓備故雲中道也。次自性中者。萬法本有都無過。按持自性無過。乃至諸佛持諸佛自性無過。無過名中道。次不思議中道者。邪正邊中未分更無思量處強名中正也。今中正者。即第四第五第六乃至第三中道也。以此義邊邪皆中正道理可落居也。   生死即涅槃。生死流轉五陰色心是三諦本理也。故生死即涅槃雲也。於生死有多種。一分段。二變易也。涅槃又有多種。一不變真如涅槃。二隨緣真如涅槃。三三諦涅槃。四一心不生涅槃也。分段變易二種生死當體。或不變真如。或隨緣真如。或三諦具足。或一心不生涅槃故。生死涅槃也。加之涅槃者。三千諸法異名也。生具三千死具三千。故生死即涅槃也。於即有多種。決附雲。即者有四種。一不斷即。二轉即。三體即。四不二即矣。一不斷即者。相續義也。生死斷絕處涅槃果德內證速相續故名生死即涅槃。次轉即者。不捨生死本身轉成法性身故名轉即。次體即者。不動生滅自性速隨緣真如涅槃也。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是等矣。生死當體即三諦不思議義故(云云)。生死覺用一心三觀雲事。自此文出生。謂生假。死空。一心中道也。初心鈍根行者可修生死覺用觀。傳教大師御弟子有雲藥□人。本在有相教於生死作動轉。大師順彼根性授生死覺用一心三觀。彼言雲。本有三諦迷人所見。變成覺者知見。生即假諦。死即空諦。一心即中。生死流轉良由不知生死一心即是三諦矣。意空假中三諦依妄心成生死狐惱迷人。若被知生死自體難施迷用。故始覺有相行者可修止觀也(云云)。次不二即者。生死三千具足。涅槃三千具足也。俱三千圓備一體也。故生死即涅槃名(云云)。   尋雲。一家圓教意。捨分段生死身得法性理耶。答。生死即法性涅槃也。更不可捨(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捨分段生身雲。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也。何捨父母果縛身別得法性涅槃理耶。若依之爾也雲。今法華開悟得脫住上真因菩薩。皆捨果縛依身。目連被殺竹杖。舍利弗被外道害。即知捨分段依身雲事。如何。   答。於即有重重意。先以轉即義成立。同梵行者見前。舍利弗目連等捨生身義有之。內證不捨父母果縛身得法性體也。若以體即成義。舍利弗目連被外道害當體隨緣真如妙涅槃也。或俱三千具足故。生死涅槃之條不可疑難(云云)。   問。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觀門同時成就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同時也雲。色心不二也。非無不同。煩惱即菩提心法。生死即涅槃色法也。心法易轉色法難轉。轉煩惱心成菩提事通途所作也。正轉生死依身成法性涅槃身事更難有物哉。爰以因疾雖盡猶有果疾雲。若依之爾也雲。今心要心。煩惱菩提相即時。生死涅槃何可各別耶。如何。答。蓮實房雲。圓人有二類。一直達圓人。二迂迴道圓人也。直達圓人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可同時。迂迴道者鈍根故。煩惱即菩提成就。生死即涅槃觀門更難成立。總可得心事有之。道暹得道本記雲。圓機有多類。一迂迴道人。但有即心成佛非即身成佛。二直達圓人。具即心即身二種成佛。直達圓人中但聞不信人。但有種子成佛無有觀行捨此世五陰身心俱成佛。此約始覺門雲。迂迴道機有即心成佛無即身成佛雲事。迂迴道機鈍根故。內心得佛知見外相只生死身也。直達圓人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觀解勇猛故。身心即成佛。但直達圓人有三種不同。一解行具足機。二唯信無餘機。三唯聞不解機也。解行具足機。觀法深細故於今生色心俱成佛也。唯信無餘機。信得道雖有之行正修無之。故於今生身心成佛事無之。只成佛速疾種子計成就於次生得法性身。法華儀軌雲(慈覽釋)。若有信心聞法華經一偈一句。於第二生受生死身者。無有其處。此人必得法性身故矣。唯聞不信機。正雖不信法華以經重意假聞法華。聞法緣最上故。於第三生同法性身。普賢經若極大遲者不出三生矣。即指第三唯聞不信機也。大通結緣輩。歷三千塵點成佛見事。是有二意。一為佛道輕易者說之也。三千者表自身所具三諦。真實雖何小結緣也。法華結緣輩不可出三生。法華結經極大遲者不出三生雲故(云云)。如此得意。直達圓人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觀同時成就事。更不可相違(云云)。問。一家天台意。苦集滅道四諦更無之可雲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四諦全無之雲。一家天台心。三千常住一無闕減。四諦世間出世因果也。九界因名集諦。九界果名苦諦。佛果因。名道諦。佛果為滅諦。若爾者四諦何全無之。若依之爾也雲。今釋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雲。世間出世因果都無。苦集滅道四諦全不可有之見。今文南嶽天台本意。塔中相傳深義也。何可壞此文耶。如何。答。可得心事也。今釋無苦無集乃至無道無滅雲。即含多義。或苦集滅道四諦畢竟無生皆空故。無苦無集無道無滅雲心可有之。然一家天台御本意。苦集滅道四諦。或俱三諦具足。或俱三千圓備也。一偏苦集滅道可執處無之。故無苦無集等雲也。正無法體故無苦無集雲事不可有之。其義如上(云云)。   純一實相。苦集滅道四諦俱純一體故無苦集滅道。於實相有多種。如上(云云)。爾前別教意。諸法自性有但中理。無苦無集也。跡門意。苦集滅道四諦歸入不變真如理。真如一理外無苦集滅道故純一實相也。本門意。當位實相為純一實相。謂地獄餓鬼乃至苦集滅道四諦各各住自性有無不可得也。是名純一實相有苦集滅道四諦本有常住也。無妄心四諦故無苦無集無道無滅雲也。佛果圓極內證住本顯本實義。苦集滅道四諦本有常住也。故雲純一實相也。境智不二門時。苦集滅道四諦未分不思議。諸法絕跡。亡因果性。天真不思議故純一實相雲也。還同有相心。三千各各具足。更無闕減。苦非苦。三千具足故。集非集。三千具足故。乃至道滅又如此。或苦非苦。三諦具足故。集非集。又三諦具足故。三千三諦俱諸法自性故純一實相也。故無苦無集無道無滅雲也(云云)。   法性寂然名止以下。蓮實房雲。自初緣實相至眾生界亦然標也。正釋法法體。如體令解故。陰入皆如至更無別法釋也。約世間出世因果。實相不思議道理釋成故。法性寂然已後結也。意無苦無集乃至無道無滅道理。今寂照不思議故無苦無集等雲也。初緣實相雲法性寂然一心不生故。法性常照三千具足故成實相。若一偏寂。一偏照可非實相一切諸法不出止觀二法。故以寂照止觀結上諸義也。私雲。今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雲。大意四諦通結也。別標釋結不可得心。大意直宣諸法自性。舉大師相傳四諦觀正舉大師所行體。今大師所行體法體內證傳法俱不出止觀二字。乃至法法塵塵體性何可過止觀二字耶。生死二法尚止觀也。止謂死。觀謂生也。乃至諸法類之。意初緣實相有多意。法性常寂一心。法性常照三千故實相也。   法性寂然名止。文雲。寂故法界俱寂。照故法界同散。寂不妨散。散不妨寂。寂照一如無有異相矣。一切諸法自性不可得行者一心也。一心自體非青黃赤白。是名止。乃至一切色塵等能能尋自性不可得故名寂(云云)。妙法兩字中妙是常寂也。不思議釋故。妙法如次止觀二字可得意爰以本朝大師釋雲。妙即一心。法即三千。止即一念。觀即三千等矣。所詮十界三千乃至苦集滅道等各各不同俱一心故止也。止故無苦無集無道無滅乃至初緣實相等雲也。三千諸法本有而一念名法性常寂。如小乘析空萬法空故不可得意寂然。   寂而常照名觀。一家天台意。不動法性寂然而三千性相宛然也。觀者照了形也。於萬法了了分明處是觀也。三身時觀者自受用身也(云云)。   雖言初後無二無別。尋雲。文雲雖言初後矣。爾所云初後其體何物耶。答。先年應和比。一條院於北山御所集當宗碩學有止觀訓讀。至此文諸人各各申義。或人云。十界初後也。其故釋諸法實相。言法界者。須雲十界即空假中。初後不二方異諸教矣。上繫緣法界一念法界雲。法界者十界不二即空假中意故。今初後十界初後也。有人云。空假中初後也。一家意空假中名次第。相即融通不隔歷故。初後不二雲也。有人云。止觀二字初後雲也。止觀雲故世間人止初。觀後可得意。故如是釋大意名言雖初後。俱一心一念一體寂照不中惡無二無別雲也(云云)。有人云。文初後也。心初緣實相雲為初。更無別法雲為後。初後名言各別只寂照二也。寂照又一心所具不隔歷。只一體本分故雲無二無別也。蓮實房雲。常途相承義雲。行者初後也。心初緣實相至亦然行者初緣體也。自陰入皆如至更無別法正行者所修觀門也。解行各各終至寂照本分體故。法性寂然乃至寂而常照雲行者證也。解行證三各各。解初證後文言而聞。真實尋法自性解行證一體無二無別。故雖言初後無二無別雲也。解行證一徹法門自此文出。解行證一徹得心有重重道理。一約法體。所謂解一念三千名解。行一念三千名行。乃至證一念三千名證。或解三諦名解。行三諦名行。證三諦名證位三身。解行證各別但三諦三千故名一徹。二約觀門。謂隨知識聞三千三諦法門。三千一心所具也。一心外更不可有解行證觀達名解行證一徹。三約道理。從知識解一念三千。解位一分信心成就名行。所具一心即證也。四約本意。今摩訶止觀本意。解位一心外更不可有行證。值知識經卷聞寂照二字。寂謂一心不生體照謂三千圓備形也。一心既三千具足也。若一心當體有三千具足義。所具菩薩界是行。所具佛界是證也。一心外尚有行證見無明疑惑所以也。既釋圓頓止觀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生死即涅槃乃至無苦無集無道無滅等雲。煩惱生死當體三千圓備自性上。為斷何煩惱生死修行。為證何滅道而可修行耶。滅道果德自性一心外無之。故又證可期處無之。故一念三千為解行證一徹。以此道理雖言初後無二無別雲也。御廟大師此自性解行證雲事釋給。謂一切諸法門。乃至唸唸諸心。悉具解行證。一心緣青境青了知解也。了知自性觀起行也。能所相應決定不異證也。止觀於本處可通達。故止觀所立解行證又法法塵塵所具也。乃至歷一切法如是可得意也(云云)。當家代代相承雲。今初後者總體初後也。心歷一切法可有初後。如已前所立義總體初後內也。殊本末究竟雲言引替初後不二書給。覺大師決附雲。雖言初後無二無別者。是本末究竟也。初後本末無二無別究竟也雲。本末究竟一如是廣通一切法。或妙為本。法為末。蓮為本。華為末。乃至於當文得意。苦集為本。滅道為末(是流轉門)。或滅道為本。苦集為末(是覺悟門)。或寂為本照為末(是境智不二門)。或照為本寂為末(是還同有相門)。如是初後本末言各別。只是言說別也。約法自性一體無差更無有異相。故雖言初後無二無別。是名圓頓止觀雲也。今止觀內證實義者。一切圓備全無異。故圓頓雲也(云云)。無二無別者。初後本末諸法行者一心故無二也。有一心中不隔歷一體不可得故無別雲也。是名圓頓止觀言總結也。總此文師資相承。或三箇口傳。或四箇口傳。或五箇口傳。或六箇口傳雲深祕大事有之(云云)。   漢光類聚一   漢光類聚二   忠尋記   圓頓等文下三箇口傳。都率和尚於圓頓者文存三重口傳雲。謂一付文口傳。二塔中相承正文。三雖言初後口傳也。付文口傳者於之有二重。一得意口傳。二分文口傳也。得意口傳者。文文句句構重重可落居實義。其文如上。但都率和尚止觀明文日記一卷有之。彼書雲。圓頓者初緣實相乃至是名圓頓止觀矣。此文句句含於多義。初緣有三種。一修觀初緣。二聞法初緣。三本初初緣。實相有五種。一但中實相。二不變實相。三隨緣。四不思議實相。五三諦三千本分實相。中有五種。一離邊中。二即邊中。三本分中。四不思議中。五法自性中。自性中者。謂一念三千一心三觀法界有四種。一真如實相法界。二隨緣三千自性法界。三不思議法界。四三諦三千內證法界矣。苦有三種。一流轉苦。二化道苦。三本性苦。煩惱有六種。一恆心所起。謂七八二識。二重心所起。謂六識煩惱。三偏執權教。謂由無明惑不知實相。四為望佛果能修諸行。五一心微起。六自性煩惱雲。如此隨文文句句可有重重意。委如前注之。分文口傳者。今文或三重分別。或二段分別。或四段分別也。三段分別者。自初緣實相眾生界亦然迄法體(一)標(二)解(三)正段(四)陰入皆如至更無別法釋(一)行(二)四諦觀(三)分別(四)。自法性寂然至是名圓頓止觀結(一)證(二)寂照不二(三)已上付文口傳如此。多寶塔中口傳者。天台南嶽各各值多寶塔中大牟尼尊口傳給一十六字正文有之。以之為一家學者。橫川大師御遺告雲。我山學徒十五受戒後。七年學性相。七年學天台。七年修止觀行。二十一年後遂豎義大業。至邊方可弘通佛法。若不傳多寶塔中一紙脈譜者。敢為人不說一句。自證無之故何可及利他耶雲。所詮多寶塔中口傳者。師資相承時相傳法門也。若受多寶塔中口傳人。宛天台南嶽不可有異相。一紙脈譜事如傳法類聚也(云云)。次初後口傳者。謂總體初後也。   尋雲。有何故必多寶塔中口傳雲耶。答。多寶者心性一理也。心一法成諸法根本出生萬法。故眾生一心名多寶。釋迦者應身說法形也。或自受用境智冥合體也。釋迦入塔又非別物。即眾生所具也。值知識經卷。或依修行功。內心智慧出生皆是多寶塔中口傳也。一家圓教學者。習一句一文文字般若說法納眾生所具多寶故。皆多寶塔中意也。委如餘處(云云)。次四箇口傳者。三箇如上。此上三師別門口傳雲大事有之。謂南嶽天台章安三師。俱解本分不思議道理。於行有微細不同。南嶽德門行者。天台體門行者。章安用門行者也。其故天台一念三千觀用。南嶽修一心三觀。章安修空不生觀故。一心三觀為德門。一念三千為體門事。三千諸法諸法自體故為體門。天台依法體觀修一念三千觀。三觀三諦三千上德也。謂地獄以三諦為自體性德。佛界又以三諦為德。故三觀三諦屬諸法德。南嶽以一心三觀為所修行故。是德門行者也。章安為用門事。三千三諦諸法自體。諸法自德也。然而正引當心地有得分。是空觀也得心。三諦相即上立還修空無生觀。故為用門行者。其故惠文禪師為南嶽授修行用心雲。一心三諦境。一心三觀智。一行一切行。恆修四三昧雲。南嶽以此文為修行用心。大師證得後。白師言雲。一切諸法本是三諦。三諦之外無有一法。一切諸法常修三觀。別修別行良由妄見雲。以三諦三觀為所行見。天台體門三千觀行者雲事。南嶽授天台修行用心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矣。天台證得後白師言。謂一切諸法本住自性。言自性者即是三千矣。章安空門行者雲事。自天台授修行用心雲。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觀心無心法不住法矣。空門行者見(云云)。此等引證傳法決見。智威大師修行用心言雲。諸法自性本有常住。無有修行矣。是體門行者心也。如是得心畢。當文三重可分別。若依南嶽意繫緣法界者三諦法界。中道者三諦具足總體中道也。乃至陰入皆如等者三諦如也。法性寂然一心。法性常照三觀也。若依天台心。初緣實相三千具足實相也。中道三千圓備總體中道。法界三千具足法界也。乃至法性寂然一心。法性常照三千也。若依章安大師意初緣實相至界亦然諸法本分自體解了圓頓意也。自陰入皆如立還修空無生觀(云云)。修空無生觀終至寂照不二實處。故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雲也。但三大師自行門時有如是不同。若通總雲。每文文句句廣含諸義得心給(云云)。次五箇口傳者。四箇如上。此上三師各別三重行門雲大事有之。謂南嶽修三重一心三觀。天台修三重一念三千觀。章安修三重空無生觀。今當文其心分明也。陰入皆如至無集可斷修迷悟不二一心三觀。自邊邪皆中正至無滅可修生死覺用一心三觀也。無苦無集至更無別法本性三觀也。三千並空觀又如是(云云)。   南嶽所修三重一心三觀。南嶽隨惠文禪師傳三重一心三觀。於經藏寺三七日間修三重一心三觀。初七日間修迷悟相即一心三觀。一心三觀者。謂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明顛倒心具三諦理。無明迷情心無色相空也。有慮知假也。空假在一心不惡中中道也。無明自性既具三諦。故即是菩提也。第二七日修生死覺用一心三觀。謂生體假也。死空也。一心中道也。一心有生死相本有三諦也。後七日修實相一心三觀。別生死煩惱等相不分別只觀行者一心通達三諦實相理也。天台所修三重一念三千觀者。一觀心一念三千。二觀色一念三千。三觀實相一念三千也。介爾有心即具三千觀心一念三千。正當無明塵勞即是菩提。觀色一念三千者。彼彼三千互遍亦爾矣。一色一香當體三千具足故生死即涅槃也。第三實相一念三千者。不分別色心直於本不生理通達三千本分。觀不思議境者即實相也。圓家至極一念三千觀者。正於本不生實相觀三千也。初二一念三千因緣生上所立。第三純一實相一念三千觀本不生際所立也(云云)。章安大師三重空觀者。初觀自心本空。無明塵勞心體無形相無自他共無因生故空也。無明塵勞即是菩提文當心空。觀自心空寂畢次觀自色本空。生死身體空寂故生死即涅槃也。觀色心本空畢次觀滅諦空。涅槃三諦本理空寂更不可思議故。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雲也。以上三師各別三重口傳如是。末代行者各各隨意樂如三師行法可修止觀行(云云)。   六個口傳。五個口傳如上。此上以一言今文前後口傳也。於口傳有多義。蓮實房以證者見言口傳止觀法門。心值知識經卷聞止觀實談正入證無想位。通達止觀者今文可得心。根性鈍根有想權教執情未息者。不可得意法門雲意也。今心要末。韻高和寡雲此意也。此觀不思議內證佛知佛見境界也。佛知佛見又不遠。依今文止觀實義得心是佛知佛見也。楞嚴院和尚以圓人見一句傳止觀法門。證者見雲言限不廣。圓人見雲時。已證未證俱被攝。故言廣大也。橫川大師知者應知。不知者不可知雲。一句是止觀深義口傳也。止觀意如是解止觀機也。不解了又止觀機也。故一切不可有相違(云云)。以上圓頓止觀前後口傳如是。今文南嶽最後時傳授天台。天台傳授章安高祖大師祕此文不載止觀正說。章安存兼濟此文序分書顯。一家天台御相承依文。處處雖有之不可過此文。今所云諸口傳。自山家大師至都率六代不載紙上。都率初少少注口傳義。然而多面授口決為本所載紙上不委細。予為助末代童蒙委細註釋。敢不可及顯露(云云)。   雲何名聞圓法已下。雲何名聞圓法者問也。心上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雲。正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道理未聞。自是以下重釋上文也。上文直舉諸法體性。或申內證修行。然其義不委細。為顯圓實義發問也。聞生死即法身正釋圓教相即旨也。相即有重重。一不思議相即。二德門相即。三體門相即也。今約德門明相即。以煩惱業苦三道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得心名圓人。生死為體即法身相。道理雲者生死體也。生死為體或發煩惱或起業障。生死是總體故法身雲也。煩惱當體般若雲事。煩惱者心也。以心慮知為相。慮知體又是本有自受用身也。傳法決雲。自受用身者正指一心慮知分別雲。煩惱當體既具慮知。煩惱即般若道理分明者歟。結業即解脫雲事。解脫者即應身。應身是作事作業義也。歷六塵緣作諸業。即本有塵身形也。故業即解脫雲歟。此文當德門相即(云云)。   問。一家天台心。生死當體即法身也可雲耶。答。然也(云云)。   疑雲。縱雖圓頓意不可壞事相。生死是流轉妄業也。爭直法身體可心得耶。答。自元以權實二教機此道理可落居。權教輩自性僻故不可知生死即法身義。今經無智人中莫說此經雲故。為權教人此義無用也。若對圓機雲。圓圓融相即義也。於之何可生疑難耶。但心地引當得心有二道理。一若煩惱體非般若生死體非法身者。生死即法身不可被思惟。二水火一體文可思合。其上一家意。生死法身俱不可得生死相無之。法身相無之。本分不思議處強生死即法身雲也。傳法決雲。然一家真實相即者。煩惱菩提本自不可得強名煩惱即菩提雲。此文當境智不二相即。又生死當體三千具足。法身當體三千具足故。生死即法身也(云云)。   問一家意。結業當體即解脫也可雲耶。答。文雲。結業即解脫矣。疑雲。結業是妄心所起也。解脫應佛化他妙體也。爭結業當體即解脫可得意耶。答。如生死即法身義可得心(云云)。一結業自體。解脫自體。俱畢竟不可得故雲結業即解脫也。二結業解脫俱三千具足故。餘義如上(云云)。   重難雲。尚以難思。縱雖圓頓實談惡業當體如何解脫妙體得意哉。若然者殺生偷盜等惡業。止觀行者不畏恣可作行耶。答。自元所答申。結業自體三千三諦圓滿無闕減故。結業即解脫雲也。但止觀行者恣可作惡業耶雲事。全不可然。是有多種道理。一結業解脫俱不可得不思議法然名業即解脫。若爾者何墮偏墮情可作惡業耶(是一)又惡業三千具足解脫三千具足。故結業即解脫者。自他不二諸法為無我一性。此時何別存彼此差別可作惡業等耶(是二)但自止觀內證立還。任運無作行惡業等更不可有相違。觀音現海人殺諸魚蟲等是也(云云)。覺悟知見前何非解脫應身德耶(云云)。山家大師佛立相承口傳有此事。謂一境妙心粗。謂法法塵塵自體三諦三千具足不闕減故境妙也。然而眾生流轉不知故心粗也。二心妙境粗覺悟知見自他彼此一切法。皆悉三千具足覺體得心。他人又我一心也。然他人起妄心行者心不相應。故境粗也。三心境俱妙。謂圓頓行者知見前。所起善惡皆是有解脫體性也。故心境俱妙雲也。若爾圓頓行者成得上惡業交不可有違論(云云)。   雖有三名而無三體已下。雖有三名而無三體者。不變真如心。雖是一體而立三名者。隨緣真如心也。只是萬法一心不變真如。一心萬法隨緣真如故。今釋正行者一心具三諦雖有三名名行者一心道理釋成也。一心有三體。准之立三名。雖有三名又行者一心也。故雖有三名而無三體雲也。不動行者一心。而立三名。故雖是三體而立三名雲也。   尋雲。權教心名體不相應也。實教意名體一如也。若爾何故言雖有三名而無三體等耶。答。此文所詮一心三德三德一心道理釋成。於文更不可有相違。雖有三名者。空假中而空假中三體宛然更不闕減。故而立三名雲也。若如此得心不可有相違者歟。是三即一相。其實無有異者正三德一心道理釋收也。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各別。不離行者一心。若三德俱一心可有何異相耶。故其實無有異雲也(云云)。   法身究竟般若解脫亦究竟等。法身究竟雲。報身智惠清淨雲。應身解脫德自在雲事。法身理無始無終本來不可得故究竟雲也。今究竟具四義。止觀記雲。究竟者一法身無始無終故究竟。二法身如來諸法體故名究竟。三法身理性具一切法圓滿不闕故名究竟。四融通相即無隔故名究竟雲。法身理有如是四德。故法身名究竟。般若智本來清淨體也。清淨具三義。止觀記雲。一般若惠性具不染性。有翻迷德故名清淨。二智惠自性具足慮智故名清淨。三自受用智性具照了德有各別性。故名清淨雲。自受用智性一切法自性而有不染性。故名清淨。解脫應身德自在雲事。應身是化用也。從三身圓明內證為機現應用事。任運自在故解脫德自在雲也。所詮此文大意。行者一心具三德。三德互具成九德道理釋成也。法身理究竟不可思議。報身應身又法身為同體俱有究竟性。般若自受用智清淨所互具法身解脫為清淨德。應身自體應用無礙法身報身又為應用施自在德。俱體俱用三身雲此意也。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如次理智用三得心也。理本有不生體。自受用清淨智。本有究竟法身和合為眾生施應用。是名解脫德。三身委細口傳如略文記(云云)   尋雲。法身究竟般若解脫又究竟耶。答。爾也。   疑雲。兩方不明。若法身究竟般若又究竟雲。法身理一切眾生自性具德故。一心所具事可爾。般若解脫德迷人敢難具足。若爾何法身究竟般若解脫亦究竟可得意耶。若依之然雲。一家天台心。三身相即更不相離。法身既眾生所具也。般若解脫何不具足耶。答。一家天台心。三千三諦同己心所具也。心外不置一法。若爾者法身究竟一心何般若解脫二德不究竟耶。三身相即三諦圓融圓家大章也。故不可有相違(云云)。重難雲。圓家所談更不可現量相違。見世門諸人。法身本有理究竟圓明。報應二身更不具足者耶。若爾如何可落居耶。答。今法門迷悟不二。染淨不可得上所談也。所難以跡門始覺意所至疑網也。圓頓止觀實談一心不生都無過處名法身究竟無過失一心有慮知相般若清淨德也。一心緣諸法自在無礙解脫自在德雲也。知此道理名圓人。不知名權人。三諦一心談斷迷開悟所成就三諦不可得心。只是一心本性具三德。是法身究竟餘亦究竟義也。於一心自性三身得心即此義也。決附雲。一心不生名為法身。心具慮知。是名報身。緣一切法無有凝滯是一心應身。雖有三相但是一心無二無別是名本性三身雲。此文分明本覺自性實談不動介爾一心。而本有三諦可得意見。所詮所難趣非圓頓止觀大意。爰以止觀記雲。本具三德更不了知名為理即。了知自心三德名為名字即。觀於三德是觀行即。相似證三德是相似即。了了通達自心三德分真究竟也。雖有六位不離行者介爾一念矣。法身般若解脫。究竟圓明更不相離聞。   尋雲。解脫自在故。法身般若自在也耶。答。然也(云云)。   疑雲。解脫是應用自在相也。法身理本有不生自體自受用。般若智內證清淨體也。何解脫自在故法身般若。又自在也可得心耶。答。自元圓頓止觀心內外俱一心也。先以跡門始覺道理得意。解脫自在餘亦自在道理分明也。釋迦解脫應身體也。釋迦若不具法身理者。無法體故化道又不可成立。若不具般若智慧者無慮知。故說法利生不可有之。況本跡不二也。大師內證實談。一切諸法皆一心也。應身體具法報事不可有相違。山家大師釋雲。圓頓行者聞一切聲。應知法身說法。見一切色應知法身。法身既然。報應亦然雲。釋迦具不生心體。具慮知心性。是解脫自在餘亦自在意也(云云)。委細旨如略文記。今文大意。煩惱業苦三道。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相即融通無異相。同行者一心道理釋成也。行者一心故迷悟不二。染淨一體道理又於此文被顯也。   歷六塵境六作緣並是因緣生心。六塵者六境也。六作者六根也。六境為本六根為緣。因緣和合所生心因緣生心雲也。於因緣生心有毘曇成論二義。毘曇存六識體各別義。成論存六識體一義。成論意心王一望六根窗成六識。依六根故六也。論識性心王一也(云云)。一家天台所立。又通毘曇成論二意。毘曇同本門九識體各別。成論順跡門九識體一。跡門意。一切諸法同歸入不變一理皆成一體。故九識體一也。本門心。俗諦三千萬法本有常住故。眼識耳識本有也。故本門所談密同毘曇。是開會心也。決附雲。九識成一體由不變故。九識性各別由隨緣真如。跡門正顯不變真如。本門義在本緣真如雲(云云)。六塵謂色聲香味觸法也。六境六塵雲事。成論雲。一切心生皆由六塵。六塵者體也。六境體別能生諸識。故名六塵矣。塵者體義也。六種體各別各各生六識。是塵義也。毘曇心。六境為心成因緣。令心染污故名六塵也。毘曇心六塵塵者塵勞塵一義得心。成論塵勞塵染污義。六塵塵體義得心。今以成論義可為本。其故介爾一念別非染污義(云云)。六塵六根六作雲事。六識緣六境事可為本。必依六根所作故六根六作雲也。因緣生心者。諸心生事必依根境因緣故。根塵相對一念因緣生心雲也。   尋雲。今所云因緣生者。為小乘心也將為圓教心也。如何。於之可有假實二意。若以教門成義。六塵六作因緣生言有小乘。以小乘名目顯大乘至極義也。小乘所談六塵六作和合因緣生心。即三諦具足法體也雲。是圓教得分也(云云)。若以實義雲。因緣生可有四教意。三藏教實有生滅因緣生。通教如幻因緣生。別教隔歷因緣生。圓教本有圓融因緣生也。眼根緣色境眼識即生眼色。色境眼根俱本有常住互圓融。是圓教因緣生也。如是得意六塵本有六塵。六作本有六作也。根塵相對一心又本有常住具三諦自性。如此得意因緣生言不限小乘。根本有圓教見。惠文禪師依中論因緣所生法等文了達三諦。於此文即建立四教。謂如次藏通別圓也。但再往分別時。因緣所生法有四教心。三藏教實有因緣生。通教如幻因緣生。別教隔歷因緣生。圓教相即融通因緣生也。我說即是空又有四教心。三藏教析空。通教體空。別教隔歷空。圓教三諦圓融總體大空也。亦名為假名又有四教心。三藏教流轉實有假。通教誓扶習生假。別教出假無量假。圓教俗諦本有假也。亦是中道義又有四教心。三藏教離斷常中。通教含中中。別教離邊中。圓教相即中道也(云云)。山家相承橫豎口傳者即是也。以之例知。今因緣生心必限小乘不可得心。正是本有本分因緣生心也。   常用一心三觀。於常用有重重意。理即凡夫理具一心三觀。故常用也。名字即人解常用一心三觀。觀行即正常用一心三觀。分真究竟正證一心三觀。故又常用也(云云)。心因緣生當體。三諦具足圓融故名常用一心三觀。一心三觀口傳如下。   尋雲。於常用無廢退常用。唸唸相續常用在之。今所云常用者。二種中何耶。答。阿含經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常修六波羅蜜雲。毘曇成論各各得心也。毘曇義雲。三祇百卻間。剎那剎那無上菩提心相續故雲常修六波羅蜜也(云云)。成論意菩薩發菩提心已後不轉向二乘證果。離餘心總名觀念相續雲。無廢退為常用。山家大師於唐朝受兩師傳。行滿師雲。唸唸相續修一心三觀故名常用。道邃和尚相傳雲。常用可有二心。觀行即初心人唸唸相續常用更難有。然而轉不向權門觀故皆攝常用觀。行即後心菩薩。唸唸相續為常用(云云)。道邃傳法要決雲。問曰。文雲。觀行即者唸唸悉與諸波羅蜜相應(矣)。觀行即人不起餘心耶。答曰。信解堅固了達一切皆是三諦已後。雖起餘心皆與波羅蜜相應。所以者何。一由因等起心。二由不起權心故(矣)。此文心。名字解了堅固通達三諦本性畢後。縱雖起惡無記心。依因等起解諸起諸心。悉成一心三觀相應諸波羅蜜也。譬如甘流河源泉有甘露。自此泉所流水皆成甘露味。流末雖有苦辛等味。依川源甘露悉成甘露味。信解堅固後所起諸心皆諸波羅蜜相應故。常用一心三觀義可有之(云云)。圓頓止觀心。談三學一體戒體時。圓頓戒受得後。從十方佛土。戒光來唸唸步步入行者身中。等覺菩薩尚不見此戒色。只有妙覺極佛見此戒光也。今又如此。信解成就後。身口意三業悉成如來行(云云)。一心三觀義記雲(最澄)。問曰。通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信解成就已後所起惡無記心。亦是如來行哉。答曰。信解堅固因等起心是如來行。故信解已後所起惡無記心亦是如來行也。例如三密行者受職灌頂已後。身口意業皆成大日三密修行矣。譬如抹國有泉有甘藥。從此泉流水雖有苦味辛味等皆甘水。圓頓行者亦復如是。先師常誡雲。圓頓止觀但在信解。信解之外無有別行。故文雲。常用一心三觀唸唸悉與諸波羅蜜相應。山家師雲。昔在靈山淨土親聞此義矣。唯有諸佛能知此相。更非凡夫及二乘乃至菩薩等所知境界。心留此一句不可忘失(云云)。   問。一家天台一心三觀因緣生所立也可雲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因緣生所立也雲。天真獨朗內證。爭因緣生所立耶。若依之。爾也雲。今文因緣生上一心三觀見。如何。答。分別可得心。本住不下行者於第九識本不生際用一心三觀。本住不進行者只於六識因緣生處不動用一心三觀。因緣生一心三觀。本不生一心三觀。俱自己本分體也。是名天真獨朗。若因緣生一心三觀劣。本不生一心三觀勝也思量。非天真獨朗。圓頓止觀本意。不動六識邪邪念想即解行三諦三千。別不可尋真如本性等。今文存本住不進心常用一心三觀等雲也。不思議境下。於本不生際修三觀義。本住不下心也(云云)。   尋雲。佛果圓滿位有發心修行義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佛果圓滿位有發心修行雲。發心修行本為證佛果也。既雲佛果圓滿。發心修行義爭可有之耶。若依之然也雲。圓頓止觀心。十界三千萬法。依正俱本來常住佛體也。此三千本分上立止觀行。豈非佛果圓滿位。有發心修行哉。仍今釋心。一心三觀是名行如來行佛果圓滿位有所修行。故行如來行雲見。加之涅槃經雲。復有一行是如來行矣。正佛果位有修行義也。如何。答。可用意事也。佛果圓滿言通漫也。若圓家實談。理即當體三千具足故。指理即。佛果圓滿雲。止觀所立發心修行皆是果德上解行可得心。故山家大師指止觀行。果海立行釋。智證大師乃是止觀一部本佛行因之相釋。本佛者理即也。理即當體具三千自性。所具三千本性清淨故可名本佛。住理即本妙處。立還任運無功用而有發心修行。皆是果海圓滿上名字。觀行。相似。分真。究竟也。爰以決附雲。理即色心本是清淨。具足三千名為本覺體。還修諸行故雲果海立行矣分明者也。十界三千當體即本佛也。住本顯本本地無作三身顯了後。諸法自體雲佛果圓滿事。不可有相違(云云)。蓮實房雲。六即中正佛果圓滿被雲理即也。名字觀行相似分真究竟修性相分。修因求果。是非圓滿實佛。理即凡夫當體自己本有。當體常住是圓滿佛也。爰以本行經。佛本有眾生。是故諸佛於眾生心能求菩提矣佛果手本理即凡夫也聞。其上六即因果分時。跡門前五即為因。究竟即為佛果。依本覺門時。談從果向因實義故理即為果。後五即為因。如此得意。佛果圓滿位有發心修行雲事。更不可有相違。若以究竟即佛果圓滿雲。可答自行發心修行究竟即上不可有之。化他發心修行究竟即又可有之(云云)。加之行者一念具十界三千。菩薩界常發心修行。佛界常修得圓滿。依此義又佛果圓滿位有發心修行可得心。但今釋行如來行者。一念三千一心三觀。名如來行。如來行者如實理為境來有覺悟故名如來。一心三觀緣三諦圓滿如實理而其自性覺了分明故名如來行。理即具如來行。名字即解如來行。觀行相似修如來行。分真究竟圓滿如來行。故雲行如來行也。如是得心。今文更不可有相違。如來雲非位極(云云)。雲何名聞圓法雲至行如來行。三德涅槃說也。煩惱業苦三道。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也。既眾生三道三德也。一心外又可證得佛果無之得心後。六塵六作諸心皆是一心三觀全體也。故雲常用一心三觀也。既六塵六作因緣生心。一心三觀故。唸唸步步當體是如來行也雲心也。山家大師此一段文解了以後常住如來行正文釋(云云)。   復須無緣慈悲愍傷一切自利利他。   無緣慈悲者。總慈悲有三種。一法緣慈悲。謂藏通二教慈悲也。藏通二教心從空觀內證所發慈悲也。此慈悲有限非無緣。二眾生緣慈悲。謂別教菩薩所起慈悲也。別教菩薩住假諦隔歷念。正有緣無緣利益眾生。故眾生緣非無緣。三無緣慈悲。謂圓頓行者所起慈悲也。無緣者別不論結緣不結緣。緣眾生所具三諦本理所發慈悲故名無緣。慈悲者有自行化他。眾生無邊誓願度慈悲化他慈悲。後三誓願自行慈悲也。爰以決附雲。四弘願中前一是化他慈悲。後三是自行慈悲。自行化他俱緣三諦不簡結緣不結緣。愍傷一切故無緣慈悲矣。慈悲者。慈謂與樂。悲謂拔苦化他也。所詮當段文意。上三德涅槃觀時。煩惱業苦三道本有三德也。本有三德行者一心故常用一心三觀也。行者一心既如來同體三諦圓融正行故。唸唸步步心起皆是無緣慈悲也。一念既三諦也。其中人界無緣自行慈悲。餘九界皆是化他慈悲也。四弘誓願只是行者一心也。一念自體三千圓滿得心。無邊眾生即行者一心也。(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願也)三千具足一心故非煩惱體。(是煩惱無邊誓願斷願也)行者一心即三身具足也。報身法門無邊誓願知。法身無上菩提誓願成也。如是得心無緣慈悲四弘誓願只行者一心道理釋顯也(云云)。   發四弘誓願。弘者苦也。微也。心趣自行化他門苦誓願故名弘誓。於四弘誓願有二種。傳法決雲。四弘誓亦有二種。一作意起四弘。二任運起四弘矣。作意起四弘。正佛前備香華請不現前冥眾起四弘誓願也。任運起四弘者。正修一心三觀必有四弘德諸法一心也。一心既三諦故。一切眾生皆三諦也。眾生無邊誓願度願是也。其體如上(云云)。此二種俱止觀行者常可起願也。任運不思議上立還起作意四弘。是又不可有相違(云云)。   尋雲。今心要無上佛道誓願成句無之。如何。答。傳教御將來本三誓願有之。其意據甚深也。圓頓止觀本意。眾生邪邪念相即無上菩提也。此外無上佛果可望法無之。故略第四句歟。但標舉四弘誓願。釋無第四句事。標顯本有常住四弘。釋顯眾生即佛道理也。   問。一切菩薩必發四弘誓願可雲耶。答(云云)。若必發雲菩薩根性不定也。不發四弘誓願成佛何無之耶。若依之爾也雲。今心要無緣慈悲愍傷一切自利利他發四弘誓願矣。此文慥一切菩薩發四弘見。如何。答。發不發二義相分。然而必發可雲也。其故因位四弘成果位三身。眾生無邊誓願度應身。煩惱無邊誓願斷與法門無盡誓願智報身也。無上菩提誓願證法身也。總雲成佛三身不具足義不可有之。故一切菩薩發四弘誓願覺。義例正問答。一切菩薩發四弘願定。故不可有相違。   疑。雲瑜伽論中菩薩立三種。一智增菩薩。二悲增菩薩。三智悲平等菩薩也。悲增菩薩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一願。不發餘三願。智增菩薩發後三願不發初一願。智悲平等菩薩具發四弘見。如何。答。四弘願一切菩薩總願也。必具可發也。但至瑜伽文者。智增菩薩後三願為面。悲增菩薩初一願為面。故爾雲也。既雲增。小分互兼見(云云)。   問。圓頓止觀行者必發四弘誓願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圓頓止觀行者必發四弘願雲。四弘誓願是漸教菩薩所發願也。圓頓止觀行者。從最初。緣實相本理。別不可發四弘誓願等。爰以上釋。圓頓止觀釋初緣實相矣。別發四弘願不覺者哉。若依之然也雲。今解釋既舉四弘願。圓頓行者必可發四弘見。如何。答。如上口傳。。四弘願有二種。作意起四弘圓頓行者別不可發。又發人有更不可遮。任運四弘一切圓人必可發之。修一念三千觀時。一切眾生行者一念故。眾生無邊誓願度滿足。乃至眾生一心具足本有理故無上菩提誓願證願又滿足。然釋圓頓止觀相四諦境為所緣。四弘為所發願。六即為所階位。四諦四弘六即只是行者一心也。一心外更不可有之。一心具足十界。九界因為集諦。九界果為苦諦。自受用智為道諦。法身本理為滅諦。緣一心觀三諦即四諦境也。既觀一心必有四諦故。又必有四弘。有四弘故又必具六即。行者一心體理即。隨知識解自心三諦名字即也。解了已後諸心皆是觀行即也。自心所具二乘界為相似即。菩薩界分真即。佛界究竟即也。如此得意。隨知識聞常用一心三觀處。四弘六即俱圓滿也。若如此得意圓頓行者必發四弘雲更不可有相違(云云)。   雖知眾生煩惱如法界等。圓頓止觀行者別修行成佛事不可有之。眾生當體具三千法界。煩惱當體又具三千法界。眾生煩惱外別修行別證果有何用哉。眾生煩惱當體三千具足法故。若眾生煩惱外求果德。如厭此虛空取彼虛空。然止觀行者值知識聞三千具足體性也。自行前修行得果義更無之。為化他可示修行得果相也。故今釋。以大悲故而修而證矣。為化他修行得果。為眾生觀法眾生依此教力歸入不生不滅本理。故與樂雲也。如此解了通達名真正菩提心人(云云)。所詮圓頓行者。眾生煩惱俱三千具足故。別度眾生願。斷煩惱願樂。更不可有之。然只為迷情眾生假髮四弘誓願也。爰以止觀記雲。圓頓止觀行者只以名字即而為本意。觀行相似分真究竟皆為化他非自所作矣。即此意也(云云)。   六即。蓮實房雲。一家天台所立六即義超過諸宗。權教權門誦文法師。一向執六邊不知即道理。一一位中多俱胝劫雲。以位淺深為正。不知初心即極道理。闇證禪師。直指人心顯性成佛雲。一向執即邊不知六道理。南嶽天台正得佛意內證深義立六即位。六故次位淺深了了分明也。即故初後止在行者一念即佛果證體也。為免此兩邊惡見立相即位也。六常差別事邊。即常同理邊也。一家天台六即次位超諸宗。故此六即義起自一家釋。所詮行者一心。即故只一念也。六故一念心體諸位淺深宛然。止觀二字名呼替六即雲也。即者即法性寂然止體。六法性寂照觀體也。故決附雲。止觀二字即是六即。法性常照故六。法性常寂故即矣(云云)。   尋雲。山家大師佛立相承八重六即者其相如何。答。御廟大師學問日記。觀心次位六即非口傳難知釋。即山家相承八重六即也。傳法決雲。佛立師曰。一家所立六即義類甚多。是故立於八重應決疑難。○口傳(云云)矣。八重六即者。一一往相對六即。謂以六即相對五十二位。名字觀行十信初心。相似即十信後心。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分真即。妙覺究竟即也。於法華已前經。六即次位無之。且為相對五十二位建立六即。淨名疏等立六即是也。二從因至果六即。謂是有二種。一五因一果。謂前五即為因。究竟即為果。二修性相對義。理即性。名字觀行相似分真究竟修德。三從果向因六即。謂理即當體三身圓明不可得也。是為果。名字已後五即為化他修跡門因分行故向因也。四六種俱果六即。謂俱三身無作自體也。三身本性為理即。三身名字為名字即。乃至三身果體為究竟即。雖有六種同本地三身故。更非因分。五六種俱本六即。謂理即凡夫。乃至究竟果體也。此因果行證當體。本有常住己己本分也。常謂本義也。六即皆常雲故。六即俱本有常住也。六互具六即。謂六六三十六始中終平等。理即具足後五即。乃至究竟即具足前五即(云云)。七義通六即。謂理即義通後五即。究竟即義通前五即先理即義通後五即事雲。理即者即三諦本理也。凡夫具三諦理都不知此道理。只理性具足故名理即。名字即此三諦理解故又有理即義。觀行即行理即。乃至究竟即究竟理即。名字即又通餘五即事雲。理即凡夫具三諦理。名必體冥一也。三諦名字理性具足故。名字義通理即。觀行即以修行心聞三諦名字。乃至究竟即唯佛與佛究竟聞三諦名也。觀行即義通餘五事雲。理即理具觀行。名字即解三諦理。故一分修行也。相似乃至究竟即。漸漸增進修任運妙行。相似即義通餘五事雲。理即凡夫也雲。所具本理究竟即相似。故理即有相似義。名字即解三諦理。所緣心下理即相似。上與究竟即相似。觀行行體又與諸佛菩薩行體相似。故理即名字相似。分真即又與究竟即相似。與凡夫所具理相似。究竟即又前五即所具理體。更無有異相。相似故(云云)。分真即義通餘事雲者。理即名字觀行相似所具。所解。所行。所證。皆是一分真理也。故有分真義。究竟即雖究竟也。修德佛故。相對理即本妙體只是分分真也。究竟即義通餘事雲。理即三諦理究竟具足。名字三諦名字究竟解了。乃至分真即究竟分真也。故六即名字通無礙也。八一心本分六即。謂行者一心自元具六即。六即次位只一念一心也。心當體不生理即也。一心三諦有名相名字也。隨知識一心三諦解知解了觀行即也。心性一理與諸佛菩薩所具理更無異相相似即也。此所具理本性不思議。無修德佛果故一分真理分真也。所具心體能能分別。本不生心外無過上究竟即也。但一心本分六即有義通體具二種。體具謂十界也。六道為理即。人名字。天觀行。二乘相似。菩薩分真。佛果究竟即。義通如上。以此八重口傳一家所立六即可分別也。御廟大師學問日記雲。山家相承八重六即者。一一往對當。二從因至果。三從果向因。四六種俱果。五六種俱本。六六體互通。七名義互通。八一心本分六即也雲。八重六即。是山家大師隨分祕藏相承也。敢不可至疑難。以此通意諸義可了簡。從因至果六即。大旨跡門所談也。一往對當六即義當權宗權門。六種俱果六即本門無作三身一體不二門心也。六種俱本本門三千常住門心也。六體互通通本跡。跡門理性互通。本門事事圓融互通也。觀心一門又可有六種互通義。六即俱行者一心故六體互通也。名義互通又可通本跡觀心。一心本分只是觀心不思議所談也(云云)。   尋雲。有何證據立六即耶。答。決雲此六即義起自一家矣。   疑雲。抑六即次位一家所立也雲事。無經論證據自立也可雲歟。若爾敢難信用者耶。答。縱無經論證據。南嶽天台自立也更不可至疑難。其故。自他共許傳。南嶽山思禪大師得六根清淨矣。既南嶽葉六根淨位。六根淨位人所說法門。縱於今佛出世無證據雲。必可知前佛所說經文。正法華經見。若爾今心要南嶽大師御釋也。誰不信之(云云)。其上今日釋迦說。正六即次位分明也。涅槃經說貧人伏藏譬。經雲。一切菩薩從無數劫修大行。今對菩薩說大般涅槃。一切眾生具足涅槃性。無明迷惑故不知此真實相。斷諸煩惱開自心佛性。譬如貧人家內土中雖有七寶。不知經年。知寶者來示土中七寶。穿破堅土。穿破堅土已至於濕土。過濕土已後七寶受用矣。此分明六即證據見。不知土中七寶理即。聞土中七寶名字即。穿破觀行即。濕土相似即。得寶分真究竟也。有文有義常人用之。無文有義智人用之。無文無義愚人用之。大聖金言也。縱無文有義不可至疑難。有文有義可有何相違(云云)。如此得意見今經。六即證據分明也。壽量品伽耶託生理即。伽耶當體本地無作三身究竟即也。一會眾聞本地三身名字即也。隨喜安樂行品等觀行即也。六根清淨相似即也。觀音品分真即也。然於六即相違更不可有之(云云)。   漢光類聚二(終)   漢光類聚三   忠尋記   理即。依楞嚴相承理即有五種。一攝屬理即。謂前三教菩薩不聞三諦圓融名字。故攝理即。二無聞理即。謂薄地凡夫也。三聞法不須理即。謂一分雖聞三諦理。生疑難信解不甚深。又理即攝也。四別屬理即。謂限凡夫也。五總體理即也。三諦理總名理即。名字觀行相似分真究竟皆理即也(云云)。   蓮實房雲。諸法皆理即也。涅槃經雲。佛性真如是諸法性(矣)。佛性真如者理即即故。但一句聞法不須尚屬理即事。名字初心理即後心故也(云云)。   問。於理即有稟教修行義耶。若有稟教修行義雲者。解釋一切眾生心性即理即佛(矣)。正稟教修行事名字即乃至觀行以後也。爰以餘處解釋。名字是稟教。觀行是修行(矣)。以無聞非法為理即事。通途所談也。若依之然也雲。縱雖理即也何無稟教修行義耶。其故。前三教行者既理即攝也。餘處解釋雲。稟教修習之行人是理即不思議也(矣)。如此文者。理即有稟教修行義見。如何。答。可用意事也。於稟教修行可有二意。若權門稟教修行理即位可有之。攝理即即此意也。若圓行稟教修行理即不可有之。聞法修行必名字觀行位可非理即。故只於理即有總別。若別屬理即不可有稟教修行義。若總體理即解行證具可有之。然大師解釋。以無聞非法理即位釋定給(云云)。因尋雲。楞嚴和尚言雲。我身是理即中勇者雲。有何意耶。答。是和尚卑下言也。實葉名字觀行人也。然理即名乘給事。聞法不須理即也。雖聞圓頓教法其信解不甚深卑下言也(云云)。   名字即。名字即者隨知識經卷正聞三諦圓融旨。圓乘下種納自心本藏位也。於此名字有重重不同。一但聞不解名字。謂只聞三諦理然不立信解。然圓頓名字正觸耳故名字即也。涅槃經雲。菩薩摩訶薩於無數劫。行六波羅蜜修習道品。不如以散亂心聞此經一句一偈(矣)。權教權門修行雖有之非名字即攝。以散亂心聞圓教一句不信名字即也。於名字中通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雲。釋名字後心也。淨名疏聞一偈一句皆名字攝(矣)。釋但聞不信名字即也。理即非下種位。從名字正下種位也。涅槃經有善男子善女人。散亂心供養此經。或聞一句皆是菩薩數(矣)。不信解聞一文一句皆是名字即攝也。二信解堅固名字即。謂正隨知識經卷聞三諦理。解了分明無疑網為名字即。傳法決雲。問雲。雲何名字相。答。聞圓頓教如聞而解身毛豎不生疑惑。是名字即(矣)。三開會名字即。謂前三教行人俱屬理即事。相待判粗日義也。絕待開會時。權教即實教也。權教即成圓教下種同一名字即也。四總體名字即。正通諸位也(云云)。傳法決雲。名字即有五相不同。一正修名字。二信解通達名字。三開權名字。四別屬名字。五總體名字(矣)。慈覺大師。正修名字即不解唯聞名字即釋給。意正不解了聞一文一句種子賴耶本藏納。是名字即分也。開權名字即者。權教種子為圓教名字即心也。覺大師受以權教下種生一實果耶雲問。立二種下種。一唯圓下種。二開權下種也。若依開權下種。以權教下種可生一實果實答即此意也。問。名字即有退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名字即位不退也雲者。名字即位是雖有一分信解。行行相續德無之。何可不退耶。爰以處處解釋名字即退釋。觀行尚退位也。況名字即耶。玄雲。名字觀行益隔生即忘(矣)。若依之爾也雲。圓教心初心即極也。後心既不退也雲初心何非不退耶。答。名字即退不退尤可得心定事也。私存三重義。初重謂名字即有二意。一內種。二外解也。內種者。正依聞法緣。成佛下種納賴耶本藏是也。此功德縱值違緣趣惡道等。更不散失種子不失也。若外解德。名字即人值退緣境必退本解機可有之。爰以餘處解釋。聞法種子永劫不失釋。或一句神染微劫不朽雲。今日三周得悟聲聞正退大心。信樂慚愧衣婸q一乘無價寶珠故不失。今日成佛是也。第二重義雲。名字即位初心淺位。望餘位時正退位也。然而依佛菩薩加護都不退也。其故。涅槃疏雲。聞法種子世世增長無有相失雲。或圓教初心魔不得便釋。山王院大師。圓教初心八魔永避。五大明王能所加護(矣)。失解行事可依八魔勸。八魔既退失。更不可有退。是雲依地不退。所難文還立義潤色也。彼文雲。名字觀行益隔生即忘。或有不忘(矣)。隔生即忘者餘教准望意。或有不忘者正依地不退心也(云云)。第三重義雲。六即有重重。從因至果斷迷開悟機所階名字即必可有退。若六種俱本名字即。六即俱本有常住也。其中名字即豈可有動轉耶(云云)。   難雲。名字即位無退雲事不明。三周聲聞於大通佛所得名字觀行益。既退流轉五道六道。何無退可雲耶。爰以解釋。或五品初未入相似(矣)。三周聲聞。大通結緣時位有名字觀行見。如何。答。大通退大化儀教門非真實。是入重玄文倒修凡事心也。經既內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矣)。內證既菩薩也。然為化儀示退失也。三周義私記雲。菩薩現聲聞退菩薩者。是入重玄門相也雲分明者歟(云云)。   重難雲。權者既示名字退轉相。權引實。若實者名字退義無之。權者何現退可有何用哉。答。身子六住退位。不退為怖地前菩薩示現退相。然而真實六住退實者無之。今又如此。名字退轉實者無之雲。權者示退相事。令名字菩薩進觀行即也。爰以覺大師決附雲。欲怖同類名字菩薩故現退相雲。分明者歟。   觀念相續觀行即佛。於觀念相續有二種心。一作意觀念相續。二任運觀念相續也。作意觀念相續者。正行行相續不起餘心。三千三諦觀相續名觀念相續。任運相即者。信解堅固後縱雖起噁心無記心。依本解因等起所起諸心同相應波羅蜜。是又唸唸相續義也。決附雲圓頓行者亦有二類。一信解以後別修三觀。或有一類。別不修三諦等觀。但知諸心具三千。別修三觀唸唸相續名作意相續。別不修觀名任運觀念相續(矣)。如常途人義。只觀念相續限修行不知任運義。等覺菩薩尚有餘心間隔。況觀行退位耶。餘心起信解以後相應諸波羅蜜。故又觀念相續也。依圓頓教門任運觀念相續還止觀本意也。不動起念當體即三千具足故(云云)。於觀行即有五種。一修行相續觀行即。二任運相續觀行即。三始覺觀行即。四本覺觀行即。五總體觀行即也。修行相續觀行者。正修一念三千一心三觀觀念相續也。任運相續觀行即者。有最上利根行者故。起念當體是三諦三千也。別修行事不可也得心。名字即一念信解以後。皆是觀行即也。始覺觀行即者。為斷煩惱別修觀行。跡門所談觀行即也。本覺觀行即者。住本有心念。自性修觀行。總體觀行即者。相似分真究竟所修觀行。皆是觀行即攝也。此事正出御廟大師學問日記(云云)。   問。觀行五品位有退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觀行五品位不退也雲者。觀行即外凡伏惑淺位歷緣對境必可有退失也。爰以餘處釋。觀行五品是退位雲。若依之然也雲。觀行即是諸波羅蜜相應大德修行堅固深位也。何可有退耶。答。大旨上名字不退論義顯畢。名字尚不退也。況觀行即哉。若觀行五品位如別教。初心故有退雲。權實不同無之哉。爰以當知。小乘極果不及大乘之初心也。又山家大師。小乘權教雖登上位。歷緣對境必有退失。然圓教意。解第一義已後無有退失雲。涅槃經雲。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矣)。次下若墮佛數。無有退失(矣)。學大乘者名字解了位也。既墮佛數。何可有退失耶。值惡知識翻用心事。真實信解未立輩也。正於圓頓教法立信解人更不可退失(云云)。是有二問題。   問。名字觀行位有融生即忘耶。答。此事山家在唐時。只本覺六即並依他不退相傳。慈覺大師長問遠國刻。傳教大師夢告曰。名字觀行退不退定可有四重深義。我昔日所傳只三重也。汝值福林師苦傳殘義(云云)。慈覺大師至福林寺。於名字觀行不退四重深義相傳。一觀解異餘教故不退也。心前三教極果圓教初心相對。尚權教後心劣也。權教後心既不退也。心前三教極果圓初心也。彼超過圓教初心。豈可有退失。圓頓法身微妙。名字解了人更有退事無之歟(云云)。二始覺名字觀行。有偏墮情故退失。本覺名字觀行。自本本有故一得永不失也。圓頓大乘戒相傳。作法受得得戒。自然得戒二種有之。作法受得得戒者。正對知識請不現前五師所得戒體也。自然得戒者。名字解了人不作法受得。唸唸戒定惠三學圓發故。自然得圓頓戒體。儀記雲。名字已後自然得戒(矣)。梵網疏雲。圓頓大乘戒一得永不失矣。名字即位所成就戒定惠三種一得永不失也聞。三依他不退。諸佛菩薩并諸神加護故。於所行無有退失。已上山家相承三箇不退義也。福林寺良諝和尚授慈覺大師不退義雲。小乘權教所談。十信菩薩惱他業迫迮苦(云云)。一家天台意。從名字即無惱他業。未離故必有胎生迫迮苦。胎生迫迮苦故必有隔生即忘。彼初住初離迫迮苦(云云)。一家天台心從名字即無惱他業。縱一分有惱他義雲。萬法一心解了微妙故。惱他義即斷絕。無惱他業故又無退。無迫迮苦故隔生即忘。又不可有之。六即義私記雲。名字解了已後。雖有此死生彼不忘本心。故名忍心(矣)。內證傳法決雲。名字已後解第一義住無有惱業(矣)。名字解即所行增進不可有退失覺(云云)。以上慈覺大師福林寺相承四重不退義如此。餘文中名字觀行有退失見文。或餘教准望心。從因至果始覺名字觀行可會釋(云云)。   問。名字觀行人有入惡道義耶。答。常人義雲。鈍根行者入惡趣。利根行者必不入惡趣(云云)。當家相承雲。利根菩薩入惡趣事可有之。鈍根圓頓行者解第一義後。更不可入惡趣。掌珍論雲。解第一義菩薩亦有二類。一悲增利根菩薩。二智增鈍根菩薩。利根菩薩不怖生死。或入惡趣。或生善處。鈍根菩薩畏生死故常生閻浮。於閻浮中必生佛法流布處(矣)此文深深口傳也。解第一義者名字即。名字即有二類菩薩。一人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解了後。於一切法不動轉。或生惡趣。或生善處。然而不本心故地獄等苦不為苦。任運利益眾生也。一人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解了後。尚怖惡趣意有之。必生人中增進行願。於二人中悲增利根菩薩是圓頓止觀本意也。所詮圓頓行者。縱雖惡趣也更不可怖(云云)此事摩訶止觀一二口傳也。可祕之。   尋雲。有何意於六即中大師住觀行即耶。答。是有二 重口傳。初重義雲。理即名字最劣故。所化眾生不可生深信。相似分真究竟至高位故。所化眾又可生退屈。居勝劣中間必可有利益。故別居觀行即也。摩訶止觀本意。勝劣未分因果不二故。能化眾尤可居觀行即也。二理即名字一向性德。相似分真究竟一向修德也。觀行即一分修故修也。然而不斷一惑不證一理故性也。密修修性不二道理居觀行即歟。三諸佛出世後。四依菩薩出世間開止觀法門時。必可居觀行即。觀行即者寂照不二位也。理即名字一向寂。位相似分真究竟一向照也。止觀者又寂照不二義故。能觀所觀又相應必可居觀行即也。決附雲。理即名字一向寂位。相似分真究竟是照位。觀行即位寂照圓具(矣已上三重口傳如此)。   觀行五品。於觀行即有五位。一十信具足初隨喜品。二讀誦經典品。三更加說法品。四兼行六度品。五正行品也。十信具足初隨喜者。一觀不思議境。謂住三諦三千不思議觀。二起慈悲心。謂於一切起慈悲也。三巧安止觀。謂為治昏沈修觀。為治覺觀修止。四破法遍。謂遍破一切妄心。五識通塞。謂知一切心一心無礙自在道理也。六修道品。謂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七知次位。謂知自身位。八對治助開。謂為助正行常修助行。九能安忍。謂於自他境安忍無動轉。十無法愛。於一切法都無差別。此十心具足名初隨喜品。但於十心具足作意具足。任運具足雲口傳有之。作意具足者。如上分別。止觀行者正起十心為所行是也。任運具足者。三觀妙解成就後任運正具足十心。住三諦三千故觀不思議也。三諦三千觀不分別自他。一切法一心故是無緣慈悲也。三諦觀解相續故又有巧安止觀義。三諦觀解前諸妄心更不起。故又破法遍也。三觀觀解無廢退故一心一切心也。是識通塞乃至三觀妙行前。善惡無記三性悉成觀念相續。故能安忍也。三觀妙解成故於一切無有愛著。所詮一心三觀三千一心有十德十心具足雲也。讀誦經典品者。行者為助內觀讀誦大乘是也。更加說法品者。自行既堅固於一切無動轉故。為人說法是也。兼行六度品者。說法利生上別立六度行。此四位理觀為本事觀為傍。非事理和融位。五行六度品者。正事理和融位也。於一切無有動轉(云云)山家大師御在唐口傳雲。觀行即人修三觀三千行時。舌相言語皆是如來行故。任運有讀誦經典義。又三觀妙證行人。為諸人成依怙。行住坐臥悉說法也。其旨如略義記。又三觀妙行人。任運行六度。有相小乘菩薩所修六度。有緣六度故非修行。正立三觀妙解人任運六度是真實妙行也。如此得意觀行五品一心三觀一行至極也(云云)但判攝五品雲事有之。五品功德判攝相似即也。謂正說法可有相似即故也(云云)。尋雲。四信五品俱觀行即也耶。答。俱觀行即也。在世觀行名四信。滅後觀行名五品。在世無色經卷。故續誦行又不可有之。釋雲四五無別。但是滅後加讀誦也(矣)委細旨如略文記(云云)。   相似即。相似即者。五品妙行深正斷見思塵沙惑。六根互融外相自在是也。望前三教時觀行外凡。相似內凡也。以十信位名字觀行相似配當。十信初信有始中終三心。始心名字。中心觀行即。後心斷見思是相似初心也(云云)但可得意事有之。以前三教准望圓教時。名字觀行伏三惑。相似即斷見思塵沙。分真斷無明惑。是一往假說也。真實不爾。名字觀行伏三惑。相似即斷三惑粗心。分真究竟斷三惑細分。既能治三觀從最初相即故。所治三惑又同時也。相似即位斷三惑粗分六根自在也。華嚴經初住已上安六根清淨。法華經於相似即觀六根清淨功德(云云)。   分真即。分真即者。正觀三惑細分三諦理了了也。然而細惑未盡故分真名。於此位正示遍應法界身。四土得自在。相對五十二位時。自初心至等覺(云云)。圓教意。判位行念三不退事異餘教也。山家傳法決雲。若止觀大教觀行即位不退。相似即行不退。分真即念不退(矣)觀行即行者。縱雖值退緣退境退圓行位趣小道事無之。相似即位身口意三業悉無有餘相。縱起一念迷心。次念必通達三諦三觀。分真即位妄心都不起唸唸三千觀惠相續也(云云)。   究竟即。究竟即者。正斷元品無明覺性圓明位也。此位還同理即本妙處。流轉八識轉成四智。四智冥合本有法身理一如不異位也。若得始覺還同本覺雲即究竟即也(云云)。   問。一家天台心立六即位見然無明品數幾也可雲耶。答。是有重重意。若以一往對當六即得心無明有四十二品。真實觀心次位六即甚不可爾。見思粗中細乃至無明粗中細也。心相似即斷三惑粗分。分真即斷三惑中分。佛果圓滿位時斷三惑細分。傳法決雲。然圓教意有二種。一相望權意者。無明品數有四十二。若一向圓意者。見惑思惑有三品。乃至無明亦有三品。相似即位斷三惑粗分。分真即位斷三惑中分。究竟即位斷三惑細分(矣)此文分明。圓頓止觀意無明只有三惑見。當家相傳三惑同時斷雲以此文為意據也。若同時斷見文。一家實意可得意。若前後斷見文。一往對當權教意可會釋也。所詮圓家實談。初心至後心三觀妙行不間斷。若然者所治三惑又非異時。故品數只可三品見(云云)。山王院大師相傳。漏無漏相雜六即。漏無漏本有六即。一向無漏六即雲相傳有之。漏無漏相雜者。理即名字觀行相似有漏。分真已後皆無漏也。漏無漏本有者。六即俱本有常住也。一向無漏六即者。本門無作三身上從果向因六即也。此事正乾草袟見。良諝和尚相傳也。已上六即法門依古今相傳類聚畢。   私雲。六即法門口傳重重依文雖有之。正愚意所存。本末究竟一句也。本末六邊。究竟即邊也。先師阿闍梨相傳。法華始終取合口傳六即也。六即有種種難義。一理即凡夫稟教修行有無。二名字下種退不退。三名字觀行隔生即忘有無。四觀行即觀念相續事。五相似即外功用齊限有無。六元品無明分真究竟二智中何智所斷事。七佛果上修行有無也。名字觀行口傳大旨如上。相似外功用齊限有無。六根清淨人緣三千界外耶。又不緣三千界外耶難義也。當流相傳有三重口決。初重雲。三教准望假說日不可緣三千界外。圓教實義日相似外功用不可有齊根。圓教心。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觀解妙也。爭可限通力三千界耶。第二重口傳言雲。行者根性有二類。一跡門始覺行者。二本門本覺行者也。始覺行者心有偏墮故。外功用在齊限不可緣三千界外。本覺無作行者。轉萬物為己心轉己心為萬物也。是情人也。所得通力更不可有齊限。決附雲。圓人有二類。一鈍根行者心有偏墮。故不緣三千界之外。二利根行者於一切法無礙自在能緣界外無量佛土(矣)第三重口傳雲。相似即人皆可緣三千界外。於通有作意不作意。作意時緣三千界。不作意時緣三千界外。分真究竟作意不作意俱緣無邊世界也。故阿闍梨雲。相似即位具足五眼。肉眼只緣三千界內。天眼緣三千界外。智證大師竹楊袟雲。相似即位五眼具足。肉眼只緣三千之內不緣界外。天眼能緣無邊世界也(矣)元品無明分真究竟二智中何所斷雲事。又當家相承有三重口決。一攝屬不定口決。謂斷元品無明智名金剛定智。此金剛喻定或屬品。金剛喻定有二心。無間解脫也。無間道智伏元品無明。解脫道智正斷元品無明。然此解脫道有所斷故或屬等覺。佛果妙心初現在前故又屬妙覺意有之。傳法決雲。解脫道智現在前時微細無明永斷失種。此金剛智攝屬不定。或屬因位。或屬果位(矣)攝論有二說。一說雲。金剛喻定初現在前屬於妙覺矣。一處雲。金剛喻定有所斷故亦屬於因矣。一家解釋。存此二意兩向釋歟。等覺智斷見文屬因配立得心。妙覺智斷見文屬果配立可得意(云云)第二重義雲。於等覺有二種。一自行等覺。二化他等覺也。二種中以化他等覺智斷元品無明。此化他等覺妙覺同體等覺也。南嶽釋雲。本初發心唯朗等覺妙覺一佛二名矣。等覺智斷見文皆是一佛二名等覺智斷也。妙覺智斷見文。簡自行等覺以化他等覺攝妙覺意也。第三重口決。於斷有功能斷。有正斷。發智論雲。問曰。斷見惑相似真智中以何為能斷。答曰。若約功能斷者第一智能斷見惑。若約正斷見惑(矣)以之準例依分真修行功用妙覺智現在前。功讓等覺釋等覺智斷也。正斷元品無明事依生妙覺智。妙覺智生時即元品無明去也。如燈生闇滅(云云)決附雲。斷有二意。一功能斷。二正斷。功能斷者。妙覺智現在前良由等覺修諸妙行。故雲元品無明等覺智斷。正斷者。妙覺智生時無明速去。譬如燈生闇滅無前後相(矣云云)世間人義雲。或等覺智斷或妙覺智斷各各一偏非實義。佛果位修行有無又可得意事也。口傳大旨如上(云云)山家大師六即所居相傳雲。名字即人常生人中值佛法增進妙解。乃至依意樂同居淨土生在事可有之。故觀無量壽經說上品上生修因。讀誦大乘解第一義(矣)解第一義者名字即人也。觀行即人必生淨土為化他還生也。相似即人居方便土。分真實報。究竟寂光也(云云)。以上私義也。   真法及說者聽眾難得故。是中論讚歎聞法文也。心一心一念觀不思議實法其體深妙難得也。說者又如來同體知識故難得也一念信解之輩。又出離此生極故難得也。大論雲。釋迦佛世聞於大乘教一念信解。應知是龍華會聽眾(矣)今如此一念信解功超五波羅蜜修行。故聞摩訶止觀一文一句輩是難中難也。非難得菩提值此教難也雲即此意也(云云)。   次第修行一心中具。上所釋大意四諦行。寂照二觀。三德涅槃行。四弘六即各各也。然而只行者一心非餘相。皆是一心上德也。一心本分名實相。一心四諦名四諦觀。一心常寂為止。一心常照為觀。一心所具三身為三德。一心所具十界為四弘。一念所具因果性為六即。故如說者似各別。只行者一念也雲意也。   廣止觀。廣止觀者。上略止觀所漏機有之。故為攝鈍機別用廣止觀。廣止觀有重重意。而五略十廣俱廣止觀也。眾生根性萬差得脫緣不定。故觀陰境得道人可有之。或觀煩惱境可得道機有之故別建立廣止觀也。十境相如下。初陰境者觀五陰也。五陰色受想行識也。顯色形色為色陰。受苦果為受陰。作男女等想為想陰。三界總體心王為識陰也。止觀行者無量。或觀色陰得道機雖在之。正止觀要觀第五識陰最勝也。故別識陰為境界修一念三千觀也。去丈就尺去尺就寸雲。觀法廣廣心地散亂。故五陰中識為境界。識有三性。於善惡以介爾一念為境界。介爾一念者是無記心也。止觀行者常可觀自心本性。觀解通達後廣可觀諸法(云云)。總廣止觀有十章。今所云者一念心起也。大意五略妙解分法門也。總十境可得意。若煩惱境熾盛觀法間常強勝。煩惱境得道機可得心。釋雲。眾流入海風增求羅等(矣)求羅蟲一寸依風成一丈。故止觀行者十境必發也。   尋雲。陰境又發耶。答。陰境發不發一段可得心事也。當流陰境發義為正也。爰以妙樂釋雲。止觀行者十境增發等(矣)既雲十境陰入又發也。意陰境得道機觀一心。一心強勝殊發故陰境又發可得心。山家大師。陰境亦發釋。   夫一念心起。尋雲。所云一念者理一念歟介爾一念歟。答(云云)。   若介爾一念也雲。止觀行者本不生實理可為境界。介爾一念起念動作妄心也。爭成止觀行者所緣境界耶。若依之然也雲。今釋五陰中識陰雲故。介爾一念也聞。如何。答。自唐朝相論有之。今不絕。禮師介爾一念雲。靜覺元初一念雲。北峰理一念雲。當流相承。一念心起可有重重意。九識本分行者理一念可心得。六識本有行者介爾一念可得意。乃至或元初一念得心機可有之。止觀既逗眾機故也(云云)。   尋雲。介爾一念具三千耶。答。然也(云云)。疑雲。介爾一念微細短促心也。爭具十界耶。答。十界互具法門大旨如略義日記。今一念心起具三千法雲。山家大師於唐朝心境義一句習留。一念心緣諸法。若諸法非一念不可成心境。既心境相應。一念三千條分明歟。若法非心何能緣境道理如上(云云)。一家天台本意。正以道理一念三千不可得心。從不思議內證所立一念三千故。離思量分別可得意。一念全體法爾自然三千具足也。三千圓滿隔歷相無之。故名不思議觀。一家所立一念三千不思議觀爭以思量可分別耶。但一家所立界如三千一念圓滿法門且依文建立。邃滿二師相承相分。道邃和尚相承。以諸法實相傳一念三千觀諸法者不出十界十如。隔歷不融為假相。圓融相即為相即。既諸法圓融相即十界十如互具融即。故雲諸法實相也。既有諸法實相言。法華一念三千觀依文無之雲事。甚不可然也(云云)行滿和尚傳雲。本末究竟正一念三千觀依文也。十界本末究竟故成百界。十如本末究竟一法所具故千如也。國土世間末。眾生世間本。究竟圓融故成三千世間。故本末究竟一言。一念三千觀誠證也。蓮實房雲。一念三千觀有重ぼ口傳。一文口傳。二義口傳。三觀相口傳。四譬喻口傳也。文口傳者。是有重重意。法華雲。諸法實相本末究竟矣。華嚴經雲。一切諸法在眾生心。眾生一心亦遍諸法(矣)乃至處處一念三千依文多之。次義口傳者。先十界互具。十如圓滿道理可得意。地獄餓鬼等當體。佛果真善內證。自本同一故名圓頓。此道理圓人見非機情所知若法非心何能緣境。道理可思合。故古僧都雲。予隨先師傳一念三千深義有七重。一假名一念三千。謂法華已前諸經。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道理有之。皆是寄不離假相建立法門也。二圓融一念三千。謂法自性自本圓融相即故。十界互具。十如圓滿成三千。三千法又我等一心也。三理具一念三千。真如一理廣大也。此心性一理無隔故。十界互具成三千也。四事具一念三千。謂我等自性自本三千具足也。別事不可寄理性融通。五本性一念三千。謂彼彼諸法自本三千具足自體也。六不思議一念三千。謂圓頓止觀內證所建立一念三千者。事理不二本跡未分實談。不似通途教相。故名不思議。行滿決雲。教談一念三千以本末究竟文相傳。大分一念三千隻以一念三千言傳。自性一念三千非能傳所傳(矣)正一念三千本分。離能所境界不可依教門教道見。七自己一念三千。大師內證別不可修一念三千。依苦樂緣生憂喜念。歷境界諸法緣起即一念三千也。圓頓止觀行者。別修一念三千非大師本意。值知識經卷。解了一念三千觀後。所起諸心皆是一念三千觀也(云云)此七箇一念三千。山家大師唐朝御將來日記錄口傳也。三觀相口傳者。是有重重觀相。一別時一念三千。二常用一念三千。三臨終一念三千也。別時一念三千者。別構道場請所持本尊心作一境。或一七日乃至三七日修之。此修行可有多種機。行法次第如四箇傳法。常用一念三千觀者。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必可修一念三千觀。是有二機。一任運本解機。二別修行機也。任運本解機者。不修一念三千觀。知一切法本解不捨失。常時成諸法一心觀解。所起心念皆是一念三千也。此事大師別行記見。止觀法門解不為本行雲此道理也。次別修行機者。前念為境。後念為智雲。若一念心起。次剎那前念心體是三千具足也。三千外無餘法。故如此唸唸相續是常用一心三千觀也。臨終一念三千者。是有重重口傳。委細旨如四箇傳法決四譬喻口傳者。應和三年智興內供奉從丹州登山舉疑問雲。一念三千一心三觀俱圓頓止觀要行也。而於中一念三千觀大師內證祕行也。然何故日域高師。一心三觀非口決難知。非譬難解。故以鏡像圓融一心三觀譬喻顯也雲耶。一念三千時又用鏡像譬耶。此時三千眾徒集大講堂各各出其義雲時源信和尚雲。一念三千觀唯佛與佛境界。圓人見實證也。譬可比事無之。故泰宗皇帝雲。物至美者非譬喻境界(矣)以之例知一念三千觀非鏡像圓融所譬可得心。譬一心三觀尚是分喻也。況一念三千觀哉(云云)覺運和尚雲。鏡像圓融又一念三千喻也。一念明位三千慮想具足鏡面一體諸像圓浮意也(云云)次日橫川大師語惠心與檀那雲。一念三千有重重意。教談教門一念三千。以自體遍照鏡像圓融可得心也。自體遍照鏡者。南嶽大師直釋迦如來相傳鏡也。此鏡有明德。千里內諸事細細浮。所持主起地獄心時。鏡現地獄相。乃至發佛心時鏡現佛相。此所現鏡像本有鏡自具一念三千本有圓滿心也。但實證不思議一念三千觀如義譬喻可比物無之可得心。源信覺運各各深義相傳歡喜。大師一心三觀以鏡像圓融譬可得心書。楞嚴和尚義意也(云云)委細旨如下。   一念三千觀。天台一念三千觀者。離縱橫並別四見可得心法門也。縱見者。一心變成諸法。橫見者。一心含三千法。並見者三千法分分並住。別見者一心有三千隔歷。離此四見等直一念三千。三千一念可心得。故釋雲。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即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矣)一心當體不思議不可得三千具足可得意也。上夫一念一心雲。至名不可思議。觀不思議觀不思議境心也(云云)。   尋雲。一家天台心。十界互具成百界見。若爾十如有互具義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十如有互具義雲。成立三千世間十界互具成百界。百界中每界界具十如故成千如見。十界互具義聞。千如互具道理無之者耶。若依之然也雲。十界既互具。十如何不互具耶。答。三千世間成立處十界互具十如互具義具有之。十界既互具。互具十界各各具十如故。十界互具自然十如互具意有之(云云)。   尋雲。一家天台心。以何為法體性耶。答。三千世間也。   疑雲。世間者過雜散亂義也。既雜亂散在法名世間。若爾唯佛與佛境界。妙法沖微實談。何以三千世間為法體耶。答。智論釋世間義雲。族義。持義。性義名世間矣。一切諸法本性各各是世間義也。心性一理三千法宛然具足名世間(云云)。   尋雲。約何義立三千世間耶。答。十界互具成百界。一界有十如成千如。此千如約三種世間三千也。   疑雲。是有多種過。一二界無別難。二國土世間具十界難也。二界無別難者。國土世間。眾生世間各別條然也。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全一體法也。何為二世間成三千耶。國土具十界難者。國土世間若具三千十界具足。有情非情雜亂過可有之。如何。   答。自元一家天台心。諸法雖廣不出十界。十界不同不出十界十如是。世間廣多不出三種世間。故別約三種世間成三千世間義。然二界不別難雲。大論以族義持義名世間。既號三種世間。眾生國土五陰三體各別也見。若眾生五陰全一體。何世間可雲耶。其上一家天台心。總別本有雲故。五陰可被雲分。眾生可被雲總體。俱自性常住得心。故約三種世間成三千也。草木國土具三千事。自本一家天台心。依正一體也。其旨如略義(云云)。   疑雲。有何深意法義無量中。別以二種世間定法體性耶。答。法義無量中別用二種世間事深意可有之。四諦三諦十二因緣等。皆是一途偏說非廣通意。三種世間其意廣博也。有情非情總體別體圓滿故。其上今三種世間。三諦本義心相應(云云)委細口傳如略文記(以上三千世間分別如是)。   只無明心法法性而生諸法。十乘觀中起慈悲心也。慈悲得心有大小異。小乘權教心。齊限慈悲只以拔苦與樂為義。意有偏墜。故屬愛見大悲。一家天台意慈悲以無我為體。謂染淨迷悟自性。自本行者一念也。一念外無餘法故。無緣大悲此至極。大論雲。一心之外不立一法。是真正大悲(矣)止觀行者。一心自體三千具足得心。自他彼此差別全無之。二法執情速滅。是大慈悲心至極也。無明心法性一體然生諸法。是真慈悲也。一切眾生並草木國土等皆受大悲潤(云云)。   直以止觀安於法性。直以止觀者。第三巧安止觀也。圓頓止觀行者。一切諸法三千具足得心。無我大悲具足後常可安住止觀二法。或時心沈昧以悲安法性。若心散亂時以寂可安法性。又一切諸法自性自安止觀。寂照二相法爾所具故。寂照義如上(云云)。   無明癡惑本是法性等。蓮實房和尚雲。他門相承。無明癡惑本性流轉已前事。以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流轉最初義相也(云云)。當家相承不爾。眾生流轉間。常時以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義可有之(云云)故阿闍梨雲。今文破法遍章也。止觀不二心地得心後。立還破三惑妄執安住法性理道理釋成也。山家大師傅法決雲。無明癡惑本是法性。以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是流轉門義也。法性中道本是。無明。以法性故無明變作法性。是覺悟義也。意三千果成咸稱常樂時。無明悉成法性體。三千在理同名無明時。三千俱同成無明道理書顯也。根塵相對一念。以法性理無明癡惑本是法性也。而一念起迷心違法性理。唸唸步步悉以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也。癡迷者無明異名也。大論雲。常今常始唸唸元初(矣)流轉間常以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義可有之。值知識經卷無明法性二種。一體無差道理得心。以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義不斷絕也。癡惑性者。是第八識癡惑恆轉如暴流雲。流轉之間癡惑常相續。此癡迷相續之間。法性變成無明也。若捨癡迷第八識成大圓鏡智所起心。以法性故無明煩惱皆變成法性。故今以癡迷故全非流轉始。流轉間常所起心相也。本是法性者。是可有本跡意。本門心。無明癡惑當體即法性也。跡門意轉無明癡惑。作法性後本是法性也(云云)。   尋雲。一家天台意存流轉始哉。答。跡門意。生死無始有終。菩提智有始無終。法身理無始無終。本門心。煩惱菩提俱無始無終可得心(云云)。   疑雲。流轉無始雲事不明。本行經雲。一切眾生本居常樂。迷心現故流轉生死(矣)。楞嚴經雲。忽然念起名為無明(矣)此等文有流轉始見如何。答。一切眾生流轉有始雲。是外道說也。冥生外道雲。一切眾生本時居冥覺。生悕望故轉成眾生矣。既流轉始有雲。外道說非佛法。故一家天台所談。八識常恆流轉無始可得心。但至所出文。理性圓滿方且本覺如來雲也。般若燈論雲。一切眾生必具迷悟。依心性理常是本覺理。依無明心常是眾生。一念一剎那必有二相(矣)。以此文得心。首楞嚴經文即流轉續起意也。今文無明癡惑本是法性。心性理邊可得心。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流轉方得心。更無相違者歟。   起諸顛倒善不善等。依癡迷妄緣法性理悉變成無明。依無明心故第六識起諸顛倒。善惡無記三性俱是顛倒也。   尋雲。惡是可顛倒。善何顛倒耶。答。不得真覺間所起善惡無記三性皆是顛倒也。第六識有內心。於諸法施妄用。第七識未轉間。或持五戒。或受十戒。皆是顛倒也。故善不善同名顛倒。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後。所有善惡無記悉成不顛倒。轉八識種子悉作淨分故(云云)瑜伽雲。第七識未轉之時。一切善惡皆成顛倒。轉依已後所有諸心皆成不顛倒(矣)。無明癡迷內續起間。一切諸心皆顛倒也(云云)。   如寒來結水等。是有二譬。一冰水譬。二睡眠作夢譬也。冰水譬者。依寒緣諸水成冰。依無明緣法性悉成顛倒也。睡眠譬者。四十六心所中。睡眠心所云物有之。第六心王施惛昧用。此時心王為睡眠被惛昧作種種夢。心王於諸事不相違。而依心所有種種異相。法性王者諸法自性都無動轉。而依無明癡惑緣法性變作無明。依睡眠昧用作妄想。顛倒夢想也(云云)。   今當體諸顛倒等。上文以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等者。迷悟各別義也。正依圓頓止觀本意。法性之外全無無明相釋成也。止觀本意對妄境起妄念。起動當體即法性也。如此得心時。妄想顛倒轉被知自性絕難絕妄用。故止觀行者不絕起念當體法性心可安立也。於無明有六種。一現起無明。根塵相對念想自本妄故。二住因望果無明。謂菩薩望佛果修諸行皆是無明也。三種子無明。謂不得等覺間。第八識種子常相續六識七識皆從第八識種子生。四理性無明。是性惡也。五事性無明。謂本門果上九界也。六起念無明。謂不論是非起念皆是無明也。如此六種妄心同法性同體可得心是止觀行者也。凡夫不知此道理。妄起顛倒。諸佛知此道理。顛倒當體法性理安立也。但顛倒法性一向異不可得心。通教一向執一。別教一向執異。圓頓至極實談。無明法性俱一心故不異。然一心之內善惡本有。九界本有無明。佛界本有法性也。故不異雲也。又流轉生死之間如旋火輪。上下迴轉。凡夫並前三教行人。顛倒只顛倒得心。不知顛倒即法性道理。故為顛倒被引動。止觀行者旋火輪顛倒當體法性得心故。不信顛倒只信法性也。此時顛倒心。失妄用成覺性圓明。此時生死當體法性故。生死夢忽覺不相續。所詮止觀行者。根塵相對唸唸當體法性理可通達也(云云)。   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起者生。滅者死也。生死一心三法且配當三諦心可有之。生假法性。死空法性。一心中道法性也。又生三諦法性。死三諦法性故。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雲也。是德門入行者觀相也。體門入行者。起三千具足法性。滅三千具足滅也。法法塵塵當體三千具足當體故。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雲也。或一心入行者可有之。起一心法性起。滅一心法性滅也。起滅俱不離一心。故名法性(云云)。   問。一家天台心。於法性論起滅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有起滅雲者。尋真如妙理不思議空寂體也。何有起滅可得意耶。若依之然也雲。今解釋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雲。如何。答。蓮實房雲。尋法性妙理非起非不起。是號心性大真如。真如有多種義。一不變真如義。二隨緣真如義也。不變真如不起為義。一切諸法悉入法性理湛然寂靜也。此時都法性無動轉。經雲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矣)。法華跡門所談多存此義。隨緣真如者。起入滅當體即真如也。地持論號事法性。十地論名事真如。事事諸法當體真如故。此時於真如有起滅事更不可有相違。註金錍論雲。真如妙理有兩種義。不變真如凝然常住。隨緣真如緣起常住(矣)。本門意隨緣真如為本懷。本跡二門不變隨緣也。摩訶止觀內證本跡未分正體。隨緣不變不相分大真如是也。是名未分真如。十八空論雲。自性真如有兩種義。一理真如。二事真如(矣)。自性真如者天真不思議內證。大師己證法門也。理真如跡門。事真如本門也。傳法要義釋真如體性。真如妙理非起非不起或起或不起矣。此文存三重意。非起非不起者大真如自性本性不可得當體也。或起者存事真如義。或不起者不變真如也。故一家天台意。一遍法性起不可得意。法性不起不可治定。義類無盡故(云云)。   尋雲。圓頓止觀本意。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可雲。何事新法性起滅雲耶。答。今法性重重意可有之。或真如為法性。或法自體名法性。縱以真如雲法性。都於法性無疵。起滅當體真如可得心。所難趣真如起滅本來不二不得心故也。今無過起滅法性得心不可有相違。加之今法性者。法自性當體不可得雲法性也。鬆鬆。竹竹當體宛然處。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可得心。更不可有相違(云云)。   體其實不起滅等。眾生有妄想顛倒迷故。於顛倒作起滅思。圓頓至極實談。起滅當體真如可得心。故法性起滅非顛倒起滅處。體其實不起滅雲也。體實不起滅。以顛倒心實有妄想起滅思也。所詮破法遍章捨偏墮情萬法無過道理為本意。故如是釋也(云云)。   以法性繫法性等。此文釋能所俱法性道理也。法性境界來繫法性心。故雲繫法性也。心緣境事必依境界。境界自本法性故與法性心相應。心有解行有行相。行相者境界浮心是也。行解者心緣境德也。以法性繫法性行相意。以法性念法性行解意也。以能緣法性心念所緣法門。是法性義也。能所俱法性法性外一法無之。故常是法性無不法性時等雲也(云云)法性不同如上。   體達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顛倒體法性理雲。且為破顛倒心爾雲也。真實以法法體論其義。體達時法性妄想可被雲法無之。故迷悟性不可得也。體達者是有三義。一證位為體達。二深義為體達。三法自體為體達。今所云體達者。非證位體達。後二體達也。心依法深義。妄想法性俱不可得體達既成雲也。止觀記雲。總論體達有三種不同。一證得體達。二深義為體達。三自體為體達。證得體達本在權門。此體達正明深義。意雲。若依深義者不得法性矣。依圓頓至極深義。法性妄想不可雲。故體達雲也(云云)。   問。體達之時存迷悟二相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存二性雲。今釋體達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矣。妄想法性俱不可得也見。若依之然也雲。一家天台極談。不動阿鼻依正等法性理。十界常住三千宛然。是真法性也。何體達時無迷悟二性可雲耶。答。此問言廣。若依法性常寂意。還源反本法界俱寂也。此時迷悟二性更不可有之。迷悟俱流轉法也。今正釋止故無迷悟二性釋歟。若依法性常照意。三千法本有常住自己宛然也。此時妄想。本有妄想。法性本有法性也。一家意既二途也。不可同。偏立所難趣以照難寂故不可也。今寂義為正。尤無迷悟二性可得心也。決附雲。跡大教意雲斷顛倒得法性。本大教意雲。顛倒體即法性理也。觀心一心不得法性亦不得妄想矣。跡門心。斷九界妄想證法性理。本門意。妄想當體即法性也可得心也。觀心一門所談。二法未分法性宛然義不可有之。妄想俱不可得也可得心(云云)。   還源反本。還源反本者。正還法本源見諸法。妄想法法性俱不可得法界同宛然意也。傳教大師於晨旦傳五箇法門。一一心三觀。二一念三千。三止觀始終。四法華深義。五兼稟達磨宗也。受達磨宗事。今寂法門其義相似故也。達磨宗義絕煩惱菩提二相。不尋生死涅槃跡。法界悉寂然也。今止法門雲。絕迷悟性二性不可得。是寂義也。但所云還源反本者。且源雲事也。真實常寂門時。一切可為源事無之。法本性不可得處且還源反本雲也。   問。所云流轉者。迷悟俱流動也可雲耶。   疑雲。兩方不明。若俱流轉也雲。迷是妄想故流動可雲。覺悟體非妄想。何可雲流動耶。若依之然也雲者。今釋上來俱流動雲。故一切皆流動也覺。如何。答。今文破法遍意故。迷悟俱屬流動可破之。上所分別初緣實相法性寂照等。止門時皆被雲流動。同可成所破也。法性妄想俱不存故尤可屬流動也(云云)。   觀者觀察無明之心等。觀者法性常照三千具足義也。故無明心具三千。法性心具三千。彼彼諸法悉三千故。無明心法性心平等無差也。彼彼三千互遍亦爾文可思之。破法遍章段用止觀二門事。止故法界俱寂。可執法無之。觀故法法塵塵悉三千具足故。又別可執法無之。故約止觀二門破執情也(云云)。   問。釋觀時用何義耶。進雲。一切妄想善惡皆如虛空無二無別矣。此解釋難思。釋觀時尤可用假諦。何以空。釋觀義耶。空其義順止如何。答。釋觀用空事。一家天台空者不可同小乘等實空。空有二義。一無義。二無障礙義也。小乘等空無義也。一家天台空者無礙為義。心法法塵塵當體都無障礙。各具三千是空義也。加之寂空。照空雲事有之。寂空無相不可得義。照空當體無障礙也。決附雲。空有二義。一無義。二有而無障礙義矣。今釋如虛空者。有而無障礙義也(云云)。無二無別者。彼彼諸法各各具三千故無二無別也。彼彼三千互遍亦爾無二無別雲也。   譬如劫盡等。釋觀有三譬。一劫盡譬。劫燒時山海大地虛空悉成火。火譬三千。三千諸法一切皆具無闕減故也。二虛空藏譬。虛空藏菩薩初來諸佛土時一切皆令虛空。虛空外又一相無之。虛空譬三千。三千性體圓融無礙。三千法外無餘法義也。三海惠菩薩譬。海惠菩薩來華嚴大集等會時一切山川等皆成大水。三千大千世界內悉水相也。水相圓滿故。內外明瞭也一會諸人以肉眼見三千界。唯有水而已水譬三千。三千諸法自性義也。破法遍本意破一切執無相不可得為本意。若然者無障礙空可存法事無之。故空亦不可得雲也(云云)。   止只是智智只是止。上釋止觀二字法界俱寂本理為止。三千宛然一心所具處為觀。初心行者。止觀實二法可得心故。別釋止觀不二道理也。止觀俱一心當體。止外無觀。觀外無止。寂照不二理智未分故。權教權門意。止觀二法各別得意故。大師屬雙立止觀。今圓頓止觀者。只是行者本不生一念也。故止觀二字二法不相分。吉藏經定即惠。惠即定雲此意也(云云)。   不動止只是不動智等。上標止觀不二法門。自是以下正不二道理釋也。不動者法身理。是止體也。不動智者自受用智惠是觀體也。法身理自受用智果相應全一體也。境智不和名時理智各別非止觀一如。理智和合。境智圓融止觀全一體不各別。故不動理不動智一體無有異。不動智照法性理智為面。而又具理。不動法性理自受用智相應時理為面·而又有觀相即融通。故以理智冥合義釋成止觀不二道理也。   尋雲。一家天台意。止觀二性各別也可雲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二性各別也雲。今釋止觀二法無別(矣)。若依之爾也雲者。止觀二法大師己證本義。唯佛與佛定量也。何止觀二性無之可雲耶如何。答。一家相承有二途。一常同門。二常差別門也。常同門時止觀二法一體全不可有二法。今釋無二無別(矣)即此意也。常差別門時。止觀二法本有常住全不可相失。止本分止。觀本分觀也。爰以山王院大師雲。乃是止觀一部本佛行因之相(矣)。本佛行因雲止觀二法本有常住也聞。故一偏不可定執。   復次觀根塵相對。已上文只釋止觀大意。自此以下文正明行者修行也。圓頓行者修行。觀根塵相對一念修三諦行也。通途鈍根行者先觀一心三諦。其次觀六根三諦。次觀境界三諦。根境識三種一心三觀雲即是也。根塵相對如上。若根若塵以下文。自流他流異義相分。一義雲。並是法界中道。並是畢竟空空。並是如來藏假。並是中道重舉中道也(云云)。當家義雲。並是法界總體也。三諦總名法界。畢竟空以下如次三諦可得心。蓮實房雲並是法界三千。次三三諦也。行者根性不同也。體門入行者。別不觀三諦。根塵相對自體法界自性體也得心。如法自性安立機可有之。是名並是法界觀。德門入行者。正觀三諦故。畢竟空以下如次三諦也(云云)。總圓頓止觀行者。觀根塵相對一念事。法性理高故難知。彼彼諸法廣故又難和合。行者初門觀一心可有便。故別觀一心也。其上止觀意。即身頓覺為宗旨。不動六識邪邪念相三諦可得心。即身本覺也。不觀法性理故。但本住不進機只觀六識。本住不下機直觀九識意事可有之。今釋存六識所觀義也(云云)。   並是法界。界者體義也。法法塵塵自體。即空即假即中故法界雲。但依蓮實房義意。三諦萬法自己本分為法界。諸法各各持自性各各不同義也。圓頓行者常觀法界自性。故並是法界雲也(云云)。   並是畢竟空。畢竟至極義也。小乘意破俗諦有法別入真諦空。故非至極空。一家圓教空者。萬法自性本有而無相違名空。不動有即空也。空有相似。故諸經中或中道名畢竟空(云云)。傳法決雲。畢竟空者。不動俗有即是真空。小乘等意破有入空。故非畢竟。然圓教意。三千諸法本有無過無違過宗名為畢竟空(矣)。   尋雲。畢竟空者。空中二諦中何耶。答(云云)。疑雲。兩方不明。若中道也雲者。處處釋或空觀處出畢竟空。今文隨然也。其上既雲空。限空觀覺。若依之然也雲者。一處解釋中畢竟空乃是中道(矣)。如何。答。畢竟空通空中也。先畢竟空本義雲者。一切諸法本有而無過義也。有而空分義似中道。故畢竟空中道異名釋。而涅槃經本文自本有二意。一處畢竟空是不可得(矣)或離有離無是畢竟空(矣)是畢竟空通空中二諦覺(云云)。爰以決附雲。畢竟空亦有二意。一空義。二中道義。一切諸法本有無我名畢竟空。本有無我亦是中道義(矣)通二義覺。   漢光類聚三   漢光類聚四   忠尋記   如來藏。眾生一心本性清淨故名如來。故華嚴經雲。眾生一心本是諸佛(矣)一心自體自性清淨都無染污相。然此一心成本生一切法。故一心自性為藏。一心自元清淨具三千。三千本有是藏義也(云云)。   雲何即空。空諦者不可同小乘等空。萬法歷歷而本性無相違處空雲也。故阿含經無為空義。涅槃經無主無我為空義。十界三千萬法有自體而無我執是一家空也。餘宗所談多以無為空。一家心無主為空義。書寫寺性空房雲。空者無義也。楞嚴和尚聞此事大歎雲。彼聖人雖有一分見解。愚癡故不知空義空執小乘。和尚播州下向語性空雲。空者無主也。性空聞此言我得真空(云云)。一家圓教空者。無主而法法無勞義也(云云)尋雲。何是無主義耶。答。並從緣生。緣生即無主(云云)。   疑雲。無主者中道異名也。爰以餘處釋雲。一切諸法無主是中道(矣)無空主。無假主故中道名無主。今何釋空義無主雲耶。答。自本空中二諦不中惡法也。爰以解釋中。空中二諦二無二也(矣)。小乘並別教空斷無空故其相遙中道異也。大乘圓教空者。諸法無異相自性不可思議故其義似中道。爰以南嶽釋。一心不生萬法無失。無失名中道(矣)空中二諦其意少相似。空無主雲事諸法不生無異論。而中道無主雲事。無偏空主無偏假主。萬法不生名中道無主。故隨處無主義各別也。今釋涅槃經文。諸佛空者無主無我義(矣)。依此文空無主雲也。華嚴經諸法無主。是故非有非無(矣)。是以中道為無主(云云)。   尋雲。空中二諦二無也。其意如何。答。中道者不墮二邊本時不可得名中道。一家空者又不墮二邊。本來不生義故。空中二諦大旨同也。爰以真俗二諦配立時。空中二諦為真諦。心性不動名中道。亡泯三千名空。其義二大旨相似故。二無二也雲也。難雲。三諦一諦非三非一是一家圓義也。若爾空假中三諦三無三也可雲也。何二諦二無二也取分雲耶。答。一家心三諦非三非一條。誰可論之。但於三諦中空中二諦二無二也雲事。於無中假相貌分別也。空中不可見體也。故合為真諦。鏡像譬可思合。鏡與像各別有時現像。或時不現像。只有鏡體明與鏡不相離法也。鏡即明。明即鏡也。故取分空中二諦二無二也雲也。   雲何即假等。一家所立假諦者。無主本空上而三千慮想明明雲假也。小乘等意。談俗諦有法事真諦空外也。一家天台意。俗諦恆沙萬法。自體空寂而三千法宛然是假義也。故今釋無主而生即是假雲也。天台圓頓法門即事而真雲此意也。不動事法立真空。真空當體即假也。傳法決雲。所言假者。不動空無主三千慮想宛然常住是假諦義(矣)。楞嚴和尚雲。且空中相對二無二也雲也。再往分別。空假相對二無二也義可有之。一家空雲。乍存三千法。無勞為空。假雲無勞諸相明瞭為義。御廟玄記雲。一家三諦者其義三而相似(云云)。都率雲。三義相似者。三千諸法無勞一心具足故名空。一心三千諸相宛然名假。空不違假。假不違空中道形也(云云)。   雲何即中不出法性。一家圓教中道者非別子細。法性自爾都無失義也。心性不動假立中名雲此意也。法法塵塵自體。本有不思議是法性也。諸法自性不動處名中道。根塵一念自體本有常住。根本有根。境自爾境。一心自己不動一心也。是名中道。傳教大師夢中告三諦中苦習中道雲此意也。大師釋此事雲。空假為體事良由中道。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本自不動名為中道。中道之體。有兩種義。本性亡泯是空義。性相寂然是假義矣。中道諸法性體。此體有空假。若偏有空假無中道者可成邊見。中道成本性萬法無失。故空假成妙體也(云云)。以上空假中三諦各各分別如是(云云)。   附文六箇三諦。雲何即空雲至並皆即中易解三謗也。當知一念即空即假即中者得意三諦也。並畢竟雲至並實相。圓融三諦。非合非散雙非三諦。而合而散雙照三諦。非非合雲至而一而異不思議三諦也。易解三諦者。教門三諦也。法體性圓融相即。且為知三諦相邐迤各各分別其相。玄文名邐迤三諦。是言前似別教等。行者初門教學也。得意三諦者。假教門三諦相得意能能思惟觀察只是行者一心所具也。心外全無有異。了達是得意三諦也。楞嚴和尚名證位三諦。都率和尚名本處三諦。所詮三諦一心義也。圓融三諦者。空假中三諦一心得意。能能分別一心所具空諦具假中。一心所具中道具空假。故成九諦。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是也。今文並雲是三諦並也。六即義私記釋上並。根塵並是法界矣。釋今並。假中並是畢竟空(矣)。上根塵雲並。下三諦雲並也(云云)。雙非三諦者。圓融融即一心具九諦。此三諦九諦非合。非各別。是雙非三諦也。雙照三諦者。立還見心本性。三諦宛然全不雜亂。合時三諦本分也。玄復疏三諦雲今雙照三諦一分也。不思議三諦者。無雙非無雙照。非一心非根塵。三一不可被雲一三無相違是也。止觀明靜前代未聞雲即此意也。止觀記雲。依文分別有三諦六重。一易解三諦(是教門也)。二得意三諦(證位)。三圓融三諦(自法相即)。四雙非三諦(一心所具三諦非一非異)。五雙照三諦(合散二種宛然一心本性一三二義)。六不思議三諦(天真獨朗本分自性)。以此意可分別也(云云)。   鏡像圓融。山家大師雲。鏡像圓融譬非口決難知(云云)鏡像有六義為口傳。鏡像六義者。一明鏡像義。明空。像假。鏡中道也。二三相一體義。明鏡像非各別。只是一體也。一心有三諦心也。三三相互融義。明相具像鏡。鏡具明像。故成九相。三諦互具成九諦意也。四不合不散義。明像鏡三一處故。非散一處。三相各別不合義也。五三相法爾明像鏡三。自性各別本有常住也。三諦本分本有常住義也。六鏡體不思議。明像鏡三本義不可得。法性自作不思議無相是不思議三諦義也。此六義為鏡像口決。今附文六重三諦。鏡像六義相應。決附雲。鏡像喻有六重義雲。六重者今所云六義也(云云)。   尋雲。鏡像喻蓮華喻何為法親喻也可雲。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鏡像譬親喻也雲者。妙法難解。非蓮華不足為喻矣。三世諸佛說妙法時必用蓮華喻。若鏡像親喻可用鏡像喻。何用蓮華喻耶。若依之然也雲者。以事喻法皆是分喻。於中鏡喻其意最親矣。鏡像喻為法親喻也見(云云)答。此問題寬和年中穴太講之時出來。意圓內供受此問答勞。都率和尚在下座竊雲。問喻同異也。而不相傳故終不答。楞嚴和尚於座上示雲。向後不可出此問。一家天台大事可顯露故(云云)。意圓內供參惠心御房後傳此法門。蓮實房雲。御廟大師學問日記雲。在龍宮被雲如意寶珠。在魔宮被雲頗梨鏡。天台相承成自體遍照鏡。在眾生內心當體蓮華也書。所詮鏡像譬蓮華一體也可得心也。鏡被雲借名也。正心名鏡。心有十名。謂心識意主體鏡明相等也。既鏡心本名也。蓮華雲即眾生一心也。一心自性明瞭也。明瞭故諸相現心上。所現相喻假諦。明相喻空諦。一心體中道也。所詮鏡像圓融喻法譬一體口傳此意也。慈覺大師一處釋。以事鏡像喻一心三觀釋。一處以心鏡像直傳一心釋。心鏡像者法譬一體也。山家大師釋。鏡像圓融喻非口傳難知書即是也。都率和尚。當家一心三觀非事鏡像釋即此口傳也。我等一心本性即明像鏡也。當體蓮華雲我等一心也。蓮華清淨明。八葉具足像。蓮臺唯一鏡體也。如此得心鏡像蓮華全一體不可有異相。爰以山家大師。自心清淨是蓮華。諸相宛然是華。雖有慮想不離一心是蓮義矣。眾生一心有空假中三諦。是當體蓮華也。若然一心鏡像何異蓮華喻耶(云云)通途義雲。蓮華喻教親。鏡像喻觀親(云云)。是一往義也。是法華意蓮華者當體蓮華也。是豈限教耶(云云)。   尋雲。鏡像天目相對何全喻也可雲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天目全喻也雲。廣止觀舉鏡像喻。妙樂受之。伊字天目分喻。鏡像全喻釋。若依之然也雲。止觀顯體章。正用伊字天目喻。若分喻正顯止觀體處何可依用耶。答。此事可治定事也。先本跡二門配立。跡門相即不二為本意。故鏡像喻全喻伊字天目分喻也。本門意而二常差為本意故。伊字天目全喻。鏡像分喻也。觀心有二途。境智不二門鏡像。喻全喻也。還同有相門伊字天目譬全喻也。今釋境智不二釋成故用鏡像譬。顯體章還同有相門釋成故用天目譬也。覺大師決附雲。伊字天目與鏡像互有親疏矣。互有親疏。全喻分喻義兩方相分。故一向全喻不可治定。御廟大師學問日記。鏡像喻為本門還成分喻書。即此意也。   非但己爾佛及眾生亦復如是。如已上文者。於己心具三諦樣釋成也。自是以下。歷一切諸法皆具三諦樣釋也。佛果有六重三諦。乃至眾生界有六重三諦。如上可分別(云云)。   總明一心三觀。自復一心修止觀以下。行者正觀己心樣總別釋成也。總明者第八識異名也。第八識有十種名。一名種子識。二名無明識。三名無沒識。四名總明識。五名大夢識。六名根本識等也。總明第八識生死流轉總體。明瞭含諸法種子。故名總明識。此總明八識流轉生死間。常相續不間斷故名無沒識。此總明八識觀三諦具足。流轉根本總明一心。失妄用故流轉速息。故取分觀總明一心也。第八識眾生常發之。別教意入十迴向位正知八識體也。行者根性各別。或六識為所緣境。或第八識為所緣境。或第九識為所觀境。今所云總明一心三觀者。八識所觀義也。   尋雲。第八識為一念也為多念也如何。答。北七師中存八識一念義。彼義雲。第八識者一念迷妄從寂靜理初出一念名第八識。其後第八識都不起。七識六識計續起也(云云)。此義違經論文。攝大乘論。第八識無間斷常相續(矣)。既流轉間相續識也。故此義為非。今家意唸唸元初故。元初無明不可限一念。多念相續也。但今文無明一念雲一念見文。且於多念中別指一念為所觀境可得心也。八識限一念不可得心。攝論出譬八識如種。七識如水。六識如芽。此喻前後。若約法體八識七識六識並起矣。六識與八識必俱起識也。八識大夢相續故。七識六識夢事又相續也(云云)。   尋雲。有何故必八識為所觀境耶。答。八識生死根本也。釋雲。八識是生死根本。若觀此識具三諦理。根本已破枝末亦破矣。意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所造業煩惱雖有之。第八識種子既破苦果因用息。所有一切妄業皆息也(云云)。   問。一家天台心。從何法萬法出生耶。又一家天台意。離四句諸法生歟。不離四句生歟如何。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許四句生雲者。處處釋自他共無因生屬外道說。若依之然也雲。今釋無明與法性合即有一切夢事等矣。既無明法性合生。是共生義也。如何。答。自元一家天台意。離四性諸法生可得心也。但今無明法性合有一切夢事雲事。且舉迷見邊也。止觀意。止夢事當觀三諦理故。諸法都不生也。諸法不生故又不可屬四句生。決附雲。若一往分別者。或諸法從無明生。或從法性生。或無明法性合生諸法。再往論之。一切諸法本是三諦。雲何有生。若諸法無生無滅。是故非四句生(矣)分明者歟。   問。一家天台意。俗諦恆沙萬法。無明生歟。將法性生歟。如何。答(云云)。   若法性生雲者。法性理凝然不變本性也。如何可生諸法耶。若依之爾也雲者。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矣。無住本者是第九識也。又今釋從法性生諸法見如何。答。尤可得意事也。先一家圓頓實義。一切諸法不生不滅。三諦自性更無有生義。而立還沙汰生本。別教并跡門無明緣起也。法性理寂靜湛然無有緣起相。一念無明起違寂靜理故。此時有諸法。故無明緣起也。本門意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皆是真如全體也。真如妙理隨緣成諸法是隨緣真如意也。爰以處處釋或雲無明生。或雲法性生。俱無相違事也。但至今釋者。釋意諸法起相不為本意。一念無明體觀達三諦理。是今釋本意也(云云)。   一陰界入一切陰界入。一陰界入者。第八識種子也。此種子有一切陰界入。第八一陰界入三諦理得意後。所屬一切陰界入。悉成覺性也。故總明一心三觀具一切功德。第七識第六識皆第八識為本性故也(云云)。如是一切因緣生等非今觀相。妄心因緣生也。無言等見。三界九地諸思惑。十六門破等皆是妄心次第因緣。非真實因緣。圓教至極實談。元初一念無明當體三諦也。權教權門前三教意。皆次第隔歷成因緣義故簡之也(云云)。   今聞一心因緣生。尋雲。所云一心因緣生者。第八識歟。第六識歟。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第八識也雲者。因緣生雲處處解釋大旨第六識也。第八識因緣生雲事無之。若依之爾也雲者。今章正總明一心三觀也。即第八識也。何以第六識可為所觀哉。第六識歷餘一心三觀也。如何。答。蓮實房雲。第八識無沒微細種子識故。因緣生不可雲。正因緣生者第六識也。但八識且因緣生雲事。因緣生六識皆從八識種子現行。隨所生能生第八識且因緣生雲也(云云)。私雲。八識雲因緣生不可有相違。法性理自本不生。因緣生義雖無之。第八識自性轉起識也。若然有因緣可生起也。瑜伽論雲。若有生法無因緣者。是邪念同彼外道(矣)。第八識若無因緣生雲者。外道無因見也。第八識七識為所依根故。法性理為因。七識為緣第八識生故。因緣生條勿論也。攝論雲。八識因緣其相微細更難分別(矣)。第八識有微細因緣見(云云)。   尋雲。第八識有根塵相對義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有根塵相對義雲者。根塵相對正是第六識也。何第八識有根塵相對義可得意耶。若依之爾也雲者。唯識論雲。心起必託內境依根矣。攝論八識恆起根境亦轉(矣)。第八識尚有根塵相對義見如何。答。常人義雲。七八二識無根塵相對義。根塵相對必定第六識也(云云)。此事都不知大小乘性相人惡義也。第八識既轉起識也。若轉起識必根境相對可轉起也。但七八二識根塵能能可得意法門也。八識染淨和合種子為境界。第七識為所依根。第七識八識相分為境界。見分為所依根。七八二識互成根。流轉間相應續起也。得道後七識成平等性智。八識成大圓境智又相應也。若然八識有根塵相對義可得意也。但八識根塵相對非凡夫所知。覺大師決附雲。元品無明以內根內境為根塵。第六識以外根外境為根塵矣。第八識有微細根塵續起見。但處處解釋。根塵相對第六識雲事。且約鹿強也(云云)。次上文總釋也。因緣生一念三諦不思議理釋成也。三假四句者正有空觀。三假者正自智論出。一因成假。謂一切因緣生法皆是假法非真實。二相對假。謂生死對涅槃。涅槃對生死。其相對法無有自性。無自性故生死涅槃俱空也。三相續假。是有二種。謂即起離相也。即起相續假者。一切諸法當體相續。唸唸生滅自性都不留。故名假。離相相續假者。去年花散無之。故雲空也。今年花又如去年相續。又是假法也。一切諸法不出三假。俱自性空寂故雲空也。四句者自他共無因也。權教權門意談空皆約三假四句。今總明三觀本性不可得當體空為空體也。三假四句空皆是思議空非不思議空。不思議畢竟妙妙空者不動流轉諸法當體。都無思無念雲妙空也。總明一心三觀此不思議妙空為空體。空中二諦二無二也道理可思之(云云)。   複疏倒入。於假有權假實假。權門所說假皆是可思議假非不思議假。複疏倒入分別病藥假只是隔歷假也。複疏倒入入重玄門異名也。等覺菩薩為斷元品無明還入疏門倒作凡事。是複疏倒入假也。入重玄門源出瓔珞經。前三教假諦者。心外修別行。隔歷不融心地為自行且利眾生是也。圓教假者。行者一念三千慮相宛然無闕減是也(云云)。   問。入重玄門倒修凡事通通教耶。答(云云)。疑雲。兩方不明。若通雲者。入重玄門出瓔珞經。彼經偏存別門。豈通通教耶。加之。彼經意。入重玄門者。元品無明難斷故。千萬億劫入重玄門倒修凡事等矣。通教斷無明義無之。何有入重玄門耶。若依之然也雲。名玄雲。八地已上誓扶習生。只是入重玄門(矣)如何。答。御廟大師學問日記雲。入重玄門有四種。一相通。二加行。三化他。四自性入重玄門(矣)。通教心相通入重玄門也。通教意非無明斷。故真實入重玄門不可有之。而通教八地已上菩薩。三界煩惱斷盡後。一分留三界受生死身。利益眾生形似入重玄門。故名玄於八地已上立入重玄門名。加行入重玄門者。瓔珞經所說為元品難斷所修入重玄門也。至等覺位元品一迷難斷。為斷此迷重入因位玄門。依此行斷元品無明故名加行入重玄門。化他入重玄門者。非元品無明難斷故(云云)。只為化他示九道身也。籤三雲。遍應法界名入重玄。不同別教教道重玄。(矣)自性入重玄門者。圓教意自性三千圓滿形故。唸唸入重玄門(云云)。第四入重玄門即今總明三諦中假諦也。   問。圓教有入重玄門耶。答(云云)。   問。佛果有入重玄門耶。答。圓教意佛果有入重玄門。遍應法界名入重玄門故。別教佛果無入重玄門。元品無明既斷故(云云)。   今聞非空非假。總明一心三觀中中道者。不思義中道非權教權門中道。權教權門意。中道雲皆有待對。今中道者一心不生萬法都無失名中道也。此自性中道雲不思議中道也。總明一心三觀者。正行者分別思量非作。是非觀。只心解本分三諦。所解體能能分別。空三千亡泯本空。假自己三千妙假。中自性中道也。故空假中三諦俱超權教權門(云云)。   單見複見見中道。單見中道者雙非中道。複見中道者雙照中道也。具足中道者雙非雙照具足也。一家至極中道者。諸法自性不動為義。此時雙非義。雙照義。具足義俱成執見。決附雲。正中道者。萬法不動都無過失名為中道。無有雙非雙照等義。雙非是單見。雙照是複見(矣)雙非雙照單複二見中道非正真中道見(云云)。   問。圓教中道雙非雙照為義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雙非雙照為義雲者。單複二見也。何以之為圓妙中道耶。若依之然也雲者。餘處解釋中釋圓教中道。多約雙非雙照如何。答。此事可口傳法門也。中道有多種。別教中道一向雙非為本意不知雙照義。跡門中道不捨雙照雙非為本意。本門中道正雙照為本意。大師內證中道者。非雙非非雙照。諸法自己不動不轉名中道。橫川大師學問日記雲。別教但詮雙非中道。跡門正明雙非傍兼雙照。本門正明雙照中道。觀心一門非雙非照。雙照單複見故(矣)於圓教有本跡觀心三重。本跡二門圓雙非雙照為中道觀心圓非雙非非雙照自本不生名中道。總三諦理有重重不同。楞嚴和尚學問日記雲。空有多種。一析空。二體空。三即空。四本性空也。假有多種。一妄假。二施設假。三本性假。中道有多種。一離邊中。二雙非中。三雙照中。四照非不可得中。五還同本理中矣。於中道有多種故一偏不可定。三諦口傳如略義記(云云)三藏教意。離苦樂離斷常為中道。通教又然也。通教含容中道雖有之非當教意。別教中道離邊中道也。已上單見。複見。具足見。藏通別可思議中道非今中。今中者不思議自性本中道也(云云)。如此三諦本理。在一心不思議道理。諸人難得意法門也(云云)。   約心論無明等。以前文多釋境智不思議門。約心以下釋成還用有相法門也。元初總明一念雲。只是行者一心也。因緣生雲行者一心也。諸法皆一心也。若然偏空偏假乃至單複中道等何簡之哉。俱是一心自己本分也。故立還前來一切法門皆是止觀內證深義。大師所立妙義也(云云)。   一念三相。一家一心三觀者。微細一念具三諦理。此道理難得意。今以三相一剎那譬顯一家三觀也。生住滅三相體各別。尚一剎那俱生。眾生一心妙法也。一念三觀具足條分明者歟。   問。一家天台心釋三觀相見。然用何譬耶。答。文雲如一剎那而有三相。三相不同。生滅住異一心三觀亦如是。生喻假有。滅喻空無。住喻非空非有。三諦不同而只一念(矣)。   疑雲。生住滅三相自本異時法也。何圓融至極一心三觀可合此喻哉。如何(云云)答。自本一家處處解釋。釋一心三觀多喻四相同時。生未來。住現在。滅過去也。共三相同時雲事。生下有四隨相。四隨相十六。本相四合二十相也。本相前後四隨相同時也。約隨相三相同時雲也。   重難雲。用鏡像圓融何用三相喻耶。答。鏡像圓融三相互具道理分明。正有無相違法一時俱生道理未聞。生滅二法天地遙異相違法也。此法既同時上。空假相違法又可同時被得意。三相喻相違法。一時並起道理親。鏡像圓融三諦相即道理親故共用也(云云)。   三觀三智三止三明。法性常照門三諦名三觀。常寂門三諦名三止。因三觀名觀。在果為三智。智者決斷重知義故。常寂門三諦在因被雲止。在果被雲明。三觀三智三止俱行者一念無相違法也。   開佛知見。問。佛知見者其體何者耶。答。觀一念心三諦具足是也(云云)。   疑雲。何一心三觀為佛知見耶。既因位未了觀法也。三觀妙解甚深也。佛知見名更難與如何。答。止觀者佛知見也。止佛知。觀佛見也。法性常照一心三觀佛見。法性常寂一心三觀佛知也。止觀既佛知見也。止觀雲即一心三觀為根本。爰以今解釋一念心具三諦。如是觀者即是眾生開佛知見(矣)。圓家意。理即本有佛體。從名字即值知識經卷始開本有知見也。故天台立行果滿內證雲。本佛行因釋。因位非佛知見雲事。偏是始覺始成假說非本覺實談。其上法法塵塵自體。本有無作三身也。名字即位開自身無作道理已後心念悉可佛知見見。六即義妙記雲。理即為本佛。名字觀行相似分真為佛因。究竟即佛果也。是故六即皆是果中六相。(矣)名字以後一心三觀雲佛知見事。更不可有相違(云云)。   眾生者貪恚癡心。一切眾生皆起我見。我見為根本起貪嗔癡三毒也。起三毒名眾生。於我有三種。一分別我。謂外道等謂。一切眾生心內有不可說藏。此藏有微細神我作諸法本(云云)。二俱生我。謂凡夫等別不起神我。緣諸法時心有我執。三流布我。謂諸佛無我執。且為化他如是我聞乃至自我得佛來等雲也(云云)。分別俱生二我有之故。依此我執眾生起三毒。三毒數數生故名眾生。然止觀意。如此所起我見。三毒煩惱等自體。空假中三諦得心。妄起非過。自本貪體即覺體故。貪外求菩提此二念隔異執情非止觀本意。摩訶止觀意。貪嗔癡三毒唸唸續起是法性三諦續起故。眾生當體即佛也。此道理得心為開佛知見。一切眾生唸唸起佛知見。立止觀妙行。不知故名凡夫。今值知識聞自心本地三諦。三世常恆妙行既圓滿故。眾生外無佛體釋給也。   問。佛起三毒耶。答(云云)若起三毒雲者。佛無上覺者也。智德斷德圓滿。若起三毒者斷德不圓滿失有之。若依之然也雲者。今釋眾生即是佛雲其眾生起三毒樣釋成。佛起三毒見如何。答。佛三毒起不起俱不可有相違。此事淨名經分明也。佛有二義也。一始覺斷迷佛不可起三毒。二本覺實佛。眾生當體本有佛果也。此佛縱起三毒不可有相違。蘇悉地經釋迦為淺佛。提婆為極佛此意也。慈覺大師受此文。淺略門時釋迦為善人。提婆為逆人。深祕門時。釋迦提婆俱一如也。祕中深祕門時。釋迦斷相修顯佛故為淺。提婆不轉本極妙體故為深。祕祕中深祕門時。非釋迦非提婆。本極無相真意為法大宗釋。今文如是可得心。摩訶止觀本意。貪體即覺體名本覺理故三毒當體即佛體也。貪嗔一念自性三諦故空為智德。假為斷德。眾生自本具三諦。故三毒自體本分智德斷德也。如此得心。眾生佛三毒起不起更不可有相違。加之今文意。貪嗔癡三毒當體本有三諦開覺。是入佛知見妙意也釋計也。爰以覺大師止觀記。捨離三毒別得法性名為跡意。貪體癡體即是本覺名本覺理也。(矣)顯密二教雖異也大道不相違。山家大師釋即此意也(云云)。蓮實坊和尚最後精雲。(立者靜慮院澄豪)一代教多說佛相甚不同也。山家大師。唐朝御相承六重佛相雲事有之可立申。立者不知之(云云)。故阿闍梨雲。六重佛雲尤可得意事也。一妙因假立佛。謂前三教教主皆於因位假立佛名。二色相莊嚴佛。謂凡夫小乘等金色光明等為佛相。真實非色相佛。迷人所見佛為色相莊嚴佛。三斷諸迷妄佛。謂斷貪嗔癡等煩惱別得覺悟知見。四法性真如理佛。謂事事諸法非實佛。真如妙理是一體也。五貪即菩提佛。謂眾生當體佛果也。六非迷非覺佛。謂覺悟不相分。生佛未分不思議不可得強名佛。傳法決雲。諸經明佛相義類非一。一妙因假立。二色相莊嚴。三斷迷得覺。四自性唯理。五妄即菩提。六非妄非覺。強名為佛。初二在爾前。第三在始覺門。第四是本覺。第六正在觀心一門。(矣)既佛在六重。一偏不可定。今所云生佛等者。於生佛未分處立還明種種義故。不可隨所難。於一心三觀有重重不同。總相分別時心性不動為中道。亡泯三千為空。雖亡而存為假諦。本起不動一心三觀時。善惡無記三性各各一心三諦也。一家天台心本起不動三觀為妙行。本起不動時別不可沙汰覺不覺。當體本佛也。此一段古阿闍梨隨分己證也(云云)。   隨心起念止觀具足。一切眾生自本止觀具足。心隨境界起念當體止觀具足也。止觀外全無餘相。權宗權門意不知自身佛知見。故心外求覺體。止觀心一切眾生無不起念。念若起皆是止觀現前正行也。此道理值知識堅固解了是初隨喜品也。此道理信解是眾生開佛知見也。華嚴經說得佛知見。淨名經說證佛知見。開佛知見語無之。法華開佛知見雲甚有深意。得雲證雲眾生外有覺體得意。於眾生妄心得覺體雲也。今開佛知見雲。心性自性自本本覺佛知佛見止觀也。不知之名凡夫。值知識汝所起起念當體止觀妙行被示說。開自心迷相成佛知見。知見始不來。自本具足故雲開佛知見也。決附雲。能開自心三諦本理名開佛知見矣。此意也(云云)。如此此隨喜品也(云云)。   讀誦經典第二品。見經卷讀名讀。離經卷暗誦為誦。於讀有義讀文讀。義讀異義讀。同義讀有之。覺大師決附雲。於讀誦經典有障道助道二種不同(矣)文讀者別不得意義只誦文字屈曲。義讀者正經文得心字讀是也。義讀助道。文讀別不助道。義讀有二種。異義讀成道障。謂止觀行者學小乘權教是也。同義讀助正行。謂圓頓行者止觀法華可學讀。山家大師御遺告雲。圓頓行者獨座石堂不入聚落。或有行者。雖居阿練若。正心雜亂者還入集所應學法華。若讀法華義正心障起勝定即發(矣)。止觀行者尤可學讀法華止觀覺。誦又文誦。義誦。同義誦。異義誦可有之。如上可得意。   更加說法第三品。如所行說法助自心他心。此行轉明故止觀妙行速成就。是有利鈍二機(云云)。   尋雲。更加說法說法通權實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通權實雲者。第三品未至事理和融位。若說權教必可成內行障。爰以今釋妙行專說(矣)。行者實教行也。若依之然也雲。淨名經雲。廣說一切法是說法品也(矣)。如何。答。更加說法人可有二類。鈍根人根性易退。故必說實教不可說權教。權教道障故。利根行者都無退轉。故廣說權實二教可利益眾機也(云云)。   兼行六度第四品。理行為正兼修事行。初趣化他門位也。此位傍行六波羅蜜。謂或人施眼髓等。乃至學般若。但於六度有重重意。悲增行者別行六度。智增菩薩佛知佛見觀體明瞭時。自然具六度。萬法併我性一心得心。他人受用皆是自身也。彼彼平等更無異相。故檀波羅蜜也。一念觀解前八萬四千淨戒圓滿。故戒波羅蜜也。一切諸法己心本分得心故忍辱波羅蜜也。又一念三千妙行頓證菩提正因故精進波羅蜜也。一念三千觀體明瞭無諸相散亂禪波羅蜜也。一念三千妙解前諸智速歸智惠圓滿。是般若波羅蜜也。故一念三千一觀六波羅蜜必具足也(云云)。   正行六度第五品。此位事理二行平等都不闕減。事行不障理行。理行不障事行。事理和融位也。天台大師正住此位給。天台於六即中殊住觀行即事。口傳如上。於觀行即中別住第五品。事。前四種理行為正事行減少。故別住第五事理和融位。正行六度品大意雲者。正趣化他門行六波羅蜜。化他當體達三觀妙行也。   轉入六根清淨等。華嚴經意。於分真即建立六根淨。法華意於相似即有六根互用德。華嚴教權故證位有六根互用。法華教實故於未證位說六根互用。是初心即極真意也。轉入六根者。一根六根轉入成三十六根。并以勝解緣諸法。但一念起三十六根也。法華雖未得無漏等者。相似即位不斷一品無明。不證一品中道。故雖未得無漏也。未得中道無漏。依圓頓勝德速得六根清淨。委旨如上(云云)。   進入銅輪初破無明等。相似即鐵輪位也。十住銅輪位也。華嚴經說七輪。謂鐵銅銀金瓔珞水精摩尼也。如次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十住斷無明最初故進入銅輪等雲也。無生忍等者。滅無明生得中道忍理故得無生忍雲也。斷無明證中道四十二位也。四十一位為分真。妙覺為究竟即。四十一位住果報土。妙覺究竟佛住自性土(云云)。   問。仁王經雲。三賢十聖(矣)別圓二教中何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別教意也雲。今釋四十二品斷證據引合。別教只斷十二品無明。非四十二品斷。若圓教心也雲者。既雲三賢十聖。圓教意十信為賢。十住已去皆是聖位也。別教意十信為外凡。十住十行十迴向為內凡賢位。十地為聖位。今三賢十聖文正准別教。如何。答。釋雲名雖似別。義必依圓(矣)。心名別義圓配立也。名雖借三賢十聖別名。引四十二品斷證據。故義圓也。今釋存此意。若別教心。三賢菩薩只居方便土。今三賢十聖住。實報土雲故義圓也(云云)。   疑雲。仁王經文正名別義圓見文有之耶。答。一說十信功德。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矣)十信斷見思出三界雲故。正是圓教義也。二謂既雲住果報。果報者實報土名也。三賢十聖俱居實報土義圓心也。   問。文雲唯佛一人居淨土(矣)然實報寂光中何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實報土也雲者。他受用報土外唯佛一人居淨土(矣)。寂光土覺。若依之爾也雲者。今釋以賢聖例佛。指妙覺是報(矣)。正報土釋定如何。答。檀那院楞嚴院御義各別也。檀那院雲寂光土。三賢十聖菩薩居實報土。唯佛與佛內身居寂光(云云)。楞嚴傳雲。山家大師傳法決雲。三賢十聖住化他報土。唯佛一人居自行實報土(矣)。覺大師釋。實報寂光一法二義(矣)。寂光本理具本有智性。此所具智為自行實報。覺運依總相。源信依細分別如此義立(云云)。委細旨自受用身所居土沙汰下有之(云云)。   問。一家天台心。三賢十聖報土外有唯佛報土耶。答(云云)若有之雲者。經論常途說全不見處也。三賢十聖報土外有唯佛教土雲事。若依之然也雲。今釋三賢十聖報土外有唯佛報土見。文雲以賢聖例佛指妙覺是報等矣。正三賢十聖報土外唯佛妙覺報土有之見。如何。答。自家他家異義也。他家唯佛一人居淨土寂光雲不雲實報。當流三賢十聖土他受用身隨類感見化他報土也。自受用所居土實色實心內證故。唯佛與佛所居土也。他受用報土外有實報土雲事。源依今文也。今文即唯佛妙覺所居土。例三賢十聖名實報土見。隨餘處釋。唯佛報土非賢聖境界矣。三賢十聖間只見他受用土自受用。內證報土等覺一轉入於妙覺後唯佛與佛境界也。此實報土非無明所感。是中道所感土可得心。四種佛土十界眾生所居也。同居六道所居。方便二乘所居。他受用報土菩薩所居也。自受用身法身冥合一體也。然而自受用身居自行實報土。法身居寂光。此實報寂光同體實報土也。窮源盡性妙智存是自行報土也(云云)。   尋雲。唯佛所居土立實報名事依何義哉。答。以賢聖例佛指妙覺是報(矣云云)。   疑雲。縱雖妙覺位也。於當體立實報名事更不可有相違。報者依因位萬行所得義也。若然不例三賢十聖。雲何不立報土名耶。又例賢聖雲者何樣例耶。答。妙覺位境智和合。成涵蓋一體法身。法身既非修因感果。相應自受用身又不可有修因感果義。故報土名言尤住三賢十聖果報土。然以本有智惠為實報事別段義也。總修因感得名言。因位可有歟。今釋以賢聖例佛自受用所居土為實報雲事。因位智惠智性也。果位智又智性也。既同故以因位果報名例果位唯佛所居土尚雲實報土也。但今釋一往可得意。正於自受用身當體可有實報土義。報土契當義也。自受用身智性與法身理想應。一如不異可名實報土身。彼佛所居土當體雲實報事。更不可有相違(云云)。   尋雲。依何證據明十信斷惑義耶。答。有多證據。仁王經雲。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矣。是一)華嚴經雲。十信菩薩能離三界(矣。是二)又起信論中十信菩薩八相作佛相說之。顯戒論十信菩薩離煩惱等(矣)。   尋雲。依何證據明十信斷無明義哉。答。法相權大乘雲。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間。只伏見思不斷。初地斷見惑。二地至七地斷思惑。八地已上斷所知障(云云)。都令地前斷惑雲事。無經論證據難也。天台一家意。大師旋陀羅尼自解明。一十五遍高覽不可有謬。既十信斷見思。初住已去斷無明釋。妙樂大師又得獨步才藝。正玉泉流。既引華嚴起信為十住斷無明證據。華嚴經於初信分得無生忍。七信已上離於三界。乃至初發心住正得無生忍矣。此文正證據地。十信初心斷見故一分無生忍也。第七信思惑斷盡故雲離於三界也。又於初住正得無生忍雲。十住斷無明義分明也。隨按道理念心精進心等有之妙行精進也。何不斷見思耶。十信斷見思十住斷無明事。理在絕言也(云云)。   歷餘一心三觀。歷餘一心三觀者。若作總明一心三觀開悟得脫人。歷餘一心三觀無用也。然眾生根性不定。觀總明一念無得脫益。此人還歷餘心可觀三諦理。餘心者正第六識也。緣第六識修三觀妙行。行體如總明一心三觀。如是歷總別心修行止觀人俱下根機也。大師依化他門如是二種觀釋成歟。覺大師釋。若鈍根者廣歷諸心應修三觀。觀行相續速應得脫(矣。云云)尋雲。有何故出貪嗔等不出癡煩惱耶。答。癡煩惱是總明一心三觀境界無明攝也。無明有二種義。一相應應明。二獨頭無明也。不起貪嗔等只無起心時。無明計內起故名獨頭無明。相應無明者。與餘煩惱相應起也。煩惱起時必有第八識無明相應。釋雲。無明通與諸惑相應(矣)無明與諸心相應也。如是二種無明名為癡煩惱。故歷餘一心三觀處不出癡煩惱也(云云)。   四陰亦如是。若有心法入宿習。觀總別識得道入。總明歷餘一心三觀機也。若有色法入宿習。觀色法可得道機。色法當體可觀三諦。謂青黃赤白等色法當體。不動不退中道也。自性不二不可得空也。相應分明假也。色法三諦觀可得脫也。若不堪此觀。乃至觀行陰可得道機。觀行陰唸唸生滅可修三觀妙行。一切行法唸唸無常空也。然而假有相續假諦也。行陰當體本性不動中道也。故四陰亦如是雲也。十二入十八界又如是可得意也(云云)。   煩惱境。煩惱境者。不堪陰入境。依煩惱境可得道機也。若觀陰入境。煩惱熾盛三毒續起。依煩惱境可得道機也可得意也。眾流入海風增求羅雲此心也。以煩惱心或佛菩薩結緣等此心也。謂不輕菩薩化道時。四眾起嗔恚。此人煩惱境得道機也。止觀記雲。過去無量時。以煩惱心結微少緣。得脫之時必成煩惱境機矣。宿緣速發。根性法爾故。依煩惱境得道機可有之也(云云)。   病患境。止觀修行人。四大互增減病生。即觀病體為三諦理。是病患境行者也。於之可有二意。道邃和尚意。依過去宿習病患忽發也。行滿心。不依宿習依病患增上也(云云)。   業境。業境者。正觀行者修止觀行時。身口意三業若增上。業境得脫機得心偏可觀業境。業境身口意三種行者又可有之。皆是根性法爾道理也。涅槃經雲。若菩薩永離三界。一切諸業起力潤生(矣)。意今度出生死不可留人。三界諸業各各起力障礙也。若業增上業為緣殊可修止觀行(云云)。   魔境。於魔有四魔八魔。四魔者。一五陰魔。二煩惱魔。三天魔。四業魔也。八魔者。四魔上加生老病死魔。今所云魔境者。總可通四魔八魔。若別雲者天魔也。出生死不留三界人。魔殊作障礙也。本起經雲。一切眾生流轉之時是魔眷屬。始發大心永出生死非魔眷屬。是故諸佛成道必有天魔障矣。今所云魔境者。即此義也。天魔作障觀魔體可作三諦觀解(云云)。文民屬等雲者。未入佛法時魔眷屬也。入佛法畢非魔眷屬。故化他民屬雲也。   禪境。禪者四禪。四無色。未至。中間等禪也。皆不出欣上厭下觀。是皆外道事禪非正禪。止觀修行時。若事禪有宿習。禪定互發。禪境得脫可得意。見境慢境如文可得意。二乘者止觀修行人。若空見數數發二乘得脫得可意。涅槃經二乘境名為空境(云云)。尋雲。聲聞觀四諦。緣覺觀十二因緣。觀何合為一境耶。答。二乘異俱空觀為所見。故合為一境也(云云)。   菩薩境。菩薩境者前三教菩薩心地也。前三教菩薩論結緣有無結緣愛之。非不結緣故屬愛見大悲。圓教心不雲結緣有無。緣眾生所具心性理普救一切也。故圓教大悲為無緣大悲。止觀行者若起愛見大悲。此心當體空假中三諦可得意也(云云)。   尋雲。今所云十境者結緣有無歟。又根性法爾歟。答。邃滿二師義不同也。道邃和尚心。十境皆結緣有無也。若眾生煩惱熾盛輩依煩惱境得意。見他苦歡喜人必依魔境可得意。乃至有菩薩宿習人依菩薩宿習得意。不經十境直於止觀一言得道輩。十境更無用也。定十境發不發。論觀解厚薄事。中下根機也(云云)。行滿雲。從無始已來。根性法爾十境得脫內性相分。故大師立十境逗彼根性(云云)。十境各別能觀三諦只一也。如陰入境可得意。故今釋舉所觀十境。能觀只即空假中釋也(云云)。   無不隔凡成聖。此文總結上也。已上文文或初緣實相雲。或修三千三觀雲。爾世間人。見此文斷迷開悟修行可得意。故破此疑惑也。意十境十乘觀法等。只是諸法自性所作非始成。凡聖未分迷悟一體上假相也。真實以斷迷開悟意修三觀等行不可得意。其道理大旨如上(云云)。   尋雲。不隔凡成聖雲意如何。答。凡夫邪邪念想外全無止觀行。一念心體自元三千三觀具足故當體聖法也。聖法雲只是二諦(云云)。尋雲。凡心當體三諦聖法得意。有何所詮耶。答。一家天台意。知一切法皆是三諦解了處。三學圓發成獲忍心。此解了體一心清淨定也。了了分明惠也。一得永不失諸惡不留戒也。三界流轉思苦道時是苦也。今值知識聞三諦本理。此本解生生世世強勝不相失時。雖三界受苦都無苦相。是寂光本有身土也。獲忍心者不忘本受心也。一家天台心。得佛果不為勝利。佛果別者無之。故以獲忍心為勝利。生受三界都無動相故。如是得心凡心當體三諦本理解了。天台己證所詮也。山家大師相傳日記中。獲忍心口傳雲是也。彼口傳趣。摩訶止觀意。凡心當體三諦得意故離六種失。一卻生即忘失。謂諸餘教法。縱雖薰習卻生即忘。聞圓法輩無胎生迫迮苦故有生生不忘德。二住迷望悟失。謂餘教所談迷外有悟。故執情各別忘一如體。一家天台止觀義。迷悟一體流轉即出離也。三獲不忘失。謂諸餘教法佛果為所期。一家天台意。佛果可期處無之。故值知識三諦本解止畢。速獲忍心雖處處生死是聖人也。四解行證失。謂諸教解外有行。圓教解行一徹聞圓法處即流轉終也。五二相分別失。餘教墮二相分別情。圓教無二相偏墜情。六心外別失。諸教心外有行。一家意六識邪邪念想解了已後。皆觀唸唸相續妙行得意也(云云)如此六義圓備。一家所立止觀法門諸教異也(云云)。   問。歷十境皆有一念三千觀耶。答(云云)。   疑雲。兩方不明。若俱有三千觀雲者。今釋陰境下有三千觀。九境無三千觀。若依之然也雲者。一念三千者法法塵塵自性。行者通用妙觀也。何限陰境不通九境耶。答。陰境既三千三觀具有之。十境別能觀智體不可替。故九境可通三千觀也。今釋略九境故。別不舉三千觀也。皆例陰境可得意也。   故大師傷歎曰等。山家大師於唐朝相傳二箇宗義。一宗教。二宗旨也。宗教顯說法華為所依宗旨根本法華為所依。又宗教依經立宗。宗旨依心立宗也。山家大師二宗血脈雲。予渡異朝密傳二旨。一宗教分。二宗旨分。宗教一種傳法華本跡·二門。宗旨一段正依佛意根本內證。宗教者四教五時本跡等也。宗旨者天真獨朗三千三觀。故大師雲。說己心中所行法門。所言己心中者正指內證。玄文文句正是宗教分。摩訶止觀是宗旨分。和尚雲。依文傳心者玄文文句教相。以心知文者止觀一章正義。宗教皆依法華本跡。宗旨一切諸法自己大師所說。教門正由宗旨。宗旨之中亦有兩種。一離言非心門。二還用言辭門(矣)山家此一紙血脈於大經藏前授慈覺大師。橫川大師受本朝五代流此血脈授源信。三千門徒中得此血脈人源信和尚也。檀那院相承只傳宗教分。故天台一宗法門依經立宗得意。惠心院相承宗教依經立宗。宗旨依心立宗也。今文說己心中所行法門復與修多羅合矣。直說己心本分故依心立宗也。然而立還若有修多羅教門。幸可引合得心也。宗教法門諸人共許故非高意。依心立宗大師內證法門。其道理高勝故信者希也。故大師苦宗旨一種人難信傷歎也。   尋雲。宗旨一段不信經如何弘通人師耶。答。尤可口傳法門也。十卷泥洹經文口傳道有之。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度後。雲何能出世間利益眾生。佛告迦葉菩薩言。三種菩薩出於世間利益眾生。汝等為三。一者通十二部經。二者正通諸佛內證。三者遍通二種菩薩(矣)。此文分明也。華嚴法相等宗義一向通十二部經。是誦文法師也。達磨傳來法門。一向守佛心不知十二部經。是正通佛意菩薩也。天台三種弘通菩薩中內外兼通菩薩也。宗教故通十二部經。宗旨故通佛心。今所云己心中所行法門者。佛心法門也。既如來最後說法。世尊滅度後三種菩薩出世可利益眾生等矣。正通佛心菩薩。尚如來未來記也。內外兼通菩薩所說法門何不信耶。既內外兼通菩薩內通佛心方宗旨一段。依心立宗也。尤可信樂。此事蓮實房和尚己證依文也(云云)。   問。今心要是章安大師御釋也可雲耶答(云云)。兩方不明。若章安大師御釋也雲者。天台傳南嶽心要矣。南嶽御釋雲事若依之然也雲者。今解釋大師傷歎曰等(矣)章安御言覺。如何。答。今心要者。南嶽大師塔中大牟尼口傳授天台大師法門也。故南嶽釋可得心。今心要前後此旨分明也。但南嶽御釋。章安記錄故。少少章安言可有之。心要初言天台智者傳南嶽思大師圓頓止觀分二文。今大師傷歎曰等雲章安言·也。終說己心中乃至吾甚傷之雲文天台大師御言也。諸餘文句皆多寶塔中大牟尼尊言南嶽大師正說也(云云)。蓮實房記。心要有三師言書即此意也。依一文心要始終非南嶽大師御釋不可得心。行滿和尚傳教歸朝暮。此書取出大師釋迦傳南嶽大師御說也。汝此文持內心可弘通天台宗旨(云云)。南嶽釋也雲事分明者歟(云云)。   尋雲。今所云說己心中所行法門者。其體何物耶。答。一念三千一心三觀也。   疑雲。今止觀有種種法門。何故只一念三千一心三觀可得心耶。答。山家大師內證佛法傳雲。一家稟承有三種別。所謂教行證。教四五教分五種。一者無相。二一念三千。三一心三觀。四聞法解義。五但持妙法。前三種行即生得三不退。第四第五於第二生心得不退。證者寂照不二矣。又雲。惠文禪師正用一心三觀。天台智者別用一心三觀。自行雖在一種。若化他門廣諸門矣。正大師己心所行法門雲一念三千也。總論之。一切法門皆是己心所行本分也。更不可存異相(云云)。   復與修多羅合。修多羅者教也。權實二教引證只是無相上還用也。止觀一部章段引種種文。皆是幸與修多羅合意也。   韻高和寡。天真獨朗理非造作法體至高故解了人希也。客鄉造難韻希人更難知。總談圓機有種種不同。次第證入行者今本處通達門法門更不得意也。圓頓有十種。一次第直達圓頓。次第入行者直入行者是也。二時圓頓。一念非一念即是久遠劫。無量非無量即指一剎那也。三教圓頓。一教一切教也。四行圓頓。一行一切行。恆修四三昧也。五人圓頓。十界互具。六理圓頓。三諦相即。七證圓頓。凡夫迷心即是佛果也。八位圓頓。初後相在也。九當體圓頓。一切諸法自己本分當位當位也。十不二圓頓。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寂照不二一念一法是也。如是權教權門替有種種別義。故和事甚希也(云云)。   尋雲。今心要法門教行證三度相承中何可心得耶。答。今心要具有教行證三度意。教分相承。如文名計分別師資相承是教分相承也。行分時正心地引合前後文為修行用心。證分時心要一部文義直沙汰。諸法性不下教行本分深義也。爰以山家大師今心要相承時。初重如文口傳。第二重心作證一言口傳入。色心自性觀達可達本源樣釋顯故。心作證口傳也。第三重法自性自爾一言相傳留也。初自圓頓者至甚傷之。悉法自性直雲計也。教行可沙汰處無之。故教行證三度血脈具有之可得意也。乃至一切文義如是可相承(云云)。   尋雲。南嶽大師授天台給心要一言如何。答。若法非心何能緣法(文)是傳法正文也。若心要一部文義。非心內何可沙汰心要。故心要一部文義只是我身上事也(云云)。   血脈相承次第。多寶塔中大牟尼尊授南嶽大師。南嶽大師授天台智者大師。天台智者大師授灌頂禪師。灌頂禪師授智威大師。智威大師授惠威大師。惠威大師授玄朗大師。玄朗大師授湛然大師。湛然大師授邃滿二師。邃和尚為正傳。日本國沙門最澄大師。唐貞元二十四年六月日。入揚州天台山修禪寺極樂淨土院西廂。道邃和尚以止觀心要授最澄和尚最澄大師歸朝之後。於叡山一乘止觀院大經藏前。以此書授慈覺大師。慈覺大師授惠亮和尚。惠亮和尚授滿賀和尚。滿賀和尚於橫川普賢道場以此書授良源僧正。良源僧正寬和元年正月二日初夜。於總持院影像前以此書授源信和尚。其言雲。我受玉泉清流十一的師。得最澄深義五代孫家。法華略玄文句要義同明經旨。止觀心要直述大師自己。非汝無由傳。非我無可授者雲畢。以此書授源信和尚其夜曉天方逝去。源信和尚授覺超覺超授於勝範。勝範授長豪。長豪授忠尋於時大治三年七月十七日延曆寺沙門忠尋記之(云云)。   追加   予大治三年七月晦夜參籠十禪師社。夜深更燈明明。非寤非夢權現示予雲。汝悲後來錄種種要義。正諸佛使也。本師釋迦以異方便入汝心中錄此書。汝所造書末代大師也。如佛相可恭敬。我又依護法願。所造書隨逐可生養人法。我有本地忉利附屬薩埵也。垂跡今名號禪漢。禪漢隨逐此書可增法光。故此書題漢光鈔。故今見聞雲漢光類聚鈔也(云云)。   漢光類聚鈔四(終) ******   《大正藏》第74卷No.2372   No. 2372   天台真言二宗同異章   二宗同異者兩家諍論也。高野和上雲一乘宗劣。叡山大師判二教義齊。他家意趣如十住心等。山門義勢如教時義等。學者各把掌中立破皆明眼前。山家門人誰敢違者。而今天台末學之中。或雲。法華宗猶不及祕教(云云)此乃不知宗源。不辨文理者也。今為斷後輩之迷執。重鈔集先德之所述。文治四年冬十二月。叡山沙門證真。因同朋勸。聊以草之。將明此義。略開二門。一立文理。二遮外難。初文理者。其意雖多。略寄四一。教行人理二宗不別。   第一明教同者。略出七同。一者二宗同明一佛乘。故金剛頂經說三摩地法雲。演說如來三密門金剛一乘甚深教。義釋第八雲。諸佛說法原其旨趣不出四宗。所謂阿阿(引)暗惡也。阿字門故一切眾生本有佛知見性。如來以種種因緣。為彼淨除眼瞙。使開明故。法華第一句雲。開佛知見使得清淨即是淨菩提心也(乃至以示悟入配下三字亦爾)第四雲。成辨大事因緣。所謂開示悟入如來知見。故經中會意言之。又雲。此中開示與法華義同。第二雲。心續生之相諸佛大祕密。外道不能知。法華藥草喻品意在於此。第七雲。經雲時釋迦牟尼佛入於寶處三昧。說自心及眷屬真言者。同法華經化城喻品。此中當廣說之。第三雲。以一道成佛如法華廣說。第四釋降三世雲。時五股印。首戴寶冠。而在風輪。即法華經諸有所作皆為佛知見意也。守護章雲。貞觀以後。日照實叉難陀流志金剛智善無畏不空般若等三藏所傳一乘正義。皆符天台義門(已上諸文並界抄)。   二者二經同名祕密藏。故法華雲。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祕要。又雲。一切如來祕要之藏。又雲。如來祕密神通之力。法華論列十七名。第八名一切諸佛祕密處。天台法華玄雲。祕密奧藏為妙。蘇悉地疏雲。教有二種。一顯示教。謂阿含深密等諸三乘教也。二祕密教。謂華嚴維摩般若法華涅槃等也。祕密教亦有二。一唯理祕密教。謂華嚴等唯說圓融不說三密行故。二事理俱密教。謂大日金剛頂等說圓融不二。亦說三密行故(云云)私雲。若天台判教有二。一者四教相望。三教為粗。圓教為妙。故諸大乘有妙有粗。二者五味相望四味為粗。雖有圓妙以兼權教故總為粗。唯以法華純圓為妙。準例應雲四教相望。故諸大乘亦名祕密。圓是密故。若約五味。唯以法華為祕密耳。高麗覺苑師大日經疏演密抄雲。顯者五性三乘是也。密者總持祕藏是也(云云)。此師面受善無畏三藏演祕密宗。彼亦於顯教不取一乘也。 三者二經同是圓教義。故演密抄雲。今神變經與此大同圓教所攝。又雲。問。華嚴般若劣於如來祕藏耶。答。此乃宗果是同。但顯祕為異。前約教相圓極。攝諸了義。後約威靈光驗。屬以祕宗。復何疑哉(云云)他家以圓教佛果。為祕密因分。即違此文。菩提心義雲。法華與真言同是超八圓教(云云)。   四者二經同是醍醐味。故六波羅蜜經以三藏及般若為前四味。以陀羅尼祕藏為醍醐味。涅槃經中以諸經為前四味。以法華涅槃為醍醐味。德圓和尚遣唐疑問雲。大日經五時中何時攝。四教中何教攝耶。為是法華前後說耶。宗穎決雲。義推可屬第五時攝。純談圓教無兼等故。四教中是圓教。彼經雲。舉足下足皆是印契一切語言無非真言。又雲。從佛至於蠍蟲等。無非毘盧遮那法界身等。便同圓門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所以一行禪師全用圓義。釋經文也(略抄)。   五者二宗同依智論等。故大日經疏釋彼宗義。但依龍樹智論釋義。亦以中論中道為本。義釋雲。龍樹阿闍梨中道正觀無生義成(云云)天台亦爾。豈可不同耶。   六者二宗同明界外義。故菩提心論雲。若定性者難可發生。要待劫限等滿方乃發生(云云)此明定性二乘界外回心。不同唯識入寂定性也。   七者真言祖師依天台。故山家依憑集雲。真言宗沙門一行。依天台義造大日經疏(具引疏文)教時義雲。義釋是無畏說。一行記說雲。此經本地身即是法華最深祕處。智儼溫古治定亦同。法全亦云。經義同。而海和尚違眾師義。於諸大乘輒判淺深果位高下難矣。又雲。一行和上元是天台一行三昧禪師。能得天台圓滿宗趣。故凡所說文言義理動合天台(云云)。   如此諸義既同。豈可二宗是異耶。故傳教大師上表雲。真言止觀其旨一故。於一山弘兩宗(云云)講演法華義(智證大師)以真言門釋法華雲。為救世人迷教。諍言法華所詮永異祕宗。破法趣向三惡道中(云云)兜率僧都池上阿闍梨等諸先德皆雲。真言教行同天台義。今世末學何故違背將墜惡道耶。五大院教時諍雲。天台四教開十六門攝一切宗。三藏有門攝俱捨論。空門攝成實論。藏通毘尼攝四分律。通教有門攝唯識論。別教有門攝華嚴宗。別教空門攝三論計。圓教空門攝禪門傳。圓教有門攝真言教。宗宗義理門門各會(云云)。   第二明行同者。略出五同一者祕教觀門同法華。故義釋第八雲。入阿字門即是毘盧遮那本地身也。如自觀心實相諸法亦然。是故諸法皆悉甚深。唯佛與佛乃能證之。故法華雲。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統論彼經深趣。在斯一偈也。又雲。觀行心中見佛真實加持身。故法華明深信解相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也。   二者同明中道三觀行。故義釋第二雲。中道正觀即是心佛顯現。故曰正等覺句。又即空即假即中故曰如實遍知。又第一釋方便為究竟雲。以中智觀之。又雲。方便波羅蜜滿足即是究竟不思議中道。又第七釋佛告毘俱胝汝住雲。然此大悲忿怒劑至中道亦當止息。故佛告言姊妹汝住也(云云)如此等文並以中道名為究竟。而他家雲。中道唯初心者違諸文也。演密抄雲。持明藏世修學者。但守文失意。多存有相。罕契中道(云云)授決集雲。謬誦真言。不會一心妙趣。恐不及於歷別之人。不證妙理(云云)。   三者同明自心成佛行故義釋雲。供養自心如來。證自心菩提(云云)此同天台觀心。彼雲。觀己心高廣。叩無窮聖應(云云)教時義雲。圓人初心事理具足。此義的與此宗意同(云云)。   四者同明速疾成佛行。故無量義雲。即於是身得無生忍。天台雲。一生超登十地。義釋雲。現身證十地波羅蜜(云云)。   五者同明即身成佛義。故法華龍女即身成佛。真言亦同(云云)。   第三明人同者一者同明久遠成佛果。故義釋雲。此經是法王祕寶。不妄示卑賤之人。如釋迦四十餘年慇懃三請方說妙法蓮華。今此本地之身是妙法蓮華最深祕密處故。壽量品雲。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即此宗瑜伽之意(略抄)金剛頂疏雲。今經頓成法華久成。雖有傍正二佛不異。故大興善寺阿闍梨雲。法華久遠成佛。只是此經毘盧遮那。不可異解(云云)。   二者同名毘盧遮那佛。故觀經雲。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大日經雲。毘盧遮那。又雲。釋迦牟尼入寶處三昧(云云)德圓和上遣唐疑問雲。觀經雲。釋迦名遮那。法華文句雲。釋迦遮那乃是異名非異體義。玄義雲。三佛不一不異。今天台門人依上文。雲遮那釋迦同體別名。又大日經雲。華臺大日。初門。釋迦。疏雲。遮那法門眷屬為第一。釋迦生身眷屬為第二。今真言宗人依上文雲。法華經佛為劣。大日經遮那為勝。此義雲何。宗穎和尚決雲。釋迦遮那一體異名也。只赴緣以假示。實無中邊。只見一體之差別。不識差別之一體。大日為勝。釋迦為劣者。太昧平等之體理。仍違經文。大日經雲。願大牟尼說。觀經雲。釋迦名遮那。華嚴雲。或名釋迦。或名遮那(云云略抄)授決集雲。大日即釋迦。釋迦即大日。遍一切處本來常住無始無終。若不然者非法華實相妙極之旨(云云)私雲。色頂報佛。靈山應佛。於圓即是實相法身。故彼此佛同是法身。彼報應者非宗正意也。 三者同明佛果是中道。故理趣釋雲。金剛大空智處加持者。表如來於中道。又釋金剛手。抽擲五智金剛杵唱吽字字即契中道(云云)私雲。此等諸文並以中道為果佛。而他家雲中道是初心者。即違之也。   四者祕教佛德同天台。故義釋第十四雲。普賢是菩提心。文殊是慧。彌勒是慈。此菩提心即是大日。不離大日而有菩提心也(乃至)當知。準說之萬德皆爾。猶如天台法身般若解脫(略抄)。   第四明理同者。同明中道為極理故。義釋第一雲。彼言諸法實相者。即是此經心之實相。又雲。一切字門不可得者即中道也。五佛頂經雲。一字佛頂於諸經中。說為中道。一乘真如實相佛性等名。皆是一字佛頂異名(他家雲中道是初心。違此等文也)金剛頂疏雲。若深達者。一切語言無非念誦。一切語言真如法體。故法華雲。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治世語言皆順正法即此義也。菩提心義雲。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色塵法界皆作佛事。尤合此宗(云云)。   大文第二遮外難者。亦約四一以為問答。   第一遮教同難者問。高野十住心論十住心中第八如實知自心為天台宗。第九極無自性心是華嚴宗。第十祕密莊嚴心為真言宗。次第展轉前劣後勝。師釋第八心雲。大日經雲。如實知自心(乃至廣引經文)此淨菩提心門。名初法明道。於諸顯教究竟理。望真言門是則初門。龍猛說。如是一心無明邊域非明分位(云云)此義雲何答。教時義雲。有五失。故不用十住心次第一者違大日經及義釋失。義釋雲。此經橫統一切佛教。如說唯蘊無我攝小乘。如說觀蘊阿賴耶覺心不生。攝諸經八識三性三無性義。如說極無自性心。攝華嚴般若。如說如實知自心。則佛性一乘如來祕藏。今海和上多違此文。經中觀蘊阿賴耶乃至覺心不生等文。義釋以為一種阿闍梨。亦攝八識等。此法相宗所用經論。而海和上以觀蘊阿賴耶攝法相宗。以心不生攝三論宗。經中所謂空性乃至極無自性心等文。義釋以為一種阿闍梨。亦攝華嚴般若。此中華嚴是華嚴宗。般若是三論宗。而海和上以所謂空性等文為天台宗。以極無自性一句為華嚴宗。經中亦云。一切智智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雲何菩提心如實知自心之文。義釋以為十重。深行阿闍梨亦攝佛性一乘如來祕藏。此中佛性即涅槃經。一乘即法華經。祕藏即真言。而海和上如實知自心等文。下所謂空性等文為天台宗。安華嚴下。乃至二者違金剛頂經失。金剛頂經五相成佛自心流出。三十七尊成至金剛界。是真言宗果佛。而海和上引五相成佛。為華嚴宗初心成佛因也三者違守護經失。彼經說五相成佛同金剛頂經。而海和上以彼經文。入極無自性心為華嚴宗四者違菩提心論失。論有三門。所謂行願勝義三摩地也。行願者一切行願也。勝義者心性空寂。同大日經守護經圓菩提心自性皆空。同虛空無相文。三摩地者。同金剛頂經三十七尊。及心地觀五相成佛。及以般若十六空法法華開示悟入。金剛頂經五相成身。而海和上以五相成身為華嚴宗。以菩提心論三摩地門為真言宗。亦以大日菩提心自性皆空入之文為天台宗五者違眾師失。義釋雲。此經本地身即是法華最深祕處。智儼溫古治定亦同。蘇悉地疏述師說雲。祕密教一乘是也。金剛頂疏述師說雲。法華久成。此經頓成實是一佛(已上教時義文略抄)。   問。真言教是在色界頂報佛所說。據深祕意即是法身自受用說。法華是應身說。雲何得同哉。答。在色界頂是他受用。天台判為別教教主。真言密意即是法身。靈山釋迦是生身佛。圓教實意亦是法身。其報應者只是初門。門雖不同。法身有別。故天台雲。丈六即是毘盧遮那。若據久遠實成。常在靈山亦是自受用。故妙樂雲。當知。法華報佛所說。例如華嚴是報佛說。法華是應身說。不以報應判經勝劣。故妙樂雲。二處會主雖即釋迦捨那不同。但是衣瓔少殊。內身不別。若以報佛說為勝者。應雲華嚴勝法華經。唐決雲。釋迦遮那一體異名(具如上引)教時義雲。真言大日以他受用為門。開顯內證。釋迦住變化身為門。開顯內證。菩提心義雲。色頂成佛者是別教義。故知金剛頂經一會別因果入圓因果(云云)。   問。入實之處雖同法身。若據初門報應優劣耶。答。法華說一乘會諸人入實。故在同居以應身說。真言演三密說如來自證。故在色界頂以報身說。彼此二宗不以報應為真佛。故不可以報應判宗勝劣也。問。天台教門無三密說。不說真言及手印等。豈可是同耶答。泥洹真法寶。眾生以種種門入。印咒只是入理之門。門雖不同。談理不別。   問。真言是諸佛密語。一一文字皆含萬德。故誦持者靈驗殊勝。密印亦是諸佛身密。故印印物亦有神驗。既闕此事寧非劣耶。答。大乘皆是諸佛祕藏實相印也。而佛赴機設教不同。或顯或密。各有利益故。誦諸經亦有靈驗。雖用印咒不必有益。譬如治病或用針灸。或用咒禁。或用假想各有其驗。今真言者是佛家之咒禁。法王之祕術也。治眾生病最為祕要。而咒禁法必受其師。不顯露之。亦有禁忌。佛法真言例亦如是。若天台宗唯用觀心。義同假想。亦用禮懺義同針灸。或時亦用咒禁。如止觀中誦咒治方。或時亦用手印。亦如止觀用金剛刀治鬼魔等。但此等事不為正行。若利根人唯用無相觀念。若鈍根人兼助有相方便。故天台雲。理觀雖勝。若鈍根人不兼有相不能入理。利人但用理觀入理(出淨名疏)今末代人其根既鈍。故三密行有相方便最堪今世行者要也   問。何以得知真言是有相方便哉。答。大日經雲。甚深無相法劣慧所。不堪為應彼等故。兼存有相說。教時義雲。有相者印真言也。亦如義釋(云云)。   問。蘇悉地疏雲。彼華嚴等雖俱為密。未盡如來祕密之旨。故異真言究盡如來事理俱密(云云)若爾者二宗其義不同雲何。答。法華等經。雖談理密未明事密。故雲別也。手印真言皆是如來甚深祕密義。諸教不明故雲未盡。今言。同者論其實理。若身口密等只是入理門。其入理門一經一宗尚有多門。況於二宗耶。如善財入法界中。或水。或火。或沙。或字皆破無明入深境界。今真言宗即是字門入深境界。亦如天台隨自意三昧行住坐臥語默作作。皆以觀察為實相門。今真言宗即是語門入實相義也。   問。菩提心義中。三教為下。圓為中。真言為上(云云)如何可得意哉。答。具談三密故且為上。不論實理之勝劣也。餘文以真言為勝。準例可知。若論理實。天台真言二圓不別。故教時諍雲。圓教有門攝真言宗。圓教空門攝達磨宗(云云)私雲。達磨宗者是天台四種三昧中常坐一行三昧也。真言宗者是第四非行非坐三昧攝諸經行法。豈可不攝真言行耶。如請觀音七佛八菩薩真言行等皆攝之故。若雲必以神咒勝者。天台四種三昧中應雲方等三昧請觀音等。勝法華三昧也。若雲手印必殊勝者。應雲有相行勝無相行也。   問。常雲法華是顯教。如何為密同真言耶。又天台雲。法華是顯露非祕密如何。答。若據顯了無密語者。法華是顯。若以圓理為祕密藏是祕密教。泛論祕密者更有多義。一是祕密同聽異聞(天台雲。法華非祕密者據此說也)二佛密意不了義說。三者甚深祕密藏也。四者對非機人不顯說之。後二祕密是真言教也。   問。他家雲。六波羅蜜經雲。契經如乳總持門如醍醐。今依此文總持稱醍醐。振旦人師諍盜醍醐各名自宗(云云)此義雲何。答。法華涅槃為醍醐者出涅槃經。不依六波羅蜜經。豈可雲盜。既同喻醍醐。故二經是同。如上已說也。   問。或雲。一行禪師是天台門人。故大日經疏依天台義。故不可以彼疏證二宗同也。此義雲何。答。真言三藏無畏不空等雖譯其經。不釋其義。而一行和尚面受善無畏三藏。傳真言義。製大日經疏。故真言宗以義釋為本文。以一行為祖師。豈疑彼疏即失本宗。又高野所傳二十卷疏。亦同義釋。同天台義。高麗覺苑面受無畏。非天台人亦作此釋。又叡山大師本學法相。弘法大師本學三論。並無本執。以同密宗。故知。一行同天台者同於可同。不依本執也。 第二遮行同難者。問。若雲法華亦明即身成佛行者。菩提心論雲。唯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說三摩地。於諸教中闕而不書(云云)三摩地法者。謂手印真言五相成身三密行也。故知。法華無即身成佛義也雲何。答。唯者此也。意雲。此真言法中有即身成佛。故是說三摩地法。此三摩地於諸教中闕而不書耳。指三密行故雲闕也。非謂餘經無即身義。准例應雲唯法華中即身成佛。故說圓觀。此圓頓觀於諸教中闕而不書。指前三教名三教耳。又菩提心義有兩解(云云)。   問。龍女即身成佛。天台判為初住。豈同真言即身大日耶。答。此如別章。   問。蘇悉地經等明修三密細行重重。破障加持成就物得三種悉地成。持明仙飛騰虛空。長壽久住。詣十方淨土。待三會說法。於天台行都無此事。豈可同耶。答。大聖說教各赴機宜。若求長生而修道者。即說仙方。如真言教。若但求斷惑證理。唯說觀行。如餘教說。天台宗意。五番五法以為方便。十境十乘以為正觀。現身即證五品六根。或證無生。現身成佛利益眾生以為所期。若論細行重重破障。望蘇悉地互有存沒也。   問。教時義雲。圓教人但見隨分大日。未知法界曼荼羅中邊本末(云云)即知。天台行劣真言哉。答。圓教只就釋迦一化以明觀行。故雲一分。真言即就色頂大日。報土一界攝一切界。故雲本末。此乃門異其理不別。天台觀心一念凡心已有理性三密。相海乃至具有三千性相。豈闕本末哉   問。真言教明三部五部。部主部母明王明妃。都法別法諸尊行法。於天台宗都無此事。豈不異哉。答。眾生感應隨時顯晦。上代根利唯用觀行。末代根鈍委明細行。眾聖與力能化一人。故真言教末代方興。如開鐵塔於南天。傳金剛於東土。皆在偈末。故真言教宜今世也。又末世中亦機不同。如唐朝今時多好達磨宗。於日域今人亦有行不同。   問。真言行者得受灌頂現身即入大日尊位。於天台教都無此事雲何。答。此等皆是寄事明理。說於從等覺入妙覺之相也。由三密加持。觀行冥成生在佛家。故勝常人。顯教唯明理觀。己心即是遮那。由實相印亦冥成佛身也。於灌頂中。祕密灌頂不假支分。但觀身份。義同之也。義釋雲。佛意言甚深法相不可直宣說。故以方便力寄此曼荼羅具緣支分。令初業者攝心有地蒙佛加持住於無相。又雲。金錍明鏡輪商佉等者。凡祕密宗中皆託因緣事相。以喻深旨。又雲。然此經宗種種具支方便。皆隨世俗由此因緣得一切智。智世諦為因。真諦為果(云云)。   問。真言行中有護摩法。以般若智火燒煩惱薪。增法威驗。於諸行中靈驗殊勝。天台行法都無此事雲何。答。此亦如向有相方便。鈍人寄事觀理為便。故佛在世及正法中則無燃火得道之人。亦是一種得道之門。如勝熱婆羅門投火行也。   問。真言行者於壇上安鈴杵羯磨線綖橛等。各有標幟。法驗速成。天台行中全無此事雲何。答。此亦寄事。如上所引義釋中說。又寄事觀理天台亦有之。如止觀中方等法華三昧中說。   問。真言行者觀心月輪八葉白蓮。炳現種子三摩耶尊形。為本尊等。行者即成本尊身等。此等深觀天台都無之雲何。答。此亦如向有相方便。心無形色。豈胸實有月輪華等。但是心性本淨。故類淨月理性萬德本來具足。故為滿月。本覺佛性不為煩惱染污。故為白蓮。亦寄肉心八葉。故亦云八葉。從於性德起修德。故得雲種子變為佛等。顯教直說理具而已。   問。他家雲。真言是性海果分法門。點一念心即是果滿。天台圓教四十二位。具斷無明入於妙覺。雖雲速疾。不如真言。故法華宗是因分可說之。菩薩道非佛乘(云云)此義雲何。答。若約觀心。天台亦云。一念心中已有理性三密相海。若約從證。真言亦云漸歷地位。故菩提心論三摩地行即至初地。義釋雲。當知。行人位同大覺。以其自覺心故得佛名。然非究竟妙覺大牟尼位(云云)此同天台生身得忍。又義釋明六無畏位。仁王儀軌。從凡至聖總為四位。理趣釋中三賢十聖。豈可真言迴心即佛無地位耶。   問。出生義雲。削地位之階漸開等妙之頓旨雲何。答。此。約觀心。行者即成大日如來。菩提心義雲。即從等覺入妙覺之行法也。大日經淨菩提心始文雲。佛無說成佛因者。起入初地初住之功德也(云云)天台超登何必經歷四十二位耶。   問。法華雲。我於無量阿僧祇劫難得菩提等。豈可速疾耶。答。於圓教中約速疾理。雖雲速疾未必皆速。真言亦爾也。大日經雲。真言門修菩提行。無量百千那由他劫。積集無量功德智慧(云云)。   第三遮人同難者。問。真言教明佛果五智以為五佛。於天台教無此名目雲何。答。菩提心義雲。釋籤引唯識論四智三身。天台時未有真言五智等。一行弘真言教。追同天台三德等義(云云)私雲。天台但依大品大論三智四智。以彼五智亦可相攝。隨時雖無五智名目。而於佛德不可闕少。佛智無邊各說少分故也   問。真言宗雲法身自受用報色身說法。天台法身不論三密。此豈同耶。答。真言教以有相為方便。寄他受用明佛內證。故論色相亦以自受法樂假為主伴說法供養。非下地境。唯佛內證。而天台宗且以妙智為自受用故無色相。亦望下地故無說法。若於內證論萬德者。何亦固遮妙色聲等。故章安雲。法身非色非非色不可思議(云云)若依有門明佛德者。天台亦云。妙色湛然具如別章。又教時義有異解(云云)。   問。他家雲。楞伽法佛說法之文智度性身妙色之句。此是法身有色身說法也(云云)此義雲何。答。楞伽經雲。法佛說法者離心相應體故。內證聖行境界故。離攀緣能觀所觀故離所作相故。非諸二乘外道境故(略抄)既雲離心離能所觀離所作等。故異真言。為自性所成眷屬說法。彼有能所所作等。故天台雲法身無緣冥資一切。無說而說。即是法身說法(云云)又楞伽亦約有門而說。若智論中以小乘佛名生身佛。以大乘佛名法性身。故法性身義通三教。非必法身。論雲。法性身佛以天衣為座。此是通勝應身也。以證真諦法性而受用名法性身。又雲。法性身佛有所說法。唯十住菩薩聽受眾生見法性身佛。無眾煩惱無願不滿(云云)此以他受用報為法性身非法身也。   問。他家雲。天台言語道斷法相廢詮談時等者。彼宗不知果分之極。故絕言語不可思議。真言宗獨知此奧即於法身談相好說法等義(云云)。答。真言以有相為方便。如上已論。若約實相。真言亦云言語道斷。義釋第四雲。世諦真諦權實相即俱不可思議。又第五釋縛字離言說之義。有六重言語道斷。又第八雲。如是法身等同虛空無分別(云云)若以可思議為勝者。應以不思議為劣。若爾世諦是勝真諦應劣也。   問。真言宗雲。大日萬德分別諸尊。如雲大菩提心名為普賢。大悲名觀音。大智為文殊等。而天台宗諸聖行因得果各別。豈是同耶。答。證入一理同會法身。若約因行諸聖不同故。真言有從因至果從本垂跡二義宛然。豈可一向。具如教時義。   問。他家雲。天台佛果是真言因分。龍猛菩薩說。如是一心無明邊域非明分位(云云)此義雲何。答。教時義雲。有二失。一者義釋雲。此經本地身即是法華最深祕處。又雲。彼說實相即是此經心實相也。而判為具惑佛。二者所引龍猛菩薩說者。是釋摩訶衍論文。此論真偽未定。不足為證(云云)私雲。義釋雲。觀行心中見佛真實加持身。故法華明深信解相。則為見佛常在耆山(云云)故知。彼此二佛不別。又天台圓佛留何煩惱。未悟何理。為具惑耶。如唯識等不明界外。故彼論佛具界外惑。若別教佛但斷十二品。故望圓佛猶成因位。今真言佛望圓教佛。進斷何惑。進悟何理耶。又釋摩訶衍論所云邊域。何以得知是天台佛   問。真言教雲。法界宮中本來自覺大日如來本覺法身遠離因果。天台雲。久遠實成修因得果寧是同耶。答。若約事論真言亦云修因得果。故金剛頂經雲。不久頓成。大日經雲。我昔坐道場。義釋雲。大日昔誓願漸次悟入等。若約理論天台亦云。無始無終等(云云)。   第四遮理同難者。答。他家雲。天台隨智三諦此則顯教開楔。是真言家人道初門。不是祕奧(云云)此義雲何。答。義釋等中以三諦為極理。如上數引。真言除中道以何為祕奧。   問。他家雲。智論雲。不生不滅名無生忍。是助佛道初門。今依此文明知中道是入道初門(云云)此義雲何。答。智論只是以無生忍為初門。以佛果為後位。非謂中道是初門也。不生不滅者。即是中論八不中道也。龍樹何以為初門耶。又不生等即是阿字本不生義。何異真言耶。   問。他家門人云。傳教大師是弘法大師之弟子也。彼送弘法狀雲。雖渡大唐依根愚鈍但受十八道。未傳大法。願於尊者所。將受大法(云云)故山家義應同弘法。不可判雲兩宗義同雲何。答。傳教歸朝於高雄寺修灌頂時。則依宣旨勤操修因等十八人碩德為灌頂弟子。具在格條。若不受大法寧修灌頂耶。又勤操是弘法之師。傳教之弟子也。故弘法是傳教之孫弟。如何還雲山家師耶。又十八道是本朝古德所作也。寧於唐朝受之耶。又慈覺智證光定安然等山門先德。皆違弘法。或破彼義。若彼弘法是祖師者寧可違害。此事具如破邪辨正中(云云)。   問。高野大師是第三地菩薩面受慧果如何。彼義今不用之耶。答。諸宗人師並是大聖也。但於跡化有不同耳。弘法唯弘真言教。故雲真言勝。山家並弘真言止觀。故雲齊等。然其同義順義釋等。若據本地傳教是藥王慈覺是觀音。故於彼義亦不可背。粗言及柔語皆歸第一義。願諸同遇者皆會阿字門。 天台真言二宗同異章   文治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於叡山抄之。此中所引諸文。並是取意或是略抄。又所引他家宗義者。並在十住心論二教論寶鑰等也。學者本知此等諸文故。不的指彼等文故不廣煩引。又天台宗龍女即身成佛自受用相好等義。具在別章。故於此中不應記耳。 元祿十(丁丑)年五月   顯密同會之義者。台宗之徒當研窮要復也。璊僧正適閱此章。歎學徒之莫耶。惜哉天明戊申原本罹災。於茲命(予)挍而再刻剞劂告竣。願使學者潤了因種鹹沿平等性海焉 弘化五戊申春 紀陽和哥沙門貫應校 顯密同異章再刻序   此書文治四年。中古哲匠所著。以示學徒也。其文簡妙玄義淵玄。顯密之二教由是益明矣。於是學徒大喜而上諸梓木鐸於世。天明年間刻版罹回祿之災。而此書存者亦乏。久無謀再刻者。我僧正實璊師。憂後來學徒不覺此書妙旨而止。命欹劂再刻之。師志可不謂篤哉。今茲弘化戊申仲春刻成。命(予)敘之。固辭不獲命。乃綴數語以塞其責雲。 南紀天曜寺沙門慧玄謹撰 ******   《大正藏》第74卷No.2373 No. 2373 圓密宗二教名目   二教者 一者顯示教 二者祕密教   初顯示教者。三乘教也。謂阿含深密等諸經也問。何以阿含深密等經名顯示教。又號三乘教耶。答。彼等諸經中。唯說三乘行相。不明世俗勝義圓融不二之旨故名顯示教。又號三乘教也。問。阿含深密等者何等經耶。答。付教法釋迦大日教法不同。問。先其釋迦教法者何。答。付釋迦所說教法。有八教五味不同。問。先其八教者何。答。八教者。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也。化法者所說教法。化儀者說教儀則也(云云)別卷在之。問。於此化儀化法四教中。唯以藏通名顯示教歟。答。前唐院御釋中。以三乘教名顯示教(見)故三乘教者藏通二教也。然而尚以別教可攝顯示教也。問。既雲三乘教。何攝別教耶。答。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之日。別教被雲三乘教也。不明唯一佛乘故也。但至三乘教名者。三乘中有菩薩故可攝之。問。其證據何。答。祕密教取者法華等一乘教故如此雲也。   二祕密教有二   一。唯理祕密教(謂法花涅槃花嚴維摩等大乘教中。唯說世俗勝義圓融不二之旨。未明三密行相。故雲。理祕密教也)。   二。事理俱密教(謂大日金剛頂蘇悉地經等。明世俗勝義圓融不二。又說三密行相。故雲事理俱密教也)。   問。世俗勝義圓融者。其相如何。答。世俗者俗諦名。勝義者真諦名也。意雲。真俗不二也。問。若爾者通教明體空如幻法故。明真俗不二相即歟。何以之尚接顯示教耶。答。望三藏。通教之時雖許相即。實但空教也。全非圓融實談。故名顯示也。   蘇悉地疏雲。有二種教。一顯示教。二祕密教。顯示教謂阿含深密等諸三乘教也。祕密教謂花嚴維摩法華等諸一乘教。祕密亦有二種。一理祕密教。謂唯說世俗勝義圓融不二亦不說三密行相故。二事理俱密教。謂大日金剛頂蘇悉地經等。能說世俗勝義圓融不二。亦說三密行相(文五大院引之取意歟)。   金剛頂經疏雲○。   問。顯密二種教相證據如何。答。金剛頂經疏依大論(見)。   諸家教相同異集雲。第十近代叡山前入唐請益內供奉贈法印大和尚位慈覺大師。依龍猛釋論立二種教。一顯示教。總攝一切顯教法門。二祕密教。總攝一切祕密真言教法。又真言教別名一大圓教也。具見金剛頂大教王經疏也。   金剛頂疏雲。今於大乘有二種。一者顯大乘。二者最勝金剛祕密乘。故金剛頂經雲。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智論亦云。佛法有二種。一祕密。二顯示教。而今此經是最上金剛祕密乘(文)。   問。於理祕密教中出諸經(見)其義皆一致歟。如何。答。於此可有子細。所詮山門相承本意顯密一致者。專指法華圓頓教也。無畏一行已證法花大日經一體被釋故也。故別談理祕密時。唯可取法華實教也。然而法華圓與爾前圓。俱明染淨不二旨故。且出華嚴等也。天台意有約教約部教相。約教時。爾前法華圓無二無別談也。約部時。爾前圓。當機益物教故。與法華圓不同談也。故無畏一行並山家慈覺智證五大院等。別立理祕密教之時。殊出法華給也。尤可思之問。何名約部約教耶。答。付上所明五時次第。判權實之時。法華實。爾前權。之故華嚴維摩般若等。雖有圓教與三教共故。此時尚被接權也。故釋雲。如細人粗人二俱犯過。從過邊說俱名粗人(文)是以法華部望爾前部故雲約部也。次付上所明四教。以藏通別三教為權。以圓教為實之時。爾前法雖異。圓教皆被雲實也。以三教對圓教。故雲約教也。   問。五大院先德。天台所立四教加密教被立五教(見)與覺大師御釋相違歟。如何。答。全非相違。彼顯密二教委細分別時成五教也。其故。顯示教接三教。密教立二種故。其義全一致也。   菩提心義五雲。今真言宗一切佛教。判為五教。一藏。二通。三別。四圓。五密。前四天台大師所立。不空三藏門人含光遊天竺日。彼方諸僧問雲。傳聞大唐有天台教理致圓滿。當譯以傳此方耶否(云云)蘇悉地疏。理祕密教之外。更立事理俱密之教故。前四外更加第五(文)。   問。覺大師所立。與五大院釋其義雖同。若強分之者。何尚葉道理耶。答。何不可有相違。二教廢立專相葉顯密一致義故。常可用之也。依之山王院五大院處處用此說釋。   問。高野大師二教論顯密二教與山門相承二教同異如何。二教論雲。夫佛有三身。教則二種。應化開說名曰顯教。言略逗機。法佛談話謂之密藏(文)。答。彼所立顯密其名雖同。其義遙殊也。其故。二教論意者。以十住心中前九種住心名顯教。以第十祕密莊嚴心稱密藏(見)仍顯密各別所談也。覺大師所立意。以法華涅槃等被入祕密教內。被成顯密一致義故。依名同不可亂其體者也。   問。顯密理祕密同者。其相如何。答。大旨如前。見覺大師等御釋。天台真言兩宗同明真如隨緣不變義。談真俗圓融不二之旨故。以之雲理祕密同也。依之五大院雲。一念心即遮那三密。三千世間四種曼荼(文)。   問。事理俱密不同意如何。答。一義雲。覺大師等御意。大日金剛頂等者明世俗勝義圓融不二等義。是理祕密也。又明三密事相。是事祕密也。故雲事理俱密不同也。   一義雲。以真言名事理俱密教者。此理祕密全非前顯密一致之理祕密故。別於真言內理祕密可在之。此理祕密更不可同天台等者。既雲事理俱密不同。理祕密不可同天台等(聞)若夫理祕密同前者。唯可雲事祕密不同也。不可雲事理俱密不同者也。仍此理祕密者。三密四曼阿字月輪等上有隨緣不變之義。以之雲理祕密也。依之五大院御釋。或萬法是真心如阿字不變理真如是萬法隨緣阿字相釋。或又以意密為理以身口為事釋。   已上二義可依人意歟。但無相違子細在之(云云)。   問。天台等明三千事相。談三密行相。何一向屬理耶。答。當分雖名事相。尚不明三密四萬等事相故。下屬理祕密也。適雖明三密義。非印契真言。故雲理祕密也。   問。事理所談。山門與東寺同異如何。答。太以不同也。彼家意。被談顯密不同義故。全不許理祕密同也。其故顯教所談理體平等不二旨。尚不免無明邊域故。皆屬顯宗覆藏說。全不同密教所談故。真言教意。理祕密者。以六大名理祕密也。其故。六大為萬法能生故。以之名理祕密也。此理。諸教不談故。真言事理顯宗不明之(云云)。山門難之。經教常途說悉以真如法性名理也。何彼家別以六大號理耶。何經論儀軌等中。以六大為理耶。甚不審不審(私雲。彼家法界緣起上法性六大自然顯出處雲理也。云云。●字不生觀心決定前可顯者也)。   問。事理俱密教經論何等耶。答。總有無數經教。別有雜部灌頂部不同。灌頂部者。大日金剛頂蘇悉地瑜只等也。雜部者。釋迦所說真言經等也。   大日經七卷(號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無畏譯。法界宮說。八家諸祖共將來)。 開元四年無畏來唐。同十二年於大福先寺譯此經(梵本者無畏將來。云云)。   譯語寶月。筆受一行也。無畏作解釋。一行記之。名義釋(十四卷)高野將來雲疏。付義釋高麗覺苑法師作演密鈔(十卷)此經有序。俗人東宮學士崔牧作。但相承有疑(云云)。   金剛頂經三卷(不空譯。又號教王經。阿迦尼吒天說)。   此經者龍猛入南天鐵塔誦得之。令弘通之。塔內廣本無數大本也。龍猛相承略本十萬頌(云云)此土所渡隨力略本金剛智所譯略出經六卷也。彼不空渡南天。傳譯教王經三卷。以之號金剛頂經。智藏義決釋此經。覺大師作七卷疏。流行天下。又有三十卷金剛頂經。遍不流行。不空鑑機此土無緣(云云私雲。南天龍智所有三百卷金剛頂經。依為漢土不相應不渡。云云)。   蘇悉地經三卷(無畏譯。普賢宮殿說)。   (陽成天皇御字第一戊戌)覺大師傳之製七卷疏。同流傳天下。   元慶二年官符爾(兩經疏天下流行事。智證大師申之)誠為日域之夜光。剋浮之驪珠。宜流行天下利益群生。當宗知法阿闍梨并傳燈弟子。為囊中寶切忌慢賊(云云)。   瑜祇經一卷(金剛智譯。光明心殿說。高野釋雲。不空譯疑之。私雲。東寺金智譯云云)。   五大院先德三卷記在之。行法委悉(云云)。   覺大師金剛頂經疏引此經文(云云)。   菩提心論一卷(龍猛釋。不空譯)。   高野大師奏立真言。三藏。大日金剛頂等修多羅藏。蘇悉地蘇婆呼等毘那耶藏。釋摩訶衍論菩提心論等阿毘達磨藏(云云)。釋論者叡山大師尾張僧都為偽論(云云)。覺大師入唐日。新羅國僧彌聰傳雲。是論新羅國大空山沙門月忠妄造(云云)。福基山道詮(和上)。同為偽論。法敏三卷疏在之。五大院先德引用之。顯晦隨時行藏在運者也(云云)。高野大師依用之。官符文在貞元格(云云)。   此外守護國界經等經教在之   問。先大日經中立幾品明何法門。又第七卷同大日□說歟。答。此經有七卷三十六品。但前六品三十一品正佛說也。第七卷(五品)者前六品修行方軌也。是龍猛感見要略念誦經(金剛智譯)同本異譯也。善無畏又於金粟王塔下。遇文殊所現書記之。流行天下給也。與龍猛感見無其不同歟。仍一行義譯不釋之。零妙寺不可思議。人師(無畏弟子)造上下二卷疏畢。是號不思議疏(云云)。   問。其六卷三十一品者何。   第一卷(有二品)。   住心品第一(義釋第一卷自始至智得成就。同第二卷自九句問至品終)。   具緣品第二(義釋第三卷自始至而住於佛寶。同第四卷自當受持是地至漫荼羅位竟。同第五卷自爾前執金剛主於一切眾會中諦觀至第二卷具緣品之餘一一皆獻之。第一卷分具緣品。義釋第五卷初九丁許釋畢)。   第二卷(有二品餘)。   具緣品餘(義釋第五同第六自如是修供養次引夜度至品終)。   第三卷(有四品)   息障品第三。   普通真言藏品第四(已上兩品義釋第七了)。   世間成就品第五。   悉地出現品第六(已上明果分。已上二品義釋第八自世間成就品至悉地出現所念皆成就)。   成就悉地品第七(已下明修行入證方便)。   轉字輪萬多行品第八(已上二品義釋第九自上品爾時如來等至品終)。   成就悉地品釋雲。從此品以前說真言之果。從此次第明修行入證之方便從此為首也(文)。   第四卷(真一品)。   密印品第九(已上二品義釋第十畢)。   第五卷(有八品)。   字輪品第十。   祕密曼荼羅品第十一(已上二品義釋第十一自上品始至今品不得於三處)。   入祕密曼荼羅法品第十二。   入祕密曼荼羅位品第十三。   祕密八印品第十四。   持明禁戒品第十五。   阿闍梨真實智品第十六。   布字品第十七(已上六品餘義釋第十二自祕密品不得於三處至今品終畢)。   第六卷(有十四品)。   受方便學處品第十八。 說百字生品第十九。   (堮捅部^   四處造曼荼羅事。   具支灌頂四雲。今據本經及以義釋。四處重說傳法大阿闍梨為度弟子造曼荼羅灌頂法則。一者大悲胎藏生都會壇曼荼羅。如具緣品說也。二者三昧相應轉字輪曼荼羅。成就悉地品轉字輪品說也。三者成就字輪祕密壇曼荼羅。如字輪品祕密品說也。四者真實修證祕密位曼荼羅。如真實智品布字品百字品入祕密法品入祕密位品說也(文)。   (已上東曼荼羅抄上引之)。   三段事。   大日經開題(弘法)。雲。若據此語准餘經作三段者。自初如是我聞至於牙種生起二十五行十二字之經。是初序說分也。自爾時執金剛祕密主於彼眾會中坐至世出世持誦品訖二十九品餘之經。是第二正說分也。第三十一屬累品。是第三流通分也。   諸尊十箇條事。   東曼荼羅抄上雲。私雲○應知諸尊略有十事。一壇相。二方位。三座。四形儀。五持物。六德行。七種子。八三昧耶。九印。十真言。此中印·真言出藏品等。具如五卷抄。種子即在彼真言中。又如轉字輪品等也。壇·位·座·形·持物出緣品祕品。三昧耶形出祕密品(文)。   三種灌頂依文事。   具支一雲。私檢經文。其事業灌頂如具緣品及轉字輪品。其手印灌頂如轉字輪品及入祕密品。其以心灌頂如入祕密品。故具緣品義釋雲。凡造曼荼羅於七日內頂畢等也(云云)。又輪字輪品義釋雲。復次造壇有上中下法。又入祕密位品義釋雲。然此祕密曼荼羅(文)。   百字果相相應品第二十。   百字位成品第二十一。   百字成就持誦品第二十二(已上五品義釋第十三畢)。   百字真言法品第二十三。   說菩提性品第二十四。   三三昧耶品第二十五。   說如來品第二十六。   世出世護摩法品第二十七。   說本尊三昧耶品第二十八。   說無相三昧地品第二十九。   世出世持誦品第三十。   囑累品第三十一(已上九品義釋第十四畢)。   已上六卷三十一品   問。第七卷五品何。答。   第七卷(有五品)。   真言行學處品第一。   增益守護清淨行品第二(已上二品疏上卷釋之。疏者不思議疏也云云)。   (已下三品疏下卷釋之)。   供養儀式品第三。   持誦法則品第四。   真言事業品第五。   問。付此經梵本相何。答。義釋第一雲。阿闍梨雲。毘盧遮那大本有十萬偈。以洪廣難持故。傳法聖者採其宗要凡三千餘頌(文)。高野御釋雲。頌文三千經卷七帙(文)。   問。傳法聖者誰人耶。答。指龍猛大士歟(云云)。問。此經於何處說之耶。答。廣大金剛法界宮(云云)。   問。此經說何法門耶。答。一經三十一品。其意雖多。住心品意者。總言之者。因根究竟三句。別言之者。如實知自心一句也。所以行者被大日三密加持之時。信本來成覺旨。自心發菩提心。安住法界緣起道。指之如實知者名為一切智者。釋。從因至果皆以無所住而住其心。釋也。此上具緣品已後發起三密四曼事相行業也。故一經大意。只無相與有相事與理二法也。   大日三義者。   一。除暗遍明義(報身。相)。   二。能成眾務義(應身。用)。   三。光無生滅義(法身。體)。   薄伽梵六義者(出佛地論東寺邊雲薄伽梵依法相等名目歟)。   一。自在義(永不繫屬諸煩惱故)。   二。熾盛義(炎猛智火所燒練故)。   三。端嚴義(三十二相等莊嚴故)。   四。名稱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   五。吉祥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讚故)。   六。尊貴義(具一切功德。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廢故)。   初一斷德。次一智德。後四恩德(云云)。   略頌(金疏出之)雲。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種義差別。應知總名為薄伽(文)。   三句大宗者。   一。菩提心為因(如實知自心)。   二。大悲為根(六度萬行)。   三。方便為究竟(菩提涅槃)。   三身者。   一法身(理智)。二報身(自受用他受用)。三應身(勝劣)。三密者。   一。身密(印契論雲。如結契印召請聖眾是也)。   二。口密(真言論雲。如密誦真言全文句了了分明無謬誤也。文)。   三。意密(阿字月輪等論雲。如住瑜伽相應白淨月圓滿觀菩提心也)。   六大者。   一。地大(種子阿字。形相方。色相金色)。   二。水大(種子鍐字。形相圓。色相白色)。   三。火大(種子覽字。形相三角色相赤色)。   四。風大(種子含字。形相半月。色相黑色)。   五。空大(種子缺字。形相團形。色相青色。且南州意也)。   六。識大(種子口傳。形相同上。色相同上)。   已上稱五大亦號五輪。   四種曼荼羅者。   一。大曼荼羅(理趣釋雲。以五大色畫諸尊形。尊形)。   二。三摩耶曼荼羅(理趣釋雲。諸尊所持標幟。文契印)。   三。法曼荼羅(理趣釋雲。諸尊種子諸字。種子)。   四。羯磨曼荼羅(理趣釋雲。若鑄若造諸尊形像。作用)。   四種念誦者。   一。先持念誦。二。意支念誦。三。具支念誦。四。作成就念誦。   五種三昧道者。   一。佛地三昧道。二。菩薩三昧道。   三。緣覺三昧道。四。聲聞三昧道。   五。世間三昧道人天。   三種薩埵者(菩提心義一雲。大日義釋雲。金剛頂宗雲。薩埵有三種。問。正出金剛頂經何文耶。答。正出五祕密瑜伽中也。文)。   一。愚童薩埵(義釋雲。六道凡夫不知實諦因果。心行邪道修習苦因戀著三界堅執不捨故以為名矣)。   二。有識薩埵(義釋雲。即二乘也。緣覺知生死過患。自求出離得至涅槃。染著化城興滅度想。於如來功德未生願樂之心。以為名)。   三。菩提薩埵(義釋雲。無上菩提出過一切臆度戲論種種過失。是一向純善白淨微妙。不可譬類義。即是眾生本性不思議心也。能思如是成道事。願樂修行堅固不動。故名菩提索多。文)   五種障者。   一。煩惱障(根本煩惱等)。   二。業障(釋雲。過去現在造諸重罪)。   三。生障(乘先業更無暇身即以報生為障不入佛法)。   四。法障(以先世曾有障法所緣故。不逢善友不得聽聞正法。)五。所知障(有種種因緣多不和合。妨修般若波羅蜜)。   大乘七義者。   一。法大(釋雲。謂諸佛廣大甚深祕密之藏。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大人所乘。文)。   二。發心大(謂一向志求平等大惠起無盡悲願。誓當普授法界眾生。文)。   三。信解大(謂初見心明遍時。具足無量功德。能通至恆沙佛剎。以大事因緣成就眾生。文)。   四。性大(謂自性清淨心金剛寶藏無有缺減。一切眾生等共有之。文)。   五。依止大(謂如是妙乘即法界眾生大依止處。猶如百川同趣大海草等依地而生。文)。   六。時大(謂壽量長遠出過三時。師子奮迅祕密神通之用未曾休息。文)。   七。智大(謂諸法無邊故等虛空。心自然妙惠亦復無邊窮實相源底。文)。   順世八心亦有二種。羝三歲羊。   一。種子心(粗食持齊數數勸修)。   二芽種心(於五通仙人六齋日施與父母親族)。   三。皰種心(後以此施授與非親識者)。   四。業種心(後以此施與器量高德者)。   五。花種心(後以此施歡喜授與妓樂人等及獻尊宿者)。   六。成果心(後以此施發親愛心而供養之)。   七。受用種子心(彼護戒生天)。   八。嬰童心(以此心生死流轉。於諸天神龍等恭敬順行。是愚童異生生死流轉無畏依)。   十心者。八種如前。   九。殊勝心(此第八心中若求解脫智生)。   十。決定心(已於空法作證)。   釋雲。此二種心未知佛法所說緣起法故。是外道三寶斷常心也(文)。   次歸依三寶凡夫八心者。   菩提心義三雲。第二歸依三寶凡夫順世八心。彼前第八心求無畏依時。若善知識為說三寶真歸依處。漸識現世因果故即能信受。如彼修齋時。是種子。若善知識為說離貪現世安樂。命終生天。後得涅槃。受八齋法信受修行。如彼六齋佈施是藥種。乃至生天後得涅槃。是受用種子。不起異歸依心。是生死流轉凡夫第八真實無畏依。此中亦有殊勝決定想。故有八心亦有十心(云云)又直歸依三寶。一日受八齋法數數修習。是最初種子。乃至生天後得涅槃。是受用種子。不異歸依。是生死流轉凡夫第八真實無畏依。此中亦有殊勝住決定想。故有八心十心(云云)。此二八心中。雖後得涅槃是歸依三寶凡夫。必知後得涅槃。可名違世。然為人天持八齋法。且名順世(云云)。   私以此釋歸依三寶八心可見之。   違世八心有二種。   初顯示三乘違世八心者。   菩提心義三雲。第三顯示三乘違世八心。如義釋雲。從此即發聲聞菩提。初種子心。皆唯傍前文廣分別說。乃至三乘一一地皆具十心。迄第十地亦具種子芽皰葉花果等。有求佛地智生。觀畢竟空得到金剛際也。經雲。彼離違順八心相續業煩惱細者。前說種子芽皰等及歸依三寶。為人天乘行齋施善法。皆名順世八心。若三乘初發道意。迄拔業煩惱根本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緣。名違世八心。或可就見道修道等諸位分之各有八心。大乘行者了達蘊性空故。雙離違順八心也。   次祕密一乘違世八心者。   又雲。第四祕密一乘違世八心。如義釋淨菩提心位以上十地中雲。就前三心作十心說之。若通論信解地。則初地為種子。二地為芽。三地為皰。四地為葉。五地為花。六地為果。七地為受用種子。八地為無畏依。於所得果中。九地有進求佛地惠生。是最勝心。十地此心決定。此二心無別境界。第八心中約方便轉勝開出之耳。若一一地中亦有此十心(云云)問。義釋文言總合難知。一一釋之雲何。答。私以總別二義釋之。若總釋者。證契經四乘各有十地。天台以為四教地位故。以彼各各十地為今十心。又天台雲。四教地地各有十乘。亦以彼地地十乘為今位位十心。若別釋者。且約五戒人因十善天因。菩持戒善是種。若為父母等持是芽。若為悲親等持是皰。若為高德等持是葉。若為尊宿等持是花。若以親愛心持是果。若心生人天等是受用種子。若常依三寶是無畏依。如說戒善一切皆然。若約三藏聲聞位。初發心及七賢以為八心。世第一法勝進決定二心加為十心。八忍八智以為見道八心。真相二見加為十心(云云)二果二向七返家家一間身證以為八心。身證二心加為十心(云云)三德三智二種涅槃以為無學八心。無餘二心加為十心(云云)支佛三惠逆順三觀種相好用得道隨數以為八心。二種涅槃加為十心(云云)菩薩發心三祇百劫補處後身成道以為八心。法輪涅槃加為十心。或以八相為八。二滅加為十心(云云)通教聲聞發心七地為八。二滅加為十心(云云)。支佛八地為八。二滅加為十心(云云)。菩薩八地為八。亦與二乘共行證故十地為十(云云)。別教發心七階為八。菩提涅槃加為十心(云云)。若真言門菩薩擬前五乘四教四乘地位釋之。准前可知。義釋且擬別教十地釋為十心。若別釋之說圓教(云云又從凡夫至佛地各有八心十心。云云)。   三阿僧祇劫者(釋雲。梵雲劫跛有二義。一者時分。二者妄執。阿僧祇者。此翻無數。云云)。   第一阿僧祇劫(釋雲。若祕密釋。超一劫瑜祇行即已。度百六十心等一重粗妄執。名一阿僧祇劫。文。菩提心義雲。斷見思也。云云取意。證寂然界。云云。三藏二乘。通教三教。別教十住中第八住。圓教并真言第八信。云云。證空觀位。云云)。   第二阿僧祇劫(釋雲。超二劫瑜祇行。又度一百六十心等一重細妄執。名二阿僧祇。文。菩提心義雲。斷塵沙位也。云云取意。經雲。覺自心本不生。文。藏通入滅二乘。別九位。圓密九信位。此中接楞伽深密等經。瑜伽唯識等諸菩薩)。   已上二僧祇位尚顯示教分事。   第三阿僧祇劫(釋雲。真言行者復超一劫。更度百六十心等一重極細妄執。得至佛惠初心故。雲三阿僧祇劫成佛也。文。菩提心義雲。斷無明位也。云云。經雲。所謂空性極無自性心生。文。真言淨菩提心位入初地法明道也。別初地。圓密初住。云云)。   問。真言行者實經三阿僧祇時分歟。答。劫者有淺深二義(如上)今約深祕故。以妄執名劫。非時分。依之義釋雲。若一生度此三妄執。即一生成佛。何論時分耶。   問。真言教意。三妄執外立微細妄執耶。答。東寺立之。山門義不立之。   問。其各意據如何。答。山門意者。任經論常途說。五住三惑之外。全不立惑障故。今經三妄執即如次三惑得意也。義釋意尤分明歟。傳聞東寺意。顯宗妙覺佛只斷三妄執證顯教果。此上有微細妄執障祕密深致故。華嚴法花等佛皆不斷微細妄執。仍無明域佛也(云云)。   問。微細妄執證據如何。答。經文此四分之一度於信解(文)。立四妄執歟(云云)。   問。此文實其義聞歟。山門何不許之耶。答。尚如前違經論說故不可用之。至經文者。此文意釋三句大宗之時。初地(菩提心為因)。二地已上(大悲為根)。八地已上(方便為究竟也)。於八地已上中。以佛地為上上方便故。自初地至佛地四分也(三句加上上方便)而超三阿僧祇劫之時。四分中至初地故。此四分之一度於信解說也。全約所斷惑不可得意之也。能能可思之。   六無畏者。   (三劫初心)   一。善無畏(經雲。彼愚童凡夫修諸善業害不善業。當得善無畏文。釋雲。如得順世八心漸受歸戒。於無量世生人天中。後至涅槃以免三途。名最初蘇息處。若真言行者初入三昧耶。依三密供養修行位。與此齊)。   二。身無畏(經雲。若如實知我。當得身無畏文。釋雲。如修身受心法離四種顛倒。於身扼縛得蘇息處。若真言行者本。尊三昧眾相現前時位。與此齊。文)。   (初劫)   三。無我無畏(經雲。若於取蘊所集我身捨此自色像觀。當得無我無畏文。釋雲。觀唯蘊無我乃至證湛寂之心。離一切過於我扼縛得蘇息處。若真言行者於瑜伽境界。一切分段中能觀心不可得不生愛慢位。與此齊。文)。   四。法無畏(經雲。若害蘊住法攀緣。當得法無畏文。釋雲。約幻炎等喻觀諸蘊即空。離違順八心證寂然界。離蘊扼縛於十緣生句法得蘇息處。若真言行者現覺瑜伽境界皆如鏡像水月無性無生時位。與此齊。文)。   (第僧企位)   五。法無我無畏(經雲。若害法住無緣。當得法無我無畏文。釋雲。即無緣乘心觀法無我。心主自在覺本不生。離法扼縛於法無我得蘇息處。若真言行者於瑜伽道中心得自在用時位。與此齊。文)。   六。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經雲。若復一切蘊界處能執所執我人壽命等。及法無緣空自性無性。此空智智生。當得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文。釋雲。觀自心畢竟空性時。我與蘊法及無緣皆同一性。所謂自性無性。此實智生即極無自性心生也。於業煩惱等都無縛無脫。於有為無為界二種扼縛得蘇息處。即真言行者處空無垢菩提心。文)。   問。真言行者實經三劫六無畏位歟。答。實不經之也。依之義釋雲。今所以廣明三劫六無畏處眾多心相者。皆是擬儀外跡以明修證之深淺。多可思之。   十緣生句者(經雲。若真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深修觀察十緣生句。當於真言行通達作證。文。釋雲。如下文萬行方便中。無不藉此十緣生句淨除心垢。是故當知最為旨要。真言行者特宜留意思之。又雲。此經所以次無垢菩提心即明十喻者。包括始終綜絯諸地等)。   一。幻(經雲。雲何為幻。謂如咒術業力能造種種色緣。惑自眼故見希有事。展轉相生往來十方。然彼非去非不去。何以故。本性淨故。文)。   二。陽炎(釋雲。釋論雲。以日光風動塵故。曠野中動如野馬。無智人初見之。謂之為水。眾生亦爾。結使煩惱日光動諸行塵。邪憶念風於生死曠野中轉等。文)。   三。夢(經雲。如夢中所見。書日○住種種異類受諸苦樂。覺畢無所見。如是夢真言行應知亦爾。文)。   四。影(經雲。以顯喻解了真言能發悉地。如面緣於鏡。而現面像文。釋雲。此中言顯即是釋論鏡中像喻。文)。   五。乾闥婆城(釋雲。釋論雲。日初出時。見城樓櫓宮殿行人出入。日輪高轉滅。此城但可眼見而無實有等。文)。   六。響(釋雲。釋論雲。若深山峽谷中。若深絕澗中。若空大捨中。以語言聲相擊故。從聲有聲名為響。無智人謂為有實。智者心念是聲無人作等。文)。   七。水月(經雲。如因月出故照於淨水而現月影像等。文)。   八。浮泡(經雲。如天降雨生泡。文。經雲。如夏時雨水。自雨水中隨渧之大小生種種浮泡。形類各異。然水性一味等)。   九。虛空花(經雲。如空中無眾生無壽命。彼作者不可得。以心迷亂故而生如是種種妄見。文)。   十。旋火輪(經雲。譬如火燼若人執持在手。而以旋轉空中有輪像生)。   九識者(雜心論雲。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文)。   一。眼識(梵雲斫乞芻(二合)(眼)毘闍那(識)。眼根緣色塵。根塵相對分色法。最初一念雲眼識。第二追分別意分別雲第六識。餘耳識等如此)。   二。耳識(梵羯賴拏(耳)毘闍那(識)。依耳根聞聲塵分別)。   三。鼻識(梵雲曩婆(鼻)毘闍那。依鼻根聞香分別)。   四。舌識(梵云爾賀縛(舌)裡闍那。依舌根嘗味分別)。   五。身識(梵雲捨裡羅(身)毘闍那。依身根得觸分別)。   六。意識(梵雲毘婆伽(意)毘闍那。了別識也。依意根像一切法)。   七。末陀那識(思量識也。緣第八識見分我知我見我愛我慢四煩惱也)。   八。阿梨耶識(此雲藏。萬法含藏染淨具足識也)。   九。菴摩羅識(此雲無垢識。又雲藏識。又雲如來藏)。   已上九識經論常途所立也。但菩提心義雲。基師雲。西方淨識三家不同。一龍樹提婆依般若經唯明六識不許八識。二天親護法唯明八識不許九識。三真諦三藏廣明九識不許八識等。   十識者。   八識(如前)。   第九。一切一心識(真如差別義。一切眾生各識各心。文)。   第十。一心一心識(真如平等義。一切眾生一識一心。云云)。   已上五大院依釋摩訶衍論立之。慈覺智證會之雲。彼論第九第十二識。於天台所立第九識中。依雙非雙照不同開立二識(云云)故九識十識開合不同歟。   問。此十緣生句者大意如何。答。明一切諸法不生不滅即空如幻旨也。   問。此空觀有幾不同耶。答。有三種義。釋雲。然統論此品中十緣生句略有三種(文)。   一。即空之幻(釋雲。一者以心沒蘊中。欲對治實法故。觀此十緣生句。如前所說即空之幻是也)。   二。即心之幻(釋雲。二者以心沒法中。欲對治境界攀緣故。觀此十緣生句。如前所說蘊阿賴耶即心之幻是也)。   三。不思議之幻(釋雲。三者以心沒實際中。欲離有為無為界故。觀此十緣生句。如前所說解脫一切業煩惱而業煩惱具依即不思議之幻也)。   問。三種幻中者。以何為真言行者觀法即。答。釋雲。今中雲深修觀察者即是意明第三重(文)。故用第三也。   問。如幻無生觀。是權教所談也。真言行者何用此觀耶。答。此觀可亙權實顯密也。依之天台釋雲。一心三幻破一心三惑(文)。妙樂釋雲。幻炎之名於偏圓等(文)今又可例也。   高野大師所立十住心者。   一。異生羝羊心(羝三歲羊)。   二。愚童持齋心。   三。嬰童無畏心(已上三心世間心)。   四。唯蘊無我心(聲聞心。大日經雲。如是解唯蘊無我。文)。   五。拔業種子心(芻心。大日經雲。拔業煩惱株杭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緣。已上二心小乘心)。   六。他緣大乘心(瑜伽深密等。法相宗大日經雲。大乘行發無緣乘心。文)。   七。覺心不生心(般若經等。三論宗大日經雲。心王自在覺自心本不生。文)。   八。一道無為心(法華經。天台宗。大日經雲。所謂空性。文)。   九。極無自性心(華嚴經。花嚴宗。大日經雲。極無自性心。文)。   十。祕密莊嚴心(真言宗。云云)。   問。此十住心。山門可用之耶。答。不用之。山王院并五大院破之給。不順義釋等釋給。   六十心者。   一。貪○五十九。受生心(已上如經文等)。   六十心猿猴心(經文不說之。阿闍梨相傳加也)。   百六十心者(經雲。一二三四五再數凡百六十心。文)。   付煩惱有五根本惑。   一貪。二嗔。三癡。四慢。五疑。   一二三四五再數者。五煩惱。一度再數之十也。又十。又再數之者二十也。二十。又再數之者四十也。四十又再數之八十也。八十又再數之百六十心也。   問。何不說五見耶。答。釋雲。所以不說五見者。以屬見煩惱多在六十心中也。意上說六十心中。五見聞故。今說百六十心時。不約五見雲也。可思之。但尚有不審。問。再數者其意如何。答。釋雲。以眾生煩惱心常依二法不得中道故。隨事異名輒分為二(文)。   胎藏界四重曼荼羅者。   一。中臺八葉。   二。初重(上方遍知院佛部。左方金剛手院金部。右方觀音院蓮部。下方五大院金部)。   三。第二重(上方文殊。左方除蓋障。右方地藏。下方虛空藏院)。   四。第三重(釋迦生身眷屬等)。   問。何以中台不名初重耶。答(云云)。   問。今四重次第與現圖曼荼羅相違歟。如何。答。以今說可為本位(云云)。   略。   三部者。   一(一說)佛部(大日)。   (又)佛部(中台)初重(上方)。   二(一說)蓮華部(觀音阿彌陀)。   (又)蓮華部(觀世音)第二重四菩薩。   三(一說)金剛部(金剛手釋迦文)。   (又)金剛部(初重)釋迦世天。   中。   十三院者(十一院如轉字品。十院者。十一院中除四大護院。云云。蘇悉地屬虛空藏。護世天接釋迦眷屬歟。四大護接釋迦眷屬歟)。   一。中台。二。遍知院。三。觀世音。四。金剛手。五。二明王。六。四大護。七。釋迦文。八。文殊。九。除蓋障。十。地藏。十一。虛空藏(已上大日經轉字品說此十一院)十二。蘇悉地。十三。護世天(大儀中。上十一院加後二院為十三院)。   廣。   二十八部者。   一。中台。二。遍知院。三。佛眼。四。真陀寶。五。觀音。六。馬頭。七。金剛手。八。孫婆。九。不動。十。勝三世。十一。大護。十二。釋迦。十三。帝釋。十四。火天。十五。閻王。十六。羅剎。十七。水天。十八。風天。十九。多聞。二十。伊捨那。二十一。梵天。二十二。地天。二十三。日天。二十四。月天。二十五。文殊。二十六。除蓋障。二十七。地藏。二十八。虛空藏。   已上就台藏曼荼羅略中廣三說也。   四重中有九類者。   一。大日。二。佛部。三。蓮華部。四。金剛部。五。二明王。六。佛眼。七。諸菩薩。八。釋迦。九。四菩薩(若加二乘諸天可為十類歟。云云)。   三壇者。   一。大悲壇。二。成就壇。三。祕密壇。   三種灌頂者。   一。手印灌頂。二。事業灌頂。三。以心灌頂。   五種三昧耶(三昧耶此雲不越誓義也)。   初三昧耶。遙見曼荼羅。   第二三昧耶。投華結緣灌頂。   第三三昧耶。學法許可分也。   第四三昧耶。傳法灌頂分也。   第五三昧耶。祕密灌頂分也(義釋雲。即前所說第三灌頂時所入也。文)。   四箇阿闍梨(出五大院御釋)。   一。傳教阿闍梨。廣傳一切諸瑜伽故。   二。都法阿闍梨。遍學一切諸瑜伽故。   三。佛部阿闍梨。遍學佛部諸瑜伽故。   四。隨行持明者。樂學不動等一瑜伽故。   四箇曼荼羅者。   一。大悲都會壇曼荼羅(如四重曼荼羅)。   二。嘉會壇曼荼羅(如四重曼荼羅。但以諸尊安中台為異)。   三。都中別壇曼荼羅(諸尊各一重曼荼羅也。只圖一尊眷屬別不立二重位也)。   四。都外別壇曼荼羅(諸尊各三重曼荼羅也。中台本尊。第二重諸尊各眷屬。第三重八部。又說雲。中台本尊。第二重自餘諸尊。第三重八部)。   十地者(初地已上皆名信解行地)。   初地(菩提心為因)。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已上六地大悲為限)。八地。九地。十地(已上三地方便為究竟)。佛果(上上方便)。   三種悉地宮(出義釋)。   上品密嚴國(寂光上。唯佛與佛境界)。   中品十方淨土(安養等)。   下品(諸天乃至長壽仙等也。修羅宮也。清辯論師為決空有諍論修觀音一印法。入修羅崛期慈氏下生。云云)。   次金剛頂經。   問。於當經有幾會等耶。答。總就金剛頂部有十八會。於其中當時現行教王經初會用也。   金剛界一十三處。十八會者(指歸雲。金剛頂瑜伽有十萬偈十八會)第一會(名如來真實教王會。有四大品。一金剛界。Я降三世。三遍調伏。四一切義成就。表四智印說六曼荼羅於阿伽尼吒天說)。   金剛界品六曼荼羅者。   一。金剛界大曼茶羅(說五相成身等)。   二。陀羅尼曼荼羅(具三十七尊)。   三。微網曼荼羅(具三十七尊)。   四。一切如來廣大供養羯磨曼荼羅(具三十七尊)。   堮捅部C   金疏七雲。略釋中卷已畢。經次當廣說金剛弟子入金剛大曼荼羅儀軌。以下第四說教授弟子儀軌等。此明廣說灌頂阿闍梨軌範及以諸尊祕密真言印契等。傳法聖者心堸O錄。是故且止也。   私雲。前唐院御釋釋上中下二卷也。不釋第三卷也。傳法聖心裹記錄是故且止者。不釋第三卷故釋給也。可思之。   心堸O錄者指何事耶(可問之)。   五。四曼荼羅。   六。一印曼荼羅。   降三世品六曼荼羅者。   一。曼荼羅儀則(具三十七尊)。   二。祕密曼荼羅(同)。   三。法曼荼羅(同)。   四。羯磨曼荼羅(同)。   五。四印曼荼羅(具三十一尊)。   六。一印曼荼羅(具十七尊)。   遍調伏品六曼荼羅者。   一。大曼荼羅(具三十七尊。皆觀自在及現說引入弟子儀并十六種成就等)。   二。三摩耶曼荼羅(具三十七尊。說相同上。但說鉤召敬愛等)。   三。法曼荼羅(具三十七尊。同上。但說修心求智慧等)。   四。羯磨曼荼羅(具十三同上。但)。   五。蓮華部四印曼荼羅(具二十一尊同上)。   六。同一印曼荼羅(具十三同上)。   一切義成就品六曼荼羅者。   一。大曼荼羅(具三十七尊。說引入弟子儀等)。   二。祕密三摩耶曼荼羅(具三十七尊同上。但)。   三。法曼荼羅(具三十七尊同上。但)。   四。羯磨曼荼羅(具三十七尊同上。但)。   五。四印曼荼羅(具三十一尊)。   六。一印曼荼羅(具十三尊)。   第二會(名一切如來祕密瑜伽。具四大品。廣說微細實相及降魔醯首羅天等於色究竟天說)。   第三會(名一切教集瑜伽。說一百二十種護摩壇於法界宮說)。   第四會(名降三世金剛瑜伽。金剛藏等八菩薩各說大三法羯四曼荼羅并祕密禁戒修行法於須彌頂說)。   第五會(名世間出世間金剛瑜伽。說五佛曼荼羅及諸菩薩外金剛部曼荼羅等求悉地法於波羅奈國空界中說)。   第六會(名大安樂不空三昧耶真實瑜伽。說普賢菩薩曼荼羅等乃至引入弟子授理趣般若波羅蜜法於他化自在天說)。   第七會(名普賢瑜伽。說普賢等金剛拳菩薩及外金剛部菩薩修行人。無時無方不依世間禁戒。以菩提心為先。無為戒為本於普賢普薩宮殿中說)。   第八會(名勝初瑜伽。說普賢等外金剛部等。廣於第七會。云云。於同處說)。   第九會(名一切佛集會荼吉尼戒網瑜伽。說立自身為本。阿身外立主形像。并瑜伽法具九味。自金薩至毘盧并九味也。乃至五部中歌讚舞儀等。於真言宮石中說)。   第十會(名大三昧耶瑜伽。說十六菩薩名說四曼荼羅。於法界宮說)。   第十一會(名大乘現證瑜伽。說毘盧遮那至毘首羯磨菩薩及八供四接等。於阿伽尼吒天說)。   第十二會(名三昧最勝瑜伽。說毘盧遮那八菩薩等乃至自身本尊瑜伽。又廣說阿字門通達染淨無礙。於法界宮菩提場說)。   第十三會(名大三昧耶真實瑜伽。說十方一切佛界異口同音請金剛薩埵說真實教法等於金剛界道場說)。   第十四會(名如來三昧耶真實瑜伽。說普賢菩薩十六大菩薩四接成一身。廣說五部圓融於同處說)。   第十五會(名祕密集會瑜伽。說法法壇印真言住禁戒等。於祕密處。喻師婆伽處號般若波羅蜜宮)。   第十六會(名無二平等瑜伽。說生死涅槃世出世間自他不二。動心舉目聲香味等雜染思慮同真如法界。皆成一切佛身於法界宮說)。   第十七會(名虛空瑜伽。說大日外金剛部各說四印曼荼羅。修行者與一一尊相應。皆量同虛空法身等於實際宮說)。   第十八會(名金剛寶冠瑜伽。說金薩請佛為大梵天等說五部曼荼羅引入弟子儀具三十七尊并字輪觀等於第四靜慮說)。   已上十三處一十八會。   重會者。阿伽尼吒天二會(初會。第二會)法界宮三會(第二。第十。第十六會)普賢宮二會(第七。第八會)金剛界道場二會(第十三。第十四會)若色究竟與阿伽尼吒天同所者十二處歟。高麗覺苑十四處(云云)甚不得其意歟。   問。現行流布三卷金剛頂經者十八會中初會者何耶。答。初接教王會也。於此會有四品。今三卷經第一金剛界密也(有六曼荼羅。於其中唯說大曼荼羅也)。   問。此十八會廣本并當經相承次第如何。答。此經廣本有十萬頌。廣本不到唐朝。只三千頌略本許。唐土弘通(云云)。   演密(覺苑)雲。謂此大本有十萬頌。正詮一切總持明咒(文)又雲。此明藏大本十萬頌以其太廣。傳法聖者檢其宗要。凡三千頌等(文)。   次相承次第者。如來滅後七百年中。龍猛大士生中天竺。自開鐵塔傳之(見)。   義決(智藏不空異名)雲。其中天竺國佛法漸衰時有大德。先誦持大毘盧遮那真言。得盧遮那佛而現其身出現多身。於虛空中說此法門及文字章句。次第令寫訖即滅。即毘盧遮那念誦法要一卷。是時大德持誦成就願開此塔。於七日中遶塔念誦。以白芥子七粒打此塔門乃開。塔內諸佛一時踴怒不令得入。唯見塔內香燈光明一丈二尺。名華寶蓋滿中懸列。又聞讚聲。此時大德至心懺悔發大誓願。然後得入此塔中。入已其塔尋閉。經於多日誦此經王廣本一遍為如食頃。得諸佛菩薩指授所堪記持不忘。便令出塔塔門還閉如故。爾時書寫所記持法有百千頌。此經名金剛頂經者。菩薩大藏經塔內廣本絕世所無。塔內燈光明等至今不滅。此經百千本頌此國未有。此略本至此土(云云)。   金剛頂疏一雲。義決雲。此略瑜伽西國得灌頂者諸授相付。其大經本阿闍梨雲。經篋廣長如床。厚四五尺。有無量頌。在南天竺界鐵塔之中。故知此經撮其旨要以為三卷。闕流通分良有以也。   十八會指歸雲。瑜伽教十八會。或四千頌或五千頌或七千頌。都成十萬頌(文)。   問。此經三卷中明幾法門耶。答。於大曼荼羅作三分。如次三卷說之。而序正二段也。流通無之。於正說中又為二(見)。   金疏雲。經婆伽梵大菩提心○猶如胡摩。釋曰。此以下大段第二正說也。大分為二。初明祕密莊嚴內證大智見法成就得如來處。即自行也。次從第二卷末爾時世尊為一切如來召集故作金剛彈指以下。第二明善阿建立祕密智相接取眾生令入佛位。利他利也(文)。   金剛界曼荼羅者有二說。   一。四會曼荼羅。   一。成身會。二。羯磨會。三。三摩耶會。四。供養會。   已上儀軌說覺大師將來(當時山門現行次第也)。   二。九會曼荼羅者(次第并名字雖有異說。依山門相承)。   ○(十七尊又號理趣會)○(降三世會)○(降三世三昧耶會)○(一印會)○(成身會)○(成身三昧耶會)○(五普賢會又號四印會)○(微細會又號供養會)○(微細會)。   已上覺大師御相承(云云)。   ○(五普賢會四印會)○(微細會供養會)○(微細會成成身三昧耶)○(一印會)○(成身會)○(成身三昧耶會或成身羯磨會)○(十七尊會理趣會降三世三昧耶會)○(降三世會)○(降三世三昧耶會)。   已上叡和上相承(云云)。與覺大師御相承只左右異也(云云)。   三十七尊者。   五佛   大日。(東)阿□。(南)寶生。(西)彌陀。(北)不空。   四波羅蜜(大日四親近)。   (東)金剛。(南)寶。(西)法。(北)業。   十六大菩薩。   (東)薩·王·愛·喜。(南)寶·光·幢·□。(西)法·利·因·語。(北)業·護·牙·拳。   八供。   香華燈塗(已上外四供)。喜鬘歌舞(已上內四供)。   四攝。   鉤索鎖鈴。   就十六大菩薩有定惠二門不同。   一。惠門十六(上薩王等是也)。   二。定門十六(八供四攝四波羅蜜也)。   菩提心義一雲。又金剛有五種。一者青色金剛。能除一切災障。二者黃色金剛。能昇空身輕。三者赤色金剛。能得出入。四者白色金剛。能得出水亦能澄水。五者碧色金剛。能消諸毒。如是金剛各具二義(文二義者堅固。利用也)。 五相成身者(此五相前說迦樓羅觀。如幻無生觀)。   一。通達心(又名徹心明法界體性智)。   二。修菩提心(又名無染心大日觀音)。   三。金剛心(平等性智)。   四。金剛身。   五。證無上菩提(成所作智)。   五部者。   一。佛部(中央)。二。金剛部(東方)。三。寶部(南方)。四。蓮華部(西方)。五。羯磨部(北方)。   五智者(梵雲半左(五)枳攘若(智))。   一(中央)法界體性智。梵雲達磨(法)馱都(界)跢野(性)枳攘(智)轉第九識成此智。   二(東)大圓鏡智。梵雲摩訶(大)底摩(圓)灑耶(鏡)轉第八識成此智(云云)。   三(南)平等性智。梵雲三昧耶(平等)跢野(性)轉第七識成此智。   四(西方)妙觀察智梵雲摩蘇(妙)部羅(觀)始芻(察)轉第六識成此智。   五(北方)成所作智。梵雲迦裡抳(所作)計吒(成)轉前五識成此智(云云)。   四種法身者。   分別聖位經引入楞伽偈頌雲。自性及受用。變化并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並以法異身。總成三十七(文)。   一。自性身(理法身智法身)。二。受用身(自受用他受用)。   三。變化身(勝應身劣應身)四。等流身(六道等形)。   三種菩提心者(菩提心論說)。   一。行願菩提心。二。勝義菩提心。三。三摩地菩提心。   四種釋者(後三釋在不思議疏。初一釋五大院加之歟)。   一。淺略(梵王說阿字)。厭求妄心菩提心。   二。深祕(大日說阿字)。修性不二菩提心。   三。祕中深祕(阿字自說阿字)。四曼三密菩提心。   四。祕密中深祕(真如理智說阿字)。不變隨緣菩提心。   已上就阿字并菩提心注之。一切法准之。   五門菩提心者(五門菩提心義說)。   一。釋名義。二。識體性。三。辨一異。四。明相狀。五。述行願。   十六大菩薩有百八德者。   一。薩六德(一金剛勇。二大心。三金剛諸如來。四普賢。五金剛初。六金剛手)。   二。王六德(一金剛王。二妙覺。三金剛鉤。四如來。五不空王。六金剛召)。   三。愛七德(一金剛染。二大樂。三金剛箭。四能伏。五魔欲。六大金剛。七金剛弓)。   四。喜七德(一金剛善。二薩埵。三金剛戲。四大適。五歡喜王。六金剛。七金剛喜)。   五。寶八德(一金剛寶。二金剛。三金剛。四空。五大寶。六空藏。七金剛豊。八金剛藏)。   六。光七德(一金剛威。二大焰。三金剛日。四佛光。五金剛光。六大威。七金剛光)。   七。幢七德(一金剛幢。二善利。三金剛幡。四妙善。五寶幢。六大金剛。七金剛剎)。   八。□七德(一金剛笑。二大笑。三金剛笑。四大寄。五愛喜。六金剛勝。七金剛愛)。   九。法七德(一金剛法。二善利。三金剛蓮。四妙淨。五世貴。六金剛眼。七金剛眼)。   十。利七德(一金剛利。二大乘。三金剛鉤。四大器。五妙吉。六金剛深。七金剛惠)。   十一。因七德(一金剛因。二大場。三金剛輪。四理趣。五能轉。六金剛起。七金剛場)。   十二。語六德(一金剛語妙明。二金剛誦。三妙成。四無言。五金剛成。六金剛語言)。   十三。業六德(一金剛業。二教令。三金剛廣。四不空。五業金剛。六金剛巧)。   十四。護七德(一金剛護。二大勇。三金剛甲。四大堅。五難敵。六妙精進。七金剛動)。   十五。牙七德(一金剛盡。二方便。三金剛牙。四大怖。五摧魔。六金剛峻。七金剛忿。)。   十六。拳六德(一金剛合。二威嚴。三金剛能縛。四解。五金剛拳勝誓。六金剛拳。)。   已上百八德畢(金疏七意金剛頂經第二卷奧說之)。   三十七尊各有四門。   一。諸佛三昧心門。二。祕密神變相門。三。親承受教示門。四。授與佛菩提門。   十二神變者(金剛頂經上卷疏第三釋之)。   一。依因(經雲。纔出一切如來心即彼婆伽梵普賢疏雲。一切諸佛現神變時。非無因故。謂從如來智入普賢心等。文)。   二。顯本(經雲。為眾多月輪普淨一切有情大菩提心。文疏雲。謂菩提心者萬德之源眾行之本等。文)。   三。應實(經雲。於諸佛所周圍而住疏雲)。   四。顯相(經雲。從彼眾多月輪出一切如來智金剛疏雲)。   五。顯力(經雲。即入婆伽梵毘盧遮那如來心。由普賢堅牢故。文疏雲)。   六。還源(經雲。從金剛薩埵三摩地由一切如來加持合為一體。文疏雲)。   七。顯智(經雲。量盡虛空遍滿成五峰光明疏雲)。   八。示相(經雲。一切如來身口意出生金剛形。從一切如來心出住佛常中。文疏雲)。   九。明德(經雲。復從金剛出金剛形。種種色相舒遍照曜一切世界。文疏雲)。   十。顯實(經雲。從彼金剛光明門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文疏雲)。   十一。普現(經雲。周遍法界究竟一切虛空。通一切世界雲海。遍證一切如來平等智神境通。文疏雲)。   十二。感應(經雲。一切如來大菩提心成辨普賢種種行。承事一切如來。往詣大菩提場。摧諸魔軍。證誠一切如來平等大菩提轉正法輪。乃至拔濟一切利益安樂等。文疏雲)。   問。真言教行者有幾不同耶。答。大日經明五種三昧道并三種三摩耶不同。金剛頂經中雲。覺大師立二種。   一。一切泛明根性(疏雲。毘盧遮那遍一切故。有情有佛性。是故無非祕密根性等。文)。   三乘五乘等乃至十界悉具佛性故。有可令成佛義之歟。   二。當經所被根性(疏雲。今此祕密教非對三乘顯教根性。但與內證心地眷屬說祕密道等。文毘盧遮那自性所成三十七尊為眷屬也。出生義雲。削地位之漸階立等妙之頓旨。云云)。   又立上中下三根并頓漸二機(見覺大師釋雲。具緣方進是為中下。闕緣而進是為上也。文)。   問。付佛教立二藏三藏等中。今真言教何藏攝耶。答。先立諸藏不同。   一。菩薩藏。二。聲聞藏(緣覺攝之)。   三藏者。   一。毘奈耶。二。索咀爦。三。阿毘達磨。   四藏者。   一。聲聞藏。二。菩薩藏。三。雜藏。四。佛藏又。   一。經藏。二。律藏。三。論藏。四。陀羅尼藏五藏者(六波羅蜜經說)。   一二三(已上三藏如前)四。般若波羅蜜藏。   五。陀羅尼藏。   六藏者(菩薩聲聞各有三藏故也)。   八藏者(處胎經說)。   一。胎化藏。二。中陰藏。三。摩訶衍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往藏。六。雜藏。  七。金剛藏。八。佛藏。已上。   於此諸藏中。總真言教中皆雖有其義。別雲之時。二藏中菩薩藏。六藏又爾。三藏中索咀纜藏。四八藏中佛藏。五藏中陀羅尼藏也(已上金疏意各合點畢)。   問。真言教立幾次位耶。答。胎藏界立三劫六無畏十地等皆其次位也(如上)。金剛界意立四種地。菩提心義二出仁王經軌及良賁仁王疏(云云)。   一。解行地(又雲信解地謂三十心也)。二。普賢地(謂十地也)。三。大普賢地(謂等覺也)。四。普照耀地(謂妙覺也)。   已上菩提心義第四意。與圓四十二位同(云云)。   又立名字觀行相似(見)。   菩提心義四雲。不空所持金剛頂瑜伽經有四種地。一者解行地。謂三十心也。二普賢地。謂十地也。三大普賢地。謂等覺也。四普照耀地。謂妙覺也。若分析之即四十二地。是同天台圓教真位。若加似位。此前更有十信之位。大日經中名六無畏。若加假名。此前天台更有五品。或假初信。或約超入豎假十信。攝真言等名五三昧。若加聞惠。此前天台更有名字。大日經名第一第二第三三昧耶也。此等位中隨分皆具三十七尊。   (堮捅部^   私尋雲。東寺大師理具·加持·顯得三種即身成佛義立之歟。今凡位聖位二種義同異如何。   (堮捅部^   即身成佛有二(凡位成佛聖位成佛)。   蘇疏雲。然於成佛有二種義。謂凡位成佛。聖位成佛。言凡位成佛者。若得如來智惠。雖未斷惑。依正二報隨解融通。於一一微塵具見十方三世。於一一身份具見法界相好。凡夫依報從本以來如來遍法界之依。愚縛正報法然道理等虛之正。由未遇緣不得顯現。今依如來三密加持。此身法界依正始漸顯現。將似聖位毘盧遮那。但以凡情粗劣不能觀見。唯佛能見。為凡位成佛也。故大興善寺和尚雲。諸法無定性。為誡之所轉。若三密解起。此凡夫之身轉為如來。此身之外無別佛身故。五字陀羅尼雲。即於凡夫身。現成就佛身。應以為證也。次精進無懈。晝夜修習斷除惑障。彌增顯現。依正二報互相融通。神力自在。上聖下凡互同得見。是為聖位成佛(文堮挐式^。   頓入果海。   出生義雲。削地位之漸階立等妙之頓旨(云云)。   十六生。   三摩地儀軌雲。現世證得歡喜地。後十六生成正覺(文)。如意輪法要雲。現世證初地。過此十六生成無上菩提(文)。   六即(兩經疏立相似分證究竟三位。菩提心義加初心初聞理具三為六即位)。   一。理即(一切眾生本有薩埵)。   二。名字即(聞自心成佛不生疑慮)。   三。觀行(一念觀行相應)。   四。相似。   五。分真。   六。究竟。   問。真言天台宗祖師并相承如何。答。先天台宗祖師者。   惠文禪師。南嶽大師(惠思)。天台大師(智顗)。章安大師(灌頂)。智威大師。惠威大師。玄朗大師。妙樂大師(湛然)。道遂和尚。行滿和尚(已上唐朝)。   傳教大師(最澄。遇道邃行滿傳之)。   慈覺大師(圓仁。遇本朝山家大師并唐朝宗叡志遠兩師傳之)。   智證大師(圓珍。遇本朝義真和尚并唐朝良諝和尚傳之)。   問。天台宗傳教大師始渡之歟。答。圓頓止觀玄義文句四教義維摩疏等。鑒真和尚天平勝寶年中渡之。然而依無其機不及弘傳之。山家大師未入唐之時。延曆年中於本朝感得彼本披覽之。彌催入唐求法之志(云云)。   次真言宗祖師者。   龍猛菩薩。天竺雲那伽揭刺樹菩薩。秦雲。龍樹(舊譯)唐雲龍猛(新譯)受法於文殊。又傳金剛薩埵。出世時代或雲七百年。摩訶摩耶經雲。我滅度後七百年中有一比丘曰龍樹。善說諸要滅邪見幢燃正法炬(文)悉曇章同之。或雲八百年(并釋門正統新度同之)三國高僧碑雲。○出現八百年住壽三百歲(文。付法傳同之)楞伽經第九雲。我乘內證智。妄覺非境界。如來滅度後。未來當有人。大惠汝諦聽。有人持我法。於南大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為人說我乘大乘無上正法(文)金剛頂義決(智藏作)雲。○如上金剛頂下書之。   龍智菩薩。唐雲普賢阿闍梨。高野付法傳雲。於中天竺雲掬多。於南天雲龍智也(文)善無畏傳雲。掬多者龍智異名(云云)依此等說者。胎藏相承大那爛陀寺達磨掬多者此菩薩也。年七百歲。住南天竺執師子國。無畏傳胎藏。金剛智不空傳金界(雲)玄奘行狀雲。磔迦國菴羅林有一長命婆羅門。年七百餘歲。觀其面貌可稱三十許。法師就住學中百論等。又唐土白馬寺千僧齋會來(云云)貞元年中猶見在南天竺(云云)是弘法大師傳般若三藏說歟。   善無畏三藏(唐玄宗代之人。當日本元正聖武天皇御宇。云云)梵雲。戎婆揭羅僧訶。唐雲淨師子。又雲解脫師子。義翻為善無畏。中印度摩訶陀國王也。唐開元四年(開元錄演密同四年雲)來唐(或三年或七年)譯大日經蘇悉地經等。即依請演大日經。義釋是也。受法於達磨掬多(云云)胎藏界將來之。開元二十一年十一月七日。年九十九入滅(云云)三國高僧碑說。或開元二十三年十一月七日。春秋九十。僧夏八十(云云)。   金剛智三藏(玄宗代之人。當日本元正聖武天皇御宇)梵雲縛日羅吉孃那(又曰縛曰羅菩提)唐雲金剛智。南印度摩賴那國人。婆羅門種。十歲出家。普遇諸師。受法於龍智。七年承事窮三密教。三國高僧碑說。開元八年初到東都。同二十九年八月十五日終薦福寺。春秋七十三。或說雲。開元二年來唐(云云。傳并和漢年代記說也。又年七十一。臘五十一入滅。云云。和漢年代記說也。本朝天平十三年)智證大師在唐記雲。金剛頂瑜伽記雲。不空三藏從金剛和上所受胎藏法。金剛和上從無畏和上所受得胎藏。無畏從金剛和上受金剛界。互為和上(云云)同雜記雲。金剛智謁無畏述雲。我曾聞有胎藏法。未遇其人。不曾稟學(文)又東寺濟暹記雲。又依胎藏付法弟子者。無畏付金剛智。金剛智付不空(云云)。   一行禪師(唐玄宗代之人。當日本元正聖武御宇)真言傳集(睿山集)雲。沙門一行者。俗姓張。名遂。剡國衰公謹之曾孫太僕亟慄之子也○從嵩岳大照禪師諮受禪法。深達心要契悟無生。每研精一行三昧。同以名焉○開元十五年十月八日忽長逝。春秋四十有五(云云)受法於無畏三藏。為大日經筆受。又記義釋。(雲)諸家教相(山王院)雲。問。有人云。一行阿闍梨是天台後。此事雲何。答。相傳雲。章安大師弟子道索律師。道索律師弟子弘景律師。弘景律師弟子一行阿闍梨也。而竊學真言者雲自有同名一行阿闍梨。此即我祖。非彼天台一行禪師者。犯大漫語(文)菩提心義雲。一行和尚元是一行三昧禪師。能持天台圓滿宗趣。凡所說文言義理。動合天台(文)演密雲。弘忍大師門下有二弟子。一是惠能即南宗也。一是神秀即北宗也。弟子名曰普寂。即眾生之師也。   不空三藏(唐玄宗·肅宗·代宗三代國師。云云。當日本聖武·孝謙·淡路廢帝稱德御宇)。 梵雲阿(不)目佉(空)跋折羅(金剛)唐雲不空金剛(智證釋雲。沙門智藏不空三藏舊名也)南天竺國人。神龍元年誕生。初從金剛智受法。從依金剛智遺言再渡天。遇龍智重受學。天寶元年歸朝。法授金閣含光。大興惠朗。青龍曇貞。保壽覺超。青龍惠果(已上五人)大曆九年六月十五日遷化。春秋七十。法臘五十。未勘來唐年代。若從金剛智來唐歟。爾開元八年(云云。私雲。金剛智來唐砌。不空童形隨從。云云)。 玄超(唐肅宗·代宗代之人。當日本孝謙·廢帝稱德·光仁御宇)住新羅國保壽寺。從無畏受胎藏界。或雲。從無畏受蘇悉地(云云)授法於惠果。   義林傳教大師付法文雲。大唐國開元朝。大三藏婆羅門國王法號善無畏。從佛國大那蘭陀寺傳大法輪。至上唐國付屬傳法弟子僧義林。亦是國師大阿闍梨。一百三歲。今在新羅國傳大法輪(云云)。   順曉阿闍梨(唐代宗·德宗·順宗代之人。當日本孝謙·廢帝稱德·光仁·桓武御宇)。住大唐泰嶽靈巖寺。胎受義林。金受不空。授兩部大法於傳教大師(云云)傳教大師付法文雲○(如次上)又付法大唐弟子僧順曉。是鎮國道場大德阿闍梨(文)或雲。祕書(弘法雲)惠果談合順曉定青龍寺行事(云云)凡意也。   惠果阿闍梨(唐代宗·德宗·順宗三代國師也。當日本廢帝稱德·光仁·桓武御宇)住青龍寺東塔院。受胎藏於玄超。受金界於不空(云云)三國高僧碑雲。俗姓馬氏。京兆照應人也。見不究三藏○永貞元年十二月十五日五更去世。春秋六十一(云云)付法弟子胎藏成都惟尚汴州辨弘。新羅惠日。真悟。日本空海。當院義滿。義明。義操。義愍。法潤。金界。同學惠應。惠則。成都惟尚。汴州辨弘。新羅惠日。日本空海。青龍義滿。義明。義操。義照。義愍。義政。義一。俗吳段(已上十四人)。   已上滅後傳燈豎八師。   (傳載之)宗叡。(大師於揚府學悉曇中天音)。   (傳)全雅。(受金剛於辨弘大師受金界灌頂)。   (傳)元政。(受金界於惠則大師於長安)。   (傳)義真。(受胎於義操大師於青龍寺受胎藏灌頂并蘇悉地等)。   (同)法全。(受金於義操。受胎於法潤。初住青龍寺。大師於玄法寺重受胎藏)。   (同)寶月。(南天竺三藏大師於青龍寺習悉曇)。   (對受記)元征(兩界讚)。   (同)海雲。   侃阿闍梨。(大師於衛東大安國寺重決悉曇。或簡阿闍梨云云文字不同歟)。   惟謹。(衛西淨影寺)。   已上兩阿闍梨不惜祕卷為之指授對受記雲。慈覺大師於法全·義真·全雅·元征·元政·海雲·宗叡·寶月八阿闍梨廣學奧義(云云)。   覺大師御釋雲。對全雅·元政·義真·法全·元侃·寶月·義操·法潤受三部祕卷(云云取意)。   此八人名被出受法相貌畢。依為祕書且略之(尤可為指南歟)。   已上橫諸師。   覺大師巡禮記雲。每向諸僧尋問持念知法人。未得的實。當院僧懷慶語曰。余能知一城內解大法人。青龍寺潤和尚但解胎藏。大興善寺文悟闍梨解金剛界。青龍寺義真和尚兼解兩部。大興善寺元政和尚解金剛界事理雙解。大安寺元簡解金剛界兼悉曇。玄法寺法全和尚深解三部大法(云云)令簡擇知法人。文悟闍梨不及政阿闍梨(云云)法潤和尚解金剛界。年七十三風疾老毛(云云)。   已上唐朝了。   本朝傳法八家。   傳教大師(又號山家大師。自延曆至弘仁。桓武·平城·嵯峨三代國師也)。   大師諱最澄。俗姓姓三津首。江州滋賀人也。先祖後漢孝獻帝苗裔也。父百枝。母應神天皇第九女(云云)。神護景雲元年(丁未)。江州滋賀地誕生。十二歲隨大安寺僧近江大國師(住國昌寺)行表出家。二十進(顯戒論緣起雲。延曆四年四月四日大師十九歲。云云)受具足戒。延曆四年(乙丑)七月中旬(正月口受)始登叡岳卜居草庵。延曆七(戊辰)向長岡京咫尺龍顏談靈山芳諾。同年建立根本一乘止觀院。祈天子之本命。為鎮護之道場。同十三年(甲戌)九月三日(壬午)延崛南都善修僧正遂供養儀。同二十三年(甲申)七月(大唐貞元二十年甲申)入唐(生歲三十八)著明州。貞元二十年九月上旬向天台山。同月下旬到天台山國清寺。時天台山修禪寺座主道邃(妙樂弟子也。天台第七祖)見求法志忽傳心要。佛朧寺行滿座主同授圓頓法。   歎天台大師再誕(云云)同二十一年三月二日初夜二更。與義真等於台州臨海縣龍興寺西廂極樂淨土院謁道邃和尚。受圓頓佛乘戒畢。和上慈悲一心三觀傳於一言。菩薩圓戒受於至信。天台一家法門已具(云云)同年四月上旬遇越府龍興寺鎮國道場大德內供奉沙門順曉。學真言奧旨。終遂灌頂。傳受三部三昧耶圖樣契印法文道具(目六在別)延曆二十四年(乙酉)五月中旬。上第一船著長門國。即便上京。所將來天台法門并真言法門道具等。帝王迎安內堙C同年八月二十七日。捧奏狀公家。賜顯密弘通公驗於大師。同九月於高雄寺授灌頂。本朝灌頂最初。受者道證。修因(興福寺法相)勤操(贈僧正號石淵僧正。三論。弘法師)正能正秀。廣圓。豐安。靈福(已上八人依敕受之。日本灌頂元)又弟子圓澄法師依韶於紫震殿勤五佛頂修法即預得度(云云。文德實錄最同之)弘仁四年被下御持僧官府。本朝御修法并御持僧之最初也。又同六年為勸進六千部法華經內二千部。赴東國上下兩野國。於兩國內撰十人器用授灌頂。慈覺大師其十人隨一也。廣智德圓同受之(云云)同九年暮春告諸弟子。撰誓願改聲聞威儀永棄捨二百五十戒。同十年作四條式定一學生法則。奏公家叡山欲立圓頓菩薩戒壇。而南都七大寺僧徒加難破諍之。仍作顯戒論三卷血脈譜一卷重奏之。於茲弘仁十三年六月四日(辰刻)大師於比叡山中道院右脅而入寂滅。春秋五十六。帝王悲此入滅。製六韻詩被送於山中。門弟各和之奉奏之(云云)同十一日被下圓頓菩薩戒壇建立之敕許。其後吾山真言止觀得度僧徒。悉登圓頓戒壇受戒得度畢。本朝諸宗內。獨吾山顯密兩業僧徒。於一宗中受戒得度。頗超過於他門他宗者也。是皆大師弘通之眉目者哉。貞觀八年七月十四日(清和天皇御宇)贈諡號稱傳教大師是本朝大師號始也。   弘法大師(自延曆至承和。桓武·平城·嵯峨·淳和·仁明五代)。   大師諱空海。俗姓佐伯氏。讚岐國多渡郡。寶龜五年(甲子)誕生。年甫十二歲。從石淵勤操僧正受求聞持并能滿所願等法。入心念持。延曆十四年四月九日(年二十一)於東大寺受具足戒。師石淵勤操。同二十三年六月入唐(年三十一)奉遇上都長安青龍寺東塔院大德內供奉阿闍梨惠果和尚(不空付法)和尚歡喜。六月受大悲胎藏灌頂(得佛中台)同七月受金剛界灌頂(得佛中台)同八月上旬亦受傳法阿闍梨位之灌頂。即得遍照金剛。和尚告曰。汝有密教之器。兩部大法祕密印信同之授與(云云)大同四年八月歸朝(在唐四年)弘仁十四年(年四十七)以東寺永賜大師建立灌頂院區准青龍寺風。為敕願勤修每年二季結緣灌頂。以惠果相承健陀色國支袈裟并念誦等永施入之。或用五筆一度成五行。故號五筆和尚。承和三年三月二十一日(寅剋)入寂(年六十三臘四十二)付法弟子。真雅·真濟(云云)贈諡號號弘法大師。   慈覺大師(又號前唐院大師。又號四國大師。自承和至貞觀。仁明·文德·清和三代國師)大師諱圓仁(延曆寺第三座生)俗姓壬生氏。下野國都賀郡人也。其先祖崇神天皇第一皇子豐城入彥苗裔也。延曆十三年(甲戌)誕生日。紫雲覆室緇素驚異。大師幼稚夢。一沙門長六尺餘。來含笑語。傍人曰。此叡山大師也。年十五從廣智禪師登山入傳教大師室。祥大師風儀宛如夢告。弘仁五年(年二十一)受沙彌戒。同七年東大寺受具足戒。同年於東國從傳教大師受灌頂。同八年三月六日於叡山根本中堂受菩薩大戒。其後(弘仁十四年己未)依大師本願誓閉山門不窺塵路。晝則弘傳天台法門。夜亦修練一行三昧。限之以十二年。送六年之後。因山眾重請。未竟年限強於山門(天長五年年三十五歟)或南都或天王寺等隨有緣開講演說利生無限。天長十年年及四十。身嬴暗知命不久。遂此山北洞(杉洞云云)結草為庵絕跡待命。今首楞嚴院是也。三年練行(本朝如法經最初也)夜夢。從天得藥。其形似花喫之半行。其味如蜜。傍有人語曰。此是三十三天不死妙藥也。夢覺曰。有餘氣疲身更健。暗眼還明。以石墨草筆手自如法書寫妙法華經一部八卷。即以彼經納寶塔安置堂中。號此堂為如法室。承和二年朝家有敕宛入唐請益。同三年與大使常嗣相共到太宰府。依未得順風。從送二箇年。同五年(四十五)六月十三日上第一船。二十二日解纜進發。七月二日得著大唐揚州海陵縣。唐開成三年也。弟子惟曉(會昌三年七月於異域逝去)惟正及僕雄萬等三人奉相伴者也。從志遠宗穎二師學天台宗。謁八箇阿闍梨窮祕密三部祕奧(左唐十年)會昌七年會昌天子破佛法。但軍中下條之。日本國僧等早歸本國。和尚懷喜赴船所。大唐李元佐等眾官皆僉曰。我國佛法既以絕滅。唯今隨和尚奉去。而若復有求法者。必當向日本國。 (云云)唐大中元年秋九月(本朝承和十四年)還著大宰府(年五十四)同十五年(改嘉祥元年)春。大師隨詔即登本山(嘉祥二年奏狀雲。國●忝衛天命訪道巡方尼搜祕門投身絕域曇萬里望本朝而無期青山千里罔於嶺而造見云云)。嘉祥三年准大唐國街東青龍寺建皇帝本命道場號總持院。同年九月始定置十四禪眾。每日令修熾盛光法。是十四禪眾始也。仁壽元年移五臺山念佛三昧法。始修常行三昧。齊衡三年三月二十一日。請大師於冷泉院南殿受兩部灌頂。天安三年。天皇又受菩薩戒灌頂。貞觀二年五月。淳和太后請和尚受菩薩大戒。奉大後法名稱良祚。今年始立文殊樓。同三年五條大皇大後隨和尚受菩薩大戒三昧耶戒灌頂。同六年正月十三日。令諸弟子暫避屏外。召常濟引入內床。口誦真言手結印契授與曰。是名密印灌頂。常濟不堪歡悅。流淚如雨。同十四(亥剋)於東谷習禪房(慈叡房)手結印契口誦真言。北首右脅永以遷化。春秋七十一同八年七月十四日。供養總持院千部法華經。於會賜諡號贈法印大和尚位號慈覺大師。付法弟子。安惠。惠亮。長意。性海。道海。最圓。相應。安然。令祐。玄照。玄然等也。凡於山中授大法尊法道俗一百五十七人。於都下灌頂受戒男女一千二百七十一人也(云云)(東寺)靈巖寺圓行和上。   承和五年入唐。同六年歸朝。從青龍寺義真和上受法。四天王寺最初別當。   (東寺)安祥寺惠運僧都。   承和五年入唐。同十四年歸朝。同從義真受學。心覺闍梨說。承和九年入唐。   (東寺)小栗棲常曉律師。   承和五年隨菅原善直入唐。表雲。五年六月進發。八月到維南城。六年歸朝。棲靈寺文[王*蜜]弟子元昭受三論。貞觀六年任律師。七年十一月三十日入滅。   智證大師(又號山王大師。自承和至寬平。仁明·文德·清和·光孝·宇多六代之人也)。   大師諱圓珍(延曆寺第五座主)俗姓和氣氏。讚岐國那珂郡金倉鄉人也。父宅成。母佐伯。故高野大師之姪也。弘仁六年(乙未)誕生。兩目有重瞳。頂骨隆起。十五歲(天長六年)隨叔父僧仁德初登叡山。入第一座主義真和尚室。天長十年四月十五日。十九歲受戒為僧。承和五年冬。石龕坐禪之間感金色不動。即令畫工圖寫。今猶在之。嘉祥二年春夢。山王告雲。早可遂入唐求法志等(云云)仁壽元年(辛未)四月十五日向太宰府。同三年七月(年三十九)解纜進發。同八月初九日放船入海。十五日午剋著岸畢。於開元寺中遇中印度摩渴陀國大那蘭陀寺般若怛羅三藏。學悉曇章及受兩部祕要等。大中九年(日本濟衡二年)六月三日。謁青龍寺傳教和尚前長生殿持念供奉大德僧法全阿闍梨受瑜伽宗旨。同七月五日。入大悲胎藏壇受學大法灌頂。同十月三日。入金剛界九會大曼荼羅道場。沐五智灌頂水。受學大瑜伽根本大教王最上乘教并兩部諸尊瑜伽及蘇悉地羯羅大法等畢。同十一月四日。挑香花供養賢聖。當日入定受三昧耶戒。五更蒙授傳兩部大教阿闍梨灌頂即般若母菩薩大虛空藏菩薩轉法輪大菩薩。於越州開元寺遇天台第九弟子良諝和尚。受學天台奧義。天安二年六月二十二日歸朝。到太宰府鴻臚館(在唐首尾六箇年)或說雲。貞觀元年歸朝(云云)寬平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右脅入滅終無病痛。生年七十八。   (東寺)圓覺寺宗叡僧正(又號後入唐僧正。自天長至元慶。淳和·仁明·文德·清和)。   俗姓池上氏。左京人也。年甫十四。出家登叡山。天長八年受具足戒。後歸叡山迴心向大受菩薩戒究天台宗。山王詫宣告擁護。驗雙烏相隨。暗夜炬火相照(云云)其後到越州白山有其驗。人奇之。貞觀五年。於園城寺隨智證大師受兩部大法。移住東寺就實惠僧都受金剛界大法。詣真濟僧都受阿闍梨灌頂。貞觀四年(壬午)共高岳親王入唐。遇汴州阿闍梨受金剛界灌頂。就青龍寺法全重受灌頂兼學胎藏。大慈恩寺造玄興善寺智惠論受法(云云)或雲。玄慶和尚金剛界(云云)同八年順風解纜。三日夜間歸朝。年七十六。終禪林寺(云云。未勘入滅年。若元慶三年歟。可尋之)。   已上八家日域真言相承根本也。   此八家相承法門聖教等被載五大院八家祕錄畢。   元亨三年(癸未)月日。於鎌倉二階堂奧圓宗谷為祕教弘通抄之畢。沙門惠鎮記貞和五年(己丑)十二月五日。於法勝寺維那寮賜元應寺御本書寫了。同月六日校合畢。宗智之。   永和二年(丙辰)二月一日。感得此本畢。   東塔院西谷遮那業沙門圓俊。   應永二十一年(甲午)閏七月十九日。於西塔院西谷南尾香乘房賜右御本令書寫畢。同日令校合畢。   遮那業末學成舜。   應永二十三年(庚申)七月九日。以右本令書寫畢。   遍照金剛承純。   校合了。右法印澄舜持本(草筆)。   天文十九年(庚戌)暮秋吉日。書寫了。定舜右一冊令龍華村助之丞繕寫。於四季講堂一校畢。   享保八年九月下浣。天忠主中年三十二享保九甲辰夏。令中村寫而校正了。   性淵慈泉 g:\__tmp\T74n2374.TXT ****** [Error] - File could not be written... ****** no.2375 天台圓宗四教五時西谷名目捲上 問。此娑婆世界教主何佛耶。答。釋迦如來也。凡諸佛雖多之。所居國土各別也。彌陀西方安爭土教主。藥師東方琉璃世界教主也。如是面面佛土不同也。其中此娑婆世界。有釋迦如來國土故。釋迦此土教主申也。仍當時習傳一切聖教。皆秋迦說法門也。無此釋迦教法。我等眾生迷煩惱闇。可有淺間敷牛馬畜生樣者也。而依佛教知因果理。敬父母辨可給仕師匠理。厭穢土欣淨土。偏釋迦御恩也。仍大恩教主申也。 問。此釋迦如來。婆娑世界中何處出世成道耶。答。五天竺中。中天竺出世界成道也。御父淨飯王。御母彼王妃摩耶夫人人是也。佛太子時。御名悉達太子申。然觀世間有為無常理。夜半出王宮入檀持山。御穢十九歲出家。其後六年苦行樂行。御歲三十時。菩提樹下成道。是十九出家三十成道申也。問。釋尊成道後說何法耶。答。眾生根性萬差別如來說教區分。然天台宗意。立四教納釋迦一代說教也。是則鈍根機教淺教。利根機教深教也。故大根分四種立四教也。問。爾者其四教者何等耶。答。四教者。一三藏教。二通教。三別教。四圓教也。依之略頌雲。藏通別圓名四教。問。此四教中。何小乘何大乘有之耶。答。初三藏教小乘。後三大乘也。略頌曰。初一小乘。後三大乘。問。後三大乘中。何權教而淺。何實教深耶。答。總而四教分權實二教時。前三教共權教而淺。第四圓教耳實教深也。權教者雲假方便教事也。實教者如來真實己證法門也。凡如來御本意。直說圓教悟眾生思食共。眾生根鈍不可KF故。先假說方便教。調根機後說深圓教也。前三藏教名權教呼方便教也。仍後三教共大乘也。取共中能別二教權大乘而淺。圓教實大乘而深也。凡藏通別圓之次第。從淺至深教相也。問。如來說教區者。可立五教共六教共。何必四教耶。又此四教中。何界內教。何界外教有之耶。又此四教中。何事何理教有之耶。答。凡雖廣萬法不出事理二法。仍界內事理二教。界外事理二教。合立四教也。是即三藏教界內事教也。此明事相隔曆法門。通教界內理教也。此明相即融通理也。此二教界內教。而三乘共學之。次別教者界事教也。是明事相隔旨。圓教界外理教也。此明相即融即通旨也。仍此二教。共界外教也。略頌曰。藏通界內事理教。別圓界外事理教。師雲。四教中三藏教與別教明事相隔曆法門者。我等眾生不知迷成凡夫悟成佛。談煩惱與菩提其體各別也。凡夫與佛亦名別也。而雲斷煩惱得菩提。離凡身別得佛身也。譬如雲月各別。謂拂煩惱雲顯菩提月。如此一切諸法。明各別物也。雲事相隔曆法門也。次通教與圓教所明相融通法門者。我等眾生悟成佛。為成凡夫故。雲迷煩惱菩提其體全一體也。又談凡夫與佛悉一體也。雲相即理教也。譬如水冰一體。解煩惱冰顯菩提水也。仍水冰面替。其體同物也。以此可得意煩惱菩提一體理也。問。三藏教者何等耶。答。三藏者一修多羅藏。新釋雲素怛覽藏。梵語也。此翻法本。亦名定藏。漢語也。亦云經藏。是四阿含經也。此共小乘經孔。此四阿含經。共納修多羅藏也。故名經藏也。四阿含經者。後如注之。亦名定藏者。此修多羅藏中。專明禪定事故也二昆尼藏。新譯雲昆那耶藏。梵語也。此翻減。是則專明戒律法門。持戒減罪故翻減也。仍亦名戒藏。漢語也。亦名律藏。所謂人十誦律五部律等一切戒律法門。合名昆尼藏也。三阿昆曇藏。新譯雲阿昆達磨藏。梵語也。此翻無比法。亦名慧藏。不漢語也。亦呼論藏。所謂六足論八揵度論等也。始此等論。而一切小乘論攝論藏也。此論藏中。專以智慧料簡法門。明辨邪正旨故名慧藏也。已上此三名三藏者。佛說種種之法門。只取詮有戒定慧三法門也。略頌曰。藏教具三經律論。修多羅尼阿昆曇。如次亦名定戒慧。問。何故此三通名藏耶。答。凡藏者含藏為義。所詮修多羅者經名也。其經文含一切法門故。含藏為義也。譬如一藏內納軒諸財此雲含藏義也。自餘昆尼藏阿曇藏。准之可得得意也。問。今此三藏教。何人學之耶。答。三乘人學之也。取三乘中。化二乘正意有之也。略頌曰。正化二乘傍化菩薩。問。若爾者三乘者何等耶。答。三乘者。一聲聞乘。此聞四諦法門斷惑證理。二支佛乘。亦名緣覺。亦名獨覺也。是則觀十二因緣斷惑證理。三菩薩乘。是行六度成佛。已上是雲三乘也。此中聲聞緣覺雲二乘也。此二乘偏思自身出離生死事。無化他思也。然今世間人。思我事不思他人事雲二乘根性。此意也。次菩薩者。不思我身事。悲他人受苦事。化他為本也。仍菩薩修檀婆羅蜜等六度也。俱捨論曰。菩提薩埵利物為懷。為化有情必往惡趣此意也。問。若爾者。今此三藏教三乘所觀觀法。折空觀體空觀中何耶。答。體空觀者。大乘觀門故。不明三藏教也。仍三藏三乘人。共修折空觀也。此折空觀亦名生滅觀。名拙度觀也。問。三乘共修折空觀難辨三乘不同如何。答。三乘同修折空觀。然諦緣度三所學不同也。聲聞就四諦法門修折空觀。緣覺就十二因緣法門修折空觀。菩薩就六度之法門修折空觀。仍三乘同修折空觀。以諦緣度差別可知三乘不同也。問。三藏教觀門名折空觀名生滅觀名拙度觀意如何。答。折空觀者。觀諸法空也。於此空觀。大小乘空觀淺深不同故。為顯此不同。三藏空觀名折空觀也。折者折破義也。所謂諸法眼前歷歷。皆生滅無常法也。山崩河埋。皆其體成空。況始千草萬木。至六道生類。何物一常住法哉。皆生滅無常法。一法觀非可執著雲折空觀生滅觀也。此折空觀。譬芭蕉泡沫。泡沫者。如水淡也。芭蕉者。榮好然風吹皆散散破物也。諸法如此觀而斷煩惱也。俱捨論雲。分折諸色至一極微。是折空觀相也。此折空觀名拙度觀事。此三藏淺近教。而拙故雲拙度觀也。問。若爾者。三藏教聲聞所學四諦者何耶。答。四諦者。一苦諦亦云苦聖諦也。自餘准之。二集諦。三滅諦。四道諦也。今此四諦。何雲四聖諦。付之初苦集二諦世間因果。後道滅二諦出世因果也。問。初苦諦者如何配立耶。答。苦諦者。苦果依身也。酬過去惡業煩惱因。今生如此受苦果報身故。雲苦果依身也。又雲有為有漏果也。有為者生滅無常義也。有漏者雲有煩惱事也。次諦者審實不虛義也。諦字訓審理也。意學佛法。此苦果依身理。如實審知故雲苦諦也。問。第二集諦者如何配立耶。答。集者業煩惱也。是名集事招集為義。意業煩惱招集眾生苦果故名集也。仍此集諦世間有漏因也。初苦諦有漏果也。故雲苦集二諦世間因果也。問。第三滅諦者如何配立耶。答。滅者滅無為義。滅煩惱得無為無漏果也。仍此出世無漏果也。無為者非有為生滅義常住法也。無漏者滅煩惱無煩惱故雲無漏也。諦義如上釋。問。第四道諦者如何配立耶。答。道者能通為義。所謂學戒定慧等種種法門。到涅槃岸故名道也。涅槃果譬岸。海譬生死。渡此生死大海船譬道諦智慧。乘此道諦船渡生死海故。雲能通為義也。仍此道諦雲出世無漏因也。涅槃理出世無漏果也。至此涅槃果道。故道諦雲出世無漏因也。此道諦智慧雲有為無漏因有為無漏智慧也。智慧者心也。此心者隨所緣境轉變故雲有為。而斷盡煩惱智慧故雲無漏也。問。若諦果集諦因也。而何故果列前因列後耶。答。苦諦當時依身顯易故。先觀之。集諦業煩惱故。微細難觀故。後觀之也。故苦諦列前。集諦列後也。此苦果依身依何起耶。答。從集諦業煩惱生故。雲集諦因苦諦果也。問。果滅諦列始。因道諦列後事如何。答。滅諦無為理。故先觀之。令願得無為理也。然依何雲得滅諦無為理。以道諦智慧斷煩惱得之故。滅諦果列初。道諦因列後也。問。緣覺所觀十二因緣者何等耶。又三藏教所明十二因緣者。四種十二因緣中何耶。答。三藏教十二因緣者。雲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也。唸唸生滅也。十二因緣者。亦云十二緣起支也。一無明。是過去所起煩惱也。仍煩惱業苦三道中煩惱道。俱捨雲。宿惑位無明。二行。是依過去煩惱行諸業時也。仍煩惱業苦三道中業道也。俱捨雲。宿諸業名行。三識。是依過去業煩惱因。受今生果報最初心也。所謂母腹宿始最初心也。是則父母交懷時。男子母起愛。女子父起愛。如此愛心計入。未顯色身故雲識也。俱捨雲。識正結生蘊(矣)。四名色。是父母赤白二體和合宿母腹。正眼耳等六根未具足。只如形大概骨肉支節等計出來故雲名色也。俱捨雲。六處前名色。五六入。新譯雲六處。自此已六根具足也。然未辨苦樂別。不知身當寒熱程位也。俱捨雲。從生眼等根三和前六處眼等者。眼耳鼻舌身意也。三和者根境識也。已上此位迄胎內成就也。如此六根成就。從胎內出生也。六觸。是生後二三歲時也。其間苦樂分明不知。只荒障為泣分齊也。不能去厄害位也。厄害者馬車馳來。無思逃去事也。俱捨雲。於三受因異未了知名觸(矣)。七受。是生五六歲至十四五歲事也。已分別苦樂。漸辨物理受苦樂領納故名受也。又漸起貪愛心。見嚴物慾思分齊。而起淺淺敷貪愛。未起婬欲等深心也。俱捨雲。在婬愛前受。此位覺三受也。三受者。一苦二樂三捨。捨者非苦非樂也。八愛。是十四五歲已後。求財寶行婬欲也。但猶未強盛也。只有愛著心也。俱捨雲。貪資具婬愛。九取。是年既長大婬欲最深。依之貪五欲境。馳求四方也。俱捨雲。為得諸境界遍馳求名取(矣)。十有。是財寶婬事等求東西間。經身口意作種種業也。是則當來作可得果報業因故名有也。有者造義也。俱捨雲。有謂正能造牽當有果業(矣)。十一生。依現在作煩惱業。又未來可受生事治定。如現在識有未來雲生也。俱捨雲。結當有名生(矣)。十二老死。俱捨雲。至當受老死意。現在如受名色六入觸受果報。未來又可受六入觸受果報事作定老衰死言老死也。已上十二因緣次第如此。如此流轉事如車輪。無始已來生死相續不絕。是偏十二因緣所作也。就此十二因緣。三世兩重二世一重配立有之也。三世兩重者。過去無明行二因。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果。是一重也。又現在愛取有三因。未來生老死二果。是二重也。是言三世兩重十二因緣。是常配立也。俱捨雲。三煩惱二業七事亦名果(矣)。次二世一重十二因緣者。出大集經。無明至有。為現在十因。生老死為未來兩果。是則二世一重配立也。凡十二因緣中。言胎內五位事有之也。五位者。最初羯剌藍。是梵語。此翻凝滑。亦言和合也。父母和合時起愛即生也。女父起愛故。母胎中右脅向外也。男母起愛故。母腹左向內宿也。次生頞部曇。梵語也。此翻皰。此父母婬凝血欲成肉也。從此生閉屍。梵語。此翻血肉。此已成肉也。閉屍生健南。梵語。此翻堅肉也。次缽羅奢佉。梵語也。此翻支節也。髮毛爪等及色根形相。漸次而轉增也。問。三藏菩薩所修事。六度者何等耶。六度者。一檀波羅蜜。是梵語。此雲佈施也。二屍羅波羅蜜。梵語。此雲戒也。三羼提波羅蜜。梵語。此雲忍辱也。四毘梨耶波羅蜜。梵語。此雲精進也。五禪波羅蜜。梵語。此雲禪定也。六般若波羅蜜。梵語。此雲智慧也。問。三藏教意。能入門有幾不同耶。答。凡四教各有四門不同故。三藏教意立四門不同也。一有門。明見有得道。只觀諸法實有開悟也。是則毘曇論家所明有門得道也。二空門。明見空得道意。觀諸法空旨開悟。是則成論所明空門得道也。三亦有亦空門。明見亦有亦空得道。此有門空門之二理相兼學也。此有明昆勒論也。四非有非空門。明見非有非空開悟。則迦旃延經明之也。私雲。昆勒論與迦旃延經。自天竺未渡此土也。頌曰。各具四門。謂有空非有非空亦有亦空。亦有亦空昆勒論。非有非空迦旃經(矣)。問。何必立四門不同耶。又依能入四門所入理有不同耶。答。行者根性不同故。能入門有四門不同也。次能入門雖有不同。於所入一理全不可有不同。從有門入從空門入。入畢所悟理。只真實一理也。譬王宮四方門不同也。然人意樂不同。有自南門入者。自西門入者有之。如此入門雖不同。入畢所見國王只一王也。以此譬所入一理可知無不同也。如此三藏教。通教別教圓教三教。又可有四門不同也。問。聲聞所經位有幾耶。答。論家說不同也。毘曇有門意。立七賢七聖位。成實論意。明二十七賢聖也。頌雲。有門毘曇七賢聖。空門成實二十七(矣)。問。毘曇論家所立七賢七聖位者何等耶。答。七賢者三賢四善根也。三賢者是外凡。四善根是內凡也。此三賢四善根。又雲七加行。亦云七方便也。問。三賢位者何等耶。答。一五停心。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位也。私雲。定心持心。心留一境修觀故雲停心也。問。若爾者五停心者何等耶。答。一數息觀。梵語雲阿那波那。眾生心散亂粗動故。為坐禪入定。數我出入息靜心雲數息觀也。依之大論雲。阿那波那。是三世諸佛入定初也(矣)。二不淨觀。是觀身不淨離貪著也。此數息不淨二觀。入聖道最初要觀有之也。俱捨雲。入修要二門。不淨觀息念貪嗔增上者。如次第應修(矣)。三慈心觀。是起慈悲憐眾生故治嗔煩惱也。四因緣觀。是眾生不知流轉生死理故。為令知之。觀十二因緣等理。覺知因果道理故。治癡煩惱也。此不淨慈心因緣三觀。如次治貪嗔癡三毒也。五界方便。是觀士夫六界空有也。士夫六界者。地水火風空識也。地者人肉身。水人血。火人暖氣。風人息。空鼻穴。識心也。仍人身雲物。無此地水火風空識可無正體物。此世間士夫六界作之也。已上是雲五停心也。但除第五界方便加念佛停心有之。念佛停心者。念佛六根六境六識功德不起愛心也。六境者。一色境二聲境三香境四味境五觸境六法境。是所緣境也。六識者。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此六根六境相應起心雲識也。六根者。一眼根二耳根三鼻根四舌根五身根六意根。第二別相念處者。是前五停心時。覺觀等五障既除。智慧漸成明瞭。此別相念處時。修四念處觀破四顛倒也。問。爾者四念處者如何配立耶。答。四念處者。新譯俱捨等雲四念住也。一身念處。是觀色身不淨旨破淨顛倒也。所謂身中有五種不淨也。一種子不淨。父母赤白二渧種子也。二住處不淨。十箇月間。住母生熟二臟。是名住處不淨也。三自相不淨。是已生畢。住臥不淨身中。其相甚不淨也。四自性不淨。是身中骨髓。毛孔蟲嗅如死狗。五究竟不淨。是命終風火二大種去。手足分散不淨不可勝計。是名究竟不淨。我等眾生。如是不淨身有之。拙思淨故是雲淨顛倒也。仍觀不淨破淨顛倒雲身念處也。顛倒者諸法逆思也。二受念處。是一切內外受陰名受。謂見兒女乃至一切財寶等。見吉事哉思。則內行婬欲等。乃至持資財等成樂。起愛著心思受樂。是雲受陰也。而此等皆非樂。實苦思樂有之觀。破樂顛倒雲受念處觀也。三心念處。是雲我等心物唸唸生滅。剎那剎那轉變無常法有之。經六根六境六識成常住思攀緣也。故觀心無常事。破常顛倒雲心念處也。四法念處。是萬法不可得無主也。而我等執我所我我所。非我物思我物起著心故。觀法無我旨破我顛倒雲法念處也。第三總相念處。前別相念處時。別別觀身不淨。受不樂。心無常。法無我故名別相念處也。而今總相念處時。觀智深成。身受心法四念處總合觀故。雲總相念處也。已上此三賢位。雲順解脫分位也。修可得解脫觀始故言順解脫也。此三賢位亦言外凡位也。問。四善根位者何等耶。答。一暖法位。二頂法位。三忍法位。四世第一法位也。此四善根內凡位也。從前三賢位觀智深成。聖道近付位故雲內凡也。亦云順抉擇分位也。是則斷煩惱可證無漏決定位故。雲順抉擇分位也。問。初暖法位者。其名義如何配立耶。答。聖火前相漸現故。名暖法位也。譬如鑽火火已欲出期近成。漸暖氣立暖成也。是聖道如火。能燒煩惱薪。從此位聖火暖氣起故。得暖法名也。又此位廣修四念處觀。具修四諦十六行相。葉此位程人。設遇惡緣雖退。久不流轉必至涅槃也。故俱捨雲。暖必至涅槃(矣)。問。若爾者。四諦十六行相者如何。答。四諦者如上釋。十六行相者。彼四諦下各有四行相故。四四十六也。問。爾者初苦諦下四行相者如何。答。一苦行相。此苦果依身受苦故。觀可厭之旨行相也。二空行相。此苦果依身觀空旨也。三無常行相。此依身觀有為生滅法也。四無我行相。此於我身成執故。觀可離我旨也。已上四行相。共付苦果依身觀行相故。雲苦諦下四行相也。略頌雲。苦空無常無我苦(矣)。問。集諦下四行相如何。一集行相。此煩惱招集諸苦故。觀此旨斷煩惱也。二因行相。此煩惱感苦果成因故。觀可斷此煩惱旨也。三生行相。此煩惱作諸業未來可生苦果故。觀此旨可斷煩惱也。四緣行相。是煩惱惡業。受苦果依身成緣故。觀此旨可斷煩惱也。略頌雲。因集生緣是集諦(矣)。問。滅諦下四行相如何。答。一滅行相。此觀可滅諸惡業煩惱旨也。二靜行相。此靜貪嗔癡三毒火義也。三妙行相。此離諸惡業煩惱觀可成妙心旨也。四離行相。此觀可離生死有漏世間旨也。略頌雲。滅靜妙離是滅諦(矣)。問。道諦下四行相如何。答。一道行相。此以道諦智慧修四念處等道品功德。至涅槃岸成道故名道行相也。二如行相。此能觀無漏功德。如法觀故名如行相也。三行行相。此一切聖人。鎮觀可立行旨也。故名行行相也。四出行相。此觀可出生死無常旨故。名出行相也。略頌雲。道如行出是道諦(矣)。問。第二頂法位者如何。答。頂法位者。前暖法時。修種種之善根故。觀此頂法功德起善根也。是則同暖法觀四諦十六行相也。取其此頂法位。四諦觀智漸深成。登山頂見四方如分明。寄此譬名頂法也。設遇惡緣雖退位。善根不可退。依之俱捨雲。頂終不斷善(矣)。問。第三忍法位者如何。答。忍法位者。是前頂法位。修種種善根觀起也。從此位四諦觀智能堪忍不退故。名忍法也。依之俱捨雲。忍不墮惡趣(矣)。取其此忍法位。有上中下三品不同也。問。若爾者。三品忍位不同如何。答。下忍四諦十六行相具觀之。次中忍減緣減行。而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則留欲界苦諦下一行相。此一行相二剎那觀雲中忍滿也。次上忍位者。減緣減行如前。而留一行相。是一剎那觀故雲一行一剎那位也。仍以一剎那二剎那不同。可辨上忍中忍差別也。又中忍位雲二行二剎那義有之。問。爾者中忍所修減緣減行者如何配立耶。答。減緣減行袖腐煩事也。取其下忍位。從頂法移手初故。四諦十六行相具修。今片忍位。觀慧已自在成。次第縮行相。取詮要觀也。是名減緣減行也。取其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也。其故上界下界各有四諦故。合八諦也。其八諦下各有四行相故。總三十二行相也。而從欲界苦諦觀之始。次第終至於道諦。一遍觀之畢減之時。終道諦四行相中。第四之出行相減始也。如是一遍觀之除一行相。亦取返從欲界苦諦觀始。如前至上界道諦迄。一遍觀之畢。第二遍時。第三行行相減也。如是減減後。欲界苦諦下留苦一行相觀之也。仍三十二行相次第減。終留一行相故。減三十一行相也。而其三十一中。七名緣。七周減緣約束也。地體上下八諦八緣有之。留欲界苦諦一緣不減故。被雲七周減緣也。如此七取緣。餘二十四行相有之也。故被雲二十四周減行也。是則緣者。雲所緣事也。次行者雲十六行相事也。 T74056901.GIF T74056902.GIF   尋雲。從終減始時。必道諦四行相中。從第四出行相減始歟。將又自餘行相減始事有之歟如何。答。隨行者根性減始行相不一准。所謂入見道有二種行者。一見行人。是利根人也。此見行人又有二類。著我者從無我觀入始也。著我所人從空行相入也。二愛行人。是鈍根人也。此愛行人又有二類。我慢多者。從無常行相入。懈怠多者。從苦行相入也。如是入見道初門行相不同故。依此根性不同。減緣減行時。減始行相事不同也。所謂我慢多者。從無常行相入故。上界道諦下四行相減始時。先減出行相。次第前樣減之。後減道行相也。是順無常行相故。無常義為要。後迄置之也。次著我者。從無我行相入故。上界道諦減始時。先減第三行行相。次減如行相。次減道行相。最結句減出行相也。出順無我觀故也。仍從無我入者是為要。終迄置之也。次懈怠多者。從苦行相入故。先減出行相。次減道終減如也。如者滅罪苦如法非顛倒故雲如也。仍從苦行相入者。如行相為要。後迄置之也。次著我所者。從空行相入。先減出次減如。次減道終減行也。行者聖人修三十七品功德。至涅槃故。是專順空行相故。是為要終減之也。頌疏雲。且如無常入見道者。於上界道。先減出次減行。次減如後減道。以道屬無常故後減也。若以非我入見道者。於上界道。先減行次減如。次減道後減出。以出屬非我故後減也矣。自餘准之。尋雲。次第減緣減行畢。終留欲界苦諦下一行相者。必限苦一行留之歟。將又留餘行相事有之歟如何。答。是又隨行者根性不同也。著我者留無我一行相。著我所者留空一行相。我慢多者留無常一行相。懈怠多者留苦一行相。如是隨行者根性。有四種不同也。尋雲。若爾者。觀始行相隨行者根性不同歟。答。爾也。著我者。從無我行相觀始。著我所者。從空行相觀始。我慢多者。從無常行相入。懈怠多者。從苦行相入也。問。第四世第一法位者如何。答。世第一法位者。是凡夫有漏善根中最勝故。雲世第一法也。此位迄未斷煩惱故。非出世無漏善根。世間有漏中。至極位有之。仍委可雲世間第一法位也。此位如上忍。欲界苦諦下一行相。一剎那觀也。已上從。暖法至此世第一法。雲內凡四善根位也。尋雲。此三賢四善根。通名七賢位事如何。一義雲。葉此等位人。皆學佛法。從凡夫賢智慧故。通名賢也。問。於今此七賢位修幾道品耶。答。總有七科道品。三十七品菩提分法是也。所謂一四念住。二四正斷。三四神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覺。七八正道也。此中七覺八正二種。後正位修之故。今此七賢位。修前五科道品也。明五科者。一四念住。上所明四念處是也。二四正斷。一為斷已生惡法。勤修精進。二為令未生惡法不生。一心精進。三為令未生善法生。一心精進。四為令已生善法增長。一心精進也。三四神足者。一欲神足。以欲為主。修行得定故也。二勤神足。以精進為主故也。三心神足。以心為主故也。四思惟神足。以思惟為主故也。妙用難測故。名為神。是慧用也。依勝定發神通故名神足也。四五根者。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也。根者增上義也。依五根生諸善也。五五力者。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也。五根轉深成。不能壞天魔及諸煩惱故名力也。問。以今此五科道品對位方如何。又七覺八正如何。答。別總念處四念住也。暖法修四正斷。頂法修四神足。忍法修五根。世第一法位修五力也。次七覺支。在修道位。近菩提位助覺勝故也。一擇法覺支。於所觀境簡擇得失。二精進覺支。熾然勇猛修諸善法。三輕安覺支。於意適悅調暢身心。四念覺支。於境明記也。五行捨覺支。遠離沈掉平等寂靜也。六定覺支。專注所緣。七喜覺支。於意適悅。次八正道。在見道位。一正見觀察諦理簡擇得失。二正思惟籌量義理。三正語離四誹謗。四正業離殺盜婬。五正命離五邪命。六正精進堪斷惡修善。七正念明記所緣記憶宿事。八正定住心不亂專住一境。此七科中。前五通漏無漏。七覺八正唯無漏也。已上俱捨意。此道品名雖三十七品也。實體只十也。謂慧攝八。四念住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勤攝八。四正斷進根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定攝八。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信攝二。信根信力。念四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喜一喜覺支。捨一行捨覺支。輕安一輕安覺支。戒三正語正業正命。尋一正思惟。已上俱捨意注之。問。七聖位者何等耶。又通名聖意如何。答。通名聖事。聖以正為義。斷煩惱捨凡夫性。可入聖人性故名聖也。所謂七聖位人者。見道二人。隨信行隨法行。修道三人。信解見得身證。無學道二人。時解脫不時解脫。已上是雲七聖也。取其無學道二人。俱捨等不名時解脫不時解脫。名慧解脫俱解脫。只是異說也。此七聖中前五名有學聖者也。是則雖斷始煩惱。未斷終故名有學聖者也。後二名無學聖者。是則斷盡煩惱。今無可學法故名無學也。問。付七聖如何分別四向四果耶。又各得名如何。答。初隨信者。是鈍根人入見道名也。非自智力。信他教立行生解故。雲隨信行也。次隨法行者。是利根人入見道名也。利根故不待他教。以自智力思惟法。斷煩惱得覺故。雲隨法行也。已上二人見道聖人也。見道者。苦法智忍等十六心中。前十五心位也。四向四果中。須陀洹向位也。是梵語也。此雲預流向。十六心者。第一苦法智忍。是斷欲界苦諦下十使煩惱也。是則世第一無間。緣欲界苦諦境。生無漏法智忍故。雲苦法智忍也。從此位離凡夫入聖人性也。第二苦法智。是苦法智忍無間。緣欲界苦諦。生無漏法智故。雲苦法智。此斷欲果苦諦下十使煩惱。所得悟智也。第三苦類智忍。是苦法智無間。緣上界苦生類智忍。類者上二界苦。比類欲界苦觀故雲類也。是色界無色界苦諦下。斷十八使煩惱也。第四苦類智。是苦類智忍無間。緣上界苦生類智。是則斷上二界苦諦下十八使煩惱。所得悟智也。第五集法智忍。是苦類智無間。緣欲智集諦。斷集諦下七使煩惱也。第六集法智。是集法智忍無間。緣欲界集諦。生無漏法智也。是則斷欲界集諦下七使煩惱。所得悟智也。第七集類智忍。是集法智無間。緣上二界集諦。生類智忍也。此位斷上二界集諦下十二使煩惱也。第八集類智。是集類智忍無間。緣上二界集諦。生無漏類智也。是則斷上二界集諦下十二使煩惱。所得悟智也。第九滅法智忍。是集類智無間。緣欲界滅諦。生法智忍也。是則斷欲界滅諦下七使煩惱位也。第十滅法智。是滅法智忍無間。緣欲界滅諦。生無漏法智也。是則斷欲界滅諦下七使煩惱。所得悟智也。第十一滅類智忍。是滅法智無間。緣上二界滅諦。生類智忍也。是則斷色無色滅諦下十二使煩惱也。第十二滅類智。是滅類智忍無間。緣上二界滅諦。生無漏類智也。此斷色無色滅諦下十二使煩惱。所得悟智也。第十三道法智忍。是滅類智無間。緣欲界道諦。生法智忍。斷欲界道諦下八使煩惱位也。第十四道法智。是道法智忍無間。緣欲界道諦。生無漏法智也。是則斷欲界道諦下八使見惑。所得悟智也。第十五道類智忍。是道法智無間。緣上二界道諦。生類智忍也。是則色界道諦下七使。無色界道諦下七使。斷十四使見惑位也。已上是雲前十五心見道位也。此十五心間。不雜餘心。次第無間斷見惑故。雲一入觀空位也。略頌雲。見惑頓斷如破石矣。又此位名見道事。十五心間斷見惑始見未曾見理故也。凡眾生無始已來被惑煩惱。未曾見諦理。此位始斷煩惱見之故。又雲見諦道也。尋雲。此忍與智不同如何。答。忍者斷一分煩惱位也。智者雲斷煩惱悟智現前也。此忍位雲無間道位無礙道位也。智位雲解脫道位也。俱捨雲。忍智如次第。無間解脫道。前十五見道。見未曾見故。名隨信法行。由根鈍利別矣。第十六道類智。是道類智忍無間。緣上二界道諦生類智。則從此位修道也。是則初果位也。此第十六心名修道事。前十五心間斷見惑。所得覺智慧。餘喜悅故。重修諦理。重慮思惟。斷思惑始位故名修道也。但此第十六心雲修道事。毘曇論家意也。若依成論意。無礙道伏解脫道斷定故。第十六心解脫道正斷見位屬見道也。次信解。是前見道位。鈍根人名隨信行。移此修道雲信解也。取修道人鈍根人也。次見得。是前見道位。利根人名隨法行。是移修道時名也。取修道人利根人也。次身證。是不還果聖者。證滅定雲身證那含也。是則若信解若見得。證滅定時名也。滅定者。滅心性品。得如木石定也。信解見得。通初果二果三果也。已上此三雲修道位也。此修道位有六向果。所謂第一預流果。梵雲須陀洹果。是初果位也。第十六道類智取之。其旨如上注。此初果位有極七反有聖者。其者初果聖者中。鈍根人未斷三界思惑故。以彼惑力。欲界人與天受生十四度也。人界七度天界七度也。其人天取合。雲七反受生也。至受生多者。限七反不至八反故。雲極七反有聖者也。此外可有五生六生三生乃至一生聖者也。第二一來向。梵雲斯陀含向。是第二向也。此初果聖者欲界九品思惑中。從斷初一品至斷第五品。此取向道也。俱捨雲。斷至五二向矣。於此向道。有雲家家聖者事。所謂三品斷家家。四品斷家家也。依之俱捨雲。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矣。意斷欲界九品思惑中上三品命終者。欲界三度生。四品斷者。欲界二度生故。雲三二生家家也。家家者。此欲界思惑殘程。猶生欲界也。取其欲界人家生。欲界天家生故。天家人家取合。雲家家聖者也。尋雲。一二品斷家家雲事。不可有歟如何。答。一二品斷家家。不可有之也。聖人起大加行斷惑程。必斷盡上三品也。仍只斷一二品命終者。都無之也。斷一二品。必斷第三品故也。尋雲。有五品斷家家耶。答。不可有之。斷五品程者。斷六品必可證一來果思故。斷五品計不斷六品。命終者不可有之也。依之具捨雲。以斷第五必斷第六。後一品惑。能以無障得果矣。第三一來果。是欲界九品思惑中。斷第六品位也。依之俱捨雲。斷六一來果矣。斷六品下三品惑合潤一生。今一度可來欲界故雲一來果也。第四不還向。梵雲阿那含向。是第三向也。是欲界九品思惑中。從斷第七品至斷第八品。雲不還向位也。依之俱捨雲。斷七或八品。一生名一間。此則第三向矣。此不還向位名一間聖者。亦名一種子。是則下三品惑合。潤一生有之故。斷七八品。殘惑僅一品。只此人天一生間計可有之故。雲一間聖者也。尋雲。斷八品者。一生則盡第九品。可證第三果。如何可有斷第八品不斷第九品命終義耶。例可斷第五品者。必斷第六品。證第二果如何耶。答。雖斷第八品。則不能斷第九品。不葉證不還果事也。其故越界得果二義以外大事有之也。越界者。斷盡欲界九品惑。離欲界移色界也。次得果者。斷盡九品惑。於第二果得不還果故也。前一來果。無越界義故是異也。第五不還果。是斷盡欲界九品思惑。永不還生欲界故雲不還也。依之俱捨雲。斷九不還果矣。此不還果聖者有多種。五種七種八種九種十一種等也。第六阿羅漢向。是色界初禪九品思惑。乃至第四禪九品。及下三無色九品斷盡。乃至悲想九品思惑中。從初品至斷第八品。雲阿羅漢向位也。依之俱捨雲。上界修惑中。斷初定一品至有頂八品。皆阿羅漢向矣。已上修道畢。第七阿羅漢果。是有頂斷盡九品思惑位也。又名無學果。總斷盡三界煩惱。無可學事故也。俱捨雲。第九無間道。名金剛喻定。盡得俱盡智名無學應果矣。已上四向四果畢。此第四果無學道也。此無學道有時解脫不時解脫二人。七聖中第六第七也。次時解脫。是前修道位。鈍根人名信解。移無學道。雲時解脫阿羅漢也。待時及眾緣證果故。雲時解脫也。是鈍根羅漢也。次不時解脫。是前修道位。利根人名見得。移此無學道時名也。不待時及眾緣證果故。名不時解脫也。是則利根羅漢也。俱捨意異之。慧解脫。謂依慧力離煩惱障也。俱解脫。兼得滅定離解脫障。解脫障者滅定障也。羅漢有六種姓。一退法種性。謂遇小緣則退所得果也。二思法種性。謂懼退失。恆自思惟自害思也。三護法種性。謂於所得法自防護也。四安住法種性。無退緣不及退果安住。不增進也。五堪達法種性。堪謂堪不退修練根。練根者轉鈍成利。達謂通達也。是練根羅漢也。六不動法種性。為煩惱不動也。是最上利根羅漢也。此六種中。前五種從時解脫生。後一種從不時解脫生。是利根故。一向不退也。已上付七聖位。見修無學三道分別。如是依毘曇論意注之也。九次第定者。七聖中身證不還所得也。一初禪定。二第二禪定。三第三禪定。四第四禪定。五空無邊定。六識無邊定。七無所有處定。八非想非非想定。九滅盡定。此滅定並無想定。欲果色界依身得也。俱捨雲。二定依欲色矣。問。見思惑者何樣煩惱耶。答。見惑者親迷理惑。專障四諦理煩惱也。其數總八十八使也。次思惑者迷事惑。事相浮起煩惱故。又雲事相浮偽惑名修惑也。所謂欲財寶起婬欲。皆思惑也。仍感生死果報事。皆此思惑所為也。仍又雲潤生惑也。依之俱捨雲。違理由見。感報由思矣。問。八十八使見惑者何樣數耶。答。見惑十使。其體十也。此十使分別四諦。總被雲八十八使也。先見惑十使者。五見疑六。貪嗔癡慢四煩惱。是合雲十使也。取十使五見疑見惑根本有之也。所謂五見者。一身見。是執我身妙。著所緣境界也。是則執我所我我所也。我所者眾生。我我所者財物等也。二邊見。付之斷見常見有二見。斷見者。一切諸法當時計有之。終歸空執也。仍雲斷無見。名空見也。次常見者。一切諸法。乃至色心二法。皆執常住法也。仍亦云有見也。如是執一邊一邊。偏執見故雲邊見也。三邪見。是因果撥無見也。意聖人等教。雲作惡墮地獄作善生善處。乃至殺人則酬。然都以不信用之雲因果事總無之思。是雲因果撥無邪見也。邪者僻事也。四見取見。是劣謂勝義也。意劣思勝見也。假令我身極劣人勝他思。乃至不淨思淨體事也。五戒禁取見。付之非因計因戒禁取見。非道計道戒禁取見有二種。先非因計因戒禁取見者。苦諦下迷也。是則見雞狗等生天上。則以雞狗等振舞為修因。可生天上起僻見也。彼雞狗等生天上事依宿習也。全依雞狗等振舞非生天上。次非道計道戒禁取見者。於道諦下論之。謂執有漏戒等。是思真道也。執邪道計正道也。是則謂祭三目八臂魔王等。生善處思風情事也。六疑。是於一切善惡事成疑。不生決定心也。意雲有地獄極樂事。成疑心不決定故。厭地獄欣極樂心無之也。已上此六見惑根本有之也。七貪。是於諸境界起貪愛也。貪者惜我物思為他物我物風情事也。八嗔。是遇違緣起嗔恚也。此煩惱欲界起耳。色界無色界不起也。九癡。是朦昧心也。假令不聞持人言事。況不知佛法理。如牛羊等愚癡煩惱也。十慢。是對他起高舉心也。意慢人勝我身思事也。已上是雲見惑十使也。問。付見惑十使分別八十八使方如何。答。欲界四諦下有三十二使。所謂苦諦下有十使。一身見二邊見三邪見四見取見五戒禁取見六疑七貪八嗔九癡十慢。集諦下有七使。前十使中。除身見邊見戒禁取見自餘七使也。滅諦下有七使。集諦下如七使也。道諦下有八使。前十使中。除身見邊見自餘八也。頌雲。十七七八使矣。問。色界下有幾耶。答。有二十八使。所謂苦諦下有九使。前十使中除嗔餘九也。俱捨雲。色無色除嗔矣。集諦下有六使。十使中除身見邊見戒禁取見嗔餘六也。滅諦下有六使。同集諦下六使也。道諦下有七使。十使中除身見邊見嗔三餘七也。頌雲。九六六七使矣。問。無色界下有幾耶。答。有二十八使。同色界二十八使故。別不注之。已上三界。總都合八十八使見惑有之也。問。付欲界四諦。如何集諦滅諦下除三。道諦下除二耶。答。先身見者。付苦果依身起故限苦諦。餘集滅道不論之也。次邊見者。則斷常二見也。是付苦果依身。起有無邊執故。限苦諦下論之也。次戒禁取見者。從常我二顛倒起。此二顛倒付苦果依身起也。所謂常顛倒者。邊見中常見攝也。我顛倒者。第一身見攝也。仍從此常我顛倒起非因計因戒禁取見故。苦諦下論之。集諦滅諦下不置之也。尋雲。若爾者。戒禁取見者。但苦諦下可論之。如何道諦下置之耶。答。戒禁取見有二種。非因計因戒禁取見。苦諦下論之也。次非道計道戒禁取見。專道諦下論之也。非道計道者。假令以世間有漏道。是計真實涅槃道故。道諦下論之也。問。思惑者何等耶。答。思惑者。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惑。合九九八十一故。雲八十一品思惑也。所謂貪嗔癡慢也。是雲思惑名修惑也。上二界除嗔也。前見道斷見惑。後修道斷此思惑也。問。若爾者。見惑思惑貪嗔癡慢如何可分別耶。答。見惑四煩惱。五見疑根本起故。殊猛利起也。仍見惑中貪嗔癡慢。雲背上使惑也。是則五見疑根本。其背上起故也。然思惑貪嗔癡慢。五見疑根本不起故。不猛利緩起也。問。經三界九地論八十一品思惑方如何。答。一欲界五趣地。五趣者。地獄·餓鬼·畜生。人四洲。天六欲也。修羅者。或攝天或攝鬼。六欲者。四王天·忉利天·夜魔天·都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也。此五趣地。同散地故。合為一也。二離生喜樂地。是色界四禪中初禪也。是有三天。一梵眾天。二梵輔天。三大梵天也。三定生喜樂地。是第二禪也。是有三天。一小光天。二無量光天。三極光天也。四離喜妙樂地。是第三禪也。是有三天。小淨天。二無量淨天。三遍淨天也。五捨念清淨地。是第四禪也。是有八天。一無雲天。二福生天。三廣果天。四無煩天。五無熱天。六善現。七善見。八色究竟天也。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非想非非想地。已上是雲四無色也。欲界五趣地為一。色界四禪為四。無色界四。都三界九地也。問。九品思惑者如何配立耶。答。九品者。一上上品潤二生。二上中品潤一生。三上下品潤一生家家聖者。四中上品潤一生。五中中品。六中下品。共潤一生。七下上品。一間聖者。八下中品。一間聖者。九下下品。合潤一生。光師釋雲。且上上品能潤兩生。上中上下中上各潤一生。中中中下共潤一生。下三品惑合潤一生矣。已上是雲欲界九品思惑也。此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思惑故。雲九九八十一品思惑也。不斷此思惑程。猶不離生死。流轉三界六道也。取其欲界九品思惑引欲界生。斷欲界九品畢。被雲離欲聖者。不受欲界生死也。餘八地九品思惑樣。准文可知也。問。斷三界九地煩惱依地方如何。答。斷地地煩惱事。先斷欲界煩惱時。欲界色界中間。雲未至定有之。至彼定斷之也。斷初禪煩惱時。初禪二禪中間。雲近分定有之。至彼定斷之也。乃至後後地地斷煩惱事。可准知也。總從下地移上地。上地中間皆立近分地也。欲界未到定。初禪近分定。二禪近分定。三禪近分定。四禪近分定。空無邊處地近分定。識無邊處地近分定。無所有處地近分定。非想非非想定。問。斷三界九地煩惱事。亙有漏智斷無漏智斷歟。答。俱捨等性相。斷下八地思惑事。亙有漏智斷無漏智斷決。又斷非想地煩惱事。但限無漏智斷。不亙有漏智斷也。以盡智斷也。盡智者。斷盡三界煩惱智故。名盡智也。得盡智後利根羅漢得無生智也。無生智者。斷此煩惱。又不起智慧也。鈍根羅漢不得無生智也。依之俱捨雲。不動盡智後必起無生智矣。利根羅漢雲不動種性也。問。有漏智斷無漏智斷不同如何。答。有漏智斷者六行觀也。此觀凡夫外道用觀也。所謂六行觀者。下地粗苦障。上地靜妙離觀也。此六行觀雲有漏觀。名欣上厭下觀也。仍以此觀斷煩惱事。限下八地也。是則始斷欲界煩惱時。欲界色界中間雲未到定有之。至彼定。下地粗苦障觀厭欲界。上地靜妙離觀欣色界。斷欲界煩惱也。斷色界初禪煩惱時。初禪二禪中間有近分定。至彼定如前觀厭下地。欣上地斷初禪煩惱也。乃至無所有處可准之也。是則下八地煩惱。隨行者意樂。以有漏智斷之。又以無漏智斷之也。非想地煩惱。用有漏智不斷之。一向用無漏智斷之也。其故非想地上勝地無之故。此非想地下地粗苦障觀厭之義無之。仍有漏觀限下八地也。譬如屈步蟲。此屈步蟲雲物。昇木上成木末無可登處。又木本歸下也。俱捨雲。有漏離次下矣。意有漏觀次第斷下地煩惱。不斷自地及上地煩惱也。無漏通三界雲。無漏觀斷下八地惑。斷上地惑也。仍無漏觀斷何煩惱也。地體此有漏觀。雖外道所用觀。佛弟子用此觀斷下八地煩惱事有之也。次無漏觀。一向佛弟子所用觀。而外道不用之也。凡聲聞斷惑。有次第超越二類。先次第斷者。次第經三賢四善根位。入見道前十五心間。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悟四諦理。其後移修道。經四向四果階級。次入無學道證第四羅漢果。是始終次第經歷斷證極故。雲次第證也。次超越者。如上凡地。以有漏觀斷下八地煩惱外道成佛弟子。越三賢四善根等。入見道斷見惑。發苦忍真明。至第十六心時。越證第二果也。若又凡夫時。斷盡欲色二界九品思惑。乃至無所有處九品思惑者。入見道斷見惑。至第十六心時。超證第三果也。如是超越前所斷分故。雲超越者也。已上聲聞次位畢。付毘曇配立注之。百八煩惱者。八十八使見惑。十使思惑。已上九十八使加十纏。雲百八煩惱也。十纏者。一無慚。於所作罪不慚自也。二無愧。於所作罪不愧他也。三嫉。於他善成嫉也。四慳。著財寶也。五惡作。於作善後悔也。六睡眠。令心朦昧也。七掉舉。令心不靜也。八昏沈。身心重性無堪忍也。九忿。不及嗔害忿憤。十覆。隱自罪也。已上。問。六通三明者何等耶。答。六通者。一神境通。是虛空如鳥飛翔通也。聲聞二千界。獨覺三千界。佛無量無數世界飛翔也。俱捨雲。聲聞麟喻佛。二三千無數矣。二天眼通。是緣被障細遠色也。被障者。見隔處事也。細遠者。法細凡夫肉眼不見物見也。是聲聞二千界。獨覺三千界。佛無量世界見徹也。俱捨雲。肉眼於諸方被障細遠色。無能見功用。天眼見無遺矣。三天耳通。是聞一切事。聞一切物聲也。聲聞二千界。獨覺三千界。佛聞無數世界事給也。四他心通。是知他人心通也。但我勝不知上位心也。則初禪不知二禪人心也。只我同位下位人事知之也。聲聞二千界。獨覺三千界。佛知無數世界人心也。俱捨雲。於勝地根位去未來世不知矣。五宿住通。是知過去八萬劫事也。六漏盡通。是斷盡一切煩惱通也。問。此六通何位人得之耶。答。六通共得事。羅漢果聖者也。第三果聖者。除漏盡通餘得五通也。是則第三果聖者。不斷盡煩惱故也。初果第二果聖者。總不得神通也。是則依色界四禪定得神通故也。而初二果聖者。未盡欲界思惑間。不得色界四禪故。不得神通也。依之俱捨雲。五依四靜慮矣。五者除漏盡通餘五通也。四靜慮者。色界四禪事也。俱捨雲。通六謂神境天眼耳他心宿住漏盡通矣。問。三明者如何。答。三明者。俱捨雲。第五二六明矣。一宿住智證明。是六通中第五宿住通也。二生死智證明。是六通中第二天眼通起也。此生死智證明。未來知八萬劫間眾生有樣也。則見有當時眾生生。此眾生未來八萬劫間。見成兔成角也。又知過去八萬劫事也。三漏盡智證明。是六通中漏盡通也。問。三明六通不同如何。又何位得此三明耶。答。六通中天眼通。只見現在境計也。而三明中生死智證明。未來八萬劫間。知成兔角樣也。故天眼通成生死智證明也。次宿住智證明。漏盡智證明。從被雲六通時。雲三明時勝明瞭有之也。次得此三明事。無學位得之也。俱捨雲。在無學位立為三明矣。故有學聖者。不得此三明也。依之俱捨雲。學有暗非明矣。學者有學也。暗者煩惱也。是則有學位有暗惑故。雲無三明也。問。六通中何必立三明耶。答。俱捨雲。第五二六明治三際愚故矣。意如次三明治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愚故立三明也。六通中五通。只緣現在境計故也。問。獨覺修何觀耶。又名獨覺意如何。又所歷次位如何。答。聲聞出佛世聞佛聲教。斷惑證理。而此獨覺不然。不出佛世。隱居深山等坐禪觀法。獨覺故名獨覺也。所觀觀法十二因緣也。如上注故。亦名因緣覺。略雲緣覺也。此獨覺。梵語雲辟支佛陀。名辟支迦羅也。次獨覺如聲聞。經四向四果事無之也。一座成覺也。所以凡夫先有漏智斷下八地惑。其後入聖道起無漏智。斷盡見惑並非想地思惑。證自乘菩提故雲一坐成覺也。但大般若經。獨覺向獨覺果。一向一果立之。是則聲聞鈍根故。立四向四果次位。漸漸極斷證。緣覺利根。只一度極菩提故。立一向一果也。尋雲。一切獨覺皆悉一坐成覺歟。又獨覺有利鈍不同耶。答。獨覺有二類。一部行獨覺。二麟喻獨覺也。初部行獨覺。前世聲聞者。元聲聞經前三果。證第四果時。出無佛世。雖成獨覺。前世聲聞者。大旨同聲聞故也。非一座成覺。仍部行獨覺鈍根。非一坐成覺。麟喻獨覺利根人。一座成覺也。尋雲。部行麟喻名義如何。答。部行獨覺者。出佛世部類多故名部行也。麟喻獨覺者。出無佛世。無部黨三千世界。只出一人故。喻麒麟角雲麟喻也。問。聲聞緣覺有漏智斷不同如何。答。聲聞凡地。以有漏智斷下八地惑。證不還果留初禪定。不至非想非非想也。而緣覺不留初禪。至非想非非想地。斷非想地煩惱。證緣覺菩提也。是則聲聞。從緣覺劣故。不斷盡非想地煩惱。以此不同可得意也。問。聲聞緣覺因位修行長短如何。答。聲聞送三生六十劫。緣覺經四生百劫也。是則聲聞鈍根畏生死。急證第四果入涅槃思故。修行時節短也。支佛利根畏生死心不急故。分有利益眾生思故。修行時節久也。凡二乘如形雖有化他行。如菩薩廣度眾生義無之故。雲無化他行也。其中聲聞。殊更鈍根。而如無化他行故雲下乘也。次緣覺從聲聞勝故。化他思越聲聞也。故是雲中乘也。菩薩猶勝故。立廣度眾生行。仍是雲上乘也。問。一切聲聞。皆經三生六十劫。一切支佛。悉送四生百劫修行歟。答。聲聞中利鈍不同有之。鈍根聲聞。但經三生得果也。利根聲聞。經三生六十劫得果也。次支佛鈍根。限四生得果。利根經四生百劫得果也。尋雲。何必聲聞殊早得果限三生耶。答。俱捨雲。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抉擇分。第三生入聖得果矣。以此筋限三生也。如是雖有之。利根聲聞。聊有利生思故。第三生不入聖得果。猶留生死送六十劫修行也。次支佛中。第二生順抉擇分善根成就。其後四生五生乃至百劫迄修行也。已上支佛下畢。問。菩薩修行何法耶。又送幾時節耶。又立幾次位耶。答。菩薩者梵語也。其言略。具應雲菩提薩埵也。上求菩提下化眾生。是道心義也。是則三秖間立六度行專化他。百劫間修相好業專自行。百劫終菩提樹下金剛座上一座成覺。此菩薩位。有七不同。所謂一發菩提心。如釋迦牟尼佛。過去世為陶師。值過去釋迦牟尼佛。供養彼佛。則發菩提心。願我未來世得作佛。名號釋迦牟尼佛。智慧第一弟子名舍利弗。誓從是初發道心。以四無量心緣四諦境。發四弘誓願。以利他為行。四無量心者。無量有情為所緣。引無量福故名無量也。一慈無量。慈能與樂。謂眾生思與樂也。無嗔為性。二悲無量。悲能拔苦。謂思拔眾生苦也。無嗔為性。三喜無量。喜謂喜慶。拔眾生苦思與樂也。喜慶為性。四捨無量。捨謂平等於眾生令得功德思也。無貪為性。四諦境者如前。次四弘誓願者。一眾生無邊誓願度。二煩惱無邊誓願斷。三法門無盡誓願智。四無上菩提誓願證。二行菩提。是三阿僧祇劫。修六度行也。是化他位也。阿僧祇者梵語也。此雲無數。菩薩必經三無數也。三僧祇者。初阿僧祇劫。是釋迦菩薩。從遇過去釋迦牟尼佛。至罽那屍棄佛。又雲寶髻佛。名初僧祇。供養七萬五千佛。此時修六度化眾生。從此位常離女人身。但自未知作佛不作佛。望聲聞位。是三賢位也。第二僧祇。從罽那屍棄佛。至燃燈佛。名第二僧祇。供養七萬六千佛。此時同修六度。此位自雖知作佛。未分明故。向他不說也。是暖法位也。第三僧祇。從燃燈佛至毘婆屍佛名三僧祇。供養七萬七千佛。此位行六度。四諦觀解明瞭自知作佛。亦向他人說之也。是頂法位也。三種三十二相業。是三祇後百劫間修六度行。成百福種三十二相業。一一皆以百福為因也。此百劫位下忍位也。此三十二相。欲界閻浮提人中受男子身。佛出世時。緣佛身相故得種也。此種相業。極遲百劫。極速九十一劫也。釋迦菩薩。精進熾燃。以苦行力。超越九劫。九十一劫成就妙相業。四六度成滿者。是百劫位也。以下忍智慧調伏諸根。滿足六度也。六度者。一檀波羅蜜。如屍毘王。以身施鷹贖鳩命。天地震動身如故。如是等是檀波羅蜜滿也。二屍羅波羅蜜。如須陀摩王。持實語戒不惜身命等。是戒波羅蜜滿也。三羼提波羅蜜。如羼提比丘。為迦利王截手足。心忍不動不嗔等。是忍波羅蜜滿也。四毘利耶波羅蜜。如大施太子。為一切眾生。行精進汲海水。又如釋迦菩薩。讚嘆弗沙佛供養等。是精進波羅蜜滿也。五禪波羅蜜。如尚闍梨仙人。坐禪時無出入息。如木石。則鳥髮中生子。乃至鳥子飛去不動。是禪波羅蜜滿也。六般若波羅蜜。如劬嬪大臣。閻浮大地分七分。息國執靜等。是般若波羅蜜滿也。五一生補處。是釋迦菩薩。在迦葉佛所為補處弟子。迦葉次當作佛授記。是尚中忍位也。六生都率天。是捨閻浮報上生此天。為諸天子說法。即於都率內院。鑒閻浮眾生機根熟不熟也。是中忍位也。在彼天間。必無中夭。定壽四千歲也。七八相成道。八相者。一從都率天下雲生天下天。是上生兜率天。又下生閻浮也。二託胎。以正慧入母胎憶念不失。故雲正慧。眾生受生時。於父母生顛倒心故。以邪慧入母胎。菩薩不然。以正慧入母胎也。三出胎。菩薩滿十月正慧不失。從右脅出胎也。生墮地即行七步口自發言。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矣。四出家。年漸長大。夜半逾城。十九出家六年苦行。五降魔。苦行既畢。於樹下欲成佛時。魔王來欲妨成佛故降伏之也。六成道。魔眾既散畢。攝心端座。發真無漏。三十四心得阿耨菩提。則是上忍世第一剎那也。登金剛座。以草座為座成正覺。身相丈六。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是劣應身佛也。此初三二暖等四善根次第。准望聲聞四善根。菩薩四善根。坐道場得之也。此三藏菩薩。三祇百劫間。不斷煩惱。至後身三十四心斷結。是雲一坐成覺也。三十四心者。見道八忍八智。修道九無解九解脫也。斷一品惑。有一箇無礙解脫也。斷非想第九品。無間道雲金剛喻定也。七轉法輪。成道後。於波羅奈國鹿野苑。為三乘弟子。說生滅四諦十二因緣六度法門也。八入涅槃。在世八十年後。於拘屍那城沙羅雙樹間入滅。唯留舍利。為人天福田。身智共滅。入無餘涅槃也。私雲。三藏菩薩三十四心斷結。聊有異說。取最後身。不坐樹下前。以有漏智先斷下八地惑也。非想惑必以無漏智斷之故也。然後坐金剛座畢。欲成道時。以九無礙九解脫斷非想惑。是俱捨意也。若依大論意。不坐樹下已前。總不斷煩惱。正坐金剛座。將成正覺時。以三十四心。頓雲斷三界煩惱也。已上三藏教下畢。   西谷名目捲上   天台圓宗四教五時西谷名目   卷下   通教者。是界內理教也。問。此通教觀名體空觀名即空觀意如何。答。前三藏事相隔歷教。而明折空觀。然今通教意。折破諸法。非觀空義。押諸法體。觀即空故名體空。亦云如幻即空觀也。又以鏡像水月譬可知也。是則通教大乘。而其義深故。從三藏勝明相即旨也。押煩惱體明即空也。談煩惱即菩提義也。生死即涅槃義。准之可知也。問。名通教意如何。答。此通教大乘初門。而從小乘移大乘初也。故此教通別教通圓教故名通教也。又三乘通學故名通教義有之也。凡於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八法。通通通別通圓等義有之。仍亦名調機入頓教也。問。此通教名含中教義如何。答。藏通二教。共無中教。而教面明中道義無之。雖然通教於如幻即空理內。含非有非空中道理故名含中。亦名正通實相教。亦云堪入不空教也。問。藏通二教同三乘共學。若爾者何必限通教名三乘共學教耶。答。藏通同雖三乘所學也。其意聊異也。所謂三藏三乘。諦緣度各別修之。則聲聞學四諦。緣覺觀十二因緣。菩薩行六度也。然通教三乘共學四諦。三乘通觀十二因緣。三乘通行六度。諦緣度互通用學之。故言三乘共學教也。問。通教所明諦緣度法門。前三藏教所明諦緣度法門。其不同如何。亦大經所明四種十二因緣等中何耶。答。三藏教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皆以生滅為義故。名生滅四諦等。今通教理教。而諦緣度共以無生為義故。名無生四諦等也。仍以生滅無生。可辨二教不同也。故。大經所說四種中。明無生四諦無生十二因緣也。問。通教三乘所經次位有幾耶。答。立十地次位也。一乾慧地。外凡伏惑位。三藏教三賢分齊也。三乘同以無生觀。修五停心別想念處等伏惑也。無生觀慧雖巧也。斷惑智水乾故。名乾慧地也。二性地。是內凡位。同伏惑位也。三藏四善根分齊也。三乘種性方定故名性地也。三八人地。自此位三乘同發真無漏。斷見諦惑見道也。十心六中前十五心須陀洹向分齊也。八忍八智中除第十六道類智取第八忍故。名八忍地也。依之或八人者釋八忍也。八忍具足小智少一分故。名八人也。四見地。初果十六心中第十六心初果位也。前十五心間斷八十八使見惑。此位見無生四諦理故。言見地也。五薄地。第二果斯陀含果位也。斷欲界九品思惑中初六品。欲界煩惱薄故言薄地也。六離欲地。第三果阿那含果位也。斷盡欲界九品思惑離欲界故。言離欲地也。七已辨地。第四果阿羅漢果位也。三乘同斷盡色無色界七十二品思惑。自行入空慧已成辨。故言已辨地也。自乾慧地至此已辨地。亙地地經三乘共位也。其中聲聞鈍根故。斷盡見思正使謂至極。留此已辨地入涅槃也。八支佛地。緣覺菩薩。真無漏功德力大勝聲聞故。斷盡正使上除習氣也。其中支佛。留此位入涅槃故。言支佛地也。習氣者氣分之義也。付之有多種根障定障潤生習氣等也。九菩薩地。聲聞留七地支佛留八地。仍此第九地有菩薩耳故。言菩薩地也。慈悲廣大利益眾生故。多劫間誓扶習生。斷習氣色心無知也。但菩薩斷根障定障無知。未斷潤生習氣殘置也。此位具八相中前五相也。誓扶習生者。菩薩第七地斷盡三界煩惱故。可引三界生煩惱無之故。人中天上受生。欲利益彼眾生時。斷七地煩惱。習氣弱而雖無可受生義。菩薩從利眾生之誓願力引立彼習氣。何處受生利益眾生也。如此誓扶習生事動踰塵劫八地九地間具足菩薩行相也。十佛地。過菩薩地至第十地。以一念相應慧斷餘殘習氣。盡一切煩惱八相成道也。一念相應慧者。欲成佛時一念智慧也。出假既極成佛故。斷所殘置習氣也。八相中成道轉法輪入涅槃三相。佛地具足之。此佛菩提樹下。以天衣為座成佛也。問。自通教移別教機有幾不同耶。答。根性不同。過去宿習區故。種種機類相分。所謂被接通別通圓等機也。於被接有別接通有圓接通也。問。被接者如何配立耶。答。取通教鈍根菩薩不被接也。彼雲當通機也。最上利根菩薩被接也。所謂通教所明觀如幻即空理。利根菩薩思惟。諸法一向觀空而有也。又諸法觀有而空也。然時是非有非空中道理真實悟有之自料簡悟別圓中道也。是言被接也。意通教菩薩雲被別圓接義也。接字訓續也。是則通教真諦理。悟接別圓中道也。是者通教理本含中道理。鈍根菩薩。不悟出之。利根菩薩。觀是真諦理。深悟出所含中道也。依之或判。令深觀空即見不空。釋兩處交際須安一接也。而通教真諦理。取悟出後教中道。悟出別教但中。言別接通。悟出圓教不但中。言圓接通也。但此被接機。有上中下三根不同。所謂上根被接者。通教第四地。斷見惑悟。中道移別圓也。中根或六地。斷三界思惑被接也。下根至八地九地被接也。依之釋雲。四地為上。六七為中。八九為下。是被接(矣)。尋雲。初乾慧性地有被接耶。又佛地論被接耶。答。有異義。一義乾慧性地。不可有被接也。其故被接者。約斷煩惱證真諦理人論之故。未斷惑位乾慧性地雲無被接也。次第十佛果位。不可有被接。是則被接者。就因位斷惑之菩薩配立故也。九地已前皆移後教故。至第十地。實人無之也。故言有教無人果頭無人也。尋雲。被接外通別通圓機者何機類耶。答。非被接而有移後教者。言通別通圓機也。所謂自乾慧性地移別圓者。不名被接故可言通別通圓機也。又後後位非被接移後教名通別通圓也。問。於通教名別義通地位者如何配立耶。答。諸經論中。說次位名言別教之次位。而其義通教有之也。一家是釋名別義通地位也。此則借別教地位名。顯通教義門也。仍寄合二教配立。雲二教合論次位也。立如此義。習通教機中。為可移別教機緣發者。先立別教地位呼付義令說聞之。移別教配立也。此就名別義通。三乘共單菩薩等不同有之也。   三乘共名別義通者   乾慧地─三賢─十信 通教乾慧別教十信。同外凡位故對之也。   性地─四善根─三十位 十住十行十回向。同內凡位故對之也。 T74057801.GIF   通教八人見地斷見始。別教初地斷無明初故對之也。   薄地─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離垢地明慧地   是通教地位數少。別教地位數多故。離開通教地位向果對之也。   離欲地─阿那含向阿那含果─炎慧地難勝地   已辨地─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現前地遠行地   支佛地─不動地   已上無向果故直對之也。   菩薩地─初心─善慧地   佛地─後心─法雲地   尋雲。三乘共名別義通。與單菩薩名別義通其不同如何。答。三乘共名別義通者。就當通三乘共學次位。而離開向果對別教地位故。雲三乘共名別義通也。次單菩薩名別義通者。論三地四地斷見。單就菩薩地位配立之故。雲單菩薩名別義通也。尋雲。付單菩薩名別義通。何有三地斷見四地斷見不同耶。   答。菩薩根不同有三地斷見。菩薩四地斷見菩薩。依之經教說不同也。釋雲菩薩斷惑縱容不定此意也。   單菩薩名別義通者 T74057901.GIF   乾慧地─外凡─十信 性地─內凡─三十心   三地斷見心也。此三地皆不出觀斷見惑也。   四地斷見者 T74057902.GIF   薄 地─難勝地   離欲地─現前地   已辨地─遠行地   支佛地─不動地   菩薩地─善慧地   佛 地─法雲地   釋雲。三乘共名別義通。或以菩薩地後心為法雲地。單菩薩名別義通。或以佛地為法雲地(矣)。   腹合名別義通者 T74057903.GIF T74057904.GIF   乾慧地─初地─檀波羅蜜   性 地─二地─戒波羅蜜   八人地─三地─忍波羅蜜   見 地─四地─精進波羅蜜   薄 地─五地─禪波羅蜜   離欲地─六地─般若波羅蜜   已辨地─七地─方便波羅蜜   支佛地─八地─願波羅蜜   菩薩地─九地─力波羅蜜   佛 地─十地─智波羅蜜   是單菩薩名別義通也。十地十地如次對故。雲腹合名別義通。又雲平合名別義通也。付此配立論六地齊羅漢義也。意十波羅蜜對十地時。第六般若波羅蜜當第六地也。其第六般若波羅蜜滿者。言自行入空智慧成滿也。又羅漢果者。斷盡三界見思。悟極真諦理。自行入空智慧成滿位也。然對六地般若波羅蜜。與羅漢果位其分齊同故。雲六地齊羅漢也。   別教是界外事教也   問。名果外教意如何。又此別教三乘共學之耶。答。藏通二教界內教故。斷界內見思惑證真諦理。亦此別教斷界外無明惑悟中道法性理故。名界外教也。亦見思煩惱。謂三乘通障惑也。意二乘菩薩通斷之故也。亦界內真諦理。二乘菩薩通證之故言通理也。此外界外別惑界外別理有之也。藏通二教淺近故不明之。別圓二教深遠故明之故。別圓二教共言界外教也。次此別教二乘。共不學之。菩薩獨學故言菩薩教也。尋雲。界外別惑別理者何等耶。答。別惑者塵沙無明也。別理者假諦中道理也。總別教立見思塵沙無明三惑也。斷此三惑能治觀明空假中三觀也。先三惑者。一見思。是見惑思惑也。此兩惑諸法計有煩惱故。迷空惑也。故以空觀斷之也。二塵沙惑。是出假障也。沈空惑故。迷有惑也。仍以假觀斷之也。三無明惑。是中道障也。仍迷非有非空惑也。故以中道觀斷所之也。三觀者。一空觀。是有折空體空。見思惑能治也。Я假觀。是出假利生義也。塵沙惑能治也。三中道觀。是有但中不但中。亦有雙非體雙照用。無明惑能治也。此三觀三惑者。如次能治所治也。所謂見思惑者。著有煩惱。而於諸法成有執也。諸法常住。而不可有替思。此見思惑所為也。然此著有執情對治者。諸法有為無常法。而轉變生滅。故觀一法不可成執著治之故。空觀成見思能治也。次塵沙惑者。出假利生障也。此則前斷見思著所證空理煩惱也。仍塵沙雲著空惑也。意利益十方眾生雲菩薩出假利生。然我一證空理離生死。無利益眾生思塵沙所為也。故治塵沙惑修假觀也。假觀者有義也。所謂我身獨證空理。雖離生死。過去遠遠間。或成親生子。或成男成女成師成弟子。知不知皆漂生死海六道衢受苦。是不化度。我身獨離生死為何思。修行十方利益有緣無緣眾生雲出假行。亦云從空出假觀也。仍修出假觀時。彼著空塵沙惑被治也。次無明惑者。障中微細惑。一切生死煩惱根本有之也。前見思塵沙用。而表顯現起煩惱也。自是無明惑根本。起見思塵沙用也。譬木根如無明。枝葉如見思塵沙故。言以無明惑煩惱根本也。前見思塵沙。一向著有著空。然今無明惑。見思塵沙總體。而有無二執雙起故。治此無明惑能治用中道觀也。中道觀者。備雙非雙照二用。雙非者。觀非有非空義也。雙照者。觀亦有亦空義也。前空觀假觀一邊一邊觀之故。雲二邊觀也。而今中道觀。有無二法總體。而兩方相兼。非有非空亦有亦空之二義雙觀故。雲雙非雙照中道觀也。仍此中道觀。雙迷空有成無明惑能治也。問。若爾者自初修中道觀可斷諸煩惱。何煩先修空觀次修假觀後修中道觀耶。答。直修中道觀不輒故。先修空觀斷見思煩惱。離三界生死。生死得自在。次修假觀。利益眾生。後修中道觀也。依之瓔珞經雲。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矣)。是別教次第相也。此三觀三惑中。始空觀見思惑。假觀少分塵沙惑少分。藏通二教明之也。此假觀塵沙。依亙界內界外。藏通明界內分之假觀塵沙故言少分也。次界外出假方。藏通不明之。無明惑中道觀。一向不明之。界外別圓二教明之也。仍三惑三觀共明事。限別圓二教也。此則藏通二教淺近教故。當時遮眼。論界內生死煩惱能治為至極也。次別圓二教。教深遠故。探出界外微細無明能治立微細中道觀也。問。無明惑有幾不同耶。又別圓二教所斷無明。有多少不同耶。答。無明惑有重重不同。別教斷十二品無明。證十二品中道理。圓教斷四十二品無明。顯四十二品中道理也。此則別圓二教。共雖界外教。別教權教故。其義淺斷十二品。圓教實教故。其意深斷四十二品也。仍無明品斷雖無量無邊。不可過四十二品也。故斷盡四十二品無明。證四十二品中道。圓教之佛果也。斷十二品無明。顯十二品中道。今別教之佛果位也。問。付別教立幾次位耶。又修次第三觀斷三惑位如何。答。總立五十二位也。五十二位者。初十信者。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護法心·八回向心·九戒心·十願心。此十信位。初聞次第三觀信之。發菩提心伏見思惑。是外凡位也。二十住者。一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此位內凡位也。斷見思證空理故。入空位也。初住斷見惑。自二住至七住斷思惑。後三住斷少分塵沙。仍第七住成就空觀也。此位學四種四諦中生滅無生二種四諦斷思惑也。三十行者。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嗔行·四無盡行·五無癡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此位雲從空出假位也。前十住位。以空觀雲已證。此位捨彼空觀修假觀。出利生門。廣亙界內界外利益眾生故。雲出假位也。此則廣學四種四諦。隨所化眾生根性教化也。此位正學無量四諦。斷塵沙惑也。無量四諦者。即出假法門也。十行對無量四諦約豎意也。橫學四種四諦也。是為化他也。問。入空出假時分如何。答。入空位。經多生成就之。出假位經無量劫成就之。是以大師釋雲。若別教菩薩直行一行。動經無量阿僧祇劫矣。如是修行劫數久故。別教雲隔歷長遠教也。四十迴向者。一求護眾生迴向·二不壞一切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盡功德迴向·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七隨順等觀眾生迴向·八如相迴向·九無縛無著迴向·十法界無盡迴向。此位捨前十行出假位假觀。正修中道觀。伏無明惑也。四種四諦中。修無作四諦。無作四諦者。中道法門也。仍別教約自行。約豎時。四種四諦共學之也。亦十行一位。約橫時。為化他四種四諦共學之也。此四種四諦。則四教法門故。指之雲別教四教也。釋雲。十住正修空。傍修假中。十行正修假。傍修空中。十回向始正修中十地證中矣。五十地者。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極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此位地前空假二觀為方便。證入中道理也。仍釋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也。是斷無明證中道位也。此十地一一地。各斷一品無明。證一品中道理故。十地總而斷十品無明。證十品中理也。初地位斷一品無明。自證一分中理。百佛世界分身作佛。第二地千佛世界作佛。第三地萬佛世界作佛。如是後後位皆十倍。乃至佛果位。無量無邊世界分身散影作佛也。六等覺者。斷第十一品無明。葉此位也。以此位雲一生輔處位也。受職灌頂即可成妙覺位故。雲補處位也。受職灌頂者。十方佛來。以前佛智水灌此等覺菩薩頂。汝已可成佛授職位也。七妙覺者。斷第十二品無明葉此位也。此第十二品無明。雲元品無明也。此位斷盡一切煩惱。葉無礙清淨位雲妙覺佛也。瓔珞經與無明父母永別。登中道山頂(云云)。總別教意。無明品數定十二品。釋斷十二品稱為妙覺此意也。問。此別教於何位判有教無人耶。答。別教意。初地已上定有教無人。斷無明惑。實圓教一心三觀智起斷之。故十迴向後心。必圓教一心三觀智發成圓人故至初地。實人無之也。仍別教意。雲初地已上有教無人也。問。別教移圓教行人論被接耶。答。然也。圓接別是也。自通教移別教行者。如立別接通。亦從別教移圓教處配立被接雲圓接別也。此則觀別教但中時。風度而悟出圓教不但中理。移圓教雲圓接別也。總被接三被接有之也。圓教是界外理教也。明相即融通旨。談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義也。問。此圓教立幾次位耶。答。立六即次位也。一理即者。此位未聞佛法名字。三諦理具理性。事相曾不知之故雲理即位也。二名字即者。此位初聞佛法名字故。雲名字即也。此則聞圓教一心三觀一念三千等法門。信心領納通達解了也。依之釋雲。於名字中通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此意也。又言發菩提心位也。聞佛法理。起真實菩提心也。然釋雲。今明發心在名字位矣。三觀行即者。前名字即位。聞法名字解了。其上今觀行即。修觀行故言觀行即也。凝一心三觀觀法。讀誦經典。六度等行立此位也。此觀行即。具雲觀行五品位也。五品者略頌曰。十心具足初隨喜。此初品位。具修十法成乘觀故。言十心具足也。十法成乘觀者。摩訶止觀明之。初心難意得也。讀誦經典第二品。此初品觀行純熟。加讀誦事行內觀相應也。更加說法第三品。此自觀行純熟。又為他說法也。兼行六度第四品。觀心自在兼行六度也。正行六度第五品。正行六度也。此觀行五品外凡位也。此位伏五住煩惱。釋雲。五品已能圓伏五住矣。四相似即者。此位斷界內見思。分得六根清淨功德。相似住上真因位故雲相似即。亦云六根清淨位也。五十二位中。十信位也。圓教十信位。初信斷見。從二信至七信斷思。後三信斷塵沙也。五分真即者。此位斷無明惑顯中道理。起遍應法界用。十方世界八相成道。是名分證佛果也。自行增進。終可至妙覺位也。五十二位中。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置此分真即位也。共是斷無明證中道位故也。圓教意。總斷四十二品無明。證四十二品中理也。而此位斷前四十一品。不盡殘一品元品無明故。不及妙覺位名分真即也。六究竟即者。此位斷盡第四十二品元品無明也。迷盡悟究故。雲究竟即也。亦名妙覺位也。是極果位也。略頌曰。虛空為座常寂光。此即究竟摩尼輪矣。問。以六輪對圓教次位意如何。亦名輪意如何。答。輪者輪王果報感得寶也。是摧破一切物寶也。以此譬斷破煩惱位也。此輪王有淺深。此對位淺深也。十信斷見思塵沙。鐵輪位。十住斷十品無明。銅輪位。十行斷十品無明。銀輪位。十迴向斷十品無明。金輪位。十地斷十品無明。琉璃輪位。等覺斷一品無明。水精輪位。妙覺斷一品無明。摩尼輪位。但對判有異說。且從一義也。已上四教畢。   問。一家意。付四教立化儀化法兩種四教。於說時立五時。此呼五時八教也。若爾者。其化儀化法四教者如何。答。化法四教者。上所明藏通別圓四教也。次化儀四教者。一頓教二漸教三不定教四祕密教。是則付如來說教儀式論之。故雲化儀四教也。初頓教者。佛最初正覺時。不說方便教。頓說大乘故雲頓教也。次漸教者。為小乘漸機。漸漸說小乘方便教故雲漸教也。次不定教者。大小乘機並座砌。佛以一音說法。所化眾生。面面我情聞成。各各領解不定故名不定教也。淨名經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矣。釋雲。互相知者名為不定矣。意大小乘機。互聞佛說法思惟。我得意樣。定他人思聞也。而無左面面領解替處名不定教也。次祕密教者。佛以神通力而隱餘人。唯為一機一緣說法。令開悟雲祕密教也。釋雲。互不相知者名為祕密矣。此意也。已上是雲化儀也。取其此化儀四教所說法門體者別無之。但上所明藏通別圓。頓說雲頓教。從淺至深。次第漸次說雲漸教。大小乘交不定說名不定教也。隱他人說名祕密教也。仍頓漸不定祕密者。但說教儀式有之也。正其所說法體者。藏通別圓法門也。其所化機。不出藏通別圓四教機也。然釋雲。兩種四教所被不出四緣。四緣只是藏等四教矣。此意也。又藏通別圓四教。雲網目四教也。次頓漸不定祕密四教。雲大綱四教也。釋雲。頓等是此宗判教大綱。藏等是一家釋義網目矣。意一代五時大段儀式。立頓漸不定祕密四教。如網大綱張四方。其內說藏通別圓法門。大綱內如結集種種網目也。問。若爾者五時說教者何等耶。答。佛成道後說種種法門。而就一段一段化儀。分別五時說教也。所謂初時說華嚴經。第二時說阿含經。第三時說方等經。第四時說般若經。第五時說法華經。已上是雲五時說教也。又法華經後。經三月佛欲入滅時說涅槃經。此言後番醍醐味也。法華涅槃者取同醍醐味。法華雲前番醍醐味。涅槃雲後番醍醐味此意也。問。若爾者。初華嚴經者何箇日說之耶。亦於何處說之耶。亦其所化何機緣耶。亦四教中說何教耶。亦五味中何耶。亦擬宜誘引彈訶濤汰中何耶。亦華嚴經所明三照譬中何耶。亦兼但對帶中何耶。亦華嚴經教主三身中何耶。亦所居土何耶。亦華嚴經結經何經耶。答。華嚴經。佛初成道時。最初三七日間說之也。亦說處舊譯經七處八會。新譯經七處九會也。次所被機緣。厚殖善根別圓頓大機也。此則法慧·功德林·金剛幢·金剛藏四菩薩為上首。諸菩薩並凡夫大根性眾耳有之。二乘等藏通機無之。皆是別圓機根也。次所說教。化法四教中。但說別圓二教。不說藏通二教。化儀四教中頓教也。又兼不定祕密。除漸教化儀也。此則不說藏通方便。直說別圓頓大教故雲頓教也。而又別圓二教相交故。別圓機聞不定故。論不定化儀。亦於一座隱他人祕密說可有之故。兼祕密教化儀。次五味中乳味也。五味者從牛搆出乳煎是。其味次第能成變五味。是雲五味也。以此五味譬五時說教也。取其華嚴譬乳味有二意。一佛最初說華嚴義。從牛初譬出乳也。二以大乘擬宜小乘機。小乘機一向未熟故。是乳味自牛出計而未練時譬粗粗敷也。仍華嚴名擬宜教也。擬宜者。小乘機雖無華嚴當座。但餘所而擬此大乘法門分齊也。故華嚴三七日說雲擬宜說也。次三照譬中。譬先照高山也。三照譬者。日出照世界。先照高山。次照幽谷。次照平地。是雲三照也。取其佛出世最初說華嚴。譬日初出先照高山也。日譬佛。高山譬頓大機。光譬說教也。次兼但對帶中兼也。華嚴教主報身也。所居土實報土儀式也。但非豎報身報土。影現報身報土也。豎報身報土者。斷無明證中道菩薩感見之。未證凡夫不見之。而今華嚴儀式。彼豎報身報土影現同居土上令見之。故雲影現報身報土也。次華嚴結經梵網經也。次七處八會者。第一摩竭國阿蘭若處說六品。世主妙嚴品。如來現相品。普賢三昧品。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毘蘆遮那品。第二摩竭國熙連河邊普光明殿會說六品。如來名號品。四諦品。光明覺品。菩薩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第三忉利天會說十住位有六品。昇須彌品。須彌讚嘆品。十住品。梵行品。發心功德品。說法品。第四夜摩天會說十行位有四品。昇夜摩天品。夜摩讚嘆品。十行品。無盡品。從此已後。多明別教隔歷相也。第五都率天會說十迴向有三品。昇都率天品。兜率讚嘆品。十迴向品。第六他化天會說十地位有一品。所謂十地品也。第七重會普光明殿會說十地勝進行有十一品。十定品。十通品。十忍品。阿僧秖品。壽量品。菩薩住處品。不思議品。相海品。隨相光明功德品。普賢行品。如來現相品。第八給孤獨苑有一品。所謂入法界品。新譯第八重三會普光明殿會說一品。所謂離世間品。第九逝多林會說一品。所謂入法界品也。此華嚴經龍宮有三本。上本者十三世界微塵數偈。中本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也。下本十萬偈有之。四十八品。今本但有四十九品。舊譯三十四品有之也。第二阿含經。漸教。三藏。但。酪味。誘引。次照幽谷。不定教。祕密教。華嚴三七日後。依大梵王請。於波羅奈國鹿野苑。十二年間說小乘法門。化小乘根機。化法四教中。但說三藏教故。兼但對帶中但也。化儀四教中。除頓兼兼漸不定祕密三化儀也。是則化小乘鈍根故。益漸教機也。又於小乘機。聞不定化祕密化不定機緣可有之。故亙不定祕密也。五味中譬酪味。前乳味轉成酪味故。華嚴次所說名阿含也。三照中譬次照幽谷也。四教機中三藏最下劣。故是譬幽谷也。如來日光放三藏教光影。照幽谷義也。擬宜誘引彈訶濤汰中誘引教也。而此小機不可信大乘法故。先教小乘淺近法門。誘小機引導大乘。故雲誘引教也。次能化教主劣應身也。所居國土同居土也。前華嚴經時。影現報身報土相故。雖著瓔珞細軟衣。今趣鹿野苑小機時。脫瓔珞細軟衣。成丈六劣應小身著粗弊垢膩衣。說小乘淺近法門也。是則四阿含經也。遺教經為結經也。問。鹿苑時。佛最初化度何聲聞耶。答。初化五比丘也。五比丘者。一拘鄰·二頞鞞·三拔提·四十力迦葉·五拘梨太子也。先化此五比丘。次利益無量無邊眾生也。問。就鹿苑說教。三轉法輪十二行法輪者如何配立耶。答。四諦法門。經示勸證三。三轉說故雲三轉法輪也。所謂示轉法輪·勸轉法輪·證轉法輪可有之也。意初示四諦理。次勸令行四諦。次證四諦理也。如是經示勸證。三度說四諦故。三四十二也。指之雲十二行法輪也。問。四阿含經者何等耶。答。一增一阿含。廣明人天因果。二長阿含。明破邪見旨。三中阿含。明深義。四雜阿含。明禪定。俱是小乘經也。佛十二年間說也。第三方等經者。藏通別圓。對。彈訶。次照平地。漸教。祕密。不定。生蘇味。說時不定。問。方等經說時如何。答。方等說時別立。不立異義也。寺門立說時。雲方等時十六年般若時十四年也。而山門不定說時。雲得果之後即有彈訶。鹿苑時二乘證果。即說方等教。彈訶彼證果二乘也。彈訶者斥義也。是則二乘鹿苑時。學三藏教。僅斷界內見思。得羅漢小果。謂至極而成究竟思。今謂無可斷煩惱無可證悟。是雲同入法性思也。同入法性思者。同佛思也。凡佛意。直說大乘令悟思惟。雖然二乘小機未熟不可信。還成誹謗可墮惡道故。先說誘引方便之三藏淺近教。斷界內見思。證真諦偏真理。一期報命盡。明可歸無餘灰斷旨也。是則今此二乘小機。在生死海。受苦思迷惑。斷煩惱願永不受生死苦。故佛應彼機緣說三藏教。教可歸無餘灰斷旨也。然是誘引方便。而終引導大乘。令斷界外塵沙無明別惑。令悟假諦中道理思惟。然二乘不知之。只葉己心。鹿苑三藏教法門思至極處。即說方等大乘法。斥彼二乘思至極鹿苑小執也。是雲方等彈訶教也。斥之義。謂如二乘無拙物。如何歸灰斷。立菩薩行利益眾生。八相成道而成三界獨尊。始過去遠遠父母親類。一切眾生生死受苦。不思化度。己身獨斷惑證理歸灰斷。思拙者二乘根性也。成虎狼野干身。不可成二乘身。今作永不成佛者。淺間敷如不合破石。如不敷枯木華。彼若得忍。斥無成佛理時。二乘實思淺間敷。迦葉沸泣聲動三千。善吉忙然捨手一缽。此雲彈訶也。又淨名方丈室內立三萬六千床。文殊等菩薩座之。二乘欲登之。床高成不能登。佛教雲。可唱須彌燈王佛名。二乘唱之時。登座畢又變化天女雨微妙華。此華不染著佛菩薩身。染著二乘身。是欲拂落。彌著目鼻等。恥事無雲計。是不斷界外別惑故。界外五塵六欲華。染著二乘身也。被是等彈訶。二乘思惟。昔鹿苑證果時。等佛思。以外僻事有之。佛菩薩境界。智慧深位高最羨。如何成佛菩薩。是念起雲恥小慕大思也。是雲彈訶益。名生蘇味益也。前酪味轉成勝味。雲生蘇味也。如此被彈訶。冥機成通教人。言方等冥成通人也。然方等說時不定者。鹿苑而證二乘果。即有彈訶教故也。假令鹿苑十二年內。可起方等彈訶教故。雲說時不定也。釋雲。得果之後即有彈訶矣。此意也。次方等名對義。四教並對。大小乘對說故名對也。大小乘對說者。以後三大乘。斥小乘三藏故也。化儀四教中非頓教。亙餘三也。彈訶鹿苑機故有漸教。大小並座四教交聞故有互相知不定。又為祕密機說祕密機也。次三照中譬次照平地也。是則為四教機。四教共平等說故。日之日中譬遍照一切平地也。次教主身相。尚本鹿苑丈六劣應身也。是則彈訶鹿苑漸機故也。但時時如須彌山現大身有之。四教機共有之。中深別圓機。見報身如來微細相好。淺通教機。見勝應身也。但是於釋尊一身上。具三身功德故。勝機令見勝相。劣機令見劣相也。釋雲。於色相上四見不同矣。此意也。如是四教機。各所見不同。不定教筋也。正顯露定教方。隻鹿苑而現劣應身。彈訶二乘故。以此筋。方等教主雲劣應身也。此方等部有多經。其中本體經。大集經·淨名經等也。方等部結經瓔珞經也。維摩經菴羅苑說。大集經大寶房說。成道十六年。楞伽經楞伽城說。鴦掘經捨衛國說。寶積經四十九會說。解深密經鬼王法堂說。方等陀羅尼經祇陀林說。一家以此等經為方等經大部。自餘小經略不載之。第四般若經者。通別圓。帶。熟蘇味。濤汰。漸。不定。祕密。次照平地是三十箇年四處十六會說也。化法四教中。說通別圓三教。不說三藏教也。雖不說三藏教。尚鹿苑所說帶二乘小果濤汰之故雲帶也。又言濤汰教者。方等時一向斥二乘。不可寄付體彈訶有之。今此般若時。少誘二乘。令轉向大乘故。名濤汰雲轉教也。轉教者。佛敕命身子須菩提等。為菩薩令轉教大乘法門也。為菩薩轉教。於二乘身曾不成我物思也。如是令轉教誘二乘。漸令大乘法門手馴。而終至法華。為令此等法門聞二乘也。濤汰者。意調二乘心。次第引入大乘機。欲令開悟故。是雲般若經濤汰益。五味中雲熟蘇味益也。如是被濤汰二乘冥機成別教人。般若雲冥成別人。方等彈訶上。雲成般若濤汰益也。前生蘇味。重猶練成勝味雲熟蘇味教也。化儀四教中顯露定教。面漸教也。濤汰鹿苑漸機故也。亦亙不定祕密。又三照中次照平地接也。此般若部結經仁王經也。   尋雲。抑般若說時定三十箇年有何證耶。答。仁王經雲。二十九年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矣。此仁王經已前說時二十九年雲故。正說仁王經年。當三十箇年。故雲般若三十箇年也。亦一證。菩提流支法界性論曰。阿含十二年。般若三十箇年。法華八箇年等有料簡之。問。四處十六會者何等耶。答。四處十六會者。王捨城靈山初六會。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苑次三會。他化自在天王末尼室藏殿一會。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苑四會。王捨城靈山一會。王捨城竹林苑中白鷺池邊終一會。此大般若經唐玄奘三藏譯也。一部六百卷。二百六十五品。六十億四十萬字也。第五法華是八箇年說之。二處三會說也。二處者靈山虛空也。此二處中。靈山二度說。虛空一度說。故雲三會也。不交前三教。但說圓教。故雲純圓一實教也。論教體。雖圓頓一實法。約化儀次第。被雲漸教接邊有之。其故鹿苑漸機前四味調熟。至法華開悟。故此漸機被教化方。被雲漸教接雲漸圓教也。釋會漸入頓名為漸圓此意也。又法華雲非頓非漸教也。意非化儀頓雲非頓。非化儀漸雲非漸也。五味中譬醍醐味。是則牛乳次第練。成酪味生蘇味等味。終成究竟醍醐味。不可有過之味。至極味故是譬一代說教中第一法華也。凡今經一部八卷。二十八品也。前十四品跡門。明開三顯一旨。說諸法實相理。開三顯一者。開會三乘即一乘也。此時九界。皆歸一佛乘故。凡夫二乘同成佛也。爾前定性二乘無性有情。被斥永不成佛。法華跡門時。初明一切眾生皆成佛道。二乘此時初預成佛授記也。次後十四品本門也。說開近顯遠旨。顯久遠實成也。凡跡門十四品間。但約橫明十果皆成佛。未說久遠實成旨。是則始自華嚴乃至法華跡門十四品間。如來今日始成佛說故。是垂跡示現化儀雲跡門也。次本門時。廢今日始成近情。顯釋尊五百塵點昔成佛。雲開跡顯本。雲本門也。付之有重重配立。問。於二處三會說二十八品方如何。答。初於靈山會說十品。序品。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品。授記品。化城品。五百品。人記品。法師品。第二於虛空會說十一品。寶塔品。提婆品。勸持品。安樂行品。已上跡門十四品湧出品。壽量品。分別品。隨喜品。法師功德品。不輕品。神力品。第三又靈山會說七品。自虛空歸本靈山說法也。囑累品。藥王品。妙音品。觀音品。陀羅尼品。嚴王品。勸發品。已上本門十四品。法華以無量義經為序分。以普賢經為結經也。問。跡門三周說者如何。答。三周者。法說·譬說·因緣說也。法說者。直說十如實相法時。上根身子等聲聞開悟。譬說周者。為上法說未悟者。寄三車火宅譬。說十如實相法門時。中根迦葉迦旃延·目連·須菩提等四大聲聞開悟也。因緣說者。為上譬說時尚不悟下根聲聞。寄大通佛因緣。說十如實相法時。下根陳如等千二百聲聞開悟。所詮三周。三匝說十如實相法門也。此三周得悟聲聞。雲三周得益聲聞也。尋。法華跡門所明十如實相法門者如何。答。方便品經文雲。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未究竟等矣。此文法華肝要也。一家所立一念三千法門。依此文也。問。一念三千法門者如何配立耶。答。十界互具足百界也。百界各具十如千如也。此千如各具三種世間。三千世間也。觀此三千諸法全行者一念心。雲天台一念三千觀門也。止觀中廣明之。初心難心得也。十界者。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也。三種世間者。國土世間。五陰世間。眾生世間也。涅槃經。法華同醍醐味。四教共說之。法華說出世本懷畢。佛歸寂滅涅槃理給體。一日一夜說也。為漏前番五味機。四教共說也。此經明佛性圓常旨也。是則佛說法華經。後可入涅槃告時。大眾悲嘆之故。佛對大眾。如來常住無有變易。法僧亦爾唱。四教機共聞常住旨也。其中權機。且權果蘇息有之。頓而立歸佛性常住悟也。此經明斷善闡提成佛旨也。是斷失三世善根惡人也。雖然具佛性常理明成佛也。尋雲。涅槃經四教共說意如何。答。四教共說者有二意。一前番五時。機緣未熟不悟類。大小權實機不同故。四教共說。依之雲捃拾教也。二為末代鈍根眾生機。行學小乘權門法。以之為方便。顯雲可悟佛性圓常理意。四教共說也。此涅槃經。三十六卷本有之。是雲三十六涅槃。又四十卷本有之。像法決疑經為結經也。已上五時廢立畢。問。佛有三身不同者如何。答。一法身如來。非青黃赤白色。非長短方圓形。中道實相理體也。二報身如來。自受用身。是如來內證自受法樂智慧也。他受用身。是音聲無邊色像無邊身也。三應身如來。劣應身三藏教教主。勝應身通教教主。應身者應同六道眾生。八相成道也。問。此三身如來所居有四種佛土如何。答。同居土。界內劣應身所居土也。釋雲。凡聖雜居故雲同居矣。二方便土。界外勝應身所居土也。斷見思二乘菩薩生所也。三實報土。界外他受用身所居也。斷無明證中道菩薩所居也。帝網無礙境界也。四寂光土。法身自受用身周遍法界理。唯佛與佛境界也。三因佛性者。一正因佛性。眾生所具無始本有中道理性也。釋雲。凡有心者。是正因種矣。二了因佛性。菩提心性即智慧也。釋雲。隨聞一句是了因種矣。三緣因佛性。彈指散華等功德也。釋雲。彈指散華是緣因種矣。三德者。一法身正因佛性。至果時名也。二般若了因佛性。至果時名也。三解脫緣因佛性。至果時名也。三道者。一煩惱。至果成般若功德也。二業。到果成解脫功德也。三苦。到果顯法身功德也。問。一大三千界者如何。答。千四洲。千日月。千須彌。千六欲。千梵天。是名千界。集千小千界名中千界。集千中千界名大千界。此三合雲三千界也。此南洲三千界中央也。故諸佛出世。餘四洲之南洲。佛不出世。此南洲有金剛座。三世諸佛。皆坐金剛座成正覺。此坐上窮地際。下到金剛輪際。問。三輪持大地方如何。答。三輪者。一風輪。居最下。虛空中有大風。其堅過金剛。廣無數。厚十六億踰繕那也。二水輪。風輪上有水輪。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深十一億二萬由旬也。三金輪。水輪上三億二萬凝堅成金。廣如水輪。金輪有大地。厚十六萬八千由旬也。須彌高八萬由旬也。日月眾星繞山半腹。眾生業力繞妙高山有風。日月眾星。依風住空不墮也。從是諸天雖無日月。自身出光明。仍華開合鳥鳴靜辨晝夜。華開鳥鳴為晝。華合鳥靜為夜也。問。劫有四種其相如何。答。一成劫。是有二十劫。初一劫有微細風。次成世界大地山等也。次十九劫。諸有情漸住。人壽無量歲也。二住劫。初一劫百年間減一年。次十八劫。從十歲增至八萬歲。又自八萬歲減至十歲。如是一增為一劫。第二十劫自十歲增至八萬歲。只一增為一劫也。三壞劫。是有二十劫。初十九劫漸有情壞也。後一劫火災起。此火燒世界。無一塵遺灰也。四空劫。是有二十劫。壞畢唯有虛空。故雲空劫也。凡增劫無佛出世。有情樂增難厭離故也。仍八萬已下百歲已上。佛不出世也。去向減劫。百歲已下五濁增。可化時佛出世也。問。今此四教五時依何引證立之耶。答。四教五時證。一箇論義也。四教引證雖非一。先大經所說四不可說四乘觀智可為本也。四不可說者。顯四教所證理方。四乘觀智者。顯四教理解能觀智方也。四不可說者。一生生不可說。是三藏生滅理也。指理體雲不可說也。二生不生不可說。是通教無生四諦理也。生不生者。令生不生義也。三不生生不可說。是別教理也。不生生者。令不生生義也。四不生不生不可說。是圓教中道不思儀理也。四乘觀智者大經說也。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此四乘觀智者。所詮聲聞緣覺菩薩佛四人觀智也。是如次四教智可得意也。三藏教雖有三乘。聲聞為本也。大論小乘經雲聲聞經。通教又雖有三乘。支佛為本。支佛自聲聞勝故也。別教獨菩薩教。菩薩出假利生為本。圓教甚深至極教。顯佛果真實悟教故。佛為本也。涅槃經中。如是藏通別圓次第配立。雖無之。大師如此得意為四教正證也。仍離四乘觀智。不可立四教釋也。問。此四乘觀智四教分別。正自何物起耶。此釋問答也。四教義雲。問。四教何起。答。從二觀起。問。三觀從何起。答。從一心起。問。一心從何起。答。從無起矣。取意。問。四教從三觀起雲意如何。答。三觀者空假中三觀也。凡四教門戶雖區分。所結歸只收三觀也。所謂藏通二教。共二乘空為本故。聲聞支佛空智分齊。三觀中空觀起也。別教三觀中菩薩出假為本故。假觀起。四乘中約菩薩上智此意也。圓教三觀中之中道實相妙觀。四乘觀智中上上智觀佛菩提智也。仍四教四乘。源從三觀起法門也。問。三觀從一心起雲意如何。答。空假中三理。只我一念心。空起假起中起故也。一念心無色質空也。然又起慮想假也。有無共一心中道也。仍三觀只一心有之也。示雲。於法門可有甚深子細也。後可注之。不可聊爾。一家綱要法門故也。今先付四教義問答一端出之畢。問。一心無起雲意如何。答。本覺真如。都迷不起悟不起。是善彼惡雲心不起。仍一念心不起處無雲也。然隨緣真如波一動轉。一念心起處無起雲也。凡佛法大事者。悟心源大事也。此一念心迷悟根本也。總釋尊出世。一代所說佛法。為令解此一念心也。悟之雲眾生得脫終也。釋雲。一期縱橫不出一念。三千世間即空假中矣。意佛一代間縱橫說法利生也。縱者豎設五時說教次第。橫者雲張八教網處也。仍四教五時。不出一念心也。次五時引證。大經五味相生譬。華嚴三照譬等也。如上雲。已上四教五時名目畢。八宗。一法相宗。立三時教明五位也。三時教者。一人空法皆有教。是接四阿含等諸小乘經。二人法皆空教。是接諸般若經。三非空非有教。是接深密金光明法華涅槃等諸大乘經也。五位者。一資糧位。謂大乘順解脫分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二加行位。大乘順抉擇分十迴向後心已上二位初僧祇也。三通達位。菩薩所住見道即歡喜地也。四修習位。菩薩所住修道。從第二至法雲地。從初地至七地第二僧祇。八地已上第三僧祇。五究竟位。謂無上正等菩提。此宗能釋諸法相性故。雲法相宗。以深密瑜伽等六經十一論為所依。則唐玄奘三藏所傳也。遠承彌勒無著。近承護法論師也。二三論宗。明三法輪。一根本法輪。攝華嚴經。二枝末法輪。攝阿含方等般若諸大小乘經。三攝未歸本法輪。攝法華經。以三論為所依故立名也。三論者。中論四卷百論二卷十二門論一卷。此宗後秦羅什三藏所傳也。今本朝皆承吉藏法師流也。三華嚴宗。明五時教。一漸教。攝阿含等諸小乘經。辨二十部諸小乘論。二大乘始教。攝深密等大乘經瑜伽唯識等論。三大乘終教。攝涅槃經等。四頓教。無別部。攝諸大乘所明是心是佛等文。五大乘圓教。攝華嚴及法華。以華嚴經為所依。此宗大周法藏法師所傳。四天台宗。明四教五時。天台者是山名也。天有六星名三台星。此山對之故雲天台。此宗從是起故也。若以所依為名者。可雲法華宗也。是隋朝天台智者大師所傳也。五真言宗。明三部。一大悲胎藏界。二金剛界。三蘇悉地。毘盧遮那內證說法。直以真語為門故名真言宗。以毘盧遮那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為所依。但善無畏三藏傳胎藏。金剛智三藏傳金剛界。至大唐國。互為師資傳兩部也。六俱捨宗。明三學。以俱捨論為所依。世親菩薩造。玄奘所譯也。七成實宗。明二十七賢聖。訶梨跋摩造也。八律宗。開五部。一曇無德部。二薩婆多部。三彌沙塞部。四波粗富羅部。五迦葉遺部。如來滅後二百餘年。掬多三藏有五人弟子。於大部毘尼。各執一見。終為五部毘尼也。已上。   慶安三曆初春日   西谷名目卷下畢 ******   《大正藏》第74卷No.2376   No. 2376   顯戒論卷之上   前入唐受法沙門傳燈法師最澄撰   稽首十方常寂光常住內證三身佛   實報方便同居土大悲示現大日尊   稽首十方真如性妙法一乘真實教   四教五味權實等八萬法藏一切經   稽首十方內眷屬大智大悲大三昧   第一義諦和合僧地前地上諸菩薩   歸命臺藏盧捨那千華百億釋迦尊   歸命佛性一實戒十重四十八輕戒   歸命上座如來母文殊師利大菩薩   歸命妙海王子等二十有餘菩薩眾   歸命南嶽天台等傳戒師師諸聖眾   我今顯發一乘戒利樂一切諸有情   為開圓戒造此論仰願常住深三寶   冥護顯護無妨難傳戒護國盡後際   二種生死諸有情防非止惡護佛種   開悟一心法性本自受法樂遊寂光   恭聞。在俗君子。靡恃己長。況此沙門。何談彼短。噫乎守玄欲默。圓戒將泯。順世發言。是非難絕。是以。造顯戒論。進弘仁君。伏惟皇帝陛下。明等日月。德同天地。政行五常。教信一味。弘仁無外。賢臣無隱。佛日重光。內證道興窟教大戒。必可興顯之時。蘭若禪窟。必可建立之日。所以舉三寺文。請大乘院。定文殊位。望菩薩僧。原夫。賜白牛朝。不用三車。得家業夕。何須除糞。故經雲。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又雲。今所應作。唯佛智慧。當今六統。振勢抑沒佛戒。群釋憑口。強慕對論。三百刺心。何得緘口。且直筆代口。以陳萬一。伏願明君。幸照殿最。此論三卷。有上中下。錄其篇目。先發大綱。云爾   顯戒論捲上兩篇十三明據   開雲顯月篇第一   開顯三寺所有國篇第二   開示大日本國先大乘寺後兼行寺明據一開示建寺本願有差別明據二   開示鳴鐘無遮違現事明據三   開示初修業菩薩不同小乘寺明據四   開示同小律儀菩薩不同小律儀菩薩明據五   開示四種三昧院明據六   開示大乘得定者明據七   開示利他之故受小律儀明據八   開示上品殊勝不大乘意明據九   開示菩薩利他故外現聲聞相明據十   開示叡山不類大天明據十一   開示分部無是無非明據十二   開法滅後分部住持明據十三   顯戒論卷中三篇二十九明據   開顯文殊上座篇第三   開示小乘上座明據十四   開示大乘上座像明據十五   開示大唐文殊為上座新制明據十六   開示前入唐留學僧不言上座明據十七   開示見唐一隅知天下上座明據十八   開顯大乘大僧戒篇第四   開示佛戒別解脫戒明據二十   開示聲聞比丘外別有大乘出家菩薩明據二十一   開示梵網經破小乘明據二十二   開示大僧名大小通稱明據二十三   開示通受別持戒明據二十四   開示菩薩僧所持威儀戒明據二十五   開示大乘別解脫戒明據二十六   開示大小二僧名明據二十七   開示菩薩剃除鬢髮出家修道明據二十八開示菩薩僧著袈裟明據二十九   開示菩薩受三衣等明據三十   開示能授三師七證大小不同明據三十一   開示大機凡聖隨分修學千佛大戒明據三十二   開示假名菩薩除災護國明據三十三   開示大唐臺山金閣等五寺常轉大乘明據三十四   開示大唐護國念誦護國轉經明據三十五開示列出家在家二類菩薩意明據三十六開示菩薩戒請師問遮不同小乘明據三十七   開示指求小果人都不正義明據三十八   開示終利小機謬明據三十九   開示其安樂行是上地行謬明據四十   開示但發大乘心超勝阿羅漢明據四十一開示未得佛智慧平人得罪過明據四十二   顯戒論卷下十六明據   開示頓悟漸悟兩種菩薩行明據四十三   開示山中大乘出家為國常轉大乘明據四十四   開示大唐臺山安置百僧度人抽僧明據四十五   開示住山修學期十二年明據四十六   開示知時住山明據四十七   開示蘭若修學第一義諦六波羅蜜明據四十八   開示六蟲九猴不淨出家明據四十九   開示自稱菩薩而行狗法明據五十   開示大唐貢名出家不欺有官明據五十一   開示天竺不立記籍亦無僧統明據五十二開示出家貢名住邑犯禁非清淨明據五十三   開示入音聲慧法門明據五十四   開示未入音聲慧法門必犯障礙之罪過明據五十五   開示一乘正教多怨嫉明據五十六   開示不違僧尼令明據五十七   開示自他平等同入法性明據五十八   顯戒論捲上   開雲顯月篇第一   大日本國六統表前入唐沙門最澄重箴重彈沙門護命等謹言。僧最澄奉獻天台式並表奏不合教理事   沙門護命等聞。立式制民。必資國主。設教利生。良在法王(箴曰。君獨不治。必須良臣。臣得一善。必獻其君。況得萬善。豈不獻君也。梵網之教。利生嚴制。華臺捨那。寧不法王也)非國主制。無以遵行。非法王教。無以信受(箴曰。一乘圓宗。先帝之制。海內緇素。誰不遵行。心地圓戒。千佛大戒。除闡提外。誰不信受也)故佛自製戒。非菩薩等(箴曰。五十八戒。捨那自製也。尚非小佛制。況屬菩薩等也)佛在世時。弟子無諍。乃至正像。異見競起。遂令弱植之徒。隨偽辯。以長迷。倒置之倫。遂邪說。而永溺(彈曰。調達異見。豈非佛世。善星不信也在佛時。佛性之諍。雖正像興。而能洗過。何稱偽辯。空有之見。雖像末起。而能斷迷。何為邪說。其長迷永溺者。是獨學者之失也)所以四依菩薩。造論會宗。三乘賢聖。順教述旨(箴曰。四依菩薩。則馬鳴。龍樹。彌勒。無著。堅惠。世親。所造論等。忌起信。中。門。瑜伽。顯揚。寶性。佛性也。四依造論。有權有實。三乘述旨。有三有一。所以天台智者。順三乘旨。定四教階。依一實教。建一佛乘。六度有別。戒度何同。受法不同。威儀豈同哉。是故天台傳法。深依四依。亦順佛經。豈胸臆也)自有漢明帝永平三年。夢見金人以來。像教東流。靈瑞非一(彈曰。從自有漢明。至靈瑞非一者。是則破邪論文也。其論此文意者。為救佛法故。對奕造此文。今斯上式意者。為顯佛戒故。對權造此式。已所望不同。明知。案文謬。又漢帝夢見。永平三年。其論謬文。謹案開元貞元二錄。漢帝夢見。永平七年。不簡謬文。輒載上表。不足為忠也)摩騰法蘭。導聖旨於前。羅什真諦。闡微言於後(彈曰。摩騰法蘭。但傳小乘。羅什真諦。大小然傳。大乘布薩。雖敬文殊。而未別座。亦無國制也)玄奘義淨。久經西域。所聞所見。具傳漢地(彈曰。玄奘義淨。各造記傳。大小別學。具載兩傳。但披傳文。不案傳義。噫埋玉之歎。豈可得免也)我日本國。志貴島宮御宇天皇。歲次戊午。百濟王。奉渡佛法。聖君敬崇。至今不絕(彈曰。天皇即位元年庚申。御宇。正經三十二歲。謹案歲次曆。都無戊午歲。元興緣起。取戊午歲。已乖實錄。敬崇之言。未盡其理。沈燒之事理。須注載也)入唐學生。道照道慈等。往逢明師。學行拔萃。天竺菩提。唐朝鑒真等。感德歸化。傳通遺教。如是人等。德高於時。都無異議(彈曰。道照入唐。麟德以前。道慈向唐。開元年中。此兩學僧。何知後制。又印度菩提。支那鑒真。天寶之載。辭於大唐。勝寶之年。到於日本。上座之制。未興唐國。二方兩德。何有異議也)而僧最澄。未見唐都。只在邊州。即便還來。今私造式。輒以奉獻(彈曰。最澄義真等。延曆末年。奉使大唐。尋道天台。謹蒙國德。台州得到。即當州刺史陸綧。感求法誠。遂付天台道邃和上。和上慈悲。一心三觀。傳於一言。菩薩圓戒。授於至信。天台一家之法門已具。又明州刺史鄭審則。更遂越州。令受灌頂。幸遇泰嶽靈嚴寺順曉和上。和上。鏡湖東嶽。峰山道場。授兩部灌頂。與種種道具。受法已畢。還歸船所。大使處分。乘第一船。遂解籐纜於望海。上布帆於西風。鷁旗東流。龍船著岸。頂戴法寶。覆命金闕。主上隨喜。頂禮新法。差六學生。獎圓教學。屈八大德。飲灌頂水。更建佛頂壇。灌頂十律師。為傳新兩業。每年度二人。又命有司。給公驗於最澄等。謹因順公驗。請圓三學。當今所造之式。迫先帝制。何有私造。不知元由。輒言私造。豈有忠言也)其文淺漏。事理不詳(彈曰。上式之文。不同夾文。何有淺漏。佛戒事理。亦異奕理。豈有不詳。未練兩文。直寫論文。誰博鑒人。信此文章也)非紊亂法門。兼復違令條(彈曰。備三學。非是紊亂。屈滯直表。何違令條也)誠須召對僧身。依教論定(彈曰。已有式文。邪正易定。更召僧身。問何難定也)然則。玉石異貫。清濁分流(彈曰。大小別寺。玉石異貫。受戒異師。清濁分流。夫浮詞隱理。強口開道。誠須各開明據。依真吐真。寧任辯口。任欺任誰)敢以愚見。輕觸威嚴。伏增惶恐。謹言(禪曰。事君之道。有忠有信。對奏乖理。罪有所歸。抑人隱道。豈有恐惶也)   Д弘仁十年五十九日   ダ大僧都傳燈大法師位護命   少僧都傳燈大法師位長慧   少僧都傳燈大法師位(在狹山池所)   律師傳燈大法師位施平   律師傳燈大法師位豐安   律師傳燈大法師位脩圓   律師傳燈大法師位泰演   宗意難忍。且說不輕伽陀曰   西國流傳戒文殊上座多   六綱求寂滅寧奚愛娑婆   敬奉不輕記當來作佛陀   莫障圓妙道為濟彼珠鵝   開示三寺所有國篇第二   山家式曰   一凡佛寺有三   一者一向大乘寺初修業菩薩所住寺   二者一向小乘寺一向小乘律師所住寺   三者大小兼行寺久修業菩薩所住寺   天台法華宗。年分學生。並回心向大初修業者。一十二年。令住深山四三昧院。得業以後。利他之故。假受小律儀。許住兼行寺   僧統奏曰。件三種寺。今有何處(已上奏文)   論曰。彼三種寺者。遠在五印度。中在大唐國。近可在此間。小乘學者。大乘學者。兼學大小。所住伽藍。是名為寺。其文不墮。由何致疑也。謹案玄奘三藏西域傳。有三學國。具列如左   第一習學大乘國。略一十五國   一。迦畢試國週四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餘里。伽藍百餘所。僧德寡少。並多習學大乘法教   二。濫波國周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餘里。伽藍十餘所。僧徒寡少並多習學大乘法教」   三。僧訶補羅國週三千五六百里。國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藍三所(二所虛無僧。一所僧徒百餘人)並學大乘教孤山中有伽藍。僧徒二百餘人。並學大乘法教   四。迦濕彌羅國周七千餘里。國大都城。南北十二三里。東西四五里。伽藍百餘所。僧徒五千餘人大山有故伽藍。僧徒三十餘人。並學大乘法教   五。毘羅那拏國週二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餘里。伽藍二所。僧徒三百人。並皆習學大乘法教   六。摩揭陀國週五千餘里。城少居人。邑多編戶。伽藍二十所。僧徒萬有餘人。並多宗習大乘法教有跋始婆僧伽藍。僧徒七百餘人。並學大乘法教   七。烏荼國周七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百餘所。僧徒萬餘人。並皆習學大乘法教   八。羯餕伽國週五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十餘所。僧徒五百餘人。習學大乘上座部法   九。憍薩羅國週六千餘里。國大都城。週四十餘里。伽藍百餘所。僧徒減萬人。並皆習學大乘法教   十。僧伽羅國周七千餘里。國大都城。週四千餘里。伽藍數百所。僧徒二萬餘人。遵行大乘上座部法   十一。蘇刺他國週四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三千餘里。伽藍五十餘所。僧徒三千餘人。多學大乘上座部法   十二。伐刺拏國週四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千餘里。伽藍數十。荒地已多。僧徒三百餘人。並學大乘法教   十三。遭矩吒國周七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三十餘里。敬崇三寶。伽藍數百所。僧徒萬餘人。並皆習學大乘法教   十四。斫句迦國周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千餘里。伽藍數十。毀壞已多。僧徒百餘人。習學大乘   十五。瞿薩旦那國週四千餘里。伽藍百有餘所。僧徒五十餘人。並多習學大乘法教第二兼學大小國。一十五國   一。闍爛達羅國東西千餘里。南北八百餘里。國大都城。周十二三里。伽藍五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大小二乘。專門習學   二。屈露多國週三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藍二十餘所。僧徒千餘人。多學大乘。少習諸部   三。秣菟羅國週五十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二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大小二乘。兼功習學   四。羯若鞠闍國週四千餘里。國大都城。長二千餘里。廣四五里。伽藍百餘所。僧徒萬餘人。大小二乘。兼功習學   五。阿踰陀國週五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百有餘所。僧徒三千餘人。大乘小乘。兼功習學   六。弗栗恃國週四千餘里。伽藍十餘所。僧徒減千人大小二。兼功通學   七。尼波羅國週四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邪正兼信。伽藍天祠。接堵連隅。僧徒一千餘人。大小二乘。兼功綜習   八。奔那伐彈那國週四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三十餘里。伽藍二十餘所。僧徒三千餘人。大小二乘。兼功綜習   九。恭建那補羅國週五十餘里。國大都城。週三十餘里。伽藍百餘所。僧徒萬餘人。大小二乘。兼功綜習   十。摩訶刺他國週六十餘里。國大都城。週三十餘里。伽藍百餘所。僧徒五千餘人。大小二乘。兼功綜習   十一。契吒國週三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十餘所。僧徒千餘人。大小二乘。兼功習學   十二。鄔闍衍那國週六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三十餘里。伽藍數十所。僧徒三百餘人。大小二乘。兼功習學   十三。缽伐多國週五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十餘所。僧徒千餘人。大小二乘。兼功習學   十四。狼揭羅國東西南北各數千里。國大都城。週三十餘里。伽藍百餘所。僧徒六千餘人。大小二乘。兼功習學   十五。活國週三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十餘所。僧徒數百人。大小二乘。兼功綜習   第三。但學小乘國。四十一國   一。阿耆尾國東西六百餘里。南北四百餘里。國大都城。週六七里。伽藍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習學小乘教   二。屈支國東西千餘里。南北六百地餘里。國大都城。周十七八里。伽藍百餘所。僧徒五千餘人。習學小乘教   三。跋祿迦國東西六百餘里。南北三百餘里。國大都城。週五百里。伽藍數十所。僧徒千餘。習學小乘教   四。縛喝國東西八百餘里。南北四百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百有餘所。僧徒三千餘人。並皆習學小乘法教   五。梵衍那國東西二千餘里。南北三百餘里。國大都城。長六七里。伽藍數十所。僧徒數千人。宗學小乘   六。磔迦國周萬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十所。僧徒百餘人。並學小乘法   七。至那僕底國週二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藍十所。僧徒三百餘人。學說一切有部   八。波理夜呾羅國週三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藍八所。僧徒寡少。習學小乘   九。薩他泥濕伐羅國周七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三所。僧徒七百餘人。並皆習學小乘法教   十。窣祿勤那國週六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五所。僧徒千餘人。多學小乘。少習餘部   十一。秣底補羅國週六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十餘所。僧徒八百餘人。多學小乘教   十二。瞿毘霜那國。週二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藍二所。僧徒百餘人。並皆習學小乘法教   十三。堊醯掣咀羅國週三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七八里伽藍十餘所僧徒千餘人。並皆習學小乘正量部法   十四。劫比他國週二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四所。僧徒千餘人。學小乘正量部法   十五。阿耶穆佉國週二千四五百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五所。僧徒千餘人。習學小乘正量部法   十六。缽邏那伽國週五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兩所。僧徒寡少。並皆學小乘法教   十七。憍賞彌國週六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三十餘里。伽藍十餘所。僧徒三百餘人。學小乘教   十八。鞞索迦國週四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六里。伽藍二十餘所。僧徒三千餘人。並學小乘正量部法   十九。室羅伐悉底國週六千餘里。都城荒傾。週二十餘里。伽藍數百所。僧徒寡少。學正量部   二十。娑羅□斯國週四千餘里。國大都城。長十八九里。廣五六里。伽藍三十餘所。僧徒三千餘人。並學小乘正量部法   二十一。戰主國週二千餘里。都城周十餘里。伽藍十餘所。僧徒減千人。並皆遵習小乘教法   二十二。吠啥釐國週五千餘里。伽藍數百所。僧徒寡少習學小乘正量部法   二十三。伊爛拏缽伐多國週三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千餘里。伽藍十餘所。僧徒四千餘人。多學小乘正量部法   二十四。瞻波國週四千餘里。國大都城。週四十餘里。伽藍數十所。僧徒二百餘人。習小乘   二十五。三摩呾吒國週三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三千餘所。僧徒二千餘人。並皆遵習上座部學   二十六。羯羅拏蘇伐刺那國週四千四五百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千餘所。僧徒二千餘人。小乘習學正量部法   二十七。馱那羯磔伽國週六千餘里。國大都城。週四十餘里。伽藍二千餘所。僧徒千餘人。並多習學大眾部法   二十八。達羅毘荼國週六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三十餘里。伽藍百餘所。僧徒萬餘人。並皆遵學上座部法   二十九。摩臘婆國週六十餘里。國大都城。週三十餘里。伽藍數百所。僧徒二萬餘人。習學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伐臘毘國週六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三十餘里。伽藍百餘所。僧徒六千餘人。多學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一。阿難陀補羅國週二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十餘所。僧徒減千人。習學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二。瞿折羅國週五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三十餘里。伽藍一所。百餘人。習學小乘教說一切有部   三十三。信度國周七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三十餘里。伽藍數百所。僧徒萬餘人。並學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四。阿點婆翅羅國週五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八十餘所。僧徒五千餘人。並學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五。波刺斯國周數萬里。國大都城。週四十餘里。伽藍二三所。僧徒數百人。並學小乘教   三十六。臂多勢羅國週三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五十餘所。僧徒三千餘人。並學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七。阿軬荼國週二千四五百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二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多學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八。安呾羅縛國週三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藍三所。僧徒數十。然皆遵習大眾部法   三十九。朅盤陀國週二千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伽藍十餘所。僧徒五百餘人。習學小乘教   四十。烏鎩國周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餘里。伽藍十餘所。僧徒減千人。習學小乘教」   四十一。佉沙國週五千餘里。伽藍數百所。僧徒萬餘人。習學小乘教   又謹案。義淨三藏南海寄歸內法傳第一雲。大乘小乘。區分不定。北天南海之郡。純是小乘。神州赤縣之鄉。意存大乘。自餘諸處。大小雜行(已上傳文)明知。小大及兼學。具載西域。大小別修事。亦出南海傳。而今僧統。奏雲件三種寺今有何處者未案兩傳也   開示大日本國先大乘寺後兼行寺明據一   僧統奏曰。我日本國。曾無此寺(已上奏文)   論曰上宮建寺。二百餘年。伽藍太多。豈無三之中一寺哉。又東大寺深律師論雲。一向大乘寺。此間亦有。謂如行基僧正四十九院。又傳戒師僧來儀。已依大師遺訓。皆受聲聞別解脫戒。為比丘菩薩。從爾已後。非是一向大乘之寺(已上論文)當知。初時稱者一向大乘寺。後時名為大小兼學寺。夫隨機定寺。不得不別。藏通兩機之菩薩。應受小乘律儀戒。別圓二機之菩薩。應受大乘律儀戒。今僧統奏雲曾無此寺者。亦違深律師論也   開示建寺本願有差別明據二   僧統奏曰。建寺本願。無三差別(已上奏文)   論曰。建寺本意。為置出家。亦為住持三寶壽命。若不爾者。不是小乘寺。不是大乘寺。不是兼行寺也。三色寺之外。更名何等寺也。當知。深律師論。有二種寺。何無三別也   開示鳴鐘無遮違現事明據三   僧統奏曰。毘尼藏中。不許別眾。闡門鳴鐘。意在無遮(已上奏文)   論曰。如僧統言者。教理可爾。而僧籍定數。外飯有限。但言唱無遮。飯存有遮。招提常住。其意亦別。若存無遮。可順曇謨也   開示初修業菩薩不同小乘寺明據四   僧統奏曰。況菩薩四弘願。豈有三執哉。法界為家。何處非寺。由是之故。可無三寺(已上奏文)   論曰。四弘誓願者。立於差別境。上求及下化。可成亦可度也。夫法界為家者。此即觀心之境界也。建立伽藍者。為有待之身命也。若引有待身。強同觀心境。何制難處。亦制安居也。故銑律師雲。言安居者。要期此住。故曰安居。比見濫用法界安居。出乖聖教。愚人遵稟。曾未思擇。必是天魔。壞亂佛法。甚可悲哉。既遍法界。何用安居。何故此文。令立安居坐禪處(已上疏文)明知。僧統所奏。法界為家言。何處非寺義。定墮彼所破也。謹案。說妙法決定業障經雲。爾時夫人。白佛言。若有初修行菩薩。何等之人非善知識。不應共住。佛告夫人。若三界中。梵釋四王。沙門婆羅門。皆與修行菩薩。為善知識。唯除聲聞。非善知識。恐聲聞。退修行菩薩。大乘道行。何以故。聲聞緣覺。為己利故。勸引初修行菩薩。回入小乘。是以。聲聞乘人。非善知識。夫人當知。初修行菩薩。不應與聲聞比丘。同居房舍。不同坐床。不同行路。又雲。復次修行菩薩。不應數覽小乘經論。何以故。為障佛道故。夫人當知。修行菩薩。寧捨身命。不棄菩提。而入聲聞。求羅漢道(已上經文)明知。初修行菩薩。不與其小儀比丘。同不居房舍。不同坐床。不同行路也。又案。稱讚大乘功德經雲。爾時眾中。有一菩薩。示為女相。名德嚴華。承佛威神。從座而起。稽首作禮。而白佛言。何等名為菩薩惡友。新學菩薩。知已遠離。爾時佛告德嚴華言。我觀世間。無有天魔。梵釋沙門。婆羅門等。與新學菩薩。於無上菩提。為惡知識。如樂聲聞獨覺乘者。所以者何。夫為菩薩。必為利樂諸有情故。勤求無上正等菩提。樂二乘人。志意下劣。唯求自證涅槃樂。以是因緣。新學菩薩。不應與彼聲聞同住一寺。同止一房。同處經行。同路遊適。若諸菩薩。已於大乘。具足多聞。得不壞信。我別開許與彼同居。為引發心。趣菩提故。若彼種類。善根未熟。不應為說大乘法教。令生誹謗。獲罪無邊。新學菩薩。但應親近久學大乘。多聞菩薩。為於無上正等菩提。所種善根。速成就故。不應親近樂二乘人。所以者何。彼障菩薩菩提心故。彼令棄捨菩提心故。彼令虧損菩提心故。彼令毀犯菩薩行故。菩薩寧當棄捨身命。不應棄捨大菩提心。發起趣求二乘作意。若諸菩薩。勸諸有情。捨菩提心。趣二乘地。若諸菩薩。勸諸有情。捨菩提心。造諸惡業。俱墮地獄。受諸劇苦。菩薩寧守大菩提心。造五無間。受地獄苦。終不棄捨大菩提心。而欲趣求預流果證。菩薩寧守大菩提心。百千大劫。受地獄苦。終不棄捨大菩提心。而欲趣求一來果證。菩薩寧守大菩提心。受傍生身。或作餓鬼。終不棄捨大菩提心。而欲趣求不還果證。菩薩寧守大菩提心。造十惡業。墮諸惡趣。終不棄捨大菩提心。而欲趣求無生果證。菩薩寧守大菩提心。入大火坑。救諸含識。終不棄捨大菩提心。而同法賊。趣涅槃界。菩薩哀愍一切有情。於生死中。輪轉無救。初發無上菩提心時。一切天人阿素洛等。皆應供養。已能映奪一切聲聞。獨覺乘果。已能摧伏一切魔軍。諸惡魔王。皆大驚怖。時德嚴華。聞佛語已。重請佛言。何謂魔軍。唯願世尊。哀愍為說。佛告德嚴華。若有聞說大乘法教。不生隨喜。不樂聽聞。不求悟入。不能信受。反加輕笑毀呰。淩懱離間。語讟捶打驅擯。應知。此等皆是魔軍。是則名為樂非法者。性鄙劣者。求外道者。行邪行者。壞正見者。應知。此等謗毀大乘。當墮地獄。受諸劇苦。從彼出已。生餓鬼中。經百千劫。常食糞穢。後生人中。盲聾瘖啞。支體不具。其鼻□睇。愚鈍無知。形貌矬陋。如是漸次。罪障消除。流轉十方。或遇諸佛。親近供養。復聞大乘。聞已或能隨喜信受。因此便發大菩提心。勇猛精勤。修菩薩行。漸次增進。乃至菩提(已上經文)明知。初業菩薩。不共小儀也   開示同小律儀菩薩不同小律儀菩薩明據五   謹案。不必定入定入印經雲。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為諸菩薩。說必定不必定入智印法門。以彼印故。令我得知此菩薩必定。此菩薩不必定。此不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無上智道。佛言文殊師利。此中則有五種菩薩。何等為五。一者羊乘行。二者象乘行。三者月日神通乘行。四者聲聞神通乘行。五者如來神通乘行。文殊師利。如是名為五種菩薩。文殊師利。初二菩薩。不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無上智道。後三菩薩。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無上智道。文殊師利言。世尊。何者等二菩薩。不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無上智道。世尊。何者三菩薩。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無上智道。佛言。文殊師利。羊乘行菩薩。像乘行菩薩。此二菩薩。不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無上智道。文殊師利。月日神通乘行菩薩。聲聞神通乘行菩薩。如來神通乘行菩薩。此三菩薩。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無上智道。文殊師利。應雲何知羊乘行菩薩。文殊師利。譬如有人。他方五百佛之世界。微塵等數世界之外。彼有因緣。有大因緣。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為彼事故。欲過如是微塵世界。到於彼處。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過如是世界。得到彼處。如是之人。即便思惟。若我今者。乘於羊乘。則應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即乘羊乘。發行彼道。逕長久時。到百由旬。大風輪起吹。令迴還。八千由旬。文殊師利。於意雲何。如是之人。乘彼羊乘。於彼世界。能過到不。若逕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劫。億百千劫。若不可說不可說劫。彼人能過一世界不。文殊師利答言。世尊。彼若能過一世界者。無有是處。如是之人。乘彼羊乘。若逕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卻。億百千劫。若不可說不可說劫。若能得過一切世界者。無有是處。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聲聞乘人。相隨止住。近聲聞人。習聲聞人。恭敬供養。聲聞乘人。共為知識。財物交通。與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捨。若經行處。同一處行。讀聲聞乘。誦聲聞乘。思聲聞乘。信聲聞乘。復教他人讀誦思信。如是之人。住聲聞乘。攝聲聞乘。種善根行。聲聞所牽故。得鈍智退無上智道。如是菩薩。修菩提心。慧根慧眼。而復後時。住聲聞智種善根行。則還愚鈍。破壞不成。文殊師利。譬如有人。若患眼病。若有目瞑。如是之人。為開眼故。一月療治。勤不休息。過一月已。眼得少開。彼有怨惡。常伺其便。把碎畢缽。著其眼中。令彼人眼轉闇更閉。不得開眼。如是如是。文殊師利。若彼菩薩。修菩提心。慧根慧眼。而復後時。住聲聞智種善根行。則還愚鈍。破壞不成。文殊師利。此羊乘行菩薩。應知文殊師利。應雲何知象乘行菩薩。文殊師利。譬如有人。如是微塵世界之外。彼有因緣。有大因緣。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為彼事故。欲過如是微塵世界。到於彼處。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如是之人。即便思惟。若我今。有八分相應像乘者。則應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既乘八分相應像乘。發行彼道。百年常行。三千由旬。大風輪起吹。令迴還。一千由旬。文殊師利。於意雲何。如是之人。乘彼象乘。於一世界。為能過不。若逕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劫。億百千劫。若不可說不可說劫。彼人能過一世界不。文殊師利答言。世尊。彼若能過一世界者。無有是處。如是之人。乘彼象乘。若逕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劫。億百千劫。若不可說不可說劫。若能得過一世界者。無有是處。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聲聞乘人。相隨止住。近聲聞人。習聲聞人。共為知識。與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捨。若經行處。同一處行。讀聲聞乘。誦聲聞乘。思聲聞乘。信聲聞乘。復教他人讀誦思信。如是之人。住聲聞智。攝聲聞乘。種善根行。聲聞所牽故。得鈍智退無上智道。如是菩薩。修菩提心。種善根行。安住大乘。而復後時住聲聞智。種善根行。則還愚鈍。破壞不成。文殊師利。譬如大木廣千由旬。大海所漂。於大海中。濟渡眾生。空行夜叉。出置陸地。繫縛在於五百由旬大鐵坑上。文殊師利。於意雲何。如是大木。彼大海水。復能漂不。復能海中濟眾生不。文殊師利。答言不能。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彼菩薩。修菩提心。種善根行。修行一切智智海道。牽迴令退。則不能向一切智智大海之道。不能救拔生死大海一切眾生。文殊師利。此象乘行菩薩。應知。文殊師利。應雲何知月日神通乘行菩薩。文殊師利。譬如有人。如是微塵世界之外。彼有因緣。有大因緣。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為彼事故。欲過如是微塵世界。到於彼處。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如是之人。即便思惟。若我今者。乘於月日神通乘者。則應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即乘月日神通之乘。發行彼道文殊師利。於意雲何。如是之人。乘於月日神通之乘。於彼世界。能過到不。文殊師利。答言。世尊久時則能。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不與一切聲聞乘人。相隨止住。不近一切聲聞乘人。不習一切聲聞乘人。不作知識。財物不交。不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捨。若有經行處。不同處行。亦不讀誦聲聞乘法。不思不信聲聞乘法。不教他人讀誦信學。乃至一偈。亦不學習。不讀不誦。彼人若讀。則讀大乘。彼人若誦。則誦大乘。若有所說。則說大乘乃至一偈。文殊師利。此是月日神通乘行菩薩。應知。文殊師利。譬如有大伽樓羅王。大力少壯。隨意所念。須彌山頂。能到異處。如是如是。文殊師利。月日神通乘行菩薩。戒聞深心。大力少壯勇健。能得隨心所念。佛佛世界。皆能過到。於諸如來眾會輪中。皆能示身。文殊師利。應雲何知聲聞神通乘行菩薩。文殊師利。譬如有人。如是微塵世界之外。彼有因緣。有大因緣。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為彼事故。欲過如是微塵世界。到於彼處。如是思惟。乘何神通。而能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如是之人。即便思惟。我今若乘聲聞神通。則應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之人。即既思惟已。即爾便乘聲聞神通。發行彼道。文殊師利。於意雲何。如是之人。乘聲聞神通。於彼世界。能過到不。文殊師利。答言能過。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不與一切聲聞乘人。相隨止住。不近一切聲聞乘人。不習一切聲聞乘人。不作知識。財物不交。不同修行。不共語說。不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捨。若經行處。不同處行。不讀不誦聲聞乘法。不思不信聲聞乘法。不教他讀。不教他誦。乃至一偈。於聲聞乘。不相應誦。亦不教他。彼人若讀。則讀大乘。彼人若誦。則誦大乘。亦教他人讀誦大乘。若有所說。則說大乘。彼於解信大乘菩薩摩訶薩等。讀大乘人。誦大乘人。攝大乘人。敬重正信。隨順修學。與共相應。隨逐不捨。依附親近。如法供養。共為知識。與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捨。若經行處。與共同行。於大乘人。攝大乘人。受大乘人。持大乘人。第一敬重。最勝供養。所謂燈明。種種華香。抹香塗香。妙鬘塗身。如是供養。如是人。讀誦大乘。第一喜心。為他人說。心不輕蔑未學菩薩。正面言說。先問訊。不作惡語。不粗礦語。常說愛語。說美妙語。如是之人。乃至失命身死因緣。不捨大乘。常攝一切行大乘人。學大乘人。讀大乘人。誦大乘人。攝大乘人。如力攝取。如法攝取。如心所堪。彼人如是。無人憎惡。無與諍對。常求一切未曾聞經。心常敬重所從聞者。心不輕蔑未學菩薩。於他人過。若實不實。不說不狂。不求他便。常勤修學慈悲喜捨。文殊師利。此是聲聞神通乘行菩薩。應知。文殊師利。應雲何知如來神通乘行菩薩。文殊師利。譬如有人。如是微塵世界之外。彼有因緣。有大因緣。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為彼事故。欲過如是微塵世界。到於彼處。如是思惟。乘何神通。而能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如是之人。即便思惟。我今若乘如來神通。則應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即爾便乘如來神通。發行彼道。文殊師利。於意雲何。如是之人。如來神通。於彼世界。能速過不。文殊師利答言。能過。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不與一切聲聞乘人。相隨止住。不近一切聲聞乘人。不習一切聲聞乘人。不作知識。財物不交。不同修行。不共語說。不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捨。若經行處。不同處行。不讀不誦聲聞乘法。不思不信聲聞乘法。不教他讀。不教他誦。乃至一偈。於聲聞乘。不相應讀。不相應誦。亦不教他。彼人若讀。則讀大乘若彼人若誦。則誦大乘。教他人讀誦大乘。若有所說。則說大乘。如是之人。身口意淨。善持戒法。亦令他人身口意淨。令住善法。彼於修行大乘。菩薩摩訶薩等。讀大乘人。誦大乘人。攝大乘人。敬重正意。隨順修學。與共相應隨逐不捨。依附親近。如法供養。共為知識。與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捨。若經行處。與共同行。於行大乘人。攝大乘人。受大乘人。持大乘人。第一敬重。最勝供養。所謂燈明。種種華香。抹香塗香。妙鬘塗身。如是供養。如是之人。讀誦大乘。第一喜心。教他人讀。教他人誦。心不轉蔑未學菩薩。於餘菩薩。安住令學。常說愛語。說美妙語。如是之人。乃至失命身死因緣。不捨大乘。常攝一切行大乘人。學大乘人。讀大乘人。誦大乘人。攝大乘人。第一敬重。心生大喜。說大供養。亦令他人如是修學。有大深心。彼人如是。無人憎惡。不與諍對。常求一切未曾聞經。第一深心。慇重心求。心常敬重所從聞者。於彼人所。生於師子想。亦令他人如是修學。心不輕蔑未學菩薩。於他人過。若實不實。不說不狂。不求他便。亦教他人如是修學(已上經文)明知。五種菩薩。或有必定。或不必定。其不必定者。由共小儀故。羊乘象乘者。佛果不必定。是即藏通戒。無翼劣菩薩。三種神通乘。佛果已必定。是當別圓戒。直道菩薩等。此間大乘學。雲何執小儀。永遮大別儀。不共寺房制。分明載佛經。何以不順法華制。更學聲聞小律儀也   開示四種三昧院明據六   僧統奏曰。又言四三昧院者。誰人所修。何三昧哉。唯聞其名。未見其實(已上奏文)論曰。四三昧院者。學圓觀者。所住之院也。依文殊般若。建立常坐一行三昧院。依般舟三昧經。建立常行佛立三昧院。依法華經等。建立半行半坐三昧院。依大品經等。建立非行非坐三昧院。具如止觀說。何不案他宗。諳嘆未見實也。謹案。摩訶止觀第二雲。行法眾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通稱三昧者。調直定也。大論雲。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法界是一處。止觀能住不動。四行為緣觀心。藉緣調直。故通稱三昧也。一常坐。出文殊說。文殊問兩般若。名為一行三昧。方法者。身論開遮。口論說默。意論止觀。具如經說。二常行三昧。出般舟三昧經。翻為佛立。身開遮。口說默。意止觀。具如經說。三半行半坐。出方等陀羅尼經。妙法蓮華經。身開遮。口說默。意止觀。具如經說。四非行非坐三昧者。南嶽師呼為隨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稱覺意三昧。意之趣向。皆覺識明瞭。雖復三名。實是一法。今依經釋名。覺者照了也。意者心數也。三昧如前釋。且約請觀音經示其相。具如經說(已上本文)明知。四三昧院者。行者所居也。春秋常行。冬夏常坐。隨行者樂欲。應修半行半坐。亦修非行非坐。天台智者。己心中行。發陀羅尼。南嶽一行。依常坐行得一行名。末葉後生。誰不勤修也   開示大乘得定者明據七   僧統奏曰。此土本來無得定人。何以將知得業虛實(已上奏文)   論曰。六統同志。隱得定人也。深律師雲。有兩聖人。若許聖人。寧無定德哉。兩言相違。不足取信。普門示現。無所不遍。凡造寺供僧。納封納田。住持三寶。如是等類。國王王子。大臣宰相。不聖何人哉。非首楞嚴定力。誰敢如是者哉。夫智等如來。可平他德。遍以有漏智。不可平他定。損國隱聖。莫過斯矣也。謹案。維摩經上卷雲。不起滅定。而現威儀。是為宴坐。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已上經文)羅什曰。謂雖入滅定。而能現無量變化。以應眾生也。僧肇曰。小乘入滅盡定。則形猶枯木。無運用之能。大士入實相定。心智永滅。而形充八極。順機而作。應會無方。舉動進止。不捨威儀。又雲。小乘障隔生死。故不能和光。大士善惡齊旨。道俗一觀。故終日凡夫。終日道法也。天台智者維摩經疏雲。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此次示不思議勝用。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者。是譏其入滅定無用也。聲聞入定。皆因心念要期入出。正在定時。不得現四威儀。如迦葉入定不能自所施用。彌勒起出。方乃現十八變。故知。二乘入定。於自無用。於他無益也。如世人言是物無用。棄而不錄。二乘之定。若無用者。即亦無體。是惡議滅定。故呵言不必也。今大乘不思議定有用。故有體也。是以菩薩。以趣佛慧。入不思議定。能不起滅定。現十法界威儀。如阿修羅琴。隨前人吐韻。菩薩滅定。逐物機來。即能現諸威儀。此方入定。十方現形。餘處宴坐。此間行住。汝聲聞入定。既作要期。何不誓願動定。使眾生機感不起此定。現諸威儀。良由不見不思議真性。由無願波羅蜜。故不能於滅定。現十法界四威儀也。無用之定。物所不重。故前呵言不必也。復次。法身入定。則不如此。雖無三界生死之身。而法性身。以趣佛慧。入諸禪定不思議滅定。能於三界。現十法界四種威儀。一切諸法。無不示現。是為不思議究竟真宴坐也。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此是第一約法心一雙。呵其法心之拙。非真宴坐。故前呵言不必也。文即有二。初約法呵。若身子出真入俗。方能同凡夫進止。若不捨諸禪及滅定。何得要期出定。當知。即是捨道法。同凡夫法。是則凡法聖法有二。不得不捨也。菩薩不爾。以趣佛慧。知凡即佛法。無二無別。豈捨道法。更入道法也。即是行於非道。通達佛道。若於非道。不能通達者。何謂為道。是故菩薩。以趣慧力。能不捨道法。現凡夫事。道法者。四教所明。慧行道法。行行道法也。凡夫事者。三業不善事。三業善事。三不善根事。三善根事也。又如前嘆淨名。雲雖為白衣。而奉持沙門清淨律行等。二十九事。無量方便事也。法身常在三昧。不捨一切道法。現行三界。遍同凡事。而於凡身通達佛道。入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不捨如是等道法。現凡夫事。引物入不思議解脫。佛之淨土也。此即是究竟真宴坐也。以此譏其道法之拙。故前呵雲不必也(已上疏文)明知。未練深定。泯實相定。南嶽大師。大唐得定。哀愍我國。託生王家。建立佛法。利益有情。若不許南嶽。深背僧傳。夫風色雖難見。見葉得方。心色雖不見。而見情易知。闇射不若大地的。昧禮不如常不輕也   開示利他之故受小律儀明據八   僧統奏曰。又言利他故假受小律儀者。此倒言也(已上奏文)   論曰。鑒真和上。十六出家。十有八歲。受菩薩戒。後利小根。假受小律儀。今山家亦。先受菩薩戒。後利他之故。請假受小儀。已契和上志。何及倒言失也。謹案。大唐傳戒師名記。大和上鑒真傳雲。釋鑒真。揚州江陽縣人也。俗姓淳于氏。即齊朝淳於髡大夫之後也。十六出家。十有八歲。受菩薩戒。又雲。若單依菩薩住持。小根誰度。故菩薩發心。超於十地。若論成佛究竟。還作聲聞。故我大師。三祇行滿。百劫修成。方便剃頭。斷惑求佛。於十六心滿。木叉定生。將知。諸出家者。要學聲聞律儀。乃能住持。嚴淨戒律。弘揚三藏。隨機利物。又雲。遂以景龍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晡時。於西京實際寺壇。方受具足戒(已上傳文)明知。我大日本國傳戒大和上。先受大乘戒。後受小乘戒。利小根故。更受小戒。豈不利他哉。若隨教自利。可不會大。若隨心成大。可不自利。何自稱大儀假受。為倒言也   開示上品殊勝不大乘意明據九   僧統奏曰。凡受戒法。發起上品殊勝悕求。方即得戒。既知假受。誰與其戒(已上奏文)   論曰。為利他故。發起上品殊勝悕求。誰大乘律師。不授假受耶。若有能受者。未解假受。應教導雲。為無上道遠方便故。假受小儀。而假受者不許者。豈不一向小乘律師哉。謹案。宣律師鈔第二雲。問此教宗。是何乘。而發大乘志耶。答此四分宗。義當大乘。戒本文雲。若有為自身。欲求佛道。當尊重正戒。及迴施眾生。共成佛道。律中多有誠例。光師亦判入大乘律限(已上鈔文)慈和記雲。四分宗義當大乘者。光師所以判是大乘律限者。不約教明。但據師承所學。今鈔亦云義當大乘故。又雲。當發上品心。得上品戒。若下品心者。乃至羅漢。戒是下品。毘跋律雲。發心我今求道。當救一切眾生。眾生皆惜壽命。以此事受。是下品軟心。雖得佛戒。猶非上勝。餘二就義明之。雲何中品。若言我今正心向道。解眾生疑。我為一切作津梁。亦能自利。復利他人。受持正戒。雲何上品。若言我今發心受戒。為成三聚戒故。趣三脫門。正求泥洹果。又以此法。引導眾生。令至涅槃。令法久住。如此發心。尚是邪想。況不發者。定無尊尚。毘跋律者。發正雲。此雲品類。律師飾宗雲。是大乘律。折中雲。有一卷。疑偽目中出。南齊永明年。沙門法度。於揚州得。彼律具三品。故文雲。三種慈者。有上中下。下者如鈔所引也(已上記文)明知。其律未分明。未足為正義。何執小儀。以為圓儀也   開示菩薩利他故外現聲聞相明據十   僧統奏曰。如聲聞戒。多分自利。菩薩律儀。亦兼利他。而雲利他故假受小律儀者。既違教旨。不足言論(已上奏文)   論曰。聲聞戒者。於聲聞自利。於菩薩利他。夫菩薩律儀。都無自利。以利他即為自利故。當知。不求小果故。名為假受也。約小乘教。雖似違教。約菩薩受。都不相違。若強令相違。破和上義耳。謹案。妙法蓮華經第四卷雲。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以無數方便。化諸眾生類。自說是聲聞去佛道甚遠。度脫無量眾。皆悉得成就。雖小欲懈怠。漸當令作佛。內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小欲厭生死。實自淨佛土。示眾有三毒。又現邪見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已上經文)明知。諸菩薩等。還作聲聞。以方便力。為化眾生。庶將來有智。用心思擇也   開示叡山不類大天明據十一   僧統奏曰。昔依大天。部分二十。佛法因斯。遂令衰滅。今此叡山。部判人法。則知。是滅法之先兆也(已上奏文)   論曰。滅後大天者。有犯過人罪。像末叡山者。無犯過人罪。昔五事者欺誑弟子。故令佛法衰滅。今四條者。依經引導。故令佛法中興。僧統卜兆。不足可信也。謹案。慈和四分鈔記第一卷雲。比丘名為大天。犯三逆罪。未出家前。與母私通。遂殺其父。恥人所知。將母逃走。隱之波吒梨城。遇逢本國供養羅漢。恐復彰露。因遂殺之。後見其母與餘人私通。復殺其母。造三逆罪。深生憂悔。欲求滅罪。因即出家。未久便能讀誦三藏。王聞遂請。入宮供養。又與王妃私通。然彼復稱我是羅漢。後於寺中。夢失不淨。而令弟子洗所污衣。弟子白言。師煩惱已盡。何容斯事。師曰。漏失二種。一者煩惱。羅漢已無。二者不淨。羅漢未免。煩惱雖盡。豈無便利涕唾等耶。然我漏失。為魔所嬈。不應怪也。此是魔女。欲毀我故。而以不淨。污我衣也。自作經雲。佛語比丘。魔以天女。毀無學人。故以不淨。染污其衣。准部執疏。五事皆自作經證成。此第一事也。又欲令諸弟子親附。次第記得四沙門果。弟子問言。阿羅漢等。應有證知。如何我等。都不自知。彼言。羅漢亦有無知。無知有兩。一者染污。羅漢已無。二者不染污。羅漢猶有。又自作經雲。佛語比丘。羅漢猶有無明覆心。不自知得。此第二事也。弟子復言。曾聞。聖者已度疑惑。四諦三寶。我猶懷疑。彼言。羅漢亦有疑惑。疑惑有兩。一者隨眠疑。羅漢已無。二者處非處疑。羅漢猶有。解雲。稱理名處。不稱理者。名為非處。於法稱理。不稱理事。猶豫不決。名處非處疑。又自作經雲。佛語比丘。須陀洹人。於四諦法。猶有疑心。此第三事也。弟子又言。若是羅漢。應自證知。如何但由師之濟度。都無現智能自證知。彼言。羅漢有由他度。如舍利弗目連。慧通第一。佛若未記。彼不自知。況汝鈍根。要由他度。不能自了。又自作經雲。佛語比丘。聖人亦有依他斷疑。此第四事也。然彼大天。雖造重惡。未斷善根。後於中夜。自惟罪重。當於何處受諸劇苦。憂惶所逼。高聲唱言。苦哉苦哉。弟子尋白師言。大師所作已辨。何故唱苦。彼遂告言。我呼聖道。謂諸聖道。若不志誠苦召命者。終不現前。又自作經雲。佛語比丘。聖道亦有為言所顯者。此第五事也。後布薩時。大天昇座。集前五事。而作頌言   無學漏失因魔引無知疑惑由他度   聖道欲起假聲呼是謂如來真淨教   爾時眾中。有學無學。多聞持戒。修靜慮者。聞彼所說。翻彼頌言。前三句同。改第四句雲。是汝狂言非佛教。竟夜鬥諍。乃至終朝。城中士庶。乃至國王。自來和諍。僻用律文。行籌滅諍。用多人語。賢聖眾中。耆年雖多。而僧數少。大天朋內。耆年雖少。而眾數多。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已上記文)明知。大天五事。為隱己過。叡山四條。為傳圓戒。五事之偽。出於胸臆。四條之式。據於聖典。迴小向大。一乘正義。執三謗一。諸佛不印。耆年上座。順理小眾。少年大天。違理多眾。遂使少年乘船。百妄頓絕。耆年移國。一真來今也   開示分部無是無非明據十二   謹案。文殊問經下卷雲。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佛入涅槃後。未來弟子。雲何諸部分別。雲何根本部。佛告文殊師利。未來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諸法住。二十部者。並得四果。三藏平等。無下中上。譬如海水味無有異。如人有二十子。真實如來所說。文殊師利。根本二部。從大乘出。從般若波羅蜜出。聲聞緣覺諸佛。悉從般若波羅蜜出。文殊師利。如地水火風虛空。是一切眾生所住處。如是般若波羅蜜及大乘。是一切聲聞緣覺諸佛出處。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雲何名部。佛告文殊師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花少同會。共集律部也)二體毘履(此言老宿。涼老宿人同會。共出律部也)我入涅槃後一百歲。此二部當起。從摩訶僧祇出七部。於此百歲內出一部。名執一語言(所說與僧祇同。故雲一也)於百歲內。從執一語言部復出一部。名出世間語言(稱讚辭也)於百歲內。從出世間語言出一部。名高拘梨柯(是出律主姓也)於百歲內。從高拘梨柯出一部。名多聞(出律主有多聞智也)於百歲內。從多聞出一部。名只底舸(此山名。出律主居之也)於百歲內。從只底舸出一部。名東山(亦律主居也)於百歲內。從東山出一部。名北山(亦律主居也)此謂從摩訶僧祇部出於七部。及本僧祇。是為八部。於百歲內。從體毘履部出十一部。於百歲內出一部。名一切語言(律主執三世有。故一切可居語言也)於百歲內。從一切語言出一部。名雪山(亦律主居也)於百歲內。從雪山出一部。名犢子(律主姓也)於百歲內。從犢子出一部。名法勝(律主名也)於百歲內。從法勝出一部。名賢(律主名也)於百歲內。從賢部出一部。名一切所貴(律主為通人所重也)於百歲內。從一切所貴出一部。名艿山(律主居也)於百歲內。從艿山出一部。名大不可棄(律主初。母棄之於井。父追尋之。雖墜不死。故雲大不可棄也。又名能射)於百歲內。從大不可棄出一部。名法護(律主名也)於百歲內。從法護出一部。名迦葉比(律主姓也)於百歲內。從迦葉比出一部。名修妒路句(律主執修妒路義也)此謂體毘履部出十一部。及體毘履。成二十部。佛說此祇夜   摩訶僧祇部。分別出有七。體毘履十一。是謂二十部。十八及本二。悉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起(已上經文)明知。小乘二十部。悉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小雖有同異。大體無差別。當今三乘及一乘。所見有別異。法體雖一味。隨機有淺深。一乘雖無對。未開教有餘。今依法華制。暫隔求小因也   雲分為兩部。一支提山部。二北山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如是大眾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別說。合為九部。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出世部。四雞胤部。五多聞部。六說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其上座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諍。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異論同名)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異論雲雪山住部亦名上座弟子部)後即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異論雲名可住子弟子部)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冑部(異論雲賢乘部)三正量部(異論雲正量弟子部)四密林山部(異論雲密林住部)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化地部(異論雲正地部)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稱我襲採菽氏師(異論雲法護部)至三百年末。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飲光部(亦名善歲部)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自稱我以慶喜為師(異論雲說度部亦名說經部)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別說。成十一部。一說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犢子部。四法上部。五賢冑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飲光部。十一經量部(已上論文)明知。二十部。無是亦無非。俱受如來記。住持小乘法。彼大天比丘。大眾部得度。犯過人之罪。作五事之妄。當知。所別大天類。是即滅法先兆。能別上座部。都無滅法相也   開示滅後分部住持明據十三   謹案。部執異論。並宗輪論等雲。佛滅度後。百有餘年。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亦名摩訶僧祇部)二上座部(亦名上座弟子部)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亦名出世說部)三雞(亦名灰山住部)又大眾部中更出一部。名說假部(亦名得多聞部。異論雲又出一部。名分別說部)第二百年滿。有一部出家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天。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居制多山。與彼部僧。重詳五事。因玆乖諍。分為三部。異論   顯戒論捲上   (御本雲)   觀應元年(庚寅)六月二十七日(酉剋)於法勝寺方丈西面出機。拭老眼點之了後賢真之耳。是為弘通圓戒也可信可信   沙門惠鎮(年七十滿)   應永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一日時正第二日於元應寺法華院西六間。以和尚御自筆御本移之畢。弘通圓戒之一言銘肝催感淚而已   小比丘繼示(年滿四十)   顯戒論卷中   前入唐受法沙門傳燈法師位最澄撰   開顯文殊上座篇第三   山家式曰   一凡佛寺上座置二座一者一向大乘寺置文殊師利。以為上座二者一向小乘寺置賓頭盧和上。   以為上座三者大小兼行寺置文殊與賓頭盧兩上座   僧統奉曰。賓頭盧。以為上座。明有佛記。文殊師利。以為上座。未有經文(已上文)   論曰。古德相傳雲。夫賓頭盧像。無文造像。但敷設淨座。見華取驗。今此間諸寺。所置上僧形。恐皆是文殊像矣。先代傳人。謬指文殊像。名為賓頭盧(已上人語)例如此間傳吉祥天像。謬傳摩利支。又寂德梵網疏雲。若大小見異。尚不得共住一處。同飲一河。何況同利。別小差大。應成僧次。又雲。五部異見。不共法利(已上疏文)青丘太賢梵網古跡雲。又聞。西域諸小乘寺。以賓頭盧為上座。諸大乘寺。以文殊為上座。合眾共持菩薩戒。羯磨說戒。皆作菩薩法事。菩薩律藏。常誦不絕(已上跡文)明知。有文殊上座也   開示小乘上座明據十四   請賓頭盧法(或名經)開元目錄。入賢聖集錄天竺優婆塞。國王長者。若設一切會。常請賓頭盧頗羅墮誓阿羅漢。賓頭盧者字也。頗羅墮誓姓也。其人為樹提長者現神足。故佛遏之。不聽涅槃。敕令為末法四部眾作福田。請時於靜處。燒香禮拜。向天竺摩梨山。至心稱名言。大德賓頭盧頗羅墮誓。受佛教敕。為末法人作福田。願受我請。於此處食。若新作屋舍。亦應請之。願受我請。於此食床敷上宿。若普請眾僧澡浴時。亦應請之言。願受我請。於此洗浴。及未明前。具香湯灰水。澡豆楊枝香油。調和冷煖。如人浴法。開戶請入。然後閉戶。如人浴訖頃。眾僧乃入。凡會食澡浴。要須一切請僧。至心求解脫。不疑不昧。信心清淨。然後可出。近世有一長者。聞說賓頭盧阿羅漢。受佛教敕。為末法人作福田。即如法施設大會。至心請賓頭盧。氍氀下遍敷華。欲以驗之。大眾食訖。發氍氀華皆萎。懊惱自嘖。不知過所從來。更復精竭。審問經師。重設大會如前。華亦皆萎。復更傾竭盡家財產。復作大會。猶亦如前。懊惱自嘖。更請百餘法師。求請所失。懺謝罪過。如向上座一人。羊皮四布。悔其愆咎。上座告之。汝三會請我。我皆受請。汝自使奴門中見遮。以我年老。衣服弊壞。謂是被擯賴堤沙門。不肯見前。我以汝請。欲強入。汝奴以杖打我頭破。額右角創是。第二會亦來。復不見前。我又欲強入。復打我頭。額中創是。第三會亦來。如前被打頭。額左角創是。汝自為之。何所懊惱。言巳不現。長者乃知。是賓頭盧。自爾已來。諸人設福。皆不敢復遮門。若得賓頭盧。其坐處華即不萎。若新立房舍床榻。欲請賓頭盧時。皆當香湯灑地。燃香油燈。新床新蓐。蓐上戇虃聾均C以白練覆綿上。初夜如法請之。還閉房戶。慎勿輕慢。窺者。皆各至心信其必來。精誠感徹。無不至也。來則蓐上現有臥處。浴室亦現用湯水處。受大會請時。或在上座。或在中座。或在下座。現作隨處僧形。人求其異。終不可得。去復見坐處華不萎。見知之矣(已上法文)明知。賓頭盧上座。定可不造像也」   開示大乘上座像明據十五   文殊師利般涅槃經(開元目錄。入大乘單譯經錄)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八千人俱。長老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如是等眾。上首者也。復有菩薩摩訶薩。十六人等。賢劫千菩薩。彌勒為上首。復有他方菩薩。千二百人。觀世音而為上首。爾時世尊。於後夜分。入於三昧。其三昧名一切光。入三昧已。舉身皆放金色光明。其光大盛。照祇陀林。猶若金色。迴旋宛轉。照文殊房。化為七重金臺。一一臺上。有五百化佛。臺中經行。時文殊師利房前。自然化生五百七寶蓮華。圓若車輪。白銀為莖。阿茂吒馬瑙。以為其臺。雜色真珠。以為華鬘。其華有光。照佛精舍。從精舍出。還入文殊師利房。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跋陀婆羅。此瑞現時。跋陀婆羅。即從房出。禮佛精舍。到阿難房。告阿難言。汝應知時。今夜世尊。現神通相。為饒益眾生故說妙法。汝鳴揵槌。爾時阿難白大士。世尊。今者入深禪定。未被敕旨。雲何集眾。作是語時。舍利弗。至阿難所告言。法弟。宜時集眾。爾時阿難。入佛精舍。為佛作禮。未舉頭頃。有空中聲。告阿難言。速集眾僧。阿難聞已。即大歡喜。鳴揵槌集眾。如此音聲。遍捨衛國。上聞有頂。釋梵護世四天王。與無數天子。將天華香。詣祇陀林。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此光出時。祇洹精舍。變成琉璃。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入佛精舍。為佛作禮。二膝上生五蓮華。文殊。佛前合十指掌時。手十指端。及手掌文。皆出十千金色蓮華。以散佛上。化成七寶大蓋。懸諸幢幡。十方無量諸佛菩薩。映現蓋中。遶佛七匝。卻坐一面。爾時跋陀婆羅。即從座起。正理衣服。為佛作禮。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師利法王子。已曾親近百千諸佛。在此娑婆世界。施作佛事。於十方面。變現自在。卻後久遠。當般涅槃。佛告跋陀婆羅。此文殊師利。有大慈悲。生於此國多羅聚洛梵德婆羅門家。其生之時。家內屋宅。化如蓮華。從母右脅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如天童子有七寶蓋。隨覆其上。詣諸仙人。求出家法。諸婆羅門。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酬對。唯於我所。出家學道。住首楞嚴三昧。以此三昧力故。於十方面。或現初生出家。滅度入般涅槃。現分舍利。饒益眾生。如是大士。久住首楞嚴。佛涅槃後。四百五十歲。當至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暢敷演十二部經。教化成就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轉。與諸神仙。作比丘像。飛騰空中。至本生地。於空野澤尼拘樓陀樹下。結跏趺坐。入首楞嚴三昧。三昧力故。身諸毛孔。出金色光。遍照十方世界。度有緣者。五百仙人。各皆見大光從身毛孔出。是時文殊師利。身如紫金山。正長丈六。圓光嚴顯。面各一尋。放圓光內。有五百化佛。一一化佛。有五化菩薩。以為侍者。其文殊冠。毘楞伽寶之所嚴飾。有五百種色。一一色中。日月星辰。諸天龍宮。世間眾生。所希見事。皆於中現。眉間白毫。右旋宛轉。流出化佛。入光網中。舉身光明。焰焰相次。一一焰中。有五摩尼珠。一一摩尼珠。各有異光。異色分明。其眾色中化佛菩薩。不可具說。左手執缽。右手擎持大乘經典。現此相已。光炎皆滅。化成琉璃像。於左臂上。有十佛印。一一印中。有十佛形像。諸佛名字。了了分明。於右臂上。有七佛印。一一印中。有七佛像。七佛名字。了了分明。身內心處。有真金像。結跏趺坐。正長六尺。在蓮華上。四方皆現。佛告跋陀婆羅。是文殊師利。有無量神通。無量變現。不可具說。我今略記。為未來世盲冥眾生。若有眾生。但聞文殊師利名。除卻十二億劫生死之罪。若禮拜供養者。生生之處。恆生諸佛家。為文殊師利威神所護。是故眾生。當勤繫念文殊像。念文殊像法。先念琉璃像。念琉璃像者。如上所說。一一觀之。皆令了了。若未得見。應當誦持首楞嚴。稱文殊師利名字。一日至七日。文殊慈心來至其人所。若復有人。宿業障者。夢中得見。夢中見者。於現在身。若求聲聞。以見文殊師利故。得須陀洹。乃至阿那含。若出家人。見文殊師利者。已得見故。一日一夜成阿羅漢。若有深信方等經典。是法王子。於禪定中。為說實義。令得深法。若使亂心多者。於其夢中。為說實義。令其堅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佛告跋陀婆羅。此文殊師利法王子。若有人念。若欲供養修福業者。即自化身。作貧窮孤獨。苦惱眾生。至行者前。若有人念文殊師利者。當行慈心。行慈心者。即是得見文殊師利。是故智者。應當諦觀文殊師利。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作是觀者。首楞嚴力故。當得疾見文殊師利。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佛滅度後。一切眾生。其有得聞文殊師利名者。見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墮惡道。若有受持讀誦文殊師利名者。設有重障。不墮阿鼻極惡猛火。常生他方清淨國土。值佛聞法。得無生忍。說是語時。五百比丘。遠塵離垢。成阿羅漢。無量諸天。發菩提心。願常隨從文殊師利。爾時跋陀婆羅。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師利舍利。誰當於上起七寶塔。佛告跋陀婆羅。香山中有八大鬼神。自當擎去置香山中。金剛山頂上。無量諸天。龍神夜叉。常來供養。大眾集時。像恆放光。其光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等法。跋陀婆羅。此法王子。得不壞身。我今語汝。汝好受持。廣為一切諸眾生說。說是語時。跋陀婆羅等。諸大菩薩。舍利弗等。諸大聲聞。天龍八部。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已上經文)明知。文殊上座。可造其像也。當知。是文殊師利法王子。已曾親近百千諸佛。在此裟婆世界。施作佛事。於十方面。變現自在。因何不為出家菩薩之上座也(一德)又經雲。若有眾生。但聞文殊師利名。除卻十二億劫生死之罪(已上經文)順天竺法。文殊上座安置食堂。晨朝日中。二時禮敬。除卻二十四億劫生死之罪。豈不懺悔哉。淨住之義。深契說戒。天竺大乘寺。文殊為上座。良由此眾緣也。又經雲。禮拜供養者。生生之處。恆生諸佛家。為文殊師利威神所護。是故眾生。當勤繫念文殊像(已上經文)文殊上座安置食堂。日日禮拜。日日供養。施者受者。生生之處。生諸佛家。文殊師利威神所護。誰出家人。不仰信者也。夫夢中得見文殊聖。一日一夜成阿羅漢。又於其夢中。為說實義。令其堅固於無上道。又經雲。佛滅度後。一切眾生。其有得聞文殊師利名者。見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墮惡道。若有受持讀誦文殊師利名者。設有重障。不墮阿鼻極惡猛火。常生他方清淨國土。值佛聞法。得無生忍(已上經文)夫像末四眾。犯大小戒。多不如法。小乘上座。都無此力。若文殊上座。不置食堂。遠背天竺法。近違大唐制。犯戒重障。歸誰滅除。阿鼻猛火。由何得脫。何況值佛聞法。得無生忍。有智賢哲。檢勘一一證文。諳悉優劣意也   開示大唐文殊為上座新制明據十六   謹案。代宗朝。贈司空大辯正廣智三藏和上表制集第二雲。天下寺食堂中。置文殊上座制一首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   右京城大德。物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等奏。忝跡緇門。久修梵行。習譯聖典。頗悟玄門。大聖文殊師利菩薩。大乘密教。皆因流演。今鎮在臺山。福滋兆庶。伏惟寶應元聖文武皇帝陛下。德合乾坤。明並日月。無疆福。康我生人。伏望自今已後。令天下食堂中。於賓頭盧上。特置文殊師利形像。以為上座。詢諸聖典。具有明文。僧祇如來。尚承訓旨。凡出家者。固令摳衣。普賢觀音。猶執拂而為侍。聲聞緣覺。擁篲而居後。斯乃天竺國皆然。非僧等鄙見。仍請永為恆式   中書門下牒祠部   牒奉敕。大聖文殊師利菩薩。法王之子。威德特尊。為諸佛之導師。洗群生之心目。康我兆庶。足拯無邊。不有尊崇。人何瞻仰。今京城大德。懇玆申奏。雅合聖典。所請宜依。牒至准敕。故牒   大曆四年十二月十九日   中書侍郎平章事元載   門下侍郎平章事杜鴻漸   門下侍郎平章事王縉   兵部尚書平章事李使   已上制文。其意分明。大乘出家。誰不歸向。涇渭分流。玉石別連。有心真人不可更論。凡大唐國堙C天下諸寺。文殊上座安置食堂。   大曆四年歲次己酉(即當大日本國神護景雲三年己酉也)至於大日本弘仁十年歲次己亥。正經五十一歲。大唐大興善寺三藏者。諱智藏。號不空金剛。梵曰阿目佉跋折羅。本西域人也。昔事大弘教金剛三藏。稟受真言。二十四年。摳衣請益。大師歿後。還詣五天。梵本瑜伽。備皆披閱。固遊遍覽。旋赴帝京。或化河西。或歸關內。屬天寶末歲。胡馬入關。至德二年。剋復京洛。和上親承聖旨。精建壇場。為灌頂師。所翻經。總七十七部。凡一百一卷。請入貞元釋教錄。其所翻經名。具列如表制第三卷。是故。新仁王經御製序雲。三藏。學究二諦。教傳三密。義了宗極。伊成字圓。褰裳西指。汎盃南海。影與形對。勤將歲深。妙印度之聲明。洞中華之韻曲。甘露沃朕。香風襲予。今其上表雲。凡出家者。固令摳衣。又雲。斯乃天竺國皆然。又雲。永為恆式。其敕制文雲。雅合聖典。所請宜依。牒至準敕。天竺三藏。文殊為上座。大唐聖皇。敕答以為永式。此間高德。末學膚受。豈勝於天竺不空三藏哉   開示前入唐留學僧不言上座明據十七僧統奏曰。承前入唐留學僧等。久經彼國。都無此言。而今奏言大唐大曆四年。始乃大乘上座。文殊師利菩薩。安置天下諸寺食堂。自爾以來。至於貞元二十二年。正經三十八年。當於大日本國延曆二十五年者。所謂見外不識其內也(已上奏文)   論曰。前入唐留學僧。各有所宗。先度少統。行賀法師。法相為宗。後度大統。永忠法師。三論為宗。以務自業故。文殊上座。已闕諮決   謹案。大唐大曆四年表制雲。自今已後。令天下食堂中。於賓頭盧上。特置文殊師利形像。以為上座。又雲。永為恆式(已上制文)明知。久經彼國。都無此言者。還恥及留學。又見外不識其內。寧不統等哉   開示見唐一隅知天下上座明據十八   僧統奏曰。最澄只在邊州。即便還來。寧知天下諸寺食堂。佛之所說。猶難盡行。詿誤之事。何為信用(已上奏文)   論曰。最澄向唐。雖不巡天下諸寺食堂。已見一隅。亦得新制。其文雲。令天下食堂。置文殊上座。當今所奏詿誤之事。未見邊州。不忠之詞。若嫌邊州闕學失。何況北蘇自然智也   開顯大乘大僧戒篇第四   山家式曰   一凡佛戒有二   一者大乘大僧戒(制十重四十八輕戒。以為大僧戒)   二者小乘大僧戒(制二百五十戒。以為大僧戒)   僧統奏曰。今雲十重四十八輕戒。以為大乘大僧戒者。何經所說(已上奏文)   論曰。十重四十八輕戒。以為大乘大僧戒者。梵網經所說。故天宮師雲。據梵網大本。合有凡發大心。稟菩薩戒。並名出家菩薩(已上疏文)當知。十重四十八輕戒。以為出家大僧戒也   開示千佛大戒明據十九   謹案。梵網經雲。若佛子。不得為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已上經文)明知。此千佛大戒。為大乘大戒。僧統奏雲何經所說者。未誦戒經耳也   開示佛戒別解脫戒明據二十   謹案。梵網經下卷雲為此地上一切眾生。凡夫癡闇之人。說我本盧捨那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常有因。故有當當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於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眾生。頂戴受持。吾今當為此大眾。重說十無盡藏戒品。一切眾生戒。本源自性清淨(已上經文)明知。大乘別解脫戒。此戒最尊也。又雲   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   眾生受佛戒既入諸佛位   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已上經文)   明知。不同藏通菩薩共小律儀也。又雲。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已上經文)明知。此戒一切發心菩薩亦誦。乃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諸菩薩亦誦也。又雲。是故戒光從口出。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已上經文)當知。梵網所說戒光。不同藏通戒光也。又雲。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是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已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已上經文)夫此十重戒。雖先傳授。然但有其名。未傳其義。何以得知未傳其義乎。然未解圓義故。猶共小儀故   開示聲聞比丘外別有大乘出家菩薩僧明據二十一   謹案。梵網經雲。若佛子。口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已上經文)明知。比丘比丘尼之外。別有出家菩薩僧也   開示梵網經破小乘明據二十二   謹案。梵網經雲。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已上經文)明知。不共二乘律儀戒。又雲。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而受持二乘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犯輕垢罪(已上經文)明知。二乘禁戒。經律等者。於小乘當分。雖名正見。而望此佛戒時。名邪見經律也。又雲。而菩薩。以噁心瞋心。橫教二乘聲聞戒。經律論(已上經文)明知。梵網經佛戒。不同聲聞也。又雲。若佛子。有佛經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毘曇雜論。一切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若故作者。犯輕垢罪(已上經文)當知。梵網佛戒。不許學習小乘經律。阿毘曇論也。又雲。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已上經文)當知。不許一念二乘心。何況受小律儀戒。日夜誦念哉。明知。梵網所說菩薩僧。不共聲聞小律儀也」   開示大僧名大小通稱明據二十三   謹案。慈和鈔記雲。以俗人證果。亦得名為第一義僧。入僧寶數。又雲。今緇服書。題言僧某甲。義淨三藏。不許此義。如何一己。迺目四人。故說。僧言四人已上也(已上記文)又雲。法銑律師雲。僧伽此翻為眾和合。即是僧家義用。涅槃經雲。僧名和合。和合有二。一者世和合。名聲聞僧。二者第一義和合。名菩薩僧(已上疏文)明知。菩薩亦名為僧。何奪僧名。不許菩薩哉。又案。龍樹大智度論第二十二卷雲。如佛所說僧。若聲聞僧。若辟支佛僧。若菩薩僧(已上論文)明知。聲聞僧。及辟支佛僧。此等之外。別有菩薩僧。又偈言   多聞及持戒智慧禪定者   皆入僧數中如萬川歸海   譬如眾藥草依止於雪山   百穀諸草木皆依止於地   一切諸善人皆在僧數中(已上論文)   當知。大僧名不但聲聞僧。已有菩薩沙彌名。何無菩薩大僧號也   開示通受別持明據二十四   僧統奏曰。梵網經說。十重四十八輕戒。此通出家在家。乃至奴婢畜生所受。若受此戒。以為大僧者。其奴婢等。亦可為僧(已上奏文)   論曰。奴婢已上。緇素定階。畜生已下。亦不論著衣。若受此戒。定為通受者。其畜生等。亦可著衣。彼已不然。此何有然。是故當知。出家在家。雖通受戒。而僧不僧有別。亦具分不同。奴婢出家。先受先坐。郎君在家。後受先坐。奴郎類別。不得一例。具如下說   謹案。梵網經下卷雲。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已上經文)明知。奴婢已上。能受戒者。若依菩薩戒。出家修道。皆名為僧。若請僧次時。可差僧次。若未出家時。依在家次第。各各不可雜。其當類之中。定先受後受。是故。天台義記雲。道俗九眾。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六法尼。四沙彌。五沙彌尼。六出家。七出家尼。八優婆塞。九優婆夷。如是九眾有次第。不得亂。如律部說。天台明曠師疏雲。初言次第等者。若先小後大。一切俱開。若先大後小。在大則大。在小則小。又此方。大小出家則無分。亦宜順於時處。比丘等者。此等不同。若其出家。則內二眾。自分先後。故雲王子出家。與庶人同類。若其在家。於外二乘。而為次第。王家男女。在家亦然。不分而分。即真而俗。非謂男女依戒雜坐(已上疏文)明知。出家五眾等。皆名為僧。但除畜生等。不入經文次第坐故   開示菩薩僧所持威儀戒明據二十五   僧統奏曰。文聲聞僧。尚有二百五十戒。三千威儀。今菩薩僧。何以但持十重四十八輕戒(已上奏文)   論曰。地上菩薩。八萬威儀。地前菩薩。隨分威儀。何況一分菩薩。具分菩薩。謹案。梵網經雲。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亦誦。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已上經文)明知。八萬威儀。通凡聖儀。是故經雲。汝等一切諸菩薩。今學當學已學。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八萬威儀品。當廣明(已上經文)明知。今菩薩僧。有八萬儀。何引三千儀。泯八萬威儀也   開示大乘引解脫戒明據二十六   僧統奏曰。凡大僧名者。依別解脫。方得其名(已上奏文)   論曰。小乘別解脫。大乘別解脫。雖其大小名同。而其義天地懸別也。僧統奏曰。凡大僧名者。依別解脫。方得其名(已上奏文)當知。亦有大乘別解脫戒。因何不名菩薩大僧也   謹案。梵網經下卷雲。諦聽我正誦佛法中戒藏。波羅提木叉。又雲。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又雲。已略說波羅提木叉。又雲。善學諸人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又雲。佛告諸菩薩言。已說十波羅提木叉竟。又雲。汝等當一心學波羅提木叉。歡喜奉行(已上經文)明知。菩薩十重戒。名為別解脫戒。既言別解脫戒。由何不名僧。若言不名僧者。定有自語相違失。其波羅提木叉者。梵語也。唐語翻譯。言別解脫也。出家菩薩。可名為僧也   開示大小二僧名明據二十七   僧統奏曰。釋迦文佛。無菩薩僧。故文殊等諸大菩薩。入聲聞次第而坐。是故。可無大小二僧(已上奏文)   論曰。釋迦文佛。無菩薩僧者。但約小乘能化佛說。又雲文殊等諸大菩薩。入聲聞次第而坐者。和光之故。入聲聞坐。不謂文殊學小乘戒。是故。大智度論雲。菩薩願言。我一說法時。便於座上。盡得阿羅漢。我當以無量阿僧祇菩薩摩訶薩為僧。我一說法時。無量阿僧祇菩薩。皆得阿鞞跋致。菩薩所以此願者。諸佛多以聲聞為僧。無別菩薩僧。如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等。以釋迦文佛。無別菩薩僧故。入聲聞僧中。次第而坐(已上論文)當知。約小釋伽無別菩薩。即藏通意也。故太賢師古跡下卷雲。如智度論雲。釋迦法中。無別菩薩僧。是故。文殊彌勒等。入聲聞眾。次第而坐。此明現身出家為初。爾時相現。餘眾許故。若依文殊實戒次第。已經三大劫。不應雜坐故。亦非遍學樂入聲聞眾。若受聲聞。如富樓那。是聲聞眾。非菩薩故(已上古跡文也)明知。久修業菩薩。示現自在故。入聲聞僧中。次第坐。今約一乘菩薩等。由何無別菩薩僧。是故。可有大小之二僧也。智度論又雲。有佛。為一乘說法。純以菩薩為僧(已上論文)明知。彼聲聞之外。別有菩薩僧也。謹案。梵網經下卷雲。若佛子。先在僧房中住。後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房舍宅。城邑。國王舍宅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先住僧。又雲。若有檀越。來請眾僧。客僧有利養分。僧房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而先住僧。獨受請。而不差客僧。房主。得無量罪。又雲。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己。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而別受請。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又雲。若佛子。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請僧福田。求願之時。應入僧房中。問知事人。今欲。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別請僧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不順孝道。若故別請僧者。犯輕垢罪。又雲。若佛子。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房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已上經文)當知。已上僧名。等皆稱菩薩僧。何無菩薩僧也   開示菩薩剃除鬚髮出家修道明據二十八」   曇摩密多譯。諸法勇王經雲。世尊。若有人發大乘之心。求一切智。剃除鬚髮。出家修道(已上經文)當知。大乘出家。剃除鬚髮也。又法華經第一雲。文殊師利。我見諸王。往詣佛所。問無上道。便捨樂土宮殿臣妾。剃除鬚髮。而被法服(已上經文)當知。為無上道。剃除鬚髮。而被法服也。寧為小乘出家也。又雲。是諸王子。聞父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悉捨王位。亦隨出家。發大乘意。又雲。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為沙彌。又雲。說是經時。十六菩薩沙彌。皆悉信受。又雲。是時十六菩薩沙彌(云云)又雲。普告大眾。是十六菩薩沙彌(已上經文)當知。已有菩薩沙彌。寧無菩薩僧也。智周師梵網經疏雲。若大乘出家義者。如淨名告諸長者子。汝但發阿耨菩提心。是則出家。是則具足如華嚴經。善財童子。發菩提心。遍歷一百一十善知識所。求行菩薩行法門。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同讚嘆曰汝能紹隆三寶。成就一切佛不共法。是真出家。是真具足。此大乘出家。具足性相義。剃髮染衣。義亦同此也。即以菩提心為相。一切行法為性。故能破五住地煩惱家法。名為出家(已上疏文)明知。有大乘出家也   開示菩薩僧著袈裟明據二十九   謹案。梵網經雲。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常布薩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若誦戒時。當於諸佛菩薩形像前誦。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者高座。聽者下座。各各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已上經文)當知。其菩薩僧。必著袈裟衣也。謹案。梵網經下卷雲。佛言。佛子與人授戒時。不得簡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婬男婬女。十八梵。六欲天。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等。盡得受戒。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與其國土衣服色異。與俗服有異(已上經文)明知。受十重四十八輕出家比丘。必著袈裟。豈假聲聞僧剃鬚著袈裟哉   開示菩薩受三衣等明據三十   銑律師梵網疏雲。受大衣雲。菩薩大士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某甲。此僧伽梨九條衣。受兩長一短。受七條雲兩長一短。受五條雲一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前人皆報雲可爾。此約出家。不通在家。大衣名僧伽梨。此雲雜碎衣。以條數多故。亦云重衣。重數多故。亦名伏眾衣。以著此伏外道故。從用名入王宮聚落衣。七條名鬱多羅僧。此雲上著衣。以著在五條上故。從用名入眾衣。五條名安陀會。此雲下著衣。以著最近身故。從用即是道行作務衣。通名袈裟者。此雲不正色。真諦雲。袈裟赤血色。若須捨更受時。應對人口雲。此割截僧伽梨九條衣。兩長一短。先受持捨(三說)餘二衣準之。缽者。梵雲缽呾羅。此雲應器。受法雲。此缽多羅應量受常用故(三說)坐具者。梵雲尼師壇。加法雲。此尼師壇應量作今受持(三說)皆須報言可爾。捨準可知(已上疏文)天台明曠師梵網疏雲。設不曾受聲聞律儀。若受菩薩戒。亦異辨三衣。加法受持。非制重著。三衣條品。受法同聲聞。但雲菩薩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為異(已上疏文)明知。不曾受聲聞律儀。更有菩薩著三衣等法也   開顯授大乘戒為大僧篇第五   山家式曰   一凡佛受戒有二   一者大乘戒(依普賢經。請釋迦牟尼。為菩薩戒和尚。云云)   二者小乘戒(依小乘律。請現前十師。白四羯磨)   今天台年分學生。並回心向大初修業者。授所說大乘戒。將為大僧   僧統奏曰。授戒法者。前佛後佛。所說是一。西國東國。儀式無二(已上奏文)   論曰。菩薩授戒。權實不同。小乘授戒。隨機亦別。言儀式無二者。若約大小二戒無二者。有違教失。若約小乘教無二者。四部之別。何以可別。若約大乘無二者。地持。梵網。作法不同。何有無二。具如疏料簡也」   謹案。梵網經下卷雲。若佛子。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受戒。若不得好相。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菩薩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受得戒。而要見好相。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儀。輕心噁心慢心。一一不好答問者。犯輕垢罪(已上經文)當知。授戒法者。前佛後佛。大小各異。西國東國。儀式不同。不但大乘權實各異。四部小乘。持犯亦別。夫隨機授戒。儀式何一哉。其授戒文。恐繁且止也   開示能授三師七證大小不同明據三十一」   僧統奏曰。但能授人。不如法時。所受二戒。並不得也   論曰。小乘能授。凡聖十師也。大乘能授。但十方諸佛也。斯能授三師等。何有不如法。但傳戒凡師。是能傳而不能授。不預三師及以七證故。謹案。觀普賢經等雲。今釋迦牟尼佛為我和上。文殊師利為我阿闍梨。當來彌勒。願授戒法。十方諸佛。願證知我。大德諸菩薩。願為我伴(已上經文)明知。諸佛能授。非不如法也   開示大機凡聖隨分修學千佛大戒明據三十二   僧統奏曰。然菩薩戒。微細難持。聖者猶存誤犯。凡夫所修。皆是似行。誰同上位。可持其戒(已上奏文)   論曰。大海之水。不遮蚊飲。菩薩之戒。何遮黃門。所以十地以還。猶有誤犯。畜生已上。分有持戒。今引聖人。強抑凡夫。今此圓戒。但除七逆。自餘眾生。皆悉得戒也   謹案。梵網經雲。佛子諦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六欲天。遮民黃門。婬男婬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已上經文)當知。梵網佛戒。凡聖通受。何推上位。不許下凡。若不許凡夫。深達經旨。誰有智者。不悲痛哉。又經雲。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已上經文)我僧統諸賢。因何執小儀。泯此萬善戒。自損亦損他。寧不畏後報也。信因果賢。如救頭火。改易先奏。過則勿憚改。豈不大懺悔哉」   開示假名菩薩除災護國明據三十三   僧統奏曰。而式末雲。未然大災。非菩薩僧。豈得冥滅國寶國利。非菩薩誰。佛道稱菩薩者。若真菩薩。可如所言。其假名類。不合此言。所以然者。當於今時。不滅未然之水旱。不救已興之飢苦。所住國邑。災禍繁多。所住聚洛。死亡不少。是以得知。非真菩薩。既言與事相違。豈信偽誑之詞(已上奏文)論曰。十住十地。分真菩薩。相似以還。皆假名。五濁之正災。諸佛不能滅。五濁之邪災。假名亦能除。天下之水旱。送我獨無驗。四海之死亡。寄言我行住。不意預一猴。明知。我道大也   謹案。仁王經下卷雲。佛告波斯匿王。我滅度後。法欲滅時。一切有情。造惡業故。令諸國土種種災起。諸國王等。為護自身。太子王子。后妃眷屬。百官百姓。一切國土。即當受持此般若波羅蜜多。皆得安樂。乃至雲。是故汝等。常當受持讀誦解說。又雲。此贍部州十六大國。五百中國。十千小國。是諸國中。若七難起。一切國王。為除難故。受持解說此般若波羅蜜多。七難即滅。國土安樂。七難第一日月難五。一失度難(經雲日月失度故)二顏色改變難(經雲日色改變。白赤黃黑色。月色改變。   白赤黃色故)三日體增多難(經雲或二三四五日並照故)四日月薄蝕難(經雲日月薄蝕故)五重輪難(經雲或有重輪。一二三四五重輪現故)   第二星宿難四。一失度(經雲星辰失度故)二彗星(經雲彗星為變故)三五星(經雲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土等諸星。各各為變故)四晝出(經雲或星晝出故)   第三眾火難五。一龍火難(經雲龍火故。賁雲。言龍火者。礔□起火故)二鬼火難(經雲鬼火故。賁雲。言鬼火者。能為疾疫。私謂。火精。宋無忌。名為鬼)三人火難(經雲人火故。賁雲。言人火者。世五通遇現違緣。意願起火也。私謂。人過失火也)四樹火難(經雲樹火故。賁雲。言樹火者。亢陽過時。樹木起火也)五大火四起難(經雲大火四起。焚燒萬物故。賁雲。大火四起者不善業熟。隨處火起。皆為難也)   第四時節難六。   一時候改變難(經雲時節改變故)二冬夏雨雪難(經雲冬雨電雷夏霜冰雪故)三雨土石山難(經雲雨土石山及以沙礫故。又正法唸經雲。阿脩羅王與諸天戰時。或擎大石方八百里。或取大山名波利佉。廣五百由旬。擲打諸天。以天威力。即於空中。箭射石碎。或火燒滅。接彼大山。卻打脩羅中華鬘。阿脩羅匈軍眾破。散走入海下。還住本宮。海中大魚。皆大怖散。   雨土石山此之類也)四非時降雹難(經雲非時降雹故)五雨水色變難(經雲雨赤黑水故)六江河汎漲難(經雲江河汎漲。流石浮山故。賁雲。大雨過度。江河汎漲。浮山也)   第五大風數起難三。一昏蔽日月難(經雲暴風數起。   昏蔽日月故)二發屋拔樹難(經雲暴風發拔屋拔樹故)三飛沙走石難(經雲暴風數起。飛沙走石故。暴風數起句。經有初後二所無。賁雲。初句總標。今取意加別云爾。惟莫悅加句也)第六天地亢陽難三。   一陂池竭涸難(經雲天地亢陽陂池竭涸故)二草木枯死難(經雲草木枯死故)三百穀不成難(經雲百穀不成故)賁雲。玆永泰二年景午歲夏六月。自夏乏雨。祈諸山川。有將逾時。竟未喜應。修述至此。慚不能前。對卷長想。輒申誠告。時乃偶然際會。驗不足徵。天聽俯臨。猥見搜問。其月二十日。詔曰仁王真經。義崇護國。師演述妙旨。弘誓逾深。遂得慈雲結陰。法雨流潤。時稼增茂。年豐有期。至誠之功。載深喜歡也。此實明主至道。大臣深信。五方菩薩慈力所祐也   第七四方賊來難三。   一侵國內外難(經雲四方賊來侵國內外故)二兵戈競起難(經雲兵戈競起故)三百姓喪亡難(經雲百姓喪亡故)   上來總即七文。別乃二十有九。其中細。數亦多矣。例明諸難經又雲。大王。我今略說如是諸難   一日月不現難(經雲其有日晝不現。月夜不現故)二天災難(經雲天種種災。無雲雨雪故)三地災難(經雲地種種災。崩裂震動故)四鬼神出現難(經雲或復血流。鬼神出現故)五鳥獸怪異難(經雲鳥獸怪異故)   經又雲。如是災難。無量無邊(已上經文)例指於餘難黑虹難。白虹難。諸不祥相難。狼虎肆毒難。草木蟲傷難。若國若家。為難眾矣   夫住劫初際。依正俱安。濁世已來。災難競起。所以牟尼法主。遺般若於百王。往昔普明。屈法將於百講。誠知。除難護國。般若特尊。積福滅災。不如精進。誠須百部般若。安置山院。百僧菩薩。令住叡嶺。以之為國之城墎。以之為國之良將。竊以。我宗白土之講師。不足護國亦守家。山家我相之轉經。何以除滅現起難。但除遠因之功德耳。是以。興善寺兩院。安置各一業。持念真言者。常為國念誦。經有智者。常為國轉讀。夫自非妄飢樂山。忍寒住谷。一十二年。精進之力。數年九旬。觀行之功。何排七難於惡世。亦除三災於國家。已定之禍。雖難免脫。未定之災。有緣必脫。何可不獎勸也   開示大唐臺山金閣等五寺常轉大乘明據三十四   謹案。大唐大曆二年三月二十六日牒制雲。令金閣等五寺。常轉仁王護國。及密嚴經。又吳摩子寺。名且非便。望改為大曆法華之寺。常為國轉法華經(已上牒文)明知。清靈法師之祈雪。慧曉禪師之祈雨。皆由精進。俱是積功。何笑山林功。偏執不形論也   開示大唐護國念誦護國轉經明據三十五謹案。大唐大曆九年六月六日牒制雲。請於興善當院兩道場。各置持誦僧弟子   僧慧朗慧超慧璨慧見慧海   慧覺慧暉   右件僧等。請於當院灌頂道場。常為國念誦   僧慧幹慧果慧嚴慧雲慧信慧珍慧勝慧深慧應慧行慧積   慧俊慧賢慧英   右件僧等。請於大聖文殊閣下。常為國轉讀敕賜一切經(已上牒文)明知。念誦及轉讀。衛國之良將也。誠願。大日本國天台兩業授菩薩戒。以為國寶。大悲胎藏業。置灌頂道場。修練真言契。常為國念誦。亦為護國。摩訶止觀業。置四三昧院。修練止觀行。常為國轉經。亦為國講般若。然則。一乘佛戒。歲歲不絕。圓宗學生。年年相續。菩薩百僧。不闕山林。持戒八德。祈雨易得也   開示列出家在家二類菩薩意明據三十六山家式曰。法華經列二種菩薩。以為一類。不入比丘。以為大數。今此菩薩類。此間未顯傳。自弘仁年。新建大道。傳流大乘戒。利益而今而後。固鏤大鐘腹。遠傳塵劫後   僧統奏曰。依此經文。今雲此菩薩類。此間未顯傳。新建大道。傳流大乘戒者。事理乖及。難可建傳   凡諸經中同聞眾者。唯大菩薩。以為一類。不入小位。以為其數。是以。文殊等。形雖出家。不稱比丘。舍利弗等。既雖回心。不名菩薩。如具縛人。未伏一惑。何以頓預殊勝十地也(已上奏文)   論曰。列二種菩薩。為顯出家形。不謂我等頓預十地也。今僧統雲。形雖出家。不稱比丘。既雖回心。不名菩薩(已上奏文)善哉善哉。此文此句。俗語雲。一句值千金。圓教出家。形雖出家。不預小類。不假小儀。圓教菩薩。別有威儀。不共聲聞障道威儀。具縛之圓人。雖未伏一惑。迷權菩薩心。不求別十地。經曰。為斯所輕言。汝等皆是佛(已上經文)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僧統奏曰。只以巧言。難建大道。犯戒比丘。名為污道。誰堪可傳菩薩大戒(已上奏文)   論曰。無緣巧辨。如來不制。愛見巧言。猶鮮於仁也。犯戒之名。十地難洗。傳戒道。夫婦可傳。制開有宜。何必一例。避火墮水。豈不統等哉   僧統奏曰。又大乘戒。傳來久矣。大唐高德。比丘名僧。相尋傳授。至今不絕(已上奏文)論曰。梵網之戒。雖先代傳。此間受人。未解圓意。所以用聲聞律儀。同梵網威儀。若同聲聞儀。何故制一念。此國名德。雖受大乘戒。不用大安居。亦雖大乘布薩。不擇未受戒。未置文殊之上座。未傳別圓之威儀。大唐銑律師雲。近代華嚴法師。好菩薩行。與菩薩戒相應文。集為菩薩毘尼藏。二十卷。兼造此戒本疏。盛行於時(云云)今振六綱威勢。遮千佛大戒。不是捨那子。亦不是釋子   僧統奏曰。而今雲新傳流者。是何等戒。而可傳流。高德所傳。何以非戒。下流所授。何以是戒(已上奏文)   論曰。新宗所傳。梵網圓戒。分備圓五德。汲引一圓根。當知。圓戒。臘。圓藏。圓禪。圓慧。非天台釋。難可傳說也。今高德所傳。非圓律儀。下流所授。非獼猴儀。豈同日可論哉   僧統奏曰。佛言。不許為名利故詐與佛戒。聖教之中。如是等事。皆曰魔軍(已上奏文)論曰。牛驢之乳。其色難別。兩迦之果。其形何別。然為名利故。以詐而授。其事易知。以必求利故。為興法故。以真而傳。其理叵知。不肉眼境故。聖教所說。魔事甚多。自他共有。誰得悉脫也。南唐註經雲。問大乘戒菩薩所學。聲聞戒律儀。亦得是菩薩所學不。答今以四義料簡。初大小相隔者。如此經起一念二乘心。學二乘經律。即犯輕垢罪。法華貪著小乘。三藏學者。不與共住。二以大斥小者。維摩經雲。心淨故眾生淨。心垢故眾生垢。不出於如。又迦葉被呵雲。我從是來。不復勸人以聲聞辟支佛行。三調伏攝受小乘者。一切登地以上菩薩。現作二乘。同二乘法。而調伏之。縱是三十賢菩薩。若出家者。一一皆受行二乘戒法。及欲攝受。不與二乘。而相違背。四開小入大者。如法華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又大經雲。菩薩摩訶薩。持四重禁。及突吉羅。敬重堅同。等無差別(已上經文)僕陽智周。亦同此說。天台法華宗。依二經意。暫一十二年。相隔令修。何乖聖教也   開示菩薩戒請師問遮不同小乘明據三十七   又梵網經雲。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戒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上阿闍梨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師不應與授。無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七日。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罪滅。不同七遮。而教戒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惡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受戒者。犯輕垢罪(已上經文)明知。若未解大乘經律之圓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惡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如是欺詐類。不許與人受戒。而未解圓義。自稱智者。未解圓戒。自譽持戒。卑下慢心。晝夜相續。未來罪報。幾劫得脫。若存小分之如法。山邑俱得傳大戒。若論圓滿之如法。十地以還。何傳戒。階級難測。不若不輕也   開示指求小果人都不正義明據三十八山家表曰。兩業出家。永迴小乘儀。固為大乘儀。依法華經。不交小律儀。每年三月先帝國忌日。於比叡山。與清淨出家。授菩薩大戒。亦為菩薩大僧。弘仁為源。傳此大戒(已上表文)   僧統奏曰。法華經者。指求小果人。而雲不親近。此國比丘。無求小果(已上奏文)   論曰。羊乘與象乘。雖不求小果。遂墮二乘地。病行八萬劫。此國之比丘。之雖無求小果。求聲聞威儀。是則求小因。寧不迴小果。經文不簡別小因及小果。已制求餘經。明知求囷制不親近。義通制因果也   開示終利小機謬明據三十九   僧統奏曰。然法華一乘。初為聲聞。故三周說。終利小機(已上奏文)   論曰。小機時熟。為說小乘。若大機熟。為說大教。未聞為小機三周說一乘。恐章疏謬也。法華三周。說圓一乘。終利大機。皆與佛記。所以四十餘年。不得顯說者。皆由大機未純熟故。經雲。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豈不待大機哉。今僧統雲初為聲聞。故三周說。終利小機。深足可怪也   開示其安樂行是上地行謬明據四十   僧統奏曰。其安樂行。是上地行。非謂地前凡夫菩薩。故經雲菩薩摩詞薩也(已上奏文)   論曰。持品上位。不用四行。安樂下位。必修四行。摩訶薩之言。定通上下。故贊師雲。菩薩者。三乘通稱。若求於此。加名摩詞薩。法華經雲。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今何一向。置上階也   謹案。妙法蓮華經第五雲。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悕求   三論宗吉藏師疏雲。又不親近。求聲聞者。第五離小乘緣。始行菩薩。大照未圓。恐容染小法。故令音形宜隔。行止勿共。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者。若有機感。即為說法。不為名利。無所希求也。法相宗大乘基師法華玄贊雲。又不親近。至無所悕求。贊曰。此第二段。初離後不離。第五劣友緣。涅槃經言。菩薩怖畏二乘。如惜命人。寂調音天子所問經雲。佛告文殊師利。譬如有人。飢渴羸瘦。寧忍飢渴。終不食於雜毒之食。菩薩爾。寧惱嫉破戒。惡口懶墮。忘念無智。終不悕求二乘果地。佛告天子。如貧人食。是輸王毒。故二乘者持戒精進。即菩薩破戒懶墮。故不應親近。來為說法。不悕親使利養恭敬。道策師疏雲。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者。此離狹劣緣。亦不問訊者。口不親近。不共住止者。身不親近。此由淺行菩薩。大解未圓。恐沈小法。故令音形兩離也。引寂調天子經文。不應親近也。全同贊師。故更不抄出。天台法華宗湛然師文句記雲。近二乘人。令人遠菩提故。西方不雜。故雲或來。既未受大。無妨小志。故雲隨宜   天台法華宗章安大師雲。大經雲。定苦行者。謂諸凡夫。苦樂行者。聲聞緣覺。定樂行者。謂諸菩薩也。經七方便粗因粗果。皆非安樂行。獨此妙因妙果。稱安樂行也。又雲。若二萬八十億那由他。受命弘經。深識權實。廣知漸頓。又達機緣。神力自在。濁世惱亂。不障通經。不俟更示方法。若初依始心。欲修圓行。入濁弘經。為濁所惱。自行不立。亦無化功。為是人故。須示方法。明安樂行也   天台法華宗湛然師文句記雲。次此品下。釋來意又二。先明深行不須。次若初依下。正明始行須者故來。初文明不須之人。雲若二萬八十億等者。持品初。二萬菩薩眷屬俱。皆於佛前。發誓弘經。有經本雲八千億。應雲八十億。即持品中。諸尼索記。佛與記已。諸尼說偈。讚佛已。爾時世尊。視八十億諸菩薩等。佛稱讚已。是諸菩薩。念佛告敕。當如佛教等。深識下。正明不須之行。具對四行。以論不須。初深識權實。故不須初行。以初行中。令不與二乘共住等。恐濫受權法故。廣知者。明不須第二行。以第二行中。令不說漸法之過。令不倚圓蔑偏。偏只是漸。又達下。明不須第三行。以第三行中。令將護二乘。及令不以圓可別。神力下。明不須第四行。以第四行中。令後得神通。方令入實。若初依下。始行之人。無此四故。以四行防護。兼堪自進。故雲欲修圓行。欲利他故。雲入濁弘經。為濁下。明無此四故。自他俱失。為是下。正結來意。言若初依始心者。五品六根。並屬初依。始心即在五品初心。故初品中。雖非說法之位。隨力弘經。須此四行。至第三品。正當說法以資自行。說即是弘理。須此品以為方法(已上記文)明知。一向大乘寺。應修一乘行也   開示但發大乘心超勝阿羅漢明據四十一   謹案。大智度論雲。問曰。諸阿羅漢。辟支佛。及五通。是離欲人發心者。或有未離欲但發心。雲何勝。答曰。是事先品中。已種種答。阿羅漢寺。雖漏盡。不如初發心菩薩。譬如轉輪聖王太子。雖在胎中。已勝餘子。又如國王太子。雖未即位。勝諸大臣有位富貴者。發心菩薩有二種。一者行諸波羅蜜等菩薩道。二者但空發心。此中說行菩薩道者。是人雖事未成就。能勝一切眾生。何況成就。如歌羅頻伽鳥。殼中未發聲。已能勝諸鳥。何況成就。菩薩亦如是。雖未成佛。行菩薩道。說諸法實相。音聲破諸外道。及魔民戲論。何況成佛。有人若有能一發心言。我當作佛滅一切眾生苦。雖未斷煩惱。未行難事。以心口業重故。勝於一切眾生。皆自求樂。自為身故。愛其所所親。阿羅漢。辟支佛。雖不貪世樂。自為滅苦故。求涅槃樂。不能為眾生。菩薩心生。口言。為度一切。是故勝。譬如一六通阿羅漢。將一沙彌。令負衣缽。循路而行。沙彌思惟。我當以何乘入涅槃。即發心。佛為世尊。最上最妙。我當以佛乘入涅槃。師知其念。即取衣缽自擔。推沙彌。在前行。沙彌覆復思惟。佛道甚難。久住生死。受無量苦。且以小乘。早入涅槃。師復以衣缽囊。還與沙彌令擔。語在後行。如是至三。沙彌白師。師年耄。狀如小兒戲。方始令我在前。已復令我在後。何其太速。師答。汝初念發心作佛。是心貴重。則住我師道中。如是人。諸辟支佛尚供養。何況阿羅漢。以是故。推汝在前。汝心還悔。欲取小乘。而未便得。汝去我懸遠。是故。令汝在後。沙彌聞已驚悟。我師能知我心。我一發意。已勝阿羅漢。何況成就。即自堅固。住大乘法(已上論文)   又案。維摩經雲。無以穢食。置於寶器。當知是比丘心之所念。無以琉璃同彼水精。汝不能知眾生根源。無得發起以小乘法。彼自無創。勿傷之也。欲行大道。莫示小徑。無以大海同於牛跡。無以日光等彼螢火(已上經文)明知。小大優劣。如天與地。誰有智者。執小律儀也   開示未得佛智慧平人得過明據四十二僧統奏曰。若我亦堪能修行者。於其行中。正修幾行(已上奏文)   論曰。僧統問行。為侮為信。若言為侮。自害尤深。故維摩詰雲。莫輕未學也   謹案。諸法無行經上卷雲。善男子。是高須彌山王佛。以法囑累淨威儀菩薩。令守護法。囑累已後。便入無餘涅槃。時有比丘。名有威儀。持戒不淨。得四禪四無色定。及五神通。善誦毘尼藏。樂於苦行。而不能善知他心。其弟子眾。亦皆苦行。貴頭陀法。是淨威儀法師。持戒清淨。於無所有法中。得巧方便。復於一時。淨威儀法師。將諸弟子。到有儀比丘住處。與共同止。淨威儀法師。憐愍眾生故。從所住處。常入聚落。乞食訖而還。教化百萬家。皆作弟子。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共弟子眾。亦善教化。到諸人民。而為說法。令若干百千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有威儀比丘。常樂住塔寺。其弟子眾。不持淨戒。而樂行頭陀。有威儀比丘。勤行精進。其心決定。自以所行。化諸弟子。貪著善法。有所見得。所謂說一切有為者皆無常。皆苦。一切法無我。不能善行諸禪定法。亦不能善行於菩薩所行之道。本心不純故。淨威儀法師。善知眾生諸根利鈍。知有威儀比丘心故。不復常入聚洛。其諸弟子。如本不異。有威儀比丘。見淨威儀法師諸弟子眾。當入聚洛。生不淨心。即鳴揵槌。集眾立制。汝自今已去。不應入聚洛。不能一心修行靜默。數入聚洛。得何等利。佛所稱讚。阿練若住處。汝等當行禪樂。莫好入他家。淨威儀法師諸弟子眾。不受其語。猶入聚洛。後於一時。有威儀比丘。見從聚洛中出。更鳴揵槌。集眾說如是言。若復更入聚洛。者。不復得住於此。爾時淨威儀法師。將護有威儀比丘故。告諸弟子。汝等從今已去。勿入聚洛。即如師教。不入聚洛。爾時諸人民眾。不見其師。及諸弟子。故皆懷憂惱。善根退失。淨威儀法師。過三月。自恣竟。從是中去。至餘僧坊。於其所止。師徒還入城邑聚落。為人說法。後時有威儀比丘。見淨儀法師還入他家。見其弟子毀失常儀。復生不淨噁心。作是念。是比丘。破戒毀戒。何有菩提。便語眾人。是比丘雜行。去佛道甚遠。有威儀比丘。起是業已。後時命終。是業果報故。墮阿鼻大地獄。九十百千億劫。受諸苦惱。從地獄出。六十三萬世。常被誹謗。其罪漸薄。後作比丘。三十二萬世。出家之後。是業因緣。反道入俗。又餘善業因緣故。於淨明佛所。出家入道。慇懃精進。如救頭燃。千萬億歲中。乃至不得柔順法忍。無量千萬世。諸根闇鈍。師子遊步。於汝意雲何。爾時有威儀比丘。豈異人乎。勿造斯觀。則我身是。我時起是後微細不淨心。受此罪業。墮於地獄。師子遊步。若人不欲發起是微細罪業者。於彼菩薩。不應起於噁心。菩薩諸所行道。皆當信解。不應起於瞋恨之心。應作是念。我不能善知他人心。眾生所行。是亦難知。善男子。如來見是利故。常說是法。是故。行者不應平量於人。唯有如來及似如來者。乃能知是。是故。行者若欲自護其身。慎莫平量於人。而相違逆。菩薩若欲修集佛法。常當晝夜懃心專念。深發菩提心者。不當好求人長短。菩薩若能。教三千大千世界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菩薩如一食頃。一心靜處。入一相法門。乃至聞受持。讀誦解脫。是人福德。勝彼甚多。何以故。諸菩薩。用是法門。能滅一切業障罪。亦於一切眾生之中。離憎愛心。便能疾得一切種智(已上經文)明知。智等如來。可平量人。嫉人隱法。未聞聖說也顯戒論卷中   顯戒論卷下   前入唐受法沙門傳燈法師位最澄撰   開示頓悟漸悟兩種菩薩迴直之行明據四十三   僧統奏曰。而但不交小律儀。法華經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最勝王經雲。欲求阿耨菩提。當行聲聞獨覺之道。即知。小律儀外。更無大律儀。但所護持。有粗有細(已上奏文)   論曰。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當知。不是直往菩薩之行。是則迴小入大菩薩之行也。夫學神通乘者。何用象乘。明知。今所引經文。開漸悟行。又最勝王經。當學二乘道者。是亦漸悟菩薩之行。不宜頓悟菩薩之行。即知。小律儀外。更有大律儀。強開大道。示其小徑。十魔之中。豈不其一哉。博覽哲。幸照迴直歟   開示山中大乘出家。為國常轉大乘明據四十四   僧統奏曰。又太政官。去延曆二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符汝。被右大臣宣汝。奏敕。準十二律。定度者數。受戒之後。皆令先讀誦二部戒本。譜案一卷羯磨四分律鈔。更誡十二條。本業十條。戒律二條。通七以上者。依次差任立義複講。諸國講師。雖通本業。不習戒律。不聽任用。者謹依敕旨。施行久矣。加以。年分度者。本為鎮國。故於宮中。歲初令度。三司共會。簡取才長。乃受戒日。省寮同集。勘會大籍。而今言在山獨令出家。亦與大戒者。既毀先帝之綸旨。亦侮如來之制戒(已上奏文)   論曰。古來度者。每年十人。先帝新加。年年兩口也。其新加旨者。其專為傳持圓頓戒定慧也。不但悕求出家功德。而須年之間。此宗學生。小儀拘。馳散城邑。山室空蕪。將絕圓道。誠願。兩箇度者。勘山修於多年。試文義於中使。然則。圓宗三學。不絕本朝   先帝御願。永傳後際。夫臺山五寺。山中度人。簡擇。更無倫濫。況我千年之君。移出家於叡山。授佛戒於叡嶺。竊以。退山住邑者。深破先帝之綸旨。山學山度者。何亦侮如來之制戒也   開示大唐臺山安百僧等度人抽僧明據四十五   謹案。代宗朝。贈司空大辨正。廣智三藏和上表制集第二雲。請臺山五寺度人抽僧制一首。代州五臺山金閣寺。玉華。清涼。華嚴。吳摩子等寺。右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奏。文殊聖跡。自古攸仰。今遇陛下特更增修。精建伽藍。恩命稠疊。是可百神潛祐。萬聖來歸。靈蹤建興。於斯為盛。處既嚴潔。人亦宜然。艱難已來。僧徒漸少。或經行化物。便住人間。或蘭若隨緣。因棲他處。遂使寺中禮懺。梵遞虧。樹下禪龕。蛛網交闇。福田未廣。有愧聖心。伏乞天恩。先在山中。行人童子。久精苦者。寺別度二七人。兼諸州抽道行僧一七人。每寺相共滿三七人。為國行道。有闕續填。令金閣等五寺。常轉仁王護國。及密嚴經。又吳摩子寺。名且非便。望改為大曆法華之寺。常為國轉法華經。同五寺例免差遣。其所度人。望委雲景將軍宗鳳朝。與中使魏明秀。及修功德沙門含光簡擇。冀無偷濫。又清涼山。為大聖文殊。造閣也畢。伏望天恩。賜書一額。永光來葉   中書門下牒大廣智不空   牒。奉敕宜依。牒至準敕。故牒   大曆二年三月二十六日牒   中書侍郎平章事元載   黃門侍郎平章事杜鴻漸   黃門侍郎平章事王縉   兵部尚書平章事李(使)   檢校侍中李(使)   檢校右僕射平章事(使)   中書令(使)   已上唐制。度山中人。為國轉常仁王等經。我日本國。何無此事也   開示住山修學期十二年明據四十六   謹案。蘇悉地羯羅經中卷雲。若作時念誦者。經十二年。縱有重罪。亦皆成就。假使法不具足。皆得成(已上經文)明知。最下鈍者。經十二年。必得一驗。常轉常講。期二六歲。念誦護摩。限十二年。然則。佛法有靈驗。國家得安寧也   開示知時住山明據四十七   謹案。法滅盡經雲。佛告賢者阿難。吾般泥洹後。五逆濁世。魔道興盛。魔作沙門。壞亂吾道。著俗衣裳。樂好袈裟。五色之服。飲酒噉肉。殺生貪味。無有慈心。更相嫉妒。時有菩薩。辟支佛。羅漢。精進修德。一切敬侍。人所宗向。教化平等。憐貧念老。救育窮厄。恆以經像。令人奉事。作諸功德。志性思善。不傷害人。損身濟物。不自惜己。設有是人。眾魔比丘。鹹共憎嫉。誹謗揚惡。擯出驗遣。不令得住。自共於後。不修道德。寺廟堂荒。無人修理。轉就毀壞。但貪財物。積聚不散。不作功德。販賣奴婢。耕田種殖。焚燒山林。傷害眾生。無有慈愍。奴作比丘。婢作比丘尼。無有道德。婬泆濁亂。男女不別。令道薄賤。皆由斯輩。或避縣官。依倚吾道。求作沙門。修習戒律。月半月盡。雖名講戒。厭倦懈怠。不欲聽聞。抄略前後。不肯盡說。經不讀誦。設有讀者。不識字句。為強言是。為不諮明者。貢高求名。噓天雅步。以為榮貴。冀望人供養。眾魔比丘。命終之後。精神當墮無擇地獄。五逆罪中。餓鬼畜生。無不更歷。恆沙邊劫。罪畢乃出生。在邊國無三寶處。法欲滅時。女人精勤恆作福德。男子懈慢不用法悟。眼見沙門。如視糞土。無有信心。法欲殄沒。當爾時。諸天泣淚。水旱不調。五穀不熟。疫氣流行。死亡者多。人民勤苦。縣官契剋。不順道理。皆思紊亂。惡人轉多。如海中沙。劫欲盡時。日月轉短。善者甚少。若一若二。人命短促。四十頭白。男子婬泆。精盡夭命。年壽六十。女人受命。七八九十。或至百歲。大水急起。卒至無期。世人不信。故謂有常。不問豪賤。沒溺浮漂。魚鱉食噉。菩薩。辟支。羅漢。精進比丘。眾魔驅逐此發遣。不預眾會。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淡泊自守。以為欣快(已上經文)今已知時。誰不登山也   開示蘭若修學第一義諦六波羅蜜明據四十八   謹案。大集月藏經第一雲。善男子。若有眾生。唯依讀誦。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人多喜著於世俗。以世俗故。尚不能調己心煩惱。何能調伏他人煩惱。善男子。善女人。樂著讀誦。求菩提者。便有嫉妒。求名利富貴。高心自是。輕慢毀他。以自高故。尚不能得欲界善根。何以能得色無色界一切善根。又不能得聲聞菩提。何況能得辟支佛道。乃至無上菩提。何以故。第一義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是故。非以世俗。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勝善根。大福德聚。善男子。譬如星火不能枯竭甚深大海。如是如是。善男子。不以世俗能竭自身煩惱大海。何能竭他眾生煩惱。善男子。譬如一人口所吹風。不能損壞世界大地。如是善男子。不以世俗能得成就大慈大悲。善男子。譬如藕絲不能稱動須彌山王。如是善男子。不以世俗能自滿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何能令他得第一義(已上經文)明知。必應修習第一義禪也   謹案。大集月藏經雲。於一切行。捨攀緣想。是檀波羅蜜。捨於攀緣想。常不休息。是屍羅波羅蜜。於諸境界。不生瘡疣。是羼提波羅蜜。不捨於難。是毘梨耶波羅蜜。於諸事中。心不放縱。是禪波羅蜜。諸法體性。無生樂忍。是般若波羅蜜。復次。若於境界。不起擾濁。是檀波羅蜜。若於境界。無有瘡疣。是屍羅波羅蜜。若於境界。不能染污。是羼提波羅蜜。若於境界。無有動轉。是毘梨耶波羅蜜。若於境界。無有計念。是禪波羅蜜。若於境界。一向清淨行。是般若波羅蜜。復次。於諸陰捨。是檀波羅蜜。於諸陰。不計念。是屍羅波羅蜜。於諸陰求無我想。是羼提波羅蜜。於諸陰不起怨家想。是毘梨耶波羅蜜。於諸陰不令熾然。是禪波羅蜜。於諸陰畢竟棄捨。是般若波羅蜜。復次。於諸界捨。是檀波羅蜜。於諸界。不擾濁。是屍羅波羅蜜。於諸界捨因緣。是羼提波羅蜜。於諸界數數棄捨。是毘梨耶波羅蜜。於諸界不起發。是禪波羅蜜。於諸界如幻想。是般若波羅蜜。復次。菩薩於眾生。起於慈心。是檀波羅蜜。於諸眾生。心無憎愛。是屍羅波羅蜜。於諸眾生。起於悲想。是羼提波羅蜜。於諸眾生。起救濟想。是毘梨耶波羅蜜。於諸眾生。以喜攝想。是禪波羅蜜。於諸眾生。不作彼此吾我等想。是般若波羅蜜。復次。菩薩於諸眾生。以法施之。不生二想。是檀波羅蜜。於諸眾生。柔和愛語。是屍羅波羅蜜。於諸眾生。不起諸惡。是羼提波羅蜜。於諸眾生。愛語不退。是毘梨耶波羅蜜。於諸眾生。利益憐愍。是禪波羅蜜。於諸眾生。同行其法。是般若波羅蜜。復次。菩薩安置眾生於諸善處。是檀波羅蜜。於一切法。而不依倚。是屍羅波羅蜜。於一切法。以一道入。是羼提波羅蜜。於一切法及一切難。無擾濁想。是毘梨耶波羅蜜。於一切法。而不分別。是禪波羅蜜。能以一字。入一切法。為眾生說。是般若波羅蜜。善男子。如是菩薩摩訶薩。以此第一義甚深法要。能滿六波羅蜜。非世俗也(已上經文)明知。第一義六度。坐臥山林中。一切起念時。悉令圓滿也   若人百億諸佛所於多歲數常供養   若能七日在蘭若攝根得定福多彼   若人讀誦千億法及解妙義如佛說   若於七日住蘭若三味福聚轉多彼   若人多歲營僧事更不造作餘種業   若能七日住蘭若其人福聚多於彼   為眾說法解深義於多年歲無餘業   若能七日心住寂其福德聚不可數   若人營造多佛塔伽藍田業給施僧   若能七日在蘭若其福轉多勝於彼   釋迦真經。重讚蘭若。玄奘入山。良有所以也。求真釋子。誰不慕山哉。是故經雲。若人破塔多百千。及以焚燒百千寺。若有譭謗住禪者。其罪甚多過於彼(已上經文)其信罪福者。   寧笑四三昧也開示六蟲九猴不淨出家明據四十九僧統奏曰。又雲與清淨出家。亦授大戒者。   此間誰與不淨出家(已上奏文)論曰。六蟲學者。食滅佛法。九猴出家。未必清淨。誠須貢名之事法於大唐。除籍之政順於天竺。豈不清淨出家哉謹案。梵網經下卷雲。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為名聞利養。於國王百官前說佛戒。橫為比丘比丘尼。菩薩弟子繫縛。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外道天魔能破壞。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而聞外道惡人。以一惡言。謗佛戒時。如三百鉾刺心。三千刀打萬杖拍其身。等無有異。寧自入地獄百劫。而不聞聞一惡言。破佛戒聲。況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同緣。亦無孝順之心。若故作者。   犯輕垢罪(已上經文)謹案。梵網經持犯要記雲。如有一類閑居靜慮。離諸散亂。攝心禪門。由心澄靜。髣拂有見。或由邪神加力令識。於時由自少聞不別邪正。又欲引致名利恭敬。隨所見識。令他聞如。耀諸世人。鹹疑是聖。此由獨揚似聖之跡。普抑諸僧。為無可歸。以破佛法。故得重罪。是謂諸僧之大賊也(已上記文)第一蟲竟。如有一類長住深山。有所得心。修寂靜業。魔知彼心可以動壞。發空中聲。讚其所行。其人由是起自高心。普抑諸僧住人間者。誰當稱美汝等所行。此人罪過。重於前者。是諸菩薩旃陀羅也(已上記文)第二蟲竟。如有一類性非質直。或承邪戒。或自邪念。不衣絲麻。不食五穀。反欲貪求利養恭敬。自揚無比。誑諸癡類。希望群愚咸仰己德。普抑一切無異跡者。由是內以傷真。外以亂人。傷亂之罪。莫是先也(已上記文)第三蟲竟。如有一類性是淺近。於世大運多慢緩時。獨正其身。威儀無缺。便起自高陵他之心。漫毀乘急戒緩之眾。此人全其不善。以毀大禁。轉福為禍。莫斯為甚也。問邪戒之罪。應如所說。持正戒者。何必是罪。所以然者。如有一類內無諸纏。不觀餘人作與不作。唯察自心。獨持正戒。如是菩薩。何由成犯。答若無染心。不在前說。而於此人。亦當分別。若由獨淨。令諸世人普於諸僧。謂非福田。利養尊重。偏歸於己者。雖順聲聞自度心戒。而逆菩薩廣大心戒。如似聲聞無常等觀。雖於淺事是無顛倒。而於法身即是顛倒。當知。此中順逆亦爾。若由獨淨。令諸世間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普於諸僧。平等供養。者。非直無犯。乃生多福。然由獨淨居雜染間。以此望得不抑染眾。又欲令他生等敬心者。猶頭戴日月而行。而欲不卻其暗者矣。自非知機大聖。何能得其然也。以是此之故。古之大賢。誡其子雲。慎莫為善。其子對曰。當為惡乎。責言。善當莫為。況為惡乎(已上記文)第四蟲竟。如有一類性是邪聰。為勝他故。廣習諸論。不解諸法皆離言說。執有如言。自性差別。為得名利。作如是言。我得三世諸佛意說。若異此者。皆是漫說。此人於一讚毀。具四顛倒。以亂佛法。故成重罪。謂其妄執有所得見。去佛意遠。如天與地。而謂我近佛意。是一顛倒也。佛意甚深。絕諸戲論。於一切法。都無所得。而引同己妄見。是二倒也。揚此二倒之見。加於四部之上。是三倒也。抑諸離邊說者。置其偏執之下。是門倒也(已上記文)第五蟲竟。如有一類。稟性狹劣。不近善友。不廣學問。偏習執一分甚深經論。不解密意。如言取義。誹撥諸法依他道理。起如是見。作如是言。三性二諦。但是教門。無所有中。施設假名。如是解者。乃為真實。異此說者。皆是戲論。由是獨恃自見。不受他言。設遇鈍根少聞之人。墮其所破。從其所言者。即雲。此人神明正直。若值聰明解文義者。巧能立義不墮其破者。便言脫失。謂是心惑。未識自解味鈍。不能遂意謂彼心不正。未及我意。此猶謂彼心不正未及我意。此猶家狗逐兔。望不能及。便謂已超。止而顧是。此損減人。略由二愚失壞佛法。故成重罪也(已上記文)第六蟲竟   又案。新譯仁王般若經下卷雲。大王我滅度後。四部弟子。一切國王。王子百官。乃是住持護三寶者。而自破滅三寶。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外道也。壞我法者。得大過咎。正法衰薄。民無正行。諸惡漸增。其壽日減。無復孝子。六親不和。天龍不祐。惡鬼惡龍。日來侵害。炎怪相繼。為禍縱橫。良賁師疏雲。如師子身中蟲者。如蓮華面經。佛告阿難。譬如師子若命終者。若水若陸。所有眾生。不敢噉食。唯師子身自生諸蟲。還自噉食師子之肉。阿難。我之佛法。非餘能壞。是我法中諸惡比丘比丘尼。自毀壞故。如彼經中。但喻出家。今此經中。具明四眾。不能行護。喻同彼故曰(已上疏文)今告此制。以為龜鏡。一乘學者。好可思擇也。謹案。守護國界主經第十雲。大王當說古昔因緣。王當諦思。解了其義。大王。乃往古世有佛出現。   名迦葉波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問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說法。初善中善後善。開示梵行。彼時有王。名訖哩枳。於彼如來。深生淨信。王於中夜。得二種夢。一者夢見有十獼猴。其九獼猴。擾亂城中一切人民。妻妾男女。侵奪飲食。破壞什物。仍以不淨。而穢污之。唯一獼猴。心懷知足。安坐樹上。不擾居人。時九獼猴。同心惱亂此知足者。作諸留難。驅逐出於獼猴眾會。第二夢者。見有一白象。猶如大山。當帝王門。首尾有口。皆食水草。雖恆飲噉。身常羸瘦。得王寤已。生大恐怖。召占相者。以原其夢。占者白王。九獼猴者。即是九王。其知足者。即是大王。是則九王。同心篡奪大王寶位家。二口者。即是九王食自國邑。兼食王國。王聞此語。驚怖毛豎。而心未決。思欲見佛以斷所疑。即敕左右。嚴備種種供養之具。一心往詣迦葉佛所。到以作禮。持諸供具。上獻如來。曲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於昨夜。得不善夢。唯願世尊。為我解說。使斷疑網。時王具陳所夢白佛。佛言。大王。王之夢。不在於王。勿生憂懼。王善諦聽。當為汝說。此是未來。五濁惡世。有佛出現。號釋迦牟尼。滅度之後遺法之相。大王。十獼猴者。即彼佛十種弟子。王白佛言。世尊。何名彼佛十種弟子。迦葉佛言。一貧畏不活而作沙門。二奴有怖畏而作沙門。三怖債負而作沙門。四求佛法過失而作沙門。五為勝他而作沙門。六為名稱而作沙門。七為生天而作沙門。八為利養而作沙門。九為欲求未來王位而作沙門。十真實心而作沙門。時彼大王。白彼佛言。世尊。此十沙門。其相雲何。彼佛答言。大王。貧畏不活作沙門者。多有眾生。不信因果。貪求財寶。互相侵奪。遂感天地雨澤不時。五穀不登。不充官稅。飢貧所逼。鬻賣男女。無所投寄。被掛遺棄樹上袈裟。自剃鬢髮作沙門像。無阿闍梨。亦無和上。無戒無法。相似沙門。長時受行一切惡法。入僧伽藍。自稱我是律師。禪師。法師。大德。坐居眾首。謂餘僧言。汝等皆是我之弟子。於清信士。族姓長者。婆羅門家。出入遊從。多造過失。是名第一貧畏不活而作沙門。大王。雲何為奴有怖畏而作沙門。為下賤奴婢。作是思惟。雲何一生。受他驅策。逃竄出家。是為第二。大王。雲何名為怖畏債負而作沙門。謂有眾生。雲私債負。息利既多。酬還不遂。既被逼迫。逃逝出家。是為第三。大王。雲何名為求佛法過失而作沙門。謂諸外道。心生嫉妒。遂共集議。誰有聰明利根辯慧。入佛法中。學彼所有世出世法。窺其是非。還歸我眾。對於國王大臣長者。樹論議幢。出其過失。摧壞破滅彼佛正法。是名第四。大王。雲何名為求勝他故而作沙門。為或有眾生。聞有某甲。披衣落髮。多有伎能。通達三藏。心生熱惱。便即出家。學經律論。所修善法。皆欲勝彼。是名第五。大王。雲何名為名稱故而作沙門。謂或有人。竊自思惟。我若在家。無有名稱。我應剃落披衣出家。勤學多聞。受持禁戒。於大眾中。坐禪入定。使物知名。是為第六。大王。雲何名為求生天故而作沙門。謂或有人。聞諸天中長壽快樂。我無方便而得上生。遂生即剃髮。染衣出家。修持善法。皆願生天。是為第七。大王。雲何名為利養故而作沙門。謂或有人。先有財寶。更求勝處。得好精舍。房院華飾。可以棲遲。受用自他所有財產。是名第八。大王。雲何名為欲求未來帝王位故而作沙門。謂有眾生。見於國王自在尊崇。富貴安樂。便生愛樂。遂求出家。所修善根。唯願當生得居王位。是名第九。大王。雲何名為真實心故而作沙門。謂有眾生。雖生剎利大臣族姓婆羅門家。或生長者居士。商主富貴之家。盛年美白。觀諸財色富貴榮顯猶若浮雲泡幻電光生滅不住。遂起厭離。發菩提心。親友珍財。一切皆捨。出家慕道。秉持律儀。學法修禪。精勤匪懈。凡有所作。皆為眾生。惟求無上菩提之果。是名第十真實心故而作沙門。大王當知。王如所夢。見一獼猴。少欲知足。獨處樹上。不擾人者。即是釋迦如來遺法之中真實沙門。其九獼猴擾亂眾人。同心驅擯一獼猴者。即是釋迦如來遺法之中前九沙門。無沙門法故。總名為相似沙門。同行惡行。共驅於一真實沙門出於眾外。大王。此惡沙門。破戒惡行。污穢一切族姓之家。向於國王大臣官長。論說譭謗真實沙門。橫言是非。雲是惡人。破戒惡行。不合與我持戒比丘同共止住。布薩說戒。亦不合同居一寺捨。同一國邑。一切惡事。皆推彼真實沙門。蒙蔽國王大臣官長。遂令驅逐真實沙門盡出國界。其破戒者。自在遊行。而與國王大臣官長共為親厚。大王。彼釋迦如來所有教法。一切天魔。外道惡人。五通神仙。皆不破壞乃至少分。而此名相諸惡沙門。皆悉毀滅。令有無餘。如須彌山。假使盡於三千界中草木為薪。長時焚燒。一毫無損。若劫火起。火從內生。須臾燒滅。無餘灰燼(已上經文)當知。九猴出家。毀滅佛法。令無有餘。夫出此文意。不自是非他。但自宗二人。不墮九猴。令法久住利益有情也   開示自稱菩薩而行狗法明據五十   謹案。大寶積經摩訶迦葉會上卷雲。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說當來世。愚癡人輩。自稱菩薩。自稱沙門。為名利故。惱亂施主知識親屬。唯願世尊。說其過惡。何以故。若世尊說其過惡。我得聞已。自攝心行。彼愚癡人。聞如來說。或得信解。如來知我。如來學我。爾時世尊告彌勒當未來世。後五百歲。有諸眾生。自稱說言。我是菩薩。彼諸惡欲。我今說之。彌勒。具四法者。自稱菩薩。何等為四。一者求利養。二者求名聞。三者諂曲。四者邪命。彌勒。具此四法。是故。自稱我是菩薩。佛告彌勒。當未末世。後五百歲。自稱菩薩而行狗法。彌勒。譬如有狗。前至他家。見後狗來。心生瞋嫉。啀喍吠之。內心起想。謂是我家。佛告彌勒。當未來世。後五百歲。亦復如是。自稱菩薩行於狗法。至施主家中。生己家想。既起此想。使生貪著。前至他家。見後比丘。瞋目視之。心生嫉恚。而起鬥諍。互誹謗言。某甲比丘。有如是過。汝莫親近某甲比丘。汝若親近某甲比丘。則為眾人之所輕賤。增長罪垢。如是之人。心生嫉妒。行餓鬼因。貧賤之因。為自活故。妄稱己身。以為菩薩。為衣食故。讚歎如來智慧功德。令餘眾生生於信仰。內自犯戒。惡欲惡行。佛告彌勒。汝觀來世。有如是等大怖畏事。師子之獸。應師子吼作師子業。非野干鳴作野干業。讚歎能捨一切財物。而自慳吝。不能離貪。讚歎慈愍。自行瞋恚。讚歎忍辱。自行不忍。讚歎四攝。自不能行佈施。愛語。利益。同事。但有言語。而不能學樂精進菩薩之行(已上經文)今引此文。為調己情。披覽道俗。莫指他非也   開示大唐貢名出家不欺府官明據五十一   謹案。代宗朝。贈司空大辯正。廣智三藏和上表制集第一卷雲。降誕日。請度七僧。祠部敕牒一首   無名僧惠通年五十五(絳州曲沃縣。俗姓王。無籍。請住千福寺)   惠雲年二十二(京兆府長安縣。俗姓。無籍。請住大興善寺)   僧惠琳年三十(虢州閿鄉縣。方祥鄉閿鄉里。俗姓何。名光王。兄昢為戶。   請住大興善寺)僧惠珍年三十三(京兆府萬年縣。洪洞鄉福潤裡。俗姓。名庭現。但高為戶。請住大興善寺)   僧法雄年二十八(京兆府富年縣。告陽鄉毘山裡。無籍。請住靜法寺)   僧法滿年十八(京兆府萬年縣。崇德鄉文圓裡。俗姓胡。祖賓為戶)   僧惠隨年四十   右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奏。上件僧等。自出家來。常尋法教。不闕師資。戒行精修。實堪為器。比雖離俗。跡冒私名。今因陛下開降誕之辰。朝賀歡欣之日。伏請官名。以為正度。用資皇祚。以福無疆。如天恩允許。請宣付所司   中書門下牒祠部   牒奉敕宜依。牒至準敕。故牒   廣德二年十月十九日   中書侍郎平章事杜鴻漸   中書侍郎平章元載   黃門侍郎平章事王(使)   檢校侍中李(使)   檢校右僕射平章事(使)   大尉兼中書令(使)   又集第二卷雲。請降誕日。度僧五人製一   首   行者畢數延年五十五(無州貫。誦梵本賢護三昧經一部。並誦諸陀羅尼。請法名惠達。住莊嚴寺)   行者康守忠年四十二(無州貫。誦經一百二十紙。並誦諸陀羅尼。請名惠觀。住東京廣福寺。大弘教三藏毘盧遮那院)   行者畢越延年四十三(無州貫。誦梵本楞伽經一部。誦金剛般若經並諸陀羅尼。請法名惠日。住莊嚴寺)   童子石惠璨年二十(無州貫。誦梵本大孔雀王經一部。誦隨求陀羅尼並經。請法名惠廣住西明寺)   童子羅詮年十五(無州貫。誦梵本出生無邊門經。誦隨求陀羅尼咒並經。請法名惠俊。住西明寺)   右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奏。前件行者。童子等。並素稟調柔。器性淳確。服勤經戒。諷誦真言。志期出家精修報國。今因降誕之日。請度為僧。各配住前件寺。冀福資聖壽。地久天長   中書門下牒大廣智不空   牒奉敕宜依。至準敕。故牒   大曆二年十月十三日牒   中書侍郎平章事元載   黃門侍郎平章事杜鴻漸   黃門侍郎平章事王縉   兵部尚書平章事李(使)   檢校侍中李(使)   檢校右僕射平章事(使)   中書令(使)   請度掃灑先師龍門塔所僧製一首   東京龍門故開府儀同三司大弘教三藏塔所掃灑無僧惠恆。年四十六(俗姓張。名景芝。貫鄭州榮陽縣檀山鄉安信裡。父壞道為戶。身無籍。誦菩薩戒經一卷。誦聲聞戒一卷。誦法華經一部。念誦為業。住河南府廣福寺毘盧遮那塔院。並向龍門塔所來往掃灑門)   當院行者趙元。年三十五(貫京兆府雲陽縣龍雲鄉修德裡。父貞歡戶。身無籍。誦法華經一部。誦維摩經一部。誦菩薩戒一卷。誦金剛經一卷。誦藥師經一卷。誦阿彌陀經一卷。誦金光明經兩卷。誦無常經一卷。誦盂蘭盆經一卷。住保壽寺。法名。惠翻)   行者田榮國。年三十三(貫京兆府萬年縣積福鄉積德裡。父壞裡常為戶。身無籍。誦大隨求真言。誦尊勝陀羅尼。誦阿彌陀經。誦法花一部。住總持寺。法名惠濬)   童子李寶達。年十三(貫京兆府照應縣故疊鄉修文裡。守信為戶。誦法華經兩卷。誦大隨求真言。誦理趣般若經。住大興善寺。法名惠正)   右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奏。前件無名僧等。先嘗奉事故大和上。服勤香火。積歲年。志性柔和。堅固無懈。請與正名。便送塔額。住彼掃灑。冀終罔極。獲展師資。彼者。童子等。並久習真言。兼誦經典。不離本院。業已成就。伏乞。與度俾勵修持   中書門下。大廣智不空   牒奉敕宜依。牒至準敕。故牒   大曆三年六月十三日牒   中書令元假門下杜王(同上)   中書令元載(□)門下杜王(同上)   請降誕日度三僧。制一首。中書門下牒大廣智不空   羅文成。年三十八(貫土文羅國。誦金剛般若經。誦起信論。誦菩薩戒經。法名惠弘。請住西明寺)   羅伏磨。年四十五(寶應功臣武使尉守右羽林軍大將軍員同正員試太常卿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貫涼州天縣高亭鄉。法名惠成。請住化度寺)   童子曹摩訶(貫京兆府萬年縣安寧鄉永安裡。父為戶。誦法花經一部。法名惠順。請住千福寺)   牒奉敕宜並與度配住前件寺。牒至準敕。故牒   大曆三年十月十二日   中書侍郎平章事元載   門下侍郎平章事杜鴻漸   門下侍郎平章事王縉   兵部尚書平章事李(使)   司徒兼中書令(使)   謹案唐制。但勘其實不許欺政。唯仰其修。不勘其籍。未度之前。許受大戒。僧家之交。平等令修。外順王化。內修佛法。開修學道。制犯戒類。清淨出家。是尤可行。誠願。天台一家。年分二人。一順唐法。依實卻妄。然則。清淨度者。山林無乏。濟苦用僧。華夏有餘   開示天竺不立記籍亦無僧統明據五十二   謹案。新舊兩本仁王護國般若經下卷雲。大王。未世中。一切國王。太子王子。四部弟子。橫與佛弟子書記制戒。如白衣法。如兵奴法。若我弟子。比丘比丘尼。立籍為官所使。都非我弟子。是兵奴法。立統官折僧籍。大小僧統。共相攝縛。如獄囚法。兵奴之法。當爾之時。佛法不久(已上羅什三藏所譯舊本也)大王。未來世中。一切國王。王子大臣。與我弟子。橫立記籍。設官典主。大小僧統。非理役使。當知。爾時佛法不久(已上不空三藏所譯新本也)   謹案。即翻仁王經沙門良賁師。奉詔所造仁王經疏下卷雲。西國出家者。不立記籍。亦無主司。僧中通攝。悉皆無矣(已上疏文)誠願。法華一宗。天台兩人。依佛國法。不立僧籍。不預統攝。安置叡山。令得修學。夫大唐新任有左功德使。有右功德使。今須差右功德使。四時令檢校。其出身之法。一同大學不除本籍。加階勸學。制袈裟於妻子。斷濃業於俗家。一十二年。令修山林。隨其得業。將定進退。若有違制。脫袈裟衣。為在家士也   開示宮中出家非清淨明據五十三   僧統奏曰。何以宮中出家非清淨(已上奏文)   論曰。宮中功德。雖是清淨。而出家度者。未盡清淨。乃有山家度者不愛山林。競發追求。已背本宗。□竮貧裡。又不顧真如。不畏後報。為身覓財。為名求交。如來遺教。因玆沈隱。正法神力。亦復難顯。若不改其風。正道將絕。若不求清淨。排交無由。是故。五臺山五寺。永置山出家。興善寺兩院。常立為國轉經。未度之前。住山請練。已度之後。住十二年。是豈非清淨也   開示入音聲惠法門明據五十四   僧統奏曰。凡犯戒比丘。世尊不聽為授戒師。令誰在山可授大戒(已上奏文)論曰舉足下足。聖人難知。此犯此持。小聖何判。萬里求師受佛戒。住山傳授。何不可僧統密懷。已達天上。誰真佛子。不著忍鎧。入音聲惠。今正是時。誠願。知音君子。同入此門也   謹案。諸法無行經下卷雲。爾時華戲惠菩薩。白佛言。世尊。願說入音聲惠法門。令當來菩薩。聞如是法。不驚不怖。亦知一切音聲究竟之性。不疑不悔。於諸音聲。無所障閡。佛言。止止用問是事為。是入音聲惠法門。不應於新發意菩薩前說。所以者何。新發意者。不能解。不能知。不能思。若菩薩摩訶薩。入是音聲惠法門者。假使有人於恆河沙劫。惡口罵詈。誹謗毀呰。是人不生恚恨。若人於恆河沙劫。以一切樂具供養。不生愛心。譬如漏盡阿羅漢一切愛處不生愛心。一切瞋處不生瞋心。善男子。是音聲慧法門菩薩。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已過心不傾動。譬如須彌山王。爾時華戲惠菩薩。復白佛言。願必為說入音聲慧法門。當來菩薩。得聞是法門。當自知過咎。亦教餘人。爾時佛告華戲慧菩薩。善男子。汝今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唯然世尊。佛告華戲慧菩薩。若菩薩聞貪慾音聲生過罪想。聞離貪慾音聲生利益想。即是不學佛法。若聞瞋恚音聲生過罪想。聞離瞋恚音聲生利益想。若聞愚癡音聲生過罪想。於離愚癡音聲生利益想。則是不學佛法。若於少欲音聲生喜想。於多欲音聲生閡想。即是不行音聲法門。於知足音聲生喜想。於不知足音聲生閡想。則是不行音聲法門。若於細行音聲生喜想。於粗行音聲生閡想。則是不行音聲法門。若於樂靜音聲則喜。於憒鬧音聲則閡。則是不學佛法。若於忍辱音聲生利益想。於瞋恚音聲生閡想。則是不學佛法。若於精進音聲生利益想。於懈怠音聲生閡想。則是不學佛法。於禪定音聲生利益想於散亂音聲生閡想。則不學佛法。於智慧音聲生利益想。於愚癡音聲生閡想。則不學佛法。若於近道音聲則喜。於遠道音聲則閡。不學音聲法門。於生死見過咎。於涅槃見利益。則不入音聲法門。於彼岸則喜。於此岸則閡。則不學音聲法門。於聚落音聲生閡想。於空閑音聲生喜想。則不學音聲法門。若於獨行音聲生喜想。於眾行音聲生閡想。則不學音聲法門。於比丘所行音聲生喜想。於白衣所行音聲生礙想。則不學音聲法門。於有威儀則喜。於無威儀則礙。則不學佛法。於清淨行則喜。於不清淨行則礙。則不學佛法。於不雜行則喜。於雜行則礙。則不學佛法。於離欲行則喜。於婬欲行則礙。則不學佛法於離瞋相則喜。於瞋相則礙。則不學佛法。於離癡想則喜。於癡相則礙。則不學佛法。於空則喜。於有則礙。則不學佛法。於無相則喜。於有相則礙。則不學佛法。於無作則喜。於有作則礙。則不學佛法。於菩薩行則喜。於聲聞辟支佛行則礙。則不學佛法。若說菩薩過咎。則遠阿耨菩提。亦受業障罪。若說菩薩威儀過罪。則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菩薩。於他菩薩生下想。於己生勝想。則為自傷。亦受業障罪。若菩薩欲教餘菩薩。當生佛想然後教之。菩薩若欲不捨阿耨菩提。不應生心輕恚餘菩薩。善男子。無有滅失功德如輕恚餘菩薩者。是故。菩薩若欲守護功德善根。亦於一切法中。得無障礙惠。當晝夜各三時禮一切求佛道菩薩。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如我知佛所說義。貪慾音聲佛音聲。等無有異。瞋恚音聲佛音聲等。愚癡音聲佛音聲等。外道音聲佛音聲等。小欲音聲多欲音聲等。知足音聲不知足音聲等。細音聲粗音聲等。樂獨音聲樂眾音聲等。此岸音聲彼岸音聲等。遠音聲近音聲等。生死音聲涅槃音聲等。聚落音聲空閑音聲等。佈施音聲慳貪音聲等。持戒音聲毀戒音聲等。忍辱音聲瞋恚音聲等。精進音聲懈怠音聲等。禪定音聲亂意音聲等。智慧音聲愚癡音聲等。爾時華戲慧菩薩。問文殊師利法王子。以何因緣故皆等。文殊師利言。天子。於意雲何。貪慾音聲何者為是。天子言。是貪慾音聲空如響文殊師利言。知佛音聲。亦復雲何。天子言。不出於空。亦如響法。文殊師利言。以是因緣故。我說二音聲皆是平等(已上經文)明知。平等大惠音聲法門。八風之中大須彌山。五濁之世大明法炬也   開示未音聲法門犯障礙罪明據五十五」   謹案。諸法無行經下卷雲。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先世住初發意地未入如是諸法相時。為起何障礙罪。汝今說之。當來世。假名菩薩。聞汝所說障礙之罪。當自守護。文殊師利。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當自說障礙之罪。雖聞是者當有憂怖。然其能滅障礙之罪。亦於一切法中。得無閡慧。世尊。有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   號師子吼鼓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十萬億那由他歲。以三乘法。而度眾生。國名千光明。其國樹木。皆七寶成。其樹皆出如是法音。所謂空音。無相音。無作音。無生音。無所有音。無取相音。以是諸法之音。令眾生得道。其師子吼鼓音王佛。初會說法。九十九億聲聞弟子。皆得阿羅漢。諸漏已盡。捨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以正智得解脫。菩薩眾亦九十九億。皆得無生法忍。能善入種種法門。親近供養若干百千萬億諸佛。亦為若干百千萬億諸佛之所稱歎。能度若干百千萬億無量眾生。能生無量陀羅尼門。能起無量百千萬億三昧門。及餘新發菩薩意者。不可稱數。其佛國土無量莊嚴。說不可盡。彼佛住世教化已訖。入無餘涅槃。滅度之後。法住六萬歲。諸樹法音。皆不復出。爾時有菩薩比丘。名曰喜根。時為法師。質直端正。不壞威儀。不捨世法。爾時眾生。普皆利根。樂聞深論。其喜根法師。於眾人前。不稱讚少欲知足。細行獨處。但教眾人諸法實相。所謂一切法性即是貪慾之性。貪慾性即是諸法性。瞋恚性即是諸法性。愚癡性即是諸法性。其喜根法師。以是方便。教化眾生。眾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互相是非。所行之道心無瞋礙。以無瞋礙因緣故。疾得法忍。於佛法中。決定不壞。世尊。爾時復有比丘法師。行菩薩道。名曰勝意。其勝意比丘。護持禁戒。得四禪。四無色定。行十二頭陀。世尊。是勝意比丘。有諸弟子。其心輕動。樂見他過。世尊。後於一時。勝意菩薩。入聚落乞食。誤至喜根弟子家。見捨主居士子。即到其所。敷座而坐。為居士子。稱讚少欲知足細行。說無利語過。讚歎遠眾樂獨行者。又於居士子前。說喜根法師過失。是比丘不實。以邪見道。教化眾生。是雜行者。說婬欲無障礙。瞋恚無障礙。愚癡無障礙。一切諸法。皆無障礙。是居士子利根得無生法忍。即語勝意比丘。大德。汝知貪慾為是何法。勝意言。居士。我知貪慾是煩惱。居士子言。大德是煩惱。為在內為在外也。勝意言。不在內不在外。大德。若貪慾不在內不在外。不在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者即是無生。若無生者。雲何若垢若淨。爾時勝意比丘。瞋恚不喜。從座起去作如是言。是喜根比丘。以妄語法多惑眾人。是人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聞佛音聲。則喜。聞外道音聲則瞋。於梵行音聲則喜。於非梵行音聲則瞋。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淨音聲則喜。於垢音聲則瞋。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道果音聲則喜。於凡夫音聲則礙。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樂音聲則喜。於苦音聲則閡。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出家音聲則喜。於在家音聲則礙。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出世間音聲則喜。於世間音聲則礙。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佈施則生利想。於慳則生礙想。以不學佛法故。於持戒則生利想。於毀戒則生礙想。以不學佛法是勝意比丘。於出其捨己。還到所止。眾僧中見喜根菩薩。語眾人言。是比丘。多以虛妄邪見教化眾生。所謂婬欲非障礙。瞋恚非障礙。愚癡非障礙。一切法非障礙。爾時喜根菩薩作是念。是比丘。今者必當起於障礙罪業。我今當為說如是深法。乃至令作修助菩提道法因緣。爾時喜根菩薩。於眾僧所說是諸偈   貪慾是涅槃恚癡亦如是   如是三事中有無量佛道   若有人分別貪慾瞋恚癡   是人去佛道譬如天與地   菩提與貪慾是一而非二   皆入一法門平等無有異   凡夫聞怖畏去佛道甚遠   貪慾不生滅不能令心惱   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見者   是人為貪慾將入於地獄   貪慾之實性即是佛法性   佛法之實性亦是貪慾性   是二法一相是二法一相   所謂是無相若能如是知   則為世間導若有人分別   是持戒毀戒以持戒狂故   輕蔑於他人是人無菩提   亦無有佛法但自安住立   有所得見中若住空閑處   自貴而賤人尚不得生天   何況於菩提皆由著空閑   住於邪見故邪見與菩提   皆等無有異但以名字數   語言故別異若人通達此   則為近菩提分別煩惱故   即是著淨見無菩提佛法   住有得見中若貪著佛法   是則遠佛法貪無礙法故   則還受苦惱若人無分別   貪慾瞋恚癡入三毒性故   是人近佛道疾得無生忍   若見有為法與無為法異   是人終不得脫於有為法   若知二性同必為人中尊   佛不見菩提亦不見佛法   不著諸法故降魔成佛道   若欲度眾生勿分別其性   一切諸眾生皆同於涅槃   若能如是見是則得成佛   其心不閑寂而現閑靜相   是於天人中是為是大賊   是人無菩提亦無有佛法   若作如是願我當得作佛   如是之凡夫無明力所牽   佛法甚清淨其喻如虛空   此中無可取亦無有可捨   佛不得佛道亦不度眾生   凡夫強分別作佛度眾生   是人於佛法則為甚大遠   若見眾生苦則是受苦者   眾生無眾生說而有眾生   住眾生相中則無有菩提   則無有菩提若人見眾生   是畢竟解脫無有婬恚癡   如是為世將若不見眾生   不見非眾生不得佛法實   佛同眾生性若能如是知   則為世間將若人欲成佛   莫懷貪慾性貪慾性即是   諸佛之功德若人欲發心   隨順菩提道莫自有分別   心異於菩提發心即菩提   知是為世將若說外道惡   稱佛世中尊是二說非異   知是為世將若人求菩提   是人無菩提若見菩提相   見則遠菩提菩提非菩提   佛以及非佛若知是一相   是為世間導若人作是念   我當度眾生即著眾生相   是人無菩提亦無有佛法   住於身見中貪慾無內外   亦不在諸方分別是空法   凡夫為所燒如幻如炎響   如夢石女兒諸煩惱如是   決定不可得不知是空故   凡夫為狂惑若求煩惱性   煩惱良是道若有人分別   是道是非道是人終不得   無分別菩提凡夫畏佛法   去佛法甚遠若不疑空法   是人得菩提一切有為法   即是無為法是數不可得   無數故無為若以菩提心   自高無所畏自念當作佛   是人無菩提亦無有佛法   離菩提寶印若有但誦經   憶相作分別不深思義趣   但為貪名利自念當作佛   必成無有疑唯貪於名利   讀經住閑靜分別少欲行   還為貪心牽若欲捨遠貪   不得遠於貪若達貪實法   是人能雖貪不得法實際   雖長夜持戒得諸無礙禪   不入佛法味知法無有性不沒一切法不言戒非戒   得脫有見中以無持戒性   知於持戒法如是知戒相   終不毀於戒諸佛之法王   法藏叵思議無量方便力   引導諸眾生以一相法門   令入寂滅道凡夫聞佛說   無我無有法一相自性空   不信墮深坑雖白衣受欲   聞是法不畏勝於頭陀者   住在有見中現在十方佛   利益諸世間知法如虛空   皆以得菩提若有無智者   樂於分別法聞是實法者   則生疑怖畏是人無量劫   備受諸苦分   說是諸偈法時。三萬諸天子得無生法忍。萬八千人漏盡解脫。即時地裂。勝意比丘。墮大地獄。以是業障罪因緣故。百千億那由他劫。於大地獄。受諸苦毒。從地獄出。七十四萬世。常被誹訪。若干百千劫。乃至不聞佛之名字。自是已後。還得值佛。出家學道。而無志樂。於六十二萬世。常反道入俗。亦業障餘罪故。於若干百千萬世諸根闇鈍(已上經文)明知。叡山被誹謗。過去業所招。何不顧己業。更恨他緣來。願得今身償。不入惡道受也   開示一乘正數多怨嫌明據五十六   僧統奏曰。西夏有鬼辯婆羅門。東土出巧言禿頭沙門。此乃物類冥召誑惑世間(已上奏文)論曰。摩竭鬼辯。學不師稟。馬鳴所以先誡後屈。叡山禿頭。訪師西鄰。六綱所以未練深旨。皆聞齊朝之光統。今見本朝之六統。實哉法華何況也   開示不違僧尼令明據五十七   僧統奏曰。僧尼令雲。僧尼有事須論。不經所司輒上表啟。並擾亂官司。妄相囑請者。五十日苦使。再犯百日苦使。而輒上表。既違法令(已上奏文)   論曰。所司省寮。雖無屈滯。而所司有綱。年年寮屈。今依令條。直上表奏。豈違法令哉。釋尊遠誡。今正是時。仁王明文。寶深可信也   開示自他平等同入法性明據五十八   六統群釋護法故內住慈悲同粗語   余亦護法造此論應槌其聲有鉅細   客主莫怪夢裡語凡聖本來不離斯   隨機法同一三異隨法實教無差別   大唐貞觀興三乘大周以還盛一乘   開元之載真言起文殊上座定大曆   天台圓教貞元興敷揚臨海傳圓戒   大日本國未圓教一乘根性盍濟度   桓武皇帝哀愍彼一圓法雨降延曆   圓教法泉開心地圓機眾生得見水   一乘出家年年雙圓教三學未具足   二學雖芽未戒學是以觸鱗請圓戒   發願六統及群釋自他六和息諍論   隨機說法利群生同入一味真如海   顯戒論卷下   大日本國弘仁十一年歲次庚子正月二十七日前入唐求法天台沙門最澄記夫以道業昇沈擬准木叉之持毀。覺果遲速相從屍羅之輕重者乎。三世諸尊無不依戒成佛。十方大士無不以戒為師。菩提曠路已為資糧。生死大海亦為船筏。是以再興一論之印板。將致三卷之弘道。仰羨同志合力人興善結緣輩。恣量解三聚十重之巨益。飽濟度六趣四生之群品焉   於時應永歲次己亥中夏日 ******   《大正藏》第74卷No.2377 No. 2377 山家學生式   天台法華宗年分學生式一首   國寶何物。寶道心也。有道心人。名為國寶。故古人言。徑寸十枚。非是國寶。照於一隅。此則國寶。古哲又雲。能言不能行。國之師也。能行不能言。國之用也。能行能言。國之寶也。三品之內。唯不能言不能行。為國之賊。乃有道心佛子。西稱菩薩。東號君子。惡事向己。好事與他。忘己利他。慈悲之極。釋教之中。出家二類。一小乘類。二大乘類。道心佛子。即此斯類。今我東州。但有小像。未有大類。大道未弘。大人難興。誠願。先帝御願。天台年分。永為大類。為菩薩僧。然則枳王夢猴。九位列落。覺母五駕。後三增數。斯心斯願。不忘汲海。利今利後。歷劫無窮。 年分度者二人(柏原先帝新加天台法華宗傳法者)   凡法華宗天台年分。自弘仁九年。永期於後際。以為大乘類。不除其籍名。賜加佛子號。授圓十善戒。為菩薩沙彌。其度緣請官印。   凡大乘類者。即得度年。授佛子戒為菩薩僧。其戒牒請官印。受大戒已。令住叡山。一十二年。不出山門。修學兩業。   凡止觀業者。年年每日。長轉長講法華。金光。仁王。守護。諸大乘等。護國眾經。   凡遮那業者。歲歲每日。長念遮那。孔雀。不空。佛頂。諸真言等。護國真言。   凡兩業學生。一十二年。所修所學。隨業任用。能行能言。常住山中。為眾之首。為國之寶。能言不能行。為國之師。能行不能言。為國之用。   凡國師國用。依官符旨。差任傳法及國講師。其國講師。一任之內。每年安居法服施料。印便收納當國官舍。國司郡司。相對檢校。將用國堙C修池修溝。耕荒理崩。造橋造船。殖樹殖[J/紵]。蒔麻蒔草。穿井引水。利國利人。講經修心。不用農商。然則。道心之人。天下相續。君子之道。永代不斷。   右六條式。依慈悲門。有情導大。佛法世久。國家永固。佛種不斷。不任慺慺之至。奉圓宗式。謹請天裁。謹言。 弘仁九年五月十三日 前入唐求法沙門最澄(上) 勸獎天台宗年分學生式   凡天台宗。得業學生。數定一十二人者。六年為期。一年闕二人。即可補二人。其試得業生者。天台宗學眾。俱集會學堂。試法華。金光明。二部經訓。若得其第。具注籍名。試業之日。申送官。若六年成業。預試業例。若不成業。不預試業*例。若有退闕。具注退者名並應補者名。申替官。   凡得業學生等衣食。各須私物。若心才如法。骨法成就。但衣食不具。施此院狀。行檀九方。充行其人。   凡得業學生。心性違法。眾制不順。申送官。依式取替。   凡此宗得業者。得度年。即令受大戒。受大戒竟。一十二年。不出山門。令勤修學。初六年聞慧為正。思修為傍。一日之中。二分內學。一分外學。長講為行。法施為業。後六年思修為正。聞慧為傍。止觀業。具令修習四種三昧。遮那業。具令修習三部念誦。   凡比叡山。一乘止觀院。天台宗學生等年分。並自進者。不除本寺名帳。便入近江有食諸寺。令送供料。但冬夏法服。依大乘法。行檀諸方。蔽有待身。令業不退。而今而後。固為常例。草菴為房。竹葉為座。輕生重法。令法久住。守護國家。   凡有他宗年分之外。得度受具者。自進欲住山十二年。修學兩業者。具注本寺並師主名。明取山院狀須安置官司。固經一十二年竟。準此宗年分者。例賜法師位。若闕式法。退卻本寺。   凡住山學生。固經一十二年。依式修學。慰賜大法師位。若雖其業不具。固不出山室。經一十二年。慰賜法師位。若此宗者。不順宗式。不住山院。或雖住山。屢煩眾法。年數不足。永貫除官司天台宗名。本寺退卻。   凡此天台宗院。差俗別當兩人。結番令加檢校。兼令禁盜賊酒女等。住持佛法。守護國家。   以前八條式。為住持佛法。利益國家。接引群生。後生進善。謹請天裁。謹言。 弘仁九年八月二十七日 前入唐求法沙門最澄(上) 天台法華宗年分度者回小向大式 合肆條 凡佛寺有三   一者一向大乘寺初修業菩薩僧所住寺   二者一向小乘寺一向小乘律師所住寺   三者大小兼行寺久修業菩薩僧所住寺    今天台法華宗。年分學生。並回心向大初修業者。一十二年。令住深山四種三昧院。得業以後。利他之故。假受小律儀。許假住兼行寺。 凡佛寺上座。置大小二座   一者一向大乘寺。置文殊師利菩薩。以為上座。   二者一向小乘寺。置賓頭盧和尚。以為上座。   三者大小兼行寺。置文殊與賓頭盧兩上座。小乘布薩日。賓頭盧為上座。坐小乘次第。大乘布薩日。文殊為上座。坐大乘次第。此次第坐。此間未行也。   凡佛戒有二。   一者大乘大僧戒。制十重四十八輕戒。以為大僧戒。   二者小乘大僧戒。制二百五十等戒。以為大僧戒。   凡佛受戒有二。   一者大乘戒。依普賢經。請三師證等。   請釋迦牟尼佛。為菩薩戒和上。   請文殊師利菩薩。為菩薩戒羯磨阿闍梨。   請彌勒菩薩。為菩薩戒教授阿闍梨。   請十方一切諸佛。為菩薩戒證師。   請十方一切諸菩薩。為同學等侶。   請現前一傳戒師。以為現前師。若無傳戒師。千里內請。若千里內無能授戒者。至心懺悔。必得好相。於佛像前。自誓受戒。   今天台年分學生。並回心向大初修業者。授所說大乘戒。將為大僧。   二者小乘戒。   依小乘律。師請現前十師白四羯磨。請清淨持律大德十人。為三師七證。若闕一人不得戒。   今天台年分學生。並回心向大初修業者。不許受此戒。除其久修業。   竊以。菩薩國寶。載法華經。大乘利他。摩訶衍說。彌天七難。非大乘經。何以為除。未然大災。非菩薩僧。豈得冥滅。利他之德。大悲之力。諸佛所稱。人天歡喜。仁王經百僧。必假般若力。請雨經八德。亦屈大乘戒。國寶國利。非菩薩誰。佛道稱菩薩。俗道號君子。其戒廣大。真俗一貫。故法華經。列二種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等。皆出家菩薩。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皆是在家菩薩。法華經中。具列二種人。以為一類眾。不入比丘類。以為其大類。今此菩薩類。此間未顯傳。伏乞。陛下。自維弘仁年。新建此大道。傳流大乘戒。利益而今而後。固鏤大鐘腹。遠傳塵劫後。仍奉宗式。謹請天裁。謹言。 弘仁十年三月十五日 前入唐天台法華宗沙門最澄(上) ******   《大正藏》第74卷No.2378   No.2378 授菩薩戒儀 夫授菩薩戒行事之儀。略為十二門   第一開導 第二三歸 第三請師   第四懺悔 第五發心 第六問遮   第七授戒 第八證明 第九現相   第十說相 第十一廣願 第十二勸持 第一開導   應先問言。欲受何戒。佛法大海深廣無岸。唯信能入。由有信故。三學可成。菩提可至。故三學中以戒為首。菩提曠路戒為資糧。生死大海戒為船筏。三途重病戒為良藥。然戒有多種。五·八·十·具·菩薩律儀金剛寶戒。五戒報人。八戒報天。十善報天。具足戒者。出家大戒感小解脫。三明六通無餘永寂。可示四教菩薩戒及五戒。菩薩律儀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報得佛果。三身四德相好不共一切功德。此即又如來一戒金剛寶戒。是則常住佛性。一切眾生本源。自性清淨。虛空不動戒。因此戒以顯得本來本有常住法身具三十二相。今既不求人天果。不求聲聞辟支佛果。不求小乘人所見佛果。不求通教三乘佛果。不求別教獨菩薩佛果。唯欲專求圓教所證無上正等菩提。須具六法方可得戒。一者能授人。謂能授戒者。須預知頒類及以人數。於中幾許。中國邊方餘道雜類。雖得人身無有安樂。八苦交逼。四蛇競煎。四大危脆。唸唸不住。六賊爭驅。新新生滅。設受餘戒。雖報人天。不免沈沒。二乘小果永住涅槃。三教權菩薩迂迴歷劫路。故鬚髮誠誓求圓果。二者所依處。先須諮白無內外障安置壇場。莊嚴清淨。皆令地鋪。使受者安穩。三者高座秉法。四者專求大道。五者生希有心。如貧如饑如病如怖。得寶得食得醫得安。不生一念散亂之心。若無懇誠。徒勞彼此。六者專為利他求戒。以菩薩發心利物為本。發大勇猛不惜身命。誓與眾生同入真如法界大海   第二三歸   三歸者。應教言。弟子(某甲)等。願從今身盡未來際。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三說)   弟子(某甲)等。願從今身盡未來際。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三說)   從今已往。稱佛為師。更不歸餘邪魔外道。唯願三寶慈悲攝受。慈愍故(敬禮三寶)(應須廣明一體三寶為所依境復知此境有於別相住持等用之也)   第三請師   我(某甲)等。今從大德求受菩薩金剛寶戒。大德於我不憚勞苦。慈愍故   請聖和上詞   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請靈山淨土本來常住釋迦如來應正等覺。為我作菩薩戒和上。我依和上故得受菩薩戒。慈愍故(禮一拜)   請聖羯磨阿闍梨詞   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請清涼山中金色世界文殊師利龍種上智尊王如來應正等覺。為我作菩薩戒羯磨阿闍梨。我依阿闍梨故得受菩薩戒。慈愍故(禮一拜)   (請聖教授阿闍梨詞)   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請知足天上四十九重摩尼寶殿。當來大導師。彌勒慈尊應正等覺。為我作菩薩戒教授阿闍梨。我依阿闍梨故得受菩薩戒。慈愍故(禮一拜)   請聖尊證師詞 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請十方淨土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為我作菩薩戒尊證師。我依尊證師故得受菩薩戒。慈愍故(禮一拜)   請聖同學等侶詞   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請十方一切諸大菩薩摩訶薩。為我作同學等侶。我依同學等侶故得受菩薩戒。慈愍故(禮一拜)   從傳教師乞戒詞   族姓大德。今正是時。願時施我菩薩戒法戒師應起白聖師詞   敬白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諸大菩薩。此(某甲)等。求我白諸佛菩薩。欲從諸佛菩薩乞受出家菩薩戒。此(某甲)等。已發大願。已有深信。能捨一切。不惜身命。唯願諸佛菩薩。憐愍故施與(某甲)等菩薩戒(三說) 第四懺悔 無始已來。誰能無罪。或有重罪障戒不發。故須懺悔。故曇無讖三年始獲。故有上根上行之人。宜應靜處別置道場。事理合行精誠懇到。上品相現戒品自成。今此通方被時行事。利根之士逐語想成。宿種現加成辨前事。故今略出濟世生善利物之儀。於中為三。先明懺意。次明運心。三正說罪為懺方法。初雲意者。夫言戒者是白淨法。法器清淨方堪進受。如淨潔縶易受染色。是故。先教懺悔洗浣。亦如浣故衣先以灰汁後用清水。然佛滅後向二千年。正法沈淪邪風競扇。眾生薄祐生在此時。縱有聽聞頗生信受。猶如畫水不得久停。空中造立難可成就。良由惑障深厚見執鏗然。若不起於慇重之心。罪無由滅。罪若無滅。戒品難期。是故不可輒爾而受。然懺悔法有其三種。上品懺者。舉身投地。如大山崩。毛孔流血。中品懺者。自露所犯。悲泣流淚。下品懺者。通陳過咎。隨師口言。今雖下品。猶請諸佛諸菩薩為作證明。諸佛菩薩有大慈悲。常欲令於法界眾生如我無異。雖觀眾生猶如赤子。然須行者自發精誠。如請大王先須淨捨。亦如濁水日輪不。現。三世諸佛皆因此戒得成菩提。次運心者。雖從戒師說罪名種。然須先運逆順十心重罪方滅。故天台大師於大止觀懺淨文中雲。當識順流十心明知過失。當運逆流十心以為對治。此二十心通為諸懺之本。順流十心者。一者自從無始闇識昏迷。煩惱所醉。妄計人我。計人我故起於身見。身見故妄想顛倒。妄想顛倒故起貪嗔癡。癡故廣造諸業。業故則流轉生死。二者內具煩惱。外值惡友。扇動邪法。勤惑我心。倍加隆盛。三者內外惡緣既具。能內滅善心。外滅善事。又於他善都無隨喜。四者縱恣三業無惡不為。五者事雖不廣噁心遍佈。六者噁心相續晝夜不斷。七者覆諱過失不欲人知。八者魯扈底究不畏惡道。九者無慚無愧。十者撥無因果作一闡提。是為十種順生死流昏倒造惡。廁蟲樂廁不覺不知。積集重累不可稱計。四重五逆極至闡提。生死浩然而無涯畔。今欲懺悔。應當逆此罪流。用十種心翻除惡法。先正信因果決定孱然。業種雖久不敗亡。終無自作他人受果。精識善惡不生疑惑。是為深信翻破一闡提心。二者自愧剋責。鄙極罪人。無羞無恥。習畜生法棄捨白淨第一莊嚴。咄哉。無鉤造斯重罪。天見我屏罪。是故慚天。人知顯罪。是故愧人。以此翻無慚無愧心。三者怖畏惡道。人命無常。一息不追千歲長往。幽途綿邈無有資糧。苦海悠深。船筏安寄。賢聖訶棄無所恃怙。年事稍去刀風不奢。豈可晏然坐待酸痛。譬如野干失耳尾牙。詐睡望脫。忽聞斷頭心大驚怖。遭生老病。尚不為急。死事弗奢。那得不怖。怖心起時。如履湯火。五塵六欲不暇貪染。如阿輸柯王聞栴陀羅朝朝振鈴。一日已盡六日當死。雖有五欲無一念愛。行者怖畏。苦到懺悔。不惜身命。如彼野干決絕無所思念。如彼怖王。以此翻破不畏惡道心也。四者當發露罪。莫覆瑕玭。賊毒惡草急須除之。根露條枯。源乾流竭。若覆藏罪。是不良人。迦葉頭陀令大眾中發露。方等令向一人發露。其餘行法但以實心向佛像改隔。如陰隱有癰。覆諱不治則死。以此翻破覆藏罪心也。五斷相續心者。若決果斷奠。畢故不造新。乃是懺悔。懺已更作者。如王法初犯得原更作則重。初入道場罪則易滅。更作難除。已能吐之。雲何更噉。以此翻破常念惡事。六發菩提心者。昔自安危遍惱一切境。今廣起兼濟。遍虛空界利益於他。用此翻破遍一切處起噁心也。七修功補過者。昔三業作罪不計晝夜。今善身口意策勵不休。非移山嶽安。填江海。以此翻破縱恣三業心也。八守護正法者。昔自滅善亦滅他善。不自隨喜亦不喜他。今守護諸善。方便增廣不令斷絕。譬如全城之勳。勝鬘雲。守護正法攝受正法。最為第一。翻破無隨喜心。九念十方佛者。昔親狎惡友信受其言。今念十方佛。念無礙慈作不請友。念無礙智作大導師。翻破順惡友心。十觀罪性空者。了達貪瞋癡之心皆是寂靜門。何以故。貪瞋若起。在何處住。知此貪嗔住於妄念。妄念住於顛倒。顛倒住於身見。身見住於我見。我見則無住處。十方諦求。我不可得。我心自空。罪福無主。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令此空慧與心相應。譬如日出時朝露一時失。一切諸心皆是寂靜門。示寂靜故。此翻破無明昏闇。是為十種懺悔。順涅槃道逆生死流。能滅四重五逆之過。若不解此十心。全不識是非。雲何懺悔。設入道場。徒為苦行。終無大益。運此心已作如是言(須一一釋對破所以。故知無始罪障不可卒除。如伐樹得根。灸病得穴。故須逆順觀其罪。由見罪性空方為永謝)仰啟。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釋迦牟尼。當來彌勒。十二部經。真如藏海。諸大菩薩。緣覺聲聞證明。我等披陳懺悔。從無始來至於今日。於其中間。皆由妄計我人。為貪嗔癡無量煩惱惱亂身心。縱恣三業具造十惡五逆四重。作一闡提撥無因果。壞僧伽藍焚燒經像。身四威儀損傷含識。盜三寶物及餘趣財。顛倒邪淫污染梵行。污父污母。污比丘比丘尼人男人女。畜生鬼神等一切男女。誑惑三寶謗三乘法。言非佛說。障礙留難。或飲酒食肉無慈愍心。或食五辛薰穢三寶。或於一初出家人所。有戒無戒持戒破戒打罵訶責。乃至於一切有情無情作不饒益。如是等罪不可數知。自作教他。見聞隨喜。今對三寶前披陳懺悔。齊佛所知不敢覆藏。一懺已後永斷相續更不敢作。願罪消滅。唯願三寶慈悲證明(三遍已語之)欲入佛海以信為本。生在佛家以戒為本。故有三歸乃至菩薩戒。然受五八十戒。人如秉燭夜行所見不遠。受小乘戒。如月下遊。雖未大明。獨勝燈燭。若受大乘戒。如在日中無不曉了。能摧八難能免八苦。遠離二死具足二嚴。四德圓滿降伏四魔   第五發心   先當繼念十方諸佛為所期果。是故經雲。若能念佛。得見佛心。佛心復以慈悲為本。慈悲乃以弘誓居先。是故弘誓為菩提因   圓融十界諸眾生 我今發誓必濟度   圓融五住諸煩惱 我今發誓必斷除   圓融四門諸道品 我今發誓必盡知   圓融法性真佛道 我今發誓必顯得   發弘誓已。復加四心以成弘誓。一者觀於一切眾生如佛無異。二如國王。三如父母。四如大家。何以故。佛為。法王。是所求故。心佛眾生三無別故。王居國尊。親在家尊。大家復為下類中尊。因中生於果上想故。若不爾者。何能度之。為度眾生立餘三誓。又復發四種心。一者所作功德與眾生共。二者願共一切眾生過於煩惱生死大海。三者願共眾生通達一切諸經了義。四者共眾生至於菩提。此亦四弘之別名。而以利生為本。故並俱於眾生起想。以四弘誓利生為本。既發心已。三業清淨猶如明鏡。內外清徹堪受淨戒。以此戒品具足三聚。三聚遍收一切法故   第六問遮   即能發心建立行相。行相不出自行化他。自行故上求。利他故下化。汝等既知發心之相。堪能成就滿足四弘。此但現在身心發趣。若有遮難。戒品不發。故梵網經雲。若有七遮。不應為受戒。今問汝。當如實答。若不實答。徒苦自他。無所剋獲虛稱菩薩。則為欺誑一切眾生。負心誑佛。狂受利養汝等不曾出佛身血不(應答無)汝等不殺父不。汝等不殺母不。汝等不殺和上不。汝等不殺阿闍梨不。汝等不破羯磨僧不。汝等不殺聖人不(已上皆應答無)   若無七遮。堪得受戒。應須起專注心發慇重心。今此方欲授汝等戒發於戒品心。若專志如仰完器。則有所剋。一念差違。猶如覆器。必無所成。然此戒者無有形色。而能流注汝等身心。盡未來際成就大果。而於爾時無所覺知。向若有形入汝身時。當作天崩地裂之聲。故須繫念不得餘覺及餘思惟(云云)   第七受戒(此段先可示相傳)   先略示三相。言三相者。所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夫三藏教有三聚戒名。通教有三聚戒名。別教有三聚戒名。圓教有三聚戒名。今正可授此圓三聚戒。汝等諦聽。汝等今於我所。求受一切菩薩淨戒。求受一切菩薩學處。所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此諸淨戒此諸學處。過去一切菩薩。已受已學已解已行已成。未來一切諸菩薩。當受當學當解當行當成。現在一切諸菩薩。今受今學今解今行。當來作佛。汝等從今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三問三答)第一遍時應語言。十方法界一切境上微妙戒法。悉皆動轉。不久當應入汝身中。第二遍已即語雲。此妙戒法即從法界諸法上起。遍虛空中集汝頂上。微妙可愛如光明雲臺。第三遍初復應示言。若更一遍。此妙戒法入汝身中。清淨圓滿。正在此時。納受戒法。不得餘覺餘思令戒不滿。第三遍已語言。即是菩薩名真佛子。故大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   第八證明   證明者。戒師應為受者作白言   弟子(某甲)仰啟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於此世界一四天下南贍部州人主地。大日本國山城州乙訓縣山本僧伽藍中千手千眼大悲者觀自在菩薩像前。有眾多佛子。來於我所求受菩薩金剛寶戒竟。我已為作證明。唯願諸佛亦為作證明(三說) 弟子(某甲)仰啟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菩薩摩訶薩。於此世界一四天下南贍部州人主地。大日本國山城州乙訓縣山本僧伽藍中千手千眼大悲者觀自在菩薩像前。有眾多佛子。來於我所求受菩薩金剛寶戒竟。我已為作證明。唯願諸菩薩摩訶薩亦為作證明(三說)   第九現相   現相者。受者既有三品之心。相現亦有三品不同。所謂涼風異香異聲光明種種異相。於十方界此相現時。彼諸菩薩各問彼佛。何因緣故有此相現。彼佛各答彼菩薩言。此相現者。於娑婆世界一四天下南贍部州人主地。日本國山城乙訓縣山本僧伽藍處。有眾多佛子。於最澄佛子所。三說求受菩薩戒竟。今請我等而作證明。我為作證。故有此相。彼諸菩薩各各歡喜。鹹相謂言。於如是等極惡處所。具足如是猛利煩惱惡業眾生。能發如是極勝之心。甚為希有。深生憐愍。乃於汝等起於堅固梵行之心。十方菩薩尚發是心。是故汝等宜應志心守護禁戒。不惜身命。勿令毀犯。上品相者。上風上香上光明等。中下准此。唯佛解了。餘無所知   第十說相   若諸菩薩已於戒師所三說求受菩薩金剛寶戒竟。若自殺。若教人殺。若作坑阱。與人非人毒藥。施設方便。非真菩薩。假名菩薩。無慚無愧犯波羅夷。汝從今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若自盜。若教人盜。盜人五錢。若過五錢。若燒若埋若壞色。如是盜五大五塵。非真菩薩。假名菩薩。無慚無愧犯波羅夷。汝從今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若婬人男女諸天鬼神畜生男女。作不淨行。非真菩薩。假名菩薩。無慚無愧犯波羅夷。汝從今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若非真實非己有。自言得禪得解脫得定得九大禪。得初信乃至等覺妙覺。天龍鬼神來供養我。非真菩薩。假名菩薩。無慚無愧犯波羅夷。汝從今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若酤諸酒。非真菩薩。假名菩薩。無慚無愧犯波羅夷。汝從今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若說出家在家菩薩十波羅夷中隨犯一波羅夷。非真菩薩。假名菩薩。無慚無愧犯波羅夷。汝從今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若自讚己真實所得。並毀出家在家菩薩。言犯十重中一一重罪。四十八輕中一一輕罪。非真菩薩。假名菩薩。無慚無愧犯波羅夷。汝從今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若慳法慳財。有來求者。法不為說一句一偈。財不施與一針一草。反生罵辱。非真菩薩。假名菩薩。無慚無愧犯波羅夷。汝從今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若嗔一切出家在家菩薩。若非菩薩。諸天鬼畜。懺謝不解。非真菩薩。假名菩薩。無慚無愧犯波羅夷。汝從今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若謗三寶。若增若減。若相違。若戲論。下至一句。非真菩薩。假名菩薩。無慚無愧犯波羅夷。汝從今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第十一廣願   廣願者。上來受戒但是起行。菩薩之儀利他為本。是故更須以願加之。師應教言。弟子(某甲)等。願以懺悔受戒發心所生功德。迴施法界一切眾生。願法界眾生未離苦者。願令離苦。未得樂者。願令得樂。未發菩提心者。願發菩提心。未斷惡修善者。願斷惡修善。未集佛法者。願集佛法。未利生者。願早利生。未成佛者。願速成佛。又以此功德。願共法界諸眾生。等捨此身已。生極樂界彌陀佛前。聽聞正法悟無生忍。具大神通遊歷十方。供養諸佛。常聞無上大乘正法福智資糧。自行化他。生十方佛前。一切佛法速得圓滿。又以此功德。願共眾生。從今已往。於自行門。未得無生法忍前。永離三惡道身。永離下賤身。永離女人身。永離拘繫身。常於佛法中。清淨修諸行。於利他門。分身十方國土。常為眾生作大知識。示其正道令生實果。願諸眾生聞我名者發菩提心。見我身者斷惡修善。聞我說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早成正覺。發願已禮三寶   第十二勸持   教令持戒者。既得戒已。如服良藥。須知禁忌及以補養。自行斷惡為禁忌。利他修善如補養。是故應須具足二持。遍修諸善。遍斷諸惡。勤行慈救。恭敬三寶(云云)於一一行。悉須以願而加護之。常思滿足四弘之願。六度四攝等不離剎那。以妙觀門融通萬境。事理具足正助合修。圓頓十乘超逾十境(云云。令受者禮佛禮師三遍)   受菩薩戒儀   承和十四年五月十一日。於近江三津寺寫了    圓敏上人與珍   延曆寺比丘圓珍記(於保則朝臣東六條宅。為彼一宅依願授戒。仍書本寺本也)   從貞觀十一年迄仁和元年。每登壇授戒行用件文(仁和元年四月十三日)珍記   (巳下文出南嶽大師戒儀)   汝持如是十重戒。即是具足十波羅蜜成就佛身。具足功德得大神通。放大光明得一切種智。何以故。汝持不殺戒得金剛身不可壞。壽命無量劫不可盡。持不盜戒得具足檀波羅蜜。分身滿十方作釋梵四天王。及作諸小王沙門等身。財施度脫眾生。持不婬戒得陰馬藏金色之身。眾生見者怖畏即除。捨欲斷煩惱。名稱普聞。聞者歡喜。持不妄語戒得四無礙辨。法辨義辨辭辨樂說辨。一音演說。眾生聞者皆得解脫持不飲酒戒得大聰明。一念中聞十方諸佛語及一切眾生語。亦知佛心及知一切眾生心。得諸佛集三昧。持不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戒得漏盡通五眼六通。備三明等法。持不自讚毀他戒得生生之處十方凡聖常讚歎。聞汝名者住不退轉地。持不慳貪戒得一切種智具足無礙。眾生見者無不發心。持不嗔恚戒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眾生見者發菩提心。持不謗三寶戒得具足三乘聖道。一音演說法聲滿十方。令一切眾生一時悟道皆得成佛   汝已受菩薩戒竟。過度四魔越三界苦。若能受持如教修行。是天人丈夫。汝若破戒不持。非是菩薩。亦非天人丈夫。是名畜生邪見外道。此戒名無盡唯得重受。不可捨。誓度一切眾生。眾生無盡。此戒無盡。說法劫數不可盡故此戒無盡。瓔珞經雲。一切凡聖菩薩戒。皆以心為體。心無盡故戒法無盡   善男子善女人等。吾今以為說十無盡戒竟。戒法已竟。是真菩薩。真發菩提心。真是佛□□□正法生。戒行具足正向佛道。超度四魔越三界苦。是真勇猛。是迴向佛道。是真度眾生。以□□□生生世世不求粟散小王轉輪聖王釋梵天。能如是受持。如說修行者。是名菩薩天人丈夫。破戒不持則非菩薩。亦非天人丈夫。是名外道。□□□之處。用此功德與十方法界眾生。共同趣菩□□□   (夫受菩薩戒者。超梵釋二乘之入諸佛菩薩之教也。故梵網經雲。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出家菩薩戒之中卷)   (本雲)   延寶三年(乙卯)閏四月二十五日書寫畢   景蘇菴可雲   延寶七(己未)年六月二十一日。以松壽院晃憲本令書寫了 公憲   以下堮   開導之義。瓔珞經可見。寬平元年六月十三日   六十華嚴第七雲(賢首品)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具足持淨戒。一切如來所讚嘆。信戒文在瓔珞經。可勘之大論十四雲。復次是戒略說則有八萬。廣說則無量。疏出之   侃疏四雲。下論復雲。略說則八萬廣說則無量者。以有作為略。以無作為廣也。廣立戒章可見   論雲(十三)尼略說則五百戒。廣說則八萬。比丘略說二百五十。廣說則八萬。第三羯磨訖。即得無量儀法(尼亦爾。如上文)   或事修而未悟於理(三十四心成佛)或悟偏而未進於圓(三乘共十地)或慚證而未極於頓(五十二位)今將迴事以向。理折偏以進圓行漸而詣頓(圓教初心造境即中者)   釋曰。三千威儀是聲聞行。八萬細行是大乘儀。若彼此相望。三千粗八萬細。故今總列之。又別教人歷劫修學四教法門。今梵網所被此別圓機故。約彼歷列為菩薩可學(云云)所以寄一門列之。又寄純圓門釋之者。丈六佛本來是大日法身。故法華別序疏雲。丈六佛即遮那法身也。若用此義。三千即菩薩儀(以窮子即長者也)得意在人耳。今儀上載   又如來一戒三行文。不是唐本也。本朝祖師依本儀上   圓教所詮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句。抽出宗旨故。至如此戒師講折令人知意。毘無妨也頒(扶雲反。大首貌也。眾貌也。說文一曰。鬢也。或為盼字或三乘以此為斑賊之斑字)   祇洹圖有菩薩戒壇(在家出家)   此文雲安置道場。第四十簡擇受戒之文雲。比丘與其俗服。有異義記雲。當知出家菩薩必用壞色。准如此文。登壇受戒多約出家   高座秉法 下三十七戒。昇四十七戒並雲。誦者高座法師。比丘高座上座   明雲。略明三種三寶為所歸依。一住持。二別相。三一體。一住持者。人能弘道。萬代之所流傳道藉人弘。三寶於斯常住。則剃髮染衣為僧寶。黃卷赤軸為法寶。泥木素像為佛寶。二明別相三寶者。十方三世法報應化為佛寶。所說法門為法寶。除妙覺外菩薩二乘為僧寶。三一體三寶者。實相圓理名為一體。即一而三無罪祕藏。如世珍奇故通名寶。何者。心體覺知名佛。性體離念名法。心體無諍名僧。凡聖始終此三具足。佛已修證應物現形。別相住持功由一體。我等理是如冰在水。若欲融冰善須方便擬趣佛果非修不成。令依覺知正向此三為歸依處。教言。弟子某甲等(云云)   明雲。第三請師。凡為師者應具五德。一堅持淨戒。二年滿十□。三善解律儀。四師師相授。五定惠窮玄。師應教言   南嶽戒本   我若在三惡道中受大苦惱處。願和尚阿闍梨尊人同學。救我令得解脫   菩薩善戒經雲。受得菩薩戒者。終不自念我所受戒從和上師邊。自念乃從十方佛菩薩邊受戒。若從師及和尚邊受得戒者。不名菩薩戒。為從十方佛菩薩受得者。乃名菩薩戒   瓔珞經上(天眾受學品)雲。佛子受戒有三種受。一者諸佛菩薩現在前受得。真實上品戒。二者諸佛菩薩滅度後。千里內有先受戒菩薩者。請為法師教我戒。我先禮是應如是語。諸佛大尊者為師授與我戒。某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三佛滅度後千里內無法師之時。應在諸佛菩薩形像前□跪合掌自誓受戒。應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薩等。我學一切菩薩戒者。是下品。第二三如是說(云云)   普賢經(山王院)我謂聖人三師作我和上羯磨教授者。如來法身報身應身引起我本有理智行法。令我悟入三法具在一心之中   明雲。請聖為師為證明竟。十方諸佛神通道眼皆見聞我。如對目前向之懺悔   沙門道進等戒。懺不許。且令悔過。悔過七日夜竟。詣申求戒。大怒不答。首尾三年。夢見牟尼授戒。明日詣申欲說所夢。未至數十步驚起唱言。善哉善哉。已感戒矣。我為汝作證。次第於佛像前更說戒相。道朗同感夢。自卑戒□。求為法弟。爰從進者十有餘人   亦如浣故衣之文。出大經二十九卷   周穆王壬申佛涅槃。至日本貞觀十二年庚寅。凡一千八百一十八年。至貞觀十六年千八百二十二年也。至元慶五年正經千八百二十九年。元慶七年千八百三十一年。至仁和二年則一千八百三十四年也。至仁和五年一千八百三十七年。至寬平三年都經一千八百三十九年   (此出修證中。此一卷也)   夫欲懺悔須復先識逆順十心為懺方法代過根本。一無明邪惑觸境生著。二外加惡境噁心轉熾。三內外緣具破己他善。四縱恣三業唯惡是從。五事雖未廣噁心遍佈。六惡念相續初無暫停。七隱覆瑕外現賢善。八增狀作罪不畏惡道。九魯扈羝突無慚愧心。十撥無因果作一闡提(順於生死故曰順流)次明逆流。一正信因果。二生慚愧心。三怖畏惡道。四發露過罪。五斷相續心。六發菩提心。七修功補過。八守護正法。九念十方佛。十觀罪性空。逆次滅前順流十心。起必從細至粗故。始自無明終無因果。滅乃從粗至細故。始信因果終觀性空。是則第一破第十。乃至第十破第一。此逆順二十心文。本戒儀中撮略載之。今此文具載止觀正文。又宗教中處處有之。而不如大止觀委細了 魯(鈍也。音雲魯)扈者遲鈍也。不識尊卑弱強也 扈(胡古反。養牛馬曰扈。養貌也。廣大也。自恣心縱也。勇健貌也。依也。古作●&M008427;字。跋扈之扈)觝突(四分第二。觝突取但是下流柢炬失續也。柢猶權判也。指也。觸至之柢作抵。牴觸也。或作觝字。音秪(丁禮反)作祗字非也。從牛)突(宇也。樺也。欺也。滑也)   此句出大經二十二卷德行品之四   阿差末經二雲(七卷本)其無衣者因施與之。後世所生便不抵突常抱慚愧   瑜伽二十七卷。有小刀風有大刀風(記解雲可以刀損人)   南山鈔一雲。壽終之時。風刀解身筋脈斷絕。心不怖畏   搜玄二雲。解身等者。准雜毘曇心。問。雲何火能解支節耶。答。謂火大解時。火大增遍燒筋節。筋節解已不久命絕。水大解者。先令筋爛。風大解者。令筋碎壞。支節解已。不過日夜命終。地大利故不能解。心不畏者。論雲。或見相好。或自知持戒清淨。心不怖畏也。由持戒故得此不怖之利   止觀輔行搜要記雲。法花文句五雲。刀風解體為裂。風刀者。人將終時。必為散風所解   輔行記雲。言風刀者。人命欲終。必為業力散風所解。如解□囊使息風不續。如解溝續使血脈不流。如解機關使筋節不應。如解大炬煖氣滅盡。如解壞器使骨肉分離。四大既分應遭塗炭。如何端拱不修善本耶   大論十三屍羅波羅蜜。釋論雲。持戒之人壽終之時。刀風解身筋脈斷絕。自知持戒清淨。心不怖畏。如偈說。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死闇冥中。戒為燈明。於惡道中。戒為橋樑。死海水中。戒為大船   摩訶摩耶經雲。無常殺鬼同補求使。諸病風刀欲斷大命(云云)   今案。大論瑜伽並雲刀風。若以此文亦稱風刀無大妨。得意同旨也   八師經偈曰(小乘)念人衰老時。百病同時生。水消而火滅。刀風解其形。骨離筋脈絕。人命要當順。五用畏是故。求道願不生(今此文可刀風是本正文也)   牛耳尾牙事。出大智論第十四卷屍羅波羅蜜品   王事出智論第三十卷。雲阿育弟違他輸。今與論意同   今定曰。論不細示。當知此止觀文專依阿育王經。其正文者。育王弟名毘多輸迦(書家誤毘多為阿)十卷育王經至細說之。可披耳   今又決曰。論違輸與經毘多輸同。以違與毘其意同故。古雲毘多。新雲毘他吠陀。並不相違   十住毘婆娑論第九卷難一切智人品雲。諸家者。工巧家·商沽家·居士家·長者家·大臣家等。於諸家中其小家應恭敬大家。此難詞也。下戒儀下又有大家言。仍今載之   大集經雲。我弟子年滿受戒。猶如王子年未滿二十不王位(云云)可見正文 汝年滿二十不。究竟實義經上雲。復次未來世諸眾生等。欲求出家及已出家。若不能得善好戒師及清淨僧眾。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於禁戒者。但能學處無上道亦令身口意得清淨已。其未出家者應當剃髮被服法衣如上立願自誓而受菩薩律義三種戒聚。則名具獲波羅提木叉出家之戒。名為比丘比丘尼(即應推求聲聞律藏及菩薩所習摩德勒伽藏受持讀誦觀察修業)若雖出家而其年未滿二十者。應當先誓受十根本戒及沙彌沙彌尼所有別戒。乃至其年若滿二十。乃可如上總受菩薩三種戒聚。然後得名比丘比丘尼   衣缽具不。戒經雲。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如鳥二翼(云云)今案。十八物中。三衣缽多羅座具於出家人為最要故。須問具不   父母聽汝不。戒經雲。出家人法不向父母禮拜 案雲。被聽後合出家。出家已後不可更禮   國王聽汝不。同經雲。出家人不向國王禮拜 仁王經下雲。一切國王大臣(云云)自恃高貴滅破善法明作製法。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不聽出家行道 又雲。爾時十六大國聞佛七誡所說未來世事。悲啼涕泣聲動三千。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失光不現。時諸國王等各各至心受持佛語。不制四部弟子出家。當如佛教   戒經具文雲。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   真言經中雲。見天等像但合掌不可禮拜   律雲。父母聽汝不。乃至汝非官人不   准戒經其意相同。若無七遮道具。亦備堪得受戒。若不具者不可授竟   天崩地裂。薩婆多論文也   盧捨那佛授釋迦如來。釋迦如來授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授龍樹菩薩。龍樹菩薩授羅什三藏。羅什三藏授南嶽大師。南嶽大師授智者大師。大祖次第相承。道邃傳教歸朝之後。於叡山澄和上為上首授光定德圓等百餘人。其後光定和上授長意座主。長意授慈念僧正。慈念授慈忍僧正。慈仁授源心大僧都。源心授禪仁阿闍梨。禪仁授長忍上人。長忍授黑谷寮空上人。寮空授源空   大唐貞元二十一年(歲次乙酉)當大日本國延曆二十四年(乙酉)春三月二日初夜二更亥時。於台州臨海縣龍興寺西廂極樂淨土院奉請天台第七傳法道邃和尚。最澄義真與大唐沙門二十七人俱受圓教菩薩大戒。有別紙書載也   大唐多有通受少有別受。故作羯磨不載年滿二十三衣缽具等言。今此壇上多分別受少通受。已有著衣等事。此皆據教故。須始終必載年衣缽具。若不然者別受不成。決定違教語。此不載之時。於之後莫授。大小二律用心各異。別受儀式多無差殊。十八種物及僧服異俗等製衣合行   仁和三年四月八日 珍記   十乘律曰。昇羯磨必載年衣等。以在前在後必行者受事也。若不然者何煩載之。今已似彼。何以初後缺之。留心思(云云)   大唐和上(璿)受菩薩戒文雲。戒師即執香爐□跪雲。我某甲仰啟十方(云云)受菩薩戒文中卷(云云)先請菩薩後請於佛。受人□跪。戒師起立。若高座不須起立。令同音三迴雲。敬禮十方(云云)   下卷文同中卷(起或不起在文分明)   唐三藏譯菩薩戒羯磨文雲。大德憶念。我如是名。於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薩淨戒。唯願須臾不辭勞倦。哀愍聽授(第二第三亦如是說)伽論四十一末雲。又諸菩薩欲受菩薩淨戒律儀。若不會遇具足功德補特伽羅。爾時應對如來像前白受菩薩淨戒律儀。應如是受。遍祖右肩右膝著地或蹲跪坐。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啟十方一切如來已入大地諸菩薩眾。我今欲於十方世界佛菩薩所。誓受一切菩薩學處。誓受一切菩薩淨戒。所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是學處於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學。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說已應起。所餘一切如前應知(具如上四十卷)   仁和三年八月三日 抄者   唐三藏譯菩薩戒羯磨文雲。能受菩薩不起於座。能授菩薩對佛像前。普於十方現住諸佛及諸菩薩。恭敬供養頂禮雙足。作是白言。仰啟十方(云云。惟此須起此證明文也)   初雲。若諸菩薩欲學菩薩三聚淨戒。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於無上正等菩提發弘願已。乃至合掌恭敬如是請言。大德憶念。我如是名。於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薩 淨戒(云云)即受戒羯磨第一文也。明知此羯磨通在家出家   瑜伽論第四十卷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一。說授菩薩戒法。唐三藏專依論出羯磨文   論雲。應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或法弟。欲於我所受諸菩薩一切學處。受諸菩薩一切淨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是學處於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不。答言能受。能授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能受菩薩第二第三如是答。能授菩薩作如是問。乃至第三授淨戒已。能受菩薩作如是答。乃至第三受淨戒已。能受菩薩不起於座。能授菩薩對佛像前。普於十方諸佛菩薩頂禮雙足。作如是白(此請作證善男子合是在家法弟合是出家)   已以仁和三年八月二日。看論以書。論者在通授   第四戒對受戒法(三羯磨之末文)雲。師應起自禮佛意作是言。某甲菩薩於我某甲菩薩前三說受戒。我為作證。十方諸佛證知某甲(詞如上句)   義記雲。新撰本者。是近代法師所集。凡十八科。第一師初入道場禮佛。在佛邊設座坐乃至第十五師起唱羯磨(亦以羯磨發戒)第十六結竟。第十七師還座 勸學。第十八說十重相   ★明雲。第十廣陳持犯如下消釋且示十重。若諸菩薩已於戒師所三說受菩薩戒竟乃至   明雲。若自殺人若教他人。乃至報墮地獄不如意處乃至   明雲。盜錢滿五。淫。大妄語。酤酒。與人說於菩薩聲聞四眾名德之過。自讚己功毀他高勝。罵辱乞者慳法慳財。嗔上中下境不受懺愧。對眾謗毀大乘三寶。若自謗若教人謗(詞內句同前)   酤(上聲。平聲。買酒也。一宿浮酒也。去聲賣酒也)   玄一雲。今言實相體。即權而實離斷無謗也。即實而權離建立謗也。權實即非權實離異謗也。雙照權實遍一切處離盡謗也。斯乃總二經之雙美。申兩論之同致。顯一家懸會明今經正體也   上文雲。金剛藏說。佛甚微智辭異意同。其辭曰。空有不二不異不盡。空非斷無故。故言不盡。此亦與龍樹意同。中論雲。因緣(云云)   明雲。永離不自在身   明雲。十一教發廣願。上明發心四弘總願受律儀戒名為起行。今更總別重發願。迴因向果。迴已與他成菩薩之德   明雲。第十二教持戒。令誦戒本。有所不解一一鎖通。念佛誦經思惟修集。具如下文隨戒鎖釋   文政七年甲申秋八月書寫了藏華頂摩尼寶崛 ******   《大正藏》第74卷No.2379 No. 2379 傳述一心戒文捲上 天台門人延曆寺戒壇院    知事傳燈法師位光定撰   夫聞。蒼海之堙C有驪龍珠。三教色天。不見彼質。諸宗秀賢。非識其色。我大師得之。大師諱最澄大禪師。日本之人。近江之所生。大師。以精靈為骨。以陰陽為器。性則天與。智乃自然。含一乘之義。抱一乘之戒。類喜根比丘之聰辨。若阿難比丘之博聞。總三學於心河。蘊一乘於口海。乘於杯而遊於西海。杖於錫而登台嶺。禮智者大師影。承於一心之戒。說無說教。如闇室之揚炬。行無行理。若朗月之開雲。聲振夷夏。道邁古今。源尋天笠。建一乘戒。心無也剎那而登妙覺。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有而不有。無而不無。智通無礙。神行莫測。大之則無外。小之則無內。積之於無。成之於有。其跡爾。於時奔如雲學如雨。果而小。花而多。得其意人。內供奉義真大法師。內供奉圓澄大法師。弟子隨於三代之後。聞於傳宗之旨。聞於二十條之事。列於二十條之文。佛法成辨。利益一宗人。一乘之戒。期於龍花。十二箇年。禪客實新。太有情雄。定室常在於是。存生之日。大師。舒容憂曰。心法將畢。大教能行。一真之法。盡可有矣。命之以執手述心。以傳燈事。行物外理。在斯意。心之來也。身之住乎。意之行也。身之去乎。嗚呼大師。可謂宗逾天地。跡齊日月。無為將來。有為將去。道寄玆行。示現生滅。以弘仁十三年六月四日。終於中道院。營在寅岳北雄。於是門人悲感。號慟天地。泣流遍體。傷割五情。如考喪烏。如妣喪嗚。弟子傷如之何。嗟乎法身非一。示現無方。體營玆墳。形遊寂光。亦為。來而不來。去而不去也。非聖智者。焉得知之。弟子忝統所命佛事。達弘仁天長兩天陛下。令聞故籐原左大臣。故良峰大納言。現有籐原大納言。故伴參議。亦達承和皇帝。令聞籐原大納言權籐原中納言。傳之耳目。乃大師山跡。見之不見。逢之不逢。悔之恨之。弟子。雖一介凡夫。敢以師之。後未獲現生之得。冀有當來之因。不以銘心。何表所命法之有也。此私記三卷。有上中下。錄其篇目。先發傳述一心戒文。云爾。 傳述一心戒捲上 在五文   一。被最初年分試及弟得度聞傳宗旨文。 二。承先師命建大乘寺文 三。荷表與之四條式達殿上文。 四。冷然大上天皇書鐘銘文。 五。荷顯戒論達殿上文。 傳述一心戒卷中 在一十四文   一。承先師命顯菩薩僧文。 二。年分度者勘籍之事申下民部文。 三。一乘戒牒度緣捺太政官印文。 四。一乘三學達弘仁皇帝敕二中納言文。 五。弘仁大皇書先師位記文。 六。大皇御筆書一乘戒牒文。 七。鴻鐘東塔成辨文。 八。造戒壇講堂料九萬束達天長皇帝下近江國文。   九。宮中聽眾安居講師申宛寺家文。 十。菩薩僧位次官符達天長皇帝申下文。 十一。年分二度者不寄義真圓澄兩大德寄中堂藥師佛並比叡名神文。   十二。燈分達天長皇帝分為於二分一分供中堂藥師佛一分供三昧堂講法花經文。   十三。弘仁大皇御在所仕拳大皇太后國忌文。   十四。先師作六條式戴國師國用文。 傳述一心戒卷下 在一文   造一心戒文。達承和皇帝上別當籐原大納言成辨寺家傳戒文。   被最初年分試及弟得度聞傳宗旨文   大同四年三月。荷摩訶止觀。赴大安寺。詣贈僧正勤操大德房。為讀法華經。不參大德。經歷數日。數日後。頂禮大德。大德親雲。某甲比叡大禪師所傳之旨。承之聞之。示雲遊行多方者。猶止留耳。將成試業者。速還登叡岳。努力努力。勿迴於跡。者承大德命。亦還登東嶽。委曲之狀。令聞大師。大師即雲。吾所學業。承之習之。者彼年夏間搔首無間。三部大乘。修練而學大義。彼年七月。參於大學。讀習漢音修練。宿禰音博士從五位下高貞門繼。其年十一月。參於綱所。七大寺名德。試於義旨。試於文意。文九第略第一。義八第略第二。被試漢音。大學音博士大夫見定於二寺。大同五年正月金光明會。剃除鬢髮。被於袈裟。禮於大師。大師則雲。吾心適關思留於傳法之。關者一乘止觀被教授。三平等旨被指撝。弟子之心明月如照。弟子之思一乘被停。弘仁三年四月十一日。於東大寺戒壇院受具足戒。一夏之中。戒壇之院與七大寺。新受戒師等。修練戒珠持犯之旨。承於景深律大德。七月旬。亦重登壇。受菩薩三聚淨戒。東大寺景深律大德為所依師。同十六日。登於金嶽。為奉明神奉說法花。二七日間。彼願已畢。大安寺勤操。安澄二大德。請景深律師講六卷抄。彼講律間。聞於六卷抄。同年九月。為果渡海願。為奉住吉大神。供一萬燈讀於大乘。隨於先師。修種種願。亦重大師入山階。維摩會。長慧律大德。導於大師。參於食堂。籐綱中納言。禮於大師。令入於食堂。彼時泰演大德。明福大德。面交於大師。彼此弟子。交此彼師。泰演大德。導於先師。入於西大寺。一夜之間。宿於彼室。還入平安城。長岡乙國之寺。有海阿闍梨。先師相語。彼寺一宿。先大師海大師。交面稍久。發灌頂事。入高雄山寺。先大師。從海大師為果要期。受兩部灌頂。期彼此志。彼時之間。隨先師後。弟子光定。為受一尊之法。留高雄山寺。弘仁四年正月。亦重登叡岳。不幾之間。亦更還於高雄。始從二月。法花儀軌一尊之法。受真言大僧都傳燈大法師位空海阿闍梨畢。始從弘仁四年六月。修行三密。普賢觀念不息。天台深義。習於先師。隨先師後。參山階寺。與籐原故左大臣。彼寺義解大德。義延大德。共法師光定論高義旨。天台奧義。秀於法相宗。得論議高名於山階寺。弘仁六年三月十七日。參於殿上。與玄番寮頭真苑宿禰雜物。法師光定。共論天台高義。我宗深義。秀於真苑宿禰雜物立義。到於今日。論議不息。委曲之語。多於彼間。萬之壹載於此文。內供奉受一心戒比丘傳燈法師位光定。右大同五年正月十四日宮中金光明會年分二十一人例得度。今省寮僧網。共授度緣如件。弘仁三年四月十一日。於東大寺戒壇院。受具足戒。東大寺傳燈大法師位奉實律師。為戒和尚。東大寺傳燈大法師位景深律師。為戒羯磨師。招提寺大僧都傳燈大法師位豐安律師。為戒教授師。招提寺傳燈大法師位慧元律師。為戒尊證師。興福寺大僧都傳燈大法師位長慧律師。為戒尊證師。東大寺傳燈大法師位肆開律師。為戒尊證師。興福寺少僧都傳燈大法師位修圓律師。為戒尊證師。興福寺傳燈大法師位安叡律師。為戒尊證師。招提寺傳燈大法師位安琳律師。為戒尊證師。菅原寺傳燈大法師位勝照律師。為戒尊證師。弘仁十四年四月十四日。乞一乘戒。於比叡峰延曆寺一乘止觀院。受自性清淨一心戒。前入唐天台法華宗內供奉付法傳燈大法師位義真和上。為一乘戒和尚。承和元年四月十四日。乞一乘戒。於比叡峰延曆寺戒壇院。受自性清淨一心戒。內供奉延曆寺傳燈大法師位圓澄和尚。為一乘戒和尚。   承先師命建大乘寺文   去弘仁九年二月七日。承先師命。為傳於宗。建大乘寺。弟子白。大乘寺無此間。今頓爾何建一乘寺。先師命。汝授一乘號。弟子白。未建大乘寺。彼間不承一乘號。建大乘寺。彼時將承一乘號。   先師命。天竺有一向大乘寺。一向小乘寺。大小兼行寺。者弟子白。有此三寺。者將承所授一乘號。寺是是則僧住所耳。先師授之以一乘定號。弟子承所授號畢。先師密命。應達大皇。並令聞左近衛籐大將。者不幾之間。四月二十一日。左籐大將封札來。其書雲。必苦者人也。必救者佛也。況近亢陽失時。稼苗悉彫。倉庫已盡。何以利他。惟澄上人。圓教為宗。常修平等試。住一念驚彼真聖則甘雨可降。百草皆滋。不冥。左近衛大將籐原冬嗣謹狀。同月二十三日。先師自書雲。慈以與樂也。悲以拔苦也。此心此念。無不時憶。去年亢陽。慈悲之念。常痛常惱。但我主上。金色之育。兆民一子。帝堯之治。垂德萬代。救旱要方。諸佛所說。貧道雖不才。深馮佛力。祈雨之狀尋將奉陳。謹奉還使將狀。不宣謹狀。弘仁九年四月二十三日卯時。山釋最澄。彼時先師建立大乘寺旨。令聞籐左大將。籐左大將則宣。且待須臾。籐左大將宣旨登山之日。令聞先師。先師即令。努力努力。勿忽勿忽。建立大道將守國家。   弘仁九年四月二十六日五更。奉資國主。發願奉資一切天神地祇。起恨怨神祇等。令離苦得樂。故定九院。令長講金光明。拔濟一切國埵妘※陌奏央C令離苦得樂。故定九院。令長講仁王護國般若經。奉資大日本國開闢以來一切國主。御靈。延曆以前一切皇靈。並平崩怨薨王靈。臣靈。比丘靈。比丘尼靈。優婆塞靈。優婆夷靈。賢靈。聖靈及六道四生受苦一切龍鬼等靈永出三界。皆悉成佛。故定九院。令長講妙法蓮花經。歸命十方一切常住佛。歸命十方一切常住法。歸命十方一切常住僧。我等真如實相中。無明顛倒境塵。晝夜恆受虛妄苦。覺心未發。如幻畏繁。是故。我今發弘誓。生死無邊我必斷。群生無數我必濟。願行無量我必修。佛果無盡我必證。敬白十方一切佛。一切法。一切賢聖。一切三界二十八天子。天民。龍王。龍民。夜叉王。夜叉民。乾闥婆王。乾闥婆民。阿修羅王。阿修羅民。迦樓羅王。迦樓羅民。緊那羅王。緊那羅民。摩□羅伽王。摩□羅伽民。大日本國一切天神王等。天神民。地祇王等。地祇民。鬼神王等。鬼神民。諸山王等。諸山民。諸河王等。諸河民。諸海王等。諸海民。諸林王等。諸林民。諸野王等。諸野民。結緣同法善知識。俱發無上菩提心。消滅前後七難等。風雨晝順時成五穀。夜恆護。大日本國主安穩。及皇后儲君。王子。公卿等。文武百官並元元。得見百秋常受樂。六度萬行無間修。紹隆佛種令不斷。上求下化盡後際敬白同法宏勝靈。及以同法命延靈。乃至一切怨恨靈。諦聽般若甚深法。五蘊皆空。何用恨。三科十二四諦空。以無所得無礙。以怨報怨怨不止。以德報怨怨即盡。莫恨長夜夢堥ヾC可信法性真如境。我今拔濟二靈苦。速證無上安穩樂。願得消除七難苦。二靈俱令修一圓行。同登一乘寶車而令遊佛位。奉為二靈。新書寫一乘妙蓮華經開講供養。種種福相資。二靈俱成佛。啟白十方一切常住佛。十方一切常住法。十方一切常住僧。菩薩。獨覺。聲聞眾。二十八天。梵王。帝釋。四大天王。大辯才天。大吉祥天。堅牢地神。將了知大將。二十八部。諸夜叉神。大自在天。金剛密跡。普賢大將。訶利底母。五百眷屬。無勢池龍王。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和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摩那斯龍王。優缽羅龍王等。百千各眷屬。各發慈悲心。消除七難等降雨。細雲雨洽。下膏雨等。衣食悉具足。無病長壽樂。俱修一乘行。同登四德臺。一切恭敬常住三寶。我今坐禪。持念。轉經。禮佛。種種修福。永離龍苦。早得甘露。併除七難。一切諷誦。三箇日中。修降甘雨法。降細之雨。不降大雨。四日之夕。到良峰右大辨曹司。先師之表。上於辨尊。則將光定。參於內堙C良峰大辨。達先師表。彼時通夜。念於三尊。護命僧都。率四十大德。講仁王經。彼四日中。不降甘雨。五日早朝。降大甘雨。光定相大賀。時賜修行滿位。亦重同年九月。賜傳燈滿位。左籐大將良峰大辨。令聞建立大乘寺狀。即辨宣雲。且待須臾。有他人云。僧光定師事不信之者。故是私記中載上表文。其表雲。   沙門最澄言。伏奉今月二十二日墨敕。起自今月二十六日迄於二十八日總三箇日。朕及公卿百官。一皆素食。歸心覺門。宜精進轉經。以副素懷。最澄。行闕精修荷天旨。竊以。五濁之世。聖人難苦居。三災之時。人天俱痛。是故。月光利見。請護國法。法王慈悲。開除難法。內張五忍之蜜納。外防七難之大賊。是以。天台末學最澄等。寫般若於金字。獻智劍於階下。誠願。安置深宮。朝夕孝禮。前導幸行。遊方為衛。即二十六日。率山寺一眾。分頭修於轉經。細雲走峰。炎霞消散。細雨陰澍。白色復本。伏惟陛下。智慮真正。不□□□□□西□礸檢□m□橁□□□祋□飀□□□□□□覜□□鸁_□□□□□□□□柛□□□□□驁□省□□襮□□□□槶□威j□驖□□□□□驒□□□□□□□檢□□□□□襒□□□□□□□□□廬糖□□觔□觔□□□櫸□襼□裀□□祿驪飀□淚□□□W□□□□□□□□□□□□□□覗□埤□□□祿埤□□□奊□□□□□駋□□□□□埤□贊□□□□褸□襮□□□省□崙□□贊□楑□□{堙憔B累□稿裀□褸□覡□□襮□覆□□省□聾贊□□□□□□□□埤□聾贊□□□□禳憔B魯□□稿裀□□襉祰□□□□□□□送□奸□飀□□□□禍□□礹襯□□襏□□□□□婠訇j□□靈奸□餛□□□□□雜□□埤□贊□□礹□□□□拾累□稿褸□襉示□□祑□奸□餺□□礹襯□□駉□□槄□祔□□槄□□□□□□□□□露□□拌禜饋埤□□禳奸□飀□省□□□□□□□□□□R贊□□糕褓□□□祅飲□□□□褓□埤□奅贊□□視祅□□褸□□□視示□□驖□□□□□□□娥□□祰賂□j□□褻妝□□□聾□裀□□□楈埤□□綠□逆□槫鷺槾飀□□□送□裀□馳娓℅{□□橢□□□魯詡j□祅□練□□□□椻□□槶□檢□祋襾□裀□旅良褻□□榖禭檟禍□□□□祐襼j□□E榗□裀□□□□□□蛂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潟窗滕捸敷銦撢苤慼慼慼澆j□□饅贊□□裀□□□□逆□□襒□□□婇□□□□稨□□裀□□□□□□□詀□□樓屢訪襾□裀□祰賂奱埤□□□□□□□□□□□□祜□□□奔□□□□榃奀糖□診□□□□□□□□□誇□□飽□□□□麗□□□□列□□□□奾□□□□□檢□涼□□誇馜雜□□埤□X□露□□□驅□□祰□裀□□□□□□□□礹襾祺檢□祼復□埤□楉酋□□□裀□□□□裀□□□觔□□□□婀姪裀□□□□礹□□□饑駩詙□□威j□□襤餡譯□□□□□奡威□□□□庣勾z驒□□聾贊□□□□□□□□禖□□裀□□樗□祰逆□□□榵□□祰襜□檢□首□□□□□襼□□□□□□□□□□□j□□H□埤□□□贊□□□□觸□檢□□駧□言□□   三。荷表與之四條式達殿上文。   弘仁十年三月十五日。承先師命。守國護家。大乘厚力。菩薩深助。像法之末。七難易發。五濁之時。三災無不起。今須迴小向大。式四條文。國忌大乘三部。荷之達之者。弟子承先師命。荷於式文。捧國忌大乘。參於深宮。委曲之狀。令聞良峰右大辨。即大辨宣。待剎那間將參內堛怴C先師奉獻真文。稱讚大乘功德經一卷。說妙法決定業障經一卷。大方廣師子吼經一卷。右我大師南贍部州中天笠國一切義成釋迦文佛者。十九出家。三十成道。五十住世。說法利生。機緣已畢。薪盡火滅。其歲即當周國周氏穆王滿五十二年壬申春二月十五日。自爾以來。至於大唐大曆四年己酉。即當大日本國神護景雲三年己酉也。正經一千七百九年。始乃大乘上座文殊師利菩薩。安置大唐天下諸寺食堂。自爾來。至於大唐貞元二十二年丙戌歲。即當大日本國延曆二十五年丙戌也。正經三十八年。自佛入滅。至於大日本國延曆二十五年丙戌。正經一千七百四十七歲。始乃桓武皇帝發圓頓心。殖利生本。法花一乘宗。建立日本國。自聖帝登駕以後。弘仁十年龍集已亥季春三月十七日。敬寫三部大乘三卷。伏乞奉酬聖靈。不迴三乘曆劫衢。頓遊大乘大直道。謹奉進大皇。御覽了達御在家。舉彼式小大戒上座文。迴小向大戒四條文。刻之如右。   凡佛寺有三。   一者一向大乘寺。初修業菩薩僧所住寺。二者一向小乘寺。一向小乘律師所住寺。三者大小兼行寺。久修業菩薩僧所住寺。今天台法華宗年分學生。並迴心向大初修業者。一十二年。令住深山四三昧院。得業以後。利他之故。假受小律儀。許住兼行寺。凡佛寺上座置大小二座。一者一向大乘寺。置文殊師利菩薩。以為上座。二者一向小乘寺。置賓頭盧和上。以為上座。三者大小兼行寺。置文殊與賓頭盧兩上座。小乘布薩日。賓頭盧為上座。坐小乘次第。大乘布薩日。文殊為上座。坐大乘次第。此次第坐。此間未行也。   凡佛戒有二。   一者大乘大僧戒。制十重四十八輕。以為大僧戒。二者小乘大僧戒。制二百五十等戒。以為大僧戒。   凡佛受戒有二。   一者大乘戒。依普賢經。請三師證等。請釋迦牟尼佛。為菩薩戒和上。請文殊師利菩薩。為菩薩戒羯磨阿闍梨。請彌勒菩薩。為菩薩戒教授阿闍梨。請十方一切諸佛。為菩薩戒證師。請十方一切諸菩薩。為同學等侶。請現前一傳戒師。以為現前師。若無傳戒師。請千里內。若無千里內。至心懺悔。必得好相。於佛像前。自誓受戒。今天台年分學生。並迴心向大初修業者。授所說大乘戒。將為大僧。二者小乘戒。依小乘律。請現前十師。白四羯磨。請清淨持律大德十人。為三師七證。若闕一人不得戒。今天台年分學生。並迴心向大初修業者。不許受此戒。除其久修業。竊以。菩薩國寶。載法花經。大乘利他。摩訶衍說。彌天七難。非大乘經。何以為除。未然大災。非菩薩僧。豈得冥滅。利他之德大悲之力。諸佛所稱。人天歡喜。仁王經百僧。必假般若力。請雨經八德。亦屈大乘戒。國寶國利。非菩薩誰。佛道稱菩薩。俗道號君子。其戒廣大。真俗一貫。法花經列二種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等。皆出家菩薩。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皆是在家菩薩。法花經中。具列二種人。以為一類數。不入比丘類。以為其大數。今此菩薩類。此間未顯傳。伏乞。陛下自維弘仁年。新建此大道。傳流一乘戒。利益而今而後。固鏤大鐘腹。遠傳塵劫後。仍奉宗式。謹請天裁。謹言。達此二通疏了。有言。無報。弟子鬱結。十七日夕。大皇未有敕答。弟子其子細狀。不知報於師。籐左大將。令聞返言。籐左大將達大皇。大皇敕於僧綱等。僧綱等有道者將宛行矣。僧綱等無道者不得宛行。口敕已了。四條式文。賜玄番寮頭真園宿禰雜物。雜物承於宣旨。告於僧都。僧綱等告七大寺。七大寺有心有心大法師大法師等。無一乘戒。亦云。無菩薩僧。亦僧最澄奏狀無道理矣。唱各各狀達殿上。彼唱各狀。取玄番寮頭真園宿禰雜物。上弘仁皇。不幾之間。良峰右大辨。勘返七大寺法師等各狀。右大辨尊雲。四條式文。賜僧都等。不賜七大寺法師等。者玄番寮頭真園宿禰雜物。告於僧都。不幾之間。僧都等造於表啟詞。七大寺法師等狀上殿上。大皇敕內匠頭籐原是雄。為令見最法師。狀置文殿。內匠頭。子細之狀。告於光定。光定登山。令聞先師。先師命於光定。今計將得僧綱等表啟。無戒疏等。光定返下。令聞內匠頭。內匠頭垂於慈悲。表啟等文。授與光定。光定荷之。登山上於先師。先師作顯戒論。是論有以。伏欲天台一宗同法。片見留私記耳。   四。冷然太上天皇御書鐘銘文。   案四條式文雲。一宗傳法。固鏤大鐘腹。遠傳塵劫後。者前丹後守從五位下淨野朝臣夏嗣鐘銘撰。冷然太上天皇御書。冷然等二十三字。賜從二位大納言良峰朝臣。某甲自手書矣。(如唐臣書琳卒文)叡山延曆寺鐘銘等七十五字。冷然太上天皇御書。以玆知之。先師四條式文。繼南嶽天台跡。而流永代後。案鐘銘文雲。此山有頹。此銘無闕。者期千佛現。將傳三學龍花之朝。開深戒香。彌勒大導師。被開一乘佛位。南嶽大師。大善大師。智者大師。僧照大師灌頂等六祖大師。叡山大師。真言大師。義真大師。圓澄大師。三綱一眾。無一師闕。交接龍花。今日深法旨。將悟龍花佛前。以一乘功德。奉莊冷然太上天皇。奉莊淳和太上天皇。奉莊承和天皇。奉莊贈正一位左大臣兼左近衛大將籐原朝臣冬嗣尊靈。奉莊贈從二位行大納言兼右近衛大將良峰朝臣安世尊靈。奉莊別當從二位行大納言守春宮坊傳籐原朝臣三守。奉莊從三位權中納言兼行左兵衛督籐原朝臣良房。奉莊別當內藏寮頭從四位上和氣朝臣真綱。奉莊參議行右大辨兼道。奧出羽按察伴宿禰國道尊靈。奉莊春宮坊亮從四位下籐原朝臣三成尊靈。春宮坊亮從五位上籐原朝臣是雄尊靈。式部小輔從五位上和氣朝臣弘世尊靈。丹後守從五位下淨野朝臣夏嗣尊靈。寄鴻鐘音。遊音聲佛國。將利無邊眾生。塵佛子以昔善。交接天台宗。利益之事。送於後際。後學諸賢人等。勿忌微功。生在何界。將悟深善。為得實相。菩提山裡之間。彼此遊行。念普賢智。修普賢行。一生之功。送七世父母。一宗功德。送十界父母。天長四年冷然太上天皇書此銘矣。謹舉叡山延曆寺鐘銘。冷然大上天皇御書。前丹後守從五位下淨野朝臣宿禰夏嗣撰。   法王出現。開示眾生。天台教跡。興佛同情明明智者。鷲嶺昔聽。雙傳定慧。載弘妙經。赫赫桓武。命玆澄公。乘杯求法。發彼童蒙。兩人年分。三昧興隆。弘仁御曆。闡揚遺風。文殊上座。因脩唐例。住山一紀。圓戒異制。欲鏤鯨鐘。流號後裔。義真法子。餘軌是繼。丁未在歲。仲侶之月。事隼功滿。清音發越。四生福利。六道苦歇。此山有頹。此銘無闕。如代宗帝書大聖文殊閣額。惟天長九年。發向法隆寺。講一乘經。述天台義。披延曆寺有慧思大師傳文。仰大師德。相大義味。彼寺鏡慧禪師授南嶽大師影。看師影尋傳文。為留師跡。圖大師等影在延曆寺。後學諸賢。禮影而可知芳德。看師以應知靈驗。律宗豐安大僧都。圖南嶽大師等影。以奉在招提寺持堂。朝夕之勤。頂禮師影。知師恩信彼德。自性清淨心。隨緣心深義。發自思大師流。大日本國聖德太子。生在皇家。思大師垂跡。在皇太子宮。作法花疏。亦法花經講岡本寺。從爾之後來佛法久。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知思之孝。報恩之行。流八島國。謹舉大師影銘文。 題南嶽慧思大師影。弟子傳燈法師位光定 蓋聞。乾元資始。三辰著蒙於天。神道資生。萬物動形於地。於是七代之賢。出於南嶽。初依之位。顯於大唐。利生之德。來於日本。妙法之經。講於大唐。一乘之疏。製於和國。三寶之名。傳於此間。謹案。景雲元年三月。天皇巡行諸寺。從駕聖德太子寺。一首序雲。隋代。南嶽衡山。有思禪師。常願言。我沒後必生東國。流傳佛道。其後日本國。有聖德太子。生而聰慧。時遣小野妹子。躬隋天子。即太子教妹子曰。向於某處。取我法花經並錫杖缽來。妹子奉教。尋訪將來。時人皆雲。太子者是思禪師之後身。者於是歸依之者。盡發菩提。迴向之人。登常樂果。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尋求人。解三平等妙法。一乘三學。繼吾山家。四生。因玆度脫苦海。火宅之高車。昏河之大筏。昔聞不見。今見不聞。心後未恩。意馬難調。遠期龍花。近為佛因。長圖之也。永銘之也。不任歸心。上八韻作。其時日本第五十三葉。天長之十癸丑之歲五月十四日庚子日。詩曰。日本來禪影。西唐在實形。真容行寶剎。化體人吾聽。智顗從身左。僧照親右亭。陳朝聞大喜。帝釋列香庭。信者三千有。賢人四者成。中踏紅花堙C神遊妙典經。道傳空閑寺。宗流法界生。龍華看面色。叡岳禮尊靈。 題聖德皇太子古跡。延曆寺傳燈法師位光定   禮額登霞影。身歸古跡空。宗將流萬歲。伏膺我靈公。夕仰天台教。朝聽南嶽風。松邊悲昔跡。故室戀明工。自性三平理。心原四乘中。圓融名實道。智照號真雄。顯法皇家堙C生蓮聖德宮。思禪遊片岡。智者繼無窮。石累蘿青下。雲生牖隙通。禪塵飛王殿。法水滌煩籠。 題陳宣帝師大善禪師德。延曆寺傳燈法師位光定   母禮悲泉者。金人授子寬。名香來詆夜。武帝冀明閑。訪學文殊堙C羅僧赴蘇山。思師宜闡法。大善住真關。忉利迴花色。賢居兩箇間。慈悲融臆內。奧意徹禪觀。定慧驚陳主深心入悅歡。玄風尋衡岳。萬乘欲清韻。 賦陳隋帝王智者大師德。延曆寺傳燈法師位光定   智舉圓輪跡。禪騰滿月宮。玄龍飛九色。班鳥吞神通。野雁銜花萼。山獼入塔空。神師在雙腫。遇昔定光雄。智者聽靈鷲。思禪告樂風。猿吟白雲上。鶯啼碧樹中。懸河親玉石。體憩台嶺窮。影顯蓮池水。心遊理性融。 賦陳國師僧照禪師定水。傳燈法師光定 口在明光德。心持定水泉。從師居大蘇。歷世受天照。得藥宴家內。看梨衡山前。陳朝為國寶。主上傳香煙。佛供甘香果。僧旋藥味仙。入定慈悲室。安禪蒼海船。念處陳清戒。常光在體先。形被蘿薛納。定命起深賢。   荷顯戒論達殿上文   弘仁十年三月三日。承先師命。為建立大乘戒。可往在野寺護命僧都房。弟子曰。承僧都命。其意如何。先師命。為請僧都署名。弟子白。大乘傳戒成不成。事在於天子。不在僧都。不請僧都署名。先師命。我為戒法體身不惜。弟子白。委曲之狀。申令聞良峰右大辨。先師命。左右之事。任汝之意。同月二十一日。參右大辨。即上此書。良峰參議雲。此書留之。為保於師。披此書。而右大辨雲。勿上書者。傳戒之事。在於天子。待有敕時耳。寄右大辨宣旨。不請僧都署名。請署名文雲。比叡山小釋最澄稽首和南。元興大僧都足下。為濟國家。迴小向大式。請署狀。謹案大唐表制。以大唐大曆二年三月二十六日。臺山五寺。寺別置三七人。為國行道。有闕續填其人。令金閣等五寺常轉仁王護國及密嚴經。又改吳摩子寺。名為大曆法花之寺。常為國轉法花經。中書門下牒不空。其大曆二年丁未。即當日本神護景雲元年丁未歲也。又以大曆四年十二月。天下寺食堂中。置文殊上座。其制雲。自分以後。命天下食堂中。於賓頭盧上座。特置文殊師利形像。以為上座。中門下牒祠部。其大曆四年己酉。即當日本神護景雲三年己酉歲也。自爾以來。至於日本弘仁十年己亥。正經五十一歲也。彼大唐國。弘大乘戒。保護天下。伏惟。日本天下。未置文殊之上座。未置五寺之常轉。頃年天災屢現。地妖方興。五穀不熟。四海飢苦。巿肆燒損。伽藍燒荒。誰佛子等。不慚愧哉。可不慎哉。可不慎哉。今我元興大僧都。帝心被簡。居四眾望。傳唯識燈。為一人師。佛法興已。唯屬僧都。誠願准彼大唐制。立此大乘戒。新置文殊之上座。別開大乘之大戒。然則主上攀弘法福。兆粗除未然災。僧都雄名。遠流後際。向大薩埵。此門不絕。謹遣弟子光定。奉式請署名。一言國興。幸為法主。小釋最澄稽首和南。弘仁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承先師命催於一人。令受一乘戒。不計其功。努力努力。為傳我戒。發功德意。菩薩瓔珞本業經雲。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薩戒者。是法師其福。勝造八萬四千塔。者聞此之語。為滿萬行。為功德故。發最勝意。同先師心。令聞此事畢。某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令荷於表達殿上。彼表文雲。沙門最澄言。去十月二十七日。內匠頭從五位下籐原朝臣是雄。幸宣口敕。僧綱等表對。令覽最澄法師。即附山僧光定。給叡山最澄。天雨流洽。枯木更榮。捧載慚愧。悚踴無地。最澄誠惶誠恐。以懼以忻。最澄聞。南天龍樹。織八不而破邪。東印馬鳴。立一心而開道。存有護法。斷惡取空於群心。貴空青辨。遮有所得於諸見。天親菩薩。造佛性論洗五過失。堅意菩薩。作寶性論顯一究竟。印度之論。破邪顯正。大小之論。不勝載車。是以。唐朝法琳。製破邪論伏博奕可之見。秦代僧肇。作無知論示實相之義。寶臺上座。著佛性論。緇州慧沼。造慧日論。如是等類。歷代繁興。伏惟陞下承天踐祚。聖政惟新。正法理國。與靈合契。謹案菩薩瓔珞本業經下卷雲。又復法師。能於一切國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薩戒者。是法師其福。勝造八萬四千塔。況復二人三人。乃至百千。福果不可稱量。其師者。夫婦六親。得護為師。授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是故應受。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以是故。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薩。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已上經文金口所說。迦陵鳥[穀-禾+卵]鳴聲勝於諸鳥。發大心沙彌。荷缽於羅漢。誰聞是法。不發大心。今斯法華宗桓武皇帝。為國所建也。其兩箇度者。一乘出家。不求三車於門外。何用羊車之威儀。無樂化城於中路。豈過迂迴之徑哉。法花之日。知文知家。何客作為。何除糞為。大功之賜。有珠有藥。以何不翫。何因不服。明知。利生之德。古今無比。護國之功。塵劫豈朽哉。梵網律藏。未翻大唐。雖然。心地戒本。傳授久矣。今依山家傳。但案一家式。謹請天裁。聖上問和。給式僧統。於時六綱剋念。振智劍於不知。群釋用心。傾辨波於論庭。表奏進內。密待宗[鴻-+ヅ。於是帝心廣博。更給綱表。謹案表對。但陳小家詞。義理都無愛博覽。泯三寺於日本。無諮新制。遮上座於文殊。闡門鳴鐘。雖唱無遮。然行算限升。無遮還恥。法界為家。是觀心宅。建立僧房。是修身處。墮銑師破。乖梵網制。倒言之語。返罵和上。建教之妨。故犯內祕。昔大天。隱恥犯過人忌。今叡山。顯玼求直道行。彼誑弟子於五事。此請佛戒於四條。理事天懸。何得儡同。又降律儀則稱我大乘。定上座則還向賓頭。恐蝙蝠兩舌矣。輒道邊洲無顧比蘇。若嫌假名之菩薩。誰為真實之聲聞。引持戒向於六綱。推犯戒與於叡山。此則內犯第七篇。外背君子道。文義相違。具載別論。竊以。年分五宗也。國家之良將。人倫之資糧。兩海之舟船。彼岸之梯蹬。俱行俱用。則味同鹽梅。同說同傳。則聲等金石。何儻自宗。忽遏諸宗。但貴耳入口出。不能治內心。若無清虛之功。何排非常之難。今我弘仁。論於釋教。定於偏圓。道之必可興之時。行之必可釋之日。小乘律儀。通於藏通。梵網三聚局於別圓。而今圓宗度者。受小乘律儀。忌梵網三聚。爭求名利。競散城邑。自去大同二年至於弘仁九年。兩業度者二十四口。住山之眾一十不滿。見前事傾。時將改後轍。謹以弘仁十載藏次己亥。為傳圓戒。造顯戒論三卷。佛法血脈一卷。謹進陛下。重願。天台圓宗兩業學生。順宗授戒。依本住山。一十二年。令不退山。四種三昧。各令修練。然則一乘戒定。永傳本朝。山林精進。遠勸塵劫。奉此功力。以滅群兇。上滋聖喜無彊。承此兆人清泰。最澄。識謝一行。學恥毘壇。謹獻遇誠。倍增戰汗。如允許。進表請降墨敕。依無任傳戒之深。謹奉表陳請以聞。最澄誠惶誠恐謹言。荷三卷論。脈一卷。參內匠頭大夫籐原是雄曹司上之。不幾之間達論。頭大夫達主上申令聞。若成於事者。論留殿上。若不成事者。論令持光定。還送叡山。主上敕。有道者宛行。無道者不得宛行。內匠頭承敕旨。先於光定。子細之狀。令聞先師。顯戒之論。雖達殿上。歷於三年。而不成矣。先師之病。歷於數日。而不痊平。戒事不成。先師之病。倍倍增之。弘仁十三年三月十七日。國忌之日。弟子命捨法海。達委曲之狀。彼事旨者。受法之師。重病不息。命緒不幾。先帝御願。亦不成矣。亦天竺達磨。一乘之戒。傳於漢地。南嶽思大師。降我日本皇家。傳於佛法。大皇敕約六宗而無僧都者。不許天台光定達矣。所上論者。不約六宗。約天台一宗。而達此論矣。大皇敕約天台一宗而無妨礙停止。玄番寮頭真苑宿禰雜物。宣旨而敕主殿頭布勢朝臣海。二海承敕旨而詔二中納言。弘仁十一年二月。承先師命。天竺不立記籍。亦無僧統。誠願。法華一宗天台兩人。依佛國法。不立僧藉。不預統攝。安置叡嶺。令得修學。大唐雜任有左功德使。有右功德使。今須差左功德使。四時令檢校。其出身之法者。依此之旨。令聞籐原大臣。籐原大臣雲。吾國無功德使。有宮別當(云云)先師滅後。宛寺之號。宛行別當之號。先師存日。弟子白。諸宗秀師任僧綱。而傳彼之宗。天台之宗秀師。任何色而令傳於宗。承先師命。任於綱維。令傳之也。弟子白。彼綱維師何。先師命。大唐永泰元年年中。新翻仁王經大德青龍寺主沙門良賁筆受兼潤文。翻經大德大安寺兼西明寺上座沙門懷盛證義。翻經大德大興善寺主沙門慧雲證義。大周長安三年年中翻經沙門荊州玉泉寺主弘景證義。翻經沙門大周西寺寺主法藏證義。翻經沙門七寶臺上座法寶證義。翻經沙門大福光寺都維慈訓證義。以是綱維住於寺。而令傳於宗。者弟子承命之日。不成寺家事。先師滅後。成寺之號。存是之命。以弘仁十四年。令聞伴別當。伴別當命之。可行先師風。者以彼之年弟子白。以圓澄大德。任延曆寺寺主。任忠師不承之也。亦重弟子白。以義真大德。任延曆寺上座。仁忠師不承之也。有此之由。而不成玆政。仁忠師滅後。天長年中弟子白。義真大德。將行是事。義真和上。忽遷化矣。遲遲之狀。在於今日。宗後賢人。悉子細狀。案顯戒論文雲。圓教法泉開心地。圓機眾生得見水。一乘年年雙。圓教三學未具足。二學雖芽未戒學。是以觸鱗請圓戒。者弟子依先師命。令備戒學。而裡山往來。令聞聖朝賢臣。作於戒學。以弘仁十四年。為調人意。且聞定一人座主。未宛綱維。到於今日。猶尚不息。人意不調悲不行。先師命。遇時亦難。遇人亦爾。聽教亦難。時教人三種。熟極難之也。弟子久在山家。求深法理。為成於佛。為得菩提。   傳述一心戒文捲上 傳述一心戒文卷中 天台門人延曆寺戒壇院    知事傳燈法師位光定撰   夫以聞法身如來。有實相戒。等覺之人。不知戒質。十地之人。非看珠色。大師求之。大日本人。未入唐前。披一切經。璿和尚經覽於叡岳。進和上經檢於東嶺。入唐之日。登於天台智者山門。得佛戒文。三種之文。來於山家。戒體留山跡。戒珠研戒場。存生師宣。我宗之人。乘大白牛。乘家之內。不乘家外。一乘三學。在於圓宗者。弟子承旨。欲留永代。仰三尊力。念師之靈。命緒不幾。作是之文。大師入滅。十有四箇年。荷於戒珠。迴於皇庭。一介之身。期於龍華。知恩之心。豈朽之也。恩報之德。亦滅之也。於是先師。萬法不相。一心安住。大悲已圓。大智亦滿。是知。萬法是一心之資。一心是萬法之本。本謝而緣息。本立而道成。大悲既陰於群生。大智亦施於眾品。雖身不遊於天竺。其心已至於天竺。後學雲集。如雲起於高岳。緇徒霧卷。若霧滿於深澗。歷名山頓申佛事。功德周備。福報莊嚴。逢於一乘寺。歎未曾有。須達買園之所。加以布金。祇陀捨樹之晨。廣開精舍。昔聞不見。今見不聞。然玆山庭。大開大方便之門。廣建戒場堂。心源之戒未傳。一乘之戒難得。不勝仰心之深。乃作承戒之文。   承先師命顯菩薩僧文   先師雲。今我山家宗。寄安樂行品文。不依小乘戒。而依大乘戒。約法華意。而於火宅之內。乘大白牛車。於家之外。不乘大白牛車。自初到後。受菩薩戒。而為菩薩僧。修持自性清淨三學。而不留迂迴之道。直往寶所。得於佛果。何以知之。諸法無行經。喜根名比丘菩薩。法華。常不輕名比丘菩薩。左溪大師碑雲。梁魏中。有菩薩僧。菩提達磨是。為守護國家。宗年分度者。成菩薩僧。而令修自性清淨三學。故達表矣。弘仁十年三月十五日。承先師命。荷於表而上良峰左大辨。彼表文雲。沙門最澄言。請迴小乘儀戒。永為菩薩僧事。天台法華宗年分度者二人。最澄聞。如來制戒。隨機不同。眾生發心。小大亦別。文殊頭盧。上座位別。一師十師。羯磨全異。乃有法華宗年分兩箇得度者。登天桓武聖皇帝。歸法華宗。新所開建也。伏惟。弘仁元聖文武皇帝陛下。德合乾坤。明並日月。文藻絕古。鉤鉤新今。萬國歡心。兩蕃歸化。定治制禮。今正華是時。誠須兩業出家。永迴小乘儀。固為大乘儀。依法經制。不交小律儀。每年春三月。先帝國忌日。於比叡山寺。與清淨出家。為菩薩沙彌。授菩薩大乘戒。亦為菩薩僧。即便令住山修學。十二年。為國家衛護。福利群生。國寶國利。具如宗式等。天恩開許。先帝高願。載載彌興。大乘戒珠。禮禮清淨。弘仁為源。傳此大戒。請以聞。伏乞。慈賜垂矜允。輕塵聽覽。追增戰汗謹言。弘仁十年三月十五日。前入唐天台法華宗沙門最澄上表。將造顯戒論。而亦重上此表矣。雖然。諸僧都不許。而事猶不成。弟子為利有情。發廣濟心。亦重發願。天月入清水。我心亦如之。實相之月。入於清水。發願不息。發願必成。感願力而一生成辨。一宗成辨。佛事送於後際。為利有情。   年分二度者勘籍之事申下民部文   弘仁十三年六月四日。大師遷化。遷化之一七日後。菩薩僧官符下畢。弘仁十四年三月十七日國忌日。兩箇之人。得度已畢。此勘籍甚難。不知彼旨。此彼煩惱。仁忠師雲。玄番寮。二度者勘籍也。法師光定雲。顯戒論雲。天台宗二度者。不預僧籍。不屬僧統。者何況玄蕃寮。不知勘籍之由。為成於事。法師光定。白故伴參議。去弘仁元年。法師光定。勘籍之時。治部省允錄二人。民部省允錄二人。彼此相交。成於勘籍。是以知之。延曆寺別當。在大政官左中辨。召於民部省之允錄二人。欲勘天台宗度者籍者必成彼事。令聞已畢。伴左中辨。聞而以後。課於民部省。則彼省雲。下官符而可成勘籍矣。延曆寺別當權中納言從三位兼行皇后宮大夫左兵衛督籐原朝臣三守。從四位下行左中辨勳六等大伴宿禰國道。二別當達殿上。而勘籍官符。下於民部省。自爾以後。宗二度者。勘籍之日。不往官所。在於山堙C得於度緣。法師光定。承先師命。為傳於宗。勞而奉仕。伴左中辨。不幾之間。位登於參議。功德之助。將見龍華。傳宗之功。顯於後際。我宗同法。察興法由。先師之功。成於滅後。弟子之志。送於師所。一切諸佛。將悉功德。一切菩薩。知傳法事。因此之功。不墮二十五有也。有心之人。知二大夫功深也。傳法之人。在於高位。二別當之功德。不可量。以此之志。令知將來。天台一宗年分之人。勘籍之事。令告知於後際。法師光定。委曲之狀。傳流於寺家。一宗同法。悉二人勘籍由。   一乘戒牒度緣捺大政官印文   弘仁十年三月二十日。先師命於弟子。為濟國家。迴小向大式。請署狀於護命僧都。而弟子承師之命。參僧都所。令聞師命。彼命之狀。度菩薩僧。將守國家。僧都雲。大唐無菩薩僧。亦無別受菩薩僧。有通受菩薩僧。弟子雲。無別受菩薩僧而有通受菩薩僧者。不知彼志。僧都雲。約大乘而無剃除鬢髮。約小乘而有剃除鬢髮。歷於小乘而有受菩薩戒僧。不歷小乘無受菩薩戒僧。歷小乘而有受菩薩戒僧。無此別受菩薩僧。故不許署狀。弟子登山。令聞於師。僧都之署狀不許之事。師雲。僧都不披一切經。亦不披一切論疏。故雲無別受菩薩僧。而有通受菩薩僧。弟子白。披一切經。有別受菩薩僧者。承彼僧號。師雲。諸法無行經。喜根名比丘菩薩僧者。法華經。常不輕名比丘菩薩者。具如顯戒論。弘仁十三年六月。先師沒後。官符下畢。成官符間。雜事巨多。弘仁十四年三月。試年分而成於山家二人。而授度緣日。別當伴右大辨雲。大政官印捺度緣。而不捺戒牒。者弟子白。護命僧都。與先師共諍於菩薩僧。計此之志。不捺印於戒牒者。後代比叡受戒之事不成。今須戒牒度緣大政官印捺之。而可授與一宗僧等。而後可成建大乘寺。伴右大辨承此之理。奏殿上。而成度緣戒牒之事。弟子白。以大政官印。捺之受菩薩戒比丘光定字上。伴右大辨雲。依何之文可爾。者弟子白。義真大德大唐受戒戒牒寄之。捺之被用此事。御書戒牒文上捺之。今現有御筆戒牒文。弟子雖不敏。而承先大師命。令辨山家佛事。以此功德。奉報先大師厚恩。奉謝國家大恩。亦留於當來之代。弟子微身。生於龍華。奉看彌勒佛。亦奉看於南嶽天台。大師傳法之事。非獨僧志。令知義真大師。而成辨寺家政。亦住持佛法之事。令知伴右大辨。而作於官符。以一事同法。片目看此之文耳。   弘仁大皇書先師位記文   先師。蒙國厚德。建立佛法。為報國恩。披一乘教。為奉守護大皇鴻基。護國之法置永代。後柏原大皇。詔式部少輔從五位上和氣朝臣弘世。弘世。仰治部省。公驗之父。授於先師。彼文雲。國昌寺僧最澄。年四十。□二十。右往於平安城東嶽比叡峰。精進練行。十有五年。搜念誦之祕法。慕天台之高蹤。延曆二十三年歲在甲申四月。奉詔渡海求道。詣於台洲國清寺智者大師第七弟子道邃和尚所。求得天台法門二百餘卷。還於越府龍興寺。遇天竺無畏三藏第三弟子鎮國道場大德內供奉順曉和尚。入灌頂壇。受三部悉地法。並得陀羅尼法門三十餘卷。種種曼荼羅圖樣十有餘墓。念誦供具等。取台洲判吏陸淳明洲刺史鄭審則印署以二十四年歲在乙酉六月。還來覆命。詔有司令寫法華。維摩等經疏七通。選三論法相學生總悟者六人。更相講論。又以同年九月一日。有敕。於清瀧峰高雄寺。造毘盧遮那都會大壇。令傳授三部三昧耶妙法。預灌頂者。總有八人。苦行之力。果志早歸。聖德所感。遂弘此道。今被右大臣宣稱。奉敕入唐受法僧二人。宜合所司。各與公驗。彌勒精進。興隆佛法。擁護國家利樂群生。者省依宣旨奉行。者先師依先帝公驗。而大法師義真。法師光定。宛行戒壇院別當知事。寄是之旨。共知傳宗事。具如弘仁九年宛九院別當等。又弘仁元年。大皇敕入山階寺。並授傳燈法師位。從其元年。到於十二年。諸宗僧綱。不舉先師。不授大法師位。同年十二月。令聞閑院籐大臣。籐大臣雲。我不知子細。諸宗僧綱。早達大皇。欲被授大師位。者弟子白。僧綱達大皇。而不敘大法師位。籐原大臣雲。我不知彼禪師被授先先位記。弟子白。柏原皇帝。施與公驗。閑院大臣雲。持彼公驗來。弟子持公驗而參左近衛曹司。閑院大臣。看公驗文。怪之歎之。大臣雲。先帝。嚴公驗文施與大禪師。者而今達大皇。將敘大法師位。十三年春。大皇帝。震龍筆而書傳燈大法師位文。而施與先師。以為後代永珍。如唐大宗帝書慈恩寺碑。又同年十一月。大皇帝贈哭澄上人六韻御書之詩書於奇紙。施與先師影前。後代靈珍。後學永寶。無得而稱。乃有翰林文人上官十有餘哲。奉和御製。各探六韻。以為卷軸。看人斷腸。聽人流淚。如梁帝哭達磨大師。似唐臣傷法琳大師。弟子承大道可傳流。聽菩薩之僧。可護國。由雖許行菩薩僧。而未備護國之德。雖歷一紀。而未看秀才師。先師披一切經。尋一切疏。傷不被傳道。欲可被傳道。弟子隨先師後。承聞佛法興廢。大唐傳奕。損於佛法。唐代法琳。救於佛教。傅奕。狂悖甚於小兒。法琳。救法明於教文。僧統。隱戒過於傅奕。先師。顯戒超權宗戒。天地開闢之後。未有如奕狂人。法琳。斷骨救諸宗教。彼傳奕。誑損佛教宗。法琳。痛心助佛法僧。先師。對諸宗建立一乘戒。琳見傅奕所上之事。五內分崩。六情破裂。先師看僧統所上之奏。慨一乘戒未萌皇庭。顯戒明據。達弘仁朝。我大皇帝。愛憎之心。捨於佛教。佛宗之珍。令滿於天下。赴萬國心。當一人度。扶危救苦。德高往帝。存心三寶。留意福田。出家之人。莫不鹹戴天澤。弟子以一乘力。報國家恩。以一乘戒。報先師恩。為佛宗家。不為餘事。為傳宗事。仕三代師。圓宗功德。將生龍華。以法施功。將生佛家。我宗後學。悉知微功。入死門後。共相誓願。為向彌勒。為悟一乘。弟子。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踏之。有心道俗。一片之目。入此私記耳。   一乘戒牒書御筆文   弘仁十四年六月。先師忌日。為報於恩。達殿上。御書戒牒事。彼狀雲。弟子承先師命。彼時師雲。為我勿作佛。為我勿寫經。述我之志。者臨終之時。深欲傳一乘戒。寄此之旨。為果師志。美作介籐原常永大夫。寄遺言事。達弘仁大皇。大皇敕許。嚴筆書微僧戒牒。而恩敕賜之。不朽之寶。收於微身。達御筆戒牒由者。義真和上。為成戒和尚。先大師存生之日談語。必為戒和上具如血脈。為義真和上戒師時。仁忠師雲。此師不用。有雜之咎。法師光定。不忘先師命。猶實不息。為戒師事。亦重達之。弘仁十四年四月。冷然院御在所。書現在傳戒師前入唐受法比丘叡山延曆寺天台法華宗付法傳燈滿位僧義真文畢。如梁武帝書達磨大師碑。華嚴題。今我大日本國弘仁文武聖帝雄筆。奇妙希世靈珍。御書戒牒。流布萬代。我一乘戒。久住國家之永寶矣。治天下隙。御筆揮勢戒牒為珍。看仰緇素。目不暫息。歡悅隨喜。劫盡豈窮恩。敕賜法師光定。從爾時來。到於天長十年。新受戒師。別授戒牒。以此廣作佛事功德。謝先師恩。以天長十年七月四日。而義真和上。忽遷化矣。而間有彼諍論。而不定於傳法之主。歷於八箇月間。而有諍論。以天長十年十月二十八日。而作拙表上承和皇帝。亦作傳法由文。上別當從二位行大納言守春宮坊傅籐原朝臣三守。雖進書而諍論不息。表書二通。在傳述一心戒下卷。以承和元年正月而作此下卷。並作表一通。以彼年二月下旬。亦重達承和陛下。亦重上籐大納言。二通文意。為傳於宗。雖有高道。而無耆年人。不弘於彼道。雖有耆年人。而無高法不被弘此耆年人。人法合而深法被弘。為傳於戒。亦重傳戒之表達承和皇帝。委曲之狀。令聞從三位權中納言兼行左兵衛督籐原朝臣良房。圓澄和上。為令在戒和尚。彼上表文雲。沙門光定言。光定傳聞。護國治家。佛戒尤要。除災招福。戒力最深。去天平年中。鑑真和上。荷於戒珠。照於海東。聖武皇帝。於東大寺大佛前。承於和尚戒珠。兩箇戒壇。建於兩寺。治天下以傳律法燈。延曆年中。桓武皇帝。詔最澄空海兩師。天台真言兩宗。訪於大唐。求於西鄰。法施恩秀萬歲。護國用足古今。弘仁天長兩箇之年。敕籐原大臣。施行一乘戒。彼新戒壇。建於叡嶺。治天下法。在於鴻基。伏惟皇帝陛下。上應乾心。下協黎願。補天以麗三象。紉地以安九重。生民蒙再造之恩。釋門荷中興之賜。返淳樸之風。行無為之化。於是。傳山家戒。此間未弘。天台戒體。來於海東。一乘三學。來自西海。弘仁之年。將弘此戒。師早沒。天長末年。義真法師。忽遷化。而大法師最澄。以一乘戒。授弟子圓澄法師。則是法師。為一眾首。伏請天裁。為護國家。來四月十四日。一乘之戒。令授未授戒人。然則。戒施德秀永代。治國能流百代。繼戒師於山門。紉戒旨於將絕。定和上於次第。開律儀於後學。不任仰至。護國寶戒。保家法珍。下卷謹上金闕。塵黷威嚴。伏增悚息。謹言。承和元年二月十八日。傳燈法師位光定上表。從爾時來。到於今日。新受戒師。別授於戒牒。我一宗同法。片目入此私記耳。   一乘三學達弘仁皇帝敕二中納言文   弟子以弘仁十三年三月十七日國忌之時。而一乘戒由達大皇。彼十七日。大皇御前。有玄番寮頭真園宿禰雜物。雜物大夫。把一枚書。在御在所。內匠頭籐原是雄大夫也。登於御前。在雜物大夫東邊。是雄大夫。雜物大夫手之書。取之讀之。達大皇。弟子見之。先師自手作書也。彼書雲。自性清淨虛空不動戒。自性清淨虛空不動定。自性清淨虛空不動慧。欲傳此戒。佛法在賢公之口。速疾達大皇而宛行之。者是書。日終在大皇后。彼日垂盡。黃昏之時。弟子白。最澄法師。受重病而命緒不幾。不許傳戒者。先帝御願不成就。最澄法師。入於唐而受三學旨。彼事不成者。不被傳戒。大皇敕上顯戒論者。六宗法師等不許之也。依最澄法師申無僧綱。弟子白。上顯戒論者。約天台一宗而不約六宗。大皇敕不約六宗者無事。無事亦大皇敕雜物。宣旨事輕而不成。為重宣旨。詔二中納言。諮於僧綱。彼二中納言者。良峰中納言。籐原權中納言。嚴敕承主殿頭布勢朝臣海。弟子白。傳戒師師相承事者。從南天竺。至於日本。南天竺王第三王子菩提達磨。一乘之戒。受優婆拙。至於漢地。南丘慧思大師。於靈山。一乘之戒。親受釋迦牟尼佛。慧思禪師弟子智者師。一乘之戒。令授隋天子。天子請戒文。略舉之。故躬製請戒文雲。弟子基承唯諾弟子白。晉王方希淨戒。妙願積善。生在皇家。庭訓早趍。胎教夙漸。福履攸臻。妙機須悟恥崎嶇於小逕。希優遊於大乘。笑息止於化城。誓舟航於彼岸。開士萬行。戒善為先。菩薩十受。專持最上。能仁奉為和上。文殊冥作闍梨。而必籍人師顯傳。聖授自近之。遠感而遂通。波侖罄髓於無竭。善才亡身於法界。經有明文。非徒臆說。深信佛語。幸遵明導。禪師佛法龍象。戒珠圓淨。定水淵澄。因靜發慧。安無礙辯。先物後己。謙挹成風。名稱遠聞。眾所知識。弟子所以虔誠遙住。命楫遠迎。每慮緣差。值諸留難。亦既至止。心路豁然。及披雲霧。即鎖煩惱。今開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於楊州總管金城。設千僧會。敬屈授菩薩戒。戒名為孝。亦名制止。方便智度歸宗奉極。即於內弟。躬傳戒香。授律儀法。告曰。大士為度遠濟為宗。名實相符。義非輕約。今可法名為總持。王頂受其旨教。曰。大士。禪慧內融。導之法澤。輒奉名為智者。慧思禪師。生和國而弘佛法。又慧思大師。與達磨大師。共生於和國。大唐國衡州衡山道場釋思禪師七代記雲。往年。西國有一婆羅門僧。其名達磨。此人應化。魏文帝即位大和八年歲次丁未十月。到來漢地。徘徊衡山。吟詠草堂。於是達磨。道場之內。六時行道。問思禪師雲。汝此寂處。幾年修道。思禪師答。二十餘年。達磨問。何見靈驗否。何被威力否。思禪師答。不見靈驗。不被威力。達磨良久歎息雲。禪定易厭。濁世難離。余忽遇素交。滅塵劫之重罪。暫隨清友。長植來生之勝因。阿師阿師。努力。努力。何故化留此山。不遍十方。海東誕生。彼國無機。人情粗惡。貪慾為行。殺害為食。宜令宣揚正法。諫止殺害。思禪師問達磨。誰人。答餘者虛空。相談已訖。向東先去。凡思禪師。來到此山。所由不知。遠祖不聞。七代往生之身不謬也。所以生和國之王家。哀矜百姓。棟樑三寶。者彼十八日早朝。參良峰中納言左衛門曹司。上件敕旨。令聞中納言。即納言雲。敕詔籐原權中納言。在雜物所。顯戒論取之上權中納言(云云)亦彼十七日。雜物達太皇。護命法師等雲。最澄法師。下西大寺。而覆讀顯戒論。將定此道。太皇敕。為傳天台宗。最澄法師。下於西大寺。共諸法師等。讀於論文。他宗法師等。如打最澄法師頭。如犯左右身。者忍之能傳之者。弟子上件敕旨登山令聞先師。先師答雲。天台戒體。他宗律師等。聞之不知。景深律師。聞之不知此語之趣。令聞良峰中納言。委曲之語。多於心中。同年六月。大師遷化。持是事旨。建立延曆寺。成辨寺家政事。一宗同法。片目入此私記文耳。   鴻鐘東塔成辨文   以弘仁十年三月。弟子持鴻鐘樣。上良峰左大辨。看此樣了述旨雲。且待須臾。勿出鐘樣。成事之後。可出此樣。忽然之間。弟子持鐘之樣。參內堨k近陣。左近大將籐原大納言。披之看之。在同所良峰左大辨雲。火急可出於外。弟子不知赴面。忽然之間。令持小童。出左衛門曹司。彼十日夕。良峰左大辨雲。未成宗事。勿作鴻鐘。成宗事後。可作此鐘(云云)登山令聞先師。先師雲。左右之事。隨尊之宣耳。如辨命旨。成辨宗事以後。作於鴻鐘。雖有知識銅。而猶銅不足。良久之間。未成鴻鐘。弘仁年中。雖成宗事。而未成鴻鐘。寺家之內。有聊事者。舉眾散動。心身不調。發計而言。早將作鐘。以鐘聲將調眾心。將進之人不遮。不進之人不呵嘖。發此計間。天長太皇。奉轉金剛般若一萬卷。其時僧七十。佈施賜施生絕二匹調布等。留賣此施物。成四五百貫銅。將造鴻鐘。老僧加入銅七貫文。為利有情。建立東塔。時先師雲。好堅禪師。一身作此塔。而可得度矣。雖有此事。好堅禪師。一身不堪作塔。歷於多日。未成辨之。弘仁十三年。大殿籐原內侍專。敘從三位。其時弟子白。粟田乳母口傳。令聞於專。大師作功德事。未成此事。位祿片物。可施與工夫等。專述於狀雲。大功德事。不告於吾。在遲遲事。弟子白。約宗有大勞。令聞籐大臣。寄此之事。不令聞之。不幾之間。專行之事。令聞籐大臣。不幾之間。達弘仁朝。四百斛料。下於近江。配三百俵米。而下於此料。好堅禪師。專掌於塔。作塔功德。作大師願。預年分度者。而作於僧。其名曰天照師。弟子亦為成大師願。為功德故。造塔料物。令聞於專。雖然。未成於彼此塔之調度。自此之後。宗後賢人等。必可成此塔。籐原閑院大臣厚恩奉謝功德海。籐原內侍專厚恩奉謝佛海。弟子亦為傳宗故。隨力堪能。成辨此塔。以二種功德。將生龍華。頂禮彌勒。悟一乘義。得菩提記。奉禮思大帥。智者大師。亦云。鐘銘興於顯戒。比叡山寺募緣。造息苦鐘。鐘壹口。高大隨知識銅。者結緣知識。頭參萬餘人。擬三萬燃燈佛數。頭別隨力勸化。銅大一斤以下。白銅小一斤以下。食料米二合以上。功錢一文以上。發清淨心。相加此鐘。為令信自他人。舉先師文中。以寄心緒。其文雲。忝聞。息苦妙術。鐘音最勝。集眾好嚴。揵槌尤要。故能罽賓昵吒。脫刀輪於千頭。隋朝智興。足夢絹於千返。所以支那天子。鑄鐘遠贈於天竺。日本聖帝。造鐘近懸於精舍。銀地之上。鐘聲滿谷。金地之邊。鐘響數里。今我比叡峰。日本國名山。平安城東嶽也。東臨近湖。朝日垂影。西望帝苑。夕月為郭。南通海門。北玄羅嶽。是以。延曆之歲。開圓宗於蓮華。弘仁之年。題定慧於金字。兩箇出家。歲歲天長。一乘傳燈。年年地久。禪室寂靜。搥上行列。房舍垂帷。谷側開窗。白雲時來。青天近頂。最澄義真丹福成寺。大唐貞元。訪師支於天台。見大鐘於國清。禪客候時。聞鐘出定。竊以。金銀七寶。順業有無。集眾七具。隨方亦別。伏惟。日本天下。金山東秀。金衖c興。銀島西峙。寶盞無之。鐵濱往往散諸洲。銅岡峨峨出長郡。金種甚多。何振破竹。銅聚無盡。豈假吹螺。是故。維弘仁十年龍集己亥夏四月。於比叡山。鑄息苦鐘於禪院。傳火血刀於塵劫。[曷*斥]文不朽。鐘銘無損。盍記聖記。哲銘宗銘。時哉。鐘上有八院。將鏤忍草。夫像法獨善。如來不許。末世勸化。釋尊稱歎。一身難辨。眾力易成。伏乞。聖主降恩。哲臣垂德。吠捨加銅。首陀足供。鑄成大鐘。謹馳數字。代己身捉。最澄誠惶誠恐謹言。   造戒壇講堂料九萬束下近江國文   先師預戒壇。弟子謬預戒壇院知事。經歷數日。欲成此院。不幾之間。大師遷化。大師入滅之後。不知其趣。身仰三尊。心寄師靈。良峰中納言賢尊。存生之日。恆常談語。吾心存叡嶺。欲託生佛家。者中納言賢人。攀登叡嶺。禮大師影。弟子不覺兩目之淚下於老顏。賢尊亦下兩目淚。一夜留有。弟子憂色白。東大寺戒壇。雖小乘壇。而嚴清無比。登壇受戒師等。恭敬如佛。亦入灌頂壇。欲得本尊。彼心謹厚。無左右思。亦無雜念。今此受戒。無壇無堂。雖受大乘戒。而恭敬不厚。所以建立壇堂者。賢納言大恩之力。中納言雲。某甲雖高官任。而無勢力。雖爾。隨力許出。者微僧諾雲。悅色低頭而忻悅不少。證人內供奉義真大德。伴之禪師。彼月。微僧參冷然院國忌。美作守籐原是雄大夫傳雲。吾師懃慇憂語戒壇堂宣旨。以昨之日。下於太政官良峰右大將(云云)承是傳命。承伴參議太政官曹司。參議親雲。下戒壇宣旨。五間之堂一字可作。微僧白。為在戒和上。可作細殿。參議雲。細殿無用。微僧白。若無細殿者。有風雨時。彼日何所將宿。故猶可作細殿。亦更宣旨可下。為細殿作加。為敕使一人來宿。五間檜皮葺一宇。南北有枇可作。為在敕使從者。七間板屋可作。義真大德存生之日。計雲。敕使來宿。五間檜皮葺屋七間板屋。合之將造七間講堂。隨此之命。作於講堂。此等二堂細殿等。良峰大納言大功德力。故宗大眾可知於志。一乘戒功德。可奉迴向彼之尊靈。又在舍利。雄勿損之也。到於後際此雄可守。天長太皇達之。料稻九萬束下近江。不忘先師命。作宗佛事。生功德故。成於佛故。利有情故。上座傳燈滿位僧道叡。寺主傳燈滿位僧乘天。為功德故。共作佛事。護先師跡。戒壇之堂。戒壇細殿。七間講堂。集眾鴻鐘。同心作之。是之二僧。住持山跡。深功厚能。在於寺家。後學有心。悉知之也。發弘誓而奉仕於宗。悉彼深由。   宮中聽眾安居講師申宛寺家文   法師光定憂白。天長元年。延曆寺別當故伴參議。可請天台宗宮中聽眾狀。參議諾雲。僧綱等。將請宮中金光明會聽眾時者。可告國道。國道掌天台宗故。國道思惟。但諸宗法師等護國家。而天台宗法師等者。可不護國家耶。不請天台聽眾者。任僧綱等行事。而勿語諸人。暫間留意。忽憂。勿憂。不幾之日。法師光定。有二種書。一先師之弘仁七年。入四天王寺聖德太子廟。求傳法華宗詩。二景雲元年三月。天皇巡行諸寺。旋駕聖德太子寺一首。此二種書上參議。參議諾雲。吾有前越中守登美大夫書者。一謹案。前入唐天台法華宗傳燈大法師最澄大禪師。弘仁七年。入四天王寺上宮廟。求傳法華宗詩序雲。今我法華聖德太子者。即是南嶽慧思大師後身也。廄戶詫生汲引四國。請持經於大唐。興妙法於日域。等鐸振天台。相承其法味。日本玄孫興福寺沙門最澄。雖愚願弘我師教。不任渴仰心。謹奉一首。者彼先師一首雲。海內求緣力。歸心聖德宮。我今弘妙法。師教令無窮。兩樹隨春別。三卉應節同。願惟國教使。加護助興隆。二景雲元年三月天皇巡行諸寺從駕聖德太子寺一首。隋代。南嶽衡山。有思禪師。常願言。我沒後。必生東國。流傳佛道。其後日本國。有聖德太子。生而聰慧。時遣小野臣妹子。聘隋天子。即太子教妹子曰。向其處取我持法華經並錫杖缽來。妹子奉教。尋訪將來。時人皆雲。太子者是思禪師之後身也。南嶽留禪影。東州現應身。經生名不滅。歷世道彌新。尋智開明智。求仁得至仁。垂文傳正法。照武掃凶臣。□實流千載。英聲暢九恨。我皇飲佛果。迴駕問芳因。寶地香花積。釣天梵樂真。方知聖與聖。玄德永相鄰。今帝在前坊時亮從四位下籐原三成。聖德太子八韻之詩達殿上。得此之詩。上故伴參議。前坊之亮。訪上太子詩之由。彼之亮雲。某甲為傳天台宗所達者三書。故伴參議。得前越中守從五位上登美真人籐津解。而開彼狀。為傳天台宗。比叡無食之僧。令住法隆寺天王寺。宛於供養。者彼委曲旨。具如傳述一心戒下卷。以此三種書。上故籐原左大臣。閑院左大臣。披看是書。述伴參議雲。比叡禪師。無弘法力。永逝去也。傳天台宗。任宿禰意者。人無書留。以先師上廟詩矣。籐原三成。達於太子八韻之詩矣。登美籐津古記之文而作此功德。我宗二人。預宮中會。登安居講。雖在俗人。而弘法有由。法師光定。存弘法心。彼此求由。先師尊靈。加厚護念。事別成辨。法隆寺四天王寺。命有弘法。勿絕此志。聖德太子尊靈。護弘法由。我宗有心同法。悉子細狀。故伴參議。親承傳法之旨。以此三種書力。宮中聽眾二人。二寺安居講師。宛行延曆寺。光定雖愚。為守國家。營送後際。我宗有心諸賢人。悉知營功耳。從弘仁七年至於天長二年。在九箇年。而傳法之符。到於法隆寺天王寺。先師誓願詩。有感應驗。傳說天台宗示後學狀。三夏居四天王寺奉上宮廟。開說法華一首(並小序)。   入唐求法天台宗傳燈大法師位最澄師弟子僧光定   夫三種妙者。南嶽慧思大師所說。十妙微旨。天台智者大師披述。此二師者。靈山聽眾。衡山道場。發願流通。日本託生。登皇太子。弘佛法於海東。作經疏於倭國。其法華者。是出生義處。收會義處。佛果家之諸法實相。於彼譬說。即至道場之莊嚴大車。於彼宿世。則極果佛之開權寶渚。於彼本門。是則久成佛之所契妙法。流通法華。一句一偈之言。彌彌可信。若得此意。弘演於八年。不出於一念。歷五十小劫。誰動剎那。即知。一代逗機。居於心性。十方佛事。宛然矚目。法界根性。覽而易通。隨宜所說。即皆悉指如來藏理。一念凡心。已有理性三密相海。一塵報色。同在本理大日如來。方乃名為三無差別。是知。佛法之妙。在心法之妙。眾生法之妙。心法之妙。有佛法之妙。眾生法妙。眾生法妙。入佛法之妙。心法之妙。此旨殊特秀諸宗意。是知。我聖德皇太子者。南嶽慧思大師後身。遊於普現三昧。示於皇太子之位。在三十三身中。說三乘一乘。引導迷途。談佛果智。我師。為內供奉。傳一乘三學。唐入延曆末。總承天台義。弟子延曆寺傳燈滿位僧光定。雖無知而心寄上宮聖靈。伏願。不朽師教。留於萬代之後。不在任渴仰心。謹奉七言作。於時天長二年乙巳五月十七日庚申也。詩曰。   東州應現成皇身 南嶽修行作道人   性德天然不煩外 開三顯一看體真   四一元來極微旨 蓮華本自非染新   三河入海同深水 秘密三軌到近鄰   累劫吾誠演宗教 龍花樹下心性陳   千年雅院弘妙法 伏欲尊靈護芳因   菩薩僧位次官符申下文   慧曉禪師。聲聞僧上□。德善禪師。聲聞僧下□。慧曉闍梨。菩薩僧下□。德善闍梨。菩薩僧上□。慧曉闍梨。發向出雲國。不在大師入滅。闕菩薩初受戒時。從出雲國來。登叡岳而坐於僧次。此彼固諍。聞此諍。約老僧等。存於囂事。亦我宗同法。不受一乘戒而在於他所。此寺彼寺。僧次交座。累日將有諍論。若有戒宗事者。必大小雜亂。將有諍論。者大師存生之日。承其之命。太賢梵網經疏雲。有百□聲聞僧。十□菩薩僧。是之二僧。座次有由。若百□聲聞僧。不迴心者。可坐十□菩薩僧下。若百□聲聞僧。迴心者。可坐十□菩薩僧上。者。以此知之。慧曉闍梨。不迴心者。可坐德善闍梨之下。慧曉闍梨。迴心者。可坐德善闍梨之上。雖有證文。二闍梨等。猶尚不信。亦承先師命。其之命旨。在明曠師梵網經疏。者讀顯戒論文。承先師曰。親承指撝。天台明曠師疏雲。初言次第等者。若先受小乘戒。後受大乘戒者。一切俱開。若先受大乘戒。而後受小乘戒者。在大乘時。則可在大次第。在小乘時。則可在小次第。者。如是計之。迴心師等。先受小乘戒。後受大乘戒。一切俱開。如明曠師意。先受大乘戒。後受小乘戒者。可在於年分二人師等。計先師意者。顯戒論旨。年分二人。不歷於小乘。但在於大乘。故亦更不令受小戒。十二年後。授官明公驗。為大乘僧。以此之旨。令聞伴參議。參議雲。佛出世意。說於一乘。而約不堪機。分別說三乘。準是之心。叡禪師意。亦可爾之。專約大乘者。如說於一。為不堪人。如分別說三。得是意者。十二年後。可歷小乘(云云)法師光定。白於參議。官符可賜。為不令歷小乘位。官符同下者。更不經小乘次第。伴參議雲。他寺僧在延曆寺。延曆寺僧在他寺者。可有多妨。彼妨意者。他寺僧者。不坐延曆寺僧上。延曆寺僧者。不坐他寺僧上。故雲有多妨。亦他寺僧。不受延曆寺戒。延曆寺僧。不受他寺戒。者彼此交接。將無便宜。寺者是彼寺此寺僧住所。延曆寺僧。可住他寺。他寺僧。可住延曆寺。官符同下者。延曆寺僧。可坐他寺。他寺僧。可坐延曆寺。迴心僧與之一乘僧者。受戒之日。一乘師下可坐。迴心師。受戒之後。迴心師位。可坐一乘師上。他寺師。以東大寺受戒日。可坐延曆寺僧次。延曆寺師。以延曆寺受戒日。可坐他寺僧次。以此之意。可下官符。為功德故。申下位次符。傳先師跡。故經於多日。為此之政。一乘受戒二僧。授敕公驗。不歷小乘位。而為菩薩僧。大師存生之日。欲住持佛法。意已辨畢。奉報師恩畢。後代同法。可悉志也。   年分二度者不寄義真圓澄兩大德寄中堂藥師佛並比叡大神文   中堂藥師佛前。試年分二人。而授出家者。有深大由。先傳法主。知彼之由。先師之命親承。中道院二人年分。可許七大寺諸宗大德等者。是傳法由。令聞良峰右大辨。二人年分。不寄義真圓澄禪師。寄中堂藥師佛。比叡法宿禪師。在止觀院。人如禪宮師。可傳年分度者。是傳法由。義真大德存生之日。親承聞也。所以。年分度者。於藥師佛前試。弘仁十二年。奉令聞故伴參議。者其參議親雲。某甲正身登叡岳。而試年分人。成於僧者寺家政。意在是私記從今之後。次次傳法者。可知先師元志。良峰大納言已卒。義真大德已卒。作是私記。留後後人。法師光定。雖不其人。護先師跡。故記元元事。先師尊靈。加護私記。存生之事。不謬不失。如存生命。戒場成辨。年分之政。建立於止觀院。存生日雲。但我一人。還還荷道弘宗者。此付不失。此事不忘。為報師恩。捨命法海。受先師事而再三之付。奉令聞良峰大納言。彼之大納言。令聞故籐原左大臣。遣伴宿禰。而令受先師付。籐原大臣。良峰大納言。伴宿禰參議。任於延曆寺別當。而成辨山跡佛事。義真大德。入滅後雜事。具如傳述一心戒下卷。   燈分為二分。一分供中堂藥師佛。一分供三昧堂講法華文   天長年中。籐原權中納言。達天長皇帝。燈分宣旨。下大政官。彼時伴右大辨雲。延曆寺燈分宣旨下。者其燈分。如何之事可下。者法師光定對雲。三昧堂眾雲。一合之油。照之而讀法華經。其明甚闇。數日之後。加五撮油。照文其明。者以此計之者。可供三昧堂一合五撮油。中堂藥師佛者。寄二人年分。可為永代基。故可供一合五撮油。以此計之。三合燈分。天長大皇。施入延曆寺。亦籐原大納言。能計之方。永代燈分供宛二堂。故伴宿禰。作官符文。合此彼力。入燈分油。一人之力。不作鴻度。出家同法。可知燈分入由。二堂之油。不得絕之。永代之後。有絕散者。可令知好人。貪慾之人。必用己身。不知罪福。為功德故。作是私記。令知山家諸有心之人。中堂藥師佛。持二人年分。而為永代基。此佛像前。可試年分。期永代後。而勿謬取。若有謬取者。必背先師心。有傳宗不次。燈分之油。能能可供。先師本願故。生來此峰者。將顯其元意。有人貪慾故。以勢力而謬取年分者。為損藥師佛。法師光定。從先師後。聞承傳宗由。為達大皇。亦為令聞三賢臣。夜別後夜先師招之。令聞年分深由。天台之人。在天下而作年分者。可於像前試。而可作於僧。勿謬取也。為將來代。作是私記。奉入經藏。老僧將生佛家。故作功德書。作功德人生佛家。次次傳法者。知建宗無事。而以所生功德。可迴向生所。一乘功德者。不令受惡報。而令受善報。生生之中。生佛家而利有情界。以一乘功德。將值彌勒佛。將生南嶽大師。智者大師在所。將聞一乘。千佛出現。將值一乘。一宗同法。知仕宗功。   弘仁皇帝御在所仕奉大皇大後國忌文   從弘仁六年。到於今年。仕奉大皇。內匠頭籐原是雄大夫。持顯戒論。而奉大皇。達太皇雲。成於論事者。此論留殿上。若有不成論事者。是論令持光定。而還送叡嶺。大皇敕是雄。有戒道者。將成論事。無戒道者。不成論旨。他宗法師等。乞將見論者。授他法師等。最澄作論。見之者有戒道也。奉敕旨而告於法師光定。亦頭訪雲。讀是論文。而令聞大皇也。老僧光定答雲。以粗語而讀此論文。不能細讀文耳。依是語旨。而弘仁十一年二月下旬。在頭曹司。待大後國忌日。其十日朝。待內堛F衛門。參左近陣。隨籐原左大臣後。而參右近陣。良久頭大夫。招令登冷殿。顯戒論在太皇御前。玄蕃助大神船公。舉法相宗義者。法師光定。舉天台宗義。到於日夕。有論議語。而不讀論文。彼之日夕。論賜玄番頭真苑宿禰雜物。從彼之日。到於今年。天台法相談論耳。弘仁六年。登於殿上。雜物大夫。共老僧光定。天台法相談論耳。弘仁大皇。寄法相宗。良峰右大辨。寄天台宗。彼此皇庭。論平天台法相。經歷二十餘年。天台法相談論。御在所為法盡力。仕奉國忌功德之故。傳法之故。論平御在所。以是力能。而護於自宗。為傳山跡故。經歷多年。奉仕大皇。在深大由。有心同法。悉功德事耳。玄番寮頭真苑宿禰雜物。助大神船公三人。得法相宗深義。奉令聞太皇。傳彼宗義。法師光定。得天台宗義。令聞太皇。二宗相諍。歷二十餘年。以昔日緣。應今生因。一乘三乘之道。登於佛位。將開彼旨。利於有情。南嶽天台二聖。聖德尊靈。加護微心。生生之中。引導一乘家戒道之記。被授龍華。三論師空於依他。此空體外。空於依他。不體內空。若空體內依他者。空有之諍。其義何也。何以得知。良賁師仁王經疏雲。依色蘊上。橫計我法。是遍計所執障。色蘊有為。即是依他障。色性真如。即圓成實障。依受蘊上。橫計我法。是遍計所執。受蘊有為。即是依他。受性真如。即圓成實。依想蘊上。橫計我法。是遍計所執。想蘊有為。即是依他。想性真如。即圓成實。依行蘊上。橫計我法。是遍計所執。行蘊有為。即是依他。行性真如。即圓成實。依識蘊上。橫計我法。是遍計所執。識蘊有為。即是依他。識性真如。即圓成實。者是知。色蘊有為依他。此依他諸法。三輪宗人空之。依他自性空為空宗。法相宗人。依他諸法為有。此之諸法。謂法相有也。謂三論空也。二宗大諍空有。可悉之。是依他體外依他。不體內依他。依此義理。三論法相。二宗所立諸法。不一乘意。權乘之意。約色性真如。即圓成實。天台宗人。謂有自性清淨心。隨緣不變心二義。亦云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二義。亦云隨緣不變故名為性。不變隨緣故名為心。故涅槃經雲。能觀心性。名為上定。上定者第一義。第一義者名為佛性。佛性者是即毘盧遮那。毘盧遮那。此遍一切處。是遮那性。具三佛性(云云)天台正義。於圓成實。立即身成佛義。南嶽天台。陳隋之時。華嚴宗。則天皇后時。真言宗。開元大曆時。三宗立即身成佛義。天台。最初立即身成佛。三論法相。於圓成實。不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二義。亦不立即身成佛義。天台正義雲。遮那遍故。三佛亦遍。三佛剎那。三佛遍故。剎那則遍。如是觀者。名為觀煩惱。名觀法身。是觀法身。是觀剎那。是觀藏海。是觀真如。是觀實相。是觀眾生。是觀己身。是觀虛空。是觀中道。故此妙境。為諸法本。故此妙觀。是諸行源。   先師作六條式載國師國用文   弘仁九年。先師。年分學生。為菩薩僧。令修學一十二年。然後。將宛國家之師。有能言能行者。常在山家。將為國寶。作六條式。請官之裁。雖然。不被許之。至於弘仁十三年六月中旬。而傳戒之官符。被施行於山家。至於天長元年。而別當故伴參議兼右大辨。宮中聽眾。安居講師。施行延曆寺日。告知傳燈法師位光定。准年分二人。而可有國講師一人。國讀師一人(云云)其子細狀。在故內供奉傳燈大法師位義真大德。雖然。未被施行官符。以天長十年六月七日。而義真大德。作請國講師處分書。上承和皇帝。彼書之旨。在左近衛少將從五位上籐原朝臣良房。請處分書取權籐原左少將良房。以上殿上。是少將鴻能。在於山家下肯書。同年七月二日。披此宣旨書。令聞義真大德病床。在真和尚前。法師光定。親聞宣旨。真和尚雲。宗諸學生。能言能行。可往諸國講師。讀師宣旨之書。雖下天長十年七月。而有左右諍論。不被施行官符。至於承和二年。參議從四位上兼左近衛中將籐原朝臣良房。登從二位權中納言時之五月。亦重令聞國講師事。重亦六月。令聞國講師事。慇懃不息。令聞權籐中納言。以同年九月。而內供奉傳燈大法位圓澄大德。參從二位大納言守春宮坊傳籐原朝臣三守。從三位權中納言兼左兵衛督籐原朝臣良房令聞國講師事寄是眾力。官符被施行延曆寺。為示永代。列入先師六條式文。是六條式文。為永代不朽式。弟子披六條文。服其之志。彼六條文雲。國寶何物。寶道心也。有道心。名為國寶。故古人言。徑寸十枚。非是國寶。照十一隅。此則國寶。古哲又言。能言不能行。國之師也。能行不能言。國之用也。能行能言。國之寶也。三品之內。唯不能言。不能行。為國之賊。乃有道心佛子。西稱菩薩。東號君子。惡事向己。好事與他。忘己利他。慈悲之極。釋教之中。出家二類。今我東洲。但有小像未大類。大道未弘。大人難興。誠願先帝御願。天台年分。永為大類。為菩薩僧。然則。枳王夢獲九位列落。覺母五駕。後三增數。斯心斯願。不忘汲海。利今利後。歷劫無窮。   年分度者二人(柏原先帝新加天台法華宗傳法者)   凡法華宗天台年分。自弘仁九年。永期於後際。以為大乘類。不除其籍名。賜加佛子號。授圓十善戒。為菩薩沙彌。其度緣請官印。凡大乘類者。即得度年。授佛子戒。為菩薩僧。其戒牒請官印。受大戒已。令住叡山。一十二年。不出山門。修學兩業。   凡止觀業者。年年每日。長轉長講。法華。金光。仁王。守護諸大乘等。護國眾經。凡遮那業者。歲歲每日。長念遮那。孔雀。不空。佛頂諸真言等。護國真言。凡兩業學生。一十二年。所修所學。隨業任用。能行能言。常住山中。為眾之首。為國之寶。能言不行。為國之師。能行不言。為國之用。凡國師國用。依官符旨。差任傳法及國講師。其國講師。一任之內。每年安居法服施料。即便收納當國官舍。國司郡司。相對檢校。將用國堶蛈嶺袚劑戙謜I崩造橋造船殖樹殖稗殖麻殖草穿井引水利國利人。講經修心。不用農商。然則道心之人。天下相續。君子之道。永代不斷。右六條式。依慈悲門。有情導大。佛法世久。國家永固。佛種不斷。不任慺慺之至。奉圓宗式。謹請天裁。謹言。者。引入義真大德請處分文。此文。為永代不朽之旨。弟子。披此之文。念傳戒由。繼先師跡。傳圓宗旨。國講。國讀兩師。赴任諸國。應報師恩。披圓宗文。為生生之恩。世世之志。一句之力。一戒之善。生在佛家。將利於生。天長十年六月七日。義真大德。請處分書。上承和天皇。是文雲。右檢案內大政官去延曆二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中納言從三位籐原朝臣內麻呂奉敕下治部省符稱。攘災殖福。佛教尤勝。誘善利生。無如斯道。夫眾生之機。或利或鈍。故如來之說。有頓有漸。開門雖異。遂期菩提。凡諸宗業。廢一不可。華嚴天台等七宗。年分度者。受戒之後。試業次任立義被講及國講師。者今天台一門已立圓宗。大乘三學。流傳未周。請准年分式。別當簡堪為講讀師。者各一人每年申官補之。令演傳件宗。然則皇風遠振。慧日再明。宣揚像教。弘闡妙法。作菩提之由漸。為彼岸之良由。仍錄事狀。謹請處分。者弟子。隨三代師後。而聞延曆寺佛事。不忘先師恩。為報師恩。奉護國家。而為奉令有平安。天台三學。傳流永代。而將成龍華樹下。第三會第一首。利二十五有。而將送寂光。國師。國用。國寶師等。不可忘先師厚恩。不可忘籐大納言厚恩。亦不可忘權籐中納言厚恩。以一乘功德。奉謝國恩。以戒功德。奉謝納言等深恩。弟子。一乘定號。被授於弘仁九年。以此一乘號。而將顯於龍華之三會。亦將謁先師清顏。斯心斯願。不忘於千佛出現。一乘三學。求於叡嶺。菩提深心。尋於東嶽。一宗同法。無一人闕。而將謁龍華。道俗有心。片心入此私記耳。   傳述一心戒文卷中 傳述一心戒文卷下(在一文)    天台門人延曆寺戒壇院    知事傳燈大法師位光定撰 造一心戒文達承和皇帝上別當籐原大納言成辨寺家傳戒文   夫一乘戒者。運善之初章。卻惡之前陳。大士之志。寧不精持戒珠。蓮華藏界。懸日月以照臨。菩提樹王。開甘露而濟之。千花百千億。盧捨那為本身。十重四十八輕。釋迦文為末化。不可說法。啟心地於毛端。不思議光。舉身花於色頂。於是。一乘大士之所同修。八萬威儀之所齊致。圓三聚而統收。探戒源以該攝。既如因陀羅網。同而不同。似薩婆若海。異而非異。等摩尼之雨寶普洽黎元。譬瓔珞之嚴身功成妙覺。於是。一乘大士。莫不賴此因圓。三世如來。無不由斯果滿。既為道場之直路。亦是正覺之良規。大哉盛哉。難得而言者也。天竺大唐之真文。披傳戒由。述一心之戒。探明曠疏。安心源戒。於是。推古天皇。治天下時。聖朝法令。製十七條。聖德太子。建四天王寺。蘇我大臣。建元興寺。小野妹子。遣於大唐。取法花治於天下。慧慈法師。侍於太子。佛法之力。消內外災。天平年中。道璿和上。一乘戒荷之歸朝。真備朝臣。作和上傳。修練一乘之戒學。而天下豐樂。勝寶年中。鑑真和尚。荷於戒珠。照日本國。伴之胡萬。將和尚來。主上喜悅。皇后大忻。東大寺佛前。受真和尚戒。建壇二處。以治天下矣。延曆年中皇帝陛下。詔最澄空海二師。訪天台真言於大唐。求於西鄰。詔和氣弘世。差二師遣唐。年分度者。分於諸宗。法施之恩。流於萬歲。弘仁年中。敕籐原大臣。施行一乘戒。護保於天下。天長之歲。敕良峰大納言。建立戒壇。敕旨承伴右大辨。令造戒殿。料稻施下近江國。安居二講師。宛兩箇之寺。宮中二聽眾。弘行御齋會。承和年中。敕權中納言籐原良房。國講之宣旨。施行延曆寺。聖朝賢臣。鴻能之力。為護八表之內。永代施行之。伏惟皇帝陛下。三多之劫。積於十善。道葉隆平。德光副後。宛蒼生慶。登大寶期。德洽天下。慈布釋門。達傳戒由。以上保國寶。於是。傳山家戒。此間未有。天台戒體。來於海東。久在日本。隱於家庭。弘仁之年。將弘此。戒師早沒。師滅之後。許傳宗符。度海受戒。以為傳戒之師。從弘仁十四年。到於天長十年。未受戒人。以授僧戒。義真大法師。怡然遷化。改隔年紀。將荒戒場。而傳燈大法師最澄和尚。以一乘戒。八箇之度。授此圓澄法師。亦先大師。以付法印書。授是之師。繼戒師於山門。紉戒緒於將絕。定和尚於次第開律儀於後學。今須以大師圓澄之存生之期。而為傳戒師。上求佛之戒。下不絕師戒。然則。有天竺付戒。二十八師。彼第二十八師。菩提達磨。持一乘戒。遊來漢魏。四行觀序雲。法師者。西域南天竺大婆羅門國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朗。聞皆曉悟。志存摩訶衍道故。捨素從緇。紹隆聖種。冥心虛寂。通鑒世事。內外俱明。德超世表。悲誨邊隅正教陵替。遂能遠涉山海。遊化漢魏。忘心之士。莫不歸信。存見之流。乃生譏謗。付法簡子雲。達磨大師。葬經二七日。後魏躬國為使宗雲。於蔥嶺上逢一胡僧。一腳著履。一腳跣足。語宗雲曰。汝漢地天子。今日無常。宗雲歸至。見帝已崩。所記日月驗之。一無差別。宗雲與朝庭百官。並達磨門徒共。發墓開棺。不見師身。唯見棺中有一隻履。舉國知聖。梁武帝。製達磨碑雲。大師以精靈為骨。以陰陽為器。性則天假。智乃神與。大師。可謂壽逾天地。化齊日月。使長流法海。洗幽冥而不竭。永注禪河。滌煩籠而無盡。朕以不德。忝統天葉。上虧陰陽之化。下闕黎粗之歡。夕惕勤勤。肝不暇食。萬機之內。留心釋門。安而作之。精矣妙矣。傳之耳目。乃大師之苗孤。明知。聖與之聖。交跡利生。一乘之戒。流於山門。先師傳戒。在二聖後。大唐天台故左溪大師碑雲。凡二十九世。至梁魏間。有菩薩僧。菩提達磨師。傳楞伽法。八世至東京。聖善寺弘正禪師。今北宗是。又達磨六世。至大通禪師。長安北山寺融禪師是。北宗之一源。又達磨四世。至信禪師。牛頭山融禪師是。天平寶字年中。正四位下大宰府大貳吉備朝臣真備纂雲。大唐大光福寺道璿和上。天平八歲。至自大唐。戒行絕倫。教誘不怠。至天平勝寶三歲。聖朝請為律師。俄而以疾退居北蘇山寺。常自言白。遠尋聖人。所以成聖者。必由持戒。以次漸登和上。每誦梵網經之文。其誦之聲。零零可聽。如玉如金。發人善心。吟味幽微細密。禪法玄深。遂集註菩薩戒經三卷。非我輩之所逮。更何得以稱述。自餘行跡。具載碑文。其前序雲。昔三藏菩提達磨。天竺東來。至於漢地。傳禪法於慧可禪師。今案道璿和上註梵網文。彼梵網經說。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號吾為盧遮那。彼注文雲。修行者天台師說。修行一切之法。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常住一相。猶如虛空。言語道斷。自性情淨。是名修行。如是行人。於自性清淨心中。不犯一切戒。是即虛空不動戒。又於自性清淨心中。安住不動。如須彌山。是則虛空不動定。又於自性清淨心中通達一切法。無癡自在。即是虛空不動慧。如是等戒定慧。名盧遮那佛。亦知。如天平勝寶年中。共鑒真和上來。法進僧都註梵網經文。亦同璿和上戒文。亦同國清百錄文。智者普禮自性三學。延曆年中。比叡大師將來錄文。有智之人。留目古書耳。上宮廄戶豐聰耳皇太子傳雲。小治田宮治天下三十六年。彼即位十五年歲次丁卯七月。差小野臣妹子。為使遣大唐國。時皇太子宣令雲。大唐衡洲衡山道場有冥人。常持法花經。宜到彼所奉請將還。小野臣。承令渡海。幸大唐。如先宣令。到衡山道場諮問。有老法師。出來雲。汝是何人也。答日本國使人臣。即進禮拜雲。我國有聖王。宣雲。到大唐國。親往衡山道場。奉請法花經將來。於是老師雲。吾久不遷化。恆待彼使。今已到來。更無所待。宜今使者。急持此經。早歸本國。受經已了。即戊辰年四月。率使唐一十二人。還來日本。於時天皇皇太子。喜悅無極。今安置班鳩文殿。其經一部一捲成。長壽三年六月一日。雍州長安縣人李無元慧。於楊洲寫了。即位二十一年癸酉十二月。皇太子遊行片岡。時飢者臥道垂。便問姓名。飢者不言。皇太子視之與飲食。即脫衣裳。覆飢者而言安臥也。仍作歌之曰。   斯那提留夜。可多乎可夜末爾。伊比邇宇慧底。許夜世流他比比等。阿岐禮於夜奈志邇。奈禮柰利介米夜。佐須陀氣乃。□□□□□覓羚□□□□祰禪祤飀□□□桌□s□□□飲馳□j□  於時飢者蒙賜衣裳並歌。即奉和歌曰。   伊何琉賀能。等美能乎可波能。多江波許曾。和可於保支美能。彌奈和須良禮米。   數日之後。皇太子遣使。令視飢者。使人還來而曰。飢者既死。爰皇太子。興悲哀心。則因以葬埋於當處。固封墓也。皇太子召近習者謂之曰。先日臥於道垂飢者。其非凡夫。其真人也。遣使令視。於是使者還來雲。到墓所而視之。封埋勿動。乃開以見之。屍骨既空。唯衣服疊置棺上。於是皇太子。更返使者。令取其衣。如常且服矣。時人異之曰。聖之知聖。其實乎哉。彼飢者蓋是達磨也。大唐國衡州衡山道場釋思禪師七代記曰。往年。西國有一婆羅門僧。其名達磨。此人應化魏文帝即位大和八年歲次丁未十月。到來漢地。徘徊衡山。吟詠草堂。於是達磨。道場之內。六時行道。問思禪師雲。汝此寂處。幾年修道。思禪師答。二十餘年。達磨問。何見靈驗否。何被威力否。思禪師答。不見靈驗。不被威力。達磨良久歎息雲。禪定易厭。濁世難離。余忽遇素交。滅塵劫之重罪。暫隨清友。長植來生之勝因。阿師阿師。努力努力。何故化留此山。不遍十方。因果並已。海東誕生。彼國無機。人情粗惡。貪慾為行。殺害為食。宜令宣揚正法。諫止殺害。思禪師問達磨。誰人。答餘者虛空。相談已訖。向東先去。聖容不停。來儀髣拂。思禪師戀望。朝夕啼泣。六時行道。年將五十。後魏帝拓拔皇始元年丙申永逝。凡思禪師。來到此山。所由不知。遠祖不聞。七代往生之身不謬也。所以生和國之王家。哀矜百姓。棟樑三寶。碑下題雲。和州天皇。彼所聖化。自聖人遷跡。至於隋代以下。禪師調度。未朽不傾。今代道俗。瞻仰歸教。李三郎帝即位開元六年歲次戊午二月十五日。杭州錢唐館寫竟。當知。天竺達磨聖人。為濟眾生。遊行漢地。來入日本。大唐七代思大師。生和王家。登皇太子。經取西鄰。疏作和國。御製法華疏。適在於代。達磨大師。共思大師。擊於兩目。利有情事。載大唐碑。諸有智人。目停傳碑耳。大唐楊州龍興寺和上鑒真名記傳雲。其慧思禪師。於一日中。處分岳寺三綱。可掃路。開堂敷座迎接。今日有大菩薩將來。諸人出迎。諸人只雲。不見菩薩。只見一少沙彌。彼眾卻還報和上。無有菩薩。但見一少沙彌。於時思禪師告雲。此是菩薩。眾並迎屈入寺。思禪師把手言。好在否。靈山一別。至今日經停。明日上座。講法花經。智者冥然。不知所趣。思禪師乃雲。昔佛在世。與弟靈山同聽。可不憶耶。智者便乃朗然大悟。當即宣出辯若懸河寫浪。此即頓悟一乘妙法。智者猶被思禪師。作其憶念。玄悟一乘。故知。思禪師本來讀持法華。味深禪定悟法花三昧。又智者大師。隋帝和上。三十餘年。唯著一納。度僧萬餘。造八十三寺。書十九藏經。讀十五遍。造諸經論疏。法花玄文及疏。各十卷。故知。二聖覿顏相迎。廣興佛事。利益四生。則此名記傳雲。南嶽思禪師之菩薩戒弟子智者師。天長元年六月二十二日。太政官符治部省官符雲。太政官今月二十日。下大和山城攝津等國符稱。得前越中守從五位上登義真人籐津解稱。件四天王寺。法隆寺。元是聖德太子所建焉。太子者籐津之先。用明天皇第三子也。生而聰叡。崇好釋教。常與高麗慧慈法師。講論妙義。自開法華權實之智。具通維摩不二之宗。即製法花。維摩。勝鬘經義疏為諸道俗。平等開說。推古天皇元年四月。立為皇太子。十年二十月。太子始製憲法十七條。此則聖朝法令之肇製也。四年四月。奉造丈六二軀。居於元興寺。即設齋大會。自彼年。每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初設齋會。七月。天皇請太子。令講勝鬘經。又令說法華經。於岡本寺。天皇太悅。施物有數。十五年七月。小野臣妹子。奉使聘隋煬帝。時太子教妹子曰。大唐衡山有道人。常持法華經。宜到彼處。取舊持經。錫。缽等來。妹子依教入唐。到衡山道場。有老師告雲。吾久不遷化。恆候彼使。宜持此經。早歸本國者。妹子請經。還來獻之。天皇並太子。歡喜無極。其經一部□成一卷。並錫缽等。今在伊何琉賀文殿也。古記雲。昔隋開皇年中。衡山道場。有釋思禪師。名高嵩嶺。行深伊洛。十年常誦。八載方等。九旬長坐。一時圓證。希有之德。不可思議。常願言。我沒後。必生東國。流傳佛法。其後有聖德太子。時人皆謂。太子者是思禪師之應化也。降生我朝。聖化同跡。心重大乘。志存護國。一子之愛。群類俱仰。然而建兩箇寺。隨機說法。愍彼火宅。權實論車。蹈其閫城。同歸寂滅之境。天台宗者。元天台山修禪寺智者大師。受教於南嶽思禪師。其智者弟子國清寺釋灌頂師等。相承所傳之教也。今太子所製經疏等。開三顯一之句。本門跡門之言。人一教一之義。行一理一之道。與天台教。觸類皆同。無有差異。去天平勝寶五年十二月。入唐副使從四位上伴宿禰胡萬來歸。楊州龍興寺和上鑒真等八人。隨而歸朝。於東大寺。安置供養。和上博涉經論。尤精戒律。江淮之間。獨為化主。仍所將來天台法門戒本等。時聖武皇帝。於盧捨那佛殿前。師之受菩薩戒焉。主上嘉尚。進位大僧正。未幾有敕。止前更加大和上之號。施入壇地一院水田一百町。永為傳戒之福田。今招提寺是也。大和上。預記終日。天平寶字七年五月戊申。至期入滅。春秋七十有七。其後天台法門。未傳於世。延曆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桓武天皇。特敕式部小輔從五位上和氣朝臣弘世。請七箇大寺六宗學生僧善議勤操修圓等一十三人。於高尾寺。令講天台法花新玄疏等。時敕治部大輔正五位上和氣朝臣入鹿。隨喜法華會。即善議勤操修圓等。上謝表言。 聖德太子。靈山之聽眾。衡岳之後身。請經西鄰。弘道東域。智者禪師。亦侍靈山。降跡台岳。同悟法花三昧。以宣諸佛之妙旨者也。竊見天台玄疏者。總括釋迦一代之教。悉顯其趣。無所不通。其義甚深。勝於諸宗。其理微妙。所未曾聞。三論法相久年諍。渙焉冰釋。照然既明。猶披雲霧而見三光。一乘妙義。始乃興顯。六宗學眾。初悟至極可謂此界含靈。而今而後。悉載妙圓之船。早得登於彼岸者。雖然。文字錯誤。諸本皆同。雖有其教。莫之能正。近江國金光明寺僧最澄。當住比叡峰。精進練行。十有五年。念秘密之神咒。慕天台之靈蹤。二十三年四月。天皇特詔最澄。入唐求道。最澄奉詔。率弟子義真等。到於台州國清寺智者大師第七弟子道邃和尚房。求得大師所釋天台法門二百餘卷。二十四年六月。還來覆命。即詔有司。令寫法花。維摩經疏七通。選三論法相學生聰悟者六人。更相講論。二十五年正月三日。最澄上表言。徒有諸宗名。忽絕傳業人。誠願準十二律呂。定年分度者之類。法六波羅密。分授諸宗之員。則兩曜之明。宗別度二人。花嚴宗二人。天台法花宗二人。律宗二人。三論宗三人。加小乘成實宗。法相宗三人。加小乘俱捨宗。然則陛下法施之德。獨秀於古今。群生法財之用。永足於塵劫。者天皇甚喜。盡門既訖。僧統等靡不上表歡喜也。遂於比叡寺。率法眾一百許人。窮智者之法門。探灌頂之神祕。紉法忍於將絕。植圓融於未萌。弘仁十三年四月十五日。預知入滅。付屬天台法並院內總事。於前入唐弟子僧義真畢。六月四日。怡然遷化。春秋五十有六。自爾以來。義真。圓澄等。同住比叡之峰。讚仰天台之教。徒眾如舊。遺跡彌新。重請件四天王寺。法隆寺。兩箇寺安居。寺別永請天台宗僧。令講法花經。其宗法門。檢此國彼國碑傳之文。求宗來旨。三學之寶。繼於後際。憶先師命。述傳戒由。目錄後陸公批雲。最澄闍梨。形雖異域。性實同源。特稟生和。觸類懸解。遠求天台妙旨。遇龍象邃公。總萬行於一心。了殊途於三觀。親承祕密。理絕名言。目錄後鄭公批雲。最澄闍梨。性稟生知之才。來自禮義之國。萬里求法。視險若夷。不憚艱勞。神力保護。南登天台之嶺。西泛鏡湖之水。窮智者之法門。探灌頂之神祕。大唐貞元二十一年歲次乙酉春三月二日初夜二更亥時。於台州臨海縣龍興寺西廂極樂淨土院。奉請天台第七傳法道邃和上。最澄義真等。與大唐沙門二十七人俱。受圓教菩薩戒。遠涉巨海。求戒之力。護國保家。為存天下。天長十年七月四日。義真大法師。怡然遷化。到於承和元年。未有傳戒之人。為傳一乘之戒。伏承圓澄大法師。戒寶難得。戒珠易失。夫無作戒體。唯實相心。緣體護持。因果宗趣。亦唯實相心。體是宗家之體。宗是體家之宗。不即不離。若屋空與樑柱等。空譬於體。梁等譬於宗。不即不離。思之可見。應知。體是能持能領之心相。宗是所持所領戒法。大日如來。為行者之授一乘戒。釋迦牟尼佛為我和上。文殊師利為我阿闍梨。當來彌勒為教授大德。十方諸佛為證知我。大德諸菩薩願為我伴。明為我和上之體。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淨波羅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本有四德為所依。修得四德為能依。能所並為能依之身。依於能所所依之土。二義齊等。方是毘盧遮那身土之相。是則第一義諦。明為我阿闍梨之體。菩薩所行。不斷結使。不住使海。觀心無心。從顛倒相起。如此相心。從妄想起。如空中風。無依止處。如是法相。不生不沒。何者是罪。何者福。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心體則理。故雲自空。誰執罪福。故言無主。應遍十法以明罪福。在一念心。方成妙觀。觀心無心等者。能緣之心已無。所緣之法安在。能所不二。是則第一義空。明為我教授師之體。以大悲藏增長成就妙菩提樹枝條花果故。說大悲慈氏。是無盡饒益眾生寶。於法界中。發生根芽葉。隨三師而住是戒時。當以身語意。合可為一。此戒。梵雲三縛羅。是共緣共成。此戒之義。所謂慧方便等之所集成。若屍羅者。即但是清淨義也。三縛羅是平等義。佛言。以身口意。合為一者。即是住三平等法門。行人三業方便。悉皆正順三平等處。當知。即具一切諸佛律儀。今行者。觀身口意業。自無別體。統末歸本。唯是一心。而此心實相當是平等法界。是故。住此戒時。種種身口意業。皆同一相。無量見網。皆悉淨除。此三聚戒。依大智論。義通十種。一不缺戒。持十善性戒。乃至十重。二不破戒。三不穿戒。即是持四十八輕戒。四不雜戒。慾念不起。隨道。無著二戒。離三界內見思惑。智讚。自在二戒。菩薩利他。隨定。具足二戒。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示十界身。隨形化物。今之所持。約事達理。一剎那心。十戒具足。事持前四。因緣為境。理持後六。了境佛性中道常住體。唯一心具。含凡聖依正因果。雖具而空。無非法界。名之為觀。是則一心三觀。空即空觀。觀性真諦。持於隨道。無著二戒。具即假觀。觀性俗諦。持於智讚。自在二戒。法界佛性。即是中觀。觀性中道第一義諦。持於隨定。具足二戒。境智俱心。能所冥一。一而不一。一念戒體。實無有相。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不異。謂之中。四六宛然。俱持十戒。名為菩薩三聚淨戒。大日如來。三聚之戒。令受於行者。毘盧遮那疏。引普賢觀經。雲遍一切處。常樂我淨波羅蜜等之所攝成。皆是淨菩提心。則是第一義諦。又我心自空。善惡無主。觀心無心。法不住法。是即第一義空。以此第一義空之慧。淨波羅蜜等。菩提心平等慧利刃。斷無始無明根。入菩薩正位。梵網經雲。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號吾為盧遮那。道璿和上。釋彼文雲。修行者。天台師說。修行一切之法。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常住一相。猶如虛空。言語道斷。自性清淨。是名修行。如是行人。於自性清淨心中。不犯一切戒。是則虛空不動戒。又於自性清淨心中。安住不動。如須彌山。是則虛空不動定。又於自性清淨心中。通達一切法。無礙自在。是即虛空不動慧。如是等戒定慧。名盧遮那佛。智者大師。隨意普禮法說。敬禮常寂光土毘盧遮那遍法界諸佛一心戒藏。普禮十方三世諸佛虛空不動戒藏盧捨那佛。普禮十方三世諸佛虛空不動定盧捨那佛。普禮十方三世諸佛虛空不動慧盧捨那佛。盧捨那佛。一心之戒。令受於妙海王。大日如來。即自受用法身。盧捨那佛。是則他受用法身。本歸於末。他受用法身。即是自受用法身。同而不同。末歸於本。不二而二。向於機邊。他受用法身。不向機邊。自受用法身。是自受用法身。即他受用法身。不同而同。自受用法身戒。即他受用法身戒。同而不同。他受用法身戒。即自受用法身戒。不同而同。得意則自即他。他即自。雙照自他。不一不異。自證法戒。是則本戒。自證法戒。赴機末戒。大日自戒。赴普賢機。自受用法身戒。即為他受用法身戒。大日自戒。不赴於機。是則自受用法身戒。自受用法身自證戒。赴妙海王機。即成他受用法身佛戒。不赴於機。是則為自受用佛戒。自證戒法。則是實相心。是實相心。自性清淨心。是自性清淨心。即是阿字門。一心即空即假即中。遠離一切戲論。至於本不生際。本不生際者。即是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即是阿字門。以心入阿字門。戒亦作阿字門。以心觀實相。戒亦為實相。性同於戒。則同實相。戒同於心。即同阿字。心虛空菩提。三種無二。此等悲為根本。方便波羅蜜滿足。心即是菩提。本同一相。而有三名。即此一法界心。性同菩提即同空。性同於空即同於心。性同於心。即同於真。法身之佛。為法身菩薩。說一乘戒體。令解心實體。彼佛坐虛空。內外通徹。照如來所感蓮華世界。界之下之蓮花為臺。名蓮華臺。故華嚴經雲。華擎世界。所表有二。一表捨那處穢不染。二表因能感果。蓮華四類。人中蓮華。十葉已上。天上蓮華。百葉已上。菩薩蓮華千葉已上。妙覺蓮華。量等法界。一一互融。可謂。依正二報圓滿體。能包含十方法界。十方法界。現一塵中。猶如帝網。重重無盡。不橫不豎。出過思議之表。一乘佛子。解一心戒。即入佛位。謂入佛位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依性發心。受一心三聚戒。名入佛位。故大經雲。學一乘者。雖是肉眼。名為佛眼。亦云一念證中。得法身本。初阿後茶。分證大覺。名真佛子。故身子得記。入圓初住。乃雲真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故雲位同大覺位。真是諸佛子。亦云。一切佛心藏者。戒法即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名為佛心。佛心遍攝。如法華實相之心。名為心藏。心喻如地能持萬物。名為地藏。此心即戒。戒具定慧。含藏三德。名為戒藏。於輕重戒。一一修行。願願互融。戒戒相攝。一切行願。無不歸之。名為行願藏。隨先師後。承一心戒。孤僧登耳順年。不知命緒。出息入息。一念不持。記承戒旨。不述傳次。墮斷種罪。去弘仁十三年。總承傳戒之由。於是先師之記。入戒壇知事。共義真大法師。知傳戒旨。義真大法師。既以遷化。傳燈法師光定。雖不傳次。而心寄皇帝陛下。伏願陛下。不朽師戒。留於後際。不任仰。謹上七言十韻。於時承和元年正月十八日甲寅十韻七言作文。   戒流心地自性空 明照意開在月宮   達磨遊行日本國 南嶽應化西海東   道璿歸朝闡法律 鑒真入向龍顏雄   吾師乘壞登台嶺 智者遷形跡無窮   力岳修練木叉玉 唐朝法璿披德風   湛然筆精天寶歲 法性輕力理圓融   春霜嘆出山局入 雪雨冬雲灑焚籠   真人石際求芝草 羽容親霞欲戒工   三觀總律澄法界 禮法威儀訪何從   塵心仰憶依律法 大日悠然白雲中   承和元年正月二十八日。 傳述一心戒文卷下   去弘仁九年。先大師。宛行戒壇院別當傳燈大法師位義真。同時宛行戒壇院知事傳燈法師位光定。二人同心。十五年間。成辨先師之願。聖朝賢臣鴻能之力。成辨桓武皇帝御願。不記一心三學傳流次第。伏恐。將絕彼之細旨。今適隨先師後。承一心戒由送於後際。同意道俗有心者。留日記文耳。受一心戒我宗諸同法。期龍花樹下。成彌勒道時。捧一心戒珠。共受菩提記。   大法師圓澄功能。略錄在傳述一心戒文中。彼功能事。在彼此人。法師為行初戒。不犯堅持。武藏之國。道忠法師。菩薩戒寄天台宗。最初之時。城邑之中。在於高座。演說宗義。登到叡嶺。共先之師。寫一切經。收於經藏。從先師後。供一切經。隨師之命。奉稱五佛頂禮拜。為奉桓武天皇。修念五佛頂法。在先師後。奉守國家。為獎入唐之。隨先師之心。住如如觀。寫天台疏文。居高雄寺。學習天台文義。亦為入唐。住如如觀。三七箇月。修念祕法。不入唐前。行事之旨。注於今文。舉法師行。不入唐前。三箇之度。受菩薩戒。待還來日。受新義宗。彼中之事。在法師臆。從唐還時。在高雄寺。最初被授灌頂之法。亦為奉桓武天皇。修念祕法。亦野寺西野。為奉桓武天皇。行真言法。賜天台年分二人度者。自是以後。登山入裡。所所之中。為守國家。作於佛事。對諸宗有名法師等。論顯天台宗義。諸大寺僧中。宣說自宗奧旨。於大極殿。建天台義。奉守國家。為守於天下。寫三千部法花。諸國在之。雖登耳順年。為繼先師跡。修學真言大道。三密之戒契。一一指陳。受於空海大僧都。為守國家。西塔之院。建於三昧堂。修念法花三昧。長講三部大乘。是之功能。在一心戒文。去弘仁九年。先師宛行戒壇院別當義真大法師。同時宛行戒壇院知事傳燈法師光定。義真大法師。怡然遷化。從天長十年七月。到於承和元年二月。悲傷之心。多於朝夕。傳戒之師。無於戒場。傳法之人。無有山跡。法師光定。預居堯世。憶流律法在將荒事恐息傳戒。傷將絕傳宗。圓澄法師言滿天下無口尤。行滿天下無怨惡。言之者欲使傳宗。聞之者欲為戒師。天台之宗開後。有是師用。不任傳戒心之至。謹錄功能。輒述法師行德。   表案   故最澄法師弟子沙門光定言。光定。久從先師之最澄法師後。承聞傳法之由。最澄法師。有二弟子。彼弟子義真。圓澄。義真法師上□。圓澄法師下□。去弘仁三年。在最澄法師病床。其年五月。付法印書。授圓澄法師。弘仁四年。義真法師。從相摸國。來於叡嶺寄在。義真法師上□。圓澄法師下□。同弘仁十三年。付法印書。授義真法師。其時光定言。付法之書。授於二師。誰師為首。最澄法師雲。上□之師。可為眾首。亦言。義圓二師。定高階師。可向泉路。最澄法師雲。建立桓武天皇御願之宗。被弘二師。道弘人。人弘道。道心之中有衣食矣。衣食之中無道心矣。亦云。御願興隆憑四賢臣。其四賢臣。故贈正一位左大臣兼行左近衛大將籐原朝臣冬副。故贈從二位行大納言兼右近衛大將良峰朝臣安世。現有。從二位行大納言守春宮坊傳籐原朝臣三守。故參議從四位上兼守右大辨行陸奧出羽按察使伴宿禰國道。依此之旨。諮聞四大朝臣。義真法師。後左右之事。相勞仕奉。如最澄法師命。義真法師被弘。天長十年七月四日永逝。彼七月下旬。光定。承於先師傳法之由。告圓修師三綱。雖然。告事之旨。不承之矣。百三十餘日。寺家之政不令聞。別當從二位行大納言守春宮坊傳籐原朝臣三守。正三位權中納言籐原朝臣吉野。其政為事。十一月一日。將定安居講師。其之講師。一夏九十日。奉為國家之。宣深義旨。奉守國家。十二日。將定宮中聽眾。其之聽眾。一七日中。奉為皇帝。晝奉聞金光妙典。夜奉稱三寶。奉莊陛下。三月。將定年分度者。鎮國家內。是之政事。在於山門。是延曆寺。弘仁皇帝。為成桓武天皇御願。所建立矣。最澄法師。備為國家。不欲園田。不入酒與之女永代常例令修學。十二年山籠僧。立一乘戒場度年分人。置文殊上座。受行法之旨。與諸寺有異。守玄門理。弘大道宗。然圓澄。光定。不聞義真法師臨終之事。百三十餘日。未定傳法之首。不聞傳法之音。恐傷之心。多於朝夕。伏惟皇帝陛下。至德通神。布慈雲於緇侶。道鄰極聖垂日月於玄門。伏欲別降嚴敕。圓澄法師。賜延曆寺之傳法之首然則。如弘仁三年。最澄法師。付法印書將定於山門。護國之政。繼於山家。護家之法。留於叡岳。義真法師。命終之後。傳最澄法師遺風。圓澄法師。登耳順年。身命不幾。如最澄法師命。將弘是師。不任仰至之誠。上表陛下。輕觸威嚴。伏深戰汗。謹言。   天長十年十月二十八日。傳燈法師光定上表   法師光定言。傳法之由。奉聞閣門。義真法師上□。圓澄法師下□。去弘仁三年。在先師病床。彼年五月。付法印書。授圓澄法師。弘仁四年。義真法師。從相模國。來於叡嶺。依在義真法師上□。同弘仁十三年。付法印書。授義真法師。彼時光定言。付法之書。授於二師。誰師為首。先師雲。上□之師。可為眾首。亦言。義圓二師。定高階師。可向泉路。先師雲。建立我宗。被弘二師。道弘人。人弘道。道心之中有衣食也。衣食中無道心也。亦云。我宗興隆。奉憑四所主。依此之旨諮聞。故左大臣主。良峰大納言主。伴按察主。籐原大納言主。義真法師。後左右之事。相勞仕奉。如先師命。義真法師被弘。天長十年七月四日永逝。彼七月下旬。從奈良來。登山之日。再三談語圓修道叡。乘天。戒宣。四師等。令聞傳法之由。此師不聞談語之志。至於今日。寺家之政。不奉令聞主。其政為體。十一月一日。將定安居講師。彼之講師為事。一夏九十日內。為國家之。宣深義旨。奉守國家。十二月。將定宮中聽眾。其之聽眾為事。一七日內。奉為皇帝。晝則奉聽金光妙典。夜則奉稱三寶珍號。奉莊陛下。三月。將定年分度者。鎮國家內。其之度者為事。各各勞經義。精磨宗旨。如此政事。在於山門。是延曆寺。先師為守國家。不欲園田。不入酒與之女。為持佛法之力。所建立也。然則。圓澄。光定。不聞義真法師臨終之事。百三十日中。任幻僧心。亂山家跡。看之聞之。悲傷之心。多於朝夕。伏乞。我主。察傳宗旨。先師之心。主所知也。今正奉仰高德。如弘仁三年付法印書。是圓澄法師。為傳法首。義真法師命終之後。以是澄法師。傳流先師遺風。此圓澄法師。登耳順年。身命不幾。如先師命。將弘是師。寄承先師命。捧進止狀。上閣門下。不任至心。伏深戰汗。謹言。   天長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傳燈法師光定謹上。籐原大納言主(閣下)謹言 傳述一心戒文一捲上 閣門下   護國戒寶。久隱海東。催此岸人。赴彼岸津。垂一覽。孤僧幸伏欲施行。受先師戒圓澄大法師。為戒和上。弘道傳戒。無人力時。不披高道。無良資力。不披深戒。隨先師後。聞受戒由。謹記之也。不任仰仰。令持沙彌順仁。忝驚閣門。伏深戰汗。不宣謹言。   承和元年二月七日。法師光定   謹言籐原大納言(閣下)謹空   承和元年正月六日夜。憶傳戒事。得夢之相。彼夢之狀。左衛門籐原佐。被皮衣。與高田太吏並立。又立彼邊人。不知其名。三人並立。下情。佐被皮衣(手)稱(●)好(之止)靡其上見了。又此三人。當東近衛門面赴於東。南北通道邊三人前下情立。亦下情面赴西。又自內埵p先人走來衛門之中。東面密召下情。赴於內堙C以右手指。指於內堙C召除髮。除髮名。則下情憶捨三三人而赴(止)思於內堙C當衛門。三十許人在之。夢了。義真大法師遷化。法弟失途。猶夫傳法之首。求於雪山。授戒之師。尋於迷津。雖有一乘。而不被弘。雖在戒珠。而不被精。遂使智光無明。照禪思息寂行。然圓澄大法師。久住於東嶽。心染於師風。慈悲稍深。非違物情。掌眾之官。任延曆寺。傳述一心戒文一卷。上閣門邊。於是恩許實在。補任既畢。敕使一登。囂聲固停。嚴旨一唱。諸舌雲卷。天台之宗。亦更興隆。一乘之戒。再三開發。伏許宗興。阿衡鴻能。情賀實深。身悅極高。敬以為一眾之首。恭以為傳戒之師。不任慶賀誠。捧拙賀之書。謹上閣下。誠賀誠歎謹言   承和元年三月二十四日。法師光定   謹上籐原大納言主(閣下)謹空   今月二十日登山。聞師等諮。鬱結既開。愁思亦開。淚下老顏。憶先師命。微僧光定。雖不其人。憶跡不息。義真大法師遷化。法弟失途。猶失弘道之人。求於雪山。授戒之師。尋於迷津雖有一乘。而不被弘。雖在戒珠。而不被精。遂使智光息山跡。禪思無微房。然圓澄大法師。久住於東嶽。心染於師風。天性寬大。身遊諸法。慈悲亦深。非違物情。一眾首任。賜延曆寺。去二月七日。傳述一心戒文一卷。上籐大納言主。於是恩許實在。補任既畢。敕使一登。囂聲固停。嚴旨一唱。諸舌雲卷。天台之宗。亦更興隆。一乘之戒。再三開發。伏計宗興。新任別當主鴻能之力。情賀實深。身悅極高。敬以為一眾之首。恭以為傳戒之師。不任慶賀。伏遺山童門繼。磨拙賀之書。謹上閣下。誠賀誠歡謹言。 承和元年三月二十四日。法師光定   新任延曆寺和氣別當主(閣下)謹空   傳述一心戒文卷下 ****** No. 2380 顯揚大戒論序 夫菩薩戒者。流轉不滅之教也。盧捨那佛傳之於前。文殊師利弘之於後。故與彼談小乘者。一道而二門。與此說聲聞者。異器而同響。我本朝馳神真際求法道邦。先請業者偏執律儀。後研精者更傳圓戒。猶如前途覆車而未返。晚進指南而必達。自後師資不絕。積習為常。論者車西互相矛楯。殊恨保執者自謂除小律儀更無大乘戒。遂毀梵網宗以為沙彌宗。貶三聚教以為非僧教。悲哉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未可與談道者也。先師傳教大和尚澄者。播聲異域。得道遐方。痛此專愚。悲此紛惑。便約三寺之香火。以討二途之是非。碩德肩隨。群賢目擊。仍撰顯戒論三卷。以獻嵯峨皇帝。天聽已畢。官車晏駕。至天長皇帝。特下敕詔。創築戒壇。將傳之不墮貽之後際。慈覺大師仁者。法門之領袖也。銜詔入唐。遊學異方十有餘載。不恥下問深味道腴。帝殊賜褒寵待之如神。乃下詔修建鎮國灌頂。屍羅之教所以恢宏。悉地之宗由玆輈漲。田邑先帝親受大戒。百僚翹誠萬姓改視。暨於今上即位。聽覽餘閑復受此戒。太皇太后公卿宰相同大歡喜叉手服膺。既而求之白業。天子有灌頂之儀。訪之玄門。比丘設迴心之禮。道之為貴亦復如是。然而局學之人寔繁有徒。追攀之慕漸存於心。毀剝之詞未絕於口。我大師仁慨然長歎不捨晝夜。博窺三權之膏盲。新增一實之脂粉。乃撰顯揚大戒論。稿草纔立條緒未成。乍遭寢疾藥石無驗。即遺囑曰。貧道適有宿善撰此一論。性命難期毘嵐忽至。若有同宗遂此願言。縱雖瞑目死骨不朽(某甲)定水長濁禪枝早寒。感先師之一言備斯文於三覆。手驅緇蠹口吹紙魚。一點一畫必加刪正。一二年來繕收甫就。合十三篇勒為八卷。庶幾傳之三際頒之十方。使臆談者懸頭。膚受者割肉。聊製拙文附之篇首。或後進之好事者。知先師之有此意。時我大日本國第五十六葉。貞觀八年丙戌歲三月十六日也 顯揚大戒論卷第一(凡二篇)    慈覺大師撰    稽首蓮華臺藏海 自覺聖智淨滿尊   本原寶戒甘露門 修性具德圓三聚   十重四十八輕戒 三千律檢八萬儀   文殊妙海菩薩僧 十九大士賢聖眾   我為顯揚一乘戒 依附大教造玆論   防止三惑盡後際 傳受永永紹佛種   唯願三寶憐愍故 密借威靈冥加護   大小二戒差別篇一   小極不及大初篇二   大小二戒差別篇一   諸大乘經論。分別大小二戒。其文繁多。不可具列。今且引清淨毘尼經菩薩善戒經大涅槃經等文。顯示此義   初引清淨毘尼經文。明十七八種優劣。謹案彼經雲。爾時寂調伏音天子問文殊師利。雲何名為菩薩毘尼。雲何名為聲聞毘尼。文殊師利言。天子。怖畏三界毘尼是聲聞毘尼。受無量生死欲化一切諸眾生等生於三界毘尼是菩薩毘尼。輕毀功德莊嚴毘尼是聲聞毘尼。自集功德莊嚴毘尼是菩薩毘尼。自斷一切諸煩惱結是聲聞毘尼。欲斷一切眾生煩惱是菩薩毘尼。不念成就一切眾生一切佛法是聲聞毘尼。念欲成就一切眾生一切佛法是菩薩毘尼。非為一切諸天所識是聲聞毘尼。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諸天識知是菩薩毘尼。一切魔捨是聲聞毘尼。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諸魔嗔哭一切眾魔生於怨憎生摧伏相是菩薩毘尼。唯獨照明是聲聞毘尼。普欲照明一切世間欲照明成就一切佛法是菩薩毘尼。自觀之心是聲聞毘尼。觀一切佛法是菩薩毘尼。漸次毘尼是聲聞毘尼。一念悉知是菩薩毘尼。斷三寶種是聲聞毘尼。持三寶種是菩薩毘尼。如破瓦礫不可修補是聲聞毘尼。如金銀器破還可修治是菩薩毘尼。無善方便是聲聞毘尼。成就方便是菩薩毘尼。無有十力四無所畏是聲聞毘尼。有十力四無所畏是菩薩毘尼。小水果樹是聲聞毘尼。園林堂閣法樂可樂是菩薩毘尼。無六波羅蜜無四攝法是聲聞毘尼。有六波羅蜜具四攝法是菩薩毘尼。不斷一切習是聲聞毘尼。滅一切習是菩薩毘尼。又復天子。毘尼說有限所攝。有小法功德。有小戒。聞定惠解脫解脫知見。是聲聞毘尼。無量所攝。無量功德。無量戒。聞定惠解脫解脫知見。是菩薩毘尼。爾時世尊讚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文殊師利。汝快說此菩薩毘尼。文殊師利聽。吾小說盛滿妙義。文殊師利。譬如二人。一讚大海。二歎牛跡。文殊師利。於意雲何。是人能讚是牛跡中幾所功德。文殊師利白言。世尊。大海無量。牛跡甚小。當何所讚。佛言。如是當知。聲聞毘尼猶如牛跡。小無功德。無可讚嘆。聲聞乘人亦復如是。文殊師利。於意雲何。彼第二人能讚大海功德不也。文殊師利言。世尊。而是大海有無量功德。無量可嘆。佛言。當知菩薩毘尼亦復如是。譬如大海無量功德無量可歎。當知大乘亦復如是。說是法時。萬二千天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說是言。世尊。我等亦當修學如此菩薩毘尼調伏無量一切眾生。時寂調伏音天子問文殊師利。汝今修學何等毘尼。聲聞毘尼。緣覺毘尼。菩薩毘尼。文殊師利言。天子。於意雲何。頗有大海不納眾水。天子答言。文殊師利。無有大海不納眾水。文殊師利言。如是。天子毘尼猶如大海。所有毘尼無不納受。所謂聲聞毘尼。緣覺毘尼。菩薩毘尼。一切毘尼。天子言。文殊師利所言毘尼毘尼者為何等義。文殊師利言。天子。毘尼毘尼者。調伏煩惱為知煩惱故名毘尼。天子言。文殊師利。雲何當修調伏煩惱。雲何知煩惱。文殊師利言。若自妄想若他妄想自他妄想不正憶念。自想他想顛倒不實諸見所縛。無明為首。如是則能發生煩惱。若不自妄想不他妄想不自他妄想。專正憶念。不自想他想。斷於顛倒。不住諸見。除去無明。不行二行。如是則便不起煩惱。煩惱不起是畢竟毘尼。天子。是名畢竟毘尼。若以聖智知於煩惱。虛妄詐偽。是無所有。無生無我。無所繫屬。無來處去處。無方非無方。非內非外。非中可得。無聚無積。無形無色。如是名為知於煩惱。天子。如人知於毒蛇種性。能寂彼毒。如是若知結使種性。能寂煩惱。天子問言。雲何名為煩惱種性。文殊師利言。妄想是煩惱種。若不妄想則便不起。若其不起則非煩惱。若無煩惱則無窟宅。若無窟宅則無所燒。亦無所住。若無所住。名畢竟毘尼。如是名為知煩惱種性。天子問言。雲何文殊師利。是調伏煩惱。為實為不實。文殊師利言。天子。如人夢為毒蛇所螫。以苦痛故服於毒藥。毒蛇消除。苦痛便差。天子。於意雲何。如彼人者為蛇所螫。為實不實。天子答言。文殊師利。此是不實無有實。故當除何毒。文殊師利言。毒蛇不實。除亦不實。應如是知。諸聖毘尼亦復如是。天子。汝作是言。雲何是調伏煩惱。為實為不實。天子。若我無我。煩惱無煩惱。若我實者。煩惱亦實。是中若我無我煩惱無煩惱都不可得。若如是者。當何調伏。何以故。天子。一切法寂。以無生故。一切法寂。不可取故。一切法寂。無形相故。一切法盡。無所有故。一切法無盡。以無生故。一切法無生。無所有故。一切法無有。無堅實故。一切法無作。無作者故。一切法無作。無有我故。一切法無我。以無主故。一切法無主。如虛空故。一切法無來。以無體故。一切法無去。以無除故一切法無住。無住處故。一切法無住。無生滅故。一切法無為。以無漏故。天子。一切法無與畢竟調伏故(乃至又雲)又問。頗有毀戒名屍羅波羅蜜耶。答言。有。問言。是誰。答言。天子。若菩薩多益一切眾生。不自觀戒。如是毀戒名屍羅波羅蜜。文殊師利。頗有菩薩捨於堪忍名忍波羅蜜耶。答言。有。問言。是誰。答言。天子。若菩薩捨外道禁戒堅住佛戒。是名羼提波羅蜜。文殊師利。頗有懈怠成精進波羅蜜耶。答言。有。問言。是誰。答言。天子。若菩薩於聲聞緣覺地生於懈怠。勤加修習無上正道。是名毘梨耶波羅蜜。文殊師利。頗有不定心名禪波羅蜜耶。答言。有。問言。是誰。答。天子。若菩薩夢中不生聲聞緣覺地心。是菩薩不定心。是名禪波羅蜜。文殊師利。頗有無惠名菩薩般若波羅蜜耶。答言。有。問言。是誰。答言。天子。謂無惠者而是菩薩不作一切世間蠱道諸惡咒術厭鎮顛狂。若於一切眾生法惠。是菩薩成就具一切智。是名般若波羅蜜。於時世尊讚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善說菩薩應作不應作。汝如是說。文殊師利聽。吾小語。文殊師利。如人飢羸。寧忍飢苦終不服於雜毒之食。菩薩如是寧慳貪毀戒嗔諍懈怠亂心妄念愚無智惠。不任聲聞緣覺地中正念施戒忍進禪惠。何以故。菩薩於中應生怖畏。天子問佛。菩薩不怖畏結使耶。佛言。應怖。天子。但菩薩於聲聞地中倍應生怖。天子。於意雲何。如人護命。為畏斬頭。畏斬手足。天子白佛。彼畏斬頭不畏手足。何以故。世尊。人斬手足能修福業。以是因緣得生天上。世尊。若人斬頭。失於壽命不修德行。佛言。如是。天子。菩薩寧當毀犯禁戒。終不捨於一切智心。寧為菩薩具諸煩惱。終不作於漏盡羅漢。天子歎曰。希有世尊。是菩薩所行勝餘世間。世尊。諸聲聞持戒勤加精進。即是菩薩毀禁懈怠。佛言。如是。如汝所說。天子。如貧人食是轉輪王毒。如是天子。聲聞勤進斷諸煩惱。尚不安樂閻浮眾生。況復一切諸眾生也。天子。如大商主多財封邑。大捨勤進。多所利安。多所養育。菩薩如是。行大慈悲於一切眾生。興起大悲修行精進。養育無量一切眾生。令得世間出世間樂。是時長老大迦葉白世尊言。諸聲聞人證無為法。菩薩唯得有為之法。雲何有為菩薩勝無為聲聞。佛言。迦葉。我今為喻。諸有智者因是得解。迦葉。譬如有人破折一毛以為百分。是人復以此一分毛點滿四大海中之蘇。迦葉。於意雲何。是人毛分取四海蘇。能作是念。我所取多非海中者。迦葉白言。不也世尊。佛言。迦葉。汝意雲何。於此二分。何者為勝。何者為大。何者為多。何者大賈。迦葉白言。假使令取千億由旬。餘者猶勝。猶大猶多。有於大賈。況以毛分唯取一滴。佛言。迦葉。如毛百分以一分毛取一點蘇。聲聞所有無為智惠亦復如是。佛智所知。迦葉。如滿四大海中之蘇。菩薩有為善根功德亦復如是。用以迴向無為智故。迦葉。譬如蟻子含持一粒。猶如秋月穀滿大地。迦葉。於意雲何。何者為勝。世尊。秋月成就。穀滿大地。有無量穀。救濟養育無量眾生以為資糧。世尊。蟻持一粒無所利安。迦葉。蟻持一粒。如諸聲聞解脫之果亦復如是。如秋穀成就滿於大地。當知菩薩六波羅蜜四攝之法善根功德亦復如是。成就養活無量眾生。安置世樂出世間樂及涅槃樂。迦葉。譬如有人百千水精珠擔而來入城。若一無賈琉璃寶珠置之船上。若其安穩。達閻浮提救護一切貧窮困苦。迦葉。於意雲何。是百千擔水精入城。是無賈寶一琉璃珠。可為比不。不也世尊。迦葉。是百千擔諸水精珠來入城者。喻於聲聞無為功德。亦復如是。如一無賈寶琉璃珠船上安穩至閻浮提多所安樂。菩薩如是。不斷三寶種。發於一切智寶之心。多所安樂。時大迦葉白世尊言。未曾有也。如來善說。諸菩薩等發於一切智寶之心。出過一切聲聞緣覺(已上經文)   論曰。寂調伏音天子。何故問此大小二戒之差別耶。答。由四因緣故發起此問。一者為欲五濁執小戒者悟知十方三世諸佛成菩提戒故。二者為欲拔濟未來之世謗大乘者無間苦故。三者為令眾生發大菩提無上心故。四者為令眾生不遇小乘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故。由如是等四因緣故。天子發是高問。文殊大聖因玆答以十七大小差別。如來助答重述八種譬喻。而為顯示大戒與小戒永異也。所言十七種差別者。謂一怖畏三界不畏三界別。二輕毀功德普集功德別。三為自斷結為他斷結別。四不念眾生。普念眾生別。五非諸天識普諸天識別。六諸魔棄捨諸魔嗔哭別。七唯獨照明普欲照明別。八自觀己心觀諸佛法別。九漸次小知一念悉知別。十斷三寶種持三寶種別。十一如破瓦礫如金銀器別。十二無善方便成就方便別。十三無十力等有十力等別。十四小水果樹園林可樂別。十五無六度四攝有六度四攝別。十六不斷諸習滅一切習別。十七有限所攝無量所攝別也。言如來重述八種譬喻者。謂一者讚嘆大海牛跡譬。謂聲聞毘尼猶如牛跡。菩薩毘尼如大海故也。二者飢蠃不服雜毒譬。謂聲聞小戒如雜毒。食之即死。諸菩薩等於中生怖畏故也。三者忍斬手足畏頭譬。謂破小乘戒如斬手足。破菩薩戒猶如斬頭。然乃諸菩薩寧當毀犯聲聞禁戒。不應棄捨菩薩戒心作阿羅漢也。四者貧人好食王毒譬。謂諸聲聞等持戒精進。即是菩薩毀禁懈怠。如貧人食是轉輪王毒也。五者多財封邑商主譬。謂聲聞戒法猶如貧人。無有所施。菩薩大戒如大商主。多財封邑多所利安也。六者一毛取蘇四海譬。謂小乘智惠如一分毛取一點蘇。菩薩善根如四大海滿中之蘇也。七者蟻子一粒滿地譬。謂聲聞解脫譬如蟻子含持一粒。菩薩善根猶如秋月穀滿大地也。八者水精琉璃寶珠譬。謂小乘功德譬如水精百千其賈甚少。菩薩智寶如一無賈寶琉璃珠多所安樂也。然近代有執小戒人。遠背大聖之訓。近斷三寶之種者也。其執者雲。小乘二百五十戒外。更無菩薩戒。篇聚之戒即菩薩戒。此義不然。今案此經。大聖世尊既已開演十七差別及八種勝劣。何故固執小戒之外更無大戒。若大小二戒同無差者。大聖所說礫金兩譬已為徒然。又經雲。聲聞毘尼如破瓦礫。菩薩毘尼如金銀器。明知所說法二。能喻亦二。若唯有小戒而無大戒者。豈有瓦礫而應無金銀乎。若許爾者。全違經意。夫佛弟子寧捨身命。不應妄說。違犯如來之所說故。努力努力而今而後莫作是說。今將歷餘十六而辨差別。准文可知。若別無菩薩戒者。牛跡之外應無大海。若言無者。何異蝦蟆。若許有者。當知小戒之外別有大乘菩薩戒也。且舉一譬而示別有菩薩大戒。歷餘七喻明大小別。亦應准知。又執者雲。戒無大小。隨人意樂。成大小戒。是故無別大乘戒。此義不然。今作總別。當徵難之。先總難者。執者雲。戒無大小。此義不然。汝等所執不應道理。此義雲何。案涅槃經雲。戒有二種。一者聲聞戒。二者菩薩戒。又經文雲。聲聞毘尼菩薩毘尼。又以十七門及八種譬喻而明大小二戒勝劣。如何固執聲聞小戒撥無大戒。若人毀大戒。執過於五逆。誰佛弟子而不慎之乎。次別示者。言隨人意樂成大小戒。其意未詳。為隨傳授師之意而成大小戒。為當隨受者之意樂而成大小戒。若言隨傳授人者。此義不然。凡傳授師隨受者樂羯磨授戒。如何得言隨傳授師。若言隨受人者。此亦不然。乖教理故。言違理者。夫如來善權隨機說戒。不得不別。四分律所明二百五十戒即小乘律儀。梵網所說五十八戒即大乘律儀。爾乃聲聞之機應受小乘律儀戒。菩薩之機應受大乘律儀戒。道理決定。不可致疑。如汝所言者。如來唯說聲聞毘尼而不應別說菩薩毘尼。又如來但說僧祇本律而不應別說梵網地持諸大乘律。次言違教者。經既雲聲聞毘尼菩薩毘尼。明知小戒之外別有大戒。又違優婆塞戒經雲。先應受比丘戒後受菩薩戒。乃至廣說。准此經意。受小戒後別受大戒。明知小戒之外別有大戒。如何隨受者心而成大小戒乎。是故汝執全違教理。如是之失不可盡說。庶以後代賢哲莫輒許之矣。今更為汝教示此義。受戒人略有二種。一者宿習發。二者宿習不發。其宿習發者。或有昔曾偏修大乘。或過去世偏習小乘。如是等輩。今現在世雖過大乘聞大乘戒。而自發得小戒。或雖遇小乘聞小乘戒。而自發起大戒。如是等類但由宿發而有差互。如是之人豈只待傳授之緣而互得戒。亦復須觀飛花落葉以得道果乎。雖能如是有互發義。而宿習大小全無謬亂。汝未曾解宿習之義。而謂戒無大小。甚以可愍。當知如來為諸聲聞說小分戒。為諸菩薩說滿足戒。是故經雲。諸聲聞等解脫之果。譬如蟻子含持一粒。諸菩薩等善根功德。猶如秋月穀滿大地。文意可知。若具論之。須約二十餘門一一示之。恐繁且止。冀有智君子。幸以一驗萬也。又執者引說文雲。四分鈔第二雲。問。此教宗是何乘而發大乘志耶。答。此四分宗義當。大乘戒本文雲。若有為自身欲求於佛道。當尊重淨戒。及迴施眾生。共成佛道。律中多有誠例。先師亦判入大乘(己上文也)據此誠文。四分律為大乘也。今謂。檢玄惲法師討要上卷雲。問。此教是小。雲何得發大志。豈不與宗相違耶。答。古代諸師多判四分為大乘者。良恐非也。教實是小。不妨得發大志。如佛說大乘亦有發小乘心者。何妨說小得發大志(已上文也)若據此義判四分律而為大乘者。與宗相違。若雲先師所判以為正者。先師所判已乖教宗。況過有所歸。理必須改乎。經雲。於我所說若生疑者。尚不應受佛有誠言。此非真難。況凡情等准斯道理事須詳簡也。自今以後莫道大乘矣。彼律文中有迴向成佛之文者。此有二意。一雲。與而論之。三藏菩薩與小律儀同。是故不妨有成佛文。不謂四分為大乘律。二雲。奪而論之。彼律文中雖有迴向佛道之文。而非是小乘中意。只是曇無德比丘拾捃大乘兼濟之言以安小乘戒律文中。何以知然。二儀推之。一雲。檢僧祇律。自始至終無載此文。二雲。據大品及智論。謹案大智論第三十五。引大品經文雲。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慈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惠過聲聞辟支佛上。舍利弗。於汝意雲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惠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惠。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已上經文)既雲聲聞辟支佛本不慈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菩薩善戒經第一卷雲。菩薩摩訶薩有四事勝於聲聞辟支佛等。一者根勝。二者行勝。三者方便勝。四者得果勝。言根勝者。菩薩摩訶薩本性猛利。緣覺性中聲聞性鈍。是名根勝。言行勝者。聲聞緣覺為自度故修集善法。菩薩之人不自為己。但為眾生修集善法。施眾生樂。大悲憐愍。是名行勝。又菩薩戒本雲。諸聲聞唯為一身證得義利勤修正行。菩薩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勤修正行。是故得知。彼小宗中有迴向言。採拾大乘廣濟之辭。非是小乘分濟。又四分鈔第一卷雲。初言正本者。僧祇律(是根本部餘是五部)曇無德部(四分律也鈔者所宗)薩婆多部(十誦律)彌沙塞部(五分律)迦葉遺部(解脫律唯有戒本也)婆粗富羅部(律本未至依大集分別)毘尼母論善見論摩得勒伽論薩婆多論(並傳)毘奈耶律明瞭論(釋正量部並真諦三藏疏)五百問法出要律儀(梁武帝唯律儀)自餘眾部文廣不列也。毘尼討要上卷雲。問曰。佛何故為諸弟子制此五部毘尼輕重不同。使諸眾生互起是非耶。答曰。佛為比丘制一部戒律。尚無二名。何況有五。但如來御世善達群情。隨犯立制。開塞當機。迄於雙樹在跡為周。復有尊者波離。翼宣斯教。實師資之翹楚。歷賢劫而一遇。自如來滅影婆離晦跡之後。乃有迦葉阿難末田地商那和修優婆崛多。此五羅漢繼踵傳持。雖不逮前跡亦其亞聖。猶號為八十誦律。略著篇題而未分部品。至崛多之季。世有哲王號為阿育。雅尚玄宗。虛心佛果。乃遠招名德。更刊三藏。於是次後五人曇無德等。各據師宗競執同異。遂於毘尼一藏分為五部。致使篇聚參差開遮有異。難文以乖而於義無失也(云云)今案兩文。佛在世時。只是毘尼一藏。佛滅度後至曇無德等五人。各據師宗。競執同異分為五部。四分戒律是其一部。明知其時拾取大乘廣濟成佛之辭。輒以安置小乘戒中。是故莫道此四分宗義當大乘也 四事廣狹不同別二   次引菩薩善戒經者。彼經第一雲。爾時優波離。於其晨朝。從禪定起。即詣佛所。頭面作禮。右遶三匝。卻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戒經中說。若我弟子有信者。於所受戒。乃至失命終不毀犯。世尊現在若入涅槃。我當雲何分別了知聲聞禁戒緣覺禁戒菩薩禁戒。世尊說。我於持律中為最第一。我今不知毘尼方便。雲何當說。今者多有大比丘僧諸菩薩僧。唯願如來具示廣說。佛言。善哉善哉。優婆羅。至心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優婆離。聲聞戒因緣異。菩薩戒因緣異。聲聞戒心異。菩薩戒心異。聲聞戒莊嚴異。菩薩莊嚴異。聲聞戒方便。菩薩戒方便。優婆離。聲聞戒淨非菩薩戒淨。菩薩戒淨非聲聞戒淨。聲聞之人乃至一念不求於有。名聲聞戒淨。菩薩若不求於有。名大破戒名不淨戒。聲聞求有。是名破戒名不淨戒。優婆離。菩薩摩訶薩。於無量劫中。常處有中。心不生悔。名菩薩戒淨。非聲聞戒淨。以是義故。優婆離。汝應宣說。聲聞戒急。菩薩戒緩。聲聞戒塞。菩薩戒開。聲聞戒中應說因緣。菩薩戒中則不應說。優婆離。菩薩之人隨眾生心。非聲聞也。是故菩薩於戒小緩。聲聞護急。優婆離。菩薩若於晨朝犯戒。猶故應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自知罪過。晝夜三時皆應如是。是名菩薩戒。優婆離。菩薩若時時犯。是不名破戒。聲聞若時時犯。是名破戒。是名失戒。是名不得沙門道果。何以故。聲聞之人為壞煩惱懃行精進。不應毀犯。優婆離。菩薩若於恆河沙等劫受五欲樂。亦不失於菩薩禁戒。不名破戒。不名失戒。不名不得菩提之果。優婆離。菩薩不能於一世中盡諸煩惱。當以方便漸漸令盡。優婆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須無上大莊嚴力然後乃得。非一世得。是故如來不說菩薩於生死中而生悔心。亦不宣說永斷貪愛。為說喜法甚深法無疑法空法。聞是法已。樂為生死(已上經文)   論雲。優婆離何故發起此問。有二所以故起此問。一者總顯大小二戒差別義故。二者別示大小二戒不同義故也。初總顯二戒差別義者。優婆離含別總問雲。世尊現在若入涅槃。我當雲何分別了知聲聞禁戒緣覺禁戒菩薩禁戒。乃至唯願如來具示廣說。是即總問二戒差別也。次別示二戒不同義者。如來別答二戒不同文中。自有四異。一者大小二戒因緣異。二者大小二戒戒心異。三者大小二戒莊嚴異。四者大小二戒方便異。初因緣異者。經雲優婆離聲聞戒淨非菩薩戒淨菩薩戒淨非聲聞戒淨等文是也。二心異者。經雲優婆離菩薩之人隨眾生心非聲聞等文是也。三莊嚴異者。經雲優婆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須無上大莊嚴力然後乃得等文是也。四方便異者。 經雲優婆離菩薩不能於一世中盡諸煩惱常以方便漸漸令盡等文是也。如是如來舉四種異。演說大小二戒差別。經文雲。聲聞禁戒緣覺禁戒菩薩禁戒。又雲。今者多有大比丘僧諸菩薩僧。唯願如來具示廣說。如汝所言者。但有二乘戒。應無菩薩禁戒。經既雲聲聞禁戒乃至菩薩禁戒。明知小戒之外別有菩薩禁戒。聲聞僧外別有菩薩僧。又經雲。聲聞戒淨非菩薩淨戒。如汝所言者。應聲聞戒淨即菩薩戒淨。既雲聲聞戒淨非菩薩戒淨。明知聲聞戒外別有大戒。又經雲。一念不求於有。名聲聞戒淨。菩薩若不求於有者。名大破戒名不淨戒。如汝所言者。應大小同不求於有。應大小同名為破戒。求與不求持犯求異。明知聲聞持戒即是菩薩破戒。又雲。聲聞戒急菩薩戒緩。聲聞戒塞菩薩戒開。如汝所說者。應聲聞戒塞即菩薩戒開。驗知塞之與開其理不等。小戒大戒不可儡同。今問。經意與汝所執同異如何。若雲同者。用四種異義為。若雲異者。如何不信聲聞戒外別有大戒 見不見性不同別三   大涅槃經第二十六師子吼菩薩品之二雲。持戒之人復有二種。一性自能持。二須他教敕。若受戒已經無量世。初不漏失。或值惡國。遇惡知識惡時惡世。聞邪法。邪見同止。爾時雖無受戒之法。修持如本無所毀犯。是名性自能持。若遇師僧。白四羯磨然後得戒。雖得戒已。要憑和上諸師同學善友誨喻。乃知進止聽法說法備諸威儀。是名須他教敕。善男子。性能持者。眼見佛性及以如來。亦名聞見。復有二種。一聲聞戒。二菩薩戒。從初發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戒。若觀白骨。乃至證得阿羅漢果。是名聲聞戒。若有受持聲聞戒者。當知是人不見佛性及以如來。若有受持菩薩戒者。當知是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見佛性如來涅槃。師子吼菩薩言。世尊何因緣故受持禁戒。佛言。善男子。為心不悔故。何故不悔。為受樂故。何故受樂。為遠離故。何故遠離。為安穩故。何故安穩。為禪定故。何故禪定。為實知見故。何故為實知見。為見生死諸過患故。何故為見生死過患。為心不貪著故。何故為心不貪著。為得解脫故。何故為得解脫為得無上大涅槃故。何故為得大般涅槃。為得常樂我淨法故。何故為得常樂我淨。為得不生不滅故。何故為得不生不滅。為見佛性故。是故菩薩性自能得究竟淨戒。善男子。持戒比丘雖不發願求不悔心。不悔之心自然而得。何以故。法性爾故。雖不求樂遠離安穩禪定知見見生死過。心不貪著解脫涅槃常樂我淨不生不滅見於佛性。而自然得。何以故。法性爾故(已上經文)   論曰。此文顯示何等勝義。且舉二異顯示聲聞菩薩戒別。言二異者。一大小Я果異。二見不見性異也。大小二果異者。經雲。從初發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戒。若觀白骨乃至證得阿羅漢果。是名聲聞戒者是也。言見不見性異者。經雲。若有受持聲聞戒者。當知是人不見佛性及以如來。若有受持菩薩戒者。當知是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見佛性如來涅槃是也。汝等所執聲聞小戒不證佛果。不見佛性。菩薩大戒獲得無上大菩提果。亦得見佛性也。大聖世尊。如是分別誨示二戒差別之義。更不得說菩薩大戒而同聲聞戒也 六種譬況進否別四   又涅槃經第三十一迦葉菩薩品雲。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憐愍一切眾生。不調能調。不淨能淨。無歸依者能作歸依。未解脫者能令解脫。得八自在。為大醫師。作大藥王。善星比丘是佛菩薩時子。出家之後。受持讀誦分別解說十二部經。壞欲界結。獲得禪定。雲何如來記說善星是一闡提。廝下之人地獄劫住不可治人。如來何故不先為其演說正法後為菩薩。如來世尊若不能救善星比丘。雲何得名有大慈愍有大方便。佛言。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三子。其一子者有信順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於世間事能悉了知。其第二子不敬父母。無有信順心。利根智慧於世間事能速了知。其第三子不敬父母。無有信心。鈍根無知。父母若欲教告。應先教誰。先親愛誰。當先教誰知世間事。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應先教授有信順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知世事者。其次第二及第三。而彼二子雖無信順恭敬之心。為慈念故。次後教之。善男子。如來亦爾。其三子者。初喻菩薩。中喻聲聞。後喻一闡提。如十二部經修多羅中。微細之義我先已為諸菩薩說。淺近之義為聲聞說。世間之義為一闡提五逆罪說。現在世中雖無利益。以憐愍故。為生後世諸善種子。善男子。如三種田。一者渠流便易無諸沙鹵瓦礫蕀刺。種一得百。Я者雖無沙鹵瓦礫蕀刺。渠流險難收實減半。三者渠流險難多諸沙鹵瓦礫蕀刺。種一得一。為稿草故。善男子。農夫春月先種何田。世尊。先種初田。次第二田。後及第三。初喻菩薩。次喻聲聞。後喻一闡提。善男子。譬如三器。一者完。二者漏。三者破。若欲盛置乳酪蘇水。先用何者。世尊。應用完者。次用漏者。後乃破者。其完淨者喻菩薩僧。漏喻聲聞。破喻一闡提。善男子。如三病人俱至醫所。一易治。二難治。三不可治。善男子。醫若治者。當先為誰。世尊。應先易治。次及第二。後及第三。何以故。為親屬故。其易治者喻菩薩僧。其難治者喻聲聞僧。不可治者喻一闡提。現在世中雖無善果。以憐愍故。為種後世諸善種子故。善男子。譬如大王有三種馬。一調壯大力。二者不調齒壯大力。三者不調羸老無力。王若乘御。當先何者。世尊。應先乘御調壯大力。次乘第二。後及第三。善男子。調壯大力喻菩薩僧。其第二者喻聲聞僧。其第三者喻一闡提。現在世中雖無利益。以憐愍故。為種後世諸善種子。善男子。如大施時有三人來。一者貴族聰明持戒。二者中性鈍根持戒。三者下性鈍根毀戒。善男子。是大施主應先施誰。世尊。應先貴性利根持戒。次及第二。後及第三。第一喻菩薩僧。第二喻聲聞僧。第三喻一闡提。善男子。如大師子殺香象時皆盡其力。殺兔亦爾。不生輕想。諸佛如來亦復如是。為諸菩薩及一闡提演說法時。功用無二(已上經文)   論曰。此等經文顯示何義。佛舉六種譬喻演示。為菩薩僧說十二部經微細之義。淺近之義為聲聞僧說也。六譬者。一者父母三子譬。謂有信敬利智。無信敬而利智。無信敬亦鈍根。二者農夫三田譬。謂得百。減半。得一也。三者應用三器譬。謂完漏破也。四者醫治三病譬。易治。難治。不可治。五者王乘三馬譬。謂調壯大力。不調壯大力。不調老無力。六者大施三人譬。謂貴族聰明持戒。中性鈍根持戒。下性鈍毀戒。此等六譬於一一譬。初是菩薩。次即聲聞。後一闡提。如經可知。初父母三子譬者。如經譬如父母唯有三子。其一子者有信順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於世間事能悉了知。其第二子不敬父母。無信順心。利根智慧於世間事能速了知。其第三子不敬父母。無有信心。鈍根無知。父母若欲教告。應先教誰。先親愛誰。當先教誰知世間事。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應先教授有信順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知世事者也。其第二及三子雖無信順恭敬之心。為慈念故次復教之。善男子。如來亦爾。其三子者。初喻菩薩。中喻聲聞。後喻一闡提。如十二部經修多羅中。微細之義我先已為諸菩薩說。淺近之義為聲聞說。世間之義為一闡提五逆罪說。現在世中雖無利益。以憐愍故。為生後世諸善種子也。於此譬中。汝所立戒為是微細義。為是淺近義。若言是微細義者。即違經文。何者。經雲淺近之義為聲聞說故。若言是淺近義者。當信菩薩戒微細義也。約餘五譬徵難教示在文易知。是故不委記也。汝若雲所受二百五十戒非是小乘是大乘菩薩戒者。即相違白四羯磨法。其羯磨文雲。譬如大石破為二分終不可還合。比丘如是。犯此波羅夷法不可還成比丘行。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答能)清淨毘尼經判雲。如破瓦礫不可修補。是聲聞毘尼。如金銀器破還可修治。是菩薩毘尼。是以得知。汝所執戒非是菩薩戒也。又汝羯磨雲。汝已受戒。已白四羯磨。如法成就(乃至雲)若一切如法教不得違逆。應學問誦經懃求方便。於佛法中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汝始發心出家。功不唐捐。果報不絕也。然大涅槃經判雲。從初發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戒。若觀白骨乃至證得阿羅漢果。是名聲聞戒。是故當知。汝所受戒是小乘戒。更不得道是菩薩戒矣。又執小者雲。戒無有異。只是改心即大乘戒。今問。若爾者。未改之時戒。已改之時戒。同異如何。若雲同者。何更改心。若雲先期小果。今期大果。又先期盡形壽。今期未來際故雲改心者。此意未詳。為改心更不受戒。為當更受戒乎。若雲受者。當知大小異。若雲不受者。迴心之者先小後大。況受戒之儀照然可見。不殺不盜等雖其名字同。而其旨全別。譬如牛乳驢乳其色雖同。牛乳枰則成蘇。驢乳枰則成糞。汝所執小戒終成就小果。猶如驢乳枰則成臭糞。菩薩大戒終證得佛果。猶如牛乳枰則成醍醐。又復假令汝改心。而汝所受戒但是菩薩律儀之一分。全闕攝善饒益有情。雲何得成圓滿大戒。又菩薩授戒羯磨中。遠盡未來際兼期成佛果。汝授戒羯磨中。近限盡形壽只期證羅漢。若汝欲同菩薩大戒者。早應刪改四分羯磨之文而作菩薩羯磨之式。若不刪改者。全不許四分戒而為菩薩戒也 小極不及大初篇第二   小乘極果不及大乘初。況具戒入位頂禮初心。諸大乘經已有誠言。不能具陳矣。今且引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優婆塞戒經守護國界經大智度論入大乘論等而示此義。初引不必定入定入印經者。印彼經雲。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能以天衣天百味食於日日中施與十方一切世界微塵數一切眾生。如是乃至恆河沙劫。常如是施所有福德。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唯以一食於一日中一時施與一優婆塞信入三歸受持五戒於佛法中清淨心者。此福勝彼過阿僧祇。文殊師利。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以天衣天百味食於日日中施與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諸優婆塞信入三歸受持五戒於佛法中信清淨心者。如是乃至恆河沙劫常如是施所有福德。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善男子善女人。唯以一食於一日中一時施與八輩僧中最初一人。此福勝彼過阿僧祇。文殊師利。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以天衣天百味食於日日中施與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八輩僧中初第一人。如是乃至恆河沙劫中常如是施所有福德。文殊師利。若復更有善男子善女人。唯以一食於一日中一時施與一須陀洹。此福勝彼過阿僧祇。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能以天衣天百味食於日日中施與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須陀洹人。如是乃至恆河沙劫常如是施所有福德。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唯以一食於一日中一時施與一斯陀含。此福勝彼過阿僧祇。文殊師利。善男子若善女人。能以天衣天百味食於日日中施與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斯陀含人。如是乃至恆河沙劫常如是施所有福德。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唯以一食於一日中一時施與一阿那含人。此福勝彼過阿僧祇。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能以天衣百味食於日日中施與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阿那含人。如是乃至恆河沙劫常如是施所有福德。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善男子善女人。唯以一食於一日中一時施與一阿羅漢。此福勝彼過阿僧祇。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能以天衣天百味食於日日中施與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阿羅漢人。如是乃至恆河沙劫常如是施所有福德。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唯以一食於一日中施與一辟支佛。此福勝彼過阿僧祇。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能以天衣天百味食於日日中施與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辟支佛人。如是乃至恆河沙劫常如是施所有福德。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唯以一食於一日中一時施與一羊乘行菩薩眾生。此福勝彼過阿僧祇。何以故。文殊師利。菩薩何時何所攀緣發菩提心。彼心生時。乃至無有一不善業而不捨離。無一佛法而不生者。文殊師利。菩薩如是不可思議功德成就。文殊師利。譬如世間迦羅頻伽可喜鳥王。在卵藏中殼未開時。深嚮美音已勝一切群眾諸鳥。如是如是文殊師利。菩薩初發菩提心者。在無明殼雖業煩惱翳闇障礙蔽覆其眼。而勝一切聲聞緣覺。已能攝取善根。願行妙音聲說。又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若有女人。若奪若偷無量無數聲聞緣覺若衣若食所有罪聚。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是男子若是女人。以瞋噁心若奪若偷信大乘人若一小食若一中食。此罪多彼過阿僧祇。何以故。文殊師利。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聲聞緣覺。於無量億阿僧祇劫修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惠。皆為自斷己身煩惱。菩薩不爾。乃至微小舍一揣食施於畜生。皆為不斷三寶種子。文殊師利。若有男子若有女人。瞋心破壞無量無數聲聞緣覺所有戒聚定聚惠聚及解脫聚。破其解脫知見之聚。如是破壞乃逕劫數所有罪聚。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是男子若是女人。以瞋噁心破信大乘一菩薩戒。若令他破乃至一戒。此罪多彼過阿僧祇。何以故。文殊師利。所有一切聲聞緣覺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惠解脫解脫知見如是等聚。皆為自斷己身煩惱。菩薩不爾。乃至一日乃至一戒所有福聚。皆為斷除一切眾生墮惡道因一切惡業。乃至為證一切智智。又雲。文殊師利。若有男子若有女人。能令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緣覺之人。劫數墮於地獄畜生所有罪聚。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是男子若是女人。斷一菩薩發菩提心。菩提心斷。此罪多彼過阿僧祇。文殊師利。若有男子若有女人。能令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緣覺退還所有罪聚。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是男子若是女人。令信大乘一菩薩退。此罪多彼過阿僧祇。文殊師利。若有男子。若有女人。若於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諸辟支佛。供養財利。生嫉妒心。斷其供養財利因緣。四方四維惡說毀呰彼辟支佛而不讚說所有罪聚。文殊師利。若復更有若是男子若是女人。於一菩薩信大乘者。供養財利。生嫉妒心。斷其供養財利因緣而不讚說。此罪多彼過阿僧祇(已上經文)   論曰。此等經文且以六門顯示小極不及大初。一者寄施善而示小極不及大初。如經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能以天衣天百味食於日日中施與十方一切世界微塵數等一切眾生以下文是也。二者寄偷惡而顯小極不及大初。如經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若有善女人若奪若偷以下文是也。三者寄瞋惡而顯小極不及大初。如經文殊師利若有男子若有女人瞋心破壞以下文是也。四者寄墮惡而示小極不及大初。如經文殊師利若有男子若有女人能令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緣覺之人以下文是也。五者寄退還而示小極不及大初。如經文殊師利若有男子若有女人能令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緣覺退還等文是也。六者寄斷利而示小極不及大初。如經文殊師利若有男子若有女人若於十方一切世界微塵等數諸辟支佛供養財利等文是也。據斯以言。頻迦殼聲頓勝群鳥。小乘極果不逮大初。今當隨順大聖之慈訓。必應讚說菩薩之大戒。無邊勝利從斯而生。廣大善芽由彼扶疏矣   次引優婆塞戒經者。即彼經第一集會品雲。復有二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菩薩奉持八重具足完淨。是名不退。在家菩薩奉持六重具足清淨。亦名不退。善男子。外道斷欲所得福德。勝於欲界一切眾生所有福德。須陀洹人勝於一切外道異見。斯陀含人勝於一切須陀洹果。阿那含人勝於一切斯陀含果。阿羅漢人勝於一切阿那含果。辟支佛人勝一切阿羅漢果。在家之人發菩提心。勝於一切辟支佛果(已上經文)   論曰。此文即顯在家菩薩發菩提心所有福德勝於小乘極果。意謂。一箇外道斷欲所得福德。勝於欲界一切眾生所有福德。一須陀洹勝於一切外道異見。一斯陀含勝於一切須陀洹果。一阿那含勝於一切斯陀含果。一阿羅漢勝於一切阿那含果。一辟支佛勝於一切阿羅漢果。一在家人發菩提心勝於一切辟支佛果。如是展轉從淺至深以為比況。以是義故。當知小乘極果不及大乘初發心人矣   次引守護國界經者。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第三大悲胎藏出品雲。復次善男子。菩薩復有無量事業。何以故。謂眾生無邊。眾生煩惱亦復如是無量無邊。菩薩隨彼一切眾生煩惱差別。亦說無邊解脫法門。善男子。假使恆河沙數世界滿中眾生所有之行。或聲聞行或緣覺行所有事業。比此菩薩最初所發菩薩之心所有事業。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如是百千分俱胝分百俱胝分千俱胝分算分歌羅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皆不及一。何以故。二乘自為斷除煩惱。菩薩事業不為自身。普為除斷一切眾生諸煩惱故。是故菩薩所有事業比於二乘。最為殊勝。所得功德無量無邊。何以故。凡夫眾生所修事業皆與一切顛倒相應。二乘所作其心狹劣。菩薩事業遠離顛倒無量無邊。是故菩薩所得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以是義故。超過一切凡夫二乘(已上經文)   論曰。此等經文即就事業而明小極不及大初。如經。假使恆河沙數世界滿中眾生所有之行。或聲聞行或緣覺行所有事業。比此菩薩最初所發菩薩之心所有事業。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如是百千分俱胝分百俱胝分千俱胝分算分歌羅分數分喻分優婆尼沙陀分皆不及一。既雲恆河沙數世界眾生聲聞緣覺所有事業不及菩薩最初發心所有事業。明知小極不及大初。在文易知。故不委記也 次引大智度論者。彼論第二十八雲。如寶頂經中說。轉輪聖王少一不滿千子。雖有大力。諸天世人所不貴重。所貴重有真轉輪聖王種。處在胎中初受七日。便為諸天所貴重。所以者何。九百九十九人不能嗣轉輪聖王種令世人得二世樂。是雖在胎必能紹冑聖王。是故恭敬。諸阿羅漢辟支佛雖得根力覺意六神通諸禪智惠力於實際得證為眾生福田。十方諸佛所不貴重。菩薩雖有諸結使煩惱欲縛三毒胎中。初發無上道意未能有所作。而為諸佛所貴。以其漸漸當行六波羅蜜得方便力入菩薩位。乃至得一切種智。度無量眾生。不斷佛種法種僧種。不斷天上世間淨樂因緣故。又如迦羅頻伽鳥在殼中未出。發聲微妙勝於餘鳥。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未出無明殼。說法議論之音勝於聲聞辟支佛及諸外道。如明網經中說。惠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所說若能解者大得功德。何以故。是諸菩薩乃至得聞其名字得大利益。何況聞其所說。世尊。譬如人種樹。不依於地而欲得其根莖枝葉成其果實。是難可得。諸菩薩行相亦如是。不住一切法。而現住生死。在諸佛世界。於中自恣樂說智惠法。誰有聞是大智惠遊戲自恣樂說法。而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已上經文)論曰。此文即寄二種譬喻顯示小極不及大初。一者轉輪聖王王子譬。二者迦羅頻伽在殼。初譬約貴不貴而明不及也。次譬就說法議論之音而明不及也。初貴不貴者。如經雲。諸阿羅漢辟支佛。雖復六神通諸禪智惠力為眾生福田。十方諸佛所不貴重。如轉輪聖王少一不滿千子。雖有大力。諸天世人所不貴重。菩薩亦爾。雖有諸結使煩惱欲縛三毒胎中。初發無上道意。未能有所作。而為諸佛所貴。以其漸漸當行六度乃至得一切種智。度無量眾生。不斷三寶。不斷天上世間淨樂因緣。故如有真轉輪王種處在胎中。初受七日。便為諸天所貴重。所以者何。九百九十九人不能嗣轉輪聖王種令世人得二世樂。是雖在胎必紹冑聖王。是故恭敬。是故當知不及大初也。次譬者。又迦羅頻伽鳥在殼中未生。發聲微妙勝於餘鳥。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未出無明殼。說法議論音勝於聲聞辟支佛及諸外道。譬意可知   又大智度論第三十三卷雲。欲在一切聲聞辟支佛前欲給侍諸佛。欲為諸佛內眷屬。欲得大眷屬。欲得菩薩眷屬。欲淨報大施。當學般若波羅蜜。問曰。若菩薩未得漏盡。雲何在漏盡聖人前。答曰。菩薩初發意時。已在一切眾生前。何況積劫修行。是菩薩功德智惠大故。世世常大能利益聲聞辟支佛。眾生知菩薩恩故推宗敬重。乃至畜生中亦為尊重。如菩薩昔作鹿。其色如金。其角七寶。五百鹿隨逐宗事。若在人中如世作轉輪聖王。惡世恆作大王。護持佛法利益眾生。若出家值有佛法。則為世作大度師興顯佛法。若無佛法。則為外道大師。行四無量。羅漢辟支佛雖有無漏利益事少。譬如一升蘇雖精不如大海水酪。菩薩雖有漏智惠。及其成就利益無量。復次羅漢辟支佛四事供養助道之具。多由菩薩得。如首楞嚴經說。文殊師利。七十二億作辟支佛化辟支佛。又令其成道。以是故在聲聞辟支佛前(已上論文)   論曰。此文略明有四事故勝小極果。一者菩薩初發意時已在一切眾生前故。二者世世常大能利益聲聞辟支佛眾生。三者羅漢辟支佛雖有無漏利益事少。菩薩雖有漏智惠利益無量故。四者羅漢辟支佛四事供養助道之具多由菩薩得故。以是義故。菩薩初心勝於小乘極果。尋文可知也   又大論第七十八雲。阿羅漢等雖漏盡。不如初發心菩薩。譬如轉輪聖王太子雖在胎中已勝餘子。又如國王太子雖未即位勝諸大臣有位福貴者。發心菩薩有二種。一者行諸波羅蜜等菩薩道。二者但空發心。此中說菩薩道者。是人雖事未成就。能勝一切眾生。何況成就。如歌羅頻伽鳥。在殼中未發聲。已能勝諸鳥。何況成就。成就菩薩亦如是。雖未成佛。行菩薩道說諸法實相。音聲破諸外道及魔民戲論。何況成佛。有人言。若有能一發心言我當作佛滅一切眾生苦。雖未斷煩惱未行難事。以心口業重故。勝於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皆自求樂。為自身故愛其所親。阿羅漢支佛雖不貪世樂。自為滅苦故求涅槃樂。不能為眾生。菩薩心生口言為度一切。是故勝。譬如一六神通阿羅漢。將一沙彌令負衣缽。修路而行。沙彌思惟。我當以何乘入涅槃。即發心。佛為世尊最上最妙。我當以佛乘入涅槃。師知其念即取衣缽自擔。推沙彌在前行。沙彌復思惟。佛道甚難。久住生死受無量苦。且以小乘早入涅槃。師復以衣缽囊還與沙彌令擔。語在後行。如是至三。沙彌白師。師年老耄。狀如小兒戲。方始令我在前已。復令我在後。何其大迷。師答。汝初念發心作佛。是心貴重。則住我師道中。如是人諸辟支佛尚應供養。何況阿羅漢。以是故推汝在前。汝心還悔欲取小乘。而未便得。汝去我懸遠。是故令汝在後。沙彌聞已驚悟。我師能知我心。我一發意已勝阿羅漢。何況成就。即自堅固住大乘法(已上論文)   論曰。此文略明阿羅漢等雖漏盡不如初發心菩薩。於中有三譬。及正指現事而明不及。一者轉輪聖王太子譬。二者國王太子譬。三者歌羅頻伽在殼譬。並喻阿羅漢等不及初發心菩薩。在文可見。言正指現事者。如六通羅漢。有一沙彌。作此思惟。我當以佛乘入涅槃也。彼沙彌初念發心作佛。是心貴重已勝阿羅漢。何況成就。是故當知小極不及初發心菩薩也   次引入大乘論者。即彼論下卷雲。問曰。若未入菩薩地者受具戒。比丘得為禮不。答曰。得禮。以初發心菩薩勝於一切聲聞辟支佛故。如尊者羅□羅所說偈。若發深心必生菩薩。故為一切之所恭敬。問曰。雲何具足戒比丘而禮不具足戒未入正位菩薩耶。答曰。應禮菩薩。何以故。聲聞戒要須受得盡壽便捨。菩薩發心成就自性第一義戒解脫戒。是故聲聞雖受具足戒。猶應禮彼未入正位菩薩。以菩薩體性不殺遠離刀杖。乃至蟲蟻盡無殺心而有慚愧。如是廣說。體性不盜。乃至體性不邪見。如波羅提木叉戒。命終時捨罷道時捨。菩薩大士性戒成就。乃至道場終不中捨。以是義故。雖受其戒應為作禮。問曰。成就體性戒者。乃至供養不應禮拜。答曰。不然。以有戒功德故亦應禮拜。豈但供養。汝言不受戒菩薩不應向禮。我今復當為汝廣說。不但以白四羯磨故而受具足戒。如比丘毘婆沙中說。有十種受具足戒。菩薩有種種受戒。何等為十。如佛自言。善來比丘自然已得受具足戒。摩訶迦葉自誓因緣受具足戒。如憍陳如見諦故受具足戒。如波闍波提比丘尼以八法受具足戒。如達摩提那比丘尼遣使受具足戒。如須陀尼耶沙彌論義受具足戒。如耶捨比丘等善來受具足戒。如跋陀羅波提伽三歸受具足戒。如邊地第五律師受具足戒。中國白四羯磨受具足戒。是以菩薩常受具足戒未曾捨離。問曰。若被法服菩薩得禮白衣菩薩不。答曰。菩薩方便具足五通。隨順眾生一切形相而同其服。亦隨一切眾生入於諸趣同其狀類。大菩薩等隨順眾生業報變化受身。如尊者呴摩羅陀所說偈言。諸趣悉變化。唯除淨居人。隨業種種轉。無處不受生。以是故知。諸菩薩常同利益。隨其受生而化導之。以方便力。但為眾生。不隨煩惱業報所繫。如尊者提婆所說偈曰。或現作師長。或復為弟子。以種種方便。為化諸凡愚。自在於諸趣。常為眾恭敬。若不恭敬者。是大憍慢業。是以菩薩雖形服在俗。應得禮敬。猶如如來。為化眾生作若干種形。亦如化弗迦沙王。作老比丘形。作凡師形。作力士形。作琴瑟仗術師形。示現種種在家人形。雖為種種無量形狀。一切皆應恭敬禮拜。是故雖同俗服。應加禮敬。如佛所說偈言。嚴飾諸行而寂滅。調伏決定修梵行。於諸眾生捨刀杖。是名沙門婆羅門。是以於諸菩薩不應取其形狀相貌而生分別。菩薩但為三界眾生作大舍宅。或化為佛。或化為天人。乃至化為種種畜生。一切皆應禮彼菩薩功德妙聚。不應作心禮其狀貌。如彼世人致禮形像遠敬法身。豈存金石泥團土木而尊事乎。是故菩薩以諸方便作內外形利益眾生。禮無咎耶(已上論文)   論曰。此文即納禮拜供養以明不及。於中四義。一者受具足戒。比丘應禮未入地菩薩故。二者成就體性戒者不但供養亦應禮拜故。三者於不受戒菩薩亦應作禮拜故。四者被法服菩薩應禮白衣菩薩故。其中細事在文可見。如是等諸經論鹹雲小極不及大初。具如上所引諸經論中說。勸進諸執小者。冀捨所執小徑。四應赴大乘廣路也 顯揚大戒論卷第一 顯揚大戒論卷第二(凡三篇)    慈覺大師撰   直往菩薩戒行篇三   顯示菩薩為僧篇四   授三聚戒為僧篇五 直往菩薩戒行篇三   凡言菩薩。略有二類。謂共小及以直往。諸經論中廣明斯義。諸執小非車。但解共小之戒行。未知直往之律儀。今亦引入印經梵網經大智度論等。顯示此義   初言引入印經者。即彼不必定入定入印經雲。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為諸菩薩說必定不必定入智印法門。以彼印故。令我得知此菩薩必定。此菩薩不必定。此不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無上智道。佛言。文殊師利。此中則有五種菩薩。何等為五。一者羊乘行。二者象乘行。三者月日神通乘行。四者聲聞神通乘行。五者如來神通乘行。文殊師利。如是名為五種菩薩。文殊師利。初二菩薩不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無上智道。後三菩薩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無上智道。文殊師利言。世尊。何者二菩薩不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無上智道。世尊。何者三菩薩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無上智道。佛言。文殊師利。羊乘行菩薩。像乘行菩薩。此二菩薩不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無上智道。文殊師利。日月神通乘行菩薩。聲聞神通乘行菩薩。如來神通乘行菩薩。此菩薩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無上智道。文殊師利。應雲何知羊乘行菩薩。文殊師利。譬如有人。他方五百佛之世界微塵等數世界之外。彼有因緣有大因緣。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為彼事故。過如是微塵世界。到於彼處。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過如是世界得到彼處。如是之人即便思惟。若我今者乘於羊乘。則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即乘羊乘發行彼道。逕長久時到百由旬。大風輪起吹令迴還八千由旬。文殊師利。於意雲何。如是之人乘彼羊乘。於彼世界能過到不。若逕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劫億百千劫。若不可說不可說劫。彼人能過一切世界不。文殊師利答言。世尊。彼若能過一世界者。無有是處如是之人又乘彼羊乘。若逕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劫億百千劫。若不可說不可說劫。能得過一世界者。無有是處。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聲聞乘人相隨止住。近聲聞人習聲聞人。恭敬供養聲聞乘人共為知識。財物交通與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捨若經行處同一處行。讀聲聞乘。誦聲聞乘。思聲聞乘。信聲聞乘。復教他人讀誦思信。如是之人住聲聞乘攝聲聞乘種善根行。聲聞所牽故得鈍智。退無上智道。如是菩薩修菩提心慧根慧眼。而復後時住聲聞智種善根行。則還愚鈍破壞不成。文殊師利。譬如有人若患眼病若有目瞑。如是之人為開眼故。一月療治勤不休息。過一月已眼得少開。彼有怨惡常伺其便。把碎蓽茇著其眼中。令彼人眼轉闇更閉不得開眼。如是如是。文殊師利。若彼菩薩修菩提心慧根慧眼。而復後時住聲聞智種善根行。則還愚鈍破壞不成。文殊師利。此羊乘行菩薩應知。文殊師利。應雲何知象乘行菩薩。文殊師利。譬如有人。如是微塵世界之外。彼有因緣有大因緣。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為彼事故。欲過如是微塵世界到於彼處。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如是之人即便思惟。若我今者有八分相應像乘者。則應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即乘八分相應像乘發行彼道。百年當行二千由旬。大風輪起吹令迴還一千由旬。文殊師利。於意雲何。如是之人乘彼象乘。於一世界為能過不。若逕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劫億百千劫。若不可說不可說劫。彼人能過一世界不。文殊師利答言。世尊。彼若能過一世界者。無有是處。如是之人乘彼象乘。若逕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劫億百千劫。若不可說不可說劫。若能得過一世界者。無有是處。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聲聞乘人相隨止住。近聲聞人習聲聞人。共為知識。與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捨若經行處同一處行。讀聲聞乘。誦聲聞乘。思聲聞乘。信聲聞乘。復教他人讀誦思信。如是之人住聲聞智。攝聲聞乘。種善根行。聲聞所牽。故得鈍智。退無上智道。如是菩薩修菩提心種菩根行安住大乘。而復後時住聲聞智種善根行。則還鈍愚破壞不成。文殊師利。譬如大木。廣千由旬。大海所□。於大海中濟度眾生。空行夜叉出置陸地。繫縛在於五百由旬大鐵塊上。文殊師利。於意雲何。如是大木。彼大海水彼復能□不。復能海中濟眾生不。文殊師利答言。不能。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彼菩薩修菩提心種善根行修行一切智智海道。牽迴令退則不能向一切智智大海之道。不能救拔生死大海一切眾生。文殊師利。此象乘行菩薩應知。文殊師利。應雲何知月日神通乘行菩薩。文殊師利。譬如有人。如是微塵世界之外。彼有因緣有大因緣。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為彼事故。欲過如是微塵世界到於彼處。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如是之人即便思惟。若我今者乘於月日神通乘者。則應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即乘月日神通之乘。發行彼道。文殊師利。於意雲何。如是之人乘於月日神通之乘。於彼世界能過到不。文殊師利答言。世尊。久時即能。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不與一切聲聞乘人相隨止住。不近一切聲聞乘人。不習一切聲聞乘人。不作知識。財物不受交。不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捨若經行處不同處行。亦不讀誦聲聞乘法。不思不學信聲聞乘法。不教他人讀誦信學。乃至一偈亦不學習不讀不誦。彼人若讀則讀大乘。彼人若誦則誦大乘。若有所說則說大乘乃至一偈。文殊師利。此是月日神通乘行菩薩應知。文殊師利。譬如有大伽樓羅王。大力小壯。隨意所念須彌山頂能到異處。如是如是。文殊師利。月日神通乘行菩薩。戒聞深心。大力少壯勇健。能得隨心所念佛佛世界皆能過到。於諸如來眾會林中。皆能示身。文殊師利。應雲何知聲聞神通乘行菩薩。文殊師利譬如有人。如是微塵世界之外。彼有因緣有大因緣。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為彼事故。欲過如是微塵世界到於彼處。如是思惟。乘何神通而能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即便乘聲聞神通。發行彼道。文殊師利。於意雲何。如是之人聲聞神通於彼世界能過到不。文殊師利答言。能過。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不與一切聲聞乘人相隨止住。不近一切聲聞乘人。不習一切聲聞乘人。不作知識。財物不受。不同修行。不共語說。不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捨若經行處。不同處行。不讀不誦聲聞乘法。不思不信聲聞乘法。不教他讀。不教他誦。乃至一偈。於聲聞乘不相應誦亦不教他。彼人若讀則讀大乘。彼人若誦則誦大乘。亦教他人讀誦大乘。若有所說則說大乘。彼於解信大乘菩薩摩訶薩等。讀大乘人。誦大乘人。攝大乘人。敬重正信。隨順修學。與共相應。隨逐不捨。依附親近。如法供養。共為知識。與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捨若經行處。與共同行。於大乘人。攝大乘人。受大乘人。持大乘人。第一敬重最勝供養。所謂燈明種種華香抹香塗香妙鬘塗身。如是供養。如是之人讀誦大乘。第一喜心為他人說。心不輕蔑末學菩薩。正面言說。先問訊不作惡語。不粗礦語。常說愛語。說美妙語。如是之人乃至失命身死因緣。不捨大乘。常攝一切。行大乘人。學大乘人。讀大乘人。誦大乘人。攝大乘人。如力攝取。如法攝取。如心可勘。彼人如是無人憎惡。無與諍對。常求一切未曾聞經。心常敬重所從聞者。心不輕蔑末學菩薩。於他人過若實不實不說。不狂不求他。便常勤修學慈悲喜捨。文殊師利。此是聲聞神通乘行菩薩應知。文殊師利。應雲何知如來神通乘行菩薩。文殊師利。譬如有人。如是微塵世界之外。彼有因緣有大因緣。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為彼事故。欲過如是微塵世界到於彼所。如是思惟。乘何神通而能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如是之人是便思惟。我今若乘如來神通。則應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即便乘如來神通發行彼道。文殊師利。於意雲何。如是之人如來神通於彼世界能速過不。文殊師利答言。能過。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不與一切聲聞乘人相隨上住。不近一切聲聞乘人。不習一切聲聞乘人。不作知識。財物不受。不同修行。不共語說。不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捨若經行處。不同處行。不讀不誦聲聞乘法。不思不信聲聞乘法。不教他讀。不教他誦。乃至一偈。於聲聞乘不相應讀不相應誦。亦不教他。彼人若讀則讀大乘。彼人若誦則誦大乘。亦教他人讀誦大乘。若有所說則說大乘。如是之人身口意淨。善持戒法。亦令他人身口意淨令住善法。彼於修行大乘菩薩摩訶薩等。讀大乘人。誦大乘人攝大乘人。敬重正意隨順修學。與共相應隨逐不捨。依附親近如法供養。共為知識與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捨若經行處。與共同行。於大乘人。攝大乘人。受大乘人。持大乘人。第一敬重最勝供養。所謂燈明種種華香抹香塗香妙鬘塗身。如是供養。如是之人讀誦大乘。第一喜心教他人讀。教他人誦。心不輕蔑末學菩薩。安住令學。常說愛語。說美妙語。如是之人乃至失命身死因緣。不捨大乘。常攝一切行大乘人。學大乘人。讀大乘人。誦大乘人。攝大乘人。第一敬重。心生大喜。設大供養。亦令他人如是修學。有大深心。彼人如是無人憎惡。不與諍對。常求一切未曾聞經。第一深心慇重心求。心常敬重所從聞者。於彼人所生於師子。亦令他人如是修學。心不輕蔑末學菩薩。於他人過若實不實不說。不狂不求他便。亦教他人如是修學。文殊師利。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菩提心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大菩提心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菩薩行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菩薩行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菩提業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菩提業諸眾生界。如是恆自觀察失菩薩道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菩薩道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於一切菩薩威儀。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一切菩薩威儀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菩薩意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菩薩意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於一切菩薩方便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一切菩薩方便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於菩薩有為行力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菩薩有為行力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於如法住菩薩行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如法住菩薩行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菩薩慈悲喜捨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菩薩慈悲喜捨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佈施。亦教他施。如是菩薩自不狂他。亦教他人令不狂他。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於佛法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佛法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離善法欲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離善法欲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縛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縛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長久遠時病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長久遠時病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正法行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正法行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於具足福德智等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具足福德智等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於如來善根種子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如來善根種子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一切孤獨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一切孤獨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久睡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一切久睡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下劣種姓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下劣種姓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大乘信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大乘信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於持戒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持戒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順入法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順入法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忍樂行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忍樂行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奢摩他毘婆捨那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奢摩他毘婆捨那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於調御持戒樂行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調御持戒樂行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念意行知足慚愧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念意行知足慚愧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念次第入波羅蜜道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念次第入波羅蜜道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佛善根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佛善根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善知識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善知識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於利益一切眾生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利益一切眾生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法隨順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法隨順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智隨順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智隨順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義隨順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義隨順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於了義修多羅義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了義修多羅義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四正勤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四正勤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失實法律語說善行諸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實法律語說善行諸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貧眾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貧眾生界。如是菩薩恆自觀察一切世界慈心普遍。亦常教他如是觀察一切世界慈心普遍。有如是心。彼諸眾生無主無歸。彼諸眾生一切炎然。彼諸眾生一切無捨。彼諸眾生一切無救。彼諸眾生一切無明。我於何時能為作主。與作歸依與作舍宅。與作救護與作燈明。文殊師利。譬如有大伽樓羅王。少壯多力。隨心恆念。何所希望。則能飛上須彌山頂。爾乃下入大海之中。取龍婦女舉在虛空。如是如是。文殊師利。如來神通乘行菩薩有大福德。善根勢力速疾奮迅。隨何尊處如來眾會隨心欲往則能疾到。一切惡道惡業眾生所生之處皆悉能到。能與作主作歸依處。令離諸惡。與作舍宅與作救護與作燈明。文殊師利。此是如來神通乘行菩薩應知(已上經文)   論曰。此等經文顯示何義。寄五種乘顯示決定不決定義。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有決定成就有不決定成就。是故如來舉五種乘以說其別。如經羊乘象乘。二種菩薩不決定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附近聲聞聲聞同住。讀誦聲聞經法等故。月日神通乘及聲聞神通乘與如來神通乘。此三菩薩決定成就阿耨菩提。不近聲聞不同住止不讀誦聲聞經法等故。具如經文。不更繁記。為欲顯示直往菩薩。是故先陳羊乘象乘二種菩薩。然後陳說三種直往。若有菩薩附近聲聞。必退無上法王妙果。是故直往與聲聞人不同住止。何況學習其戒律等也。聲聞戒行於菩薩之毒藥。以是義故經雲如貧人食是轉輪王毒也。直往菩薩更有三品。雖與聲聞不同住等。而有根性上中下故。所修行相有優劣故。是故佛說三種神通乘菩薩也。雖三不同。而不迂迴終俱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佛果故。俱名為直往菩薩也。然一卷善戒經雲。若菩薩言。不應受聲聞戒。不應讀聲聞經。何以故。聲聞經律不能利益諸眾生故。若作是言犯重。不名八重。不犯者為貪著小乘經律者。又雲。菩薩摩訶薩成就戒。成就善戒。成就利益眾生戒。先當具足學優婆塞戒沙彌戒比丘戒。若言不具優婆塞戒得沙彌戒者。無有是處。不具沙彌戒得比丘戒者。亦無是處。不具如是三種戒者得菩薩戒。亦無是處。譬如重樓四級次第。不由初級至二級者。無有是處。不由二級至於三級。不由三級至四級者。亦無是處。菩薩具足三種戒已。欲受菩薩戒。應當至心以無貪著捨於一切內外之物。若不能持不具三戒。終不能得菩薩戒也。又菩薩善戒經第一雲。一切戒者。在家出家所受持者名一切戒。在家出家戒有三種。一者戒。二者受善法戒。三者為利眾生故行。雲何名戒。所謂七眾戒。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菩薩摩訶薩若欲受持菩薩戒者。先當淨心受七種戒。七種戒者。即是淨心趣菩薩戒。如世間人欲請大王。先當淨持所居屋宅。是七種戒俱是在家出有所受。菩薩戒者亦復如是。俱是在家出家所受。是名為戒(已上經文)又瑜伽論第四十一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雲。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聽聲聞乘相應法教。不應受持不應修學。菩薩何用於聲聞乘相應法教聽聞受持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菩薩尚於外道書論精勤研究。況於佛語。無違犯者。為令一向習小法者捨彼欲故作如是說。准此等經論者。必應先受七種戒後受菩薩戒。何故令建立直往菩薩以為寂勝。今釋雲。汎言菩薩有兩種差。一者漸次。二者直往。彼經文意。且約漸次菩薩明義。今據直往菩薩明義。故雲不應讀誦聲聞經法等也。問。漸次直往兩種菩薩終同獲得阿耨菩提無上佛果者。何必偏受菩薩戒。答。漸次菩薩雖發菩提心。而與小乘同戒行故。終為聲聞熏習所牽得小鈍智。退無上智破壞不成。故上文雲。羊乘行菩薩。如是之人住聲聞乘攝聲聞乘種善根行。聲聞所牽故。得鈍智退無上智道。如是菩薩修菩提心慧根。而復後時住聲聞智種善根行。則還愚鈍破壞不成。是故直往菩薩不與小乘同住止。等不受小乘經法律等。直爾得受菩薩大戒。又大智度論第九十雲。若阿羅漢住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疾得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已上經文)是故直往菩薩全不用受聲聞戒也。問。彼經既雲。若菩薩言。不應受聲聞戒。不應讀聲聞經。何以故。聲聞經律不能利益諸眾生故。若作是言犯重。直行菩薩不受聲聞戒者。豈不犯重耶。答。先既陳說。彼經且約漸次菩薩而作是說。非是直往菩薩之分。若有漸次人不許受讀聲聞戒經。如汝所問。必應犯重。漸次菩薩尚為貪著小乘經律者。律不許受聲聞戒律。何況直往菩薩豈為受哉。又大般涅槃經等三十雲。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有八不可思議。一漸漸深。所謂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菩薩戒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果菩薩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是涅槃經說是等法。是名漸漸深。是故此經名漸漸深。二者深難得底。如來世尊不生不滅。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轉法輪。不食不受不行惠施。是故名為常樂我淨。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非色不離色。非受想行識乃至不離識。是常可見。了因非作因。是故名深(已上經文)今此等文義當漸次及以直往。何者。從五戒乃至菩薩戒。從須陀洹果乃至阿耨菩提果。如是次第從淺至深故。義當漸次也。次言深難得底者。如佛所悟直爾得入色心諸法實際。故義當直往也。如來世尊不生不滅者。是如來身業善也。不得阿耨菩提者。是如來意業善也。不轉法輪等者。是如來口業善也。不行惠施者。是如來饒益有情戒等善也。意謂。如來世尊所有三種戒善皆悉安住真如法位。終日動作終日不動作。故雲不生不滅不得不轉不行等。所行之事能行之者俱是法界。無彼此想。雖無二相不礙二事。名為寶戒也。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等者。是約眾生明有佛性寶戒。何以得知佛性是戒。梵網經雲。復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菩提樹下。為此地上一切眾生凡夫癡闇之人。說本盧捨那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常有因故。有當當常住法身者。此即其文也。一切眾生皆有陰故。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若隨倒想。陰非佛性。故雲佛性非色乃至非識。若隨佛智。陰即法界故。雲佛性非離色乃至非離識等。如是妙法凡夫二乘及偏菩薩難解難知。但是諸佛所知之境。故雲深難得底。若諸菩薩受是諸佛金剛寶戒者。疾得成就大菩提果。是故不用聲聞小戒。但授三世諸佛菩薩成佛大戒。以為直往戒。是義應知也次引梵網經者。彼經心地法門品雲。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犯輕垢罪(乃至又雲)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惡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薩以噁心嗔心橫教二乘聲聞戒經律外道邪見論等。犯輕垢罪(乃至又雲)若佛子有佛經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毘曇雜律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若故作者犯輕垢罪(乃至又雲)若佛子護持禁戒。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帶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繫。比丘常生大乘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唸唸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已上經文)   論曰。此等文顯示直往菩薩不用二乘小戒也。初文制止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次文制止不令一切人受持大乘經律。橫教二乘聲聞戒經律等。次文制止有大乘律而不能勤學修習。反學邪見二乘外道阿毘曇雜律書記。後文制止起一念二乘外道心也。如來世尊如是慇懃制止諸執小輩偏執小戒壞亂三世諸佛成佛大戒也   次引大智論者。論第二十七雲。問曰。入法位中過老病死。及斷諸結使破三惡道等。如先說。何以故但說過聲聞辟支佛地亦住種種功德。何以故但說住阿鞞跋致地。答曰。捨諸惡事得諸功德。後當次第說。及所住功德諸法當須次第。不可一時頓說。復次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捨摩梨。觚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觚即時押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住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棲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樹復生為害必大。以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愁。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摩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乘。以是故但說過聲聞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者。從初發意已來。常喜樂住阿鞞跋致地。聞諸菩薩多退轉故。發意時作願。何時當得過聲聞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以是故說住阿鞞跋致地。問曰。何等是阿鞞跋致地。答曰。若菩薩能觀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不生不不滅不共非不共。如是觀諸法。於三界得脫。不以空不以非空。一心信忍十方諸佛所用實相智慧。無能壞無能動者。是名無生忍法。無生忍法即是阿鞞跋致地。復次入菩薩位是阿鞞跋致地。過聲聞辟支佛地亦名阿鞞跋致地(已上論文)   論曰。此文獨顯小乘是大乘之怨家。故此文雲。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隨地獄。無如是怖畏。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尼俱盧樹為捨摩梨樹之怨家。所以菩薩怖小乘者。若暫小乘而共宿者。壞敗大乘心永滅佛乘故。具在論文。冀細披之。直往菩薩豈以怨家戒為心地戒哉也。非但如來慇懃制止。龍樹菩薩亦立此制。應以謹慎。是故法華經雲。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怖求。又雲。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如來大師豈妄立此制。庶以諸求道眾莫違慈訓也 顯示菩薩為僧篇四   諸執小輩。但知聲聞為僧。未信菩薩為僧。爾乃愚昧之流泯菩薩僧名而濫聲聞之次。庸未之比貶大乘戒品而為沙彌之戒。謗大乘罪因斯而興。背佛制業從此而重。永淪惡趣。解脫無期。今引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及大涅槃經等顯示此義   初引心地觀經者。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二報恩品雲。善男子。世出世間有三種僧。一菩薩僧。二聲聞僧。三凡夫僧。文殊師利及彌勒等是菩薩僧。如舍利弗目揵連等是聲聞僧。若有成就別解脫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見能廣為他演說開示眾聖道法利樂眾生。名凡夫僧。雖未能得無漏戒定及慧解脫。而供養者獲無量福。如是三種名真福田。復有一類。名福田僧。於佛舍利及佛形像並諸法僧聖所制戒。深生敬信。自無邪見。令他亦然。能宜正法。讚歎一乘。深信因果。當發善願。隨其過犯悔除業障。當知是人信三寶力勝諸外道百千萬倍。亦勝四種轉輪聖王。何況餘類一切眾生。如鬱金花。雖狀萎悴。猶勝一切諸雜類花。正見比丘亦復如是。勝餘眾生百千萬倍。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緣名福田僧。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養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無有窮盡。供養前三真實僧寶所獲功德正等無異。如是四類聖凡僧寶利樂有情恆無暫捨。是名僧寶不思議恩(已上經文)   論曰。此文顯示何義。陳說世出世間中僧寶有四福田僧。如經一菩薩僧。二聲聞僧。三凡夫僧。四正見僧。文殊師利及彌勒等是菩薩僧。舍利弗目揵連等是聲聞僧。若有成就別解脫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見能廣為他演說。開示眾聖道法利樂眾生。名凡夫僧。復有一類名福田僧。於聖所制戒。深生敬信。自無邪見。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讚歎一乘。深信因果。常發善願。隨其過犯悔除業障。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緣名福田僧也。言別解脫戒者。不犯一一別條名別解脫。又一一別條只是同一清淨心故。雲別解脫戒。然於此中受別解脫戒真善凡夫僧而有二種。一者菩薩真善凡夫僧。二者聲聞真善凡夫僧。並是內外凡位之人。故經結雲。雖未得無漏戒定及慧解脫。而供養者獲無量福。名真福田。次正見僧。是未入位。故經結雲。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緣名福田僧也。若依此經者。當知聲聞僧外別有菩薩僧也。然執小者引智度論文雲。如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等。以釋迦文佛無別菩薩僧故。入聲聞僧中次第坐。若准此文者。當知聲聞僧外應無別菩薩僧。今釋雲。於彼般若而有二種。謂共般若及不共般若也。若共般若。三乘共行三乘同坐解脫床。以此義故。文殊彌勒等入聲聞僧次第中坐。無別菩薩僧。若不共般若。是獨菩薩法。三乘不共行。若依此義者。別有菩薩僧。汝不解此義執一非一。甚以為愚。當知今所立述獨菩薩法。是故別有菩薩僧。又智論第三十二雲。眷屬有上中下。下者純聲聞。中者雜。上者但菩薩。若依汝義者。釋迦如來但有下眷屬。應無中上眷屬。如來既說菩薩僧聲聞僧別。汝復不可致孤疑也。今更粗引諸經論文顯示別有菩薩僧。菩薩善戒經第一雲。優婆離白佛言。我今當雲何分別了知聲聞禁戒緣覺禁戒菩薩禁戒。世尊說我於持律中為最第一。我今不知毘尼方便。雲何當說。今者多有大比丘僧諸菩薩僧。唯願如來具示廣說。既雲大比丘僧菩薩僧。明知菩薩為僧。大涅槃經第三十一迦葉菩薩品雲。善男子。譬如三器。一者完。二者漏。三者破。若次盛置乳酪蘇水。先用何者。世尊。應用完者。次用漏者。後及破者。其完淨者喻菩薩僧。漏喻聲聞僧。破喻一闡提。又雲。如三病人。其易治者喻菩薩僧。其難治者喻聲聞僧。不可治者喻一闡提。又雲。譬如大王有三種馬。調狀大力喻菩薩僧。其第二者喻聲聞僧。其第三者喻一闡提。又雲。如大施時有三人來。第一喻菩薩僧。第二喻聲聞僧。第三喻一闡提。又菩薩善戒經第一雲。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十方佛及菩薩僧也。菩薩羯磨雲。又為師之法。是出家菩薩僧具足五德。大智度論二十二雲。四雙八輩應受供養恭敬禮事。是世間無上福田。行者應念如佛所讚僧。若聲聞僧若辟支佛僧若菩薩僧功德。是聖僧五眾具足如上說。又其論第三雲。是中實聲聞僧六千五百。菩薩僧二種。有羞僧實僧。聲聞一種謂實僧。以是實僧故。又第五十四雲。又亦愛敬過去諸菩薩及弟子。能說法教示。故今世尊亦因此得成。須菩提深心信三寶。故說我知今世尊及法。過去諸佛及弟子。思法即是法寶。今佛過去佛即是佛寶。諸菩薩及弟子是僧寶。又第三十四雲。時當以無量阿僧祗菩薩摩訶薩為僧。我一說法時。無量阿僧祇菩薩皆得阿鞞跋致。菩薩所以作此願者。諸佛多以聲聞為僧。無別菩薩僧。有佛為一乘說法。純以菩薩為僧。有佛聲聞菩薩雜以為僧。如何彌陀佛國。菩薩僧多聲聞僧少。以是故願以無量菩薩為僧。有佛初轉法輪時無有人得阿鞞跋致。以是故菩薩願言。我一說法。無量阿僧祇人得阿鞞跋致(已上論文)   今案經論。菩薩為僧其文繁多。不可任胸臆泯失菩薩僧也。執小者雲。所以菩薩名為僧者。初受聲聞戒。既得僧名號。而後受菩薩戒。依其初號為僧。非是菩薩獨受僧號。今徵雲。若如汝所執者。有佛為一乘說法。純以菩薩為僧。無有聲聞僧。若爾者。彼土無聲聞。依止何人而菩薩得僧號。是故汝所執義無有道理。又淨業障經雲。佛告阿難。此無垢光比丘。於未來世。彌勒佛所逮無生忍。亦當供養現賢劫千佛。過是之後復逕十劫。供養二十億諸佛已。得成為佛。號名功德蓮華最勝妙行師子雷音如來。復告阿難。功德蓮華最勝妙行師子雷音如來應正遍知。彼佛世界名無量音。七寶所成。無有緣覺聲聞弟子。純諸菩薩。彼佛世界常轉平等不退法輪。阿難此無垢光速疾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所乘妙勝淨佛土故(已上經文)若如汝執者。彼雷音如來世界應無有僧。何以故。彼佛世界無有緣覺聲聞弟子。純菩薩故。若無僧者。彼佛世界三寶不具。三歸受戒羯磨等事何得成立。故優婆塞戒經第七淨三歸品雲。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分別者。如來出世則有分別。是故應當別歸依佛。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有受者。佛弟子眾能稟受故。是故應當別歸依僧。正道解脫是名為法。無師獨覺是名為佛。能如法受是名為僧。若無三歸。雲何說有四不壞信。得三歸者或有具足或不具足。雲何具足。所謂歸佛法僧。不具足者。所謂如來歸依於法。善男子。得三歸者無不具足。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戒。善男子。如佛緣覺聲聞各異。是故三寶不得不異。又雲。觀有為法多諸罪過。獨處修行得甘露味故名為佛。一切無漏無為法界故名為法。受持禁戒讀誦解說十二部經。故名為僧(已上經文)若如汝執者。彼雷音如來世界之中。而有三寶不滿之失。三歸不具之失。受戒無依之失。四不壞信不足之失。無能稟受佛說人之失。無能受持禁戒讀誦解說十二部經人之失。如是眾失依汝迷執而所生者也。涅槃經第三十一三子譬文雲。其子三者。初喻菩薩。中喻聲聞。後喻一闡提。如十二部經修多羅中。微細之義我先已為諸菩薩說。淺近之義為聲聞說。世間之義為一闡提五逆罪說。若依此說者。菩薩在前悟微細之義。聲聞在後悟淺近之義。若爾者彼聲聞人依菩薩僧應得僧名。何者。聲聞在後悟故。何以得言菩薩依聲聞人而得僧號。又復何故悟微細義者特不與僧名。悟淺近義者獨得僧號。又二十六雲。若有受持聲聞戒者。當知是人不見佛性及以如來。若有受持菩薩戒者。當知是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見佛性如來涅槃。如何得見佛性之戒而不與僧名。不見佛性之戒獨得僧號。又善戒經第一雲。菩薩摩訶薩若欲受持菩薩戒者。先當淨心受七種戒。七種戒者。即是淨心趣菩薩戒。如世間人欲請大王。先當淨持所居屋宅。若准此文者。聲聞如下民。菩薩如大王。爾乃下民依順於大王。大王不可依下民。如何大王戒由受下民戒。方得僧號焉。又智度論第三十六引大品經文雲。舍利弗白佛言。菩薩摩訶薩。住何等地能為諸聲聞辟支佛作福田。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常為諸聲聞辟支佛作福田。此文意雲。菩薩從初發心至於究竟。常為二乘而作所依廣大福田。彼文又雲。若菩薩不發心者。世間尚無佛道。何況聲聞辟支佛。當知佛道是聲聞辟支佛之根本。大般若經所說與此意同。若據此文者。菩薩是根本。二乘即枝末。如汝所說執者。貶所依之福田而令沒貧賤底。褒能依之枝葉而反置根本中。顛倒之甚莫過於焉。智者審思之。又言僧者天竺語略。若具存者。應雲僧伽。智度論第三雲。雲何名僧伽。僧伽秦言眾。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樹叢是名為林。一一樹不名為林。除一一樹亦無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為僧。除一一比丘亦無僧。諸比丘因緣和合。故僧名眾(已上論文)若爾者。僧號從比丘一處和合而得其名字。若爾菩薩亦一處和合。那不稱僧。又諸經論中鹹雲菩薩眾聲聞眾。眾即僧伽。汝未解僧伽義。甚以應哀愍也。義淨三藏亦復不許呼一人以為僧。是故彼三藏南海寄歸內法傳第三卷雲。然西方行法受近圓已去。名鐸曷。譯為小師。滿十夏已名悉地薜欏(譯為住位(得離依止而住。又得為鄔波馱耶。凡有書疏往還。題雲求寂某乙。小苾芻某乙。住位苾芻某乙。若其學通內外德行高著者。便雲多聞苾芻某乙。不可雲僧某乙。僧是伽。目乎大眾。寧容一已輒道四人。西方無此法也(已上傳文)今案此傳。所言僧號總名大眾。非是一人。可謂義淨所傳與智論釋不相違背。汝執僧號局在聲聞不涉菩薩。非只不解僧義。亦闇乎梵語矣   次引涅槃經者。涅槃經第Я十六卷師子吼菩薩品之二雲。善男子。汝言僧常一切眾生無佛性者。善男子。僧名和合。和合有二種。一者世和合。二者第一義和合。世和合者名聲聞僧。義和合者名菩薩僧。世尊無常。佛性是常。如佛性常。義僧亦爾。復次有僧。謂法和合。法和合者謂十二部經。十二部經常。是故我說。法僧是常。善男子。僧名和合。和合者名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中亦有佛性。十二因緣常。佛性亦爾。是故我說。僧有佛性。又復僧者諸佛和合。是故我說。僧有佛性(已上經文)論曰。此文顯示三寶各有和合僧義。謂一僧和合有二種。如經。一者世和合。二者第一義和合。世和合者名聲聞僧。義和合者名菩薩僧也。二法和合亦有二種。一者經和合。二者因緣和合也。言經和合者。謂十二部經和合也。言因緣和合者。謂十二因緣也。三者佛和合。即諸佛和合也。前既陳示大小兩乘各有僧義。今更引誠文重示和合之異也。和合義別。當知大小各有僧號。安得寄世和合僧而有義和合僧名。又菩薩瓔珞本業經上卷釋菩薩僧雲。常行六道與六道眾生和合故名僧寶。轉轉一切眾生流入佛海故(已上經文)諸大菩薩安有依憑聲聞小乘之類覓得僧號哉。和合之義雖其辭同。而其旨趣如天與地。不得雷同也。比年見聞國內。習學大乘諸德。徒不顧所宗之高重。自屈大乘師子之戒品。抑入野干孔穴之律儀。甚以為不可也。當知汝等所學大乘只是羊乘象乘行之菩薩。驗知必定退轉阿耨菩提勝果。如來大師已有所說。若有所疑。冀披閱不必定入定入印經矣 授三聚戒為僧篇五   諸執小之類或雲。大僧之號由別解脫方得其名。三聚淨戒只是利他之義而已。非是僧戒。此義不然。所以者何。大僧之名雖大小同而天地殊。由是義故。聲聞教中制二百五十戒及三千威儀名為僧戒。大乘教中制三聚淨戒十重四十八輕及八萬威儀名為僧戒。若其出家於內五眾而分先後。若其在家二眾於外二眾而為次第。諸大乘中總授三聚戒名為大僧。已有誠言。驗知今菩薩僧即三聚戒以為僧戒也。今且引文顯示其義矣   占察經上卷雲。復次未來之世。若在家若出家諸眾生等。欲求受清淨妙戒。而先已作增上重罪不得受者。亦當知上修懺悔法。令其至得身口意善相已。即應可受。若彼眾生欲習摩訶衍道。求受菩薩根本重戒。及願總受在家出家一切禁戒。所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化眾生戒。而不能得善好戒師廣解菩薩法藏。先修行者應當至心。於道場內恭敬供養。仰告十方諸佛菩薩請為師證。一心立願稱辨戒相。先說十根本重戒。次當總舉三種戒聚。自誓而受。此亦得戒。復次未來世諸眾生等。欲求出家。及已出家。若不能得善好戒師及清淨僧眾。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於禁戒者。但能學發無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淨已。其未出家者。應當剃髮。初服法衣。如上立願。自誓而受菩薩律儀三種戒聚。則名具獲婆羅提木叉出家之戒。名為比丘比丘尼。即應推求聲聞律儀藏及菩薩所習摩得勒伽藏受持讀誦觀察修行。若雖出家。而其年未滿二十者。應當先誓願受十根本戒及受沙彌沙彌尼所有別戒。既受戒已。亦名沙彌沙彌尼。即應親近供養給侍先舊出家學大乘心具受戒者。求為依止之師。請問教誡修行威儀。如沙彌沙彌尼法。若不能值如是之人。唯願當親近菩薩所修摩德勒伽藏。讀誦思惟觀察修行。應勤供養佛法僧寶。若沙彌尼年已十八者。亦當自誓受毘尼藏中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學比丘尼一切戒聚。其年若滿二十時。乃可如上總受菩薩三種戒聚。然後得名比丘比丘尼。若彼眾生雖學懺悔。不能至心不獲善相者。設作受想。不名得戒。梵網經雲。若佛子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諸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現前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而要見好相。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噁心慢心。一一不好答問者。犯輕垢罪(已上經文)寂法師疏下雲。第三好心教授戒。見器不授違教訓之道故制也。大小道俗俱制也。文中有二。一辨新學得戒之緣。二明法師不好教授。得戒緣中有三。一明自誓受法。二明從他受法。三霍結二受。聲聞法中出家五眾必從他受。在家二眾通自他受。如瑜伽論五十三中廣說其相。菩薩法中。此經不分七眾之受。若准占察。七眾受戒皆通兩受。如彼上卷廣分別也。若法師下惡說成犯。與前第十六戒異者。彼制為利倒說。此制慢心惡說開緣因彼。曠法師疏雲。第二十三輕人僻說戒。菩薩理應謙虛攝物。不憚劬勞。今乃依猗勝人恃勢輕物。故制犯也。別具四緣。一自稱大乘。二新學請問。三恃勢輕慢。四不好為答。便犯就文為三。初明求法之人。次若法師下明自恃之相。三而新學下舉非結犯。初明時節故雲佛滅度後。發圓三聚四弘之心。是以言好。言於諸等者。示其勝境。故經雲。敬像如真佛。得福亦復然。於佛像前自製要期領納戒品。名為自誓。好相者如下明之。便得受戒者得好相竟。即自受三歸。自宣懺悔。自受十戒。自牒羯磨。但出自口與師為異。言若現前等者。明從師受。師身有戒故。不須好相。餘二如文。天台戒義記下卷雲。第二十三憍慢僻說戒。乖教訓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序事三階。一求法之人遠來問道。文中具序。初新學菩薩已受戒竟。遠來聽法。法主言。非己師。恃解恃勢。輕慢心不好答問。使義理隱沒。顛倒法故犯。若千里內無師。於佛像前自誓受。必須見好相方得。二明師師相授。不假見相。生重心故。若法師。此第二法師自恃。所以興慢。而新學。舉非結過。第三句也。彼遠來問義。倚恃憍慢不好酬對故犯也 顯揚大戒論卷第二 顯揚大戒論卷第三(凡一篇)    慈覺大師撰 分別三聚戒相篇第六   依隨聖教既已分別大小二戒差別之相。若不知所持戒相者。何由得知所期之果。是故今引菩薩地持經菩薩善戒經守護國界主經大智論等。兼添震旦解釋令知戒相。此編以下直依誠言應以修行。是故不加論曰。貴在得意。庶以不俟重言   初引菩薩地持經者。彼經第四卷方便處戒品雲。雲何菩薩一切戒。略說二種。一者在家分。二者出家分。是名一切戒。一切戒復有三種。一者律儀戒。二者攝善法戒。三者攝眾生戒。律儀戒者。謂七眾所受戒。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在家出家隨其所應。是名律儀戒。攝善法戒者。謂菩薩所受律儀戒。上修大菩提身口意業。是名略說一切攝善法戒。何者是。謂菩薩依戒住戒。修聞惠思惠奢摩陀毘婆捨那。修惠。空閑靜默。恭敬師長禮事供養。有疾患者起悲心。愍心瞻視供給。聞說法者嘆言善哉。實功德者稱揚讚善。一切眾生所作功德。心念口言隨喜歡悅。有侵犯者悉能安忍。身口意業已作當作一切迴向無上菩提。隨時修習種種勝願。常勤精進供養三寶。於諸善法心不放逸。念惠護持身口淨戒。守攝根門飯食知量。初夜後夜未曾睡眠。親近善人依善知識。自省己過。知已不犯。隨其所犯於佛菩薩及同行所如法悔除。如是等護持修習長養善法戒。是攝善法戒。攝眾生戒者。略說有十一種。一者眾生作饒益事悉與為伴。二者眾生已起未起病等諸苦及看病者悉與為伴。三者為諸眾生說世間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四者知恩。報恩。五者眾生種種恐怖。師子虎狼王賊水火。悉能救護。若有眾生喪失親屬財物諸難。能為開解令離憂惱。六者見有眾生貧窮困乏。悉能給施隨其所須。七者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眾。八者先語安慰。隨時往返。給施飲食。說世善語。進止非己。去來隨物。如是等事安眾生者悉隨順。若非安者皆悉遠離。九者有實德者稱揚歡悅。十者有過惡者慈心呵嘖。折伏罰黜令其改悔。十一者以神通力示現惡道。令彼眾生畏厭眾惡奉修佛法歡喜信樂生希有心。雲何菩薩住律儀戒住攝善法戒住攝眾生戒。善護持戒善攝善法戒一切行攝眾生戒。菩薩住波羅提木叉戒。捨攝輪王出家學道。不顧尊位如視草土。捨離五欲如棄涕唾。乃至來世魔天亦不願樂。終不為彼修持梵行。心常恐怖如實見過。捨現在樂如畏風雹。正見觀察而不味著。其性恬靜好樂空閑。若眾若獨心常安住。不限持戒生知足想。依戒住戒修習菩薩正受所生無量功德。若近四眾不說非法。於空閑處不住惡覺。設令暫起即自悔責。深見其過。見過患已還得本心。若聞菩薩一切戒法。住大地菩薩微妙無量不可思議久遠難行。心不恐怖亦不懈退。而作是念。彼亦丈夫能持菩薩不可思議身口淨戒。我亦丈夫必當如彼決定無疑。住律儀菩薩。常自省己過不觀彼闕。若見凶暴及惡性人。心不恚恨。起法心悲心憐愍方便令得解脫。住律儀菩薩於眾生所不生怖想。況復加害。住律儀菩薩成就五種不放逸行。與過去俱。與未來俱。與現在俱。已作當作。菩薩過去所犯如法懺悔。是名過去不放逸行。未來當犯當如法悔。是名未來不放逸行。現在所犯即如法悔。是名現在不放逸行。如所行如所住專心護持。是名已作不放逸行。依已作不放逸行如所行如所住不起犯戒。是名當作不放逸行。住律儀菩薩功德覆藏。惡事發露。少欲知足。堪忍眾苦。不生憂戚。進止安諦。威儀詳序。離諸諂曲。淨修正命。菩薩成就如是十法。名律儀戒。善護持戒。謂過去五欲心不顧戀。未來五欲心不生欣想。現在五欲不念貪著。樂處空閑不生足想。離惡言惡覺心不自輕。安穩樂住。善能堪忍。不為放逸。威儀淨命。菩薩住攝善法戒。於身命財若起少著。即時除滅不令增長。一切犯戒因緣煩惱等起即時除滅。若於眾生起恚害怨心即時除滅。若起懈怠即時除滅。若起味相應禪即時除滅。如實知五處。謂善果善因善因果倒及與非倒。攝善法障皆如實知。菩薩見善果福利而求善因。攝善法倒如實知之。菩薩得善根。不起無常常見。苦有樂見。不淨淨見。非我我見。如實知攝善法障。離不攝善法。如是十行名住攝善法戒。疾攝諸善法及一切行。所謂依施依戒依忍依精進依禪。五行成就智慧。菩薩住攝眾生戒有十一種。於一一種成就一切行。一者眾生所作皆與同事。若始思量及所施作。行路去來。正業方便。守護財物。和合諍訟。世間吉會及諸福業皆與同事。二者於諸苦事皆與為伴。若見疾病瞻視供給。盲者將導。迷者示路。聾者指受。躄者荷負。欲纏苦者教令遠離。嗔恚睡眠掉悔疑蓋。如是等苦亦令遠離。欲覺恚覺害覺親裡覺國土覺不死覺輕悔覺族姓覺。悉教遠離。眾生諍訟不如苦者能為開解。行路疲乏施諸所安。三者為諸眾生具足諸法。惡行眾生說除惡行。善句善味善義隨順通達。增長道品。方便說者。為惡眾生說除惡行。說除慳法。得現果報。少正方便而得大財。得已守護。憎嫉法者令生信樂。清淨見諦離諸惡趣。煩惱永盡一切苦滅。四者知恩報恩。饒益己善。心與語同。問訊慰喻讚言善來。設坐安處。若等若增酬報無滅。諸有所作悉與同事。瞻視病苦隨順說法。滅除恐畏離諸憂悔。若有乏短給施眾具。如法依止隨順其心。有實德者稱揚歡悅。有過惡者慈心訶責。折伏罰黜今其改悔。示神通力隨所宜現。五者恐怖眾生為作救護。所謂水火王賊鬼神惡獸人非人等一切怖畏。悉為救護令得安穩。若見眾生親屬財物諸難憂惱。或見喪失親屬善友知識及諸師長所尊敬者。或有財物王賊所奪。火燒水□忘失寶藏。事業不成強分私財。或惡眷屬散棄資產。悉為開解令離憂惱。六者見有眾生資生不具給施所須。飲食衣服湯藥眾具香花燈明莊嚴雜飾車乘僮僕財物舍宅。如是等乏悉皆給施。七者如法受眾先與依止。以無貪心哀愍心之心。而為說法。賑給所須。若自無者。從彼信心居士長者求索與之。如法所得衣食湯藥及諸房舍等共受用。先所藏積以五種法隨時教戒。如力種品中說。八者隨他心戒。先知眾生自性及性。應共住者。與共同止。隨其所宜與共從事。又隨心者。視其所行。若以如是身行如是口行。令彼憂惱無善利者。菩薩不為。雖令憂惱而獲善利者。菩薩為之。若菩薩自行身行口行。非戒所攝。亦非功德智慧方便。令彼憂惱無善利者。菩薩不為。與上相違者。菩薩為之。如生憂苦喜樂亦爾。隨其所應廣分別說。又隨心者。若見眾生有嗔恨色。尚不嘆其德。況說其惡亦不懺謝。又隨心者。人不問訊安慰己者。猶尚自往問訊安慰。咒來問訊而不酬和。唯除教誡。又隨心者。不惱他人。除慈愍心。寂靜諸根。訶責弟子令其調伏。又隨心者。不嗤不笑不戲弄。令其慚恥而生疑悔。彼雖不如不言。汝今墮在負處。見人謙下兼不自高。又隨心者。非不習近。不極習近。非時習近。又隨心者。非於他親厚不說其過。於他怨者不稱其德。不親善者不與同意。不多求欲。若有所取知量知足。若有請者不逆其意。若有嫌嘖如法悔謝。九者實功德者。稱讚歡悅具足信者勸信功德。戒聞施惠亦復如是。十者應訶責者。訶責調伏微過微犯者。以憐愍心軟語訶責。中過中犯中語訶責。上過上犯上語訶責。如訶責折伏罰黜亦復如是。軟中過。軟中犯。隨時驅出還令共住。為化犯戒及餘人故。以受益心黜令出眾。上過上犯者不同住不同食。乃至改悔亦不同住。以慈愍心故。不令彼人於佛法中多起罪過。亦為教誡餘眾生故。十一者菩薩為饒益故現神通力。或令恐怖或令歡喜。行惡行者示以惡報。所謂寒冰地獄邊地獄等諸惡道處。語其人言。汝等當觀此人間造惡。當生彼中受無量苦。彼見恐怖而生厭怖離諸惡行。菩薩於大眾中見不信者。問事不答。即時化作金剛力士及餘大力諸天鬼神而恐怖之。以恐怖故捨高慢心敬信正答。共餘大眾聞彼正答亦皆調伏。又以神力現一為多。現多為一。石壁皆過身出水火。或復示現共聲聞神力令彼歡喜。未信者信。犯戒者清淨。少聞者多聞。慳者能施。癡者得慧。如是菩薩成就一切行利眾生戒。是名菩薩三種戒聚無量功德聚   次又同經第五卷方便處戒品之餘雲。如是菩薩住律儀戒者。有四波羅夷處法。何等為四。菩薩為貪利故。自嘆己德毀呰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菩薩自有財物生慳惜故。貧苦眾生無所依怙來求索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慳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菩薩瞋恚出粗惡言。意猶不息。復以手打。或加杖石。殘害恐怖。瞋恨增上。犯者求悔不受其懺。結恨不捨。是名第三波羅夷處法。菩薩謗菩薩藏說相似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若心自解。或從他受。是名第四波羅夷處法。是名菩薩四波羅夷處法。是菩薩於四波羅夷處法一一犯。是名波羅夷處法。何況犯四。不能增廣現法莊嚴菩提。亦不增長現在淨心。是名相似菩薩。非實菩薩。菩薩以軟中煩惱犯此法者。不捨律儀戒。若上煩惱犯。是名為捨。若於四法數數違犯不生慚愧。歡喜愛樂言是功德。是名上煩惱犯菩薩。犯菩薩無有頓犯四波羅夷處法捨菩薩律儀戒。如比丘捨律儀戒。菩薩失律儀戒已堪任更受。非如比丘犯木叉戒不得更受。有二因緣失菩薩律儀戒。一者捨無上菩提願。二者起增上煩惱犯。無有捨身受身失菩薩戒。乃至十方在所受生亦復不失。若菩薩不捨大願。非上煩惱犯。捨身受身。雖不憶念從善知識數數更受。猶是本戒。不名新得。是住律儀菩薩。當知犯非犯。染污不染污。軟中上。若菩薩住律儀戒。於一日一夜中。若佛在世。若佛塔廟。若法若經卷。若菩薩修多羅藏。若菩薩摩得勒伽。若比丘僧。若十方世界大菩薩眾。若不少多供養乃至一禮。乃至不以一偈讚嘆三寶功德。乃至不能一念淨心者。是名為犯眾多犯。若不恭敬。若懶墮。若懈怠犯。染污起。若忘誤犯。非染污起。不犯者入淨心地。菩薩如得不壞淨。比丘常法供養佛法僧寶   次引菩薩善戒經者。彼經第二卷菩薩地真實義品雲。雲何名真實義。真實義者有二種。一者法性。二者法如。復有四種。一者世流布。二者方便流布。三者淨煩惱障。四者淨智慧障。雲何名世流布。世間之法同其名號。眾生見地真實是地。終不言火。火真實火。不言是地。水風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瓔珞器物伎樂。明闇男女舍宅田業苦樂。苦真實苦。終不言樂。樂真實樂。終不言苦。此是此非。定以不定。一切世間從昔已來傳此名相。自然而知。不從修集然後知也。是名世流布真實義也。雲何名方便流布。如世智人先以籌量然後造作經書論議。是名是方便流布。雲何爭煩惱障。一切聲聞辟支佛等。以無漏智無漏道壞煩惱故得無礙智。是名淨煩惱障。以壞煩惱故智得明淨。智惠淨故身心無礙。是名淨智惠障真實義也。雲何復名真實。真實者名為四諦。所謂苦集滅道。觀此四諦得實智惠。是名聲聞辟支佛。聲聞辟支佛分觀五陰。是故離陰都不見我及以我所。分觀十二因緣。是故離陰不見眾生及以士夫。是名淨智惠障真實義也。若智不能知境界者。名曰智障。若能壞障智境界者。名淨智障真實義也。真實義者。謂佛菩薩深觀一切陰入界故。觀我無我。眾生非眾生士夫非士夫。是名淨智障。觀諸法界不可宣說。知世諦故分別法界。知諸法界真實性故名無勝惠。無勝惠者壞一切障。是故名為淨智惠障真實義也。真實義者。復有二種。一者有。二者無。有者名世流布。世流布者。所謂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善不善無記。生法滅法從緣生法。去來現在有為無為。此世他世日月。見聞識知所得覺觀。修集受持乃至涅槃。是名世流布有也。世間有者。所謂法性。無者世流布有。從色乃至涅槃。其性無故。是名為無。眾生見故名之為有。法性本無名之為無。諸佛如來所說有無。名之為真。真實者名為中道。非有非無名為中道。中道者名無上道。如是中道。諸佛世尊除壞障礙。是故名之為一切智。菩薩摩訶薩雖學如是中道。猶有障礙。是故不得為一切智。菩薩智慧為方便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何以故。菩薩摩訶薩雖不具足中道智慧。說生死相亦有亦無。亦為流布無上佛法。雖在生死亦能了了知生死過患。心無厭悔。如其不知生死過者。則不能得壞煩惱結。若心厭者則不能得教化眾生護諸佛法。疾得涅槃。若得涅槃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教化諸眾生者。雲何能得何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菩薩若在生死之中修菩提道。不畏涅槃不求涅槃。菩薩若畏於涅槃者。則不能得具足莊嚴菩薩之道。亦不能為無量眾生讚嘆涅槃。於涅槃所不生信喜專念之心。是故菩薩於涅槃所不生怖畏。若是菩薩求涅槃者。即能得之。如其得者則不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諸佛法教化眾生。若是菩薩不能深觀生死過患。或生厭離怖畏涅槃或求涅槃。是名菩薩無善方便。若是菩薩能深觀察生死過患。樂處其中不畏涅槃不求涅槃。是名菩薩有善方便。善方便者解第一義空。菩薩摩訶薩修集如是第一義空。名菩薩戒大方便也。為得如來無上智故。若有修集是菩薩戒。得真實智。知見諸法無我我所。知諸法性。是故於法心無所著。亦說世諦第一義諦。世諦第一義諦見一切法心平等。能大惠以施因緣。善知世事。雖學世事心不厭悔。悉得了知得大念力。雖知世事心無憍慢。常教眾生不生慳吝。以方便善教眾生世間之事。為令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菩薩於是世間之事懃心修集無有厭悔。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即得增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薩如是增長善法不生憍慢。於諸眾生生憐愛心。菩薩如是增長智慧不生憍慢。破壞眾生種種邪見。菩薩若得世間三昧出世三昧。不顯己德令他供養。不為世法之所污染。菩薩爾時成就具足無量功德。名菩薩戒。菩薩摩訶薩所有善法悉以迴向菩提之道。名菩薩。過去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由成就菩薩禁戒。未來現在亦復如是。菩薩摩訶薩受持三世諸菩薩法。能以佛法教化眾生。至心修行菩提之道。為菩提道不惜身命。不惜身命是菩薩戒。借身命者終不能得菩薩禁戒。乃至吝惜一錢之物亦不能得菩薩禁戒。菩薩摩訶薩為眾生故愛身畜財。若於是二生吝惜心。假名菩薩。非義菩薩。菩薩若能不吝財命。當知則能利益眾生。能行忍辱。能壞瞋恚嫉妒之心。了知世事善解方便。能壞眾生所有疑心。能自增長菩提果因。善根能調伏所有諸根。不為四倒之所傾動。能解諸法甚深之義。能得具足四無量心。成就五通四無礙智。畢竟能觀十二因緣。逮得菩薩一子之地。能得常樂我淨之身。得大自在無上涅槃。善能開示方便涅槃。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皆因禁戒因緣而得。菩薩摩訶薩成就具足菩薩戒者。能為一切眾生僕使。若為眾生之所瞋罵打害劫奪則生慈心。若見眾生厚重煩惱發憐愍心。為欲破壞眾生煩惱。繫心思惟諸善方便。於諸眾生心無姦曲。任力所能施眾生樂。不求恩報不懷瞋恨。為壞眾生瞋惱心故。思惟方便知恩念恩。無有求者先意行施。若己有不施求者不得成就菩薩禁戒。求者三至若不施者。是名犯重。不犯者。若以方便善語慰喻。令彼求者生不恨心。求者二種。一者貧窮。二者邪見。不施貧者則便得罪。不施邪見則不犯。若不犯者是名善行。善行菩薩諦知法界不可宣說。知法界性知世流布。世流布者。色受想行識乃至涅槃。色乃至涅槃不名真實。何以故。而是色者非有非無。乃至涅槃非有非無。若非有無。雲何真實。雲何非有。眾生顛倒計色為我。乃至涅槃橫計為我。是名非有。雲何非無。世流布故。不虛誑故。可宣說故。是名非無。以是故名非有非無。如所說法。如說有者。一法之中應無量名。無量名故則有無量性。何以故。一一法中有無量名故。雲何名為無量名耶。如色一法。亦說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粗細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澀滑輕重。是名可說。隨說有者。應一法中有無量相。所可宣說實無定性。以言說故流佈於世。實無說者及真實性。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如其色中乃至涅槃有實性者。不應說有青黃赤白乃至輕重。若無實性。未流布時。雲何可傳。以流布性無有初始故可流布。若未有色時有流布者。以何因緣無色之時不流布耶。如其流布能作色性者。何故流布而不能作色無量性。是故法性不可宣說。如色受想行識乃至涅槃亦復如是。有二種人遠離佛法。非佛弟子。永失佛法。一者說色乃至涅槃有真實性。二者不信世流布性。如是二人不任受持菩薩禁戒。如其受者。受者不得師則有罪。何故不得。誹謗實法著非法故。是故雖受終不得戒。若不得戒。雲何得名在此法中為佛弟子。是名為遠離佛法。菩薩戒者非口所得。心口和合然後乃獲。是二種人都無實心。雲何可得。若於色中妄生計著。於佛法中則為永失。若不信色是流布者。是則名為謗一切法。是人則為永失佛法。是故不可宣說若有若無。何以故。如因五陰則有我人眾生士夫。若無五陰。如是等名何由流布。色亦如是。以有色故則有種種名字流布。真實之法無有流布。離真實法亦無流布。愚癡之人說諸法空則得大罪。若有說言大乘經中一切法空。亦得大罪。不能善解大乘經義。生憍慢心言我善解。隨其自心忘想思惟為人廣說。亦得大罪。若言一切諸法性無。雲何得有流佈於世。亦得大罪。何以故。謗一切法故。謗一切法者。即是外道富蘭那等真弟子也。富蘭那謂。諸法性無。而佛法中亦有亦無。若有人說一切法空。當知是人不中共住共語論議布薩說戒。若與共住乃至說戒則得大罪。何以故。不解空義故。是人不能自利利他。是故大乘經說。若不解空甚於癡人。何以故。愚癡人說色是我乃至識是我。有我見者不壞佛法。不解空義永壞佛法。破失滅沒。生我見者不至三惡。不解空義。為人廣說。當知是人必到阿鼻。有我見者不謗三寶。妄說空者誹謗三寶。說有我者不誑眾生。不謗實性。不妨法性。不妨眾生獲得解脫。不教他人毀犯禁戒。不解空者謗一切法。不解實性。不解法性。妨於解脫。與多眾生作惡知識。自不持戒。教人毀禁。常樂宣說無作無受。令多眾生增長地獄。以是義故。名為遠離無上佛法。雲何名為不解空義。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不信受空。不解於空。不解於法。是則名為不解空義。何以故。說一切法本性自空無因緣空。說一切法亦無處所。若無處所云何名空。是名不解空。雲何名為真解空義。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一切法中無有性故。是名為空法亦不空。是名解空。如是解者。不妨於義。不妨三寶。是名正解。無有錯謬。雲何正解。如色乃至涅槃。分別無有種種相性。是名色空。以色真實流佈於世。是名不空。以是義故說色一法亦有亦無。解是二故。亦法亦空。終不於中妄生計著。是名真解空義。是故大乘經中說偈。一法有多名。實法中則無。不失法性故。流佈於世間。如色乃至涅槃。則有多名。色無自性。無自性者則無多名。有多名者名為流布。以是義故雜藏中說。諸佛世尊不著流布。若見若聞。思惟覺知。如色名乃至涅槃名。名為流布。諸佛世尊終不說言有流布性而生染著。何以故。壞顛倒故。有染著者名為顛倒。如來已斷一切惡見故不染著。以不見不說不染著。故名為正見。是故如來為迦旃延比丘而作是說。迦旃延。我弟子者不著地定。水火風定。空定識定。無所有定。非有想非無想定。非此世非他世。非日非月。非見非聞。非思非識。非取非得。非覺非觀。是名禪定。雲何比丘不著地定。比丘於地不作地想。乃至覺觀不作覺觀想。是則名為不著地定。乃至覺觀亦復如是。若有比丘能作如是修集定者。即為諸天釋天梵天。十方諸佛。及大菩薩之所讚嘆。南無大士南無大士。鹹作是言。我都不知汝在何定修集何定。若有染著地想地名。當知是人名不修空。若於色中不著名相。是名修空。為流布故宣說地相及以地名。若著色相及以色名。名增長相。若壞色相及以色名。名放捨相。不增不捨。是名中道。修集如是二種相故。是名比丘修集地定乃至覺觀。若有比丘修是定者。是名實相。以實相故比丘於法無所言說。以諸法性不可說故。是故比丘無所言說。若一切法無可說者。雲何說不可說。若不可說。雲何得聞。若不說不聞。雲何得知。一切諸法不可宣說。以可知故說令流布。愚癡之人不知不解世流布故。於諸法中生八種謬。一者性謬。二者分別謬。三者聚謬。四者我謬。五者我所謬。六者愛謬。七者不愛謬。八者非愛非不愛謬。是八謬中初三種謬乃是一切諸謬根本。著性著名不解流布。從此展轉生無量謬。我我所謬名為我見。我見復是諸見根本。是二種謬從憍慢生。是故憍慢諸見根本。後三謬者從三毒生。是八種謬攝取一切諸結煩惱。令諸眾生迴轉三有。雲何性謬。若色作色想。乃至重作重想。是名性謬。雲何分別謬。若分別色。是色非色。是可見是不可見。是有對。是無對。是名分別謬。雲何聚謬。如於色中見我眾生士夫壽命屋舍四種軍旅衣食蓮華車乘樹木積聚。如是等中各作一相。是名聚謬。雲何名我我所謬。於有漏中取我我所。無量世中常生取著計我我所。是名我我所謬。雲何愛謬。於淨物中生貪著心。是名愛謬。雲何不愛謬。於不淨物中生瞋恚心。是名不愛謬。雲何非愛非不愛謬。於一切淨不淨物中生貪恚心。是名非愛非不愛謬。是名八謬。菩薩摩訶薩雲何能知如是八種謬。應推四事。何等四。一者推名。二者推物。三者推性。四者推分別。雲何推名。菩薩摩訶薩唯知名名不見名物。是名推名。雲何推物。唯知是物不知餘者。是名推物。雲何推性。知名流布。是名推性。雲何推分別。名不見物物不見名。是名推分別。菩薩摩訶薩何故推名。知名實名。是故推名。菩薩諦觀。若無色名。何由說色。若不說色。雲何觀色。若不觀色。雲何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菩薩推求知名。菩薩何故推求於物。若無物者。誰有此名。而此名者非不可說。若不可說。雲何得知諸法之性。是故菩薩推求於物。菩薩何故推求於性。菩薩摩訶薩知於色性乃至涅槃性。知色流布乃至涅槃流布。雲何名為知於色性。知是色性如鏡中像幻化夢影嚮熱時之炎水中月形。是名推性。菩薩何故推求分別。菩薩摩訶薩若分別名分別物。分別性分別法分別非法。分別有無是色非色可見不可見。是名分別。以分別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菩薩推求分別。菩薩摩訶薩為壞八謬推是四事。菩薩何故壞是八謬。八謬因緣增長邪見。邪見增故煩惱增長。煩惱增長故生死增長。生死增長故十二因緣增長。菩薩若修如是四事斷除邪見。邪見斷故諸煩惱滅。煩惱滅故生死滅。生死滅故知十二因緣滅。知十二因緣滅故修無上道。修無上道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能壞眾生如是八謬。能教眾生知世流布說真實義。若除眾生如是八謬名大涅槃。能得現世大自在故。得大神通故。得大方便故。得大禪定故。得大一切智故。求得不退不墮處故。是名大涅槃。得大自在菩薩摩訶薩成就五事。一者心得寂靜。二者了知世事及出世事。三者為眾生故處在生死心不愁惱。四者了知如來甚深祕藏。五者菩提之心無能壞者。菩薩何故心得寂靜。能破現在眾生煩惱故心得寂靜。為調眾生得佛法故了知世事及出世事。為令眾生得利根故樂處生死心不愁惱。為令眾生破壞疑心。受持讀誦了知如來甚深祕藏。法說非法能滅佛法污辱佛法。犯說非犯受畜八種不淨之物。為償如是諸惡人故受持解說如來祕密甚深之義。雖知外道微細書論。解其義趣終不破壞菩提之心。如是五事攝取菩薩菩提之事。亦名五事。亦名五功德。何等名為菩提之事。能自利益。調伏眾生。受持佛法。不破菩薩所修禁戒。菩提之心終不傾動。懃修精進。壞邪見等。說三乘道。菩薩成就如是五事。有三種。謂下中上。具足二種是名為下。具足三種是名為中。若具四種是名為上   次引守護國界經者。彼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第七菩薩瓔珞莊嚴品雲。佛告文殊師利言。善男子。一切菩薩皆悉具有四種瓔珞。雲何為四。所謂戒為瓔珞。定為瓔珞。慧為瓔珞。陀羅尼門以為瓔珞。是名為四。善男子。雲何戒為瓔珞。善男子。菩薩有一淨戒瓔珞。謂於眾生起無瞋恚無障礙心。令諸眾生見皆歡喜無有厭足。復善男子。菩薩有二淨戒瓔珞。所謂閉惡趣門開人天路。復次善男子。菩薩有三淨戒瓔珞。謂身口意皆悉清淨。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四淨戒瓔珞。謂所欲皆遂。所願皆成。所樂皆得。始終究竟。復次善男子。菩薩有五淨戒瓔珞。謂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大涅槃。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六淨戒瓔珞。謂不破戒。終無悔故。不穿漏戒。無餘過故。不雜戒。無和合故。清淨戒。長白法故。自在戒。隨意所往體具足故。自在轉戒。於一切時智自在故。復次善男子。菩薩有七淨戒瓔珞。所謂施得清淨。忍得清淨。勤得清淨。定得清淨。惠得清淨。方便復得清淨。不放逸得清淨。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八淨戒瓔珞。各別圓滿。所謂十地圓滿。不悔圓滿。不懈怠圓滿。不嫌恨圓滿。供養佛圓滿。離八難圓滿。修佈施圓滿。善友圓滿。復次善男子。菩薩有九淨戒瓔珞。雲何為九。所謂得無所畏。得無驚怖。得決定心。得近寂靜。得調伏心。得無貪心。得勇悍心。得知一切眾生心念。得寂靜地。是名為九。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淨戒瓔珞。雲何為十。所謂身瓔珞。圓滿相好為莊嚴故。語瓔珞。如說修行為莊嚴故。意瓔珞。以無煩惱為莊嚴故。剎土瓔珞。以圓滿願為莊嚴故。利他瓔珞。能清淨心為莊嚴故。生處瓔珞。不造諸惡為莊嚴故。菩薩行瓔珞。隨學佛行為莊嚴故。智慧瓔珞。了一切法皆悉幻化為莊嚴故。菩堤場瓔珞。一切善根皆悉迴向為莊嚴故。力無所畏佛不共法以為瓔珞。不捨淨戒根本體性為莊嚴故。是名為十   次引大智論者。彼論第十三卷雲。雲何名為戒。答曰。惡止不更作。若心生。若口言。若從他受。息身口惡。是名為戒。雲何名為惡。若實是眾生知是眾生。知是生發心殺而奪其命。生身業有作色。是名殺生罪。其餘繫閉鞭打等是助殺法。復次殺他得殺罪。非自殺身。心知眾生而殺。是罪。不如夜中見人謂為杌樹而殺者。故殺生得殺罪。非不故也。快心殺生得殺罪。非狂癡。命根斷是殺罪。非但創。身業是殺罪。非但口教敕。口教是殺罪。非但心生。如是等名殺罪。不作是罪。名為戒。若人受戒。心生口言。我從今日不復殺生。若身不動口不言。而獨心生自誓。我從今日不復殺生。是名不殺生戒。有人言。是不殺生戒或善或無記。問。如阿毘曇中說。一切戒律儀皆善。今何以言無記。答曰。如迦旃延子阿毘曇中言一切善。如餘阿毘曇中言不殺戒或善或無記。何以故。若不殺戒常善者。持此戒人應如得道人常不墮惡道。以是故或時應無記。無記無報故。不生天上人中。問曰。不以戒無記故墮地獄。更有噁心生故墮地獄。答曰。不殺生得無量善法。作無作福常日夜生故。若作少罪有限有量。何以故。隨有量而不隨無量。以是故知。不殺戒中或有無記。復次有人不從師受戒。而但心生自誓。我從今日不復殺生。如是不殺或時無記。問曰。是不殺戒何界繫。答曰。迦旃延子阿毘曇中言。一切受戒律儀皆欲界繫。餘阿毘曇中言。或欲界繫或不繫。以實言之。應有三種。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不繫。殺生法雖欲界。不殺戒應隨殺在欲界。但色界不殺無漏不殺。遠遮故。是真不殺戒。復次有人不受戒而從生已來不好殺生。或善或無記。是名無記。是不殺生非心非心數法亦非心相應或共心生。或不共心生。迦旃延子阿毘曇中言。不殺生是身口業。或作色或無作色。或隨心行或不隨心行(注雲。隨心行定共戒。不隨心行意五戒)隨心行先世業報。二種修應修。二種證應證(註雲。身證惠證)思惟斷。一切欲界最後得見斷時斷。凡夫聖人所得是色法。或可見或不可見法。或有對法或無對法。有報法有果法。有漏法有為法有上法。非相應因。如是等分別。是名不殺戒。問曰。八直道中戒亦不殺生。何以獨言不殺生戒有報有漏。答曰。此中但說受戒律儀。不說無漏律儀。復次餘阿毘曇中言。不殺法常不逐心行。非身口業。不隨心業行。或有報。或無報。或有漏。或無漏。是為異法。餘者皆同。復有言。諸佛賢聖不戲論諸法(註雲。種種異說名為戲也)現前眾生各各惜命。是故佛言。莫奪他命。奪他命世世受諸苦痛。眾生有無後當說。問曰。人能以力勝人。並國殺怨。或田獵皮肉所齊處大。今不殺生得何等利。答曰。得無所畏安樂無怖。我以無害於彼故。彼亦無害於我。以是故無怖無畏。好殺之人雖復位極人王亦不自安。如持戒之人單行獨遊無所畏難。復次好殺之人有命之屬皆不喜見。若不好殺一切眾生皆樂依附。復次持戒之人命欲終時。其心安樂無疑無悔。若生天上若在人中。常得長壽。是為得道因緣。乃至得佛住壽無量。復次殺生之人今世後世受種種身心苦痛。不殺之人無此眾難。是為大利。復次行者思惟。我自惜命愛身。彼亦如是與我何異。以是之故不應殺生。復次若殺生者。為善人所訶。怨家所嫉。負他命故常有怖畏。為彼所增。死時心悔。當墮地獄若畜生中。若出為人常當短命。復次假令後世無罪不為善人所訶怨家所嫉。尚不應故奪他命。何以故。善相之人所不應行。何況兩世有罪弊惡果報。復次殺為罪中之重。何以故。人有死急不惜重寶。但以活命為先。譬如賈客入海採寶。垂出大海。其船卒壞珍寶失盡。而自喜慶舉手而言。幾失大寶。眾人怪言。汝失財物裸形得脫。雲何喜言幾失大寶。答言。一切寶中人命第一。為命故求財。不為財故求命。以是故佛說。十不善道中殺最在初。五戒中亦最在初。若人種種修諸福德。而無不殺生戒則無所益。何以故。雖在富貴處生勢力豪族。而無壽命誰受此樂。以是故知。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世間中惜命為第一。何以知之。一切世人甘受刑罰殘考掠以護壽命。復次若有人受戒心生。從今日不殺一切眾生。於無量眾生中以所愛重物施與。所得功德亦復無量。如佛說。有五大施。何等五。一者不殺生。是為最大施。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亦復如是。復次行慈三昧。其福無量。水火不害刀兵不傷。一切惡毒所不能中。以五大施故所得復如是。復次三世十方中尊。佛為第一。如佛語難提迦優婆塞。殺生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者眾生增惡眼不喜見。三者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者眾生畏之如見蛇虎。五者睡時心怖覺亦不安。六者常有惡夢。七者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者種短命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墮泥梨中。十者若出為人常當短命。復次行者心念。一切有命乃至毘蟲皆自惜身。雲何以衣服飲食自為身故而殺眾生。復次行者當學大人法。一切大人中佛為最大。何以故。一切智慧成就。十力具足。能度眾生。常行慈愍。持不殺戒。自到得佛。亦教弟子行此慈愍。行者欲學大人行故亦當不殺。問曰。不侵我者殺心可息。若為侵害強奪逼迫。是當雲何。答曰。應當量其輕重。若人殺己。先自思惟。全戒利重。全身為重。破戒為失。喪身為失。如是思惟已。知持戒為重全身為輕。若苟免全身。身何所得。是身名為老病死藪。必當壞敗。若為持戒失身。其利甚重。又復思惟。我前後失身世世無數。或作惡賊禽獸之身。但為財利諸不善事。今乃得為持淨戒故不惜此身。捨命持戒勝於毀禁全身。百千萬億不以為喻。如是定心應當捨身以護淨戒。如一須陀洹人。生屠殺家。年向成人應當修其家業。而不肯殺生。父母與刀並一口羊閉著屋中。而語之言。若不殺羊不合汝出得見日月生活飲食。兒自思惟言。我若殺此一羊。便當終為此業。豈以身故為此大罪。便以刀自殺。父母開戶見。羊在一面立。兒已命絕。當自殺時即生天上。若如此者。是為不惜壽命全護淨戒。如是等義。是名不殺生戒。不與取者。知他物生盜心。取物去離本處物屬我。是名盜。若不作是名不盜。其餘方便計挍。乃至手提未離地者。是名助盜法。財物有二種。有屬他。有不屬他。取屬他物。是盜罪。屬他物亦有二種。一者聚落中。二者空地。此二處物盜心取得盜罪。若物在空地當撿挍。如是物近誰國。是物應當有屬不應取。如毘尼中說。種種不盜是名不盜相。問曰。不盜有何等利。答曰。人命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若奪財物。是為奪外命。何以故。命依飲食衣被故活。若劫若奪。是名奪外命。如偈說。一切諸眾生。衣食以自活。若奪若劫取。是名劫奪命。以是事故。有智之人不應劫奪。復次當自思惟。劫奪得物以自供養。雖身充足。會亦當死。死入地獄。家室親屬雖共受樂。獨自受罪亦不能救。已得此觀應當不盜。復次不與取有二種。一者偷。二者劫。此二共名不與取。於不與取中盜為最重。何以故。一切人以財自活。而或穿踰盜取。是最不淨。何以故。無力勝人畏死盜取故。劫盜之中盜罪為重。如偈說。飢餓身羸瘦。受罪大苦處。他物不可觸。譬如大火聚。若盜取他物。其主泣懊惱。假使天王等。猶亦以為苦。殺生人罪雖重。然於所殺者是賊。偷盜人於一切有物人中賊。若犯餘戒。於異國中有不以為罪者。偷盜人一切諸國無不治罪。問曰。劫奪之人。今世有人讚美其健。於此劫奪何以故捨。答曰。不與而偷盜。是不善相。劫盜之中雖有差降。俱為不善。譬如美食雜毒惡食雜毒。美惡雖殊雜毒不異。亦如明闇蹈火。晝夜雖異。燒足一也。今世愚人不識罪福二世果報。無仁慈心。見人能以力相侵。強奪他財。讚以為強。諸佛賢聖慈愍一切了達三世殃福不朽。所不稱譽。以是故知。劫盜之罪俱為不善。善人行者之所不為。如佛說。不與取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物主常瞋。二者人疑。三者非時行不籌量。四者朋黨惡人遠離賢善。五者破善相。六者得罪於官。七者財物沒入。八者種貧窮業因緣。九者死入地獄。十者若出為人懃苦求財。五家所共若主若賊若火若水若不愛子用。乃至藏埋亦失。邪婬者。若女人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兒子世間法王守護。若犯者是名邪婬。若有雖不守護以法為守。雲何法守。一切出家女人在家受一日戒。是名法守。若以刀若以財若誘誑。若自有妻受戒有身乳兒非道。乃至以花鬘與婬女為要。如是犯者為名邪婬。如是種種不作名為不邪婬。問曰。人守人瞋。法守破法。應名邪婬。人自有妻。何以為邪。答曰。既聽受一日戒墮於法中。本雖是婦。今不自在。過受戒時則非法守。有身婦人以其身重厭本所習。又為傷身。乳兒時婬其母乳則竭。又以心著婬欲不復護兒。非道之處則非女根。女心不樂強以非理。故名邪婬。是事不作名為不邪婬。問曰。若夫主不知不見不惱。他有罪。答曰。以其邪故既名為邪。是為不正。是故有罪。復次此有種種罪過。夫妻之情異身同體。奪他所愛破其本心。是名為賊。復有重罪。惡名醜聲為人所憎。少樂多畏。或畏刑戮又畏夫主傍人所知。多懷妄語。聖人所訶。罪中之罪(注雲。婬罪婬邪破戒故名罪中之罪)復次婬泆之人當自思惟。我婦他妻同為女人。骨肉情態彼此無異。而我何為橫生惑心隨逐邪意。邪婬之人破失今世後世之樂(好名善譽身心安樂。今世得也。生天得道涅槃之利。後世得也)復次迴己易處以自制心。若彼侵我妻。我則忿毒。我若侵彼。彼亦何異。恕己自製故應不作。復次如佛所說。邪婬之人後墮劍樹地獄。眾苦備受。得出為人。家道不穆。常值婬婦邪避殘財邪婬為患。譬如蝮蛇。亦如大火。不急避之。禍害將及。如佛所說。邪婬有十罪。一者常為所婬夫主欲犯害之。二者夫婦不穆常共鬥諍。三者諸不善法日日增長。於諸善法日日損減。四者不守護身妻子孤寡。五者財產日秏。六者有諸惡事常為人所疑。七者親屬知識所不受喜。八者種怨家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死入地獄。十者若出為女人多人一夫。若為男子婦不貞潔。如是等種種因緣。不作是名不邪婬。妄語者。不淨心欲誑他。覆隱實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妄語之罪從言聲相解生。若不相解。雖不實語無妄語罪。是妄語。知言不知。不知言知。見言不見。不見言見。聞言不聞。不聞言聞。是名妄語。若不作是名不妄語。問曰。妄謂有何等罪。答曰。妄語之人先自誑身。然後誑人。以實為虛。以虛為實。虛實顛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妄語之人心無慚愧。閉塞天道涅槃之門。觀知此罪。是故不作。復次觀知實語。其利甚廣。實語之利自從己出。甚為易得。是為一切出家人力。為如是功德。居家出家人共有此利。善人之相。復次實語之人其心端直。其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問曰。若妄語有如是罪。人何以故妄語。答曰。有人愚癡少智。遭事苦厄妄語求脫。不知事發今世得罪。不知後世有大罪報。復次有人雖知妄語罪。慳貪瞋恚愚癡多故而作妄語。復有人雖不貪恚。而妄語人罪心謂實爾。死墮地獄。如提婆達多弟子俱伽離。常求舍利弗目揵連過失。是時二人夏安居竟遊行諸國。值天大雨到陶作家。宿盛陶器捨。此捨中先有一女人在闇中宿。二人不知。此女其夜夢失不淨。晨朝趣水滲浴。是時俱伽離偶行見之。俱伽離能相知人交會情狀。而不知夢與不夢。是時俱伽離顧語弟子。此女人昨夜與人情通。即問女人。汝在何處臥。答言。我在陶師屋中寄宿。又問。共誰。答言。二比丘。是時二人從屋中出。俱伽離見已又以相驗之。意謂。二人必為不淨。先懷嫉妒。既見此事。遍諸城邑聚落告之。次到祇洹唱此惡聲。於是中間。梵天王來欲見佛。佛入靜室寂然三昧。諸比丘眾各閉房三昧。皆不可覺。即自思惟。我故未見佛。佛入三昧。且欲還去。即復念言。佛從定起亦將不久。於是小住到俱伽離房前。扣其房而言。俱伽離俱伽離。舍利弗目揵連心淨柔軟。汝莫謗之而長夜受苦。俱伽離問言。汝是何人。答言。我是梵天王。問言。佛說汝得阿那含道。汝何以來。梵王心念說偈言。無量法欲量。不應以相取。無量法欲量。是野人覆沒。說此偈已。到佛所具說其事。佛言。善哉善哉。快說此偈。爾時世尊復說此偈。無量法欲量。不應以相取。無量法欲量。是野人覆沒。梵天王聽佛說已。忽然不現即還天上。爾時俱伽離到佛所。頭面禮佛足卻住一面。佛告俱伽離。舍利弗目揵連心淨柔軟。汝莫謗之而長夜受苦。俱伽離白佛言。我於佛語不敢不信。但自目見了了定知二人實行不淨。佛如是三呵。俱伽梨亦三不受。即從坐起而去還其房中。舉身生創。始如芥子。漸大如豆如棗如捺。轉大如瓜。翕然爛壞如大火燒。叫喚哭其夜即死。入大蓮花地獄。有一梵王夜來白佛。俱伽離已死。復有一梵天言。墮大蓮花地獄。其夜過已。佛令僧集而告之言。汝等欲知俱伽離所墮地獄壽命長短不。諸比丘言。願樂欲聞。佛言。有六十斛胡麻。有人過百歲取一胡麻去。如是至盡。阿浮陀地獄中壽故未盡。二十阿浮陀地獄中壽。為一尼羅浮地獄中壽。如二十尼羅浮陀地獄中壽。為一呵羅還地獄中壽。二十呵羅邏地獄中壽。為一呵娑婆地獄中壽。二十呵娑地獄中壽。為一休休地獄中壽。二十休休地獄中壽。為一漚波羅地獄中壽。二十漚波羅地獄中壽。為一分陀梨迦地獄中壽。二十分陀梨迦地獄中壽。為一摩呵波頭摩地獄中壽。俱伽離墮是摩呵波頭摩地獄中。出其大舌以百釘釘之。五百具犁耕之。爾時世尊說此偈言。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應呵而讚。應讚而呵。口集諸惡。終不見樂。心口業生惡。墮尼羅浮獄。具滿百千世。受諸毒苦痛。若生阿浮陀。具滿三十六。別更有五世。皆受諸苦毒。心依邪見。破賢聖語。如竹生實。自毀其形。如是等心生疑謗遂至決定。亦是妄語。妄語人乃至佛語而不信受。受罪如是。以是故不應妄語。復次如佛子羅□羅。其年幼稚未知慎口。人來問之。世尊在不。詭言不在。若不在時。人問羅□羅。世尊在不。詭言佛在。有人語佛。佛語羅□羅。滲盤取水與吾洗足。洗足已語羅□羅。覆此澡槃。如敕即覆。佛言。以水注之。注已問言。水入中不。答言。不入。佛告羅□羅。無慚愧人妄語覆心。道法不入亦復如是。如佛說妄語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口常氣臭。二者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者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謀議常不參豫。五者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六者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七者常多憂愁。八者種誹謗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者若出為人常被誹謗。如是種種不作。是為不妄語。名口善律儀。不飲酒者。酒有三種。一者穀酒。二者果酒。三者藥草酒。果酒多種。蒲陶阿梨吒樹果。如是等種種名為果酒。藥草酒者。種種藥草合和米[麥+西]甘蔗汗中能變成酒。同蹄畜乳酒。一切乳熱者可中作酒。略說。若乾若濕若清若濁。如是等能令人心動放逸。是名為酒。一切不應飲。是名不飲酒。問曰。灑能破冷益身。令心歡喜。何以不飲。答曰。益身甚少。所損甚多。是故不應飲。譬如美飲中雜毒。是何等毒。如佛語難提迦憂婆塞。酒有三十五失。何等三十五。一者現世財物虛竭。何以故。人飲酒醉心無節限用費無度故。二者眾病之門。三者鬥諍之本。四者裸露無恥。五者醜名惡聲人不所敬。六者覆沒智慧。七者應所得物而不得。已所得物而散失。八者伏匿之事盡向人說。九者種種事業廢不成辨。十者醉為愁本。何以故。醉中多失。醒已慚愧憂惱。十一者身力轉少。十二者身色壞。十三者不知敬父。十四者不知敬母。十五者不敬沙門。十六者不敬婆羅門。十七者不敬伯叔及尊長。何以故。醉悶恍匆無所別故。十八者不尊敬佛。十九者不敬法。二十者不敬僧。二十一者朋友惡人。二十二者疏遠賢善。二十三者作破戒人。二十四者無慚無愧。二十五者不守六情。二十六者縱色放逸。二十七者人所憎惡不喜見之。二十八者貴重親屬及諸知識所共擯棄。二十九者行不善法。三十者棄捨善法。三十一者明人智士所不信用。何以故。酒放逸故。三十二者遠離涅槃。三十三者種狂癡因緣。三十四者壞命終墮惡道泥梨中。三十五者若得為人所生之處常當狂騃。如是等種種過失。是故不飲。如偈說。酒失覺知相。身色濁而惡。智心動而亂。慚愧已被卻。失念增瞋心。失歡毀宗族。如是雖名飲。實為飲死毒。不應瞋而瞋。不應笑而笑。不應哭而哭。不應打而打。不應語而語。與狂人無異。奪諸善功德。知愧者不飲。如是四罪不作。是身善律儀。妄語不作。是口善律儀。名為優婆塞五戒律儀。問曰。若八種律儀及淨命是名為戒。何以故優婆塞於口律儀中無三律儀及淨命。答曰。白衣居家受世間樂。兼修福德。不能盡行戒法。是故佛令持五戒。復次四種口業中妄語最重。復次妄語心生故作。餘者或故作或不故作。復次但說妄語已攝三事。復次諸善法中實為最大。若說實語四種正語皆已攝得。復次白衣處世當官理務家業作使。是故難持不惡口法。妄語故作。是事重故不應作。是五戒有五種受。名五種優婆塞。一者一分行優婆塞。二者小分行優婆塞。三者多分行優婆塞。四者滿行優婆塞。五者斷婬優婆塞。一分行者。於五戒中受一戒。不受持四戒。小分行者。若受二戒若受三戒。多分行者受四戒。滿行者盡持五戒。斷婬者。受五戒已師前更作誓言。我於自婦不復行婬。是名五戒。如佛說偈。不殺亦不盜。亦不有邪婬。實語不飲酒。正命以淨心。若能行此者。二世憂畏除。戒福恆隨身。常與天人俱。世間六時花。榮曜色相發。以此一歲花。天上一日具。天樹自然生。花鬘及瓔珞。丹葩如燈照。眾色相間錯。天衣無央數。其色若干種。鮮白映天日。輕密無間儱。金色映繡。斐疊如雲氣。如是上妙服。悉從天樹出。明珠天耳璫。寶磲曜手足。隨意所好愛。亦從天樹出。金花琉璃莖。金銀為花鬢。柔濡香芬薰。悉從寶池出。琴瑟箏箜篌。七寶為挍飾。器妙故音清。皆亦從樹出。波疑質妒樹。天上樹中王。在彼歡喜園。一切無有比。持戒為耕田。天樹從中出。天廚甘露味。飲食除飢渴。天女得自在。亦無任身難。嬉怡縱逸樂。食無便利患。持戒常攝心。得生放意地。無事亦無難。常樂肆樂志。諸天得自在。憂苦不復生。所欲應念至。身光照幽冥。如是種種樂。皆由施與戒。若欲得此報。當懃自勉勵。問曰。今說屍羅波羅蜜當以成佛。何以乃讚天福。答曰。佛言。三事必得報果不虛。佈施得大福。持戒生好處。修定得解脫。若單行屍羅得生好處。若修定智慧慈悲和合得三乘道。今但讚持戒現世功德名聞安樂後世得報。如偈說所讚。譬如小兒蜜塗苦藥然後能服。今先讚戒福。然後人能持戒。能持戒已。立大誓願。得至佛道。是為屍羅生屍羅波羅蜜。又以一切人皆著樂世間之樂天上為最。若聞天上種種快樂。便能受行屍羅。後聞天上無常。厭患心生求解脫。更聞佛無量功德。若慈悲心生。依屍羅波羅蜜得至佛道。以是故雖說屍羅讚天報無咎。問曰。白衣居家唯此五戒。更有餘法耶。答曰。有一日戒。六齊日持功德無量。若十二月一日至十五日受持此戒。其福甚多   次引震旦解釋雲。梵網經疏第三雲。花嚴經菩薩瓔珞經文。又本業經大集經等。俱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與今經同。仁王般若經文殊般若經諸般若經。俱說六重二十八輕。文等經說善信菩薩二十四戒不分輕重。又瑜伽論說四重。如今經不自讚毀他。不慳。不嗔。不謗三寶等四戒是。又有四十四輕罪。又文殊般若經第一說菩薩戒。一品有重數。同八關齊戒。義體遍通佛果。又說世間戒。一品用三歸受戒竟雲。我持菩薩戒。三說已十八戒相數同沙彌沙彌尼十戒。體遍通佛果。又說出世間戒。有四重。婬盜(殺妄是同小乘名數。義體全別也)如是四重一一雲。若以心分別男女非男非女等。是菩薩犯波羅夷(又一一戒皆結末)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四重竟)次說五修。僧伽婆屍娑三條偷蘭遮(翻為大障道)兩修波羅提一突吉羅一波羅提捨(總皆結雲)若未犯前罪逆。守護令不生。是菩薩眼耳鼻舌身意令無異。是菩薩應當學此。謂之出世間菩薩戒(出世間戒品竟)又說上世間一品。佛告文殊。此上出世間聖戒無漏無生無所著。出三界離一切依。佛說。此祇夜(有出世界人)無垢。無所有憍慢及所依無明與繫縛。如是諸過患一切皆無有。無內寂外寂。亦無內外寂內外覺。亦無智者得解脫(結雲)是清淨戒相。無勝戒無定戒。智慧是聖人姓。不可得戒是佛所嘆戒。是空無與等戒。能安聖定。若清淨定成即修行惠。以惠得智。以智若得解脫(上出世間戒一品竟)又說菩薩戒品者(文殊般若經竟)說諸律。五篇六聚七篇輕重之相調伏小相性人漸令入大(如是一切諸律開合同異。皆是無上調御應病輕重說樂不同。今得伏行也。如餘戒度論中廣述耳)略舉諸經出戒相同異竟(制意及戒同異竟)又同疏第四雲。輕垢罪篇將釋此篇文。前八門分別。一制意。二釋名。三數類。四以輕帶重。五以一合多。六遮性。七粗細。八會通。一制意者六義。一為令世間於佛弟子無機嫌故。二先顯佛子出世道故。三微細情塵悉斷盡故。四調伏三業。滅三毒故。五遠離十重前方便故。六長養菩薩三聚淨戒故。此之六義戒之通有務使毫微雜染一念不生。清淨真心湛如空月。故名無犯(制意竟也)二釋名者。言輕垢罪者。簡異十重名輕。污辱戒名垢。罪者摧也。即有二義。一由犯戒故善神不護。現令菩薩身心衰耗。二負破戒業墮不如意處。更令佛子身心摧折。故名罪也(約戒釋竟)又體非是重名輕。點污淨行名垢(約行釋竟)菩薩善戒經地持論。輕戒總名突吉羅。瑜伽論四分律等。翻為惡作惡說。身犯名惡作。口犯名惡說。善生經中名失意罪(釋曰)謂忘念所作乖於本志。故名失意(釋名意竟)三數類者。通論此篇與諸教類開合。略出十例。一若依瑜伽論有四十四種輕戒。二若依地持善戒少有增減。大同瑜伽。三依菩薩內戒經四十二種輕戒。四依善生經別有二十八種輕垢戒。五依方等經除二十四重戒外別有二十五輕戒。六依此經大數四十八輕戒。其中含攝即近向百條。七依三千威儀經即三千條。八依毘婆娑論六萬細行。及付法藏經說八萬毘尼。又此經自指廣。梵網本八萬威儀品當明。九如梁攝論。引毘奈耶瞿娑經說。菩薩戒有十萬種差別。十如大論說。菩薩略有八萬。廣有塵沙等數。如是等一切三藏八藏更有種種差別數類。總而為言。皆是此輕垢等類也(數類竟也)四以輕帶重。此四十八中幾唯是輕。幾兼於重。今詳。四十八中六戒兼重。餘戒唯輕。其六重者。一國使殺生戒。於中為使故不應為而為輕垢故入此篇。以殺生故兼帶重罪。二放火焚燒戒中。以煩燒故不應為而為輕垢故入此篇。隨火所損眾生命故兼帶重罪。三倚官乞戒中。不應恃官勢故輕垢入此篇。強逼取他物。入盜重攝。四為主戒中。為主失義入此篇。損三寶物入重攝。五違禁行非戒中。以詐現親附等此篇。自謗三寶故入重攝。又行殺盜故重。以三長月六齊日犯故入此篇。六畜作法戒中。輕秤小斗等入此篇。取人財物等是重攝(以輕帶重義竟)五以一含多。亦名以少含多者。四十八輕中幾唯一戒具多戒。略有十戒各具多戒。一於販賣戒中三戒。一賣奴畜。二賣良人。三賣棺材板木等。二不能救生戒中有二戒。一救生免殺。二七日講法以救亡苦。三於輕求戒中亦有二戒。一乖受戒儀戒。二戒法師倚恃不為答問戒。四於惡伎損生戒中有六戒。一賣女色。二自手作食自磨自舂。三占相解夢。四咒術工巧。五調鷹方法。六和合毒藥。五於禁行非戒中有四戒。一密謗三寶。二為媒。三齊日殺生。四齊日偷盜。六於畜作非法戒中有六戒。一畜刀箭等。二輕秤小鬥。三因官勢取物。四害心繫縛。五破壞成切。六畜養貓狸。七於視聽作惡戒中有五。一不得看鬥。二不得聽樂等聲。三不得博戲。四不得卜。五不得賊使。八於故入難處戒中有三戒。一頭陀。二布薩。三坐夏各令如法不入難處等。九於應講大乘戒中有二戒。一教化他建立塔寺處。二教災厄之時講說大乘。十於受戒乖儀戒中有二戒。一受戒乖儀。二不敬禮俗(結曰)上來且十條內。約文散說即三十五種。又前門六戒內各有所含重戒。亦各具二戒也。自餘三十二戒各唯一種。以此開張為論則有七十九戒(以少含多竟)第六遮性不同者。於四十八戒中。幾是遮戒。幾是性戒。至文點出(云云)(遮性義竟)第七粗細差別者。於四十八戒中幾防身口。幾防意業。又幾是粗防惡業。幾細防戒障。亦至文點出(粗細竟也)第八會通者。如上七門及一切時聖教中。廣略多少節級調伏。斷除五住地。或名為三聚淨戒者。此蓋是無上調御一切種智了達一切眾生深心所行。能知一切法之所歸趣。將護攝化一切眾生。應病與藥。令得復行一切戒品差別之相。皆是隨宜方便而演說之。若得眾生五濁障消五住惑盡。則與如來同歸本源。同一佛性。同住光明金剛寶戒。同坐花臺。放戒光明普照一切。如盧捨那佛無二無別。故法花經雲。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今者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是其義也(云云會通竟) 顯揚大戒論卷第三 顯揚大戒論卷第四(凡一篇)    慈覺大師撰 菩薩受戒法式篇七   夫以雖知三聚淨戒之相。若不發心隨佛及師恭敬頂受。木叉珍寶無由得之。是故今引優婆塞戒經·五戒威儀經·受十善戒經·菩薩受齊經·大智論·菩薩瓔珞本業經·菩薩善戒經·守護國界主經·大乘心地觀經·菩薩持地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菩薩羯磨。及以兼加震旦解釋等。今記此篇。初引優婆塞戒經者。彼優婆塞戒經第四受戒品雲。善生言。世尊。在家菩薩雲何得受優婆塞戒。善男子。在家菩薩若欲受持優婆塞戒。先當次第供養六方。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言東方者即是父母。若有人能供養父母衣服飲食臥具湯藥房舍財寶。恭敬禮拜讚歎尊重。是則能供養東方父母。還以五事報之。一者至心愛念。二者終不欺誑。三者捨財與之。四者為嫂上族。五者教以世事。言南方者即是師長。若有人能供養師長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尊重讚歎恭敬禮拜。早起晚臥。受行善教。是人則能供養南方是師。復以五事報之。一者速教不令失時。二者儘教不令不盡。三者勝己不生嫉妒。四者將付嚴師善友。五者臨終捨財與之。言西方者即妻子。若有人能供給妻子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瓔珞服飾嚴身之具。是人則能供養西方妻子。復以十四事報之。一者所作盡心營之。二者常作終不懈慢。三者所作必令終竟。四者疾作不令失時。五者常為瞻視賓客。六者淨其房舍臥具。七者愛敬言則柔軟。八者僮使軟言教詔。九者善能守護財物。十者晨起夜寢。十一者能設淨食。十二者能忍教誨。十三者能覆惡事。十四者能瞻病苦。言北方者即善知識。若有人能供施善友任力與之。恭敬柔言禮拜讚歎。是人則能供養北方是善知識。復以四事而還報之。一者教修善法。二者令離惡法。三者有恐怖時能為救解。四者放逸之時能令除捨。言下方者即是奴婢。若有人能供給奴婢衣服飲食病瘦醫藥。不罵不打。是人則能供給下方奴婢。復以十事報之。一者不作罪過。二者不待教作。三者作必令竟。四者疾作。五者主雖貪窮終不捨離。六者早起。七者守物。八者少恩多報。九者至心敬念。十者善覆惡事。言上方者即是沙門婆羅門等。若有供養沙門婆羅門。衣服飲食房舍臥具。疾痛醫藥。怖時能救饉世施食。聞惡能遮。禮拜恭敬尊重讚歎。是人則供養上方是出家人。以五事報之。一者教令生信。二者教修智慧。三者教令行施。四者教令持戒。五者教令多聞。若有供養是六方者。是人則能增長財命。能得受持優婆戒。善男子。若人欲受優婆塞戒增長財命。先當諮啟所生父母。父母若聽。次報妻子奴婢僮僕。此輩若聽。次白國王。國主聽已。誰有出家發菩提心。便往其所頭面作禮。軟言問訊。作如是言。大德。我是丈夫。具男子身。欲受菩薩優婆塞戒。唯願大德。憐愍故聽。是時比丘應作是言。汝之父母妻子奴婢國王聽不。若言聽者。復應問言。汝不曾負佛法僧物及他物耶。若言不負復應問言。汝今身中將無內外身心病耶。若言無者。復應問言。汝不於諸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耶。若言不作。復應問言。汝將不作五逆罪耶。若言不作。復應問言。汝將不作盜法人不。若言不作。復應問言。汝非無根二根不。受八戒齋不犯重不。父母師病不棄去耶。將非殺發菩提心人。盜現前僧物。兩舌惡口成於惡人。於母姊妹作非法耶。不於大眾作妄語乎。若言無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優婆塞戒極為甚難。何以故。是戒能為沙彌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薩戒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優婆塞戒。則能獲得如是等戒。無量利益。若有毀破如是戒者。則於無量無邊世中。處三惡道受大苦惱。汝今欲得無量利益。能至心受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優婆塞戒極為甚難。若歸佛已。寧捨身命終不依自在天等。若歸法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典藉。若歸僧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邪眾。汝能如是至心歸依於三寶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於。優婆塞戒極為甚難。若人歸依於三寶者。是人則為施諸眾生無怖畏也。若人能施無怖畏者。是人則得優婆塞戒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能如是施諸眾生無怖畏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人有五事。現在不能增長財命。何等為五。一者樂殺。二者樂盜。三者邪婬。四者妄語。五者飲酒。一切眾生因殺生故。現在獲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賢聖呵責。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橫羅其殃。是名現在惡業之果。捨此身已當隨地獄。多受苦惱。飢渴長命。惡色惡力惡名等事。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復受惡色短命貧窮。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令外一切五穀果蓏悉皆減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若人樂偷。是人亦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他人失物於己生疑。雖親附人人不見信。常為賢聖之所呵責。是名現在惡業之果。捨此身已。入於地獄。受得惡色惡力惡名飢渴苦惱。受命長遠。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貪於財寶。雖得隨失。不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愛念。身常受苦。心懷愁惱。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噉不得色力。是人惡果殃流萬姓。善男子。若復有人樂於妄語。是人現世得惡口惡色。所言雖實人不信受。眾皆增惡不喜見之。是名現世惡業之報。捨此身已。入於地獄受大苦梵飢渴熱惱。是名後世惡業之報。若得人身。口不具足。所說雖實人不信受。見者不樂。雖說正法人不樂聞。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資生減少。善男子。若復有人樂飲酒者。是人現世喜失財物。身心多病。常樂鬥諍。惡名遠聞。喪失智慧。心無慚愧。得惡色力。常為一切之所呵責。人不樂見。不能修善。是名飲酒現在惡報。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飢渴等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亂。不能繫念思惟善法。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資生臭爛。善男子。若復有人樂為邪婬。是人不能護自他身。一切眾生見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語在先。於一切時心常散亂。不能修善。喜失財物。所有妻子心不戀慕。壽命短促。是名邪婬現在惡果。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惡色力。飢渴長命。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果報。若得人身。惡色惡口人不喜見。不能守護妻子男女。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善男子。是五惡法汝今真實能遠離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四事法。所不應作。何等為四。為貪因緣。不應虛妄。為瞋恚癡恐怖因緣不應虛妄。是四惡法汝能離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五處所。所不應遊。屠兒婬女酒肆國王旃陀羅捨。如是五處汝能離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復有五事。所不應作。一者不賣生命。二者不賣刀劍。三者不賣毒藥。四者不得沽酒。五者不得壓油。如是五事汝能離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復有三事。所不應為。一者不作羅網。二者不作藍染。三者不作釀皮。如是三事汝能離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復有二事。所不應為。一者樗[卄/補]圍痐輒捸C二者種種歌舞妓樂。如是二事汝能離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四種人。不應親近。一者硈捸C二者飲酒。三者欺誑。四者喜沽酒。如是四人汝能離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法放逸。所不應作。何等放逸。寒時熱時飢時渴時多食飽時清旦慕時據時作時初欲作時失時得時怖時喜時賊難穀貴病苦壯少年衰老時富時貧時為命求時。如是時中不修善法。汝能離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先學世事。既學通達。如法求財。若得財物應作四分。一分應供養父母己身妻子眷屬。二分應作如法販轉。留餘一分藏積擬之。如是四事汝能作不。若言能作。復應語言。善男子。財物不應寄付四處。一者老人。二者遠處人。三者惡人。四者大力。如是四處不應寄付。汝能離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四惡人。常應離之。一者樂說他過。二者樂說邪見。三者口軟心惡。四者少作多說。是四惡人汝能離不。若言能者。應令是人滿六月日親近承事出家智者。復應至心觀其身四威儀。若知是人能如教作。過六月已。和合眾僧滿二十人。作白羯磨。大德僧聽是。某甲今於僧中乞受優婆塞戒。已六月中淨四威儀。至心受持淨莊嚴地。是人丈夫。具男子身。若僧聽者。僧皆默然。不聽者說。僧若聽者。智者復應作如是言。善男子。諦聽諦聽。僧已和合。聽汝受持優婆塞戒。是戒即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若有成就如是戒者。當得須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若破是戒。命終當墮三惡道中。善男子。優婆塞戒不可思議。何以故。受是戒已。雖受五欲而能不障須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是故名為不可思議。汝能憐愍諸眾生故受是戒不。若言能受。爾時智者次應為說三歸依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受三歸已名優婆塞。爾時智者復應語言。善男子。諦聽諦聽。如來正覺說優婆塞戒。或有一分。或有少分。或有無分。或有多分。或有滿分。若優婆塞受三歸已不受五戒。名優婆塞。若受三歸受持一戒。是名一分。受三歸已若破一戒。是名無分。若受三歸受持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歸受持五戒。是名滿分。汝今欲作多分優婆塞作滿分耶。若隨意說。爾時智者當隨意授。既授戒已。復作是言。優婆塞者有六重法。善男子。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雖為天女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殺。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初重。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二重。優婆塞戒雖為身合不得虛說。我得不淨觀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三重。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邪婬。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四重。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過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五重。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六重。善男子。若受如是優婆塞戒。能至心持不令毀犯。則能獲得如是戒。善男子。優婆塞戒名為瓔珞。名為莊嚴。其香微妙熏無不遍。遮不善法為善法律。即是無上妙寶之藏。上族種姓大寂靜處。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髮是心尚得如是無量利益。況復一心受持不毀   次引五戒威儀經者。彼優婆塞五戒威儀經雲。欲為菩薩優婆塞不放逸五戒威儀者。若無師從受處。爾時受者。若無師應向佛像前自誓受菩薩優婆塞威儀。應如是作禮。偏袒右肩胡跪合掌。應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住大地諸菩薩等。今於諸佛前欲受一切戒。學一切菩薩戒優婆塞律五戒威儀攝一切善法菩薩戒為利眾生戒。是戒過去諸菩薩已學。未來諸菩薩當學。現在諸菩薩今學。我亦如是學。第二第三亦如是說竟。其餘諸事應如前廣說。離欲優婆塞具行五戒遠離身四惡。一者殺。二者盜。三者婬。四者飲酒。遠離口五惡。一者妄語。二者惡口。三者兩舌。四者無義語。五者綺語。遠離五邪命。一者賣肉。二者沽酒。三者賣毒。四者賣眾生。五者賣兵杖。遠離嚴飾五事。一者香。二者華。三者瓔珞。四者香油塗身。五者香熏衣。遠離放逸五事。一者歌。二者舞。三者作樂。四者嚴飾樂器。五者不往觀聽。此五戒隨力所堪。若能終身具持五為上。若不能隨持。多少年月日夜乃至須臾亦得暫持。不但加持全念。佛臨涅槃敕四大聲聞及六應真。吾滅度後。如是真法之中。若出家二眾淨持禁戒。及在家二眾隨力多少心次近持上戒者。若造房舍。床褥衣服飲食一切順道資生之具以施四方僧及諸賢聖。汝等盡應受請。若不受者得罪。以此觀之。堅聖不遠。感至則應。若作功德。先當竭力受持上戒。然後至心請四方僧及諸賢聖。若不能終身。至一日一夕者善。若不能者。設供之時便受。罷便止。此諸賢聖皆來受請。若有所犯。即如法悔。此一切菩薩犯當突吉羅罪。當向大小乘人能解說。受悔者如法懺悔。若菩薩以增上煩惱犯波羅夷處法者。失律儀戒。應當更受。若中煩惱犯波羅夷處法者。當向三人。若過三人。長跪合掌作突吉羅懺悔。所犯罪多作是說言。大德憶念。我某甲捨菩薩毘尼。如所稱事犯吉羅。餘如比丘突吉羅罪懺悔法說。若下煩惱犯波羅夷處法。及餘所犯向一人懺   次引受十善戒經者。即彼受十善戒經雲。爾時世尊以慈梵音告舍利弗。今為汝等說除十惡不善業報。諦聽諦聽。一心憶持。慎莫妄失。十惡業者。一殺生業。二偷盜業。三婬欲業。四妄語業。五兩舌業。六惡口業。七綺語業。八貪慾業。九瞋恚業。十愚癡業。舍利弗。汝今應當普教眾生清淨身業。清淨口業。清淨意業。五體投地歸依和上。誠心懺悔一一惡業。如是三說。既懺悔已。身業清淨口業清淨意業清淨。次第應當自稱其名。歸依於佛。歸依於法。歸依於僧。如是三說。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三說。復應問言。善男子善女人。汝能持不。若言能持。復應問言。汝今身心無過患邪。身過患者。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誹謗拒逆佛政法不。若言不者。復當問言。汝心中念欲作五逆謗政法不。汝曾偷盜佛物法物僧物現在僧物招提物不。於母姊妹比丘尼邊作不淨不。若言不者。復當更教。汝今如是身心清淨大德憶念。我今欲受十善業戒。十不善業我已懺悔。唯願大德。慈愍我故聽我受持。爾時應教。優婆塞某甲優婆夷某甲。汝今應當一心散息繫念在前。過去七佛現在釋迦牟尼尊佛及彌勒等未來諸佛教。念佛已應作是言。七佛僧聽。釋迦牟尼諸佛曾聽。須陀洹斯陀含阿羅漢賢聖僧聽。某甲優婆塞某甲優婆夷身口意淨堪為器。今欲乞受十善心戒及八戒法。如是三白。然後教言。我歸依於佛歸依於法歸依於僧。如是三說。弟子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三說。某甲憶念堅持汝身。持身如佛持身如法。持身如僧。持身三業者。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婬欲。如是身三汝當受持一日十日乃至終身。若言能持。復當問言。汝今欲作少分善不。多分善不。滿分善不。若言能者。復當白言。事實如是。當隨師教。弟子某甲歸依於佛。歸依於法。歸依於僧。如是三說。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三說。某甲憶念堅持。汝持口如佛。持口如法。持口如僧。口四業者。一不妄語。二兩舌。三者不惡口。四不綺語。如是口四汝當受持。一日十日乃至終身。若言能持。復當問言。汝今欲作少分善不。多分善不。滿分善不。若言能者。復當白言。事實如是。當隨師教。弟子某甲歸依於佛。歸依於法。歸依於僧。如是三說。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三說。某甲憶念堅持汝心持心如佛。持心如法。持心如僧。意三業者。一者貪慾。二者瞋恚。三愚癡。如是意三。汝當受持。一日十日乃至終身。若言能持。復當問言。汝今欲作少分善不。多分善不。滿分善不。若言能者。復當白言。事實如是。當隨師教。若受十善。不持八戒終不成就。若毀八戒。十善俱滅。弟子某甲從今清旦至明清旦。大德憶念。大德當為我作和上。八戒法者。應當至心堅持八戒。歸依於佛持心如佛。歸依於法持心如法。歸依於僧持心如僧。如是三說。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三說。大德憶念。從今清旦至明清旦。欲受八戒。唯願大德慈愍聽許。復應告言。汝能受持八戒齋不。若言能者。汝當持心。心如諸佛及阿羅漢。若言能者。復當告言。汝從前齊至千今齋。於其中間。若身口意犯於隨法不。如此之罪之至根本最大重罪。今於三世諸佛阿羅漢前和上僧前。至誠發露。五體投地。懺悔諸罪。是名行布薩法。既布薩已名清淨住。堪為法器。次當受持如來八戒。汝能持不。如是三問。八戒齋者。是過去現在諸佛如來為在家人製出家法。一者不殺。二者不盜。三者不婬。四者不妄語。五不飲酒。六者不座高廣大床。七不作唱伎樂故往觀聽。八者不著香薰衣。九不過中食。應如是受持   不殺亦不盜 不婬不妄語   遠酒避華香 高床過中食   聖人皆遠離 如是等八法   汝等應受持   持此受持齋功德。不墮地獄。不墮餓鬼。不墮畜生。不墮阿修羅。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槃道。若生天上恆生梵天。值佛出世請轉法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為讚歎此法而作頌曰   若能行十善 隨順政法教   生生常見佛 身意悉開解   永離諸苦縛 疾成無上道   若人持八戒 隨順律毘尼   如諸佛政法 受持不毀犯   當知身與意 俱時得解脫   此名涅槃路 諸佛之所行   說是偈已告舍利弗。汝好受持十善八戒。慎莫妄失破滅法種。普為一切天人演說。舍利弗白佛言。如是如是。當謹受持。舍利弗及會聽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次引菩薩受齋經者。即彼經雲。菩薩受齊法言。某自歸佛自歸法自歸比丘僧。某身所行惡。口所言惡。意所念惡。今已除棄。某若干日若干夜受菩薩齋。歸自菩薩如前。六萬菩薩皆持是戒。我是菩薩。如先行菩薩文殊師利洹那鳩樓阿蕪陀曇無迦彌勒阿惟樓尸利沙門陀樓檀那羅首慢及他宿命菩薩所持齋。我是菩薩。持菩薩齋。若我分檀佈施。當得檀波羅蜜。如我受別。當得惟逮波羅蜜。一心坐禪。當得禪波羅蜜。如我說經。當得般若波羅蜜。是為漚和呴舍羅。從是得摩訶般若波羅蜜。如念泥犁中人薜荔中人畜生中人令得解脫出生為人。從是分檀佈施。當到須摩提呴樓檀阿彌陀佛前。受得三昧禪。是為菩薩受齋法。佛告須菩提。菩薩有十念。當護之。何等十念當念過去佛。是菩薩法。當念未來佛。是菩薩法。當念一切十方現在佛。是菩薩法。屍波羅蜜持戒。是菩薩法。當念禪波羅蜜。是菩薩法。當念漚和呴捨羅。是菩薩法。當念般若波羅蜜。是菩薩法。當念禪三昧。六萬菩薩在何彌陀佛所。是菩薩法。當念過去當來今現和上阿闍梨。是菩薩法。是為十念。若有發意求菩薩道者。齊日當思惟。是為十事。不念為污行。菩薩齋日有十戒。第一菩薩齋日不得著脂粉花香。第二菩薩齋日不得歌舞捶鼓伎樂裝飾。第三菩薩齋日不得臥高床上。等四菩薩齋日過中以後不得復食。第五菩薩齋日不得持錢刀金銀珍寶。第六菩薩齋日不乘車牛馬。第七菩薩齋日不得捶兒子奴婢畜生。第八菩薩皆持是齋從分檀佈施得福。我是菩薩。如我念在泥梨中人薜荔中人畜生中人令得解脫。出生為人。從是分檀佈施。當至須摩提呴樓阿彌陀佛前受得三昧禪。是為菩薩解齋法。菩薩齊日去臥時。於佛前叉手言。今日一切十方其有持齋戒者。某助安無量。今日其有持戒者。某助安無量。今日其有忍辱者。念天下人民者。某助安無量。今日其有精進者。某助安無量。今日其有智惠說經者。某助安無量。持是戒勸助歡喜福。施與歸流十方一切人非人薩和薩。所在勤苦危難之處皆令得福。解脫憂苦出生為人。安穩富樂無極。是菩薩齋日不得見掃除。第九菩薩齋日不得飲食盡器中。第十菩薩齋日不得與女人相形笑共坐席。女人亦爾。是為十戒。不得犯。不得教人犯。亦不得勸勉人犯。菩薩解齋法言。南無佛南無法南無比丘僧。某若干日若干夜持菩薩齋。從分檀佈施當得檀波羅蜜。如我持戒。當得屍羅波羅蜜。如我今十方天下人令得安穩。當得羼提波羅蜜。如我受別。當得惟逮波羅蜜。如我坐。得禪波羅蜜。是為漚和呴捨羅。如摩訶般若波羅蜜。如諸菩薩六萬菩薩法。齋日夜一分禪。一分讀經。一分臥。是為菩薩齋日法。正月十四日受。十七日解。四月八日受。十五日解。七月一日受。十六日解。八月十四日受。十六日解。右齋日數歸命西方阿彌陀三耶三佛檀廅樓亙摩訶那缽菩薩。三毒消除往生尊剎。清淨尊神國安穩在西方。願得自歸命。奉事無上王。神通聖智達。照見我心情。自歸諸大護。百劫不動傾   次引大智度論者。彼大智度論第十三卷雲。問曰。雲何受一日戒。答曰。受一日戒法。長跪合掌應如是言。我某甲今一日一夜。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二如是三歸依。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二如是三歸依竟。我某甲若身業不善。若口業不善。若意不善。貪慾瞋恚愚癡故。若今世。若先世。有如是罪。今日誠心懺悔。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受行八戒。是則布薩。秦言善宿。如諸佛盡壽不殺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殺生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盜。我某甲一日一夜不盜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婬。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婬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妄語。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妄語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飲酒。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飲酒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坐高大床上。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坐高大床上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著華瓔珞。不香塗身。不著香薰衣。我某甲一日一夜不著花瓔珞。不香塗身。不著香薰衣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歌舞作樂不往觀聽。我某甲一日一夜不自歌舞作樂。不往觀聽亦如是。已受八戒。如諸佛盡壽不過中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過中食亦如是。我某甲受行八戒。隨學諸佛法。名為布薩。願持是布薩福報。生生不墮三惡八難。我亦不求轉輪聖王梵釋天王世界之樂。願諸煩惱盡建得薩波若。成就佛道。問曰。雲何受五戒。答曰。受五戒法。長跪合掌言。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二如是三。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二如是三。我是釋迦牟尼佛優婆塞。證知。我某甲從今日壽盡歸依。戒師應言。汝優婆塞聽是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知人見人。為優婆塞說五戒。如是汝盡壽持。何等五戒。盡壽不殺生。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壽不應故殺生。是事若能當言諾。盡壽不盜。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壽不應盜。是事若能當言諾。盡壽不邪婬。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壽不應邪婬。是事若能當言諾。盡壽不妄語。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壽不應妄語。是事若能當言諾。盡壽不飲酒。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壽不應飲酒。是事若能當言諾。是優婆塞五戒盡壽受持。當供養三寶佛寶法寶比丘僧寶。勤修福德。以求佛道。問曰。何以故。六齋日受八戒修福德。答曰。是日惡鬼逐人欲奪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聖人教人持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時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為齋。後佛出世教有語之言。汝當一日一夜如諸佛持八戒。過中不食。是功德將人至涅槃。如四天王經中佛說月六齋日。使者太子及四天王自下觀察眾生。佈施持戒孝順父母少者。便上忉利天。以啟帝釋。帝釋諸天心皆不悅說言。阿修羅種多。諸天種少。若佈施持戒孝順父母多者。諸天帝釋心皆歡喜說言。增益諸天眾。減損阿修羅。是時釋提婆那民說此偈言   六日神足日 受持清淨戒   是人壽終後 功德必如我   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不應說如是偈。所以者何。釋提桓因五衰三毒未除。雲何妄言持一日戒功德福報必得如我。若受持此戒必應如佛。是則實說。大尊天歡喜因緣故得福增多。復次此六齋日惡鬼害人。惱亂一切。若所在土聚郡縣國邑有持齋受戒善人者。以此因緣惡鬼遠去。住處安穩。以是故六日持齋受戒。得福增多。問曰。何以故。諸惡鬼輩以此六日惱害於人。答曰。天地本起經說。劫初成時。有異梵天王子諸鬼神父。修梵志苦行滿天上十二歲。於此六日割肉出血以著火中。以是故諸惡鬼神於此六日輒有勢。問曰。諸鬼神父母何以於此六日割身肉血以著火中。答曰。諸神中摩醯首羅神最大第一。諸神皆有日分。摩醯首羅一月有四日分。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曰二十九日。餘神一月有二日分。月一日十六日。月二日十七日。其十五日三十日屬一切神。摩醯首羅為諸神主。又得日多故數其四日為齋。二日是一切諸神日。亦數以為齋。是故諸鬼神於此六日輒有力勢。復次諸鬼神父於此六日割肉出血以著火中。過十二歲已天王來下語其子言。汝求何願。答曰。我求有子。天王言。仙人供養法。以燒香甘果諸清淨事。汝雲何以肉血著火中。如罪惡法。汝破善法樂為惡事。令汝生惡子。噉肉飲血。當說。是時火中有八大鬼出。身黑如墨。髮黃眼赤。有大光明。一切鬼神皆從此八鬼生。以是故於此六日害身肉血以著火中。而得勢力。如佛法中。日無好惡世惡日因緣故。教持齋受戒。問曰。五戒一日戒何為勝。答曰。有因緣故二戒俱等。但五戒終身持。八戒一日持。又五戒常持。時多而戒少。一日戒時少而戒多。復次若無大心雖復終身持戒。不如有大心人一日持戒也。譬如軟夫為將。雖復將兵終身智勇不足。卒無功名。若如英雄奪發禍亂立定。一日之勳功蓋天下。是二種戒名居家優婆塞法。居家持戒凡有四種。有下中上。有上上。下人持戒為今世樂故。戒為怖畏稱譽名聞故。或為家法曲隨他意故。或避苦役求離厄難故。如是種種是下人持戒。中人持戒為人中富貴歡娛適意。或期後世福樂。剋己自勉。為苦日少。所得甚多。如是思惟堅固持戒。譬如商人遠出深入得利必多。持戒之福令人受後世福樂亦復如是。上人持戒為涅槃故。知諸法一切無常故。欲求離苦常樂無為故。復次持戒之人其心不悔。心不悔故得喜樂。得喜樂故得一心。得一心故得實智。得實知故得厭心。得厭心故得離欲。得離欲故得解脫。得解脫故得涅槃。如是持戒為諸善法根本。復次持戒為八正道初門。入道初門必至涅槃。問曰。如八正道。正語正業在中。正見正行在初。今何以言戒為八正道初門。答曰。以數言之。大者為始。正見最大。是故在初。復次行道故以正見為先。諸法次第故戒在前。譬如作屋棟樑雖大以地為先。上上人持戒。憐愍眾生為佛道故。以知諸法故。求實相故。不畏惡道不求樂故。如是種種是上上人持戒。是四總名優婆塞戒。出家亦有四種。一者沙彌沙彌尼戒。二者式叉摩那戒。三者比丘尼戒。四者比丘僧戒。問曰。若居家戒得生天上。得菩薩道亦得至涅槃。復何用出家戒。答曰。雖俱得度。然有難易。居家生業種種事務。若欲專心道法家業則廢。若欲專修家業道事則廢。不取不捨乃應行法。是名為難。若出家離俗絕諸忿亂。一向專心行道為易。復次居家憤鬧多事多務。結使之根眾惡之府。是為甚難。若出家者。譬如有人出在空野無人之處。而一其心無思無慮內想。即除外事亦去。如偈說   閑坐林樹間 寂然滅眾惡   恬澹得一心 斯樂非天樂   人求富貴利 名衣好床蓐   斯樂非安穩 求利無厭足   納衣行乞食 動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眼 觀知諸法實   種種法門中皆以等觀入解。慧心寂然三界無能及。以是故知。出家修戒行道為易。復次出家修戒得無量善修律儀。一切具足滿。以是故白衣等應出家受戒。復次佛法中出家法第一難修。如閻浮呿提梵志問舍利弗。於佛法中何者最難。舍利弗答曰。出家為難。又問。出家何等難。答曰。出家樂法為難。既得樂法。復何者為難。修諸善法難。以是故應出家。復次若人出家時。魔王驚疑言。此人諸結使欲薄。必得涅槃墮僧寶數中。復次佛法中。出家人雖破戒墮罪。罪畢必得解脫。如優缽羅華比丘尼本生經中說。佛在世時。此比丘尼得六神通阿羅漢。入貴人捨。常讚出家法。語諸貴人婦人言。姊妹可出家。諸貴婦女言。我等少壯容色盛美。持戒為難。戒當破戒。比丘尼言。但出家。破戒便破。問言。破戒當墮地獄。雲何可破。答言。墮地獄便墮。諸貴婦女笑之言。地獄受罪。雲何可墮。比丘尼言。我自憶念。本宿命時作戲女。著種種衣服。而說舊語。若時著比丘尼衣。以為戲笑。以是因緣故。迦葉佛時作比丘尼。自恃貴姓端政。心生憍慢。而破禁戒。破戒罪故墮地獄。受種種罪。受罪畢竟。值釋迦牟尼佛。出家得六神通阿羅漢。以是故知。出家受戒雖復破戒。以戒因緣故得阿羅漢道。若但作惡無戒因緣不得道也。我乃昔時世世墮地獄。地獄出為惡人。惡人死還入地獄。都無所得。今以此證知·出家受戒。雖復破戒。以是因緣可得道果。復次如佛在祇洹。有一醉婆羅門。來到佛所求作比丘。佛敕阿難。與剃頭著法衣。醉酒既醒。驚怪己身忽為比丘。即便走去。諸比丘問佛。何以聽此醉婆羅門作比丘。佛言。此婆羅門無量劫中初無出家心。今因醉故暫發微心。以是因緣故後當出家得道。如是種種因緣出家之利功德無量。以是故白衣雖有五戒不如出家。是出家律儀有四種。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尼比丘。雲何沙彌沙彌尼出家受戒法。白衣來欲求出家。應求二師。一和上。一阿闍梨。和上如父。阿闍梨如母。以棄本生父母當求出家父母。著袈裟衣剃除鬢髮。摩兩手急捉和上兩足。何以捉足。天竺法捉足為第一恭敬供養。阿闍梨應教十戒。如受戒法。沙彌尼亦如是。唯以比丘尼為和上。式叉摩那受六法二歲。問曰。沙彌十戒便受具足戒。比丘尼法中何以有式叉摩那。然後得受具足戒。答曰。佛在世時有一長者婦。不覺懷任出家受具足戒。其後身大轉現。諸長者譏嫌比丘。因此制有二年學戒受六法。然後受具足戒。問曰。若為譏嫌。式叉摩那豈不致譏。答曰。式叉摩那未受具足。譬如小兒。亦如給使。雖有罪穢人不譏嫌。是式叉摩那有二種。一者十八歲童女受六法。二者夫家十歲得受六法。若受具足戒。應二部僧中五衣缽杵。比丘尼為和上及教師。比丘為戒師。餘如受戒法。略說則五百戒。廣說則八萬戒。第三羯磨訖。即得無量律儀。成就比丘尼。比丘則有三衣缽杵三師十僧。如受戒法。略說二百五十。廣說則八萬。第三羯磨訖。即得無量律儀。是法總名為戒。是為屍羅   次引菩薩瓔珞本業經。菩薩瓔珞本業經下卷大眾受學品雲。佛子。今為諸菩薩結一切戒根本。所謂三受門。攝善法戒。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眾生戒。所謂慈悲喜捨。化及一切眾生。皆得安樂。攝律儀戒。所謂十波羅夷。佛子。受戒有三種受。一者謂佛菩薩現在前受得真實上品戒。二者諸佛菩薩滅度後千里內有先受戒菩薩者。請為法師教授我戒。我先禮足應如是語。請大尊者為師授與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三者佛滅度後千里內無法師之時。應在諸佛菩薩形像前□跪合掌自誓受戒。應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薩等。我學一切菩薩戒者。是下品戒。第二第三亦如是說。佛子。是三攝受三種受戒。過去佛已說。未來佛當說。現在佛今說。過去諸菩薩已學。未來諸菩薩當學。現在諸菩薩今學。是時佛正法戒。若一切佛一切菩薩不入此法戒門。得無上道果虛空平等地者。無有是處。佛告諸佛子。今正說正戒。善男子善女人。當受戒時。先禮過去世盡過去際一切佛。禮未來世盡未來際一切佛。禮現在世盡現在際一切佛。如是三禮已。法僧亦然。佛子復教受四不壞信。依止四依法。從今時盡未來際身。歸依佛歸依法歸依賢聖僧。歸依正法戒。如是三說已。佛子。次當教誨過三世罪。若現在身口意十惡罪。願必竟不起。盡未來際。若未來身口意十惡罪。願必竟不起。盡未來際。若過去身口意十惡罪。願必竟。盡未來際。如是悔過已三業清淨。如清琉璃內外明照。即與受十無盡戒。汝等善聽。佛告。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殺生。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妄語。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婬。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得犯。能持不。受者答言。能。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盜。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沽酒。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慳。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瞋。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自讚毀他。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謗三寶藏。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十無盡戒已。其受者。過度四魔越三界苦。從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隨行人乃至成佛。佛子。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眾生不受是菩薩戒者。不名有情識者。畜生無異。不名為人。常離三寶海。非菩薩。非男非女。非鬼非人。名為畜生。名邪見。名為外道。不近人情。故知。菩薩戒有受法而無捨法。有犯不失盡未來際。若有人欲來受者。菩薩法師先為解說讀誦。使其人心開意解生樂著心。然後為受。又復法師能於一切國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薩戒者。是法師其福勝造八萬四千塔。況復二人三人乃至百千福果不可稱量。其師者夫婦六親得請為師授。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是故應受。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以是故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薩。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是故菩薩十重八萬威儀戒。十重有犯無悔。得使重受戒。八萬威儀戒盡名輕。有犯得使悔過。對首誨滅。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六道眾生受得戒。但解語得戒不失。佛子。三世劫中一切佛常作是說。我今在此樹下。為十四億人說住前信想菩薩初受戒法。佛子。是信想菩薩於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入十住心。佛子。當先為諸大眾受菩薩戒然後為說。瓔珞經同見同行。爾時眾中有百億人。即從坐起受持佛戒。其名梵陀首王。共無數天子修十戒。滿足入初住位   次引菩薩善戒經者。菩薩善戒經第一卷雲。爾時舍利弗作是思惟。甚奇甚特。諸菩薩事不可思議。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勤修精進具足方便而能種種利益眾生。世尊。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眾生雲何乃從是人乞索頭目髓腦血肉及諸所須。世尊。我今定知。是乞者即是菩薩摩訶薩也。佛言。善哉善哉。舍利弗。實如所言。唯諸菩薩乃知菩薩實非聲聞緣覺所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雖復現佛種種神足。終不捨於菩薩之心。舍利弗。若有長者生憍慢心。菩薩現作長者之像。破彼慢故。若至那羅延及端正人有憍慢者。悉現其身壞其憍慢。若得聖法示以大乘。何以故。離一解脫更無異解脫故。是故名如來。舍利弗。在家菩薩修集二施。一者法施。二者財施。出家修四施。一者筆施。二者墨施。三者紙施。四者說法。出家菩薩具足成就是四施已。能調其心。破壞憍慢。修集忍辱。舍利弗。出家菩薩具足忍辱。則能受持菩薩禁戒。又復具足三種惠施。乃能受持菩薩禁戒。一者施。二者大施。三者無上施。施者。於四天下尚不吝惜。況於少物。是名為施。大施者能捨妻子。無上施者頭目髓腦骨肉皮血。菩薩具足如是三施。乃具於忍。具是忍已則能受持菩薩禁戒。舍利弗。菩薩欲受菩薩戒時。先當調伏柔軟諸根。於生欲處不生欲心。於生瞋處不生瞋心。於生癡處不生癡心。於生畏處不生畏心。若自知具如是四事。則為十方諸佛所知。其人亦能知十方佛。舍利弗。若知不具如是四事受菩薩戒者。是人亦不得菩薩戒。亦誑十方現在諸佛及諸菩薩。舍利弗。菩薩有二種。一者從瞋因緣。二者從癡因緣。舍利弗。瞋者能作八大地獄因緣。癡者能為諸惡煩惱因緣。以是瞋癡二因緣故能毀菩薩戒。舍利弗。若欲受持菩薩戒者。應先遠離瞋欲癡畏。六月盡夜獨處閑靜。懺悔諸罪。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十方現在諸佛及菩薩僧。歸依釋迦牟尼如來。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十方佛及菩薩僧。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金剛無壞身。南無寶光。南無無量自在王。南無上床王。南無無上歡喜。南無寶火。南無寶月光。南無清淨。南無手勤精進。南無梵德。南無善功德。南無栴檀功德。南無光功德。南無阿叔伽功德。南無那羅延力。南無花功德。南無蓮華。南無財功德。南無念功德。南無善名。南無釋種王。南無無勝。南無無邊身光。南無無邊身。南無無動。南無大山王。如是等無量世間諸佛菩薩常住在世。宣說法華。唯願慈哀留心見念。若我過去無量世中及現在世所作眾罪不善惡業。若自作。若見他作心生隨喜。若取佛物法物僧物招提僧物現在僧物。若自取已。若見他取心生隨喜。若自造作五逆之罪。見他造作心生歡喜。若自造作十不善業。若見他作心生隨喜。以是不善業因緣故。當生畜生餓鬼地獄。若邊地身長壽天身。諸根不具。親近邪見。不值佛世。如是等罪今悉誠心求哀懺悔。如於現在釋迦佛前。如來世尊真實知見其智無礙。淨眼無障。常為一切眾生證。唯願觀我誠心懺悔。我從今日更不敢作。復次十方諸佛及諸菩薩。至心諦聽。若我過去無量世中及現在世所修惠施。乃至施於畜生一把。若我持戒。乃至一念如是功德。悉以迴向無上菩提。如過去佛及諸菩薩發願迴向。如未來佛及諸菩薩發願迴向。亦如十方現在諸佛菩薩等發願迴向。舍利弗。菩薩如是至心禮拜恭敬諸佛。過六月已。若去若立若行若坐。十方諸佛示其身面。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雖示菩薩如是相好。而於法界初無動轉。何以故。如來真實知其心故。十方諸佛定知是人堪任受持菩薩禁戒修集慈悲。能壞魔眾轉正法輪。能調眾生宣說法界。以是義故。十方諸佛為是菩薩示現其身。舍利弗。如師子吼貓狸能不。不也世尊。若有不於無量世中無量佛所殖諸德本能得受持菩薩戒不。不也世尊。舍利弗。如香象王之所負擔驢能勝不。不也世尊。舍利弗。如日月光螢火及不。不也世尊。舍利弗。如毘沙門天所有財寶貧者等不。不也世尊。舍利弗。金翅鳥飛。烏能及不。不也世尊。舍利弗。若有能於無量世中無量佛所深殖德本。是人乃能受菩薩戒。了了見於十方諸佛   又同經第六卷菩薩地供養三寶品雲。菩薩欲受菩薩戒時。當觀和上。若具八法乃從受戒。一者具足優婆塞戒沙彌戒大比丘戒。二者能致供養。三者能觀察持戒毀戒相貌。四者得捨摩他毘婆捨那。五者慈心憐愍一切。六者能捨己樂以施眾生。七者無畏。八者不說非法。不聽非法。說非法者呵責諫諭。能忍一切呰毀打罵惱害等苦。貪瞋癡等毀禁之人及懈怠者處眾說法。不辭瘦勞。不謬解義。亦不誤說。發言柔軟初不粗壙。常念眾生欲令安樂。有疑輒請不懷恥辱。善知方便教化眾生。知諸眾生煩惱對治。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無有貴賤尊卑之異。六根具足威儀庠序。不信讒言。細行淨行。不自矜高輕蔑於人。不為利養外現諂曲。捨除貪妒慳吝之心。若自得利先推他人。其心常一無有放逸。見他得利歡喜如己。知足少欲唯畜六物。六物之外隨得隨施。恆勸前人隨犯發露。為示憶念善知悔法。善能瞻養病苦之人。終不宣說聲聞法藏菩薩藏過。若有具足如是法者。任為和上   次引守護國界主經者。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第一卷陀羅尼品雲。爾時佛告一切法自在王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能諮問如是深法。多所利益一切眾生。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及此眾會以諸方便示教汝等。令汝得解不可思議一切智智諸佛境界甚深三昧。善男子。若諸佛子欲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若欲善能知自心者。若有欲以大乘慈悲手於生死泥拔眾生者。應先發起大慈悲心。普為眾生歸依三寶。受菩薩戒發菩提心。至誠懺悔作如是言。唯願十方一切諸佛及與住地得金剛智諸大菩薩。當證知我。當憶念我。我某甲等發菩提心未住妙道。今將身命歸依十方一切三寶。唯願諸佛諸大菩薩。起慈悲心哀愍攝受。我某甲等自從無始流轉已來。處在三界生死輪中。沈溺惡趣。入苦籠□飀□□□覃□□□n奉刱H祊□□□覓粿□□祤□□□□□□□□□□規□□□□□□□□□囊飾j□練□□□□□□□□□□玲□□覶妧□□誇粿□□□□□□□禳慼慼慼牖間慼慼慼慼慼慼撐榃□飀□□□□稫襖□娭裀□□□□埤□娀姈□□□娀姈□□□娀妘稜□□娀妘旅□□□□□奼□礸□裀□□□□礸糖言褓□□祤□覽□切□□□□□榃□X楚慼慼慼樁k□□□□□□□□□□□禎□□□□□XE饉饜□□□奰□□襜□西□□妳□娜□□□□神埤□□驁□□覂□□信訏騖饋□□□香□□□□□□□□龍□□□埤□□禮妧□□□穚觜□□□□□□□祊量禈□□□□□□餾□楅□橁□檢□□吝馳妊Z□□情潮峞慼慼慼慼毆ヾ慼撫r驛□□□□□□□信褽□椏騖飀□祤禪覂□□□祿埤□禈□□□□□□□覽□□□□□褻□□驀量祜□磻椏餾□□□□□□□騖駜□□□本□□□□□拏□□騧□□□□□□□馘褉□□□□□□襺槦量褙□逆□□露□稫□量□逆□褻□□□□離□□□襾膳□騫褽□襤椏騖飀□□駟媽□□楓□□□□鎦□m覈□□□□褻□□秩□楜□□□□□□妻淚□送□礸桌□□□□□馱□送□□□□稅□□□菉□秏V□□□褽□騖飀□□□Xs餞堅襤飲暕\□大餞樀□□□□□楯榬□賂楸□□逆□搾餞楱□姈□□檢□楺禎樓□楹□楹□楙襯槏□橈□槴□楅餞槄□□□楊量礸□□□龍□襯榴□飾□樁□□妻聾椸□□襯槙□□Xs餞橖□□□□□□□□□□槶□嬪榜馱□襦餞樏□□晼慼慼樟R□樇□□晼慼熱u□□□禦j□襤餞橛□□詙□餞搾飀□□餞樊□□□楯楅飀□□楯樗□□馜馱□詖□晼慼慼敵偉搳毅耤慼慼撬^楻□逆□□□□□□楯榬□陋襌□□檢□Xq糕駩楦騋□□逆□騍騊□逆□□□□裀□□篹n奮]□□X俙昵{怒□騊□楙裀□大□吝馱□龍□□芊撓e吟楯箋□逆□飾稿□□□□□騫褽□騖飀□饌□□送□礸桌□Xs馨□□駔□□騫覯□□□駾^□概饅□□□覓□□送□礸桌□驦馨駕□橦馨□□□馨驚診□馨飣稑驦馨飀□搾饛□□□□觺□□馰□s飀□□饗娀妲襯□□□□□龍□裡X躟朸窗慼慼憮r□□□□□馜□X鞳摯e□□□吝馨飀□西□□觚□離□□□□礹□□X戴╮慼慼撒㊣芊慼慼慼慼熨a矷慼慼慼慼播m辰□□婦□□□□□駾娀楱□□□□楱□□□□奱□□驒楰□□奱□□L魽慼慼慼熨ⅩeL魽慼慼慼慼慼慼熱u□□辰□□X|□□□□X|搾□□□X|楷概□□X|楸□□□X|楠□逆□X|橚諢慼X|概□檢□X|榆穰j□X|架□□□X|楺□□□□□□□X|槉檢□馜饑福□Xy□鞳摯e□□□襤飲搋q馜□XL□□駭飣騫襦騊□□□□□□□妶□妨□□馜□X踡侔J□□□□□p□□□馨□□□視□□□禸妶□□禮□□□□妊□□□旅瓷慼慼慼犛喊ョ慼慼慼慼慼慼慼潸芊慼慼Xq騁□□襤糕饑□□□□□□騫□□褸□□□□□s騁□□□□□□姐槐□羽□□騁□□饈飣駝□□□殺□□婼□□□馜□X衝偵擃癒慼慼慼敷﹤蝖憤癒慼慼慼慼慼慼慼憧睔P□榞□□嫿契□□□□橙婠□□Xr□嫿□糖□□□□槎□騫襦驟□□□馜□X瞴慼慼慼慼慼慼慼憎央慼敷﹛慼慼慼慼憫[騁□奪□p埤□騃□□檢□□□□□□□飲駝□□樁□□□□楯□奾騃□稜□飀□祭祐□如□楅□□□穠駛霸飀□□□姐檢□□診□□□□□糖襹□騁□□□□馘q□□□□□□□娜□□□姪□觾妳□娜□□□□茶□□□娜□□□□b牷慼戮R□□□□□□□□娜□□□□稈□妳□娜□□□祿□□襤禪言□□稦□□襤禂□□□餑□□襤祖□□□□□□□禍言□□□露糖言□□□礸餞樁□□楈誇騁□□□姪褸駩□□□□拏□樁□□□蓮□稿□□□誇□□□□樀姨□□□□吝騙□□□□□□吝□姪讋□□□□□□□褽□騖飀□馜□Xz□駙□騊□飀□X□饞□詬贊檢□X芋犛侲H糧□□□X芋潯恩n□□□□□□吝送□福駉飀□□□□□□□□□□稫褽□襤椏騖飀□糕誇□礽□□□□□□馱□□□礸桌□社□□□姈□□□□□□Xz□□□X躠獢慼撰A□□□□□檳驛□□驦驛□□樓□□□楺穛□□楹□□□餞模□□□□楯□祅穛□□騫褸□□□□飾□樁□□□□裡X鞳憮陛褐那遄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潦D褽□訏騖駭飀□駕橡褻奰淚□桌□□□觛j□露□馲飀□譈□碌姈□槂耔檢□□槄□□祅馘j□□□□稫褽□騖飀□□菉□□□駪K□□駕楋信□□福□檢□□餾□驙□□橭□□□馭□□飥馳娼□□□磻祊□□□妧□□□糕□□Xc□騿□□槔□鶴騾切襤□誇□□騏餾□□□□□□□□□□□□□□□□櫸□□□□□□□酋□□□飀□□□姪裀□馬□□福□檢□□椏騖飀□□□槔□□□吝□腹撈眸q逆□□橚襖□□餽□□裀□□□□□褻□□送□稫□□婇□□□□禶覷埤□□楰□□□□□□奰□□  唵(一)娑磨(二合)羅沙麼(二二合)微麼(引)曩(三)娑(引)羅(四)摩訶砂迦囉(五二合)縛(上六)吽(長聲七)   佛言。如上所說種種供具。以此迴向陀羅尼力。於諸佛前悉得成就真實供養。一切諸佛皆悉攝受。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於此大迴向轉陀羅尼門。若時非時若晝若夜默念一遍觀察運想。以前供具恭敬供養諸佛菩薩。由此力故五無間等極重罪業皆得消滅。何況輕罪而不除滅。一切煩惱皆得輕微。如前所說十力無畏諸功德等皆悉具足。若人暫於此陀羅尼思惟一遍。便得百轉生帝釋宮。復得百轉生梵天王宮。於夜夢中見佛菩薩為說妙法。無諸惡夢。於諸總持皆得成就。執金剛菩薩護念攝受。隨願往生諸佛淨土   次引大乘心地觀經者。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三卷報恩品雲   善男子等我滅後 未來世中淨信者   於Я觀門常懺悔 當受菩薩三聚戒   若欲受持上品戒 應請戒師佛菩薩   請我釋迦牟尼佛 當為菩薩戒和上   龍種淨智尊王佛 當為淨戒阿闍梨   未來導師彌勒佛 當為清淨教授師   現在十方兩足尊 當為清淨證戒師   十方一切諸菩薩 當為修學戒伴侶   梵釋四王金剛天 當為學戒外護眾   奉請如是佛菩薩 及以現前傳戒師   普為報於四恩故 發起清淨菩提心   應受菩薩三聚戒 饒益一切有情戒   修攝一切善法戒 修攝一切律儀戒   如是三聚清淨戒 三世如來所護念   無聞非法諸有情 無量劫中未聞見   唯有過去十方佛 已受淨戒常護持   二障煩惱永斷除 獲證無上菩提果   未來一切諸世尊 守護三聚淨戒寶   斷除三障並習氣 當證正等大菩提   現在十方諸善逝 具修三聚淨戒因   永斷生死苦輪迴 得證三身菩提果   超越生死深大海 菩薩淨戒為船筏。 永斷貪瞋癡繫縛 菩薩淨戒為利劍   生死嶮道諸怖畏 菩薩淨戒為舍宅   息除貪賤諸苦因 淨戒能為如意寶   鬼魅所著諸疾疫 菩薩淨戒為良藥   人天為王得自在 三聚淨戒作良緣   及餘四趣諸王身 淨戒為緣獲證果   是故能修自在因 當得為王受尊貴   應先禮敬十方佛 日夜能修清淨戒   諸佛護念常受持 戒等金剛無破壞   三界諸天諸善神 衛護王身及眷屬   一切怨敵皆歸依 萬姓歡娛感王化   是故受持菩薩戒 感世出世無為果   次引菩薩持地經者。菩薩持地經第四方便處戒品雲。菩薩欲學菩薩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者。若在家若出家。發無上菩提願已。於同法菩薩已發願者。有智力善語善義能受能持。如是菩薩所先禮足已作是言。我於大德乞受菩薩戒。大德於我不憚勞者。哀愍德許。作是請已。偏袒右肩於三世十方佛及大地菩薩前恭敬作禮念其功德。起軟中上淳淨心。於智者前謙下恭敬。長跪曲身。在佛像前作是言。唯願大德。授我菩薩戒。作是語已。一心念住長養淨心。我今不久當得無盡無量上大功德。聚。如是念已默然而住。爾時智者於彼受者不起亂心。若坐若立而作是言。汝某甲善男子。聽法弟子。汝是菩薩不。答言。是。發菩提願未。答言。已發。問已復作是言。汝善男子欲於我所受一切菩薩戒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此諸戒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住。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不。答言。能。第二第三亦如是說。智者三說授彼戒已。受者不起。爾時智者於佛像前敬禮十方世界諸菩薩眾。如是白言。某甲菩薩。於我某甲前三說受菩薩戒。我為作證。十方無量諸佛第一無上大師現知見學者。於一切眾生一切法現知見覺。亦如是白某菩薩。於我某前三說受菩薩戒。第二第三亦如是。受菩薩戒竟。次第十方一切世界無量諸佛及住大地諸菩薩前。法有相現。爾時十方世界諸佛菩薩念是菩薩。起如實知見。某世界中某菩薩從某菩薩受菩薩戒。於是菩薩起子想弟想。慈心愛念。慈心愛念故。令是菩薩善法增長終不退減。如是白如是知覺。如是受菩薩戒已。智者受者向十方諸佛及菩薩眾敬禮。而如是菩薩所受律儀戒。於餘一切律儀戒最勝最上。攝受無量無邊功德   次引菩薩羯磨者。菩薩羯磨文雲。又欲受戒弟子。先以三禮師足。以香火請戒師為阿闍梨。將至佛前伏地而聽也。又師應問。汝難忍能忍不。所謂十忍也。割肉食鷹。投身餓虎。斫頭謝天。打骨出髓。捥身千燈。挑眼佈施。剝皮書經。刺心決志。燒身供佛。刺血灑地。是事能忍不。能誦十重四十八輕不。一一從師如法行不。若不從師教。不復為與受戒也。又為師之法。是出家菩薩僧具足五德。一堅持淨戒。二年滿十臘。三善解律藏。四妙通禪思。五惠藏窮玄綜經書善義。堪為師也。又為弟子之法。受戒竟。即從師請戒本。誦之使利。若有所不解。當問戒師。同學者練識戒相若輕若重也。又欲自誓受戒者。若千里內無戒師。得佛形像前受得戒。自受三歸。自懺悔。自受十戒。與師受戒羯磨一種無異。俱出口為別也。弟子亦誦十重四十八輕戒。等無有異。屬來世同覺菩薩道者詳而覽用。共弘大道龍華為期 次添震旦解釋者。梵網經疏第五卷雲。經應教身所著袈裟下者。述曰。此第二制內外應法。此中又二。先制外相。次制內心。外應法者。即著袈裟。與其俗服有異也。袈裟者。此翻不正色。言出家行人不著五正色衣服。唯著不正色諸雜壞色衣服。名與道相應(外應法竟)經若欲受戒時。至盡受得戒者。述曰。此內器應法又三。先標七逆。次列七逆。後結應法。今初戒師問言。汝現身不作七逆罪耶至現受戒。經七逆者。述曰。第二列數也。一出佛身血。二殺父。三殺母。四和上。五阿闍梨。六破羯磨轉法輪僧。七殺聖人。此中羯磨者。此翻能辨事。謂以此法故能辨得前善事。故名辨事。又與轉法輪僧同為一逆。唯佛一人能轉法輪。稱一切眾生根性樂欲。盡虛空法界一時普應。名轉法輪僧也。又僧者。若具梵語名曰僧加耶。此翻和合僧。言佛一念一時與一切眾生機契合故。名和合轉法輪僧也。又羯磨僧者。戒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皆名羯磨僧。若小乘破法輪僧。破理和合故成逆。破羯磨僧。以破事和合故不成逆。今經此二種僧合為一逆者。良以十人五人同秉羯磨受戒。如涅槃經聖行品雲。受世教戒者。白四羯磨從師受得也。菩薩護持常觀諸法性空寂故。又花嚴梵行品雲。菩薩觀三業。羯磨師僧等十種法。同於畢竟空成就入十住。得十種惠身。不由他語。由此而論。破羯磨僧與破法輪僧入理義齊。故合成一逆也(云云)經若具七遮下者。述曰。此第三結應法不應法。故雲。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有本現身不得戒。無妨也)餘一切人盡受得戒也(內應法竟內外清淨。名內外重法竟)又雲。二應教請二師如法受戒(從菩薩與他人至不同七逆是)此中又有二。先教請二師(從菩薩與入至阿闍梨是也)二正明如法受戒(從二師應問至不同七遮是)今初教請二師和上阿闍梨者。有人云。如受沙彌戒時。和上闍梨同凡夫人也。今以經義例。通取冥賢聖諸佛菩薩。故普賢菩薩法經雲。爾時行者若欲具足菩薩戒者。應當至心禮十方佛懺悔諸罪自說己過而作是言。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我業障故見佛不了。今歸依佛。唯願釋迦牟尼正遍知世尊。為我和上。文殊師利具大惠者。願以智慧授我清淨諸菩薩法。彌勒菩薩勝大慈日。憐愍我故而應聽我受菩薩法。十方諸佛現為我證。諸大菩薩各稱其名。是勝大士覆護眾生助護我等。今日受持方等經典。乃至失命設墮地獄受無量苦。終不譭謗諸佛正法(具劍請賢聖法戒如餘受菩薩戒儀中廣說也) 顯揚大戒論卷第四 顯揚大戒論卷第五(凡三篇)    慈覺大師撰   菩薩戒中雜事篇八   出家在家差別篇九   分別犯罪差別篇十 菩薩戒中雜事篇八   涅槃經第十一卷聖行品上雲。爾時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應當於是大般涅槃經專心思惟五種之行。何等為五。一者聖行。二者梵行。三者天行。四者嬰兒行。五者病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常當修集是五種行。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涅槃經。迦葉。雲何菩薩摩訶薩所修聖行。菩薩摩訶薩槃經。迦葉。雲何菩薩摩訶薩所修聖行。菩薩摩訶薩。若從聲聞若從如來。得聞如是大涅槃經。聞已生信。信已應作如是思惟。諸佛世尊有無上道。有大正法大眾正行。復有方等大乘經典。我今當為愛樂貪求大乘經故。捨離所愛妻子眷屬。所居舍宅金銀珍寶微妙瓔珞香花伎樂。奴僕給使男子。大小象馬車乘牛羊雞犬豬豕之屬。復作是念。居家逼迫猶如牢獄。一切煩彌由之而生。出家閑曠猶如虛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長。若在家居不得盡壽淨修梵行。我今應當剃除鬚髮出家學道。復作是念。我今定當出家修學無上正真菩提之道。菩薩如是欲出家時。天魔波旬生大苦惱言。是菩薩復當與我興大戰諍。善男子。如是菩薩雲何當復與人戰諍。是時菩薩即至僧坊。若見如來及佛弟子威儀具足諸根寂靜其心柔和清淨寂滅。即至其所而求出家。剃除鬚髮。服三法衣。既出家已。奉持禁戒威儀不缺。進止安詳無所觸犯。乃至小罪心生怖畏。護戒之心猶如金剛。善男子。譬如有人帶持浮囊欲度大海。爾時海中有一羅剎。即從此人乞索浮囊。其人聞已即作是念。我今若與必定沒死。答言。羅剎汝寧殺我浮囊叵得。羅剎復言。汝若不能全與我者。見惠其半。是人猶故不肯與之。羅剎復言。汝若不能惠我半者。幸願與我三分之一。是人不肯。羅剎復言。若不能者。施我手許。是人不肯。羅剎復言。汝今若復不能與我如手許者。我今飢窮眾苦所逼。願當濟我如微塵許。是人復言。汝今所索誠復不多。然我今日方當度海。不知前塗近遠雲何。若與汝者。氣當漸出。大海之難何由得過脫。能中路沒水而死。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護持禁戒。亦復如是。如彼度人護惜浮囊。菩薩如是守護戒時。常有煩惱諸惡羅剎。語菩薩言。汝當信我終不相欺。但破四禁護持餘戒。以是因緣令汝安穩得入涅槃。菩薩爾時應作是言。我今寧持如是禁戒墮阿鼻獄。終不毀犯而生天上。煩惱羅剎復作是言。汝若不能破四禁者。可破僧殘。以是因緣令汝安穩得入涅槃。菩薩亦應不隨其語。羅剎復言。汝若不能犯僧殘者。亦可故犯偷蘭遮罪。以是因緣令汝安穩得入涅槃。菩薩爾時亦復不隨。羅剎復言。汝若不能犯偷蘭遮。可犯捨墮。以是因緣可得安穩入於涅槃。菩薩爾時亦復不隨。羅剎復言。汝不能犯捨墮者。可破波夜提。以是因緣令汝安穩得入涅槃。菩薩爾時亦復不隨。羅剎復言。汝若不能犯波夜提者。幸可毀破突吉羅戒。以是因緣可得安穩入於涅槃。菩薩爾時心自念言。我今若犯突吉羅罪不發露者。則不能度生死彼岸而得涅槃。菩薩摩訶薩於是微小諸戒律中。護持堅固心如金剛。菩薩摩訶薩持四重禁及突吉羅。敬重堅固等無差別。菩薩若能如是堅持。則為具足五枝諸戒。所謂具足菩薩根本業清淨戒。前後眷屬餘清淨戒。非諸惡覺覺清淨戒。護持正唸唸清淨戒。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迦葉。是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戒。一者受世教戒。二者得正法戒。菩薩若得正法戒者。終不為惡。受世戒者。白四羯磨。然後乃得。復次善男子。有二種戒。一者性重戒。二者息世譏嫌戒。性重戒者。謂四禁也。息世譏嫌戒者。不作販賣輕秤少斗欺誑於人。因他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燃明而臥田宅種殖家業坐肆。不畜象馬車乘牛羊馳驢雞犬獼猴孔雀鸚鵡共命。及呴枳羅豺狼虎豹貓狸豬豕。及餘惡獸童男童女大男大女奴婢婢僮僕金銀琉璃頗梨真珠車磲瑪瑙瑚珊瑚璧玉珂貝諸寶赤銅白鑞瑜石盂器□□□煄慼慼煄摩珨N□□□□□□□□軩□□□□巢¥踥砆獢慼慼摹吽慼L□□鞘□﹛撫部潛復□泣□滎苤慼慼滕陛慼滕陛憧□□i櫧驦□藎□邪|詳入嶨□□□筧纇¥踧貨□□耙賢薤□□嬤j□□獨芣‥棨注□□載藎工峗迴荂慼暮O注憨□c□□蹤賢艨□顫□載犖□□¥惱□□C□熒□□□`□s□□□□□□熒□□珣‥□□□□□□楚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撬I□□□鯀褉錦□滎□旅□熒墣耙臧□□□譣□滎□耙臨□歐□榣□葷□□□芥晨□□□工□旅¥□□□□熒□□搳慼潑l牷槳拆Z蟦觥礡慼搳掘蕁瀨斨□□□□□□嵩□□□□交集u□□蚩隘□□□□犖入h瀨斨□鱣□□犖全□□□□璧□□y□c□□□膚鋨□c餤j□□|□卄/補]圍眭i羅塞戲師子象鬥彈痐輒晙f鞠擲石投壺牽道八道行成一切戲笑悉不觀作。終不佔相手足面目。不以□鏡芝草楊枝缽釪髑髏而作卜筮。亦不仰觀虛空星宿。除欲解睡。不作王家往反使命。以此語彼以彼語此。終不諭諂邪命自活。亦不宣說王臣盜賊鬥諍飲食國土飢饉恐怖豐樂安穩之事。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息世譏嫌戒。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堅持如是。遮制之戒與性重戒等無差別。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受持如是諸禁戒已。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於熾燃猛火深坑。終不毀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制禁戒。與剎利婆羅門居士等女而行不淨。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熱鐵周匝纏身。終不敢以破戒之身而受信心檀越衣服。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熟鐵丸。終不敢以毀戒之口而食信心檀越飯食。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臥此身大熱鐵上。終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床臥敷具。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鉾。終不敢以毀戒之身而受信心檀越醫藥。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終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房舍屋宅。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鐵槌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不以破戒之身受諸剎利婆羅門居士恭敬禮拜。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熱鐵針挑其兩目。不以染心視他好色。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鐵錐周遍刺身。不以染心聽好音聲。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利刀割去其鼻。不以染心貪嗅諸香。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利刀割裂其舌。不以染心貪著美味。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破其身。不以染心貪著諸觸。何以故。以是因緣能令行者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迦葉是名菩薩摩訶薩護持禁戒。菩薩摩訶薩護持如是諸禁戒已。悉以施與一切眾生。以是因緣願令眾生護持禁戒得清淨戒善戒不缺戒不折戒大乘戒不退戒隨順戒畢竟戒具足成就波羅蜜戒。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治如是清淨戒時。即得住於初不動地。雲何名為不動地。菩薩住是不動地中。不動不墮不退不散。善男子。譬如須彌山隨藍猛風不能令動墮落退散。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不為色聲香味所動。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不退聲聞辟支佛地。不為異見邪風所散而作邪命。復次善男子。又不動者。不為貪慾恚癡所動。又不動者。不墮四重。又不退者。不退戒還家。又不散者。不為違逆大乘經者之所散壞。復次菩薩摩訶薩亦復不為諸煩惱魔之所傾動。不為陰魔所墮。乃至坐於道場菩提樹下。雖有天魔不能令其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復不為死魔所散。善男子。是名菩薩修集聖行。善男子。雲何名為聖行。聖行者。佛及菩薩之所行故。故名聖行。以何等故名佛菩薩為聖人耶。如是等人有聖法故。常觀諸法性空寂故。以是義故。故名聖人。有聖戒故。故名聖人。有聖定慧故。故名聖人。有七聖財。所謂信戒慚愧多聞智慧。捨離故。故名聖人有七聖覺故。故名聖人。以是義故復名聖行」   又同經第二十四卷高貴德王菩薩品之六雲。雲何菩薩修治於戒。菩薩摩訶薩受持禁戒。不為生天。不為恐怖。乃至不受狗戒雞戒牛戒雉戒。不作破戒。不作缺戒不作瑕戒。不作雜戒。不作聲聞戒。受持菩薩摩訶薩戒屍羅波羅蜜戒。得具足戒。不生憍慢。是名菩薩修大涅槃具第三戒 菩薩羯磨文雲。若佛子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結夏安居。常用楊枝澡豆三衣瓶缽坐具錫枝香鑪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形像。而菩薩行頭陀時。及遊方時。行來百里千里。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頭陀者。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從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時中。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如鳥二翼。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布薩。誦十重四十八輕戒時。於諸佛菩薩形像前。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人若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者高坐。聽者下坐。各各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結夏安居一一如法。若頭陀時。莫入難處。若國難惡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師子虎狼。水火風難劫賊道路毒蛇。一切難處。悉不得入。一切難處。若頭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諸難處皆不得入。此難處。況行頭陀者見難處。若故入者犯輕垢罪。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不次第坐者犯輕垢罪。若佛子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坊。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而菩薩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和上阿闍梨亡滅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講說大乘經律。齊會求福。行來治生。大火所燒。大水所漂。黑風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羅剎之難。亦讀誦講說此經律。乃至一切罪報三惡七逆八難。杻械枷鎖繫縛其身。多婬多瞋多愚癡多疾病。皆應讀誦講說此經律。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如梵壇品中當廣說。佛言。佛子。與人受戒時。不得簡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婬男婬女十八梵六欲天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與其國土衣服色異與俗服有異。若欲受戒時。師應問言。現身不作七逆罪耶。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上。殺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但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噁心瞋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犯輕垢罪   又同羯磨文雲。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見一切眾生。應唱言。汝等眾生盡應受三歸十戒。若見牛馬豬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而菩薩入一切處山川林野。皆使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是菩薩若不發教化眾生心者。犯輕垢罪   涅槃經第三十四卷迦葉菩薩品之四雲。智者如是觀無我已。次復觀於厭離食想。作是念言。若一切法無常苦無我。雲何為食起身口意三種惡業。若有眾生。為貪食故起身口意三種惡業。所得財物眾皆共之。後受苦果無共分者。善男子。智者復觀一切眾生。為飲食故身心受苦。若從眾苦而得食者。我當雲何於是食中而生貪著。是故於食不生貪心。復次智者。當觀因於飲食身得增長。我今出家受戒修道。為欲捨身。今貪此食。雲何當得捨此身耶。如是觀已。雖復受食猶如曠野食其子肉。其心厭惡都不甘樂。深觀段食有如是過。次觀觸食。如被剝牛為無量蟲之所唼食。次觀思食。如大火聚。識食猶如三百鑽鉾。智者如是觀四食已。於食終不生貪樂想。若猶生貪。當觀不淨。何以故。為離食愛故。於一切食善能分別不淨之想。隨諸不淨令與相似。如是觀已。若得好食及以惡食。受時猶如塗癰瘡藥。終不生於貪愛之心。善男子。智者若能如是觀者。是名成就厭離食想。迦葉菩薩言。世尊。智者觀食作不淨想。為是實觀虛解觀耶。若是實觀。所觀之食實非不淨。若是虛解是法。雲何名為善想。佛言。善男子。如是想者亦是實觀。亦是虛解。能壞食貪故名為實。非蟲見蟲故名虛解。善男子。一切有漏皆名為虛。亦能得實。善男子。若有比丘發心乞食。豫作是念。我當乞食。願得好者莫得粗惡。願必多復莫令鮮少。亦願速得莫令遲脫。如是比丘不名於食得厭離想。所修善法日夜衰耗。不善之法漸當增長。善男子。若有比丘欲乞食時。先當願言。令諸乞者悉得飽滿。其施食者得無量福。我若得食為療毒身修集善法利益施主。作是願時。所修善法日夜增長。不善之法漸當消滅。善男子。若有比丘能如是修。當知。是人不空食於國中信施   優婆塞五戒威儀經雲。受繩床法四種。一者請佛。二者請師。三脫草履偏祖右肩清淨。右膝著地□跪佛前。請師作如是白。十方諸佛及大迦葉。親於佛前受阿蘭若法。佛為作證明。師為作證知。若我四十五日行於苦行。志不退轉。若生退心。我即妄語。誑於諸天。不到彼岸。大德當證受。請師復作是言。長老一心念。今於佛前發此誓言。請大德為證。汝若退者。誑於他人。自墮地獄不免苦也。汝當真成行阿蘭若行。得蘭若智。如是受持。答言如是。三說。受錫杖法。長跪大德前。如是三白。大德一心念。今請大德師。如是三白。大德作如是言。長老一心念。汝今發無上心。受持如法用。不得不淨手杖入僧房。應當脫縷纂。不得近地。若入白衣捨。應纂在後若中前。須詣白衣捨。戒受中食。種種因緣當三括。三若不來者乃至五。五若不來者乃至七。七若不來者更至餘家。乃至七家。七家不得。於是中第二第三亦如是說。捨法戒。長老一心念。比丘某甲。優婆塞五戒威儀者。何緣而生。日滿後不死。不墮地獄中間。白十方佛及大迦葉。皆當善聽。某甲豎標如是。三白已訖。捉標豎標竟。復作如是白。十方諸佛四方淨行大德。悉為證知。某甲欺誑於諸天。不到彼岸。今齎法床及如法杖。悉皆具足。今以結坐。一切行蘭若比丘亦皆結坐。如是三白作禮六拜。合掌一心如是念。念十方諸佛及大迦葉。比丘某甲優婆塞某甲眾念成就。今解坐向餘處還結。若欲捉繩床時。應作四念。第一念者。念我身中皆是無常。應當苦之。二者苦身修習空智自至。宜當修之。三者當起忍心。莫生瞋怒。四者生歡喜心。若生歡喜心疾至菩提。作此念已。向彼放牛虎狼大聲少聲。婬聲及迫迮。悉皆遠離。離此聲已。安心端念欲去諸塵時。當作二念言。一者令我身中得安穩定。不生疲極疾到菩提。二者當得閑靜。心無錯亂。六識安穩得滅盡定。安詳放床立住。禮佛乃至十拜。立住合掌便作三念。一者念佛。二者念戒。三者念禪定。作此念已。便向繩床安詳而坐。復作六念。一者念諸佛護念我念成就。二者念我戒身清淨。戒者謂波羅提木叉。念者是名不犯。從序至偈四事思得至十三念。此十三成就。二不定。三十九十四波羅提提捨尼。眾多學法。七滅諍法。從上至下皆應實念。三者念報父母師僧之恩。四者念五欲皆是無常。大患之根本昏網之元首。五者念地獄之苦惱。當勤修善遠離此苦。我已出家。宜應謹慎棄惡修善。六者念惠。若我有惠則應憶持。惠具足無事不辨者。得無上道。六念具足安心而坐。依禪法觀。優婆塞若欲移時。當作三念。一者念我行時。地上蠢蠢多有蟲蟻。我若誤殺時得何罪。死者生天。二者當念如法行。如法仰手捉杖在身。威儀齊整安詳而行。三者行不反顧。亦不搖頭動手。是名三念成就如法行來。優婆塞。威儀篤信持食來時。當淨受之。受得訖已結跏趺坐。復作四念。一者念我身中有八萬戶蟲。蟲得此食即皆安穩。二者我念得食當少食之。若少食者令我身輕。若身輕者眾欲亦少。若欲少者疾至菩提。三者我不為美故。但為活命者諸善成就。四者我食時。十方餓者悉令飽滿。皆悉奉行   菩薩內戒經雲。菩薩入私寺有五事。入私寺不得著葌入私寺。不得持繖蓋入私寺。當禮佛繞塔三匝入私寺。若見不淨污穢當掃棄入私寺。見諸沙門。皆當作禮。菩薩行道路有二事。若天熱若雨時。見有樹木屋舍。當讓人先坐。若見井水泉。若見人持水。當讓入飲。若見大溪水極自飲。是為二事。菩薩得人飲食時有三事。視上下皆令等。若不等得當分令等。飲已得水飲當讓上坐先飲若飲已不得先起去。當與眾人俱起。是為十法則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雲。於是圓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眾生有大饒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雲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唯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若法末時。有諸眾生具大乘性。信佛祕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若復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淨居。若佛現在當正思惟。若佛滅後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懸諸幡華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懺悔。遇善境界。得心輕安。過三七日。一向攝念。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不假徒眾。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跪菩薩乘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無繫屬故。今我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徒眾。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過三期日隨往無礙。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非彼所問。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出家在家差別篇第九   夫以出家在家二種菩薩。雖同稱菩薩。而非無勝劣。何者。出家菩薩獲得一切菩薩禁戒。在家菩薩不得菩薩一切禁戒。不能修行寂靜梵行。不能修行三十七品。為世間事之所繫縛。若不知此旨者。恐在家菩薩嬾於出家菩薩成怠。是故今引心地觀經菩薩善戒經等。以示差別。初引心地觀經者。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四卷厭捨品雲。今此會中有二菩薩。一者出家。二者在家。是二菩薩善能利益一切有情。而無休息。如我惟□。出家菩薩不及在家修菩薩行。所以者何。昔有金輪轉輪聖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厭離世間無常苦空。捨輪王位如棄涕唾。清淨出家入於佛道。是時後宮夫人婇女八萬四千。見王出家各懷戀慕。拊心號慟。生大逼惱。起愛別離如地獄苦。金輪聖王初受位時。所感寶女及王千子大臣眷屬。共傷離別捨位出家。號泣之聲滿四天下。此諸眷屬各作是言。我王福智無量無邊。如何見棄捨我出家。哀哉苦哉。世界空虛。從今已去無依無怙。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歸佛法僧發菩提心。捨離父母出家入道。父母憐愍思念情深。離別悲哀感動天地。如涸轍魚宛轉於地。愛別離苦亦復如是。如彼輪王眷屬之心。出家菩薩饒益眾生。雲何嬈害父母妻子。令無量人受大苦惱。以是因緣。出家菩薩無慈無悲不利眾生。是故非如在家菩薩具大慈悲憐愍眾生利益一切。爾時佛告智光長者。善哉善哉。汝大慈悲勸請我說出家在家二種勝劣。汝今所問出家菩薩不如在家。是義不然。所以者何。出家菩薩勝於在家無量無邊。不可為比。何以故。出家菩薩以正惠力微細觀察在家所有種種過失。所謂世間一切舍宅積聚其中不知滿足。猶如大海容受一切大小河水未曾滿足。善男子。香山之南雪山之北有阿耨池。四大龍五各居一角。東南龍王白象頭西南龍王水牛頭西北龍王師子頭東北龍王大馬頭。各從四角湧出大河。一殑伽河。其水所至白象隨出。二信度河。其水所至水牛隨出。三薄芻河。其水所至師子隨出。四私陀河。其水所至大馬隨出。如是大河一一各有五百中河。中河各有無量小河。是大中小一切眾水皆入大海。然此大海未曾滿足。世間眾生所有一切居處舍宅亦復如是。聚諸珍寶從四方來悉入宅中。未曾滿足。多求積聚造種種罪。無常忽至棄捨故宅。是時宅主隨業受報。經無量劫終無所歸。善男子。所謂宅者即五蘊身。其宅主者是汝本識。誰有智者樂有為宅。唯有菩提安樂寶宮離老病死憂悲苦惱。若有利根淨信深厚。善男子等。欲度父母妻子眷屬令入無為甘露宅者。須歸三寶出家學道   又同經第七卷波羅蜜多品雲。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慇懃稱讚住阿蘭若修菩薩行。而不稱讚住於餘處修菩薩行。如來一時在靈鷲山。為諸菩薩廣說法要。而作是言。菩薩或時止婬女家。親近屠者。示教利喜。無數方便饒益眾生。為說妙法令入佛道。世尊。今日為新發意所說妙法而不如是。然我等類於佛前得聞深法。無有疑惑。唯願如來為未來世求佛道者演說甚深微妙真理。令菩薩行無復退轉。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善男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求菩提道有二菩薩。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在家菩薩為欲化導婬室屠肆皆得親近。出家菩薩不如是。然此菩薩有九品。上根三品皆住蘭若。無間精進利益有情。中下二根諸菩薩等。隨宜所住方處不定。或住蘭若。或居聚落。隨緣繞益安穩眾生。如是行門汝應觀察。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修習佛道已。得無漏真實之法。隨緣利樂一切有情。若有佛子未得真智。住於蘭若要當親近諸佛菩薩。若有值遇真善知識。於菩薩行必不退轉。以是因緣諸佛子等應當至心求見一佛及一菩薩。善男子。如是名為出世法要。汝等鹹當一心修學。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厭離世間住阿蘭若。少用功力。得圓八萬四千波羅蜜行。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捨名利住山林者。於身命財必無吝惜。永無繫屬。自然易滿三種波羅蜜多。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住阿蘭若出家菩薩不畜財寶。以何因緣能得圓滿檀波羅蜜。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善男子。阿蘭若若出家菩薩入於聚落。所乞之食先以少分施於眾生。又以餘分施於所欲。即得名為檀波羅蜜。以自身命供養三寶。頭目髓腦施來求者。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為求法者說出世法。令發無上菩提心。故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佈施波羅蜜多。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故。修十二頭陀之行。若行步時看二肘地不損眾生。即得名為持戒波羅蜜。堅持禁戒不惜軀命。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為求出世說法教化令發無上菩提之心。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持戒波羅蜜多。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能滅瞋恚。得慈心三昧。亦無毀辱一切眾生。即得名為忍辱波羅蜜。若為一人說一句法。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忍辱波羅蜜多。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為令眾生得成佛故修精進行。未得成佛福智。羸弱不貪安樂不造眾罪。於昔菩薩行苦行中深生歡喜。剋敬宗仰常無休息。以是因緣即得名為精進波羅蜜。棄捨身命如捐涕唾。一切時中未嘗懈怠。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為有緣者說最上道。令趣無上正等菩提。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由精進心如是十行過去不退。現在堅固。未來速滿。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摩訶薩成就精進波羅蜜多。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修習三昧。為攝善法令不散失。入諸解脫永斷邊見。現於神通化彼眾生。令得正智斷煩惱本。入真法界悟如實道。當趣菩提。以是因緣即得名為禪定波羅蜜。欲令眾生加我無異悉得滿足。調伏有情不捨三昧。不惜身命修三昧法。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為諸眾生說深妙法。皆令趣向無上菩提。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禪定波羅蜜多。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處於空閑。親近供養諸佛菩薩一切智者。常樂聽聞甚深妙法。心生渴仰恆無厭足。善能分別二諦真理。斷除三障通達五明。說諸法要能決眾疑。以是因緣。即得名為般若波羅蜜。為求半偈棄捨身命。不憚眾苦至求菩提。即得成就親近波羅蜜。於大會中為人說法。於深妙義無所祕惜。能令發起大菩提心。於菩薩行得不退轉。常能觀察我身蘭若及菩提心真實法身。如是四種無有差別。如是如是觀妙理故。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般若波羅蜜多。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空閑處。常能修習方便勝智波羅蜜多。以他心智能了有情意樂煩惱心行差別。應病與藥悉令除差。自在遊戲神通三昧。發大悲願成就眾生。諸佛之法無不通達。以是因緣即得名為方便善巧波羅蜜。為欲饒益諸眾生故。於身命財都不固惜。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多。為諸眾生怨親平等說微妙法。令入佛智。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多。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方便善巧波羅蜜多。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入於山林為諸眾生當能修習願波羅蜜。心恆觀察諸法真性非有非空中道妙理。於世俗事悉能辨了。為化有情恆修慈悲。以是因緣即得名為願波羅蜜。以四弘願攝受眾生。乃至捨身不壞悲願。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說微妙法辨才無礙。若有聽聞畢竟不退。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願波羅蜜多。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以正智力善了有情心行黑白。能為眾生說相應法。令入大乘甚深妙義即能安住究竟涅槃。以是因緣即得名為力波羅蜜。以正智眼照見五蘊空寂之理。能捨身命利眾生。故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以妙智力化邪見眾。令斷輪迴生死惡業趣向常樂究竟涅槃。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力波羅蜜多。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於一切法了知善惡。遠離邪見攝受正法。不厭生死不樂涅槃。即得名為智波羅蜜。不受自身憐愍眾生。於身命財恆修大捨。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以微妙智為諸眾生說一乘法。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緣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智波羅蜜多   次引菩薩善戒經者。菩薩善戒經第八卷如法住禪品雲。若出家在家菩薩。若過去未來現在受持菩薩戒。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出家菩薩勝於在家。何以故。出家菩薩獲得一切菩薩禁戒。在家菩薩不得菩薩一切禁戒。出家菩薩能行寂靜清淨梵行。在家菩薩不能修行寂靜梵行。出家菩薩能行三十七品。在家菩薩不能修行三十七品。出家菩薩解脫一切世間之事。在家菩薩為世間事之所繫縛 分別犯罪差別篇十   優婆塞戒經第九卷雲。善生言。世尊。諸佛如來未出世時。菩薩摩訶薩以何為戒。善男子。佛未出世。是時無有三歸依戒。唯有智人求菩提道修十善法。是十善法除佛無能分別說者。過去佛說流轉至今無有漏失。智者受行。善男子。眾生不能受持修集十善法者。皆由過去不能親近諮承佛故。善男子。一切眾生皆有雜心。雜心因緣有雜煩惱。雜煩惱故造作雜業。雜業因緣受於雜有。雜有因緣受於雜身。善男子。一切眾生得雜身已見於雜色。見雜色已生惡思惟。是惡思惟名為無明。無明因緣生於求心。名之為愛。因愛所作名之為業。是業因緣獲得果報。有智之人能破折之。由內煩惱外有因緣。則能繫縛。修十善已則能解之。是故如來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分別演說十善之法。因十善故世間則有善行惡行善有惡有乃至解脫。是故眾生應當至心分別體解十善之道。若有風雲為持大水。阿修羅宮大地大山餓鬼畜生地獄四天王處乃至他化自在天處。悉因眾生十善業道故。轉輪聖王所有四轉輪金銀銅鐵。七眾受戒求三菩提。亦由十善業因緣故。是十善業道因緣故。一切眾生內外之物色之與命皆有增減。是故智者應當具足修十善道。若諸眾生少壯老時春秋冬夏所起煩惱各各別異。小中大劫所起煩惱亦復如是各各別異。眾生初修十善業時。得無量命色香味具。因貪瞋癡一切皆失。是十惡業道因緣故。時節年歲星辰日月四大變異。若人能觀如是事者。當知。是人能得解脫。眾生皆由苦因緣故則生信心。既得信心能觀善惡。如是觀已修十善法。意行十處故名十道。身三道者。謂殺盜婬。口四道者。惡口妄語兩舌無義語。心三道者。瞋妒邪見。是十惡業悉是一切眾罪根本。若諸眾生異界異有異生異色異命異名。以是因緣應名無量。不但有十。如是十事三名為業不名為道。身口七事亦業亦道。是故名十。是十業道自作他作自他共作。從是而得善惡二果。亦是眾生善惡因緣。是故智者尚不應念。況身故作。若人令業煩惱諸結得自在者。當知。即是行十惡道。若有能壞煩惱諸結不令自在。是人即是行十善道。若人始設方便。若先不思惟當時卒作。是人不得業所攝罪。是故智者應當勤修十善業道。證四真諦亦復如是。作期為惡。若失期者亦不得罪。是故智者應修十善。因是十善眾生修已增長壽命及內外物。煩惱因緣故十惡業增。煩惱因緣故十善業增。善男子。是十業道一一事中各有三事。一者根本。二者方便。三者成已。根本者。若有他想及眾生想。若以疑心斷其命根。若動身作想。或口說殺。是名根本。求刀磨利。置毒作索。是名方便。殺已手觸。稱量捉持。若自食噉。若與人食。得物用度任意施與。歡喜受樂。無有慚愧心不悔恨。自讚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是他財有亦作他想。若自往取。若遣人取。若以疑心移置異處。是名根本若壞垣牆。諮問計數。置梯緣牆。入捨求索。乃至手觸。是名方便。若得物已擔負藏避。任意施與賣用勿遺。歡喜受樂。無有慚愧。心不悔恨。自讚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是婦女繫屬他人。起於他想。若以疑心作非梵行。是名根本。若遣使往。若自相見。若與信物。若以手觸。若軟細語。是名方便。若事已訖。遣以瓔珞。共器飲食。歡喜受樂。無有慚愧。心無悔恨。自讚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於大眾捨離本想。若於三時。若二時中虛妄說之。是名根本。若於先時。次第莊嚴讚言語端。或受他語起往彼說。是名方便。若事成已受取財物。任意施與歡喜受樂。無有慚愧。不生悔恨。自讚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是妄語中雜有兩舌。能壞和合。是名根本。若說他過及飲惡事。言和合者必有不可。若離壞者則有好事。是名方便。和合既離受他財物。任意施與。歡喜受樂。無有慚愧。不生悔恨。自讚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變容色惡口罵詈。是名根本。若說他罪莊嚴辭章。起去到彼欲說是惡。是名方便。若罵詈已還受他物。任意施與。歡喜受樂。無有慚愧。不生悔恨。自讚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說欲事非時之言。是名根本。若歌若頌無義章句。隨人所喜造作百端。是名方便。若教他已還受財物。任意施與。歡喜受樂。無有慚愧。不生悔恨。自讚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於他財物生貪慾得。是名根本。發煩惱心。是名方便。作已得財。任意生悔恨。自讚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打罵人。是名根本。若投杖石問其過罪。是名方便。打已生喜受取財物。任意施與歡喜受樂。無有慚愧。不生悔恨。自讚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誹謗業因果真諦賢聖之人。是名根本。若讀誦書寫信受邪書。讚歎稱譽。是若方便。受已向他分別演說。增其邪見受取財物。任意施與。歡喜受樂。無有慚愧。不生悔恨。自讚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或復有人。於十業道一時作二。妄語兩舌。或一時三。所謂妄語兩舌惡口。又復有三。所謂邪見惡口妄語。如是說者即是無義。是名為四。瞋之與貪不得一時。其餘八事可得一時。雲何一時。六處遺使自作二事。一者婬他妻婦。二者謂無業果。先作期要。一時得業。是十惡業。或得作色無無作色。或有作色及無作色。若無方便及成已者。則得作色無無作色。若有莊嚴及成已者。則得作色及無作色。是十業道有輕有重。若殺父母及辟支佛。偷三寶物。於所生母及羅漢尼作非梵行。妄語壞僧。是名為重。善男子。是十業道各有三種。一從貪生。二從瞋生。三從癡生。若為貪利故害命者。是名從貪。若殺怨家。是名從瞋。殺老父母。是名從癡。劫盜他財。亦復三種。自為己身妻子眷屬貪他財物而往劫奪。是名從貪。盜怨家物。是名從瞋。劫盜下性。是名從癡。邪婬亦三。若為自樂行非梵行。是為從貪。婬怨眷屬。是名從瞋。於所生母作非梵行。是名從癡。妄語三種。若為財利自受快樂。是名從貪。為壞怨故。是名從瞋。若為畏他怨。是名從癡。兩舌三種。為財利故。是名從貪。為壞怨故。是名從瞋。破壞和合邪見之眾。是名從癡。惡口三種。為財利故罵詈婦兒。是名從貪。故向怨家說所惡事。是名從瞋。說他往昔先人過罪。是名從癡。無義語亦三。若為歡樂歌叫諠譁。是名從貪。為勝他故歌叫諠譁。是名從瞋。為增邪見歌叫誼譁。是名從癡。從貪生者。是名為妒。從瞋生者。是名為瞋。從癡生者。是名邪見。修十善已一一事中得三解脫。是十惡業決定當得地獄果報。或有餓鬼或有畜生。餘果則得人中短命貧窮乏財。婦不貞庶。有所言說人不信受。無有親厚常被誹謗。耳初不聞善好之言。能令外物四大衰微。無有真實。惡風暴雨爛臭敗壞。土地不平無有七寶。多有石沙荊棘惡刺。時節轉變無有常定。果蓏少實味不具足。若欲破壞如是等事。應常至心修行十善。是十善法三天下具。或有戒攝。或不戒攝。北鬱單曰唯有四事。地獄有五。餓鬼畜生人中具十。非戒所攝。欲界六天無有方便。唯有根本成已二事。夫業道者。一念中得。如其殺者可殺俱死。殺者不得根本業果。若作莊嚴事竟不成。唯得方便不得根本。作莊嚴已便得殺者。得根本罪。如其殺已不退。成已無無作罪。若殺者一念中死。可殺之者次後念死。殺者不得根本業罪。若遣使殺。使得作罪。口敕之者得作無作罪。若惡口敕亦得作罪。及無作罪。若其殺已心善無記。亦復作罪及無作罪。若有說言。過去已滅。未來未生。現在無住。雲何名殺。一念不殺。微塵不壞。若一不殺。多亦不殺。雲何言殺。是義不然。何以故。雖復現在一念。不殺能遮未來使不起故。故得名殺。以是義故不可。以見一處無殺舉一切處悉使無殺。有人刺手則便命終。或有截之而命全者。頭則不爾。刺截俱死。若有作已得大罪者是名業道。三業自得。七業自他。若無作者則無無作或有說言。身業三事有作無作。口不如是。是義不然。何以故。若口無作無無作者。口敕殺已不應得罪。是故口業亦應有作及以無作。心則不爾。何以故。賢聖之人不得罪故。何因緣故名作無作。是業墮於三惡道故。生於人中壽命短故。所有六入常受苦故。餘果相似根本正果。或有相似。或不相似。受果報時在活地獄黑繩地獄。餓鬼畜生人中三處受於餘果。若於一人作殺莊嚴作莊嚴已有二人死。當知。唯於本所為人得作無作。若有說言。色是無記。命亦無記。如是無記雲何殺已而得殺罪。是義不然。何以故。如是身命是善噁心器。若壞是器遮於未來善噁心故。是故得罪。若王敕殺待臣稱善。是王與臣罪無差別。獵亦如是。若有垂終其命餘殘有一念在。若下刀者是得殺罪。若命已盡。而下刀者不得殺罪。若先作意規欲撾打。然下手時彼便命終。不得殺罪。若作毒藥與懷妊者破歌羅羅。是人則得作無作罪。若自刑者不得殺罪。何以故。不起他想故。無瞋心故。非他自因緣故。或有說言。若心在善不善無記。悉得殺罪。猶如火毒。雖復善心不善無記。觸食之者悉皆死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世間有人投火不燒。食毒不死。非噁心殺亦復如是。不得殺罪。如諸醫等。或有說言。婆藪仙人說咒殺人。殺羊祀天下得殺罪。是義不然。何以故。斷他命故。癡因緣故。若見人死心生歡喜。當知。是人得成已罪。見他殺己心生歡喜。出財賞之。亦復如是。若使他殺。受使之人到已更以種種苦毒而殺戮之。口敕之者唯得作罪。受使之人兼得二罪。作已無作。若發噁心奪取他物。是人亦得作無作罪。若數時時取。若奇時取。因巿易取。亦得偷罪。若自不取不貪不用。教他令取。是人亦得作無作罪。若欲偷金。取時得銀。出外識已還置本處。是人不得偷盜之罪。若欲偷金。得已即念無常之想。心生悔恨欲還本主。而復畏之。設餘方便還所偷物。雖離本處不得偷罪。奴僕財產先悉生意。與主同共。後生貪想輒取主物。取已生疑而便藏避。復思是物同共無畏。雖離本處不得偷罪。若人行路為賊所劫。既至村落。村主問言。汝失何物。我當[+賞]之。若說過所失取他物者。是得偷罪。若有發心施他二衣。受者取一雲。不須二。輒還留者。是得偷罪。若人發心欲以房舍臥具醫藥資生所須施一比丘。未與之間更聞他方有大德來。輒迴施之。是得偷罪。若取命過比丘財物。誰邊得罪。若羯磨已從羯磨僧得。若未羯磨從十方僧得。若臨終時。隨所與處因之得罪。若偷佛物。從守塔人王邊得罪。若暴水漂財物穀米果蓏衣服資生之物。取不得罪。若於非時非處非女處女他婦。若屬自身。是名邪婬。唯三天下有邪婬罪。北鬱單曰無。若畜生若破壞若屬僧若繫獄若亡逃若師婦若出家人。近如是人名為邪婬。出家之人無所繫屬。從誰得罪。從其親屬王所得罪。惡時亂時虎王出時怖畏之時。若令婦妾出家還近之者。是得婬罪。若到三道。是得婬罪。若自若他在於道邊塔邊祠邊大會之處。作非梵行。得邪婬罪。若為父母兄弟國王之所守護。或先與他期。或先許他。或先受財。或先受請。木泥畫像及以死屍。如是人邊作非梵行。得邪婬罪。若屬自身而作他想。屬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婬。如是邪婬亦有輕重。從重煩惱則得重罪。從輕煩惱則得輕罪。若有疑心若無疑心。若見若聞。若覺若知。若問不問。異本說者。是名妄語。若言不本見聞覺知。亦是妄語。不名具足。若破相說。無覆藏相。是非妄語。若異音說前人不解。亦是妄語。不名具足。若顛倒語。若發大聲不了了語。若有所說。前人不解。亦是妄語。不名具足。兩舌惡口。若壞前人不壞前人。作已得罪。無義語亦復如是。七事亦道亦業。其餘三事是業非道。何以故。自不行故。妨於自他得大罪故。若有說言。一切微塵次第而住。亦唸唸滅。滅已無住。若無住者尚無有作。況有無作。是義不然。何以故。世間之法有因有果。無因無果。如面水鏡則有像現。離面無像。作亦如是。從身有作。從是作法則出無作。如面水鏡則有像現。譬如有人發噁心故則惡色現。發善心故則善色現。作以無作亦復如是。若因善業得善妙色。若因惡業得粗惡色。作以無作亦復如是。若以唸唸常滅。無有作無作者。如先所說燈何等喻。雖唸唸滅。以二諦故說作無作。微塵雖復次等不住。亦復不破世諦法也。正以微塵次第得名父母羅漢。其有殺者得無量罪。父母羅漢及以他人陰界入等等無差別。所以得重。以是福田報恩田故如說二字。不得一時。然此一字終不和合。義不可說。雖唸唸滅亦名妄語。不破世諦。猶如射箭。雖唸唸滅。因於身業微塵力故。到不到處。作以無作亦復如是。如舞獨樂。雖唸唸滅因於身業微塵力故而能獨轉。作以無作亦復如是。如旋火輪。雖唸唸滅因於身業微塵力故火則周匝。初發心異。方便心異。作時心異。說時心異。眾緣和合故得名作。以作因緣生於無作。如威儀異其心亦異。不可得壞故名無作。從此作法得無作已。心雖在善不善無記。所作諸業無有漏失。故名無作。若身作善口作不善。當知。是人獲得雜果。若身善業有作無作。口不善業唯有有作。無有無作。當知。是人唯得善果不得惡果。是故經中說七種業。有作無作。如人重病。要須眾藥和合治之。若少一種則不能治。何以故。其病重故。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具諸惡故。要須眾戒然後治之。若少一戒則不能淨。善男子。眾生作罪凡有二種。一者惡戒。二者無戒。惡戒之人雖殺一羊及不殺時常得殺罪。何以故。先發誓故。無戒之人雖殺千口。殺時得罪。不殺不得。何以故。不發誓故。是故一切善不善法心為根本。因根本故說。諸比丘犯有二種。一者身犯。二者口犯。無心犯也。如是戒者。時不具足。支不具足則不得戒。譬如鑽火。有燧有力有乾異草然後得火。若少一法則不得火。戒法亦爾。如是戒者若得若捨若持若毀皆隨於心。如來了了知諸心性。是故制之。若復有人因於善業思惟力故不起諸惡。名性法戒。若從他得名為受戒。若離受戒有功德者。一切惡獸師子虎狼應得功德。然實不得。以是因緣受善戒者。得無量福。受惡戒者得無量罪。是故經中說惡律儀。一者畜羊。二者畜雞。三者畜豬。四者擔出死人。五者釣魚。六者網魚。七者殺牛。八者獄卒。九者畜獵狗。十作張□。十一作獵師。十二咒龍。十三殺人。十四作賊。十五兩舌。十六以笞鞭韃。枷鎖壓額鐵釘燒灸加人。國王大臣。受寄柢僈不知恩者。惡性噁心大惡村主典稅物者毀戒比丘心無慚愧。如是之人皆無戒也。雖復不名不善業道而得大罪。何以故。盡壽作故。如是等事。若不立誓不從人受則不成就。如是惡戒四時中捨。一者得二根時。二者捨壽命時。三者受善戒時。四者斷欲結時。或有說言。如善戒具足。惡戒亦爾。是義不然。何以故。惡戒易得故。一因緣得故。所謂立誓。善戒不爾。有五方便。所謂五根。是故難得。以難得故要須具足。若有說言。優婆塞戒無無義語兩舌惡口。是故優婆塞戒八戒齋法沙彌比丘不具足得。是義不然。何以故。我今受持淨口業故。若有說言。我受五戒淨身口意。心若不淨。當知。是人不得具戒。譬如有人受惡戒已雖不殺生。是人常有惡戒成就。毀禁比丘亦復如是。何以故。受持戒已一一戒邊有多業故。眾生無量。戒亦無量。物無量故戒亦無量。是善惡戒俱有三種。謂下中上。若不受惡戒。雖多作罪不名惡戒。若有難言。何緣五戒盡形壽受。八戒齋法一日一夜。當言。如來善知法相。通達無礙作如是說。善男子。世間福田凡有二種。一功德田。二報恩田。壞此二田名五逆罪。是五逆罪有三因緣。一者有極噁心。二者不識福德。三者不見正果。若人異想殺阿羅漢。不得逆罪。父母亦爾。若無慚愧。不觀恩報。心無恭敬。但作方便。不作根本。雖非逆罪。亦得大報。善教授故。生憐愛故。能堪忍故。難作作故。受大苦故。是故父母名報恩田。若復有人。殺父母已。雖復修善。果報不淨。是故我說。人所蔭處及至少時慎勿毀折枝條花葉。善男子。我涅槃後有諸弟子。當作是說。若以異想異名殺父母。不得逆罪。即曇無德。或復說言。雖以異想。殺於父母故得逆罪。即彌沙塞。或復說言。異想異名殺於父母。俱得逆罪。即薩婆多。何以故。世間真實是可信故。父母真實想亦不轉。噁心殺之。即得逆罪。實是父母無父母想。不發噁心。父母雖死不得逆罪。何以故。具足四事乃得逆罪。一者實是父母作父母想。二者噁心。三者捨心。四者作眾生想。具足四事逆罪成就。若不具者則不成就。若為憐愍故。若為恭敬故。若為愛法故。若為怖畏故。若為名稱故。授與死具。雖不手殺亦得逆罪。若為他使令殺父母。啼吠憂愁而為之者。如是罪想初中後輕。欲殺父母誤中他人。不得逆罪。欲殺他人誤中父母。亦復如是。欲殺自母誤殺想似。殺已藏刀復中母身。不得逆罪。母有異兒有異。殺得殺罪不得逆罪。是五逆罪。殺父則輕。殺母則重。殺阿羅漢重於殺母。出佛身血重殺羅漢。破僧復重出佛身血。有物重意輕。有物輕意重。有物重意重。有物輕意輕。物重意輕者。如無噁心殺父母。物輕意重者。如以噁心殺於畜生。物重意重者。以極噁心殺所生母。物輕意輕者。如以輕心殺於畜生。如是惡業有方便重根本成已輕。有根本重方便成已輕。有成己重方便根本輕。有方便根本重成已輕。有方便成已重根本輕。有根本成已重方便輕。有方便根本成已重。有方便根本成已輕。物是一種。以心力故得輕重果。善男子。有人以食慾施於我。未與我間轉施餓呴。我亦稱讚如是人。是大施主。若是福田若非福田。心不選擇而施與者。是人獲得無量福德。何以故。心善淨故。是事業四種。一者現報。二者生報。三者後報。四者無報。業有四種。一者時定果報不定。二者報定時不畢定。三者時定果報亦定。四者時果二俱不定。時定者所謂現在次生後世若時不定果報不定。是業可轉。若果報定應後受者。是業可轉。現在受之。何以故。善心智慧因緣力故。惡果定者亦可轉輕。何因緣故名果報定。常作無悔故。身心作故。樂喜作故。立誓願故。作已歡喜故。是故是業得果報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眾生行業有輕有重有遠有近。隨其因緣先後受之。如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惠。定知善惡。當有果報。是人能轉重業為輕。輕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識修道修善。是人能轉後世重罪現在輕受。若人具有欲界諸業。得阿那含果。能轉後業。現在受之。阿羅漢果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惠。是人能壞極重之業。如阿伽陀咒及除毒寶。破壞惡毒。若作小罪。初方便重後成已重。是人不修身戒心專。令輕作重。眾生若作一種二種乃至種種。有作不具足。有作具足。先念後作。名作具足。先不生念直造作者名作不具足。復有作不具足者。謂作業已果報不定。復有作已亦具足者。謂作業已定當得報。復有作已不具足者。果報雖定。時節不定。復有作已亦具足者。時報俱定。復有作已不具足者。持戒正見。復有作已亦具足者。毀戒邪見。復有作已不具足者。信因信果。復有作已亦具足者。不信因果。復有作已不具足者。作惡之時有善圍繞。復有作已亦具足者。作惡之時惡來圍繞。復有作已不具足者。雖作眾惡人中受報。復有作已亦具足者。人中作惡地獄受報。復有作已不具足者。有正念心。復有作已亦具足者。無正念心。復有作已不具足者。三時生悔。復有作已亦具足者。三時不悔。如惡善亦如是。因是作已亦具足故。作小得大。作大得小。一意摸身。身既成就有無量意。摸身初意即還善也。身即成就得三種果。雜善不善如人天亦如是。地獄眾生惡意摸身。身既成已一向不善。餓鬼畜生亦惡意摸身。身既成已雜善不善。善惡中陰以善惡摸身。身既成已俱得雜報善。以不善歌羅羅時乃至老時。亦得雜報善以不善。是故經說有四種業。黑業黑報。白業白報。雜業雜報。不白不黑無報。黑業黑報。所謂地獄。白業白報。所謂色天雜業雜報。所謂欲天人中畜生餓鬼。不白不黑無報。所謂無漏   優婆塞戒經第十卷業品之餘雲。善男子。若人不解如是業緣。無量世中流轉生死。何以故。不解如是業因緣者。雖生非想非非想處壽八萬劫。福盡還墮三惡道故。善男子。一切摸盡無勝於意。意盡煩惱。煩惱盡業。業則盡身貪因緣故色聲妙好。威儀庠序。瞋因緣故色聲粗惡。威儀卒暴。如瞋癡亦如是。無量世界一百三十六地獄處無量畜生無量餓鬼。皆因業作。人天亦爾。無量眾生獲得解脫亦因於業。善男子。是十業道有三事。一者能遮煩惱。二者能作善心。三者能增長戒。如除毒藥凡有三事。一者阿伽陀藥。二者神咒。三者真實。若人善修不放逸行。具足正念分別善惡。當知。是人決定能修十善業道。若多放逸無有慚愧及以信心。當知。是人必定能作十惡業道。是十業道復有三事。一者方便。二者根本。三者成已。若復有人能勤禮拜。供養父母師長和上有德之人。先意問訊言則柔軟。是名方便。若作已竟能修念心。歡喜不悔。是名成已。作時專著。是名根本。善男子。是十業道復有三種。謂上中下。或方便上根本中成已下。或方便中根本上成已下。或方便下根本上成已中。是十業道三法圍繞。所謂無貪瞋癡有貪瞋癡是。十業道有共戒行不共戒行。捨戒有六。一者斷善根時。二者得二根時。三者捨壽命時。四者受惡戒時。五者捨戒時。六者捨欲界身時。或復說言。佛法滅時便失戒者。是義不然。何以故。受已不失。未受不得斷。心口意惡故名戒戒。根本四禪四未到禪。是名定戒。根本四禪初禪未到。名無漏戒。捨身後世更不作惡。名無作戒。守攝諸根。修正念心。見聞覺知色聲香味觸法。不生放逸。名攝根戒。何因緣故名為戒戒者。名制能斷一切不善之法故得名制。又複製戒名曰窄隘。雖有惡法性不容故名曰窄。又復戒者。名曰清涼。遮煩惱熱不令得入。是故名涼。又復戒者名上。能上天上至無上道。是故名上。又復戒者名學。學調伏心智慧諸根。是故名學。善男子。或時有人具足一戒。所謂波羅提木叉戒。或具二戒。加定共戒。或具三戒加無漏戒。或具四戒。加攝根戒。或具五戒。加無作戒。善男子。波羅提木叉戒現在陰得。定共戒者。三世中得。善男子。若復有人欲受戒時。至心能觀生死罪過。解脫功德信心歡喜。是人兼得作無作戒。如是戒者隨命長短。命長長得。命短短得。是無作戒三因緣捨。一者小莊嚴故。二者心放捨故。三者作不堅故。不捨因緣復有三事。一者有本願故。二者作業堅故。三者至心不放逸故。善男子。除十善業及十惡業善戒惡戒已。更有禁戒所不攝者。謂善惡法。如是善惡有作無作。有人具足作及無作者。現在作善未捨之項。具作無作。第二念中成就過去作無作。作已過去唯有無作無有作也。若人得戒雖作不善。是人現世成就二法惡法有作善法無作。是作無作二因緣捨。一者所施物盡。二者心捨善作。二世成就過去現在無作。三世定戒二因緣捨。一者退時。二者斷善根時。復有三時。一者捨身時。二者退時。三者生上時。無漏戒有三時捨。一者退時。二者轉鈍作利時。三者得上果時。心善業二時失。謂上生時。退時。身口意善斷善根時一時俱失。善男子。若得具足戒定戒無漏戒根戒。是人了瞭解十善道   菩薩瓔珞本業賢聖名字品雲。佛子有十不可悔戒。應受應持。一不殺人乃至二十八天諸佛菩薩。二不盜乃至草葉。三不婬乃至非人。四不妄語乃至非人。五不說出家在家菩薩罪過。六不酤酒。七不自讚毀他。八不慳。九不瞋乃至非人。十不謗三寶。若破十戒不可悔過。入波羅夷。十劫中一日受罪。八萬四千滅八萬四千生。故不可破。是故佛子失發心住法。乃至二住三住十地一切皆失。是故此戒是一切佛一切菩薩行之根本。若一切佛一切菩薩不由此十戒法門得賢聖果者。無有是處。是初住相習種性中第一人。如是下九人法行漸漸增廣。乃至九住十行十向十地無垢地。亦漸增廣不可思議行。佛子。吾今略說如海一渧   優婆塞戒經第四卷受戒品雲。善男子。如佛說言。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污惡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遣還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諸優婆塞優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日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臥具床座。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蟲故便飲之。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險難之處無伴獨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獨宿尼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童僕外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殘食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畜貓狸。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畜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淨施。未受戒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貯畜僧伽梨衣缽盂錫杖。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身命須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種處。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身命若作巿易斗稱賣物。一許價已不得前卻。捨賤趣貴。斗稱量物作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輸官稅盜棄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穀果蓏菜茄。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隨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諸比丘前沙彌前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中賦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住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善男子。若優婆塞至心能受持如是戒。是人名為優婆塞中分陀利華。優婆寒中微妙上香。優婆塞中清淨蓮華。優婆塞中真實珍寶。優婆塞中丈夫之人。善男子。如佛所說。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名為比丘。在家菩薩名優婆塞。出家菩薩持出家。是不為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同經第八卷五戒品雲。智者當觀。戒有二種。一者世戒。一者第一義戒。若不依於三寶受戒。是名世戒。是戒不堅。如彩色無膠。是故我先歸依三寶然後受戒。若終身受若一日一夜。所謂優婆塞戒八戒齊法。夫世戒者不能破壞先諸惡業。受三歸戒則能壞之。雖作大罪亦不失戒。何以故。戒力勢故。俱有二人同共作罪。一者受戒。二不受戒。已受戒者犯則罪重。不受戒者。犯則罪輕。何以故。毀佛語故。罪有二種。一者性重。二者遮重。是二種罪復有輕重。或有人能重罪作輕輕罪作重。如鴦掘魔羅受於世戒。伊羅缽龍受於義戒。鴦掘魔羅破於性重不得重罪。伊羅缽龍壞於遮制而得重罪。是故有人重罪作輕輕罪作重。是故不應以戒同故得果亦同。世戒亦有不殺不盜。義戒亦有不殺不盜。至不飲酒亦復如是。如是世戒根本不淨。受已不淨。莊嚴不淨。覺觀不淨。念心不淨。果報不淨。故不得名第一義戒。唯名世戒。是故我當受於義戒   同經第三卷攝取品雲。出家菩薩若有在家弟子。先當教告不放逸法。受苦樂時常當共俱。設其窮乏有所須者。六物之外有不應惜。病時當為求覓所須。瞻病之時不應生厭。若自無物應四出求。求不能得貸三寶物。差已依俗十倍償之。如波斯匿王國之正法。若不能償復當教言。汝今多負三寶之物。不能得償。應當勤修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若能至心發菩提心。若教千人於佛法中生清淨信。若壞一人慇重邪見。出家菩薩能教在家如是等事。是師弟子二人俱得無量利益   菩薩地持經第五卷方便處戒品之餘雲。若菩薩見眾生應訶責者。應折伏者。應罰黜者。以染污心不訶責。若訶責不折伏。若折伏不罰黜。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嬾墮懈怠放逸犯。非染污起。不犯者。彼不可治不與語。難可教誨。多起嫌恨。若觀時若恣因彼起鬥諍相違。若相言訟。若僧諍。若壞僧。若彼不諂曲有慚愧。能自改悔    顯揚大戒論卷第五 顯揚大戒論卷第六(凡二篇)    慈覺大師撰   分別犯罪差別篇之餘   菩薩教授教誡篇十一   涅槃經第三卷金剛身品雲。迦葉。或有比丘。以利養故為他說法。是人所有從眾眷屬亦效是師貪求利養。是人如是便自壞眾。迦葉。眾有三種。一者犯戒雜僧。二者愚癡僧。三者清淨僧。破戒雜僧則易可壞。持戒淨僧利養因緣所不能壞。雲何破戒雜僧。若有比丘。雖持禁戒。為利養故。與破戒者坐起行來。共相親附同其事業。是名破戒。亦名雜僧。雲何愚癡僧。若有比丘。在何蘭若處。諸根不利。闇鈍瞪瞢。小欲乞食。於說戒日及自恣時。教諸弟子清淨懺悔。見非弟子多犯禁戒。不能教令清淨懺悔。而便與共說戒自恣。是名愚癡僧。雲何名清淨僧。有比丘僧。百千億魔所不能壞。是菩薩眾本性清淨。能調如上二部之眾。悉令安住清淨眾中。是名護法無上大師善持律者。為欲調伏利眾生故。知諸戒相若輕若重。非是律者則不證知。若是律者則便證知。雲何調伏眾生故。若諸菩薩為化眾生。常入聚落不擇時節。或至寡婦及婬女捨。與同住止經歷多年。若是聲聞所不應為。是名調伏利益眾生。雲何知重。若見如來因事制戒。汝從今日慎莫更犯。如四重禁出家之人所。不應作。而故作者非是沙門。非釋種子。是名為重。雲何為輕。若犯重事。如是三諫。若能捨者是名為輕。非律不證者。若有讚說不清淨物應受用者。不共同止。是律應證者。善學戒律不近破戒。見有所行。隨順戒律心生歡喜。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說。是名律師。善解一字   又同經第六卷四依品雲。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出家剃髮。雖服袈裟故未得受沙彌十戒。或有長者來請眾僧。未受戒者即與大眾俱共受請。雖未受戒已隨僧數。善男子。若有眾生發心。始學大乘典大涅槃經。書持讀誦。亦復如是。雖未具足位階十住。則已隨於十住數中   又同經同卷同品雲。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供養師長正應如是。今有所疑。唯願廣說。若有長宿護持禁戒。從諸年少諮受未聞。雲何是人當禮敬不。若當禮敬。是則不名為持戒也。若是年少護持禁戒。從諸宿舊破戒之人諮受未聞。復應禮不。若出家人從在家人諮受未聞。復當禮不。然出家人不應禮敬在家之人。然佛法中年少幼小應當恭散耆舊長宿。以是長宿先受具戒成就威儀。是故應當供養恭敬。如佛言曰。其破戒者是佛法中所不容受。猶如良田多有稊稗。又如佛說。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應供養。如事帝釋。如是二句其義雲何。將非如來虛妄說耶。如佛言曰。持戒比丘亦有所犯。何故如來而作是說。世尊亦於餘經中說聽治破戒。如是所說其義未了。佛告迦葉。善男子。我為未來諸菩薩等學大乘者說如是偈。不為聲聞弟子說也。善男子。如我上說。正法滅已毀正戒時。增長破戒非法盛時。一切聖人隱不現時。受畜奴婢不淨物時。是四人中當有一人出現於世。剃除鬚髮出家修道。見諸比丘。各各受畜奴婢僕使不淨之物。淨與不淨一切不知。是律非律亦復不識。是人為欲調伏如是諸比丘故。與共和光不同其塵。自所行處及佛行處善能別知。雖見諸人犯波羅夷默然不舉。何以故。我出於世。為欲建立護持正法。是故默然而不糾治。善男子。如是之人為護法故。雖有所犯不名破戒。善男子。譬如國王遇病崩亡。儲君稚小未任紹繼。有栴陀羅豐饒財寶巨富無量多有眷屬。遂以強力伺國虛弱。基居王位治化未久。國人居士婆羅門等。亡叛逃走遠投他國。雖有在者乃至不欲眼見是王。或有長者婆羅門等不離本土。譬如諸樹隨其生處。即是中死。栴陀羅王知其國人逃叛者眾。尋即還遣諸栴陀羅守邏諸道。復於七日擊鼓唱令。諸婆羅門有能為我作灌頂師者。當分半國以為封賞。諸婆羅門雖聞是語悉無來者。各作是言。雲何當有婆羅門種作如是事。栴陀羅王復作是言。婆羅門中若無一人為我師者。我要當令諸婆羅門與栴陀羅。共住食宿同其事業。若有能來灌我頂者。半國之封。此言不虛。咒術所致三十三天上妙甘露不死之藥。亦當共分而服食之。爾時有一婆羅門子。年在弱冠修治淨行。長髮為相。善知咒術。往至王所白言大王。王所敕使我悉能為。爾時大王心生歡喜。受此童子作灌頂師。諸婆羅門聞是事已。皆生瞋恚責此童子。汝婆羅門雲何乃作栴陀羅師。爾時其王即分半國與是童子。因共治國經歷多時。爾時童子語彼王言。我捨家法來作王師。悉教大王微密咒術。而今大王猶不見親。時王答言。我今雲何不親汝耶。童子答言。先王所有不死之藥猶未共食。王言。善哉大師。我實不知。師若須者願便持去。是時童子聞王語已。即持歸家。請諸大臣而共食之。諸臣食已即共白王。快哉大師。有是甘露不死之藥。王既知已語其師言。雲何大師獨與諸臣服食甘露而不見分。爾時童子即更以餘雜毒之藥與王令服。王既服已。須臾藥發悶亂躄地。無所覺知。猶如死人。爾時童子立本儲君還以為王。作如是言。師子御坐法不應令栴陀羅昇。我從昔來未曾聞見栴陀羅種而為王者。若栴陀羅治國理民。無有是處。大王今應還紹先王正法治國。爾時童子經理是已。復以解藥與栴陀羅。令其醒寤。既醒寤已驅令出國。是時童子雖為是事。猶故不失婆羅門法。其餘居士婆羅門等聞其所作嘆未曾有。讚言。善哉善哉。仁者善能驅遣栴陀羅王。善男子。我涅槃後護持正法諸菩薩等亦復如是。以方便力與彼破戒假名受畜一切不淨物僧同其事業。爾時菩薩若見。有人雖多犯戒能治毀禁諸惡比丘。即往其所恭敬禮拜。四事供養。經書什物悉以奉上。如其自無。要當方便從諸檀越求乞與之。為是事故。應畜八種不淨之物。何以故。是人為治諸惡比丘。如彼童子驅栴陀羅故。爾時菩薩雖復恭敬禮拜是人受畜八種不淨之物。悉無有罪。何以故。以是菩薩為欲擯治諸惡比丘。令清淨僧得安穩住流布方等大乘經典利益一切諸天人故。善男子。以是因緣我於經中說是二偈。令諸菩薩皆共讚嘆護法之人。如彼居士婆羅門等稱讚童子。善哉善哉。護法菩薩正應如是。若有人見護法之人與破戒者同其事業說有罪者。當知。是人自受其殃。是護法者實無有罪。善男子。若有比丘。犯禁戒已。憍慢心故覆藏不悔。當知。是人名真破戒菩薩。為護法故雖有所犯不名破戒。何以故。以無憍慢發露悔故。善男子。是故我於經中覆相說如是偈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猶如事火 婆羅門等   如第二天 奉事帝釋 以是因緣   我亦不為 學聲聞人 但為菩薩   而說是偈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   如是等菩薩摩訶薩於戒縱緩本所受戒為具在不。佛言。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說。何以故。本所受戒如本不失。設有所犯即應懺悔。悔已清淨。善男子。如故堤墟穿決有孔水則淋漏。何以故。無人治故。若有人治。水則不出。菩薩亦爾。雖與破戒共作布薩。受戒自恣同其僧事所有戒律。不如堤墟穿決淋漏。何以故。若無清淨持戒之人僧則損減。縱緩懈怠日有增上。若有清淨持戒之人。即能具足不失本戒   同經第七卷邪正品雲。復有人言。或有比丘。實不毀犯波羅夷罪。眾人皆謂犯波羅夷。如斷多羅樹。而是比丘實無所犯。何以故。我常說言。四波羅夷若犯一者。猶如折石不可還合。若有自說得過人法。是則名為犯波羅夷。何以故。實無所得詐現得相故。如是之人退失人法。是名波羅夷。所謂若有比丘少欲知足。持戒清淨。住空閑處。若王大臣見是比丘。生心念言。謂得羅漢。即前讚嘆恭敬禮拜。復作是言。如是大師捨是身已。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比丘聞已即白王言。我實未得沙門道果。王莫稱我已得道果。願唯大勿為我說不知足法。不知足者乃至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默然受。我今若當默然受者。當為諸佛之所呵責。知足之行諸佛所讚。是故我欲終身歡樂奉修知足。又知足者。我定自知未得道果。王稱我得。我今不受故名知足。時王答言。大師實得阿羅漢果。如佛無異。爾時其王普皆宣告內外人民中宮妃後。悉今皆知得沙門果。是故鹹令一切聞者心生敬言供養尊重。如是比丘真是梵行清淨之人。以是因緣普令諸人得大福德。而是比丘實不毀犯波羅夷罪。何以故。前人自生歡喜之心讚歎供養故。如是比丘當有何罪。若有說言。是人得罪。當知。是經是魔所說。復有比丘說佛祕藏甚深經典。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以是性故斷無量億諸煩惱結。即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除一闡提。若王大臣作如是言。比丘汝當作佛不作佛耶。有佛性不。比丘答言。我今身中定有佛性。以成不成未能審之。王言。大德。如其不作一闡提者。必成無疑。比丘言。爾實如王言。是人雖言定有佛性。亦復不犯波羅夷罪。復有比丘。即出家時。作是思惟。我今必定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之人雖未得成無上道果。已為得福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假使有人當言是人犯波羅夷。一切比丘無不犯者。何以故。我於往昔八十億劫常離一切不淨之物。少欲知足威儀成就。善修如來無上法藏。亦自定知身有佛性。是故我今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名為佛。有大慈悲。如是經律是佛所說。若有不能隨順是者。是魔眷屬。若能隨順是大菩薩。復有說言。無四波四維夷十三僧殘二不定法三十捨墮九十一墮法。四懺悔法眾多覺法七滅諍等無偷蘭遮五逆等罪及一闡提。若有比丘犯如是等墮地獄者。外道之人悉應生天。何以故。諸外道等無戒可犯。此是如來示現怖人故說斯戒。若言佛說。我諸比丘若欲行婬。應捨法服著俗衣裳然後行婬。復應生念。婬欲因緣非我過咎。如來在世亦有比丘。習行婬欲得正解脫。或命終後生於天上。古今有之。非獨我作。或犯四重。或犯五戒。或行一切不淨律儀。猶故得具真正解脫。如來雖說犯突吉羅如忉利天日月歲數八百萬歲墮在地獄。是亦如來示現怖人言。波羅夷至突吉羅輕重無差。是諸律師妄作此言言。是佛制。必定當知。非佛所說。如是言說是魔經律。若復說言。於諸戒中若犯小戒乃至微細。當受苦報無有齊限。如是知已。防護自身。如龜藏穴。若有律師復作是言。凡所犯戒都無罪報。如是之人不應親近。如佛所說。若過一法是名妄語。不見後世無惡不造。是故不應親近是人。我佛法中清淨如是。況復有犯偷蘭遮罪。或犯僧殘及波羅夷。而非罪耶。是故應當深自防護。如是等法若不守護。更以何法名為禁戒。我於經中亦說。有犯四波羅夷乃至微細突吉羅等。應當苦治。眾生若不護禁戒。雲何當得見於佛性。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因見佛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九部經中無方等經。是故不說有佛性耳。經雖不說。當知。實有苦作是說。當知。是人真我弟子。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說。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九部經中所未曾有聞。如其說有雲何不犯波羅夷耶。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說。實不毀犯波羅夷罪。善男子。譬如有人說言。大海唯有七實無八種者。是人無罪。若有說言。九部經中無性者。亦復無罪。何以故。我於大乘大智海中說有佛性。二乘之人所不知見。是故說無有罪也。如是境界諸佛所知。非是聲聞緣覺所及   同經同品雲。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有王問言。雲何比丘墮過人法。佛告迦葉若有比丘。為利養故。為飲食故。作諸諭諂邪傷欺詐。雲何當令諸世間人定實知我是真乞士。以是因緣令我大得利養名譽。如是比丘多愚癡故長夜常念。我實未得四沙門果。雲何當令諸世間人謂我已得。復當雲何令諸優婆塞優婆夷等鹹共指我作如是言。是人福德真是聖人。如是思惟專為求利非為求法。行來出入進上安詳。執持衣缽不失威儀。獨坐空處如阿羅漢。令世間人鹹作是言。如是比丘善好第一。精懃苦行修寂滅法。以是因緣我當大得門徒弟子。諸人亦當大致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令多女人敬念愛重。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作如是事墮過人法。復有比丘。為欲建立無上正法住空閑處。非阿羅漢而欲令人謂是羅漢是好比丘。是善比丘。寂靜比丘。令無量人生於信心。以此因緣我得無量諸比丘等。以為眷屬。因是得教破戒比丘及優婆塞悉令持戒。以是因緣建立正法。光揚如來無上大義。開顯方等大乘法化。度脫一切無量眾生。善解如來所說經律輕重之義。復言。我今亦有佛性。有經名曰如來祕藏。於是經中我當必定得成佛道。能盡無量億煩惱結。廣為無量諸優婆塞說言。汝等盡有佛性。我與汝等俱當安住如來道地。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盡無量億諸煩惱結。作是說者。是人不名墮過人法。名為菩薩。若言有犯突吉羅者。忉利天上日月歲數八百萬歲墮地獄中受諸罪報。何況故犯偷蘭遮罪。此大乘中若有比丘犯偷蘭遮。不應親近。何等名為大乘經中偷蘭遮罪。若有長者造立佛寺。以諸華鬘用供養佛。有一比丘。見華貫中僂不問輒取。犯偷羅遮。若知不知亦如是犯。若以貪心破壞佛塔。犯偷羅遮。如是之人不應親近。若王大臣見塔朽故。為欲修補供養舍利。於是塔中或得珍寶。即寄比丘。比丘得已自在而用。如是比丘名為不淨。多起鬥諍。善優婆塞不應親近供養恭敬。如是比丘名為無根。名為二根。名不定根。不定根者欲貪女時身即為女。欲貪男時身即為男。如是比丘名為惡根。不名為男。不名為女。不名出家。不名在家。如是比丘不應親近供養恭敬。於佛法中沙門法者應生悲心。覆育眾生乃至蟻子。應施無畏。是沙門法。遠離飲酒乃至嗅香。是沙門法。不得妄語乃至夢中不念妄語。是沙門法。不生欲心。乃至夢中亦復如是。是沙門法。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夢行婬欲。是名犯戒不。佛言。不也。應於此婬欲生臭穢想。乃至不生一念淨想。遠離女人煩惱愛想。若夢行婬寤應生悔   優婆塞五戒威儀經雲。諸大德一心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今欲說三世諸佛菩薩成就利益一切眾生功德戒。如是住菩薩戒者。有四波羅夷法。何等為四。若菩薩為利養故自讚毀他。是名菩薩波羅夷。若菩薩多饒財物。貧苦之人來從乞索。菩薩慳貪無有慈心。乃至不施一錢之物。有求法者。乃至不為說於一偈。是名菩薩波羅夷。若菩薩瞋於前人惡言罵辱。加以手打及以杖石。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悔。菩薩猶瞋憤結不解。是名菩薩波羅夷。若菩薩自謗菩薩法藏。若見人謗善可。其言既自不信及助他言。若心自解或從他受。是名菩薩波羅夷。如是菩薩四波羅夷。菩薩於中不應犯一。何況具犯。若有犯者不名菩薩。現身不能莊嚴菩薩。有復不能令心寂靜。是似菩薩非實菩薩。犯有三種。有軟中上。若軟中心犯。是不名失。若是增上心犯。是名為失。何者是上。若犯上四數數樂犯。心無慚恥。不自悔責。是名上犯。菩薩雖犯於上四事。不即永失。如比丘犯四即為永棄。菩薩不爾。何以故。比丘犯四更無受路。菩薩雖犯既可更受。是故不同。略有二事失菩薩戒。一捨菩提願。二增上噁心。除是二事。若捨此身戒終不失。從是以後生生之處常有此戒。若不憶念更遇善友而更受者。不名新得。如是菩薩戒者應當識知犯不犯事輕重之相軟中上異。如是住菩薩戒者。日應供養諸佛若塔若像。次供養法。若行法人及菩薩藏大乘經典供養眾僧及十方土住於大地諸菩薩等。於日夜中供養三寶。隨其力能乃至一念一禮一四句誦。信心供養勿令有廢。若不恭敬慢惰心者。犯重垢罪。若妄誤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狂。若有淨心建菩薩地。如須陀洹得不壞淨心。常能供養三寶不絕。是名不犯。菩薩不知厭足。貪著利養不制心者。犯重垢罪。不犯者雖著利養常生悔心。我當精進斷除是意。怪自製御。貪心猶起。若取小利助斷大貪。是名不犯。菩薩見上坐尊長者宿德同師同學生憍慢心及瞋噁心。不起承迎禮拜避坐。設有言語餘談不聽。若有所問不如實答者。犯重垢罪。若無慢瞋悉癡之意。直以嬾惰無記散心。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狂。若時睡眠。若聽法說法。若先共他人語。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有僧限護多人意。是名不犯。菩薩檀越來請。若於自捨。若僧寺內給施所須。菩薩憍慢瞋恚輕賤不往受者。犯重垢罪。若嬾惰不往。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狂。若遠若道嶮難。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告受請。若為修善。若聽未聞。若知請主欲相惱故。若有僧限護多人意。是名不犯。菩薩從他人邊得金銀琉璃種種離寶所須之物及地中伏藏無主財物。皆應取之。念當轉施。若噁心瞋故不取者。犯重垢罪。若作是心。我不與人而作因緣。若嬾惰心。犯輕垢罪。不犯者。若是狂心。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知受已必生愛著。若知施已生悔。若知施主施故發狂。若慮施主施已窮苦。若知施物三寶所有。若知施物劫盜所得。若知受已多得苦惱。所謂王難賊盜死亡繫閉惡聲流布擯令出境界。是名不犯。菩薩他來求法。以瞋噁心僧嫉他故不與說者。犯重垢罪。若嬾惰心不與說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外道求法慮還譏判。若病若狂。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知前人不解其義。若知前人不敬不如法事。若知前人鈍根不解深法怨生邪見。若知聞已破失本心壞滅正法。若知聞已必可非器宣說其事。是名不犯。菩薩見惡眾生犯或毀禁作眾罪行。菩薩自知能化為善。若噁心瞋心捨不教者。犯重垢罪。何以故。菩薩不於身口意淨。持戒人邊生於悲心。若見惡人犯戒毀禁依眾罪行極生悲心。是故有犯。不犯者。若狂。若為調伏滅惡增長善。若有僧限護多人意。是名不犯。菩薩如佛所制波羅提木叉及結毘尼。欲使不信者信已信者增。此聲聞戒及菩薩戒等無有異。何以故。聲聞之人順常自為猶欲學。令不信者信已信者增。何況菩薩。所修學戒常為眾生。豈不能爾。是故名同不犯。如佛所制。聲聞之人應少欲作少因緣事。菩薩不爾。何以故。需求自利不為他人。是聲聞好。菩薩若爾則不名菩薩。為他人故所可受衣乃至百千。從非親裡婆羅門居士盡力所求。妙衣缽亦如是。為他人故乃應乞縷教織畜憍奢耶衣。受取金銀乃至百千。如是之事與聲聞異。若菩薩本為眾生而瞋噁心少。作少因緣事。放捨眾生。獨居其所者。犯重垢罪。若嬾惰心少欲少事居其所者。犯輕垢罪。菩薩有五非法。一誦。二業。三相。四以利求利。五邪命。有此五事以不為愧不制不息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覺是非法常欲制之。是名不犯。菩薩戲笑散亂。高聲唱說。作非威儀。令他人笑。為眾所輕者。犯重垢罪。若是宿習妄誤作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覺是非法常欲制之。若外人瞋恚欲調伏故。若人苦惱為令釋故。若欲攝取不戲笑故。若二人共諍為和合故。是名不犯。菩薩如是見。如是語。菩薩不應樂於涅槃。不應背涅槃。不應畏煩惱。不應滅煩惱。何以故。菩薩三阿僧祇往來生死故。如是語者。犯重垢罪何以故。如菩薩樂於涅槃。畏於煩惱。比於聲聞百千萬倍。不可為喻。何以故。聲聞之人順自為己。菩薩常為一切眾生故。菩薩雖處有漏。於滅煩惱而得自在。過於羅漢處無漏者上。若菩薩起身口業。應自防護。莫使他人慢惰生罪。若故不自護使他墮罪者。犯重垢罪。若不作意自護。放散所作生他罪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外道。若隨出家如法所作。若值多瞋惡人。是名不犯。菩薩見前眾生。須加杖痛。然後有利自護不治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利少苦多。是名不犯。菩薩以罵報罵。以瞋報瞋。以打報打。以牽挽者。犯重垢罪。菩薩與他共鬥及共相嫌。噁心瞋心若憍慢心不如法悔者。犯重垢罪。若嬾惰放逸一不求悔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彼外道惡作非法。若彼喜鬥恐更增上。若知彼人終不受悔。若向彼悔起重慢。是名不犯。菩薩共他嫌恨他。如法求悔。菩薩噁心不受為惱他者。犯重垢罪。若無瞋心不受他悔。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要非法。是名不犯。菩薩瞋他。受者瞋事。不休息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若常制之瞋心猶起。是名不犯。菩薩受畜徒眾。但為給事及與衣食。是名不犯。菩薩起嬾惰意樂。於非時食。貪著睡眠。若倚若臥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狂無巧便。若道路行極。若常制之。是名不犯。菩薩以染著心談說世樂事者。犯重垢罪。若妄談說。犯輕垢罪。不犯者。若有人問。正心少說。若談異聞。若談論法事。是名不犯。菩薩樂欲坐禪。知他有法以瞋慢心不能下意從他求受法者。犯重垢罪。若嬾惰心不求受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無巧便。若知彼人不順法教。若自有巧便多聞攝其心者。是名不犯。菩薩起欲界欲不觀對治疾除滅者。犯重垢罪。不犯者。常勤欲滅欲心猶起。是名不犯。如欲餘蓋亦爾。若菩薩貪味於禪著功德者。犯重垢罪。不犯者。常欲捨著著心猶起。是名不犯。菩薩如是見如是語。菩薩不應聽受誦學聲聞法藏。菩薩之人用是。為作是語者。犯重垢罪。何以故。菩薩於外道經書尚應當學。何況佛語。不犯者。為欲調伏聲聞入大乘故。是名不犯。菩薩法藏一向捨置貪學讀誦聲聞經者。犯輕垢罪。菩薩有佛經藏不能勤學。乃更勤學外道俗典助。犯重垢罪。不犯者。若極利根一聞能持。同佛語者。取用助化。以彼妙辭助明佛法。於佛法於佛經義意不傾動。是名不犯。菩薩欲學外道經典。應如上學。若於中愛樂生著心不如服苦樂者。犯重垢罪。菩薩若聞菩薩法藏甚深祕密第一實義不思議事。純是諸佛菩薩境界。於此義中生誹謗心。言此義無益非佛所說不能祐利一切眾生。作是謗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若思惟定義。若方便說。是名不犯。菩薩聞於甚深義時。若不生信。以不諂心為生信故。應作是念。我不應爾。我如盲者無有惠眼。佛口所說我雲何謗。如是菩薩自憤由癡。是佛境界非我所及。若能如是。是為正行。若意不解不生誹謗。是名不犯。菩薩為飲食故以瞋噁心自讚毀他。犯重垢罪。不犯者。若為伏外道。若伏憍慢增長佛法。若為不信者信已信者增。是名不犯。菩薩有說法處。若說毘尼處。大法會處。瞋疾慢心不往聽者。犯重垢罪。若懶惰心不往聽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自不聞。又無人喚。若病若無巧便。若知彼說法不順義理。若知說者於己有難。若知彼說更無異聞。若得總持自多聞。若勤修菩提。是名不犯。菩薩有人來債我。有事緣當為營辨。所謂共去共還營佐眾事。有所營了守護財物。和合鬥訟。經辨飲食。修福得業。若一二事不為作者。犯重垢罪。若懶惰不為。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無巧便。若自有事。若彼能辨。若不相債。若無益事。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無他債。若報他作勤修善根。若自闇鈍恐失業。次若有僧限護多人意。是名不化。若菩薩見病眾生。以噁心瞋心不瞻養者。犯重垢罪。若懶惰不養。犯輕垢罪。不犯者。若自有病。若無巧便。若債他看。若彼病者自有眷屬。若知病者能自供給。若久病。若人猶能起止。若欲勤修增上善根。若極自闇鈍恐失黨。次若失看病如病。餘貧窮苦惱亦復如是。是名不犯。菩薩見前眾生。應有利。宜無有方便而能發起菩薩噁心瞋心。不教示者。犯重垢罪。若懶惰不教。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無方便。若使他教。若彼自有善知識。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示彼方便更瞋反戾。無有敬愛心。強得自用。是名不犯。菩薩眾生給施所須。應念其恩。若噁心瞋心不念恩報恩者。犯重垢罪。若嬾惰不報。犯輕垢罪。不犯者。若自無力。若無巧便。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慾念報施主不受。是名不犯。菩薩見人親裡死亡。若亡失財物種種憂苦。若噁心瞋心不往慰喻者。犯重垢罪。不犯者。如前債菩薩中說。菩薩有人從索飲食。所須不與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若自無物。若索不淨物。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王所制。若護僧限。是名不犯。菩薩弟子應隨時教誨。若弟子有之。應從篤信人邊勸索供給。若噁心瞋心不教誨不供給者。犯重垢罪。若嬾惰心不教供給。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護僧限。若病。若無巧便。若債人教若弟子福德能致供養。若弟子本是外道無好善心。是名不犯。菩薩以瞋心噁心不護他意者。犯重垢罪。若嬾惰放逸不護。犯輕垢罪。不犯者。若非法事。若病有僧限護多人意。若外道。若為調伏滅惡增善。是名不犯。菩薩見他德行不能稱讚以噁心瞋心隱藏他善者。犯重垢罪。若嬾惰放逸不稱他善。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知彼人不樂讚歎。若病。若無巧便。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護僧限。若知聞讚更生憍慢。若彼無實德。若言似善實無善義。若為外道。若讚時未到。是名不犯。菩薩以多人頭首見諸眷屬不如法事。應呵應儐。若瞋心噁心捨不可治者。犯重垢罪。若嬾惰放逸不教呵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知彼人惡性健瞋不受教呵。若待時教呵。若畏破僧。若知彼質直宿習少羞喜數犯悔。是名不犯。菩薩有神通變化。應為眾生隨時變現。或方便恐怖令生信心。若畏信施不現變化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人深著惡法邪見。若為外道。若罵賢聖。若著見邪見邪。若狂若病。是名不犯。菩薩戒聚成就具足無量妙果。以是戒聚因緣力故。具足屍波羅蜜。受者雖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得具足五事功德。一者常為諸佛菩薩所護念。二者受常淨樂。三者臨終無悔。四者捨身得生諸佛世界。五者莊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受持菩薩戒者。不自為身。唯為利他及莊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戒悉是過去未來現在恆河沙等諸佛菩薩之所成就。乃至十方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菩薩弘慈普恩及六道眾生。三塗八難苦惱十方無不蒙益   功德不可計 福惠如虛空   略說其要竟 歡喜禮奉行   普發菩提心 福惠令得成   慈悲男女長 喜捨次第生   一切成佛道 求盡無有餘   十方同其願 魏魏無極尊   大智度論第三十九卷雲。佛告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是身是口是意如是取相作緣。舍利弗。是名菩薩身口意罪。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得身。不得口。不得意。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若得身得口得意。用是得身口意故能生慳心。犯戒心瞋心懈怠心亂心癡心。當知。是菩薩行六波羅蜜時。不能除身口意粗業。釋曰。佛示舍利弗法空中。菩薩不見是三業。是為無罪。若見是三業。是為罪。聲聞法中十不善道。是為罪業。摩訶衍中見有身口意所作。是為罪。所以者何。有作有見。作者見者皆是虛誑。故粗人則粗罪。細人則細罪。如離欲界欲時。五欲五蓋為惡罪。初禪攝善覺觀為無罪。離初禪入二禪時覺觀為罪。二禪所攝善喜為無罪。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如是。入諸法實相中一切諸觀諸法諸見皆名為罪。小乘人畏三惡道故。以十不善業為罪。大乘人以一切能生著心取相法與三解脫門相違者名為罪。以是事異故名為大乘。若見有是三業。雖不起惡亦不名牢固。不見是身口意。是三業根本是為牢固。是菩薩法空故不見是三事。用是三事起慳貪相。犯戒相。瞋恚相。懈怠相。散亂相。愚癡相。因無故果亦無。如無樹則無蔭。若能如是觀者。則能除身口意三粗業。問曰。先說罪業。今何以故言粗業。答曰。粗業罪業無異。罪即是粗。不名為細。復次聲聞人以身口不善業名為粗。意不善業名為細。瞋恚邪見等諸結使名為粗罪。愛慢等結使名為細罪。三惡覺所謂欲覺瞋覺惱覺名為粗。親裡覺國土覺不死覺名為細。但善覺名為微細。於摩訶衍中盡皆為粗。以是故此說粗業。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雲何捨身口意粗業。佛告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不得身不得口不得意。如是菩薩摩訶薩能除身口意粗業。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十善道。不生聲聞心。不生辟支佛心。如是菩薩摩訶薩能除身口意粗業。問曰。何等身口意細業。與此相違者為粗。答曰。如向所說者是。復次凡夫人業於聲聞業為粗。聲聞業於大乘為粗。復次垢業為粗。非垢業為細。能生苦受因緣業為粗。不生苦受因緣業為細。有覺有觀業為粗。無覺無觀業為細。復次見我乃至知者見者為粗。若不見我乃至知者見者但見三業處。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為細。復次有所見者名為粗。無所見者名為細。以是故佛告舍利弗。若菩薩不得身口意。是時則除三粗業。復次初發意住畢竟空中。一切法不可得而常行十善道。不起聲聞辟支佛心。不取相心一切諸善根。皆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除身口意業粗罪。名為清淨」   菩薩善戒經第一卷雲。優婆離言世尊。犯有三種。一者貪。二者瞋。三者癡。菩薩所犯何者為重。何者為輕。佛言。優婆離。若諸菩薩犯如恆河沙等貪。如是菩薩不名毀戒。若犯一瞋因緣毀戒。是名破戒。何以故。優婆離。瞋恚之心能捨眾生。貪愛之心能護眾生。若愛眾生不名煩惱。瞋捨眾生名重煩惱。優婆離。是故如來於經中說貪結難斷不名為重。瞋恚易斷名之為重。瞋恚優婆離難斷非重。菩薩常有易斷重者。乃至夢中常不為之。優婆離。愚癡菩薩無有方便。怖畏犯愛。菩薩有智善知方便。怖畏犯瞋。不畏犯愛。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毘尼者名為調伏。一切法性畢竟是調。如來何故宣說毘尼。文殊師利。若凡夫人能知諸法畢竟調如。如來終不宣說毘尼。以凡夫人不知不解。是故如來為說毘尼。文殊師利語汝今何故不說毘尼。欲得聞之時。文殊師利語優婆離。優婆離。一切諸法畢竟調伏。一切諸法性不可污。一切諸法性無顛倒。一切諸法其性清淨。一切諸法不可宣說。一切諸法無有取著。一切諸法不去不來。一切諸法不可思議。一切諸法無有障礙。一切諸法本無有性。一切諸法無行。一切諸法不生不滅。一切諸法無有三世。一切諸法無有疑網。如是等法佛悉覺知。優婆離言世尊。如文殊師利所說。非了了說。佛言優婆離文殊師利常樂如是宣說解脫。優婆離言世尊雲。何名憍慢。若菩薩言。我有菩提心。我為菩提行六波羅蜜。我為般若修造諸行。菩提行深聲聞行淺。菩提行淨聲聞行不淨。菩提行畢竟。聲聞行不畢竟。若復分別是聲聞法是緣覺法是菩薩法是諸佛法。此名為淨。此名不淨。是為道是名非道。是名菩薩憍慢   涅槃經第十五卷梵行品之二雲。善男子。若有人掘地刈草斫樹。斬截死屍罵詈鞭韃。以是業緣墮地獄不。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應墮地獄。何以故。如佛昔為聲聞說法。汝諸比丘於諸草木莫生噁心。何以故。一切眾生因噁心故墮於地獄。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應善受持。善男子。若因噁心墮地獄者。菩薩爾時實無噁心。何以故。   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乃至蟲蟻悉生憐愍利益心故。所以者何。善知因緣諸方便故。以方便力欲充眾生種諸善根。善男子。以是義故。我於爾時以善方便雖奪其命。而非噁心。善男子。婆羅門法若殺蟻子滿足十車。無有罪報。蚊虻蜂虱貓子師子虎狼熊羆諸惡蟲獸及餘能為眾生害者。殺滿十車。鬼神羅剎狗槃茶迦羅富單那顛狂乾枯諸鬼神等能為眾生作嬈害者。斬奪其命。悉無罪報。若殺惡人則有罪報。殺已不悔則墮餓鬼。若能懺悔三日斷食。其罪消滅。無有遺餘。若殺和上害其父母女人。及半無數千年在地獄中。善男子。佛及菩薩知殺有三。謂下中上。下者蟻子乃至一切畜生。唯除菩薩示現生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以願因緣示受畜生。是名下殺。以下殺因緣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具受下苦。何以故。是諸畜生有微善根。是故殺者具受罪報。是名下殺中殺者從凡夫人至阿那含。是名為中。以是業因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具受中苦。是名中殺。上殺者。父母乃至阿羅漢辟支佛畢定菩薩是名為上。以是業因緣故墮於阿鼻大地獄中。具受上苦。是名上殺。善男子。若有能殺一闡提者。則不墮此三種殺中。善男子。彼諸婆羅門等一切皆是一闡提也。譬如掘地刈草斫樹斬截死屍。罵詈鞭靻無有罪報。殺一闡提亦復如是。無有罪報。何以故。諸婆羅門乃至無有信等五法。是故雖殺不墮地獄   菩薩戒本雲。若諸是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善權方便為他利故。於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謂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發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墮那落迦。如其不斷無間業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眾生或以善心或無記心知此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涅槃經後分上卷雲。爾時阿難復白佛言。若佛在世若涅槃後。有信心檀越。以金銀七寶一切樂具奉施如來。雲何舉置。佛告阿難。若佛現在所施佛物。僧眾應知。若佛滅後一切信心所施佛物。應用造佛形像及造佛衣七寶幡蓋買諸香油寶華以供養佛。除供養佛餘不得用。用者則犯盜佛物罪。阿難復白佛言。若佛現在。若復有人。以金銀七寶房舍殿堂妻子奴婢衣服飲食一切樂具深心恭敬禮拜供養如來。佛涅槃後。若復有人。以金銀七寶妻妾奴婢衣服飲食一切樂具供養如來形像。深心恭敬禮拜供養。世尊。如是二人深心供養所得福德何者為多。佛告阿難。如是二人皆以深心供養。所得福德其福無異。何以故。雖佛滅後法身常存。是以深心供養其福正等。阿難復白佛言。若佛現在。若復有人。還以深心如上供養恭敬如來。佛涅槃後。若復有人。還以深心如上供養恭敬全身舍利。世尊如是二人所得福德何者為多。佛告阿難如是二人得福正等。功德廣大無量無邊。乃至畢竟其福不盡。阿難復白佛言。若佛現在。若復有人。如上深心一切供養恭敬如來。佛涅槃後。若復有人。如上深心供養恭敬半身舍利。世尊如是二人所得福德何者為多。佛告阿難。如是二人深心供養得福無異。所得福德無量無邊。阿難。若佛滅後。若復有人。深心供養如來舍利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恆河沙分之一乃至如芥子許。皆以深心供養恭敬尊重讚嘆。若佛現在。若復有人。深心供養恭敬如來。如是二人所得福德皆悉無異。其福無量不可勝計。阿難。當知。若佛現在。若涅槃後。若復有人深心恭敬供養禮拜尊重讚歎。如是二人所得福德無二無別。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我涅槃後天上人間一切眾生得我舍利。悲喜交流哀感忻慶。恭敬禮拜深心供養。得無量無邊功德。阿難。若見如來舍利即是見佛。見佛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僧。即是見涅槃。阿難當知。以是因緣三寶常住無有變易。能為眾生作歸依處   梵網經疏第四卷雲。今初八戒五戒十戒此三種戒。若小乘中通道俗。受此已上十戒。即十善戒故。若以十戒為沙彌戒者。即唯道非俗。即是今經十重。通六道一切受得。毀禁者。沙彌十戒中殺盜婬犯者禁為毀。比丘四。重尼八。重此經十重犯者並名毀禁(云云)又犯一切制戒。不問輕重。皆名毀禁。七逆者。如後戒說之。八難者。古師雲。是三塗八難(彈曰)此八難是生死人受報之處。非是舉罪懺悔之因。故不用。今准地持論中說菩薩戒有八重法。與今經十重大同。而菩薩犯八重者生八難處。即以八重八難之因。令菩薩舉處懺悔。因中說果。故名八難也(云云)   同疏第二卷雲。准優婆塞五戒經。自妻不犯邪婬。侵他外境方犯邪婬。今時此經不簡邪及正。一切總斷。則有夫妻同受菩薩大戒。受已則犯婬欲。此是得戒。又是犯戒以不。答。如優婆塞戒經。許自妻不犯邪婬者。此是引攝一斷任持者餘人乘教義也。今此至大乘經。說一切諸乘同天乘。所以乃至非道行婬。尚制重罪。何有許自妻之義。所以涅槃經說。菩薩若聞若見女人。生心動念而犯婬欲。污辱梵行。謹按本業經。與此同雲。但有心得戒解法師語者。皆名第一清淨者。則一切總得戒。而有夫妻同受戒已同犯婬者。准大乘經。非道行婬尚犯。何況男女夫妻根門相觸種生死業。而得不犯夷罪。故本業經雲。有犯名菩薩。無犯名畜生(釋曰。有戒可犯。遠有出離之期。故名菩薩。不受戒者無有出離期故。故●呵雲。無戒犯名畜生是也)故一切受欲皆非梵行。所以大乘頓斷。問。如文殊寶藏經雲。婬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又如維摩經雲。不斷癡愛起於明脫。亦不縛不脫。今有人引之為證。而行婬者是人犯婬戒以不。答。大哉善哉。今當為子各依本經分別解釋。如寶藏經雲。文殊師利說一切法同真際等法性。所以說三毒無自性故。自性離故。寂滅故。即同法性性性平等故。彼經雲。婬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無不約迷悟染淨而說也。今經制戒約迷悟染淨說為三聚淨戒。而傍論法性平等者。即今經雲。一切眾生佛及菩薩戒自性清淨同一本原。若防三毒制迷染。即攝律儀戒。若行四平等治三種毒無所毀犯。即攝善法戒。若自於婬境無有迷染。教他一切不犯迷染。即攝眾生戒(今反問癡染目婬人同)汝言婬欲即是道。又言不障道者。汝正出此言時。是迷心悟心染心淨心此諸心中是何心中(忽言我能悟法人語者也)應語曰。汝若悟者。五十二位何位人也(忽癡狂說。是入五十二位人者也)應問五十二位名義。即引此經語雲。只遣五十一位人(今經合等妙二位為一位)同學同證本原清淨。絕無開行婬文者何等耶(今為癡染人約位釋者)依本業經雲。若佛子於十千劫中行信進念定惠迴向心不退心護法心持戒心願心。方始十信滿足即開百法明門入於十住。自此以前名理外凡夫。若值善友則進。若遇惡人則退。無惡不作。十惡五逆謗法闡提外道二乘   論曰。由此而言。何須為暢煩惱不自量度。上則虛誑賢聖三寶。下則納置一切眾生。中則自累身心長劫受苦。故本業經雲。若犯十重墮大地獄中。一日一夜八萬四千迴生死。迷染破戒深可悲哉。可悲哉。此十信十住二十位人同名習佛種性。佛種性者。本原清淨戒是也。而迷染行婬者。即是無始無明種性四魔徒黨之眷屬也。詐稱佛子。何義是十信位人。諸經同說。或一劫二劫乃至十千劫。經爾許多時唸唸中當修行信心進心念心定心惠乃至迴不護戒願心。如是一心中有十心。有百心。即為百法明門。又百心中一心中有十。即為千法明門。如是千心中各十。即為萬法明門。展轉位增成無量阿僧祇明勝法門。十重信位方始滿足發相似真如意惠。方入初發心位。乃至第六心正位中猶是退位。若具足諸波羅蜜得入第七不退位。以去方永不退。故本業經雲。如我初會。有八萬人退。不入第七不退住。即舍利弗法財王子淨目天子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入外道作大邪見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略出十信十住習種性人持戒破戒退不退位竟。如是十行十向十地等妙二覺戒。始圓滿於二法門。同一切種智也。乃至又雲。四論婬業得報輕重者。分二。先明作業輕重。次明得報輕重。初明婬業輕重者。五門分別。一約心論業。二約境。三心境合辨。四論婬穢損壞深重。五勸防種類。一約心論業者。有四種。一增上品貪心猛盛。於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前無慚無愧。不羞不恥行婬者是。二中品貪心則有小慚愧。不對三寶師僧父母前行婬者是。三下品貪心有慚愧。於賢聖羞恥。見於師長能避年三長月六齋日。餘時行婬者是。三品貪心輕重者。上品最重。中品其次。下品最輕。嗔心三品。癡心三品。三毒等分三品。一一准例貪心三品。其義可解(云云約心作業論輕重竟)二約境婬者。一切有情六道差別。就人道中六親差別(六親者謂身上三代。謂父母祖父母祖父母。身下三代。謂男女孫男女玄孫男女是六親也)又出家五眾。在家二眾。又學三乘入位賢聖等。如諸律有犯羅漢尼等。況下位人耶(論輕重者)此等諸境中謂六親出家五眾入位三乘。賢聖等犯者並重。餘者並輕(約婬境竟)三心境合辨者。還以前四毒中心對所迷境論之。若以上三品四毒心犯諸境結業最重。中下品毒心犯中下品境。還結業中下可知(合辨竟。或交終心境煩而不出可解云云)四論婬穢損壞深重者。略出四節。如大智論說。有一婬女。停在天神廟中伺求其男子。不攝稱婬心。慾火熾盛流溢於外。遂燒卻天神廟(一也)二昔有五通仙人。神力故飛入王宮。乃愛國王宮人綵女眾。共摩觸欲染心生。遂失神通步歸山澤。若行婬者。能壞世間一切咒術。方藥合練不成。又能壞一切出世三乘戒行禪定解脫一切善根(二也)三惡根彰露因行賊法。多人生謗語不信受(三也)四以行婬故壞他信心。觸事多難。惡名流布。損壞之甚無過婬欲(四也。婬損壞竟也)五勸防婬種相者。若佛子未登初地已上。須遠境修行身戒心慧。若佛子或男或女。行醫藥時。與彼男女相摩觸時。染欲心生。論媒嫁事。或便漏失。或一男一女無第三人。獨自行住坐臥。二皆是犯婬波羅夷之前方便也。所以諸律一一結罪   法華經第五卷安樂行品雲。不樂畜年小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與同師。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不現胸臆。乃至為法猶不親厚。況復餘事。入裡乞食。將一比丘。若無比丘。但一心念佛   又涅槃經三十一師子吼品雲。何名淨戒具足。若有菩薩。自言戒淨。雖不與彼女人和合。見女人時。或共嘲調言語戲笑。又於壁障外遙聞女人瓔珞環[王+瓜]種種諸聲心生愛著。又然見男子隨逐女人時。或見女人隨逐男子時。便生貪著。又見男女相隨。然為生天受五欲樂。如是菩薩成就欲法毀破淨戒。污辱梵行令戒雜穢。不得名為淨戒具足(以下出具足戒相)若有菩薩清淨持戒。而不為戒。不為屍波羅蜜。不為眾生。不為菩薩。不為涅槃。不為聲聞辟支佛。唯為最上第一義故護持禁戒。是名菩薩淨戒具足(勸防護婬種類竟。以上五門明婬業輕重竟)二明婬業得報輕重者。依十地論對法論亦有三種果(一異熟果。二等流果。三增上果)一異熟果者。墮三惡道中受劇苦等。二等流果者。謂於人中受二妻相竟及婦不貞良。三增上果者。謂多諸塵坌。又依優婆塞戒經第四雲。若復有人樂為邪婬。是人不能護自他。一切眾生見皆疑所作之事。妄語在先。於一切時當受苦惱。心當散亂不能修善。喜失財物。所有妻子心不戀慕。壽命短促。名邪婬現在惡果。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惡色惡力。飢渴長命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果報。若得人身。惡色惡力人不喜見。不能守護妻妾男女。是一惡人因緣力故。外物不得自在   又大菩薩藏經第十雲。舍利子。我說。一切習近欲時。無有小惡而不造者。彼若報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為害重者無有過於女色諸欲。又雲。若眾生味著男女妻妾諸女色慾。當知。即是味著利刀之刃。即是味著大熱鐵丸。即是味著蛾熱鐵床。即是味著熱鐵機橙。又雲。當知。婦人滅聖慧眼。乃至廣說(今略不出)   又正法經雲。如飛蛾投火不見燒害苦。欲樂亦如是。癡人不覺知。如是女欲網繫縛甚大。堅牢。能令諸眾生輪迴於有獄。身縛尚可解。心縛不可脫。心既為欲縛。當受諸苦惱。乃至畫婦女眼尚不欲觀。破欲堅明慧。是故得解脫(婬報輕重竟)王勸斷欲持戒者。婬欲既是生死根栽。佛作兩種治之。一對治治之。二法性治之。對治者。如禪祕要經。又如治禪病經。同雲。若行者入禪定時。惡欲覺起貪婬風。動四百四脈。從眼至身根一時動搖。諸情閉塞動於心風。使心顛狂。由是欲狂鬼魅所著。晝夜思欲。如救頭燃。當疾治之。教此行者觀於子藏在生藏下熟藏之上。九十九膜如死豬胞。四百四脈從於子藏。猶如樹根布散諸根。如盛屎囊。一千九百節似芭蕉葉。八十萬戶蟲圍繞周匝。四百四脈及以子藏猶如馬腸。直至產門。如臂釧形。團圓大小上圓下小。大如具齒。九十九重。一一重間有四百蟲。一一蟲有十二頭。頭有十二口。人飲水時。水精入脈。布散諸蟲。入毘羅蟲頂直至產門。半月半月出不淨水。諸蟲各吐。各如敗膿。入九十蟲口。從十二蟲口六竅中出。如敗蜂汁。復有諸蟲。細於秋毫。遊戲其中。諸男子等。宿惡罪故。四百四脈從眼根布散四支。流注諸腹至生藏之上。□腧賢脈於其兩邊。各有六十四蟲。蟲各十二頭。亦十二口。婉綣相著狀如指環。盛青色膿加野豬精。臭惡叵堪。至陰藏處分為三支。二丸在上如芭蕉葉。有一千二百脈。一一脈中生於風蟲。細若秋毫。似毘蘭多鳥巢。諸蟲口中生箸色蟲。七萬八千共相纏堙C狀如累環。似瞿師羅鳥。眼九十八脈上銜於心乃至頂髻。諸男子等眼觸於色風動心根。四百四脈為風所使。動轉不停。八十萬戶蟲一時張口。眼出諸膿流注諸脈。乃至出頂。諸蟲崩動狂無所知。觸前世根。男精清白。是諸蟲膿。女精黃赤。是諸蟲膿。九十八使重修法。八萬戶蟲地水火風動作如是。告舍利弗。若有四眾。著慚愧衣。服慚愧藥。欲求解脫度世苦者。當學此法如飲甘露。學此法者想前子藏。乃至女根男子身份。大小諸蟲張口豎耳嗔目吐膿。以手反之置右膝端。數息令定。一千九百九十九過。觀此想成已置左膝端。如前觀之。復以手反之用覆頭上。令此諸蟲眾不淨物先滴兩眼耳鼻及口。無處不至。見此事已。於好女色及男色乃至天女。若眼視之如見癩人那利瘡蟲(翻那利為毒惡瘡)如地獄箭半多羅鬼神杖。如阿鼻地獄猛火熱炎。應當。諦視自身他身。如是欲界一切眾生身份不淨。皆悉如是。告舍利弗。眾生身根根命種子悉不清淨。不可具說。但當數息一心觀之。若服此藥。是大丈夫天人師調御人主。免於淤泥。不為駃水恩愛大河之所漂沒婬劮不祥幻偽妖鬼之所嬈害。當知。是人未出生死。其身香潔如優婆羅。人中者龜龍王力士摩醓首羅所不能及大力丈夫天人所敬。告舍利弗。汝好受持為四眾說。慎勿妄失。又引大論。說五種不淨。一生處不淨(胎中十月生藏下熟藏上。小便道中生也)二種子不淨(以父母精血成己身種子是也)三自相不淨(九孔常流屎尿涕唾是也)四自性不淨(從頭至足三十六物不淨充滿是也)五究竟不淨。觀已次觀白骨。觀白骨已。即得斷除三種惡欲。一形貌欲。二姿態欲。三細觸欲(觀修行白)若有奉行此不淨觀白骨觀者。當知。是人惡欲染心由此停息。是則名為非諸惡覺覺清淨戒。若能修行進趣與定相應。是則名為護持正唸唸清淨戒。又先久修習則能調伏微細染欲。是則為前後眷屬餘清淨戒(對治初婬欲竟) 菩薩教授教誡篇第十一   凡諸菩薩若不修行五事教誡訶責等法。於二利行不得成就。不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今引菩薩地持經·菩薩五法懺悔經·菩薩善戒經·淨業障經·心地觀經·菩薩戒本·菩薩羯磨。兼加震旦解釋等。略示此趣   初引菩薩地持經者。菩薩地持經第四卷方便處力品之餘雲。雲何教誡。略說五種。有罪行者制。無罪者聽。若制若聽。法有缺減者如法舉之。數數違犯者折伏。念與不濁不變淳淨正向。若制若聽法。真實功德愛念稱歎令其歡喜。是名略說菩薩五事教誠。所謂若制若聽。若舉若折伏。若歡喜   又同卷方便處戒品雲。十者應訶責者訶責調伏。微過微犯者以憐愍軟語訶責。中過中犯中語訶責。上過上犯上語訶責。如訶責折伏罰點亦復如是。軟中過軟中犯。隨時驅出還令共住。為化犯戒及餘人故。以愛益心點令出眾。上過上犯者不同住不同食。乃至改悔亦不同住。以慈愍心故不令彼人於佛法中多起罪過。亦為教誡餘眾生故   又同經第七卷方便處供養習近無量品雲。菩薩有五事。為善知識調伏眾生。為善知識事。一者語言。二者與念。三者教授。四者教誡。五者說法。以是五事廣化眾生。如聲聞地教授教誡廣說   同經第三卷方便處成就品雲。見餘眾生。若有毀失。下犯呵責。中犯折伏。上犯驅出。呵責折伏為安樂彼及餘眾生。若驅出者還聽懺悔。既安樂彼兼利餘人謂眾人見彼犯罪驅出。因是自護。自作者隨順說法。令他眾生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汝今雲何教授他人發舉與念。他應教汝發舉與念。請他者。彼善方便巧說法者。眾所知識。增上愛敬。勸請說法。成就眾生俱者。謂自作勸請二俱成就。此二十七種方便成就。彼六種成就分別具足。所謂諸根成就。善根成就。智惠成熟。下中上成就   又同經第五卷方便處戒品之餘雲。若菩薩成就種種神力。應恐怖者而恐怖之。應引接者而引接之。欲令眾生消信施故。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彼眾生更起染著外道謗聖成就邪見。一切不犯。若彼發狂若增苦。受此事起菩薩戒。佛於處處修多羅中說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律儀戒攝。此是菩薩藏摩得勒伽和合說。菩薩當精勤受持起上恭敬專心修學。從他出受已極清淨。欲學心菩提心利眾生心。從初受戒專精護持。若有所犯即如法懺悔。此一切菩薩犯。當知。突吉羅攝。當向大小乘人能解語。能受悔者如法懺悔。若菩薩以增上煩惱。犯波羅夷處法者。失律儀戒。應當更受。若中煩惱犯波羅夷處法者。當向三人。若過三人長跪合掌作突吉羅懺悔。稱先所犯罪名。作是說言。大德憶念。我某甲捨菩薩毘尼。如所所稱事犯突吉羅罪。餘如比丘突吉羅懺悔法說。若下煩惱犯波羅夷處法。及餘所犯向一人懺悔。若無如法人。當起清淨心念言。我終不重犯此罪。於未來世中常攝持律儀戒。若能如是。所犯即除。若無如是。具足功德人可從受菩薩戒者。是菩薩應於佛像前自受。應如是。受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曲身合掌。作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及入大地諸菩薩眾。我今於諸佛菩薩前受一切菩薩戒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此諸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住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說已應起。餘如前說   次引五法懺悔文。菩薩五法懺悔文雲。十方三世佛。五眼照世間。三達無不知。明見罪福相。弟子某甲等。從無數劫來。不遇善知識。造作一切罪。破戒犯四重六重及八重。謗法斷善根。具足一闡提。幸過諸如來經法賢聖眾。能除眾罪者。弟子頭面禮。願諸惡雲消令發無上惠。懺悔已竟五體作禮。十方諸佛始登道場。觀樹經行未轉法輪。無明老死長衰可悲。願設法藥救諸病苦。法雨流布。槁枯眾生得道明瞭。十方現在佛已。度有緣者。眾生多懈怠。方便現泥洹。弟子誠心禮。請佛令久住。一切諸菩薩已發無上意。願勤加精進於無佛世界現成等正覺。普度諸群生慈哀無過佛。是故至心請。請佛已竟頭面作禮。歷世壞妒嫉我慢及恚癡。見人得利如箭射心。聞人得樂如針入眼。坐此諸罪障墮落三惡道。常不遇諸佛。今日一心悟發大隨喜心。十方三世佛及佛弟子眾。其數無有量。從初發一念乃至坐道場。四等大佈施清淨持禁。戒定惠及解脫無量諸知見。弟子悉隨喜。惠心朗然明。愚癡闇障滅。一念發隨喜。功德滿十方。智慧如諸佛。隨喜已竟。五體作禮。往反生死中。從生故至死。從貴故還賤。唯未得泥洹。法身常清淨。般若妙解脫。今當求此利。所可有福業一切皆和合。迴以施眾生。共成無上道。廣大如虛空。無相如真智。究竟盡法界。金剛空惠常現在前。無行神通有感應。施迴向已竟。頭面作禮。誠心發大願。行道誓願惠心如猛風。定力如金剛。於此迴向後唸唸轉慈悲。捨離愛著想。歎喜度一切。捨去身命時。佛放光明滅除一切難障。化生兜率天。面睹慈氏尊。諸相盡具足。六根普聰徹。聞佛說妙法。即悟無生忍。皆住不退地。乘大神通力周遊十方國。供養一切佛。無量妙音聲讚歎佛功德。二十五有中無時不現身。如日照世界。光明朗十方。一切幽闇處皆為作燈明。雖得佛轉法輪現泥洹。眾生不盡。成佛不捨。普賢文殊願發願已竟。洗心作禮   菩薩善戒經第一卷雲。舍利弗。受菩薩戒已。若有客塵煩惱因緣犯。可懺法。應當向諸佛懺。菩薩終不造五逆罪。若貪不息乃至生子。應於十方現在佛前滿足二年晝夜經行。常以慇重心求哀懺悔。若為貪心取佛物法物僧物。如本佛前二年懺悔。舍利弗。菩薩若以瞋恚因緣毀禁戒者。無有是處。以瞋因緣毀破禁戒得懺悔者。亦無是處   同經第三卷菩薩行地調伏品雲。攝取者。以無貪心為人說法。受畜弟子善為教戒。施其衣缽。病給醫藥。知煩惱起隨病說法。是名攝取呵責者。若自知見所起煩惱。呵責身心。起煩惱者不能自利及利益他。輕罪見中。中罪見重。如人亂心墮坑埳。已墮之後不宜復墮。煩惱若起應當調伏。若見弟子起微煩惱。應當呵責。不應受其禮拜供養乃至楊杖添水。若犯大罪。應作擯出。羯磨。若呵責者。自利利他。是名呵責。不待請說者。為自利益。受持讀誦解說深義。為破眾生所起煩惱。為增眾生所行善法故。為說法如。已所持如持而說如法而住。何以故。菩薩若不如法住者。眾生輕慢而作是言。汝自不能如法而住。雲何教他。汝今方應從他受法。雲何反更為他說法。是名不待請說。待請說者。如持禁戒勤修精進。具足善根樂處閑靜。常為一切之所恭敬。所可演說人皆信受。知義知辭善能說法。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作如是言。唯願大士。為調眾生開甘露門。是名待請而說   同經第四卷。菩薩地菩提力性品雲。又復教者。復有五種。一者教令遠惡。二者教修善法。三者教犯戒者發露懺悔。四者教作憶念羯磨。五者教不受語者作擯出羯磨。菩薩摩訶薩以是五事教化眾生。以憐愍心故。清淨心故。菩薩摩訶薩若以瞋心教化眾生。則不能得菩薩禁戒。若受教者如法而受。應當恭敬。至心瞻視供養尊重。如父如母如佛菩薩。何以故。如法受教故。則能疾得聲聞菩提緣覺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教也   又同經第五卷菩薩地戒品雲。菩薩若學菩薩戒者。有五不放逸。一者觀已罪犯如法懺悔。二者觀當犯罪如法懺悔。三者觀現犯罪如法懺悔。四者至心堅持不作犯想。五者犯已至心懺悔。是名五不放逸。菩薩受持菩薩戒者。所有功德應當覆藏。諸所犯罪應當發露。小欲知足。堪忍眾生。常樂寂靜。心無悔恨。不自高不輕[跳-兆+參]。修寂滅行及微細行。破壞邪命。菩薩成就如是法者。是名菩薩住菩薩戒。菩薩受學菩薩戒者。不念過去五欲之樂。不求未來五欲之樂。於現在五欲心不生著。常樂寂靜。破惡覺觀。成就具足不放逸   又同品雲。若有菩薩。有大神足。如是之人乃能為彼不信之人說菩薩戒。何以故。是人能以神通之力示彼熱地獄寒地獄大地獄小地獄。復作是言。汝今雲何不信我語。觀是惡果人中造作令地獄受。汝今若復不信如是菩薩戒者。今當復得如是惡果。彼不信者。見是事已心驚怖畏。即生信心。復有菩薩。為彼不信以神通力現羅剎像。而作是言。我今求覓諸不信者欲斷其命。如其信者我當護念。彼不信者見聞如是。即生怖畏。以怖畏故信菩薩戒。復以神力現密跡像執金剛杵。復作是言。若有不信菩薩戒者。當破其頭令作七分。彼不信者見聞如是。即生怖畏。以怖畏故即便信之。復以神力作種種身。或作一身。或作多身。或作樹木山河等身無礙之身大身少身。身出水火。彼不信者見已即問。如是等事悉是何果。答言。悉是菩薩戒果。彼人聞已於菩薩戒生大信心。若無神通為彼不信說菩薩戒。得無量罪。無量罪者。於無世受。是名無量。雖有五逆未足為喻。何以故。五逆罪者則可移轉。如阿闍世王。彼不信者罪不可轉。五逆罪者。極至一世。不信者。罪至無量世。是故我言不可為喻。若取佛物法物僧物現前僧物。如是罪報亦不得喻。何以故。如是罪報極至一世。不信者罪至無量世。如十恆河沙等眾生發菩提心。假使有人能令如是恆沙眾生退菩提心教以邪見。如是罪報及不信者罪等無差別。復令如是恆河沙眾生皆住五地。假使有人盡奪其眼。如是罪報不信者罪亦復如是。若復有人能破一切諸佛塔廟。殺害一切諸佛弟子。焚燒一切諸佛經典。如是罪報為不信者說菩薩戒。所得罪報亦復如是。何以故。從因故生地獄。從因故入涅槃。因於說者得無量苦。是故說者得無量罪。雖知大眾無量眾生。堪任能作人天善業。及發信心。於是眾中。若有一人。心無信者。亦不可說。是名菩薩利益眾生義戒   次引淨業障經者。經雲。爾時有一比丘。名無垢光。入毘捨離城。次第乞食。以不知故入婬女家。時無垢光入其家已。是時婬女於無垢光起染污心。作是思惟。我今必死當與此比丘共行欲法。若不從我我將殞命。作是念已即便閉門語比丘言。願與尊者共行欲事。若不從我我當必死。時無垢光語婬女言。且止大姊。我今不應犯如此事。所以者何。佛所制戒。我應奉行。寧捨身命不毀此戒。爾時婬女復更思惟。我今當以咒術藥草令此比丘共為欲事。語比丘言。我今不能令汝退轉毀犯禁戒。但當受我所施之食。即入舍內便咒其食投比丘缽。咒術力故令此比丘便失正念起於欲心展轉增盛。爾時婬女見此比丘顏色變異。即前牽手共為欲事。是時比丘與彼婬女共相愛樂行婬欲已。持所乞食還詣精舍。到精舍已生大憂悔。舉體煩熱。咄哉。何為破大戒身。我今不應受他信施。我今則是破戒之人。當墮地獄。時無垢光向諸比丘。同梵行者語如是言。我破戒人非是沙門。必趣地獄。時諸比丘問無垢光。有何因緣而破此戒。時無垢光具說上事。時諸同學語無垢光。仁者當知。此有菩薩摩訶薩。名文殊師利。得無生法忍。善能除滅破戒之罪。亦令眾生離諸蓋纏。我今與汝共詣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所。除汝憂悔。時無垢光猶故未食。與諸比丘詣文殊師利法王子所。到已問訊供養恭敬。即以上事具白文殊師利。文殊師利語無垢光。汝今具食。食已當共詣如來所問如此事。如佛所說。當共受持。比丘食已與文殊師利共詣佛所。到已頭面禮佛足。卻坐一面。爾時無垢光比丘心懷恐懼。不敢問佛。於是文殊師利即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即以上事具白世尊。爾時世尊告無垢光。汝實爾不。答言。實爾。時佛告比丘。汝本有心欲犯婬不。答言。不也。佛告比丘。汝本無心雲何而犯。比丘答言。我於後時乃生欲心如是。佛告比丘。心犯欲耶。答言。如是。佛告比丘。我常不言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耶。答言。如是。佛告比丘。於意雲何。汝曾夢中受欲之時心覺知不。答言。覺知。佛告比丘。汝向犯欲。豈非由心而覺知邪。答言。如是。若如是者。比丘寤夢犯欲有何差別。比丘答言。寤夢犯欲無差別也。佛言。於意雲何。我先不言一切諸法皆如夢耶。答言。如是。佛言。於意雲何。如夢諸法是真實耶。答言。不也。佛告比丘。於意雲何。寤夢二心俱真實耶。不也世尊。佛告比丘。若非真實是有法也。不也世尊。佛告比丘。於意雲何。無所有法為有生不。不也世尊。佛告比丘。若法無生有滅有縛有解脫耶。不也世尊。佛告比丘。於意雲何。無生之法尚無所有。而當有墮三惡道耶。佛告比丘。一切諸法本性清淨。然諸凡夫愚小無智於無有法不知如。故妄生分別。以分別故墮三惡道   次引心地觀經者。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八卷觀心品雲。唵(一)菩地(二)室多(三)牟致波(二合)陀耶(四)弭(五)此陀羅尼具大威德。能令行者不復退轉。去現在一切菩薩。在於因地初發心時。悉皆專念持此真言。入不退地速圓正覺。善男子。時彼行者端身正念都不動搖。繫心月輪成就觀察。是名菩薩觀菩提心。成佛三昧。若有凡夫修此觀者。所起五逆四重十惡及一闡提如是等罪盡皆消滅。即獲五種三摩地門。雲何為五。一者剎那三昧。二者微塵三昧。三者白縷三昧。四者起伏三昧。五者安住三昧。具如彼經說也次引菩薩戒本者。菩薩戒本雲。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可訶責。應可治罰。應可驅擯。懷染污心而不訶責。或雖訶責而不治罰。如法教誡。或雖治罰如法教誡而不驅擯。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嬾惰懈怠放逸而不訶責乃至驅擯。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了知彼不可療治。不可與語。喜出粗言多生嫌恨故。應棄捨。若觀待時。若觀因此鬥訟諍競。若觀因此令僧諠雜。令僧破壞。知彼有情不懷諂曲。成就增上猛利慚愧。疾之還淨而可訶責乃至驅擯。皆無違犯(乃至又雲)若諸菩薩從他正受戒律儀已。由善清淨求學。意樂菩提。意樂饒益一切有情。意樂生起最極尊重恭敬。從初專精。不應違犯。設有違犯。即應如法疾疾悔除。令得還淨。如是菩薩一切違犯。當知。皆是惡作所攝。應向有力於語表義。能覺能受。小乘大乘補特伽羅發露悔滅。若諸菩薩以上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失戒律儀。應當更受。若中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應對於三補特伽羅。或過是數。應如發露除惡作法。先當稱述所犯事名。應作是說。長老惠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違越菩薩毘奈耶法。如所稱事犯惡作罪。餘如苾芻發露悔滅惡作罪法。應如是說。若下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及餘違犯。應對於一補特伽羅發露悔法。當知如前。若無隨順補特伽羅可對發露悔除所犯。爾時菩薩以淨意樂起自誓心。我當決定防護。當來終不重犯如是。於犯還生還淨。復次如是所犯諸事菩薩學處。佛於彼素咀覽中隨機散說。謂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今於此菩薩藏摩咀理迦綜迦集而說。菩薩於中應起尊重住極恭敬專精修學   次引菩薩羯磨者。菩薩羯磨文雲。若佛子一切眾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應教懺悔。而菩薩不教懺悔。同住同僧利養而共布薩。一眾住戒而不舉其罪。教令悔過者。犯輕垢罪(乃至又雲)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戒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請二師。和上阿闍梨。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七遮。師不與受。無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日六時誦十戒四十八輕戒。苦到禮拜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者佛來摩頂。見光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手懺罪滅不同七遮。而教戒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法性。其中多小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薩為利養名聞故。要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為供養故。是自欺詐他人故。與人受戒者。犯輕垢罪   次加震旦解釋。梵網經疏第五卷雲。經二師應問言下至不同七遮者。此第二正明如法受戒。七遮准上釋。若有犯十戒者。即是十善也(云云)   苦到禮三世千佛者。過去莊嚴劫中一千佛。華如來為首。毘捨浮如來為末。現今此賢劫千佛。呴留孫如來為首。樓至如來為末。未來星宿劫中千佛。日光如來為首。須彌相如來為末。故言犯十重者令禮三世千佛。苦到懺悔。一二三七乃至一年。要見好相。佛來摩頂。見光華。便得滅罪。若無好相。罪不得滅。而得增受戒善者。更重受菩薩戒皆得。只因犯十重罪。要見好相始滅(云云)四十八輕戒對首懺悔滅。如比丘懺第三篇以下對首懺法也(云云)經而教戒師下至此法中意者。述曰。此第二明教戒師實無知解(云云)輕重是非之相者。即十重四十八不可懺滅。名是非之相也 顯揚大戒論卷第六 顯揚大戒論卷第七(凡一篇)    慈覺大師撰 菩薩解知因果篇第十二 受十善戒經十善戒十施報品雲   佛告舍利弗。汝今應當知。一切受生者無不愛身命。是故應行施。普慈等眾生視眾如眼目。是名不殺戒。過去來今佛一切智所說。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若見殺生者。如刀刺其心   普視眾生己無異 持是不殺生天上   常值諸佛菩薩眾 所以受持不殺戒   為施一切無畏故 命終生於忉利天   像馬玉女相娛樂 梵天摩尼琉璃殿   色如白銀黃金花 常生七寶妙床上   金幾寶器七寶花 無量天女作伎樂   捧足舉宮遊虛空 頭戴寶冠坐政殿   捨除貪婬入政受 值遇諸佛說四諦   悟解疾得須陀洹 或有踴躍發大心   未來當成菩提道 亦生兜率炎摩陀   首陀會天阿祇多 梵輔富樓光邊淨   上至阿迦貳吒天 往反遊戲諸天園   與大慈悲菩薩俱 坐臥進止同甘膳   晝夜六時常聽法 彌勒天王常為說   不退轉行大法輪 未來必當見彌勒   降魔成佛轉法輪 於彼佛法得出家   復見賢劫千如來 毘樓指佛為授記   得耨多羅三菩提 是名不殺最勝果   亦多慈悲梵行本 一切諸佛之所說   一切諸佛之所行   一切愛眼目 愛子亦復爾   愛壽命無極 是故不殺生   名為梵行最 不殺無殺想   亦不噉於肉 見殺者如賊   必知墮地獄 噉肉者多病   斷命自莊嚴 當行大慈心   奉持不殺戒 必成菩提道   告舍利弗。汝今當知。殺生之業當知極重。我昔與汝遊巴連弗邑。彼大城中有大長者女。名提婆跋提。生一男兒。端正無雙如紅蓮華。天女無比。母甚憐念抱至我所。而白我言。世尊。我兒可愛。如天童子。我愛此兒過於我身百千萬億。我時告言。善女。當知一切凡夫自愛壽命。如海吞流終無厭足。汝今雲何自言愛子。以何為證。時女白言。世尊。我愛此子。設使火起焚燒我身終不放捨。爾時世尊為化彼女。以神通力作四夜叉。各擎火山從四面至。火在遠時。女自以身及隨身服障弊此子。火漸漸近。舉手覆面以兒遮火。佛告。善女。汝言愛子。雲何持子障火自救。時彼女人白言。世尊唯願救我。不惜此子。佛攝神力母子清涼。即發無上正真道心。佛告女人。汝愛自身及愛汝子。雲何自殺及教他殺。當知殺生受大惡報。必定當墮極劇苦處阿鼻地獄繫屬法律閻羅王所。何等名為極重法律。彼閻羅王晝夜六時說殺生報有十惡業。一者殺生之業恆生刀山炎熾地獄。刀輪割截。節節支解。作八萬四千段。一日一夜六十億生六十億死。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殺生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二者殺生之業必定當生劍林地獄。有八萬四千劍樹。各高八萬四千由旬。一一樹生八萬四千劍枝。一一枝生八萬四千劍花。一一華生八萬四千劍果。此殺生人尋劍樹上。心遍一切諸劍樹頭。其餘支節遍可劍林。一一節遍八萬四千劍枝。削骨徹髓劍花劍果無不周遍。身體碎壞如□□業□□□誇□□□□□□聾□□□□□□□魯□□褓□□□□□□姎□媧□□□□□□□碌□禭□檢□鷺□□□□□□駕槙Z□□□碌褓□□□□□率□□□妮□魯□□□□樂□□□Z□□訂駛□□觿飫芊慼慼慼慼慼慼慼Z□□樓褥□奈□□□□騰□□□露□□□誇□□□□□□聾□□□□□□□□姎□媧□□□□□□□碌□禭□檢□鷺□□□□□□駕槙Z□□□碌褓□□□□□率□□□妮□魯□□□□□□□□送□□□□□□□餺□□□□□□驐□□總]俱來射心。大鐵劍車輅其頂上擗足而出。一日一夜八萬四千生八萬四千死。殺生之業其事如是。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殺生今受比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五者殺生之業生鐵山地獄。四方鐵山狀如鐵窟。窟中火出從四面來。有五夜叉斫罪人身。分為四段擲置火中。四山便合碌散如塵。大鳥撮起鐵嘴諸烏及以鐵蛇從支節入破骨出髓。一日一夜八萬四千生八萬四千死。殺生之業其事如是。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殺生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六者殺生之業生鐵網地獄。有大鐵山高百千由旬。滿中鐵湯鐵網在上。一一網間鐵嘴諸蟲無量無邊。從頂上入貫骨徹髓。擗足而出。一日一夜八萬四千生八萬四千死。殺生之業其事如是。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殺生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七者殺生之業生赤蓮華地獄。有一蓮華八萬四千葉。一一花葉枝如刀山。高五由旬。百億劍林同時燃。罪人坐中華。一葉開時火山劍林燒肉斫骨苦痛百端。此相合時百千刀山同時切己。一日一夜八萬四千生八萬四千死。殺生之業其事如是。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殺生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八者殺生之業生五死五活地獄之中。有五大山。五百億刀輪在山頂上。有大水輪在刀輪上。罪人在中身如華敷臥寒泳上。五山刀輪從五方來。唱言活活。分為五段。五死五活。斫身如塵。一日一夜八萬四千生八萬四千死。殺生之業其事如是。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殺生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九者殺生之業生毒蛇林地獄之中。有無量恆河沙熱鐵毒蛇。一一蛇長數千由旬。口中吐毒如熱鐵丸。從罪人頂入遍身中。一一支節有無量蛇。吐毒吐火焚燒罪人。一日一夜八萬四千生八萬四千死。殺生之業其事如是。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殺生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十者殺生之業生鐵杻械枷鎖地獄之中。十二由旬鐵山為械。六十由旬銅柱火銅為鎖。八十由旬鐵狗。口中吐火為杻。虛空鐵箭自落射心。杻械枷鎖化生銅丸。從眼而入遍體支節從足而出。一日一夜八萬四千生八萬四千死。殺生之業其事如是。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殺生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殺生之業在地獄中雖復受苦。此名華報。方生人中多病短命。復生四生諸眾生中受種種苦。無量無邊不可稱計。雲何名不盜戒。不盜戒者普施一切眾生財物外命。是故諸佛說不盜戒。名為甘露清涼安穩。護持是戒名生天路名得道處名涅槃衣名解脫命。是故諸佛讚歎不盜斷餓鬼因。偷盜果報有十種惡。一者盜報必定當墮肉山地獄。肉山罪人頂如大山。有百千頭。於一一頭頰生肉埠。百千鐵狗從鐵山出。啀喍嗥吠爭取食之。有諸鐵釘。從狗口出入罪人頂從足跟出。剝取其皮敷百千由旬鐵刺之上。身皮俱苦經八萬四千歲。心如刀割苦痛難處。是名第一偷盜果報。是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偷盜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第二盜報生餓鬼中。身極長大五十由旬。行如五百車聲。節間火燃如千大車。飢噉鐵丸渴飲融銅。髮如鐵莿自纏身體。百千萬歲受無量苦。耳不曾聞水穀之聲。是名第二偷盜果報。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偷盜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第三盜報生於寒冰地獄之中。百千萬歲八方冰山以為衣服。如蓮華敷。自噉其肉火箭入心。是為第三偷盜果報。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偷盜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第四盜報生羅剎中。女如天女面貌端正。男有千眼以鐵羈頭。狗牙上出耳端生火。汝作盜時舉體火燃。飲血噉肉噉火噉炭食膿食吐。百千萬歲受羅剎身極大苦惱。是為第四偷盜果報。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偷盜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第五盜報生鐵鹿地獄受鐵鹿形。有百千頭有百千手百千尾百千蹄甲百千重皮。五百億鐵虎百千億鐵師子剝取其皮。一一皮間生無量鐵莿猶如刀劍。削骨徹髓苦病無量。百千萬歲受苦無極。是名第五偷盜果報。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偷盜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第六盜報生在人中。裸形黑瘦。眼目角膝。口氣臭穢。常處牢獄。執除糞穢。為王家使。雖生人中狀如牛馬。父不愛子。子不孝父。母不愛子。子不孝母。百千萬歲苦痛無量。是名第六偷盜果報。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偷盜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第七盜報生刀劍華大地獄中。刀林劍林無量無邊。有諸罪人身如鐵甕。縱廣正等百千由旬。獄卒驅蹴如風吹花生劍。花端百千劍花。分剝其皮作無數段。削骨徹髓。從空而落生刀花上。刀花諸刺分剝其皮作無量段。擗破其骨為無數段。徹髓刺心求死不得。四方鐵山化生無量。鐵蒺梨刺如大弩箭同時射心。無量億歲受如此苦。是為第七偷盜果報。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偷盜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第八盜報生於火山大地獄中。受大獄形有百千頭。於其背上擔負五百火形獼猴。手執火刀以剝其皮擲火山上。心生火狼。嚙骨徹髓。身如火聚四方巡走。經火山中終不得解脫。受苦萬端求死不得。百千萬歲受如是苦。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偷盜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第九盜報生於穿鼻大地獄中。穿鼻獄者有十二鐵鉤。鉤其眼耳及鼻口舌打棒折齒。剝其面皮化為肉。段肉置口中成大火箭。射心至足求死不得。百千萬歲受苦如是。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偷盜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第十盜報生屠剝獄。臥鐵機上獄卒以刀剝皮割心。終不肯死。百千萬歲受苦如是。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偷盜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雲何名不淫戒。不淫戒者有五功德利。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之所讚歎。不淫者住佛威儀。身香如佛。何等為五。一者不動眼識不視婬色。設見色時如見糞蟲。如刀入心。如火燒眼。心不起愛。無常所切眼火橫動。何愛之有。二者不聞淫聲。設聞婬聲不動耳識悅可耳根。愚癡音聲動毒蛇林為愛種子。此名賊風。從耳根出妄見所起。如夜叉吟。何愛有。此是幻響。愚夫愛之鼓動諸根。是路人聲從癡愛河順五欲流。知是賊不動耳識。三者鼻根嗅香。當知是香從八風起。癡風鼓動愛風吹來。華等諸香從妄想生。顛倒橫有從鼻識起。橫言是香或稱美味。鼻識驚動。草木眾花皆稱是香。如來攝身不嗅香臭。體解非真不讚香觸。四者不動舌識。不說世利不讚婬事。口終不說婬欲觸樂。不住狂惑黐膠屋宅。亦不樂說可愛樂事增長無明五賊癡愛。是故諸佛不動舌識。五者意寂不動。不起淫心。不念淫事。不想淫樂。不動淫根。淫識不轉。如解脫心。住寂滅處。處常樂城安穩無為。隨學佛心住真如真際。一向入於十八大空九種涅槃。佛及菩薩得五功德。身形清淨常坐蓮花。身淨無垢心亦淡泊。是故諸佛說。不淫戒最勝清淨。無上功德具足五利。讚歎稱美為解脫因。不可窮盡。淫為極重。無索繫縛。譬如老象溺五欲泥。普為一切諸罪根本。淫慾之罪吾今當說 汝等一心聽 淫濁惡萬行   沒·溺諸禪定 障蔽解脫道   善男子汝等 欲求人天道   遠離三界獄 火坑五欲河   湯火寒水山 解脫生死畏   持身如諸佛 當持不淫惑   欲求長壽天 壽命無量劫   梵天轉輪王 富有七財寶   持心如諸佛 當持不淫戒   欲得見諸佛 聞法證道果   具足六神通 遊諸十方國   持心如諸佛 當持不婬戒   婬有十過患。何等為十。一者貪淫之人雖生天上為天帝釋受五欲樂。心如偷食狗常醉不醒。沒於五欲駃流河中。二者貪淫之人雖為人王威力自在。作恩愛奴野人所使。多得財寶如火受薪。不知厭足。亡身喪國。死墮惡道。三者貪淫之人恆繫屬他。六賊驅策。無常大象躡其背上。心如猿猴不知眾難。慾火焚燒不識父母兄弟姊妹。猶如豬狗更相荷擔無復慚愧。四者貪婬之人常飲不淨女人膿血。於無量劫常處胞胎。生藏熟藏子藏諸蟲以為衣服。唼味女根用為飲食。五者貪淫之人心如利刀。眼如火車割截燒滅功德行藏。六者貪淫之人到剎利眾。燃結使火起貪慾薪。意欲剝奪猶如羅剎。到婆羅門眾不生慚愧。猶若幻人但作妖祥說不淨事。到沙門眾不知歸依。動諸情根如膠著草。欲染諸使圍繞意根。六情火起燒善種子。破滅先世梵行白業。舉手動足猶如利刀。眼如猛火口如羅剎。遍體毛孔淫火所使。七者貪婬之人造八種業。殺生作殺生具刀劍杖等。和合男女作大妄語。飲酒歌頌作淫境界。或復偷盜一切寶器。莊嚴蟲聚為心王所使。眼根惡狗偷噉臭穢。八者貪淫之人為淫所使。心如大火亦如鐵聚。直當陷墜破滅梵行必墮地獄。九者貪淫之人身壞命終如擲貝珠。必定當墮赤銅地獄。赤銅地獄縱廣正等七千由旬。如銅花林下有鐵床。床上復有百千由旬熱銅八楞柱。柱端有鏡。鏡中自然有諸女像。或作男形。淫人愛念動諸情根。同時火起銅花化為大熱釘。銅柱變成沸銅鑊湯。鐵床火燃。女化為狗。男化為刀。驅蹜罪人受無量苦。噉熱鐵丸吞飲融銅。求死不得。經無量歲。壽命一劫。十者貪淫之人不得見佛。如重雲障。破梵行故必定當墮阿鼻地獄。身滿獄中壽命一劫。左右宛轉復經一劫。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淫慾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復當百千萬劫償他人責。終不可盡。地獄命終生鳩鴿中受龍蛇身。污梵行故百生千生不見於佛。不聞於法。終不得道。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淫慾不斷絕 相續生眾生   無明為根本 老死刀所切   橫愛毒蛇林 血盛囊不淨   如糞蟲樂屎 貪婬者亦然   九孔流慾火 恩愛如毒刺   顛倒妄見起 幻惑故生愛   一切女色滑 如樹生狂華   顛倒風所吹 萎花為蟲聚   女人如畫瓶 渧渧膿血流 瓶滿復淋漏 不淨盈於外 眼見不淨汁 如偷狗貪婬   當自滅諸愛 一心觀不淨   服飲於甘露 住大涅槃城   佛告舍利弗。若有持心持身不造婬欲。持眼不視婬色。持耳不聽婬聲。持鼻不嗅婬香。持舌不觸婬舌。如此名為具足智慧。行八正路。不婬淨身心。喻如蓮華不著塵垢。成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辟支佛道無上大道。皆從不婬清淨故得」   口四業者。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讚歎邪見語」   若能不妄語 說不妄語戒   持口如佛口 常說誠實語   是人生天上 口香勳諸人   若生於世間 說諸香莊嚴   猶如香山水 流入涅槃河   若能不兩舌 心亦無二種   舌如諸佛舌 蓮華葉覆面   五種雜色光 從於舌相出   常說大人法 至誠不兩舌   若能不惡口 是名大丈夫   人中端政者 一切皆樂見   如栴檀雜花 若能不綺語   口常出妙香 猶如優缽羅   生處得值佛 口業如實淨   若不讚邪見 不說邪見業   生處常出家 正命常具足   如佛住涅槃 皆從實語得   佛告舍利弗。口四過者有十大惡業。何等為十。一者妄語人誹謗人。不聞言聞。不得道果言得道果。不見言見。如此惡人雖不得病猶如癩狗。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一切天人中 猛火燒鐵丸   燒破一切人 此賊不為勝   何等為大賊 唯有一種人   寧使節節火 骨化為融銅   吞噉於刀山 鑊湯山鋸解   碎身作火聚 此苦不為惡   妄語大毒害 燒壞天人福   遊行阿鼻獄 刀輪為腳足   鐵毒蛇為舌 口火燒大千   眼如迸鐵丸 兩大鑊湯兩   燒滅善根花 畢定墮惡道   無量億千劫 求出無由脫   如是大惡人 舉身大火山   燒壞一切善   惡口者。口雖含香臭如死屍。恆樂說他諸不善事。口所吐說如刺如刀如劍如戟如屎如尿如蟲如膿。天中香無過善語。三界中臭無過惡口。二者惡口之人口有所吐如雨鐵丸。燒壞他家。此人未來墮大地獄。鐵燒身飲熱鐵汁。設生世間作病癩狗及病癩人。無量劫中常食膿血。心所念者純是不善。與惡想相應。三者兩舌。其兩舌人猶如水火。不作言作。他人作善實言淨語枉橫言非。他所不作橫為他作。一切世人常不樂見。必定當墮大惡道中。銅鋸解舌為數千段。四者綺語。綺語者。反上作下反下作上。調戲無節巧言利辭。說無益語。說不利語。說無義語。讚歎五欲語心不明瞭語黑闇語。如蕀刺如林鉤□眾生。此人惡報命終當墮刺林地獄。百千鐵刺鉤其舌出作百千段。五者讚歎邪見。邪見之人口如盛火燒諸善根。無父無母無佛無法無比丘僧無阿羅漢無辟支佛無師友無善知識。心如疾風吹崩一切諸善根樹。此是大賊。說無因果。口如大水漫流三界。如欲無度。調弄同類。造五無間。斷絕般若。犯四重禁至無根罪。皆從邪見顛倒噁心。邪風吹動惡不善口。阿鼻獄火鐵刺舌生如此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讚歎邪見。此大惡人雖在世間四大所成五陰嚴飾。當知地大即是鐵山刀林劍樹百千鐵刺無數鐵蟲鐵嘴諸烏鐵輞莊車轢絕其身。當知水大即是融銅無數鑊湯是熱鐵丸沸屎鐵河以流節間。當知火大節節自燃猶如銅柱。眾火同時從六根起燒壞身心。墮大地獄。當知風大猶如雹雨。無數刀林百千劍樹動於支節從溪谷生。當知五陰即是五賊。十八羅剎繫屬獄。動炎羅王民。識為熱鐵。狀如融銅滿阿鼻獄。自高強健多力。惡口罵詈誹謗毀呰人者今安所在。佛告舍利弗。惡口妄語兩舌綺語讚歎邪見者。此人不為一人作賊。普為一切諸天世人作大劫賊。譬如群賊威力自在燒破一城殺害一切及四天下一切人民。此人所得罪報為多少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人所得罪如須彌山。不可稱量。佛告舍利弗。此人雖復獲大罪報。不如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讚嘆邪見。須臾所造獲大重報。身壞命終墮大地獄。經無量劫受苦無窮。百千諸佛不能得救。諸佛觀此。謗法罪人與十方界地獄俱生地獄俱滅。是故智者當攝身口。佛告舍利弗。若有受持此十善戒破十惡業。上生天上為梵天王。下生世間作轉輪王。十善教他永與地獄三惡道別。譬如流水至涅槃海。若有毀犯十善戒者墮大地獄。經無量世受諸苦惱。舍利弗。汝好受持十善戒羯磨法破不十善業。時舍利弗及諸大眾。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優婆塞戒經第十卷業品之餘雲   善男子。因十業道眾生壽命有增有減。減者壽命十年。增者至無量年。北鬱單曰定壽千年。此壽十年東西二方二百五十。此壽無量。彼亦無量。四天王壽人數九百萬歲。壽命不定如三天下。三十三天壽千八百萬歲。命亦不定。炎魔天壽三千六百萬歲。命亦不定。兜率天壽七千二百萬歲。除後身菩薩餘一切命皆亦不定。化樂天壽萬四千四百萬歲。命亦不定。他化自在天壽二萬八千八百萬歲。命亦不定。他化自在天上一年即熱地獄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彼地獄壽命二萬八千八百萬歲。命亦不定。化樂天上一年即是大聲地獄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彼地獄壽命萬四千四百萬歲。命亦不定。兜率天上一年即是小聲地獄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彼地獄壽命七千二百萬歲。命亦不定。炎天一年即是是眾合地獄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彼地獄壽命三千六百萬歲。命亦不定。三十三天一年即是黑蠅地獄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彼地獄壽命一千八百萬歲。命亦不定。四天王天一年即是活地獄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彼地獄壽命九百萬歲。命亦不定。阿鼻地獄壽命一劫。大熱地獄壽命半劫。唯此二處壽命決定。人中五百年是餓鬼中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彼鬼壽命萬五千歲。命亦不定。畜生道中除難陀婆難陀其餘一切命亦不定。阿鼻地獄一年即是非想非非想處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彼天壽命八萬大劫。無所有處六萬劫。識處四萬劫。空處二萬劫。若有發起輕微煩惱愛著空定。當知是人生四無色。從十年增至八萬歲。從八萬歲減還至十年。如是增減滿十八返。名為中劫。穀貴三災疫病三災刀兵一災名一小劫。水火二災各五段過有一風災。五風災過名一大劫。閻浮提中刀兵起時。東西二方人暫生瞋。此病起時彼小頭痛刀小微弱。此穀貴時彼則念食。如是惡事鬱單曰無。因不殺故壽命增長。偷因緣故壽命減少。有二種劫。一者外劫。二者內劫。外劫起時。地獄眾生若報盡者悉得出離。若未盡者移至他方大地獄中。若此世間八大地獄空無眾生。是名眾生脫於地獄。四大海中所有眾生業若盡皆得脫。若未盡者悉轉生於他方海中。若是海中無一眾生。是名得脫。閻浮提地直下過於五百由旬有炎羅王城。周匝縱廣七萬五千由旬。如是城中餓鬼眾生業已盡者悉得出離。業未盡者轉生他方炎羅王所。若是城中乃至無有一眾生者。是名得脫。爾時有人內因緣故獲得初禪。得已即起大聲唱言。初禪寂靜初禪寂靜。諸人聞已即各思惟一切皆共獲得初禪。即舍人身生初禪地。時初禪中復有一人。內因緣故循得二禪。得已即起大聲唱言。二禪寂靜二禪寂靜。眾生聞已各自思惟復獲二禪。捨初禪身生二禪處。當爾之時從阿鼻獄上至初禪。乃至無有一眾生在。善男子。四天下外有由乾陀山。中有七日。眾生福德因緣力故唯一日現。賴之成就百穀草木。火劫起時七日都現。燒燃一切百穀草木山河大地須彌山王乃至初禪。二禪眾生見是火災心生怖畏。彼中復有先生諸天。語後來天。汝等莫怖。我往曾見如是火災。齊彼而止不來至此。如諸眾生增十年壽至八萬歲。減八萬歲壽還至十歲。經爾所時如是火災熱猶未折。是時便從中間禪處降注大雨。復經壽命一增一減。眾生業行因緣力故為持此水。其下復出七重風雲。是時雨止水上生映。猶如乳肥。四天下中須彌山王漸漸生現水中。自然具有一切種種種子。是時二禪復有一人。短命福盡。業力故墮生於世間。壽無量歲。光明自然照。獨處經久心生愁苦。而自念言。我既獨處。若我有福。願更有人來生此間與我為伴。發是念已。是時二禪有諸眾生。薄福命盡。業因緣故便來生此。是人見已心生歡喜。即自念言。如是人者我所化生即是我作。我於彼人有自在力。彼人亦念。我從彼生。彼化作我。彼於我身有自在力。以是外緣一切眾生生我見想。善男子。陰入界等眾生世界國土世界。皆是十業因緣而有。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能觀如是十業道者是不為難。在家觀者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十善業道經雲。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而心無色不可見取。但是虛妄諸法集起。畢竟無主無我我所。雖各隨業所現不同。而實於中無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議自性如幻。智者知己應修善業。以是所生蘊處界等皆悉端正。見者無厭。龍王汝觀佛身。從百千億福德所生。諸相莊嚴光明顯曜。弊諸大眾。設無量億自在梵王悉不復現。其有瞻仰如來身者。莫不自眩。汝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修集善業福德而生。又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眾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汝今常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汝當於此正見不動。勿復墮在斷常見中。於諸福田歡喜敬養。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養。龍王。當知菩薩有一善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唸唸增長。不容豪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瞋恚邪見。龍王。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恆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復次龍王。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信法。何等為十。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讚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是為十善。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復次龍王。若離邪行即得四種智所讚法。何等為四。一諸根調順。二永離諠掉。三世所稱歎。四妻莫能侵。是為四。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丈夫隱密藏相。復次龍王。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讚法。何等為八。一口常清淨復優缽華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如來真實語。復次龍王若離兩舌。即得五種不可壞法。何等為五。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二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三得不壞信。順本業故。四得不壞法。行所循堅固故。五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正眷屬。諸魔外道不能阻壞。復龍王。若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何等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調美妙。五言可承領。六言則信用。七言無可譏。八言盡愛樂。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復次龍王。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何等為三。一定為智人所愛。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是為三。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諸如來所授記皆不唐捐。復次龍王。若離貪慾即得成就五種自在。何等為五。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二財自在。一切怨賊不能奪故。三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嫉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復次龍王。若離瞋恚即得八種喜悅心法。何等為八。一無損惱心。二無瞋恚心。三無諍訟心。四柔和質直心。五得聖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樂眾生心。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無礙心。觀者無厭。復次龍王。若離邪見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為十。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二深信因果。寧殞身命終不作惡。三唯歸依佛非餘天等。四真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凶疑網。五常生人天不更惡道。六無量福惠轉轉增勝。七永離邪道行於聖道。八不起身見捨諸惡業。九住無礙見。十不墮諸難。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速證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爾時世尊復告龍王言。若有菩薩。依此善業於修道時能離殺害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長壽無夭不為一切怨賊損害。離不與取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最勝無比。悉能備集諸佛法藏。離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其家貞順母及妻子無有能以欲心視者。離虛誑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離眾譭謗攝持正法。如其誓願所作必果。離離間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眷屬和睦同一志樂恆無乖諍。離粗惡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眾會歡喜歸依。言皆信受無違拒者。離無義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言不虛設人皆敬愛。能善方便斷諸疑惑。離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所有悉以惠捨。信解堅固具大威力。離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速自成就無礙心智。諸根嚴好見者敬愛。離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恆生正見敬信之處。見佛聞法供養眾僧。常不妄失大菩提心。是為大士修菩薩道時行十善業以施莊嚴所獲大利。如是龍王。舉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莊嚴放。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願。忍辱莊嚴故得佛圓音具眾相好。精進莊嚴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莊嚴故能生念惠慚愧輕安。惠莊嚴故能斷一切分別妄見。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悲莊嚴故愍諸眾生常不厭捨。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捨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四攝莊嚴故常勤攝化一切眾生。念處莊嚴故善能修習四念處觀。正勤莊嚴故悉能斷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莊嚴故恆令身心輕安快樂。五根莊嚴故深信堅固精勤匪懈嘗無迷忘。寂然調順斷諸煩惱。力莊嚴故眾怨盡滅無能壞者。覺支莊嚴故常善覺悟一切諸法。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方便莊嚴故速得成滿為無為樂。龍王。當知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是故汝等應勤學。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洛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復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鹹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三卷報恩品雲   知光長者汝應知 一切人王業所感   諸法無不因緣成 若無因緣無諸法   說無生天及惡趣 如是之人不了因   無因無果大邪見 不知罪福生妄計   王今所受諸福樂 往昔曾持三淨戒   戒德重循所招感 人天妙果獲王身   若人發起菩提心 願力資成無上果   堅持上品清淨戒 起居自在為法王   神通變化滿十方 隨緣普濟諸群品   中品受持菩薩戒 福德自在轉輪王   隨心所作盡皆成 無量人天悉導奉   下上品持大鬼王 一切非人鹹率伏   受持戒品雖缺犯 由戒勝故得為王   下中品持禽獸王 一切飛走皆歸伏   於清淨戒有缺犯 由戒勝故得為王   下下品持琰魔王 處地獄中常自在   雖毀禁戒生惡道 由戒勝故得為王   以是義故諸眾生 應受菩薩清淨戒   善能護持無缺犯 隨所生處作人王   若有不受如來戒 終不能得野干身   何況能感人天中 最勝快樂居王位   是故王者非無因 戒業精勤成妙果   國王自是人民主 慈恤如母養嬰兒   如是人王有大恩 撫育之心難可報   以是因緣諸有情 若能修證大菩提   於諸眾生起大悲 應受如來三業戒   又同經第四卷厭捨品雲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萬劫不墮惡趣。常生善處受勝妙樂。遇善知識永不退轉。得值諸佛受菩提記。坐金剛座成正覺道。然出家者持戒最難。能持戒者是真出家。時諸長者白佛言。世尊。我等持戒修諸梵行。願我速出生死苦海。願我速入常樂寶宮。願我廣度一切眾生。願我疾證於無生智。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及文殊師利。如是長者付囑汝等。勸令出家受持淨戒。時九千人於彌勒前出家修道受持佛戒。七千人俱於文殊前出家修道受持禁戒 大智度論第十三卷雲   罪不罪不可得故。應具足屍羅波羅蜜。屍罪(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屍羅。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屍羅。屍羅者略說身口律儀。有八種。不惱害不劫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倚語不飲酒及淨命。是名戒相。若不護放捨是名破戒。破此戒者墮三惡道中。若下持戒生人中。中持戒生六欲天中。上持戒又行四禪四空定。生色無色界清淨天中。上持戒有三種。下清淨持戒得阿羅漢。中清淨持戒得辟支佛。上清淨持戒得佛道。不著不倚不破不缺。聖所讚愛。如是名為上清淨戒。若慈愍眾生故。為度眾生故。亦知戒寶相故。心不倚著。如此持戒令人至佛道。如是名為得無上佛道戒。若人求大善利。常堅持戒如惜重寶護身命。何以故。譬如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復次譬如無足欲行無翅欲飛無船求渡。是不可得。若無戒欲求好果。亦復如是。若人棄捨此戒。雖山居若行食果服藥。與禽獸無異。或有人但服水為戒。或服乳。或服氣。或剃髮。或長髮。或頂上留少許髮。或著袈裟。或著白衣。或著草衣。或木皮衣。或冬入水。或夏火炙。若自墜高巖。若於恆河中洗。若日三浴再供養火。種種祠祀。種種咒願。受行苦行。以無此戒空無所得。若有人雖處高堂大殿好衣美食。而行能此戒者得生好處及得道果。若貴若賤若小若大。行此淨戒皆得大利。若破此戒。無貴無賤無大無小皆不得隨意生善處復次破戒之人譬如清涼池而有毒蛇不中滲浴。亦如好華果樹而多逆刺。若人雖在貴家生身體端政廣學多聞。而不樂持戒無慈愍心亦復如是。如偈說 貴而無智則為衰 智而憍慢亦為衰   持戒之人而毀戒 今世後世一切衰   人雖貧賤而能持戒。勝於富貴而破戒者。花香木香不能遠聞。持戒之香周遍十方。持戒之人具足安樂名。聲遠聞天人敬愛。現世常得種種快樂。若欲天上人中富貴長壽。取之不難。持戒清淨所願皆得。復次持戒之人見破戒人刑獄拷掠種種苦惱。自知永離此事以為欣慶。若持戒之見善人得譽名聞快樂心自念言。如彼得譽我亦有分。持戒之人壽終之時。刀風解身筋脈斷絕。自知持戒清淨心不怖畏。如偈說   大惡病中 戒為良藥 大恐怖中 戒為守護 死闇冥中 戒為明燈   於惡道中 戒為橋樑 死源水中 戒為大船   復次持戒之人常得今世人所敬養。心樂不悔衣食無乏。死得生天後得佛道。持戒之人無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譬如有人常供養天。其人貧窮一心供養。滿十二歲永索富貴天愍此人自現其身而問之曰。汝求何等。答言。我求富貴。欲令心之所願一切皆得。天與一器名曰德瓶。而語之言所須之物從此瓶出。其人得已。應意所欲無所不得。得如意已。具作好捨象馬車乘。七寶具足供給賓客。事事無之。客問之言。汝先貧窮。今日何由得如此富。答言。我得天瓶。瓶能出此種種眾物。故富如是。客言。出瓶見示並所出物。即為出瓶。瓶中引出種種眾物。其人憍泆立瓶上。舞瓶即破壞。一切眾物亦一時滅。持戒之人亦復如是。種種妙樂無願不得。若人敗戒憍泆自恣。亦如彼人破瓶失利。復次持戒之人名稱之香。今世後世周滿天上及在人中。復次持戒之人人所樂施。不惜財物不修世利。而無所乏。得生天上。十方佛前入三乘道而得解脫。種種邪見持戒後無所得。復次若人雖不出家。但能修行戒法。亦得生天。若人持戒清淨行禪智慧。欲求度脫老病死苦。此願必得。持戒之人雖無兵杖眾惡不加持戒之人財無能奪者。持戒親覲雖死不離。持戒莊嚴勝於七寶。以是之故。當護於戒如護身命如愛寶物。破戒之人受苦萬端。如向貧人破瓶失物。復次持戒之人觀破戒人罪。應自勉勵一心持戒。雲何名為破戒人罪。破戒之人人所不敬。其家如塚人所不到。破戒之人失諸功德。譬如枯樹人不愛樂。破戒之人。如霜蓮華人不喜見。破戒之人噁心可思。譬如羅剎。破戒之人人不歸向。譬如渴人不向枯井。破戒之人心常疑悔。譬如犯事之人常畏罪至。破戒之人如田被雹不可依仰。破戒之人譬如苦菰雖形似甘種而不可食。破戒之人如賊聚落不可依止。破戒之人譬如大病人不欲近。破戒之人不得免苦。譬如惡道難可得過。破戒之人不可共心。譬如惡賊難可親近。破戒之人譬如火坑行者避之。破戒之人難可共住。譬如毒蛇。破戒之人不可近觸。譬如大火。破戒之人譬如破船不可乘渡。破戒之人譬如吐食不可更噉。破戒之人在好眾中。譬如惡馬在善馬群中。破戒之人與善人異。如驢在牛群。破戒之人在精進眾。譬如□□□襁奪□□□□□□□椼□□裀□□□□襜觜□□□□□□□□□□□觜□□□□□□□□□□□□□□礸□□□□□□樂□□□□耔□□埤□□饉□□□□□□姱□□□□裀□橝煄歎ョ慼慼慼慼戮P禳□□□禘阮□婐婍□姺□樺□□□□□□□禘率□□畚裀□□□騰□□禘陋□□誇詣鶠慼摯鞢憤等隉慼慼慼撬芊潑虃痋慼慼慼犛J□□奅姲x□□禘聾□祜□□□大□屋祺□□□杻□□□□□□馬□□□□□霸稟櫬埤□□□奪□觕玲□□□楦□□槽□□□訇□埤□□□□□□都橁□襦□□鷺□□□覗婁岐飽潰h飀□□□□□□社□□馨□□令□□裀□□□□□□□□□□診□威F□□□□□□□裡X鞳憬騿慼慼慼慼撓怴慼慼慼摯駕椸□□□□ 同論第十六卷雲   復次菩薩得神通力。以天眼見三界五道眾生。以失樂為苦。無色界天樂定心著。不覺命盡墮在欲界中受禽獸形。色界諸天亦復如是。從清淨處墮還受婬欲在不淨中。欲界六天樂著五欲。還墮地獄受諸苦痛。見人道中以小善福員得人身。人身多苦少樂。壽盡多墮惡趣中。見諸畜生受諸苦惱。鞭杖驅馳負重涉遠。項頸穿懷熱鐵燒爍。此人宿行因緣以繫縛眾生鞭杖苦惱。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受象馬牛羊獐鹿畜獸之形。婬欲情重無明偏多。受鵝鴨孔雀鴛鴦鳩鴒雞鵜鸚鵡百舌之屬。受此眾鳥種類百千。婬行罪故。身生毛羽隔諸細滑。嘴距粗□不別觸味。瞋恚遍多。受毒蛇蝮歇蚑蜂百足含毒之蟲。愚癡多故。受蚓蛾[蟲+差]蜋蟻螻鵂鶩富鴟之屬諸騃蟲烏。憍慢瞋多故。受師子虎狗諸猛獸身。邪慢緣故。受生驢豬駱馳之中。慳貪嫉妒輕躁短捉故。受獼猴玃熊羆之形。邪貪憎嫉業因緣故。受貓狸土虎諸獸之身。無愧無慚饕餐因緣故。受烏鵲鴟鷲諸鳥之形。輕慢善人故。受雞狗野乾等身。大作佈施瞋恚曲心。以此因緣故受諸龍等身。大循佈施心高陵瘧苦惱眾生。受金翅鳥形。如是等種種結使苦因緣故。受諸畜生禽獸之苦。菩薩得天眼觀眾生。輪轉五道迴旋其中。天中死人中生。人中死天中生。天中死生地獄中。地獄中死生天上。天上死生餓鬼中。餓鬼中死還生天上。天上死生畜生中。畜生中死生天上。天上死還生天上。地獄餓鬼畜生亦如是。欲界中死色界中生。色界中死欲界中生。欲界中死無色界中生。無色界中死欲界中生。欲界中死欲界中生。色無色界亦如是。活地獄中死黑繩地獄中生。黑繩地獄中死活地獄中生。活地獄中死還生活地獄中。合會地獄乃至阿鼻地獄亦如是。炭坑地獄中死沸屎地獄中生。沸屎地獄中死炭坑地獄中生。炭坑地獄中死還生炭坑地獄中。燒林地獄乃至摩訶波頭摩地獄亦如是。展轉生其中。卵生中死胎生中生。胎生中死卵生中生。卵生中死還生卵生中。胎生濕生化生亦如是。閻浮提中死弗婆提中生。弗婆提中死閻浮提中生。閻浮提中死還生閻浮提中。劬陀尼鬱怛羅越亦如是。四天處死忉利天中生。忉利天中死四天處生。四天處死還生四天處。忉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如是。梵眾天中死梵輔天中生。梵補天中死梵眾天中生。梵眾天中死還生梵眾天中。梵輔天少光無量光光音少淨無量淨遍淨阿那跋羅伽得生大果虛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如是。非有想非無想天中死阿鼻地獄中生。如是展轉生五道中。菩薩見是已生大悲心。我於眾生為無所益。雖與世樂樂極則苦。當以佛道涅槃常樂益於一切。雲何而益。當懃大精進。乃得實智惠。得實相智惠。知諸法實相。以餘波羅蜜助成以益眾生。是為菩薩精進波羅蜜。見餓鬼中。飢渴故兩眼□□□蝵^□□□□□妒□□□□禰□詬□婐妝橀櫸□□□□馬□□□□禈榙□驛裀□襌褥□□□榜驤□□訢□□□□□□□□襱□□□□榜驤□□□駋□□□□央慼撬抖郋魽慼撩]驤□□詣辰}□□妶榭□□□□□□□榙□□□穗□□□□□裀□榜驤□□□□□樗□□□F□□□□飀□□□□□□孌祅榰□□□□□□榜驤□□□□橠□□□□樅樀□□榜驤□□□□□□□□橎橠□驠□□□□襑□□□□榜驤□□褸榃□□□婺□W□□槔□□槔弄□□□□□□□□□□奢騿慼慼慼慼慼憫[□Xm□奢騿慼慼慼慼標T□廓橋□□□祜□□□榯□□□□□祜□□□襏穢□□□□□□□□□□□□□奈饈□□襉□埤□姨□□□□婇□□□□妣□覣□□妝檻覺檢□娩率忡□□□奈饈□□□穭j□褻婐妊□□覽□□□□□□□襡离□□□□□禂槄□□□□殮□□□穢褾□飀□□□□□□□觿□□□□□妘□奐□□□□□□□□餖□程榯□□□□槔碌奮□□□□□□饑□□□□□覽□□□□奧□□□□□□□□娀□覮□□□□吝□X搳慼慼憤蛤^□穢□□□□飣祜□□□□□□□□奉□□□□□褻婻□□奼□梁槽□□□姍□□妖禕餺□□□□稀□□□□□□逆□□□樂□□□練飀□□□□淚□樀□□□櫸□□□□秋□訧□規□□□□樂饈樇□□□□□□□□□□□□□□復□瓷慼撬c□□芘鴃慼慼慼毅隉滕蛂潭芊撫纂慼慼憫[□X瓷慼慼慼憤蛤^□□□□覜□祜□□□□□奉□□□X活慼慼慼慼慼慼撥□稙□□□□q稱□□□埤□□□X螂啀k詠□□楑□饒□盩□齊]掣罪人。兩山相合大熱鐵輪轢諸罪人令身破碎。熱鐵臼中搗之令碎。如苲蒲陶。亦如壓油。譬如蹂場聚肉成□□□□□□□□□□□□□□□□堅□□□□□殮□□□□□□□□□□溜□□□□□q稱□勝□□覮譯□□□吝□XF姍覕婂□禭□勝姍詠□楮□□□□褻奊□□詙妊□□襼□□祅飽□襐觿□□□□□□□□桌□埤□示□婇□□□□檢□櫧□□□馘□□埤□稈□娼□□□嬌□逆□□□□□□□□祏□□□□祜□□椸□□□□奉□穠□□□□□□□□□□滋□□□□□□奮□□□s□裀□□□祤逆□□□□□□送騂□□□□s□□□□□□□□□□楏驠□□□□祰稻□都□慼撲ㄐ慼慼慼慼慼樞魕i□奜□□□□□D□□□□□□□□□□槙□□□□□□□□□驄禲驐妣□□□□□□□□□□檢□□□□□□□□□□□飾祅婐婖□□□□□菉樖□□□襣□□□覃□□樨□□□□□□□□□□□□橖□婖飀□稿□契□□褸□埤□□□□□□□槔□觨□□□□漰砲隉慼撩捸慼慼慼樊捃堙慼慼暱椹H□標肋□□□楟炕G□□□□祰□□奮□□覯□□祟\□□□香□娩□□□襼□□□□飲□□□□吝□Xh□□奏福□□□□祏□□□□□□楝□□□□夾□j□□饛饜□□禿離露□□□□□□柛奪誇□□□樲□□□吝□Xh□□祤祏□□□□□□□□□□□稈□□□□餺□穊婑□□□□□□□□□□□□解樨□□祖□□駒馲覷□□□奉□□□姽□□誇□□□襜遼騂飀□□詑□□□□□□□□□轎b杻□□觶□□□訂駛詛□□奅楷□□婇□□□□□□□□穢襐馴□□餿□□□樑禲見□□□□□□□□□□稈□送□□褻□□□□□鶠慼鞢慼慼慼憫芋屆慼撳迭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澗z□□□私□□□□□露榃□□榯□□禲驖□槾婖□□□襆□□倫□□□□□□□□□□奏稈□□□□□榜飲露隔D粒□□槔杻□□□□椻□忡□□□蓼糖□□槄□□□\□言□□□槲x□飀□榎吟槔崎私□□□□□吝□Xh□□玲□□□□□□□□□□□□□□□□訿□□□□□□□標□□□□□□奉H□秋妎□信觿□□□□□□□埤□礡憤F□□橇□□奪□晼慼撫魽慼慼慼澄□G□□□□□□□□□□□姁□□□□樺□□奅姁□□□□□□□□襱寣慼慼撓堙慼慼熨ㄝN□□□□O□□婁□奇□□□□奏□□□□□□□□□□□□□□□□s□叫r飀□饈□□□□□□□□□□驗□驚詢□□□□□□□□□□□□蔦□□埤□□□襜□□□□□□□□□逆□□□□飀□□□□槾埤□奏□□□□□□裀□□□秋□□□□□飣祈□穩婀□□□堙慼熱u□□□□露□□□□□□露□□□稚□□棚瓷慼撩遄牖□□□婕算□□□騅檢□偠馲□□□□□□□稹視□奜□□奈□□□楝□妝□□□E□□婉穖□□□□妴□契□□誇裀□奏□□□□□□□□□婭騅駇□□□栗槙□□oi□□樦□□□□w□□□訧詺□□□□橋□□禂櫓}□□始□□□□□樗匿□妓□□橡□□訐□□□□□□□□□□□橇□□□離獎□飀□□□瑮漶慼摯鞢潮吽|檢□|樨□檢□□□□□x饖□□□妘什□奅□□□□穢□□逆□□吝□XR□祜□□□馜膳□□樂□□□□□□□□祅□臐慼毅芊慼慼慼撲ㄐj□□臐慼慼摯鞢慼慼慼慼慼慼慼熨Rj□饐□□逆□□□□逆□□□□□□□□奈□逆□□□馲□□□□嫵□□杻□□□□□祜□□埤□□□諢慼慼撰滿潯恣慼慼樟D諢撲W□□□送饐□姾姾導襯□□□□饛□□數楩毼□概□□□餺□□□□□矩廬□□□饅□□□□導覭□□□楣□□□z□送□□□□□觴娓z□□□露□程毼饅□□驒榳□□飀□杻□□□櫧□姪覈□□榳□□□□娳□□□□榎□槔崎私□□□□模槔陋□□□□□□□糖□□□吝□Xh□□鞢慼慼慼慼慼憎p□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樟H驖□槾婖□倫□碌誇□羇□覈楅襙飀□椻誇□覺騑礸□□椻姆□襱臐撫魽慼慼滕堙樊瞴慼慼慼慼慼憫[□Xh□□J□i□□□□襱炕慼慼摯f□□□□□□婐姈□□□□□□□騅櫧□詣□□□□□□馜襂禎□訟□□槙□祤種姈□□□□□□吝□Xh□□騿模憿慼慼慼潔狳ㄐ毅縒T□□□□□息□□□□□禮□□妖□餿□□奠□呂裀□奪□誇□□□□□檻褸□逆□□吝□Xh□□W□祜□□□□□□□□□誇□襐散□饉□□□□□□椻□╮慼播活牖窗撒暾@□□社檸聾樂飀□□奈饈□□□嫵□娩襂示□□妖禈□□慄□□□□□□□婁□椻婝滶□□□吝□Xh□□U□□□□□□□□□□埤□□□□驁□□奈饈□□□□□□□j□姊□□□□楩楥□□□□裀□□吝□Xh□□漵`□祜□□□□□驫褸□□□□□飣襛□祌椽□r□□□□□□□□楅□□□□□□□夾□□□□□椸□□□□□□□□□□□婪襾驫□□□□送□楥□□騛稚□□□□婭騙娙姩裡□概騮□□□□驂□□□□□飀□楥□饜□送□□□□□□姮□□□□□□□□□糕□□□□祈□□□楥□□餽□□秠□□□□□□魯夾奾鶠憬`□祇□□□□□妶□□□□□□□□誇□□□□□詹馰□□□□褸□襏魯□□r驛□□觫□□□□□□奉H奊□□□□□祲褸□□□□□□□□禮□□□□襼□□□榙□□□□吟槔碌□□□□□柛夾□覹□□柛夾□禰□□吝□X瓷慼慼慼憤蛤^□檢□奜詊嫵□□□□□□奉b飼觿□□□□娙夾檢□□□□□概椸□夾標埤□概□□逆□□逆□蓮□□□□婀□□□□□□嫵□□□婐婉穖□□□妴□埤□□□□□□□嫵□□姆□誇裀□奏□□□□□□□□□婭騅駇□□□□杻□j□□oi□□□□□□□□□□樲□嬌□□□□□□褓□榙□□□□□禲駟□□□槄□□□□□香□稀□□示□□□榃□□示□□□吝□X{殮□□□僂a□□□□奪□諢慼慼慼慼撮倛p□襛□褾□飀□□觿□□煄慼慼慼慼憮滲羺觠□□□□□飲□埤□穢□□□□□□殮□□□□□襉奪□□楊□□□□□□□椽□□□□□女□q穛驛覷祇□□□□樼娳□襛□□□□□省□□□□□□楏□□□□橇□□□□吝□Xh□□磛諢慼慼慼慼慼樟D諢毅氶慼慼諢慼慼牖R□□禮□□□□妵諢慼慼慼慼播活慼撮べ摴懫t姾姝□□□饜□□□觸□□□□□□□□楑□□□奐□□□□□姍□□□盦□永+甲]渫有似青蓮華。波頭摩狀如此間赤蓮花。摩訶波頭摩是中呴迦離住處。有智之人聞是驚言。咄以此無明恚愛法故乃受此苦。出而復入。無窮無已。菩薩見此如是思惟。此苦業因緣皆是無明諸煩惱所作。我當精進勤修六度。集諸功德。斷除眾生五道中苦。興發大哀。增益精進。如見父母幽閉囹圄考掠搒苔憂毒萬端。方便救心不暫捨。菩薩見諸眾生受五道苦。念之如父。亦復如是 同論第六十二卷雲   須菩提。有菩薩摩訶薩。多見諸佛若無量百千萬億。從諸佛所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皆以有所得故。是菩薩聞說深般若波羅蜜時。便從眾中起去不恭敬般若波羅蜜及諸佛。是菩薩今在此眾中坐。聞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樂便捨去。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先世聞深般若波羅蜜時棄捨去。今世聞深般若波羅蜜亦棄捨去。身心不知。是人種愚癡因緣業種是愚癡因緣罪故。聞說深般若波羅蜜訾毀。訾般若波羅蜜故。毀訾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一切智一切種智。是人毀呰三世諸佛一切智起破法業因緣集故。無量百千萬億歲墮大地獄中。是破法人輩從一大地獄至一大地獄。若火劫起時復至他方大地獄中生在彼間。從一大地獄至一大地獄。彼間若火劫起時復至他方大地獄中。生在彼間。從一大地獄至一大地獄。如是遍十方。彼間若火劫起故。從彼死。破法業因緣未盡故還來是間。大地獄中生。此間亦從一大地獄至一大地獄受無量苦。此間火劫起故。復至十方世界生畜生中。受破法罪業苦。如地獄中說。重罪漸薄。或得人身生盲人家生栴陀羅家生除廁擔死人種種下賤家。若無眼若一眼若眼瞎無舌無耳無手。所生處無佛無法無佛弟子處。何以故。種破法業積集厚重具足故。受是果報。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五逆罪與破法罪相似耶。佛告舍利弗。不應言相似。所以者何。若有人聽說是甚深般若波羅蜜時毀訾不信。作是言。不應學是法。是非法非善非佛教。諸佛不說是語。是人自毀訾般若波羅蜜。亦教他人毀訾般若波羅蜜。自壞其身亦壞他人身。自飲毒殺身亦飲他人毒。自失其身亦失他人身。自不知不信毀訾深般若波羅蜜。亦教他人令不信不知。舍利弗。如是人我不聽聞其名字。何況眼見。何以故。當知是人名為污法人。為墮衰濁黑性。如是人若有聽其言信用其語亦受如是苦。舍利弗。若人破般若波羅蜜。當知是名為破法人。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世尊說破法人之所受重罪。不說是人所受身體大小。佛告舍利弗。不須說是人受身大小。何以故。是破法人若聞所受身大小。便當知吐熱血若死若近死苦。是破法人聞如是身有如是重罪。是人便大愁憂如箭入心。漸漸乾枯作是念。破法罪故得如是大醜身受如是無量苦。以是故佛不聽舍利弗問是人所受身體大小。舍利弗白佛言。願佛說之為未來世作大明。令知破法業積集故得如是大醜身受如是苦。佛告舍利弗。   後世人若聞是破法業積集厚重具足受大地獄中久久無量苦。聞是久久無量時苦。是為未來世作明。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自性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法足作依止。寧失身命不破法。自念我若破法當受如是苦 顯揚大戒論卷第七 顯揚大戒論卷第八(凡一篇)    慈覺大師撰 修習菩薩行願篇十三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五卷無垢性品雲。爾時佛告智光比丘。出家菩薩住如是心。常作是觀。我得人身諸根具足。從何處沒來生此間。我於三界中當生何界。於四大洲復生何處。六道之中受生何道。以何因緣得離父母妻子眷屬出家修道免八難身。莊嚴劫中過去千佛皆已涅槃。星宿劫中未來千佛未出於世。賢劫之中現在千佛幾佛如來出現於世。化緣將盡入般涅槃。幾佛世尊未出於世。是諸眾生根緣未熟未聞正法。復於何時當來彌勒從兜率天下生人間現成佛道。於我身中有何善業。戒定慧學當有何德。過去諸佛皆已不遇。當來世尊得見不耶。我今現在諸凡夫地。三毒煩惱何者最重。一生已來造何罪業。於何佛所曾種善根。我此身命能得幾時。是日已過命隨減少。猶如牽羊詣彼屠所漸漸近死無所逃避。身壞命終當生何處。三惡道苦如何脫免。然我此身愛樂長養唸唸衰老無時暫停。誰有智者愛樂此身。智光。當知出家菩薩常於晝夜如是觀察。勿貪世間受五欲樂精勤修習未嘗暫捨。如去頂石如救頭燃。心常懺悔過去先罪。安住如是四無垢性。一心修行十二頭陀。調伏其心如旃陀羅。如是佛子是名出家。智光。比丘。以何義故。說名真實修沙門行如旃陀羅。其旃陀羅每遊行時。手執錫杖不敢當路。若人逼近振錫令聞。於大眾中心行謙下不敢輕慢。被呵責時心無怨恨。未嘗知報。罵辱鞭撻默然受之。何以故。自知下性不階眾流。以是因緣無嗔無報。智光。當知出家菩薩亦復如是。剃除鬢髮形同嬰兒。執持應器依他活命。身著袈裟如被甲冑。杖錫而行如持鉾槊。執智慧劍破煩惱賊。修嬰兒行饒益一切。是故一切三毒利箭不入真實沙門之身。出家菩薩以三觀門修忍辱行。名真出家。觀諸眾生是佛化身。觀於自身為實愚夫。觀諸有情作尊貴想。觀於自身為僮僕想。又觀眾生作父母想。觀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薩常作是觀。或被打罵終不加報。善巧方便調伏其心。智光比丘。汝等諦聽。雲何名為四無垢性。衣服臥具飲食湯藥如是四事。隨有所得粗細稱心。遠離貪求是無垢性。諸比丘等以何因緣如是四行名無垢性。智光。當知諸佛如來三十七品菩提分法皆從此生。佛法僧寶常不斷絕。是故得名為無垢性(乃至又雲)復次智光比丘。出家菩薩所著衣不應貪著。若細若粗隨其所得。但於施者為生福田。勿嫌粗惡。不得為衣廣說法要起諸方便與貪相應。世間凡夫為衣服故非法貪求。造不善業墮於惡道。經無量劫不遇諸佛。不聞正法。受眾苦已復生人間。貧窮困苦求不得苦晝夜逼迫。衣不蔽形食不支命。如是眾苦皆由先世為衣服故多殺生命造種種罪。出家菩薩即不如是。隨其所得不嫌粗惡。但懷慚愧以宛法衣得十勝利。一者能覆其身遠離羞恥具足慚愧修行善法。二者遠離塞熱及以蚊虻惡獸毒蟲安穩修道。三者示現沙門出家相貌見者歡喜遠離邪心。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寶幢之相尊重敬禮得生梵天。五者著袈裟時生寶塔想能滅眾罪生諸福德。六者本制袈裟染令懷色離五欲想不生貪愛。七者袈裟是佛淨衣。永斷煩惱作良田故。八者身著袈裟罪業消除十善業道唸唸增長。九者袈裟猶如良田。能善增長菩薩道故。十者袈裟猶如甲冑。煩惱毒箭不能害故。智光。當知以是因緣三世諸佛緣覺聲聞清淨出家身著袈裟。三聖同坐解脫寶床。執智慧劍破煩惱魔。共入一味詣涅槃界(乃至又雲)復次智光。菩薩出家佛子常行乞食。應捨身命不斷是心。所以者何。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是以乞食利益無窮。汝等當知。出家菩薩行乞食。有十勝利。雲何為十。一者常行乞食以自活命。出入自由不屬他故。二者行乞食時先說妙法令起善心然後自食。三者為不施人發大悲心為說正法令起捨心而生勝福。四者依佛教行增長戒品福德圓滿智慧無窮。五者常行乞食於七九慢自然消滅眾所恭敬是良福田。六者於乞食時當得如來無見頂相應受世間廣大供養。七者汝等佛子隨學此法住持三寶饒益有情。八者於乞食時不得為求飲食起希望心讚歎一切男子女人。九者行乞食時須依次第不應分別貧富之家。十者常行乞食諸佛歡喜得一切智最為良緣。智光菩薩。我為汝等略說如是十種利益。若廣分別無量無邊。汝等比丘及未來世求佛道者應如是學。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智光菩薩汝諦聽 出家大士應離貪   當發出世修行心 乞食頭陀為根本   凡夫住於有漏食 聖者悉依無漏食   有漏無漏諸聖凡 一切無不依食住   我為汝等諸佛子 開演出世二利行   三世如來所稱讚 乞食功德有十利   偏稱此行最為勝 出入自在無繫縛   先令施主初發心 令趣菩提然後食   為除慳貪說妙法 能起大捨無量心   依大師教行乞食 增長無量諸梵行   七九種慢自除滅 為諸人天所尊敬   如來頂相不可見 轉妙法輪化十方   盡未來際傳此法 令不斷絕三寶種   若為飲食起妄心 不應讚歎諸男女   起大慈悲平等意 不生分別貧與富   清淨乞食佛所讚 一切種智從此生   三世如來出於世 為諸眾生說四食   段觸思識為其四 皆是有漏世間食   唯有法喜禪悅食 乃是聖賢所食者   汝等厭離世間味 當求出世無漏食   復次智光菩薩。出家佛子於諸醫藥不應貪著。若有病時。他煎藥已所棄捨藥。訶梨毘梨及阿摩勒。取是等藥即應服之。乃至一生服所棄藥於諸藥等常生知足。如是名為真實沙門。出家佛子恆服棄藥。是人獲得十種勝利。雲何為十。一者為求藥草不近他人。永息貪求安住正念。二者不淨觀門易得成就。出世之心能得堅固。三者於諸珍味恆不貪著。速證正智餐禪悅味。四者於諸世間一切財物常能知足早得解脫。五者不近世間一切凡夫。親近出世清淨善友。六者由不嫌惡諸棄藥等。於粗飲食亦得解脫。七者於所重藥永不希望。一切世間無不尊敬。八者速能調伏諸煩惱病。證得如來常住法身。九者永斷三界一切煩惱。能療眾生身心重病。十者能順佛教修菩薩行。福智圓滿得大菩提。智光。當知我為汝等略說棄藥十種勝利。如是妙行去來現在出家菩薩皆共修學。汝等應當為諸眾生演說流布無令斷絕。即為如來廣設供養。世間所有財敬供養所不能及。於菩薩行不復退轉。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智光比丘汝善聽 出家所服無垢藥   菩薩妙行此為先 眾生有病如己病   以大悲恩救眾生 復用慈心施安樂   最上妙藥與他人 前人所棄而自服   菩薩不求貴賤藥 但療眾病得安穩   取他所棄之餘藥 飲服以充治所疾   取是棄藥有十利 三世如來共稱讚   雖求醫藥不近他 永息追求住正念   不淨觀門易成就 而能速作菩提因   不著甘味離諸貪 當求法喜禪悅食   於世財寶能知足 獲得無漏七聖財   捨彼凡愚不共住 親近聖賢為良友   由是不嫌眾棄藥 亦於飲食斷食求   珍膳妙藥不希望 世間所以鹹尊重   能療身心煩惱病 悟得真如法性身   永斷三界諸習氣 證得無上真解脫   能順佛教趣菩提 福智圓成報身果   汝等佛子皆修學 當坐金剛真道場   復次智光。出家菩發遠離喧鬧。住阿蘭若修攝其心。無量千歲以求佛道。三世如來離諸喧鬧。寂然閑居萬行增修。證菩提果。緣覺聲聞一切賢聖證得聖果亦復如是。其阿蘭若有十種德。能得證得三菩提果。雲何名為十種勝德。一者為得自在住阿蘭若。四威儀中不屬他故。二者離我我所名阿蘭若。於樹下時無執著故。三者於臥具等無所愛著。由斯當臥四無畏床。四者阿蘭若處三毒微薄。離貪瞋癡所緣境故。五者樂阿蘭若修遠離行不求人天五欲樂故。六者能捨喧鬧住閑寂處。修習佛道不惜軀命。七者愛樂寂靜離世言詞。棄捨凡愚無散亂故。八者世出世間一切事業易得成就。無障閡故。九者阿蘭若處是三昧室。能得百千大三昧故。十者清淨如空以為舍宅。心無障閡得大智故。智光。當知阿蘭若處有如是等無量功德。以是因緣出家佛子誓捨身命不離山林。若為聽法供養病人師僧父母。出阿蘭若入聚落中。宜速還歸於蘭若處。若有因緣未得歸者。應作是想。今此聚落猶如山林。所得財物虛假如夢。若有所得不應執著。如是佛子是摩訶薩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智汝等善諦聽 無煩惱人所住處   遠離喧鬧處寂靜 此所神仙所居處   三世菩薩求菩提 於蘭若中成正覺   緣覺聲聞諸聖眾 亦於此處證菩提   住阿蘭若獲十利 能令證得三乘果   自在遊行如師子 四威儀中無繫縛   山林樹下聖所樂 無我我所名蘭若   衣服臥俱無繫著 坐四無畏師子座   離諸煩惱名蘭若 一切貪愛無所著   常居物外厭麈勞 不樂世間五欲樂   遠離憒鬧寂靜者 棄捨身命求佛道   能住寂靜無人聲 於諸散亂心不起   世間出世間諸善 業心無障礙皆成就   由是蘭若為根本 能生百千諸三昧   以大空寂為虛空 行者身心無障礙   具足如是十勝利 是故眾聖常居止   智光汝等諸佛子 若欲速成一切智   乃至夢中莫捨離 阿蘭若處菩提道   我滅度後發心者 而能住於蘭若處   不久當坐寶花玉 證得法身常樂果   (乃至又雲)爾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常精進。承佛威神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阿蘭若處是菩提場。若有發心求菩提者。不應捨離阿蘭若處。是蘭若中有多眾生處虎豹豺狼毒蟲惡獸乃至飛鳥及獵師。不識如來不聞正法又不敬僧。此諸有情無復善根遠離解脫。何故如來令修學人住阿蘭若速得成佛。唯願世尊為諸眾生分別解說決疑令喜。發菩提心使不退轉。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大慈問於如來清淨解脫。饒益未來諸修行者。功德無量。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今為汝分別演說阿蘭若處種種功德。唯願世尊。願樂欲聞。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如汝所說阿蘭若處得成聖者。山林之中多諸眾生。以何因緣不得成佛。是義不然。所以者何。彼諸眾生不識三寶。心不知足不識善惡。於山林中雖有世間種種珍寶。而不能知伏藏之處。菩薩摩訶薩即不如是。善男子。菩薩能知佛法僧寶是出世寶七寶伏藏是世間寶。悉能辨其種種色相知其所在。而不貪求亦不樂見。何況手取。菩薩出家發堅固心不惜身命。捨離父母六親眷屬樂住山林。常作是念。假令三千大千世界劫盡之時。七日並出火災熾然焚燒萬物。日月星辰妙高山王及七金山鐵圍等時至皆散。三界之頂非非想天八萬劫盡還生下地。轉輪聖王千子圍遶。七寶眷屬四洲鹹伏。壽命報盡須臾不停。我今亦爾。假使年命滿一百歲。七寶具足受諸快樂。琰魔使至不免無常。作是思惟。一我今不如代其父母及諸眾生修菩薩行。當得金剛不壞之身還來三界救度父母。作是願已住阿蘭若。為諸眾生發弘誓願。上根菩薩發是願言。願我未得成佛已來。常於露地長坐不臥。中根菩薩發是願言。願我未得成佛已來。於樹葉中常坐不臥。下根菩薩發是願言。願我未得成佛已來。於石室中常坐不臥。如是三根出家菩薩坐三種座各作是念。過去菩薩坐於此座。而能證得陀羅尼門功德自在。過現未來諸菩薩等皆於此座。得陀羅尼修證自在。我亦如是。今坐此處必當成就於陀羅尼而得自在。若未成就得自在者。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四無量心。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五神通力。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六波羅蜜。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善巧方便。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調伏一切有情。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四種攝法。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修習六念之法。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成就多聞智慧。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成就堅固信力。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斷除六十二見。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修習八種正道。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永斷二障習氣。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圓滿隨病與藥微妙智慧。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大菩提心。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恆沙三昧。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成就無量神通。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以定通力見十八空而不心驚。如是大事若未成就。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一切智慧。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一切種智。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修習三十七種菩提分法。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十地萬行。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於百劫中未能修行相好之業。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得圓滿如來四智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未能圓滿證大涅槃。終不捨離阿蘭若處。或有菩薩。坐金剛座未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坐不起。是名菩薩阿蘭若行。善男子。出家菩薩發菩提心入於山林。坐三種座鍊磨身心。經三大劫而修萬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大方廣佛花嚴經淨行品雲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佛子。菩薩雲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雲何得不害身語意業。雲何得不可毀身語意業。雲何得不可壞身語意業。雲何得不退轉身語意業。雲何得不可動身語意業。雲何得殊勝身語意業。雲何得清淨身語意業。雲何得無染身語意業。雲何得智為先導身語意業。   雲何得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傢俱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無畏具足覺悟具足。雲何得勝慧第一慧最上慧最勝慧無量慧無數慧不思議慧無與等慧不可說慧。   雲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毘缽捨那力思惟力。   雲何得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欲界善巧色得善巧無色界善巧過去善巧未來善巧現在善巧。   雲何得善修習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空無相無願。   雲何得圓滿檀波羅蜜屍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及以圓滿慈悲喜捨。   雲何得處非處智力過未現在業報智力根勝劣智力種種界智力種種解智力一切至處道智力禪解脫三昧染淨智力宿住念智力無障礙天眼智力斷諸習智力。   雲何常得天王龍王夜叉王乾闥婆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羅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護恭敬供養。   雲何得與一切眾生為依為救為歸為趣為炬為明為照為導為勝導為普導。   雲何得於一切眾生中為第一為大為勝為最勝為妙為極妙為上為無上為無等等。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智首菩薩言。善哉佛子。汝今為欲多所饒益多所安穩哀愍世間利樂人天。問如是義。佛子。若諸菩薩善由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恆不捨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當知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於一切法無不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導師。佛子。雲何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佛子。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孝事父母。當願眾生善事於佛。護養一切妻子集會。當願眾生怨親平等永離貪著。若得五欲。當願眾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穩。伎樂聚會。當願眾生以法自娛了伎非實。若在宮室。當願眾生入於聖地永除穢欲。著瓔珞時。當願眾生捨諸為飾到真實處。上昇樓閣。當願眾生昇正法樓徹見一切。若有所施。當願眾生一切能捨心無愛著。眾會聚集。當願眾生捨眾聚法成一切智。若在厄難。當願眾生隨意自在所行無礙。舍居家時。當願眾生出家無礙心得解脫。入僧伽藍。當願眾生演說種種無乖諍法。詣大小師。當願眾生巧事師長習行善法。求請出家。當願眾生得不退法心無障礙。脫去俗服。當願眾生勤修善根捨諸罪軛。剃除鬢髮。當願眾生永離煩惱究竟寂滅。著架裟衣。當願眾生心無所染具大仙道。正出家時。當願眾生同佛出家救護一切。自歸於佛。當願眾生紹隆佛種發無上意。自歸於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歸於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受學戒時。當願眾生善學於戒不作眾惡。受阿闍梨教。當願眾生具足威儀所行真實。受和上教。當願眾生入無生智到無依處。受具足戒。當願眾生具諸方便。得最上法。若入堂宇。當願眾生昇無上堂安住不動。若敷床座。當願眾生開敷善法見真實相。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結跏趺坐。當願眾生善根堅固得不動地。修行於定。當願眾生以定伏心究竟無餘。若修於觀。當願眾生見如實理永無乖諍。捨跏趺坐。當願眾生觀諸行法悉歸散滅。下足住時。當願眾生心得解脫安住不動。若舉於足。當願眾生出生死海具眾善法。著下裙時。當願眾生服諸善根具足慚愧。整衣束帶。當願眾生檢束善根不令散失。若著上衣。當願眾生獲勝善根至法彼岸。著僧伽梨。當願眾生入第一位得不動法。手執楊枝。當願眾生皆得妙法究竟清淨。嚼楊枝時。當願眾生其心調諍噬諸煩惱。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瞋癡蠲除罪法。事訖就水。當願眾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洗滌形穢。當願眾生清淨調柔畢竟無垢。以水盥掌。當願眾生得清淨手受持佛法。以水洗面。當願眾生得淨法門永無垢染。手執錫杖。當願眾生設大施會示如實道。執持應器。當願眾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發趾向道。當願眾生趣佛所行入無依處。若在於道。當願眾生能行佛道向無餘法。涉路而去。當願眾生履淨法界心無障礙。見昇高座。當願眾生永出三界心無怯弱。見趣下路。當願眾生其心謙下長佛善根。見斜曲路。當願眾生捨不正道永除惡見。若見直路。當願眾生其心正直無諂無誑。見路多塵。當願眾生遠離塵坌獲清淨法。見路無塵。當願眾生當行大悲其。心潤澤。若見險道。常願眾生住正法界離諸惡難。若見眾會。當願眾生說甚深法一切和合。若見大桎。當願眾生離我諍心無有坌恨。若見叢林。當願眾生諸天及人所應敬禮。若見高山。當願眾生善根超出無能至頂。見蕀莿樹。當願眾生疾得剪除三毒之莿。見樹葉茂。當願眾生以定解脫而為陰映。若見花開。當願眾生神通等法如花開敷。若見樹花。當願眾生眾相如花具三十二。若見果實。當願眾生獲最勝法證菩提道。若見大河。當願眾生得預法流入佛智海。若見波澤。當願眾生疾悟諸佛一味之法。若見池沼。當願眾生語業滿足巧能演說。若見汲井。當願眾生具足辨才演一切法。若見湧泉。當願眾生方便增長善根無盡。若見橋道。當願眾生廣度一切猶如橋樑。若見流水。當願眾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見修園圃。當願眾生五欲圃中芸除愛草。見無憂林。當願眾生永離貪愛不生憂怖。若見園苑。當願眾生勤修諸行趣佛菩提。見嚴飾人。當願眾生三十二相以為嚴好。見無嚴飾。當願眾生捨諸飾好具頭陀行。見樂著人。當願眾生以法自娛歡愛不捨。見無樂著。當願眾生有為事中心無所樂。見歡樂人。當願眾生常得安樂樂供養佛。見苦惱人。當願眾生獲根本智滅除眾苦。見無疾人。當願眾生入真實惠永無病惱。見疾病人。當願眾生知身空寂離乖諍法。見端正人。當願眾生於佛菩薩常生淨信。見醜陋人。當願眾生於不善事不生樂著。見報恩人。當願眾生於佛菩薩能知恩德。見背恩人。當願眾生於有惡人不加其報。若見沙門。當願眾生調柔寂靜畢竟第一。見婆羅門。當願眾生永持梵行離一切惡。見苦行人。當願眾生依於苦行至究竟處。見操行人。當願眾生堅持志行不捨佛道。見著甲冑。當願眾生常服善鎧趣無師法。見無鎧杖。當願眾生永離一切不善之業。見論議人。當願眾生於諸異論悉能摧伏。見正命人。當願眾生得清淨命不矯威儀。若見於王。當願眾生得為法王恆轉正法。若見王子。當願眾生從法化生而為佛子。若見長者。當願眾生善能明斷不行惡法。若見大臣。當願眾生恆守正念習行眾善。若見城郭。當願眾生得堅固身心無所屈。若見王都。當願眾生功德共聚心恆喜樂。見處林藪。當願眾生應為天人之所歎仰。入裡乞食。當願眾生入深法界心無障礙。到人門戶。當願眾生入於一切佛法之門。入其家已。當願眾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見不捨人。當願眾生常不捨離勝功德法。見能舍人。當願眾生永得捨離三惡道苦。若見空缽。當願眾生其心清淨空無煩惱。若見滿缽。當願眾生具足成滿一切善法。若得恭敬。當願眾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不得恭敬。當願眾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見慚恥人。當願眾生具慚恥行藏護諸根。見無慚恥。當願眾生捨離無慚住大慈道。若得美食。當願眾生滿足其願心無羨欲。得不美食。當願眾生莫不獲得諸三昧味。得柔軟食。當願眾生大悲所薰心意柔軟。得粗澀食。當願眾生心無染著絕世貪愛。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若受味時。當願眾生得佛上味甘露滿足。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辨具諸佛法。若說法時。當願眾生得無盡辨廣宣法要。從捨出時。當願眾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若入水時。當願眾生入一切智知三世等。洗浴身體。當願眾生身心無垢內外光潔。盛暑炎毒。當願眾生捨離眾惱一切皆盡。暑退涼初。當願眾生證無上法究竟清涼。諷誦經時。當願眾生順佛所說總持不忘。若得見佛。常願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諦觀佛時。當願眾生皆如普賢端正嚴好。見佛塔時。當願眾生尊重如塔受人天供。敬心觀塔。當願眾生諸天及人所共瞻仰。頂禮於塔。當願眾生一切天人無能見頂。右繞於塔。當願眾生所行無逆成一切智。繞塔三匝。當願眾生勤求佛通心無懈歇。讚佛功德。當願眾生眾德悉具稱歎無盡。讚佛相好。當願眾生成就佛身證無相法。若洗足時。當願眾生具神足力所行無礙。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穩。心無動亂。睡眠始寤。當願眾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佛子。若諸菩薩如是用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   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乾闥婆阿修羅等及以一切聲聞緣覺所不能動   菩薩羯磨文雲   若佛子發十三大願已。持佛禁戒。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大熾燃猛火大坑刀山。   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復作是願。寧以熱鐵羅網千里周匝纏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丸大流猛火逕百千劫。終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飲食。復作是願。寧以此身臥大猛火羅網熱鐵地上。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種床坐。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鉾刺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味醫藥。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鑊千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復作是願。寧以鐵鎚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禮拜。復作是願。寧以百千熱鐵刀鉾挑其兩目。終不以破戒之心視他妙色。復作是願。寧以百千鐵錐遍身攙刺耳根逕一劫二劫。終不以破戒心聽妙音聲。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終不以破戒心貪臭諸香。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斷其舌。終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淨食。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破其身。終不以破戒心。貪著好觸。復作是願。願一切人成佛。菩薩若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大智度論第七十五卷雲   佛告須菩提。有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若見眾生飢寒凍餓衣服弊壞。菩薩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檀波羅蜜。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令我國土眾生無如是事。   衣服飲食資生之具當如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檀波羅蜜。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屍羅波羅蜜時。   見眾生殺生乃至邪見短壽多病顏色不好無有威德貧乏財物生下賤家形殘醜陋。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屍羅波羅蜜。如我得佛時。令我國土眾生無如是事。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屍羅波羅蜜。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羼提波羅蜜時。見諸眾生牙相瞋恚罵詈刀杖瓦石共相殘害奪命。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羼提波羅蜜。令我國土眾生無如是事。相視如父如母如兄弟如姊如妹如善知識。皆行慈悲。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羼提波羅蜜。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見眾生時懈怠不勤精進。棄捨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毘梨耶波羅蜜。如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令我國土眾生無如是事。一切眾生勤修精進。於三乘道各得度脫。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毘梨耶波羅蜜。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見眾生為五蓋所覆。婬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失於初禪乃至第四禪。失慈悲喜捨虛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無想處。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禪波羅蜜。如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令我國土眾生無如是事。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禪波羅蜜。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見眾生愚癡失世間出世間正見。或說無業無業因緣。或說神常。或說斷滅。或說無所有。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般若波羅蜜。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如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令我國土眾生無如是事。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般若波羅蜜。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眾生住於三聚。一者必正聚。二者必邪聚。三者不定聚。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六波羅蜜。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我得佛時。令我國土眾生無邪聚乃至無其名。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六波羅蜜。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地獄中眾生畜生餓鬼中眾生。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六波羅蜜。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我得佛時。令我國土中乃至無三惡道名。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六波羅蜜。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是大地株兀荊棘山陵溝坑穢惡之處。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六波羅蜜。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我作佛時。令我國土無如是惡地平如掌。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六波羅蜜。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是大地純土無有金銀珍寶。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六波羅蜜。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我作佛時。令我國土以金沙布地。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六波羅蜜。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眾生有所戀著。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六波羅蜜。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我作佛時。令我國土眾生無所戀著。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六波羅蜜。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四姓眾生剎帝利婆羅門毘捨首陀羅。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六波羅蜜。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我作佛時。令我國土眾生無四姓之名。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六波羅蜜。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眾生有下中上下中上家。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六波羅蜜。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我作佛時。令我國土眾生無如是優劣。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六波羅蜜。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眾生種種別異色。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六波羅蜜。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我作佛時。令我國土眾生無種種別異色。一切眾生皆端政淨潔妙色成就。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六波羅蜜。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眾生有主。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六波羅蜜。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我作佛時。令我國土眾生無有主名。乃至無有其形像。除佛法王。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六波羅蜜。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眾生有五道別異。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六波羅蜜。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我作佛時。令我國土眾生無六道之名。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神是天是人。一切眾生皆同一業。修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六波羅蜜。疾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眾生有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六波羅蜜。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我作佛時。令我國土眾生無三種生等一化生。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六波羅蜜。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眾生無五神通。當作是願。我隨爾許時行六波羅蜜。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我作佛時。令我國土眾生一切皆得五神通。乃至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眾生有大小便利患。當作是願。我作佛時。令我國土眾生皆以歡喜為食。無有便利之患。乃至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眾生無有光明。當作是願。令我國土眾生皆有光明。乃至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有日月時節歲數。當作是願。我作佛時。令我國土中無有日月時節歲數之名。乃至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眾生短命。當作是願。我作佛時。令我國土中眾生壽命無量劫。乃至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眾生無有相好。當作是願。我作佛時。令我國土中眾生皆有三十二相成就。乃至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眾生離諸善根。當作是願。我作佛時。令我國土中眾生諸善根成就以是福德供養諸佛。乃至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眾生有三毒四病。當作是願。我作佛時。令我國土中眾生無四種病冷熱風病三種雜病及三毒病。乃至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眾生有三乘。當作是願。我作佛時。令我國土中眾生無二乘之名純一大乘。乃至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見眾生有增上慢。當作是願。我作佛時。令我國土中眾生無增上慢之名。乃至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應作是願。若我光明壽命有量僧數有限。當作是願。我行六波羅蜜。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我作佛時。令我光明壽命無量僧數無限。乃至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應作是願。若我國土有量。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六波羅蜜。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我作佛時。令我一國土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六波羅蜜。近一切種智。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當作是念。雖生死道長眾生性多。爾時應如是正憶念。生死邊如虛空。眾生性邊亦如虛空。是中實無生死往來。亦無解脫者。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六波羅蜜。近一切種智   論。問曰。有何次第故說菩薩見眾生飢寒凍餓等。答。菩薩過聲聞辟支佛地。得無生法忍受記。更無餘事。唯行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今說淨世界因緣見不淨世界相。願我國土無如是事。是故次第說是事。菩薩行檀波羅蜜時。若見眾生飢渴衣服弊壞。即作念言。我今福德智惠未熟不能給足眾生所須。若我但行慈悲心。則於眾生無益。我當爾所時深行三種福德。住三種福德中。能令貧窮眾生皆得滿足。若作轉輪聖王。若作天王。若作神通聖人。則能多引導眾生破其慳貪令住佈施。以是眾生佈施及菩薩佈施因緣故。得成佛時。國土中無有貧窮者。心生隨意所得。如欲界第六天所有諸物。菩薩如是隨爾所時積集檀波羅蜜功德故充滿一切。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屬因緣。行善因緣具足故。皆應隨意得果報。復次眾生破屍羅波羅蜜因緣故。短命多病無有威德等。菩薩作是願。我自具足持戒。亦教眾生令持戒。餘殘諸願亦如是。隨義分別。最後義明瞭。今當略說。菩薩作如上願已疲厭心起。佛道無量無數。阿僧祇劫行諸功德然後可得。但一劫歲數不可得數故。佛以譬喻示人。何況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經此生死受諸苦惱。眾生亦無量無邊。非可譬喻算數所及。但如三千大千世界中微塵等眾生猶尚難度。何況十方無量世界微塵等眾生而可得度。以是事故。或心生退沒。是名邪憶念。是故佛教是菩薩正憶念。生死雖長是事皆空。如虛空如夢中所見非實長遠不應生厭心。又未來世亦是一念所緣亦非長遠。復次菩薩無量福德智惠力故能超度無量劫。如是種種因緣故。不應生厭心。此中佛說大因緣。所謂生死如虛空。眾生亦如是。眾生雖多。亦無定實眾生。如眾生無量無邊。佛智惠亦無量無邊。度亦不難。是故菩薩不應生疲厭心   顯揚大戒論卷第八 ******   《大正藏》第74卷No.2381   No. 2381   普通授菩薩戒廣釋(並序)   粵若彌勒菩薩。說言。東有小國。其中唯有大乘種姓。我日本國。僉知成佛。豈非其事。所以鑒真和上。創傳戒藏。先為天皇太后。以授菩薩羯磨。後因律儀方法。而傳聲聞戒文。叡嶽本師。論立大律。普天感崇。謂為直道。爾來聲聞戒眾鹹道。我亦發起上品殊勝之心。同有菩薩意地所持之戒。每觸機緣。行菩薩戒。近代功德之場。盛好菩薩之戒。感應道交。佛事幾多。夫以一句法門。永劫為種。如非實乘。恐欺自他。前賢之戒儀。已及十家。廣略在意。偏圓濫吹。遂令直往之機。還迂歷劫之徑。因今廣糅文義。遍遺來賢事。須觀機半滿。行戒權實。總是廣釋務在開導。宜鑒要否。繁略隨時。莫以盡開。使人疲倦。   元慶六年四月十五日   天台門人安然敘雲   普通授菩薩戒廣釋上   天台宗桑門安然撰(繁略隨樂)   先須乞戒。我某甲等。今從大德。求受菩薩戒。大德於我。不憚勞苦。慈愍故(三說)次傳戒師慚謝。梵網雲。若佛子者。日夜六時。持菩薩戒。解其義理。而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一句一偈。戒律因緣。為利養故。為名聞故。貪利弟子。詐言能解。即為自欺誑。亦欺誑他人。而為他人。作師授戒。犯輕垢罪。如某甲者。智盲戒跛。何以與眾而作戒師。然梵網亦云。若佛子。見一切眾生。應唱言。盡應受三歸十戒。若見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發菩提心。若不爾者。犯輕垢罪。又雲。若佛子。自慳。教人慳。乃至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是菩薩波羅夷罪如大眾者。發菩提心。求菩薩戒。某甲若憚不授。恐背佛誡。犯波羅夷罪。無量義雲。菩薩雖自未度。先度眾生。如病導師。自在此岸度他彼岸。今緣斯義。敢作戒師。菩薩戒相。廣出經論。賢聖傳受。略有十本。一梵網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瓔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七達摩本。八明曠本。九妙樂本。十和國本(今據妙樂戒本。略開一十二門)第一開導。第二三歸。第三請師。第四懺悔。第五發心。第六問遮。第七授戒。第八證明。第九瑞相。第十戒相。第十一受持。第十二廣願。   第一開導。先定六法。當授戒法。一定根機。二觀信心。三察意樂。四擇道場。五示師相。六教戒德。   一根機者。昔天竺波羅末陀三藏。將菩薩律藏。擬來漢地時。於南海上船。船即欲沒。省去餘物。船仍不起。唯去律本。船方得進。三藏嘆曰。菩薩戒律。漢地無緣。深可悲矣。   又雲。達摩無讖三藏。持菩薩戒。來化西涼。時有沙門法進。求菩薩戒。並請戒本。三藏曰。此國人粗。豈有堪為菩薩道器。遂不與授。法進苦請。不獲所願。於佛像前。立誓求戒。七日纔滿。夢見彌勒菩薩。親與授戒。並授戒本。並皆誦得。覺已見三藏。三藏睹其異相默然嘆曰。漢地亦有人矣。則與譯出戒本。與進夢誦。文義相同。今別行地持戒本。首安歸敬偈者是。又有沙門道進。求菩薩戒。三藏亦不許可。且令懺悔。七日夜竟。乃求受戒。三藏大怒不答。道進更懺。首尾三年。夢見釋迦文佛。授已戒法。悉皆誦得。明日欲說所夢。未至十步。三藏已知。驚起唱言。善哉善哉。汝已感戒。我當作證。於佛像前。三藏與說戒法。與夢所受一同。時有道朗法師。道進感夢之夕。亦感夢戒。與道進同。今別行高昌戒本者是。當知。菩薩戒法。根機希有。彼天竺國。猶有外道不信佛道。亦有小乘不信大乘。其大唐國。亦有道法不許佛法。亦有小乘不許大乘。我日本國。皆信大乘。無有一人不願成佛。喻伽論雲。東方有國。唯有大機。豈非我國。鴦掘經雲。若聞釋迦名號。雖未發心。已是菩薩。我國眾生誰非菩薩。欲發戒法當發深心。深心若熟戒法儻現。我作證明。當知。三藏曾作道進證明。此中何眾求菩薩戒昔佛在世。梵網戒時。諸菩薩。十八梵。六欲天。十六大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皆來聽菩薩戒。淨行戒時。諸菩薩。淨居天。光音天。非想天。來聽菩薩戒。心地觀時。菩薩。二乘。欲天。色天。輪王。國王婦人。八部四眾。餓鬼。禽獸。閻王。獄卒。皆來聽菩薩戒仁王時。無色天下方等時。婆藪仙人。引地獄眾來聽大乘。而有雲。無色淨居唯小不迴。無想外道唯邪不發。有雲。本業雲。六道眾生受得戒。但解語得戒不失然無色界。顯則不說。密則無遮。虛空藏經。淨居天子下受佛說。無想外天初後有想容有發。北州頑囂。三途苦重。不解語者。理無得受。三途輕苦亦得受戒。然梵網雲。佛子與人受戒時。不得簡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婬男婬女。十八梵。六欲天。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佛在世時。六道八部。皆化人形而來聽法。法華雲。若法師說法處。我遣變化人。而令聽法。涅槃雲。末世中二萬菩薩。受持大乘。故今現前大眾。凡聖難測。十住雲。四方一肘虛空之中無形眾生。與四天下眾生數等。故今冥道大眾多少豈量。一切不擇。普通授戒。各隨所樂。當作七眾。所謂菩薩比丘。比丘尼。清信男。清信女。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有雲。若在家戒。一切無遮。解語皆受。若出家戒。唯人男女無遮方受。義同聲聞。文中不簡在家。出家。沙彌。具足。唯言得受。若準下文。教服異俗應通出家。然受法有二。若準律法白四受者。應須簡擇無根等類。若依三歸三聚總受。理應通受。文無簡故許受具足。但不許成比丘等性。如半擇迦。許受五戒。但不許其近事男性。今謂不爾。善生雲。在家菩薩受。亦用白四羯磨得戒。涅槃雲。受世教戒者。白四羯磨。然後得戒。戒壇圖雲。菩薩戒聚。非白四而不生。故知。菩薩七眾。共用白四羯磨得戒。七眾共受。別有三名。一雲隨受者樂。各成一眾。故本業雲。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薩。乃至受具分戒。名具足菩薩。二雲七眾皆名菩薩僧。故涅槃雲。僧名和合。和合有二。一者世和合。名聲聞僧。二者第一義和合。名菩薩僧。淨行在家菩薩。皆名大優婆塞僧。出家菩薩。名比丘僧。三雲七眾皆名如來。故梵網雲。受菩薩戒。即入諸佛位。雖有三義。第三正義。此是如來金剛寶戒。受此戒竟皆名佛。故冥顯大眾。欲知得戒。解我語趣是得戒相。若其不解。自知非器。故梵網雲。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六欲天子。庶人黃門。婬男婬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持戒。皆名第一清淨者又淨行雲。六道眾生受得戒。但解語得戒不失。此名修真法戒。能解以不。   二觀信心。淨行雲。若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始行菩薩。若男若女中。諸根不具。黃門二根。婬男婬女。奴婢變化人等。皆受得戒。皆有心識向菩提故。雲何名信。如梵網雲。若佛子。常生大乘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又雲。若佛子。不得為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外道惡人邪見人前。說此千佛大戒。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為畜生。畜生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與木頭無異。而是前說犯輕垢罪。又善戒經雲。此菩薩戒。不應向不信者說。乃至不向謗大乘者說。若不信者。以是因緣墮地獄故又涅槃中。信不具足名一闡提。無量劫中難出地獄。故欲受佛戒。當起深信。   三察意樂。有何意樂求菩薩戒。且有十種意樂皆許受戒。一若欲即身成佛者。我當授戒。故梵網雲。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二若欲紹菩薩位者。我當授戒。故瓔珞雲。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始行菩薩。若男若女。初發心出家。欲紹菩薩位者。當先受正法戒。戒者是一切行功德藏根本。正向佛果道一切行本。能除大惡正法明鏡。三若欲直往菩薩者。我當授戒。故占察雲。若善男女。受十戒法。作菩薩沙彌沙彌尼。白四羯磨。受三聚戒。作菩薩比丘比丘尼。四若欲迴心向大者。我當授戒。故大般若雲。觀彼根性。為說大乘。令其迴心入無上道。為淨戒波羅蜜多五若欲永不失戒者。我當授戒。故瓔珞雲。佛子受十無盡戒巳。過度四魔。越三界苦。從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隨行人。乃至成佛。若三界一切眾生。不受是菩薩戒者。不名有情識者。畜生無異。不名為人。常離三寶海。非菩薩。非男非女。非鬼非人。名為畜生。名為邪見。名為外道。不近人情。故知菩薩戒有受法而無捨法。有犯不失盡未來際。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是故應受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又淨行雲。若有發心向菩提者。當知。受十無盡戒。雖後數犯。名為佛子。此人未來當作佛故六若欲重受佛戒者。我當授戒。故梵網雲。若有犯十戒者。應得懺悔。在佛菩薩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相者佛來摩頂。光花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輕者。對手懺罪滅。不同七遮。意雲。若犯十重。修懺見相。還得本戒。若不見相。而更重受。若犯四十八。但對首懺還得本戒。故本業雲。十重有犯無懺。得使重受戒。八萬威儀名輕。得使悔過。對手悔滅。地持雲。如苾芻住別解脫戒。犯他勝處法。於現法中。不任更受。若諸菩薩。由此毀犯。棄捨菩薩淨戒律儀。於現法中堪任更受。非不堪任。瑜伽亦云。由此因緣。當知棄捨菩薩律儀。若有還得清淨受心。復應還受。然此菩薩戒中。唯遮七逆。不許受戒。有雲。七逆不懺不得受。若懺亦得受。故集法悅經雲。遮他之犯五逆罪。為王所悼怖作沙門。在於他國。修行三十年乞食。道中得大缽中有集法悅捨苦陀羅尼。讀誦一年。始得滅罪。七日思惟陀羅尼字。心中忽定。如得千金。飛行睹見三世諸佛。有雲。此說未為誠證。經力滅罪。不說得戒。今謂。普賢觀雲。修普賢懺者。名具足菩薩戒者。不須白四羯磨。自然成就。若聲聞破三歸·五戒·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尼戒。若優婆塞。犯諸不善。若王者大臣·婆羅門·居士·長者·宰官。作五逆罪。謗方等經。當修方等第一義空。罪垢永盡。具足戒法。不久當成阿耨菩提。藥師亦云。若善男女。受三歸戒。五戒。或十戒。或菩薩一百四戒。或二十四戒。或比丘二百五十戒。或比丘尼五百戒。或菩薩戒。隨所受中。毀犯禁戒。若能供養藥師如來。不墮三惡。故知。大乘懺悔威力強太。。能滅五逆四重破戒。謗法大罪。菩薩戒法自然成就。然佛為遮極重。說除七逆而已七若欲報四恩者。我當授戒。故梵網雲。釋迦文佛。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遵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諸佛子之根本。心地觀雲。世間之恩。有其四種。一父母恩。一切眾生。互為父母。生生世世養育深故。二眾生恩。一切眾生。菩薩恩處。利益眾生。成佛通故。三國王恩。正法治世。自他修善。以依此恩行功德故。四三寶恩。常往法界。引導眾生。拔苦與樂。致菩提故普為報於四恩故。發起清淨菩提心。應受菩薩三聚淨戒。知恩報恩名持戒。八若欲得一切護者。我當授戒若大般若雲。若有眾生。受菩薩戒。初心功德。超勝一切諸佛如來後心功德。何以故。一切諸佛。成等正覺。有緣眾生。供養恭敬。若有眾生。受菩薩戒。一切諸佛。菩薩聖眾。皆來其所。摩頂護念。一切梵。釋。八部。鬼神。皆來其所。翼從衛護。一切六趣四生眾生。皆為其人。歸心渴仰。以其發心。來世作佛。能為一切作依處故。梵網亦云。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心地觀亦云。如是三聚清淨戒。三世如來所護念。無聞非法諸有情。無量劫中未聞見。唯有過去十方佛。已受淨戒常護持。二障煩惱永斷除。獲得無上菩提果。未來一切諸世尊。守護三聚淨戒寶。斷除三障並習氣。當證正等大菩提。現在十方諸善逝。具修三聚淨戒因。永斷生死苦輪迴。得證三身菩提果。超越生死深大海。菩薩淨戒為船筏。永斷貪嗔癡繫縛。菩薩淨戒為利劍。生死嶮道諸怖畏。菩薩淨戒為舍宅。自除貧窮諸苦因。淨戒能為如意寶。鬼魅所著諸疾病。菩薩淨戒為良藥。人天為王得自在。三聚淨戒作良緣及餘四趣諸王身。淨戒為緣獲勝果。是故能修自在因。當得為王受尊貴。應先禮敬十方佛。日夜增修清淨戒。諸佛護念。常受持戒。等金剛無破壞。三界諸天。諸善神。衛護其身及眷屬。一切怨敵皆歸伏。萬姓歡娛感所化。是故受持菩薩戒。感世出世無為果九若欲作一切王者。我當授戒。故心地觀雲。諸王所受諸福樂。往昔曾持三淨戒。戒德熏修所招感。人天妙果獲王身。若人發起菩提心。願力資成無上果。堅持上品清淨戒。起居自在為法王神通變化滿十方。隨緣普濟諸群品。中品受持菩薩戒。福德自在轉輪王。隨心所作盡皆成。無量人天悉尊奉。下上品持大鬼王。一切非人鹹率伏。受持戒品雖毀犯由戒勝故得為王。下中品持禽獸王一切飛走皆歸伏。於清淨戒有缺犯。由戒勝故得為王。下下品持琰魔王。處地獄中常自在。雖毀禁戒生惡道。由戒勝故得為王。若有不受如來戒。終不能得野干身。何況能感人天中最勝快樂居王位。以是義故諸眾生。應受菩薩清淨戒十若欲紹三世化者。我當授戒。故梵綱雲。汝新學菩薩。頂戴受持戒。受持是戒已。轉授諸眾生。若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薩戒者。應受持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眾生。化化不絕。得見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墮惡道八難。常生人道天中。欲得十種意樂。莫求餘乘果報。一向當求無上菩提。能求以不。   四擇道場。道場有二。一外道場。二內道場。一外道場者。昔淨滿如來。蓮華臺藏以為菩薩戒場次釋迦如來。第四禪中。菩提樹下。以為菩薩七眾戒場。兜率天上。為菩薩在家戒場。伽耶山頂。為菩薩沙彌戒場。施鹿林中。結小乘戒。故南閻浮提。始有三戒壇。祇洹圖雲。祇洹一寺。頓結三壇。一菩薩戒壇。二比丘戒壇。三比丘尼戒壇。今五天竺。有三種寺。一向大乘寺。一向小乘寺。大小兼行寺。各有戒壇。真旦國中。昔秦羅什三藏。於草堂寺。始譯菩薩戒藏。秦主受菩薩戒。及融影等三百人輩。同受大戒。乃有戒壇梁天監帝。抄方等經。撰受菩薩戒法。構等覺殿。築大圓壇。延草堂寺惠均法師。受菩薩戒。崇為僧正。號為智者。公侯弟子四萬八千人又普通中。帝獎光宅寺雲法師。受菩薩戒。雲。光花殿修大功德。上帝隨喜。為大僧正。於同秦寺。築大戒場。羯磨拜授又天監中。帝詔南澗寺惠超法師。於等覺殿。授菩薩戒。為大僧正。隋煬帝於金城。築大戒壇。請天台山智顗禪師。受菩薩戒。禪師詺帝。為總持菩薩也。帝詺禪師。為智者大師也。事同梁帝舉均法師之徽號也。又淨影寺惠遠法師。大象年中有詔。東西兩京。各立戒場。安菩薩僧。我日本國。寶龜年。大唐鑒真和上。於東大寺大佛殿前。築大戒壇。天皇太后。授菩薩戒。傳教和上。大唐台州。國清寺西廊下。受菩薩大僧戒弘仁皇帝。遂於東山建大戒壇貞觀年中。慈覺大師。大內上帝。太皇。太后。皇太皇。公侯等。各於宮幃。飾大戒場。受菩薩戒。上帝崇道。贈僧正位。兩師諡號傳教大師。及以慈覺大師。自餘戒地。不可說盡故知。隨緣開場由來尚矣。緣戒崇德古今同矣。然其戒場者。是國主國人之大福田。佛子菩薩之菩提場。三世諸佛之得道處。一切如來之所住地故境界雲。若為四恩。建立道場。國無七難。萬姓安樂。何以故。此道場地。至金剛際乃至微塵。皆屬國王。此王曾於此地。受持菩薩戒。故賢聖傳雲。若受菩薩戒地。變成金剛道場。大劫三災現時。不能破壞此地。有雲。餘地皆壞。此處如柱。有雲。妄情見壞法場不壞。此地得戒菩薩後身當坐道場。餘地不能任持此菩薩身金剛之力。唯有此地任持其金剛體。令成正覺法華雲。若說法處。即是道場。諸佛於此成等正覺。轉大法輪。般大涅槃。普賢觀。菩薩戒自然成就。又雲。行者問雲。何處修行此法。空聲答雲。釋迦牟尼。亦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淨波羅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不見有無諸法相處。如寂解脫。乃至般若波羅蜜。是色常住法故。如是當觀十方諸佛。當知。受菩薩戒地。名常寂光土。一切如來五分法身。究竟證會之處。如華嚴雲。如法觀察一微塵中。則有三世十方諸佛慈心。成道。法輪。涅槃之相。即今菩薩戒場二內場者。即我自身。故涅槃雲。雲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利。佛曾於自身修菩薩戒故金光亦云。如來何故禮拜舍利。如來戒定惠等功德。皆依此身而修得故。境界亦云。行者自身即是道場。一切如來五分法身。皆來住中。當知。受菩薩戒之身。即是金剛道場。一切諸佛。集會此中。盡未來際不可捨離。體如虛空。永無敵對。十方世界。四魔境界。盡力欲壞。莫傾毛孔如華嚴雲。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諸佛影現中。即今受菩薩戒之身道場已說道場之相。今說擇地之法梵網雲。若佛子。不得地立為四眾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花供養。四眾聽法時。下坐如孝順父母師教。如事火婆羅門。若不如法說。犯輕垢罪事須擇定勝地無雜穢處。清淨莊嚴地。鋪安穩高座。貜k下座納法。於師當生無上法塔之想。諸佛菩薩。先住法師身故。如金光雲。法師下坐。見其坐處。猶有諸佛菩薩形像。於身當生無上佛國之想。諸佛菩薩。今住受者身故。如法華雲。佛子住此地。是即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若坐臥諒須信力為地。法空為座。菩提心香。大功德花。灑無垢水。設無盡藏。納佛戒法。猶如瀉瓶。證心佛位。宛如反掌   五示師相。師相有三。一諸佛師。若真佛。若佛像。若生身舍利。若道具錫缽。若法身舍利大乘經卷具如梵網戒體本。昔妙海王。及千王子。從盧捨那受菩薩戒。釋迦受盧捨那教敕。下菩提樹轉與逸多菩薩如是二十餘菩薩。次第相付。須利蘇摩次付羅什。羅什傳秦。乃至南嶽九師。天台八祖相付。今傳東山是也又如地持戒本。是燈明佛說。蓮華菩薩受。次第四十餘菩薩相承。伊波勒菩薩。來傳北涼。即曇無讖是也。二菩薩師。若真聖。若聖像。謂真菩薩像。非凡失假名形。若生身舍利。若持物錫缽。若法身舍利大乘律論具如瑜伽抉擇分菩薩戒。是無著菩薩昇兜率天上。值彌勒真身。承大乘空義。後請彌勒。下瑜闍國。於後夜分。說瑜伽論。無著獨聽。大眾不聽。但見光明香氣而已。世親·護法。次第相承。玄奘西入承正法藏。今則弘道門人。所執戒是也。涅槃亦云。末法中有Я萬菩薩。持大乘法。其中受戒亦是類也。三凡夫師。若內凡。若外凡夫。不須形像。持物。法文。夫以三祇百劫。小乘菩薩。三祇外凡。百劫內凡。七大僧祇百萬劫行通乘菩薩。初三僧祇。三賢。四善外凡內凡。二十二僧祇百千萬劫別乘菩薩。萬劫外凡。三祇內凡外。即身成佛圓乘菩薩。五品外凡。十信內凡故知。今四分律家。上品殊勝發戒菩薩。瑜伽論家三乘普行。紆迴菩薩。無相論家獨一修行。歷劫菩薩。此身始發大菩提心。未入外凡。不堪為師。若夫南山。慈恩。嘉祥。如非和光。未許戒師。何況末代假名菩薩曾南嶽雲。一生欲入銅輪十住。領眾太早。但淨六根。即是圓乘內凡。鐵輪王也。又天台雲。領眾太早。唯位五品。即是圓乘外凡。粟散王也。如今。末代圓乘菩薩。自他佛性。深生隨喜十心具足第一品。讀誦經典第二品。更加說法第三品。兼行六度第四品。正行六度第五品。此五品中。隨有一品。即是入外凡位。堪作菩薩戒師。故天台觀心論雲。能答問者。許是五品雲何得知戒師堪不。若有一失六弊。則知不堪。不從受戒。故菩薩地雲。又諸菩薩。不從一切。雖聰惠者。求受菩薩所受淨戒。無淨心者不應受(一失)有慳貪者。毀淨戒者。有忿恨者。有嬾惰者。心散亂者。有闇昧者。不應從受(六弊)若有四能五德。則知堪應從受戒。故菩薩地雲。要具四德方堪為師。一同法菩薩。二已發大願。三有智有力。四辨了開解又羅什雲。具足五德應為師。一堅持淨戒。二年滿十臘。三善解律藏。四妙通禪惠。五慧窮玄。瓔珞戒本雲。受戒有三種。一者諸佛菩薩現在前受得。真實上品。二者諸佛菩薩滅後。千里內有先受戒菩薩者。請為法師。教受我戒我先禮足。應如是語。請大尊者為師。授與我戒。某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三者佛滅度後。千里內無法師之時。應在諸佛菩薩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應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薩等。我學一切菩薩戒者。是下品戒。第二第三。亦如是說梵網亦云。若佛子。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像前。自誓受戒。當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受戒。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像前。自誓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現前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像前受得戒。而要見好相。其自誓受下品戒品。如普賢觀雲。若欲具足菩薩戒者。懺悔罪已白十方佛。唯願釋迦牟尼。為我和上。文殊師利。為我阿闍梨。當來彌勒。願授我法。十方諸佛。願證知我。大德諸菩薩。願為我伴。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三說已次自誓受六重法。受六重法已。次受八重法。一日乃至三日。若在家出家。不須和上諸師。不白羯磨。自然成就五分身。其法師授。中品戒法。如心地觀雲。若欲受持上品戒。應請戒師佛菩薩。請我釋迦牟尼佛。當為菩薩戒和上。龍種淨智尊王佛。當為淨戒阿闍梨。未來導師彌勒。當為清淨教授師。現在十方兩足尊。當為清淨證戒師。十方一切諸菩薩。當為修學戒伴侶梵·釋·四王·金剛天。當為學戒外護眾。奉請如是佛。菩薩。及以現前傳戒師。普為報於四恩故。發起清淨菩提心。應受菩薩三聚戒。善戒亦云。師有二種。一不可見。謂佛菩薩。二是可見。謂授戒師。若不於佛菩薩受者。不名菩薩戒又雖有現前智者。猶應在佛菩薩像前。若經卷前得戒。若無形像經卷。不應得戒。當知。三緣和合。方應得戒。其佛菩薩。上品戒法。若現前授。唯在佛世。若感夢授戒通滅後。如昔西涼道進。夢感釋迦授戒。法進夢感彌勒教戒。若如無著。請彌勒說。此唯上位。不關初心如今。釋迦已滅。彌勒未出(某甲)受持師師相授菩薩戒法事。須要於像前。亦請聖師傳大師戒。但(某甲)戒行不全。知德亦闕。若非拜先法之人。誰有忘囊拾珠之能。然依聖教。當應眾心心地觀雲。世出世間。有三種僧。一菩薩僧。二聲聞僧。三凡夫僧。文殊彌勒等菩薩僧。身子目連等聲聞僧。若別解脫真善凡夫。正見具足。為他說法。是凡夫僧復有一類凡夫之僧。戒品不全。深信因果。讚詠一乘。成他佛因。隨犯隨悔。消除業障。如鬱金花。雖然萎悴。猶勝一切諸雜類花。正見比丘。亦復如是。四種輸王。尚所不及。何況餘類。一切眾生。雖毀禁戒。不壞正見。如是凡夫。亦名福田。供養如是福田僧者。供養前三真實僧寶。所獲功德正等無異。故於(某甲)當觀佛敕。   六顯戒德。諸經皆雲。若造十惡。五逆。四重。誹謗三寶。不孝四恩。墮落地獄。冥官罪人經無量劫。地獄餘報。墮落餓鬼冥道鬼類。經無量劫。餓鬼餘報。墮落畜生蚊虻虱蟣經無量劫。畜生餘報。生在邊地下賤奴婢無量生。邊地餘報。雖生中國。諸根不具。灌頂雲。若三歸。若五戒。若十戒。若善信菩薩二十四戒。一百四戒。若沙門二百五十戒。若比丘尼五百戒。若菩薩戒。破是諸戒。若聞流離光。不墮三惡。報恩雲。三歸五戒生人。八戒生天。二百五十戒。三千威儀。六萬細行。得阿羅漢。五百戒。六千威儀。十二萬細行。生非想等天也。若受菩薩戒。得成佛果。涅槃雲。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菩薩戒。羅漢果·支佛果·菩薩果·菩提果。名漸漸深又雲。戒復有二。一聲聞戒。二菩薩戒。若受聲聞戒者。不見佛性如來。若受菩薩戒者。能見菩提大般若雲。不起聲聞獨覺等心。是名菩經屍羅又雲。假使有人。取妙高山。上昇梵世。投之於下彼適投已。發誠諦言。若菩薩戒。普勝異生聲聞獨覺諸淨戒者。今此山王。虛空中住。言已。便住必不墮落。何以故。諸菩薩戒。除如來戒。於餘淨戒。若有漏若無漏。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當知。外道雞狗等戒。勝三惡道破戒。三善道正法戒。勝外道等邪見戒。二乘聖出世戒。勝三善趣愛見戒。諸菩薩廣大戒。勝二乘行小心戒。諸如來果地戒。勝菩薩因分戒。若欲得此如來果戒。當捨外道人天二乘小戒。求受菩薩大戒。同性雲。聲聞十地。支佛十地。菩薩十地。諸佛十地。皆悉流入毘盧遮那智藏海中。涅槃雲。下智觀故不見佛性。而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不見佛性。而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見不了了。而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見之了了。而得佛菩提。如來教化諸眾生已。同共安住祕密藏中瓔珞雲。三乘各有三乘。聲聞聲聞。聲聞支佛。聲聞菩薩。支佛聲聞。支佛支佛。支佛菩薩。菩薩聲聞。菩薩支佛。菩薩菩薩。復有定意。名無盡門。超越三乘成菩薩號。三三九乘。同共流入平等大慧故知。四乘各有菩薩天台以為四教菩薩若入印雲。羊乘行菩薩。馬乘行菩薩。月日神通乘菩薩。聲聞神通乘行菩薩。如來神通乘菩薩。如雲譬如有人乘羊。往彼他方世界。山海有障。不至彼界。乃至。如乘如來神通。鐵圍不礙疾至彼界。五種菩薩。亦復如是。羊者如昔太子幼乘羊車。詣俗學堂。馬者如轉輪王馬寶。一日周行閻浮四邊。海中金路。月日者。如日月輪周須彌山一日一迴。天上萬里。人中一寸。聲聞者。如四方海各有一山。各有三獸。合十二神。行聲聞慈。化眾生界。八月一日。子神為始。次第直日。夜半子神為始。次第直時。一日一時。週三千界。如來者。如諸如來。不越一念。遊入三世不動一處。遍滿一切。五種菩薩。如次相喻有礙無礙遲速。可知叡山五中。合後二喻一圓。如次以為四教菩薩。何以故。智論。破迦旃延小乘菩薩。更明步行菩薩。馬乘行菩薩。神通乘行菩薩。此則四菩薩。故以彼合此而已。華嚴宗元曉法師。亦立四教菩薩。三乘別教菩薩。三乘通教菩薩。一乘分教菩薩。一乘滿教菩薩。名目雖異。意同天台若法藏法師本。立五教菩薩。小乘菩薩。始教菩薩。終教菩薩。頓教菩薩。圓教菩薩。彼宗判雲。大同天台。但加頓教為異。入印中五菩薩。稍似允合。唯違智論耳。真言宗。釋迦顯教四菩薩外。更立大日密教一種菩薩。顯密都有五種菩薩。特合入印。無違智論。天台顯中立四之說。而有相無相宗。各執一種菩薩。不許多種。共稱菩薩戒師。教人迂迴。迂迴宿緣之人。皆生信心今依天台。略明四教菩薩戒。會三歸一。令入和合大海一小教三乘中菩薩。二百五十戒。三祇百劫迂迴成佛果同二乘故四分雲。若起上品殊勝之心。感得佛果又阿含中。佛命迦葉令坐同座解脫等故。而鈔家雲。此四分宗。義當大乘要家破雲。古代諸師。多判四分為大乘者。良恐非也。教實是小不妨發大(云云)二通教三乘中菩薩二百五十戒。七阿僧祇百萬劫中迂迴成佛。亦同二乘。故智論雲。釋迦文法中。無別菩薩僧。故文殊·彌勒。入聲聞中次第而坐。又大品雲。三乘同坐一解脫床。雜集雲。第十一地。斷餘習盡。便成羅漢及以如來。即通乘意。大般若雲。乾惠等十地。是三乘十地。歡喜等十地。是勝義十地。彌道贊中。亦同此判。而有相宗。唯執通乘。前不立小菩薩。後不許獨菩薩。圓菩薩(云云)三別教獨菩薩三聚淨戒。遍攝一切世。出世戒。次第修行。二十二種大阿僧祇。百千萬劫。迂迴成佛。從因至果。不共二乘故瓔珞雲。攝善法戒者。大乘戒。饒益有情戒者。大乘四弘誓願。攝律儀戒者。二乘二百五十戒也淨行雲。今為諸菩薩。結一切戒根本。所謂三受門。攝善法戒。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眾生戒。所謂慈悲喜捨化及一切。攝律儀戒。所謂十波羅蜜。有雲。經雲。若言不受優婆塞戒。沙彌戒。比丘戒。得菩薩戒。無有是處。譬如重樓不由初級。得第三級。無有是處。彼自解雲。必由律儀得後不樂二菩薩戒故作是說未必菩薩先發小心。涅槃說菩薩五行。五篇七聚。五支十戒。大品雲。菩薩次第學。次第行。次第證又大般若雲。諸菩薩與求二乘者。不應交涉。設與交涉。不應共住。設與共住。不應與彼論義抉擇淨行雲。昔有羅漢。名曰伽彌。將一弟子。使缽隨後。弟子思惟。我作菩薩。不作聲聞。發心已定。其師觀見。雖我弟子。發心高廣。即是我師。取其衣缽。自擔在後。弟子還自思惟。菩薩之行。難成難就。我不堪忍。還作聲聞。其師知已。還缽在前又雲。昔有二人俱共修道。一名通軌。二名範頂。爾時通軌愛敬大乘。挫抑小乘。令諸眾生發菩提心。故得法身。度脫一切。範頂嫉妒。宣說小乘。生生世世。出入地獄。時通軌者。無頂相菩薩是也。範頂者。今善星是也。阿闍世王雲。文殊雲。迦葉坐上。以耆年故。迦葉讓雲。我等在後。菩薩尊故。舍利弗雲。我等亦重。已發無上心故。迦葉雲。菩薩尚尊久發心故。故文殊所將二千在家。在前而住。迦葉五百聲聞。在後而坐。天親雲。菩薩律儀有四殊勝。一差別殊勝。謂聲聞等。唯有律儀無餘二戒。菩薩具三。二共不共學處殊勝。謂諸菩薩。性罪不行。與聲聞共。遮罪現行。與彼不共。聲聞唯有身語二戒。菩薩具有身語心戒。三廣大殊勝。由四廣大。一學處廣大。二福德廣大。三利生廣大。四證菩提果廣大。四甚深殊勝。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種作業。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菩提。達摩說八勝法天台說八別法故知。一切不共二乘。智論雲。十地有二。一但菩薩十地。二共菩薩十地。亦說三藏菩薩。步行菩薩。馬乘菩薩。神通乘菩薩。而無相宗。但執別乘。不許餘三(云云)四圓教頓菩薩三聚淨戒。佛性為體。佛果為相。圓融萬法。開會五乘。直道修行即身成佛。不共二乘。超越三乘。故梵網雲。本盧捨那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法華雲。菩薩不親近求聲聞四眾。亦不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悕求梵網雲。若佛子。有佛經律。而不勤學。反學外道俗典。阿毘曇雜論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緣。犯輕垢罪。又無量義雲。初說四諦。六度。十二因緣。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摩訶般若。華嚴海空。菩薩歷劫修行。而未曾說此無量義行。大直道無留難故瓔珞亦云。超越三乘。成菩薩號。法華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是寶車。直至道場。梵網結成華嚴。普賢結成法華。法華圓頓一同華嚴。而法界宗。華嚴。法華。名為圓教。別立思益。名為頓教。不許圓乘即是頓乘(云云)若依真言訣雲。此梵網戒。出金剛頂淺略之門。別有菩薩大藏經戒。名為一切如來三摩耶戒。具有四波羅夷。十重禁戒。四大性罪。十方便處。如昔釋迦菩薩。六年苦行坐道場時。正覺不現。一切如來皆來。授此三摩耶戒。五相成佛。則令成世尊。從此直道頓入佛界。故龍樹雲。惟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說三摩地法。於諸教中。闕而不書。故今此顯教中置此事(云云)然上四菩薩戒。或各名佛戒。當分各證佛果故。或各名菩薩三聚戒。當分各具三聚故。或各名直往菩薩戒。當分各對迴小入大者故。或各名即身成佛戒。當分最後身現生成佛故。或各名一受不捨戒。當分五分法身。一發永不滅故。或各名常作王身戒。當分常作諸趣王故。今約跨節。明淺深者。前三戒果。唯名菩薩菩提。圓乘戒果。的名如來菩提。前三戒法。唯名三聚淨戒。圓乘戒法。的名虛空不動金剛寶戒。前三戒行。唯名歷劫修行圓乘戒行。的名大直道行。前三戒證。歷無量劫。最後現身成佛。圓乘戒證。受戒之日。即身六即成佛。前三戒身。有犯不犯。犯不犯境有差別故。雖復犯而戒法不失。圓乘戒身。一切諸佛法皆是佛法。佛法之中。都無犯戒。無犯戒故。戒法常住。前三戒報。犯作三惡。三善道王。持作三教法王。若退大心。雖入上位。還作二乘外道。故心地觀雲。若人發起菩提心。往昔受三淨戒。下下品持琰魔王。處地獄中常自在。雖毀禁戒生惡道。由戒勝故得為王。以是義故。諸眾生應受菩薩清淨戒。若有不受如來戒。終不能得野干身。何況能感人天中最勝自在居王位。下中品持禽獸王。一切飛走皆歸伏。於清淨戒。有缺犯。由戒勝故得為王。下上品持大鬼王。一切非人鹹率伏。受持戒品雖缺犯。由戒勝故得為王。中品受持菩薩戒。福德自在轉輪王。隨心所作盡皆成。無量人天悉尊奉。堅持上品清淨戒。起居自在為法王本業亦云。菩薩世間果報者。十信閻浮鐵輪王。十住二州銅輪王。十行三州銀輪王。十向四州金輪王。十地琉璃十輪。六欲四禪十天王。等覺菩薩出三界作摩尼輪一切王。妙覺如來等虛空。作水精輪法界王是以無量壽觀雲。劫初以來。有八萬王。殺害其父。此則受菩薩戒。唯作國王。今犯殺戒。皆墮地獄。犯戒力作王。大佛頂雲。發心菩薩犯罪。暫作天神地祇大隨求雲。天帝命盡。忽入驢腹。由隨求力還生天上尊勝雲。善住天子。死後七返。應墮畜生身。由尊勝力還得天報昔有國王。千車運水。救燒佛塔。自起憍心。作修羅王昔梁武帝。五百袈裟施須彌山王百羅漢。誌公往施五百缺一。眾雲。犯罪暫作人王。即武帝是昔有國王。治民不等。今作天王。為大鬼王。即東南西三天王是。狗留孫來成菩薩。發誓現作北王。毘沙門是。大悲空藏雲。昔舍利弗。六十劫中行菩薩道。遇婆羅門乞眼踐滅。退菩薩行。即作小乘瓔珞雲。如我初會。淨目天子。舍利弗等。欲入七住。遇知識。退作凡夫。五逆十惡。無不造留三惡道。此是下中各三。六品犯戒之報三教菩薩。名上三品。若小乘菩薩。是上下品戒。極作小乘佛。若通乘菩薩是上中品戒。極作通乘佛。若別乘菩薩。是上上品戒。極作別乘佛。別乘七階。五十二位。如瓔珞說。通乘五階。五十二位。如唯識說。小乘四階。五十二位。如婆娑說。上來五十二位。或以為十二位。如地持說。然小乘中。顯露不說五十二位。若約密意。佛或說之。如阿含譬如聚有一重樓。有十二橙。若不昇第一橙。不能登第二橙。乃至第十二橙。若不以戒為根本者。不昇如來正法之堂。既約三教持戒。各立五十二位。故約三教犯戒。各明一十五王。又天台雲。三教果頭。有教無人。因人迴心。皆入圓乘。一切菩薩終作圓佛。不作三教方便佛果。今圓乘中。亦有九品。但是持戒。作六即佛故心地雲。發菩提心。求菩提道。有二菩薩。一者在家。二者出家。菩薩為欲化導婬室。屠肆。皆得親近。出家菩薩。則不如是。然此菩薩。各有九品。上根三品。皆住蘭若。無間精進。利益有情。中下二根。隨宜所住方處不定。利益眾生。或住蘭若。或住聚落大圓覺雲。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是理即佛梵網雲。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是即身入名宇。名字佛位。是下下根仁王雲。受持讀誦即為佛。是即身入觀行佛位。是下中根普賢觀雲。行者根。無量義雲。受持此經。即於是身。得無生忍。是即身入習種佛位。是中下根。即身若入性種。是中中根。即身若入道種佛位。是中上根又雲。昇於菩薩第七之地。是即身入聖種佛位。是上下根。即身若入等覺佛位。是上中根法華雲。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菩提。是即身入妙覺佛位。是上上根。當知。圓乘戒法。但有持果。而無犯報故仁王雲。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自所行處。及佛行處。一切知見故。上品十善鐵輪王。中下品善粟散王。十住百國銅輪王。十行千國銀輪王。十向萬國金輪王。十地倍增不可說。六欲四禪十天王。各說法開化眾生。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圓乘菩薩。巧修方便。如仁王雲。觀實相方便者。於第一義諦。不沈不出。不轉不顛倒。遍學方便者。非證非不證。而一切學。迴向方便者。非住果非不住果。而向薩婆若。魔自在方便者。於非道而行佛道。四魔所不動。一乘方便者。於不二相。通達眾生一切行故。變化方便者。以願力自在生一切淨佛國土。以行四魔自在方便。雖起三毒。十惡。五逆。皆成佛道。不破戒品故。無行雲。昔有二菩薩。一名喜根。常為人說。貪慾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無量佛法。若人求佛道。莫壞貪恚癡。若斷貪恚癡。欲求諸佛道。是人去佛道。譬如天與地。信此說者皆成佛。二名勝意。常為人說。貪慾即非道。恚癡亦復然。不斷貪恚癡。欲求諸佛道人去佛道。譬如天與地信此說者。皆墮地獄。大圓覺雲。諸戒定惠及婬怒癡。俱是梵行。理趣分雲。受持是經。設害三界一切有情。不墮惡趣。為調伏故。欲等調世間。令得淨除。故有頂及惡趣。調伏盡諸有。所言欲等者。取十惡也。楞伽雲。貪愛名為母。無明則為父。覺境識為佛。諸便為羅漢。陰集名為僧。無明次第斷。謂是五無間不入無擇獄。以觀諸法。為真如相。持戒犯戒。皆不可得。故大般若雲。應以不護圓滿淨戒波羅蜜多。昔世間現為孝。師教殺害千人。千人手指。編為頭鬘。是故名為鴦掘魔羅。此雲指鬘。此孝為戒非犯殺戒。昔琉璃王。殺無量人。以此城人剛惡。難化。但臨斷命。發菩提心。此殺名為入法界門。非犯殺戒。昔和修密。發願利人。吸我口者。得大辨才。合我胸者。得大智惠。執我手者。得大福聚。嫁我身者。得大菩提。此婬為戒。非犯婬戒昔釋迦尊。盜慳人者。得大施會。今增其福。此盜為戒。非犯盜戒當知。川毒。十惡。皆為戒行。阿闍世王。殺害父母。即無明父。亦貪愛母。行此非道。通達佛道。提婆達多。現造三逆。雖處地獄如三禪。伊昔佛師。今成弟子。婆藪仙人。以殺牛故。即身地裂墮大地獄。率地獄人。來詣佛所。皆令得道此顯善惡本無定果。散脂鬼。毘婆屍佛發大誓願。常作鬼王。教化鬼道賢誓師子菩薩變化。常為畜生。教化畜生。當知。五逆。三惡。皆為戒行。淨名居家。無量道品。以為妻室。月上無垢。淨名女子。通達佛藏。行在家法。末利婦人。亦處王宮。解了法歲。自說戒法。為救人命。巧犯酒戒。佛為此人。許飲萬石。當知。一切俗塵。皆為戒行。是以圓乘戒法。但有受法。終無破法。故名虛空不動金剛寶戒。然法華雲。告舍利弗。二萬億佛所。常教化汝。汝今廢忘。告富樓那。十六王子時。久教化汝。汝今住小。故說法華令憶本願。此是發心以後。不意廢忘。不名犯戒。更以五喻。顯戒差別。一外道邪戒。無戒無果。譬如狂人虛空構屋無室無用。二三善世戒。因生感果。業盡墮惡。譬如楊葉秋至似金秋去落地。三二乘小戒。持時果拙。破時永捨。譬如瓦器見全用卑。若破永失。四菩薩大戒。持成寶王。犯成世王。而戒不失。譬如金銀為器用貴。破器不用。而寶不失。五如來寶戒。一受永固。終不犯失而有大用。譬如金剛一成利寶。更不破壞。有人入闇。觸寶害身。自謂蛇□□□□□□檢□堙慼撬芊慼樊降f□□祈餞檢□□訇□裀□□□鷺□□□餺□j□□奔勵□□□□鶴裀□□□樧□□□□s□□s□□逆□姈□□□□□稫觀埤□矩麗□緄□□□駝楚慼摯鞢慼慼敵R□□埤□□稈□奪□□騖送□饈楈埤□□麗□埤□□糖□□□□黎□□□□歷□□□□稫觀姚檇s□娙娃G□□□馭□□姎□□□□□□□□□□o□s□馘逆□椸□診□□椸□稚□□首□D□□□禈□□□妀福□□逆□□□馘□j□□□□褓□□飀□□褸□□樂西□□奏□飥□□□□禮□□飀□妙□□□□□□觺□□福□楦□祏□□□□□□□□檇s□裀□□稙□□□□□榕埤□□稙□□□□奪□□□□槔褸□禜送□□□□□飀□□椹□□□□□□□□□櫸□檢□矩隆s□□□稙□□□□□□埤□□□樇□裀□□□祥□□饒□裀□□飼褽□□□□□羇□觚矩隆s□□□稙□□□稄□□娃□□□□□檢□□□□□□□□□□□□□檢□□□□□□□□祓□□□□□□飀□□E□□□讀□□□□□□□□□□□□□橠詁□□稙夾□□□□部s□妀礹□□埤□□妃□姚褥□□□□□□□□□□□飀□□□□□□□祜□露□□饌椸□□□楏椏騖饋□埤□靈奸□槦□□□□□□□□□□□餺□□餺□□□Z□咽□□裡□□□吟□□□□□□榆□□□□鴃慼撩]送□□□□□H□K□□□□餾□□□□禳慼慼撫r□吟槔□□楑□□□□榜騉□□□囊□栗椸□□G□餾□□槦鹿□□□□□□□餡褚□□j□□□□□□□騖飀□□□□□□□□褸□酋□□□□□□□□□龍□□□祊量稗魯□□詀□□□□□□□□□令□□□□逆□s□□□□□禜粿誇□□瓷慼慼慼憔銵慼慼慼慼慼慼慼敵E餖□□□□  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數計算喻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攝受一切大功德故。為得此利。至心當受此。開悟已竟。   普通授菩薩戒廣釋上   普通授菩薩戒廣釋中   天台宗桑門安然撰(繁略隨樂)   第二三歸。昔拘留孫佛。像法之中。佛惠比丘。苦行之後。九十五種外道出世。竊盜前佛三寶之名。及以戒名。妄立三寶。亦說戒法。摩醯首羅為法身大梵天王為報身。鳩摩羅天為化身。並為佛寶。四種毘陀。六種波陀。十八大經。並為法寶。九十五眾並為僧寶。見中陰識。起雞狗等。以為真我。說雞狗戒。自妄妄他。俱墮惡道。如來出世。翻邪為正。令世悉起四不壞信。而至佛滅。邪風還扇。天竺尚有天祠之寺。佛遣三人且化。真旦五帝以開五戒之方。昔者太宰。問孔子雲。三皇五帝。是聖人歟。孔子答雲。非聖人也。又問。夫子是聖人歟。亦答非也。又問。若爾誰是聖人。答雲。吾聞西方有聖號曰釋迦。又老子者。與伊喜俱。西入胡國。而其後輩。妄作西昇化胡經等。說雲。老子西入。作釋迦化。妄說李理同糸之事。三郎天子。容起道寺。殆與佛法爭成勝負。佛眼遠照。預知此事。故今末代皆起四信。謂於三寶及以聖戒。起不壞信。盡未來際。為歸依處。且有三種三寶。一者住持三寶。泥木素像為佛寶。黃卷赤軸為法寶。剃髮染衣為僧寶。二者別相三寶。三世三身為佛寶。所說法門為法寶。三乘賢聖為僧寶三。者一體三寶。實相圓理。名為一體。即一而三。名為三寶。心體覺知名佛寶。性體離念名法寶。心體無諍名僧寶。凡聖始終。此三具足。佛已修證。應物現形。別相·住持。功由一體。我等理是如冰在水。今始覺知。正向此三。盡未來際。為歸依處戒亦三種。一傳受戒。從師所受。名句文身是也。二發得戒。白四羯磨心境發得是也。三性得戒。真如性戒。凡聖共有是。四不壞信。四教不同。今非前三。正歸後一。欲受三種三聚淨戒者。當歸三種三尊境界。弟子(某甲)等。始從今身。盡未來際。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三說)弟子(某甲)等如始從今身。盡未來際。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三說)從今身已後。稱佛為師。更不歸餘邪魔外道。唯願三寶。慈悲攝受。慈愍故(禮三寶)受三歸竟   第三請師。所以佛敕末代。以令奉請釋迦。文殊。彌勒。各有四義。一如過去天王如來。居在王宮。自成佛道。本不出家。不著袈婆。不持缽具。不結戒品。其國眾生。調善。如來威儀自然具。故如自在王經說。如今釋迦。入娑婆界。盛行惡口。此界具有六弊四惡。故。佛隨說六度四攝。此界十法。餘土所無。真如法界。非持非犯。對犯戒惡。制持戒善。是名釋尊娑婆惡口。具如維摩經說。今釋迦佛。受捨那敕。為此地上凡夫癡闇之人。而說菩薩戒藏。故敕末代。請為和上。二釋迦佛昔空王佛所。受六重戒。值遇惡友。退須陀洹。後遇須彌登王佛。海音王佛。雲自在王佛。皆不聞法。次值二萬億威音王佛。最初佛。像法之中為常不輕菩薩。受持三千威儀。第二佛時。證不退位。後值大通智勝如來。我為王子。出傢俱持三百戒行。後值二萬日月燈明。經定光佛。名曰儒童。具攝威儀三千戒行。即授我記。號為釋迦牟尼。我於過去無量無邊劫。在伽耶城。初成正覺。為眾生說威儀戒行。過去久遠。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二萬億釋迦牟尼。最初佛者我身是。我初成道在鹿野苑。為五比丘。重說制戒。從此已來。始有僧耳。具如淨行經說如今法華雲。我與阿難。等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常精進。已成佛道。阿難常好多聞。護持我法次雲。大通智勝佛所。十六王子。沙彌教化次雲。然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次雲。二萬億威音王最初佛時。為常不輕天台雲。實成為本。威音王是實成之後。大通智勝。為中間跡。空王佛是大通之後。日月燈明是空王后。當知。淨行經是逆次之說。亦有超越。若干佛所。受菩薩戒。為此娑婆久劫修行故。留毫相之一分。養育未來弟子。故敕末代。請為和上三釋迦佛。在二鐵圍中間之時。告大眾言。汝等所聞。皆各所說。時有無量菩薩聲聞。各白佛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處。說某經法。具如金剛仙論引佛話經。佛臨涅槃。告阿難言。我滅度後。木叉為師。木叉住世。與佛無異。又舍利弗先佛七日。已入涅槃。佛問均提沙彌。汝師戒身滅不。答雲。不滅。乃至解脫知見身滅。答雲。不滅。小乘戒身。常住不滅。況乎如來常住戒身故敕現前滅後。住持如來戒身。亦敕末代。請為和上。四釋迦佛。亦名捨那亦遮那。三身一體皆平等。毘盧遮那自性身。具如華嚴。罥索等說如今佛戒。寂光法身。如如理法。實報報身。如如智法。華藏捨那。心地所持。娑婆釋迦。口輪所傳。應身雖滅。法報不滅。東方莊嚴世界。照明莊嚴自在王佛壽命。七日僧祇。即是釋迦。今在東方。現在不滅。如楞嚴說。釋迦淨土。名曰無勝。現在說法。如智論說。故請釋迦之時。遮那捨那自現。微塵中即法界故。故敕末代。請為和上一文殊師利大聖尊。三世諸佛以為母。十方如來初發心。皆是文殊教化力。一切世界諸有情。聞名見身及光相。並見隨類諸化現。皆成佛道難思議。如心地觀說。今釋迦佛。昔從文殊發心成佛昔為能仁師。今為其弟子。如放缽經說又文殊是最後日月燈明佛八王子之師。釋迦佛即第八燃燈佛之弟子。故文殊。是釋迦九世之師。故敕末代。令請本師。為羯磨師二釋迦佛。成道七日。在伽耶山。說菩薩戒。文殊應生多羅聚落童真。出家受持菩薩沙彌十戒。及受寂場梵網具戒為菩薩僧。佛滅度後皆為菩薩僧眾上座。故惠苑雲。天竺國法。一向大乘寺。文殊為上座。一向小乘寺。賓頭盧為上座。大小兼行寺。文殊與賓頭盧。共以上座。文殊。頭盧。上座人別。一師。十師。羯磨法異。叡山雲。當今諸寺所造上座。皆是文殊。世人不達。皆雲頭盧。例如世造吉祥天女。妄言摩利支天之像。摩利支天是男天故。請頭盧法。但置其座。無造像法。故知誤矣。今釋迦法。菩薩僧事。文殊上座。故敕末代令請上座為羯磨師三釋迦佛。所說五藏人受持。修多羅藏。阿難受持。毘奈耶藏。波利受持。阿毘曇藏。迦葉受持。波羅若藏。文殊受持。陀羅尼藏。金剛手受持。如六度經說今釋迦後。迦葉。阿難。在耆闍山。結集小乘三藏。文殊。彌勒。與阿難等。往鐵圍山。結集摩訶衍藏。如智度論說。故大乘戒。文殊所持。故敕末代。令請法王為羯磨師四釋迦言。耆闍崛山。誰之所造。是世界者。亦從何出。迦葉答言。文殊師利。一切世界。文殊所出。過去久遠。此界南方國名平等。龍種上佛。於彼世界得三菩提。文殊是也。如首楞嚴說。現在北方國。名常喜。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文殊即是。若聞名者。見歡喜國。如見自家。聞彼名故。當閉四趣。如鴦掘經說。未來成佛。名曰普見。如大寶積說今釋迦佛。是現在佛故。請過去龍種淨智尊王佛。當為菩薩淨戒阿闍梨。如心地觀說。又文殊是三身常住。法報二身。邊量難知。化身或住東方金色世界。或住東北清涼山中。一萬眷屬。百千化現。或出日本。昔有行基菩薩是也。又文殊。是世界能造之主。凡厥菩薩之事。文殊地主。故敕末代。令請地主過佛為羯磨師一彌勒菩薩法王子。從初發心不食肉。以是因緣名慈氏。為欲成就諸眾生。處於第四兜率天。四十九重如意殿。晝夜恆說不退行。無數方便度人天。我今弟子付彌勒。龍華會中得解脫。於末法中。善男女。一搏之食施眾生。以是善根見彌勒。當得菩提究竟道。如心地觀說釋迦像末。造善之者。乃至。一稱南無之輩。皆是彌勒三會得道。如彌勒經說。於當來世。法欲滅時。當有比丘。比丘尼。於我法中。得出家已手牽兒臂而共遊行。從酒家至酒家。於我法中。作非梵行。於此賢劫千佛出世。我為第四。次後彌勒最後盧至。我法之中。著袈裟者。如是佛所得入涅槃。無有遺餘。如大悲經說。釋迦遺法之弟子彌勒得道之眷屬。故敕末代令請當師為教授師二釋迦佛受捨那戒。傳授逸多。如是二十餘菩薩傳來終至羅什。如梵網戒本說。又燈明佛所說戒法。蓮藏受持。如是四十餘菩薩傳說。終伊波勒。如地持戒本說彌勒應生梅怛哩耶聚落。乃至受持梵網具戒。為菩薩僧。滅後亦為菩薩戒法軌範之師。故敕末代。令請軌範。為教授師三彌勒是在釋迦前一十二年。生兜率天。至結集時。從天上來。與文殊等結菩薩藏。故敕末代。令請戒主為教授師四彌勒如來。三身具足。法報邊表難知。化身或住睹史多天上。或雲。梁代東陽傅大士。現田獲魚捕。利潤眾生。又文殊。是過去本師釋迦是現在教主。彌勒是當來界主。故今之為教授師。所以佛敕。令請諸佛。菩薩金剛天眾。現前凡師。亦各四義一昔釋迦菩薩。坐道場時。不能成覺。一切如來。皆來驚覺。汝觀諸佛所行之道。菩薩即觀。一切如來。皆入我身。五分法身皆住我身。諸佛同體。便成正覺。如真實說。今令末代行成佛道。故請諸佛。為尊證師二一切眾生。自迷一切諸佛五分法身以為苦惱之身。一切諸佛。自覺一切眾生五分法身。以為法樂之體。若見三世諸佛名。見一心諸佛如普賢觀。今令末代見自心佛。故請諸佛。為尊證師三者二鐵圍山間。無量諸佛。說佛話經令結諸佛同體戒身。如金剛山說。今令末代得彼戒身。故請諸佛為尊證師四諸佛如來。常住在世。我煩惱眼。不能觀見。以普賢觀觀見諸佛。閉目則見。開目不見。菩薩戒法。自然成就。如普賢觀。今令末代觀常住佛。故請諸佛。為尊證師一妙覺菩薩。居在佛地。五分戒身未滿。名為妙覺菩薩。戒藏滿已。號為佛也。我本居為菩薩時。入妙覺海中。滿十千劫。眾生不發。我不證也。十千劫已。然後乃成道。是故妙覺假緣者著滿。始得成佛。如淨行經說。當如有緣一切眾生。若不發心受戒。則其有緣一切菩薩。礙不成佛。今令末代不礙成佛。故請菩薩為同學伴二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如梵網說。今令末代隨順菩薩。故請菩薩為同學伴。三釋迦說法之時。他方菩薩。受持是法。各還本土。結集法藏。如大般若說。佛話經中。無量菩薩。各結大乘。如仙論說。一切菩薩。皆具五分戒身。能令眾生同得同體戒身。如觀經等說今令末代等同菩薩故請菩薩為同學伴四娑婆世界。自有六十二億恆河沙數菩薩。故持觀音名號正等。如大佛頂說釋迦末代法。二萬菩薩。住持大乘。令不斷絕。如涅槃說。寂滅道場。三千菩薩。受菩薩戒。如梵網說。兜率天中。八萬四千菩薩。受菩薩戒。如淨行經說。下方空中。六萬恆沙菩薩。持大乘法。如法華說一切菩薩。常為眾生不請之友。如心地說。今令末代請不請友。故請菩薩為同學伴一昔國王有一千二子。千子發心皆成佛道。二子發願護持其法。天竺佛寺皆造其像。二金剛神是。如注梵網又有力士。名曰密跡金剛。護持佛法。如密跡說又妙高山頂。四角有四峰。金剛手所住。如俱捨說。劫初水上忽有一人。臍有千葉蓮華。淨居見雲。此賢劫中。當有千佛出世。長壽諸天。悉知此事。諸佛出時。皆請法輪。諸佛滅後。皆守法藏。如諸部說。今行戒事。故請護持二金剛神及變化人。盡受持得戒。十八梵。六欲天。十六國王。皆受佛戒。如梵網說又受菩薩戒。作四輪。六欲。四禪天王。如諸經說又淨居·光音·非想天王。皆受佛戒。如淨行說彼是已學。我是今學。故憑等侶以請護持。三陀羅尼藏。執金剛手受持。梵網戒經。即金剛頂之淺略也。又菩薩大藏經戒法。是陀羅尼攝。三藏。西海船沒投海。又鐵圍山結集。梵釋諸天。來集令修戒法。故請護持四生身佛。有五百執金剛神護持。法身佛。有無量執金剛神護持。如大論說四不退菩薩。五族執金剛神護持。須臾不離。如大般若說。圓乘初心。八魔遠逃。故名不退。五大明王常所加持又孝事父母。天王帝釋。在汝家中。又能行孝。大梵尊天。在汝家中。又能盡孝。釋迦文佛在汝家中。如月藏說。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如梵網說。為報四恩。受三聚戒。如心地說。今行孝戒。故請護持一我信凡師。見聖諦故。如法華雲。若有眾生。信汝所說。則為見我及比丘僧。並諸菩薩。二師納聖法。傳我戒故。如梵網雲。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三我解師語。得聖戒故。如梵網雲。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四師現凡身。即聖身故。如法華雲。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請師因緣。大儀如然。請一一師。當如是觀。為先請和上弟子(某甲)等。奉請娑婆界教主。菩提樹下始結菩薩戒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為我作菩薩戒和上我依和上故。得受菩薩戒。慈愍故(一說)   次請羯磨阿闍梨弟子(某甲)等。奉請娑婆菩薩戒上座。伽耶山頂初受菩薩戒文殊師利大菩薩摩訶薩。為我作菩薩戒羯磨阿闍梨。我依阿闍梨故。得受菩薩戒。慈愍故(一說)   次請教授阿闍梨弟子(某甲)等。奉請娑婆戒付戒付囑。寂滅道場初受菩薩戒。梅怛哩耶大菩薩摩訶薩。為我作菩薩戒教授阿闍梨。我依阿闍梨故。得受菩薩戒。慈愍故(一說)   次請尊證師範弟子(某甲)等。奉請十方菩薩戒大師。一切世界常誦菩薩戒一切如來應供正等覺。為我作菩薩戒尊證師範。慈愍故(一說)   次請同學等侶弟子(某甲)等。奉請十方菩薩戒大眾。一切世界常學菩薩戒。一切同法菩薩摩訶薩。為我作菩薩戒同學等侶慈愍故(一說)   次請金剛外護。此一奉請。依心地觀弟子(某甲)等。奉請十方菩薩戒護法。一切世界常護菩薩戒一切金剛天眾變化者。為我作菩薩戒修覺外護。慈愍故(一說)   次請現前戒師(此一。新撰本安此處。妙樂本安聖前。若乞戒者。多行最初進退隨時行之)我(某甲)等。今從大德求受菩薩戒。大德於我。不憚勞苦。慈愍故   次乞戒(此一准高昌本)若乞戒者隨時取捨。族姓大德。今正是時。願時施我菩薩戒法   次傳戒師。應起為白聖師。雲敬白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諸大菩薩(某甲)等。求我白諸佛菩薩。欲從諸佛菩薩。乞受菩薩戒。此(某甲)等。已發大願。已有深信。能捨一切。不惜身命。唯願諸佛菩薩。憐愍故施與(某甲)等。菩薩戒(三說)請師已竟   第四懺悔。心地觀雲   若欲如法受戒者應當懺悔令清淨   起罪之因有十緣身三口四及意三   生死無始罪無窮煩惱大海深無底   業障嶮峻如須彌造業由因二種起   所謂現行及種子藏識持緣一切種   如影隨形不離身一切時中障聖道   近障人天妙樂果遠障無上菩提果   在家能招煩惱因出家亦破清淨戒   若能如法懺悔者所有煩惱悉皆除   猶如劫火壞世間燒盡須彌並巨海   懺悔能燒煩惱薪懺悔能往生天路   懺悔能得四種樂懺悔雨寶摩尼珠   懺悔能延金剛壽懺悔能入常樂宮   懺悔能出三界獄懺悔能開菩提華   懺悔見佛大圓鏡懺悔能至於寶所   若能如法懺悔者當依二種觀門修   一者觀事滅罪門二者觀理滅罪門   觀事滅罪有其三上中下根為三品   若有上根求淨戒發大精進心無退   悲淚泣血常精懇哀感遍身皆血現   繫念十方三寶所並餘六道諸眾生   長跪合掌心不亂髮露洗心求懺悔」   唯願十方三世佛以大慈悲哀愍我   我處輪迴無所依生死長夜常不覺   我在凡夫具諸縛狂心顛倒遍攀緣   我處三界火宅中妄染六塵無救護   我生貧窮下賤家不得自在常受苦   我生邪見父母家造罪依於惡眷屬   唯願諸佛大慈尊哀愍護念如一子   一懺不復造諸罪三世如來常證明   如是勇猛懺悔者名為上品求淨戒   若有中根求戒者一心勇猛懺諸罪   涕淚交橫不覺知遍身流汗哀求佛   發露無始生死業願大悲水洗塵勞   滌除罪障淨六根施我菩薩三聚戒   我願堅持不退轉精修度脫苦眾生   自未得度先度他盡未來際常無斷   如是精勤勇猛者不惜身命求菩提   能感三寶靈異相是名中品大懺悔   若有下根求淨戒發起無上菩提心   涕淚悲泣身毛豎於所造罪深懺悔   對於十方三寶所及以六道眾生前   至誠發露無始來所有惱亂諸眾生   起於無礙大悲心不惜身命悔三業   已作之罪皆發露未作之惡更不造   如是三品懺諸罪皆名第一清淨者   若欲修習觀正理遠離一切諸散亂   著新淨衣跏趺坐攝心正念離諸緣   常觀諸佛妙法身體性如空不可得   一切諸罪性皆如顛倒因緣妄心起   如是罪相本來空三世之中無所得   非內非外非中間性相如如俱不動   真如妙理絕名言唯有聖智能通達   非有非無非有無非不有無離名相   周遍法界無生滅諸佛本來同一體   唯願諸佛垂加護能滅一切顛倒心   願我早悟心性源速證如來無上道   若有清信善男女日夜能觀妙理空   一切罪障自銷除是名最上持淨戒   若人觀知實相空能滅一切諸重罪   猶如大風吹猛火能燒無量諸草木   諸善男女真實觀名為諸佛祕要門   若欲為他廣分別無智人中勿宣說   一切凡愚眾生類聞必生疑心不信   若有智者生信解唸唸觀察悟真如   十方諸佛皆現前菩提妙果自然證   善男女等我滅後未來世中淨信者   於二觀門常懺悔當受菩薩三聚戒   於其事理無差別但以根緣應不同   然二門中。理門最勝故普賢觀。十方諸佛。說懺悔法。菩薩所行。不斷結使。不住使海。觀心無心無法從顛倒相起。如此想心。從妄想起。如空中風。無依止處。如是法相。不生不沒。何者是罪。何者是福。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一切法如是。無住無壞。觀心無心。法不住法。諸法解脫。滅諦寂靜。如是想者。如大懺悔。名大莊嚴懺悔。名無罪相懺悔。名破壞心識懺悔。我與賢劫菩薩及十方佛。因思大乘真實義故。故除卻百萬億阿僧祇劫生死之罪。因此懺悔。各得成佛。佛滅度後。佛諸弟子。若欲疾成阿耨菩提。思大乘經第一義空。一彈指頃。除卻百萬億阿僧祇劫生死之罪。是名具足菩薩戒者。不須羯磨。自然成就。佛生王宮。王說十惡十善治世。故我法中。亦說十惡十善度人。佛問匿王。汝國正法。何犯為重。匿王白佛。我國正法。四法為重。故我法中亦以為重。法雖無善惡。隨世說罪福。譬如犯王罪自首眾罪。說罪懺悔自脫諸罪。譬屬王家財債免除。觀理懺悔。亦滅眾罪。此是在家七眾通行之法。亦是直往。迴心。七眾同懺之儀。懺悔已竟。   第五發心。心地雲。普為報於四恩故。發起清淨菩提心。應受菩薩三聚戒。菩提心者。如義章雲。新學菩薩。頂禮先學有智有力菩薩。而作是言。我今欲發大菩提心。先學菩薩。應教授言。過去菩薩已發。未來菩薩當發。現在菩薩今發。仁者。如今隨順三世一切菩薩。當發大菩提心。一向志求無上菩提。爾時新學菩薩。當作是言   我今發起菩提心。一向志求大菩提。隨順三世諸菩薩。盡未來際不退轉。爾時有智有力菩薩。於彼能行正行。菩薩以無亂心而作是言。仁如是聽。仁慈菩薩歟不。新學應答言。是發菩提願。未應答言已發。爾時先學菩薩。當教四弘大願右於一切眾生。自起四種卑下。一如諸佛。二如國王。三如父母。四如大家。今直一切眾生。即為四種恩處。一背生生父母恩故。二背世世國王恩。三背後後師範恩故。四背當當三寶恩故。彼以恩德資養我。故我以報謝引導彼矣菩薩普觀一切眾生。鹹為自身。更無他身故。願眾生未度。我亦不度。眾生若度。我亦得度。故言眾生無邊誓願度。故復一切眾生煩惱。即是菩提故。願眾生未斷。我亦未斷。眾生若斷我亦斷除。故言煩惱無邊誓願斷。故復一切眾生心行。即是菩提心行故。願眾生未解我亦不解。眾生若解我亦解了。故言法門無盡誓願知故復一切眾生菩提。即是菩提。故願眾生未成。我亦不成。眾生若成。我亦得成。故言菩提無上誓願成一切菩薩。皆有此誓。莫不皆成大悲闡提。故法華雲。我本行菩薩道。今猶未滿。論雲。眾生無盡。願非究竟楞伽等亦云。大悲菩薩。以了一切諸法。本來寂滅。盡未來際。不入涅槃。淨行亦云。願以此功德。普施於一切。眾生不自覺不取正位法華亦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發心已竟   第六問遮。梵網雲。若欲受戒時。師應問雲。汝現身有七逆罪耶。若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上。殺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逆。現身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又雲。無七逆者得受。若有犯十戒。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若見光花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手懺罪滅。不同七遮寂雲所問罪有三種。一七逆。一向不得受。二十重。若懺得相得受。不得相不得。今謂十重。若懺悔得相。不作受法。便得本戒。若不懺除應更增受。三四十八。唯須對悔。不須更受。寂賢同說。十重下中纏犯。對懺罪滅。罪還得本戒。上纏犯重。若得好相。舊戒還生。更不須受。若不得相。舊戒已失故更受戒。曠雲。善戒經雲。有二因緣失菩薩戒。謂曾受。後退若退菩提心。及造增上十惡犯於十重。除此二緣。 乃至他世流轉四趣。戒體恆在(云云)此二失戒之人。並中下心而犯十重不失戒人。懺不見相。罪亦不滅。名為無益。既非七遮並許重受。故雲而得增受。是故菩薩。得重重受。而無捨法。今雲。若約對懺還淨。中下兩重亦爾。若約重常受。四十八亦爾。懺不得相。上纏好釋。唯須重受。不能懺淨五逆。加殺和上及阿闍梨。名為七逆。七逆遮戒。此則業障。出佛身血。如昔調達走石害指。末代雖無。而若毀塔寺。焚經像。亦其類也。殺父殺母。如闍王等及大天等。殺和上。殺阿闍梨。謂親教師及軌範師。善生雲。殺發菩提心眾生。不得受菩薩戒。即殺和上。阿闍梨類也。謂曾受具可行此逆。若未曾受。除害二師及破僧逆。破羯磨轉法輪僧。如昔大天說戒之日。說五事故諍破羯磨。調達化誘五百比丘。破佛法輪。一雲。唯破法輪是逆。若破羯磨非逆。羯磨僧時。不欲諍作異見故。然破輪時。羯磨則壞。一雲。破輪一向是逆。破磨亦應分別。若起法想。破則非逆。以非法想破則為逆。一雲。破法輪時。不破羯磨僧然謗羯磨法故。言破羯磨不言僧也。一雲。佛滅度後。雖無別邪羯磨。破正羯磨。及破初轉四諦之理。若轉正法為遮破亦此流也。殺聖人者。通學無學。若具七逆有二義。一具緣成業。闕緣非具。二一身具七。謂曾受具一身具七。若未曾受除二師輪。然就極多說具七遮。非謂犯一一逆不成遮障。若不爾者。佛滅度後。不須更問破僧出血。又此七遮但問現身。不問宿世(善戒十種。婆塞十五遮。瓔珞四遮。十乘十三難。今依梵網唯問七遮)我今問汝。當如實答。若不如實答徒欺諸佛。汝不曾出佛身血不。不殺父不。不殺母不。不殺和上不。不殺阿闍梨不。不破羯磨轉法輪僧不。不殺聖人不。若無七遮諒堪受戒。準經若犯十重。教令懺悔。若犯輕垢。令對首懺。而無問法。準疏可問。謂若見增受戒者。應問。汝犯何戒。若犯重者。復問何纏。若犯上纏。復問。自懺得相。若得好相則許汝已還出。我作證明。若不得好相則教。汝實失戒。宜更新受。若犯中下則教。汝戒未失。對懺還淨。若犯輕垢則教。汝戒猶在。對手還淨。上來四人行法如是。若隨樂欲。重重更受。今約懺法。令為三種。一懺輕垢。二懺十重。三懺一切。一四十八。唯須對悔。不須更受。便淨本戒。對菩薩僧。可滅惡者。請一人。為懺主。雲菩薩專念。我(某甲)今請菩薩為犯輕垢懺悔主。願菩薩為我作懺悔。慈愍故(三說)次懺悔。懺悔梵語。正雲懺尾。亦云懺摩。此雲請忍。佁雲。懺陳自罪。今加悔字謂改悔也。互跪合掌雲。菩薩專志。我(某甲)為故不聽大乘法等。犯輕垢罪。今向菩薩發露懺悔。懺悔則安樂。不懺悔。不安樂。憶念發露。知而不敢覆藏。願菩薩憶我。清淨戒身具足清淨菩薩(三說)懺悔主雲。自責汝心應生厭離。答云爾(此依唐三藏羯磨出之)二雲。十重若懺得相。不作受法。便得本戒。若不懺除。應更增受。菩薩地雲。又此菩薩一切違犯。當知。皆是惡作所攝。向有力於語表義。能覺能受。小乘大乘補特伽羅發露懺悔。若諸菩薩。以上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失戒律儀。應當更受。若中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應對於補特伽羅。戒遇是數。應如發露除惡作法。先當稱述犯事名。應作是說。長老專法。或雲。大德我如是名違越菩薩毘那耶法。如所稱事。犯惡作罪。餘如苾芻發露懺悔。滅惡作罪法。應如是說。若下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及餘違犯。應對於一補特伽羅。發露悔法。當知如前。若無隨順補特伽羅。可對發露悔除所犯。爾時菩薩。以淨意樂。起自誓心。我當決定防護。當來終不重犯。如是於犯還出淨。若無對主。依梵網意。佛前自懺。若得好相。佛來磨頂。種種光花。或空中聲言毘尼薩或得印。譬如作滅罪字等。便得滅罪。還得本戒。若不得相便更受。若犯下中二纏。隨請一三對主發露懺悔而得本戒。菩薩專念(某甲)今請菩薩為犯波羅夷懺悔主。願菩薩為我作懺悔。慈愍故(三說)次正懺悔。菩薩專念我(某甲)為故不聽大乘法等。犯波羅夷。今向菩薩發露懺悔。懺悔則安樂。不懺悔不安樂。憶念發露。知而不敢覆藏。願菩薩憶我清淨戒身具足清淨菩薩。(三說)藏師寂師皆雲。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現身亦不得戒。此約上纏。舊戒已失。而得增受戒。既非七遮故得更受。舊作三解。一雲。不得而強受更增受戒罪。以違教故。二雲。不得戒而得受戒之福。三雲。直是驚嗟。不得之辭耳。今謂而得增受戒。是許重受之言。謂犯十重。懺不得相。雖現身中不得本戒。而得更增受新戒。所以得知。瓔珞經雲。十重有犯無悔。得使重受戒。八萬威儀名輕。有犯得使悔過對主悔滅。菩薩地雲。若諸菩薩。由此毀犯。棄捨菩薩淨戒律儀。於現法中堪任。如苾芻別解脫戒。犯他勝處。於現法中不任更受。抉擇分雲。由此因緣。當知。棄捨菩薩律儀若有還得清淨受。復應還受。當知。上纏失戒更受之法。一如初受新懺之人。若其中下犯重。對懺還淨。自懺得相。本戒還淨之者。不可更受。得本戒故。如涅槃雲。世間有兩種人。一·欲不作惡。二作已能悔。是則誰人無過。改莫大焉。如瑜伽雲。懺在至心。如世尊雲。於所犯罪由意樂故。我說能出能非治罰。故謂懺悔藥殺罪毒也三人無道俗大小。戒無具分權實。皆憑深法。懺悔滅罪。還得本戒。亦過本戒。藥師雲。若破三歸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菩薩戒。供養藥師。不墮三惡普賢雲。若破聲聞三歸五戒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磨尼戒。優婆塞戒優婆夷戒。若王者大臣。婆羅門居士。長者宰官。作五逆謗方等。思大乘經第一義空。戒法具足。罪垢皆滅。又剎利居士。有五種懺悔。不謗三寶。不障出家。不為梵行作惡留難。供養持大乘者。憶念第一義空。是名第一。孝養父母。恭敬師長。是名第二。正法治國。不穭H民。是名第三。於六齋日。敕諸境內。令行不殺。是名第四。信一實道。知佛不滅。是名第五。若修此法。必當成阿耨菩提集法悅雲。誦陀羅尼。滅五逆。飛行十方。此經既滅五逆。則知。亦滅七逆。欲滅此等重罪。具足上來戒品。當深思惟第一義空。   罪垢不住去來今。不在兩間及內外。良由妄想起分別。種種見倒因此生。慧眼明照無有餘。塵勞本來清淨相。若能安心實相中。煩惱如空無住處鴦掘經雲。一彈指頃於如來常恆不變如來之藏。若戲22222笑說。若隨順他此及外道。若波羅夷無間惡業阿僧祇罪。須臾悉滅。當得我所得。當知。深法之力。阿僧祇罪。一彈指頃須臾悉滅。問遮已竟。   普通授菩薩戒廣釋中   普通授菩薩戒廣釋下   天台宗桑門安然撰(繁略隨樂)   第七授戒。先略示相。次正授戒。先示略相。菩薩三聚淨戒。略有四種。所謂小乘。通乘。別乘。圓乘戒法。此中今授圓教菩薩三聚淨戒。所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故心地雲。應受菩薩三聚戒。饒益一切有情戒。修攝一切善法戒。修攝一切律儀戒。約此圓乘三聚淨戒。之有三種。一傳受戒二發得戒。三性得戒。如論正受戒。串習戒。自性戒(云云)一傳受戒。我今欲傳三聚淨戒。是昔蓮華臺藏世界盧捨那如來。以此心地金剛寶戒。授妙海王及千王子之時。惟我本師釋迦牟尼如來。誦持此戒。次傳逸多菩薩。如是二十餘菩薩。次第相承。乃至印度真旦日本傳來。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受持此戒。今者維釋迦滅後千九百年中(某)元(某)年歲次(某)月(某)日(某)時。上分上時。欲傳汝等。此傳受戒。名為言說法身。若不相傳法身即滅。汝等當善受此金剛寶戒言說法身。傳授一切眾生。盡未來際。不得斷絕。能受傳不。是故佛言。汝新學菩薩。頂戴受持戒。受持是戒已。轉授諸眾生。流通三世。化化不絕。得見千佛。千佛授手。是故汝等。此事當如是持二發得戒。我今欲發三聚淨戒。是昔蓮華臺藏世界盧捨那如來。本在因地。初發心中。從凡夫師。受此戒時。第三羯磨之竟。一剎那間。自身口意。及以法界色心之上。發得如是無作戒品。一發得後。常住不滅。遍一切處。無有傾動。盡未來際。不可破壞。成大菩提。常誦此戒。以為內證心地法門。受自法樂。施他法門。彼妙海王。及千王子。阿逸多等。二十餘菩薩。乃至印度斯那日本相承菩薩。惟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乃至十方三世。受此戒者。皆悉自身口意。及以法界色心之上。發得此戒。一如捨那。今者欲令汝等。亦於第三羯磨之竟一剎那間。自身口意。及以法界色心之上。發得如是無作戒品。一發得後。常住不滅。盡未來際。無有傾動。成自菩提。開他菩提。若此發得無作之戒法。非凡夫耳目。見聞之形聲。十方法界。六種震動。則於汝等自身口意。及以法界色心之上。當作微妙可愛。光明莊嚴之形。亦作天崩山裂。雷震地吼之聲。然此發得無作之戒。是非凡夫見聞之法。唯有三寶。明所證見此發得戒。名為功德法身。若不發得。法身不生。汝等當能發得如是金剛寶戒功德法身。盡未來際。常受法樂。能發得不。是故。佛言。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常有因故。有當當常住法身。是故汝等此事當如是持三性得戒。我今欲示三聚淨戒。是昔蓮華臺藏世界盧捨那如來。初在因地。蒙凡夫師開示之力。只於自心。開悟本有真如佛性。五分法身戒。法身體非得他法。若得他法。燃燈佛所得受記時。即成佛道。非得他法。自修成佛故。經中雲。眾生自得度。佛不度眾生。彼妙海王。及千王子。阿逸多等。二十餘菩薩。乃至印度斯那日本相承菩薩。惟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乃至法界。承此戒者。皆於自心。開悟本有五分戒身。一如捨那。今欲亦於汝等一切眾生自心。開示本有真如佛性五分戒身。無始以來本在汝心。無明覆弊。至今不顯。譬如狂人有如意珠。以狂亂故。都不覺知。諸佛菩薩。常欲開示。汝等狂亂。不可信受。今發大心。精祈此戒。諸佛大喜。皆來摩頂。同音開示汝心戒身。汝等煩惱眼盲。不見諸佛菩薩。我今相代諸佛菩薩。諦語汝等。諸佛適今告汝等言。一切如來。金剛寶戒。五分法身。汝等心中。本來常住。萬德圓滿。明如日月。萓p瓔珞。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遍一切處。等大虛空。諦信此語。是名成佛。此性得戒。名為性得法身。若不開悟法身不顯。汝等當能開悟如是金剛寶戒性得法身。盡未來際。永號諸佛。能開悟不。是故佛言。金剛寶戒。佛性種子。諸佛已成佛。我是當成佛。常作大乘信。戒品自具足。是故汝等。此事當如是持。   次正授戒。應與語言汝等諦聽。汝等今於我所。求受一切菩薩淨戒。求受一切菩薩學處。所謂攝律儀戒(單白雲。十重四十八輕。心地戒藏)攝善法戒(單白雲。八萬四千。因果佛性常住藏)饒益有情戒(單白雲。六度四攝。無量行願藏)此諸淨戒。此諸學處。過去一切諸菩薩。已受已學已解已行已成佛。未來一切諸菩薩。當受當學。當解當行。當成佛。現在一切諸菩薩。今受今學今解今行今成佛(單白雲。今當授汝等。重白雲。今正授汝等。結竟。今授汝等)汝等從今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犯(能當持。能正受。能已受)不(單白一問答。雲能當持。重白三問答。雲能正受。結竟二問答。雲能已受)單白應語。汝等當想。今於此處。現在菩薩戒大和上釋迦牟尼如來。羯磨阿闍梨。文殊師利菩薩。教授阿闍梨。梅怛哩耶菩薩。尊證大師一切如來。同學等侶一切菩薩。受戒外護金剛天等。今正文殊師利菩薩。發梵音聲。作此羯磨。亦正梅怛哩耶菩薩。以慈言音。教授此事三業渴仰。說勸請偈。   我今親對釋迦尊文殊彌勒傳戒眾   至心勸請諸戒品唯願慈悲早授與   重白第一遍竟。應語。汝等當想。今傳受戒。諸佛心上。十方法界色心之上。悉皆動轉。不久皆來將入汝等身口意中。譬如釋迦菩薩昔坐道場。垂成正覺之時。十方法界。一切諸佛五分法身。皆悉搖動。皆來垂入菩薩身。其發得戒。汝等自身口心。法界色心之上。皆悉搖動。不久發生譬如大威光童子菩薩。坐蓮華臺藏世界。垂證正覺之時。修因所得五分法身。遍滿法界垂將發生。其性得戒汝等自心。法性戶開。皆搖動。從內垂顯。譬如一切義成就菩薩。坐自性菩提。心場之時。自心本有五分法身量等虛空。從內垂顯。三業相應。說召入偈。   唯願諸佛轉法輪轉佛心中戒法藏   發生法界功德藏開顯我心常住藏   重白第二遍竟。應語。汝等當觀。今傳受戒。即從諸佛心上。法界色心之上。皆悉來集降臨。汝等身口心之上。虛空之中微妙可愛。如光明臺。譬如釋迦菩薩。六年苦行。坐菩提場。不能成道之時。十方諸佛皆來教授。便於鼻端。令觀月輪。菩薩受教。近於鼻端。觀佛月輪。光明遍照。在其面前。   其發得戒。汝等自身法界之上。聚集顯現。譬如大威光童子菩薩。坐蓮華臺。受一切佛灌頂之時。菩薩頂上。發大光明。一切境界上。赫奕照耀。其性得戒。汝等自心從內顯發。譬如薩婆羅囉他悉地菩薩。坐自心殿。成正等覺之時。初見自心形。如月輪在自胸中。三業專注。說納受偈。   十方諸佛傳受戒一切諸佛發得戒   一心法界自性戒今正是時願受得   重白第三遍。初應語。若更一遍。此傳受戒。入汝身中清淨圓滿。正在此時。此發得戒。發一切境。廣大發生。正在此時。此性得戒。開自心內。微妙出現。正在此時。不得餘覺思令戒法不具足。   重白第三遍竟。應語。汝等當覺一切戒法。悉已具足。何者。今傳受戒。已入汝等受學身中。故名汝等以為從佛口生。譬如釋迦菩薩。欲成正覺之時。一切諸佛皆來。會入釋迦菩薩自身之中。以諸佛五分戒身。為釋迦五分戒身。以釋迦自身。隨諸佛數中。名為成等正覺。其發得戒。已發汝等法界身中。故號汝等以為從法化生。譬如大威光童子菩薩。受佛位之時。依因不可說不可說大劫。修行功德之報。發得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五分戒身之果。名為成無上覺。其性得戒。已顯汝等自性身中。故呼汝等以為得法分。譬如一切義成就菩薩。證三菩提之時。於自胸中八分肉圍干栗多心。通達真如自性清淨。一心實相。證得本覺心法身。常住妙法心蓮臺。本來莊嚴三身德。遠離因果法然具。名為成大菩提昔佛未出。諸外道。諸大婆羅門。從梵天口而生。諸大天眾。父母膝上化生。能得此法。為得天法分矣。如來出世。破彼邪說。故說入佛法者。從法口生生在佛家。從法化生。紹繼佛種。得佛法分。真是佛子故梵網雲。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   三業極悅。說證得偈   諸佛三轉戒法輪我等三業已受得   墮在諸佛菩薩中盡未來際不傾動   結竟。應語。自今以後。永號汝等。以為諸佛。何以故。汝等無始以來。尚是理性即身成佛。初聞自心五分法身。號為名字即身成佛。今受自心五分戒身。名為觀行即身成佛。若入十信。得六根淨。當相似即身成佛若登初住。入四十一地。當為分證即身成佛。若昇妙覺。安住佛地。當為究竟即成佛。亦名六即菩薩。所謂理性菩薩。名字菩薩。觀行菩薩。相似菩薩分證菩薩。究竟菩薩。汝等觀行諸佛。當以戒法。而為大師。如釋迦佛。臨終敕雲。我滅度後。諸佛弟子。木叉為師。與佛在世而無有異。又佛說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汝等觀行菩薩。當為一切眾生所依。傳說戒法。利益安樂。遍應受其供。如釋尊敕。我滅度後。四依菩薩。弘通佛法。饒益眾生。所謂雖具煩惱。能知如來祕密之藏。是名初依菩薩。即今汝等觀行菩薩。已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戒法。為能知如來祕密之藏。汝等觀行菩薩。所有功德。猶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得功德。如釋尊說。若有眾生。受菩薩戒。初心功德。超勝十方一切諸佛後心功德。何以故。諸佛成佛。唯有緣者供養恭敬。眾生受戒。一切諸佛菩薩。皆來摩頂。一切聲聞緣覺。天龍八部。皆來冀從。一切眾生。六趣四生。皆為此人。作歸依心。所得功德。十方諸佛。說不能說盡。當如是信。三業決定。說結竟偈。   過去一切諸如來已受淨戒成正覺   未來一切諸世尊當護淨戒成佛道   現在一切諸善逝現修淨戒成妙果   我今隨順三世佛受持淨戒證菩提   受戒已竟   第八證明。戒師為受者作白言。弟子(某甲)仰啟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於此素訶世界。一四天下。南瞻部州人主地。日本國(某)州(某)縣(某)僧伽藍中。佛菩薩像前有眾多佛子。來於我所。求菩薩戒竟。我已為師作證明。唯願諸佛亦為作證明(三說)啟諸菩薩。亦如向說(三說)大眾同啟   歸命牟尼大覺尊已為淨戒大和上   龍種淨智尊王佛已為淨戒阿闍梨   未來導師彌勒佛已為淨戒教授師   現在十方一切佛已為淨戒尊證師   十方一切諸菩薩已為淨戒同學眾   梵釋四王諸冥道已為淨戒外護明   現前和上阿闍梨已為淨戒傳授師   唯願諸尊作證明生生世世不忘捨   證明已竟   第九現相。十方法界。有三佛土。一應佛土。二報佛土。三法佛土。彼三佛土。皆現瑞相一應佛土。數過微塵。今隨受者上中下心。於彼十方應佛國土。現三種相。所謂清涼風。微妙香。法樂聲。光明臺。寶樓閣。佛菩薩戒身等。譬如釋迦成佛之時。十方法界眾生草木。皆成丈六金色光明遍照佛身。時彼十方法界應佛國土諸菩薩等。以具惑故。不知瑞緣。各問彼佛。何因緣故。有此相現。時彼諸佛。各告菩薩去此(某)方若干佛土。釋迦加來。昔所化度。素訶世界一四天下。南閻浮提。大日本國(某)州(某)縣(某)僧伽藍中。彼有眾多佛子。於菩薩比丘(某甲)所。白四羯磨。求受菩薩戒竟。今請我等而作證明。我為作證故有此相。時彼菩薩。各各歡喜。鹹相謂言。彼娑婆世界。五濁惡處。釋迦滅後已像末。煩惱猛利。不善具足。如是時處。能發如是勝上之心。受諸佛戒。為大菩薩。甚為希有。娑婆世界。一日持戒所得功德超勝十方無難淨土。百劫修行。乃於汝等。深生憐愍。則為汝等。共作證明二報佛土。遍滿法界諸佛同體自受法樂。一切國土凡聖眾生。以為內證法樂之身。而諸眾生。以迷惑故。在佛內證。都不覺知。諸佛法身。常有瘦憔。今者汝等具戒法身。諸佛法身。已增肥滿。乃使諸佛增益法樂。一切諸佛。鹹相謂言。今(某甲)等眾多佛子。受諸佛戒。入諸佛會。前佛後佛戒身同體。譬如眾流至海鹹。是故(某甲)等身。即我諸佛身諸佛身即是(某甲)等身。乃於今時。一切諸佛同體戒身。永以安住汝等身中等虛空界。受用法樂。盡未來際。不可破壞。內證樂具嬉鬘歌舞。香華燈塗。莊嚴法身。常以安住汝等身中。無間娛樂。剎那不離。一切諸佛五族金剛。諸佛變化外金剛部。梵釋四王。天龍八部。衛護翼從一念不離何以故。汝等未受戒前。猶彼一切諸佛。以汝等身。為法樂身。況今已受佛戒。永入內證眷屬故。得如是廣大功德三法佛土。遍一切處。毘盧遮那一法性身。身土不二名常寂光。常樂我淨四波羅蜜處。即是。一切眾生。自心本性之理。還為一切諸佛。究竟內證之處。勝契經雲。所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皆悉流入毘盧遮那智藏海中。汝等今受諸佛戒品。自然流入毘盧遮那大智藏海。從今以後。不可流入生死海中。一體法身。猶獨作此言。彼(某甲)等。本來是我法身。我此法身。本來(某甲)等身。即此法身。流轉五道。說名眾生。即此法身。修行戒法。說名菩薩。即此法身。到於彼岸。說名如來。常是法身無非法身。此法本住無說無聽。遍一切法。即法身相。汝等所行事。即是法身事。汝等所說。即是法身言。若見汝等身。即見法身。若供汝等身。即是供法身。以汝等身。為佛法身。楞伽經中明有三身說法之文。當知。三身佛土。皆現今日瑞相。三身皆說今日因緣。現相已竟   第十戒相。戒相有二。一七眾各別戒法。二七眾共通戒法。戒法既然。受法亦然一七眾各別戒法持地經。偏為出家菩薩。說後四重禁。及方等經。說二十四戒。一百四戒。後四重者。梵網經十重後四是也。善生優婆塞戒經。偏為在家菩薩。說前六重戒。及二十八輕戒。前六重戒。梵網十重前六是也。文殊問經。偏為沙彌沙彌尼。說十善戒。十善戒者。翻十惡為十善是也二七眾共通戒法。心地觀及本業經。通為在家出家七眾。說三聚淨戒。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梵網經。通為七眾。說十重四十八輕戒。八萬威儀。三千威儀。十重者。一殺生。二偷益。三婬欲。四妄語。五沽酒。六說過。七自讚毀他。八慳貪。九嗔恚。十誹謗三寶。普賢觀經。通為七眾。說六重法。及八重法。八重法者。一淫佚。二殺害。三偷盜。四違父母。五違師僧。六嫉妒。七嗔心。八貪利。今於受法。自有四種。一戒別人共。謂六重八重。本是在家別戒。而許七眾同共誓受。二戒共人別。謂五十八戒。或本是七眾共戒。而許七眾別時各受。三戒別人別。謂地持。善生。文殊問等。七眾別戒。別時各受。四戒共人共。謂梵網經。本業。心地觀等。七眾共戒。同時共受。今普通戒。即第四。是七眾同時。雖共受得。各隨意樂。而作一眾。故為汝等說三聚相。一攝律儀戒。十重四十八輕戒。於中十重名為十波羅提(別)毘木乞叉(解脫)屍羅(戒)此雲別解脫戒。若能堅持。名波羅蜜此雲到彼岸。生死為此岸。涅槃為波岸。若破住此岸。若持到披岸。若能犯失名波羅夷。此雲他勝處。佛法。為自勝。魔法為他勝。持戒是自勝。破戒是他勝。十重者如失寶性。四十八如生瑕垢。且約十重。略說持犯。若諸菩薩。已於戒師所。三說求受菩薩戒竟。若自殺。若教人殺。若作坑阱。與人非人藥。施設方便。非真菩薩假名菩薩。無慚無愧。犯波羅夷。汝從今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若自盜。若教人盜。盜人五錢。若過五錢。若燒若埋。若壞色。如是五大五塵。若婬人男女。諸天鬼神畜生男女。作不淨想自作不淨行。若非真實非己有。自言得禪。得解脫。得定。得九大禪。得初信。乃至等覺妙覺。天龍鬼神來供養我。若酤諸酒若說出家在家菩薩。言犯十波羅夷中。隨犯一波羅夷若自讚己真實所得。並毀出家在家菩薩。言犯十重中。一一重罪。四十八輕中。一一輕罪。若慳法慳財。有來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財不施與一針一草。反生罵辱若嗔一切出家在家菩薩。若非菩薩。諸天鬼畜懺謝不解若謗三寶。若增若減。若相違若戲論。下至一句。此九如初重中。非真菩薩以下。一一問答。此是菩薩十無盡戒藏。復有菩薩四十八輕戒。八萬威儀。三千律儀。具如心地品說。如前。汝從今身以下。問答此是菩薩攝律儀戒。復有菩薩八萬四千攝善法戒。六度四攝等饒益有情戒。具如菩薩大藏如前問答此是菩薩自行正戒。復有菩薩和光利他方便覺處。   所謂權乘菩薩一百四戒二十四戒聲聞二百五十戒。大尼五百戒。人天五戒十善。皆是實乘菩薩。方便儀學處。不得譭謗。如前問答戒相已竟   第十一奉持。略示十門持相一遍持諸戒門。如梵網雲。十重四十八輕戒。不應一一犯之。故須此中隨有欲成若大比丘。若比丘尼。若優婆塞。若優婆夷。若沙彌。若沙彌尼。若式叉摩尼。皆周遍持十重四十八輕戒。又如瑜伽論雲。聲聞自利。尚護他心。況諸菩薩。利他為先。故應遍護諸譏嫌戒。故須雖非自行實乘戒法。而諸權乘小乘人天乘等。所持戒法。皆應遍持。若非遍持。令他譏嫌自闕利他行。令彼墮惡道   二隨心多少門如本業經雲。若受一戒。名一分菩薩。乃至具受。名具分菩薩。當知。受而不持。尚勝不受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況乎圓乘。隨持一戒。則攝一切。故大般若經雲。一切諸法。趣等屍羅。此趣不過   三護性許遮門。如智度智論雲。新學菩薩。不能一世一時遍行五度。如護衣戒。不能施等又攝論雲。菩薩性罪不得現行故與聲聞相似。遮罪亦許現行。故與彼異。故須十善性戒一向莫犯。若有因緣。許犯遮戒   四方便無犯門。攝大乘論雲。若見利他許行十惡。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種作業。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菩提。瑜伽亦云。   菩薩若有勝利性罪現行故理趣分廣說。菩薩行大貪等十惡五逆。利他成佛。故須為利眾生。許犯性戒   五許勝制劣門。莊嚴論雲。由利群生意樂起貪。不得犯罪。嗔與彼違。恆欲損他瑜伽亦云。是諸菩薩多分應與嗔所起犯。非貪所起智度亦云。菩薩不惱眾生為戒。不同聲聞求現涅槃。婬欲雖是不惱眾生。繫縛心故立為大罪。菩薩不求現涅槃。往返生死。具資糧故。如說貪嗔諸戒准行。且如沽酒。快樂自他。妄語欺誑自他。一切准知   六隨樂無犯門。瑜伽論雲。若欲斷彼生。起意樂發懃精進。煩惱熾盛弊抑其心。起嗔蓋等。無所違犯。又十住婆沙論雲。慳心不解。不能施時。謂今未熟後當施故。如說慳嗔。諸戒准行。且如欲斷婬欲。勇猛精進。惑心彌增。不能正觀。為止狂念。行放捨等。譬如釣魚魚強釣弱。能釣損失魚。緩釣緒。定得其魚。一切准知。智者犯罪。如書流上。隨犯隨滅。猶如隨書隨散。   七怖畏無犯門。梵網經雲。如惜浮囊。及以草繫比丘。涅槃亦云。如護油缽。雖犯小罪。生大怖畏罪垢不留。譬如牧羊常以虎見其羊。雖肥而無膩脂。   八隨勝無犯門。涅槃經雲。於乘緩者名為緩。於戒緩者不名緩。般若。無暇亦許不持。法華亦云。能說法華。是名持戒。雖犯律儀。能攝善法。亦利眾生。豈非持戒。雖持律儀。不攝善法。猶如木石帶持衣缽。涅槃亦云。若尼拘陀樹持戒者。當生忉利。無智持戒之人。豈異尼拘陀樹。雖持律儀。不利眾生。猶如二乘多修自利墮二乘地。故持二戒許不持律。   九捨小無犯門。大般若雲。若菩薩。設殑伽沙劫。受妙五欲。於授菩薩戒。猶不名犯。若起一念二乘之心。即名為犯。鴦掘亦云。寧起野干之心。莫起二乘之心。唯制小心。餘行非犯。   十究竟持得門。涅槃雲。菩薩設雖不交女。猶聽壁外瓔珞等聲成欲犯戒。淨戒雲。若以心想女人身上瓔珞等具。是菩薩波羅夷。文殊問經雲。若以心分別男女非男女相。是菩薩波羅夷罪。大般若亦云。應以不護圓滿淨戒波羅蜜多。犯不犯相。不可得故。不應分別此是能護。此是所護。此是護相。此是護果。以一切法皆真如故。大圓覺經雲。諸戒定惠。及婬怒癡。俱是梵行。當知。圓乘菩薩。一切諸法。皆真如相。無男女想。無自他想。無持無犯。名真持戒。   上來十門。唯約攝律儀戒以說。若約攝善法戒。亦有四門。謂諸菩薩。若有因緣。一切諸事。皆許可行。唯有四事。終不可行。所謂捨菩提心。遠離三寶。若有不捨大菩提心。亦不遠離。一切行相。皆是持戒。一切事中無有犯失。上來四門。唯約攝善法戒以說。若約利眾生戒。亦有一門。謂釋迦佛。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雲。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心地觀亦云。普為四恩受三聚戒。所謂父母恩。眾生恩。國王恩。三寶恩。當知。報四恩名為持戒。設使雖持律儀善法。不報四恩。名破戒。若有善男善女。觸一切事。修持恩行。舉足下足。即是戒地。語言動作。皆是戒法。此人威儀。即是諸佛威儀。此人顏貌。即是諸佛顏貌。欲見諸佛。可見此人。欲供養諸佛。可供養此人。此人處世。猶如日月。此人濟世。猶如天地。生生之處。常作大王。唸唸之中。即我大師。是故汝等立大誓願。持十門戒。不捨大心。不離三寶。常報四恩。在在處處。永不退轉。唸唸步步。早昇佛位。三業虔誠。說奉持偈。   奉持菩薩諸戒品一色一香不退轉   堅固增長菩提心終不捨離三寶海   孝順法界四恩德速證無上大菩提   奉持已竟   第十二廣願。夫以菩薩。初發心後。至於菩提。所有功德。若無願波羅蜜之時。中間稽留。不能速至大菩提岸。若加願波羅蜜之力。唸唸進趣。速得超登大涅槃岸。譬如大海浮一大船。建大雲帆。任好順風。故須於平等法界之大海。浮大菩提心之大船。載菩薩淨戒之重寶。舉願波羅蜜之廣帆。任力波羅蜜之順風。送大般涅槃之彼岸   弟子(某甲)等至心發大願   我今此大眾受得諸佛戒   即身已證入觀行諸佛位   位同大覺已已入諸佛數   觀行已顯得自心本三身   契會三世佛自他受法樂   亦願於即身速成相似佛   早成分證佛定成究竟佛   猶如過去世魔梵釋女等   更不捨受身現身成佛道   今日此大眾雖受持佛戒   若有宿世障現身不成佛   願臨命終時決定生極樂   隨願生都率聽聞正法輪   悟入無生忍具足大神通   隨意遍遊化十方諸佛淨土   歷事諸佛界福智得具足   自行及化他常無間斷時   一切諸佛法即時得圓滿   又以此功德從今日以後   若於自行門未得無生前   永離三惡道永離下賤身   永離女人身永離繫縛身   常遇三寶界清淨修諸行   亦於利他門分身十法界   常為諸眾生作大善知識   開示其正道皆令成佛道   亦願諸眾生若聞我名者   令發菩提心若見我身者   令斷惡修善若聞我說者   令得大智惠若知我心者   令入大覺位願以修懺悔   受戒發大願所生大功德   普迴施法界一切諸眾生   願普法界諸眾生未離苦者令離苦   未得樂者令得樂未發心者令發心   未修善者令修善未集法者令集法   未利生者令利生未成佛者令成佛   願以此功德莊嚴我本師   釋迦牟尼佛文殊彌勒尊   一切傳戒師證明及同學   諸佛及菩薩梵釋四天王   三界諸天眾閻羅王五道   一切冥官眾天神地祇眾   伽藍諸法眾八部鬼神眾   受戒大外護一切冥道者   若於此處中發大菩提心   同受諸佛戒一切冥得道   畜生鬼魅等蚊虻虱蟣等   各增內證樂各施利他樂   已成佛道者利他得自在   未成佛道者證果得自在   同心共守護現前諸大眾   令除消災難令增長福壽   現前榮華樂後世佛法樂   各各得增長各各得圓滿   亦願今日受戒眾在家出家菩薩眾   現前冥道得戒眾見聞信毀諸大眾   依此今日受戒善盡未來際為結緣   生生世世為憶念後後當當為利益   未成佛者我引導已成道者引導我   不令一人墮惡趣不令一人受苦惱   若有一人受苦處互為拔苦為引導   若有一人成佛國互為聞法為弟子   如彼三劫三千佛願我大眾亦如是   總願初後大功德普施法界諸眾生   同共迴向大菩提決定證得無上道   元慶六年五月十五日覆檢以畢   草堂寺五大院桑門安然記之   龍樹說言。巧作名義。普施眾生。是名法施。如來說言。財施有盡。法施無盡。致菩提故 願以解釋菩薩戒法施功德遍法界   普為一切四恩海共證無上大菩提   普通授菩薩戒廣釋卷下   弘長三年五月十五日於花王房書寫之   靈惠(二十五)十六日校點了   貞治四年三月二十三日趁朱點為墨字既畢為勵後學也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共持三聚戒皆成等正覺 祐禪老比丘 ******   No. 2382 新學行要抄   總目 六念法第一 衣缽法第二 說淨法第三 時食法第四 說戒法第五 與欲法第六 安居法第七 自恣法第八 出家法第九 化俗法第十 新學菩薩行要抄 六念法第一 第一念。今朝黑月(大小)若干日。去布薩若干日(若白月者。白月純大故。□□□□□□□她□導飀□第二念。我今自食。無請處(或雲我今食僧食。無請處。或雲我今乞食。無請處。若有請者。今有請處當自去。若有背請緣者。雲今有某緣得背請若無背緣得多請緣者。雲我有請處。今捨與人)。 第三念。我於某年某月某時受菩薩比丘戒。未有夏(後有夏者。隨多小雲若干夏)。 第四念。我今三衣缽具。有長已說淨(後有不受持不說淨者。雲不受持未說淨)。 第五念。我今依眾食(若有別眾食緣者。雲今有某緣應別眾食)。 第六念。我今無病。堪行道(若有病者。雲我今有病當療治)。  此六念法出僧祇律。菩薩僧亦以准行。即山門登壇受戒時授之。不可不行。   衣缽法第二  五條(四分。長四肘。廣二肘。十誦。長同四分。廣二肘半。一肘者週一尺八寸。週一尺當唐八寸)。 菩薩大士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此安陀會五條衣受。一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  若揲葉者雲揲葉衣持。若褶葉者雲屈褶衣持(褶葉者唯限下衣不通九七)若從衣者。若雲此安陀會九條衣。若雲此安陀會九條衣。若衣 者。雲此漫安陀會受持。七條九條准之可知。  七條(四分。長五肘廣三肘。十誦。在上下之間)。 菩薩大士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此鬱多羅僧七條衣受。兩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  九條(四分。同七條量十誦。同四分二衣)。 菩薩大士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此僧伽梨九條衣受。兩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  若准銑和上意。九七五如次可加受也。  缽(四分。大受週三斗小受斗半。中品准知。若准唐鬥。上受一斗下受五升)。 菩薩大士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此缽多羅應量受。常用故(三說)(或雲應量器今受持)。  座具(四分。長佛二揭手。廣一揭手半。後長廣各加半揭。佛一揭者週二尺也)。 菩薩大士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此尼師檀應量作。今受持(三說)(若過減量者。應雲如法作)。  捨法 菩薩大士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此安陀會五條衣。先受持今捨(一說七條九條可准知。從衣例上悉之)。 菩薩大士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此缽多羅先受持今捨(一說)(坐具准知)。 曠疏雲。三衣條品受法同聲聞。但雲菩薩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為異(文)銑疏雲。若須捨更受。應對人口雲此割截僧伽梨兩長一短 先受持捨。三說。餘二衣准之(文)今準律除兩長一短等句。師師行用亦如是。菩薩受衣法多從師三受。雖未檢本據。行來久矣。若准常 途。應對一菩薩比丘加受也。若無人者。至佛前心念口言。諸佛菩薩一心念。此安陀會等(云云)。   說淨法第三 諸佛菩薩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有是長衣未作淨。今為淨故捨與十方諸佛菩薩。我為諸佛菩薩受寄護持(三說若對首應雲菩薩大士一心念)。  此法出善戒地持瑜伽等。準律長一尺六寸廣八寸。以上衣十日以前並皆可說淨。本論說是心念法也。而山門授戒時。請說淨師故。或可對 首也。若得錢穀等者。不可作對首法。□□□□□凌□□□□□□毼□姩□□駭糕□計稫褽□騖飀□□□□椽□視□奷□餽□勵埤□妘醴蠠施因緣故。安住聖種生無量福(云云)。   時食法第四  唱禮 十方施主災障消除福壽增長 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可加南無歟後後亦爾) 圓滿報身盧捨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極樂世界無量壽佛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各各可誦般若心經也  展缽偈 若展缽時 當願眾生 身心寂靜 離諸粗暴  受食偈 若受食時 當願眾生 具足常滿 一切佛法  若依華嚴經淨行品說。初受食時雲得佛上味甘露滿足。見滿缽雲具足常滿一切佛法。  咒願文 此食色香味 上獻十方佛 中奉諸賢聖 下及六道品 等施無差別 隨感悉飽滿 今諸施主得 無量波羅蜜  南嶽隨自意三昧雲。菩薩得飲食時。先應咒願。兩手合掌心念一切十方凡聖而作是言。此食色香味(云云)故此咒願文可通大小食也。若 依大宋見行者。別在粥咒願。用否隨意。  五觀 觀實相食計其來處(自墾植耘除至舂磨炊煮。計一缽飯百千功成。又此食是檀越所施。奪其妻子分為福故與。託此等眾緣應作實相觀)。 忖己德行全缺三行(坐禪誦經僧事是法身般若解脫三德行也。若闕此德豈消信施)。 防心捨離三毒為宗(上食起貪下食起嗔中食起癡。若達三毒即是法性。於唸唸中開佛知見)。 法性良藥為療形苦(有待之身假衣食緣故。食此食正事良藥。非貪味也。若於此中作常樂解。皆變成上味。即是實相甘露妙藥也)。 為資法身應受此食(今所受食即法喜禪悅之味。故以此緣長養法身速證無上菩提妙果)。  此五觀法。宣師依明瞭論令作之。山門古德附彼事觀作實相解以為大乘菩薩行用。其文如斯。為令知其各各義。今私所加註釋也。 正食偈(粥時雲若小食時) 若飯食時 當願眾生 禪悅為食 法喜充滿(先合掌誦此偈已。正以匙進食時。應作此念)。 為斷一切惡(初匙) 為修一切善(中匙) 為度一切眾(後匙) 迴向大菩提(餘英茄等)  食訖偈(粥時雲小食) 若飯食已 當願眾生 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誦此偈已。或可作處世界梵)  說戒法第五 先鳴鐘集僧  眾僧聞鐘聲各具威儀說偈 降伏魔怨力 除結盡無餘 露地擊揵搥 比丘聞當集 諸欲聞法人 度流生死海 聞此妙響音 悉當雲集此  鐘聲未絕之前。悉皆入堂。展座具禮佛長跪合掌說偈 持戒清淨如滿月 身口皎潔無瑕穢 清淨和合無違諍 而乃可得同布薩  說偈已各隨次靜坐 次說戒師至佛前打靜一下(敷座具)  唱三禮(眾僧應語三拜)  次互跪誦七佛通誡偈(一下唱之。眾僧同和)  次起立(收座具一下)唱白 敬白。諸佛子等合掌至心聽。此素訶世界南閻浮提大日本國某州某縣某寺僧伽藍所。我本師釋迦牟尼佛遺法弟子出家菩薩等。自惟。生死長劫。乃由不遇無上慈尊。今生若不發出離之心。恐還流浪。故於是日同崇三寶渴仰大乘。眾共宣傳菩薩戒藏。以此功德資益天龍八部。唯願威光自在皇帝陛下聖化無窮。太子諸王福延萬葉。師僧父母常保安樂。見聞隨喜宿障雲消。惡道三途災殃自殄。迴此功德誓出娑婆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一下)。  此等雖是維那行事。略儀之時戒師兼行次戒師登高座(若禮盤)說戒。  唱經首題畢。越初長行我今盧捨那以下誦之。序分訖雲不來者說欲。若有與欲人者。受欲人下座對僧說欲。若無說欲人者。上座雲無說欲 者。然後可誦正宗以下若廣說戒雖具可盡十重四十八輕。近來恐煩文故。多誦略頌(惠心作)此時流通二段同可誦之。若略說戒。但誦十 重已即至流通後段。所謂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臺藏世界以下是也。 次後唄(若無別唄師者。說戒師自作梵) 次說戒師下高座至佛前敷座具互跪(眾僧各下座互跪合掌)誦慶賀偈(一下)。  諸佛出世第一快 聞法奉行歡喜快  大眾和合寂滅快 眾生離苦安樂快 次三禮(如前) 次迴向(一下) 向來說戒 無量勝因 迴惠六道 和南聖眾 次一下唱一切隨意眾。各一拜收座具如法問訊而出堂。 以上依大原良忍上人自修略作法所出之也。但大乘布薩眾別無異。縱雖僧中依此略儀作說戒法有何不可。若欲行廣法。別有其文。依彼可 修之。又大原雖依此略行。猶有加修供養文唱禮懺悔發願等。存沒可隨時宜而已。   與欲法第六 對人與欲法 菩薩大士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如法僧事與欲清淨(一說)(若自恣時雲與欲自恣)。  轉欲法 菩薩大士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受某甲菩薩比丘欲清淨。彼及我身如法僧事。與欲清淨(一說)。  對僧說欲法 菩薩僧聽。某甲菩薩比丘。我受彼欲清淨。彼如法僧事。與欲清淨(一說)。   安居法第七(附受日法) 先眾僧入堂禮佛敷座具而坐。 次上座敘事由(私雲。准自恣儀可互跪合掌歟)。 維年號某年夏安居。大眾共今日始行。抑佛子等運在末法濁惡日增。教法僅留行證全闕。恥有安居之名更無策修之實。然而學大師祖師之風儀結世世值遇之芳緣。仰分持具持之誠說期如如常樂之妙果。大眾同志宜守三業矣(一切神分般若心經云云)。 次大眾禮三拜。 次二人相對互跪合掌互唱雲。 菩薩大士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今依某僧伽藍(若某甲宅)前三月夏安居(四月十六日以後雲後三月)房舍破修治故(三說若在俗捨除此句也)。  對人囑雲。知莫放逸。答言受持。所對問雲。依誰持律者。答雲。某甲和上。告雲。有疑當往問。 次大眾同時三拜。收坐具和南而去。  安居本是對首法也。縱雖多人集。各各二人相對可作法也。若有二十人者。十對有十人者。五對同時可三說。但於對首二人者不可一時。 互以一人為所對故也。今此結法出明曠疏。山門古來依此法結夏也。知莫放逸以下問答。是人師所義加也。存略可隨宜歟。  心念安居法 諸佛菩薩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以大圓覺為我伽藍。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三說)。  此法出大圓覺經。顯揚大戒論引之。此大乘不共行相也。仍近來若對首若心念通行此法但檢本經雲不假徒眾故。專是獨住菩薩心念法也。 若有餘菩薩者。依明曠意可作前法也。況山門祖風不可不行。後賢知之。  受日法 菩薩大士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今受七日法出界外。為某事故還來此中安居(三說)。  若心念者。稱諸佛菩薩一心念。若有過七日緣者。聲聞作眾法受無對首法。菩薩法更問明師。   自恣法第八 先大眾聞鐘入堂禮佛說偈等。並如說戒儀(改布薩語為自恣為異)。 次上座敘事告白(私雲。大原互跪合掌)。 敬白大眾。夫九旬修道精練身心。人多迷己不自見過。理宜仰憑清眾垂慈誨示。縱宣己罪恣僧舉過。內彰無私隱外顯有癡疵。身口託於他人。故曰自恣。故摩得伽雲。何故令自恣。使諸比丘不孤獨故。各各憶罪發露悔過故以告言調伏得清淨故。自意喜悅無罪故也。毘尼母論雲。九十日堅持戒律及修諸善皆不毀失。行成皎潔故。安居竟自恣。此是自言。恣他舉罪。非謂自恣為惡。此雖相顯。無知者濫行。大眾如此知宜行自恣矣。 次雲不來者說欲(答雲無說欲者)。 次五德行淨草(或令小者行之。古記自恣後行草。恐不順教理歟。更問)。  眾僧各受草可展佈座前。正自恣時各坐草可作法也。 次正自恣法  行草法畢。五德二人起座次第受眾僧自恣。先第一五德至第一上座前展坐具互跪。上座見五德來即就草座互跪合掌唱自恣文。此時第二五 德立第二座前。次第二上座如前作法。此時第一五德立第三座前。如是展轉一跪一立。受諸人自恣竟。二人五德五對作法(或五德至自夏 次對一人五德可作法也)。 菩薩大士一心念。眾僧今日自恣。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亦自恣。若有見聞疑罪。菩薩長老哀愍故語我。我若見罪。當如法懺悔(三說)  此是六人以上作法也。若唯有五人者。一人五德隨次列座。一人起座可受自恣也。若四人以下者。不可對五德。宜對首自恣也。 次維那三禮迴向等並如布薩儀  以上最略行儀也。自恣廣法別有其式。若欲行者。對文可知。  對首法(附心念法) 諸大士一心念。今日眾僧自恣。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清淨(三說)。  若有四人者。四人相對一人別說。餘三人亦爾。若有三人者。雲二大士一心念。若二人相對者。雲菩薩大士一心念。若無人者。至佛像前 具儀雲諸佛菩薩一心念。餘語同對首法。   出家法第九 先淨機上安華瓶香爐灑水器塗香器等 次師塗香塗手(依例加之) 次灑淨(自身弟子道場等) 次教弟子著本俗服拜辭內外氏神國王父母等(向各各所在方可三拜也) 次弟子互跪合掌說偈 流轉三界中 恩愛不能斷 棄恩入無為 真實報恩者  或師訓釋偈意令聞弟子。但本儀不載之。存略隨宜 次師為說法雲 赤唇白齒長眼高眉何者是清。一塵猶臭。生老病死甚可怖畏。行住坐臥無一非苦。此身足厭。何可愛乎。宜毀形守志以期常樂妙果矣。 次進剃髮具結分雙髮 次師香湯灌頂雲 善哉大丈夫 能了世無常 捨欲趣佛智 希有難思議 次令弟子禮佛說偈 歸依大聖尊 能度三有苦 亦願諸眾生 普入薩婆若(佛令三禮) 次剃髮(師先除頂髮。次令傍人剃。本儀阿闍梨先剃之。最後和上除頂髮)  剃髮之間。唄師作梵。若無別唄師者。戒師可唱之 毀形守志節 割愛無所親 棄家弘聖道 願度一切人(不作音曲之時多用吳音) 次令弟子脫俗服著法服(未可與袈裟。本儀剃髮以前令著脫) 次師為授與袈裟。其詞雲(弟子來至師前互跪。此告言本儀不載之)此是恆沙佛解脫憧相衣。若人得之。諸佛歡喜天龍恭敬藥叉羅剎皆生怖畏。早免生死速證菩提。我釋迦大師以此度眾生。三世諸佛亦如是。故今授之。當恭敬頂戴受之(云云)。  師手執袈裟如此告言已授與弟子。弟子兩手受之頂載返師。師又授之。如此三反。然後令說偈 大哉解脫服 無相福田衣 被奉如戒行 廣度諸眾生 次師為授法號 次弟子禮佛說自慶偈 遇哉值佛者 何人誰不喜 福願與時會 我今獲大利(說偈已可禮師僧) 此授衣自慶二偈尋常不用之。今依本儀所加之也。 次授沙彌戒(或別時授之) 先戒體(受者互跪合掌) 我某甲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我今隨佛出家。某甲為和上。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 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我今隨佛出家已。某甲為和上。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 次懺悔(本儀不出依例加之)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三說) 次戒相 從今身盡未來際不殺生。是菩薩沙彌戒。能持不(答能)。 從今身盡未來際不偷盜。是菩薩沙彌戒。能持不(答能)。 從今身盡未來際不婬欲。是菩薩沙彌戒。能持不(答能)。 從今身盡未來際不妄語。是菩薩沙彌戒。能持不(答能)。 從今身盡未來際不兩舌。是菩薩沙彌戒。能持不(答能)。 從今身盡未來際不惡口。是菩彌沙彌戒。能持不(答能)。 從今身盡未來際不綺語。是菩薩沙彌戒。能持不(答能)。 從今身盡未來際不貪慾。是菩薩沙彌戒。能持不(答能)。 從今身盡未來際不瞋恚。是菩薩沙彌戒。能持不(答能)。 從今身盡未來際不愚癡。是菩薩沙彌戒。能持不(答能)。 此是菩薩沙彌十戒。盡未來際不得犯。能持不(三問三答)。 次發願 我今以此十善功德。願共法界諸眾生等捨此身已生極樂界彌陀佛前。聽聞正法悟無生忍速證無上大菩提果。  若依通受。□□覢姶□騁□覈□□□□奏禎雜□□□□騖馲餑□□辰□樓濾切□□□□□樁□Q□□□□□□□□□□駙□祕□]餽□埤□常途多不行故今略之。  化俗法第十  五戒法(受者互跪合掌) 我某甲盡未來際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 我某甲盡未來際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 從今身盡未來際。不殺生戒。能持不(答能)。 從今身盡未來際。不偷盜戒能持不(答能)。 從今身盡未來際。不邪婬戒能持不(答能)。 從今身盡未來際。不妄語戒能持不(答能)。 從今身盡未來際。不飲酒戒能持不(答能)。 願以此功德(云云)。  若別授在家二眾者。三歸下應雲為五戒優婆(塞夷)一一戒下應雲是優婆(塞夷)戒能持不。今依通授別持意省優婆塞語。見者勿怪。  齋戒法 先師啟白(此准知國風有無隨宜) 次三歸(弟子長跪合掌) 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今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三說)。 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今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三說)。  若女人者。雲淨行優婆夷。若出家人者。今一日一夜以下句可略之歟。 次懺悔 某甲若身口業不善貪瞋癡故。若今世前世有如是罪。今日誠心懺悔。三業清淨受行八齋。是則布薩(智論說如此。或准常途可令誦普賢懺悔文)。 次說相 如諸佛不殺生。一日一夜不殺生戒能持不(答能)。 如諸佛不偷盜。一日一夜不偷盜戒能持不(答能)。 如諸佛不婬欲。一日一夜不婬欲戒能持不(答能)。 如諸佛不妄語。一日一夜不妄語戒能持不(答能)。 如諸佛不飲酒。一日一夜不飲酒戒能持不(答能)。 如諸佛不坐高大床。一日一夜不坐高大床戒能持不(答能)。 如諸佛不著華鬘瓔珞及香塗身薰衣。一日一夜不著華鬘瓔珞及香塗身薰衣戒能持不(答能)。 如諸佛不自歌舞及故作觀聽。一日一夜不自歌舞及故作觀聽戒能持不(答能)。 如諸佛不過中食。一日一夜不過中食能持不(答能)。 次發願 願持是八齋布薩功德。生生不墮惡道八難。願諸煩惱盡逮得薩婆若成就佛道(或可誦願以此功德偈歟)。 延文二年十月二十六日。於江州敏滿寺佛土院集記訖。先年於西山卒爾所錄。非無訿謬。仍討本文檢舊記再令添削畢。於其餘鉅細行事者 不遑具載。今只為初學人聊出要用而已。    假名菩薩比丘慧仁記 (說戒法堮捅部^ 梵網五十八戒略頌 殺不與取婬妄語 酤酒說過自讚毀  慳瞋謗三是十重 八萬威儀當廣明  不敬飲酒食肉辛 不教不供懈不聽  背大不看畜殺具 如是十戒下六品  國使販賣及謗毀 放火僻教為利倒  恃勢無解並兩舌 放救是十滅罪品  瞋打憍慢不請僻 非佛不和獨受利  受別別請邪命活 敬時等十制戒解  枚贖損生邪覺觀 念小不發願與誓  冒難次序不修福 是九梵壇當廣說  簡擇為利為惡人 無慚供化說不知  非法破法等九戒 是名輕垢四十八  此頌為令初學人記憶戒名私所結也。若廣佈薩時。可誦先德所製偈頌也。其文在別。  過七日受日法(準四分羯磨白文) (安居堮捅部^ 諸佛菩薩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受過七日法。十五日(若一月日)出界外。為某事故還來此中安居(三說)。  若對首若心念。作此法已一一告白界內眾僧。然後可出界也。  受三十九夜法 諸佛菩薩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受三十九夜。某事故出界。是處安居自恣(三說)。  事訖法 諸佛菩薩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於此處兩安居。為某事出界行。還此中安居。 此三種受日法。聲聞羯磨受。無對首心念法。今菩薩眾事法難行。故私依準彼三律羯磨文綴其詞句。佛意難測。他人勿用。努力努力 (出家法堮捅部^ 別授菩薩戒請師法(山王院註雲。今別授時須雲求受菩薩別解脫戒)。 我某甲等。今從大德求受菩薩金剛寶戒。大德於我不憚勞苦。慈愍故(三說)(私雲妙樂明曠本並廣釋寺元金剛寶三宇山家本被加之)。 同乞戒法(別授時雲願施菩薩別解脫戒)。 族姓大德。今正是時願時施我菩薩戒法(三說)。 廣釋雲。此一准高昌本。若乞戒者。隨時取捨之。 (說戒法堮捅部^  對首心念說戒法(准聲聞法) 菩薩大士一心念。今僧十五日說戒。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清淨(三說)。  若所對有二人者。可雲二大士一心念。 若心念者。可雲諸佛菩薩一心念等也。 菩薩對首懺悔法(出明曠疏)。 先請懺主法(互跪合掌) 菩薩專志。我某甲今請菩薩為犯輕垢懺悔主。願菩薩為我作懺悔主。慈愍故(三說)。 次正懺悔法 菩薩專志。我某甲為故不聽大乘法等犯輕垢罪。今向菩薩發露懺悔。懺悔即安樂。不懺悔即不安樂。憶念發露知而不敢覆藏。長老憶。我清淨戒身具足清淨布薩(三說)。  懺悔主雲。自責汝心底生厭離。答雲。爾曠疏雲。此依唐三藏羯磨出之(云云)。 教院雜事略問答 問。今所建教院元由雲何。 答。佛法雖區不過戒定慧三學。學者雖多總攝禪教律三師。禪師循禪觀。律師傳律藏。法師講經論。其所住寺院則禪院律院教院是也。然禪律兩寺都鄙雖繁。我朝教院僧儀久廢。今依嘉曆之敕裁再興大教之規儀耳。 問。此三院天竺震旦有其例乎。 答。天竺有一向大乘寺一向小乘寺大小兼行寺。傳教大師尋彼西天風制大乘寺式。又宋高宗皇帝。天下諸寺分為三院。禪院律院講院也。於此三院各置五山十剎。其律院似小乘寺。偏學小乘律藏故。禪院似兼行寺。雜行大小威儀故。講院似大乘寺。專傳天台三學故。今所建教院。遠討天竺三寺之嘉謨。近訪宋國三院之傍例。雲彼雲此非無蹤跡矣。 問。傳聞。元朝講院行事多似禪院。講徒所著法衣不異禪衣(云云)我眾衣服何不效彼耶。 答。我朝大乘寺山門為源。而中古以來教學雖盛。威儀多缺。又宋朝教院諸山。多弘一乘教法。傳天台教觀。順大乘寺風冥符山家式。故以為準據而已。然及晚宋元朝。禪徒興盛知法人鮮。故院內行事僧侶衣服等多同禪苑歟。故今衣缽軌儀服章體貌等。專准叡獄之古風所學大師之行儀也。異域不如之行跡。何必依行乎。 問。或人云。山門大師等皆著編衫。今何不然耶。 答。傳教大師歸朝之後。大同以來漸雖傳大戒。僧侶威儀猶順常途。至弘仁八年著願文雲。自今以後永捨二百五十小乘戒仰望四安樂行三種深戒(云云)舊記雲。此日改小乘威儀著大乘法服。拋鐵缽持木缽(云云)自爾以來偏守西天大乘之規矩無夾南山共小之形儀。編衫是魏朝新制律家所用也。非佛國本儀。非大乘服章。大師破南都七寺保執立西天不雜法式之日。豈不摸五天純一之威儀。猶隨三乘共學之近制耶。仍檢山門御經藏年年資財帳等。行滿所屬資具中雖載葛編衫一領。於大師祖師道具者。編衫之名無所見歟。但印度風儀袒露為體故。下則著裙上纏祇支而已。唐朝日本服飾為儀故。襖□□□□□□□□襤禍□飀□□糖□□□□□覛□□□□□□□□□妘魯□□□橝漶慼慼歎ョ毅盻峞慼慼慼慼慼撳晼慼戮萫磥j□□□媽□□楛□楱□椹□□褸□□量□□訢樀□□□問。編衫者祇支覆肩二衣縫合以覆兩肩。雖似魏王之新制。非無律藏之本據。今何生異解耶。 答。祇支覆肩本是一衣梵漢異名。然分此為二衣。南山所傳義淨之所破也。如三藏意者。三衣加僧腳崎(舊雲僧祇支)並裙。以之為五衣。南海傳雲。準檢梵本無覆肩衣名。即是僧腳崎衣乃祇支之本號。既不道裙。多是傳譯之參差(云云)故知祇支覆肩非是別衣。況彼編袖魏王見僧眾行儀新立敕制令加右袖。彼時未論祇覆之合不。後人截領開裙生此執見歟。見諸師形像。多於兩袖衣被之表更著橫被。此正是僧祇支也。內袍若祇支者。豈不招重著之過耶。以之思之。今此一袍即是內服。非法衣數。謂是祇覆。勿生列祖妄著之謗矣。 問。或人難雲。絹紬是殺生之財非大士之服(云云)此義雲何。 答。祖師法衣依如來之開聽任佛國之規則不論絹布。隨得著用。南海傳雲。凡論施絹乃是聖開。何事強遮。乃至五天四部並皆著用。詎可棄易求之施絹覓難得之紬布。妨道之極其在斯耶(云云)顯戒論雲。小大及兼學具載西域。大小別修事亦出南海傳(云云)山家既引南海傳為大乘別修之證。然執布遮絹是。又宣師之所計三藏之所破也。非五天之儀。非四明之風。不可偏執耳。 問。山門禁制式雲。僧侶衣服可用唐袈裟色(云云)或雲。唐袈裟色者薄墨染色也(云云)此說用否。 答。比丘衣色先須知聖制。律中出青黑木蘭三種色。梵網經舉青黃赤黑紫五色。真言家隨五種壇法淨衣色又別。此皆大乘行事山門所用也。雖然常途眾會參雜不宜之。故且所被定一色也。但唐袈裟色薄墨染色者。不檢舊記不辨古事之所致也。師傳正義雲。唐袈裟色者。三種中是木蘭色。五色中近赤色。俗稱香染色者是也。人多染黃色。是謬也。大師入唐之時。大唐諸僧多著木蘭色衣。故稱唐袈裟色。叡山諸大師影像等至今存在。全非墨染色。人何迷耶。近代居極官人獨用此色。必非本儀。山門古德雖不至綱位。皆以著用。凡於紫服許否者雖見敕制。至香染階級者未檢其式。雖然我門僧徒又且准世儀。堂中眾僧多著墨色。耆德長老可用木蘭色歟。此隨時宜非守本質耳。 問。木缽是外道標幟也。非比丘所用。何帶持之耶。 答。小乘律中雖遮木缽。大乘經中開文非一。故山家為破小戒偏執。弘仁以來受畜木器。今我一門因准祖風。故異小儀。若洗其執了。鐵瓦二缽隨得護持。又非可遮耳問。山家古風唯撰耆年知法人為傳法座主。差雜事執務器用為別當知事。除此之外不立財員不置典主。後時漸有上座三綱等名字歟。然今眾中聞首座懺主都主監寺維那知客等稱。謂此皆禪規所立也。我眾何可依行耶。 答。山門古儀實如來問。雖然法眾稍多緣務轉繁。故事不獲已准唐國例置二綱等。令掌寺務。及於智證大師任僧綱華山僧正至極官。敘位任官充滿山中。寔是古今時遷風俗變易。三寶住持之道不可守一隅者歟。今我一眾不望公家之敕喚不求世俗之榮路。且准宋朝講院假立真俗字號成辦寺中雜務而已。何必依憑禪苑規度耶。況復首座即上座都寺即寺主維那即都維那也。其餘局務隨事立名。何勞苦諍耶。 問。教院所學可通權實。何偏弘山家佛法耶。 答。權小諸宗雖設言教之方便。終歸無說之絕理。故大集雲。甚深之理不可說。第一義諦無聲字(云云)十地論雲。性海果分不可說。與言說不相應故(云云)唯有真言止觀極唱。揚果分圓音示真如言說。教院之建立綱要只在斯。何況大乘寺制式山家所立也。諸宗不同志。大教院規矩宋朝所創也。所學專在天台。故今摸兩國之風範致一乘之弘傳也。  延文元年八月四日。於西山本坊記之。同九日。於先師和尚影前一遍讀過之畢。  應安四年五月二十五日。於廬山蓮社一見之次。聊加添削畢未再治。不可披露之。    大乘寺沙門仁空記  新學行要雜事問答者。先師貽述作。後葉為軌範。而末弟(明空)幸稟師跡。聊思弘宣勸助。役於同志彰文字於印板。迺施廬山教肆永傳 來際學侶耳。  時應永七年(歲次庚辰) 暮春初五日    幹緣比丘照珍    右筆比丘慧鏡    廬山住持比丘明空敬誌  仍討本文檢舊記再令印板 釋空覺 ******   《大正藏》第74卷No.2383   No. 2383   菩薩圓頓授戒灌頂記   夫圓頓不思議之戒者。究竟成正覺之終極也。論之一代者。隱密圓戒之軌範無絕。訪之八年者。本跡顯戒之傳授尤珍。三身之如來皆授之。四土之所化悉受之。誠非此妙戒者。無一人而踏開覺之要路。非此大律者。無一佛而遂出世之本懷。生而逢佛世。幸而聞深法。雖輩不歸此乘。何類不受此戒。一念得三種之戒體。一座盡六即之次位。偏是在戒戒德者也。討其元起者。自內證出外用。毘盧傳應佛。依之佛佛傳持而成摩頂之授職。師師相承而流灌頂之戒水。然者此灌頂授戒之儀。於上古者定不限一流一門也。而於諸家之傳戒者。雖絕灌頂之儀。即於黑谷之一流者。獨殘重授之喜躅。但嫉妒之家。毀他之輩。或稱良忍上人之聖教曾無身此趣。或號善惠上人之遺跡又無此儀。剩吐誹謗之詞。動成嘲哢之思也。頗可類五千之退座。可謂九十之邪道者哉。此等次第。高祖師求道惠尋上人及奏聞畢。抑此傳戒者。自釋迦如來以降。至先師慈威和尚二十五代也。而祖師傳信和尚者。興大戒而正僧寶之威儀。先師鎮公上人者。專知識而得主臣之渴仰。其後匪啻弘通戒法戒行於萬人廣。猶建立末寺末院於諸國。然而於灌頂受戒之儀者。依撰其機人數不幾。於茲故金山院道光上人者。為傳信和尚最初律儀再興之僧數。顯密之修練異他。圓戒之遍持超餘。仍先師和尚被定附弟。以此鎮國灌頂最前傳授光上人畢。而後灌頂之儀中絕而二十餘年。至貞和五年(己丑)七月二十五日。於黑谷青龍寺始被授惟賢矣。和尚者先於其日見好相。惟賢者在於頂年感靈夢。倩思師資之感應豈非佛法之奇特哉。自爾以來連年相續。而九人之同學所入此初壇也。惟賢顧天性之遲鈍。頗雖過盤特之動忘其名。憶宿因之多幸恐相似迦葉之不求自得。是則先師憐愍之所致。冥眾加護之令然也。於彼重授之砌灌頂之席之所成之威儀。之所唱之言句。皆是學三世諸佛軌則。受現前一師之內證。其說皆傳口授。上來未及記錄。予又收初說於胸中。慎散失於口外。但案事情世間逐日濁亂。人情隨年愚鈍。昨見今忘。朝聞夕疑。隨而憶念貞和五年之儀。纔雖經十一箇年。事儀髣拂。心內傳說欲忘耳底。而間且為備自身之廢忘。且為殘小子之愚者。記梗概錄旨趣。是即正載先師之口決。傍加愚老之意緒。於時延元四年己亥九月下旬。住持法勝寺草之而已。 一。名字事   疑者雲灌頂者於真言祕教所授來也。於顯教者未聞其說。戒家何建立此名目耶。隨而南都北京受戒之砌。更以無此義如何答。於灌頂儀則者。世間出世非無。而於世間者。輪王太子續王位之時。先王取四海之水灑後主之頂。其儀於我朝被行之(云云)於出世者。不可限真言一教。顯宗同可有此義也。法雲地菩薩欲成正覺之時。先佛必可有授職之儀。此時以先佛之智水灑後佛之頂上也。   仁王經說灌頂三昧。又說第十地雲。灌頂菩薩四禪王。乃至一轉妙覺常湛然(云云)又經雲。第十三灌頂開士(文)疏(天台)雲。十三灌頂者。於十四忍中是第十三。既證補處之位。受灌頂智職也(文)就中今圓頓戒法者。顯教而越顯教之所談。非密教而備密教之威儀。是則大日自受用內證所持之戒行故也。若然者尤可有灌頂儀也。凡於灌頂有五種之分別。教時義雲。真言宗凡地發心入壇灌頂乃至成佛。常蒙凡聖諸師五種灌頂。一香水灌頂。二手印灌頂。三真言灌頂。四布字灌頂。五光明灌頂(云云)(委細更問)以前佛受職光照後佛頂。此則灌頂義也。何況於戒法者。以威儀為本。窮即身成佛之事相之時。尤可有此義。依之法花安樂行品說因位極際第十地雲。深入禪定見十方(云云)文句釋雲。深入禪定即第十地中無垢三昧。入金剛定諸佛皆現摩頂受職也(文)摩頂受職者即灌頂儀也。此灌頂者。總者亙三學。別者限戒法。凡法花經者以戒法為出世本懷。為一大事因緣(此事委細有別)龍女即身成佛。專是戒法成佛也(先師一卷記有之)今釋。無垢三昧者戒法三昧也。依持戒之防非止惡得無垢之名。依之十地之中第二地號無垢地。是戒波羅蜜成就之名字也。大日經同聞列虛空無垢執金剛。義釋雲。如淨虛空無有障翳。無垢無染亦無分別(云云)可思之。 一。道場莊嚴事(付傳受戒事)   門前灑水。香象等(如真言灌頂如法經)。   疑雲。大壇上。金山。一二ぼぼ。兩卷ぼぼ者何物耶。   答。傳雲。先大壇者三千大千世界一佛所王之土也。金山者須彌山也。已為虛空不動之戒場。仍約不壞之義名金山。是金剛山也。縱雖為何處以佛座號須彌座。今又為佛座建立之。所詮戒和上釋迦如來所居也。但可安置佛舍利。是即應佛之骨分。生身之色體也。召請之和尚冥合此舍利之故。顯色心一體古今不二義者也。又舍利者金剛不壞常住不滅之法身也。召請降臨之身者常在靈山之報佛也。現前傳戒師者一體三寶之僧寶。是應佛也。仍顯三身之相即。表三學之圓戒。此等之所居故名金山(已上)。   尋雲。爾者所奉懸本尊者。三身中何耶。   傳雲。凡授戒教主者。塔中釋迦是報佛也。為上冥下契之身。顯三佛相即之義。所召請之和上是也。但所奉懸畫像者。滅度戀慕之應身之形體也。爾而已非生身慮知之心。而表常住不滅之義。仍猶法身也。形像者圖生身而顯具相三十二之法身。是理法身之體也。舍利者現奇瑞而顯寂而常照之法身。是智法身之體也。故本尊與舍利冥合也。   因尋雲。於法身一身有冥合之義者。報身應身又有冥合耶。義雲。可爾(更問)。   次一二ぼぼ者。法花梵網兩經也。初後佛惠圓頓義齊之故。梵網又名正經。其上以眾生授佛戒即入諸佛位之說為授戒之肝要。彼經何非正經耶(委細在別)。又傍依梵網之口傳可思之。抑亦安置此經卷者。為三寶具足也。所懸本尊者(佛寶)經與釋(法寶)現前師(僧寶)又所召請釋迦大師(佛寶)代文殊所誦戒經者(法寶)文殊彌勒等(僧寶)也。重重可思之。   次兩卷ぼぼ者。菩薩戒之義記觀心ぼぼぼぼ義是也。又一義雲。兩卷者指義記上下卷(云云)。   疑雲。今戒者。正依法花。傍依梵網。爾者可稱祕要者。唯可為妙經。若又可指法花之釋歟。何以梵網釋號祕要耶。   義雲。以法花經或號祕要。或號祕要之藏。處處文分明也。依為顯說開會之說。人天大會聞知之。於梵網者猶覆相之說。人天大會何於經文者祕其要之意可有之。所釋又亙當分跨節之兩意之故。祕要之稱相應者也。何況此義記自本非消釋梵網經之所說之故。併寄法花之圓戒始中終釋之。若然者祕要之言約一乘也。   私雲。以義記非消梵網經之義者。聊所談之趣有之。爾而世人定致疑歟。更問。   疑雲。彼觀心ぼぼぼぼ者。所談之體非戒法之要樞。何以之名祕要哉。   傳雲。今戒法者。以性無作假色為終窮之戒體。是即無作三身當體也。而此書明一體三寶之深義之上。自受用·境智冥合·不變隨緣兩般之真如等明之故。為戒家之肝要。仍號祕要也。   尋雲。天台一卷書在之。山家大師御相承之後。有三箇題名。是即戒法之指南。戒壇之根源也。而有祕要之名字。何以之不安壇上耶。   義雲。就此書。山家大師兩度之御相傳。與中古一度之將來在之。如最初御相承者。數箇條篇目之內。只戒壇建立之一篇也。此事誠雖為肝要。一二ぼぼ兩卷ぼぼ者。此書之一句也。仍可指他書籍之條不及異論也。   尋雲。金山者以前之義無相違。但此戒法以法花為指南。若爾者指靈山可號金山耶。   傳雲。然也。一意者如所問。以佛座號須彌座之時者。雖亙一切佛座。圓戒之肝要法花之正意。別而可有靈山也。所以者何。顯四土不二示三身一體也。豈離伽耶別求常寂光。非寂光外別有娑婆之故。戒場即寂光也。又我淨土不毀等說。常寂嚴土無明豈污之釋。此謂實報土等之文者。實報土也。又斷見思之菩薩並座。八世界之發心交肩。仍常在之方便土也。又結緣之四眾雜居之故。即同居土也。今戒法者。專引微塵之菩薩。殊度癡暗之凡夫。仍以凡夫之所住為正意。同居瓦礫之靈山可為授戒之本所。而間所稱大壇者王捨城也。所建金山者耆闍崛也。於此方便壇成彼城山。大小融通遠近一歸也。   尋雲。大壇上二箇小座何物耶。   義雲。文殊彌勒所居土也。以大壇為娑婆界者。清涼山都史多天也。擬靈鷲山之日。唯二聖之所座(尼師壇)也(尋雲。不請清涼文殊金色世界也。異今哉如何)。   尋雲。五瓶並所插時花如何。   傳雲。五瓶者所納戒水也。五瓶之體者召請之五師也。二佛三菩薩因果相攝之戒水。三聚淨戒流傳之表示也。釋迦者中智攝律儀之體。文殊者空智斷惑盡之體。彌勒者假智大慈悲之體也。諸佛者為尊證之故。果上三智之總體也。菩薩者為同學之故。因位三智之分證也。所插時花者五瓶之莊嚴。表定惠也。   疑雲。五瓶若為五師之體智者。何號戒水耶。   傳雲。此圓戒者。本是戒即智。智即戒也。依之五百品所說衣內寶珠者。或說智寶。或說戒寶。約持得邊號戒。約斷惑邊號智也。仍以此瓶水灑頂上也。   尋雲。五瓶形體表何事耶。   答。五師之全體也(更問)。   尋雲。燒香·塗香·白拂表何事耶。   答。燒香·塗香如常迎佛之德·清涼之用也。白拂者。為說法之威儀。拂煩惱之垢塵也。 尋雲。五寶·五藥·五穀有何故置之耶。   義雲。此戒者自元即事而真傳受也。五寶者增長五分法身之養育之珍寶。五藥者消除四大病患之速疾之要術。五穀者任傳受弘宣報命之根本也。約所表者。總者五尊之當體(相配在別)別者和上羯磨教授之三體也。得戒成就之表事勿蔑之。   尋雲。如記家說者。五香又在之。尤可然歟。普賢(寶)文殊(香)觀音(藥)彌勒(穀)如此相配(已上)。今何不然耶。   義雲。   私雲。此事未承口決。但彼記家說。當流又相承之。同雖為戒場事。意趣聊各別歟。傳授壇圖各別也。可尋之。   尋雲。搆山王三聖座。備百種珍寶意如何義雲。山王者。總者雖亙諸社。別者大宮權現也。是即為和上釋迦如來之垂跡。擁護傳受圓戒之行者之故。可奉勸請也。何況三聖出世之本懷者。在受戒灌頂耶。爭無影向之儀哉。若然者就垂跡門故可備供具也。神供之外設百種者。以十種之十種表十界之十界。十界者十如也。界如已融者。戒法之即身成佛圓滿也。可思之。又是經文羅列寶物也。如文句者。諸地真實功德也(云云)。   尋雲。祖師供具等如何。   答。傳戒傳燈之祖師。為報其遺德可供之。非彼遺恩者。爭今可證成佛之妙位耶。   一。正覺壇事。   尋雲。以前已三羯磨畢。得三聚淨戒窮六即成佛。今又設此化義何故耶。   傳雲。於成佛有兩種。一者始覺終顯之成佛。跡門所明應佛傳付之化儀也。於即座雖窮六即之次位。猶是九權一實之證入也。   尋雲。受戒之座經六即次位者。即可斷惑歟如何。凡位受者見思猶不斷之。況於無明惑耶。   義雲。於受戒座顯無作三身·本覺心法身。何無斷惑義耶。依之明曠釋雲。今言戒者。能防三業止三惑(文)。凡於名字觀行斷惑耶否事。更問。   二者本覺無作之成佛。本門所明法身內證之當位也。依為非因非果常寂光之境界。更非權門權乘可思儀之重位。仍於跡門受戒之後。重設本門重授之儀也。於先壇雖得無作之戒體。至此壇彌瑩本來之戒珠。非只成攝善攝律之持相。饒益有情之本意此時可滿也。經文偈頌可思之。   尋雲。此壇即事而真相如何。   答。於法性湛然平等大會之地上。搆當體自身從地湧出之寶塔。凡彼寶塔者。眾生自身之五輪形也。而多寶居塔中釋尊就半座者。一處解釋引經雲。佛見一切眾生心中皆有如來結跏趺坐(云云)此意歟。   尋雲。傳信和尚口授之多寶塔者。一心戒藏之重位也。未出機法。只是一切眾生色心實相本地難思境智也。以天然法爾之一心戒藏名塔婆(云云)若爾者於此塔中者。不可有受戒之儀。不可論成佛之相。今何於塔中有受戒之儀耶。   義雲。自元此塔婆。約實者離本跡之分域。非色心之相貌。只是大日自證之六大。眾生本有之五陰也。誠不可論受戒說法。但一心戒下雲。大日自證法戒是則本戒。自證法赴機末戒。大日自證戒赴普賢機。自受法身即為他受法身戒。大日自證戒不赴於機。是即自受用法身(文)。此釋分明也。三身授戒同時而少不廢之故。約內證者。一心戒藏非迷悟之塔婆。約外用者。他受報身常恆授手之戒場也。今以他受用身授戒之邊為發得戒之壇場也。   尋雲。此壇用尊座歟。其上鋪設次錦座次龍鬚次茵蓐(云云)已有五重之搆歟。其意如何。答。本門所說五百塵點者。表五住煩惱(云云)今所座之五重又可表五住煩惱歟。即以煩惱為所座(血脈口傳可思之)非斷伏。而斷伏之儀。學者悉之。   尋雲。所覆天蓋所垂寶帳。所表如何。又八角形何事哉。軒有龍頭。頂有鳳形。子細如何。媊a圓鏡。前置鏡子。是又何等耶。   義雲。天蓋者。天然隱覆之義眾生五陰之體也(而此中懸八識法性清淨之圓鏡也)寶帳者。卷第六雲。覆以寶帳者。真實慈悲也(云云)菩薩戒者以攝生為本。仍垂慈悲之帳也。八角形者表八正也。顯八教歟。又八方各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淨(云云)龍頭者八大龍王也。為佛法之護者。灑雨澤於普天。為人間之依賴。授財寶於閻浮。頷下有寶珠。既是慈悲之表示。戒體之事相。仍雖為畜類。法花同聞眾之時。天之次列之。依之寶帳上建其形。所含幡者表神通也。頂上迦樓羅鳥是又頸有寶珠。仍名如意迦樓羅王。而處處經文釋義。以寶珠顯戒法。妙戒傳持之莊嚴。以寶珠為其要。而間帶珠鳥龍。之戒相應者也。又鳥者折伏也。龍者攝受也。次真圓鏡者在上表圓蓋(天)八葉者在下表方輿(地)是則天地鏡也。仁王經所說天地鏡者。又號如意珠。實相異名也。實相者今圓戒也。鏡像圓融之當體。豈非之哉。傳教大師大唐御相承之二面者。真圓八葉專是戒法傳來之表相也。此兩面之中間可置一面本有鏡歟(更問。不能註之)。義雲。所詮所案一二正經。肝要在此二面矣。圓鏡者法花之正體。八葉者梵網之傍體也。圓鏡者最初伽羅藍形。八葉者肉團之當體。色心一體事理一如。勿疑之。和尚口傳雲。釋雲。戒者是一切行功德藏根本(乃至)能除大要正法明鏡(文)合一心戒藏可口傳(云云)。   尋雲。置螺意如何。又五瓶灌頂傳授壇已畢。重置瓶水何故耶。似有繁重失。如何。   傳雲。螺者。經之吹大法螺文。密教灌頂其義可同。次重用灌頂者。以前大壇灌頂者。應佛傳付之軌則。今壇者內證真之灌頂也。仍重用之。   疑雲。於內證真身者。必不可用事相之瓶水。何重可灑之乎。如何。   義雲。事相者自理性修起。理性者依事相顯現。何不用之哉。   尋雲。今壇可表湧出之寶塔者。如流布之圖。頂上可建立九輪支。何置鳥形耶。   答。今約所表歟。迦樓羅又雲蘗嚕拏。此雲金翅鳥。   一。師弟入壇事(師資同座東西次第。任本記註之。而慈威和尚後日傳授次第在之。師西資東。此作法尤有其義。於法門又相應者也。資者未悟者境。以左為座。師者能覺之智。以右為座)。尋雲。何故師資居一座耶。又顯宗無印契之沙汰。今何授與耶。又三箇合掌顯何事哉。其相如何。   傳雲。師資共向南居一座者(師東(朱)西資西(朱)東)二佛並之儀也。一座者蓮花臺即寂光土也。二佛者師資也。法身自受用之二身居一土也。釋雲。本有四德為所依(法身)修得四德為能依(自受用)能所並為能依之身(二佛)依於能所所依之土(寶塔)二義齊等。方是毘盧遮那身土實相(文)次印契事。此授戒自元兼顯密之儀在之。用印何遮之哉。其上合掌一印也。為說實相印(云云)經文分明哉。次三箇合掌者。先師資各合掌。合掌者。佛家之通規。僧中之禮節也。仍師資各恭敬三寶義。又成其禮。此十指者十界也。十波羅蜜也。約十界者。左五指者。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道(始小指)右五指者。天道·聲聞·緣覺·菩薩·佛界也。約十波羅蜜者。右五指者。檀·戒·忍·進·禪。左五指者。惠·方·願·力·智也。仍合掌時者。五凡五聖相合(以天屬聖)顯迷悟不二。受戒之本意是也。經雲。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云云)(私雲。此文深義更問有血脈)次合掌者。師資之冥合也。但開之為二箇印。師右手·資左手合之。資師者(境也。理也。定也)資者(智也。事也。惠也)境發智理生事定發惠。是下契也。又師右資左(以師右手自資左手腕上合之也)智冥境事顯理惠融定。是上冥也(云云)此兩種合掌者。凡歸相攝師資一位。而滿不變真如之理也。從因至果也。以此二箇合掌顯冥合。仍為一箇也。   次師資各合掌。雖十界不二。而以二差別為面。就合掌有口授。此合掌者。凡聖各各門之體相。本地而二門之表示。以師資各別之印契顯隨緣真如之事相也。   尋雲。師資同座之相如何。   傳雲。師資座相尤可思之。師左足與資右足二足埵X之。足者以行為德。是則非戒行者五分法身不立也。埵酗Q輻輪文。輪者轉識義。是又圓戒之止惡防非也(十輪可思之可為戒數也)。   尋雲。今壇者表所依之寶塔。師資者表能依之二佛(云云)而於在世寶塔者。二佛並座之時。無結印之義。何今爾耶。   答。如經文者。二佛並座顯冥合許也。自元無立印之文。然而經文者存略之故不委歟。二佛何無用印之義耶。   尋雲。寶塔者法身所居。蓮臺者報身所居也。而今蓮花臺則寂光之旨成義之條如何。   義雲。寂光蓮花之義更問。於報佛自受用居寂光土。他受用居花臺。唯內證外用之異也。此品承前起後也。真力以相應歟。 一。傳戒詞句事   尋雲。在世塔中得受之相如何。   傳雲。其本說見經文。多寶佛未開塔之時唱雲。能以平等大會。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云云)此三句者。如次攝生·攝善·攝律三聚淨戒也。次分身諸佛問許與欲之後。釋迦開塔樞之時。多寶唱雲。釋迦牟尼佛可就此座(云云)威儀戒也。   疑雲。多寶所唱三句。以何為三聚淨戒之由定之耶。   傳雲。依得義大旨者。尋文證易得(云云)(先師度度口授。檀那一流之傳也)以法師衣座寶四安樂行並勸發品四要為三聚戒者。山家大師定判也(云云)其中一者為諸佛護念(律儀戒)二者植眾德本(攝善法戒)三者入正定聚(或攝善法戒或律儀戒)四者發救一切眾生(饒益有情戒)(云云)四要第一者。為諸佛護念也。塔中三句之第三者。佛所護念也。其詞已同。戒法勿論歟。餘二句顯然也。   尋雲。受戒之法則必有規矩。無問答之問者。非傳受戒之儀也。而多寶之所唱。假令雖為三聚戒。無所化之答言也。非傳戒歟。如何。又傳戒者。師資相逢而可成之。今多寶者未開塔以前唱之。可非傳戒歟。如何。   義雲。凡受戒之儀式。在世滅後遙異。月氏震旦事異。以一隅不可定之。就中聖境難思也。凡情豈計之哉。釋尊已聞彼三句之唱。默然信受者。是即傳戒也。次多寶者在塔中唱之。釋尊者於塔外受之。就戒場有甚深之習。可思之。   尋雲。今寶塔者跡門之湧現也。以二佛並座之化儀可顯本門極說之條。不符合歟。   義雲。寶塔品承前起後之故。本門之極說漸顯也。寶淨世界之應佛。即為常住不滅之身故。乘本有之塔成湧現之願文。非跡門之化儀。釋尊又入塔中顯始本不二之義。終窮之化儀只在之者歟。又內證自受用者。冥法身外用他受用者被度生。可思之。抑亦見寶塔品之見字有深義(更問)。   尋雲。今入此壇正所授詞句如何。   傳雲。眾生ぼぼぼ本門一白也(合一句合答)次句第三第四句三羯磨也(合三句合答)凡本門受戒者。不期正覺於分證。不待得果於妙覺。唯當位即妙之一心戒也。而彼文雖雲入佛位。非極果之佛位。指名字菩薩也(義釋號菩提在別)仍五大院立六即成佛之時。引此文為名字即之成佛。所詮指凡夫之當相也。此文雖為他經之說。引權證實者。釋義之常事也。不可驚疑矣。況又於為一二之正經哉。   尋雲。本門極說者。壽量品是也。爾者於彼品有授戒之證文耶。   義雲。乞戒文者。與方便品說不異。壽量品經雲。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文)唯願說之唯願說之也。可思之。正說戒文者。經雲。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文)就中知見二字。正授戒之正意也(更問)。文句雲。如實知見者。即是實智。如理而照三界之實。實則無三界之因相也。無有生死者。無有二死之苦也。起集名退。無常果現名出也。亦無在生死之世及入涅槃之滅。此二俱滅故雲亦無在世及滅度者(文)生死涅槃之二俱滅之者。今戒之正意也。屍羅者滅惡也。滅生死煩惱之二惡也跡門意猶不滅煩惱。至本是受戒之極說也(跡門不滅始成之情謂者猶滅煩惱惡之義不圓滿也)又經雲。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即便服之。病盡除愈(文)文句雲。色者譬戒。戒防身口事相彰顯也。香者譬定。功德香薰一切也。味者譬惠。能得理味也。此戒定惠即八正道。修八正道能見佛性。又色是般若。照了法性之色分明無礙。香是解脫。斷德離臭也。味是法身理味也。三法不縱不橫名祕密藏(文)色香味三種者。或是戒定惠也。又是法法身般若解脫也。是則三聚淨戒也(如以下釋)。三法不縱不橫名祕密藏者。一心戒藏之重也。   尋雲。今此色香味者。醫師所職經教也。然者約戒定惠三學尤有其謂。何一向約戒藏可意得耶。   義雲。三學未分。十界未顯。在佛果之內證者。以之名戒法。一心戒藏是也。而三學相分之日。又於一學立戒名。仍稱戒定惠也。總屬別名常所判也。   尋雲。三學未分之時者。置而不論之。三學相分之時。何以戒法為淺位耶。   傳雲。是則戒法之奇模也。分別六即之時。以理即為底下凡夫之位。而入於妙覺之極滿歸理即也(以上約性)。又論修得之時名字即。聞一實菩提之理後修行覺滿之日。歸名字之解也。知一切法皆是佛法也。解了解不可有諸佛之內證。若爾者。以戒法為淺位之條。還而一心戒藏之潤色也。其上於三學之中。以戒為淺之條。何處釋耶。隨釋處可會之。六度門之時以戒為第二。以禪智為第五六者。非淺深也。釋尊因行之六度。戒滿之次第也(條條略之)。   尋雲。跡門白四羯磨相(如常)。若爾者。於本門有彼儀耶。   義雲。此事未決也。但推之。於本門之直說必不可追爾前跡門之義。一一說悉是戒法戒行也。就中我本行菩薩道時(云云)本行者戒行也。又每自作是念(云云)可思之。隨而大師一處釋雲。不用白四羯磨(云云)。所詮不用而用也。本行菩薩道之文。每自作念之文。於密宗者。實修實證最極灌頂之即身成佛也。戒法又可然也。又東陽和尚御義雲。本行菩薩道行者不輕行是也(云云)彼行者禮拜也。合掌也。爾者受戒合掌是也。法藏本三昧耶印可思之。   尋雲。寶塔品時釋尊入塔中。兩佛合掌唱問句歟。以之為受戒者。本跡受戒之中間。又有受戒之義。可言三密之得戒歟。又釋尊者跡門受戒之和上也。何今可為資耶。   義雲。法在一心說必次第之故。三度傳戒之義可有之也。就中以寶塔品為傳戒之所詮。心性中臺受戒是也。方便品(相傳戒)寶塔品(發得戒)壽量品(性德戒)也。可思之。凡如此之深義。橫豎無礙也。不可執一邊。三密相應受戒者。必唱三身之成道於同時。得三種之戒法於即座也。從佛口生(能持口密)傳受戒。解脫德(應身僧寶)從法化生(領納意密)發得戒。般若德(報身佛寶)得佛法分(合掌身密)性得戒。法身德(法身法寶)身子領解雲。我等今日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云云)身子既是授戒之正機也。又一切眾生之得戒也(更問)次以釋尊為所化者。自元此圓頓妙戒以佛為所化。三重相關之次第意也。即在世化儀為三箇度之授戒者。今何略壽量品受戒耶。   義雲。以知兩度之儀。應報之傳受周備畢。法身性得之授戒者。傳授發得之根本故。即修顯性也。仍重不設其化義(是一)又化義者其所化身子等聲聞也。迂迴道之受者也。今者約直往菩薩之故。不設其義也(是二更問)又在世者至本門。以八世界發心菩薩等為所化故。至本門重授之也。今不然(是三)。   尋雲。就在世之化義。寶塔品受戒義不□如何。   義。雲粗先註畢。有智有眼之者。豈不披閱乎尋雲。難雲。爾者跡門正機身子等聲聞者不入寶塔。不受多寶之戒歟。   傳雲。法說之時。身子一人成佛者。一切眾生悉成佛也(可聞口傳)寶塔之時。釋尊一佛受戒者。身子以下一切眾生受戒也。凡身子尊者同入法性之聲聞。今者同入塔婆之應身也。仍與釋尊一體冥合受寶塔品戒也。湧出品經雲。我等能知如來發隨喜心(文)解釋消之雲。如來者花嚴四大士法花身子(云云)釋迦如來即身子也意得。有何過耶。   尋雲。如學生式者。第一戒師塔中釋迦。第二戒師南嶽大師也。爾者南嶽大師於塔中受戒之義。如何可意得耶。   私雲。南嶽受戒者。靈山聽法之次第也。就之可有二意。一者約本地者。法花同聞之第二觀世音也。同聞第一之文殊者。為一切智願之體。居羯磨之上位。同聞第二之觀音者。為大悲闡提之主。為受者菩薩之最頂(云云)。二約垂跡者。靈山衡山一處也。在世滅後一時也。常在不滅之說戒。法界融即之戒場也。深義可思之。 一。三重血脈事   尋雲。於一夜受戒有三重血脈。繁重豈非過耶。   義雲。事既非聊爾。仍表慇懃也。凡授戒之義。以三返成事之條。權實共以無爭之也尋雲。三重印璽有淺深耶。   傳雲。初重者如文。相傳戒之日時不可失念。第二者大師之要誓授戒之根元。第三者受者之內證得戒之最詮也。雖是非淺深。非不表次第(云云)。   尋雲。第二血脈相如何。   義雲。大師發願文是也。以之為戒壇之根源。為戒法之祕要。仍以傳之為受戒之印璽也。然而一人傳授之後。其書不滅沒之間。自然今散失之故。或疑之不尊崇。或就其加僻案。邪說弊正說。未見錯真見。末世之懊惱在之。山家大師最初感得之靈箱者。只戒壇一箇之要領也。如舊記者。延曆初年。傳教大師登山。於時二人化人降臨對謁之內。一人(梵天)者獻一合箱。其銘(更問)收此文。一人(帝釋)者獻八舌鎰。其銘(更問)依之大師彌發渡唐之大願。所傳法門之首尾也。大師依之真說。章安之記錄也。更以無疑之(義源僧都記錄相承之說符合之)。   就之有口決有相承。粗媯糷均C但雖見之。不得口傳者。不可知之。仍為末代愚鈍之機忌憚註之。   文雲。唯佛與佛還居心地(云云)媔部C口授。   傳雲。口授者。方便品唯佛與佛者。如釋者。究竟分證之二佛也。又一處釋雲。唯佛佛與佛佛還居心地歟。還字可思之。還歸本理一念三千之釋。還我頂心諸佛之文一徹也。還者理即也。雖為分證究竟之真佛。覺眾生知見。居真實戒壇者。可還理即之己心地。是則六即一即之覺滿故也(但於一即者猶有口傳)。   文雲。居己心實相地為履真壇(文)媔部C法身說法。內道場即戒壇也。   傳雲。模己心之內道場。築山門之外道場也。己心者。又己身也。仍一切眾生之色心實相也。所發得戒體者。必於一切眾生色心之上得之也。非其色心者。不可成戒法。其體實相而無迷悟染淨之差異。於內道場者。以心可為戒。   印信傳受之者也。惟賢相承別註之。   傳雲。經次下雲。唯願說之唯願說之者。意者。唯戒說之唯戒說之也。願者戒也。唯說願勿慮等文同意也。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文)敬信者者。敬戒者也。信者戒也。   疑雲。信者佛法之信也。此字必不可為戒。如何   義雲。信字總者雖亙三學之信。別而可為戒法。今經次下文又爾見歟。所以者何。文雲。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文)不敬信者不敬戒也。仍下經文雲。有懷增上慢者於戒有缺漏(文。云云)於增上慢輩者。為破戒之間。不敬戒也。故今文述不敬信也。次下長行文述三請之趣雲。今此會中。如我等皆從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長夜安穩。多所饒益(文)從佛受化者。傳受戒也。敬信者如上。長夜安穩者。無明長夜戒光為燈也。多所饒益者。饒益有情戒也(云云)三聚戒者以利他為本故。故舉此一戒攝餘也。又五千起去輩為破戒之上慢也。故說戒之時至刻退座也。則有七遮者不授戒之意也。   尋雲。大小權實之授戒聊雖有相違白四羯磨之化儀不可各別。若爾者。於法花授戒。有此義耶。   傳雲。此即至要也。尤可有其化儀也。經雲。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單白也。唯以一大事者。三諦之總體三聚之妙戒也。依之文句雲。一則一實相也。其性廣博故名為大。諸佛出世儀式故名為事(文)又雲。眾生有此機。感佛故名為因。佛承機而應故名為緣。是為出世之本意(文)又止觀一雲。雲何為一。一實不虛故。一道清淨故。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故。雲何為大。其性廣博多所含容。大智大斷大人所乘。大師子吼大益凡聖故言為大。事者十方三世佛之儀式。以此自成佛道。以此化度眾生。故名為事(文)自元生善滅惡者受戒之德。成佛得道者持戒之果也。依戒自成佛。以戒利益眾生。仍一大事因緣只在戒法者也。   私雲。南山宗意依法花涅槃也。□□建立彼戒法(云云)而法花文雲。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此也。依緣起說戒法故也。一乘者即戒法也。今家之意者。不談緣起之戒。三世常恆之說戒也。仍今文因緣之二字。雖非潤色。分別說三之日。彼律宗所立之義勢。又非可無之故。若爾者。因緣之二字約戒法歟。   尋雲。難雲。於圓頓妙戒者。可異施權之受戒之故。不論白四羯磨之化儀。還而可為規模歟(是一)單白之開句三羯磨之示悟入之句經文無其異。何分彼四句之文可意得替耶(是二)。   羯磨經文雲   義雲。單白三羯磨同異事。羯磨經一家意可異也。於理性故也。約事相隨緣之門日者。以圓戒之白四。可為規模歟(是一)次其相不同事。於一家白四者。普通廣釋之授戒之一段。能能可見之。可異律宗之說也。今雲為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者。此文為令眾生者。受戒之機也。開佛知見者。授與佛戒也。受戒之時開如來藏故也。使得清淨者。持戒相也。破戒之時者眾生得熱惱。持戒之日得清涼也。清淨者則清冷也。又破戒者垢穢也。持戒者清淨也。六十花嚴□列十戒。第十名清淨戒。籤四引之。為律儀戒(見)文句雲。開者即是十住。初破無明。開如來藏。見實相理。○初心能圓信(戒法)圓受(受戒)圓伏。而未能斷。不名為開。內加觀行。外藉法雨。助破通別惑。藏顯出真修性得知見朗然開發。如日出闇滅(私雲。戒如明日月)眼目有用。故名為開(文)。   次經雲。欲令眾生示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文)。   義雲。此句以下三句者三羯磨也。示佛知見者正示戒行知見也。句雲。示者。惑障既除。知見體顯。體備萬德。法界眾德顯示分明。故名為示(文)體備者戒體也。萬德者三學也。可思之。   次經雲。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文)。句雲。悟者障除體顯。法界行明。事理融通。更無二趣○故名為悟(文)。   次經雲。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文)句雲。入者事理既融。自在無礙。自在流注。任運從阿到荼。入薩婆若海(文)。   尋雲。開示悟入者住行向地也。而今授戒者。師弟共凡夫之淺識也。何以此文可會三羯磨耶。   義雲。以開示悟入為次位(云云)解釋雲。一意說。於此文。或約位。或約智。或約門。或約觀心。四重釋在之。約觀心者。專可觀行即。其上六六三十六也。於觀行名字。何無開示悟入之義耶。   尋雲。見經文。於開為者。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云云)示悟句以下何無清淨之句耶。又至入句知見道故(云云)道字心何。   義雲。使得清淨之句者。白四羯磨之作法。單白者可委細之故。始並之也。次至道字者。偏約次位之時者。開示悟入共聖位也。而此四字可通名字觀行之置道字歟。道者聖位之因也。至入句始而雖置之。可通開示悟三句也。以結句顯初義也。   尋雲。以開示悟入為白四羯磨者。可有淺深耶。   義雲。開示約能化之說。悟入所化之機也。非淺深而論淺深也。廣釋雲。   尋雲。開示悟入共有知見字。今血脈所指知見者何耶。   義雲。四句即既一白三羯磨也。知見字定可指四句。然而戒體之發得有第三羯磨終。仍約成就之位。別而指入佛知見之一句歟。且普通廣釋釋第三羯磨之時。有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義釋。此文則受戒成佛之肝要也。血脈次雲授一乘佛子某甲(云云)佛子者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之故也。   尋雲。開示悟入四句。可為一白三羯磨歟。次下現在章經文。何除開句耶。所以經雲。舍利弗。是諸佛但教化菩薩。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云云)如何。   義雲。經上文四句共注之畢。今文者重說之略單白文也。仍不舉開句也。無殊意據歟。剩又示句。師以五陰(六塵)之□心心數為所化。大地法即十大弟子等歟。可思之。   文雲。不居實相心地壇者。外道常為鬼魔眷屬。媔部C三口即身成佛六大一意。   傳雲。三口者三句(略ぢ點借音也)也。即身成佛者。理具加持發得即身成佛也。仍雲六大一意也。此三句如次。性得·相傳·發得三種戒也。法花真言自元一義之故。三種即身成佛者。即是三種戒也。實相心地壇者。六大之中地大也。無始性得如地之釋是也。此地大是一心戒藏也。能生萬法之故。為定慧根本也。大論雲。戒是佛法大地。離戒定慧無存(文)外道常為鬼魔眷屬者。諸法實相外餘皆魔事是也。   文雲。設言白衣僕奴一見本心實相(文)。媔部C一見本心實相。解法師語。第一清淨者也(云云)。   傳雲。一見者發得戒也。本心實相者性得戒也。發得此戒者。依相傳受戒也。仍引但解法師語皆名第一清淨者之文合之也。   文雲。妄想速息常聖住(文)。媔部C始能乘所乘·煩惱即菩提。終文殊兩手一念三千(云云)。   傳雲。妄想速息者。六即成佛故也。常聖住者。斷惑之故。非天住梵住等。而於聖住者。以羯磨師大聖文殊為其最。仍述文殊之相貌也。能乘者文殊。所乘者師子。煩惱者師子。菩提者文殊也。師子者畜類之王也。則無明之體也。仍為伏此無明。等覺智文殊居之。雲煩惱即菩提是也。文殊兩手者。定慧兩手也。其身者佛自住大乘之戒體。兩手者定慧莊嚴之外相也。一念三千者。一念者戒體。三千者戒行也。文殊身者一心一念。兩手者定慧三千也。戒壇院文殊兩手印相可思之。略此等之深義顯發之時。於輪迴之中非人也(云云)。   文雲。輪迴中非人也(文)。媔部C釋迦三觀六即齊等可思之。   傳雲。非人者指佛菩薩也。非八部眾之非人。安樂行品常有是好夢下釋雲。於夢有多種(云云)其隨一非人來語(云云取意)是指聖位也。釋迦者戒和尚也。師資冥合凡聖不二也。三觀者。三智也。三戒也。師資之所具不可各別。六即者。是又師資平等也。凡聖一如也。釋迦者佛也。三觀者心也。六即者眾生也。約三法妙。受戒之日悉齊等也。   媔部C口授(五佛)三身諸佛(五佛)菩薩口授也(云云)。傳雲。以五寶稱五佛也。既是五方之佛菩薩也。水精者。風輪最居下之上大海也。仍中央總體也。此五佛各有三身。是三聚戒之戒師也。又各為證明。各現羯磨教授。十方臺□□及主伴之化儀。十方諸佛影現帝網之說戒。可思之。   文奧書雲。竊原一心三觀相承次第在別(云云)。傳雲。竊原以下非發願文。仍不書之。本在之。以彼可為正歟。葉上僧正將來之時。所注加也(云云)仍於山門非可為指南。然而廣為顯其相承非一書載之歟。   一心三觀血脈事。是又後學所書加也。此一心三觀者。黑谷之相承也。正觀之上妙觀非聊爾(云云)。   或疑雲。此一卷書。文字其不正。玉篇廣韻之中。不覓得之字形多之。又文章之體不似天台。不似章安。凡於經猶有偽經之故。大藏之目錄取捨隨時歟。然者此書可為偽書耶。   義雲。大聖四悉檀之文言。不可執一邊。記人授與之一段不相替也。一卷之始終何疑之哉。且又法門精髓。義窟之樞鍵也。故為隱密深義。為相傳研學。異樣之文章。異體之文字。被載之歟。如真言經者。□□□中如此之類在之。唯可仰先匠之所用本。義理尤甚深者也。   尋雲。第三血脈如何。   傳雲。文雲。授戒灌頂者。所謂佛之知見是也(云云)知見者。如實之知見也。故正知正見也。佛知佛見也。佛說知見波羅蜜句雲。一切種智名實知。佛眼名實見○到事理邊故。悉名波羅蜜(文)釋籤二雲。若眾生無佛知見。何所論開。當知佛之知見遇在眾生(文)又止觀第一釋觀行即雲。觀名佛知。止名佛見。於唸唸中止觀現前(文)所詮知者智也觀也明也。是生善也(攝善法戒行善)見者理也止也寂也。是滅惡也(攝律儀戒止善)。   知見二字攝萬法之上。生善滅惡之體唯為戒法也。   難雲。知見二字何是為戒法耶。依之方便品初行雲。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文)。句釋雲。此智慧體即一心三智。甚深無量者即稱歎之辭也(文)經次下文雲。吾從成佛已來○引導眾生令離諸著。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文)。句釋雲。知見波羅蜜者。即是雙舉權實知見也。一切種智名實知。佛眼名實見。道種智名權知。法眼名權見(文)今所被備證文釋者此文歟。然者知見二字者。權實之眼與智也。更非戒法證文如何。   義雲。今經文歎二智意趣者。釋尊說前三後一之化儀益大通法緣之聲聞者。善巧方便之所被也。仍歎其二智也。所歎之實智者。三學圓妙之中道智也。權智者三學施權之空假智也。此權實之總體自元為一心戒藏之上者。知見之體是戒法也。誰疑之耶。抑所云一心戒藏者。略開三顯一諸法實相之一句也。此則迷悟未分之玄理。心性中臺之戒體也。舍利弗等上根之眾。猶不達其義理。重望白四羯磨之受戒。其問雲。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道場所得法○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願出微妙音。時為如實說○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文)此文之說是法之所得法則是戒法也(得字思之)合掌者受戒之威儀也。敬心者信心也。信者戒也。仍恭敬戒法也。具足道者具足戒也。中道實相之圓滿戒也。大論十戒之中。以第十具足戒為圓頓具足戒。又序品經雲。又見具戒。威儀無缺。淨如寶珠。以求佛道(云云)此文說圓教十戒時。舉初後之二戒歟。句釋雲。威儀無缺即是初不缺戒。淨如寶珠即是第十究竟戒(文)此釋約大經十戒歟。大經究竟戒者大論具足戒也。   私雲。三止三請之文。於戒法止三請文。合掌以敬心文。惠光流以此文為一心三觀依文。黑谷為妙戒依文之由。先師度度口決故留耳底。於戒家者猶有子細。以下為三羯磨之證也。   尋雲。以廣開三顯一文段為受戒之相者。五佛章門之中釋迦章者第五門也。今何以最初總諸佛章開示悟入之句為釋迦傳戒之相耶。   傳雲。總諸佛章。為最初之間。開示悟入之相委細也。白四羯磨之相分明也。何況釋雲。舉諸佛一章指釋迦(云云)於總諸佛之中。可攝教主釋迦之故。旁以非難者也。   尋雲。以五佛章門配屬五行事。可有之耶義雲。傳信和尚被載筆墨口傳爾也。羯磨文殊者。久成如來也。仍過去章是也。教授彌勒者當來佛也。未來佛章是也。和尚釋迦者釋迦章也。尊證佛者總諸佛章也。同學等侶菩薩者現在菩薩也。依受戒即身成佛之故。現在章門佛是也。   以上大概記之。猶納胸中深祕。鉅細非筆端之所顯矣。   法勝住持沙門惟賢(御判)。   法界事(委細在別)。   一帖。說界次第。神分祈願等(云云)次顯宗次第。次祕密次第。次戒家次第(祕密次同之)正宗如式。   私雲。元應寺法勝寺。當夜者戒宗次第許也(云云)。   此記或依口決。或依見聞。又依料簡注文。冥慮難測。然而依若樹若石之說者也。先師所記委細。恐猶不勝此記歟。聖智之不失念勝他之故也。今者願愚鈍思未來故。元應寺存知之以不達之餘免許此記者。神藏寺祖性·藥師寺侃觀·等妙寺通悟。以上三人於法勝寺染愚筆遣之□畢。自□之畢。寶戒寺下□□者。般若寺照本寶藏寺心照兩上人。凌千里而被望傳授之間。傳授之畢。依之此兩人同覽之。仍此本六箇處有之。散在之儀。雖歎之。慳惜之咎又恐之故也。□院處處。無其器者。返本所不可有他見矣   貞治三年(甲辰)二月十一日(丙午)於相州圓頓寶戒寺記之。   住持沙門惟賢(御判)。   明德三年六月一日。   寶戒住持沙門觀豪(書判)。   傳領沙門宗周(書判)。   右此記者。法勝寺第二世慈源和尚述記也。於圓戒一段之化儀。可為門葉指南者也。如和尚奧書者。自筆六本之內。以所被納置於寶戒寺本。豪公上人住持之時寫之。朱墨共被令交合畢。但料紙之體。雖似聊爾。俄依有思企被用薄紙歟之由。所令推量也。得之可被存其旨矣。爰周公。去應永十六年十一月三日。於法勝寺隨予依被遂彼灌頂之嚴儀。就此相傳之本奧書所望之間緣老筆載旨趣畢。   於時應永十九年九月二十七日。   法勝寺第九世沙門靜珍(書判)。   此書者慈源和尚記述。觀豪和上筆跡也。灌頂授戒之深奧。內外兩壇之祕傳。不可有過此記。爰靜能大德。凌萬里之山海。隨於予被遂此大事。其懇志感悅之間。雖為多年祕藏之本。所奉授與之也。但御一期之後者。納等妙寺緗篇。被備置彼寺重書者。可為愚老本意。御同心尤相協冥故者歟耳。   正長第二林鐘上旬。於妙戒院丈室書之(第十二世)。   一。前住法勝寺沙門忠豪。(此事。普通廣釋。傳信和尚御抄教授口傳等可見之)。 二。十界常住之理也。此理者事理不二也。則果相也。   私雲。以壽量文為受戒之文由了見之者。文者依執見之上。以經一一為授戒始終之由。一流相傳之故也。山上學者定不許者歟。子細□經文之又義不分別之人亦殘疑也。此口決所云□者九牛之一毛也。有同學同見人者。定無疑貽歟。   三(各合掌各合掌)(合後三句合第一句)。   私雲。彼寶塔者。證明法花之塔也。三周正說共可證明之故。自序品始湧現也。然而眾會感見有次第之故。法師品次列之。機見時已至也。依之了見。寶塔品不待湧現寶塔品也。   尋雲。以為說實相印文稱合掌之條。其意如何。次印者。如顯宗者。唯是印契決定義也。小乘三法印等是也。非手結之印契耶。如何。   義雲。為說實相印文事。妙樂釋雲。實相必諸法。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云云)合掌者十界也。豈非此印耶。身土者。身者能居佛身。土者所居寶塔也。仍於塔中結此印也。次非手結之印之事不可然。事理一如之法花也。何無事相之印耶。印契決定之義。依印契彌成者也。後日憶之。就所表之一段可分別之。凡九輪者。三三九諦之當體歟。轉惑摧破之義有之。又九界之當體也。輪者輪轉生死之體也。於一佛界者無輪轉之義。仍攝九界九輪輪轉。歸一佛(塔形)之正界意歟。此九輪又以寶珠為頂上見之。北斗者必可得真俗如意之大益故也。是非戒法之所成立耶。金翅鳥又載玉。所表可同。金者金剛也。戒法堅因之義。翅者定慧莊嚴之相也。飛行自在而為物成益。所表可思之。九界之中以□果之一界。顯本有之十界。凡教法者有海龍宮。八識含藏之當體也。在纏真如之義也。金翅者在須彌頂。九識法性之當位也。出纏真如之表示也。共帶戒法之寶珠。同顯法門之深義。依之上九輪居尊形。于飛擔福龍頂也。可思之。   後日私雲。圓鏡者顯自證顯自體。八葉者顯利他。顯依報。離身無土。離土無身也。又二箇之靈鏡。一面之自鏡非也。而三三而不三□□可思之。   私雲。山家大師御相承之八葉鏡被安置山門或經藏。而近代被出之。或上綱竊相傳之。然而山上不知之。余以不思議之因緣相傳之畢(子細故不註之)宿習之至可悅也。但其一面黑膀而不能現像。妙樂釋雲。□形體不能現像(云云)。今鏡尤為規模矣。   文句雲。此戒定慧即八正道。修八正道能見佛經(文)。   私雲。此塔婆事。內道場之體也。內道場之深義。普通廣釋。傳信和尚別紙抄口傳抄等。可見之。   凡內道場者。自身八葉肉圍能居身。第九心王理智不二三身如來也。外道場雲。或指山上戒壇。指處處受戒勝地寺院。然而色心自元不二之依正又一如也。一多自在之事理同體也。深可思之。   壽量品每自作是念(云云)。   決一雲。若信三道即是三德。當能□□二故也。行□三界(云云)。   私雲。以不斷而斷為同本意重隨不生之斷可思之。   私雲。五師者。釋迦(和尚)文殊(羯磨)彌勒(教授)諸佛(尊證)諸菩薩(同學)也。而記家加普賢觀音者。同學諸菩薩之上首也。普賢者妙法之玄理。居斷道之終。受戒即身成佛之當體也。觀音者。慈悲之當位。饒益有情戒總體也。而以五香配文殊意。香者戒香也。文殊者能授羯磨師也。智德也。以戒體或名智寶。寶者則戒香之故。文殊或有智目為羯磨師也。仍以文殊配當五香。有其便矣。   又六度相配時者。燒香(精進)塗香(戒度也)壽量品醫藥色香味相配時者。以香為定。可思之。   私雲。瓶者●字之水瓶也。眾生之當體也。可祕之。●字者人體也。就之有時(云云)。   法師品雲。法花經藏深固幽遠。   □或處本少少略之。未再治之故也。左右墨點之中間也。下去之然也。   尋雲。三學中以戒法為本者。有其證耶。三寶住持集(山家釋)雲。智者大師雲。經雲。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當知此之二法如車之兩輪。鳥之二翼(文)佛自住大乘者。一心總體。即是戒體之大地也。定慧力莊嚴者。一乘戒壇。定慧二法也。一切佛藏者。戒法。即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名為佛心。佛心遍攝。如法花實相之心。名心藏。心喻如地能持萬物。名為地藏。此曰即戒具定慧含藏三德。名為戒藏(文)。   或雲。此五種灌頂出金剛頂義決。入壇灌頂阿闍梨灌頂等十二種在之。此十二種灌頂各具此五種(云云)。   具支灌頂第一雲。金剛頂義訣雲。五智印門一一復別五相灌頂之法。一者光明灌頂。諸佛菩薩放光出遊。二者甘露灌頂。謂心部主真言加持香水也。三者種子灌頂。謂部尊字門布身心。四者智印灌頂。謂部主所執印契加持。五者句義灌頂。謂部尊真言及壇中義理。總布彼心。能解如是甚深次第。總會運用加持自他。是人堪受大阿闍梨位也(文)。 ******   《大正藏》第74卷No.2384 No. 2384 圓戒指掌(序)   一乘妙戒之弘通乎本朝也。勃興於傳教大師恢張於慈覺智證二大師。宗式既立戒壇乃起。膺大乘根熟之法運而闡揚捨那直說之毘尼。圓頓之戒學滔滔瀰漫乎海內者。豈非列祖願力之所致乎哉。然而歷歲月之淹世乏明匠。妙戒亦不能無與時污隆。異議紛紜聚訴不一。遂至於□流而不能反其本。可慨矣。三井顯道大和上有見於此。迴狂瀾挑明燈辨駁詳論累編成帙。其最要者為七筌。圓戒指掌亦其一也。權實二教大小兩戒一目瞭然無有餘蘊。所以名為指掌也。蓋方今閻浮提中崇奉一向大乘戒法者幾何耶。僅僅存於台宗暨我家之際耳。學者可不研究哉。法裔實幢和上將鋟諸梨棗以問於世。徵序於余。余曾游三井遇智遠大和上而浴戒流。以有舊因緣不得固辭。竟表荷法之微衷贅數語於卷端爾。   安政七歲次庚申春二月。增上寺大僧正冠譽慧嚴。獅谷沙門純惠謹書 圓戒指掌捲上(並序)    園城寺法明院比丘敬光述   盛哉昭代諸德迭興區唱大戒。或答或決。其餘家家述作多端。而未見一人崇論谹議以得其宗者。復惟無得其宗者乎。尚未見知據貞元教錄正定依律其餘有通依意者。復惟未知有依律乎。尚未見了舊來稱諸梵網律宗別有一家祖承者也。是以圓頓妙戒翻隱於時。一實律制罔利於物。近者更有綱要之作全未盡理。欲罷不能。便就彼撰採其策問。刪答正妄竊著斯文。迺令圓戒大旨近如指掌。疑章有限。凡二十七。若駁本書既抉暯詳。廣明事義自餘部存。庶覽者善忖當宗嘗盛於世。勿以人併棄言也。天明丙午六月四日敘。   (其一)問。他雲一家所立十善沙彌戒經論無據非但其沙彌戒然亦不見梵網指其二篇為比丘戒。如何。   答。他未曾熟察當宗深義。輒看山家式雲授圓十善戒為菩薩沙彌。解此十善。錯為世善。而亦謂曰是即沙彌戒也。是故妄言無據。復謂。既已世戒則冠一圓字。標法華絕待意為沙彌戒。而又更錯謂。此戒既爾。則亦盍會彼五篇律直為圓人具戒。是皆中古講法南北律肆之徒。未曾諮聽台律深旨漫所瞽說焉也。而上古此宗之興也。南京六統嘗為我列祖之所破斥。中至北京律主。則為吾葉上闍梨之所彈諭。無復間議者矣。然膺悲正二師之出。無嗣北嶺戒統者時與彼抗對。是故下及今世學台學者而反非無不承習當宗漫講他教竊議山家輩。全是由未曉律有權實也。就中所謂圓十善者。非會世戒之義。直是本律所制菩薩沙彌戒之異稱也。是猶指今具戒別名佛子戒。然中古諸德(寶地真師並廬山仁等)為性戒十善者全違祖誥(六祖及以阿覺大師)。末學孰信。宗徒尚然。況他家人師乎。疇昔建元之間。特稟傳當宗者。但慈鎮葉上永平吉水等諸師而已。又以戒經二篇用為僧戒者。是亦非適於我本邦高祖。是即出於臺上捨那之律制。山家脈譜正示斯旨也。誠彼教主普接千百億與大機賢聖而為廣宣皆有佛性之旨。又授圓頓三聚十無盡藏八萬法門四梵住法。於玆應化釋迦傳付之於實乘大士及以癡闇凡夫。令其覆誦初後二篇戒經。故其律刑永異通教共乘戒檢。矧於聲聞緣起小法乎。而一家尚簡別機相。況與藏通大士所持寧其可一齊也。然膚受學者全未稟承半滿權實戒家分判。妄議今宗。實可憐也。蓋夫圓乘佛祖用此二篇為大僧別脫者。直往菩薩三戒便即以是為攝律儀也。是故六祖斷通別二授羯磨相曰。若於別受合雲求受一切出家菩薩別解脫戒。若為通受。但依常唱耳(文)又請師詞。令受者雲求受一切出家菩薩別解脫戒。乞戒亦然。戒經之中既指二篇為波羅提木叉。則非攝律儀戒。何也。高祖制式並列大小別脫。曰一者大乘大僧戒制十重四十八輕戒為大僧戒即此意也。是以大師復對南京諸德曰今言二篇以為大乘大僧戒者何經所說。直言梵網經所說(論中卷十二)而又開示其稟傳在雲新宗所傳梵網圓戒(同卷三十二)況脈譜昭顯乎。又智者釋戒經說比丘比丘尼等。雲即時座大眾也(義記下五十九)鹿苑之前蚤既有此二眾。則下眾可準知。若其上眾茍具別解脫。餘二戒亦具之。若華嚴經(舊經第六)說受具足戒者即是也。如來所制大僧之戒寧局小律。所以四祖製授三聚戒為僧篇。玆知今戒二篇定為大乘苾芻別解脫戒。佛自口宣波羅提木叉。又特宣說菩薩比丘地立等。為一乘佛子者。誰欲違捨那之敕乎。但除三乘真實宗徒。又善戒所制重輕二篇亦佛尚明宣是出家法。況今二篇乎。既是比丘戒。則亦復應了。四依正成其性。玆故常乞食法以是成體。初後二篇是其齋支者也。故輕戒中亦別無有齋戒。義記雲。出家盡壽持齋。不論時節。既其義也。既誓四依而更發得二篇三聚恆沙戒品。尚不護不過中食者無有是處也。挾帶權宗之見無誤台山祖意也。其猶五分十戒既以齋法不為其數。又剡川疏明當宗八戒。其中不列不非時食。而注雲不過中食為本。述記者雲。若依經部宗雲離非時食是齋體餘有八種說名齋支(文)此二戒既如是。今之具戒可以例知。旭師亦云。正以不非時食而為齋體。餘支助成。若下根出家及在家者別制此戒。即如小宗篇聚在家菩薩年四齋法。實乘僧戒其制大矣。餘如下詳(中古以來不習當宗實義者遂不免帶疑霧。妄致云云。蓋南北原殊宗途。他何知之)既有二論三書。其義赫如金烏。而言不見。豈不盲哉。又今十善是名菩薩沙彌十戒。則全非世戒也。然至其甚則未曾嗣本宗戒統者。或有深執小儀不曉祖意於筆削中作台律失統之語。可謂是尚不辨家譜貴賤者也。遠下千歲戒系綿綿。台律之統胡為其失。蓋亦不思之過乎。若夫小戒高祖曾得菩薩僧臘既過於十夏。終□開宗立式之運。依法捨之。何其所論失不也。可不精察哉。可不審照哉。   (其二)問。式雲圓十善者全非世戒之義尚未明曉。冀更聽之。   答。眾經中說十善凡有八種。各隨其類義體雖異。其名全同。故華嚴經(第三十五·三紙)及十地經(第二·十二紙)說五種十善(是世戒及四乘十善也。舊經十地品合說為四種。既依律部載。披彼可檢)大日經中亦說此戒。是豈匪人天及五教機之所持也。第七祕密十重亦名十善(是依一家傳密戒儀也)是也。第八本律(文殊問上卷世間戒品)十戒亦名十善。而是正別圓密菩薩沙彌戒也。藏通十戒如常途說。大小二律俱明十戒。其異如玆。是以其中特今簡去狹劣共小隔歷十戒。標言圓十善戒。猶簡前三教三戒雲圓三聚(出於進論並脈譜表等)夫圓三聚者稱當宗具戒也。又今十善者名本律沙彌戒也。然有承襲古跡記(上卷)誤指其夷以為十善更轉轉為今十善者。不足為論。青丘之解如別記斥。   (其三)問。圓十善者非是世戒。其說聞之。然以菩薩沙彌戒名為十善。其證未顯。如何。 答。其名正出於淨行經。其戒正列在大律中。而其戒相懸與小律說異。初不殺戒至第十捉寶一一制之。而皆說曰離想。是豈非由菩薩沙彌與聲聞沙彌殊三業不善齊防故乎。阿覺大師曰。文殊問經偏為沙彌沙彌尼說十善戒等(文)蓋是防十種惡法也。其旨亦見於廣釋。沙彌不應寧非十種而何也。故知藏通但名十戒。別圓密或名十善亦名十戒也。古德(元應興圓)檢曰。淨行經(諦信品)中既明菩薩沙彌相說言持十善戒(此經今逸後賢索之)今依圓公所引。其文明雲持十善戒著衣持缽處座說法等。是何心三口四等戒。持沙彌戒稱曰十善必矣。應知高祖據此金文(菩薩信男僧若聽許。則雖有說法儀。而著衣等不是居家常式。其旨可領)是今誠證匪可惑者。按彼法華十六王子菩薩沙彌亦是持此戒也。以驗諸師異說。或解為開會世戒。或斷為十夷。或述為總戒十善者。是皆為僻解。然今沙彌禁戒偏稱十善者。蓋是顯不依小律。更簡教意特稱言圓也。祖心幽玄慎勿卒爾。   (其四)問。十戒十善其名縱異。若俱是沙彌戒。則其比丘亦應受持二百五十戒法。若其爾者。何由立今單菩薩僧。   答。當宗十戒本出大律既如向言。胡關小宗。是以又本律(究竟實義經)受沙彌戒下說所有別戒者即是也。然南京中古律匠曾解當律別戒以為小律十戒。是由未了經旨也。不思教理分齊有違。其過如斯。今宗若不別依獨大乘律。則何由成一家(大戒論序特稱梵網宗。又曉示鈔雲。大乘律宗或名梵網宗是也)應知十戒名通而義體全殊。沙彌既然。其比丘戒亦那用小篇聚為。單菩薩僧之稱所以成立也。   (其五)問。今總相十善與世十善同異如何。 答。總相十善亦是出世間戒。果德萬善因此成辨。體元無漏而與七眾別戒同是菩薩別解脫戒。近如旭師等釋。世十善則不然。是惟有漏法耳。又總相戒通兼遮性。世十善者惟是性戒。而非亦為別解脫也。又所言總別十善雖其名同。其相大異。無混為一。獨在不共二乘律藏制此總別二戒令其九眾雙受。是則所以與共乘制不同也。其餘差異本自歷然。   (其六)問。本律受比丘戒下既雲推求聲聞律藏及菩薩所習摩得勒伽藏受持讀誦觀察修行。應知上雲受三聚戒名為比丘比丘尼者。其三聚中如其攝律恐同善戒等令受小律七眾戒。何依此說證當宗七眾乎。   答。若所引文。四祖據此證成直往法中自有別授五眾。兼證一家通授七眾也。然他看讀疏漏不會本律文旨。亦不精讀善戒瑜伽等文。秖迷三聚名同未解彼此說相素有共獨差違。遂致此誤。自謬謬他罪莫大正。今審其文。初若彼眾生至此亦得戒。是明通授結緣七眾也。次復次未來至得名比丘尼。是明別授當位五眾也。欲得當律正意。莫誤為共門看。四依憑據寧混三一分齊。不可不思。略示其義。雖瑜伽(第四十卷並第七十五卷)與此律(上卷)同說三聚之名。而其戒相廣狹永殊。瑜伽所說本共小律。即用五篇及下眾戒各各為其初聚。是故或說之依律儀戒(按依者何義。慈恩述記雲。世親無性皆言。律儀戒是依持戒。為顯建立其餘二戒。是故安住律儀戒者能建立善法戒。集諸佛法後得益有情無罪利益相。七眾戒是初體。一切佛法是第二戒。濟諸有情是第三戒等已上義自可解)或惟說律儀或略說戒耳。未曾見說之攝律儀戒。豈止瑜伽。其餘善戒(第四菩薩地戒品)並新舊戒本地持(第四方便處戒品)唯識(第九)攝論(無性世親二論)等其餘權乘說皆無有一攝字也(但梁攝論譯攝正護戒。然是約但攝聲聞七種律儀。非是指全攝八萬四千無量律儀。故義記中亦出二途。標雲攝律儀戒。而言名出方等者。是就明獨菩薩乘律儀邊。則不與彼全同。又言名出地持者。蓋是雖彼論中非正雲攝律儀。而例同梁論。且約七眾初戒各各攝其律儀與而作此語爾。例後二可知也。又至次下明不共三聚。引瓔珞經而卻惟言律儀戒者。是示以梵網說用為別解脫也。祖意甚深。叵動一字。是故文中別舉共不共門兩種三聚以示其異。然諸師註釋未善分文。謬智者本意者多宜檢彼文。又如下文中故示六種方法。意豈一□。簡之擇之)是共乘律藏。則彼戒本正說四夷四十三輕(若大戒論作四。又圓測等師分為四十五輕。與今開合異耳。如舊論者有四十二輕戒。旭師又科舊譯戒本分為四十二輕。今併言之)為律儀戒。若受此戒竟方在第四級。則於小具中除與諸聲聞不應等學。以其應等學戒共為菩薩律儀抉擇六心觀察及以本地十法行。以為攝善法戒。又彼六處攝行及十一事以為饒益有情戒。是由共二乘故。別無可稱菩薩具足篇聚。其具戒名全讓小律。所以號其二篇不得曰攝。其偏狹相可自睹也。故義記雲。二乘自通至小果。狹而且短(文因果如此。是由其發軫戒元狹劣可以為證)通教菩薩縱是廣長。但當分然而已。是由權乘故。奈律儀尚與二乘共何。所以終歸偏狹。若今三聚。則與此不類。若其木叉別有一乘戒經。即是別圓密教實戒僧尼所誦。是故五十八戒以為攝律儀戒。八萬法門以為攝善法戒。四無量化以為攝眾生戒。是乃斯文及以瓔珞心地觀等所說。而三戒各言攝者也。則可謂只一攝字以顯今宗矣。須曉三部本律所結與一經二論所示各有權實廣狹之不同也。是此木叉亦不惟名攝律儀戒。亦名二篇別解脫戒。亦名大乘戒。亦名智讚戒。亦名六波羅密戒(已上異稱皆名事戒。此與止觀中說不名波羅蜜不同。彼明聲聞毘尼此名菩薩律儀故也。又此中初二名兼通通教。後三名者獨局本律。而正在後三教。傍涉通教。共不共別如是應知)然其戒題雖且似止十夷四十八輕。而準義記及藏疏意一一開之。則所兼之支戒開成四百五十一戒。皆是第二篇所蘊在者也。若支本相合則成四百九十九戒(儻準聲聞戒本而離開之。則殆向一千條。具如網宗圖示)更加十夷則終成五百餘戒。據祖承說。龍樹所謂菩薩五百戒者即此義也。既戒經中示毀戒者相說五千大鬼常遮其前。是為其證。若披在慘疏人自信之。若言非者。本律所制雖除梵網分受諸戒。而在家所受凡有十類之戒。重疊數之終成一百五十五戒(近如策修要法載)並知梵網僧戒。那可惟局五十八戒。然如其初篇。戒惟十夷。遍防三業則攝無盡威儀故。雖便言殺生。自該殺畜生等及隨類威儀戒悉在無餘。餘九夷亦然。本律(瓔珞受學品)中說菩薩十重(此間蘗本有有字今從麗本)八萬四千(四千二字麗本無今從蘗本)威儀戒。職斯由也。故亦說名十無盡戒。不同小律止制身口其戒僅限二百五十。蓋是以事理圓滿戒故也。又若其判罪兼關意業。莫偏認記第二解舉輕況重之文傚聲聞持相。彼明下品境。其中亦存兩解。意在不是非也。矧文中雲大士之重重於聲聞也(文)是雖釋上品境。中下例然。又如殺戒然。次三戒亦然。制止深大不可不慎。六夷亦準知焉。今名攝律特因此也。故攝論雲。菩薩戒以身口心三業為體。聲聞戒以身口善業為體(文)義記意亦同。是以大乘律儀或有於殺畜生反結夷罪。或有於殺人等反生功德無違犯者。利他無方。犯與不犯俱在深省意業何如。備如諸部律說。然義記中若其判罪且從身口者。是即癡闇凡夫不得不爾故耳。故當宗意。若其制懺亦具懺三業罪。與聲聞戒但制身口懺不同也。如觀普賢及實義經等中。凡彼之說豈惟悔性罪乎。又兼悔一切遮罪法爾。近讀荊溪補助儀等可知。三密行法諸尊禮懺亦然。悉皆與小法波利婆沙及摩那埵等相類。寔是菩薩所持心地大戒。比之藏教狹劣律檢。霄壞相隔。雖曰相隔。若其事儀多有類似。須披要鈔。所以興唐大師以聲聞四根本判屬偷蘭。是據菩薩藏說。攤律可檢焉。而瑜伽後四重亦攝屬今戒。獨得攝名良有所由也。是故高祖戒儀簡判因。此戒以顯得本來本有常住法身。今既不求小乘人所見佛果。不求通教三乘佛果。不求別教獨菩薩佛果。唯欲專求圓教所詮無上正等菩提。須具六法方可得戒(文)各因感各果。寧可不擇也。又應了知。共乘三聚惟初聚稱律儀。今之戒聚三皆律儀。即是今典中說菩薩律儀三種戒聚者是也(雖瑜伽中亦三俱名為毘奈耶。而義與今不一。樂學戒者所宜知焉)加旃今三聚者與共乘三聚之必存次第。其或不同。故本律中(是指瓔珞及心地觀也)以攝律儀反安第三。但實義經為不然也。蓋如來本意在顯其直往菩薩餘二亦為律儀歟。若非此三俱律儀者。則何契實相心以為其戒體哉。是此戒體所謂性無作假色者也。一心三戒於玆可了。荊溪釋雲。以實相心避十惱亂(文)斯意須熟思爾。又當宗授戒儀中雲事(圓戒)理(圓觀)具足正(圓觀)助(圓戒)合修圓頓十乘超逾十境(文)若用五篇直為圓人具戒。縱許言開會即是。而其行初始落在二乘境。那得曰超逾乎。若台山者有不獲止義趣。則雖尚兼小戒。非謂今戒不是僧戒。超逾旨在於玆。蓋請十師以受彼。而助此僧戒也。三部本末之文義記及以剡川疏等人焉廋哉。然而納今具戒。則其體行圓滿頓足。雖然滿足。有時未免起偏小心。故我台荊諸祖令其觀之超逾此境。其心尚觀破之。矧執小具乎。須深察也。然近代律者迂直不分。漸頓莫辨。抑沒大律具戒。曲合己意。又於大小二具體相。未曉十六種別。如其體相法行亦爾。何因得令持相去取適時。既違荊溪垂示。況順於本邦諸祖乎。又荊溪既不言乎。應須廣辨三聚廣狹偏圓之相以作行者期心之本(文)是由四教菩薩各有三聚。然則斯文雲推求聲聞(乃至)觀察修行者。祇是為令行者辨別大小學處相違而為此說耳。豈同權乘瑜伽已納聲聞具戒(權乘戒者漸次受之。若不然則說不得戒。如善戒經。以彼禁戒□混直往律者誤矣)今文既說攝律儀戒。是即明據也。又本律中說攝律儀所謂十夷。未曾宣說所謂八夷。況其餘皆不共二乘之相。何況若指小戒者。其根本戒惟是四夷而其末戒亦局身口而已。何攝律之有。既說應當剃髮初服法衣。須知今斯律制由是雖受具足三聚以成大律比丘。而初始出家者。尚未慣習本宗。矧乎大小學處相違胡能識別。故欲令其周涉大小廣推求事義專達菩薩毘尼無壅開遮持犯傍諳小律以辨明其所奉優降之故也。佛意既是約直往機。勿執聲聞制議謂越毘尼。故知受謂大小受法。持亦謂大小持相。續誦以下亦復然也。仍曉其推求二字遠貫下修行之句。然他中古來雖是為真典。誤文義甚故略辯之。何謂具足三聚。剡川曰。恆沙戒品圓三聚而統收(文)即其義也。又復應知受秉當律獨乘三戒隨還共小毘尼則體行忽乖也。宋明先匠未免此失。不惟是本邦中古諸德也。高祖嘗曰。此十重戒雖先傳授。然但有其名未傳其義。何以得知未傳其義乎。未解圓義故。猶共小儀故(文)古今雖異。余亦言之。昔我大師自一傳此於唐國。斯宗獨存於我山家。不亦法門之光榮哉。六祖普賢經記(下卷四十一紙)明具戒有二者(一小律具戒。藏通二機所受也。二大律具戒。別圓密機所受也)義特由此。豈惟六祖述之。吉水空師亦顯釋之(出觀經釋。彼雲。天台宗意有二具足戒等)寧是非實乘三學與彼機權乘迥異故乎。亦復應知於今三戒揀別就圓立之受隨名為圓頓大僧也。蓋夫本律三戒純被單菩薩機。攝善即八萬四千法門戒。攝生即慈悲喜捨(此中自攝四弘六度等法。是故一家諸文或有就所攝法記者也)普及一切戒。攝律即初後二篇別解脫戒。文說曰攝律儀戒故也。戒儀勸持門勸受今戒者雲。四弘之願(攝善)六度(是特通三戒)四等(攝生)不離剎那(文)是似惟勸攝生之持而亦勸三戒也。而今此別脫歷其二篇各論三品判罪。源蘊在大律說(是如瑜伽戒本並新舊二論善戒及以受十善經等中。然而梵網古蹟記亦云。此諸輕戒隨其意樂有犯無犯是染非染軟中上品文。斯說與當宗意全同。持犯要記且順新論現文。重說三品。輕中獨說是染非染。而已於義特疏。不足依憑。律有重垢輕垢語。無乃闕中品乎。義須覃思。匆匆此也)其猶小制六聚。是故菩薩律制重中存輕輕中含重。令其持者自省察輕重分。是即由三業齊制也。凝然斷曰。菩薩機強不用廣開。但立波羅夷與輕垢罪(光謂。若地持戒本。全存梵語直言突吉羅法。旭師箋要雲。突吉羅此雲惡作。即不淨有作罪也文。是故諸律或翻雲失意罪。或翻雲重垢及輕垢等。大律之中小之殘罪以下皆名吉羅。是由對首法之所能滅。以其名同莫謬罪體輕重也。若如小律。準擬瓶沙王國制以判其罪。則五篇差別稍似世刑爾)小乘根劣。不細何知。故委細開之也(文)此說雖且可取而未痛快。是由未曾知有當宗制懺在焉。又有人斷十夷相。祇約方便根本後起而曰三時不悔為上品。是亦未傳當宗祖承也。若夫一家前四後六別有判罪深旨。制懺密儀寧易顯示。是此三戒大異藏通。而亦隔歷不融。則為別戒。此三互融方名圓戒。若具明之。此三即一。惟一金剛寶戒即是所謂虛空不動戒也。亦名佛戒(假令五篇亦名佛戒。但是小乘當分之言。須以前三教用配三乘也)亦名一乘戒。亦名佛子戒。亦名無為戒。亦名心地戒。亦名清淨妙戒。亦名得正法戒。亦名一心戒。亦名菩提心戒。亦名一實相戒。亦名中道具足戒。亦名具足諸波羅蜜戒。亦名具足無上道戒等也(以上皆名理戒。亦判屬乘。別戒雖同。初心未達。是為異耳)此一即三。則攝律儀戒十重四十八輕心藏地藏戒藏。攝善法戒八萬四千法門因果佛性常住藏。饒益有情戒四等及以六度四攝無量行願藏(是廣釋及脈譜訣所列一家師承三戒也。是名事戒亦俱名律儀也)三雖差別。差而無差。三雖無差。無差而差。三一一三。無所寄托。三戒名異。其體全同。是故剡川疏雲。既如因陀羅網同而不同。似薩波若海異而不異(文)是且約觀解而辨持相。匪謂行事然也。又大論明菩薩戒雲。略說則八萬。廣說則無量。六祖引論自釋曰。以有為為略。以無作為廣(文)是以三聚各三。無作妙理無不窮盡。故脈膳訣中稱一家戒壇名為三三九聚戒場。旨趣淵哉。須書紳也。若彼九聚三諦印契。即是得非表示自解佛乘三學內證者乎。宣深敬重。又此三受門者十種三法乃至一切顯密三法攝而無餘。是故今此三戒獨皆得指言攝。是以四祖稱曰圓滿大戒。阿覺釋曰梵網具戒。是豈非指真具足耶。六祖歎曰。今文具足即正具足。其小具足有名無實。又曰。偏小之具為實戒者。違吾今教(文)是所以當宗之抗拆百家也。玆識正依法華一乘戒者。的是約宗骨矣(依經依律互論傍正。如永德記)若非受得如是圓具大戒。則何因戒經雲即入諸佛位。是若非指圓佛。寧捨那本懷乎。仍曉法華十離梵網二篇部味雖異。圓體是一而其所制秪是詳略之不同耳。疏記明可證焉。而彼此文通別互其制。以法華是兼四安三七之禁梵網是宣萬邦僧坊之式也。須討尋之。式問答雲三學俱傳名曰妙法(文)按是高祖入唐傳戒之祕訣者也。何況別誦譯出一卷戒經五時始終佛所常誦。鷲峰會上同然。深矣斯之宗也。賢首尚闇。況慈恩南山乎。他縱各稱圓宗以辨受隨。寧能階此。終南所謂圓者今藏教中之圓而已。尚非通別所詮圓具。何與今圓戒相似(慈恩應理圓宗。今通教共乘之圓。賢首梵網分齊。今別教獨乘之戒其旨。可察)本律說言一切戒根本。固其有由也。世學律者看讀南山亦立圓教靈芝隨稱圓宗。總惑其義未曾辨察彼此圓戒雲泥有別。而漫議我山家。幾何誤矣。又近倡教觀者至談律儀。徒講他宗不習台律。豈惟不習。反朋他師自毀乃祖。其何意哉。其何意哉。又此三受門名為一心(是為乘為理。若別人者此理果後方顯。是其異爾)三聚(是為戒為事。次下諸名皆同)亦名具足三聚。亦名事具三聚。亦名圓具三聚(已上三名通前三教。若有部戒經等雲清淨者圓具。亦須約其篇聚且立三聚之義。即是五部小律當分圓具蓋藏教相也。若以後四重四十三輕為別律儀。以六心觀察為攝善法。以六處攝行為攝眾生。即是瑜伽共乘當分圓具蓋通教相也。若以五十八別解脫為攝律儀。以八萬四千法門為攝善法。以四等心及十界為攝眾生。即是獨菩薩乘圓具蓋別教相也。皆與佛乘圓具不同。次上二名例然擇勿混淆。具如下辯)亦名梵網三聚。亦名不共三聚。亦名正具三聚(此三名通別教。須擇別從圓也)亦名一實三聚。亦名一乘三聚(可解)亦名圓頓三聚。亦名圓廣三聚等(圓名圓妙圓滿。由是三各圓故。頓名頓極頓足。由有頓受法故。廣名廣大廣多。由無法不攝故)荊溪雲。應須廣辨三聚廣狹偏圓等即斯義也。他雲。攝律儀戒者斷一切惡。攝善法戒者修一切善。饒益有情者度一切眾生(文)雖義無過。一那泛爾。是比今宗三戒。豈非結緣分齊哉。夫惡有三惡九界。善有人天佛乘。生有六道四聖。一切之言亦非無分滿別。胡為不擇焉。若權乘三聚異稱如大律共門說(善戒第四四紙等)又聲聞毘尼則與此殊。惟制身口無關心地(是約小乘諸部當分勿執南山約七毒論為大乘圓教雲我不信)等與今不同。實其居多。高祖不言乎。居己心實相地名躡真壇。又彈權乘戒曰。設大小無盡受戒盡生躡粗壇。出離要術無一分德(與上文同俱出一乘戒記)玆知登今家真壇。則不啻南山三行失光。慈恩二持亦至神氣殆盡。故宗斯戒者則正同太陽之不類螢焰。愈信金口所譬實而不虛。是以南嶽大師授戒儀中明十重功德雲。持不殺戒得金剛身不可壞。壽命無量劫不可窮盡。持不盜戒具足檀波羅蜜。分身滿十方界作釋梵四天王沙門等身。財施度脫眾生。持不婬戒得陰馬藏相金色之身。見者怖畏。即除捨欲斷煩惱盡。名稱普聞。聞者歡喜。持不妄語戒得四無礙辨(乃至)一音演說眾生聞者皆得解脫(文)小乘具足雖是出家大戒。而惟感得小解脫三明六通無餘永寂。以今比之。優劣可知。又雲。持不酤酒戒得大聰明。於一念中聞十方諸佛語及一切眾生語。亦知佛心及一切眾生心。得諸禪三昧。持不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戒。得漏盡通五眼六通。備三明等法(文)此二重戒共門菩薩戒。本尚所不制。藏通佛果亦具四辨五眼六通。惟不妄德之所感爾。宜矣果佛化用但限果內。玆知今宗具足是出家中出家(身心俱出傢俱事理二戒故。心出家者何。所謂菩薩戒無我我所。離諸戲論者。又說發菩提心者是真出家等是也)大戒中大戒也。他不識之。輒與瑜伽共門禁戒齊。傷哉。又示後四夷戒德雲。持不慳貪戒得一切種智具足無礙。眾生見者無不發心。持不嗔恚戒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眾生見者發菩提心。持不自讚毀他戒(斯戒為第九者。依本律兩處說)生生之處得十方凡聖歡喜讚歎。聞汝名者皆住不退轉地。持不譭謗三寶戒。得具足三乘聖道(可見後後必具前前)一音說法聲滿十方。令一切眾生一時悟道皆得成佛(文)蓋真正持斯十無盡。終至獲得如玆圓極真實大果。無上妙戒誠可珍敬。然菩薩大僧獨祕之己而不以分他乎。下眾結緣旨趣可知。豈止下眾。若其羯磨普及六道群類。齊是本有薩埵故也。又應了知。若登戒壇受斯具戒。必用白四。別授作法以發戒體。是故普賢記雲。大小二乘皆用白四羯磨成辨戒事。時澤亦曰。白四羯磨受三聚戒(文)須知大小白四雖其名同。事儀俱異。其小律法者近如諸部羯磨。又大律法者如南嶽及山家授戒儀。有人記今白四以乞戒詞為其白者誤矣。是未究二律相故爾。又戒儀註明一家通別二授(授古或作受。然亦有簡他家而以手須檢出家大網等。蓋阿覺大師題曰通授廣釋。其則在於此)有傍正曰。梵網經別正通。傍如華嚴圓正別傍(文)文之與理其有若玆。然不□□□稀奏□□楮椹□□慼慼憔踕窗慼慼潭怜f□Z禗□□馗襮饜裀□婩禬□椻□飀□□楰聾□□□□□□饖□□奈奜□榕騞□□□裀□□行稨□□□□□□□□□示□□□□迭憫[□埤□□露□□□□姈□□□□褸□覭□□□□□饓飀□□楮礸□R□□□□ご堙慼數z饅□□楅計祟稦□□覕夾□□琉□礹襮□祰囹廓威□□媜R□□□□□□□飀□襾□駟□好□□□□□□□觬□駴□□量□□切埤□碌姿□言□楚歎ョ撓堙暱P□□騖饋□□□奜襴□□鷺□□_E駴□j□累□娏騖饉饒□樿檢□□餺□□□弦j□淚□覗□□□息□□姈j□□稈祽□駕□□□□騖餖□鷺□□□□□□□堙慼毅畛嘗□禈□□褥□□埤□□橁□襤祰飼襾□□欖復□檢□露□糖j□樿□□禈□埤□榜□禬□祿輻□奪□祈榓褸騁□□□□□□□量□餺□□覈榜饉□葉祏□□橫□視□□礽□□□□□槥橇□□鞳澆徥u□□□切姚檢□□□□□□□□觕楮稀誇□□□楂□□□□□□□□□□□□  (其七)問。沙彌十戒之中第十不捉金寶於其持相有大小二律不同耶。   答。半滿十戒雖其名同。受隨俱異。故智者雲。菩薩律儀通止三業(文)豈是止言僧戒已哉。下眾諸戒亦然。是以其制皆離念想。故本律中明十戒雲。我某甲乃至菩提不殺眾生離殺生想。乃至菩提不盜亦離盜想(乃至)離捉金銀想(文)中間諸戒皆說離想。又其授戒羯磨同期菩提(須披本律文殊問經)則制結廣狹要期長短如此其殊。又小戒者沙彌捉寶。縱無除開文。例諸小具既言除僧坊內若住處內(四分戒本雲除僧伽藍中寄宿處。文異事同。然而其戒準依律部列置第五十八。若彼四分次在第八十二。其餘不同叵盡於玆)若本律沙彌戒於其捉寶永無除開。起想尚制。矧自手捉哉。若有違犯。隨犯懺爾。又須領會。若小律所制身口細戒除為令住小知小樂小希望(其戒凡六條。如常所聞。他師或雲。不同十一事。彼亦一義。今所不遮)其餘一切悉攝持之沙彌總相戒。雖彼二百五十戒數似多。而全不出十善戒外。龍樹所名旨趣可知。若其大僧攝之能攝餘二十善。總相戒名誠不唐捐。略如餘部圖示。當知今宗眾雖其十善不異。其隨行者從位各別事出祖承。宜信奉也。問。自安金粟於三寶前作其淨法(聲聞金粟淨法不奉施之三寶。則以自手不捉為美。今與彼異。縱有此戒。惟制自利。是以若咒毘奈耶說。為其供養金銀寶缽尚令捉之。況珠杵及五寶等。故其淨法亦自捉之捧秉羯磨。全不為犯。與他一往斷行事雲持真言行者以常途律制難判不同。又其生華飲食類等。供三寶時。無問水火淨不。凡聖位別自受獻供。其緣亦異。以他不曉梵土一向大乘寺是持真言闍梨所住僧坊而其律制亦與聲聞不共則行事亦隨殊。故強致和會爾)亦為違犯歟。答。是不犯也。若其犯罪沙彌用懺亦與僧同(若今大僧別解脫中別無此戒。但由宗意攝諸總相戒之中以充善法律儀一分。故大僧懺還與今同)但除自手捧之奉施諸佛菩薩並與乞者二事。其餘皆是自事及惡緣(利養販賣是為惡緣。莫與下混)既無開緣。是所以立制懺也(具如行要鈔)又復應知今二篇中為二事故無有此戒。沙彌戒中為惡緣故尚離其念也。先輩見本律(文殊問菩薩戒品)明八戒下(四祖論引震旦解釋明今十戒及八戒齋俱雲義體遍通佛果者是也。勿復謂八戒必是一日夜戒。更有分受亦當宗意。故剡川疏雲。此八戒隨受長短。若全若分並皆得也文。況他家亦有此說。非無執小宗說廢本宗疏者。宿習不同。從古而然。若禪若淨分流當宗者。須快一洗其小執而可也)雲為三寶等無有罪過。輒解為開緣。然如彼文者。菩薩出家但受持八戒者。其奉持久之(有期來際。是獨當宗所傳。所以永與小毘尼異。略如上注)外儀頗似同沙彌及僧。故或疑怖捉寶亦為有罪。因斯說之。示非惡緣(供養三寶等不是惡緣也)總非有罪。而顯在家菩薩輒爾捉之元不制止。豈其以此為今開緣也。   (其八)問。十戒具戒其說聞之。若式叉尼其相如何。   答。本律說雲。若沙彌尼年已十八者(若曾嫁女十二歲則得。與小無異。今約童女。天水羯磨注雲。十八童女以不勞苦志節未成。與二歲法文按二歲法由今助律。又與戒羯磨其緣出四分等。俱見準依羯磨部)當自誓受毘尼藏之中(毘尼之言準義記釋毘尼經律。此亦當注雲是大乘毘尼經律非三藏中毘尼也。所明律檢鹹不共相故)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學比丘比丘尼一切戒聚(是指本律具足三聚也。若指聲聞藏。則應惟雲一切尼戒。今並舉僧尼而言一切。則此亦與小異。若依比丘戒下令其推求大小二藏受持等相。則又此一切之言應通亙大小一切僧尼戒聚。故說言遍學)其年滿二十時(此亦曾嫁女加二歲學戒而期滿十四歲。今約童女。然二歲者十二月也)乃可如上總受菩薩三種戒聚。然後得名比丘尼(諸本作比丘比丘尼非也。今從麗本。凡比丘尼根轉成男。比丘根轉成女。俱不用再受。戒沙彌根轉成。女則為與六戒等。準小律而可知也)然六戒是練心二歲是練身準小俱同。言六法者。一殺生。二偷奪。三欲想(若聲聞者初與第三其次第別。宜覺知焉)四妄語五摩抱按搯。六八事示相(男子捉手。捉衣。共立。共語。共期。入屏覆處。待男子來。自身往就如白衣女人。是謂八事。今此六戒若四分宗謂染心相觸。盜減五錢。斷畜生命。小妄語。非時食。飲酒。又缺學法者更與二歲羯磨。若五分者如第二戒不言減五錢。但說五錢。準新譯有部者。當言五磨灑也。而彼中六法之外有六隨法。而其六法亦與餘部全異。若依僧祇有隨順行十八事也。今準十誦以祖承然之故。諸部不同思之擇之)例之餘戒。須通制意地辨與彼差異矣(其授法者既載於別鈔)若其緣者如常說也。誰言小緣不關大律。但今依大論為其不同耳。論(第十三。三十四紙)雲。佛在世時。有一長者婦。不覺懷妊出家受具足戒。其後身大轉現。諸長者譏嫌比丘。因此制二歲學戒受六法等(若聲聞尼。八夷。十七僧殘。三十捨墮。一百七十八單墮等今宗悉屬善法律儀之中。例比丘戒可知)是為當宗式叉也。何闕之有。荊溪曰。一開之後無所間然。可不曉乎。   (其九)問。文雲毘尼藏中又雲六戒之法及遍學比丘尼戒聚。則恐是小乘式叉。此義若何。 答。今典全是獨大乘律藏。或說其制懺之法。或宜其立眾之制。如來自名究竟實義者。豈得非說究竟滅罪得戒實義之故也。故旭師雲。菩薩律藏雜在方等中。一家祖意亦若斯已。蓋所言毘尼義翻雲滅。是能滅諸惡也。又翻為律。迺大小二藏同共所稱。何局小乘。六戒之法如上記焉。又偏學戒聚者。是指實乘二篇三聚也。今納此具戒名為比丘尼故雲遍等矣。又今實乘法僧尼戒經其制無異。故雲比丘比丘尼一切戒聚。又復可關涉小律比丘比丘尼戒。以大能含小故。汝今不稱比丘二字。於文於義戾佛意甚。但今由準小法以成僧尼威儀。亦如前示。若就其戒體。則縱小律當分亦無僧尼二別。男女根轉竟不用再受者。蓋此之謂也。是以文雲年滿二十時乃可如上總受菩薩三種戒聚然後得名比丘尼(文)又上既明受十善及別戒名為沙彌沙彌尼。今明總受三種具戒方名比丘尼。豈是得匪納當宗具戒耶。既並非小律相。那獨式叉屬小為。況復四祖六。祖同引此文證成單菩薩僧律檢。應知本律(瓔珞釋義品)具列總別諸戒說十善法五戒八戒十戒六波羅蜜戒(最後一戒即今二篇異稱。其義讀勝莊記而可知焉。但以今正依智者剡川兩疏不分輕垢配屬餘二辨其異耳。又且勿見義記等中以六度配攝善而致難也。具足三聚以三種各為六渡故。更如下記)是皆悉在本律諸部而所散說。不是關聲聞藏。驗知今亦定非聲聞六法等而是大乘式叉戒也。   (其十)問。高祖雲授圓十善戒(解為性戒也)為菩薩沙彌。華芳大師依占察文示大乘五眾(混為共乘通受法也)又園城大師雲授沙彌十戒(解為小乘也)師資立法稍似相違。   答。實義制檢既示大律沙彌必雙受總別二種十善律儀。是故高祖特指別戒記授圓十善戒。六祖直雲十戒(舊鈔雲威儀經十戒。不足可憑。如其準依者。但準可準爾)匪可復迷者也。四祖正引本律者。蓋是示雙受二戒也。誠是總相十善以一切善法住處統總於諸別相戒故。五教性戒略示出處。如前今簡前三而取圓密二教戒耳。律文明令先各自誓願受此總相十善及其別戒。是此別戒。即今所指圓十善戒者也。亦如前記。然斯別戒十善大小兩乘依律雖異。三宗俱受(一一向小乘四分律宗。二大小兼行慈恩傳律。三一向大乘梵網律宗。然此三宗不同印土三寺。而其行相稍相似。故且以此擬彼而已)若其總戒十善今宗獨用。慈恩及本邦中古他家律匠設譚十善百行律儀。既不必雙受並持。是故義終歸不用。是由全不得細解實義經意。須知列祖垂範似有異途元是同轍。師資傳律寧有齟齬。   (其十一)問。有雲。四祖引證占察。是顯小乘七眾律儀即是菩薩之戒也。此說願聞可不。   答。惡是何言也。四祖論中初有大小差別篇在而特示其勝劣。胡得信小即大。諒以四祖引此律者固匪為是示共乘三聚相。又弗但為攝律儀聚已也。然如所言。則祖師造論不能顯揚直往七眾而翻成顯共乘之戒。寧其然乎。是以論雲。大僧之名雖大小同。而天地殊。由是義故。聲聞教中(藏通)制二百五十及三千威儀名為僧戒。大乘(此名關涉五教。讀者須辨其違)教中(別圓密)制三聚淨戒(是亦同通五教菩薩。宜須簡擇。具如下論)十重四十八輕(是簡通教菩薩四夷四十三輕與小篇聚合以為律儀也)及八萬威儀(是亦通別教。須擇從圓實)名為僧戒。若其出家於內五眾(五眾戒體皆依別授別持而成。具如別圖)而分前後(是有別授法故。非言通授戒體成辨階位)若其在家於外二眾。(印本在家下亦有二眾二字者衍)而為次第(文此亦準上可解)然至次下示其證信特引當律。何若或說。況所引律文中元有說示通別二授兩段。其相亦明著乎(今宗所明二授之相律文雖顯。識者尚闇略解其文如別部注)然他未會悉檀被機則其律制本有三種而其體行等亦三寺頗別(小乘寺律被小宗諸部機。兼行寺律被權大乘機。大乘寺律被實大乘機。而今此權實者異於四祖所判顯密也。玆知一家以華嚴維摩等圓教亦為理密真言乘者。遠合彼大寺施設。如彼相宗徒雲若於梵土無大分權實者。賢執自宗而不深領如來設教網格故耳。蓋不足駮者也。若別教者。於顯密判則定屬顯。其旨可審)大紊法王律檢。可不悲哉。又世既知法華十如華嚴十法界大論三世間以立三千法華實相瓔珞三觀共成圓觀稱為沖微法門。然未全曉普賢觀三師諸證以立受法。法華一乘梵網瓔珞二篇三聚文殊問經十戒八戒善生五戒等(已上戒相)及以究竟實義五眾(單菩薩階位)共成當宗。顧見未逢指要之人故歟。彼既無怪。此何有疑。非四依師則安立此妙宗。宜深尊信也。然或有謬於涅槃開會之宗謂三寺差別但是滅後弊風者。或有漆於齊制五篇之文謂其異俱關定慧不同者。或有黏於假受小戒之言強曲本宗者。僉是由全未曉如上文義。若聽今說。情執融消。論其行事。具在別記(凡七卷九十六條)欲識者閱焉。   圓戒指掌捲上 圓戒指掌卷中   園城寺法明院比丘敬光述   (其十二)問。有雲。四祖依憑占察而證一家之義。然當代人師全不信之則叵為證。斯說如何。   答。他之不信。闇當宗義旨也。今家祖述此獨大乘律制憲章直往五眾。豈惟四祖。蓋六祖注亦援此律而證成焉。今且示其一處。彼曰。汝年滿二十不。究竟賓義經上雲復次未來世諸眾生等(乃至)其年若滿二十時乃可如上總受菩薩三種戒聚等(文今但略引牒之)依用如之。若黨他不信。何不自入彼而翻辱於祖教。教理二證茍既彰灼。則於我無復傷。須熟省察。他中古律匠輒於當律作共乘解。可謂錯矣。是不得鉤索大律玄淵故。局己分而領爾。例猶慈恩之贊於法華。誰彼解為實義乎。   (其十三)問。一家依占察立大乘五眾。上來聞之。梵網瓔珞求其的證。何文然耶。   答。審察脈譜口訣。是此二律蓋二篇三聚具戒之所據也。非謂下眾諸戒亦出於玆。就中初依戒經示具足義。憑義記意。上眾得具持之。下眾不能具之。是以所其分持。下眾出家有五戒闕。在家二眾有十戒闕。若合其兼制支戒者。實闕許多律儀(據祖承意。其沙彌者闕四十戒。優婆塞者闕六十八戒)其器未任具持故也。二篇既然。則餘二亦隨闕。況傍生已下何其論持乎。六祖決通授為傍。良有以也。驗今戒經正指秉大乘白四(是通自誓從他二法正被上眾上傍涉六趣故。有下眾白四有納具白四。不全同也。偏執小制勿疑廣釋等矣)已得具足三戒人說名比丘比丘尼。判別授為正亦此之謂也。剡川大師曰。設不曾受聲聞律儀。若受菩薩戒。亦特辨三衣加法受持(乃至)受法同聲聞。但雲菩薩一心念我假名菩薩比丘某甲為異(云云)一家釋文蓋有如玆。是不信者熟可信哉。高祖亦曾引舉此疏以結開顯大乘大僧戒篇。既無小具而稱比丘。台剡兩疏究宗意在。若乖違者全非一家之脈孫也。自今以降勿學本宗者言通誓三聚以成菩薩二百五十以成比丘傚顰於他家也。世皆識大乘之為貴而獨於戒律卻祝小宗。何無他。咎由不盡意於斯耳。我者吾和尚存(本律明三品得戒。其上品者是單從他。中品自誓而從他。下品惟自誓。今約中品得矣。蓋高祖入唐傳戒之本旨也)庸闕依止一家原律部具。胡不繙之。不則違本律(佛藏經)之制。背宗之罪亦莫甚於此者也。吉水空師列諸宗相中(初學鈔)示當宗及其依律雲大乘律宗傳教大師所立也。地持經瓔珞經梵網經等(乃至)具如目錄可不覈乎。次依本律(瓔珞)示三聚戒。受學品雲。佛子吾(吾子麗本無今從蘗本)今為諸菩薩結一切戒根本(凡無有物根本而非具足者。當知小大權實顯密諸戒皆是從此三聚而生。故又說言悉從大乘出。須善翫味)所謂三受門(梵網二篇為之攝律。則必並今餘二總受。大乘具戒根據斯在。若授聚為僧篇中惟引占察以證直往。則證此三受門與占察三聚全一也。六祖褒稱為正具足者即是也。學者請審擇焉)攝善法戒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眾生戒所謂慈悲喜捨。化及一切眾生皆得安樂。攝律儀戒所謂十波羅夷。佛子受戒有三種受等(自下明大毘三品得戒相往撿)然此典中三說十夷。其相與戒經同。則知此二律中俱說名十波羅夷是大乘比丘根本中根本戒。猶如小律苾芻四重是其根本也。而後三教機雖同聽之。斯無盡戒別機則便為無量解。圓人則便為無作解。密者則為不生解。然而此十重隨境分相自成六八。復成五百。復成八萬四千。復成無量恆沙戒品。或流作權。或出作小。玆知是為一切戒根本也(此外更有根本總相者。本律中說十善者眾善根本者。是所宜覺知)又復當識其根本戒乃有總別也。三受門總十夷等別。瓔珞總別雙舉。梵網從別略總。賢首疏等以此十夷名為初篇。四十八輕祇是枝末雖是末戒。而亦一一一法中道淨菩提心行相者也。而其支戒五百一一亦然。古德順彼呼第二篇。是此二篇出家菩薩具足木叉。故荊溪雲。若立圓戒。須指梵網。無非具足(文無者是禁止之辭。以誡南山慈恩宗徒不信台戒者。若於小具持相荊溪判筆去取適時。剡川斷記順於時處。台山兼行其相可見。所宜明也)既是僧戒。則非下眾所具(本宗律徒今有存輕沙彌名者。是即妄摸南京之甚也)故本師說五十八戒竟曰。汝等大眾當一心學波羅提本叉歡喜奉行(文)豈不大乘比丘別解脫乎。餘二之相略如前述。玆識瓔珞三戒本是獨乘三聚而與實義律說無違。豈同善戒地持及瑜伽等。應知占察比丘約具足三聚也。若他中古說文理不盡則叵適從焉。如善戒經中說菩薩戒者不同波羅提木叉戒。此是與今戒經異正制共乘禁戒。故於彼中其別脫名讓之聲聞藏中。是以然也。然非以彼二篇不為律儀戒也。又一家會言無別菩薩戒者。總指若斯分齊而已。世有辨今戒輒設祕密文言。狂斐特甚。又復須知三聚淨戒他亦受之所詮義趣與今天殊。是四祖之所製其篇。六祖之所消大律。又戒經中約具木叉說諸比丘。是高祖之所以立式(式且約別脫立若依戒儀則高祖亦就三聚為具足戒。理在絕言)吉水之所以釋經。說雖有異。義終一揆。豈惟是已。又戒經既列三受門義(經末五藏文即是也。其義見於廣釋及永德記)本律亦舉別脫初篇。縱其文異義全無違。是故一家諸文或總別(此二俱在僧尼別戒之中。以此望彼總相十善。則成兩重總別。所宜知焉)俱舉曰制三聚淨戒(是別中之總)十重四十八輕(是別中之別餘二亦然)等(等取八萬四千威儀)為大僧戒。是則宗義從來非無異途乎。斯乃新傳獨拔之妙宗叡壇之所從而興也。又華嚴中既有德雲海雲等諸比丘。全是初頓會座。則無乃匪圓具三聚大僧耶。亦有優婆塞優婆夷。見經說相尚非共乘四眾。況是小宗五戒信男女等。其沙彌相廣釋等詳。即是不謂實戒七眾(二四七九者祇是開合異。非有相違也)何也。然近古自台律一弛本。世乏精當宗人。是以或有筆其僧戒相而謂直往菩薩但持十六條戒已者。雖其文(是指佛祖正傳菩薩戒作法也)正。其解則失。或多謂唯持十夷六八而已。是偕未討其餘二攝屬何等全然。至漫費言。或別有解戒經一一如法謂若不兼小則諸事業叵奈之何。蓋此等悉由未全領法華開顯妙律兼未見聞真絕待行事也。秉羯磨例正出剡疏。或存師承。百一事業安所闕塞。是為圓頓秉業止作二持之相。人皆聽從一出多。又識從多歸一。然於戒學未達於玆。悲夫。   (其十四)問。華嚴德雲海雲等者。其文既出入法界品。是彼經後分則至方等般若。然則如經中列文殊所化及舍利弗弟子六千比丘。皆是回心向大者。是知德雲海雲亦應兼小比丘。豈敢以之為單菩薩戒人。   答。以舍利子所將而類德雲等者非也。何者經說。海雲入於大海三昧化出蓮華。華上復化於佛而雲我於彼佛所千二百歲受持如是普眼法門(文)以此測度。非是應佛壽量所可能化也。胡將通後難焉。或縱應有迴心者。須善曉其義旨。其迴心納受大具竟。則無復小戒之可見也。故與善戒瑜伽共乘兼行不同。剡川雲。先小後大一切俱開。祖判如玆。寧得謂諸兼小之人乎。   (其十五)問。中古以來他宗於瑜伽而新立通受法。謂小乘七眾戒即是菩薩攝律義此外無別菩薩七眾戒以占察瓔珞而同。今何以其占察而為當宗五眾之憑據耶。   答。他正宗於瑜伽而以瓔珞同者。蓋想由是迷靈芝銷四分鈔雲三聚戒者出瓔珞經並有經中明自受等文而不曉了其制廣狹不同。廣狹即權實殊別也。又以占察同者。為大律諸部文義幽玄輒難探其賾謬致混焉也。今辨瑜伽與占察別。兼示一家傳律網宗。夫瑜伽明三戒有下眾戒之與上眾戒。就中上眾三戒者。即彼第四級戒。而其授法是玄奘譯羯磨文是也。古德稱諸通受從他。豈是單自誓法。又佔察者明獨菩薩具足三戒及自受相。此與瓔珞下品得戒之法同。以二律制與瑜伽制相比。三戒廣狹受法自他非無其別。按瑜伽戒有共不共。以十法行六心觀察為攝善戒。十一種法六處攝行為攝生戒。四重四十三輕為律儀戒。此三聚戒於二乘人則雖不共。若於菩薩還與小共。以第三級僧戒共為律儀故也(其次第受如一卷善戒經)蓋是興方等及共般若會為漸受菩薩(大律說之名漸悟行)所令總受三戒之相。豈非迂迴道菩薩哉。然他律匠自會以此三戒妄雷同之占察說相。其失延及本宗。是由襲他不會四教判律之宏格也。況識今三寺五教勝劣者乎。其謂無別菩薩七眾戒者。ど□特甚。妙玄既斷菩薩戒相。雲今明三藏乘無別眾不得別有菩薩緣覺之戒(文)荊溪釋雲藏通兩經不別列眾。但出家者在出家二眾。在家者在在家二眾故還依小乘二眾律儀次第。是故二教無別菩薩戒。故大論三十八雲(現本第四十四(十四)係大品。三十八)以釋迦無別菩薩故(是約藏通故雲釋迦無別等。反知約別圓機則捨那為教主有別菩薩眾也)彌勒文殊在聲聞中次第而坐(文)因知言聲聞戒外無別菩薩七眾戒者是即界內二教意也。亦復得知彌勒文殊依本教(別圓密)住不往而入聲聞眾中則但純依大具先後次第而坐。是乃如來為攝界外機緣而所施設散說諸部大律。豈不一向大乘寺行相。當識通教縱大乘法。其戒惟僅加後四重四十三輕。若其僧戒還以小具為別解脫戒。則餘二聚亦隨偏狹。故山家曰。菩薩授法權實不同。又戒儀雲。受小乘戒如月下遊(文)然以今實戒望彼五篇。則小具月明匆成螢火。相似權乘三戒正如月明。獨有別圓密戒。可以喻日光也。智者亦云。他雲梵網是菩薩戒。今問是何等菩薩戒(是徵四教也)乃至(雖他知於經論二藏分大小而於律藏則未了有大小別也。善哉當宗曾分四別。四類既頒入。印五種亦可自分。於玆始不惟究智者意。終得盡如來立制之難思矣)若作別圓解者可然。何者三乘共眾外別有菩薩(是所謂大乘比丘者也)故別有戒(乃至)此說猶是待粗之戒耳(文是約相待而判。可見梵網戒法既如是能待妙戒也。莫嫌兼別。咎在機緣。何關佛戒。若約絕待而釋者。來至法華則以此能絕妙戒悉開小共二律諸戒應知今一乘三聚具戒是絕待極者也。高祖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當知不是直往菩薩之行。是則回小(具)入大(具)菩薩之行也已上蓋當宗意者。以其已受大具竟則惟有圓頓具戒而亦無二三也。故妙玄次文明絕待相雲三歸五戒二百五十皆是摩訶衍者。意在於玆應識回小向大者。是回小具歸向大具之謂也。高祖亦不言乎。迴小向大者一乘正義也。元如斯妙旨與南山意優降如何。何不思之甚。更至對第二十五問點示回入相。入若領此。則知將今圓戒往望鈔家圓談缺具粗妙無譬之可取。豈非是絕待之無過於此者乎。學士了之)須知實義律檢明此別圓五眾之制(大律說之為頓悟行)豈以斯法混同瑜伽而可乎。若通教戒全如善戒等一經二論耳。又若藉通開導人雖始終歷當教次位亦籍如幻觀而開導之。既從乾惠等位能了別理。則應自專於梵網具戒也。又被接之戒如次引釋。是故瑜伽三戒尚非別教戒。況可圓教三種律儀乎。若被接相剡川疏明通教菩薩鹹受梵網禁戒否雲。且約當教鈍根未稟佛性之戒。同依三藏律儀利根被接入於別圓。還從能接名別圓人(文)義可自解。然須了知。縱別人入自通。若受佛性戒竟。則唯是大乘具戒大僧而非是兼行人。斯尚如玆。況其圓入通。何況別圓等乎。荊溪雲。先小(具)後大(具)轉成無盡戒體(文)祖釋分明。人一奚惑。凡圓頓禁戒其三受門體皆無盡。真如秋穀。實似蒼海。勿局攝律而解雖彼正語圓人。匪言別機不爾。若別戒不明。則圓戒安盡。融別則圓。投一家者雛僧亦言。然人未詳其別教戒。宜矣多迷圓戒方隅焉。竊按界內外機從本既殊則不能無二種具戒。是故若受大具者。視其小具猶牛跡水。戒相尚然況乎。於體淺深。故今戒經斥小法雲。是斷佛性障道因緣(文)南山自指四分曰。執則障道。是世戒故(文)荊溪亦斷雲。事相持戒(是對梵網戒理事並全偏指小具為事戒耳。非謂具足三聚不事戒也)但能昇出三途人天受樂。不名三諦三昧二死彼岸(文兩祖俱約小律之當分而斷也。故南山曰。發上品心為菩提因。然其出世果惟成藏通佛耳)此等明文毋乃不別圓具戒與藏通小具遙異券證哉。僧戒既然。則下眾戒亦同然也。是以山家不屑本邦舊來三壇。遠遊臨海傳斯妙戒用為三宗定慧之基。於是乎世人昉知別有圓頓三學。高祖自言。圓教菩薩別有威儀(是指實相威儀故。雲別有大小權實一切諸戒。皆歸今三戒故。矧於其別脫乎)不共聲聞障道威儀(文)具如本論。然而斯宗彌盛壓倒彼三壇終創立今戒五壇。大矣哉。故戒儀雲。若受大乘戒。如在日中(乃至)遠離二死具足二嚴(文)小乘大戒亦得具足之名。能獲越二死不。四種教判有誰不學。請深三省。高祖又雲。夫三藏教有三聚戒名。通教有三聚戒名。別教有三聚戒名。圓教有三聚戒名。今正可授此圓三聚戒等(文)當識四教各有三聚。第五密教合則屬圓。縱令開之。亦用狹劣共小隔歷圓頓(二種密教俱圓頓故)之四以分其義。則毫不亂。又須小共大一以別四種律儀。豈混此為一而可哉也。夫圓頓三學者何。注無量義經(上卷二十一紙)雲。戒即佛身中(是指圓教究竟果佛也)虛空不動戒又金剛寶戒又三聚淨戒(文此名通藏通。故人多致惑。茍知今三聚者名此三各攝其無量律儀俱無不具者一乘沙彌及共門兼學大僧等曾所不發得其體。則蛇執頓斷。復奚迷通名也。又復應知若夫開之則有五教大僧三聚。然俱密僧戒與理密不全異是故諸祖但為四種而止又別自有三摩耶等通戒而已。別當大師曾雲。大日如來三聚之戒令受行者。毘盧遮那疏引普賢觀經雲遍一切處常樂我淨波羅蜜等之所攝成。皆是淨菩提心第一義諦。乃至梵網經雲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號我為盧遮那等文遮當作捨字。是故下文更約自他受用俱是法身而釋。學本宗者可深覺知。勤慎莫與他家不了三聚淨戒雷同之也)定慧文今略之。然所言三聚尚非別戒。何況藏通。須依義定其名。莫迷名誤其義。又當了知聲聞三戒次第發得菩薩三戒一時發得(不可以因橫果縱而致難。略如下論)聲聞三戒者所謂律儀戒定共戒道共戒也。故義記列斯名竟雲。此名源出三藏(文)定慧二戒小乘亦有。而是小定小慧。全未大定大慧。今之三戒。則攝善法戒即定。攝眾生戒即慧。攝律儀戒可解(又非謂別無定共道共發得。今從三學配釋)是故義記復列斯名竟雲。此三聚戒名出方等(此指別圓三聚)地持(此指通教三聚)不通三藏(文若約當分。亦非無其名義。今望後教奪之。故雲不通)今乘圓三戒則速對破三道顯出三德。然斯三聚不縱不橫不並不別非前三教之所能及。是故列祖戒牒俱雲。三種淨戒開三因於初發(文)迺知是三在性名理即。若得登壇而秉白四一發無表全性起修。是名名字三戒。未必開解而然。以與觀道異故。若伏三惑則名觀行三戒(此之二位俱名凡夫真善菩薩。亦名初修業善薩)若淨六根則名相似三戒(是名內凡出假菩薩)若斷無明則名分證三戒(聖位可知。此之二位俱名久修業大土。然須識知。初修業人卻有假受小戒。漢土台山都是也。又久修業純有單菩薩戒。三聖二師即是也。宜審詳之)究竟不待言也。須了名字已上發得雖同橫而不橫。一君(攝律儀戒)二臣(餘二聚戒)以成喻故。六位雖次豎而不豎。六六妙位以同三故。蓋是所以別人已還永絕分也。祖承說曰。圓頓菩薩受戒之日。六即即身成佛(文)寧其不然乎。讀受法私記者自信其深旨。若其不爾。則位同大覺已之言難可銷通。是名圓頓比丘也。又復當知。圓人發得戒體亦同名無表色。全與前三教異也。是故南嶽大師授戒儀雲。三羯磨竟納法居懷。作體謝往迄至未來名無作戒(即新譯無表色)唯實相心以之為體等(文刪補戒疏全寫此文。人不知之漫議彼文。愚教太甚)此與義記語別意一。須深研味。會者方識。脈譜訣等多記此意。何概嫌之。又此戒儀明八勝五法及以三願。習圓戒者須披讀焉。體既實相。相豈不然。然今本律(占察)中三聚皆名律儀。又三戒皆安攝字。又令五眾各受十善性戒。如此不共律制何得以此同共乘瑜伽說哉。開會宗骨在開其可開。雖一切俱開。而除惟在理。今正論事故。若不然者。安名圓頓具戒亦稱圓頓妙律耶。故今引之證直往五眾。一家學者誰不信順。   (其十六)問。三聚淨戒有四教別。取證聖典。何文其然。   答。四教名者未全盡北嶺旨。雖漢土局四教(舊宗)本邦即立五教(新宗)若其高祖者順舊為言耳。今亦合五為四。且順以示。以知圓戒之實義者復自達密戒故。先證三藏三聚者。南山四分鈔(受戒篇)雲。此四分宗義當大乘。戒本文雲。若有為自身欲求於佛道。當尊重正戒(高祖論雲。於小乘當分雖名正見。而望此佛戒時名邪見經律也。可以例知)及回施眾生共成佛道(及回以下。正依戒本合作施生。成佛道餘之五字是南山所加也)律中多有誠例。光師亦判入大乘律限(文)大師嘗引慈和記雲。記雲。光師所以判是大乘律限者。不約教明(可見約教則尚是還小律也。凝然大德雲。慧光律師雲。四分一律宗是大乘云云法礪玄惲等師並雲。唯是小乘云云。南山律師雲。此四分宗義當大乘云云異說若斯。應知不如別立大乘律宗矣)但據師承所學(涅槃扶律豈不為大人乎。大士奉此。即大乘故。雖然如是。終是小乘三藏中菩薩戒不可不擇)等(文)更具如四祖論辨。南山自雲。次令發戒。應語言。當發上品心得上品戒。若下品心者。乃至羅漢戒是下品(靈芝記雲。勸發中唯言上品。故知中下非是正意。為顯上品令知優劣。又雲。毘曇所明有一羅漢。戒是下品。年少比丘卻得上品。皆由最初發心有異已上。若今宗者。大約四教有四發戒。若其細論則可更約五教各論三品。荊溪既令其受者簡去偏狹發得圓廣。蓋為此爾。須知南山三聚於彼雖名上品。以今相望。還為下品藏教戒也。末學宜明)毘跋律曰(記曰。毘跋律藏錄不出已上又據論中引慈和記舉諸師說。則義宣折中雲。有一卷疑偽目中出。南齊永明年。沙門法度於楊州得已上是故高祖斥雲。明知其律未分明。不足為正義文曇一發正雲。此雲品類)發心我今求道。當救一切眾生。眾生惜壽命。以此事受是下品軟心。雖得佛戒(須知是亦於彼雖名佛戒。而是藏教劣應佛戒以望捨那淨滿佛戒。則還名小乘聲聞戒也。事度菩薩其戒全同聲聞之故。由正化二乘教之故。又六祖斷梵網戒雲。圓教所詮通僧俗。僧別俗通文勿謂捨那佛戒非是僧戒也)猶非上勝(若得真佛戒者。縱下品心尚為上勝。況中上品)餘二(中上)就義明之(折中雲。彼律具三品。故文雲。三種慈者有上中下。下者如鈔所引也已上。按此師不雲三品全如律也識者認此)乃至雲何上品。若言我今發心受戒為三聚戒故趣三解脫門正求泥洹果又以法引導眾生令至涅槃令法久住。如此發心尚是邪想。況不發者。定無尊尚。智論雲。凡夫始學邪心中語。那含果人慢心中語。羅漢果者名字語也。如此自知心之分齊得佛淨戒。亦有分齊等(靈芝記雲。良以無作假作而生。既非心色無由表示。必約能領顯戒優劣前明上品。所期遠大。所納之體定知增上。故雲有分齊也)記雲。三聚戒者出瓔珞經(若言名出瓔珞則暫可恕。瓔珞三聚其名縱同其體大異。英雄欺人有如個者。末學著眼)聚即總攝為義(此與今宗總攝差違實其幾許。不辯可知)小乘七聚從教以論。菩薩三聚攝行斯盡(是亦藏教當分而已。尚闕通教菩薩戒行。況乎別圓二教三戒。一家學生勿惑此說)一攝律儀戒(自注雲。律儀禁惡結業煩惱究竟斷故即止行也已上今謂攝字進退須約界內外定分齊。莫待費辨。又究竟有二。一者界內。二者界外。學山家者誰不知之。然而宗徒獨於戒學致迷者何)二攝善法戒(注雲。世出世間大小修證究竟修故即作行也已上大有權實。修有空中。不須復言)三攝眾生戒(注雲。一切含識究竟度故。即四攝行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亦名饒益有情戒。此三須配三脫四弘三身三德。如別所明已上具別見業疏記。近在始終戒要。宗徒亦所宜知。然大律菩薩。道俗二眾通以四攝用為四依。若其僧尼又兼別準行聲聞四依而已。然今菩薩四依尚彼所不識。況俱密四攝等。又復須知一切與究竟皆有分滿不同也)是觀慧非定不發。即定慧二學名通小教。今對三聚須局大乘。懺篇三觀別配三位。此明大行須約圓修。泥洹果者名亦通小取大。可知(大行圓修其相雲何。讀者簡擇)又業疏雲。後約圓教明戒體者。若不勤察微縱妄心。還熏本妄更增深重。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律儀(可見與今宗明攝義。胡越非類。餘二亦然)用為法佛清淨心。以妄覆真不令明淨故須修顯。名法身佛。以妄覆真絕智用故勤而觀察。大智由生。即攝善法名報身佛。以妄覆真妄緣愛僧故。有彼我生死轉轉今返妄源。知生心起不妄違惱將護前生。是則名為攝眾生戒。生通無量。心護亦爾。能熏藏本。為化身佛(文)靈芝既雲三聚戒者出瓔珞經。應知義立。況明雲義當。何為真大乘。故依彼戒本偈謂當尊重正戒是攝律儀欲求於佛道是攝善法及回於眾生是攝眾生。若如是則此三全非二乘所知。所以立之用置小律。是故縱稱大乘。儻其戒者不出三藏事度菩薩。又縱稱大菩薩。是但其慧解唯識無境也。惠有通教分。戒全在藏教。其尚未有重樓第四級戒。止是涅槃知常小菩薩耳。假對二乘稱為大乘強立三聚名為圓教。圓名雖同尚非通教三聚。何況別圓等。蓋惟此律遠期成佛。則不是餘部律欲求羅漢之類。又過彼有部。故雲義當大乘而已。縱歷七毒或逐萬境明義深大。奈其所詮遂局大千。荊溪所謂小乘亦有三聚戒名故(文)即是義也。高祖亦有此言(文如前引)四祖簡判別明本論。忝膺傳持義當糾正。又濟緣記釋三聚戒竟雲。然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三德隨舉一誓具足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然。言有前後。理無各別。如是心受即發圓體。如是心持即成圓行。華嚴雲。戒為無上菩提本。淨名雲。能如此者是名奉律。涅槃雲。欲見佛性證大涅槃當須持戒等。皆此意也(文)於戲此師銷事將理。從一稱小即大而遂至令斯梵網宗兒孫心醉四分羊車誤攪三寺律刑。彼設稱大亦號圓體及圓行等。一家判之祇是藏教當分大乘而已。何圓之有。問。非圓之責尚不足信。豈不聞乎過海大師是天台宗裔南山嫡孫。學究圓極行顯異跡。故其造場之式亦非常途。凝然師雲。和尚來朝之時隨來弟子法進曇靜思託義靜等一十四人。並是智解名哲皆兼台宗。所立戒場有三重壇。表大乘菩薩三聚淨戒故。於第三重安多寶塔。塔中安釋迦多寶二佛像。表一乘深妙理智冥合之相(乃至)當知純圓頓妙極戒所結戒場一乘頓極三聚圓壇。又示受體乃雲。通受則頓發三聚普遍之體。別受則成三聚周圓之義。傳戒立壇高廣深妙意致如是。又明戒量乃雲。僧尼具戒無量無邊。若定數限且隨緣制。故僧尼戒量各有三重。僧戒三者。廣則無量。中則三千威儀六萬細行。略則二百五十(乃至)大智律師雲。托境而言。戒則無量。且列二百五十為持犯綱領(已上)尼戒亦爾。故僧尼二眾受具戒時。並得如此無量無邊等戒。量等虛空。境遍法界。莫不圓足。故名具足戒(文)按南山一家過海後葉諸德所譚皆亦若玆。其不惟此一師。凡如是尊妙戒誰謂之非圓乘。答。固哉問也。縱彼言得具足無願位。而本師所制奈更別有第四級之可登。縱彼譚無量無邊。而其所托奈惟限局娑婆百億大千。縱彼用虛空及法界名言。而此目奈亦涉於大小兩乘。縱彼稱純極三聚。豈及當宗九聚妙戒。縱彼言一乘。無相圓戒一家獨檀美而已。縱彼明理智冥合深旨。而寧可如表示受戒之日六位成佛。須識他縱究明圓極。而其所詮終不全出四分小律閫域也。故彼師明二乘與菩薩三業共不共相雲。聲聞所受唯此身語一分共門之分齊也。四分律等所說戒相即此分齊(乃至)今大乘宗此共門戒。入三聚中會歸大乘故。小乘律所說戒行皆是圓頓大戒。更無別相純一圓極。彼七眾軌則全同小律。律儀戒中建立之故(文)當知純圓頓妙頓極等語亦通前三。故阿覺大師明四教戒竟雲。然上四菩薩戒或各名佛戒。當分各證佛果故。或各名菩薩三聚戒。當分各具三聚故。或各名直往菩薩戒。當分各對迴小入大者故。或各名即身成佛戒。當分最後身現生成佛故。或各名一受不捨戒。當分五分法身一發永不滅故。或各名常作王身戒。當分常作諸趣王故。今約跨節明淺深者。前三戒果唯名菩薩菩提。圓乘戒果的名如來菩提。前三戒法唯名三聚淨戒。圓乘戒法的名虛空不動金剛寶戒。前三戒行唯名歷劫修行。圓乘戒行的名大直道行。前三戒證歷無量劫最後現身成佛。圓乘戒證受戒之日即身六即成佛。前三戒身有犯不犯境。犯不犯境有差別故。雖復犯而戒法不失。圓乘戒身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佛法之中都無犯戒。無犯戒故戒法常住。前三戒報犯作三惡三善道王。持作三教法王。若退大心。雖入上位還作二乘外道。故心地觀經雲。若人發起菩提心。往昔曾持三淨戒。下下品持琰魔王。處地獄中常自在。雖毀禁戒生惡道。由戒勝故得為王。以此義故。諸眾生應受菩薩清淨戒。若有不受如來戒。終不能得野干身。何況能感人天中最勝自在居王位。下中品持禽獸王。一切飛走皆歸伏。於清淨戒有缺犯。由戒勝故得為王。下上品持大鬼王。一切非人鹹率伏。受持戒品雖缺犯由戒勝故得為王。中品受持菩薩戒福德自在轉輪王。隨心所作盡皆成。無量人天悉尊奉。堅持上品清淨戒。起居自在為法王(文)圓乘僧戒寧不尊重。前三粗戒不可不簡。又雲。今依天台略明四教菩薩戒。會三歸一令入和合大海。一小教三乘中菩薩二百五十戒三祇百劫迂迴成佛果同二乘。故四分雲。若起上品殊勝之心。感得佛果。又阿含中。佛命迦葉令坐同座。解脫等故(文)其義可知。凡如上明。是即藏教狹劣菩薩具戒也。次證通教三聚者。此自分二。一者前二級共學相。謂瑜伽論中(第四十卷本地分戒品)以聲聞五戒等兼為菩薩律儀(所謂兼者雖三戒大。其初聚戒相全與小共。故名之兼。謂是直用小律五戒乃至六戒。五眾如應為之律儀。身口後二合之為三。是此三戒誓受者是也)以十法行與十一事(此等戒相既載要鈔。故不玆列)為後二者是也。彼文雲。淨戒略說三種(種類類別之義。是此下眾三戒有限量故。僧尼三戒方稱三聚。然是尚與名爾。奪論則未究竟總攝之義也。)一律儀戒(無一攝字。須刮目看。此亦雖與名攝律儀。但是約三種初戒攝七眾各各如應五十及具。前如既釋)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是苾芻戒苾芻尼戒正學女戒勤策戒勒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種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應當知。是名菩薩律儀戒(文)自從此下次具明餘二相(是十法行及十一事也)是則三乘共七眾相。然於此中須善分別。其五戒等。若聲聞者惟限盡形。若菩薩者鹹皆必期來際。蓋由自誓而從他也。二者第四級大戒相。謂彼戒本明後四重四十三輕(以是望聲聞六聚與實乘十重四十八輕。此戒正當處中)是則下三級律儀戒外別說第四級中菩薩淨戒律儀(荊溪指前二教雲別無戒者。是約彼二教不別列眾故別無菩薩具足戒。非謂別無此權教當分菩薩戒也)故重樓閣喻外更善戒說雲。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六重。二者出家八重法。若犯一一重法。現在不能莊嚴無量無上菩提等。明文如是。豈概為道俗通戒而可乎。須論傍正。矧今梵網戒者。是以彼論(第七十五卷攝抉擇分中菩薩地)又重明雲。菩薩毘奈耶略有三聚。初律儀戒。毘奈耶聚(可見亦無攝字。然今正明菩薩律儀。則是此制。既用四重四十三輕。以加彼六聚。然雖此戒制心地。而比之於實乘三戒。則三聚皆粗略。不待須辨。會者方了)如薄伽梵為諸聲聞所化有情略說毘奈耶相(既是略說。則那為諸真實具戒。故今加制四十七戒也)當知即此(是指菩薩而言也)毘奈耶聚(文是共乘法。則菩薩自有其毘奈耶聚。然今正指聲聞律藏直為菩薩毘尼。是以共門律故。兼行之相顯於即此二字)自下復次明餘三相(是六心觀察及六處攝行也)而與前(第四十卷本地分)所明異(略如今注具如要鈔)顧此殊制心地。則不正通下位(私案論意。若下五眾各誓前說三種戒耳。常途律者不擇此者。全非論主意也。又若不共門。下眾諸戒特亦深制心地。其相可知)獨在小篇聚後所正受也(非謂不傍通下位。是亦可識)故又善戒說重樓譬雲。不由初級(五戒)而至二級者。無有是處。不由二級(十戒)而至三級。不由三級。(五篇)至四級者(菩薩戒)亦無是處。其旨在玆(兼行寺漸悟行相明著。南山亦即。斷此說示受七眾戒趣菩薩道為淨心方便。略如後引)然論記雲。如是七種(即七眾也)戒即是菩薩律儀戒。乃至其餘菩薩四波羅夷戒四十三輕戒等皆是攝善法戒攝眾戒中有違犯故。立此諸戒非是攝律儀戒(文)噫此說一出覆蔽共乘戒本並一經二論正制。而終至無一人曉了本師及慈氏本意。冤哉。又彼抉擇分中雲。如是且說菩薩所受三種律儀略毘奈耶(可見今亦雖三俱名律儀。而既雲略亦云且說。是以有限量故。須知以瓔珞占察梵網等指為廣律。龍樹雲。廣說則無量蓋此之謂也。共獨異相令然自顯)菩薩於中常應作意思惟修學(乃至)此三種戒由律儀戒(是別指初聚。非謂後二不是律儀也)之所攝持(今誓戒本二篇四十七戒為能兼律儀。以先受聲聞二百四十四戒為所兼律儀。若誓後說三聚。則聲聞自餘六戒不捨而去。以不行學故。其等學不等學相具如別記引瑜伽示。不復繁玆)令其和合。若能於此精勤守護。亦能精勤守護餘二(若莊嚴論說為後二。其名則局共乘。今名通獨大乘)若有於此不能守護。亦於餘二不能守護。是故若有毀律儀戒(能所兼相如上。都合二百九十一戒。是共乘菩薩戒之相也)名毀一切菩薩律儀(文是指六心六處十法行十一事等諸戒。名為一切。當識七眾別有三戒。於其當分。亦俱名律儀也勿將四分義立與瑜伽各制混彼依師承非法王說。然此後二十法十一事者正在下眾。復其二篇淨戒律儀六心六處三戒正在上眾。所以致有重樓閣說。縱通下眾是亦傍義者也。業疏亦云。如善戒經。欲受菩薩戒者。先當淨心受七眾戒趣菩薩道。欲知大戒。唯是漸受通於小乘已上。蓋善戒是如來說兼行共乘禁戒。地持彌勒之所覆說。而此與瑜伽者祇是新舊異耳。而此二論外俱有新舊戒本。玆知當宗具足二聚戒外又有權乘三聚淨戒。雖其名同體相俱別也。須善翫索焉。世雄制刑實不容易。三藏傳譯亦無敢私。赴機三律其制如是。故靈芝亦釋雲。菩薩戒自有兩宗。若梵網經是華嚴部。道俗非畜皆得受之則通漸頓。若善戒經是法華涅槃部。唯比丘得受唯漸無頓。今此且據善戒明之已上。若依今家判者。當言善戒是方等部也。以法華涅槃所歸同梵網之故。然此師亦不許將梵網與彼善戒混者則一也。又別判直與曲示頓制漸圓相違。非教眼朗孰至於玆。我葉上闍梨亦云。善戒經文異梵網經也已上可見悉檀赴機則自有三寺之差別也。豈可一同哉。三寺本別其眾彌和其益倍大。然慈恩一家不分迂直。悲正二師隨不精察其別。二經尚是不分。則共乘所制二種三戒遂至不知制意。況於當宗外眾六重二十八輕沙彌受持四夷五殘等乎。又梵網後篇屬之餘二安佛元意今部輕戒亦然。竊按如彼寂莊及倫師。俱逞己見而得非輕慢改易如來律檢者乎。夫律唯金口親宣大權影響。但知祇奉。然或分一乘僧戒別脫。私對三戒或將共乘初聚淨戒黜作後二。令人終陷此不了義。蔽源一開叵奈之何而已。如是弘律是望各制受持律範。豈非結緣之分。若彼台山秉梵網戒。荊溪巳令曉七眾同否大小共別於小篇聚去取適時。近代兼學行事還為合荊溪否。況我北嶺別開斯宗。勿事冰情)三戒持相於玆可知。又共乘中下眾三戒(是以五戒十戒六戒五眾如應為其律儀。以十法行及十一事各俱為其後二者是也)一經二論皆說三種。惟上眾戒(先受五篇後誓二篇共為律儀。先誓十法行十一事後誓六心六處並為餘二者是也)方為三聚亦說三種。聚者總攝及叢集之義。種者種類及種別之義也。是尚名其當分耳。若望當宗三戒。名同體異也。縱於權實律藏混三一際。若其慈恩稍得共乘制意。逮寂莊兩疏。出蔑裂不共二乘木叉降至悲正二師混同三律赴機禁戒終至使人不曉法王制刑三部戒經各有條理。欲全正宗。無傚蔽風。蓋如上制皆是迂迴漸受菩薩戒相。渾與聲聞五戒十戒六戒具戒(此小戒者。若聲聞。是從他別受小乘寺法是也。若菩薩。是自誓而從他兼行寺法是也。與他所謂通受從他行相相似。是為前二級戒。若第三級獨局別受。第四級戒通自他二。而通受之稱涉前二級。總受之稱別在第四級。蓋是共乘所制。人闇如上精簡。搜律藏者希沈思焉)相共。是此決判。獨在山家。勿將他義紊此正宗矣。他雖法相大乘應理圓實以名其宗。其菩薩法既與聲聞共。則識非真菩薩律。故時澤雲。二通教三乘中菩薩二百五十戒七阿僧祇百萬劫中迂迴成佛。亦同二乘。故智論雲。釋迦文法中無別菩薩僧。故文殊彌勒人聲聞中次第而坐(文)其義可知。是即通教共小菩薩具戒也。次證別教三聚者。本律(瓔珞名字品)所說三聚即是也。前明圓頓具引其文故今略之。同律(受學品)又雲。佛子。吾今為諸菩薩(是指後三不共門機。即三神通乘人。尚非共門象乘大士。何況鈔家羊乘菩薩。請一一審)結一切戒根本。所謂三受門(可見今三戒者顯密權實半滿一切眾戒都所依止。不信此具而惟小具以為具戒。豈非執見之令然也。假令如此而大日尊三聚妙戒密人初心圓教初住方能任之。非謂別機初發受密戒也。一家末學驗之領之。餘如前注)等(第十三對既具舉文。是故略之。蓋有彼約圓融今就隔歷之異而已)又(同品)雲。佛子是三攝受(即三戒也)三種受戒(即三品得相也)過去佛已說未來佛當說現在佛今說(乃至)是諸佛正法戒(文戒經斥聲聞戒為邪見律。此中明十夷三聚為正法戒。驗知縱彼名正法戒。但是當分之言非真實然也)又同律(名字品)說攝律十夷竟雲。此戒是一切佛一切菩薩行之根本。若一切佛一切菩薩(此一切言與小宗五部及事鈔等所指其所詮境廣狹既異。則佛菩薩數量多少因果高下叵同日譚。樂學戒者須善辨明教理分齊破鈔家見網盡。而後方信當宗也)不由此十戒法門得賢聖(三賢及以十地等妙)果者。無有是處。按雖是臺上捨那大戒之相。而別人行護之則便三聚隔歷(阿覺大師準權實論。瓔珞三聚判屬別門。蓋依此義也。然是融即為圓。是故高祖指稱曰圓三聚。或引證圓。其旨可知)未全融即。故剡川疏雲。問。涅槃律儀並是別教菩薩律儀。雲何而言此菩薩戒別圓同稟。答。別教菩薩行布而修。四教法門無不行學故。涅槃次第五行軌範別教之人(乃至)故先明篇聚(此是且約當教次第。非謂別人必先受小。義難容易。須別論焉)乃至十戒五支名戒聖行豈非漸具十重四十八輕(文)玆知五行既然則三聚亦不融故成思議三受門戒。設使此三一一八萬乃至無量奈隔別何。是以雖全不共二乘。而尚不免偏教之律。故時澤雲。三別教獨菩薩三聚淨戒。遍攝一切世出世戒。次第修行二十二種大阿僧祇百千萬劫迂迴成佛。從因至果。不共二乘(文)然而引本律三受門文。是即別教隔歷菩薩具戒也。   圓戒指掌卷中 圓戒指掌卷下    園城寺法明院比丘敬光述   次證圓教三聚者。本律雲。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三聚淨戒即三佛性種故)又雲。一切意識色心皆入(三因)佛性戒中又戒經雲。眾生受(三聚)佛戒即入諸佛位(文)所謂佛性戒者即是戒經二篇三聚者是也。故又說二篇竟雲。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此三即攝律儀乃如次第當戒法戒行戒相)無量行願藏(是即攝眾生戒)因果佛性常住藏(是即攝善法戒。蓋是依阿覺大師意)如是(正指上三聚也)一切佛說無量一切法藏(此句明體。正以三戒為今體故)竟(文)是唯總說。若其別說則出瓔珞。亦如前引。但以三互融在於一心。與別教三戒以辨其差耳。是故高祖指彼戒直雲圓三聚。例如彼文三觀若在一心則名圓三觀。其如是則應言圓戒無相以前三戒為其相矣。所謂開會五乘之妙戒者也。荊溪既雲別圓二教專於梵網。又雲若立圓戒須指梵網等。玆知他家受之祇是結緣之相也。又有似借別名通而已。他以是專藏通具戒之故。彼三若合則但一金剛寶戒。若離則三聚各八萬四千恆沙戒品。即一而多即多而一。一多自在三九無礙。相與無相妙在其中。豈與四分小宗涅槃開會圓妙同日而語乎。若不然則名別戒也。先輩尚未詳斯旨。偏稱一向大乘戒。若夫如此。則別圓戒雲何分焉。高祖會撰四宗脈譜。總題佛法內證血脈。別題曾教菩薩戒師師相承血脈。別戒亦為佛內證法我未聞之。是斯妙戒獨被圓密頓機。是故亦立止觀遮那兩業。寧是前三教機之所可及乎。別雖詮中顯在初地。以初心不堪故。蓋一家登壇之式表使博地癡暗凡夫直入真因。故高祖曰。眾生悟佛心名真受戒。六祖雲。灌頂與戒(文)寧非登住(約止觀業之人)入地(約真言業之人)之儀耶。本律中(瓔珞名字品)說十夷竟雲。是初住相(即圓十信略如前注。又復應知初心即是則無次位而論次位。母言觀行名字非其分齊)習種性中第一人乃至九住十行十向(十下蘗本有迴字今從麗本)十地無垢亦漸增廣不思議行(文)戒經亦說即入諸佛位。不今宗授法則焉能與斯說會。義記據大品經而明圓菩薩雲。有菩薩。發心即坐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文)一家戒場特表此於事相。所謂授佛子戒者是也。故戒儀中(南嶽戒儀等皆然)第三羯磨竟告弟子語雲。第二遍已語言即是菩薩名真佛子故大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文)豈是非示入住之相。須知一家所用戒儀原出自思大師之手。祖祖授受至荊溪。荊溪訂此為十二門。山家傳之更復潤色別加菩薩受職灌頂法。後至慈忍尊者遂著受法私記。是斯授式誰不尊信。近他有人。註荊溪本而行。其志可貴。又恨未知別有我山家本是真一乘比丘師師傳燈之戒儀也。何況又知別有忍師記良助訣等者乎。故終未善究台荊之意矣。又普賢經記雲。佛口所生子大數有八萬。分真已上是真佛子(乃至)若準梵網。受佛戒者皆名佛子。義亦冠博。彼此相會(文然佛子名通。須善簡擇。澤山分別五種。今者在其第四。又縱九眾通名佛子。當宗正意局稱上眾。小共上眾尚猶簡去。一乘下眾何侵此稱。不可不擇。授佛子戒為大僧者。蓋此之謂也)是則於凡位直示出胎之相者也。由此觀之。若五八十等菩薩諸戒者例諸事密。是胎藏養育之位爾。矧乎別教以還三聚戒哉。別教雖非不是實戒。未了即是。乃貶屬偏。獨大乘律非謂不實法也(藏通諸戒以被機故。依緣結戒。判此為權。別教大戒雖詮佛性。以隔歷故判此屬偏。非如權實大小分判與常途異。此義須審)又勿見或釋出胎藏或判托聖胎錯與今同。凡位出胎有其義在故(出聖胎者理密究竟。出胎藏者俱密初地。凡位出胎局在於今。所謂具清淨妙戒者獨能關此)是以受今戒者方名一乘比丘亦稱一乘佛子。即是脈譜所記圓頓菩薩者也。竊撿諸部依律。隨處異名。曰新學菩薩(此新學名與聲聞之局五夏間異。菩薩律藏其新學位亦有通別不同。今從通名。若菩薩人五夏依止制亦出本律中。須披佛藏經也)曰。新行菩薩(新猶初也。即與下初修行同)曰出家菩薩。曰末學菩薩。曰初修行菩薩(行謂行業。即初修業是也。正稱名字及內外凡。玆知其久修業正指聖位也。然以彼久業假受小律儀義今傍通內凡。便是依稱讚大乘經中有開許誠文。將山家格定假受與台山泛爾假受濫者非也)曰凡夫真善菩薩僧(總即別名猶言比丘。與諸羯磨詞簡其所對異)等。皆是大乘比丘異稱耳也。若其別脫則今戒經所說也。時澤雲。四圓教頓菩薩三聚淨戒。佛性為體佛果為相。圓融萬法開會五乘。直道修行即身成佛。不共二乘超越三乘(文)然而引本律一戒光明文。是即二密圓頓菩薩具戒也。是以智者曾徵他傳梵網戒曰。今問是何等菩薩戒。荊溪亦斥雲。他既不分於四菩薩別(文)故我本邦列祖盛論四教彈彼六統。學律於一家者寧不分四種菩薩而可哉也。又高祖權實論釋入印經五種雲。俱捨所說三祇百劫修練菩薩是上草乘。豈不羊乘行菩薩哉(光謂。藏教)般若所說三乘共地修無言道體法菩薩是小樹乘。豈不像乘行菩薩哉(亦謂通教)瓔珞所說七階次第歷卻修行獨菩薩等是大樹乘。豈不日月神通乘行菩薩哉(亦謂。別教已上各有當教具戒。皆同得稱菩薩比丘。略記如上)華嚴所說行布門中說斯融即。豈不聲聞神通乘行菩薩乎(亦謂。帶粗圓教。傍依梵網瓔珞方等經等者。其義正在於斯)法華所說龍女獻珠即身轉男南方成佛。是則圓教於最實事六即之位。豈不如來神通乘行菩薩(亦謂。絕待圓教可見宗骨在法華也。豈是不言正依法華一乘戒哉。若約五教則判其第四中圓。以為爾前理密圓教第五判為第五時中二密大圓。北嶺判教妙會入印。詎不信遵)二論引入印證。其意全同。又戒儀雲。三教權菩薩(光謂。別人秉實戒機淺為權。機權戒實其旨可了)迂迴歷劫路。故鬚髮誠誓求圓具(文)高判若玆則復奚疑。況時澤廣釋如上所引。雖點示爾。一家列祖未縷筆之。是故人多致惑。六祖嘗辨法華車體雲。世人不會四教。所以大迷菩薩與佛乘懸隔(文)旨雖全異。其事似類。宜細論辯。雖然如是。南山慈恩偕俱漏出大士(是六祖梵釋意)為攝機類各專一門。復庸概非。若夫正約五教論其大判。則藏通二律俱是小乘。同以五篇七聚身口戒品為其僧戒故。同以小制五八十戒用成下眾故。又別圓密教俱是大乘同。以二篇三聚恆沙戒品為其僧戒故。同以大律五八十戒用成下眾故。初二後三半滿可解。如分大小其權實亦然。然他中古大德記佛法傳通相略列諸家雲此十三宗旨歸多途或是大小二教轍異乃至律宗一藏教在小乘行通大小者。是即一家判之。藏通二教之中大行相爾。何真大行之義。他宗華嚴其尚如斯。況餘人師。又彼記過海大師傳律相雲和尚宗研天台律弘四分。四分當宗分通大乘。況依內證天台教宗立壇弘律。一乘法華開粗顯妙。又雲和尚弘律猶非待粗。豈涉藏通共門之義等者。皆是未聞當宗判律深旨。又未曾識天台意立二種具戒故耳。其那足與論者哉。若細分此。則所謂小共大一及以俱密可以辨五教也。迂直玆分漸頓亦明。應知教(圓止觀)律(圓戒律)二宗(海抄雙稱止觀家並戒家者即是也)不同。則判大小權實亦有其進不也。然而藏通七眾犯重若約當分則無復本。後三教犯懺復本位。故六祖曰。聲聞七眾破戒欲還生者義合兩向。藏通七眾思惟大乘深理隨應蒙為各歸本階。不是入大且得本法。此大乘功也(文)須驗所言大者是指別圓等。通亦雖大未明佛性中道深理。縱明三聚教理俱權不待復釋。又須覺知當宗十夷準例瑜伽四句判其三品乃齊在後六夷。若前四夷介爾犯之。必於其三業以定三品。非待論四句。一家稟承宜審詳之。具如別錄。問。四教戒相燦然如上。然義記等未記之者何耶。答。斯未解也。非不記之。記中既具明四教行位。行位不同原由學處有異。四教菩薩各發軫於其戒。依文依義。孰得不適從乎。高祖以此記用駢戒經安之壇中心。教一家兒孫永呼兩卷祕要。豈其無深旨也。故一乘戒記雲。為令迷人生緣因功祕要兩經(口決更間)等所在也(乃至)若不信敬。落我慢賤輕中自他俱沈泥黎(文)嚴誡如斯。誰不奉行(戒壇三聖印契各表深祕事出於慈忍尊者章。須者尋之)又復應知圓人四弘與前三異。是以戒儀明弘誓雲。圓融十界諸眾生我今發誓必濟度。圓融五住諸煩惱我今發誓必斷除。圓融四門諸道品我今發誓必盡知。圓融法性真佛道我今發誓必顯得(顯得者。此語正系俱密教相。蓋是東流三藏所傳說。阿覺大師述即身義。始記三種成佛。謂理具加持及以顯得。須準解焉。若長講式作得成)發弘誓已復加四心以成弘誓等(文)四心相者。披文可檢。初發弘願若不如此。則何能超偏小之境。是此四弘任運攝得俱密五願。如上方被一大圓教六業之機(遮那經者興唐大師所釋。其業學生高祖所奏請。又金頂蘇悉兩經四祖註疏所自奏請。一字頂經六祖所釋。亦自奏請。瑜祇經記時澤所述。按諸祖意蓋在令人各專所學。其止觀業可知。是為北嶺六業)又所以得當宗之別成其眾者也。自非衡台傳持之與三聖大成。安見開若斯甘露門哉。人不驗之。或以小具濫於大具。或以瑜伽權戒猥均於梵網實戒。不啻誣□斯宗。遂至紊亂世雄立制。誠可[惜-昔+差]憫。又復應知。非唯僧戒為有此別。在家菩薩二眾禁戒亦從三寺化主所授終成三等之別。沙彌等亦然。此則如來在世為各有其機制此諸戒也。高祖授戒儀開導門下雲可示四教菩薩戒及五戒者即斯義也。玆非可盡。又更開此。於圓人中自有九品不同。故時澤雲。今圓乘中亦有九品。俱是持戒作六即佛。上根三品皆住蘭若等(文)餘攤廣釋而可知焉。簡則雖如上明。若夫收之。則俱密四重十善戒。大經五支戒。華嚴及以大經大論十種戒(此中大論十戒。和漢諸祖各據一義。本邦列祖殊依剡川刪補之舉。豈無所以。具如別文)善戒地持九種戒。小乘諸部篇聚等。鹹即菩薩律儀。而歸今宗三種戒體。罄無不盡。是以無量眾禁最極所歸一切諸戒根本究竟能絕佛戒也。故戒經說一切戒根本。疏釋毘尼經律筆是大乘經律。高祖撰戒儀雲。以此戒品具足三聚三聚遍收一切法故(文)又脈壤訣雲。應知一代諸說大小無盡戒皆是戒相(光謂。言總意別宜須簡擇。三戒攝屬亦祕訣存)真實戒體虛空無垢淨菩提心(亦謂俱密)本理無染心地(亦謂理密)也。行者住此心地奴力勿起邪念(文)據六祖(普賢經記)意。經說欲聞具足道者。蓋其斯之謂也。同祖又釋戒儀中雲菩薩律儀三千威儀等曰。又寄純圓門釋之者。丈六佛本來是大日法身。以此相望。三千粗八萬細故。今總列之。又曰。三千威儀是聲聞行。八萬是大乘儀。若彼惑事而未悟於理(自注雲。三十四心成佛)或悟偏而未進於圓(又雲。三乘共十地)或漸證而未極於頓(又雲。五十二位)今將迴事以向圓教所詮。故法華別序丈六佛即遮那法身也。若用此義。三千即菩薩儀(又雲。似窮子即長者也)高六兩祖依純圓門成立當宗。其旨如此。故名曰圓頓戒。純圓豈非絕待。近人未曾曉了斯宗。漫指南戒以為絕待。是迷南山疏鈔也。又稱台律為相待戒。是迷式論元意也。玆識圓戒無相以前三為相矣。前三教戒是隨機情。若隨佛智。則全是真善獨妙三受門即不可思議三種無盡戒相也。今宗具戒蓋其如是。寧入執小者之手也。彼俱密十戒中既禁於外道小人前說我具妙戒(雖是全指祕密諸戒。而亦三軌四安圓三句五轉密皆是妙戒。況達磨祖承一心十戒乎。是此禪戒大師亦受為北宗第四祖。傳弘妙戒豈限密戒也。是故學生須知事理二戒持相。古德雲。理戒有持無犯。事戒有持有犯已上所指事戒者即當宗九眾戒者也。理戒可知。又顯密兩經中指二乘戒。如來自斥外道邪見律。是即二乘以心遊理外也。未聞佛指菩薩具戒卻曰外道法律。稟本宗者希有意矣)是即其一也。可以例今戒。我葉上尊者談圓戒旨偏憚顯示又惟雲別有深義者。以或吐露則犯此禁故歟。然又須知其三戒攝相。如今攝善者。誓其八萬四千恆沙法門。則十善所攝身口細戒統歸斯中(但除四重屬攝律儀。是約名同體異可識)以是真性本具法故。又以其法體無是無非故也(聲聞乘諸戒皆具今十善中。然有三種總相十善。今特指為攝善成總相戒也。此義可也)又永明所謂自性妙律其稱豈非乎也。妙律復何限今二篇。大凡圓頓三聚其體各妙故。雖戒相準聲聞。而非是誓五篇而然。止誓八萬恆沙善法其相如是爾。若以彼戒為別解脫。則以背於今戒經元意也。或記山家授法雲非遮受篇聚者。於理不可。高祖既引戒經竟雲。當知不許一念二乘心。何況受小律儀日夜誦念。明知梵網所說菩薩僧不共聲聞小律儀也(文)其與此說合否。況自餘析伏不惟二三乎。莫言彼則別受小戒此則自誓五篇。受法縱殊。終非祖意也。其又門輕戒小分屬今攝眾生(但除後四重及輕戒中其制與梵網同。其旨可解。然他釋後四重攝屬曾有二解。倫記雲。景雲。若輕若重皆可悔除。皆名惡作。測雲。即是菩薩四十五輕罪聚中第五惡作攝也文初義過甚。後義縱未全得。恐彼宗意則且可許。若其後四夷佛明說為波羅夷。等覺慈氏尚欽奉行。未聽若斯極惡亦卻判為惡作。況菩薩吉羅其中更有重輕差別不止局第五篇。執小妄斷致如箇大。延及通受家之諸徒。一家學侶請勿襲其誤也)其一一戒無往非四等故。又彼餘二攝屬如應。但聞實能攝權。而非權能攝實。大率如玆。判屬專出於當宗之意。非謂印度然也。是則類於南山慈恩二宗與西竺小兼二寺律檢相似而不全同。千古祖承誰能換焉。故葉上闍梨雲。何況別授菩薩戒特有由(乃至)口訣在別等(文)即斯義也。是猶如應理家以梵網瑜伽戒卻屬餘二也。而依闍梨所記。若其行事準擬小儀令皆用淨法等(欲知淨法。須披助律。不暇玆示)以今三戒悉律儀故。是以沙門法故。二律大僧非因玆別故(若火水二淨。聲聞則於不用此有一提一吉別。若其今宗惟同得一失意罪。然今凡位自行雖準用之故復判其罪。而若獻三寶不作二淨而可也。是唯淨法則雖非謂令體惡味萎物。而既奉獻諸本所尊。豈有壞味損萎而充供之謂乎。故當宗中無善違犯。以不是別脫故。以勤勇為體餘二之攝故。然須了知。小乘二寺行事宜專小法。則壞而獻之。符制最好。不則雖是善而不免犯。是知從有其福不如無犯罪也。今約常住三寶。是故然耳。凡三寺所歸其境大別。難輒論之。學則自明。又其所用具若大乘寺三寶與彼供羅漢法遙異。八種寶缽尚充供具。其所盛物何任為淨法。是故準如來教共乘菩薩於小律制存等學不等學異須別立今行事也。宜須精慮。莫輕忽焉。其餘衣缽等法如十八物圖並新學律儀)不熟察乎(一家依小兼大三寺分小共獨三律凡有二意。一機情。二佛意。約機情故小共及。以別戒少分其尚俱簡。約佛意故俱收無殘。是故若簡之則別戒尚擇。況藏通所詮。若收之則小其尚攝。矧獨乘別戒。泯而不泯。立而不立。亦泯亦立。非泯非立。獨是法華及今戒經之所詮。其是稱之大乘律宗圓頓妙旨。所可明也)蓋圓頓妙戒三聚各三九戒宛然。三聚即一一亦無相。法華中說若復持禁戒(乃至)諸佛之所歎。若非發得護持今戒。胡為十方三世恆沙佛之所讚乎。又何成無上道之法也。若彼五篇惟感人天之因。而若上智受持則成藏通佛耳。又戒儀第九現相門中諸聖稱歎之文何由得消。祖承戒儀不可不傳。一家授法不可不嫻。高廣矣當宗具戒。微細矣實相威儀。捨衛輔相及梵德子初寂場而所誓焉。身子善吉諸大聲聞終鷲峰而所受焉(此義詳見海抄第五。須檢彼文)審列祖意。經說但教化菩薩無聲聞弟子者。是其座上以悉泯有名無實小具受此真正具足僧戒竟也。雖法門無量。而未曾誓受菩薩具戒而稱菩薩者無其處故。又言登住以去自復本戒者。其本戒者亦今具戒也。經說我等長夜持佛淨戒始於今日得其果報。即得非斯義乎。況復等覺大士尚名污戒者。則當四十二階皆是位位灌頂與大乘戒乎。以凡菩薩具戒不同聲聞具戒一受即足也。然中古他家大德雖頗探討諸家。未傳當宗故。執四分小宗迺雲震旦日城諸師所興律是大乘直入一乘三聚圓戒以至菩薩戒律未傳來故者(凡如上說多是令誤一家宗徒)是全未聞北嶺傳戒妙宗。故錯致此說。須知當宗深旨上古諸德堅祕不吐露之。是以凝然博涉尚未聽此宗名。況於義旨。故玆委辯。問。頗聞衡台一家傳律。似稍可信。然戒經中既雲出家在家菩薩等。則在家菩薩亦宜具斯別脫。若其不具此者。縱稱別持既是通授。則結緣所屬耳。何指名正菩薩。例如被結緣密灌者指此不名為阿闍梨。別脫若闕便餘二亦隨闕。三聚戒中若有俱闕三聚稱之菩薩。應識以今戒分三聚。則在家亦具出家亦具。是故得有二種菩薩。設可許別有菩薩具戒。其菩薩法中既有如斯妨。當知寂莊諸師善得制意也。北嶺傳通恐不契經旨矣。答。夫如經說在家菩薩者。大律之中如來或制六重二十八輕。或說三聚二十四戒。或與四十七戒。如是眾禁俱居家者所正具受。是以其受之者正為在家菩薩。豈其局今奉持梵網者乎。此則所以大乘律宗之不可不立也。他未博搜大乘律部故。為其菩薩戒惟在瑜伽梵網所說。而未領會瑜伽戒本正是善戒所制第四級戒梵網戒經正是獨菩薩藏上眾之所具戒。又迷菩薩藏中有自誓受說輒局解為道俗通戒。又曾不知有如上菩薩信男女法。故致有疑惑爾。是由不能貫照三律之差異也。又須了知如其優婆塞五戒小共兩乘所制人頗識之。若當宗中別有十種信男而皆在家菩薩矣。具別部存非可盡於玆也。   (其十七)問。靈芝雲。於菩薩戒中摘取少分以為五八十具。若依此說。則如聲聞篇聚從菩薩八萬中所摘出之少分。何為別小戒耶。   答。既知所摘出。則何因不以其本具足為真實大僧戒也。若謂瑜伽梵網是菩薩戒而其比丘具戒惟是限小律篇聚者。設使託言絕待尚是菩薩戒外存別比丘戒者也。安為之真菩薩比丘法乎。本律既說悉從大乘出(文)衍教廣博元攝無盡法門。則恐照師亦依此文理。雖有斯說。而其緣起五篇原是為小果也。故於實乘僧戒則佛喻之鴆毒。尚不許共行來。何況同住乎。故彼師亦贊梵網雲。華嚴斥二乘為邪見。學則有違(文)玆知若以大具別脫對諸聲聞律儀以斥其戒。則縱指言八萬少分。彼亦可不許雙受。豈惟山家列祖哉。若其二具並持。應必如荊溪之立言。然其不者。則不用梵網二篇以為大僧別脫也。彼又雲。善戒指小法為方便。不學成犯(文)既若斯則方等部中共乘二篇方無並持之失耳。後若歸於法華圓具妙戒。則正與寂場心戒會。即有三世常住僧戒。又何用為實所施五篇以為真實別解脫哉。驗知若專受寂場鷲峰二會具戒。則斯三聚戒外絕無三乘(藏通五篇七聚是二乘戒並通教二篇三聚是菩薩戒)之禁。故別無可作法受得共乘及小具。稱之梵網具戒。一乘三聚豈不正具足也。以曉用摘取之戒為諸比丘戒者。未免執權。是未知別有當宗究竟絕待圓滿僧戒之故也。其不知此。所以終為有別四分戒也。人若善搜式論元意。迺方審知取捨若究則與不取捨無異轍也。   (其十八)問。近人依瓔珞自誓羯磨而受四分具戒以為八萬威儀少分。以立比丘之號為無失不。   答。予稱之新義。豈欲指其失。若其得失人自省耳。   (其十九)問。三聚有四教異。則用瓔珞及實義經以證獨菩薩相。其說聞之。如其授之雲何作法。   答。九眾戒體(四祖戒論分別七眾且順常途。若約今宗實義。須據義記釋先者先坐等而準十誦開為九眾也。高祖戒論引據古德多稱九眾。台律宗承蓋如玆矣)各依別授得(今定出家出家尼體。則雖正約期未來際誓八戒者。下至單三歸不帶妻子形居出家者亦皆所稱。今斯二眾該攝極寬。不可限局)又有通授。如於戒儀注。若別授戒相(五八十具)散說諸部大律。其授戒儀並有卷軸存焉。惟夫一乘大僧之為授法也。略如上論。示外與智水灌頂內開諸佛知見直階菩薩真因。乃是納梵網具戒成圓頓比丘者也。他謂。吁怪哉。受戒道場而用灌頂法也。是其為何而然乎。今謂。由入初住斷一分無明。則八萬細行宛然發得。是實為具足菩薩威儀戒者。而方至此位。普身三昧應用自在。則得形儀不定三處亦移安居。若其凡位(名字及以內外二凡)應用未全。則祇是比丘威儀者也(縱是凡位。若入十信則發相似應用。與下位異。然其尚全僧形。勿謬託言不局形體等語妄行放逸)縱惟是爾。即專習大定慧純納菩薩具戒。豈不表示受職相哉。八萬威儀位位漸顯。五品六淨尚異分證。況名字位。古抄(永德記等)之中屢述戒體頓爾具發戒行漸次顯得之相。思察可知。大日經雲。一切如來從初發心乃至究竟。一切功德此灌頂者皆已得之。若欲見聞供養一切佛者。則當見聞供養是人(文)其蒙灌頂者。縱是善無畏位(俱密)名字初心(理密)即納受若斯難思功德也。況更別有深祕表事(更問)類如密灌示頓昇大果。若不爾者。位同大覺已之言忽歸徒說。則如來誠語翻成欺誑。列祖受授隨為傳妄。安其然乎。是故號諸戒灌。理趣邃哉。按小律十師之法一發戒體則齊隊於藏通果佛。其受體一也。圓家殊此。一發之後等伍於圓密覺王。亦受體一也。經說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又說真阿羅漢應受供養等。格之祖意。由四大聲聞偕既受今具竟方有此語者也。顧今宗納具寧其容易乎。可謂匠者之公謹受者之重慎獨在斯一舉也。是以一家戒儀問遮次第(其法問七遮十事。猶如小法問十三難十六遮也)秉法羯磨別有真本。是即吉水空師初學鈔中所記授菩薩戒儀一卷妙樂撰智證注者(是指背書為注。蓋亦非全無傍注也)又高祖著一乘戒記示其結界法(記中所示但理結界。若事結法三種界等。其結解法皆準聲聞藏故具載於羯磨章)等。即由此式。豈不盡美又盡善者哉。然吉水師注妙樂撰。私竊檢之。間有山家添文。是故阿覺大師即定高祖撰(吉水稱原。時澤從後。非有兩本)是為別授戒儀(一軸)又雖與之灌頂。而非受與三密行法。故縱未受三摩耶戒。亦無被越誓罪。傳其私記而可知焉(此亦一軸)故葉上闍梨雲別授菩薩戒有傳教大師元意不可顯示(文)即此之謂也。又諭北京律師雲。但大師元意全不可示之(乃至)別授菩薩戒不正者。授其戒行其戒人之苦乎。汝何苦哉。損道墮惡道。汝代受苦乎(文)法門之諍今古相似。蓋亦君子之所作也。又通授法者。斯三聚羯磨通及一乘沙彌等共乘並小七眾其餘一切六道含識。故名通授。然非無別。若別授具戒者。其羯磨詞殊秉求受一切出家菩薩別解脫戒。若通授結緣者。其文惟秉求受一切菩薩淨戒(蓋欲求此分受者。其自一二人至幾百千人。於五十八戒中預記所求戒若干及與其諱以進傳戒師前。師作法時自安諸像前。是約下眾有識別者特願分持隨行。所謂愚童薩埵中別有大心者也。其餘實結緣中結緣。又下一等。然望之鬼畜類。寖為勝也)是故六祖斷求受一切菩薩淨戒句雲。此有在(謂下二眾也。然此中自攝出家下眾)與出(大僧大尼)之別。今登壇在出家(上眾)故羯磨中淨戒之句臨時進不之好。又雲。大論四十九卷在家出家差別。故羯磨合異也(文)是正一家所以成立二授不同也。此式亦別有一軸(一函)所謂普通授菩薩戒儀者是也。此亦依律所說。且傳戒師秉羯磨別當其時。有所結誦印言。皆從烈祖而出。悉是法華一大圓教祕密乘之式者也。若其分持者內德縱如均提及維摩。隨外跡斷所持。則限二篇合五十三及四十八戒耳。是全義記意也。於今圓具佛戒非結緣何。又如正受戒者。若其沙彌憑本律說。不止十戒。更有四夷(文有五夷。今從阿覺大師合其初二名雲菩薩四重。荊溪雲五夷三蘭二提一吉戒種雖少該攝極寬是也)五殘三蘭二提一吉等別戒(文殊問出世間戒品出)在家二眾亦五戒外更有當位若干戒法。如斯諸戒皆大律下眾所受者也(文多寄漸悟行戒相。而說雖然。全是大乘信士所正受相也。非兼行寺戒)是此下眾所應之戒皆是別授而所發得也。梵網二篇三聚具戒善戒重樓第四級戒。何得用此為下位戒。故四祖斥雲。自屈大乘獅子戒品抑入野干孔穴(是喻小乘沙彌。此與一乘沙彌相去實遠。況與一乘僧戒對望。此校甚得)之律儀(文)佛眼叵覆。四依豈漫發此言。亮之察之。故大律中或有別授別持(是約九眾當位具持)或有通授分持(依廣釋文具歷諸戒分人法共別四句。詳如別章)其別授別持者九眾隨受本自殊別。是謂各位戒也。須知非惟僧等五眾受總相戒(所謂十善性戒也)其出家男出家女。亦若期佛身受持八戒者。必誓總相戒。又受其別戒。本律(十善戒經)中說若毀八戒十善俱滅即其文也。是此十善其護持相稍與在家不同。又與在家二眾分受五戒者不必與總相戒(若在家二眾期未來際全。受五戒者須受與總戒又授別戒。出家男女縱受八戒。若戒惟一日夜等者。亦不得與總戒。宜斟酌焉)全非類也。又復應知若今具戒者其三並俱依總相戒。蓋本律三戒者由為各成六度所制其配諸六波者如妙疏釋。須識實乘菩薩始受總相十善以成六度門基。中誓六波羅蜜戒以為具足戒。後期六行滿以昇究竟位。始終雖別。其行全同。六度制止六蔽。無乃不大士律儀戒乎。是以菩薩律藏明其受捨法外。多惟明六行相者。以執小見輒讀其文。都似不律藏者。深察斯義。則方至信所以為其律部。是故以要言之。則各以六度成其三戒。爾本律之中指其具戒名六波羅蜜戒者即斯義也。若約所誦。則五十八戒以為別脫。處中開此。則凡五百戒以為別脫。仔細離此。則一千以為別脫。餘二可例。若從觀行已往。因其三惑(圓)三妄(密)厚薄而雖顯否稍異。終至八萬四千無盡要法亦制止之以成別脫。初住以上方始彰著。若卷懷之。則如上篇聚始終唯在一心已。故俱密中說名菩提心戒。玆知理密大圓三軌(是於金剛寶體開衣座室三耳)四安(是以二篇戒相合說為身口意誓四也)等其何可不稱戒。勸發四種(是體相俱合以說四種也。蓋此三軌等皆是轉說梵網戒體相者爾。人不驗之致誹謗咎。若此三種各配三戒。如常所說。全出祖承。則他尚貴。然不信者非一家之徒也)亦然。例識俱密三句五轉等古德亦斷為戒法者。要其所歸祇是以菩提心戒轉成之相也。其雖如是。修發從緣。是故待具二篇三聚方名凡夫真善菩薩。即是一乘比丘者既如前記。須知今戒經雖捨那是教主。其所結戒但不特為戴冠被髮聖位大士。是千與千百億釋迦各於本土中正為求最上乘凡位菩薩而所覆誦之出家戒也。而不惟六無畏中(若就圓位。是當名字內外二凡)出家木叉。實是四十二位諸大聖眾所常誦也。蓋依六祖注。道俗既異則特存通別傍正異。豈不難思之戒經也。其通授分持者。於三受門其二篇中一多隨意各別誓其所能。以故三聚受體似同。所持具分大異。隨行寧同。譬之雖同是人而壯羸有異。是就戒體而比也。又喻雖同是人而少長有殊。是就戒行而挍也。是謂結緣受持。斯乃非與菩薩進具同時行之。故高祖論雖開示通受別持明據點有大乘律宗之在。人絕法滅末學未達而已。彼雲。當知出家(是指內七眾)在家(是指外二眾)雖通受戒(是指三種律儀也)而僧(是指內七眾)不僧(是指外二眾)有別。亦具(大僧大尼)分(下七眾)不同(文)既有通授別持(是指分持而言)文中又自含蓄別授之意。可知有別授具持。故六祖曰。圓教所詮通僧俗。俗通僧別等(圓教之語攝二密所宜識焉)又雲。羯磨文合通僧俗二眾行此羯磨。但別受通受其詞須別。若於別受合雲求受一切菩薩別解脫戒。若為通受依常唱耳。依天宮戒疏及天台曠疏須用二義。有僧俗形儀不同持犯差別(文)又注請師詞言求受菩薩金剛寶戒雲。令別受時須言求受菩薩別解脫戒。更復注雲。此但請傳教之師。次請眾聖為授戒師等(文)慇勤消釋須銘心肝。故葉上闍梨破北京律師謗山家雲。何況如來設教區區大士弘經品品。傳教大師別授菩薩戒有何過失(文)又雲。予代大師救汝雲。開三惡之門戶。可哀可哀(文)凡若斯者皆由有其別授儀戒。然先輩認中古製造戒儀以為山家親撰。雲順方土風初加神分等者。未見正本故爾。據六祖雜記。神分法施別設其位而行。非有高祖親撰加神分一科也。   (其二十)問。略聞宗意似可信者。通別二受自他同異。請更示之。   答。受既作授則名亦殊。況其義乎。南京中古鈔者未曾諮稟其義妄議今宗者。良顓蒙之甚也。今先明他家。其通受法。慈恩西明據瑜伽及地持以示方法。惟是自誓無有從他。亦是為總受菩薩三聚。非為誓受聲聞大戒也。其別受法小律七眾別戒。所謂苾芻非自受等也。近如南山疏鈔(鈔中有受戒錄集篇。往檢)又如諸部羯磨。次明今家者。其通授法原據義記。迺以今具戒通及於下眾也。比之大僧別授。則戒相不具。具如前明。其別授法純依大乘律部而授菩薩九眾別戒也。而其受法無論通別。皆是從他(是與聲聞法從他受異。故傳曰自誓而從他受)必用一傳戒師(傳即傳持又傳授義)其餘事儀多準聲聞而秉。故或十師或五師等用不適時。若就印度論其實者。聲聞權法皆從實戒制起。故弗此準彼。彼準此耳。而如今戒經所說。於支那國獨彼台山。是為大乘僧戒。他家判之止為通戒(此與今家通授其旨永殊。準上可知)故戒儀注雲。大唐多有通受(他家皆然故)少有別受(惟局台宗故)故作羯磨不載年滿二十三衣缽具等言(且準他式故)今此壇上多分別受(是局大僧。下眾各位當戒別授不須登壇故。然大尼受戒亦用壇與僧同)少通受(下眾通授不必壇上故)已有著衣等事。此皆據教(謂是七遮十事皆據律制也)須始終必載年滿衣缽具。若不然者別受不成。決定違教誤。又雲。七遮外可發問年滿二十三衣缽具父母國王聽不。若不然者不得受別律儀也。又雲。大小二律用心各異。別受儀式多無差異(文)斯宗非曾六祖精簡。別授永沈祖承如玆。然是不信。則實木頭之比。若受小具者。唐朝諸家必依三師證。是故上古和漢傳律未有用通受法誓聲聞別解脫戒者也。但除他不了者。而台山正傳別授大具傍行別受小戒。其尚且請十師全順小律。況他家專小具則與習小助大異乎。宋朝以來授法不正。那足議之。又義記列六種授法(此中有權實異。其義可知)及荊溪戒儀等亦是因之受大乘三戒(通別不同。蓋依羯磨進不等異。略如上述)非誓小具法。又中古嘉禎年間。他據瑜伽誓五篇。然是尚被竊議(是指先哲評雲但成菩薩性不成比丘性)是既違背中十邊五之律制也(據瑜伽說。於小具中既除不等學戒。故又復須知兼行寺法必至第三級發小具體。次登第四級遂立其不等學隨行。是故得稱比丘菩薩。顧我本朝亦中古來小具受法既不全正。有識學士宜專秉受圓頓具戒而可也。況他輓近受法那足依憑焉)故更有寬元一舉。是實受五篇法爾。既其如上。則有小乘大戒。又有大乘大戒。故戒論雲。此戒為大乘大戒(有雲。大戒大字恐剩者未考也)又其受戒有聲聞進具。有菩薩進具。是故又雲。小乘能授凡聖十師也。大乘能授但十方諸佛也(文)雖大如是。細論則有小共獨之別。而三寺戒四科(法體行相)各異。故論又雲。菩薩授戒權(是指玄奘羯磨文)實(是指瓔珞受法)不同。又雲。地持(是惟總受法故。又局漸受故)梵網(是有通別二授法。又有漸頓二受別故。雖有二受尼當漸受。須審祖承)作法不同。又破斥南眾雲。雖大乘布薩不擇未受戒(文)鳴呼自非新宗所傳安可得潤捨那圓具之妙戒乎。高祖呵他失曰。今振六統威勢遮千佛大戒(大戒猶言具戒也)不是捨那子亦不是釋子(文)高祖折伏其至於斯。又攝受曰。三論及法相律僧及華嚴涅槃及法華諸宗諸師僧。一人不遺漏。俱鑑一心鏡同歸三德藏。又雲。六統群釋護法故。內住慈悲現粗語(文)大士二用大矣。方今禪雲淨雲有唱大乘大戒。或自或他非無奉此佛戒。然未有人悉斯宗。實不惜乎。希停意於玆同檢今依律興既倒法幢以謝十方三世之恩矣。   (其二十一)問。山家傳圓三學以為行者方軌。偏小三學不許用之。然如圓人時用無常觀等而為助道。於其定慧或借用此。於其戒律初業永制不許。何耶。   答。定慧二學理在虛通。不同戒學事相差別。是故不妨暫時借小資發。其猶皂莢灰汁用助清水也。又假令圓人且用無常等助。未曾聞借其析空觀。何不思甚。矧戒是事儀必關持犯。寧與彼同。又一受得竟。則常恆隨身。其猶金盤玉碗不可盛粗食也。何況暫借竟樂不能發之。故六祖曰。若無樂小之心。於聲聞戒不得也(文)玆知非定慧之例。又律儀發得者散心及以未斷惑者尚所能之。與定慧殊不惟二三。南山亦曰。律相指事。事雜叢聚識知持犯。二藏論理。理在虛通(文)而此之師宗於四分則不敢依菩薩律藏。故概貶隨經之律。山家宗於梵網。則不許混聲聞別脫。故斥稱障道之戒。二家立宗深究律範。若謂此邦一折中南山。諒不是井蛙之見乎。然他多宗四分及應理。既不關我。我何責焉。近有托跡本宗之徒不精台荊一相和會泯失捨那制撿卻不傳習佛祖稟承。過哉。   (其二十二)問。山家弘傳圓戒以為宗門永規。偏小律儀不許納之。不審畢竟有何深旨。   答。諸佛出世本為一乘。小機不達且施三權。其機已熟會三歸一。是以開權之後唯有一實三學。而如其戒經。雖開顯終極席亦常所誦(是見於古抄)衡台兩祖昔所受聽(是正出高祖語。披傳可勘)今佛既然。諸佛亦同。高祖傳此最勝三學以惠宗徒。澤其深哉。佛祖之道布在方策。人胡迷之。須知圓戒本宗梵網。所用義旨以法華為宗骨。瓔珞占察用為司南。諸部大律以為扶疏。傍準十誦及諸羯磨也。若指所誦則今戒經是也。四祖論中論之已竟乃曰。貴在得意(文)可以了察諸。   (其二十三)問。台荊諸祖皆悉受小助大。大師何故但弘大戒不用小助。   答。四依攝化各隨機宜。何其局定。然台山一眾以小助大且有二意。一者陳隋之時大律未定。則智者未能開宗故。故荊溪雲但護(小)篇聚。於梵網八萬律儀未為持相。但此土器劣且(此一字須著眼莫輒看過)以小(具律)檢助成大(具律)儀(文)即是此義也。二者台荊之意支竺俗別。則且和於他僧戒故。故荊溪雲。理雖如是方土不同。此土僧徒(有賢首慈恩乃南山等徒。指此雲僧徒)不簡大小。西方不爾。一向永隔。然四依(是指諸家祖也)出世必大小並弘(雖言必並。南山唯小。慈恩專小。賢首兩兼。台山專大。且順其多故雲必並)但隨物機緣通局在彼(文指其並弘為通。指其唯小為局。彼者指其徒機緣也)二意中初雲且以後雲理雖又或隨緣。應知是不獲止而然矣。披藥王品記方知斯旨。若究其素意。則雖台荊諸祖而在宜立當宗。故至剡川遂取義記刪之補之始全本旨。是大律既備則令別開其宗也。況復高祖西遊之時乎(大師唐貞元二十年遠入彼國。然斯前六年西明照師始撰大律為二十七部。於玆菩薩律藏方定。是宜取為依律。故歸朝後獨得創立衡台正旨也)故異初釋。又彼祕要之書荊溪不解四明不釋者蓋有所以也。若令荊溪下毫。則當如剡川。若教四明讀於補疏。即卻製鈔記也必矣。以宗彰故。以捨那制意既暢故。又本邦緣異。則特取大乘寺以為準則。是便此土機緣既熟以宜習佛乘也。是故高祖依憑集序雲。圓機已熟圓教遂興。又阿覺(廣釋)惠心(要決)並雲。日本一州圓機淳熟。故異後釋也。鑑真護命內鑑冷然豈暗於斯。各弘本宗淘汰圓極佛戒。顧如豬揩金山風增求羅歟。自餘不足與論而已。大凡一家諸部違文既別料簡。豈可求備於一書乎。   (其二十四)問。輔行定判先大後小座雲。入大大次第坐。入小小次第坐。然北嶺則是純菩薩僧故。令本宗但是大具次第。無有小具人。若與他共座。雲何次第。   答。台山專和他。是故名字初心亦復假受。陳隋已來闔眾然故。是以先大(大具臘者於他無用故)後小(小具臘者於自無用故)釋此如玆。又一存開會。是故設先小後大說(先小臘則自他俱有用故)若得此意。則無所不通也。然大乘是隨自實說究竟永範。小乘是隨他假說暫權方便。蓋是所以機緣既熟則必迴小歸大具也。由是觀之。據實定位則宜大前小後。而荊溪雲入小(蓋指入他家小具眾中時也)小次第坐。是且由為與他六和。玆以其釋局在先大後小。古跡引師說雲。據實菩薩雖是在家。坐於聲聞大僧之上如阿闍世王經文殊將二千在家在前而住迦葉等五百聲聞在後而坐(文)凡眾經中王子譬於大士。庶民比於二乘。如彼王子種姓尊貴非庶民類。然有王宮尊貴為上閭裡鄙賤為上理耶。今亦復然。然是約大小兩寺二眾。其兼行寺一眾(祇是善戒共乘菩薩爾)須在聲聞眾中而次第坐。又輔行意既專和他。則遂未免閭裡庶民為上之類(雖同兼行。竺土台山其相稍異。理須細簡)為不得止姑設會釋。豈其弗知捨那本懷全不然也。   (其二十五)問。大師別傳載捨小具事。近代律者不信者夥。謂荊溪既雲轉成無盡或雲堅持篇聚。山家豈可違之。況是與彼惡律儀全異。那為捨此。何矧西遊之日亦懇請十師而再受此乎。本傳所記決非忠師之筆。定知是後人妄加也。又其信者及事於四條式而解雲。回小向大亦令其人捨其小具向大乘也。二說孰是。   答。俱皆不充當也。蓋大師是宗主。是故實捨小具純立梵網具戒特具所謂圓之五德方成一家開宗鼻祖。而示直往菩薩律儀以垂塵劫大人行軌。其益實大。奚堪以轉成臘為一家主也。和漢兩受小律具戒一時捨此也必矣(於台山淨土院受菩薩具戒來至捨小具。既歷十有二年。圓臘亦滿十夏。可知)既捨鐵缽加法木缽。事合小制捨法亦會大律行事。至驗二律相違人自信之。野山大師寄書我叡山述靈山同遊之往。藥王降誕智者懸讖誠不虛妄。貧所樂法胡為珍存。是特真久修大士得業薩埵。嚮示兩回假受而假住兼行寺。後顯內證亦示捨小也。座主記並別傳實錄如何加妄哉。四宗血脈之內戒系其一。傳及於今則向九十世(若從智者大師則六十三代。是稱之靈山相承。與臺上相承並行不戾。若嗣此者方得稱山家真子也)既題曰天台圓教菩薩戒血脈。須知此圓菩薩戒即大乘比丘戒也。是以令其後葉不依聲聞比丘而永殊嗣其菩薩比丘戒統。故無小具戒系。然言不捨。弗破顏乎。又回小向大式屬宗徒為去彼歸此者。何為令其捨哉。然若回入竟則義當捨。以先臘皆轉故。故其行事亦惟依大。猶如熠燿日出無光。小共既歸實戒。則以無二亦無三惟有圓乘具足妙戒故也。然有未曾夢解當宗絕待圓戒而眩終南一家之說謂法華明開會所謂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等(是約迂迴入大之人)而安樂行雲不親近貪著小乘三藏學者(是約迂直兩受之人)一經之中而其不同如二佛說。暗顯實妙戒如是其甚何。豈惟此人。凡百口於開會者滔滔皆然。其愆由兼講他。有會之雲。汝等所行等者。回象乘入神通乘。故雲是菩薩道。二處雖不同。各有所約何如二佛說(文)此說雖且得。而未全快。以是未了既回入受今大具竟全其本所行而亦依四安制故得實言是菩薩道也。其荊剡之判如皇璽有。曉善之跡憑據存焉。然領會者殆稀。此義尚然。安識戒鼎之全味乎。又海抄中約開廢二義及以按位昇進二開以辨三周聲聞受不受相。雖頗可取未全盡理。斯餘式所言初久兩業及假受並得業相。近代異說大紛式論之宗。既別章詳。故不悉於玆也。   (其二十六)問。百夏比丘未受菩薩戒。前一夏菩薩下坐。既受之後在上而坐。此說可用乎。   答。此說雖出他家。與我荊剡意同。小戒轉大功由受大乘戒。是以未受大戒。俱是聲聞非是菩薩。由此言之。則與聲聞僧坐。以菩薩僧應為之上座也。故古跡雲。後受菩薩授。聲聞夏雖多依菩薩戒次第而坐。設先所受戒(是指小具)後轉乘時方變成(是謂成大戒也)故(文他尊重梵網戒雖既若斯。而未了知是為大具。唯識菩薩尊重。而未全領此亦比丘。縱令如玆。約一向小與一向大分其上下義自為充)蓋是大小對判一往而已。寧及當宗之盡制旨耶。   (其二十七)問。一心戒文載。敕制以南北兩寺受戒前後定其座次。此旨如何。   答。古跡釋第三十八戒引諸說中曰。一雲。不問聲聞菩薩差別。但先受戒即在前坐。如智論說文殊彌勒入聲聞眾次第坐(文)戒文所載宛與此合。雖為和諍曷為違制。乖教背理。王公何順。矧是上古護法人君。又五天三寺行相遙自符契入印等文。授決集中故舉西國三藏親說。水火如彼。奚會一寺。佛世既不同居。其相華手經出。三寺芳躅最足規矣。烏乎北嶺傳律三歎有餘。傳密兼禪。妙會台教。郢中白雪調韻尚下。新宗之稱不亦宜。斯三學玆備。清範倍高。四家金石引商刻羽。倘不精揀陷墜流俗。欽奉絕唱勉旃和旃。   圓戒指掌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