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正藏》第76卷No.2409 No. 2409 行林第一。   釋迦。滅罪。定光(法曼院)。   釋迦法。   一支度。   註進。   釋迦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御佛一鋪(若一幀)。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脅機二腳。禮盤一基(可有半疊)。酥密。名香(沈水白檀鬱金龍腦)。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淨衣。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人供如常)。小桶三口(各可有杓閼伽神供等料)折敷牧。長櫃一合僧房裝束供所雜具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月日。   淨衣色(依陀羅尼集意者。黃色。但白色亦無妨歟)一起首時分。   集經雲。十二月月生一日(云云)。   牟梨曼〃經雲。簡擇好時月日。所謂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云云)。   一向方。   集經雲。面向東(云云)。   一行法。   若持大日經中釋迦真言者。依彼教而可修行(云云)。若持陀羅尼集經中釋迦真言者。壇場并曼荼羅奉請供養等。依彼經說而修行(云云)。   若持牟梨曼荼羅經中釋迦真言者。壇場并曼陀羅等可依彼經說。   若就持誦大日經中釋迦真言。可有都別兩種行儀。其別壇中亦有三種。今附都壇且依大日即本尊觀。略示大途。   前方便等(如常)。   唱禮。   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東方寶幢佛。   〃〃南方花開敷佛。   〃〃西方無量壽佛。   〃〃北方天鼓雷音佛。   〃〃東南方普賢菩薩摩訶薩。   〃〃西南方文殊師利菩薩〃〃〃。   〃〃西北方觀世音菩薩〃〃〃。   〃〃東北方彌勒菩薩〃〃〃。   〃〃佛眼部母菩薩〃〃〃。   〃〃曼荼羅主釋迦牟尼佛。   〃〃五大明王冒地薩坦波耶摩訶薩坦婆耶。   南無大小自在十二宮天諸宿曜等一切權現天等。   南無三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私雲。若別壇者可用三身略唱禮。集經行法中記。   發願。   至心發願。唯願大日。本尊界會。釋迦善逝(或能忍如來)。普賢文珠。觀音彌勒。諸大菩薩。加葉波等。諸賢聖眾。三部界會(云云)。   三三昧耶乃至眾色界道。次觀曼荼羅(三部四重宛然想第三說東門釋迦□□□□□□□露□□禗大□槄□□□導飀□  次治路·成不動(乃至)。讚(大讚五讚本尊四智。若略時大日小讚本尊四智)。若唯用供養者。此次可有入本尊觀·根本印明·加持珠(乃至)。禮佛出堂。   本尊讚。   軌雲。應身讚曰。   縛每迦旨羅娑哆擗曩□□□□餼□□□褸饐褸□騷□□□□□□□□諑駝□□□□諑餿□□□□諑駩椽驫□槾導襼導糖間慼慼慼慼潦_餕餃奓□痲諢潛寑H□□□□褸饐褸□騾□襼導饓饉覛騶□溥飽慼楚慼潛媗[切妥U□□□□饖□襼導餅□□□□□□飀□  釋迦如來涅槃後彌勒菩薩悲願讚(有前唐院大師傳〃錄〃)。 曩讚沒馱也羯曩迦皤(一)爾多骨嚕達禰羅夜三(二)呬底播赦薩縛喃(三)薩縛薩怛縛南阿室囉(四)野枳若曩摩藐赫〃迦沙曳(五)輸婆悉徵囉虞嬭尾[卄/縛]囉惹恙穆爾(七)。   釋迦如來真實圓滿功德讚。   曩謨鄔波加頡裡(二合)也(引)[山*履]摩訶馱耶(二合)多馱(引)演難(那二)母尼鑠(捨引)迦吒也(二合四)[*枲]僧(思孕反)訶(五)缽囉缽底(十八反六)縛折羅(二合)達麼(七)摩護(引八)□哩野(二合九)惹耶(二合十)缽剎勿(普)嘌(二合)怛寫(十一)係多(去)也(十二)縛瑳牢睹帝(四)。   釋迦讚(不空譯)。   縛枳琰(二合)或若(引)利缽羅(二合)底設□騷□襼導□□□駐□□□諑饋□導襼導□襓餀驉□□□兜褸□諑饖鰩峰□□□峞慼撩C韱□□□□狣葀矞飽]二合)爾(爾指反)跛怛婆每(二合)曩跛麼賀迦嚕抳迦野捨惹帝(御本云云)。   私雲。右讚等隨樂用之。師傳用真實功德圓滿讚(云云)。   對受記雲。若欲讚釋迦牟尼可用佛本行經偈(云云)。   次遍知印(乃至)。普世明妃布字八印(如常)。次加持(如常)。   次入本尊觀。   普光淨月輪。阿字置其中。   次當阿字。成大日牟尼。   絹穀嚴身服。寶冠紺髮垂。   寂然三摩地。暉焰過眾電。   猶如常鏡內。幽邃現真容。   喜怒顯形色。操持與願等。   正受相應身。明瞭心無亂。   無相淨法體。應願濟群生。   此尊心月輪。於中有五字。   及本尊真言。右旋而布烈。 T76000201.GIF   大日心月輪。本具此真言。是故大日尊。   紫金光聚身。具三十二相。被服袈裟衣。   座白蓮花座。入寶處三昧。由此三昧故。   如來出於世。如來出現故。五乘法寶現。   破二十五有。普閉惡趣門。名破有法王。   我身中亦有。心月輪真言。與本尊無異。   彼月輪諸字。從本尊口出。入從我頂上。   右列我心月。亦從我口出。還入本尊身。   如是無間斷。手契及真言。觀念平等故。   大日即本尊。本尊即我身。身口意和合。   三平等無異。具足於三身。量周遍法界。   不生亦不滅。離言離言相。生與於無生。   無非大日尊。   次出定根本印(先三種印次本尊)(若盡諸會本尊觀後。取珠念誦不可用別根本印契。更問)   大日經第四(密印品)。如前持缽相。是釋迦缽印。彼真言曰。   南麼三曼多勃馱喃(一)薩縛吃麗(二合)奢爾(入)素捺那(二)薩婆達摩縛始多(引)缽囉(二合)缽多(三)伽伽那三迷(四)莎訶。   義釋第十雲次如前佛缽印即釋迦佛缽印也。真言。   薩縛吉隸鑠(一切煩惱也)濕蘇那曩(掘也。如利钁掘地。直下令徹底也)薩縛達摩(一切。法)縛吉多(自在也)缽囉缽羅(得也。謂於諸法而得自在也。)伽伽那三銘(虛空等也。以於諸法得自在故。等於虛空。以此法而掘煩惱也)。   私雲。如前佛缽印者。是指瑜伽持缽印也。經雲(密印品)。住瑜伽座。持缽相應。以定慧手。俱在臍間。是名釋迦牟尼大缽印。真言。   南○喃(一)婆(上急呼)。   釋雲。次作如來缽印。左手持兩衣角(其法取袈裟近手尖角及搭肩之角。繞臂迴入手中。令二角如雙耳也)。   仍以二手相重令以右加在上。如坐禪手。引上令當齊。稍屈如重手承缽之形即是也。作此印即同如來。持恆沙諸佛標幟之儀。亦能令一切非器眾生皆堪為法器也。   其真言。婆是有義。即三有也。除此三有而得如來真實之有。謂諸佛法身(云云)。   廣大軌雲。二羽仰臍間(攝軌同之)。   對記雲。海大德說。先結跏趺坐或半跏座也。得金剛不動座也。尤手先執左袈裟上角。次以右袈裟角從臂上而引超之。從手下入手。執其角令二角如牛角。以此印手安跏趺上。仰右手安其上。二空稍立相合。是以與定印為別也。   又樣決雲。如前只叉二手。二空平端相拄。亦是定印也。   胎軌雲。紫金光聚身。往彼而說法(缽印)。智手吉祥印(空持火)。   釋迦牟尼佛真言。   曩。喃(引一)婆薩縛吃哩(二合)捨涅入素娜曩薩縛達磨縛(無缽)反始多缽囉(二合)缽多(二合)哦哦曩三麼(引)三麼娑縛(二合)賀(引)。   義釋第四(具緣品)雲。東方初門釋迦牟尼。作說法之狀。謂以左手執袈裟角。如今之阿育王像。右手豎指以空水輪相持。是其標幟也(云云)。   對記雲。海說。用前缽印。左手執袈裟角。右手安左手上不相叉。仰安心前。缽印如前(云云)。文雲。智手吉祥印(空持火)者。二手各空火端相捻。令火背直也。各令水風少屈也。各地直立也。慧印向外當嬭也。定印仰安心上。是名吉祥印。此一印不正。前印為正。意大德說缽印(但雲。左申仰安心。右空火捻向外。名說法印。左名缽印)。   稠上人云。珍和上雲。二手各空水相捻。以慧覆定。法身印也。空火相捻亦覆報身印也。空風相捻亦覆應身印也。是釋迦三身印釋迦文法雲。根本毘盧遮那化身印。   定手水空相捻惠手亦爾。二手水空共相著餘地火風三指散立。   釋迦文佛真言曰(私雲如胎軌)。   師傳雲。初門釋迦左手缽也。右手吉祥印者。初成道時說法吉祥印也。謂火空相捻是報身說法印也。疑水空相捻可應身印。而佛以大悲為本。即以大悲利生法門為法樂。故大悲門。釋迦捨本令結受法樂報印也。   又報身毘盧遮那有冥顯(引)。二利益。顯益為十地菩薩現身。冥益普為十界眾生施益。故從本令結報身印也。或儀軌依此義故。水空相捻應身印結之(云云)。   大日經第二(普通真言藏品)雲。時釋迦牟尼世尊。入於寶處三昧。說自心真言。   南○喃薩婆○三摩(引)三摩莎訶。   義釋七雲。薩縛吉禮捨(是一切煩惱)□□□□□覘撚禮□騖餀驁□□覘露□禳導餀餳□□□婉□□覘量梱□裀□□鷺□禮露□秅粿□□□□禳娀□梱□襼□□奈□□秈□滿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慼潭峞憐C驅□□埤□□□□娀□□吟槔□□□餘禎檢□娑礸□裀□□□□□□覕旅□□□零□覆□□□逆□□飯□□□埤□租延□列□椸□□□□□□□切埤□娃□□□姎□馘逆□□□□□□飀□靚e□□□□□□馱□率奮j□□□櫸□□奐□□□馳姎□□嬌□襼□飀□  未句雲。哦哦曩三麼(引)三麼者(譯雲。等虛空無等者。言三昧非但於一三千界內而得自在。乃於無盡諸眾生界而得自在。是故廣博無際等同虛空。又如虛空雖無所不遍而具含萬像。種種不同。故言無等。復次如寶性是一而力用不同。有辟邪除毒者。有愈疾者。有持財者。有能成就種種幻術者。有能普雨眾物乃至可共語使令者。有能示眾生宿命行業乃至賢聖大會。悉於中現者。故雲等不等也。又雲。釋迦牟尼真言。婆是有義。以法王三昧普現二十五有隨類之身。皆為淨調諸有令入祕藏。故加傍點也)。   次正念誦(先佛眼。大日。本尊。三部心。諸天總一字。又佛眼(字)普賢·文殊·觀音·彌勒。諸佛頂。諸聲聞。諸緣覺。真言等可加誦之)。   護摩六段。作法如常。息災增益可隨事(云云)。   本尊收。勸請。   我今稽首請 部主大日尊。   本尊釋迦文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諸尊收(可請供一曼荼羅諸尊)。   護摩真言(可用種字心明)番橧真言(可用台軌真言)後加持(台軌真言。或無能勝歟)。   次入本尊三摩地。   先觀大日如來五字真言義理。次思本尊真言義理。   疏七雲婆字門一切諸法一切有不可得故者。梵雲婆縛此翻為有。有謂三有乃至二十五有等。若見波字。即知一切諸法皆悉有因緣。眾緣合故說名為有。無決定性。所以者何若法定有。有相則終無。無相是即為常。如說三世者。未來中有法相。是法來至現在轉入過去。不捨本相。即墮常見。若說定無。是無必先有今無。是即為斷滅見。因是二見故。遠離佛法。今觀諸有。從緣即是本不生義。以本不生故。無作無行乃至無縛無脫。是故婆字門。以從緣有故具足一切字門。若具一切字門。即是三昧王三昧。能破二十五有。釋迦牟尼由此義故。名為破有法王也(云云)。   又雲。一一字門皆言不可得者。為明中道義故。今且寄車字門說之。如觀鏡中面像。以本質為因淨鏡為緣。有影復現見。是為所生之法。妍蚩之相現前不謬。故名為有。以種種方便推求都不可得。是名為空。此有此空皆不出鏡體。體即一名中。三相不同而同不異而異。是故世間論者不能思議。此真言門亦爾。以觀心為因三密為緣。普門海會現前不謬。故名為有。以種種門推求都不可得。是名為空。此有此空皆不出法界。故說為中。三諦不同而同不異而異。一切方便乘人不能思議(云云)。   蘇疏雲。訶字者。一切諸法因不可得義也。一行阿闍梨雲。因有六種。如餘論說。若見訶字門。即知一切諸法。無不從因緣生。是為字相。以諸法展轉待因成故。當知最後無依故。說無住為諸法本。所以然者。如中論。以種種門觀諸法因緣。悉不生故。當知萬法唯心。心之實相。即是一切種智。種智即是諸佛法界。法界即是諸法之體。不可得因也。以是言之。因亦是法界。緣亦是法界。因緣所生法亦是法界。此釋具依字相字義說之。訶字帶於本不生聲。字義灼然(云云)。   私雲。波字字相字義可准知之。   吽字義雲。一切世間但知字相未解字義。是故為生死人。如來如實知實義。所以號大覺(云云)。   次根本印明乃至解界奉送等。   已上台藏都壇行法大略如右。或祕密壇三種別壇准次次而知之。又大日經第七卷行法可見之。   釋迦別壇。   其壇黃金極令鮮好。於中畫金剛杵(三古)。杵上安蓮花。黃色花上置缽。缽邊遍有焰光。若作佛形者。畫釋迦佛。又以金剛圍之。右邊置袈裟(即僧伽梨)。左邊置錫杖也。 T76000401.GIF   此等諸佛位。若以釋迦為中。則佛頂等列。若次院若隨一一本尊中取一為萬荼羅主。即移釋迦在外餘皆可例解耳。   私雲。已上別壇持誦不同圖也(著略抄之)。   或依金界者。有五部都法。五部隨一諸尊隨一等行法委可問之。   菩提心義第五雲。梵號禮懺雲。阿目伽悉地娑怛(二合)他哦多耶。此雲不空成就如來。三摩地禮懺雲。釋迦牟尼佛此雲能寂。疏雲。釋迦牟尼佛是不空成就佛異名也。金光明雲。北方微妙聲佛。大日宗雲。北方天鼓雷音佛。義釋雲。譬如天鼓不作意而能作利益。此佛利物亦復如是(文)。理趣釋雲。婆伽梵一切如來智印如來者不空成就之異名也(云云)。鼓音·妙聲·不空·釋迦。一佛四名(云云)。   私雲。若五部隨一依羯磨部諸尊隨一不空成就是也。   一尊形并曼羅。   大日經第一(具緣品)雲。東方初門中。畫釋迦牟尼。圍繞紫金色。具三十二相。被服袈裟衣。坐白蓮花臺。為令教流布。住彼而說法(云云)。義釋第四雲。於東方初門中。先置釋迦牟尼。身真金色并具光耀三十二相。所被袈裟作乾陀色。坐白蓮花作說法之狀。謂以左手執袈裟角。如今之阿育王像。右手豎指以空水輪相持。是其標幟也。此白蓮花即是中台淨法界藏。世尊為令此教廣流布故。以此生身標幟而演說之。然與本法界身無二無別。故雲住彼而說法也(云云)。釋迦文法雲。先作曼荼羅。其中央畫釋迦牟尼像。金色之身具四八相。被服袈裟。應身說法相。智手吉祥印。理手向上置齊前。於白蓮花臺。結跏趺坐。普賢文殊觀音彌勒住於四隅。如台藏說。各坐蓮座半跏而居於佛前。有如來缽。於佛右邊有賢瓶含花於佛後。有錫杖於佛左邊。有寶螺各安蓮花上光炎圍繞(云云)。   私雲。大日經第五。義釋十二可見之。不能具抄(矣)。白蓮花。經雲。釋迦來膩沙紺青鬘眉間白毫光照東方八萬。身相黃金色。左定結拳印。右慧開外方屈無明小指叉中頭大指。跏趺左押右垂下。右輪被服袈裟衣。住彼而說法。三昧眾圍遶各護持經者(云云)。   圖雲。黃色當心作說法相印。著赤色袈裟坐蓮花(云云)。   一巧能。   大日經第二雲。時釋迦牟尼世尊入於寶處三昧(云云)。義釋七雲。由此三昧故如來出現於世。以如來出現故則有無量無邊五乘法寶。悉皆出現。猶如轉輪王正住時世間種種伏藏自然開發。又如諸寶山無所不有。隨諸眾生有信手者。則能自恣取之。法花經化城喻品。此中當廣說也。   釋迦文法雲。金剛手菩薩曰。毘盧遮那佛言。我見色身戴大寶冠。冠中現五佛。標非因非果。處大月輪。住於虛空。常寂光處恆說金剛祕密之教。聲聞緣覺所不能知。或居蓮花臺上。現報佛身。更說金剛一乘法界唯心無上祕法等。依內證之德常見常聞。唯諸新發者迷惑不解。唯願世尊隨眾生意而作利益。佛若許可我欲演說。如來應現釋迦牟曩曳法。為諸愚人得佛惠故。唯願如來隨機說法開方便惠。令諸眾生示真實相。悟金剛乘入阿字門○毘盧遮那言。善哉普賢能知我心○我於昔時修三昧密門證。執金剛(乃)。坐金剛妙菩薩。座降伏眾魔成等正覺。從是以來。經於多世而諸眾生由宿福故。雖會我前。隨機得見佛根得聞。如汝見我於色界頂第四靜慮。成等正覺。即下蘇彌盧頂。於金剛大因陀羅壇。一切如來請轉法四種輪。一一輪中各有三十七聖者。住悲愍三昧。降眾天魔。令入正見。今正是時。更欲演說大乘上上祕法。然後當歸圓寂之道。如來祕密神通之力。無智人中。勿妄宣傳(云云)。   又雲。於時金剛手○而說是法○若住此法。所須皆成。不轉此身見佛色身。生生世世離諸惡趣。常得興法。利生之德。疾證○菩薩。隨根得成。若求仙果。佛現瞿曇仙而為說法。若求大乘普現身而為說法。漸漸誘彼令入佛道(云云)。   智證大師在唐記雲。問大日與釋迦為一為二否。和尚答雲。本來一佛無有二體。但約機見似有其別。儀軌上缽索心藏等印。皆是大日尊一身上事也。更無別異(云云)。   已上大日經中。釋迦真言時念行儀畢。 集經所說釋迦真言持誦法則。   一支度。   曼荼羅(如經)。壇脅機。燈臺。禮盤。蘇密。燈油。壇供。壇敷。大幕。敷設新器等(如常)。幡。造敷。鈴。帶。珮。鏡。寶瓶五(各受所無風□□飀□襼□□f奸□□□記祐裀□□檢□□飀□□□□覷□□□□飀□餒□□□裀□□□飀□□□襤空埤□□埤□□檢□□□□□□飀□□奭□□吟□饅兜褸□□□□□□□□□□□□示□示□□飀□  右支物等。見經文委可沙汰之。   一起首時分等(如上)。   一行法(依蘇悉地)。   依私師說。案廣攝不動意雲。就一尊持明者行法有四種別一先用通法。次本法加之。若有法所不說者當用通法而備足之。蘇悉地經供養品雲。若本法中。有如是等金剛牆等真言。重應結之(云云)。   二。檢三藏所撰諸儀軌等。若有本法直用本法。本法所缺補以通法。   三。或時直用通法。不用本法。   四。或時直用本法不用通法。今隨易行用第二意。若據經意用彌善(云云)。   私雲。今見集經中。此佛之法護身結界等。用蘇悉地。故知此中所缺以彼行法而可備足之。丹州地上私記依悉地通法。仍任其次第注行法首尾。   先淨手漱口。次加持衣。次著衣。次淨三業。次三部被甲(已上房內作法)次入堂。淨三業。禮佛。著坐。塗香。灑淨。次加持供物(乃至)。光澤。開白·神分等。供養文。次唱禮(本記無之私加之)。   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圓滿報身盧遮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三反。可加大曼荼羅生句)。   〃〃佛眼部母菩薩摩訶薩(或可雲怛他哦多作乞芻菩地薩怛波耶摩訶) 〃〃   〃〃諸大菩薩摩訶薩眾。   〃〃聲聞緣覺一切賢聖僧。   〃〃阿缽羅爾多等諸大明王冒地〃〃〃〃 〃〃大小自在〃〃〃〃   〃〃三部〃〃〃〃   次驚覺(乃至)。發願(云云)。次三部被甲(乃至)。金剛牆。   次道場觀。   記雲。觀想前地結上方隅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山上有師子座。座上有寶蓮花。花上有寶樓閣。懸以繒幡。上有寶繖覆。矜羯尼網而莊嚴。   次三力偈。次虛空藏普通供養印明。   次觀尊(用定印)。   觀想曼陀羅中心有寶蓮花台。〃上有月輪。輪上有●婆字。字反成大缽。缽變成釋迦如來。住說法印。具四八相。三部聖眾圍繞(云云)。   私雲。雲觀曼荼羅可依經文如下抄之。   次寶車輅(想七寶車輅送靈鷲山)。   次請車輅(羯利沙也句下可加釋迦牟尼曳醯呬之句)。   次迎請聖眾(記三部心印明皆用之。私雲。法雲。勸請奉送依如來部云云)。   私雲。經雲。佛頂奉請印。准前身印。唯改二頭指。直豎相去四寸半。並二大指直豎。去中指八分。誦佛頂心咒至第四遍。二頭指漸漸屈入掌。咒滿七遍。反手身即和南頂禮向內散矣(心咒如下出)。   身印去常佛頂印也。如下出之。   次除遺從魔(乃至)。五供。普供。讚(記用真實圓滿功德讚)。   私雲。經雲。頂禮釋迦牟尼佛○以偈讚曰。南無佛智慧精進那羅延力骨鎖身。   波羅蜜多六度行大慈悲父常為人。   次入三摩地。   記雲。觀想。心月輪上有波●字。字反成大缽。漸大量等己身缽。反成釋迦牟尼如來。住說法印。具四八相(云云)。   次根本印。   私雲。經第一雲。釋迦佛頂身印第一。   反叉左右二無名指二小指。在於掌中。直豎二中指。頭指拄。屈二食指頭。押中指上節背。並豎二大指。捻中指中節側。頭指來去。說佛頂心咒。咒曰。   那(上音)謨(上音)薩婆惹耶(一)唵(二)多他揭都烏瑟膩(二合)沙(三)阿那跋盧(輕音)枳跢(四)謨鬱地(二合五)帝殊羅施(六)嗚□毼□□褸□糕□□□□□導□□驧□□□□騿橧□毼襼□馯察□□□□騿榯察□毼雜□驙□□褸□驙□□雜□□馯詙□馯詙□□雜□□拖□□□□雜□□驠□□□□雜□□饗□閥皰□(二合去音)泮泮(半吒反十五)莎(去音)訶(十六。私雲。見一字切利軌真言。是五佛頂之中光聚佛頂真言也。釋迦即光聚歟可詳之。但台釋迦院)。   經第二雲。釋迦佛心印咒(釋迦外別光聚佛頂此即光聚也。仍別人也。但義釋意五佛頂此釋迦五智之頂此如來三部眾菩薩也。今皆雲釋迦又無妨歟)。   二大中小六指。各豎頭相拄。以二食指向內相叉。右壓左。無名亦爾。開腕四寸。咒曰。   唵(一)薩婆悉底(二合)雞(二)毘輸陀羅(上音)泥(三)莎訶(四)。   私雲。大原甚密抄出此印咒。   次加持念珠。次正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問之。次一字金剛藏。十一面。四天等。次又部母)金剛藏菩薩印咒。   左右無名指掌內相叉。右押左向虎口。直申二小指豎相捻。二中指豎相捻。直豎二頭指。相去四寸半。並豎二大指。去中指一寸。誦金剛藏心咒。   唵(一)跋折囉(二)悉婆(二合)婆皤(去)耶(三)莎訶(四誦七遍。徐屈頭指向掌內。次頂禮)。   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印咒。   二中指直豎。頭相捻直豎。二頭指相去四寸半。並二大指直豎。二無名指相去一寸八分。二小指直豎。相去五寸。頭指來去。咒七遍已。漸屈頭指入掌。○咒曰。   唵(一)阿嚧力(二)莎訶(三)。   護摩(作法如常)。   本尊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 本尊釋迦文 金剛藏菩薩。   十一面觀音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大少杓油後。以小杓金剛藏等供一杓。自餘供物同。我二菩薩於諸尊收供之。   世天段(如常。但可加四天王分)。   經雲。若知有鬼病者。作四肘水壇。中心著火爐。燒柏樹枝。數〃誦咒即差○(云云)。上所出心印咒也。   又雲。若王病時。於七日中設齋。作四肘水壇。香花飲食百種供養著於壇中。其壇中心。復安火爐。咒師日日香湯洗浴○入於道場。喚佛菩薩四天王等。取菩提樹。若無此樹穀樹亦得。一百八段。一段一尺○燒於火中○乃至七日。王病即差(云云)。   佛心印咒。   右手大指屈向掌。餘四指散向上豎。   跢姪他(一)阿彌哩(二合)羝阿濕波(二合)湯計(計亞反三)摩末羅摩末羅(四)奢摩波羅奢摩(五)烏波奢摩(六)都奴毘都奴(七)都例都例都謨例(八)莎訶(九)。   誦此咒至都謨例竟。即道王名病差。然後口道莎訶竟。燒於火中(云云)。   又雲。又法咒胡麻稻穀花一千八遍。請釋迦佛。坐於火中蓮花座上。取少許。咒一遍擲火中○滿一百八遍○滿七日已。心力身力皆悉具足。一切四眾菩薩。諸天善神常隨衛護(云云)。   護摩咒(可用經第二卷真言)。   番僧咒(經二明隨一用之)。   後加持咒(經二明隨一用之。若無能勝歟)。   次置念珠於本處。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   次部母(記雲。佛眼部母依本部者。用金剛部母云云。私雲。依法意者可用佛眼。若依私師說釋迦別部者能寂母無妨歟)。   次五供。普供(乃至)。禮佛。   次奉送(記雲。結送車輅印誦其真言。除迦羅灑野句。加櫱瑳瑳句。以大指向外。佛中指頭。次結迎請聖眾三部明末迦櫱瑳瑳句。以大指向外拂之。或不用之)。   右依丹州池上記抄入經文等。只為自行也。早可破卻之。   遍知眼(又名能寂母)。   內縛。二大豎合二風當火背少不相著。   怛他哦多作乞○(二合)尾野(二合)縛路(引)迦野Л③ロ(在歸)。   無能勝。   經雲。阿跋羅質多咒。唐雲無能勝。   唵(一)阿跋囉(二合)質提(二)□毼褸□馳溥飽熱u□  一曼荼羅。   經第一雲。於淨室中安置佛頂像。其作像法。於七寶花上結跏趺坐。其花座底戴二師子。其二師子坐蓮花上。其佛右手者。申臂及掌仰掌。當右腳膝上。指頭垂下到於花上。其左手者。屈臂仰掌。向齊下橫著。其佛左右兩手臂上各著三箇七寶瓔珞。其佛頸中亦著七寶瓔珞。其佛頭頂上作七寶天冠。其佛身形作真金色。被赤袈裟。其佛右邊作觀自在菩薩(一本雲。十一面觀世音像)。右手屈臂向上把白拂。左手申臂向下把澡罐。其罐口中置於蓮花。其花端直。至菩薩頂。臨於額前。其佛左邊作金剛藏菩薩像。右手屈臂向肩上。手執白拂。左手掌中立金剛杵。其一端者。從臂上向外立著。咒師於佛前。左右邊□跪。手執香爐。其佛光上作首陀會天。散花形。作此像已。於清淨處。好料理地。莊嚴道場。於中安置此像已(云云)。   私案經意雲。於此像前起首。從白月一日至於十五日可修行法。第十四日。於佛像前。結長二尺花鬘十六箇著之。復安十八瓦缽。十缽中盛滿香水。八箇盛滿牛乳。復安種種飲食。復安蘇燈百八盞。復安燒沈香。請喚佛。種種供養。誦咒竟而發遣之。第十五日五更頭。還如十四日。種種供養訖。於道場中作水壇竟。喚帝殊羅施安置。復安火爐。取沈水香長一尺。百八段。兩頭塗蘇合香。一一誦咒七遍訖。火爐中燒。如是燒盡百八段。時佛隨行者願(云云)。   又案下文意雲。每月月生一日。至月生七日。獻八盤食。一切雜果。東北·正東·〃南·正南·西南·正中·西北。各置一盤。從月八日至十五日。日日獻食如果子法。若不得日日獻者。月三日五日七日。應獻果子。其月八日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應獻食供。若能月一日至十五日。日日相續。供養果子食種種諸物香花等者。最勝第一。十六日已去。直以香花供養誦咒。乃至月盡月月如是(云云)。   經雲。金輪佛頂像法。欲畫其像。取淨白□。若淨絹布。闊狹任意。不得截割。於其□上畫世尊像。身真金色著赤袈裟。戴七寶冠作通身光。手作母陀羅。結跏趺坐七寶莊嚴蓮花座上。其花座下豎著金輪。其金輪下畫作寶池。繞池四邊作鬱金花。及四天王各隨方立。其下左邊。畫作文殊師利菩薩。身皆白色項背有光。七寶瓔珞寶冠天衣。種種莊嚴乘於師子。右邊畫作普賢菩提。莊嚴如前。乘於白象。於其師子。白象中間畫大般若。菩薩之像。面有三目。莊嚴如前。手把經匣端身而坐。於佛頂上空中。畫作五色雲蓋。其蓋左右有淨居天。雨七寶花(云云)。   私雲。金輪佛頂者。非是一字金輪。指釋迦佛頂雲金輪佛頂也。臨文而知之。又有八肘壇法。安置三十二尊。依繁不可見經文。   一功能。   經雲。佛告諸比丘。此咒能解一切諸咒。若外道若魔醯首。咒名能除卻諸惡鬼神。亦救眾生五苦八難(云云)。   私雲。咒者佛頂心咒也。   已上集經所說釋迦真言持念行儀畢。   牟梨曼陀羅經所說釋迦真言持誦法則師傳雲。此經與寶樓閣經同本異譯(云云)。私雲。檢經文其旨顯然。牟梨經者。闕序分直譯正說歟。就寶樓閣經有二本。菩提流志并不空譯也。今此等經相會可持念此真言。   一支度。   曼荼羅(有二私曼荼羅。一地壇曼荼羅。二畫像曼荼羅。以地萬陀羅為敷曼荼羅以畫像可懸之歟)。大壇。護摩壇。寶塔一基安置舍利。幡蓋。五色幡。盆三十二。瓶三十二。燈三十二。寶瓶五。名香(沈水。白檀。鬱金。安悉。蘇香。薰陸。龍惱。紫檀)。   右支度大略如此。委勘經文可沙汰之。   安經意雲。當於佛前并諸天前各燒自分香。   所謂佛前(蘇合不空并流志同)。拔折羅波膩燒俱嚕唬(杜婆雲安悉)(不雲金剛手前燒安悉。流無之)。摩尼跋折唎前燒突縮迦香蘇合(不雲摩尼金剛前燒蘇合。流同)。四天王前燒薰陸香并薩社迦香突迦香(不雲薰陸蘇合白膠香和燒。流雲薰陸及薩闍羅婆香白膠)。摩訶提婆前燒白檀香(不雲吉祥天女前燒白檀香。流同之)商企尼前燒安悉香(不流同)。社底堵(雲使者)。前別燒陀羅枳香(不雲金剛女使者前燒薩羅計香是青膠香。流雲悉必栗迦是苜蓿香)。栴檀沈水香健多伽羅香施路超香龍腦香麝臍香鬱金紫檀香等。以如是等。香和水浴於諸天(流雲以為塗香塗天神上)。   一起首時分等(如上)。   一行法。   師傳雲。牟梨經說悉地等作法甚委悉也(云云)。 私雲。護身結界奉請供養等之取用同於悉地。仍行法首尾可用蘇悉地歟。   唱禮。   三身至釋迦(三反)佛眼。   南無阿梨耶阿缽羅爾多冒地薩埵〃〃〃五大明王。大少自在。三部界會。   已上師傳。   三身(釋迦三反)。   南無摩尼寶花幢王如來(流志本雲寶華王幢如來)。   〃〃種〃摩尼如來(流雲寶清淨光明如來)。   〃〃金剛超誦王如來(流雲妙寶金剛超王如來)。   〃〃端嚴摩尼種〃清淨建立如來(流雲妙種種色寶善住清淨如來)。   〃〃執金剛摩〃   〃〃觀世音菩薩摩〃   〃〃曼殊尸利〃〃〃   〃〃彌勒菩薩〃〃   〃〃阿梨耶阿缽羅爾多〃〃〃   〃〃五大明王〃〃   〃〃大小〃〃〃   〃〃三部〃〃〃   右私依樓閣經意記之。人更不可用之。 道場觀(大略如集經法)。   私依閣經意雲。可想此壇場即是寶燈世界也。壇中有七寶浮圖。其中有三如來。全身舍利釋迦如來入其塔中。而同座住金剛手等諸大眷屬。十方諸佛自界他方聖眾圍繞。行者在前而向本尊(云云)。   勸請(三部心印明皆可用之)。   讚(師傳用功德圓滿讚)。   根本印。   牟梨經雲。牟梨曼陀囉母陀囉者(私雲。根本咒印也)。先以兩手合掌當心。即各屈其大指。又屈招指令甲端相柱。其二小指力豎相合。其中指無名指各相交入內。   不空本雲。二手作合掌。應置於心上。屈於二頭指。及以二大指。相捻猶如環。二中指蹙屈。猶如於寶形。豎合二無名。揭開二小指。是名根本印。智者結此印。誦根本密言。即成先行法。   流志本雲。根本印者。先以右手頭指。與大拇指相拄。以頭指捻大拇指甲側。左手亦然。二手合掌當心。屈二中指相拄猶如寶形。二無名指相著如獨鈷杵形。直舒二小指相去少許。誦根本咒。   誦此陀羅尼滿三萬遍。五逆重罪即得除滅。○若能日別誦一百八遍者。一切所向無不獲利○(云云)。   若咒白芥子稱曷囉闍名。一咒一燒八百遍已。能令曷囉闍屈曲隨從無復違逆(云云)。   於梨大曼荼羅母陀羅(私雲心咒印也)。   復次其於心印□□禛□□妯□□□埤□□□息耔□□穠□駛弁□□觀□□□□□□□□櫸□息禍□歷秫□□奅橤觀堙澆芊慼慼慼@ 不空本雲。次說心印相。先以於右手。仰掌安於心。大指與無名。而以頭相捻。餘三指平舒。次以於左手。大指捻小甲。餘三亦直舒。覆於左膝上。是則名心印。亦名安慰印。巧德如根本。   流志本雲。心印者。應以右手大拇指。與無名指相拄。舒餘三指掩於心上。復以左手大拇指。與小指相拄。舒餘三指覆左膝上。直展指頭。名為安慰手(云云)。心陀羅尼曰。   若有誦滿十萬遍者。得見一切諸佛○誦滿百萬遍者。得一切諸佛授菩提記。若人犯五逆無間等罪。能誦十萬遍者○重罪○除滅。而得入於不退之位(云云)。   若能日別誦持此咒。其人功德果報不可得思不可得說(云云)。   隨心烏波囉母陀羅者(私雲隨心咒印也)。   復次其烏波羅隨心母陀羅者。右手大指捻無名指端。展舒三指仰橫當心。其左手仰於左膝上。屈招指一節餘悉展之(云云)。   不空本雲。准前心印相。大母與頭指。相捻猶如環依前左膝上(云云)。   流志本雲。隨心印者。應以右手拇指與無名指相拄。餘三指展之。仰安右膝上。復以左手拇指與小指相捻。三指展之橫仰心上(云云)。   若有誦滿一萬遍者。能令一切毘那藥釵諸魔眷屬。惡神鬼等悉皆俯伏。咒師足下以胸著地。求哀乞命。○若誦滿十萬遍者。蒙一切佛皆為現身○(云云)。   念誦(先佛眼。大日。本尊經三咒。三部心。諸天總。又佛眼。一字)。   私勘不空本雲。念誦時真言曰(慾念誦本真言時。先誦此真言)。 唵縛日囉(二合)摩爾迦緊迦哩吽〃泮吒(半音)。   護摩(師傳息災又可隨事)。   六段(如常)。   私雲。本尊壇釋迦并四如來(塔中三佛寶燈仁●)可請供之歟。諸尊壇意樂護摩執金剛觀音文殊彌勒等歟。世天壇四天王吉祥訶利底等之分可加之歟。   護摩咒第三咒。伴僧咒第一咒。後迦持第一咒。   一壇場并曼荼羅。   牟梨經雲。復次今為汝說。若已得驗若末得驗。欲結壇者及肘法用。先當簡地然始作壇。壇開四門○用前五色規畫其壇。其中心壇方二肘作。以白檀塗之鬱金散上○其中心壇用七種色。畫作蓮花七寶雜莊。於其花上畫千輻輪輞。輪外周圍皆作火焰。其蓮花莖如吠琉璃寶狀作之。其上作佛(不空本雲。於小壇中畫七寶樓閣。於樓閣中畫一佛形像。作說法相。佛前作一蓮花。七寶莊嚴。於蓮花台中畫作一輪。其輪百輻齊輞具足。輪外畫焰光。其蓮花莖吠琉璃色云云。流志本同之。但無樓閣文)。於佛左邊畫作金剛。右手把杵左手執鉞斧(不空本雲。佛左邊畫金剛手菩薩。而作忿怒形。右手執金剛杵左手執白拂云云。流志本同之)。於佛右邊畫摩尼拔折□□騖飀□XC□~□□□樺□□□□□紐□□□□□~□□□覯□□□□□□□□□□飾□□□騖飀□櫸□息□槏□□□枯□□□□□□禜□□□楅□□□騖□飀□□□□□□□駎□□□秉倫□□□崙諒□□椸□□□□□褽□解□□□□□□□□言緄襺礹鷺□□飀□驠襹□□訓□觫□□溥飽慼慼慼慼樑縞_礸□□□桌□□□□楣礸□褸□訓□□露□□□□□訓□□□襌□襹□□□□禜□□□褓□□楣祤穖□□□□□飀□祤楛□饐□□□□□□□□姇□□□□□□□□□□□□□□□契襣祜□檢□□□崙送□□□增□椸□穖□楏□□□□□驒艗□楹襛□餾□楅□□娑逆□XC□H姈□□j□□□□□□禮□□□□驖□□□□□□□襛馝□□□饅□□□□奐□□奈畚褻逆□XC□~□□樺□□覓祅□□R橠□□□婝□駋□褸□□□□□□□衽穖□□□□祐駥□饑□□穖□□□馣□□饑□□□□□□□□切□饑□□□□□Xf覝褓□□□□禜□□□□北稷□□衽穗□□□駥□饑□□穗□□馣□□饑□□礸□□駕□□□□便□j□槥活敵C□□飀□□□□凜a溥飽慼慼慼樞驉樂諍O飀□□□崙□□□驒艗□楹穌□□□楜□□穗□□□餾□毼褸□□□□□□旅稷□□□□楈□□□□□□□檢□□穖□□□梱□襤駎□□□□□□□□奈饑□□□穖□□□□飣饑□□送□□□□□禜□□□飀□楣祛□□槮□膳□□□□奪□□□□□□□褸□□□□□□礸□□□露膳□□□□□椸□□□奪□□□□□□□襌□□j□□□□□□□涼□姈□□□飀□馬□□□□魯□埤□榖□□□□□□□埤□□□祰輻□餽□□□□□□□□椽□□□□□□礸□□□□□□□□□□□屋諒□□□□始□褸□□□□□□□□□□□□□□□□□□□檢□□□□□槄□□□兜飀□椽□□□□□□□□□□□□□妊□騉□褸□□□□□□□□□騖飀□□□□□□飀□□□□□Xf覝檢□椽□□□□□□□□□覂□□□□□□□綠□吏□□□□□□□□秉送□□□□□□□□□□□□崙□□J椸□□□□娊□覓□□聾橫~娓z□逆□□□褸□□□□□褸□□□□□榖□z□□□切□□飀□椽□□□□飾□□襛騏騖飀□椽□□□膳□□□□□□□□紐□□餽□□□櫸□□z□□□□□孌□□□裀□□□□□□□□□□椸□□□□□□送□□□訓z□□□□□□□覯□覜□□飀□□□□□□□□□□□□□□□楛餽楚慼慼熱u□□□□□□驠□□□□□□□□□襴□□□□□□□□□妳□□□□□□□□□溥飽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q□飾□椽□□□□□□□□□□□z□□□□□□□餡□□□槬□□□□饋累飀□□餺□□□□羇□楟稫襙覝檢□□□□□□□□槬□□□□□□□□□□□□□埤□槬□□□□□□□□□□□□姏□□槬□□□□□□□□□□□□□□槬□□□□□j□□□□□□榆□□槬□□□□襴□□□□z□□□□切□□飀□楉□□□□覂□□□□□□□□驒樿槾□駝□□褸□□□□□□飀□□□□□□□□□□□□□□□□□□□□□□□□□□□飀□□□□□□□□□□□□橝□□□□□□□□崙率忡□褸□□□□椸□□□□□□□□□□□飀□□□褸□□□□□娓z□兜褸□□□□□□z□□□□切□□飀□楺礸□□□□□禮□□□□騆□□□□榜饅□□□□z□□□□□褸□□□□褓□□□□□飀□楏□□□□礸□□□驒艗□楰觾妏□檢□榑驒艗□檢□□□稚□□X|槉饑送□□□褸□□□□□□礸□□駥□饑□□□□□□□飀□榑驒艗□□□□□Ti□飀□□□□饅楛□□XC□~□□樺□□□□□□禖□覝毼褸□□□□□□綠切□饑□飀□橢椼□□□□□□□楜□□枯□□□□□□□□□□□□褸□□□□□□饑□飀□椽□礸□□□□樓z□□樊□椽□□□□□□□□飀□樊□□□□□□□□□□奈矩溥飽慼慼慼播□□楑襌□榜饅馱□飀□樊□□褸□□z□送□餽□□駎□□□槔□逆□樊□椸□□榱□□□□□□□榆□□X~□j□□襼□□□□槙□□餺□□概餅□□□□□□□□饟稊□榐□覯□□□□□□□□□□□椽□□□□□□驒艗□楏□檇□□□褽□□□□檇□□□褽□□奻楏□檇□□褸□□□□馯觴□飣梱□襤飀□□□□□□□□梱□襤□飀□堅襤駭饐□□XE□□飀□姿□□□□□□□□□□□飀□  一功能。   牟梨經雲。若有至心依教。具足為法但能至心。一度入此壇者。十方一切諸佛同授是人清淨之記。過去現在一切重罪皆悉消滅○若欲周匝供養摩訶提婆大自在天那羅延天梵天帝釋三十二尊天者。但依此壇一施供養。即如各各供養諸天訖已。一切天等皆悉歡喜○若有厄難年命不安。求其珍貨以難諸偶。一切事意皆悉不吉者。入是壇以一切如意○一切時處獲上福利。捨此身以生生之處。從一佛土至佛土。恆於佛前寶花上坐。一切佛行皆得具足。不久即得無等等道(云云)。   又雲。若於高山頂上而誦之者。所有一切山空水陸諸眾生等。眼見境界及見咒師。其諸強類其報令。更不墮於三惡道(云云)。   功能文廣可見經文。   右牟梨經所說釋迦法畢。抑疑者雲。以閣經并牟梨經真言師傳名寶樓閣經法。未雲釋迦法。若依釋迦說。雲釋迦法者。法花仁王等法可可釋迦法。加之一代諸教中釋尊所說陀羅尼神咒千。且皆可雲釋迦法歟。此事如何。答約能說主者釋迦所說補咒等皆雲釋迦真言不可有失。但於今者非雲。然檢祕錄。以牟梨經入釋迦法。其真言等豈他佛之法哉。況牟梨曼陀羅者。師傳雲。牟梨者牟尼。萬荼羅者。義釋雲。真言仍釋迦牟尼真言雲也(云云)。師傳名寶樓閣法者。依陀羅尼名也。末雲非釋迦法。牟梨經與閣經既是同本異譯也。更可有差別耶。問。祕錄以樓閣經入方等法。何不入釋迦法之中哉。答經意方等部者。且入方等法歟。非全雲不釋迦法矣。   ●●   種子●。三形缽。本尊釋迦。   根本真言釋少咒。印相內縛三古印。護摩咒。迦梨捨爾同咒用。釋迦少咒相加用之。番僧咒。滅罪真言曰(後加持同用之)。問。本尊外以別真言為戶摩證是何耶。答是常事也。如光明真言等法。問。五種護摩中依修何法耶。   師曰。息災可修之。   唱禮。曼荼羅。釋迦(云云二說或三身中釋迦三反。次別釋迦梵號)讚。釋迦。   問。何以釋迦為本尊歟。   師雲。此真言出方等陀羅尼經。故能說釋迦為本尊也。   天台方等十十雲文(引)。此真言(云云)。可見之。大真言事也。小真言陀羅尼集經出之。大真言方等陀羅尼經第四卷出之。   滅罪真言。   離婆離婆帝俱訶俱訶帝陀羅尼帝尼伽羅離帝毘摩利帝娑婆訶。若有四眾持此咒無始罪障皆悉滅。若男千犯一切女人一切男子。若誦此咒一遍者。一切婬穢下淨報無遣消滅。永不現主永斷欲煩惱。終後疾證無上菩提。若有出家時咒者。所犯破齊戒諸重罪皆悉消滅。乃至無慚無愧有受信施乃至四重五逆等罪皆遠離消滅。更莫有遺餘耳。當後世得證無上菩提。   若獨修時。離婆婆帝真言念誦之次可用之。陀羅尼集經第一雲。迦梨沙捨尼印咒第十九(唐雲滅罪)。   准前唯改二頭指。各側博中指上節側。頭離一寸。離二大指頭四分。陀羅尼曰。唵(一)迦梨捨爾闍(二)。若善男子善女人。至心作印誦陀羅尼。隨誦一遍。百千萬億俱胝那由他恆河沙劫。四重五逆一闡提罪一切罪障悉皆消滅。若能一生。日日常誦千遍萬遍。能令行者。無始以來一切罪障悉皆消滅。印相準上智輪印第十七雲。先豎二中指頭指相拄。屈二無名指。各苾(ヱёэё①ンы)中指中節背。頭離一寸二分。以二頭指。各押二無名指上節背。頭離中指甲三分。屈二小指在掌中。以二大指。各捻中指上節內。合腕。   次智頂印第十八雲。准前唯改二頭指頭。各捻中指甲上。指頭各與中指頭齊(云云)。   今迦梨沙捨尼第十九印。准上件二印作之耳。右滅罪法承保三年十一月一日。功德院明解(實圓)。於定林房奉受以彼草書之。   私勘。方等陀羅尼經雖有上明。文字大異。於今真言又功能文全以無之。於彼經有異本歟。一遍集所出於真言并功能文同與上。更可勘之。   定光佛。   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花。臺上有月輪。輪中有●阿字。字變成佛頂形。形變成定光佛頂。相好圓滿眷屬圍繞。   讚(用四智讚。或用佛讚)。   印。普印。真言曰。唵三摩地入縛羅沙縛賀。   已上大原道場觀。   或雲定光佛咒。   曩〃〃南薩羅婆地(二)微麼底(三)枳羅寧(四)達摩馱曙涅闍多參〃(五)娑婆訶。   私雲。此真言台軌諸菩薩真言也。今用佛明如何。   唵婆哦梵(引)娜莫素睹(二合)帝尾設娑婆(上)哆羅(二合)阿祇爾(二合)烏拏迦烏哆羅(二合)柅炎吽〃泮吒泮吒莎訶。   私雲。右真言有阿彌陀房口決之中。戒壇上網御說(云云)。   寬元三年六月同十九日。於相州鎌倉名越房以岡崎僧正(成源)御本書寫畢。遍照金剛兼胤(二十六世)記。   播州明石郡太山寺常住物也。六十七卷。   堮恁C   最勝心明王經雲。聖觀自在菩薩。右手住安慰(即以風空頭相堅餘指作引手勢)。左手持蓮花。身如秋箭。色白色。   私雲。大和尚曰。以普文二尊為釋迦脅士。此經之說也。又釋迦金輪一體之旨。同此經明白也(云云)。   經雲。其佛左邊安淨箱子。盛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日日讀之(云云)。   又雲。複數數誦般若滅罪咒(云云)。私雲。何咒哉可尋之。   法雲。以難勝忿怒為結護明王(又名無能勝云云)。   私雲。不動使者法雲。難勝奮怒王尊勝二卷軌雲。言難勝忿怒者。是最勝佛頂明王(云云)。以是等文思之。難勝忿怒之稱。又普令蒙大力大護者大歟。   三井說雲。護摩相應物時可用。羯磨會不空成就真言。   唵阿目(引)伽悉弟惡。   私雲。本法雲。勸請奉送依佛部(云云)。   然者可用佛眼。台藏意外金剛主也。   用奔麼雞母無妨歟。   又依別部者可用能寂母。   蘇疏第三雲。十方三世自他依正。不出我一念。十方塵剎供養雲海。在此一塵。有而非有。非有而有。終日雙非終日雙照。一一塵遍法界。一切塵在一塵。融融無礙供養諸尊。一尊遍諸尊。諸尊遍一尊。供一即供諸。供諸即供一。如是供養本尊。以為最上。是故文雲心意供養最上更無過者也。若得此意。諸供一一無非法界供養。一一無非顯現菩薩妙供養(云云)。   大日疏第二十雲。行者猶身印真言及觀本尊。此三事和合故。本尊即自降臨道場而來加被也。然此行者初行之時。尚是凡夫自無德力。何能即感佛菩薩等如是而應耶。但由彼佛菩薩等。先立誠言大誓願故。若有眾生依我此法。而修行之不虧法則者。我必冥應。或雖不來而違加護之。若行人法則如法而不應赴。即是違本所願。故不得不應也。亦如明珠向月而水降。圓鏡向日而火生。因緣相應而無思念。此法亦可為喻。非是諸佛有心行。而同凡夫之赴應也。若心不相應事緣有闕。則本尊不加護念。故無應驗。非佛菩薩等之過也(私雲。此文至要也可存念之)。 T76001101.GIF   釋迦佛心用佛頂印咒。請坐四角。金剛誦結金剛藏咒印。奉請金剛各住本位。如法而座(云云)。   私雲。大和尚曰。通法者。兩界蘇悉地別法者。各各經軌等也。   謂除兩部成身。加別法成身。若道場觀觀曼〃〃各依別法也。而今乃尊法委不說行法。仍殊無可取具所。但一乘修行法道具印明等。併成身所可加結也。   文心四具歟。   八方中心。長四尺。入水五穀七香爐黃四角。中心八流八方。   四肘。   私雲。大和尚曰。金界無此尊。仍行法煩多。一端所云也。若欲修之者。如常薩埵行法。但五部中依羯磨部修之(更問)。又准別法十七尊十三尊曼〃〃可觀之耳。但在唐記雲。大日薩埵十七尊餘十三尊(云云)。而釋迦大日一體無二。依此十七尊曼〃〃有何事歟。若羯磨釋迦不可然歟。若只如瑜伽軌五種軍荼壇隨事用之尤可也(此萬陀羅二十五尊有之)。具如彼文也。今所云十七尊。此尤祕藏。不可形翰墨。早可聞口傳。若隨樂曼〃〃。如瑜伽壇等。略八方天。十七尊曼〃〃雲。   但違常途。更號十七尊曼〃〃與古說相濫。頗可有憚歟。善善可斟酌之(云云)。   (私雲。十七尊軌常捨之。十七尊旨。承師御口傳訖。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四德波羅密取攝成處之意也。能可思之)   右圖。大和尚息心抄釋迦卷中在之。依釋迦院令圖給也。 T76001201.GIF   具支灌頂第五雲。義釋五雲。其作字曼荼羅者。經中有種子字。當如法置之。如經不載。當取梵名中最初字為種子。或可通用阿字也。沙門良賁仁王經疏記說。以最初字為種子者。則有二義。一引生義。以最初字引生以下諸字義故。二攝持義。以最初字攝持以下諸字義故。今此中雲。取初中後宗要之字。皆並得也。可謂宗要。亦具二義。今造此壇。轉字輪法採而言。自有六法。一用一切諸佛真言心。所謂阿字。二用三部普通種子。謂阿娑縛。三用一切真言初字。除歸命外。四用一切真言宗要。謂初中後。五用諸尊各別真言。謂一宗明。六用諸尊各別種子。謂經中於依此六法轉諸尊宗門(云云)。   大和尚御說依延命修之。甲冑爐屈婁草比餘物十倍。以延命明投之。合物。本尊咒。伴僧。半念誦。半讀經。一時一部助修多不斷經大切也。伴僧後加持釋迦院明。   戶摩咒。無指小咒梵號加用之(云云)。具彼御抄。普賢(參摩多弩櫱多尾羅□達摩爾社多摩賀摩賀Л③ロ。有歸)。   文殊(矩摩羅迦尾目吒底缽他悉禰多娑摩羅〃〃〃缽羅底然Л③ロ。有歸)。   觀音(薩縛怛他櫱多縛路吉多羯嚕儜摩缽羅〃〃呼惹Л③ロ。有歸)。   彌勒(阿吟草惹野薩縛奢野弩櫱多Л③ロ。有歸)。   聲聞眾(倞曙缽羅底也野尾櫱多羯摩濕惹多吽有歸)。   緣覺眾(縛。有歸)。   一切諸佛頂(鍐鍐鍐吽吽吽泮吒Л③ロ。有歸)。   私雲。大原說雲。名藏一切佛頂者。是諸佛頂也。總印真言(云云)。   大和尚御說雲。唱禮常三身左善也。但釋迦三反禮之。更問。若大曼〃〃主在靈山釋迦牟尼佛(三反)。   南無⑤ユワчワДьヨЗЯД(若гоХДУгчсロДУгчУユンУч)。   南無佛眼佛母菩薩摩〃〃。是遍知眼也。又雲能寂母。   〃〃觀音虛空藏等菩薩摩〃〃   〃〃ヤЁьЁУ毘爾耶羅惹摩訶羅惹。   〃〃大小自在〃〃〃三部界會〃〃〃   (私雲。大原御說雲。三身之中釋迦三反。或三身之外萬荼羅主釋迦牟尼佛三反)   私雲。大和尚曰。金曼〃〃中無此尊。為置之煩多。仍付台藏修之。大小都別四法著別。大法者。付大非雲。以初門釋迦為本尊。其院諸尊印明。併皆結誦之具如台記了。   若都法。如常以本尊內入。其處安地印。若別法即是金剛部也。所謂金剛手釋迦世天等也(已上部主印母明主成就各異也。善〃尋訪具足修行之)。   若小法中台釋迦。第二重彼院諸尊第三重八方天也。此四法之外。道場觀觀曼〃改靈山淨土說法花儀式。可觀之。更問。   若悉地成身(更問)。道場觀觀曼〃如第五法。此五中第五并悉地易行。又依佛部行之(云云)。   享保十五庚戌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二   藥師法。   一支度。   註進。   藥師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脅機二腳。   禮盤一面(可有半疊)。名香(沈。白檀。鬱金。龍腦)。蜜。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芥子袋。五色糸各二分長一丈。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三口(閼伽神供等料)小扚三柄。折敷三枚。呂子一覆。長櫃一合。淨衣。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敷設雜器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修一佛法時支度大略如右。但依陀羅尼集經意者。五色大幡四十九燈等可有之。仍師匠雲去保延四年七月六日一院御祈。於中堂被修一佛法之時具大幡等。若可具之者可注載。本願藥師經十二卷。大幡一流(五色。長四十九磔手)。七層輪燈一基(四十九燈料)。切燈臺三本(讀經料)。經機三前。油五斗二升五合(四十九燈七箇日料。日別七升五合。壞別五勺定)。放生(四十九頭。七日之間三箇度)。   右大播等隨時早晚。依施主形勢可出之耳。   堮捅部C起首時分(總)五種護摩相應時節(總)向方(總)名香(總)五種護摩印(總)三摩波多(總)尊形(已上)。   註進。   藥師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半疊一枚。燈臺二本。名香(鬱金白檀)。酥。蜜。壇敷布一端。五色糸各少〃。佛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二口(各可加杓)。折敷二枚。淨衣。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結線事。   人人支度多不載之。用否在意歟。   一起首時分。   大日經具緣品雲。遇良日辰定日。時分宿直諸執。皆悉相應。於食前時值吉祥相。   義釋雲良日辰者。謂作法當用白分月。就中一日三日五日七日十三日皆為吉祥。堪作曼茶羅。又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最勝。此常念誦。亦應加功也。定日者。西方曆法。通計小月合當何日。若小月在白分內者。其月十五日即屬黑分。不堪用也。又曆法通計日月平行度。作平朔。皆合一小一大。緣日月於平行中。又更有遲疾。或時過於平行。或時不及平行。所以定朔。或進退一日定望。或在十四日。或在十六日。大抵月望正圓滿時。名為白分十五日。月正半如絃時亦為八日。但以此准約者。即得定日也。時分者。西方曆法晝夜各有三十時。一一時別。有名號。如晝日即量影長短計之。某時作事則吉。某時作則凶。某時中則平。各〃皆有像類。言宿直者。謂二十七宿也。分周天。作十二房。猶如此間十二次。每次有九足。周天凡一百八足。每宿均得四足。即是月行一日程。經二十七日。即月行一周天也。依曆算之。月所在之宿。即是此宿直日。宿有上中下。性剛柔躁靜不同。所作法事亦宜相順也。諸執者。執有九種。即是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及與羅□計都。合為九執。羅□是交會食神。計都正翻為旗。旗謂慧星。除此二執之外。其餘七曜相次直日。其性類亦有善惡。如梵曆中說。食前時者。晝夜各有三時。食前可作息災。暮間可作增益。夜可作降伏事也。入曼荼羅灌頂。與息災相應。故雲食前。值吉祥者。謂作法時。或地上或雲中有色聲等種種異相○(云云)。   蘇悉地經分別悉地時分品雲。我今解說吉祥成就時節。行者知已尋求悉地。謂時節者。八月臘月正月二月及四月。此等五月十五日。應作上成就。亦當作扇底迦亦即此五箇月黑十五日。應作中下二成就法。亦應作補瑟徵迦事。阿毘遮魯迦事。於月蝕時。成就最上之物。於日蝕時。通上中下成就之物。或一日三日五日七日十三日。應作成就諸一切事。最上成就。應取上宿耀時。然諸宿中。鬼宿為最上。若作猛利成就。還依猛利宿曜時等。   又雲。十二月一日至十五日。於其中間。應作一切成就。或取本尊指日。或諸月中白黑十三日。於初夜分。下成就時。於中夜分。中成就時。於後夜分。上成就時。   疏雲。若不知時節。輒爾修行者。違世道理。神祇不感。凡世間森羅本則勝義。若違差別勝義亦難。故仁王般若雲。有無本自二。譬如牛二角。又雲。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了達此一二。真入勝義諦。准思可知○。   所言八月臘月等者。然東夏西天。相去遙遠。指用時候。有其不同。今引諸文。略詳定之。○良賁法師釋仁王經。初年月八日。文雲。初年月八日者。此方四時。時各三月。皇唐御曆。建寅為正。西國三際。際各四月。寒際之首當十一月。即同往古建子為正。黑半標元。二十三日即初八矣。   南荊州沙門無行在天竺國。致於唐國諸大德書雲。中國安居。正當漢地後安居。即五月十六日。又黑前白後。四部皆同也。今檢諸文。彼天竺國立年初日。不同唐國。彼土年初。即用漢地正月十六日。然佛如來既出天竺。豈以遠取漢地所指之日而示悉地成就時哉。今推文意。所言正月等者。月稱即取漢地之名。指時始終。定依佛國。是即譯家隨方標名。令人密知佛正旨也。若不爾者。成就時月相違聖意。所求悉地無成就期也。餘時月等須從佛國年初之日。計其日數即定四時作成就(云云)。   文雲。行者所修本法所說宿曜時等。又本尊所授宿曜時等。依此應修(云云)。   已上普通成就上中下法月日時也。此尊經軌。雖有數本。委不雲起首時分等。但二卷經雲。從白月八日至十五日(云云)。仍書普通成就時候。又有五種護摩相應時節。如下出之。臨事用之。   一行法。   此尊所依本經軌等。非其一途。先就經有四本。一宋孝武之世。大明元年。沙門惠簡。於鹿野寺譯經。名藥師琉璃光經。亦名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灌頂經第十二卷)二。隋大業十一年十二月八日。三藏法師達磨笈多與大隋翻經沙門法行明則長順海馭等。於東都洛水而上林園翻經館重譯。名曰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三。大唐貞元元年。三藏玄奘於慈恩寺譯。名曰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四。大周沙門法師義淨新翻經二卷。名曰藥師琉璃光如來七佛本願功德經(右經於禁中內道場佛光殿譯之。即三藏譯出梵本。皇帝手自筆受)。   已上四經同本異譯。見七佛藥師經疏等(云云)。   又此外有隨願藥師經(云云)。相傳雲。件經無所見。本期人師拾諸本經文成一卷經(云云)。立誓雲。若違佛說可無驗者。投火以可燒之。誓言。投火中不被燒。仍古今所歸依也(與唐代譯全同意。但有一兩無彼譯文)。   右四本經。雖盛說本誓悲願。更無印契密言。新翻經中雖說真言等又不說手印。抑宋隋唐譯并陀羅尼集經。只說藥師一佛功能。周譯二卷經。上卷總明東方七佛淨土。下卷別明琉璃光佛淨土及本願功德。多與唐本同也。披文之時先得此意矣。   儀軌有四本。一。藥師如來念誦儀軌(不空譯。奧有結護讚。世傳受之)。二。同三藏別譯軌(比前本聊委悉也)。三。陀羅尼集經第二卷別有一段文。雖說印真言并壇樣。不明行法首尾。傳教大師抽彼一段文。名藥師千燈儀式。四。有大師所述兩卷軌(依蘇悉地略法述也)。此四本外。本朝永觀年中法橋大然有持來本。人人傳授之。此外亦有香園國土譯。無師資傳承(云云)。   以前經軌不明行法。大師依蘇悉地製作軌儀。八家錄雲。仁·珍·和尚·依阿□軌傳之(云云)。件軌悉地金剛部行法也。丹州池上依悉地佛部而有次第。師說雲。別尊法。多依悉地修之(云云)。   藥師如來略行法私記(丹州)。   先建立道場。次洗衣浴身。次門前香水。次辨備供物。次還房洗手漱口。次加持衣(如悉地)。次著衣。次護身。先淨三業。次佛部。次蓮華部。次金剛部。次淨三業(已上如十八道)。次入堂(堂門之外灑水。次入堂)。次禮佛(即淨三業次正禮佛)。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次濂淨供淨。次加持供物(用辨事印明)。次去垢(如悉地)。次清物(如悉地)。次光澤(如悉地)。次啟白。次神分。次祈願。次供養文。次唱禮。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次佛部。次蓮華部。次金剛部。次護身。次地結。次金剛牆(已上如十八道)。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琉璃地。是淨琉璃淨土也。莊嚴無量淨土中心有七寶樓閣。樓閣內有大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大蓮華臺。臺上有●字。變成凸佛頂印。印變成藥師如來。左右有日光月光無量聖眾周匝圍遶。行者於聖眾中親向佛前(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送車輅。次請車輅(私雲。迦羅灑野句下加毘逝者虞嚕吠琉璃缽利婆喝闍野怛他櫱多野噎醯呬句)。次迎請聖眾。內縛二空並豎不著。頭指屈之招三反。唵爾那爾迦毘逝者虞嚕吠琉璃缽哩婆喝羅闍野怛他櫱多野噎醯呬。   次辟除從魔(依悉地)。   右手以空指押地甲。舒豎三指押腰。左手亦作此印。左轉右轉上下五處。真言曰。   唵□裡〃〃縛日羅吽發吒。   次視三昧耶(依悉地)。   右手大指捻小指甲。豎三指。作三古形。向外託之。真言曰。唵昇羯□三莽焰莎訶。   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捧器先祈願)。次花座(已上如十八道)。次普來偈(用普印)。   普來尊者。由本願故。降臨道場。   當就此座。受我微供。   次重結大界(如悉地)。次塗香(如胎藏)。次花鬘(如台藏)。次燒香(如台藏)。次飲食(如台藏)。次燈明(如台藏)。次普供養(如十八道用普印)。次讚(在別)。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T76001501.GIF佛頂印。漸舒漸大舉體成佛頂印。印變成藥師如來(云云)。次根本印(在別)。次加持珠。次正念誦。次置珠本所。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字。諸法本不生義也。   次根本印。次部母。   二手虛心合掌。屈二頭指以端著二中指背上節。二大指捻二中指中節。真言曰。   唵沒馱魯灑爾莎訶。   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如前先祈願)。次解界(以大院印左轉三返)。次奉送。   此中有二印。先結前迎請聖眾印。誦真言。改明末曀醯呬句。為輅車〃〃。以二大指向外撥之。次請前諸車輅印。改明末迦羅灑野句為輅車〃〃。以二大指向外撥之。   次佛部。次蓮華部。次金剛部。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已上丹州記畢。   唱禮。   南無三身(云云)。南無佛眼部母菩薩摩訶薩。   曼荼羅主淨琉璃淨土十二上願藥師琉璃光佛(三反。或可雲俱魯吠女裡也缽羅婆羅惹野怛他櫱多野)。   〃〃日光月光遍照菩薩〃〃〃   〃〃五大明王〃〃〃。大小自在〃〃〃   〃〃金毘羅縛日羅等十二大約(或可雲金毘○等捻捨毘那毘那尾藥叉摩訶細曩缽底)。   〃〃三部〃〃〃   私雲。若付胎藏時都壇者可用八葉唱禮。但佛眼。次加禮本尊。別壇者可用三身。   發願。   至心發願。唯願大日。本尊界會。十二上願。醫王薄伽。日光月光。遍照大士(若修七佛時可雲本尊界會。七佛世界。本願功德。甚深妙典。普珠金剛。釋梵四王)。十二神將。部類眷屬。大聖不動。大悲明王。三部界會。諸尊聖眾。外金剛部。護法天等。盡窮法界。一切三寶。還念本誓。降臨道場。所修三密。靈給勝利。決定現前。護持大施主。消除御惱(以上二句二反又消除句隨事可改之)。息災延命。增長福壽。恆受快善。無邊御願。決定成就。決定圓滿。殿內安穩。諸人快樂。及以法界。平等利益(五大願如常)。   發願詞大略如右。帝王臣下隨時可有用心。   道場觀。   撿大師儀軌。先觀大海須彌。然者先觀置大海須彌等山頂。想淨琉璃淨土。中心可觀樓閣等歟。淨琉璃淨土標雲。藥師如來通身淺碧色。坐百寶蓮華師子座上。入大空三昧。放無數光明。一一光中無量分身諸佛。悉入大空三昧。右臂揚掌調手開葉。左安臍輪下勾小指。號大寶琉璃藥。左第一重有金剛藏王菩薩。通身淺紅青色。坐寶蓮台上。右手掌中立三股金剛杵。左手屈臂五指向上大指押小指爪上。出數菩薩以為侍者(云云)。○右第一重有蓮華幢金剛手菩薩。通身淺青色。坐寶蓮華台上。左手執真陀摩尼。白寶蓮華台上安金剛。右手作與願印(屈中指)。出數菩薩眾以為傳者(云云)。左第二重有日光菩薩。通身赤紅色。左手掌安日。右手執曼朱花。或開敷。或半開。或未開。或其實果為之。出數菩薩以為侍者(云云)。右第二重有月光菩薩。通身白紅色。左手掌月輪。右手執紅白蓮華。出數菩薩以為侍者(云云)。如來近後有十弟子等羅漢。無數聲聞眾以為眷屬(云云)。佛前左右外院上下八方。有十二神眾。無數金剛童子以為眷屬(云云)。   種子   師傳雲。●阿字。或雲●鞞。或(云云)。   三昧耶形。   師傳雲。佛頂印。   或雲阿迦陀藥。或雲鋨(越音)。或雲五古(弘法大師御說)。或雲三古。   持明房說雲。露地座主雲。以●字為種子(云云)。今雲。和尚依普通種子。今依集經者以●毘字為種子(云云)。   私雲。師曰。勘不空軌。左手令持藥器(云云)。以之可為三形。以所持物為三形。是師說棄文說也(云云)。   問。若以藥器為三形時。以何字為種子字耶。   答。以●字可為種子歟。更問。   問。師傳以阿字佛頂印為種形依何說耶。   答。依普通義品。故大日經義釋雲。經中有種子字。當如法置之。如經不載當取梵名中最初字為種子字。或可通阿字(文)。又雲。十方佛等各依常相圖之。若作契印當以如來頂相。種子即以阿字(文)。諸尊種子字有六法。具如釋迦法中。引具支文。   堮捅部C出生義雲。十六大士手之所持。皆本三摩地之標幟也。睹物求義其何遠哉(云云。已上)。   送車輅(可想送淨琉璃淨土)。   請車輅(如谷記)。迎請聖眾(如谷記)。   讚。   曩謨薩縛勃馱曩薩縛爾奈(入)迦盧拏怛麼(二合平)迦訶囉(引)睹迷(存念於我)俱嚕吠女哩耶(二合)入縛(二合)囉(引)入縛(二合)囉(引)他多揭多摩訶捺耶(二合辨事大成就義)南謨悉羯羅(歸命頂禮義)。   私雲。此讚出不空譯小軌。名結護讚。師雲。八家祕錄雲。本尊讚一本(仁)即此讚也。可通用諸尊。但俱嚕吠女哩耶句隨尊可改之(云云)。持明房說出此讚而註雲。錄外。又或佛讚(普通)或四智(慈覺大師)。   根本印咒(私雲。師曰。修火供時根本印。次可加當檀護摩印真言)。   集經第二雲。藥師琉璃光印咒。   以左右手頭指以下八指。反叉入於掌中。右壓左。兩腕相去五寸許。以二大指來去。咒曰。   唵(一)呼盧〃〃(二)戰馱(去音)利(三)摩燈祇(四)莎訶(五)持明房說雲。二手內縛立大指也(又用佛部印)。覺大師雲。兩腕相去五寸許。以二大指來去。證大師雲。不離腕。只佛部心印也。露地座主雲。蘇悉地佛部心印為根本印。今雲。依集經者。以鎖菩薩印為根本印(云云)。藥叉供阿闍梨說口授(云云)(或人云鎖印是也)。   或抄雲。藥叉供阿闍梨傳印。先師曰。於聖登阿闍梨邊受學之。此鎖印也。此是法性房尊意和尚之傳(云云)。   又雲。有雲。佛部即是佛部攝故。有人用金輪佛頂印。隨願陀羅尼藥師佛頂放光之中說之。故用佛頂印也。有說如彼形體。左手持壼。右手與願。此其即也(已上三說輔圓大德之傳云云)。   弘法大師曰。藥師印者。以左手開置臍下。以右手重上。二大指頭指合。真言曰。   南謨[卄/縛]伽伐帝(云云)。   又內縛兩腕稍相去禪智來去。真言曰。   唵呼嚕(云云)。   私雲。法御說。有印方抄。以彼大師御手跡本出之(云云)。東寺祕說用定印。但誦真言有口傳矣。   集經第二雲。藥師琉璃光佛大陀羅尼咒曰(印用前印)那謨囉怛那(二合)跢囉(二合)夜耶(一)那謨全毘羅(二)和耆羅(三)彌佉羅(四)安陀羅(五)摩尼羅(六)素藍羅(七)因達羅(八)婆耶羅(九)摩休羅(十)真持羅(十一)照頭羅(十二)毘伽羅(十三)那謨毘捨闍瞿留(十四)毘留離耶(十五)缽囉頗囉闍(去音)耶(十六)跢姪他(十七)唵毘捨是(十八)毘捨闍(十九)娑摩揭帝(二十)莎訶。   是法印咒。佛在維耶離音樂樹下。與三萬六千人俱及十二神王并諸眷屬。天龍八部大神王。俱說此法。是即名為結願神咒。若有受持。能拔身中過去生死一切重罪。不復經歷三塗。免離九橫超越眾苦。十方世界隨處安樂自在無礙(云云)。   七佛經雲。時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滅除一切眾生苦惱。既入定已。於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說大陀羅尼咒曰。   南謨薄伽伐帝鞞殺社窶嚕薜琉璃缽喇婆喝羅闍也但他揭多也阿囉歇帝三藐三勃陀也咀姪他唵鞞殺逝〃〃〃鞞殺社三沒揭帝莎訶。   若有男子女人。於彼藥師琉璃光如來。至心慇重恭敬供養者。常持此咒勿令廢忘。印方抄雲。私雲。藥師真言經及軌。粗有異。但以今真言可為數遍寶。又為除一切眾生短命病苦等。藥師如來入滅除一切眾生苦惱三摩地從肉髻光中所說出也。寶髻中明珠意在此真言所(云云)。   師傳雲。藥師小咒曰。唵鞞設逝。   日光月光等印真言。   日光月光十二神將印真言(大師御傳云云)。   唵嚕褒(引)爾庾(二合)多娑縛呵。   外縛進力豎。反屈如寶形。大指直豎。不改寶印而以下三指開舉。而復旋轉。   唵贊捺羅(二合)缽羅(二合)婆野娑縛呵。   右手作拳置腰。左手大指水指相捻如持花勢。臂向外。掌中觀有半月。   用大陀羅尼。始自曩謨至於微伽羅也。但雲旋底迦俱魯娑縛賀。   內縛地水合豎也。又可用諸藥叉真言。   已上大師御本。   諸藥叉印真言。   定拳屈風如鉤。惠手置腰。   曩南藥乞叉(二合)濕縛羅野裟縛(二合)賀。   唵婆多曳娑婆訶(唵下加十二神當名)。   集經第十一雲。一切藥叉法印咒。   以右手四指。向下鉤左手四指。其二大指直怒。二大指來去。咒曰。唵(一)俱毘羅(二)莎(去音)訶(三)。   念誦(先佛眼。次大日。本尊。大陀羅尼頂上光明。十二神將。三部心。諸天總。一字。又佛眼)。   若修護摩者。當壇護摩咒可加誦。   結線。   集經第二雲。說戶嚕〃〃印咒了雲。若有人等。多諸罪障。及諸婦女難月產厄。願欲轉禍求福。并患鬼神難差者。以五色線而作咒索。用繫病人項及手足腰腹等處○然後與作五色咒索。作咒索法。得線未搓。即燒名香發願已。咒四十九遍香煙熏竟。搓線作索。咒聲莫絕。搓作索已。以印拄之。更咒其索四十九遍。然後結作四十九結。一咒一結。數足即止。應將此索。繫彼人身○所有罪障皆得解脫。臨產之時。一無苦惱即得易生。所生孩子形藐端正。聰明智惠壽命延長。不遭橫苦常得安穩。鬼神之病立即除斷○(此次有大陀羅尼明壇法)。具如經說(云云)(智證大師曰。如經說者。指本願藥師經及七佛藥師經一一能可披覽云云)。   私雲。所載支度。五色糸七尺許搓之。供養法念誦之時。阿闍梨自線之。三十九結。每日相分三日許可線畢。結線了者。可令繫施主頸。   師說雲。此咒索袋縫裹繫頸也。勿著膚耳。又日來月來乃至經言。其檀越願成就。請咒師。供養法。件糸令解也。咒師本人他人可用之。若成不成不解糸。還成障難(云云)。   結願神咒不同。   集經有二明。所謂戶嚕〃〃并十二神將咒也。不空軌。以薄伽筏帝明。名結願神咒。本願經雲。以五色縷結我名字(七佛經并得度經等同之)。依之用大陀羅尼歟。   結線作法(井房)。   先建立小壇陳列供具。   次略供養法。念誦了後。以未搓線燒亦香。發願已誦咒加持三十九遍(十二神咒并辨事明等)。   次以線熏香煙搓線作索(咒聲莫絕)。   次以印拄之咒其索四十九遍。根本印十二神將咒。然後一咒一結作四十九結(結線作如六字法)。   結線了更祈願。次後供養等如例。   承曆五年正月二十五日依青蓮房律師命一番經營中間俄草之。   智證大師御說雲。結願神咒者。青龍和尚曰。以五色線作索。即書十二大將名一一結於線中。限若干日。要期願之稱竟訖。便解前結(丁糸一度樂比支出可樂也次一許結之)。修供養畢禮拜發遣。   私勘藥師經疏(道倫)雲。以五色縷結我名字等者。西域僧口傳雲。以左絞縷結神名字也。謂若人臨厄難時。屈請七僧。即詣道場令讀此經四十九遍。爾時施主者藏結線縷作新匣長七寸廣二寸。作三十匣竟。施主棒匣進七僧前。至心三禮胡跪叉手誓願所求。爾時七僧一時發願讀經。一僧各讀七卷。七七四十九篇竟。每一卷節各至神名處。息讀經時。施主進七僧前。以縷次第結其神名。後五神名者七僧一時等唱一一神名。而施主如先例結之竟而取縷入匣閉戶。然後送七僧。待其難息。若得求已。更請七僧如前先結十二神名字。次第還解也(云云)。梵僧口傳尤有其興。但是讀經結線作法也。修行法時結線作法可依集經明文歟。   護摩。   五種護摩相應時節。   悉地經分別悉地時分品雲。七月八月是雨時後節。應於此時作扇底迦法。又雲。於初夜分。是作扇底迦事時。   建立非雲。息災初夜時(瑜伽軌同)。   又雲。月初至八日(云云)。   瞿醯經雲。若作息災曼荼羅者。於日沒時。起首作法。又雲。於日沒時應作事者。勿中夜作。違本時故種種難起。   又雲。於日沒之時。諸天集會觀視作法之處。加威彼人。是故日沒時作法起首奉請諸尊。即來降趣益於彼人(火吽軌意同之)。   文殊八字軌雲。若為息災故定夜以之初(已上。息災)。悉地經雲。九月是冬初節。應於此時作補瑟微迦法。   瞿醯經雲。若作增益曼荼羅者。於日出時。起首而作法。   建立軌雲。若求增長者。名布瑟置迦。月九至十五。   瑜伽軌雲。增益初日分(建立軌同)。   火吽軌雲。日出時吉祥。諸天下遊此界。觀集時樂成。世間豐饒法。如是作法。   文殊八字軌雲。若求福德門。後夜而起首。(已上增益)悉地經雲。三月四月是春後節。應於此時作阿毘遮嚕迦法。   瞿醯經雲。若作降伏曼陀羅者。於日午時起首而作法。   建立軌雲。若作降伏法。阿毘遮嚕迦。二十四月盡。瑜伽軌雲。日中分應作降伏猛利法。(建軌雲。中猛利降伏)大威德軌雲。所熒惑日午時作法。   悉地經雲。於日月蝕時。即當作法。不觀時分。凡猛利成就及阿毘遮嚕迦事。日月蝕時最是相應。火吽軌雲。午時夜半時乃至是諸惡藥叉羅剎鬼遊行集時。樂願成就世間一切詞伏他法。   八字軌雲。降伏日正中(已上降伏)。   瑜伽軌雲。鉤召一切時(建立同)。   建立軌雲。若求歡愛法。名縛施迦月。十六日二十三。   瑜伽軌雲。於夜作敬愛。   八字軌雲。敬愛慾眠時。鉤召亦同前(已上鉤召。敬愛)。右五種護摩相應日時。非藥師一法。要諸尊隨意可用之。藥師法師說多分依增益(云云)。大僧正奉為九條右府。令修七佛法時依息災。何為規摸矣。   向方。   瑜伽護摩軌雲。面北依息災。增益向東方。應面南而住。以作降伏事。若敬愛相應。應住面向西(建立軌同之)。   右向方亦非限藥師一法。諸法通用耳。   淨衣。   建立軌雲。衣服當潔白(瑜伽同之)。   瞿醯雲。應著茅草之衣(已上息災)。   建雲。衣服黃色(瑜伽同之)。   瞿雲。應著芻麻之衣(已上增益)。   建雲。諸色上青黑(瑜雲。皆用黑)。   義釋雲。所被衣服赤。   瞿雲。應著青色衣及血濕衣。或破穢衣。或復裸形(已上降伏)。   建雲。所服紅白黃。瑜雲皆用赤(已上鉤召)。   建雲。所服紅白黃(私雲。合出二法用同文)。   瑜雲。同鉤召色(已上敬愛)。   右淨衣色隨法用之。臨時可斟酌。   名香。   私案。蘇悉地經并疏意雲。香花等供隨部殊異。今且就香辨其差別。佛部等三。稱為三部。息災等三。名為三品。聖者說。諸天說。地居天說。號為三等。於此九類所用各異(如左出之)。   三部所用香。   沈水。白檀。鬱金(如次三部用之)。   或三種香和通三部。或取一香隨通三部用。所謂所用香和之。悉是沈水。皆是白檀。悉只鬱金。一一無非法界之體。是故通獻三部。取一香隨通三部其義亦然。   瞿醯雲。白檀沈水相和供佛部。尸利稗瑟多迦等諸樹汁供蓮部。黑沈安悉供金部。   三品所用。   擣丸香。作丸香。塵末香(如次息增降同之)。   私雲。建立軌雲。沈香。白檀。安悉(如次息增降用之)。丁香。蘇合(敬愛。鉤召用之。取意出之)。   三等所用。   熏陸(通獻諸天天女)。沙糖何梨勒以和為香(地居天及護術)。安悉。通獻藥叉。   私雲。聖者說所用經中不見之。   遍通九種香。   龍腦。熏陸。安悉。柴膠香和合以燒之。遍通九種最為勝上。   瞿醯經雲。普通和香。白檀。沈水。龍腦。蘇合。安悉。熏陸。香附子。甘松。柏木。天木。以沙糖相和。次第供養諸尊(云云)。   和合香有三類。   蘇合。沈水。鬱金等香和為第一。又加白檀。沙糖為第二。又加安悉熏陸為第三。如此三種和合隨用其一遍通諸事。   三部通用。   沙糖訶梨勒石蜜和合為香。通於三部一切事用。   或有一香遍通諸事。所謂隨方隨得香也。   右香等隨法可用之。諸尊通用。藥師本經等。唯雲燒種種香。不說別香耳。   護摩即真言。   息災印。   師雲。二手內縛二火合豎。舒二風豎二火側如鉤。二地二空豎端相合。息災護摩真言。   唵薩縛幡(引)波娜訶那縛日羅(二合)野娑縛(二合)訶。   增益印(先依傳授。次更列本文)。   師雲。文雲。增益寶摽幟者。是南方寶生佛三昧耶契也。定惠外縛豎忍願初節相掛如寶形。種子怛羅(二合是寶生佛種子出圖并經中)。   金剛頂儀軌雲。返屈如寶形。   略出經雲。如本縛。屈忍願度。初分相拄。智定度面相拄。為寶形。是寶生佛三摩地。   又雲。由寶金剛契故。得成一切寶主。   增益護摩真言曰(儀軌無護摩二字)。   唵縛日羅(二合)補瑟吒(二合)曳娑縛(二合)訶。   延命真言。   唵縛日羅(二合)喻麗沙縛(二合)訶。   印相。師雲。二手作金剛拳。二風如鉤相鉤。印身四處(先心次額次喉次頂)。   金剛壽命菩薩種子。飧字(出註)。   不空譯壽命經雲。當誦護身被甲真言曰。唵砧縛日羅(二合)欲。   次當觀欲字。光明晃曜遍照成大金剛壽命菩薩。   已上延命真言。是依護摩儀軌所列之次。即以延命法接在增益護摩故。出此段中。   降伏印(先依傳授。次亦列本文)。   師雲。文雲。金剛怒降伏者。是降三世印也。定惠作忿怒拳。以右押左。檀惠相鉤進力圍豎。辟除結界。印身五處。降三世種子吽字(出圖及經)。金剛頂儀軌雲。二羽忿怒拳。檀惠背鉤結進力二背豎。   略出經雲。以止羽腕上置觀羽。以檀慧度相鉤。豎進力度作喝相貌。欲結此契。先應三遍稱吽字結之。似雲陰雷聲。名三界威力決定勝契。降伏護摩真言曰(儀軌無題目)。   吽縛日羅(二合)薩怛縛(二合)野發吒。   鉤召印(先依傳授說。次列本法文)。   師雲。文雲金剛鉤鉤召大召而相應者。是金剛鉤菩薩也。外縛以右風指。屈如鉤形招之。鉤菩薩種子惹字出圖。   金剛頂儀軌雲。由縛進如鉤。   略出經雲。如本縛曲進力度作鉤。此名金剛鉤菩薩三昧耶契。由金剛部印契。能接招一切鉤召護摩真言曰(儀軌無此題目)。   吽縛日羅(二合)羯哩灑(二合)耶弱。   敬愛印。   師雲。文雲。敬愛蓮花部者。是用八葉印。是則蓮花部通印。又用前鉤召印。   瑜伽儀軌雲。若作敬愛法並同上。若如此文者是同尊也。此印可決。種子弱(出儀軌中)敬愛護摩真言曰。唵縛日囉(二合)吠捨弱。   右六種護摩印真言依師說。付都率御說出之。隨法用之。諸師異說不遑毛舉。   護摩六段(或加摩波多。三藥師護摩多分依增益。但依息災又無妨歟)。火天(乃至)。本尊段(如常)。諸尊段(日光月光加供之)。   世天段(十二神為加供。若供物多者。一一呼其名。金毘羅一杓乃至毘迦羅一杓供之。若供物少者。唯自曩謨至於毘迦羅誦之。總供一杓云云大原決雲也)。   私師說雲。日光月光十二神將等。於本尊段可供之也(云云)。   雞足抄雲。三昧和尚御說雲。本尊段供物大杓油三度小杓十七度。餘供物月十七度。今以配之。本(三)日(一)月(一)金等各(一)次作法如常不記之(云云)。   護摩咒。   用小咒(師說如上出之。又用戶嚕〃〃咒)。   伴僧咒。   用肉髻光明真言。   後加持。   用大陀羅尼(十二神將咒也。但用薄伽婆帝亦無妨歟)。   三摩波多分。   師傳雲。施主家修戶摩時。修三摩波多護摩。而近代皆不修之。傳聞冷泉院御時以往皆有之。以後唯用後加持(云云)。   又雲。師曰。三摩波多戶摩諸尊段。未奉送之前修之(云云)。   三摩波多作法。   大日經第二雲。復以三昧手。次持諸弟子。慧手大空指。略奉持護摩。每獻輒誠誦。各別至三七。疏八雲。方引一〃弟子。於護摩處。於阿闍梨左邊以恭敬心蹲踞而住。師以左手執弟子右手大指。而誦寂災真言。每一誦之。一施火食。如此至二十一遍。諸弟子如是作(云云)。   灌頂私記雲○用曼荼羅主真言。用牛蘇護摩七迦。復以寂靜真言之護摩牛蘇七遍。復以牛蘇於其弟子頭上右轉三遍。而作護摩。   瑜伽護摩軌雲。次說三摩波多法(究竟成就)。   安所成物於蘇器前。或物大安於右左邊。隨便所行人身·蘇器·盛物·爐·聖眾。如是五集應巡環次第安立。取小杓滿杓蘇。加於所成物上。誦真言至娑縛(二合)訶字。即舉杓投火。與訶字聲俱下。便長引訶聲。令杓卻至物上。訶聲方絕。若加持人。即安杓頭上。若用本尊真言。無娑縛訶字者。當加而誦。若遙加持人。或抄名或著前人衣。標心而加持。若無蘇即用乳亦得。   或護摩私記雲。即手執小杓。綾變蘇。即置杓於其物上。誦真言末加寂災護摩真言。與娑縳賀聲俱投火。便長引賀聲。還安物上。又令至蘇器方絕聲也。   悉地雲。其莎(去)字。即寫爐中。呼其訶(去)字。還觸其物。卻至蘇器(云云)。如是來去三處觸不斷絕。是名三簸多護摩法也。   私雲。可然人御祈時。願主雖被進不可密呼寄座左。但以杓指遣左方。可修之歟可隨體也。又有標物取寄可修之歟。   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阿字。諸法本不生義也。   部母(如谷記。用佛眼)。   奉送(此中有二印云云如谷記)。   已上行法存略抄之。凡一〃事〃緣難具。須用觀念而助成之。所謂送彼如來形像七軀。有道場觀之時。花鬘瓔珞幡蓋伎樂普供養時可存念之。慈悲喜捨本等之心(云云)。   四無量觀別可用即明。燃七層之燈。若一〃像前各置七燈。燈明即時可存念之。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者。可有本尊觀時。如此之事只在行者用心而已。   一頂上光明真言句義并梵本。   南謨(度我義也)薄伽伐帝(世尊也)鞞殺社(藥師也)窶嚕(二合)薜琉璃(琉璃也)缽唎(二合)婆(光也)曷羅(引)闍耶(王也)怛他揭(如也)多耶(來也)阿羅喝帝(應供)三藐三勃陀耶(正遍知也)但姪他(即說咒曰也)唵(三身義。無見頂相義。本不生義。如來高功德義也)鞞殺逝〃〃〃鞞殺社(此三句藥師也)三沒揭帝(自度度他也)莎縛賀(速疾義也驚覺義也)。   印方抄雲。私雲。三沒揭帝之句不祥。十二神將咒末雲。三摩揭帝即三沒與三摩全同。三摩者究竟成就義也。揭帝度脫義也。故法藏師心經疏雲。揭帝此雲吉也度也即智慧功能。重言者自度度他。依今釋雲。三摩揭帝者究竟度脫之義也。即結上藥師義也。此句注文依之祥之。右疏根本御經藏本也。大師御隨身唐本具在御判(云云)。   右梵漢前唐院藥紙第三十九帖有之(云云)。堮捅部C或雲。師雲。毘社字毘字可雲гユ。且為假世雲毘也池上雲гユ(云云)。   或人云。前唐院藥紙第二十九帖有梵本真言。同怙奧有漢字真言。明覺慮外傳得之。梵漢相並書之。以之可為正本也。   義淨所譯雲。三沒揭帝(文)。●字與●字頭●字相合雲沒也。世人不知此旨。呼雲母利又暗。   推梵本作●●形尤可悲之(云云)。   私雲。安然和尚依金剛智大佛頂梵本書藥師真言。梵字之中作●●形。或人專不可悲〃。於唐院藥子本者。尤可為正。於安然御說又不可悲者也(已上)。   一真言數遍。   集經二雲。誦是神咒濟十萬遍(私雲十二神將咒也)。   下文雲。誦咒數滿百千萬遍。   消災念誦軌雲。廣數百千。略之百八(云云)(此軌數遍之真言肉髻光中真言也)。不空別譯軌雲。誦咒數滿百千萬遍。   又雲。誦咒於七日中誦滿一千八返(肉髻光中真言)。   一經卷數。   本願經雲。讀誦此經四十九遍(云云七佛經灌頂經集經等皆雲四十九遍)。   一僧數。   本願經雲。請諸眾僧(云云)。   消災軌雲。須請七僧(云云)。   藥師經疏(遁倫)雲。西域僧口傳雲。屈請七僧(云云)。   一行法日限。   集經雲。若一日夜。三日七日。若七七日。以晝兼夜誦咒(云云)。   不空軌別譯軌雲。像前念誦四十九日(云云)。   本願經雲。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   一四十九燈。   私雲。本願經上文雲。燃七層之燈。下文雲。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云云)。同新譯本無七層文。有七佛各七燈文。七佛經又如此。灌頂經并集經有一佛七層文。無七佛各七燈文。   或雲。或人修七佛法。一一佛前置七燈。此外別立七層一基。或人難之。修一佛法立七層。修七佛法不用七層。只每佛置七燈(云云諸師只用後說)。   一尊形并曼荼羅。   不空別譯軌雲。壇中心安藥師如來像。左手令執藥器。亦名無價珠。右手令作結三界即。著袈娑結跏跌坐。令安坐蓮花臺(云云)。   印方抄雲。私檢曩初唐本佛雲。右手揚臂。頭指從第二節折鉤與大指端相合。以大指押頭指傍如彈指。餘三指直開立左手近仰尚而聊凹臍下。掌中心置映徹碧色花形合子。胸有滿字。其字有焰光(云云)。不空軌結三界印者。恐今尊右手印相歟可尋之(云云)。又捨法性房說右手相與今相同(云云)。又檢三五古本。唐佛左掌上安合子。尚安壼。未有其證(云云)。又鎮西傳教大師所造四體藥師佛。皆左手掌持珠玉(云云)。丹州師雲。大日經義釋中。通相佛令持玉。雲件像為求法傳燈所奉造也。義釋當初無之。大師說尤貴(云云)。   堮捅雀Д苳j師傳雲。延曆二十二年閏十二月二十三日。於大宰府灶門山。為四船平達敬造檀像藥師四軀。高亦尺餘。其名號無勝淨土善名稱吉祥王如來(云云)。   師曰。六尺餘者。大師御等身歟。慈覺大師傳雲。夢見一沙門。長六尺餘。顏色清朗。傍有人曰。是叡山大師也(云云)。仍得此意也(云云)。   保元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座主親王於冷泉御壇所奉為上皇被修藥師法。御本尊自上被奉渡。其尊右手以中大指持錫杖。左手仰掌置齊。掌中安玉玉壼碧色無蓋(已上)。   不空別譯軌雲。清淨處如法治地。以淨土築令平。以淨牛糞和檀香塗圓壇。中心藥師如來乃至花臺已下十二神將八萬四千眷屬上首令住。如來威光中令住日光月光二菩薩(云云)。   消災念誦軌雲。塗拭曼荼羅。方圓隨本意。安排十七位(云云)。   集經二雲(如下書千支燈文)。   印方抄雲。藥師曼陀羅無指證本。但法性房本別在之(云云)。   淨琉璃淨土標雲。寶窟中白寶蓮花師子座。左第一重作金剛藏王菩薩。○塵數菩薩眾侍者。○右第一重作蓮花幢金剛手菩薩。○塵數菩薩眾以為侍者。○左第二重作日光菩薩。○右第二重作月光菩薩。○如來近後作十弟子及二十一三十五等羅漢。○左右後作無數仙人仙女等。○佛前左右外院。作無量天眾妓樂形○外院上下八方。作十二神將(云云)。   七佛經雲。造七佛像并執金剛像。皆於像身安佛舍利。於此像前。如上所說種種供養(云云)。   印方抄雲。叡山大師為或施主畫七佛藥師像。記文雲。圖七佛於三副。中臺大佛像。左上方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左次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左下方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右上方無憂最勝吉祥如來。右次法海雷音如來。右下方寶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云云)。   私雲。件文檢御手跡記之。但手印相好不明之(云云)。   日光菩薩。   標雲。左作日光菩薩。通身赤紅色。左手掌安日。右手執蔓朱赤花貌。或開敷。或半開。或未開。其寶果為之。   胎圖雲日光菩薩肉色前本持蓮花上安日形後本蓮花上安紺珠坐赤蓮花。   月光菩薩。   標雲。右作月光菩薩。通身白紅色。左手掌安月輪。右手執紅白蓮花(云云)。   胎圖雲。月光菩薩黃色。右持未開蓮花。右持青蓮花。上有半月。坐赤蓮花(云云)。   十二神將。   標雲。第一。宮毘羅伊捨那方可畏大將。其色黃。標駕虎。執載荼刃。左手押左腰。   第二。伐折羅因達方金剛大將。其色青。眼赤。駕菟。執三□椼□觾埤□櫸□詢褻□□□飀□福□婘憐□練騭禳□祰逆□樉□槂E□□飀□偷□□稚裲窗ぁ隉慼撫|□□  第四。安爾羅阿揭多方護法大將。其色帶炎上黃煙。駕蛇。執載荼鉞。左手拳。申風指火珠之。   第五。安底羅閻魔羅方正法大將。其色赤。放炎雷眼火髮。駕兩翼馬。左執代月慮。右執鏡上炎之。   第六。珊底羅濕哩豎底方羅剎大將。其色黃赤。作羅剎像。駕羊。左執鏡。右執載荼刃。或執代只裡之。   第七。因達羅濕哩底方帝使大將。其色黃。駕獲。左執白拂。右執鈴。令瞻之。   第八。跋伊羅縛骨荼方狼龍大將。其色白錯。駕金翅鳥。左執如意珠。右執金剛鐸。   第九。摩□羅縛庚方大將。或雲折風大將。駕狗。狗形可畏。所謂天狗。左拳申風指輪。右屈風。其色如黑風。   第十。真達羅縛庚方折水大將。駕豬。右執鉤。左屈地水。其色如黑水。   第十一。招在羅毘沙門方護世大將。又摩尼大將。駕鼠。右執如意珠。左執□索。其色夏日黑雲色。   第十二。毘羯羅伊捨那方懃忿大將。駕牛。即水牛也。手執寶弓箭。其色黑青。但稍滅前色。   已上十二神形色異說多端更可勘之。   十二神將安立方角。   大乘止觀院圖。壇向東方。   中臺安立琉璃尊。佛左方(北方)。日光。佛右方(南方)。月光。四角四天(艮提頭羅吒。坤毘盧博叉。巽毘盧勒叉。乾毘沙門天)。次右圍佛立十二神。東面立三神將。   第一金毘(寅)。第二和耆(卯)。第三彌佉羅(辰)。   南面立三神將。   第一安陀羅(巳)。第二摩尼羅(午)。第三索籃羅(未)。 西面立三神將。   第一因達羅(申)。第二婆耶羅(酉)。第三摩休羅(戌)。 北面立三神將。   第一真底羅(亥)。第二照頭羅(子)。第三毘伽羅(丑)。 私雲。右次第依標說石泉法橋立之(云云)。   又或圖位。 T76002201.GIF   私雲。中堂圖。以金毘羅安東方之北一。即為寅神也。後圖以真底羅配東方之北一。即為寅神。大相違。一行阿闍梨集雲。金毘羅是微明。即亥神。和耆羅是河魁成神。(乃至如此逆列十二神。以十二月乃配十二神。依逆次。文)   妙見菩薩陀羅尼經成就功德品下卷雲。次復有十二神○名曰微月天魁(乃至)大吉神後(文)。依此經文者。以亥神為始。列月將次第。與一行說相葉。即金毘羅亥神(乃至)真底羅寅神。逆安之。後圖依之歟。又十二神將有月將(正月微明等)及月建(以寅為始)二次第(云云)。 十二神將梵語不同。   藥師經疏(請邁)。   一宮毘羅(宋本雲。神名金毘羅宮金不同。傳梵音輕重為已故耳。餘皆同耳)。   二拔折羅 宋雲。和耆羅 隋本雲。跋折羅三迷企羅宋雲。彌佉羅隋雲。迷佉羅。   四安底羅 宋雲。安陀羅隋雲。安捺羅。   五類爾羅 宋雲。摩尼羅隋雲。摩怛羅。   六珊底羅 宋雲。宗林羅隋雲。摩涅羅。   七因達羅 宋雲。因持羅隋雲。因陀羅。   八波夷羅 宋雲。波耶羅隋雲。波異羅。   九摩虎羅 宋雲。摩休羅隋雲。摩呼羅。   十真達羅 隋本。同宋雲。真陀羅。   十一招杜羅 宋雲照頭羅 隋雲。招度羅。   十二毘羯羅 宋雲毘伽羅 隋雲。鼻羯羅。   此是鬼神名。鬼神語。印度人亦自不解。為此三譯。皆悉不翻。其中少少不同者由諸三藏言有楚夏。音有輕重故耳(云云)。略抄之。   私雲。集經第三舉列般若十六神王名。師說雲。此四天并十二神也(云云)。其梵語與上諸本大異可見之。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讀。   本願藥師經(ㄙ)卷(無讀經者可留之)。   奉念。   大日。一字。佛眼。本尊。護衛護摩。三部。火天。曜宿。   奉供。   大壇供。護摩供。神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御祈所。   奉念。   大日。一字。佛眼。本尊。三部諸尊(可隨時)。或日光月光等。   奉供。   閼伽供。飯粥供(若一時Юьд只可書飲食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行林第三。   大法別行。小壇行法。後加持。千燈。阿闍。善名稱。   七佛藥師法。   一支度。   註進。   七佛藥師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御佛七體。本願藥師經四十九卷(可囊五色囊)。   經箱一合(置嚴麗案上可具幡蓋打敷)。五色大幡一流(長四十九磔)。五色小幡四十九流(長五尺)。輪燈七本(各一層)。大壇一面。護摩壇一面。禮盤二面(各可有半疊)。脅機四腳。花機七前(七佛供養料。但古佛者不可入之)。經機六前(御讀經料)。小壇三面(方三尺各可有半疊之)。燈臺三十四本(之內切燈臺六本。御讀經料若古佛者可略。七佛料十四本)。五色糸(色別一分。長一丈)。酥。蜜。蠟。名香(沈。白檀。鬱金。龍腦。安悉)。大幕二帖。白布九段(六段。壇敷料二段。蠟燭料一段。兩壇佛供覆料)。芥子袋。壇供能米二十一石(若護摩壇供如大壇者二十二石四斗也。又夜叉供十二天壇者三十一石一斗也)。大壇七石。護摩壇八石四斗。十二天壇二石一鬥。夜叉壇一石四斗。聖天壇二石一鬥。燈油一石三斗一升六合。大壇七升。護摩壇一斗五合。輪燈七本料一石五升。十二天壇一升四合。夜叉壇一升四合。聖天壇二升一合。御讀經所四升二合。   堮捅部C本願經雲。   若於此經受持讀誦○若自書若教恭敬尊重以種種花香○而為供養以五色綵。作囊盛之○(云云)。新經雲。若於此經以五色繒綵。而裹帙之。   灑掃淨處置高座上。   大法。別行。小壇。行法。後加持。千燈。阿闍。善名稱。玉雲帙除切亦作祑同上。   伎樂(開白結願可有之)。放生(七箇日間。每月三十九頭)。赦(可被行之)。   淨衣。   阿闍梨。伴僧十二口。承仕四人。驅使八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日別二石四斗七日定也。人別二斗也。但不斷經供。十六石八斗可故加下之。伴僧二十人者日別四石。七日料二十八石也)。   敷設雜器等。長櫃一合。小桶三口(各可有杓)。自餘桶等(如常)。   右注進如件。   康治二年正月二十一日皇后宮御祈師匠被支度也。   堮捅部C不斷經上代。中古無之。自青蓮院時。依法印上綱諷諫。始有此事後來知之。令私雲。赦事上古人云不被載之。法印上綱以可有旨。令諷諫給。其後人人雖非門人多以載之。公家(大赦恩之可有時儀)。上皇。母后。執柄。功勳臣(或奏問之禁固。或私甚責可免除之)。次臣下庶民祈時。不可載赦。但修善時有繫閉者以免除由可勸誘也。   淨衣色。   私雲。此註多分依增益修之。然者可用黃色。但大僧正依息災令修之。尤可為規摸耳。   一起首時分向方等(如一佛法中記)。   一行法(大旨如一佛法。今記一兩要)。   先堂莊嚴。   七日七夜不斷修法如例三時也。讀經但夕座也。十一日雨時。始七佛開眼經題名讀經發願成剋修法發願。十七日雨剋。續經結願。十八日辰剋。御修法結願了。讀經。初日發願導師御房。咒明靖。唄忍。花安。   堮捅部C或人云。九條殿北面。延喜四宮一品康子內親王產祈也(云云)或人云。橫川阿闍梨。於朱雀院西宮。為別當殿北方祈被修如法藥師法之。   私雲。不經年紀。但是大僧正凡僧御時御事歟。別當殿九條殿也。北方彼四宮歟。   右天曆十年五月。九條右府御祈。大僧正令修給圖也。 T76002401.GIF   私雲。師曰。近代諸闍梨依此圖樣七佛前立花機。每夜奉獻飲食并備燈明等守株。未識情也。見彼時日記。佛開眼讀經發願護摩開白皆別時也。每夜讀經發願有之。依有此等事。別佛前立小壇排備飲食等也。然近代無其作法。仍更不可立小壇。又近代以經置大壇上。未知其據。若是依敷設高座而用安處之文歟。爾者彼者是書寫經而安置供養作法也。尚欲住彼方法者。大壇邊便宜之處可安置之也。大僧正御時圖大壇不安之。尤是為誠證者也。   右師匠近代被修圖樣也。 T76002402.GIF   堮捅部C私雲。御廟御時只夜叉壇許。無十二神天。任彼御時。但立夜叉壇許有何妨哉。或人。夜叉壇中心居一抔供。不指蠟燭。(云云)是藥師歟。尤不可然。中堂藥叉供。中心居藥師并日光月光。彼別時行法也。不可供今時私存念。中心居四壞供。可供四天別供。十二夜叉是依我等眷屬。衛護。是人。皆便解脫諸有願求悉令滿足之誓願也。四天亦然。安經意雲。爾時曰天王與其眷屬皆詣其所供養守護無復橫死(云云)。尤可別供。但小壇等多多非無煩。仍夜叉壇合供誠得其便歟。先般若十六神者。十二神加四天雲十六神也。十二四天一壇清供頗有眉目歟。   師曰。十二天壇尤可有也。於聖天壇者。不可女有(云云)。南山房僧都。延長元年六月二十九日。依敕奉為中宮御產。於右僕射東五條家七ン日間修不動法。第四日初夜之後。大聖歡喜天示現異相。稱名乞酒。因茲加供聖天(云云)。   私雲。如此例者尤可行供之酒蘿茯等可供之(已上)。   本尊。   七佛經雲。造彼如來形像七軀(文)。   又雲。亦應教造七佛形像(文)。   問。依七佛經造晝善名稱等七佛之時各其形像如何。答各各形像經不說之。但師說雲。善名稱等唯可造與願施無畏或第七佛一順可造耳(云云)。   問。本願經之形像七軀文與七佛經七軀文同異如何。   答。本願經意。以第七佛雲七軀。七佛經意。指善名稱等雲七佛歟。但兩經意尤以難測可能尋訪。   問。世共所修七佛藥師法是依何說哉。   答。可問明師。   經卷。   本願經雲。若自書若教大書(云云)。七佛經同之灌頂經雲。能以好索帛書取是經(云云)。   陀羅尼集經雲。寫藥師經一卷(云云)。   大幡色并長。   本雲。懸著五色續命神幡(云云)。灌頂經同之。又雲。造五色綵幡。長四十九磔手(云云)。   灌雲。神幡色四十九尺(云云)。   集經雲。一長幡以五色成四十九尺。   七佛經雲。一長幡四十九尺(云云)。   問。磔手與尺同異如何。   答。本願經疏(靖邁)雲。磔者尺也(文)。七佛經疏極泰雲。唐本雲。四十九磔手。磔手即應一尺(云云)。   問。大僧正圖。繫二丈餘長幡(云云)。是依何文哉。 答。於元意者不知依何說。但師傳雲。四十九磔手者。所配二丈四尺五寸歟(云云)。私雲。如師說傳一磔手者長五寸歟(智證大師記云云)。一折倭言比度乎。此即散舒中大兩指之量名也(云云)。若依此說者。一折者六寸歟。四十九折之所當二丈九尺四寸也。   問。玄奘在前譯本願經。書磔手。義淨後來翻七佛經雲。四十九尺梵本是同。磔尺不可異。況靖極兩疏主磔者尺也(文)。又檢多字書訓磔字皆註釋字。然者可用四十九尺歟如何。   答。顯密諸文磔量不同。其說千殊各存。一意不可偏執更可勘之。   大幡樣。   卯方抄雲。師說雲。五壼也(云云)。以五尺色。成四十九尺事。成說。五壼幡故以五色即可配五壼。又或說雲。一色即一丈也(云云)。五色上下次第。或說雲。五囊從下囊如次配地(黃)水(白)火(赤)風(黑)雲(青碧)之五大色(云云)。或以水等四色屬第二已下四囊。配東西南北四方。以黃色屬第一囊上方故(云云)。又幡足等各屬一色但以黃色屬中心之是佳(云云)。   小幡。   七佛經雲。造雜綵幡四十九首(云云)(本願經并餘經軌等未不說之)。   問。雜綵者其色如何。   答七佛經意。大幡色雜綵歟明不說色。但本願經及他經等譯雜綵文。皆雲五色。准知。小幡雜綵是五色歟。又世多以一色染一幡交雜懸之。又大僧正圖雲。中尊左方小幡皆青色。右方皆白色(云云)。   妓樂(行法了復行道誦經妓樂如初前後供時可奏音樂也)   本願經雲。鼓樂歌讚右遶佛像(文。上文雲。幡蓋妓樂而為供養)。 七佛經雲。鼓樂絃歌稱讚功德右遶佛像(文)。   放生。   本願經雲。應放雜類眾生至四十九(文)。   七佛經雲放四十九生(文)。   集經雲。又教放生四十九頭。   消災軌雲。放水陸眾生。日滿四十九(文)。   赦。   本願經雲。赦諸繫閉(文)。   七佛經雲。放大恩赦。脫諸幽厄。苦惱眾生。   次正明行法(胎藏)悉地。   師傳雲。修七法開白結願入堂之初。先行道。誦四智讚。槌缽打繞。如曼荼羅供作法。右繞佛像之也。此間可有伎樂。   唱禮。   南無三身。佛眼。   〃〃無能勝淨土善名稱吉祥王佛。   〃〃妙寶淨土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佛。   〃〃圓滿香積淨土金色寶光妙行成就佛。   〃〃無憂淨土無憂最勝吉祥佛。   〃〃法幢淨土法海雷音佛。   〃〃善住寶海淨土法海勝慧遊戲神通佛。   〃〃淨琉璃淨土藥師琉璃光佛。   〃〃曼殊室利菩薩摩〃〃   〃〃執金剛菩薩〃〃〃   〃〃阿梨耶薩羅那他〃〃〃   〃〃四大明王〃〃〃   〃〃釋梵四天等提婆摩訶提婆。   〃〃金毘羅跋折羅等十二大將。   〃〃三部海會〃〃〃   右唱禮私師說也。師雲。梨本教王兩座主。數修七佛法之時。用通途藥師唱禮(云云)。恐兩座主意趣在一卷經心歟。大僧正西方院等御說依二卷經。具禮七佛。右唱禮是也。但加私潤色聊取捨耳。   觀曼荼羅。   私雲。師曰。若大悲壇。以藥師可置遍知院。一切佛心眾之處(一七ン間)。   若壽乞壇。其作法如常。若都壇。中台本尊。右蓮花部。左金剛部。第三重世天(如常)。若別法隨其部以本尊可置中院也。若隨行法中台本尊。第二重眷屬。第三重世天。但隨一佛七佛一法二經之心各聊可加觀之。   又或釋迦院安之。即其院樂音樹下也。釋迦依曼〃〃請。七佛名號本願。說可觀也。又七佛共從本土來至此土。同音說咒不可觀也。若依一卷本。無藥師來至此土之說。釋迦唯說經思有無本尊失。仍藥師來至之觀尤大要也。凡別尊法至有本經者必可觀。其說會儀式也。   若依金界修之隨部五相成身更至觀曼荼羅可觀作。大日成釋迦牟尼如來依曼殊室利請演說藥師經也(依二卷經心七佛來至此書尤至要也可加觀之)。若都法。佛部大日具足世七尊(存略七尊)。若別法十三尊曼〃〃觀之。若隨行法准此界別尊法。成身先成教主釋迦於樂音樹下說此經可觀念耳。   已上私面授師說之。   堮捅部C大原決雲。曼〃〃界緣道安隨方之佛。謂東方界緣。藥師善德也。餘皆准之。而猶多。內二重緣可安歟。最外頗聊樂耳(云云)。又凡同居土一切教主多請安外金剛部之中(云云)。如釋圖。   私勘義釋者。   凡獻中台供具當置台外一重空界中若獻無名諸尊當置三重界緣之內。准此文意曼〃〃中無名體尊。於第三重界緣之內請供無妨歟。   義釋第四雲。次當入中先定中胎外界。次第二重外界。亦同中胎○第三重○復於一重〃分為三分。其最向堣@分。是行來周道。次一分安置供物。次外一分○尊位○次於此外復作周匝界緣。於此空位中蓮心觀察。隨其方面。分位相應諸尊皆都請供養。所以爾者。為阿闍梨臨事有所忘誤。安置諸尊。或不周悉。其應請召而無位次者皆當運心於此中供養(云云)。   私雲。決所云。此釋文意也。已上私面授師說之。   師傳雲。胎曼〃〃東方初門置藥師。一曼荼羅皆是藥師佛土也。中台是藥師法界身八葉是藥師四智四行也。乃至外金剛部是藥師隨類化身也(云云)。   私雲。七佛同安彼院。各眷屬圍繞。可想七佛同是一體分身隨機緣所七種淨土成佛利生。   師傳雲。依大法修別尊時。有二說。一加持殊後。先入其隨樂本尊三摩地。即從三摩地出結誦其隨樂本尊印明。次正念誦。次三摩地念誦。謂其隨樂種子若明也。次其隨樂本尊根本印明也。謂此說不用念誦。初大日入三摩地觀并初大日根本印明也。其由大日印明。諸會中既用。故初三摩地觀不必大法之意。故不用之。故只准別法用隨樂尊即明也。此尊即大日不二故也。   又說。加持珠後。先入大日三摩地。次結大日根本印明。次大日念誦。次入隨樂尊三摩地觀。次結其尊根本印明。次其尊念誦。次其尊三摩地念誦。次其尊根本印明(云云)。   又一說。先入大日三摩地。次結大日根本印明。次大日念誦。以入本尊三摩地。次其本尊根本印明。次本尊念誦。次入大日阿字觀。次大日根本印明(云云)。又清涼房說同最初說。   問雲。既依大法修之者。何不入大日三摩地結誦其印明乎。答。師曰。大日者是諸尊之本也。故隨在何尊皆不離大日故也。尊勝法等皆依此式(云云)。   又一說。不必加行之時。行法等唯如恆大法。先入大日三摩地。次結誦大日印明。次加誦本尊真言等(云云)。又一說。先大日入我我入。次結大日印明。次念誦(大日)。次三摩地(大日)。次本尊入我我入。次本尊印明。次本尊念誦。次三摩地(本尊云云。東寺等依之云云)。   又功德院實圓明解面授。大原雲。以別尊居中台義。是持明院說。聞之。谷不許此義。謂以別尊居中台事。受明灌頂時事也。通途行法尚有怖(云云)又以別尊居本位修時。本位其尊一曼荼羅觀。是祕密壇意也(云云)。私雲。別尊曼多羅。其本位觀置之。如尊勝曼荼羅等也(云云)。又雲。師曰。以兩界修別尊。有三說。一以大日居寶幢佛傍。以本尊居中台(是說議行者有怖之)二本位修之。三大日即本尊也可觀想(無動寺座主用第三義云云)。   已上依大法行別尊。師傳等了。   若依悉地者。   曼荼羅中有七蓮花座。〃上各有●字。〃變成佛頂印。印變成七如來。眷屬圍繞。   入三摩地。   以月輪〃有●字。字變成佛印。〃變成藥師佛。形善名稱等一體相即無二無別。   印明(佛部心印明。開腕。但於明者。私師說可用七佛同意咒云云。其咒如左)。   經下雲彼七如來見是相已。各從其國來至索訶世界。與釋迦牟尼如來共相問訊。爾時曼殊室利。白言世尊。唯願為說大力神咒。能令來世薄福眾生病惱所纏。日月辰星等所有厄難疫疾怨惡及行險道。遭諸恐怖。為作歸依。令得安穩。時諸如來讚曼殊室利言。○有大神咒。名曰如來定力琉璃光。○時七如來以一音聲。即說咒曰。呾姪他具謎具謎謦尼謎膩呬上末底末底馺□坦他揭多三摩地頞提瑟恥帝頞帝末帝波例波跛輸但爾薩婆波跛那世也勃睇勃圖嗢答謎塢謎矩謎佛鐸器怛羅缽裡輸但爾曇謎昵曇謎謎嚕謎嚕謎嚧屍朅麗薩波哥羅蜜栗睹(丁庾反)尼波唎爾勃提蘇勃睇佛陀頞提瑟佗泥娜偈路叉睹謎薩婆提婆三謎頞三頞三曼□(奴和)漢□睹謎薩婆佛陀菩提薩埵苫謎苫謎缽唎苫曼睹謎薩婆伊底塢婆達婆薩婆毘何大也。薩婆薩埵難者晡□泥晡□泥(去)晡□也謎薩婆阿捨薜琉璃也缽喇底婆細薩婆波跛差揭羯麗莎訶。   私雲。此咒誠足為七佛咒。但念誦間以雖持念。人多不暗誦之故也。舉世只用頂上光明真言其故歟。   念誦(師雲。金剛手曼殊室利真言可加誦之)。   結緣(如一佛法中記)。   護摩(大旨如一佛法中記)。   本尊段(奉座花可投七房歟)。   勸請詞雲。   我今稽首請。善名稱佛尊七正遍知者(云云)。大小杓油燒供等各七反可供之歟。   諸尊段。世天段(具如一佛法中記)。   護摩真言。   私說之諷多沒馱毘逝〃他多櫱多耶Лгロ(師說也更問)。   伴僧咒(如師說者可用七佛同音真言。但頗難念誦歟具如上記)。   後加持(大陀羅尼)。   夜叉壇行法。   師傳雲。夜叉供十八道供養法。道場觀。十二荷葉上有十二嚕字。變成十二神將。讚(諸天讚)。不用念誦前後入定(云云)。   私雲。小壇阿闍梨行法。師說。   護摩壇阿闍梨俱時可起座(私雲大阿闍梨正念誦時赴護摩壇也)。先護身(三甲等若不動然後立座也)。次禮佛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次灑淨供物等。次觀曼荼羅。(私雲如上師傳)次輪壇。次打磬二度(想奉驚在大壇所請尊)。次取香爐勸請之頌曰。   唯願(ㄙ)。尊。降臨此處。哀愍納受。我此微供。   近代作法壇上在香爐下座磬。仍此間出之。若無之直用即明勸請也。   私雲。結普即可誦。智證大師勸請文(或執香爐)。其文雲。   至心奉請。金毘羅大將。和耆羅大將(乃至次)。毘迦羅大將。各有眷屬。七千夜叉。總合八萬。四千夜叉。皆是大日。法門眷屬。順佛教敕。以大願故。主年主月。主日主夜。主時主剋。常住世間。普惡不別。大慈普薰。守護佛法。救護眾生。是故我等。一心歸依。一心頂禮。唯願十二。夜叉王等。主伴權實。悉皆降臨。慈悲納受。所設供具。護持伽藍。護持人法。無諸災難。善願圓滿。 私雲。祈願詞等隨施主心臨事改之。   次置香爐結當部印。請之。   明末加尊號并曳醯呬句。想大壇尊來與此曼陀羅尊契當一身也。   私雲。以右手四指向下釣。左手四指其二大指直怒來去。咒曰。唵(一)俱毘羅(二)莎(去音)訶。   次閼伽。次花座。次普來偈。次五供普供等(如常。若有蠟燭供者飲食。次奉獻)。   私雲。飲食印。次召承仕令付蠟燭火。其次第如上圖位。   次讚(諸天)。次根本印(私雲。可用勸請印明。或云云)。次念誦(私雲。大日。十二神將。咒諸天藥叉。大吉祥。佛慈護)。次還珠。次根本印。次左方五供等。次讚。次閼伽。次迴向。次奉送。(私雲。結前勸請印。大指向外撥之。)。次誦金剛輪陀羅尼(三五反。想令補行法之間越法過也)。次下座禮佛。次還著本座。   十二天壇(可有蠟燭十三杯)。   聖天壇(可有佛供二壞)。   私雲。二壇行法如藥叉壇。但觀曼陀羅勸請印明等在意可消息耳。大僧正圖無此二壇之。   已上行法粗抄記畢。   後加持作法。   先三部護身。次地結。次金剛牆。次迎諸聖眾。次根本印(當時本尊)。次馬頭。次上方金剛網。次火院。次發願。   私雲。師曰。諸師皆雲無別作法只發願誦咒許也。三昧雲。可加本尊根本印(云云)。依此說加私潤色記之。至結願時解界奉送(云云)。發願詞雲。至心發願唯願大日本尊界會普名稱等七佛世尊。曼殊師利。執金剛手。十二神將。部類眷屬。三部界會。諸尊聖眾。外金剛部。護法天等。叡山三寶。盡窮法界。一切三寶。還念本誓。證智證明。所修三密。靈驗勝利。決定現前。護持大施主。御願圓滿(二句二反)。本尊加持。真言法藥。護摩功德。薰入五體。貴體安穩。息災延命。增長福壽。恆受快樂。無邊御願。決定成就。決定圓滿。殿內安穩。諸人快樂。及以法界。平等利益。   五大願(如常)。   私雲。師雲。殿內以下并五大願開白結願時許用之(云云)。   堮捅部C為他人護身作法。   師曰。予少年時見三井寺人作法。成人後憶念所護向外能護向其肖護之顯露作印(如所護令向外為令不見印也)。山門只用三部被甲。但聖行房隨丹州傳受書中有彼三井樣幸甚〃〃。仍予用此說。智師雲。三部等(云云)。予以丹州御傳執申。爰尤可然有興之由頗示給(云云)。   天養元年二月三十日。以師御抄記書之。慶勝記(已上)。   一功能(先出神咒功能。次略舉七佛各悲願。三引感應緣)。   不空別譯軌雲。若欲隆伏惡人者。作一印以瞋心誦。一百八遍。遙打一切外道破滅。   若人欲遠去怨家。加持苦練子一百八遍。一咒一燒投火中燒。其人即遠去。   若人心病者。加持青木香塗心除愈。   若人心患腫者。加持桂皮二十一遍服之除愈。   若人患頭病者加持柱心二十一遍服之除愈。   若人或患瘧病。持此咒者視患瘧人。誦此咒一千八遍。其患即除愈(私雲以上咒者頂上光明真言是也)。   集經雲。若有受持能拔身中過去生死一切重羅罪。不復經歷三塗。免離九橫超越眾苦。十方世界隨處安樂自在無礙(云云)(私雲。大陀羅尼功能也)。七佛經雲。若見男子女人有病苦者。應當一心為彼病人清淨澡嗽或食或藥或無蟲水咒一百八遍與彼服食。所有病苦患皆消滅。若有所求至心念誦。皆得如意無病延年。命終之後生彼世界。得不退轉乃至菩提(文)。 又雲。七佛形像前後坐誦咒〃此人前有無間罪一切業障悉皆消滅。   又雲七佛名及此神咒。讀誦書寫恭敬供養。現世皆得無病長壽(文)。   又雲。諸眾生於此神咒。若自書若教人書。受持讀誦廣為他。常蒙諸佛之所護念(乃至)。亦無橫死(云云)。   私雲。已上神咒功能。此中不空軌集經別說。藥師一佛咒功用。七佛經總明七佛神咒德。   裹書雲。淨土論中雲。第九。如藥師經雲○有八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寶檀花菩薩。無盡意菩薩。藥王菩薩。藥尚菩薩。彌勒菩薩。皆當飛往迎其精神。不逕八難生蓮花中。自然音樂而相娛樂(已上)。   案七佛經意雲。第一。無勝淨土善名稱吉祥王如來。發八大願。其第三願雲。若有眾生。為貪瞋癡之所纏逼。造無間罪及諸惡行。誹謗正法不修眾善。當墮地獄受諸苦痛。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令無間罪及諸業障悉皆消滅。無有眾生墮惡趣者。常受人天殊勝安樂。乃至菩提。   第八願雲。若有眾生。入於江海遭大惡風吹其船舫無有洲諸而作歸依極生憂怖。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皆得隨心至安穩處。受諸快樂。乃至菩提。   第二。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發八大願。其一願雲。若有眾生。為營農業及尚賈事。令心擾亂廢修菩提。殊勝善法。於生死中不能出離。各各備受無邊苦惱。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衣服飲食資生之具金銀珍寶隨願充足。所有善根皆得增長。亦不捨離菩提之心。諸惡道苦。鹹蒙解脫。乃至菩提。   第三願雲。於十方界。若有女人。貪婬煩惱常覆其心。相續有娠。深可厭惡。臨當產時。受大苦惱。聞我名字暫經其耳。或復稱念。由是力故眾苦皆除。於此身已。常為男子乃至菩提。第三。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發四大願(云云。終說神咒)。第五。法海雷音如來。發四大願。其第二願雲。若有眾生。生在邊地。由近惡友造眾罪業不修善品。三寶名字曾不經耳。命終之後墮三惡趣。彼諸眾生暫聞我名。由是力故。業障消除。遇善知識不墮惡趣乃至菩提。   第四願雲。若有眾生。由先惡業。共相鬥諍作不饒益。弓箭刀杖互為傷損。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各起慈心。不相損害。不善之念尚自不生。況於前人欲斷其命。常行喜捨乃至菩提。   第六。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發四大願。其第一願雲。若有眾生。造眾惡業。種植殖耕耘損諸生命。或復興易欺誑他人。戰陣兵戈常為殺害。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資生之具。不假營求。隨心滿足。常修眾善乃至菩提。第七。藥師琉璃光如來。發十二大願(云云)。   私雲。以下經文同與一卷本。至奧有七如來。來至此世界文時。七如來以一音聲。即說咒曰(云云)次執金剛菩薩說神咒。又有執金剛咒。其後七佛世尊各還本土。   已上六佛本願略抄之。至第七佛者。如本願經。不能具引(文)。   消災除難軌雲。歸命滿月界。淨妙琉璃界。法藥救人天。因中十二願。慈悲弘誓願。願度諸含生。我今申讚揚。志心頭面禮。中堂十二藥師供文雲。三世常住。大日如來。六名釋迦妙法教主。憶念弘誓。像法轉時。以大方便。稱號藥師。琉璃光佛(云云)。   南嶽法門傳下雲。釋智璪。清渧人。俗姓張氏。晉永嘉遷居臨海。祖先秀梁倉部侍郎臨海內處文文環。陳中岳將軍。璪自小言行無怙。親鄰奇之。年十七父母俱亡。璪因累年說疾。醫藥無效。因靜夜策杖。至庭中向月而臥。專心念月光菩薩。願慈悲救護。如此數夜而無散亂。忽於夢中見一人形色甚異。從東方來。謂璪曰。我今故來為治汝病。便以口遍璪身吸。翔目而漸差(云云)。   義淨三藏傳雲。帝(睿宗真皇帝)以昔居房部幽居無歸。祈念藥師遂蒙降禮。駕慈澤重闡供獻。因命法徒更令翻譯於大內佛光殿。譯成二卷(帝御法莚手自筆受云云)。   續高僧傳三十雲。釋真觀。字聖達。吳郡錢唐人。俗姓□氏。祖匠蒸給事薰內侍郎文先通真散騎常侍。母桓氏。溫良有德。嘗悱憤無胤。潔齋立誓。誦藥師觀世音金剛般若。願求智子。○依藥師經七日行法。至於三夕覺遊光照身。因餘心性非恆。言輒訟達。豈非乘天託人寄□弘釋者也。及其誕育。奇相不倫。左掌仙文右掌人字。○從幼至終未嘗病謁。○雖老不衰(云云)。   祕教類聚(吉備大臣撰)雲。餘年三十有六之時。稍煩身病○即餘參藥師寺。敬禮藥師丈六瑞像。而申雲。依命身病老母悉苦。伏願欲痊。○至七日夜。夢見自天降下短籍一枚(長一尺許廣二寸許)。即餘持取其籍而見者。記雲。七八八八九年。實是雖知餘命之遺數。而猶惑七八八八九。爾時空上教雲。四十年哉。○今餘至七十有六(云云)。   已上感應緣。其說繁多可見三卷疏等。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讀。本願藥師經(ㄙ)卷。   奉念。大日〃〃〃。藥師〃〃〃。護衛本尊〃〃〃。三部〃〃〃。諸天〃〃〃。增益〃〃〃。   奉供。大壇供〃〃〃。護摩供〃〃〃。神供〃〃〃。   右依仰旨始自今月十七日至於今日并九箇日夜之間七口僧綱大法師等相共勸修上件教法。抑所修御願如法如說造彼如來形像七軀。書寫經典四十九卷。四十九燈盡夜恆明。每日放生都二萬三十。復續命神幡四十九尺。五色神幡四十九首。以五色縷。結願神咒鼓樂歌讚。恭敬供養。而殊致精誠奉祈。   大施主御惱消除之由如件。仍勤行事謹言。   治曆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權律師。   御修法所(謹奏二字公家御祈用之。臣下不然)。   奉讀。   本願藥師經(ㄙ)卷(假令七ン日番僧ㄙ。不斷經卷數載之)。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二千一百遍(七ン日三時各百反定)。   一字金輪真言佛眼部母真言。   藥師如來真言(阿闍梨每時千反。伴僧同。但伴僧咒反隨本尊咒大小可定之。如不動藥師等每時千反。如尊勝千手每時百反。如一時金輪文殊等。各萬反)。   護衛本尊真言。(ㄙ)護摩真言。   三部諸尊真言火天曜宿真言。   奉供。   大壇供二十一箇度(私雲。師雲。近代七日修法大壇供書七ン度未知其故。古人書二十一ン度可依之)。   護摩供二十一箇度。十二天供一七箇度。   藥叉供一七箇度。聖天供一七箇度。   諸神供三箇度。   右謹依。宣旨(若綸言或綸旨。以上公家用之。太上皇院旨。皇后等令旨。臣下仰旨)。   仍錄行事謹奏(公家用之。院皇后臣下謹言)。   堮捅部C義釋雲。凡真言遍數應以字計之。如蘇悉地。若極大者誦至百遍。次者五百遍。小者千遍(云云)。   私雲。加持瓶等時。或三部心。或部部。或辨事真言。隨其真言等大小可用遍數。如此雲也。餘時可准知耳。   藥師千燈法。   藥師千燈儀式(傳教大師御撰。私雲。出陀羅尼集經第二)。   藥師琉璃光佛印咒第二十五。   以左右手頭指以下八指。反叉入於掌中。右押左。兩腕相去五寸許。以二大指來去咒曰。   唵(一)呼嚧〃〃(二)戰馱(去音)利(三)摩橙祇(四)莎訶(五)。   是法印咒。若有餘。多諸罪障。及諸婦女難月產厄。願欲轉禍求福。并患鬼神病難差者。以五色線而作咒索。用繫病人項及手足腰腹等處。仍教令作藥師佛像一軀。寫藥師經一卷。造幡一口以五色成四十九尺。又復教然四十九燈。燈作七層形如車輪。安置像前。又教放生四十九頭。然後與作五色咒索。作咒索法。得線未搓。即燒名香發願已。咒四十九遍香煙熏竟。搓線作索咒聲莫絕。搓作索已。以印拄之。更咒其索四十九遍。然後結作四十九結。一咒一結數足即止。應將此索繫彼人身。又轉藥師經四十九遍。所有罪障皆得解脫。臨產之時一無苦惱即得易生。所生孩子形貌端正。聰明智慧壽命延長。不遭橫苦常得安穩。鬼神之病立即除斷。   藥師琉璃光佛大陀羅尼咒曰。   那謨羅怛那(二合)跢囉(二合)夜耶(一)那謨金毘羅(二)和耆羅(三)彌佉羅(四)安陀羅(五)摩尼羅(六)索藍羅(七)因達羅(八)婆耶羅(九)摩休囉(十)真持羅(十一)照頭羅(十二)毘伽羅(十三)那謨毘捨闍瞿留(十四)毘留離耶(十五)缽囉頗羅闍(去音)耶(十六)跢姪他(十七)唵毘捨是毘捨是(十八)毘捨闍(十九)娑摩揭帝(二十)莎訶(二十印用一前印)是法印咒。佛在維耶離音樂樹下。與三萬六千人俱。及十二神王并諸眷屬。天龍八部大神王。在如是等大眾會中。說是法已。大眾皆聞無不歡喜。是即名為結願神咒。若有神受持。能拔身中過去生死一切重罪。不復逕歷三途。免離九橫超越眾苦。十方世界隨處安樂自在無礙。法應如是。若善男子善女人等。受持讀誦是神咒者。日夜精勤香湯洗浴。著新淨衣持諸禁戒。如法誦滿十萬遍已。就清淨處如法治地。治地之法如餘壇說。團圓掘去數丈之地。更以淨土填築令平。若高出基最為第一。平治地竟。以淨牛糞和檀香湯。以手掌摩隨日而轉。摩地已竟。地上佈置千燈。道場上方四方。皆以種種雜寶莊嚴。懸繒幡蓋。寶網絞絡。其地面上以五色粉。周匝間布作七重院。各開四門其七重院狀。如此地水磑風輪。院院各有眾多隔子。一一隔道。各作寶階砌地之相。其地中央。作寶蓮花輪座之相。是即名為下方莊嚴。一一隔道兩頭著燈。重重隔隔各別著燈。數滿千盞。佈置燈竟。安置種種寶瓶寶樹香花等物。佈置畢已。中央座上著小床子。以錦繡等淨物。敷之床上。安置藥師佛像。仍用前印請為座主。結界碎除三摩耶法。如下金剛軍荼利法。然後安心燒種種香。散種種花。供養種種飲食花果。又燒蘇蜜胡麻人等而為供養。若一日夜。三日七日。若七七日。以盡兼夜誦咒數滿百千萬遍。所求從心無量獲果。除不至心。法應如是。所有利益說不可盡。其餘功能具如經說。   續驗灌頂印咒第二十六。   二大指屈於掌中。捻二無名指甲。無名指中節相背。二小指頭相拄。二中指直豎頭相拄。二頭指屈各捻中指肖上節。咒曰。   唵(一)步三末羅(二)蘇摩鹽(三)莎(去音)訶(四)。   若欲續驗。每日平旦於水罐上結印。誦咒二十一遍。自灌其頂。還復如舊。   私雲。已上大師御撰畢。但是集經第二文也。今私任現文聊編篇章。   先澡浴著衣法。   文雲。香湯灑浴。著新淨衣持諸禁戒(云云)。   次先持誦法。   文雲。如法誦滿十萬遍已。就清淨處如法治地(云云)。   私雲。是滿先持誦咒遍數已赴成就壇意歟。   次擇地塗壇法。   文雲。就清淨處如法治地(乃至)。隨日而轉(云云)。 次以五色粉作七重院法。   文雲。其地面上以五色粉(乃至)。下方莊嚴(云云)。 次道場莊嚴法。   文雲。道場上方四方皆以種種雜寶莊嚴懸繒幡蓋寶網絞絡。   次佈置千燈法。   文雲。一一隔道兩頭著燈。重重隔隔各別著燈。數滿千盞(云云)。   次安置寶瓶法。   文雲。安置種種寶瓶寶樹香花等物(云云)。   次安置佛像法   文雲。中央座上(私雲。上文所說寶蓮花輪座是也)著小床子。以錦繡等淨物敷之床上。安置藥師佛像(云云)。   次召請供養法。   文雲。仍用前印請為座主(云云)。   私雲。前印者戶嚕〃〃印咒歟。   次結界辟除法。   文雲。結界辟除三摩耶法如下金剛軍荼利法(云云)。   私雲。師曰。依文勘下軍荼利法。同經第八說軍荼利三摩耶結大界法咒印。今所指是歟。但聖意難測。未聞師說。任唯炳文教示許耳。集經第八雲。軍荼利三摩耶結大界法印咒第二十六(亦名一切佛摩訶三昧耶印咒云云)。   以二小指二無名指。相叉交右押左。挺在掌中。直豎二中指斜舒直頭指相拄。以二頭指各屈。捻中指第三節背。以二大指各附摶二頭指邊側。開掌。咒曰。   唵(一)商迦(上音)禮(二)摩訶三昧焰(上音三)盤陀盤陀(四)莎訶(五)。   是法印咒。若有建立道場壇所。請一切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欲供養者。聖眾若到一一各作花座印咒。承迎安置本位總竟。然後作此法印誦咒。以印右轉三遍七遍。皆得稱為靜警。是名內外嚴密之法。作是法已。聖眾皆安坐受供養。咒師不解作此法者。多有諸惡魔神外鬼毘那夜迦等之所得便。即不安穩。○總事已竟。又作是印更咒七遍。但誦前咒。盤陀〃〃次下更加文闍〃〃。始雲莎訶。以印左轉。輪至三匝誦咒七反。此名解散(云云)。   師曰。見法印咒十八契中重結大界印咒也(云云)。   私雲。此軍荼利法中成就說。悉地所用地結金剛牆等。然者今行法前後首尾可依悉地歟。   次供養香花法。   文雲。然後安心燒種種香散種花(云云)。   次護摩法。   文雲。燒蘇蜜胡麻人等而為供養(云云)。   私雲。文中不說火爐。可作別火壇歟可詳之。   次行法日限等。   文雲。若一日夜三日七日若七〃日(云云)。   次成就咒遍法。   文雲。以盡兼夜誦咒數滿百千萬遍(云云)。   次所願隨心法。   文雲。所從心(乃至)。具如經說(云云)。   右住文作胸臆說。後人不可為證。恐背聖意歟。努力〃不可用之可削之。   千支燈塗壇圖(大原在別)。   私雲。師說圖有之別說之。   已上千燈法畢。正欲修時能可尋習之。   阿□佛(私緣雲。出陀羅尼集經)。   阿□如來念誦供養法(不空譯)。   私雲。此法全依悉地金部。但三摩耶。次置金剛輪印明(印咒如常)。次用印。次次(如十八道)。   道場觀。   法雲。壇中觀大海。中想彌盧山。上觀寶樓閣。閣中師子座。種種供養具。眾寶以莊嚴(私雲。下文具出彌盧等印明)。下文雲。次想於殿中。本尊與眷屬。各依花位座(云云)。   種子。●吽(私雲。本法不雲種子)。   三形。五□毼解□□□□奅誇饉饜□示□□□醴覜証□□□□□□埤□□□□□□□□飀□  送車輅(法雲。想至妙喜剎。本尊與眷屬。乘此寶車輅云云)。   讚(法雲。即讚本所尊。無量功德聚。或誦百八名云云)。   根本印真言言。   法雲。而成阿□尊。具相觸地印。○無動如來真言曰。   唵惡屈芻(二合)毘野(二合)吽。   又雲。次結大身印。誦本明七反。止觀金剛縛。合中忍願二。大身真言之曰(真言如法可見之)。   字輪觀。   法雲。於心月輪上。行列真言字。金色具威光。唵字。諸法無流注。阿字。諸法本不生。第三□字。諸法無盡滅。第四陛字。諸法無自性。第五吽字。諸法無因緣(略抄也。念誦後入三摩地文也)。   部母(法雲。莽莫計部母。私雲。以部母印出根本印與大身印之間)。   已上法意略抄之。本法不說護摩。   集經第二雲。淨王佛頂印咒第十八(亦名阿□佛頂印也)。反叉後三指於掌中。曲雙。頭指頭相拄。並二大指掌前去頭指少許勿令相著。大指來去。咒曰。   那謨薩婆突羯羝(一)缽剎輸達那羅闍夜(二)跢他揭跢(去音)夜(三)阿囉呵(上音)羝(四)三藐三菩陀(去音)夜(五)跢姪他(六)輸達泥輸達泥(七)薩婆跛跛毘輸達泥(八)輸提毘輸提(九)薩婆達摩毘輸提(十)莎訶(十一)。   是法印咒。若有人於白月十三日。香湯洗浴。燒香供養。至心誦咒滅無量罪。若有人能日日誦者。一切惡鬼不敢來近。又治一切病。若治病時。先以此咒。咒白芥子。咒七遍已。散於四方。即成結界。〃〃以後治病有驗。若婦人產難產不出者。以此印〃麻油器上。咒三七遍將油摩臍誦咒。即出(云云)。   私雲。唯說此一印咒。更無他印咒。祕錄所云只此一印歟。   善名稱吉祥王如來。   樓閣中有大蓮花臺。上有月輪。〃中有●暗字。變成寶珠。珠變成善名稱吉祥王如來。相好圓滿無量徒眾不退菩薩之所圍繞。   讚。   印金剛合掌。真言曰。   曩〃〃〃南(一)暗薩縛沒馱冒地薩坦縛(二合)紇裡(二合)探野爾也(二合)吠奢爾曩莫薩縛尾堀裟縛賀。   右出大原甚密抄。私雲。此印明諸佛可通用之。   第三卷。   承應(癸巳)年正月十二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善祐六十六歲。   江州蘆浦觀音寺舜興藏。   此一冊者。   享保十四己酉歲秋八月於出雲寺寫之。 行林第四。   阿彌陀法。   一支度。   註進。   阿彌陀護摩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脅二前禮盤一面(可有半疊)。名香(沈白檀龍腦)。酥蜜。芥子袋。佛供覆。壇敷布(一端)。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小桶三口各可有杓。打敷三枚)。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二人。見丁一人(已上人供如常)。   敷設雜器等(如常)。   年月日。   名香。   本儀軌等不雲香事。集經治病壇文雲。沈檀薰陸相和燒(云云)。   (堮捅部Cㄙ雲。可然御祈之時九壇護摩。皆伴僧二人被與具之)。   淨衣。   軌雲。著新淨衣(云云)。不雲色。   集經雲。共四人僧結伴行道。更不得多。四人並著黃屑袈裟。若是賢者。即著白衣。方入作法。更不得著多雜色(雲授法壇文)。   又雲。其咒師衣服並皆黃色。不得餘色(云云)。求財壇文。ㄙ雲。淨衣色隨法而異。今雲黃色。暫依增益歟。此法多分依敬愛修之。用赤色淨衣。但滅罪事多依息災。白色淨衣何事有乎。   一起首時分。   集經雲。日日三時作法供養。從十二月八日起首。至十五日(云云)。又雲。每月十五日洗浴湧咒。隨意往生阿彌陀佛國(云云)。又雲。從日入時即作此法。到初夜即休。至後夜更作。至天明即休。如是七日為之(云云)(治病文)。軌雲。每日三時(云云)。   一向方。   軌雲。壇西面安像。持誦者於壇東坐。面西對像(云云)。集經雲。咒師面向東(云云)。   ㄙ雲。行法向方隨其法異。隨事用之。今雲。向西者依本尊所在之方歟。故經雲。從隨法向餘方。若勸請之時向彼本方請之(云云)。   一行法。   此佛儀軌。祕錄取載其有二本。   無量壽如來念誦儀軌一卷(內雲修觀行供養。儀軌。不空)。   金剛頂經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不空)。   此外取載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等有數本經。皆不況行法。只宜本誓等。就兩本軌·念誦儀軌說·蘇悉地蓮花部行法。然大和尚曰海和上。抽此軌中一十八道印契。充持明者通用。世呼十八道儀軌(云云)。   修行法者。依金剛界而明一印曼荼羅也。   阿彌陀佛大思惟經(出集經第二)。   此經補陀落山中說。以觀音為對揚。畫尊像法并阿彌陀佛身印等之十四道。印別別成就法委說之。池上私記有兩三本。附觀行軌少少存略。大旨同矣。其中一本如左出之。   先道場莊嚴。次行人威儀(請平著衣淨三業三部甲)。次入道觀。次加持香水。次加持供物。次淨三業。次普禮。次開白(並)神分。次五悔。次發願。次塗香塗手。次佛部三昧耶。次蓮花部三昧耶。次金剛部三昧耶。次被甲護身。次入佛三昧耶。次大金剛輪。次地結。次金剛牆。   次道場觀。結如來拳印當心。   於面前觀安樂世界。琉璃為地。功德乳海。於其海中觀頡哩(四合)字。放大光明。如紅頗梨色。遍照十方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無不皆得罪障消滅。是字變為微開敷紅蓮花(獨鈷首上有開敷紅蓮花。立橫五□椸□飀□□□樊□□□北□□檢□□襯樓z□列証□□□示□□□□□練□□□□□觴婠禢□□□礡慼d婠禢□飀□耔□女□送桌□□概驠禢□□□稫言模楉□□□j□□□□□□□□□□□□□□  功德院實圓阿闍梨奉向大原上綱雲。獨古上有開敷蓮花立橫五古上(云云)。此意雲何。又說處何書哉。大原答雲。橫五古上立。一切佛菩薩本有五智菩提心也。其上開敷蓮花可獲生長。金剛薩埵三摩耶形也。此說金剛界意也(云云)。   池水中觀頡哩字放大光明如紅頗梨色是坐紅蓮花。 T76003301.GIF   是字變為開敷紅蓮花。獨□橦椸□驗z□□□□鶤芣□□蠟□拉屩□鯉韣§□襤芨□□□□□韣□□襤若□□□韣□ T76003401.GIF   蓮華變為無量壽如來。身著五智寶冠。住於定印。從頂上放紅頗梨光。照無量世界。身金色光紅色。坐青蓮花。 T76003402.GIF   次大虛空藏。次寶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眾。次馬頭辟除結界。次金剛網。次金剛火院。次閼伽(右方)。次蓮花座。次振鈴。次壇上供物一一獻(右方)。次普供養。次本尊讚。次四智讚。次入定(用定印)。   即入觀自在菩薩三摩地。閉目澄心。觀自身中。圓滿潔白。猶如淨月。仰在心中。於淨月上想●紇哩。紇哩(二合引)字放大光明。其字變成八葉蓮花。於蓮花台上有觀自在菩薩。相好分明。左手持蓮花。右手作開花葉勢。作是思惟。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覺悟蓮花。清淨法界不染煩惱。於蓮花八葉上各有如來。入定結跏趺座。面向觀自在菩薩。項佩圓光。身如金色光明晃曜。即想此八葉蓮花漸舒漸大。量同虛空。即作是思惟。以此覺花照觸如來海會。願成廣大供養。觀了定中誦唵娑頗羅(二合)跛娜麼(二合)心不移此定。則於無邊有情深起悲愍。以此覺花蒙照觸者。於苦煩惱悉皆解脫。等同觀自在菩薩。即想蓮花漸漸收斂。量等己身。想已誦唵僧伽羅(二合)跛娜麼(二合)。   自身中淨月輪上有訖哩字放大光明。或文前下光無之。   是字變成八葉蓮花。台上有觀自在菩薩。相好分明。左持蓮花。右手作開花葉勢。於蓮花八葉上各有如來入定。面向觀自在菩薩。此八葉蓮花漸大同虛空。漸小等三身。 T76003403.GIF T76003404.GIF   九尊同身金色也。依赤色也。花脅三古金色。   次結觀自在菩薩(加持四處)。次無量壽如來根本印真言。次用念珠法(並)正念誦法。先以右手取念珠五迴纏之。即薰香煙三度。次三度左右掌移了。次入念珠。蓮花合掌當心。誦覽字〃加持七反。次誦淨珠真言加持七反。次以千轉念珠真言加持七反。次發願(願一切有情)。次三度引轉。次以右千大指無名指取母珠。左手大指無名指取念珠。二手相去三寸許當心前。觀念無量壽佛相好圓滿在於壇中。亦想本尊心月輪上有祕密真言。我心月輪上亦有祕密真言。本尊念珠時。出從本尊御口。入從我頂。列我心月輪上。我念誦時。出從我口。入從本尊御足下。列本尊心月輪上。如是相續不絕。從一一字放大光明(如是觀念。陀羅尼一反移一珠念誦數了。入珠。蓮花合掌誓願三度。戴納莒)。 T76003501.GIF   本尊心月輪上有祕密真言。我心月輪上亦有祕密真言。本尊念誦時。出從本尊御口入從我頂。我念誦時。從我口出入。從尊御足下。   次結定印。則觀身中菩提心。皎潔圓明猶如滿月。復作思惟。菩提心體離一切物。離蘊界處。反離能取取法無我故。一相平等心本不生自性空故。即於圓滿清淨月輪上想。●紇哩二合字門。從字流出無量光明。於一一光明道觀成極樂世界聖眾圍繞無量壽佛。廣如無量壽經所說。 T76003502.GIF   身中菩提心猶如滿月輪。於輪上想紇哩字。從字流出無量光明。於一一光成極樂世界。是坐紅蓮花也(私註也)。次本尊根本印(如前印身五處)。次散念誦(任意)。次佛眼部母次壇上供物獻之(行者左邊供)。次普供養。次本尊讚。次四智讚。次禮佛名號。次迴向(加誦五悔終段)。次閼伽(行者左邊供)。次振鈴(肩三度。耳一度。額一度)。次解界(火院網界馬頭牆界地界)。次奉送。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護身。次普禮。次出道場。   右池上記一本了。   堮捅部C功德院奉問大原雲。正念誦外散念誦者是何乎。大原答雲。正念誦後散念誦雲對上三摩地念誦根本印後例念誦真言等少許用也(云云)。   先入堂。次加持供物。次淨三業。次普禮觀行軌雲。蓮合掌當心閉目澄心。想在極樂世界對無量壽如來並諸菩薩眷屬。則以自身五體投地想一一佛菩薩前恭敬作禮。即誦普禮真言曰。   唵薩縛怛他(去引)櫱多幡(引)那滿娜曩(上引)迦嚕弭。   次開白並神分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南無三身。佛眼。   〃〃曼荼羅主阿利也弭哆波也怛他揭多也(三反)。   〃〃觀音勢至諸大菩薩摩訶薩。   〃〃阿利也訶野吃哩縛冒地薩怛縛耶摩訶薩怛縛耶。   南無大小自在〃〃〃。   〃〃三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右出丹州池上記。其記訿雲。長保五年二月於鎮西灶門大山寺偷以抄之(云云)。   又或說雲。   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金剛界大悲毘盧遮那佛(次用金界四佛如常)。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三反)。   〃〃圓光中顯一切諸佛。   〃〃觀音勢至菩薩摩訶薩。   〃〃四波羅蜜〃〃〃〃〃。   〃〃八供養〃〃〃〃〃。   〃〃四攝智〃〃〃〃〃。   〃〃大小自在十二宮天〃〃〃〃〃。   〃〃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佛菩薩等。   右唱禮四佛外更禮彌陀如何。私師說雲。若以大日為本尊者。於初大日之處三反唱禮之(云云)。今以彌陀為本尊者。於四佛之處三反禮之。不可唱之歟。   私雲。若依胎藏者。都壇中台八葉(如常。但於彌陀之處三反可禮之)。   次佛眼。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   若別壇三身(如上)。   次驚覺。次五悔。次發願。   至心發願。唯願大日。本尊界會。極樂化主。彌陀善逝。觀音勢至。諸大薩埵。三部界會(若五部界會)。諸尊聖眾(乃至)護持(乙甲)。滅罪生善。臨命終時。心不散動。三昧現前。剎那迅速。則生彼土。蓮花化生。證菩薩位。乃至速證。無上菩薩(云云)。   若為亡者修之者可雲。   過去尊靈。滅罪生善往生極樂。上品蓮台乃至頓證。無上菩提(云云)。   次塗香塗手。次佛部三昧耶(乃至)被甲護身。次入佛三昧耶(私雲。軌無之。可用胎藏印明歟)。次大金剛輪(私雲軌無之)。   私雲。三部被甲後用金剛輪印明。是阿□軌軍荼利軌等之例也。用入佛三昧耶何所說哉。可尋之。   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結願。如來拳印當心)。軌大虛空藏印。次文雲。   次想壇中有●紇哩(二合入引)字。放大光明如紅頗梨色。遍照十方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無有不皆得罪障消滅。   次結如來拳印。以左手四指握拳直豎大指。以右手金剛拳。左大指甲即成。以此拳印印地。真言加持七遍。變其世界。如來拳真言曰。   唵步(引入)欠(乎)。   由結此印及真言加持威力故。即反此三千大千世界成極樂剎土。七寶為地。水鳥樹林皆演法音。無量莊嚴如經所說。   師傳雲先印左膝。次壇。次印右膝。次加四處(云云)。   丹州灶門私記雲。先結定印。仰右手安左掌上。二大指端相拄。觀之前地界之上方隅內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瞭無分散意。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徹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其地上觀寶樹。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諸寶樹七寶花葉無不具足。又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池底布金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蓮花。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出讚念三寶音。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樹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夫妓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不鼓自鳴。此眾音中皆出念三寶音。又地上作蓮花。想其花眾寶合成。台上自然有四柱寶幢。幢上有寶縵。有微妙寶珠以為映飾(已上經文抄)。   次大虛空藏印明。   次紇哩字觀。定印如前。想先蓮花台上有月輪。輪上有紇哩(二合)字。放大光明如紅頗梨色。遍照十方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無有不得罪障消滅(已上軌文)。此字反成蓮花。蓮花反成阿彌陀如來。相好無邊光明照十方(相好具不可說。見觀經文。儀軌文雲上分佈八曼荼羅。若然可觀八曼荼羅。繁故不記)。佛左邊更想一大蓮花。如前無異。復想一大蓮花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花上。亦放金光。如前無異相。又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花上。佛菩薩像皆金色。其光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花。諸蓮花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又阿彌陀如來放無量光明。一一光明遍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於其光明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佛身量最小者丈六八釋。此凡夫行人所觀(已上經文)。行者如是了了分明觀即成。真實一如極樂世界(廣如觀經文)。   次如來拳印(云云)。   已上私記文。   大原決。師傳雲。此記用水想觀·地想觀·想想觀等文。是一意也(云云)。   次大虛空藏。次寶車輅(軌雲。想七寶車輅往極樂世界云云)。次請車輅(迦羅灑野勺下。可加阿梨耶弭跢婆耶怛他櫱跢耶曳醯呬句)。次迎請聖眾(軌用蓮花部心印明。私雲。真言未束可加梵號來句如前)。次辟除結界(馬頭)。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振鈴次五供養。次普供養(并三力偈)。   軌雲。二手金剛合掌。二頭指捻蹙如寶形。並豎二大指即成。誦廣大不空摩尼供養陀羅尼曰。   唵阿謨伽布惹麼抳跛納麼縛曰隸怛他櫱多尾路枳帝三滿多缽羅薩羅吽(私雲觀念文廣可見之)。次讚(本尊四智。或先三身)。五讚。次本尊軌雲。即誦無量壽如來讚嘆三遍讚曰。   曩謨(引)弭跢(引)婆(去引)野曩謨(引)弭跢(引)庾□(引)曩謨(引)曩謨進底哩野(二合)虞拏(上引)迦羅(引)答麼(二合)寧(引二)曩謨(引)弭跢(引)婆(去引)野爾(慈以反)曩(上引)野帝(上引)母寧(引三)素佉(去引)縛底婬(二合引)夜(引)弭多縛(引)弩(鼻聲呼)刃跛野(引四)素佉(去引)縛底孕(二合引)迦曩迦尾唧怛囉(二合)迦(引)囊喃(五引)麼弩(鼻聲呼)囉□導襼導駴□□□□毼襼導饛□□□□驒楓□□□襼導□□襼奅□飣□□襼導飲□導□□諑飣□襼導駭□□□□□諑驫□觔□奏□飣□獄﹛慼犛J導騶□□□□□□□驉□□□□諑飣□襼導餅□□襼導騶□稙滿撙飽熨w餘□□□□諑囊□□□襼奅□飀□  修行者每日三時。常誦此讚讚佛功德。驚覺無量壽如來。不捨悲願。以無量光明照觸行者。業障重罪悉皆消滅。身心安樂澄寂悅意(云云)。   次入定(用定印)。私雲。軌名觀自在三摩地。   軌雲。即入觀自在菩薩三摩地。閉目澄心。觀自身中圓滿潔白。猶如淨月仰在心中。於淨月上。想紇哩字放大光明。其字變成八葉蓮花。於蓮花臺上有觀自在菩薩。相好分明。左手持蓮花。右手作開花葉勢。作是思惟。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覺悟蓮花。清淨法界不染煩惱。於蓮花八葉上。各有如來入定結跏趺座。面向觀自在菩薩。項佩圓光。身如金色。光明晃曜。即想此八葉蓮花。漸舒漸大量同虛空。即作思惟。以此覺花照觸如來海會。願成廣大供養。心不移此定。則於無邊有情深起悲愍。以此覺花蒙照觸者。於苦煩惱悉皆解脫。等同觀自在菩薩。即想蓮花漸漸收斂。量同己身。即結觀自在菩薩印。加持四處。所謂心額喉頂。其印以二手外相叉。二頭指相拄如蓮花葉。二大指並豎即成。誦觀自在菩薩。真言曰。   唵縛日囉(二合)達(轉舌)麼紇哩(二合入引)。   由結此印及誦真言加持心額喉頂故。即自身等同觀自在菩薩。   次結無量壽如來根本印。二手外相叉。作拳豎二中指頭相拄。如蓮花葉形。結此契已。誦無量壽如來陀羅尼七遍。以印於頂上散。陀羅尼曰。   法之。祕六雲。海仁兩和尚錄雲。梵字阿彌陀佛真言一本之中有二真言。運和上錄雲無量壽如來十甘呂真言。   大原決。師傳雲。舒斂之時。臺上之觀自在菩薩葉上八如來同亦舒斂也(云云)。又先入觀自在三摩地。而後成彌陀如來也。如後心薩埵成大日尊也。八葉上一一在如來者。即彌陀如來也。謂因位果傍因正也。故以果佛安傍也(云云)。又阿彌陀佛是第六立識之變也。即肉團八葉心處心是也。故約彌陀論之耳(云云)。   又八葉如來共成冠中一如來形住也。自身即同臺上觀音。蓮花變同共成觀音歟(云云)。   私雲。觀音一印軌並理趣釋文皆同今軌意。凡此觀意能可尋皆之。   根本印明(軌說如上)。   大日經第五(八印品)雲。復以初印而散水輪火輪。是名蓮花藏印。   義十二雲。如前作印。三補吒合掌。其二水二火指開張。其地風等指先已開張。作初剖蓮花形(云云)。   私雲先蓮雲地字可問之。   胎軌雲。開敷妙蓮花攝初印散火水地合空亦然廣軌雲。即以初印散水輪火輪。   又勘對受記。諸說皆八葉蓮花印。靈巖作三補吒。水火開張。其地風先開張。是初剖花(云云)。   真言曰。   大日經雲。曩〃〃〃〃糝索娑縛(二合)賀(胎軌名蓮花藏真言青龍注阿彌陀)。私雲。右印真言未入者更不可用之略出經雲。阿彌陀契名勝上三摩地。   教王經雲。無量壽勝定。   攝真實雲。第四結除散亂心印。先舒左五指。安臍輪前。次舒右五指。安左掌上。入西方無量壽如來三昧(云云)。   守護經雲。左手仰掌當於臍上。右手仰掌重左手上。以大母指令頭相拄。名第一最勝三昧之印。阿彌陀如來之印。金軌雲。二手仰相叉。二頭指豎相背以二大指橫安二頭指上。定印真言。   唵盧(引)計濕縛羅羅惹紇哩。   對受記雲。軌印異三經(云云)。   大原決。師傳雲。定印二手各風空相捻其形如蓮葉即此定印是蓮花印也。又彌陀妙觀察智佛也。即說法之智也。表觀察之義(云云)故結定印也。定印亦云妙觀察智印也(云云)。   以上羯磨會。   略出經雲。如本縛契已。曲忍願度。相拄為花此名阿彌陀佛(私雲本縛者外縛也)。教王經雲。移指如蓮葉(云云)。   金軌雲。二手作外縛改二中指直豎相合圓屈如蓮葉。真言曰。縛曰羅(二合)枳惹(二合)南頡利(二合)。   以上三摩耶會。   觀自在王儀軌雲。次結根本印。堅固縛以忍願相拄。如蓮花葉形。誦密言。唵(一)路計濕縛(二合)囉(二)囉(引)惹(三)頡哩(二合四)。   石泉法橋雲。印阿彌陀定印。真言觀自在王如來真言也(云云)。   軌奧雲。無量壽如來心真言。   唵(引)阿密□(二合)多帝際賀囉吽(引)。   誦十萬遍滿。得見阿彌陀如來。命終決定得生極樂世界(左右地水火空各各相捻風各各豎之)。   大原決。師傳雲。此咒軌文有無不定。但多本有之。或本不出之。其心印左右三指各如蓮葉形(云云)。   集經雲。阿彌陀佛心印第六。   右手中持已下三指。總屈入左手掌內。把左手大指。還以右大指。押右三指甲上。二頭指真豎磔開之。   大〃〃師傳雲。右如文左還把右三指中節已上左大指亦右小指下出左三指甲押二風各立(云云)。   ㄙ雲。或雲。二頭指相柱屈如蓮葉。召請之時開頭指召之。   大身咒曰(云云ㄙ雲。此咒大旨似軌大咒。但闕多句可見之)。   阿彌陀佛身印第一。   左右二小指。各苾在無名指背上。二無名指頭相拄著。二中指直豎。開一寸許。二大指並直豎。一屈二頭指押二大指頭。頭相拄。頭指來去。   大佛頂廣聚陀羅尼經第四雲。   唵阿密利(二合)多帝誓訶羅吽。   此咒誦滿百千遍。阿彌陀佛自身現來。一切諸佛菩薩。四眾八部並皆得見。命終之後。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心中心咒。唵阿密栗(二合)底□氤閣□   諸尊印明。   私雲。軌意分佈八曼荼羅(云云)。自上古說依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云云)然者觀·慈·虛·普·金·文·除·地八菩薩印明可結誦之歟。其印明等大教中有之。更可勘之。或但觀音勢至二菩薩印明可加結之耳。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觀音。次勢至等不空□索。次又部母部主)。   ㄙ雲。部主部母。或一字佛眼。台界意彌陀佛部之故也。或馬頭白處。台藏又有屬蓮花部意。所謂義釋攝略三部之時。大日佛部主。彌陀蓮花部主。釋迦金部主也。若依金界意者。是蓮花部也。   護摩(軌不說護摩說多。觀自在王軌同。集經中火法)。   私雲。此法專修滅罪為宗。滅罪事多依用息災。是師傳也。又文火吽軌說息災功能文雲。此謂息災滅罪(云云)。然者依息災可修歟。但多分依敬愛修之。火爐若依台藏者八葉(敬鉤)。若依金界者長作蓮葉形。若為亡者鉤召無妨歟。   火天段(如常)。曜宿二段(如常)。   本尊段。   我今稽首請。本尊彌陀佛。部主馬頭尊。   唯願降臨此(云云)。   諸尊段(可請供一曼荼羅。諸尊之。觀音勢至。大段尊雲異本諸尊威德)。   世天段(如常)。   戶摩咒(師傳。金界羯磨會明如上。又阿密□在人意耳。ㄙ雲集經說法印等別之法)。多咒雲。此等諸印皆心咒(云云)。   伴僧咒(用大咒)。   後加持咒(師傳。大威德云云。又用大咒無妨歟)。   隨事相應物並功能。   集經雲。取牛乳蜜相和。更取頗具羅木(此雲穀樹)長一尺截。一百八段。以蘇蜜注塗兩頭。一咒一投火中滿百八遍。即得奢摩他。滅恆沙四重五逆之罪。每月十五日作如前法(云云)。   ㄙ雲。敬愛相應物如愛染王法中說。   次入三摩地。   軌雲。次結定印。以二手外相叉。二頭指背相著從中節已上直豎。二大指捻。二頭指即成。則觀身中菩提心。皎潔圓明猶如滿月。復作思惟。菩提心體離一切物。無蘊界處。及離能取所取。法無我故。一切相平等。心本不生自性空故。即於圓滿清淨月輪上。想有●紇哩(二合文引)字門。從字流出無量光明。於一一光明道。觀成極樂世界。聖眾圍遶無量壽佛。廣如無量壽經所說。如是念誦修習三摩地已(云云)。   私雲。理趣釋雲。紇哩●字具四字成一真言。賀●字門者。一切法因不可得義。囉●字門者。一切法離塵義。伊●字門者。自在不可得。二點惡●字義。惡字名為涅槃由覺悟諸法本不生故。二種執著皆遠離。證得法界清淨。紇利字亦慚義。若具慚愧不為一切不善。即具一切無漏善法。是故蓮花部亦名法部。由此字加持。於極樂世界。水鳥樹林皆演法音。如廣經中所說。若人持此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災禍疾病。命終已後當生安樂國土得上品上生(云云)(理趣釋自在不可得云云)。●因不可得。●塵垢不可得。●災禍不可得。●遠離不可得。   次根本印(如前印身四處)。   次散念誦(任意)。   ㄙ雲。私記意。初根本印。次取念珠念誦修三摩地。念誦字道觀等。於此所散念誦(云云)。依此次第者。部主部母明並觀音勢至等真言。於此少少可念誦之。次部母(佛眼。ㄙ雲軌不雲之。灶門記出蘇悉地經蓮花部母印明。又一記出台藏白處尊印明)。   次五供。普供讚。次禮佛名號。次迴向(加誦。五悔終段)。   次振鈴(肩三度。耳一度。額一度)。次解界(火院網界馬頭。私雲。軌意亦火院左轉牆。界地界一匝解界)。   次奉送。   軌雲。即結前火院印。左轉一匝解界。復結寶車輅印。誦前請車輅真言。以二大指向外。撥二中指頭。誦本真言。於真言句中除迦羅灑(二合)野句。加櫱蹉〃〃句(云云)。   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護身。次普禮。次出道場。右依各記抄寫。儀軌文並師傳等了人。不可用早可破卻之。   或依胎藏修此法者。   一大悲大壇。只安本位(八葉西方)修之。   種子。軌雲。紇哩(引二合)字(金界同之)●(抄記大悲嘉會壇九尊種子中說)●●祕密壇九尊種子中說。   三形。八葉蓮花(軌)。初剖蓮花(八印)。   二者嘉會壇中。以彌陀安中。毘盧安西方。餘如本壇。義釋雲。凡作餘佛壇。如作彌陀壇。即移彌陀入中。其大日佛移就彌陀位(云云)(出溫古本諸本闕文)。具支灌頂第六雲。私謂。且以彌陀為語端者。壇向西方人向東方故。先彌陀以入中台。文有二例。義曳三例。一以八葉諸尊隨入中台。大日移在彼尊位。二以二乘諸天隨入中台。九位九尊各移近邊中台院內隨方安之。大日與寶幢佛一處左右隨宜而安置之。二乘諸天外院本位。但表地印而供養之。此二乘等唯坐荷葉。彼諸天等隨坐本座。故去中台八葉蓮花。但方壇中坐其本座。亦須所移九尊各坐蓮花而已。三文雖不說而若第一重第二重。若釋迦佛隨入中台與八葉尊其座不異。亦須大日可安寶幢後邊。彼等本位法同外眾。亦表地印而供養之(云云)。   ㄙ雲。根本先德說雲。問二重佛菩薩並二乘諸天為中台時。四重次第不中因果本跡二義是何次第耶。答。此祕密壇祕密中之祕密也。更問。   問。二乘諸天為中台時。當去八葉爾時花藏界以何為所依。答。誰言爾時觀華藏界。彼是別時立作畫作曼荼羅也(云云)。   三者或作別壇。彌陀安中。三部諸尊安第二院。以諸世天安第三院。   四者以彌陀安中。眷屬安第二院。以諸世天安第三院。請行持明者行法也。   或依金界者。   若都法者。佛部大日具三十七尊。若別法者十三尊曼荼羅(如觀自在王軌)。隨行如此界別尊軌等。   一九品往生布字。 T76004001.GIF   是布字正覺抄之中誰人說哉可尋之。   一九品說法。   上上品(以眾色押黑道定惠同真言。妒納婆(二合)吠曰曩○南阿密□(二合)。達麼紇哩娑縛賀)。 上中品(以虛空捻炎中上輪真言曰曩○南阿密哩多三婆吠)。 上下品(以大力菩薩押水自在王真言曰曩○南阿密□哆蘗陛)。 中上品(以前一印仰左立右安甘露海上真言曰曩○南阿密□多悉第)。 中中品(以前一印仰左立右安生乳上如上真言曰曩○南阿密□多第際)。 中下品(以前三印處養生上如上真言曰曩○南阿密哩多尾訖磷帝)。 下上品(以前一印皆令朱雀上真言曰曩○南阿密哩多尾訖磷多哦弭寧)。 下中品(以前二印皆令立火於面上真言曰曩○南阿密□多哦哦曩吉底迦□)。 下下品(以前三印玄武相安心部上真言曰曩○南阿密栗多嬾上弩毘娑縛□)。 已上九印慈覺大師密傳(云云)。   眾色大指。黑色風指。虛空大指。炎中上輪(中)。大力菩薩(大)。水自在(無名)。中三甘露等者乳上。下三朱雀大輪等心上。   堮捅部C私雲。去長承三年秋八月之頃。師御共參籠四天王寺三七日之間。滿百萬反。彼有一聖人。號出雲上人。知法人(云云)。師令謁給言談之次。上人示雲。阿彌陀九品印令受給哉。師曰。依不慥說處未受之。聖雲。非常途之說(云云)。師令求請給。聖者明常大咒以之通用印即妙觀察智印也。屈頭指是上品三輩。屈中指是中品三輩屈水指是下品三輩也。各各誦明三反合九反也。師曰。欲聞其說處聖人云。師雲欲知其文可修學髣拂有之(云云)。禪室可同(云云)。 九品往生印真言。   八葉蓮花印。二大指開立九指即表九品。   唵阿密□帝吽。   此一弘法大師傳(云云)。   一真言遍數。   軌雲。誦滿一萬遍。獲得不廢忘菩提心三摩地(云云)。   集經雲。誦咒滿十萬遍。滅罪命終生彼國(云云)。   一僧數。   集經雲。共四人僧(云云)。   一數珠。   軌雲。即取蓮子念珠。安於手中○(云云)。 集經雲。日日供養時。以金作數珠。若無用銀。若無銀者用赤銅。無赤銅者用水精。數一百八枚。無者五十四枚。更無者四十二枚。更無者二十一枚。如此等珠。搯之誦咒時。以珠為十波羅蜜多○若作阿彌陀佛供養時。應用上件物等○餘物不得若作餘雜物者。一切不得驗。其中最好者。以水精○誦咒者眾罪皆滅如珠映徹。自身亦然。此水精珠者。通用一切○(云云)。 私雲。作數珠法等尤委悉也。可見之。   一尊形(並)曼荼羅。   大日經雲。西方仁勝者。是名無量壽(云云)。   義雲。於西方觀無量壽佛。此是如來方便智○作真金色。稍閉目下視。作寂滅三昧之形。諸佛例如是(云云)。   胎軌雲。彌陀真金色。   祕藏記雲。西方無量壽如來。赤金色。入定之相。目稍閉視之。調定院圖雲。無量壽佛白黃色。住定印者。輕衣坐寶蓮花。前唐院進印曼荼羅同此。後本同前。   六種曼荼羅釋雲。無量光如來尊容相好如前。佛形不露肩胸。二手舒而重疊仰在臍下。兩手間秉袈裟角。孔雀承座(ㄙ雲是依金界也。前佛者阿□佛也。是佛相好云云)集經雲。次畫師畫佛像法。用中央著阿彌陀佛。結跏趺坐。手作說法印。左右大指無名指頭各相捻。以右大指無名指頭壓左大指無名指頭。左右頭指中指小指開豎。佛之右相作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左相作大勢至菩薩像。佛上作寶殿。皆七寶所成。殿下作七寶帳。悉以七寶瓔珞所成。其寶殿上。畫作三箇大寶珠玉。一一寶上出五色光。於其光上化為寶殿樓閣。其寶殿中作佛菩薩其阿彌陀佛坐七寶高座。其高座上作七寶蓮華。阿彌陀佛坐其華上。其花上其內院四角。作七寶樹。其佛內院四邊。作四七寶殿。其寶殿上各有七寶。一一寶上出五色光。一一光上有七寶殿。其寶殿中有佛菩薩○阿彌陀佛前左右。作二菩薩。各作音樂。其佛底下有甘露水。中生無量寶花。一一花上各有菩薩。左右各作五百花樹。其佛形作金色。其袈裟作赤色。其佛圓光以五色成。其佛頭上放五色光。其諸菩薩作黃白色。其菩薩身上作五色天衣。其佛左邊。大勢至菩薩結跏趺坐。左手覆掌於左髀上。右手屈臂節拄右髀上。豎臂向上。以大指捻無名指甲上。頭指中指小指。磔豎掌側當前。其佛右邊。畫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結跏趺坐。屈左臂向肩上。掌覆向背。手把蓮花。右臂節拄右髀上。手把白拂。拂尾向右出。其水四邊有無量寶樹。七寶所成。其水之岸。以七寶成。其諸佛上諸天散花。作此像已。安佛殿中(云云)。   ㄙ雲。觀音勢至左右不同。觀無量壽經等顯教經。觀音左勢至右。陀羅尼集經·阿嚕力迦等密教經。觀音右勢至左。   軌雲。或於勝地。或隨所居。塗拭淨室建立方壇上。張天蓋周匝懸幡。壇上分佈八曼荼羅。磨白檀香用塗聖位(云云)。   堮捅部C師雲。仁和寺本堂彌陀三尊也。其勢至居右而依常違為居替。先取去觀音。取勢至欲居替。凡不動移。仍如本不直。以勢至殊為驗佛也。左右說х在юхв⑥Ь偏執⑥破я給ンю云云。   大原決。師傳雲。師曰。布八曼〃〃者。一說雲。唯是八葉蓮花也。即是八葉蓮花壇也。故雲八曼〃〃。即於臺上觀本尊。葉上不必安尊。如雲延命軌等。想八葉蓮花於胎中。想阿字○成菩提(云云)。   私雲。八曼〃〃者。又一說依八大菩薩曼荼羅經說(云云)。   畫圖。   中。阿 寶冠。著袈裟。金色。住定印。   東。虛 寶冠。白肉色。左掌持寶當胸。右拳安腰。   巽。普 寶冠。白肉色。左持蓮花莖。花上有舌形。有光焰。舌中有三古形。如胎藏如來舌之所持也。右手仰掌。地水屈著掌中。而如寶生佛羯磨印勢。   南。金 寶冠。白肉色。左手屈水火第二節。火面合空。而豎地風。手掌向外。當著左乳。右手持三古杵。橫著右乳。   坤。文 髮髻。黃金色。左持蓮花莖。花上立劍。右持蓮花莖。花上安寶篋。而持蓮華手。各當左右乳。   西。除 寶冠。白肉色。左持幢。右施願印。如胎藏曼陀羅。   乾。地 寶冠。白肉色。右掌持寶。當於心上。左拳安腰。取蓮花莖。花上立幢。   北。觀 寶冠。白肉色。左持蓮花莖。當臍前。其花含未敷花房至心前。右手當花。作開勢。謂屈風火與空面合。   艮。彌 寶冠。白肉色。左掌向外。豎著左乳。申五指。右拳安腰。持蓮華莖。花上立水瓶塔印。   已上八葉。葉間各出半三古形。四隅四攝尊形如金剛界。但西南鉤。西北索。東北鎖。東南鈴。   或畫圖。   中。阿 同前圖。但以花鬘各絡左右肩如灌頂時。   東。除 同前。但位異。   巽。普 髮髻冠。身色同前圖。但舌形無光(並)三古之文。右手仰掌當右乳。火風並申而指端向下。地水屈著掌中。空押水初節側。   南。金 髮髻。冠。身色同前。左持三古杵拳肘。右手開舒。五輪當右腰。如虛空藏羯磨印。   坤。文 髻髮。冠。身肉色。二手當心合掌。   西。虛 同前圖。但右手當腰。申垂五指掌向外。   乾。地 髻髮。冠。身色同前。左持蓮花莖。當左乳。蓮上立幢如前。右手施願印。如除蓋障。   北。觀 髻。冠。身色同前。右持蓮莖。花未敷房至心前。左手當心而作開勢。空風相捻(云云)。   艮。彌 髻。冠。身色同前。左手當心。持蓮莖。花上之印如前圖。右仰掌安腰。屈水火與空相令而地風申之。   已上大底皆同前圖。但除蓋障虛空藏前後不同而已。又除虛二菩薩之外六菩薩皆髮髻形也。又八菩薩俱白肉色也。   四隅四攝(同前圖)。外有五色界道。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不空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補怛落迦山聖觀自在菩薩宮殿。與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薩前後圍繞。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寶藏月光。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曲躬合掌白言。薄伽梵。我有少疑。唯願如來聽許諮問。於是如來應等正遍知。告寶藏月光菩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作八曼荼羅者雲何建立。復依何法起無量福。令修行者速證菩提。   堮捅部Cㄙ雲。慈覺大師御說雲。八曼荼羅者。八菩薩拳安置中心四親近。別八供四攝是圓也。靜然偷案雲。八大菩薩曼荼羅之曼荼羅。若是通法歟。大師御說彼經八曼茶羅Ьг無яЭх奉安中心事既是通法也。所疑念似有聊據歟。   爾時如來讚寶藏月光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問如是甚深之義。而為利益無量無邊有情與安樂故。及能淨除三惡趣故。為證無比無上智故。汝今善聽。若諸有情纔聞此密言者。得長壽樂。善男子。有八曼荼羅。是八大菩薩甚深法要。若有有情。依法建立此八曼荼羅一遍者。所有十惡五逆謗方等經皆悉消滅。一切所求義利勝願悉得成就。即說如來密言曰。   唵(引)摩訶肥羅耶娑縛(二合引)訶(引)毘盧遮那即曼荼羅中。想於如來真金色身三十二相坐蓮花臺。   次說觀自在菩薩密言曰。   唵纈唎(二合)郝缽納麼(二合)室哩(二合)曳娑縛(二合)訶。   即想曼荼羅中。聖觀自在。赤色身。左手持蓮花。右手施願。頭冠中有無量壽如來。   次說慈氏菩薩密言曰。   每訶哩爾娑縛(二合引)訶。   於觀自在菩薩。後想慈氏菩薩。金色身。左手執軍持。右手施無畏。冠中有窣睹波。半跏坐。   次說虛空藏菩薩密言曰。   阿(引)櫱婆也娑縛(二合引)訶。   於佛背後。想虛空藏菩薩。左手持寶安於心上。右手施願流出無量寶。   次說普賢菩薩密言曰。   纈唎(二合)惹也娑縛(二合引)訶。   虛空藏菩薩左邊。想普賢菩薩。戴五佛冠。金色身。右手持劍。左手施願。半跏而坐。   次說金剛手菩薩密言曰。   唵鍐囉縛娑縛(二合引)訶。   於如來左邊。想金剛手菩薩。右手執金剛杵。左手安於腰。戴五佛冠。身青色。半跏而坐。   次說曼殊室利菩薩密言曰。   室利(二合)闇□哦娑縛(二合引)訶。   於金剛手菩薩前。想曼殊室利童真菩薩。五髻童子形。左手執青蓮花。花中有五□橇□□埤□□□□□裀□□□□□□切□□□  次說除蓋障菩薩密言曰。   匿伐囉拏娑縛(二合引)訶(引)。   於曼殊室利菩薩前。想除蓋障菩薩。金色身。左手持如意幢。右手施願。半跏而坐。   次說地藏菩薩密言曰。   乞灑(二合)訶囉惹娑縛(二合引)訶(引)。   於如來前。想地藏菩薩。頭冠瓔珞。面貌熙怡寂靜。愍念一切有情。左手安臍下拓缽。右手覆合掌向下。大指捻頭指。作安慰一切有情想。   此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一切佛說是經已。諸大菩薩及聲聞眾一切天龍八部。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八大菩薩經曼荼羅經。   ㄙ雲。又有一本。題置佛說二字。不注譯者。補陀洛迦山說。觀音白佛而說八菩薩咒。不說形像坐位。說真言了。即八菩薩各現八大明王。同於甘露佛頂經雲。兩本同異可詳之矣。   種子圖。 T76004301.GIF   勝尾寺唐幡繡文也。 T76004302.GIF   古人所圖一印。 T76004303.GIF   師曰。舊寺得此樣(云云)。此則同一印之中十七尊曼荼羅。然文所不說之。若依此意者四佛猶可有十七尊歟。   文所說一印。 T76004304.GIF   此是一印曼荼羅也。對記六雲。指歸說一印中雲若持大日及金剛薩埵真言。具十七尊餘皆具十三尊(云云)。觀自在王如來軌中只說十三(云云)。謂本尊及十二供也。   慈覺大師從唐國將來一印曼荼羅樣。今見此一印是金剛界中一印也。於此一印具十七尊又具十三尊具其文在別記。   一印十七尊樣。 T76004305.GIF   一印十七。四佛·八供·四攝·中心尊。若具十三時。除四佛。   書出圖中印(圖者九種曼荼是也)。   金剛界中一印曼荼羅樣。具十七尊(右為種曼荼羅西北是也。又具十七尊如別記)。   寬平四年十月二十六日釋長意書出之(云云)。   金剛界輪中一印在九種曼荼羅西北是也。 T76004401.GIF   遍調伏輪中一印西南是也。四印未見圖中。   指歸雲。一印曼荼羅說修一尊法。今私謂依修一尊得一印名。慈覺大師受口決。一印具十七。謂四五二十尊。取一尊印以為一印曼荼羅。以四佛圍遶八供養四攝以為眷屬。并中心尊為十七。若持大日尊及薩埵兩箇尊真言十七也。餘佛并具十三除四箇佛(已上口決文)歸雲。金剛界輪中。第六一印曼荼羅。若持大日真言及金剛薩埵真言具十七尊。餘皆具十三。又降三世輪中印具十七。又遍調伏輪中第六蓮花部一印具十三。皆觀自在菩薩也。   又一切義成就輪中一印具十三說修一尊法。 寬平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釋長意抄出之右大師御說等為調進抄之知之(云云)。   一功能。   軌雲。爾時金剛手菩薩。在毘盧遮那大集會中。白佛言。我為當來末法雜染世界惡趣眾生。說無量壽如來陀羅尼。修三密門。證念佛三昧。得生淨土入菩薩正位。不以少福。無惠方便得生彼剎。是故依此教法正念修行。決定極樂世界上品上生。獲得初地(云云)又雲。此無量壽如來陀羅尼。纔誦一遍。則滅身中十惡四重五無間罪。一切業障悉皆消滅。若犯苾芻苾芻尼犯根本罪。誦七遍已。即時還得戒品清淨。誦滿一萬遍。獲得不廢忘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顯現身中。皎潔圓明猶如淨月輪。臨命終時。見無量如來與無量俱胝菩薩眾圍遶來迎。即安慰行者。則生極樂世界上品上生。證菩薩位(云云)。   集經雲。爾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若四部眾及一切眾生。修行善法。得生阿彌陀佛國并見彼佛。雲何而得。佛○言○應當受持阿彌陀佛即并陀羅尼。及作壇法供養禮拜。方得往生彼佛國土。若四部眾。花散阿彌陀佛。發願誦咒者。得十種功德○一者自發善心。二者令他發善心。三者諸天歡喜。四者自身端正。六根具足無有損壞。五者死生變成寶地。六者生生世世生於中國及貴姓中。值佛聞法○七日成轉輪王王四天下。八者生生世世常得男身。九者得生阿彌陀佛國。七寶花上結跏趺坐。成阿毘跋致。十者成三菩提坐於七寶師子座上。放大光明。與阿彌陀佛等無有異也。是名十種散花功德。若四部眾將持七寶滿世界中。佈施○諸佛。不如一錢一花一香。好心佈施阿彌陀佛者。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天等皆悉歡喜。死生阿彌陀佛國。若人然燈供養。生阿彌陀佛國。即得天眼。見於一切十方世界諸佛。若人以香佈施供養○即得香身。身上香雲常出。若人○恭敬禮拜阿彌陀佛者。往生彼國。若人將以香華衣食水壇等。種種供養念彼佛者。往生彼國。即得香花衣食。若人不以香花衣食等供養者。雖得生彼淨土。而不得香花衣食等○供養之報。若轉輪王十萬歲中。滿四天下七寶。佈施十方諸佛。不如○一彈指頃坐禪。以平等心憐愍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功德若善男子善女人。誦持阿彌陀佛陀羅尼。并作印等日日供養者。即得滅除五逆四重○重罪。若欲得奢摩他驗。得生阿彌佛國。成男子身。端正聰明。坐於七寶。成就五通○與佛無異。   又雲。阿彌陀佛陀羅尼印咒。有八萬四千法門。於中略出此要。如如意寶(云云)。   自餘經論諸教所讚。多在彌陀。不能具載。更可勘(云云)。   一卷數。   阿彌陀法。行林第四。   亨德四年五月十九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書寫畢。   右以嵯峨二尊院本書寫之畢筆者法光院善祐六十六歲。   承應二年(癸巳)二月三日近州蘆浦觀音寺舜興藏。   於時享保十五年庚戌秋八月於出雲寺寫之畢。 行林第五。   一字金輪法(亦名大金輪明王)。   一支度。   註進。   一字金剛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一楨。   名香(沈水。白檀鬱金。龍腦)。蘇蜜。蠟。   大壇一面(方)。護摩壇一面(方)。可有爐桶。小壇一面(方)。禮盤二面。半疊三枚。脅機四腳。燈臺十本。白布四端二丈(壇敷四端蠟燭二丈)。壇供十七石五斗(大壇七石護摩壇八石四斗十二天壇二石一斗)。燈油一斗九升六合(大壇七升護摩壇一斗五合十二天壇二升一合)。芥子袋。佛供覆。大幕二帖。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四人。驅使六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三口(閼伽神供等料)。小杓三柄。折敷五枚。   僧房裝束敷設雜器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月日。   以上大略取捨隨時可任人意。但此法者山家之棟樑真言之樞機也。不可聊爾(矣)。壇場莊嚴供養支分須依五佛頂經等說盡嚴麗也。   註進。   一字金輪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燭桶)。燈臺四本。脅機二腳。禮盤一面(可有半疊)。名香(沈。白檀。鬱金。龍腦)。蘇蜜。芥子袋。   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大幕二帖。   壇供(如常)。燈油(如常)。   敷設雜器等(如常)。淨衣。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月日。   註進。   一字金輪供七箇日支度。   名香(沈。白檀)。蘇蜜。   壇一面(方)。燈臺二本。脅機一腳。半疊一枚。佛供米(如常)。御明油(如常)。   白布一端(壇敷料)。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一口(加杓)。折敷三枚。   一起首時分。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雲。八日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或用於五日。依儀軌而作。護摩及供養(云云)。又雲從白一日起首(云云)。   末法經雲。若欲作法。取白月十五日及五節日。所謂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及月盡日(云云)。又雲。每日三時(云云)。   又雲若有人能持此陀羅尼最勝妙法。若不知吉祥之日及諸星等。汝諸天神勿為障礙(云云)。要略念誦法雲。晨暮修行或四時三時(云云)。   時處軌雲。四時或三時。二時乃至一。無間一切時。三謂晨午昏。加夜半成四。二時謂晨暮。一時隨得暇(軌文云云)。   一字頂輪王經雲。於三七日依持法是五頂輪王明勝章句(略抄)。   又雲。三十六月斷諸談論清淨依法(略抄)。   一向方。   末法經雲。以其像面。面向西方。   時處軌雲。本尊像室內面西安。瑜伽者面東(云云)。   切利軌雲。於清淨處安本尊像面西(云云)。   一行法。   此尊從軌等。有十餘本。池上私記兩三本也。或依時處軌雲。意附金界。或依切利軌明悉地行儀。或寄要略念誦法說佛頂部極略行法。今依池上時處私記抄入軌文。   儀軌文相。堂外儀式可有行法。   一棟擇弟子法。二引入輪壇法。三內外俱淨法(內所謂六根外謂諸儀則)。四求勝處法。五建立道場法。六陳設俱具法。七安置尊像法(以上七法如軌具說)。   先禮佛。次著座(若有事供此次加持供物)。   次遍禮。   文雲。每初入道場。想佛常住世。以五輪著地。如教歸命禮。復諦觀諸佛。遍滿虛空界。側塞如胡麻。即應發是心。我今普禮獻。即取香塗手。結一切供養。最勝出生印。先如常合掌。當自心即以諸指右押左。初分互相叉。成金剛合掌。一切諸密印。無非從此生。故名虛空印。結印誦密言。安頂上運心想。自身遍禮。一一如來足。復捨身奉獻。誦捨身真言。諸佛菩薩眾。求護念加持。誦一切金剛。不空三摩耶。諸佛事業心。   唵薩縛(亡可反下同)勿(微一反)。   由此印密言。等流自身遍。十方無邊界。微塵剎土中。諸佛大海會。鹹皆有自身。如羯磨菩薩。於一一尊前。持諸供養具。捨身奉獻事。皆慶愛加持(云云)。   次五悔(如金剛界)。   次阿字觀。   文雲。即結跏趺坐。全半或輪加。皆以右押左。端身定支節。左手仰跏上。仰右手安左。即發大悲心。拔濟利安樂。盡無餘有情。以此性成就。菩提心密言。隨意念誦之。發菩提勝心。   ●婀。   由適誦密言。發菩提心故。摧滅諸罪障。獲諸悅意樂。等同一切佛超勝眾魔羅。不能為障礙。應受諸世間。廣大之供養(云云)。   次成身觀。   文雲。復次應諦觀。根塵識諸法。自性本皆空。又思伽陀義。一切如虛空。虛空亦無相。諸法相應故。舒遍於一切誦此四句偈。所睹彼彼境。皆照空亦空。由勝解空體。自徹見本心。皎潔如滿月。離能取所取。自性光明成。菩提體堅固。復從日輪內。踴出大法輪。金剛之所成。輪輞皆鋒銳其色如檀金。遍流大威光。過聚塵數日依住月輪面。金剛表極堅。圓顯福智滿。利為無戲論。斷壞諸妄執。光表一切智。除破諸愚瞑。以是現輪形。量同虛空故。虛空諸如來。盡入於輪內。即現此智輪。變成金輪王。遍照如來身。形服如素月。以一切相好。用莊嚴法身。戴金剛寶冠。輪鬘為首飾。眾寶莊嚴具。種種挍飾身。持智舉大印。處於師子座。日輪白蓮臺。   堙C金剛記第四雲。略出經三摩耶印左前羯磨印。在後是成身次第也(云云)。金軌也。今軌羯磨印在前。三摩耶印右後。是先以壇中諸尊所持印。   奉諸後示其三昧耶印安位(云云)。   私雲。今軌成身羯磨印在前。三摩耶印在後如何可問。   智證大師在唐記雲。可想心上有八輻金輪。故光明之。從一一毛孔遍於十方。一一光中皆有輪放光明。後輪遍十方界。作一切三乘六道無益形用隨機利洛一切眾生。後後漸小打入身中。咒究如廣金剛略金剛誦此咒時。一切鬼神伏地禮拜行者(云云)。   次智拳加持。   文雲。智拳印所謂。中小名握梅。頭指柱大背。金剛拳乃成。右握左頭指。一節面當心。是名智拳印。當誦此密言。勃嚕唵(三合)。   三密纔相應。自身同本尊能遍入佛智成佛猶不難。獲智壽萬季。得一切遍行現證大菩提。故名覺勝印。若修此瑜伽。設現造無量。極重諸罪障。必能超惡趣。剋疾證菩提。為顯此最上。甚深微密義。故住此大印。拳能堅執持。諸佛智法海。堅固不散失。能成一切印。故號金剛拳。右執左頭指。十方剎土中。唯有一佛乘。如來之頂法。等持諸佛體。是故名智拳。復觀金剛輪。莊嚴心日輪。   次勝身加持。   文雲。次結頂輪王。勝身三摩耶。印心額喉頂。其印如前作。堅金剛合掌。即並堅中指。由如青蓮葉。屈頭指各安。中指背上節。當知印相義。大指為結跏。中頭像佛身。名小成光焰。二掌日月輪。腕表師子座。是故名如來。勝身三摩耶。當誦此密語唵僕欠。   此毘盧遮那。佛三字密言。共一字無異適以印密言。印心成鏡智。速獲菩提心。金剛堅固體。印額應當知。成平等性智。速獲灌頂地。福聚莊嚴身。密語印口時。成妙觀察智。即能轉法輪。得佛智慧身。誦密言印頂。成成所作智。證佛變化身。能伏難調者。由此印密言。加持自身成。法界體性智。毘盧遮那佛。虛空法界身。   次灌頂繫鬘。   文雲。即分印為二。金剛拳從額。等引至腦後。則堅二頭指。每處二相繞。從此指歷散。如垂下天衣。誦一切灌頂。三摩耶寶心。怛覽(二合引)。   由此印密言。即蒙虛空界。一切佛世尊。以金剛寶冠。輪鬘繒綵等。與具足灌頂。   次拍掌。   文雲。為悅聖眾故。二手當心前。平掌三相拍。應誦此密言穀(引)。   由此拍掌儀。輪王及眷屬。適悅而愛順。速滿瑜伽者。意願悉地果。當獲堅固體。   私雲。以上成身觀了。師說此軌成身同金剛界五相成身(云云)。委可思之。   次陳供養。   文雲。此陳供養儀。奉本尊并聖眾。作金剛合掌。安於自頂上。誦虛空庫藏。大菩薩密言。當作是思惟。從印中流出。諸供養雲海口作是觀念時。誦最勝出生。種種供養藏。廣大儀如來。一切供養心唵。   由此密語印。加持威力故。縱觀想不成。於諸佛海會皆有如上等。諸供養雲海。真實具成就。由諸佛誠諦。法爾所成故(以上文廣可見之)。   次讚。   文雲。次當誦本尊。一百八名讚。作金剛合掌。當心左低身。是為敬禮儀。應以美韻調。唱此金剛歌。   次誦嬉戲密言。印用前印。   唵縛日羅(二合諸同)薩埵縛僧(上)櫱羅(二合)賀(惟葉)。   不改金剛掌。合臂舒安額。即是獻花鬘。清雅調稱此。   縛日羅囉怛曩摩弩跢(上)覽。   前印從於齊。漸上至口寫。是奏歌即誦。   縛日羅(二合)達摩哦(去)也奈。   當心右旋轉。金剛合掌已。復安於頂上。名進金剛舞。如前誦復唱。   縛日羅(二合)羯磨迦路婆縛。   由陳是祕密。瑜伽供歌詠讚。歎揚如來故。成佛尚不難。況求諸成就。應知何以故。所謂一切樂。不如婆伽梵。金剛薩埵樂。是故速成就。   次部母加持。   文雲。次以本部母。佛眼印密言。當心誦七遍。印四或五處。四心額喉頂。五額左右肩。心喉頂上散。處各誦一遍。其印如前作。金剛合掌已。並屈二頭指。甲合併豎大。名押頭指側。誦佛眼密言。   曩莫三滿多沒馱(引)喃(引)唵沒馱(引)路者爾娑縛(二合)訶(引)。   由部母加持。本尊并眷屬。皆共喜愛念。瑜伽者縱有。違犯闕法等矜愍不見過。亦不凌逼他。持諸密語者。若不作此法。彼法不成就。不得微闕少。況犯三摩耶。若不依瑜伽。作事法念誦。不對壇舍利。非時處不淨。輒結印念持。決定獲殃咎。修行諸尊者。五百由旬內。尊皆不降赴。亦不賜悉地。以輪王威德。斷壞諸法故。所以一切時。先作是加持。   次入三摩地。   文雲。又作前智拳。誦一字密語。身觀如前說。心日中輪臍現一●字金色。舌端亦如是。則是字為輪。其輪為轉輪。持葉妙色如金容。備七珍圍繞。寶輪寶在前。餘寶右旋置。珠寶與無量。摩尼眾圍繞。次寶女亦與。無邊綵女俱。馬寶及象寶。主庫藏神寶。各領自眷屬。無量眾侍立。兵寶持金剛。無能勝為師。佛眼如來母。共寶居八方。如世金輪王。具七寶眷屬。如來頂輪王以佛無上寶。為眷屬圍遶。作是觀念時。誦本尊密語。一一遍諦觀。從自成佛身。遍體毛孔中。等流出一切。世界微塵數。如來身舒遍盡諸有情界。拔濟利安樂。為轉正法輪。現神通遊戲。摧伏一切魔。令現證悉地。悅意受用等。還來入自身。住三摩地念。乃至疲倦已或百八十七三。   次勝身印。   文雲。復結勝身印。誦三字密言。三七隨所宜。   次加持珠。   文雲。即取菩提珠。盤置合掌內。當心誦密語。菩提心密語。三遍或七遍。捧珠安頂上。誦金剛語心。覽。   由以此密語。加持念珠故。所誦尊密語搯一珠過已。一成一千遍。   次正念誦。   文雲。二手當心前。各撮聚五指。從母初珠起。一誦搯一遍。與密語齊畢。至母珠劫迴。不應越母珠。驀過越法罪萬千或百八。一數為常定。不應有增減。數限既修畢。還捧合加持。放置於淨處。念誦了捧珠。誦文雲。   迴旋其福聚。普洽諸有情。如我無有異。   次入三摩地。   文雲。復結智拳印。入前三摩地。觀念於一●字。思惟其字義。諸法本無壞無塵亦無染。清淨如虛空。清淨如空故。一切法無壞。諸法不壞故。一切法本淨。諸法本淨故。一切法無染。諸法非染故。空淨不可得。觀字義相應。心緣住於理。不緣於其字。同一體清淨。遍周於法界。獲得無戲論。輪王實相定。乃至於一念。淨心相應故。獲無上正智。無始積罪障。頓滅無有餘。十方諸如來。本尊皆現前。滿所希求願。世間出世間。一切皆賜與。乃至於現生。成就本尊身。   私雲。自諸法本無壞至空淨不可得者。是明勃嚕唵字義也。所謂●●●●四字。合成一字。諸法者●字有義也。有者三有乃至二十五有也。依字相者。但知諸法有義。若依字義者今觀諸有從緣展轉待緣成故。最後無依故。說無住為諸法本。以種種門。觀諸有因緣悉不生。當知萬法唯心心之實相。即是一切種智。即是諸佛法界。法界即是諸法之體不得為因也。以是言之因亦是法界。緣亦是法界。所生法亦是法界。即是本不生義也。是為●字義。本無壞者。●字損減義也。若見●字義。本無壞者●字損減義也。若見●字知諸法損減。今入阿字本不生不可得觀故。諸法無作無行乃至無縛無脫。是為●字損減不可得義。無塵無染者●字塵染義也。清淨如虛空。●字邊際不可得義也。字相字義可准知之。有順逆觀如文可知。自觀字義相應。至輪王實相定者。是明住本不生之理也。謂無分別智用遍周於法界。三業皆通以身通故。普現色身隨類普見所喜見身以語通故。能以一音遍至十方佛剎。亦能普應一切眾生語言差別。以心通故。乃至一切眾生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無不明瞭。亦能知諸如來祕密之事。自乃至一念下明觀法功能如文。   次身勝印。   文雲。復結身勝印。誦三字密言。即觀菩提心。思惟阿字門。諸法本不生。   次陳供養(准常儀此所修供養。若依文三摩地前可修之。若有事供此次奉獻之)。   文雲。次陳前供養。   次讚(如常)。   次解界。   文雲。又結勝身印。於心額喉頂。各一掣印開。誦此解脫心。勃嚕唵(二合)目。   由此印密言。聖眾得離縛。各歸於本宮。修習瑜伽者至於解脫地。   次部母加持。   文雲。復結佛眼印。誦佛母密言。如前加持身。   次無能勝加持。   文雲。又用本部中。無能勝明王。密言印自身。五處如前法。八指右押左。掌內各交合。大指開微屈。少離頭指側誦此心密言。吽(短呼)。   由作此加持。於一切時處。魔冤不能毀。虎狼諸毒蟲。噁心人非人。盡無能凌屈。如來初成佛。於菩提樹下。以此印密言。摧壞天魔軍。   次五悔。   文雲。復敬禮三寶。悔喜勸請句。   次堂外作善。   文雲。出外轉大乘。乃至一四偈。印塔修眾善。以此積福業。加行資糧故。悉地速現前。   右依池上記而註軌文。儀軌文相言略義廣。難得其意。大旨但以觀行為宗不假事法歟。可能斟酌矣。   略私記。   先結跏一處(可調身意)。   次婀字觀。   文雲。如前誦婀字。開發菩提心。   私雲。結定印想心臆間有●字。是菩提心種智本覺一切眾生等有是種三垢所纏不智不覺。今發大悲心。拔濟利安樂。盡無餘有情。即誦性成就。菩提心密言。●婀。   次燒淨身器。   上文雲。或無壇淨室。隨處作念誦。先當觀覽字。淨身及淨處安字於頂上。發智火焚燒。   私雲。結火印誦覽字明。想頂上有●字。發生智火焚燒身處。清淨如虛空。   次觀宮殿。   上文雲。即於虛空中。觀婀字成殿如忉利天宮。   私雲。結普印誦婀字加持虛空。想●字成七寶宮殿如忉利天宮。本尊并眷屬在於此殿內。   次智拳印次勝身印次灌頂次拍掌。   次陳供養。   文雲。金剛合掌儀。誦唵字供養。   次讚(私加之)。   次部母加持。   文雲。又部母加持。   次住智拳念誦。   私雲。結智拳印。想心中日輪。齊現●字(金色)。字反成輪輪反成本尊。妙色如金容七珍圍繞。即誦本尊明。舌端觀一字。一一字從口出。皆成佛身。遍諸有情界拔濟利益安樂。為轉正法輪現神通遊戲摧伏一切魔。令現證悉地悅亦受用等。還來入自身。   次加持珠。   文雲。盤珠入掌內。當額誦覽字。然後作念誦。   次念誦了後。結智拳印。次陳供養。次讚。次禮佛。次迴向。次願以此功德(云云)。   又略私記。   先閑居一處(全跏半跏隨意而居)。   次佛部心印。   八指內相叉。並豎二大指。著右頭指側(印四處或五處)。   唵爾曩仍(入聲而孕反)。   次部母加持。次陳供養(金剛合掌)。唵。   次智拳印。次念誦。次數限畢復智拳印。次陳供養。次護身。印五處作護。晝部心。夜佛眼。   次略迴向。次極略私記。   先安坐一處。次結智拳印。次勝身加持。次陳供養。次念誦。次迴向。   文雲。復次又開演。極略念誦儀。為修瑜伽者不好樂多法。或眾世務迫用廣法恐闕。先結智拳印。即勝身加持。次陳供養儀。即便作念誦。亦無所闕少(云云)。   更極驅迫時私記。   先暫心散心可念本尊。次結智拳印誦密言(三反七反)。然後行住坐隨意作念誦(云云)。或准結勝身便念誦亦得支分皆不闕(云云)。   文雲。若更極驅迫。恐間闕時分。但作智拳印。誦本尊密言。七遍或三遍。即任行住坐。隨意作念誦(云云)。   智證大師曰。行住坐臥中。常結密印誦明觀尊。即是修真言者最勝理趣也(云云)。右略記等。依儀軌文。聊以消息更不可破(云云)。可削捨之。就中按其意淺智初行者。觀法未熟人不可聊爾行歟。又嬾墮愚鈍輩彌生怠凌歟。仍不可披露努力(云云)。   儀軌說略法了雲。若如常念誦。當依定儀軌。不應執此義。而生懈怠心(云云)。   問。今儀軌中不說護摩。就此軌時不可修別護摩供歟。答護摩者。是供養諸尊之祕術悉地成就之規模也。雖不說軌不修之。況此尊餘經軌說之哉。   問。然者其作法如何。   答師傳雲護摩息災火天段(如常)。   曜宿合段。   淨火。扇火。奉座(散花)。勸請。   我今稽首請 佛眼部母尊。   七曜眷屬眾 二十八宿等。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印明曜印明(但)。四字嗽口。小杓油曜明。   燒供(各六反曜三反宿三反)。房花(曜明)。乳木(曜明)。三種物(曜明)。香。小杓油。所願。嗽口。奉送(加常)。   本尊段。   淨火。扇火。奉座(房花)。散花。勸請。   我今稽首請 一字金輪尊。   七寶眷屬眾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印明(如常)。四字明(如常)。嗽口。杓觀。大小杓。油。燒供(大日本尊各三杓七寶眷屬各一杓)。   七寶。   輪寶。唵折迦羅莎賀。   珠寶。唵羅怛曩莎賀。   女。唵泥毘莎賀。   馬。唵伽莎呵。   像。唵摩莎呵。   主藏神。唵魯迦〃〃迦羅野Лгロ。   主兵神。唵阿缽羅爾多Лгロ。   已上各誦神咒。始自西南角右旋供之。具如圖。   房花乳木三種物。合物等(已下如常)。   諸尊段。普世天段(如常)。   後五供養(如常)。但成就明可用佛眼小咒。   明曰(音曲如一字咒)。   唵沒馱(引)路者爾娑縛(二合)訶(引)。   伴僧咒(一字咒加歸命)。   後加持咒(一字加歸命或不動云云)。以上師傳。   ㄙ雲。師說。發願以後至振鈴。番僧誦佛眼大咒。振鈴後念誦一字真言。後五供養之時誦佛眼小咒(云云)。   問。文雲。本尊像南西。瑜伽者面東(云云)。然者此法依增益歟答。約向方者一往可然。但隨行者意樂。或息災或增益或自餘法修之無妨歟。故塗壇文雲。方圓隨大小(文)。即其意歟。   問。文雲。當誦本尊一百八名讚(文)。是何讚耶。答。谷記奧雲。文雲。一百八名讚文(云云)。十六尊讚也。略時四方最初一佛讚用之(云云)。   堙C大原說雲。此即四智說師同之。私雲持明房同之。   又雲。新度法寶標目(云云)。一切如來說佛頂輪王一百八名讚(云云)。然者今所云一百八名讚可用此歟。   壽永二年(癸)。卯歲始渡海文也。   私雲。如金剛頂於十六大菩薩中或六號或七號或八方。都有百八名。德名百八名讚。准金剛峰經三十七尊各有百八名也。勘菩提心義瑜經疏等可知之。   問。文雲。佛眼如來母。共寶居八方(文)。心如何。答。師曰。佛眼共與寶居八方可思歟(云云)。   ㄙ雲。忉利軌雲。成本尊坐八葉蓮華。於一一葉上想佛眼尊(云云)。如此文者似有佛眼在於八方。但別本軌雲。有八葉白蓮於一一葉上想七寶。當第八葉想佛眼(云云)。依此文者。以輪寶置前左方。餘寶次第右旋。第八正中前安佛眼雲歟。所謂以七寶置七方。第八方佛與七寶居(云云)歟。   問。智拳勝身兩印並用其心如何。答。軌雲。何故此二印獨用成具法以絕結智拳。能攝諸如來。入住愛隨順勝三摩耶適結此印時。一切印已成。十方三世佛所說之密印盡在此印中。又一切如來同一聚。密合成此一法身。更無有二相。諸佛皆承旨菩薩鹹敬奉。天龍人非人攝伏而歸命。由如是義故不得諸印助。一成一切印(云云)。   ㄙ雲。智拳羯磨印。勝身三摩耶印也。金界意諸尊皆有羯磨三摩耶兩部也。羯磨者事業威儀義。三摩耶者平等本誓等義也。所謂如來現證此三昧時。見一切眾生三業悉皆與如來等禪定智與實相身亦畢竟等。故雲平等也。即以平等見利益一切是本誓也。又內證外用意也。又見軌文說。多略法等之中。最略法思作智拳或結身勝亦得(文)。故知。又隨一同之無妨歟。   或依金界。池上祕記可行此尊。彼記大旨此七尊想為大日一部加持灌頂繫鬘百字。只用大日部五部祕師掌中依然今粗抄大略矣。   先淨地(乃至)。勝悉地(已上第一行願分)。   次麼吒(乃至)。成菩提(已上第二三昧耶分)。   次定印(名妙觀察智定)。陳三昧耶(已上第三成身份)。   次大悔(乃至)。金剛輪(已上第四曼荼羅分)。   次用鈴杵(乃至)。羯磨會三昧耶會大供養會(乃至)。四印會次奉供壇上供物等(乃至)。讚(已上第五供養分)。   次百字明(私謂已上念誦作法也)。次捧珠鬘。次念誦(大日)。   次若為別尊念誦者。結別尊印。當心心月輪中。觀其種子種子變成三昧耶形。三昧耶形漸舒漸大。變成尊形。即想毘盧遮那成彼尊。即誦真言然後念誦其尊真言。此即師說也(或以定印作前觀想。此名入本尊三摩地觀了用印真言)。   私雲。先結智拳印當心。想大日心中有●字(金色)。變成大法輪金剛之所成輪網皆鋒銳。其色如檀金。遍流大威光。過聚塵數日依住大日心。其輪變成金剛王。遍照如來妙色如金容。備七珍圍繞。即想毘盧遮那成彼尊本跡俱不可思議加持不二也。我身中亦有心日輪真言大智金剛輪與彼等無異一理無二故。我身即大日大日即本尊本尊即我身。作此觀念誦一字密語。從自成佛身遍體毛孔中等流出一切微塵數如來盡諸有情界機。濟利安樂為轉正法輪。現神通遊戲。所謂作一切三乘與六道無量之形貌隨機利眾生。如是遍法界。漸漸收斂。已還來入自住三摩地念乃至疲極也(云云)。   師說雲。大日即成本尊四波羅蜜外七寶佛眼周匝圍繞。加時處文可觀置之(云云)。   次結勝身印誦三字密言三七隨所宜(云云)。   次灌頂繫鬘。次拍掌。次以佛眼印為衛護本尊及自身。   次執珠念誦(先佛眼次本尊次又佛眼次若七寶明各少少或金剛王梵天等真言可加誦之)。   次還珠。次結定印入三摩地(一字義如上抄)。   次根本印(若依大日尊者結三昧耶印誦羯磨明云云今雲智拳勝身已上第六作業分)。   次八供養(乃至)。五悔(已上。第七三摩婆多分)。   次迴向。   右祕記略抄畢。   唱禮(依金界時可用之。或用略唱禮如下出之)。   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毘盧遮那佛。   南無東方阿□佛。   南無南方寶生佛。   南無西方無量壽佛。   南無北方不空成就佛。   南無曼荼羅生翳迦何乞沙羅烏瑟尼沙斫迦羅〃哦多他蘗多耶(三反)。   南無四波羅蜜等菩薩摩訶薩。   南無十六大菩薩〃〃〃。   南無八供養〃〃〃〃。   南無四攝智〃〃〃〃〃。   南無阿波羅爾多等七寶眷屬。   南無盡虛空遍法界金剛界一切佛菩薩等。   或依胎藏修此法者。彼中可有都別行儀。就都有二。一一尊都會。二諸尊都會。就別亦二。一三部隨一。二諸尊隨一。如此多種更可勘之。   今依隨行示略作法。   先坊中作法上堂儀式(乃至)。啟白神分(如常)。唱禮(如下出之)。   次驚覺印明。九方便發願(如常)。   次入佛三昧耶。法界生。轉法輪(乃至)。念滿足(如常)。   次外五輪(如常)。   所觀地輪上 滿八功德水(大海印真言)。   水中五峰杵(花臺印真言) 杵上大羯磨(大真言王印)。   其上蓮花王 處於花藏界(八葉蓮花印)。   蓮上有彌盧 七山八海遶(須彌王印香水海印)。   於彼妙高山 敷置曼陀羅 四方普周遍。   一門及通道 金剛部遍嚴 中羯磨金剛。 於上有八葉 白色大蓮花 妙色金剛莖。   開敷含果實 其上復觀想 大覺師子座。   寶玉以校飾 在大宮殿中 寶柱皆行列。   遍有諸憧蓋 珠鬘等校結 垂懸妙寶衣。   周匝香花雲 普雨雜花等 繽紛以嚴地。   諧韻有愛聲 而奏諸音樂 宮中想淨妙。   賢瓶與閼伽 寶樹王閼敷 照以摩尼燈。   內外八供養 四門四攝智 各以本羯磨。   隨應而奉獻。   次三力偈次 普通供養印 次大輪壇印。   次眾色界道 次外院界道 次觀曼荼羅。   觀彼中胎內(諸尊種子分明安布先想同先) 或威曜日輪。   以勃嚕唵字 安置於其中 次轉其字門。   成佛事業輪 其量同虛空 遍諸有情界。   金剛之所成 輪網皆鋒銳 其色如檀金。   遍流大威光 過聚塵數日 依住白輪面。   金剛表極堅 圓顯福智漏 利為無戲論。   斷壞諸妄執 光表一切智 除破諸愚瞋。   量同虛空故 虛空諸如來 盡入於輪智。   即觀此智輪 變成金輪王 遍照如來身。   形服如素月 以一切相好 用莊嚴法身。   戴金剛寶冠 輪鬘為首飾 眾寶莊嚴具。   種種校飾身 持智拳大印 處於師子座。 日輪白蓮臺 於一一葉上 右旋布七寶。   金輪象馬珠 女兵及主藏 當前第八葉。   想安佛眼尊 十佛頂眷屬 在前後圍繞。   次治路(乃至)。讚(如常)。次加持珠(如常)。   次入本尊三摩地(定印若結智拳印)。   根塵識諸法 自性本皆空 一切如虛空。   虛空亦無相 諸法相應故 舒遍於一切。   所睹彼彼境 皆照空亦空 由勝解空體。   自徹見本心 皎潔如滿月 離能取所取。   自性光明成 菩提體堅固 復從日輪內。   踴出大法輪 其色如檀金 遍流大威光。   依住月輪面 量同虛空故 虛空諸如來。   盡入於輪內 即觀此智輪 變成金剛王。   遍照如來身 持智拳大印 處於師子座。   日輪白蓮臺。   次結智拳印誦一字真言(若先法印者觀想了後但誦真言)。   三密纔相應 自身同本尊 能遍入佛智。   成佛猶不難 獲智壽萬年 得一切遍行。   現證大菩提 故名覺勝印。   次結勝身印誦三字密言。次灌頂。次拍掌。次以佛眼印為衛護本尊及自身。次執珠念誦。次還珠(乃至)。解界奉送等(如常)。   右智拳印及身勝印。必須受師莫獨作也。努力努力。觀曼荼羅·入三摩地·根本印明。次依釋迦院用最勝佛頂。今且付時處軌抄記之。   或大悲大壇。安本位可修行之。但師傳胎曼陀羅八大佛頂等之中無此尊。若夫攝之最勝佛頂是金輪佛頂也(云云)。最勝佛頂釋迦院。右下勝佛頂。右其尊位也。   私雲。此中行法可依大軌次第。但師說雲。根本印明·大日·佛眼·釋迦·能寂·最勝佛頂(轉法輪印真言先誦本明次誦一字咒)。   次佛慈護部母可用虛空眼尊。若別部者用遍知明(云云)。或作別壇。本尊在中。以釋迦并佛頂等同院者。為第二院。世天為第三院。   或作別壇本尊在中以自眷屬為第二院。世天為第三院。此一尊持明者行法也。   或如廣攝不動引大日經供養法(云云)。   一切法不空 自性本寂故 想念此真言。   阿字置其中 次當轉阿字 成大日牟尼。   無盡剎塵眾 普現圓光內 千界為增數。   流出光(炎伯)輪 遍至眾生界 隨性念開悟。   身語遍一切 佛心亦復然 閻浮淨金色。   為應世間故 跏趺坐蓮上 正受離諸毒。   身被消穀衣 自然髮髻冠 瑜伽者觀察。   一身與二身 乃至無盡身 同入於本體。   流出亦如是 於佛右蓮上 當觀本所等。   左置執金剛 勤勇諸眷屬 前後花臺中。   廣大菩提眾 一生補處等 饒益眾生者。   左邊花座下 真言者所居 若釋迦牟尼。   彼中想婆字 復轉如是字 而成能仁尊。   勤勇袈裟衣 四八大人相 字門轉成佛。   瑜伽者觀察(乃至) 流出亦如是 於彼右蓮花。 當觀本所尊 餘皆如上說。   私雲。供養法下文雲。金輪馬頭隨其所樂欲前法而轉(云云)。故知一字金輪持明行法可依彼法。但依時處儀軌意者。阿字置中。轉成大日。大日右蓮當觀金輪。若依一字頂輪王經。婆字置中。成能仁尊。彼右蓮上。觀於金輪。   以上胎藏行法大略如右。能問明師用行之。   一字頂輪王念誦儀軌(不空)。   文雲。我今依忉利天宮會釋迦牟尼如來所說無此力超勝世間出世間真言。上上一切佛頂主宰一字頂輪王念誦儀則(云云)。池上私記其有二本。一本全依儀軌次第。一本依常儀。相違於儀軌今書戴其兩本。私記各入本文。   先前方便(同與儀軌次第是也)。   次驚覺。次五悔。次發願。   次佛部心。   軌雲。以二手內相叉。雙併。豎二大拇指。即成。是名一切如來心印真言唵邇那邇(入聲等)。   次蓮華部心。   軌雲。准前佛部心印。屈左大拇指。入掌。右大指准前直豎。即成。是名蓮華部心印真言曰。   唵阿盧力。   次金剛部心。   軌雲。准前佛部心印。屈右大指入掌直豎。左拇指即成。是名金剛部心印真言曰。   唵縛曰羅(二合)地力(二合)。   次甲冑。   軌雲。以二手內相叉。豎二中指各屈上節如刃形。以二頭指各拄中指背。以印加持額右肩左肩心喉五處一返。真言曰。   唵斫羯羅(二合)靺□底(二合)缽羅(二合)賒弭多囉捺囉(二合)羅捺(二合)羅(二合引)婆(去)娑摩(二合)車盧瑟尼(二合)沙路乞灑(二合)□導襼導饐□□□觔□□飩□□□□襼導驒毼襼導飀□  次佛眼。是護身也。   軌雲。以二手合掌。屈二頭指各拄中指背。並屈二大拇指入掌。以印真言加持五處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引)南唵嚕〃薩普(二合)嚕入縛(二合)羅底瑟□導□□諑餕驧□稀□□餀饖嵋□□諑飩□□□□□□□□諑驒檢□  次大海。   軌雲。以二手內相叉。仰掌臂開二大指。以印右旋三匝想成大海水真言曰。   唵微摩嚧娜地吽娑縛(一合引)訶。   次須彌。   軌雲。次於大海中想須彌盧山四寶所成。以二手內相叉。急握作舉。合腕並豎。即成真言。   唵阿者羅吽。   次樓閣。   軌雲。次於須彌盧山上。想七寶樓閣。即結加持寶樓閣印。以二手金剛合掌。左右手十指各交初分即成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引)南唵薩縛他欠唱娜蘗(二合)帝薩頗(二合)囉呬(引)□□□□□□襹□□□飩□驒檢□  次網橛(是法上下也)。   軌雲。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上節。背不相著。以二大拇指各押上下。揮轉即成結上下界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引)南阿缽囉(二合)底賀多捨娑娜南唵微枳羅拏微特防(二合)娑尼迦比羅貳縛(二合)裡尼怛囉(二合)娑耶縛日囉(二合)吠賒蘗帝呶(引)囉特縛(二合)能(上)瑟吒囉(二合)路吃沙(二合)□奐□□□□  次牆印(是金剛牆意也。私謂此三印結所視須彌山上意也。故於此處出如軍荼利儀軌)。   軌雲。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兩節相迫。平豎二大梅指。附二頭指。右旋三匝即成金剛牆界真言曰。   噁(引)莫壑(歸命同前)。   次觀曼荼羅(軌文雖無。今加之)。   觀想。閣內有大曼荼羅。曼荼羅四角有賢瓶。無量供具用匝陳烈。曼荼羅中心有師子座。座上有日輪。輪上有蓮花座座上有勃嚕吽字。字變成一字金輪佛頂輪王。內外八供二十天等周匝圍繞(云云)。   次結佛頂輪王印(私雲成就所觀也。軌文樓閣次出之)。   軌雲。二手內相叉。作拳豎二中相屈上節如刃形。並豎二大指屈二頭指捻二大指頭上即成印五處加護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引)南步嚕唵(三合)。   次振鈴(私加之)。次送車輅。   軌雲。二手內相叉。仰掌。申二頭指令甲側相拄。屈二大指各拄頭指押下。想於他方世界。奉迎本尊真言曰。   唵睹嚕〃〃吽。   次請車輅。   軌雲。准前車輅印。以二大指各撥中指頭。向身身三招真言曰。   曩莫悉底哩也(四合)地尾(二合)迦南怛他櫱多南唵縛日即(二合)儗(奸以反)爾也(二合)羯哩沙(二合)耶娑縛(二合引)訶(若奉送除羯哩沙耶加尾薩若那)。   次迎請。   軌雲。准前根本印。屈頭指於中指後。向前三招真言曰。   曩謨婆哦縛帝阿缽囉(二合)底賀睹瑟尼(二合)沙耶翳呬〃〃婆哦吻達麼囉惹缽囉(二合)底制(鴟奚反)南遏鉗獻談補澀奔(補甘反二合)度奔(上)末鄰爾半者滿遮避路吃沙(二合)阿缽囉(二合)底賀多麼囉缽囉(二合)羯囉(二合)摩耶娑縛(二合)訶(引)。   次辟除從魔(是辨事佛頂也)   軌雲。次結一切辨事佛頂印。以二手內相叉。豎二中指屈上節如刃形。諸供養物及浴水洗淨土等並用此真言加持。辟除去垢結界皆用此真言。左旋辟除。右旋結界。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一)唵吒嚕唵(二合)滿馱娑縛(二合)訶。   次觀三昧耶(如悉地私加之)。   次金剛網。   軌雲。次重結前網橛印。一用結上方界。   次火院。   軌雲。次結阿沙芥倪(倪枳反)尼印。側二手左掩右。豎二大指即成。右轉一匝即成密縫。真言曰。   唵阿沙莽倪尼吽發吒。   次閼伽。   軌雲。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各附中指。豎二大指。各附頭指根側。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唵閼伽囉訶閼伽必哩(二合)野缽囉(二合)底掣(鴟奚反)娜末鉗娑縛(二合引)訶(引)。   次重結根本印(私謂。今歡喜意也)。   次奉座。   軌雲。次結獻師子座印。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於二大指甲側。真言曰。   唵阿者囉尾囉耶娑縛(二合引)訶。   次善來偈(私加之)。次重結大界(軌文在下)。   軌雲。次結大三昧耶印加護本尊二手相叉豎二中指屈二頭指中指後如釣相去一穬麥許二大指各附頭指根下旋三匝真言曰。   唵商羯裡摩訶三昧鹽娑縛訶。   次塗香。   軌雲。准前根本印。屈右頭指倚於右中指下節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唵怛□□□□諑駛祰□□□□諑駍□□禍□□□□□襐襼導驒檢□  次花鬘。   軌雲准前塗香印。改左頭指。倚左中指下節。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引)唵蘗縛盧迦補澀波(二合)步耶吽〃發〃吒娑縛(二合)訶。   次飲食。   軌雲。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上節。各附於大指側。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唵薩縛盧迦麼裡必哩(二合)夜(引)耶吽〃發〃娑縛(二合)訶。   次燈明。   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兩節。令不相著。二大指各附於頭指上。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唵薩縛盧迦珊捺囉(二合)捨那耶吽〃發〃娑縛(二合引)訶。   次普供養。   軌雲。二手虛心合掌十指各兩節相交。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冒地薩怛縛(二合)南唵薩縛怛囉(二合)僧俱蘇弭多避枳惹(二合)囉始寧曩謨薩都(二合)諦娑縛(二合)訶(引)。   次讚。   軌雲。次誦一百八名讚。〃歎。   次諸佛頂。先遍照佛頂。   軌雲。二手內相叉。合為拳。令二中指節微起。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噁(引)莫唅。   次白傘蓋佛頂。   軌雲。以二大指。各捻二無名指甲上側。相合二頭指屈如蓋形。二中指微屈相合。二小指各豎相合。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阿缽囉(二合)底賀多捨娑娜南唵麼〃吽匿(爾翼反)。   次光聚佛頂。   准前白傘蓋印。拆開二頭指。即成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阿缽囉(二合)底賀多捨娑娜南唵怛他櫱都瑟尼(二合)娑阿娜縛盧枳多慕□馱帝儒囉始吽入縛(二合)拿入縛(二合)拿馱迦〃〃娜囉〃〃微娜囉〃〃〃瞋那〃〃頻那〃〃吽〃泮吒〃〃娑縛(二合引)訶。   次高佛頂。   准前白傘蓋印。屈二頭指。各中指中節背。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阿缽囉(二合)底賀多捨娑娜南唵爾[卑*也]爾卑輸(二合)娜哦(二合)都瑟尼(二合)娑吽〃發〃娑縛(二合)訶(引)。   次勝佛頂。   准高佛頂印。移二頭指。向上兩穬麥許。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阿缽囉(二合)底賀多捨沙娜南唵入縛(二合)羅惹瑜瑟尼(二合)沙吽發娑縛(二合)訶。   次摧毀佛頂。   軌雲。二手內相叉作拳。豎二中指屈節。右中指拄左中指面。合出半節許。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阿缽縛(二合)底賀多捨沙娜南唵尾枳囉拏度那〃〃犢(引)。   次摧碎佛頂。   准前改左中指。拄右中指面。亦出半節許。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阿缽囉(二合)底賀多捨沙娜南唵阿缽囉(二合)底賀都瑟尼(二合)沙都薩縛尾伽曩(二合)尾特望(二合)沙那迦囉耶怛嚧(二合)吒耶娑縛(二合引)賀(引)。   次輪王佛頂心。   軌雲。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各拄中指上節。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阿缽羅(二合)底賀多捨沙娜南唵怛他櫱都瑟尼(二合)沙阿那縛盧枳多沒馱尼斫羯羅(二合)靺□底吽入縛(二合)羅入縛(二合)羅馱迦〃〃度那微度那怛囉(二合)沙那麼囉逾瑳囉耶賀那〃〃伴惹〃〃暗惡屩缽龍(二合)企尼君吒哩尼阿缽羅(二合)爾多薩怛羅(二合)馱哩尼吽發娑縛訶。   次心中心(軌此次出普通佛頂印。又本真言。私謂。存略時可用之歟)。   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各加於二中指上節上。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阿缽羅(二合)底賀多捨娑那南唵阿缽囉(二合)爾多特(地翼反)。   ㄙ雲。軌雲。普通諸佛頂印。二手虛心金剛合掌。如花在掌中。修行者若□遽不能遍結諸佛頂印。但結此印誦諸佛真言。又本尊真言者下頂印真言是也。   次頂印。   軌雲。准前根本印屈右頭指。豎於右中指後。令不著。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阿缽羅底賀多捨沙那南唵斫羯羅(二合)靺□底唵吽。   次頭印。   軌雲。准前根本印。開二頭指各直豎於中指後。令不相著微屈。真言曰。   唵斫羯囉(二合)靺□底吽發娑縛(二合)訶(歸命同上)。   次入三摩地。   軌雲。慾念誦。先以五支成本尊。或五相成本尊瑜伽。或於三處(頂舌心也)。想一字頂輪。成本尊坐八葉蓮花。於一一葉上想佛眼尊。坐八葉蓮花一一想佛眼尊。   私謂。文中有三種。一五支。二五相八相。三布一字。又本雲於一一葉上右旋布列輪王七寶。所謂金輪象馬珠女兵及主藏當前第八葉。想安佛眼尊十佛頂眷屬前後圍饒。   次根本印明。   軌雲。又結根本印。   次加持珠。   軌雲。次應持珠此依菩提道場所說經。   次持珠合掌捧珠。   誦淨珠真言七返。真言曰。   唵阿娜步(二合)低尾惹曳(而奚反)悉地悉馱羅梯娑縛(二合)訶。   次持珠。   軌雲。次結持珠印。二手各以大指。捻無名指甲上。直豎二中指二小指。屈二頭指於中指後。令不相著(如毘盧遮那經半金剛杵印)。真言曰。   曩謨婆哦縛底蘇悉第娑馱耶悉馱囉拭(二合)娑縛(二合)訶。   次正念誦。   軌雲。次應淨其心。如法而念誦。持珠令當心。繫心於鼻端。自句分明呼。不緩亦不急。不頻伸噦嗌。咳嗽與唾涕。染等等心相應。及心緣苦受。如是等過患。皆不得成就。當念誦時。身心不得疲怠。若勞倦。   次還珠法。軌雲。念誦畢持珠頂上。   次入三摩地(私加之)。次根本印(私加之)。次部母(私加之)。 次五供養。軌雲。即應結五供養印。   次普供養。次讚。軌雲。誦讚嘆。次閼伽。軌雲。獻阿伽。次振鈴。   次解界。軌雲。次結前密逢印左轉一匝。即成解界。   次禮佛(私加之)。   次奉送。軌雲。次結奉送印。准前根本印。左頭指外擲誦迎請真言除翳呬〃〃。加櫱車〃〃句。即成奉送。   次三部心。次甲冑。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出堂作善(私謂。儀軌末文加護作成就處并成就物也云云)。   右池上記抄入軌文了。   軌末文雲。次應結牆及網橛等印。加護處上下及所成物。次結計裡枳裡印。以左大指壓左小指甲上。餘三指拆開。直豎如三鈷杵形。右旋轉三匝。成結界。真言曰。   唵枳裡〃〃縛日囉(二合)吽發吒。   次結軍吒利印。二小指於掌中交。以二無名指小指上。以二大指壓二無名指上。豎二中指相合。屈二頭於中指後。令一麥許不相著。右旋三匝即成結界。真言。   曩謨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也曩莫室戰(二合)拏縛日囉(二合)跛拏曳摩訶藥乞叉(二合)細曩跛多曳曩莫室戰(二合)拏縛日羅(二合)句路(二合)馱耶唵虎嚕〃〃底瑟吒(二合)〃〃〃滿馱〃〃呵那〃〃阿蜜哩(二合)帝吽發娑縛(二合)訶。   從一字真言 至於十五字 每計於字數。 一字一落叉 乃至三十字 應誦三落叉。 應作先事法 三十字已上 應誦一萬返。 忉利天會一字儀軌次第與軌次第前後相違記是也。   先前方便(如常)。次三部心。次被甲(已上三昧耶分。私謂用悉地中被甲印明如例)。   次佛眼。次佛頂輪王。次輪王佛頂心。次心中心。次頂印。次頭印(已上成身份)。   次網橛(私謂。暫只印下方或用悉地中地結印明如例)。次牆印(私謂。用悉地中牆印如例)。次大海。次須彌。次樓閣。次三力偈。   次普通供養(已上二種私加之)。   次重結根本印。   私謂。結印當心誦真言。觀想。閣中有大曼陀羅。曼陀羅中心有八葉蓮花。於其臺上有勃嚕吽字。字變成金輪。輪變成輪王佛頂。頂輪王放光照曼陀羅。七寶佛母諸佛頂輪王隨光顯現觀已。頂上散印。   次送車輅。次迎車輅。次迎請(私謂。用意地中印明如例)。次一切辨事佛頂(辟除從魔)。次示三昧耶(私加之)。次重網橛(私雲。此度只印上方又用悉地中網界印明如例)。   次火院。次閼伽(別本有他印明)。次師子座(私謂用悉地中花座印明如例)。次善來偈(私加之。巳上奉請分)。   次大三昧耶。次五供養(私謂。別本軌不用此五供養印用只普供養印明)。   次普供養(別本有他印明)。次一百八名讚(問之)。次遍照佛頂。次白傘蓋佛頂。次光聚佛頂。次高佛頂。次勝佛頂。次摧毀佛頂。次摧碎佛頂。次普通諸佛頂(巳上供養分)(今私於此中更別若二分可知云云)。   次本尊觀(別本雲。私雲念誦前後)。次又根本印。次加持珠。次正念誦(私雲。念誦前後誦佛眼真言)。次置珠本處。次入三摩地(私用之可觀字義如時處念誦軌)。次根本印。次佛眼(已上二種私又加之。已上念誦分)。   次五供養(私謂別本記不用。五供養印明亦用普供養印明)。次普供養(私加之。已上念誦也)。   次讚。次閼伽。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次被甲(已上四種私加之。已上三摩波多分)。   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儀軌中有牆及網橛計裡軍陀利問之。   已上次第與儀軌前後相違安心之後。早破早破。   右池上一本記畢。   唱禮。   三身佛號(如常)。   南無佛眼部母菩薩摩訶薩。   〃〃曼荼羅主翳迦阿乞史羅烏瑟尼沙怛他薩多耶(三反)。   南無五大明王冒地〃。   南無阿波。羅爾多等七寶眷屬。   南無大小自在〃〃。   南無三部〃〃。   私雲。師雲。若依末法經意者。本尊之次。五大明王之前。可禮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又五大明王之次。可禮大梵提婆摩訶提婆(云云)。   右唱禮略行之時可用之。但依大法之時亦用之無妨歟。   金輪王佛頂要略念誦法(通諸佛頂)不空。   文雲諸供養儀軌。如來經中廣說。今但晨暮修行。或四時三時常習不間故。略去重疊簡其要略(云云)。   有谷私記依軌次第注其□□□□□樨羈□□□祅褸驃裀□  文雲。行者欲作諸佛頂念誦。先結三部心印及誦真言。加持三業(云云)。私雲。三部心印如常。   二如來拳。   文雲。次結如來拳印。左手蓋光高勝四指。握拳豎左輪。右手作金剛拳。握左輪甲。真言曰唵僕(引)欠入縛(二合)囉吽(引胸喉中聲如牛吼)。   隨誦真言。以印加持自身五處。身器清淨與法相應。便以印加持道場中地誦真言七遍。其處變成金剛界宮。自然而有眾寶。嚴飾如佛淨土。   三被甲。   文雲。次結被金剛甲冑護身印。即前佛部心印。二光直豎頭相拄。屈上節如刃形。二蓋各附二光背。勿相著。以印加持額上右肩左肩心唯五處。各誦一遍。真言。   唵斫羯囉(二合)襪(轉舌)□底(二合)缽囉(二合)捨弭多囉捺囉(三合)〃〃跋娑麼(二合)攃(倉辣反)路瑟抳(二合)囉乞灑囉乞灑(二合)□導襼奪□饐□導讋□□□饐□雜□□飩□□□□襼導□□襼奅□飀□  四迎請(十八道請車輅印明)。   五辟除結界。   文雲。次結辨事佛頂印。辟除結界。即前佛部心印。直豎二光頭相拄。屈上節如刃。隨誦真言以印頂上左轉三匝。辟除一切不祥諸作障者。便右旋三匝。即成結界。辨事真言曰。   娜莫三(去)滿多沒馱(引)南(一)唵吒嚕唵(二合)滿馱娑縛(二合引)賀(引)。   六大三昧耶。   文雲。次結大三昧耶印。前被甲印二。蓋稍開如杵形。以二輪各附二蓋下第一文。真言曰。   唵餉(商障反)迦□(轉舌一)摩賀(引)三(去)麼(鼻音)閻娑縛(二合引)賀(引二)。   隨誦真言。以印准前右旋三匝。隨行人意遠近。結為大界。   七佛眼(但三昧耶印歟)。   文雲。次結部母佛眼尊印。二手合掌以二蓋各捻二光背。令如眼形。雙屈二輪入掌。真言曰。   娜莫三(去)滿多沒馱(引)南(一)唵嚕〃(二字皆轉舌)娑普(二合)嚕(二)入縛(二合)羅底瑟吒(二合三)悉馱路(引)左寧(四)薩縛囉他(二合五)娑(去引)馱□□詠□□□□□□□襼導□□襼奅□飀□  八本尊印。   文雲。次結本尊頂輪王印。即前辨事佛頂印。以二輪並豎。二蓋平屈兩節頭相跓。於二輪甲上。結印當心誦真言七反或百八遍。又加持身五處各一反。加持力故。身與本尊合為一體。一字輪王陀羅尼曰。   娜莫三(去)滿多母馱南勃嚕唵(三合嚕字彈舌為一音。又引聲從胸喉中出其音。如擊大鼓。古譯雲步林者訛略不正也)。   九閼伽印。   文雲。次結獻閼伽水印。即前大三昧耶印。以二蓋附著二光背。二輪又安二蓋下第一文。如商佉羸盃形。心想印中滿盛香水。舉印額齊。奉獻香水澡浴本尊及諸聖眾。真言曰。   娜莫三(去)滿多沒馱(引)南(一)唵遏(轉舌)伽(去)囉賀(二合)遏伽(去二)苾哩(二合)野(三)缽囉(二合)底(丁以反引)砌那四沫(轉舌)儉娑縛(二合司)賀。   十普供養。   文雲。次結普通供養印。二手虛心合掌。左右必指各交上節。想從印流出無量香花飲食宮殿衣服。供養本尊及諸聖眾。真言曰。   娜莫薩縛沒馱(一)冒地娑怛縛(二合引)南(二)唵薩縛怛囉(二合三)僧矩蘇弭跢(引四)毘吉孃(二合)囉(引)始□□□□□騬□□□□□諑□□□□□襼奅□飀□  十一普通佛頂印。   文雲。次結普通佛頂印。即前普供養印。稍深交至中節。如花在掌中。修行者若為事緣急速不能遍結十佛頂印。但結此印。誦諸佛頂真言。普通於修行人亦無過失。真言曰。   娜莫三(去)滿多母馱(引)南(一)麼(鼻音)缽囉(二合)底賀多捨(引)娑(上)曩(引)南(二)唵斫訖囉(二合)襪(轉舌)底唵吽(引三)。   十二讚。   文雲。次誦讚歎。      堙C寫取之範弼(云云)。範本書之。   是梵本大原私自筆葉衣經奧有之(康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十三五支五相八相。   文雲。每念誦。先以五支或以五相八相等觀智。成本尊瑜伽(此法並在頂輪瑜伽極深密一ぼ皆從灌頂阿闍利親受)。   十四布子。   文雲。或於自身。想布一字安三處(頂舌心)。以字威力。能成佛頂輪王尊。   十五道場觀。   文雲。又想曼荼羅中有香水大海。於海中心有妙高山。七寶金山周匝圍繞。於妙高頂上有八葉白色蓮華。於一一葉上。右旋布列輪王七寶。所謂金輪象馬。珠女兵及主藏。當前第八葉。想安佛眼尊。十佛頂眷屬前後圍繞。   十六念誦。   文雲。先住此觀已。然後持珠相應念誦。或百或千或至於萬。常功限畢。捧珠頂戴。   十七佛眼。   文雲。誦部母尊。所有功業。願尊守護。   十八根本印。   文雲。又結根本印。加身五處。   十九普供。   文雲。又結普供養印。如前供養。   二十讚。   文雲。又以悅喜心歌讚本尊。無量悲願攝護我等。令得解脫悉地相應。廣發弘願利樂有情成正覺。   二十一閼伽。   文雲。次捧閼伽如前奉獻。   二十二解界。   文雲。又結辨事佛頂印。左旋解界。   二十三奉送。   文雲。又結前迎請印。向外撥二中指。誦前真言。去羯羅灑野句應雲。尾野惹野。即成奉送。   二十四被甲。   文雲。又結被甲印。誦前真言加身五處。   二十五三部。   文雲。又結三部心印。   二十六作禮發願。   文雲。虔誠作禮發願。   二十七出堂。   文雲。往出道場或旋繞經行。轉讀大乘經典。作諸善業以助成就。是儀輒與常稱異歟。大網不違。右池上記抄入軌文。此軌行儀大略同與切利儀軌。彼軌者廣此法略歟。   問五支五相八相者何等耶。答。五相者五相成身。八相者五相加舒斂等歟。五支者按五支念誦等。以三部護身本尊雲五支歟。   問。就兩軌文五支五相何耶。答。此法並在頂輪瑜伽。極深密。一一皆從灌頂阿闍梨親受。   問。頂輪瑜伽是何軌哉。答。可問明師。   問。布字如何。答。如文安三處。   問。何故安三處耶。答。淨我三業成本尊三蜜義歟。   一卷數。   御修法所謹奏。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佛眼真言。   本尊真言(息災護摩真言)。金剛手真言。   梵天真言。三部諸尊真言。   曜宿諸天真言。   奉供。   大壇供。護摩供。諸神供。   奉讀。   寶雲經。ㄙ部。   右謹依。宣旨(云云)。   (本雲)   承應元(壬辰)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以二尊院本寫之訖筆者法光院善祐六十五歲。   舜興藏。   元祿十六年癸未春二月二十又六日命松安寫之。台嶺橫川兜率谷雞頭院嚴覺供道。   寶永二年七月十三日以南溪淨教房實觀本校仇。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六。   五佛頂法。   一印不同。   時處軌(智拳勝身)。   忉利軌雲。結佛頂輪王印。二手內相叉作拳。豎二中指屈上節如刃形。並豎二大指。屈二頭指捻二大指頭上。即成。印五處加護(菩提場經·奇特佛頂經·五佛頂經·要略念誦法等皆同出此印。末法經不說印)。又雲。輪王佛頂心印。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各柱中指上節。真言曰(如軌)。   心中心印。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各加於二中指上節。真言曰(如軌)。   堮捅部C私雲。心印·心中心印似無差別可問之(已上)。   此斗儀軌雲。○次結其印虛心合掌。以二大指捻二無名指甲。二中指二小指如蓮葉。二頭指少開屈來去。次誦一字頂輪王真言。並召北斗七星真言。頂輪王真言曰。曩莫三曼多那羅那羅破左羅吽集經一雲。一字佛頂法印咒。准軍荼利身印。上唯改開掌腕。以二大指各側捻二頭指中節。咒曰。苾唆(去音長呼梵本一字此土無字故二合呼)。   私雲。軍荼利身印者常印歟。   一真言不同。   菩提場經一雲。曩○喃步嚕(引)唵(三合嚕字彈舌)。   末法經雲。部(上聲)臨(去聲)。此是唐音(彈舌呼之)。   奇特佛頂經一雲。步林呼(三合有歸命)。   時處軌雲。勃嚕唵(三合以此國無字同故以三字連合成一字急呼之)。   忉利軌雲。步嚕唵(三合有歸命)。   奇特佛頂軌雲。唵□□□部]□毼□□襴計□□□□□□□□□   要略念誦法雲。勃嚕唵(三合魯字彈舌為音又引聲從胸喉中土其音如擊大鼓。古譯雲步林者訛略不正也有歸命)。   一字佛頂經一雲。唵(二合)□毼褸□饋□□覲□穇□計□□□諑饐□襛□□覜馭襑□飀□□□□□婃謖□□□□□□□□   熾盛光軌雲。悖嚕吽(三合長聲呼)。   一字金輪要法別行雲。曩○南唵溹婪(二合)娑縛(二合)賀(引)。   金輪同用雲。曩○南唵[口*部]嚕唵(三合)。   一梵本不同。   ●(一樣)●(一樣)●(一樣今雲可依之)。   堮捅部C藏第四雲。今約第六與第十一。故雲兩重麼多。然●婆羅字直是第五麼多。據加人婁點。故雲第六麼多。而紀文雲。●裒菩伎反者。以與婁字合體成故●婆羅字處自有裒聲。但須裒婁暗合雲部婁吽。故諸真言中。或雲勃魯吽。今雲部林。或雲勃婪者是婁暗合時。自成林音。如●柅暗合成柅炎音●尾暗合成尾。孕音他皆放此。   大悉曇章下雲。今雲此第八文名為兩重麼多字也。其●部林字。若合●裒菩伎反及●婁力鉤反與第十一文·麼多則成三重麼多。而雲。兩重者謂●裒●婁同。是第六麼多今以一體故以●鄔。後人婁作●。裒婁形。據此第六及第十一名為兩重。作●部林形。而諸梵文或作●或作●恐出者誤(文。已上)。   一音曲。   智證大師在唐記雲。讀金輪佛頂時。先讀佛眼咒。七返了。誦金輪咒長引開口唱唵字方唱後字。然則有聲如吼音也。漸漸低聲又漸高聲(可憶師口)。行者未熟之時。低聲誦之。行者熟時高聲念之(云云)。   一先持誦并作成就法。   菩提場經四雲。如上所說畫像。隨於一像前。三時澡浴三時換衣。三時以儀軌相應。誦二十五落叉遍。遍數終後。從白月一日起首。日誦一千八遍。乃至月圓滿。取蘇摩那花結以為悵。以檀香塗三肘曼荼羅。以種種塗香花燒香飲食。用蘇以為燈。然一千八盞當毘捨佉白分月圓滿日。結金剛跏念誦。乃至現四種相。所謂雲電聲。道場中幡花動。佛像出光明。佛像動搖。見如是相。於中所成就物則得成熟。若誦俱知遍則成先行。誦二俱知遍成大先行。誦三俱知遍能成辨一切事。誦四俱知遍一切八部皆得攝伏成大悉地。   又雲。又說餘成就事業。隨取一像前。誦十落叉遍。念誦終時。於滿月一日一夜不食。以白芥子置於水中。誦一千八遍。散灑十方。則成結曼荼羅界。於像前種種飲食廣大供養。於荷葉上置牛黃或雄黃。結伽趺坐。護身加持藥念誦。乃至三相成就。   又雲。神通月白分。三時澡洗三時換衣。依儀軌。時別誦一千八遍。乃至月圓滿夜。一日一夜不食。則取苾芻毘奈耶所說應量。修造缽袈裟錫杖。隨取一事。一千三波多護摩。於像前廣大種種供養。取所成就物置於壇中。護其物念誦乃至出光。若是袈裟及僧伽梨衣。即披。缽及錫杖即手持。飛騰虛空成持明仙。   一念誦初後誦佛眼明身。   菩提場經雲。其修真言者。必須初後誦此佛眼真言(云云)。又雲。修佛頂真言者。先常誦持此明妃三遍或七遍或二十一反。○修行佛頂真言者。不得成就。彼應以此大明妃真言相和誦之。決定有大應驗速疾成就。若未經一二三期限。不得和誦。乃至第四遍求悉地不得成就然後加大明妃真言和誦。當速疾現驗得成就。初一二三四所不應加。若加之則損持明者(云云)。   問。念誦前後。誦佛眼明有何故耶(一)。又修餘尊法念誦前後可誦各各部母明耶(二)。又和誦者。其意如何(三)。又如佛眼明有他真言之加誦耶(四)。答。師傳雲。此是以佛眼成就一字金輪也。又猶如母鎮子耳(云云)。   私雲。佛眼者是佛部母。亦通成就三部五部諸法。故於此法能成就也。又如母子者可有總別意。總者佛眼者是一切諸佛菩薩生成養育母也。金輪獨非其子乎。別者。按瑜經意。從佛母一切支分出生十凝哦沙俱胝佛。於剎那間一時化作一字頂輪王。皆執輪印。現大神通。遠來禮敬。本所出生。一切佛母。言我所說一切頂輪王真言。唯願尊者與一切眾。作大吉祥令其成就。時一切佛母說根本明(云云)。金輪正為其出生。專足為嫡子歟(一)。諸尊法前後必可誦其部母明。非但限此尊。故蘇悉地經說三部母真言了雲。先誦此母真言能衛本尊。能蠲眾飛。初後持誦。諸天增衛(云云)疏意雲。部母真言有六功能。一能衛本尊。二能蠲眾飛。三除諸災障。四悉地相應。五母通成事。六諸天增衛也。蠲除飛障其理必然。持誦初後而誦部母天眾增衛。故雲初後等也(二)。和誦者誦一字明之歸命其次加佛眼明。次下加誦一字真言為一真言可持誦之。仍雲和誦歟。非是任愚意。聊有所見(三)。或儀軌有他真言之和誦。更可問之(四)。一念誦中間成餘語觀法文。   時處軌雲。一百八未滿中間不應語。若要語當觀覽字想舌上。縱語不為間。   一金輪有二樣事。   師說雲。大日金輪寶冠智拳。釋迦金輪螺髮定印。印中安輪(云云)。   私雲。師雲。依形像別行法可異。更問之。   一日輪月輪觀念差別事。   菩提心義雲。一字佛頂瑜伽及愛染王瑜伽等。並約果地智德以日輪形觀本尊。約因果三昧還修以月輪形觀自心形(云云)。   私雲。菩提心論雲。於內心中令觀日月(云云)。極深密門雲。諦觀心阿字。成月或月輪(云云)。   一問。三形輪是何輻輪耶。答。經軌不雲何輪。付輪有八輻十二輻千輻雖何於理無失歟。但大方廣莊嚴經雲。釋迦成道欲轉法輪時。有菩薩。名轉法輪。即以輪寶。寶獻世尊世尊受之。轉法輪其輪唯一目具八輻以標一實佛智具八法身(云云)。觀八輻輪名金輪歟一尊形并曼荼羅。   菩提場經雲。智者應畫像。當於像中央。畫佛師子座。皆以相莊嚴。熾盛之光明。從頂而流出。法輪之大印。應畫於佛前。應畫如是佛。金色而晃曜。右畫觀自在。虎皮以為裙。應畫忿怒形。持拂并念珠。頂髮無量壽。肅然具三目。著蓮花色衣。左邊金剛手。身色如青蓮。以忿怒眷屬。持明大女使。金剛賓櫱羅。金剛笑師子。金剛拳聖者。甘露軍吒利。近身而應畫。難調令調尊。執持金剛拂。馬頭尊明王。意樂成就尊。白衣尊多羅。毘俱知遍照。如是之聖眾。持蓮左邊安。一切皆應畫。如彼本形狀。略示畫像法。如來之所說。於佛世尊所。兩邊應當畫。無能勝大慈。毫相并佛眼。此等本形畫。金色初日暉。皆坐於蓮花。   又雲。畫佛形像。身如金色作說法印。於白蓮花結跏趺坐。如來遍身光明熾盛。從光中出眾多輪。從頂出光明。背後上應畫山峰。於下右邊應畫持誦者。如本形持香爐。瞻仰世尊勢。祕密主。此是輪王佛最勝畫像法。一切如來之所略說。為令愍念有情故說。   要略念誦法雲。有八葉白色蓮花。於一一葉上。右旋布列輪王七寶。所謂金輪·象·馬·珠·女·兵及主藏。當前第八葉想安佛眼尊。   末諸經雲。當畫世尊作轉輪像。說法之容一切世界主。座下畫梵王聖人金剛菩薩。佛上畫兩花鬘天子。坐下畫持法人。   一字佛頂經雲。畫一字頂輪王身金色相。瞻仰如來。左手執開蓮花。於花臺上。側豎畫一金輪。右手揚掌。身背圓光(下文雲。繞輪鋒刃畫大火焰)。   時處軌雲。遍照如來身形眼如素月。以一切相好用莊嚴法身。戴金剛寶冠。輪鬘為首飾。眾寶莊嚴具種種校飾身。持智拳大印。處於師子座。日輪白連花(云云)。又雲。妙色如金容。備七珍圍繞。寶輪寶在前。餘寶右旋置。珠寶與無量摩尼眾圍繞。次寶女亦與無邊綵女俱馬寶及褭寶主庫藏神寶各領自眷屬無量眾侍立。兵寶持金剛。   私雲有師傳圖如左所出。 T76006101.GIF   長久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圖之。其種子或撿大教或依師說書之。釋長宴記。   一七寶形貌(今經軌等不雲之)。   輪寶。   樓炭經雲。有千輪皆具足。以天金所成。高一丈四尺(云云)。起世經雲。輪徑七肘(云云)。觀佛三昧經雲。佛現輪王形。往須達家化老父時。金輪寶在虛空中。乘蓮花臺(云云)。   薩遮尼乾子經雲。輪寶有五功德。一體純閻浮檀金。具千輻廣五由旬顯現世間如第二日輪。二飛騰虛空。一日能行八千由旬○(云云)。菩提場經雲。輪寶以光。圍繞在蓮花上。   白象寶。   樓炭雲。飛行端政。頭赤有六牙。繞四海內即時還(云云)。起世雲。像寶名為烏連沙他(隋言潔齊)。薩遮雲。像寶白如凝雪。於虛空水中陸地有自在用。一日三匝行閻浮提。行步平正如鵝王(云云)。   紺色馬寶。   樓炭雲。身青毛衣滑澤。頭黑。繞四海內即日還宮(云云)。   密跡力士經雲。紺色神馬烏頭朱髮(云云)。   起世雲。紺馬寶名婆羅訶(隋言長毛)。   薩遮雲。色白如拘牟頭花(云云)。   涅槃經雲。其色紺炎髮尾金色。   佛本行雲。遍體紺青。頭烏黑色。髮尾甚長(云云)。   明月珠寶。   樓炭雲。其珠青琉璃色。光照四十里(云云)。   薩遮雲。於夜黑闇放大光明如秋滿月。能照一百由旬。於夏日觸身得清涼。彼寶有八楞相(云云)。   玉女寶。   樓炭雲。端正姝好○冬時身溫。夏時身涼(云云)。或現圖曼陀羅。肉色二臂。右手作施無畏。左手覆低下之置左膝上。坐赤蓮低左足。有頭冠。   主藏臣。   或曼荼羅。肉色二臂。豎右臂掌中置寶形。青色也。左手直臂作拳舒頭指。右手珠勢也。坐赤蓮上低其兩足。   主兵臣寶。   或曼荼羅。肉色四臂。獸王髮朱黰。八字邪立。在五色雲中。三面中肉色左右淺青。左上手作召人勢。直立頭指餘指少屈。次手執獨古杵。右上手執三戟叉。其柄長舉頭上。次手執同戟其柄短。   一字佛頂經雲。主兵神面目熙怡瞻一字頂輪王。左手胸側執槊。槊上畫懸繒帶。右手執金剛杵。身被衣甲。半跏趺坐。   一七寶次第不同。   時處軌雲。寶輪寶在前。餘寶右旋置。珠寶次寶女·馬寶·象寶·主藏神寶·兵寶(取意)。   要略念誦法雲。於妙高頂上有八葉白蓮花。於一一葉上右旋布列輪王七寶。所謂金輪·象·馬·珠·女·兵·及主藏。當前第八葉想安佛眼尊(云云)。   甘露佛頂經雲。女寶·馬寶·主藏神寶·輪寶·象寶·如意珠寶·兵寶(云云)。   薩遮雲。第一夫人寶·二摩尼珠寶·三輪·四象·五馬·六主兵臣·七主藏(云云)。   妙心大雲。前蓮花葉內佛眼菩薩。從右轉次輪·次寶次象·次馬·次兵·次女·從主藏(云云)。   菩提場經義釋雲。言七寶者此有真似。真七寶者。一輪寶·二象寶·三馬寶·四珠寶·五主藏臣寶·六主兵臣寶·七玉女寶也。又有相似七寶·一刃寶·二皮寶·三床寶·四林寶·五殿寶·六衣寶·七履寶。廣如正法唸經等(云云)。   一此尊法末法之中可修之事。   師傳雲。一字金輪法末法之中必可修之也(云云)。凡真言教法。多為末法設之給耳(云云)。   私勘末法經雲。爾時世尊。為欲利益。後末世時一切眾生。故入於一切如來最上大轉輪王頂三昧。即於眉間放一大光。普遍十方。其中眾生遇斯光者靡不欽悅。其光遍已還至佛所圍繞三匝入如來頂現種種相。其光之內忽有聲曰。我是一字之咒○(云云)。又雲。當來惡世時。我法將欲滅。能於此時中護持我末法。能除世間惡毒害諸鬼神及諸天魔人一切諸咒法。若聞此咒名皆悉自摧伏。我滅度之後分佈舍利。已當隱諸相好。變身為此咒○(云云)(委可見之)。   一諸經所說中道皆一字佛頂異名事。   菩提心義雲。一字佛頂於諸經中說為中道·一乘·真如·實相·佛性等。皆是一字佛頂異名。軌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如來之頂法(云云)。   一祕錄分金輪佛頂法一字佛頂法二篇事。   師傳雲。祕錄金輪外列一字唯依經題且分別之也。或雲一字頂輪經等(云云)。或金輪佛頂(云云)。   一功能。   菩提場經第一雲。大真言受持者。及餘大明王受持者。應以牛黃。於樺皮上。寫此陀羅尼。安頭髻中。若是苾芻苾芻尼繫在袈裟中。若塢波塞迦塢波斯迦繫在手臂。或在頸下。若國王帶。不被他敵之侵擾。晝夜臥安覺安。大威德賢聖諸天。而常擁護。   堮捅部C一字心咒經雲。若持餘咒不成就者。即須此咒共餘咒七日內誦之即得成就(已上)。   又雲。釋迦牟尼佛纔說是真言。三千大千世界六種振動。一切魔宮如一熾盛火聚。悉皆恐怖。皆自不安。歸依於佛。爾時世尊。為令顯現輪王佛頂。故自身作轉輪王形。功德相莊嚴。七寶成就。一切圓光如輪。周匝成一聚光(略抄)。   又雲。時觀自在菩薩。金剛手菩薩。以佛威力悶絕躄地。一切天仙神通皆奪歸依佛世尊。悉皆戰掉如芭蕉葉。身毛悚豎不能堪忍。觀大輪王真言色形。爾時世尊。隱大輪王色形。剎那頃說一切如來。所說大明妃。能息一切難調有情。能成就一切佛頂輪王。能息一切鬥諍言訟。一切如來部真言母。一切菩薩母。觀自在菩薩。金剛手為令起故。說此佛眼。一切佛所說。能成就一切義利。速疾成就輪王佛頂(略抄)。   又雲。若有智者。見遇斯像。生希有想。信喜觀禮。今世當世壽不空過。於俱胝劫。所造重飛。則皆殊滅(云云)。   又雲。若見此佛像一切佛所說略說微妙像能滅諸罪業。一切諸功德悉皆到彼岸。諸天龍供養。由見此像故諸罪悉皆滅。獲四如意足。功德如大海(云云)。   又雲。若有人纔誦此真言王離一切怖畏。若能常持誦。一切諸魔悉皆遠離。一切罪一切惡作皆得消滅。   又雲。而於百劫中。不能說輪王。可特之法性。此功德無盡。無盡無所得。若得此教王。彼人同如來。亦得於菩提天蘇羅禮敬心得不退轉(云云)。   又雲。若有人受持此轉輪王頂真言處。五由旬內。一切世間出世間明真言不流通。乃至不現威德。若纔憶念此真言。一切世間出世間真言悉皆成就。   時處軌雲。修行諸尊者。五百由旬內。尊皆不降赴。亦不賜悉地。以輪王威德。斷壞諸法故。   私雲。經雲。五由旬軌雲。五百相違如何。   堮捅部C集經第一雲。是法印咒作大壇處召請已後用此印咒咒七遍已。壇法即成每呼一遍當誦大佛頂身咒一遍。等無差別。若誦滿足十萬遍時。即有光驗。二十萬遍即能廣利一切眾生。若誦諸咒加此誦滿十萬遍即具大驗(已上)。   軍荼利軌雲。若有人誦持頂輪王等佛頂。五百由旬內修餘部密言者。請本所尊念誦聖者不降赴。亦不與悉地。由一字頂輪威德攝故。   末法經雲。爾時會中。無量菩薩天龍八部等心大歡喜鹹唱善哉。釋迦如來能說此事難可思議。我等誓當護持此咒。若於國中。見有此咒。我等恭敬彼國諸人如佛無異。各以威力防禦國境令惡鬼神。凶賊猛將。風雨水火使不侵損。百姓熾盛國土安寧。財穀豐熟無諸飢饉。疫疹不祥亦令退散。爾時如來讚言善哉善哉。汝等實能如是擁衛(此經始末委可見之。末法利益尤甚深也)。   一字佛頂經雲。復語金剛密跡主菩薩言。是一切如來白傘蓋佛頂輪王咒·高頂輪王咒·勝頂輪王咒·光聚頂輪王咒。同等住於一切如來三摩地中。神力皆等無量廣大猶不能及一字佛頂輪王最上大三摩地明咒之力。何故最上無上無上。假如來佛眼明咒佛毫相咒·摧碎頂輪王咒·難勝奮怒王咒。合說是咒。以此因緣得名最上無等無等侶。   出生義雲。就五頂輪而金輪為之最。不然熟知勝絕唯一法哉。故自觀自在菩薩已下。攝怖歸命矣。   一以時處軌序分文配五智五佛事。   軌雲。稽首禮普賢。諸佛轉輪王。現證大菩薩。受名金剛界。為轉教敕輪。從自頂流出。大金輪明王。威光逾疏日。七寶具圍繞。為一切佛頂。輪王之輪王。纔現奇特身。諸聖疏皆歿。顯勝絕不共。唯一佛體故。則彼婆伽梵。以自性智光。成威曜日輪。遍照無餘界。摧壞諸暗瞑。今菩提心生。復以身口意。一切金剛界。成佛事業輪。其量同虛空。遍諸有情界。爍斷彼罪障。妄執諸結使。為演不共法。賜髻珠七珍。令頓證菩提。是故常歸命。   金剛頂經一字頂輪王儀軌音義(高野)。文稽首至是故常歸命。贊曰。此八頌初五句有五說。一於初句言普賢者是理也。即是為一字攝在下諸佛故。或分為二佛。謂普賢與諸佛轉輪王是也。或分為三佛。先二加現證大菩薩是也。或分作四智。謂普賢者是大圓鏡智即阿□佛。次一句妙觀察智即阿彌陀佛也。次一句平等性智即寶生佛也。為轉教敕輪一句成所作智即不空成就佛是也。或分作五智。先四加法界體性智。所謂受名金剛界一句是也。自此下句配四方并中臺毘盧捨那佛也。從自頂流出。大金輪明王二句東方佛也。威光至圍繞二句南方佛。為一切至輪王二句西佛。纔現至皆歿北佛。至一體故中體佛也。次二句東佛。次二句南佛。次二句西佛。次二中體佛。成佛至同虛空北方佛也。次一中體佛。次二東佛。次一西佛。令頓二句南佛。是故常歸命一北方佛也。   五佛頂法。   一支度。   七寶(金銀。真珠。珊瑚。琥珀。薩頗胝迦寶。唐雲。似水精未詳。琉璃)。五穀(大麥。小麥。稻穀。小豆。胡麻)。白芥子。神幡。繒綺羅幡。鈴。帶。佉他羅木橛四枚(長九寸)。大寶綵傘蓋。造花。   右支物等勘一字佛頂經等說委可出之。   一起首時分等(可依一字佛頂經說)。   一行法(或悉地。如池上記。左所出是也。或大法如同記雲。若修大法者五佛頂在釋迦說中。別不可觀之云云)。   五佛頂私記(依一字佛頂經。丹州池上)。   前方便(如例)。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次佛部心。次蓮花部心。次金剛部心。次被甲。   即前佛部心印。二光直豎頭相拄。屈上節如刃形。二蓋各附二光背勿相著。以印加持額上右肩左肩心喉五處。各誦一遍。真言曰。   唵斫羯囉(二合)襪(轉舌)□底(二合一)缽囉(二合)捨弭多(二)囉捺囉(二合引)跋娑麼(二合)攃(倉輕反)路(引)瑟抳(二合)灑(四)羅乞灑〃〃〃(二合)□導襼奪□饐□導診菕慼熬T□雜□□飩□□□□諑□□襼導□覈橇□□□□□蕈X□飀□  次地結。次金剛牆。次大海。次須彌。次樓閣。   一字軌雲。次於須彌山上想七寶樓閣。即結加持寶樓閣印。以二手金剛合掌左右十指各交初分。即成。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引)唵薩縛他欠。嗢娜櫱(二合)帝薩頗(二合)囉呬(引)□□□□□□襹□□□飩□□□□襼導□□□  次道場觀(用定印)。   樓閣之內有大曼荼羅。四角有賢瓶。四門各有香爐。諸供具周匝陳列。曼荼羅內有大輪壇。輪壇中有五月輪。中心月輪上有勃嚕唵字。字變成金輪。輪變成一字佛頂輪王。輪王放光普照曼荼羅諸尊隨現(或五佛頂種子三摩耶尊形次第一一可觀之。曼荼羅尊位別抄之。今是處不出之)。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或此次大輪壇)。次振鈴。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疏(結三部心印。各誦其真言招之。或加曳醯呬句。一字軌有別印真言云云)。   次辟除從魔。   一字軌雲。即前佛部心印。直豎二光頭相拄。屈上節如刃隨誦真言以印頂上左轉三匝。辟除一切不祥諸作障者。便右旋三匝即成結界。辯事真言曰。   娜莫三(去)滿多沒馱(引)南(一)唵吒嚕唵(二合)滿馱娑縛(二合引)賀(引)。   次視三昧耶(如蘇悉地中印。真言異也今用普通印真言)。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軌中印真言異也普通真言)。次讚(用香印)。滿甯(寧定反引)史抳(尼整反引)薩縛惹(自摧反)櫱(言偈反)地帶(引)史抳(一)拽(延語反)捨娑尾(二合)步(引轉反)囉步(二合)囉(鼻音引)迦滿(引)馱吠(微閉反)三(去)麼(鼻)娑多(二合)尾爾也(二合)地跛作訖囉(二合)麼(鼻引)哩寧曩謨娑睹(二合)帝怛囉(二合引)怛哩作訖羅(二合)襪(轉舌)底(丁以反)寧。   次五佛頂印。先大佛頂印(是金輪佛頂也)。   菩提場經雲。二手作拳。舒二中指豎相合。屈上第三節。屈二頭指互安於二大指甲上。此名輪王根本大印。真言曰。娜莫三(去)滿多母馱而勃嚕唵(三合)(嚕字彈舌為一音。又引聲從胸喉中出。去音如擊大鼓古譯雲步林者訛略不正也)。   次白傘蓋佛頂。   菩提場經雲。以二手虛心合掌。屈二無名指入於掌中。以二大指面押二無名指甲上。屈二頭指相拄令圓如傘蓋形。此名白傘蓋頂王印(一字軌雲。以二大指各捻二無名指甲上。側相合。二頭指屈如蓋形。二中指微屈相合。二小指各豎相合云云)。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唵怛他櫱睹瑟抳(二合)沙阿娜縛路吉多母□馱(二合)唵摩〃〃〃吽匿(爾翼反)(一字軌雲。曩莫三滿多沒馱南阿缽羅二合底賀多。捨娑娜南唵麼〃〃〃吽匿爾翼反)。   次光聚佛頂。   菩提場經雲。准前印舒二頭指。則是光聚頂王印(一字軌雲。准前白傘蓋印折開二頭指即成)。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一)唵(二)怛他櫱睹瑟抳(二合)沙(三)阿那縛路枳帝(四)母□馱(二合五)帝□茶奧□□□諑饐□褸□饅姘□□□諑饌R姘□□□諑饌R□□橧□楨□獎□奰u□奰u□□雜□□饗□□□□雜□□驠□□□□雜□□饐□□□□□□雜□□飩□□□□襼導驒毼襼導飀□  一字軌雲。曩莫三曼多沒馱南阿缽羅(二合)底賀多。捨娑那南唵他櫱睹瑟尼(二合)沙阿娜縛盧枳多慕□馱帝□茶奧□□姘□□□諑饌j□□□□檢□□□埤□□u□埤□□□□□□□□□□□□□□□□□□□  次高佛頂(是極廣廣生佛頂也)。   菩提場經雲。准前根本印。二中指直豎合。是則高頂王印(私謂。准根本印者指一字佛頂印也。一字軌雲。准前曰傘蓋印。屈二頭指各拄中指節背)。   真言曰。   曩〃〃〃〃〃〃南唵入縛(二合)囉入縛(二合)囉爾比也(二合)爾庾(二合)那櫱(二合)睹瑟尼(二合)沙度那度那吽(引)。   一字軌雲。曩〃〃〃〃〃南阿缽羅底賀多。捨沙那南唵爾[骨*夜]爾卑偷(二合)娜哦(二合)睹瑟尼(二合)沙吽吽發Лгロ。   次勝佛頂。   菩提場經雲。准前印。次二頭指各安中指第三節。是勝頂王印(私謂。准前印者指前光聚印也。一字軌雲。准高佛頂印移二頭指向上兩穬麥許)。真言曰。   曩〃〃〃〃〃南唵入縛(二合)拿惹庾瑟尼(二合)沙入縛(二合)拿入縛(二合)拿滿馱那麼〃〃〃弩嚕(二合)麼〃〃(一合)弩嚕(二合)麼郝賀那吽(引)。 一字軌雲。曩〃〃〃〃〃南阿缽囉(二合)底賀多金娑娜南唵入縛(二合)囉惹偷瑟尼(二合)沙吽發Лгロ。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於心上有月輪變成日輪。輪上有勃嚕唵字。字變成金輪。此金輪漸舒漸大舉體成金輪〃變。成一字頂輪王。軌雲。或於自身想布一字安處(頂舌心)。以字威力能成佛頂輪王尊(云云)(私謂。五佛頂中曾用中心一字頂輪王云云)。   次根本印(用前一字印)。次加持念珠(如悉地)。次正念誦(先大日。次佛眼。次五佛頂。次又佛眼)。次還珠法念誦了盤珠頂戴置於本處。次根本印(用一字印。或次第用四佛頂印)。次部母(用佛眼)。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先車輅次部心奉送)。次佛部心。次蓮花部心。次金剛部心。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作善。   若修護摩事者。本尊段時。請供金輪佛頂。諸尊段時。清供四佛頂并八供四攝等。前後餘段如例若依大法修者。本尊段時五佛頂同時請供之。   道場觀時諸尊座位。   大輪壇中有五月輪。中心月輪觀一字佛頂。前月輪觀白傘蓋佛頂。右月輪觀光聚佛頂。後月輪觀高佛頂。左月輪觀勝佛頂。四角有月輪。其中各觀嬉鬘歌舞。其大輪外有方界院。其中觀有外供四攝并諸相好菩薩等。其外又有一重界院。其中觀有外金剛部諸天七曜二十八宿等。若修大法者五佛頂在釋迦院中。別不可觀之。   已上丹州池上記了。   唱禮。   南無三身。佛眼。   〃〃大曼荼羅主翳迦阿乞史羅鳥瑟尼沙斫羯羅〃惹(三反)。   〃〃悉跢波怛囉(二合)瑟尼(二合)沙斫羯羅〃惹。   〃〃帝儒羅斯瑟尼沙斫羯羅〃惹。   〃〃阿毘庾弩櫱(二合)妒瑟尼沙斫羯羅〃惹 〃〃惹野瑟尼沙斫羯羅〃惹。   〃〃阿波羅爾多等諸大明王。   〃〃大小自在。〃〃〃〃三部界會〃〃。   若依大法者。都壇八葉九尊佛眼之次大曼〃〃(云云)。次四佛頂(云云)。次五大明王。   大小自在。三部。   差別壇三身(云云。如上)。   發願詞。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一字頂輪 白傘蓋佛 光聚高勝。   五頂輪王 佛眼部母 無能勝尊。   三部界會 諸尊聖眾(云云)。   道場觀(如私記)。   種子。   ●(一字依軌)。●(白傘蓋)。●(光聚)。●(高佛頂)。●(勝佛頂)。(已上依胎)   三形   輪(一字)。傘蓋(白〃〃)。佛心印(火焰圍繞光聚)。   弭惹布羅迦果(菩提場經雲。俱好果高佛頂)。刃(勝佛頂已上依一字佛頂經取名各尊左右持物)。   問。弭惹布羅果其形如何。答。勘准泥經雲。微若布羅迦(漢言子滿果此間無。西國有。不空軌雲俱錄果)說雲此間無誰知其形哉。但依文出之。或可用青蓮花。是彼尊右手所持物也。或可依胎如下抄之。   黃蓮花上寶(光聚)。蓮花上如意寶(高佛頂)(已上胎藏自餘同上。仍不抄之)。   尊形。   一字頂輪王身金色相瞻仰如來。左手執開蓮花。於花臺上側豎畫一金輪。右手揚掌。身背圓光。   白傘蓋頂輪王身金色相觀一字頂輪王。左手掌胸執開蓮花。於花臺上畫白傘蓋。右手執半開蓮花。身脊圓光。   高頂輪王身金色相瞻一字頂輪王。左手執弭惹布羅迦果。右手執青憂缽羅花。身背圓光。   光聚頂輪王身金色相瞻一字頂輪王。左手執開蓮花。於花臺上畫佛心印。火焰圍繞。右手當胸執如意珠。身背圓光。作種種色。   勝頂輪王身金色相。左手執開蓮花。於花臺上。直豎畫刃。右手執如意寶珠。身背圓光。瞻一字頂輪王。是五頂王面目熙怡。身狀莊采。一如菩薩。頭冠瓔珞。鐶釧衣服而莊嚴之。皆半跏趺坐白蓮花。   讚(如私記。私雲。一師雲。此讚通諸佛頂用之云云。此讚出要略法。其法題下雲。通諸佛頂云云)。   根本印明(如私私雲。若不結誦四佛頂印記明者。可用諸佛頂印明歟)。   要略法雲。普通佛頂印。前普供養印(私雲金剛合掌也)。稍深交至中節如花在掌中。真言曰。   那莫三(去)滿多母馱(引)南(一)麼(鼻音)缽囉(二合)底賀多捨(引)娑(上)曩(引)南唵斫訖囉(二合)襪(轉舌)底唵吽(引三)。   念誦(如私記)。   護摩(息災·增益可隨事)。   六段(如常·本尊段諸尊段用心如私記)。   護摩咒。   一字。或唵斫訖囉(二合)襪(轉舌)底唵吽(引)。   伴僧咒。   可用諸佛頂真言歟。   後加持咒。無能勝。或不動。   已上行法之中要祖記之人不可用之。   一曼荼羅。 T76006601.GIF   依池上記私圖之。一字佛頂經外院四角安四天東北(提頭賴吒)東南(毘嚕佗迦)西南(毘嚕博乞灑)西北(多門)菩提場經安四方廣曼荼羅可見。一字佛頂經菩提場經等依繁不抄之。   一功能。   一字佛頂經雲。若有善男子。住於無量佛世尊所。以上衣服臥具湯藥飲食財寶一切等物。日日三時持獻供養經百千劫。所得功德百千萬分不如有人於三七日依法持是五頂輪王明勝章句功德之一。何以故讀誦受持是五頂輪王明勝章句。得成就者此人決定當得不退菩提地(文廣可見也)。   出生義雲。今塔之上方。所以獨有五頂輪王會者。蓋以諸頂生身。皆攝入此無上五頂智焉至如不可得而究者佛之頂相也。是至勝之法。然不可得其際也。故稱頂焉。其五頂王又一切真言尊宰割之主也。故稱王也。就五頂輪。而金輪為之最(云云)。   山王院大師奉為大小比叡請度者表雲(出拾文)。又頂輪王經者真言之樞機法城之門戶也。所以祖師積年耽取習甚得咒驗。仍於延曆天子聖躬不豫之時。依經修法。奉資寶祚。山家之聞泰。莫不賴此功。是以東西弟子至今勤修(云云)。   承應二天四月十四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畢。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七。   尊勝法。   一支度。   註進。   尊勝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脅機二前。禮盤一面(可有半疊)。名香(沈。白檀。鬱金。薰陸。龍腦)。酥。蜜。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小桶三口(閼伽神供等料)。小杓三柄。折敷三枚。淨衣。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僧房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月日。   一起首時分。   經(波利本)雲。白月圓滿十五日(云云)。   軌(不空)雲。每日入道場念誦。定其時限。或二時誦。早朝黃昏。或三時加午時。或四時依瑜伽加中夜。若於本教尊勝陀羅尼經每於白月十五日(云云)。   一向方。   軌(不空)雲。像安於東壁。持誦者以面對之(云云)。   又雲。若作息災法。面向北坐○(增長降伏敬愛向方如常)。   一行法。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杜行顗譯)。   佛頂最勝陀羅尼經一卷(日照譯。梵言地婆訶羅)。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佛陀波利。唐言覺護)。   佛頂尊勝陀羅尼淨除業障經一卷(日照譯)。   右經皆同本也。廣演陀羅尼功能說。若住天子七畜受生旨。但淨除業障經具說往昔因緣餘本不說之。此經等不明行法印契。唯說根本一印。   佛頂尊勝念誦法一卷(內雲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不空譯)。   此儀軌用胎藏三三昧耶并五供養明等。可謂胎藏之中尊勝佛頂持明行法。但師傳雲未詳(云云)(如下記)。   尊勝佛頂真言修瑜伽一部二卷(無畏。或本雲。三藏善無畏譯。弟子喜無畏集)。   此瑜伽明金界行法。但師傳雲兩界合說(云云)(如下記)。   尊勝佛頂真言修瑜伽法一卷(善無畏)。   此瑜伽與上二卷本之上卷同。但奧以加三十四功能為異。件功能唐院別卷有之。   丹州池上私記兩三本。或依不空本。或就無畏本。其中依不空軌記如左書之。   尊勝次第(依佛部。或金剛部可尋之)。   擇地。塗壇。安置尊像。辨備供物。室內作法。入堂作法。禮佛著座(如例)。加持香水(用無能勝印明)。加持供物(用無能勝)。次彈指辟除。次拍掌辟除。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啟白等。次供養文。唱禮。九方便。五大願。次入佛三昧耶。次法界生。次轉法輪。次金剛甲冑。次無堪忍。次覽字觀印明。次地輪。次水輪。次火輪。次風輪。次空輪。次滿足。次覽字。次空輪。次風輪。次火輪。次水輪。次地輪。次大海。次金剛手持花。次羯磨。次蓮花。   次道場觀(用定印)。花藏上有大樓閣。樓閣內有大壇。〃上有輪壇。〃中有九位。九尊宛然坐。輪壇左有三角曼荼羅。中有不動尊。輪壇右有半月曼荼羅。中有降三世(各可觀種子三昧耶形。尊形有口傳)。輪壇左右虛空各有三箇首陀會天。童子形也。半身踴出。各執香花寶鬘等。二明王中間瑜祇者坐。具如文。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輪壇印明。次治路。次振鈴。次不動印明。次鉤印。次索印。次鎖印。次鈴印。次辟除從魔。次示三昧耶。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除障加持。次成事業。次被甲。次大護。次閼伽。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次加持念珠。次金剛波羅蜜觀(如軌有三印明)。次根本印。次正念珠。次置珠本所。次入定三摩地念誦(在口傳)。次根本印。次部母印。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祈願)。次振鈴。次加持句。次解界。次示三昧耶。次禮佛。次奉送。次入佛三摩耶。次法界。次法輪。次金剛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禮佛出堂。   已上丹記依不空軌本是也。私勘彼軌雲。先三〃昧耶。次甲冑。不動(辟除結界)。道場觀。奉請大鉤召。奉座。閼伽。五供養。普供養。金剛波羅蜜觀。根本印(大陀羅尼)。加持珠念誦。次根本印。次金剛波羅蜜。次五供。次不動(解界)。閼伽。奉送。次略明息災等四法向方香等。   丹州記依胎藏隨行通法。而補其閼歟。 加持香水等(用無能勝印明云云)。   私雲。軌文只出明無印。明曩○南(引一)唵戶魯戶魯○(云云)。   唱禮。   三身。佛眼。   南無大曼荼羅主多禮嚕迦烏瑟尼沙毘惹耶怛他櫱多耶(三反)。   〃〃八大佛頂怛他〃〃〃〃(或略時不唱之)。   〃〃阿利耶左羅那多菩地〃〃〃〃。   〃〃四大明王〃〃〃〃。   〃〃大小自在〃〃〃〃。   〃〃三部海會一切佛菩薩等。   又樣。   三身(如常)。   南無怛他櫱多尾訖羅拏鄔瑟尼沙斫羯羅襪底(尊勝也)。   〃〃怛〃〃〃悉怛多缽怛羅鄔〃〃〃〃〃〃(白傘蓋)。   〃〃怛〃〃〃帝儒羅陀鄔〃〃〃〃〃〃〃〃(光聚)。   〃〃怛〃〃〃尾惹野鄔〃〃〃〃〃〃〃〃(最勝)。   〃〃怛〃〃〃惹耶鄔〃〃〃〃〃〃〃〃(勝佛頭)。   〃〃怛〃〃〃阿毘庾唱哦都鄔〃〃〃〃〃〃〃〃(極廣生)。   〃〃怛〃〃〃阿難多娑縛羅俱灑鄔〃〃〃〃〃〃〃〃(無邊害聲多)。   〃〃怛〃〃〃摩訶鄔〃〃〃〃〃〃〃〃(廣大發生大轉輪王)。   〃〃佛眼部母〃〃〃〃〃。   〃〃阿利耶阿薩羅拏馱〃〃〃〃〃。   〃〃縛日囉囌婆爾〃〃〃〃。   〃〃大小〃〃〃〃。〃〃三部〃〃〃〃。   右康保元年大僧正於仁壽殿被修公家御修法之時樣(云云)。   堮捅部C   三身。南無金剛波羅蜜菩薩摩訶薩。   〃〃曼〃〃主始隸瑟吒毘惹耶沒馱烏瑟尼灑也(三反)。   〃〃觀自在等八大菩薩摩〃〃。   〃〃五大明王〃〃〃〃〃。   〃〃馱羅提婆羅惹摩訶羅惹。   〃〃大小〃〃〃〃。〃〃三部〃〃〃〃。   保延七年六月二十三日被始東宮御祈時法印上綱御說如此。同七月十八日院御祈時同被用之(已上)。   私雲。尊勝梵號有多說(二樣如上)。   訶林尾訖羅那怛他哦多烏瑟尼沙(谷說)。   怛他哦多尾枳羅拏瑟尼沙(大原法橋)。   始隸瑟吒(尊)毘惹耶(勝)沒馱(佛)烏瑟尼沙(頂私師說)。   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尊勝佛頂 白傘最勝 發生光聚。   無邊音聲 廣生勝等 諸大佛頂。   大聖不動 降三世尊 三部五部。   諸尊聖眾 外金剛部 護法天等。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   道場觀。   私雲。不動降三世首陀會天軌文不雲之曼荼羅如下圖之。記雲。九尊種子三昧耶形尊形有口傳雲可聞師說歟。見今軌曼荼羅大旨同於理趣經所說大曼荼羅。彼經雲中位毘盧遮那與八十俱胝菩薩俱(云云)。今軌雲。毘盧遮那佛與八十俱胝十地滿足菩薩(云云)。理趣經所說八菩薩與今軌八菩薩大略同之。又撿八大菩薩曼荼羅經其中八菩薩名全同。於此軌。然者相會被兩經意。而可察此軌旨趣歟。抑無畏軌列八佛頂。不空本置八菩薩八菩薩即八佛頂歟。更問之。   今私依軌文并師說明道場觀。   想道場中須彌山。於山頂上想七寶樓閣。於樓閣。中毘盧遮那佛與八十俱胝十地滿足菩薩摩訶薩以為眷屬而自圍繞。四門四隅各四菩薩及八供養以內外供養(云云)。大日變成釋迦牟尼如來。在室羅筏城住誓多林給孤獨園(私雲。可想此道場即彼誓多林會歟)。結跏趺坐作說法相座下左右帝釋并善住天子合掌恭敬。兩膝著地。瞻仰如來請問。世尊雲何除災雲何。延壽雲何。去七遍畜生之身。爾時世尊慈悲愍念便入除障三摩地。從頂上發生惹耶三摩地狀。若輪王之像。白色。頂戴五佛寶冠。手執金剛鉤。項背圓光通及遍身如車輪狀暉曜赤赫。便微笑。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現此三摩地十方世界六種振動。十方世界一切地獄七趣眾生應墮惡道者皆悉滅除。一切惡業不復受生。便得生天。及以十方清淨國土。為此善住天子七遍惡道之身一時消滅。是故號為除障佛頂輪王(云云)。   堮捅部C   私師說雲。依台時。可有二意。一初門釋迦依帝釋請。入除障三摩地從頂生惹耶三摩地狀。說尊勝陀羅尼。除善住天子惡道報(私雲。未來世眾生亦然)。依此意以鉤印可為根本印也。一中台毘盧即釋迦又是尊勝佛頂也。依此意以波利經中印可為根本印也。是深行人所行也(云云。已上)。   金剛波羅蜜觀(如軌有三印明云云)。   軌雲。想自身於心中。有圓明月輪。了〃分明。於月輪上想缺字。白色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一切世界。思缺字實相義。所謂一切法等同虛空。離諸色相。離諸障礙。則於真實理中。觀自身作金剛波羅蜜佛母菩薩。左手持蓮華。其蓮華上有五股金剛杵。右手仰掌垂手為施願勢。具頭冠瓔珞。面貌慈愍拔濟一切眾生勢。作是觀已。二手外相叉作拳。豎兩中指。以此金剛波羅蜜印。加持於四處。謂印心。次印額。次印喉頂。印已便散手。誦金剛波羅蜜真言。   唵(一)薩怛縛(二合)縛日哩(二合三)吽(引四)。   當印四處時。各誦一遍。即用前印安於額上誦三遍。以為灌頂已。其印手分兩邊。金剛拳繫頂後誦真言曰。   唵(一)縛日羅(二合)鼻詵左(三)。   誦三遍。即結被甲印二手各金剛拳。各豎頭指。當心相纏。如繫甲冑。即於背後亦復如是。次臍次兩膝即繞腰。後漸當心。次兩肩亦如是繫。次擊頂下頂後額前。即於腦後以金剛拳繫。漸垂手兩邊。徐下如垂帶勢。即以兩手掌相拍三聲。誦被申真言同。   唵(一)砧。   又拍掌真言曰。唵(一)縛日羅(二合)睹史野(二合)斛(引)。   自想己身成本尊已(云云)。   根本印(若修護摩可加當壇護摩印明。念誦亦爾)。   軌雲。二手合掌屈二頭指。甲相背。以二大指押二頭指。如彈指勢。即誦尊勝陀羅尼曰(云云)(私雲。軌陀羅尼人多不誦。仍舉世所持誦加字具足本書之。又印相。師傳雲。如無所不至印。二風初節甲頗屈殆合甲也。云云根本印不同如下祕之)。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釋迦。尊勝(陀羅尼小咒)。八菩薩。三部總。諸天總。帝釋。善住天子。成就明。次又部母。   讚。蓮實房說雲。師說用五讚。私雲。不空軌并二卷軌等不出讚。   曩謨薩縛泥縛多補爾帝曩謨薩縛怛他櫱多婆使愚爾帝曩謨播跛羯謨縛羅拏尾戌拖曩演曩慕捨□也母曩曳祐瑟膩灑尾惹也跛羅吉哩底帝·曩慕薩縛沒拖慕地薩怛縛尾惹演曩慕□□□□□  右私記中要少少抄記了。   或依胎藏都壇行者(行法如常)。   尊位(釋迦院左方下第五高佛頂南。如來舌北)。   種子●。三形。尊形。梵號。密號。   或時可想。東門釋迦依帝釋諸問。為延善住天子壽命。入除障三摩地。說尊勝陀羅尼(具如上記)。   或依別壇(有三種別)。   或依金界(大日即尊勝云云可依。成身會通行法云云)。   尊勝瑜伽記(前方便如例)。   先前方便法第一(軌外事也依例加之此有七事)。   先九方便(一)。次五大願(二)。次入佛三昧耶(三)。次法界生(四)。次轉法輪(五)。次被甲(六)(或此次羅字觀)。次無堪忍(七)。   次持誦法則品第二(分為三)。   一者五輪成身(此有七)。   先覽字觀(一)。次地輪(二)。次水輪(三)。次火輪(四)。次風輪(五)。次空輪(六)(已上如胎藏)。次普通印明(七)。   軌雲。以定惠二手相叉十輪頂戴。及以加持五支。即成金剛不壞身。真言曰。   唵薩縛他欠嗢怛櫱(二合)諦薩叵囉醯瞞伽〃那刃莎縛訶(引)。   二者安立器界(此有六)。   先燒淨器界(一)。次空輪(二)。次風輪(三)。次火輪(四)。次水輪(五)。次地輪(六)(已上如胎藏)。   堮捅部C菩提心義第四雲。問義訣雲。入空三摩地。以決定妙智於下空隆。想風地輪圍山甘露海金龜蓮花藏妙顯山大殿等(云云)。千手瑜伽。先安風水地三輪。大悲台藏。安五輪同異雲何。答。義訣雲。此中與毘盧遮那經文安立世界別也。應知如彼說具足修行(云云)。台藏攝大瑜伽雲。小乘說三輪。大乘說五輪(云云)。彼中大悲胎藏深祕法中觀三輪也。祕密法品祕中深祕觀五輪也。故須此中深祕觀三輪。祕中深祕。觀五輪。或阿闍梨此大瑜伽用彼台藏五輪即其義也。   私雲。對受記(金)第三雲。南忠與眾共受此法之。後別諮。慈覺大師有所決成說雲。金剛界道場觀亦如台藏。先以●字火燒。淨器界五輪成器(云云)。今雲。或阿〃者若是說歟。私撿。金剛王軌用台藏道場觀。彼軌金界行法也。可為證歟。   又雲。問若成器界用五輪者亦成自身用五輪耶。答。尊勝瑜伽雲。身口意業三密門。應化法身即三密。五輪即是五智輪。五智便成五分身。五輪盡攝法界輪。三密即是三身故。乃至廣說。先以五字成身五輪具如台藏所說無異(云云)。   私雲。如金界之中用五輪成身。台藏教中用五相成身乎。   師曰。可然。義釋之中有其意(云云)。   私雲。五相成身者祕教旨趣也。若多若少文義皆有不可以其文少而言不明其義。貴在得心耳(已上)。   三者三昧耶(此有三)。   先三昧耶(一如軌文普通印次出之。今私於此處出之)。   軌雲。以智定二手相叉。臍輪合掌。以智押禪。加持五處。頂左右肩心咽喉。即名五支。真言曰。   唵縛曰蘭(二合)惹哩三麼野。   此名一切佛心三昧耶印。因依此印故能生一切印。是故先作此印。即同一切諸佛菩薩三昧耶身。   次金剛三昧耶(二)(如軌)。   軌雲。如前金剛合掌。便令作拳。置擊心上。當繫心時。散其合拳雙下三繫。此名供金剛界印。三繫心已。   唵縛日羅(二合)滿馱怛羅(二合)吒。   由是真言及印力故。能淨三業堅菩提心於持誦處遣除穢觸及障者。   次降三世(三如軌若觀曼陀羅者此次觀之。如下發請之後觀先可觀大海寶山等)。 軌雲。以智定二手各為拳。豎二風憧。屈二大空輪。入掌內。以地水火三輪押之。即成其印。即以定手印置在心上。以智印用觸諸物及結地界方乃至上下等界。右縛三遍指上下。即成結十方界。   唵寧三婆縛日羅(二合)□檢□  私雲大海印。   觀有大海。有八功德水。最底有●欠字。色種種。成空輪圓形。空輪上有●唅字。色黑。成風輪半月形。風輪上有●鍐字。色白。成水輪圓形。水輪上有●缽羅字。色黃。成金龜形。金龜上有●素字。成妙高山。方形。有●刃字。成七金山。迴形。如是觀已。二手內相叉。掌凹仰橫當前。右三匝迴轉。念壇即大海(師曰。先結印當齊作空風水等觀觀了誦真言三匝迴轉)。誦真言曰。欠唅鍐缽羅素刃·唵尾摩嚧娜地吽。   次須彌山印。   二羽內縛。二腕相合。直豎念山。即如以印置壇上。念山立海中也。真言曰唵阿者拿吽。   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於山頂上有●鍐●吽●多羅(二合)奚哩(二合)●惡●五字。以為大殿。其殿四角正等具足四門。其門左右有吉祥幢。軒楯周環。四重階道。於其殿上有五樓閣。懸雜繒綵珠網花鬘。而為莊嚴。彼殿外四角之上及諸門角以金剛寶之所嚴飾。想其外院復用種種雜寶鈴鐸映蔽日月。懸珠瓔珞以為嚴飾。復於其外無量劫波樹行列。復想諸天美妙音聲歌詠樂音諸阿修羅莫呼落伽等以金剛舞之所娛樂。   次觀曼荼羅。   觀想。大殿內有大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寶蓮花。上有大圓明。內有九輪。金剛階道。內圓明中有●字。字變成窣睹婆。窣堵婆變成毘盧遮那如來。首戴五佛冠。種種寶花光焰。於七師子座上結跏趺坐。手結法界印。左圓明中有●字。字變成白傘蓋。蓋變成白傘蓋佛頂。右手揚掌向前半跏坐。右圓明中有●字。字變成輪。輪變成最勝佛頂。右手持蓮花。花上安八輻輪。光焰圍遶。左手揚掌。前圓明中有●字。字變成金剛鉤。鉤變成尊勝佛頂。亦名除蓋障佛頂。於蓮花臺上結跏趺坐。作白肉色。兩手當臍下如入禪定。掌中承蓮花。於花上安金剛鉤。種種光明五智冠等。大日後圓明中有●字。字變成佛心印。印變成放光佛頂。亦名光聚佛頂。左手執蓮花。蓮花上畫佛頂印。右手揚掌。尊勝佛頂左圓明中有●字。字變成刃。刃變成勝佛頂。左手執刃。右手揚掌。尊勝佛頂右圓明中有●字。字變成五□檢□□鶨r營□□□£¥□鋦□□□i¥禦鋦R¥□□□¥□□莤警□珥□¥□r營冤□¥冤□r蕭□□□□□£¥□鋦□□□‥□芥藄煄慰D禦鋧嶡□迤蘆R¥□□□¥祀⊥□莤警□珥□¥□r萩攔巨□□‥□□r蕭□□□£¥禦珵□攔巨□□¥□珵臐慼憚璇D瑾□¥□□賢□□麥栠‥□□剝~□□□劇□您□□¥巧訌討鰹¥□□莤若祀□□□□□‥□警□珥□¥□r螢□晶。五□□□□□送楰□□□□証□□□□□□□□祜□\□□送騧□□飀□送□顆省逆□種□□□□□□□□奰□□□□□□□□□□□□□□□A□□大□□驦驅□□□餉楏□□送駮檳橙□□飀□□檳騊□□觭□□□□飀□  右諸尊種子形色作儀軌文。於三形者勘胎圖等而注入之。   次召請本尊等品第三(此有六)。   先振鈴(一)(私加之)。次驚覺(二)(如軌)。   軌雲。以智定二手二地輪鉤鎖相連。屈其二大空輪令入掌中。以二水輪二火輪雙押二空輪。豎二風幢向前相著。以掌向上。便誦真言。以即從下發起諸尊。是名發生印。真言曰。唵縛折羅(二合)底瑟(二合)吒。   次發請(三)(如軌)。   軌雲。以智定二手相叉作金剛拳。不解此拳以智風幢撥智大空。定手亦然。如是三彈。即成發請諸尊之法。心想本尊所在之方。真言曰。唵縛日□(二合)三忙若。   次四攝(四)(如軌)(私謂但用金剛界中明)。   軌文可見。今書金界中印明。印如降三世。鉤屈進度招。索進力如環(紀雲二頭指相鉤也)。鎖開腕。相鉤。鈴合腕以振。各誦本真言。縛日□□饃襼□□□□□餀馗姾妒□襐□觴□姾□餀馗姾娖香]□□詎椽茶□餀馗姾奐□覃□詈□□□飀□  次閼伽(五)(如軌榛器先祈願)。   軌雲。以其智手水輪與空輪相捻。餘輪直豎按水器上。想沐浴本尊。灑印己身及頂上。奉獻閼伽。想灌尊頂。   唵縛日羅(二合)牟(或雲諾)迦吒。   次花座(六)(如十八道私加之)。   次奉獻香花品第四(此有五)。   先內四供養(一)如金剛界私加之)。   嬉菩薩。金縛。禪智並豎。指面仰。摩訶囉底(丁以反)。   鬘菩薩。以前嬉印。舉上當額散之。路波。戌陛。   歌菩薩。如前印契。指末向垂下。以印從臍至口開散之。戍路(二合)怛羅(二合)燥(引)契(企耶反)。   舞菩薩。大指水指相捻(師說以母指押水指中)。左右手如是。即於前一匝旋舞。次左邊次右邊。各一匝旋舞。即金合頂上散之。薩縛布而(而移反)。   次外四供養(二)(如軌)(但用金剛界中)。   軌文可見。今書金界中印明。   燒香菩薩。金縛向下散之一度。缽羅(二合)訶邏爾儜。   花菩薩。以前印向上散之。破邏(引)哦弭。   燈菩薩。金縛。禪智直豎。舉三度。右迴轉。素帝惹乞哩(二合)。   塗香菩薩。金縛。開掌橫向身置乳上。隨誦真言。掣開縛。如塗香身三度素獻蕩儗(魚枳反)。   次事供養(三)(私加之)。次普供養(四)(私加之)。次讚(五)(私加之。軌文供養之後。有歸依等七事。暫止之九方便等中有之故也。若用者別出作法)。   次五智品第五(此有五)。   先徹心明(一)(如軌)(以普印印五處)。   軌雲。普通印加持五支。   唵質多缽囉(二合)底吠能迦路弭。   次五種明(二)(以外縛五□本□□□樦□餾□□餺□L滿熱u□  軌雲。復次修瑜祇者自住妙菩提心。故速入觀菩提心智。菩提心智真言曰。唵菩地質多牟怛簸娜夜弭。此名發菩提心真言。亦名成所作智。速令發菩提心。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之義。是大圓鏡智義也。   次說平等性智。真言曰。唵底(丁以反)瑟吒縛折羅(二合)。誦此真言速令心住勿令散亂。即是應身。   次說妙觀察智。真言曰。唵拽他薩縛(二合)怛他櫱多娑多(二合)他(去)痕。此是化身之義。加持身業。即名為妙觀察智。即是應身。亦是後得智法身之義也。   次誦大圓鏡智真言。唵娑縛(二合)婆縛戍度痕。此名大圓鏡智。是應身之義。亦是後得智法身之義也。加持口業。即成應身之體。   次誦方便究竟智真言曰。唵薩羅縛(二合)三謨痕。此名方便為究竟智。法身之義。加持意業。故曰法身。或進修門中以方便為究竟。即是後得智法身之義。   堮捅部C菩提心義雲。若尊勝大瑜伽五智品中亦以五指為五智。真言如雲。一切如來具足三昧耶真言(通達心真言)。觀菩提心真言亦名大圓鏡智。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即法身義。次平等性智真言(金剛心真言)。是應身義。次成所作智真言(佛身圓滿真言。真實經名法身真言)。次妙觀察智真言(淨三業。真實經名報身真言)。是應身義亦是後得智法身義也。次方便究竟智真言(真實經名化身真言)。此名方便究竟智義。或進修門中以方便為究竟即後得智法身義。此五智後乃用大日法界印。己身為毘盧遮那如來之身頭上五智寶冠(云云。已上)。   次大日法界印(三)。   軌雲。用大日法界印加持五處。即成具五分法身。具萬德之身。其法界印相者以權智。各作金剛拳。以智手執權風幢。加持五處。便住當心上。己身想為毘盧遮那如來之身。頭上五智佛寶冠。即是五頂輪王。具五智義(云云)。   次一切佛頂輪王心印真言(四如軌)。   軌雲。以一切佛頂輪王心印真言加持五處。其手印相者以智定二手內相叉為拳。直豎二火輪。即是。此印真言通一切用辨事召請發遣結界護身。真言。   唵度嚕□毼□□諑馳]□□□□□   次根本印真言(五)(如軌)(私謂已上成身也。有口決)。   軌雲。次說本尊真言印。其手印相者以二羽向外相叉合掌為拳以右風幢曲鉤形。即加持五處。增益時用。或一手作攝召時用。又經中所說以二羽合掌。以右手大指押左手大指甲上。除災時用。若降伏念誦時以左押右即是(云云)。   下文雲。此陀羅尼本弟子僧喜無畏於中天竺國三藏善無畏邊口授得。佛陀波利本諸本並闕少不足。故具本譯出流行。其真言印相者以左右二手無名指及二小指相叉入掌中右押左。次二中指直豎頭相著。其二大指並屈押二無名指中節側文。又以二頭指當中指側中節。文上屈相拄即成真言曰。   娜麼三漫多勃馱南唵入縛囉入縛羅指(下是翻音注上字寧汁反)珥(并也反)指妙(彌□反)哦(二合)妒塢瑟膩沙度〃底〃娜〃□檢□  先結此印誦此真言七遍。然後誦尊勝根本真言。此印名根本印。   師傳雲。問。尊勝軌上卷根本大咒後有印明是何乎。答。此又根本印明也。如文(云云)。其印從觀教僧都御弟子利慶君受之。其印似佛頂印耳。謂二地二水叉內二中指直豎合二風押二中背初節文(文雲側)。二大押二中之中節文(云云)。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   軌雲。觀本尊心上圓明中。或觀己身為本尊。於心上圓明中旋轉安布尊勝真言如字輪形。一一字隨本法臨時本色相應。故皆變成為漫荼羅聖眾。即是己身為尊勝佛頂法界曼荼羅體。   又雲。以心置心輪上布真言旋布輪上。先從心中阿字及八頂輪王種子起。即從東北角。外起首逐日轉。一一字皆放火光。皆從自心輪出入毘盧遮那如來心上。復從毘盧遮那心出入真言行者心上。如是漸漸澄慮即同一心。一一字皆成諸尊本體。從毘盧遮那如來心輪上。觀阿字成大日如來。觀真言行者心輪上阿字復變成大日尊。觀大日如來頂上如是訖。展轉周遍法界成無盡普現色身(云云)。   次置珠本處。次入三摩地(用定印)(或五字或種子觀之)。   軌雲。念誦疲乏隨意而或觀己身心圓明中安本尊坐。即以己身坐於大圓明中。遍法界為一身。   次根本印真言(有口決)。次八供養。次事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先捧器祈願)。次振鈴。次迴向真言(如軌普印)。   軌雲。次即誦普通印真言。發勝願迴真言曰。   唵薩囉縛(二合)俱捨邏慕怛拿(二)缽哩儜度弭(三)薩囉縛(二合)俱捨囉慕怛囉(四)三摩多(引)缽囉(二合)半遮達慕(二合)(五)多娑縛(二合)婆縛(六)悉地夜(二合)囉哦(上)曩(去)多(去)曳(七)。   次解界(如軌)(或用無堪忍)。   軌雲。以智定二手相叉。作金剛拳。向頂上解。即是。此印能解所結之界。亦能成就發遣本尊等事。解界真言。   唵縛折羅(二合)謨乞灑(二合)謀。   次禮佛。次奉送。次入佛三昧耶。次法界生。次轉法輪。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   右依丹州池上記抄。入軌文等。人不可用矣。   或依池上金界祕記可行此尊法。其儀則如一字法。   結本尊印(或不空軌印。或無畏軌印隨所樂用之)。可想大日成本尊入除障三摩地說尊勝陀羅尼。威驗無極。南贍部州有眾生類盡命之後。受畜生身。墮諸地獄。希得人身生貧賤家。而無兩目。生〃劫〃惡業所為。若有修此法。能淨一切惡道。能淨一切生死苦惱。又生一切善道。增長壽命。起教菩薩善住天子也(云云)。   記雲。大日法界印(云云)。可用真言耶。   師傳用呆口唵。中心尊即一字佛頂也(云云)(私雲。更可思之)。   記雲。已上成身也。有口決(云云)。其口決如何。   又雲。根本印真言有口決(云云)。如何。   師傳雲。一鉤印小咒(台藏有之)。二無所不至印。大陀羅尼(不空軌)。其文雲○二頭指甲相背○(云云)。如文者甲可相合歟。但口傳雲。是文祕也。二頭指甲端指合也即無所不至印也(云云)。三三身印(密印也)。是有三樣。一手重結之。二胸當向外結之。三當脅下結之。印相頭中水次第捻大指也。用三身明(云云)。   私雲。大日經密印品雲。如前鉤印。慧手為拳。舉其風輪而少屈之。是除業佛頂印。   義釋雲。次除業佛頂印。如前鉤印。二手作者即是也。謂作向內相叉。合掌。而屈右手風指令如鉤形。二空亦右絞壓左(今單手即右手為拳豎風指屈上節是也)。如前文殊會請召印是也(云云)(私雲。如前請召印者右手作拳而屈風指令圓屈如鉤與空指以少許相到即是也)。   胎軌雲。捨除智成拳(內縛)。風輪屈如鉤(云云)(青龍兜率雲。儀軌注同之內縛文頗異說歟)。對受記雲。海說文雲。捨除智成拳(內縛)。風輪屈如鉤者。有二印樣。一雲慧羽作拳。屈風作鉤是名半印。定拳按腰。二雲內縛申慧風作鉤。故文雲內縛也。   傳授胎記雲。右手鉤左腰。   經(波利本)雲。作慕陀羅尼印。屈其頭指。以大母指押合掌。當其心上誦此陀羅尼(云云)。   軌(不空)雲。二手合掌。屈二頭指甲相背。以二大指押二頭指如彈指勢。即誦尊勝陀羅尼曰(大陀羅尼)。   二卷軌上說成身了雲。次說本尊真言印。其手印相者。以二羽向外相叉合掌為拳。以右風幢曲鉤形。即加持五處。增益時用或一手作攝召時用。又經中所說以二羽合掌。以右手大指押左手大指甲上。除災時用。若降伏念誦時。以左押右即是。便執數珠○念誦(云云)。又說大陀羅尼了雲。其真言印相者。以左右二手無名指及二小指相叉入掌中右押左。次二中指直豎頭相著。其二大指並屈押二無名指中節側文。又以二頭指當中指側中節文上屈相柱即成。真言曰(云云)。   先結此印誦此真言七遍。然後誦尊勝根本真言。此印名根本印(云云)。   佛頂尊勝心破地獄轉業障出三界祕密陀羅尼(善無畏)。      是名出悉地。能生根莖。遍滿四方。若誦一遍。如傳藏經一百遍。      是名入悉地。能生枝葉。遍滿四方。光明晃曜入佛法界。名入悉地。若誦一遍如傳藏經一千遍。      是名祕密悉地。亦名成就悉地。亦名蘇悉地。蘇悉地者遍法界也。成就佛果證大菩提。法界祕密宮光明遍滿。唯佛與佛能入此門。緣覺聲聞不能照此。亦名祕密悉地。若誦一遍當如傳藏經一百萬遍。出悉地從是至腰。入悉地從臍至心。祕密悉地從心至頂。如是三悉地。出悉地化身成就。入悉地報身成就。祕密悉地蘇悉地法身成就。即是三種常身正法藏(云云)。   私雲。又有一本。其大綱同與前本。其文稍廣。以阿鍐等。為上品悉地。以阿尾等為中品悉地。是名降伏四魔能脫六趣滿足一切智〃金剛字句。以阿羅等為下品悉地。此兩本儀軌雖說三品真言。不出其印。師傳用三身印(云云)。   智證大師撰決示三種悉地法文示明據可見之。但其明據旨趣異今更可思之。   右此尊根本契印經軌所說大略如此。若依不空儀軌意者可用無所不至印也。若依二卷儀軌意者增益·攝召·除災·降伏四箇契印隨樂用之。又大陀羅尼奧所說印可用之。或雲此一印攝一切佛頂印。是為諸佛頂通印(云云)。若依胎藏可用鉤印。兩手單手隨一用之。若依金界。金剛界之中未見此尊形像手印。或不空軌印或二卷軌印隨所樂用之。只無妨歟。深行人者設雖依何。先三悉地。次根本印可用之。初心人者除障印大陀羅尼可用之。師說雲根本印。前先用三身印。是通諸尊耳(云云)。   堮捅部C   萬壽四年九月十六日參向知足院為奉問尊勝小咒。先宣本師往年說雲。故本師於法興院往年奉為故一條左大臣殿五十箇日之間被修尊勝護摩。其間本師被示三咒遍多以闕少也。敢予一人不堪滿咒遍。早汝相代可滿此遍數也者。皇慶申雲大陀羅尼如何可滿遍數矣。師僧被示雲。三種悉地真言誦之將滿咒遍也者。重奉問雲。三種真言可合誦歟。為當誦一種真言可滿之歟者。答隨意。若合誦三種。若誦一種可配咒遍也者。又重奉問雲。以件三種真言可為尊勝小咒歟者。師僧含笑無言。爰皇慶本師入滅之後經數年。尋求尊勝小咒。人人云。以除障佛頂真言為小咒者。爰皇慶竊迴思慮。彼時皇慶未蒙許可灌頂以前也。仍本師詳不被指示歟。師僧入滅之後。雖其證文分明。在無之日面不受慥。傳所恐在於斯。仍慥為承其傳。謹以言上之處。被命雲。我所學其流同故。示以三種悉地真言為尊勝小咒。即以十六日奉問委曲案內被答雲。合誦三種明為其小咒。其次第。先誦阿羅波左曩。次誦阿昧羅吽欠。終誦阿鍐覺含欠者。皇慶奉問雲。如本師說。若以一種為小咒如何。答雲。有何咎耶。又奉問其根本印即結其即被示也。二手大指中指端相捻舒餘三指。仰左覆右如十字。二手大指中指端乍捻端相當不相至七八分許。誦阿羅波左曩。次二手大指中指端相至。誦阿味羅吽欠。次二手虛心合掌頭指無名指小指各離散。以二大指各捻中指中節側。二大指間離開。誦阿鍐覽唅欠。即申雲。以此三印念誦前後可為根本印歟。答雲。不也。次第三種印明。又奉問大陀羅尼印。即被示抄物。文雲。善無畏軌雲。兩手內叉合掌為拳。曲鉤右風幢即加持五處。增益時用。又雲。經先二手合掌。以右大指押左大指除災時用。若調伏時以左押右。不空儀軌雲。二手合掌。屈二頭指甲相背。以二大指押二頭指如彈指勢。然此一印攝一切佛頂印。是為諸佛頂通印。即被示雲。先結大咒印。誦大陀羅尼。次用三種印明。重奉問已用三種悉地明。仍以大日可為本尊。若然者護摩加持物等入大日御口可致心蓮歟。即答雲。大日此本也。尊勝佛頂此跡也。故以尊勝佛頂為本。尊勝護摩加持物等。入尊勝佛頂御口至心蓮花餘自修此法時如此(云云)。孫弟範胤。私為後輩相示雲。文初雲。知足院者件院主辰已房睿感修奉也。雲本師者。是阿彌陀房靜真修奉也(已上)。   一小咒(私師說有十樣)。   唵婆薩縛枳底雞戍囉Л③ロ。   唵阿蜜哩多缽羅陛微布拿薩陛缽囉菩提娑咩悉提摩訶櫱陛睹嚕睹嚕娑縛賀(三)。   唵阿蜜哩多諦惹縛娑縛賀(四)。   唵薩婆悉底雞毘輸陀羅尼娑縛賀(五)(已上三真言出法崇疏)。   唵阿缽囉(二合)底賀都瑟尼(二合)沙耶薩縛尾伽曩(二合)尾特望(二合)沙那迦羅耶怛嚧(二合)吒耶Л③ロ(有歸六)。   此真言八。佛頂之中摧碎佛頂真言也。出一字切利軌彼軌摧毀佛頂此尊勝佛頂也。摧碎佛頂非尊勝歟。祕錄(二)大摧碎佛頂尊勝佛頂異名也雲付出之歟。   曩謨薄哦縛都瑟尼(二合)沙也薩縛尾近曩(二合)尾特網(二合)娑曩迦羅也吒嚕(二合)吒也娑縛(二合引)訶(引七)。   Ё。Лгロ(八)(此傳聞也未檢本文)。   第九成身真言也。   第十從師可受之。   私雲。師傳雲。是三種悉地真言也。此有二說。一三種真言讀次為一真言用之。謂●●●●●。●●●●●。●●●●●也。二三種之中隨一用之。就此又有二說。一●●●●●用之。二●●●●●用之。此二說之中。上冥下契之義阿尾羅吽欠用之(云云)。一增加句。   軌上雲。若增益念誦時。每真言上下。加娜麼二字。若除災念誦時。每真言初後。加以莎縛(二合)訶二字。若降伏時。加以纈唎(二合一字)。又雲。訶利訶(二字)即是除災等增加句義。並稱所為者名字(云云)。   供養法雲。真言初。以唵字後加莎訶。寂災用。若真言初以唵後加□槙□□□□□□□□飀□K□裀□□□鬨鼣c鍤□□獪□□□□□   一成就遍數。   軌下雲。如法供養作法念誦十萬遍。必得上悉地。若一百二百三百四百萬遍不作法。亦得成就。一切世間所求勝事無不隨意。除遣五逆事背恩德等。餘皆成就。若千萬遍必獲無生悉地即同本尊之身○(云云)。   一陀羅尼句義。   曩謨(引)婆哦縛帝(引歸命世尊)怛□□□□襼導騷咽□□□□褸送褓褓□駕□驉□導□□諑餃奰t□縷□□□襼導□溢苤慼慼慼潼憛慼犛J導□溺啜I□餼毼□□騪□□□褸楰□餘□F□□□諑糕毼羇□□駾膳□□□□饔導襼誇騺□糖□□□觾□飾楚犛J導驧□}楚犛J導驧□楚憤輻媔說撙飽熬_□詼□飩□□□□□馻□□□□導餀餼楨□診荂潭苤撰說模蝖撓彯c□□饞□詼□□□騪□□□□□□□□□兜飩□□□□諑餼毼□□導餀飾W□□訇□□姪諑騾□□奷樦鰤□□□□|葯□□□□□愩□□□□□禦□□q□耦噯□迨□皯□□□□□□w□□□□□〦□□□盤郯□□□翩慼慼撩滿撒﹛摯k□m□□〥□逃□□□〥□□□□□翩慼慼慼慼慼慼慼憮~□壩焯□□□□□□□□□□□□茯□□□□玦茩□玨□□□□童□□您集麥腦稯□□□□□□□□□□□‾□□□玥□童□□□□腦稯□葨〥葥□□□□□□臐慼慼慼慼慼樅q□壧喥□蝯□隨溯□櫫□□□□w□□□□m□□□籛□□□□鑣娑(上)吒幡(二合)囉弭哆跛哩布囉抳薩縛怛他(去引)哦哆紇哩(引)娜野地瑟奼(二合)曩地瑟恥(二合)哆(一切如來神力所加持)摩賀母捺哩(二合)縛日羅(二合)迦(引)野僧賀哆(上)曩尾秫弟(金剛鉤鎖身清淨)薩縛(去)縛囉拏(鼻)播野訥蘗(二合)底跛哩尾秫弟(一切障清淨也所謂業障報障煩惱障清淨)缽羅(二合)底□□襛饓毼□□諑□瞗慼慼撫仱芋慼慼熟吽慼蝛捸暴走輻堸e饉□盟J導饜□女導□□諑□□訪□□□□騶□□□□□□□□褸楰□褓□□櫸□□旅□□纔A兜餘□奓毼□□導驃襤□嬌□□駧□□觜s□橚□□隸姪諑飾身楚慼潛徦T□□□□□詡紐□□姪諑粿□瓷}瓷}瓷溢苤慼慼撰L示□榳婖□飩□□□□諑饛飩□□□西□□□□霸□騖饛餀馲□□襼誇□稫褽□□騬覯襩楰襯稟□樘祤□煨苤祹I楰襦□毼□騬□覣□飀□□□□□裀□□覣□□□騬覯計□]□□□□□□裀□□覲馵J□□騬訿楛鰤躪□□□aaaai□ae□樓〃〃)曩謨迦曩迦牟曩曳〃〃〃〃〃(〃〃□□□□□□□騬訿樑馳□j□□□□□裀□□樑飀□□□騬□□槉鍊□□□□□□□裀□□□槉殺□□□騬詘廉言毼□□諑餀騷咽□□奚□□□諑駾婇S□□飣□□□□諑□覕□飽慼摯X騖□饜□女導□□諑飣□□□□□□姪諑餀馗姾導□□諑□□□□騖□餀馗姾導□□諑騖驙□□□□□餀馗嬪□□□諑餼毼□□導餀□□詡□□騶□□覘麗□□騇□□□□姈□褓□□□□□驒□□□餀騖餘□□□□諑驛□樿毼襼導□氶撕W□□褸□禜粿□□禸姪諑騖餀騪□娷□駧□□褸□□□□姪諑騖餀餘□□饓毼□□導飲□導□□諑驊諑□□送騶□奚□□□襼導飩□□騖餀餘□毼□□導騪□椸□□□騶□詼□□驢奚□□□諑飩□□□導饜□女奸□褸□福□楮餡□□祊□□馲□□楚慼潛嵑憛慼}寣慼楚慼潛媢寣慼楚慼潛堙熨D□□□□襼導驧□j□□□S□□j□□□□訃□□□糖□□妃婀量稦□□送□□□馻□□□駧□□覭□□姪諑騖餀餘□毼□□導驄祤□祓□□□諑飩□盟J導饜□不□□□裀□導□饜□女□□褸□福□槥W□□□□□饉□□襼導馯□□□□□諑□襤衽□□□□□衽□飩□□□□諑□□襐駥夾□奏□□□□□□飀□  此尊勝陀羅尼凡有九本。所謂杜行顗·日照三藏·義淨三藏·佛陀婆利·善無畏三藏·金剛智三藏·不空三藏·所譯本。及法崇註釋。弘法大師所傳梵本等之中。今以弘法大師梵字本。與金剛三藏所譯加字漢字本所雙書也。件梵本是弘法大師在唐之日。惠果阿闍梨所授多羅葉本也。七佛及觀音梵號載於此中異他本也(云云)。   一不空軌兩部之中依何部耶。   師傳雲。未詳。彼軌以金剛波羅蜜為成身。是為依準兩界意故也。例如無畏軌依兩界意也。但金剛波羅蜜是金剛部母也。今佛頂尊是佛部尊也。此意未和會之耳。以金剛部母尊有為佛部尊耶。可尋之。   一無畏二卷軌又依何界行法耶。   師傳雲。無畏軌是依兩界意也。其文炳著也。故其曼荼羅不動(胎)降三(金)。二尊為教令耳。其五智等文意多付金界。故菩提心義引之證金界之五輪成身耳(云云)。   尊勝佛頂略記(且依胎藏)。   亦名除障佛頂(無畏軌并大日疏台軌說真言文)。   亦名捨除(大日經台軌說印文)。亦名摧毀(忉利軌)。亦名除業(大日經密印品并疏)。亦名最勝(日照經)。亦名勝佛頂(杜行經)。亦名摧碎(台軌列名文并疏)。亦名大碎摧(祕錄雲。是尊勝佛頂異名也。大唐內供奉百員大德所持誦者也)。   前方便如例。次啟白(乃至)唱禮(八葉九尊佛眼。次曼荼羅王云云次〃以上)。次驚覺(乃至)外五輪。次入佛三摩耶(乃至)無能害力明妃(已上三十二印或略之)。次大海(乃至)道場觀(定印如私記)。次三力偈(乃至)觀曼荼羅(如私記)。   私雲。可想初門釋迦與除障佛頂等周匝圍繞。依帝釋善住天子諸入除障三摩地說尊勝陀羅尼。大日即釋迦。釋迦即尊勝。本跡雖是異。不思議而一(云云)。   次治路(乃至)讚(大日尊勝。釋迦四智)。次根本印(先三悉地次無所不至大陀羅尼次鉤印除障明)。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佛眼。次三悉地。次大陀羅尼。次除障明。次三部總。次諸天總。次又佛眼)。護摩(為滅罪者息災。若為延命者延命或增益。若為已者鉤召)。火天曜宿(如常)。本尊段(大日八佛頂請供之)。勸請詞雲。   我今稽首請 部主大日尊 除障佛頂等。   八大佛頂尊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大小杓油(如常)。次小杓油八反供八佛頂自餘供物皆然(或總一杓供之)。   八佛頂明。   除障佛頂。訶婪(二合)尾枳囉拏半祖鄔瑟尼(二合)灑娑縛賀(有歸)。   白傘蓋。藍悉怛多·缽怛羅·鄔瑟尼灑·Лгロ(有歸)。   勝佛頂。苫·惹欲·鄔〃〃〃〃(有歸)。   最勝佛頂。施·尾惹慾·鄔〃〃〃〃(有歸)。   光聚佛頂。怛陵·帝儒囉弛·鄔〃〃〃〃(有歸)。 廣生佛頂。吒嚕·吽鄔〃〃〃〃(有歸)。   發生佛頂。輸嚕·吽鄔〃〃〃〃(有歸)。   音聲佛頂。吽惹·欲·鄔〃〃〃〃(有歸)。   諸尊段世天段(如常。於帝釋所可加善住天子分)。   護摩咒(訶林咒。又有師說更問)。   番僧咒(大陀羅尼)。   後加持(大陀羅尼。或不動。或訶婪。東寺一說)。   次置珠本處。次入三摩地。   ●(疏雲。訶是行。囉是垢。鄔是三昧。照是大空。云云義釋雲。賀名難諸因緣。亦名自在。此是如來力無所畏神通之頂。能柔伏一切眾生業垢。皆令清淨。是故加羅字門。點大空義。云云)。   次根本印(乃至)奉送。次入佛三昧耶等。   次重作三密(金剛合掌頂上安之時。法界生印●佛頂印●三明皆加歸命)。   右為自行聊以記之人不可用早破早破(云云)。   蘇悉地行法(如十八道)。   道場觀。   樓閣中有八葉蓮花。花臺上有月輪。輪中有●訶林字。字變成金剛鉤。鉤變成尊勝佛頂。結跏趺坐白肉色。兩手臍下如入禪定掌中承蓮花。於蓮花上置金剛鉤。戴五佛冠。眷屬團繞。   讚。印(內縛右風輪屈如鉤。尊勝陀羅尼)。   小咒(曩〃〃〃南訶婪〃〃〃更問之)。   已上在原深密抄。   義訣雲。以五智相屈曲如鉤。能鉤眾生出空有海上。能鉤諸佛聖智入眾生心。若有菩薩作佛事時執持此鉤往於十方界。諸佛菩薩如風疾至無能違者。若人持者持如來智。若人見者見如來智。有能觀想此契相者是人速得一切如來大自在智。甚深三昧此智印力隨心攝召。皆悉成就。一切如來及諸菩薩等所有三昧以此智印普用攝持無前無後一時滿足(云云)。   金剛頂經疏雲。從本極理而生此鉤。故雲金剛所生鉤。鉤召諸佛汲引有情故鉤也(云云)。   又雲。成就諸佛利有情事此鉤最勝(云云)。   大日經義釋說鉤印功能文雲(云云)。   私雲。右文等為思三昧耶義。聊以抄之。   ●(種子)●●●●(除奇也)●●(五也雲除五陰歟)●●●(佛頂也)。   堮捅部C T76007701.GIF   永治元年七月十八日依院宣於鳥羽殿法印上綱被修此法之時。始立別壇被供帝釋善住天子等。以其旨令啟師明解返報雲。尤可也內心所存也。炎摩四天尤可被加供之(云云)。別行成就法所說曼〃〃是成就壇歟。須儲此曼〃〃。對彼可修此法也。而世間所流布只無畏軌所說曼〃〃許也。未見不空軌本并彼別行成就曼〃〃。又近代作法觀置大曼〃〃(若胎若金)修護摩。仍別儲此成就曼〃〃持誦陀羅尼請供諸尊。然者此小壇非如普通十二天壇等。是密儲別行成就壇為法成就勝緣也。門葉存此旨勿披露耳。   已上師說為後記之。   釋迦(左舒仰掌。當乳可舒。向外大與中指相捻。當乳婆薩縛訖哩二合捨涅入索娜曩薩縛達摩縛無□反)。   帝釋(內縛。二風豎合如針。二空並豎鑠吃羅二合也Лгロ)。   梵天(定掌立向外。以空捻水餘指敘散。惠拳如常。缽羅惹缽多曳Лгロ有歸)。   善住天子(普通印。唵迦裡也二合底瑟吒二合提婆弗怛羅二合Лгロ)。   魔王(定奉。火立風少屈火背惠拳按腰。嚕捺拿野Лгロ有歸)。   持國天(定拳。敘風屈如鉤。空指敘之。空風之間不相著。右手如是。以右腕側置左腕上唵地□二合多羅瑟吒羅〃缽囉末馱那二合Лгロ)。   增長天(左腕側敘。以右腕側敘。置左腕上。二掌相背。各中指相鉤如索。二小指水指頭指大損各屈之。唵尾嚕荼迦藥乞叉二合地跛多曳二合Лгロ)。   廣目天(定惠各拳。以右背置左拳背以惠風鉤之。定風如索。但以二空各押火甲。唵尾嚕博乞叉那伽地跛跢曳Лгロ)。   多聞天(虛合。二地屈入內相交。二風屈端一寸許不著。唵吠室囉二合摩拏野Лгロ)。   私雲。已上真言有師說。可聞口傳。   一卷數。   御祈所。   奉念。大日如來真言。一字金輪真言。佛眼部。母真言。護衛本尊真言。尊勝陀。羅尼。當壇護摩。三部諸尊。火天曜宿。奉供。大壇供。護摩供。諸神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年月日。   寬元三年九月九日於相州鎌倉將軍家久遠壽量院僧房以岡崎僧正(成源)。御本書寫畢。   同十月五日移點了則一交了。   同十月二十一日堮悀S一交了。   遍照金剛兼胤(二十六十四)記之。   行林第七(尊勝上)。 行林第八。   一曼荼羅并道場莊嚴。   軌(不空。云云)。其念誦處地堀深一肘半。地中若有瓦礫骨灰毛髮及諸穢物等。並須除之。若無還取本土。填滿築令平正。土若有餘其土吉祥。以瞿摩夷和好土泥地面令平正。又取瞿摩夷和水。誦無能勝陀羅尼二十一遍。加持瞿摩夷○加持已。從東北隅起首右旋塗之。塗已取觸葵葉或蓮子草葉。揩拭令其光淨。於上取白粉和水。以繩分九位拼之。石磨白檀香用塗九位。其九位者。中央安毘盧遮那佛位。右邊安觀自在菩薩位。觀自在後。安慈氏菩薩位。毘盧遮那佛位後。安虛空藏菩薩位。此菩薩左邊。安普賢菩薩位。毘盧遮那佛位左邊。安金剛手菩薩位。金剛手位前。安文殊師利菩薩位。文殊師利右邊安除蓋障菩薩位除蓋障菩薩右邊安地藏菩薩位。是名九位。並用白檀香塗之。以為延請賢聖之位耳。上安帳蓋。四面懸幡。道場四邊。晨朝奉獻乳糜。齋時獻酪飯并甜脆食及以諸漿面諸果子。四門安四香爐。四隅安四淨瓶。盛香水插花或青葉樹技。以為供養。四角燃四蓋蘇燈道場前念誦者座。安置閼伽香水兩境。所盛供養。取金銀熟銅瓷器。或新瓦螺盃。或新淨葉。餘並不堪。欲盛食時。先淨洗器覆之。以香爐熏內。既盛食已。又須香煙熏之。以無能勝陀羅尼加持水灑之則於壇中。右旋布列。然後於壇前安卑腳床子。去地半寸或籍以淨茅蓆。念誦者坐之(云云)。 私依文圖之。 T76007801.GIF   下道場觀文雲。四門四隅各四菩薩及八供養以內外供養(云云)。依此文者。可安四攝內外八供養菩薩歟。   二卷軌上雲畫像品第七。   先須畫像擇取吉善好月好時日。於晨朝起首畫像。好月者。正二三四五八十二月等。好日時者。日月蝕時。或地動時。或鬼宿合日。或白月十五日二十三日等。即喚畫師。先沐浴了。與三昧耶戒。便與三昧耶灌頂。每出入常須洗浴換衣。亦不得還賈。其畫物自疊。或好細布絹等物中。如法畫之。一依圖上如左。 T76007802.GIF T76007803.GIF   其所畫絹□等。大小隨意。中心畫大圓明。作白色。又於大圓內。分為九院。八方置寶瓶。於瓶口中插以名花。上三股縛折羅。中心圓外四隅安四寶及輪。皆以縛折羅相拄。寶瓶及縛折羅腰繼綵帶垂之。內圓明中畫毘盧遮那如來。首戴五佛冠。種〃寶花光焰。於七師子座上結跏趺坐。手結法界印。左圓明中畫白傘蓋佛頂王。首戴五智冠。左手執蓮花。於蓮花上安置傘蓋。右手揚掌向前。半跏趺坐。其身及頭光如五色車輪形。右圓明中畫最勝佛頂輪王。首戴五佛智冠。種種莊嚴。背圓光及以通身光。狀如車輪。具種種色。右手持蓮花。於蓮花上安八輪寶輪。光焰圍遶。於蓮花上結跏趺坐。左手揚掌。中圓明前圓中畫尊勝佛頂。亦名除蓋障佛頂輪王。於蓮花臺上結跏趺坐。作白肉色。兩手當臍下如入禪定。掌中承蓮花。於上安置金剛鉤。如上頂輪王等。種種光明五智冠等。一依瑜伽圖。皆於白蓮花座上結跏趺坐。而坐大日如來後圓明中畫放光佛頂。亦名光聚佛頂輪王。左手執蓮花。於花臺上畫佛頂印。於佛頂印上放大光焰。首帶五智寶冠。光明等。一如上說。右手揚掌。其尊勝頂輪王。左圓明邊中畫殊勝佛頂輪王。左手執鉤。右手揚掌。首戴五佛寶冠。種種莊嚴。輪光明等亦如上說。其尊勝佛頂輪王。右邊圓明中畫廣生佛頂王。右手持縛折羅。左手揚掌。首戴五智寶冠光焰瓔珞等。一依如上諸尊等例。光聚佛頂王。右邊圓明中畫無邊聲佛頂輪王。右手持蓮花。於花上畫商佉。左手當嬭房上揚掌。首戴五佛寶冠。輪光莊嚴等隨意種種嚴飾。光聚佛頂輪王左邊圓明中畫發生佛頂輪王。左手執開敷蓮花。右手安右膝上半跏趺坐。輪光瓔珞同如上說。皆具大仁相慈悲喜捨。大圓明下左邊畫降三世尊。於半月輪中邪立作走勢。身體青色。狗牙上出。四手。兩手結三昧耶心印。一手結心印。一手執縛折羅(二合)下右邊三角火光中畫無動尊。於盤石上半跏趺坐。一目怒出半。一目似合。咬下脣。一邊返出。赤髮交鎖垂下左耳後。畫肥滿童形。右手把刃左手執羅索。二明王中間修瑜伽者坐前安置香爐。其像向上畫寶蓋。兩邊六箇垂雲首陀會天。童子形。半身踴出。各執香花寶鬘等。一依如上圖。或如外觀像法。修瑜祇者。觀己身為毘盧遮那法身。周遍法界同一體相。更無異相。我今略說觀像法則已竟。當一心奉持(云云)。   私雲。右曼荼羅之外。有大灌頂壇并祈雨壇。依繁不抄。可見軌文。   一卷軌雲。凡欲作法受持佛頂尊勝陀羅尼神咒者。先須畫像。畫像法者。取好絹。或用白□。絹用三幅高一丈。綵色中勿用皮膠。須用香膠。畫師須清淨不喫熏辛。從黑月一日起首。畫像滿七日。即須遣了。當畫作甘露山。山中作種種樹林花果流泉鳥獸。山中作禪窟。窟內作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佛右邊作天帝釋。一切眷屬圍繞。左作乾闥婆兒。名曰善住。容貌端嚴如似菩薩。頭髮衣冠亦復如是。以種種瓔珞花冠莊嚴。又以白氈巾斜勒左肩上。右手把毬杖。又作乾闥婆眷屬圍繞善住歌舞作樂。佛右各作兩箇四天王及其眷屬。又於佛左邊作大梵天王并魔王。畫像了已。即須作壇受法。作壇法者。先覓淨地勿令有瓦石。以五種香湯和淨土作泥。泥地方圓一丈。又作壇中心方圓。一肘內畫作一佛頂。青色。於壇四面外各安飲食。面別七分。四方各置一具香爐。燒眾名香。南門安一銅瓶。瓶中盛香水。東門安帝釋坐處。東門安乾闥婆兒善住坐處。於西門咒師自坐。面向東方。佛像面向西方。又以五色綵帛作幡。懸壇場外四邊。又安五盞燈。一盞處中高著。四盞四角下著。如似塔形。壇場內散諸雜花。供養物等。並作壇外四面安置。勿於壇內。七日作道場。七日之中於道場內誦咒。數須滿一萬遍訖。佛頂放大光明。咒師七日之中。須數數發露懺悔起大慈悲發弘誓願永不退轉。當爾之時即知法成。更莫疑慮。   第一法者。若人欲得壽命長遠。不墮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及滅諸罪者。每時至心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起大慈悲憐愍一切眾生。即得四惡趣罪業消滅(云云)。   第八法者。若欲得救地獄中一切眾生罪苦者。每時結佛頂印誦咒二十一遍。即白四方散印。即得罪苦滅(云云)。   第九法者。若人欲得施餓鬼[將/衣]水者。取淨水咒二十一遍。以水散灑四方。作施彼之心。鬼等即得水喫(云云)。   第十法者。若有欲得救一切畜生罪苦者。取黃淨土咒二十一遍。散於畜生身上及散四方。即得罪苦消滅(云云)。   第十一法者。若欲得救人天罪苦及墮落諸恐怖者。剪五色雜綵花咒二十一遍。將散三寶及佛頂上。即得一切罪苦自然消滅(云云)。   第十四法者。若人欲得滅除一切眾生業障者。當以五色綵帛作拂。常用誦咒拂掃故像及故經。常作此法。即得一切眾生罪障消滅(云云)。   第十七法者。若有國內被鬼病所著。及時氣疫病流行。當於四城門上以青紙寫咒。用白檀香木作函盛之。鎖函以蠟印函。當於四城門上懸之。以五色傘蓋函。門別安一本。即得諸鬼及疫病等即皆消滅。   第二十一法者。若有國王衰福欲至禍。當以難物作一百八箇浮圖相輪。又打金薄葉各書咒一本。於一一相輪最上頭函內盛之安置。即得衰禍消滅福作延長(云云)。   堮捅部C師曰。東寺人造一基寶塔。安百八流盤。以為百八箇相輪未得其意也。流盤與相輪者各列物也。聖德太子四天王寺手印緣起雲。塔第一流盤誓手自銘之。以為佛法衰滅之微(云云。取意)。其塔有五層。有九箇流盤(世雲九輪)。自下第一流盤於今有光映(半消黑)。天下諸塔以此為本。作九箇流盤也。   傳教大師於西塔被立相輪樘。其形全異流盤。此相輪撐只在叡山更無餘方。因茲天下緇素普不知其形。暗摧成形。豈契合佛意哉。是不尋前蹤至愚之甚也。仍可造百八箇相輪樘專造一基塔。不可安百八流盤也。   私雲。非流盤之證在軌文而顯然也。文雲。又打金薄葉。各書咒一本。於一一相輪最上頭函內盛之(云云)。流盤何可雲頭函哉。   西域記第一雲□祠妳□雜□□□□i椹□□覛□活慼漿□□I□□覛□□□□覛□□禳□樨□亮□□飀□  第二十三法者。若有女人欲求男女者。於一百日棄香美飲食。乞與貧病人喫。施食之時。口常誦咒。唸唸莫斷。如此作法。必獲福德男女兒子(云云)。   第二十八法者。咒師每欲出行之時。常作一拂咒之一百八遍。手常持行。若逢諸類一切畜生等皆拂之一遍。即得畜生惡業離苦解脫(云云)。   私雲。師傳雲。古人持白拂。拂畜生。其詞雲。汝是畜生發菩提心(云云)。依上文意也(云云)。   第二十九法者。若欲令先亡離苦解脫者。咒師當於屍陀林中安坐七日。日別三時誦咒任意多少滿七日已。即取咒師坐處土散於四方。當散之時。亡者即得離苦解脫。悉得生天永離惡道(云云)。   第三十三法者。若有諸龍。被外道等禁繫致令國中無雨。咒師當於有龍水泉邊。作一小壇。以桑木作杵八箇安於壇中。又以乳酪三垸亦安壇上。總咒乳杵等一百八遍。即以木栓釘泉水四邊八處。又以乳酪寫於池中。又以金薄葉上咒。著荷葉上著泉中。咒師口雲。善知識今有厄難。被諸外道繫。今此作法已訖。以陀羅尼護汝發遣。收領其荷葉與咒。設不去。咒師訶氣三遍。外道禁法即便破壞。其龍即得解脫無難。其龍當即出來供養咒師。龍口雲。曹主有何處分。咒師口雲。汝可每依時興雲致雨。將此陀羅尼頂上安置。令汝等永得無難(云云)。   私雲。師傳雲。金薄廣打其金薄書尊勝陀羅尼裹荷葉入龍池也。此必有效驗(云云)。   右一卷軌所明三十四法略抄了。   一合爐。   私雲。出二卷軌下祈雨壇。其文雲。西面外去壇三五肘作護摩壇。一爐具四種爐形。及爐內四方各書種子字。其種子者。阿字方形黃色東色。訶字青色西方半月形。鍐字圓形北方白色□字赤色南方三角形。底各畫印契等。東方畫輪。北方畫蓮花。南方畫縛折羅(二合)西方鉤。依本方畫之。或當方別造。召請火天本尊及諸明王等。一依如上護摩法則更無異。唯初日除災。第二日增益。第三日攝召。第四五日降伏。第六七日極忿怒降伏等事(云云)。   師傳。合壇樣如左。爐迴板一枚許小壇指爐塗細機三腳儲之。三方立之。前方隨法向之。爐底獨古三古等。各隨方如例造其形可置方方。爐內四方計分劑當方書種子其底安契(云云)。種子契印文有亂脫可見之(云云)。又說。唯以輪契置爐底。是總攝諸壇也。息災是諸壇之本故(云云)。 T76008001.GIF   正中方形是爐也。其外方形是板也。三面是機也。又方葉是增。八葉是敬。圓緣是息。角口是降也(云云)。又此四樣之外。加延命爐塗之。即五種之爐一也(云云)。   已上師傳。   私雲。智證大師御持本建立護摩儀軌雲(此軌異於普通本)。若成總成法。蓮圓爐四方。胎中轉葉輪。次上安羯磨。復置五峰杵。四方悉畫鉤。是名總成法(云云)。   私雲。此總成爐若是合爐歟可尋之。   一切能。   漢土傳來緣。   經(佛陀婆利)序雲。昔婆羅門僧佛陀波利。儀鳳元年從西國來至此土到五台山。向山頂禮曰。如來滅後眾聖潛靈。唯有大士文殊師利。於此山中汲引蒼生教諸菩薩。波利所恨生逢八難不睹聖容遠涉流沙故來敬謁。伏乞大慈大悲普覆令見尊儀。言已悲泣雨淚。向山頂禮。禮已舉頭忽見一老人作婆羅門語謂僧曰。情存慕道追訪聖蹤不憚劬勞遠尋遺跡。然漢地眾生多造罪業。出家之輩亦多犯戒律。唯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能滅除惡業。未知法師頗將此經來不。僧曰。貧道直來禮謁。不將來經。老人曰。既不將經。空來何益。縱見文殊亦何必識。師可到向西國取此經來流傳漢土。即是遍奉眾聖廣利群生。拯濟幽明報諸佛恩也。師取經來至此。弟子當示師文殊師利菩薩所在。僧聞此語不勝喜躍。遂裁抑悲淚至心敬禮。舉頭之頃忽不見老人。其僧驚愕倍更虔心。繫念傾誠迴還西國。取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至永淳二年迴至西京○向西明寺。訪得善解梵語漢僧順貞。奏共翻譯。帝隨其請。僧遂對諸大德共貞翻譯訖。僧將梵本向五台山。入山於今不出(云云)。   善住天子七畜受生先世業因緣文。   經雲(波利本)。爾時三十三天善法堂會。有一天子。名曰善住。與諸大天遊於園觀○即於夜分聞有聲言。善住天子卻後七日命將欲畫。命終之後。生瞻部洲。受七返畜生身。即受地獄苦。從地獄出。希得人身。生於貧賤。處於母胎即無兩目。爾時善住聞此聲已。詣帝釋所。白言聽我所說。具陳上事。爾時帝釋聞善住語已。須臾入定諦觀。即見善住當受七遍惡道之身。所謂豬狗野干獼猴蟒蛇烏鷲等身。食諸穢惡不淨之物。爾時帝釋諦思無計。唯有如來。令善住得免斯苦。即初夜分往詣誓多林園。而白佛言。世尊善住雲何當受七返畜生惡道之身。具如上說。爾時如來告帝釋言。有陀羅尼名如來佛頂尊勝。能淨一切惡道(略抄)。   經(日照本)雲。帝釋白佛言。此善住往昔之世。修何福業生天。復何因緣命終墮落。作七種畜生。復入地獄受苦多劫。雖得人身卑賤無目。又修何福感空中告令知其報。惟願世尊愍其善住及我等說是因緣報應之本。爾時世尊。告帝釋言。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號毘婆屍。十號具足。涅槃後。像法中。有國名波羅奈。時有婆羅門子。父捨壽母孤養。年漸長大。向田營種。貧母為之處處求食。未得之間食時稍晚。其子飢渴嗔心恚母。便出惡言。今日何緣不來送食。恨再三返復。出恚言。我母今者不如畜生。我見豬狗野干獼猴烏鷲之類。養育兒子。不令飢渴。如何我母不送食。怨恨未久之間。母得食遽持來至。慰喻其子適坐欲食。忽於空中見一獨覺。飛從南來其子頭面作禮。邀屈臨降。支佛就祈請。其子敷白茅座。獻淨妙花減其食分。棒以奉上比丘食已。為說法要其子後出家。而被差作維那知事。時有婆羅門造立僧房安置徒眾。復有施主送多蘇油。時諸客僧在於寺食。維那見己心慳嗔恚嫌客煩亂。蘇油等味都不與食。客僧問曰。此是檀越施現前僧。何故留之不行徒眾。而是維那卒躁惡性。即便唱罵爾客僧等。何不噉屎索蘇耶。爾眼盲耶。見有蘇油。我匿之乎。佛吉帝釋。爾時婆羅門子者。今善住是也。由其恚言將畜比母。今招七返作畜生身。又由作維那時出食穢言。業感令其常食不淨。慳僧食故地獄受苦。罵盲瞎故得無目報。帝釋當知。如是罪業。有因會報終不敗滅。帝釋善住得生天者。由彼過去供養支佛。聞法力故。由支佛騰空過時。其人發心仰於空中。傾心致敬由是功德。今賴空中神聲預報其報之者。即是善住守殿神也(取心略抄此前緣諸本所不說也)。   善住天子持誦真言轉業增壽文。   波利本雲。爾時帝釋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眾生。說增益壽命之法。爾時世尊知帝釋意之所念。說是陀羅尼法。即說咒曰(云云)。   佛言。天帝我以此方便。一切眾生應墮地獄道令得解脫。一切惡道亦得清淨。復令持者增益壽命。天帝汝去將我此陀羅尼。授與善住天子。滿其七日。汝與善住俱來見我。爾時天帝於世尊所。授此陀羅尼法奉持還於本天。授與善住天子。爾時善住天子。受此陀羅尼已。滿六日六夜。依法受持一切願滿。應受一切惡道等苦。即得解脫住菩提道。增步無量甚大歡喜。高聲歎言希有如來。希有妙法。希有明驗。甚為難得令我解脫。爾時帝釋至第七日。與善住天子將諸天眾。往詣佛所。供養世尊繞百千匝。於佛前立踴躍歡喜坐而聽法。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善住天子頂。而為說法授菩提記(取意。抄之)。   高山幢上四衢道中安置陀羅尼利益一切能文。   波利本雲。佛言天帝。若人能書寫此陀羅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樓上。乃至安置□祠妳□□□□騋z□z□□□榆Q□□禗不□禗不□□□□□送□樦□□樈祹□訿□□樂□稚□□榜驢襐驙□奰□□□送□□□診□□□□□□吟槔黎□駽□□□□瓷慼慼慼慼慼慼樟G□□□□錄n□□□□□檢□概送□示椸□□□□□□□□□□□稫褽□□□□裀□  又雲。於四衢道造□祠妳□□駽諢潘嚏慼慼慼慼慼慼部慼滕堙滿慼М鞢慼慼憫風G□□覘復□楅診□□鰡觥□□□□   極重罪人無救護者受持離苦文。   日照本雲。若有一切苦難眾生。罪極重者無救護者。當於白月十五日洗浴清潔。著淨衣裳受八戒齋。於菩提像前正心右跪。誦此陀羅尼咒滿一千八遍。是人所有諸罪業障悉皆消滅。當得總持陀羅尼門。辨才無礙清淨解脫。   誦咒功能閻王放赦伺命歡喜文。   日照本雲。若人生來具造十惡五逆四重根本等罪。自推乘此惡業命終之後必定當墮阿鼻地獄受諸大苦。經於多劫劫盡更生。若墮畜生雜類禽獸。修環惡道無復救護。是人應當白月十五日在菩提像前。以金銀器可受一升。盛好淨水安置壇內。受菩薩戒持齋潔淨。於壇西畔面東向像。燒香禮拜右跪繫念。至誠啟自誦此陀羅尼咒滿一千八遍。於其中間不得間斷。而以是水散灑四方及以上下。願令一切同得清淨。作是法已如上惡業。應入地獄畜生餓鬼便得解脫。一切罪報悉皆消滅。閻羅放赦伺命歡喜。不生瞋責反更心恭。合掌隨喜讚其功德。若捨其報生諸佛國。   聽聞真言惡病消滅永離苦惱文。   波利本雲。佛言若遇大惡病。聞此陀羅尼。即得永離一切諸病。亦得消滅。應墮惡道。亦得除斷即得往生寂靜世界。從此身已後更不受胞胎之身。所生之處蓮花化生。一切生處憶持不忘。常識宿命。   日照本雲。若有四生眾生一聞是陀羅尼者。現生一期更無他疾諸苦惱事(以下文同上)。   雖未誦持但聞誦音薰習利益文。   日照本雲。若人雖未誦持。但得聞此陀羅尼音一經耳者。即能熏其賴耶為佛種子。譬如小許金剛墮於地上即能穿入。其地雖厚不能留礙。決至本際方乃當住。此咒亦爾一經耳者。即能熏其習性要成正覺。煩惱雖重亦不障蔽。設墮於地獄畜生餓鬼。終不為諸業報令其沈沒。要當乘是咒力。運增終至於佛地。   增益壽命文。   波利本雲。若人命欲將終。須臾憶念此陀羅尼。還得增壽。得身口意淨。身無苦痛。隨其福利隨處安穩。一切如來之所觀視。一切天神恆常侍術。為人所敬惡障消滅。一切菩薩同心覆護○爾時佛告四天王。我當為汝。宣說受持此陀羅尼。亦為短命諸眾生說。當先洗浴著新淨衣。白月圓滿十五日時。持齋誦此陀羅尼。滿其千遍。令短命眾生還得增壽。永離病苦一切業障悉皆消滅(日照本同此)。   義淨本雲。亦為短命諸有情說。若欲受持當淨洗浴著新淨衣。始從白月一日乃至圓滿十五日時。齋戒一心誦陀羅尼滿其千遍。令短命者命還增續。永離病苦。若常誦念復增壽命。   信施消滅文。   波利本雲。佛言若人能日日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應消一切世間廣大供養。捨身往生極樂世界。若常誦念得大涅槃。   杜行本雲。日日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罪滅福增眾人愛敬。命終之後生極樂國。   義淨本雲。若人日日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應消一切世間殊勝供養。捨身往生極樂世界。   加持淨土散於亡者骨上離苦生天文。   波利本雲。若人先造一切極重罪業。遂即命終。乘斯惡業應墮地獄。或墮畜生閻羅王界。或墮餓鬼界乃至墮大阿鼻地獄。或生水中或生禽獸異類之身。取其亡者隨身份骨。以土一把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散於亡者骨上即得生天。   日照本雲。佛告天常。若人初亡及亡已久。有人以此陀羅尼咒。咒黃土一把滿二十一遍散其骸上。而是亡者即得往生十方淨土。若亡者魂識已入地獄畜生餓鬼閻羅趣者。咒土霑骨便得解脫。即捨惡趣而得生天。   禽獸雜類一聞真言不復重受畜生身文。   波利本雲。若人須臾得聞此陀羅尼。千劫已來積造惡業重障。應受種種流轉生死。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界阿修羅身。夜叉羅剎鬼神布單那羯吒布單那阿波娑摩囉。蚊虻龜狗蟒蛇一切諸鳥。畜生含靈之類。聞此陀羅尼一經於耳。盡此一身更不復重受。   日照本雲。若復有人。就於一切畜生耳中誦是陀羅尼。唯一遍者。而是畜生耳根一聞如是陀羅尼故。盡此一形。不復重受禽獸之身。應入地獄即得免離。   尊勝破地獄雲。口開舌舉震法界宮。蓮花藏諸如來出定。即以摧破地獄七返之殃。起教菩薩善住天子也。人主頂戴乎冠中萬國清泰。節度觀察旌旗上書寫真言。四方日安靜。專城太守鎮遏忠誠角上題字嚴警鼓遠聞。妖氣潛熾盛布千里苗稼洪潤。人無災疫。地土神祇風恬雨順。戰鼓上書。賊軍自降一人不損。   南謨娑皤怛他揭多(一)摩爾舌多爾部底(二)濕伐羅濕伐羅(三)禪摩馱都羯昆(四)摩爾摩爾摩呵摩爾(五)怛他揭多頡哩陀耶(六)摩爾娑婆呵(或本善住天子也。之次安此咒矣)。   寬元三年九月二十日於相州鎌倉名越禪室以岡崎僧正(成源)御本書寫了。   同十月八日移點校合了同十一月四日校合了。   遍照金剛兼胤(二十六十四)記之。 行林第九。   熾盛光法上。   一支度。   註進。   熾盛光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一鋪(可仰佛師)。大壇一面。護摩壇一面。脅機四前。禮盤一面(各可有半疊)。燈臺八本。壇敷布二端。大幕一帖。名香(沈。白檀。薰陸。安息。茅香)。蘇少少。蜜少少。紙三十八帖(銀錢。幣帛等料。隨年可有多少)。蠟燭供料(飯料米五石六斗日別八斗布二段。油五升日別一升)。蠟少少。淨衣(白色)。御衣。壇供御明并人供等(如常)。雜人等淨衣(如常)。番僧十口(若八口)。鋪設(可有之)。   永曆四年七月日。   於定林房被修支度也。   堮捅部C無動寺相應和尚傳雲。某年皇帝玉體不豫。有敕於仁壽殿大壇護摩壇兩壇阿闍梨一身兼修未竟畢。以平豫有敕賜度者二人。御衣數裝。   私雲。傳文不雲行法可尋見。俗家日記歟。大壇灌頂護摩壇本是一人行事也。一身兼修尤可然。但近代有兩壇時安請護摩師無其人時兼修之。有何妨哉。   註進。   熾盛光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一大壇所。   壇一面(方)。燈臺四本。脅機二腳。禮盤一基(可有半疊)。白布二端(壇敷料)。大幕五帖。酥少少。蜜少少。五寶(金銀真珠瑟瑟頗梨)。五藥(赤箭·人參·天門·茯苓·石菖蒲)。五香(沈·白檀·鬱金·龍腦·安悉)。壇供(能米七斛)。燈油七升。佛供覆(布二丈)。   一護摩壇所。   壇一面(方)。燈臺四本。脅機二腳。禮盤一基(可有半疊)。白布一端(壇敷料)。壇供八斛四斗。燈油一斗五合。芥子袋。佛供覆布二丈。名香(如上)。  一七十天供所。   大機二腳(長一丈廣三尺高二尺五寸)。上紙(某帖隨人才可有多少)。蠟七兩(日別一兩)。白米五斛六斗(日別八斗蠟燭供料)。油一斗五合(蠟燭料。日別一升五合)。大小麥·大小豆·各七斗。白布二段(蠟燭料)。檜榑三寸(銀錢蠟燭串料)。   一十二天壇所。   小壇一面(方三尺)。半疊一枚。燈臺二本。白布一段二丈(壇敷并蠟燭料)。壇供能米二石一斗油三升。 一聖天壇所。   小壇一面(方三尺)。半疊一枚。燈臺二本。白布一段(壇敷料)。壇供能米三石。油三升。   一淨衣(白色)。   一御衣(有無形勢)。   一御祭文   一人供(如常)。   阿闍梨。伴僧二十口。承仕五人。驅使八人。見丁二人(已上淨衣供料)。   一敷設雜器。   閼伽棚一腳。小桶三口(閼伽神供等料)。小杓三柄。折敷一枚。呂子二覆。長櫃三口。新疊十帖(御壇所料)。疊三十帖(阿闍梨宿所料)。薦。屏風。手洗□。自餘供所雜具(如常)。   右依。宣旨註進如件。   年月日。行事大法師阿闍梨。 右大略註之取捨可隨早晚。   一起首時分向方等。   此尊經軌不明。此等事隨事臨時可依常儀耳。   一行法。   勘八家錄。熾盛光法不立別篇。雖然此法經軌雲二本所被載也。   熾盛佛頂威德光明真言儀軌一卷(仁運。仁字八家錄有之)。以此儀軌載於金輪佛頂法之中末。   私雲。此軌奧批雲。長慶元年八月鬼宿直日於西明寺和上本寫傳五部瑜伽教輩吉祥子金真本記耳(云云)。   大妙金剛大甘露軍荼利焰鬘熾盛佛頂經一卷(達磨棲那譯。運)。   以此經載軍荼利法之中初首。   已上二本載於祕錄。   私雲。以前二本經軌同本異譯(云云)。見其大旨誠可同本。自受用大日於法界宮為自性眷屬說佛頂祕密三摩地。不明入修行法儀則私所傳受略錄二本。一池上撰百十八部二百餘卷之中不出此法經軌。次錄者是三昧闍梨隨於井房所被傳受六十四部六十餘卷之中此法儀軌三卷所載出也。   熾盛光儀軌一卷(不空)進官錄(不載之)。   此軌題目雲大蓮妙吉祥菩薩說除災教令法經。亦云熾盛光佛頂。出文殊大集會經息災除難品。內題奧雲。中天竺國大那爛陀寺梵僧屍羅跋羅三藏於興元府譯。筆受僧惠琳。貞元十二年譯。   私雲。此軌委說曼荼羅并諸尊印明。雖然不明行法次第。人師私記依此軌意。   熾盛佛頂光明威德真言儀軌一卷。   祕錄載於金輪佛頂法之中末。   熾盛光念誦儀軌一卷。   已上三本載於次錄。私雲。此軌但說根本印明。不明行法首尾作法。   熾盛光佛頂大威德銷災大吉祥陀羅尼經(不空)。   私雲。此經同與前軌。但文頗略。延喜七年從大唐來商人隨身將來。進上左烝相也。即從大殿而賜之寫得之也。同年九月二十七日清涼房記也(云云)。   右經軌等。皆是此尊法本法也。但以除災教令法輪軌可為最初譯。件儀軌者大唐德宗貞觀十二年譯也。熾盛佛頂威德光明真言儀軌等者穆宗長慶元年譯也。自德宗貞觀十二年至於穆宗長慶元年經二十五年而已。慈覺大師御記雲。依蘇悉地。總持院例時私記并池上記等。同皆附悉地行法。全依大師御記并池上記師傳等記行法次第。   先房中作法如例。次入堂禮佛著座如例(私雲。開白時。先執香呂於禮盤上□跪。見迴左右。唱總禮三度。禮度禮拜。同伴同禮云云。但別尊法等中多加持供物等復有遍禮。然者光澤次行之亦無妨歟)。   次塗香塗手(例時記雲捻可塗頭身足)。次加持香水加持供物等(如前)。次啟白神分等如例。次供養文(如例)。次唱禮。   先三身(如例)。   南無大曼荼羅主熾盛光佛(三反)。闍婆□婆哩多缽羅婆怛佗櫱多耶。   〃〃佛眼部母菩薩摩訶薩沒陀盧左爾菩提薩埵婆耶摩訶ДУгч。   〃〃文殊師利〃〃〃〃〃阿利也曼殊室利〃〃。   〃〃金剛手〃〃〃〃〃縛曰羅薩埵縛〃曰羅跛抳〃〃〃。   〃〃救護惠〃〃〃〃〃跛裡怛羅拏捨也摩底〃〃〃。   〃〃不思議童子〃〃〃〃〃阿里也怛裡迦〃〃。   〃〃毘俱胝〃〃〃〃〃阿里也勃哩(二合)俱胝之。   〃〃觀自在〃〃〃〃〃阿里也真多摩尼〃〃〃。   〃〃阿利耶阿薩羅那多菩地〃〃〃。   〃〃四大明王菩地〃〃〃。   〃〃大小自在十二宮天諸宿曜等〃〃〃。   〃〃三部海會〃〃〃。   大原說皆出梵雲不動之次雲。   南無縛曰囉囌盤爾〃〃〃。   〃〃縛曰羅阿跛羅爾帝〃〃〃。   〃〃縛曰羅烏苾麼〃〃〃。   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熾盛佛頂 一切如來 祕密除災。   教令法輪 八大菩薩 四大明王。   十六大天 三部五部 諸尊聖眾。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 還念本誓。   降臨道場 所修三密 靈驗勝利。   決定成就 護持國主 玉體安穩。   寶壽長遠 天變怪異 未然消除。   諸不吉祥 悉皆除滅 宮內安穩。   諸人快樂 天下安穩 萬民豐樂。   及以法界 平等利益。   次五大願。次三部。次被甲。   例時御記三部之次護身(用軍荼利印真言等)。   次大護身(用熾盛光印真言。但件印無儀軌面。准用師說)。   二手虛心合掌。二地水內相叉。開二風指屈如鉤形各立火背。但風端不令著火背也。二空並直豎以端令著火指之內第二節即成為三□本□□楅餽□□□□□褸□□□膳□□□□□□□觜滿慼慼熱u□  次被甲印。   誦真言及作印。從頂摩觸下至於足散。舒二手十指也。真言曰。   唵度比〃〃迦也度比缽羅入縛裡寧娑縛訶。 次結髮印。   右手作拳。直舒大指以頭指押大指上令使圓曲。作此手印指。誦真言三反已。置於頂上即成結髮印。真言曰。   唵戶祇摩契莎縛訶(誦三反。佛部)。   右印等池上記略之。   次地結。次金剛牆。   例時記。此次五輪觀。   先前有覽字形三角赤色。字變成火輪。念焚燒三千大千世界并我貪嗔癡等煩惱。次念有空輪。次有風輪。次有火輪。次有水輪。次有地輪。而復合掌可誦欠唅覽鍐阿五輪成熟畢。次五輪上觀大海。   私雲。內外五輪觀等具用之者如胎藏矣。 次大海印。次寶山。次寶師子座。次寶蓮花。   私雲。大海寶山共出印明次二唯出明印金剛合掌也。各別印如蜜印四玄(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曼荼羅。次以本尊印真言置壇中。次護身本尊。   已上例時記次第池上記。五輪觀略之。大海印等印置道場觀後。   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前地結上金剛牆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山上有寶師子座。座上有寶樓閣。樓閣有無量莊嚴周匝懸列閣內有大曼荼羅(云云)。   次大海印明。次寶山印明。次寶師子座。次寶蓮花。次寶樓閣(已上五輪印明或不用之)。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曼荼羅。   結本尊印當心。誦真言。觀想本尊。位上有●勃嚕唵(三合)字。字變成金輪。輪變成本尊。身金色。從一一毛孔放無量光。從光中雨無量金輪。摧滅一切災難。首冠五佛。二手如釋迦。本尊放光照諸尊座位。應光諸尊顯現(云云)。   私雲。結本尊印等者。師傳智拳印勃嚕唵真言(云云)。   次治路。次成不動身印(如胎)。次振鈴。   次發願啟白(取香呂長跪頌之。啟白了拜之即置香呂)。   儀軌雲。弟子某甲(俗人稱姓名。若僧雲比丘某甲。若大臣官長雲某官姓名。若國王雲其國號主姓名)。   我今歸命佛法僧寶海會聖眾。仰啟清淨法身遍照如來。普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大菩薩眾·一切賢聖聲聞·緣覺·五通神仙·九執大天·十二宮主·二十八宿·眾聖靈祇·四大明王·護世八天并諸眷屬·土地山門護法善神·業道冥官·本命星主。我今遇此災變(所求之願一一具言之)。其事相敕遊宮大天。願順佛教敕受我迎請。悉來赴會嚮此單誠發歡喜心。為我某甲除滅如是急厄災難。我承大聖攝護慈力。遇聞此教。拔濟我等及一切有情輪迴苦業唯願九執天神依佛教輪。變災為福。施我無畏令安樂住。當來共告菩提眷屬永捨愛憎互相饒益。願施無畏令我吉祥。   私雲。師說若有祭文者直讀之。不可用儀軌文。凡讀祭文三度。所謂勸請時讚後又後鈴次也。禮拜同之。表丁寧也或只一度讚後用之。或隨方啟白之次讀之。   次送車輅(想車輅至各各本宮)。   次請車輅(想諸尊各乘車輅於虛空中成大輪壇來住道場空中)。   次奉請諸尊。   先結本尊印。誦真言。以二頭指召之(三反)。   ㄙ雲。其印如下註之。   次佛眼印明。   定惠合虛心。開風捻火背。二空並真豎。如同五眼標。七念彼真言。印眼及兩邊。眉間為法眼。成佛慈悲眼(誦咒七反了。以印端拭五處。左右目並眉間也。想開五眼。指眉間為佛眼。拭眉間時自下拭上。即於頂散之)。   堮捅部C師曰。先如文作印畢。念真言即先拭右目。次左目。次右眉。次左眉。並眉間是也。熾盛光儀軌私記智淵之記(云云)。   私雲。戒壇僧都。是此中八大菩薩并大自在等印。師說許出之。   真言曰。   唵嚕〃娑普嚕入縛(二合)拿(引)底(丁以反)瑟奼(二合)悉(引)馱路佐爾(平)薩縛(轉舌)□□毼□□諑飩□□襼導鰩巒□葥□□□□□□□□□□□□   心真言。   唵沒馱路(引)左寧娑縛(二合)賀。   次文殊師利菩薩印明。   以青蓮花契者。七念而三召。招之惠風度想乘師子王。來降於道場。與願令滿足(青蓮花契者。以十輪作八葉。即屈十輪而稍多屈之。即誦咒七反。以右手風度招之三反)。   真言曰。   係〃俱摩羅迦(二)微(上)目乞底(二合)缽他悉體(二合地以反)多(三)娑摩(二合)羅娑摩(二合)羅缽羅(二合)底(丁以反)枳然娑縛(二合)賀(有歸)。   心真言。   唵(引)縛髻曩娜莫(六字文殊)。   次金剛手菩薩印明。   二水內相交。地火併合豎。二空亦如地。風開五□樂□訪楑□□□□褸□□□□□□□飀□滿慼慼@ 曩○赧戰拏摩賀(引)嚕灑拏(引)□檢□  心真言。   曩○赧(引一)唵縛曰羅(二合)幡抳(二)縛曰羅(二合)薩怛縛吽。   次救護惠菩薩印明。   定手金剛拳。端坐安腰側。惠手舒五輪直。當以掩其心。揭豎於空輪(誦咒三反又七反即心)。真言曰。係摩賀(引)摩賀(引)娑麼(二合)羅缽羅(二合)底(丁以反)枳然(二合)娑縛(二合)賀(有歸)。   次不思議童子菩薩印明。   定慧內相叉。一合為拳印。貳風舒別屈。第三節對之。冷甲各相背。二空並直豎(誦咒三反又七反於頂散之)。真言曰。   係(引〃引上)緊旨(慈以反)羅拽徙阿(去急呼)尾娑麼(二合)野儜曳娑縛(二合)賀(引有歸)。   次毘俱胝菩薩印明。   定慧內合拳。風舉交上節(誦咒三反又七反於頂散之)。真言曰。   薩縛(轉舌呼)佩野怛囉(二合引)散爾(入二句)吽(引)娑頗(二合)吒野(三)娑縛賀(有歸)。   次觀自在菩薩印明。   定慧金剛縛。忍願如蓮葉。二風蹙如寶。空輪並似幢。舉地交上節。是名小心契(誦咒三反又七反於頂散之)。真言曰。   唵(引)缽娜麼(二合)進跢麼抳(尼貞反)入縛(二合)拿(引)吽(引入有歸)。   心中心真言。   唵縛囉曩缽娜銘(二合)虎吽(二合引)。   已上八大菩薩印真言。   次十六大天印明。   先大自在天印。   惠羽五輪舒。承頰儼然住。頭胝右方可令受領。定手作拳押腰(誦咒三反又七反即心)。真言曰(或可用大赦中之印歟)。   唵翳係曳呬摩系濕縛囉野娑縛賀(有歸)。   次大梵天印。   定手舒五輪。空指風上節。豎印可向右方也。右手作拳押腰。誦咒如前。上節者端與端相合也。真言曰。   唵摩賀沒囉□□□□□鍊□□□□□覜馭諑飀□  次那羅延天印。   定印申五指。向外以空橫安掌中。惠拳置腰。真言曰。   尾瑟拏(二合)吠娑縛賀(有歸命)。   次睹史多天印。   以右手作如來敕印召六天。以大指捻無名指甲上并小甲上。頭中指直豎。指末來去。真言曰。   唵刃鎧肥地曳莎訶。   次帝釋天印。   二手內縛。二風立合如針。二空并立。真言曰。   鑠吃囉也娑縛(二合)賀(引有歸)。   次日天印。   先合掌。風以下四指頭相拄前方大開。以二空頭各拄水下節。真言曰。   曩莫囉怛曩(二合)怛囉夜(引)野曩莫素哩野(一)薩縛曩乞灑(二合)怛囉(二合)囉惹野唵阿謨訶寫(名位)設底(去)娑縛(二合)賀。   次月天印。   右手作拳安腰。左手五指相著豎之小屈其高少許過肩即成。蓮花中想有潔白月。真言。   唵戰(上)怛囉(二合)曩乞灑怛羅(二合)囉惹野(名位)設底娑縛(二合)賀。   次火天印。   右手作拳安腰。右手五輪指直豎相著。屈空納著掌中。風屈中節與娑縛訶相招。真言曰。   唵阿哦囉迦阿嚕儗野(名位)娑縛賀。   次水天印。   二羽內縛豎合二頭指。真言曰。   唵母曩乞敬(二合)怛囉(二合)娑縛(二合)弭曩(名位)契奴摩娑縛(二合)賀。   次木天印(用缽印真言)。   唵婆縛(二合)訶薩缽(二合)底曩摩比跢縛曩(二合)野(名位)摩拿縛囉馱寧娑縛(二合)賀。   次金天印。   二羽內縛。舒豎二中指相叉之。但慧中指稍屈之。真言曰。   唵戌羯羅哦馱縛(二合)羅縛(二合)邏惹野(名位)室裡(二合)迦裡娑縛(二合)賀(引)。   次土天印(用缽印)。真言曰。   唵捨泥殺作(二合)囉曩乞敬(二合)怛羅(二合)跛羅(二合)訶(引)摩曩〃(引)嚕波野(名位)普瑟吒(二合)迦哩娑縛(二合)賀。   若存略時者。七曜用總印明始胎藏。   次羅□羅天印。   定慧堅固合。雙建二空輪豎同於憧(一切執曜印)。真言曰。   唵囉(引戶)曩阿素羅邏惹野塞摩捨曩野(名位)扇的迦裡娑縛(二合)賀。   次彗星天印(同用一切執曜印)。真言曰。   唵縛日羅(二合)計都曩(引)乞敬(二合)怛羅(二合)暹惹野(名位)吽Лгロ。   次地天印。   先合掌。風以下四指頭相拄前方大開。二空各著風側。真言曰。   唵畢哩體(地以反)微曳娑縛(二合)賀。   次淨居印(五淨居天印真言用其一。總持院例時私記者五淨居天印皆用之。可有口傳)。定手作拳押腰慧手舒五指。但風指少橫叉火背上以空押胸前面向左。餘輪真豎。真言曰。   摩弩羅達摩三波迦託〃那三〃忙縒泥娑縛(二合)賀(有歸命)。   私雲。右諸天印明。大原記用諸天總印明(云云)。二手合掌(私書之)。   曩南路迦〃〃羯羅野Лгロ。   次十二宮(天神印)。   用一切執曜印真言。亦名九執印真言(云云)。   唵仡羅(二合)係(引)濕縛(二合)哩(引)野(二)缽羅(二合)缽多(二合)孺窒(丁逸反)哩麼(二合引)野(四)摘計吽(引)□娑縛(二合)賀(引有上歸)。   私雲。儀軌右請召十二宮天神真言。   若別用印真言者。一一梵字上加歸命句。下加地波多曳娑縛(二合)賀(引)句。其印同用前一切執曜印。 依宿曜經出之。   二十八宿印。   軌雲。不改前印相。空火各相交。令指著手背。是一切宿契。真言曰。   唵(引)阿瑟吒(二合)尾孕(二合)設底(丁以反)喃諾乞察(二合)忙□(二合)毘藥(二合)爾(寧逸反)曩捺□□□□□□□襐□襼導饞□□□□□諑□□襼導飀□  若別別用印真言者。一一梵號上加歸命句。下加地波多曳娑縛(二合)賀句。其印同用前一切宿契。   依孔雀經出之。   護世八天。   先伊捨那天印(欲界小自在天名伊捨那)。   堮捅部C師曰。印相如文。但屈風置火第三節側是也。   軌雲。定手獨為拳。火舒風屈節。由如立戟相。以印豎立高右。惠手作拳押腰。真言曰。   嚕捺囉(二合)野娑縛(二合)賀(有歸)。   次持國天印。   軌雲。舉右手為拳。以拳向左。師曰。此印作拳畢。舒空安風節側而如打物勢之是也。左覆自叉腰者。空與四輪相開押左腰也。名本護印真言曰(在大教)。   唵地□(二合)多羅瑟吒羅(二合)羅〃缽羅(二合)未馱那娑縛賀(有歸)。   次乾闥婆印。   定慧內為拳。二水輪舒立。並豎運動明。音樂。真言曰。   尾戌馱薩縛(二合)羅縛(二合)係〃娑縛賀(引)。   次火天印。   軌雲。定手仰當心。大空相捻合。由如三角樣。慧手豎四輪。空橫於掌中。風屈三召之。真言曰(在十二天軌)。   唵阿哦那曳娑縛賀。   次焰摩天印。   軌雲。二手合為地風乘入掌中。如同但拏相。名曰死王標。真言曰(在十二天軌)。   唵焰摩曳娑縛(二合)賀(引)。   次羅剎天印。   軌雲。定惠合掌。二水入月交。真言曰(在十二天軌)。 唵地哩底曳娑縛(二合)賀。   次水天印。   軌雲。定惠內合拳。二風如環相。真言曰。   唵縛嚕拏野娑縛(二合)賀。   次風天印。   軌雲。定手掘為拳。地水如憧(以印向右)舉建相彼憧捶動。惠手作拳安腰。真言曰。   唵縛耶吠娑縛賀。   次多聞天印。   軌雲。三昧智惠手。內合交指拳。二火合其峰。盛之如寶狀。真言曰。   唵吠室囉摩拏野娑縛賀。   私雲。右護世天等印。大原記用諸天總印明。其印明如上註之。   次請召諸天印明。   二手堅實合掌。真言曰。   唵薩縛(轉舌)禰縛(禰禮反)多(引)喃(二)翳醯曳(二合)呬(三)阿(引)爾(寧逸反)底也(二合)素麼(四)半左諾乞察(二合)怛羅(二合)拿護計都那縛(二合)捺捨尾摩曩(六)阿瑟吒(二合)尾孕(二合)設底(丁以反)缽哩(二合)體(他以反)吠曳(二合七)摘枳(註異反)吽(引)柞(八)娑縛(二合)賀(引有歸)。   私雲。大原記不用此印明。   次四大明王印明。   先四臂不動印明。   兩手金剛拳。風地曲如鉤。以安口兩邊。真言曰。   怛羅(二合)吒阿慕伽贊拏摩訶路沙拏娑頗(二合)吒也吽怛羅摩也〃〃〃〃吽怛羅吒(半音)憾□導覜馭襑□飀□  次降三世印明。   二羽交臂金剛拳。檀惠相句豎進力。真言曰。 唵(引一)遊波爾遊婆吽縛日羅(二合)吽發吒。   次無能勝印明。   二羽虛心合掌。十輪之端相柱令蜜合。真言曰。   唵呼嚧〃〃戰馱(去引)利摩橙祇寧娑縛賀。   次烏瑟沙摩印明。   右手作拳。直立大母指印五處。左手作拳置腰。真言曰。   唵俱嚕(二合)馱曩吽惹。   軌雲。是等諸天印結愈招召之。令護道場人尼者皆滿願。   私雲。右諸尊印明。總持院例時私記并大原記安讚之次。依軌意者召請之時可用之。可隨時宜歟。   次緣生偈。次金剛合掌當心。   諸法從緣生。如來說是因。此法因緣生。是大沙門說。   次十二緣生滅。不散前印。   無明緣行乃至憂悲苦惱無明滅乃至憂悲苦惱滅。   私雲。大原記以緣生偈普供養之次讚之前出之。   次遣除從魔(如悉地)。次視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捧器先祈願後明)。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飯食(在口傳)。   師傳雲。初夜時至飲食供養之時召承仕二人告令一人取棚上蠟燭供一壞。承仕以折敷居之付火於蠟燭。獻阿闍梨。阿闍梨乍居禮盤取之。誦當天明并飲食燈明真言捧供之。而即與次一人承仕。承仕又次折敷居之置於本棚前。承仕復取一壞。獻阿闍梨。如是輪轉供七十餘盞。尤有效驗也(云云)。此間助修誦諸天漢語(云云)。   次燈明(在口傳)。   師傳雲。設七十餘盞燈明如前供之。而蠟燭供奉之是佳(矣)。用別盞尤煩故也(云云)。   次普供養。   師傳雲。紙錢(若黃若白)七十餘捧設(不必用幣帛)普供養印明之次奉之準天等冥道等奉之。不必奉佛菩薩耳(云云)。   次讚(先本尊。次四智。次諸天)。   曩莫薩羅縛惹拏野莽恕使抳薩羅縛惹獻地帶弩使尼他捨悉□□巒□o□□□囹□焛尾@衣]薩莽悉第也尾爾也地跛左訖羅(二合)摩禮□□騬覂驃□□□□□餉樨槾奚饓餃導□□諑鰩巒□□□櫫蝯□腦漦迤珵□韱□□   私雲。右本尊讚出總持院例時記同與甘露佛頂經之讚。但字頗異與今。或雲可用普通讚(云云)。大原記雲。可用佛讚(云云)。   次發願文(如先)。私雲。有祭文者可讀之如前記次誓願(普印)。   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聖朝福德力。乃至法界力。水陸所生。隨方妙供。金剛歌詠。三密加持。廣大雲蓋。種種供物。普奉供養。本尊諸尊。諸天護法。慈悲攝受。護持國土。天下安穩。萬民快樂(云云)。 師傳雲。例發願音唱之。總持院例時作法也。又東寺供養法之時有此作法也(云云)。   次禮拜佛。   先禮三寶。次禮本尊。後普禮諸尊(在口傳)。師傳雲。阿闍梨助修共起居禮拜。   禮拜次第。   南無恭敬供養一切三寶。   〃〃本尊界會熾盛光佛頂如來(三反)。   〃〃金剛手菩薩〃〃救護惠〃〃。   〃〃不思議童子〃〃。   〃〃毘俱胝〃〃。〃〃觀自在〃〃。   〃〃十六大天。〃〃十二宮神。   〃〃二十八宿眾。〃〃護世八天。   〃〃大聖不動明王。〃〃降三世〃〃。   〃〃無能勝〃〃。〃〃烏瑟沙摩明王。   〃〃聖朝安穩增長福壽(三反)。   大原記以此禮拜。置後鈴後。迴向方便之前可有音曲(云云)。   次著座持誦。   大師記雲。次持受人坐。□婆等座。謂跏趺·半跏·賢座令身端直。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日輪上。有□□字。字變成金輪。輪漸舒大舉體成金輪。輪變成本尊。毛孔飛光散首冠五佛相。二手如釋迦(云云)。   次根本印明。   私雲。大師記品雲。結誦根本印真言。不出其印明。總持院記大護身之所出。根本印件印無儀軌准用師說(云云)。大原隨兩師所受給各異也。智拳印(持明房)三□本□□□□馭□□□K□飩□礽□□□楄□□□榖示□□□秸□襏驅□□□□□□□逆□□詠□禖□□□□□□□好□奪□□祐□□□秬□□□兜□□□飀□  軌雲。我今宣說陀羅尼曰(於娑發(二合)吒下應雲扇底(丁以反)迦室裡(二合)曳)。   私雲。甘露佛頂經別譯并熾盛光佛念誦軌等。皆同以此明為根本真言。   小咒。   持明房說雲。熾盛光者即八佛頂中金輪佛頂也。熾〃光曼荼羅。於輪上畫之故。以一字咒為小咒也(云云)。此咒用三□本□□□□飀□  甘露佛頂經(法將)雲。時大日如來舒妙金色臂。雙合二掌屈二頭指入掌以二大押之(如佛頂形)。以此大印安於心前。從印發生大金輪(云云具如文)。即說金剛熾盛光明佛頂輪王自在十字真言曰(云云)(可見經)我今更為汝說祕密一字心真言曩○南(引)婀(入聲)。   我今說根本密印法。以二手虛心合掌。以二頭指入掌中以二大指押之。是名心印一字之法(云云)。   若有善男子。修行此法。先於心中觀婀(引入)。白色成大月輪。量遍法界無上中下際。成大八輻金輪。又於一一輪中右旋布八色金剛輪。依前觀身為大我。於輪臍中作頂輪王形。即結成就一切事業佛頂諸佛心本三昧耶印。以二手散開十指並二掌根。即以此印指上散安十字真言。一一字上散無量百千雜色寶光。散射十方諸佛剎土。光明熾盛三世無等。即以印手右旋如□索環勢。一旋一佛一輪。九佛九輪八十一億俱胝數諸佛。如說色相花臺亦然。如是本初輪印之時。不令印光斷絕光焰。此印名攝一切佛頂輪王本三昧耶發生無邊諸佛羯磨之印。不假結護及供養門。速成諸佛大三摩地便成佛身(云云)。   ㄙ雲。此經所說印等師傳等之中不雲為根本印其意如何。   次加持咒(如例)。   次正念誦(先佛眼。次大日。次本尊。次文殊等八大菩薩。次或諸天等真言二十一反。次佛慈護。次大吉祥。次又佛眼。若修護摩者常壇明等消息在心)。   軌雲。誦熾盛光佛頂陀羅尼○兼誦佛眼文殊等八菩薩真言一百八反○諸天及宿曜真言各念七反(云云)。   私勘瑜經。疏雲。胎八字法中(雲可之)彼大悲藏等有世天七曜二十八宿。故亦須加此六破七曜等三真言(云云)。五大虛空藏法中雲。今此五大虛空藏亦是明星天子本身故。處明星圓明中。又以七曜九執二十八宿而為眷屬故此法中亦用金剛吉祥破七曜等三真言印(云云)。今謂此法以曜宿等尤為相宗故此法中可用破七曜等真言。   護摩(息災)。   大壇阿闍梨正念誦之時。護摩壇阿闍梨。光護身(三部等若不動)。   次立座。行向護摩壇禮拜(三反)。   次著禮盤。塗香塗手之間見迴左右脅機。若有闕物者召承仕可令補之。   次加持香水。遍灑淨(如常迴去垢清淨等略之)重又麗想淨爐繞草座。   次取一花去垢及光澤。即當隔爐擲想花遍諸座(想遍草上也)。   次草座。上觀大曼荼羅(如大壇等位觀之。彼所擲之花是其所座也)。   次輪壇印明。   次捧香爐心念口言。   唯願諸天。降臨大壇。各本位住。受我微供。   次結大鉤召印。誦阿娑婆明未加曳醯呬句勸請諸尊(想大壇諸尊來而所觀置曼荼羅冥會一體)。   次四字印明(鉤召引入堅住歡喜意也)。   瑜經雲。爾時復說金剛吉祥成就一切明曰。   其印相二羽金剛掌。以檀慧內相鉤戒方雙屈入掌。忍願相合如峰屈進力各捻忍願上節。以禪智各捻忍願初文。是名金剛吉祥印。   一切佛母三說成就一切明真言曰。   其印以定慧手。作不動尊力印。以刀刃互插掌中。即成。若欲誦一切真言。先誦此明三七返(云云)。   復說妙吉祥破諸宿曜明曰。   內縛統指節。並逼豎二空。是名破七曜。一切不祥印。   或雲心真言。   唵勃盧吽(引)宣底伽羅Лгロ(師說愛太睿仙同之)。   熾盛光要法雲。大聖息五星災真言曰。   唵薩縛怛伍櫱多室哩(二合)曳娑縛(二合)賀。   破宿曜真言。   唵(引)薩縛怛羅(二合)室囉(二合)曳三麼曳Лгロ。 熾盛光消災大吉祥Уь尼經雲。   大吉祥破宿曜真言。   唵(引)薩縛諾剎呾囉(二合)糝摩曳室哩曳扇底迦句嚧Лгロ。或雲。愛太睿仙傳(云云)。   或雲。二手虛心合掌。開二風指屈如鉤形各立火背。但合風端不令著火背也。二空並直立。以端令著火指之內第二節。即成。名為三古印。大上軌訛傳(云云)。天曆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乘睿相法性寺座主鎮朝所稟受。說雲。熾盛通印是定印也。故軌雲。釋迦(云云)。別印。師雲。相交為拳。舒二大。頭指相柱。舒二風各豎火邊勿相近。形如三□檢□槫□□□G□□□□□兩□□□註□□□□飀□  次獻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取去供物安護摩支物(如常)。   次灑淨爐內。   火天壇(如常)。   曜段。勸請雲。   我今稽首請。摩醯首羅等。七大天王眾。及以九執天。唯願降臨此(云云)。   供養時誦曜明。可想供養十六大天。或可用各別真言。   宿段。勸請。   我今稽首請。十二宮主天。二十八宿眾。唯願降臨此(云云)。   供養時誦宿明。可想奉供養十二宮二十八宿或可用各別咒(云云)。   本尊段。勸請。   我今稽首請。本命熾盛光。唯願降臨此(云云)。   諸尊段。勸請。   我今稽首請。八大摩訶薩。三部諸聖眾。唯願降臨此(云云)。   供養時誦三部總咒。可想奉供養八大薩埵并三部聖眾或可用各別明。   世天段。勸請。   我今稽首請。四大忿怒尊。八方護世天。及以諸天眾。唯願降臨此(云云)。   供養時誦普世明。可想奉供養四大明王護世八天并諸天眾或可用各別明。   私雲。或時於本尊壇凡此一曼荼羅七十餘尊皆請供之。以初三杓供本尊。以後三杓普供養屬諸尊(云云)。可觀念也。是又師說也。   世天段奉請送之後。更重請供火天。   先淨火。次扇火。次投花(房花用加持)。次誦偈。次召請。次四字明。次合供三反(世天段時殘攝分可供之)。次油(三反)。次令承仕以殘油滴入小大杓入供火中(置杓如常)。次祈願。次漱口。次投花。次發遣。次壇上掃地(如常)。   右一段祕之中祕也。先賢祕藏不妄授與近代殆將斷絕。仍粗示之。是非不知祕誡唯為令法久住也。   次配備供具(如常)。次灑淨。次左方五供普供等(如常)。次取一花去垢擲大壇。想諸尊送大壇。次奉送印明(用前觀請印明除請句加送句)。次誦金剛輪陀羅尼一反(若三反)。次下座禮佛就本座。   私雲。以上依師說記之。近代護摩壇阿闍梨不敢別作法。唯先灑淨許用之。即就護摩諸尊各各直從大壇請供於爐中供了即送大壇。不用都請都送之儀文理無據歟。   護摩咒。   ●。若唯以當壇護摩咒通用供養尤可也(云云)。   伴僧咒。   儀軌真言。   後加持。   根本咒或不動(云云)。   次還珠法如倒。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諸法有不可得義。●字諸法離塵不可得義。●字諸法損減不可得義。●字諸法邊際不可得義也(又俱如時處儀軌)。   私雲。修護摩時可觀想。初從施主發心至於普世天供。此間種種事業皆悉攝在本尊大日寂靜智處室宅之中。願慈悲護念早令得大成就。乃至成佛之日令此善根而無散失。隨時隨事種種觀念(云云)。   次根本印明。次佛眼印明(佛眼)。次五供養(助修此間誦成就)。明佛眼小咒(云云)。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次振鈴。次發願文(如前用否在心)。次迴向方便。次隨方迴向。次懺悔詞(以普印當心)。   所設供具(可笑疏惡)。惱亂三寶。唯願三寶。慈悲攝受。施與歡喜。   次禮拜(乍居禮拜)。次解界。次奉送(或用大法或用十八道)。次三部被甲。次下座禮佛。次出堂。   右行法次第大略記畢。不可為指南(又雲。可取捨耳)。依胎藏大法修此尊法者(行法如常)。   唱禮。   師傳雲。八葉九尊(如常)。   南無大曼荼羅主熾盛光怛他櫱多那(三反)。   〃〃佛眼佛母等八大菩薩摩訶薩。   〃〃阿利耶〃〃。   〃〃四大明王〃〃〃。   〃〃大小自在十二宮天〃〃。   〃〃三部〃〃〃。   觀曼荼羅。   師傳雲。本尊佛頂釋迦院在觀謂最勝佛頂也。若釋迦即是也。自餘諸尊等台曼〃〃〃皆有之。謂八葉八尊及十六大天十二宮二十八宿八天四忿怒皆有之也。二十八宿者木者作者等即是異名也。   但供養法之時加軌中諸尊印明(云云)。   私雲。盡諸會者別不可結加軌中諸尊印明。若唯修供養會者可讀之。次或根本印之次可結此歟。   又觀曼荼羅。以釋迦院最勝佛頂為本尊者。於彼院可觀置此一曼荼羅。法印大和尚曰。迷融通義暗巧惡人。不受此儀歟努力努力。   都法別法等准他可知之不能具矣。   一真言句義。   私雲。不知誰人註。以持明房手跡本書之。其本批雲。於此界專寫給(云云)。佉佉與明清禪供奉住所(云云)。   熾盛光上。第九。   承應元(壬辰)年以嵯峨二尊院本書寫之畢。 舜興。 行林第十。   熾盛光法下。   一道場莊嚴。   蠟燭供棚。佛前之外。以今一腳立便宜所居。蠟燭供至供養時。移居佛前。南圓私記以此棚立護摩壇前。可否在人意歟。 T76009201.GIF   軌雲。恐王者生疑。權於紙上書一切諸天名字。怗於諸尊之下。令彼斷疑而生正信。若能梵書其名最為上妙。若不識梵字者。隨方文字題之亦通(云云)。   謂別紙書諸尊名字。敷曼荼羅下帖著。又蠟燭數都盧七十六杯。但近來人人。七星山王行疫加供。爾者八十五杯也(云云)。   又蠟燭·供幣并銀錢·護摩佈施。天壇時。取集於壇場外。燒之(云云)。但初夜時畢燒之。有何事哉(云云)。   私雲。軌雲。幢幡花蓋嚴敷置此輪壇。以此壇場莊嚴。理在不言。況於文炳然哉。加之此法者。山門之祕鍵國家之珍重也。嚴麗極美儀則可竭忠。天蓋一張(寸法可依大壇廣其色白色)雜綵幡(可懸道場八方)。   又軌雲。須常誦熾盛光佛頂陀羅尼晝夜不間。其所燒香當用沈水·白檀白膠·薰陸·白茅和之不絕(云云)。   私雲。助修結番於道場不斷可念滿咒遍。又儲大火捨可燒不斷香也。   軌雲。如其事逼不及作壇。但於幽靜深房清淨或伽藍之處。取淨床敷安輪壇。北面懸熾盛光佛頂輪王像。或對一忿怒王尊像亦得(云云)。   師傳雲。修此時不懸彼曼荼羅。或懸一忿怒尊修之。謂不動尊也。若餘忿怒尊也。若本尊佛頂一像等也。以曼荼羅不可露顯也(云云)。   堮捅部C敷曼荼羅如軌所說。具以可全圖繪之也。唯是為國王修之時如此。若為梨庶修之者唯畫八葉尊。諸餘天等准點位敷之。又設覆敷曼荼羅之上。每修時去之。每修時覆之。是恐塵穢憚露顯之故也(是師傳也)。 私雲。軌圖曼荼羅文說九執等十二宮二十八宿了雲。惟為國王除災即全畫天身。自餘凡庶已下除災不應畫天身。但置位書梵字天名。點星形即得(云云)。   又雲。嚴飾一淨房。深密之處建曼荼羅。勿使多人知見。若多人知見。即求願難得災禍不除。若國王息災者。應嚴飾一深殿建曼荼羅。依教如法護淨嚴飾如經所說。勿使女人黃門奴婢下劣人見。觸穢道場(云云)。所謂及諸畜生皆是不吉祥之類器。若豬狗貓鼠盡勿令見清淨道場。   師傳雲。祭文寶號七十天名各一通書之。置左脅機之上(云云)。   有圖說道場莊嚴蠟燭供三十六壞。 T76009202.GIF   已上堮恁C   一淨衣。   軌雲。持法人身著純白衣服(云云)。   一日數。   軌雲。少則三日三夜。多或七日七夜。或二七日夜。乃至感應得吉祥警誡此為最勝(云云)。   一遍數。   軌雲。計千計萬。乃至落叉或三落叉億數。以得願滿為限。亦不定數為期(云云)。   一護摩。   軌雲。至心持念兼作護摩(云云)。   又雲。道場滿日依真言教法。以蘇蜜酪乳木護摩(云云)。上文雲。從傳教大阿闍梨親受真言印契并護摩法(云云)。   熾盛光要法雲。或被羅□掩蔽日月薄蝕。或彗見。或旱澇則當於道場中。隱密處身著皂衣。面南座。以燒屍灰。畫三角壇。於壇中畫彼羅□星彗星等形。旱澇時畫龍形。於彼心上書彼人名。於中夜乃午時燒安悉香。念誦於真言句中加彼名。以石榴枝鞭。彼形誦真言二十一遍。每一遍一鞭。其災即除。若五星凌逼強盛令攘亦作此法(云云)。   又雲。若火星欲入南鬥。應於一忿怒尊像下點南斗形形及點火星於斗中。畫彼設都嚕形。并書名於心上。即結印安印於忿怒尊像身上誦真言七遍。於娑縛訶句上加彼設都嚕名。忿怒厲聲誦真言。所有災禍移而不順王者身上(云云)。   甘露佛頂經雲。我今更說木印法。於壇木上刻一八輻金剛輪。於輪臍中書勃嚕吽(三合)字輪四面放光火焰印。背上刻八葉蓮花。花上置月天變形(阿闍梨言伏兔是也)。作此印已誦婀婀(急呼)。一字心真言。作二十一遍。於清淨處以光明砂麝香塗之。以印〃心額喉頂兩肩上臍下兩膝上。誦一字真言。婀字心一印一誦如是萬遍。即得神通(云云)。   私雲是成就壇之儀式歟。   一持誦者用心。   軌雲。受學之僧須得身心戒品清淨。四重十重不應缺犯。若有缺犯不應為他作是念誦。返招殃咎亦不效驗。持法之人常須清淨(云云)。 私雲。於戲末世愚凡誰可修此法哉。   又雲。正念誦時深發慈心。常以佛眼瞻視此輪上諸天形像。下心祈禱焚香發願求乞恩福。不應作降伏忿怒之心。便乖聖意必不相應。此等皆是大福德天仙行菩薩道。以誓願力受比天身。為饒益有情故令諸剛強眾生怖畏作善。豈有將此凡夫下劣微分芥福垢穢之身。而欲折伏造化天仙。無有是處。審可思慮而乃行之敬而畏之。深起慈心愍念一切有情極厄難諸眾生等。願令解脫一心持誦熾盛光佛頂真言。唯功多為上(云云)。   一曼荼羅。   軌雲。應當灑掃一淨房室。以白色牛承取未至地瞿摩夷。用白檀香水和吉祥香遍塗其地。又以香水數數散灑屋及四壁。便極清淨。於中圖畫比息災輪。若作曼荼羅地壇。應須依教掘地。除去惡物碎瓦破器。髑髏毛髮糠糟灰炭。蜣蜋諸蟲毒蛩之類。及以剌骨朽木□石砂蜜等物。別取河岸堅好白土其味甘者。和香填築極令堅實。然後如法塗拭。先令畫人不食酒肉五辛遠離染慾。香湯澡浴著新淨衣。日日晨朝與授八關齊戒。於淨白紲上或淨素布上。畫此十二輻金輪。若作地曼荼羅。即應撚五色粉。其粉一一色。各別以真言加持七遍。或三七遍然後用之。或以綵色圖畫。三日三夜或七日七夜。祈福事了即須收之。若是地壇應以除去形像。不應久留。恐有蟲鼠污踐。下愚人見及邪見外道。及五旃荼羅黃門奴婢等見。即眾生聖皆不喜悅反招其咎。若欲將隨身遠行。即於白紲上或絹素上綵色圖畫。或方一肘或二肘。大者不過三肘四肘。隨己力分畫七十餘尊佛。及菩薩諸天形像。依法安布。於輪輻間并書梵字真莫題名字。若為國王應須大作地壇。或十六肘二十四肘。上至二十八肘。其數不同凡庶之人。恐王者生疑。權於紙上書一切諸天名字。帖於諸尊之下。令彼斷疑而生正信。若能梵書其名最為上妙。若不識梵字者。隨方文字題之亦通。從輪心中平仰。畫一八葉白蓮花。於華心中以金或銀。畫一金輪佛頂。一字陀羅尼字悖嚕吽(三合長聲呼)字後先畫熾盛光佛頂。身諸毛孔放大光明。當佛前相對隔真言字。當畫佛眼部母菩薩紅蓮花色。各持標幟印契。以於佛右邊畫文珠師利菩薩。作赤金色持本標印。於佛左邊畫金剛手菩薩。白紅色亦執標幟。皆半跏而坐四尊相對。更於文珠右邊盡不思議童子菩薩。文珠左邊畫救護慧菩薩。於金剛首右邊畫毘俱胝菩薩。於金剛首左邊畫觀自在菩薩。如前八大尊。各有色相標幟印契顏貌。以偈誦曰。   頂輪惟一字 奇特為中尊 熾盛佛相儀。   毛孔飛光散 首冠五佛相 二手如釋迦。   右方文殊尊 首戴五智髻 左執青蓮花。   花上立智杵 右持大慧刃 半跏坐蓮花。   當前佛眼尊 身相紅蓮花 左持五眼契。   右作如來拳 左方金剛手 身貌白紅色。   右持仰蓮花 花上立五智。   堮悀U文雲。若得應效。其曼荼羅。便須收卻不應久留。本法如是。若是地壇便須除鏟掃去。送於長流淨水之中(云云)。   或次界。明清雲。件次第大師僧都所給也。   余試問雲。若有五星攝一句之誠能耶。曆葛博士答曰。有之。即雲日月為天子。五星為臣佐。又雲日為天子。月為後星。五星為臣佐是也。以餘是以可知儀軌文□十六名十二大天者。可謂以五星攝一句之時。自然為十二。然有今字誤。可謂十六者是不可。又文殊儀問雲。十二故並是五星為一句之意耳(云云)。   私雲。軌文開五星時十五尊也。合五星者十一尊也。十六十二共以不葉。為之如何。現圖加地天為十六也。軌文所不見也。可詳之。   軌下文。請召十二宮天神。請召二十八宿。十六言次雲。都請召諸天及七曜十二宮神二十八宿諸執并真言曰(云云)。   私雲(台藏召請諸天明也)。現圖曼荼羅加地天依此意歟。 已上堮恁C   左手執鈴契 半跏坐蓮上 次明不思議。   面貌赤金色 二手內合拳 二風屈相對。   令甲背相著 向文殊奉勢 復以救護慧。   身相如白蓮 慧羽掩其心 空端直舒上。   右明毘俱胝 貌玉而為色 前定慧二羽。   定執未敷蓮 慧手上無畏 後二定慧手。   定執於念珠 慧手執軍持 次明觀自在。   亦號如意輪 左掌摩尼珠 慧舒施願印。   身皆白紅色 住大蓮花中 如是八尊外。   圓置一界道 繞於界道上 書四尊真言。   所謂熾盛光 佛眼母菩薩 文殊金剛手。   蜜言背後書 白粉與金銀 皆通第一義。   於真言外應畫九執大天主。所謂日天月天五星蝕神彗星。及大梵天王淨居天那羅延睹使多天帝釋天主。當佛背後畫摩醯首羅大天。共一十二尊。列位分佈周圍一匝。各有所乘各有所執。唯傳受此法者知之。於此大天外又安界道。於道外豎畫一十二枚獨□橇□□埤□□□樼□j□姈□□□□□□□□□□□椽□□□□□□□□□婠樽飀□□□□菕慼菕慼菕{菕慼菕潸怴j□□□i褽□□□□襾J□□樽膳□□□□□餞槓楮菕慼菕慼菕慼菕撞說菕撰j□□□i褽□□□禍□□K□埤□椽□□□騙□□□椽□□送□葉□□□□□□q楮駽G□□□□□□□□菕慼潘`j□杻□□□□□□觕□騺□□□□□楷□□□□□駕□騺□□槽J□覢奭祤饐□□Х怴慼摯f□□□□□楑襌□□□□□□□活慼慼慼慼樊H祰行稼□□觨□□□□E□□□飣駎□□椽□□馱□飣飀□椽□□□飣□q駎□□禮□□騃□□E□馰□飀□□□□□□□饁□□駎□暽楀A□□□□□飀□□褉□□□□襤飀□□褉□□騥淚褉□奈送□□樓褉□襤飀□□□E□□埤□□□視K□餽□□滿慼慼樁唌撕暐齱慼慼撙{□逆□□g□□□□立□□□□□榃□□覛雜□□奏埤□□磡^□□夾□□□□□□榃□埤□□楈楸□□□E□□視□□櫬駕□□R□□□z□□驠□□玲□□□□□□□□□送□媸褸□省逆□□□□槔觙□飀□□□□飀□飣楛□□□榖饛□□襌□□□□□□□□□□□謙鶩□集□§□r□□□鞤□□騜膚a匣|漦湧笲姨□□□璧□鐐§嫥□□莧牷樅牷慼慝□□鍥□□璥姣§嫥□炩鍤艤薦莧蛂熨徑□□鍥祀□璥姥□□□□莧蛂熨徑□□T□□璥姣§嫥□灺□□□莧捸慼熨徑□□T祀□璥姣§嫥□□□□□□□□集莧眥熨徑□□□莧恁敵□□□□□芧□□□□¥悅諍J噥蟨^¥□□耙臥□珆蜉^□噤□□□□□□□□   軌下文雲。右於輪外一百八蓮花葉上各書一阿字令周遍(云云)。檢唐本。當佛正面畫輻(餘輻准知)今圖依妙知藏本。不當正面也。   此外界道獨□樧誇□饛□□□□□榜□飂□□□□□饐□□□□  此圖人人所持本多以不同也。仍且以妙智藏本·阿彌陀房本·禪定寺本為規模。具以圖之。圖不同軌文。叵尋羨以前唐院正本授定。但至諸尊種子者。或依舊圖。或聞師說或檢大教且書之。恐不側聖旨檀愚管矣。   長久四年三月二十五日。釋長宴記之。 中臺悖嚕吽字事。   持明房說雲。中心書字後畫佛頂事。是人法俱顯之也。但或先人後法。或先法後人等。是人法常儀也。今此曼荼羅先法後人故。於前書字。於後書號也即此一字金輪是熾盛光也。故中心字即熾盛光種子也(云云)。   私雲。中臺書種子。有口傳更問。   一百八箇阿字事。   私雲。是三十六禽也。十二時各有三獸。成三十六禽。更開為一百八獸也。如下抄之。何故用●乎。師曰。●法界種子故也(云云)。   熾盛光形像。   大原決集雲。檢或圖。佛頂其形如台藏四佛之形。而結大缽印。坐身無瓔珞。背後流光。光中有小輪數多。其座須彌山。山外有海并重重山等。軌雲。熾盛佛頂儀。毛孔飛光散。首冠五佛相。二手如釋迦。法性房記雲。二手如釋迦者。惠手舒五輪向定方。火空屈合端。地水風直豎。定手舒五輪仰當心。是說法相也。又樣如持缽印。二空端合跓。置結伽座(云云)。   甘露佛頂經雲。爾時世尊身現作攝一切佛頂輪王之相。手持八輻金輪處七師子座。○世尊以印又作八輻金輪。八方八色輪中。現八種色相花座。○於東方如來面前赤色輪中。現光聚佛頂輪王。手執如來頂印放大光聚坐赤色蓮花。於如來石隅黃色輪中。現發生一切佛頂輪王。手持黃蓮放黃色光明坐黃蓮花。於如來右邊白色輪中。現白繖蓋佛頂輪王。手持白傘放白色光坐大白蓮花。於後右隅中雜巧色輪中。現勝佛頂輪王。手持利劍放雜巧色光明坐雜色蓮花。於如來後紅色輪中。現除一切蓋障佛頂輪王。手持紅蓮花。花上有鉤。放紅色光坐紅蓮花。於左後隅青色輪中。現黃色佛頂輪王。手持三股縛日羅。放青色光坐青蓮花。於如來左邊綠色輪中。現一字最勝頂輪王。手持八輻金剛輪放綠色光焰坐綠色蓮花。於如來前左隅紫色輪中。現無邊音聲佛頂輪王。手持白螺放紫色光焰坐紫色蓮花。   爾時攝一切佛頂輪王。施八方坐位。各現八種佛頂輪王相已。時世尊復現七寶眷屬女寶馬寶主藏神寶輪寶象寶如意珠寶兵寶等。周匝圍繞此大輪四面(云云)。爾時世尊。復入鉤召三摩地。○十方俱胝諸佛。聞攝一切佛頂輪王鉤召。○俱到虛空法界大金剛寶峰樓閣。於虛空中而集(云云)。   爾時十方世界諸大菩薩。所謂金剛手菩薩。乃至普賢菩薩。一時咸集至虛空法界寶峰樓閣世尊輪王前。爾時八大菩薩各各現光明輪。各現作八大金剛明王。以持如來輪故。爾時金剛手菩薩。現作降三世金剛明王(云云)。 私雲。法印大和尚曰。熾盛光法以此曼荼羅可為本尊歟。總持院本似之。然人不為覺知。此經熾盛光印明可為根本印明也。更問。   八佛頂座位列本同之。 T76009601.GIF   右依上經文圖之。文意八菩薩現作八大金剛。然者以八大金剛可安第二院。又以七寶遶大輪四面。文意以七寶安第二重。以八大金剛可為第三重。是別譯文者。諸佛頂現作大菩薩八菩薩現八大。今文不雲佛頂現作八菩薩。更可詳之。   別本○作八方八色種頂輪王壇。次像三重。次第二院東赤色輪(如前經說)。如上八方佛頂。各放本色光明。各本菩薩金剛天眾攝一切佛頂輪王。放設八方坐○諸佛頂輪王各現光明。各各位八菩薩。第二八大金剛王。第三皆忿怒耶如來身持輪。放現金剛手菩薩。化作降三世○乃至第四日月天。第五宿曜(云云)(第四重日月天第五重宿曜云云)。   右依甘露佛頂經別譯意圖之。八佛頂。八大菩薩。八大明王是次第現作歟。尊勝無畏軌列今八佛頂。不空軌安今八菩薩准今軌意。八菩薩即是八佛頂之故歟。但此事人人等決之更可詳之。   抑右曼陀羅熾盛光圖曼荼羅有多本之中未見此圖。先達口傳師說等之中。又不示之更可問達者。但以彼經用熾盛光之法者何。又捨所說曼荼羅。 T76009701.GIF   私雲。佛頂甘露經雲。以廣生佛頂九黃色佛頂也。   一功能。   軌雲。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從首楞嚴三摩地起。遍觀大眾而作是言。我觀一切有情。無始已來流轉生死。妄業纏覆互相愛憎。感種種業報招種種災難。我承一切如來加持神力。略說隨世方便。除滅災障教令諸天。作扇底迦曼荼羅法。佛以巧慧教敕加持。日月星辰遊宮天眾。令發慈心。○若有國界日月薄蝕。或五星失度形色變異。或妖星彗孛敕押王者貴人命宿。或日月虧損於本命宮中。此時應用此教息災護摩。或遭大疫疾病流行鬼神暴亂。異國兵賊侵掠國人。若有明人先知之者。應當奏上置荼羅。帝主日日發虔敬心。親自發願祈請加護。必獲勝利惡賊消滅。若有也人忽遭厄難王難懸官口舌。或為怨家[麥*力]逼。惡病纏纏綿醫療不差。當此之時。恐有危禍。或宿世怨魂命難死厄。即依此教。圖畫建立除災法輪曼荼羅法。隱密精勤加持念誦。志誠祈禱眾聖天主。○若有難時。上從王者次及儲君后妃婇女。下及百寮道俗凡庶。本命宿上五星。敕押退行留守。或日月於上交蝕。彗孛惡星[麥*力]犯宿者。於是時中即用此法。○如是依教作者。一切災難無不消滅除殄。時文殊師利菩薩告大眾言。我從聞此教法已來。常為眾生如是演說。一切如來當證知我。宣說教令除災法輪竟。汝等天眾當如佛教敬順奉行。爾時諸天聞說此經已。皆大歡喜異口同音鹹作是言。敬依聖旨不敢違越。信受奉行作禮而去(云云)。   持明房說雲。上古人云。大唐青龍寺敕置本命灌頂道場。是主御本命院也。仍代代皇帝敬重彼本命院尤盛也。慈覺大師移彼青龍寺本命院於當朝上都延曆寺。建總持院為公家御本。敬重此院(云云)。   一七十餘尊名數。   中台(悖嚕吽)。熾盛光。佛眼。文殊。金剛手。不思議童子。救護慧。毘俱胝。觀自在(已上中台)。   第二重。   軌雲。凡執大天主。所謂日天月天五星蝕神彗星大梵淨居那羅延都使多帝釋摩醯首羅。共一十二尊列位分佈。   法性房記雲。九執者。日與月之天四五星木火土金水也。又加蝕神(梵雲羅□星)彗星(梵雲係都星)即成九執天(云云)。   大原決集雲。日天等若合五星一十一尊也。若開五星者十五尊也。何雲十二尊乎。私案雲。檢曼荼羅加地天開五星十六尊也。若如軌文。合五星十二尊也。若爾者軌文脫落地天歟(云云)。   裹書雲。慈覺大師傳雲。三年春。皇帝崩。太子即位。則令左近衛中將籐原朝臣良相手書曰。大師虛往實歸。希世傑立。雖末接唔。而常欽仰。右僕射與本師。本自相識故也。今依遺詔。十七日甲子。可有踐祚。夫大事之中。猶有障礙。大師宜始十五日迄十八日。轉讀大般若。以護念之。又擇童子中精練者一人。為予落髮披緇。令入覺門。然則方賴熏修之力。長得泰山之安。其轉經不必羨多卷數。唯要字句分明盛悟神靈耳。良相重手禮曰。報書具啟殿下。然使者口傳。可修新密法。彼熏修之旨。具待指南耳。伏惟凡法依人興。所謂佛法興隆唯在人主。寧為他可起哉。為取委曲。更遣河雄。早以通示焉。大師奏白。除災致福。熾盛光佛頂。是為最勝。是故唐朝道場之中。恆修此法。鎮護國基。街西街東諸內供奉持念僧等。互相為番。奉祈寶祚。又街東青龍寺堙C建立皇帝本命道場。勤修真言祕法。今須建立持念道場護摩壇。奉為陛下。修此法。唯建立之處。先師昔點定矣。書奏降詔曰。朕特發心願。於彼峰建立總持院。興隆佛法。九月又詔曰。雖未建立道場而擇二七僧。且修件法焉。總持院置十四僧。自此而始矣(云云)。願主入道場念誦并酬賞修師文。   軌雲。若能一一躬親自入道場。至誠祈禱所犯天神。念誦熾盛光佛頂真言。晝夜不間斷。兼誦諸尊真言。若身不得自入道場者。或處津公私職務或事嚴君。應奉尊貴或處幽閨禁約。或乃身力不逮或家老少病患。或卑下身不自由或容寄他方無家無處。或近邪見惡人怨家之處難為建立。即應訪求一明解此法教之人。或道或俗慇懃求請。供彼所須令替身念誦。慎密精誠建立道場。然後酬賞劬勞令其歡喜(云云)。上文雲。帝主日日發虔敬心。親自發願祈請加護。必獲勝利惡賊消滅(云云)。   私雲。於彼院每年奉為公家。開灌頂道場。每日修熾盛光祕法(總持院例時記其儀則也)。近代纔行灌頂。此法陵怠有心之人誰不歎之哉。   已上堮恁C   第三重。   軌雲。於此大天外又安界道○當佛前面向佛。右邊逐日順轉。安師子宮次女宮以秤宮次蠍宮次弓宮次摩竭宮。○又從佛後順轉卻向佛前。   安寶瓶宮次魚宮次羊宮次牛宮次男女宮次蟹宮○與師子宮相接當佛背後安虛宿。當佛前安七星宿。於此十二宮外安置二十八宿。各依本宮次第安置(云云)。   二十八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已上東也。   鬥牛女虛危室壁。已上北也。   奎婁冒昴畢觜參。已上西也。   井鬼柳星張翼軫。已上南也。   私雲。二十八宿十二宮同重可安之歟。將第三重十二宮外位第四重可安之歟。軌文不分明。或雲。曼荼羅五重如月輪。內院九尊。次院十六天。次院十二宮。次院二十八宿。次院護世八天。四角明王(云云)。   第四重。   軌雲。於二十八宿外周匝畫輪緣如車輞形。○於此輞上畫八方天王。   持國天。火天。焰魔天。羅剎天。水天。風天。多聞。自在。   不動。降三世。無能勝。烏芻沙麼。   私雲。以上七十七尊也。若北斗七星(加輔星)山王(三聖)行疫加此等者。都八十九位也或北斗(一位)山王(一位)行疫(一位已上三位加七十七九八十杯歟)。 一沙羅樹王佛事。   軌雲。文殊於沙羅樹王佛所聞此妙法(云云)。   小軌雲。釋迦〃〃〃○告文殊師利菩薩○我昔於過去沙羅樹王如來真言(云云)。別本雲。釋迦〃〃〃○告我今說過去沙羅王如來所說熾盛光大威德真言除災難法(云云)。   法性房記雲。熾盛光佛頂者。非五佛頂之內。指娑羅樹王佛為熾盛光佛頂也。大日如來即釋迦牟尼佛即沙羅樹王佛即入南方花開佛。定說熾盛光儀軌也(云云)。   私雲。檢菩薩心義第五雲。禮懺雲。羅怛那(二合)三婆縛娑怛(二合)他哦都。此雲寶生如來。金光明雲。南方寶相。新譯雲。寶幢。大佛頂經雲。曷羅怛那□□□駟□□妃□□□橫□□檢□□□□妨駎□□檢□□□□穠妀□□□□諑餞氤軌臦□晨□□□顴l□□恝□□□祧攬□湩攔巨□荂瑩芊慼慼慼敵d□□c□□莧擤□¥□□|氤□□纇¥顴□□|詡□□□擰尨□□荓z芤□□□□□晥纇|□耙□□該□□顴祏|奧□韣|□□顫□□□□□□□□□|□□栔晼慼慼慼潸p□□□□□   一三十六禽。   止觀雲。大集明。十二獸在寶山中修法緣慈。此是精媚之主。權應者未必為惱。實者能亂行人。○又一時為三。十二時即有三十六獸。寅有三(狸豺虎)卯有三(狐兔貉)辰有三(龍蛟魚)此九屬東方木也九物依孟仲季。巳有三(蟬□降聶站訄e□詹□□□馜□送□觾□□□馭□□□禖駁□□□□送□覡槌琉□驅馜送□□□瞴熬X□送□覡秋□□馭□□□練□□□□□送□許媧□□飯□送□覿□□刺□送□送□覺□駕□馭□□□禖馰□□□  中央土王四季。三轉既周。即有三十六。更於一中開三。即有一百八時獸(云云)。   弘決雲大集十二時獸者。若五行中名十二肖。肖者似也。此十二神似彼故也。大集二十四雲。○一獸每一日一夜遍閻浮提。餘十一獸安住修慈。文廣可見之。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熾盛光佛頂真言護衛本尊。   奉供。   大壇供護摩供蠟燭供銀錢幣帛供。神供。   右證依。仰旨(云云)。   承曆四年八月四日。權少僧都(大原)。   一切佛頂(亦云諸佛頂雲大和尚釋)廣大攝大兩軌列之。於三佛頂之未對。   一切佛頂(亦云諸佛頂廣大攝大兩軌之列於三佛頂之未對受。對受記雲。大和尚釋。一切佛頂者。應通名也云云。青龍註雲。謂十方佛剎土微塵數諸佛之頂。頂是尊勝之義。即得如來頂)。   五佛頂。   第一白傘佛頂。第二誓耶(譯為勝頂)。第三微誓耶(譯為最勝佛頂)。第四諦殊羅施(譯雲火聚佛頂)。第五微吉羅拏(譯雲捨除佛頂)。此是釋迦如來五智之頂(云云)。已上具緣品疏文。   三佛頂。   第一廣大佛頂(亦名廣大發生佛頂。亦名發生佛頂。一師說。恐是大轉輪佛頂)。第二極廣大佛頂(亦名極廣廣生佛頂。亦云廣生佛頂。一師說是高佛頂也。亦云音聲佛頂)五大院雲。私詳道理法身生身自二途。又五佛頂釋迦五智三佛頂。大日三部。此三佛頂應在第一重。而在第三義稍難明。無畏軌。釋迦右五佛頂左四佛頂加一切佛頂合九佛頂。又第一重上方有如來頂。法全軌。釋迦左五佛頂右四佛頂。又加諸佛頂。第一重印列有如來頂及頂相也。義釋五本釋迦左四佛頂。音大火勝右四佛頂白最摧高。又第一重上方有如來頂。五大院雲。私詳道理依經為是法身生身豈各無頂。恐可雲生身九頂法身一頂合十佛頂。又五佛頂五色及三佛頂三色次第可造。若不爾者和色甚難(云云)。   五佛頂經雲。   一字佛頂(一)白傘蓋(二)光聚(三)高頂輪(四)勝頂輪(五別本雲超勝)。私雲。菩提場經同之。高佛頂之所。人師以朱註雲。一師說。此極廣廣生佛頂也。一師雲。發生佛頂。私雲。一尊異名也。發生佛頂梵雲阿毘揭多(云云)。   奇特佛頂經列八佛頂。   遍照佛頂(一)白傘蓋(二)光聚(三)高佛頂(四)勝佛頂(五)摧毀(尾枳羅拏六)摧碎佛頂(七)一字佛頂(八)。   尊勝二卷軌列八佛頂。   白傘蓋(一)最勝佛頂(二)尊勝佛頂(三)光聚佛頂(四)勝佛頂(五)廣生佛頂(六)無邊音聲佛頂(七)發生佛頂(八)。   ㄙ雲。甘呂佛頂經列八大佛頂。但以廣生佛頂名黃佛頂。自餘皆同今(矣)。   又五佛頂八佛頂大教之說別軌之說同異難知。追可勘定之。   熾盛光法下。第十。   承應二(癸巳)年正月五日以二尊院本書之。 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二月下旬命松安寫之。   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洪道。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十一。   准胝法。   一支度。   註進。   准胝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一名香(沈。白檀。鬱金。龍腦。安息)。   一酥。蜜。   一壇。燈臺。脅機。禮盤。半疊。爐。桶等(如常)。   一壇敷布。大幕等(如常)。   一淨衣。   一燈油。壇供人供等(如常)。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淨衣供料)。   一閼伽桶。神供桶。手水桶。小杓等(如常)。 一供所。雜具。僧房。裝束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阿闍梨。   依獨部經等意者。明鏡一面。可載之文不雲。其大先達被注修法支物。此法中雲。明鏡(云云)。依彼經等意歟。   一起首時分。   經雲(祓軌不空)從月一日至十五日(云云)。   軌雲。從月一日至八日(息災)從八日至十五日(增益)從十六日至二十三日(攝召敬愛)從二十三日至月盡(降伏。云云)。   獨部經雲。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如是十齋(云云)。   私雲。或人云。六齋日者。諸經見之。十齋日文唯在此經(云云)。   一向方。   不空軌并金剛智經等(息災向此方。乃至降伏向南。如常儀)。   一行法。   七俱胝佛母准胝大明陀羅尼經(金剛智)。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名稱大城。祇樹給孤獨園。愍念未來諸眾生故。說過去七俱胝准胝如來等佛母准胝陀羅尼(云云)(不空本雲。即入准提三摩地。說過去七俱胝佛所說陀羅尼云云)。   此經唯說根本真言別行成就。不說印契行法儀則。   七俱胝佛母准胝大明陀羅尼念誦法門(金剛智)。 此法中說念誦觀行供養次第悉地佛部軌儀也。可謂蘇悉地中准胝佛母持明行法。   七俱知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祓軌不空)。   此經軌意同於金剛智譯經軌。可同本異譯矣。此外有獨部經等。大綱同於前經軌等。今依悉地通法而記行法次第。   先前方便(如常)。唱禮(奉衛)。   三身。南無曼荼羅主七俱胝部母冒地薩埵〃〃〃〃(三反)。   〃〃五大明。大小。三部。   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准胝佛母 七俱胝佛 三部五部。   諸尊聖眾。   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護身。   金剛智軌。三部三摩耶後。以根本印為護身(誦根本陀羅尼)。次辟除(用烏瑟沙麼印明)。   不空軌。用第二根本印。真言曰。   唵迦麼黎尾麼黎准胝娑縛(二合)賀(金軌。無此真言)。   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大壇。於壇中心。想八葉大蓮花。上有師子座。座上有寶樓閣。垂諸瓔珞繒幡幢蓋。寶柱行列。垂妙天衣周布香雲。普雨雜花。奏諸音樂。寶瓶閼伽天妙飲食。摩尼為燈(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曼荼羅。   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花。花臺上有月輪。輪中有●母字。字變成賢瓶(白青色。瓶口有花)。瓶變成七俱胝部母。白黃色。有十八臂。持種種三昧耶形。著白輕羅綿。坐赤蓮花。額有眼。眷屬圍繞。   次治路。次成不動。次振鈴。次寶車輅。   不空軌雲。想七寶車輅。佛部使者。駕御七寶車輅。乘空而去。至於色界頂阿迦尼吒天毘盧遮那佛宮殿中(云云)。   金剛智軌雲。車軌上有白蓮花座。如所畫像形。心中想念如在目前(云云)。   次請車輅。次迎請聖眾(用佛部心印明)。   不空軌雲。結請本尊印。從車輅下降於道場。准前第一根本印。以二大指向身招。誦真言七遍。真言曰。   唵者禮主禮准胝翳醯曳(二合)婆哦縛底(丁以反)娑縛(二合引)賀。   問。前第一根本印何耶。答。此軌依金剛智本。雲樂也所謂金剛智本。三部三昧耶後。出根本印至布字。次又出根本印(云云)。第二根本契(云云)。不空本三部。次雲。結第二根本印(云云)。是皆依金剛智本。而雲第二第一等也。臨文可知之。   問何故依金剛智本耶。答。金剛智者。師。在前譯經軌。不空者資。在後重譯。尤可依師本事。   私雲。迎請印。或用通法而不用本法。或直用本法而不用通法。或並用之。可隨時宜矣。   次辟除從魔(不空軌。用無能勝印明)。次示三昧耶。   私雲。金軌。有迎請而無辟除并三昧耶。不軌。有迎請辟除而無三昧耶。   先德說雲。問。就召請等三印。召請只請聖。何魔來故雲用辟除。辟除只除魔。何去聖者故示三昧耶。答。此事難思。但後二印明。諸文出沒。凡有四說。或唯有辟除無三昧耶。此說甚多(私雲。如今不空軌是也)。或唯有三昧耶無辟除。如經第七及隨行軌等。或二俱有。如胎軌。或二俱無。如不動法花軌等(私雲。如金剛智軌。又是也)。以之案之只隨宜也。且述今軌(私雲。胎軌也)雲鉤印一往召請聖眾。亦有深意。如經第七及義意雲。召佛菩薩及召請不善眾生。害其噁心。以要言之。普召一切眾生今得道也(云云)。既普召集。須除魔留聖。故有辟除示三昧耶。此表諸佛誡惡勸善二教門也。   問。若言普召為今得道。雲何辟除。答。辟除誡惡也。由此斷惡。豈不得道。然辟除魔時聖眾退散。多出師說未得本文。若無誠證不可必會。若有誠證可會。釋雲。佛製誡勸二教門已還。同善惡類。示恐怖歡喜故。行者行誡門佛則表恐怖。行者行勸門佛亦表歡喜。大聖大術唯為利生也。   問。佛無惡何誡耶。答。或現病行。或表性惡。又雲。鉤印普召善惡二人。此表分別善惡法門也。辟除普除聖魔二眾。此表空善惡諸法也。如言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示三昧耶。唯留聖眾。表雖空罪福而滅罪生善也(云云)。   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   不軌。花座次出澡浴印明。以前閼伽宛洗足。 次成身業身。次五供。次普供。   次讚(金軌不出讚。不軌有讚。但字句繁多。似難行用。或可用四智心略。或可用佛讚)。   次布字。   金軌雲。結布字契。以二中指二無名指向內相叉。二大指二頭指二少指並直豎頭相著。即成。想自身猶若釋迦牟尼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圓滿身光(云云)。   頂。●唵(白色如月)兩目。●(色如日月)頸上。●隸(紺琉璃色)心。●祖(色如皎素)兩肩。●隸(金色)齊中。●准(黃白色)兩髀。●胝(淺黃色)兩脛。●莎縛(赤色)兩足。●(滿月色)。   一一依字次第皆以契觸布之(云云)。   不空軌雲。●(兩目童人上)●(左右眼上)●(頸上)●(心)●(左右肩)●(齊上)●(左右髀)●。   此軌不雲字別色。若作息災。增益。降伏。敬愛。隨四種法。白黃黑赤(云云)。   私雲。布字法者。先起自心(云云)。然者先可布心字歟。   不空軌雲。由想布真言結印加持。故行者身即成准胝佛母身。滅除一切業障。積集無量福德吉祥。身成金剛不壞體。若能常專注觀行。一切悉地。皆得見前。速證無上正等菩提(云云)。   次根本印。   金軌雲。第二根本契。以二手向外相叉。二頭指二大母指。並直豎即成。妙言曰。   那莫颯多南三藐三勃陀俱胝南怛姪他唵左隸祖隸准胝莎縛訶(誦七返。以契於頂上解散)。   私雲。三部三麼耶後。出准提佛母根本身契。其契相先以二手小指二無名指。相叉入掌。二中指直豎頭相著。二頭指附二中指上節側。二大指各附二頭指側即成(云云)。不軌。唯雲結根本印誦根本真言。第二不雲。第一不雲耳。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一字。次又部母)。不軌雲。以左手無名指大指承珠。右手以大指無名指移珠。手如說法相(私雲。如說法相文可案之)。   其聲不緩不急。心專注不異緣。觀自身同本尊身相形具足。   金軌雲。想七俱胝佛母口中七俱胝陀羅尼文字。一一字放五色光。入行者口堙C安自心月中。右旋佈置。即誦本尊陀羅尼一遍不急不緩。不得高聲。須分明稱字而令自聞。常取一數為定。如有緣事。亦不得減數至一百八已下。此名聲念誦。   不軌雲。若不定一百八。即不宛求悉地遍數。念誦畢已。蟠珠於掌。頂載發願。安珠於篋中(云云)。   護摩(軌說息災。增益。敬愛。調伏四種法)。   六壇作法(如恆。諸尊段有無隨形勢)。   經雲(不空)若患重病者。誦真言一百八遍。稱彼人名。以牛乳護摩即差。   又法國中有疾病。七夜以油麻粳米。和蘇蜜作護摩。即得災滅國土安寧。   又法若女人無男女。以牛黃於樺皮上。書此真言令帶。不久當有男女。   又法或女人夫不敬重。取一新瓶滿盛水。於瓶中著七寶及諸靈藥五穀白芥子。以繒帛繫瓶項。以真言加持一百八遍。令女人結本印安頂上。以水灌頂。即得寵愛敬重。非但敬重亦得有子息。在胎牢固(云云)。   護摩真言。   軌雲。息災真言曰。唵者禮主禮准泥(令某甲為他人念誦稱彼名)扇(引)底矩嚕(二合)娑縛(二合引)賀。   私雲。餘三法各改息災句。置當法句。   伴僧後加持同用上咒(但加歸命句。除當身句)。   次入三摩地(定印)。   不軌雲。即結定印端身閉目澄心淨意。當於胸臆身內炳現圓明如滿月皎潔光明。起大精進決定取證。若能不懈怠專功。必當得見本源清淨之心。於圓明中想唵字。餘八字右旋。於因明上布列。於定中須見真言字分明。既不散動得定。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思惟字母種子義。唵字者。是三身義。亦是一切法本不生義。左字者。一切法不生不滅義。禮字者。一切法相無所得義。祖字者。一切法無生滅義。禮字者。一切法無垢義。准字者。一切法無等覺義。泥字者。一切法取捨義。娑縛(二合)字者。一切法平等無言說義。訶字者一切法無因義。由一切法本不生故。即得不生不滅(乃至)由平等無言說故。即得無因無果。般若相應無所得以為方便入勝義實際。則證法界真如。以此為三摩地(云云)。   次根本印。次成事業身。次五供普供。次讚。次閼伽(不軌。根本印。次有澡浴印讚。次獻閼伽云云)。   次振鈴。次迴向方便。次隨方迴向。次解界(火院左轉)。次奉送。次三部護身。次下座禮佛。次堂外作善。   金軌雲。讀誦大般若或花嚴或無邊門或法花楞伽涅槃大乘經論等。思惟講說。或以七俱胝佛像塔印。香泥。砂上紙上隨意印之多少。如念誦(云云)。   右依悉地通法而略記之了。唯是為自行也。人更不可用之。   依胎藏大法行之者。可有多意。   若依大悲大壇者。行法如常。   尊位。遍知院左方佛眼北。   私雲。現圖雖安此尊。經軌之中不說其印明形像。   或嘉會壇。或隨行(如前之)。或釋迦別壇(如先。但可想釋迦入准胝三摩地。如經意)。或佛母別壇(如佛眼抄)。   若依金界行之者。金界之中。未見此尊印契。密言形像。不如不行之。若猶欲行者可作大日即本尊觀(云云)(如先先)。   一遍數   不空經雲。九十萬遍(金剛智本同)。   又雲。七十萬遍(金本同)。   一僧數。   不軌雲。請七僧(云云)。   一念珠。   不軌雲。即取菩提子念珠。具一百八。依法貫穿。即以塗香。塗其珠上(云云)。   一隨所求法門觀尊像。   金軌雲。若求不二法門者。應觀兩臂。四無量四臂。六通·八聖·十波羅蜜如次六八十臂。若求如來普遍廣地者。十二臂。十八不共·三十二相·八萬四千法門。如上觀念(取意。不空軌無此文)。   一形像并曼荼羅。   不空軌雲。次說准胝佛母畫像法。   取不截白氈去毛髮者。於淨壁。先應塗壇。以閼伽飲食隨力供養。畫師應更八戒齋。清淨畫像。其彩色中勿用皮膠。於新器中調色。應畫准提佛母像。身黃白色。結跏趺坐。蓮花上。身佩圓光著輕穀。如十波羅密菩薩衣。上下皆作白色。復有天衣角絡瓔珞頭冠。臂皆著螺釧。壇慧著寶環。其像面有三目。十八臂。上二手作說法相。右第二手作施無畏。第三手執刃。第四手持寶鬘(金軌雲把數珠)。第五手掌俱緣果(金軌雲。微若布羅迦。漢言子滿果。此間無西國有)。第六手持鉞斧。第七手執刃。第八手執金剛杵。第九手持念珠(金軌雲。把寶鬘)。左第二手把如意寶幢。第三手開數紅蓮花。第四手軍持。第五手□索。第六手持輪。第七手商佉。第八手賢瓶。第九手掌般若梵夾。蓮花下畫水池。池中難陀龍王。塢波難陀龍王。拓蓮花座。右邊畫持誦者。執香呂瞻仰聖者。准提佛母矜愍持誦人。眼下顧視。上畫二淨居天子。一名俱素陀天子。手持花鬘。向下承空而來供養聖者。於像下應書法身緣起偈(云云)。   又雲。以檀香塗九箇聖位。如滿月(云云)。   又雲。用陀羅尼九字。布列於行者身。即成以如來印。八大菩薩所加持身(云云)。   金軌雲。磨白檀香塗作八曼荼羅。猶如滿月。或似八葉蓮花(云云)。   私雲。九箇聖位何等尊哉。八大菩薩又誰哉。可尋之。   圖雲。白黃色。十八臂。持種種三昧耶。著白輕羅綿。坐赤蓮花。額有眼(云云)。   堮捅部C或雲。七俱胝及瑜伽中八大菩薩觀音。勢至。普賢。文殊。虛空藏。金剛藏。除蓋障彌勒(已上)。   一以鏡為壇事。   獨部經雲。不用諸部廣修供養。堀地作壇。香泥塗之所建立。但以一新鏡未曾用者。於佛像前。月十五日夜隨力莊嚴屈請供養。燒安悉香及具清水。結印誦咒。咒鏡一百八遍。以囊盛鏡。常持相隨。欲誦咒。但持此鏡。置於面前。結印誦咒。依鏡為壇即得成就(云云)。兩本經軌無此文。但說一成就法之中雲。又法取一明鏡置於壇中。先誦真言加持花一百八遍。又誦真言。一返一擲打鏡面。於鏡面上即有文字現。說善惡事。   一以帛可覆像事。   不空軌雲。持像於精室祕密供養。以帛覆像。念誦時去覆帛。瞻禮供養念誦畢。聊以帛覆。慎勿令人見。何以故從師受儀軌畫像法。若轉與人呈像被魔得。便當須祕密(云云)。   私雲。餘尊准知。皆如此歟。   一切能。   經(不空本)雲。若有修真言之行。出家在家菩薩。誦持此陀羅尼。滿九十萬遍。無量劫造十惡四重五逆五無間罪。悉皆消滅。所生之處常遇諸佛菩薩。豐饒財寶常得出家。若是在家菩薩。修持戒行堅固不退。誦此陀羅尼常生天趣。或於人間常作國王。不墮惡趣。親近賢聖。諸天愛敬擁護加持。若營世務。無諸災橫。儀容端正言音威肅。心無憂惱。若出家菩薩具諸禁戒。三時念誦依教修行。現生所求出世間悉地定慧現前。證地波羅蜜。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云云)。   又雲。若人無宿善根。無菩提種不修菩薩行。纔誦一返則生菩提法芽。何況常能念誦受持(云云)。   獨部法雲。建立曼荼羅。結印誦咒。能滅十惡重罪。成就一切百法功德。作此法不簡在家出家。飲酒食肉。有妻子。不簡淨穢依我法無不成就(云云)。短命者增壽無量。求官者現世得輪王位。凡所求願無不稱遂(云云)。   行林第十一。   元祿十一年七月八日以大山寺藏本令松安書。   台山中天雞頭闍梨嚴覺洪道。 行林第十二。   佛眼法上。   一支度。   註進。   佛眼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曼陀羅一鋪。   護摩壇一面(爐桶可具之口徑一尺五寸)。禮盤一面(可有半疊)。脅機二前。燈臺四本。幕一帖。新疊三枚。壇敷布(如常)。上紙七帖(銀錢料)。   名香(白檀。沈水。丁子。薰陸。龍腦)。蘇。蜜(少少)。   壇供如常(但此外米四斗二升可被加下之。每日小佛供十二杯料)。   御明油如常(此外四升二合可被加下之。每日小御明十二杯料)。   伴僧四人。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二人。   淨衣(白色)。人供如常。承仕等淨衣布(如常)。   芥子袋(如常)。長櫃桶杓等如常(不可被違失之)。   康和元年閏九月二十八日。   阿闍梨權律師(教王房)。   註進。   佛眼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一大壇所。   曼荼羅一鋪。   壇一面。禮盤一面(可有半疊)。脅機二腳。燈臺四本。蘇。蜜。名香(沈水。白檀。鬱金。薰陸。龍腦)。壇供米七石。燈油七升。白布一端(壇敷料)。   一護摩壇所。   壇一面(可有爐桶)。禮盤一面(可有半疊)。脅機二腳。燈臺四本。蘇。蜜。名香(如上)。白布一端(壇敷料)。芥子袋。佛供覆。壇供米(如常)。燈油(如常)。大幕二帖。小桶杓各三口(閼伽神供手水料)。折敷五枚。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六口。承仕四人。驅使六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敷設新器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康治元年十一月八日。   師匠一院御祈之時所被獻支度也。 一起首時分。   瑜祇經雲。次說作成就法。於心宿直日。柳宿直日。昴宿直日。牛宿直日。不簡日月吉凶。但於此宿直日○對像壇前作法(云云)。   私雲。牛宿者每日午時半直之(云云)。   一行法。   金剛吉祥大成就品第九。   此品之中說此尊法甚委悉也。疏中具明其行法。案疏意雲。此中有三法。一佛眼部母菩薩法。是佛部佛母。通能成五部法也(云云)。此佛母法。加用三明。一金剛吉祥七曜吉祥明。二妙吉祥菩薩破諸宿曜明。三佛母成就一切破二十八宿明(云云)。   此中次第先須自成大日。具三十七尊印明。變成薩埵。薩埵變成佛眼(云云)。或結根本印。加持自身(云云)。二成就大悲胎藏八字法(云云)。其行法者。胎藏大悲壇祕壇各三部各別(云云)。或須具准此經序品七分行法修之(云云)。亦須加此六破七曜等三真言印(云云)。三成就富貴大虛空藏五字真言法(云云)。此法中等用金剛吉祥破七曜等三真言印(云云)。須具准序品七分修之(云云)。   大毘盧遮那佛眼修行儀軌(一行述記)。   此軌中。說八大明王(五大尊馬頭無能勝一字)印明并行儀大略胎藏行法軌也。以何爾知。觀曼荼羅文雲。可觀三部海會(云云)。又五供養即是胎藏也。仍知之耳。   佛母曼荼羅要集(珍和上與高大夫共集)。   此集初出三部。半字心印明。次明根本印明並曼荼羅(依本經)。終雲七曜八菩薩八明王真言(無印)。   十一俱胝成就六(先達傳受之式一師文章字義等有疑云云)。   此中說佛眼真言(有註)并功能等。   金剛吉祥大成就六經(青龍寺山林院一切經亦云五眼祕錄出瑜祇經一品仁行)。 文言全同本經。   池上私記有數本。或依兩部大法。或附十八道。先就金界。依池上新記并師傳等粗記行法次第。   先前方便等(如常)。次淨地。次淨三業。次觀佛。次驚覺。次四禮。次金剛持大。次啟白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師傳雲。凡金界意唱禮本文不見。此無別唱禮。自行不用唱禮佳矣。若為他行者猶可用之。   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金剛界毘盧遮那佛。 南無金剛堅固自性身阿□佛。   南無福德莊嚴聚身寶生佛。   南無受用智慧身阿彌陀佛。   南無作變化身釋迦牟尼佛。   南無曼荼羅主金剛吉祥佛眼部母冒地〃〃〃〃。   南無縛曰羅斫迦羅沒馱烏瑟尼沙但多〃〃〃〃。   南無颯多櫱羅賀勢多泥縛。   南無八大菩薩摩訶薩。   南無八大明王冒地〃〃〃〃。   南無八供養四攝智等菩薩摩訶薩。   南無五部海會一切佛菩薩等。   次五悔。次五大願。次勝悉地(已上行願分)。   次麼吒。次金剛合掌。次金剛縛。次開心。次召智。次閉心。次普賢三昧耶。次極喜三昧耶。次降三世。次蓮花三昧耶(義決雲。釋曰。如上結護已隨自樂為部主三昧耶印。於心上頂念誦本部真言。經中唯有蓮花部三昧耶明。印餘四所。無者略故不列。若欲解者。唯有改缽頭句。安金剛句寶句羯磨句法界句。即是餘句皆同思之可解。印相亦隨句改之。私雲。普賢儀軌用蓮花三昧耶。順決意。可用金剛三昧耶不明可尋之)。   次法輪。次大欲。次大樂。次召罪。次摧罪。次淨業障。次成菩提(已上三昧耶分)。   次定印。次徹心明(以下)。五相成身。次無染心。次觀金剛蓮花(成大日時。於月輪上想率都婆。若成金剛薩埵。想五□橇□□埤□詠□礸□□□□z□□她秜滿摯鞢慼慼慼滕娹ˋ}□飀□  次金剛蓮花界(准前偈頌中蓮花句并真言句隨部可改之)。   次有舒斂二印(略出經名羯磨印)。   次觀身為本尊(成大日如來時。印相。謂先外縛忍願直豎指末相二指上節屈指端柱如劍首。以進力著忍願背。名劍印。若成金剛薩埵不用大日印用金剛薩埵印)。   阿闍梨行位印明。   以定慧手屈肘向上合掌。與肩齊。各屈戒忍方願入掌。真言曰。師傳雲。二無名指二中指背下向。二頭二大端相支掌下向左右臂嗔也。名中二指自上節上不合各向掌方。大指如地結勢(一說)。又名中二指各齊背合(一說)。 T76010401.GIF ●●   ●● ●      ●●   ●   ●●●   唵縛(入)日羅素乞史磨(三合)摩賀(引)娑(入)但縛吽吽   對受記雲。攝一切如來大阿闍梨行位即真言。是金剛胎藏都法大阿闍梨位究竟滿足受職位印(云云)。   私雲。師說雲。此即大日印明也。觀身為本尊之處替用之。但淺行之人如記文可用劍印(云云)。   次成金剛薩埵(印明在別。若前觀身為本尊時。用薩埵印。重不可用)。   想大日變成金剛薩埵。   師傳。大日所現大持金剛白色其印明如常。左鈴右杵是也。是則攝五部四攝等故。初杵終鈴持之也。印明在別者冒地心印。二手內相叉。各以禪智捻進力。真言曰。師傳雲。二風各少屈甲端少許合之。全不合而以空押風甲側也(一說)。內縛進力甲背合。以大指捻頭指初分也(一說)。二風空如捻香。非押頭指(一說)。   ●● ●   ●●●●●●●   唵縛日羅(二合)句捨冒地止多吽   對受記雲。金剛薩埵菩提心印真言。是金剛胎藏都法大日阿闍梨為成佛母。為他傳法。先成金剛薩埵。   次成佛眼尊(用法界定印)。   觀想時金剛薩埵對一切如來前。忽然現作一切佛母身。住大白蓮。身作白月暉。兩目微笑。二手住臍。如入大奢摩他。從一切支分出生十恆河沙俱胝佛(師傳雲一切支分者五體全身等也。其支分一一毛孔中出生佛。下菩薩是支分入一一毛孔中。云云。十恆河沙等者謂文雲。還來各出十恆河沙也。是人意探見也。其白一一毛孔佛也。金色住應身說法印。其印相如台藏釋迦院釋迦手。佛者即釋迦□□□□□□□□初門釋迦也)。一一佛皆作禮敬本所出生(師傳雲。本所出生今行者成身即成者佛眼尊了。即從佛眼母身出生佛故皆向本所生母為作禮)。於剎那間一時化作一字頂輪王。皆執輪印(師傳雲。釋迦一字頂輪王即化作。二手安齊作定印。印上金輪。其尊形大體同釋迦而威光稍赫奕見一字經)。頂放光明。倨傲目視現大神通。還來禮敬本所出生(師傳雲。倨倨УロёУю形也。現大神通者為利生一時遊化上方赴他方而□即皆還來禮本生一時所出生云云)。一切佛母言。我所說一切頂輪真言。唯願尊者與一切眾生。作大吉祥令其成就(師傳雲。我所說者即●真言也。以此明與一切眾生作大吉祥令成就一切也)。爾時本所出生一切佛母金剛吉祥顧視一切方所說根本明王曰。   次結根本印誦明。   二手虛心合掌。二頭指屈附二中指上節。如眼笑形。二空各捻忍願中節文。亦如眼笑形。二小指復微開。亦如眼笑形。是名根本大印。若以印拭目及眉。兼豎拭眉間。想成五眼。又以印兼誦明。右旋拭面三遍。一切見者皆悉歡喜(云云)。   〃師傳雲。二小頭相拄。少開中。又當右目左磨遣。左亦爾也。額上五處皆爾也。又右拭者面塗香右順迴如。以燒香右迴。於面上准之(云云)。 ●●   ●●●●  ●    ● ●     ● 曩謨(歸命)婆哦縛睹(義雲世尊正雲能破亦名聲亦有六義具如常雲有明)瑟抳(二合)灑(此雲頂髻) T76010501.GIF ●          ●●     ●     ●      ●     ●      ●● 唵(字有三字是三身義)嚕嚕(是種子)娑普(二合)嚕(此雲普遍)入縛(二合)拿(此雲光炎)底瑟吒(二合此雲安位)悉馱(此雲成就)路左寧(此雲眼)薩縛羅他(二合)娑馱□□□覭□□□穠饈□飩□□□□諑□□覭□□□□榜膳□□饅福□覘溥憛@ 師傳雲。是只佛果佛眼之上各別也。娑普嚕普遍者謂佛果佛眼之普遍自在用也。入縛羅光炎者亦佛果佛眼之光炎光明也。底悉多安住者只佛果佛眼之安住寂靜也。悉馱成就者亦佛果佛眼之速疾成就也。路左尼眼者佛果佛眼之照見中道義也。薩縛□□□□穠饈□奪椽□□□□□□穠饈糖□□□栗蓬□R褸□祛□□□□椹□牷慼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慼滿樑縑潘c□□□□礹□□□樂□褸□秜滿樁t糖□□荂潔F□□□□糖□飀□□□滿慼樁t飀□□□祐□欖驪□□□□□□飀□  對記雲。佛眼印真言。是金剛界都法大阿闍梨。變薩埵身成佛母身。五部深密一時齊證。及為弟子傳授五部大教之法(云云)。   師傳雲。已上行位冒地佛眼三印行之了。瑜疏此三合行行見。此最極祕密也。努力努力。具三尊者大日是我身中理具如來性也。故令結誦行位印明。顯成如來。次薩埵者是將等正覺後心普賢也。次結定印位即是位金剛喻定正成佛母之等正覺之身也(云云)。   私勘。瑜疏第一雲。三攝一切如來大阿闍梨位行品○此法是大日尊攝一切阿闍梨位行法。成就此大日阿闍梨位。次當變成金剛薩埵阿闍梨位。作諸事業。即次金剛薩埵冒地心品是也。故或經本攝一切阿闍梨位品題下註雲金剛薩埵冒地心品也。成就金剛薩埵阿闍梨位。次當成一切佛母佛眼菩薩阿闍梨位。作諸成就。即下金剛吉祥大成就品是也(云云)。   師傳雲。行位冒地佛眼三合可行見。三即此文次先住輪印(師傳雲。結輪檀印安臍前也。不誦其明)。   想爾時一切佛頂輪王。各以金剛輪置於本所出生一切佛母(師傳雲行者)足下(師傳雲。足下者唯座前也。如雲足下禮之也)合成二輪(師傳雲。其多唯成二輪也)。一承其足。一覆頂上(師傳雲。一輪輪布上白蓮成其座。即如佛眼曼荼羅。八輪輪上三層蓮花畫之上坐也。如是也。一輪如蓋覆頂上也)。時一切佛頂輪王皆悉供養圍繞。誦妙伽陀一百八名大金剛吉祥無上勝讚曰(師傳雲。一切頂輪王。皆合掌圍繞。為讚本所心生母。誦一百八名讚。其佛跏趺云云。而行者喉中微音誦之想佛頂讚佛母行者是也) T76010601.GIF T76010602.GIF T76010603.GIF T76010701.GIF T76010702.GIF   四蜜十六菩薩八供四攝羯磨會號上下十二六中皆有三十七尊(云云)。   ●●●●●娑縛訶。   最後更有金剛吉祥之句。是佛眼佛母名(云云)。   誦畢以印〃足及頂(師傳雲。以前輪印加持足印。謂覆印印之也。次印頂亦覆印印之即散印畢)。   次大悲胎藏八字印明。   其印如釋迦牟尼缽印。以印從定起。旋轉便結本三昧耶印。以二手虛心合掌。復當心即成。師傳雲。先缽印(如法界定印二柱中立也)。次旋轉。次本三昧耶(虛心合也)。於心前一度旋舞也。謂左右手各一度立之也。釋迦缽印者。台藏瑜伽持缽印。不取袈裟也。 ●   ●●●● ●   ●   惡(入引)尾羅吽欠纈利(二合)惡(短呼)。   對記雲。八字印真言是台藏界都法大日阿闍梨如先成薩埵。次成佛母三部。深密一時頓證及為弟子傳授三部大教之法(云云)。   疏雲。此則大日經阿闍梨真實智品以八字布八處。昇大阿闍梨位之法(云云)。   又雲。今佛母尊亦說成就大悲胎藏八字真言印契。故知此金剛頂正說成就大悲胎藏一切阿闍梨行位法(云云)。   又雲。彼大日經真實品雖有三部五輪布字。而若不知此經成就大悲胎藏八字印明。何由得了胎藏都法阿闍梨位印明。若雖不作胎藏成身行法。而直持此經八字印明一千萬遍。則應獲得胎藏中一切法一時頓證。故此印明名為大悲胎藏一切阿闍梨行位印明(云云)。   又雲。故知此八字明。胎藏金剛三悉三位三身三部五大五智五佛具足圓滿。通能成就胎藏金剛三部五部祕法(云云)。   次五大虛空藏印明。   毘首羯磨三昧耶。   師傳雲。此五印經文甚祕之不分明。今具示之。毘首羯磨者。此非業菩薩三昧耶(毘首羯磨者業菩薩故也)。印是不空成就三昧耶印也。謂外縛二中入掌面相合。二大二小各柱平申如獨古。二頭是獨古羯磨也(如迦利印也)。   而此印法界虛空藏印發也。經雲。忍願相合峰如針(云云)。然抽其二中指如針合豎。二大二小平申如前無異而准下金剛吉祥印。先金剛合掌起結之。而其金合全無用也。准知此法界虛空藏印先結羯磨印。印起此次二中如針也。經雲。三昧蜜印應當知者前毘首羯磨三昧耶(云云)。此起不空成就三昧耶抽忍願如針也。故經祕此印如之說之也。三昧耶印相能可知也。毘首羯磨非業菩薩。不空成就三昧耶故。此羯磨印即法界虛空藏印。其印忍願豎合故。故三昧耶能應知雲也。明曰●(不必加歸命。已上法界虛空藏印明)。   次改進力如三古。是名金剛虛空藏。   師傳雲。二大二小如前平申。二火二水亦如前。而以二風於二火背。初節如三古屈之不相著。明曰●(不必加歸命)。已上金剛虛空藏(云云)。   復改進力如寶形。是名寶光虛空藏(云云)。   師傳曰。二風端拄反如寶形。如寶生佛印二火勢也。而餘二大二小二名二中全如前無異(云云)。明曰●(不必加歸命。已上寶光虛空藏了)。   又屈進力如蓮葉。是名蓮花虛空藏。   師傳曰。餘指令如前。但二風相拄如葉形也。如無量壽三昧印二火勢。明曰●(不必加歸命。已上蓮華虛空藏了)。   戒方進力互相叉。是名業用虛空藏。   師傳雲。二大二小全如前。二中亦全如前。但二水二風各第二節交叉。二火兩邊立之是十字形也。其二水二風叉形。各似十字也。二大二小如前。平伏申之。明曰●(不必加歸命。已上業用虛空藏了)。   五大虛空藏了。   疏雲。今五大虛空藏。亦是明星天子反身。故處明星圓明之中。亦以七曜九執二十八宿而為眷屬故。此法中亦用金剛吉祥破七曜等三真言印。此五大虛空藏大日三昧耶印。亦是大阿闍梨位者之行法也。又雲●●●●●即五佛種子故。須先成五佛。次轉五佛成五菩薩轉法界之圓明成明星之圓明。從明星之圓明會法會之圓明。自全親法具虛空藏經。文雲。今此五大虛空藏尊即一切義成就輪。蘇悉地法。通能成就一切義。成就輪五佛求富貴法。   次金剛吉祥成就一切明曰。   二羽金剛掌以檀慧內相鉤。戒方雙屈入掌。忍願相合如峰。屈進力各捻忍願上節。以禪智各捻忍願。初文。   師傳雲。先金合此起也。而二小掌內鉤結。如驚覺印。二小指也。而二水合背屈入掌內。而二火合二風屈曲拄付二火初節背。而風火間有二大各捻二火初節內文。明曰。 T76010801.GIF   疏雲。一金剛吉祥七曜吉祥明始一切佛眼大金剛吉祥一切佛母心法中。雲七曜二十八宿不能破壞。   又雲。八葉前畫一切頂輪王。次右旋布七曜使者。即由於此故。此像前誦七明曜是佛母尊破七曜明(云云)。金剛吉祥大吉祥。日月火水木金土吉祥。大平等吉祥(云云)。   師傳雲。初二句佛眼也。次七句七曜也。次一句平等句也。即平等三昧耶也(云云)。   次妙吉祥破諸宿曜明印。   內縛統指節。並逼豎二空。是名破七曜。一切不祥印。   -師傳雲。內縛二大並立。如佛部心印也統指節者豎縛也。   ●●● ●   ●●● ●   ● ● ●   唵薩縛怛囉(二合)三麼曳室哩(二合)曳娑縛賀。   疏雲。次佛眼佛母金剛吉祥。復說般若佛母妙吉祥尊破諸宿曜明(此文雲。破諸宿曜故或曼荼羅外院亦加二十八宿云云)。 又雲。八大菩薩中文殊師利即妙吉祥。五佛頂經說。文殊是般若佛母。故於佛眼佛母法中。亦作吉祥破七曜法。故對前像。前誦破諸宿曜明。是妙吉祥破七曜明(云云)。一切三平等吉祥。曳字是歸命詞(云云)。   私雲。義釋雲。自持真言手印想於本尊以專念故能見本尊。本尊者即是真實之理也。非但能見本尊而已。又如實視我之身即同本尊名真也。此有三平等之方便身即印也。語即真言也。心即本尊也。此三事視其真實究竟皆等。我此三平等與一切如來三平等無異。是故真實也。又雲。以無疑故而得等引。等引者梵雲三摩呬多。即以三平等法引攝一切功德攝在自身。故雲等引也。舉此三平等。是普攝一切功德。照此三事究竟皆等攝入自身名為等引(云云)。   次成就一切明印。   以定慧手。作不動尊刀印。以刀刃互插掌中。即成。   師傳雲。左右手各作不動刀印。以右火風插左掌。以左火風插右掌中。謂左仰掌伏互指入之也。各地水空三指各火風第二節握也。結此印安胸前。先觀念。   時本所出生一切佛母。復於頂上。放百千道雜色光明。於一一光中。出生無量金剛杵(師傳雲。五古也)。勇健熾盛。於足下亦然(師傳雲。足下放光出杵)。明曰。 T76010901.GIF   師傳雲。此明是二十八宿成就真言也。故經亦有宿事而計真言字有二十七字。闕一字。而或處開二合□字足物釋意有之。若依此意●字開●●二字足。可出二十八宿真言也。即成就二十八宿真言。故雲成就明也。上七曜明如雲成就一切也。知上佛母說台藏八字印明。說五大虛空藏富貴成就法。而即說金剛吉祥成就七曜明。次即佛母。又說妙吉祥破宿曜說成就二十八宿明也。   時諸佛頂輪王。各各還來。入薩埵佛母。一一毛孔中。忽然不現。時大會眾一時寂然。   師傳雲。作此觀間即散印頂上。謂先印散作此諸佛頂輪王。各還來之觀(云云)。   已上。此等密中最密事。記文不出之。亦無形翰墨唯存念耳。存念耳。今記文略唯出之。凡此行法真言行之中最極祕密之行也。努力努力。聊爾勿授人耳。鑑器堪法器之者一人授之(云云)。   經雲。若欲誦一切真言。先誦此明三七遍。一切速得成就。若欲往諸方所。想前宿形(云云)。   疏雲。三佛眼佛母成就一切破二十八宿明。如上佛母文雲。能成諸部頂輪。攝一切諸佛菩薩金剛諸大天王。能成辨一切難解之事。此明文雲此真言能成就一切明。能攝伏一切天。能成辨一切事。若欲知未朋之事。即於夢中見一切吉凶之事。乃至亦云此吉祥明能成就百千種事。意之所起皆得遂情。亦云若欲往諸方所等(云云)。   次諸如來加持。次四如來加持。次五如來灌頂。次四如來繫鬘(師傳雲先大日繫鬘)。次如來甲冑。次金剛拍掌。次現智身。次見智身。次四字明。次陳三昧耶(用金剛薩埵三昧耶印已上成身份)。   師傳雲。此次若誦百字。右拳安胸左拳安腰。如金界(云云)。但今記念誦之前誦百字(云云)。是諸說不同也。如觀自在王軌遏伽之時誦之(云云)。左右有意(云云)。   次大海。次須彌山。次道場觀。   次觀曼荼羅。   觀想須彌山頂有●●●●●五字。五字變成五峰樓閣。閣內有金剛界大曼荼羅曼荼羅上有大輪壇。壇上有三層八葉大蓮花。花台上有月輪。輪上有寶蓮花。花上有●字。字變成率都婆。率兜婆變成大日(住智拳印)。大日變成金剛薩埵(白色五古金剛鈴)。薩埵變成佛眼尊(師子冠住奢摩他印)。佛眼放白色光。照曜三層諸尊八供四攝等諸尊。隨光顯現。行人在閣前。向曼荼羅(云云)。   師傳雲。或金界曼荼羅唯改大金剛金剛輪。其處替置三層八葉觀布諸尊而外二重全同金界。謂賢劫十六尊二十天四攝八供等也。是佳矣(云云)。或若存略觀者唯金曼荼羅中薩菩薩是佛母也觀(云云)。 私雲。師說雲。若都法者只大日變成佛眼。更不可令交坐別眷屬大曼荼機亂故也。若依本經心者。只別壇不可交五部眷屬是受明壇機亂故也(云云)。   次金剛輪(已上曼荼羅分)。   次用鈴杵。次啟請。次開門。次啟白。次觀佛海會。次諸如來集會。   次四明印。次金剛拍掌。次閼伽。次花座。次鈴杵印。次佛眼印。次一字頂輪王印明。   智拳印當心誦明。勃嚕唵(三合)。   勝身三摩耶印。金剛合掌。即並豎中指申如青蓮花。屈二頭指。各安中指背上節。印心額喉頂及身明曰。唵僕欠。   從頂下印當額作二拳頭指。誦但覽三度相繞。次至腦後。又三度相繞。次從左右垂下至心前。從小指歷散之。次二手當心前平掌三相拍。讚蜜言穀。   次七曜。先日天印。   合掌。風以下四指頭拄相前方大開。以二空頭各跓水下節。真言曰。   曩莫囉怛曩怛羅夜(引)野曩莫素哩野(一)薩縛曩乞灑(二合)怛羅(二合)囉惹野唵阿謨伽寫(名位)設底。   次月天印。   左手五指相著豎之少屈。其高少許過肩。即成蓮花。中有潔白月。右拳腰。明曰。   唵戰怛羅(二合)曩乞灑(二合入)怛羅(二合)囉惹野(名意)沒底●●。   次南方火星印右手五指直豎相著。屈空納著掌中。風屈中節。與娑縛賀相招。明曰。   唵阿哦羅迦阿嚕儗野(名位)●●。   次北方水星印。   內縛。豎合二頭指。明曰。   唵母馱曩乞殺(二合)怛羅(二合)娑縛(二合)弭曩(名位)契努(二合)摩●●。   次東方木星印。   缽印。明曰。   唵婆羅(二合)訶薩缽(二合)底曩摩比跢縛曩(二合)野(名位)月拿縛囉馱(二合)寧●●。   次西方金星印內縛。舒豎二中指叉之。但慧中指稍屈之。明曰。   唵戍(上)羯囉哦馱縛(二合)囉縛邏惹野(名位)室哩迦哩●●。   次中方土星印。   缽印。明曰。   唵拾泥殺作(二合)囉曩乞殺(二合)怛囉(二合)跛囉(二合)訶摩曩嚕婆野(名位)普瑟底(二合)迦哩●●。   次八大菩薩。   先金剛手印。金縛。忍願直豎。二大指二小各開立不相著。是五古印也。明曰。吽(短)。   次文殊印。   金縛。忍願豎並屈上節如刃首。明曰。菴。   次虛空藏印金縛。二頭指豎屈如寶形。二母指並豎。明曰。但藍。   次纔發心轉法輪菩薩印。   金縛。二水直豎合。二地豎相叉。明曰。吽。   次觀自在印。   金縛。二頭指豎屈如蓮未開形。二母指直舒豎並。明曰。訖唎(二合)。   次虛空庫印。   金縛。開掌交覆橫向下。左右手各以大指押小指甲上。明曰。唵。   次金剛拳。   金縛。二大指屈入掌內。即二頭指屈如鉤。以爪柱大指中節上。明曰。惡。   次摧一切魔印。   金縛。進力開豎少屈如牙不相著。二小指小開豎。明曰。郝。   次八大明王。   先降三世印。二羽交臂。金剛拳。檀慧相鉤豎進力。明曰。   唵(引一)遜婆爾。遜婆吽縛曰囉(二合)吽發吒。   次大威德印。   金剛內縛。二中指直豎頭相相合。舒二頭指小曲。初合如三古戟。明曰。唵(引一)吽(引)噁吽(引)。   次大笑明王印。   以二中指各苾在二無名指背上。二無名指頭相拄。二小指開頭直豎相去一寸許。二大母指押二無名指第二節側文合腕。二頭指屈頭相拄頭指來去。明曰。   唵(引一)縛曰囉(二合)阿吒賀娑也吽(引)發吒。   次大輪明王印。   二手金剛拳。檀慧與進力四度互鉤結。明曰。唵(引一)縛曰囉(二合)斫訖羅(二合)吽。   次馬頭明王印。   二手合掌。二頭指二無名指屈入掌。各自相背並二大指微屈勿著頭指。明曰。唵(引一)賀耶紇哩(二合)務吽務吽發吒。   次無能勝明王印。   虛心合掌。十輪之端相拄令蜜合。明曰。唵(引一)戶嚧〃〃(二)戰拏(上)哩(三)摩蹬擬(四)娑縛賀。   次不動明王印。   二羽三補吒。風空如彈指。明曰。唵(引一)阿左囉羯拏戰拏娑(二合)馱耶(三)吽發吒。   次步擲明王印。   左手頭指已下成拳。以大指押頭指側。想執三股杵。極力展臂向左擬勢。右手大指入掌以中名指握之。頭指及小指皆舒之。極力垂臂手背向外。利牙出現。嗔目左顧(本軌出之有立法)。   唵(引一)紇哩淫(二合)俱哩淫勃哩吽(二合引)率嚕吽儒嚕吽(二合)虎。   次八供養。   先嬉菩薩印金剛縛禪智並立指面仰。明曰。摩訶(引)囉底。   次鬘菩薩印。   以前嬉印舉上當額散之。明曰。路波輸(引)陛。 次歌菩薩印。   如前印契。指末向垂下以印從臍至口開散之。明曰。輸路(二合引)怛羅(二合)燥(引)契。   次舞菩薩印。   大指水指想捻左右手。如是即於前一匝旋舞。次左邊次右邊各一匝旋舞。即金剛頂上散之。明曰。薩縛布而(而移反)。   次燒菩薩印。   金縛向下散之一度。明曰。缽羅(二合)訶邏(二合)爾儜。   次花菩薩印。   以前印向上散之。明曰。破邏(引)哦弭。   次燈菩薩印。   金縛。禪智直並豎。舉三度右迴轉。明曰。素帝惹(引)吃哩(云云)。   次塗香菩薩印。   金縛。開掌橫向身置乳上。隨誦真言。掣手開縛如塗香身三度。明曰。素獻蕩(引)疑(更只反)。   次四攝。   先鉤菩薩印。金縛。右進指直豎屈如鉤。明曰。阿夜(引)呬弱。   次索菩薩印。金縛。以右大指入左大指頭指間。明曰。阿呬吽吽。   次鎖菩薩印。   金縛。右大頭指端想捻如環。左手准此。明曰。係薩普(二合引)吒鍐。   次鈴菩薩印。   金縛。以大指屈入掌內振金縛。即振鈴也。明曰。健吒噁噁。   次奉供壇上供物等。次讚嘆。次祈願(已上供養分)。   師傳雲。四智讚用之。不用別讚。佛母讚百八讚是也。而先誦了重不可誦之(云云)。   次百字明。   唵菩馱嚕左尼薩埵縛三昧耶(乃至)。怛他櫱多菩馱嚕左尼麼[穴/沬]悶遮菩馱嚕左尼婆縛摩訶三摩耶薩怛縛。   私雲。結根本印誦之。即誦根本明。   次捧珠鬘印明。   次正念誦(先行位百反。即是大日明也。故不用五等。次薩埵百反。次佛眼若干反。次八字字五大。次吉祥。次破。次宿。次成就一切)。   次入護摩。   師傳雲。五段修之。次曜段。付本尊壇合為一壇(大說原)。曜宿二壇供付本尊壇(聖行房傳)。   火天段(如常)。宿段。初請詞。   我今稽首請 一字金輪尊 二十八宿眾。   及以諸眷屬(云云)。   本尊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 佛眼部母尊 一字頂輪王。   七曜眷屬眾 唯願降臨此(云云)。   羅計二星勸請便所可供之。又北斗七星欲供之者七曜則是也。仍用心可成其思(但不可供別杓。云云)。   又本命曜殊可供之。   諸尊壇(諸加曼〃〃諸尊云云)。   我今稽首請 五部諸聖眾(云云)。   ●●●●● 五部各三木(聖行傳。云云)。   護摩咒(用心咒T76011101.GIF)。   伴僧咒(大咒)。   後加咒(大咒)無念誦(云云)。   或雲。依胎藏修之不動。依金剛界降三世。依悉地佛眼咒(云云)(是蓮實房御傳云云)。   護摩了。念誦等(如常)。   次念誦已。捧珠子發大願。即置本所。   次三摩地印。入定印是也。   師傳雲。我心月輪上安真言字分列觀字義。或唯種子觀之。●字離塵垢義也。即塵垢不可得。亦有麼吒(云云)。又是嚕字明義也。眼種子也。   或雲。佛眼種子●(●相不可得義也。點三昧也。即離相三昧也。見萬法無相之理。三昧名為佛眼歟)。   次根本印(已上作業分)。   次八供養。次奉供事供物。次讚嘆。次以降三世印左轉解界。次奉送(偈頌印明如金剛界)。次五佛加持。次五佛灌頂。次結寶印(繫鬘)。次被甲。次拍掌。次四禮。次五悔(已多上三摩波分)。   次迴向。   右依池上雜記大原口決細細抄記之。師之誡尤重不可披露耳。   一遍數。   經雲。若欲為大阿闍梨教授密印等。當須先誦此明一千遍。一切諸佛菩薩金剛薩埵皆悉歡喜(云云)。   師說入壇以前勤此事(云云)。但教授言可思之。又雲。若持百萬遍。得大涅槃處(云云)。   一作成就法。   經雲於心宿直日。於此宿直日。於一日之中不食。誦滿一千八遍。所有心願應時便遂。獲大悉地。對像壇前作法。即得佛母成就現身。 一置道具等樣。   一仁王般若大真言。   新譯經下雲。世尊我有陀羅尼能加持擁護。是一切佛本所修行速疾之門。若人得聞一經於耳。所有罪障悉皆消滅。況復誦習而令通利。○即於佛前異口同音說陀羅尼曰(私雲。五方五菩薩同音說也)。娜謨囉怛那(二合)怛囉(二合)夜(引)耶(一)娜莫阿(引)哩夜(二合)吠(引)路(引)者娜野(三)怛他(引)櫱多夜(引四)囉訶諦三沒馱野(五)娜莫阿(引)哩野(二合六)三滿多跋捺囉野(七)冒(引)地櫱怛縛(二合)野(八)摩賀(引)薩埵縛(二合)野(九)摩賀(引)迦嚕抳迦(引)野(十)怛爾也(二合)他(十一引)枳穰(二合)娜缽囉爾閉(十二)阿乞叉(二合)野句(引)勢(十三引)缽囉(二合)底婆(引)娜縛底(十四)薩縛沒馱(引)縛盧(引)枳諦(十五)瑜(引)哦跛哩爾澀跛(二合)寧(十六)儼避(引)羅努囉哦係(十七)底哩野(二合)特羅(二合)跛哩爾澀跛(二合)寧(十八)冒(引)地質多散惹娜娜爾(十九)薩縛毘曬(引)迦毘色訖諦(二合二十)達磨沙(引)哦囉三步(引)諦(二十一)阿慕(入)伽室羅(二合)縛儜(二十二)摩賀三滿多跋捺囉(二合)步(引)禰濕哩野(二合)諦(二十三)尾野(二合)蹄薩縛羯羅拏跛哩缽羅(二合)跛爾(二十四)薩縛悉馱娜麼塞訖哩(二合)諦薩縛冒(引)地薩埵縛(二合)散惹娜爾(二十六)婆哦縛底沒馱麼(引)諦(二十七)阿囉爾迦囉嬭(二十八)阿囉拏迦羅嬭(二十九)摩賀(引)缽羅(二合)枳攘(二合)播羅弭諦娑縛(二合引)賀(三十引)。   爾時世尊聞是說已。讚金剛手等諸菩薩言。善哉善哉。若有誦持此陀羅尼者。我及十方諸佛悉常加護。諸惡鬼神。敬之如佛。不久當得阿耨菩提(云云)。   仁王經真言釋(池上撰)雲。佛子從少年之昔。被催宿生緣。雖尊法數多殊念佛眼尊。今有仁王般若大真言。師說雲。是即佛眼部母吉祥成就大陀羅尼也。諸師各作解釋。抄一一文句。全聊加潤色以資佛眼部母之宿上吉祥(云云)。   私雲。其釋文廣可見之。   承應元(辰)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以二尊院本寫之訖。   舜興。 行林第十三。   佛眼法下。   依胎藏。行此尊法者。   勘大日經具緣品中說其形色。祕密品說其別壇。普通藏品說其真言。轉字輪品說種子心明。仍附胎藏四壇(大部別小)。法可行之矣。又見瑜疏第九之品有三法中第二法中委明。大悲祕密三部通別行法尤可祕藏。不能具載。瑜疏明大悲藏祕密三部各別諸法了(云云)。於上一一行法之中成身之後。皆如此品三部五輪布字品三十二布字持執金剛印布在諸字輪(云云)。又雲。大悲藏亦有世天七曜二十八宿故亦須加此。故七曜等三真言印(云云)。   就大法行之者(行法如常四重一壇)。   尊位。遍知院准泥南現圖。   經雲。於其北維導師諸佛母(云云)。 ● ●    ●●●●●   梵號。    阿利也(二合)沒陀路左曩   密號。殊勝金剛。   種子。●伽轉●嚴藏。   三摩耶形。佛頂相。   形像。   經雲。次於其北維。導師諸佛母。晃曜真金色。縞素以為衣。遍照猶日光。正受住三昧。   義釋雲。次於大勤勇北。至於北維。置虛空眼。即是毘盧遮那佛母也。母義如般若經佛母品中廣說。真金是如如實相之體。畢竟淨句是彼教門之外飾。故曰縞素以為衣。一切戲論滅時。心日光明無所不照。故曰遍照猶如日光。恬泊一心人乃能見此。故其標幟猶如天女住於正受之像也。   印相。   虛心合掌二地開散之二風開著二火背也。二空並直豎也。是名佛母印。真言曰。南○喃(一)伽伽(上)那(虛空也)縛囉(勝行也)落吃灑(二合)嬭(平二相也)伽伽那糝迷曳(三虛空等也)薩婆睹(一切處也)嗢櫱(二合)多(引四更無比也)避娑(去)囉(堅固不可壞也)三婆吠(平五從生也言從不可壞生也)入縛(二合)羅(光焰照明義)那謨阿(上)目伽(引)難(去引歸命不空者也)莎訶。   已上尊位種子三形尊像等觀曼荼羅之時可存念之。   行願分。   唱禮(可用八葉唱禮九尊之次。可雲南無大曼〃〃主虛空眼菩薩摩訶薩三反。次常)。   三摩耶分(云云)。   成身份(修行法了。於上一一行法之中成身後。皆加此品三部五輪布字品三十二布字云云)。   曼荼羅分(三部四重諸尊宛然可依具緣六并轉亦意。但可想佛母院虛空眼我本尊也。種子形色等如上出觀曼荼羅更問)。   供養分(云云)。   讚。先佛讚。百八。四智。   作業分。   入三摩地根本印(行位薩埵本尊如上。缽印。若修火供者當壇印明可加之)。   念誦(行位薩埵佛眼八字三部總諸天總吉祥破宿成就一切。若修火供者。當壇明可加念之。又欲委修者七曜八菩薩八明王等真言可念誦之)。   護摩(多分息災隨事餘法)。   火天段(如常)。   曜段宿段(以曜壇付本尊合為一壇。宿段別修。大原說曜宿二段俱付本尊段。聖行房傳)。   本尊段(三層八葉一曼陀羅諸尊。皆請而供養也)。   諸尊段(三部諸尊總皆請供)。   世天段(如常)。   護摩咒(可用常小咒。若普通藏品種子心明可用之。南〃〃〃〃〃●)。伴僧并後加持咒可用虛空眼明。   三摩波多分(云云)。   右大法中行法之要存略記之。   依都法行之者(行法大都不異。大法曼荼羅相稍異前法。如字輪品祕蜜品更門之)。持誦不同雲。此壇三重作。亦云布列諸尊總同前位。但以金剛連結為異耳者。前大悲嘉會壇。中台三重。都有四重。故此成就壇亦有中台三重。此祕密壇亦有中台三重。故今文雲。亦如前作之。但以十字為異耳。可謂大悲壇五色為界道。成就壇五鈷為界道。祕密壇十字為界道。此二壇中有列諸尊同前大悲壇中台三重。此祕密壇亦有四重。中有九類。一大日。二佛部。三蓮花部。四金剛部。五二明王。六佛眼。七諸菩薩。八釋迦。九四菩薩。以為大壇。互以諸尊安中台也。是大阿闍梨祕密行法。不可輒示第三三昧耶人。若作大日大壇了時。若隨五事作餘尊法者。不改大壇。直以所樂之尊入中台位。故義釋雲。凡作餘佛壇。如作彌陀壇即移彌陀入中。其四佛移就彌陀位。若是二乘諸天等即不合坐八葉蓮花。當去之。但於方壇中坐其本座。八葉上佛菩薩各移稍近外。各依方位也。其大日佛當與寶幢並在一處。左右無在也。然亦須在中台院內耳。如閻摩入中者。其外院本位。但表地印。而供養之也。此作扇底迦等。增益亦同之。又九類尊。若隨所樂作別壇者。義釋上下都有三例。一九類中各以主為內院。眷屬為次院。八部為外院。二九類中各以所樂之尊。為內院。餘尊為次院。八部為外院。三九類中合三部為一類。成七類。互以所樂之尊為內院。餘尊為次院。八部為外院。但大日三重壇不見正文。義推必為第三三昧耶大日持明者。可作此壇。大日為內院。遍知院等佛部眷屬為次院。八部為外院。又以八葉八尊隨為內院。亦准知之。互為主伴亦可准知(云云)。   依別法行之者(今此佛母尊胎曼陀羅中在於遍知院。依佛部別行可修此尊法。其行法者勘修行法委可見之曼陀羅前都法相異)。   持誦不同雲。二佛部別壇(名如來曼陀羅亦名佛部曼陀羅)。   若別作者則遍知印為內院。三三昧耶乃至一切法平等開悟三十印諸尊為次院。世天為外院。五種事雖改壇形。而其中諸尊座等各依本也。隨樂安中及作五事(云云)。佛部別壇中台有二文。一准不動壇釋可安九尊。二准諸壇例安部主。第二重有二文。一依大悲壇釋以三部眷屬為第二重。二依佛母壇以大日諸三昧為第二院(云云)。   依小法行之者(一尊持明者行法是也。可依隨行法。其曼荼羅可就佛母別壇作法云云)持誦不同雲。七佛母別壇(名佛母曼荼羅。亦名虛眼曼荼羅。亦諸佛菩薩空母)。   若別壇者准亦三重中台。准為二例第二重亦准為二例准前知之。虛空眼為中台。大日尊諸三昧為第二重。世天為第三重。   右四壇法。但示梗概。委曲難盡。貴在得意。予雖管見頗有稟承。愚闇之士定側自歟。   隨行法則如何。在谷私記。是隨行歟。如左所出。   驚覺。九方便。發願。入佛三昧耶。法界生。轉法輪。被甲。囉字觀。無堪忍。驚發地神。召請地天。地神持次第。灑淨。受地偈持地。覽字觀。五輪成身。念滿足。燒淨器界。外五輪。大海。金剛手持花。十二真言王。花藏道場觀(在別)。三力偈。普供養。大輪壇。五色界道(在別)。觀曼陀羅(在別)。治路。成不動。鈴杵。召請。辟除從魔。示三昧耶。閼伽。花座。無堪忍普護。五供養。普供養讚。佛眼印明。金輪印明。七曜印明。八大菩薩印明。八大金剛印明。內四供。外四供。四攝印明。加持念珠。入定。本尊印明。正念誦。入定。本尊印明。五供養。普供養讚。閼伽。振鈴。解界。示三昧耶。禮佛。奉送。入佛。法界。轉法輪。被甲。九方便。隨方迴向。出堂。作善。依儀軌意。   已上谷記了。   於壇上有●字而作大圓明月輪。於輪中有●字作三層八葉大白蓮花。以用眾寶嚴膳。於花台有●字。等虛空不可得。字門放白色大光明。字變成佛眼印。印形法界體無有邊際。一切如來在印內無有間隙。佛眼印變作佛母。如來之相。兩目微笑。住於定印。身色如素月。寶冠輪鬘寶花天帶膳首穀綱。妙衣服眾寶珠瓔珞五色花鬘索微妙。莊身相好無比光明熾盛。從一切支分出生十凝哦沙俱胝佛。一一皆作禮敬。本所生一切佛母。於剎那間化作一字頂輪。皆執輪印。內院八葉於如來前葉。有一切佛頂輪王。右旋。日月火水木金土等七曜使者圍繞莊嚴。中院八葉於頂輪王后。有金剛手菩薩。右旋。妙吉祥菩薩虛空藏菩薩慈氏尊菩薩觀自在菩薩地藏菩薩除蓋障菩薩普賢菩薩各執本標幟。第三院。八葉於金剛手後。有三世金剛明王。右旋。焰慢德迦金剛明王大笑金剛明王不動尊金剛明王步擲金剛明王。於次院外四隅內四供養。次院外供四攝。皆執本標幟。戴師子冠。妙相光明瓔珞莊嚴皆悉具足。坐月輪蓮台。及八大外護者圍繞莊嚴(本尊觀也)。次住法界定印。入於觀門於我心蓮臺上有●字。諸法本不生無漏智種子。菩提心月輪本來自性清淨。光明熾盛。從月輪●字湧出等虛空不可得。字門放白色大光明。字變成佛眼印。印漸漸舒展遍大虛空界。虛空所有一切如來。在於印內佛眼印。還成我身量一切如來集會。我佛眼印身如胡麻油無間隙。佛眼印變成佛母如來之身兩目微笑。住於定印。身色如素月。寶冠輪鬘寶花天帶莊首穀綱。妙衣服眾寶珠瓔珞五色花鬘索微妙嚴身。相無比光明熾盛。坐於大圓明輪中。三層八葉大白蓮台。從一切支分出生凝哦沙俱胝佛。於剎那間。一時化作。一字頂輪王。皆執持輪印。內院八葉於我前葉。有一字佛頂輪王。手持八輻金輪。右旋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使者圍繞侍立。中院八葉於頂輪王后有金剛手菩薩。右旋妙吉祥菩薩虛空藏菩薩慈氏菩薩觀自在菩薩地藏菩薩除蓋障菩薩普賢菩薩各執本標幟。第三院於金剛手菩薩後。有降三世金剛明王。右旋。有焰慢德迦金剛明王大笑金剛明王大輪金剛明王馬頭金剛明王無能勝金剛明王不動尊金剛明王。步擲金剛明王。又於次院外觀八大供養及四攝等使者。皆執本標幟戴師子冠。妙相光明瓔珞莊嚴。皆悉具足坐蓮花月輪(已上自身觀畢)。   已上二觀丹州記也。此書師本無題名。若是上私記所可觀曼荼羅在別者即是歟。   問。道場觀在別者如何。答。如常可見觀之歟問。依胎藏者四攝八供不可有歟如何答。現圖中有之。設雖依胎藏何除之哉。況誰謂胎藏中無四攝八供乎。青龍說蓮花部曼陀羅中雲。蓮花燈塗香四攝內供養(云云)。玄法本同之。   問。瑜祇經雲。八大菩薩如理趣經(文)。見丹記八菩薩列名。依八大菩薩曼陀羅經如何。答。未聞師說。但私案之。理趣經所說與八大菩薩曼荼羅所說。只是一揆不可異解。彼八大菩薩曼陀羅經雲。曼陀羅是通法歟。更問明近矣。   先房中作法。次上堂(乃至)啟白等。   次唱禮三身。   南無大曼陀羅主佛眼部母菩薩摩訶薩(三反)。 南無一字金輪大輪王佛。   〃〃八大菩薩摩訶薩。   南無八供養菩薩摩訶薩。   〃〃四攝智菩薩〃〃〃。   南無七曜使者諸宿曜等一切權現天等。   南無三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次驚覺。次九方便。次入佛。次法界。次轉法輪。次被甲。次囉字。次無堪忍。次驚發地神。次地神持次第。次灑淨。次受地偈。次請地天。次持地。次覽字觀。次五輪成身。次滿足句。次燒淨器界。次外器。次大海。次金剛手持花。次十二真言王。次花藏。   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於臺上中心四方普周匝一門及通道金剛印遍嚴中羯磨金剛。其上大蓮花三層而八葉開敷含果實。其上復觀想大覺師子座。寶玉以校飾。妙色金剛莖在大宮殿中。寶柱皆行列。乃至照以摩尼燈內外八供養四門四攝智。各以本羯磨隨應而奉獻。   次外院界道。次觀曼陀羅(如上所出丹州。觀法三層八葉蓮道場觀但觀了故。今但於花臺有●字以下觀之。諸尊種子中形像。或依本法或可勘胎藏。依憑不記之)。   次治路。次成不動。次鈴杵。次大鉤召。次辟除從魔。次示三昧耶。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除障加護。次讚(四智。心略。諸天)。次佛眼印明。次金輪印明。次七曜印明。次八大菩薩印明。次八大金剛印明。次內四供。次外四供。次四攝印明(佛眼以下諸尊印明如金剛界行法中記)次八方天印明(用否有人心。不明如明胎藏)。   右諸尊印明欲略之者可總印咒。   佛眼。一字(如常)。   七曜。二手合。空直立。真言曰。   櫱羅醯入縛哩野缽囉缽多而喻底摩耶娑縛賀(有歸)。   八大菩薩。金剛合掌。真言曰。   迦薩縛他尾摩底(二)尾枳囉儜(三)達囉摩(二合)馱睹濕(引)佐多(四)三〃訶(五)娑縛(二合)賀(有歸)。   八大金剛。持地印。真言曰。   曩○赧吽〃〃發吒〃〃旃〃Лгロ。   八供四攝。金剛合掌。   ●●●●●●●●   八方天(用諸天印明)。   次加持念珠。次入定。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佛頂印。印變成佛眼部母(云云)。   次正念誦(大日·佛眼·一字·七曜·八菩薩·八明王·八供·諸天·總成就明修火供者當壇明等)。   次還珠。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上右旋布列真言字。觀一一字義句義成立之相(云云)。或觀種子字(云云)。●等虛空不可得義也。點大空行三昧(云云)。   次根本印。次成事業身。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次鈴杵。次解界。次示三昧耶。次禮佛。次奉送。次入佛等(云云)。   右依丹州記為自行抄之人更不可用之。   或依悉地修此法者如谷私記今依彼記加師傳等聊以記之。   前方便(如例)。次供養文。次唱禮(如上)。次驚覺。次五悔(金)。次發願。次五大願。次佛部心。次蓮華部心。次金剛部心。次被甲。次觀羽禪度橫於掌內以進忍戒壇四度握眷印五處明曰唵步入縛羅呼。   次阿闍梨行位。次冒地心(已上二印本記無之依師傳加之)。次成身觀(用定印)。   經曰。時金剛薩埵對一切如來前(乃至)根本明王曰。   次本尊印明(如經)。次結輪印。   安齊觀之。經曰。爾時一切佛頂輪王各以金剛輪(乃至)無上勝讚曰。即讚誦(云云)。誦了以印印足及頂。次胎八字印明。次五大虛空藏印明。次金剛吉祥印明。次妙吉祥破宿曜印明。次成就一切印明(已上五印本記無之依師傳加之)。   即想時。諸佛頂輪王各各還來入薩埵佛母。一一毛孔中忽然不現(云云)。   次地結。次金剛牆。次大海。次須彌。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須彌頂有鍐吽但洛訖哩惡五字。字變成五峰樓閣。閣內有金剛界大曼荼羅。曼荼羅上有大輪壇。壇上有三層八葉大蓮花。花臺上有月輪。輪上有寶蓮花。花上有鍐字。字變成率都婆。率都婆變成大日如來智拳印頂戴五佛冠紺髮拂肩有無量莊嚴。大日變成金剛薩埵白色頂戴五佛冠右手持五古杵安乳上左手持金剛鈴安腰。薩埵變成佛眼尊頂戴師子冠住奢摩他印白色光照曼荼羅諸尊隨光顯現。行人在閣前。向曼陀羅(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治路。次成不動(已上二印本記無之依師傳加之)。次振鈴。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眾(結佛部心印招之)。   唵爾曩爾迦阿嚕力迦縛曰囉特力迦菩馱嚕左儜曳醯呬Лгロ。   次辟除從魔(悉地)。次視三昧耶(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先捧器祈願)。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成事業身(私加之)。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心略四智諸天)。次佛眼印明。次一字明。次七曜印明。次八大菩薩印明。次大金剛印明。次內四供養印明。次外四供養印明。次四攝印明(私雲以上諸尊印明。如金剛界行法中記。若欲略用者如次上出之)。   私雲。高大夫私記。以諸尊印明安寶車輅之。次請車輅之前雲次請本尊真言一一奉請之。一一真言句末加翳醯曳呬句(云云)。 次念誦作法。   次結佛母印。安心誦佛母百字明一遍。   次誦佛母明七遍(用印。如經。私雲如私記)。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如先)。次護摩(如先雲。私記。加之)。次置珠本處。次入三摩地(或種子。云云)。次根本印明。次成事業身。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先捧器祈願)。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先印請次車輅)。次三部心。次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 右依池上記并師傳等抄記之。只為自行也。知者勿見初心之人根。不可行用之。努力努力。   一匆匆時行法(聖行房傳)。   先發願。次行位。次薩埵。次本經觀念。次根本名。次百八贊。次缽印。次以根本名念誦(云云)。   匆劇時如此可修行(云云)。   以長久五年九月二十七日酉時池上阿闍梨付授院尊闍梨(云云)。   一廣中略三行(同傳)。   廣如彼次第。   中行位印真言金剛薩埵印真言時金剛薩埵始觀念(如常)薩埵佛眼(印)真言。   次百八贊。次八印。次吉祥。次破。次成就。次正念誦(云云)。   略中行法准觀念無不誦百八贊。結印誦真言(云云)。次正念誦也。自全次第作法准如中(云云)。長久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夜所被仰也。最極祕密事也。未示他人是年來教思事(云云)。   一曼拏羅。   經雲。金剛吉祥母。復說畫像曼拏拿法。取白淨索絹等自身量而圖畫之。凡一切瑜伽中像身自坐等量畫之。於中應畫三層八葉蓮花中畫。我身當於我前。一蓮花葉上畫一切佛頂輪王。手持八輻金剛寶輪於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第二花院當頂輪王前畫金剛薩埵。次右旋畫八大菩薩各執本標幟。次第三花院右旋各畫八大金剛明王。又於花院四方面畫八大供養及四攝等使者皆戴師子冠。是名畫像法。   法將阿闍梨雲。八大菩薩如理趣經。八大金剛如攝一切佛頂輪王經說。又以供養及四攝等標幟如金剛界七曜形別授。疏雲。法將所持攝一切頂輪王經。未度此國。其八金剛具如佛眼佛母念誦集。列金輪七曜八大菩薩八大金剛。真言其供養法。指金剛界羯磨會也。我國所有諸佛頂眾本眾譯未見。此中八大金剛。故知應有別部攝一切佛頂輪經焉。   上文雲。現作一切母身住大日蓮身。作白月暉兩目微笑。二手住齊如入奢摩他(云云)。   疏雲。或曼陀羅外院亦加二十八宿(云云)。   以下紺青依無。以墨書也。   青字等師本無之。私以他本書之靜然。   ●。〃曰。私意以此字可為執曜種子歟。又字義相稱(云云)。   護世八天位以醍醐房安之。但師傳并經本文不用安八天耳。   佛母寶冠瓔珞安住定如大日如來(金輪下界成道佛形像也。定印之上安八輻輪)。   日曜(今圖并或圖無五馬火曜。又同尊軌下雲。無五馬車。兩手抱開蓮花坐圓輪云云)。   月(今圖無牛。池圖無三鵝也。五鵝準三類。尊勝下雲。無五鵝車手執風幢。上伏菟坐白月。輪中火曜五鵝也)。 降三世(今圖左拳安腰。右持三古。熾盛經雲。口現二牙。以右手擲五股金剛杵云云。放青色光。身青。左拳腰在金冠)。   六足尊(今圖六頭六手六足。經雲兩臂六頭兩足。齒咬下唇。豎兩目及眉。手持利劍云云。放青黑色光明云云。身青。右劍左拳腰)。   大□(圖右手持三古戟。左持□索。口開笑形也。首並三髑髏。〃〃〃口現大笑形。二牙出。以左手拄青棒。右手抱□索。放灰黑色光明云云。法雲。右手執三古戟。左手舒肘持索。身赤黑。有金冠。左膝立云云踏右足面如如意輪)。   大輪(圖八臂坐蓮花。花有輪。右一手一古杵。左一手劍。次左右結轉法輪印安頂上。次右三胡。次左拳立風指安腰。次右三古戟。次左枝葉。插者不見。又手次第不見慥。經雲遍身黃色放大光明。右手持八輻金剛輪。左手柱一獨□橇□□奪□□□□□穠□□□□埤□□□模□□□□飀□  馬頭(圖三面八臂。左右一手結印安腰。右三手戟劍與願印。左三劍輪念珠印云云。經雲遍身碧色放赤色光明。以右手高於頂橫把一蓮花作打勢。左手把軍持印云云。頂上現作馬頭云云。陀羅尼集經六雲。足如大輪金剛。但立右膝如大威德)。   無能勝(今圖四面四臂坐蓮。右一劍。次三胡杵。左拳腰。次戟把畢。經雲遍身黃色放火光焰。右手作擬手。法雲。右手在心如執蓮花像直申。左手臂五輪上而外踏之。右舉頂把三古。當乳拳申立。頭指有金冠。是如大輪金剛。但交足腕也)。   不動(今圖四面四臂。坐如常石座。左右二拳各安乳上。右劍左索。四面三並一上云云。經雲遍身青色放火光焰。以右手執劍。左手把索。左垂一髮)。   步擲(今圖足下踏花。下手數分明不見甚多云云。經雲。以右手把一旋蓋。左手把金剛杵。遍身作虛空色效火光焰云云。身色青。右手持念十柄安腰邊)(法雲步步印。右手執三古金剛向外。左手作拳。舉金冠。坐蓮跏坐)(已上八大金剛皆坐蓮)。   右佛母以下圖堮捄奶]。   長久五年九月中旬重檢師新圖尊形。不審等具予苗本曼陀羅示付之。 T76011701.GIF   一敷曼陀羅。   師曰(池上大原傳)。花山法藏有白書制上書大蓮花其花三層也。是此佛眼布сУь也。所奉懸尊位佈置為也(云云)。   一功能。   經雲。爾時金剛薩埵。復於一切如來前。又說一切佛眼大金剛吉祥一切佛母心(疏雲是佛眼法其一)。出生一切法(疏雲。是成就大悲胎藏八字法其二)。能滿一切願(疏雲。是五大虛空藏法其三大虛空)能除一切不吉祥(疏雲。是妙吉祥破諸宿曜明法是)。生一切福。滅一切罪。令一切有情見者歡喜。能解一切眾生語言。速成諸部菩薩金剛諸大天王。能成辨一切難解之事。速疾無過。五部深密皆悉能成。一時齊證(疏雲。是佛眼法中功能)。又雲。若有金剛生金剛子等。常持此明者。身如金剛山(疏雲。堅勝法界座種也。非四寶所成須彌山云云)。如金剛杵(疏雲。理趣釋雲金剛加持者表如來十真如十法界十如來也。以成上下十峰金剛大空智處文云云。即是五□橇□□婇□□□馘稚□□飀□□□□□□觖鷺□□臨□□□□□□□酋□□□□□魯□飀□□□□□□毼觖鷺□□肋□□□□□□福□褓樀婇□□□□□褓褓□□□禳慼憧說潦@奰□魯□飀□ 如彼薩埵金剛。如彼蓮花手。如彼虛空寶。如彼毘首羯磨(疏雲。四佛三昧耶名以四部蘇悉地法號說是同部故)。如彼四波羅蜜十六大菩薩四攝八大供養(疏雲。已上三十七尊也)。如一切佛心(疏雲。雲一切佛母心即上文佛眼佛母是也)。如一切佛化身(疏雲。上文支分出從一切沙俱生十凝哦胝佛)。如百千俱胝不可說不可說佛設利羅(疏雲。菩薩處胎經雲金剛輪有佛舍利山。高。二十由旬釋迦已爾。諸佛亦爾)。如佛真身(疏雲。金光明經雲佛真法身猶如虛空)。如佛舉念。所作事業皆同一切佛(疏雲意蜜)。所出言語便成真言(疏雲口密)。舉動支節成大印契。目所視處便成大金剛界。身所觸處便成大身(疏雲身蜜)。又雲。誦此明一千遍。○一切有情見者如父母想。猶如輪王七寶具足。壽命長久千萬俱胝。若常持此明。金剛薩埵及諸菩薩常隨衛護。得大神通。所作事業皆悉成就。急難之中如日昇空。一切宿業重障七曜二十八宿不能破壞。得大安樂。疏雲。此中八大菩薩十二供養菩薩名攝一切菩薩。八大金剛名攝一切金剛。七曜使者名攝諸大天王。以此三層二十四尊及外四面十二供養為曼荼羅。廣攝召法界所有諸佛菩薩金剛天等。七俱胝成就品雲。此真言纔誦一遍則身中十惡四重五無間罪一切業障悉皆消滅。若苾芻苾芻尼犯根本罪誦七遍已即時還得戒品。若誦二十一遍。雖三界中女人若姊妹六親。若畜生悉行婬不受胎生苦。何況無有餘罪報。所以者何。此誦真言者親近若男女皆悉備佛身。故若至誦百遍所生功德越三界無限量。若有金剛子持此真言現世成悉地當生證菩提果。我道娑婆世界兩摩尼。一者名佛眼文句。二者廣大不空摩尼文句。此則我全身舍利。此則我眼。若有持念正等於我眼。若持念正等於我神力無有異。由結此印誦真言七遍。佛母聖者加持。諸魔毘那夜迦不得其便。從初作先行時乃至求成就持念誦處誤。夫三業破三昧耶所有念誦功課定死先行成就數功不虛獲悉地。   又雲。佛告普賢菩薩。唯欲得是者可住四無量亦盡珍財供養阿闍梨。若貧窮類為奴僕先從師十二年。然好可受是文句。若至心信受者雖犯四波羅夷。不受胎生苦。故持是文句者。不擇奴婢下賤禮拜念如佛供養。不可惜七珍。一字頂輪王經雲。佛眼咒誦一遍得百千俱胝劫所修功德。以印威力盡悉攝來積集功佛眼如來宣說。我於往昔為菩薩時。於十俱胝佛所受得斯咒誦是咒。則得一切菩薩咒神盡悉現前。一切金剛種咒品亦皆成就。   師傳雲此法修者現當所求殊成就(云云)。謂以七曜眾。此尊為侍者。如不動二使者也。此七曜見在世間炳著也。故世間所求皆成就之。此七曜掌天地陰陽人間禍福故也。就中佛法者必可依導。但勿輒授他之(云云)。   一卷數。   御祈所。謹奏。   奉開眼供養。   佛眼曼荼羅一鋪。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一字金輪真言。本尊真言。七曜真言。八大菩薩真言。八大金剛真言。破宿曜障真言。息災護摩真言。火天真言。   奉供。   大壇供ㄙ箇度護摩供ㄙ箇度諸神供何箇度右謹依。綸旨(云云)。錄行事謹奏。 年月日。阿闍梨。 行林第十三佛眼法下。   承應元(辰)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訖。   舜興。 元祿十六年三月五日書之。嚴覺。 兜率谷雞頭院本覺藏。 行林第十四。   佛母孔雀明王(祕錄入佛母部)。   梵號。阿利也(二合)摩訶摩瑜利。   密號。佛母金剛。   種子。●。   三形。孔雀羽。   尊形(肉色。右手持孔雀尾。擎肩。左持蓮本。坐赤蓮花。後本忿怒形)。   尊位(胎曼荼羅西方虛空藏院下一髻。羅剎南。不空供養寶菩薩北)。   印明(出本軌)。   二手右押左內相叉。二大指二小指各直豎。頭相跓。即成。結印當心。誦真言七遍。如前以印加持四處。頂上散印。真言曰。   唵麼(引)庾囉(引)訖讕(二合)帝(引)娑縛(二合引)賀。   曼荼羅。   第三院從東北隅右旋畫二十八大藥叉宿曜十二宮神(云云)。 T76011901.GIF   私雲二十八藥叉在三卷經中卷其名全同葉衣經。   佛母孔雀明王菩薩○白色。著白繒輕衣。頭冠瓔珞耳璫臂釧種種莊嚴。乘金色孔雀。結跏趺坐白蓮花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邊第一手執開敷蓮花。第二手持俱緣果(其果形似木菰)左邊第一手當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執三五莖孔雀尾(云云)。   七如來。皆頭向外。各住定相(云云)。慈氏菩薩。左手執軍持。右手揚掌向外作無畏勢(云云)。四辟支佛。皆作佛形。頂有肉髻。亦住定相(云云)。四大弟子。皆著乾陀袈裟。偏袒右肩(云云)。   轉讀經者可三五人七人交替相續晝夜不令經聲間斷(云云)。   中院。聖眾燒沈香和等供養。東方天眾應燒白膠香。南方天眾以紫礦芥子及鹽相和。西方天眾以蘇和安悉香。北方天眾應燒熏陸香。   廣說畫像壇場供養儀軌竟。若不得辨如是塗畫壇場隨意大小。磨白檀香塗作圓壇。九位中安佛像及以三五莖孔雀尾。豎於壇中上(云云)。   右曼荼羅以下文。自儀軌(不空)之中抄出之。具可見本說。   功能。   軌雲。佛告阿難陀。若諸世間所有災禍逼惱刀兵飢饉亢旱疾病四百四病憂苦鬥諍。及八萬四千鬼魅嬈惱有情。所求世間出世間勝願多有障礙者。皆由無始已來貪愛無明。虛妄分別三毒煩惱。不了實相積集不善。指如是種種災難。阿難陀○若依此法轉讀是經。一切災難皆得消除。所有願求隨意滿足(云云)。   行林第十四。   元祿十六年中元日以大山寺藏本書之。 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 行林第十五。   法華法。   一支度。   註進。   法華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一大壇所。   曼荼羅一鋪。經箱一合。壇一面。脅機二前。燈臺四本。禮盤一面(可有半疊)。經機(ㄙ)前(各可被置經一部也)。切燈臺(ㄙ)本。白布二端(檀敷料)。大幕二帖。酥一囊。蜜少少。名香(沈。白檀。鬱金。龍腦)。五寶(金。銀。真珠。瑟瑟。頗梨)。五藥(赤箭。人參。伏苓。石昌蒲。天門冬)。五香(沈。白檀。丁子。鬱金。龍腦)。五穀(稻穀。大麥。小麥。菉豆。白芥子)。天蓋一面(方蓋。絹色。碧色。蓋中畫八葉蓮華云云)。小幡二十四流(赤色六流。黃色六流。青色六流。黑色六流。已上各長三尺)。寶幢四流(長五尺可懸龍頭竿)。   一護摩壇所。   壇一面。脅機二前。燈臺四本。禮盤一面。白布一端(壇敷料)。佛供覆(兩壇料)。芥子袋。酥。蜜。名香(如上)。   一壇供燈油二壇料可被下之(如常)。   一人供。阿闍梨。伴僧(ㄙ)口。承仕四人。驅使八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一淨衣(白色。黃色。可隨時也)。人數如上法。   一雜具。   小桶三口(各加杓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五枚。呂子二覆。長櫃二合。僧房裝束自餘雜具(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月日。   右支度大略也廣略臨時可斟酌歟。   一道場莊嚴辨備供具。   軌雲。於其壇上張設天蓋。四面懸幡二十四口。又於四角各豎幢幡。安四賢瓶底不黑者。滿盛香水。於瓶口內雜插種種時花枝條。於壇四門兩邊。各置二閼伽器。滿盛香水。中著鬱金。泛諸時花極令香潔。又於四門置四香爐燒五味香。以用供養。又於四隅各置銅燈臺。蘇油為明。於四角外各釘佉陀羅木橛。如無此木。鑄銅作橛代之亦得(云云)。   又雲。於壇四面。皆置色香美味。種種食飲乳粥酪飯甜脆果子及諸漿等。塗香末香時華燒香燈燭。所供養物。應以新淨金銀器銅器及好瓷器。無破缺漏未曾用者。以盛食飲。復用燒香熏其食器(云云)。   護摩壇別可有之如常。 T76012001.GIF   天蓋圖也。幡一面六流四六二十四流也(前方幡結上之云云)。 T76012002.GIF   九種八葉蓮花天蓋也。   幡色隨方異。赤色(東)。黃(南)。青(西)。黑(北)。每方各六流。幡長三尺計。天蓋廣可隨壇廣。大略方六尺五寸計。蓋紺色。碧色也。   東寺人不懸蓋。壁懸之(云云)。   師傳雲。更不可然天蓋之四面令懸也。   又大壇可懸之。護摩壇全不可懸之(云云)。   三昧和尚御記雲。天蓋幢幡必難儲具。至道場觀之虛空藏明之處。如此莊嚴皆悉具足觀想許也(云云)。   私雲。自行之時此用心尤至要耳。   一起首時分。   儀軌中不明其時節。說行法日限雲。一七日三七日乃至七七日或三箇月(云云)。又雲。每日四時澡浴(云云)。   一向方。   軌雲。塔門西開(云云)。下文雲。於壇西面應置卑腳床子。可去半肘以來。以淨茅薦用敷其上(云云)。意可向東歟。   又上塗壇文中雲。修行者面向東方長跪。以右手按於置香藥處(云云)。   一行法。   成就妙法蓮華經瑜伽觀智儀軌(不空)。   此軌初用胎藏三三昧耶印明。乃至五供養。是胎藏行儀歟。但至成身觀。修五相身。後五供養以下。皆依胎藏行法。   師傳雲兩界合說(云云)。   丹州池上依儀軌。次有私記。若闕者補以通法。今附彼記抄入軌文并師傳矣。有覺大師御記。全依儀軌次第。更可披見之。   前方便(如常)。   入堂禮佛。   南無歸命頂禮十方一切常住佛寶。   〃〃〃〃〃〃〃〃〃〃〃〃法〃。   〃〃〃〃〃〃〃〃〃〃〃〃僧〃。   〃〃〃〃〃〃大恩教主釋迦牟尼如來。   〃〃〃〃〃〃證明法華多寶如來。   〃〃〃〃〃〃法華經中一切三寶。   次著座塗香(乃至唱禮)。   三身。   南無大乘妙法蓮華經真淨法寶(三反)。   〃〃佛眼父母菩薩摩訶薩。   〃〃彌勒菩薩等八大〃〃〃〃〃。   〃〃阿利耶阿左羅那多冒地〃〃〃〃〃。   〃〃四大明王冒地〃〃〃〃〃。   〃〃摩訶迦葉等諸大聲聞眾。   〃〃大小自在〃〃〃〃〃。   〃〃三部界會〃〃〃〃〃。   已上依大原記出之。   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若自行只可發五大願)。   至心發願 唯願如來 摩訶毘盧遮那。   常在靈山 釋迦牟尼如來 證明法華。   多寶善逝 十方分身 諸釋迦尊。   平等大惠 妙法經王 普賢薩埵。   八大菩薩 四大明王 三部五部。   諸尊聖眾(次次如常)。   次五大願(五大願後伴僧各讀經)。次誦經真言(大原記不用之)。   軌雲。即跏趺座結定印。誦如來壽量品。或但思惟品中妙義。深信如來常住在世。與無量菩薩緣覺聲聞以為眷屬。處靈鷲山常說妙法。深信不疑。次當即誦無量壽命決定如來真言七反。作是念言。願一切有情皆獲如來無量壽命發是願已。誦真言曰。   曩謨(引)阿跛哩弭跢(引)欲枳孃(二合引)曩尾□□□導□□諑糖拏□襼導驀□襼導饃□□□□諑糖呂□樘叢□襼導糖凜導襼導騖餀饃兜□□饡栳□□襼導饛騷□駧□哅駭楏□驧□□諑詼□□□□□□襼導□糖□□餀□襼導飄□□□□襼導飀□  若修行者每日六時。誦此真言七反。能延壽命能滅決定夭壽惡業。獲得身心輕安。離諸昏沈及以懈怠。受持此妙法蓮華經速得成就(云云)。   師傳雲。無量壽命決定如來者。即久遠壽量佛也。即釋迦也。亦可通一切諸佛久遠實成(云云)。又雲。此真言是壽量品之肝心真言也。以壽量品為真言也(云云)。   私雲。教時義雲。久遠壽是約本行因圓果滿之因分而為實成。實成報身證會法身。法身一體無久近前入後入誰久誰近。法花軌為令眾生得此常壽故。說一切如來無量壽決定如來真言(云云)。   次入佛三昧耶。次法界生。次轉法輪。次甲冑(已上如胎藏)。   次一切如來大慈印(大原記雲地結也私雲文意可然矣)。   軌雲。二手外相叉。二大指二小指各以頭相拄。覆於心上結印成已。即入一相平等法無我觀。起大慈心遍緣一切有情界願一一有情皆悉獲得慈心三昧。作是觀已真言曰。   娜莫薩縛怛他(引)櫱帝毘喻(二合引一)曳底(丁以反)瑟綻(二合)底(二)娜捨爾勢(引三)唵麼抳縛曰□(二合引四)紇哩(二合)娜也縛曰□(二合引五)摩(上引)囉賽(先代反)孃(輕呼)尾捺羅(二合引)跛寧(引六)賀曩賀曩縛曰羅(二合)櫱陛(引七)怛囉(二合引)婆也怛囉(二合)婆也(八)薩縛麼囉婆(去)縛曩(引)□□襼□饐□襼導饐□襼飯□囊□□埤□□□雜□□馲□□兜襼導餃奓□□□襼飯□□騖餀餘□毼□□導驄□□雜□□餀□□□□□諑駾輻申□□□諑饜□切□□□諑□□□□□□襼導□□襼飯□□飀□  由結此印及誦真言入無緣慈觀。能令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風輪際。猶如金剛。無量天魔不能傾動。悉皆退散。修行者若作此法。其道場地即是金剛堅固之城。一切障者不敢觸惱。心所求願速得圓滿。   師傳雲。大慈印。開掌覆胸。二大二小(二大上Дс二小下Дс)。頭柱如獨古。印相如東寺所傳в道場業印也。   或記雲。或用小咒(云云)。常如來慈護明是也。   次結方隅界印   軌雲。二手合掌。屈二頭指二無名指。以甲相背。並豎二大指。押二頭指。折開二小指即成以印右旋三匝。即成結界。真言曰。   □魯補哩尾矩哩尾矩黎婆縛(二合引)賀(私謂左轉右轉上下五處)。   次不動結界(如軌)(私謂如胎記。遣除從魔用印作法)。   丹州一本記。此次用四箇印明(大原記同之。但燒淨印。次置無堪忍印明。如台記)。   次燒淨器界印明(以火印投外用覽字明也)。   次最下風輪印明(轉法輪印)。唅(有歸命)。   次上水輪印明(八葉印)。鍐(有歸命)。   次上金輪印明(五古印)。阿(有歸命)。   右印明軌無之。用否在人意歟。   次寶山印明(私謂是靈鷲山也)。   軌雲。二手內相叉。極令深豎二肘相著開腕即是。真言曰。唵婀左拿吽(引)。由結此印誦真言加持力故。即此寶山。於其壇中轉成鷲峰山。   次道場觀(用定)。   觀想此寶山即靈鷲山。山上在七寶莊嚴樓閣。高無中邊樓閣內在大覺師子座。寶柱行列遍有幢蓋。珠鬘交絡。周匝天塗天香天花天妙飲食。寶座上座釋迦牟尼如來。宣說妙法蓮花經處。頗梨為地。種種妙花遍佈其上。寶樹行列。開敷寶花諸枝條上垂妙天衣。微風搖激出微妙音。其聲諧韻。猶如天樂。妙香普薰三千世界悅可眾心。於時想多寶世尊舍利寶塔湧現懸住空中種種莊嚴。釋迦牟尼如來及多寶佛於其寶塔中同座而坐。無量菩薩聲聞緣覺天龍八部聖賢眾會。圍繞聽法周圍八方。釋迦牟尼如來諸分身佛於寶樹下各各坐於眾寶莊嚴師子之座。乃至無量微塵數佛。多寶塔前。賢瓶閼伽八功德水悉皆盈滿。妙寶香爐燒無價香。摩尼寶王以為燈燭。菩提妙花普散諸佛及諸大眾。天諸美膳芬馥香潔。塗香末香珠鬘瓔珞供養雲海。諸波羅蜜供養菩薩。歌讚如來真實功德。自見己身於中供養。於其八方。諸分身佛一一佛前。悉皆如是奉獻供養。又想自身在釋迦牟尼如來前。聽聞宣說妙法蓮華經大乘勝義。   次三力偈(普印)。   以我功德力 如來加持力。   及以法界力 普供養而住。   次普通供養印。   次觀曼荼羅(用定印)。   軌雲。次應心觀三重曼荼羅會眾。初中央佛并八大菩薩及四大聲聞僧。第二院諸菩薩無量無數。第三院諸天八部并四大威德菩薩。各於四隅并無量忿怒眷屬。令一切諸魔退散無得侵擾。   次大輪壇。   軌雲。然後結纔發意轉法輪菩薩印。二手各作金剛拳。二頭指二小指。互相鉤即成。以印按於壇上誦真言五遍。真言曰。   唵縛曰囉(二合)斫羯囉(二合)吽弱吽(引)鍐斛(引)。由結此印誦真言故。其壇中諸佛菩薩及諸聖眾。量同虛空遍周法界或報土佛剎。一切有情。冥然身心通同一相影現於此勝妙剎中。   次入法性道場觀(用定印)。   軌雲。則次應入真如法性道場觀行。而誦此偈思惟偈中真實勝義。乃至心與真如體性相應為限。偈曰。   虛空為道場 菩提虛空相。   亦無等覺者 真如故如來。   (私謂。先誦偈。後觀義)   偈意雲。道場者佛成道場也故雲道場道場既虛空故於道場所可成。菩提覺也。亦虛空相也。無體相也(上二句意如此)。道場空。菩提空故。亦等覺亦空也。即道場空。覺空。此覺證人亦空雲也。故雲亦無等覺者。故唯真如常住周遍法界之理是如來也(故雲真如故如來也)。故能依之身。所依之土。皆同虛空。即此周遍法界身土也。即知常寂光土法身如來也(云云)。   大原記。普通供養印。次結輪壇印。即觀念雲。可觀想樓閣內在三重壇。內院在八葉蓮花。於臺上有寶塔。塔門西開。塔內有金床。床上有●●二字。字放隨緣色光照諸方。三重座位皆顯現。隨緣種子□字變成佛頂骨□□字成佛缽。二放光所照諸座種子皆成三昧耶形。骨成多寶世尊。缽成釋迦牟尼佛。二佛放光所照三形悉成尊形。圍繞寶塔二尊。此中寶山寶塔二尊分身量同虛空。周遍法界成報土佛剎。一切有情冥然身心通同一相。影現於此勝妙剎中。離身無土離土無身其名土者。一法二義。一身即三身。三身即一身。身土不二。法性法爾也。起印印佛。虛空印自身等(心額頂口也)。頌曰。虛空為道場。菩提虛空相。亦無等覺者。真如故如來。次飲印勢散。真言曰(云云)。   私雲。此記上觀曼荼羅并法性道場觀。不用別定印。住輪壇印修其觀行等也。   次治路(如胎記)。次不動印明(此有辟除結界護身等如胎記)。次振鈴(如胎記)。次奉請印明(如軌用大鉤召印明)。   丹州一本記。此次用索鎖鈴三印。大原記同之。儀軌無之。私雲。三印如胎藏記。   私雲。已上二印儀軌無之。召請辟除示三昧耶三印存沒不同。如准泥法之中記。   次閼伽。   軌雲。即取右邊閼伽器。二手捧持當額奉獻。想浴諸佛菩薩及諸聖眾足。即於爾時虔恭殷重啟告諸佛求心中所願。速成就真言曰。   哦哦曩三(引)麼(引)糝麼娑縛(二合引)賀(有歸)。   由獻閼伽香水供養故。令修行者三業清淨。洗除一切煩惱罪垢。   次花座。   軌雲。二手左右大小指各頭相拄。餘六指如欲敷蓮形即成。真言曰。   那莫三(去)滿多沒馱(引)南惡(引)。   由結此印及誦真言加持力故。即從此印流出無量寶師子座并蓮花座金剛座種種諸座。佛及菩薩一切聖眾。各隨所宜。悉皆獲得殊勝之座。   次善來偈(如胎記。私雲。軌無之)。次重結大界(私雲。軌雲普通印)。   軌雲。二手內相叉為拳。諸指節令稍起。即誦藥王菩薩等真言曰(云云)。   由誦如上諸真言故。於持經者作大加持。諸惡鬼神悉皆遠離不敢附近。行住坐臥乃至夢中亦不敢觸惱。一切時中皆得安樂(此中有五真言不能暗誦者。依師說用經中陀羅尼。結此一印。誦五種陀羅尼。每陀羅尼左轉右轉上下意想結曼陀羅外廓)。 次報恩供養(用定印)。   軌雲。應作是思惟(乃至)一切諸佛及大菩薩(云云)。   丹州一本記不用之。大原記同之。   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   私雲。已上五供養印明一一觀念。具如儀軌說。是胎藏供印真言也。   次普供養(如胎記。私雲軌無之)。次讚(古用五讚。今謂釋迦讚。法讚。薩埵讚用之。有何妨乎。私雲。讚記無之)。   釋迦讚。   曩謨鄔婆迦(引)[口*履](一)摩訶馱耶(二)多演難(三)母尼鑠(引)吃也(二合四)僧(思孕反)訶(五)缽羅缽底(丁以反六)縛曰囉(二合)馱囉(七)摩護(引八)忙哩野(二合九)惹那(十)缽利勿□(二合)怛寫(十一)係多(去)也縛瑳率都帝。   法讚。   吠囉儗野(二合)惹曩南秫(詩律反)淡(一)戌婆訥櫱底謨(引)左刃(二)播囉沫體(丁以反)迦謎建耽(三)曩謎達□孌□襚館痲諢熱u□  普賢讚。   縛曰囉薩怛縛摩賀薩怛縛縛曰囉薩縛怛他櫱多三漫多跛捺囉縛曰囉爾耶縛曰囉幡儜曩牟薩睹帝。   私雲丹州一本記此次加持念珠。   次入大空三摩地(用彌陀定印。私雲。軌初文名實相三摩地)。   軌雲。是修行者作是供養已。次則入實相三摩地。觀一切法如幻因緣和合生故。知一切有情無所得以為方便。觀一切法如陽焰。上至淨妙剎佛。下至雜染世果。亦無所得以為方便。觀一切法如夢。於世間受用。知樂受苦受皆無所得以為方便。觀一切法如影像。知自他身業無所得以為方便。觀一切法如響。應知一切自他語言。上至諸佛。下至有情類語業。無所得以為方便。觀一切法如光影。於自他心知心及心所法不即不離。悉無所得以為方便。即證真如。觀一切法如水中月。初地乃至法雲地菩薩。觀心如水。觀清淨菩提心三摩地如月。心之與月無二無別。亦無所得以為方便。即證真如。觀一切法如佛變化。知心心所緣慮。無所得以為方便。則入大空三摩地。真如法界周遍佛界有情界。無間無斷遠離言說。及離能緣所緣。若約真證之門。唯自覺聖智境界所得(私雲。若准金剛界者此觀如妙觀察智定)。   禪定記雲。此觀深妙非淺智所堪。異說甚多。未知依何說。今私隨宜聊示略觀。   先結跏趺座。結定印。應作是念。我及法界一切眾生依報正報森羅萬法。皆從心生。此心如幻本性空寂。能生心尚空。何況所生法。是故一切畢竟空寂(此名無識身三摩地)。   次五相成身。   初徹心明(不散定印)。   軌雲。二手金剛縛仰於跏趺上。以二頭指屈中節。相跓甲相背。以二大指頭相柱於頭指甲上。置於齊下閉目澄心。誦通達無礙心。真言七遍。   唵唧答缽囉(上二合)底吠(無閉反)□迦嚕銘。   誦真言已。則靜慮專注。尋求自心。今我此心。為青為黃為赤為白。為方為圓為長為短。為是過去為是未來。為復現在。良久推求知此心了不可得。則能通達空觀。我法二執亦不可得。則能悟入人空智法空智(私謂。金剛界雲觀心如月輪。若在輕霧中。如理諦觀察。今雲此文可加觀之)。   禪定記雲。初通達菩提心。應念心如月輪。(在胸臆間)在輕霧中。此則阿賴耶識也。一切諸法皆依此識。此識本非染清淨無瑕穢。由具福智故。如淨滿月。此即如來大圓鏡智。作是觀已。誦通達無礙。心真言七反(云云)。   次無染心(不散前定印)。   軌雲。則於此無所得心。觀於圓明。淨無塵翳如秋滿月。炳現於身仰於心中。此則是本源清淨大圓鏡智。作是觀已則誦菩提心真言七遍。真言曰。   唵冒(引)地唧多母怛翻(二合引)娜夜銘。   次觀金剛心。   軌雲。誦真言已。當於圓明滿月面上。觀五鈷金對智杵。漸引遍舒普周法界。以淨光明照觸一切有情界。客塵煩惱自他清淨。平等平等同一體性。作是觀已。誦真言曰。   唵底瑟奼(二合)縛日囉(二合)(私雲。軌文是薩埵成身也。今依此意明之者滿月面上觀吽字。其色金色字變成五胡金剛)。   禪定記雲。次成金剛心。應念月輪有五鈷金剛杵。漸引遍舒普周法界。光照觸一切有情界。自他清淨。平等一體。作是觀已。誦真言曰(云云)。   次成金剛身。   軌雲。良久諦觀。復漸收斂其金剛杵。如己身量。誦真言曰。   唵縛日囉(二合引)怛麼(二合)句憾(私謂。軌文雲收斂金剛。必可有舒金剛。故出其觀法)。   二手以大指押小指甲。三指舒開。如金剛杵形。以左印。仰安臍上。次以右印面安左印面。次以右手水火風三指相磨左手面三遍迴磨了。次以右印漸舒舉火空。誦舒金剛真言念心月輪上金剛普遍法界。此法界即成一大金剛界。乍舉印誦軌中真言。次反同印漸垂下左印面。誦收斂金剛真言念斂彼一大金剛法界入自身內也。收斂金剛真言曰。唵縛日羅(二合)娑頗羅。   斂金剛真言曰。唵縛日羅(二合)僧伽羅。   禪定記雲。次證金剛身。應念漸收斂。其金剛杵如己身量。己身即成金剛杵。誦真言曰(云云)。   次觀身為本尊。   軌雲。復觀此金剛杵轉成普賢大菩薩身。光明皎潔猶如月殿。戴五佛冠天衣瓔珞。而自莊嚴。身背月輪。白蓮花王以為其座。右手持菩提心五鈷金剛杵。按於心上。左手持般若波羅蜜金剛鈴。用按於胯。一切相好具足圓滿。作是觀已復自思惟。一切有情如來藏性。普賢菩薩身遍一切故。我與普賢及諸有情無二無別。審諦觀已誦真言七遍。   唵三(去)滿多跋捺嚧(二合)憾(私雲。用薩埵三摩耶印)。   禪定記雲。次成本尊。應念一切如來皆入此金剛杵。令為一體。其金剛杵轉成普賢菩薩。光明皎潔(云云。已上五印用定印)。   次普賢加持。   軌雲。誦真言已。則結普賢菩薩三昧耶印。二手外相叉合為拳。合豎二中指即成。以印印心誦一遍。次安於額。次及喉頂各誦一遍。真言曰。   唵三(法)麼(鼻音)野娑怛鍐(二合)。   大原記。此次用五佛加持(如金界軌無之)。   次灌頂(私雲。軌名五佛冠印)。   軌雲。二手金剛縛。豎二中指屈上節。以頭相拄。二頭指各捻中指上節。以印置於頂上。誦真言一遍。次安額上髮際誦一遍。次移頂右頂後頂左。各誦一遍。真言曰。   唵薩縛怛他(去引)櫱多囉怛曩(二合)鼻曬(引)迦惡(引)。   大原記雲。私雲。軌中大日灌頂印出之。頂額頂右頂後頂左五處安之。寶部灌頂明出之。案之影略歟。仍五佛灌頂共可用之(云云)。   私雲。依囉怛曩(二合)句者可謂寶部。若如終惡(引)字者可是羯磨部歟。私案之此明意五佛冠總真言歟。所謂一切如來寶灌頂雲也。字五部總種子歟。   次繫鬘(私雲。軌名寶鬘印)。   軌雲。二手各作金剛拳。額上互相縈繞。如繫鬘勢。即分拳於腦後。亦如繫帶。其二手各從小指徐徐散下。旋拳如舞。當繫之時。真言曰。   唵縛日囉(二合)麼(引)羅(引)鼻詵(去)者□婑□□  大原記雲。出五佛繫鬘而雲。私雲。軌不出本佛印。只明繫鬘勢。金剛部明出之。但案道理加持灌頂繫鬘共可用。蓮華部若金剛部也。軌文不定之。仍總舉之義(云云)。   私雲。對受記雲。五者三十七尊中隨修一尊。先用其尊種子。三昧耶形其尊之身。次用其尊加持。次用五佛灌頂。次用其尊繫鬘。謂金剛王軌等所說是也(云云)。   今軌成金剛。成本尊。加持灌頂。繫鬘之所用。彼與金剛王軌等同之歟。然者可謂普賢一尊金剛部成身歟。   次甲冑。   軌雲。二手金剛拳正當於心。各舒頭指互相縈繞。   書雲。大原記長久二年正月十五日記(云云)。   意雲。拍掌已下至於普賢三昧耶印。軌說·記意·各次第·法性次第各異也。今具列之。   軌雲。次結普賢三摩地印修普賢行願。次入文殊三解脫門(如文)。次旋陀羅尼觀一一字(如文)。次誦經(一品或一部)。   記雲。普賢三摩耶印。心臆想圓明誦普賢陀羅尼(如文)。次觀經一一字(如文)。次誦經。次釋經。次普賢三昧耶印明(若慾念持真言者次取珠三轉。次結本尊印。誦真言云云)。次取珠。次念誦。次珠安本處。次不動護身。次普賢三摩地印(可普賢行願)。次三解脫。次誦普賢陀羅尼定印旋陀羅尼(如文)。   次觀經(一一文如文)。次誦經。次普賢三昧耶印明。   已上。儀軌私記次第或存略或前後不定也。各依一說修之。   私雲。拍掌之次加持珠。次入我我入師說也。次即圓明等。次根本印明(有師說)。次念誦(有師說)。次珠置本處。次觀經字。次誦經。次入三摩地(如常)。次根本印明歟(云云)。   又謂案軌意不用別念誦。准誦經也。故准依軌文修之歟。   口稱●唵●砧二字真言。次移背上亦相縈繞。卻至當臍次右膝左膝次臍次腰。後次心右肩左肩喉及頂後。皆相縈繞。次至額上及以腦後。皆如繫鬘帶勢。二手兩邊徐徐散下。   次拍掌。   軌雲。便拍掌三遍。名歡悅一切聖眾。印誦真言三遍。真言曰。唵縛日囉(二合)睹使也(二合)斛(引)。   次入普賢三摩地(用定印。一本記雲。私雲普賢三摩耶印也)。   軌雲。修行者既成普賢菩薩大印身已。又結普賢菩薩三摩地印。應修普賢行願。入文殊師利菩薩般若波羅蜜三解脫門。所謂入空三摩地。運心遍周法界。豁然無有一法可得。於須臾頃澄心靜慮。住此觀門。由入此三摩地滅除一切見。為除空執則入無相三摩地。於須臾頃住此觀門。由入此三摩地滅於空相。則入無願三摩地。於真如智本無願求。須臾之間住此觀已。則於自身中當心臆間。觀其圓明可一肘量。猶如秋月光明澄淨。仰在心中。則誦普賢菩薩陀羅尼曰(云云)。即以此陀羅尼文字。右旋布列於心月輪面上。觀一一字皆如金色。一一字中流出光明。遍照無量無邊一切世界。良久用心。心不散動則於一一字。思惟實相義門。又一一字中皆有阿字義門。詮一切法本不生不滅不有不無不即不異不增不減非淨非不淨。若能悟此實相緣生法門。則能證得無量無邊三摩地。無量無邊般若波羅蜜(私謂。此普賢陀羅尼。若不能暗誦如前可用經文。又此中有二觀可知之)。   師傳雲。普賢行願者謂圓明觀旋陀羅尼等指雲也。次三解脫亦是普賢行願也。謂普賢菩薩般若波羅蜜三解脫也(般若即文殊也)。故知。結普賢三摩地印。應修普賢行願者。所謂下文是也。故私記雲此中有二觀可知之也。   次誦經(不散定印大原記雲。安禪合掌)。   軌雲。次應專注觀。於舌端有八葉蓮花。花上有佛。結跏趺座猶如在定。想妙法蓮花經一一文字。從佛口出皆作金色。具有光明遍列虛空。想一一文字皆變為佛身。遍滿虛空圍遶。持經者。其持經者隨其力分。或誦一品或全一部。不緩不急(云云)。   大原記雲。次誦經終住定印。可觀想。今我所誦經卷為是紙墨。為是翰軸。為是我身。為是我口。為是我心。為是實相文字。顯紙墨文字成卷軸。所誦音。從口出從身。身口使心。為在我身。為在經卷。若無我身。誰是誦者。若無經卷文字。何處雖無所誦而有經卷紙墨文字。雖無能誦。而有我身我口我意。離經卷無文字。離我身無心口。雖非內外不離內外。雖非經卷不離經卷。雖非心口。從心口出。從始至終。必無差謬。名不可思議。能作此觀。名為三觀一心中得。非一二三而一二三。名為法施檀婆羅蜜。專心誦持。無諸遮礙。為持戒。忍耐惡覺名聞財利不惱之為忍辱。一心不息。從始至終無有懈怠為精進。專念此經無有愛味。為禪定。分別無謬序正流通。無不諦了字句分別。為般若。自行此經為實。他人傳受為權。從生至老一生有辨。以此成辨功德。於始心正因種子。得心觀未明但是性德。研之不觀心相應名詫聖胎。以葉成就名修得。中間四十一位亦性亦修至極果位為種智。伊字三點不縱不橫名大涅槃。名到彼岸第一義空平等大惠。是名誦經正觀入我我入意在之(云云)。   私雲智證大師御流用後真言歟。肝心真言無指說所人不許(云云)。世有一書。名寬朗口決。其中以肝心真言尤為朝宗。寬公定為稟承歟。可尋(云云)。   觀朗決雲。法華肝心真言字義句義。直法花跡本二門。該攝胎藏金剛兩部肝府。今出其真言。應釋其相。肝心真言曰。   ●(三身圓滿大日如來)●(開)●(示)●(悟)●(入)●●●●(一切覺者)●●(智)●●●(見)●●●●●(如虛空)●●●(護持)。已上。   是法花跡門意也。以開示悟入四佛知見理。為法花跡門體。此開示悟入妙理名曰三世諸佛知見之理。亦名道場所得之法。此知見道遍照如來內證法也。此功德體周遍法界故名無所不至。大日如來是則以●●●●四字顯開示悟入四佛知見。胎藏無所不至真言以●●●●為周遍法界四處輪種子真言。即其意。諸佛菩薩諸天聖眾各為護持故。結安●●●之句是護持句也。次●(妙)●●(法)●●●●(白蓮花)●●(經)此是類名亙本跡二門。故安中間。兼於前後。次●已下法花本門意也。●(鉤)●(索)●(鎖)●(鈴)●●(金剛)●●●(擁護)●(普遍義)●●(成就義)法華本門意。表金剛界果曼荼羅智拳大日。故以金剛界鉤索鎖鈴四菩薩。安此真言中。即其意也。本門之時。一切聲聞緣覺諸天大眾皆悉引入無量壽命決定如來寂靜真如大功德海中。是則鉤義也。一切聖尊住此功德海。是則索義也。一切大眾遊戲遮那願海作大歡喜。是鎖鈴二義也。今此無量壽命決定如來本地寂光功德一切法界果曼荼羅普門海會聖眾。各各現於無量神德。一一擁護故安●●●之句。是擁護普遍句也。   成尋雲。闍梨記雲。以肝心真言中法花梵語為本尊真言。初後加唵莎呵。投乳木胡摩等。   護摩(多分依增益修之息災亦無妨歟)。   師傳雲。此法不說護摩。但雖不說隨意樂修之。以普賢為本尊故。本尊段時請供之投供物之間誦其咒。而投諸供物。又芥子等三合物與乳木三聚投之。後誦法花經要卷要品要偈等。投三種合物護摩。此即法花護摩本意也。每誦一句投之也。取壽量品偈要句可為咒之(云云)。   又雲。十羅剎不必別供之。若欲強供者。也天段宜歟。又曼〃〃無其位。若欲強觀者。外金剛部中歟。又十羅剎形未見說處。印用諸奉教者印。內縛印是也。何以故。奉教者奉教令者是也。故此女等亦用其印也。   後加持。   壽量品偈(是無動寺和尚御說)谷用之。   昔不動。或法華肝心陀羅尼(是持明房記)。   私雲。六壇作法(如常)。   火天。曜。宿(如常)。   本尊壇。   二佛八菩薩四大聲聞十六大士四大明王。一曼荼羅都請供之(供物或總供或別供消息在心)。   諸尊壇(可請供三部諸尊。別壇之時必不可有此壇歟)。   世天壇(如常)。   次普賢三昧耶印。   軌雲。若念誦觀智已畢。則結普賢菩薩三昧耶印。誦真言七遍或三遍。   次部母(用佛眼。私雲。軌無之)。   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   軌雲。則次結五種供養印。各誦真言三遍。供養諸佛聖眾。大原記。   後五供養并普供養用金剛界印明(云云)。次普供養(如胎藏)。次讚(如寬)。次閼伽。   軌雲。則取左邊閼伽。捧當額奉獻。祈心中所求廣大成佛之願。   次振鈴。次解界。   軌雲。次結聖不動尊印。左轉解界。則入無緣大悲。自他平等喻如虛空。則入法身觀。無形無色於名於義無所戲論。則結三昧耶印。置於頂上誦真言一遍。奉送聖會。雖約真言門儀軌奉送。常恆思惟。一切聖眾同一法界。無來無去願力成就常在靈鷲山中。   次禮佛。   軌雲。則起遍禮一切諸佛菩薩。   次奉送。   結普賢三昧耶印。印末插時花。先誦現在諸如來偈後。誦真言。向上投之。真言曰。唵縛日羅薩埵縛穆。   次入佛三昧耶法界生。次轉法輪。次甲冑。次九方便。   軌雲。右膝著地誦普賢行願一遍。   次迴向。   軌雲。則起旋繞率都婆。或經行。於四威儀心住阿字觀門。入勝義實相般若波羅蜜門。唸唸遍緣一切有情。三界六趣四生。願獲得妙法蓮華經王。於聞思惟修習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右附丹州池上記抄入軌文并師傳等了。只為自行也。人不可用之矣。   抑此法本尊師說不同。或雲無量壽命決定如來。或雲釋迦。或雲普賢。此等之中正所傳受如何。私雲。師雲。法花大旨曼荼羅意。專以釋迦可為本尊。所以者何。於法華經為能說教主。於曼荼羅為中臺尊。豈閣此佛求他尊哉。但見義軌始終。上文雲。從師受念誦儀軌三昧耶護身結界迎請供養。乃至觀於己身等同普賢大菩薩身(云云)。五相成身。普賢身。終文雲。念誦觀智已畢。則結普賢菩薩三昧耶印誦真言七遍(云云)。凡一軌始中終以普賢為本尊。其說炳然。且置於此。先案道理。一代諸教。悉雖無非釋迦所說。四十餘年未顯真實。如來本意唯在法王運啟嘉會時。至於鷲峰山。對一圓機正直捨方便但說一乘道。出世本意於此為足。若以他尊為本尊者。似無本意。何況儀軌之意。淨治壇地拼線三重中臺之上塔婆之內。置於釋迦。道場觀時。觀靈山會上說法華儀式。觀曼荼羅既以釋迦為中臺主。輪壇印時。成報佛土。真如法性。道場觀時。凡聖一如。成虛空會。三身即一四土不二。顯於此時。儀軌始終亦但觀於二處三會說法儀式。未觀普賢從東方來。以之思之。儀軌正意未必普賢為本尊歟。今謂普賢者。應是大普賢地。大日即是久成釋迦。其成本尊加持等普賢者。且依金剛部。明薩埵成身歟。   私檢對受記。成金剛成本尊加持灌頂繫鬘出六例。其第三雲。三者三十七尊中隨修一尊為門而入。先用其尊種子三昧耶形之身其本尊身其加持灌頂繫鬘。次用四部加持灌頂繫鬘。次用大日加持灌頂繫鬘。後成大日。謂略出經·真實經說金剛薩埵法是也。頂經亦同。此三經中皆用金剛薩埵者准義決有四面大日。故且以金剛面。現薩埵身。舉始兼終。其實是教王經所說一切如來薩埵現證菩提之法。故非東方金剛部中金剛薩埵(云云)。師說意趣可謂尤合對記說歟。持明房說雲。私雲。如曼荼羅者釋迦可為本尊(云云)。如五相成身等者。普賢可為本尊(云云)。問。此法誦經外可修念誦乎。答。案儀軌意不用念誦。但以誦經為其旨趣。各記不立別念誦篇存軌意歟。但有別願者亦持念真言不可有妨故。師說雲。或偏誦經不念誦。或誦經并念誦(云云)。   問。修念誦者為誦經前將誦經後。亦可持誦何等真言乎。答念誦用處所持真言可聞師說。   問。今軌行法兩部合說(云云)。其意如何。答。軌意大旨依胎藏歟。而兼亦說五相成身。乃爾雲也。師傳雲。台藏金剛兩部法即是法華經本跡二門意也。台藏跡門即理界也。金剛本門即智界也。理界智界名依法華本跡二門也。故法華軌即兼兩部意也。是則本跡二門意也(已上師說)。今案跡門中說開三顯一。聞之三根聲聞破無明惑顯中道理也。故跡門中多詮理也。本門中說如來壽命海為旨。即是報身惠命也。故本門多詮智也。又雲可勘之(云云)(今案大原御義也)。   問。儀軌行法合兩部者。曼荼羅相亦合二界乎。答。私雲。或雲可爾。所謂中臺八葉台藏也。多寶塔婆金界意也。其塔形金界之形也。非五輪之形。或法華法(□□送□□□□□□□□□□□□□□□□□覈榛□□大□□□□□吝□業□驃□□魯□玲□□□□飀□□□□秶□□□  師傳雲。修此法時結番可讀不斷經。常番僧名上番眾。不斷經眾名下番。行法時上番在幕內。讀經誦咒。下番在幕外。讀不斷經。但修法時間下番暫起去。但隨時宜耳。   近代人人不令讀不斷經。道陵遲在斯。唯是苦無問訪道人故也。   問。此法依三部大法而皆可修之哉。答。三昧和尚御說雲。此法但隨行者意。兩界蘇悉地等行法。又雲如修耳。又不加行有何不足乎(云云)。今且附悉地略法。為自行記取淺極略作法矣。   軌雲。如來方廣大乘經說。一切眾生身中。皆有佛性。具如來藏。一切眾生無非無上菩提法器。若欲修此法。當具四緣。一者親近善知識(即是灌頂阿闍梨也)。二者聽聞正法(即是妙法蓮華經王也)。三者如理作意(即是瑜伽觀智也)。四者法隨法行(謂修奢摩多毘缽捨那。則堪任證無上菩提)。 先灌頂。   文雲。應當先入大悲胎藏大曼荼羅。并見護摩道場滅。除身中業障。得阿闍梨與其灌頂(文)。   次受法。   文雲。即從師受念誦儀軌三昧耶護身結界迎請供養。乃至觀於己身等同普賢大菩薩身(文)。   次簡擇行處(如文)。   次作壇(如文)。   私雲。此中有二種。一者七日行事地壇。二者一日手印水壇。其略壇文雲。或在樓閣或盤石上船上佛殿中○則不應簡擇。惟建立四肘曼荼羅。乃至十二肘。高量如前所說。可十二肘量。   次莊嚴壇場。次安置尊像(曼荼羅如左出)。次辨備供物(如文)。次著淨衣。次護身。次入堂禮佛。   先到佛前長跪合掌。懺悔偈并淨三業真言。   即禮佛。   南無久遠實成妙覺究竟三身即一四土不二一乘教主恩德廣大釋迦牟尼無上大覺世尊。   南無開三顯一開近顯遠一切眾生皆成佛道平等大會一乘妙法蓮華經。   南無在〃所〃說法華處湧現證明多寶如來南無法界三昧諸佛長子十種願王普賢菩薩摩訶薩。   南無法華經中一切三寶。   次著座塗香。次加持香水。次灑淨供物。次加持供物等。   次啟白。   敬白祕密教主摩訶毘盧遮那如來。一乘教主釋迦牟尼如來。多寶·分身·十方善逝。平等大慧妙法蓮華經。八萬十二顯蜜聖教。彌勒文殊觀音普賢藥王勇施等諸大薩埵。身子目連等諸賢聖眾。多聞持國十羅剎女等。二處三會一切聖眾。盡空法界一切三寶而言。夫妙法蓮華經者。諸佛出世之本懷。眾生成佛之直道也。蕩化城之執教。廢草菴之滯情。開方便之權門。示真實之妙理。三乘五性同期佛慧。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佛子宿因多幸。值遇此教。今正是時。宜結良緣。故年來之間。久誦妙文。縱不知實相之深理。豈不作菩提遠因。今更受三蜜之教門。欲助一乘之妙行。願滅六根之罪垢。奉拜普賢之尊容。仰願釋迦多寶普賢大士一切三寶護法聖眾加持護念信心佛子。一切所願如意滿足(隨時可用意)。   為令法久住利益眾生(摩訶毘盧遮那打釋迦牟尼打)。   為梵天。帝釋四大天王日月五星諸宿曜等。三界所有天王天眾。奉倍增威光(隨意)般若心經(打)。   為登霞聖靈大師等聖靈奉令成等覺(法華經名打)。   次〃雲〃隨意祈願。   奉為國主聖朝增長寶壽(藥師打)。   奉為國母儲君增長寶壽(藥師打)。   奉為大臣諸卿增長福壽(觀音打)。   次〃雲〃。   仰願摩訶毘盧遮那如來·釋迦·多寶·普賢大士·一切三寶護法天等。晝夜恆常加持弟子。滅罪生善增長福壽。現世安穩後生善處。無邊善願決定成就(摩訶盧遮那打。釋迦打。普賢打)。   為無邊法界平等利益(觀音打)。   為法成就(大聖文殊利打。金剛手打。一字金輪佛頂打)。   次供養文。次唱禮(如上)。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教主 靈山淨土。   釋迦如來 多寶分身 十方善逝。   平等大會 一乘妙法 普賢文殊。   諸大薩埵 四大明王 十羅剎女。   盡空法界 一切三寶 護法天等。   還念本誓 降臨道場 證知證明。   所修三寶 靈驗勝利 決定現前。   法界眾生 平等利益 滅罪生善。   速證菩提 聖朝安穩 增長寶壽。   護持佛子 滅除業障 斷除煩惱。   增長福壽 現世安穩 後生善處。   一切善願 決定圓滿。   次五大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福智〃〃〃〃集。   法門〃〃〃〃學。如來〃〃〃〃事。   無上菩提〃〃成(護持佛子成善願)。   次跏趺座。結定印。誦如來壽量品。或但思惟品內妙義。深信如來常住在世與無量菩薩緣覺聲聞以為眷屬。處靈鷲山常說妙法深信不疑。   誦經觀念畢。作是念言。願一切有情皆獲如來無量壽命念言畢。後即誦無量壽命決定如來。   真言七反(用明定印)真言曰。 T76012901.GIF   私雲。師傳雲。此真言是壽量品肝心。即以壽量品為真言也(云云)。然者縱不誦彼品。只誦此真言而作軌觀念亦無妨歟(或略之。云云)。   次佛部三昧耶。次蓮花部三昧耶。次金剛部三昧耶。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寶山。   二手內相叉。極令深豎。二肘相著開腕。即成。真言曰。唵婀左拿吽(引)   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之內有寶山。即是靈鷲山。釋迦牟尼如來宣說妙法蓮華經處。山上有七寶莊嚴樓閣。高無中邊樓閣內大覺師子座寶柱行列遍有幢蓋珠鬘交絡周匝。天塗天香天衣天妙飲食。其處頗梨為地。種種妙華遍佈其上。寶樹行列開敷寶花。諸枝條上垂妙天衣。微風搖激出微妙音。想多寶世尊舍利寶塔種種莊嚴。釋迦牟尼如來及多寶佛。於寶塔中同座而座。無量聲聞緣覺天龍八部聖賢眾會圍繞聽法。周圍八方釋迦牟尼如來諸分身佛。於寶樹下各各坐於眾寶莊嚴師子之座。乃至無量微塵數佛。多寶塔前賢瓶閼伽八功德水悉皆盈滿。妙寶香爐燒無價香。摩尼寶玉以為燈燭。菩提妙花普散諸佛及諸大眾天。諸美膳芬馥香潔。塗香末香殊鬘瓔珞供養雲海。諸波羅蜜供養。菩薩歌讚如來真實功德。自見己身於中供養。於其八方諸分身佛。一一佛前悉皆如是奉獻供養。又想自在釋迦牟尼如來前。聽聞宣說妙法蓮華經大乘勝義。   次三力偈(普印)。次普通供養。次觀曼荼羅。   結輪壇印。可觀想樓閣內在三重壇。內院有八葉蓮華。於臺中有寶塔塔門西開。塔內有金床。床上有●●二字。字放隨緣色光照諸方三重座位。皆顯現隨緣種子。字變成佛頂骨。●字成佛缽。二放光所照諸座種子皆成三昧耶形。頂骨成多寶世尊。缽成釋迦牟尼佛。二佛放光所照三形悉成尊形。圍繞寶塔二尊。此中寶山寶塔二尊分身量同虛空周遍法界。成報土佛剎。一切有情冥然身心通同一相。影現於此勝剎中。離身無土。離土無身。其名土者一法二義一身即三身三身即一身身土不二法性法爾也。起印印佛虛空印自身等(心額頂口也)頌曰。虛空為道場。菩提虛空相亦無等覺者。真如故如來。次飲印勢散之。真言曰。唵縛曰囉折羯羅吽弱吽鍐斛。   次治路印明。次成不動。次振鈴。次送車輅。次請車輅(真言迦利沙也句下可加唵曀醯□裀□□□□□橫□□□□□夾□導飀□□翩撮砯褸驃觚槔襼□飀□  次辟除從魔。   以左手大指捻小指甲。豎三指作拔折羅形。左轉三匝。右轉三匝。上下五處。右手亦作此印。安腰。真言曰。唵枳哩〃〃縛曰囉吽發吒次示三昧耶。   以右手大指捻小指甲。豎三指作拔斫羅形。向外託之。真言曰。唵昇羯隸三莽焰沙婆訶。   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成事齊身。次五供(應念以微妙塗香等奉獻一切三寶及妙法蓮華經)。次普供。次讚(如上。樂最略者心略四智)。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我心臆間有八分之肉團。即為本有妙法之八葉蓮華。三重曼荼羅自身中宛然也。彼心所變曼荼羅與本有理性曼荼羅無二無別。皆從阿字畢竟空之中。開發無盡莊嚴之相也。一切眾生心曼荼羅亦復如是。佛界即心界。心界即眾生界。一如無二如。是則為普賢法界曼荼羅。是大略也。淺深只任行者觀智而已。   次根本印(可問之)。次加持念珠(作法如常)。置本處。次誦經(定印)。   觀想。於舌端有八葉蓮華。華上有佛。結跏趺座猶如入定想妙法蓮華經一一文字。從佛口出。皆作金色。具有光明遍列虛空。想一一文字皆變為佛身。遍滿虛空圍繞。持經者其持經者隨其力分。或誦一品。或全一部。不緩不急(云云)。此中可兼存。天台誦經觀意。   次誦經畢取念珠念誦(先佛眼。大日。釋迦。普賢。一字不動等)。次置珠本處。次入定觀念。次根本印。次部母(用佛眼)。次成事齊。次五供。次普供。次讚。次閼伽(祈願)。次振鈴。次迴向方便。次隨方迴向。次解界(火院左轉)。次奉送。次三部被甲等。次起座出堂隨意作善。   右依十八道略行法抄記了。人更不可用矣。   問。曼荼羅大旨似書顯寶塔品意有何故耶。答。法華一部之始終跡本二門之中。徵顯於寶塔品之中其故何者。   一曼荼羅。 T76013001.GIF   問。八菩薩次第有何意哉。答。依對揚故有此次第(云云)。   問。四大聲聞居中央四隅有何意趣。答。有論雲四大弟子如四賢瓶故。安中臺之四隅也。經雲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云云)。佛道聲聞此意歟。   問。四大明王之中列烏芻沙摩有何故乎。答。此法即是觀染淨不二。速得六根淨故。不淨金剛成其事業故(云云)。   已上兩三條或私記有之。   一功能。   軌雲。若修行者為求六根清淨。滿足六千功德。成就法華三昧。現世入初地。決定求證無上菩提者。應一七日三七日乃至七七日或三箇月。應依儀軌(云云)。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真言八千二百遍。   本尊真言五萬遍。   護摩真言八千二百遍。   三部總真言八千二百遍。   諸天總真言八千二百遍。   奉讀。   地藏菩薩補闕分真言。法華肝心真言。   那謨阿羅怛那多羅夜耶唵佉羅〃〃俱注〃〃摩羅虐(魚加反)羅吽賀賀素怛拏沙(素靺反)末摩拏薩縛訶。   此陀羅尼流起者。巨唐朝靜定住僧道如。自光和年中晝夜六時專讀誦法華經數及一萬餘部。於是鄰房有老僧匆歿畢。已及七日乃得蘇生。道如法師所清談。吾初歸冥途之時。猶如異形。惛解逼到閻羅王宮。見中別床座。其上在地藏菩薩。乃召老僧雲。鄰房道如法師。未離攀緣廢亡句偈數千萬。未納法藏。方今得此真言授與彼道如法師。則告知每讀誦經典可念持真言三反。縱雖者補闕皆悉如說成就。故名補闕真言。   法華經五十六部。   奉供。   護摩供二二十二箇度。   花水供二二十二箇度。   飲食供十四箇度。   右依仰旨始自六月二十七日至於今日。合二七箇日夜之間。五箇口傳燈大法師等異口同音。殊致精誠奉請供并三部聖眾念讀上件真言經典等。奉祈。大施主御息災增長福壽之由。仍錄遍數謹言。   永承三年七月十二日。大法師。皇谷。   承應元年以嵯峨二尊院本書寫訖。   舜興。   元祿十六年三月下旬命松安寫之。   台嶺橫川兜率谷雞頭院嚴覺洪道。 行林第十六。   仁王經法。   一支度。   仁王經御修法支度。   曼荼羅一鋪。仁王經(某)部。大壇。護摩壇。十二天壇。聖天壇。天蓋一張(軌雲。壇上張青色蓋。稱壇大小云云)。幡二十四流(軌雲。繞壇懸幡二十四口。不雲色)。賢瓶四口瓶帶四條(各長四尺青黃赤綠)。   軌雲。當四角上置四賢瓶。金銀銅瓷新瓦亦得。受一升已下。滿瓶盛水插枝條花。用四色繒各長四尺。青黃赤綠如上次第繫四瓶項(云云)。   名香(軌雲。燒沈檀薰陸蘇合等香。自餘支分如常。臨時可斟酌)(云云)。   一起首時分。   軌雲。出息災等四法起首日。如建立軌等說。然後雲。如有切要不得依日。但晝夜分依時建立(云云)。   說時文雲。息災初夜(乃至)降伏日中中夜(云云)。   又雲。若求出世無上菩提修瑜伽者。晝夜四時。後夜日中黃昏中夜。運心供養最為上勝(云云)。   一向方。   軌雲。息災等四法向方(如常)。此法多分息災(耳)。 一行法。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軌(出金剛頂瑜伽經不空)。   丹州池上兩本私記。依此儀軌而有次第。具出如左。   仁王經私記。   前方便(如例)。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次佛部心。   軌雲。兩手當心(乃至)速得成就。   次蓮花部心。   軌雲。兩手當心前(乃至)皆悉滿足。   次金剛部心。   軌雲。右如前印(乃至)令無諸災厄。   次被甲。   軌雲。又用三部(乃至)疾走而去(令依普通被甲印)。   次地結。次金剛牆。   軌雲。右以前金剛部印契(乃至)於頂上散(今依普通用二印真言)。   次道場觀。   觀想。地結上金剛牆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山上有寶師子座。座上有寶蓮花。蓮花上有七寶樓閣。有幢幡寶蓋等無量莊嚴。閣內有大曼荼羅。四角有賢瓶。四門各有香爐。門左右各有閼伽諸供具周匝陳列。曼荼羅中心有蓮華臺。臺上有月輪。輪上有●吽字。字變成輪。其輪具十二輻輪。變成金剛波羅蜜多菩薩。菩薩放光照曼荼羅諸尊。隨光顯現。有圖位別出之。行人於閣下向曼荼羅。   次三力偈(用普印)。次普通供養。次送車輅(想至本尊所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眾。   軌雲。右用前三部(乃至)頂上散。   次遣除從魔(如悉地或用馬頭)。次視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   軌雲。右以兩手持捧摩尼(乃至)諸灌頂。   次花座。   軌雲。右以兩手當心(乃至)堅固寶座。   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軌文但用此印明誦真言五反。為五供養。今依別用別印明)。次讚(四智)。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枳惹字。字變成般若梵夾。梵夾漸漸舒大。舉體成梵夾。梵夾變成般若菩薩(軌雲。其菩薩像。結跏趺座乃至)。住三摩地。   次根本印明。   軌雲。又以兩手(乃至)諸佛之母(私謂。若存略者用胎藏中般若菩薩真言)。   次加持咒(如悉地)。   軌雲。手持數珠(乃至)頂上戴已。   次正念誦。   軌雲。然後當心(乃至)心願念(私雲。若存略者依軌文略數誦大陀羅尼二十一反。然誦胎藏中明有何妨乎)。   次還珠法。   軌雲。遍數足已。即頂戴珠數置於本處。   次入三摩地。   軌雲。結三摩地印(乃至)即是般若波羅蜜多三摩地觀。   次根本印。   軌雲。從此卻結(乃至)於頂上散(私謂。若略者用胎藏中明有何妨乎)。 次部母(用佛眼)。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軌文如前用此一印明)。次讚。次閼伽。   軌雲。對聖眾前(乃至)速至彼岸(私謂。祈願意耳)。   次解界。   軌雲。次結前界印(乃至)即成解界(私謂。今依普通用火院)。   次禮佛次奉送。   軌雲。次結前三部印(乃至)各歸本土(先車輅奉送次部心奉送)。 次佛部心。次蓮華部心。次金剛部心。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出堂作善。   軌雲。行者作禮而去(乃至)勿散動也。   私謂。修此法。相分助修可為上下番。不斷令讀仁王經。但上番僧護摩轉讀之伴僧中。或可令下番僧護摩已後讀之。   右丹記了。有今一本前後次第皆如右說。觀曼荼羅之中輪種子●不以此為異耳。   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教主 釋迦牟尼如來。   十方三世 諸佛如來 仁王護國。   甚深妙典 五方鎮護 諸大菩薩。   三部五部 界會諸尊 般若外護。   十六神王 外金剛部 護法天等。   唱禮。   南無。三身。佛眼。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三反)。   〃〃金剛波羅蜜菩薩〃〃〃〃。   〃〃東方金剛手菩薩〃〃〃〃。   〃〃南方金剛寶菩薩〃〃〃〃。   〃〃西方金剛利菩薩〃〃〃〃。   〃〃北方金剛夜叉菩薩〃〃〃〃。   〃〃八供養菩薩〃〃〃〃。   〃〃四攝智菩薩〃〃〃〃。   〃〃大小自在菩薩〃〃〃〃。   〃〃三部〃〃〃〃。   根本印。   師傳雲。二手風已下八指互相背指端向上(如治路印勢)。即左右二風二地屈向掌。以二大左右各橫。押二風二地背上(云云)。又此法。本尊曼荼羅相違。曼荼陀羅在五大力菩薩三形等。本尊用般若菩薩。修此法時不必安置般若菩薩像。只可懸彼曼荼羅也。但胎藏般若菩薩真言用念誦并根本咒用。印仁王軌中般若菩薩印用(云云)。經中所舉真言字數多故替用也(云云)。又軌中所舉真言等隨何界依修可雲事可定也。若胎藏般若菩薩以為本尊。依胎藏修之有何妨乎(云云)。又只可依軌意修之也。   五大力印真言用五大尊印明有何妨乎。   已上。   中道說雲。仁王經法本尊五大力聞之。般若菩薩只部母故成身許也。以之不可必為本尊。諸成身如此例多。阿彌陀成觀音。佛眼法如成薩埵也。   私雲。圓融房五大尊。聖行房五大力(云云)。   軌雲。第十結般若波羅蜜多根本印。   又以兩手背相附。收二頭指。以二小指屈於掌中。以大拇指各押二指頭。置於心上誦經中陀羅尼七變。由結此印誦陀羅尼故。行者自身即身即便成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為一切諸佛之母(云云)。   一真言。 T76013201.GIF T76013301.GIF T76013302.GIF   私雲。經意此陀羅尼是五方菩薩異口同音說也。儀軌成身文。成般若波羅蜜多菩薩。見其形像。頗相似於胎藏般若菩薩像。但彼六臂此二臂也。然而今文雲。左手當心持般若梵夾。撿胎圖。左第一手持梵函。當心。今文雲。右手當乳。作說法印。以大拇指押無名指頭。胎圖雲。右第三手豎掌。屈水指舒四指(云云)。恐今軌意彼六臂中舉初後二手歟。然者此般若菩薩者。五菩薩中。中方金剛波羅蜜菩薩歟。將別人歟。若同者何形像全異哉。若異何閣曼荼羅中臺尊。用他尊成身哉。更可詳之。   般若無盡藏印咒(一名般若眼。又名般若根本。亦名金剛般若心)。   以二大指各捻二小指甲上。平屈二小指下節中節相背博之。二中指二無名指各相背博。直豎向上。各屈二頭指相背。令平中節。背相著。與二小指相稱令平。如高座上安置經藏。當心著之。當誦咒時。專想繫念。一切經藏。皆從印出悉入心中。般若無盡藏陀羅尼咒曰。   娜(上)謨婆伽筏帝(一)缽囉若(若治反)婆羅弭(上)多曳(法二)唵(三)唎伊(伊棄反起音二合下同四)地伊(二合五)室唎(上音合二)(六)輸嚧(二合)陀(七)毘社曳(八)莎訶(九)。   佛言此陀羅尼印。有四種名。一名般若無盡藏。二名般若眼。三名般若根本。四名金剛般若心。此陀羅尼印有大功德。若能至心如法受持。隨誦一邊。出生一萬八千修多羅藏。又彼一一修多羅中各各出生二萬五千修多羅藏。又彼一一修多羅中。出生百萬修多羅藏。又彼一一修多羅中。出生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修多羅藏。如是乃至展轉。出生無量無盡修多羅藏。所出經題名句義味。各各不同而不重出。如是唸唸出生無盡。是故名為無盡藏陀羅尼印。此陀羅尼印。即是十方三世諸佛宗祖。亦是十方三世諸無盡法藏。一切般若波羅蜜母。過現未來諸佛菩薩。常所供養恭敬讚歎。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以至誠心。書寫讀誦如說修行。是人所有百千萬億恆河沙劫生死重罪。於須臾頃悉滅無餘。此陀羅尼印。所有功德。我若住於百千萬億阿僧祇劫。歎猶不盡。何況餘人歎之能盡。若欲修行般若法者。一食齋戒香湯沐浴。著新淨衣入於道場。要當先誦此陀羅尼并作此印。滿百萬遍。然後修行餘般若法。決定成就。是故名為般若根本。此陀羅尼印。悉能照了一切般若波羅蜜法。故多般若波羅蜜眼。此陀羅尼印。悉能摧滅一切障礙。悉能住持一切諸佛菩薩功德。故名金剛般若心也(是一印咒筏梨耶思蠅伽法師譯)。   右印咒出陀羅尼集經第三。或雲仁王經根本印用之(云云)。   私雲。此印相似儀軌印。於真言者胎藏般若菩薩真言也。   儀軌入三摩地文雲。結三摩地印。諦觀圓明鏡智縱廣一肘。漸遍法界。布字行列。右旋次第觀一一字。光明徹照。從外向內。至於地字。從內向外漸觀諸字週而復始。至第三遍。心善寂定。了了分明。觀所詮義。不生不滅一一平等皆遍法界。非動非靜定慧雙運。永離諸相。即是般若波羅蜜多三摩地觀(云云)。   私雲。地字者指何字耶。陀羅尼之中三處有冒地字。指此等字歟如何。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軌(不空)雲。第五明陀羅尼觀想布字輪。若修行者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經。修瑜伽觀智者。於此陀羅尼從初至末所有文字一一句一一字思惟觀察。於自心中清淨圓明大圓鏡上。想一金輪。外第一重有十六輻。次第右旋想十六句。分明顯現。次第二重有十二輻。想十二字右旋安布。次第三重布列於十字。於中有一地字。此中意者。攝前長行乃至諸會大般若等。為十六句。攝十六句為十二字。攝十二字為其十字。攝彼十字歸於一字。從廣至略漸減漸深。一字現前周於法界。性相平等至究竟故(云云)。以此文思之。字輪中央可量種子●也。軌意指此而可雲地字而已。   承曆四年七月下旬。或人稟受。大原上綱說雲。●字者般若種子字。胎藏以●字為種子。三摩地觀時布字中心可觀種子字也(云云)。   軌文明之。上師傳如此。   私雲。依胎藏者或佛部或金剛部別壇。設雖依別壇。尚以本法曼荼羅尊可交觀置也。   或行儀首尾附隨行軌。而觀曼荼羅可依本法。   護摩息災。   師傳雲。本尊段三種合物等末。誦二諦偈。少少供之(云云)。   護摩真言。   唵地(入)室哩(二合)輸嚕(二合)多尾惹曳Л③ロ。   伴僧咒(可用經大陀羅尼。若不讀付。般若菩薩真言何事有哉)。   後加持二諦品偈。或不動(云云)。   讀經(須讀新經。儀軌意依新翻之故也。但依不口付用舊譯。有何事哉。彼如法花軌雖依添品法花。修彼時讀誦妙本等是也)。   隨伴僧數。半念誦半讀經(云云)。   一壇場莊嚴。   可奉安置經(作七寶案以經卷置上)。   敷曼荼羅(種子若圖位歟)。張蓋懸幡(如常)。大壇護摩壇十二天壇等安立作法(如常)。   新經雲。嚴飾道場置百佛像百菩薩像百師子座。請百法師解說經(云云)。   舊經雲。當請百佛像百菩薩像百羅漢像百比丘眾四大眾七眾。共聽是經。請百法師講般若波羅蜜。百師子吼高座前。燃百燈燒百和香百種色花。以供養三寶三衣什物供養法師。小飯中食亦復以時(云云)。   私記雲。一請賢聖○以實身難見故置形像。以表敬儀。百比丘下第二明聽眾。天龍人鬼及四眾又當機法緣發起影向等四眾。七眾者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清信士女也。請百法師下第三請法師下。第三請師講說。百師子吼下。明供養。三衣下供養法師。小飯中食下。供養飯食(云云)。   嘉雲。百佛菩薩羅但請像。以其末世七難急故。若佛在世且請佛菩薩羅漢等身。何故皆百以應百部鬼。以應百部鬼神也。明六種供一百師子聖。二燃百燈。三百和香。四百種色花。五三衣十物。六小飯中食。百高座者。以有百法師故。燃香花各有百者以供養百佛等故。   道雲。百佛百菩薩百羅漢百比丘各百者為應百部神祇所敬也。四大眾七眾共聽明聽眾(云云)。新翻經下奉行品雲。汝等諸王。應作寶幢及以幡蓋。燒燈散下廣大供養寶函盛經。置於寶案。若欲行時。常導其前所在住處。作七寶帳眾寶為座置經於上種種供養(云云)。 良賁疏雲。經汝等諸王廣大供養。解曰廣建道場表其敬也。經寶函盛經。解曰。寶函寶案表至重也。舊經雲。佛告大王應作九色幡。長九丈。九色華。高二丈。千枝燈高五丈。九玉相。九玉巾亦作七寶案。以經卷置上若王行時常於其前百步(云云)。   私記雲。勸供養文雲。初中皆言九者。九表眾生苦。幡者標顯行。勝明九苦之內建解脫勝幡也。九色花表九苦眾生行般若因也。青黃赤白黑五塵花。地水火風四大花也。二丈表二諦。千枝燈表十善功德各以般若展轉相資成千智慧。高五丈明照五道也。九玉箱表九居清淨為法器。九玉巾表九居眾生得般若巾。案者喻寶相般若。以經置上者文字能詮實理也。七寶者表七方便人皆為人寶也。   道液疏雲。幡花以嚴之。燈光以照之。玉箱以盛之裝。玉巾以覆之。七寶案以置之。   私雲。此等供養具支。隨形勢而可調儲歟。況新舊兩經意只是讀經時作法也。一一事不可必用之。   陀羅尼集經第三雲。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以梵天為對告。時佛告梵王。我於他化自在天中。略說咒印。我今為汝說此功德(云云)。當設二十一種供養之具。作般若波羅蜜多法會。隨力堪能唯好精妙。何等名為二十一種。一者嚴飾道場安置尊像。復以種種香。所謂龍腦丁香。鬱金沈水。香湯浴像還置本處。二者像前當作水壇。三者龍腦沈水。上妙香等。用塗像身。四者諸妙花鬘絞絡佛身左右肩上。五者頂掛天冠。六者寶釧纓絡莊嚴佛身。七者寶帳。八者燒種種香。九者懸雜色幡。十者懸於繖蓋。十一燃燈。十二百呼飲食及好甘果。十三懸於諸小鈴珮。十四懸諸音樂。十五諸雜色華。十六寶扇。十七種種衣服。十八寶鏡。十九寶瓶。二十寶真珠網。二十一白拂。以如是等勝妙之具。至心供養。能令人王等及一切眾生無始已來十惡五逆諸罪消滅。復令現在所求隨意。若不能具二十一種。五種亦得。何等為五。一者香水。二者雜華。三者燒香。四者飲食。五者燃燈(云云)。   又雲。咒師若欲治病者。自作護身竟。於病人邊。作四肘水壇。莊嚴已竟。種種香花。燃四十九燈。種種飲食佈置畢已。正面向東。向北亦得。次燒蘇蜜胡麻稻穀花香供養已(云云)。   一曼荼羅。   軌雲。其壇三重於壇中心畫十二輻輪。東邊畫五□橇□□埤□穗□□□□檢□□□□□□□□禖駕□□□飀□□□□□□鷺□騏騖□□□□粘□椹□□□□穚□□□鶩□集□‥忥□□嫥□栠‥忥□□□`|□□□□╮慼撰陛慼勗k□□芧□□□□c瑩□□□氧□□壕D□炟牷撓f苧騰|□□□□□枝條花。用四色繒各長四尺。青黃赤綠如上次第繫四瓶項。第三重東門畫金剛鉤。南門畫金剛索。西門畫金剛鎖。北門畫金剛鈴。東南角畫香爐。西南角畫荷葉。於中畫雜花西北角畫燈。東北角畫塗香器。所畫杵等皆有光焰。三重壇外一重界道。四面畫門(云云)。   經雲。東方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杵放青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南方金剛寶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摩尼放白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西方金剛利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劍放金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北方金剛藥叉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鈴放琉璃色光。與四俱胝藥叉往護其國。中方金剛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輪放五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軌雲。第一東方金剛手菩薩○與彼東方持國天王及將無量乾闥婆眾毘捨眾而為眷屬。與四俱胝菩薩往其國。第二南方金剛寶菩薩○與彼南方增長天王及將無量恭畔荼眾薛荔多眾。而為眷屬。四俱胝者。且一俱胝者。如花嚴經雲百洛叉為一俱胝。即當此方百億數矣。第三西方金剛利菩薩與彼西方廣目天王及將無量諸龍富單那眾而為眷屬。第四北方金剛藥叉菩薩○與彼北方多門天王及將無量藥叉眾羅剎婆眾而為眷屬。第五中方金剛婆羅蜜多菩薩○與天帝釋及將無量諸天而為眷屬。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   私雲。軌文第二重不分明。若以其菩薩契內四供四角四瓶為二重歟。然撿舊圖等。以五菩薩契印皆為內院更可詳之。或圖六圓明中。有五方月輪。月輪畫五方大士寶冠瓔珞莊嚴。慈悲菩薩像也。皆座寶蓮花上。所持之物如經所說。但經(略)一手所持物也。以帝釋及四天王為外院(云云)。   舊圖。 T76013601.GIF   ㄙ雲。軌造曼荼羅文。東五□檢□穇□□檢□□□□□□穇□□□□□□□□鷺□騖□□□□粘□椹□□□□□□□□□□練稷□楊□□□□□□妖秬□□□□□饁□□□□□妖穢聽隉撐埤□□埤□  同。 T76013602.GIF T76013603.GIF   私依軌意圖之。   新經雲。當立形像而供養之(云云)。   賁疏雲。隨於所在以彩畫等。作其形像供養(云云)。   集經第三雲。畫大般若像法。   畫大般若菩薩像。可取八月十五日。以細好絹兩幅。或三幅亦任意用。高下闊挾必須相稱。其菩薩身。除天冠外身長一肘(人一肘如來一揭是也)。通身白色面有三眼。似天女相。形貌端正如菩薩形。師子座上結跏趺座。頭戴天冠作簸箕光。其耳中著真珠寶璫。於其項下著七寶瓔珞。兩臂作屈。左臂屈肘。側在胸上。其左手仰五指申展。掌中畫作七寶經函。其中具有十二部經。即是般若波羅蜜藏。右手垂著右膝之上。五指舒展。即是菩薩施無畏手。菩薩身上著羅錦綺。繡作□楚慼撮蛂撓堙潭峞袱u□□□□□□□□□駩□□□□□騇□□□□□T□楅驠□□□□□□□~覛□□□□□□楅□□姚樑秒□逆□騖□□□□□飣飀□□□□□□禎慉□□橠誇□礸□槓□j□□□□芣¥□珵□□□逢□芣|珵□齦□¥禦鋧□□珵□苤慰D嶨尤□苨□□□□□□o□顥□□□□¥□□□□□□∥董c□質□□□□葝C¥□鋨□嘖□□□秣‥□櫫祺□謦屨遄嬈□□□鯊□□□□¥嶩□芨□胥□□⑷§□□毹上。右手屈臂向於肩上。手執白拂。左手屈臂肘節向左。掌向腹仰。掌中豎著一跋折羅。跋折羅頭向外著之火焰圍繞跋折羅身。其帝釋像。從腰以下著朝霞裙。以羅錦繡嚴飾衣服。天衣籠絡。頭戴花冠作簸箕光。其手腳腕皆著寶釧。菩薩光上兩廂。皆畫作一須陀會天。而散雜花及齎瓔珞而為供養。其像座下。畫作香鑢供養之具。其供養具左右兩廂。各畫佈置八神王像。其神王色。青黃赤白各為一色。面作威怒。一一神王各著五色金銀細甲。各執器。杖。威嚴而立五色石上。次下右廂畫咒師像□跪而坐。兩手捧於香呂供養。面仰向上。如似瞻仰菩薩尊顏。畫其像已。當立道場(云云)。   私雲。集經意說般若總法。今軌別明仁王般若行儀曼荼羅軌文分明也。於此曼荼羅者。只為潤色抄之。於仁王般若法之中非用之耳。   一功能。   經雲。金剛手菩薩摩訶薩等。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本願承佛神力。十方世界一切國土。若有此經受持讀誦解說之處。我當與如是眷屬。於一念頃即至其所。守護正法建立正法令其國界無諸災難。刀兵疾疫一切皆除。世尊我有陀羅尼能加持擁護。是一切佛本所修行速疾之門。若人得聞一經於耳。所有罪障悉皆消滅。況復誦習而令通利。以法威力當令國界。永無眾難(云云)。 T76013701.GIF   又雲。爾時世尊聞是說已。讚金剛手等諸菩薩言。善哉善哉。若有誦持此陀羅尼者。我及十方諸佛悉常加護。諸惡鬼神敬之如佛。不久當得阿耨菩提矣。又雲。佛告大王此經名為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亦得名為甘露法藥。若有服能愈諸疾(云云)。軌序雲。則知此陀羅尼。諸字母之根底。眾瑜伽之藪澤。如彼水木歸其本源故菩薩演之。王者建之。黎人念之。諸佛讚之(云云)。   軌雲。夫依經建立護國護家護身除災轉障從凡成聖。修行瑜伽至究竟曼荼羅(云云)。   集經雲。國祚延長人民安樂。四方無事災禍不侵。保守貞幹無諸瘦苦(云云)。   又雲。念佛功德非是比對。其誦咒功力。狀等日月之光。念佛功德同夜燈之光。不得具譬。若日日供養誦咒兼念佛功德。如須彌之高大海之深。若空念佛不兼誦咒功德。如香山之少。如阿耨達池之細。不可校量。若日日供養諸佛誦咒滅罪如燒草木。滅罪亦爾。若能日別三時供養。念佛誦咒。比空念佛不可比校。口不能宣。功德利益不可思議。當知般若功德成就讚不能盡(云云)。   私雲。此一文非仁王法要品持誦者總要也。 行林第十六。仁王經法。   承應元年極月一日以二尊院本書之舜興元祿十六年三月書寫之了。   雞頭院闍梨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十七。   普賢延命法。   一支度(定心房大原圓融房私案已上五通在別)。   一道場莊嚴(此有六。一大壇。二二十一小壇。三四天王壇。四護摩。五十二天壇。六聖天壇)。   先大壇(此有三)。   初擇地塗壇。   集會經雲。先當簡擇清淨之處。以栴檀末而塗其地。成一方壇。   私雲。此壇七日作壇歟。將一日水壇歟。   師雲。然和尚雲。不掘地等多是一日水壇(云云)。今文不雲掘地是水壇歟。但文略歟。更可問之。   次栴檀末。   師雲。栴檀此朝無之仍不戴。支度直以鬱金塗作小壇(云云)。   私雲。准義釋第五并聖德太子傳者白檀沈水是栴檀也。以此二香塗壇如何。   師曰。准二文者誠可用二香末。但塗壇時必可成塗。栴檀想塗了。後察可結誦印明(更問)。   三壇縱廣。   集會經雲。縱廣七肘。定心支度雲。方七肘ㄙ雲。定心和尚白河院御在位之時。初奏聞而修此法。大壇護摩壇二十一小壇等被調儲之。其壇具等今有法勝寺。法印和尚被承修之時。件具等被下給。大壇方一丈五寸(云云)。   大原支度雲。九尺八寸圓融雲。縱廣八肘高一尺師匠支度雲。七尺五寸。   ㄙ雲。肘量經論不同。若准俱捨等論意者。七肘者是一丈二尺六寸也。一肘者一尺八寸雲故也。義釋雲。凡一切量法皆用拇指上節側。而相捻是其正數也(云云)。一指量。准俱捨者七分半。二十四指積一尺八寸也。有雲一指量者五分也(云云)。如此說者。二十四指積一尺二寸。七肘者八尺四寸也。肘量長短其說殊異。五天竺境於俗不同。譯經之主隨當國法故參差也。般若提雲何代人哉。尋彼時代可定七肘量歟。 二二十一小壇(此有十)。   先作壇作法。   集會經雲。其人應從月初八日○滿於七日至十五日。一日不食其日中時。以鬱金香於壇上作二十一小壇。其一處中名如來壇。餘二十壇名金剛王壇。   ㄙ雲。定心說二十一小壇為結願作法。大原說自開白時塗作小壇。   大原新記雲。初作七肘大壇之後。先磨鬱金香。壇上塗二十一位。如台藏白檀曼荼羅位。作法而後於壇上安諸尊耳。如文。   又雲。而猶迴二十一壇之文。已為初日(云云)。 ㄙ雲。師匠現修付大原說。自開白時大壇上直以鬱金塗作小壇。不立二十一小木壇。   次小壇等縱廣(私雲。經文但雲小檀。不雲寸法)。   定心支度雲。   大原支度雲。二十一小壇之內。一壇方一尺五寸。二十壇方五寸(高各二寸)。   圓融雲。小壇縱廣一尺四寸(高三寸五分)。   三小壇立樣。   定心圖(大原一本同之圓融圖同之)。   大原圖。 T76013801.GIF   師匠圖。 T76013802.GIF   四燈。   集會經雲。又以香油燃十支燈。置如來壇。為供養十方佛故。自餘諸壇各燃一支(云云)。   五花。   ㄙ雲。不見經文。諸說皆在。師曰香花燈明供養理在。不雲准文不說必可用之(云云)。   師匠現修。黃菊造花插於瓶口尤可也。   六香。   集會經雲。取黑沈香及龍腦香。共滿一兩置於壇上。又取白檀香或沈水香。或龍腦香。或復丁香迦矩羅香。而置於壇。其人誦此陀羅尼咒。咒此諸香。於日日中皆七七遍滿於七日○復取麝香龍腦白檀鬱金之香及紫檀末。於如來壇若壇若散若塗而為供養。自餘諸壇隨取一香而供養之○於前所咒諸香之內。取龍腦及沈水。於如來壇而燒供養。其餘壇上然自餘香。將然香時其如來壇及餘壇香。復應各別誦此神咒而以咒之。   私案經說大旨。以香為所成物。然所成香供養之香結願燒香三番舉之。可能斟酌。如經意者。黑沈龍腦。或白檀丁香迦矩羅香。共滿一兩置於壇上。日日加持麝香龍腦白檀鬱金紫檀末。五種香於如來壇。自餘諸壇若散若塗而為供養。咒香之內龍腦及沈於如來壇而燒供養。其餘壇上。然自餘香大都如此。可分別歟。   先達皆以諸香等各別堣均C人於香苔置大壇上。日日加持至結願時。燒於諸壇別燒火捨令聞檀越。   又麝香等五種香若散若塗而為供養。是結願之時作法也。而迴結願作法。自開白用之時。若散塗每日可有哉。仍必種香多申請之。始自如來壇於諸壇可供養也。日天王壇可用之哉。文雲。自餘諸壇隨取一香而供養之(文)。諸壇之內四天王壇在無。更問。   抑迦矩羅香是何香哉。   師說雲。安悉香也。以桃野尼替之。謂以此作安也(云云)。   私勘諸文雲。   多利心咒經雲。掘具羅香(安悉香也)。   千手合藥經雲。掘具羅香(安悉香是也)。   千臂經雲。求雲羅香。   集經雲。求羅香(唐雲安悉香)。   牟利曼拏羅經雲。嚧俱但虎杜波雲安息。   ㄙ雲。諸說皆是安悉香也。梵音不同彼此無違歟。香字抄。引本草雲。安息香其味辛苦平無毒。似松脂。黃黑色為塊。新者亦柔軟(音刃)案之。安悉香是今安息香彙耳。   七香藥置所。   私案。經意置大壇上可加持歟。   定心圖。如來壇左邊置之。但彼流二十一小壇結願作法也。置香藥事自開白在推之。不立小壇以前置大壇中心歟。   大原圖。如來壇前金剛王壇前奧方置之。圓融圖同之。   師匠現修。置大壇左脅機上。而每時開蓋加持之。有便宜故也。   八小壇等置杵。   大原一本圖并圓融圖。如來壇置五古。金剛王壇置三古。定心圖無之。師匠現修同。   師曰。文所不見也。必不可用歟。   私雲。造曼荼羅有廣中略。廣者形像。中者三形。下者種子。置五古等是三形意歟。   九●●字。   大原新記雲。如來之位書●字。二十壇上書●字。謂金剛薩埵種子也(但以水書之云云)。   師曰。書之何事有哉(云云)。師匠現修無此事矣十置經寶瓶。   私雲。師匠現修寶瓶上置般若壽量兩經立如來壇。諸說無之。更問。   三四天王壇(此有八)。   初作壇所。   集會經雲。又於壇外作四小壇。名四天王壇次壇縱廣。   私雲。經文但雲小壇。不雲縱廣。   定心支度雲。二肘大原支度雲。方二尺八寸圓融雲。方三尺高八寸師匠支度雲。方三尺五寸。   三安置方角。   私雲。經文但雲壇外不指方角。   定心圖。東北(北天雲面向南)北天南(東方天雲面向西)東南(南方天雲面向北)西南(西方天面向東)。   大原圖。東北(北方天)。   圓融圖同之。   師匠現修。   道場南向四天共南向懸北壁。   大壇。東(東方天)東方天東(南方天)。   大壇。西(北方天)北方天西(西方天)。   私雲。陀羅尼集經。四天王法中雲。作是像已於道場北面向南邊作安置竟。   說印明文。東南西北以為次第若一行安置之時。且依此說亦無失歟。   又同經。烏瑟沙摩法中。東北(提頭賴吒)。東南(毘盧荼迦)。西南(毘盧博叉)。西北(鞞沙門)。立四角時依此次第有何妨哉。   又鎮西四王。向西中央最勝太子。其北一北方天。次東方天最勝太子南方南方天。次西方同護摩堂向西中央向東。塗鉤召爐最勝太子為本尊。南端向北塗。息災爐毘沙門為本尊向東塗。增益爐持國天為本尊北端向南塗。降伏爐增長為本尊向西塗。敬愛爐廣目天為本尊(云云)。一行四角。又以此等可准知歟。   四供瓶。   經雲。又取乳酪酤及沙糖如次第以新瓶四口各別盛之。置四天王壇上(云云)。   大師傳雲。以新瓶四口各別盛清水入乳等。四種四瓶各□淚□□z□□□□榖饛□□□見□籠□□□□□飀□楛□駎□礸□礸馜□□褓□[□□□  師匠現修。但以四瓶乳等四種合入一瓶□□□騊□誇□槽E□□駎□逆□  私案文意乳等四種如其次第四瓶各別盛之。各置四天王壇歟(四四十六瓶也)。   陀羅尼集經第五雲。當其像前別差四碗。其四碗中各盛一味。謂盛石密沙糖乳密知其次第各盛供養。不空□索經中卷雲。吉祥瓶法四盤盛酪。一盤盛蘇。一盤盛乳。一盤盛密。於瓶四面各置一盤。   私雲。四味別盛置於一壇兩經明白。雖不雲供四天王。准用有據。但諸說中敢無此義永不可用努〃。   五十二果樹。   經雲。又以淨水著於瓶內。採十二種果樹之花而置其中(云云)。   私雲。師曰。十二果樹無指說所。可尋訪之。   定心支度雲。梅花。李〃。杏〃。桃〃。梨〃。柘榴〃。柑子。橘〃。柿〃。松棗〃。蓮花。   圓融圖堮捅部C梅。李。杏。桃。梨。棗。柘榴。柏。柑子。柿。栗。橘(師匠支度同之)。   六香。   師曰。大師傳雲。四天王壇香事(集經文雲)。安悉(伽ヱьЬ雲是也)不令知人捻之(云云)。非閉目時不可授之(云云)。但是他軌也。非彼經說(云云)。   私雲。捻香事不能具記。可見息心抄。   七開白結願存沒不同。   定心說。結願一時立四天壇故。彼支度雲。四天王像各一楨(但第七日行法也。件日當離日者。天像兼日可開眼之)。   大原新記雲。問。四天王壇結願作法歟。自開白之時可有耶答。可在之。但見文結願之時。猶是結願作法歟。而猶迴二十一壇之文已為初日。況此文可得意也(云云)。   私雲。師匠現修之時。始自開白三時供之初夜蠟燭一壞在之。   四護摩壇(此有四)。   初壇縱廣。   念誦法雲。作量廣三肘。於壇中心用白粉作一肘半。金剛甲冑。定心支度雲。方四肘。   大原支度雲。圓融雲。方四肘高九寸。   師匠支度雲。方六尺(自上彼送古壇六尺云云)。   次置壇方角。   師曰。三昧阿闍梨雲。依胎藏時大壇右方立護摩壇爐不安首項。依金界時大壇左方立護摩壇爐安首項。   三爐形(此有三)。   先爐肘量。   念誦法雲。於壇中心用白粉作一肘半。金剛甲冑。中央穿作一肘。火爐或深半肘。   次正爐形。   念誦法雲。金剛甲冑。瑜伽護摩軌雲。其延命爐如前。增益爐外作甲冑形(云云)。說增益爐文雲。增益應正方。下說肘量文雲。增益兩肘量深量應用半。   私雲。息災降伏鉤召爐。皆雲一肘而增益兩肘其意如何。   瑜伽別本軌雲。延命如增益爐外畫甲冑如人被甲形。而令雙袖垂袖如三獨□檢□□□槆鄰□□□□□諒□□駍詈稷導□□□飀□  建立護摩軌說增益爐文雲。爐方二肘量周圓深半肘(云云)。   火吽軌出息增降愛四法了雲。已前四爐皆方寸肘(小尺一尺八寸)。深則半之。   私雲。建立軌不說延命護摩。息災等爐其量一肘至增爐之方二肘(云云)。   三葉火爐。   念誦法雲。中央穿作一肘火爐。若其不能穿之取火爐。俱案於壇心亦得印位花緣依作之(云云)。   私雲。集會經等不說護摩。師傳依念誦法修之。   四相應物(如下記)。   五十二天。六聖天壇。   修法之時別立兩壇。祈請法驗諸法之通例上古之舊規也。   一幡。   定心支度雲。幡十流大原支度雲。八色幡八流。師匠支度雲。雜色幡某流。   一壇敷。   定心和尚被用黃色壇敷之由。慶嚴闍梨所記置也。   私勘祈雨壇法文雲。壇四方白色布幕繞之(云云)。增益法諸事用黃色。壇敷大幕可用黃色問。佛供可染黃色哉答。建立軌息災文雲。衣服當潔白。食香花地燈燭亦復然。下降伏文雲。飲食以柘榴汁染(云云)。 師曰。一四十九燈。   ㄙ雲。諸佛集會經等不說之。依普賢延命經說師傳加之。付師傳或復不用。   定心大原共被用之。圓融和尚不被用之。傳聞中道房智深阿闍梨說。慈覺大師令修此法。不被燃四十九燈。就普賢延命經上下簡別二行儀異。所謂上請三七僧轉讀此經四十九反。別傳陀羅尼滿十萬遍。下依月一日建立道場燃四十九燈(等文)。此別儀也。上下全異不可混雜。以仁王經法為其證據。此說於一經尚辨二儀式。況立二十一小壇時哉可思之。   右道場莊嚴大略如此。香花燈明辨備布列具如圖等。   一行法(就此有七。一經大意。二大壇。三護摩壇。四四天王壇。五十二天壇。六聖天壇。七結願作法)。 先經軌大意。   金剛壽命陀羅尼(金剛智譯)。   兢伽河側之說。以四天王為對告。但為讀誦說陀羅尼明。其功能不說。入修行法儀則。   諸佛集會陀羅尼經(提雲般若譯)。   恆伽河邊之說。以四天王為對告。大旨開於金剛智譯。但說持咒壇場儀則。不明行法印契護摩具如經文。   普賢延命經(不空)。   兢伽河側之說。普賢菩薩得諸佛心印。宣說金剛壽命陀羅尼。十方執金剛四天王等助成諸咒。同前兩本。但說普賢延命形像燈四十九燈讀誦此經。或別持此陀羅尼。不明行法印契護摩。具如經文。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法(不空)。   金剛壽命念誦法金剛智與不空譯。   兩本經法同。大日於須彌頂說三摩地門根本印明護摩法等。具說如文。   右經軌等大略如此。前後首尾往而可見。   師曰。先金剛智本不說行法曼荼羅印契等。次提雲本說曼荼羅。所謂七肘壇上如來壇等二十一小壇是也。第三本說普賢延命形像。第四五兩本說根本印明并護摩法。然近來以普賢延命而為本尊。以第二本二十一小壇而為壇場。號為普賢延命法頗無謂歟。所以者何。譯人既異所見各別。皆有所存各住其說受持讀誦無不滿願。若有所闕不如法者。翻譯聖人似無本意。更彼此混雜不可修行之。依一軌說有何不足。第三本偏明受持讀誦法。於清淨屋舍請三七比丘。然四十九燈。高聲讚詠此陀羅尼。不說行法曼陀羅。若欲勤修行法護摩。付第四本可修行之。全不可立二十一小壇。但以普賢延命形像安置道場。燃四十九燈。行法護摩依第四本。以此法者可號普賢延命之法。若依提雲本修行之時。中臺諸佛。第二重執金剛等。第三重四天王。以此曼荼羅而為本尊。燃十支燈。備十二種果樹之花。於諸壇上燒眾名香聞香得益。然於此時更不可燃四十九燈。以此法者號而可謂諸佛集會經法也。一兩師範皆許此義。雖然不可違先達說之由有教誡耳。今稟承有二家說。   一定心和尚說(隨阿彌陀院師受之)。   二大原僧都說(隨圓陽大教等師受之)。   和尚僧都同隨池上。而受學之。然兩家行儀非無異說。其源雖同支流成異。仰而取信而已(云云)。   次大壇(此有三。一胎藏。二金界。三悉地)。   先胎藏(就供養會。此有七分)。   一行願分(自前方便至五大願)。   二三昧耶分(自入佛三昧耶至持地印)。   三成身份(自內五輪至慈氏印)。   四曼荼羅分(自一切三也無礙力至示三昧耶印)。   五供養分(自閼伽至密讚)。   六作業分(自入本尊觀至救世加持)。   七三摩波多分(自解界至迴向)。   付初行願分。   唱禮。   八葉。佛眼。   曼荼羅主大安樂不空真實三昧耶冒地薩怛婆耶摩訶薩怛婆耶(三反)。   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   次三摩耶分(云云)。   次付成身份   有都別等異(更問)。次付曼荼羅分。   道場觀(如常)。   觀曼荼羅(且依別法都法等觀。更可問之)。   師曰。中臺諸如來第二重金剛。第三重四天ㄙ雲。中臺諸如來大日釋迦兩尊隨一為諸如來且無妨歟。第三重中護世諸天可加觀之。又普賢延命即是中臺諸如來也。可觀念歟。   次付供養分。   讚(五讚。若存略者本尊四智)。   本尊讚。   唵縛日囉(二合)囉細(堅固勇勤)摩訶燥奘耶(大安樂者)縛日囉(二合)喻勢(壽命)摩訶喻麗縛日囉(二合)惹爾多摩訶惹爾底(延命)縛日囉(二合)毘喻(不老不死)摩訶毘耶唵(三身佛眼佛寶)砧(法眼法寶)欲(惠眼僧寶)曩謨□□□□□諑□□□  次付作業分。   入三摩地。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法(雲)。   次說三摩地門。結跏跌座閉目端身。二手重疊或結定印。安於臍下。於虛空中遍想諸佛了了分明。即自身中當其心上。觀淨滿月光明瑩徹。上有五□橇□□好□□□踽偕痋慼慼慼慼慼慼摯e橇□□騖飀□□馯觛榵唌慼撬芊J□□□□□□□□□□□□□訇□□□  次於心中復觀金剛薩埵相好殊勝威德自在。念誦法雲。說三摩地門。結跏跌坐端身閉目。二手重疊安於臍下。虛空中遍想諸佛了了分明。即於自身中當心觀如滿月。光明瑩徹。上有五□橇□□好□□襤福□騺□□□□□送樏騖飀□□馯觛榵唌慼慼J□□□□□□□□□□□訇□□妖□□□□粿□□□饟娏騖飀□  師曰。延命入三摩地四種曼荼羅三種意生身。他家不知尤祕藏之由。故三昧阿闍梨所被示也。然先師老病耄昧不能諮詢。遇面授口決。資大教阿闍梨聞三箇祕事已了。   延命入三摩地。如念誦法等。所說三摩地門。但於愚意未得斟酌。於師說者可仰信之。   且私案之。可有三意。一者毘盧遮那如來於色界頂。現不動明王身降伏摩醯首羅。即以至死說法法界生真言。令彼蘇息(蘇悉意也)。二者毘盧遮那如來於須彌盧頂。現降三世明王身降伏摩醯首羅。即入金剛壽命三摩地。說延命真言令彼蘇息(金界意也)。三釋迦牟曩曳。在兢伽河側。於心轉光明。召集十方世界諸佛。各放光明。遍觸普賢菩薩令宣說金剛壽命陀羅尼。先先是即他受用身降魔相也。集會經等應身說法之儀式。恆伽河側之會場也。依此經時何必用彼成身儀哉(云云)。   私案。理趣釋有五部降魔。可為五部延命之法。   堮捅部C建立軌雲。觀於阿字門(本不生義即是菩提心)惑障所覆蔽。入於猛利智。周匝成光焰。如劫火熾盛。持刀及□索。焚燒業煩惱。無明株杭等。不復有遺餘。次觀菩提心。沐以大悲水。當想遍身中。流注白甘露。灑於十方剎。熱惱諸眾生。滋長菩提芽。次第生諸字(即是五輪字成佛心)。聖觀音軌雲。如是大悲為菩提心。發是心已。於囉字上具圓點。即為覽字為法界種子。想為二囉字置二眼中。如盛燈光普照一切。用此光明智慧之眼。觀自心中置阿字。了一切法本來不生。即於阿字流出白色光明。照曜無邊塵沙世界。除一切有情身中無明癡闇。即想自身轉成毘盧遮那(云云)。   義釋第十。釋迦如來齊直言雲。阿沒□(二合)都納婆(二合)縛(甘露生也)。甘露者智之別名。能除身心熱惱。得而服之不老不死。可以喻於如來之智也。今以此智除一切眾生熱惱。令得常壽之身。此甘露味亦從佛心生也。   私雲。亦從佛心生者。上如來心真言。釋雲。是諸佛之智。此智不從他得。還從佛心生也(文)。仍爾雲也。此文尤至要也。善可思之。   已上堮悀F。 T76014201.GIF   根本印(先三種次本尊)。   師曰。先結胎一切佛心印。誦經陀羅尼。   次結誦延命印真言。次結五□本□□槶□□祟穇□□□□□駎□□訃螂苤慼潸滿潠鶠慼慼熬T□□□□飀□  諸如來真言。   金剛智本雲。爾時一切諸佛為加持故。異口同音。即說一切如來金剛壽命陀羅尼曰。   怛姪他(一)者犁(二)者拿者犁(三)彌娜坻薩縛(二合)薩底(二合)稽(四)斫紇浪(二合)櫱南五缽囉(二合)捨滿都薩婆路哦(六)薩婆薩怛縛(二合)南(七)阿娜□諑□□餿□□□□趥蜰□(九)遮□〃〃(十)係麼繞(羊矯反)哩(十一)係麼爾鏟尼(十二)係摩屍棄(十三)矯囉徵(十四)矯囉迷(十五)係俱囉微(十六)俱羅犁(十七)俱摩尼(十八)微始麼泥〃〃(十九)戌〃毘縛(二十)阿者犁(二十一)彌者犁(二十二)麼尾覽麼(二十三)戶毛〃〃(二十四)唵(二十五)縛折囉論師(某甲二十六)娑縛訶。   提雲般若本雲。如是一切諸佛如來。俱時發聲而說咒曰。   折禮(句一)折羅折禮(句二)毘那(借音即此字之上聲下有字傍注上去者皆倣此)微(彌裡反句三)莎(蘇枯反)悉底(都以反下同)雞(句四)斫迦爛揭時(句五)缽羅捨漫都(句六)薩婆嚕(依魯字本音而轉舌呼之其下口邊作梨犁羅麗皆倣此)伽(句七)阿那(上)□諑雜□祏□奅□餿□□褸□□□□磻□□□趑□□(句十)折□□□□襏飯□□驆□襑□襏□□導饉饅簠□□便□□□毦□□□□w□□□便□良□毦□鞢慼憤K□□□□□□芯□雯□便□□□□□□芯□窗憤K□掔□毯□□□□□□□芯□□(句十七)俱末底(句十九)毘奢麼(謀跛反)泥(句二十)戌暑(輸矩反)毘(上)婆(句二十一)阿折禮毘折禮(句二十二)摩毘濫婆(句二十三)呼(去)牟呼(去)牟(句二十四)。   不空本雲。爾時普賢菩薩得諸佛心印。即住金剛壽命三昧耶。於身毛孔中放無量微塵等數光遍十方界。以自在神通力即說。陀羅尼曰。   怛爾也(二合)他(一)者隸(二)者拿者隸(三)尾曩知娑縛(二合)悉底(二合)計(四)折羯[口*賴](二合)哦爾(五)缽囉(二合)捨漫睹(六)薩縛路哦(引)薩縛娑怛縛(二合)南(七)阿曩□諑□□□媸□□□□□□〦□□(十)者隸〃〃(十一)係摩憍(二合)哩(十二)係摩爾鏟爾(十三)係摩屍棄(十四)矯羅吠(十五)矯囉悌(十六)係俱囉吠(十七)俱羅□□雜□□餿□□導雜□□餖潼Q□兜□□□饋□□襚□□□□□□□騾切妢襾p妢諑□□□□饉飾h導□□□□饐□陋□□□□□□饔奚馗□□□□諑騫□□□□□□諑□□襼導飀□  金剛王真言。   金剛智本雲。爾時十方佛所。一切執金剛菩薩。異口同音亦說延命陀羅尼曰。吽吽屍棄(一)薩縛訶。   如是一切如來及十方執金剛菩薩。說陀羅尼已隱而不現(云云)。   般若本雲。爾時十方諸佛。一一皆有金剛密跡王親近圍繞。此無量金剛王眾。復共同聲而說咒曰。□□襑□□□威□誇□□□□磻□□鞢慼潤豕}□□醯□w□趯□便□□□   不空本雲。爾時十方如來加持一切執金剛菩薩。異口同音亦說延命陀羅尼曰。唵縛日羅(二合)諭勢吽吽屍棄娑縛(二合)賀。   如是說已。一切如來十方執金剛菩薩。隱於空中而已不現(云云)。   四天王印真言(如下出之)。   延命印真言(更問)。   陀羅尼經法雲。次結金剛壽命加持甲冑密印。各以二手作金剛拳。以進力右押左相鉤。安於頂上。即誦壽命真言七遍。安於額前分手繫項。繫項後已。直舒進力旋轉如環。下至心上相纏如繫甲勢。次至背後復繫。來至臍兩膝腰後。當心二肩項前項後。復至額前重繫項後。金剛拳繫漸垂兩手。徐徐而下如垂帶勢。當誦真言成被甲冑護身被甲真言曰。唵砧(謪簪反)縛日囉(二合)欲。   由結密印加持威力。身如金剛堅固難壞。離諸災橫見者歡喜。一切人民生大恭敬。   念誦法雲。即結金剛壽命菩薩陀羅尼印。二手金剛拳。以頭指右押左相鉤。安於頂上。誦金剛壽命陀羅尼七遍。安於額上。分二手繫頂後直舒二頭。指遍身旋轉如擐甲冑勢。甲冑真言曰。   唵砧縛日囉(二合)欲。   念誦。   先部母。次大日。次釋迦。次延命(陀羅尼小咒)。次降三世。次三部總。次諸天總。次一字。次又部母。   三摩波多分(准胎科文者。以解界已下可為此方。准金科文者。後供養已下此分也)。   師傳雲。阿闍梨下座。微音發五大願。而主伴相共誦陀羅尼四十九遍。加持所置諸香(云云)。又雲。雖須用集會經陀羅尼。其句闕少也。仍用金剛智本。字句具足之大咒(云云)。   私雲。三時加持香等。但結願時不可有之。日本咒香取分燒故也。   三護摩壇。   丹州師說雲。私案雲。兩界護摩其作法各別。猥不可雜用(云云)。   ㄙ雲。稟承護摩私記何界哉。更可問之。   相應物。   屈婁草。粳米。比餘物十倍。   乳木。   果木。或天木(松木也)。或柏木尤宜(云云)。   屈婁草等具如延命法記。   火天壇(如常)。曜宿壇(如常)。   建立軌雲。增益文雲。光音及歲星榮支意宿等(云云)。   私雲。光音誰哉可尋之。歲星者木曜也。榮支者三九宿之中榮宿支宿也。意宿者六宿之中第三也。三九六星隨人異也。以施主歲可定之也。   本尊壇。   中央●(十方如來●)。執金剛四方圍繞四天。   念誦法雲。即於火中想八葉蓮花。於花胎中想阿字。光明遍照。成金剛壽命菩薩(云云)。   經法雲。於光焰中觀作八葉蓮花。於花胎中當觀欲字。光明晃曜遍照。成大金剛壽命菩薩(云云)。   ㄙ雲。念誦法意。壇上安置爐中觀念同之。金剛壽命菩薩。然經法塗壇文雲。設壇既了懸諸幡蓋。安置金剛降三世尊像(云云)。爐中觀作雲。金剛壽命菩薩壇上。本尊爐中觀請相違如何。   又金剛壽命菩薩種子念誦法。   又念誦法等爐中觀念。依集會經建立曼荼羅時可否如何。   諸尊壇(可有二意。更問)。   世天壇(如常)。   護摩真言(小咒)。番僧(經陀羅尼)。後加持(同陀羅尼)。   大原說雲。古昔降三世。近代小咒。   四四天王壇。   私雲。小壇行法如藥師法。但四天王各別印明。可知之。   東方持國天(提頭賴吒)。   種子。●(地利)。   三形刀形。   色相。赤色。忿怒形也。左持劍。右押股上也。   眷屬。無量乾闥婆眾。毘捨闍眾。   印。定拳。敘風屈如劍。空指敘空風之間不相著。右手如是。以右腕側置左腕上。真言曰。   唵地齡多羅瑟吒囉囉〃缽羅末馱那Лгロ唵縛日羅諭勢末臨縛〃〃〃Лгロ(以此咒可用念誦之下問)。   南方增長天(毘樓勒叉)。   種子。●(毘)。   三形。刀。   色相。赤色。右手持劍。左手作拳。安腰著甲冑。   眷屬。無量荼畔多眾。薜荔多眾。   印。以右腕側敘置左腕上。二掌相背各中指相鉤如索。二小指水頭指大指各屈之。召時來去頭指。真言曰。   唵尾嚕荼迦藥乞叉(二合)地跛多曳Лгロ。   唵縛日羅諭勢摩蹬凝摩蹬儗抳輸摩輸謀Лгロ。   西方廣目天(毘樓博叉)。   種子。●(毘)。   三形。三股戟。   色相。或曰赤色。著甲冑右手持三□櫚□□櫸□騂□□□  眷屬。無量諸龍富留那眾。   印。定慧各拳。以右拳背置左掌背。以惠風鉤定風如索。但以二空各押大甲。每誦以空召之。   唵尾嚕博乞叉那伽地跛多曳Лгロ。   唵縛日羅諭勢者理者理者理隸Лгロ。   北方毘沙門。   種子。●(吠字)。   三形。寶棒。   色相。著七寶莊嚴甲冑。右手托腰。左手捧寶塔。   眷屬。無量藥叉眾。羅剎娑眾。   印。十指內相叉。二水豎頭相柱。二風豎微屈。左空入右掌中押左火甲。右空越左空背入左掌中。押右火甲。真言曰。   唵吠室羅縛拏野Лгロ。   唵縛日羅諭勢濕吠帝濕吠多隸理Лгロ。   右四天勸請法。當天印誦明。明末加曳醯呬句召之。或可通用諸天印明。但明末可加各梵號來句。所謂嚕迦〃〃迦羅也提頭羅吒泥婆南(南者等也眷屬等也)曳醯呬(餘三准知)。   讚同可用諸天讚也。或以多聞天讚通用之(云云)。   ㄙ雲。四天念誦咒依師傳出。不空軌咒金剛智并提雲本咒抄記如左。   供養次第。或以北方為始。自上□次第供之。經軌等說一往可然。或以東方為始。次第供之師匠現修依後說。   壽命經(金剛智)。   先毘沙門。   ●     ●●●●    ● 始尾(二合)帝始尾怛利(二)栗利(金剛智般若雲犁。不空隸。故知●歟) 次毘樓勒叉。 ●●●   ●●●●   ●●●●   摩登霓(一)摩登儗尼(二)輸麼輸謀(三) 次提頭賴吒。 ●●● ●●●   者禮アア者羅利 次毘樓博叉。 ●●●●●   末臨麼麼麼   集會經雲(提雲般若)。   先毘沙門。   私供(句一)說怛梨(句二)履梨(句三)。   次毘盧勒叉。   摩蹬耆(瞿雞反句一)摩蹬耆(祇裡反)尼(爾咨反句二)暑(輸矩反下同)摩暑母(句三)。   次提頭吒。   折麗〃〃颯婆(去)訶。   次毘樓博叉。   跋凌(去)婆(上)婆。   收食散淨處。   集會經雲。先所咒香並燒盡已。然後收彼四天王食散於淨處(云云)。   私雲。經文收食結願時作法也。然今自開自立四天王壇。每日可收歟。若有煩者結願收之無妨歟。收食作法可有斟酌(更問)。   五六十二天聖壇(行法如常)。   十結願作法。   行法如日來。但取日來所咒香。於如來壇及餘壇。而燒供養也。   集會經雲。於前所咒諸香之內。取龍腦及沈水。於如來壇而燒供養。其餘壇上然自餘香。將然香時。其如來壇及餘壇香。復應各別。誦此神咒。而以咒之。   ㄙ雲。於壇上所咒香等結願時取之。以龍腦沈燒。如來壇以自餘香相和可燒。二十壇火捨也。先以火捨威香二十一火捨。各別咒之。然置各壇上可燒之也。又別取此咒香等。日來所置壇所大火捨捻之。   安如經機上。居檀主前燒之。令聞其香氣(云云)。置文雲。若有眾生得聞此香。非時夭橫。靡不除滅之故也。   師曰。咒香檀越之分。盛別火捨。置於其前。始自定心。次次人師皆以如此。但於檀越不來會者。不可有此事。壇那會時者。增上所燒聞香得益有何疑哉。別檀越分不可儲歟。若有故障不來會者。必可送之。昔幼稚時。先師法眼。康和之初。於椒景捨被修此法。結願之時。火捨盛香。令持承仕。參清涼殿有後加持。親所見也。今度進入御簾之內。每日雖令會。時不違師說之故。所進入也。   又以五種香。至結願時。於鬱金壇。或散或塗。前來未有。以私巧惠初行此事(云云)。具如息心抄可見也次金界(就成身會此有七分)。   堮恁C   文集第四雲。又令方士合靈藥。玉釜煎銖金爐焚九華。悵深夜悄悄。反魂香反夫人魂。   十洲記曰。聚塵洲在西海中。上多真似雲館。第比門有大樹與楓不相似。而共香聞數百里。名為反魂樹。有聲如牛呴聞者駭振伐其心。於玉釜中煮取法。更微煎令丸。名驚精香。或名震靈。人名反生香。或名人鳥精。或名卻死香。香聞數百里。死魔在地聞氣仍治(云云)。   帝王世記雲。漢武帝時。大疫死者過半。長安皆臭。王母持藥三七九而來與王也。大如梅子也。以此可燃。王割一丸而燃。其香及於三十餘里。其香所及之人民皆盡起立也(云云)。   ㄙ雲。世間淺近雲神藥。猶有如此力用。況如來咒加持之妙香哉。   已上背書了。   次金(就成身會三十有七分)。   一行願分(自前方便至勝悉地印)。   二三昧耶分(自麼吒印至成菩提印)。   三成身份(自等持印至陳三昧耶印)。   四曼荼羅分(自大海印至輪壇印)。   五供養分(自啟請印至普供養印)。   六作業分(自百字明印至後根本印)。   七三摩波多分(自八供養印至迴向)。   就初行願分。   唱禮。   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金剛界大悲毘盧遮那佛。   〃〃金剛堅固自性身阿□佛。   〃〃福德莊嚴聚身寶生佛。   〃〃受用智慧身阿彌陀佛。   〃〃作變化身釋迦牟尼佛。   〃〃四波羅蜜菩薩摩訶薩。   〃〃大曼荼羅王金剛壽命菩薩摩訶薩(三反)。或可唱縛日羅瑜曬冒地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   〃〃十六大菩薩摩訶薩。   南無八供養菩薩摩訶薩。   〃〃四攝智〃〃〃〃。   〃〃縛日囉囌婆爾冒地薩埵婆耶摩訶。 〃〃〃〃〃諸大明王〃〃〃〃。   〃〃遊空地居等五類諸天。   〃〃五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三昧分(云云)。   成身就分。   五相成身(可依金剛薩埵成身)。   就曼荼羅分。   道場觀(如常)。   觀曼荼羅(有五部都法觀。五部隨一觀。諸尊隨一觀。更問)。   集會經等。恆伽河側諸法儀式念誦法等。須彌山頂。盡空法界一切如來皆悉集。降三世教令輪。降魔之相。可能思念。   供養分(讚等如胎)。   就作業分。   入三摩地。   念誦法等三摩地文如胎中書。   根本印(先大日次降三世次本尊)。   念誦。   先部母(同之)。次大日(同之)。次降三世。   次延命。次五部總。次諸天總。   次成就明(同之)。   三摩波多分(云云)。   私雲。延命法依金剛界而可修之。其旨可見本軌等(矣)。   護摩。   丹州說雲。私雲。兩界護摩其作法各別。猥不可雜用。瑜伽軌雲。迎請從三昧耶至迎請。皆依本法。乃至各立本羯磨印。安立示本三昧耶。請護摩真言一百遍。然後取一花(云云)。   今依此文意。若修金剛界作法。瑜伽護摩如例修供養法。然後結羯磨三昧耶印。誦真言。次結當壇護摩印。誦真言。然後誦同明一百八遍。然後始修護摩(云云)。   ㄙ雲。大綱如此。正修儀。則可聞師說。   相應物等(如胎中記)。   三蘇悉地(此有七分)。   一行願分(自前方便至五大願)。   二三昧耶分(佛部三昧耶等)。   三成身份(云云)。   四曼荼羅(自地結印至普通供養)。   五供養分(自送車輅至普供養讚等)。   六作業分(自入三摩地至後閼伽)。   七三摩波多分(自解界至迴向)。   就初行願分。   唱禮。   三身。佛眼。   曼荼羅主縛日羅瑜曬冒地薩埵婆耶摩訶羅婆耶(三反)。   五大明王。四大提婆摩訶提婆。   大小。三部。   右唱禮。師匠現修之時被用之。   三昧耶分(云云)。   成身份。   師曰。別尊軌等所說。成身印等可用之(云云)。   ㄙ雲。延命法不見別成身印等(更問)。   曼荼羅分(依集會經意)。   供養分(通讚別讚如常)。   作業分(入三摩地根本印等如胎中記)。   三摩波多分(云云)。   護摩(如胎中記)。   已上行法大略了。   問。以鬱金塗二十一小壇時可有別作法哉。   師傳雲。如胎藏白檀曼陀羅圖位作法。   私雲。就塗小壇有二。師傳。一者(大原)自開自時。七肘大壇面上計小壇等分劑而以鬱金塗二十一方壇。一者(金剛壽院)至千結願時。於其七肘大壇上別立二十一小壇。其小壇等面塗鬱金(世多用此說)。先立大壇點記小壇等位(圖位如上出)。   阿闍梨。先護身等(如常)。次成事業身(印明等如胎藏可想我身作金剛薩埵)。而後與知法弟子相共。於壇面上枰定二十一方壇(若准枰線時作法者。以大日身可枰壇矣。今日用事業金剛身)。   次加持香水灑淨壇面(用胎藏灑淨印明)。   次當用鬱金塗作二十一方壇(先起自中位至於東北順迴可塗之。其鬱金兼以淨水磨和之)。   次中心壇書□字。二十一壇皆書□字(但以水書之)。 次當以大日如來身(轉縛成阿首中百光王。安立無垢眼。以此加持故。成大日身。相轉前薩埵身。成大日矣)。   誦持地真言(或三或七能多益善。印明如台藏須每位持誦之。雖然只或七持誦諸位)。   次取麝香龍腦白檀鬱金紫檀末。於如來壇。若散若塗。而為供養。自餘諸壇隨取一香而供養之。以事業薩埵身供之。轉阿成縛(云云)。   次結印誦真言。手安位誦之一遍。如是一誦一案乃至七反(中位結金剛合掌印誦唵阿娑縛賀。二十位結內縛印誦吽吽屍棄娑縛賀)。   次禮拜起立。   右依師傳。准彼白檀曼荼羅作法而聊記之。自行猶有疑懼。況及他用哉。早可破卻〃〃〃。   一僧數。   普賢延命經雲。請三七比丘清淨僧(云云)。   一讀經卷數。   普賢延命經雲。請三七比丘。轉讀此經。各四十九遍。   私雲。二十一僧各四十九遍。通計之一千二十九卷也。但師傳修此法時。自發願時。二十人番僧晝夜不斷轉讀經矣。   一咒遍數。   普賢延命經雲。別持是陀羅尼。滿十萬遍。即獲壽命(云云)。   已上三事。集會經無之。   一行法日數。   集會經。滿於七日(云云)。普賢延命經不雲之。   一本尊形像。   普賢延命經雲。我此延命法先須彩書普賢菩薩。如滿月童子形。五佛頭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召集金剛鈴。契鬘縱緩帶坐千葉寶花。花下有白象王像有三頭。鼻卷獨股杵。各具六牙其象四足踏一大金剛輪。輪下有五千群像。各負其輪。於菩薩身放百寶光。光外書白月輪眾彩莊嚴。書得其像。敬於清淨處建立道場(云云)。   師傳雲。滿月童子者非有別其人。只是圓滿端正之義也。圓滿之形如滿月少壯之童子形耳。此菩薩像即如肥滿端正童子也。此菩薩處滿月中。其菩薩形如小壯之童子容。故雲滿月中童子也。像有三頭者。延命像或乘三象或六象各有所表而已。三象者。經所說之三頭象身三也。而師說此三頭象可有四頭也。即表生老病死四苦也。經不說死頭也。謂死了書形無故也。六象表六道利生也。唐院曼陀羅中台像三象。世間流布本多一身三頭象也而或人等三象指南(云云)。如此佛像圖不可佛執。唐院多本被渡歟。不可一定事歟(云云)。   經雲。像有三頭。其象四足踏一大金輪(云云)。   右件三象雲意。像有三頭讀也。牛三頭雲如也。四足踏大輪者。三頭象各踏也。四足雲只是雲也。委雲所謂三四十二足可雲歟(持明說云云)。或處有延命像人不知之。謂有六ン象尻聚一處。各而向外。其六象之上在一普賢延命之像(二十辟也云云)。   巡禮記雲。次開普賢堂。禮普賢菩薩像。三象並立。背上安置一菩薩(云云)。   金剛智三藏口決雲。言金剛壽命薩埵智身者。五智取集而為大樂金剛薩埵。以四波羅蜜十六尊而為手臂五分法身。而為寶冠。定十手掌慧十手掌。各各每手十波羅蜜內供養。而為禪悅。外四供養。而為法喜。四攝方便三世諸佛。為毛孔額已上。過去千佛心已上現在千佛心已下未來佛。以之號三世常住金剛壽命薩埵智身(云云)。   師傳雲。台界大安樂不空即是普賢也。普賢菩薩為延命。故所現身也。此二十臂之尊於法等發願等時。同雲普賢延命大願薩(云云)。又此二十臂像即攝金界三十七尊也。謂五佛冠中在之四波羅蜜(十六中四方各初一尊攝四波羅蜜三形又與四佛同之)。十六四攝等三形二十臂持之。八供養隨義可攝餘尊三形也。又三十七尊最後四攝也。故十六尊乃至四攝故八供自然攝也。故金界三十七尊。此胎界攝安此二十臂尊遍知即安也。謂彼院一切佛一切菩薩等總位安之處故也。又二臂普賢延命初杵乃至終鈴持之。即三十七尊攝之。五佛冠在四波四佛攝。又十六各方初一攝之。謂薩(乃至)拳。內四供外四供四攝也。謂八供薩(乃至)鈴故中間攝也(云云)。般若波羅蜜理趣經大安樂不空三昧真實金剛菩薩等。十七聖曼荼羅義述(三藏沙門阿目迦序)雲。其一所謂大安樂不空三昧真實金剛菩薩。蓋表諸佛□常體寂不妄不壞故有此名也。左持金剛鈴是適悅義。置腰之左表大我焉。右持五□橇□□妘鷺□□飀□饞□□槤□槔魯□□□□飀□T76014801.GIF   右前唐院本也。以圓融房御本圖寫之。彼本雲。天喜六年(戊戌)三月三日。以唐院唐本圖寫之。金剛弟子良。   件本諸尊影像繪之。今依其繪圖以文書之後人知之。諸尊銘并色全。是苗本定也。 T76014802.GIF   延命曼荼羅(此外唐院本。二十臂延命并種子曼荼羅在之。可見之)。右二圖金剛壽院本(大原法橋傳云云)。   私雲。前二圖依金。後圖依胎歟。   一功能。   普賢延命經雲。令諸眾生增壽命故無夭橫死。亦令獲得金剛壽命堅固不壞。成就菩提到不退地。爾時普賢菩薩即說陀羅尼曰(云云)。又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怖畏夭橫非命及不吉祥事。即以沐浴著新淨衣燒香散花。持我延命心真言。即得增壽。若有病苦眾生。求長壽故離於病苦。即建立道場。於清淨屋舍。或就伽藍。請三七比丘清淨僧。轉讀此經各四十九遍。別持是陀羅尼滿十萬遍。即獲壽命。病者即於夜夢自見殊勝境界(云云)。   又雲。我此延命法先須彩書普賢菩薩。於清淨處建立道場。令清淨僧持是真言。及轉此經乃至書寫。及持金剛壽命陀羅尼滿十萬遍即增壽除夭橫故(云云)。又雲。爾時四天王等乘佛加持。助普賢菩薩延命各立誓言。娑婆世界南瞻部洲。但有此經法流行之處。我等四王即為結護令無夭橫。如有此經法清淨道場。如不降赴。願我失此威光。損我果報。退失菩提心不得解脫(云云)。又雲。爾時佛告四天王言。若有眾生怖畏死難病苦夭橫。有如是苦。但書寫此經受持讀誦。或別持此陀羅尼。或畫普賢延命像。合掌禮拜高聲讚詠此陀羅尼。及懺悔往咎。不墮三惡道。捨此身獲得金剛壽命更不輪迴。若有比丘比丘尼及四眾。轉讀此經而不廢忘。離於短命夭橫之怖。及夜惡夢厭魅咒咀。惡形羅剎。鳥鳴百怪之屬。亦不為水火兵毒之所傷害。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攝受護念。亦諸佛之所護念(云云)。   諸佛集會經雲。爾時世尊告四天王言。諸天等此陀羅尼。從一切諸佛所生。一切諸佛共所知見。若善男子善女人。乃至有能一日之中讀一遍者。是人終不墮於惡趣。當於是人起大師想。若有人為欲利益一切眾生。於日日中讀誦斯咒。能令眾生壽命增長。亦令其人災橫怖畏普得消除。無諸惡相及眾疾苦。水不能漂火不能燒。刀不能傷毒不能害。若在在處處有能讀誦此陀羅尼。當知此處則為十方一切諸佛常所護念。何以故。若於眾生能作饒益。則為供養一切佛故。若有專欲擁護其身。當書此咒佩著身上(云云)。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法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念誦每日三時時別千遍。過現所有惡業因緣短命夭壽。由持此陀羅尼故信心清淨。業障消滅更增壽命。若有修習三摩地者。現生不轉父母生身。獲五神通陵空自在(云云)。   念誦法意同之。但過現字作去字(云云)。   又雲。若能於三長月。或自生月乃至生日作是供養。能除災難增益壽命。具大福智勝願圓滿。行來出入官位高遷。豐饒財寶皆悉稱意(云云)。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念誦法雲。若能於三長齊月。或自本生日。作是供養。能除災難增益壽命。國土安泰。無諸災疫。風雨以時。一切賢聖擁護其人(云云)。   一經軌等不同。   念誦法并陀羅尼經法。同大日於色界頂第四禪成正覺。即下須彌頂說之也。   問。大日教意只是一處一會。何雲下須彌頂耶。答。案菩提心義意雲。言須彌盧者是非世間所知須。即是毘盧遮那所座之名。名為堅勝法界座也(如義)。於如來座而有兩種。謂世俗勝義·真俗不二。論佛座也。往詣者。從本不生際赴差別之境故雲也。即無著不二而論往詣也。如十八會各在別所。是一切法界諸法為名隨在何處無非法界。然以隨法界體隨立異名也。   壽命經(金剛智)。普賢延命經(不空)。諸佛集會經(提雲般若)。此三經同競伽河側釋迦所說也。皆以四天王為對告。大旨同。但金剛智菩薩提雲譯意。大陀羅尼是釋迦及赴集之十方塵數諸佛。異口同音所說也。   不空譯。普賢延命經意十方恆河沙諸佛。以光明照觸普賢菩薩。令說此陀羅尼也(一不同)。   又四天王列名次第。金剛智本如次毘沙門(北)毘盧勒遮(南)提頭賴吒(東)毘盧博叉(西提雲本同之)。不空譯雲。毘沙門(北)毘盧勒叉(南)毘樓博叉(西)提頭賴吒(東)。以兩譯第三釋為第四也(二不同)。又者禮〃〃陀羅尼。金剛智并提雲譯。是提頭〃〃說也。不空本為毘盧博叉說。未臨〃〃陀羅尼。金提兩譯毘盧博叉說也。而不空譯為提頭賴吒說(三不同)。   問。以前相違等。雲何會之哉。答。譯人既異所見各別。不須和會(云云)。   問。經雲大旨同。受持方軌大異也。誠如所言。譯者既異所見不同之故也。而師傳何故混合經軌等說。而為一修行儀則哉。豈不違譯者各意樂哉。答。各各依一經方法而修行之。以可為足。有何不足。但其說雖異。同是普賢陀羅尼延命之方術也。仍相會諸說。成一軌儀無煩失(矣)。   四天王誓約。   普賢延命經雲。爾時四天王等乘佛加持。助普賢菩薩延命各立誓言。娑婆世界南瞻部洲。但有此經法流行之處。我等四王即為結護令無夭橫。如有此經法清淨道場如不降赴。願我失此威光損我果報。退失菩提心不得解脫(云云)。   行林第十七。   (本雲)。   享德四年六月二十八日(於)西園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訖。   時承應元(壬辰)年十二月八日以嵯峨二尊院本書寫之訖。   元祿十六年上已日命松安寫之。   雞頭院嚴覺供道。   享保十三戊申羊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十八。   造塔法。   一支度。   一造塔作法。   佛說造塔延命功德經(罽賓三藏般若譯)。   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波斯匿王以為對告)。   私雲。此經中廣說造塔儀則功能等。   造塔功德經(日照譯)。   ㄙ雲。忉利天宮說。以觀音為對告。以諸法因緣生偈名法身偈。置塔內。造塔儀軌委不說之。   有丹州池上私記。依經有次第左所出是也泥塔私記。   若人欲作泥塔延命者。先發心持戒修福。   經雲。發心者發四無量心。言持戒者持不殺戒。修上福者無過造塔。悲愍救護一切眾生。   次用心法。   經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造塔時。先於一切眾生起大悲心。而為先導。以菩提心而為根本(云云)。   私謂。如文於一切眾生起大悲心。我作此塔為一切眾生也。   次作壇。   經雲。然後淨地作壇供養。以瞿摩夷塗之燒香散花(云云)。   私雲。於山頂峰築作壇。地大少在意。以瞿摩夷塗之。若屋內若無便處。隨宜可用機等歟。燒香散花者。兼可修閼伽等供養歟。 次著座。   坐於壇西面正東。坐作是思惟。佛薄伽梵自利利他功德圓滿。復能滿足眾生之願。我今成就第一法身發菩提心。於薄伽梵所有造塔軌儀法則。一一次第如法奉行(因普印)。   次採集妙花。誦真言七遍散佈壇上。真言曰(如經)。   曩謨薩怛他(三合)耶埵(一)阿耨羯多跛囉(二合)底瑟恥(二合)帝布數波(二合)罽答迷(二合)怛他櫱多耶三藐三母馱耶怛爾也(二合)他補澀閉(二合)補澀閉(二合)蘇補澀閉娑縛賀(二合)。   次作普印誦真言。於泥團上觀安婀字。真言曰(如經)。   曩謨捺闍溺崛芻(二合)悉底(二合)耶捺縛(二十)薩縛怛他櫱多哆難(上)滿泥(上)囉怛曩(二合)怛羅(二合)演輸梵阿□鞞阿彌陀畔嗟(子何反)薄伽梵阿哩也縛嚕枳帝濕縛(二合)羅耶虞嚕。   私雲。於埴。觀阿字。想此是如來身也。故歸命泥土。誦此明也。   次正打埴時。誦俱胝真言二十一遍。真言曰(有經)。   怛爾也(二合)他唵蘇(上)佉澀茗(四合)蘇佉澀茗(四合)蘇佉澀麼(四合)阿耨羯諦訕諦訕諦延諦爾(平)囉拘梨曳戌縛提(九)諦主縛提(十)薩縛母馱(十一)阿地瑟奼(二合)曩(十二)阿地瑟恥(二合)多阿母底羝羝(十四)莎縛(二合)賀(引)。   次作普印。於泥團上。觀安娑頗(二合)字。當觀此泥團猶如水精。又如頗胝迦寶。內外清淨分明瑩徹。即誦真言一遍。真言曰(有經)。   唵縛日囉(二合)嗢多皤縛耶娑縛(二合引)賀(引)。   私雲。娑頗字形如何。可尋之。●●●妙經雲頗利。正經雲水精(異本)。   次作普印。作火色觀。即知一切世間出間法。皆從微塵而得成就。作此觀已。取乾赤土遍塗泥團。又作普印。觀一切本來無生畢竟空寂。作含字觀想。此泥團如鎔金色。即誦真言一遍。真言曰(有經)。   唵阿囉左尾囉左娑縛(二合引)賀。   私雲。先觀火。次觀風。燒泥團成純金。故雲如鎔金色歟。   次以泥團入摸時。誦真言一遍。然後入摸。真言曰(有經)。   唵縛(入)曰羅(二合引)馱都櫱陛娑縛(二合)賀。   次入法身真言時。誦真言一遍。然後入印子中。真言曰。   唵達摩馱都櫱陛娑縛(二合)賀。   次椎打塔印時。誦真言一遍。然後椎打。真言曰。   唵縛(入)日囉(二合)補特伽羅拘吒耶拘吒耶娑縛(二合引)賀(引)。   次椎打竟。以手作塔階時。誦真言曰。   唵縛(入)日羅(二合引)喻曬(二合)娑縛賀。   次塔正從摸中出時。誦真言一遍。然後出之。真言曰。   唵達摩底珠娑縛(二合引)賀。   次脫塔出摸已安置時。誦真言一遍。真言曰。 唵蘇缽羅(二合)底瑟恥(二合)多縛(入)日羅(二合引)娑縛(二合引)賀(引)。   次安罪塔座了。以手按塔頂上。誦真言一遍。真言曰。   唵□□□□□□諑饉饓楖□□襹□飩□□□□襼導□□襼導飀□  次於塔上安傘蓋時。真言一遍。真言曰。   唵跛囉藍(二合)摩婀喻曬娑縛(二合引)賀。   供養作法。   先三禮。次如來唄。次表白。次神分。次靈分。次祈願。次發願。次念誦(若誦經)。次六種。次迴向。   經雲。無印相。私暫用普印。後人取捨有心。   寬弘八年正月二十三日僧皇慶抄出之。   已上丹記了。   ㄙ雲入法身時用真言加持(云云)。其法身真言何哉。   師傳雲。或說用經中。達摩馱都櫱陛娑縛賀真言(云云)。或說用延命小咒(云云)。   私撿日照譯造塔功德經雲。於彼塔內。藏掩如來所有法藏十二部經。下至於一句偈○爾時觀世音菩薩。復白佛言○不審如來四句之義。唯願為我分別演說。爾時世尊說是偈言。   諸法因緣生 我說是因緣。   因緣盡滅故 我作如是說。   善男子。如是偈義名佛法身。汝等書寫置彼塔內。何以故。一切因緣及所生法性。空寂故。是故我說名法身(云云)。   私雲。經文明白也。他說更以不可用之。   又撿南海傳第四雲。又復凡造形像及以制底。中安二種舍利。一謂大師身骨。二謂緣起法頌。其頌曰。   諸法從緣起 如來說是因。   彼法因緣滅 是大沙門說(云云)。   私雲。此偈大論弘決南海傳熾盛光軌。各有異。人師多出熾盛光記說。又熾光軌南海傳。名緣起偈。人師或依造塔經。名法身偈。或依大論止觀等。名三諦偈。熾盛光軌雲。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此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云云)。曳達磨係都缽羅(二合)婆縛醯(引)睹帝私多他(引)哦始賀裡(二合)縛娜櫱帝散吒曳儜隸地噎梵縛爾摩訶(引)[糸*茲]羅(二合)摩拏(入)。   私雲。右偈梵漢隨一書之。可入泥塔中矣。   大日經釋第七。引毘尼文。同南海傳。文但雲彼法因緣盡。大論第十八雲。馬星比丘為舍利弗說偈。諸法從緣生。是法緣及盡。我師大聖主。是義如是說。此偈但說三諦(云云)。止觀第六雲。又頞鞞說三諦。身子破見經。七日後得阿羅漢(云云)。弘決雲。頞鞞曰。諸法從緣生。是法說因緣。是法緣及盡。我師如是說。身子聞已而得初果。諸法從緣生苦諦也。是法說因緣集諦也。是法緣及盡滅諦也(云云)。文句第一同決引之。但雲是故說因緣(云云)。   發願。   至心發願 造立泥塔 功德威力。   天眾地類 倍增法樂(乃至) 信心施主。   消除不祥 息災延命 增長福壽。   恆受樂(云云)。   念誦(五字真言)。觀音。延命。佛眼(一字)。   私雲。發願後可有五大願。其次可釋泥塔功德也。次念誦(云云)。   或私記意雲。結五□本□橘□□□□□W□□楜臨□散□□誇觜滿熱u□委覭□□滿摯鞢慼憮跕□滿慼慼慼熱u□  私雲。若存略時。用此記意有何妨哉。經意大略觀五輪歟。更可詳之。   若修行法供養之時。胎金悉地有行者意消息隨時。亦有先達供養作法。可依此歟。   造塔作法次第如經文(持明房)。   著座。用塗香。三部被甲。加持香水。供物加持。觀四禮。金剛持。啟白。神分。發願。五大願(例作法耳)。   但道場觀本尊觀之處可有用意歟。一一塔皆是如來法身塔也。以●●●●●之五字所生也。一塔中在三十七尊(種子三昧耶形)及五部界會五十佛世界微塵數諸佛。以印言出生無量供具奉供養一一諸尊。如此可觀念歟。   先供供例正念誦五字真言可誦歟。次散念誦佛眼真言可宜。次後供讚普供養禮佛迴向(云云)。如例。   右以彼自筆草本書寫了。   一功能。   經雲。爾時波斯匿王在大眾中。即從座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禮佛雙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相師佔我。卻後七日。必當壽盡。我為無常苦所逼惱。無所依仰來投世尊。唯願世尊為我救護。雲何令我得離憂苦。佛告言。大王善自安慰勿得憂怖。諸佛如來有善方便。能令大王獲殊勝利近延壽命。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大王當知。若欲免離無常苦惱。超入如來法身壽量。應先發心持佛淨戒修最上福。能發此心延王壽命。王白佛言。唯願世尊為我救護。所說發心持佛淨戒修最上福。我便奉行亦令國人奉行此法。未知發心等何心。持何等戒。何福最上。唯願如來為我宣說。佛告大王。發心者發四無量心。言持戒者持不殺戒。修上福者無過造塔。悲愍救護一切眾生。諸天善神常來守護。不相捨離如影隨形。發生大王無邊福壽。大王建立佛塔福利難思。三世如來所共稱讚。我為大王略說因緣。王當諦聽。乃往古昔有一小兒。此地牧牛。有諸相師來共佔相謂言。此牧牛兒卻後七日必當壽盡。是牧牛兒又於異時。與諸小兒聚沙為戲。中有小兒摧沙為埏。言作佛塔。高一磔手。或二或三乃至四磔手。時此小兒聚沙為塔。高一磔手。卻後更延七年壽命。於聚沙時。有辟支佛持缽而行。時諸小兒以嬉戲心。持沙奉施言我施[麥@少]。時辟支佛引缽受之。以神通力沙變成[麥@少]。時諸小兒見此因緣。皆悉獲得清淨信心。時辟支佛與諸小兒悉授記□。作如是言。汝諸童子所造之塔。高一磔手者。於未來世鐵輪王。王一天下。二磔手者作銅輪王。王二天下。三磔手者作銀輪王。王三天下。四磔手者作金輪王。王四天下。時諸小兒以嬉戲心。造如是塔。感得如是果。何況大王發至誠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決定心如法造塔。乃至一肘量一磔手一指節一穬麥。所得功德無有限量。常有諸天雨花供養。是故大王。若善男子善女人。欲造塔時。先於一切眾生起大悲心而為先導。以菩提心而為根本○佛告大王。善男子善女人。以清淨心依此軌儀造作佛塔。若自作若教人作。若復讚歎若當信受。所得功德與造佛塔等無差別。當知是人於此一生。不為一切毒藥所中。壽命長遠無有橫死。究竟當得不壞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五星七曜隨順驅使。一切怨家悉皆退散。隨所生處身常無病。一切眾生見皆歡喜。無淨戒者淨戒滿足。不調伏者能了調伏。不清淨者能令清淨。破齋戒者齋戒復生。若犯四重及五無間極重罪業悉得銷滅。無始劫來障累皆盡。若有女人欲求男者。即生勇健福德之男。四大天王常隨擁護。造塔功德其福如是。若塔破壞變作微塵。風吹一塵散落他處。塵所經過山林河海。一切眾生觸斯塵者。永更不受雜類之身。捨身受生常得見佛。大王若善男子善女人。若於造塔及陀羅尼。想觀分明一心憶念。永離水難火難王難賊難。刀兵等難無能傷害。若於曠野若空閑處。若於聚落及大會中。能以此經宣告大眾。即為救護眾生身命。所獲福德量與空等。若於後世書寫流通。塔雖未造而與造塔等無有異。我為大王及未來世一切眾生。廣開造塔延命功德(云云)。   行林第十八。造塔法。   享德四年閏四月二十一日於西園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書寫之承應元(辰)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訖。   舜興。   元祿十六年三月哉生明寫之訖。   台峰兜率谷雞頭院嚴覺供道。 行林第十九。   童子經。   一支度。   註進。   童子經書寫供養支度。   一寫經所。   壇一面。半疊一枚。燈臺二本。脅機一腳。佛供米三斗。御燈油二升。白布一端(壇敷料)。白薄樣三枚(寫經料)。五色糸一丈許。白芥子少〃。名香(沈白。檀)。   一十五鬼供所。   大幕一帖(可有幕串八本)。長薦五枚。淨鍬一柄。上紙三帖(銀錢幣帛等料)。白絹三尺許(疋帛料)。白米三斗。大小麥。大小豆各三升。白布三丈(蠟燭料)。酥。蜜。蠟。名香(安悉)。媔瞻T十口。桶二口(大小)。杓二(大小)。折敷三枚。長櫃一合。   淨衣(白色)。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保延四年六月二十日。   右師匠奉為中宮所被書進支度也。至於中夜相具白芥子等參椒房令頂戴之。   一起首時分。   經雲。於月八日十五日(云云)。   一行法。   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菩提流支譯)。   此經略說十五童子名體作用并結線法供神王法戴芥子法。有二陀羅尼。共不說印矣。   有丹州池上上記。左所出是也。   童子經作法。   先兼日以吉日書寫童子經。次可縒五色糸一丈餘許。次建立小壇(辨備供物如例)。次修供養法可結是糸(結線真言如經說供養法等可問師)。次先當日晨朝令婦女著新淨衣。   授八齋戒(兼日沐浴)。八齋戒作法(如例)。   次供養童子形。   先三禮。次如來唄。次啟白。次神分。次五大願。次三段分別(如例)。次訓釋經。次佛名(如例)。次祈願少〃。次六種。次迴向(願以此功德云云然後以五色糸并經。令懸婦女頸并小兒頸)。   次可儲十五鬼供物。   五穀粥(如例)。淨衣。蘇蜜。香花。油等可加入之。又可儲散米少〃。幣帛十六。捧各可□□□詊□□訖褓□兜飀□  次入初夜可修十五鬼供。   先以淨鍬可掃除淨處。次行人令驅仕持供物行淨處(驅仕在前行人在後)。次至淨處二卷薦並敷淨處。次行人向東方坐其前。次驅仕以供物置行人右方(然後驅仕退去他處)。次行人加持供物。先灑淨印明(如悉地)。次加持供物(用事印辨明)。次加持飲食印明(如施餓鬼)。次須彌印明(如施餓鬼)。次一字心水輪觀印明(如施餓鬼)。次以幣帛立位處(次第如圖)。   次勸請。以普印當心。頌曰。   至心謹請。栴檀乾闥婆王。與諸眷屬。受此供養。護持女大施主。守護嬰兒。   至心謹請。第一名彌酬迦。第二名彌迦王。第三名騫馱。第四名阿婆悉摩羅。第五名牟致迦。第六名摩致迦。第七名閻彌迦。第八名迦彌尼。第九名梨波坭。第十名富多那。第十一名曼多難提。第十二名捨究尼。第十三名健吒健泥尼〃。第十四名目佉曼荼。第十五名藍波。降臨於此。受此供養。   次以五穀粥供之(次第如圖)。   真言曰。唵路迦〃〃迦羅野娑婆呵。   次供散米(次第如前真言如前)。次普供養(如十八道)。次讚。次心經。次諦緣度。次祈願。次啟謝(用普印)。次發遣結印。   先唱言。汝今疾去行速如風到於四方(七反唱之)。然後誦真言。發遣之(七反)。   次行人護身而後起去。次驅仕取集幣帛銀錢以火燒。次以下薦令裹供物遠去檀越居處令捨淨處。驅仕無顧視之。   次行人至夜半還至佛所。   先三禮。次如來唄。次啟白。次以灑水灑婦女頂。次令婦女長跪。稱南無東方善德佛盡東方一切諸佛。即起令禮拜餘九方佛如是令稱禮。   次取少芥子令置彼婦女頂(作法問師)。次令誦梵天所說陀羅尼(七反如經說)。次令誦世尊所說陀羅尼(七反如經)。次六種。次迴向。   若修供養法行此事等此最勝也。師傳(云云)。依經者月八日十五日可修之。   已上丹記了。   供養法等可問師(文)。如何。   次師傳雲。童子經書寫之時。晝時備香花等。以梵天為本尊。修供養法。其念誦之次誦真結線經。唯如隨方之儀。舉題名。謂供養之。   次舉題(云云)。於夜時供養十五鬼神香花飲食蠟燭等物儲之。而四臂不動并栴檀乾闥婆為中台為本尊。而如十二天供等。以蠟燭供之。多分隨阿闍梨意樂(云云)。   取芥子置婦女頂作法問師(文)。如何。   決師傳雲。先少紙裹芥子(少許)。其裹紙緒付如笠緒頤下結之令戴。不令落其芥子(云云)。   今私依師說記行法大略。   先以吉日書寫經。次可搓儲五色糸一丈餘許。次先當日晨朝令婦女著新淨衣授八齋戒(兼日沐浴)。次建立小壇(辨備供物如常)。   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次灑淨。次加持供物。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啟白。次舉經題。   次發願。   至心發願 新寫經王 功德威力。   天眾地類 倍增法樂 栴檀乾闥婆。   大鬼神王 彌酬迦等 十五鬼神。   各增法樂 護持女大施主 懷妊成就。   處胎初生 安穩無患(產生後者可出三句)。   所生童子 無諸患難 晝安夜安。   晝夜常安 得壽百歲 見得百秋。   恆受快善 無邊大願 決定成就。   及以法界。   眾生無邊誓願度(云云)。五大願(如常)。   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   將釋此經依例。可用大意釋名入文判釋三意。初大意者。此經是如來初成道時。依梵王請所說也。凡人界眾生從妊胎之初。有種種怖畏。妊胎之時藥叉羅剎伺其短。出胎之後十五鬼神數作惱亂。茲以大梵天王愍此故。對世尊問其對治。如來大悲說神咒。酬其請問。若有女人依教奉持。產生安穩無諸怖畏。所生男女安穩快樂。無有諸惱。以說此法為此經大意。次釋題目者。佛者能說教主。具雲佛陀此雲覺者。說者四辨八音之所開演。護諸童子陀羅尼法門是也。護諸童子陀羅尼者。是能護所護並為題也。經者常義。聖教通名也。故雲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三入文判釋者。此經略無通序。付文大分為三。爾時如來以下梵王請爾時世尊以下。如來正說。時此以下梵天奉行也。具如經文。   次神分靈分祈願等。   次供養文唱禮。   南無三身(釋迦三反)。佛眼。五大明王。   南無大梵提婆羅惹摩訶羅惹。   南無栴檀乾闥婆羅惹摩訶羅惹。   南無彌酬迦等十五鬼王。   南無大小自在〃〃〃。〃〃三部〃〃〃。   次驚覺。次五悔。次五大願。次三部護身。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   大海寶山寶師子座寶蓮華寶樓閣。樓閣之內妙白蓮華臺上有●字。字變成缽(或說法印)。缽變成釋迦。金色之身具四八相。被服袈裟。應身說法相。智手吉祥即。理手向上置臍前。坐於白蓮臺結跏趺座。右大梵王。左乾闥婆(內院第二重十五鬼神第三重護世威德天次第而安布)。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眾(用金剛印)。次辟除從魔。次視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釋迦諸天)。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   先釋迦印。   左手仰掌橫置心上。右手火空相捻地直豎。水風豎少屈豎辟向外。真言曰。   多姪他(一)菩陀〃〃(二)〃〃□摩帝(三)菩提〃〃(四)摩隸式叉夜(五)婆舍利(六)婆多禰(七)婆羅陀(八)頭隸(九)〃〃婆臘多頭隸(十)捨摩膩投隸婆臘帝(十一)收藍捨彌帝(十二)槃絺(十三)婆訶膩(十四)陀波尼(十五)蘇婆訶(十六)膩婆羅膩(十七)蘇婆訶(十八)。   次梵天印。   定掌立向外。以空捻水。餘指敘散。惠拳置腰。真真言曰。   多姪他(一)阿伽羅(二)伽甯那伽〃甯(三)婆漏隸(四)祇隸伽婆隸(五)婆隸(六)不隸羅扠隸(七)修羅鞞(八)遮羅鞞婆陀尼(九)婆羅尼訶沙尼(十)那易彌那易(十一)蘇婆訶。   次乾闥婆印。   內縛二水敘立不相著。   曩○南尾戍馱娑縛羅縛係係Лгロ。   次諸部多印。   定拳直豎火。而風當火皆屈之不相著。又定拳直豎火也。   喁縊(上)喁伊(上)櫱懵散寧步多南娑縛賀(有歸)。   次諸天(普施明妃印咒如常)。   次加持念珠。次正念誦(部母大日釋迦梵天乾諸步多諸天佛慈護大闥婆次又部母吉祥)。   私雲。念誦之時先可訓讀童子經一卷。念誦護諸童子陀羅尼之時。以五色糸。付師左手。糸末令持他清淨人。一咒一結作一百八結(云云)。結線真言諸說不同。或世尊陀羅尼。或乾闥婆咒等也。然而案經意。誦此陀羅尼一遍一結(文)。此陀羅尼者。可指護諸童子陀羅尼。安然和尚求子胎妊法之中。但出梵天所說陀羅尼兼引結線文其意歟。谷記結線真言如經(云云)。   次法施(心經貴文)(諦緣度。諸經。三摩耶戒等)。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次部母(忙莽雞)。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被甲。次隨方迴向。次禮佛。次出堂。   私雲。以糸纏經上。以紙裹其上。而可對之矣。   已上晝時作法了。   私問。結線之法。過厄會期必解結之。然者今法過童子期者。可解結之哉。答。經文不分明。又未聞師說。更可尋之。   次入初夜可修十五鬼供。   先儲十五鬼供物。   五穀粥(如例)。淨水。蘇密。香花。油等可加入之。又可儲散米少〃。幣帛十七捧(各可□□□□飀□訖褓□逆□  私雲。灑水燒閼塗花可調置一前機也。   次以淨鍬可掃除淨處。次行人令驅仕持供物行淨處(驅仕在前。行人在後行)。次至淨處二卷薦敷淨處。   私雲。於其薦上以幣帛立次第如圖。每幣帛前置蠟燭供以一前機而立其前置閼塗等香爐磬等可有之耳。私記意不用蠟燭供。但以五穀粥每座供之。蠟燭有無可隨意歟。或雲每座鬼名立(云云)。可用標歟。   次行人向東方坐其前。先護身等(如常)。   次加持香水灑淨自身并供物等。次加持供物等(如常)。次加持飲食印明(如施餓鬼)。次須彌王印明(如施餓鬼)。次一字水輪觀印明。次取香呂略啟白神分祈願等(如常)。   次五大願(云云)。次三部被甲。次金剛輪陀羅尼。次勸請(取香呂若用普印)。   至心謹請 四臂不動 與諸眷屬。   來臨於此 受此供養。   至心謹請 栴檀乾闥婆 與諸眷屬。   來臨於此 受此供養。   守護嬰兒(私雲。若未產者可雲守護妊婦)。   至心謹請。彌酬。彌迦王。騫陀。阿婆悉摩羅。牟致迦。魔致迦。閻彌迦。迦彌尼。梨波抳。富多那。曼多難提。捨究尼。健吒波尼。目佉曼荼。藍波。降臨於此。受此供養。守護嬰兒。   私雲。若存略時。可雲彌酬迦等十五鬼神。降臨於此。受此供養。守護(ㄙ甲)。又欲用印明勸請者可用大鉤(召印明)。   次閼伽(取散杖。誦閼伽真言。各座位灑之。三反)。次奉坐(右手取花。誦花座明。各各座位置之真言曰。唵縛日羅味羅也Л③ロ)。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已上一〃閼伽拳之。准飲食之時火付。於蠟燭而誦飲食燈明二箇明。但此間誦諸天漢語。若以五穀粥總供合者。以拘酌粥。誦普供養真言。先四臂不動三杓。次〃各一杓供之)。次散米(先取散米加持之用加持飲食印明等。次散之誦普供養明若施食明)。次普供養。次讚(諸天)。次念誦(大日不動乾闥婆佛慈護大吉祥)。次法施(心經諦緣度尊勝多羅尼等)。次祈願。次嗽口。次啟謝(用普印)。次迴向(願以此功德云云)。   次發遣結印。先可唱之(私雲。可用大鉤召印明歟)。   汝今疾去。行速如風。到於四方。七反唱之。然後誦真言發遣之(七反)。   次護身而後起去。次驅仕取聚幣帛銀錢以火燒。次以下薦令裹供物。遠去檀越居處。令捨淨處。驅仕無顧視之。   或雲。以淨桶。梵天并諸鬼神供物併入集。尋生子生氣養者方堀穴。深入以為犬類不可令食。但可避天一大白方(云云)。   已上十五鬼供了。   次行人至夜半還至佛所。   先三禮。次如來唄。次啟白。   敬白祕密教主大日如來三部五部諸尊聖眾。殊釋迦牟尼大薄伽梵。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大梵天王。栴檀乾闥婆。十五鬼神。總盡空法界一切三寶境界言。今沙訶世界南瞻州大日本國山城州葛野縣皇都。有一產婦。敬釋尊遺教。信梵王諷諫。有頂戴芥子盡結經綖給。其由緒何者。有十五鬼神王遊行天下。喜傷胞胎徘徊人中。樂惱妊婦。雖纔產生。即奪精氣。難適經旬月令不得成人。爰以憑梵天之悲願。仰經王之功能。殊致深信頂戴芥子。書持經綖給者也。依此威力故。能生夫人安穩無患。所生童子終保年壽。三寶日日加護眾人。愛敬八部夜夜宿衛施與無畏。仰願釋迦牟尼如來大梵天王栴檀乾闥婆。各還念本誓。知見女大施主御願。制彼十五鬼神。不生噁心。處胎初生。安穩無患(次寶號可隨早祈願等晚)。   次灑水(灑婦女頂)。次令婦女長跪。稱南無東方善德佛盡東方界一諸佛。即起令禮拜(餘九方如是)。   南無東南方無憂德佛。南無南方栴檀德佛。 南無西南方寶施佛。南無西方無量明佛。 南無西北方花德佛。南無北方相德佛。   南無東北方三乘行佛。南無上方廣眾德佛。 南無下方明德佛。   次取芥子令置彼婦女頂(作法問師)。   私雲。師傳如上。   次令誦梵天所說陀羅尼(七反)。咒曰。   多姪他阿伽羅迦甯那伽伽甯婆樓隸祇隸伽婆隸缽不隸羅收彌修羅鞞遮羅鞞婆陀尼婆羅呵易利沙尼那易彌那易蘇婆呵。   次令誦世尊所說陀羅尼(七反)。咒曰。   多姪他菩陀菩陀菟摩帝菩提〃〃摩隸式叉夜婆舍利婆多彌婆羅陀頭隸頭隸婆臘多頭隸捨摩膩收隸婆羅鞞陀波臘帝收藍捨彌帝般陀般絺婆呵膩摩祇摩祇摩膩陀波蘇呵膩婆羅膩蘇婆呵。   南無佛陀成就此咒。護諸童子不為諸惡鬼神之所嬈害。一切諸難一切恐怖。悉皆遠離蘇婆呵。   次六種。次迴向。   已上頂戴芥子法了。   右三種行儀依私師說記之。只為自行也。人不可用之。師曰。令頂戴芥子。師自誦二種陀羅尼。而可加持婦女也。作法了。取芥子加裹經令繫頸。產後小兒頸繫之。又若產婦在他所。師行向而令戴芥子者頗可有用心也。先令婦女洗手漱口。次令誦淨三業真言也(沐浴心也)。次誦ёсьЛ③ロ真言(著衣心淨心)。次啟白。次授懺悔偈。次授三歸。次授三昧耶戒。印明若戒波羅蜜。次令戴芥子(云云)。   私雲。產生以後為新生兒書寫之時。可山頂戴芥子作法歟。   一功能。   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咒經(三藏菩提流支譯)。   爾時如來初成正覺時有一大梵天王來詣佛所。敬禮佛足而作是言。   南無佛陀耶 南無達磨耶 南無僧伽耶。   我禮世尊 照世大法王 在於閻浮提。   最初說神咒 甘露淨勝法 及禮無著僧。   已禮牟尼足 即時說偈言 世尊諸如來。   聲聞及辟支 諸仙護世王 大力龍天神。   如來等諸眾 皆於人中生 有夜叉羅剎。   常喜噉人胎 非人王境界 強力所不制。   能令人無子 傷害於胞胎 男女交會時。   使其意迷亂 懷妊不成就 或歌羅安浮。   無子以傷胎 及生時奪命 皆是諸惡鬼。   為其作嬈害 我今說彼名 願佛聽我說。   第一名彌酬迦。第二名彌迦王。第三名騫陀。第四名阿波悉摩羅。第五名牟致迦。第六名魔致迦。第七名閻彌迦。第八名迦彌尼。第九名梨婆坻。第十名富多那。第十一名曼多難提。第十二名金究尼。第十三名健吒婆尼尼。第十四名目佉曼荼。第十五名藍波。   此十五鬼神。常遊行世間。為嬰孩小兒。而作於恐怖。我今當說此諸鬼神恐怖形相。以此形相。令諸小兒皆生驚畏。   彌酬迦其形如牛。彌迦王者其形如師子。騫陀者其形如鳩摩羅天。阿波悉魔羅者其形如野狐。牟致迦者其形如獼猴。魔致迦者其形如羅剎女。閻彌迦者其形如馬。迦彌尼者其形如婦女。利婆坻者其形如狗。富多那者其形如豬。曼多難提者其形如貓兒。金究尼者其形如鳥。健吒波尼尼者其形如雉。目佉曼荼者其形如懃狐。藍波者其形如蛇。   此十五鬼神著諸小兒令其驚怖。我今當復說諸小兒怖畏之相。   彌酬迦鬼者著小兒眼精迴轉。彌伽王鬼者著小兒數數嘔吐。騫陀鬼者著小兒其兩肩動。阿波悉魔羅鬼者著小兒口中沫出。牟致迦鬼者著小兒把拳不展。魔致迦鬼者著小兒自齧其舌。閻彌迦鬼者著小兒喜啼喜笑。迦彌尼鬼者著小兒樂喜著女人。梨婆坻鬼者著小兒現種種雜相。富多那鬼者著小兒眠中驚怖啼哭。曼多難提鬼者著小兒眠中喜啼喜笑。金究尼鬼者著小兒不肯飲乳。健吒波尼尼鬼者著小兒咽喉聲塞。目佉曼荼鬼者著小兒時氣熱病下痢。藍婆鬼者著小兒數□□襙檢□  此十五鬼神。以如是等形。怖諸小兒。及其小兒驚怖之相。我皆已說。復有大鬼神王。名栴檀乾達婆於諸鬼神最為上首。當以五色綖。誦此陀羅尼一遍一結。作一百八結并書其鬼神名字。使人齎此書綖。語彼使言。汝今疾去行速如風到於四方。隨彼十五鬼神所住之處。與栴檀乾闥婆大鬼神王。令以五色綖。縛彼鬼神。兼以種種美味飲食香花燈明。及以乳粥供養神王。   爾時大梵天王。復白佛言。世尊若有女人不生男求○子息保命長壽者。常當繫念修行善法。於月八日十五日受持八戒。清淨洗浴著新淨衣。禮十方佛至於中夜。取小芥子置己頂上。誦我所說陀羅尼咒者。令此女人即得如願。所生童子安穩無患。盡其形壽終不中夭。若有鬼神不順我咒者。我當令其頭破作七分。如阿梨樹枝。即說護諸童子陀羅尼咒曰。   多姪他(一)阿伽羅(二)伽寧那伽伽寧(三)婆漏隸(四)祇隸伽婆隸婆隸(五)不隸(六)羅收彌(七)修羅俾遮羅俾(八)婆陀尼(九)波羅呵冒利沙尼(十)那易彌那易(十一)蘇婆呵。   世尊我今說此陀羅尼咒護諸童子。令得安穩獲其長壽故。   爾時世尊一切種智即說咒曰。   多侄他(一)菩陀〃〃〃〃(二)□摩帝(三)菩提〃〃(四)摩隸式叉夜(五)婆舍利(六)婆多彌(七)婆羅陀(八)頭隸(九)〃〃婆臘多頭隸(十)捨摩膩收隸(十一)婆臘帝(十二)那他槃浠(十三)婆呵膩(十四)陀婆膩(十五)蘇婆呵(十六)膩婆羅膩(十七)蘇婆呵(十八)。   此十五鬼神常食血肉。以此陀羅尼咒力故。悉皆遠離不生噁心。令諸童子離於恐怖安穩無患。處胎初生無諸患難。誦此咒者。或於城邑聚落隨其住處。亦能令彼嬰孩小兒。長得安隱終保年壽。無諸災難。南無佛陀成就此咒。護諸童子不為諸惡鬼神之所嬈害。一切諸難一切恐怖。悉皆遠離蘇婆呵。時此梵王聞說此咒歡喜奉行。   一帶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加持作法。   妊者帶加持作法(大原)。   先淨物上安帶。灑水一口。燒香一杯。杵一枚儲之。   次淨三業。次灑淨自身並帶。次表白。   敬真言教主大日如來。十二大願醫王薄伽。大聖不動明王。諸尊聖眾驚白。女大施主(某甲)御懷妊時至。住帶法思食故。結印契誦真言所致加持給也。即始自今日至產生時。能生所生共安穩。御產平安。御願必令成就給。   次五大願。次觀想。   我是金剛薩埵也。妊者同具此性平等無二也。   次加持帶(用杵)。先結不動印(慈救咒)。次藥師印明。次護諸童子印明(用普印)。明白。   多姪他阿伽羅伽寧那伽伽寧波樓隸祇隸伽波隸缽隸不隸羅收禰修羅俾遮羅毘波陀尼波羅呵冒利沙泥尼那易彌那易蘇婆呵。   次訶利帝母印。   合掌屈二大母指入掌中。明曰。唵弩〃摩利迦呬帝Л③ロ。   次少祈願。護身。   右以十妙師匠本書之。彼師雲。私師雲。或佛眼部母可觀也。三世佛母之故也。又雲成就也。又童子經中梵天咒尤可用之。出生諸有情故。仍產所供梵天事有之(云云)。   私雲。見法印上綱度度加持。無別作法。只以不動藥師千手陀羅尼等。令加持之給。   凡妊者帶事。外典醫書內法等之中所不見也(云云)。   易產陀羅尼。 T76015701.GIF T76015702.GIF   唵母(引)素嚕哩藥始(一)蘗羅婆跢羅(二合)護室者娜羅寫母紫野穆訖跢薩縛婆野曩哩野娑縛(二合)賀(引)怛你也(二合)他阿弩吠娑縛(二合)賀(引)阿弩縛弩吠娑縛(二合)賀。   南無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佛(第二佛)。   行林第十九。童子經。   承應元壬辰年仲冬二十四日嵯峨二尊院以本寫之畢。   元祿十六年三月下旬敬寫。   兜率谷雞頭院嚴覺洪道。   此易產陀羅尼出陀羅尼集經第二帙第五卷。   阿夷驕病咒經。   其陀羅尼大集經內記。   第一唯衛佛。第二屍棄佛。第三隨棄佛。第四樓奈佛。第五□□□□殺□□□□□樑餽□□□□□槉殺□□□□駗娀埤□□馬□y言埤□□騰嚽S□□埤□□□□□□埤□婀□襮言埤□妀襮□社切埤□姞□□切埤□□□覭□礸□□驁□褓□□□□埤□□□□臨□□□J榜□□切埤□□囊□櫚□埤□拏□駎□襮設禘臨□□奰□□□覈□p婠□□□□檢□耔□□□契□□□□□J□禘量逆□妀娮□□□□□□□□□□□□□□樑礸□□□□□□□詛□□□□□□□□□□□□□埤□櫸□□□□□□埤□□□本□□□□□□□□□襑□□□飀□□□膳□□楹□餺槙□□□□□銦慼慼慼撫瞴潘嚏慼摯翩慼慼慼慼慼潑龤慼慼敷‵楚j□ 行林第二十。   請雨法。   一支度。   註進。   祈雨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曼荼羅。青幕。青幡十流。新淨青衣。青物座。名香(白膠。香薰陸)。紫礦(若無者流黃)。芥子。安悉。   右支物等依經并師傳注之自餘雜具可就普通歟。   外記日記雲。延長三年七月二十三日甲辰於神泉院造龍形三頭。始自今日三箇日被修請雨經法。阿闍梨志全番僧五口(云云)。第三日降雨(云云)。又平等房和尚被修此法(云云但依尊勝法修之云云)。件等支度可尋入之。   一起首時分。   一向方。   經雲。面向東坐(云云)。   一道場莊嚴。   祈雨壇法雲。於露地作壇(云云)。   師傳雲。近龍池邊於陸道場。神泉苑等歟。   大壇(如常。但近邊立機安龍王供云云)。   護摩壇(如常)。   青幡十流之內。以小幡八流堂內八方懸之。大幡二流左右立之(懸竿)。又說東西(云云)。以青色幕上方并四周引覆之。如花機之覆也。   右堂莊嚴大略如此。委細臨時而斟酌(云云)。一安置尊像辨備供具。   東壁懸曼荼羅(圖樣在別)。   四面供具(如常但燒香并飲食異例)。   燒香(四面火捨以四種香隨方一種燒之)。   東方(白膠香)。南方(紫礦相和芥子及鹽)。   西方(蘇和安悉香)。北方(薰陸)。   飲食。   四面八壞飯青色染用之。又別荷葉盛設飲食。別機上安之(云云)。   私雲。法雲。飲食果子等皆染作青色。散青色華。道場中所用物皆作青色(云云)。   其葉食。師傳不雲數七裹許歟。   一行法。   大雲請雨經一卷(內雲。大雲請雨品第六十四)。天竺三藏闍那耶捨等譯。   師傳雲。此法唯修供養法。讀經別有請雨品一卷。漢音讀之(女字書聲讀之)。又有二卷經。若讀之或替經用施一切樂陀羅尼(云云)。   私雲。此經中列難陀等百八十五龍王名并毘盧遮那藏大雲如來等五十四如來名號。又說多神咒。至奧明作壇結界等法。   大雲經祈雨壇法(不空)。   此法中明作壇法等。大旨同經。勘陀羅尼集經第十一五龍法。五龍身首等只同此法。尊勝軌說。又以同前。欲修此法者。以彼等說可為潤色歟。   師傳私記二本(一本平等房一本本房)。   私雲。件二本私記。大原隨丹州。師傳受之。即彼記師說雲。今所授次第二帖之中。本房次第是佳矣。此請雨儀并二帖次第。是故阿彌陀房供奉被傳授(云云)。此慈覺大師御傳歟(云云)。   二本私記行儀。大略依蘇悉地。今其中就本房私記。抽要抄之。   供養法(附十八道。師傳雲。此法向東修之。謂增益法也。但色異。謂青衣等是也)。   唱禮(在本房記奧)。   三身(如常)。佛眼(如常)。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金剛手菩薩〃〃〃。   〃〃輪蓋龍王菩薩〃〃〃(或雲。南無三千大千世界主輪蓋龍王菩薩〃〃〃)。   〃〃難陀龍王菩薩〃〃〃。   〃〃跋難陀龍王菩薩〃〃〃。   〃〃東方三頭龍王菩薩〃〃〃。   〃〃南方五頭龍王菩薩〃〃〃。   〃〃西方七頭龍王菩薩〃〃〃。   〃〃北方九頭龍王菩薩〃〃〃。   〃〃三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道場觀。   師傳雲。次第所土道場觀不分明。且出十八道文也。謂先觀大海水。即如圖曼陀羅具觀之。但先觀釋迦。次蒙釋迦光。一曼陀羅皆現(云云)。   行者即坐一莖蓮華。海中向尊住。即西方龍後是行者住位也。即不觀須彌樓閣等也(云云)。   私雲。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之內有大海水。海水中有宮殿。是即難陀跋難陀龍王宮摩尼德大雲輪藏寶樓閣。於龍宮中有釋迦牟尼如來住說法。佛右畫觀自在菩薩。佛左畫金剛手菩薩侍衛。於佛前右畫三千大千世界主輪蓋龍王。佛前左畫難陀跋難陀二龍王。於壇四方。用瞿摩夷汁。各畫一龍王。於東方畫一龍王。一身三頭量長三肘。并眷屬圍繞。又於南方畫一龍王。一身五頭。量長五肘。并諸眷屬又於西方畫一龍王。一身七頭。量長七肘。并眷屬圍繞。於北方又畫一龍王。一身九頭。量長九肘。并眷屬圍繞。皆在靉靆青雲中。半身已下如蛇形。尾在池中。半身已上如菩薩形。皆合掌。從地湧出(云云)如是等八十四。復百千那由他龍王俱在會坐(云云)。   送車輅(記雲。想七寶車輅金剛駕御寶車乘空。而遣於靈山淨土云云)。請車輅(如常)。奉請印明(佛部心印大鉤召明)。   五供養(記出金剛部印明等。私雲。用胎藏印明。亦云妨歟)。   師傳雲。師曰。此法燒香飲食二種有祕傳。謂四面火捨之燒香。例孔雀經法燒香用之。彼法雲。東方白膠香燒。南方紫礦相和芥子及鹽燒之。西方以蘇和安悉香。師傳之中脫之。仍私依軌文入之。此方薰陸香燒之。此亦孔雀經法密事也。其白膠香者。師說有三種。上品栴檀野尼。中品桂野尼也。桂樹穿穴內所出野尼是也。下品白膠木野尼。是截枝處出八。紫礦者。高野大師說似流黃物也(云云)。師傳。即以流黃替用之故。彼孔雀經法行等向此法修此流黃。南方鑪。行者之鼻前薰甚臭(云云)。知師傳人修時事也。而今此請雨法行等向東修之。故流黃之香非鼻前(為事[*送]憶持如之記也)。此說黃芥子及鹽相和。芥子碎可和歟。用心也(云云)。   安悉香。師傳桃野尼替用之(云云)。薰陸(如常薰陸是也)。飲食壇上四面供如常。但青色染用之。即以此供。供本尊諸尊諸龍等。一曼陀羅如常法。但別設葉食。謂荷葉盛設飲食一葉。而壇近邊別機等上安之。加持供物之次加持之。而壇上飲食供養。次殊亦捧此葉食。供養諸龍。而即與承仕。承仕取此葉食。即入龍池。凡修此法時。必猶有龍之池邊。架壇立場。謂近龍王迴向功德送與葉食。為祈請雨也(神泉池邊。有壇場東寺被修之)。今此葉食送龍池。是尊勝法意也(云云)。   私勘尊軌雲。護摩畢。更與灌頂諸龍王等。廣設供養。令生歡喜。便加食飲廣設供養。其食飲皆著荷葉中供養。供養已。令荷葉裹送河流水中。或龍池中(云云)。   讚(記雲。四智云云)。   師傳雲。釋迦讚。諸天普通四智讚等用之(云云)。   入我我入觀。   師傳雲。是常途故記中不雲之。若欲用念誦者必用之耳。但此法唯是續經。不用念誦故。不雲入我我入等也。如法華法。   根本印(釋迦印)。   左掌橫仰置心。右火空相捻立臂向外少屈地水直立。是說法印。咒曰。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婆薩縛吃裡(二合)捨涅(入)素娜曩薩縛達摩縛始多缽羅婆他哦哦曩三摩〃〃莎訶。   次觀音印。   二手外相叉。二頭指相拄如蓮花。二大指並立。咒曰。唵縛日羅(二合)達摩紇裡(二合)。   次金剛手印。   二手相叉。二中指合立。二小指二大指亦合立。二頭指當中指上節。頭不相著。咒曰。曩莫三曼多縛日羅(二合)赦縛日羅(二合)播抳縛日羅(二合)薩怛縛(二合)吽。   次馬頭護身印。   二手合掌。二頭指二無名指屈入掌各相背。並二大指微屈忽著頭指。咒曰。唵阿蜜栗(二合)妒納婆(二合)縛吽(引)發吒莎訶(三反)左匝辟除(三反)右匝護身。   私雲。已上印明。出記文。二龍諸龍印明用之如何。   次讀經。   記雲。發五大願讀經。若誦陀一切樂真言(印金合掌)。   私雲。記一切樂陀羅尼(依不空譯出之)。   爾時龍王復白佛言。何者名為施一切樂陀羅尼句。爾時世尊即說陀羅尼曰。   怛爾也(二合)他(一)馱(引)羅抳(尼貞反)馱(引)羅抳(二)嗢跢(引)囉抳(三)三(去)缽羅(二合)底(丁以反)瑟恥(二合)跢(引四)尾惹野襪羅拏(二合五)薩底也(二合)缽囉(二合)底(同前音)枳孃(二合引六)。   薩(引)賀(引)枳孃(二合引)曩縛底(七)嗢答播(二合引)娜□□□□飾g兜襼導□□峰□□□邇□□禰鑣(十)阿鼻弭也(二合)賀羅輸(上)婆(去引)縛底(十一)阿惹麼底(十二)噎呬禁婆(引)路(引)底(十三)縛(引)賀(引)訶囉訖禮(二合)餉度曩(十四)播(引)跛戌(引)馱野(十五)沫巘(引)□□□襼導□□橁□□□襼飯□□駧□哅餖□□驧□襼導騷□襼導騿毼雜□□飾店D襛□□粿駴□雜□□□褽□褸□饃□□□雜□□騖餀馯□□襼奪□□餀騷□襼導騿榛□襼導饜□女導□□諑□□□□□□驉□□□□諑馞□□□□襼導□□襼導□□□□□□飩□□□□諑□□□□□□□□□□奰□誇□稫褽□□□□□□詠襏息□□櫚□□穠饈餖祅妳婖□□縷□□□禨□導□□□飀□  次念誦。   記雲。轉經念誦了(云云)。   私雲。用念誦者。先部母。次大日。釋迦。觀音。金剛手。諸龍。施一切樂陀羅尼(若讀經者不可用之)。當壇護摩。成就明。部主。次又部母。   次釋迦咒印。次觀音咒印。次金剛手咒印。次馬頭護身印。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次禮拜。   記雲。起禮毘盧遮那藏大雲如來(百反)。   無邊莊嚴海雲威德輪海龍王菩薩。   四大龍王菩薩百八十二龍王菩薩。   次誓願。次火院解界。次發遣印(外縛二中指合立)。次示三昧耶。次現在諸如來偈(如例)。次五悔。次迴向。次護身。次出堂。   右附本房記。而抄入師傳等了。   一曼荼羅(如道場觀)。   一功能。   祈雨壇法雲。於一切有情起大慈悲心。至誠請一切佛菩薩加持。晝夜虔誠。讀此大雲經。或二人三人乃至七人更替讀誦經不應間斷。亢旱之時。如是依法讀此大雲經。或經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定降注甘雨。若災重不雨。更作假使大海。或有必降甘雨。過限越潮依此經作法轉讀。無不應效。應發願讀經所生功德迴向諸龍。願皆離諸苦難。發無上菩提心。為一切有情降注甘雨(云云)。   (本雲) 建久二年四月二十一日於石山寺東院坊西部屋書畢。執筆隆雅生年三十一。   (本雲) 享德四年六月十四日於西園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書寫之畢。   (本雲) 承應元辰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以二尊院本書之訖。   元祿十六年春三月下旬寫之訖。   雞頭院嚴覺洪道。 行林第二十一。   六字法。   一支度。   大壇一面(方ㄙ尺高ㄙ寸可有禮版)。護摩壇一面(方ㄙ高ㄙ可有禮版)。   若省略之時只可儲護摩壇許。   高座一面(方三尺五寸高二尺四寸許讀經料。可有半疊)。小壇一面(十二天供料)。燈臺六本。   高座小壇可隨形者。   鏡四面。小弓四張(長三尺或時雲。桃弓又楊桑等可隨形云云)。小矢四隻(可有鏃。或時雲蘆矢別行軌雲爐箭四隻)。小刀四柄。白色糸(一丈許。中道房雲。五色糸云云略祕法雲。三尺五寸云云雖然不足也。可用一丈許云云)。   六字經(ㄙ)卷。壇供(ㄙ石)。大壇。護摩壇。十二天壇。聖天壇。御明(斗升)。蘇。蜜。名香(丁子。白檀。沈水。薰陸。龍腦)。麵。櫱等(云云斟酌有無)。   教記雲。   註進。   觀音六字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御等身聖觀音像一體)。御衣(御加持料入莒可有臺)。   大壇一面(方七尺二寸高一尺)。護摩壇一面(方五尺四寸高一尺。可有爐桶口徑一尺五寸)。禮版二面(高八寸各可有半疊)。壇敷布三端。五色糸。五寶。五藥。五香。五穀。名香。明鏡四面。鑌鐵刀四柄(長一尺)。桃弓四張(長二尺五寸)。蘆矢四筋(鏃可有之長八寸)。高座一基。六字經二卷(各複三卷)。經機一前(灑水結線置杵可兼之)。白練糸一兩。淨衣(白色)。   伴僧八人(護摩一人。讀經一人。結線二人。手替一人。灑水一人。金打一人。唱禮一人)。承仕四人。驅使八人。見丁二人。雜人布淨衣(如常)。   御明油一斗五升(如常)。大壇護摩壇供合十六石八斗(如常)。人供(如常)。壇所敷設。大幕。桶杓。長櫃。續松等(如常)。阿闍梨休息所敷設等(可有用意)。   右支度注進如件。   年 月 日行事大法師阿闍梨。   伴僧(減定六人)。承仕四人。驅仕四人。見丁二人。   中道闍梨支度加幡墨筆紙綾絹細布等可見之基法師意可見之。   別行記雲。懸神幡十六流(云云)(中道支度雲。五色幡十六流長四尺。云云)。   支度不出私可儲物等(慎勿令知他人)。三類形(日別料各七枚)。   註進。   觀音六字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圖樣可仰佛師)。六字經六卷。   壇一面(方七尺二寸高九寸)。禮盤一面(方二尺五寸。高七寸。可有半疊)。脅機二腳(長二尺一寸。廣一尺二寸。高九寸)。燈臺四本(高三尺三寸)。高座一基(方二尺五寸。高二尺二寸可有半疊)。經機三前。名香(白檀。沈水。薰陸。丁子。龍腦)。酥。蜜。桃弓四張(長二尺五寸)。蘆矢四隻(長一尺可有鏃)。刀四柄(長八寸)。鏡四面。白練糸一兩(練縿可悉也)。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段二文(壇敷并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二帖。桶一口(口徑一尺三寸。高九寸爐桶料)。小桶三(各加杓。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呂子一覆。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淨衣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註進。   觀音六字供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圖樣可仰佛師)。六字經三卷。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高八寸)。燈臺二本(高二尺五寸)。脅機一前(長一尺五寸。廣一尺。高八寸)。半疊一枚。名香(白檀。沈水。龍腦)。酥。蜜。桃弓四張(長二人)。蘆矢四隻(長八寸可有鏃)。刀四柄(長六寸)。鏡四面。白練糸一兩。壇敷布一端。佛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二口(各加杓)。折敷三枚。淨衣(白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淨衣)。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右二支度為宛私要粗抄注之。小供之時用弓箭等。私所傳受。雖無此說。依一師傳註載之。用否在人意耳。   一起首時分。   一向方。   一道場莊嚴。 T76016101.GIF   已上圖樣古說如此。但先師上綱以弓矢刀各各四橛副立。鏡面內對立。又中心安置六字經(私雲。若無大壇者。可隨便宜歟。師雲可入莒)。師說雲。弓矢刀鏡等置壇事。毘沙門別行軌意也(云云)。若然者懸幡十六流者如何。又基法師撰雲。五色綵幡長五尺(云云)。可見之。又蓮實房座主未申高座。前立花機。機上置灑水器(加散杖)。白線同置之(云云)。又大原法橋豎頂上畫刃(云云)。可思之。   一本尊。   可奉懸聖觀音像(云云)。   大原上綱密密有奉加懸之像。南師等依。無師說不被甘心也。南師意恐之注之有恐之。 私雲。法印大和尚諮師阿。曰定心。大原用觀音與天王。被載支度。而桂林。師說。南師等不被甘心(云云)。此事如何。師阿雲。南師者安慶歟。若少時先師早世。仍面受少(云云)。故不委不甘心歟。大原一人說可信之。況定心耶。   一縒線作法。   略祕法雲。白線以十四糸縒為繩(云云)。   三昧記雲。白糸十四條。以片偏七筋為一片。以兩片右合為繩等(云云)。古雲。以未嫁女令縒(云云)。委作法在別。尤可祕之。   中道說。依驗記意用五色。其結樣尤深奧也。在別。可見之。   教記雲。結線可縒儲支度所下白糸長一丈五尺許迴經捻合見大箸本太許定糸口方末留總切左右等分分左右各七分本方紙捻付結末方十四筋左縒十四右合右糸成末借染堅置。   此縒樣出何文耶是只仰師傳許也。   私雲。一說以白糸一丈五尺許。十四筋分先右縒之。左右七筋分各左合之成二筋。次此左合二筋糸右合之成一筋也(云云)。右上指上也。左下引下也。   一行法。   八家祕錄。六字經法不立別篇。聖觀音法之末載此法經軌等。   六字神咒王經。   此經中說十番神咒。不明印相。第九咒中有結線事。   六字略祕法(珍錄外)。   文雲。若欲修瑜伽者。依聖觀音儀則(云云)。結文雲。具如廣軌(文)。   此法中。明結線護摩讀經作法六字真言并其印相。文言極略。行儀髣拂。   丹州池上依十八道而有私記。念誦結線護摩讀經。依略祕法註其次第。   私所傳受私記二本。一桂林。一教王。兩記之說抄記如左。見者斟酌隨宜用矣。   六字略記(六字非教。是有六名也。所謂六觀音云云)。   初入堂儀式及加持供物種種前方便一一如常儀。若有新佛經者。啟白。初先開眼。其作法(云云)。   新被造立(若圖繪。云云)。次啟白。啟白了。揚經題名。題名了。發願四弘。次讀經。次釋佛經(云云)。次神分祈願等(云云)。   次唱禮。   南無三身。佛眼(或用半拏羅波悉爾。教記唱半〃〃〃〃)。   〃〃六字章句真淨法門(或時可唱部母上云云教記不唱之自餘全同云云)。 〃〃曼荼羅主阿梨耶縛嚕枳帝入縛羅冒地ДУг耶。   〃〃阿梨耶賀耶四利縛冒地〃〃〃。   〃〃五大明王〃〃〃〃。   〃〃大小自在〃〃。   〃〃三部海會〃〃〃〃。   先師上綱大小自在之上加六字泥婆羅闍摩訶泥婆羅闍。南北師說不唱之。蓮實房座主等說有多說。雖然付師說注之。隨時可取捨之。   次九方便。次發願。   教記雲。   至心發願 唯願摩訶 毘盧遮那。   本尊海會 大慈大悲 聖觀自在。   六字章句 真淨法寶 三部五部。   諸尊聖眾 外金剛部 護法天等。   叡山三寶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   各各還念 本誓悲願 降臨道場。   證知證誠 所修三密 靈驗勝利。   決定現前 護持施主 消除不祥。   消除災難 惡人怨念 咒咀厭媚。   惡靈邪氣 三世怨敵 年月日時。   理運非常 一切不吉 鉤召引入。   火壇曼〃 悉皆焚燒 燒盡無餘。   真言法樂 本尊加持 護摩功德。   薰入玉體 玉體安穩 寶壽長遠。   無邊御願 決定成就 宮內安穩。   諸人快樂 天下安穩 萬民豐樂。   及以法界 平等利益。   次供養法。   師說。或修胎藏供養會。或依悉地。尤可也。   凡別尊法多依悉地。是可也(云云是三昧和尚御說者)。   私雲。道場觀。勸請。結界供養。讚歎等並如聖觀音之中記。   根本印(先達有被不審事云云)。   教記雲。以二手內相叉。直豎右大指。即成。以印當心。誦真言七反。加持心額喉頂。   唵阿嚧力迦Лгロ。   六字略祕法軌內縛三古。以二大指押二無名指。誦佉知佉住之真言。以之為根本印可。而又以之辟除結界用之。   私雲。師說雲。若依胎藏者。先觀音院主印明。次蓮花部心印明。次略祕法印明(或時先大日印明。又修護摩者隨事相應印明)。   次正念誦。   先誦聖觀音咒百反。次六字咒耳。   私雲。先部母。次大日。次聖觀音。次六字。次成就明。次當壇護摩。次諸天總。次部主。次又部母。   次結線法。   略祕法意雲。正念誦了。登高座結線。   咒師向鬼門。白線著右無名指。施主向人門。著無名指(男右女左)。百遍一結。則灑香水於施主頂萬咒百結了。更復加持。與授施主。   次著火壇修護摩。次登高座讀經三卷(云云)。 池上私記。依此有次第。   古記雲。後供養前。加持百遍許(云云)。   又雲。念誦分限訖從高座下。次至本座加持香水一百八遍。即三反灑受者。百八反加持受者。次後供養等(云云)。   次讀經(三反)。次咒者往火壇。修火供(云云)。   但師說雲。五大願了。後伴僧相分讀六字經。誦六字咒。若六人者三人讀經。三人念誦(云云)。正念誦時。一人登護摩壇修護摩。一人登高座。轉經(或時無高座只於別座轉之)。一人結線。一人打金。一人灑水。於檀主(若表物。云云古說中共用。檀越并表物。師說不然)。其作法。讀經一卷。誦咒百反了時。六人相互見合異口同音(或雲高聲唱吽發。或又雲伴吒)。隨其音響引堅線也。此時一人打磬。一人灑水也(或時不用灑水)。若一人時者。百反誦咒了。先灑水。次打磬。次引堅糸(云云)。又雖有古說。師傳不用之。又古記。檀主手自結之見。病者不得結線者。師結之無失(云云)。   堮捅部C   大阿〃〃記意。正念誦之次。登高座。結線。令施主結之。從施主手返取之。艮置。護摩壇可作三摩波多法。而後加持之。與授施主。私謂。若施主無便。自結線者。阿〃〃殊迴觀念。自可結之。次下高座。就護摩壇。次阿〃〃重登高座。轉讀六字經并心經各三卷(為法施也)。次下高座還著火壇。香水灑淨念誦少少。而後供養已下如常(云云)。   私雲。此次第依略祕法歟。但以結線。置護摩壇。修三摩波多法條。略祕法不見之。但以線為此法。成就物意歟。山門傳授無此說。更思之。今結線與所成物。其意門耶異耶。可詳之(已上)。   教記雲。前五供養了(云云)。讀經師登高座。向壇鬼門(丑寅角)讀之。不緩不急一卷咒百反讀合可用意也(經雲。誦咒七遍一遍一結此相違如何)。讀經始時結線人施主糸頭無名指懸男左(或右)女右(或左)。結線人糸末引左無名指懸右旋引入同音吽發唱相待。經末章句者也雲時。念誦人一百反誦畢合互見合聞合經咒畢同音切音吽泮吒唱。應音結線人旋設糸引堅灑水人灑施主金打人打金。若施主不來時一人代施主引糸灑水人灑表物(表物者衣服也御衣也。古私記雲若為自身修此法者以糸繫行者右臂結之云云)。讀經結線等如此一時五六反一七日一百八結可滿也。若擇吉日雖不滿七日此間有河臨者。河臨前一百八結滿了尤吉也。爾時別計合一時七八反可滿也。河臨結線此數可入也(七日內結線送了後後時不可結線也)。若待七日滿有河臨者。又相計其程時別結線數可相計也。滿了中間與檀越可令繫也。   次護摩了。下座。   抑護摩必燒三類形。縱雖非調伏法。必可燒之(云云)。火天段(一隻)。本尊段(六隻。云云)。   次阿闍梨入三摩地等(云云)。   大原法橋火天曜宿三段間伴僧奉讀六字經(小本)。本尊段(乃至)世天段畢誦六字真言(云云)。   後供養等(如常)。   一護摩。   多分依息災修之。但降伏增益等隨事可用心耳。   堮捅部C大阿〃〃記雲。問。此法於息災等中。與何法相應耶。答。先達云云不同。或雲息災。或雲調伏。或雲四種相應問。諸說之中。以何為尤耶答。息災調伏為好。何者若自身他人有病患時等調伏相應。若為攘災息災相應(云云。已上)。   一護摩咒。   若觀音若六字。可隨意(云云)。或時示給雲。初誦六字咒。次誦觀音咒。或先誦觀音。次誦六字咒(云云)。   一伴僧咒。   用六字咒   一後加持咒。   師曰。宇治大相國御修法勤仕之時。以六字咒奉加持之。被仰雲。此真言ユтЁヱ聞(云云)。後日勤仕。後冷泉院御修法之日。以聖觀音咒奉加持之。主上被仰雲。相葉外記日記之由。者蓮實房座主同被用阿嚕力迦咒(云云)。   大原法橋用大威德咒(云云)。   私雲。井房阿闍梨(每〃)——用馬頭咒。是蓮花部明王之故也(云云)。師道被用六字咒耳。   一伴僧數。   師曰。或六人或八人必所用之(云云)。或請多助修。為上番下番時之間。上番僧。讀經時了下番僧連續聲。至於後時讀經(云云)。   一相應物。   祖師御意雲。三類形必可用之。雖非調伏法。為除咒咀也(云云)。又骨婁草同可用之。為延命也(云云)。   古記雲。爐用鐵爐。以麵染櫱。作人形及天狗形。皆書其名。一夜各七枚燒之。其人長者五尺又長短隨宜耳。若無麵者。畫其形亦得之(云云)。   又雲。以麥粉丸黃汁作餅等(云云)。   又雲。或以土作之。又以芭蕉作之(云云)。   又雲。慎莫知他人。師密自設少許麵作之(云云)。   又墨書著其咒呾怨家姓名。若不知之。著其宇。注其在所乃至國郡其宅其條其坊男女(云云)。   教記雲其形。 T76016401.GIF   一燒三類形用心。   古記雲。三類形○如此能內護摩投爐。護摩非是損人身。斷其命根。但為燒滅其所作惡事。不令成就。消除彼種種不善貪瞋癡本所起妄想分別之垢。不復重作也。心懷慈心。能應觀練內護摩義也。作調伏法。慈心為先。內無慈悲自損他損不識佛意。何堪護摩思之燒之(云云)。常加用以勿令廢忘努力努力(但內字可思之)。   教記雲。右記雲。誦六字咒。先投燒天狐形時可雲降伏咒咀施主天狐吽發。投燒地狐形時可雲降伏咒咀施主地狐吽發。投燒人形時可雲降伏咒咀施主類吽發。次誦降三世咒。燒毒花百反(用阿苦)次以聖天。燒毒花百反此等雖非師傳。以不可惡故試可用之。   又古記。此外有所作。所謂人形。桃木·楊木·棗木。此三木各作人形。各八十(乍用之私略只各一)。又此三木箭八十(是不可略之。但造之有煩故此。只各一可有也)。護摩時以前造之弓矢可射三類形。未入爐可射之歟。先以桃弓矢可射桃人形(八十矢)。次以楊弓可射楊人形(八十矢)。次以棗弓矢可射棗人形(八十矢)。如此二百四十度射殺燒之。矢作之有煩故。只以一取返可用之。仍矢只各一可作也。   雖非師傳。試如此用之。有何異乎。道具已有弓矢刀。思之如此可用意耳。仍以刀射了段段可切歟。鏡天狐等隱來照料歟。仍取鏡十方可令電歟。時了施主歸不可必反閉。以加持力可為護身故也。   一灰。   略祕法雲。取少許灰用之(云云)。   師曰。每時終取燒相應物之灰。粖之令服病人。其服法者。先食前以粥漿可服之。不可以酒令服之。若有數度修之者。每時終之。每早旦可服之(云云)。   古記雲。以彼灰碾之和酒。令飲病者大吉(云云)。可用之不可然歟。   又古記雲。發遣次取燒天狐等灰小許。出堂之後研(五賢反平嬰)。於灰和於漿令服。不可和酒。然不令彼知其是色。師獨知之。若護摩數度每度用之(云云)。   教記雲。或入漿服。不可加酒(云云)。或入酒(云云)。 此二說中可依制酒說歟。   一以線與檀越作法。   從開白時。至結願時。一時何結計宛足百結之後與之(一說)。又中間百結滿即與之(一說)。 師曰。第二說尤佳(云云)。若然者後後時時只念誦讀經許勤之者。   略祕法雲。百結已竟。其結線更後加持。與授施主。著臂。男右女左(云云)。   師雲。百結了後。即與檀主令懸頸(或懸臂等云云更問)。其咒索袋縫裹令繫之。勿著膚矣(云云)。   一送文詞。   進上。   結線一條。   灰一裹。   右日來結線一百八結滿了。仍進上之。件線縫裹絹令繫御頸御耳。灰加御膳可聞召也。言上如件。   年 月 日。   教記雲。結線滿百八結了。頭末取合念珠十弟子緒結樣結三四寸許殘末方長本等切二三寸許③ンЪ紙裹尻頭щユЪ。又其上紙卷如小立文щёЪ可送。其送文詞雲(如上。俱雲可令繫御身。公家者玉體可書之云云)。   年 月 日 等別不可書之。   松竹若花枝付可奉也。   私雲。取竹枝。有口傳。   一解結事。   若檀越病癒事亦平息請阿闍梨令修供養法。即令解線(云云)。若不解為行者作障。解糸放咒神等歟。其解糸時。先修供養法解之。謂聖觀音法修也。念誦之時解之(云云)。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讀。   六字神咒經一百八卷。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二千一百反。   護本尊真言。   聖觀音真言。   延久三年十一月卷數不載之。   六字真言十七萬反。   同三年二十七萬九千反。   息災護摩真言。   三部諸尊。   諸天曜宿。   奉供。   大壇供一七箇度。   護摩供二十一箇度。   神供三箇度。   六字河臨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七百反。   本尊真言二千一百反(後度〃七千反)。   三部諸尊〃〃七百反。   諸天曜宿〃〃〃〃〃。   息災〃〃七百反。   右(云云)。九口阿闍梨(云云)。   或時護摩供次河臨七箇度。   神供次祕密襖法七箇度。   私問雲。讀經一百八卷有何處耶。師雲一結一卷。故雲一百八卷也(云云)。   又問。百結也。答師說一百八結(云云)。   二七三七日等連修之時如何。可尋之。   又問。勤仕後冷泉院御修法之時。只六篇也何。答。加經為七也(云云)。南師雲。讀經多少可隨時宜(云云)。   教記雲。   御修法所。謹奏(公家案)。   奉讀。   六字神咒王經一百八卷。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二千一百反。   聖觀世音菩薩真言二萬一千反。   觀音六字神咒十八萬九千反(伴僧八人足也)。   息災護摩。   三部諸尊總咒。   諸天曜宿真言。   奉供。   大壇供七箇度。   護摩供二十一箇度。   神供三箇度。   右謹依。宣旨始自 月 日至於今日并一七箇日之間。九口僧綱大法師等。相共勤修上件教法。特致精誠。奉祈。金輪聖王玉體安穩寶壽長遠之由如件。仍勤行事謹奏。   年 月 日。阿闍梨。   卷數付御衣奉取返使結線等相具灰密密可令召由。能含可進上之。   一問答料簡。   問曰。六字神咒經者。是何尊法耶。答。是觀音法也。   問曰。經題只之六字神咒。不加觀音之名。何以知是觀音神咒之事耶答。六字經說咒了雲。願此咒常吉。觀世音觀照我身。憐愍我故。即說咒曰(云云)。當知觀音法乎又請觀音經約觀音行法。立六字章句之名。隨又其文義。彼經此經相似。准之可知又六字略軌雲。若欲修瑜伽者。依聖觀音儀則(云云)。又八家祕錄聖觀音部中。載六字經。依此等說。可知觀音神咒也。   問。六字者付經所說神咒。有六字歟。答。人人推量雲。六字咒佉知等有六字歟。然雲不詳得其六字。   問。既計之無六字何事。答。或驗記雲。六字者觀音略名也。意雲。觀音有大悲等之六之名字故。名觀音。祕六字也。委見驗記(可見彼也)。觀音之六字之神咒雲也。   問。大悲等六觀世音者。是天台所立也。所不爭也。但今所言之六字之言。付觀音之六種立雲事。所不見也。仍猶六字者。付神咒之字可論耳。如彼一字金輪。唯有一字。文殊一字五字六字八字皆有其字數。例之觀音六字。其字之數。可有六字也。仍付字數可尋思之案經文雲。觀世音消伏毒害虛空藏寶幢孔雀陀羅尼六字章句等(文)。六字章句猶付神咒置六字之言。咒所云六字者。是六觀音。此法是聖觀音法證文先出了。何廣雲六觀音耶。若六觀音法於六觀音像前可行之。例如七佛藥師法。向七佛耶。何只向聖觀音一像行之哉。儀軌說祕錄篇不可背彼耶。   答。付字數不得其六字故。以別意付六觀音消六字之意也。問字既不得其六字。故有遮詮無表詮。故不付字數以別意問答家俱可思之也。但六觀音於六觀音像前可行至經文不雲可對六觀音像。故今對一體修之有何失耶。七佛藥師經說故也。今雖向聖觀音一像。其六觀音之義不可異乎。本體聖觀音付修無異乎。故軌雲。依聖觀音法耳。非遮六觀音乎。祕錄意又以聖觀音為本體。故可不雲千手等。故沈爾入聖觀音像中乎。   問。付字數尋之問答家共不得之。至於一字金輪文殊一字五字八字例者。問。家得例答家不能會釋。   以下重重事(在別出之必可見之)。   師曰。六字者非字數。六是名字六也。六觀音利六趣故。有六名字也。請觀音疏有釋(云云)。   賢暹乍恐尋之。此義與請觀音疏合時耶。能可思之。   行林第二十一。六字上。   享德四年六月六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畢。   承應二(癸巳)年三月十七日以二尊院本書之。 行林第二十二。   河臨。   一支度(桂林)。   大船一艘(壇所料)。   編合二艘為一船(但舟廣者不可編者。圓支度雲。並結兩三云云。付板敷云云)。 廚船一——(圓支度雲。拔加入佛具船)。   護摩壇(方四尺二寸。圓雲。五尺云云)。禮版一面(可有半疊)。脅機二前。壇敷布一——。閼伽壇供等七前(四面)。 或時雲。閼伽二十八前(云云)。或時雲。米十石五斗(一瀨一石五斗之內。壇供并雜人等食也云云)。   油七升(一瀨一升定)。   或時雲。油三升五合(燒油二升一合御明一升四合圓雲。油三升云云)。   燈械五。   或時雲。御燈樓四具(云云)。   護摩支分七具(或時不載之總米內有之故也)。   錫杖四棒法螺四口金剛鈴四口(若立定者可用例鈴云云)。小大鼓一面(可有拔)。打磬四(或時雲。一口)。   鐵人形。蘗人形。稿人形(各七枚)。   或時雲。各四十九枝(云云)。圓雲。一尺櫱二十枚等(云云)。   菅拔七枚。解繩少少。大幕一帖。鋪設少少(或時雲。疊四枚云云)。三類形七具。松。鐵末。毒舂。穀。續松少少。中臣祓僧一人(伴僧之內)。蘇。蜜。名香。御衣(若有僧主者等云云)。   或時雲。   壇供四面(但五十六壞。一壞料五升果子五十六杯)。餅同前。羹同前。閼伽二十八前。橛四枚。標木二杓一具。五色糸。弓四。箭四。鏡四。小刀四。香爐一。打鳴。灑水三(各加散杖)。六字經。結線。燈心少少。出器(大小)。胡麻一升。芥子三合五勺(每度半合)。粳米三合五勺。熟五穀。生五穀。飯。鹽。花。香。名香。丸香。乳木七具。薪七束(松七把)。三類形七具。散米七具。箸一。帚二。閼伽桶(加杓)。折敷二枚。   堮捅部C   私雲。大和尚曰。定心和尚申請陰陽師令讀中臣祓。大原以伴僧令讀之。兩人共隨谷面受。其說不同。可隨宜歟。   若申請陰陽師者消息禮紙可申。其旨不可載支度矣。   見定心房現修之時日記。陰陽頭賀茂道言朝臣。敕使等乘別船。令來。御衣者預陰陽師是即陸上御祓摩物料也(云云)。   御衣事。私雲。大和尚曰。檀主來臨者。不可具之。不來者可具也。   承曆四年(庚申)九月十一日。圓融房法印於桂河奉為。公家。被行河臨法。助修十人(被申請二十人敕之十人云云)。行法船一艘(編舟八艘為一艘)。助修料舟一艘(合六艘)。從僧等舟一(同)。廚舟一(同)。御舟屋形高五尺餘六間也。舟指八人也(已上)。   教記雲。   先支度可出之。   注進。   六字法河臨一夜支度。   大船一。   編船二可為一歟。捨形張一丈。長三間。高從棟下六尺許。護摩炎無危程。   船裝束(大幕二帖。疊六枚。莚薦無障引圍之。承仕等相共可沙汰之)。   廚船二(捨形并薦等可引圍之)。   護摩壇一面(方五尺。高八寸爐桶可有之)。禮版一面(方二尺五寸。高七寸半疊一枚)。脅機二前(廣一尺五寸)。燈蓋四名香(如前)。蘇。蜜(各少少)。五色糸。鐵人形四十九枚(長五寸廣一寸)。櫱人形四十九枚(長廣如先)。鹿皮人形四十九枚(若蒲若稿)。菅貫七枚(以菅可造之不可用茅)。解繩少少。折敷九枚(之內二枚閼伽料也)。小大鼓一(桴二可有燈臺可有之)。大寶螺四(私雲。借求不可憑被下之)。金剛鈴四。鉦鼓一(桴二可具之)。壇供料米七石(瀨別一石)。御明油三升(之內一升廚船二燃料)。壇敷布一端。炭一俵。   伴僧十人。驅使七人。見丁二人。淨衣(白色)。雜人布淨衣(如常)。   但御修法不經數日者。不可入支度者也。 續松七十把。   人供御修法一夜料可被下之(七壇行法故。當二日餘一時須被下二日料哉)。   右支度注進如件。   年 月 日。行事大法師。   阿闍梨位(ㄙ)。   支度端書可雲。船行事并伴僧一兩人相具。自日。赴河點定。七瀨可立標(如竹物七筋可用之)。晚景始行法。未明可修畢矣。   一道場。   第六日後夜時了後。阿闍梨番僧承仕檀越雜人等相共。臨河乘船。以幕引圍。壇所中心置護摩壇(其中心置葉火爐。師雲別可塗爐)。閼伽一前并護摩支分等安置之。或時四前(云云)。可隨形歟。   向壇奉懸觀音尊像(云云)。   師雲。壇所觀音奉渡也(云云。南師說同之)。但儲別像可宜歟(云云)。幕外立大鼓二口。淨人可擊之。但小大鼓一口。可隨宜歟。   一日時。   問。定第六日後夜時了。可赴河歟。   師雲。不可必然。第五六七日間可擇吉日也(云云)。   又本記雲後夜時畢可修。猶初夜時畢可赴河也。晝極揭焉之故也。後冷泉院御時。於大井河被修之日。東寺僧侶河邊雜人等成巿覽之(云云)。仍可有憚也(云云)。   堮捅部C承曆四年圓融房被行之時。己初被始。申終結願(云云)。   一行法等事。   記雲。第六日後夜時畢後。臨河等(云云)。   師雲。初夜護摩了後供養以前赴河也。河臨事了。還歸壇所之後。修三摩波多分也(云云)。後日說雲。初夜護摩如例。迴向等了。後可赴河也(云云)。 T76016801.GIF   此指圖只大略許也。不為規。如此事隨時可許。以便宜吉先耳。兩記共無之。私所入也。   私雲。河臨時。船壇本尊。定心和尚。懸觀音。大原僧都。懸天王。可依何說耶。師雲。師阿雲可懸觀音也(云云)。   長久四年決意。   或人云。歸壇處之後。重修護摩(云云)。可尋之。   今案安鎮作法。有其儀耳。   教記雲。師傳曰。河臨當日後夜日中時。如例迴向等之後。赴河。此定以河行法可為初夜後夜之二時也。而大原僧都乍稟受此師說。初夜時亦修赴河還壇所被行後夜日中之二時。仍承之一門只如此修來計。思以壇所之時。慥滿二十一時以河行法別數為可思。依之初夜時亦行早早超河秉燭始未明可畢也。下第七瀨赴事共沙汰了。實檢繫聖觀音船向此次第上瀨修上也。河臨之事由。略可啟白。   供養法護摩讀經結線(如壇所)但結線不可通三度。   已上教記。   師雲。第七瀨。   先供養文。唱禮。九方便。次略供養法(十八道)。次略護摩五段(南師說。護摩只火天·本尊二段也云云。私見禪定僧都諸壇合行作法火天加曜宿。本尊加護諸尊之說。云云。以之可潤色歟。北師說。火天本尊也云云即之北說尤可也云云)。   此間助修讀經誦咒結線灑水打金唱發事等如常。每瀨三卷三百反三結(云云)。或一結(云云)。結線用不二說相分。雖然必可結線歟(云云)。   於豫州所修給之河臨。不結線(云云)。   次護摩了後。助修一人(讀中臣祓)。一人令解繩(本記雲解功繩)。中臣祓畢。伴僧四人誦六字咒(振鈴)。四人亦誦咒(振錫杖)。四人吹螺。一人(無間打磬誦咒)檀越應發響。即取鐵等人形各七枚。取合摩自身人形吹繫息置之。即有一人。茅一枚被壇越(如六月禮。後越)。然後以散米散人形上即解繩菅拔人形投入河中。已上面授說也。本記意亦同此意。而先日所下賜口決說。長久四年護摩間中臣祓等(云云)。   本記雲。阿闍梨伴僧等皆怒音瞋目內慈悲數唱吽發(云云)。   教記雲。護摩了後。番僧等可掌事等兼差定護摩了可相待之。   十人定。中臣祓一人。振鈴一人。螺吹四人。鼓打一人。金剛鈴二人。鉦鼓一人(已上十人)。   護摩了。壇拂了。閼伽等如本取居程差定人人桴取設螺當口相待程阿闍梨乍坐禮盤向高聲出迦知等聲付中臣祓打出讀合鼓螺等亂聲。口高聲唱法知等吽發。外現怒相之。內發慈悲心。中臣祓解繩了後。檀越八鐵人形·櫱人形·稿人形取合摩自身息氣吹人形然後置之。一人以菅祓被檀越頸後身下祓出後ДсЯ超。如此三度後散米散人形上壇所立鑌鐵刀以切菅拔解繩·人形等取加置折敷投入河左(東方也)。入河止嚮等修後供養乃至發遣了。佛供等取出吹瀨料壇供閼伽取置了指船令上。次瀨○著。次上瀨了又如先修法等也。   次後供養(助修唱●)。讚(四智)。發遣等(如常)。   堮捅部C   師曰。以壇所立刀切菅拔事。大原·定心等說不見之。壇所立刀是結界歟。然者行法中問令拔者憚多。況國隨口傳中雲。七瀨拔時。以鑌鐵刀置河右也。人形置河左(云云)。爾者以件刀。可切之。不然者其刀無用也。但左右者是陰陽師之左右歟。更可尋之。仍支度可載用刀也。有陰陽師者。以彼可令切之也。   師曰。大奴佐振有咒(云云)。   或陰陽生雲。南斗北斗三台玉女。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前後翼輔急急如律令(其咒也)。私案雲。咒詛諸毒藥等。一行可用之。密誦之努力努力不可聞人。穴賢穴賢中臣禮事。   或雲。覺大師傳此河臨給者。中臣祓倭語也。如何之(云云)。先祓作法。自唐雲相傳。自上古所知也。於此朝。成倭語。又不可難事歟。吉備大臣自唐。   大和尚曰。注中臣祓雲。素戔烏尊犯天罪之時。令天兒屋命。以掌其解除之大淳辭。厥後皇孫天降之時。五部之神陪從而天兒屋命其一也。即中臣之遠祖也。故中臣忌部歷世相承供奉其議矣。   大唐無禮作法者。何於本朝。此解除法付祓名耶。彼朝定有其文言歟。但雖有。中久任國雲古風。用此祓文不可難歟。更可尋訪之。   禮(去——雲。苦計反。三月三日河上浴而欣。目契。所以卻災也)。   祓(去——雲。方睇反。福也。三月上巳。於水上浴除垢穢也。又音弗)。   上巳者。私雲。漢書雲。三月上巳。官人皆禊於東流水上。鄙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於添洧兩水之上。執蘭招魂拂除不祥。晉書志雲。季上巳。官人及百姓皆禊東流上。自魏以後。但用三日。不以上巳。曲水之遊是也。   圓融房於瀨瀨一結合七結也。前行法之間九十三結(云云)。   圓融房三段。   火天(但合曜宿)。勸請諸天總印咒。燒供火天真言三杓。曜宿真言各一杓。乳木三把(各三支)。   本尊段(合諸尊段)。本尊真言只百反許可誦之。合三種物只百反許可投之。若當段物百反。餘物各二十一反可投之。但從始合投宜歟。乳木二十一支·三支·乳木三把。諸尊段料可投之。誦延命真言。古呂草可投之。本尊段末可燒三類形。   世天段(如例)。先欲修此行法者。可成此觀念。厭媚咒咀等之起。是偏無始。彼此愛慢妄執顛倒起仍入本尊平等慈悲三摩地。無始厭離虛妄心。悉鉤召引入本尊三摩地摧彼解脫。令歸入本尊真如一平等理可想也。如此觀念法驗定顯歟。少起橫心修定不吉歟。能能可觀念。是最極祕事也。世天段時。必誦十二神將咒。一杓可供之。其所以者。諸厭媚咒咀作法。離十二神。無作之。十二神祈厭也。仍必十二神總可供之也。   又世天段初可誦不動咒。是為護身也(云云)。又未被始行法前。略神供一度又七箇度行法之後。又修神供(云云)。又瀨瀨間行也。依河便宜也。   已上圓融房說(靜算面受記之)。   承曆三年九月三日。或人面受井房說雲。七瀨者。隨河便推量可移瀨瀨也。其瀨瀨間一町歟。若一町餘歟。從下至上。第七瀨。從船下可歸也。歸下始瀨等。頗不宜事也(云云)。已上。   一次瀨瀨事。   作法如上。但亦五悔許(云云)。   教記雲。七瀨護摩了後。相應物燒灰小許取可將還。七瀨行法亦修未明畢還壇所可行後夜日中也(相應物灰小許河臨灰取加可置之。破壇了。慥可令入流清河也。努力努力)。 一灑水事。   長久四年決雲。六字并河臨時。灑於檀越不用之。又先師不用之。但檀主來可灑之(云云)。   教記雲。若檀主不來者。標物灑水菅拔等ЗлЁ若檀主雖來不乘壇船。在別船者。標物灑水人形等。菅拔彼別船持渡ЁЪ可令為也。   一衣服事。   長久四年決雲。若有檀主。菅拔狩衣脫副(云云)。面授雲。不用衣脫(云云)。   一上下瀨事。   長久四年決雲。可尋世法(云云)。   後日面授雲。自下瀨至上瀨修之也。若自上至下有流留物之故(云云)。   故惟範阿闍梨於東三條殿池修之。世人云。池臨阿闍梨。又從上至下修之(云云)。   一作三種人形本色代物事。   陰陽家七瀨祓。此三種人形用之與今不異(云云)。   鐵(是本也。若無鐵者可用行。但不可削皮。下付皮可作也。似合耳)。   櫱(是本也。無替用物云云)。   稿(展轉之末也。本用脯。無脯者用鹿皮。無鹿皮者用稿也。鹿皮求之不難。仍可用鹿皮人形也)。 一三種人形重樣。   三種人形一枚取三枚。上櫱。中稿。下鐵重。重時有咒(云云)。一人形三反咒三枚合九反也。誦咒重了中結合扇骨樣引壇前向誦咒。是人形入魂咒也。唵悉多唎也娑婆呵。   引互形。 T76017001.GIF   以一結一度撫之一瀨七撫也。一瀨三七二十一枚人形了。   一菅貫事。   陰陽家無本文。只是此國舊習耳。   一讀中臣祓作法事。   讀間大奴佐振讀之。大奴佐以紙作之非法。麻用。大奴佐振有咒(云云)。   一解繩事。   稿不法也。ШюЛ⑥可用之。七瀨祓時。以鑌鐵刀置河右。以人形置河左(云云)。七瀨祓。本是一人所作也。末代以七人被行之。一人勤時從下瀨始之(云云)。   已上五事。自教記之中抄之。和尚會陰陽頭安倍國隨朝臣被尋聞之(云云)。   私雲。依何文。修河臨法耶。   師曰。未得本說。只師師口傳來也。依之師傳雲。大阿闍梨(谷也)雲。昔慈覺大師於大唐受此法。殊祕之給。歸朝之後。廣不流傳。只大師門跡傳受此法(云云)。實弘法智證等門葉皆不知之而已。   私雲。覺大師於大宗。隨何師令受習給耶。   師曰。見巡禮記。其旨不詳。但谷隨靜真受學此法之時。靜真以右狀所教示也。傳法人是有浮言耶。   靜真於誰人。所受學之耶。   師曰。覺大師祕藏之始。欲絕而靜真於木寺喜勝內供之許。傳受之(云云)。   木寺喜勝內供何所人乎。   師曰。未詳。木寺有二。一在仁和寺。一在深草邊。而東寺人皆雲仁和寺木寺。仍山六字法東寺為本也(云云)。此言不然。東寺誰人行此法耶弘法大師更不傳之給。喜勝知河臨實是我山人也。雖自門人。依緣住他所。古今常例也。此事與故寬運僧都相論得勝畢(云云)。   私雲。六字經法旨趣如何。   愚案。若是觀音本誓咒咀返卻還著本人。其祕密深甚行儀歟。河臨者。其中正作成就之時。作法歟。   行林第二十二。六字下。   享德四年六月八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畢。   承應二年三月二十四日以二尊院本書之畢。   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三月下旬書寫之。   嚴覺洪道。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二十三。   聖觀音法上。   一支度。   注進。   聖觀音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有無隨形勢)。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脅機二腳。禮盤一面(可有半疊)。蘇。蜜。名香(沈。白檀。薰陸。龍腦)。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白色)。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仕四人。見丁(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杓各各一口(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供所新具房裝束(如常)。芥子袋。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仕四人。見丁(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杓各各一口(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供所新具房裝束(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注進。   聖觀音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脅機一腳。半疊一枚。蘇。蜜。名香(沈白檀)。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段壇敷料。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仕一人(已上)(人共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集經雲。每月十五日(云云)。   阿嚕力迦經雲。白月八日或十五日(云云)。   又雲。從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云云)。   又雲。正月一日起首至十五日(云云)。   時分。   集經第五曰。晝夜三時(云云)。又日別三時(云云)。   阿嚕力迦經雲。三時(云云)。   一向方。   集經雲。咒師面向東坐○(云云)。舍利塔內。   阿嚕力迦經雲。畫像畢於淨處面西安置(云云)。 私雲觀行儀軌并一印軌。不雲起首向方。香集經雲。燃薰陸香(云云)。阿嚕力迦經雲沈水白檀(云云)。   一行法。   大聖觀自在菩薩心真言瑜伽觀行軌(出大毘盧遮那經不空)。   私雲。此軌依胎藏。但儀則簡略前後起盡頗似難見。能可斟酌歟(其文次第如下記云云)。   陀羅尼集經第五卷(觀世音卷中)。   私雲。此卷明千轉觀音白衣多羅毘俱知印咒等。   師傳雲。文說千觀音心印咒功能雲。千劫○業障○滅盡得俱千佛聚善根。背千劫流轉○見千轉輪王(云云)。觀音所詮法門無數。且為利生所現以千為極。謂千手等也。并今文以千為其數。即千手菩薩所持標幟皆是一切觀音標幟也。如意等一切觀音皆在其中也。皆是一種法門也。今言千轉觀音者。即彼一千功德聚也。彼千手菩薩唯四十餘年所持明之。今此觀音即彼一千手所持標幟是也。師說即以此千轉印明。為一切觀音印明。乃至諸經所說有名無法觀音皆依之修之(云云)。   私雲。經始文雲。若作此印法。一切觀世音菩薩見之(云云)。終文雲。通一切用作是法者。觀世音歡喜(云云)。此中不明入修行儀。只說根本印咒兩三之成就法(矣)。   觀自在大悲成就瑜伽蓮花部念誦法門(不空)。 私雲。此念誦法用悉地中三部三昧耶寶車輅等印明道場觀。依金剛界成身亦用五相成身。金對記雲。不空智瑜伽蓮花部念誦法觀音部阿闍梨行法。亦通當部諸尊法。更問。   觀自在菩薩心真言一印念誦法(不空)。   私雲。此法明一印行儀。非常途作法矣。   已上經軌大略如右。池上大原私記未見。但有一印私記。如下書之。今就兩部及蘇悉地各略注其梗概矣。   先依胎藏大悲都壇而行之者。   先受持地分(分為三)(私雲。八前有著衣上堂加持供物隨方啟白神分唱禮等法如胎記)。 一禮懺法(私謂普賢行願也)。分為九(作禮等九方便是也)。   二護身結界法(此有六)。   先入佛三昧(一)。次法界生(二)。次轉法輪(三)。次被甲(四)。次羅字觀(五)。次無堪忍(六)。   三正受持地法(此有六。軌文有師說加請地文印明)。   先驚覺地神(一)。次地神次第(二)。次灑淨(三)。次受持偈。次召請地天(師說加之五)。次持地(六)。   第二住觀成身份(此有十二)。   先覽字印明(一)。次五輪(二三四五六)。次十二支句(七)。次百光王(八)。次心置無生句(九)。次離染字(十)。次安立無垢眼(十一)。次念滿足(十二)。   第三安立器界分(此有六)。   先燒淨器界印明(一)。次五輪印明(空風火水地二三四五六)。 第四法界標幟嚴身份(此有三十二)。   先入佛三昧耶(一)。次法界生(二)。次轉法輪(三)。次大惠刀(四)。次法螺(五)。次吉祥(六)。次金剛大惠(七)。次如來頂(八)。次如來頂相(九)。次毫相(十)。次瑜伽持缽(十一)。次施無畏(十二)。次滿願(十三)。次悲生眼(十四)。次如來索(十五)。次如來心(十六)。次如來臍(十七)。次如來腰(十八)。次如來藏(十九)。次普光(二十)。次如來甲(二十一)。次如來舌(二十二)。次如來語(二十三)。次如來偈(二十四)。次如來辨說(二十五)。次如來十力(二十六)。次如來念處(二十七)。次一切法平等開悟(二十八)。次普賢如意珠(二十九)。次慈氏(三十)。次一切三世無礙力明妃(三十一)。次無能害力明妃(三十二)。   第五觀道場分(此有十)。   先大海(一)。次金剛手持花(二)。次花臺(三)。次妙蓮花王(四)。次正觀道場(五)。次三力偈(六)。次普通供養(七)。次大輪壇(八)。次眾色界道(九)。次外院界道(十)。   第六觀曼荼羅分。   文雲。觀彼中胎內普光淨月輪(乃至)。次八曼荼羅眷屬自圍遶(第一會中形)。   私雲。四方四佛(如常)。東南(普賢)。西南(文殊)。西北(彌勒)。東北(觀音)。   四菩薩次第八印品并入位品及抄記如是。   普賢文殊(方位如上)。西北(觀音)。東北(慈氏)。廣大軌。   持誦不同意雲。廣大軌說舉世相承行之。未知出處。持蓮抄記。發心修行證果涅槃之次第也(云云)。   觀音(西北葉)。   梵號。●●●●●●●●。   密號。正法金剛。   種子。●(母八葉)●(然和上胎藏種子)●(胎記右泉)。   三昧耶形。法住印。   尊形(肉色。左手開掌當乳。右手持蓮花與左相對首冠中安無量壽佛)。   觀音院主。   梵號。密號如八葉尊。   種子。●(或軌)●(或軌然和尚又觀白在院)。   惟軌雲。觀縛字光輪轉成聖者身(云云)。   青龍雲。惹●(種子即不生義。或以初薩字為體驚覺義雲)。   三昧耶形。開敷蓮花。初割蓮花(胎界記)。   尊形(肉色。左手未開蓮花以右手如開一葉勢坐赤蓮花)。   已上二尊隨取一尊可為本尊。但至八葉尊者說。雖依大法聊爾不可行之。此外釋迦院文殊院亦有觀音。皆是彼等侍者也。仍除之耳。   堙C有人云。此開敷蓮花。繪師佛書違也。   一說雲。蓮花部院T76017201.GIF 聖觀音軌雲。未敷蓮花(云云)。   又觀音院〃〃〃。   台軌七集雲。   初割蓮花●。T76017202.GIF 調定圖。初割蓮花雲也。   釋迦院觀音三昧耶形T76017203.GIF   文殊院觀音三〃〃〃T76017204.GIF 金剛界圖。蓮花上橫三古。三古上豎獨古。獨古上有火炎。法菩薩。 T76017205.GIF   仁和尚本雲。法住印(八葉觀音)。未敷蓮花T76017206.GIF   次東遍知印(第二會)。北方觀自在(第三會)。南置金剛手(第四會)。依濕哩底方不動如來使風方勝三世(第五會第二院)。四方四大護(第六會)。初門釋迦文(第七會第三院)。第三妙吉祥(第八會)。南方除蓋障(第九會)。勝方地藏尊(第十會)。龍方虛空藏(第十一會)。及蘇悉眷屬(第十二會)。護世威德天(第十三會第四院)。   或雲。可雲十三大院。而不可雲十三大會(云云)。 第七名請分(此有十五)。   先治路(一)。次成不動身(二)。次振鈴(三)。次勸請(四)。次三部心(五六七)。次索(八)。次鎖(九)。次鈴(十)。次遣除從魔(十一)。次示三昧耶(十二)。次閼伽(十三)。次花座(十四)。次善來偈(十五)。   第八成事業身份(此有三)。   先除障加護(一)。次正成金剛薩埵(二)。次被甲(三)。   第九結護分(此有八)。   光怖魔(一)。次難堪忍(二)。次四方四大護(三四五六)。次門門守護(七八)。   第十供養分(此有七。加閼伽者成八)。   先閼伽(一)。次五供(二三四五六)。次普供養(七)。次讚(八)(大讚五讚四讚)。   堙C請決雲。又師說雲。學密教者。先可知其門三部大法門各別。言門異者胎藏金剛兩部以理為正兼事也。蘇悉地以事為正而兼理。謂之門別也(云云)。   元慶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記。   安然和尚不動記雲(胎藏界攝)。次供養法先閼伽(乃至)。燈明已上。供物一向取右方。作先印契次即以手一一捧之。   大讚。   對受記雲。海大德說用普印。謂金剛合掌也。 又雲。又其大讚出大日經第七卷中及金剛頂四卷六卷本。經並皆唐翻。今玄法寺兩卷三卷儀軌出其梵文。慈覺大師傳其詠曲(云云)。 又雲。私雲見大和上見行之法。唯用大日小讚。   毘盧遮那讚(從海大德及護僧正大和上得)。   薩縛尾也(二合)比波縛訖羅(二合)訖哩(二合)也。   索檗哆地缽帝爾(而已反)曩怛賴(二合)馱睹迦摩訶拿佐 尾嚕左曩 曩謨娑睹諦。 T76017301.GIF   其小讚。本但是口傳未見經文。然玄法寺爛脫兩卷儀軌出此讚。又於小讚亦有慈覺大師及珍和上并正僧正三家詠曲。權僧正大和尚說珍和上說。謨字恭敬之聲呼之。讚岐守說。慈覺大師此處傳大日小讚也。但珍和上以此小讚為法身讚。更加報身應身二讚。傳三身讚。並有曲調(云云)。   私雲。小讚漢語(出青龍寺三卷本。任梵讚四句。如次為漢語四句)。   一切善生種。妙用體無礙。三界如大王。遍照我頂禮。   五讚(出惟謹本。一讚佛。二讚法。三讚僧。四讚普賢。五讚金剛手)。   佛。摩賀迦嚕抳建曩貪(一)捨娑跢(二合)藍薩縛吠(引)爾(泥以反)南奔(去)女(鼻引)那地蠅(二合)慶拏(引)馱□(三)缽羅(二合)拏(上)摩弭怛他(去引)哦耽(四)。   法。吠羅儗野(二合)惹曩南秫(詩律反)淡戌婆納櫱底謨(引)左劍(二)幡囉沫體(丁以反)迦謎建耽(三)曩謎達麼□孌□□館痲諢熱u□  僧。目訖耽(二合)目訖底(二合)幡他(引)缽囉(二合)跛耽(二合一)試乞灑(三合)夜素彌也(二合)縛娑體(二合)耽(二)乞灑(二合)怛覽(二合)尾始瑟鷃(二合)虞拏鍐(三)曩謎僧(去)建左婆(去引)婆羅縛哆(都各反四)。   蓮花部。薩縛母馱缽羅(去)捨娑跢(二合引)野(一)三(去)勃哩(二合)跢野虞隸虞藍(二)阿縛路枳多僧枳孃(二合)野(三)曩謨(引)□□撚驒槭□□□□諑餞兜襛□飀□  金剛部。摩訶縛拿野左拏(上)野(一)尾爾野(二合引)拿惹野娑馱吠(二)訥難跢娜麼迦夜(三)曩謨悉帝縛曰羅(二合)縛拏曳(四)。   私雲。已上五讚。佛法僧讚讚佛部也。普賢讚讚蓮花部。金剛手讚讚金剛部也。   四智讚。   攝大儀軌雲。次誦吉慶伽他句。真言曰。   唵縛曰羅(二合)薩怛縛(二合)僧(思孕反)哦囉(二合)賀縛曰囉(二合)囉怛曩(二合)摩拏怛□(二合)縛曰囉達摩哦野捺(三)縛曰囉(二合)羯磨迦嚕婆縛。 私雲。此讚梵語漢翻並出。金剛頂經三四卷本中一字儀軌出其用印。   金剛合掌。當心左低頭(初句嬉戲)。不改金剛合掌。合舒臂安額(第二句花鬘)。前印從於臍漸上至口瀉(第三句二卷雲奏歌)。當心左右旋轉印安於頂上(第四句金剛舞)。   勘金對記。四智讚印有四家說(高野和上。入唐三君。嵩大夫。行和上)。一字軌說也。   三身讚(法身讚如上出大日小讚是也)。   成就菩提報身讚曰。 T76017302.GIF T76017401.GIF   阿難跢摩(引)畢跢(引)娑虞娜者藍(引一)曩莫三娑瞻(二合)素哦耽怛囉(二合)迦拿沓徒(沓含反引二)摩賀摩賀(引)難帝摩賀摩賀紇哩(二合)沓(引三)摩賀摩賀(引)拽野摩賀摩賀(引)阿怛摩(二合)南(引四)。   金剛應身讚曰。 T76017402.GIF   縛每迦旨囉娑跢擗曩□□□□飩□□□褸□饐諑驠禛□□□□□□□諑駝□□□□諑餿□□□□諑駩椽驫□楛□襼導糖間慼慼犛J奪□餕餃奓□痲諢敷銦m□襼導驅u□饓□襼導駼□□□□諑餃□祩樦□□□諑飣□襼導飩□□□□襼導饓饉覛騶□活楚慼潛媗[切□U□□褸□膳祼□□褸□馱□襛□飀□  已上三讚出青龍寺本三卷胎藏儀軌上卷普供養真言之次。青龍寺儀軌有二。是名別本儀軌。   私雲。聖觀音讚有通外外讚者。謂出觀自在修習三摩地法中。即金界十六尊中法菩薩讚也。即亦通用諸菩薩讚(云云)。   第十一諸會分(此有十二云云)。   第十二布字分(此有二。云云)。   第十三八印分(此有)。   第十四百光王分(云云)。   私雲。此次結本尊印(八葉觀音院隨樂而用一)。誦本尊明。想大日即是本尊(云云)(若修護摩可如當壇護摩印明)   根本印。世尊陀羅尼印。   傳授記雲。蓮合二火端圓相柱此師傳也。與文小異也。真言。   歸命沒馱達囉尼娑沒嘌(二合)底沫羅馱曩迦履(三)馱羅〃〃馱囉野〃〃薩鍐(四)婆哦縛底(五)阿迦(引)羅底(六)三摩曳(七)娑縛賀。   胎軌下(玄法)雲。准前屈火輪。如鉤相背(云云)。   對授記雲。海說。文雲准前屈火輪(如鉤相背)者。十輪端相合聚。如無堪忍印。唯以少屈為別。意說同。權僧正說。惠說。十輪密聚少屈。不似無堪忍印。開立二水。珍說。惠好。別記雲。由前印火頭少屈相柱(前支分生印雲。外記雲。虛心合掌。二火頭少開。二空少屈)。正僧正說。伊捨那方觀音以前印屈火(前支分生。〃正僧說。蓮掌雙立二空少屈)。東寺山說。如前印少屈火大。入掌安喉(此記文殊印為前云云)靈巖。作三補吒。地空各捻。在掌開火。其風頭合也。   已上對記。   法性記雲。次觀音印。蓮合二火端圓相柱(云云)。 春定額記雲。准前普賢印。屈火如鉤相背。二頭指均齊勿合。有方角。師雲青龍和尚說。八葉蓮花印。指頭稍屈(云云)。   泉記雲。虛合屈火入內相著其背。   惟軌雲。即以此印屈其火輪餘指如前。是世尊陀羅尼印(云云)(上文雲。蓮合立二空稍屈之。是支分生印也云云。取意)。   觀音院印。   傳受記雲。用八葉印相如開敷蓮花真言。   (歸命)娑(上)薩縛(二合)怛他(引)櫱多(引)縛路吉多(二合)羯嚕儜摩野羅〃〃吽惹娑縛賀。   私雲。疏明觀音院印雲。初作開割合掌。以二空指二地指聚而相捻。餘六指散之。其火風指皆相著。水指獨立即是也(云云)。撿對受記。八葉印中。觀音印。權僧正說同於今疏文耳。   對受記雲。海說次觀自在菩薩印(部主也)。用蓮花印(開敷蓮花印)。意大德說同(但雲八葉)。權僧正大和上說。惠珍兩和上說同海說也(云云)。而於部主初觀自在唯說座印不說手印。是故傳者加部主印(云云)。軌雲。承以大蓮印(云云)。   第十五六月成就分(云云)(是別事非念誦時也云云)。   第十六念誦分(此印有六)。   先加持珠(一)。次正念誦(二)(先佛眼。次大日。本尊。三部。想諸天熒篿穢。護摩時之餘明不爾)(次又佛眼)。   私雲。若修護摩者。此次就大壇。   六壇作法如常(此法多分息災又隨餘法。云云)。   本尊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部主大日尊。本尊觀自在。唯願降臨此。納受護摩供。   護摩咒。唵嚕力迦娑縛賀。   伴僧咒。觀音院真言。若阿嚕力迦。後加持咒。   師說。諸觀音阿嚕〃〃(云云)。但依胎者用觀音院明亦無妨歟。   次還珠法(三)。次入三摩地(四)。次根本印(五)(先大日)。次本尊。次虛空眼。   第十七後供養分(此有十二)。   先成事熏身(一)。次五供養(二三四五六)。次普供養(七)。次讚(八)。次閼伽(九)。次振鈴(十)。次發願(十一)。次加持句(十二)。   第十八三摩波多分(此有十二)。   先解界(一)。次示三昧耶(二)。次禮佛(三)。次奉送(四)。次護身(五六七八)。次九方便(九)。次隨方迴向(十)。次下座禮佛(十一)。次出堂(十二)。   古依池上胎軌科文立十八分。但彼直約軌文。今就傳受私記。仍有少加減耳。若欲略行者。法界標幟嚴身份(有廿二)。諸會分佈字八印分事可略去之。   以前行儀是名大悲胎藏都會壇(亦名嘉會壇)。三部唯在都會壇也。或時三部都法大阿闍梨作都會大壇畢。為第三三昧耶人(此有三。一三部都法。二三部各別。三諸尊隨一也)。   授受明灌頂之時。不改大壇直以所樂尊安中台。是名嘉會壇。中別本尊。法師傳雲。是非常途行法(云云)又常途可用之(云云)。   唱禮。   八葉九尊(如常)。佛眼。   南無曼荼羅主阿利也阿婆路吉帝濕縛羅冒地〃〃〃〃(二反)。   次〃如常。   已上都壇行法了。   蓮花部尊別壇(名觀自在曼荼羅。亦名蓮花部曼荼羅)。   復次祕密主。觀世自在者。祕密曼荼羅。佛子一心聽。普遍四方相。中吉祥商佉。出生缽曇花。開敷含果實。上表金剛慧。承以大蓮印。   布一切種子 善巧以為種 多羅毘俱知。   及與白處尊 明妃資財主 及與大勢至。   諸吉祥受教 皆在曼荼羅 得自在者印。   殊妙作標相 何耶揭哩婆 如法住三角。   曼荼羅圍繞 嚴妙初日暉 巧惠者安立。   釋雲。作方曼荼羅。內畫商佉。上有蓮花。蓮花上有金剛。金剛上又有蓮花。花上置觀音菩薩。或可安印或安字也。諸印上皆安種子字。謂商佉金剛及花上也。其次院安大勢至等處。周遍作光。勿生疑慮也。以本種子巧皆安置之。而作種子也。空處當置七日吉祥。一一皆有二使者。此經略言之。日別有觀音部法中具載當別詳檢也(更問)。明妃資財主。是能自在施與求者也。及大勢至等。如法作之也。作得自在之尊。持標相印也。當殊妙作之。如馬頭在三角壇中畫之。如法作之。住三角中其餘諸尊。亦各有形色等別。及方圓半月三角等皆如廣本也。前雲須五事。謂形色印本尊及位。即此事也(如畫彼尊合作何色。及形像等各〃有印)。前者大悲藏生是都會壇。今此中隨三部各各別有也。如此中蓮花部壇。中胎是吉祥壇。以觀音為主。胎外留空地。水即是第二座位。悉置觀音部諸尊。餘盡如作大壇法。其空處亦置十方佛。其第三座位亦置八部眾等。準前可解也。三角中猶如日出之暉。謂日初出赤黃色也。在明王側者。在大勢至側也。若作馬頭曼荼羅者。當在三角中置之。在外三重曼荼羅亦皆隨之。作三角也。作此時何耶疙哩縛在中。即移觀音。替居勢至之處。餘眷屬圍繞之。餘皆迴互可以意得耳。   私雲。前者大悲藏生是都會壇者。是大悲胎藏嘉會壇也。三部唯在都會壇也。   今則或在都壇或在別壇。第二座位空處置十方佛者。普通藏品。有一切佛真言也。諸印皆安種子者。商佉●金剛●蓮花●也。七日吉祥。此中部主加五眷屬。一忿怒為七吉祥。馬頭曼荼羅。在三角中。在外三重亦作三角。即移觀音移居勢至處者。是樂入內別作時也。其尊壇方圓角月點等可祥(云云)。隨五種事互入中台。   觀自在(●□。初割蓮花前品大日右)。多羅(○●○。青蓮花開已卻合觀音右)。毘俱胝(○●○□。數珠髻觀音左)。大勢至(●□。未敷蓮花毘俱胝左)。耶輸(●□。鮮妙花枝勢至左)。白處(●□。缽曇摩花多羅右)。馬頭(●□。馬口觀音下)。十方佛(●□)。   蓮花部別壇三重。 T76017501.GIF   私雲。中台二文。一准不動釋可安九尊。二准諸壇例可安部主也。第三重二文有。准大悲壇文。以三部眷屬為第二院。二依當部文以當部眷屬第二院(云云)。   私雲。已上別壇持誦不同文也。此中可有多種要事。更訪明師而後行之。   或依隨行法可修之。其作法如常。抽要注之。 唱禮。   三身。南無阿利耶半馱羅縛濕尼菩薩摩訶薩。   南無曼荼羅主阿利耶阿縛路吉帝〃〃〃〃(三反)。   南無阿利耶賀野紇哩縛〃〃〃。   南無五大明王〃〃〃。   南無大小自在〃〃〃〃〃。   南無三部〃〃〃〃〃。   道場觀。   觀想。於臺上中心四方普周匝。一門及通道金剛印遍嚴中。羯磨金剛其上大蓮花八葉具鬘蕊妙色。金剛莖開敷含果實。其上復觀想。大覺師子座寶玉以挍飾在大宮殿中(乃至)照以摩尾燈(云云)。   觀曼荼羅。   觀想。大覺師子座上有淨月輪。輪上有蓮花座。於蓮花臺上○有婆(上)字(黃金色)具無量光明。變此娑字成聖觀自在菩薩。結跏趺坐身如金色圓光熾盛身被輕穀僧綵衣。著赤色裙。左手當臍上。執未敷蓮花。右手當胸。作開花葉勢(私雲。師傳雲。大指相檢也如世畫像也云云)具頭冠瓔珞首戴無量壽佛。住於定相(云云)。   一印軌雲。於蓮花八葉。每一一葉上各有一如來。入定面向觀自在菩薩(云云)。   私雲。阿彌陀軌。觀自在三摩地之文并理趣釋等可見之。   讚。   縛曰囉(二合)達麼素婆怛縛(二合)囉他(二合)縛曰羅(二合)跛納麼(二合)素輸馱迦路計濕縛囉素縛曰囉(二合)乞叉(二合)縛曰囉(二合)寧怛羅曩謨塞都(二合)帝(全界法并讚也。或用蓮花部讚)蘇悉地軌雲。 次歎觀自在。   諸佛大吉祥。圓備於尊德。號名觀自在。   歸依常寂默。入定觀本尊。   觀想。我心月輪上有●字。字變微蓮花漸舒漸大舉體成蓮花。蓮花變成觀自在菩薩相好具足與本尊無異。則觀本尊心上。有圓明寂靜月輪於月輪中右旋安布陀羅尼字。其字皆放白色光遍周法界。其光還來入行者頂。於修瑜伽者心月輪中。准前左旋布列了了分明。其字復放明准前作觀。如是觀已。修瑜伽者自身與本尊觀自在菩薩身等無著別。如彼鏡像不一不異(云云)。   根本印明(觀音院印明如上)。   軌雲。觀自在菩薩心印。以二手內相叉。翅豎右大拇指。即成結印。當心誦觀自在菩薩心真言七遍。以印加持心額喉頂。誦真言曰。   唵阿(去引)嚧(引)力迦(半音乎)娑縛(二合引)賀(引)。   隨誦真言。以右大拇指向身招之。即成名請(云云)。   私雲。一印法大悲成就集經皆同此印明。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馬頭。不空□索又部母)。   本尊真言(諸會明如上)。本軌真言隨樂用一。   軌雲。若作出聲念誦者。於真言中應作此句。誦真言曰。   唵阿(去引)嚧力(力音中合迦字也)枳(引)囉底(二合丁異反下同)羅乞灑(二合)弭(去)尾步底銘娜〃娑縛(二合引)賀(引)。 私雲。此加句人更不誦。但師匠每被修此法時。伴僧并後加持用此加句明。軌文尤炳然歟。   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右旋安布陀羅尼字。思惟字義。阿(上)字門者。一切法本不生故。羅字門者一切法遠離故。拿字門者。一切法相不可得故。此拿字為加聲變成力字。從此力字中流出迦字。迦字門者。一切法無造作故。應如是觀。繫心於真言文字之上。即思字下所詮義門。謂本來不生等如上句義。如是作觀終而復始名為三摩地念誦也(云云)。   私雲。或可觀種子義●。諸法諦不可得義(云云)。大日疏雲。入娑字門一切法無染著。是蓮花義(云云)。   部母(白處尊)。   二手虛合。二水二空入月。即成當心誦真言曰。   (歸命二合)半怛他櫱多尾灑野三婆吠(二)缽娜麼(二合)忙履爾(入三)娑婆賀。   私雲。此記為六觀音。通記合行之名。恐後人所付歟。   或依悉地行者池上六觀音合行私記。   房內作法(如常)。次入堂作法(如常)。次禮拜。次著座。次加持香水。次灑淨。次加持供物。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啟白。次神分。次供養文。次唱禮。次驚覺。次五悔次五大願。次三部被甲。次地界。次金剛牆。次道場觀(定印)。   應想。地結上金剛牆內。在樓閣。閣中有大壇。壇內有曼荼羅。曼荼羅上有蓮花。蓮花上有月輪。月輪中有●娑字。字變成蓮花。蓮花亦變成觀音(云云)。   諸供養菩薩眷屬聖眾圍繞(云云)。   私雲。此中出千手等之。種子三形。今暫止之。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寶車輅。次請車輅。次請本尊(蓮花部)。次遣除從魔。次示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金剛界法菩薩讚也)。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私雲。如軌)。   私雲。此次出千手等印明。今暫止之。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云云)。次置珠。次入定。次根本印。次部母(白處尊。私雲。印明如出之)。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祈願)。次解界(火院左轉)。次禮佛。次奉送(結寶車輅印。誦請車輅真言。除迦羅灑野句。加櫱車〃〃句。以二大指向外撥二中指頭。次結迎請印。改真言未阿櫱〃〃句。以二大指向外撥之)。次三部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作善。   已上丹州池上記略抄了。   或依金界行之者。   一印十三。四印十七。五部三十七。各有儀則。若依都法者五印三十四(存略四印十七)。若就別法者。一印十三。若隨行一尊(云云)。對授記雲。十隨要一尊印明。別念誦法。指歸金剛界品六十。第五四印曼荼羅。具二十一尊。如上四曼荼羅中所求悉地。於此像前求成就故。前可作大日四印四接十二供養二十一尊曼荼羅。作成就法。如大日者。餘尊亦爾。又彼義釋。祕密壇中說最初正等覺大曼荼羅中隨要。若以寶幢安中臺時。則以大日安寶幢位。若以菩薩安中臺時。則以大日為寶幢側。隨安左右。若以閻王安中臺時。則移八葉安中院內。隨可傍邊。如此上首諸尊准爾(云云)。今亦准之。都法大阿闍梨為自他願修隨要法。隨取一尊。安中臺時。准彼修此。以此三十七尊。互為主伴(云云)。指歸降三世會三十七尊。皆持降三世印。大樂五祕密法。以五尊法各住五方。瑜祇五方五大虛空藏法。雖似此中。彼各別品別會行法。非此中法(云云)。   理趣釋雲。時婆伽梵者如前所釋。得自性清淨法性如來者。是觀自在王如來異名。則此佛名無量壽。若於淨妙佛國土。現成佛身。住雜染五濁世界。則為觀自在菩薩。復說者。則其毘盧遮那佛為觀自在菩薩。說一切法平等觀自在智印出生般若理趣。說四種不染一切煩惱及隨眠煩惱三摩地法。所謂世間一切欲心清淨故則一切瞋清淨者。此則金剛法菩薩三摩地。所謂世間一切垢清淨故則一切罪清淨者。此則金剛利菩薩三摩地。所謂一切法清淨故則一切有情清淨者。此即金剛因菩薩三摩地。所謂世間一切智智清淨故則般若波羅蜜多清淨者。此金剛語菩薩三摩地。由瑜伽者得受四種清淨菩薩三摩地。於世間非願。生於六趣。不被一切煩惱染污。猶如蓮花。以此三摩地能淨諸離染。○修行者持觀自在菩薩心真言。欲求成就般若理趣。應建立曼荼羅。中央畫觀自在菩薩。如本儀形。前安金剛法。右安金剛利。左安金剛因緣。後安金剛語。於四內外隅。各安四內外供養。於東門畫天女形。表貪慾心。南門畫蛇表瞋形。西門畫豬表癡形。北門畫蓮花表涅槃形。得入此輪壇。至無上菩薩。一切諸惑皆不得染污。或時自住壇中作本尊瑜伽。心布列聖眾圍遶。以四字明召請。誦心真言誦持四種清淨般若理趣。入一一門遍周法界。同而後始。成一法界自他平等。或時想己身紇哩字門。成八葉蓮花。胎中想金剛法。於八葉上想八佛。或他身想吽字五□橇□□埤□□飽憐m□□□椏騖飀□嬌□□祽□z□□□□□覈□□□逆□□姑□□□□□□欖飯□□餺□□□媽□礽□□□□誇饉饜□□駍□□福□檢□□□s□□□穛梓□僚埤□蹂牷暴走褪[婖□□□□□□訏騖飀□□□z□□□□禜粿□□□□樗呂梱□禸姪□馘j□□□□□□□□□□□□□訏騖散□□□穛□□姪裀□饐□樀增□□□□□飽慼憐銵滿慼摯鞢慼慼犛部慼A□□□□□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馬頭觀音真言。白衣觀音真言。本尊真言。ㄙ護摩真言。三部諸尊真言。   奉供。   大壇供。護摩供。神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聖觀音法上。第二十三。   (本雲)享德四年七月十六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了。   承應二年六月二日以二尊院出之了舜興。 行林第二十四。   聖觀音下。   觀音一印念誦私記(丹州池上。又有大原記)。   先擇地。次洗衣浴身。次建立壇場。   於先所擇地建立壇場。其壇八肘或六肘四肘二肘也。   私雲。若雜具事緣者。暫可用一前機。恐頗似疏略歟。   次辨備供物。次洗手澡口。次加持衣。次著衣。   內心三毒外懃威儀。若出家菩薩者。必須被袈裟。若不被此者。法定不成就。又非佛弟子(云云)。   次三業。   二手蓮花合掌。當心誦真言七遍。真言。唵秫(詩筆反)稊耨戌(引)馱曩(引)野娑縛(二合)賀。   由誦此真言七遍。即得三業清淨。則成八功德水。灌身口意。   次護身。二羽內叉。拳禪度出外豎。誦真言印額右肩左肩心喉。一處一誦。真言曰。唵阿嚕力迦娑縛賀。   次入堂禮佛懺悔著座(云云)。次淨三業(先塗香塗乎云云印明如前)。次加持香水(取杵。若無者用三□本□飀□  真言曰唵吉裡〃〃縛曰羅吽發吒(大原記雲。法性房說用馬頭印明云云)。   次灑淨。次加持供物。次去垢。次清淨。   以左拳安腰。右手作掬水。誦明。灑淨供物等。明曰。唵阿嚕力迦娑縛賀。   次啟白神分靈分祈願等(云云)。次供養文唱禮堙C表紙雲。   一印觀行軌文次第。   ●●●形像功能。   或記雲。一行法次第事初行願分。始自入堂儀式至於五大願。屬此分。委旨如生疑。第一第二三昧耶分始自入佛三昧耶。 第三成身份(本軌意。先大日成身刃印五字。次觀音蓮花部心印明也)。   第四曼荼羅分(始自地結方隅了大海乃至道場觀至於迎請聖眾印明是也)。   第五供養分(自五供養至於讚祈願是也)。   第六作業分(從入三摩地根本印念誦又至入三摩地根本是也)。   第七三摩波多分(三〃〃〃者此雲究竟。從三摩地根本是也。讚閼伽等至於出道場是也云云)。   三身。佛眼。   南無曼荼羅主阿利耶縛嚕枳帝冒地〃〃〃〃〃〃〃〃(三反)。   〃〃阿利耶賀野吃哩縛冒地〃〃〃〃。   〃〃大小〃〃〃〃。   〃〃三部海會〃〃〃〃〃。   次驚覺印明(如常)。次五悔(胡跪合掌誦之。金界五悔也)。   若不用供養文等。替用金剛輪印真言(云云)。   次發願并五大願(云云)。   次則結觀自在菩薩心密印○即成三昧耶印明如前護身。   次又結前印誦真言三反。左轉三反(辟除)。右轉三反(結界)。   次道場觀(用定印)。   想前結界內有八功德水。大海中有寶山即補怛落山。山上有八葉大蓮花。上有師子座。座上有七寶樓閣。樓閣內有大壇。於其樓閣垂諸瓔珞繒綵幡蓋寶拄行烈垂妙天衣。周布香雲普雨雜花。奏諸音樂。寶瓶閼伽天妙飲食摩尼為燈(已上道場觀)。壇中心有八葉蓮花臺。臺上有月輪。輪中有娑字。字變成初割蓮花。蓮花變成觀自在菩薩白肉色。左手取蓮花右手開敷之形。相好圓滿具不可說。諸蓮花部聖眾圍繞。菩薩我向菩薩作此觀已。   堙C種子。或記雲。或以薩為體(云云)。   ●(軌)。縛字(胎謹軌●)。惹字(台青龍軌●)。●字(台圖八葉)。   三形。文殊。觀音。   初割蓮花觀音(開敷蓮花觀音台軌初割蓮花雲)。白拂(釋迦院觀音)。 T76017901.GIF T76017902.GIF   又開敷蓮花(云云)。 初割者未敷蓮(云云)。T76017903.GIF   次三力偈(用普印云云)。   次奉請結前印誦真言七反。以禪度向身招之(明未加曳醯□襼□導飀□褉□□訏騖驗z□褸□稿模檟箋橛榜□□  次閼伽(取閼伽器加持三古印吉裡吉裡明)。次作八葉印當額捧持水器。先求心願。而後誦觀自在菩薩心真言奉供也。供了。以閼伽水小入其盤而後置本處。若無事供者用前印真言獻之。   次奉座結前印誦真言七反。成蓮花之座(私雲當額奉之)。次善來偈(用普印云云)。次五供(結前印誦真言五度云云若其事供者一一加持薰燒香誦明奉獻云云)。次普供養。結金剛合掌。誦真言(三反)。想無量無邊塗香雲海○(云云)。真言曰。   (歸命)薩縛他(引)欠○刃娑縛(二合引)訶(大原記用前印云云)。   次讚(用普印)。   次觀想結前印誦真言七反。則想自身。聖於八葉蓮花臺中相好威光具足圓滿。等同觀自在菩薩。於蓮花八葉上。每一一葉上各有一如來入定面向花。觀自在菩薩行者如是觀念。極令分明。舉印於頂散之。   次加持珠(云云。如常)。   堙C讚金界法菩薩讚也縛曰羅達魔索娑怛縛羅他縛曰羅缽娜摩素輸馱迦路計濕縛羅素縛曰羅乞叉縛曰羅寧怛羅曩謨素都帝。   次正念誦。   則二手當心。各聚五指如來敷蓮花形(私謂左持珠右水空移珠)。當心誦真言。不緩不急應歷歷分明。不應出聲寂靜念誦。每誦真言後字聲施齊移一珠。於真言句中者。初後字念誦之時。勿令散亂。身心凝寂更不異緣。唯觀本尊。專法念誦。即想身前有八葉蓮花。上有觀自在菩薩。相好圓滿處月輪中。復觀自身同彼觀自在菩薩等。無有異。   次還置珠念誦。數畢捧珠頂載。起慈悲發大誓願。一切有情所悕望願。出世間殊勝上願。速得成就。珠則安於本處。   堙C念誦畢。入三摩地。本尊種子觀字義也。   ●字全諸法諦不可得義也。   或私記念誦次第。   大日。白衣。馬頭。本尊。   軌雲。作出聲念誦者。於真言中應知此句。誦真言唵阿(去引)盧(引)力(力音中捨迦音也)枳羅底(二合丁異反下同)落乞灑(二合)弭尾步銘娜〃Лгロ(引)。   次根本印。   又結前印當心。誦真言七反。即成三昧耶。   次五供養(如例)。次普供養(如例)。次讚(如例)。次閼伽(如前)。次解界。   結前印誦真言。左轉一匝成解界。   次奉送。   結前印以禪度向外擲之。誦真言三反。舉印安於頂上即成。奉送一切聖眾。   次護身。   結前印誦真言。如前加持自五處。則成被甲頂上散之。   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右私記略抄之。正念誦已下依大原記耳。   觀行儀軌文次第(私早可破卻)。   先建立曼荼羅。   文雲。修瑜伽者。先於靜處建立曼荼羅。以香水散灑。以種種花而散其上。   有沐浴著衣。   文雲。行者先須澡浴著新淨衣。   次入堂。   文雲。次入道場。   次禮佛著座。   文雲。對尊像前。五輪投地發慇重心。頂禮一切如來及菩薩。即結跏趺坐。   次觀佛。   文雲。觀想諸佛如在目前。   次自誓受戒。   先懺悔。   文雲。我某甲自從無始已來。乃至速得消滅(如是三說)。   次正受戒。   文雲。復應自誓受三歸依戒。乃至慈悲攝受。   次捨身供養。   文雲。次應捨身供養。乃至(如是三說)。   次三輪觀。   文雲。次於最下方空中。觀賀字黑色。其字變成風輪。其形半月。於風輪上。應觀縛字白色。其字變成水輪其形圓滿。於水輪上。應觀囉字金色。其字變成猛利金剛杵。依出金剛火焰其形三角。從下向上至於地輪及自身。火焰焚燒唯有灰燼。即以此灰變成金剛輪。其輪白色堅密。隨量大小其形正方。   次觀本尊。   文雲。次於金剛輪上。觀想八葉大蓮華。具寶鬚蕊。於蓮華臺上。想娑(上)字黃金色。其字具無量光明。變此娑字成聖觀自在菩薩。結跏趺坐身如金色。圓光熾盛。身被輕縠繒綵衣著赤色裙。左手當臍執未敷蓮花。右手當胸作開花葉勢。具頭冠瓔珞。首戴無量壽佛住於定相。   次入佛三昧耶。   文雲。即結三昧耶印(乃至)。名超過法界道。   次法界生印。   文雲。以二手各作金剛拳(乃至)。徐徐下散。   次轉法輪印。   文雲。以二手當心(乃)頂上散印。   次大日如來劍印。   文雲。以二手當心合掌。屈二頭指中節橫相跓。以二大母指。并押二頭指上節如劍形。結此印已。即觀自心中有八葉蓮花。於蓮華中想阿字。放金色與印相應。想彼阿字。了一切法本來不生。即誦真言曰。那莫三(去)滿多母馱(引)南(引)惡(引)尾囉吽(引)欠。   誦真言八遍。以印如前加持自身五處。於頂上散印。   次普供養印。   文雲。以二手合掌(乃至)。頂上散印。   次觀行布字法。   文雲。修瑜伽者應觀想。自身眉間置吽字。赤金色。變成白毫相。於腦交縫內置暗字。白色光滿其腦中。於頂上置覽字。作赤色光分焰上掣。於佛頂上應想唵字。白色光照法界。於自右足掌置娑縛(二合)字。左足掌置賀字。即觀自心為菩提心。離一切我離蘊處界能取所取。於法平等。了知自心本來不生空無自性。是故應當觀察。自心非我人眾生壽者等性。何以故。彼我人等性。無所造作無所得故。我人等本無。寧有自性。即得遠離一切我見。是心亦非蘊處界性。何以故。此蘊等性。於勝義中實不可得故。蘊處界分別自性。即非彼心。是心亦非能取所取。非彼能取妄想之心。非彼所取青黃等相故。世尊言。心不住內亦不住外不住中間。何以故。本來清淨無分別故。如是觀察則知自心無我平等。了一切法本來不生。離妄分別。皆無自性猶如虛空。緣諸有情思情愍念。彼無始來不知自心本來清淨。妄生分別顛倒鬼魅之所噉嚼。於生死中受種種苦。我今雲何起大精進。令諸有情覺悟自心。了清淨法。令彼遠離虛妄分別。如是大悲為菩提心。發是心已。於囉字上具圓點。即為覽字為法界種子。想二囉字置二眼中。如盛燈光普照一切。用此光明智慧之眼。觀自心中所置阿字。了一切法本來不生。即於阿字流出白色光明。照無邊塵沙世界。除一切有情身中無明癡闇。即想自身轉成毘盧遮那如來。具頭冠瓔珞坐白蓮花。身如金色光明照曜。作住三摩地。相應如是觀。   次觀自在印。   文雲。次結觀自在菩薩心印。以二手內相叉翅豎右大拇指。印相即成。結印當心。誦觀自在菩薩心真言七遍。以印加持心額喉頂。誦真言曰。唵阿(去引)覽(引)力迦(半音)娑縛(二合引)賀(引)。   隨誦真言。以右大拇指向身招之。即成召請。   次三摩地念誦。   文雲。即觀本尊心上有圓滿寂靜月輪。於月輪中。右旋安布陀羅尼字。其字皆放白色光遍周法界。其光還來入行者頂。於瑜伽者心月輪中。准前右旋布列了了分明。其字復放光明。准前作觀。如是觀已。修瑜伽者自身與本尊觀自在菩薩身。等無差別。如彼鏡像不一不異。次應思惟字義。阿(上)字門者一切法本不生故。囉字門者一切法遠離塵故。拿字門者一切法相不可得故。此拿字為加聲。變成力字。從此力字中。流出迦字門。迦字門者一切法無造作故。應如是觀繫心於真言文字之上。即思字下所詮義門。謂本來不生等如上句義。如是作觀終而復始。名為三摩地念誦。   次出聲念誦。   文雲。若作出聲念誦者。於真言中應作此句。誦真言。   唵阿(去引)嚧(引)力(力音中含迦字也)枳羅底(二合去又反下同)落乞灑(二合)弭尾步底銘娜娜娑縛(二合)賀(引)。   次觀四字義。   次應觀前阿羅拿迦等四字黃金色。誦前真言。即得增益。法中所求皆得。前所觀心中阿字及腦中暗字。體是一也。眼中囉字頂上覽字。如是四字義。以成自字義。以成自身等覺句也。   次觀菩提心。   文雲。復觀菩提心(私雲。以前觀行布字中觀自菩提意歟)。   次結入佛等印。   文雲。即結前三昧耶印。及結法界生轉法輪并鉤印等。加持自身五處。各誦本真言。   次禮佛出堂。   文雲。即禮佛發願迴向已。出道場。   次堂外作善。   文雲。常轉大乘花嚴般若等教。及印佛印塔經行。旋遶窣堵婆令速成就。   右任文次第而抄記雲。但生起次第似遠亂。趁類正之。其所闕以通法可補之歟。   問。三印後用大日劍印何意哉。答。有師說。更可問之。但私勘金剛記雲。攝軌唯有佛部窣睹婆印。聖觀音軌亦以此印為根本印。又雲。隨行三十七尊持明行者。各持誦印真言。且胎藏界大日持明者印○仁和上雲。無所不至者。聖觀音軌亦雖用此為本尊印。而不的指言傳法印。故持明者不能知之(云云)。   問。聖觀音軌亦以此印為根本印者。即謂為觀音根本印歟。將謂為大日根本印歟。答。對受記意謂為大日根本印歟。更可問明師。   問。軌意以無垢眼觀自心中無生阿字自身轉成毘盧遮那。即用觀音根本印明。其意如何答。可想大日即觀音歟。更可詳之。   ●●●(師傳雲。是口授法也)。   種子。●。   三形。連花。   本尊。依經意三尊也。雖然有禁忌故。只其中觀音為本尊也。   ●●咒小咒●●(云云)。   ●●●消伏●●●●●●。   番僧消〃〃〃〃〃陀羅尼。   或讀經若六人三人相分可念誦讀經。   以羊時置●●●上有二說。   一例人所用之者。四而●●●缽口之上各一置也。大五寸許歟。是世間人食後用之意也。是大原說也。   二亦●●●枝細置也。非人用物(云云)。是中道房說(云云)。是散杖義歟。   或花瓶花加指是一說也(云云)。   或人別水盛土器。其上柳枝置(云云)。   供養法(多分依悉地修之)。   根本印明(千轉用之)。   經中六字章句并消伏〃〃〃〃〃二咒隨事隨時隨一用之。所謂祈咒咀時可用六字章句。祈病時可用消伏〃〃〃〃〃。獻羊時咒閼伽咒縛曰羅●●〃〃可加用之。是三屍羅之時●●咒也(云云)。   護摩。   本尊壇時請供聖觀音(云云)。   已上師傳書之了。   經雲。我今當說十方諸佛。救護眾生神咒。   多姪他(強鵝反)嗚呼膩(名好填鬼)摸呼膩(名癡鬼)閻婆膩(名怕人鬼)耽婆膩(名叛人鬼)安荼詈(名不白鬼)槃荼詈(名白鬼)首埤帝(名青鬼)槃荼羅〃〃〃(名鬼母是前鬼母)囉婆私膩多姪他(如是)窪梨(名去鬼)鞮首利(名程反鬼)迦波梨(各戴髑髏鬼)佉鞮端耆(名食兒鬼)栴陀梨(名就人鬼)摩蹬耆(名師子頭鬼魔王師子頭)勒叉〃〃(守護一切眾生)薩婆薩埵婆〃耶埤(雲一切可鬼)婆呵(雲悉去)多姪他伽帝〃〃(雲悉去)膩伽帝(雲已去)修留毘〃〃(雲莫來〃〃)勒叉〃〃(雲守護)薩婆〃耶埤娑呵(雲急去)。   白佛言世尊如此神咒。乃是十方三世無量諸佛之所宣說。誦持此咒者。常為諸佛諸大菩薩之所護持。勉離怖畏刀杖毒害。及與疾病令得無患。說是語時毘捨離平復如本(云云)。   爾時世尊憐愍眾生覆護一切。重請觀世音菩薩。說消伏毒害咒。爾時觀世音菩薩。大悲熏心承佛神力。而說破惡業障消伏毒害陀羅尼咒。   南無佛陀。南無達磨。南無僧伽。南無觀世音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大慈大悲唯願愍我救護苦惱亦救一切怖畏眾生令得大護。   多姪他陀呼膩(名大鬼)摸呼膩(吳音名水鬼)閻婆膩耽婆膩阿婆熙(唐翻名大填鬼)摸呼膩(此鬼口出光名白光鬼)分荼梨(名白華鬼)槃荼梨(此鬼身白名白鬼)輸鞞帝(名極白鬼)槃荼羅婆私膩休樓休樓(名三頭鬼)分荼梨菟樓〃〃(名三頭兒鬼)槃荼梨(名母黑兒白鬼)周樓〃〃(入山中去不周樓周樓名好偷人小兒鬼山中住鬼名此)膩槃荼梨(名出白鬼)豆富〃〃(名敬便富富名不來鬼去鬼)槃荼羅婆私膩矧墀([弓*亶]資反名意鬼)疏墀(乃軫反名不億鬼)膩疏墀(名最億鬼)薩婆阿婆耶羯多薩婆坦婆娑陀(莫作著疑人)阿婆耶(莫住畏)卑離陀(雲餓鬼)閉殿娑呵(雲莫來急去)。   一切怖畏一切毒害一切惡鬼虎狼師子。聞此咒時口則閉塞不能為害。破梵行人作十惡業。聞無咒時蕩除糞穢還得清淨。設有業障濁惡不善。稱觀世音菩薩誦持此咒。即破業障現前見佛○(文廣可見之)。又雲。爾時毘捨離人。即具楊枝淨水。授與觀世音菩薩(云云)。   一形像。   軌雲。於蓮花臺上有娑(上)字(黃金色)具無量光明。變此娑字成聖觀世音菩薩。結跏趺坐身如金色圓光熾盛。身被輕穀繒綵衣著赤色裙。左手當臍上。執未數蓮花。右手當胸。作開花葉勢。具頭冠瓔珞首戴無量壽佛。住於定相(云云)。   胎軌(玄法)雲。光色如皓月。商佉軍那花微笑坐。白蓮髻現無量壽。住普現三昧。蓮花部眷屬(云云)(觀自在院)。大日經疏五雲。頂現無量壽者明此行之極果。即是如來普門方便智也。此像及菩薩身作住現法示凞悅微笑之容身色如淨月。或如商法即是上妙螺具。或如軍那花。其花出西方亦甚鮮白。當總三譬言其光鮮潤徹。白中之上也(云云)。   胎記雲。觀音頗梨色彩紅金剛幡(云云)(八葉文)。   惟軌雲。色如紅頗梨。是名聖觀音。○其曼荼羅猶如如彩虹。而遍圍之垂金剛幡(云云)(八葉文)。 金界軌雲。左蓮右開勢(法菩薩羯磨會文)。   安祥和上說。右手豎五指。掌向外名開勢也(云云)。   圓堂圖雲。肉色。左手開掌當胸。右手持蓮花。首冠中安無量壽佛(八葉觀音)。   肉色左手持未開蓮花。以右手如開一葉之勢。坐赤蓮花(觀自在院)。   肉色。右持白拂左持腰立蓮花(釋迦院觀音)。   肉色左持蓮花右仰安股上坐花(文珠院觀音)。   念誦結護法。觀自在菩薩。身耀焰如紅蓮花色。頂上髻中有觀自在王如來。寶冠瓔珞莊嚴其身。在持青蓮花當心上。右手如擗蓮花葉(云云)。   如意輪經雲。想聖觀自在身相好圓滿如日初出放大光坐蓮花上。   不空□索經九曰。觀自在菩薩左手持蓮花。右手作掌□上跏趺坐。   最勝心明王經雲。觀自在菩薩身相白色。虎皮為裙。白頗梨寶以為腰條。以黑皮角絡而披住白蓮花。左手持白蓮花。右手施願。無瓔珞臂釧(云云)。   又雲。聖觀自在菩薩右手住安慰(即以風空頭相捻豎餘指作引手勢)左手持蓮花身如秋箭(白也。云云)。   集經第五雲。畫觀世音菩薩像法。一切觀世音菩薩像。通身白色。結跏趺坐百寶莊嚴蓮花座上。頭戴七寶莊嚴華冠。而有重光。其花冠中有立化佛。其花冠後作簸箕光。其光之內總作赤色。其像背倚七寶繡枕。其像左手屈臂當心。又屈中指向上直豎。右手屈臂。向左手上。屈頭指與大指相捻。而柱左手中指之上。其像頭有寶珠瓔珞。左右臂腕各有寶釧。又以寶花莊白繫絡膊。身著花莊白縶之裙。其裙腰作青色赤裹。又以寶繫其腰上(云云)。   同經第六○其左相畫觀世音像。其身白銀色。瓔珞天衣莊嚴身份極令飾。蓮花座上結跏趺坐。左手執白拂(云云)。   私雲。此說文殊曼荼羅也。以文殊為中尊。以普賢為右尊。同胎曼荼羅文殊院。但彼院觀音左手持蓮。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雲。聖觀自在赤身也。左持蓮花。右手施願。冠中有無量壽如來(云云)。   阿嚕力迦經雲。我今說畫像之法。取淨□未曾割截。童女織者最上。中畫阿彌陀如來。長六柝手。住說法印於蓮花臺結跏趺坐。身純金色作白焰光。佛右畫觀自在菩薩。左畫大勢至菩薩。皆純金色作白焰光。二菩薩右手各執白拂。左手各執蓮花。大勢至身相稍小於觀自在。皆種種寶莊嚴其身。著寶瓔珞手釧。皆衣白衣。髮並上結不得披下。於自在之右。畫聖者半拏羅婆悉爾菩薩(白衣觀自在母也)髮亦上結。寶冠種種寶衣以為莊嚴。著白色衣天衣為黑。左手持棒或持□索。右手執於般若梵夾。於大勢至近下。應畫行人。手執花冠或紅蓮青蓮。瞻仰尊顏。佛座正下為蓮花池。中畫寶蓮。蓮之右廂畫難陀龍王。左畫跋難陀龍王。皆立而半身出水。各出一。手捧佛座。託蓮花。面貌忻悅以寶嚴身。身作赤色。池之左右各為天女。身服寶衣。二手執花仰奉如來。佛後應畫如意寶樹。樹上桂種種寶衣及諸珍寶。乃至音樂作舞歌鳥。當於樹上畫諸天等。以手散花雨於佛上。畫像畢。於淨處面西安置(云云)。   又雲。我今復說刻像法。取一白檀木。中央刻阿彌陀佛。右觀自在。左大勢至。各執白拂。衣裳瓔珞等並如法。唯除池等。於此像前造護摩鑪。鑪中先下五穀及五寶。以阿說伽木然火。以蘇蜜乳酪及種種花相和。安金銀及銅器中。調二千五百遍。便作護摩。從白月一日起首乃至七日。每日如是作二千五百遍護摩者。隨求何事必稱本願而得悉地。已後任所作法皆得自在(云云)。   又雲。爾時觀自在菩薩。重白佛言。我今更說別畫像法○中央觀自在菩薩。左手執紅蓮花。右手直下與餓鬼水。上結身著白衣。如前珍瓔珞莊嚴。天衣為黑。於蓮花上結跏趺坐。左廂畫大勢至菩薩。右廂普賢菩薩。各執白拂(云云)。   又雲。我今更說刻雕像法。或用金銀或用香木。己六指量刻觀自在菩薩像。左手執蓮花。右手施無畏○(云云)。決第二雲。觀世音左手把楊枝。右手持澡瓶(文)。   又雲。楊枝拂動以表慧。淨水澄淨以表定(文)。 一功能。   軌雲。修行者如是祕密要精誠作意修行一切所為速得成就。世出世間諸願圓滿業障消滅。三昧現前。不轉此身騰空自在隨意即往十方淨土。歷事諸佛速成無上菩提(云云)。   大日疏釋真言義之中意雲。觀謂如來之觀也。以大悲為體。身心內外純以大悲為身也。如來觀者。言菩薩雖未成佛而見等同於佛。由見蘊性故得故觀名也。唯以悲為體。此悲從離三毒得無貪等三善根。而成三解脫也。又雲。大凡此第一重上方是佛身像眾德莊嚴。下方是佛持明使者皆名如來部門。右方是如來大悲三昧。能滋榮萬善故名蓮花部。左方是如來大惠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剛部。是故金剛部。是故入阿字門。一切諸法不生是法身義。入娑字門一切諸法無染著。是蓮花義。縛字門一切諸法離言說。是金剛義。如下字輪品中以此三字統攝百明意在此也(云云)。   理趣釋雲。觀自菩薩者○表一切如來大悲。隨緣六趣。拔濟一切有情。生死雜染苦惱。速證清淨三摩地。不著生死不證涅槃。皆由觀自在菩薩金剛法現證(云云)。   又雲。清淨者。表離垢清淨。由瑜伽法。一念淨心相應。便證真如實際。不捨大悲。於淨穢土。受用身變化身成佛。經雲潔白者。清淨法界本來不染。與無量雜染。覆蔽異生無明住地。其性亦不減。預聖流證佛地。其性亦不增(云云)。   又雲。由如來清淨意識與妙觀察智相應。證得一切法本來清淨。於淨妙國土。為諸菩薩能轉無上法輪。○由如來無漏五識與成所作智相應。現三業化。於淨妙國土及雜染世界。任運無功用無分別。作佛事有情義事。   又雲。得自性清淨法性如來者。是觀自在如來異名。則此佛名無量壽。若於淨妙佛國土。現成佛身。住雜染五濁世界。則為觀自在菩薩(云云)。   法花疏二雲。觀世音者。天竺雲婆婁吉抵祝。思益雲。若眾生見者即得畢竟。得於菩薩。稱名者得免眾苦。故名觀音。悲花雲。若有眾生。受苦稱我名。為我天眼所見聞者。不得免苦不取正覺。寶藏佛言。汝觀見一切眾生。生大悲心。今當字汝為觀世音(云云)。   行林。聖觀下二十四。   建久二年五月二日於石山寺東院坊西部屋書了。   沙門澄雅(二十一歲)。   享德四年七月二十三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了。   承應二年三月十九以二尊院本出寫之舜興。   元祿十六年卯月書之。   兜率谷雞頭院嚴覺洪道。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二十五。   千手法上。   一支度。   註進。   千手觀音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有無隨形勢)。千手經一卷。   壇一面(可有爐桶方五尺)。燈臺四本。禮盤一面(可有半疊)。脅機二腳。蘇。蜜。名香。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五色糸少少。芥子袋。檀敷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已上人供如常)。小桶杓各三口(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僧房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結線(依私師說載之)。   經雲。誦此咒五遍。取五色線作索。咒三十四結繫頂(云云)。   名香。   姥陀羅尼經雲。沈水栴檀蘇合龍腦。   注進。   千手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禮盤一基。脅機一腳。   或文雲。卷數。   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白衣。馬頭。本尊。護摩。三部諸尊。曜宿。   奉供。   護摩供。花水供。飲食供。神供。   右〃〃〃〃〃。   年 月 日。   又。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馬頭。白衣。護衛本尊。本尊。當壇護摩。火天。曜宿。三部總咒。不空□索。   右謹依。仰旨。始自八月二十一日。至於今日并一七箇日夜之間。七口大法師等。相共殊致精誠勤修上件赦法。奉祈。前大相國殿下御息災。安穩增長福壽之由如件。仍勤行謹言。   保延四年九月四日。阿闍利大法師。   又。御祈所。   奉念。   大日。馬頭。白衣。本尊。不空□索。   奉供。   花水供二十箇度。飲食供各七箇度。神供三箇。   右〃〃〃。   保〃五年六月十日。   得長壽院觀音供卷數。   半疊一枚。蘇。蜜。名香(沈。白檀)。檀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杓各二口。折敷二枚。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姥陀羅尼經雲。正月五月九月一日至十五日(云云)。又雲。正月一日至十五日(云云)。又雲。日別三時。又雲。能常日初出時午時暮時。   儀軌雲。四時三時。   千臂經雲三時一時(云云)。   一向方。   軌雲。於壇西面安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像。持誦者於壇東對像(云云)。   姥陀羅尼經雲。面東趺坐(云云)。   千手經雲。如是災時。當造千眼大悲像。面向其方(云云)。   一行法。   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不空)。   文雲。我依瑜伽金剛頂經。說蓮華部千手千眼觀自在身口意金剛祕密修行法(云云)。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唐菩提流志)。   私雲。此經雖說多種印相形像曼荼羅別行成就功能等法。不明入修行儀則。智通本同。   有池上私記。依本軌儀則。但以通法而補其闕。左取出是也。   千手次第。   先方便如例。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淨地(如金界)。次淨三業(如金界)。次觀佛(如金界)。   軌雲。即運心觀想。遍滿虛空一切如來。具諸相好皆入法界定。   次驚覺。   軌雲。又觀自身住佛母會中。即結驚覺一切如來印。二手各作金剛拳。檀惠相鉤舒進力。二度側相跓。誦真言以印三拳。真言曰。唵縛曰嚕(二合引)底(下以反)瑟奼(二合)吽。   由結此印誦驚覺真言而如來皆從定出。瑜伽者應作是思惟。啟告諸佛。我身少惠少福沒在於苦海。依詑諸佛威神之力。唯願不捨大悲本願慈悲。矜愍觀察護念拔濟於我。彼一切如來各以神力加持護念。修瑜伽者。獲無量福聚身心自在。   次四禮。   軌雲。次應禮四方如來諸求加護。   先東佛。   軌雲。先禮東方阿□如來等。一切如來瑜伽者即以塗身委地。   二手金剛合掌。長舒頂上以心著地至誠敬禮真言。   唵薩縛(無可反)怛他(去引)櫱多布儒(舒目反引)跛娑他(二合)曩(引)夜(引)多摩(二合)南□□□楚慼潛寑H□褸□飣□襼導驊諑褸□騖餀餘□毼□□導驄□□襛□駸□□導□□諑騖餘□□□□諑饜□不□□□諑飩□□□□諑鰤□□□□□□   由結捨身印及誦真言。奉獻供養禮敬故。瑜伽者由作此禮。乃至成佛常得金剛薩埵加持。令菩提心圓滿。   次禮南方。   軌雲。次禮南方寶生如來等。一切如來如前展身委地。金剛掌下當心。以額著地。至誠禮敬。真言曰。   唵薩縛怛他(去引)櫱多(一)布(引)惹(慈拿切引)鼻曬(引)迦(引)夜(引)多麼(二合引)南(二)□□□楚慼犛J導飣□褸□□飣□襼導驊諑褸□騖餀餘□毼襼奎□驄□□襛□餀□□導□□襼導饛餘□□□□諑駝□奷氤□□□□□□□□□□□□   由結捨身印及誦真言。奉獻供養禮敬故。乃至成佛地。地中常得虛空藏菩薩。受與灌頂福德圓滿具諸相好。當為三界法王。   次禮西佛。   軌雲。次禮西方無量壽如來等。一切如來如前展身。金剛合掌置於頂上。以口著地。至心誠敬禮。真言。   唵薩縛怛他(去引)櫱多(一)布惹缽羅(二合)襪怛曩夜(引)多麼(二合引)南(二)□□□楚慼犛J導飣□褸□飣□襼導驊諑褸餅導騖餀餘□毼□□導驄□□□□導□□諑驁□□□□□□諑驟漶腄慼慼憎}□□□□□□□□□□   由結捨身印及誦真言。奉獻供養禮敬故。乃至成佛。常得觀自在菩薩加持。智慧圓滿轉妙法輪。   次禮北佛。   軌雲。次禮北方不空成就如來等。一切如來展身如前。金剛合掌置於當心以頂著地。至誠禮敬。真言曰。   唵薩縛怛他(去引)櫱多(一)布(引)惹(引)羯摩抳阿(去引)多麼(引二合)南(二)□□□楚慼潛寑H□褸□飣□諑褸□騖駸□□毼□□襼導驄□□襛□餀□□導□□襼導駾□□餀尤□□□□□□□□□   由結捨身印及誦真言。奉獻供養禮敬。乃至成佛常得金剛業。菩薩加持。於一切佛世界成就廣大供養業。   次加持香水等。啟白神分供養文唱禮。次五悔(軌文觀佛前置之。今依例此處用之)。次發願。次四無量心。   軌雲。然後結跏趺坐。端身正念不動支節。閉目寂靜。入無量心觀(云云金剛界用勝同地。今此四無量心意悉彼耳)。先慈無量心。   軌雲。即結定印。初入慈無量心。定以慇淨心遍緣六道。四生一心有情皆具如來藏。備三種身口意金剛。以我修三密功德力故。願一切有情等同普賢菩薩。如是觀已即誦大慈三摩地真言曰。唵麼賀(引)昧(引)怛囉夜(二合引)娑頗(二合)囉。   次悲無量心。   軌雲。次應入悲無量心三摩地。智以悲愍心。遍緣六道四生一切有情。沈溺生死苦海不悟。息心妄生分別起種種煩惱隨煩惱。是故不達真如平等如虛空。起恆沙功德。以我修三密加持力。故願一切有情等。同虛空藏菩薩。如是觀已即誦大悲三摩地真言曰。   唵摩賀(引)迦嚕拏(上)夜(引)娑頗(二合)羅。   次喜無量心。   軌雲。次應入喜無量心三摩地。智以清淨心。遍緣六道四生一切有情。本來清淨由如蓮花不染。客塵自性清淨。以我修三密功德力故。願一切有情等同觀自在菩薩。如是觀已即誦大喜三摩地真言。曰。唵秫(詩聿切)馱缽囉(二合)謨(引)娜娑頗(二合)囉(一句)。   次捨無量心。   軌雲。次應入捨無量心三摩地。智以平等心遍緣六道四生一切有情皆離我我所。離蘊界處及能取所取。於法平等心本不生。性相空故。以我修三密功德力故。願一切有情等同虛空庫菩薩。如是觀已即誦大捨三摩地真言曰。唵摩護(引)閉乞灑(二合引)娑頗(二合)囉。 瑜伽者修習四無量心。定誦四無量心真言。於未來所有人天。種種魔業障難悉皆除滅。身中頓集無量福聚心。得調柔堪任自在。   次金剛合掌。   軌雲。次結金剛合掌印。二手十度右押左互相交。即成真言曰。唵縛曰□□□□諑粿□覅覬累□饓飀□  由結金剛合掌印。速得滿足十波羅蜜得十自在。   次金剛縛。   軌雲。結金剛縛印。即以前印十度外相刃作拳即。成真言曰。唵縛曰羅(二合)滿馱。   由結金剛縛印。瑜伽者速得十地滿足。   次開心。   軌雲。次結摧十種障。金剛縛印如前。金剛縛以印三度掣拍心上。即成真言曰。唵縛曰羅(二合引)滿馱怛羅(二合)吒(半)。   由結此印。能摧滅心中十種惑障。則顯現發揮身口意金剛。   次召智。   軌雲。次結金剛遍入印。如前金剛縛印禪智屈入掌。各捻戒方置於心上。真言曰。唵縛曰羅(二合)吠(微閉反)捨噁。   由結此印。瑜伽者身中三密金剛。皆得順伏加持不散。   次閉心。   軌雲。次結金剛拳三昧耶印如前。金剛縛遍入印。進力屈柱禪智背。即成真言曰。唵縛曰羅(二合)母瑟置(二合引)鍐。   由結金剛拳三昧耶印。身口意金剛合為一體。修瑜伽者速得一切成就。   次普賢三昧耶。   軌雲。次結三昧耶印。如前金剛縛直豎忍願相合即成。誦真言三反。真言曰。唵三(去)摩野娑怛鍐(三合)。   則觀自身等同金剛薩埵。處在月輪又觀金剛薩埵在身前。如鏡中影像與身相對等無有異。由結此印誦真言觀念相應。故即得於一切印為主宰。   次極喜三昧耶。   軌雲。次結大三昧耶真實印。二手金剛縛忍願屈入掌。面相合。檀惠禪智直豎相合。以忍願頭頻觸心上。誦真言曰。唵三(去)麼野斛(引)素囉多娑怛鍐(三合)。   由結此印。驚覺瑜伽者身中金剛薩埵。以威神加持行者。速得成就普賢菩薩身。   次降三世。   軌雲。次結三世勝菩薩印。二手各作金剛拳。右手加左手腕上。檀惠及相鉤直豎進力安印。當心誦真言三遍。真言曰。唵遜婆(去引)□□□毼□□導饐□觟□□□□駴祓□□□諑餒見□□□諑糕□□□□諑餒見□□□諑饐□□□糕□□□□諑駢□□□□襼導騷□]□褸□騾□□□導□□禳犛J□□餼毼□□騪□□□□駸□□導□□襼導饐□觿O□□鰫蚥□□掔□□   即入金剛忿怒威光熾威。三世勝三摩地。此菩薩有四面。皆忿怒。八臂各執器杖。左足踏自在天。右足踏烏摩。如丁字勢立。遍身火焰煙燃如劫災火。此即三世勝聖者三摩地觀也。修行者應住菩提心深起悲愍。滅除內外人天等障。即以印在轉三匝辟除障者。便右轉三匝隨意。大小結為方隅界。即印心額喉頂各誦一遍頂上散。印由結此印誦真言住此忿怒三摩地。身心所有煩惱業障以金剛猛利惠火焚燒悉盡。   次蓮花三昧耶。   軌雲。次結蓮花三昧耶印。如前金剛縛檀惠禪智豎相合。置於口上。誦真言曰。唵縛曰羅(二合引)跛娜麼(二合)三(去)麼野娑怛鍐。   瑜伽者作是思惟。我今此身等同觀自在菩薩想。左手當心執蓮花。右手作開敷花勢住圓滿月輪中。了了分明。由結此印誦真言加持故一切三摩地。一切方便般若波羅蜜速得成就。   私謂金剛界此次有七箇印真言。用不任人意耳。   次妙觀察智。   軌雲。次結三昧地印。如前金剛縛仰安跏趺上。進力屈中節豎相背禪智橫相跓於進力上。即誦真言曰。唵三(去)麼(引)地跛娜銘(二合)紇哩(二合入引)。   瑜伽者端身正坐儼然不動。想自身在一切如來海會。觀無邊如來遍滿法界。一一佛身微細由如胡麻。相好具足了了分明。即入觀自在菩薩觀智。作是思惟。一切法本來清淨我亦清淨。於世間貪愛清淨故則嗔恚清淨。於世間塵垢清淨故則一切罪清淨。於世間一切法清淨故則一切有情清淨。於世間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故則薩婆若清淨。   次微心明。   軌雲。瑜伽者作是觀已。身心豁然清淨。即誦通達心真言曰。唵唧多(上)缽羅(二合)底(丁以反)吠(微閉反引)□迦嚕(引)弭。   瑜伽者誦無限數。當證二無我顯現如來藏。證圓滿菩提心。   次無染心。   軌雲。即誦菩提心真言曰。唵冒(引)地唧多(上)母多跛(二合)娜夜(引)弭。   即閉目澄心觀。自身中正當胸間有圓滿清淨潔白滿月。一心專注更不異緣。   次觀金剛蓮花界。   軌雲。於圓明上想有八葉蓮花。於蓮華胎中觀紇哩(二合)字。如紅頗梨色。即誦加持蓮花真言曰。唵底瑟奼(二合)跛娜麼(二合)。   次金剛蓮花界。   軌雲。想其蓮花漸舒漸大乃至遍滿小千世界及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其花具大光明照曜六道眾生。滅除一切苦惱。彼等獲得安樂悅喜。即誦引蓮華真言曰。唵娑頗(二合)羅跛娜麼(二合)。   復想。是蓮華漸斂漸小量等己身。即誦歛蓮華真言曰。唵僧(去)賀羅跛娜麼(二合)。   又想。空中一切如來悉皆入此蓮華中。合為一體。   私謂用舒歛印如金記。   次觀身為本尊。   軌雲。其蓮華變成觀自在菩薩。身紅頗梨色。坐蓮花臺上。首戴寶冠。冠中有化佛。了了分明以決定心。如是觀已即誦自身成本尊瑜伽真言曰。唵縛曰羅(二合引)達謨(引)含。   由誦此真言加持故。瑜伽者自身與本尊身等無有異。   私謂用次加持也。   次加持。   軌雲。次結四處加持印。如前金剛縛進力合豎屈如蓮葉。禪智並豎即成。以印加持四處。所謂心額喉頂。各誦一遍。真言曰。唵縛曰羅達麼(引)地瑟奼(二合)娑縛(二合)□毼襼導飀□  由結此印加持故。修行者威德自在離諸障難。本尊瑜伽速得成就。   次灌頂。   軌雲。結佛寶冠灌頂印。如前金剛縛忍願直豎。進力相柱如蓮葉。安於額上。誦真言三遍。真言曰。唵怛他(去引)櫱多達麼吽(引)。   由結此印及誦真言。則獲得無量壽如來寶冠灌頂。   次繫鬘。   軌雲。次結蓮花鬘印。二手各作蓮花拳當額如繫鬘。相遶三匝。即分頂後亦遶三匝。兩邊徐徐下如垂帶勢。從檀惠度次第舒散十度。誦真言曰。唵跛娜麼(二合)麼(上引)梨達麼紇哩(二合)□檢□  由結蓮華鬘印。當得為蓮華部中法王。   次甲冑。   軌雲。結金剛甲冑印。二手各作金剛拳。直舒進力。於進力二度端想唵砧二字。即誦被甲真言曰。唵縛曰羅(二合)迦縛左縛曰羅(二合引)矩嚕縛曰羅(二合引)縛曰羅(二合)唅。   隨誦真言。以進力二度初於心上相繞三匝。分至背後亦相繞。還卻至臍相繞。次繞右膝。次繞左膝。還至臍背相繞。次至腰後卻至心前。次繞右肩。次繞左肩。次至喉復至頸後。又至額前復至腦後。每處皆相繞三匝。如前徐徐兩邊下如垂帶勢。從檀惠度次第舒散十度。   次拍掌。   軌雲。便以二手旋轉如舞。當心三度拍掌。即誦拍掌真言曰。唵跛娜麼(二合)都史野(二合)斛(引)。   由結金剛甲冑印。乃至成佛於一切處一切心生。常被大慈金剛甲冑。莊嚴身心。求出世間悉地速疾成就。內外諸障毘那夜迦不能侵嬈。由誦真言金剛拍掌故。一切聖眾悉皆歡喜。   次道場觀。   軌雲。於下方空中想憾(胡感反)字。其字如深雲玄色。漸舒漸廣成大風輪。於風輪上想鍐(模感反)字。白色漸引漸大與風輪相稱。變為水輪。於水輪上想缽羅(二合)字。金色稱其水輪成一金龜。於龜背上想素字。變為妙高山四寶所成。又想刃(平)字。變成金山七重圍繞。則於妙高山上虛空中。想毘盧遮那佛。遍身毛孔流出香乳雨澍七金山間。以成八功德香水乳海。於妙高山頂上。想有八葉大蓮花。於蓮花上有八大金剛柱。成寶樓閣。於蓮華胎中想紇哩(二合)字。從字流出大光明。遍照一一佛世界。所有受苦眾生遇光照觸皆得解脫。於此大光明中湧出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具無量相好熾盛威德十波羅蜜菩薩。周匝圍遶。八供養菩薩各住本位。於寶樓閣四隅有白衣大白衣多羅毘俱胝等四大菩薩。各與無量蓮華部眾前後圍遶。諸天八部以為眷屬。如是觀想無量聖眾及本尊。極須分明。勿令妄失次第。   私謂。軌雲。於此大光明中(乃至)熾盛威德(云云)。   若准例者可觀想字變成開敷蓮花。蓮花變成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   次大輪壇。   軌雲。即結纔發意轉法輪菩薩印。二手各作金剛拳。進力壇惠鉤結。即誦真言曰。唵縛曰羅(二合)斫訖羅(二合)吽弱(自洛反)吽鍐斛。   即以印置於身前壇上。即成蓮花部世間調伏大曼荼羅。以印安於心上。即自身成大曼荼羅。以印觸本尊像。彼像或畫或銅或塑皆成大曼荼羅。以印置身前空中。即滿虛空界成大曼荼羅。修行者設有越法誤失三業破三昧耶戒。由結此印誦真言加持故。能除諸過皆得圓滿。   次振鈴。次啟白。   軌雲。次結普請驚覺一切聖眾印。如前金剛縛。直豎忍願進力屈如鉤即成。瑜伽者應以清雅梵音誦驚覺聖眾真言三遍。驚覺本尊並十波羅蜜菩薩蓮花部聖眾。真言曰。   阿(去引)夜(引)呬(馨異反)試伽覽(轉舌呼二合)素櫱跢(引)枳孃(二合引)吠(微閉反)哦多(入聲一)缽羅(二合)拏弭旦(得安反)帝縛囉薩怛縛(二合)尾訖囉(二合)麼(入聲二)迦嚕呬薩鍐縛囉娜(引)摩賀(引)麼拿(入引三)阿贊拏迦嚕(引)薩怛縛(二合)尾秫(詩聿反)地迦(引)囉腳(引四)怛怛隸(二合)難底(丁以反後同)囉閻底(同上)囉閻(五)尾囉閻尾囉閻(六)阿囉囉訖哩(二合)播(引)麼野娑縛(二合引)賀。   次觀佛海會。   軌雲。便結普召集佛菩薩印。即分前印胸前交臂。右押左以忍禪願智禪指。即想左手拓金剛乾搥。右手執獨鈷金剛杵。搖擊聲徹十方世界諸佛菩薩一切聖眾。   次誦召集真言曰。   唵(引)縛曰囉(二合去)三麼惹(速作反)惹缽那麼(二合)囉哦□□□□毼襼導騶□□襼導騪□□□□籛□□□殮□□□□□□焨□櫫□誼焦□□左。   聖眾聞已皆悉集會於曼荼羅上空中。   次諸如來集會。   軌雲。瑜伽者即住觀自在菩薩三摩地。即誦蓮華部一百八名讚。普禮一切聖眾。誦讚嘆曰。   惹(自拿反)野睹沒哩(二合鼻聲)拏(上引)羅餉佉惹(准上)吒計捨迦羅跛馱覽(一)缽麼(二合)縛□□襼導騪□六什楚慼潛媥l□導□□諑□|兜襼導餘□□□□諑飩□□□□□□諑馭娳□訇□□□飩□□□□□□楓□□□諑餳□襼導□□Q楚慼潛悹窗撚}盟J導餀騪□□褸□騾□□□褸□餀騷□襼導馞□□奚□□□諑饛騶□獎□□褸□饖菕慼慼慼潛媃a磻□□威□□騷□□□□□諑饛□襼導騪□峰□裡□峞慼慼憚銦潤e□□□羚□□□□□芯□n□ヾ慼慼]六)跛(引)迦曩(引)他曼馱銘(引七)薩縛秫(詩聿反)馱悉地野(二合)左(八)。   次四明印(此四攝菩薩印真言也)。   次結馬頭明王鉤印。二手金剛縛。進力屈如鉤向身招之。誦真言三遍。真言曰。   唵賀野疙哩(二合)縛(一)麼賀(引)跛娜莽(二合)矩捨(引二)羯囉灑(二合)野試伽覽(二合三)薩縛娜摩(二合)矩拿三(去)麼琰(引四)跛娜莽(二合引)矩捨馱囉(五)吽弱(引)。   由結此印請召一切聖眾皆來集會。   次結不空□索菩薩印。   二手蓮華合掌。進力禪智金剛縛。右手禪度入左手虎口中。即誦真言曰。   唵阿(上)謨(引)伽(去)跛娜麼(二合)播(引)捨(一)矩嚕(二合引)馱(引)羯囉灑(二合引)野缽囉(二合)吠(微閉反)捨野(三)麼賀(引)缽輸(上)跛底(丁以反四)焰麼縛嚕拏(上)矩吠(引)囉(五)沒羅(二合)憾麼(二合)吠(引)灑馱囉(二合)跛娜麼(二合)矩拿三(去)麼琰(引七)吽吽(引八)由結此印一切聖眾皆引入大曼荼羅。   次結蓮華鎖菩薩印。   二手蓮華合掌。進力禪智金剛縛。各相捻如環。即誦真言曰。   唵跛娜麼(二合引)娑怖(二合引)吒滿馱(一)薩縛跛娜麼(二合)矩拿(二)三(去)麼野(引)熾(引)伽覽(二合三)吽(引)鍐。   由結此印。一切聖眾以大悲本誓。於道場中各依本位堅住不散。   次結蓮花俱摩囉印。   二手蓮華合掌。禪智屈入掌。各置檀惠戒方度間。即誦真言曰。   唵殺囉穆佉(一)娑曩得矩(二合)麼(引)羅(二)吠(引准前音)灑馱囉(三)跛娜麼(二合)健吒夜(引)吠(引)捨(四)薩縛跛娜麼(二合)矩拿三(去)麼琰(引五)薩縛母捺覽(二合引)滿馱野(二合)薩縛悉馱喻(引)銘缽囉(二合)拽蹉(七)跛娜麼(二合引)吠(引)捨惡惡惡惡由結此印誦真言三遍。一切聖眾皆大歡喜。 次獻閼伽。   軌雲。次獻閼伽香水。二手捧閼伽器。當願奉獻誦真言七遍。想浴一切聖眾雙足。真言曰。   娜莫三(去)滿多母馱(引)南(引一)唵哦哦曩(二)三(去)麼(引)糝麼娑縛(二合)賀(引三)。   瑜伽者獻閼伽時。心中所希望事。即發願啟白聖者我所求悉地願速成就。   次結蓮華嬉戲菩薩印。   二手蓮華合掌。禪智並豎微開安於心上即成。瑜伽者觀想自身等同嬉戲菩薩。想從心中流出無量嬉戲菩薩。供養本尊及一切聖眾。蓮華嬉戲真言曰。   唵跛娜麼(二合)羅(去引)細囉(引)哦野(一)麼賀(引)禰尾(二)囉哦布(引)惹(引自拿反)三(去)麼野吽(引三)斛。 由結此印誦真言供養故。不久獲得如來地住法圓滿現法樂住。證成無上菩提。   次結蓮華鬘菩薩印。   即以前印舒臂向前與自額齊。運想從額流出無量蓮華鬘菩薩。供養本尊及一切聖眾。蓮華鬘真言曰。   唵跛娜麼(二合引)麼梨(一)鼻詵(去)左(引)鼻攦(引)迦(二)布(引)惹三(去)麼野(引)吽(引三)。   由結此印誦真言供養故。獲得相好具足當為三界法王。   次結蓮花歌讚菩薩印。即以前印下至當臍。蓮華合掌徐徐漸上至口。以印從口向前下瀉。想從口流出無量蓮華歌菩薩。供養本尊及一切聖眾。蓮華歌讚真言曰。   唵跛娜摩(二合)儗(霓以反引)帝(一)哦(引)娜儗(准前引)多(二)布(引)惹三(去)摩曳(引)吽(引)。   由結此印誦真言供養故。不久當具六十四種梵音四無礙辨。能於無量世界轉大法輪。   次結蓮華舞菩薩印。   二手各作蓮華拳。先於胸右樂相旋轉如舞。次於胸左亦樂相旋轉亦如舞勢。次於頰右。次於頰左。如前旋轉。真言不間斷。末後蓮華合掌置於頂上。想從頂流出無量蓮華舞菩薩。供養本尊及一切聖眾。蓮華舞真言曰。   唵跛娜摩(二合)□□□□□諑餃媸□□□褸□騖餀□□襼導粿□襼導驉□□□□諑驟襤□送□□□饉□□□襼導飀□  由結此印誦真言供養故。當得三種迅疾意成身。剎那頂於無量世界。作神通遊戲利樂有情廣作佛事。   次外四供(如軌)。   次結蓮華焚香菩薩印。   二手蓮華合掌覆二手向下散。想從印流出妙香雲海。周遍法界普供養一切如來海會。蓮華焚香真言曰。   唵跛娜摩(二合)度(上引)跛布(引)惹(引)三(去)摩曳(一)缽囉(二合)賀羅(二合引)娜野(二合)跛娜摩(二合)矩囉娜以帝(三)摩賀(引)哦抳計(四)跛娜摩(二合)羅底吽(引)。   由結此印供養故。獲得如來無礙金剛解脫智。   次結蓮花花供養菩薩印。   二手蓮華合掌。向上如散花勢。運想從印流出種種天妙花。普供養一切如來海會。蓮花花供養真言曰。   唵補澀跛(二合)布惹(引)三(去)摩曳(一)跛娜摩(二合)縛(引)悉□□□□饉□□襼導飲□□□□諑□□褸□騷□□□□□諑駟駾婉□□□□諑餃娳□□襛□騖餀□襼導饛饌□□□襼導飩□□□導驧□]□襼奪□飀□  由結此印誦真言供養故。獲得百福莊嚴無邊受用身。   次結蓮華燈燭菩薩印。   二手蓮華合掌。禪智堅相合。蓮想印流出無量摩尼燈光。普照一切佛剎。蓮華燈燭真言曰。   唵爾(引)跛布(引)惹(引)三(去)摩曳(一)跛娜摩(二合)矩羅遜娜裡(二)摩賀怒(引)底野(二引)跛(引)犍散惹(引)曩野(三)跛娜摩(二合)薩娑縛(二合)底吽(短聲四)。 由結此印誦真言供養故。獲得如來清淨五眼。   次結蓮華塗香菩薩印。   二手蓮華合掌。當胸上分散如塗香勢。想從印中流出塗香雲海。普遍供養一切如來海會。即誦蓮華塗香真言曰。   唵獻馱布(引)惹(引)三(去)摩曳(一)摩賀跛娜摩(二合)矩羅(二合)際致矩嚕(三)薩縛羯摩(引)抳謎(四)跛娜摩(二合)悉地吽(引五)。   由結此印誦真言供養故。獲得戒定惠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   次十波羅蜜(如軌)。   次結檀波羅蜜菩薩印。   右手仰掌置膝上。屈忍度與禪度相捻。餘度皆舒。左手如右仰置心。即誦真言曰。   唵婆(去)哦縛(無可反)底(丁以反)娜(引)曩(引)地跛帝(二)尾娑□(二合)惹(引)布(引)囉野娜(引)難娑縛(二合引)賀(引三)。   由結此印誦真言三遍。即滅無量劫慳吝業種。獲得三種施福。所謂資生施無畏施法施。即檀波羅蜜圓滿。現生獲得富饒資緣具足。心得自在壽命長遠。   次結戒波羅蜜菩薩印。   二手內相叉禪智直豎。即誦真言曰。   唵哦(引)拿馱(引)哩抳婆(去)哦縛(無可反)底(丁以反)吽(引)赦。   由結此印誦真言三遍。即滅無量劫破戒業種。獲得三種功德。所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即戒波羅蜜圓滿。常以戒品莊嚴身口意業。所有違犯四重禁戒苾芻苾芻尼。犯八他勝罪悉皆清淨。當來獲得隨願往生淨妙佛剎。   次結忍辱波羅蜜菩薩印。   准前戒波羅蜜印。以進力相合如針。禪智並豎即誦真言曰。   唵婆(去)哦縛底(丁以反)凡鏟(二合引)底馱哩抳(二)吽發吒(三)。   由結此印誦真言三遍。則滅無量劫嗔恚業種。獲得三種忍功德。所謂怨害耐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則忍辱波羅蜜圓滿。儀容端嚴令人樂見不相憎嫉。皆來親附勝解智深隨念變化。   次結精進波羅蜜菩薩印。   准前忍波羅蜜印。進力拆開。即成真言曰。   唵尾(微一反一引)哩野(二合)迦哩吽(引)尾哩裔(二合)尾哩裔(二合)娑縛(二合)賀。   由結此印誦真言三遍。即滅無量劫懈怠懶惰業種。獲得三種精進。所謂被甲精進攝善法精進利樂有情精進。則精進波羅蜜圓滿。身心安樂離諸疾病無有苦惱。修世出世福智願皆得成辨。   次結禪波羅蜜菩薩印。   即結跏趺坐。左手仰掌於跏趺上。以右手仰於左手上。以禪智二度甲相跓。即誦真言曰。 唵婆哦縛底(一)薩播(引)跛賀(引)哩抳(二)摩賀(引)奈(引)底曳(二合三)吽(引)吽(引四)吽(引)吽(引五)發吒。 由結此印誦真言三遍。即滅無量劫散亂業種。獲得三種靜慮。所謂安住靜慮。引發靜慮。辨事靜慮。即禪定波羅蜜圓滿。身心輕利所修神通速得成就。諸魔不能侵擾。一切業障悉皆消滅。   次結般若波羅蜜菩薩印。   左手平舒五指仰置心下。以右手覆於左手上。即誦真言曰。   唵地(引入)室哩(二合引)輸嚕(二合)多尾惹(引)曳娑縛(二合)賀。   由結此印誦真言三遍。即滅無量劫愚癡業種。獲得三種惠。所謂人空無分別惠。法空無分別惠。俱空無分別惠。則般若波羅蜜圓滿。獲得聰明智惠。悟解世間出世間法。博達五明甚深義理。   次結方便波羅蜜菩薩印。   右手檀戒握禪度。左手惠方握智度。二手相搏忍願相背直豎如針。進力平舒側相跓。即誦真言。唵摩賀(引)每(引)怛羅(二合)唧帝娑婆縛賀。由結此印誦真言三遍。即滅無量劫無善巧方便業種。獲得二種方便。所謂迴向方便善巧。拔濟有情方便善巧。即方便波羅蜜圓滿。修時世間六波羅蜜。由此印真言瑜伽相應。少施巧業福德廣多疾得成就。皆至究竟勝上無上菩提資糧。   次結願波羅蜜菩薩印。   右手直豎五度以掌向外作施無畏勢。即誦真言曰。   唵迦嚕抳(尼貞反)迦嚕抳賀糝。   由結此印誦真言三遍。即滅無量劫惡願業種。獲得二種勝願。所謂求無上菩提願。利樂有情願。即願波羅蜜圓滿。從初發心乃至成佛。於其中間所求世間出世間殊勝上願。皆得圓滿。   次結力波羅蜜菩薩印。   准前戒波羅蜜印。禪智進力忍願皆豎。頭相合即誦真言曰。   唵娜摩□□□均慼犛J導□□□□□□□  由結此印誦真言三遍。即滅無量劫於世出世劣意業種。獲得二種力。所謂思擇力。修習力。於諸對治法伏得諸煩惱。斷諸惑障。修道時決定勝解一切天魔鬼支不能移易。獲得不退轉。   次結智波羅蜜菩薩印。   二手外相叉作拳。檀惠直豎樂交少分屈。進力頭相跓令圓忍願直豎頭相合。即誦真言曰。   唵麼麼枳孃(二合引)曩迦哩吽(引)娑縛(二合引)賀(引)。   由結此印誦真言三遍。即滅無量劫俱生我執種。俱生法執種。獲得二種受用智。所謂受用法樂智。成就有情智。斷二種障。所謂煩惱障。所知障。證得一切法。如幻。如陽焰。如夢。如影像。如谷響。如光影。如水月。如變化。如因陀羅網。如虛空。不久滿足十地住法雲地。為大法師。   次四大菩薩。   次結白衣觀自在菩薩印。   二手內相叉作拳。豎進力頭相跓令圓。禪智並豎。誦真言曰。   曩謨(引)羅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野(一)娜莫阿(去引)哩野(二合引)縛路(引)□帝濕縛(二合)囉(引)野(二)胃(引)地薩怛縛(二合引)野(三)摩賀(引)薩怛縛(二合引)野(四)摩賀(引)迦(引)嚕抳迦(引)野(三)娜囉捨(二合)曩娑缽(二合)捨曩(引)毘琰(二合引)縛(引六)室囉(二合)縛拏(鼻)娑麼(二合)囉抳(引)曩縛(引)寫(引)麼城(七)薩縛薩怛縛(二合引)南(引二)薩縛弭也(二合引)地唧吉蹉(上)迦(九八)怛爾也(二合)他(去引十)羯[齒*隸](恭敬反引)尾羯[齒*隸](引)羯微羯[齒*隸](十一)羯吒羯吒羯微羯[齒*隸](十二)婆(去)哦縛底(丁以反)尾惹曳(引)婆縛(二合引)賀(引十三)。 次由結此印誦真言七遍。蓮華部母聖者加持故。諸麼毘娜夜迦不得其便。從初作先行時乃至求成就時。念誦遍數奉獻。此尊掌持設令出念誦處。設失三業破三昧耶戒。所有念誦功課定死先行成就數功不虛棄。剋獲悉地。或有惡人無事作留難者。想彼人在瑜伽者足下。誦真言二十一遍。所有所作留難者悉皆消散。慈心相向不能障礙。   次結大白衣觀自在菩薩印。   二手內相叉進力二度合豎微開。禪智並豎即成真言曰。   曩謨(引)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野(一)娜莫阿(去引)哩野(二合)縛(無可反)路(引)枳帝濕縛(二合)囉(引)野(二)冒(引)地薩怛縛(二合)野(三)摩賀(引)薩怛縛(二合引)野(四)摩賀(引)迦(引)嚕抳迦(引)野(五)怛爾也(二合)他(去引六)濕吠(二合引)帝(七)濕吠(二合)黨(引)霓(八引)濕吠(二合)多(上)部惹(蘇拿反九)濕吠(二合)多縛(無可反)撥悉怛隸(三合十引)濕吠(二合)多麼(上引)隸(引)羅拿(去聲)訖哩(二合)帝(引十一)惹曳(引)尾惹曳(十三引)阿(上)爾帝阿波羅(引)爾帝(十四)薩縛悉馱娜莫娑訖裡(二合)帝(十五)呬哩弭裡枳裡(十六)捺羅捨(二合)野娑(去聲)馱野娑縛(二合)賀。   由結此印誦真言三遍。無量劫積集十不善黑業悉皆消滅。一切善品白法無漏圓寂皆得圓滿。瑜伽者於真言久修持。忽生疑惑欲知未來成不成善惡之事。於欲眠寢時以衣覆頭。以右手右旋摩其面。護面誦此大白衣真言二十一遍。即右脅須臾項即夢見老人。或見國土淨行。或見白衣小年婦人。或見花果種種吉祥勝事。當知未來剋獲成就殊勝吉祥。若夢中見旃陀羅身。著垢弊破衣服。或見女人醜惡形容。或見不吉祥之物。當知所求事不成必有障礙。   次結多羅菩薩印。   准前大白衣印。進力頭相合如針。即成真言曰。   曩謨(引)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野(一)娜莫阿(去引)哩耶(引二合)縛路(引)枳帝濕縛囉(引)野(三)胃(引)地薩怛縛(二合引)野(四)摩賀(引)薩怛縛(二合引)野(五)摩賀迦(引)嚕抳迦(引)野(二合)怛爾也(二合)他(去引)唵跢(去引)隸(轉)咄跢(去引)□(九)咄□娑縛(二合引)賀(引)。   由結此印誦真言三遍。助本尊力令修瑜伽者於諸有情。大悲尤深速獲成就。   次結毘俱胝菩薩印。   准前多羅菩薩印。進力微屈如蓮葉。即成真言曰。   曩莫薩縛怛他(去引)櫱帝(引)毘喻(二合引)囉曷(二合)毘櫱(二合)三(去)藐三(去)母弟(引)毘藥(引二合)唵婆野曩(引)捨□□褸□餘□□□□襼導騖鰩巒□□□□□□葩玦□u□□□□□□□□□□□□□□□□□□□□□□□□B扥T□□□□□□□□□□熤芯□□□璘□□□□□□□□□□□胯□瞴慼慼慼慼播慼撞蚥蒏P縛(二合)賀(引)。   由結此印誦真言三遍。獲得威德自在。諸障麼業不能侵擾。   次事供養。次普供養。次讚(已上三種軌文無。依例加之)。次入本尊觀三麼地(用定印軌無。依例加之)。   觀想。心月輪上有紇哩字。字變成開敷蓮華。此蓮華漸舒漸大舉體成蓮華。蓮華變成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   次根本印。   軌雲。結本尊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根本印。二手金剛合掌稍曲。手背合掌相離。次忍願二度相合。檀惠禪智四度折開各直豎。即成誦根本陀羅尼曰。   曩謨(引)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野(一)娜莫阿(去引)哩野(二合)縛路(引)枳(雞以反)帝濕縛(二合)羅(引)野(上)胃(引)地薩怛縛(二合引)野(三)麼賀(引)薩怛縛(二合引)野(四)麼賀(引)迦嚕抳(尼貞反)迦(引)野(三)麼賀(引)尾(引)羅(引)野(六)娑(上聲諸同)賀娑羅(引二合)乞灑(二合引)野(七)娑賀(引)娑羅(二合)室哩(二合引)灑(引)野(八)娑賀娑羅(二合)播(引)娜(引)野(九)娑賀娑羅(二合)爾(引)賀縛(二合引)野(十)娑賀娑羅(二合)步惹(自拿反引)野(十一)曀呬娑(去)哦刎阿(去引)哩野(二合引)縛路(引)枳帝濕縛(二合)羅(十三)鄔櫱羅(二合)阿(上)底庾(二合)櫱囉(二合)麼賀(引)鄔櫱羅(二合十五)麼賀(引)曩(引)娜(十六)枳裡枳裡枳裡(十七)弭裡弭裡弭裡弭裡(十八)唧裡唧裡唧裡(十九)曩跓(胝嚕反)曩跓曩跓曩跓(二十)訖羅(二合)娑(上聲下同)訖囉(二合)娑訖囉(二合)娑訖囉(二合)娑訖囉(二合)娑(二十二)矩嚕矩嚕矩嚕矩嚕(二十三)曀醯(去引)曳呬(二十三)麼賀(引)尾囉(二十四)麼嬾娜娜(二十五)尾(引)哩演(二合)娜娜(二十六)薩縛迦(引)□婊□□□□□諑饞□S□□□□□騩毼襼導餼□導□□□□□□餀驙□諑□□□□饛□襼導駑□訏楰□□饐□□□□言□飩□□襼導粿□訇□\□饅□餀導□□□□飩□褸□□□□□□□諑馭導襼導粿□褸膳□飩□□襼導飩□導□□諑飾盟J導饛□褸膳□□騷□襼導驫□襼導驢奚□□□諑駾奩毼襼奎□驧□溥嘀砥慼撰說慼犛J導餕馜導襜□□□驊□□□□餀□褸膳□□駸□奊□□□□餀□褸膳□□騾□褸□騶□導□□襼導飩□□襼導餅□褸膳□□饔導襼導□騬諑襼導鰡觥□□□□□蝥葯□w□□莯□楫□掔□逃□m□□□環□□□□蛨籛□□□D蝯□□□瞴慼慼慼慼慼慼撥炕摩耤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撬禲慼慼慼犛茱u□□□□辭鞳慼]三十八引)縛囉努(引)麼麼(三十九)婆(去)縛(引)喜婆縛(二合引)賀(引)。   誦此陀羅尼七遍已頂上散印。由結根本印誦此陀羅尼。能作四種成就事。一者息災。二者增益。三者降伏。四者敬愛鉤召等。所有希望世間出世間果報皆得滿願。此本教所不說成就法者。用彼蓮華部中法。對此像前作必護成就也。   次加持念珠。   軌雲。結加持念誦印。即取蓮子念珠安於掌中。合掌當心。誦淨珠真言。加持七遍真言曰。   唵尾嚧(引)左曩(引)麼拿娑縛(二合)賀(引)。   即捧珠頂戴。然後以右手禪戒二度捻珠。左手智方二度捻珠。餘六度直豎當心。相去二三寸許。以千轉真言加持七遍真言曰。   唵縛曰羅(二合)獄呬耶(二合引)惹(引)跛三(去)麼曳(引)吽(引)。   私謂若依例者。先引轉次頂戴。   次正念誦。   軌雲。即以二手各聚五度。如來敷蓮華。以智禪戒方三度移珠誦千手千眼陀羅尼一遍。與娑縛(二合引)賀字聲齊移一珠。如是念誦不緩不急。不應出聲稱呼。真言字令一一分明。寂靜念誦離諸散亂。一心專觀本尊勿緣異境。或百或千常定其數。   次還珠。   軌雲。念珠畢已捧珠頂戴。至誠發願安珠本處。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軌無依例加之)。   觀想。心月輪上有紇哩字。智業不可得義也。若分字觀之。賀字諸法因不可得義也。囉字諸法離塵不可得義也。伊字諸法災福不可得義也。噁字遠離不可得義也。若最上根性月輪上旋布陀羅尼。觀字義句義成立義。又順逆義觀諸字是施陀羅尼觀也。   次根本印。   軌雲。復結本尊印。誦根本陀羅尼三遍。不解此印誦蓮華部百字真言一遍。頂上散印。真言曰。   唵跛娜麼(二合)薩怛縛(二合)三(去)麼野麼努(鼻)播(引)拿野(二合)跛娜麼(二合)薩怛縛(二合三)怛吠(二合)怒(引)跛底瑟奼(二合四)怛哩(二合)濯(引重聲呼)銘波(去)縛(五)素姤(引)數喻(二合引)銘婆(去)縛(六)阿怒(鼻)羅訖姤(二合引)銘婆縛素報(引)數喻(二合引)銘婆縛(八)薩縛悉地婬(二合上)銘缽羅(二合)拽磋(九)薩縛羯麼素左銘唧多(上)室哩(二合)藥矩嚕(十)吽(引)賀賀賀賀斛(引)婆(去)哦鍐(十二)薩縛怛他(去引)薩多(十三)跛娜麼(二合)麼(上引)銘悶(上)左(十四)跛娜弭(二合引)婆(去)縛(十五)摩賀(引)三(去)摩野薩怛(二合)阿(入引十六)。   由誦百字真言加持故。能令本尊三摩地堅住身中。設曾犯五無間罪。謗方廣十乘經。一切罪垢悉皆消滅。現生所求殊勝悉地皆得圓滿。   次部母印(用蓮華部母軌無。依例加之)。次後供養。   軌雲。復結八供養印。各誦真言。   次諸尊印軌雲。復結十波羅蜜菩薩印及白衣觀自在等四大菩薩印。各誦本真言一遍(私謂若存略止之)。   次事供養。次普供養。次讚(私謂已上三種軌文無。依例加之)。次閼伽。   軌雲。即獻閼伽。心中所希望隨便啟告(私謂印真言如前)。   次振鈴。次解界。   軌雲。即結三世勝菩薩印。左轉解界。   次禮佛(私加之)。次奉送。   軌雲。結奉送聖眾印。如前金剛縛忍願直豎相跓。如蓮葉。即成以一時花。置於印端捻之。誦奉送真言一遍。頂上散印。真言曰。   唵訖哩(二合)妒(引)縛(無轉反一)薩縛薩怛縛(二合)囉他(二合)悉地捻跢(引三)拽他(引去)努(鼻)哦(引四)櫱嗟陀鍐(二合)母馱尾灑閻(上)補曩羅(引)哦(六)麼曩(引)野都(七)唵縛曰羅(二合)跛娜麼(二合)穆(八)。   次五悔。   軌雲。即對聖眾前發露懺悔。隨喜勸請。迴向發願(私謂五悔如金剛界)。   次加持。   軌雲。又以此奉送印。加持心額喉頂。   次灌頂。   軌雲。即結灌頂印。   次繫鬘。   軌雲。如前繫鬘。   次被甲。   軌雲。金剛拍掌各誦本真言一遍(私謂次總文雲)。   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   軌雲。然後禮佛。   次出堂作善。   軌雲。隨意出道場常令身心和悅。住本尊瑜伽觀。不應散亂。常樂修諸善品。安以香泥印塔助本尊瑜伽於念誦處。數須塗拭及洗浴佛像。旋繞有舍利□祠奩榆□□□奅□誇饉饜□□誇騧□□□□□□楖□□列驅□□□度□□□□□禜粿媽□□□□□□饜□□褸□禜粿□□□□□槍□□□□  右池上記雲。但本記書軌文前後今皆書入。莫為棄失。   行林第二十五。千手法上。   康正元年八月十六日寫之了。   承應二(癸已)年三月十日書之了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夏四月書寫之。   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洪道。 行林第二十六。   千手下。   唱禮。   南無五佛(金界)。佛眼(或半荼羅波悉爾)。菩薩〃〃〃(三反)。   南無漫荼羅主娑賀沙羅賀薩多冒地薩埵〃〃。   南無濕吠多等四大菩薩〃〃〃。   南無十波羅蜜菩薩〃〃〃。   南無四攝智菩薩〃〃〃。   南無阿利也訶耶紇裡婆菩薩。   南無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五部界會〃〃〃。   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千手千眼 觀自在尊 白衣大白。   多羅毘俱胝 蓮華部族 十波羅蜜等。   菩薩聖眾 賀耶紇哩波等 諸大明王。   五部界會 諸尊聖眾 外金剛部。   護法天等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   讚(軌中一百八名讚是也或曰。軌中驚覺明用之)(師一說唯用觀音讚或曰。迦麼用之云云)。   根本印。   軌雲。二手金剛合掌。稍曲手合掌相離。以忍願二度相合。檀惠禪智四度折開各直豎即成。誦根本陀羅尼曰。   大師御說曰。根本如文。但稍開二腕作之。名為蓮花杵印也。   南無曷囉怛那哆囉夜耶(一)南無阿利耶(二)婆盧羯帝爍缽囉耶(三)菩提薩跢婆耶(四)摩訶薩跢婆耶(五)摩訶迦盧尼迦耶(六)唵(七)薩皤羅罰曳(八)數怛那怛寫(九)南無悉吉□埵伊蒙阿唎即婆嚧吉帝室佛楞馱婆(十一)南無那囉謹墀(十二)醯唎麼皤哆沙吽(十三)薩婆阿他豆輸明(十四)阿遊孕(十五)薩婆菩哆那麼婆婆伽(十六)麼罰特豆(十七)怛姪他(十八)阿婆嚧醯(十九)嚧迦帝(二十)迦羅帝(二十一)夷醯唎(二十二)麼訶菩提薩埵(二十三)薩婆薩婆(二十四)麼羅〃〃(二十五)麼麼醯唎馱孕(二十六)俱嚧〃〃羯懞(二十七)度嚧〃〃罰闍耶帝(二十八)麼訶罰闍耶帝(二十九)陀羅〃〃(三十)地唎尼(三十一)室佛囉耶(三十二)遮羅〃〃(三十三)麼麼罰麼羅(三十四)穆帝灑(三十五)伊醯移醯(三十六)室那〃〃(三十七)阿囉唅佛囉舍利(三十八)罰沙罰參(三十九)佛羅捨那(四十)呼嚧〃〃麼囉(四十一)呼嚧醯唎(四十二)沙羅〃〃(四十三)悉唎〃〃(四十四)蘇嚧〃〃(四十五)菩提夜〃〃〃(四十六)菩馱夜〃〃〃(四十七)弭帝唎夜(四十八)那羅謹墀(四十九)他唎瑟尼那(五十)婆夜麼那(五十一)娑婆訶(五十二)悉陀夜(五十三)娑婆訶(五十四)麼訶悉陀夜(五十五)悉陀喻藝(五十六)室皤羅夜(五十七)娑婆訶(五十八)那羅謹墀(五十九)娑娑訶(六十)麼羅那羅(六十一)悉羅僧阿穆佉那(六十二)娑婆訶(六十三)波摩訶悉陀夜(六十四)娑婆訶(六十五)者吉羅阿悉陀夜(六十六)娑婆訶(六十七)波麼羯悉多夜(六十八)娑婆訶(六十九)那羅謹墀皤伽羅耶(七十)娑婆訶(七十一)摩婆利勝羯羅夜(七十二)娑婆訶(七十三)南無喝羅怛那哆囉夜耶(七十四)南無阿利耶(七十五)婆嚧吉帝(七十六)樂皤羅夜(七十七)娑婆訶。   私雲。根本陀羅尼。須用軌說然舉世所暗誦。但有古本仍出之耳。   念誦(先部母。佛眼。若。法波羅蜜可有歟。次白衣等)。次大日(羯磨若五字)。次阿彌陀(全)。次本尊。次五部總。次白衣。次成就明。次諸天總。次馬頭。次又部母。 若修大供者。當壇護摩明可加念之矣。   護摩(多分息災六壇如常)(或隨事餘法但諸尊段有無隨宜)。   本尊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 部主彌陀尊 本尊大悲者。   千手千眼尊 十波羅蜜菩薩 白衣大白衣。   多羅毘俱知 蓮花部聖者 內外八供養。   四攝菩薩等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私雲。師說雲。諸尊段者。五部都法之時可有之。唯修一尊一部之時。於本尊壇都請其眷屬諸尊。仍不可別修諸尊壇歟。   世天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五類諸天眾。唯願降臨此(云云)。 護摩咒(用小咒)。   唵縛曰羅達磨紇哩(師說。以此為小咒云云。私雲。谷六觀音合行記之中。以此為根本真言)。   伴僧咒(經陀羅尼)。後加持(同陀羅尼)。   姥陀羅尼經雲。若欲求一切願者。當作四肘水曼拏拿心盡蓮花。燒沈水香。誦前身咒。一千八遍。作前十允願印。即得一切願滿稱心上文雲。無願隨心印第十。   准前印(前印者。起立合掌。二大指屈入掌中云云)。屈二頭指。壓二大母指甲。其頭指甲背相著。用前身咒(云云。大陀羅尼是也)。若欲一切人歡喜者。作前第九歡喜摩尼隨意明珠印。誦大身咒。咒烏麻二十一遍。又一咒一燒。滿一千八遍。即得一切歡喜。上文雲。隨意明珠印第九。起立合掌。當心。以二大指。雙屈入掌中。餘四指直豎合掌當心。誦前大身咒(云云)。   若有方邑疫病流行。當作四肘水壇。取好好牛蘇。咒一百八遍。乃至持一咒一燒。滿一千八遍者。即得一切災疫悉皆消滅。   又取蘇小分。與疫病人食之。隨即除愈。昔罽賓國乃疫病流行。人有得病。不過一二日。即已命終。有婆羅門真帝(智通本雲真諦)。起以大慈。施此法門。救療一國疫病之者。應時銷滅其行。病鬼應時出國。當知驗耳。   私雲。此法不雲用何印。可用總攝身印歟。   總攝身印。第一先起立端身並腳齊立。右腳微曲少許。先以左手舒下。以無名指中指並著掌中。小指食指以大母指散舒仰掌向上。次以右手亦然。當屈肘臂而與膞齊掌面向外(云云)。   私雲。此印●●口中出之。而有為祕印。之潤色事也。   若有男子女人。一切業報命根盡者。作前滅盡定印。日日供養。燒沈水香。誦咒一咒。一稱所為人名字滿一千八遍。即得轉業障。昔波羅奈國有一長者。唯有一子。壽年只令十六。至年十五。長者夫妻愁憂憔悴面無光澤。有波羅門巡門乞食遇見長者。問曰。何謂不樂。長者具說上因緣。波羅門。答言。長者不須愁憂。但取貧道處分謨子得壽年長遠無矣。於時波羅門作此法門滿七日夜得。閻羅王報雲。長者其子命根合十六。已十五唯有一年。今遇善緣得年八十。故來相報。爾時長者夫妻歡喜。[聲/止]捨家資施佛法僧。當知此法不可思議(云云)。   上文雲。入滅盡定三昧印第十一。   准前印。直豎散頭指大母開掌。此印我在因地之時。有恆河沙諸佛如來授我此印。令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用大身咒(云云)。   治病合藥經雲。若有小兒患夜啼不安眠者。其兒目下書鬼之字。咒三七遍。三唾即差息。又雲。若有小兒患舌腫不能哺乳者。取東桑汁。咒一百八遍塗舌立愈。   又雲。若有小兒口中生瘡不能食者。取黃蓮根細搗篩下以和子母乳汁。咒三七遍。塗口瘡上即差。   若有女人。臨當產時壽(智通本作受字)大苦惱。當咒蘇二十一遍。令彼食之。必定保命安樂生。所生男女具大相好。宿植德本。眾人愛敬。常於人中受勝快樂。千手千眼陀羅尼經雲(伽梵達磨)。若有夫婦。不和狀如水火。取鴛鴦尾於大悲心像前。咒一千八遍。身上帶彼此印。終身歡喜相愛敬。   又雲。若有被蟲食田苗及五果子者。取淨灰沙。咒一千八百遍。散田四邊。蟲即退散也。果樹兼咒水。灑著樹上。蟲不散食果也。   私雲。以上前行法中。抽要抄之。   四印。一印。理趣經等。行法旨趣可問明師。   依胎藏界行此尊者。   經疏之中不雲此尊。玄法。青龍。攝廣軌等。蘇悉地院別名不空鉤之。次雲。千眼觀自在(云云)。不明印明。現圖安同院之北終。波藪大仙在左。功德天在右。師傳雲。此尊觀音院一具也(云云)。   都壇。   尊位。   種子。●(胎圖)●(普)●(初。云云)。然和上御說   三形。寶珠(圓堂本)。或說開敷蓮花。   師傳雲。一一所持之物。隨祈請之事為三形(云云)。尊形如下抄之。   印明如上出之。 ●● ●    ●●●●     ●●●  ●●  ● 梵號。    沙訶沙羅(二合)布若阿利也(二合)縛路吉帝濕波(二合)羅 或雲。沙訶沙羅播抳沙賀沙羅沙乞。   密號。大悲金剛。或記雲。又清淨金剛。   波藪仙。印相。即以施無畏形(右手)。以虛空輪持水輪第二節。是一切諸仙人印是也。彼真言曰。歸命縛斯瑟吒(二合)□□毼□□諑飩□□□□諑□□襼導飀□  右印出經。明出青全軌。   功德天。印相八葉印。心真言曰。歸命唵摩訶室哩(二合)野曳娑縛(二合)賀(引)。   右印明出毘沙門經。   別壇。   蓮花部別壇(云云)。   以本尊安中。移部主居勢至之處(云云)。   押紙雲。 T76019501.GIF   右曼荼羅依儀軌意私以圖之。四攝記又出馬頭·不空□索蓮花鎖·蓮花俱摩羅四菩薩。其印相同金界羯磨會四攝。彼令縛此蓮掌以為異。真言終。弱吽鍐惡惡。同羯磨會。具可見軌。   行法雖依三部以此曼荼羅為通用本尊亦有何妨乎。   依蘇悉地行此尊者。   私雲。行法如十八道。成身並曼荼羅可依本軌。部主部母成就明王用蓮花部(更問)。   唱禮。   三身。白衣。南無曼荼羅主(云云)。   馬頭。大小自在。三部。   道場觀。   樓閣中有大蓮花臺。臺上有月輪。輪中有●紇哩字。字變成蓮花形。形變成千手觀世音菩薩。黃金色二十七面(或經雲。三十一面)。每首有髮髻冠鬘。三十二臂。印契器杖等如經(但說四十一拾面有四十二)。九百五十八臂。平掌舒重重輪環猶似圓光。每掌有一眼。蓮花部聖眾眷屬圍繞。   私雲。谷說雲。紇哩變成開敷蓮花。蓮花變成千手觀自在菩薩(云云)。   一形像并曼荼羅。   軌雲。或於山間勝地閑靜之處。或於清淨伽藍及舍利塔前。修治積室塗拭壇場。周匝懸幡上施天蓋。於壇西面安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像。持誦者於壇東對像敷茅薦為座。或坐厚腳少床。壇上分佈曼荼羅。列諸聖位。   又雲。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十波羅密菩薩。周匝圍繞。八供養菩薩各住本位。於寶樓閣四隅白衣·大白衣·多羅·毘俱胝等四大菩薩。各與無量蓮花部眾前後圍繞。諸天八部以為眷屬(云云)。   私雲。大師御說雲。問。十波羅蜜菩薩為在觀音南。為當在觀音西答。十波羅蜜菩薩壇在右邊前。餘四依次別惠在左邊。餘四依次第。其觀自在位不定。依四成就隨方所置(云云)。   姥陀羅尼經雲。其漫拏羅。當於寺內。或迴山間。或秋泉林邊。方同八肘穿去根木·惡土·瓦石·骨等。然以好土堅築平治。起基一肘。復以瞿摩夷香水和黃土。作泥如法。塗摩分為四院。其內外院各開四門。當中一院方闊三肘。當於心上畫一方同二肘一百八輪寶輪。又於寶輪心上畫一肘三十二葉大開敷七寶蓮花。又繞輪外四邊遍畫火焰。次於院四角角別各畫一開敷蓮花。四花臺上皆畫一如意珠。四珠上遍畫火焰。又於三十二葉大蓮花。臺上置一白旃檀觀世音菩薩麼訶薩像。次分第二院。令闊一肘四面共分八隔。四角隔各畫一開敷蓮花。又於一一蓮花臺上。各畫一三級寶須彌座。先於東北角座上畫坐大自在天王。次於東南角座上畫坐那暹延天王。次於西南角座上畫坐大梵天王。次於西北方角座上畫坐帝釋天王。復於四面隔間。共畫十六寶花花鬘。次分第三院。當闊二肘。唯畫青色金繩界道。金花莊嚴。次分第四院。亦闊一肘。復於四面共分二十八隔。於一一隔皆畫開敷蓮花。又次第於一一蓮花臺上各別畫金剛杵印。三戟叉印。鉞斧印。刀印。劍印。螺伏突印。□索印。棒印。傘蓋印。如意珠印。閻羅王棒印。毘那夜迦棒印。槊印。輪印及種種手印。是諸印上皆繞遍畫火焰。又當南門隔中畫焰魔王。次當西門隔中畫水天神。次當北門隔中畫俱癡(無計反)羅天神。次當東門隔中畫俱摩羅天神。次於四角各依本位畫四天王神。皆令面目大瞋怒相。并畫神僕從。次分第五院。亦闊一肘。於其四面共畫一百八箇種種果樹花樹寶樹。又於四角。各畫一寶須彌山。於其四門中亦各畫四大海水。其壇內外院地皆作青色。壇內外界等闊三寸。遍於界上皆豎頭畫金剛杵印。頭刃相次。復於西門南階側擘開一門。咒者出入。復次以千手千眼觀世音像。當壇中心面東懸置。復以千手千眼經。置於三十二葉蓮花上白檀像前(云云)。   又雲。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摩訶薩變像者。當用白□縱廣十肘或二十肘。是菩薩身作閻浮檀金色。面有三眼。臂有千手。於千手掌各有一眼。首戴寶冠。冠有化佛。其正大手有十八臂。先以二手當心合掌。一手把金剛杵。一手把三戟叉。一手把梵匣。一手把寶印。一手把錫杖。一手掌寶珠。一手把寶輪。一手把開敷蓮花。一手把□索。一手把楊枝。一手把數珠。一手把澡灌。一手施出甘露。一手施出種種寶雨施之無畏。又以二手當臍右押左仰掌。其餘九百八十二手。皆於掌中各執種種器杖等印。或單結手印。皆各不同。如心經說。手腕一一各著環釧。身服天妙寶衣。咽垂瓔珞(云云)。   又雲。又一本雲。此土無好白□。有者但取一幅白□亦得圖。畫其菩薩身當長五尺而有兩臂。依前第五手臂印法亦得供養。不要千手千眼。此依梵本唯菩薩額上復安一眼(云云)。上文雲。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千臂總攝印。第五起立並足先仰右手掌。五指各相附後以左手掌仰押右掌上當心著。此印力能摧伏三千大千世界一切魔。咒曰。   怛姪他(一)婆盧枳帝(二)攝伐囉耶(三)薩婆咄(徒納反)瑟吒(四)烏訶耶彌(五)莎訶(六)。   千臂經上雲。次說造像法。謹案西國梵本。造像皆用白□廣一丈六尺長三丈二尺。菩薩身作檀金色面有三眼。一千臂。一一掌中各有一眼。正前面身有十二臂及左右兩傍總一千臂。中十二臂。一手把鐵刃與身齊。一手把蓮花臺亦如刃長。一手把滅罪印。一手把澡灌。一手把□索。兩手合掌當心。又申一手向下施無意手。更一手出無盡寶施貧人。又一手出甘露施餓鬼。前十二手中各各把物作法擬拔濟眾生。菩薩一手臂手。復各各執大作印降魔。若令人畫菩薩像。采色中不得著膠。以薰陸香乳汁和采色。菩薩頭上著花冠。身垂瓔珞。又有一梵本雲。此處無好大白□。但取一幅白□菩薩身長五尺。前兩臂。傍無千臂亦得供養。不要千臂。此亦依梵本說。菩薩額上必須安著一眼。若不安。案梵本雲。夫菩薩相好。若安額上一眼作像法用即得具足相好(云云)。   千手經雲。如意珠。□索。寶缽。寶刃。跋析羅。金剛杵。施無畏。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寶號。寶箭。楊柳枝。白拂手。胡瓶。榜棑。鉞斧。玉環。白蓮花。青蓮花。寶鏡。紫蓮花。寶篋。五色雲。鍕持。紅蓮花。戟槊。寶螺。髑髏杖。數珠。寶鐸。寶印。俱屍鐵鉤。錫杖。合掌。化佛手。化宮殿。寶經。金輪。頂上化佛手。蒲桃。   有其千條。今粗略說。少耳(云云)。取意抄之。 圖雲。黃金色。二十七面(五重)。正面之左面忿怒相。右如例。次二重各七面。次二重各五面。每首有髮髻冠鬘。最上正中一面(佛面有肉髻其頂有化佛)四十二臂。印契器杖等。九百五十八臂手掌。舒重重輪環宛似圓光。每掌有一眼。左第一手當脅持紅蓮。右第一手對左持青蓮。次左右二手當心合掌。次左右第三手仰臍前結妙觀察智印。從左第四手執持寶篋。玉環。如意寶。寶螺。□索。軍持。弓。榜棑。鉞斧。紫蓮。三□檢□□□□鶦□|劦□c□□§齦□|票□|蟧w¥禲慼慼敵芃D哄慼慼樂m□□□纇§□□鋦潧□口|□腄L□□|幀晼L□□§蓊繒□□□□□鯇□§□□□¥□□□艨□□c□□□□C□□c餯□□□□□□□c□□¥□□□□朧馴□□□□¥□□□□□□¥U□□側□□□□□□□   私雲。經說圖樣互有存沒。所謂經有頂上化佛。手圖中無之。圖有妙觀察智印。經中無之。經雲跋折羅者圖三□樧□□□□□□□娀奜椸□鶦□□¥□□□嶡□艨□責§擤□□擨□嶡□□腡D硐攬□□耦邪¥□□□□鋤韣¥蝓阭楹E□□□□鋧堯攬鷥□|□□憛憚裶臐熬銵情滕痋數I邪¥癒憚耤慼慰D□禦湥□□□□鋤韣§擨□¥□襝□薩擦□□□§□滎□韣|□□□邪□   一功能。   千臂經上雲。爾時觀世音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我前身不可思議福德因緣今蒙世尊與我授記。欲令利益眾生起大悲心。能斷一切繫縛。能滅一切怖畏。一切眾生蒙此威神悉得離苦因獲安樂果。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滅後五百世中。能於日夜六時。依法受持此陀羅尼法門者。一切業障悉皆消滅。一切陀羅尼法悉皆成就。我今念報世尊恩德。隨於何等乃至村城國邑聚落。或於山野或在林間。我常當隨擁護是人。不令一切鬼神之所嬈害。爾時觀世音菩薩又白佛言。世尊。後五百歲中。眾生垢重薄福者。多不能專念。設有受者或被鬼神之所侵害。今我以佛威神。廣為一切眾生饒益。一切眾生安樂。天人阿修羅等為說陀羅尼法乃至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因此陀羅尼法得阿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惠念受持此陀羅尼法者。此人現世口說流利。無所質礙惠辯通。於一切天人中最為第一。聞者歡喜悉稽首。所在處常得見佛法僧有所言說。人皆信受。爾時世尊讚言。善哉善哉。汝等如是利益安樂天人阿修羅等及淨業道。我今以智印印之。令汝永不退轉(云云)。   姥陀羅尼經雲。我亦曾見過去毘婆屍佛。現斯千手千眼大降魔身。世尊。我今復現是千手千眼大降魔身。於千臂中各現化雲一轉輪王。為同賢劫千代轉輪聖王。於千手千眼中各現化出一佛。亦同賢劫千佛等出現故。世尊。菩薩降魔身中此身為最上。   千手經雲。世尊。我念過去無量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常住如來。彼佛世尊憐念我故。及為一切眾生故。說此陀羅尼。以金色手摩我頂上。如是言。汝當持此神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益。我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咒故超第八地。即發誓言。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上生千手千眼具足發是願。已應時具足(云云)。   又雲。一宿誦滿五遍。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者。我誓不取正覺。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名為大悲心陀羅尼。一切十惡五逆悉皆滅盡。唯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少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雖不即滅重罪猶能遠作菩提之因。   又雲。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也。一者不令其人飢餓困苦死。二者不為枷禁杖禁死。三者不為怨家仇對死。四者不為軍陣相殺死。五者不為虎狼惡獸殘害死。六者不為毒蚖蛇蠍所中死。七者不為水火焚漂死。八者不為毒藥所中死。九者不為蟲毒害死。十者不為狂亂失念死。十一者不為山樹崔岸墮落死。十二者不為惡人厭魅死。十三者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十四者不為惡病纏身死。十五者不為非分自害死。十五種善生者所生之處。一者常逢善王。二者常生善國。三者常值好時。四者常逢善友。五者身根常得具足。六者道心純熟。七者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屬恩義和順。九者資具財食常得豐足。十者恆得他人恭敬扶接。十一者所有財寶無他劫奪。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稱遂。十三者龍天善神恆常擁衛。十四者所生之處見佛聞法。十五者所聞正法悟甚深義(云云)。 又雲。是神咒有種種名。一者廣大圓滿。一無礙大悲。一救苦陀羅尼。一延壽陀羅尼。一滅惡趣陀羅尼。一破業障陀羅尼。一滿願陀羅尼。一隨心自在陀羅尼。一速超上地陀羅尼。   又雲。一切患苦營身者以此陀羅尼治之。無有不差者。此大神咒咒乾枯樹。尚得生枝柯花葉果。何況有情有識眾生身病患治之。不差者必無是處。若不過去久遠已來廣種善根。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   大乘莊嚴功德寶王經雲。若人恆念大士名。當得往生極樂界。面見無量壽如來。聽聞妙法。證無生歸命蓮花王。大悲觀自在。大自在吉祥。能施有情類。示現百千臂。其眼亦復然。具足十一面。智如四大海。   此經。大然歸朝之時。隨身一切經內(云云)。   千手經述祕雲(山王院御撰云云私雲有疑)。   十種勝利。   一者為諸眾生得安樂故。五濁亂漫無安無穩。八苦逼切。有苦。有憂。唯觀音大悲救此苦。無礙心咒與安樂故。   二者除一切病故。四大乖違。四百四病乖起。五情動亂八萬四千並發。大士獨誘四蛇嗔。安五蘊身。咒力能除業病施輕利故。四百四病者。十惡各十。則為百惡。以此為因有四病並本四大成四百四病。   三者得壽命故。命根體即壽。一切有情皆愛壽命。非想八萬異熟。非無中夭怖。阿鼻五劫報。命悲斷絕時。矧手人間一九橫夭諍競逼。一期連續三五惡死並起。言趣生體非唯十善帝王愛壽。最貧乞人亦惜命。非無畏者。誰與要非大悲力豈持壽。   四者得富饒故。眾苦逼身。不如貧乏苦。如經雲。貧窮在人間。實過於死苦。彼須達有七貧悲。勝軍有不飽苦。況黥首乎。是故為救苦貧。得富饒。故說。   五者滅一切惡業故。謂流轉三有專依惡業。一念業不失必感報。如經雲。業報莊嚴身。隨趣暫不離。不失法如春。亦如屭財人。如律偈雲。假使經百劫不已因緣。遇會時。果必自受。一日中猶起八萬四千惡念。況一生耶。若非大悲力。誰請淨消滅方法。非總持功德者。如何斷流轉因。   六者離障難。障者三障。難者八難。此能障道。為出離作難。乃至一切世事。隨事障難。非一總持有破難力。無礙稱寧唐設哉。   七增長白法諸功德故。謂稱善為白法。名惡為黑法。欲界散地善弱惡強。設雖有白法。不能增長故。   八者成就善種。一切眾生。心中雖具性得善種。若不得修善根。不能成就菩提道法。今總持中含藏萬善。一經其耳者。殖佛種。再口持誦者進大道故。   九者遠離諸怖故。謂眾生怖畏其數無量。惡獸毒蟲之蚩。邪魔鬼魅之儻。王賊治罰之恐。百病夭死之怖。如是怖畏。咒禁能除之故。   十者能滿希求故。謂八苦中有求不得苦。一一所求難稱記。其中南洲貪求於飲食衣服。招受苦因。希望珍寶資財。企憂惱緣。為一期生。結無量劫生死業。為電光身。殖長時受苦流轉種。帝公司馬冤[*麥]萬民。西施揚妃嬌生百媚。為希求衣食故。不知當來苦果流轉也。如意之心咒。滿二求大悲之功力。斷當苦。為如是未曾有益大悲內薰利生現外。匆匆欲說耳。   又雲。除難產難。三藏師雲。天竺有長者。婦人懷妊。臨產時身體分裂。不得生。經三日忽死。父母渧泣。醫術不得其驗。祈天無其感。時有一人大乘沙門。從乞求見家中不悅。問其由。具答。沙門曰。我有祕方。名千手陀羅尼。稱觀世音自在名誦之。必蘇起生男兒。長者感夢有異。沙門語曰。汝令念誦大悲明咒。故所生男得八十壽福。為國補相無橫夭。其後兒長。大如夢感。子孫猶在。臨產婦歸命觀音。必滿所求。遊印度日所聞也○。   又雲。除龍鬼神行毒熱病難。如三藏師雲。毘捨離國。疾疫流行。人民妖死。王臣聽梧無治。漸經三箇年時。我尋聖跡到彼國。王臣相語此事。即令畫千手千臂像於干前。誦咒百中除疫難國王大臣皆歸命歡喜。鄰國歎異(云云)。 又雲。昔印度有國。鄰國王起四兵。向境時。其國王作千手像高五尺。於像前誦咒。敵自靜收兵歸國。兩國得和順。其國五穀豐饒無怨。其像傳此土現有(云云)。   又雲。昔聞一比丘乞食。至大波羅門家。時彼家遇大惡病。為惡鬼被擾惱。腹脹面目腫。百病現前。比丘適入家。屋棟忽摧折。打破水瓶。捊牛絕靷四馳走。爾時波羅門作念。斯不祥不吉之人來入我家有此變怪。即前比丘曰。不吉人也。比丘知波羅門心。問。汝頗見家內諸子病子不。答言先見也。又問。何者惱亂哉。答言推之鬼病也。比丘言實爾也。汝當知我負千手大悲像來此屋。故夜叉惡鬼恐怖我故逃避。以是汝家樑折盆破。鬼既去彼得安隱。即如比丘所言。一時除差。鄉里皆信受。以負像至家尚爾。況自造像。於像前誦咒滿一千遍。豈不除難耶(云云)。   又雲。延壽陀羅尼。如三藏師雲。昔天竺有一波羅門。生一子端正無比。相師見雲。此子雖端正年只十八。既十七隻今一年許。父母聞不悅。時有一道人。到波羅門家。不悅問雲。如何汝不悅。答。上下。道人言。我有長生不死藥。名千手大悲咒。如子若誦持者。必得長壽。即歡樂依教。誦持七日後。夢有一冥道來。告波羅門。汝子依誦咒力得八十年壽。迺知寔有神驗。   又雲。一。名觀自在。如方廣曼殊室利經言。種種身。乃至異類。二足。四足。無足。有情。無情。三界之身而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為是故名觀自在。二。□索以結護為名。此手中有□索手。三。千光眼。以千佛眼。照護一切眾生故。略舉三。名逗機應多。如餘經說。為上根現不空□索身。為中根現十一面。為下根現千手千眼。今文一體三名不同彼經(云云)。   又雲。千手經者。超八地之由路。登十地之龍津。與千求之神珠。消億罪之惠日也。淵府不定。以盡其深美。故寄廣大以日也。望月未可以盡其宗極。故假圓滿以稱之。大虛尚不能談其相。故舉無礙以標之。一子未足顯其心。故借大悲以明之。爰有施無畏者。厥號觀世音自在。其果先成其因後現。於空王觀世音佛所。發大悲弘誓。值遇寶藏如來。受成佛記。普現色身。散影於十方。無記化用和光於九道。於過去千光王靜住如來所。一聞大悲心陀羅尼。超第八地。即發逗物利生願。成就千手千眼。入三有而救四生。交六道而利千群。大悲徹骨。利物薰心。愍彼眾苦。說此救法。可謂引萬行之道首。進菩提之神足。超生死之靈翼。昇涅槃之聖翮。世間如意珠。出世大寶藏。法門幽美妙旨仲去(云云)又雲。一聞功超八地。再誓力具千手。發十願滅四超器。誦五反除億劫罪。大聖威德。最大神咒。功能揭焉。持章句者。諸佛授手教淨土。誦總持者。善神運足。加守護。開大悲門。閉三惡戶。然五障器成丈夫體。滅十五惡死。得十五善生。懺悔所不能通罪業。唯心咒自滅。含一句於無邊密義。過現諸佛密壞傳授聖觀音大士為利今復興此妙說。大梵高問慇懃請相貌。自在秀答巧辯說形狀。以千手為救。以千眼為照。二十八部分番擁護。無邊善神立願。專持意趣無量。略敘一致耳。   補陀落山文。   述祕雲。補陀落山者。或言補陀落。三藏諸師前後翻名不同。或翻小白花山。白花樹行列妙香普薰故。或翻日照山。此山秀高。日光照故。花嚴稱光明山。花樹常有光明照曜枝條花果故。羅摩伽經。名金剛輪莊嚴高顯。即指此寶山。若依天竺正文名甫多羅山。此無正翻。以義翻。名小樹蔓莊嚴山。少樹雜雜而峰列。蔓草茂茂而谷滋。故以無正翻故。諸師異譯不違理。山孤絕上廣下狹。如妙高層級。瀧水迴山。三十匝帶五雲而遠落。白浪灑砌七萬里。綵三臺而遙聳。隨見有隱顯。動靜如有心。草木叢竹色爛金銀而高位。薛蘿青苔。露貫碧玉。而懸落舍利。迦陵群飛而馴聖眾。孔雀鸚鵡並遊交天人。獅子與虎□交而含慈。猛獸毒蟲相視而無害。皆聞法音同含慈悲。又每洞有仙室。列真之所都。群聖之所宅。善財於西埵。受大悲行解脫法門。總持於中臺。聞圓滿陀羅尼章句。雖遠剎有感自通。雖居一嵨無應自隔往來。聖眾連連以不絕還詣。神仙類類常在亦迴利生山也。如安住長者說偈言。   海上有山多聖賢 眾寶所成極清淨。   花果樹林皆遍滿 泉流池沼悉具足。   勇猛丈夫觀世音 為利眾生住此山。   如禮讚觀音偈言。   海崖孤絕眾寶山 淨剎莊嚴甚可愛。   觀音為首諸賢聖 放光說法歸真諦。   八功德池生妙花 五色綵浪並起對。   異類群生同居止 馴大悲故受教戒。   若讚此山諸功德 窮劫不能盡崖際。   能所不二顯理故 我等歸命生彼界。   又山基有民海人。[卄/叵/月]葦而作居。編竹而排戶。若有祈請觀音時。或現異學身。或現自在天形而為說法。居一鳥而不見正容。海岸孤絕山者。羅摩伽經又雲。孤絕山臨蒼海上。水落白雲中。岸孤□□□娷□□馘i□□□□□□□□□□□□□□□E□T飀□□□□□□□□□□埤□楏□馨□□□□□餞搾□□□□□襳餺□襛□□□□{斒碌□□□□□□□飀□  又雲。所言莊嚴者。寶幢周匝而遠列淨幡。蓋飄颯而遙懸中天。前有沼池。琉璃水湛八功。波梨波疊四德仙。雲靆五色神霞綵綠空。鳥雁鴛鴦雙趐。群遊魚龜鱉交首戲跳。皆莊嚴會場。補翼大士耳(云云)。   千手下。第二十六。   康正元年八月二十三日書寫了。   承應三月十二日書了。舜興。   元祿十六年三月十八日命傭書寫之。   台嶺兜率溪雞頭院闍梨嚴覺洪道。   亨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二十七。   馬頭法。   一支度。   註進。   馬頭觀音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一鋪。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脅機二腳。禮盤一面(可有半疊)。酥。蜜。名香。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具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杓各三口(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僧房裝束供所雜具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名香。軌雲。燒諸名香。沈水。薰陸。旃檀香等而供養之(云云)。   雜色幡蓋。寶鈴。珮鏡(四十五燈)。粳米。乳糜。供八龍王(云云)。   護摩物。胡麻人。稻穀華等。蘇蜜相和(云云)。 已上集經意可見之。   註進。   馬頭觀音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脅機一腳(或二腳)。禮盤一面。半疊一枚。蘇。蜜。名香(沈水薰陸丁子)。壇供(如常)。   燈油(如常)。白布一端(壇敷料)。小桶杓各二口。折敷二枚。長櫃一合(房裝束等)。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仕一人。見丁(已上衣人供淨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集經雲。從白月十日起首。食大麥乳糜。後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三日三夜斷絕不食(云云)。 一行法。   何耶紇利婆觀世音菩薩法印品(唐翻馬頭)。當部(印即有八咒有十六)。出集經第六。此中說護身結界等印。并畫僧壇法等。   馬頭儀軌內雲。何耶揭梨婆觀世音菩薩受法壇。此中所說。印明形像。同於集經。   池上大原私說未見。附集經而記略行。以蘇悉地備首尾耳。   先莊嚴道場。   經雲。於清淨處。作一水壇。縱廣四肘(云云)。懸於種種雜色幡蓋。寶鈴珮鏡。并諸金銀種種。間錯嚴飾道場。其道場中。立五色壇(云云)。   次安置尊像。次辨備供物。   經雲。八龍王唯以粳米乳糜供養。以外餘者種種飲食供養亦得。然四十五燈(云云)。   次前方便(如常)。   唱禮。   南無三身。白衣。   南無曼荼羅主阿梨耶賀野紇哩縛冒地〃〃〃(三反)或。阿濕縛(馬)摩薩頗(頭云云)。   南無曀迦[女*耶]捨目佉冒地〃〃〃〃。   大小自在(或此上南無五大明王〃〃〃)。   〃〃難陀婆素難等八大龍王。   南無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若五悔)。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教主 遍照如來。   本尊界會 賀耶紇哩縛 觀自在尊。   三部五部 諸尊聖眾(云云)。   次五大願。次三部三昧耶。次本尊身印。次同心印。次頭印。次頂印。次口印。次牙印(已上六印如經并軌或略之)。   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地結上。金剛牆之內。在七寶樓閣。垂諸寶玉。繒綵。旛蓋。寶柱行列。垂妙天衣。周布香雲。普兩雜花。奏諸音樂。寶瓶閼伽。天妙飲食。摩尼為燈(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曼荼羅。   想。樓閣中在大壇。上在五色界道(白黃赤青黑)。界道開四門。壇中心有蓮華座。座上有●□字。放大光明遍無量世界。所有受苦眾生。遇光明照觸者。皆得解脫。此字變成白馬頭(或三馬口云云)。或一頭口。口變成馬頭大威怒王。有四面二臂。中面頂上作碧馬頭。仍令合口菩薩頸下著寶瓔珞。項背圓光數重色作臂釧。天衣周匝。莊嚴端身。正立紅蓮華上。正當東門。作蓮華坐。安十一面菩薩。正當北門。作蓮華坐。安八臂觀世音。南方更無花坐。作八龍王(云云)。行者在閣前。對本尊(云云)。   次輪壇。次治路。次振鈴。次送車輅。   次十一面菩薩印。   二手合掌二中指直豎頭相捻。直豎二頭指相去四寸半。並二大指直豎。無名指相去一寸八分。二小指直豎相去五寸。頭指來去。咒七遍已。漸屈頭指入掌(云云)。真言曰。唵(一)阿嚧力(二)迦莎訶(三)。   次八臂觀音印。   二手外縛。以二小指豎相合。並二大指相著屈怒大指。來去(是馬頭身印也)。真言曰。唵(一)夜勢夜輸誓(二)莎訶。   次八箇龍王印(用上印)。   真言曰。阿羅闡都(四)莎訶(五)。   次十二大天總印明(如常私加之)。經軌無之。   以上印。各明末加曳醯呬句。可奉請之。   次請車輅。次迎請本尊。   結蓮華部召請印。而真言末加阿利耶訶野訖哩縛曳醯呬之句。   次辟除從魔。次示三昧耶。次上方結。次火院。次閼伽。次華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用蓮華部讚。大原甚密抄出讚。是有別軌。見其讚。千手軌內四供歌菩薩真言也。在所出印是也)。   唵跛娜麼(二合)礙(引霓以反)帝(一)哦(引)娜儗(准方)多(二)布(引)若(引羅反)三麼曳(引)吽(引三)。   次入三摩地(定印)。   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白馬頭。漸舒漸大舉體成馬頭。變成本尊。相好莊嚴具足圓滿。   次根本印。   經并軌。出身印。心印。最勝心明王經說二印。如在記之。   經雲。馬頭大法身印。兩手。食指以下三指向外相叉。指頭各博著手背。合掌以二小指並豎相合併。二大指相著屈怒大指來去。咒曰。唵(一)杜那杜那(二)摩他摩他(三)可馱可馱(四)訶那揭利婆(五)鳴□榳楚慼撳M楚慼慼熨O褸□飀□  馬頭法心印。以二手食指以下四指向外相叉。指頭各博著手背。合掌並二大指相著各屈一節。勿著食指。大指來去。咒曰。唵(一)阿密唎都知(二)婆(去音)婆(平音)鳴□榳溥飽撳M楚慼慼熨Ⅷ芊慼@ 右二印明儀軌同之。   最勝心明王經雲。馬頭觀自在菩薩真言。 唵阿沒哩(二合)都納婆(二合)縛吽發吒。   內縛豎二空稍屈其上節。是馬頭印(真言如前說)。內縛風甲合二空。空亦並豎是第二心印(云云)。   右二印。初印有真言。後一印不說真言。更可尋之。   二手合掌。屈二頭指。二無名指。於掌內各甲相背豎。開二大指。以印左轉三匝。心想辟除諸作障者。一切諸魔見此印已退散馳走。以印右旋三匝。即成堅固大界。唵阿蜜哩(二合)都納皤(二合)縛吽發吒(半音)娑縛(二合)訶。   右一印明出悉地之中。   先金剛合掌。豎合二中指。以二頭指。各拘名指頭頭指各中指上節小指並豎入掌中。二大指並豎與小指聚。密言曰。唵婀蜜哩(二合)姤納婆(二合)舞納婆縛吽發吒。   右一印明出十一面軌。   次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本尊。十一面。八臂觀音。蓮花部母。諸天總。八龍王。成就明。次又部母)。   堮捅部C有次第念誦。大日白處尊。本尊。不空□索。當壇護摩明。隨事可加用。   護摩(息災。增益。隨事修之。師曰蓮花部尊。大旨謝增益可修之)。   先火天壇。次曜宿段。本尊段勸請。   我今稽首請 馬頭觀自在 十一面菩薩。   八大龍王等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諸尊段(有無斟酌)。世天段。   護摩咒。   可用悉地之中明。若阿嚕力迦。   伴僧後加持(同可用上明)。   次入三摩地(定印)。   ●字因業不可得義。空點大空行三昧也。   次根本印。次部母(白處尊若佛眼)。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次祈願。次振鈴。次迴向方便。次隨方迴向。次解界。次示三昧耶。次奉送。次三部被甲。次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以上依悉地行法了。   依胎藏行之者。   勘大日經具緣品疏之中。說其身相。密印品中。說印真言。普通藏品。又說真言。祕密曼荼羅品明明曼荼羅相。玄法。青龍。廣。攝軌等。形像印明。皆共說之。現圖之中安觀音院。   都壇行法(如常)。   尊位。右方觀音院第一行第一(勝三世北。大明白身西。現圖胎軌列名觀音次舉之)。   種子。●(言)●(種)●(大)。   三摩耶形。馬口。白馬頭(同堂本)。   尊形(在左抄之)。   梵號(如上唱禮之中出之)。   密號。迅速金剛。噉食金剛。   大日經第四(密印品)雲。如前印(私雲。三密抄雲。如前言難定)。   印明屈二風輪。置虛空輪下。相去猶如穬麥。是何耶揭哩縛印。彼真言曰。歸命(一)佉娜也畔惹婆破(二合)吒也(二)莎訶。   釋十雲。馬頭印。作三補吒。屈二風指。令甲去。空指根下授一麥許。不相著。其二空指。並豎稍仰其甲頭是也。   真言。佉馱耶(噉也。言噉食諸障也)畔闍(折碎也)薩破吒也莎訶(謂打磬障人四散也)。   又第七(藏品處)雲。馬頭真言。是蓮花部忿怒明王。如觀自在菩薩於一切法界門。以普眼遍觀而得自在。今馬頭尊。還以此觀自在力。從一切法界門。大摧三障。拔苦眾生馬頭即是大精進義也。最初吽字義同前。   釋。私雲。前真言之中吽字。雲吽字本體是賀字門。賀是因義。即是蓮花臺藏下有塢聲。是萬行鬢蕊。上有大空點。故具足開敷。只以此誠諦之言。恐怖諸障。是蓮華部忿怒義也。佉馱耶噉食義。畔惹是破壞義。颯頗吒野是破碎令盡義。皆轉釋吽字。謂以此蓮華。忿怒。噉食。三垢。破壞。三障。令摧碎無餘也。若從一法界門。即摧障不盡。今從一切法界門。是故[歹*爾]滅無遺。然此真言正以佉(引)字為體。佉(引)是不可得空。長聲呼之。即是三昧。萬行皆用不可得空。為方便故。猶如虛空不可破壞。除諸法實相之外。一切皆噉食之。次雲。娜者是施義。言所以驅除垢障之意正欲以如此除垢障。遍施眾生也。餘字門。當分別說之。   胎軌雲。即如白處尊(上文白處印雲定惠虛心合掌空水入月中)。   移風空輪下相去如穬麥(諸軌同之)。   真言同經。但初安唅吽字。此真言密印品無吽字。藏品有吽字。無含字。青龍玄法軌。有唅吽二字。無量壽軌雲。二手合掌。二頭指。二無名指。屈入掌各相背並。二大指微屈。勿著頭指。   對記雲。馬頭明王印。海大德說。虛心合掌二水二風屈入月。指各勿著背也。二空並直豎也。三誦頂散。師說雲。此明王是蓮花部明王也。蓮花部中以此明王。一切作業加持也。胎藏界中。以不動明王。用一切辨事加持。金剛界中。以降三世明王。一切辨事加持(云云)。意大德說。同海說。但二空直並豎雲去風如麥許。   傳法記雲。馬頭印。虛合二水內背相著。二風相屈端不相著。二空並豎。勿著風指。   法性記雲。先虛心合掌。二水屈入月內。二風屈相背入月。此二指背少相去如大麥。二空並直豎稍仰其甲頭。   或記雲。先合掌。屈二頭指。二無名指。入於掌中。母指與頭指之間小許相去。   私雲。師傳雲。馬頭根本印明十八契中在之(云云)。又雲。馬頭十字明者。唵阿蜜哩都明是也。其密抄之中真言口授者。即此真言也。   二風二水甲背合。或不著間如牙也。二大指並屈虎口令如馬口。開二大指如唇。或二大各開立如耳。   唱禮(八葉。九尊。佛眼。本尊。次次如常)。   護摩咒(藏品。種子心。歸命。●若十字明)。   番僧并後加持(胎軌明可用之)。   馬頭別壇。   經雲。何耶揭哩婆如法住。三角曼荼羅圍繞嚴好初日暉。釋雲。若作馬頭曼荼羅者當在三角中置之。在外三重曼荼羅亦皆隨之作三角也作此時。何耶紇哩縛在中。即移觀音居勢至之處。餘眷屬圍繞之。餘皆迴互可以意得耳。   私雲。第二重第三重(如常)。   依金剛界修此法者。   四印。一印。理趣經中。觀音壇法可更問之。   又案。金界對受記雲。又彼義釋祕密壇中說最初正等覺大曼荼羅。中隨要。以本尊。安中臺。今亦准之。都法大阿闍梨。為自他願修隨要法。取一尊。安中臺。時准彼修之。以三十七尊。互為主伴(云云)。   私雲。安立三十七尊大曼荼羅。其中隨要。以本尊置中臺。之時作法如此。若以三十七尊以外諸佛菩薩為本尊時。其意異歟。可問明師。   一形像。   大日經雲。晨朝日暉色白蓮以嚴身。赫奕成焰鬘。吼怒互出現利爪獸王髮。何耶揭梨婆。釋雲。次於觀自在菩薩下。置何耶揭利婆。釋雲。馬頭其身非黃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蓮花。為瓔珞等。莊嚴其身。光焰威猛赫奕如焰鬘。指甲長利。雙牙上出。首髮如獅子。頂毛作猛吼怒之狀。   玄法軌雲。大力持明王。晨朝日暉色。白蓮以嚴身。赫奕成焰鬘。吼怒牙出現。利爪獸王髮惟軌雲。吼怒四牙現(云云)。   圓圖雲。肉色三面二臂結印立右足也。後本一面四臂二手結印。右手持三□橉□□櫸□□□□z□□□□z□□□□飀□  集經六雲。畫作像法。取新瓦瓶未曾用者。染作青色。於其瓶上。畫作馬頭觀世音像。其像身高如來一□□觭餺□□□飀□□□□禭□□□□□□□□□□□□□□□□g□□□秉送□□□□□□□□□□□□□□□□□□椸□□□□□騖駝□□□□玲□□□□□□□□□□□□視□□□□□□□□□□□槐□□楛□□□□□□□□□楯□□□□楌椽□□□騖餉櫸□□□z□□訂襐□□□叫□□□□□□□逆□椼視□□黎□□□□誇□椽□橇逆□屋□□□禎槓□j□□□□□□□訊□□□機□□□□□埤□屋匿□襯樓z□□□□□飀□  又雲。復次更有畫作像法。取淨白縶不得截割。其菩薩身長佛一□□評租□□椻奪□□諑飀□□饛□□□□騖駝□□□□玲□□□覂□□□降□□□□□[□□□□□□□□□□祒□□□□□玲□□騖駝□□□d□□□駝□□□□□□□□□□稀□□□□□□□送□椽□□□□□□□□□□□□檳□□□□□□騖驠褸□逆□槓□j□娃□□囊□□□□□櫸□訇□□椹□□□□娓z□□樓z□椏騖驠□□□襏□□樊□□□□□椽□□秷□□□□□□□□□娃□饅飀□□□□□□□拌椼裀□□羇□裀□櫸□□L諢撕╮慼慼慼慼摩獺慼熱u□槏□襜□□□□□□□□馱□□R槏□□□楏□□□槏□□□X|檢□楏□□□祼□毼□□諑騿槾娀□□□□襐□□J痴u□□粘禔□□楏□□□□□e□檢□□訊Jj□奅叢褸□□□樇□祤駩□駭飀□楦□訊□□騖馳埤□□□騖駉□□□□娓z□□□□襯楂訓□騖驠□□椸□□□□□Xq驟□□逆□驂□□□詙□□駢呧t□□□□□飀□  文殊八字軌雲。東北角畫馬頭明王。面有三面。六臂各執器杖。左一手執蓮花。一手執瓶。一手執杖。當心二手結印契。右手上手執鉞斧。一手執數珠。一手執索。輪王坐在蓮花中。大忿怒相現極惡猛利勢(文)。   不空□索經九雲。馬頭觀世音菩薩左手執鉞斧。右手持蓮花葉(文)。   頂輪王經二雲。畫賀野紇哩(二合)縛大明王身如火色。作忿怒形。鼻如猿猴以蛇。莊嚴瓔珞。臂釧膊釧。繫蓮花鬘。作瞻都輪王勢(文)。   熾盛佛頂經雲。遍身碧色。放赤色光明。以右手高於頂上。橫把一蓮花。作打勢。左手把軍持印(云云)。   一作成就作法。   集經雲。又有一法。當乞食喫大麥乳糜。誦七萬遍。一萬遍時。毘那夜迦即得被縛。第二萬遍。咒法成就。第三萬遍。即得安善那摩那熾囉荼法成就。第四萬遍。離地四指而行自在。第五萬遍。昇空而行。第六萬遍。即得千歲活。第七萬遍。頭髮變作螺髮。親近承事於觀世音(云云)。   又法。日月蝕時。取淨牛蘇一兩。新瓦缽盛。即把此缽。仰看日月咒缽中蘇乃至猶煖或煙火出。當爾之時。即飲此蘇。隨欲詣處舉意即至(云云)。   一功能。   義釋雲。此是蓮花部忿怒持明王也。猶如轉輪王寶馬巡履四州於一切時一切處。去心不息。諸菩薩大精進力亦復如是。所以得如是威猛之勢。於生死重障中。不顧身命。多所獲伏者。正為白淨大悲心故。故用白蓮瓔珞而自交身也。   集經雲。若常誦此咒。一切怖畏得無所畏。所有障悉皆解脫。   或雲。是大明王。噉食無明諸障。盡破摧眾生諸恐怖。謂如大馬口海吞納眾流。表示此故。頂馬頭(云云)。   有人云。百川異流。同會一海。設牝馬口不增不減。此觀自在亦如是也。謂諸佛菩薩慈悲方便。種種雖異。悉攝入觀自在身而不增不減。如大海中牝馬口也。是故現馬頭也(云云)。 已上二說用否更可斟酌之。   一卷數事。   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白衣。本尊。護摩。三部諸尊。諸天曜宿。   奉供。   護摩供。花水供。飲食供。諸神供。   右〃〃〃〃。   年 月 日。   一卷數。   御祈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白衣觀音真言。本尊真言。護摩真言。不空□索真言。三部諸尊真言。   奉供。   大壇供。護摩供。諸神供。   右謹依。宣旨(云云)。   御祈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白衣觀音真言。本尊真言。不空□索真言。諸天真言。   奉供。   閼伽供。飯粥供各。   右謹依。仰旨(云云)。   (本雲)   承應二天三月二十一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畢。   元祿癸未四月命松安膽寫之。   雞頭大僧都嚴覺。 行林第二十八。   十一面法。   一支度。   註進。   十一面觀音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有無隨宜)。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脅機二腳。禮盤一面(可有半疊)。酥。蜜。名香。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二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枸各三口(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呂子一覆。長櫃一合(供所雜具。僧房裝束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五寶(金。銀。真珠。珊瑚。琥珀)。   五穀(大麥。小麥。稻穀。小豆。胡麻)。   右寶穀出集經第四。十一面經之中。五香五藥。不出彼經。欲戴之者香藥如常。抑五寶等。須非七日事業壇者。不可用歟。安然和尚御說雲。大唐日本。古今傳法。但有一日手印行法。未有七日事業壇。法若不堀地等。多是一日事業水壇(云云)。   稟受師說雲。世人皆言。近代所用木壇是水壇意也(云云)。然者。不可出五寶等歟。但近代支度。或出之而置壇。是七日事業壇意歟。若然者亦永不可名水壇(云云)。   私案。蘇悉地經意雲。若於人民集會之處。作壇時。其五寶物不應埋之。但置所成物下。若於中庭及與室內。或佛堂中作壇時。亦復如是(云云)。   又檢阿嚕力迦經雲。造護摩爐。爐中先下五穀及五寶(云云)。三昧和尚御說雲。塗爐之時。先取五丸泥。置軍荼中心想置五寶(云云)。依此等說。五寶等物。置不置。自有二途歟。   名香。沈香。蘇合。檀香(機上)。薰陸(集經)。五色糸(緋縷。白縷。已上結線料隨事可用一)。   註進。   十一面觀音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脅機一腳。半疊一枚。酥蜜。名香(沈。白檀。薰陸)。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端(壇敷料)。小桶二口(各加杓)。折敷二枚。淨衣(白色若黃色可隨法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淨衣日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結線(隨事可戴之。糸色如上註之)。   一起首時分。   軌上雲。於白月十四日。或十五日。為我不食。可一夜。   又雲。從白月一日乃至八日。 下雲。吉日吉辰吉曜。   十一面經雲。能於半月半月。或第十四日。或十五日。又雲。從白月一日至第八日。每日三時(集經并神咒心經同每日三時云云)。   疏雲。謂白月一日至八日。是即陽時也。謂萬物順陽氣而成故。白鬚白月也。若欲破除。應用陰時也。謂黑月是陰時也。從十六日至三十日也。   一向方。   軌下雲。東面安本尊像。像面向西。應習先行法(云云)(集經等同之)。   一行法。   八家祕錄諸觀音部十一面法三雲。   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周宇文氏天竺三藏耶捨那崛等譯第一譯)。   十一面神咒心經(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   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出陀羅尼集經第四)。   私雲。以前三經。同本異譯而。集經中。印法稍廣。前二本經。不說印法。   十一面神咒心經義疏一卷。   十一面觀自在菩薩三卷(內題雲。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儀軌經不空譯貞元)。   私雲。此經。譯者下註雲。此儀軌。通蓮花部一切尊念誦(云云)。此中具說念誦儀則。護摩法等。見其行儀。可謂悉地蓮花部法。但其所用真言印等。異蘇悉地。是則本法所說歟。先達以此儀軌。為行法規。今且先附悉地通法而記略行。   前方便(如常)。唱禮。   南無三身白衣●●●●●●。   南無曼荼羅主曀迦娜捨目佉冒地〃〃〃〃(三反)。   馬頭。五大。大小。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教主 遍照如來。   本尊界會 十一面尊 蓮花部中。   諸菩薩眾(云云)。   次五大願。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護身。次地結。次金剛牆。次大海。   軌雲。當觀曼荼羅(私雲。持明房記雲。前地界是乎)為大乳海。以二手內相刃。仰掌旋轉。即成甘露大海。誦此密言曰。唵尾麼路捺地吽。   次寶山。   軌雲。復於海中。觀蘇彌山。其山四寶所成。無量眾寶間錯莊嚴。以二手內相刃作拳。誦此密言。唵阿者拿吽。   結此印。誦密言。思惟從大海中。出生寶山也(云云)。   次道場觀(定印)。   軌雲。復於山上。想寶樓閤。其殿無量眾寶所成。處處懸列珠鬘。瓔珞。鈴鐸。繒旛。微風搖動。激出和雅音。間錯。種種摩尼半滿月等而校飾之。復有無量諸經供養具。遍滿樓中。於其殿內。觀大曼荼羅(云云)。   私雲。觀想。曼荼羅中央有八葉蓮花臺。上有月輪。輪中有●字。字變成開敷蓮花。蓮花變成阿彌陀佛。佛左邊花臺中有●字。字變成未敷蓮花。蓮花變成大勢至。右邊花臺中有●字。字變成微敷蓮花。蓮花變成觀自在。阿彌陀佛前花臺中有●(軌意)●字。字變成軍持。軍持變成本尊觀自在。肉色。四臂。十一面。右邊第一手把念珠。第二手作施無畏。左第一手持蓮花。第二手執軍持。其十一面當前三面。作寂靜相。左邊三面。威怒相。左邊三面。利牙出現相。後一面。笑怒容。最上一面。如來相。頭冠中各有化佛。觀自在菩薩身。種種瓔珞莊嚴。蓮花部聖眾乃至十佛世界。微塵數界會。恭敬圍繞行者在閣前。對本尊(已上觀法。依本軌意。若依通途。中臺本尊。第二重蓮花部尊。第三重護世諸天。又集經第四明曼荼羅。文廣可見之)。   次三力偈。次普供養。次治路。次成不動。次振鈴。次送車輅。次軍荼利(印明如常。軌雲。行者。觀想。軍荼利金剛。駕御七寶車輅。至於極樂世界。想請無量壽如來。昇七寶車中央。座左大勢至。右觀音。阿彌陀前本尊坐。云云)。   次請車輅。次迎請聖眾(用蓮花部心印明)。次辟除從魔(馬頭)。次示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成事業身。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先本尊。次四智。次蓮花讚)。   唵缽納麼(二合)囉哦濕(寧逸反)麼攬迦(引)摩囉哦母答□導□□諑騷□榛糕榻□□訖餀駧□□饜□導□□□飀□  次祈願。次本尊觀(定印)。   觀想。自身胸臆間。有滿月輪。即此月輪。是自性光明所成。菩提心圓滿。潔白如淨月輪。於月輪面。有●字。字變成軍持。漸舒漸大。舉體成軍持。軍持變成本尊(身相如前)。我身即本尊。本尊即我身。一體而無二(云云)。   私雲。本軌入三摩地。文。其意難辨。今依常途而抄記之。軌意可更問之。   次根本印(本軌不說之。集經第四。於十一面各有印相。起立作印印相不詳。往而見之。凡彼經中說多印明。其中兩三抄之)。   別本軌雲。次結十一面觀自在根本印。以二手。右押左外相刃。合掌。以印置頂上即成本尊身。誦根本密言七反(云云)。   本軌上雲。爾時觀自在菩薩。口說自根本密言曰。   私雲。有歸命句且除之。十一面經。無歸命句。法性房胎記。除歸命句。   不空□索經第四雲。十一面觀世音印。   合腕相著。二大梅相合橫屈掌中。各以頭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握大梅指。作拳。拳面相合。面目熙怡。發大悲心印真言曰。   唵譟(名良反)□楩楨□妳□妞□□□□葳掤□□艦觨□否營□耙臦莣|□□奔□□□□□□□   ●●●集經一雲。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印咒二中直。相捻直二頭指去四寸半並二大豎二無名。去一寸八分二小豎去五寸頭指來去。咒七遍已漸屈頭指入掌內。咒曰。唵阿嚧力迦(二)莎訶(三)。   春定額記雲。印同軌。真言曰。唵縛蘇摩底索裡(二合)曳娑婆賀。   或說雲。十一面觀音真言。唵(歸命三身義)摩訶(大也)迦嚧尼(悲也)伽(種子)莎訶(速疾幾也成就幾也)。   丹州合行記雲。金剛合掌。真言曰。唵嚕雞入縛羅紇哩。   次加持珠(作法如常。軌雲。蓮花部念珠。用蓮子或摩尼寶。云云)。   次正念誦(先部母。大日。本尊。蓮部心。諸天總。不空□索。馬頭。次又部母)。   若修大供者。當壇護摩明(可加念之矣)。   護摩。   多分息災本軌。略明。息災。增益。敬愛。鉤召四種。護摩。隨事用之。師曰。觀音法大旨可依增益。   軌雲。觀自在菩薩通增益法。護摩之時。迎請。觀自在。大勢至。義成就。大威德者。安置於爐東邊。並持明仙一切藥叉。吉祥天。應置爐南邊。又於爐北邊安佛並諸不退轉菩薩。梵王。並訶利底。西邊應置白衣觀自在。如上建立名增益儀軌(云云)。   又雲。息災面向北。南方置戌羅鞘。西安縛素枳。北置金剛杵。爐東邊應置三戟叉。大印各以本密言呼召及發遣(云云)。   私雲。此等文意可能尋問之。   先火天。曜宿(如常)。   本尊壇。   軌雲。去念誦處不近不遠對彼道場。護摩先獻部尊。次供本尊(云云)。   問。部尊者誰哉。答。軌雲。次應結部尊印。誦三遍則成。加護本尊。部尊印密言先以說馬頭自在是也。   勸請詞雲。   我今稽首請 本尊十一面 觀自在菩薩。   部主馬頭尊 及以諸眷屬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諸尊壇(有無隨形勢)。   世天段(如常)。   軌雲。所有護摩。殘物隨意。供養外諸天(云云)。 私雲。軌意。火天。本尊(加部主。并諸尊)。諸天三段歟。   護摩咒(可用阿嚕力迦)。   伴僧咒(儀軌真言)。   後加持(並壇時者。可用軌真言。只一壇時者或馬頭云云)。   軌雲。部母白衣觀自在菩薩。印相如多羅菩薩。內屈頭指。多羅菩薩印。二手內相叉作拳。豎合頭指。如未敷青蓮花。密言曰。唵濕吠(二合)帝惹致爾半拏羅縛(引)悉爾惹吒(引)摩矩吒馱(引)哩抳娑縛(二合)訶。   部尊密言曰。曰唎(二合)阿(引)路力迦(亦同上明)。   私雲。不說印。但註四字指上馬頭明歟。其文雲。先金剛合掌。豎合二中指。以二頭指。各揭名指頭。頭指各押中指上節。小指並豎入掌中。二大指並豎與小指聚。密言曰。唵婀蜜哩(二合)姤納婆(二合)舞納婆縛吽發吒。   次還珠(軌雲。芙蓉合掌。頂戴念珠。瞻觀本尊慇懃心禮)。次入定。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一切法離作業不可得義也(云云)。   次根本印明。次部母(白衣)。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祈願。次閼伽。次振鈴。次迴向方便。次隨方迴向。次奉送(先偈。次印明)。次三部護身。次出道場。   次轉讀般若隨意經行。   右。依悉地及本軌意。略記大指。外見憚多可破卻之。   集經第四雲。身印。合腕。左右二大指並豎。以二頭指。屈中節。各頭押二大指頭。二中指頭相拄。二無名指直豎開一寸半。又開二小指離無名指背一分許。二臂肘相著。頭指來去用上大咒。   大心印。準前身印。唯改二頭指押中指背上節。以二大指各押中指中節側。大指來去。咒曰。   唵(一)阿□□毼□□餼叢咽□□□□娀毼褸□騏餾□饟娀毼襛□饉驒樖饟娀毼□□饉驒樿楚祰□樀毼□□騷□□□毼褸□驒樨樨樨毼□□餼□□襼□餑□□雜□騄□□雜□□馯□□雜□□餼□□雜□□驆賂□雜□□騎端雜□□飀□  小心印。准前身印。唯改二頭指屈頭。當中指中節側上。頭指來去。咒曰。   歸命(如常)。跢姪他(六)豆樓豆樓(七)訶〃〃〃(八)莎訶(九)。   私雲。集經出身印等五十印明。今且其中准普通習印等三所抄記也。具可見本經文。   依胎藏界修行之者。   經疏之中。不舉此尊。玄法。青龍。廣。攝軌等。雜列其名。不出形像并印真言。   或都壇(行法如常)。   尊位(蘇悉地院。右方第四。千手南。一髻羅剎北)。   種子。●迦然。和上雲●(普)●(初)。   三形。軍持。   尊形(如下出之)。   印明(云云)。   梵號。曀迦娜捨目佉●●●●●●●●。   密號。變異金剛。慈愍金剛。   別壇(蓮花部別壇)。   依金界者。   四印一印等如聖觀音法。但金界中不見此尊。可更問之。   一作成就法(此有十法)。   初除人畜疫法。   本軌雲。復次法。若人疫牛疫對觀自在菩薩取苦練木。□芥子油。應作護摩。以緋縷右縒作線。粗如銅筋。為兩條。誦一遍作一結。乃至七結。繫於患者頸下或頭髻則得疫病除息解。   私雲。為兩條者其作法如何。   集經雲。若有國土人民疫病。一切畜生疫病死時。取白芥子油一升。紫薑木大如筆管。寸截。數滿一千八段。先於像前。燃紫橿木。次取寸截細紫橿木。浸著油中。取其一段。咒一遍投火中燒如是。乃盡一千八段。能使人畜疫病悉得除愈。經雲(玄奘本)。復次若國土中。人畜疫病起於此像前。燃任婆木。復別取彼木寸截。以為一千八段。每取一段。塗芥子油咒之。一遍擲置火中乃至皆盡。復取緋縷。結作七咒結。一咒一結。繫置最上佛面頂上。能令疫病一切消除。疫病除已。解去咒索。   疏雲。任婆木。此雲木綿木。此土所無也。   私雲。木綿木。本朝多多。所謂杜仲。一名木綿。和名波比萬由美。世間所謂神祭щи者此木皮也。似苧付柛。付神馬尾是也。而雲此土所無如何。   二除拏枳爾等難法。   本軌雲。復次法被拏枳爾等諸魅所持者。取白線。如前。繫於寂靜面經宿然。後取線咒二十一反。結繫病者頸下即得除愈。   集經雲。若人卒得狂病。咒其白線。一咒一結成三七結。像前□跪。更咒其線一百八遍繫此像正前頂上。經一宿。已取。繫病者頂。若。二日不差還取咒索。更咒一百八遍。絞著像頭。又經一宿解取繫病人項。其病即差。   經雲(玄奘)。復次法若有卒為茶耆(上聲呼)尼等魅著成病。應取白縷。作二十一咒結。一咒一結繫著當前慈悲面頂上。經一宿已解取以繫病人頸上。病即除愈。若業障重不除愈者。應取此索。更咒一百八遍。繫前所繫像頂上經一宿已解取。以繫病人頸上。必得除愈。   三降伏怨仇法。   本軌雲。復次法。密語者欲其冤敵。勿論欲得勝者。應供養觀自在菩薩。以縛捨加木。燒芸臺子。加持白線一百八遍。繫於忿怒面。一切鬥諍。言語皆悉得勝除息。若繫於寂靜面。能除一切障難。   集經雲。若有怨仇。欲求人便取其白線在於像前。一咒一結。一百八結。繫像左相於瞋面頂上。經一宿已解取此索。稱彼怨字。一稱一截乃至截盡一百八結。怨人所作惡計不成。   經雲(玄奘)。復次若為怨酬。伺求其便鬥諍厭禱欲作襄害。應以種種香花等物。供養此像。以婆鑠迦木。像前燃火。取芸臺子一百八顆。各咒一遍擲置火中。復取白縷結作一百八結。一咒一結。繫著此像左邊瞋面頂上。經一宿已解取此索。稱怨酬名。截一一結。各令異處。一稱一截乃至都盡。令彼怨酬。所作不遂。自然歸伏。   四除□□姭馬□妳導覜□□衽□□□□□□飀□  集經雲。若患□□埤□如□□埤□椻□□□□□娀誇□R□□□□□□裀□姽□□□埤□□□□逆□□□□□□淋□□□R□□□□娀婠埤□槔□□□□□□覷飯□奷j□  私雲。印咒可見經文。觀世音甘露印咒第十(云云)。   五和結恨法。   集經雲。若人相恨。取五色線。搓為咒索。像前□跪。一咒一結一百八結。繫像左於瞋面頂上。經一宿已解取。自繫右臂之上。令彼瞋者和解歡喜。   私雲。右一法本軌并十一面經等無之。   六求善事法(此一法本軌無之)。   集經雲。若有人等欲求善事。取五色線。搓作為索。像前□跪。一咒一結成七結已。繫著正前像面頂上。經一宿已取繫自身所求如意。   經雲(玄奘)復次若人欲求諸善好事。取五色縷。結作咒索一百八結。一咒一結。復於像前咒之七遍。繫置當前慈悲面頂上。經一宿已解。繫自身上所求如意。   七除障難法。   本軌雲。復次眾香和水。沐觀自在菩薩。又加持浴觀自在水。一百八遍浴毘那夜迦像。一切障難皆得殄除。   集經雲。若有人。自知身有障難。種種妙香於和塗像。復以香水灑浴其像。浴像畢已還收取水。對像咒水一百八遍。浴自身體。自浴身已。一切障難悉皆消滅。   經雲(玄奘)。復次若知身中有諸障難。所求善事多不如心。襄禍時時無因而至。應以香水浴此像身。復取此水。咒之一百八遍。以俗毘那藥迦像身。復取咒之。一百八遍。自灑其身。一切障難自然消滅。諸有所求無不如意。   私雲。本軌浴觀自在·毘那夜迦。不浴自身。集經洗浴本尊·自身。不雲洗浴毘那夜迦。然玄奘譯。本尊·障者·并行者身。次第洗浴。頗委悉歟。   抑疏雲。毘那夜迦像者。此雲律。亦云法也。謂如法像也(云云)。可思擇之。   八除長病并惡鬼法。   經雲(玄奘)。復次若有長病困苦不差。或惡神鬼來入宅中。應取薰陸香一百八顆。在此像前。顆咒一遍。擲置火中。乃至皆盡復取白縷。作二十一咒結。一咒一結。繫置當前慈悲面上頂上。經一宿已解取。以繫病者頸上。所患除愈惡鬼退散。   九降怨鎮國法。   本軌雲。若有他敵及疫。災禍不令入國界。欲結方隅界者。燒薰陸香。作護摩。作五色線。加持繫於寂靜面。即成堅固大威德方隅界。   集經雲。復次若有他方怨賊。欲來侵境。以此觀世音像面正向彼怨賊來所。種種香花飲食供養。應取煙支大如大豆。誦咒一千八遍。滿已塗像左相於瞋面之上。令彼怨賊不能前進。   第十求子法(本軌并經等無之。私雲。一切求願法。亦可依此儀)。   先可儲支物。   本尊(圖樣可仰佛師)。四肘壇。水灌一口。五穀各少少。柳枝(各少少)。生絹五尺許。雜色幡。五色糸(各五尺許)。蓮花座。單座。十六燈。十二盤食。   集經雲。若婦人無兒。欲得兒者。以五色粉。作四肘壇。壇中心安十一面觀世音菩薩。東方安阿彌陀佛頂。北方安大勢至菩薩。南方安馬頭觀世音菩薩。西方安摩醯首羅天。取一淨罐滿盛淨水。中著五穀。以柳枝等塞其罐口。復以生絹。束其柳枝。種種好花莊嚴其罐。即將此罐著於壇中。懸雜色幡。壇開四門。燃十六燈。復以種種上妙香花十二盤食而為供養。於四門外。各安一部。好細音聲。如不能辨。一部亦得。嚴辨供已。咒師灑浴著新淨衣。壇西門外。面向東坐。作印奉請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等。次第請已。各安本位。令其婦人香湯灑浴著新淨衣。於西門外。作大蓮花座。於花坐上。敷生淨草。次阿闍梨右手把跋折羅。以左手。把婦人右手。引來向壇北門外立。阿闍梨至心誦咒二十一遍。教令婦人至心。念彼觀世音菩薩名字二十一遍。如是次念阿彌陀佛。馬頭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摩醯首羅天王名已。令其婦人至心三禮發願。乞兒阿闍梨。以五色線。一咒一結成三七結。繫婦人項。次令婦人坐花草上。念觀世音菩薩一百八遍。次阿闍梨以右手。按水罐上。以左手。把數珠掐。咒其水罐。一千八遍竟。次與婦人護身結界。次阿闍梨手承擎水罐。婦人邊立。發願。口雲。仰啟十方一切諸佛。菩薩。聖眾。天龍。八部。諸鬼神等。以他心智證知今日此優婆夷。欲得有身生好男女。願大慈悲速滿其願。婦人合掌念觀世音菩薩。阿闍梨灌其頂上。即得聰明端正男女。具諸相好。一切求願法亦如是。隨願皆果作法。以後令其婦人。燒香。禮念觀世音菩薩。勿令斷絕。必果所願除不至心。   一形像。   本軌雲。若欲成就者。以堅好無隙白檀香。彫觀自在菩薩(別本雲。身長一尺三寸作十一頭云云)四臂。右邊第一手把念珠。第二手施無畏揚掌也。在第一手持蓮花。第二手執軍持。其十一面。當前二面作寂靜相。於左邊三面威怒相。右邊三面利牙出現相。後一面作笑怒容。最上面作如來相。頭冠中各有化佛。觀自在菩薩身種種瓔珞莊嚴像成已。於有佛舍利處安置。   集經雲。爾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有能依行觀世音教作咒法者。用白旃檀。作十一面觀世音像。其木要須精好堅實。不得枯篋。其像身長佛一肘(若人肘量二肘一揭)。若不得者。一尺三寸作之。亦得作十一面。前三面菩薩面。左相三面當作瞋面。右相三面似菩薩面狗牙上出。後有一面當作笑面。其頂上面當作佛面。其十一面各戴花冠。其花冠中各各安一阿彌陀佛。其像左手把一澡罐。其澡罐口插一蓮花。右臂垂下展其右手。以串纓絡施無畏手。其像身上刻出瓔珞種種莊嚴作其像身。若以金銀瑜石等悉皆得之。   私雲。十一面神咒經同之。神咒心經又同。但雲。展右臂以掛數珠及作施無畏(云云)。   圖雲。肉色。十一面。前三面寂靜相。三面利牙上出相。右三面威怒相。大面三左右二面青黑色。左一手持蓮花。次手把軍持。右一手持念珠。次一手施無畏坐赤蓮(云云)。   師傳雲。十一面者。除本大面。頭上有十一面也。故頂上佛面即十一面一也。非冠中彌陀像(云云)。冠中彌陀一說。一一面花冠中有之(云云)。又雲。十一面者即十一地也(真言宗意十一地故耳云云)。即表斷十一品無明(云云)。頂上佛面即第十一地佛果位也。而世所圖造。十一而像。頂上佛面作身體甚非也。唯佛頭面也。如餘十面(云云)。若全體現雲頂佛不雲頂上佛面(云云)。或說。加大面表斷十二品無明(云云)。   十一面經疏雲。十一面者。前三面慈相。見善眾生而生慈心大悲與樂。左三面瞋面見惡眾生而生悲心大悲拔苦。右三面白牙上出而見淨業者發希有讚觀進佛道。最後一面暴大笑面見善惡雜穢眾生而生怪笑愍惡向道。頂上佛面或時對習行大乘機者而說諸法究竟佛道故現佛面。各示三方三面為化三有。故現三面。若合本面。應十二面。而十一面是方便麵。本體常面。是真實面。離於身不知面主面表內壞以顯權實。故常面上現十一面。故曰十一面也。又雲。十一面者實是十二面也。上佛是果。下菩薩面是因也。謂是因果一雙也。亦上十一面是方便麵。下是真實面也。謂是真實方便一雙也。是十一面中前三面慈相。左三面瞋相。慈是文。瞋是武。一雙也。右三面白牙上出相。是讚。後一面暴大笑相。是嗤。謂讚嗤一雙也。謂是觀自在菩薩反現十一面。或現佛面。或現慈面。或現瞋面。或現白牙上出面。或現暴大笑面。雜現十一面。本體不二。故舉反現面。故曰十一面也。問。是菩薩有慈面相不可怪。而何是菩薩有瞋面耶。亦有牙出相等三相耶。答。聖絕染污之氣。豈有瞋笑相耶。然隨世間者依違境而發瞋也。依順心而發笑也。現牙出相而讚淨也。白牙上出相者方便。經曰。身口意淨故二牙白相也。故知讚淨三業有情惡大笑相者化善惡難有情故現暴大笑相也。何知然者夫笑之者見善而心喜笑也。見惡嗤謗故笑而今日暴大笑相者必雖笑謗悲惡罪。故有暴人言。故嗤彼善惡雜穢有情故有笑面也。謂世間人面表於心。心出於面。見善色善。見惡色惡。趣善惡面色善醜。故隨世間故聖現此面相也。問若化善眾生。但以慈面化惡眾生。但以瞋面而化善惡雜穢有情。但以暴笑面化淨業有情。但以白牙上出面者是娑婆有情善者甚少惡者甚多故。多以瞋面而化度耶。少以餘面化耶。答。先以瞋面而化有情惡。後若調其心而成善心者。乃以慈面而化度也。亦以瞋面。能除怨敵也。故下雲取燕支一顆。誦一百八遍。衕I此像左邊瞋面面向怨敵不進也。問。若爾各各一一而現化耶。亦得具現十一面耶。答。方便化物不可定相。或具。或不具。令依具現之。但若有惡緣怨害。行者至誠發願欲離此怨者。是觀世音乃現瞋面而降伏之。若有眾生。欲求佛道。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也。若有眾生。懃修淨業而現白牙出面乃觀讚進也。若有眾生。欲見觀音現後化度即現慈相而說也。若有眾生。或善或惡或行不行心性不定。欲見觀音化度即現暴笑面為說法也。令更釋十一面以五義而釋一聖有二化方便。一聖默然密化如維摩詰默然即是本面也。二聖說法。謂種種方便種種說法也。即是十一面也。二聖有二化說實惠而化有情。所現之身亦真實體即是前三慈面也。二說權方便惠而化有情。所現之身。亦方便身。如瞋面笑面身出面也。三聖有二化。一者聖往化如笑面嗤惡業也。二遂化如瞋面菩薩意也。牙出面讚淨業也。四聖有二化。一相順化如花嚴經田獵魚捕共助而化也。即如暴笑面化也。二相奮化如持逼迫化即瞋面菩薩意也。五聖有二化。一慰喻化。如維摩慰喻章。即成此慈面笑善也。二調伏化。如維摩調伏章。即如瞋面菩薩意也。觀不對一生菩薩而作十一面像。如法修行者願令得也。問。何故佛面是一。慈面瞋面牙出面各有三面。亦笑面是一耶。答。果道無二故佛面無二也。慈面三者慈不生三故示三面也。一慈有苦無樂有情而令離苦得樂也。二慈有福無惠有情而令(字落)。三慈有惠無通有情而令備神智慧故慈面面一也。瞋怒面三者。一怒欲離苦報重迷苦業也。二怒欲求樂果不知樂因也。三怒欣寂靜理還著散亂境故瞋面也。白牙上出面三相者為讚三業淨故三面也。亦為化三有故有三三九面也。暴大笑一面。捻嗤善惡雜穢有情故有一面也。問。至人無相隨緣現故不見世間人面十一身。一者。何故違世而現身耶。答。每應有以面知彼人。故淺識之者。見彼瞋面人。但知瞋人不知觀音方便。今為洩者今知觀音一身現十一面之身故現十一面身也。   私雲。師雲前唐院有一檀像。是唐佛也。當前三面(中面大左右小)。左右各三面(細小)。後一面(大如當前中面)。頂上一面合掌居佛自頭至腰皆造顯之。頂無化佛。自餘九面皆有化佛。右手操瓶并三莖蓮花。瓶口向下。右手作開蓮勢。此像只十一面也。無常面。可謂相葉經軌等說。而疏意雲。若合本面應十二面(云云)。計知。大宋有二樣歟。又頂上化佛每十一面可安之也。然見今世像。頂上佛面不安化佛。頗違文歟。叡山講堂十一面頂上佛面有立化佛是大師造也。但本面上無化佛耳。   一御衣木。   十一面神咒經雲。用白旃檀作(云云)(本軌集經同)。同經疏雲。問。若無白檀之國者為何木作像耶。答。若依方法者必求白檀而作像也。若以義門而推者。若求不得者。亦以柏木作像也。何故者若觀世音必依白檀木像而現瑞應。何故不空□索經以布而作像耶。若彼經所說方與此經所說異者。此一經中用木。何故或用底花木或用任婆木或用菩提樹木或用蘇未木香。故知彼國多有種種香木故。用種種香木也。若定用一香木為法者。可舉四種香木。若求白檀而不得者應用全木也。若燒香木而無四種木之國隨得用也(云云)。   問。柏何木乎。答。廣韻雲。柏木名諸侯墓樹亦作柏。柏字玉雲。補白切木名。詩雲。軌彼柏舟然舉世雲柏(加之波)柏(加惠)。如世說者各別木歟。   又本草和名雲。柏(比)桃(嘉會)。如此異說是非難知。本朝柏木有少香氣相似白檀。世間通途白檀之代用柏木是常事歟。   一身量。   十一面經疏雲。問。彼菩薩身量為幾許耶。答。是身量亦是處處不同說也。故無量壽經雲。阿彌陀佛身高六十萬億恆河沙由旬。觀世音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也。又三昧經雲。身長一丈項背日光也。故准彼而造像者不可堪營也。故隨根機而造少形。不空□索經雲七尺。此經雲一磔手半也。夫聖人現身長短不定故就一釋迦身量不定也。若現遍法界之身時。名盧捨那也。若現王宮時名釋迦身長一丈六尺也。若俱屍羅長者以尺量佛足自跟至膝不知(云云)。   一功能。   十一面神咒經雲。爾時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有神咒。心名十一面。具大威力。十一俱胝諸佛所說。我今說之。欲利益安樂一切有情。除一切病故。滅一切惡故。為止一切不吉祥故。為卻一切惡夢想故。為遮一切非時死故。欲令諸噁心者得調淨故。有憂苦者得安樂故。怨對者得和解故。魔鬼障礙皆消滅故。心所願求皆稱遂故。世尊。我不見世間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門若波羅門等。以此神咒防護其身。受持讀誦書寫流布而為一切災橫魔障力杖毒藥厭禱咒術所能害者我亦不見。以此神咒隨所住處。若遠若近結作界已有能越之來相嬈害。唯除決定惡業應熟。世尊。彼當證知是事必爾唯應信受。不應分別。如此則令一切災橫。皆悉遠離不得侵近。此神咒心。一切諸佛。同所稱讚。同所隨喜。一切如來憶持守護。世尊。我憶過去過殑伽沙等劫前有出世名百蓮花眼無障礙項熾盛功德光王如來應正等覺。我於爾時作大仙人。從彼世尊。受得此咒。得此咒時。見十方佛應時證得無生法忍。當知此咒具大威力。是故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受持讀誦此神咒者應當恭敬至心繫念。每晨朝時如法清淨。念誦此咒一百八遍。若能如是現身獲得十種勝利。何等為十。一者身常無病。二者恆為十方諸佛攝受。三者財寶衣食受用無盡。四者能伏怨敵而無所畏。五者令諸尊貴恭敬先言。六者蠱毒魅不能中傷。七者一切刀杖所不能害。八者水不能溺。九者火不能燒。十者終不橫死。復得四種功德勝利。一者臨命終時得見諸佛。二者終不墮諸惡趣。三者不困嶮厄而死。四者得生極樂世界。世尊我憶過去十殑伽沙等劫復過於此有佛。名出世美音香如來應正等覺。爾時我身作大居士。於彼佛所受得此咒時。便於生死超四萬劫。誦持此咒。復得諸佛大悲智藏一切並解脫法門。由此威力能救一切牢獄繫閉杻械枷鎖深當刑戮水火風賊蠱毒厭禱人非人等種種苦難。由此我於一切有情能作歸依救護安慰洲渚室宅。以此咒力。攝取一切勃惡藥叉邏剎婆等。先令發起慈心愍心。然後安立於阿耨多羅一遍即能除滅四根本罪及五無間。令無有餘何況如說而修行者。若有曾於百千俱胝那庾多佛所種諸善根。乃於今時得聞此咒。能受持如說行者。若能晝夜讀誦受持此神咒者。我當令彼所有願求悉得如意。若有能於半月半月或第十四日第十五日受持齊戒。如法清淨繫心於我。誦此神咒。便於生死超四萬劫。世尊。我由此咒名號尊貴難可得聞。若有稱念百千俱胝那庾多諸佛名號。復有暫時於我名號至心稱念。彼二功德平等平等。諸有稱念我名號者一切皆得不退轉地。離一切病。脫一切障。一切怖畏。及能滅除身語意惡。咒能於我所說神咒。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人於無上菩提。則為領受如在掌中。   行林第二十八。十一面。   (本雲)   承應二年五月二十九日以二尊院本出之。 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夏月敬寫。   台嶺橫川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二十九。   不空□索法。   一支度。   不空□索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有無隨形勢)。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脅機二腳。禮盤一面(可有半疊)。酥。蜜。名香。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杓各三口(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供所雜具僧房裝束(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注進。   不空□索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脅機一腳。半疊一枚。酥。蜜。名香。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段(壇敷料)。小桶二口(各加杓)。折敷二枚。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淨衣日供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名香。   不空□索咒經雲。燒沈水香(云云)。   三卷經上雲。以栴檀沈水蘇合龍腦。如是等香和雜燒之。而為供養(云云)。   一起首時分。   經上畫像楨法分雲。於春秋時。白月八日或十五日。吉祥星下。選擇好時(云云)。   師傳雲。吉祥星下等者。吉星相直也其日日下也(云云)。   又雲。每日三時(云云)。   經中策使羅剎童子分雲。於白月八日或十四日(云云)。經下入壇法分雲。若欲作壇。先擇星日(云云)。   三十卷經第二雲(祕密心真言品)。修此法者。當於十方一切諸佛。神通月修。所謂正月五月九月。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云云)。   第二十卷雲。持真言者○從後夜時至明晨時。日沒至三更時○午時子時消息○(云云)。   不空□索咒經雲。一日三時。   一行法。   祕錄被載多本經等。其中三十卷經可委披見之。所傳受者一兩本也。   不空□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三卷(寶思惟譯)。   不空□索咒經一卷。   不空□索神咒心經一卷。   池上大原私記未見。今依悉地而記簡要前方便(如常)。   次唱禮。   南無三身。白衣。   〃〃曼荼羅主阿謨伽(不空)。播捨(索)冒地〃〃(三反)   馬頭。五大明王。大小。三部。   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教主 遍照如來。   本尊界會 不空□索 觀自在尊(云云)。   道場觀(大海乃至樓閣)。   觀曼荼羅。   樓閣中有大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八葉蓮花臺。臺上有月輪。輪中有●謨字。字變成蓮花(或說□索)。花變不空□索觀世音菩薩。首戴冠。冠有化阿彌陀佛。被鹿皮七寶衣服。珠瓔鐶種種莊嚴。執持器仗。聖眾眷屬圍繞。   谷合行記。●字□索(云云)。   勸請(用蓮花部心印明)。   讚(可用聖觀音讚)。   入本尊觀。   觀想。我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蓮花。花變成本尊。   根本印。   二手蓮花合掌。進力禪智金剛縛。右手禪度入左手虎口中。即誦真言(云云)。   經上雲。南謨囉哆那怛囉夜耶○怛跌他唵阿慕伽缽囉底曷多□氤閰□吒娑婆訶。   師傳雲。此咒除歸命用之。其印千手軌中用之(云云)。   私雲。上所出印即是也。谷合行記印如上真言出光明真言耳。   經上雲。誦不空空心神咒。王作蓮花印禁出入息。默然而住(云云)。   又下雲。以其兩手。作蓮花印。誦不空□索心咒(云云)。   師傳雲。蓮花印者有二。一定印是也。其印二手風空相捻。各如半蓮也。而相叉結定印。一如常蓮花合掌是也。   又三十卷經第三集經第五。各有印明可見之。   私雲。金剛頂降三世教中。觀自在法雲。   芙蓉合掌是為大蓮花印(云云)。後說葉此文歟。   義釋第十出十二種合掌之中。第三屈滿羅合掌。以十指頭相合。指亦齊等。然掌內空合稍穹隆。第四僕拏(奴開反)合掌。以二地二空相著。餘指稍令開張(云云)。對受記雲。珍和上說。蓮合二空小開是為蓮掌(私雲。見師作法乍立小去)。運和上雲。合掌內空二中未少開(云云)。   堮捅部C   有記雲。根本印此印明出千手軌。印相如面真言。唵阿謨伽跛娜摩幡捨矩嚕馱羯羅灑野缽羅吠捨野摩訶賀跛輸跛底焰摩縛嚕拏矩吠羅沒羅憾摩吠灑馱羅跛娜摩矩拿三摩琰吽〃。   小咒。唵缽頭摩陀羅弭(烏可反)暮伽惹野泥主嚕〃〃〃Лгロ(此咒在二十卷本第二名祕密小心真言)。   師傳雲。千手軌印用經真言(云云)。   三卷經上捲出之。唵阿暮伽缽羅底喝多□檢□]□□□□覜馭襑□餉□□□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蓮華部心。諸天總咒。次又部母)。   若修護摩者當壇明。臨事可加念之。   護摩(多分息災。或隨事餘法)。   火天。曜。宿(如常)。   本尊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 不空□索尊 部主明王等。   及以諸眷屬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諸尊壇(有略隨時更可思之)。   世天壇(如常)。   隨事相應物。隨法可用之。   護摩咒(本尊咒)。   伴僧并後加持(同用上咒)。   入三摩地。   ●字梵雲怛麼。此翻為我。我有二。人我法我也。若見麼字門。即知諸法有我人眾生等字義所謂諸法吾我不可得故。是名實義人我。謂四種法身法謂諸法。從一法界一真如一菩提乃至八萬四千不可說法。是如是四種法身。雖其數無量。而體則一相一味。無彼此。寧有吾我此處。金剛已還四種行人不知不覺言斷慮絕。經雲。麼字大日種子。一切世間雖計我我未證實義。唯大日如來於無我中得大我也。心王如來既至如是地塵數難思。心所眷屬誰不得此大我之身。經雲。麼字化身義者。化者化用化作義。遮娜如來自受用故。化作種種神變。又麼字者三昧耶自在義。無所不遍義。三昧耶者。唐雲等持等者。平等持者攝持法身。三密入纖芥而不近亙大虛而不寬不簡瓦石草木不擇人天鬼畜。何處不遍何物不攝。故名等持。若入麼字〃吾我門攝之。諸法無一法而不說故。經雲。我則法界。我則法身。我則大日如來金剛薩埵。一切佛一切菩薩。緣覺聲聞大自在梵天。帝釋天龍鬼神八部眾等。乃至我則一切有情非情。無不麼字。是則一而能多。小而令大名圓融實義(云云)。●一切諸法執瀑流不可得(云云)。   部母(白衣印明如十一面之處)。   依胎藏界修此法者。   大日經中不說此尊。現圖之中雖置此尊。玄法青龍攝廣軌等。不明形像。印契密言雖然現圖有其形像。仍就台藏修行此法。有何妨哉。   依都壇者。   尊位。觀音院第三行中。   種子。●(台圖)●(普)●(初。已上然和上)。   三形。開敷蓮花(台圖)或□索。   尊形(如下)。   印明(云云)。   ●。●。●●●●。   梵號。阿利也母伽跛捨(台圖)。   阿牟伽皤賒(唐雲不空□索。集經第四)。   密號。等引金剛。   別壇(蓮花部別壇)。   依金剛界者。   四印。一印等如聖觀音法。或可依理趣釋觀音。壇法不能具而已。但金界中不見此尊。更可思之。   一作成就法。   經中雲復次有法。應咒白線二十一遍。一遍一結以繫病人即能除差一切諸病。亦復不為諸鬼擾亂。又雲復次有法。若為諸鬼之所魅著。或瘦或癲。應誦神咒咒白芥子。或咒三遍或復七遍。火中燒之。又雲復次有法。若患瘧鬼之病。經四日者先應泥作四角之壇。散諸香花。令其病者壇中而坐。復以麵作病人形像。應誦不空□索心王神咒。稱病人名用賓鐵刀段段截之。病人見聞心即驚怖。瘧鬼捨離。永不復來。又雲。若為藥叉鬼所著者。咒白芥子。或一切種子。或安悉香。和白芥子。咒之一遍一燒(云云)。   若為天龍神鬼所著者。以白壇末及沈香末相和。咒已一遍一燒(云云)。又雲。若為一切鬼神之所著者。取胡麻和芥子。或和白芥子。咒之一遍一燒(云云)。又雲若有狂橫及諸災厄。或星現惡相若王難鬥諍飢饉之事。應以牛乳和鹽。咒之一遍一燒。一切惡事即自銷滅(云云)。   一形像。   經上雲。畫聖觀自在菩薩形像。其身黃白首戴花冠紺髮。分被兩肩前後。慈顏和悅放百千光。清淨殊勝面有三目。以純白綖交絡肩臆以繫泥耶鹿王皮而覆肩上。莊飾寶帶以繫其腰。尊者四臂。左邊上手執持蓮花。下手執持澡瓶。右邊上手施無畏。下手執數珠。皆以珍寶而嚴飾之身。著天衣。蓮花上有大威德瓔珞。短長交膊垂下耳。璫臂印及以環釧皆寶飾之。頂上畫作無量壽佛。於其楨內畫種種花(云云)。經中雲。畫聖觀自在菩薩形像。其像立在蓮花座中。頂上螺髻紺髮垂下首上。寶冠畫無量壽佛。其尊者身一切莊具而嚴飾之。形狀白色如頗胝迦。應作四臂。右邊二手一持蓮花。一持澡灌。左邊二手。一持數珠。一施無畏。面貌端嚴熙怡寂靜。圓光之上畫作天花而嚴飾之。於其胸前作萬字印。俯身低視。   圓圖雲。肉色四臂。右一手持念珠。次手持瓶。左手持蓮花。次手持□索。以鹿皮為袈裟。坐赤蓮花(云云)。後本不著鹿皮。   又本雲。白肉色四臂(云云)。有三面。面上三目左右二面大青也(云云)。不空□索經一雲。不空□索觀世音菩薩。如大自在天。首戴寶冠。冠有化阿彌陀佛。被鹿皮衣。七寶衣服。珠瓔珞。鐶釧。種種莊嚴執持器仗(云云)。第二卷雲。真金色身顏貌熙怡。左手當胸。執金蓮花。右手指珠結跏趺坐。一切莊嚴身故。種種奇持光明(此文可問之)。   第五雲。以金或銀鑄。不空□索觀世音菩薩身長八指量(取手兩把量是)。三面兩臂。正面慈悲。左面大瞋怒目張口。右面微瞋。頻眉合口首戴寶冠。冠有化佛。左手執□索。右手揚掌七寶瓔珞鐶釧天衣而莊嚴之。坐蓮花座(云云)。   第八雲。口張金造像。三面六臂。正面凞怡。左面頻眉怒目張口。豹牙上出。右面頻眉怒目。合口首戴寶冠。冠有化佛。一手執蓮花。一手執□索。一手把三叉戟。一手執瓶。一手施無畏。一手揚掌結跏趺坐。坐蓮花座。其座山上天諸衣服。寶瓔珞。鐶釧種種莊嚴。像腹內空以自栴檀香。主龍腦香末。和佛舍利內像腹中。   又雲。口一面四臂。面目凞怡首戴寶冠。冠有化佛。一手執蓮花。一手持□索。一手執三叉戟。一手揚掌。結跏趺坐天諸衣服珠瓔珞鐶釧而莊嚴之披鹿皮(云云)。   又雲。一面三目一十八臂。身金色結跏趺坐面貌凞怡首戴寶冠。冠有化佛。二手當胸合掌。二手當臍。倒垂合掌以二大拇指雙屈掌中。二手心下合腕。左手五指各散微屈。像開蓮花。右手大拇指與中指頭相捻。其頭指無名指小指各散微屈。二手臍下結□索印。一手把三叉戟。一手執寶幢。一手持開蓮花。一手執不空梵甲。一手把□索。一手持金剛鉤。一手施無畏。一手執君持。一手持寶瓶。一手寶花。盤披鹿皮衣七寶瓔珞。天諸衣服寶珠鐶釧。而莊嚴之佩身光焰(云云)。第三十雲身色相好如大梵天。面有三目(四問同第八卷)。半跏趺坐(云云)。   第十六雲。一面三目。身有四臂。一手執三叉戟。一手持□索。一手執蓮花。一手掌如意寶珠。結跏趺坐首戴寶冠。冠有化佛。像腹內空舍利百粒。龍腦香白檀香安內腹中。花冠瓔珞耳璫鐶釧天諸衣服種種莊嚴。   第二十二雲。三面六臂。正中大面慈悲凞怡如大梵天面。眉間一眼首戴白冠。冠有化佛。右面頻眉怒目。豹牙上出極大可畏。眉間一眼鬢髮聳豎。首戴白冠有佛。○(六臂同前第八文但二手各不同也。前文雲。一手執瓶云云。文雲。執鉞斧。前文雲。一手揚掌云云。今文把如意寶仗云云)。   又雲。三面六臂○一手□索。一手三叉戟。一手鉞斧。一手如意仗。一手澡灌。口吐蓮花。一手施無畏(云云)。第三雲。不空□索觀世音。變作大梵天身相(云云)。   私雲。三十卷經形像多多可委勘。見世間普通圖八臂像。雖不見文造來久矣。可更尋問。   一使者形像(僮僕使者。羅剎使者。辨事使者)。   經中雲。此使者即是不空□索經神咒之童僕。容貌端正○於其頭上作五髮髻身相如童子○所有衣服皆作赤色○面目喜悅凞怡微笑。其身形相淺黃白色。應作兩臂。一手執菴摩羅果。一手持種種花。其像常於密處安置(云云)。   又雲。羅剎童子色相形容如童子像。以一切莊具嚴飾其身。於頭之上為五髮髻。面狀喜悅身相端嚴。衣服黃色如乘雲行。手執蓮花其體金色。經雲。爾時聖觀自在菩薩復說使者。能辨事法。此之使者即是聖觀自在菩薩。不空□索經神咒之使○□布楨上畫使者。形又作藥叉童子像頭髮直豎。如感火焰。面目瞋怒綠眼平鼻。形貌赤色身服赤衣。口出四牙二上二下。其舌於口或入或出。一手持劍一手執索。嚴身之具。皆悉周備。   一功能。   經上雲。如是所說不空陀羅尼自在經咒。即是一切祕密神咒之主。若有人能誦此咒成就之者即能通達一切神咒。但是咒法所有事業皆期圓滿。又雲。爾時聖觀自在菩薩○復說不空□索神咒經。法若成就者福不唐捐。能令無量無邊諸眾生界。一切業障悉皆清淨。能集無量福德。資糧增長善根方便。普巧通達無邊智慧境界。六波羅蜜多皆得圓滿。復能證得無上菩提。   又雲。若有常誦此神咒者。三業惡障皆悉銷滅。若誦一遍。所須飲食臥具湯藥衣服什物無所乏少。安樂無病長壽自在(云云)。經中雲。爾時聖觀自在菩薩復說成就能除一切著鬼魅。若持咒人欲成就此法。應發信心。修清淨業精進堅固心無疑惑。至誠決定常懷報恩起慈悲心。此諸菩提方能成就。非諸下劣怯弱有情。何以故。由佛教中先為阿難說於四種不思議法。所謂未尼寶珠威力不思議。神咒威力不思議。妙藥威力不思議。佛境界威力不思議。若能誦咒一百八遍。一切諸鬼所著之病皆得除差。或經一日乃至七日專誦聖者不空□索神咒。下至一遍乃至撥聲一向。若患天行時氣一切熱病悉能除差。   經中雲。若有人受持此咒。以諸花香幢幡寶蓋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終不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諸惡趣中。常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前壽命無量。一切皆如聖觀自在菩薩威德神力。   不空□索神咒心經雲。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觀自在。而白佛言。我有神咒心名不空□索。我於往昔第九十劫時。有世界名珠勝觀。其中有佛名世聖王如來○為我說此大神咒心(云云)。又雲。世尊若有眾生造諸重罪。習行惡法毀辱賢聖。誹謗正法當墮無間大地獄中。住無數劫受諸劇苦。諸佛菩薩獨覺聲聞雖具神通。而不能救。後若聞此神咒心經。能生悔愧終不更造。若後能復能經一日夜。受持齊戒誦此咒心。所作罪業現世輕受。不復當墮無間地獄(現世輕更種ぼ病苦文廣可見之)。由斯咒力向現輕受重罪消除。說餘有情身心清淨。聞持此咒而不獲福。先世罪業未得消除。現在未來常受快樂。又雲。若有眾生為勝他故。或怖主故。怖怨酬故。怖惡獸故。怖危難故。或隨他故。或求尊貴多財寶故。聽聞如是神咒心經。雖復聽聞而不恭敬。或復誹謗輕財毀訾智者。應故非其自力。是觀自在威神力故。今彼耳聞。為令彼得現在未來利益事故。世尊譬如有人採沈取麝。或復栴檀龍腦香等。種種誹謗輕賤毀訾。而復擣磨用塗身體。然沈麝等。不作是念。彼凌蔑我而與其香。而性自然恆作香事。此神咒心亦復如是。雖有誹謗輕賤毀訾。○或如上說以諂誑心出寫。受持恭敬供養。而亦作彼善根。因緣令彼當來隨所生處。具戒定惠功德妙香。亦能為他作斯香事故。此神咒威德難思信。傍俱能作饒益事。   又雲。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白月八日受持齋戒。專心誦此大神咒心。乃至七遍不誰異語。當知是人現世定得二十勝利。雲何二十。一者無病安樂。二雖有業病而速除癒○四者眾人愛敬○大多財受用○十九諸天善神常隨衛護(云云)。   又雲。復護八法○一者臨命終時見觀自在菩薩。作苾芻像來現其前歡喜慰喻○四者得捨命時住正念(云云)。三十卷經一雲。於不空□索菩薩前。每日誦此陀羅尼真言一百八遍者。當知其人先世今世所造十惡五逆。四重諸罪悉滅無餘不墮地獄。唯除五逆。現世輕受雲何證知○瘧病熱病○世尊此人以是輕受能攘地獄一切劇苦重報之罪。何況淨信輕受有情。受持此陀羅尼真言不成就耶。   師傳雲。難成之事必祈請不空□索者。必得成就是心願不空義也。如雲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是也。□索愛護引接之義也(云云)。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馬頭。白衣。護衛。本尊。護摩。三部。火天。曜宿諸天。   奉供。   大壇供。護摩供。神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行林第二十九。不空□索。   (本雲) 康正元年十一月十四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訖。   (本雲) 承應二年三月二十三日以二尊院本令書寫畢。   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卯月書之竟。   雞頭院闍梨嚴覺。 行林第三十。   如意輪法。   一支度。   註進。   如意輪觀音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一鋪(有無隨形勢)。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脅機二腳。禮盤一面(可半疊)。蘇。蜜。名香(沈水。白檀。安息。薰陸。出經)。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檀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白色或紅色可隨事)。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杓各三口(閼伽桶神供等料)。折敷二枚。僧房裝束。供所雜具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註進。   如意輪觀音供一七箇日仕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脅機一腳。半疊一枚。蘇。蜜。名香(沈。白壇。丁子)。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端(壇敷料)。小桶杓各二口。折敷二枚。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經雲。不假占擇日月吉宿。亦不一日二日斷食。亦不沐浴。亦不作壇。著常衣服。明水灑淨如常。吞食。作成就法。   瑜伽法要雲。此大悲軌儀。不擇日及宿時。食與澡浴。若淨與不淨。當應不間斷。遠離於散亂。不營諸世務。   一向方。   經雲。當於晝夜居淨室中。面東跏趺座。   都表如意轉輪王念誦法雲。尊面西方在目前。行者像前面東座。   一行法。   如意輪陀羅尼經一卷(出大蓮花部金剛三昧耶加持祕密無障礙經貞元菩提流志譯)。   私雲。此經略說念誦儀。則作成就法。見其儀軌。可謂悉地蓮花部法。   案開元錄第九雲。沙門菩提流志。本名達磨流支。唐言法希天後。改為菩提流志唐言覺愛。南印度人婆羅門種。姓迦葉氏。於崇福寺譯此經也。弟子般若丘多宣梵本。   如意輪菩提念誦儀軌(不空)。   此軌悉地蓮花部軌也。具其行儀同十八道。   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金剛智)。   此瑜伽法。金剛界中如意菩薩持明軌也。   丹州池上私記二本共依念誦儀軌次第有大原記。亦以同前。今依丹記加師說等聊以記之。   先方便如例(次啟白。神分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南無三身。白衣。   南無曼荼羅主阿利耶震多摩尼折羯羅冒地(三反〃〃〃)。   馬頭。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   次驚覺。次五悔(私雲五悔私雲儀軌出金界五悔)。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聖如意輪 觀自在尊 圓滿意願。   半荼羅波濕爾 大勢至等 蓮花部中。   菩薩聖眾 賀野紇哩婆等 諸大明王。   三部五部(云云)。   次五大願。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護身。次地界。次金剛牆。次道場觀(用定印)。   應想。有大海。海中有補墮落山。山上想寶獅子座。於其上復有微妙寶蓮花。上復觀諸寶樓閣。懸以繒幡。上有寶繖覆矜羯尼網而以莊嚴。閣內有大壇。於壇中心有大蓮花臺。臺上有●字。字左右有●字此三字變成如意寶(大原記雲。有紅色妙蓮花。三字共變成金剛寶蓮謂紅色蓮花。上置震多摩尼寶)。寶變成大聖如意輪觀自在菩薩。六臂具足。相好圓滿。諸供養菩薩聖眾眷屬周匝圍繞。   私案經意雲。分為二院。內院當心畫三十二葉開敷蓮花出。蓮華臺上畫如意輪聖觀自在菩薩面西結跏趺座。顏貌一凞怡。身金色相。首戴寶冠。冠有化佛菩薩。左手執開敷蓮華。當其臺上畫如意寶珠。右手作說法相。七寶瓔珞種種莊嚴。身放眾光。東面畫圓滿意願明王。左白衣觀世音菩薩。北面大勢至菩薩。左多羅菩薩。西面馬頭觀世音明王。左一髻羅剎女。南面四面觀世音明王。左毘俱胝菩薩。是等菩薩寶冠珠瓔天諸衣服種種莊嚴。坐蓮花上。半跏趺座。外院東西天帝釋(云云)。具如下抄。如經意者二重內院如意輪菩薩并八大觀音。外院世天也。若衣常途說者可依三重。中臺本尊。第二重八大觀音。第三重世天。   又勘都表如意輪法雲。行者像前端坐。思惟存心諦觀。布多勒迦山。眾寶莊嚴。花果茂盛。其山頂上聖者宮殿本在其中。應想聖者安坐殿中殊妙俱具莊嚴其身。行者於此心之中。自性彼山迎請聖者。引入道場於中心蓮花臺上安置聖者(云云)。   次三力偈。次大虛空藏(或此次振鈴)。次寶車輅。次請車輅(私雲。師傳雲。真言未羯羅伽(二合)耶句下可加本尊梵號)。次請本尊三昧耶(私雲。用師說用蓮花部心印明。明未加梵號來句)。次辟除從魔(用馬頭印明)。次示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   儀軌雲。次應誦讚嘆偈。   ㄙ雲。或此次可結諸尊印。   先圓滿意願明王印。   二手外縛。二中指建之如幢。真言曰。唵嚕雞入縛(二合)欏(引)羅惹訖哩(二合)娑縛(二合)賀。   次白衣觀世音菩薩印。   虛心合掌而二水二空入內也真言曰。歸命半怛他(引)櫱多微灑也三婆吠缽曇摩履爾(二合)娑縛(二合)賀。   次大勢至菩薩印。   二手虛心合掌。如未敷蓮花勢也。歸命三髯髯索急娑婆賀。   次多羅菩薩印。   二手內縛而二風二空立雙合也。歸命耽羯嚕拏嗢婆(二合)吠多灑多[口*履]抳娑〃〃。   次馬頭觀世音明王印。   二手合掌。屈二頭指二無名指於掌內。甲相著背豎開二大指。唵阿密哩(二合)都(引)納婆(二合)縛吽發吒詊娑〃〃。   次一髻羅剎女印。   本軌雲。禪智進力忍願等向內相叉。右押左戒方豎頭相柱。檀惠共相押。真言曰。唵翳門惹憐吽。   次四面觀世音明王印。   普通合掌。歸命俱縛隸野娑〃〃。   次毘俱胝菩薩印。   如多羅尊印。但二風端相叉。歸命勃哩(二合)薩縛佩也怛羅散爾入娑破(二合)吒也(二合)娑縛賀。   次帝釋等印明(云云)。或用想印明。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之上有●字。空左右有●字。字變成如意寶。此寶漸舒大。量同舉體。寶成如意輪菩薩。六臂相好。具足圓滿(或用儀軌觀念)。   私雲。軌雲。次應思惟想於身中正當胸間。如滿月形光明照曜月上八葉蓮花上有如意寶珠。如紅頗梨色。赫赫光明至無量世界。於光明中。想自身如本尊像六臂相好。起大悲心(云云)。   大原記雲。想於我身胸間有八葉白蓮花。上有心月輪。上有●字。左右有●字。此二字共合成金剛寶蓮(謂紅蓮花上置震多摩尼寶也)。此寶蓮。漸舒漸大。舉體成寶蓮花。蓮花變成如意輪觀自在菩薩身。六臂具足。紫摩金色也。項背有圓光。首著七寶冠。冠中在自在王住說法相。右第一手思惟相。第二手持如意寶。第三手持念珠也。左第一手按光明山。第二手持蓮花。第三手持金輪也。八大觀音。十波羅蜜菩薩。八供養四攝菩薩及以外金剛部天等圍繞也。如是作自身作本尊觀已訖。次亦壇上觀本尊界會如前道場。分明觀念之畢。壇上本尊與我身一體無二也。本尊引自證眷屬共入我身。臂如明鏡媦v現眾多色像。又我身率自眷屬入本尊身。亦如明鏡媦v現眾多色相。本尊入我身。即加持我。然則蒙法身加持。我身入本尊。即奉歸依功德法身(云云)。   次根本印(私雲。若修護摩加可當壇護摩印明。念誦亦爾)。   軌雲。即結如意輪根本印。二手合掌。二頭指屈如寶形。二中指屈相柱如蓮花葉合豎二大指即成。誦根本真言七遍。想於本尊如對目前。頂上散之。真言曰。 次結心印。 准前根本印。無名指小指外相叉即成。誦真言七遍。頂上散之。真言曰。   次結心中心印。   准前根本印。中指外相叉小指橫豎即成。誦真言七遍。頂上散之。真言曰。    私雲。如意陀羅尼經曰。根本印。二手合掌虛掌內二大指相並豎。伸屈二頭指捻二大指頭上相柱。誦大心明小心明明印三遍。印頂上左右膊上喉上心護身被甲(云云)。 大心印。   准前印。改左手當心仰。改右手向外揭掌。誦大心明三遍程示聖觀自在請願成。辨一切事業。   都表如意輪法雲。根本密言。雲第三根本祕密真言曰(私雲如不空軌根本明)。誦此真言於七日中滿三十萬遍。聖者即現。持誦人前隨心所求皆得成就。若常持誦每日三時別念誦一千八遍或八百遍。如是數滿三十萬遍即成悉地(云云)。大心密真言。唵縛曩(上)娜跛納冥(二合)進跢末尼磨賀入縛囉(二合)吽發吒。   小心密言第四小心密言曰(私雲。如不空心中心真言)此中密印相貌我今說之。初作大印。當心合掌。二小指及無名指鉤在掌中。其二指押中指背第二節上。二大指並豎。此是大心真言密印。第二根本真言印。以二手腕相著當在胸前。其十指並散。二小指及二大指並豎。猶如蓮花形。惟有迎請。母指來去。以二手虛心合掌猶如未開蓮花。撥[*遣]尊者開二大指。此小心印密通蓮花部一切處用(云云)。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白衣。次大日。次本尊三明馬頭或八大觀音明各少少諸天總咒。不空□索。次白衣)。   大原記雲。次加持念珠。以右手大指與中指。取蓮子念珠。懸左手四指上節。纏五槃已。次承右掌。薰燒香煙上誦●字真言。次左右掌三度相移畢。即持芙蓉掌內當心。誦淨珠真言七遍。真言曰。唵縛曰羅噳呬也惹跛三磨曳吽。   次正念誦。   想。本尊身有心月輪上。有陀羅尼字。右旋而分明列也。我身中亦有心月輪上。有陀羅尼字。右旋而分明列也。●●●●●●●字也。本尊念誦時。即出自尊口聯聯(力然反。不絕也連也連合續也)。入自我頂。至心月輪上。右旋而住。我念誦時。即出自我口入自本尊足掌。至心月輪。右旋而住。如是觀念字道觀是也。   護摩(息災。增益。敬愛等。隨事可修之。但多分敬愛並壇之時。多依息災)。   六壇作法(如常)。   本尊段勸請。   我今稽首請 本尊聖如意 觀自在菩薩。   八大觀音等 及以諸眷屬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經雲。白檀木長四寸許半截之。爐中累燒。等分以稻穀花白芥子沈水香和蘇乳酪。於五更時護摩五無間一切業障消滅。若天亢旱以白芥子和蘇。三日三夜如法護摩則降甘雨。若多震雨。取護摩灰。仰觀空雲明一百八遍。上散空中。其雨即晴。   又雲。若三七日作護摩者。三十三天釋提桓因。并諸天眾皆來擁護與諸願。執金剛菩薩與大勝願。聖觀自在當現其身。授加大願隨意滿足。令世人民皆當敬伏。   都表如意輪法雲。取曰恬木十六指。八百或千八(息災)蘇蜜及檀木(增益)取鹽和大麥麵隨心作善其形(敬愛)。禮嚕根苦練木王木麵和人洫諸毒藥濕薪(降伏已上取心抄也)。   護摩咒(用心中心咒)。   都表如意輪法雲。作護摩用小心咒。念誦根本大真言(云云)。   伴僧并後加持(用大咒)。   次念誦已置珠本所。次入定。   觀想於心月輪之上有●字。是知業不可得之義也。或以心中心真言。於心月輪之上觀布。為字輪逆順。觀於字義(云云)。 T76022001.GIF   次根本等三印真言。次部母白處。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或此次振鈴)。次閼伽(祈願)。次解界。次奉送(結前寶車輅印)。   誦請車輅真言。除迦羅灑野句。加櫱車〃〃句。以二大指。向外撥二中指頭。次結迎請聖眾之印故。真言末除曳醯呬句。為櫱車〃〃。以大指向外撥之三度。   私雲都表如意輪法雲。引大聖者還本宮。安置尊者彼殿已辭別。自念還本方(云云)。   上奉請文雲。想念奉請大聖王。一一自須彼山。存心頂禮而奉請(云云)。   次三部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次出堂。次作善。   右依丹記加師說等粗抄記了。為自行也。他人不可用。   或依胎藏修此法者。   大日經并義釋不說此尊。玄青軌等。觀音院中列名文雲。大吉祥明如意菩薩(云云上句雖不要依生起出之)印明形像共不說之。現圖尊位置觀音院第二行中。   種子。●(紇裡二合入)。然和上雲。●(普)●(初)   三形。如意寶。   尊形。現圖六臂金色坐赤蓮花。   梵號。阿利也(二合)真多磨尼。   密號。持寶金剛。又與願金剛。   前方便(乃至)供養(如常)。唱禮(九尊佛眼本尊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驚覺(乃至)讚(大日)。本尊(蓮花部讚若別讚)。四智。   次入本尊觀(定印)。   普光淨月輪(乃至)。應願濟群生(云云)。   大日心月輪 內有五字門 次有本尊咒。   右旋而布列 遮那心月輪 本有本尊咒。   是故大日尊 即是如意輪 六臂身金色。   頂髻寶莊嚴 冠坐自在王 住於說法相。   第一手思惟 愍念有情故 第二持意寶。   能滿一切願 第三持念珠 為度傍生苦。   左按光明山 成就無傾動 第二持蓮手。   能淨諸非法 第三手持輪 能轉無上法。   六臂廣博體 能遊於六道 以大悲方便。   斷諸有情苦 身口意和合 三密平等故。   大日即本尊 本尊即我身。   次出定根本印。大日本尊(經釋諸軌不出之。可用本軌印明。台藏印明集出本軌心印明)。   次正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三部心。次諸天總。次又部母)。   次還珠(乃至)禮佛出堂。   若作別壇者。蓮花部別壇(云云)。具如聖觀音。   或依金剛界修此法者。   金剛智譯。瑜伽法要金剛界中如意輪尊持明軌也。須依彼法。修此尊法。但其儀則。所所存略。唯三磨地軌。觀自在王如來軌等可用之。或以通法可補其闕歟。   或依對受記一意者依大軌次第觀置大曼荼羅。以本尊安中臺。三十七尊互為主伴(云云)。   私雲。慈氏儀軌有其意歟。但金界不見六臂形像更思。又四印一印理趣經等。行法旨趣。可問明師。   堮捅部C後日見瑜伽法要。說六臂像金界之中。說六臂像可為明據。   一真言遍數。   不空軌雲。次第記數之至一百八遍乃至一千八十遍。金剛軌雲。一千與百八。隨力而念誦。   經雲。六時時別一千八十遍相續不絕。一一字滿三落叉(梵雲。落叉唐雲。十萬數口云云)。   都表雲。於七日中滿三十萬遍。聖者即現誦人前。隨心所求皆得成就(云云)。   又雲。若常持誦三時。時別念誦一千八遍或八百遍。如是數滿三十萬遍即成悉地(云云)。   堮捅部C私雲。三時時別各千反百日通計三十萬反。私雲。於七日中滿三十萬反(云云)。七個日三時合二十一時。時別萬四千二百八十五反可滿之不足十五反。   一形像并曼荼羅。   不空軌雲。六臂相好(云云)。   金剛智軌雲。即變其寶蓮為真多菩薩。手持如意寶六臂身金色。頂髻寶冠莊嚴坐自在王住於說法相。第一手思惟愍念有情故。第二持如意寶能滿一切願。第三持念珠為度傍生。若左按光明山成就無傾動。第二持蓮手能淨諸非法。第三持輪能輪無上法。六臂博體能遊於六道以大悲方便。斷諸有情苦。行者如是觀坐於月輪中。身流千光明。項背佩圓光。   又雲。持真多妙寶如前己身觀今所觀亦然。 淳內供記雲。六臂具足紫摩金色也。項背有圓光。首著七寶冠。冠中在自在王住說法相。右第一手思惟。第二手持如意寶。第三手持念珠也。左第一手按光明山。第二手持蓮花。第三手持金輪也。   圓堂圖雲。金色六臂。右一手思惟。次手持寶。次手持珠數。左一手按光明山。次手持蓮花。次持金輪。左足上立右足也。坐赤蓮花。後本坐白蓮花(云云)。   不空□索經九雲。如意輪觀世音身六臂一手執輪一手持數珠一手執如意寶珠一手折右頰一手把蓮花一手按地結跏趺座(云云)。   如意磨尼輪聖王經(十臂四臂二臂六臂十二臂云云)。   如意輪陀羅尼經雲。於閑靜處。方量四肘。或復五肘。或復八肘。隨自力能如法□□□□□□□褥□□□□□□□□□膳□□驖□稓z□□□□□□□□□□樧□□訏騖飀□□淋□□□□□□□漶慼慼慼歎ョ撳q□□□□□饌椽□騖飀□櫸□穖□z□□楅樇□□□□說槏□□□□□□姛裀□騫吟□□□□橇逆□□槓□XX~□□□□喘哤u□□□□□濾□覘□□桌□□□□機□□騖飀□□□□祋□□騖飀□桌□□娏騖飀□□□□□□□機□□□桌□□□奈饑□□□□□□□□機□□□桌□□□□騖飀□吝騏騖飀□□□□□□□□逆□騫吟□□X~□□□□z□□□□□□□橙□□□□□□□□□楏□□襤駩楜□j□□□□□□□□楏□□詬□□楜□j□□□□□駎□□楏□□□□□□□馳□□□□□□□哅□□楜□j□□□□□□駎□□楏□□託奏駩楜□j□□□□□□駥j□楏□□模□駩楜□j□淚□□□奈送□□楏□□觾奈駩楜□j□樓□□□襤駎□□楏□□襤駩楜□j□□□□□梱□襤駎□□楏□□痋慼毅瞴j□覝□□□□飯□□楏□□□磻駩楜□j□訥□□□襤飯□□楏□□□磻駩楜□j□訥□□□□駥j□楏□□託奏駥i□j□覝□□□禢□駎□□楏□□覢□□饜□j□訥□□□林□□□□楏□□林□□奾i□j□訥□□□□□規□累□餼榭□襩櫚□□馘□□吝飣駥j□□魅褻□X部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樂撫瞴慼慼撮砩`□□橙□□□□□訂□□□埤□□□□覬□E□□□□□□榛□茶誇馘稀楊□□p埤□桌□礽□□□□□□□□□逆□□夾□□櫚□□□  熾盛光軌雲。左掌摩尼珠。惠舒施願印。身皆白紅色。住大蓮花中。   一功能。   如意輪陀羅尼經雲。爾時世尊。出迦陵頻伽美妙梵聲。說深妙偈讚觀自在菩薩曰。   善哉善哉善男子 汝能愍念諸有情。   說是如意陀羅尼 拯濟有情大利益。   令信受者消諸罪 當超三界證菩提。   隨方若有修持者 世出世願得圓滿。   又雲。一切諸明神通威力。無能及此如意輪陀羅尼明。神通力者所以者何。是陀羅尼。若有能信受持之者過現造積四重五逆十惡罪障。應墮阿毘地獄支者悉能消滅。   又雲。此祕密曼拏羅三昧耶。是聖觀自在現身與願處。是一切諸天明佛咒禮敬讚歎守護處。是諸有情蠲除一切罪障處。是成就世出世間三種樂處。增長福聚。命終當得往生西方極樂剎土蓮花化生。著天衣服而自莊嚴。識宿命智乃至菩薩不墮惡道。   儀軌雲。若能日日三時。依此念誦罪障消滅得大智慧。三昧現前成就本尊現前。所獲功德如經所述(云云)。   瑜伽法要雲。若如是修習現世證初地過此十六生成無上菩提。何況世悉地現無不如意(云云)。   都表如意輪法雲。若能承仕此尊者。不是一生種善根。曾經無量諸佛所修集菩提究竟門。就中若值善知識一生即入不壞門。我若廣說此功德無量億劫嘆無窮(云云)。   一六手利益。   大心抄雲。私雲。問。餘手不別別度其道何故持珠別度傍生。答。六手利益可有二義。一者別表。以六種三昧。利六道眾生也。二者總表。一一三昧普利六道(乃至)十界眾生也文言雖略義趣意必然貴。在得意莫守杭矣。又問。五手所表義唯可知。   以持珠手度傍生苦其意雲何。答。此義未得。念珠功德經雲。珠表菩提果中絕為斷漏。線貫表觀音。母珠為彌陀佛。以是不應越由珠積功德故。速成就故(云云)。   今案雲。珠表菩薩等者。菩薩是智德也。彌陀觀音俱是五部中智慧門之尊也。又念珠記持令不妄失是惠分也。若爾念珠表佛智慧歟。千手經雲。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云云)。准知畜生愚癡重故以智手而化度也。   右第一。思惟愍念有情手。若約別義。此度地獄。地獄眾生諸苦最重。菩薩於彼慈悲偏重故。入深三昧思惟愍念拔苦與樂。總而言之。一切眾生未離苦者。慈善根力皆拔濟之。此手錶之。 第二。如意珠能滿諸願手度餓鬼也。餓鬼慳貪報飢火燒其身故。如意三昧雨樂具而施與。乃至法界一切眾生。一切所願皆令滿足(總別三義准前可知之)。   第三。持珠度傍生手。畜生是愚癡偏增者也。故以惠珠手滅除癡暗。乃至法界一切眾生。無明煩惱皆令除滅。   左第一。按山不傾動手。修羅恆與諸天鬥諍於諸善品易退動也。故調伏其心。令不傾動也。乃至能令一切眾生斷惡修善。   第二。次蓮淨非法手。人道起諸煩惱垢染處也。故以蓮花清淨手令淨煩惱非法垢。乃至能令一切眾生離垢清淨。   第三。持輪轉法輪手。三界諸天難免。三途極重苦未斷生死輪迴苦故。轉法輪令即斷苦輪。乃至法界亦復如是(已上私用意也)。   如理趣釋雲。觀自在菩薩。手持蓮花。觀一切有情身中如來藏性自性清淨光明一切惑染所不能滿(云云)。又有處雲。觀自在菩薩。內證清淨無染智。外觀一切眾生三業清淨除五欲無礙自在(云云)。   大日經疏釋蓮花部雲。是如來三昧能滋榮萬善也(云云)。   觀音是蓮花部主也。故以蓮花表其德也(云云)。   祕教中釋。佛菩薩功德有淺略釋深祕釋。淺略釋中亦有多義。佛意如大海一言含萬法。隨宜用心自得會理故。任行者智解應作種種觀。念誦時可作如此念又可觀。本尊與我。一體無二。依作此觀。所願成就(乃至)成佛是密事也(已上)。   已上大心抄。   一真言句義。   如意真言句義釋註。   唵●字者。覺不可得義。不生不滅義。具足三身供養佛聖之稱也。又三部中充蓮花部也。●●缽頭磨(二合)者。是蓮花部三昧耶也淨諸非法以為其義。自性清淨本不染故。●●●●真多磨尼者。如意寶珠名也。真多者如意也。摩尼者寶珠名也。是菩薩恆以如意寶施與有情。是即發菩提心。無邊行願當被集成如意寶珠也。復於是菩薩如意寶藏有六種三昧以能滿有情所求之願此其寶藏也。●●入縛(二合)拿者。是自在義。熾然之義。光明照耀遍滿法界之義也。或雲。上驚覺諸佛菩薩賢聖。降集道場。令施有情所求所望乃至下請召一切天仙。龍神八部。令諸有情利益加護以為其義。●吽字。是無恐畏之聲。是無因寂靜義。無住涅槃義。不著生死義也。由此吽字與相應故。摧伏四魔具薩波。若智成等正覺轉正法輪。若釋字門如來何法恐怖諸障耶。謂即以訶字門。已下三昧盡。即是具修德萬行。上有大空點。即是已成萬德。如是義。故適發聲時。魔軍散壞也。又吽者。是令恐怖彼內外二障聲也。內障者是智障也。外障者是煩惱障也。是二障皆是摧滅。以威猛之力遍破壞諸縛。令同於大空。即入佛不空法須是其義分明也。次想尊口中流出祕密言分明成字道。五色光照耀間錯殊勝色。入於瑜岐口列心月輪中。瑩如紅頗梨。一一諦思惟一千與百八。隨力念誦了。如意輪隨心真言句義字釋注并布字。   ●唵字。一切法流注義。無所得。以方便覺不可得。●縛字。一切法超越之義。言語道不可得。●囉字。一切法離塵義。多不可得。●娜字。一切法施義。畢竟無所得。●跛字。一切法勝義。性相不可得。●娜麼(二合)字。一切法離我取執不可得。●吽字。一切諸法了義亦不可得。   次想。一一字有五色光輪。從尊口流出轉入行者口連。心月輪中瑩如紅頗梨。從行者口出轉入尊足連。尊心月輪瑩如紅頗梨。從尊口出轉入行人口。如是不移緣。觀口出入一千與百八。隨力而念誦四時。或三時。或隨暇。如是觀照不久。當證法身三昧。   右如上真言諸字畫作鬱金之色。從本尊口引入自口。心滿月輪中分明布列已。一一諦審觀之。從此三昧耶速獲一切智。夫瑜伽法念誦數畢即布諸字。更於心上布列小心真言。復於字字分明。觀照如日初出明。赫奕廣照無邊。如斯觀照不久。當證法身三昧。●唵字。安於頂時圓滿如來四德常身為法界主。一切人天三乘無能見我頂上。●縛字置於額時。一切諸法即相無相三點圓備。●囉字布兩目無垢。一切塵垢淨除。如來法身淨無垢眼速疾開敷。見一切生猶如一子。●娜字觀於口時。口密清淨。四辯頓足。辯才無窮為輪王。●跛字安於心時。意密清淨。心中一切諸法皆入平等法界則無高下。證得涅槃安住寂靜。●娜麼(二合)二膊時。離我執。佛座道場普門流出。如來祕寶遍施群生。●吽字臍輪時。不久當成就如來行。獲得一切種智而具足三身。   以前觀字門。速悟無生理。不久成就獲得如來智。如意輪小心真言。布列梵字。菩提心月輪。 T76022301.GIF   如意輪真言句義釋法。 ●曩●謨(歸命義)●羅●怛曩(三寶義)●怛羅(二合)●夜●也(所謂歸命三寶)●曩●莫(稽首義)●阿●哩耶(二合聖者)●縛●路●枳●諦(具大悲者)●濕縛(二合)●羅●野(聖觀自在)●冒引●地●薩●怛縛(二合)●野(菩薩)●摩●訶●薩●怛縛(二合)●野(大勇猛道心者)●摩●賀●迦●嚕●抳●迦(大慈悲者)●怛●爾也(二合)●他(所謂開如來藏說真言)●唵 其唵字成於三身義。此字以三字成一字。所謂●唵●阿●摩等三字共合成唵一字。●唵字者。一切法生不可得義。●阿字者。一切法本不生義。●摩字者。一切法我無所得義。又釋雲。唵字化身義。阿字報身義。摩字。法身義。由此三字。契冥理則成稽首禮一切如來。亦如來無見頂義。●斫●羯羅(二合)●靺裡●底能轉無上法輪義。亦摧破義。●震●跢●末●抳思惟寶義。亦如來寶有六種。能滿眾生願故。●摩●賀●缽●娜摩(二合)大蓮花表淨諸非法。本不染故。●嚕離塵垢義。有二種故重稱也。二塵者。所謂內塵外塵也。內即是五根眼耳鼻舌身。外色聲香味觸。於二種塵。皆以無所得為方便。成瑜伽觀智。●底●瑟吒釋雲。住義。亦云無住義。以無住為一切法本。亦云無住涅槃。由大智故不著生死。由大悲故不住涅槃。●入縛(二合)●拿。釋雲。熾燃義。光明照曜遍滿十方虛空法界。上驚覺諸佛菩薩聖眾降集普赴。下召一切天龍八部諸覺有情類利益加持護念故。●阿●羯●哩●灑●耶請召義。由此請召諸佛菩薩天龍八部。應召而至。悉皆集加持護念。●吽字者。一切法無因義。亦云。菩薩道場。如金剛頂瑜伽經說。纔發菩提心。即坐菩薩道場轉正法輪。由此相應此真言一字則能證悟一切佛法。唸唸證悟佛法之時。具薩婆若。智直至究竟。坐金剛座。四魔現前。則入大慈三摩地。降伏四魔故。則成正覺。四魔者。謂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自悉降伏。復雲。法無因者諸法無因。依勝義諦果亦無得因果故。本來清淨。●泮字者。是破壞義。亦云。摧壞義。得成佛時摧四魔。亦云。三德之中斷德義。由以智斷三界九地位煩惱習氣。皆悉斷滅。福德智慧二種資種悉皆圓滿。從無始來。一切有情以為已觀念彼息故。往詣轉法輪處演說十二行法輪也。●吒一切法。無所得義。其吒字梵書如半月。釋雲。一切法無我義。所得以為方便。則成生空成半字義故。●婆縛(二合引)字。平等無言說義。即成法空智滿字義。亦云。大福德成就義。●賀(引)字。是斷煩惱義。令諸有情積大福德。斷煩惱及隨煩惱一切習氣。自他身中遍滿。圓寂後開滿字之教證。得無餘依無住涅槃。修行瑜伽者。結契誦真言。定意專注於此一字。由與真實道理相應。思惟時。能取所取。能緣所緣。自他平等。同體大悲。頓集一切福德智慧。理在除遣一切災禍。非令一切人見聞歡喜。所出言辭。天人敬順。不敢違越。臨命終時。眾聖現前得生極樂淨妙國土。於大集會中。蓮花化生。見無量壽佛。聽聞正法頓證無上菩提。   如意輪菩薩六臂相頌。   手持如意寶 六臂身金色 頂髻寶莊嚴。   自在王說法 第一手思惟 愍念有情故。   第二持意寶 能滿有生願 第三持念珠。   為度傍生苦 左按光明山 成就無傾動。   第二持蓮花 能淨諸非法 第三手持輪。   能轉無上法 愍能發悲故 寶能隨施故。   珠能斷滿故 山表不動故 蓮性不染故。   輪摧障惱故 六臂廣莊嚴 能遊於六道。   以大悲方便 斷諸有情苦 身流千光明。   隨念能普照 喻如於明鏡 能現於萬像。   自心本不生 法性圓寂故。   如意輪隨心真言旋轉字輪觀。   ●唵字門。生不可得故。●縛字門。言語道斷故。●羅字門。離塵不可得故。●娜字門。施不可得故。●缽●頭麼(二合)字門。離我執不可得故。●吽字門。無因寂靜故(是名順觀)●吽字門。無因寂靜故。●缽●頭麼(二合)字。離我執不可得故。●娜字。施不可得故。●囉字門。離塵不可得故。●縛字門。言語道斷故。唵字門。生不可得故(是名逆觀)。   金剛頂瑜伽說。   阿字(一切字母本不生義也。故最初開口先被稱阿字)唵(不生不滅義也。具足三身義。供養神聖之稱耳)娑字(無因寂靜無住涅槃之義也)婆字(一切法本來無言說義也)惹(吽召驚覺義也。若能誦此遍入一切眾生之心驚覺之令障盡不於法身之佛也)怛爾他(是佛部)唵(是蓮花部也)娑縛訶(是滅罪義。金剛部又成就義也)。   如意輪讚。 T76022401.GIF 已上祕訣畢。私雲。如意輪觀門義注。   祕決一卷(海)右本。   如意輪菩薩真言注義一卷(仁)可尋見之。   如意輪法第三十。   承應二年三月十五日以二尊院本令書寫了。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卯月既望寫之竟。   台峰橫川兜率谷雞頭院嚴覺洪□。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三十一。   白衣觀音法。   註進。   一行法(私雲。起首時。向方等可隨事矣)。   師曰。無指本書。又不見先達私記(私雲有古人記如下出之)。師傳雲。白處者白衣是也。唐摺本寶冠之上覆白繒。左右之端垂肩上(云云)。驗知不空□索經第八九二十二三十。並雲白衣觀世音母。又皆有半拏羅婆徒爾之句。又十一面軌。白衣真言。有半拏羅縛悉爾之句。而大日疏雲。半拏〃〃〃〃譯雲白處(云云)。   法性房御說雲。白衣者白身觀世音菩薩也(云云)。   春定額說雲。白身觀世音。私謂白身者白衣歟(云云)。   私雲。依師傳并法性御說等驗知。胎藏觀音院白處白身。即是白衣之一體異名歟。千手軌中有白衣大白衣二尊。法性房說雲。大白衣者。火明白身是也(云云)。春定額說同也(云云)。不空□索經雲。白身觀世音母菩薩(云云)。注大佛頂陀羅尼雲。半拏羅縛徒尼(此雲白佛女云云)。蘇婆呼經雲。半拏囉縛悉寧(此雲服白衣云云)。大日疏雲。白住處菩薩(云云)。今暫置法性御說等。師傳依言白處。即白衣者先付胎藏可行此尊法。   大悲壇。   尊位。觀音院第三行西終(寂留明菩薩北大吉變西)。   胎軌列名雲。近聖者多羅住於白處尊(云云)(經具緣品文同之)。經雲。多羅毘俱胝及與白處尊(云云)(秘密曼荼羅品)。   種子。●。   三形。缽曇摩花(有赤白二種云云)。   尊形。白黃色。左持蓮花。右手與願手。著天衣坐赤蓮花。   梵號。跛拏羅縛悉尼。   密號。離垢金剛。又淨照。   唱禮。   三身。   南無曼荼羅主半荼羅波悉爾菩提摩訶薩(三反)。 馬頭。五大明王。大小。三部(云云)。   根本印明。   經第五(密印品)雲。如前以定惠手空心合掌。水輪空輪皆入於中。是白處尊印。彼真言曰。   (歸命)怛他(引)薩多微灑也三婆(上)吠(平二)缽曇摩(二合)忙履爾(人三)莎訶(私雲。藏品所說真言同之)。   同種子心真言雲(經第二藏品)。歸命●半(私雲。胎軌以此種子置前真言初矣。)。疏雲。次白處尊印。雙屈二水指入掌。其二空指亦而屈之令相到。餘作三補吒合掌怛他揭多肥捨耶(如來境界也)三婆縛(生也。言從如來境界生也)缽曇摩(二合)摩裡底(鬘也。嚴身具也。即此能生諸佛功德以為莊嚴〃〃法身)。   又雲(藏品處)。次白住處菩薩。怛他竭多(如來也)毘捨也(境界也如來境界所謂如之)三婆吠(從彼生也)缽頭摩(白花也)利爾摩以波頭摩為鬘。因以為名也。即是處義住處也。然此真言以初怛字為體。即是如之也。如如即是諸佛境界。我今從彼而生也。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處也。此菩提心從佛境界生。常住於此能生諸佛也。此是觀音母。即蓮花部主也。   釋雲。白處尊真言。此是蓮花部母。白是本淨菩提心。蓮花種子所含藏處。萬德莊嚴。從此出生故以為名。初雲。怛他櫱多尾灑野。是如來境界。以最初多字為真言體。如於心實相。即是本淨菩提心。次句雲。三婆吠是從生義。謂從彼如來境界生也。末句雲。缽納摩(二合)是蓮花。摩裡□□□裀□訬□□模樊□姈□□j□□z□吟□□□□□飀□□詬□□□埤□□s□楢□□切檢□□z□襾活慼慼慼樟R□z□□□覭□□妘列□訏餾□□馘禕埤□□□餑□□□□襼□□□□磻禗大□椹□□ 私雲。白衣印明諸處有之皆異。大日經之所說蘇悉地軌真言與千手軌真言同之於印者異。蘇軌未敷蓮花印也。千手軌二手內相叉作拳。豎進力頭相跓。令圓禪智並豎。十一面經中卷真言與集經第五真言同之印異。十一面經雲。次結部母白衣觀自在菩薩印。印相如多羅菩薩。內屈頭指結此印。亦護本尊亦護白身。念誦速疾成就。密言曰。   私雲。多羅印上文雲。多羅菩薩印契者。二手內相作拳豎合。頭指如未敷青蓮花。   集經印。兩大指豎各捻二小指頭兩手並豎相著。二頭指相捻。在大指小指上。無名指亦爾。二中指在上頭少不相到。掌下相著頭指來去(云云)。   十一面經下卷雲。白衣觀自在密言曰(私雲無印)。   唵濕吠(二合)帝濕吠(二合)帝半拏羅縛(引)悉爾娑縛(二合)訶(人多持之)。   不空□索經第四。最勝心明王經。又有白衣真言。可見之。   讚(用蓮花部讚)。   念誦(先佛眼。大日。本尊。馬頭。當壇護摩。三部總。諸天總。成就明。次佛眼)。   護摩(息災)。   六壇(如常)。   本尊壇勸請。   我我稽首請。白住處菩薩。唯願降臨此納受護摩供。   護摩咒(可用十一面軌咒。或只用唵梵號娑縛賀云云又可用種子心明。抑用梵號有文說哉有之)。 後加持並伴僧咒(用上根本真言。但池上一說後加持用馬頭咒云云)。   部母(若都壇者可用佛眼。若別壇者白衣即蓮母也不可有別部母)。   或都壇。或別壇。或隨行一尊。   右三法如聖觀音法更不注之。   白衣曼荼羅。 T76022501.GIF   師曰。私圖之任。胎軌列名次第。自觀音始之。右迴令坐也。二十一尊中。取世人耳近也。餘尊壇皆傚之。但千手如意輪不空□索等。各有本經所說曼荼羅等。斟酌用之。如此事隨時宜可有行者意耳。   私雲。蓮部別壇之時可用之。隨行一尊曼荼羅者。本尊中台自眷屬為次院八部為第三重。 師說雲。此法以攘災決之中真言為根本。真言是祕說也。但彼文中。不說印。更可問之(云云)。   私雲。彼決雲。若日月五星在人本命宮中鬥戰失度者。當建立息災觀音壇。誦此陀羅尼。一切不祥之星能入吉祥。真言曰(私雲。名九曜息災大白衣陀羅尼)。   曩謨囉怛曩怛囉野也娜莫索摩羅縛諾乞灑怛囉邏惹野者都地翻阿路迦囉野怛爾也他唵努麼底翻努麼底薩賓爾佉細娑縛賀。   私雲。此次出破宿曜障印真言。并北斗七星印真言。九曜各別印真言。十二宮印真言(曜總印明)二十八宿印真言。(總印明)然者依此決持誦彼明之時。上件印明等皆具足之可修行歟。凡案決意。日月蝕時。惡星變現。兵革蜂起。如是之時專可持誦攘災次明。若爾其時觀曼荼羅等。可有用心歟。可謂中台白衣。第二院觀音院諸尊。第三院十二大天(如熾盛光法)。第四院二十八宿。第五院十二宮神。如此建立欲修行之。但未聞師說不可用之努力(云云)。 T76022601.GIF   依十八道行之者。   道場觀。   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花。花臺上有月輪。輪中有●半字。變成體曇摩花(白色)花變成白衣觀自在菩薩。髮冠襲純白缽曇摩花手。蓮花部聖眾圍繞。   入三摩地。   心月輪內觀●半字。字變成白蓮花。漸舒漸大量同己身。變成白衣觀世音。寶冠之上覆白繒。左右之垂端肩上(云云)(●半字一切法第一義諦不可得也云云)。   或舊人記雲。天慶三年東西賊亂之時。近江國司馬賀茂忠行奏。公家言被修白衣觀音法者。兵革降滅。其法名曰九曜息災大白衣觀自在法(云云)。坊城右僕射問。或闍梨曰。如今聞者。白衣觀音法能除災害(云云)。欲修件法。於時闍梨報啟不明。仍以神護寺別當寬靜令修件法矣。彼闍梨就東寺別當寬救尋求白衣法。彼救院答曰。闍梨之職。是都法之號。豈不知有無哉(云云)。天德二年七月。信濃守宅讀經之次。隱者問般若寺神惟大德。若有白衣法耶。答曰。長慶大德雲。披葉觀音此則白衣觀音也。又寬靜內供於右大臣殿有修此白衣法。彼時台山或律師參殿之次雲。無白衣觀音法。依何修之。人笑雲。此律師者。此天台真言業之人。若不習學此道歟。隱者亦問曰。就何儀軌誦何真言耶。答曰。依葉衣觀自在經誦葉衣菩薩心真言(云云)。隱者案教法。若依葉衣經者。可誦葉衣真言也。若依觀自在最勝心明王經及千手軌等者。可誦白衣觀音大小心咒也。若依攘災決及九曜曆等者。可誦彼所說明也。若依胎藏教者。可誦大白身觀自在真言也(云云)。   私雲。隱者私義可否如何。見師御抄息心抄可詳也。   白衣觀音法次第。   先方便加持灑淨等(如常)(次神分。次唱禮。如常)。   次佛號三身(如常)。次佛眼。本尊白衣觀音(但普通觀音名號也三反)。不動。四大明王。大小自在等。三部等(云云)。   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次勝悉地印明。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降魔印明。次護身。次被甲。次結髮。次地結。次方隅結。次以覽字向內三度投之觀在文。次結五股印。次以覽字向外三度投之(口決)。次結金剛掌印誦字句。次道場觀。次大海印明。次結寶山印明(但非須彌山觀想補陀落山可)。次以我功德力偈。次大虛空藏印明。次蓮花發生菩薩印明。陀羅。毘俱胝。得大勢。耶輸陀羅(白處尊)。次白衣披葉衣馬頭等。并蓮花印諸尊等四明王十二天也。次第印明。次大輪壇印明。次治路印明。或送車輅。但請不同也。次不動。次振鈴。次勸請。次召請(但有口傳)。次辟除從魔印明。次樂三昧耶印明。次閼伽。次本座。次虛空結。次火界結。次重大結。次塗香。次花。次燈明。次飲食等。次普供。次讚(三)。次念珠旋轉。次結定印觀想。次大。次結本尊印明。次結金剛合掌印(但有心)。次取珠入念誦大日百遍。次本尊百遍畢。   次護摩。六段作法(如常)。次護摩畢。後作法如常。   東塔院三昧大僧都。依。宣旨於桃苑妙法蓮寺。始從寬弘三年五月二日。修白衣觀音法。是長日御修法也。但以十日為番。於此康禪修初二番。伴僧之間承行時之御手替是非普通法仍行法之次第聊以記之抑付。蘇悉地成就妙門行法修是了。   一功能。   集經雲。若有人誦持能除身中百億劫重罪。一切菩薩聞此咒者。皆得奢摩他。由此因緣得成佛位。故名菩薩母。咒有能受持者不久當蒙諸佛授記。一切觀世音菩薩由此咒。即得奢摩他記持一切。   千手軌雲。誦真言七遍。蓮花部母聖者加持。故諸魔毘那夜迦不得其便。從初作先行時。乃至求成就時。念誦遍數奉獻。此尊掌持設令出念誦處。誤失三業。破三昧耶戒。所有念誦功課定。宛先行成就數劫不虛。辨剋蘇悉地。或有惡人無事作留難者想彼人在瑜伽者足下誦真言二十一遍。所有作留難者。悉皆消滅。慈心相向不能障礙。   攘災決雲。若日月五星。在人本命宮中鬥戰失度者。當建立息災觀音壇。誦此陀羅尼。一切不祥之星。能令吉祥九曜息災。大白衣陀羅尼曰(云云)(私雲。其真言如上與諸經軌等說大異)。   一卷數。   白衣法。第三十一。   (本雲)   享德四年潤四月二十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書寫畢。 行林第三十二。   葉衣法。   一支度。   傳授池上記。依經意分十二種法。先就第一第三法。明其行儀之中第一法(云云)。   先就第一法明之(私謂於咒有驗者可修此法云云)。   先畫尊像(如經說)。次可儲道具。賢瓶一口(滿盛香水插花果樹枝)。懸像竿一枝(有龍頭鐵橛)。法螺二口。大鼓二口(加杖)。磬二口(加杖)。香爐一口(加香壺。此等之物。兼日置道場內。以辨事真言加持之)。   以上記文今依師傳注支物等。   註進。   葉衣觀音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一御佛一鋪(御衣絹一鋪半圖樣可仰佛師)。懸像竿一枝(可有龍頭鐵橛)。一大壇一面(方七尺二寸)。燈臺四本。脅機二前。禮盤一面(可有半疊)。酥。蜜。   名香。沈水。白檀(鬱金)。龍腦。安悉(此內安悉香十兩自餘各各七兩)。   金銅瓶一口。法螺二口。大鼓二口(加杖)。磬二口(加杖)。香爐一口(加香壺)。大瓷瓶一口(可斗納)。機一前(方二尺高三尺安瓷瓶料)。白絹五尺許(瓶帶料)。白布二端二丈(二端壇敷料二丈佛供覆)。大幕三帖(二軌壇可料一帖南門外置水瓶所料)。小桶三口(閼伽神供等料)。小杓三柄。折敷五枚。呂子二覆。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十二口。承仕四人。驅使八人。見丁二(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五穀各五升。□□膳逆□□□□□□□□  一護摩壇一面(可有爐桶方六尺)。脅機二前。燈臺四本。禮盤一面(可有半疊)。酥。蜜。名香(如常)。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芥子袋。壇供(如常)。燈油(如常)。   一十二天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脅機一前。半疊一枚。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蠟燭料)。酥。蜜。蠟三兩。壇供三石五斗。燈油三升五合。五穀各一鬥。   一雜具。閼伽棚一腳。長櫃。桶杓(大小)。疊簾。自餘雜具(如常)。   右大略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右支度存略隨時任人意耳。只依師說注大略許也。   一起首時分向方等。   本經之中不說此事。但畫本尊。取鬼宿日。若准此者。或畫本尊。或起首法。或正修追鬼之法。時可取鬼宿直日也。師傳雲。此法依息災(云云)。然者向方等可依息災之儀歟。   私問。師傳有何故此法依息災雲哉。答。建立護摩軌。明息災護摩功用雲○疾疫刀□□馬□延褸□導□□□飀□□□□□□□□□熅氶慼慼熱u□療□埤□□□觟□□  一行法。   祕錄雲。被葉衣法七。   葉衣觀自在菩薩陀羅尼經(內略無陀羅尼字。不空貞元海列外題。仁列內題雲。葉衣觀自在菩薩法一卷)。   梵字葉衣心真言一本(仁)。   私雲。此經中說。   師傳雲。有人心耳。若胎。若金。若悉(云云)。   私雲。若依胎者。或大悲大壇。或都法壇。或蓮部別壇等。准餘法可知之。若依悉地。又如前雲。若依金界者。忌四印一印等。又如他法中注。今且付大悲大壇。示其尊位。   尊位。胎曼荼羅。觀音院。第三行。西終(白身觀音西大隨求北)。   胎軌。觀音院列名雲。白身觀自在。披葉衣菩薩。不明形像印明。經疏之中不雲此尊。   種子。●(娑)。   三形。未敷蓮花。或鉞斧。   尊形。肉色。左手持索。右手持丈。立右膝坐赤蓮花。後本坐白蓮。   私雲。經說四臂。如下出之。   印相。左手持□索。右手作施願。真言曰。唵(一)缽羅拏(二合)捨縛哩(二)吽(引)發吒(半音)。   右印明。出葉衣觀音經。   梵號。阿利也(二合)波拿捨縛唎。   密號。異行金剛。   已上依胎圖。并印明集等抄之。   唱禮。   桂記雲。   三身。佛眼(若可雲。半荼羅婆悉爾冒地ДУдч摩訶〃〃〃〃〃)。   南無曼荼羅主。葉衣觀自在。冒地ДУгч摩訶〃〃(三反)。   或阿利耶缽囉縛哩底。   〃〃阿〃〃訶野〃〃〃冒〃〃〃〃摩〃〃〃。   〃〃五大明王。〃〃大小自在〃〃〃。   〃〃三部海會等(云云)。   發願(私注之)。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葉衣觀音 蓮花部中 諸尊聖眾。   大聖不動 大悲明王 三部五部。   界會諸尊 外金剛部 護法天等。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 還念本誓。   降臨道場 所修三密 靈驗勝利。   決定現前 護持國主 安穩快善。   閻魔界中 行病鬼等 於諸有情。   起大慈心 令此國界 無諸災難。   息災延命 增長福壽 恆受快善。   無邊御願 決定成就 決定圓滿。   宮內安穩 諸人快樂 及以法界。   平等利益。   道場觀。   桂記雲。   種子。●(南師記)●(大原口決)。   三形。八葉蓮花(大原說)。吉祥果(南師說)。   尊形。經雲。其像作天女形。首戴寶冠。冠中有無量壽佛。右第一手當心。持吉祥果(師傳雲。唯掌中持一果也。如寶等耳或枝云云)。第二手作施願勢。左第一手持鉞斧(師傳雲。鉞者。麻左加利云云)。第二手持□索(師傳雲。蓮花索也。索兩端付蓮花是也)。   讚(師傳雲。觀音讚云云通用云云)。   根本印。   八葉印(南師說)。大原雲。三昧耶印為根本印(云云)。開敷八葉蓮花印也。如彌陀印(云云)。次雖出羯磨印。但以三昧耶印為根本印(云云)。羯磨印者。右手施願。左手拳安乳邊。想持□索(云云)。真言。   ●●●●●●●●●(已上記)。   念誦(私。先部母白衣。次大日。次本尊。以蓮花部母。次馬頭。次諸藥叉。次諸天總。次當壇護摩。次成就明。次又部母)。   諸藥叉明。為宛二十八大藥叉咒也。而師傳。鎮宅時立別壇。請供持念。餘時不然(云云)。然而案經意。第四法末雲。由灌頂戴像。二十八大藥叉將。常隨擁護(云云)。意彼第四法中。刻葉衣像。受灌頂。依如此大藥叉將擁護雲也。以之思之。經中諸法。皆可仰大藥叉衛護仍持念之。   護摩(師傳雲。依息災修之)。   六壇(作法如常)。   本尊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 披葉衣菩薩 白衣馬頭等。   蓮花部聖眾 二十八大將 及以諸眷屬。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諸尊壇(有無隨宜)。   世天壇(可加行疫神等分)。   十二天壇(或七箇日之間。三箇度修之。是大疏也。近代每日七箇日乃至三七日。以行法終為期修之)。   以羅剎天可為當壇天主。更問之。   已上私記之。人不可用耳。   第七夜正作遣除法。   記雲。七日七夜修護摩法(可具助修十四人)。至第七夜。正作遣除法。於初夜時修供養法(乃雲)念誦。念修已了。未修護摩。阿闍梨。助修。相共先作三部。被甲等(云云)。   私雲。此日酉剋。南門外邊掃地灑淨。左方若右方。隨宜。曳大幕。其內立花機。其上安瓷瓶。入淨水。加乳酪。飲食。五穀。雜果子。□□飀□X爦u□□□□襼□□婘□□褾樀□□  然後出壇場。一人持賢瓶(誦心真言。加持之。又誦之。持之)。   私雲。此瓶開白時。滿盛香水。插花果樹枝。以絹束之。懸瓶頸。種種莊嚴。其花春秋採時花。夏冬用採花安場內。以辨事真言等。加持者是也。   一人持懸像竿(無間斷誦大陀羅尼又先誦之加持之)。   私雲。取壇場所懸之像。先誦陀羅尼。加持竿。然後。懸竿持之。出場內也。   二人吹螺(誦摘枳王真言。加持之。又誦之吹之)。   二人鼓擊(誦摘枳王真言二十一遍。加持所擊之杖。又誦之擊之。又令淨人荷此鼓)。   二人鳴磬(誦摘枳王真言二十一遍。加持所擊之杖。又誦之打之。又令淨人持此磬)。   二人持香爐。   師傳雲。誦吉慶及吉祥也。然吉祥讚世無之。師傳曰。四智讚用之。件讚等梵語用之(云云)。   一人持香爐(燒安悉香。其香以心真言。加持之。一百八遍。又誦之。燒之。香煙勿令斷絕。又令淨人持香壺)。   師傳雲。安悉香逐鬼類也。謂桃野柅。或即用之。兼日以來葛等。漬用宛之(云云)。   私雲。安悉香逐鬼用。并桃野柅。本果等事。不見。更可尋之。   阿闍梨在後。出行。結根本印而無間斷。誦大陀羅尼(或持杵加持也)引入王宮。從南門入右遶一匝。又從南門而出復從東卻遶城內坊巿一匝。便從城南門出。至於城南門外大水瓶處(云云)。   師傳雲。先結印誦明加持道。以持杵加持行。印煩故也。又雲。問城內坊巿一匝雲。中軌文。內外各一匝見如何。答。爾者南門者羅城門也。內堨~一匝。又內堣漱@匝也。合二匝遶也(云云)。   至彼處竟。阿闍梨誦妙色身如來真言。加持此瓶七遍。真言曰。曩謨婆哦縛帝蘇嚕婆耶怛他哦哆耶娑縛(二合引)訶。   師傳雲。或可用五如來名號。又如常可用神供法歟。阿闍梨示惠耳(云云)。   又誦葉衣觀自在陀羅尼七遍。於真言句中(其句可問師)。稱國王名號。加持之(可雲。國主某甲。除災安穩。增長寶壽。願王國界無諸災難)。   師傳雲。●●●●●●之次稱之(云云)。   然後於路側曠野。辨擲水瓶令破。作是告言。閻魔界中行病鬼等。汝等受領此飲食。復道而歸。於諸有情起大慈心。令此國界無諸災難(金剛合掌。誦之。私謂。又誦般若心經。仁王般若四非常偈。金剛般若兩段偈頌。諦緣度等。以為法施)。   私雲。阿闍梨加持瓷瓶之間。助修等立迴幕外。加持畢令驅仕取瓶而立前行。阿闍梨助修在後行列。即至路側可令棄之。或阿闍梨自棄之。或令驅仕棄之。可隨宜歟。門外機幕等可令取去之耳。   次阿闍梨助修。三部被甲等。然後相共還入壇場。安置佛像修護摩法(云云)。   師傳雲。還入間不吹擊(云云)。   右依本記次第注師傳等了。   伴僧咒(大陀羅尼或用別葉心真言云云)。   護摩咒(用經心咒)。   一第一法文。   經雲。若國內疫病流行。應取白□闊一肘半長二肘。先令畫人潔淨齊戒。以少瞿摩夷汁和其青綠。以香膠和勿令用皮膠。取鬼宿日。畫葉衣觀自在菩薩像。其像作天女形。首戴寶冠。冠中有無量壽佛。瓔珞環釧莊嚴其身。身有圓光。火焰圍繞。像有四臂。右第一手當心持吉祥果。第二手作施願勢。左第一手持鉞斧。第二手持□索。坐紅蓮花上。畫像成已。懸於竿上。令人執竿。執竿之人無間斷誦葉衣觀自在菩薩陀羅尼。擊鼓鳴磬。所擊之杖。用摘枳王真言。加持二十一遍。方乃擊之。真言曰。●唵●摘●枳●吽(短聲)●弱。又令二人誦讚。一人誦吉慶讚。一人誦吉祥讚。令知法弟子三五人。一人持香爐燒安悉香。其香以葉衣觀自在菩薩心真言。加持一百八遍。然後取香爐。燒香煙勿令斷絕。一人持賢瓶。滿盛香水插花果樹枝。令持瓶人在前。先行引像二人吹蠡。引入王宮。右旋一匝。南門而出。復從東卻。又遶城內坊巿一匝。便城南門出。於城南門外。置一大水瓶。於中。置種種飲食。雜果及□□□□□裀□楦騉□□□檇滿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撮溈h□□□訏騖驙□奰□□□□□滿撓堙慼慼慼慼慼撢S□□□褸□□□□見□□□□□□論□□j□□□□椻□□□□陋□□□□□□□□婬□飀□□穠覭□鶠慼熱}□□裀□□覜粿娵祤禪西□□□□□□□見□□□□□□□妖示毼飀□  一大陀羅尼并心咒(私雲。此陀羅尼字句多而難行。用者。用唐院別葉咒無妨歟)。 曩謨(引)囉怛曩怛(二合)怛囉夜野(一)曩謨(引)弭哆(引)婆(去引)野(二)怛他(去引)蘗跢(引)夜(引)囉賀(二合)帝(引)三(去)藐三(去)沒馱(引)野(三)曩莫阿(去引)哩野(二合引)縛路(引)枳帝(引)濕縛(二合)囉(引)野(四)冒(引)地薩怛縛(二合引)野(五)摩賀(引)薩怛縛(二合引)野(六)摩賀(引)迦(引)魯抳(尾整反)迦(引)野(七)曩謨(引)摩賀(引)娑頗(二合引)摩缽羅(二合引)跛跢(二合引)野(八)冒地薩怛縛(二合引)野(九)摩賀(引)薩怛縛(二合引)野(十)摩賀(引)迦(引)魯抳迦(引)野(十一)縛(引)摩寧(引)怛鍐(二合引)曩麼寫(去引)弭(二)怛萬(二合引)曩莫寫(去引)弭縛(引)麼寧(三)毘捨(引)止缽囉拏捨縛哩(四)缽囉拏(二合)捨縛妣捨(引)止(五)婆(去)哦縛底(丁以反六)跛囉戍(上)播(引)捨馱哩抳(七)夜(引)□□毼襼導鰩峨□□傲□□醯□w□□□□□鑣聿(二合)答跛(二合)爾也(二合)麼(引)曩(引)□□□□□諑駭□□□□諑饅□□襼□飣□襼奅導騿毼襼導飲□□□□諑糖滑[□奏□飣□盟J奪□□飣□□導騿毼襼導飲□□□□諑餘□□□□襼導饓餃楚慼慼慼樊H□襼導騿毼襼導飲□□□□諑饃□□襼導饉□□襼導饉饓餃楚慼潛堙慼敵間潘b□□□□□諑餀□襼誇馱□□□□□譯□饅□襼導飣□□襼奅導□□譯□□□楚慼犛J導餼毼□□導餀□規□□□□□□譯□騷□駾□□□襼奅□饡□□饛騪□馻□□□襼誇□饡□□□□□□騖餀□襼導鰩峨瑙□□□鑣薩縛(引)娑[啍*單](二合引九)薩吠帝縛(引)拿哆(三十)曀武(引)坦缽撚帝(三十一)曩半泥多多娑多(二合)娜甯曩薩帝曳(引)曩薩底也(二合)縛(引)計(引)曩(三)惹惹惹(四)曀鼻室止(二合)半泥跢(引五)地瑟恥帶(引)□滿(可雲國王(某甲)除災安穩。增長寶壽。願此國界殿內無諸災難)。 坦囉(二合)跛乃(引六)麼(鼻)麼薩縛薩坦縛(二合引)難(上引)者(七)囉迦[*忘](二合引)矩嚕(八)麌不井(二合)矩嚕(九)跛哩坦羅(二合)喃矩嚕(四十)跛哩蘗囉(二合)垣(上)矩嚕(四十一)跛哩播(引)囉難矩嚕(二)扇(引)井矩嚕(三)娑縛(二合)娑底野(三合)野曩矩嚕(四)難(上)拏跛哩賀(引)朗矩嚕(五)設娑怛囉(三合)跛哩賀朗矩嚕(六)尾灑怒(引)灑喃矩嚕(七)尾灑曩捨曩矩嚕(八)枲麼(引)滿蕩矩嚕(九)馱囉抳滿蕩左矩嚕(五十)怛爾也(二合)他(去引五十一)阿蜜哩(二合)帝阿蜜□妒(引五十二)納婆(二合)吠阿濕縛(二合)娑黨(二合引)霓(三)麼(鼻引)鼻囉麼(鼻引)麼囉(四)捨麼缽囉(二合)捨麼(五)睹奴(鼻)尾睹奴(六)睹黎睹母黎娑縛(二合引)賀。   心真言。 ●● ●●●●    ●●●  唵缽囉拏捨縛哩(二合)吽發吒(半)   祕錄雲。梵字葉衣心真言一本(仁)。   觀自在葉衣菩薩心真言。 唵(一)曳(引)曩薩帝曳(引)曩薄哦縛帝(引四)缽囉吉惹拏(三合五)播(引)羅蜜跢(引六)薩普吒(引七)瞋馱縛日裡尼(八)作葛哩(引)拏(九)帝曳(引)曩(十)薩帝曳(引)曩(十一)播(引)跛劍(引十二)唵(十三)頡唎(引入十四)覿(入引)失利(引入)噳嚕底(十五)薩蜜哩底(十六)尾惹曳(十七)薩縛(引)賀(引十八)。   私雲。前唐院別葉真言者是也。大陀羅尼。繁廣。心真言簡略。此真言中用也。念誦并後加持可用之。但伴僧等不讀付之間。用少真言。何事有哉。   以上第一法畢。   第三法。   一支度。   註進。   葉衣觀音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一御本尊一鋪(圖樣寸法可仰佛師)。   一大壇一面。燈臺四本。脅機二前。禮盤一面(可有半疊)。白布一端(壇敷料)。酥。蜜。名香(白檀。沈水。丁子。薰陸。龍腦。蘇合。豆穀)。佛供覆。大幕二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   一護摩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脅機二前。禮盤一面(可有半疊)。白布一端(壇敷料)。酥。蜜。名香(如前)。芥子袋。佛供覆。壇供(如常)。燈油(如常)。一藥叉壇一面(方三尺五寸)。半疊一枚。脅機一前。燈臺二本。白布二端(壇敷料蠟燭料)。酥。蜜。蠟七兩。名香(白檀。安悉)。上紙(ㄙ)帖(紙錢料)。白絹一丈(幣帛料)。檜榑一寸(標料)。溫石八枚(廣一寸餘長五寸厚五六分許)。硃砂一兩(可磨調不可入皮膠)。牛黃一顆(供物)。壇供能米二石一鬥。燈油二升一合。五穀各七升。胡麻一升。   一十二天壇一面(方三尺五寸)。半疊一枚。脅機一前。燈臺二本。酥。蜜。蠟三兩。名香(白檀。安悉)。上紙(ㄙ)帖(紙錢料)。白絹七尺(幣帛料)。檜榑一寸。白布一端二丈(壇敷料蠟燭料)。壇供能米一石四斗。燈油一升四合。五穀各七升。   一雜具。   鐵槌一柄。切釘二連。鍬一口。小桶杓各三口。折敷十枚。長櫃二合。呂子覆。松明二十把。閼伽棚一腳。梯一臺(長可及寢殿樑上)。   一淨衣(白色)。   一人供。   阿闍梨。伴僧十二口。承仕六人。驅使八人。見丁二人(已上淨衣供料)。   一供所雜具僧房裝束(如常)。   右支度大略註進如件。   年 月 日。行事大法師。   阿闍梨。   以前支度且依師說且任例注之。正用之時取捨可隨時宜矣。   一行法(就此有八。一大壇。二護摩壇。三十二天壇。四聖天壇。五藥叉壇。六作護持法。七作護持。後藥叉壇行法。八結願作法)。   一大壇(康午八年七月二十四日大原上網。於花山院為鎮宅被修此法之時無大壇云云)。   先堂莊嚴。   以寢殿南面。可為壇所。中心立大壇(向北)。右護摩壇(左右可隨時)。護摩壇右方立藥叉壇。大壇左方十二天壇等隨便宜。各壇上安置道具。辨備供物。   供養法。   師傳雲。胎金悉。可在人意樂(云云)。   私雲。師曰。經文不說行法。且以台藏行法修之。就之有七分。   一行願分(自前方便至五大願)。二。三昧耶分(自入佛三昧耶至持地印)。三。成身份(自內五輪觀至慈氏印)。四。曼荼羅分(自一切三世無礙力至示三昧耶印)。五。供養分(自閼伽印至密讚)。六。作業分(自入本尊觀至奉送)。七。三摩波多分(入佛三昧耶等也)。   付初行願分。   唱禮。   八葉。白衣。   曼荼羅主阿利耶гьгэХ冒地ДУгчсロДУгч。   二十八藥叉(泥羅伽等。藥叉。摩伽藥叉。依師傳。可禮大小自在後耳。更問)。   或人五大明王上禮之。私依有所存。且本尊。次禮之。更問。   馬頭。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海會。次付三昧耶分(如文修之)。次付成身份(可有都別等異。更同)。次付曼荼羅分。   道場觀(如常)。   觀曼荼羅(大慈壇如常。但以觀音院披葉衣菩薩。為本尊。而現圖二手也。經說四手。私雲。依經觀四臂可無妨歟。二十八藥叉周匝此菩薩觀圖之種子三形尊形等。更問)。   次付供養分。   讚(聖觀音讚用之。諸器等當額供養)。   次付作業分。   入三摩地(更問)。種子沙。三形吉祥果(私雲。如圖果葉枝也)。根本印(八葉印。付之。有可如用印明。作法更問。師說雲。八葉印。加阿彌陀印。私雲。此旨未得意。問更)。正念誦用心咒(有二。更問)。   付三摩波多分。為二。一者。檀那參會壇場。護摩阿闍梨左召居之。可修此法(作法更問)。不用後加持。近代。檀那雖參會。無此作法等。法陵遲也。不修其也。若壇那不參會者置標物。可修此法也。二者。所謂入佛等是也。阿闍梨自法也。具旨更問之。   二護摩壇(師傳。依息災)。   六壇作法(如常私雲。師說。至本尊段。二十八夜叉加持之。以前三夕。供本尊。以後三夕。供諸夜叉云云。私雲。常途師傳。於世天段供之。別別不供之。只總供三夕云云)。   護摩咒(用小咒)。   番僧咒(用小咒)。   後加持(同。或念誦。并後加持用別葉真言云云)。   教王房說雲。鎮宅時。何用後加持耶。如不動安鎮。不用後加持(云云)。   三十三天壇(如常)。四聖天壇(如常私雲。師曰。此壇存略。在人意耳)。   五藥叉壇。   經雲。則於所居之處。用牛黃。或紙。或索上。書二十八大藥叉為真言。怗四臂上等(云云)。   傳授池上記雲。書二十八大藥叉。持真言。建立別壇。隨其方位而安置之(經雲。於二十八大藥叉將位。各各以白檀香塗一小壇)。次辨備諸供具(經雲。壇上燒香。雜花。飲食。燈燭。閼伽)。以助修一人。每日令勸請供養(讚後。合讀祭文)。   私謂。經文帖真言已。作供養啟白。雖然。兼日作之。有何妨乎。   井房記雲。延久三年五月十八日(壬寅)於大原山莊。葉衣法始修之。二十八藥叉將真言。兼於山奉書之。麼牛黃。加少許硃砂薰陸。相和紙書之。長五寸廣五六分許。即為入大原始行法。後檜木板長五寸廣一寸許削。二十四枚。以香水洗淨。以大豆粉。奉付真言。二更以紙板廣定切。真言上覆。周以粉付。又板頭皆穿小穴。是釘料也。其板。頭小尖削即板媕H方。書東一東二等銘。四方四隅等各別取重收之。又地下真言兼高尾山髮剃砥堀遣磨治之。長五寸廣一寸餘許作八枚設之。真言料四枚。其真言上覆蓋料四枚。即四枚石書地下四方真言梵本。以刀雕之。雕了洗淨之。即以蓋料石。相覆以糸上下束之。為之。又新鐵槌一柄切釘二十五六許。以香水洗淨。并加持之。為了。更建立別小壇。陳列供具如例。於壇四方各安置真言。先東方次第安置四真言。寄近東北角。安置東一真言。板頭向外。下端向內。如是次第。匝東南角安東四真言。南方西方北方准東方皆次第置之。次東北隅安其隅真言。乃至西北隅了。次其內院四方安置地下四方真言。即其內院四隅上方四隅真言。次第安置之。修略供養法(依十八道)勸請二十八藥叉將供養之。讚用諸天讚。讚了後讀祭文。即經文唯願二十八藥叉等乃至壽命長遠(云云)。以此為祈願祭文。祈願了後。即發遣。發遣即明。依施餓鬼法。 私雲。藥叉壇行法。   大壇阿闍梨。正念誦時。先護身(三甲等。若不動。然後立座。可向夜叉壇)。次禮佛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次灑淨供物等。次加持飲食等三印。次觀曼荼羅(定印)。   想。壇上有數多荷葉。葉上有●字。字變成二十八大藥叉將。各與眷屬儼然而坐。   次輪壇。次打磬二度(想。奉驚右在大壇所清尊)。次取香爐勸請之。頌曰。   至心勸請 二十八大 藥叉大將。   與諸眷屬 降臨此處 哀愍納受。   我此微供。   近代作法。壇上安香爐。壇下置磬。仍此間出之。若無之者。直可用印明勸請也。   次置香爐。以印明請之。   定拳屈風。如鉤請之。藥乞叉(二合)濕縛(二合)囉野曳醯呬(有歸)。   想。大壇尊來。與此曼荼羅尊。契當一身也。   次四字印明。次閼伽。次花座(四葉)。次善來偈。次塗香。次花。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有蠟燭者。此時付火。誦飲食。燈明。二明奉之)。有幣帛者。此次可供之。次普供養。次讚(諸天)。次根本印明(用勸請印明。除召儀未向)。次念誦(作法如常。大日。佛眼。葉衣。二十八將各真言。欲略者。可用諸藥叉明慈護。大吉祥)。次法施(心經。諦緣度。諸經貴文。或大日五字明。或波羅蜜明等)。次還珠。次根本印明。次左方五供。普供讚。次祈願。 唯願二十 八大藥叉 并諸眷屬。   各住本方 護持某甲 為除災禍。   不祥疾病 延壽獲得 色力增長。   聰事威肅 端嚴果報 具足易長。   壽命長遠(已上經文)。   私雲。為鎮宅修之時祈願詞可改用少少句歟。   堮恁C教王房記雲於經文啟先賢還私添削之。   虔誠啟告 唯願四七 大藥叉將。   并諸眷屬 各住本方 能護家宅。   水火盜賊 王難等怖 悉皆遠離。   非但當方 乃至十方 示相擁護。   護持殿主 某甲〃〃 消除不祥。   疾病夭壽 獲得色力 所生男女。   易長易養 壽命長遠 作是啟告。   諸藥叉將 不敢違越 諸佛教敕。   晝夜擁護 臥安覺安 有大威德。   非啻一家 乃至國內 災疫不起。   人民豐盛 娑縛訶(云云已上)。   次閼伽。次迴向。次奉送(用前勸請印明。□□儀如常。想。所請尊奉送大壇)。次誦金剛輪陀羅尼(是為令補行法之間。忌念越法也)。次下座禮佛。次還著本座。   右依師說記之。近代人所行。多異之。可察之。 T76023301.GIF   此圖依師說圖之。   本山院鎮時無各各蠟燭供等。只飯二杯如常(云云)。   師匠被修此法之時。蠟燭紙錢等。各各奉獻之。又以機立壇。今依井房記不立而例置之。 T76023302.GIF   此依橫川定心房御藏曼荼羅之第二重圖之。   依此行之又有何失哉。 T76023401.GIF   此圖依經意私圖之。   一二十八大藥叉將真言。 ●●   ●     ●●   ●●● ●   ● (東壁一)唵爾(引)囉伽(二合)吒枳(入)吽弱娑縛(引)賀      ●● ●             ●●   (二)唵蘇寧怛囉(二合)吒枳アアア (三)唵布囉拏(二合)アアア      ●●●   (四)唵迦比拿アアア       ●●           ●●●● (南一)唵僧(入)伽アアア (二)唵塢波僧伽アアア      ●●●         ●   ● (三)唵□企羅アアア (四)唵難(上)娜(上)アアア ●●           ●●●● (西一)唵訶哩(入)アアア (二)唵訶哩(入)計奢アアア ●●         ●●● (三)唵缽羅僕アアア (四)唵迦比拿アアア ●●●        ●●●  ● (北一)唵馱邏拏アアア (二)唵馱邏難(上)那アアア ●●●●●         ●● (三)唵塢爾庾哦跛羅アアア (四)唵尾瑟拏アアア ●●●          ● ●●●● (東北隅)唵半支迦アアア (東南一)唵半(引)左羅巘拏アアア ●●●●         ●●●● (西南)唵娑跢儗哩アアア (西北)唵害摩縛多アアア ●●         ●●● (地下東)唵步莫アアア (地南)唵蘇步莫アアア ●●         ●●● ● (地西)唵迦邏アアア (地北)唵塢波迦(引)羅アアア ●●          ●● (上方四隅 東北隅)唵蘇哩也アアア (東南)唵阿銀爾アアア ●●          ●   ● (西南)唵蘇摩アアア (西南)唵縛(引)庾アアア   六作護持法(私雲。教王和尚。康和三年十二月。於內大臣家被修此法之時第五日。正鎮云云)。 傳授記雲。次至第七夜。作護持法。於初夜時修供養法(乃至)念誦。念誦了未修護摩。阿闍梨助修相共。先三部被甲等。然後持所寫藥叉將真言。出於壇場。到彼所居之處。隨諸方位。次第帖之。真言已。又阿闍梨助修三部被甲等。然後。相供還入壇場。修護摩法(云云)。   私雲。師說。護摩之段如常。護摩畢。護摩師。即起禮盤。暫居本座。大阿闍梨并夜叉供師。起座召承仕。取札等不亂方隅折敷上置之。切釘鐵鎚等相具。出堂外次第帖之。但至下方鎮仰供師阿闍梨。先於方方受地略作法修之。以驅使。令堀其地(散供因兼。可有用心)。鎮畢還入壇所。護摩阿闍梨如初。更可修護摩。一時藥叉供阿闍梨同著座。念誦少少讀祭文修後供耳(私雲。祭文者。經文也。別不出之。供師密書可讀之。具作法在別)。大阿闍梨同著座。可念誦二真言(更問)。護摩畢。如常後供養(云云)。   井房記雲。至第七夜。初夜時念誦了。後往小壇所。供養啟白祈願了。即闍梨并助修皆三部被甲。先四方及四隅真言各一具取重安置新折敷上。即鐵搥釘等相具重加持之。灑淨令持一人。更令一人登天井母屋。天井上近東北角置二尺餘。帖東一真言。次去二尺餘帖東二真言。如是乃至東四真言。近東南角置二尺餘帖之。先釘真言板頭穴入以鐵搥打付棟側。此間闍梨助修共誦葉衣真言。并如誦其方真言。次往南方四真言次第帖之(如東方作法。但廣狹相計帖之。桁側打付)。次西方次北方次第作法(如前)。次東北隅帖之。次東南。次西南。次西北。此間以紙燭照帖之。帖了人人下了。次往小壇所。取地下四真言。往下方鎮所。即南庭南邊兼造作假捨。堀設四穴。但中心自本不動鎮宅真言被埋安置。仍其四方除二尺許。堀設之辨備散供等。修略行法供養地神敬白事由。祈願了後。取其下方真言。從東方安之。其真言石。豎如柱立之。即填土築堅瞭解界并被甲護身還又入舍內。取上方四真言如始。令上天井。從前四隅真言上更帖之。以此表上方。從東北隅次第帖之(作法如前)。還來詣小壇所。重又二十八藥叉將啟白祈願。修後供養了。發遣之(祈願詞如經)。即往護摩壇修護摩。六段如例。但本尊段大日。葉衣。世天段更加供二十八藥叉將。不用各別板只總供三板。護摩了後往供養法壇。修後供養等(如例)此間總護摩二箇度也。是存略故也。護摩多少可任意樂之。第七夜初夜時。并次日中結願時修之也。又小壇真言供養。師說從初修之。但今真言遲奉誦之間存略。但二度修之。以此不可為規模。   延久三年六月一日為後記之。   安慶。   已上井房記畢。   師傳雲。正鎮作法有二說。一如私記。一如例。供養法護摩世天段。趣鎮所。帖真言了。還入壇處。更亦可修護摩。六段如前。然則正鎮時可辨備二時料支物之(云云)。   私雲。帖真言次第并其作法。先達說不一准。如本記者。出於壇場。到彼所居之處。隨諸方位次第帖之(云云)。如大原說者。始自東一終於東北。巡帖之。次上方。皆天井上四方桁側帖之。以上方四高自四方上帖之。如文者。先四方四隅下方上方次第帖之。今始東一。終東北。以上方而下方之先帖。是依便宜也。次闍梨出外。以下方四。東南西北垣下迴埋之。其間助修等不起於座念誦。但除雜役人。又帖真言之間。誦大陀羅尼帖之。或用心咒(云云)。又帖下方真言之時。無別作法。垣下入一尺許堀埋之。以真言之面向上。橫置之。或築垣之面。舉於二尺許。穿穴而埋之。以泥土塗塞之(云云)。如教王房說者。如經文。四方四隅下方上方次第帖之。但下方真言。分助修四人。指遣四方令埋之。當日午後。四方築垣之下。各相當中心穿穴(縱一尺廣六寸許)。各行向件所。埋真言畢。於其上令修神供。五穀粥等四具設之。又以真言面向於中方豎埋之。又以上方札打付角木端(云云)。如前所出井。房說者。次第如經說。但以下方真言。南庭埋之(云云)(具如上出之)如是事且任阿闍梨樂惠。且可隨時宜歟。   七護持法後藥叉壇行法。   私記雲。還入壇場。供養啟白大藥叉將(云云)。   師傳曰。如前於藥叉小壇修供養也。雖無壇上真言唯修之(云云)。   私雲。師說。藥叉供師入場著壇前。先且取去壇上花器等。更帚拭。以白壇香泥二十八大藥叉位。各各塗一小壇。壇上隨方隅立標(依文意暫如此記也。如大原延命記。迴文置上。初日塗作此壇耳)。又師傳雲。雖無壇上真言唯修之(云云)。仍不可立標歟。如本花器等別置之。各各真言少少念誦部主部母真言必可修加之。然後頂戴珠置之。讀祭文。其文經有之(云云)。   私雲。更備香花等修供養具如前。但如井房說者。神供養啟白。後起座取帖真言事畢。修後供養。更備香花不修供養。此說尤可歟。   八結願作法(如常)。   師傳。以佛像置樑上(云云)。   私雲。結願事畢。助修等退下。阿闍梨暫留。取本尊入於箱。堅封其蓋。以如釘打付之而置樑上。以釘可打付也。教王房說。出葉衣真言梵本為加入箱中(云云)。   一第三法文。   經雲。又法。若國王男女。難長難養。或薄命短壽。疾病纏綿寢食不安。皆由宿業因緣生惡宿直。或數被七曜陵適本宿。令身不安。則於所居之處。用牛黃。或紙。或索上。書二十八藥叉大將真言。帖四壁上。先於東方壁上帖四大藥叉將真言。從東北角起首。所謂第一藥叉將真言曰(云云)。帖真言已。於二十八大藥叉將位。各以白檀香塗一小壇。壇上燒香雜花。飲食。燈燭。閼伽。虔誠啟告。作是啟告已。二十八大藥叉將。不敢遺越諸佛菩薩教敕。晝夜擁護。臥安覺安。有大威德。若有國王作此法者。其王境內災疫消除此國土安寧人民豐盛(已上第三法文)。   桂記雲。經雲。於二十八藥叉位○塗一小壇(云云)。今案。諸佛集會陀羅尼經所說之二十一小壇心。先簡擇清淨之處(以栴檀末而塗其地)。成一方壇(縱廣七寸)。月初八日(香湯洗浴受八戒齋)。取黑沈香及龍腦香共備一兩。置於壇上又取白檀香。或沈水香。或龍腦香。或復丁香。迦矩羅香。而置於壇。其人誦此陀羅尼咒(咒此諸香於日日中皆七七遍)。滿於七日至十五日。一日不食。其日中時以鬱金香。於其檀上作二十一小壇。其一處中(名如來壇)。餘二十壇(名金剛王壇)。又於壇外作四小壇。名四天王段(等云云)。以之可潤色歟。非正用彼矣。   次雲。小壇安隨方安之(云云)。   然則。建立一壇。二十八大將真言。隨方位安之歟。各壇香塗之歟。又四隅迴大壇可建立二十八小壇歟。文暗難知。更可問之。集會經二十一壇意。一壇上可帖之。若依四天王壇意。迴大壇可安歟。   又雲。藥叉真言札經雲。四壁上帖(云云)。   如口決者。准陰陽符(七十二星符等歟)。札書紙裹八方可懸之(云云)。如南授者。札書打付桁等(云云)。於地下者。會釋。築垣地上。一尺許堀埋之(云云)。但又隨時可有會釋歟。   右經中十二種法。先就第一第三兩法抄記師傳等。自餘十法。依池上記之篇目抄入經文。   第二長壽無病法。   經雲。又法。欲求長壽無病者。隨意大小白氈上。畫葉衣觀自在菩薩像。於施願手下。畫彼求願男女形狀其像。置道場中。每日香花飲食。如法供養。發願。常時加持。滿其所願(云云)。   第四除宿曜難法。   經雲。又法。應畫本命宿形像。每月供養。若作如是法者。惡宿直轉成吉祥。復以白檀香。剋作葉衣觀自在菩薩像。并於樺皮上書葉衣真言共帶。若作此法。取鬼宿直日受灌頂。其灌頂瓶。以繒綵繫頂。滿盛香水。水中著七寶及五種藥。所謂娑訶者羅。娑訶泥縛建吒迦哩。藥勿哩訶底藥儗哩羯囉拏藥。及五穀種子。諸香等。以葉衣觀自在陀羅尼。加持一百八遍。以用灌頂洗諸障難。灌頂已。取一瓦瓶盛種種飲食。於彼男女頂上。旋遶三匝。令一人知法者遠送出野外。擲破瓦瓶。即結界線索。以葉衣真言加持□索懸其頸上。若作如是法加持者。身上疫病。鬼魅厭禱。執曜陵逼本宿及惡星等。惡宿所作皆悉殄滅(云云)。   第五除人疫法。   經雲。又法。若人疫病取捨彌木(此國無。取褚木替之)。燃火然後牛蘇。護摩。人髮。人骨等。護摩一百八遍。投於火中。燒七日已來每日如是供養。葉衣觀自在菩薩。每護摩之時。稱彼國城名聚落名村坊名。一切災難悉皆除滅(云云)。   第六除畜疫法。   經雲。如是。像疫馬疫。牛疫。水牛疫。各取本類骨本毛。作護摩。七日七夜。亦皆災滅。   又法。取一瓶滿盛香水。誦葉衣真言。加持水瓶一百八遍。然後以水淋彼畜身上。一切疫病悉皆消滅(云云)。   第七除頭痛法。   經雲。又法。若人頭痛。取有香氣花加持一百八遍。令戴及鼻嗅即得除愈。   第八除鬼魅法。   經雲。又法。若人患鬼魅。所粳米粉。披作彼魅形。誦葉衣真言。以賓鐵刀子段段截之。七日護摩即得除差。   第九除瘧病法。   經雲。又法。若人患瘧。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或長時患瘧。用牛黃書此真言戴之。即得除差。   第十除嬰魅法。   經雲。又法。或嬰孩被鬼魅。出此真言帶得除愈。   第十一除劫賊法。   經雲。又法。劫賊侵奪坊巿村邑。或欲遠遊道路怖畏劫賊。取佉陀羅木末。護摩。誦真言一百八遍。所去之處無諸障難。   第十二除苗家稼蟲法。   經雲。又法。若蟲食苗稼。取隨其多少砂。以真言加持一百八遍。散田中蟲自遠去。五穀豐熟。如是等。種種災難。但依此法隨意加持皆得願滿(云云)。   一先持誦數遍。   經雲。若欲作此法者。先於我前。誦此葉衣陀羅尼。滿三十萬遍已。然後作法。無不應驗(云云)。   一功能。   經雲。爾時婆伽梵住極樂世界。與諸大眾宣說妙法。時金剛手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雙膝著地。頂禮觀自在菩薩言。聖者住大悲解脫如幻三昧。能除一切有情苦惱。與出世間利益安樂。縱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同時有種種苦惱及八難苦。或希望世間出世果報。若能一心稱念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名號。應時不捨大悲誓願。即現種種隨類之身。能滿眾生一切勝願。亦能護持國界拔濟苦難。亦能攝受養育增長吉祥。亦能遮止囚禁苦形。亦能銷除蟲毒鬼魅及諸惡病。亦能臨陣禁制刀杖。亦能消除水火災難。亦能斷除厭禱咒咀。亦能結護方隅地界。唯願聖者哀愍未來一切有情國王男女。若淨信三寶。護持佛法。相承王業勿令斷絕。為彼等故說此陀羅尼加持方便。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還座本處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哀愍加持。我有葉衣觀自在菩薩摩訶薩陀羅尼。能除一切有情災禍。疫疾飢饉劫賊刀兵。水旱不調宿曜失序。亦能增長福德國界豐盛人民安樂。我今欲說唯願聽許。佛言。善哉善哉。隨汝意說。爾時觀自在菩薩。承佛威神而說陀羅尼(云云)。   又雲。爾時觀自在菩薩。說此陀羅尼已。白佛言。世尊。若男子善女入。誦此陀羅尼一遍即護自身。若誦兩遍并護伴侶。若誦三遍能護一家。若誦四遍護一聚落。若誦五遍護一國界。何況七遍乃至多遍。能饒益六趣四生(云云)。池上記雲。當明此法分為兩段。序分正宗也。就初序分又分為二。初通序次別序也。初爾時下是通序也(此中有三。初禮尊。次聖者下歎德。三唯願下正勸請也)。次爾時下正宗也。所請大士應請說法。分文為三。初請許。次佛許。三正說。此即初也(此中有三。初禮佛。次合掌下舉說法。三我今下正請許也)。次佛言下佛許。三爾時下正說分文為三。初說陀羅尼。次時觀下總明功能。三若欲下別說除難等法。分文為二。初總明先持誦法。若國下正別說除難等法。此中有十二種法(云云)。   一曼荼羅(橫川定心房御本)。 T76023701.GIF   私雲。畫大曼荼羅之時。二十八藥叉形如何。何所明之哉。可尋之。   一私問。第三法。唯為鎮新宅修之。雖不為鎮宅。但為息災等不可修之歟。答。師曰。近代之習多分爾也。但第三法之意。未專鎮宅之意。以令國王。男女之難長難養。易養易長為期崇也。雖設為鎮宅。不修之。為國王王子。除災與樂。尤可行此法哉。仍今上。御本坊之時。奉為御息災安穩。依執柄御命。修此法之剋。詣鳳闕。而欲帖真言之處。且怖違先達之行儀。且憚驚當時之耳目而愁默止。後葉察之依文可行之。縱有凡愚之誹謗。定非聖旨之元由歟。   問。二十八大藥叉供。只限第三法而修自餘法之時不可供之歟。答曰。如文者然也。修餘法之時。不可供之耳。   私雲。經異本第四法末注雲。由灌頂戴像。二十八大藥叉將。常隨擁護(云云)。意第四法中剋葉衣像。受灌頂。依如此。大藥叉將擁護雲也。以之思之。於帖真言之者。限第三法。而於別請供藥叉者。可通自餘諸法歟。凡經中所說諸法。可寫大藥叉將之衛護矣。   問。二十八藥叉。又在他經之中哉。答。孔雀經中(不空)雲佛告阿難陀。復有二十八藥叉大將○住於十方。擁護十方所有眾生令離憂惱。名其曰(云云)。   私雲。此經所說梵名與今經真言。全同之。義淨譯孔雀經。梵漢並出可見之。   問。今經二十八真言皆有吒枳吽弱之句。其意如何。答。未聞師說。但胎軌召請諸天真言之未有此句。或雲。請召義歟(云云)。雖未見誠文且召請句歟。更可尋之。   問。第一法文雲。摘枳王者誰哉。答。   問。以牛黃書真言心如何。答。佛意難知。未聞師說。但牛黃。除邪逐鬼德。一往存此故無碩失歟。   問。牛黃其體如何。答。開重本草雲。味苦有小毒。除邪逐鬼治小兒百病。於牛得之。即陰乾百日。便時燥無令見日月光。注雲。黃有三種。散黃粒如麻豆。慢黃若雞卵中黃糊。在肝膽。圓黃為塊形。有大小。並在肝膽中。又雲。神牛出入鳴吼者有之。唐本注雲。牛有黃者。必多吼喚。嘉祐本草雲。牛出入呻者有之。牛有黃者。毛皮光澤眼如血色。時復鳴吼。開重本草注雲。伺其出角上。以盆水承而吐之即墮落水中。今人多皆就膽中得之。唐本注雲。喝迫而得之。謂之生黃。尤佳。嘉祐雲。夜光走角中。牛死入膽中。如雞子黃。此有四種。喝迫而得者名生黃。其殺死而在角中得者名角中黃。心中殺得者名心黃。初在心中如漿汁。取得便投水中。露水乃硬如碎蒺藜。或皂莢子也。肝膽中得之者名肝黃。大抵皆不及。喝迫得者最勝。又雲。此物多偽。今人試之皆揩摩手甲上以透甲黃者為真言。   問。金剛壽院和尚。於宇治大納言隆國亭(土御門富小路)為鎮宅。修此法之時第一法兼行(云云)。又康和之比。教王房座主於內大臣亭(土御門高倉)為鎮宅。修此法之時行嚴律師日記雲。第五夜修鎮件夜雨降不追鬼。作法只鎮許也(云云)。推日記意。遍有其儀歟。此事如何。答。如文說并私師說者。更不可兼行之。但兩和尚者是我朝高德。顯密傳燈也。所行之旨定有由緒歟。更可問明匠耳。   問。名葉衣有何故耶。答。就所服得名歟。師傳雲。гロ①х如十波羅蜜菩薩所著(云云)。或雲。衣者。是嚴身覆形之美。葉者是鬱茂蔭涼義(云云)。   行林葉衣法第三十二。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三十三。   安鎮私記。   行法(胎若十八道)。   (決雲。唱禮等如不動法。云云。種子三形讚等皆如常。云云私雲。今軌大旨。以五字真言為不動真言。然者阿字塔婆以之可為不動種子三形歟。仍塔婆變成不動可想也。但降敵之時修之如常可用●字。刃形也。所以何者。軌文彼降敵法之中出慈救明。以之知之矣)。   開眼(不動八方天)。   表白(有別)。   唱禮(祭文)。   三度。一開白時事由次。二讚後。三後閼伽。振鈴後。但開白已後勸請次讚之。或略二度若一度。   一念誦。   伴僧自供養法至於本尊段之初。大日五字一千反。次不動一千反。或說發願後至世天段終大日。次不動。   一護摩(如常)。   可隨施主趣。但安鎮息災護摩咒大日五字(云云)。師曰。爐底輪(軌意)。   一乳木隨施主年紀乳木(云云)。然者命木不可加用也。長十二指(云云)。   一讚本尊之次諸天讚可加誦之。   一鎮夜初夜時。護摩畢大阿闍梨入三摩地前八箇阿闍梨相共趣鎮所。次八供鎮已還行壇場修中夜護摩。大阿闍梨登大壇。念誦等(如常)。   一幡十六流(其內八流皆白色。不動皆墨畫。八流各當方色。天採色)。   一壇所。   十六流幡。開眼時佛左右(云云)。開眼畢懸八方。   私雲。十六幡不見軌文。如軌心者只九旗也。如彼文雲。不動旗一旗。本方旗各一口(云云)。以之知之。凡幡數諸說不同也。其中三昧八流。是又不葉軌心。況十六流全不見軌文者也。如文不動幡一流。八方幡八流合九流也。大將以不動幡止住中央。八方ヤДэ各持本方幡可住各方。然近代中央無幡。其理豈然乎。如凡魚忘筌耳。件幡開眼之時。付北方並立。此東北天立佛東事金剛壽院樣。又北方天立佛東樣有之。又異說端多。 T76023801.GIF   一曼荼羅。   軌雲。二手身金。坐金石無輪。四臂身紺。處輪坐山。身色所坐異其故問之。佛意難慮。只是隨時宜歟。   問。何故以二手黃色像安王近處雲。八方鎮處安四臂紺青像雲耶答。是又只時宜也。黃色文雲。此之形像王宮置(乃至)庶民屋舍中心安置。此像四臂紺青。文雲。上從王宮下至黎庶(乃至)皆於所居安置形像(文)。彼此共王民皆可供養也。又八鎮日可行之也。但安鎮大旨摧敵也。依之立印軌·使者法·底裡三昧軌等皆為摧敵說四臂尊像也。付此有金色紺青之異具。如彼軌等。仍且八方鎮時。王民黃色二臂像可供之。鎮時以四臂紺青像王民供之歟。上文雲坐金盤石。下文雲坐金山(云云)金石金山同須彌山王也。又鎮處置一素不動。四臂。本方天供養時王近二手金色尊置雲也。 T76023901.GIF   是三昧樣也。金剛壽院同之。   谷。中臺青色四面四臂不動坐金色八輪輪盤石。外院只八方天許也。   平等房本。八輻大輪中心黃色二臂尊。輻間紺青四臂不動八體。其外八方天。   一九方鎮所。   中方寢殿前假家一宇(子牛造之)。三間許如切繫不可見人耳。八方鎮所假家一宇方丈。片庇內方高外下坦。四隅家當方隅向造。各為向當方也。大阿闍梨并知法助修相共鎮所點定。ヱё⑥打細繩引圍。假家造之切擊仕大幕可曳也。   一受地中方受之。   午時已前中方假家內茅草敷之。上供一前。閼。塗。花。燒。飲食。果羹。燈。錢幣(左右如常)。   神供粥一桶。散供。幣供(如常)。   一說。散米一折敷。香水一壞許(云云)。兩說有人意耳。   鍬等儲置(云云)。   先阿闍梨著坐。次禮本尊諸尊。次加持。次灑淨。次須彌王等。次啟白。   謹敬白真言教主大日如來。大聖不動四臂明王。護世八天。別殊堅牢地神部類眷屬。今(某甲)為鎮護國家受此地。給備種種供具加三密加持。財施法施相并恭敬供養。願哀愍納受兌此志願令成就給(已上)。   五大願(或說五大願前小祈願)。入佛。法界。轉法。被甲。●字觀。無堪忍。驚發地神(怛鍐泥屍)。地神持次第。灑淨(ヤгьХДфユ)。   次地天偈(諸佛慈愍等)。地神召請(缽印гэХ)。持地(作禮印三反悔地)。次五供養(銀錢等)。次普供養(如台)(已上無堪忍已下印真言私略之。具如台)。   次諸天讚。次念誦(大日文殊八字。地天。諸天大吉祥。如來慈護)。次法施(心經四六十二緣三摩耶戒)。次左方五供(普供讚閼迴向發遣護身)。次散米。次掘穴(軌雲。深三肘。廣之三肘云云。勝記之)。   先以辨事明加持鍬等。   次加持土印。內縛二小指申相合指地。明曰。唵度比〃〃迦也度比缽羅曰縛裡子ユЛ③ロ。   次不動刀印加持地(慈救明)。   次外縛禪智進力豎合。唵爾佉那縛Л提Л③ロ。   次印中捽鍬小許掘穴。已後驅仕掘之。深廣各四尺許。   次瞿摩夷香等加持印。合掌二頭指二無名二節合。二大並豎二頭指如口形。唵ヤтэЬ娜гぶ吽頗吒Л③ロ。   次塗地印。右手舒五輪如塗壁塗之。唵迦羅яユ摩訶迦羅яユЛ③ロ。   然已後幕引不見人。餘八方不作法。直以驅仕令掘之。   一輪橛鎚供養(鎮以前)。   大壇西北方立一小壇(先可然香煎少桶入置之)。次灑水一杯。塗香花燈各二杯。五供一面也。但別塗花燒各一杯可儲之。輪等供養料也。   次輪等以香水洗拭。壇中心九枚輪重置。其輪西九枚鑌鍬束置。其輪東鎚積置。其前供養法(台若十八道)。金剛薩埵為本尊。加持香水。灑淨(自身·同伴·壇地鎮支物)。次加持去垢清淨等(如常)。次表白(若略)。次五大願。次供養法。次五供養(如常)。次輪等供。   先以香水灑輪□鎚等(是閼伽供也)。次以塗香塗輪等(是塗香供養也)。次取花器轉輪等上(是花供養也)。次取輪等薰燒香(是燒香供養也)。   次普供養。次讚。   гДь薩У婆сロДУг縛曰羅Дюг但他ンУД曼荼гУь縛曰羅爾耶гДьгбユЮхЛЬЪユ。   次入三摩地。種子●字。三形五古。次外縛五古。明三摩耶ДУ鍐。   念誦(大日百反多百反)。   輪明曰。唵縛曰ьЁч迦ь吽Д吽鍐解。   □明曰。唵ワэ〃縛曰ьоэс⑦У〃〃吽гУ。   鎚明曰。曩〃〃南ДоУ野гДьт婆吠ㄙгУ(已上各百反許)。   次薩埵印明。次左方五供等。次迴向(願以此功德云云)。   一鎮支物。櫃九合(各方名書付)。   一合納輪一枚。橛一枚(鎮宅明中卷付)。槌一柄(柄一尺)。七寶。金(中)。銀(西)。真珠(南)。琉璃(東)。珊瑚。馬腦(北)。   五香。蘇合(青)。龍(白)。鬱(黃)。安悉(赤)。沈(黑)。   五穀。稻(中)。大麥(東)。小豆(南)。小麥(西)。胡麻(北)。 已上各以當方色繖裹之。   五方色。東(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黃)。   五色割出各五寸許加入。散米少紙裹入之紙一枚入之。五色合幣帛一棒五色錢形一貫(委任可隨年數歟)。白紙幣一棒銀錢一棒(但銀錢白弊□壘□□飀□  已上一合納了。如是九合也。委如下。九合一一幡前隨書付置之。   一折敷九枚各供九種。 T76024001.GIF   一小壇九前(方各三尺五寸)。   閼。塗。花。燒。飯。果子。灑水(加散杖)。壇敷布二丈。半疊。鈴。打鳴(九方鎮前各可儲之)。   一鎮夜初夜時已前。知法助修并行事僧。中方鎮家內北方蓆四五枚敷之。蓆上布重敷之。布上絹重敷之。其前穴。穴前大阿闍梨座。左右八個阿闍梨座敷之。   私雲。以蓆等重敷事依三昧之說歟。谷不用之。私案之於此所敷蓆等事。是加持鎮支物之料歟。然者其煩多。正鎮以前加持之有何失哉。況八闍梨各持幡入挾少借屋之內。並立幡。各坐所敷儲絹布之上。尤不穩便。仍只九箇阿闍梨各隨身鎮支物幡等。出壇所直可行道。於舞等者行法之間可作之。又尚於此所可加持鎮支物者。只蓆一枚之上如機立之置。其上加持之不可見歟。   一初夜時始之護摩畢。未入三摩地已前阿闍梨從坐起。即八箇阿闍梨上□為前次第行列。先助修一人持不動幡前行列。次阿闍梨以當天幡次列(或令持從僧)。   谷記雲。助修在前誦當天明。阿闍梨在後誦不動明行列(云云)。   私雲。此說與軌相葉。大原御說與軌并師說相違。何會之。今記依大原於資心不感心耳。請同法等。可依谷御說。相葉軌故也。   次鎮櫃。次東南方一一出壇所到假家。次大阿闍梨行列(今持鎮櫃許從僧持之)。各阿闍梨不動助修當天明誦之。   一八方天明。   東方帝釋。唵因多羅野帝縛ХгУ曳吽гУЛ③ロ。   東南火天。唵阿迦十曳利屍阿地頗多曳吽波多Л③ロ。   南方焰魔。唵琰魔野縛隸多地гУ曳吽гУЛ③ロ。   西南羅剎。唵地裡地曳羅訖叉沙地гУ曳吽гУЛ③ロ。   西水天。唵波路吒ч曩迦ХгУ曳ㄙгУЛ③ロ。   西北風天。唵縛野吠佉左路ХгУ曳吽гУЛ③ロ。   北毘沙門。唵ヱデユ羅耶訖叉ХгУ曳吽波吒Л③ロ。   東北伊捨那。唵ユЁч那步多ХгУ曳吽гУЛ③ロ。   中央大阿闍梨。不動明。   次假家內入北方如開眼時。佛天左右並立之各櫃置前。大阿闍梨穴前半疊坐。八箇阿闍梨左右列坐。此間承仕燃火(云云)。次大阿闍梨護身結界等。次加持香水灑淨諸物等。次以辨事明加持諸物等。次以地天明加持之。次以如來慈護明加持之。次以不動明加持之。次結金剛輪印加持輪(輪壇印)。 唵гДьЁч迦羅吽Дㄙгㄙヵ。   次結金剛橛印加持橛(地結印)。   唵ワэ〃縛曰ьоэс⑦У〃吽гУ。   次鎚(內縛二空並立如打勢)。   曩〃〃赦ЛгУ野гДь三婆吠Лгロ。   次表白(安鎮供養之由)。次祭文(在別)。即奏音樂。先亂聲·鎮舞·延喜·萬歲·地久·嘉天(舞三五可隨時。始自此時至鎮畢奏樂云云)。   次心經三卷許。次念誦(不動八方天百反諸天五字外別不可誦之。但隨時依事可斟酌之。如先示耳)。祈願(寶號願以此功德云云)。   一次大行道。樂人等同行道。始自東方九箇阿闍梨各如前幡二流相持。從東方行道。大阿闍梨最後行道一匝。中方留了。   第二匝。八箇闍梨從東方各所當方留了。   八方鎮始之大阿闍梨於中方可修鎮。但天并不動幡無之仍不可修供養法。   私雲。大行道是降怨法之時。各持幡行向心歟。然者只偏為安鎮者。八闍梨直行當方可修鎮也。又近代作法行道之時以幡卷幢橫持之。尤不可然。持幡行事是降怨之時。以幡向怨者彼歸伏也。乃至隨靡方知勝負等歟。端直持之專不可卷隱。谷并三昧不雲之。卷持之度卷持之說被用之。於餘心不感心耳。又樂人同行道之說是永保年中三條內娷矰妙匟j。是又無其謂。如大法會行道是遶佛奏音樂作供養也。今不然。持幡向怨人作法也然者奏長曲音樂尤不相葉。若具示人如軍喚之時可之作亂打也。但鎮支物行道已前送鎮所之。   近代皆如之軌文相違。豈得成就耶。   決雲。問。中心修鎮耶答。或說於中心且修顯。謂九方鎮也。即是以鎮具鎮中心之地。如三昧支度等也。今師說不必爾也。私雲三昧九鎮尤葉軌心。今師說頗乖軌文。仍可依用三昧之說耳。八方九方鎮近代各隨樂修之。但案軌心尤可九方。若捨中央者以何可為本哉。軌文其八鎮所云只九方非雲無中方。以中方為本八方雲也。八方九方鎮幡數不同。皆是師說也。今只依軌文欲行諸事耳。   一先東方。   二幡西方向東並立(佛右天左)。阿闍梨向西坐。   私雲。先小行法念誦。後可用此作法也。行法以前頗不被感心耳。   次半疊敷穴底下居。開鎮支物櫃。取紙一枚誦辨事明敷穴底。次取絹上敷。   大原上綱御記雲。八方阿闍梨同時具隨方旗旛。并鎮支物各入隨方幕內立并修略供養法(作法在別)。但至念誦也。二幡前安方壇時修鎮。先開鎮支物櫃。取紙敷穴底。乃至取散(云云)。然後供養等次以卒土築之令堅固。次以持地印明(云云)。   次輪置其上誦輪明。   唵гДь折迦羅辨吽弱吽鍐解。   次橛入輪穴立橛明。   私雲。淨土寺和尚說。燒香灰勢取輪中方穴入。即橛оЛь以入灰不冷。競打一咒一打千反(云云)。是何所說哉。軌文所不見也。仍非可為規模耳。又同說每鎮所護摩(云云)。是又軌文有無不詳。但為成就修之可無妨。然而時短促所作事是多。兼修護摩尤煩多歟。   唵ワэ〃縛曰ьгЁэ部э曼多〃〃ㄙгУ。   次取鎚誦明。   ЛоЯ野гДь三婆吠Л③ロ。   次誦不動明一遍一下鎚。一千八十反打橛(云云)。   私雲。不動明者是五字明也。   鎚可入穴(云云)。但近來不入雲頗不法也。   次七寶布輪上分置之。 珊琉(青) 北 馬(黑) 金(黃) 虎(赤) 真銀(白)   次五香。 蘇 沈。□□□鍊 龍   次五穀。 大麥 胡 稻 小豆 小麥   五方色。 東(青) 北(黑) 中(黃) 南(赤) 西(白)   次五色繒錢帛等立之分方立之。或重立之一□匿□□□  問。軌雲。鎮之後夜護摩其壇四角依五方色。繒採錢帛鎮之取明相分修功德了。然者如文者。後夜護摩之時。於其壇四角。以繒綵錢帛可鎮之歟。答。如文者爾有何失。但軌之亂〃。若然者其壇指上文之時方壇歟。如雲四角散五穀於橛四角以繒綵可鎮之也。依之古之人於鎮所有其作法護摩時不用此事可。   問。雖設時方壇得心。既壇四角何橛四角得心哉答。立時方壇行此等事。仍壇四角者言總意別歟。又向壇修行法此等事仍付其邊。且〃壇歟。凡此間軌文幽玄也吉吉可斟酌之。   次蘇蜜等九種供。以加持飲食印明加持入穴。   次散供散之。   以右大指摩中指甲。又以大指捻頭指禪指。明曰。曩莫ДюгУУンУг①ワ帝唵三婆羅〃〃〃吽。   次施無畏印。   當食上。甘露印。曩莫Л①гчУぶンУч怛爾也他唵Л①〃縛ьЛ①Л③ロ。   次一字水印。   與願印。曩〃〃。●。   次以驅仕本土反入築堅了(云云)。   或雲。平石一尺餘許置其上。是令人知不踏穢料(云云)。用不有意耳。   次以持地印按地七反。   作禮。方便印。明曰。曩〃〃南薩縛УУンУ地瑟吒Ю地ЗХ帝阿佐яユ尾摩яユ娑摩羅禰гьワэ底гэЗЪユЛ③ロ。   私雲。此等行法如上注之。   次立小壇略供養法。   以四臂不動為本尊。當方天加供。   東方帝釋。●。獨古。   內縛二風豎合二空並豎。明(如上)。   東南火天。●。仙杖。   右手豎向外。空置掌中。風召定腰。明(如上)。   南閻魔。●。壇拏棒。   虛合。地風入內。屈空自風上越致大指。   西南羅剎。●。劍形。   左手刀印惠腰。   西水天。●。索。   內縛二風申圓柱。是索印也。   西北風天。●。幢形。   惠拳直申。水空押地。火風申定刃腰。   北方毘沙門。●。寶棒。   虛合。二地屈入掌內交二風。加火背二大屈火不著當心歟。屈末一寸許不著。   東北方伊捨那。●。三古戟。   定拳。直立火風當火背屈之不相著。   中不動供養法(但用不有意)。   次供養法了。八箇阿闍梨持二流幡行中方。諸阿闍梨共還壇所了。   次修中夜護摩六段(此度護摩不入護摩度數云云)。   決雲。中夜護摩者彼日初夜時歟。答然也(云云)。   私雲。付此有次第疑。一者近代鎮之還入壇所。更修護摩一段。是名中夜護摩。其後如常修後夜日中時。若如決雲。以鎮夜初夜時中夜護摩雲者。鎮み還壇所修護摩何名中夜護摩。二者軌文偈頌中夜後護摩大陽安鎮畢。隨方安鎮文當於中夜作法護摩業(乃至)。鎮後夜護摩○取明相分修功德了。如文者中夜護摩後修鎮。鎮み修後夜護摩取明相了也。依何更中夜後夜前護摩哉。但三阿面受雲。中間護摩者為成就鎮之(云云)。雖無文說偏是師資口傳歟。   問。上置師傳付軌文。中夜護摩後修鎮。鎮了修後夜護摩不修中間護摩如何。答。可然是又一師傳也。故決雲或說不如七日不修之。以第五日中夜護摩為結願(云云)。決意。中夜者近代所修中間護摩也。准軌文者。即是相當後夜護摩。仍不修中間護摩以後夜護摩為結願也。加之大原記雲。還入壇所修護摩。乃至後供養至明相修功德了(云云)。此記意不修中間護摩歟。   問。同記異本有中夜二字。若然者記意尚修中間護摩歟。答。雖有中夜字至下文乃至後供養取明相修功德(文)。仍記心若指中間護摩中夜雲者其外又可有。後夜護摩然取明相了雲。知如軌文鎮之即修後夜護摩取明相了雲歟。然者似無中間護摩耳。   大阿闍梨登大壇念誦五供養等(如常)。   一結願了曼荼羅并十六幡各入櫃。隨方假殿樑上九方以釘打付。   一結願作法如常。   谷記雲。若於鎮所無借捨者。事了助修各持旗旛入壇所。如本安置之。若有借捨者各於鎮所每時持念(云云)。   私雲。近代多不然。正鎮之即破借捨無。其謂正鎮以後不破借捨。八鎮阿闍梨各率伴侶二人。至鎮所每時可持念也。今度雖申行此事大將無承引事。事即破捨了嶝可然哉。   私雲。近代以日曜直日修正鎮。○文大陽安鎮畢者。日曜直日雲師說依。然而頗思案軌。前後文隨方安鎮文雲。取明分修功德(文)。此文心取明相修了雲。然者大陽安鎮畢雲只是可取明相何日曜直日得心哉。依之阿彌陀房口傳雲。三日午前起者是以日曜為始數之第三日火曜直日之五日午後成者。又自日曜數之第五日木曜直日也。火曜直日始之。木曜直日畢(云云)。如此說日者必必以日曜直日不修鎮歟。但師說定有由致歟。可仰信之那以取明相分文得心大陽安鎮畢雲。只可取明相者是私義也。若和會師傳者。日曜直日起首。次日取明相修了可得心歟。   一修安鎮日。阿闍梨并陰陽寮問合可撰之。第三日第五日當大陽日尤吉也。初日第二日甚早。   一土用事。   師說不可去之(云云)。仍大原圓融不忌之。但金剛壽院土用已前兼堀置(云云)。一乘同是(云云)。   一鎮日若惡日不可修鎮可延修也。仍大炊殿安鎮時。鎮日凶會也。猶延修。亦第二七日亦凶會也。故猶延修。第三七日修之。   但件法過七日事未聞之雖無例。亦會釋延修是日數功積吉歟。   一八方九方鎮不同。   三昧。梨下。金剛壽院。圓融。一乘。仙陽。皆九方。   大原。蓮實。八方(云云)。   但大阿闍梨南方鎮。家中心故也。   一旗。輪。□。槌。   旗(妨圍切。旗旗總名)。旌(子盈切。折羽為み旗同上)。旐(除矯切。[冥-六+非]蛇為み)。旂(渠衣切。懸旌於竿)。□(於み切。旗屈)。旟(才於切。鳥卓為み)。□毼視□□逆□晼慼慼牖□□□□□飀□□□□□逆□禗礹言導飀□兜診JU逆□□□□□馗毼訒□祈逆□□□□□飀□□規□祈逆□F累覗礹□飀□T76024301.GIF   旗十六流。其中八流八色如上。隨方色畫八天(綵色)。八流白色四臂不動墨畫(云云)。   長七尺廣一幅。囊長二尺五寸只一囊也。   私雲。播長師傳如此。但軌雲。於其鎮所其上置一素不動明王。四臂者○其素像取羅惹身量長短為之(云云)。然者囊長五尺作也。足長隨其可計作之。囊廣隨長可計之也。其囊內等身像可出程。可計之光并座程許也。   一龍頭十六頭。   柄長八尺。   一輪樣。   廣六寸。八幅輪外八方有半三古形。輪中心有穴入橛料也。 T76024302.GIF   一□。 T76024401.GIF 長一盡二寸。獨古形也八角也。   或說。 T76024402.GIF   一鎚。此樣不葉文。 T76024403.GIF鍜治中槌長三寸有柄一尺。   一支度(兼日可進上之)。   註進(教王房)。   安鎮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一御佛。   曼荼羅一楨(三幅。圖樣可仰佛師)。八色幡二具(合十六流。長七尺。旗長如上注之。七尺似無據耳)。白色二流(東方)。黃色四流(東南方。北方)。黑色二流(南方)。[糝-米+火]色四流(西南方)。赤色二流(西方)。青色二流(西北方)。 綠色二流(東北方)。   是內不動幡八流。八方天幡八流(形樣可召仰)。   一壇所。   大壇一面(方七尺二寸)。護摩壇一面(方六尺三寸爐桶三尺五寸)。小壇二面(方三尺)。燈臺十二本。脅機四腳。禮盤二腳。半疊四枚。白布五段(壇敷)。   一壇供。   大壇七石四斗。護摩壇八石四斗。十二天壇二石一鬥。聖天壇一石四斗。油二斗三升一合(大壇八升四合護摩壇一斗五合)。酥蜜(各少少)。蠟(少少)。名香(沈香。蘇合。龍腦。鬱金。安悉。乳頭。白芥子)。御命木(少少)。白布二丈(十二天壇蠟燭料)。   一修僧。   阿闍梨一人。伴僧二十口。承仕四人。驅仕八人。見丁二人。淨衣(白色)。   軌雲。修供養時。最相應者著赤色衣服文。而近代皆著白色。如師傳者。軌心大旨增益(云云)。然者依增益可修之歟。   雜人等布淨衣(如常)。人供(如常)。   一安鎮料物。   小壇九面(方三尺)。半疊(九枚)。銅輪九枚(廣六寸。其形在別)。鑌鐵橛九枚(長八寸其形在別)。鎚九枚(其樣在別)。新鋤九柄。新鍬九柄。新錟九柄。七寶各九裹(金。銀。琉璃。珊瑚(若無者可替用赤色珠)。馬腦。真珠。琥珀)。五味香各九裹(沈。蘇合。龍腦。鬱金。安悉)。五穀各一斗(大麥。小麥。稻穀。小豆胡麻)。酥二壼。蜜三合。乳九合。牛黃一顆。   軌文雲。事真言等。牛黃又難得借物也。不可載之近代支度不載例多耳。   五色絹幣九棒(長三尺五寸)。五色紙一帖(色別十枚)。五色絹各一丈。八色絹各三尺。弘紙十帖(銀錢料)。雜紙一帖。名香少少(沈香安悉香)。手作布九段(九方壇敷料)。米二石七斗(九方各三斗)。果子少少(九方料)。油二升七合(九方料)。白絹八丈(中方料)。白布八丈(中方料)。雜蓆十四枚(中方料)。長莚五枚(中方料)。大折櫃九合(可在蓋)。折敷九枚。機九前(長三尺。廣二尺九方料)。小桶九口。小杓九口。續松二百杷。大幕九帖(九方料)。借屋九宇(廣八尺)(鎮所點定了可造之。但中借屋三間廣一丈許)。石九枚(鎮物埋。置上料面廣一尺餘許是標石也)。御佛櫃九合(一合長七尺。八合長三尺)。三寸釘三連。小釘二連。祭文。高梯二腳。御衣。鎮夜可有舞樂。   右註進如件。   長治元年三月十日行事大法師。   阿闍梨少僧都。   一表白。   謹敬白祕密教主摩訶毘盧遮那如來。教流布者釋迦牟尼無上薄伽梵。十二大願醫王善逝。十方三世應正等覺者。八萬十二顯密聖教。娑婆世界施無畏者。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殊別御本尊界會大聖四臂不動明王。八方鎮護護世八天。堅牢地神部類眷屬。三部五部界會諸尊聖眾。外金剛部七曜九執二十八宿み叡山三寶乃至佛眼所照微塵剎土佛法僧境界每驚言。大日本國(某甲)深歸敬佛教。撰吉日良辰。拂當所寢殿。令修安鎮家國法給。謹尋其大旨。夫空無為宗佛界。以四花七珍莊嚴其界。求榮愛美之人間隨官品袟。修營居所是即世俗古今例也。依之卜別處為戲地。立屋宅為寄宿所之間。掘棄朽木。植新木。平崎處別立曲石移外流為池塞通溝為庭。依如此造營恐各咎尤深。又付處有靈鬼由陰陽家所告也。然而安鎮家國之法。毘盧捨那如來為愍念一切有情。於三界中現威德自在。不動明王像說此殊勝。安鎮祕法殿中安置此像。行此方法。所諸佛常護念諸天擁護怨敵全無臨侵。災櫱凶衰永摧滅。殿埵w穩福德倍增壽命長國土榮盛。然即企鎮護攘災之計。設諸神冥供之禮。寄扇底迦法建立大壇護摩壇。展隨方供養調護摩支物。自今日此時分起首。限七箇日二十一時間致三密行法。仰本尊諸尊悲願。待大陽直日施八方安鎮儀式。伏乞。願大日大悲不動明王。護世八天堅牢地神。部類眷屬當所主託神靈界鬼等。證明知見此旨。於財法二施供養。垂哀愍納受隨喜悅豫。大施主殿下慈悲覆護給。貴體久保本命。行年凡元辰三摩咒。凡三十六衰七十二危。永拂除災殃。百歲千年安穩太平。奉持子孫繁昌一家榮花。未來永永無絕。眷屬廣多自在無窮。凡一一御願併令成就圓滿給。   一鎮宅明(或說中方橛此明餘八方小明云云)。   曩莫三曼多縛曰羅(二合)赦戰拏摩訶路灑拏羅乞叉(二合)羅乞叉(二合)□娖餀驒姑縷□□□諑驉□導□□諑驒姑縷□□□諑膳祚□□導□□諑騷□衽祚驒婇h□□□饑□□飩□□□]□□導□□諑饐□尤□□□□□□薦□□珣□   三昧說。紙鎮宅真言書押付以朱書之(云云)。   私雲。是何說哉。又鎮宅真言者。是五大尊式所出真言也。是又不可然。彼此異也。何依彼哉。若尚可書真言者軌所說五字若慈救。可書歟。   一御衣開白夜可申之。   一卷數(大原)。   安鎮國家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一萬八千九百反。   不動明王真言二十萬反。   護衛本尊真言二千一百反。   三部〃〃〃。諸天〃〃。息災〃〃〃。   奉供。   大壇供七箇度。護摩供二十一箇度。神供三箇度。   隨方安鎮。   大日如來真言八百反。   不動明王真言八千八百反。   八方天真言各百反。   壇供八箇度。   八方安鎮各一箇度。   中夜護摩供一箇度。   神供九箇度。   右謹依。仰旨。始自今月十二日至於今日。并七箇日夜之間。九口僧綱阿闍梨大法師等。內共勤修上件教法。殊致精誠安鎮殿內八方奉祈。   殿下御願圓滿之由如件。仍勤行事。謹言。   延久二年六月十九日。阿闍梨。   書本雲。康治二年(癸辰)六月三十日。於教令院以師御本寫之。右記者是故南圓房阿闍梨耶自製也。師於彼邊諮問此法要。以自記奉覽之師。即書寫之。然師軌文簡要并私義等表堜狻珛菃菑均C又本自有堮捄央C凡狼藉尤其外見憚多。不可出莒底。若有披覽之同法者。明察兩師意趣勿失其旨。為後慶勝記之。   赤黑堮悇O自本所記著本也。以但黑所記師御抄著也。不可之混濫之(云云)。   康治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於東塔一校之。二校之。   (堮恁^   一此不許出家人行。須自禮拜諸天(云云)。   大原雲。出家可行(云云)。一大日等流身故。二法身理等故禮諸天無過(云云)。   一文雲擇勝上地無穢惡(云云)。   案此文。有不淨物者鎮所可去也。但此地不然尤可計也。此地不用之無驗。尤理也非法先耳。   一每月一日及十五日依此供養(云云)。   一雖非國王大臣已下皆可修安鎮法也。軌意也。金剛壽院六條大娷瞴C   一八方鎮。み本尊并八方幡天井安置。み大阿闍梨中方密加修五方鎮(云云)。獨古五枚。儲先中央立綱下鎮之。次東(乃至)北方(云云)。七寶五香五穀等如私記。   依五大尊式給歟。又三井寺鎮只用此事(云云)。   金剛壽院同六條大娷磻々]。   一大壇中央一尺六寸金色二臂不動安置之。修安鎮法(云云)。   一牛王可入支度供物。件牛王磨書鎮宅明(云云)。   一舞樂事。   每時雖可奏樂。有煩故開白鎮夜結願三夜初夜時許也。初夜時五供養時。護摩了至左方供養。不斷可奏樂。但鎮夜請僧樂人共行道(云云)。可隨體不可定執。了舞中方鎮物加持之後鎮舞。一萬歲。二地久。三延喜。四賀天。五舞。三五可隨時耳。   一曩莫三曼多縛曰羅(二合)赦戰荼摩賀嚕灑拏羅乞叉(二合)囉乞叉(二合)□娖餀駴□□毼□□諑騮□□□導□□諑饐□]□□  一幡。三種悉地明。   表白(教王)。   敬白摩訶毘盧捨那如來。大聖不動明王。八方天部類眷屬。總三部五部諸尊聖眾外金剛部護法天等言。娑婆世界南贍部州大日本國。中宮職今構皇后宮殿令修鎮宅祕法給。以不動安鎮家國法。今此教法摩訶ёю遮那如來為拔濟一切有情苦難。示現不動金剛明王。威德自在身安鎮國土宮殿。令無諸衰患給。依之今為奉令能居所居俱安穩故。今日擇吉日良曜。所令修不動安鎮家國祕法給也。仰願。大聖不動明王。還念本誓悲願給。新造宮殿可怖災橫悉拂。萬里之外國女殿下玉體可鎮御。怖卻百由旬內明王更告敕八方天王。汝等各領無量軍眾摧破。內外之難示給。然東方帝釋天始。乃至東北伊捨那天王至。各引八色當方之旗旛。領無量天眾鬼神羅剎金翅鳥王藥叉軍眾。別各各當方可來怖畏拂。總從八方上下可來不祥卻。各各不違明王大將教敕。一一加持擁護水火盜賊口舌病患。災地拔內外怖畏悉消除解脫。國母殿下與聖王萬歲。俱玉體安穩可奉令持給者也。御願意趣如此具被韱祭文。   次祭文(在別)。   次奉釋с⑦Уь并八色幡諸尊者。先曼荼羅其中臺明王三臂金色。出同金輪王降伏形。他方來怨賊等難以威令退散之。頭左垂一辮髮。表內垂一子慈悲愛念苦惱眾生也。右手執大惠刀。承奉如來忿怒之命。敬害眾生三毒也。左執金剛□索。繫縛不降伏者也。安座大盤石上。為表鎮押眾生重障成菩提心妙高山王也。左目閉。表掩閉二乘左道入阿字門也。右一目開給。表以佛眼鑒唯一佛乘也。迦樓羅炎遍身上者表智火金翅鳥王。噉食惡毒有情龍宮也。淺深祕釋不能具之。次八方四臂不動明王。為鎮八方後害。示現極大忿怒形給也。中臺明王。守護王宮中以八方四臂明王為大將。敕八方天王鎮八方來難給也。大旨如此。   結願時御卷數可立壇。奧佛西歟。   五味香事。   見軌文。五味香雲出六種。所謂沈(乃至)安悉乳頭(云云)。然者際佛香可為五味哉。凡出香八種也。次下文出白膠草白豆[卄/(禾*殳)]子前後并八種也。軌文此間似有亂脫。能能斟酌也。   九方鎮物裹樣。   七寶各九裹九方斷。七九六十三裹。可裹料紙一枚鼻巾定疊入切。八枚切八八六十四成。一切餘六十三可裹也。然者料紙八枚也。然後切紙九切取片隅金書付九切置。次又取九切各一隅銀書置。次合五寶各九切馬腦書乃至珊瑚書置了。次七寶各九隨書付金銀等一具置。次以八七色絹各九切囊之。一色絹九切方四五寸許也。一尺八切今一切不足今五寸延可切加。餘三切置金以黃色絹九裹。銀白色。玉玉青色。珊瑚[糝-米+火]色。馬腦黑色。真珠綠色。虎珀赤色。已上各九裹一具七寶去串□露□首飀□□□□氫鞳熨r‥□□滵幣□鰣□耙□嫥臣¥鴃慼慼澆k□□鋤耙m靦萣¥□B楫臧□□奧幣□鰣□耙□□□韣□   五味香。   裹絹寸法如七寶。五香九方斷五九四十五裹也。料紙八枚也。切紙四十五九切取放。如七寶書付片隅沈書付九切疊。次蘇合龍腦鬱金安悉各隅書付。然後黑青白黃赤五色絹。如七寶一尺五寸豎切之。沈黑色絹裹九裹也。蘇青九龍白九。鬱黃九。安赤九。已上五色各九裹各□什j□□□□□□逆□□饈糯裀□  五穀如五香。五九四十五紙隅各書付。然五穀隨書付囊之。次五色絹隨色囊大麥(青絹東)小豆(赤南)小麥(白西)胡麻(黑北)稻穀(黃中)囊斷絹五色寸法如上。但五穀世間多物仍可多囊歟。   五色絹幣各九本。謂五色各五寸切。二折各九插絹又并錢料。二尺許可入也。料絹五色各四尺五寸加可及七八尺歟。   又五色紙幣各九本。九方合四十五枚。各色一帖有五枚錢形彫二切散俱可切之散供半枚囊之。九方四枚半也。前後兩度料合九枚也。散供料色色薄絹一色一尺合五尺也。   銀錢一方前後神供錢幣并埋穴料合一帖也。   已上五色絹各一丈五尺。燥色綠色各五尺五色紙各一帖。白紙合三帖。   一祭文。三昧。   單誠謹請 護世八天 七曜九執。   二十八宿 十二宮神 十二月將。   五帝九龍 堅牢地天 隱顯主龍。   寶宮神等 國內鎮寶 諸大明神。   行疫流行 一切神祇 大日本國。   一切帝王 歸依仰信 大聖明王。   安鎮國家 殊勝祕法 建立大壇。   護摩大壇 七ン日夜 二十一時。   諸供本尊 八方鎮護 四臂不動。   三部諸尊 護世八天 諸護法者。   引以陳設 安鎮供養 燒閼塗花。   飲食果子 摩尼燈明 繒綵錢帛。   五香七寶 五穀散米 音聲妓樂。   微妙供養 財法二施 種種供養。   唯願諸天 守宮神等 隨順明王。   大教令輪 降臨照見 哀愍納受。   同心守護 國王帝王 三十六襄。 七十二危 四百四病 萬病萬惱。   年月日時 凡宮怖畏 天變怪異。   惡夢物怪 邪氣鬼氣 怨家怨敵。   咒咀厭魅 一切惡事 皆悉消除。   未然解脫 玉體安穩 寶壽長遠。   王位無動 德化不變 佛法王法。   興隆自在 正法依法 悉皆圓滿。   一切御願 皆令滿足 宮埵w穩。   八方鎮護 七難消除 七福即生。   千秋萬歲 無畏無難 男印女印。   恆受快樂 國土世間 亦復如是。   及以法界 平等利益 單誠啟白。   再拜再拜。   雖有多本繫注之。   ヨь書。   問。自上古以本尊置虹樑上文不見之何。答。師雲口傳歟。思事意尤妙也。   問。或師傳雲。旗旛納宮念後時用之(云云)。此言何。答。是不置虹梁非可捨故歟。軌雲。若不行時於本像處安置。勿令穢污(文)。其心有之次歟。   三昧樣。八方天幡加埋。只с⑦Фь置樑上(云云)。   с⑦Уь。不埋中方如何。   佛像埋土底四等律文。如法經如何。但如法經清淨地埋之。是如然所有何事哉。但安鎮不可然歟。皆樑上之九方置之。常事如內堭侗藏鉿磏磹G祕可置。捨垣內歟是祕事也。   或說尊像不埋土。又不置樑上。只安置印宛後用(云云)。   軌雲。爾時毘盧遮那如來。為愍念一切有情。常於煩惱苦海之中流浪生死。不出三界受眾苦難。為受苦故展轉造作無量苦業相續不絕。我為拔濟一切有情。於三界中現威德光明自在之身。號曰不動金剛明王。能與人天安樂利益。安鎮家國令無衰患。若有國土多諸災難。日月失度。惡星變怪互相凌逼。水旱不調。眾生薄福。天龍捨離。遇此之時不祥競起無有休息。穀貴飢凍鬼魅流行。疫病妖邪虎狼殘害。暴風霜電毒惡蟲□j□覕婠□觾□□□□□□觛□□□□□裀□娙姁□□觺□□逆□奅楜□□□垓□馭□□F□□□騵祤禪覂□□□□□□□□□禜粿埤□□禘□□粘妳埤□□覜粿奢W□量逆□禪□祿□□□榥□□槎□□磻礿□□□□□□□□□□歷□q旅□□饃譯□□□□□□饜□□□埤□□□□襆□□奾j□XE□饐駥姭駉飀□□□□□□□□禜粿奏□□露□飀□□□□□□□□□埤□□隉撮□□□□□□褥□□□禜粿婀累糧□□□□□埤□□槁□黎□□□□飀□□覆累患□□埤□□饁□p奏稫□□倫漏□檢□□餿祰□□姪詀□□□奰□□□□□□□飣駎□祅檇□□□□□牷慼慼澆瞴慼撫鶠慼慼慼樊眯p□觶□□□□祅□祅楅騇□□□駾姛裀□樺□□聾樉□□□□□朵哄慼撳L奿呂□□□□□□楟穠□□□□□□□馱□騔芊潑O□□餼□□始□□□□□硫□E□j□□□{詻念芊慼慼慼熱琚撰行□榖□□□楰□標奮駽隉慼慼慼@ 又雲。其八方鎮處。即作四臂大忿怒身。紺青色洪滿端嚴。目口皆長利牙上出。右刃左索。其上二臂在口兩邊作忿怒印。身處八輻金剛輪。內其輪四外現八。三古金剛杵頭輪。復有伽樓羅炎坐。四大寶須彌山上及八天王。并諸眷屬。及鑄金輪。自有圖樣上。從王宮下至黎庶悉行此法。若不遍行無有是處。皆於所居安置形像。勿生怖畏。我本先願不捨眾生常居。一處淨同穢惡悉令清淨。及施殘食而為供養。并受大日如來五字心真言。并軍旅眾人五帶此真言。及施殘食今增勝福。其王宮中每月一日及十五日。依法供養。以諸香花上妙幡蓋。僧幢寶網蘇燈閼伽。瓶寶器微妙塗香。種種上味珍妙甘膳。及諸湯藥并陳種種上妙音等。其王爾時捨憍慢心。生謙下心。善為國界及諸人民。親自祈哀恭敬供養。施繞禮拜慇懃祈請發。殊勝願增加福為人民安樂不受諸難。每年春秋依教護摩如法供養。表王志重於諸有情。不生疲惓。為我國界求勝上福。如是陳設八鎮之後。其國永斷一切災福。天龍歡喜愍念眾生。諸佛常常護念一切有情。為加持故俱修慚愧。苦行十善。國界自然安穩豐饒。其諸人民受諸快樂。仁王所化倍增福宅。相繼不絕。壽命長遠國土榮盛。有大威力如獅子王。無能勝者。爾時世尊以偈讚曰。   我大日如來 安鎮家國法 現威德自在。   號不動明王 於一切有情 斷三惡道業。   能離諸八難 便三界獲出 故贊說修行。   及護摩儀軌 供養當時分 宿曜日相應。   一一悉加持 清淨無雜染 住三密觀行。   所作俱威儀 三日午前起 五日午後成。   中夜後戶摩 大陽安鎮畢 大悲根本號。   五字心真言 王敕普流行 軍眾皆帶受。   建立尊形像 印契具分明 童子威怒身。   面貌皆宛滿 儀軌及供養 教令悉相應。   曼荼羅普通根本自著別如上次第法每鎮畫。依前起作憍屍迦右旋伊捨畢。   周百由旬內 四臂大怒王一髮左下垂   身作紺青色 半跏彌盧山 成就斫羯羅。   猛焰從心王 狀如金翅鳥 八天依本位。   面向至尊前 持自契真言 眷屬皆奉獻。   龍神鹹歡喜 稱美贊人王 八難不能侵。   一切同安樂 所有難調者 災變自消除。   設使軍陣中 斷彼人身命 為帶真言故。   大士力加持 永斷怨害因 生勝不動國。   其王等近處 兩臂根本身 黃色坐金山。   作俱摩羅相 以幡花繒蓋 種〃妙莊嚴。   初自十五晨 王親自瞻仰 所捨於殘食。   奉獻不動尊 供養勿生疑 成真實上味。   迴奉十方佛 我願滿眾生 大千國土中。   一切同安樂。   私案。以五字真言書於札上。欲怙八方家如葉衣法其故。何者上文雲。軍旅帶真言(云云)。偈頌雲。設使軍陣中。○生勝不動國(云云)。能居人既依帶真言得安穩所居殿宅。又依怙真言可無動搖。能所是同。身土不二也。其理顯然歟。大唐東都永南宮寺門樓柱上。書三種悉地真言(云云)。推其心。是見聞覺知人自得功德。又為鎮坤內寺歟。今五字明。彼第二真言也。功能尤高。大日經中雖有法身。於此真言殊號降伏四摩。解脫六趣滿足一切智智金剛智智。金剛字句經大旨以此明為字。仍事所居殿宇欲除諸難耳。但自古至今人師不謂此事。雖無走例有何妨哉。   又此軌大旨以五字真言為不動真言。於二手四臂像前可誦之也。其心尤其深也。依憚多委不記之。更問之。   問。為降敵修之時。以下文摧他敵法中慈救咒軍眾誦之。帶之上文之中何雲五字心真言軍旅帶哉。答。五字真言功能委示其無便。學者各知之。但互用之可無妨歟。軌上下文影略互顯歟。此軌甚深事尤有五字明也。軌趣不可示之事。   問。行此法起首日何。答。軌處處文每月一日十五日(文)。   問。每月者白黑兩月中何。答。偈末文雲。初白十五晨王親自瞻仰(文)。若然者每月者白月歟。   問。慈覺大師金剛頂經疏雲。天竺黑前白後(云云)。爾者何雲初日耶。成立印軌等多以黑月八日為不動法成就日者也。答。大唐者白前黑後也。然而今軌心用唐土風歟。至立印軌等之說者。陀同尊法軌主其旨異也不須和會耳。   問。彼眾〃諸法所〃起首日時。諸三藏西天曆法不須巨唐風俗(云云)。然而何今軌獨用唐土曆法哉。答。西天黑前白後。大唐白前黑後也。雖似前後殊異。於日無相違。用一日十五日耳。仍非背天竺法用唐土風而也。   軌雲。次說隨方安鎮法。當欲鎮時。先起東方擇勝上地。無諸穢惡結界加持。當其鎮處掘深三肘廣亦三肘。以瞿摩夷塗飾。辨備塗香閼伽燈明飲食蘇乳果子。別作時方曼荼羅於此壇上。置本尊像。幡花嚴飾廣設供養。尚於中夜作護摩業。其所鎮處以金銀琉璃□□□□駜□姏□□楸□□□□□□□□□□漣奊□□□□□□□□□□□□□□□□謫拓□璦壤□連¥□若□□鳦□潸v邥哄W糯□□¥鍤□鯥□大邥膣¥□嶢葩撫S□¥T□趑□嶡□¥□□H□鯀鈞浩□蛩憎腺Do莧□□□□□|漥嶩擭r嶢芧□耬□滎□莧悢D□灺□╮歐L□□□¥□□□呥~□晨□□□j□¥嶧□□pl□□珩巧□貤邪¥嶡□□墣□蔩擰□□□□j□‥譥□□□□□q□□J□蔥乾捂琡D□□嫦湧□□芨□¥□漧譥滿撩□□□滎□莧恁J□□□悅噥礡熨r¥□□若□湣§荂水鶞漶B苨糠□□|迴□颸噸N鍥礡潑l□莧荂慰D~□□□□滿漿A¥鷨□□趥□□□□□□G□j□¥□□滵啣¥屨□□笲鮹迢鮨□警□漦□□□□鍣|□□貧□□□墥閏□□莧U熒□薄慝葦溧□揣‥□□□□溧□□□□j□葨□□□□□湧□珥□皓鶠情慼慼慼慼慼撞跼_□芥晦鯨祤胥□臐L□欨□陰□□¥□溧□芊暴捸慼澆□§□□□□□蕭□殮□□j□□□j□村鯧□犅□□尨鯊□□□□□□□   問。軌作肘方。曼〃於此壇上置本尊像(云云)。爾者此本尊像者何歟。答。軌文亂脫實所難分別也。私案之。兵戈鎮時素四臂不動并本尊天可置歟。如文中方不動八方本方天也。八方燒安息香。以素淨飲食各誦本方明供養。本方旗旛大將於中上宿燒沈水香。真妙上者亦以淨食供養。誦不動明(慈み雲一也)。若非兵戈時。若息災除病豐饒求官敬愛失約求財等為鎮不可作旗。只如上文四臂紺青尊供養。誦五字真言。令增勝福。此時以二手金色尊王近處置也。上下其旨委細也。具見文悉之。已上有二心歟。   一說。七寶不辨方只輪上散之(大原)。   鎮所三種供(五供一前。散米一折敷)。九種供養一折敷。   私雲。至當方灑淨護身可有之歟。   正鎮之間止樂(云云)但大阿闍梨大行道已前。中方支物等委不加持之。此所誦輪等明一〃可加持之。如上土左右掘置行者前方小許ワДгЁ樣掘為下居也。行道或說只遶寢殿此世不用之。   念誦反數可隨時歟。   軌雲。次說作戶摩鑪及所用。若護摩時。於明王前作戶摩爐。廣一肘深半肘。取本處城邑四邊。順流水及彼河峰土。及雜香加持。和為泥以用泥爐壇。復以瞿摩塗。拭行者左邊羅惹位次。大卜位次。大將位次。地主位。地主應須親入道場發至誠心本位中坐。道場內不得過三人。於壇外四面七步外嚴敕解兵執持器杖。一如兵法。及奏種〃上妙妓樂。大陳供養。廣宣王命於大聖尊前。為一切有情如法安立。本方天像并諸眷屬修功德時。尚佔大相如有不祥。依教攘之既安鎮了。即於尚處召眾三人。能修行者令彼受持三時焚香灑掃供養。每月一日及十五日。燈明飲食種種音樂如法供養。諸天歡喜護持此界。無有襄難一切安樂。其戶摩時用牛蘇四斤或三斤。五穀巨勝乳酪飲食果子。蠟菉豆子塗香。五味香沈壇或本省之香。蘇合龍惱鬱金安悉乳頭白芥子。密隨施主年紀。乳木長十二指。菉豆白膠草白豆穀子及羅惹。上服以代其位如同道場。將用所表如親自供養。瞻仰無解。每鎮鐵撅銅輪各一撅。長八指一半。已上作獨□樂□□□祅□□□□□□聾娼□□□稼□□□□祅□□楅□飀□□□□□□□集□□□□□□□□炕憮*(少/貝)]撅每鎮不動尊。旗一口本方天王旗。一口軍馬行時即將引落大將隨後若不行時。於大像處安置勿令穢行。   私雲。五味香等文有少〃亂脫歟。蜜恐可置牛蘇次歟。又乳木次菉豆白膠草白豆穀子。此二種香又五味香文未可置之歟。又菉豆恐剩歟。上文有之故歟。   決之沈檀乃至安悉(云云)。何六香耶。答。或沈壇為一種(云云)。   私〃。雖設令沈壇為一乳。雙尚餘。仍合沈壇事雖非思處也。建立戶摩軌丁字白壇沈雲。各別舉之。合沈檀五味數足合有。不然之如軌文所舉香等皆可出之歟。   問。白芥子舉世不謂香。今文香中似出之何。答。今文亂之恐可入五穀中歟。又接香邊有歟。建立戶摩軌息災文出香中有白芥子。然者今文置香中歟。   問。乳木次所出菉豆。白膠草豆穀子是所用哉。答。或人藥種出之。但山家例不然。更問。之建立戶摩軌息災文。〃丁香。白壇。沈。熏陸。龍腦香。荳穀。白芥子。及以蘇合香半未半為丸(云云)。以此文准知。知文菉豆白膠草荳穀乳木次可用之歟。近來大阿闍梨只加持香水灑淨加持鎮物等次祭文。次念誦(此問奏樂)。次出假家大行道(然者八方阿闍梨各穴輪等委可加持)。又若土地人民兵役災變有不祥相。依教攘如有惡相。不作功德。三書之內必有應驗。不然別作大福。隨處迴攘即須為之若息災時用乳木。爐中輪印。白食白衣。若增益時。用白檀木。爐中憧印。衣食俱赤。若敬愛時。用蓮花。投火如無雜花代之爐中蓮花印。衣食俱紅。若調伏時。投苦練木。棘釘皇英刺及毒等。爐中刃契。衣食皆青。   或說天并不動幡。八方立之其本各置積(云云)。   又若為當國眾生周百由旬內鎮之。於王城每方面一千里。內五百里外。當取所使安鎮俱不過其信即得。   若調伏時不應顯名目。作必須祕密為之。勿使尚處知。唯監著者知之。藥物先須備。擬自將行要即用之。   私雲。藥物事吉〃聞口傳必用之。但降伏許可用之歟。更問。   問。今軌心五種戶摩中。正以何為宗歟。答。軌心以降伏為宗。如之若有國土多諸災難。乃至相續不斷絕(文)。此等災起時依降伏可修之也。   問。以何爾知。答。軌說起災之相文。與建立戶摩軌。降伏文同之。但臨事任施主等。何法修之可無失也。   問。或〃軌心正依增益(云云)。何。答。是言尤可也。隨方安鎮文末出。修供養時最相應者著赤色衣服。皆大吉祥(又)。依此文爾雲也。文證炳然也。   問。大原記雲。後文殘食供養時。著赤色衣也。正增益宗非〃著赤衣(云云)。答。雖有親疏殊異。先達皆是久師祖師等也。取捨可有心。非可致是非耳。著赤衣事。雖出殘食供養文。未只限其時。〃不可定執歟。隨五種護摩。眾色皆別行。息災法行者欲供養殘食脫本色。眾更著赤色哉。恐不動法他軌等殘食供養時未〃著赤色耳。   又雲。如此祕法不許出家人。行持此法者。所作供養皆須自禮拜。諸天出家之人具佛禁戒。令諸天不敢受禮。所求福德悉不成就故。違行者尚犯大罪是以不傳出家之人本法。金剛智三藏於天竺大師所受得。勿令傳之。只許與白衣修行者。祕之祕之。西方深重此法。設欲行密行之不令諸國知有是。以西國相承繼嗣不絕。又西方慳法只流尊身樣於諸部中以為大護。殊不知有安鎮家國土法。   若助修多時十六流助修令持之。   自座起為出壇場。先八箇阿闍梨護身被甲(云云)。薦布絹重敷事置鎮支物樻料也。   營(玉曰戈瓊切度也。弋夷力切。今作□C□□賂逆□辰夾□飀□  軌雲。不動尊摧他敵。八方天王旗旛并八方天降怨真言法(云云)。   又說不動真言畢(云云)。   若行營所八旗在外。各依本方。國諸軍將士卒所下營上宿各依本方。豎立八旗。執旗人燒安息香。以諸素淨飲食本方旗旛大將於中山宿。燒沈水香。真妙上者亦以淨食供養(文)。   又雲。作一石不動尊。明王像高十二指。畫彼人形及書彼姓名。以此不像當上厭〃如是不久自尚消滅(文)。   問。今所云不動尊者。二手金色。四臂紺青。二尊中何。答。八方鎮所所說四臂紺青尊歟。   問。其故何。答。如彼文之想。不動明王號令八方天王。雲汝等各領無量軍眾。摧破逆賊。若作此法彼賊自彌滅決定無疑(文)。爾知也。   問。若爾者何者何底哩三昧軌所說。四臂不動真言不用之耶。答。彼此何必一須耶。今軌以慈救明顯為四臂不動真言歟。   問。近代人師多食加持四臂不動真言。不用彼底哩三昧軌。又不用慈救明何。答。依一師傳也。依之近代皆以殘食咒。知四智臂不動真言管見故也。   即依同師傳以慈救咒。護摩時四臂不動真言用之。傍人妨之。守一隅不見餘方也。師說恐依此軌心歟。他軌等皆似四臂尊。降敵時旗旛書之。   私雲。谷御記雲。若偏為安鎮修之者可依息災法(云云)。   問。偏為安鎮修之者其意何。一軌始修皆安鎮也。若非安鎮可修邊有之歟何。答。災未發之前兼修之。所謂近代於新宮如修是也。偏為安鎮歟。故軌〃能與人天安樂利益安鎮家國令無衰患也(文)。未然行之是為偏息災也。   決雲。異國軍等來時。修降伏。但不修八鎮。只似神幡向敵鎮之如軌(云云)。   私雲。若事卒爾者可然。若閑修八鎮可無妨耳。   問。摧他敵之文中。作八方旗不作不動旗故何。答。軌文似亂。上記作護摩爐。及所用物文中雲。每鎮不動尊旗一口。本方天王旗一口。軍馬行時即將引落。大將隨後若不行時於本像處安置。勿令穢污(文)。恐以此文迴可置彼所歟。不然者大將於中止宿。燒沈水香以淨食供養誰哉。   問。或右記只八旗雲何。答。是見下說。八旗文不知上交文也。若不然不對本尊。失見之又不順八方。是又失也。仍大將執持不動旗。燒香供養。想成本尊不斷誦咒賊殄滅也。   七寶九方料各以當方色割出。曩之八方色。如幡但中方黃歟。   問。八旗有文炳然也。依何文作十六旗哉。答。隨方安鎮文。み於其鎮所置一素不動。四臂者及本方天眷屬(云云)。依此文八方作不動旗(云云)。   私雲。此文心極暗。於其鎮所者中八方也。一素不動及本方天者只九旗也。中不動八方本方天也。末〃以不動置八方。何以此文爾得心耶。   師〃相傳頗所難思也。仍餘若有天運。承修此法時。可用九旗。修九鎮耳。古今八旗十六種不同有。不用九旗。頗以似無據。雖儲九具鎮支於中方既無本尊。調十六旗有煩無詮。下文脫信上交不覺是豈可然耶。准餘獨知之。背古例雖似有恐唯任軌文耳。年來九鎮無思。諸師又文閉口今日始得此文。覺語初發者也。   問。何故軌み八方鎮所不雲九方耶。答。大將在中鎮。八方且み八方有文炳然。重煩不可問之。但八九不同。先達賢愚之異也。如此事隨時宜也。可雲顯味隨時行藏有運歟。   保延六年十月二十九日。法橋上人位無障金剛記之。說護摩所用物中文み。大陳供養廣宣王命於大聖尊前。為一切有情如法安立本方天像并諸眷屬(文)。   私雲此文心中不動。八方天王雲得心耳。   如戒者可有前後。供養但略香水一壞。塗花燒各一壞行供養也。   當方穴ワДгЁ樣堀(一重行)行者下居料也。委如下。   啟白次祈願(神分略之)。其詞〃仰願地天還念大誓。此等聽與不動明王加持。當方天護念相加。擁護此等。此方可起。怖畏災害消除給(寶號等)。   又說。九方各受地仍神供等。各九前也。但先師并人師不用之。中方事盡故也(云云)。此說吉也。   一行道路。大牆內八方鎮假家外也(仍五六尺許行道路置之)。   私雲。軌心似此形像中心。第二院八方天歟。若爾者。無第三重院尊失有之。仍中心二臂不動。身長八指(四寸)。許其身金色俱摩羅相坐。金盤石炎焰有伽樓羅狀髮兩手(如常)。   又雲。黃色大身(云云)。依此說只大小可任人意歟。   私雲。軌み其八方鎮處即作四臂大忿怒。未〃曼荼羅第二重。而師傳難思。何會之耶。凡今軌心說二重曼荼羅歟。   八方四臂(丁Уьみ第二重)身紺青色。目口皆張。利牙上出。右刃左索。其上兩臂在口邊。作忿怒拳。處輪金剛其輪外次八三古金剛杵頭。其身有迦樓羅焰坐。大四寶須彌山(云云)。   瑜護雲。四臂不動青色。二手金剛拳頭指小指曲如刃。形安口兩邊相如牙(云云)。   東方白色旗。畫帝釋。   右手持獨古杵。左手叉腰。乘六牙白象。瑜護雲。乘象住五色雲中。身仰金色(云云)。   東南黃色旗畫。四臂火天。   乘羊。右手作施無畏。第二持念殊。左手持仙杖。第二持澡瓶。瑜護雲。乘青羊赤宮遍身火焰(云云)。   南方作黑色旗。畫焰摩天。   乘水牛。右手持焰摩幢。左手叉腰。瑜雲。乘水牛右手執人頭赤黑色(云云)。   西南方作燦色旗。畫羅剎天。   乘師子。右手持刃。左手叉腰。瑜雲。乘白師子身。著甲冑。○赤肉色(云云)。   西方作赤色旗。畫水天   乘龜。右手執蛇索。左手叉腰。其天頭上有七龍。頭狀如蛇形。瑜伽乘龜綠色(云云)。西北方作青色旗。畫風天。   乘獐。右手持旗。左手叉腰。瑜雲。雲中乘獐著甲冑(云云)。不說色。   北方作黃色旗。畫毘沙門天。   乘鬼。右手持捧。左手叉腰。瑜伽。乘二鬼身上著甲冑金色(云云)。   東北方作綠色旗。畫伊捨那天。   乘犎牛(野牛)。右手持三古叉。左手叉腰。瑜雲。乘黃豐牛○淺青色三目忿怒。二牙上出髑髏瓔珞頭冠中有二仰月(云云)。   是三昧樣金剛壽院依之給歟。   安鎮私記。行林鈔三十三。   山門東塔南谷淨教房真如藏(三百五三)。弟以本書寫之畢。   延寶四(丙辰)歲十月。日比叡南山無動寺法曼院藏朱墨校了。   (堮捅部^   延寶四(丙辰)十一月。日於無動寺法曼院燈下校合了。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三十四。   光明真言法。   一支度。   注進。   光明真言護摩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禮盤一基(可有半滅)。脅機二腳。燈臺四本。酥。蜜。名香(沈。白檀。鬱金)。白布一段二丈(坦敷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可有慢代箇無懸緒等)。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三口(各可有杓。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   淨衣(淺紅色)。阿闍梨。助修二口。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了十二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敷設雜器等(如常)。   右注進如件。   保元三年四月四日行事大法師。   阿闍梨法印。   右支度美福門院五十日御逆修之時。法印大和尚被修支度也。   一起首時分向方等(隨法斟酌)。   一行法。   師傳雲。光明真言法。出不空□索經第二十八卷。自件卷別本軌記出也(云云)。   私雲。師曰光明真言儀軌世有二本。其中一本三十卷○經第二十八卷清淨蓮花明王品略文書出。今一本者全非經。立共隨圓師皆以傳授。但桂林雲二本儀軌不堪依憑。以彼清淨蓮花明王一品所說為正本書。隨彼闍梨傳受此品仍書出之可為本法(云云)。   私勘祕錄諸觀音部。不空□索法五之中雲。不空□索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明真言一卷。出不空□索經二十八不空譯(貞元海仁)。有大原記。依蘇悉地如具(本書也)。   光明真言私記。   先前方便(如常)。次佛部印明。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護身〃〃(已上如十八道)。次大護身印明(如悉地)。次結髮印。   右手作拳直舒大捐。印於頂上真言曰。   唵蘇悉地羯裡娑縛訶。   次地結(如十八道)。次金剛牆(如十八道)。次道場觀(用定印)。   樓閣中有大曼荼羅。中心有●字。字變成塔婆。塔婆變成大日如來。三部諸尊陳列圍繞。   次三力偈(普印)。次普通供養(如十八道)。次治路(如台記)。次振鈴(如台記)。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奉請本尊。次臂除從魔。次示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普印)。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用普印大日略讚是也)。次入三摩地(定印)。   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塔婆。塔婆變成大日(如前)。   次根本印(二印二明有口傳)。次念誦。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次部母印。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如前)。次閼伽。次振鈴。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堂外作善。   承曆三年九月四日於大原仙洞被記之。   行法事。   大原說依台藏大法。或依悉地修之(云云)。   у雲。別軌題雲毘盧捨那佛說金剛頂經光明真言(云云)。然者依金界亦無妨歟。   唱禮事。   同說雲。八葉歟(云云)。   私雲。師說雲。   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圓滿報身盧遮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半馱羅縛日尼菩薩摩訶薩。   〃〃賀耶枳哩婆菩薩摩訶薩。   〃〃阿謨伽播捨菩薩。   〃〃執金剛菩薩摩訶薩。   〃〃五大毘爾耶羅惹摩訶羅惹。   〃〃大小自在羅惹。   〃〃三部摩訶羅惹。   本尊事。   同說雲。師雲。大日不空□索二尊之間可用之(云云)。以不空□索為本尊者依彼經也。但猶以大日為本尊尤可(云云)。   持曰。唯以大日為本尊(云云)。   三昧阿闍梨說雲。大日為本尊。件大日蓮花部大日也。大日三部共在之(胎藏對授記有之人不知事矣)。 私雲。三部大日事。對受記并瑜祇疏委可見之。 佛部ЛЬг出攝大軌。蓮花部ЛЬг印出觀音軌。金剛部ЛЬг印出瑜祇經(云云)。   大原說雲。光明真言經意猶謂不空□索咒歟。故咒中有不空句蓮花句等也。又猶大日真言歟。若然者觀音部大日歟。只隨意樂修之。或懸不空之像有何妨哉(云云)。   私雲。傳聞。大原上網宇治殿御追善料被修此法。懸台藏曼荼羅(云云)。   二印二明口傳事。   大原記雲。金合二中指並豎。頭相合。二頭指當二中指第三節上。少不相著。二大指掌中二節相並屈入。   私雲。大原以永承四年五月十一日。於持明房受得之。私撿不空〃〃經第三說。不空〃〃根本印。與此相似耳(云云)。   三昧阿闍梨。康平三年五月二十日。於中道房受上印記。雲二頭屈著二火初節(云云)。   師曰。若勝身三昧印招以二頭指著二火。初節離不離可尋之者(云云)。 ●●●●●●●●●●● ● ●●● ● 唵阿謨伽尾嚧左曩摩賀母捺羅摩抳缽納摩。 ●      ●●    ●●●● (二合)入縛(二合)拿缽羅(二合)襪多野吽(或本加泮吒Лг⑨в句)   又無所不至印。   合掌頭指置大指上。頭柱少有峰也。明曰 ●●●●●   惡尾羅吽欠。   私雲。師說雲。根本印二印二明。次釋迦印。左手仰掌橫置心上。右手火與空相捻地直豎。水風豎少屈之立。臂向外。此說法印。   歸命(引一)婆薩縛吃哩捨涅(入)索娜曩薩縛達摩縛(無缽反)始多缽羅缽(二合)缽多哦ア曩三摩アア娑縛賀 不空□索印。   二手蓮花合掌。進力禪智金剛縛。右手禪度入左席口中。即誦真言曰。   (蓮花印歸命)唵阿慕伽缽囉底喝多□氤閥□□□□□□   部母印。   二手內縛。合二頭指圓屈。禪智並密。真言。 ●●●●●●●●● 唵旃拏摩訶樓沙拏吽(此真言金界也)。   金剛手。   五古印唯二水內相交。 ● ●     ●●● ●    ●●   ● (金印歸命)縛日囉(二合)播抳縛日囉(二合)薩坦縛(二合)吽   念誦事。   私雲。師說雲。大日部主部母釋迦本尊。 唵(三身時進)阿謨伽(無間無斷)尾盧左曩(大日如來)摩訶(大)母捺囉(印)摩抳(寶藏)缽納摩(二合蓮花)入縛(二合)拿(光明)缽拿(二合)襪利多野(轉法輪)吽(引菩提心義。亦是金剛不壞義)泮吒娑婆訶。   成就金剛手。當壇明三部火天曜宿佛慈護。   私雲。先部母。次大日(同之)釋迦金剛手。三部總咒。諸天總咒。當壇明成就部主。次又部母。   護摩事。   大原記雲。為滅罪除病等修之時息災法修之。為亡者鉤召法修之。又除曜宿二段(云云)。   火天段(如常)。曜宿(如常)。本尊段(以大日為本尊)。護摩咒五字明。諸尊世天(如常)。番僧後加持(同用光明真言)。   私雲。師說且附增益蓮花部尊可增益之故也(云云)。   у雲。師說支度淨衣淺紅色也。若依增益可用黃色。可更問之。   護摩真言大原御說用五字明。本咒長句之故也(云云)。   師曰。但用本真言。雖雲長句不似尊勝陀羅尼等。若缽多摩之句以下可用之。   土砂加持事。   軌曰。若諸眾生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諸罪。猶如微塵滿斯世界。身壞命終墮諸惡道。以是真言加持土砂一百八遍。屍陀林中亡者骸上。或散墓土。塔上邊皆散之。彼所亡者。若地獄中。若餓鬼中。若修羅中。若傍生中。以一切不空如來。不空毘盧遮那如來。真言真實本願。大灌頂光明真言。加持土砂之力。應時即得光明身。及除諸罪報。捨所共身。往於西方極樂國土。蓮花化生乃至菩提更不墮落(云云)(經第二十八卷同之)。   私雲。尊勝陀羅尼亦有此功能。所行雖易能成難思大事。以思議之心勿疑。真言不思議(矣)。   師曰。土砂置左脅機。每護摩終三時加持。立於別壇修供養法。似有其煩。若修五十日護摩者。初七日滿先以少少令散墓上。結願以後以多土沙。始自彼墓寒林之中。青塚黃壞散在屍上。悉皆散之可散法界皆救願也。但於此事為現存人修此法者。不可有之。具可見息心抄。   一句義。   儀軌別本之初阿謨伽●●●者。此三身萬德如來心中密言。次毘盧捨那●●●●者。此其如來真實明句言。次摩訶穆陀羅●●●●。此五智如來心中密言。次摩尼婆頭摩●●●●者。四攝智菩薩等心中密言。次蘇婆羅●●者。觀世音菩薩心中密言。次缽拿婆利陀耶●●●●者。是三世三劫一切諸佛如來一切菩薩等心中密言。次吽婆吒●●●者。此毘盧捨那如來。無量如來大神力威猛大勢力密言。破裂地獄成淨土句言。次蘇婆訶●●者。此證得大菩提果句言。   一功能。   軌雲。若有過去一切十惡五逆四重諸罪。燼燃除滅。若有眾生隨處得聞此大灌頂光明真言二三七遍。經耳根者。即得除滅一切罪障(云云)。   別本雲。若有一切眾生。耳聞一遍真言。此人滅除無量億劫微細生死重罪。證得大三昧地。亦常誦持人。無量壽如來荷負令生極樂淨土。具足三十二相八十莊嚴。速令成正覺。   軌雲。復有眾生連年累月。痿黃病惱苦楚萬端。是病人者先世業報。以是真言。於病者前。一二三日每日高聲誦此真言。一千八百遍。則得除滅業障病。   別本雲。此祕密真言咒。此萬德無數諸佛如來心中祕密咒也。誦持此真言神咒。即萬億無數。諸佛如來歡喜。此大毘盧捨那如來。無量壽如來。兩軀如來心中咒誦一遍。為誦百億無量大乘經。百億無量陀羅尼。百億無量諸法門了。最此大毘盧捨那如來肝心祕密咒。三世三劫一切諸佛。由誦持此真言咒力。速得成正覺。此神咒是百億無數諸佛如來母。百億無數菩薩聖眾母(云云)。   又雲。一切行人智常可受持。讀誦此真言。一切天神地祇。一切靈鬼等。成佛因緣。   又雲。誦持此真言。常不可撰淨不淨。不可障滯。一切穢惡常不可間斷。誦持此真言者。一切天神地祇靈鬼等。悉所歡喜。可蒙大福德故。   又雲。欲令父母靈。生極樂淨土向西方。誦千遍。定生極樂淨土。是故建立父母墓所。以此真言制無量壽梵字。安置父母墓所。必彼靈雖經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不墮惡道。必往生極樂淨土。蓮花中寶坐上成佛時。從眉間放白毫光明故。名光明真言。   又雲。若有一切女人。欲厭女身成男身。誦持此真言者。必轉女身得成男身。若常讀誦女人得成大梵天王。若貌形醜陋女人誦持此真言。滿一萬遍。必得端正形貌。為世間諸人愛敬無疑。   又雲。若有世間一切佛弟子。為免妄讀妄誦罪。必誦此真言。免妄讀妄誦罪。成如法清淨了。   一卷數。   御祈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一萬五千遍。   馬頭觀音真言。白衣觀音真言。   護衛本尊真言。光明真言。十一萬五千遍。   當壇護摩真言。不空□索真言。   三部總咒。火天曜宿明各。   奉供。   大壇供。一百五十箇度。   護摩供。諸神供。二十一箇度。   右謹依。仰旨。始自四月十一日至於今日。并五十箇日夜之間。三口僧綱大法師等。相共殊致精誠勤修。上件教法奉祈。禪定女院陛下。御滅罪生善。寶壽長遠之由如件。仍勤行事謹言。   保元三年六月一日阿闍梨法印大和尚位。   (本雲)享德四年閏四月十五日於西園寺聖門院書寫畢。   行林。光明真言法。第三十三。   堮捅部C   光明真言三身印。此印說取可尋。   虛合二水指二中指背レоデ。水指背二風レоデ。二大指二中指面間Шンы。是法身印。次印佛眼印。是報身也。次印左五指展心上レン右手五指展肩ヤЪы。是應身也。   有人云。光明真言有上求下化印(云云)。可尋之。   ●字義多多也注了。●●。破壞之義。以甘露之智力除諸障難者。又除放光。照法界除闇焚燒。惡業煩惱。●●。驚覺義。息災成就義。一切悉地成就義。諸佛作證明之義證得菩提之義也。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三十五。   普賢法。金剛薩埵法。   普賢法。   一支度(支物如常)。   名香(燒香。陸香。沈水香。壇香等供養普賢菩薩集經用全軌等不可也)。   一起首時分。   金剛薩埵念誦軌雲圓滿月夜。   集經雲。白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   一向方。   薩埵軌雲面向東方。或面隨取隱便。   一行法。   八家祕錄諸經部之中般若法第三。此中理趣般若·仁王般若·般若菩薩儀軌等出之。內舉普賢修行儀軌等所謂。   金剛頂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會普賢修行儀軌一卷(不空。貞元錄。海·仁·珍)。   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一卷(不空貞元海仁珍)。   金剛頂勝初瑜伽經中略出大樂金剛薩埵念誦儀軌一卷(不空。貞元海仁)。   金剛頂瑜伽五祕密修行儀軌一卷(內雲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圓覺。仁。珍雲大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海無念誦字)。   私雲。右四本諸菩薩部之中普賢法更出之(云云)。   私雲。上四重出(云云)。此外舉二本。所謂。   金剛頂勝初瑜伽普賢菩薩念誦法(不空貞元海仁念誦法經。云云)。   普賢金剛薩埵念誦法一卷(內雲瑜伽念誦儀軌。不空貞元。海外題證雲告普賢金剛瑜伽法。仁雲普賢菩薩金剛薩埵瑜伽念誦儀軌)。   又諸金剛部之中。金剛薩埵二出右經法之中二本(除普賢修行儀軌)并普賢法之中普賢金剛薩埵念誦法(云云)。   私雲。上四五出經法菩薩金剛(云云)。   私雲。以前經軌法等。經法菩薩法金剛法三所重出。其意如何。可更思擇。   今勘普賢修行軌等。皆依金界說。一印曼荼羅明十七尊(大日薩埵十七自餘十三云云)。儀則多違大法修行。丹州池上就五祕密軌而有私記。如下出之。今附成身會通行法而聊記之。   前方便(如常)。淨地淨三業觀佛金剛起四禮金剛持(如常)。啟白神分等供養文唱禮。   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金剛界大悲毘盧遮那佛。   〃〃金剛堅固自性身阿□佛。   〃〃福德莊嚴聚身寶生佛。   〃〃受用智慧身阿彌陀佛。   〃〃作變化身釋迦牟尼佛。   〃〃曼荼羅主阿里也三曼多跋那羅菩地薩怛縛耶摩訶薩埵縛耶。   〃〃四波羅蜜菩薩摩訶薩。   〃〃十六大菩薩摩訶薩。   〃〃八供養菩薩摩訶薩。   〃〃四攝智菩薩摩訶薩。   〃〃五部海會一切佛菩薩等。   次五悔發願(如常)。次勝地(乃至)現智身○智身(如常)。   若以人佛菩薩為本尊時。此出可加用意。今以金剛薩埵為本尊故。今軌文觀之。   次四字明(乃至)振鈴(如常)。次八供養印明。次奉獻事供。次普供養。次讚(大日四智本尊)。   本尊讚曰(是金剛界十六尊中薩菩薩讚也)。   縛曰羅薩怛縛摩訶薩怛縛縛曰羅薩縛怛他櫱多三漫多跛捺羅縛曰羅爾耶縛曰羅播儜曩等薩都諦。   金剛薩埵念誦軌雲。   次當誦普賢菩薩讚曰。   先結欲金剛羯磨印誦第一句。薩縛(引)弩羅(引)哦素(上)佉薩怛莽(二合)曩娑(去一)次結計裡計羅金剛羯磨印。誦第二句。怛納(二合)縛曰羅(二合)薩怛縛(二合)跛羅莫素(上)羅多(入二)次結愛金剛羯磨印誦第三句婆縛冥摩訶素(上)佉濕哩(二合)佉掣羅也諾(三)次結慢金剛羯磨印。誦第四句。缽羅(二合)底跋爾也(二合)悉□□姍訊菕撫氶慼潛媃a磻□□□□飀□  私雲。四印如下書之。   私雲。軌意將欲誦讚。先觀念金剛薩埵及行者所居皆有十六尊圍繞端嚴位(云云)。   胎軌大讚初雲。毘盧遮那位及行者所居皆有海會眾圍繞端嚴位(云云)。或雲。諸尊涉入我我涉入諸尊譬如多圓鏡相對互顯現。   次結本尊三摩耶印誦金剛百字明(如常)。不改前印。誦薩埵明縛日羅薩怛縛(二合)。   理趣會軌雲。誦百字真言。由是加持。無上菩提尚不難得。何況諸餘成就。設犯五無間罪。纔誦消滅無餘。何以故。由本尊堅固己身故(云云)。   次加持珠。暫置本所。住定觀念。   大日心月輪內有五字門。次有本尊咒。右旋而布烈。 T76025801.GIF   我身中亦有 清淨滿月輪 大日本尊明。   與彼等無異 此中●字門 轉成五智杵。   反成普賢尊 戴五佛寶冠 身如水精月。   右手持五古 左手金剛鈴 是一切如來。   菩提心祖師 亦是長子也 薩埵三摩地。   名為諸佛法 能成諸佛道 離此無有佛。   一身與二身 乃至無量身 同入於本體。   流出亦如是 一理無二故 我身即大日。   大日即本尊 本尊即我身。   次出定執珠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五部。總諸夫。次成就。次又部母)。普賢金剛薩埵軌(不空)雲。則住普賢菩薩大印。誦大樂不空三昧耶真言密語曰。 ●●●●   ●● ●    ● ● ●●●●●●● ● 唵摩訶素(上)佉縛曰羅(二合)薩怛縛弱吽鍐斛素羅多娑怛鍐。   菩提心義雲。理趣經大樂金剛薩埵即是普賢金剛薩埵。經名妙遍清淨句。其下十六句即普賢為主。薩王愛善為四親近。八供四攝如次圍繞。睹有十七句十七尊。其十七印具如十七尊述義也。其十七明。別如勝初瑜伽經普賢儀軌也。彼中普賢根本真言十七字即理趣釋所列十七尊種子十七字也。又名蘇羅多金剛。此雲妙著。即金剛薩埵異名也。故知十七合唯普賢十七離名大樂。若五祕密法中。以此大樂四親五印具歷五方五位皆為此法(云云)。當知一切諸尊內證外跡名義離合行相通別隨各各部皆亦如此。此義極祕不能縷說(云云)。   教時義雲。如理趣會說十七句義。述釋雲此十七尊各有三密。普賢儀軌同此十七。但普賢根本真言有十七字。唵(三身)摩訶(大)素(樂)縛曰羅(二合金剛)薩埵縛(二合成心)惹(春)吽(雲)鍐(秋)斛蘇(色)羅(聲)多(香)薩多鍐(三味著樂心合妙樂心)惹(鉤)吽(索)鍐(鎖)斛(鈴)此十七字即大樂十七種子如次配(云云)。普賢一尊合為自身。令入大樂法樂。分為十七尊身。初一字三身義為大樂尊。次四字大樂義為四親近。次四字金剛心義為內四供。次四字引入住喜義為外四供。次四字樂著亦妙樂義即四攝也。此是開一法門真如三密亦得諸法真如三密。如是十七句義開合。一切諸法開合亦然。彼一法門入真如界。真如界即大日如來。證得一切諸法故。以一切諸法合為一身。則以一切諸法皆為一種三密。名一印會。若開一法分為諸尊。則有胎藏四重海會法諸尊。皆有三密。無有一法出此外者(云云)。   私雲。薩埵軌等。以此真言為根本明歟。大印者是羯磨印也。軌文明羯磨印中雲。普賢菩薩住金剛慢印雲。五祕密軌雲金剛薩埵大智印。二羽各作金剛拳。左置於胯。右手調擲金剛杵勢置於心上。右腳押左(云云)。   薩埵軌明三昧耶印雲。二手金剛縛。以二中指入掌交合。二小指二大指各豎頭指柱如獨鈷杵形。是普賢菩薩三昧耶印。用前羯磨密語(云云)。   五祕密軌。以此印為三昧耶印。真言曰素囉多薩怛梵(云云)。理趣釋雲。妙適者梵音蘇羅多也。蘇羅多者如世間那羅那裡娛樂。金剛薩埵是蘇羅多。以無緣大悲遍緣無盡眾生界。願得安樂利益。心曾無休息。自他平等無二。故名蘇羅多耳(云云)。   普賢金剛薩埵軌雲。次結金縛。合豎二中指。是金剛薩埵三昧耶印。密語曰。唵(一)三摩耶(二)薩埵鍐(三)(二合)。由結此印修行者。當住普賢大菩薩三摩地。坐於滿月背倚於月輪。令身圓備。   私雲。五祕密軌同之。法花軌等。此印為普賢根本印明也(云云)。但薩埵等意。以此印明為三昧耶分。非是正為根本印明歟。   金界羯磨會金剛薩埵羯磨印。   左手作金剛拳安左腰側。想取五古鈴。右手想取五鈷杵抽擲之三返。即置乳上。誦真言。唵縛曰羅(二合)薩怛縛(二合)阿。   三昧耶會雲金剛縛。忍願直豎。二大指二小指各開立不相著。是五鈷印。三昧耶薩怛鍐(二合)。   右二印明用不在意消息而已。   次還珠法。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次應結四祕密羯磨等印(如出下五祕密記)。次八供養。次事供養(乃至)禮佛出堂。   右大略記之。專不可用之。恐懼塞心矣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私雲。師傳雲。此軌為末。入壇者不可授之。云云)。   薩埵私記(丹州池上)(私雲。此記者篇章書軌文。但其文略。今具抄入軌文并註大原說。見者莫奇矣)。   大原說雲。別本軌雲。修行此法者。常住本尊觀。行步踐蓮花主於精室門。揮指三稱吽。右目置摩曰。左目置吒月。以左金剛拳。當心豎頭指。右手二復然。頂上三右旋。指空及下界。次復又旋轉。皆誦吽自明(云云)。   師雲。此門前作法也者。行步之間觀(如文)。次於門前撣指三反。次兩目置摩吒字成日月。次以降三世右手印結護。以左手印立心前(誦印)。次正開門入室。以前所成麼吒目顧視(云云)。   別本又雲。次思惟(乃至)禮三寶(云云)。次又有淨三業印明(云云)。   師雲。謂如常行作法耳(云云)。   已上異本軌說不必用之。仍依通途之文耳。   私撿理趣會軌文入之也。   文雲。當禮四方如來。以身供養。誦本真言。由捨身故。則捨三業有漏之體則成受三世無礙律儀戒。   次金剛起。   文雲。次於空中想一切說佛菩薩。然復右膝著地。結金剛起印。誦其真言。心當思惟。令一切如來不應貪現法樂住。惟願哀愍不越本誓加持覆護。別本。此次有普禮印明也。師曰此別本文不必用。   次五悔。   文雲。當對聖眾發露懺悔隨喜勸請(私謂如金剛界用之)。   次五大願。   文雲。復發五種大願。   次發菩提心。   文雲。則結金剛薩埵跏。謂以布腳押左。當結定印。誦無上正等菩提心真言曰。   唵薩縛瑜哦質多母怛跛(二合)娜野弭。   由誦此真言故。一切如來令瑜伽者獲得不退轉。能摧一切魔怨。是人等同大菩薩及諸如來。   次勝悉地(私謂。文有部觀念。不散前定印)。   文雲。瑜伽者作是思惟。我廣發金剛薩埵大勇猛一切有情具如來藏性普賢菩薩遍一切有情故。我令一切眾生證得金剛薩埵位。又作是思惟。一切有情速得大菩薩灌頂地。證得虛空藏菩薩位。又作是思惟。一切有情法藏性能轉一切語言故。我今一切眾生得同一切大乘修多羅藏證得觀自在菩薩位。又作是思惟。一切有情羯磨藏性善成辨一切事業故。今一切眾生於諸如來所作廣大供養。證得毘首羯磨菩薩位。   又作是思惟。一切有情既具四種藏性獲得四大菩薩之(云云)。   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及以法界力。願以一切有情速證。   清淨毘盧遮那佛身。真言曰(私雲如金剛界)。   已上行願分。   次金剛合掌。   文雲。即結金剛合掌印。二手合掌。十指相交右押左誦真言。   唵縛曰蘭惹裡。   由結此印故。十波羅蜜圓滿。成福德智慧二種資糧。   次金剛縛。   文雲。次結金剛縛印。准前金剛合掌。便外相叉作拳。誦真言。唵縛曰羅(二合)滿馱。   由結此印。即成金剛解脫智。   次開心。   文雲。次結金剛縛。三指自心。誦真言曰。   唵縛曰羅(二合)滿馱怛囉(二合)乇。   由結此印故。能摧身心所覆蔽十種煩惱。則召一切印。處在身心隨順行者成辨眾事。一切印者所謂大智印·三昧耶智印·法智印·羯磨印。   次召智。   文雲。次結金剛尾捨印。二羽金剛縛。屈禪智各置戒方間。誦真言曰。   唵縛曰羅(二合)阿尾捨惡。   由結此印。令四智印發智暉。有大威力速得成就。   次閉心。   文雲。次結金剛拳三昧耶印。准前印屈進力捻禪智背。真言曰。   唵縛曰羅(二合)母瑟置(二合)□埤□  由結此印。能縛堅固一切印(一切印者是四智)。當於行者身中而不散失。   次普賢三昧耶。   文雲。次結三昧耶印。二手金剛縛。合豎忍願安於當心。誦真言。   三昧耶娑怛梵(云云)。   由結契印。誦真言已。於背後想有月輪以為圓光。身處在其中。想金剛薩埵由結此印及誦真言故。大智印等一切部中所結一切印一切如來身口意私金剛印而不虛。無敢違越。若誦一千遍。結一切印。皆得成就。大原說(云云)。   文雲。於背後想有月輪以為圓光。身處在其中(云云)。   師曰。其月如圓珠如圓室觀之。於中觀在身也。而背後光只是如畫面之形任人以為之爾也。若誦一千遍。即上三昧耶真言曰。   次極喜三昧耶。   文雲。次結大三昧耶真言印。二羽金剛縛。忍願入掌相交。合檀慧禪智面相合如獨股金剛杵。以忍願觸於心上。誦真言曰。   娑摩耶斛蘇羅多娑怛梵(云云)。   由結此印觸心故。金剛薩埵遍入身心。速與成就欲希望諸願皆得(私謂。已上依金剛界行之已上三昧耶分)。   大原說雲。大三昧耶真實印者。謂羯磨印是也。其大平開腕結之。猶如花方定印。開掌之勢耳。彼金界北亦可爾也。而此等頗用心少少凹掌寄腕少許。   次大智印。   文雲。次結金剛薩埵大智印。即解次前印。二羽合作金剛拳。左置於胯。右手調擲金剛杵勢。置於心上。右腳押左。誦真言。   縛曰羅(二合)薩怛舞(二合)含。   誦已。想自身為金剛薩埵。處大月輪。坐大蓮花。五佛寶冠。容貌凞怡。身如月色。內外明徹。生大悲愍。拔濟無盡無餘眾生界。令得金剛薩埵身。三密齊運。量同虛空。由持瑜伽大智印相應故。設若越法具造重罪并作諸障。持彼大智印故一切供養恭敬。若有人禮拜供養尊重讚歎者。則同見一切如來及金剛薩埵。 私雲。安和尚以此一印明准五相成身。文中略故但有一尊無餘四印。故下文雲如自身觀以月圍繞等(文)。是故行人可加觀之。 大原說雲。右拳弄擲杵而後置心上(如常勢)。左拳置胯腰際拳面付腰拳指節方付胯也自身即處月中。其月者我我第八識所變月也。自身即一大月一大蓮中四印圍繞住。即是我九識所變五智所成之五尊也。   次現智身。   文雲。當住此智印。則於想金剛薩埵智身自身觀以四印圍繞。同一月輪同一蓮花。各住本威儀。執持標記。各戴五佛寶冠。瑜伽者專住身前金剛薩埵。心不散動。即誦真言曰。縛曰羅(二合)薩怛縛惡。   由誦此真言故。金剛薩埵當阿尾捨顯現。   大原說雲。謂於身前亦大月一大蓮中觀五尊。謂先大智印明時。我身即成五尊。是觀成新佛也。今現智時即於身前觀古佛。即召入我身也。   次見智身。   文雲。誦真言曰。   縛曰羅(二合)薩怛縛縛(二合)濕哩(二合)捨。   由誦此真言故。令定中見金剛薩埵了了明(私謂。此上二明不散前大智印誦之)。   次四字明。   文雲。即誦四字真言曰。   弱吽鍐斛。   由誦此真言故。金剛薩埵智身令召入令縛入令(云云)喜與瑜伽者定身災合體。   私謂。用降三世印。前現智身之時。身前觀薩埵智身。此即因圓果滿薩埵也。今四字明召彼薩埵智身入於前大智印時觀所成之身也。   次素羅多。   文雲。次結素羅多印。二羽金剛縛。右智入左虎口中。乃於心額喉頂四處加持。各誦真言一遍。   蘇羅多薩怛梵(二合)。   由結印加持故。四波羅蜜身各住本常恆護持(私謂。是加持意也)。   次灌頂。   文雲。次結五佛寶冠印。二羽金剛縛。忍願並豎令屈上節如刃形。進力附著忍願背。以印置於頂上。次置髮際。次置頂右。次置頂後。次置頂左。各誦真言一遍。真言曰。   唵薩縛怛他(引)櫱多羅怛曩(二合)阿毘曬迦阿(引)。由結此印故。獲得一切如來金剛薩埵灌頂位。   大原說雲。師曰。其真言中有羅怛曩之句。而非是寶部灌頂印明。只寶冠故有羅怛曩句也。   次繫鬘。   文雲。次結金剛鬘印。二羽金剛拳額前相繞結二羽分腦後。又結便檀惠徐開如垂冠繪帛。誦真言曰。   唵縛曰羅(二合)摩(引)羅(引)阿毘詵者滿□埤□  次甲冑。   文雲。即結甲冑印。遍身□甲(私謂。依金剛界耳)。   次拍掌。   文雲。次結歡喜印。二羽平掌拍令歡喜。誦真言曰。   縛曰羅(二合)都使也(二合)斛(引)。   私謂。已上成身竟。   次根本印真言。   文雲。次結前金剛薩埵大智印。誦根本真言曰。唵摩訶素佉縛曰羅(二合)薩怛縛(二合)弱吽鍐斛(引)素羅多薩怛梵(三合)。   次讚。   文雲。次應結四祕密羯磨印。即誦金剛歌讚四句。每結一印當誦一句。讚曰。   薩縛弩囉哦素佉薩怛摩(二合)曩娑怛納(二合)縛曰羅(二合)薩怛縛(二合)跛羅莫素囉多(二合)婆縛冥摩訶(引)素佉涅裡(二合)注掣野諾(三)缽羅(二合)底跛□餕饜□切□菕撫氶慼潛堙樊H□襛□□解□□□累奐□褸□□□□□兜飀□  次羯磨印。   文雲。次作欲金剛印。二羽金剛拳。左羽想執弓。右羽持箭如射勢。即成此尊印身。稱真言曰。   薩縛(引)弩羅(引)哦素佉薩怛摩(二合)曩娑。   大原說雲。欲金剛羯磨印。如金界愛菩薩也。 次結計裡計羅印。   准前印二拳交抱於胸。即成此尊印身。誦真言曰。   薩怛鍐(二合)縛曰羅(二合)薩怛縛(二合)跛羅莫素羅多(文)。   大原說雲。觸金剛印。先二拳交抱胸。謂以左付胸。以右付左肘上。以右押左也。金界王菩薩印亦爾也。問圖繪何故交十指抱耶。答印彼異也。抱時尤可爾故全不可如印也。   次結愛金剛印。   准前二金剛拳。左拳承。右豎右臂如幢勢。即成此印身誦真言曰。   薩縛冥摩訶(引)素佉涅裡(二合)住掣野諾。   大原說雲。愛金剛印。以左拳面付當右拳立肘。以右臂尻立左拳虎口上也(如金剛界幢菩薩印也同之)。 次結金剛慢印。   二金剛拳各安胯。向左少傾頭如禮勢。即成此尊印身。誦真言曰。   跛□餕饜□□□□諑餉榔菕樊H□視兜飀□  大原說曰。慢印。二拳安胯老拳面付腰。指節付胯也。   次三昧耶印。   文雲。次結五祕密三昧耶印。即結金剛薩埵三昧耶印。作金剛縛。屈忍願入掌相合如前。禪智檀慧各相柱如獨股金剛杵。誦真言曰。素囉多薩怛梵(二合)。   由結此印誦真言故。神通壽命威力相好等同金剛薩埵。大原說雲。忍願面合如以前者。唯是如前大三昧耶忍願相合也。其形似前故也。是獨□槾泥雜□□□□本□□觀祿□秠□礹□□  次結欲金剛三昧耶印。   准前印屈進力上節由背相合。以禪智並押其上。誦真言曰。   弱縛曰羅(二合)涅哩(二合)瑟知(二合)娑野計摩吒。 由結此印故。能斷微細無明住地煩惱。   大原說雲。以先印合腕。屈二風甲相合。以空各押風。如彈指也。即結計裡計羅三昧耶印。准前印右智押左禪相交。誦真言曰。   吽縛曰羅(二合)計裡吉麗吽。   由結此印故。能拔濟護持一切受苦眾生界。皆獲大安樂三摩地。   大原說雲。以先印而以左空二風甲合兩間付之。而以右空重左空甲上。   次結愛金剛三昧耶印。   准前印進力互相掘。忍願進力併合如眼勢。豎戒方相合檀慧亦然。誦真言曰。   鍐縛曰裡(二合)掘娑摩(二合)囉囉吒。   由結此印故。獲得大悲解脫。憐愍一切有情由如一子。皆起拔濟安樂之心。   大原說雲。如前印以右大端出左虎口以左大端出右虎口而以右風絞左火初節文。口左風絞右火初節文而其二如本甲相背合。又其二火端各虎口出如眼形耳。而二地二水申合之。又其二空如前印押重風甲間耳。   次結金剛慢三昧耶印。   次用前印觸其二股。先右次左。誦真言曰。   斛(引)縛曰羅冥濕縛(二合)裡怛覽(二合引)。   由結此印故。獲得大精進波羅密。剎那能於無邊世界一切如來所作廣大供養。   大原說雲。如前印先安右胯上。次安左胯上耳。謂以二小指合間安也。   次念誦(先百字明)。   文雲。次住金剛薩埵三昧耶印。誦大乘現證百字真言曰。   唵縛曰羅(二合)薩怛縛(二合乃至)薩縛惡(私謂。可用薩埵三昧耶印)。   私雲。金剛百字明。如常。   次正念誦。   文雲。入金剛薩埵三摩地并結大智印。誦大乘現證金剛薩埵真言曰。   縛曰羅(二合)薩怛縛(二合)。   或住大智印。或持數珠無限念誦。勿令疲頓。由住三摩地誦此真言故。現世證得無量三摩地。亦能成本尊之身。一切如來現前。證得五神通。遊歷十方一切世界。廣作無邊有情利益安樂等事(私謂。用前大智印。或用數珠)。   大原說雲。文百字明次雲即入金剛薩埵三摩地(云云)。師曰。此是指後念誦三摩地也。於此處非入其三摩地耳。   私雲。誦百字明瞭。不散其印。而誦薩埵真言曰。住大智印。或執數珠。入金剛薩埵三摩地。可無限念誦也。如軌上文者。以十七字明為根本咒。如今正念誦文者。縛曰羅(二合)薩怛縛(二合)為朝宗。更可思之。   大原說雲。師曰。念誦已後行住坐臥常觀一月一蓮。四印圍繞□□無其終耳。故文無念誦已後作法也。若每日若時時欲修之。又隨意樂修之。而如之相續四儀中念誦。四儀中住此觀耳。凡此法唯自行之觀心也。全不許為他修其法耳。故不具五供等法事相。不用隨方諸發願迴向諸餘開表祈願等。只是四儀之觀心也。若向壁等若於空室觀修之耳。如彼胎藏大法意支念誦。亦不具事相不對尊像。只觀本尊相耳。今此五祕密行法亦是有心行者四儀之觀法也。雲有軌。即不受師傳者准餘行法者甚可笑可笑。若強入道場對像欲修。若金界前。若薩埵之像前等若敷一薦若坐繩床修之。而無奉送等作法故。即下座之後於四儀中住此觀念誦。更無終之作法耳。又雜不念誦常住此觀。四儀勿廢耳。行時五尊同處月中。臥時諸尊同臥月中。不異我身耳軌意。一大月輪我身即中一住前欲金剛弄前左右後金剛皆座。後金剛如抱我身。如之觀行住坐臥不廢耳。如傳大士雲。夜夜抱佛起也。而彼五祕密軌初作法次第在之。後□□不可作法得意可甚貴甚貴。私記奧。文有略科。文雲。今此五祕密法分為三段。初序說。次正宗。後釋義也。就初序說分文為二。初總敘祕密乘(此中間自他受用身)。次金剛下別敘此儀軌。次瑜伽者在閑靜下。二正宗。此中行願分等得意知。次瑜伽行者行住坐臥下三釋義也。分文為五重。初明所住法。次明所持印。三明觀智。四約諸尊。五雜明。就初分文為二。初結前行法明觀法此即初也。次金剛下正明所住法。分文為五。如文可知。即此五尊也。初就金剛薩埵分文為三。初釋人。次釋法。後明能。此即初也。次經下二釋法。次此法下三明初能也。餘四尊如文可知。次欲金剛者持下第二明所持印。如文可知。次欲金剛者是第三明觀智。如文可知。此中金剛薩埵先明體性也。次金剛薩埵者下第四約諸尊文中。明五部八供四攝。如文可知。次普賢曼荼下第五雜明。分文為三。初約四大品。次約引。後約二門。此即初也。分文為二。初結上文明五身。次終三世下正約四大品。次金剛薩埵五下二約五部文中。無羯磨部(更問)。次五身同下三約二門也。分文為二。初正釋悲智二門文中明也。此中釋薩埵名(云云)。次是故菩薩下引證。此即理趣經文也。彼文五行偈頌分為五段。此即五部也。如文可知。文末以大日經三句釋之(云云)。   寬德三年四月十四日。延曆寺遍照金剛抄之。   大原說雲。文雲若依毘盧遮那佛自受用身所說內證自覺聖智法及大普賢金剛薩埵他受用身。師曰。謂大日於尼吒成道。自佛身出縛日羅薩埵(云云)。即種子也。此字成眾多月。令一切眾生住一一月中。即令成薩埵即月輪。還來大日如來乃至(云云)。如是薰眾生。以之為自受法樂之境。即十地菩薩非其境界也。經中有中此等說故雲自受用所說內證等也。而下須彌頂為金剛薩埵住阿字門之前月。是為他受用。是約十地菩薩所見也。故雲大普賢他受用等也。又五佛同座五方。正為他現身。凡此真言教主以理智法身自受用身為本。須彌頂即花藏界中應現他受用身正為十地菩薩頓悟之機現曼荼羅說祕密乘。今案金剛頂經意正說曼時即大日變成大持金剛身說之。是作事業故也。鬘髯記之。能可安經意耳。   文雲。金剛薩埵五祕密即為如來部。是金剛即蓮華部即是寶部(云云)。   問。此約五部也。爾者何故闕羯磨部耶。   師曰。羯磨部者即前四部之中事業是也。故以羯磨一部攝前四部之中耳。為顯此義故不舉羯磨部也。如金剛頂說十六大菩薩中雲。金剛薩埵得五部灌頂。餘十五尊唯得一部。而其薩埵灌頂羯磨部灌頂闕。義決中釋雲。前四部中灌頂事業。事即是羯磨部灌頂也。故別不雲之(云云。取意)。又先日師一說曰。羯磨部中不說護摩。謂前四部中五種六種護摩。即是羯磨事業故也(云云)。   已上私記儀軌之文并師傳等抄入之畢。   軌雲。瑜伽者行住坐臥常以四眷屬而自圍繞。處大蓮華同一月輪。金剛薩埵者是普賢菩薩。即一切如來長子。是如來菩提心。是一切如來祖師。是故一切如來禮敬金剛薩埵。如經所說。金剛薩埵三摩地。名為一切諸佛法。此法能成諸佛道。離此更別無有佛。欲金剛者。名為般若波羅蜜。能通達一切佛法。無滯無礙。如金剛能出生諸佛。金剛計裡計羅者。是虛空藏三摩地。與無邊眾生安樂。拯拔濟無邊眾生溺貧□□切埤□□□□□橖□□觚椻□□□□□□□妘磻□娏騖飀□磻禂□□□□□□□□程榜粿埤□霸禋□練□祰馨□□□□□妘磻蒔牷慼戮R□□龍□騧□□□□□□□楻□□□□□□□槔賂駛□解□□□□□G□□□靈導飀□□□□□□□□□□□□□□褸□□禜□裡z□□□祜□□□□□□□□觾妖□□□饟娀埤□覷觬□□襦□秬□□覽□□□□□□□□□□□□餘褙□□□□饟□磻褙□□埤□晼慼慼慼慼慼慼敵E糕誇膳□□□□□粳褻楏粳覞□稚□□□□□□□駉□逆□□覆鶴觷□禳潔E□□勵□□□騧□蓮□□□□□□奪□□□□s□□覷□□譯□騺□祤祋□□□□□覜粿姚橠□□□□□□□診□□□□□□解□□□□□G□□□□□祊糖□飀□□□□妘礪秜□□練□□□箋□□租誇□禳婝侗m鞳慼慼慼慼慼熨娀□□□□□□□□□□醴□箋□樈祰□礽□□□□□□□□□誇□禳孌椏餾□妧□□□□□□□□饟娀妘輻□稚□□□露□婇縷□□□□禘□□□□□□□□□□□禂□駜□□□□禜粿□□□禳慼慼E□□□□□□□婀姪規□騂駜□□□禜粿娙奜觕□綠□榆奮詨隉慼慼慼憤諶ョ熱嗒潦牷敷Q膳□穛□□姪諑解□□□□□G□□□□飀□示□□□□□□z□姈□禂□飀□□□証□□□姈□褙□飀□□娏騖駔□褙□誇□□玲□□□禂□誇□禮妧□解□□□□□□□□G□□□□□坰飀□□□襛□□□□□禎椸駴□婖□□□□□□□念s□□婖□□□□□□□□□□楅礸□□兜飀□□□□□□□禨□□□饟奪□□楏□□褸□□餺□□□□□□□襤禂□□□槔量驪詫□□□□秕□□□駉□楑□□□槔龍□□駔□羇□□□駉□逆□□□□□褻□□□槔鶴馯觛榵唌慼慼慼潠礡慼慼慼潸怴慼慼慼慼慼撕隉慼慼慼慼撰□□□□□麗□□□□□□□□□□□□□□□橖□□□□埤□□□楈駛□粿夾麗□□□□□□飀□   依胎藏界修此法者。   大悲都壇(如常)。   尊位(八葉東南)。   梵號。阿哩也(二合)三曼多跛娜羅(二合)菩地薩怛縛(二合)。   密號。真如金剛。   種子。●(暗)。   三形。賢瓶。   尊形(肉色。左手持蓮花上有刃。戴五佛冠。右手如三股印向外。調定圖。白肉色。右手持蓮花上有利刃圍炎也。祕藏記)。   印明。   經雲。以定慧手作未開敷合掌。   義雲。蓮花豎二空。   軌雲。〃〃〃〃〃。   廣大軌雲。作未開敷蓮花合掌。建立二空指而稍屈。   胎記雲。虛合如來敷蓮花。唯中指端少開二空並豎。   師傳雲。   曩○南(一)暗惡娑縛(二合)賀(引)。   對受記雲。一切支分生印。   海大德說。文雲普賢曼荼羅滿月金剛繞蓮花。豎二空者虛心合掌二大少開立小許二空少屈。意大德說同權僧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同海說也(但雲二空直立少屈)。珍和上說惠和上說好。別記雲。虛心合掌二大頭少開二空頭少屈正僧正說。大方普賢。支分蓮花合掌雙立二空少屈東寺山記如芙蓉蓮花安心(靈嚴作三補吒。稍開曲空開掌如掬水像。當心)。   私謂。已上印相未入壇人不用之。   或別壇(三重中台有二文。九尊部主第二又有二文三部自部更可問之)。   文殊院普賢。私雲。此種子此東寺一圖●也一圖●也(天台)。   梵號密號(同八葉)。   種子。訶(引)。   三形。蓮花上三股。   形像。(肉色。左手持蓮花由蓮花。調定圖。肉色左手蓮花上三股)。   印明。內縛五股。曩○南(一)三曼多跛捺羅(二合)野莎縛(二合)賀。   菩提心義雲。問。八葉已有普賢·文殊·慈氏·觀音。第一重亦有觀音。第二重亦有文殊等。第三重釋迦眷屬亦有普賢·文殊。此有何別。答。抄記曰。觀音·文殊·普賢·彌勒也。在八葉中即大日大法身也。為度人故漸漸出於外。故次門中復有文殊觀音等。以類可解外也(云云)。   私雲。撿圖。釋迦眷屬觀音·虛空藏·文殊眷屬普賢·觀音也。而今問中之釋迦眷屬普賢文殊如何。又雲。華嚴雲普賢。唯依如如不依國土是自性身。又雲。普賢一毛孔中有不可說微塵佛剎。是自受用。理趣釋雲。普賢於色究竟成受用身。為伏九十五種外道下南閻浮八相成道。是他受用。法華雲從東方來。普賢觀雲在東方淨妙國土相如雜花經已說。是變化身(云云)。故以等普賢安八葉中東南方之(云云)。   又雲。當知一切諸菩薩化跡無定方處。遍一切方故。安諸方無復妨難。   依蘇悉地而行之者行法如常(但依佛部)。   唱禮。   三身佛眼。   曼〃〃主阿利也三曼多跛陀羅菩地菩地(三反)縛曰囉囌婆爾冒地冒地。   四大明王〃〃。大小〃〃。三部〃〃。   道場觀。   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華。台上有月輪。輪中有●字。字變成五古。五古變成普賢菩薩。戴五佛冠。身如水精月色。右手持金剛杵。左持金剛鈴。身處在滿月輪。欲觸愛慢等眷屬圍繞(云云)。   讚。金剛界十六尊中薩菩薩讚用之(如上出之)。 印明。金剛界三昧耶會菩薩印明也。   金縛忍願直豎二大指二小指各開立不相著。是五□本□馘逆□  三昧耶薩怛鍐(三合)●。   理趣釋雲。吽字者因義。因義者謂菩提心為因。即一切如來菩提心。亦是一切如來不共真言妙體。恆沙功德皆從此生。此一字具四字義。具賀字以為本體。賀字從阿字生。由阿字一切法本不生故一切法因不可得。其字中有吽聲。吽聲者一切法損鹹不可得。其字頭上有圓點半月。即謂摩字。摩字者一切法我義不可得。我有二種。所謂人我。此二種皆此妄情所執。名為增益邊若離損鹹增益。即勢中道(云云)。   私雲。若欲廣知可見吽字義。   集經第六雲。普賢菩薩滅罪咒(私雲。有印咒。可更檢之)。   支波啄(決定)毘尼波啄(斷結)烏蘇婆啄(生盡三)。   此咒平旦七遍夜七遍誦。去厭魅野蟲毒。能得身心惠三解脫。生不受生死身。得法身常身。境內外國怨。一切惡人。一切鬼神。一切盜賊。虎狼師子。惡毒蟲惡獸。聞此咒聲。皆口禁不相惱亂。惡夢災殃鳥鳴百怪。自然消滅。此咒功能說不可盡。   金剛薩埵。   梵號。阿利也(二合)縛日羅(二合)薩怛縛(二合)。 密號。真如金剛。   種子。縛吽●●。   三形。五股。   形像。(肉色。左手拳當左腰。右手當心三股杵。坐赤蓮花)。   印明。   以二手相合。而水輪相交入於掌中。二火輪地輪向上相持。而舒風輪屈第三節令不相著猶如穬麥。是執金剛印。彼真言曰。   南○赦(一)戰拏摩訶(引)路灑拏□檢□  右印明出經。   都壇作法(如常)。   尊位左方金剛手院。   或作別壇者(行法如常。今其中抄一兩要事)。   成身成地(如常)。   於彼中思惟 道師諸佛子 水中觀白蓮。   妙色金剛蓋 八葉具鬚葉 眾寶自莊嚴。   常出無量光 百千眾蓮繞 其上復觀想。   大覺師子座 寶玉以校飾 在天宮殿中。   寶柱皆行列 遍有繞幢蓋 珠鬘等交給。   垂懸妙寶衣 周匝香花雲 及與眾寶雲。   普雨雜花等 繽紛以嚴地 諧韻所愛聲。   而奏諸音樂 宮中想淨妙 賢瓶與閼伽。   寶樹王開敷 照以摩尼燈 三昧總持地。   自在之綵女 佛波羅蜜等 菩提妙嚴花。   方便作眾伎 歌詠妙法音 以我功德力。   如來加持力 及以法界力 普供養而住。   處空藏轉明妃曰。   曩莫薩縛怛他(引)櫱帝驃(一)尾濕縛(二合二)目契弊薩縛他(二)缺(四)鳴娜櫱帝娑頗(二合)羅係□導□□騪□□□□襹□奅□飩□□□□諑□□襼婦飣□毼飀□  由此持一切真實無有異。作金剛合掌是則賀即次當轉縛字成金剛薩埵。無盡剎塵數普現圓光內千界為增數流出焰光輪遍。至眾生界。隨性令開悟身語遍一切佛心亦復然。   祕密品雲。   復次祕密主 今說第二壇 正等四方相。   金剛印圍繞 一切妙金色 內心蓮華敷。   臺現迦羅者 光邊如淨月 亦以大空點。   周匝自莊嚴 上表大風印 靉靆猶玄雲。   鼓動憧憧相 空點為標幟 其上生猛焰。   同於劫災火 而作三角形 三角以圍之。   光鬘相周普 展朝日暉色 是中缽頭摩。   赤續猶劫火 彼上金剛印 流散發焰暉。   持以□奭礹硈荍捏堣l字 光佛說是汝。   勤勇漫荼羅。   釋雲。次作第二曼荼羅者。謂從蓮華部數之。蓮華為初。金剛界第二部也。我正宣說之。謂善說也。非前非後依次而說也。其曼荼羅四方作。普以金剛圍之。以三□樀□□□□□奜□□□□□□□□驗﹛慼敷S□駓檢□槙□□□□□槔□□□□□□槔謊覺饜□□訬□襴□□□□□□貤譥s示椻奅本□□□飀□□椸□穢裀□□□襴□□□□□□□□襦□診□□駝楞□□飀□椸□□□□□□□□穢襐饋□□飯□褸□□□□□□□□□騧□□□□騧□椻婇□□□□□騧□□□奈□□□□椸□j□娵唌慼慼慼慼慼慼樅芊慼慼慼毅謘慼慼熱u□E□□□□訬□桌□□□□□桌□□□□|蜀□韱□¥嶩□集健級訌訌□劍‥□嫥□□楫裶艤捸慼模迭慼慼慼慼熨r‥□嫥□□□芧□□韣|□珥□□□□□□鋤韣|□詳□□□n□□□檥□□集鋨□鋦兣¥□□詳□□□j韣¥臘蔨□□□□|□□□悅諢□韣‥□莥□J□□□□鯊□□□集央撲詭_鋩□□□□集□□□J□□□韣¥菠襦薧嫥□薤□□薧□譏□□韣¥□I□□□□□牣‥□營□晦□□兣|□□噫□集鋧貤譨□‥□□□貧□狩顫韣|□□□譥□□□□□珥□韣|蔨□□臐慰DW耨□臐嬈□奔擇尤□□溢R□韣□   私雲。前品有五金剛。此中有七金剛。加持與劍印。亦有六。五如前。亦如槌。   又攝大軌二明王上有真言主眷屬七金剛使金剛密一切持金剛一切奉教四印明。廣大軌雲。金剛手右吽字為種子。各現威怒身。印與持地同。金剛手左金剛峰外縛金剛。右一切奉教獨□本□椸□□囊□導□□□袖□飀□□椽切塔□□□□□褓□□□□飀□  金剛薩埵(●中台)。一大日●率睹波(在東葉上)。二寶幢●●光焰(同在東葉)。三花開敷●●金剛(在南葉上)。四彌陀●●初割蓮花(在四葉上)。五大鼓音●●萬德莊嚴具(在北葉上)。六普賢●賢瓶(在巽葉上)。七文殊●青蓮花(在坤葉上)。八彌勒●蓮花上迅疾印(在乾葉上)。九觀音●蓮花上法住印(在艮葉上)。   已上內院了。   一忙莽雞(●□乾)。五股二商朅羅(●□坤)。鎖三部主(●北)。四金剛鉤●(又●)。五金剛針。六月黶(●巽)。眾器械大一切奉教(西)。   已上第一重了。   私雲。具緣品釋雲。若作印者。金剛座上安白蓮花上表其物。作字者。執金剛眷屬通用●字。餘金剛通用●字(云云)。若准上下壇例側半月中安三角向不作之(今且依圖作之)。可以八方天為第三重。   右依水尾玄靜阿闍梨金剛部持誦法攝之。持誦不同文同之。持誦不同意雲。中台有二文。一准不動壇釋。安九尊。二准諸壇例。可安部主第二重有二文。一依大悲壇釋。以三部眷屬為二重。二依部母壇。以自部為第二院(云云)。   讚。次入定觀念。次金剛等八尊印明。次帝釋等。八方天印明。   次金剛部淨珠真言(云云)。次金剛部持珠真言(云云)。次念誦。次入定觀念。次根本印真言(云云)。   已上。金剛部持誦法意了。行法首尾可依隨行軌。   依金剛界行此尊者。   四印·一印·理趣經等行儀作法。可問明師。   一曼荼羅并形像。   普賢金剛薩埵瑜伽念誦法雲。   中央普賢菩薩。與八金剛明妃圍繞四隅。遶四隅嬉戲等外供養。金剛鉤女等四門無量菩薩圍繞。次當於曼荼羅中位想圓滿月。於月中有普賢菩薩住金剛曼印。次於大聖前想欲金剛。形色皆赤。衣冠鬘瓔珞種種嚴飾。自瞻大聖。住金剛弓箭印。次於大聖右想計裡計羅尊。曰以二金剛拳交臂住抱印。於大聖後想受金剛。形服皆青。豎左臂執摩竭幢。以右金剛拳承其肘亦共持幢。於大聖右邊想金剛慢。尊形服皆薰。以二金剛拳各安胯。頭向左少低。此五尊皆住羯磨印。拳金剛菩薩○想聖者居中院東南隅。色服俱白。持花以為印。雲金剛○想此尊左壇內院西南隅。形服皆黑。持香爐。秋金剛○想此尊在內院西北隅。形服俱白。持花以為印。霜雪菩薩○想住內曼荼羅東北隅。形服皆黃色。持塗香器以為印。次結外供養諸尊印。東南嬉戲菩薩。以二金剛拳當於心。西南金剛笑菩薩。以二拳各在口傍向後散勢。西北金剛歌菩薩。左手作拳豎臂展頭指向身持箜篌為印。右作彈絃勢。東北金剛舞菩薩。以二拳旋轉結舞印。此四尊形服皆作金色。次結四門。菩薩印儀。東金剛鉤菩薩。居曼荼羅東門中。青色。南門中金剛索菩薩。色黃持。索為印。西門中金剛鎖菩薩。赤色。持鎖為印。北門中鈴菩薩。緣色。持鈴以為印。此四菩薩各具冠鬘種種嚴麗(云云)。   五祕密軌雲。金剛薩埵大智印。二羽各作金剛拳。左置於胯。右手調擲金剛杵勢。置於心上。右腳押左。金剛薩埵處大月輪。坐大蓮花。五佛寶冠。容貌凞怡。身如日色內外明徹。則於身前想金剛薩埵智身如自身觀。以四印圍繞。同一月輪同一蓮花。各住本威儀。執持標記。各戴五佛寶冠(云云)。   又雲。金剛計裡計羅抱金剛薩埵者(云云五尊身相如前。軌不說八供四攝像)。   勝初瑜伽輒雲。依前觀滿月。皎白現壇中。大聖處於同契住金剛慢眼前在其前。冠鬘以嚴飾。二羽彎弓矢。瞻矚薩埵儀(十七尊如前經一切無異)。   大樂金剛薩埵軌雲。金剛薩埵坐白蓮花臺。端嚴而處。形貌如前所成身法當住大印(云云)(十七尊如前經無異)。   普賢曼荼羅。 T76026601.GIF   (依普賢金剛薩埵軌圖之)。   (師傳雲。五祕密欲等如次薩等也。爾者安前左右後次第也。而愛金無左在後。是未詳。只是順軌文雲次第也)。   (又右圖有此不同可尋之。或愛安左云云可尋之)。   (一十七句)   (妙適清淨句普賢。慾箭清淨慾金剛。觸清淨句金剛髻離吉羅。愛縛清淨句愛縛金剛。一切自在主清淨金剛。菩薩見清淨清淨意生金剛。適說清淨適悅金剛。愛清淨貪金剛。慢清淨金剛慢。莊嚴清淨春金剛。滋澤清淨色金剛。聲清淨聲金剛。香清淨香金剛。味清淨味金剛)。 T76026701.GIF   (依理趣釋圖之。與前少異。金剛王軌同出此曼荼羅。以大樂十七字明為十七尊種子。全同理趣釋)。   一金剛薩埵。二欲金剛。三金剛愛。四愛金剛。五慢金剛。六意生金剛。七金剛髻黑吉羅。八愛金剛。九金剛徹。十春金剛。十一雨金剛。十二秋金剛。十三冬金剛。十四色金剛。十五聲金剛。十六香金剛。十七味金剛。 (已上真言十七字宛十七尊文)。   一金剛薩埵(中)。二欲金剛(前)。三髻離吉羅(右)。四愛金剛(後)。五慢金剛(左)。六意生金剛(右前隅)。七髻離吉羅(右後隅)。八愛金剛(左後隅)。九(左前隅)。十春金剛(外院四隅初)。十一雨金剛(次)。十二秋金剛。十三冬金剛(次)。十四色金剛(外院前)。十五聲金剛(右)。十六香金剛(後)。十七味金剛(左)。   已上說曼荼羅文。   法花軌。   聖觀音軌。明轉法輪印中雲。觀自在身如金剛薩埵菩薩。左手執金剛鈴置於左胯上。右手持五□樧□□□□□□□□□□□□□□□□□□□□□証□□□□□飀□  白蓮花經雲。身相淺紫色。左定蓮上劍左惠拳押膝(云云)。   普賢延命經雲。   私雲。圖并八大菩薩之中像如上出之。又有五普賢曼荼羅(云云)。金界九會之中西北會即是也。   一功能。   五祕密軌雲。於顯教修行者。久經三大無數劫。然後證成無上菩提。於其中間十進九退。或證七地。以前可準福德智慧迴向聲聞緣覺道果。仍不能證無上菩提。若依毘盧遮那佛自受用身所說。   理趣釋雲。時婆伽梵毘盧遮那一切祕密法性無戲論如來者。復當說五種祕密三昧地。復說最勝無初中後大樂不空三昧耶金剛法性般若理趣者。復當如廣釋。所謂菩薩摩訶薩大欲最勝成就故得大樂最勝成就者。此是欲金剛明妃菩薩三摩地也。菩薩摩訶薩大樂最勝成就故即得一切如來大菩薩最最成就者。此是金剛髻梨吉羅明妃菩薩三摩地。菩薩摩訶薩得一切如來大菩薩最勝成就故即得一切如來摧大力魔最勝成就者。此是大樂金剛不空三昧耶金剛薩埵菩薩三摩地也。摩訶薩得一切如來摧大力魔最勝成就故即得遍界自在王主成就者。此是愛金剛妃菩薩三摩地。菩薩摩訶薩得三界自在王主成就故即得淨除無餘界一切有情住著流轉以大精進常處生死故攝一切利益安樂最勝究竟皆悉成就者。此是金剛曼明妃菩薩三摩地。此五種三摩地密中最勝祕密。今說修行曼荼羅像。同一蓮花坐同圓光。中央畫金剛薩埵菩薩。右邊畫二種明妃本形。左邊亦畫二種。具金泥曼荼羅東南隅是也。修行者得阿闍梨灌頂。方可修此五祕密。所獲福利。文廣不可具說。得廣經者自應尋見耳。菩薩勝慧者乃至盡生死恆作眾生利而不趣涅槃者。此是金剛薩埵菩薩三摩地行願義如上文應知耳。般若為方便知自度所加持諸法及諸有一切皆清淨者。此是欲金剛明妃菩薩三摩地行般若波羅蜜義攝也。欲等調世間令得淨除故有頂及惡趣調伏盡諸有者是髻梨吉羅明妃三摩地行大靜慮義攝也。如蓮體本淨不為垢所染諸慾性亦然不染利群生者。此是愛金剛明妃三摩地行大悲所攝也。大慾得清淨大安樂富繞三界染自在能作堅固利者。此金剛慢明妃菩薩三摩地行大精進所攝也。成無上菩提要妙速疾法門。雖有多種皆攝四種法。所謂一大慧是般若波羅蜜也。二大靜慮。是大三摩地也。三大悲。於生死苦不疲倦。四大精進。濟拔無邊有情令證金剛薩埵。是故現自在位。同一蓮花同一圓光。體不異故輔翼悲智。不染生死不住涅槃。是故大欲得清淨(金剛)。大安樂富饒。三界得自在(蓮)。能作堅固利(羯磨)則成金剛薩埵毘盧遮那佛大悲行願身也。   私雲。金泥曼荼羅東南隅是何乎。   勘祕錄薦福寺金剛三藏手繪金泥曼荼羅苗一楨(仁。會昌滅佛法日。和上密屬手工令圖一本)。   金剛三藏手繪金剛界大曼荼羅一鋪(仁。令與。分)。   此兩本中前金泥曼荼羅歟。但東南隅者見世流布現圖。西南五賢會。西北十七尊會。亦云理趣會也。於此二會可論之。東南會。現圖微細會也。更非五祕密。又不知彼金泥本如理趣會安東南歟。可更勘之。   內證自覺聖智。及大普賢金剛薩埵他受用身智。則於現生遇逢曼荼羅。阿闍梨得入曼荼羅為具足羯磨。以普賢三摩地引入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入其身中。猶加持威德力故。於須臾頃當證無量三昧耶無量陀羅尼門。次不思議法能變易弟子俱生我執種子。應時集得身中一大阿僧祇劫所集福德智慧。則為生在佛家。其人從一切如來心生。從佛口生。從佛法生。從法華生。得佛法財(法財謂三密菩提心教法)。三密教法。謂身密印契相成佛種語密真言義有佛種密觀知本如佛種也。纔見曼荼羅。能須臾頃淨信。以歡喜心瞻睹故。則於阿賴耶識中種金剛界種子具受灌頂受職金剛名號。從此已後。更得廣大甚深不思議法。超越二乘十地(私雲。已上總敘祕密乘)。此金剛薩埵五密瑜伽法門。於四時行住坐臥四儀之中無間作意修習。於見聞覺知境界人法二空執悉皆平等。現生證得初地。漸次昇進。由修五密。於涅槃生死不染不著。於無邊五趣生死廣作利樂。分身百億遊諸趣中。成就有情。令證金剛薩埵位(已上。別明此法功德)。   菩提心義雲。普者遍一切處。賢者最妙善。謂菩提心所起願行及以三業善皆平等遍一切處。奉事諸佛拔濟有情故名普賢。若天台雲梵號□修跛陀。如此雲普賢。位居眾伏之頂故名普賢(云云)。   義釋雲。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一切紙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云云)。   大佛頂經雲。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世尊我用以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恆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所。從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佛聞圓通義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云云)。   智度論第十雲。是遍吉菩薩。一一毛孔常出諸佛國土及諸佛菩薩。遍滿十方化眾生無遍住處(云云)。   一普賢金剛手同異文。   大日經列同聞眾雲。其金剛名虛空無垢執金剛(乃至)金剛手執金剛。如是上首。十佛剎微出數等持金剛眾俱(私雲初明金剛眾)。及普賢菩薩·慈氏菩薩·妙吉祥菩薩·除一切蓋障菩薩等諸大菩薩前後圍繞。而演說法(次列菩薩眾)。   又雲。彼菩薩普賢為上首。說執金剛祕密主為上首。蓋義釋雲所言十佛剎微出數者。如來別智印○毘盧遮那內證之德。以加持故。從一一智印各現執金剛。身形性類皆有表像。   又雲次列菩薩眾。以四尊者而為上首。前明諸執金剛。一向是如來智印。今此菩薩。又兼定慧故別受名也。亦是毘盧遮那內證功德。   又雲。又般若釋論。生身佛成道時。阿難密跡力士等是名內眷屬。舍利弗·目連等諸聖人。及彌勒·文殊諸阿鞞跋致一生補處菩薩等是名大眷屬。今謂。佛加持身亦復如是。諸執金剛各持如來密印。名內眷屬。諸菩薩大悲方便普門攝受無量眾生補佐法王行如來事名大眷屬。經雲。又現執金剛·普賢·蓮花手菩薩等(云云)。釋雲。今比舉三聖者。以為稱首也。執金剛對金剛智慧門。普賢對如如法身門寂災方便。觀音對蓮華三昧門增益方便。   金剛界軌雲。歸命禮普賢·金剛·蓮華手(私雲。師傳雲。今普賢指大日。大日普賢也。云云)。   義釋一雲。金剛手祕密主者。梵雲幡尼。即是手掌。掌持金剛。與手執義同故。經中二名互出也。西方謂夜叉為祕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隱祕可了知故。舊翻或雲密跡。若淺略明義。祕密主是夜叉王也。執金剛杵掌持衛佛故曰金剛手。然是經中深義言夜叉者。即是如來身語意密。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乃至彌勒菩薩等。於是祕密神通力所不及。祕中最祕。所謂心密之主故。密主能此印故雲執金剛也。   入祕密漫荼羅法品釋雲。由此菩薩能知如來身口意密故名祕密主也。如來意密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了。如意者。當知身口亦如是。今此菩薩亦能知之。當知是位同大覺。為欲度眾生故而為菩薩而相起發也(云云)。   理趣釋雲。金剛手菩薩者。在毘盧遮那前月輪中。表一切如來菩提心。初發菩提心。由金剛薩埵加持。修普賢行願。證如來地。   又雲。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者。此菩薩本是普賢。從毘盧遮那佛二手掌親受五智金剛杵。即與灌頂。名之為金剛手(云云)。   私雲。先德引理趣經文。次出大日經并義釋同聞眾二類文。而述義雲。今金剛手非是普賢也。兩經金剛手。名同體異歟。但撿兩界密號。胎藏普賢·金剛薩埵。金剛界金剛薩埵。此三皆名真如金剛。可詳(云云)。   菩提心義雲。若金剛百八名讚。十六菩薩各有或六或七或八號為百八(云云)。如普賢百八名中別出六號。一金剛勇。舊經雲金剛薩埵(乃至)四普賢。舊經亦同。五金剛初。舊經雲金剛上首。六金剛手。舊經雲執金剛。疏雲○今准六中第一號是私明義○第四號是三密名義。第五號是現三密身執持五□椽□襐□飀□□□輦磻禗奰□□□□□□¥□B□□□□¥鴃樂趣魽嬈□集啥硠F§狤□□|□□□□o汧i£aa詳□鶘□□櫫□□□集入□□集鋤韣§啥硠F‥□級奧驉慼A悢D□□□澣□□籧□狣|□□櫫□□□祥□苤慼慼雂J□啥硠F□   密跡力士經雲。有力士名密跡金剛(云云)。   註梵網經雲。昔有大王千子發心願成佛道時有二兄誓成神王護千佛法。今諸寺門金剛力士二神是也。法華雲。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云云)。   註維摩雲。天竺夜叉。亦名暴惡。亦名貴人(云云)。   大般若雲。諸夜叉等所說神咒言辭隱密難可了知。俱捨雲。須彌四角有四峰。金剛手所住(云云)。蘇悉地衣釋說處雲。可楯普賢所住須彌山頂(云云)。此金剛手內證外跡(云云)。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雲。次說普賢菩薩真言曰。   纈利(二合)惹也娑縛訶。   戴五佛冠。金色身。右手持劍。左手施願。半跏坐。次說金剛手菩薩密言曰。   唵鍐羅縛娑縛(二合)訶。   右手執金剛杵。左手安於胯。戴五佛冠。身青色。半跏坐。   已上諸文。隨見抄之。二尊同異。見者細思。   普賢法。第三十五。   (本雲)   承應二(癸巳)年二月二十日以二尊院本於河原森草庵書之。善祐(六十六歲)。   舜興藏。   元祿十六年卯月書之。兜率雞頭院嚴覺。 行林第三十六。   延命法。   一支度。   註進。   延命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一鋪。壽命經四十九卷(一卷複七卷面可調七軸)。壇一面(可有櫨桶)。燈臺四本。脅機二前。禮盤一基(可有半疊)。酥。蜜。名香(白檀。鬱金。龍腦)。壇供(如常)。燈油(如常)(若燃四十九燈者。例油外一石三斗七升二合可加之日別一斗九升六合。燈別四合定也)。輪燈一本(七層。每層可有令輪轉之構。若燃可九燈者可載之。不然者止之矣)。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二帖。小桶杓各三○(閼伽料供料)。折敷五枚。小春日十五重燈心七十把(已上二物不燃四十九燈者可止之)。淨衣(黃色)。   阿闍梨。助眾六口。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淨衣供料如常)。   僧房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右支度大略也正用之時存略在人意耳。 注進。   延命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六寸)。燈臺二本。脅機一前。半疊一枚。酥。蜜。名香(白檀。鬱金)。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端(壇敷料)。淨衣(黃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二人(已上淨衣供料如常)。   小桶杓各二口。折敷三枚。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延命法。   一起首時分。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法(不空)雲。三長月或自生月乃至生曰(云云)。   金剛壽命陀羅尼念誦法(金剛智與不空共譯)雲。三長月或自本生曰(云云)。   私雲。山王院大師御說言。三長曆月者。謂正月五月九月也。故法臺雲。正月是眾生現生之初。五月是興盛之中。九月是欲藏之始。又世傳雲。天帝分月判四天下。正月南天。二月西天。三月北天。四月東天。五月南天乃至九月還至南天。雖未見正教。深有其理(云云)。   普賢延命經雲。依月一日八日十五日建立道場(云云)。   諸佛集會經雲。從月初八日至十五日(云云)。   建立護摩軌雲。若求增益長者月九至十五(云云)。   一向方。   不空本說四種法(息·增·個·敬)。其相應方如常。   金剛智與不空譯本雲。於東邊安金剛壽命菩薩像(云云)。   一行法。   本儀軌法。中無修行方法。但見其大旨。依金剛界可修行之。此菩薩者本是普賢金剛薩埵故。依不空所譯大樂金剛薩埵修行儀軌而可修之歟。然而見彼儀軌。雖誠依金界。多違大法修行次第。然則但依大法修之且無妨歟。今附成身會粗記大略矣。   前方便(如常)。   唱禮。   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金剛界大悲毘盧遮那佛。   〃〃金剛堅固自性身阿□佛。   〃〃福德莊嚴聚身寶生佛。   〃〃受用智慧身阿彌陀佛。   〃〃作變化身釋迦牟尼佛。   〃〃四波羅蜜菩薩。摩訶薩。   〃〃大曼荼羅主金剛壽命菩薩摩訶薩(三反)。或可雲縛曰羅愈曬冑地薩埵婆耶摩訶薩婆耶。   〃〃十六大菩薩摩訶薩。〃〃八供養菩薩摩訶薩。   〃〃四攝智菩薩〃〃〃。〃〃縛曰囉囌婆爾胃地薩埵婆耶〃〃〃。   〃〃諸大明王〃〃〃。〃〃大小自在〃〃〃。   〃〃五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若欲略用。   三身。佛眼。本尊。降三世。諸大明王。 大小自在。五部。   次五悔。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三十七尊 一聚全身 普賢延命。   大願薩埵 五部界會 諸尊聖眾。   降三世尊 諸大明王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云云)。   次五大願。次勝悉地(乃至)五相成身(可依金剛薩埵成身)。次諸如來加持(乃至)振鈴印。次八供養。次奉獻事供。次普供養。次讚(大日。本尊。四智)。   本尊讚。   唵縛曰羅(二合)羅細(堅固勇勤)摩訶燥契耶(大安樂者)縛曰羅(二合)□□□襣□□饉驒楖□□□□導□□諑粿糖`榑驒榃糖忠汒K楑□餀□□導□□諑馯襖□褸□□□□饉驒榯言楔導褸騺□□□□毼騮兜觀姜□□毼馬□覃□□禎毼□騬觲□□□□諑□□□  闍梨深祕之故不載於錄。不出儀軌。口決雲。金剛智三藏附不空三藏。不空附惠果。惠果阿闍梨附法全等。法全阿闍梨以此傳慈覺大師(云云)。   次百字明。   結薩埵三昧耶印。誦金剛百字明一遍。不散前印。誦金剛薩埵真言。   次加持珠。暫置本處。住定觀念。   我既成大日 有五部眷屬 三十七聖尊。   一一部亦有 不可說塵數 諸眷屬聖眾。   復更有已成 五部諸聖眾 一一部亦有。   不可說眷屬 而與我相對 即是諸如來。   涉入吾身中 吾亦復涉入 諸如來身中。   譬如多明鏡 相對牙相現 大日心月輪。   內有五字門 次有本尊咒 右旋而布烈。 T76027101.GIF   我身中亦有 清淨滿月輪 大日本尊明。   與彼等無異 此中吽字門 成轉五智杵。   變成降三世 尊頂有大日 從大日身上。   遍體毛孔中 流出白甘露 灌注於自身。   次復自心中 有金剛薩埵 相好威德勝。   種子●或●。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雲。次說三摩地門。結跏趺坐。閉目端身。二手重疊或結定印安於臍下。於虛空中遍想諸佛了了分明。即自身中當其心上觀淨滿月光明瑩徹。上有五□橇□□埤□□襤福□餉□□□□□□送橇□□騖飀□□馯觛榵唌慼撬芊J□□□□□□□□□□□□訇□□□□□□□□騧□□□饟娏騖飀□襆□□□□諑□□□飀□  師傳雲。成身先成降三世。於頂上虛空觀毘盧遮那從佛毛孔出甘露注頂。謂甘露者延命之意也(如瑜伽軌出甘露)。即是不老不死之甘露也故注也。注甘露故。其甘露入心中。成金剛薩埵(延命也)。此有二說。一雲於降三世心中有金剛薩埵(云云)。一雲此降三世尊舉身變即成金剛薩埵菩薩(云云)。   堮捅部C金剛壽命念誦法雲。毘盧遮那報身佛於色界頂第四禪成等正覺。即下須彌頂金剛寶樓閣。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如來皆悉雲集前後圍遶。異口同音。惟願世尊轉微妙法甚深祕密四種輪○毘盧遮那佛受諸如來請已欲轉法輪時。即入三摩地觀。見摩醯首羅天等剛強雖化執著邪見非我寂靜大悲之身堪任調伏。於時世尊入忿怒三摩地從。胸臆五峰金剛菩提心流出四面八臂威儀熾盛赫奕難睹降三世金剛菩薩身。遍禮毘盧遮那及一切諸佛。惟願世尊示教於我何所為作。佛告降三世菩薩。汝今調伏難調諸天。令歸依諸佛法僧發菩提心。諸天盡皆歸依。唯大自在恃大威德來相拒敵。降三世種種苦治乃至於死。毘盧遮那佛入大悲愍三昧耶。說金剛壽命陀羅尼。復入金剛壽命三摩地。乃結印契。加持摩醯首羅天。復還得蘇。更增壽命。歸依諸佛。灌頂挍記證得八地○(云云。已上)。 次出定根本印明(先三種印。次降三世。次本尊)。   本尊印明(降三世印明如金界)。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法雲。次結金剛壽命加持甲冑密印。各以二手作金剛拳。以進力右押左相釣安於頂上。即誦壽命真言七遍。   唵縛曰羅(二合)喻曬薩縛(二合)訶(引)。   次安於額前。分手繫頂後已。直舒進力旋轉如環。下至心上。相纏如繫甲勢。次至背後。復來至齊兩膝腰。後當心二肩頂前頂後。復至額前重繫頂後。金剛拳繫漸垂。兩手徐而下如垂帶勢。當誦真言成被甲冑護身被甲真言曰。   唵砧(謪簪反)縛曰羅欲。   結密印加持威力。身如金剛堅固難壞。離諸災橫。見者歡喜。一切人民生大恭敬。   次正念誦(佛眼。大日。降三世。三部心諸天總咒。次又佛眼)。   護摩。   本法雖說四種壇法。不明委細。護摩儀式。師傳依增益修之。火爐形用本法。   瑜伽護摩軌雲。延命爐如前增益爐外作甲冑形(云云)。同軌說增益爐深廣量文(云云)。增益兩肘量深量應用半(云云)。說爐底印雲增益三□樧導□□□飀□□□□□□楑□□K□□桌□□□□□□□□□□□騢楞□楦□駍詈礸□□樖□□□□□□諒□□駍詈稷導□□□飀□  本法雲。於壇中心用白粉作一肘半金剛甲冑。中央穿作一肘火爐。或深半肘。隨其所宜(云云)。   私雲。如瑜伽軌者。延命爐量可作二肘。如本法者一肘半矣。   師傳延命爐樣。   相應物。   瑜伽護摩軌雲。若欲延命燒屈婁草○其粳米屈蔞草。其比餘物授十倍多(云云)。   本法雲。取骨蔞草一千八莖乃至一百八莖。以搵其蘇。誦壽命真言。隨其草數一誦一擲(云云)。   一本雲。以骨屢草青者一莖搵蘇。誦金剛壽命陀羅尼一遍擲於火中(云云)。   師傳雲。骨婁草能摘去葉等調結束。一千八十枚謂以之為滿反數也。其草長乳木等各百八十束結。本末均平切調(云云)。   骨蔞草者Ёгв根用也。是慈覺大師傳也。大師在唐時。大師御師匠是骨蔞草取出奉覽大師之草樣。即此土Ёгв根也。故大師歸朝в後Ёгв根用給也(云云)。   又雲三井寺人用滑蔞根(云云)。   私雲護摩抄(法三宮)雲。屈蔞草也者。此間當擬庭草(云云)。又雲。屈蔞草者其根遠行草也(倭雲伊知之波)。又雲。屈蔞草者唯在天竺。自唐吾朝都無。其代用活蔞草耳(云云)。公家式文雲。可掃朱雀門前庭草(云云)。件庭Ёг多生。故庭草雲Ёгв根可得意歟。   金剛壽命陀羅尼法雲。若求男女并及聰明。當候太陽虧時。加持牛蘇服之即得。若加持九節昌蒲令煙暖光等。三相現已而取服之。即滿其願。日誦萬言。辨說無礙。若求陵空隱顯自在。當以牛黃一依前法無間加持。三相現已塗足點額。遊空自在。若更求餘一切諸願。但於餘部隨心作之。悉皆成就無不遂者(云云)。   乳木。   護摩軌雲。增益用果木(云云)。   本法雲。先辨乳木。截長二十一指量。或可長十指(云云)。一本雲。先辨乳木。長十指。粗如大指二十一莖(云云)。   義釋雲。增益用樹中枝。下文雲天木(云云)(私雲寶樓閣經雲天木松木也云云)。   師傳雲。敷乘等有乳木為乳木(云云)。乳者生育之本也。延命法願生命故。尤可用乳木也(云云)。   私雲。先達雲。可以松木柏木宛用乾薪乳木(柏木最宜)(云云)。   火天曜宿壇(如常)。   本尊壇。   先引本法文。金剛壽命陀羅尼念誦法雲。   於爐中燃炭。先辨乳木○以蘇搵兩頭。誦金剛壽命真言。擲於火中。燃熾盛已。即於火中想八葉蓮華。於花胎中想阿字(陀羅尼經法雲當觀欲字)光明遍照成金剛壽命菩薩。次以四字明引請菩薩入火爐。令受諸供養。即以右手作半金剛印。以印灑火令淨。次取一器盛滿融蘇。以骨屢草青者一莖搵蘇。誦金剛壽命陀羅尼一遍擲於火中。乃至一百八莖或一千八十莖。次後擲諸香乳酪。念誦已畢。以三滿杓蘇傾於火中。初後如是(云云)。   私雲。如本法者。先擲乳木。後請本尊。其旨明矣。雖不似常途護摩。任本說作之亦無妨歟。   次依師傳明常儀則。   先積乾薪。次淨火。次扇火。次華座。次觀尊(如文。但師傳雲。大日延命請供云云。私雲。降三世於此段請供之。若供之者。中觀大日。左觀降三世。右觀本尊)。   次誦勸請偈。   我今稽首請 大日降三世 本尊大聖者。   普賢延命尊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次召請印明(如常)。次四字。次嗽口。次杓觀。次大小杓油(先三杓供大日次三杓總供降三世并本尊)。次熟五穀。次飯。次生五穀。次花。   師傳雲。此次取屈蔞草一束。乍束本末。搵蘇取。左手解結一一投之。謂若每筋各別損蘇甚難也。故束搵分一一投之(私雲可用延命明)。   次芥子百反(用瑜伽降伏明)。次胡麻百反(用瑜伽息災明)。次粳米千反(若百反。隨宜用延命明)。次三種物總合一器。次取乳木三十六枚投之。   師傳。此次草三束投之(作法如常用延命明)。   次投合物(百反。若二十一反在意)。次木三十六。   師傳。此次草三束(如前)。   次合物。次木三十六。   師傳。次草三束(如常)。   次合物。   已上燒草作法。依師傳記之。只是意樂耳(云云)。   私稟受護摩本尊段作法。供花之次可用各各法隨事相應物(如今延命壇骨屢草等是也)。   次乳木百八枚一段投之。次三種物各百反(其中當壇物須十倍加)。次合物反數在意(本尊明)。次次(如常)。   若依此作法者。供花之次十把合千八十枚草一段投之。次百八木等。   次香等。次大杓油。次祈願。次嗽口。次奉送。   次諸尊壇(如常。請供五部聖眾。誦五部總咒。可供養之。若依普賢延命經等意者。恆河之側十方諸佛菩薩執金剛可請供於此壇。師傳雲。諸佛誦佛部真言而供之。唵阿蘇婆訶是也。執金剛經中吽〃屍呬莎訶明用之云云。金剛壽院普賢延命記雲。本尊壇燒供之後。恆河之。召集十方諸佛三杓供之。次執金剛一杓。次四天王各一杓云云。又雲。諸尊壇燒供之後。誦無量壽命決定如來真言二十一遍。投粳米云云)。   世天壇(如常。若依延命經等意者。可加四天王分。師傳雲。供毘沙門之次。即四天王供之。壽命經中各真言用之。云云金剛壽院普賢延命記雲。帝釋·四天王炎魔天殊供之。太山府君等冥宮殊加供之云云)。 護摩真言(小咒)。番僧咒(同)。   後加持咒(古昔降三世近代用小咒云云)。   次還珠法。次結定印入三摩地。次根本印真言。次供養。次普供養。次事供養。次讚。次閼伽。次鈴杵。次迴向方便。次迴向。次解界。次奉送(乃至)四禮。   右或記師傳。或抄古跡。但抄寫之間紕繆定多歟。人不可用之矣。   先達(三井大阿闍梨)雲。有人問雲。若依普賢延命經雲。請三七比丘僧轉讀此經各四十九遍。別持是陀羅尼滿十萬遍(已上)。今案。可用助修六人。但日中時先為續經別可發願。阿闍梨助修各續七卷而後迴向。即七ン日中一比丘僧轉讀四十九卷經也。七日之間七僧所讀三百四十三卷。即可載卷數者。此事雲何。答。必可然。但事雖出彼最勝陀羅尼經。世間所讀傳之壽命經宜歟。抑予往年有見處處修善作法矣。阿闍梨令從僧及伴僧并弟子等讀壽命經。若金剛般若是則為新。施主息災延命兼祈一期修行無妨難之由也。近代頗有修善事以來。此事漸不被行也。上代既修他法尚轉讀此經。何況修此法。蓋得轉讀哉(云云)。   私雲。依諸佛集會經等。建立壇場行此法時(是為普賢延命之法)。有讀經事亦共六口伴侶修延命法。未有讀經。今就先達說欲行讀經。仍以前支度中所載四十九卷經也。   或依胎藏修此法者。   師傳雲。台界大安樂不空即是普賢也。普賢菩薩為延命故所現身也(云云)。   私雲。如師傳者。依台界時。以彼大安樂不空可為本尊矣。但經疏中不說此尊。現圖安之。胎軌依現圖而列之。不說印明。   行法。   大悲大壇(四重一壇)。   尊位(上方第一重遍知院左方南第三)。 ● ●    ●●●●●● ● 梵號。 縛日羅(二合)母伽三昧耶薩怛縛(二合)。 密號。真實金剛。   種子。●。   三摩耶形。甲冑。   形像(肉。具二十臂。持十六尊及四攝三昧耶形。首戴五佛冠。坐赤蓮花)。   印相(普通掌或是用普賢延命印)。   已上台藏印明集。   都壇。   移大日而置寶幢位。以本尊安中臺(如常。或可作大日即本尊之觀)。   別壇。   佛部別壇。   唱禮。   八葉。佛眼。   南無大曼荼羅主大安樂不空真實三昧耶冒地冒地(三反)。   降三世。諸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   或依悉地修此者。如丹州池上私記。   先驚覺。次五悔(用金剛界)。次發願。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大海。次寶山。   次道場觀。   次定印。觀想前地界上金剛壚內有大海須彌山。山上有寶樓閣。七寶所成有無量莊嚴。閣中大壇。壇四角有四賢瓶。四門各有香爐。無量供具周匝陳列。曼荼羅中心有寶蓮花臺上有月輪。輪上有蓮華座。座上有●欲字。字變成甲冑形。甲冑形變成普賢延命菩薩。菩薩放光普照曼荼羅內外八供四攝薩埵二十天等顯現圍繞(云云)。行人坐閣下向曼荼羅(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送車輅(可想車輅至本尊所居即法界宮也)。次請車輅(真言迦羅差耶句下可加縛日羅喻曬曳醯呬句)。次迎請聖眾。   唵縛日羅特力迦縛日羅喻曬曳醯呬裟縛賀次辟除從魔(如蘇悉地或通用馬頭)。 次觀三昧耶(如蘇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華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華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軌雲。結跏趺坐(乃至)上有(私雲。吽字金色也。字變五股金剛形。乃至金剛薩埵菩薩)。   次根本印。   軌雲。即結金剛壽命菩薩(乃至)如擐甲冑勢(具如金剛界轉十二處)。甲冑真言曰。唵砧縛日羅欲(私雲。誦此真言轉十二處)。   次加持念珠(如悉地)。次正念誦。次念誦已置珠本處。   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欲字。諸乘不可得義也(若以真言旋布月輪上。觀其字義句義。是三摩地念誦)。   次根本印(如前)。次部母(或用金剛部母或用佛部母)。次塗香。次華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前車輅真言未迦羅普耶句下改奉請句加縛日羅喻曬櫱車〃〃句。又前迎請聖眾。真言改奉請句加縛日羅喻曬櫱車〃〃句)。次三部。次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   次下座禮佛。次出堂作善。   已上池上記了。   問。大辨正廣智(不空也)三藏所譯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法雲。安置金剛降三世尊像。南天竺國三藏金剛智與沙門不空譯金剛壽命陀羅尼念誦法雲。治一淨室。於東邊安金剛壽命菩薩像(云云)。然者修此法時。本尊可有兩說歟。   答。如文者似有兩說。但彼不空所譯至護摩觀尊文雲。於光焰中觀作八葉蓮華。於花胎中當觀欲字成大金剛壽命菩薩(云云)。依此文者亦不可違彼念誦法意。上文雲降三世。此且望本而雲之歟。不然者豈一軌之中上下二文乖角哉(更可詳之)。   問。金剛壽命菩薩形像如何。   答。不空三藏所譯佛說一切如來心光明加持普賢菩薩延命金剛最勝陀羅尼經之中延命像是歟。   延命法。第三十五。   享德四年五月七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書寫畢。   承應二年三月一日以二尊院本書寫畢。   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夏五書之。   兜率谷雞頭闍梨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天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三十七。   文殊師利五字法(玄妙吉祥。亦云妙德。亦云妙音。亦曼殊師利。亦曼祖室利)。   一支度。   注進。   文殊五字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脅機二前。燈臺四本。禮盤一基(可有半疊)。酥。蜜。名香。白布一端(壇敷料)。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三口(閼伽神供等料各可有杓)。折敷五枚。芥子袋。佛供覆。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淨衣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所雜具長櫃等(如常)。   右大略注進如件。   年 月 日。阿闍梨大法印。 已上支度臨時隨事可斟酌之。   承保三年十月十一日。依。宣旨。大原上綱於文殊樓限百ン日被修此法之時。有大壇(中央輪入五寶置也。間瓶立之輪內瓶前立之)并十二天壇(云云)。如此事可隨時宜。不可定執耳。   名香(五字陀羅尼頌雲。鬱金。龍腦。白檀。八字三昧注并軌說如彼處注)。   一起首時分。   五字陀羅尼品雲(金剛智。白月十五日云云)。不空本雲。或十四日十五日(云云)。修行教雲。朝午昏中夜四時為定准(云云)。   一向方。   五字陀羅尼品(金剛智)雲。凡修行者入精舍時。先從東門作禮菩薩。次禮南門乃至北門亦復如是。入精舍已。面於西方以對菩薩。復五體投地一心歸命(云云)。   づ雲。文意可向西方歟。   一行法。   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一卷(金剛智)。文雲。爾時執金剛菩薩等一切菩薩。皆於毘盧遮那佛前各各自說心陀羅尼印。於是曼殊室利菩薩從座而起。白佛世尊。我亦為欲利益未來一切有情速得成就摩訶般若波羅蜜故。亦說心陀羅尼。時佛言善哉善哉。時曼殊室利菩薩承佛告旨。即說陀羅尼曰(云云)。略抄之。此法中明灌頂曼荼羅法(此中說根本印小劍印是也)五字陀羅尼義并功能成就遍數等奧有修行法要委明入修方法。所謂金剛界中文殊一尊持明軌則也。但初用悉地之中地結·金剛牆·金剛綱(云云)。   金剛頂經瑜伽文殊師利菩薩法一品(不空)。   此法大旨與前本同。但明大三法羯四種曼荼羅文中。似有亂脫見而可知。奧有儀軌供養法。又是金剛界文殊一尊持明儀軌也。大略與金剛智本同。但無初地結等印有。丹州池上私記依不空本引用金剛智本(云云)。今就此記。次第而抄入兩本軌文。有要文者又引他本而已。   文殊五字略私記(依不空本。引用金剛智本)。   失室內作法如例。次入堂作法如例。次禮佛著座如例。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灑淨供物等如例(用文殊忿怒明若辨事)。   私雲。不空本奧雲。文殊師利忿怒真言。   唵縛日羅(二合)底乞叉拏(三合)俱嚕(二合)馱瞋那〃〃吽(引)泮吒(半音呼)。用此真言。護身辟除結界淨諸香花及一切供具等並得。   次加持供物如例(用共明)。次拍掌辟除。次彈指辟除。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三金觀。   為成三業金剛故。當於二手舌心中。應想五智金剛杵。猶此加持皆悉地。私雲。金界對記雲。行和上說。三金印。蓮花合掌。掌想月輪。輪上有八葉蓮花。花上有吽字。字變為五智杵。斷淨身中煩惱。速顯佛部諸尊。即誦吽字三遍。次以印當口。舌上月輪。輪上八葉花。花上吽字為五智杵。斷淨口葉。顯蓮花部。誦吽三遍。次以印當心。心上月輪。輪上八葉花。花上吽字為五智杵。斷淨意業。顯金剛部。誦吽三遍。是名即身成佛(云云)。記者私雲。三處各有月輪八葉吽字智杵。具出慈氏儀軌下卷末也(云云)。師傳雲。三處金剛杵合聚成一。其杵變成金剛薩埵。三業清淨也。   次驚覺。   二手皆作金剛拳。檀惠相鉤豎進力二度側柱成覺悟。驚覺真言曰。唵縛日羅(二合)底瑟奼(二合)。   次四禮(私雲。如金剛界)。次遍禮。   次復敬禮十方佛。想身遍在諸佛前。觀想五輪著地禮。當結金剛三摩耶。遍禮十方真言曰。   唵薩縛怛他(引)櫱多(一)迦耶縛(引)枳質(二合)多(二)縛日羅(二合)缽羅(二合)拏梅(三)縛日羅(二合)滿娜南迦嚕弭(四)唵縛日羅(二合)勿(微吉反)。   私雲。印相用印如金界金剛杵持火印。三摩地軌用唵縛日羅(二合)勿一句。   次啟白。次神分。次靈分。次祈願。次供養文。次唱禮。   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金剛界大悲毘盧遮那佛。   〃〃金剛堅固自性身阿□。   〃〃福德莊嚴聚身寶生佛。   〃〃受用智慧阿彌陀佛。   〃〃作反化身釋迦牟尼佛。   〃〃曼荼羅主文殊菩薩摩訶薩。   〃〃四波羅蜜菩薩摩訶薩。   〃〃十六大〃〃〃〃〃。   〃〃八供養〃〃〃〃〃。   〃〃四攝智等〃〃〃〃〃。   〃〃縛日囉囌□□□□饟奩橇癆W爁Y奩樀檢□  〃〃三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大原說雲。三身佛眼。   南無曼荼羅主曼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八大文殊師利菩薩。   〃〃縛日羅焰慢德迦冒地〃〃〃〃。   〃〃四大明王〃〃〃。   〃〃大小自在〃〃〃〃。   〃〃五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次五悔(如金界軌無之)。次五大願。次勝悉地。   次誦成就妙真言。所有眾生求勝事。願諸如來悉加持速令成就無上道。成就一切眾生真言曰。普印。唵薩縛怛他(引)櫱多(一)鉤悉鐸(當各反二)薩縛薩怛縛(二合引)南(引三)薩縛悉馱(引)藥(四)三缽睍擔(引五)怛他(引六)櫱多室者(二合)地(丁似反)底瑟奼(二合)擔(引七)。   次淨三業(蓮合真言如常)。次金剛合掌。次金剛縛。次開心。次召智。次閉心(私雲已上下明用印如金界)。   次文殊三昧耶。   十度相叉成滿月。直申忍願金剛劍。想身同等。   妙吉祥三摩耶真言曰。   唵縛日羅(二合)底(丁以反引)乞叉儜(三合)三摩耶娑怛鍐(三合)。   次極喜三昧耶(印明如金界)。次降三世。   次結金剛降三世。想身同彼無差別。止觀二羽金剛拳。檀惠相鉤豎進力。左轉辟除右結界悲心示現威怒形降三世真言曰(如金界)。   次蓮花三昧耶。   為令觀行成就故。十度相叉作為月。禪智檀惠豎相著。真言曰。   唵縛日羅(二合)跛娜麼(二合)三摩耶娑怛鍐(三合)。   次五相成身(通用一定印)。   行者應修阿薩頗那伽法者。不動支節。止出入息。令其微細。勿使散亂。即應觀於虛空一切諸佛由如胡麻遍滿十方。以金剛彈指告行者言。善男子汝觀本心。行者聞已即想。自身禮諸佛足禮畢諦觀本心。白諸佛言。心相無體雲何修證。諸佛告行者言。善男子汝觀心中月輪。如在輕霧。即誦瑩徹菩提真言。諦觀心月。真言曰。唵質多缽羅(二合)底(丁以反)吠□迦嚕弭。   行者應了了諦觀。不久當見清淨菩提心。離諸塵垢淨如滿月。即誦菩提心真言曰。唵冒地質多母怛跛(二合引)那夜彌。   想菩提月中有曇字。如金色輝曜。如日放大光明。便即變成般若波羅蜜劍。離諸分別。能斷煩惱。想為智劍。真言曰。唵底瑟奼(二合)渴哦。   想其智劍漸漸增大遍周法界。真言曰。唵娑頗(二合)羅渴哦。   想其智劍漸漸收攝等自身量。真言曰。唵僧賀囉渴哦。   為令智劍堅固不散。復誦真言曰。唵濕哩(二合)茶底瑟奼(二合)渴哦。   想空中如來盡入智劍同為一體。作是思惟。如彼諸佛體性我亦同然。真言曰。唵三麼喻(引)含摩訶(引)三麼喻(引)含薩縛怛他櫱多鼻三(去)冒(引)地渴哦怛麼(二合)句(引)含。   想其智劍漸漸變成文殊師利童真菩薩。具大威德。身著種種瓔珞。頂想五髻。右手持智劍。左手執青蓮花花上般若波羅蜜經夾。身色如鬱金。心誦阿羅跛者曩一遍。   次金剛智劍印(此文殊加持意歟)。   止觀相叉作滿月。忍願背如劍形。印心及額喉頂上。即成護身豎本尊真言。   唵縛日羅(二合)底乞叉拏(二合)地瑟奼(二合)娑縛(二合)□埤□  私雲。金剛智本雲。此加持已。設心散亂本相不易。一切非人見修行者。與曼殊室利菩薩等無有異。   次曼殊灌頂印明(用金剛智印明)。   十度和合。戒惠檀方忍力願進各頭相合。禪智並豎。誦陀羅尼。印於心上右左肩喉安於頂上。各誦一遍。作此法已。五方如來皆在於頂五髻之上。陀羅尼曰。   娜摩三漫多勃陀南缽羅低訶多沙(上)娑娜南怛姪他唵羅羅娑(桑色反)摩囉阿缽囉底訶多沙(上)娑那俱麼羅路路跛陀哩[尼*爰](尼奚反)吽〃薩泮吒莎縛訶。   次繫寶鬘印明(用金剛智印明)。   福智圓滿。禪智入中進力相戚如摩尼寶。安於額上。陀羅尼曰。唵囉怛娜句捨阿(上)起哩也(三合)吽。   次甲冑(依金剛界)。次拍掌。   二羽齊拍三相拍。由陳拍印真言。并能令聖眾發歡喜獲本尊堅固體。歡喜真言曰。   唵縛日羅(二合)底(引)乞叉拏(二合)睹使野(二合)斛(引)。   私雲。金對記二雲。記者私雲。凡成金剛成本尊加持灌頂繫鬘可有六例。一者三十七尊中隨修一尊。謂諸軌中心月輪上隨用其尊種子變成某尊。三昧耶形變成某形之身。次成一尊隨某部加持灌頂繫鬘(云云)若文殊軌屬第一例。唯成本尊處用根本五字明一遍。次用五鬘印明。次自加持。次灌頂。次劍灌頂。次便繫鬘用之。合略出經(云云)。   次道場觀(不空金剛智本隨依其一也。廣略在意耳)。   次當行者座前觀八葉蓮花具鬚蕊上觀師子妙高座。座上復有七寶樓中想七寶蓮花王上想曇字。具威光遍照法界靡不周。其字變為金剛利了了諦觀如本形。   私雲。三摩地軌雲。想於己身前觀無盡乳海出生大蓮花王。金剛為莖。量同法界。上想七寶珍妙樓閣。天如意寶以為莊飾。花雲香海妓樂歌讚。於寶樓中師子座上淨滿月中現妙白蓮(云云)。金剛智本雲。先於壇中畫像。心上想一□奭秈□□□□□褥□怴敵E飀□□□□□妖□聾兜□□□飀□  次振鈴(私加之私記無之)。   次四攝印明。   二手作日進如鉤。想身同於彼菩薩。金剛鉤菩薩真言曰。唵阿(去引)夜(引)呬弱(祚惡反)。   次當結索入尊身。結月禪押智入掌。由此密印加持故變為一體無有差。金剛索真言曰。唵阿(引)呬吽〃。   次當鎖印令堅固。作月四度猶如環。由此祕印威力故悉令堅固而不變。金剛鎖真言曰。唵係娑普(二合)吒□埤□  次結鈴印令歡喜。禪智入掌如鈴鐸。令尊及眾皆歡喜加持令速妙成就。金剛鈴真言曰。唵健吒噁噁。   次遏伽(乍捧器。述心中願已上成身會意歟)。   行者次當兩手捧遏伽。想洗金剛利菩薩及諸眷屬足。或以百字真言加持遏伽而獻。遏伽真言曰。唵縛日羅(二合)娜伽吽(引)。   (づ雲。金剛智本。此次出百字明。至八供之末不出之)   次花座(づ加之。軌并私記無之)。   三部三昧耶中。蓮花部印相也。真言曰。唵迦摩羅娑婆訶。   次文殊羯磨印明(羯磨會意歟)。   二羽皆作金剛拳。禪羽置於自心上。右手猶執刃勢。由此羯磨妙印力。身獲如尊等無異。羯磨真言曰。唵縛日羅(二合)底乞叉拏(二合)曇。   次文殊刃印(三昧耶會意歟)。   結月忍願申如刃。由此金剛利妙印。當獲般若甚深智。金剛利真言曰。唵耨佉泚娜。   次內四供養。   結月當心豎禪智。由結金剛喜戲印。速滿檀那波羅蜜。金剛喜戲真言曰。唵摩訶囉底(丁以反)。   次結金剛鬘供養。   依前喜戲直申臂。由結此印加持故。當得淨戒波羅蜜。金剛鬘真言曰。唵嚕跛戌(引)鞞。   次結金剛歌詠印。   鬘至齊口垂下散。由結金剛歌密下。速獲安忍波羅蜜。金剛歌真言曰。唵戌嚕(二合引)怛囉(二合引)掃磎。   次結金剛舞供養。   二手拳旋如舞勢。由結舞印加持力。速滿精進波羅蜜。金剛舞印真言曰。唵薩縛布爾次外四供養。   二手作月向下散。由結燒香印力故。當證靜慮波羅蜜。金剛燒香真言曰。唵缽囉(二合)賀拿(二合)爾(引)寧(上)。   次結金剛散花印。   結月向上如散花。由此散花印加持。速證般若波羅蜜。金剛散花真言曰。唵頗拿哦銘。 次結金剛燈明印。   作月禪智頭相著。由結金剛燈明印。當得方便波羅蜜。金剛燈明真言曰。唵蘇帝惹(引)櫱哩(二合)。   次結塗香印。   加持月當胸散如塗香。由結塗香印加持。速滿持願波羅蜜。金剛塗香真言曰。唵蘇健蕩倪(倪以反)。   次事供(づ雲。先香。次花。次燈。次塗。次飲食。次普供養。用無量壽軌印明)。   次讚(十六中一歟)。   行者次應誦一百八名讚。供養本尊。   縛日羅(二合)底乞叉拏(三合)摩訶也(引)那(一)縛日羅(二句合歟)句賒摩訶庾陀(二)曼殊室利(二合)縛日羅(二合)□□襐□襏□駝□襼導饓□毼□□襼誇□餀馗姾導□□諑□□鍊騬諑襼導驄稦□□□諑騫毼襛□飀□  づ雲。軌只雲誦一百八名。不出其讚。是金界十六尊中利菩薩讚也。師傳以此為別讚八字文殊軌出此讚。祕錄雲。文殊師利一百八名讚一本(運)。   次百字讚。   結金剛利刃印於心上。誦百字真言。加持自身。假使過去世中造種種惡業五無間等一切罪障。由此百字真言加持故。一切罪障悉皆消滅。現身獲得首楞嚴三昧。若心散亂數誦此明。或一七三七乃至七七一百八遍。心離攀緣。速得三摩地。百字真言曰。   唵渴哦薩怛縛(二合一)三摩耶麼努播(引)拿耶(上)渴哦薩怛縛(三二合)底吠(二合)努跛底瑟奼(二合四)濕哩(二合)住(茶護反)銘婆縛(五)素睹使喻(二合)銘婆(去)縛(六)阿(上)努羅訖睹(二合)銘婆(去)縛(七)素布使喻(二合引)銘婆(去)縛(八)薩縛悉朕(提欽反)銘缽羅(二合)也瑳(七)薩縛羯磨素者銘(十)質多失唎(二合)藥句嚕(十一)吽(引)訶〃〃〃斛(引)婆哦鍐(十二)薩縛怛他薩多(十三)渴哦麼銘門(上)者渴倪(倪以反)婆縛(十五)摩訶三摩耶薩怛縛(二合)惡(引十六)。   不散前印。諦觀前有本尊。及想自身如本尊無異。了了諦觀。即誦五字陀羅尼。或以金剛語誦。或分明蓮花語誦。或誦七遍三七遍。以印於頂上解散。   次加持珠印明。   取珠。虛心合掌。頭指中指無名指相開豎。中置念珠當口。即誦加持真言。其真言曰。   唵縛日羅(二合)噳呬也(二合)惹波三摩曳(引)吽。   誦此真言已。以珠子從致頂三變。而復置本處。   次正念誦(私雲。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大威德。次觀音。次又部母。當壇護摩明五部總咒等。隨時可加用之)。   づ雲。修行教雲。二手持念珠。菩提及蓮子。當以蓮花印。或住說法印(云云)。   次念誦了置珠本處次三摩地念誦。 T76027801.GIF   (若三摩地念誦者。當心觀大圓鏡智。中有五字門。了了諦觀。隨義相應。心與般若波羅蜜合。此名三摩地念誦)   (金剛智本雲。二羽相叉仰押臍下。諦觀菩薩。演五字陀羅尼。五色光明從尊口而出。入於行者心月輪之中。阿字當前。餘四字右旋次第而布。一一思惟五字義。是名三摩地念誦云云)   五字真言勝相(不空)雲。阿者是無生義。囉者清淨無染離塵垢義。跛者無第一義諦諸法平等義。左者諸法無有諸行義。娜者諸法無有性相義言說文字皆不可得義。以那字無有性相故。左字無有諸行。以左字無有諸行故。跛字無第一義諦。字脫故。囉字無有塵垢。以囉字無有塵垢故。阿字本不生(云云)。善男子常觀是心本來清淨無所染著。離我我所分別之相。入此門者名三摩地具真修習。當知是人如來印可。殊勝功德不可思議(云云)。   護摩(息災增益)(餘法隨宜本軌不說護摩。本記無之。づ加入之)。   私雲。護摩儀則有二種別。建立儀軌依胎藏界。瑜伽護摩附金剛界。今須依用瑜伽護摩。丹州池上護摩記雲。兩界護摩。其作法各別。猥樂不可雜用之。又雲可問明師(云云)。又雲。又私雲。瑜雲迎請三昧耶至迎請。皆依本法(乃至)。各立本羯磨印。安立樂本三昧耶。誦護摩真言一百八反。然後取一花。今依此文意。若修金剛界行法作瑜伽護摩。如例修供養法。然後結羯磨三昧耶印。誦其真言。次結當護摩印。誦其真言。然後誦同明一百八反。然後始修護摩。此文自得意作胸臆說。後人不可為證。恐背聖意歟(云云)。大旨如此委細在得意歟。   先火天壇(如常)。次曜宿(如常)。次本尊壇。勸請偈。   我今稽首請 本尊妙德尊 八供養四攝。   及以諸眷屬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法。   次諸尊壇(有無隨形勢)。次世天壇。   私雲。六壇護摩傳來久矣。但隨時宜開合在意。   師傳雲。瑜伽儀軌出於三段。一火段。二諸尊段。三世天段(云云)。   づ雲。諸尊段中可有二分。一三摩多分。二一切有情分。   護摩咒(五字)。番僧咒(五字)(但初加唵字。終置娑婆訶句)。   後加持咒(大威德私師說本尊咒)。   次根本印明。結本尊刃印。誦五字陀羅尼七遍。次八供養印明(如前)。次事供(如前)。次普供(如前)。次讚(如前)。次閼伽(乍持器祈願)。次振鈴(私入之)。次解界(用降三世印明如前)。次禮佛次奉送(作印可捧花歟)。   結金剛利劍印奉送諸聖各還本宮真言曰。   唵訖哩(二合)睹(引)縛(乃至)唵渴哦薩怛縛(二合)目(八)。 次加持(五相次智劍印明歟)重以三摩耶印誦加持。明以印(四處)。次灌頂。次繫鬘(已上二印無文但用前印明歟)。次甲冑(如前)。次拍掌。次四禮(如前)。次五悔。次迴向。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右依池上記。抄入兩本軌文。并注自餘要事等。是為自行也。人不可用之。本記批雲。依兩種儀軌抄出之。或金剛界。亦文中雖不說依例加之。恐任凡愚違聖意。不可為規模。所謬後賢削之。寬弘八年十月五日金剛子皇み抄之(云云)。   或依大軌次第。可修行此尊。但以三十七尊總為大日一部。即用大日百字大日根本真言三昧耶印。即結本尊印。心月輪中觀其種子。想毘盧遮那成彼尊(云云)(具如前云云)。   已上金界總別行法畢。   依胎藏界者。大悲大壇(行法如常)。唱禮。   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東方寶幢佛。〃〃南方花開敷佛。   〃〃西方無量壽佛。〃〃北方天鼓雷音佛。 〃〃東南方普賢菩薩。〃〃西南方文殊師利菩薩。   〃〃西北方觀世音菩薩。〃〃東北方彌勒菩薩。   〃〃佛眼部母菩薩〃〃〃。   〃〃曼荼羅主阿哩也(二合)曼殊師利(二合)冒地〃〃〃(三反)。   〃〃縛日羅焰慢德迦冒地〃〃〃。   〃〃四大明王〃〃〃。〃〃大小自在〃〃〃。   〃〃三部界會〃〃〃〃。   尊位(八葉西南東方文殊院)。   疏雲(具緣品)。往第二院畫釋迦牟尼。阿闍梨雲。此中第二是隱密語耳。若從中向外。當以釋迦眷屬為第三院。今則大日法門眷屬為第一。釋迦生身眷屬為第二。諸菩薩在悲智之間。上求下化故為第三。所以如此互文者。此是如來密藏。為防諸慢法人不從師受者變亂經文故。須口傳相付也。   づ雲。師傳雲。第三妙吉祥者遍知院是智門初釋迦院是悲門也。悲智二中故雲第三(云云)。   都率御說雲。私雲。諸文略為三類。一經中釋迦第二文殊第三。圖亦似之。二者疏并廣軌。釋迦第三文殊第三。三者今軌。釋迦文殊俱雲第三。今謂。經雲釋迦第二文殊第三。疏會雲釋迦第三文殊第二故似不違。今軌俱雲第三。或影略經疏二記歟。或恐文誤歟。但圖中釋迦在內。文殊在外。似經異疏。恐於經文得意歟。若異說歟。更問明師(云云)。   梵號(如唱禮)。   密號。吉祥金剛。   種子。阿。   三形。青蓮花。   形像。祕藏記雲。西南文殊。黃金色。五髻冠。右手執青蓮花上有三股跋折羅。右手梵篋。調定圖雲。黃金色。左手持青蓮花上立五□樧導觥娗□褸□鶦□□¥□鋦□□諢撓R□珵□嶢鳳□c□□□□U□□襆臐慼慰D□鋤□□嶨尥□繒□□□□□鯕□□   印明。經雲。虛心合掌。開散火輪。其地輪空輪和合相持。是謂如來法住印。義雲。三甫吒。以二手二地二空各相捻。在掌內而開火指。其水風頭相合也。胎記雲。青蓮開火輪。   傳授胎記雲。虛合中指稍開。或說雲。虛合十輪殊屈二地水端相柱二火稍開。   攝軌雲。濕裡底神方。法住妙吉祥。蓮合火輪舒地空自相合。   廣軌雲。西南葉花座觀阿字輪○復以虛心合掌開散火輪。其地與空和合持之。是為如來法住印。   對記雲。海大德說文雲○青蓮開火輪者。此有四印。一二地二空柱餘六皆開稍屈如青蓮花。二以前印唯直開立二火二風。三梵夾印。左仰右伏二手相合令其中空而安齊上。四虛心合掌。二火開立一寸許。   私雲。玄法寺三卷本。及青龍寺三卷本。文殊真言注雲。祕印先八師子座花印稍相近坐上青蓮散火風上置梵夾印。印上合蓮花。   意大德說同。權僧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同海四印。但雲第一印是八師子座印。第四印是青蓮花印。珍和上說惠和上說好。   別記雲。文殊師利法住印。虛心合掌。二火頭少開立(是青蓮花印)。正僧正說雲。或雲。八師子座印為文殊印。印相稍屈鉤。蓮花印是也。   理界記雲。文殊師利法住印。作二掌十指相並。以二地背而著二水面。以二火押水背上節。二風二空各捻頭指。此師傳也。   又虛心合掌。地空各相捻在掌中而開火指。二水二風各相合端(此經軌義釋三文說也)。先作青蓮花印開花輪是也。青蓮花印者。屈二地入月爪甲相著。餘八指少開豎指頭少開敷蓮花形。是蓮花印也。   覺傳雲。開敷蓮花印。二地二空相合豎之。六指屈而端各相向各不相著之。是名八師子王印也。   又印。以前八師子印開散。二火二風直豎之。又印。前梵篋印是也。私雲。或古胎記雲。文殊有四成一(四印如對記海說。但第四印虛合蓋開一寸許)。一說重重安上。一說隨用其一。今前為正(云云)。 青龍軌雲。文殊師利菩薩法住真言。曩○南(引一)阿吠娜(一具一切智謂己證之智)尾泥(謂即己此惠能惠他人)娑婆賀(引)。   已上八葉文殊。   梵號(如前)。胎記真言注雲。滿祖室哩沒馱曩。 密號。般若金剛。亦云辨法。亦云智妙。   (私雲。胎軌雲施願金剛)   種子。●瞞。鍐(藏)摩(藏)。   三形。青蓮花上有三股。   形像。圖雲。黃色。首有五髻。左持青蓮花上有三股杵。坐赤蓮花。右仰掌出外也。   祕藏記雲。黃金色。首有五髻髮。左手取青蓮花上有三股跋折羅圍炎鬘。右手與願契。   印明。經雲。復以定惠手作空中合掌。火輪水輪交結相持。以二風輪置二虛空輪上猶如刃形。如前義雲。先作三補吒。以二火輪變壓二水指之背。風指屈之與二空指頭相捻。   胎軌雲。文殊。三補吒掌。二火變押二水背。二風捻空輪。   傳授記雲。虛合以二火各押二水甲。二風屈捻空端。又師傳雲。虛合。二水二火內縛。二風屈捻空輪。攝軌雲。文殊。智定手火合加水上。風空如縛字戚合以青蓮。   廣軌雲。空心合掌。火輪絞水輪交結相持。以二風輪置二空輪上猶如刃形。   青龍軌雲。青蓮虛心合。火輪持水背。二風捻空甲。對受記雲。海大德說○虛心合掌。二地如本。二水入月相叉。二火屈押二水叉上。二空直立押二火上。二風屈押二空端。如大惠刀印勢。此印與儀軌不同也。   意大德說。虛合。火付水上。屈風捻空。又說。虛合。水火入月相結。屈風付空如鉤。   權僧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同海說也。珍和上說。上虛心合掌。二地入立二水之下。二火少屈與二水端合。二風屈捻二空之端。是青蓮花印。   別記雲。虛心合掌。二水二火叉入月。二風屈捻二空頭。正僧正說。合掌。火加水上。風空如●字。地入水下縮合(第一)。珍和上別記如此。正僧正印相二手背相合也。理界記雲。虛心合掌。並舒二地之背加二水面上。屈二火指二水上節並仰於掌。二風二空各各相押頭。   覺傳雲。印相內縛。二小指豎之。屈二頭指捻二火指頭如鉤也(已上)。   真言曰(青龍軌注)。   曩莫○南(引)瞞係係(呼召訶聲因謂離二因超二葉境界係係童子住解脫道者憶念本所立願來降也)俱(碎破)麼(體)囉(四魔)迦(童子也破壞諸魔)尾目吃底(二合解脫)缽他悉體(二合)多(道也住何處謂解脫道也)娑麼(二合)囉(憶念)娑麼羅缽羅底然(尊者所願悉度一切眾生如無異當憶者誓也)娑縛(二合)賀。   已上文殊院。   私雲。右二尊隨一用之。但至於八葉尊者非持明者所用。都法人可行用之。   或都壇(如前前。但以八葉尊安中者。移大日就文殊位。若以文殊院尊安中者。移大日置寶憧側)。或作別壇。文殊安中。三部諸尊安第二院。諸世天安第三院。是佛部別行阿闍梨行法也。   私問。約胎曼荼羅分判三部之時。中台遍知院是佛部也。觀音及第二重四菩薩是蓮花部也。金剛手二明王釋迦世天等是金剛部也。若二明王或為佛部攝。是如來部使者故。是通途義。具緣品疏等之意也。此中四菩薩者。文殊·除蓋障·地藏·虛空藏也。約金界意者。文殊西佛四親近其一也。兩部之中既以文殊屬蓮花部。若作三部別壇之時。可依蓮部。別壇行法。今何雲何部別壇耶。   答。不思議疏雲。問。何故文殊佛次說耶(私雲。經第七卷說別壇中。先說大日。次說釋迦。次文殊。次說諸菩薩。故有此問也)。答。三藏和上邊面受。諸佛甚深智門故佛部中攝亦得。蓮花中攝亦得。是故佛次別也(云云)。仍且依佛部別行。非遮蓮部。更可詳之。   或作別壇。文殊安中。眷屬安第二院。以諸世天為第三院。是一尊持明者行法也(可依隨行軌等)。文殊眷屬何等耶。可勘文殊院耳。   已上胎藏行法了。   私雲。五字文殊法。必依金界可修之。胎藏中元五字真言之故也。胎藏界形像相似本軌。仍暫抄入此中。非稱五字法而用藏印明耳。   若依蘇悉地者。   唱禮(胎藏別壇時可用之)。   三身佛眼。   曼〃〃主阿利也文殊師利冒地〃〃〃(三反)(或此次八大文殊)。   縛日羅焰漫德迦冒地〃〃〃〃。   四大明王。大小三部行法(丹州池上私記如左出)。   先三部三摩耶。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大乳海。海中有寶山。山上有寶師子座上有寶蓮花。蓮花上有寶樓閣種種莊嚴。樓閣之內有大曼荼羅。周匝賢瓶閼伽等供具。壇中心有八師子座。座上有日輪。輪上有寶蓮花座上有曼字。字變成智劍。智劍變成文殊師利菩薩。相好威光具足圓滿。內外八供·四攝薩埵·二十大天周匝圍繞。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眾。次辟除從魔。次示三摩耶。次金剛綱。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   次入本尊三摩地(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曼字。字變成智劍。智劍漸舒漸大舉體成智劍。劍變成大聖文殊師利(云云)。次根本印。次加持珠。次正念誦。   次入三摩地(定印)。   以五字佈置心月觀(云云)。   次根本印。次部母(蓮花)。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即祈願)。次禮佛。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三摩耶。次被甲。次九方便。次迴向。   已上私記。   ●(麼字轉聲名滿。即是妙德之一字真言。是圓滿具足之義。言文殊童身者。四德中之我波羅蜜。無智與不妙。無德與不圓。二義具足四智澄湛)。   一四種念誦。   修行教雲。念誦有四種。一者三摩地為觀所念明。本尊口流出。隨光入我口。右旋布心月輪如以水精珠佈於心鏡中。阿者無生義。娜無性相義。五句雖差別。其性無有二。心與性合者。不須重分別。佛所嘆無想無思不思亦不思。思息已及得陀羅尼。如是四句義。隨順契經說。二者言音念。依前觀諸字利高不緩急音勢如搖鈴。三者金剛念。依前入字觀察。合脣與齒少令舌微動。四者除魔念。己心為本。外現威怒相。頻眉聲亦勵。四種雖差別一念為無二(云云)。   一尊形并曼荼羅。   胎藏軌雲。妙吉祥。其身鬱金色。五髻冠。其頂猶如童子形。左持青蓮花上表金剛印。慈顏微笑。坐於白蓮花。妙相圓普光。周匝互暉映矣。   大日經第七雲。聖者妙音尊。身相猶如鬱金色。頂現童真五髻相。左伐折羅。右青蓮。以智慧手施無畏。或作金剛與願印(云云)。   疏第五雲。文殊師利。身鬱金色。頂有五髻作童子形。左持泥盧缽羅是細葉青蓮花花上有金剛印。極凞怡微笑。坐白蓮花臺(云云)。   五字經雲。我今當說曼荼羅法。或十四十五日。選擇極清淨處。作曼荼羅。中畫文殊師利五髻童子形狀。身如鬱金色。種種瓔珞莊嚴其身。右手把金剛刃。左手把梵篋。坐於月輪中。於月輪四面周旋畫五字陀羅尼(云云)。   五字軌雲。想其智刃漸漸變成文殊師利童真菩薩。具大威德。身著種種瓔珞。頂想五髻。右手持智劍。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有般若波羅蜜經篋。身色如鬱金(云云)。   五字經雲。我今又說契經印曼荼羅。壇中畫金剛刃。四面各於本方畫八供養契及四攝契。我今又說三摩耶曼荼羅。壇中書五字及八供養四攝種子字。   我今又說羯磨曼荼羅。壇中安般若波羅蜜經卷。日日讀誦念誦(云云)。   我今當說畫像。或白□絹素等。中畫文殊師利菩薩。坐月輪中。輪內周旋書五字。四面書八供養及四攝。如大壇法(云云)。   づ雲。於此像前可滿五十萬遍歟。   修行教雲。身色如紫金。作妙童子相。五髻被嚴飾。冠寶五方冠。右持金剛劍上發火焰色。左手持青蓮有般若梵篋。住德妙色相。身處淨月輪(云云)。八大菩薩曼荼羅經雲。曼殊師利童真菩薩。五髻童子形。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有五古金剛杵。右手作施願。身金色。半跏坐(云云)。   一真言數遍。   五字經雲。念誦數滿五十萬遍。即獲無盡辨才如文殊師利等無有異。飛騰虛空。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就。又念誦數滿一俱胝離諸苦惱。二俱胝遍。五無間等一切罪障永盡無餘。三俱胝遍。證悟一切諸三昧門。四俱胝遍。獲大聞持。五俱胝遍。成阿耨〃三菩提。   又法。於舍利塔四面。周旋右轉盡五字陀羅尼。遶塔行道念誦。勿令斷絕滿五落叉遍。爾時如來及文殊師利執金剛等。於虛空中而現其身。仍為說法(云云)。   一功能。   五字經雲。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在毘盧遮那大會中。從坐而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今說本五字陀羅尼。若善男子善女人纔誦一遍者。一切如來所說法藏修多羅藏讀誦受持。等彼功德。毘盧遮那佛告文殊師利言。隨意說之。爾時文殊師利即說明曰(云云)。   纔說此陀羅尼已。一切如來所說法攝入五字陀羅尼中。能令眾生般若波羅蜜成就(云云)。   五字軌雲。若有智者。依此法晝夜四時精進修。現世證得歡喜地。後十六生成正覺。   修行教雲。百千瑜伽中金剛大師說聖曼殊童子五字法。修此三昧者。疾入諸佛慧。能以凡夫身現成就佛身(云云)。   又雲。此法諸佛為最上乘者說。根性下劣者疑惑不能信。眾生性淨故。諸佛本誓願力以相應法印現成諸聖身。即於一坐中便成最正覺。若隨此法者。應作如是信。或起於一念言我凡夫。同謗三世佛法。即結重罪(云云)。   又雲。順理修行人住於禪行者。應當觀此。為起三昧用速獲種智故。下劣根性人癡受雜亂者。亦觀修此法。為消煩惱障入寂靜智故(云云)。   經雲。文殊師利常住東北清涼山。一萬菩薩以為眷屬(云云)。   又雲。一切諸佛之母。於三世中能現三寶(云云)。 又雲。過去已成佛道。號龍種上智尊王如來。 又雲。現在北方。今成佛道。號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   又雲。未來當成佛道。號普見如來。   又雲。一切如來般若藏。   又雲。供養文殊。所得福報尚勝供養一切諸佛。   又雲。若有眾生。聞文殊名。除卻十二億劫生死之罪。若禮拜供養者。生生之處俱生諸佛處。為文殊師利威神所護。   放缽經雲。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恩力所致。譬如世間少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云云)。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法波羅蜜真言。文殊五字真言。大威德真言。觀音真言。五部總真言。護摩真言。   奉供。   大壇供。護摩供。神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文殊五字法。三十六。   (本雲)康正元年九月二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訖。   (本雲)承應二(癸巳)年二月二十七日以二尊院本令書寫畢。   元祿十六年癸未五月書之。   山門橫川兜率谷。雞頭院沙門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三十八。   文殊八字法。   一支度。   註進。   文殊八字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曼荼羅一鋪。   壇一面(可有爐桶)。禮盤一面(可有半疊)。脅機二前。燈臺四本。名香(白檀·沈香·薰陸·龍腦)。酥。蜜。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壇敷布一端。大幕一帖。小桶三口(各可杓有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五枚。淨衣(白色)。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淨衣供料如常)。鋪設雜器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名香(八字三昧經雲。燒種種香。沈香·白膠等香云云軌塗壇文雲。白檀·白龍腦·薰陸香等云云)。   右支度最略定也。若可有大壇并蠟燭供者如左所出。   曼荼羅一鋪。大壇一面(方七尺)。護摩壇一面(方尺在爐桶)。脅機四腳。長機一腳(長六尺廣三尺高二尺五寸)。燈臺八本。酥。蜜。蠟。名香。壇供米二十三石八斗(十六石八斗大壇護摩壇料七石蠟燭供料)。油二斗八升(八升四合大壇料一斗五合護摩壇料七升蠟燭料二升一合供所雜料)白布五段二丈(二段大壇壇敷料一段護摩壇料二段蠟燭料二丈佛供覆料)。上紙十四帖(銀錢料)。白生絹三丈(幣帛料)。芥子袋。大幕二帖。少桶杓三口。折敷五枚。鋪設雜器等(如常)。淨衣。阿闍梨。伴僧。承仕四人。驅使六人。見丁二人(已上淨衣供料如常)。   蠟燭供。先達或奉之或不奉之。近代人皆不奉之。但私師面授說雲。我傳授無奉蠟燭說(云云)。私雲。蠟燭有無隨事可斟酌歟。   一起首時分。   軌雲。復說差別事。三時或四時。無令有退轉。息災定夜。福智後夜。降伏日正午。愛敬欲眠時。鉤召同前(取意)。上文雲。為夜眾星下作此念誦(云云)。   一向方。   准軌說曼荼羅文等。行者向北方歟。但下文說五種護摩起首時。然者隨事可向餘方矣。   一行法。   寶藏陀羅尼經文殊師利菩薩八字三昧經(不入祕錄。私傳授略錄載之)。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淨居天宮。與大菩薩無量天子前後圍繞。是時世尊正於眾中為諸大眾說陀羅尼無量妙法。復為來世薄福眾生便入三昧。名曰演光。於頂上放無量光。其光旋照諸佛世界已。還來繞文殊師利童子便入於頂。其光從頂入已。文殊師利即入三昧。名曰陀羅尼自在王。入此三昧已。文殊師利從於口中出無量光。其光便入金剛密跡菩薩頂中。爾時金剛密跡從座而起。合掌向方而白佛言。世尊。往昔為我說如是言。我法滅後於贍部州惡世之時。文殊師利廣能利益無量眾生當作佛事。唯願世尊為我演說。爾時世尊告密跡主言。文殊師利有陀羅尼最極祕密心咒并畫像壇印等法(云云)。取意略抄之。   此經中。廣說八字咒功力及二印并畫像法。不說入修儀則。   大聖妙吉祥菩薩祕密八字陀羅尼修行曼荼羅次第儀軌法一卷(出文殊菩薩普集會經除災救難息障品)。   中天竺國大那爛陀寺戒行沙門菩提□使(二合)。淨智金剛譯。親承筆授僧義雲傳流(三藏名此地漢雲菩提仙)。   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主言。是八字最勝大威德心真言所住之處。如佛在世無有異也○即說八字大威德心真言曰(云云)。   此中委說造曼荼羅法。略明修行方軌中間又有題(云云)。   大聖妙吉祥菩薩最勝威德祕密八字陀羅尼修行念誦儀軌次第法。   此中委明入修儀則。依蘇悉地蓮部行法。可謂蘇悉地中蓮花部。文殊八字持明儀軌。丹州池上依此有私記矣。師傳曰。此題已後正是儀軌也。即是出軌者正作行法儀則也。初文是八字經也。故其題雲大聖○法私雲。文殊品○雲息障品。爾時世尊告密跡○等(云云)。故知是即八字經一本也中間顯已後是八字軌也(云云)。   文殊略祕記(池上。今附此記次而抄入本文并師傳等)。   先建立道場。   文雲。若急難時。隨其處香塗或極粉作壇。若常念者應須精室如法建立道場一如前法(云云)。   上文雲。若欲建立息災曼荼羅者。先當簡擇其地。當須於清淨伽藍處。或於深山吉祥勝上之地。或於城邑村落勝上有福德多花果乳木之地。建立道場(云云)。   又雲。其曼荼羅法。先當心作一圓輪由如滿月(云云)。次說第二院(云云)。次說第三院。   又雲。復說速疾救難立成壇法。但於無人及無穢惡高原之處。或曠野或伽藍中露地為之。即立有神驗。去上惡穢土。別取淨土堅築令如石使平正。以白檀磨作塗香如麵。更取精白龍腦·薰陸香等。浸取汁如乳和塗香摩塗地。小一肘。次二肘三肘四肘。圓如月輪。分為四重(云云)。   又雲。若緣國家帝王身有厄難要作護道場者。其壇應廣一十六肘。或大二十四肘。若緣五星失度·日月頻蝕·彗孛數現·四方異國侵境·劫奪百姓·大臣返逆·用兵不利·損害國人·疾病流行。皆作大壇。壇內第二院(云云)。次第四院(云云)。第五院(云云)(已上文記無之。私抄入)。   次辨備供物。   文雲。香水蘇燈白花乳粥酪飯等供養(云云)。   (私入)   次持珠杵上堂(可想我身即金剛薩埵。左手持金剛杵。右執光明磬。步步踐八葉蓮花)。   次開道場門戶時。即想開法界道場門。先誦吽字三反。   次入門內。可想虛空界會聖眾如雲赴集如數無礙。即至壇前。雙膝著地。作合掌當心。誦懺悔偈(云云)。   次著座。次塗香塗手(八字三昧經雲。取白檀·鬱金·龍腦·沈水等上妙好香。石上和水磨之。於後以用香泥塗於兩手。就指使遣香)。次加持香水。次灑淨。   次加持供物(右手取杵。誦辨事明加持。若無杵者用馬頭印)。明曰。   唵阿密栗妒納婆縛吽泮吒。   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啟白。次神分。靈分祈願等。次普禮。   即金剛合掌。至心想於十方諸佛及文殊大聖無量菩薩金剛密跡一切賢聖等前。一一自身而禮聖眾。普禮一切佛菩薩金剛等。真言曰。   唵(引一)薩縛(轉舌)怛他(引)櫱多(二)迦耶弭縛訖唧(二合)哆(三)縛(無撥反)折羅(二合)缽羅(二合)梅(輕呼四)曼祖室唎(二合)縛□那(二合)南(五)迦嚕弭(六)。   又心密明曰。唵(引)縛曰羅(二合)微(微一反)多。   先合金剛掌。十度外相交。五輪皆委地。至誠恭敬禮。   次三金剛觀。復以長跪坐。合掌似含蓮。觀身如水精。吽字加三處。想成五智杵。所謂內金剛。而為不壞體(有口傳)。   私雲。三金剛觀具加五字法中抄之。   次誦偈。即先蓮花印不散安額。誦偈。   稽首無上法醫王。難救能救慈悲主。我今歸命恭敬請。唯願速來降道場(私雲。文雲如是三重請。作前啟白言云云)。   次淨三業。二手蓮花合。復誦淨三業。令身器清淨。用加持五處。額兩肩心喉。念彼真言。唵(引)娑縛(二合)婆(去)縛戌馱(引)薩縛達磨娑縛(二合)婆縛戌度□埤□  私雲。普禮等四。有同伴時光澤之次用之如何。唯獨修時可依今次第。是私消息也。不可用矣。   次供養文(取香爐□跪)。次唱禮(置香爐取杵若無杵者金合)。三身佛眼(如常)。   南無曼荼羅主阿利耶曼殊師利冒地薩怛〃〃〃〃。   〃〃阿利也訶野吃哩縛冒地〃〃〃〃。   〃〃大小自在〃〃〃。〃〃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私入之)。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聖者。   大聖文殊 八大菩薩 四大明王。   十六大天 三部五部 諸尊聖眾。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云云)。   次五大願(私入之。若為他人修時。於此發五大願若唯獨修時。入內發耳)。次三部。次被甲。   私雲。軌文初出十八道佛部心印(無真言)。次出三部心印明。次被甲印。如十八道真言異彼。師傳雲。此軌未再治事歟。而未取捨之間。此本即流通於世也。謂出軌者。欲出十八道三部印明。先書彼佛部三昧耶印。而猶有所思。即改書出三部心印明也。而彼草本未取捨。即寫之者加寫被文歟(云云)。 次地結。次金剛牆(私雲。已上二印明同十八道)。次道場觀(定印)。   先地界之上方隅內有大海。其水八功德水。海中有寶山。以四寶合成。山上有寶師子座。座上有寶蓮花。蓮花上有寶樓閣。以七寶合成。懸以繪幡。上有寶繖覆[弟*令]羯尾網而莊嚴。樓閣內有淨妙賢瓶閼伽。寶樹王開敷。照以摩尼燈。閣中心有大蓮花。蓮花上有月輪輪內字。字變成智刃。智刃變成文殊師利菩薩。相好圓滿住於寶帳中。周匝幢幡蓋天衣香雲海遍滿於虛空中。眷屬圍繞。如是了了分明觀之(具在口傳)。   私雲。觀曼荼羅。具在軌說。曼荼羅之文。如下抄之矣。   次三力偈。次大虛空藏。次治路。次成不動。次振鈴(已上二私入之)。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奉請本尊。   文雲。復請妙吉祥密跡金剛主。定慧合蓮掌。二火絞水輪峰端捻甲背二風屈相跓二空並豎之風橫押空峰。誦密言三召。   曩○南係係俱麼羅迦尾目訖底(丁以反)缽他(引)悉體(二合地以反)多娑麼羅娑麼(二合)羅缽羅(二合)底枳然(二合)娑縛(二合)賀(私入之)。   私雲。軌文此請本尊前。出奉請明。文雲。次先作奉請。印契誦後明。召集諸聖賢。入曼荼羅內。請召真言曰。曀醯曳呬婆(去)哦鍐寧賀薄說底也(三合)曩三麼曳囊者閼羅健(二合)者三缽羅(二合)底(丁以反)擔曇布遮(前以反)奔爾也(二合)缽羅(二合)枲那咩。   或三或七遍。召請入道場。慇懃陳所請(云云。私入)。 次馬頭明王。次視三昧耶(如悉地)。次虛空網。次火院。次閼伽。次奉座。   文雲。復次師子座。其契如後明。定慧地水交。相叉入掌內。二火合峰豎。風屈捻二空。空並仰前出。由如師子勢。想上有蓮花。念彼真言曰。唵(引)阿佐羅尾囉野□毼襼奸□導飀□  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又閼伽(私雲。取前閼伽如前獻之。想我以本性清淨水洗浴如來無垢身)。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   文雲。縛日羅(二合)底(丁以反)乞儭拏(三合)摩賀(引)夜(引)曩(一)縛日羅(二合)句(引)捨摩賀(引)庾馱(引二)曼祖(引)室利(二合引)縛日羅(二合)儼鼻(引)唎野(二合三)縛日羅(二合)沒第曩謨(引)窣都帝(引四)。   又有漢語大讚。   歸命密跡主 摧伏諸魔者 童真法王子。   具普賢眾行 住是本有身 無始無終寂。   妙用施諸願 降怨害三毒 改劫故修行。   而於三界中 重說祕明教 為護有情類。   設大方便門 樣救諸含靈 令超生死輪。   從凡入佛地(私入)。   私雲。軌文此次出八文殊印明(亦云八方妙吉祥童真菩薩。亦云八文殊童子)。   請召童子(一)計設尼(二)救護慧童子(三尊右方)烏波計室尼(四)光網尊(五)地惠幢(六)無垢光矩忙羅密主(七)不思議惠(八)右八菩薩皆在胎軌文殊院中。印明亦然。但救護惠無文殊院在第九院。可尋之矣。今依軌文出八印明。私記無之。   請召童子印(胎軌雲召請童子。對受記海說雲。亦名鉤召童子)。   文雲。惠手結為拳。舒風如鉤形。七誦而三召(私雲。定拳置腰。胎軌并對記諸說用之)。真言曰。   阿(引)羯羅灑(二合)野薩鍐(引)矩嚕阿然(三)矩忙(引)囉鴈(四)娑縛(二合)賀(有歸)。   種子阿(引)三形幢形像(黃色。右持幢。左持青蓮花。其形童子。坐赤蓮花)。梵號(阿翔沙尼)。密號(普集金剛)。   計設尼印。文雲。智慧明為拳。火風相合豎。由同刀標相(私雲。定拳置腰。對記海說。作刀印動之。立火風以空押地水甲。云云。胎軌并經不雲以空押地水。但青龍注雲空押地水甲如擬勢)。真言曰。   係係矩忙[口*履]計(引二)娜耶枳壤(二合)難(上)娑麼(二合)囉(三)缽囉(二合)底吉然(二合)娑縛(二合)賀(有歸)( (私雲。胎軌初置種子枳[口*履]二合。經無之)。   種子(枳[口*履])。三形(梵篋)。形像(黃色。左持梵篋。右持青蓮花。童子形。坐赤蓮花)。   有雲。胎軌計沒尼。是圖五髻文殊(云云)。於此有疑。五髻八髻一髻是文殊也。繼室尼則文殊使者也。即雲五使者各持文殊之一智(云云)。故知五髻非繼室尼(云云)。   救護惠童子印(然和上記雲。亦名賢護。亦名哀愍惠)。   文雲。左手金剛拳。端坐安腰側。右舒五輪直。當以掩其心。探豎於空輪(私雲。對記雲。文雲悲手當在心豎空指向上者。舒惠五輪直而橫覆心上。以掌向身立空向上云云)。真言曰。   係摩訶(引)〃〃(二合)娑麼(二合)羅缽羅(二合)底枳然(二合)娑縛(二合)賀(引。有歸)(私雲胎軌真言初有尾訶娑難四字種子也)。   種子(尾訶娑難)。三形(一股杵)。形像(肉色。左手仰掌持瓶安臍下。自瓶孔出獨股杵。右手持一股杵當乳。坐前蓮花)。   右種子三形是賢護菩薩也更勘圖及對記可詳也。   烏波計室尼印。   ○文雲。智慧手為拳。而申火輪直。風屈指中節。如同戟相標(私雲。定拳置腰。對記海說。立惠手作拳。風指直立以空押地水火三甲上。每誦真言動之。文雲。前拳火輪戟是也。私雲。疑風指字誤可作火字。引文證故已上。私雲。如疑說者地水火之字亦誤可作風字。青龍注雲空押地水風甲。云云。經并胎軌不雲以空押三指)。真言曰。   頻娜夜枳壤(二合)難(二)係矩忙[口*履]計(三)娑縛(二合)訶(有歸。私雲胎軌初置爾哩二合字)。   種子(爾[口*履])。三形(利劍)。形像(黃色。右持劍。左持青蓮花。坐赤蓮花)。   梵號(烏波髻室爾)。蜜號(妙惠金剛)。   光網尊印。   文雲。三昧手為拳。風輪舉如鉤。為攝諸含識。令住解脫地(私雲。惠拳置腰。胎軌并經對記諸說同今文。但意大德又說雲。立空押火云云。義釋雲。左拳甲風稍屈第三節本鉤形。空指豎厭火指。意和上又說依此文歟)。   係〃矩忙羅耶櫱多娑縛(二合)婆(去引)縛悉體(二合)(地八反)哆娑縛(二合引)賀(引)(有歸。私雲。胎軌初置髯字)。   種子(爾染)。三形(□索)。形像(黃色。左持青蓮花當乳上。右手風火空指捻當乳側。童子形。坐蓮花。或雲。右手持□索)。梵號(制利抳婆羅二合)。密號(色相金剛)。   地惠幢印(青龍注雲。憶念如意幢。亦名財惠)。   文雲。三昧手為拳。而舒地水輪。直豎如憶相(私雲。惠拳置腰。胎軌并對記諸說大略同今文。但海說雲。以空押火風甲端。每誦真言上下其印動之三度。云云。青龍注雲空押風火)。真言曰。   係娑麼(二合)羅(二)枳壤(二合)曩計睹(引)娑縛(二合)賀(引)(有歸。私雲。胎軌。初置□襓餺□諑飀□  種子(呬[口*履])。三形(風天憧)。形像(黃色。右持杖其上有半月其上星形。左持青蓮花。童子形。坐赤蓮花)。梵號(阿利也二合曼殊師利二合努底)。密號(吉祥金剛)。   安都率御說雲。案諸文。文殊有五使者。謂髻設尼。優婆髻設尼。質多羅。地惠。召請也。然經藏品說種子真言中。髻設尼○財惠真言係履。此中不說地惠召請。更有財惠印品說四真言皆同。今軌但除種子。此中不說質多。今軌髻設尼等三人真言印品真言上加藏品種子為一真言。其名不相違。質多真言無印品故。只藏品種子加娑縛賀為其真言。地惠真言有印品。彼真言上加藏品財惠種子為彼地惠真言。以之案之。財惠地惠是異名歟。但攝軌財惠地惠真言別出。又試會雲。彼軌五使者列名并說印文俱有地惠而無財惠。後出真言有六。更加財惠。此中計設尼等四人只出印品真言。質多財惠只出藏品種子。今案雲。財地雖一經文二處名異咒故且別出。非是二人若不爾者。雲何上文只雲五使者不雲財惠耶。又廣軌以係履為地惠種子不說財惠故。名雖二體是一歟。故青龍軌地惠注雲亦名財惠(云云)。   無垢光矩忙羅密印。   文雲。如前三昧手。舒上一切輪。悉皆微屈之(私雲。惠拳置腰。對記雲海說。定手五輪直豎小屈向外。每誦真言三遍動召。此印與經不同。文雲。左蓮無垢光青連而未敷者。尊手執□□腹慼慼慼慼憧隉慼慼慼~言埤□□龍□□騏騖餺□□飀□滿慼慼慼@ 係係矩忙(引)羅微質怛囉(二合)櫱底矩忙(引)羅麼弩娑麼(二合)羅娑縛(二合)訶(有歸私雲。胎軌真言無第二係字)。 種子(怛羅。二合)。三形(未開蓮花)。形像(黃色。左持蓮花未開。右持缽當臍。坐蓮花上。童子形也)。梵號(尾麼羅缽囉二合波)。蜜號(離塵金剛)。   不思議惠印。   文雲。定惠內相叉。一合為拳印。二風別屈舒。屈三節對之。令甲慈相背。二空並直豎。名為奉教者(私雲。胎軌雲。定拳空風豎相合風屈第三節。傳授私記雲。內縛二風豎合屈第三節二空並豎。此一人為文殊之五種奉教者。已上。師傳雲有二說。一如文二風甲各背合。二風立上節屈之。云云。對記雲。海說又雲。定惠內縛第三節者。更屈風入掌也。以空並押風上也。意大德說同。但第三節端合屈之如劍空並。別立記雲。是五種奉教者中上首也。云云。義釋雲。是文殊奉教者與使者異也。云云。對記雲。五使者五奉教者。每一使者有一奉教者。此奉教者作屈膝承音告之形也云云)。真言曰。   係(引)緊首(茲以反)羅拽徒阿(去急呼)尾娑麼(二合)也儜曳娑縛(二合)訶(引。有歸)(私雲。胎軌真言無係係緊旨羅拽徒之句)。   種子(阿去)。三形(幢)形像(黃色。右持杵。右手立地水空屈火風。坐赤蓮花。童子形。或左手青蓮花)。梵號(枳迦哩)。密號(密持金剛)。   私雲。以上八尊印明依軌文者。讚次可用之。或奉請後用之。又欲具者可盡一曼荼羅諸尊印明歟。   次本尊觀(用定印)。   先觀本尊了了分明。次觀我心月輪上有蓮花蓮花上有●字。字變成智劍。智劍變成大聖文殊師利。相好圓滿(具在口傳)。   文雲。觀想於本尊。金色放光明。乘師子王座。操持智慧劍。左執青蓮花。花臺立智杵。首髻八智尊。暉光遍十方。如對行仁同。   次根本印(在口傳)。   私雲。文雲文殊根本契。從師密受之(云云)。   師面授說雲。就密受言師傳不同。池上被獻大原狀雲。所被仰文殊八字根本契印。初師傳雲儀軌中勸請印。以此為根本印。次師傳雲。文殊劍印是也。已上池上狀。   又雲。八字三昧經中大精進印并如意寶印用之。   經雲。便結其大精進印。印曰。兩手合掌。八指相叉皆屈掌內。以二大指少屈相並押著二以指屈節上。名曰大精進印。此是一切佛所說。慾念誦結印之時。咒用八字陀羅尼。咒曰。唵阿味羅吽卻哳囉。   師雲。相以佛部心印。但以二大指押頭指節上。以之為異也。   次說如意寶印。印曰。次兩手相叉。二頭指相柱。屈其大母指入於掌內相叉。此印亦名大精進如意寶印。即說咒曰。   唵帝儒(廣入反)縛羅薩婆羅託(二合)娑陀迦悉地耶悉馳也真多摩呢囉多娜吽。   若持誦八字陀羅尼人。皆須用前兩印誦前陀羅尼。然後結印。此印能廣作一切事悉得成就(云云)。   右大精進印。隨圓師受之。次下如意寶印不受之。任私意者。二印共可用之。師曰。如意寶印者。只內縛印耳。印相二頭相柱者十指之頭歟。指字止之故也(云云)。師說如此。但私思之。指字不可止。二頭指相柱而可作寶形歟。不然者何雲寶契乎(云云)。後日見或人抄雲。八字三昧經出二印。師傳雲。頭指如寶形(云云)。師說自以允合彼傳賢慮潛通歟。師曰。師傳不同粗如此。但於愚意者暫欲用經二印。本經明文之故也(云云)。   師又或時示曰。南師縱容示雲。八字文殊根本印有多說。以何可為指南乎。予雲皆是師資相承之明說也。於心未斟酌。先用劍印說。是般若智劍即尊所持也。羯磨契時又用之歟。次用召印說通例也。是名青蓮華印。又是尊所持也。羯磨印時又顯示之歟。師雲。二印事尤可然。但自意趣以青み印召可為正。其故先八文み印明。皆彼院諸尊印明也。於中尊何用他印哉。軌此少隱密。先用召次至於根本印安密受之言歟。又熾盛光中文殊印。三昧和尚青蓮花印注。是八葉名。彼軌只今持青蓮花契雲咒故也。或說文み院印用。今此法又一師說用召請印為根本印。准思之召印多說中尤可也(云云)。   私雲已上面授師說如右而已。   或人受大原說雲。   軌中招請印青蓮花印(云云)。并外縛劍印共可用之(云云)。真言可通用(云云)。又說刃印相承印也。蜜中蜜(云云)(已上或人說)。   私雲。大原法橋持本軌表紙(云云)。大師。清涼。戒壇忠連。清禪。延殿(云云)。是根本印之相承歟。   師曰。持明房說。以台二印為八字根本印。尤祕藏(云云)。   南師雲。慈覺智證共用召み印給(云云)。又雲。法橋說二印慈覺大師御傳。   慈覺大師傳(讚岐守傳安然。師又曰。或古三部次第記中八字印雲此二箇印出。註雲須師密授。文。見此記體。恐山門人記歟。疑花山歟)。   文殊根本印。虛心合掌。二大覆捻二水面而頭相柱。屈二風橫捻二空上。又說。內縛二地合豎。屈二風橫捻二空上。   滿足句印。二地合針。二水內鉤。二火如寶。二風屈捻二空上。真言曰。   阿尾羅吽欠。   大原御說雲。此等印又文殊可為別樣之印也(云云)。   私雲。此等印檢對受記第一同第五而更可詳之。   教慶律師對丹州軌範面授說雲。   傳師祕授雲。若聊爾授法之時。與勸請印。更有密意。不可顯露。印契差別門。要當師蜜受。其差別者。謂息災等所用各異。若日月薄蝕·五星陵逼·曜宿失度·疾病相纏·王難刑戮·惡臣叛逆·諸難競起。當用小刃印·二手外縛。中指豎合上節刃屈。若求長壽智慧多聞辯才·聖眾護念·富貴榮盛·藥物財寶·超昇地位·證得菩提。當用青蓮花印。虛心合掌。中指稍開。若怨賊來加·鄰國相伐·魔鬼嬈人外道破法·蟲蝗損苗·惡龍降雹·蛇蠍行毒·虎狼成害·當用師子座印。地水內交。二火豎合。風屈捻空空作出。   是三密印。是其差別。髻中明珠。不妄與人(云云)。   已上教上綱傳賜師本書之。   或雲。印契差別門事。臺用勸請印。全用少刃印。以此為差別。通兩部印有之。可門師之。金三昧耶會大日印歟。又雲。八字三昧經出二印。師傳雲。頭指如寶形(云云)。   又雲。隨求八印中二印有之。明達律師用之(云云)。   次加持念珠。次頂戴珠發五大願。次正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八文。次當壇護摩。次部主。次成就。次又部母)。   護摩(多分息災隨事。餘法)。火天曜宿(如常)。   本尊壇(本尊并自眷屬。一曼荼羅名皆諸供之。供物或總供或別供在人意)。諸尊壇(如常。可請供三部諸尊。別尊別法不可有此壇。本尊段之時。本尊自眷屬等。皆請供之故也)。   世天壇(如常)。   護摩咒(八字明)。番僧并後加持(同用八字明。但師匠八字三昧經歸命句被加用之)。   南磨阿缽哩弭多○壤囊微寧濕縛囉(引)擔捺囉野怛他(去)櫱多野南謨(上)曼殊室哩曳矩忙羅部多(去)野怛他也(去)他(去)唵痾(去)味羅□本□饛□□□□□設□駧□夾□飀□  次珠置本所。次三摩地念誦。   文雲。數終住觀智并三摩地門。在於滿月中布字為智。或作大日觀圓耀亦復然(私入)。   ●莽(吾我不可得)。空點(大空行三昧)。字相字義。不空□索抄中委悉也。可見之。   次根本印。次部母(蓮花母也)。   以所修善專奉此尊。從初發心至於佛果。令所修善根領持不滅沒。   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次祈願。次閼伽。次振鈴(私入)。次解界。次禮佛(私入之)。   南無恭敬供養娑羅樹王佛。〃〃〃寶幢佛。〃〃〃開敷花王佛。〃〃〃阿彌陀佛。〃〃〃無量牽知佛〃〃〃。山王佛〃〃〃。作日光佛〃〃〃。極安穩佛〃〃〃。善眼佛〃〃〃。法幢佛〃〃〃。花鬘佛。   已上十一佛。出八字經。依師說注之私雲。終可加本尊號歟。   次奉送。次三部。次被甲護身。次九方便。次迴向。次禮佛出堂。次堂外作善。   右依丹州池上記抄入軌文。并師說等畢甚狼藉也。人不可用之。若依兩部大法者。其作法如五字法之中注矣。   一曼荼羅。   軌雲。爾時世尊復告大眾○我今更說最勝大威德八字曼荼羅壇法次第。汝當諦聽。若欲建立息災曼荼羅者。先當簡擇其地。當須於清淨伽藍處。或於深山吉祥勝山之地。或於城邑村落勝上有福德多生花果乳木之地。建立道場○若為惡厄怕怖事者。當於露處以塗香摩作曼荼羅。但書真言及種子字。以觀想本尊形色相應與作持念擁護。若事慢要圖畫者則勿用皮膠。純以香汁調色彩畫。若作久長念誦者。即當如法掘地。別取河岸堅好甘淡白色潤細之土微黃亦得。而用香水和築其壇。依教次第加持作之。其功人須日日清淨澡浴著新淨衣受八開齋戒訖。然得與功餘依悉地中法不可具說。其曼荼羅法。先當心作一同輪。由如滿月。當中心梵書●滿字。次從字後北面●唵(引)字。次右旋東北角書●阿字(長引聲入惡字音)。次東方書●味(引長)字。次東隅書●羅字。次南方書●□毼襼導飯逆□□淚褉□袗綠飯逆□練□袗亮業逆□□樓褉□袗□省逆□□□□秈□□□□□□榖□□□□饐駥姬奭□□橠□□□□□□□□□□□□□□驫□□□□□□榜餽□□覘縷□□靈導飀□  若求福慶祿位吉祥事者。心中書●室唎(二合)字。若求息災除難殄滅七種災難。所謂日月[蟲*薄][蟲*食]·五星違失常度·兵賊競起·水旱不時·風雨失度·惡臣背逆·損害國民·或狼惡獸食噉眾生·五穀不登·如是災禍急厄官府王難死厄怕怖等事欲令消散者。當心中書●滿字。若求降伏怨人令相好捨噁心者。中心而書●淡字。若有惡人難降伏屠兒獵師外道不信佛法者。令噁心摧滅或令破壞者。心中應書梵文●瑟置□□褸饐諑飯禱□檢□□□穖□□□□□□□□□□□禮□□□埤□□□□□□□□奭□□□淚穚□□□□□奭□□□練□□□□□□□奭□□□樓穚□□靈□□□□奭□□□□□禖駕□駶□奭□□□□穚□□□□奭□□□□餉□□□□□駉奭□□□□穚□□□□□□奭□□□聾□飥饐駥姬姜_E飀□橝□□□□□囊饋□□楝□z□□□□□□贊□□□□□□饟息□驅Z□□□□襦□埤□□□□楛□□□□□呂□□□□褉□□□送橇□□□□□□□□□楉□□□□□□□□□□□見□□□□□櫸□祼□□□□□□檢□椸□□稷埤□□□荅□□□□□禈□□□□□□□駝□□□爦u□□□□□□樓褉□□□□□□□□□□□□駝□□□q□□□□□□□□□□逆□□□礸騂□□□椸□□□裀□□□□□□饃□z□□淚褉□□□穇□□□□□□□□□□□□□□□魅覝檢□椸□□禈□□□□□祼□□□□□荅□□□□□祊□□□□秮□□□□□□□□□□□□□□□□褉□□□□□□□送駝□□□□□魅褻逆□椸□□稓z□□□□枝檢□□□□□□□□□□□□□□□□□□□□逆□□□禕覯□□□□荅□□□□訓z□□□祿呂□覯j□妃□□饋□□觚箋□□埤□□□□驙□□□祤飣□逆□楰□□□騖□□橇□□□飀□□龍□□j□□茶奈送□□槔覘□餾□□騖飀□□□穠奈饐j□□禰□飀□□□□騖飀□□穾□饐j□□襤駎□□樓褉□□□□騖飀□□□襤饐j□□□覲驖□駎□□□□禖□□□樏騖飀□□□覲驖□j□□□□□□駎□□□褉□褾□□騖飀□□□□□j□□禍□□駎□□榖馝□□□□□騖飀□□禍□□j□□□駥j□□褉□檳餾□□騖飀□□憐□□餖□□□龍□□飀□□□□驙□□□□□□□□□□□□□□□□襣禳埤□□稍餺□□□□□z□駴□□□z□□□□飀□T76028801.GIF   右圖傳受本也。又有傳受圖。中院九字皆安小圓輪。并第二重圓也。第三重方也。第二重與第三重之間角安四忿怒。又第三重外有一重。四角各書●字。是食道歟。私雲。如文者。第二重可作圓。所謂說第二重畢。右圓輪外四角中畫四忿怒(云云)。   又雲。復說速疾救難立成壇法。但於一無人及無穢惡高原之處。或曠野或伽藍中露地為之。即立有神驗法。去上惡穢。出別取淨土實築令如石使平正。以白壇磨作塗香如麵。更取精白龍腦薰陸香等浸取汁如乳和塗香磨塗地。小一肘次二肘三肘四肘。圓如月輪。分為四重。中心種子字。周匝八字真言。第二院中安布八文殊童子。第三院安布四門四攝·四角四大忿怒明王。第四院香水蘇燈白花乳粥酪飯等供養。更若不辨。但第二院使布八聖。所謂四攝四明王等(云云)。 T76028901.GIF   右依文私圖之。人不可用之。   又雲。若像國家帝王身有厄難要作護道場者。其壇應廣一十六肘。或大二十四肘。若緣五星失度·日月頻蝕·彗孛數現·四方異國侵境劫奪百姓·大臣返逆用兵不利·損害國人·疾病流行。皆作大壇。壇內第三院外布烈十二大天。如熾盛光法次第。四院布二十八宿。第五院十貳宮神。外四明王。餘同諸尊法(云云)。 T76028902.GIF   右依文私圖之。第三重尊數。准熾盛光曼荼羅而置之。但彼現圖十六尊也。於軌文者如今。此軌雲十二尊。而現圖開五星為五。加於地天為十六尊。今合五星為一。加彼曼荼羅之地天而為十二尊。是即彼曼荼羅之中師傳之意也。   已上儀軌中三種曼荼羅畢。   八字三昧經雲。爾時世尊告金剛菩薩。善男子。凡欲畫像。先著上好細□。次須簡擇日月吉宿善曜大白直。次好時刻分吉祥善時。然後畫像。於清淨處掃灑已。牛糞塗地。懸諸幡幢。香花養供。燒龍腦香。其□須闊八肘長十二肘。於中先畫釋迦牟尼佛。坐七寶蓮花坐。作說法勢。佛右邊畫文殊師利童子像。身佩瓔珞。頸掛[目*內]珠。種種妙眼裝嚴其身。童子色相如鬱金色。□跪合掌瞻仰如來。作請法勢。次畫觀音像。觀音右邊畫普賢菩薩。次普賢右邊畫虛空藏菩薩。次虛空藏右邊畫無意菩薩。又釋迦牟尼佛左邊畫彌勒菩薩。彌勒左左邊畫月光童子。次月光左邊畫金剛菩薩(已上菩薩兩邊各五位侍佛側)。各處其位坐七寶蓮花上。皆畫本形。乃至手執並依本法。又於釋迦牟尼佛上空中更畫七佛。所謂廣大智其深雷音王如來除一切障如來。第三阿彌陀如來。功德處如來。普香佛。難勝勇雷音行佛。心不動佛。此之七佛皆須次第畫之。其身皆似金色。各如作法像。其畫像上兩邊空處各畫一天仙。頭戴花冠。各手捧花槃。一手散花。現於半身於空中。形貌端正。種種嚴飾其體。其釋迦牟尼佛所坐蓮花出水池內。池中後現二龍王。一名難陀。二名憂波難陀。其二龍王於其池中現出半身。蛇首具有七頭。並皆白色。種種雜寶莊嚴其身。左邊難陀龍王。右手以手託佛花莖瞻仰如來。以左手豎其五指以大母指指於額上作歸依勢。右邊龍王一如左邊。其文殊師利童子下。畫野曼德迦瞋怒王。仰觀文殊師利童子。作悚懼曲窮受教勢。於彌勒菩薩下。畫持法人。勿失本相。手執香爐。□跪而坐。瞻視世尊。如聽法勢。畫像四邊散畫龍王。次畫蓮花及諸妙花。諸花等下。畫梵天·摩醯首羅天·四天王天等。次畫四箇阿修羅王。次畫四箇執鬼神曜王(已上左邊侍從也)。右邊畫那羅延天王·帝釋。依本相貌畫其身形。皆須手執器仗。不得著錯。次畫九箇執神。出半身合掌向佛觀如來像。說此畫法已(云云)。又雲。爾時世尊復告金剛菩薩言。此八字大威德陀羅尼法中。有祕密最勝不可思議壇印軌則。於諸法中最廣殊勝○爾時金剛菩薩白佛言。世尊。向者所說。於此法中有祕密壇法。其事雲何○爾時世尊告金剛言。善哉善男子善女人等發信敬心作壇法者。先須揀擇清淨殊勝上地。當時地已。皆須深堀除去瓦礫塼石荊棘毛髮灰糠糞等穢。除去不淨物已。取好淨土堅築令平。量取其地東西南北正取八肘或四肘。取於香水塗塗其地上。使令明淨。然後取其牛糞。以香水和復塗面使令三遍。然後復取稠香水以灑壇地。即取白繩量取八肘。東西南北以等度。其地以粉點定。長短分佈壇院。以作三重。四面開門。定位界勿使闊狹不等。方始五色粉下於界位凡位。畫壇之法及以器仗印契。皆從東面起首。先畫五頂印。次畫優缽羅花。次畫牙印。次畫文殊童子面印。次畫契印(已上五印壇內東西畫之)。次畫蓮花印。次畫憂缽羅花印。次畫幢印。次畫傘蓋。次畫烏頭門。次畫請車輅印。次畫孔雀印。次畫白象。次畫馬。次畫犎牛。次畫水牛。次畫羖羊。次畫白羊。次畫人。次畫童子(已上印契。皆須門外次第分明畫之)。如是三種壇。壇外院更畫藥叉將。梵名摩尼跋羅。東方。次畫藥叉將。梵名布拏跋陀羅。南方。次畫藥叉將。梵名毘盧波叉。西方。次畫藥叉將。梵名毘沙門。北方。如上四將各住本方。掌壇四面領諸鬼神護其方界。次畫日月。次畫七星。次畫二十八宿。次畫訶利底母神鬼子母。是如上所說。壇外所書形像器仗印契等。悉皆如法事之。勿使雜亂差錯。皆用色彩畫法。如是今已釋訖。修行之人。依此軌儀進功修業。必獲稱心。無虛謬耳(云云)。   以上八字經中二種曼荼羅畢。合軌三種而成五種。隨其樂欲可圖繪耳。   一頭上八佛事。   私雲。師曰桂師說表三身五智也(云云)。私案可有多意。或八法身。或八佛頂。或准觀音而思之是釋迦歟。如彼觀音頂戴彌陀。文殊亦同戴本師釋迦歟。或彌陀歟。所以者何。義釋雲髻現無量壽者明此行極果(云云)。文殊依胎者蓮花部。依金者彌陀四親近一也。又蓮花部也。彼行極果因。是可彌陀之故也。   私雲。軌雲首髻八智尊(云云)。五字軌雲五方如來皆在於頂五髻之上(云云)。   一成就數遍。   軌雲。大教阿闍梨。深行巧惠者。欲求大悉地。應須頻護摩。每滿三落叉。一度火供養○三俱胝數滿。常得見文殊。心通解脫門。智慧不可側。世出世間願。所求皆滿足(云云)。   私雲。非是文殊一法成就遍數。諸尊亦爾知之耳。   一功能。   八字三昧經雲。爾時金剛密跡菩薩○而白佛言。世尊。往昔為我說如是言。我法滅後於瞻部州惡世之時。文殊師利廣利益無量眾生當作佛事。唯願世尊為我演說○爾時世尊○言我滅度後。於此瞻部州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國中間有山號為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文殊師利有陀羅尼最極祕密心咒并畫像壇印等法。於後來世佛法滅時。惡法增長諸災興盛○惡鬼下降變為女人。與諸眾生作種種病○縱有諸醫不能救療。如是世時一日之時有三十毘末羅數。是故金剛蜜跡主我今令汝轉與此陀羅尼法。令使眾生展轉受持○廣為流布此陀羅尼勿令斷絕(云云)。   又雲。領萬諸菩薩。居於五頂五山。放億眾光明。人天鹹悉睹。罪垢皆消滅(云云)。   又雲。此陀羅尼能大利益。憐愍一切有情。如佛見在處世無異。此是文殊師利菩薩身。廣欲利益諸眾生故。自變其身為八字咒神像。能滿一切有情意樂等事。若人能暫聞憶念此陀羅尼者。即能滅四重五逆等罪。何況常念誦者○(云云)。又雲。此經亦名文殊童子變身八字咒經(云云)。   軌雲。復告金剛密跡主。此陀羅尼。若有善男子女人。不能辨作承事供養法者。復緣在家迫迮作種種生業。但能憶持不忘依時念誦。隨分不闕供養。少分隨自力辨亦得成就。除不至心不正信心不發大乘菩提心○(云云)。 又雲。爾時如來復告金剛蜜跡主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若能念誦此陀羅尼一遍。即得自護。兩遍能護同伴。若誦三遍即大護住處十地菩薩不能逾勝。何況諸小類眾生。若誦四遍即得擁護妻息。若誦五遍即能擁護一切眷屬。若誦六遍即能擁護一切城邑村坊聚落等。若誦七遍即能擁護一切眾生說也。又雲。若每日晨朝以水一掬加持七遍。飲在身中。所有正報悉當消滅。何況無災厄者。及諸三業亦得消蕩。壽命長遠(云云)(經雲。所有惡業悉得消滅云云)。   又雲。若加持飲食七遍食者。毒亦不能為害(云云)。   又雲。若入陣時。當以牛黃書此真言帶於身上。一切刀杖弓箭鉾斧不能傷害。若入陣時。應畫文殊師利童子像及真言。於像馬上置。軍前先引。諸軍賊等不能為害。自然退散(云云)。 經雲。復有殊勝法。能伏他兵刀。更畫文殊像。五髻童子身。騎乘孔雀。安置於幢頭。或遣人手執。使令軍前行。諸賊遙望見自然皆退散。或取金銀等造作童子形○置於幢幡上。將入戰陣中。三軍悉蒙建。第甲器仗等。威光炎熾盛。諸賊惡愚等。應時尋退散。或迷失本心○(云云)。又雲。若有國王王子妃後公主及諸宰輔并凡庶類等。能書寫此咒安於宅中。其家即得大富貴○兒女聰明○相貌端嚴○人所愛樂○象馬畜類息盛成群。奴婢寶貨受用無盡。宅中災禍自然消滅。善神護宅人福強盛。鬼神無嬈。設有鬼神皆是有福之鬼。皆護其人。不求人短(云云)。   又雲。所有俱胝劫。四重五逆罪。極苦諸惡業。觀數童子像。報障皆當滅(云云)。   又雲。誦此陀羅尼。能畫文殊像。彼人獲果報。其福不可說。十方恆河沙。尚有知其教。畫像福德力。無能知其邊。   又雲。一切諸天人。持於本部咒。不獲悉地願。瞻仰童子像。齎持一花果。或以一塗香。捧持遏伽水。胡跪而供養。至心恭敬禮。期求心中願。悉獲無有疑。稱心依本願(云云)。   又雲。三部聖者法。具含八字中。菩薩及金剛。諸天咒祕藏。皆屬八字攝。過去一切佛。現在及未來。一切諸菩薩。修行此法門。悉證菩提果。又雲。爾時世尊告金剛菩薩言。我滅度後法欲滅時。受持此法○當知此人現世獲十種果報○一者國中無有他兵怨賊侵境相嬈。二者不為日月五星二十八宿諸惡變怪而起災患。三者國中無有惡鬼神等行諸疫疾。善神衛國萬民安樂。四者國中無諸風火霜雹靂等難。五者國土一切人民不為怨家而得其便。六者國中一切人等不為諸魔所逼。七有國中人民無諸橫死者著身。八者不值惡王行諸虐苦。無非時風暴損苗稼。五穀熟成。甘果豐足。九者善神入境。及時降雨非時不雨。名花藥木悉皆茂盛。天人仙類時時下現。無有旱澇不調之名。十者國中人民不為虎狼走獸諸惡雜毒之所損害。金剛菩薩。善男子。此八字陀羅尼祕密藏門所在之處。有人迴心一念恭敬供養者。獲前十種果報。何況有人正意發心受持念誦。勤苦不退。日夜坐禪。觀此文殊師利童子形像。供養無虧。不闕時時行道。稱念其名。不為現身滿其願者。無有是處(云云)。   又雲。 一切諸世尊 有佛國土處 大乘所流演。   皆是文殊力 十方國土中 菩薩及聲聞。   得登地位者 皆是文殊力 九十五種輩。   修仙苦行業 得生非想者 皆是文殊力。   生餘諸天香 受持五欲樂 受命得長存。   皆是文殊力 諸修羅王等 遊行週四海。   威力勇難當 皆是文殊力 天帝共修羅。   於其天海上 鬥戰無恐怖 皆是文殊力。   諸龍無怖難 不懼金鳥食 解脫遷死憂。   皆是文殊力 諸小薄福龍 不被熱沙腦。   身體得清涼 皆是文殊力 大盛金翅鳥。   能噉諸珍寶 入復悉消化 皆是文殊力。   梵王大自在 下至四天王 救護諸人民。   皆是文殊力 功德大天人 能滿貧窮者。   衣服雜七寶 皆是文殊力。   一念誦中間不可餘語事。   軌雲。若遍數未終。不得中間輒若人語使者。間斷即法失驗。未作法時先當明告。若自作念誦。亦勿間斷(云云)。   問。若可要語者有對治觀耶。答。未作法時先當明告(文)有何要語哉。但尚有可語事者。可勘一字軌矣。   一卷數。   御祈所。   奉念。大日如來真言。一字金輪〃〃。佛眼部母〃〃。本尊〃〃。息災護摩〃〃。護事本尊〃〃。八大文殊真言(各各反)。三部諸尊〃〃。火天曜宿〃〃。   奉供。大壇供。護摩供。蠟燭供。銀錢幣帛(已上二供有無隨時)。諸神。   右謹依。仰旨(云云)。   御祈所。   奉念。大日。白衣。馬頭。本尊。八大文殊。不空□索。諸天奉供。閼伽供。飲食供。神供。   右(云云)。   (本雲)康正元年九月十四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訖。   (本雲)承應二(癸巳)年二月十五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筆者法光院善祐(六十六歲)。   舜興。   元祿十六癸未夏五書之。   兜率雞頭闍梨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三十九。   文殊下。第三十九。   陀羅尼集經第六(諸大菩薩法會印咒)。   文殊師利菩薩法印咒第三。   反鉤二無名指右押左在於掌中合腕。二小指二中指直豎頭相拄。二頭指曲各捻中指背上節上。頭指來去。咒曰。   唵(一)婆雞陀那(去音)麼(二)莎訶(三)(又本無莎訶)。   此文殊師利印六字咒功能。我今欲說。若有持此咒欲成就者。或食乳。或乳糜。或食菜。或食果子。食乳應食。此食日別三時。香湯洗浴。謂入五更以後為初時。日中以後是第二時。黃昏以後至初夜為第三時。於此三時各一度洗浴。時別各著一具淨衣。是故亦須三具淨衣。誦咒令滿六十萬遍。此為最初承事供養文殊師利。又若欲授持成就驗者。先須畫作文殊師利像。法取好白縶勿令有毛髮。亦不得割斷纑縷。其形色中不得用膠。應以香汁和畫。其文殊師利之像。蓮花坐上結跏趺坐。其右手畫作說法手。左手正當胸上御著。畫其像身作童子形。身金色白色天衣遮臍以下。餘身皆露首戴天冠。身佩纓絡。臂印釧等眾事莊嚴。其左廂畫觀世音像。其身白銀色。纓絡天衣莊嚴身份。極令花飾蓮花坐上結跏趺坐。左手執白拂。其右廂畫普賢菩薩像。其身金色纓絡衣服莊嚴身份。極令花飾蓮花坐上結跏趺坐。右手執白拂。正當文殊師利之上於虛空中。兩邊各作蘇陀會天。手執花鬘。在空雲內唯現半身。手垂花鬘。於文殊師利像下右邊畫作。受持咒者右膝著地。手執香鑪。其文殊師利等下遍畫作池水。其菩薩像兩邊各畫作山峰形。其畫師自從座起首欲畫之時。日日與授八關齊戒。香湯洗浴。著新淨衣。然後畫作。乃至畫畢當覓有佛舍利塔處。即安文殊師利像。在塔西面像面向西。若無大塔應以小塔。安置文殊師利像後以面向西。設種種香花種種飲食及果子等三時供養。其道場內然於蘇燈。作其道場。要須預覓寂靜之處。咒師唯令一人供給。若正在道場誦咒之時。所須香花飲食等彈指而索不得出言。佈置種種諸供具已取沈水香。截長二指一千八段。點都嚧瑟迦(二合)。油(唐雲蘇合香是)燒於無煙佉陀羅炭。若無以紫薑木替取前沈香點前油中咒一遍已投火中燒。如是乃至盡千八段。一夜將曉明相出時。行者即見文殊師利。所求願皆悉滿足。除婬欲事以外所求悉皆不違行者所願。   又法當於像前取栴檀香。截長二指一千八段。還依前法咒火中燒盡夜供養。是時文殊師利即自現身當為說法。所有身患皆除愈。得菩薩地而得自在。又法當於像前以瞿摩夷塗地。散眾名花燒種種香。行者於塗地場內一邊坐。誦咒滿足一百八遍。如是乃至經於一月得大聰明。悉能記持一切經論。又法日日隨心常誦莫忘。定受業報亦令消滅。又法若日別能誦滿一百八遍。臨命終時決定得見文殊師利。隨心所願皆得受生。文殊師利。為欲利益諸眾生故。諸功能中略說少分。   復次是法印咒。若有人患惡瘡惡病。取龍腦香沈香甘松香多伽羅香。若練樹皮。是五種物檮為末。以牛膽和而作團已。然後蔭乾。欲用之時日中曝乾。仍以淨布覆其藥上。勿令見日。當似前印印其藥上。亦似前咒咒藥。滿足一百八遍。更作小丸如彈丸大。於大盤中盛水和竟用塗瘡上二十一遍。塗之即差。若腹中有病。取濤粳米水和前藥服二十一度。其病即差(云云)。   私雲。師傳雲。文殊六字咒出集經(云云)。右印咒是也。又有別本名文殊師利菩薩六字咒功能法經(云云)。其文雲。出集經說大略同本歟。若欲持誦此六字咒勸請供養結界辟除可依悉地蓮部行法歟。觀曼荼羅可用經說耳。以觀音普賢為左右脅士。相似胎〃〃。文殊院但中尊印相與彼異也。   師傳雲。集經印似內縛五古印。而二火直立合。二風圓屈付火初節。以下即是青蓮花形耳。而經雲頭指來去(云云)。師曰。為根本印時不來去。唯付火背耳。凡一切印為勸請召之。為根本印不召之。但為根本時猶召之印。如火天印也。謂其火天印以風指付火指動之也。謂以風扇火令發火也。非召請耳。   已上六字法了。   曼殊室利菩薩咒藏中一字咒王經(大周長安三年歲次癸卯十月己未朔四日壬戍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并綴文正字)。   爾時釋迦牟尼佛在淨居天上。於天眾中跏趺正念普觀大眾。而告之曰。汝諸天子當至心聽。曼殊室利童子微妙之行。所謂壇場神咒作法。所須療病護身第一祕密最上咒心。一切如來所共宣說鹹皆稱歎。汝諸大眾鹹皆一心聽此不可思議具大威力最上神咒。即說咒曰。   唵吒洛呬□(此有四字總成一字是故梵漢二體俱存)。   私雲。以下廣演真言功用。具如下抄。   大方廣菩薩藏經中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法(寶思惟)。長安三年正月二十三日。北天竺國三藏阿爾真那(宣譯梵本)婆羅門大首領臣李無諂譯語。翻經僧尸利秣多證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淨居天寶莊嚴道場中。與大菩薩及淨居諸天眾俱。爾時世尊大慈大悲。於此會中普告一切諸天眾言。汝等善聽。文殊師利童子行輪咒法。即說咒曰。唵齒臨(臨字離禁反)。   私雲。以下廣明咒功力如下抄之。右兩方共不說印(矣)。   就明咒功力先總明咒功力。後別明療病護身。先總明者。寶思惟本雲。一切如來所有極祕密心大神咒王。若有誦者我記此人。則為已持一切諸咒悉皆圓滿一切所作。皆得成就更無過者。汝等應知。此陀羅尼於諸咒中是大咒王有大神力。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者。文殊師利童子菩薩常來擁護。或於覺時。或於夢中為現身相。及諸善事。能令此人生大歡喜。諸善男子。此之咒尚能攝得文殊師利童子。此咒能消一切惡夢。一切惡怨敵。一切五逆四重十惡罪業。一切不祥咒法。亦能成辨一切善事。具大精進。當知是咒。於世出世種種咒中為最殊勝。是諸佛心能令一切所願皆悉滿足。若以五色縱結咒索繫其頂上擁護其身。亦令諸願皆得圓滿無超過者。諸佛子等此咒能滅一切惡邪魍魎。是一切佛吉祥之法。亦能成就一切一神咒。誦此咒者。能令眾生起大慈心。能令眾生起大悲心。一切障礙皆得消滅。所有諸願皆得圓滿足未作法時即能成辨如意等事。若發無上菩薩心誦之一遍力守護自身。若誦兩遍力能守護同伴。若誦三遍力能守護一宅中人。若誦四遍力能守護一城人(義淨本雲能護一村)。若誦五遍力能守護一國中人(義淨本雲能護一城)。若誦六遍力能守護一天下人(義淨本雲。若誦百遍能護一國)。若誦七遍力能守護四天下人(義淨本雲。若誦千遍能護四天下)。若以清旦誦一遍咒水洗面。能令見者歡喜。咒香熏衣亦令見者歡喜(云云)。又雲。諸善男子此咒假令一切眾生。或於一劫或無量劫。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專心念誦假令七寶象馬滿閻浮提。猶是世間滅壞之法。此陀羅尼能令眾生。現世當來常護安穩。與諸如來大菩薩眾常為眷屬。若為自身。若為他人所願皆得。是故慇懃生難遇想。義淨本雲。縱不作法入壇等。直爾持手觸彼時即便隨意(云云)。   次別明療病護身。隨時利益之中有十一法。   治頭法第一。   若患頭病。以烏翅咒之七遍。拂病人頭。患即除愈(義淨本同)。   治眼病法第二。   義淨本雲。若患眼時。取先陀婆監研之為秣。咒七遍已小置其病便止。   治耳病法第三。   義本雲。若患耳者。取象馬糞聚上地園等。巨勝油先陀婆監各取少許。咒之七遍一處便碎絞取汁。煙之淋耳孔中其病便止(已上二法寶本無之)。   治齒病法第四。   若患齒病。咒齒木嚼之。揩齒所痛即差(義本同)。 治霍亂法第五。   義本雲。若患宿食不消腹中結痛上變下瀉。霍亂畏死者可取烏鹽。或先陀婆鹽。或諸鹽類。咒之七遍研煙水令服便差。或復苦痢不能斷者。取橘柚根及檳榔根磨擣。咒之七遍和服之即差(寶本無之)。   治射箭鏃入骨不出法第六。   諸善男子為箭為中鏃入筋骨拔之不出。以十年蘇(義本雲陳蘇)三兩一百八遍安瘡中。及食之箭鏃即出。   治諸鬼病法第七。   若患瘧一日二日乃至七日。或常患者。以純乳煮粥著好蘇一兩。咒之一百八遍與病人服之即得除愈。若有一切眾生為飛頭鬼所執。以手自摩其面。誦咒一百八遍作可畏相貌。便以左手作本生印。以大母指屈在掌中。用後四指壓大母指上。急把拳即自怒目。陰誦此咒。而著病者所患即除。   若人患一切鬼病。以咒咒右手一百八遍。燒安息香熏之。左手作本生印。右手摩病人頭患即除愈。   除怨敵及惡夢等法第八。   若有怨敵及諸惡夢。種種怖畏身心不安。以七色綖結咒索作蓮花形。或作輪形。或作金剛杵形。咒之一百八遍。燒安息香熏之。於七日中繫自身頂上。一切怨敵恚皆消散。或以牛黃研為墨。於淨紙上及白練上畫其所怖者形。於四邊作齒臨字圍之。或作蓮花或作輪形或作卍字螺魚金剛鉤寶瓶等圍之。咒七遍所怖即除。   除師子虎狼等難法第九。   諸善男子若欲經過師子虎狼毒蛇怨賊一切險難之處。當須淨其身心。不得近諸女人及喫五辛一切酒肉。於諸眾生起大悲想。至心誦之四十九遍。而諸怨惡自然退散。   求子法第十。   若婦人五年十年乃至二十三十年。不生男女者。或自有病。或男子有病。或鬼魅所著種種病等。或為藥所中。當以十年已上。蘇五兩孔雀尾一兩。內於蘇中咒之二十一遍。煎之擣為粖。以石蜜一兩大呵梨勒三顆去核取皮。相和咒之一百八遍。當以清旦空腹盡服。於七日中即有男女。   義淨本雲。若是石女無產法。欲求男女者應取何說。健陀根以蘇熟擣之。令研和黃牛乳。咒二十五遍待彼女人。身淨之時令飲其藥。妻莫犯他男。夫犯他女。未久之間即便有娠(此石女妊娠文。無寶本也)。   或復女人斷諸無子經三五年。或復多年。或被他禁咒。或由厭禱。或因諸病。或他所惱。或遭毒藥。遇此惡緣遂無子息者。應取少許孔雀尾安陳蘇中煎之數沸令相得投少石蜜量如來許。咒二十七遍服之令盡。於後七日中日日常以石蜜和乳。每咒七遍飲之女身清淨。諸病差即便有娠。   治女人月水法第十一。   義本雲。若有女人月水不息。應以阿藍部根。或以藍根一握擣之乳熟煎。咒百八遍服之即差(此文寶本無之)。   右十一法私分篇章抄兩本文。欲持誦此一字咒者行法首尾可依悉地歟。兩法雖說咒不明其印相。但寶本治鬼病法之中只雲作本生印不說其印相。未知何契可尋之(矣)。但金輪咒王經雲本生印。   一字梵本(第四左手大指捻無名指第三節作拳。誦後咒了曰。南謨枳利俱利休留刃莎訶。私雲。此印同異難知。唯依同名抄寫之)。 T76029501.GIF   唵叱洛泗焰。   堮捅部C文殊一字勘文。然大和尚。唵T76029502.GIF叱洛呬焰此一字真言梵字。或人作T76029503.GIF或人T76029504.GIF此二樣是合叱洛欠三字非叱洛呬焰字。欠與呬焰字異音別。又其T76029505.GIF形洛字梵音用□□禢奭禕奪橝F□□□□妼□□□□□IC>T76029506.GIF叱洛呬焰(四字總成一字)。其四梵字●音車。帶三昧聲故綠車聲故成叱音。●音邏。緣車聲故成洛音。●音訶緣三昧故成呬音。●音野。其省作●。T76029507.GIF名大空點。以大空點置野字上故成焰音。此大空點名摩多。點非字體故非四字內。   師傳雲。文殊一字印用鉤印。又說文殊院印(云云)。   已上一字法了。   一文殊七字咒。   師傳雲。唵縛羅娜縛曰囉曇(有古摩軌中)。   已上師傳。   私問。右咒雖出古摩軌。亦云。□□□芊慼撢均滿慼樁v□□□□□履夾□□  問。因論生論有何故。以文殊咒用聖眾□□□p檢□□□  一同三字咒。   師傳雲。大威德儀軌中三字真言也(云云)(唐院本云云)。   已上。   一髻文殊師利童子陀羅尼念誦儀軌一卷。   此經上元元年九月十八日。婆羅門縛曰羅(二合)麌拏庚灑(二合)。唐雲金剛福壽。於泰州開元寺軌寺主院譯。後至貞元十七年三月翻經沙門再遇梵本於硤內忠州薛使君宅。見天竺僧對勘定入藏。 曩謨(引)曼祚室哩(二合)曳(平聲一)矩摩(鼻引)羅部(引)跢野(二)怛爾也(二合)他(去聲三)唵室哩(二合)伽(去引)拿陛(四)摩護伽(去聲)拿陛(五)阿(上)拿摩(鼻)伽拿陛(六)娑麼三(去)滿多伽(去引)拿陛娑縛(二合)賀。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於大眾中說此陀羅尼已。十方一切如來。諸天龍八部。一切眾鹹共讚言。善哉善哉(云云)。   一起首時分。   文雲。應取白月八日起首念誦。   一向方。   文雲。行者面東對像(云云)。   一行法。   文不委說。只出結界真言。可見之。可依悉地歟。根本印又不說之。   師傳雲。諸文殊之法無印。總用刃印(云云)。心真言曰。   唵(引)娑摩那始哩(二合)吽娑縛(二合)賀。   隨心真言。   唵(引)阿捨摩□□□□□□□諑□□□  一形像。   文雲。行者應先擇願宿曜吉祥之日。畫人受持八戒潔淨。於白紲上或絹素上畫一髻文殊師利菩薩童子形。金色半跏坐千葉白蓮花上。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有如意摩尼寶珠。右手拍掌向外垂下五指作滿願印。凞怡微笑。種種珠鬘。頭冠瓔珞莊嚴其身。   一壇場。   文雲。於淨房塗拭方壇。從內向外三院布位。安置十七尊。具如五字瑜伽法中所說(云云)。   私雲。五字瑜伽者何哉。若指金剛智不空本等歟。然者彼中說十三尊(本尊四攝八供)。今雲十七如何。   一求成就法。   文雲。每日誦前真言八百遍。或一千遍。便於像前臥一心思念。我文殊取睡於夢中必見。文殊作小童子形。若見此相當知已蒙加被諸願必成。所求皆遂。所說言教人皆信受。   又法於白月八日於文殊師利像前。燃燈食三白食。又以日食及種種白花。燒白檀香供養。誦此真言八千遍。遍數足已便就像前眠睡。我文殊師利即為現其淨妙色身。所願皆得。每日常與一千金錢不應貯積。總持供養三寶及修功德。每日誦八百遍隨分供養。不應間闕。   又法有藥名數沙波多那。亦名薩沙波(此雲白芥子)又有藥名摩訶弭多(此雲藥。出蜀地)若有大風大雨霖霪久不晴明者。前件二藥共置一處。用身真言加持此二藥八千遍。擲上虛空中風雨便止。若炎旱無雨取數沙波多那。加持八千遍擲散於有龍水中便即大雨。又將此加持藥若散置草中。或樹林一切苗稼中。悉無蟲類能傷損者。若散或竹林間或粳米及餘五穀田中。便增多取無盡。若散自身上一切鬥諍之處皆得殊勝。若入王宮及大臣諸百官家悉皆得奉命恭敬。若散商人賈客之中貨物並無竊盜。凡是賊徒不能侵奪。若散擲四面一切鬼神夜叉羅剎及諸妖魅不能為害。若散失火之處火便自滅不能燒物。   又雲。已上諸法不可總作。但隨意所樂成就一事(云云)。又雲。如上所作諸法。當宜密作。更不得使。一人知聞。唯除同行願同求此事者。親伴一人必不得記向外人。加被之力當時頓失功。須慎密(云云)。   一功能。   文。爾時文殊師利告大眾言。我於過去佛所授得此陀羅尼。每於減劫眾生福盡之處即宣說。令彼惡世善男子善女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菩薩道者廣行檀施。弘揚三寶。福利化道一切眾生速令成就一切善事。越度生死大苦海故歡令受持神妙章句(云云)。 又雲。若能受持此陀羅尼者。先曾毀犯屍羅。三業虧失悉得清淨。消除一切破戒罪業。永離惡道。常生人天(云云)。   文殊法下。第三十九。   (本雲)承應二(癸巳)年二月二十八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訖。舜興。   元祿十六祀五月上弦日書之。   兜率谷雞頭院嚴覺。 行林第四十。   無名法。   支度。   金剛壽院座主。於南泉房池上御房令奉受給記雲。供養法胎藏至念誦處。先大日真言。次文殊真言(法住法其印)。護摩時同又用此法住印明。但番僧可令讀加持句明也。根本印明法住印明也。已上。   大原上綱於圓師範所令稟受給說雲。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記雲。師曰衣中文殊法住印明。名不分明者是文殊令法久住印明也。阿吠陀毘泥者即令法久住也。又胎藏界加持句真言又有此句。是即大日如來令法久住陀羅尼也。即行法之終發令法久住祈願也。故於彼行法最後誦之。大威德法有此說之。   師曰。為令法久住祈願文殊法修之。即持念此文殊令法久住真言。又大日令法久住明少少誦加。在人意。又若為惡人破法降若息增歟。隨時意(云云)。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參著丹州池上御房一令法久住法(不令人知之密修也)。   大威德軌雲。欲令佛法久住(云云)。以文殊為本尊修護摩法(如恆)。依胎藏大法修供養法。唱禮如常(文殊三反)。助修之者發願之後誦台藏加持句。陀羅尼(此明中有阿吠娜毘泥之句故也)。阿閣梨念誦并護摩之時用台藏八印中。文殊法住真言(阿闍梨者令法久住也)。其根本印明用同文殊法住印明(云云)。餘如先日說也。此是口授法也。   私雲。先日說者如上說也。   令法久住(三昧阿闍梨說)。   種子(然和尚雲圖或雲)。或記雲。   三形。梵夾。   尊形。八葉中文殊也。   根本印。法住印也。蓮合二中指開立。   真言。名文殊師利菩薩法住真言。   阿(去)吠娜尾泥Л③ロ(有歸命)。   阿(此是種子也此一字是行)。吠馱(一謂具一切智也謂已證之智也)。費提(二即以此所具之惠能惠他人也)。   義釋第十二文也。疏十七同之。   加持句(金合加持五處)。   曩〃〃〃〃薩縛他勝勝怛陵怛陵顒顒達鄰達鄰娑他波野娑他波野沒馱薩底也縛達摩薩底也縛僧伽薩底也縛吽吽吠娜尾泥Л③ロ。   唱禮。   大原雲。胎藏唱禮也。但文殊三度(云云)。   念誦。   阿闍梨并護摩時用文殊法住真言。助修發願後誦台藏加持句陀羅尼。又阿闍梨大日令法久住明少少可誦加之。在人意耳。   又吠娜尾泥者令法久住也。加持句有此句。法住真言文殊令法久住也。加持句大日令法久住也(云云)。   護摩。   若為惡人破法降伏也。若只息增歟。隨時隨意(云云)。   本尊。   問雲。可奉懸八葉中文殊歟。答。只是普通文殊□吉(云云)。種子三形等普通有在人意(云云)。又雲此是口授法也。仍不令人知之密修之。後加持不可有。   但隱令法久住名。只號文殊法。以大威德用後加持有何事哉。   以大威德軌為本法(云云)。   疏文觀音有法住言如何。答。若是亂脫歟。大威德軌雲。過去十阿僧祇俱胝如來皆於大聖文殊師利菩薩所。發無上菩提心。說文殊師利真言教法。欲令佛法久住世間加持國王。護持國界。以十善法化導有情(云云)。   三密抄料簡雲。文殊師利法住(私雲。文殊是智慧也。智人在世法則住世。案抄記意此當修行)。今謂行名法住。如俱捨雲。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有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又一代教法住世多依文殊力也。真言有釋。如五卷抄。印是青蓮花印也。智論雲。陸地生花須曼提為第一。水中生花青蓮花為第一(云云)。   今准之雲。菩薩萬行中智慧為第一也(文)。   大教房記雲。   自天永三年十月十六日。三昧阿闍梨依攝政殿下仰。為叡山佛法興隆令修令法久住法。件法番僧必以已入壇者。仍最惟尋二人召為伴僧。件法台藏八葉中文殊真言誦。伴僧加持句。真言唱。人修此法雲事不令知。吉吉祕事也。   種子阿字(谷闍梨阿字有大原僧都滿字有)。三形梵夾也。唱禮台藏唱禮。後加持大威德咒以。   右久安二年之比。山上不靜之間。師匠於南山靈室被修此法之時。以前說等所被抄集也。   無名法(私)。   付之開為三法。一者大日師資共用加〃印明。二者文殊師資共用法〃印明。三者大威德師子共本尊印明(已上二尊明隨事加句更問)。三法同懸胎藏曼陀羅修之。為不令知本尊也。大悲都別法等隨意用之。大悲壇修之因准軌心(軌者大〃軌也)。初門釋迦他受用身可想也。佛告文殊〃〃現大威德身(用勝根本明)。釋文等三尊印明憐次結誦之。大〃明法應多誦尤可也。伴念誦同明。   問。師傳一法也。依何心開為三法耶。答。師傳雖一其意三也。   問。其意何。答。即師說雲。文〃令法久住印明大〃如來令法久住陀羅尼(文)。又大〃〃軌有此說(云云)。依此心故開為三也。   問。准軌心釋迦他受用等心何。答。軌者即大威德軌也。彼軌即華嚴經軌等之心。他受用應化斟酌觀之。但是大悲壇心也。都別等法行之不可然耳。更問。   問。師資Ь雲心何。答。阿闍梨助修也。   請同法等堅祕藏莒底。勿令見人。若契合佛意為順緣。若相違背為逆緣。又若有信謗者共益之如名香。賜紫沙門無障縛曰羅記之。 以上師匠私記也。 行林第四十一。   大隨求法。   一支度。   註進。   大隨求法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脅機二腳。禮盤一面(可有半疊)。名香(白檀。麝香。龍腦。酥。蜜。牛黃)。白絹切三尺。白布一端二文(壇敷并佛供覆料)。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杓各三口(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淨衣(黃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仕。見丁(已上淨衣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近代多分此法但為產婦修之。仍牛黃等出文。隨事可斟酌耳。   名香(龍腦·麝·檀香以此香湯浴云云。應燒五味香。檀香·颯畢迦·蘇合·沈·石蜜和合而燒之云云)。   鬱金(丈夫求子者。應用〃香云云)。   牛黃(女人求子息。當用〃香云云)。   素繪帛樺皮〃葉(或素或繪帛。或用於樺皮或葉或餘物。寫此陀羅尼云云)。   賢瓶五口。佉陀羅木橛四枚。五色縷一修。名香以下。依經意注之。可見本文。   一起首時分。   當於吉宿時布沙宿相應(云云)。   一向方。   引入壇中心面對東方坐(云云)。   一行法。   八家祕錄諸菩薩之中被載此。隨求陀羅尼經等經軌數本可見之。今出一兩本。   普遍光明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二卷(不空)。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梵。住大金剛須彌盧峰樓閣(云云)。以大梵為對揚主(云云)。   此經中說九箇真言。上卷中有四箇真言。一。陀羅尼(七紙一卷本雲。是根本咒有二而九十四句云云)。二。一切如來心真言(一卷本雲一切佛心咒)。三。一切如來心印真言(一卷本雲佛心咒)。四。一切如來金剛被甲真言(一卷本雲灌頂印咒)。下卷中有五箇真言。一。一切如來灌頂真言(一卷本雲灌頂咒)。二。一切如來結界真言(一卷本雲結界咒)。三。一切如來心中心真言(一卷本雲佛心咒)。四。一切如來隨心真言(一卷本雲心中心咒)。五。隨求大護明王大心陀羅尼(六紙餘一卷本不說此陀羅尼)。   已上九箇真言不說其印。宗叡僧正傳有隨求八印(云云)。又大師御傳(云云)。   隨求即得大陀羅尼神咒經。   耆闍崛山說。大梵對揚主。此經中所說八箇之神咒。如上對勘之。   右二經雖說神咒。功能不明。入修軌儀。又只雲隨求陀羅尼等。未知何尊神咒。而師傳雲。隨求八印者大隨求菩薩八臂所持物標也。此菩薩種子三形等有胎藏教(云云)。仍就台界而示行法大略矣。   大悲大壇(行法如恆。四重一壇)。   唱禮(都壇行法同可用之)。   中臺八葉。佛眼(如常)。   南無曼荼羅主摩訶缽羅底薩落冒地薩埵婆耶〃〃〃〃〃〃(三反)。   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也。   又樣(別法小法同可用之)。   三身。白衣本尊。馬頭。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也。   尊位。   觀音院第二行第七(台軌列名雲大隨求菩薩。經疏中無此尊)。   梵號(如唱禮)。   密號。與願金剛。自在金剛。   種子。●(初)●(普)。   三形。梵函。或五□樧埤□  尊形。   圖。深黃色。八臂。左第一手持蓮花有金輪光炎。次手持梵筴。次手捧寶幢。次手持索。右第一手持五股金剛杵。次手持鎊鉾。次手持刃。次手持鉞斧鉤。坐蓮花。   讚(蓮華部贊)。   根本印明。   師傳雲。大師御說。內縛五□本□魯□□□□□□飽慼慼慼潔牷慼慼慼槽^□□襂□馱褓□□飀□  真言。 唵(引)跋囉跋羅三(去)跋羅三跋羅印捺哩(二合)野尾戌馱□□□襼導饐□襼導餀壁□□盟J導飩□□□□襼導□□□  私雲。是八箇真言中第八一切如來隨心咒也。大師御說印。宗叡所傳八印之中第一印也。師傳以第一印為根本印。以第八咒為根本真言也。或又以八印中第八印為根本印。梵篋印是也。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三部諸尊。次諸天總。次成就明。次又部母)。   護摩。   本尊段勸請偈。   我今稽首請 部主大日尊 本尊大隨求。   菩薩摩訶薩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護摩真言。   師傳雲。●●●●●●●●●。   私雲。大陀羅尼繁廣定難念誦歟。然者可用第八咒歟。   後加持咒。   師傳雲。可用上根本真言(云云)。   或都法壇(本尊安中。移大日而安寶幢側云云)。   或蓮花部別壇(如先雲。但以本尊安中。移部主安勢至側云云)。   或本尊為內院。眷屬為第二。八部第三院(云云)。 已上行法略示大綱隨樂用之。   若依蘇悉地者。用十八道作法如常。今為自行記悉地略法矣。   先加持淨衣。   文雲。以真言手印灑淨門外所換之衣。其手印相以右手作拳。取水持誦用灑淨衣。真言曰。唵微莽羅莎縛訶。   海說雲。右拳風以下四指屈勿著掌。但空風如拳時勿離。作了以印入水。三誦灑淨(云云)。   次著衣。   文雲。以真言持誦其衣而著。真言。   唵缽哩縛囉多縛曰哩尼□毼訑□□滿慼慼慼熱u□  海說。此文無印。但印圖中用普印。又樣。二手各作拳。取衣三誦著之(云云)。   次三蜜護身等(如常)。次本尊護身(已上。室中作法私雲。結誦本尊印明而可印身五處)。次持珠入堂(其往詣之間。可想步步蓮花承足。到堂戶了。唱吽三度。每度彈指)。   次就置香水處作灑淨印。   文雲。佛部飲水灑淨手印。仰舒右手。屈無名指中節向內勿著掌。真言曰(私雲。三記雲若用散杖)。   唵(一)摩訶入縛囉□毼□□飀□  海說雲。印如文。以印入水三誦飲之了灑頂(云云)。   私雲。文中有三部飲水灑淨印。今暫出佛部。   次入室真言。   文雲。入室之時。口誦真言而入足。真言曰。   唵入縛哩多路者曩□榳]□訪椸□□□聾奮□滿慼敷Y觔諑飀□  海說雲。文不說印。師雲。如外縛二空端相柱。仰印安臍下。是佛部。仰右掌安左掌上。二空相柱安臍。是金剛部(云云)。   五大院私疑無蓮印(云云)。座主說用金剛合掌(云云)。   三記雲。左拳押腰右拳置胸。應觀念三部諸尊滿塞道場。空中如影不妨。即誦真言超薰香而入(云云)。   次到佛前結金剛合掌。五輪著地。禮拜三部諸尊及本尊三度。而長跪誦懺悔偈并淨三業真言(如常)。   次塗香塗手(念塗頭面身手足云云)。次加持香水(用軍荼利印真言)。次灑淨。   右手取散杖。磨迴香水之間。誦覽字真言并鍐字真言。觀念香水中覽字智火燒淨一切穢惡不淨。又有鍐字大悲水洗除。即誦軍荼利真言。始自東北角順灑東南西北。壇上供物及自身伴侶等(如常)。   次加持供物。   以杵左右順逆加持二一反(辨事真言)。   次遣除身中毘那夜迦難印真言。   文雲。以兩手大指屈入掌中。各各作拳。舒二頭指左右相叉入虎口中。以印從頂向下至足而略去。唵闇沒嘌帝賀那〃〃□榳]□□  海說雲。印如文。但三略去(云云)。   師說雲。以印從頂上徐徐從前下至臍前即抽二食指。如是三度。師口此印當靈氣病者。抽如有驗(云云)。   次辟除諸障印真言。   文雲。以左手大指屈入掌中。以中指無名指而押大指。屈其頭指著中指中節側。亦屈小指著無名指中節側。即舒怒臂。頭上右轉三遍。及觸身五處。右手大指押小指甲。餘三指直豎作拔折羅形。叉其腰側立法如前。是辟除印。那謨縛曰羅也□□□餃榛騎H楰髕H□□□□夾縷□]□□  私雲。師說雲。左手作忿怒拳。於頭上左三轉。次右三轉。拳面向左也(云云)。   次拍掌辟除。   文雲。以右手打左手掌。如是三遍。真言。   唵縛曰羅多羅□榳]□褸□□飀□  次彈指辟除。   文雲。以右手彈指三遍。真言曰。   唵枳哩枳羅羅縛咾捺囉□榳]□□  私雲。已上二印明。只共名辟除印明。文云云何名為辟除。謂於道場花香等。衣及座等。諸物所有諸難擯逐令去名辟除也。即得清淨(云云)。   次去垢。   文雲。以右手大指捻小指甲上。餘三指微開直豎叉腰。三指向前。左手亦作。用此印。〃諸物令除穢惡。名去垢手印。吉裡吉裡忿怒聲(云云)。真言曰。   唵枳哩〃〃縛曰羅□榳]□訪椸□□飀□  次清淨。   文雲。以部心真言作拳。取水持誦七遍。用灑諸物便成清淨。初佛部心真言曰。唵爾曩爾迦(輕呼)。   次蓮花部心真言曰。唵阿路力迦(輕呼)。   次金剛部心真言曰。唵縛曰羅特勒迦。   海說雲。右手中指少屈勿著掌。以水入掌灑諸物。一印三明(云云)。   三記雲。右手作掬。大指橫安掌中。誦軍荼利真言并部心真言。時時頭指等四指觸大指舒開之。逆順壇上供物等(云云)。   次光澤。   文雲。以左手大指捻小指甲上。餘三指微開直豎。舒其膊還以右手亦作此印。承左手肘下。以左手印〃觸諸物。即成光澤。此通三部用。   唵(一)帝誓帝惹徒尾寧(二)徒提娑馱也(三)□榳]□襛□□□飀□  唵(一)爾[卑*也]爾[卑*也]爾跛也(二)摩訶室哩曳(三)莎訶(四三反)。   唵(一)入縛羅也(二)滿度哩(三)莎縛訶(四三反)。   づ雲。師傳雲。護摩時此次用二印(云云)。   次取香爐啟白(是最初事也)。次神分(長時以神分為事初但初夜先令法久住云云)。次供養文。次唱禮(如胎行法之別壇中記)。次驚覺(如常)。次九方便(印真言如常)。次發願五大願等(獨身自行此不必用發願五大願供養法終發五大願入念誦耳)。   次四無量心觀(定印)。   六道四生一切有情。本來寂靜真如藏。而因妄想分別沈溺生死苦海。無量煩惱曾無菩提心。願以我所修三密力。令一切眾生等同普賢菩薩堅固菩提心。如此觀了即誦慈無量心真言曰。   唵摩賀(引)昧(引)怛羅夜(二合引)娑頗(二合)羅。   悲無量心觀。   一切有情已雖發菩提心。未知身中有無量福德莊嚴藏。違背一真如理。輪迴六道四生。常貧窮困苦。願因我所修三密力。令一切眾生等同虛空藏菩薩圓滿廣大富德莊嚴。如此願了誦悲無量心真言曰。   唵摩賀(引)迦嚕拏(上)夜(引)娑頗(二合)羅。   喜無量心觀。   一切有情已雖發心具德。而未具如來智慧。自性清淨不染客塵。猶如蓮花在泥不染。願以我所修三密力。令一切眾生等同觀自在菩薩。圓滿廣大智慧莊嚴。如此念了。誦喜無量心真言曰。   唵床(詩聿反)馱缽羅(二合)謨(引)娜娑頗(二合)羅。   捨無量心觀。   一切有情已雖發菩提心具富德智慧。而未被如來精進甲冑。本性理清淨。離我我所及能取所取。誰能度者。誰所度人。平等修菩薩摩訶薩廣大行願。住在凡夫地也。願以我所修三密力。令一切眾生等同虛空庫菩薩被大精進智慧甲冑。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發如此願了。誦捨無量心真言曰。   唵摩護(引)閉乞灑(二合引)娑頗(二合)羅。   次金剛輪印真言(云云)。   已上慈等觀金剛輪印明用不可有心。   次三部三摩耶(如常)。   師傳雲。悉地佛蓮金三印於加持供之前用之。是說〃也。故彼藥師記雲。發願之次護身印明(云云)。今謂件三部印明用處在心。若加持供前用。發願之後不可用之(云云)。   私雲。今依師傳之中後說於此處用之。三記加持供之前并發願等後兩所用之。   次護身印真言。   文雲。以二小指相叉入掌中。二無名指雙押二小指叉。上豎二中指。頭側相跓。二頭指微屈在中指上節側。相去一大麥許。直豎二大指在中指側。印觸五處即成護身。   唵縛曰羅祇寧缽羅爾缽多也莎縛訶。   次大護身印真言。   文雲。其手印相。即前護身印明。唵入縛囉曩也□榳]□□  次被甲印真言。   文雲。散舒兩手十指。此是被甲印(云云)。從頂摩觸下至於足(云云)。   唵度比〃〃迦也度比缽囉入縛裡寧莎訶(七遍)。   海說雲。如文散舒者。二手各散舒諸指。若坐作法不得至足下者。想至膝上乃至足下。如是三度。更於心前一度迴轉。印如舞。謂十指向內一度轉之。   角說雲。先作金剛掌安頂上。散舒二手徐徐而下仰掌安左右膝上。次迴轉被甲者二手作拳。申二頭指。處處迴轉。如金剛界中唵砧被甲。三記雲。二手金剛合掌。掌中指去拳頂上各方引下(云云)。   次結髮印真言(通三部用云云)。   文雲。右手作拳直舒大指。印於頂上。此是結髮印通三部用之。   唵蘇悉地羯哩莎縛訶(通三部用之)。   朱雲。師曰。以右拳堅大指端倒置十字。通三部用之。   私雲。文中此外更有三部結髮真言。而無三部各別手印。又上文中出結髮明。同於今明。但其印相異於今印。復有三部結髮真言。異於下文。上文中結髮印雲。右手作拳。直舒大指。以頭指押大指上。令使圓曲作此手印。持誦真言三遍。已置於頂上。即成結髮印(云云)。此外不說結髮印相。而對記中以此契印為佛印。更加蓮金二部髮印。   海說雲。佛部結髮印如文。但以印安頂上。開散中指以下三指。執之三度。如執髮勢。作了即中指作拳。從右頭邊漸下至心。二手至頂共散。左拳仰安心前。蓮花部結髮印。右拳但風端木著空也。用印如前。左亦同前。金剛部結髮印。右拳安頂髮執勢。儀式如前。左亦同。以上三部印。只一說如此。又雲三部結髮印如文。但以印安頂佛部也。安右頂即蓮花部也。安左頂即金剛部也(云云)。   私雲。對記諸說大略同海說(矣)。   次地結印真言(如常)。   師傳雲。地結印有二說。一隨意大小若干地程結思以印大指著地右掣繞之。猶如牆印繞之勢也。一以大指打掣上亦打地於一處三度打之也。謂於一處打橛。隨意大小其程地堅固成也。如世人緩物打轄其物分即堅成也(云云)。   次方隅結印真言(如常)。次內五輪觀。次外五輪觀(已上二觀具如台藏。內外五輪非在蘇悉地軌私記有之。彼軌悉地行法也)。   次道場觀。   先大海印。   二手內叉仰大指端合令可八指端各動右迴置壇中。真言曰。唵毘莽嚕那地吽(三遍)。   私雲。師傳雲。壇中者非所造拔等壇。是即金輪壇也。如雲阿字金輪壇也(云云)。   次寶山印。   二手金剛內縛深相叉。頭指已下出中節八峰也(觀想大海中有寶山)。當心誦真言曰。唵阿者羅□毼褸□□飀□ 次寶師子座印。   二手合掌中間六指開中節微屈之。二大指並豎微屈之。二小指亦爾。想八師子座(觀想寶山上有寶師子座)。   當心真言曰。唵阿者羅微隸莎訶(三反)。   次寶蓮花印。   作開敷蓮花印。十指微屈之(觀想師子座上有寶蓮花)。真言曰。唵迦莽羅莎訶(三反)。   次寶樓閣印。   辨諸事印。即金剛合掌也(觀想寶蓮上大寶樓閣。寶柱皆行列。遍有諸幢蓋珠鬘等。交絡垂懸妙寶衣。周匝香花雲及以眾寶雲普雨雜花。等繽紛以嚴地。階韻有愛聲而奏諸音樂宮中。想淨妙賢瓶與閼伽寶樹王開敷照以摩尼燈云云)。真言曰。   唵曩莽薩羅縛怛他櫱多南薩囉縛他欠烏跢櫱帝娑破羅呬莽闇伽加曩刃莎訶(七反)。   甬說雲。寶樓閣印。但觀行無印。師口樓閣印前海印耳(云云)。   謂別時說雲。金剛合掌稍屈手背。是慈覺說(云云)。   私雲。從大海印至樓閣印名四玄五印。是大祕密也。文中唯說真言不出印相。別時更隨師可受之。若未受此等印人者。只作大海等觀了。結金剛合掌而誦五箇真言加被。前所想者一一成就矣。   次三力偈(如常普印)。次普通供養(如常)。   次本尊觀。   結本尊印誦真言(五古印)。當心觀想。前所加持寶樓閣內有七寶蓮花臺。臺上有●字。字變成梵函。函變成大隨求菩薩。八臂莊嚴身。相好皆圓滿。慈悲方便體。應願濟度群生。次於第二院眷屬眾圍繞。第三護世天次第而安布。如此觀已散印頂上。   次大輪壇印真言(如常)。次治路印真言。   二手作拳背相合。二頭指端合小許開。二中指並立。是香爐印也。若有香爐可用香爐。真言曰。   唵蘇悉地羯哩入縛裡多(上)曩南(去)多謨(上)羅多(二合上)曳入縛(二合)羅〃〃〃滿馱〃〃賀曩〃〃(上)吽泮吒(金剛部治路真言通三部用云云)。   次護身(用軍荼利印真言若成不動如例)。次振鈴(或人請車輅後召請用之)。次送車輅印真言(如常)。通三部用(云云)。   海說雲。大師雲。作此印已即以二大指著二中指端。外發去三度。是奉送意也。若召請時以此印。以二大指著二中指向內三度召之。是名召請意也。口決雲。空與火令端爪有聲。   私雲。師曰。此次可用軍荼利印明。觀想軍荼利金剛駕御七寶車輅。至本尊世界(云云)。私見十一面軌有此說矣。   次請車輅印真言。   文雲。依前車輅印唯改右手大指與左手中指頭相著。此手印通三部奉請印。   那莽娑怛隸也地尾迦南薩囉縛怛他櫱多南唵縛曰監祇爾也羯囉灑也(此中安來句)莎訶。   海說雲。依前輅印唯以右空著左火端(正令左空附風側)此一印與師說異。召請明未文雲。此中安來句者。若奉請時加句雲。若請佛部時可雲唵醫醯呬〃〃〃怛他哦姤若花部缽娜磨。若金部縛曰羅。若遣尊時雲唵櫱瑳〃〃。今私檢梵語例。可雲怛他哦多醫醯呬。或怛他哦多櫱瑳〃〃等(云云)。   私雲。文雲。或但獨請本尊或并眷屬(云云)。 次奉請本尊。   三部心印真言(如常)。隨部用一。於真言未可加來句。如海說。三記雲。法本尊印。次二頭指招之(可誦本尊真言)。   づ問文中三部心真言皆注雲二十五遍(文)。心如何。   次遣除從摩印真言。   文雲。有毘那夜迦逐諸尊至已即枳裡〃〃真言及手印。而除遣之。以左手大指捻小指甲直豎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託之。   唵枳裡〃〃縛曰羅□榳]□褸□□飀□  海說雲。右三□本□騅□□椸□□□□籐邪‥藨□□韣¥諤□□□別禤艨□鵅慝□□艨□吧匣|□□□鐐|□廛鍥□□交艦觨□□□□□□   師傳雲。遣除從魔隨三部而異也(云云)。私雲。今印明是何部哉。可尋之。   次示三昧耶印真言。   文以左手大指捻小指甲。豎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託之。唵昇羯隸三莽焰莎訶(誦七遍)海說雲。三昧耶者左三□本□騅□□□□□□□□籐邪‥藥□□□‥□□□□§□□□韣¥諤□□□□禤艨□¥□艨□¥□□櫓□□□   次金剛網印真言。   文雲。依前結印唯改二大指搏著二頭指側。拳印向上而誦真言成結空界。是金剛鉤欄牆印。   唵微娑普囉那羅(二合)乞婆縛曰羅半惹羅□榳]□訪椸□□飀□  海說雲。如文唯以空付風側(名若)搏著。大師記雲。以印舉頂。右三度結上方。若解界時左三迴轉成解界。   師傳雲。金剛鉤欄者是金剛網也。其網多多三古金剛。各各□氦鶧□餩□捸歐I□晃□韣□   次火院印真言。   文雲。以右手指背置左手指內。合無縫蹄。二大指向上直豎。右轉一遍。即成火院。是阿三忙祇寧印。唵阿三曚祇寧賀利□榳]□訪椸騿□飀□ 海說雲。印如文。唯以手橫相著。此印與常印稍別。決雲。前之手作之不可爾。須橫手作之。   次獻閼伽(師傳雲捧器先祈願)。   文雲。其閼伽器以本尊真言持誦而獻。或以通用閼伽真言持誦(云云)。其手印相以護身印改其母指置於頭指側。奉閼伽印(云云)。   唵藥乞私曩那也見捺羅達弩缽哩也缽捨〃〃莎縛訶(誦三遍用持誦閼伽真言)。   海說雲。二地內又以二水押叉上二大相拄。二風付火。二空付風。是通用於閼伽印。奉獻儀式如文。唯以器安印上(云云)。   私雲。閼伽真言用十八道真言無妨歟。   次獻花座。   文雲。合掌二手頭指中指無名指並相搏著。開掌中相去四指許。其二大指及二小指並相著直豎。此印通三部用。   唵味羅〃〃也莎訶(佛部)唵缽那莽味囉也莎訶(蓮部)唵縛曰羅味囉也莎訶(金部)。   海說雲。如文唯搏著者開而屈之。軌雲。先作四葉者。師雲。將作印時。先作四葉印。二地一葉。二空一葉。左水火風合一葉。右水火風合一葉。次作八葉印。通奉三部(云云)。   甬說雲。開敷蓮花印。此印與軌別。佛部真言。初。加唵怛他哦多。餘如文(云云)。   次善來偈(如常用普印)。   づ雲。已上三箇印明三記示三昧耶後。金剛網前置之。是依文次第歟。   次重結大界印真言。   文雲。以二手小指無名指相叉入掌直豎。二中指頭相著。二頭指屈在中指背上節。勿著中指。如三古杵。二大指在頭指側。普轉八方上下(云云)。   唵昇羯隸莽訶三莽焰莎訶(誦七返是三重界內結火界真言)。   海說雲。印如文。左三轉辟除。右三轉結界。次結上雲。次下方。次印五處頂散。   次成事業身(如胎藏)。次閼伽印真言(用不在意)。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   づ雲。已上五供文中各有三部通用明。三部各別明。其明等皆異於大教。於印者各以一印而通三部用。其契印皆同於胎藏。又每供皆雲前所說去垢乃至光澤。以此真言持誦。今雲暫用胎藏中五供明無妨歟。   次普供養(用普印)。   文雲。次運心供養者真言曰(云云)。 ●●● ● ●●● ● ● ● ●●●● 唵薩囉縛他龕榾梛蘗帝娑婆頗羅呬□夼□□ ●●●●● 伽曩刃莎訶(誦七遍)。   三記此次出十二天九執二十八宿印明。   次讚。   文中有五讚。一歎佛。二歎法。三歎僧。四歎觀自在。五歎執金剛。文末又有降三世。讚以六讚。皆出漢語。胎藏對授記中引上五讚了雲。私雲。此中佛法僧讚讚佛部也。觀自在讚讚蓮花部。執金剛讚讚金剛部。三卷中雲降三世讚出蘇悉地(云云)。   づ雲。諸部通讚如五讚等。諸尊別讚如諸軌出。今於此尊未見別讚。可用通讚。五讚之中蓮花部是也。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梵函天。漸舒舉體成梵函。梵函變成本尊(云云)。   次根本印(如上抄記)。次加持珠。   私雲。文中有三部淨珠真言。三部成就真言(已上無印)。三部持珠印(無真言此中初佛部印通三部用)。經中以成就珠真言名持珠真言。但此等明文字經軌頗異其體。是同胎藏對記引上真言了雲。私雲。此中淨珠成珠真言是造珠法。今念誦中以淨珠持真言(云云)。   又雲。彼經先說三部淨珠真言。次雲復為護淨增法驗故。即三部持珠真言(云云)。又雲彼經持珠真言是護持也。非執持也。故與儀軌成就數珠意同。彼儀軌雲。執數珠是非護持故。惠和上說中持珠真言之後更用執持持印而作念誦(云云)。更可見之。   都率御說雲。問加持數珠法雲何。答異說甚多。今檢諸軌且有五種真言。一旋轉珠(獄呬耶是也。諸軌多用之。但或只雲。加持不雲旋轉)。二淨珠(此亦有二。一尾盧左曩諸軌多用之。但或只雲。加持無淨珠名。二蘇悉地三部淨珠真言)。三持珠(出蘇悉地。但注名持珠。軌名成就珠)。四菩提心。五金剛語心(此二出一字頂輪王法)。此中成但用獄呬也真言。金剛界軌(云云)。又般若菩薩軌同出此真言。即雲。由誦此真言加持念珠七遍。念誦一返。則成千遍(云云)。或但用毘盧左曩真言。如文珠八字軌(云云)。或上二俱用。如千手軌(云云)(先尾嚧次獄□言毼飀□楏觔□□□□□□□□□g禬□□□滿熱u□奚驄兜褸□騎□□□□□諑□□□□□□□諑餓□□弮□□□□襼導□□襼導□解□□□禮禂饜□□淜礡慼慼滿撙{□□□□飀□□□驃覷覯□□□□□L滿慼慼毆蠐銦慼毅闉眭邊牷慼慼慼慼慼慼慼撬均慼慼慼慼澗z□□□□□□福□芊慼慼慼摩孝齱慼慼摯e□□□□□□□穇□□□娀□□□□覯□滿慼慼樊畈w□諑□□襼導□□□□□□□尥峞慼慼慼慼慼慼憎Q□□□□□郥葧蝦□□□□□〣□   次結持數印。二羽金剛禪智捻戒方進力忍願微後屈而不相著。七遍持數明。然後而念誦持珠真言曰。曩莫婆哦縛帝蘇悉地娑馱也〃〃〃娑馱羅剃娑縛(二合引)賀。   私問。何故此印明名持珠印明。答。此印是蘇悉地軌佛部執持數珠印。若持珠歟。真言是彼軌佛部成就珠真言也。經名持珠。問有先德雲。彼軌成就珠真言。經雲持珠真言。是護持也。非執持也。故與儀軌成珠意同。雲此義雲何。答今檢經雲。復為護持增法驗故(云云)。即出三部持珠真言。軌名成就珠是也。彼疏印名執持真言。名護持故。先德作釋歟。此義可然。但不似此金輪軌。或雲執持手洗此印。口誦此明。故名持珠印明歟。彼護持言非釋名歟。   或用菩提心金剛語心二真言如一字頂輪王法雲。即取珠置合掌內。當心密語●。捧珠安頂上。誦金剛護心。   私雲。諸軌如此。或用此用彼。或用一用二。皆各為足未必為闕。今胎藏軌雲。餘如蘇悉地。故諸師多用彼軌二真言。若用餘軌說時不可必加悉地。然又隨意樂或加用無失(云云)。   次正念誦。   經說三部部母真言了了。先誦此真言。能衛本尊。初後持誦。或雲通明誦真言次第。先誦部母真言。次誦大日真言。次誦本尊真言等。次念誦終又部母。是諸教所指也。   私案。十一面軌雲。先部母。次部主。次本尊(云云)。   次珠置本處。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第一義諦不可得義也。   次根本印。次部母印真言。   文雲。佛部母佛眼手印相。合兩手屈二大指入掌中微屈。頭指押中指上節背。●●此本書書樣也。   曩謨婆伽(上)代妒島瑟膩沙也(一)唵(二)嚕〃娑普(二合)嚕(三)惹縛(二合)羅底瑟吒悉馱路者寧(五)薩囉剌他娑馱(二合引)寧曳莎訶。   蓮花部母半拏囉縛私寧手印相。合掌十指並屈頭指著合掌中虛如未開蓮花仍腕相著。 那囉捨(二合)曩娑缽□囉捨(二合)曩使演(二合)縛室羅儜娑莽(二合)囉嬭曩者潟莽含薩怛縛(二合)難薩囉縛(二合)微也(二合)地指枳瑳迦(一)唵(二)迦□□恁溥飽熱﹛慼潦袤唌撳恣撞漶慼]四)婆伽縛底微惹曳(五)莎訶(六)。   金剛部忙莽計手印相。合掌屈二頭指及二無名指入掌中。背各相著。餘六指並直豎相著。   那謨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也(一)那莽室戰拏縛曰羅簸儜曳(二)莽訶藥乞沙細曩缽多曳唵俱蘭達哩滿馱〃〃□榳]□□  私雲。已上部母隨部用之。今於此尊用蓮母(矣)。   次成事業身。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捧器先祈願次誦真言獻之)。次振鈴。次禮佛。次五悔(近代只誦迴向方便)。次迴向。次解界(火院左轉)。次奉送(此有二印明三記用胎藏奉送作法次三部三昧等但真言同說叉謨)。   師傳雲。悉地供養法終三部印。次遣除身中毘那夜迦印。次護身被甲。次不動力印。必可爾也(云云)。   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右依師傳等抄記之了。是偏為自行也。狼藉無極。人可不用。早可破卻。不可用之。   師曰。圓師皇太后宮御誕生時。依殿下仰修此法時。以胎藏大隨求菩薩為本尊。爰資問雲。若依二卷經心者大日。依一卷經心者釋迦。以此可為本尊。見二經文。全以胎大隨求菩提為本尊旨不見。如何。   師曰。師師口傳來也(云云)。其後傳聞始自新院御誕生時至於今上降誕。自他門人奉修此法。皆以彼菩薩為本尊(云云)。天下共許。尚不被感心。然間天養元年十月和尚令開唐院。愚僧祗候其座。開御廚子等。其中大隨求陀羅尼銘書二卷有之。披見處。中台畫台大隨求菩薩。周匝以梵字書大隨求陀羅尼。兩本一雲也。無別異。皆是唐本也。   大師御將來尤可仰信。更可不致疑網。但任二經旨修行之無願失歟。若依二卷經者。以大日可為本尊。依台藏者大悲壇中台尊也。依金界者三十七尊中中央尊也。皆是大阿闍梨位行法也。付之又可有都別等差別。   若依一卷經者。以釋迦為本尊。可想釋迦院即王城耆山隨求陀羅尼說會也。今經同聞眾等加觀之(云云)。   私雲。具可見息心抄耳。   一壇場并書寫陀羅尼方法。   經下雲。當用瞿摩夷。塗小曼荼羅。應取五賢瓶。皆滿盛香水。新插諸花果。置於壇四角。餘一置壇中。花鬘及燒香。及與妙塗香。應燒五味香。種種諸妙花。諸花果種子。隨時而供養。蘇蜜并乳酪。穬麥及乳糜。盛滿供養器。以瓷瓦碗盛。四角滿香器。佉陀羅木橛。釘於壇四角。用五色縷。纏於壇四角。外畫隨求。人當於壇中坐。敷以淨茅薦。依法而書寫。或素或繪帛。或用於樺皮。或葉或餘物。寫此陀羅尼。女人求子息。當用牛黃書(下文雲。求子者應用鬱金香)中心。畫童子。瓔珞莊嚴身。滿缽盛珍寶。左手而執持。坐在蓮花上。其花而開敷。下文雲。若大夫帶者。不應畫童子。應畫天人形。種種寶莊嚴。帝王若帶者。應畫觀自在。苾芻帶者應畫持金剛。左執金剛杵右拳豎頭指擬彼難調者。波羅門帶者畫伊捨那。剎利帶者應畫魔醯首羅。毘捨帶者畫帝釋。成毘沙門。首陀帶者。畫那羅延。童男及童女畫彼闍提青色。女人帶者畫盧陀羅天。女人白色者名稱天。女人肥者。畫寶賢將。女人瘦者畫滿賢藥叉。懷妊婦人。畫大黑天。或梵天王。如是諸人類。各畫本所尊。依法而書寫。常帶於身上。所求悉如意。又於四隅角而畫四寶山。金寶飾慇懃應畫此。能令胎安穩(下文雲。若苾芻帶者當於四角畫四天王)。於真言四面應畫種種印。又畫於蓮花。或二或三四乃至五蓮花。其花悉開敷。八葉具鬘蕊花荼以繪繫。花上畫三戟。戟上復繫繪。復畫於斧。亦在蓮花上。又於白蓮花。於上應畫劍。在蓮花上而畫。於商佉所畫諸蓮花。皆在寶池內。   已上略抄之。又前後相雜可見本文。   一卷本雲。爾時大梵白佛言。世尊若欲書寫此神咒者。法則雲何。佛告大梵。先當結壇。於壇四角各安一瓶。盛滿香。壇內畫作二蓮花。或三或四或五。四面周匝作蓮花鬢。又作一大開敷蓮花。其莖書懸繪帛。又作一八葉蓮花。一一葉上作一三戟。又莖上書懸繪帛。更作一八葉蓮花。心中作一金剛杵。一一葉上亦作一杵。其華莖上書懸繪帛。又作一八葉蓮花。一一葉上各作一越斧。又作一一蓮花。於心中畫作萬。其莖亦書繪帛。又畫作劍。於劍鉾上作花。其花莖上亦畫懸繪帛。又作一蓮花。於花心中畫作一螺。又作一蓮花。於華心中書一□索。又作一蓮花。於花心中畫作一火焰珠。燒香散花飲食果子種種供養。若欲書寫帶此咒者。應當依法結如是壇。餘壇方法不得相離。無同紙素竹帛。種種諸物皆悉許用。書寫此咒若。有婦人求產男者。用牛黃書之。於其帛上先向四面書此神咒。內畫作一童子。以寶瓔珞莊嚴其頸。手捧一金器。益盛滿珍寶。又於四角各畫一僮子。身被衣甲。又作種種印。若轉輪王帶者。於咒心中作觀世音菩薩。及作帝釋形。又作種種佛部諸善神印悉令具足。又於四角作四天王。眾寶莊嚴。各作本方。若繪帶者。於咒心畫作一人金剛神。眾寶莊嚴。下作一僧胡跪合掌。金剛以手按此僧頂。若婆羅門帶者。於咒心中作大自在天。若剎帝利帶者。於咒心中作摩醯首羅天。若毘捨帶者。於咒心中作毘沙門天王。若首陀帶者。於咒心中作折羯羅天。若僮男帶者。於咒心中作俱摩羅天。若僮女帶者。於咒心中作波闍波提天。從已上所擬帶者。於咒心中所畫作諸天神者。皆須形狀少年面貌喜悅。若欲杵帶此神咒者。普須各各自依本法。若懷胎婦人帶者。於咒心中摩訶加羅神其面黑色(云云)。   已上結壇畫帶作法。   二卷本下雲。   金銅作蓮花 於上安寶珠 如意火焰形。   置於寶剎上 而於此珠內 安置大隨求。   於是隨求中 畫彼城邑主 若是己舍宅。   建此隨求剎 於是隨求中 而畫本處主。   於隨求四面 周匝畫蓮花 於花胎藥上。   畫於一□索 金剛杵及輪 捧及爍說底。   如是諸契印 各在蓮花上 剎上懸繪幡。   應如法供養 由此隨求剎 能護國城邑。   及以護家族 災禍悉除滅 疫病及諸疾。   飢饉不流行 他敵不相侵 國土皆安樂。   若遇天亢旱 并以滿雨時 應畫九頭龍。   頭上有寶珠 火焰而流出 當於龍心上。   書一金剛杵 於龍身四面 寫此大隨求。   置在於篋中 亦安幢剎上 應時降甘雨。   滯雨即便晴 商主領眾人 或在於水陸。   諸商人帶者 應畫商主形 如前安剎上。   離賊及諸怖 悉皆到彼岸。   一卷本雲。若於幢上懸者。當於高處豎一高幢。於其幢頭置一火焰珠。於其珠內安此神咒。所有一切諸惡障礙及諸疾疫悉得消滅。若每旱時。於咒心中作一九頭龍。若帶雨時。亦當依此作九頭龍。並當安著。有龍水中。旱即下雨。滯即得晴。若□G□樀埤□□□□□□箤軥□|迴□緮眾皆得安樂。   已上安置寶剎作法。   二卷經上雲。若有書寫此陀羅尼安於幢剎。能息一切惡風雹雨非時寒熱雷電霹靂。能息一切諸天鬥諍。言訟。能除一切蚊虻蝗蟲及諸餘類食苗稼者。悉當退散一切惡獸利牙爪者。不能為害。一切苗稼花果藥草。悉皆增其味香美柔軟潤滑。若其國內旱□不調。由此陀羅尼威力。龍王歡喜雨澤及時。   已上安置幢剎功能。   二卷本下雲。若是念誦人。應畫自本尊。若日月熒感。辰星及歲星。太白與鎮星。彗及候羅曜。如是等九執。淩逼本命宿。所作諸災禍。悉皆得解脫。一卷本雲。持此咒人自欲帶者。於咒心中作一女天。又於其內作星辰日月。若凡人帶者。惟當寫此神咒帶之。   已上念誦人書寫帶身法。   二卷本雲。   或有石女人 扇□飯□□裂 如是諸人類。   由帶大隨求 尚能有子息 若此類帶者。   應畫九執曜 二十八宿天 中畫彼人形。   所求悉如意。   已上石女帶身作法。一卷本中無此文(矣)。 一功能。   求子如願產生無患文。   經上卷雲。若有諸女人。持此陀羅尼。彼皆悉成就。男女在其胎。安穩胎增長。產生皆安樂。一切病悉除。諸罪皆消滅。   又雲。若能依法書寫身上帶持。所求皆得。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懷胎安穩。漸增圓滿。產生安樂。   一卷經雲。復次大梵若人所求應。如法書寫此咒。隨所願求悉得成就。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善持胎藏。處胎安穩。日月滿足。安樂產生。   又雲。大梵當知於摩伽陀國有王。名慈愍手(二卷本名施願手)。其王初生之時。即申右手執於母嬭。其母兩嬭變成金色。乳自流出。於其手中又能出於無量珍寶。施諸眾生。以是因緣名慈愍手。其王無子。為求子故設大施會。供養諸佛及諸塔廟。求子不得。後於夜分。其王竊見淨居天子來至王所。而告王言。大王當知。有神咒名隨求王即得。可如法書寫。丈夫繫其頸下。即當得子。時王覺已。至於明旦即如法書寫此大神咒。與夫人帶。應時有胎。日月滿足生一僮子。色相具足。端嚴殊勝。見者歡喜。大梵當知此神咒力所求願者。皆得稱心。   經下雲。石女生子息。胎孕鹹增長。常加護彼人。乃至壽命存。   又雲。或有石女人。扇□飯□□念¥悅諢□□□§□趥□□□¥□□□□□□   火不能燒文。   經上雲。大梵雲何得知火不能燒。於迦毘羅大城羅□童子在母胎時。其母釋種女耶輸陀羅被擲火坑。於是羅□羅在母胎中。憶念此陀羅尼。其大火坑便自清冷。尋即變成蓮花之池。何以故。此陀羅尼是一切如來加持力故。大梵當知。以是因緣火不能燒(一卷本同之)。   毒不能害文。   經雲。復次大梵毒不能害者。如善遊城豐才長者子。持誦世天所說密言。以持明力鉤召德刃迦龍王。忘不結界護身。其龍瞋怒齒損是人。受大苦痛。命將欲絕。多有諸持明者。無能救濟。於其城中有一優婆夷。名無垢清淨。常誦持此隨求大明陀羅尼。其優婆夷大悲成就。起悲愍心。往詣其所。以陀羅尼加持。纔經一遍其毒消滅。平復如故。時長者子。於無垢清淨所受此陀羅尼。憶念在心。大梵當知毒不能害。   降伏鄰敵文。   經上雲。復次大梵。筏羅捺斯城有王。名曰梵施。時鄰國王有大威力。起四種共來罰梵施。梵施輔佐白大王言。大王今被他敵奪王城邑。王當今我作何謀計。卻彼冤敵。是時梵施告群臣言。我有隨求大明王陀羅尼。能摧他敵令如灰燼。時諸臣白言。大王。我等臣下曾所未聞。王復告言。今正見效驗。其時梵施即以香水沐浴。著新淨衣。依法書寫此陀羅尼。入在於篋安頭髮中。以此大陀羅尼護身被甲。即往入陣。王獨共戰。四兵降伏。來歸梵施破無間獄罪人生天文。   經上雲。大梵此大隨求陀羅尼。依法書寫。繫於臂上及在頸下。當知是人一切如來之所加持。當知是人等同一切如來藏身。當知是人金剛豎固之人。當知是人是一切如來眼。當知是人能燒一切罪障。能降地獄趣。大梵雲何得知。曾有苾芻。心壞淨信。如來制戒有所違犯。不與取現前僧物僧祇眾物四方僧物。將入己用。後遇重病受大苦惱。時彼苾芻無救濟者。作大叫聲。則於其處有一婆羅門優婆塞。即為書此隨求大明王陀羅尼繫於頸下。苦惱皆息。使即命終生無間獄。其苾芻屍殯在塔中。其陀羅尼帶於身上。因其苾芻纔入地獄。諸受罪者所有苦痛悉得停息。鹹皆安樂。阿鼻地獄所有猛火。由此陀羅尼威德力故悉皆消滅。是時焰魔卒見此事已。甚大驚怪。具以上事白焰魔王。說伽陀曰。大王今當知。此事甚奇特。時彼焰魔王而作如是言。汝往滿足城。當觀有何事。獄卒受教已。於其夜分時。至滿足城南。見彼苾芻塔。乃見於屍上。帶此大明王。隨求陀羅尼。而放大光明。其光如火聚。天龍及夜叉。八部眾圍繞。恭敬而供養。時彼焰魔卒。號為隨求塔爾時焰魔卒還至王所。具以上事白焰魔王。其苾芻承此陀羅尼威力罪障消滅。得生三十三天。因號此天先身隨求天子(一卷本同之)。   隨求即得經(陀羅尼有注本)雲。昔摩竭陀國有一婆羅門。名俱博婆羅門。不見佛不聞法。日日殺生食豬羊熊鹿鵝鴨魚龜等類。各日日五十或一百生二百五十年命過即去人間到閻羅王宮。即閻羅王白帝釋言。此罪人賜何地獄。罪輕重何。帝釋告曰。是人罪不可量算數不所計。善金札無一善作。惡鐵札不可盡計。速阿鼻地獄可送遣。則獄卒請事投入。爾時地獄忽然為蓮花池。彌滿八功德水。其中在種種蓮花。每其蓮上坐各罪人。馬頭牛頭閻羅王申雲。此獄奇異。此罪人謬賜也。地獄變成淨土。罪人不異佛。未見聞如是事者。爾時閻羅王往詣帝釋宮言。此俱博不罪人。神變如上說。帝釋答雲。二生之善無曾一塵許。不所知戒。則詣佛界白釋迦牟尼佛言。俱博文善如何神變如是。爾時佛告帝釋言。俱博自生不作一善。唯可見人間之骸。帝釋則來見人間葬所。俱博葬所西方去一里有卒都波。其中在此根本真言。卒都波真言墮落地上。其文一字隨風彼俱博繫□上。爾時帝釋來歸奇異。十八地獄移每地獄如是。遂成不受苦。爾時俱博並諸罪人。皆共具三十二相。圓滿八十種好。一時蓮臺藏世界成諸佛菩薩。上方世界之無垢佛是俱博也(云云)(二卷經。一卷本無此因緣)。 為採珍寶乘船入海除龍魚難文。   經上雲。大梵當知。此陀羅尼有大威力。不被雷電傷害。雲何得知。大梵形愚未壇城。有一長者。名尾摩囉商佉。其家巨富。庫藏盈溢。金銀充滿。於是長者身作商主。乘大船舶入海採寶。於大海中遇低彌魚。欲壞其船。海中龍王復生瞋怒。起大雷震。哮吼掣電。雨金剛雹。時商人生大恐怖。爾時商人主其心無無畏。見諸商人恐怖逼迫而告之言。汝等商人勿怖。我有大明王。名隨求陀羅尼。能降伏諸難調者。即便書寫此隨求陀羅尼安幢剎上(般舶上榼干是)。其低彌魚應時即見此船光明赫變如熾盛火。由此陀羅尼大威力智火燒低彌魚即便鎖融。彼諸龍等見是相已悉起慈心。從空而下。廣作供養。令此船舶直至寶洲。大梵此皆大智大明大隨求以一切如來神力之所加持。是故名為大明王(云云)。   犯王死罪免除刑法文。   隨求即得經(陀羅尼有注本)雲。大梵。烏禪那城有王名梵施。彼有一人。犯王死罪。王敕令殺。即將罪人往於山中。拔刀欲殺其人。右臂先帶此咒。由此咒力出火燃。散壤如塵。是時法官言。於彼山中有夜叉窟。無量夜叉山住其中。可送罪人於彼窟內。罪人到窟時。諸夜叉來欲食噉。咒力故諸夜叉等皆見其人身光赫赫。時夜叉將此罪人送至窟外。恭敬禮拜。於是法官還以此事具白於王。王復告言。將此罪人擲置大河之中。奉教往擲。擲見人已而不沒溺。履水如地。還以是事啟白大王。王甚驚怪。王喚罪人問其所以。汝何所解。罪人白王言。無所解。在身唯帶隨求即得陀羅尼神咒。王聞是已怪歎無量(云云)(一卷本并二卷本無此因緣)。   一大隨求八印(前唐院葉子本)。   大隨求根本印第一。   二手內相叉。二中指合豎。二頭指於中指後微屈如鉤。二小指二大相合豎微屈即成。梵雲。縛日羅(二合)唐雲五□橇□□埤□  一切如來心真言第二。   二手左覆右仰背相著。中指互相背鉤豎如斧形即成。梵雲。跛羅戒。唐雲鉞斧。   一切如來心印真言印第三。   二手內相叉。二中指頭相柱屈令圓即成。梵雲。跛羅播捨唐雲索。   一切如來金剛被甲真言印第四。   二手合掌。二頭指屈中節合手偃頭相跓即成。梵雲羯哦。唐雲刃。   一切如來灌頂真言印第五。   二手外相叉。二無名指合豎。二小指豎交即成。梵雲斫羯羅縛(引)唐雲輪。   一切如來結界真言印第六。   或本雲。二手二大指捻二小指甲上。餘指豎合如三戟叉形即成。梵雲。底哩戌拿。   一切如來心中心真言印第七。   二手外相叉。二頭指相跓就足如寶形。二大指並豎即成。梵雲。進跢(引)摩尼。唐雲寶一切如來隨心真言印第八。   以左手仰於當心展五指。以右手覆於左手上相合手即成。梵雲。摩訶尾爾也(二合)馱(引)羅抳。唐雲梵甲。   以上八印。   葉子本可見。隨求別行法奧有焰羅王法身印真言(如集經)。   私雲。有宗睿所傳八印。同於葉子本。   慈覺大師大隨求印(讚伎守傳安然)。   內縛五股印是也。   貞觀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傳。   一陀羅尼梵本。   隨求即得經(陀羅尼有注本)說大陀羅尼并功能等畢雲。下有七小真言。是者不可持念。根本真言別名也。若有兒女子不堪持大真言者隨身受持耳。一一說真言(云云)(即說一切如來心真言等七真言)。   私雲。二卷經下卷說隨求大護大明王陀羅尼。見其功能不出上真言等。仍不抄之更可檢之。   行林。第四十一。   (本雲)   承應二年六月十三日以二尊院本調筆了。 舜興。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四十二。   彌勒法。   一支度。   名香。沈香。龍腦。鬱金。   若欲作於所成物者其物類多。如左注之。   金。銀。熟銅。賓鐵。白檀木。紫檀木等(作拔折羅料)。   金。銀。水精。馬腦。頗梨。或白檀木等(作法界塔料)。   一硃砂。二牛黃。三雄黃。四龍腦。五水銀(藥物料)。   桑耳。天門冬。棗肉豆。黃白木桂心。人參(服藥料)。   右所成物。作杵·造塔服藥等法。具如下抄。自餘支物如常途矣。   一起首時分。   軌雲。每日三時。言三時者。從夜至齊時。從午時至未時。從初夜至三更常作如是。不得間斷即障生也(云云)。又雲吉宿直日鬼宿為勝(云云)。 一向方。   儀軌說曼荼羅文雲。西面門開(云云)。然者行者可向東歟。   一行法。   慈氏菩薩修愈哦法二卷(上下)。善無畏譯。   此儀軌中立於十品。明持誦法行軌儀。非偏胎藏。非偏金界。亦異悉地。但今軌意同尊勝軌。而證金界器界成身依用五輪。若依此意今軌行法但金界歟。   儀軌上雲。   先淨法界(覽)。次金剛輪(遇方)。次水輪。次火輪(覽三角尖端向下)。次風輪(令半月)。次虛空輪。謙五輪形。次普通印真言(云云)。次略觀愈哦漫拏拿(云云)。次三昧耶印真言。次降三世印真言。次驚覺。次發請本尊。次請本尊。次請入道場。次請住。次堅固。次灌沐本尊及己身。次奉獻燒香。次花。次寶燈。次塗香。次歸依三寶。次出罪。次隨喜。次勸請。次菩提心。次歎佛功德。次發願。次運心供養。次本尊印真言。次執數珠。次三摩地念誦。次念誦畢以真言印加持五處(云云)。次復從初供養香花等(云云)。次發願出罪等(云云)。次解界(云云)。次以車輅奉送(云云)。次重更結護道場兼護己身(云云)。次出道場。次堂外作善。 已上儀軌次第大略如右而已。   慈氏菩薩愈哦次第。   前方便(軌外事也。依例加之加持供物等如常)。先九方便。次五大願。次入佛三昧耶。次法界。次轉法輪。次被甲(或此次羅字觀次王輪成身)。次無堪忍。先覽字觀。次地輪。次水輪。次火輪。次風輪。次空輪(已上如胎)。   次普通印明。   軌雲。以定慧二手十輪相叉齊度。即是普通印。若用此印加持身成金剛不壞之身也。若加持地上便成金剛地。   納莽三滿多[慕*冒]馱(引)喃薩縛(二合)他(上)欠(上)[鳥*骨]捺(二合)櫱底(二合)薩破(二合)囉醯□□□□□□餀□□□襼導□□□  此真言亦於供養中。而成普通供養真言。於五部之中為普供養(云云)。次以定惠為日月置於眼界。   私雲。可用金界之中磨吒觀(云云)。   次安立器界(先燒淨器界)。次空輪。次風輪。次火輪。次水輪。次地輪(已上如胎)。次普通印明(如前)。次三昧耶印明。   軌雲。以智定二手十輪相叉合掌。誦明五遍加持五處。便成三昧耶身。此名一切佛心三昧耶印。因以印生一切印故(云云)。鄔□毼□□諑鰨□白*左]囉(二合)[白*左]履三莽也。   次金剛三昧耶印明。   軌雲。作前金剛合掌印。便成合作拳。置繫心上。當繫腑時。誦明一七遍。散其合掌雙下三繫。此名結金剛界印。由是真言印力故。能淨三業堅固母地心(云云)。   次降三世印明。   軌雲。以智定二手各為拳。豎其風幢屈大空輪入掌內。以地水火輪三輪押之即成。其印以定手印置在心上。以智手印用觸諸物。及結地界四方四隅乃至上下等方。右轉三遍。指上下便成。結十方界訖。鄔□毼□□諑鰩嶠楫醯□芤穫□婿[白*左]囉(二合)虎□毼□□□□飀□  次道場觀。   先大海印明(觀念用印如金剛界)。次須彌山印明(如金剛)。次結定印。觀想於山頂上有●●●●●五字(云云)。為大殿。其殿四角正等具足四門(云云)。   (具如金記)   次觀曼荼羅(定印)。   觀想大殿內有大曼荼羅。大曼荼羅中心有寶蓮花。上有大圓明。內更觀九圓明八金剛界道。其中圓明慈氏菩薩。白肉色。頭戴五智如來冠。左手執紅蓮花。於蓮花上盡法界塔印。右手大母指押火輪甲上。餘指散舒微屈。風憧種種寶光。於寶蓮上半跏而坐。種種瓔珞天衣白帶鐶釧莊嚴。於八圓明中安四智三昧耶等。下漫拏拿品中一一分別(云云)(私雲。曼荼羅文如下抄云云)。   次用鈴杵(如胎記軌無之私加之)。   次警覺印明。   軌雲。智定二手地輪鉤鎖相連。屈其大空令入掌中。以水輪及以火輪雙押大空輪。風憧向前相著。以掌向上。便誦真言七遍。以印從下發起請本尊。是名發起本尊之印也。鄔□毼□□諑鰨□白*左]囉(二合)底瑟吒。   次送車輅(想送都史陀天宮珊瑚殿。又想本尊像前有七寶階道。從道場出到於睹史陀天云云)。   次請車輅(已上二印。准軌奉送文而出之。奉送用車輅奉請寧不然云云)。   次發請。   軌雲。以智定二手相叉作金剛拳。不解此拳。以智風憧撥智大空。定手亦然。如是三彈指。誦明一七遍。即成請。凡請諸尊定法。心想本尊在睹史天宮珊瑚殿上。普現色身三昧耶起。從珊瑚殿上白寶階道場。降臨道場(云云)。鄔□毼□□諑鰨□白*左]嚂(二合)糝忙[白*左](急重呼之)。   次四攝(如文私雲。軌文先鉤次索次鈴次鎖也。今雲。但用金剛界中印明無妨歟)。   次閼伽(私雲。捧器先祈願)。   軌雲。以智手水輪與大空輪相捻。餘輪直豎。按誦水器上。想沐浴本尊。以印灑尊及己身頂上。奉獻囉遏囉伽(二合)香水。想灌本尊頂。鄔□毼□□諑鰨□白*左]囉(二合)[牟*古]迦□埤□  次八供養印明(軌文有外四供金界羯磨會印明。無內四供。今雲共用金界三昧耶會印明無妨歟)。   次事供養(私加之)。次普供養(軌文。供養之後有歸依等八事暫止之。九方便中有之故也。普供養者。八事之中是其一也。今依可有抽而列之)。   軌雲。以智定二手作金剛合掌。當置於頂上。誦真言經一七遍。即成就諸供養具。以真言及手印護身王處。又於手印上想一寶蓮花。花上想普通供養種子字。撿字是也。如上所想。一一皆從此字而流出。以印置頂上。想字作黃金色。放五大光明。名供養種子門(云云)。鄔□毼□□諑騖駾尨□□□□□□□鳥*骨]捺(二合)櫱底薩叵(二合)羅醯□□□□饅豬鰨□□□□□□〣□   次讚(軌中八事中是其一也今依可有抽而列之)。   迦(上)莽拿慕佉(上一)迦(上)莽拿盧(引)左曩(二合)迦(上)莽拿(引)薩曩(三)迦(上)莽拿訶薩[足*垂](二合)(四)迦(上)莽拿(引)婆□毼□□襼導餡尪峨羚□芯□Q□羚□芯□Q□□醰婿(六)薩迦(上)拿莽拿訖灑(二合引)拿(七)納[牟*古]斯睹(二合上八)底(八)(私。師傳雲。此讚通諸菩薩云云。或用金界十六尊之中業菩薩讚云云。持明房說雲。依對受記者可用佛讚歟云云)。   次入三摩地(軌意。以字通觀為要。不用念誦前入三摩地。今就通途說暫置之)。   觀想。心月輪上有遏字。字變成法界塔月輪塔婆。漸漸舒漸漸大。唯大塔婆。塔婆變成慈氏尊。相好莊嚴。具如前觀(云云)。   次根本印明。   軌雲。以昧怛(二合)利也菩薩法界印。加持本尊及己身五處便成慈氏真體法界手印日。大叉二地水輪於掌中。以二風憧各在火輪背。令頭著火輪甲下。以二大空豎捻二火輪上節文。其二火輪相離一寸半許。開二空輪來去即成。又慈氏菩薩以法身印真言加持本尊及愈哦者五處。即成清淨法身慈氏菩薩法身印。曰。以地水二輪相叉屈入掌中。開二火輪豎二風輪相背。屈二空輪雙押火中文。開一寸半許。風幢來去。即是慈氏菩薩法身印。慈氏菩薩根本真言曰。   納[牟*古](引)喇怛曩(二合)怛羅(二合)夜(引)耶(一)納莫婀哩(二合引)也□率兜襼導饐餃□尨□□□□□蘊(上)耶(二)母(引)地薩怛□□□□諑□毼襼誇□騎□□餘□□□□□□□□□□□Z□□□□□芯□囹□鈁迦(上引)耶(五)怛涅他鄔□楦餘□□□□襼導飥餘□□□□諑騎□馴耛□礹豬鰨□□□□□〣□ 上件真言同兩印用之。以真言印加持本尊五處。及愈哦者五處。即成法身。然後入大慈生心三昧耶。真言印即是本尊之體。次觀本尊慈氏菩薩住發生普遍大悲心三昧耶。真言曰。   納莽糝滿多[莫*肙]馱(引)喃遏[白*一/曳]單[白*左]耶薩囉□□□□諑騖餘□□□□□□□□韥□薨碨槔婿(二合引)賀。   其心印手相。以智定二手虛心合掌。以二風輪屈二火輪下。餘如依舊。以印加持五處。即成慈氏菩薩真身。以印本尊及愈[宜*以]者五處(云云)。   次加持珠作法(如常私加之)。次正念誦(先佛眼。次大日。次本尊。次五部總。次諸天。次一字。次又佛眼)。   軌雲。執珠數合掌頂戴。兩手當心念誦。觀本尊心上圓明中布烈本尊真言字。一一分明皆放大光。遂日轉之加下圖。觀遏字變成法界塔在於圓明中。又轉變塔成慈氏本尊身。即此尊身即是愈[宜*以]者身。是故三密轉成三身。故以心置心。觀心如實知自心。即是母地心。初發心時便成覺。此心發時便成普現色身三昧耶身。如是住心安布字輪。輪轉字輪了了分明。從愈[宜*以]口出一一真言字。安布本尊心圓明中。從本尊心圓明中流出真言字。入愈[宜*以]者頂上。遍諸毛孔流出甘露乳光三昧耶。即此三昧變成大圓明。修愈[宜*以]者在其中心。如是觀之為限。先觀圓明中心●字遏字名種子。即是本尊身。然後誦真言。或觀己身即是本尊坐於大圓明中。自心上復置圓明。如上安布真言。轉輪廣大遍周法界為一體性。從愈[宜*以]者心圓明中流出●遏字。入本尊心圓明上。從本尊心圓明上流出●遏字。入愈哦者心中。如是漸漸澄慮即同一體。一一字皆成諸戒定惠解脫三昧耶形像。又本尊心圓明上●遏字變成本尊身。觀修愈哦者頂上。又修愈哦者心圓明上遏字變成修愈哦者身。觀本尊頂上。如是展轉周遍法界。成無盡法界普賢色身三昧耶身。以真言輪安布輪轉至於乏極。常作如是觀。若念誦欲畢。漸漸小復還本身(云云)。   次置珠本處(づ加之)。次入三摩地(定印私加之)。   觀惠心月輪上有●字。諸法本不生義也。   次根本印明(私雲。如上)。   軌雲。若念誦欲畢。漸漸小復還本身。以真言印加持五處(云云)。   次八供養印明。次事供。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白其志願)。次鈴杵。次解界。   軌雲。其解界送本尊印者。以智定二手相叉作金剛拳。向頂上解散(云云)今雲。用前降三世印左轉解界。暫無妨歟。   次奉送。   軌雲。本尊像前運想七寶階道從道場所出於睹史陀天宮善法堂珊瑚殿上以車輅奉送。慈氏菩薩諸眷屬無量天眾圍繞而去。奉送本尊真言曰。鄔□褓□謹□白*左]羅(二合)[牟*古](引一)訖灑(二合)[牟*古](引)。   私雲。結前車輅印。而以二大指向外撥二中指端三遍。誦上真言。   次入佛三昧耶。次法界生。次轉法輪。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便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右依本軌者。准丹洲池上尊勝私記。而為自行聊抄記之。人不可用。   護摩。   本軌護摩品可見之。明四種法。除災。降伏。增益。招召。盧形本色不□常儀。息災增益隨意修之。   大壇作法(如常)。   本尊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 本尊慈氏尊 都史多天上。   內外菩薩眾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護摩真言。   唵每□(二合)野Лгロ(或金界羯磨會明歟)。   依胎藏界修此法者。   都壇行法(如常)。   尊位(八葉東北)。 ●●     ● ●    ●   梵號。    阿利也(二合)昧怛隸(二合)野   密號。迅疾金剛。   種子。●(瑜)。   三形。蓮花上迅疾印。   形像。   肉色。左手掌當胸向外。右手持蓮。花上安軍持冠。中有睹反婆(軌雲圖金色。胎圖)。慈氏菩薩。白肉色。右手執蓮花。其上有軍持瓶(祕藏記)。   印明。   經雲。虛心合掌。以智慧三昧手互相加而自旋轉。是尊迅疾印。   義雲。合掌(當心相到)已左轉(轉時右手兩相而左仰相合如舊)次轉(轉時左覆右仰仍合不散)即是也。此是如來祕密神通之力持迅疾之義也。   攝軌雲。縛庾阿逸多智慧定金剛掌更互而動搖。   廣軌雲。二羽虛心合掌。以定慧手災互相加持。而自旋轉。是名世尊迅疾加持印。   玄法軌雲慈氏黃金色。虛空用青點。金剛掌旋轉(云云)。傳受記雲。金合以印先低豎。左方不動臂而左方旋轉三反。次低豎右方旋轉三反。又樣曰。當胸不低印不動臂而左三轉。右三轉。   對受記雲。海大德說文雲○者。金剛合掌。先當左耳上三振。次當右耳上三振。   權僧正大和上說。慧和上說。同海說也(但大和上釋所言振者。前後振之隨手便故)。   又雲。大師記雲。金剛合掌。師說雲。以合掌先舉左耳三迴轉之。次舉右耳三迴轉之。又樣以同印舉左耳三遍前後動之。次舉右耳三遍前後動之(云云)。 摩訶瑜哦瑜(引)擬(立以反)寧(瑜伽大瑜伽謂諸佛瑜伽也。瑜伽此雲相應)瑜詣設縛(二合)履(放瑜伽而得自在也)欠(空也)惹利(生也。謂空生也)計(迦是作此。生等於空也)娑縛賀。   右印明。初心人不可用。胎軌及記。並攝大軌雲。金剛掌。經及廣軌雲虛心合。義釋但雲合掌。金虛難知(但住雲掌心相著云云若堅實合掌歟)。對記諸說或雲金掌。或雲堅實。依經文者可用虛合也。   慈氏印。   胎軌雲。慈氏印准前屈風大輪(云云)(私雲前者普賢如意珠蓮合風加火是也)。慈氏菩薩住發生普遍大慈三昧說自心真言曰。 曩○南(引)阿爾單惹野(二)薩縛薩怛縛(二合)奢野弩蘗多(三)娑縛(二合)賀。   傳受記雲。蓮合風屈置火基。以空押風(云云)。   師傳雲。二風屈之相對相去一寸許。以各大指押風(云云)。   義雲(密印品)慈菩薩印。仰三補吒合掌而屈二風指令頭至大指根下。二空指並而壓之(云云)。   餘如常。此印如率都波形者。以持一切如來法身塔故。猶如觀音持佛身也。真言歸命如前。阿誓撰(古雲阿逸多。此呼其名也。其義謂無勝也。一切愛見煩惱乃至二乘等無有勝也)社耶(得勝也。於無勝中而得其勝也)薩縛薩埵(一切眾生也)阿世耶(性也)奴揚多(知也超也即是知義也謂地一切眾生性也)●每字(阿闍梨雲此是彌勒菩薩種子字)。又雲(真言藏品)。經雲。時彌勒菩薩住發生普遍大慈三昧。說自心真言者。如前普賢菩薩住遍一切如來境界出生無盡莊嚴。今亦如是。還遍一切如來境界而起大慈。隨種種眾生性觀施與正法之樂。雖雲於一切法門而得自在。其實具足一切法界門。如其自所通達演說心要。故曰真言心也。   ●●●●●阿爾單惹野。譯雲無能勝。即是瑜伽宗中彌六菩薩異名也。就彼經義以於種種金剛事業無不究。其微妙曰無能勝者。今此真言以阿字為體。以知一切諸法本來不生。但從緣起故。雖復生死流轉不出於如乘。此如如遍一切眾生趣中成等正覺。是名曰無能勝者。以句轉釋。無能勝因緣●薩●婆●薩埵是一切眾生。●●●阿捨耶是心性是至義·知義·逝義。乃知一切眾生心性而隨順之也。謂明見一切根緣。又知種種工伎故。能普遍諸趣。如其性慾而充滿之。所以名為普遍大慈三昧。又彌勒正音雲●昧●底哩(二合引)●曳。此雲慈氏。此號即是真言以最初●昧字●麼為種子。麼是心意。亦是大空。又加三昧聲言自證此心。即是大空三昧具合萬像故。則能遍發大慈。若有眾生能修此字門者。即同慈氏菩薩也。阿闍梨言。若就本名。以底哩(二合引)●字為種子。所謂如實相無垢聲慈也(云云)。   右印明。未入者可用之。本軌中出此印明。如上抄之。   別壇。   私大日移而置東北葉。以於慈氏居中臺上或佛部別壇。   中臺有二文(九尊部主)。第二重有二文(三部二部)。第三重世天。   或直觀●(胎圖種子)或●(本軌并藏品釋意)或●或●(藏品釋)字。轉成本尊身安中臺。以睹史陀天菩薩聲聞諸天等為第二院。以八部為第三院。   右四種行法差別可能尋問。   私案軌意觀曼荼羅可有五種。   一畫像品雲。取白疊布絹等隨意大小。中畫大圓明。更分為五圓四隅畫四半月。中心圓明置本尊慈氏菩薩。本尊右圓明中畫事業波羅蜜多。左圓明中畫七寶波羅蜜多。前圓明中畫法波羅蜜多。東北隅半月中畫花法波羅蜜多菩薩。東南隅半月中畫波羅蜜多。西南隅半月中畫塗香波羅蜜多。西北隅半月中畫燒香波羅蜜多。又大圓明下右邊畫降三世尊明王。半月輪漫拏拿中左邊畫三角形漫荼拿於中畫不動尊(云云)。   二如同品雲。先觀一生補處菩薩最勝大三昧耶像。端政微妙第一。色如贍部洲檀金色。深赤黃色是也。首戴五佛智七寶冠。於大圓明中畫大白寶蓮花。於蓮花上結跏趺坐入三昧凝定。面貌慈軟含笑。三十臂各執寶蓮花。於蓮花上皆執本印勢。各表三昧耶不同。復畫內外八供養菩薩等。各執本契住於圓明。皆向慈氏本尊而恭敬相(云云)。   三又如同品雲。復更說入三莽地有略一尊慈氏之像。取一幅絹畫圓明。於中圓明中心畫本尊慈氏如來(云云)。   四大漫弩拿品雲。我今略說悉地漫拏拿法。中心大圓。又更分為九圓。其中心更分為九圓。最中心本尊·四面四波羅蜜。四面四圓四方佛。各作四部四印母地菩薩。四隅半月輪各畫四供養菩薩(云云)。第二院外畫白黃赤三道圍之。其院直東畫□□奷榛飥□槭膳□飾□□□□飀□□□□秕□□□訏騖駭膳□□□□□飀□□□□穇□□硫□□椸□騖駭膳□□□□□飀□□□□□□□□□□送矩□□□□□□奰□□□□□□飀□□驙□□槙□□□□□□□□□□□□怴潛矷慼摹謘敵偯b餺□□□飀□□禜□騎□□□□□□飀□  五觀一生補處諸佛集會灌頂漫拏拿品雲。我今略說觀一生補處菩薩。於知足天上諸佛集會觀一生補處菩薩。灌頂上十方一生補處菩薩諸佛集會亦復如是。且觀一世界為一曼拏拿會。上至有頂下及輪際為一道場宮。地足宮為中心。中心為圓曼拏拿。外兩重為方曼拏拿。中心第一圓更分為五圓。四隅四半月皆置五尊。其中圓明外。佛向外禮十方本有法身佛。又大圓明內。慈氏如來禮我本有法身佛。第二院置十方諸佛雲集之像(云云)。第三院諸大菩薩雲集之像(云云)。第四院方壇。十方諸佛兼菩薩及二侍者八大菩薩等(云云)。第五院准上漫拏拿置二十八天等(云云)(已上文廣具如下抄)。右觀本尊法。隨樂可用之。軌意以大曼荼羅品可為本歟。上文器界五輪上觀曼荼羅。雲大圓明內智三昧耶等。下曼拏羅品中一一分明。   問。師傳雲。慈氏菩薩軌以金剛界曼〃〃。中臺安慈氏為一尊曼荼羅(云云)。如上所出五種之中是指何哉。答。大曼荼羅品其旨顯然也。但中圓明哦是雖金界曼荼羅。第二院始自大日三部諸尊皆以安置。非限金剛歟。更可詳之。   依金剛界行此法者。   四印一印五印等法。可尋問之。   若依悉地者(行法十八道)。   唱禮。   三身佛眼。   南無曼〃〃主阿逸多冒地〃〃(三反)。   五大明王大小〃〃〃。三部〃〃〃。   道場觀。   樓閣中有大蓮花。花臺上有月輪。輪中有●字。字變成率都波。率都波反成彌勒菩薩。首戴五如來冠。左手持蓮花。於蓮花上置法界塔印。右手作說法印結跏趺坐(云云)。   讚(如軌)。根本印。軌初二印。   小咒曰。唵每(上)怛隸(二合)夜野娑縛(二合)賀(引)。 以上大原甚密抄。   陀羅尼集經第六雲。彌勒菩薩法印咒(私雲無咒)。反叉後二指於掌中。以二食指各在中指背令頭著中指甲下。以二大指豎捻二中指上節文。其二中指相離一寸許開。頭指來去。   又彌勒菩薩法身印咒(づ雲)(釋迦金輪印可見第一卷)。准前釋迦金輪印。唯改開二中指。頭指去一寸半許。頭指來去。咒曰。   唵(一)妹夷帝□□□□□□飥飣禍□楚慼撙飽撰鴃慼撫氶慼潛媊D驂□褸□□騥□襛□飥餘□導□□諑送□□楚慼槭O餘□導□□餼毼褸□□驞楚慼撳M端褸□飀□  是法印咒。若有受持諸佛菩薩金剛天等印咒法者。日日洗浴入道場中。誦咒作印。即得一切佛菩薩等皆悉歡喜(云云)。   私雲。先印者軌法界印。次印者軌法身印歟。   一先持誦遍數。   軌雲。念誦本尊真言。依法一一不違法則。滿三落叉遍。每至洛叉數。更加如法供養三十萬遍。數滿己即祈境界。即得本尊指授。作四種念誦(云云)。   一四種念誦增加句。   軌意雲。除災念誦。每真言上下加薩□□□□諑□□□逆□□飼詭□□檢□隆滿慼慼慼腄慼慼慼慼潯銦慼慼慼慼慼慼慰D□□□□|屆播╮慼慼情慼慝□□□□|屆澎璆腹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捧炕慼慼慼慼慼   一造辨事□び齪左]囉(二合)等法。   軌雲。其持念人手持辨事□び齪左]羅(二合)及金剛鐸母地子念誦。或水精珠。隨四種念誦用之。其杵鐸作之用五種金。一金。二銀。三鈆錫。四瑜石。五好賓鐵等。是並安梵字真言種子字。如是作者名辨事□び齪左]羅(二合)常隨其身。每念誦時執持作業(云云)。   一作成就法。   慈氏菩薩修愈哦法分別悉地法品第九雲。我今略說修慈氏菩薩摩訶薩速證悉地。不化肉身往慈氏如來宮中。見慈氏菩薩摩頂授記。一時下閻浮提同會說法者。或一生中。從初念誦至於越三無數劫行。即證一生補處三莽地。越一百六十種心三度。即是度三曷僧祇行。即是無相悉地。若相應悉地者。即本尊指授。求初作如是悉地。即證五地八地已來。真言菩薩或現身往知足天上。見慈氏菩薩。其成就物者眾多無數不可具陳。今略省之。□び齪左]羅(二合)者。或金·銀·熟賓鐵·白檀本等五金鑄五股三股二□槍訂□飀□診□楏榜□□□裀□□□駉飀□□奊□□□檢□駛□秏Z□禈□□穇□□騖飀□□覷葉j□稦□□□□□驠□□諑□□□飀□  又雲。若求事法中。或求尊悉地者。即取金或銀水精頗梨。或白檀木等。作法界塔印。即安七粒舍利骨。作法念誦三落叉滿。其壇上放大光明。照愈[冥*以]者頂上。便得大悉地形。若七歲具足相貌證慈氏身。須臾之間往至十方世界一切知足天宮上。見慈氏菩薩莽賀薩埵。得摩頂授記作大佛事。遍十方世界分一身為無數身大作佛事。若干世界分身度眾生。無盡修行無盡成佛。處慈氏宮珊瑚法堂廣作佛事。隨意自在(云云)。   又雲。若木剋作千佛印。若河海湖上印沙為佛塔。剋木像印沙。成塔三十萬箇。每佛塔前誦真言一百八返。供養香花。一一如法念誦。最末後塔上放光明。照觸愈[冥*以]者頂上。便得大悉地。證得八地已來菩薩之身。須臾之間。三千大千世界大火德天王能仁天主等。并諸大威德天眾。八十億俱胝天眾。將諸寶臺寶蓋伎樂歌詠讚歎。迎將諸剎土廣作佛事。現世造十惡五逆罪人。作此印沙佛像塔。必得大悉地。勿令斷絕。其印塔作法。一如西方塔行。中置法身佛塔。   又雲。如是等之悉地之法。無量無數不可具陳者。藥物之數亦不可具陳。臨時可知。其藥物者一硃砂。二牛黃。三雄黃。四龍腦。五水銀。上件藥等皆具三種悉地(云云)。   又雲。復有一法欲求悉地。乏少。一切衣服飲食資具香花等物。若欲辨求難可覓故即妨道也。是故我今略說避穀服藥而求悉地速得成就。其藥名曰桑耳天門各棗肉豆黃白木柱心。又加人參。右如上藥等各二兩。皆作細末以白蜜加之。空服三彈丸。明日減服兩丸。後日即減但常一丸服。棗湯及人參等湯皆須煎熟下之。服藥一劑神佛三千年。再服妙藥兩劑得四百五十年。第三劑服得五千五百年。第四劑服得四萬四千年。第五得五億五千年。第六劑服與天地齊畢。此即名為服藥悉地。是故我今略說。智者勿生疑慮心。每新服藥。即卻退舊藥。以鬼奏子湯并乾棗湯煎滿腹即止。更取新進以為度(云云)。   一真言有八種義文。   軌雲。所說真言有八種義。一者真如本性一體之義。所為無生無滅無來無去離相言語道斷心行寂滅本來淨故。二者隨想流出相成義。何以故。以性淨故。應化相應義故。三者加被護念義。何以故。四種不可思議力故。所謂業力·佛力·真如力·藥力等護念成就。四者隨諸眾生所求不間義。何以故。本願如神藥隨服應念成就故。五者慈悲義。何以故。以慈悲證此法故。六者以佛願度有情義。何以故。隨心應像故。七者以諸菩薩度有情義。八者一切諸佛不可思議。何以故。真言不思議力。亦成無上不思議故。恆具八義。常順真言。如意法珠寶所求皆得。有相無相悉地皆得成就故。是故名為真。以真無言如言相。是真言也。   一手印文。   軌雲。手印相者。謂誓教法印。如國王敕級印文驗隨所行處無人敢違背。此如來誓教法印者復如是。一切凡聖及諸天龍惡魔鬼神皆不能違越。又復如來敕使一人去。雖有愆過。以奉進心無人敢違。此如來教敕亦復如是。等諸佛教慈氏甚深法印。即以在凡夫不知不覺。雖有少分不順法處。以此法身諸聖加被漸離煩惱。隨此法印隨所作處。乃至諸佛及諸金剛必不敢違越。何況天人諸鬼神等。復次此法如神藥樹。隨觸及取。即離諸病。及身騰空飛往。隨意自在。此法亦然。法力故加被同證自在如聖本尊。是故名為法教印也。復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依此法印行持供養。從此生已乃至成佛永離下道所生之處。更不墮落三惡道處。以法印加被故。恆為護念。令斷煩惱漸證彼岸也。又雲。復次此法不思議力。如如意寶。雖無所言。隨所願處必不違願。此如來法印亦復如是。雖無言無相作一切法必得成就。此法力不思議故也。復次法若奉持者。雖在凡夫未斷煩惱。以法力故。隨左處。等彼聖力驅使。諸賢聖及諸天龍八部一切鬼神皆不敢違。以法印力不思議故也。復次此法隨所行處。或印己身成彼本尊。或印他身亦隨他身。隨作而成。譬如拙人手執諸佛菩薩印。印於泥乃至水等皆成諸佛菩薩像。隨印成佛形像。此法印力亦復如是。雖未得悉地。以執諸佛法印之力。依教而行便成本法○雖凡愚不見。一切賢聖天龍八部諸鬼神及尾那夜迦皆見本尊真身。諸護法明王為此親近。須相助成悉速得成就(云云)。   曼荼羅并形像。   軌雲。慈氏菩薩修瑜哦法畫像品第五。   復次我今略說瑜哦者欲得速成就悉地者。必須知法畫像人與受三昧耶灌頂。出入澡浴著新淨衣。白疊及納布絹乃至綾帛捨心令清淨。以龍腦香和膠香香水洗之。且所用綵色皆和龍腦香等。及香膠和之。不得用皮膠等。大小任意。取吉宿直日鬼宿為勝。依如上造像而求悉地者。必獲成就。除不至心圖如左。其畫像取白疊布絹等隨意大小。亦不得還價。中心畫大圓明。就大圓明中更分為井。中心五圓。四隅畫四半月。圓明中間十二金剛界道。一如常法。每金剛頭上安率睹(二合)婆法界之印。中心置本尊慈氏菩薩。首戴五如來冠。左手持蓮花於上置法界塔印。右手作說法印。結跏趺坐。於本尊右圓明中畫事業波羅蜜多。左圓明中畫七寶波羅蜜多菩薩。前圓明中畫法波羅蜜多菩薩。後圓明中。畫金剛波羅密多菩薩。東北隅半月中畫花波羅蜜多菩薩。東南隅半月中畫燈波羅蜜多菩薩。西南隅半月中畫塗香波蜜密多菩薩。西北隅半月中畫燒香波羅蜜多菩薩。又圓明下左邊畫降三世尊明王。半輪漫拏拿中。身色即青。三眼四牙大瞋怒狀。屈左腳向前拽。右腳向後。於輪中如走勢。四臂兩手結三昧耶心鉤印。向背心上。左一手曲向耳上。把金剛鉤斧。右手直向頂後下把五服□び齪左]羅(二合)周旋生火。首冠五智冠門口。左邊畫三角形漫荼拿。於中畫不動尊。頂有七髻垂一髻於左耳輪災右邊脣怒開。左邊脣。怒開左目。右目稍似合。頭稍底向右。半加趺坐盤石七寶金山。右手把金剛刀。周旋生三昧火焰屈於右膝上。左手屈臂向外。執金剛索。身上周圍生三昧火焰。上件二明王。以天衣朱裙瓔珞環釧白帶莊嚴。又兩明王中間畫香爐寶子。右三世明王下畫圓明。於中置修愈哦者。□跪手執香爐。於大圓明上畫七寶傘蓋。兩邊畫。三箇首陀會童子。半身滿五色雲中。以香花燈塗瓶花枝等散於佛上。如上畫像法。一一皆執本印契。形狀色貌勿令相違也。   又雲。復次我今更說修愈[冥*以]者速令成就大悉地故。先觀一生甫處菩薩最勝大三昧耶像。號曰莽賀妹怛唎(二合)耶三莽耶。亦名慈生三莽地。亦名慈生三昧耶像。端政微妙第一。色如贍部洲檀金色。畫像深赤黃色是也。首戴五佛智七寶冠。種種瓔珞莊嚴。天衣環釧花鬘咒索真珠緩帶白帶髮袋等。於大圓明中畫大白寶蓮花。於蓮花上結跏趺坐成三昧凝定。面貌慈軟含笑。三十臂各執寶蓮花。於蓮花上執本印契。各表三昧耶不同。有種種身光。項背亦爾耳。左第一手執蓮花上畫法界塔印。右第一手執金剛拳。舒風憧指右頰令不至三分許。次右第二手持蓮花。於蓮花上豎畫七寶金輪。次右第二手作金剛拳。亦舒風憧橫旋弄三□氨□白*左]拿(二合)。次左第三准右手豎旋弄五□橇□□埤□□□□□穇□□□□槬□□□稓z□□□E□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撮洁慼慼慼慼慼慼憐n□□□□□□榆祹□□□□□□稓z□□□z□□□□楮搳慼慼慼慼慼潑覯□□□□□□稓z□□□z□□n泥□□□□□槬□□□□z□□□z□□|橇□□□□□□□稓z□□□z□□瑮瞗慼慼慼澆唌慼慼慼z□□z□□□□櫻□褸馘稀檢□□□□□□z□□□z□□□□檇餑□馘稀檢□□槬□□□稓z□□□z□□□□檇□馘稀檢□□□□稓﹛慼慼ˍS□□□櫞□馘祜□□□□槬□□□息□□樀□送馘稀楏□騎□□□□□□□□□z□□□z□□□□樈□送馘稀檢□□槬□□□□□□楏□馘祜□□□□□□□□z□□□z□□□□□馘稀檢□□槬□□□□□z□□□z□□□□樇□馘祜□□□□□□□□z□□□z□□□□橦□□露馘祜□□□槬□□□□□z□□□z□□□□撚飾□□□□□□□□□念□□□槬□□□□福□楯楊□□□□□□□福□楯橏□□□槬□□□□稓z□□□z□□□□□□□□□□□□□□裀□□□□露膳□□椻婇□□□禎樓z□□□z□□Z□□□椻奼□□檢□馱□椹□□□□駩□X~□□□□楏□桌□□□導□□諑飀□□掌]波羅蜜多菩薩。前後復畫內外八供養菩薩等。各執本契住於圓明。皆向慈氏本尊而恭敬相。上下諸莊嚴供具菩薩畫持真言者。皆如常法。我已略說莽賀昧怛利(二合)耶三昧耶像法竟。   又雲。復次更說入三莽地省略一尊慈氏之像。取一幅絹畫圓明。於中圓明中心畫本尊慈氏如來。結跏趺坐。如入三莽地形。有兩臂又從手掌持一寶蓮花臺。於蓮花臺畫[尾@各]嚕左曩佛塔。於佛塔上畫大日如來。通身寶光。皆從光中又化出諸佛世尊。如缽羅(二合)[告*掌]佛母菩薩像。以諸佛為光。上下莊嚴。一如前同。對像持誦。速得悉地也。   又雲。慈氏菩薩修愈哦法大漫拏拿品第六。   復次我今為修妹怛唎(二合)耶法速令證得大悉地。是故略說悉地漫拏拿法。先簡擇吉宿直日與本法相應。擇最勝地已平治。淨土填實平正。以瞿莽移及瞿莽母怛羅(二合)并和沈水香末水加持而塗乾訖。次取龍腦鬱金香相和。以真言加持。更塗中心。皆以真言加持。量取十肘或八肘五肘乃至最小四肘。若十肘者五肘為心圓明。五肘分為兩邊。若八肘者取四肘分兩邊。四肘為中心圓明。若四肘分二肘為中心。二肘分為兩邊。外院聖是也。又四面二肘分為兩院。中心大圓又更分為九圓。每圓中各各畫佛菩薩等。其中心更分為九圓。於中心及四面四圓畫本尊。乃佛為中心各有四波羅蜜等菩薩。四隅半月輪各畫四供養菩薩。最中心本尊。四面四波羅蜜。四面四圓四方佛。各依本部四智波羅蜜菩薩。四隅四內供養。四圓各作四部四印母地菩薩。四隅隨四方畫本部四攝及外供養印。以八金剛界道。每金剛界上畫法界塔印及八寶瓶等。一依如常。以鮮花插之。又第二院分為三道。第三院亦如此。兩院界道從外第一安位坐聖眾。第二位下飲食等供養之位。第三院分作案行行食來往位道。第二院從外畫白黃赤三道圍之。表三戒定惠之義。亦是三解脫之義。第三院最外白黃赤青黑之五道圍之。表五智之義。亦是五分義。亦是五輪之義。亦是五部之義。通前成八解脫之義。中台表十一地方便為究竟智遏字之義也。第二院直東□□奷榛飥□檢□□□□□□□騎□□騖飀□□□□□櫻□褸騎□□騖飀□□□□饐駥姬奭□騖飀□□□□禳敵E飀□□楏□□□礽□□□□□□□□襼□□□□□飾□□□媸襼□飀□□□□秕□□□訏騖飀□□祤祋□□□□□訏騖飀□□□覯□□奰□□□訏騖飀□□□□□呂□□□覦□騖飀□□□西□□□訏騖飀□桌□□□□□□□□□□□□□□□□□□□楏□檻□□駥□□□訏騖飀□□□□□□□□□□□□□餽□□□□□飀□□□□秕□穇□□硫□□椸□騖飀□□□□□□□騖飀□□□□□_E飀□桌□□□□騖飀□□□□□□騖飀□桌□□□樏騖飀□□□□□_E飀□桌□□□騏騖飀□□□呂□□□□逆□桌□□□□□檢□□□□□樏騖□□□□□飾□□□媸襼□飀□□□□□□□□□□送楰□□□□□□奰□□□桌□□□□□□訏騖飀□□□□□□□□訏騖飀□桌□□□□騖飀□□□□騖飀□桌□□□稓□□騖飀□□□□□□騖飀□詖□楏□□□□□□□□□□□□□奮設穖□奐□□楏□□□□□□□□□□□□□□□□□h□□飀□□□□□□□□□□□箋□□騖駕筏信覘□飾□□□□□褽切大□奮駽菕慼慼慼慼慼慼牖S□□□怴潛矷慼摹謘敵啗芊慼慼慼慼慼樞龤慼樊H糕誇□□□F□□□□□□祤駎□□□□□□□□駎□□□□□飯□□□□F□□□□褉□□□饃□□□□□□奻□駎□□□□g□□□駎□□□□□□□馳姎□□□□穻□飀□□□□□□□飀□□淚褉□□□榼□□□諑騎□□□□g飯□□□□□諑飣駎□□□□F□□□□襤飯□□□□□F□□□□秕□□q飀□□□□□□q駎□□□□稿羇□饑□□□□林□姎□□□樓穖□□襤駎□□□□□楖熔腹慼慼慼慼慼潸芊慼慼慼樞龤慼q駎□□□祊量祤饑□□□□□q饑□□飥□□□衽□飣駎□檢□□□喘芊慼慼漿襼□□□禜□騎□□□□□□□□□□覂□□吝駝□j□駩□□觔□□□逆□□□□嬌診□□□□漈堙慼慼慼慼敵E□□□駩檢□□□□□姛霸餽□□□襛□諢潭齬銦潟慼慼潛欯u□觀□□□□榼□璉q祰碌□綠□□□本□□□□□□□驂□□□□□□□□□視□□楅驂□褥□驙□□□□驙□□□□褥□驁□□q槬□□楮駽q模檢□□□箋□□鶠潯窗潠繇第E駭飀□□饈樾□□誇□吝飀□□椹□□□□□□首驖□飯□□□□□□□□樂□□□□逆□□□餺□枝檢□楅驙□□饅□逆□□□□□□饐□送□逆□劉□榭□襮駽j□驛餺□槓榕裀□記執襼□E□□駽j□楅驙□□□□□j□□□□□j□□累□駙麙氶熱u□□□□逆□橙□□橦驅□襐□□□□奸□□驎□□□□□駭送□□□飣檢□褓□□□□騧□駽F□□□□□□□禳慼撥芋慼慼慼慼慼慼慼潮纂慼慼慼慼慼撙鶣諶ョ慼慼慼慼慼撓堙撙飽憫芋慼慼慼慼慼摯f□誇□□璉E□□□□誇□□璉cE□z□□□□□z□逆□媸□□誇□禍□□□璉j□E□□示□逆□槓椸□□□裀□□□示□逆□奻□□□禰隉摯f□□□楒□□榬□□馜□□□埤□□□□襼□□□□椸□委裀□□□□□覷磻离□璉漅V□□  又雲。慈氏菩薩略修愈哦法觀一生補處諸佛集會灌頂漫拏拿品第七。   我今略說觀一生補處菩薩於知足天上諸佛集會。觀一生補處菩薩時。灌頂上十方一生補處菩薩。諸佛集會亦復如是。且觀一世界為一漫拏拿會。於彌盧山頂。上至有頂下及金剛輪際為一道場宮。知足宮為中心。中心三重為圓曼拏拿。外兩重為方曼拏拿。中心第一圓內更分五圓。四隅四半月皆置五尊。一一界道次寶柱上置法界塔印。其中圓明外。佛向外禮十方本有法身佛。又大圓明內慈氏如來禮我本有法身佛。第二院置十方諸佛雲集之像。皆執袈裟角印。第三院諸大菩薩雲集之像。其皆左手執袈裟角。為金剛拳置臍下。右手曲臂向於上。展五指颺掌。第四院方檀。十方諸佛兼菩薩及二侍者。八大菩薩各二侍者。八大明王并諸侍者。悉地仙眾并侍者。八大聲聞及四大緣覺等眾。皆依本法畫之。第五院准上曼拏拿置二十八天。及諸三十三天十方結護天神王等。又置七曜二十八宿十二宮辰。一一依本像法。次第如法書之。皆執本契印圖如左。其素名嚕山腰。以難陀拔難陀龍王相挍三匝盤。腰上如天人形。頭上有九頭蛇頸要已下仙天形像。兩手合掌仰觀天上。宮中。日天子妃月天子妃及五星十二宮二十八宿等。一一如法書之。又從三十三天能仁主王香白像王無量諸天圍繞。諸遏素羅兵馬軍眾。又從七金山間及諸遏素羅王各將諸鬼兵打於天眾。准此起世經諸中具各明。不繁更說。又世尊從忉利天降七寶階道。從天降閻浮提像。四洲王并妃形皆如本方。又七金山間甘露香水等海。其中諸聖而居。又諸金山中從皆有諸賢聖。地前四十心賢聖十信十住十迴向十行等。大獨覺眾并諸大阿羅漢眾。聖人眾。諸天龍王眾。遏素羅·櫱嚕拏緊捺羅·莽虎羅哦·人及非非人。遍滿七金山中。無處空間是皆宮殿。其七金剛山外鐵圍山間洲并諸小洲各各同類眷屬。鐵圍山中處處地獄·餓鬼·鐵鳥毒龍遍滿山中。若欲造次大三莽地像善成就者。如上作法書已。作法求悉地。持誦三落叉遍。於像中心放大光明。便把愈哦者。畫影處一時騰空住都史陀天宮。面睹慈氏如來摩頂授記。若欲具說窮劫不盡。我今略說。觀一生補處慈氏菩薩集會灌頂壇法竟。   普通像撥雲。   黃金色。左手五指伏置左膝上作施願印。右手當胸前作施無畏印是也。   一功能。   軌雲。若欲現世不捨色身速證慈氏宮同會說法得大悉地者。必作此愈哦念誦。必獲無上悉地。法花疏二雲。彌勒者此雲慈氏。思益雲。若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故名慈氏。賢愚雲。國王見□師調象即慈心生從是得名慈氏。悲花雲。發願於刀火劫中擁護眾生(云云)。   又雲慈乃姓也。名阿逸多。此翻無勝(云云)。   行林第四十二。   (本雲)承應二年六月十六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終。舜興。   元祿十六年未五月二十六日命松安寫之。阿闍梨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四十三。   虛空藏法。   一支度。   名香(沈·檀·龍腦云云)。柏木(作壇料)。粳米燒蕎麥橘柏木葉丁子(已上花料。法雲。若無時花當以粳米○云云)。牛蘇一兩。熟銅器。有乳樹葉枝。天蓋(大虛空藏法意)。幡(同上)。   右支分等。依求聞持法意注之。若依普通行儀時者。可通途支物等歟。   一起首時分。   求聞持法意雲。必須晨朝。   師傳雲。從晨朝始之(云云)。   一向方。   求聞持法雲。像面正面西或容向北(云云)。   大虛空藏法雲。持誦者向西(云云取意)。   一行法。   大虛空藏菩薩念誦法(不空)。   文雲。我今依瑜伽金剛頂經說雲。寶部虛空藏菩薩真言教法(云云)。   此法中略明建立壇場。安置尊像。結界護身勸請供養。可謂金界之中寶部行法極略儀軌。   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經(出金剛頂經成就一切儀軌)。   此法中明圖像。擇地。作壇。辨供。勸請。供養。念誦。觀行。作成就法。但說一印通諸事用。非是普通念誦法則。可謂金剛界中虛空藏菩薩持明別行法。今先依大虛空藏法。附悉地通法而備其首尾先任文而記次第。   先灌頂。次擇地。次作壇。次安置尊像。次辨備供物。次入道場。次禮佛懺悔隨喜勸請發願。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淨三業。次佛部心。次蓮華部心。次金剛部心。次被甲護身。次迎請。次軍吒梨。次獻閼伽。次獻蓮花座。次普供養。次羯磨印。次三昧耶印。次加持珠。次念誦。次安珠本處。次三昧耶印。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心。次護身。次禮佛發願。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已上注文次第記之。   大虛空藏菩薩念誦記。   先灌頂。   法雲。行者先應灌頂道場親對師受得儀軌(云云)。   次擇地。   法雲。或於山間靜處。或於寺捨隨所樂處建立精舍(云云)。   次作壇。   法雲。作一方壇。隨其大小以瞿摩夷塗地。作八曼荼羅。周匝懸幡上天蓋(云云)。   次安置尊像。   法雲。於壇西面安虛空藏菩薩像。持誦者壇東對像念誦(云云)。   次辨備供物。   法雲。以種種時花散壇上。燒香燈明飲食果子。隨力所辨以為供養(云云)。   次房中作法(私雲。辨備供物之後。還於房中重更洗手澡口)。   次加持衣。次著衣。次護身(先於靜處跏趺坐)。次淨三業。   法雲。二手虛心合掌如未敷花。誦清淨真言三返。或七返頂上散印。則三業清淨以成勝義澡浴。淨三業真言曰。唵舞(入)弟耨戍(引)馱曩(引)耶娑縛(二合)賀(引)。   次三部被甲。次入堂禮佛誦懺悔偈。次著座。   法雲。結跏趺坐。或半跏趺。隨意而坐。端身正念(云云)。   次塗香。   法雲。當以塗香用塗二手(云云)。   次加持香水。次灑淨。次加持供物。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啟白。次神分。次祈願。次供養法。次唱禮。   三身。佛眼。   南無曼荼羅主福德聚金剛寶冒地〃〃〃〃(三反)。   〃〃縛曰羅軍荼利冒地〃〃〃〃。   四大明王。大小。三部(或五部)。   次驚覺。次五悔。次發願(用不隨時)。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能滿諸願 大慈大悲 虛空藏尊。   三部五部 諸尊聖眾(云云)。   次五大願。   次佛部心三昧耶印。   法雲。以止觀十度內相叉作拳。以禪智並豎。結印已觀想。諸佛遍滿虛空。即誦佛部心真言三遍。頂上散印。真言曰。唵爾曩爾迦(半音)娑縛(二合引)賀。   次蓮花部心三昧耶印。   法雲。唯前部心印智度屈入掌直豎禪度。結此契已想。於一切如來右邊。有觀自在菩薩。并諸眷屬。即誦蓮花部心真言三遍。頂右散印。真言曰。唵阿(去引)嚧(引)力迦(半音)娑縛(二合引)賀(引)。   次被甲護身印。   法雲。以觀羽禪度橫於掌內。以進忍戒檀四度握拳。結此契成印身五處。所謂額。右肩。左肩。心。喉。是名五處。護身真言曰。唵步(引)入縛(二合)羅吽(引)。   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八葉大蓮花。花上有師子座。座上有七寶樓閣。垂諸瓔珞繪綵幡蓋。寶柱行列。垂妙天衣。周匝香雲。普雨雜花。眷屬諸音樂寶瓶閼伽天妙飲食。摩尼為燈。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曼荼羅(定印)。 觀想。瓔珞內有淨月輪。輪內有寶蓮花座。座上有●字。變成如意珠。珠變成虛空藏菩薩。相好(云云)。   次治路。次成不動。次振鈴。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眾(用蓮部)。次結請虛空藏菩薩印。   法雲。二羽金剛縛直豎忍願。反戚如寶形。進力各屈如鉤○誦真言四遍。以進力向身招之。本尊并眷屬皆來集會。迎請真言曰。唵薩縛怛他(去)哦多(引)毘曬(引)迦縛日羅(二合)羅怛曩(二合)薩縛(引)捨(引)跛哩布囉迦弱吽鍐斛(引)怛覽(二合)。   次辟除從魔印。   法雲。結軍吒梨身印。以檀惠右押左相叉。入掌以戒方並押交上。以禪智並押戒方。以忍願直豎頭相柱。進力屈如鉤作三股杵形。即誦軍吒利真言隨誦以印左旋三匝。辟除一切諸魔。右轉三匝便成結界。真言曰。曩謨囉怛曩(二合)怛羅(二合)夜耶娜莫室戰(二合)拏摩賀縛曰羅(二合)矩嚕(二合)馱(引)耶唵戶嚕〃〃底瑟奼(二合)〃〃〃(二合)滿馱〃〃賀曩〃〃阿密哩(二合)帝吽發吒娑縛(二合)賀(引)。   次示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獻閼伽。   法雲。行者當壇上近膝置。二淨器滿盛香水以為閼伽。初迎請時獻右邊者。後奉送時獻左邊者。每奉獻時二羽捧閼伽器當額奉獻。即誦真言浴本尊及諸聖眾。真言曰。唵縛曰羅(二合)娜迦吽。   次華座。   法雲。以二羽虛心合掌。以檀惠禪智各頭相著。餘中間六度微屈頭相離。猶如開敷蓮葉形。真言曰。唵迦磨拿娑縛(二合)賀(引)。   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成事業身。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   法雲。以二羽合掌。以戒方二度外縛。以進力反戚如寶形。結成契已誦真言四遍。普供養真言曰。唵哦哦曩三(去)婆縛(引)縛日羅(二合)斛(引)。   想。從印出生無量種種供養。香花燈燭塗香飲食寶幢幡蓋。即於本尊及一切聖眾前成就真印。廣大供養。   次讚(用普印)。   法雲。誦虛空藏菩薩讚歎曰。縛日羅(二合引)囉他(二合引)素縛日羅(二合引)囉他(二合引)縛日羅(二合引)迦捨摩賀(引)磨抳(二合)阿(去引)迦(引)捨櫱婆縛日羅荼(馱夜反)縛日羅(二合)蘗婆(去)曩謨卒都(二合)帝(四)。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我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寶珠。漸舒漸大舉體成寶珠。寶珠變成本尊。相好莊嚴具足圓滿。   次根本印。   法雲。次結羯磨印。以止羽當心仰掌。以智力捻反屈力度。如寶形。以觀羽仰掌。向前作施願勢。結此契已作是思惟。我身即同虛空藏菩薩。即誦羯磨真言曰。唵縛日羅(二合)囉怛弩(二合引鼻聲)憾。   由作此觀加持故。行者自身等同本尊虛空藏菩薩。   次結三昧耶印。   以二羽金剛縛。進力反戚如寶形。禪智並豎置於當心。即誦三昧耶真言曰。唵縛日羅(二合)羅怛曩(二合)吽。   私雲。金界羯磨會寶菩薩印。   軌雲。進力寶形(云云)。傳授記雲。二拳面相合。二頭指豎端相柱。如寶形。縛日羅(二合)囉怛(二合)那唵。   三昧耶會印。   軌雲。火豎頭反屈(云云)。傳授記雲。金縛二頭指豎屈如寶形。二母指並豎。素摩訶怛鍐。   次加持珠。   法雲。即取水精念珠安於掌中。合掌當心誦加持念珠真言三返。真言曰。唵尾嚧(引)左曩磨拿娑縛(二合)賀(引)。   則捧珠安於頂上。發是願言。十方世界。所有修真言行者。彼所受持。一切真言。願速成就。 次正念誦(私雲。先部母。次大日。本尊。成就明。部主。又部母)。   法雲。即止羽承珠觀羽當心移珠。不緩不急。離散亂。或千。或百。限數畢已捧珠頂戴。又發是願。一切有情所希望。世出世間殊勝果報。以我念誦福力。速令成就。   私雲。師傳雲。羯磨三昧耶二印俱是根本也。但以三昧耶真言為念誦(云云)。   次珠置本處。   法雲。即安珠於本處。   次入三摩地。   觀想。我心月輪上有●字。如如不可得義也(云云)。次根本印。次部母(用佛眼)。次成事業身。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先達此次祈願)。次閼伽(捧器祈願次誦明)。次振鈴。次解界(火院左轉)。次奉送(先請車輅)。次迎請。次三部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堂外作善。   右依大虛空藏法意附十八道聊以記之。偏為自行也。人不可用矣。   求聞持私記(丹波池上)。   先圖畫尊像(如軌)。次擇地(如軌)。次作壇(如軌)。次安置尊像(如軌)。次辨備供物(如軌)。次起首時分(如軌。私雲從晨朝始之)。次房中作法(私雲。辨備供物之後。還於房中重更洗手澡口即作手印。先左手作拳安左腰。次舒右手五指屈其頭指與大母指相捻狀如捻香。想念掌有淨水。誦真言三遍已灑頂及身。即令內外一切清淨)。   次護身。   先左手作拳安腰。次右手作拳。以頭指與大母指相捻。狀若捻香。其頭指屈第二節。其第一節極令端直。以印置額。誦真言一返。次右肩。次左肩。次心上。次喉上。各誦一返(軌出之私加之)。   次入堂禮佛。   先兩膝長跪虛心合掌。頌偈曰。   我從過去世 流轉於生死 今對大聖尊。   盡心而懺悔 如前佛所懺 我今亦如是。   願垂加持力 眾生悉清淨 以此大願故。   自他獲無垢。   真言曰。唵娑婆縛婆輸馱薩縛達摩娑縛婆縛輸度唅。   次著座(半跏坐)。次塗香塗手(私用之)。次像所覆物舉去之(若無尊像時者留之)。次加持香水。   右大指押小指甲。三指開豎如三股杵。以印加持香水。先左轉。次右轉。左拳安腰。真言曰。唵阿密□(二合)帝吽發吒。   次灑淨供物。   以右手取散枝入器引上。先灑頂上。次灑壇上。供物。堂內。皆從東北順匝灑之。   次加持供物。   以先印真言加持供物。先左轉。右轉(已上軌外依可有私加之次若啟白神分供養文等或不用之)。   次五大願。次護身。   先舉右手。然後以頭指與大母指相捻。狀若捻香。其頭指屈第二節。其第一節極令端直。於頂上誦陀羅尼一遍。次置右肩。後誦一遍。左肩。心。喉。亦皆如是(私雲左拳安腰)。   次灑淨。   作前印掌承淨水。誦陀羅尼一返。灑塗香等諸供養物并壇及近壇之地(私雲前印者前房中所用灑淨印皆順迴轉之)。 次加持供物。   如前作護身印。置塗香上誦陀羅尼一返。餘花香等乃至木壇各皆如是(私雲先左轉次右轉)。   次結界。   復作護身手印。右轉三匝。更指上下。但運其印身不動搖。誦陀羅尼七返。隨其自心遠近分齊結十方界(私雲。先左轉三匝是為辟除也。次右轉三匝。是名結界。左拳安腰)。   次道場觀(用定印)。   次應閉目思惟虛空藏菩薩真身。即與此像等無有異(私雲。可想此道場即本尊所居宮殿。若無尊像時者。可觀前有月輪。輪內有寶蓮花座。座上有●字。字變成如意寶。寶變成虛空藏菩薩)。   次勸請。   復用護身印作意請虛空藏菩薩。誦陀羅尼二十五遍已。即舉大母指。向堜菑@度。頭指如舊(私雲左拳安腰已上同安之)。   次閼伽。   先仰舒右手五指。屈其頭指與大母指相捻。狀如捻香(私雲。左拳在腰。軌無閼伽。可有故今私加之。捧額奉之。若有器用之)。   次花座。   復作護身印。誦陀羅尼三返。槙上蓮花。以之為座。復想菩薩來坐此花。即便開目見菩薩已生希有心作真身解。   次善來偈。   又作前印當心。誦真言三返。然後頌曰。   今者菩薩 來至於此 是陀羅尼力。   非我所能 唯願尊者 暫住於此。   次塗香。   取器捧額誦真言奉之。若無供物以印真言奉下同。   次花鬘(如前)。次燒香(如前)。次飲食(如前)。次燈明(如前)。次普供養。   又結印當心先頌曰。一切諸菩薩。福惠熏修。所生幡蓋。清淨香花。眾寶之具。悉皆嚴好。   然後誦真言一遍(想念諸供養物悉得成辨。即持供養一切如來及諸菩薩)。   次讚(用普印在別軌無之)。次根本印(用前印真言私加用之。當心誦真言七遍。頂上散之)。次正念誦。   即以手印搯珠誦陀羅尼明記返數(私雲。先取珠入掌虛心合掌。微開火指未舉之頂戴。然後當心作印。二手水空相捻直舒。中小二指屈頭指各著中指上節邊。以右手二指捻母珠邊一箇珠子。以左手二指除兩箇珠子捻第四珠子。右二指引取左二指相返記數。念誦之間依軌修字道觀。私謂初心行者暫但可觀本尊而已)。   次還珠法。   身心若倦即須止息。至誠瞻仰。便坐禮拜(私雲念誦了。以右手二指捻珠纏左手頭指已下四指。更脫取之虛心合掌微開中指未舉之頂戴。然後安本所)。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閉目後觀滿月菩薩極明瞭。已應更運心令漸增長。周遍法界。復漸略觀。於最後量如本已方始出觀。   次根本印。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次解界。   以前印真言左轉三匝(已上十餘軌文無之可有故。私加之)。   次奉送。   以前印當心。先頌偈曰。   唯願慈悲。佈施歡喜。復會法事。復垂降赴。   然後以印當額。誦真言三返已。舉大母指發遣菩薩。   次護身(如前私加之)。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已上丹州記。   圖畫尊像文。   軌雲。若欲如法持此陀羅尼求聞持者。當於素白□。或淨板上先畫滿月。於中畫虛空藏菩薩像。其量下至不減一肘。或復過此任其力。辨菩薩滿月增減相稱。身作金色寶蓮花上半跏而坐。以右押左。容顏殊妙。作凞怡喜悅之相。於寶冠上有五佛像。結跏趺坐。菩薩左手執白蓮花。微作紅色。於花臺上有如意寶珠。吠琉璃色。黃色光發。右手復作與諸願印。五指垂下。現掌向外是與願印相。   擇地文。   軌雲。畫像了已當於空閑寂靜之處。或在淨室塔廟山頂樹下。   作壇文。編(玉雲。卑縣反又方典切。編織繩編以次物也邊也)。   軌雲。別作一方木曼荼羅。下至一肘。過此亦任其力辨。其壇下安四足。或以編附上面去地憐須四指。其材用檀沈作者最為殊勝。不爾或以柏等有香之木為之亦得。如法作已置於像前。   安置尊像文。憐(玉雲。郎丁切心了也。字韻雲。力田反。哀み愛み宜み今音又連音)。 軌雲。隨在一處安置其像。面正向西。或容向北。淨物覆之。   辨備供物文。   軌雲。次應嚴辨五種供具。所謂塗香。諸花燒香。飲食。燈明。塗香者磨白檀為之。花以隨時藥草所生者宛。若無時花當以粳米。或燒喬麥。或取橘柏等葉。或用丁香以宛花。用燒香但以沈檀龍腦隨應用之。食除熏穢每須新淨燈用牛蘇油亦通許。   陀羅尼梵漢句義。 南牟(一)阿迦(玄反)捨(舒可反二)揭(魚羯反)婆(去引)耶(餘可反三)唵(四)阿唎(五)迦(入)麼唎(六)慕唎(七)莎縛訶(八)。   南牟(歸起義也)阿迦捨(虛空)揭婆耶(藏)唵(三身義)阿唎(富有)迦麼唎(蓮花也。蓮花有三名。未敷名屈摩羅將落名迦摩羅。處中盛時名分陀利)慕唎(無垢義光明義)莎縛訶(成就義)。   字道觀文。   軌雲。閉目想。菩薩心上有一滿月。然所誦陀羅尼字現滿月中。皆作金色。其字復從滿月出澍行人頂。復從口出入菩薩足如自發言諮啟菩薩足下誦陀羅尼。未止息來所想之字巡環往來相續不絕。如輪而轉。   已上文抄記之。   楨上蓮花事。   大原上綱稟受持明房說雲。求聞持雲。楨上蓮花以之為座(云云)。謂畫像坐給畫蓮花也。楨者張也。謂畫佛像時絹張形付畫之。故曼陀羅等或一楨雲(如私錄)謂一楨也。故彼畫像曼荼羅楨上畫座蓮花。即今勸請尊座為畫像一身為坐也。故指彼畫蓮雲楨上蓮花也。故結花座印時即可想彼畫花一也歟。   蝕時作法。   本道場行法遍數已滿。結願畢之後先掃淨露地方大地。   次引幕立迴障子(但可見月輪方其外壚殊短)。   次移壇懸本尊立禮版(灑水塗香磬如常)。   次辨備供具(五供養如例。飲食供養從常豐厚)。   次以有乳樹葉七枚(桑)。敷壇上(火捨奧也其七枚以葉未出外迴敷)。於葉中置蘇器有乳樹枝一條(長一尺許宜歟)。儲之(可攪蘇料也)。   次供養法如常(乃至)。根本印明。   次念誦。先大日真言百遍(如常)。   次作手印誦陀羅尼三遍。持護其蘇次以樹枝攪蘇勿停其手。目觀日月兼亦看蘇陀羅尼。勿限遍數。初蝕後退未同已來攪之。乃至奉送解界等如常。   於牆外同志同伴人人誦軍荼利真言。衛護行者兼祈法成就耳。其蘇若小行者一人服之。若多同志同伴人人分服之。敢勿及他者也。 延久三年五月九日。於勝林院記之。   軌雲。如是誦陀羅尼。隨其力能或一日一上。或一日兩上。從始至終每如初日遍數。多少亦如初上。不得增減。前後通計滿百萬遍。其數乃終亦無時限。然於中間不容間開。後於日蝕或月蝕時隨力捨施飲食財物供養三寶。即移菩薩及壇露地淨處安置。復取牛蘇一兩盛貯熟銅器中。并取有乳樹葉七枚次枝一條置在壇邊花香等物如常。數倍供養之法一一同前供養畢。已取前樹葉重佈壇中。復於葉上安置蘇器。還作手印誦陀羅尼三遍。護持此蘇。又以樹枝攪蘇勿停其手。目觀日月兼亦看蘇。誦陀羅尼無限遍數。初蝕後退未圓已來。其蘇即有三種相現。一者氣。二者煙。三者火。此下中上三品相中。隨得一種法即成就得此相已便成神藥。若食此藥即穫聞持一經耳目文義俱解記之於心永無遺忘。諸餘福利無量無邊。今旦略說小分功德。如至卻退圓滿已來三相。若無法不成就。復應更從初首而作。乃至七遍。縱有五逆等極重罪障。亦皆銷滅法定成就。   已上文私抄之。   右兩軌行法了。師傳雲。大虛空藏軌唯福德門也。求聞持軌唯智惠門也。   依胎藏界行此法者。   勘大日經具緣品中略說身相。并眷屬等。密印品說印真言普通藏品但出真言。轉字品中說身相。祕密曼荼羅品明其曼荼羅。一一文等如下抄之。   大悲大壇行法如常。   尊位。第二重西方上院中。 ●●●   ●●●●   梵號。 阿利也(二合)迦捨蘗婆。   密號。如意金剛。   種子。阿伊(轉)阿(藏)。   三形。寶刃。   尊形。   前本。肉色左手當腰持蓮花。上安寶形。右手持刃。首戴五佛冠。坐寶蓮花。後本黃金。祕藏記雲。肉色左手持開敷蓮花。上安如意珠玉寶。右手持寶刃(已上虛空藏院)。   肉色。右白拂。左拳押腰。立蓮花上。左手持蓮花。上有如意寶。右手持白拂(已上釋迦院)。   印明。   經(密印品)雲。又如前印。以二虛空入中名虛空藏印。   義雲。虛心合掌。以二空指併入於掌中。   胎軌雲。印形如教法(云云)(私雲印相不見)。   攝軌雲。初印福智令風加火上節雙空入月中。   廣軌雲。密印同慈氏空持水中節。   對授記雲。海大德說○。文雲。印形如教法者同慈氏印。移二空入月也。合掌二風屈背對一寸許也。以二空並立二風中。是慈氏印。今但二空屈入月是異也。文雲。教法者謂大日經也。又樣先作虛心合掌。二風著二火背也。二空屈入月是為正印。又樣虛心合掌。但以二風入月(有三樣)。權僧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合掌屈二風端向下令相去一寸許也。屈二空入月也。其空稍降而入月也。珍和上說同惠和上(但屈二空指二水根)。別記雲。虛心合掌。二風屈頭向下背令相去。二空入月中(已上)。理界記雲。虛心合掌。屈二空入月。拄水第二節屈。二風二端柱而置空二節上。以印當心。   覺傳雲(云云)(私雲。同對記海說三樣)。   又有別儀軌雲。合掌二頭指作寶形。二空直豎名根本印(真言在別。已上)。   真言。   經雲。南○喃(一)阿(去)迦(引)奢矢三麼多弩櫱多(二)微質怛嚂(二合引)縛囉達縛(三)莎訶(私雲胎軌真言初置伊)。   義釋(藏品)雲經雲。爾時虛空藏菩薩入清淨境界三昧說自心真言者。謂入此三昧時。即智諸佛境。畢竟清淨猶如虛空。是故普門漫荼羅皆悉離一切相。唯是心佛自證不可示人而已。自在神力出納取與周給眾生不可窮盡。又如虛空正以無所有。故無所不有也。●阿(去引)●迦(引)●捨是虛空●三(引)●麼●多是等●●●奴櫱多是了知。亦是進逝謂知心等虛空故。一切諸法皆悉等同虛空。爾時以不住法具修萬行。用無所得為方便故。亦復等同虛空故。此真言正以最初長●阿字為體。●長阿是發行之義。言以虛空無垢菩提心虛空遊步而修萬行。於大空中具生種種莖葉花果也。故次同轉釋之微即怛覽(二合引)是種種奇妙顯色之義。縛囉是衣。達囉是被著之義。著雜色衣即是萬德莊嚴法身。亦是畫作大悲漫荼羅莊嚴淨地。亦是大空鏡中普現萬像之義也(云云)。   又雲(密印品)。阿迦奢(空也)三曼多(等也等於虛空也)奴揭多(得也前知義超義。此中雲得義亦相會之)髀質多嚂(二合)摩縛(二合也。此麼即是點以加多羅二合之上即為多藍也)羅(髀質是種種義麼縛羅是衣義)馱羅(著也。謂著種種衣也。如虛空無色而能現種種形。此菩薩亦爾猶如虛空而能滿種種願利益眾生也。現種種形)。   義釋(具緣品)雲。以於西方畫虛空藏菩薩。被鮮白衣。左手持蓮花。花上有大刀印。刀印上遍生焰光。及諸眷屬。皆坐正蓮花上。此菩薩持如來等虛空惠所以持大刀者利惠之標幟也。被服白衣。明白淨無垢。是其教門外飾也。譬如虛空無所分別。亦無積集。而世間萬像依之以生。今此法門亦爾。於畢竟空中出生不思議自在之用。無有窮盡。如大集虛空藏經中廣明。故名虛空藏也。此中法門眷屬。所謂虛空無垢菩薩。虛空惠菩薩。清淨惠菩薩。行惠菩薩。安惠菩薩。亦如前次第左右列之(云云)。   又雲(轉字品)。西方虛空藏菩薩等。亦以諸瓔珞莊嚴其身。作白色著白衣(其白衣色映身作肉紅與身色少異也)身有光焰執大刀。彼印但畫大刀也。若但置字者。作。伊(引)字也。   又雲(祕密曼荼羅品歟)。西方虛空藏菩薩。即是文殊會中西方部主也。作圓壇極令明淨鮮白。坐白蓮上。手持刀。若不畫菩薩形者。但畫刀。其刀極利如霜(如是謂如是堅利也)。又堅固以種子字而圍遶之也。智者以自種子而種子之即是安本種子也。   又雲。若文殊為中胎。餘菩薩為第二重。八部為第三重。他教此也。   又雲。凡此於大悲藏大壇中。文殊一會凡四菩薩。隨以一菩薩為主。置於中壇。餘者各於第二院。案方而列。第三院置八部也。若是大悲中第二院者。假令以觀音為部主。其金剛部及佛頂等置依方位而列為第二院。其第三院置八部。即不須置文殊會菩薩也(云云)。   右依胎藏者可用上印明。并本尊壇種子形色。但此中有總別壇法。能可斟酌。不能具矣。   陀羅尼集經第六。有虛空藏印咒。可見之。   依金剛界行此法者。   四印一印等如聖觀音法。或依理趣經虛空藏品意可修行之。其文如左。   理趣釋雲。時薄伽梵如前釋已一切三界主如來者寶生佛也。寶生之變化則虛空藏菩薩是也。復說此菩薩理趣修行一切如來灌頂智藏者。虛空藏菩薩之異名。般若理趣者如前所釋。所謂以灌頂施故能得三界法王位。此則金剛寶菩薩三摩地行。所謂義利施故。得一切意願滿足。此則金剛光菩薩三摩地。所謂以法施故得身口意一切安樂。此則金剛笑菩薩三摩地行灌頂一切如來。義利施者惠施沙門婆羅門資緣具法施者。為施不現形與天龍八部等說法等。滋生施者施與傍生之類也。修行者修虛空藏菩薩三摩地行故。應建立本菩薩曼荼羅。曼荼羅中央畫虛空藏菩薩。如本形前畫金剛寶。右畫金剛光。左畫金剛幢。後畫金剛笑。內外院四隅各列。內外四供養如本形。東門安金剛杵。南門寶。西門蓮花。北門鈴。修行者若入此曼荼羅令他人現生所求一切富貴階位悉得。滅一切貧窮業障。設盜一切有主所攝物者六分之一不得不與取罪速疾獲得一切悉地。或時瑜伽師坐曼荼羅中作本尊。瑜伽觀與諸聖眾圍遶。以四字明請召。即誦心真言。四種理趣門運心遍法界。愍念貧窮孤露。常行惠施。三輪清淨心無慳吝。常與等虛空三摩地相應。不久獲得虛空藏菩薩身時虛空藏大菩薩欲重顯明此義故。凞怡微笑。以金剛寶鬘自繫其首。說一切灌頂三昧耶。寶心者怛覽。字者具四字表四種理趣行門。多字真如不可得義。囉字離塵義。阿(引)字一切法本來寂靜。執如虛空。莽字一切法無我義。常與此心真言相應故。身心無礙猶如虛空。按馱那法尤於此部中最速成就。所求一切伏藏皆得現前真陀羅尼寶。能漏一切眾生希求願故(已上虛空藏品)。   私雲。若依此經欲修此法。行法用心可更問之。   虛空藏次第。   先可儲壇一面(或一前機)。   灑水一壞。塗香一壞。花一壞。燒香一壞。飲食一壞(或說未加果子)。燈明一壞。幣帛一捧。銀錢一捧。   行者後夜起。明星出時於東方可供養之。   先澡浴清淨。次著清淨衣。次護身。次到壇前。次禮拜。次著座。次加持香水。次灑淨自身供物等。次加持供物等(用軍荼利)。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加持飲食陀羅尼。以右手大指摩中指甲三兩反。三指直之。又大指捻頭指。彈指作聲。一誦咒一彈指即也。曩謨薩縛怛他(引)櫱多(引)縛路枳帝唵三婆羅三婆羅吽。   次甘呂印明。   作施無畏印。以右手豎臂展五指。直上即是。曩莫蘇(上)嚕跛野怛他櫱多耶怛爾也(二合)他唵素魯(二合)素魯缽羅(二合)蘇嚕〃〃〃〃。   次一字心水輪觀。   先想。此●在右手心中。猶如乳色。反為功德海流出一切甘呂醍醐。即引手臨食器上。咒此●字一七反。中流出猶如日月乳海。一切鬼等皆得飽漏。無有乏少。此名普施一切餓鬼印。真言曰。曩○南鍐。   次勸請(金合當心)。   至心謹請 明星天子 與諸眷屬。   來降於此 受此供養。   二手合掌。空並直豎以空召之。唵路迦〃〃羯羅也曳醯呬。   次取散杖灑位所誦閼伽明。次取一房花置於座所誦花座真言。次事塗香(用塗香明)。次獻花鬘(用花鬘明)。次燒香(用明)。次飲食(用明)。次燈明(用明)。次普供養。次幣帛。次銀錢。次讚(天龍讚)。次祈願。次心經。次諦緣度。次迴向。次禮拜(多少在意)。次啟謝。次發遣(以施餓鬼)。次護身。次禮拜。次起座。   虛空藏次第。   ●字因業不可得義也。   右丹州池上記也。   明星天子文。   大集經二十一五(四十本)雲。爾時明星天子聞是法時。於諸禪定出入自在(乃至)佛言善男子天子者於已於無量諸如來。所殖諸善根。無量世中修法緣慈時。本願力故。生而天處在日天前。十千由旬。所住宮殿縱廣三萬二千由旬。琉璃所成。前後左右滿十由旬諸男女而共圍繞。是人在中離其眷屬三由旬所。獨坐寶床出入禪定一日一夜。此四天下有八十天處六十龍處(乃至)三十毘捨遮處於是處悉能調伏。如是眾生。以本願力故。往昔發願此閻浮提夜五分過餘一分在當在日前十千由旬光。當破壞閻浮提闇而作明相(云云)。   虛空藏神咒經(曇摩密多譯)雲。後夜燒阿樓香多佉羅香。稱虛空藏名。現種種身懺悔所犯罪。說大乘法不退菩薩。若不現身者。應當求請阿樓那天作如是言。南無阿樓那天。成就大悲有大威勢。若出現時光明照曜遍閻浮提。并照我身。願以我言白虛空藏便我夢中而得見之。示我方便令其懺悔根本重罪。爾時應當眠寢本處。至阿樓那天出時。虛空藏為初行菩薩夢中現身為說大智方便令其悔罪不忌菩提心不久當得菩提(取意)。   已上文私抄之。阿樓那天是明星歟。●●●(明闇明也)。●●●(珠明也)。此等梵音頗相似歟。   一功能。   大虛空藏法雲。我今依瑜伽金剛頂經說寶部虛空藏菩薩真言教法。為愍念在家出家薄福少德乏少資具者。所求世間出世間。勝願多不遂意。若依此教法修行。業報等障皆悉消滅除福德增長。心神適悅。淨信大乘。利樂有情。心無退轉。出世間所有財寶。悉獲得。於一切眾生能作利益。一稱一念。所得福聚。尚猶虛空。何況作意如法修持。所願必獲殊勝成就。   求聞持法雲。薄伽梵言。此陀羅尼是過去現在一切諸佛之所同說。若能常誦此陀羅尼者。從無始來。五無間等一切罪障悉皆銷滅。常得一切諸佛菩薩。共所護念。乃至未成佛來。所生之處。虛空藏菩薩恆隨守護。令諸有情常所樂見。諸有善根無不滿足。一切苦患皆悉消除·常生人天。不墮惡趣。生生之處。常憶宿命。設不如法能但能常誦。獲福如是。   觀虛空藏菩薩佛名功德行法經雲(佉陀羅山正覺仙人所住之說以優婆離為對揚)。爾時長老優婆離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世尊。先於功德經中說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各能除一切惡不善業。治王旃陀羅尼。乃至沙門旃陀羅。諸惡律儀。如此惡事。若欲治當雲何觀虛空藏菩薩○佛告優婆離。汝及未來世一切善持毘尼者。應當教此犯罪眾生。安慰其意。世尊大慈弘誓無量不捨一切。於深功德經說治罪法。名決定毘尼有三十五佛教救世大悲。汝當敬禮。汝敬禮時當著慚愧衣。如眼生創。深生恥愧。既慚愧已一日乃至七日。禮十方佛稱三十五佛名。別稱大悲虛空藏菩薩名。澡浴身體燒眾名香堅黑沈水。明星出時長跪合掌。悲泣雨淚。稱虛空藏白言。大德大悲菩薩。愍念我故。為我現身。爾時當起見想是虛空藏菩薩。頂上有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見如意珠即天冠。此天冠中三十五像現。如意珠中十方佛像現。虛空藏菩薩身長二十五由旬。若現大身與觀世音等。此菩薩結跏趺坐。手提如意玉。其如意珠演眾法音。與毘尼合。若此菩薩鄰愍眾生故。作比丘像。及一切像。若於夢中。若坐禪時。以摩尼珠印印彼人臂。印文有除罪字。得此字已還入僧中。如法說法(云云)。   又雲時虛空藏菩薩結跏趺坐。放金色光。如意珠中現三十五佛。已白佛言。世尊此我如意珠寶。從首楞嚴生。是故眾生見珠者得如意自在(云云)。   虛空藏經(佛陀耶捨譯)雲。西方過八十恆河沙世界有一佛剎。名一切香集依其中眾生成就五濁。彼國有佛名勝花敷藏如來。今正為諸大眾轉妙法輪。彼有菩薩。名虛空藏○(云云)。   虛空藏神咒經(曇摩密多譯)意雲。佛告彌勒。彼虛空藏成就大悲。犯根本等一切罪。趣向惡趣。諸煩惱不畏。後世能身善道。及涅槃道。剎帝利有五種根本罪。   取佛物僧物傍三乘法。或有持戒。或不持。成出家脫其袈裟。逼令還俗。或時繫閉。或加杖楚。或斷其命。若作五逆罪。撥無因果。 大臣輔相有五種根本罪。   取佛物僧物破城邑。殺人民。誹謗正法。毀出家人五逆罪。   聲聞弟子有五種(云云)。   殺盜婬妄語。   初行菩薩有八種〃〃〃(更檢取意)。   為是等眾現隨宜種種身。懺悔罪障事(可見之)。 又雲。復次族姓子。若有眾生聞虛空藏菩薩名號。圖畫形像而供養者。其人所生之處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兵刃不害毒。不能傷人與非人。無能浸害。終不橫死。事不加不犯根本重罪。無有疾病。亦不餓死(云云)。   又雲。命欲終時。乃至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聞香。舌不知味。身不覺觸。猶有微細出入。氣息身少識在乃至究後微識。爾時虛空藏菩薩即為現身。若此眾生先事梵天(乃至)毘沙門隨其所事於彼人前示現其身而說偈言。 如是四聖諦 智慧者知見。   以知於生死 能度諸有海。   時彼眾生。於意識中知此法已。皆生善處。若有眾生信敬佛者即現佛身而說偈言。   佛正智清淨 能度諸有海。   速得證諸地 遠離一切苦。   爾時眾生聞說是語。思惟佛功德故。命終之後所往生處國土。清淨無有五濁。面見諸佛(云云)。   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破惡業障祕密陀羅尼經雲。若欲得福智。若欲得眾生愛惜。若好歌詠欲得第一音聲○者。皆持此咒。亦稱念我名○(云云)。   虛空藏法上第四十三。   (本雲)承應二年六月十八日以二尊院本書之訖。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中夏念八寫之。   兜率雞頭院僧嚴覺。 行林第四十四。   五大庫九藏法下。   一支度。   注進。   五大虛空藏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堮捅部C   承曆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公家御祈於麗置殿被修五大虛空藏法。密教渡此朝後此法始於此時(云云)。   阿闍梨圓融房法印大僧都。   助修六口(禪定阿闍梨。慈快〃〃〃。寬快〃〃〃。靜算〃〃〃。長俊〃〃〃。勝豪〃〃)。 御佛新佛五副(圖在別)。   大壇。護摩壇(息災)。十二天壇。   大壇東護摩壇西立之。二壇供同之。   御修法二七ン日也。開自時許有後加持後加持咒金界大日咒也(云云)。   私雲助修靜算記之也(已上)。   淨衣。   經雲。若畫此像於青色或金色絹上畫之(云云)。 私雲。修師所著衣色可准之歟。抑御衣絹用彼兩色。其意如何可問之。   一起首時分。   一向方。   師傳雲。五佛本依金界。故向西方無妨耳。又若明星出時。觀彼星修之耳。   私雲。案經意釣召有何妨哉。然者可向西方歟。   一行法。   ●●●●第九品雲。   爾時後說成就富貴。金剛虛空藏鉤召五字明王曰。 ●● ● ● ● 鍐吽怛洛纈唎惡(短)。   行者應當畫五大金剛虛空藏於一圓明中。等自身量畫之。於一圓中更分為五。於中圓畫白色虛空藏。左手執鉤。右手持寶。前圓中畫黃色虛空藏。左持鉤。右執寶金剛。右圓中畫青色虛空藏。左持鉤。右持三辨寶。放大光明。於後圓中畫赤虛空藏。如前。左持鉤。右持大紅蓮花。左圓中畫黑紫色虛空藏。如前。左持鉤。右持寶羯磨。是名五大虛空藏。求富貴法。若畫此像於青色。或金色絹上畫之。其菩薩衣服首冠瓔珞皆依本色。各半跏坐。畫此像了對於壇前。無間時方但誦五字明一千萬遍。即得貴富成就。時時護摩。速獲大悉地。次當說印相。   毘首羯磨三昧耶。忍願相合峰如針。是名法界虛空藏。三昧密印應當知。次改進力如三鈷。是名金剛虛空藏。後改進力如寶形是名寶光虛空藏。又屈進力如蓮葉。即名蓮花虛空藏。戒方進力牙相叉。是名業用虛空藏。   疏曰。此品三法中。三成就富貴。五大虛空藏五字真言法如經。爾時復說成就富貴金剛虛空藏。鉤召明王曰。●●●●●。   行者應畫五大虛空藏於一圓明中。等自身量畫之(言圓明者。是明星標幟。故可作星色也。如經觀世音是日天子。大勢至是月天子。虛空藏是明星天子。法花三光天子即是也。虛空藏經說西方虛空藏菩薩來時。以三昧力令諸國土。皆如虛空菩薩。額上有一寶珠。行者明星出時觀彼明星云云。又有虛空藏經說南方虛空藏菩薩來時。及觀行法。亦似前經云云。二經唯說西南二方。今准此經即有五方五大虛空藏菩薩。於一圓中更分為五。五方五智五佛五部。各入虛空藏三摩地。故作五方色形。左持五部三摩耶。現五部身。右皆持寶成就富貴。行者亦用五部三昧耶印。入證五部虛空藏身。例如大樂金剛五祕密法五方五佛。各與四大菩薩一一皆入大樂五尊三摩地。然金剛頂十八會第一教王會有四大輪。一金剛界輪三十七尊。皆持金剛界印。二降三世教今輪三十七尊。皆持降三世印。三遍調伏輪三十七尊。皆持觀世音印。曰一切義成就輪三十七尊。皆持虛空藏印。云云。今此五大虛空藏尊。一切義成就輪。蘇悉地法通能成就一切義成就輪五部。求富貴法)。於中圓畫白色虛空藏。左手執刃。右手執寶。前圓中畫黃色虛空藏。左持鉤。右執寶金剛右圓中畫青色虛空藏左持鉤右持三辨寶。放大光明。後圓中畫赤色虛空藏。左持鉤。右持大紅蓮花。左圓中畫黑紫色虛空藏。左持鉤。右持寶羯磨。若於青色。或金色絹上畫之。次說印相。毘首羯磨三昧耶。忍願相合峰如針。是名法界虛空藏。三昧密印應當知。次改進力如寶形。是為寶光虛空藏。又屈進力如蓮花。即名蓮花虛空藏。戒方進力牙相叉。是名業用虛空藏(云云)。攝真實經中。東南西北佛。白青金紅五色。是表寂調財愛增法。又守護經亦同此也。若仁王經。東南西北中方菩薩。各放青白金流五色光明。表降魔修龍叉眾德。今此經中東南西北方虛空藏色。白黃青紅黑紫。是表五佛。共入虛空藏三昧耶故。以五佛三昧耶色為為其色。像亦持五佛三昧耶印為其印相。中方刃形印。白色獨□矩□□□□楹魯□□□送□□□c□鯉艩跦詡□鸒珵閥襪韣¥□湥□□□c□鰣意□該□稂m閥襪韣‥□湨□□□§□鰣您□諢□□珵閥襪韣¥□湧╮慼嬈□□□@詫╮樂m閥襪韣§□□集匣□□艦觨□臦□□尪‥□□閥韣□□□□尪|U斧╮敵乩I□□|該□□╮慼慰D□熒麥營□□□□□□╮潠U□□¥寫□集孱□橤艦觨□□‥□□□□釦□擤□□□□萣|□襦□擣|□笲□|□□櫫□□c□雥□|□□¥熨□□□□□□|□□熤熒麥營□□□□□□嶡熩□集匣□□艦觨□□¥□□楫□□□□韣□□□□□集□寶□詳莦蟥□□□□|全鐓莦蟥□莤鋤譣□□□胦□靨□□□嫥鶠撲h□□|亡□□□□□□雥□奧□胦□□□□耙□|□□□集□珥□祤艦觨□□□□該□邇獦□□□鋨□□韣□□□工熥□コ胥□□鋤□□薩□鋨鐐§嶩□邐肣|薤□薤稐□□薩窨□□□□□螢□□檸□□□耙□□楫□□¥□胤□□□楫□□□邪¢□□□□珥□□□譏□|兩□劫螢□□|□□□□螢□□檸‥□□匣珵□莦縈莦蟤珵□莣¥盃v蟤珵□莦□□匣珵□莣‥窩□瀦□工您集□珧擣□   ●●(五)●●(大)虛空藏略私記。   前方便(如前)。次驚覺。次五悔。次五大願。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大海。次寶山。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寶山頂有●●●●●五字。字變成五峰樓閣。閣中有大曼荼羅。曼荼羅上有一大圓明。即是明星也。其上有五大蓮花座。中心座上有●字。放光照四方座位。應光如次現●●●●四字。中心鍐字變成率睹婆。率睹婆放光照四方種子。字即東吽變成五□檢□稟□騮□□檢□林穇□□□j□□□□□泥裀□□□稦餼□□□禗埤□禗□R驛祛□送馘祽□□馘祽□□□□□□檢□槔□□□□□□□□□□□禗媽□□□□□□□□□□□璉R驛祛□□□□□□□□□□□□□□槔□□□楅騙□□□□□□□□z□□□□□□□□□□□□訊□□□□樏騖饐□騇□□□□□□□□□J箋□□□□□□諾□褸□□□□福□□兜飀□□□詖□□□□□導□□□飀□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振鈴。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明末雲。阿迦捨揭婆耶曳醯□諑飀□□翩撮砯褸驃雜□D襼□芊慼憤楚慼熱u□□□□@□□□椸馘稀檢□□□□□□□□□□□□□□□□逆□□□楁裀□□□□秕□□□□□□□□K□□□□□襏凌□飀□□□□□饉饜□觔襮□□飀□  想心上有圓明。即明星也。亦有●●●●●五字。五字變各成五部三昧耶形。圓明并五部三形。漸舒漸大。舉體成五部三昧耶形。即五部三形各變成五如來。五如來變各成●●大虛空藏。即一圓明之中。九識所變五智所成之五尊也(云云)。   次五根本印真言(私雲。根本印真言師傳等。如佛眼抄)。   正念誦(無間時方。但誦五字明一千萬遍。即得富成就)。   想心上圓明上有五部種子字。其字義句義分明觀之。   次根本印明。次部母。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次振鈴。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 康平三年十二月六日記之。努力努力。不可及他見之。長基記之。   右大原記了。   護摩事。   經雲。時時護摩速獲大悉地(云云)。   私雲。增益鉤召可隨意歟。   師傳雲。青色或金色絹上畫之(云云)。青者表碧空也。明星所依故也。金者增益色也。表富貴增益之意歟。本尊皆依本色。故唯於損加黃歟。又雲。五尊皆持鉤。鉤召富貴故也。   私問。時時護摩其意如何。答。可案速立護摩軌等意歟。   讚事。   師傳雲。五大虛空藏皆持寶故南方寶菩薩讚有寶義。虛空藏義通用之無妨。又百字讚改句如常。又菩薩通讚用之。迦摩建讚也(云云)。可用金剛吉祥破七曜等三明事師傳雲。疏雲。今此五大虛空藏亦是明星天子本身。故處明星圓明之中。亦以七曜九執二十八宿而為眷屬故此法中亦用金剛吉祥破七曜等三真言印(云云)。   私雲。彼三真言印等如佛眼法中抄出之。   一曼荼羅。   一切能。   經雲。畫此像了對於壇前。無間時方但誦五字明一千萬遍。即得富貴成就。時時護摩速獲大悉地(云云)。   五大虛空藏法第四十四。   享保十三戊申天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四十五。   地藏菩薩法。   一支度(如常)。   一起首時分向方等(可隨所求)。   一行法。   於此菩薩有經有軌。但十輪經。本願經等。偏說本誓。無入修法。儀軌之中纔說形像根本明等。不明行法。陀羅尼集經有二印一明。不委持誦法。大日經具緣品中略說形容色物座。轉字輪品又說形色印。種藏品中說真言。密印品中又說印真言。祕密曼荼羅品中說曼荼羅相。其一一文抄記如左。   欲修此法須依胎藏。附其行儀可有多種。今示梗概。   尊位。左方第二重中。   梵號。阿利也(二合)乞叉(二合)底蘗婆又尾薩縛(引)缽裡布羅迦。或●●●●●●。   密號。悲願金剛。又悲愍金剛。又與願金剛(理界記)。   種子。●普。●轉。   三形。蓮花上幢。或寶珠。   尊形。   圖雲白肉色。左手持月形(或雲寶珠)。右手持蓮花。上在幢幡。寶坐赤蓮花。祕藏記雲。白肉色左手持蓮花。上有幢幡。右手持寶珠。   儀軌雲。次說畫像法。作聲聞形像。著袈裟。端覆左肩左手盈花形。右手施無畏。令坐蓮花。復作居坐大士像。頂著天冠。著袈裟。左手持蓮花莖。右手如先。令安座九品蓮臺。   印明。   經第四(密印品)雲。如前以定惠手為拳。令二火輪開敷。是地藏旗印。彼真言曰。南麼○喃(一)訶〃〃微娑麼(二合)曳(平二)娑縛訶。   義雲。次地藏菩薩印。先作指向內相叉拳。申二火指豎之。令指頭一寸許不相到。即是也(二空並豎餘如常也)。計都是旗。此印如旗也。   真言。訶〃〃(離三因如上也)吠薩未曳(希有也。一切有情常有我想種種苦惱。纔念之我想即除。此為希有也。亦是希可義也)。   胎軌雲。祕密內為縛。舒散於火輪。   傳授私記雲。肉縛二火直豎不相著。   對授記雲。北方地藏尊印。海大德說以下第七會也。是第二重北方中也。文雲。祕密○者開散二火直不相著之。是名旗印。此印如旗故。   大和上記雲。此印如儀軌。唯二空並立也。   意大德說同海本說。權僧正大和上說。惠珍兩和上說。同海本說。無大和上記。別記亦同(但雲是旗印)。   以上北方地藏會印明訖。   經第二(藏品)雲。時地藏菩薩住金剛不可壞行境界三昧。說真言曰。南麼○喃(一)訶〃〃(二)素(上)怛拏(三)莎訶(私雲。此品中不說印。諸尊皆爾)。   義雲。經雲。時地藏菩薩○三昧者。猶如金剛地輪。以極堅固不可壞故。能住持萬物使不傾動。又如大地出生種種珍寶伏藏無有窮盡。含藏一切種子令不杇敗。漸次滋榮。今此三昧亦如是。能持法界眾生善根種子。經無量億劫終不敗亡。出生實性功德。無有窮盡。又如金剛。以是地之實性。是故不可破傷。今此堅固菩提心。亦是第一實際。乃至常在無間地獄。為一切眾生備受眾苦。不亦為煩惱所傷故。以為喻也。   初雲。賀字是因義。如世間種子雖有上中下性。無不因地而生。一切眾生萬善種子雖有三乘種種差別。無不因此金剛地生。故三轉言之。即是三乘種種因義也。復次如世間種子。雖復從緣增長有種種類形。至論地界無生無滅。今此三乘種子亦復如是。以所生法不可得故。當知因即非因。至論實體但一金剛界耳。   次雲。蘇多努者是善子義。以此堅固菩提心荷負世間。不可傾動。是則能紹如來大悲家業。故以為名。復次種性真正故名為善子。觀一切眾生一毫之善。皆從寶王如來種性生。此是地藏菩薩。最真實語正以賀字為此真言體也。   疏雲。時此菩薩入不可壞金剛行三昧金剛者。即是菩提之心。此菩提心即是不可壞。依此進行是金剛行也。訶〃〃(上訶字是真言體也。訶是行義也。亦是笑義。入阿字門即是離。喜喜者即生滅法。所以有三者即三乘行。此菩薩以種種法門利益眾生也)蘇多奴(蘇是善。多奴是子義。所謂善子也。亦是輕安義也)。猶善能行此。利益有情之行。真是佛子。從善性而生。故名善子。從佛而生。故名佛子也。此菩薩即能說種種三乘行門。利益眾生。如十輪廣說。經第四(密印品)雲。同前印申二水輪風輪。餘如拳。是地藏菩薩印。   私雲真言同藏品。   義雲。仰向內相叉作拳合掌。申地水指令頭合(如峰叉也)二空並而豎之。真言訶〃〃(離三因也。謂聲聞緣覺菩薩之因也。凡此中諸真言皆自說本尊之德行。此總持地藏菩薩之德也)蘇哆奴(妙身也。由身德淨故名妙身。妙身即法身也)。   胎軌雲。地藏內為縛地水空併合。   傳授記雲。內縛地水空並豎合。   青龍軌雲。地藏圓滿合二空風輪側。如是應器成。   攝軌雲。地藏同馬頭申水風餘拳。   對授記雲。海大德說。是第三院九菩薩中第五菩薩也。內縛地水空密併合豎也(此印與經不同)。意大德說。同權僧正大和尚說。惠和上說同海說也。珍和上用缽印。二空持二地下節。別記雲。內縛二空二水地並豎。   理界記雲。地水火三指頭相合窪之。以二風押火甲。以二空加風側如缽(云云)。   (以上觀音會地藏印明瞭。經疏文北方地藏之外於觀音會復列此尊。雖然現圖觀音會中不置此尊矣) 山王院大師在唐記雲。凡胎藏者。此法界理體。所以諸尊無有次第。亦無定位混將來置一處也。得大地藏在觀音部其義如此。又或有印無真言。或有真言無印。或上無名印相。如是等類皆互相顯。應得意耳(云云)。   經第一(具緣品)雲。至於北勝方○。而造具善忍地藏摩訶薩。其座極巧麗身。處於焰胎。雜寶莊嚴地。綺錯互相間。四寶為蓮花。聖者所安住。   義雲。次於北方盡地藏菩薩。於種種間飾雜寶莊嚴地上以金銀頗胝水精四寶為蓮花座。亦令窮極巧麗。其菩薩在花座上。光焰周遍其身如在胎藏。故雲處於焰胎也。此聖者主持寶王心地中性起功德無邊寶藏。故其標幟。以一切珍奇雜寶綺飾雜莊嚴也。其餘眷屬菩薩義亦同之。當於地藏於地藏之右置寶處菩薩。地藏之左置寶掌菩薩。次於寶處之右置持地菩薩。寶掌之左置寶印手菩薩。持地之右又置堅固意菩薩。如是上首諸尊。又各各於其左右畫諸眷屬以自圍遶也。   經第三(轉字輪品)雲。夜叉方地藏菩薩。色如缽孕遇花。手持蓮花。以諸瓔珞莊嚴。或置彼印。或置字句。所所謂伊字義雲北方作地藏。色如缽孕瞿花色。西方有此花。如此間栗穀之花色。房亦如穀穗。甚香也。此菩薩手執執蓮花。以諸瓔珞莊嚴其身。若作印者。但置蓮花也。若置字者作伊字也。   經第五(祕密曼荼羅品)雲。北方地藏尊密印次當說。先作莊嚴座在因陀羅壇大蓮發光焰間錯備眾色。於彼建大幢。大寶在其端。是名最勝密印之形像。義雲。北方地藏菩薩(大因陀羅輪也)於金剛輪中作寶莊嚴地(所謂在中無置座也)。地上畫蓮花。具種種色。花上作幢。幢頭安寶不畫形。但畫幢也。若作此印者極上色者此是形相也。此說名最上形是歎也。若作此印於諸印中最為勝上殊妙。彼中畫印慇懃作之也。此菩薩有無量眷屬。   右印明。形色。種子。曼荼羅。文粗抄之畢。或都壇。或別壇。消息在意而已。   唱禮。   若都壇時。八葉佛眼之次加本尊號(如常)。   若別壇時。三身。佛眼。本尊。五大明王。大小三部。●●●(地)●●(藏)。   依悉地者(行法如常)。   大原甚密抄雲。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花臺。上有月輪。輪中有●訶字。字變成寶幢(或寶珠)。幢變成地藏菩薩。作聲聞形像。著袈裟端覆左肩左手持盈花形。右手陀無畏。令坐蓮花。眷屬圍遶(八大菩薩經雲。左臍下拓缽云云。檢胎藏圖雲右手持月形。或持寶珠云云)。   讚(金界幢菩薩讚也)。縛日羅計都。蘇薩怛縛羅他。縛日羅特縛惹蘇睹灑迦囉。怛那計都。摩訶縛日羅〃〃〃野瑟□□駉禮□□檢□  印。內縛二火直豎不相著。言曰。訶〃〃尾娑麼曳娑縛訶(有歸)。   爾時地藏菩薩說咒曰。唵閻麼他閻麼爾俱苾〃〃三曼多莎訶。   已上大原說。   心咒。唵炎曼他耆沙呵。   心中心咒。唵砥呬。   私雲。已上三咒出儀軌。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諸菩薩。次諸天總。次成就明。次部主。次又部母)。   集經雲。地藏菩薩法身印咒。   仰兩手二頭指二無名指各相鉤。右押左。二大指屈掌中。以二中指各屈握二大指申上。二小指又各屈掌中。大指來去。咒曰。唵(一)波羅(二合)味(平音)馱爾(二)莎訶。   又地藏菩薩印。   合兩腕二大指直豎。屈二頭指押二大指頭。二中指直豎。以二無名指各苾於中指背上。二小指開直豎。   是法印咒。若有人。每以白月十四日。黑月十四日香湯洗浴。立地端身並兩腳。已而作此印誦咒。護身滅罪療病大好有驗。   依金界者。   一印四印等。曼荼羅行法。可委尋習矣。   又八大菩薩曼荼羅。經意是通通法歟。可問之。右說以十六尊中幢菩薩讚為地藏贊。幢菩薩即地藏歟。或處雲。濁惡世中有一菩薩。其名曰尾縛〃哩普邏迦。此雲地藏。常現威光自在藥叉之身。恆說三乘。隨其所應安置三乘不退轉地。此大菩薩安住首楞伽摩三昧。悟入一切如來妙境界。能現不可思儀。一切惡鬼發起無量殊勝功德。今是地藏菩薩。與最勝王經鴝嚧只羅菩薩一體分身。鴝嚧只囉此雲妙幢。地藏以三訶字標三惡趣利益。正了知王以五訶示五道利益。妙幢現金鼓光滅三途罪苦。妙幢真言曰。唵蘇計都吠薩縛播野惹賀野招孃(二合)曩吽。   弘法大師最勝王經釋雲。妙幢者地藏異名。古賢見聞集文雲。雖本地叵測。上智炬佛見南方寶相佛也。此佛變成妙幢。有此義故中妙幢菩薩。下正了知王(云云)。   一切能。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第一雲。佛言善男子。假使有人於彌勒及妙吉祥并觀自在普賢之類而為上首。恆河沙等大菩薩摩訶薩所於百劫中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求諸所願。不如有人。於一食頃。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地藏菩薩求諸所願。速得滿足。所以者何地藏菩薩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令諸有情所願滿足。如如意寶。亦如伏藏。如是大士。為欲成就諸有情故。久修堅固。大願大悲。勇猛精進。過諸菩薩。是故汝等當供養。○說偈言。   地藏真大士 具足多功德 現聲聞色相。   來稽首大師 一日稱地藏 功德大名聞。   勝俱胝劫中 稱餘智者德 眾生宿惡業。   刀兵病飢饉 隨所在惱害 皆能令解脫。   眾生五趣身 諸苦所逼切 歸依地藏者。   有苦悉皆除。   占察善惡業報經上雲。爾時會中有菩薩。名堅淨信。從座而起。合掌白佛言○如佛先說。若我去世正法滅後。像法向盡及入末世。如是之時。眾生福薄多諸衰惱。國土散亂災害頻起。種種厄難怖懼逼繞。我諸弟子失其善念。唯增長貪瞋嫉妒我慢設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間利益。以之為主。不能專心。修出要法。○以如是等眾多障礙因緣故。於佛法中鈍根。少信得道者極少。乃至漸漸於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復甚少○我今為此未來惡世像法。向盡及末法中有微少善根者。請問如來。設何方便開化示導。令生信心得除衰惱。以被眾生遭值惡時。多障礙故退其善心。○世尊大慈一切種智願與方便而曉喻之。離疑網。除諸障礙信得增長。隨於何乘。速獲不退。佛告堅淨信善哉善哉。快問斯事。深適我意。今此眾中有菩薩○名曰地藏。汝應以此事而請問之。彼當為汝建立方便。開示演說成所願。時堅淨信菩薩。復白佛言。如何如來無上大智。何意不說。乃欲令彼地藏菩薩而演說之。佛告堅淨意。汝莫生高下想。此善男子心已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薩婆若海。功德滿足。但依本願自在力故。權巧現化影應十方。雖復普遊一切剎土。常起功業。與於五濁惡世。化益偏厚。亦依本願力。所童習故。及因眾生應受化業故也。彼從十一劫來。莊嚴此世界。成就眾生。是故在此會中。身相端嚴。威德殊勝。唯除如來無能能過者。又於此世界。所有作業。唯遍吉觀世音等諸大菩薩。皆不能及。以是菩薩本誓願力。速滿眾生一切所求。能滅眾生一切重罪。除諸障礙。現得安穩。又是菩薩名為善安慰說者。所謂巧演深法。能善開導初學。發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以如是等因緣。於此世界。眾生渴仰。受化得度。是故我今令彼說(云云)。   下卷雲。爾時佛告諸大眾言○若人得聞彼地藏菩薩○名號。及信其所說者。當知是人。速能得離一切所有諸障礙事。疾至無上道。   須彌四域經雲。地藏菩薩為神農(云云)。   仁王經疏雲(道液)地藏恆居無間。豈不深思(文)。 現在未來天大眾。吾今慇懃付囑汝。以大神通方便力。勿令墮在諸惡趣。   地藏曰。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   本願經佛忉利天付屬文也。   地藏菩薩法。第四十四。   仁平四年孟夏之頃抄寫之事漸留筆了事事無成身也老拋諸可思後世之故也(其一)。以有限之身當無涯之書縱慾施記給聞恐脣腐齒落(其二)。僻見邪聞今後有怖(其三)。旨報之因也(其四)。人不信受空勞心神(其五)。但有傳受而無行解報在泥梨(其六)。怛所期者在依地倒者還依地起譬耳。靜然記。   承應二年六月二十四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訖。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五月二十四日敬書。   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 行林第四十六。   得大勢菩薩(附藥王菩薩)。   此尊無別經儀軌等。大日經具緣品。普通真言藏品。密印品等之中。說其形色。密印。真言等。仍欲修此尊法可依彼教矣。   大日經第一(具緣品)雲。次近毘俱胝畫大勢尊。被服商佉色。大悲蓮花手。滋榮而未敷。圓鏡以圓光。   義雲。次近毘俱胝左邊畫得大尊。如世國王大臣。自在名為大勢言。此聖者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為名。所以持未敷蓮者。如毘盧遮那實智花臺。既成果已。復如是種子。普散一切眾生心水中。更生未敷蓮花。此尊跡同。是處處一能普護一切眾生潛朋之善。使不敗傷。唸唸增長。即是蓮花部持明主也。   經第四(密印品)雲。如前以定惠手作空心合掌。猶未開敷花。是得大勢印。彼真言曰。南麼○喃(一)參髯〃婆(急呼二)莎訶。   義雲。次得大勢至印。作三補吒。合掌屈十指相柱令周圓。如未割之蓮也此未開蓮即是如來寶篋。猶開敷已而卻合故也。真言瞻字是生也。娑是等智也。更問離世間生。又超菩提生住平等智中也。   又雲(藏品)。又此得大勢至真言。是蓮花眷屬。重言●髯字本體是●惹字門。即是生義。所治煩惱障生所知障生。今以二障生義皆悉本來不生。乃至因不可得故二障不生。得真實大空生。是故加以圓點。次有●索字。為真言體。是不動。若法有無。猶動與不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今以生不可得故。於娑字側更加二點。令此蓮花三昧同於涅槃第一。堅固不可動轉。此即是如來勢位。今此真言主持未開敷蓮令不退失。要當同得如是大位。故名得大勢也。   胎軌雲。被服商佉色。大悲蓮花手。滋榮而未敷。先德雲。有人以此句為說印之文。今檢攝軌有二段文。初明諸尊形儀。及所持物。後明諸尊手印。此文在初。故知明持物也。然今軌以此兼顯手印歟。彼軌說印雲。大勢福智合猶如蓮未開。   對受記雲。海大德說。虛心合掌令普圓。如來未開蓮花意。大德說。虛心合掌。權僧正大和上說。惠珍兩和上說同海說也。   別記(雲)。虛心合掌(未敷蓮花印)。   尊位(右方觀音院第一行東第六)。 ●●     ●●●     ● ●   ●   梵號。阿利也(二合)摩訶薩他(二合)摩缽羅(二合)缽跢(二合)   密號。持輪金剛。持光〃〃。轉輪〃〃。轉法〃〃。空生〃〃。   種子。●索。●參。   三形。未敷蓮花。   尊形。器。肉色。左手持蓮花。右手當胸。屈地水火三指。坐赤蓮花。   道場觀。   別壇(有三種別)。   甚密抄雲。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花臺。臺上有月輪。輪有●索字。字變成未敷蓮花。蓮花變成大勢至菩薩。肉色。左持蓮花。右手當胸。屈地水火三指。坐赤蓮花。眷屬圍繞(云云)。   讚(蓮花部讚)。   印真言(云云)。   功能。   藥王菩薩。   甚密抄雲。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花臺。臺上有月輪。輪中有●鞞字。字變成蓮花。蓮花變成藥王菩薩。相好圓滿。眷屬圍繞(云云)。   讚(菩薩通讚)。   印(普印)。   真言。唵鞞逝捨羅惹耶莎訶。   或雲。三昧耶形。阿迦陀藥。   或雲。真言曩莫三曼多沒馱南訖叉拏多羅閻刃莎呵。   私雲此真言出胎藏青龍軌。通蓮花部等用之(云云)。   尊形。可檢法華曼荼羅。   得大勢菩薩法。第四十六。   承應二年六月二十五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了。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五月書之。   雞頭院嚴覺洪道。 行林第四十七。   馬鳴菩薩。龍樹菩薩。   一起首。   儀軌雲。始自三月三日(云云)。   別本軌雲。年中三箇月修行此法。所謂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九月九日(云云)。   一向方。   軌雲。東面。像向西。   一行法。   馬鳴菩薩大神力無比驗法念誦儀軌(金剛智)。   此軌中明形儀。印明。并功能等。   馬鳴菩薩成就悉地念誦一卷(不空。吉備大臣持來。今號別本是也)。此法中明根本印咒形儀功能等。   道場觀。   甚密抄雲。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華臺。上有月輪。輪中有●迦字。字變成線勾形。形變成馬鳴菩薩。色相白聞色。而合掌坐白蓮花。乘白馬。著白衣。以瓔珞莊嚴身。首戴花冠。垂右足(檢六臂各持標物。別本記雲其形六臂。又二臂云云)。眷屬圍繞。   讚。   馬鳴菩薩。分形大千。化為蠶室。口吐絲綿。巡千世界。普音在光。供養感應。福祉無邊。或用菩薩讚。   印。   屈左中指無名指。以大母指押彼二指甲。舒頭指及小指。安心上。右手把數珠。念真言。此名玉環成就一切所願印(別本記雲。十指□□□□□樅姛詛□□飯□□□奪□□飀□滿慼熬]褸□□□□□稿檢□□□□饐□□飀□□□襤□奄~g驒檢□  別本軌雲。曩○南縛日羅(二合)縛多曩吽馬鳴紇裡(二合)莎訶。   已上。   大佛頂如來放光悉怛缽怛羅經菩薩萬行品雲(出無畏)。   喚馬鳴菩薩真言。喚馬鳴菩薩時須向白虛口含水向日孫之誦作印。唵薩婆毘野急流〃〃頭〃〃豆〃〃〃〃咄〃〃力莎訶。   以左右二手十指相叉。合掌當心。誦七遍頂禮菩薩。求聰明。若每日作此印供養菩薩滅罪癡罪惡(云云)。   一本緣。   南宗傳師資別錄(云云)。   阿濕難沙(譯曰馬鳴)東天竺葉岐國人。婆羅門種也。智周萬物道幡三乘。高才絕倫。辭惠通敏。抉擇弘暢。無所不轉。一切外證莫不傾覆三藏祕悟盛悉達朗頌宣法教。高建勝幢。巧妙辨持別備弘廣。   摩訶摩耶經雲。佛滅度六百歲已。九十六種外道邪見興盛毀滅正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外道邪證。建正法幢(云云。廣如傳可見之)。慈恩傳雲。東有馬鳴。南方提婆。西方龍猛。北方童壽。前後間出。號為曰日。能照有情哉。   婆沙第一雲。佛去世後四百年間。有迦膩瑟伽王。此名攝五印度。時馬鳴菩薩。位在地前。善化彼王。令信佛法。彼王日別請羅漢。供入宮說。種種不同。王大驚怪(云云)。   寶林傳雲。昔南天竺之境有一馬國。人皆生毛。聲悉如馬。鳴菩薩曾作蠶蟲。出彼國。自口出糸。令人作衣。馬人化。悉為悲鳴。故名馬鳴。   或雲馬鳴菩薩文(可尋經論)。   成道七日出。涅槃時出現一三六八百。總有六馬鳴。本體光明佛。因不動位。南天竺出現。從本事立名。   一功能。   軌雲。曩曰釋迦如來。菩薩樹下坐。大眾集會中。時馬鳴菩薩前白佛言。欲說我莊嚴佛法。及為成像末。貧窮下賤。裸形眾生。有情衣服。歷無數劫行大菩薩行。所得大神咒。有大威德。色力無比。能於世間行。殊勝事。無能罣礙。時即佛微笑告馬鳴菩薩言。善哉善哉大丈夫。汝速可說可說。唯然世尊愍念我念。聽說合掌歡喜。從口中放大光明。說光中神咒曰(云云)。   又雲。我常檀那家及國土。放光明成就錦繡綿財絹縺繖之類。金寶積如山嶽。世間受用咨(矣)。   又雲。若有一國一人修行。我本誓故。普天率土民家。皆悉如前所說。財利莊嚴具成就。一人莫有乏患。我本願皆悉為莊嚴財寶。   別本軌(雲)。爾時說妙真言已。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天雨曼荼羅花。地湧七寶。一切眾生獲得悉地。財綿錦繡金寶積如山嶽。世間甚以為希有。善有在家出家。善男善女。受持是妙真言之中一字。及我名一經於耳。消滅生生世世極貧窮果報。速疾世間出世間榮花樂具。滿足成就。供養三寶及六親九族。乃至一切乞丐者給施莫不如意。   馬鳴菩薩像。   別本軌雲。六臂(云云)。   本儀軌說。二臂而合掌。乘白馬。白肉色。著白天衣。坐白蓮花(云云)。   龍樹菩薩。   甚密抄雲。   樓閣中有草座。座上有●曩字。字變成梵篋。篋變成龍樹菩薩。作聲聞形像。著袈裟衣。   讚。   穆訖耽穆訖底幡他缽羅跛耽試乞曬野素[方*甘]野婆沙體耽乞曬怛覽尾始瑟[佃*鳥]窶拏刎曩謎僧健左婆缽羅縛跢。   印。金剛合掌。   真言。   唵那伽閼刺樹那。   又或說。唵縛日羅婆捨覽莎訶。   已上。   大佛頂如來放光悉怛缽怛羅經諸菩薩萬行品雲(出無畏)。   喚龍樹菩薩印咒曰。唵〃薩婆漚婆提莎訶。   以左手掌作向右手腕上右手掌覆二掌背相如蛇口。若人遇毒龍蛇像作此印向之。   本緣。   南宗傳受法師資別錄上卷(云云)。   那伽揭賴樹菩薩(唐譯曰龍猛晉譯曰龍樹)南天竺梵志種也。天聽奇悟事不再問。以妙功德用自莊嚴建立勝幢(云云)(具如彼得)。   摩訶摩耶經雲。我滅度後七百年中有一比丘。名龍樹。善說法要。滅邪見幢。燃正法炬(云云)。   楞伽經雲。於我滅度後。南天竺大國有大德沙門。名龍樹菩薩。住初歡喜地。為人說大乘能破有無見。往生安樂國(云云)。   付法傳(高野雲)。   龍樹傳雲(云云)(文廣可見之)。   堮捅部C普通形像如大師等。著乾陀色袈裟。左手執袈裟角。右手持五古。又普通造形像如聲聞形。一手持經。或人尋雲。此所持經何經哉。以不知為答。然間東大寺或少生雲。珍海說雲。龍樹自馬鳴手得一卷之摩訶衍經(云云)。依此說珍公持經形像始所書出也。此即珍門弟敏覺說也(云云)。   私雲。傳得一卷經之說可尋見慥說所經形像珍之始書條更可尋聞。件持經像自古有之歟。   馬鳴菩薩法。第四十七。   享德四年七月三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訖。   承應元年(壬辰)十一月二十日以二尊院本令書寫畢。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末端午日書之。   台嶺兜率谷雞頭院嚴覺。 行林第四十八。   放光菩薩。   師傳雲。世人圖二菩薩像。名為放光菩薩。是非經說。晨旦之人所為也。彼唐國昔有一畫工。於所畫形像必有靈瑞。彼畫匠。於堂壁上先畫地藏菩薩。次亦云我畫觀音。即畫觀音。彼此像放光明。靈驗炳然也。故時人傳稱號放光菩薩。若求福祿者得之無疑。若捨災櫱者滅之有效。若難產者。若短壽者祈請之必得之。其菩薩像兩比丘形也。而不知何地藏何觀音(云云)(在記云云)。   二菩薩記(依悉地)。   先方便(如常)。次啟白。次神分。次唱禮。次九方便。次驚覺印。次發願。次三部護身。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用定印)。   樓閣中有二大蓮華。蓮華上有●●二字。二字變成圍繞并寶み各成尊形(有口傳)。蓮華部眷屬圍繞。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有口傳)。次迎請聖眾。次辟除從魔。次示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華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有口傳)。次入三摩地(有口傳)。次根本印。次加持珠。次正念誦。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次部母明。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被甲。次迴向。次出堂作善。   已上大原記。   師傳雲。或依胎藏修之。又好(息災云云)。   唱禮。   三身。佛眼。   曼荼羅主阿利也縛路吉帝濕縛羅底櫱婆冒地薩埵〃〃〃〃。   阿利耶加耶訖哩縛冒地〃〃〃〃。   五大明王〃〃〃。大小〃〃〃。三部〃〃〃。   發願詞雲。   本尊聖者。放光薩埵(次次句如常)。   場觀中。   ●(在左)。●(右行者方也)。   尊形(如現圖)。   讚(先觀音。次地藏。十二尊中。西方一三讚也)。   入三摩地。   如五大虛空藏等歟可思可問之未決。   根本印。   八藥印(觀音)。   曩〃〃〃〃南娑薩縛怛他櫱多縛路吉多羯昌儜麼野囉〃〃吽惹娑縛賀。   內縛地水空各併合豎也(地藏)。   曩〃〃〃南訶〃〃素怛弩娑縛賀。   問。何故用北方地藏耶。答。師曰。只是同蓮花部故也。他亦無失。   念誦(觀音地藏)。   護摩咒(阿口力迦地藏如前)。   番僧咒(可用根本咒如前)。   後加持(同前或馬頭咒)。   以上功德院實圓闍梨於大原上綱之所面決說也。   放光菩薩記。   梁朝漢州德陽縣善寂寺。東廊壁上張繪繇畫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各一軀。狀若僧貌斂披而坐。時人瞻禮。異光煖發。至麟德元年寺僧瞻敬。歎異於常。是以將絹親壁上摸寫。散將供養發光無異。時人展轉摸寫者甚眾。至麟德三年王紀赴任資州判史。當以摸寫。精誠供養。同行船有十雙。忽遇惡風頓起。九雙船沒溺。遭此波濤。唯王紀船更無恐怖。將知菩薩弘大慈悲。有如是之力焉。至垂拱二年。天後聞之。敕令畫人摸寫。光發如前。於內道場供養。至大曆元年。寶壽寺大德於道場中見光異相寫表聞奏。帝乃虔心頂禮。讚歎其光。菩薩現時國當安泰。後有商人妻任娠得。二十八月不產。忽睹光明。便即摸寫一心發願於菩薩。當夜便即生下一界。相好端嚴。見者歡喜。   水月觀音。   白氏父集第三怢雲。畫水月菩薩贊。   淨淥水上 虛白光中 一睹其相。   萬緣皆空 弟子居易 誓心歸依。   生生劫劫 長為我師。   祕錄雲。水月觀世音菩薩像一軀(曉行)。   私雲。胎藏觀音院之中有水吉祥菩薩(圖雲。恐水自在歟)。   義釋雲。水自在尊真言。亦持法身一德。以於心水法門而得自在。故以為名。●惹是不生生義如大雲普兩遍生萬物。雖一味平等。然亦隨分交潤。種種不同。是故加大空點。此亦是自在義也。   疏雲。髯(名水自在菩薩也。由從水生名水自在。即菩薩名也。又本中有之今此曼荼羅位不言安置處當詳同是生義除諸生滅同於大空也)。   私雲。水自在恐水月菩薩歟。   水月觀音真言。   唵阿哩庾娜迦室哩莎訶。   件真言石山良深僧都本也。   只切紙件真言許無指說所歟。可尋之。   承保三年六月二十一日記之。   私曰。檢大唐白居易讚等雲。水月菩薩不謂觀音。檢他說同皆不雲觀音。文更問(云云)。 灌頂阿闍梨良真記之。   圓行和尚錄雲。水月觀自在菩薩。   放光菩薩。水月觀音。行林第四八。   享保十三戌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四十九。   不動法。   一支度。   註進。   不動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脅機二前。禮盤一面(可有半疊)。名香。蘇蜜。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小桶三口(閼伽神供等料)。小杓三柄。折敷五枚。淨衣。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僧坊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大略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五寶等(若欲載之者。如常。但有無隨宜具。如十一面法中注之)。   名香(不動七支法雲。燒沈香安息香。私雲。五種護摩香等臨事可注之)。   淨衣(歲末御修法所被行不動法也。依息災用白色衣。是故實也。若五壇修法之時者。依調伏用青黑色衣)。   註進。   不動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六寸)。燈臺二本。脅機一前。半疊一枚。名香(沈安息龍腦)。蘇蜜。白布一端(壇敷料)。佛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二口(各加杓)。折敷三枚。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二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立印軌雲。起黑月一日○至月十五日(云云)。   底裡三昧耶軌雲。拾月八日或十五日(云云)。   安鎮軌雲。每月一日及十五日(云云)。   一行法。   金剛手光明灌頂經一卷(內雲。最勝立印聖無動尊大威怒王念誦儀軌法品。不空共中天波羅門僧遍智譯)。   文雲。爾時金剛手菩薩入三摩地。名金剛等至熾盛光焰○時金剛手菩薩復告文殊師利言。有大威怒王名聖者無動。我今說是心及立印(云云)。   廣攝不動雲。此經略說三昧耶法界生等印真言。即同大日經供養法也。故知是胎藏界不動明王持明行法故。今此中所缺。以彼行法而備足。故大日經雲八曼荼羅時。此中諸尊毘盧遮那經不載。真言手印即列出餘經者。尚依彼經授與真言手印。令依此經供養次第法行之。大日經釋息障品雲(云云)。   供養法雲。持明男女使忿怒諸奉教。隨其所樂欲依前法而轉(已上法文)。故知不動明王持明行法可依彼法(云云)。   底哩三昧耶經一卷(內雲。底哩三昧耶不動使者念誦法。不空)。   文雲。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執金剛菩薩言。我今為汝說無量力神通無動使者甚能利益成就一切事業(云云)。   廣攝雲。此經略說三昧耶安穩護水明印等。即同蘇悉地所用也。故知是蘇悉地不動明王持明行法。然其印明異蘇悉地。此則彼經所指本法。如奉請品雲。請善之時。應用當部明王真言及慕捺羅。若有本法已說善請真言。應當取用。無取別者。先請部尊。次請明王妃。三部之中皆應如是本法。若無請善真言。應用明王真言。而請善之本法雖說請善真言。真言是下。豈今請於部主。若以本法真言請善。當速成就。不應生難也。本法若有請善真言及發遣者。當請之時。此真言主至部主所請雲。今有某甲為某事奉請。若發遣時亦復如是。所作事已。願證知隨意而去。又供養品雲。若本法中有如是等金剛牆真言。應重結之(已上經文)。若據此經。必須先用通法。次以本法加之。若有本法所不說者。當用通法而備足之(一)。然檢三藏所撰諸儀軌等。若有本法。直用本法。本法所缺。補以通法(二)。或時直用通法。不用本法(三)。或時直用本法。不用適法(四)。今隨易行用。第二意。若據經意。重用彌善。又雲。彼中(私雲悉地也)具有二十六門通修行法。今此中所缺。以彼法門而具足。   底哩三昧耶不動尊聖者念誦祕密法三卷。   根本真言品文雲。三昧耶經中。略說無動明王根本祕要成就一切事業。為欲令諸修行者顯發諸佛實智故(云云)。   廣攝雲。此法但用底哩三昧耶經所說以作持明之行法也。以彼本經不說道場及奉請等故。於此法亦不說之。當以通法而備足之。 不動使者陀羅尼祕密法一卷(金剛智譯)。   廣攝雲。此法但說種種事業成就之法。同前兩經。又說。兩經根本等二十部明之用法也。供養法則缺而不說。故知其行法者依前兩經通用其一亦得。   不動明王安鎮家國等法一卷。   廣攝雲。人云。是善無畏三藏和上。國亂之日。因圍相請而所製也。今見正文。是金剛智所授行者。王光但許俗人修行。不許出家人行此法。但說安鎮家國等法。隨方安鎮法。三種戶摩法。摧他敵八方天王旗降怨真言。而其供養法則印明缺而不說。故知是前兩經鎮國法中之廣法也。若欲行用之者。隨依一經亦得。又雲。供養法雲。當知諸佛菩薩等轉字瑜伽亦復然哉。餘經說真言印如是用之不違背。或依彼說異儀軌。或以普通三密門。若能解了施轉者。諸有所作皆成就。故知彼灌頂經三昧耶經及使者法并祕密法安鎮家國等法所說。又大日經并供養法所說。旋轉行用自在無礙(云云)。   不動明王七支念誦法一卷(契進阿闍梨集)。   私雲。是略念誦法。非本儀式。故雜務中臨時用之。或於意支念誦法用之。   已上祕錄所載經軌其世行。大略如左。   然大和上附胎藏法製作次第結印布字。依立印軌。復有別卷。其中唯出十四契印。異說不同。丹州池上依和尚記而有次第。其外復更在一兩本。今以此等為行法規。或雲。此法無相傳之次第。但大師作略次第。古德雲。為傳授相應和上而大師作也(云云)。其後安然阿闍梨依胎藏行法作小次第(云云)。今依然大和尚記并丹州池上記。而加師傳等註略行法。   前方便(如例)。次啟白神分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三身。佛眼。   南無曼荼羅主阿梨耶阿左羅那吒冒地薩怛婆耶摩訶薩怛婆耶(三反)。   〃〃素縛□拏斫迦羅沒馱鄔瑟尼婆怛多櫱多耶。   〃〃四大明王〃〃〃〃。大少〃〃〃〃。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大聖不動 大悲明王 虛空無垢。   大輪名稱 金剛眷屬 四大八大。   諸忿怒尊 外金剛部 十二大天。   三部界會 諸尊聖眾 叡山三寶。   護法天等 盡空法界 一切三寶。   各各還念 本誓悲願 降臨道場。   所修三密 靈驗勝利 決定現前。   護持大施 主御願圓滿(次次隨事可用禱訶)。   次五大願(若為他人修法時。用發願并五大願。自行之時。不必然矣)。   次入佛三昧耶(安然和尚別記雲。文雲身即同如來者。是大日如來也)。   次法界生(和尚別記雲。依此印故即生如來內證法界之中。依此二印成大日如來身也)。   次轉法輪(和尚別記雲。以此印印五處。即成金剛薩埵。是大日應身也。能轉法輪故。故作此印。同於金剛薩埵。金剛薩埵。是一切菩薩萬行主掌也。佛成道時。眾中有一菩薩。名轉法輪。以輪奉佛。佛受說法。故名轉法輪。金剛薩埵從大日所生。而受此輪為諸眾生說法)。   次甲冑印(私雲。已上四印用印真言如胎記)。   次觀羅字。以覽字安頂上印明(用火印同法界生印)。   曩莫三曼多沒馱南覽。   和尚記雲。以上三印是成金剛薩埵身。   私雲。覽字是如來智火也。由此智火大威光故。有降魔制敵大威德之力。今即表金剛薩埵大威光歟。   次大精進惠劍印。   軌雲。二手三補吒。風屈初節合。峰跓空上節。由結是印故。結使皆斷壞。   和尚別記雲。二手三補吒者。虛心合掌也。師曰。世結此印。二空豎二風屈。中節置峰也。今依軌文可結此印。   又雲。風屈初節合者。風之中節應名初節。是大日如來劍印也(頂散)。今金剛薩埵為成不動尊。持大日劍印也。一切成菩薩形者。先成金剛薩埵身也。   丹州記雲。私雲。金剛合掌二風二空。其峰聚一處也。跓空上節。師傳雲。丹州記用合掌是祕文說之故也。空上節者只頭也。故大指有三節也(云云)。   私雲。如文結之。且無妨歟。可見對授記也。   曩莫三漫跢沒馱南(歸命)摩訶渴哦尾羅惹也達磨散捻囉(二合下同)捨曩沙訶惹婆得迦(二合引)也爾哩(二合)砌娜迦怛他櫱多地目訖底(二合)爾囉惹跢尾囉(引)哦達摩爾乞廁(二合)哆吽。   次法螺印。   軌雲。劍印改二空出於風火間。是名法螺印。   和尚別記雲。印相如文。以印當口誦真言三遍頂散。是大日如來法螺印也。金剛薩埵為成不動尊。持大日如來法螺印也。   丹記雲。私雲。合掌二風指屈如鉤。端相跓置空指甲上當口。   曩莫三漫多沒馱南暗。   和尚記雲。以上二印是大日道具。金剛薩埵為現不動身入眾生界中斷其結使。轉此法輪作此二印。   次入火生三摩地。   記(和尚)雲。其三摩地法。以前印(私雲。丹記雲。誦●字明)。 觀想。自身變成●覽字。以為智火之種子也。從字出火。焚燒身中惑障煩惱。變生大日如來周遍法界大智火聚。惑滅火滅。唯存●覽字。融成皎月在自心中。是名火生三摩地。   次入金剛等至燃盛光焰三摩地。   記雲。其三摩地法。以遮火印(軌火輪制止印是)誦火光界真言。發生大火。焚燒一切魔羅尾那也迦惡鬼神等。皆令發起苦痛悶絕之聲。即令一切眾生聞此聲者。恐怖馳走歸依三寶。制止一切不善惡毒之火。故名遮火印。   私雲。軌雲。爾時金剛手菩薩入三摩地。名金剛等至熾盛光焰。其光普照一切佛土。周遍焚燒三界。其中所有一切魔羅作障難者。一切尾曩也迦羅剎娑等。皆被是大火焚燒。疫楚遍入支體。苦痛絞結纏身。心迷悶絕。鹹皆高聲大叫。譬如世人過大苦逼唱言蜜蜜。其聲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聞此聲者。皆悉惶怖奔走。投佛鹹作是言。世尊我等今普歸命三寶。時金剛手菩薩從三昧起。告文殊師利言。汝雲何見。此諸天帝釋等來至於此。文殊師利菩薩語金剛手言。我不能知。唯如來了。作是語已。二大士便無言說。時金剛手菩薩復告文殊師利言。有大威怒王。名聖者無動。我今說是心及立印故。一切大眾鹹來至此。   次入俱胝焚燒三摩地。   記雲。其行法。以火輪印誦火光界真言。善集一切三乘天龍八部一切眾生。抽撮若干差別之心。皆為一體等令住此三昧。皆悉焚燒此心。及以一切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山海大地。唯一大火聚。周遍法界。唯有火聚。更無餘物(此三印是金剛薩埵為成不動尊身。先所現相)。   私雲。軌雲。時金剛手菩薩從三摩地驚覺。善集一切聲聞辟支佛。一切天龍藥叉乾闥縛阿素羅櫱嚕拏緊那羅摩護羅哦人及非人一切群生。皆來集會。復抽撮彼群生差別之心。令同一體。等住三摩地。名俱胝焚燒世界火滅。唯成一大火聚。如七日光照。大馬口等眾流俱湊。吞納無餘盡成猛焰。說是大威怒王聖無動尊微妙心。亦如大馬口吞噉一切眾生若干種心。等成大火光(云云)(私雲。此次有火界真言)。纔說妙真言。一切眾身如劍揮斷。一時躄地。猶如利刀斷芭蕉林。亦如大暴惡旋嵐猛風飄眾樹葉。吹擲大聚置於輪圍山間。唯除十地十菩薩等。一切佛國土三千世界。鹹被大忿怒王威光焚燒。同一體相成大火聚。蘇彌盧山摩訶蘇彌盧山。鐵圍山大鐵圍山。一切大海皆悉枯涸乾燒成就灰燼。大眾鹹見。   次成不動尊身。   記言。觀想。●唅字安心月上。以為不動種字變成不動明王。作唅字印(仰忿怒拳撥相差是)。誦不動種子明。   曩莫三曼多沒馱南唅。   次前印以為火印(法界生印誦覽字明)。變前唅字智心以成不動明王智身。發生迦婁羅炎。   次前印以作力鞘印明成身。辟除結界。可用總攝慈救真言(世共所謂不動咒是也。或用根本印誦慈救明)。   私雲。刀鞘印。二手各以空押地水甲。仰左手置左膝上。覆右手刀印入左手鞘中。誦慈救真言三反。誦了拔出惠刀印置右乳上。以鞘當頂十字右三反轉。指少屈漸自右頰邊下向下。刀與鞘一轉。如本置左膝上。刀與鞘相入。慈救真言三反。而後拔出刀。以鞘置左乳上。以刀印自左目頰下引。自右頰邊舉頂上。此即成身印也。次頂上左三反轉。此即辟除印也。次右三反轉。次指天次指地各一反。此即結界印也。次以刀印當額。次左肩次左膝。次右膝次右肩。每處一反。此即護身也。而後刀與鞘置左膝上。如本相入。次以印當額。小時之間。次置頂上。前後僕動而後散之(云云)。   對授記珍和上別記雲。行者變成本尊。以此一印代後十四印十九布字用之。   私雲。此是不動儀軌中法故。雲後十四印十九布字(云云)。   次覽字印明。   記雲。於身前一肘。觀前●覽字。智火遍燒一切眾生心地。一切世界大地。令清淨了觀立三輪。   丹記雲。結火印誦真言三反。擲下外念燒除器界(云云)。   次風輪。記雲。最下唅字風輪(半月黑色)。   次水輪。記雲。風上鍐字水輪(滿月白色)。   次地輪。記雲。水上阿字地輪(正方黃色)。   私雲。已上三輪印明如胎記五輪觀之中矣。   次大海。記雲。地上尾字大海。   丹記雲。二手內相交。二空端相柱。仰印左轉三反。真言曰。唵尾摩嚕娜地吽。   次蓮華臺。記雲。海中阿字大蓮花臺。   丹記雲。二手相合。二空二小並著。餘六指開少屈。如八葉蓮花。真言●阿(有歸)。   次道場觀(定印)。   記雲。臺上惡字宮殿。殿中師子座。座上曼荼羅。   丹記雲。觀。蓮華臺上有●字。變成七寶妙宮殿。寶柱行列。遍有諸幢蓋。珠鬘等交絡。垂懸妙寶衣周匝。香花雲繽紛以嚴地。微妙諧韻有愛音。而奏諸音樂之響。相淨妙賢瓶及閼伽。寶樹王開敷照以摩尼燈。中有師子座。座上曼荼羅(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大輪壇。次觀本尊(定印)。   記雲。曼荼羅中。觀蓮上月上唅字變成劍。變劍成不動尊(作十九觀)。   丹記雲。觀曼荼羅中有瑟瑟寶盤石。其上有●字。字變成智劍。劍變成本尊。圓滿諸相好。右手執智劍。左手執□索。極忿怒之想(云云)。   記雲。一。此尊大日化身(花臺久已成佛。以本願故。為如來使者。執持諸務)。 二。明中阿路唅□□□兜褸送堅褽□□隉慼敷阱芊潟慼熱~□餾□送□□□□□□說□奮□□姾糖□飀□  三。常住火生三昧(覽字智火。燒一切障成大智火)。   四。現童子形身昇肥滿(表上承佛敕給使行人。下化眾生攝雜類者云云)。   五。頂有七莎髮(表七覺分法)。   六。左垂一辮髮(表垂一子慈悲)。   七。額有皺文形如水波(表懊念六道隨趣多思)。   八。閉左一目開右一目(表掩蔽左道令入一乘)。   九。下齒喫上右唇下左唇外翻出(表慈悲用力令怖魔羅)。   十。緘閉其口(表滅眾生生死戲論風)。   十一。右手執劍(表殺害眾生現在三毒)。   十二。左手持索(表繫縛不降伏者。以利惠劍斷惑業命。引至菩提)。   十三。喫行人殘食(表噉盡眾生未來無明習氣)。   十四。安大盤石(表鎮眾生重障令不復動。便成淨菩提心妙高山王)。   十五。色醜青黑(表調伏相)。   十六。奮迅忿怒(表威猛相)。   十七。遍身迦婁炎(表智火金翅鳥王噉食惡毒有情龍子)。   十八。變成俱力大龍繞劍(表智龍火劍摧滅九十五種外道龍火)。   十九。變作二童子給使(一名矜迦羅。恭敬小心者。表隨順正道者。二名制叱迦羅。難共語惡性者。表不順違道者)。   以此十九相觀本尊身也。   次護身辟除結界(私雲。用不動刀印。具如前成身)。   次用鈴杵驚覺聖眾(私雲。作法如常)。   次奉請印。   軌雲。二羽忿怒縛。二風屈如鉤。是名鉤密印。能辨攝善事。   和尚別記雲。金剛縛是名忿怒縛。亦名內縛。善請佛印也。真言三遍。每遍善之。三遍之後頂散(如常)。   丹記雲。二空併入月。以二風作揮勢。   曩莫三滿多母馱南阿(引)薩縛怛羅(二合引)缽羅底訶跢怛他櫱黨(引)矩捨冒地左裡也(二合引)跛裡布羅迦娑縛(二合)賀(引)。   次遣除從魔印(丹記雲。記文無之。一本雲。諸聖眾入壇內時。毘那夜迦竊從聖眾入曼荼羅中。破諸善法作障難。因是遣除私雲。用印作法如胎記)(云云)。   次示三昧耶印。記雲。在軌初三昧耶印明。   丹記雲。忽然可修此三昧耶。所以然者。辟除從魔時。為恐聖眾辟除我故。早可示奉留之三昧耶。是故聖眾願本誓願不還去耳。   次閼伽。   軌雲。奉閼伽。以前商佉印。誦是祕密言。   和尚別記雲。文雲商佉印者。是法螺印也。奉請之次所獻閼伽是沐浴也。供養之時所獻閼伽即漱口耳。   哦哦曩(引)三摩三摩娑縛(二合)訶(有歸)。   次花座。   軌雲。復次獻花座。名金剛蓮華。定惠芙蓉合。水火俱散開。由如蓮花葉。二風屈附火。初節之側住。   和尚別記雲。似四葉蓮花形也。   惡(有歸)。私雲。軌名奉諸佛菩薩真言。   次善來偈(丹記雲普印)。記雲。以印白佛(云云)。   丹記雲。私雲。不散花座。誦真言後。誦偈善來尊者。由本願故。   而來降赴。願垂加持。起大慈悲。唯願納受。   次除障加護不動印(如前遣除從魔印真言。而作法無異)。   次執金剛。   記雲。欠字(安頂)縛字(安心)變身成事業金剛薩埵身(用五智印)是為作供佛事業也。   丹記雲。先結外縛五鈷印(一本雲或三股印)置心。次鉤字置頂上。其色金色。次以●字置心。其色白色。此縛字即金剛種子也。理須普可置一切支分。雖然以置心成置一切。作此觀已。誦真言三反。加持五處。真言曰。   曩莫三曼多縛曰羅赦戰拏摩訶嚕灑拏吽。   次被甲印。結先金甲印。誦其真言。具如前。   次摧伏諸魔印。記雲。以前心明印摧伏諸魔(在軌)。   丹記雲(云云)。私雲。用胎記摧伏諸魔印明。   次難堪忍印。記雲。一字心印明結大界(在軌)。 丹記雲(云云)。私雲用台記印明。   次亦奉閼伽印明。記雲。如前是嗽口印。   次五供養印明。   軌雲。塗香供養印。二羽芙蓉合。風各如彈指。空並押風輪。真言曰(云云)。   以前塗香印。二空住風側。中節之下際。名花供養印。真言(云云)。   二手三補吒。地豎住水下。二火屈上節。和合少下水。二風屈中節。峰跓住空頭。名焚香供養。真言(云云)。   飲食供養印。二手虛心合。定惠空入內。真言(云云)。   以前飲食印。唯改二空輪。並建離滿月。名燈明供養。真言(云云)。   記雲。置處燒閼塗花食燈供時。閼塗花燒食燈先供右方。   私雲。五供真言皆同胎藏印。亦用彼且無妨歟。   次普供養(用普印)。   明曰。曩莫薩縛怛他櫱帝驃尾濕縛目契幣薩縛他欠烏娜櫱帝薩匹羅係□□□□□□□□檢□  次讚嘆(用普印)。   記雲。用不動別讚。或用所學通讚。   曩摩薩縛沒馱母地薩怛縛(二合)喃薩縛怛羅(二合)僧句素彌多鼻枳惹囉始吠曩謨素睹(二合)帝娑縛(二合)訶。   私雲。此不動別讚也。出三昧耶經。餘處以此讚為普供養真言供讚。義同故歟。通讚者。或三身讚。或五讚等。或四智心略是也。   次祈願偈。記雲。用我今奉獻諸供具等偈私雲。菩提心義雲。   如彼三世中 諸佛菩薩等修行五供養 我今亦如是 修行五供養 (淺略)。   淨心為塗香 萬行為妙花 功德為焚香。   果德為飯食 智惠為燈明 供養自心中。   心王大日尊 心數曼荼羅 三界唯一心。   心外無別法 以心供養心 色心不二故。 (深祕)   五供諸色塵 六大所和合 大曼荼羅身。   顯形等諸色 三昧耶法身 真言色聲中。   文字句義等 法曼荼羅身 供養自身佛。   四處威儀等 羯磨之法身 我今四法身。   諸佛同一體 (祕中深祕)。   我今奉獻諸供具 一一諸塵皆實相。   實相周遍法界海 法界即是諸妙供。   供養自他四法身 三世常恆普供界。   不受而受哀攝受 (祕祕中深祕)。   此偈高野和尚覆命上船之日。大唐山師追所馳送(云云)。   次根本等十四印(私雲。記先十九布字。次十四印。今依軌文次第并丹記說。先十四印。次布字也)。   第一根本祕密印(三昧耶經名根本。亦名無動金剛根本三昧耶印。使者法名根本心印。師傳名索印)。   軌雲。次結無動尊。根本祕密印。二羽內相叉。輪輪各如環。二空住水側。火峰住空面。二風和合豎。   師傳雲。是索印也。故輪輪如環印索形也。而二風如杵形是索首半杵形也。或說雲。二風柱合圓。即索形也(云云)。   和尚別記雲。次根本印如文。但有六說。印有五種。本文說三。師口說二。師說一者。二羽內叉。輪輪相鉤。左空置左水側。右空置右水側。二火置各各空面。二風相舒合豎。而豎結之。加五處頂散。二者。二羽內叉。二空並置水中節。二風頭跓而豎結也。本文一者軌文。如第一師說印。唯以二空置水側。先右後左。是為異也。二者底哩三哩耶經。中指已下相鉤。拇指捻各各水甲。風側相跓是也。三者別儀軌文。二羽內叉。進力舒跓。智押方背。禪押戒背也。四者使者法經印。是與三昧耶經同也。今謂須二經文以為正也。   若依此軌文者。根本真言用大身咒。若依三昧耶使者法兩經者。別有根本真言。又三昧耶經品用總攝慈救真言。復用一字心真言。   私雲。先案立印軌意。肝要真言可有四種。所謂金剛手告文殊言。有大威怒王。名聖者無動。我今說是心及立印(云云)。其心者是可謂火界咒。此軌大旨以彼咒為朝宗歟(一)。又說。不空聖者無動威怒王真言。三昧耶經名根本心明。三昧耶軌以此真言置根本真言品之中。委說句義。准彼經軌意者。此真言專為宗要(二)。又說。聖無動大威怒王一字心真言。大日經普通真言藏品諸尊種子心中出之。亦是肝心也(三)。又布字後說大身真言。和尚御說雲。依此軌文者。根本真言用大身咒(四)。次案三昧耶經并使者法意雲。三昧耶經雲根本明(云云)(其明如左出)使者法。以此真言名不動使者根本真言。三昧耶經。又說立印軌之不空聖者明而名根本心明。使者法名心咒。使者法復說總攝慈悲救真言雲。此咒出毘盧遮那經能攝說法(云云)。今問。右真言等中。正持誦之時。以何真言為根本咒哉。答。臨各經軌文而可取用之。但師傳二印三明(云云)。   火界真言(出立印軌胎藏攝廣玄三軌出之。大日經中無此真言)。   曩莫薩縛怛他(引下同)櫱帝毘藥(二合下同)薩縛目契毘藥(二合)薩縛他(引下同)怛囉(二合引)吒(半音)贊拏摩詞(引下同)路灑拏欠佉(引下同)呬佉(引)呬薩縛尾勤南(二合引)吽怛囉(二合下同)吒(半音)憾(引下同)□導襼誇□□飀□  大摧障聖者不動明王威怒明曰(且依底哩三昧耶軌出之。立印軌名不空聖者無動威怒真言。三昧耶名根本心明。使者法名心咒。七支念誦法名不動尊施食真言。世號殘食。加持真言)。 ●曩●磨●三●曼●哆●縛●曰羅(二合)●赧(歸命普遍忿怒金剛王)怛囉吒(殘害破障也)●阿●謨●伽●戰●拏(不空威怒極惡之中極也。示形狀暴惡無有過者。乃至噉食一切世間諸障令無有餘。惡中之惡也) ●摩●賀●□□療□籠□覭□磻稟□□□妃□□□□□曆連□□□□□□飼褽□□□飀□□□襮□橖□□楷□□□□妳□□褾□□□□顆泌□兜□□諑顆縷□□獅A□F□顆縷□要□椹□顆呂□□□□諑顆泥袗□痲臐慼慼撙呂□□□□諑顆撚顆□A□關□□□□□□□珥□珥□璫□(種子也)。   用後二字為種子。諸句義中皆能成事業。初戰拏者是死義。入阿字門即本無生死義也。荼是戰義。以此無生死大勢之主與諸四魔戰也。次摩是我義。入阿字門即是無我。亦是空三昧也。嚧者有囉字。垢障義為體。有烏聲是三昧也。即奢磨他為大三昧也。儜是戰義。入阿字門即大空三昧也。薩是堅義。頗是沫義。知世間法如聚沫故易破壞也。傍有阿字之點即行也。吒是戰義。能敵障怖畏令破也。野是乘義也。□矩磻秩□馘逆□□□□□□復□□糖□□馘龍□□□□□綠□□□□□禳□□□□□奭礸□駩□Ф痋慼熱u□□□秩□□□□業穖□□□糖□□覜騾度□橭□□□□馘□□□□Z□秩□□□□□秩□□夾□□稟椸□穭□□□□閥□□□□麥□§販□□怦詳葧鶔D奩迥□性□□韣‥□耙臦□□□□□韣¥翩慼慼潔憛慼敵乩I□□□□□□□□□□迨□央熨rc迥□□□。此四字皆有阿聲。即重怖魔極畏也。即是破內外二障之義也。   根本明曰(出三昧耶經。使者法名不動聖者根本真言)。   曩磨三曼多縛曰囉(二合)拏吽尾吉哩(二合)多尾迦羅摩賀必隸多尾瑟陀(二合)契怒(尼吉反)齒瑟陀(二合)賀羅案多羅(二合)摩囉馱囉者咄囉母佉什縛(二合)邏那比路囉墮計捨吽縛曰羅(二合)櫱囉(二合)吽泮吒。   總攝慈悲救不動真言(出使者法。和尚御說雲。菩提世所謂不動咒是也)(云云)。 那謨三曼多伐折羅喃戰荼摩訶嚕灑拏馺頗(二合)吒也吽怛剌吒鴆忙。   此咒出毘盧遮那經能攝諸印法(云云)。   私雲。大日經(藏品)雲。復次薄伽梵為息一切障故。住於火生三昧。說此大摧聖者不動主真言曰。   南磨三曼多伐折囉赧(一)戰拏摩訶路灑儜(上二)薩破吒也(三)□□□□□□諑騿毼襛□餕□襼導□□襼奪□飀□ 義雲。初句雲戰拏摩賀嚕灑拏。釋名與金剛手真言大日而義小異。且如左字前約金剛智門明不遷變。今約蓮花臺上常智之身明不遷變。又●拏字門一生補處菩薩尚有一死。是則未離怨對。如來智身本不生故。則無有死。是永離怨對。是故不動明王能殺灌頂菩薩粗重之身。斷其變易之命。阮餘三界眾生。即是暴惡之中又極暴惡之義也。麼●是我義。賀是因義。乃至諸菩薩等尚有微細生故。猶屬眾緣。無常無我不得自在。今如來常智離諸因緣。得成八自在我。無能害力故。此賀字名為風輪。亦名□索印。次有囉字。加三昧聲。正是火生三昧之體。與風輪和合猛威熾然。如來大忿怒義。次有●灑字。以本性鈍故。即是大惠刀印。以羅字門一切諸障即是淨法界故。幻相本來不生則無法可破。實相本來不生畢竟不可破故。此惠刀都無所破也。次有拏字。是大空三昧言。此暴惡熾然之勢。從無量門。皆悉遍一切處也。次雲●●●颯頗吒野。是破壞義。轉釋前句忿怒之功也。●娑是堅固義。謂一切眾生各各於所得法堅著不捨。生可破壞想。令入●頗字門。見一切法展轉眾緣生。猶如聚沫易可摧伏。是故次明吒字。是礙慢義。如師子王欲與野干共戰。自搏材力故。以為不足不敵。是故說此為金剛慢。加野字故名忿怒乘也。次有吽字。即是發誠實言作師子吼聲。賀是如來自在力義與三昧大空合故。具足普門萬行無所不遍。此是中胎吽字義也。次句雲怛羅吒。是堅固義。明所以大摧諸障之意。正為護持佛圍普令道種堅固無動無退故。此中字義。謂觀諸法如實相。即是淨法界。有佛無佛法爾如是離諸造作。是故須彌座王不可傾動。為此□索所持者不可復解也。末句憾(引)□導襼導餺□逆□隆滿慼慼慼銵慼憤H□□□槨X鷗H露□□□槫縷□饅□□覈□□樹□□埤□□榳奻□楈夾□□  疏雲。戰荼(極惡也。所謂暴惡之中又甚暴惡也)摩訶盧灑拏(大忿怒也)薩頗吒(破壞也)怛羅迦(堅固也)唅(平)鍐(無有反)。   用後二字為種子。諸句義皆成就此也。初戰荼者。戰是死義。入阿字門即是本無生死義也。荼是戰義。以此無生死大勢之主即與諸四魔戰也。次磨是我義。入阿字門即無我亦是空也。訶是喜義亦是行也。嚧灑者有羅字。是垢障。有鄔聲是三昧也。即奢摩他。謂三昧也。拏是空義。第五字即大空三昧也。薩是堅義。頗是法義。知世間如聚沫故易破敗也。傍有阿字之點即行也。吒是戰義。能敵障怖令破也(是乘義也)。□矩磻秩□□馘逆□□□□□□覘復□□□饛馘龍□□□□矩綠□□□□□禳□□□□□奭碗□矩□□飀□覜騾度□呂橭□□□□馘礹□□Z□秩□□□□□秩□□夾□□稟椸□穭□□□□□秣覘麗□飀□婘省穖□□□□□□褻□秩□□□馘稀□桌□橭□□□□示榜騾度□□F□□檻祔婑□□逆□榜騾度□□□□□□橭□妀楅祤褓□□□糖□□  同經種子心中雲。不動尊真言曰。南磨三曼多伐囉赦(一)悍(疏雲。悍不動主之詞是行。阿聲又是行。點即大空。由住是住位能降一切。為菩提心作大護也)。   丹記雲。第一印用殘食加持咒。或用火光界咒(云云)。   第二。寶山印真言。   軌雲。次寶山印相。定惠內相叉。二空入滿月。   曩〃〃〃〃(二合引)赦(出丹記。私雲。出立印軌。名聖無動大威怒王一字心真言。用是一字心真言。能成菩提一切事業。通用一切印)(云云)。   師傳雲。二空相併入掌中也。   和尚別記雲。內縛急握下散。即想須彌座。而作是念。我身居礬石也。寶山真言如根本咒三遍誦頂散。   第三。頭印真言。   軌雲。以二金剛拳。定置惠拳上。名頭祕密印。以印置於頭。   師傳雲。先師說。右拳小指握處。重安左拳虎口上也。而拳面各向胸也。石泉說。右拳掌半顯上。左拳背本諸節重安也。而二拳重上頂上。反拳左拳面安頂上。是樣有便宜(云云)。 又或說。左手向胸持。而右拳面左拳虎口上。覆安其右拳背。第二節向左方覆之。此印相上拳似頭髮相也(已上頭印三說)。   和尚別記雲。此有三種。一者如文。以左拳置右拳上也。安頂散之。真言如前。二者底哩三昧耶經。以左拳安頂。以右拳押腰。三者使者法。以右拳安頂。以左拳押腰。   第四。眼印真言。   軌雲。二羽內相叉。二空入滿月。風輪和合豎。印眼及眉間。是名眼密印。   唵質路古婆皤耶娑縛(二合)賀(出使者法。心中咒是也)。   師傳雲。二空併入月。如山印(云云)。   和尚別記雲。此有三種。一者如文。以此印印右眼左眼眉間。而後頂散。二者先師說。似根本印。但復結之屈空中節。而作師說之印(前第二根本印者。應是眼印)。三者底哩三昧耶經文。以被甲印。但地水內叉。中指側相跓。二頭指各押中指甲。二大指入無名指間。合甲反印刺額(疑也。私記之。文違於師說。須見本文云云)。   私檢三經。其說皆異。光明灌頂經說如上。三昧耶經雲。即以此印翻頭向內倒垂置額上。名為聖者眼印(云云)。此印者二無名指向內相叉。便結為拳。豎二中指頭側相柱。二頭指各捻中指甲上。二大指屈上分入無名小指間。甲相背合。即是以印置頭左角上。名左髮印(云云)。使者法經雲。次作根本心中咒印。先結眼印。以右手無名指小指握大母指頭。直申頭指中指。於額上兩眉間。垂頭指中指。向下漸向髮際。引之向上。名不動使者天眼印。誦心中咒咒之(云云)。   師傳雲。其風火指如刀印勢。而於兩眉間。風火二指端垂向下。以風指二節初節直當額。猶順額豎理文當之。而直引上之至髮際耳。   第五。口印真言。   軌雲。次結口密印。地輪內相叉。水押地叉間。二火並申直。空各加水甲。二風加火甲。以印置於口。   曩〃〃〃〃(二合引)赦憾(出丹記)。   師傳雲。二空加水甲者。以二空面各押水甲也。   和尚別記雲。此有三種。一者如文。二者底哩三昧耶經雲。二火側跓。是為異也。三者使者法雲。二頭指押二中指背第三節(上節名第三節)。旋掌向上三遍。而後以印置口。   私雲。三昧耶經雲。二小指向內相叉。以二無名指屈握之。二中指側柱。二頭指各捻中指甲上。各聖者口印(云云)。軌雲。二大指向外並直豎置口上。使者法雲。二手相並。以二小指相叉。屈二無名指。握小指第二節。以二母指捻無名指甲。二中指頭相柱。二頭指屈捻二中指背第三節。從掌向上數第三也。安此印口上。名口印(云云)。   第六。心密印真言。   軌雲。二羽三補吒。風空如彈指。是名心密印。   曩莫三滿多縛曰羅(二合引)南唵婀左拿迦拏贊拏婆(引)馱也吽發吒(吒字半音。出軌名心真言)。   和尚別記雲。此有三種。一者如文。以塗香印安心。誦真言頂散。二者底哩三昧耶經雲。地水內相叉。二火舒相跓。二風當於火背如鉤。勿令相著。二空押火中節。三者使者法雲。以先口印。二風入空本也。以印安心。   使者軌以獨股金剛杵印為心印也。三昧耶經以三股金剛杵印為心印也。此印者是五藏中心藏印也非根本心印。   第七。甲印真言。   軌雲。復次三補吒。二火建如幢。風住火初節。二水如寶形。二地及二空。各各而建立。印心及兩肩喉。位頂上散。   曩〃〃〃〃(二合引)赦憾(出丹記)。   師傳雲。二地二空建立者。開立也。風付火背。一說二火開立(云云)。   和尚別記雲。此有四種(古師說雲。是名亦云心印。師曰。應是甲印。所以者何。底哩三昧耶經及使者法。以三股印為甲印故。此印亦是三股印。若是甲印歟。云云)。一者古師傳說。印相如文。但二水二火之間相離不著。二地二空各各開豎加五處也。二者師曰印相如軌。二水二火相著不離。二地二空各豎相跓也。三遍誦頂散。然二地二空開之合之二俱宜哉。三者底哩三昧耶經甲印。合掌水風入掌令背相著。四者使者法甲印。合掌水風內叉也(並是三股印也)。   第八。惡叉波印真言(名師子奮迅)。   軌雲。次作惡叉波。名師子奮迅。不改前密印。開豎惠風輪。   曩莫三曼哆伐折囉南唵阿者羅迦娜戰拏婆馱耶吽泮(出使者法立印軌名心真言)。   師傳雲。有用印相。謂以印先舉左肩上。引下至心前。如摩勢。次又舉右肩上。又引至心前(如使者軌說之)。   和尚別記雲。此有二種。一者如文。開豎右手風。二者底哩三昧耶經。結五股印。即立作頻申舞勢。遶壇行道。五股印者。合掌二水入掌著背二風如鉤是也。頻申舞勢者。使者法雲。身立如金剛勢。以印或時左或時右摩之。怒目瞋意即吽勢。而誦師子咒者。此軌下心真言也。自身亦成師子奮迅之勢。   第九。火焰印真言。   軌雲。次結火焰印。以惠手空輪。加於水火甲。風豎跓定掌。右旋成界方。左轉名解散。   師傳雲。先左轉。次右轉。   和尚別記雲。此有四種。一者如文。唯散開左手五指(是師說也)。二者底哩三昧耶經雲。惠空押地水火甲。風跓定掌。定五指散開是也。已上二印用火光界真言念誦之。初右旋結界念誦之終。左轉解界。三者別本軌雲。左手大指押中指甲。以頭指跓右掌。右指皆散。用印如前。四者使者法雲。右手大指押小指甲。左手作拳。舒頭指跓右掌。從右邊而旋於頭上向左。猶如旋背光勢。   第十。火焰輪止印真言。   軌雲。火焰輪止印。定惠各為拳。空出火風間。二拳背相合。能制止諸火。   曩〃〃〃〃(二合引)赦憾(出丹記)。   師傳雲。二拳合火已下三指節也。各背第二節許相付也。又樣右拳左上背合也。   和尚別記雲。文是三種印即二種也。一者如文(可依此軌文)。文雲。二拳背相合。或本作皆字誤也。真言用火光界。二者底哩三昧耶軌雲。二拳相合(云云)。三者使者軌雲。二拳相向並之。   第十一。商佉密印真言。   軌雲。次商佉密印。定空加地水。惠羽亦如是。二火申如針。觀風附火節。止風開豎之。   曩〃〃〃〃(二合引)憾(出丹記)。   師傳雲。二手如掬水相。並付作之。似寶螺口也。餘如文。但止風臨止火背。開豎之。   和尚別記雲。此有三種。一者如文。唯二火相跓側手腕而相著。咒用根本四真言(隨所樂而用之)。二者有別本軌。如前。唯不開左風著火。三者又有軌雲。地叉水火跓。右風屈而著火背。左風舒而著火背。二空押水(頂散)。   私雲。三昧耶經雲。以二大指各捻無名指小指兩穿即豎。二中指頭相拄。左頭指直附中指背。右頭指屈捻中指上節即是。使者法雲。海□印。以左手中指已下三指。握右手中指以下三指。各以當手大拇指。捻無名指。相捉訖。直豎右手頭指。屈左手頭指。捻右手頭指第二節文。安口上誦根本咒七返。於頂上右旋三匝。隨心遠近結界即成。無能犯者。   私問。和尚御說中。根本四真言者。何等咒哉。答。未聞師說。但恐火界殘食一字大身也。更可詳之。   第十二。刃印真言。   軌雲。不動渴哦印。止空加地水。風火並申直。是名三昧鞘。惠手亦如之。觀風火輪入定空水地環。輪面與月合。即刃住定鞘。抽出辨諸事。斷結辟護等。   曩莫三漫跢縛日羅(二合引)赦唵阿左拿迦(引)拏沒馱際吒迦吽吽佉(引)呬佉呬伊南(上)仡哩(二合上。下同)囉恨曩□娳□襼導饌禳}摬Z□□導騷□毼□□諑粿□祓□襼奅導驃□□□□襙雜□□騾□襼導饓飣□□□諑餉榔芸峞慼慼撫汒J導糖量□□兜褸□騿毼襼導饓驤□□□諑駟餀奩楚□□□襼導驒毼襼導□□□□□□□□□□□飀□  師傳雲。作印安膝上。拔刀頂上右旋三。次豎安眉間。有少時散之。又以右刀入左鞘。而即誦明散之。更不用加持結界等事也(云云)。   和尚別記雲。先結兩刃印安兩膝上。次以惠刃一度右轉而入定鞘。誦真言三返。即抽惠刃左轉三返右轉三返。次結上下四方之後。一度右轉入於定鞘置左膝上。誦真言三返。頂上舉印振而散之。從頂左右而下。手心前合掌。散去垢清淨結界辟除護身。皆用此印。是大日經說也。咒用渴哦真言。大日經。使者法用總攝慈救真言。   第十三。□索印真言。   軌雲。次結□索印。惠空加火水及地等三輪。風建入定月。止地水火拳。空風跓如環。是名索標幟。   曩莫三滿多縛日羅(二合引)南暗播捨盆(去)惹曩吽發吒(吒半音呼)。   師傳雲。惠風覆面入定月也。又初印是索也。而是三昧耶索也。後索并刃是道具索刃也。斷惑等具也。   和尚別記雲。□索印如文。咒用下索真言。   第十四。三鈷金剛印真言(私雲。以上十四印。儀軌不說真言。今依私記出真言等)。   軌雲。三鈷金剛印。觀空加風甲。三輪如金剛。所有諸供具。散灑作淨除。密印已說竟。   曩莫三漫跢縛日囉(二合)赦(引)吽尾訖哩(二合下同)跢尾迦吒尾羯囉(引)路囉特縛(二合引)計捨吽縛日囉(二合引)仡囉(二合)仡囉吽發吒(吒半音呼下同私雲。出軌下文不雲名。但用前金剛印。當誦是真言也)。   師傳雲。結印立右乳邊。即誦明散之。於此不用加持。散灑等之事。謂此十四印於此處結之。只是道具也。隨處處要以之可充其用。於此不必爾也。   和尚別記雲。三鈷金剛印如文。三論如金剛者。地水火開豎。是謂如金剛。咒用次金剛真言。別軌雲。諸印取本部中所愛樂明。以加持必得成就(云云)。使者法雲。以前諸印每念誦時。依次用之。口誦咒勿留。唯持根本咒。若有功者以後諸咒印。但誦結印用之有驗。不可更復受持。又雲。總攝慈救真言。出大日經。能攝諸印。作前法竟。即誦此咒七遍畢。心念不動尊。又作前刃印印五處。誦此咒百八返。見自身瞿摩羅。然後彈指而散。不空聖者無動威怒真言。是根本心真言也。用根本印。底哩三昧耶經為根本心真言也。十四印通用一字心真言。   丹記雲。和尚記。先十九布字用唅字印。是不動種子。成身印次十四印並用一字心明。此二法是結本尊印明。令本尊歡喜(云云)。   師傳雲。十四印如本記說唯用一字明是可也。十九布字如本記唯用●字尤可也(云云)。   私雲。已上諸印正依立印軌。於餘文者可為異說。底哩三昧耶經并同軌共不空三藏所譯。又立印軌同不空所譯也。而印已有異說。明知結一印有多種樣。又祕密使者法是金剛智所譯。其說印文或合於立印。或以各別。往而勘之。   次十九布字(丹記雲。或用根本印。或定印。或用別印。私雲。儀軌不說印相)。   軌雲。復次聖無動布字祕密法。從頂乃至足。一一安布之。   ●頂上安長欠。而成於頂相。頂相真言曰(丹記雲。右手大母指屈入掌中。四指屈為拳。頂上安之。是使者印也)。   曩莫薩縛怛他櫱帝毘藥(二合下同)薩縛目契毘藥(二合)薩縛他(引)唵婀左拿贊拏欠(引)。   ●。企孕安頭上。成就屍佉髻。頭真言曰(丹記雲。二空入滿月。以二金剛拳。定置惠拳上。以印置於頭。是立印印也)。   曩〃〃〃〃唵阿左羅企孕(二合引。歸命如頂明)。   ●。棄佈於頭左。成一髮索垂。垂髮真言曰(丹記雲。一髮印。上即此頭印。上申頭指中指。並安左頂上。便引向下。耳前下。云云)。   私雲。師傳雲。此印是使軌文也。謂上頭印。右金拳安頂上也。即於頂上申風火。餘三指如刃印契。拳面向左外。從耳前引下之也。上頭印亦拳右面左以虎口安頂耳。此頭印髮印。猶准使軌意用之甚可也(云云)。   曩〃〃〃〃唵贊拏(已下真言首皆安此)棄。   和尚別記雲。屍佉者髻也。想頂有七髻。七髻之餘作之辮髮垂於左頰。辮髮之末一結之也。   ●。長憾安於額。成拿拿吒相。毫相真言(丹記雲。用根本印)憾(引)。   ●長呬布兩耳。成就金剛耳。耳相真言曰(丹記雲。用根本印)呬。   ●●。右眼布怛羅。其字戴長聲。吒置於左眼。半義不應全眼相真言曰(丹記雲。用眼印)。怛拿(引)吒(半音)。 和尚別記雲。所以右眼置●之長聲。左眼置●之半音者。緣右眼大左眼少也。   ●。長吽布兩鼻。布誦是真言(丹記雲。用根本印)吽。   ●。賀字第九轉。名護安於口。誦是口真言(丹記雲。用口印)護(引)。   ●。短賀加空點。名憾布舌端。成金剛舌相。誦是舌真言(丹記雲。用根本印)憾。   ●。長莽布兩肩。誦是肩真言(丹記雲。用根本印)莽。   ●。莽短加空點。名□奸□□飀□矩稜駜滿撙幔╮慼慼慼潔牷慼熱陛慼   ●。短跢安空點。名瞻布兩乳。布誦是真言(丹記雲。用根本印)瞻。   ●。短麼安空點。名滿安於心。誦是心真言(丹記雲。用心印)滿。   ●。短吒并空點。佈於臍輪中。大空嚴飾故。而成就宅暗。誦是臍真言(丹記雲。用根本印)吒暗。   ●。宅字第九轉。頂戴大空點。安佈於兩脅。誦是脅真言(丹記雲。用根本印)吒唵(二合引)。   ●。最初聲吒字。當用置於腰。布誦是真言(丹記雲。用根本印)吒。   ●。賀字十二轉。名郝布兩髀。誦是髀真言(丹記雲。用根本印)郝。   ●。賀第十一轉。名憾布兩膝。布誦是真言(丹記雲。用根本印)憾。   ●。賀字第二轉。并以大空點。名憾布兩足。誦足印真言(丹記雲。用根本印)憾(引。歸命同上)。   是聖無動尊摩訶威怒王。布此祕密法十九種真言。并布諸支分。修真言菩薩。作是佈置已。自身成聖尊。一切天素羅及十地菩薩。不復能動搖。一切天及龍八部諸鬼神。於是等眾中。為自在囉惹。   私雲。十四印并十九布字。此法祕密也。不可聊爾。就中今記多戴先達祕說。不可披露。   問。十四印皆是根本印歟。將不必爾歟。答。皆是根本印也。其中或有相好印。或有所執持器伏等印。或有道具等印。隨而以一為根本印亦無妨。故對授記雲。諸尊別軌本尊根本身印心印心中印。及以諸相好印并所執持器等印道具等印。或軌皆出一一列用。或軌隨出其一為根本印。故供養法唯出大日心明毫相一印真言為大日印。其實經中二十二印。皆大日印。持明行者隨可持一(云云)。   次大身真言(私雲。軌無印。師傳用初根本印)。   曩莫三漫跢縛日羅(二合)赧阿慕伽噎呬婀缽囉(二合)底賀跢噎呬婀左拿際吒婀難跢迦(引)曩底瑟吒(二合下同)底瑟吒(二合下同)左(引)拏左拏跢抳怛吒烏(二合)尾覲南(二合引)伽(引)跢也莽(引)囉也佉(引)娜也薩跢單左茗婀努滿馱婀訖娘(二合引)矩嚕婀娑荷馱曩(引)仡囉(二合)羯吒羯吒莽吒莽吒憾憾婀底摩拿曀呬摩訶愚拏避灑拏捺吒捺吒婀尾捨(引)婀尾捨婀左拿制吒薩縛怛囉(引)努跢□□橚□□□□□□□觙□□雜□□駙□□雜□□館腄慼   次三三摩耶攝召真言(私雲。軌無印。師傳索印用之云云。軌有本雲。用索云云。或說大鉤召印云云)。   曩莫三漫跢(引)阿慕伽缽羅(二合)底賀哆縛日羅(二合引)赧婀缽羅(二合)底賀黨(引)矩施婀曩也吽婀慕伽磨訶麼朗(引)矩施婀(引)曩也吽(引)摩訶底哩(二合)三磨養矩施吽(引)怛囉(二合引)吒(半音下同)怛囉(二合)吒(半音)縛日禮(二合)囉吒囉吒縛曰禮(二合)迦吒迦吒縛日禮曩吒曩吒縛日禮(二合)跢呬跢呬黨矩嚕三磨也縛日羅(二合)摩訶磨拿尾羯囉(二合引)茗婀(引)曩也施(引)伽覽(二合)娑他(二合引)跛也薩鍐(引)滿馱也娑禮磨哩粖哩爾慕止計慕左也滿蕩(引)婀難跢磨磨底爾婀三茗底哩三磨也摩訶摩朗(引)矩施婀娑荷婀娑忙銀爾(二合)吽荷囉荷囉婀三茗怛羅(二合)呬摩訶磨朗(引)矩施吽婀羯灑也婀三忙銀爾(二合)娑縛(二合引)訶(一切皆同行)。   問。三三摩耶攝召者其義如何。師傳曰。師雲。大日經第六三三摩耶品之意以之知之(云云)。此軌中真言行者身中攝召彼三三昧耶意歟。檢經疏文義俱。菩提心義雲。探意言之。亦有五種三昧耶。一但有惠性。於生死中最初發心而求佛果誓欲成佛。未能正觀不知何法而得成佛。未具觀照之惠。但有求佛之心。未了己身本性有何功德。二從此發惠如實智生。能離無盡分別妄見之網。安住真實相智中。此實智即菩提心也。此三真實句中。了真假已。觀無盡眾生。皆同此性。而不自了輪迴無際。我今已自覺了。今當普開佛之知見。悲自在轉無緣觀菩提心生。離眾生一切戲論。安住眾生諸子祕密藏中。皆住無相菩提。此等三法相續無間。除其為障與瑜伽相應生。是三昧耶義梵音。此三昧耶具含相續除障二旨。此三法句即經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三句義也。前以大悲為根。此以能了為根。照了是悲故生悲義相成。前以方便為究竟。此雲大悲。由大悲故施方便亦相成也。從初至後相續不斷名三三昧耶。是即言行相應心口相應。一發心已。身口所行不相違越。口有所誓心行亦如是修。名三昧耶。即本誓義。二者內證三寶名三三昧耶。初以大悲方便成佛。次從佛有法。從法有僧。別時解雲。三是佛。摩是法。耶是僧義。名三昧耶。即平等義。三者住此三平等修菩薩行得成菩提。次具三身亦名三三昧耶。亦是平等義。四者外現三寶名三三昧耶。佛變化身十二分教所說三乘。於一身中示現。三種一體三寶名三昧耶。住三昧耶故有此利益。亦是本誓義。五者三種禁戒名三三昧耶。一解上來所說三平等於真言法則而成就。二彼不著一切妄執。無能為障礙者。三不行障緣。謂不樂欲懈怠無利談話(云云)(文廣可見之)。   問。如師說者。依此真言功力。如上五種三三昧耶之功德攝召身中也。是祕教之肝心。行者之目足也。然者於餘尊法中用之。如何。答。於理雖無失。未聞師說耳。   次護身結界三昧耶真言(私雲。軌無印。師傳用劍印云云。或說雲。為入定。身心無傾動。用劍印碎除結界及印身五處云云。私雲。此記布字後。大身真言。次入三摩地。次三三昧耶攝召等三明。次念誦也。故雲入定身心等也)。   曩莫三漫跢縛日囉(二合引)赧怛囉(二合引)吒(半音)婀慕伽贊拏磨訶路灑拏娑破(二合)吒也婀(引)曩也婀娑荷婀三忙銀爾(二合)吽吽尾覲南吽怛囉(二合)吒(半音)。   次加護所住處真言(私雲。軌無印。師傳雲。三右金剛印。又曰。海蠡印云云。或記雲。用劍印。如上為入定地。令無魔障。守護常途住處。亦用此咒)。   曩莫三漫跢縛日羅(二合引)赧怛囉(二合引)吒(半音)婀慕伽贊拏摩訶路灑拏娑頗(二合)吒也薩縛尾覲南(二合引)磨磨娑縛(二合引)娑底(二合)扇(引)底始鍐茗婀左拿黨(引)矩嚕怛囉(二合引)磨也怛囉(二合引)磨也吽怛囉(二合引)吒(半音呼)憾□埤□  私雲。右四種印明。和尚記不用之。師傳雲。四箇真言安立必可用之。   次加持數珠(先三轉三戴。誦明加持。且安本處)。   丹記雲。先以左右大指取珠。誦加持明。右三度引轉。真言曰。唵縛日羅(二合)獄呬耶(二合)惹(自羅反)跛三磨曳吽。即纏左頭指以下四指。而更脫取之。薰壇燒香。次安左掌中則合掌。如未敷蓮花形。捧珠以千轉念珠真言加持七遍。真言曰。唵尾嚕左曩摩羅娑縛(二合)賀。誦已捧頂拜之。然後以珠置本處。   次入火生三昧觀自身是不動尊(用本尊印明)。   丹記雲。次本尊觀(火生三昧)觀念(在傳)或先入定。次根本印(在三明二印具同師說)或先根本印明。次入定。前後不定。   師傳雲。●字智火燒惑業身。即惑滅彼光焰又息。如薪盡焰止。而後只存●字。謂無焰唯字體存也。如薪盡焰滅唯存爝也。此●字之爝融即成皎月。如銅融成湯也(云云)。   或先入定。次根本印(如恆作法也)或先根本印。次入定(云云)。   謂不用別定印。唯結根本印入觀也。   三明二印。結十四中初索印。誦火界明。不空聖者明。結刀印。誦慈救明(云云)。刀印唯以刀入鞘持胸前。誦明散之。為根本印時不用。結護等只是道具也(云云)。   私檢底哩三昧耶軌雲。結三昧耶(私雲。十四中一最初印也)。已。即想自身全成藍字。此字想成猶如火包。從字發熾然猛焰。焚燒身中三毒煩惱及隨煩惱。一時頓盡時。火亦隨滅。唯存藍融成皎月在心中。作是觀時。不宜遲住速轉。惠心令其成就。   私雲。玄法師說雲。●字成皎月在心中。此心月輪中有瑟瑟磐石。磐石上有●字。字變成智刃。刃漸舒拳體成刃。刃變成本尊(云云)。   次法生印明(合掌二水二風內叉。加左右臂及頂。是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印。故名法生印)。   真言曰。曩莫薩縛沒馱母地薩怛縛(二合)南阿(引)薩縛他薩縛怛囉路計娑縛(二合)訶。   私雲。此印明出底哩三摩耶經(撿對受記。是自灌頂法也)。丹記不用之。用印印臂者。師傳雲。唯是想印之也。謂左右傾之耳(云云)。   次結虛空眼印明。觀。壇上本尊與我一相。一切聖眾皆在目前。今於其前而作念誦。先於本尊心月上觀安所持真言。即應次第受持(以五智印風著火背。是五眼印)。   唵沒馱盧左爾娑縛(二合)訶。   私雲。丹記以此印明置念誦後(如常作法)。   次執數珠念誦(風空執珠。中隔四珠。右移記數勿過。母珠極下有。八滿了頂戴。即安本處。正念誦時。當觀。本尊心月上真言從尊口出入行者頂。至心月上從我口出入本尊。是至心月形如花鬘。聲如鈴鐸。環轉出入。心不他緣一向觀誦)。   丹記雲。珠安掌中則合掌。如未敷蓮花形。捧珠發五大願。然後左手持珠。以右手大指無名指移珠。誦真言一遍。與明未字聲齊移珠。念誦間觀念有多種差別。其種種之別具師口傳。謂字道觀等。如是觀行了了分明專注念誦不令間斷。違離散動一坐念誦。或百或千。若不滿百八遍則不充祈願遍數。   私雲。或說雲。先誦刃真言(割斷內外魔障)。次誦火界真言(燒盡彼等)。次誦慈護明(慈悲內薰忿怒外現普加護自他菩提心)。   次念誦了。珠安掌中。如未敷蓮。捧珠頂戴。然後置珠本處。   次入火生三昧。觀自身是本尊(或以真言字觀布心月須逆無量)。次結本尊印明。   次以本尊印誦不動百字明。加持自身令堅固之。   唵阿三磨三磨三曼多睹娜多(去)怛縛必底(二合)捨薩爾賀囉賀囉娑磨(二合)囉拏娑磨(二合)羅拏微哦多沒馱達麼帝娑羅娑羅三麼縛囉荷囉荷囉怛羅(二合)野怛囉(二合)野伽耶伽耶摩賀末拿路乞叉(二合)爾入縛(二合)羅入縛(二合)囉那娑伽隸娑縛(二合引)訶(引)。   私雲。百字明出三昧耶經。立印軌布字後即說四種真言并事業成就。而無念誦已下後供養作法。和尚御說念誦以下作法。大略依三昧耶經之次第歟。   次更作事業金剛薩埵。亦作五供事業。後供左方。   師傳雲。或五□本□□飀□□祐□襦□□飀□楅褸□奈□□□□襦□□□□礹□□□□□□□□□□□□□飀□  次普供印明。次讚嘆。次閼伽(先捧器祈願後誦真言)。次振鈴。次加持句(金合加持五所說救世加持云云。私雲。和尚記無之。依丹記出之)。次解界(私雲。和尚記振鈴前置之。今依丹記次第)。   記雲。以一字心明印。左轉解界。   丹記雲。以無堪忍印明。左轉一遍解界。   次示三昧耶(私雲。記文在奉送之後。今依丹記次第)。   丹記雲。以三昧耶印明頂上左轉而生是念。諸有結護皆令解脫。先所奉請諸尊各還所住。不為無等大悲之所留止之。記文在奉送之後。今暫依大法次第。   次奉送。   丹記雲。先結此印時。從禮盤下向尊長跪。而後結印。外縛堅中指端。如蓮花□□□妙□□□□□襜□飯r騾□□□旅□夾□埤□□飯□礡慼潑Vi信襦□楁諑□□□飀□  次誦真言(和尚記雲。有廣略二明。今且用略。唵縛曰羅(二合)目乞叉穆私雲。丹記出廣明)。誦了向上擲花即上禮盤。   次入佛三昧耶(和尚記奉送後。即以此印明用示三昧耶)。   次法界生。次轉法輪。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   次覽字觀。記雲。頂上覽字印明。   次不動護身。記雲。不動刀印明護身辟除(私雲。已上二印記文在被甲次。今依丹記次第)。   次觀。自身是觀世音以法施心讀誦大乘請諸天等令聽之。觀世音種子心娑(急呼。加歸命)。觀世音真言。唵阿魯刀迦(用開蓮華印)。   次從座起以和敬心接諸人事。   私雲。以觀音身行於法施。是大日經第七卷意也。可見經說(云云)。   右附立印軌依胎藏法。以和尚記并丹州記而為綱目。兼加師傳粗抄記之。只為自行也。早可破卻(云云)。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開眼供養。   不動明王形像一軀(畫像者一鋪若一楨無新佛者可留之)。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佛眼部母真言。一字金輪真言。護衛本尊真言。本尊真言。降伏護摩真言。三部諸尊真言。火天曜宿真言。   奉供。   大壇供二十一箇度。護摩供二十一箇度。諸神供三箇度。   右(云云)。   寶治元年五月三日於名越書寫了兼胤(二十八)記之。   播州明石郡太山寺常住物也六十七卷。   寶永二年十月九日以淨教房庫本命聖真子宮奉仕松安書寫。   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 行林第五十。   不動中。   依胎藏都壇修此尊法者。如廣攝雲。   大悲胎藏大壇。濕哩底方安不動尊。傳教灌頂此中當作(云云)。   私雲。此中行法可依大軌次第。今記大略。   前方便(乃至)啟白神分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八葉九尊。佛眼。   南無大曼荼羅王阿梨也阿沙羅那他〃〃(三反)。   南無四大明王〃〃〃〃。大少自在〃〃〃〃。五部〃〃。   次驚覺(乃至)外道。次觀曼荼羅。   先結定印。觀想。大覺師子坐上有淨月輪。輪上有蓮花坐諸尊坐位。又有月輪蓮花坐。次結大日印當心(五古印也)。誦阿字真言三反(有歸)。即觀想。中台月輪上有阿字(金色也)。字放光照第一重底哩底方應光●字顯現。次照諸尊坐位。諸尊各各種子皆悉顯現。中台阿字變成率都婆五大輪相重。率都婆放光照唅字。字變成刃形。復照諸尊種子。各種子變成各各三昧耶形。中台率都婆變成大日如來。妙色超三界。消穀嚴身服。寶冠紺髮垂。寂然三摩地。耀焰過眾電。猶如淨鏡內。幽邃現真容。無相淨法體。應願濟群生。大日如來放光照形刃。刃變成不動明王。青黑忿怒形。持刀及□索(即作十九觀)。復照諸尊三昧耶形。一一三昧耶形變成各各尊形。如此觀已散印頂上。   次治路(乃至)讚(先三身讚。次本讚。次四智讚)。次諸會(如常。私稟師說雲。入五大院至於不動印。本軌之中十四印并布字用之。本尊觀後更不可用根本印布字等。唯取珠念誦。云云。私檢攝大軌諸會不動文雲。十九種成身。云云。是指本軌十九布字歟。私師說可謂尤允合攝軌意矣)。次入本尊觀(用定印)。   普光淨月輪 清淨離諸垢 中有本尊形。   妙色超三界 消穀嚴身服 寶冠紺髮垂。   寂然三昧地 暉焰過眾電 猶如淨鏡內。   幽邃現真容 喜怒顯形色 操持與願等。   正受相應身 明瞭心無別 無相淨法體。   應願濟群生 此中心月輪 於中有五字。   及本尊真言 右旋而布列。 T76034801.GIF   大日心月輪 本具此真言 是故大日尊。   即現本尊形 其中含字門 變成大知刃。   光焰遍流出 照觸無邊界 警覺魔羅宮。   廣大作佛事 其光即轉成 無動威怒王。   持刀及□索 頂髮垂左肩 一目而諦觀。   威怒身猛炎 安住在盤石 面門水波相。   充滿童子形 奉仕於行者(云云)。   私案尊勝儀軌意雲。心月輪中觀置●字大日并八佛頂各各種子。一一字皆放大光明。從自心月輪出。入大日如來心。從大日心出。入行者心月輪上。如是漸漸心慮澄淨即同一心。一一字成諸尊本體。大日如來心上阿字成大日尊。行者心上阿字亦然(云云)(私雲。八佛頂種子可成各ぼ尊形。云云)。此儀軌是尊勝佛頂持明行也。然先作尊大日成身。於其上觀大日●并八佛頂種子也。以之思之。依大法行別尊之時。大日心中觀其種子。或成三形或成尊形。大日本尊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如是展轉周遍法界。成於無盡普現色身。今置種子。是略觀也(云云)。欲具觀可置本尊一真言字。   又案金界對受記第六意雲。惠和上說珍和上說。出或人說。作五部都法念誦耳(云云)。若別尊念誦者。結別尊印。心月輪中觀其種子。想毘盧遮那成彼尊(云云)。此說意同尊勝軌文。池上金界祕記抽對受記中惠和上說。以三十七尊為大日一部說之中。百字念誦次出前說。今謂。胎藏亦爾作都會大□欲行別尊者。大日心中觀其種子。可想大日變成彼尊。文說炳著。師傳顯然。誰謂無據乎。   心月中旋布本尊真言。其中本尊種子變成三形。三形變成本尊形。證文(使食胎經歟)之軌尤可祕之。   義釋第三釋灑淨真言雲。以最初阿字門為真言之體。所謂□種子一字也。餘諸字門皆阿為莊嚴此字故也(云云)。   私案雲。心月中置大日真言并本尊真言。而縛本尊種子成三形。三形成尊形時。大日真言并本尊種子以外字等。皆契當種子。以阿字成一成三形。并尊形可思之。可謂於種子有二義。一引生義。引諸字生諸字義故。二攝持義。攝字諸字義故。此二義良賁仁王經疏意也。以之思之。諸字皆歸種子思。有何失哉。但心月中置大日并諸尊真言持念之。似有又說。其本尊種子轉成尊形。又有又說。本尊真言字等歸種子成一事。未見文說。又不可圖師說。仍不可披露。但修觀法者。用不隨時亦存其旨。無煩失可。   以檀本寫之。   具支第四雲。私詳道理。義釋但雲。蓮上置字縛字成尊。而上下文未見也。一處蓮上置月。月上置字。字復未見種子變成三昧耶形。三昧耶形變成諸尊。然金剛頂五相成身十二神變六種示現廣說。此義非此經意(云云)。   已上堮恁C   我身中亦有 心月輪真言 大智寶刃相。   與彼等無異 一身與二身 乃至無量身。   同入於本體 流出亦如是 一理無二故。   我身即大日 大日歸本尊 本尊即我身。   次出定。先結大日印。次本尊根本印等十四印(若諸會中結之者。於不□□所不可結之。布字亦然)。次大身真言(有印)。次三三昧耶攝善真言(有印)。次護身結界真言(有印)。次加護住所真言(有印。已上四種印明用否在意)。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佛眼。次三悉地。次本尊。次三部總天。次諸總。次又佛眼)。護摩(六段作法如常。息災調伏可隨時耳)。   本尊壇勸請頌。   我今稽首請 部主大日尊 本尊聖無動。   摩訶威怒王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護摩真言(慈救咒。或說略時用一字明可)。   番僧并後加持咒(用慈救咒)。   相應物(隨法各共。今且就調伏粗出之)。   三類形(或用四類加地形也。師說云云)。   天形(鴟形)。人形(人男女等可隨事)。地形(犬形狐隨一)。   以小麥粉平速以板刻作三類形本。押當刻之尤能。又丸可造之。近來通途以紙刻之。或以唐立葉刻之用之(云云)。此物等入小土器。蓋覆十文字(賀良計天)。不令見人。置脅機也。   毒舂。阿世美葉附子細舂。相加酢鹽也。新別小臼作。可舂和之。人用臼可有毒之故也。   鐵末(鐵磨屑也)阿世美(用葉也。供養花等皆用其葉)辛立上下二宇波良付切之。鎌形也。}(其樣也)鉤召用之。但其切樣異之也。布多萬田可切。鉤形也。丫(其形也)或□(比度可多也)。 燒相應物作法。   私稟受師說雲。須用壇壇。然而火天本尊兩段燒之(私雲。三昧和尚御說雲。只二段投之。山本傳也)。火天段各一具。本尊段各二具也。其作法。投花後先護身(不動刀印或用杵)。次開蓋灑水(付護摩而取移燒供等之時。取此物置花等側)。其間口唱無量義經之開涅槃門廂解脫風除世惱熟致法清涼次降甚深十二因緣用灑無明老病死等猛盛熾燃若聚日光等文。并思惟其深理。次取三類形。先結召罪印。二羽金縛。忍願豎如針。進力豎屈如鉤。隨誦真言。以進力召之。觀想召諸有情罪。自身三惡趣眾罪。召於掌黑色如雲霧眾多諸鬼形。唵薩縛幡波迦哩灑拏尾戎馱曩縛曰羅薩怛縛三摩耶吽發吒。   次摧罪印。二羽金縛。忍願直豎。念獨古杵。而誦真言間。忍願二指端相磨摧罪。怛羅字念置左中指端。吒字念右中指端。次誦吽字一度拍。次誦怛羅字一度拍。次誦吒字一度拍。當觀自身變降三世內心起慈愍摧諸有情罪三惡皆辟除。唵縛曰羅波尼尾摧諸薩普吒耶薩縛波耶滿馱曩爾缽羅謀乞灑耶薩縛波耶誠底毘藥薩縛薩怛縛怛他哦多縛曰羅三摩耶吽怛羅吒。次取之而三段引切(三形一重引破之也)。誦降伏咒投之。次誦降伏四魔解脫六趣滿足一切智智金剛字句。投芥子七反。   已上私師說了。   師傳雲。謂今此三類形等。并彼嬈惱之三類形等。同四大種所造也。故今摧之。即同摧彼也。但令彼發菩提心。令惡業煩惱忿怒之心摧破之也。內起慈悲(云云)。正非摧彼同分也。   已上師傳。   私雲。都率護摩記雲。次木。次相應物。   此師傳次第。但今依有所思。於此不燒之。次可有之。次芥子(乃至)胡摩。次於此所燒相應物。於諸煩惱有種子現行粗重習氣。先燒種子。次燒現行。故芥子等後燒相應物芥子胡摩米。如次嗔癡貪種子也。三形是彼等煩惱所召果報之形也。召罪摧罪印明情尤在此。仍彼等印此處用耳。同見聞思記雲。次三部護身。次不動火界咒。以杵加五處。然後開蓋灑淨(用無量義經文)灑淨了即結招罪印。次摧罪印。即取天形三枚入左手。以右指粒碎。和取芥子投之(云云)(磨芥子塗物形若石然取加芥子耳)。次地狗形地人形(同前)。但調伏法者。此次燒毒舂掐鐵末等(已上火天段)。本尊段相應物各四枚(觀念作法如火天法)。若調伏此次毒擣(云云)。   私雲。右說若是小山說。願可見十波羅蜜抄。   大僧正御記雲。相應物天地人形各七枚。先取天地人形各三枚。二手虛心合掌。入置掌中。次誦四字明。次作召罪印。即誦彼明。次作摧罪印。即誦彼明。已上二印三類形。乍入掌中作之。次護身。定羽取三類形。惠羽執杵。誦本尊咒。左右轉杵。辟除法界印身五處。次以人形三枚取合。二段引切。誦降伏咒。或火天咒。先後二度投火。次誦大日五字明。投芥子一反。次天形三枚取合二段引切投火二度。次投芥子一反。次以地形三枚取合二段引切投火二度。次投芥子一反。又樣三類物六度投之。次芥子(三反)。又樣三類物混芥子六度投之。別不投芥子耳。諸段投之異說不同也。或火天段各三枚。本尊段各四枚。或火天段各一枚。本尊段六枚。或本尊段各二枚。餘五段一枚。次毒物(阿世美附子交鹹一壞酢鹽和合承仕。以箸入杓行人受之。三類形上投之三度)。次以手取辛立三支投之。次鐵末(以手投之三反)。次稍穀(以手投之三反。以此毒物鐵末等打三反彼三類形也。並用火天咒或降伏咒)。   已上一兩說為知矣。說略抄之。   投毒舂有二樣。一以摩箸投之。二以器置承仕前。   義釋第六雲。然後住瑜伽坐。以五輪字持身。首置百光遍照。以無垢眼觀自心花臺本不生字。方作普門持誦。先於毘盧遮那心月中炳現真言。而後持誦并示密印。周遍中胎藏已。次及第二院諸尊。乃至終竟或一一現前觀之而作持誦。或自身作彼本尊。於其心月現真言字而作持誦。乃至頓作曼荼羅身而作持誦。隨行者觀心勢力。若不能爾者。當以一心誦部主真言。   遍隨所餘上首諸尊各誦七遍并作彼印也。具如供養次第中說(云云)。   私雲。是灌頂之時。普門持誦作法也。師傳雲。盡諸會意也(云云)。   諸大小法念誦。是此普門持誦作法願而似可有二意。能能可思之。行法大要專在斯可。   案六卷抄第四意雲。成身持誦法。五輪成身首中百光王安立。無垢眼方作普門持誦。先於大日心月輪中炳現真言。而後持誦并示密印。次作祕密八印。次無所不至并百光遍照王印。周遍中胎藏已。次及第二院諸尊(私雲。中台藏言下含第一重也)。乃至第三重。或一一現作持誦(私雲。可用秘密品贊尊觀行也)。乃至頓作曼荼羅身而作持誦(私雲。疑四處輪布字持誦可)。隨行者觀心勢力(云云)。   私雲。或一一現前持誦等(文)。能可諮問之。   前觀之而作持誦。或自身作彼本尊。於其心月現真言字而已(可)。   私雲。此堮悒H壇那院相嚴僧正本寫之。   已上堮恁C   小杓攪入如燒供投之。   師傳。阿闍梨自拔取乳木二支為箸。濟取之。誦真言投之。其乳木如本安之。或用戶摩箸或別箸(云云)。   建立軌降伏法中雲。鐵汁皂礬水黑花芥子柏。各小置閼伽(云云)。   師傳鐵汁塗女齒物也。皂皂久利也。古新記雲。黑土也(云云)。   以件兩物入加閼伽器水也。闍梨著座後手自入之也(云云)。   辛立以箸投之。鐵汁曩紙安之。誦咒與發吒俱投火。若木尊咒無發吒。當加之。火風空三指捻。未如投胡摩等儀(云云)。   次入本尊三摩地(火生三昧)。   先觀大日如來五字真言義理。   對受記雲。私雲。三摩地軌雲。結三摩地印。入法界體性。三昧修習五字旋陀羅尼。   諸法本不生 自性離言說 清淨無垢染。   因業等虛空 旋復諦思惟 字字性真實。   初後雖差別 所證皆歸一 不捨是三昧。   兼住無緣悲 普願諸有情 如我無有異。   慈覺大師說雲。此即五字義理順旋布心月。   大日經雲。我覺本不生。出過語言道。即身成佛義雲。六大常住曼荼羅。我覺是識大也。出過語言等句是五大也。謂以識大覺五大故(云云)大日經雲。佛法離諸相。法住於法位法花經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天台釋此引大經雲。佛法不離六法。不即六法。六法即六大也。大般若雲。六界□□□圓覺經雲。六大不動故。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亦不動也(云云)。   次思本尊真言義理(其一一句義等如上抄之)。   或唯觀種子字義。師傳雲。是大師御說也(云云)。   私雲。義釋雲。訶字是因義。言此淨菩提心是一切智智之因也。傍有長阿是行上有圓點。是證是大空義。以此妙因而起正行。行等於空。用此三法而護其心念。言畢竟不可移奪也(云云)。   ●(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   次根本印明(乃至)解界奉送等。   右都壇行法了。   或作別壇者有三種。如廣攝雲。   祕密曼荼羅行品釋雲。前者大悲藏生是嘉會壇。今此中隨三部各各別有也(云云)。則說前嘉會壇別本尊法。及以三部四重諸壇別本尊法故。嘉會壇中雲。若以彌陀置中臺者。即移大日置寶幢側。則於左右隨宜安之。若以閻魔置中臺者。即移中臺八葉蓮花隨宜安置中院。凡諸本位安印供養(出溫古本諸本闕文)。又諸別壇中雲。不動尊曼荼羅風火俱者。風謂半月。火謂三角。謂於半月壇中畫三角中作不動尊也。在泥哩底方者。故毘盧遮那之西南方作也。此不動尊曼荼羅若別作者。不動在中。毘盧在中院東方。餘金剛眷屬周匝遶也(云云)。今准諸壇別作有三。一者嘉會壇中。若以不動安中臺者。毘盧移於中院東方。二者或作別壇。不動安中。以諸金剛安第二院。以諸世天安第三院。三者或有別壇。安不動中。以第一重三部諸尊安第二院。以諸世天安第三院。何以知之。如義釋雲。前者大悲藏生是嘉會壇。今此中隨三部各各別有也。如此中蓮花部壇中胎是吉祥壇。以觀音為主。胎外留空地。空地外即是第二坐位。悉置觀音部諸尊。餘盡如作大壇中法。其空處亦置十方佛。其第三坐位亦置八部眾等。若作馬頭曼荼羅者。訶耶在中。即移觀音替居勢至之處。餘眷屬皆圍繞之。餘皆迴樂可以意得耳。金剛手為中台。諸部類為第二院也。不動尊曼荼羅若別作者。不動在中。毘盧在中院東方。餘金剛眷屬周匝圍遶也。佛母曼荼羅。其本尊菩薩於中作十字中心置之。諸餘菩薩在次院中次第而布。更外置八部也。釋師子曼荼羅。若以釋迦為中。則佛頂等列之居次院。若隨一一本尊中取一為曼荼羅主。即移釋迦在外。餘皆可例解耳。文殊曼荼羅。若文殊為中胎。餘菩薩為第二重。八部為第三重。他效此除蓋障曼荼羅。如文殊中說之。凡此於大悲藏大壇中。文殊一會凡四菩薩。隨以一菩薩為主置於中壇。餘者各於第二院東方而列。第三院置八部也。復次若是大悲中第二院者。假令以觀音為部主。其金剛部及佛頂等並依方位而列為第二院。次當知其第三院置八部。即不須置文殊會菩薩也。若釋迦會者即如上說(更問)。此說是定義也。此事更問不審(云云)。故知若准嘉會壇者。本尊在中。毘盧在東。餘如本壇。若准觀音壇者。本尊在中。以自眷屬為第二院。八部為第三院。若准總釋文者。本尊在中。以同院者為第二院。八部為第三院。然不動尊諸金剛眷屬圍遶者。具緣品釋雲。次往西方畫如來持明使者及諸執金剛眾。有種種形色性類種種密印標幟皆於圖中出之(云云)。   祕密行品釋雲。如前大悲藏大會中。毘盧之下不動降三世。中間畫諸金剛者。皆未出名。今方列之。謂虛空無垢金剛。金剛輪。金剛牙。蘇多金剛。名稱金剛。大分金剛。金剛利寂念金剛。大金剛。青金剛。蓮花金剛。廣眼金剛。執妙金剛。金剛無住戲論金剛。虛空無邊遊步金剛。名稱金剛。如是等壇方圓等。依前順。其色形亦如此也。依名次色週而復始也。白黃赤黑等隨文次第。最在前者白。次黃。次赤。次黃者。次又白。如是次第也。又此等金剛所持之印。或三古或一古即針也。此准前次第。初作三股週而復始。或兩頭。此兩頭即五股也。或鬘者或持金剛鬘也。此等金剛各以其本名為真言。即此名最上字為種子也。次隨別字及通用。各於心上置也。其手印通用。上五股金剛印也(云云)。此大悲藏嘉會大壇及祕密壇三種別壇。都有四壇。並見都法大阿闍梨圖畫之法。並通灌頂及持誦法非持明者。所不能了也(云云)。   又雲。前釋壇法自有四種。一者大悲胎藏大壇。濕哩底方安不動尊。傳教灌頂此中當作。故大悲藏灌頂文中。及瞿醯經。俱載傳教許下之法。二者嘉會壇中。不動安中。毘盧安東。三部都法阿闍梨之灌頂。當於此中作之。三者或作別壇。不動安中。三部諸尊安第二院。以諸世天安第三院。三部別行阿闍梨之灌頂。當於此中作之。四者不動安中。眷屬金剛安第二院。以諸世天安第三院。隨行不動持明者之灌頂。當於此中作之。故祕密三昧耶中雲。即前所說第三灌頂時所入也(云云)。 T76035101.GIF   中台有二文。一依當文可安九尊。二准諸壇例可安一尊。第二院有二文。一准大悲壇釋以三部為第二院。二依當文以北方持金剛眾為第二院。   私雲。右圖依持誦不同意抄記之。恐懼寒心早破了。   廣攝雲。復大日經供養法雲。   一切法不生 自性本寂故 相念此真言。   阿字置其中 次當轉阿字 成大日牟尼。   無盡剎出數 普現圓光內 千界為增數。   流出光焰輪 遍至眾生界 隨性令開悟。   身語遍一切 佛心亦復然 閻浮淨金色。   為應世間故 跏趺坐蓮上 正受離諸毒。   身被消穀衣 自然髮髻冠 若釋迦牟尼。   彼中想婆字 復縛如是字 而成能仁尊。   勤勇袈裟衣 四八大人相 字門縛成佛。   亦利諸眾生 猶如大日尊 瑜伽者觀察。   一身與二身 乃至無量身 同入於本體。   流出亦如是 於佛右蓮上 當觀本所尊。   左置執金剛 勤勇諸眷屬 前後花台中。   廣大菩薩眾 一生補處等 繞益眾生人。   右邊花坐下 真言者所居 若持妙吉祥。   中置無我字 是字轉成身 如前之所觀。   若觀世自在 或金剛薩埵 慈氏及普賢。   地藏除蓋障 佛眼并自處 多利毘俱知。   忙莽商卻羅 金輪與馬頭 持明男女使。   忿怒諸奉教 隨其所樂欲 依前法而轉。   又雲。若依此如來行者。當於大悲藏生曼荼羅王得阿闍梨灌頂。乃應具足修行。非但得持明灌頂者之所堪也(云云)。此供養法是阿闍梨一尊之念誦法也。若不動法持誦時行者則有三觀。一者若持大日經中不動真言。當觀阿字中成大日。大日右蓮當觀不動。餘如文也。二者若持釋迦所說三昧耶經及金剛手所說光明灌頂經中不動真言。當觀婆字中成釋迦。釋迦右蓮當觀不動。經如文也。三者直觀唅□誇□□□埤□□姜□□□□□檢□□□□延□□□檢□□□□□□□□j□椻奜桌□矩飽慼慼慼潦@婇□飀□襼□奓送饑□樻□□□W□□□嬪□□示□□□□□□□□□□□穛榜□□□驆□槾誇膳□□□□□□j□□妘□□□□□□□□□□飯□檢□□□□□飼褽□□□□□□□椸□襜□樀□□□□妘□□\褉□□□□□□祽□□檢□□□□□□□露□□□□妘□餽□饋埤□□□□□□患夾□□稨褽□□□□□□桌□□列襋□□檢□福□□□□□□飀□  私雲。底哩三昧耶軌雲。復更明異方便除一切障也。即前所說不動明王本曼荼羅即是三角曼荼羅。其中黑色是。又持誦者自想己身作不動尊明王之像。又於此中作法有二意。一者想不動尊在圓壇中而踏彼上也。二者想自身不動尊即以本真言印而踏上也。三角中畫彼為障者形。然後入中。以左腳踏彼頂上。以大忿怒形加之。彼當應時退散。若彼違戾此教者主必自斷命根。是故持誦者當生慈心念言。勿令彼斷命。然此中密意不動。謂為障者即是從心所至惱貪等法。能為作一切障事。今此不動明王即是一切智智大菩提心。當知此即大力威猛能永害一切隨眠等過。令彼永斷。即是死義也(云云)。   又雲。祕密主大自在天三千世界之生眾生自心。所謂無始無明住地。約諸惑中而得自在。唯除大菩提心無能伏者。斷其命已。即於寂然世界作證。所謂生者即是起佛惠門。是故真言行者應一一思惟諸佛密語也。   私雲。大日經息障品釋文全同今文雲。廣而肝要也。往而勘之。   右胎藏界之中行法大略如斯。皆是祕密。可恐聖制更諸師可行用矣。   或依金剛界修此尊法者。   廣攝雲。復有金剛頂瑜伽經。說五智如來二種身中。方毘盧遮那如來依正法輪現轉法輪菩薩之身。依教令輪現聖不動明王之身。具如仁王經念誦法也。復有牟利曼荼羅經。說轉九種識得五種智。五種智中各現三密。轉菴摩羅識得法界性智。此法界性智中。由身密故現毘盧遮那。由口密故現普賢菩薩。由意密故不動明王。具如新譯本也。   私雲。此文取意引之也。具引如菩提心義。彼文雲。高野和尚所傳牟利曼荼羅經文有一紙。前來無此文(云云)。又雲。雖有此文。頗有相違(云云)。   又引仁王經儀軌五方五菩薩依二種輪現二種身言。此五大明王是金剛界五佛五菩薩之教令輪也。此則出生義。所說塔中下方五大明王。其金剛界五大尊法或有別法。如降三世。未度來。如不動尊。若欲持不動明王金剛界法。當依成身會通行供養法(云云)。   或依蘇悉地修行此尊者。   廣攝意雲。底哩三昧耶經行儀。即同蘇悉地所用也。故知是蘇悉地不動明王持明行法悉地中具有二十六門通修行法。今此中所缺以彼法門而具足之(云云)。   私雲。今依十八道而注略行法悉地廣行。如隨求法之中記。   先房中作法。次上堂。次禮佛誦懺悔偈。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灑淨。次加持供物等。次啟白神分供養文唱禮九方便(若不備者用金剛輪陀羅尼)。次五大願。次三部。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觀(定印)。   觀想。地結上方隅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山上有師子座。座上有寶蓮花。花上有寶樓閣。懸以繪幡。上有寶徹覆[弟*令]羯尼網而以莊嚴。樓閣之內有大曼荼羅四角。有賢瓶燒閼塗花飲食燈明諸供養具周匝陳列。曼荼羅中心有瑟瑟盤石。諸忿怒護世天等座位周匝圍繞(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本尊(用定印。或結本尊印誦明而即觀念)。   觀想。寶盤石上有●含字。諸尊坐位各有種子。唅字變成智刃。諸尊種子變成各各三昧耶形。智刃變成不動尊。青黑色左手持索右手刃持。遍身迦樓羅焰(或作十九觀)。諸尊三昧耶形變成各各尊形(云云)。   此次若治路成不動振鈴。   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眾(結佛部心印誦真言。真言未加曳醯□襏埤□奪□息祏□□飀□□□□@□□□□馘稀檢□□□□□□□□□□□□□□□□逆□□□楁裀□□□□秕□□□□□□□□□□□K□□□覜□稀□□□西呂□礸□駭膳□\淋□椹□鍊  或此次三三摩地。次十四印。次十九布字。鱗次用之(依立印軌次第。先十四印。次十九布字。若依安然和尚御說。先十九布字。次根本о十四印)。   次入本尊觀(若用三三摩地十四印等者。不可有別入本尊觀根本印明。但取珠念誦)。   觀想。心月輪上有唅字。字變成智刃。漸舒漸大舉體成智刃。刃變成不動明王。內薰慈悲外現忿怒(云云)。   次根本印明。次加持珠。次正念誦。次置珠本所。次入定。   觀想。心月輪有唅字。諸法因不可得義也。   次根本印明。次部母印明(用佛眼)。或次成事業身。次五供普供。讚。閼伽(祈願)。或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次三部被甲。五悔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堂外作善。   右悉地略行了。   或依七支念誦法修最略行者。   先作壇。法雲。凡持誦不動尊真言須作壇。   次辨備供具。法雲。皆以青色黑色花。燒沈香安息香。隨時果子飲食燈火香水供養。   次澡浴著新衣。法雲澡浴真言。唵主薩訶(政和上處得)。   右以水一抄誦真言七遍。加持一抄水灑身。即當洗浴。   次入堂。次加持香水供物。   法雲。先誦本尊真言(私雲。慈救咒)。結本尊印(私雲。右手刃印)。次刃取香水灑諸供養物。然後供養名淨護。即諸魔不能穢惡。   次神分。次金剛輪。次五大願。   次三昧耶印真言。   法雲。結三昧耶(合掌是)。印額右左肩心喉。各誦真言一遍。   娜麼三曼多沒馱南唵遏三謎[糸*逸]哩三謎三摩曳薩縛訶。   次辟除結界印真言。   法雲。即結不動尊印誦不動尊真言七遍。左旋為辟除又誦三遍。右旋為結界(云云)(私雲。刀印慈救咒)。 次道場觀(只用輪壇印明)。次奉請印真言。   法雲。結界已即結刃印(以手內叉豎右頭指)。請一切諸佛菩薩執金剛等降集道場。   娜麼三曼多沒馱南阿入(引入)薩婆怛羅(二合)缽羅底(丁以反)訶多怛地櫱黨拘捨步地折哩野波哩布路迦薩縛訶。   右誦一遍一鉤。三鉤已即觀一切諸佛菩薩無量聖眾等悉皆降集。   次禮拜懺悔發願陳說所求(云云)(師傳次第無之。今依文置之)。 次虛空庫菩薩印真言。   法雲。虛空庫菩薩心真言(亦名一切如來種種供養藏廣大儀式如來真言)。唵(用金剛合掌是)。   次讚(大日本尊)。次祈願。次大日念誦。   法雲。然後結毘盧遮那心印(以無明小指外交豎。中指屈出上節令頭相跓。以頭指各微屈。以附中指上節側。大母指外交)。言如後。毘盧遮那降伏四魔解脫六趣滿足一切智智真言曰。   右對尊像結前印誦真言七遍。然後把數珠誦百遍乃至千遍。多多益善。   次不動念誦。法雲。然後結不動尊印(即刃印是)。誦不動尊真言曰。   娜摩三曼多末曰羅(二合)赦戰拏摩訶嚕瑟拏(二合)薩發吒(二合)野桁(引)莽(引)。   右對尊像結前印誦真言七遍。然後把珠誦百遍乃至千遍。多多益善。   次入定。次本尊印明。   法雲。念誦了還須結本尊印誦真言七遍。   次又慇懃發願拜禮(云云)(師傳次第無之。依文置之)。   次虛空庫。次讚。次祈願。次三昧耶印真言。   法雲。次更結前三昧耶印誦真言三反。   次解界。法雲。次結刃印左旋。真言三遍。   次奉送。法雲。即觀諸聖歸。本土(云云)。   私雲。以前奉請印明向外撥之。   次出堂。   法雲。然後出道場。行住坐臥心念本尊真言不令間斷。   次施食。   法雲。不動尊施食真言曰(私雲。常殘食加持咒也)。行者每食出一分食誦真言一遍。供養本尊。於一切處常得擁護(云云)。   右依本法并師傳抄記了。非是常途取用。略念誦作法也。   抑施食法此尊經軌皆有其法。今引處處文如左所出。   光明灌頂經雲。次說不空聖者無動威怒真言(云云)。行者每食訖。以是真言加殘食置淨處。奉獻無動尊(云云)。   下文雲。每食餘殘者以置於淨處。奉獻無動尊。隨心獲悉地(云云)。   底哩三昧耶經雲。行者若自喫飲食及諸藥物。當即以此明加持食。誦明八遍。然後取喫。障者不能為害。明曰。   曩摩薩縛沒馱冒地薩怛縛(二合)南菴縛(引)藍娜泥帝儒莽利爾薩縛(二合)訶。   行者若能常行供養。應每日喫飲食茶藥等。皆留少殘置淨處。至心供養之。其印。右手作金剛拳。直端申中頭二指。大指無名甲側加持上明曰(私雲。殘食加持咒)。所用飲食供養聖者。此尊本願大悲捨身奉侍一切誦者。身如奴僕。現無一目相。受此殘食供養。行者若每食之時。心不忘者。我當晝夜常隨擁護。不令諸魔毘奈夜迦作諸障難。令不隨意。速滿成就(云云)。   底哩三昧耶軌雲。持明行者每欲食時。以事業金剛真言。加持自身中種子。加鍐字後。誦十八明八遍。乃食之。明曰曩麼三曼哆鍐十力明曰(云云)(私雲。如經)。   如是先成就本尊飯。說所餘觸食以成辨諸事心明。供養所應食者。當用不空威怒增加聖者不動尊明誦一遍。受者歡喜。當隨行而護念之。每日如是供養。不得斷絕。常得本尊護念。諸魔不能為害。使者法說根本真言了雲。每飲食時。寫著淨處○復更有心咒出食(云云)。下文說心咒(私雲。殘食咒)了。每日自食。先出種種飲食一分。於一盞中著。待食了誦咒七返。咒之寫淨處著。日別如此所去處。常得擁護逐後安鎮軌雲。若諸有情施少殘食供養我者。即同以十方無量勝妙珍玩百味飲食衣服臥具上妙湯藥七寶宮殿象馬車乘僮僕奉施功德無異。復過於此百千萬倍。即成真實廣大供養(云云)。   私雲。立印軌等雲殘餘。使者法雲出一分。相違如何。   私問。此出食法只限不動法。不通餘尊願如何。答。蘇悉地經雲。若持誦人。每欲食時。先出一分。亦同置尊前(云云)。准此文者。持誦者常作法願。   五大尊合行次第(丹州池上)。   先三部。次被甲。地結。金剛牆。   次道場觀(定印)。   應想。大海中有寶山。寶山頂上想寶師子坐。其上有微妙寶蓮花。蓮花上觀諸寶樓閣。懸以繪幡。上有寶徹覆[弟*令]羯摩尼網而莊嚴。樓閣之內有曼荼羅四角。有賢瓶燒閼塗花飲燈明諸供養具周匝陳列。曼荼羅中心有寶盤石。四大明王并十二大天等坐位周匝圍遶(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本尊。   結本尊心印。誦真言三反。二羽三補吒風空如彈指。真言曰。   曩莫三曼多縛曰羅南唵阿左羅迦拏贊拏娑馱也吽發吒。   誦了乍結印可想之。寶盤石上有唅字。諸尊坐位有各各種子。唅字轉成智刃。諸尊種子轉成各各三昧耶形。智刃反成不動尊。諸尊三昧耶形變成各各尊形。   此次若振鈴。次隨方奉請(有香呂者捧之。若無普印)。   至心奉請 大聖不動 大悲明王。   降三世 軍荼利 大威德。   金剛夜叉 及以一切 金剛忿怒。   明王眷屬 還念本誓 降臨道場。   受我供養 護持某甲。   至心奉請 東北自在 東方帝釋。   東南火天 南方炎魔 西南羅剎。   西方水天 西北風天 北方多門。   上方梵天 下方地天 日天月天。   九執大天 二十八宿 大吉祥天。   大黑天神 各各還念 教敕本誓。   與諸眷屬 降臨道場 受我供養。   護持某甲。   次送車輅(私雲。以寶者輅送各〃所居)。次請車輅。   次迎請聖眾。   先結佛部心印誦真言。真言末加曳醯呬句。以二大指召之。   次結蓮花部心印誦真言。真言末加曳醯呬句。以右大指召之。   次結金剛部心印誦真言。真言末加曳醯呬句。以左大指召之。   次作結堅實合掌誦諸天總明。明末加曳醯呬句。以二空召之。   次辟除從魔。   以左手大指捻少指甲。直豎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托之。誦明七遍。即三度左轉三度右轉。而後印五處。右手亦如左作印而安左腰。   唵枳裡枳裡縛日囉吽發吒(七反)。   次觀三昧耶。   以右手大指捻小指甲。豎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托之。誦真言。真言曰。唵昇羯隸三莽焰莎〃〃〃(七反)。   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當頂額心齊誦明而後祈願。次花坐。次善來偈。   次重結大界。五供普供讚(本尊讚四大明王讚諸天讚普印)。次降三世印明。次軍荼利印明。次大威德印明。次金剛夜叉印明。次十二天印明。次七曜印明。次二十八宿印明。次吉祥天印明。次大黑天神印明。   次入本尊觀。   想心月輪上有唅字。字變成智劍。劍變漸漸舒漸大拳體成智劍。劍變成不動明王(云云)。   次根本印(誦明七反)。次加持念珠(如例)。正念誦(如例)。次念誦畢頂戴珠置本所。次入定。   想心月輪上有唅字。諸法因不可得也。具(云云)。   次根本印(唯本尊)。次部母印明(用佛眼印明)。五供普供。讚。閼伽。祈願。振鈴。解界(用火院印左轉)。次禮佛。次奉送。   先結請車輅印。誦送車輅真言。除迦羅灑耶勺加櫱車櫱車句。以二大指向外撥二中指之端。   次結三部心印誦各各明。明之末加櫱車〃〃句。以大指向外撥之。   次左拳安腰。以右拳誦明彈指七反。明曰。唵縛曰羅目乞叉穆。   次三部。被甲。五悔。隨方迴向。 T76035501.GIF   已上私記了。   私雲。瑜經第十二品疏雲。若作從本垂跡觀。不動為始。藥叉為後。當於召請用之。若作修因向果觀。三世為始。不動為終。當於成身用之(云云)。又雲。當例此中五月輪壇。並作五大明王輪壇。各以五大明王。轉變各作五五二十五尊(云云)。若欲以五大尊同安一壇者。當准仁王儀軌修之始。彼文雲(云云)。   私雲。可見彼法抄。   持明房說雲。   戰荼(金剛藥叉)摩訶嚕灑拏(降三世)娑破吒野(軍荼利)吽怛羅吒(大威德)憾□導褸□導□□□□□□□飀□  私雲。一師傳雲。根本印明五古印慈救咒(云云)。   一十九觀文。   一。此尊大日如來化身花臺成佛(云云)。   義釋第四雲。此尊於大日花臺久已成佛。以三昧耶本誓願故。現初發大心諸相不備之形。為如來僮僕。給使執作諸務。   二。明中阿路唅□□□兜□□□飀□  底哩三昧耶軌雲。祕密曰。不動者是菩提心。大寂定義也。我薄伽梵大日世尊。從最初正覺坐寂滅道場。以大願故。證三世諸佛應正等覺。皆從四祕密三菩提起。應現三身成等正覺。如來成道時。先坐寶菩提樹降魔成道者。即是大寂定不動菩提本因(云云)。   又說不空聖者真言字義中雲。阿嚧唅□埤□□□拌榜騾度□□□□橭□妀樉□□□□易□祤褓□□□糖□□□□飀□  三。常住火生三昧。   底哩三昧耶軌雲。不動自身遍出光焰。即是本尊自住火生三昧也。又明火有四義。二種世間。二種出世間。世間火者。一是內火。三毒煩惱也。名之為火。能燒諸眾生諸善功德故。二是外火。能成熟眾生長養萬物。出世間火者。是大智火也。如九十五種外道法中事火為最。如大火龍變出世火燒損眾生亦能焚燒眾物。此無動智火光。能降伏火龍。制諸異道。上至等覺。下至眾生。皆能燒諸煩惱乃至菩薩大智習氣。亦燒一切眾生無明煩惱黑闇障故。又本尊真言句自有火生義也。即摩賀嚧沙句是此智火。住阿字一切智門。重重燒諸菩薩廣大習氣煩惱令盡無餘。故名火生三昧也(云云)。   四。現童子形。   大日經雲。充滿童子形。   義雲。其身卑而充滿肥盛。作奮怒之勢極忿之形。是其密印標熾相也。   五。頂有七莎髮。   底哩三昧耶軌雲。頭上七種髻。表七菩提分。 六。左垂一辨髮。   底哩三昧耶軌雲。左垂一髮向下者。是垂慈悲之義。悲念下惡極苦惱眾生也。   七。額有皺文如水波。   大日經雲。面門水波相   義雲。額有皺文。猶如水波相。   私雲。或雲。面門者口也(云云)。或雲不然。指面正容雲面門也(云云)大日經第四雲。申三昧手以覆面門。爾賀縛觸之是諸荼吉尼印。又雲。繪帛覆面門(云云)。疏雲。用此綵淨即周覆弟子面門○次應開面瞻睹道場。六十花嚴二雲。爾時世尊面門及一一齒間各放光明(取意)。探玄記雲。面門者諸德有三釋。一是口。一是面正容非別口。光統師雲。鼻下口上中間是也。今釋依梵語稱面及口并門悉名目佉。是故翻此目佉為面門也(云云)。   八。閉一目開一目(云云)。   底哩三昧耶軌雲。閉一目者有深意。示現極惡醜弊怖魔之義(云云)。   義雲。閉一目者亦深意也。以佛眼明鑒一無二無三(云云)。   又雲。以一目觀之意明。如來以等目所觀一切眾生無可□故。此尊凡有所為事。唯為此事因緣也。   九。下齒喫上右脣下左脣外翻出。   義四雲。以下齒齧右邊上脣。其左邊下脣稍翻外出(云云)。   十。減閉其口。   義雲若業壽種除。則戲論語風亦皆息滅。是故減閉其口(云云)。   十一。右手執劍。   十二。左手持索。   底哩三昧耶軌雲。右手執劍者。如世間征戰防禦。亦皆執利器然始得勝。菩薩亦爾。左手執索者。是繫縛之義。又如世間密捉一人。如有違逆難伏者。即以繩繫縛捉。將諸佛祕索降伏四魔亦復如是。   義釋雲。所以持利刀以□索者。承如來忿怒之命。盡欲殺害一切眾生也。□索是菩提心中四攝方便。以此執繫不降伏者。以利惠刀斷其業壽無窮之命。令得大空生也。   十三。喫行人殘食。   底哩三昧耶軌雲。喫殘食者。噉一切眾生惡業煩惱重障。令盡無餘證無生法性故。   十四。坐大盤石。   底哩三昧耶軌雲。坐盤石上者。亦是不動之義。如世山嶽亦以石鎮押方始不動。又如大海亦以須彌山鎮押然始得常安湛然圓滿。不動亦爾。其大石性能出生一切寶物。無動坐大盤石者。亦能出生佛功德寶。亦是降伏四摩義。   義雲。鎮其重障盤石便不復動。成淨菩提心妙高山王。故雲安住在盤石也。   十五。色醜青黑。   十六。奮迅忿怒。   十七。遍身迦婁羅炎。   十八。變成俱力迦龍。   十九。變作二童子。   (本雲)承應二(辰巳)年十一月五日以妙門樣御本書寫之畢。   元祿十六年七月書之。嚴覺洪道。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五十一。   不動下。   事業求願。形像。功能。八大童子。   一事業求願。   立印軌雲。菜食作念誦數滿十萬遍。斷食一晝夜。方設大供養作護摩事業應以苦練木兩頭搵蘇燒。八千枚為限。已成初行滿。心取願求者。皆悉得成就。發言鹹隨意。取攝召即至。欲驗法成者。能摧折樹枝。能墮落飛鳥。河水能令竭。波池便枯涸。能使水逆流。能移山及動。制止諸外道。咒術力不行底哩三昧耶經雲。若欲修行作諸法者。先行法誦十萬遍已。即於白月八日或十五日。一日一夜大作供養。於像前以苦練木一千八枚和蘇燒。一誦取一枚燒。滿一千八遍已。後所作法皆得成就。行者所有言。諸人皆敬重。無敢違者。若欲縛撲問事策使崩摧任意皆應。   底哩三昧耶軌雲。若修行者菜食長齋或果子等。誦滿一萬遍已。十月八日或十五日。一日一夜大作供養。於像前取苦練木和蘇燒。一咒一燒滿一千八遍。作此法已。然後所作一切事法皆得成就。行者出語令縛即縛。及問事等。能摧折樹木。墮落飛鳥。能即令一切泉池枯竭。亦能令人鬥爭獲得此已。亦能團風而為一團。   私雲。此中雲團風等者。可見上卷文并息障品釋也。所謂如上先行成就咒驗顯現人可用彼息障品意等也。故上卷中說風雨等除障方便了雲。凡此法皆是久時持誦大成就。解法者乃能作之。若但聞法即求得如是用。無此理也(云云)。   使者法雲。如是無量力不動聖者。毘盧遮那使者心。一切利益成就法。欲受持者。先須行四種精進行。雲何四種行自約。一者斷食。二者服氣三者食菜。四者節食。隨力所辨。自約身已。專誦根本陀羅尼。滿一落叉乃至三落叉已。即一日一夜。水亦不食。廣大供養莊嚴於道場。於畫像前燒苦練木。如大拇指長十二指。兩頭搵蘇蜜。每誦咒一返燒一枝。滿一千八枝燒了。少少世間事便得滿願。   私雲。右三經同說初持誦法也。而立印軌雲八千枚。底哩使者兩經雲千八枚(相違如件)何。或雲。立印軌文可加倒點(云云)。或雲。牟利經雲。取阿迦木八千段燒之(云云)立印文非無眉目(云云)。   問。最初持誦法則如何。師傳雲。菜食念誦滿十萬反訖。先立壇塗爐(如常)而日日三時向爐念誦滿數反。數反了後護摩。一日三時以苦練木為乳木八千枚。而八千枚分三時護(云云)。私稟受師說雲。先立壇塗爐(息增降等修事斟酌如八千枚者降伏願)。始行法(可依七支念誦法時。至念誦處如常念誦。其後無間相續不斷念誦除齊時等只常可在壇場。如此之間菜食節食等可隨行者勘否耳)。念誦及滿了。更嚴飾壇場。設大供養。辨備護摩支物等。行者斷食一晝夜作護摩事業(其護摩時分。又可依相應時限)。先火天段(如常)。次本尊段(至花次投八千枚及唯一段可投盡之。次三種物等。次〃如常)。次世天段(如常)。次護摩了修後供養(乃至)結願作法(如常)。   私雲。諸別行成就皆可依右作法也。   立印軌雲。次除死災法。以乳作護摩一千遍為限。能除死災難。又除大死法。以骨濾草搵蘇乳蜜。護摩滿一十萬返。能除大死難。所謂國人民疾疫行夭折。故名大死難。   三昧耶經雲。又取乳續續投火中。護摩念誦滿一千遍。能除疫病。又取俱屢草和蘇乳蜜等。沃火中燒十萬遍。能除大疫病。   使者法雲。復次依護摩法杓子盛牛乳。一咒一燒滿一千遍。能除國中大疫癘也。護摩法者。掘地作爐。著火令燒。杓子法者。以堅木剋之頭如杓。可受雞子黃已下乳。其柄端直長二尺許。別以淨器盛乳。以此杓子酌而咒之。西國疫癘。或一家一村遞相染著皆死盡。今吳蜀嶺南亦有此事。是法能除。雞子黃者。持明房說雲。雞卵中之黃也。謂未成鳥形之前。只是黃也。其如黃汁乳是也。   私雲。醫家雲雞黃者如牛黃鹿黃等。非雞卵之中黃也(云云)。   立印軌雲。復次成就法。入赴海河水深至於肩處。於中作念誦滿三落叉遍。得一大聚落。   三昧耶經雲。又臨河海口入水至胸。誦三十萬遍。得尾沙耶。   使者法雲。復次誦數滿已。入江河大海深至頂處。面向東立。每日念誦滿至三落叉已。心中所愛福田皆得滿願。其水當令無蛟龍惡獸之處。恐咒力未成。為他所損。當須結界。   立印軌雲。隨所護摩物得如是色衣。若以稻穀護。獲得無盡穀。   三昧耶經雲。又取雜花擲火中燒。隨花色得衣。燒五穀子得穀米隨意受用。   使者法雲。復次取百草花和蘇酪蜜。一咒一燒。所求衣服。如此花色。皆得稱心意。若求緋者。當燒赤色。餘皆准之。   立印雲。又一護摩法。以密拿縛果護摩十萬遍。當獲得若心位。   三昧耶雲。又取尾邏縛木。誦明燒念誦十萬遍。即得囉闍王愛敬。   使者雲。若燒密羅縛一洛叉。一咒〃燒。得國中第一官位。密羅縛果也。   或雲。密羅縛者杏又栗也。   立雲。復次護摩法。以比哩孕愚花護摩十萬。成就敬愛事。   三雲。又取必哩商隅木。擲火中燒。能令一切人敬愛。   使雲。復次燒畢養莫花。得一切人愛樂。   或雲。比哩孕愚者。謂西方花也。或雲。栗花也(云云)。或雲。唐葵花也。   立雲。又法。以松木護摩十萬遍。得眾人歸敬。   三雲。燒齒木。即得無量僕從。   底哩軌雲。柏木明燒。即得無量僕從。   使雲。燒松木十萬遍。得無量眷屬。松木長七寸。大如捐擘之。   私雲。松木齒木柏木同異可尋之。文次第是同法歟。   立雲。又法。以大麥護摩十萬遍。得成大長者。   三雲。燒大麥即為長者。   使雲。燒大麥咒之。得大丈夫富貴自在。大麥烏麥也。有皮者是也。   立雲。應以戰娜迦其形似蓽豆和蘇作護摩。一萬數為極。無動尊現身奉事。修行者猶如婆哦鍐。得三摩地成。與諸大菩薩得同共山住。   三雲。乞食為活。即於像前念誦五十萬遍已。即於夜中取詹木一萬段。一誦一擲火中燒之。滿已即不動尊自現其身。滿行者願所作皆得成就。行者為如來使者。證三摩地。共諸菩薩同位。   三軌雲。即於夜以詹蔔木(云云)。   使雲。乞食念誦五落叉滿已。取豇豆箕。長五寸剉之。一萬莖點三物燒。於此像前至心燒誦。不動使者即自現身。令行人見。見已即得如來三摩地心。與諸菩薩常得一處。   私雲。戰娜迦詹木豇豆箕同異可尋之。皆是同法之所成物也。   或雲。[卄/皋]豆赤小豆也。或雲。乃良末女似大利(云云)。   立雲。又一成就惹底花護摩。滿一十萬遍。得藥廁抳來伏徒持明者。   或雲。闍底花。此雲一生也。謂一月一實也。此土無此木也。代用一就木也(云云)。或雲。 蘆薇花也(云云)。藥廁抳(夜叉女也)。私雲。其形像如下書(云云)。   又雲。又法以刺木作護摩事業。能止大風雨。復能成眾事。   右事業求願。其說繁廣。各勘本文可見之矣。   一形像。   立雲。次說無動尊畫像儀則法。於袈裟上畫聖者無動尊。左垂一索髮。左目而現眇。右手操銳劍。左手執□索。安坐寶盤山。現叱吒喑嗚。作怖三界相。其身遍青色。上言袈裟畫。或赤或乾陀褐色等繪綵。是名為袈裟。   三雲。次說畫不動尊像法。取好淨疊畫不動尊。著赤土色裙。左垂辮髮髻。眼斜視。右手執劍。左手執索。坐寶蓮花。盛眉面瞋相。作降三世狀。   使雲。若欲作法。應對像前。心有所緣。神應緣感。於好絹上畫不動使者。著赤色衣。斜被腰褌子亦赤色。左邊一髮下垂至耳。左眼微斜看。左手把□索。右手把劍。直豎劍首。如蓮花葉狀。劍靶寶劍。於寶石上坐。曲眉嗔目。身赤黃色怒狀。令一切眾生皆怕懼相。   右無動尊現身得三摩地成別行像。三經皆是同像也。三文共為第一像。   立雲復次畫像法。取死人衣服。畫聖無動尊相貌。如前。   三雲。又欲降伏一切惡人者。取屍陀林帛畫不動尊。以自己血淡作像色。   使雲。復次別法。於屍陀林中。取死人衣裳。畫不動使者。取行人己身血開解(云云)。   右成就持明仙傳為仙中王別行之像。三經說同像也。但立印三昧耶為第二像。使者法為第四像。   立雲。若止諸冤敵。畫黃色大身。四面手亦四。口出現利牙。作大暴惡形。遍身成火焰。作吞他力相。所有戰陣時。置像於軍前。猶如以□索作攝縛彼相。令使他歸降。   三雲。又法。欲禁他軍陣眾令不動者。於自旗上畫不動尊。四面四臂身作黃色。上下出牙作大忿怒瞋怖畏狀。遍身火光作吞兵勢。行者以旗示彼軍眾。復想聖者以□索縛彼兵眾。即彼軍眾盡不能動。   右所有戰陳時令使他歸降別行之像。二經共第三像也。使者法缺此像。   立雲。又法。畫釋迦牟尼如來像。右邊畫文殊童子之形像。左畫金剛手菩薩微笑形。於下畫無動大威怒金剛。著種種瓔珞嚴飾身支分。   三雲。又說畫像法。中畫釋迦牟尼佛。左畫曼殊童子。右畫執金剛菩薩。作微笑面。手執金剛杵。於金剛下畫不動尊。種種莊嚴。即於像前誦五十萬遍。然後作一切事業皆得隨意。   使雲。先於中心畫釋迦牟尼佛。右邊畫文殊師利童子菩薩。左邊畫執金剛菩薩。作美笑容。手執金剛杵。底下畫不動使者。寶瓔珞莊嚴。   右作一切事皆得成辯通行之像。立印三昧耶共第四像也。使者法為第二像。   立雲。復次畫像法。於袈裟上畫。應作青黑色髮向左邊垂。作童子形狀。手操鑠訖底。或執縛日羅。眼睛色微赤。威焰光赫奕。坐於盤山上。其山色赤黃。著青色衣服。作孩子相貌。對此畫像形。結一切密印。皆悉得成就。   三雲。又法。畫不動尊著赤土色衣。左垂辮髮。眼斜視童子形。右手執金剛杵當心。左手執寶棒。眼微赤。坐蓮花上。瞋怒相。遍身火焰。於像前結所愛樂印念誦。一切皆得成就。   使雲。別畫使者法第三。若欲得見不動使者。乃至種種千事萬事人間之事皆可稱心。當畫不動使者。身赤黃色。上衣斜被著青色下裳赤色。左邊一髻黑雲色。童子相貌。右手執金剛杵。左手把□索。口兩角微有牙出。怒眼赤色。火焰坐在石山上。於此畫像前種種結印念誦。皆得成就。   右結一切印皆得成就通行之像。立印三昧耶共第五像也。使者法為第三像。   廣攝雲。一者作一切事皆得成辨通行之像。即灌頂經第四像。三昧耶經第三像。使者法第二像也。二者結一切印皆得成就通行之像。即灌頂經第五像。三昧耶經第四像。使者法第三像也。三者無動尊現身得三摩地成別行之像。即三文中第一像也。四者成就持明仙得為仙中王別行之像。即兩經中第二像。使者法第四像也。五者所有戰陣時令使他歸降別行之像。即灌頂經第三像。三昧經使者法中缺此像也。   安鎮軌雲。作四臂大忿怒。身紺青色。洪滿端嚴。目口皆張。利牙上出。右劍左索。其上二臂在口兩邊。作忿怒印。身處八輻金剛輪內。其輪四外八。三股金剛杵頭。輪復有伽樓羅炎。坐大四寶須彌山。   又雲。或金或銀乃至銅鐵。泥木彩畫。身長八指。具兩臂身俱摩羅相。其身洪滿。其色如金。頭髮左垂。威容極忿。右持智劍。左執□索。坐金盤石。炎焰熾然。其焰多有迦樓羅狀。   護世八天法雲。中位觀四臂。不動忿怒王。兩手金剛拳。風地曲如鉤。以安口兩邊。右劍左持索。須彌山為坐。身外現八峰。銳利金剛輪。洪滿紺青色。蓬頭垂髮索。威焰如劫燒。勢如櫱嚕拏。赫奕無能對。魔羅及缽底。攝怖而奔竄。乘昔大誓力。現茲暴惡形。吞噬諸障惱。安慰修行者。   私雲。此像今文并安鎮軌。一面四臂青色。立印軌并三昧耶經。四面手黃色也。   或雲。四面四臂。四足青色。屈二右足。展二左足。倚坐盤石。於光焰中。現種種相。或迦婁羅師子像龍摩竭魚。或須彌山。或萬字或螺形。或金剛杵形。或輪或諸器仗。或諸天宮殿。或梵王形帝釋形。或佛菩薩形(云云)。 堮恁C   於此三昧之中。證成應身界明王聖者。名無動明王。為大悲調伏故。設身處於屍陀林中。現可畏之相。其貌青色。有四面四臂四足。拙河修羅皮以為衣服。瓔珞鐶釧皆用髑髏莊嚴。其後左垂印赤牙直豎。大張其口。作吸唅吞啖之勢。其上二臂。左手在左頤下。其右手在上脣上。其二手舒展上下。如大張口勢。其下二手。右手執劍。左手執索。屈二右足。展二左足。倚坐盤石。於毛孔中放百千萬億金剛界光明。焰照曜十方世界。於其焰中現種種相。或作迦婁羅形。或為師子形。或為像。或為龍。或為摩竭魚。或須彌山形鎮壓二界。或為萬字形。或為螺形。或為金剛界杵形。或為金剛界輪形。或為諸器杖形。或作諸天宮殿或為梵王形。或為帝釋形。或為佛菩薩形。於其光焰中復出種種聲。或作諸天音等。或似說法聲。或讚嘆聲。或安立世界之聲。為調伏故。或雷震之聲。如兩山相擊聲。如是種種陵吼之聲。皆是無動尊金剛界大悲神力。應順眾生現種種之及諸音聲。隨願皆應(可勘正文)。   已上堮恁C   一字佛頂輪王經雲。畫不動使者。面目瞋怒。左手把□索。右手當胸邪豎把劍。   尊勝軌雲。三角赤火光中。畫無動尊。於盤石上半跏趺坐。一目怒出半。一目似合。咬下脣一邊返出。赤髮交鎖垂下右耳後。畫肥滿如童子形。右手把劍。左手執□索。   大日經雲。不動如來使。持惠刀□索。頂髻垂左肩。一目而諦觀。威怒身猛焰。安住在盤石。面門水波相。充滿童子形。   疏雲。不動明王如來使者作童子形。右持大惠刀印。左持□索。頂有莎髮垂在右肩。細閉左目。以下齒嚙右邊上脣。其左邊下脣稍翻外出。額有皺文猶如水波狀。坐於石上。其身早而充滿肥盛。作奮怒之勢極忿之形。   廣攝雲。空海阿闍梨別行不動法雲(私抄)。我身轉成不動尊。頭上在蓮花。頭左辨髮。右手執劍。左手持索。坐寶蓮花。身色赤黃也。遍身在炎(云云)。   惠雲阿闍梨唐本楨像。頂安黑髮之七髻也。餘唐本楨多安蓮花。   義釋雲。莎髻。有雲水□之花。有雲水栗之花。有雲。莎字和雲佐佐女有雲。大唐兒女□皆結髮。唯有奴婢法。皆蓬之頭。頭者謂額髮截。如日本小尼。左後髮面亂垂也。御馬輿者多作此形。或有野土良人要作之時。以莎草等頓結頂髮。髮末垂者赤以結之。風俗呼之以為莎髮。又巴子國奴婢之徒皆作辮髮。以二分其髮。以辮垂之令辨面。呼名為辮髮面。大唐或阿闍梨等。為飾尊像頂。安蓮花。金縷結髮。世人聞其奉使行者本誓。多道頂上蓮花為戴行者之足。或阿闍梨依法作黑髮髻。是允莎髻之文。   使者等形像。   [弟*令]羯羅(唐雲能作者)。   童子者大體如正尊頂髮。迴毛不聳。莎髮不恨出。面目喜怒。禮拜供養神驗無比。乘師子勢也。著黑衣。頂令在赤蓮花。額三道皺文。如十五童子狀。左手索繩令執。右手劍令執持。真言。曩莫三滿多縛日羅赦[弟*令]羯落戰拏吽吒。   印。不動刀印。   制吒迦(唐雲福聚勝者)。   其像乘白馬。馬作驟勢。頂下懸鈴子。童子五髮總。如十五歲兒執裘枝。   真言。曩莫三曼跢(一)勃馱喃(二)唵(三)迦蘭迦羅(四)阿契尾嚕上(五)制吒迦(六)枳惹(二合七)娑縛(二合)訶(去八)。   使者法雲。[弟*令]羯羅者問事也。   又雲。一名[弟*令]羯羅。恭敬小心者是。一名制吒迦。難共語惡性者是。猶如人間惡性在下雖受驅使常多過失也。   三昧耶經雲。又法。若欲成就繫迦羅法者。於白月一日日中時。於像前○誦明一百八遍(云云)。俱哩迦龍。   立印雲。又法。壁畫劍。以俱哩迦龍纏交於劍上。加持一千遍劍中觀婀字(云云)。   三昧耶經雲。又法。畫俱律迦大蛇。纏劍上圍繞。畫火焰(云云)。   使者法雲。若欲使古力迦龍王者。於壁上畫一劍。以古力迦龍王繞此劍上。龍王形如蛇。劍中自書阿字。心中亦自觀此劍及字。了了分明(云云)。   聖無動尊決祕要義雲。次說矩哩迦(唐雲作尊敕)龍王像法。其形如蛇。作雷電之勢。身金色。繫如意寶三昧焰起。四足蹴踰之形皆張豎。七金剛利針。額生一支玉角纏繞劍。中畫●婀字。兼用觀心。一一分明。   若作人相者。面目喜怒。遍身甲冑。猶如毘嚕叉王。左託腰把索。右臂屈肘向上執劍。頂上置龍王蟠。立金剛山。又別本雲。迦裡龍王如天神凞怡之相。頭上畫出七頭龍胡跪仰視。如來令捧寶蓮花。   有先德雲。唅□奪□禖淚□□□□□□矩壘□□□□□□□騮□□E□□□□□橾□聾褓□□□樨□□婝禳慼慼慼憚薄撢牷慼慼慼慼慼慼憚纂慼潤券峞撰縑慼襤鞢慼歎□糖□呂□□□枝□j□矩□觴□襁異F□婖□□□|橫□□秭飀□□□褓褓□□□驅Q□□□□□楏□□祈□□褓□□□奩煉禢□p埤□鷺□□騿橫□飀□妼□p埤□鷺□□□□妼□榓礿□□橾□□□騿□零馱□□□  蓮花大吉祥天女。   立印雲。以蓮花護摩十萬反。蓮花吉祥天女等能與滿願(取意)。   使者法雲。取蓮花十萬莖燒之。蓮花吉祥天現(取意)。   決祕要義雲。次說蓮花大吉祥天像。天身端正。亦白色二臂。畫作種種瓔珞環釧耳璫天衣寶冠。天女左手持如意珠。右手施無畏。無畏寶臺上坐。   藥廁抳。   立印雲。惹底花護摩藥廁抳來(取意)。   決祕要義雲。次無動藥廁抳(唐雲象健神)使者像一身四手。左邊上手三服叉。下手把棒。右邊上手掌柘一輪。下手把□索。其身青色。而大張口。狗牙上出。眼赤如血。而有三眼。頂戴髑髏。頭髮聳豎。如火艷色。頂纏大蛇。二膊各有倒垂一龍。龍頭相向。其像腰纏二大赤蛇。二腳碗上纏大赤蛇。所把棒上亦纏大蛇虎皮縵跨髑髏瓔珞像。二腳下各安一鬼。其像左右二邊。各當作一青衣童子。髮髻兩角。手執香爐。其像右邊作二夜叉。一赤一黃。執刀執索。其像左邊作二夜叉。一白一黑。執[弟*肙]執刃形狀。並皆甚可怖畏。手足並作夜叉手足。其爪長利。口神性急惡。恐損害人。宜須慎之。   私雲。此像出集經第九大青面金剛咒法。是五方藥叉之法也。更可撿之。   一功能。   立印軌雲。金剛手菩薩復告文殊師利言。善男子諦聽。無邊功力勇健無邊如來奉事是不動尊大威怒王。復有六十萬恆河沙俱胝如來。皆蒙教示得成無上正等菩提。復有無量天龍八部等。恆常供養恭敬承事。若纔憶念。是威怒王能令一切作障難者皆悉斷壞。一切障者不敢親近。常當遠離。是修行者所住之處無有魔事及諸鬼神等。   又雲。復次觀自身成就尊形狀。以真言文字布身諸支分。一百由旬內所有難調御鬼神所持者皆悉能散壞。又正報盡者能延六月住。   義釋第七釋●●●真言雲。此是藥叉趣攝。世間所傳雲。屬魔訶迦羅。人有受其咒術者。為彼所加持故。亦好食人心故。法花雲若吉蔗若人吉蔗是也。凡人身或有黃藥。如牛黃之類。若彼遇而食之。便得最上成就。能於一日中周行四域。隨意所為。然彼法亦不得無故殺人。要知彼命期。故盡於六月內方得取之。以幻術潛盜其心。更用餘物代之。彼雖失常性。猶固未死。要至命期盡時乃散壞耳。●●●●以降三世法門化作大黑神。具大威力。以灰塗身。於曠野中。作法悉召●●●輩而呵責之。以汝常殺人故今當食。汝以方便亦為彼眾而吞之。彼等怖畏鹹歸命佛。然後捨之制令放彼白佛言。我若不食聞者如何自濟。佛言。聽汝食死人心。彼白佛言。人欲死時。諸大藥叉等競來爭取。雲何可得。佛言。聽於六月間以咒法加持之。至命盡時聽汝取食。為調伏彼眾令入佛惠故。說此真言也。 立印軌雲。若能於每日誦一百八遍。無動尊常逐修真言菩薩。   使者法雲。此不動使者。毘盧遮那佛之化身。一持之後。生生加護。若求出世無上菩提者。當清淨梵行一心精進。當得種種不思議三昧不思議境界不思議神通不思議辨財不思議力用。如是之事證者乃知不可具說。若世間多人世習未斷。雖千度觸犯種種世業。使者皆許其懺悔。不即捨離。   台藏三卷軌雲。毘盧遮那佛息一切障故。住火生三昧。說摧障真言。為真言行人從發菩提心而守護增長令成佛果。終令不退失墮在非道中。   底哩三昧耶軌雲。無動明王此是如來法身。以大願故。無相中而現是相。   又雲。三世諸佛皆幻化義現種種身。化他調伏諸眾生故。因事立號。號不動尊。又明尊義。即是大日世尊差別有身。以大願故。於無相中而現作相。   義釋第四雲。此尊於大日花台久已成佛。以三昧耶本誓願故。示現初發大心諸相不備之形。為如來僮僕給使執作諸務。   同第七雲。不動明王是毘盧遮那成辨諸事智。為欲普護一切菩提心遍摧一切大障故。以畢竟無相之身示作如來使形。   底哩三昧耶軌雲。若念菩提心故。即是能除諸障之因。又一切諸障由分別心生。若離分別心。即是淨菩提心。由真言行者憶念此心。即離一切諸過。意常思惟不動聖者。即能除一切為障者。   又雲。今此無動明王即是一切智智大菩提心。   又雲。是諸佛之主。   又雲。所謂無動者即是真淨菩提之心。為表是事故。因事立名。   又雲。無始無明住地。於諸惑中而得自在。唯除大菩提心。無能伏者。   又雲。一切如來不動菩提心。   義釋第四雲。鎮其重障盤石不動成菩提心妙高山王故。雲安住在盤石也。   同第七雲。不動明王即是淨菩提心。大日如來心王。   又雲。淨菩提心不動明王殺害諸眾生業煩惱壽命時。即生法性真常之命。   又雲。此明王具大威勢。普能守護一切真言行人。使菩提心不復動轉。令彼所為善業隨意皆成。   底哩三昧耶軌雲。三昧耶經中略說出無動明王根本祕要成就一切事業。為欲令諸修行者顯發諸佛實智故。三世諸佛應正等覺者。皆由成就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於菩提樹下現證最勝三解脫門。具一切智。彼釋師子由獲無比大明咒藏故。能催伏魔軍利樂一切。是故智者安心此門。祕密為行。應當淨菩提心。修行此法得成就一切智。我薄伽梵大日世尊。為一切修真言者除障故。住火生三昧。說此大摧障真言。此祕密明威勢。能除一切有情種種障難。乃至佛道樹以此真言力故。一切魔軍無不散壞。何況世間所有諸障。又明此障略有二種。一者內障。謂從自心而生。其類甚多。不可具說。二者外障。從外而生。其類亦甚多。以要言之。皆能除障也。   義釋第七雲。今毘盧遮那自教跡中。以聖不動降三世為忿怒明王。以毘盧遮那普遍一切法門故。當知不動尊亦普門成辨諸事。大摧一切障也。囉字門是毘盧遮那大忿怒火。能燒一切世界。使灰燼無遺。今不動尊從此火中生。猶如軍吒利尊從執金剛火中生。是故如來住於火生三昧略說。此中障有二種。若從種種外事因緣生者皆名外障。從種種內事因緣生者皆名內障。乃至此中多不知微細之相。如般若魔事品中廣說。復次從四住地因緣生者名為外障。從無始無明住地生者名為內障。此不動真言皆能壞之。   又雲。如世人為王使者一切眾生無能傷害而隱蔽之。今此明王以承法佛威命行如來事故。乃至蓮花金剛手等皆悉不能制之。何況波旬之類。是故行者當念。閻浮提三障重故。常應繫念修行也。   底哩三昧耶軌雲。我薄伽梵大日世尊。復為修真言者。說除障之因。一切障法雖有無量。以要言之。但從心生。又由行者過去世隨順慳法故。今世多有諸障。當知亦是從心因緣生也。當知彼慳貪等是諸障之因。若能除彼因。諸障自息。若能除對治。即是淨菩提心也。若念菩提心故。即是能除諸障之因。又一切諸障由分別心生。心思有者即是障。謂心中煩惱隨煩惱等。若離諸分別。即是淨菩提心。由真言行者憶念此心。即離一切過。意常思惟。無動聖者即能除一切為障者。   義釋第七雲。不動明王是毘盧遮那成辨諸事智。為欲普護一切菩提心遍摧一切大障故。以畢竟無相之身。示作如來使形。以奉如來教敕故。無能俎壞之者。是故行者常當係念思惟。若有種種諸難起時。但持彼真言密印。自然退散。   又雲。彼真言謂得●字門如來自在力。風與大空三昧和合。彼密印相所謂惠刀。以此三事因緣能於種種法界門遍摧一切障。此即普通對治門也。   安鎮軌雲。爾時毘盧遮那如來。為愍念一切有情。常於煩惱苦海之中。流浪生死不出三界受眾苦難。為受苦故。展轉造作無量。苦業相續不施。我為拔濟一切有情。於三界中現威德光明自在之身。號曰不動金剛明王。   又雲。我本先願不捨眾生。常居一處渾同穢濁。悉令清淨。   又雲。設有於此大聖尊前歌舞戲笑生輕慢心。此大明王亦不生厭離我施勝福。   不動八大童子。   一。惠光童子。形少忿怒著天冠。身白黃色。右手持五智杵。左手蓮花上置日輪。袈裟瓔珞種種莊嚴。   二。惠喜童子。形似慈。面現微笑相。色如紅蓮花。左手持摩尼。右手持三劍鉤。   三。阿耨達童子。形如梵王。色如真金。頂載金翅鳥。左手執蓮花。右手持獨鈷杵。乘龍王。   四。指德童子。形如夜叉。色如虛空。面有三目。著鉀□□□櫸□□□□□□散□j□  五。焉俱婆哦者。戴五□□□□氶慼歎ョ慼慼慼慼慼熬恁摩框P姾埤□□□□□□□  六。清淨比丘者。剃除首髮。而著法袈裟。於左肩結垂。左手執梵篋。右手當心持五□樧埤□□駏謘慼慼慼慼慼慼慼潮禳慼{婝p□□s□□j□楏□□首□□磊□□  七。[弟*令]羯羅。形如十五歲童。著蓮花冠。身白肉色。二手合掌。其二大指與頭指間。橫挾一鈷杵。天衣袈裟微妙嚴飾。   八。制吒迦。亦如童子。色如紅蓮花。頭結五髮(一結頂上之中。一結額上。二結頭左右。一結頂後。表五方五智)。左手縛日羅。右手執金剛捧。順惡性之者故不著袈裟。然以天衣纏其頸肩。畫像法說已竟。   私雲。八大童子可尋本說(金剛智譯)不動使者法奧有憂丘滿願法(注雲。右下偈文亦是和尚譯出並同時)祕錄諸世天部中童子法九雲。憂丘滿願法一卷(運仁入不動法冊子之末)其法意雲。若有人等。或厄難或求官爵。或見貴人。或有有請覓者。當令燒安悉零陵霍香沈香薰陸五香。若無沈以白檀代之。不得闕安悉及零陵霍香。誦念滿十萬遍。不得間斷。若日促。須願則多人同念令速得共滿前數亦得。滿願咒曰。   迴光菩薩。迴喜菩薩。阿耨大天。志德菩薩。憂丘婆丘。清淨比丘。唯願某甲(若自身求富。當自稱名姓。為人求者。稱前人姓名)。官事得了。死事即休。諸大菩薩。外國羅漢。救濟某甲。過度災難。   私雲。此滿願咒中。八童子中六童子名有之。雖出不動法未既是別法也。不可雲不動八童子歟。更問之。   (本雲)承應二年(癸已)十一月朔日。以妙門樣御本書寫之訖。舜興。   元祿十六年七月書之。兜率谷。嚴覺。不動法中(行林三十九)。不動法下(行林第五十一)(元久二年閏七月一日於正覺院僧房書之)。   (右太山寺本如此)沙門。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五十二。   降三世法(亦云勝三世。亦云聖三世。大日經亦吽迦羅。瑜祇經。亦大染欲。教王經。彼疏。降三世為大染欲。即東方染欲如來大菩薩故也)。   一支度。   註進。   降三世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脅機二腳。燈臺(四本)。禮盤(可有半疊)。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大幕一帖。酥蜜。名香(沈。白檀。鬱金。安悉。丁子。龍腦)。芥子袋。稻穀。鐵末。壇供(如常)。燈(如常)。小桶三口(各可有杓閼伽神供料)。打敷五枚。淨衣(青黑色)。   阿闍梨。伴僧づ口。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依仰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寶藥香穀可載之者。如常說矣。   一起首時分。   一向方。   降伏三世忿怒王念誦儀軌雲。若欲修此真言行者。面東像前忿怒坐(云云)。   又雲。若欲降伏惡人。作三角爐壇向南(云云)。   又雲。若欲除病者。作息災壇向東(云云)。   一行法。   金剛頂瑜伽降三世成就極深蜜門一卷(不空與遍智譯)。   然大和尚曰。又金剛頂十八會中。降三世教令輪法曼荼羅三十七尊。共入降三世三摩地。悉持降三世印。今有別行降三世極深祕密儀軌。以吽迦羅金剛為主。是金剛薩埵降三世法(云云)。   又雲。金剛界五大尊法。或有別行。如降三世。或未度來。如不動尊(云云)。   降伏三世忿怒王念誦儀軌(不空)。   師傳雲。是異本軌一印法也。其一印者彼金界印歟(云云)。   私雲。軌雲。作契儀則可見。金剛頂瑜伽教中更不翻譯。復不須作諸契法等印。但威驗皆在此真言。亦無有別咒(云云)。   金剛頂降三世大儀軌法王教中觀自在菩提心真言一切如來蓮花大曼荼羅品(不空)。   然大和尚曰。又有觀世音降三世儀軌。是金剛法降三世法。如是可有三十七儀軌(云云)。   私雲。祕錄以此軌出觀音部中。又出降三世法中雲。私雲。此屬觀音。而人多惑故重出示之(云云)。故知此軌今用矣。須依本軌修此尊法。今且附金界大法略記大途。   前方便(乃至)啟白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金剛界大悲毘盧遮那佛。   南無金剛堅固自性身阿□佛。   南無福德莊嚴聚身寶生佛。   南無受用智惠身阿彌陀佛。   南無作變化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曼荼羅主縛日囉囌波爾冒地〃〃〃〃(三反)。   南無四波羅蜜等菩薩〃〃〃〃〃。   南無十六大菩薩〃〃〃〃〃。   南無八供養等菩薩〃〃〃〃〃〃。   南無四攝智等菩薩〃〃〃〃。   南無大小自在十二宮天諸〃〃〃〃〃。   南無金剛界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佛菩薩等。   次五悔。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聖者。   降三世尊 四大八大 諸忿怒尊。   五部界會 諸尊聖眾 外金剛部。   五起諸天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   次五大願。次勝悉地(乃至)振鈴印(若唯修成身一會者。此次先結八供印明。次獻事供。次普供養。次讚乃至禮佛出堂)。   次羯磨會三昧耶會(如常)。次大供養會(或略之)。次奉獻事供。次普供養。次讚(先大日讚。次本尊讚。聖觀音法中書之有通別)。   金剛部讚(是名通讚聖觀音法中書之)。   曩謨縛日羅(二合)拿細摩訶句嚕(二合)馱(一)縛日羅(二合)羯哩灑耶娑莽塭(二)縛日羅(二合)摩訶句嚕(二合)馱(三)怛賴路枳也尾惹耶曩謨素睹(二合)帝娑縛賀(出薩埵軌。此為別讚)。縛日羅薩怛縛摩訶薩怛縛縛日羅薩縛怛他櫱多三漫多跛捺羅縛日羅爾耶縛日羅播儜曩牟薩睹帝(出金界軌。師傳以此亦為通讚。謂一切執金剛者通皆應用云云)。   歸依金剛首 摧伏諸魔者 具普賢眾行。   無邊功德海 住是本有身 無始無終寂。   如用施諸願 調魔滅三毒 改劫故修行。   極救諸有情 令超生死輪 從凡入佛地。   右漢語讚出蘇悉地軌下卷小讚。   次四智讚。   次祈願。次百字明。   結前薩埵三昧耶印。誦金剛百字明。不改前印誦薩埵明。   次加持珠暫置本處入定觀念。   我既成大日如來。始從四波羅蜜。具有五部眷屬三十七尊。一一部亦有十不可說微塵數諸眷屬如來聖眾。更亦有已成如來五部三十七尊。一一部亦具十不可說微塵數眷屬眾。而與我相對。即是諸如來涉入吾身。吾亦涉入諸如來。譬如多圓鏡。相對五相影現普光淨月輪。●字置其中。阿字即轉成法界卒睹婆。卒睹婆變成智拳印大日。其月輪中真言文字列。 T76036401.GIF   大日心月輪。本具此真言。是故大日尊即是降三世。降三世瑜伽現四面八臂。二羽印當心。惠手持五□檢□□□□□□□□□□□逆□□□□穈□□□□□荅□□檻□嬌□□□□□□□□□□□槶□□□□姛□呂□□□襤駎□□□福□□□□□□禈□□騜□□飀□□□□□□□□□□□□□□  次根本印明(先大日。次本尊)。   本尊印師傳雲。二拳以右安左腕楞。以右壇入左地水間。鉤結左地也。而二風立之。臂結上下五處用之。隨吽字而有結印作法。今不必用之。直結印可也。其隨吽字結印法不見。本文之本軌并金軌等不說之(云云)。   曩謨(引)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野曩莫室戰(二合)拏(引)縛日羅(二合)播(引)拏曳(二合)摩賀藥乞叉(二合)細曩(引)缽跢曳唵遜婆(去)□□□毼□□饐□觟□駖饓□□□諑餒見□□□諑駖饓餒見縷□觟□駖饓□□□諑餒見□□□諑饅□]□□□□導□□飽犛J導餼橫□瑪處]縛日羅(二合)吽發吒。   對受記雲。降三世印。日院說。二羽各作忿怒拳(頭指小指各令怒也)以拳安髀。觀自身成尊相。具如軌。觀了勵聲三誦真言。次一誦真言。初吽之時。即以左拳橫安於心。次至第二吽之時。亦以右拳安左腕上。次至第三吽字之時。二地相鉤。次至斛字之時。二風各豎如角。又隨誦以印捧之當心三誦。次安頂上。左三轉作臂除。右三轉作結界。次印上方。次印下方。次印四處。心額喉頂。頂散。每印一誦(四處四遍)。香房說同日(唯初一誦明四節結印已了。以印當心。更誦二反。合為三誦。以後同日)。   中院兩說同香說(唯惠和上說中雲。二忿怒拳印安髀上。三誦吽字。次誦一反。過初三吽字時。至發吒字。拳印作同日說。是慈覺大師說。初吽左拳安右乳上。次吽右拳超左腕上。外安左乳上。次吽二地相鉤。以後同前中。今決雲。初說中雲二風如角者是牙也。隨誦斛者。本真言合成二遍也。乃至雲。想自身成尊)。   記者私雲。慈覺大師授千手軌中說。以拳安腰三稱吽字。次一誦明。至初吽字。左拳伏安胸前。至次吽字。右臂安左臂上。至次吽字。二地相鉤至次斛字。舒立二風。一誦已了。更加二誦。合成三遍。左三轉臂除。右三轉結界。次結上下。次印四處。處別一遍。然後頂散(云云)。   別時。猷憲大德雲。昔三井寺珍和上。以降三世大結護授花山和上也。因安然慇懃求請之。中院以元慶六年十月二十日。授此大結護。其正文雲三世結護。   唵蘇(蘇呼反)婆爾蘇婆吽(短呼。下准先垂二拳呼與今二拳當心相對)櫱哩(二合)訶拏(二合)櫱哩(二合)訶拏(二合)吽(轉左拳)櫱哩(二合)婆耶吽(轉左拳押左)阿(引)曩野斛(引。地轉相鉤)婆哦[口*梵]縛日羅(二合)吽(豎二風輪)泮吒二吽(一心)吽(二頭)吽(三喉)斛(四頭)吽(口振動暫住觀)三吽(左肩)吽(左膝)吽(右膝)斛(右肩)吽(角)四辟除吽(左膝角)吽(角)吽(角)斛(現威猛顯視諸方)吽(角四角皆吽守護)五結界吽(左膝角轉四方角)吽(角)吽(角)斛(瞬目而視下稍顯)吽(角)。   中院釋雲。先作左右忿怒拳。令印首忿。安左右膝。初結印。一遍誦咒。初吽相合二拳二水火背節安心。次吽左拳安右嬭。次吽右拳安左嬭。次斛二拳轉迴二地相鉤。次吽發吒豎二風。二成立一遍誦咒。初吽印心。次吽印額。次吽印喉。次斛印頭。次吽印口。七振動印。暫觀自身成本尊。三護身。一遍誦咒。初吽印左肩。次吽印左膝。次吽印右膝。次斛印右肩。次吽印心。四臂除。一遍誦咒。初吽印左膝。次吽印左肩。次吽印右肩。次斛印右膝。顧視諸方。次吽印左膝。五處。一遍誦咒。初吽印左膝。次吽印右膝。次吽印右肩。次斛印左肩。次吽印左膝。瞬目視下。此降三世結護。學金剛界大法之時學之(云云)。   記者私雲。此降三世結護。正文載在慈覺大師將來法詮和上胎藏三卷儀軌第一卷末。唯中院釋少異彼文。   次取念珠誦加持珠真言頂戴發願等。皆如常儀。   次正念誦(佛眼。大日。本尊。三部心。諸天總成就明。又佛眼)。   護摩(調伏息災隨事)。   別本軌雲。若欲降伏惡人。作三角爐壇向南。取惡木一返一燒。滿三百二十四遍。惡人自降伏生歸依。若又欲令惡人疾病者。作調伏壇。誦根本真言一千八十返。燒赤黑二種芥子一千八十粒。一返一燒。真言句中誦姓名某甲。則沈長病而無死滅之。若欲除病者。作息災壇向東。燒白米一千粒。一咒一燒。真言句中安除病字某甲。則息災歸伏佛法無有異心。如比枝木也。若欲頓滅惡人。爐中安惡人姓名形造。則以噁心誦咒一百八返。以沙打惡人燒之則死。則忽欲甦。對忿怒王。以慈悲心誦一百八返。不過時甦復無損壞。若欲勝軍陣者。取香花木百八枚。誦真言燒之。即雖魔敵軍即時得勝。亦須五穀五香。若無者隨在。若欲被敬愛國王大臣者。作敬愛爐。燒菊根百八枚。一咒一燒。則敬愛自來(云云)。   又雲。若行者修此法時。七七日間須斷五穀味鹽一心無餘境。滿真言十萬返(云云)。   護摩真言。   唵爾素婆縛日羅(二合)吽發吒(出熾盛佛頂軌)。   唵(引一)遜婆爾遜婆吽縛日羅(二合)吽發吒(出佛母曼荼羅集)。   唵囉日羅(二合)吽(引)羯羅(二合)吽吽□□□毼□□諑饐□□□□□飀□  右咒等隨一用之。   或雲。唵制那弭尼莎呵。   伴僧并後加持(大咒)。   次還珠法。次結定印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明。次八供養。次事供養(乃至)禮佛出堂。   右依金界行法大略如此。更消息矣。   瑜經第十一品雲。次說遜婆明王根本真言曰。   唵縛日羅吽(引)迦羅吽(短)吽(短)爾遜婆吽(短)吽(短)。 先住菩提大印已。羯磨四印作加持。以成三世大誓身。兩臂青色薩埵儀。然後入忿怒王業。二羽抽擲金剛杵。至空卻下承薩埵。復次三旋金剛舞。至空卻下金剛王。乃至善哉亦如是。即能廣作諸事業。是名最初吽迦羅。如前所結誦心密。方應作此護摩業。   疏雲。三遜婆明王五部吽迦羅三十七尊內外大法。次說遜婆明根本真言曰(金剛頂十八會初教王會四大品中第二降三世會有六曼荼羅。所謂大三法羯各具三十七。皆持三世印。一印十三。四印十七。今文四印加持東方四尊入吽迦羅。是四印曼荼羅十七尊法。先以東方名為最初。吽迦羅者。可作五部吽迦羅法。東方是最初故。吽者是種子。即降伏義。迦羅此雲黑暗。如仁王雲。摩訶迦羅大黑天神故。以迦羅翻雲黑暗。大日經疏。摩訶迦羅天雲大大暗夜。又翻迦羅雲暗也。此吽迦羅名勝三世。又名月黶尊也。金剛頂經呼降三世名大黑也。是降伏色也。隨色為名。蘇悉地經雲。金剛部明王是蘇皤爾亦名為金剛部主。今金剛界以此尊為金剛部明王忿怒部主。遜深密軌普賢亦金剛手變現吽迦羅降三世金剛。大日經疏不動尊令發菩提心。勝三世降伏三世三有三毒。此勝三世名月黶尊。而胎藏曼荼羅勝三世外。更置吽迦羅及遜婆菩薩非也。遜婆未見對譯。根本真言在經。●●是黑暗義。●●●是降三世義。●●●三字蘇悉地雲。若真言中有三吽字者。成能菩薩一切事。亦有金剛頂降三世真言。亦有八大明王中心真言。並雲●●●●●●●。是降三世名。亦有大日經勝三世真言及種子心真言雲。●●●●●●是三世勝名也。此遜婆法先以十五尊成金剛薩埵五中隨一。次成吽迦羅之身。即是金剛薩埵忿怒三昧。以入三十七尊之業。皆修降三世法。其三十七尊皆以金剛薩埵三昧耶印為根本印。各入降三世印故。金剛頂降三世教中觀自在法。以金剛薩埵三昧耶印為觀自在根本印。次用觀音三昧耶印業印。三十七准之)。   先住菩提大印已(上文金剛薩埵心菩提蜜言印及金剛薩埵業印真言)羯磨四印作加持(東方四菩薩業印真言自身四方觀此四尊)。以成三世大誓身(先變薩埵成降三世。八大明王中有兩臂降三世。非金剛頂四面八臂極深密門。金剛薩埵名真實王。呼降三世。名大釋世尊也)。然後入忿怒王業。次作四尊降三世事業。初金剛薩埵用遜婆明降三世印。次用鈴杵。上序品雲。金剛手以右手五峰金剛擲於空中。寂然一體還住手中。今降三世觀。羽抽擲五古。於空卻下承住手中。手中是薩埵身。五古是大誓身。故雲承薩埵也。止羽用鈴。然後三處作舞。次王愛喜降三世業亦同前儀。是名最初。次作寶部蓮部業部佛部。次如上金剛手作業。此中亦誦心蜜(有一字心短呼是也)作內護摩。准上亦有五部三十七尊五種業。或加此內火法。作外火法。須准下金剛手六種外火法行之。故雲。所用護摩物。其體同此明。皆從心流出。各隨其本色(云云)。   亦准序品七分行(云云)。   私撿金剛頂降三世教中觀自在法之印品雲。合掌已下二水二風交。地空各開豎。二火相合。是根本印。芙蓉合掌是為大蓮花印。不易大蓮花開豎地空。是攘奪諸罪印。又外金剛縛合二風如蓮花葉。二空豎相逼。是三昧耶。又分二羽蓮花拳。便以惠拳旋遶。定拳作開八葉勢。是羯磨印(諸如來)。   右瑜疏所云即是文歟。   理趣釋雲。時調伏難調釋迦牟尼如來者。於閻浮提五濁末法。為調伏九十五種異類外道。現八相成道。皆得受化。致於佛道現生釋迦族中。乃姓釋迦氏。牟尼者寂靜義。身口意寂靜故稱牟尼。於須彌頂三十三天金剛寶峰樓閣中。毘盧捨那轉法輪有四種。所謂金剛輪。寶輪。法輪。羯磨輪。其四輪皆攝在二輪中。所謂正法輪教令輪。即彼毘盧捨那於閻浮提化相成佛。度諸外道。即於須彌頂示現威猛忿怒形。降伏魔醯首羅等憍佚我慢。忘自恃具一切智。由貪瞋癡一切雜染熏習藏識。為令彼等清淨離諸煩惱故。示現左右腳踏魔醯首羅及烏磨妃。由入慾無戲論性瑜伽三摩地故。獲得一切瞋無戲論性。由入瞋無戲論性瑜伽三摩地故。獲得一切癡無戲論性。由入癡無戲論性瑜伽三摩地故。獲得一切法無戲論性。由入一切法無戲論性瑜伽三摩地故。獲得般若波羅蜜多無戲論性五種無戲論智。成降三世曼荼羅。中央安降三世。前安忿怒薩埵菩薩。後安忿怒善哉菩薩。右邊安忿怒王菩薩。左邊安忿怒愛菩薩。四內隅安四忿怒內供養。於外四隅安四忿怒外供養。東門安弓箭畫契其南門安劍。西門安輪。北門三股叉。一一皆如前四種曼荼羅。皆以降伏以為三摩地。修行者欲降伏三界九地煩惱怨敵故。誦此當部中五種無戲論般若理趣。欲降伏諸天毘那釋迦及惡人厄害佛法者。運心入五種無戲論瑜伽三摩地。自身作降三世瑜伽大智印。與四印相應。誦一字明。相應入實相。理趣義同前。此忿怒吽字金剛部攝。猛利故速得成辨阿毘遮嚕迦。廣如瑜伽經所說。是故釋迦牟尼佛告金剛手言。若有人聞此理趣受持讀誦。設害三界一切有情不墮惡趣。為調伏故疾證無上正等菩提者。害三界一切有情。一切有情者由貪瞋癡為因。受三界中流轉。若與趣相應。則滅三界輪迴因。是故害三界一切有情不墮惡趣。為調伏貪等三毒也。故得速證無上菩提。是故如來密意作如是說。時金剛手大菩提欲重顯明此義故。持降三世印。以蓮花面微笑而忿顰眉猛視。利牙出現住降伏立相。說此金剛吽迦羅心。持降三世印者。三世所謂摩醯首羅義。由此印得降伏。降伏引入佛道。以蓮花面微笑而怒顰眉者。聖者住內心。無觀自在悲愍心相應。外示現忿怒也。猛視者。於四種眼中。第三忿怒眼義也。利牙出現者。與金剛藥叉三摩地相應。住降伏立相者。降三世立印。其二足相去可五柝。屈右膝舒左膝。兩足右踏摩醯首羅。左踏烏摩。其修行者若與降伏法相應者。如前大智印。誦一字明。加前人名。想彼人在左足下。不經一七日。則彼人三毒及隨煩惱悉皆散滅。修行者作降三世本尊瑜伽觀已。自住曼荼羅中央。運心佈施前右後左四忿怒八供養四門。如本教口誦五無戲論般若理趣。運心遍法界週而復始。由此修行證得無量三摩地。頓集福德智惠。以為成佛資糧。此一品准通修降三世修瑜伽者。以為儀軌。餘皆備諸廣本(已上降三世品)。   私雲。右兩經行法可諮受明師矣。   極深密軌雲。即起平身立。舉右足左旋。躡彼傲慢者。大自在欲王撓至於地已。定按於彼頂。惠踐彼王妃。烏摩乳房上。摧彼我慢故。以足加於頂。被害殞此已。灰嚴界成佛。住是三昧時。極力頻申蹋。或身掉出行。當知尊攝受。 T76036701.GIF   依文私圖之。   定惠金剛拳。二地結風背。修身視相好。歷然見如前。旋時誦足鉤真言。   唵翻(引)迦(引)那(引)羯哩灑(二合)庾縛曰羅(二合)吽(短)。 步蹋時真言曰。   唵縛曰羅(二合)麼吽(短聲)。   私雲。此軌行法能可見之。文相髣拂。師傳不詳。更可決矣。   依胎藏修此尊法者。   大悲大壇(行法大旨不動法)。   尊位(聖三世菩薩西方第一重不動之右)。   梵號。阿利也縛曰羅吽迦羅。   密號。吽迦羅金剛。   種子。●吽(●或軌說云云)。   三昧耶形(索。或五股。或箭。師護云云)。   尊形。   印相(二羽忿怒拳。檀惠背鉤結。當坐於寶右。心相吽字門。或大忿怒王。八臂而四面。笑怒怖形。執持諸器伏。彼真言云云。私雲。如上之)。   私雲。右聖三世印明出惟謹軌也。現圖雖置此尊形像。經疏之中不雲此尊。玄法青龍攝大軌等又不列之。唯惟謹本出其印明。現圖形像惟軌印明相葉本軌。仍以此尊可為五大明王之中東方尊歟。   布字(私雲。欲用之者。讚後入三摩地之時用之)。   ●(心)。●(額)。●(喉)。●(頂)。   唱禮。   中臺八葉。佛眼。   南無大曼荼羅主縛曰囉囌波爾冒地〃〃〃(三反)。   南無諸大明王冒地〃〃大小自在〃〃三部〃〃。   或都法壇或別法壇等。具如不動法。可見之。 私問。攝大軌降三世文雲。種子百八轉(云云)。其意如何。答。對受記雲。其百八轉者。出瑜祇經(云云)。披彼文而可知之。   問。雖閱經文。未得其說。請詳示之。答。   勝三世。   尊位(西方第一重西北隅)。 ●● ●●●● ●●   梵號。    阿利也怛□路迦縛曰羅野。   密號。最勝金剛。   種子。●(郝)●訶(長聲轉)   私雲。義釋雲。降三世不動尊真言。皆以自在風為體。●長聲呼之。具足萬行。加涅槃點。為明如來解脫力故。加成佛點為明如來大惠力故。智斷相資猶如二翼。皆能成辨諸事。   三昧耶形。索。或五股。   印真言。   尊形。南青色。左手持三鈷。右手持三鈷戟。坐盤石。   經第一具緣品雲。次應往風方復畫忿怒尊。所謂勝三世。威猛焰圍繞。寶冠持金剛。不顧自身命。專請而受教。   義釋第四雲。復次於下方西北隅際。作降三世忿怒持明王尊。首戴寶冠。持五股金剛印。瞻仰毘盧遮那。如請受教敕之狀。偈雲不顧自身命者。謂應圖作至極忿怒奮迅不顧命之容。謂欲攝善法界眾生。皆使順從法王威命。此亦是成辨諸事真言也。為此五如來智大自在力之所滌除摧滅者。皆悉至於果地莊嚴。非唯無所障礙偏證但空而已。是故持五股印。首戴寶冠。而在風輪之中。即法花經諸有所作皆為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意也。   經第三(轉字輪品)雲。風天方。降三世尊。摧大障者。上有光焰。大勢威怒。猶如焰魔。其形黑色。於可怖中。極令怖畏。手持金剛。或作彼印。或書字句。所謂訶字(長聲)。   釋十雲。次於風方(西北方也)作三世勝害一切障者。頭上光焰貌作大忿怒。如閻魔羅。形黑色。於恐怖可畏之中。又極令恐怖。當如是作極可畏形也。其手中轉拔折羅(是三□橇□□□禘葉□飀□椽椽□糯□評稨業礹□飀□  經第五(祕密曼荼羅品)雲。降三世殊異。謂在風轉中。繞以金剛印。而住於三處。   釋十二雲。或三世勝異者。異謂在於風方。以此為殊。餘同不動也。三處以金剛圍之。在半月中以來金剛圍之(謂所執印在半月中)。三處者。謂或作形或印或字也。   經第四(密印品)如前金剛惠印。是降三世印。   釋十雲。降三世印。如五□橇□□魯□覛□□飀□  私雲。金剛惠印。諸師雲五古印也。或雲內縛五古也(云云)。勘胎藏印明集。金剛大惠印。外縛五古印是也(云云)。   經第二(藏品)雲。復次降三世真言曰。   南麼三曼多伐折羅赦(一)訶訶訶(二)微薩麼(二合)曳(平三)薩婆怛他(引)揭多微灑也三婆縛(四)怛灑(二合)路枳也(二合)微若也(五)□通導漇插慼撳M瑰芊慼@ 釋七雲。經雲復次降三世真言者。亦是成辯諸事忿怒明王。此中與不動尊小有差別者。不動尊是大惠火力。正以降伏為用。降三世是大惠風力。正以攝善為用。前真言從囉字生。為燒一切無智薪故。是真言從賀字生。為除一切煩惱魔故。復次如世間內外種子。以火界所持故。不腐不敗。乃至成就。以風界所持故增長滋榮。與時開發。是故降三世真言。能折伏一切剛強難化眾生。鹹使心意柔軟。發生萬行。此其差別也。所謂三世者。世名貪慾願悉愚癡。由此得有諸世間故。亦是世間所執性故。復次於過去世。已植如是三毒根。今隨行業因緣生。復於後世因中。下如是種子。是故名為三世。又三世者名為三界。如來以加持神力故。於首陀會天。初成正覺。以真言威力。來下四禪中。爾時色像光明所知見法。及諸眷屬悉皆類彼諸天。而復出過於彼百千萬倍。不可為喻。諸四禪天喜懼交至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今此處為世界中尊而又有過我境界。不識其所從來。是何謂也。即共集會而問佛言。大天隨行何法。威德如是。爾時世尊隨彼所宜聞法。以三轉教化而開導之。更降伏已。然後次第來下遍於三界。為欲調伏閻浮提眾生故。以補處身從兜率天下而轉法輪。乃至於捨衛城現大神變。制諸外道及曠野鬼神訶利帝母等種種難化眾生。如金剛頂中廣說。故曰降三世也。初雲賀者。正是風輪自在之用。以一切眾生無不待白成故。隨業流轉於三界中不得自在。唯有毘盧遮那。至第一無生際故離一切因。是故自在神力旋轉無礙。普遍一切時處。開發無量眾生也。三重言之。以對三世義故。又對愚童有識覺心三種眾生故。永拔三道大樹。開三德花故。又賀是喜義。如入楞伽所說。亦是如來大喜笑聲。欲授一切眾生奇特記故。變革威儀常慶也。次雲微薩麼曳者。即是奇哉怪哉之義。如佛常教。五停心等各有對治門。今此真言則以大三毒力攘奪世間三毒。所謂以貪調貪。以瞋調瞋。以癡調癡故雲奇怪。復次如二乘已死之疾。種種良藥不療治。今還以三種毒藥救之令起。故雲奇怪。復次金剛種子本性不生。而今方便種植。具生種種根莖花葉。故雲奇怪。以末句加曳字故。名為大權乘也。次句雲薩縛怛他(引)櫱多(引)尾灑野。是如來境界。三婆縛是生。轉釋前句。如是自在之用從何處生。謂從如來境界也。此中尾字是一切法語言道斷處。即是如來自心自證之法。灑是鈍義。謂佈施際不異吝貪際乃至智惠際不異愚癡際。是故無有定相可說。亦無所乘。是如來境界義。以從如是境界生故。雖在諸有之中。而煩惱不污。業不能縛。猶如大風觸物無礙。故名三婆縛。次雲怛□□□□襼導騷□襼導馞□□□□諑騭鷺□送檢□瓷ョ慼摩飀□□□□埤□妘茶囊埤□□X□送樀□□魯□□□□滿暴怴慼慼撲c□|□□貤艤薣□艦妢N獵□□詳稦□匣¥□艦觨□□|諢□□湤鶠L□意愨□峞慼慼慼慼慼慼潸v□□□欨□祈|□|詳亡□□□那|□□□翥唧豩□禲慝磨□珵T□□耦祥□猣□□瀧訐□□您□‥□蓩□□□珵□□□□矷撒間L□□雥□□□□□怦□篋□□□□雥□慦烤□□怤薧篋□|詳入□泙藕邥t艦呤p□薩擣|□□□□¥□□□□峞潭□鋨□韣|□□□□|該□□□溤鋨□□□詫□鶠L耤耙臨□□臦葧□尪§□哄瑩矷潭蛂熨rc鍤艤薩□訌訐逢榿□季|□販攔工□□□□橦蹣|詳入□□餩□c□□雥□睦□鋦□¥□□□殣‥□□□□□□耬貂□□那‥□□□耙臨□□間慼ぽ銦熨r□   孫波菩薩(在金剛持右邊。註疏諸軌不雲此尊。唯現圖置之)。   梵號。孫波。   種子。●。   三形。索。   印相并真言。同金剛界。   尊形。肉色。左手持獨鈷。著天衣。   忿怒降三世(現圖在南方第一重第一行第一)。   梵號。阿利也(二合)句路(二合)馱贊捺羅(二合)底羅迦。   蜜號。底羅。   種子。紇林(二合)。   三摩耶形。一股。   尊形。圖青色四臂三目。左右二手結印當心。左手持三股戟。右次手持獨股杵。利牙上出。坐蓮花。   經雲。忿怒降三世。摧伏大障者。號名月黶尊。三目四牙現。夏時雨雲色。阿吒吒笑聲。金剛寶瓔珞。攝護眾生故。無量眾圍繞。乃至百千手操持眾器械。   義雲。次於執金剛下。置忿怒持明。降伏三世一切大作障者。號月黶尊。此是持金剛者(云云)。   又雲。金剛月黶忿怒印。此金剛在佛額毫相而生故以為名。豪相明淨猶如滿月。故號月黶也。   如前五股金剛印。屈二風如勾。而捻二空令少屈。不相捻著。即是也。   真言。頡唎(二合。離因無垢。傍有點。極忿怒義也)□毼褸騧□□□餼□□腆□□□導飀□  都率。先德雲。問。金剛手院有降三世。名月黶。第五院風方有勝三世。經疏名降三世。不動北般若南亦有降三世。凡此三尊同異雲何。答。難詳。然有人(真興)雲。一雲。別體同名。其印真言亦各異故(私加雲。身形亦異。金剛手院三目四臂。不動北四面八臂風方一面二臂。其形既異。故人異歟)。一雲。一人一名。隨本誓故。處處出現(云云)。   今私問。且就別人義。此三尊中。何者是五大尊中降三世耶。答。今撿曼荼羅圖。不動北般若南有一尊。名吽迦羅。八臂四面(云云)。同彼降三世軌也。   づ雲。如瑜疏者。蘇波菩薩又是降三世也。真興義中何不舉之哉。   義雲。如蓮花眷屬以馬頭為忿怒明王。金剛眷屬以月黶為忿怒明王。釋迦眷屬以無能勝為忿怒明王。今毘盧遮那自教跡中。以聖不動降三世為忿怒明王(云云)。   對受記雲。權僧正大和上別記雲。降三世金剛名月黶尊。大日經有不動與勝三世。是佛部使者。此月黶尊是金剛部忿怒尊也。此尊亦名忿怒降三世也(云云)。   右吽迦羅勝三世月黶蘇波菩薩同異難計。取捨在人矣。   或依蘇悉地者。如丹州池上記。   降三世次第(依十八道)。   前方便(如例)。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 次佛部三昧耶。次蓮花部〃〃〃。次金剛部〃〃〃。   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前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山上有寶樓閣。閣內有大曼荼羅。四角有四賢瓶。無量供具周匝陳列。曼荼羅中心有寶花。花上有半月輪。月輪內有吽字。字變成五□橇□□□□鶩□雨r萩鍤艤薦莧悢D□□嫨□‥菨窺□□鷥Σ¥姥□瑾f□□□橤□□□□□□□韉□□□□□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振鈴。次送車輅(想車輅至本尊所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眾(用金剛部心印明。明末可加縛曰囉囌婆作曳醯□諑飀□□□□@□襦□饜□飀□□椸馘稀毼襦□饜□飀□□□□□□□□□□□□□□□□□□□□楁裀□□□□秕□□□檳飀□□□裀□□□飀□□鶠慼慼歎j□□K□□□□□觔□□□饟導飀□  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吽字。字變成五□樧埤□□妼計□襤逆□穫□□□□埤□娮□□□送矩□□□□□□□磻駎□祐j□淚□褸□□□□飀□  次根本印(金剛界)。次加持珠(如悉地)。次正念誦。次置珠本處。   次入三摩地。   心月輪上觀種子。念其字義。若欲廣觀者。施布真言。觀字義句義(云云)。   次根本印。次部母(用金剛部母)。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用二印明)。次三部。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作善。   已上丹州記。   唱禮。   三身。佛眼(若忙莽雞)。本尊。諸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   金剛部母忙莽雞(亦名發生金剛部)。   大日經第四(密印品)雲。如前印。以空輪地輪屈入掌中。是忙莽雞印。彼真言曰。   南麼三曼多伐折囉赦(一)怛□(二合)吒(輕)怛□吒(同上二)惹愆底(丁以反)莎訶。   私雲。前印者金剛手印也。內縛五古印是也。   義雲。莽忙雞真言。莽是母義。雞是多義。即十世界微塵諸執金剛之母。一切如來智印皆從彼生。故名多母也。以最初底哩字為真言體。多字是心如實相自性清淨一切塵垢本來不生。上有伊聲。是三昧義。此中惠性即是毘盧遮那金剛種子還從此三昧生。若就句義。怛羅吒是破壞義。吒字半體不成。兼有死義。前殺四住地。後殺無明住地。人非但殺一切凡夫。亦殺害一切賢聖。故重言之也。惹愆底譯雲勝生。亦名甘露生。此是一切無能勝者之母。故名勝生。此生即是不死句。故有甘露之義也。   胎軌雲。部母忙莽雞。亦持堅惠杵(三股)。   對受記雲。海大德說文雲。亦持堅惠杵者。內縛二火合直立也。二風少屈當二火背不相著也。權僧正大和上說珍和上說同海說(但以二空持二水叉上)。   一形像。   極深密軌雲。金剛即變成吽迦羅金剛。暴怒處月輪。身流火光聚。遍體玄青色。大自在天王妃烏摩為座。   又雲。降三世瑜伽。二羽印當心。惠手持五鈷。怒臂如下擬。次箭次劍直執。定上五鈷鈴。次弓次執索。皆直引臂持。四面正青色。右黃左綠色。後紅鹹忿怒。自在天王妃為坐(如前說)。   念誦儀軌雲。四面八臂極黑。大威怒形相(云云)。   下文雲。右足下踏大自在魔王。左足下踏魔婦人。   胎軌(惟謹本)雲。心想吽字門。成大忿怒王。八臂而四面。笑怒恐怖形。四牙熾盛身。執持諸器仗(云云)。   青龍本雲。勝三世金剛。右上三股杵。次箭次三昧印。左下索次弓次鏘。   金界軌雲。八臂而四面。笑怒恐怖形。四牙熾盛身。右足苴左直。踏大天及後(云云)。   略出經(六卷本)雲。以左腳押大自在天王面。以右腳押大自在天妻胸乳房間(云云)。   理趣釋雲。降三世立印。其二足相去可立。折屈右膝舒左膝。兩足左踏摩醯首羅。右踏烏摩。   仁王經軌雲。四頭八臂(云云)。   文殊八字軌雲。青色八臂。當前二手結印。檀惠反相釣。餘拳豎進力。左手執弓。右手把箭架。左一手執杵。一手執索。右一手執戟。一手把棒。三面口角現牙。坐火炎中。   尊勝軌雲。降三世。於半月輪中。邪立作走勢。身體青色。狗牙上出。四手。兩手結三昧耶心印。一手結心印。一手執縛折囉(二合。云云)。   慈氏軌雲四臂。兩手結三昧耶心鉤印。向胸心上。左一手曲向耳上。把金剛鉤斧。右手直向頂峻下。把五古跋[白*左]羅周旋生火。首冠五智冠(云云)。   大日經雲。畫忿怒尊勝三世。威猛焰圍繞。寶冠持金剛(云云)。   疏雲。降三世忿怒明王尊。首戴寶冠。持五股金剛印。   圖雲。   甘露佛頂經雲。金剛手現降三世明王。放青色光。口現二牙。阿吒吒笑聲。以右手擲五股金剛杵(云云)。   一功能。   極深蜜門雲。歸命聖主宰。普賢金剛手。為降伏一切。現吽迦羅身。摧三世有毒。令速證菩提(云云)。   念誦儀軌雲。爾時諸佛菩薩一切賢聖現世間。利益一切有情。時為非正法。損壞國土眾生魔等。阿□普賢大士。弘誓甚深故。雲現忿怒形相。白佛言。我在真言。於世甚所希有。諸如來被聽宣說真言。我當守護諸佛教法。饒助一切有情(云云)。   又雲。爾時普賢大士等說此真言。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所有天魔界於眾生損害者。皆悉怖畏而非得安樂。各走集白忿怒尊言。唯願愍念令我無恐懼。爾時忿怒王皆令得安穩。則當右足下踏大自在魔王。左足下踏魔婦人。於國土有情皆令得快樂。誦此真言一返。則無量無邊魔界各苦煩熱病故。於行者生障礙者無得便。變成行者僕從(云云)。   義釋第四雲(如上抄之)同第七雲(如上抄云云)。   一卷數。   御修法所。   承應二(巳)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以妙門樣御本書之了。   舜興闍梨。 元祿十六年癸未十二月二十三日書之。   兜率谷雞頭院阿闍梨嚴覺洪道。 行林第五十三。   軍荼利法(亦甘呂瓶菩薩。慈氏軌。大樂金剛頂。吉裡明王。建立軌)   一支度。   註進。   軍荼利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脅機二腳。燈臺四本。禮盤一面(可有半疊)。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酥蜜。名香(沈。白檀。鬱金。安悉。龍腦)。稻穀。鐵末。枳棘。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三口(各可有杓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淨衣(鈍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所雜具等(如常)。   右註進如伴。   年 月 日。   若依集經意者。明鏡一面。大刀四口。箭四隻可載之。又寶藥香穀欲載之者。如常說矣。   一壇場(此有二種。一受法壇。二救病壇)。   一受法壇。   集經雲。當道場中。以五色作四肘法壇。言五色者。所謂一白二黃三赤四青五黑。欲作壇時。更以種種名香和水。以大心咒咒其香水一百八遍。用塗其地。待□□乾。即用粉繩而栟其地。四方正等作規界已。先下白粉。次黃後赤次青後黑。其壇中心作蓮華坐。安軍荼利金剛形像。東面安置三跋折羅。南西北面亦如東西。四角各安二跋折羅。各相交叉(如十字形)於西門內。南北兩廂各別安置二跋折羅。其上各安飲食供養。其食皆須種種餅果。具足十盤。四面四盤四角四盤。中心一盤。外著一盤。施與一切諸鬼神等。燈五十二盞若不辨者用十六盞。中心四角各著一盞。外院四角各一盞。燈四門兩邊各一盞燈。四角各豎一口大刀。四門當中各豎二箭。中心仰著明鏡一面。咒師南邊安一火爐(云云)。   二救病法壇。   又雲。若有人著鬼神病者。於病人家如法莊嚴道場畢已。即著施主上妙衣服。與作四肘二色粉壇。一白二赤。壇開四門。五方各畫二跋折羅(十字交著)。其壇四角各豎長刀一口。四門各豎好箭一隻。中心安鏡一面。仰著種種飲食。共盛十盤。四面四盤四角四盤。中心一盤。壇外一盤。施與一切鬼神。燈十二盞。香水沙羅。一壇外西南別泥一所小圓罈子。著一盤食。安一盞燈。與一切鬼神。大壇中心著一水罐。滿盛淨水。以青柏葉青作柳葉。以生絹束□聾槽□□□□馗奅禖□酋□楉□祑□□姍奪□驉慼慼慼慼撮B□餕驦□□□□飀□  一起首時分。   集經雲。又有一法。黑月八日(云云)。   一向方。   集經雲。軍荼利像宜置南方。面向北坐。咒師對像。面向南坐(云云)(救病壇文)。   又雲。咒師在於西門。面向東坐(云云)(受法壇文。軌意同之)。 一行法。   甘露軍荼利菩提供養念誦成就儀軌(不空)。   此儀軌中具明入修行儀法則。所用印明同十八道。可謂悉地金剛部中軍荼利明王持明儀軌。但觀曼荼羅之文。羯磨三昧耶之印。付金剛界。更可問之。   私稟受師說雲。五大尊中軍荼利者。是寶生佛教令輪身寶部尊也。今儀軌者是金部軌金剛部中軍荼利法也。豈以金部軌可修寶部尊法哉。更可詳之(云云)。   金剛阿蜜哩多軍荼利菩薩自在神力咒印品(印有二十一。咒有十五)。   此品陀羅尼集經第九卷是也。此中說結界護身供養并壇法成就法等。其結界護身印明等。同於蘇悉地。   丹州池上依儀軌而有次第。如左所出。   軍荼利私記。   前方便(如例)次著坐。次塗香塗手(此事軌文中在下)。次驚覺。次禮佛(軌雲。瑜伽者乃至皆悉攝受云云。此中向東者。向本方也。凡諸尊法中。若有本尊所居。先向彼土可作禮拜故然也)。次普禮(軌雲。又應五輪乃至諸佛如來。私謂無量壽軌用蓮花合掌)。次運心供養(軌雲。次應右膝著地乃至悉除彼等或纏。私謂用定印如何)。次加持香水(乃至)唱禮。次五悔。次發願。次淨三業(如軌)。次三部三昧耶(如軌)。次被甲(軌雲。復作是念乃至修蜜言行菩提)。次金剛輪(軌雲。次應結金剛輪菩薩印乃至等同薩埵大菩薩)。次燒淨器界(如胎記私加之)。次風輪印明(文雲。次應身前乃至諸離因緣。私雲。用印真言如胎記)。次水輪(軌雲。次應於風輪上乃至離言說。私雲。用印真言如胎記)。次地輪(軌雲。又於水輪乃至不可得以為方便。私雲。用印真言如胎記)。次大海(軌雲。又於空中乃至捺地吽。私謂元經大海印當臍觀想。然後誦真言)。次須彌山(軌雲。為成就變化蓮花故乃至下至空際。私謂結印觀想誦真言)。次地結(軌雲。應結金剛撅印乃至稱壇場地應知)。次金剛牆(軌雲。次方隅金結牆印乃至而能侵陵)。次道場觀(軌雲。瑜伽者乃至摩尼為燈。私謂結定作此觀想。又為燒之。次可想大殿內有印大曼荼羅云云)。次三力偈(軌雲。作此觀已乃至普供養而住。私雲。結普印誦偈)。次普通供養(軌雲。說此偈已乃至由此法爾可成故)。次觀尊(軌雲。又於寶樓閣中乃至是金剛羯抳法身種子。私雲。用定印。觀想。曼荼羅中央有阿字法身種子。種子轉各為三昧耶形。轉成尊形云云)。次大輪壇(軌雲。即結金剛因菩薩印乃至弱吽鍐斛。私雲。准金剛界)。次振鈴。次送車輅(軌雲。次結金剛寶車輅乃至乘此車輅)。次結請車輅(軌雲。次結請車輅乃至乘此車輅空中而住)。次迎請聖眾(軌雲。次結請本尊乃至即起集會於道場)。次辟除從魔(軌雲。次應辟除乃至鹹皆歡喜。私雲。二拳安左右腰可作觀歟)。次視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軌雲。次結上方乃至不壞之網)。次火院(軌雲。次結火院乃至吽泮吒)。次閼伽(軌雲。瑜伽者應辨乃至清淨妙法身)。次花坐(軌雲。次結獻花坐印乃至受得座已)。次又閼伽(如先)。次重結大界(軌雲。又結大三摩耶印乃至皆速得成就)。次塗香(軌雲。次結金剛塗香印乃至煩惱炎熱)。次花鬘(軌雲。次結金剛花印乃至菩提心花開敷)。次燒香(軌雲。次結金剛焚香印乃至速獲無礙智)。次飲食(軌雲。次結金剛飲食印乃至得法喜禪悅食)。次燈明(軌雲。次結金剛燈印乃至速獲如來淨五眼)。次普供養(軌雲。次結普供養印乃至沙縛訶)。次讚(軌雲。供養已乃至婆拏曳)。次布字成本尊(軌雲。讚歎本尊已乃至微怒開口)。次本尊羯磨印(軌雲。即結本尊羯磨印乃至歷然分明)。次部母(軌雲。次結金剛部母乃至頂上解散此印)。次本尊三摩耶印(軌雲。次結本尊三摩耶印乃至授與悉地)。次加持珠(軌雲。次取珠)。次正念誦(軌雲。二手大指頭指乃至移珠齊畢)。次還珠法(軌雲。數限滿已還捧念珠加持安置)。次入三摩地(軌雲。然後結金剛縛定印乃至無上正等菩薩)。次根本印(軌雲。又結本尊三昧耶印誦蜜語七返)。次部母(軌雲。然後結部母印乃至終不散失)。次塗香。次花鬘。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軌雲。又以五種供養如先運心而獻之)。次讚(軌雲。則從定出乃至讚揚功德)。次閼伽(軌雲。又獻閼伽乃至授與我悉地)。次振鈴。次解界(軌雲。則以火院蜜縫印蜜言左轉解前結界)。次禮佛。次奉送(軌雲。則結車輅印乃至誦此蜜言。此中有二種印真言)。次三部(軌雲。又結三部印誦蜜言三返)。次被甲(軌雲。結護身印)。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坐禮佛(軌雲。禮佛菩薩)。次出堂作善(軌雲。隨意經行乃至速疾獲得。以下如文)。   軍荼利私記。   右丹州池上記了。   前方便(乃至)啟白神分等(如例)。次唱禮。   三身。佛眼(若忙莽雞)。   南無曼荼羅主縛日羅軍荼利冒地〃〃〃(三反)。   南無四大明王〃〃〃〃〃。   大小自在〃〃〃。三部〃〃。   次驚覺。九方便等(如常)。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軍荼利明王。   四大八大。   諸忿怒尊(次〃如常)。   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次金剛輪。   二手內相叉。進力並申直。忍願纏進力。初節前各以峰相跓。禪智並申立當心。誦蜜語(私雲。真言如常)。   次燒淨器界(如胎記)。次風輪。次水輪。次地輪(已上三輪用印真言種子形色如胎記)。次大海。   先結大海印當臍。觀想。於上方空中想欠字門。當思真實義。所謂一切法如虛空。字變成大日如來。身色如素月。載金剛寶冠。瓔珞嚴飾身。被天妙輕衣。結菩提勝印(私雲。師傳雲。智拳印是也)。深起悲愍一切有情。被貪瞋癡煩惱火焚燒。積集無量不善極惡之業。想大日遍身流澍甘露八功德水。色如珂雪。淋灕六趣一切有情煩惱之火。盈滿金龜背。成大香乳海(云云)(已上軌文取意)。然後誦真言右轉(大海印明如常)。   次須彌山。   軌雲。為成就變化蓮花故。當觀覽字門。流散赤焰而成火輪。其形三角。漸引量同水輪。忽然之間從金龜背湧出八葉大蓮花。金剛為莖。廣大無量由旬。於蓮臺中觀阿字門。當思真實義。所謂一切法本不生。從阿字門法界等流。湧出蘇彌盧山王。為成就妙高山故。當結成就寶山王印。十度內相交為拳相合豎。密言。   由此密言三摩地故。便成蘇彌盧山王。四寶所成。七重金山周匝圍遶。山間有八功德水。山王傍出四跳。四天王等各住本方。無量眷屬衛護金剛峰寶樓閣。其山縱廣八萬四千由旬。其地平正(云云)。   私雲。結山印。而觀想後誦真言。軌文意暗。更可詳之。   次地結。次金剛牆(私雲。已上二印結所觀須彌山王上意也)。   次道場觀(用定印)。   軌雲。瑜伽者又應於須彌山頂觀大寶殿。其殿無礙摩尼所成。四方正等。具足四門。其門左右有吉祥幢軒楯周環。遍垂珠鬘瓔珞鈴鐸繪幡。種種間錯而為莊嚴。彌布殿中。微風搖擊出和雅音。復於殿外四角及諸門角。以半滿月等金剛寶而鈿飾之。寶柱行列垂妙天衣。周匝香雲普雨雜花。復於其外有無量劫樹行列。諸天競奏眾妙音樂。寶瓶閼伽天妙飲食摩尼為燈。   私雲。此次可觀想。大殿內有大曼荼羅。四角有四賢瓶。無量供具周匝陳列(云云)。   次三力偈(用普印)。次普通供養。次觀尊(用定印)。   觀想。曼荼羅中心有寶蓮花。花上有月輪。輪中有瑟瑟盤石。石上有●字。字變成賢瓶(軌雲。中央吽字兩邊阿字。云云。或雲阿字三股)。賢瓶變成軍荼利尊。身色瑩如碧頗梨。威光逾劫焰。赫奕佩日輪。顰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現。千月視不瞬。晃曜鹹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剛諸器杖(四臂八臂乃至兩臂千臂)。首冠金剛寶。龍瓔珞虎皮裾。無量忿怒眾金剛及諸天圍繞作侍衛(云云)。   私雲。軌意雲。隨意所樂四面四臂八臂兩臂千臂(云云)。四面四臂像又雲。住月輪中青蓮花色坐瑟瑟盤石(云云)。   集經意雲。一面八臂立於七寶雙蓮花上(云云)。   次大輪壇(如金剛界。軌名金剛因菩提印)。次振鈴。次送車輅(軌雲。至阿□如來妙喜世界云云)。次請車輅(私雲。真言迦裡灑也之句下。加ヤтэУ軍拏裡曳醯□襏導飀□□翩撮砯註□□□□雜□滿慼憤飽慼撫氶慼潛嵙沭X□□□□□□□□□□□諑□□醨□□□良□迥菕慼慼慼慼潑鵅慼撐T葥□趯□□   次辟除從魔(軌雲。當用降三世威怒眼印密言。於兩目瞳人上。觀紇哩字。變為日輪。流出無量威光。於一一光道上有種種金剛火焰猛利杵。顰眉怒目右旋顯視菩薩大眾。由此金剛威怒眼顯視。諸魔隱在大眾中者皆悉退散。云云。谷記雲。二拳安左右。腰可作觀歟云云)。   次視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次普供。次讚(軌出金剛部讚)。   次布字(用定印)。   頂上●(唵赤色)。心●婀(呵雪色)。兩肩上●(紅霓色)。齊輪●(皓素色)。兩□●(黃金色)。兩脛●(玄雲色)。二足。掌●(素色形如半月)。   由此布字三摩地自身變成本尊。   次本尊羯磨印(私雲。蘇悉地軌不同之。上卷雲。左手置右膊上。亦以大指捻小指甲。展中三指如三古杵云云)。   智押惠度甲。餘三股形。惠手亦如之。右押左交臂。密言曰。唵阿蜜哩(二合)帝吽頗吒。   由此密語印。加持自身等同甘露尊。隨意所樂觀念四臂八臂(乃至)兩臂千臂(云云)。   次部母印。   二手內相叉。忍願檀惠禪智並申。如三古金剛杵形。蜜言曰。   尊勝軌雲。左手當心承珠。右手移珠(云云)。   中道房說雲。右手轉珠。左手舒掌承之。   大原說。右手轉珠。左手相捻輪珠也。如例轉珠是承珠雲也。舒掌承珠之被雲。此意見悉地軌(云云)。   私檢台藏對授記雲。惠和上說忠大德說。又執珠法。隨三部尊。左手相捻如輪環形(屈聚五指端空指端著聚以指之五端)。以珠鬘入環中而懸著之。以右手移珠。隨移珠自轉。又執珠法。仰舒左承執念珠。以右手移珠(忠大德雲。頻參大師謬問。右聽。即是慈覺大師密言記抄耳)。私雲。忠大德說。次又執珠如輪環者。是法全和上說也。次又執珠仰左承珠者未見說者。故知忠大德雲頻參問聽大師密記抄者明矣(云云)。   私雲。上文雲海大德說大師記雲。有雲。印相如文。唯各隨三部。以右手指握持珠顆。以左手二指捻勿執珠顆。直以懸著數珠隨真言(ёбюЗヱ也)。是法全和上說也(云云)。   已上堮恁C   怛爾也(二合)他唵俱蘭馱哩滿馱滿馱吽泮吒娑縛訶。   瑜伽者即觀此聖者在尊前坐蓮花臺。頭冠瓔珞如天女形。左手持五股金剛杵。右手施無畏勢。即想從部母口中流出金字本尊密言。行列具有光明。入瑜伽者口。於舌上右旋如花鬘。作如是觀行已。頂上解散此印。   次本尊三昧耶印(私雲。蘇悉地軌同之。但名軍吒利身印)。   檀惠相交入掌。並屈戒方押叉間。忍願並申。進力屈如鉤。住忍願初節後如三股金剛杵形。禪智並申。押戒方背。處於忍願間。誦此密言。   曩謨囉怛曩怛羅(二合)夜也曩麼室戰拏摩訶縛日羅(二合)俱嚕(二合)馱也(二)唵(引三)虎魯虎魯(四)底瑟吒底瑟吒(二合五)滿馱滿馱(六)賀曩賀曩(七)阿蜜哩(二合)帝吽發吒娑縛(二合)訶(引八)。當誦七遍。了了分明觀本尊。及自身為本所尊(云云)。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三部總。次諸天總。次成就明。次又部母)。   以二手大指雙指當心搯珠。餘三指散直。左手承珠。右手搯珠。如轉法輪相(云云)。   私雲。如轉法輪相文意如何。   護摩(六段作法如常)。降伏息災可隨事。   護摩咒(羯磨明)。番僧并後加持(三昧耶明)。   次還珠法。次入三昧地。   次金剛縛定印。入本尊密言字輪實相三摩地。即於兩目瞳人上觀覽字。色如燈焰。微屈頸閉目。以心惠眼照了心道。當於胸臆內觀想圓滿菩提心月輪。炳現在於身器。了了分明離外散動。由智惠定水澄淨。得菩提心月影於中現。良久心專住一緣。即於圓明上。以心密言右旋一一字布列。意誦乃至三五遍。即觀初唵字一切法本來無所得。與義相應時。但心緣理不緣於字。一道清淨遍周法界。即入第二婀字門。即觀一切法本不生。既觀已入第三密哩(二合)字門。一切法我不可得。即成平等真如。自性成就恆沙功德。次應入第四帝字門。一切法真如不可得。諦觀已。內有微細能緣所緣因緣法義。即入第五吽字門。一切法因不可得。因無所得故果亦無所獲。次入第六頗字門。一切法果不可得。由果無所得故。即成究竟圓滿法身。一切無漏諸法所依止。即觀第七吒字門。一切法本諍不可得。由一切法無諍故。一切法本不可得。由一切法無所得故。一切法本無生。由一切法無生故。一切法我不可得。由一切法無我故。一切法真如不可得。由一切真如無所得故。一切法因不可得。由一切法因無所得故。一切法果不可得。由一切法果無所獲故。一切法離諍。由一切法無諍故。獲得清淨無戲論實相三摩地。週而復始。由一念清淨心相應故。獲得無礙般若波羅蜜。無始時來一切業障報障煩惱障一時頓滅。十方一切諸佛及本尊現前。不久當獲得隨意所樂世間出世間悉地成就。現前生證初歡喜地菩薩。後十六大生證無上正等菩提(云云)。   私雲。或唯觀種子●●。隨一任意。   次根本印(三摩耶印)。次部母印。   想。從自口中卻流出本所持密言。金字行列。入部母口。兼所持本尊密言遍數。及功德附與部母。收掌守護。終不散失(云云)。   次五供養普供。讚。次閼伽。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先車輅。次迎請)。次三部。次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坐禮。次出堂作善。   右依谷記抄出。軌文但觀本尊暫限本尊軌置四尊。其文雲。於寶樓閣中央觀婀字。於兩邊觀吽(引)字。是甘露軍荼利法身種子。次東方觀吽(短音)字。是降三世法身種子。又於南方觀怛路(二合)字。是忿怒金剛藏法身種子。又於西方觀紇(二合)字。是金剛軍童子種子。次於北方觀惡字。是金剛羯抳(古譯名金剛童子)法身種子(云云)。   私雲。此文意如何。更可詳之。又字道觀文雲。從部母口出。本尊密言入行者口(云云)。其意如何。   或依胎藏修此法者。   檢經疏文。不說此尊。玄法軌中。金剛手院明形色等。其文大略如本儀軌。印相密言俱不說之。現圖之中。置於三方。所謂左方第一之重金剛薩埵菩薩。左邊名金剛軍荼利。右方初重觀音。右邊名蓮花軍荼利。西方下院不空金剛與金剛將二菩薩間。名軍荼利菩薩前方便(乃至)供養文(如常)唱禮(九尊佛眼本尊諸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驚覺(乃至)讚(大日本尊四智)。次入本尊觀(定印)。普光淨月輪(乃至)應願濟群生(云云)。   大日心月輪 內有五字門 次有本尊咒。   右旋而布烈 此中阿字門 轉成三鈷杵。   杵變成本尊 現四面八臂 當前慈悲面。   右邊忿怒相 左方大笑容 後微怒開口。   二手羯磨印 右上金剛杵 次執三叉戟。   第四施無畏 左上八輻輪 次手中以下。   三指屈向掌 大捻中上節 頭指向上節。   屈臂肘向左 第四橫覆胯 指頭向右方。   我身中亦有 五字本尊明 阿字轉三鈷。   杵變成本尊 相好如前說 又本尊密言。   遍佈我身份 頂上●赤色 光明照十方。   心●如珂雪 內外耀如月 兩肩上●字。   如虹霓遍照 臍輪●皓素 照一切惡趣。   兩□●黃金 照觸無間獄 兩脛●玄雲。   照修羅悟道 二足●素色 其形如半月。   光照諸外道 捨邪歸三寶 由此布字故。   自身成本尊 本尊與我身 三蜜平等故。   本尊即我身 我身即本尊(云云)。   次出定結根本印(大日本尊三昧耶印明)。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佛眼。次大日。次本尊。次三部總。次諸天總。次成就明。次又佛眼)。次還珠。次入三摩地(先觀大日五字義理。次觀本尊真言字義。如本軌。或只觀種子字義。如常)。次根本印。次部母。次成事業身(乃至)出堂。   若作別壇者。用金剛部別壇(如金剛薩埵處)。   或依金剛界欲修此法者。准降三世而可知之。不能具矣。   對授記雲。曼荼羅第三重四角有降三世(巽)軍荼利(坤)焰鬘德迦(乾)不動(艮)。   又金剛智三藏手繪曼荼羅中。下方列安五大明王立像。   又出生義。於塔上方安諸佛頂。於塔下方安諸明王。   又慈覺大師所傳二十天真言。次有八大明王真言。准略出。   經雲。隨其當方八大護等。一說雲。八方天也。一說雲。八大明王。   一形像。   軌雲。軍荼利身色。瑩如碧頗梨。威光逾劫焰。赫[亦/火]佩日輪。顰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現。千目視不瞬。晁曜鹹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剛諸器仗。首冠金剛寶。龍瓔珞虎皮裙。無量忿怒眾。金剛及諸天。圍遶作侍衛(云云)。   又雲。四面四臂。右手執金剛杵左手滿願印。二手作羯磨印。身佩威光焰鬘。住月輪中。青蓮花色。坐瑟瑟盤石。正面慈悲。右第二面忿怒。左第三面作大笑容。後第四面微怒開口(云云)。   又雲。隨意所樂觀念四臂八臂乃至兩臂千臂(云云)。   集經雲。其像遍身青色。兩眼俱赤。攬髮成髻。其頭髮色黑赤交雜。如三昧火焰。張眼大怒。上齒皆露而咬下脣。作大瞋面。有二赤蛇。兩頭相交垂在胸前。頭仰向上。其兩蛇尾各穿像耳。尾頭垂下至於肩上。其二蛇色如黃侯蛇。赤黑間錯。其像有八臂手。右最上手把跋折羅屈臂向上。下第二手把長戟柱。屈臂向上。其戟上各有三叉。皆有鉾叉。一頭向上。一頭柱地下。第三臂押左第三臂。兩臂相交在於胸上。右手中把兩箇赤蛇。其蛇相交各向像面。左手亦把一頭赤蛇。兩手各作跋折羅印。兩手大指各捻小指甲。餘指皆申。即以左手押右腋前。次以右手押左腋前即是身印。下第四臂仰垂向下。勿著右跨。五指皆申。施無畏手。左上手中把金輪形。屈臂向上。輪有八角。穀輞成具。下第二手中指以下三指各屈向掌。大指捻中指上節側。頭直豎向上伸之。屈其臂肘手臂向上。左下第四手橫覆左跨。指頭向右。八手腕中皆著金釧。以紫色地散花。錦天衣絡膊。項背令其天衣頭分左右各垂向下。將以綠表內紅堭a用繫其腰。虎皮與錦鞔其兩跨。其兩腳脛各有赤蛇。其絞腳脛。其兩蛇色赤黑間錯。仍令其像立於七寶雙蓮花上。其左腳指還向右邊。其右腳指還向左邊。其像左邊踝子以下畫一鬼王。身似人形軀貌。粗大作白象頭。屈膝跪坐。舉頭向上。瞻仰像顏。其鬼右手把蘿□根。屈臂向上。左臂平屈。展手仰掌。把歡喜團。其手兩腕皆著金釧其鬼頸下著金瓔珞。將以綠帶繫其腰上。以朝霞錦鞔其兩跨(云云)。   仁王軌雲。虛空藏依教令輪現威怒甘露軍荼利金剛。示現八臂(云云)。   圖。黃色。後本赤色。有圖雲黃色。以兩手如軍荼利印相忿怒。著天衣坐花(金剛手右尊)。青色。持未開蓮花。著天衣(觀音右尊)。白黃。心上結印。坐赤蓮花(虛空藏院)。   一功能。   軌雲。甘露軍荼利能摧諸魔障。以慈惠方便現大忿怒形。成大威日輪。照曜無邊界修行者暗瞑。速得悉地故。流沃甘露水。洗滌藏識中薰習雜種子。速集福智聚。獲圓淨法身。故我稽首禮(云云)。   集經雲。爾時世尊與軍荼利烏樞沙摩等共會。宣說是大自在威力陀羅尼法印神咒。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毘那夜迦諸惡鬼神等不信敬者生大驚怕。欲走入山不得而去。復欲入海亦不能去。無處藏避。走至佛所。頭面著地請佛救護。佛言。住住汝等莫愬。金剛杵爾頭作七分。汝等曾聞。摩訶畢伽耶王。昔在於彼悉遮山中。已被金剛打殺摧碎。汝憶此不。我此金剛有大力故。若復有人誦持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咒法印等。日日供養廣為懺悔。及欲救護一切眾生厄難之時。汝等鬼神皆護助力不得惱亂。若有人等憶念此咒印等法者。汝等好看。勿使一切惡鬼神等得便惱亂。若復有人誤食酒肉五辛等味。錯食不淨鮮血食者。汝等亦忍不得惱亂。汝等若能不違我語。當令汝等得免如是怖畏之難。爾時伽耶王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等誦持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神咒印壇。常能護行諸佛法要。廣設供養。我等眷屬受佛教敕。不令一切惡鬼神等作諸障礙。若復有人誦持佛咒。及作印法曼荼羅者。常能供養十方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我等護念。若令誦咒人起種種想。或令其病。或令眼闇。或念財色。由是總念不令眾生日日入壇而誦佛菩薩陀羅尼咒及作法印。設使誦持徒然無驗。皆由諸想不能成就。若復有人或以燒香散花設食作諸供具為欲供養。遂被鬼神偷盜將去。使誦咒人作法不成。如是等事。我悉擁護。所有惡魔鬼神等輩隨逐人者。我悉遮護不令隨逐。或復有人誦持我佛正法咒印。有時誤犯錯食雜味。及其食中有諸不淨葷辛薰血器臭穢氣者。或復設與女人交雜。我悉不為障難所惱。皆由我護行法人故。爾時金剛藏言。若復有人受持諸佛法印咒者。恐諸不淨之所染著。懼犯前事。當勤洗浴。時宣禁戒。每日平旦誦咒七遍。食時亦爾。即破一切所有障礙。所作之法一切無畏悉皆成辨。爾時金剛軍荼利菩薩等。於佛會中說此祕密方便法已。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等皆悉印可。同時讚成我等心願。如汝所言。汝等皆當信受作禮敬奉修行(云云)。   金剛頂經雲大樂(云云)。   軌雲。軍荼利金剛名為大樂。是南方施眾生無邊資遺。皆令滿足世出世大安樂故(云云)。   蘇悉地經雲。疏雲。言忿怒軍荼利菩薩者。於五明王。是南方明王即虛空藏菩薩也。三部中是後部忿怒也。言忿怒者。怒謂悉也怒力悉甚也。此菩薩以如來極猛利智刃摧滅諸眾生惑障。故雲忿怒也(云云)。   仁王軌雲。虛空藏依發教令輪現作甘露軍荼利。   熾盛佛頂經雲。虛空藏菩薩現作大笑金剛。   瑜疏雲。摩尼部虛空藏現大笑金剛。   建立記雲。吉裡明王者是軍荼利尊也。軍荼利者是甘露義也。亦名大笑明王。謂吉裡者清淨義也。即息災義也。軍荼利者增益之義也。甘露者敬愛義也。大笑者降伏義也(云云)。   私雲。虛空藏現大笑如來。建立記者即軍荼利也。而集經軍荼利法末出跋折羅吒訶娑法(唐雲大笑金剛)。如此經者別人也。又蘇悉地經出五種護衛法。則其中忿怒吉利枳羅忿怒甘露軍荼利(云云)。建記雲吉裡明王即軍荼利。如何。更可檢之。   一卷數。   承應二(癸巳)年十一月十四日以妙門樣御本書之訖。   元祿十六年癸未十二月二十日書之。   兜率谷雞頭闍梨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五十四。   大威德法(教主經雲大方便。疏雲。六足金剛為大方便。文殊師利大方便智教令輪故即西方也)。   一支度。   註進。   大威德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脅機二腳。燈臺四本。禮盤一面(可有半疊)。白布一端二丈(壇敷並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酥蜜。名香(沈白旦鬱金安悉丁子薰陸龍腦)。稻穀。鐵末。枳棘。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三口(各可有杓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淨衣(鈍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所雜具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五寶等有無。可有人意之。淨衣色(軌雲。持誦者身著黑衣云云)。   註進。   大威德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六寸)。燈臺二本。脅機一前。半疊一枚。白布一端(壇敷料)。酥密。名香(安悉丁子薰陸)。佛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二口(各可有杓)。折敷二枚。淨衣(鈍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軌雲。取熒惑星日午時作法(云云)。   耶鬘德迦經雲。黑月十五日(云云)。   一向方。   軌雲。像面向北。持誦者面向南坐。   一行法。   聖閻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驗念誦法(不空)。此法中說根本三印明多種成就法。二十三種供養真言。而不明行法首尾。師傳雲。此軌是花嚴部經中所出也(云云)。   丹州池上依蘇悉地而有次第。以十八道為其綱紀。   大威德次第。   先洗衣浴身。次建立道場。次辨備供物。次護身(先淨三業。次三部被甲)。次入堂(持珠杵)。次禮佛(懺悔偈淨三業而禮佛)。次著坐。次加持香水灑淨供物(用軍陀利印明)。次加持供物(用馬頭)。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啟白神分等。次供養文。次唱禮。次驚覺。次九方便。次三部三摩耶。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先地結上金剛牆內有大海。八功德水彌滿。海中有寶山。寶山上有寶師子坐。坐上有蓮花臺。蓮花臺上有寶樓閣。諸幢幡寶蓋天衣繪綵等周匝懸列。有諸寶樹浴池水鳥等。諸樂器懸處虛空。不鼓自鳴。有諸香花雲及眾寶雲。普雨雜花。繽紛以飾地。宮殿內有大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寶坐。坐上有紇裡字(古婆字)字變成大威德尊形。相好分明。無量忿怒眷屬圍繞。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治路印(如例。用掃地明在軌)。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奉請本尊(用心中印明在軌)。次辟除從魔(馬頭)。次示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明在軌)。次花坐(明在軌)。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閼伽(用澡浴明)。次供養金剛鈴。次供養獻衣。次寶帳。次幢。次幡。次寶軒冕。次寶樓閣。次扇。次莊嚴。次拂(已上金剛合掌)。次塗香。次花。次燒香。次食。次燈(已上咒在軌)。次普供養。次讚。次布字(用定印。師說用心中心印。即想己身成本尊。想法在軌。唵噁吽)。次根本印。次大心印。次心中心印。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加持珠頂戴。發五大願而成正念誦)。次念誦了頂戴珠置本所。次入定(心月輪上種子)。次根本印(三印)。次部母(蓮花)。次獻念誦遍數真言(用普印咒在軌)。次五供。次普供。次讚。次閼伽。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結先送車輅印誦其明。塗迦羅沙野句加[薩/木]車[薩/木]車句。以二大指向外。解撥二中指端。或用軌奉送明)。次三部。次被甲。次五悔。次迴向。次出堂。   掃地明本私記用治路印。今私雲。壇上道場掃地可用之歟。加持五色粉真言(圖壇時用之)。 大威德次第。   已上丹州池上記了。   前方便(如例)。唱禮。   三身(云云)。   南無阿利也賀野紇裡縛冒地〃〃。   南無曼荼羅主阿利也閻曼德迦冒地〃〃(三反)。   四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   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閻曼德迦 大悲明王 四大八大。   諸大忿怒尊(云云)。   道場觀(云云)。觀曼荼羅(云云)(種子●●。然和尚●。圖堣T形諸說捧也)。供養金剛鈴真言。   唵阿吒吒訶娑曩爾寧。   供養獻衣真言。   唵尾夜(二合)迦羅(二合)左摩爾縛薩曩(二)。   寶帳真言。唵摩尾覽縛摩尾覽縛。   幢幡真言。   唵吠縛娑縛(二合)多(二)貳尾旦多迦羅(三)。   幡真言。唵(一)矩嚕矩嚕(二)麼麼迦哩焰(三。二合)。 寶軒冕真言。唵(一)薩縛捨跛哩布羅迦(二)。   寶樓閣真言。唵(一)三摩耶摩弩娑麼(二合)羅(二)。 扇真言。唵(一)塞怖(二合)吒野塞怖(二合)吒野(二)。 莊嚴真言。唵(一)阿羯羅灑野阿羯羅灑野(二)。 拂真言。唵尾訖哩(二合)多曩曩。   右十箇真言皆用金剛合掌。   私雲。以此等真言用普供養處如何。   讚。   曩謨(引)縛囉娜縛日羅(二合)櫱囉(二合)曼儒具(一)灑摩賀(引)麼拿(二)娑賀娑羅(二合)吠遇尾惹曳尾覲曩(二合)囉瑟吒囉(二合)跛末娜迦(四)。   布字。●(頂)●(口)●(心)。先本尊。次自身。   聖閻曼德迦忿怒王念誦法雲(妙智藏本)。次心頂口心真言曰。唵惡吽(三字青色。云云)。   胎藏廣大軌雲。想。身安三字。頂上唵字。口上噁字。安心上吽。成就尊身(云云)(玄法青龍攝大無此文)。   根本印。   軌雲。次結根本印法。二手內叉作拳。二中指直豎頭相合。即成此印有大威力大神驗。纔結此印誦真言。其人等同大威德忿怒明王身無有異。   勝根本真言。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引一)阿缽囉(二合)底賀多捨娑曩(引)喃(引二)唵羯羅〃〃(三)矩嚕〃〃(四)麼〃迦哩郯(二合五)伴惹〃〃(六)薩縛尾覲南(二合七)諾賀〃〃(八)薩縛縛日羅(二合)尾曩(引)野建(引九)昌囉馱(二合)吒迦(十)貳尾旦多迦羅(十一)摩訶(引)尾訖哩(二合)多路比儜(十二)缽者〃〃(十三)薩縛訥瑟吒(二合十四)摩賀(引)哦拏缽底(十五)貳尾旦多羯羅(十六)滿馱〃〃(十七)薩縛(二合)櫱囉(二合)憾(十八)殺目佉(十九)殺部惹(二十)殺者囉拏(二十一)嚕捺囉(二合)摩曩野(二十二)尾瑟拏(二合)麼曩野(二十三)沒羅(二合引)仡摩(二合引)撚(引)泥縛那(引)曩野(二十四)摩尾覽縛〃〃〃〃(二十五)拿護〃〃(二十六)曼拏拿末第(二十七)缽羅(二合)吠捨野(二十八)三摩野摩拏娑摩(二合)羅(二十九)吽〃〃〃〃〃(三十)娑發(二合)吒〃〃(二合)〃娑縛(二合)賀(引)。   心印。   軌雲。次說心印法。如前根本印。舒二頭指屈如三戟叉即成。結此印誦真言。所作事法皆得成就。   師傳雲。內縛豎合二火。二風二火背屈不著火。是三戟叉也。即三古形也。   唵(驚覺三界一切賢皆集)紇哩(二合種子)瑟底梨(二合。摧伏一切怨家)尾紇哩(二合)多娜曩(恐婦怖)吽薩縛設咄□(二合。一切怨家)娜(引)捨野薩擔(二合)娑野(禁止)娑擔婆野(禁止)娑婆吒(二合)娑婆多(二合。破壞降伏破壞)娑縛賀(軌無注。加青龍注)。   心中心印。   軌雲。次說心中心印。如前心中。直豎二頭指即成。結此印誦真言。能成辨一切事。   師傳雲。如心印。二風二火背不屈直豎。猶如縛日羅(云云)。   唵瑟置[口*剎](三合)迦(引)拿嚕跛吽欠娑縛(二合。引)賀(引)。 對受記雲。海大德說。此印有三。一根本印。二心印。三心中心印。內縛二火直立合是根本印也。此印二風少屈當二火背少不相著。是心印也。此印二風大開立稍去二火。是心中心印也。   意大德說。同第一印無後二印。權僧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此處只用根本印。珍和上說同別記雲。亦閻摩德迦。內縛舒二火頭相柱。 私雲。玄法軌出心咒不說印。應大軌出勝根本真言印無(云云)。   念誦(部母。大日。文殊。本尊。諸天總。成就明。又部母)。   護摩(作法如常)。   軌雲。又法。對像前作三角火壇。護摩七夜。以棘刺柴然火。取苦練葉。書二相愛人名。以葉相背。用蛇皮裹。以鼠狼毛為繩纏葉上。用一百八枚。於真言句中稱彼人名。誦真言一遍一擲火中。彼二人即互相憎嫌不和。   又法。欲令惡人遠去。取烏翅一百八枚。搵芥子油。於三角爐中燒。棘刺柴然火。護摩一夜。於真言句中稱彼名。一遍一擲火中。其人不自由即便遠方去。   又法。欲於軍陣得勝者。取茅草葉一百八枚。長十二指。搵油麻油。三角爐中燒。棘刺柴然火。護摩七夜。誦真言一百八遍。於真言句中稱彼將師名。一遍一擲火中。即得彼軍陣破得勝。   又法。取鐵末六兩。誦真言句中稱彼人名。然後取一撮。以真言加持。一遍一擲三角爐中。護摩七夜。彼設睹嚧即自衰喪。   右法等皆可用心咒。真言句中稱彼人名者。師傳雲。設吐嚕句下在之(云云)。鼠狼者。 師傳雲。松葉書設吐嚕等名編其葉書之(云云)。苦練葉等可准之。   又雲。以□書之上字未乾之間皆書之乎。一點不乾(云云)。努力努力勿他聞。   若有惡人怨家。於善人起惡意相危害者。應當鑄一金銅威怒王像。隨意大少。於一淨室作三角壇安壇中。壇底畫彼人形或書姓名。像面向北。持誦者身著黑衣。面向南坐。結鎙印。忿怒勵聲。日日三時。一七日。其惡人或患惡疾。或患惡瘡或亦亡滅。   又法。畫彼設都盧於貝葉上。或畫樺皮上。畫了結鎙印。按彼心上。誦真言加持一百八遍。然後置像座下。取熒惑星日午時作法。又每日於中夜。以鎙印按彼像心上。誦真言二十一遍。想彼設睹盧在像底。并營從眷屬皆衰喪。   又法。先畫三角壇。壇中畫設睹盧形。取佉陀羅木作橛。可長四寸。橛頭如獨股形。以真言加持一百八遍。真言句中安彼人名。麼麼迦哩閻。於此句下加之。便釘彼心上。一月於像前三時念誦。時別一百八遍。隨力供養焚安悉香。滿一月已。設吐盧即坐臥不安遠走而去。久後身患至死。持誦者起悲愍。為作息災護摩法。彼則如故。   右法等可用勝根本真言。鎙印者。師傳雲。二手內縛。風空面合(云云)。私檢十六印第五鎙印是也。問。真言句中安彼人名於此句下加之(云云)。此句者何哉。   取黑泥捏作設吐盧形仰臥。於腹中著驢糞。又取嚧骨作橛五枚。長六寸。一一橛各誦真言一百八遍。以二橛釘左右二肩。二橛釘兩□。一釘心上。面南坐燒安悉香。要在虔心。誦真言一萬遍。其設睹盧即患病吐血而死。   又法。取佉陀羅木橛長四指。於三角壇中。以燒屍灰畫捨睹盧形。誦真言加持橛一百八遍。釘捨吐嚧心上。想自身為大威德忿怒尊。以左腳踏捨都嚧心上。誦真言一千遍。真言句中稱彼人名。其人即滅亡。   又法。若摧他敵者。應當建三角壇。於中畫大威德明王。身作玄雲色。遍身生火焰。執持諸色器仗。身安三字。謂頂安唵字。口安惡字。心安吽字。成就尊身已。於其像下置諸捨睹嚧并安名字。對此像前。應當布自身一同壇中像法。威驗並皆如是。即結印誦前大心真言一千八十遍。於真言句義中捨睹嚕下稱彼名字。令彼群黨自然退散。或令多病吐血斃。又畫彼像及想己身。並青黑色。六足六首六臂。所以淨六趣滿六度成六通。   右法等皆可用心咒。   若能每日誦一千遍。一切惡人怨家不得其便。令彼作惡法不成。咒咀厭禱悉皆破壞。若見惡夢。誦七遍惡夢不應。   又法。結心中心印。搖揮設睹嚕方。其家國界災起疫疾旱澇。若欲解時。起大悲心。遙想彼國人眾互起慈悲心。相向如父如母如男如女。誦真言一萬遍。即得災息。   右心中心咒功能。軌心三真言所成就各異也。隨樂可持誦之。   先持誦遍數。   先誦此真言滿一萬遍。則能成種種猛利調伏法(云云)(勝根本真言)。對大聖像前作三角壇。誦此真言一萬遍。功行即成。然後取黑泥(云云)。心咒。   私雲。先行不成人守文株而勿作法。豈異芙蓉求於本末乎。   軌奧有一真言。不說其名。其文雲。   又法。欲令聖者疾得降臨。速除障難滿大願者。准前建立三角火壇。當取安悉香及白芥子與摩拏沙嚕地羅。和諸毒藥赤芥子并油獨菅之葉一百八枚。苦練枝一百八枚。削兩頭尖。長十二指。以用□油。誦真言曰(如文)。   摩摩者人也。魯魯血也。所謂人血也(云云)。   護摩真言(少咒)。伴僧并後加持(心咒)。   念誦了入定心月輪上種子(云云)。字義如餘法。   部母(蓮花母半荼羅波悉爾印明。如觀音處和雲。若唯金剛童子軌者。用金剛母亦無妨)。   獻念誦遍數真言(用普印)。唵係係婆哦問。   右依谷記抄出軌文。   或依胎藏修此法者。   大日經中不說此尊。義釋阿闍梨所傳圖別置之。降閻魔尊是也。現圖兩方第一重般若菩薩右置之。玄青廣大軌等說此尊。   前方便(乃至)供養文(如常)。唱禮(九尊。佛眼。本尊。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   驚覺(乃至)讚(大日。本尊。四智)。   次入本尊觀(定印)。   普光淨月輪(乃至)應願濟群生(云云)。   大日心月輪 內有五字門 次有本尊咒。   右旋而布烈 此本尊明中 ●字轉成捧。   捧變成本尊 現六足首臂 六面皆忿怒。   髑髏為瓔珞 虎皮以為裙 遍身有火焰。   左右上二手 作印契當心 左手持鉾鎊。   次手握金輪 右一手持刃 次下手犯捧。   其身青黑色 乘於青水牛 足首臂標熾。   取以淨六趣 滿六波羅蜜 成就六神通。   又以唵惡吽 佈置頂口心 本尊既如是。   我身亦復然。   次出定結根本印。大日本尊(玄法青龍出心咒不說印。廣大軌出勝根本明印。玄具如上注。云云)。次正念誦(部母。大日。本尊。三部心。諸天總。成就明。又部母)。次還珠。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次部母。次成事業身(乃至)出堂。   若作別壇者。金剛部別壇(云云)。   或依金剛界欲修此法者。准降三世而可知之。不能具矣。   一十六印。   大威德尊深祕十六印(金剛智三藏口決曰露地房雜口決出之)。   根本印。證身印。密心印。心中心印。鎙印。棒印。鉾印。楯印。刃印。弓箭印。輪印。攝召印。羯磨印。六首印。眼印。   第一根本印。謂二手內拳縛。二中指末相合。胸臆間建立之(辟除上下五處)。   第二證身印(如眼印)。舒豎二頭指。相當二中指上節直申豎之(用大咒。五處上同)。   第三密心印。如前印。以二頭指相著二中指上節全著之心。   第四祕心中心印。如前印。但二頭指如微笑形。以二大指端相捻二中指文上。謂以二大指端相捻二中指文。此心中祕密之義也(笑伏者三股如伏)。   第五鎙印(鎙蘇各反。□索也。謂結縛之義也。解脫義)。二地二水二火相鉤如索。亦二頭指與二大之端相捻相重。如□索形。相似內縛契也。以是密索契在設睹嚕本心位上。除卻妄執結縛令得智解脫(當心誦真言頂散印。此即隱狀法也)。   第六棒印。以最初根本印用意故作棒印。亦以行手作時。右手地水屈入掌中。以大指橫按地水風三指上。中指直申樹之。是名棒印。即左手作拳按腰側(辟除上下五處諸惡人怨體想以此印打也)。   第七鉾印。以根本印用意故作鉾密印。亦以三戟印為鉾印。謂二羽堅實合掌二水相交入掌中。亦二頭指相交入掌中。二地相合直樹之。二中指相合直樹之。二大指相合直樹之。二腕相合如鉾柄是也。   第八楯印。先定掌五指相側豎。向前方樹之。惠掌亦同重樹定掌內。定慧十指更互相重。右轉三匝。猶如楯圍遶。   第九刃印。如前根本印。但二中指初節微屈。如智刃首是也(如例)。   第十弓箭印。如上智刃印。屈定中指為弓。申惠中指為箭。以射離佛種妄分別心為用。   第十一輪印。定惠地水相鉤如環。定惠大指中指之端相捻如重按二輪。二頭指之端相柱如虛空輪。實相觀照文字等三種般若和合輪印(初加持三葉。次加持壇四方。置於壇中也)。   第十二三昧耶攝召印。三者三界諸心意識總在善惡普遍攝召故。大威德無差別一體智身。以前印二頭指相召歸輪印。   第十三羯磨法輪印。定大指與中指之端相捻如輪。惠羽亦如此。小指無名指頭指等更互相交。右輪三匝辨事是。   第十四六首印(亦名六度印)。二手和合樹之。二少指相交入掌中。亦二大指相交入掌中。二水二中二頭各各指末開散豎之。二掌中間如虛空無際印。七處了開散頂上也(身口意左右肩喉額)。   第十五大威德無比眼印。先二地二水相交入掌中。次二中指和合端相枉樹之。次二頭二大端相捻令有三角。猶如兩眼。次二水末更互左右頭指大指中間相出。如兩目。以印在行者兩眼上。睹見惡人即時滅死。亦以此印打暴惡輩。   復次大威德神通使者智牛王祕印。   二羽作忿怒拳。二拳共相背人並掌中。二水二中諸節齊等。二地中初節忿相屈指末附水指中節側。二頭指微屈如並角。以二大指附二火指中節上。猶如牛王狀。   是一印清涼房大師眼前結得者也。已上。   私雲。師傳雲。第三印與軌第三印別也。異說也。第四印如文。但微笑者如佛眼印勢也。大指押二火中節也。第五印如文。但內縛□各方空風相捻□狀如也。第六印棒印也。根本亦是棒印也。第十五如文。但空風各相捻如環。二水首左右虎口出。第十六印不審(云云)。   案之二忿怒拳面相合。二水二火各初節中節背合節齊。二風如角。二大付二火中節。二地如本端付水中節也。而文雲。二拳共相背入並掌中(云云)。恐此文字誤歟。若脫落歟。若背字皆歟。謂二拳共相背入並掌中歟。心火水指入掌中也。次指字落歟。謂二拳共相背指入並掌中歟。心二拳面合。水火二指背合也。   又雲。十六印行法之中無用之。但鎙印名有軌中而無其說印文。今十六中第五印是(云云)。   一形像。   軌雲。聖閻曼德迦威怒王。身乘青水牛。持種種器杖。以髑髏為瓔珞。頭冠虎皮為裙。其身長大無量由旬。遍身火焰。洞然如劫燒焰。顧視四方。如師子奮迅(云云)。   又雲。青黑色六足六首六臂(云云)。   廣本軌雲。閻曼德迦像。六面六手。足黑色。肱如狼。持髑髏。鬘怒。虎皮以為裙。持種種器杖。捧手而可畏。眼赤暴惡形。三目為標熾。豎鬘熾光熾。或暈黑煙色。亦如安善那夏雨玄黑色。其形如劫燒。應畫乘水牛(云云)。   耶曼德迦經雲。其像六面形貌嗔怒奮迅。六手六腳青黑色。腰細劫波羅瓔珞。其鬘直豎如火炎掣其向上。眼赤如血。虎皮縵胯。手執棒及種種器杖。而有三眼。其身煙色或黑雲色。作可畏相。身騎水牛。能令一切眾生怖畏。畫此像時。用血和為綵色赤。牛脂及人脂向劫波羅頂骨中。調和綵色。取死人髮為筆(云云)。文殊八字軌雲。閻鬘德迦金剛青黑色。六頭六臂六足。各執器杖。左上手執戟。次下手執弓。次下手執索。右上手執刃。次手執箭。次下手執棒。乘青水牛為坐(云云)。   八大童子法雲。身色如黑雲。頭面臂各六(手取物如八字軌)。乘大師子王。髑髏為瓔珞(云云)。   仁王經軌雲。文殊師利依教令輪。現作威怒六足金剛。手臂各六。坐水牛上。摧伏一切諸惡龍。興大風雨。摧有情者令調伏故。   甘露佛頂經雲。妙吉祥菩薩現兩臂六頭兩足金剛明王。放青色光明。齒咬下唇。豎兩目及眉。手持利刃(云云)。   胎藏廣大軌雲。執劍戟棒索。右持名箭(云云)。   義釋雲。降閻魔尊是文殊眷屬。具大威勢。其身六面六臂六足。水牛為坐。面有三目。色如雲。作極忿怒之狀(云云)。   圖雲。青色。六面六臂六足。前第一手結印。右二手捧。三手持刃。左二手持索。三手持戟。坐盤石。極忿怒形。在火炎中(云云)。   一。功能。   軌雲。爾時釋迦牟尼佛。觀淨居天宮諸大菩薩天龍八部。告文殊師利言。過去十阿僧祇俱胝如來。皆於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發無上菩提心。說文殊師利真言教法。欲令佛法久住世間。加持國王護持國界。以十善法化導有情。今整是時。汝當宣說(云云)。   又雲。纔誦此真言。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所有天魔毘那夜迦於世間作障者所居宮殿。皆大震動恐怖不安。皆來雲集。頂禮大威德尊白言。唯願哀愍令我無畏。爾時威德王白佛言。我今所說真言。十地菩薩聞此真言。不隨順佛教法者尚能銷融。況餘諸天龍八部作障難者(云云)。   八大童子法雲。盡運命時。作曼荼羅。如法護摩。明王擁護故。定業延十五。能法焰摩所。必定令還來。能斷閻摩命(云云)。   私雲。上護摩中所出軌文等可見之。   一卷數。   八卷之內。   承應二(癸巳)年十一月九日以妙門樣御本書之。舜興。   元祿十七年甲申二月五日命松安書之。   台嶺兜率谷雞頭院嚴覺洪道。 行林第五十五。   金剛藥叉法。   一支度。   註進。   金剛藥叉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脅機二腳。禮盤一面(可有半疊)。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酥蜜。名香(沈。白檀。鬱金。龍腦)。稻穀。鐵末。枳棘。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三口(各可有杓閼伽神供料)。折敷三枚。淨衣(鈍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可雜具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五寶等欲載之者。如常說可出之。   一起首時分。   軌雲。從月一日迄十五日(云云)。   一向方。   軌雲。唯修法時。隨念向望方。細示方如護摩法(云云)。   一行法。   金剛藥叉瞋怒王息災大威神驗念誦儀軌(金剛智)。   此軌不說行法。唯雲。若欲行此咒。如聖不動尊也念誦儀軌而作法(云云)。私稟受師說雲。不動尊念誦儀軌者。是何本哉。若金剛智譯使者法者。彼法雖說種種事業成就之法。供養法則缺而不說。雖我所譯。寧指不說行法儀軌。而謂依彼哉。若說行法如底哩三昧耶軌等者。金剛智者。師在前而譯。今軌不空者。資在後而翻。底哩軌等。豈指資所譯本哉恐有金剛智所譯不動別軌本。而未渡來此國歟(云云)。丹州池上依蘇悉地而有私記。如左所出又瑜經第十二品說此尊法。其文如下抄之。又師傳雲。胎曼荼羅金剛手院金剛牙即金剛夜叉也(云云)。故依胎藏修之無妨歟。瑜經所說尊法。皆以金界行之(云云)。仍附兩界蘇悉地可行此法矣。   金剛藥叉私記(丹州池上)。   前方便(如例)。驚覺。九方便。次發願。次三部。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前地結上。金剛牆內有大海。海中寶山。山上有寶樓閣。閣內有大曼荼羅。曼荼羅四角。有四賢瓶無量供具周匝陳列。曼荼羅中心有寶蓮華臺。臺上有日輪。輪上有●吽字。字變成金剛牙。金剛牙變成金剛藥叉。六臂持眾器。弓箭刃輪印及薩埵羯磨。五眼布忿怒。三首馬王髻。珠寶遍嚴飾。內外八供四攝菩薩二十天等周匝圍繞(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振鈴。次送車輅(想車輅至本尊所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眾(用金剛部印真言。末可加藥叉曳醯□襏導飀□□□□橭□襦□饜□飀□□椸馘稀毼襦□饜□飀□□□□□□□□□□□□□□□□逆□□□楁裀□□□□秕□□□檳飀□□□裀□□□飀□□鶠慼慼歎j□□K□□□□□觔□□□騮□飀□□誇馘稀檢□  觀想。心月輪變成日輪。輪上有●吽字。字變成金剛牙。其牙漸舒漸大。舉體成金剛牙牙變成金剛藥叉。六臂三面(具如前道場觀中觀尊)。   次根本印(或如金剛界或口決)。次加持珠(如悉地)。次正念誦。次置珠本所。次入三摩地。   心日輪上觀種子念其字義。若作廣觀者。旋布真言觀字義句義(云云)。   次根本印。次部母(用金剛部母)。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用二印明)。次三部。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作善。   軌雲。若欲行此咒。如聖不動尊念誦儀軌而作法(云云)。今暫依十八契明之。   金剛藥叉次第。   已上丹記了。   唱禮。   三身。忙莽雞。   南無曼荼羅主縛日羅藥叉冒地〃〃〃(三反)。 南無四大明王〃〃〃〃。   大小自在〃〃〃。三部〃〃。   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金剛藥叉 大悲明王 四大八大。   諸忿怒尊(云云)。   觀曼荼羅。種子或●郝(云云)。   辟除眾魔(如悉地。云云)。以左手大指捻小指甲。豎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託之(云云)。右三股印安腰。以左印先左三轉辟除。次右三轉結界。次印五處(云云)。唵枳裡〃〃縛曰羅□榳]□□  讚(用金剛牙讚云云)。   縛曰囉藥乞叉摩呼播耶縛曰羅□瑟吒囉摩訶婆耶摩羅缽羅摩□底縛曰路櫱羅縛曰羅戰拏曩牟娑都諦。   私雲。是金界十六尊中。此方金剛牙菩薩讚也。古師傳雲。此通讚也(云云)。   本軌雲。讚歎藥叉金剛曰。   縛曰羅(二合)噯咄囉藥叉縛曰羅(二合)底哩□□f□補]利(二合)賀□□襼誇□餀□□導□□諑□□□饉驒樗夾\□褸□餀□□導□□諑饛糖\□褸□餼氬嶠□鑣也(引平)噁。   生歡喜悅意。可誦此讚歎偈。   善哉善哉噁藥叉 憐愍有情我等類。   無倫比像化含靈 何者寧為伺惱法。   私雲。已上梵漢兩讚。是儀軌所列也。並別也。以此兩讚為別讚耳。   根本印(或如金剛界。或口決雲)(若修護摩可加當壇護摩印明。念誦亦爾)。   金界軌雲。進力檀慧牙。縛曰羅藥乞叉吽。   對授記雲。日院說。二手忿怒拳面相合致口。二風安口左右。想立一牙三誦。香房中院並同日說。記者私雲。略出雲。又用檀慧度進力等置口兩邊。如藥叉牙。教王雲小指牙。真實雲。次觀金剛藥叉菩薩行者。作想我是金剛藥叉。所以諸佛大方便力神通變化。我口中有金剛利牙。一切見者懷大恐怖。善能摧滅一切魔怨。我身五色。諸佛菩薩眾生十方世界亦皆五色。結金剛拳。左右小指相鉤著口。舒二頭指安左右頰。是二牙相。   私雲。已上羯磨會印。   進力檀惠開小豎進力鉤(云云)。設咄嚕(二合)薄乞叉(二合)。   對授記雲。日院說。外縛二地各立。二風如鉤不柱。想如牙也。香房中院並同日說(唯中院說惠和上雲。二風屈端向下或亦鉤)。私雲。略出經雲。如本繪曲進力度開檀惠度為牙。名金剛藥叉三摩地契。教王雲。曲頭指如牙。小指亦復然。   私雲。已上三摩耶會。   師傳雲。金剛牙菩薩印明。金剛部普通印明(云云)。   私雲。已上金剛界印明瞭。   本軌雲。又金剛藥叉為施調伏故。說大威怒王根本大心真言曰。是咒印甚祕密故。非表儀軌(即在別卷。親近阿闍梨。承事可習學。甚密故)。誦此咒時。一切魔王鬼眾不得安穩怖懼之事。如大靈驗真言無異。但咒印別。   師傳雲。在別卷者。●●●●中印明也。戒方忍願指內相叉為齒。檀惠曲如鉤。進力及禪智曲如笑眼形。是名根本印。亦名根本心金剛盡明曰(私雲。金剛盡者。教王經雲金剛悉。舊雲金剛夜叉云云)。   私雲。或雲。師曰。進力與禪智各端相捻。或雲。進力頭相柱。勿相著於禪智等(云云)。   師傳雲。右印明唯限此尊。不可普通也。   私雲。已上口決印明瞭。   私檢瑜經復有一明。其文雲。   更說一字心祕事最勝密。此名最勝祕金剛印語心。諸佛大悲身常在此字中。隨處誦一遍。諸大果菩薩一切人天眾。悉皆禮彼人如前所作法。或誦此密言。一切速皆成。此名最勝密。   又檢本軌雲。先持行者。棒上羽為鈴拳當乳上。以觀羽作刃縛置膝上。以止羽共第一噁字返拳縮引。共第二鍐噁字返觀羽。即二手如鳳威粕米勢。共第三噁下止上觀拍節出聲。共第四憾(引)二羽磨轉。共第五發吒互止觀上下三遍以拳纏身。置頂左轉成辟除。右三轉成結界。後以印各押四合。瞋目怒口。甚怖畏體。誦明真言曰(私雲。軌雲文雲。說大靈驗真言。下文雲。誦上大靈驗真言)。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引一)阿胃迦(引)也(二)尾曩(引)也(三)噁(入四)毘只迦(引)也縛曰羅菴(平引五)設咄嚧(二合)鍐噁(引六)達磨薩縛(引)吒迦爾(若以反)尾伽哩寧(引)尾伽哩寧(引七)設咄嚧吽(引平)噁(入八)訖哩訖哩伽□□□峰□□□□□鑣(引十)憾(入十一)嗚[口*祖](主於反)摩羅□□襼導驒□□祐□襼飯□□騷□觾娷□觾導雜□□飣□□峰□□□韥□□鑣也(十四)娑發吒(二合)娑發吒(二合十五)吽(十六)發吒(引二合十七)。   又有印明。其文雲。   二羽合掌作拳。屈進力作谷口撥之。心起大慈悲。真言曰(上文雲大悲三昧真言)。   曩莫三曼多沒馱南(引)伽尾波羅(二合)設咄嚧鳴吽(引平)娑縛(二合)賀(引)。   師傳雲。二拳合面。二空並立之。二風屈來雲之。其二風頭住二空頭。尚是宜也。   或本雲。合掌(云云)。而多本合掌(云云)。是佳歟(云云)。   私案本軌意雲。以大靈驗真言為根本明。次印明意者。持誦上大靈驗真言。而降伏惡人。前人死亡眷屬無殘留。時為令彼甦生。持次大悲三昧真言作蘇生法也。仍此軌元意。以此二印明為旨趣歟。而師傳之中以大靈驗真言印不雲為根本。其意更可註之。   正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瑜經明大悲三昧。出現智。諸天總。次又部母)。   忙莽雞(亦名發生金剛部)。   南○赧(一)怛□(二合)吒怛□吒(二)惹衍底(丁以反)莎訶(印三股印大日經)怛爾也(二合)他唵俱蘭馱哩滿馱滿馱吽泮吒娑縛訶(軍荼利軌印同前)。   降三世(如常)。   出現智(亦名蘇悉地羯羅)。   爾縛曰羅(二合)悉體囉沒弟布囉縛(二合)縛怛摩(二合)滿怛囉(二合)娑囉娑縛賀(有歸)。   入三摩地。   ●字(因不可得義也。欲廣知者。可見吽字釋)。   部母(用金剛部母。私雲。忙莽雞印明如上出之)。   右丹州記中師說等抄記了。   依胎藏界修此法者。   前方便等(如例)。唱禮(九尊。佛眼。本尊。諸大明王。大小自在。三印云云)。驚覺(乃至)。讚(大日。本尊。四智)。次入本尊觀。   普光淨月輪(乃至)應願濟群生(云云)。   大日心月輪 內有五字門 次有本尊咒。   右旋而布列 本尊真言中 ●字轉成牙。   牙變成本尊 金剛藥叉形 六臂持眾器。   弓箭劍輪印 及薩埵羯磨 五根布忿怒。   三首馬王髻 珠寶遍嚴飾 我身中復有。   五字本尊明 吽字轉成牙 牙變成本尊。   相好皆具足 與本尊無異 一理無二故。   大日即本尊 本尊即我身 我身即本尊。   次出定根本印(大日本尊)。次加持珠。   次正念誦(先佛眼。次三悉地。次本尊。次三部心。次諸天總。次又佛眼)。   次還珠(乃至)禮佛出堂。   若作別壇者。用金剛部別壇(云云)。   金剛牙菩薩。   尊位。金剛手院第三行第四。   梵號。阿利也(二合)縛曰羅(二合)能瑟吒羅(三合)密號調伏金剛。   種子。吽。   三昧耶形。蓮花上有牙。   形像。肉色。左手當腰持蓮華。上安半三股。右手屈手指當腰。著天衣坐赤蓮花。   印明。   右胎界行法大略了。   瑜疏雲。第四金剛夜叉念誦法雲縛日羅藥乞叉。教王經雲金剛盡(是金剛牙菩薩異名也)。此經雲金剛大焰口。亦名金剛大藥叉吞噉。亦名金剛盡。名金剛食(是忿怒明王名也)。 若作曼荼羅。及畫或觀成。當觀吽一字。成大羯磨輪。連續十字成大圓輪。放光焰金色。復於臍輪中。當鈷於五分。觀五大月輪。一輪安五尊。共為二十五。用金剛界字羯磨印布安(用金剛惠羯磨會五佛四密十六菩薩種子成之。即用其印真言立之)。次於輪四隅。放種種色光。一隅四忿怒。四隅十六護。各持五峰杵。作金剛擲步。皆從吽字生。身作四方色。   文殊八字法雲。第三院十六大天外護。南焰魔後。次西羅剎主。次角羅剎後。次北水天。次北龍天後。次北風天王。次東風天後。次東毘沙門天王尊。次東毘沙門後。次東伊捨那天王。次南伊捨那後。次南帝釋天王。次南帝釋後。次南火天神。次西火天後。次西焰魔天。此經四隅各四大護。當分四方王后加於四維。以為四隅各四大護。准五大虛空藏五方色。中白。東黃。南青。西赤。北黑。此五若大勝品。東白。南黃。西紅。北綠。以五大品為定。作十六色。最中圓佛(下文亦云。行人自為佛處。於輪臍中。即以自身先成大日。次變大日成大焰口金剛藥叉)。四隅內供養(四月輪間)。次四方面前。左右安二尊。所謂鉤等四。及香華等四(四輪各左右左攝右供)。次復相對處。安妙吉祥幢。種種諸寶網。繪衣珠鬘輪。鈴拂商佉。天女作眾樂。如是等安布。皆從吽字生。用前成就明。安已誦一遍。即能成真實堅固如金剛。行人自為佛處。於輪臍中(本尊真言先持誦成就者。名前成就明。或用唵字明等。為前成就明)。我今更說祕。金剛藥叉形。六臂持眾器。弓箭劍輪印。及薩埵羯磨(鈴杵)。五眼布忿怒。三首馬王髻。珠寶遍嚴飾。其餘諸聖尊。盡如金剛界(先用金剛界三十七尊印明。安立已畢。次變大日為火焰口。猶如大日。從胸現降三世。次以四密成火焰口。次東南西北四尊次第變成火焰口尊。例如吽迦羅法。以五部尊次第成吽迦羅云云。當例此中五月輪壇並作五大明王輪壇。各以五大明王轉變各作五五二十五尊。云云)。   右瑜疏文。其行法首尾。准序品七分而可行之。但委曲更可問明師。 T76038501.GIF   ●字變成羯磨輪(云云)。此曼荼羅多是觀作也。而或畫之。而畫時吉祥幢等諸莊嚴文略之(云云)。以羯磨會種子為其五月輪二十五尊種子故。經雲用金剛界字(云云)。又以羯磨印明為其印明(云云)。一隅各四忿怒。其形如忿怒尊頭面(降軍夜等也)。而一頭二臂也。一手取五□檢□櫸□□騅□□□□□散□覈褓□□導飀□□□□糖□□□□□□□□□□□□埤□□送椹□□□□□□呂□□□□□□稙□□降□□□□糖□□□□□□□□□縷□□□□□□□榬□□樿□□□樉□栗□□秈□z□□□  五月輪二十五尊最中。大日變成金剛夜叉。即可畫金剛夜叉形(如經)。經雲最中圓佛處者。佛者即夜叉也。如此品初雲。有佛名金剛夜叉是也。其中月四邊四密及四方月。各各佛各四親近之形。皆如金界曼陀羅。而結夜叉印。入金剛夜叉三摩地為異也。如降三世會也。其二十四箇尊。夜叉羯磨印結之。其印者如佛眼曼陀羅。摧一切魔菩薩印是也。又如四臂不動印也。   四隅內四供(疏雲。四月輪間。云云)。師曰。四隅各有一月。故於四月輪中(問與中同)畫也。一雲分文曰。當內輪四月之間也。外供四攝經疏意。四方各二尊交之安之。謂最近尊安之意也。   問。四攝八供同結夜叉印。入金剛夜叉三摩地耶。答。准金界降三世會之中。四攝八供耳。彼十二供如例有所持。此十二供亦可爾也。疏意。其十六護是十六天也。而其形非天形。如忿怒尊形畫之(云云)。外護金剛也。即十六箇天也。八供四攝全如金界。最中尊是夜叉也。六臂持眾器。餘二十四尊形同金界。而結夜叉羯磨印。入金剛夜叉三摩地也。如降三世會。東方一尊是降三世尊。餘二十四皆結其印。入其三摩地也。輪內四隅放種種色者。各一隅其本方之色可塗也。而各隅四護地色同色也。   十六護頭首面如降軍等忽怒尊之也。髮豎也。又有光炎遍身也。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依師說記之。長宴。   護摩(作法如常。降伏息災可隨事矣)。   軌雲。若有惡人怨結於善人起惱擾。法師應當畫神驗忿怒王像。隨意大小。作三角壇。向惡人所居方。作噁心誦上大靈驗真言。每日三時二十一遍。滿三日已。惡人死已。眷屬無殘留。若欲甦生。取蓮花根檮末。以大悲三昧真言。一日一夜不飲食。滿一百八遍。即惡人及眷屬甦。於佛法起歸敬(云云)。   又雲。欲得佛法大靈驗。先像前作四肘方壇。壇中安白銅大器。盛滿香水。從月一日迄十五日。燒香散華致禮敬。誦大靈驗真言。晝夜無間不嘗睡眠。全堅固精進。旦不安居不安立留。十五日夜間無斷絕。滿十萬遍。藥叉王自現身加持持誦者。即念憐愍有情故。示現妙形像。二世菩提何非成。即隨喜怖畏。   又雲。又欲急殺惡人。書人像姓名。置調伏壇。最初角削竹打穿立腹中。誦大靈驗真言。以暴惡卒怒心。加持一百八遍。一遍一打人像便死。   又欲好女自得及令他得。松葉書彼女姓名。繫像前誦大慈三昧真言七遍。啟白威怒王。如是每日三時繫念啟白。威怒王慈愍故。自為好女。意非令生他念。自從宮宅□來。極愛著。此更無他念。寧他妻。夫厭妻。妻厭夫。一心一向歸後夫常發菩提心教他夫矣。   又欲得官位。像前至心燒香。設種種供養。三日三夜乃至七日七夜間。可誦大慈三昧真言祈願。所願無一不成。則作增益法自成就(云云)。   私雲。右作成就法等。或大靈驗真言。或大慈三昧真言。如文可用之。但常途修法之時。護摩真言。師傳用小咒金界羯磨會牙菩薩真言也(如上出之)。   後加持并番僧用別卷明。   一形像。   軌雲。現三面六臂大威忿怒形。以七珍瓔珞莊身。其身長大無量。遍身火焰燃如劫焰。威猛顧視四方如獸王(云云)。   瑜經雲。我今更說。祕金剛藥叉形。六臂持眾器。弓箭劍輪印。及薩埵羯磨(杵鈴)。五眼布忿怒。三首馬王髻。珠寶遍嚴飾(云云)。   仁王軌雲。示現四臂(云云。堮捅部C有師說。已上)。   一功能。   軌雲。爾時金剛手虛空庫菩薩摩訶薩。觀察天宮諸大菩薩天龍八部等。而從座起偏袒右肩。白釋迦牟尼佛言。乃往古昔無量俱胝大劫。為求法故。流轉器世間。多有波旬王不令進。多退佛法。唯願薄伽梵。聽示現權身。說大威神驗真言。佛言。欲現何權身。答曰。現大聖藥叉金剛形。過去佛已現。現在佛今現。未來佛當現。我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現我自心三昧忿怒。而守護佛法愍念有情。佛言。善哉善哉。大聖欲護持佛法愍念有情。仁者善可現權說大靈驗真言。我與仁者加持護念。俱共說真言慈護持者。即時未起座現三面六臂(云云)。   又雲。爾時藥叉王說此真言。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魔醯首羅天等自在力王眾所居宮殿。皆悉散動不得安穩。悉雲集來頂戴藥叉金剛。唯願大力尊哀愍。令我得無畏安樂威德。藥叉王白佛言。此等魔王等所憂惱如何願何為。佛言。猶暫可愍令此等得安樂。即免此等已。即時魔王等白忿怒王言。我俱共加神力守護佛法。各退散(云云)。   又雲。被此忿怒尊加持時。設諸惡人惡魔惡禽獸。乃至厭禱蠱術魑魅魍魎惡鬼神等。起噁心欲惱害行人。遠近來向行人住處。則路中自所殺害。此神驗三十里外圍繞。令無諸障礙(云云)。   私雲。教王經雲。大黑(云云)。疏雲。金剛夜叉是北方菩薩。北是黑色故為大黑也(云云)。 金剛頂經意雲。摧一切魔菩薩現金剛牙菩薩。金剛牙菩薩者金剛藥叉也(可檢正文)。仁王軌意雲。摧一切魔菩薩現金剛夜叉(云云)。瑜疏雲。羯磨部摧一切魔菩薩現步擲金剛(云云)。本軌意雲。金剛手虛空庫菩薩現金剛藥叉(云云)。   一卷數。   謹言。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金剛夜叉真言。降伏護摩真言。三部總真言。諸天總真言。 奉供。   護摩供。華水供。飲食供。   右始自今月。日至於今日。七箇日夜二十一時之間。殊致精誠。奉請本尊金剛夜叉明王。并三部聖眾。轉念上件真言奉祈。女大施主御產安穩之由。仍錄遍數謹言。   年 月 日。大法師(丹州池上御案也)。   軌意雲。幼稚行人不可習持。唯除年滿四十(云云)。   金剛部有七種通印。   一。定惠內縛。二風並立。二肘併合。名搥印。   二。定惠內縛。二火直立相合。名捧印。   三。如前印。火輪相跓屈第三節。名刀印。   四。如前印。二火交少屈如弓。名弓印。   五。如前二火直交。名箭印。   六。如前印。二火立合。二風開屈。當火背不著。名戟印。   七。內縛二風直屈相跓。名壼印(亦名輪印。並用)。   一切無別印。金剛等隨用此印。佛部蓮華部普印用金剛合。   已上出胎藏對授記海和上說也。   師傳雲。內縛槌。立火輪捧。屈上節劍。火輪交左微曲弓。右直箭內縛火合風屈在火背不相著戟印。次內縛風輪圓名索印亦名輪印。   金剛部真言。   那謨囉怛那怛囉夜也那莽室戰拏縛曰羅簸儜曳摩訶藥乞叉網曩缽跢曳唵枳哩嘮捺哩尼沙訶。   已上師傳。   私雲。傳授胎記雲。無真言金剛等。用一切持金剛真言。曩〃〃〃〃赧吽(引)赧吽(引)發吒發吒髯〃Л③ロ。   金剛藥叉。行林第五十五。   文久二年七月二十三日於正覺院僧房書了。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挍合訖。 行林第五十六。   烏樞沙麼(集經雲。唐雲不淨潔金剛。火頭金剛(集經并大佛頂經)。穢積金剛法。受觸金剛(義釋)。金剛咒(記))。   一支度。   註進。   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一鋪。   壇一面(可有爐桶)。脅機二腳。燈臺四本。禮盤一面(可有半疊)。五寶(金。銀。真珠。瑟瑟。頗梨)。五藥(赤箭。人參。茯苓。天門冬。石菖蒲)。五香(沈。白檀。丁子。鬱金。龍腦)。五穀(稻穀。大麥。小麥。菉豆。白芥子)。酥蜜。名香(安息。紫檀)。白布一端(壇敷打)。大幕一帖。芥子袋。佛供覆。大瓷瓶一口。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赤色)。   阿闍梨。助修。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三口(各加杓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   僧房裝束雜器等(如常)。   右依仰旨註進如件。   保延元年十一月之比。御產御祈師匠被修此法之時支度也。雖不載支度昌[卄/補]席。赤色坐具被用之。   堮捅部C集經九雲。然後作水壇。壇中心著盛五穀盆。言五穀者。一粟。二大麥。三青稞。四小豆。五稻穀(云云)(可見本文已上)。   一起首時分。   經中多雲。黑月八日或十四日(云云)。   集經雲。從平旦一上。日中一上。黃昏一上。每日如是三時。各誦一千八返。或誦一百八返亦得。除此之時。不得浪誦(云云)(治病之時文也。餘時准用無妨歟)。   一向方。   軌雲。依於東方置本尊像(云云)。   下文說四種護摩(息增敬降)。向方(如常)。   經上雲。面東誦根本真言(云云)   集經雲。東壁張金剛像(云云)。   下文雲。近於南壁金剛像。像面向北。咒師面向南。坐像前(云云)。   一行法。   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二卷(北天竺國三藏阿質達霰譯)。   祕錄雲。三卷(云云)。意雲。烏瑟沙摩經(上下兩卷)。最勝心明王經一卷。而烏樞瑟摩經兩卷內題前加書心明王經題。又心明王經外題書烏樞瑟摩經題。加前兩卷以為烏樞瑟摩經三卷(云云)。然者三卷者誤也。此經雖說種種持明法并曼陀羅等。不委入修行儀矣。   大威怒烏芻澀麼(二合)成就儀軌(不空)。   此軌委說入修法第四種護摩儀悉地金部行儀也。   金剛烏樞沙摩法印咒品一卷。   陀羅尼集經第九卷是也。此卷盛說此卷種種印契成就法等形像曼陀羅并護身結界奉請供養印明等。其明印異於悉地也。又非大法所用。是此尊本法地。此外穢跡金剛法金剛咒法等。皆說此尊真言印契功能等。各往而驗也。   本軌悉地金部行法也。仍任彼軌儀記其次第。若有闕者補以通法。   前方便(如常)。唱禮。   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圓滿法身盧遮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縛日羅忙莽雞冒地〃〃〃。   〃〃大曼荼羅主烏樞瑟摩冒地〃〃〃(三反)。 〃〃五大明王冒地〃〃〃。   〃〃大小自在十二宮天〃〃〃。   〃〃三部界會〃〃〃。   次驚覺。九方便等。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烏樞沙摩明王 四大八大 諸忿怒尊(云云)。   次五大願。次佛部三昧耶。次蓮華部三昧耶。次金剛部三昧耶。次被甲。次頭印。   已首同本尊(云云)。經下雲。頭印前棒印。舒二頭指屈中節。及以頭相拄。經上雲。頭印如大牆院。屈左頭指入之。大牆印。結前捧印。極開二頭指。前棒印大忿怒印是也。並雙手中名小指等互以面相著。其大指捻其三指甲。便相握成拳。舒頭指合如針(下卷雲。棒印。二手各以大指押中名小甲成環。二環極力相握。舒頭指如針。用大小云云)。   文雲。二羽各虛拳。禪智捻餘甲。開右拳握左。進度直如峰。舉額於其頭(私雲。持明御說雲。頭者非頭頂。是印名也。云云)。   堮捅部C開右拳握左者。右大指入左拳內。以右中名小三指左頭指已下四指握也。進度直如峰者。右頭指直申之也(已上)。   大心真言曰。   唵(一)縛日羅(二合)俱嚕(二合)馱(二)摩訶摩拿(三)訶曩娜訶跛佐(四)尾馱望(二合)娑野(五)烏樞瑟麼(二合)俱嚕馱(六)吽(七)□□□□□飩□□□□諑□□襼導飀□  堮捅部C集經此真言。烏樞沙摩護身法印咒雲。印兩手掌向身相叉。中指及無名指頭轉智掌上。小指邪豎頭相拄。屈二頭指相鉤右押左。屈二大指捻頭指上節。檢文。   次頂印(同本尊頂雲)。   文雲。屈頭契進峰。入掌舒力度。遂成頂契相。   堮捅部C如前屈進入掌之左。頭指舒之。   已上。   唵(一)入縛(二合)拿(二)入拿(二合)拿(三)薩縛弩瑟吒(二合)(四)娑擔(二合)婆也(五)娑擔(二合)婆也弩邏達羅(七)弩瑟吒(二合八)寧縛羅也(九)羅訖叉羅訖叉(二合)娑縛(二合)賀。   次甲冑印。   文雲。如前二契相。進力皆屈之。相捻勢如環。印身五處。甲冑真言曰(堮捅部C印母如前左右頭指舒。屈頭相拄令圓也已上)。   唵(一)薩望伽髯(二)摩訶帝髯(三)縛日羅(二合)捨寧(四)縛日羅(二合)播捨(上五)摩那缽羅(二合)尾捨(六)薩縛弩瑟鹼(二合七)娑擔(二合)婆也(八)娑擔(二合)婆也(九)吽泮吒。   次普焰印(上雲。護身普焰印。手背相著。指頭垂下。名下合掌。乃深相交諸指。二小指如針大開掌。二大指互捻頭指甲側)。   文雲。內叉其二羽。開掌諸度舒。合檀慧成峰。微屈禪智節。牙捻進力側。近甲普焰成。誦大心真言。當胸安其印。   堮捅部C內縛大開腕。二小指直申之頭相拄屈。二大指各捻頭指側。甲近寄者。大指各捻頭指下節者。自左右頭指甲近付也。   次棒印(堮捅部C改甲進力環者是也。甲字申字書本在之。誤也。以前甲印為今印母故也。已上)。   文雲。改甲進力環。極舒自相合如針。名棒印。 唵俱嚕(二合)馱曩吽惹。   次獨古印(本尊遍入身即同大力體云云)。   文雲。普焰契又陳。禪智成針狀。真言用根本。名獨股金剛(堮捅部C以前普焰印。二大指改申頭相跓如針也。已上)。   唵(一)吽(二)發吒(半音)發吒發吒(三)鄔仡羅(二合)戌拿播寧(四)吽吽吽(五)發吒發吒發吒(六)唵(七)優羝寧囉曩(二合)娜(八)吽吽吽(九)發吒發吒發吒奄奄奄(十一)摩訶麼拿(十二)娑縛(二合)訶。   右成身印等。軌文不詳。非師傳者。立印難成。更可聞口傳矣(保延元年十一月九日午時前。於八條大宮壇。所隨師奉受之并承委曲畢)。   次地結。次金剛牆。次大海印明。次須彌印明。次獅子座印明。次寶蓮華印明。次寶樓閣印明(觀想。寶蓮上有大寶樓閣。寶柱皆行列。遍有諸幢蓋。珠鬘等交絡。垂懸妙寶衣。周匝香花雲及眾寶雲。普雨雜花等。繽紛以嚴地。諧韻有愛聲。而奏諸音樂。宮中想淨妙賢瓶與閼伽。寶樹王開敷。照以摩尼燈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曼荼羅(用定印)。 觀想。前所加持寶樓閣內有大曼荼羅。中心有大蓮花。臺上有●吽字。字變成獨古杵。杵變成烏樞沙摩明王。大忿怒形。目赤色遍身青黑色。舉體焰起。而有四臂。右上手執刃。次下□索。左上手打棒印。下手三股叉。器仗上並焰起。眷屬圍繞(云云)。   次治路。次成不動。次振鈴。次送車輅(軌雲。阿拏迦縛底云云。又雲。單已并眷屬隨意奉請之云云)。次請車輅(真言末迦羅灑野之下。可加烏瑟沙摩曳醯□襏導飀□□翩撮砯觔□□□觜滿慼撢S□六零饉□□□□說□|□奰]□□□□□□莣§灤□§□□□□莥嚏撬峞慝□斤艦觨□|□□集灃|□□纇|□□□|□□□□   軌雲。如前蓮花部三昧耶。斂六度端。如微敷蓮勢。想為金剛葉。唵縛日囉(二合)味(引)囉也娑縛(二合)賀。   次普來偈。次重結大界。次成身業身。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   摩訶麼拿也贊拏(引)也尾爾也(二合)囉(引)惹也難抳寧尾曩(引)迦地哩(二合)多娘也那莫俱嚕(二合)馱野縛日哩(二合)爾。   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二●字。字變成獨□樧埤□妼計□襤逆□縷□□□□娮□□□□□□□飀□  次根本印(更問)。   二手內縛。開掌向下。二小二大端相拄合申。餘六指掌中互申。著掌二大拄端。向心前。二小端向外。如獨古兩頭。此印即如獨古(云云)。   真言(如上)。   堮捅部C妙心大雲。烏芻瑟魔根本印。二手右押左內相叉。二掌橫側之二小指頭相跓。二大母指附右頭指上。而各相去一寸許。諸指如□(云云)。   經下雲。先以手背相著乃交指。小指及大指自相合如針。大開掌。根本印。根本密言曰。   唵(一)吽吽吽(二)頗吒(半音下同)頗吒頗吒(三)鄔仡羅(二合)戍羅播寧(四)□氤閰□(五)頗吒頗吒(六)擾羝寧羅曩(二合七)娜(七)□氤閰□(八)頗吒頗吒(九)娑縛(二合)賀(十)。   蓮良房說雲。安然和尚出此印真言(云云)。已上。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部母。次大日。金剛手。本尊。當壇護摩。諸天降三世出現智。次又部母)。   堮捅部C集經二(作數珠法相品)雲。若作火頭金剛業者。用肉色珠為以數珠(云云)。同九雲(ヨЗДс法)。搯赤數珠琉璃珠亦得(云云)。已上。   護摩(軌明息災增益敬愛降伏隨身用之)。   六壇作法(如常)。但軌意三段(火天。本尊。後火天)。經意六壇(火天。佛部。蓮部。金部。世天。後火天)。   堮捅部C私護摩世天段殊可加訶裡帝母之分。便母殊有護妊婦之德隨在曼荼羅之中故也。故師闍梨立別壇如夜叉供等可供之由被申旨。法印大和尚被記置者也。已上。   護摩咒(小咒)。經雲。進牛乳每遍烏芻瑟摩莎縛訶(云云)。   番僧(大咒。大心咒是也。或用小咒云云)   後加持(或小咒。或不動咒。云云。師匠被用大心咒)。   次置珠本所。次入三摩地。   心月輪上觀種子字念其字義●因不可得義也(云云)。若作廣觀者。旋布真言觀字義句義(云云)。 次根本印。次部母。   軌雲。戒方進力屈。二羽虛心合。屈度背相著。遂成部母契。誦明寂靜意。七遍護本尊。   唵矩嬾馱哩滿馱滿馱吽泮吒。   私雲。軌意以部母印明置念誦前。字道觀從部母口而出入行人口。其儀如軍荼利軌。今且依常途作法出念誦後。   次成身業身。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捧器。先發願。次誦真言獻之)。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先迎請。次請車輅)。次三部。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作善。   右附軌意依師傳等抄記之矣。   布字。   經雲。復次觀門法。以指跓額。想唵字在中作赤色。次跓心。吽字在中作青色。後跓足。發吒字在中作潔白色。想己身同本尊○此三字觀門亦通諸金剛部念誦時用(云云)。   問。此法公私唯為產婦修之意何。答。本經之中說所求身千殊萬端可祈諸身。依經一法為產修之。其文如左。   經上雲。若取五穀及新果并名香。置一瓶中。滿盛清水。以菴羅葉塞口。牛糞摩壇置於瓶中。加持百八遍。若毘那夜迦為病。或遭鬼魅。或年十六已下人諸鬼神所中者。浴之著。婦人過月不生。浴之即產。薄福之人浴之。罪滅致富。   下文雲。若孕過月。加持水一百八反。令服產矣(云云)。   問。如文者。為過月妊婦可修之。不然者不可修之歟。如何。答。易產功能既殊以勝。何簡不過月人哉。仍近代不雲過不過皆修之耳。   問。易產功能誠如經文。息災等中依何修之。答。師匠修時依降伏法。所以然者。案本經意說多形像尊像異者。於其像前應修法等亦異故也。今此法者降伏毘那夜迦像之下所說法也。仍任經旨依調伏而修之(云云)。   問。赤色淨衣如本軌者。增益并敬愛所用也。今著赤衣修降伏法。其意如何。答。降伏用赤色。是義釋明文也。本經并集經動言赤花赤衣赤珠。所說等多是降伏也。依軌意就增益修之。亦不可遮。在人意歟。   問。菴羅唐土尚無。況本朝哉。以何物代用之哉答。或人用梨子。或人用石榴(云云)。未得其明據。師匠修時。以青色紙塞其口。但有口傳。   問。以瓶置何處哉。答。如文者。壇中(云云)。但師匠安左脅機。每時終阿闍梨并同伴誦真言百八遍而加持之。其修中與檀越。或加膳飲之。或入湯浴之。   問。著赤色衣坐菖蒲席。是集經說解穢法儀也。餘時不必爾歟。答。不然。餘時餘法修此尊法皆可用之故。下烏樞沙摩咒法功能文雲。若有苾芻優婆塞等。意欲受持烏樞沙摩金剛咒者。當作水壇。用赤花赤數珠赤衣。昌蒲席下敷□(取意)。   問。本尊居所阿拏迦縛底(云云)。是阿處哉。答。經雲。阿拏迦縛典宮(毘沙門天王宮也)五卷法輪王經略義釋(山王院)雲。阿吒迦縛底者。多聞天王有三宮。一名毘捨羅婆。二名毘缽帝。三名阿荼盤多。縱廣六十由旬。七重欄楯七寶所成(云云)。   問。此尊何故住毘沙門宮哉。答。師傳雲。   若依胎藏修此法者。   檢經疏文。不說此尊。玄法儀軌金剛手院列其形像。不說印明。彼形像文大略如經。准知印明可依經軌說歟。   前方便(乃至)唱禮。   九尊佛眼。本尊。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云云)。   驚覺(乃至)讚(大日。本尊。四知)。次入本尊觀(定印。且依都壇之中大日即本尊觀)。   普光淨月輪(乃至)應願濟群生(云云)。   大日心月輪 內有五字門 次有本尊咒。   右旋而布列 本尊真言中 ●字成獨股。   獨股轉本尊 作大忿怒形 黑色光焰起。   右刃下□索 捧及三股叉 器仗皆焰起。   我身中亦有 又字本尊明 ●字轉獨股。   獨股成本尊 一理無二故 大日即本尊。   本尊即我身 我身即大日。   次出定根本印(先三種印。次本尊)。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部母。大日。本尊。當壇護摩。成就明。三部心。諸天總。降三世。次又部母)。次置珠。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次部母。次成身業身(乃至)出堂。   若別壇(金剛部)等如餘尊不能具矣。   或依金界修此法者。   略出教王等金界。本教之中未見此尊形像印明等。但出生義雲。於塔下方安堵明王(云云)。此尊豈漏其中哉。貴在得意。不遑筆端。   一解穢法。   集經雲。烏樞沙摩解穢法印咒第十七。以二小指相鉤。掌中二無名中指食指直豎相博。二大母指安在掌中。小指上合腕。咒曰。唵修梨摩利(一)摩摩利摩利(二)修修利(三)莎訶(四)。是法印咒。印中著水。咒七遍已洗面。然後誦持諸餘咒法。行咒法人。若見死屍婦人產處六畜產生血光流處。見如是等種種穢時。即作此印誦解穢咒。即得清淨所行咒法悉有效驗。若不爾者。令人失驗。及被殃害面上生瘡。解穢神咒必不得忘。行者每日以香薰身。於道場東壁張金剛像。敷金剛淨座坐。用吉祥草。如無此草。白茅代之。咒師身著赤衣用赤坐具。然後坐於昌蒲席上(云云)。   師傳雲。以此法為產祈為解穢也。有別故(云云)。 私雲。白茅師說雲。須計雲草也(云云)。   一形像并曼荼羅。   經上雲。次復當陳烏樞瑟摩曼荼羅相。先應具三受歸八戒。發菩提心慈惠悲愍。其立壇地當擇處。若於山間或在莊居。或於曠野或在寒林。或在淨室或河岸側。或獨樹下。或閑宅祠宇。如法治地建曼荼羅。三肘四肘或復八肘亦十六肘。若降伏法。三肘三角。若寂災法。四肘八肘。若增益法。及為國王。十六肘作。用黑月八日或黑月十四日。以心密言加持清水用灑其地。又以紫檀摩一圓壇。布以祥草上散赤迦羅尾羅花。以塗香眾花散於壇上。加持佉馱羅撅一百八遍。釘入大壇四角及中成結地界。乃作根本遍擲印誦密言七遍。取紫檀遍塗地。以五色線拼為界道。四角四門運以黃赤綠黑。乃於壇心畫佛。右傍畫金剛手菩薩持杵。有諸使者及金剛鉤明妃棒杵瞻仰菩薩。次左烏樞瑟摩明王持青難拏(唐雲棒)。以夜叉阿修羅眾。并訶利帝母及其愛子等為侍從。皆瞻仰明王。於東北角大自在天王執三鈷叉并妃。東方天帝釋執金剛杵。東南角火天執了戾棒。南方閻囉王執那拏。西南寧羯羯利帝執刃。西方水天執赤索。西北方風天執緋幡。北方毘沙門天執伽那。三面畫毘捨蛇眾。東門內畫三鈷叉守護。以新瓶皆滿盛淨水及寶物五穀等。以綵色纏頂。取一口瓶置佛前。安紫檀杵於口上。餘瓶皆以赤花或草木枝塞口。四角四門各置一一瓶。佛前置兩段衣服充供養。金剛聖眾乃至天等亦用衣服。每尊皆置飲食香花。壇外作梵行界道(壇外正方遺灰)。其瓶先加持一千八遍乃置之。請諸尊依法引弟子。誦金剛三昧耶密言。纔令弟子耳聞。散花所至彼尊有緣如法灌頂。若登此壇即同入一切曼荼羅訖。一切天魔毘那夜迦皆悉順伏。命終生阿拏迦縛典宮(毘沙門天王宮)。   堮捅部C金剛咒法雲。用淨絹四尺畫作金剛咒像。至到瞋怒。作六手。左手把弓。右手把箭。左手把刀。右手把鉾。左手把杵。右手空向前託之。其像赤黑色。髭亦然。口露兩牙。其身上火炎起。腳下著山并置夜叉并著咒師。於像下□跪把供養具。頭上左相置日。右相置月。其像右邊作二夜叉。一赤一黃。一執刀一執索。左邊作二夜叉。一白一黑。一執槊一執叉(已上)。   又雲。復次重說無上祕密曼荼羅。以黑月八日或十四日。可稱讚地而建立之。四肘四門。布以五色。或搏炭末。於中畫佛。次右觀自在菩薩。次右馬頭明王大忿怒形。佛左金剛手菩薩。次左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大忿怒形。佛前摩莫雞金剛母。四角置一瓶。佛前一瓶。以不截綵覆之名勝瓶。外壇東北隅。大自在天王執二股叉并妃。於餘隅畫半杵或杵印。以香花飲食供養。如法引弟子灌頂。所用物充以心密言加持。   又雲。復次畫像法。用紲徑方兩肘。依口酬價。乃以牛糞摩壇。豎紲於內。以赤花飲食供養。因命良工圖如來像。坐師子座。手作說法相(以左手大指頭指相捻。並舒中名小三指。右手亦然。乃以左手仰掌。橫約著心。以右手腕著左手名小指等頭。以掌向外散其三指也)。如來左畫金剛手菩薩。右手執杵。左作問法相(著其五指微屈之。如仰[銅-同+敖]形。引手向前掌向如來也)。次左畫大威力烏芻瑟摩明王大忿怒形。目赤色。通身青黑色。舉體焰起。而有四臂。右上手執劍。次下□索。左上打車棒。下三□楏飀□褻礸□槄□逆□□橇□□覯□騎□j□□n纂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澗z□□□埤□□□□□檳驅□□□□槷□臨□□□□□□p埤□倫訇□□□饑□□□□桌□□聯奏礸馭□□□□阱□祤祖□□□□□妽□吟□奪褥j□□□楂□□麗□□□□馜駕□□□□榭□□飀□  又雲。復次畫像法。取兩肘紲畫大威力烏芻瑟摩明王。身赤色忿怒形。狗牙露出。密目(如狸眼即是也)髮黃色上衝。左杵右娜拏。行者食不食淨與否。像前誦三十萬遍。所作皆辨。   又雲。復次不擇淨穢食與不食。先誦三十萬遍。又以應肘量紲(一肘或二肘或三肘或四肘五六肘。復言應肘量准此)。畫大威力烏芻瑟摩明王。作大怒形。左持杵右娜拏。左視。龍為瓔珞(龍作蛇形)。明王左畫大寒林及行者。於明王右畫山座。   又雲。復次羯磨壇。先對像面東念誦畢。便作此壇。於大河海側或大寒林中或高山上。如法摩地訖。准前畫院。開一門正方八肘。當中畫大威力烏芻瑟摩明王。於右畫惹稜多者哩寧明王。怒形斜目右視。於左畫阿吒吒僧伽明王。入門。門右角內畫大自在天王并妃。又於門左角內畫那羅延天王。四臂皆執器仗。又於北方畫伽那。一角內金剛杵。西方赤索。一角阿跛羅拿龍王印(畫一小階。上畫一蛇頭。濛出項以來)。南方一口黑色劍。壇內諸尊並坐。   又雲。復次阿毘遮嚕迦法。大寒林中立壇。以心密言加持己血一遍灑其地。俟乾又灑清水。又以寒林灰塗之。寒林灰界壇院。三角三肘開此門。門外畫羅剎。髮上豎怒形。以人骨莊嚴之。右手掌一髑髏盛血。作向口飲勢。壇心畫娜拏印。印焰起。三角各畫佉吒望伽及毘捨遮眾。以犬肉祀羅剎毘捨遮前置酒。   又雲。復次寒林中衣應肘量者。寒林中或路上作壇以血灑之。壇北布之。以己血畫之。髮上豎怒形。四臂。一手掌髑髏。第二手娜拏。第三手人頭。第四手杵虎衣皮褌。   又雲。復次扇底迦壇。於淨室或河岸作方四肘。准前壇樣圖之。當中畫金剛部母。右畫金剛拳明妃。左畫金剛鎖明妃。部母前一角內。大威力烏芻瑟摩明王。一角內金剛手菩薩。   又雲。復次以白檀香木剋本尊長六指。   又雲。復次以鬱金畫本尊。   又雲。復次按俱吒木或阿說他木剋本尊。   又雲。復次黑月八日。依儀供養按俱吒樹。取其根本尊。右手舒五指以掌拓心。右手持杵。左足踏毘那夜迦。右足踏娜拏。令娜拏一頭押毘那夜迦(云云)。   又雲。復次於應肘量紲上。畫大威力明王。左上手掌髑髏下手豎頭指擬勢。右上手持娜拏。下手杵。像前畫一毘那夜迦。胡跪合掌。左足下踏一毘那夜迦。立壇布像。以赤花飲食紫檀香供養。   私雲。若為產婦修時圖繪。此像可行之歟。   又雲。若祈雨。黑月十四日。大河側以蟻墳土塑龍。籠葉芥子油和。遍傳之。以足加龍首。結娜拏印加持之。盡日止雨足。若以牛皮。白月五日。寒林炭末和水傳皮。皮上作龍。龍前一日三時。時一千八。進苦練葉於火中。經七日雨足。若前法不驗者。寒林中以其炭畫作四肘方壇。開南門。於中畫大威力明王。前畫三五頭龍。龍皆頭北。次南畫一池。池中青蓮花。次池南又三五箇龍。龍亦首北。四角內各畫一池。池內青蓮花并三兩箇。龍門內畫一龍。七首頭北。以毒藥末和血。內紲花子於中。進火中滿一千八。諸龍以蛇形而現宛轉於地。語令急下雨。加持水七遍灑龍赦去雨足。   下卷雲。爾時薄伽梵知眾樂聞。告言欲立此壇。於山林或大海側。或泉或河大池等側。牛欄獨樹。或寒林制帝及花林中。若在城隍近東南角或西北隅。如是等處取便而作。以牛五淨和灑其地。或用香水。又以牛尿和糞摩之。其壇四肘或八或十四或二十肘。作四門。西門北門是往來道。階高四指。四角內畫金剛杵皆焰起。壇中首東畫佛。當結跏趺坐處蓮花座。兩肩及光皆有焰起。左手大指頭指把少袈裟。餘三指微拳。其掌向外以手近脅。右手揚掌。佛右畫大力烏芻瑟麼明王。四臂。右手拂。下手執娜拏。左上手並舒五指。側手近額。微低其頭作禮佛勢。下手赤索。目赤色。次右金剛手菩薩。次右素婆明王。於菩薩左阿密哩多軍荼利明王。次金剛劍明妃。次金剛鎖明妃。於索婆明王。右磨磨雞。於金剛手後畫明王等心。心即半月也。所謂計裡吉拿明王。娜羅尾拏明王。囉迦當伽明王。縛日羅尾娜經明王。縛日羅嚕囉明王。波羅摩纈哩乃那明王。摩訶戰拏捨者明王。佛左觀自在菩薩。次右波拏羅縛細寧。次後多羅及毘俱胝明妃菩薩。左馬頭王大怒形。次左大吉祥天女。次左摩訶濕吠帝繞佛住畫諸大菩薩。西門堨炙k各畫一忿怒。南邊者。一手執杵一手打羯車棒。北邊者。一手杵一手娜拏。東門內北邊青金剛一手豎指擬之。南邊阿吒訶索笑勢。南門內東邊惹瀾多者嚕。西邊波娜寧估廁波。北門內東邊訥馱囉沙。西邊訥惹庾。此門內並是忿怒者。外壇東角伊捨那天王以伽那眾圍遶。東方日月天及提頭賴吒并帝釋等。東南隅火天以苦行仙圍遶。南方閻羅王及明羅延。西南隅寧李帝羅剎圍遶。西方龍王以諸龍眾圍繞。西北隅風天以風天眾圍繞。北方毘沙門天王以藥叉眾圍繞。   又雲。復次畫像。市紲勿輕截割者。不用皮膠。於中畫像佛。處師子座手說法相。其右金剛手左持杵。右問法相通身青色。佛左威力一手執拂。其次施願。於下畫行者。右執香爐左持花籠。瞻仰大威力。   又雲。復次畫像法。用應肘量紲。畫大威力明王。通身黑色焰起忿怒形。左目碧色。髮黃色上豎。咬下脣狗牙上出。衣虎皮褌蛇為瓔珞。四臂。左上手持杵。下□索。右上手並屈豎頭指擬勢。下手施願。眉間顰蹙其目可怖。   又雲。復次應肘量紲。畫佛像。處師子座手作說法相。以觀自在及金剛手為侍者。金剛手通身青色。右持杵左作問法相。   又雲。復次畫像法。用應肘量紲。畫大威力明王。通身黑色露出狗牙。髮黃上衝。忿怒舉身焰起。左持杵右擲拏。   堮捅部C或畫本。三目。四臂。淺赤色。半跏。坐赤蓮。右上手執劍。下手施無畏。左上手三□楏□霸襹□飀□□□□□□□□□襦□紐□□觺□褚詫□□□楜褸□逆□□□襌□□  又或本。三目。六臂。青色。坐赤蓮。右足垂下。右上手執三古。次手持索。下手執如意棒。左上手持輪。次手執念珠。下手施無畏印。以髑髏為繫鬘。以蛇為瓔珞。   又或本。立身赤色。極忿怒形。火髮上空。右手執鉞斧柱地。左手左足屈上握足平。足下各在火焰。首載半三古金剛杵。   私雲。師曰。此形像穢積金剛像也。私雲。此像說手印中在之。可勘見之。   又或本。八臂。青色。坐石上。舉右足。左足立石上。二手各大指頭指相捻。餘指舒散。交臂抱胸。右上手執劍。次手鈴。次手索。左上手把輪。次手長刀。次手三古。足下起焰(已上)。   集經雲。畫作火頭金剛。其像身長可佛一肘。二尺三寸半。除其光坐。更作高大亦珍精好。和彩色。用薰陸香汁不用皮膠。取一水罐著壇中心。日日當設一七人齋。若不辦者一人亦得。其像色青而有四臂。右手向膊把跋折羅。左手向肩而把赤索。其索盤屈狀似盤蛇。右手舒下。仰大指博頭指。直下舒。其餘三指纔屈向上。左手屈臂向上手把數珠。用中指頭而掐其珠。面貌端正極令姝妙。畫二龍王絡左膊上。其二龍頭相鉤仰視在於胸前。尾在背上。俱純赤色。又四龍王並作青色。各絞一臂。又二龍王亦皆青色。各絞腳脛。其像頭上一白龍王。絞盤豎頸。其像腰下虎皮縵跨。頭髮火焰。悉皆聳豎。非但頭上。頂背亦有火焰之光。其頭光上左右。各畫一蓮花坐。左蓮花上作阿□佛(一本雲釋迦佛)。結跏趺坐。左手仰掌橫在臍下。右手仰掌在右膝上。指頭總垂。右蓮花上作阿彌陀佛像。結跏趺坐。手作阿彌陀輪印。謂左手仰掌。大指無名指兩頭相拄。食中小三指。皆舒展之。右手同前。作但以此印覆左手上。二手大指無名指甲。參之相拄。其佛像上畫作諸天散花之像。其上作雲如電光色。其金剛像底畫作海水。中有蓮花。於其花上。立金剛著。海中畫作八阿修羅王。左邊四箇右邊四箇。其八王形皆作低頭禮拜之形。其金剛底右邊。復畫咒師形像。手把香鑪□跪供養(云云)。   又雲。依法安置。作四肘壇。先以白粉布為界道。壇開四門。其壇中心作蓮花坐安置烏樞沙摩像。東門更作一蓮花座。安跋折羅施可羅。南門亦作一蓮花座。安彌嚕室陵伽。北門復作一蓮花座。安漢陀釋吉智。西門安置跋折羅杜地。其西門外安咒師座。東○角安毘盧博叉。西北角安鞞沙門天王。   一功能。   經雲。金剛手○顧彼眾會。即入怖畏金剛大忿怒遍喜三摩地。然後百千俱胝所為報障者。皆大振懾悉見其身。為烏樞瑟摩所押伏。命將欲盡。如遇劫燒其意迷悶。俱發聲言。唯願哀憐施之無畏。爾時金剛手。從三摩地而起。告彼眾言○我今說烏樞瑟麼祕密曼荼羅法。若暫聞者。一切事業皆悉成就。不有非時夭橫。但諸惡事皆不及身。毘那夜迦伺不得便。一切眾生之所愛敬。一切怨敵常皆遠離。一切密言皆得威驗。諸金剛法任運當成。一切不祥即得解脫。一切吉慶常當加護。若持此明滿十千遍。即同登壇具足灌頂。如遇明師之所傳授(略抄之)。   堮捅部C軌雲。普賢即諸佛受職。持金剛為調伏難調顯此明王體。以其法勝故。淨與非淨俱。   穢積金剛法雲。持我此咒無效者。無有是處。   集經雲。不問吉凶黑白二月。齋與不齋。若淨不淨食與不食。先誦是咒滿十萬返。即得法成。一切所求皆悉得力。   又雲。又法不問淨與不淨。若晝若夜。但誦咒滿三十萬返。即一切處無有障礙。   又雲。烏樞沙摩止啼咒。那(上)謨(上)摩跢利(二合)伽那(上)寫(一)跋折羅俱嚕馱夜(二)跢姪他(三)朱嚕提(五)朱主嚕提(六)莎訶(七)。是一法咒。於索帛上。抄是咒文。咒索中心繫是咒文。還以此咒。一咒一結一百八結。小兒女子夜啼哭時。以繫頸下。不畏一切諸鬼神等。不復更啼。兒得長命。   又雲。諸法之中皆不許染。唯烏樞沙摩金剛法通若染若淨。無所禁制。若人能去諸貪雜染。其法更好。所有功能不可具論。   大佛頂第五雲。烏芻瑟摩於如來前○而白佛言。我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慾。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婬人猛火聚(云云)。化多婬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云云)。   私雲。本經本軌意。金剛手所現。穢積法意。釋迦左手化出(云云)。如來入涅槃時。一切人天龍神八部。皆來供養。唯有□□□□珚杉芊情摯R認犖穌‥□貥E□§販鍥□¥□矷摩癒慼慼慼慼   問。如兩文者。有二種烏瑟沙摩。此外尚可有哉。答。私稟受師說雲。可有五部烏瑟沙摩(云云)。   問。世人云。不動現烏瑟沙麼。是即底哩三昧耶并息障品釋意也(云云)。可否如何。答。師說雲。息障品釋等意。未詳之。具如別抄。   不淨金剛印。   右拳立大指。而押付頭指(云云)一說也。又說。母指開去頭指側。大指[剋-寸+羽]並。是佳(云云)。而以拳面覆齊上。大指向上(云云)。   一卷數。   御祈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莽麼雞母真言。金剛部心真言。降伏護摩真言。增益護摩真言。本尊真言。三部諸尊真言。火天真言。曜宿總真言。   奉供。   大壇供。護摩供。諸神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保延五年五月二十一日(近衛院御降誕之時師匠卷數也)。   問。烏瑟沙摩根本印師傳有二。一棒印。二獨股印。以何可為正說哉。答。予隨師傳習二說。師資相傳來久矣。皆可為正說耳。   問。且置師傳經軌等意。正以何印為根本哉。答。先案經意。上卷之中說根本遍擲印等十箇印。下卷之中說根本印等(軌獨古印)十七箇印。其中或有相好印。所謂頭印。頂印。頂髮等是也。或有嚴身印。甲冑普焰印等是也。或有所執持器仗等印。所謂棒印。獨股印。杵印。□索印。鉞斧等印也。此中相好印。器仗等印。取名其一為根本印。有何失哉。但經下雲。復次薄伽梵無量廣大力難踰越契。薄伽梵根本印。先以手背互相著乃交指。小指及大指自相合如針。大開掌(私雲。軌獨股印是也)經文雲。根本印之上。慈覺大師安然和尚。以此印為根本印給。仍師傳中用獨股印。說相當經說并先德傳歟。軌意說獨股印文雲。普焰契。又陳禪智成針形。真言用根本。名獨股金剛(云云)。說真言了雲。本尊遍入身。即同大力體(文)。以此印真言為根本印明歟。但念誦文雲。珠盤合掌中。誦大心七遍。智方目相捻。禪成亦復然。餘度皆直舒。進捻於忍背。力六輔願上二羽用取珠(云云)。如文者念誦時者。可誦大心真言歟。   仁安三年八月二十七日。聊以記之。不可披露〃〃〃後日案之。誦大心七返者。若是加持珠折歟。非謂用正念誦歟。勘對受記中。既珍和上說中雲。加持念珠。先誦覽字真言七返加持。次誦阿字真言七返加持。次誦本尊真言加持。謂馱都鍐真言是也。次誦旋轉真言。而三返迴轉(云云)。此中既以本尊真言用加持珠。今軌其意同歟。   (本雲)承應二年六月二十二日以二尊院本遂寫功了。   舜興。   元祿十六年冬十月二十三日命松安書之。 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挍合了。 行林第五十七。   愛染王法。   一支度。   註進。   愛染王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脅機二前。燈臺四本。禮盤一面(可有半疊)。酥蜜。名香(白檀。沈水。蘇合。丁子。龍腦)。壇供(如常)。燈油(如常)。佛供覆。芥子袋。白布一端(檀敷料)。大幕一帖。小桶三口(各加杓)。折敷三枚。淨衣(紅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五寶。五藥。五香。五穀。欲載之者。如注他法。   註進。   愛染王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脅機一腳。燈臺二本。半疊一枚。酥蜜。名香(白檀。丁子。龍腦)。白布一端(壇敷料)。壇供米(如常)。御明油(如常)。小桶二口(加杓)。折敷三枚。淨衣(紅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二人(已上淨衣。日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經雲。於白月鬼宿(云云私雲。是畫像時分也。行法起首亦可因歟)。   一向方。   經雲。造像安於西。行人面西對(云云)。   一行法。   此尊無別儀軌(先造達以金剛王軌為此尊別軌云云)●●●●之第二第五兩品之中。前品大日入馬陰藏三摩地。說染愛王心真言印。後品薩埵更說愛染王畫像及一字心印真言。并五種成就印契。案修行法意雲。其之行法准前序品雲。堅固染愛王品結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三十七圓滿(云云)。准後愛染王品雲。金剛手白佛言。世尊。我今更說愛染王一切如來共所成就雜法悉地。及畫像法扇底迦等法○故知染愛王品(私雲。第二品)愛染王法(私雲。第三品)四攝行法(私雲。第六品)大勝心瑜伽品(私雲。第七品)並是同法說非略次為禁慢法(云云)。故相會彼四品大意。而可修行此尊法矣。又修行法意。瑜經諸法皆准序品。七分行之。唯改成身及真言主(云云)。具在左抄之。   丹州池上或依金界火供。或依蘇悉地(此中有二作法。一先修大日成身。一但本尊成身)。而有私記具出如左。   羅哦私記(依悉地)。   前方便(如例)。次驚覺。次五悔(金)。次五大願。次三部心。次被甲護身。   以觀羽禪度橫於掌內。以進忍戒檀四度握拳。結此契成印。身五處所謂印額左右肩心喉。是名五處。護身真言曰。   唵步(引)入縛(二合)囉吽(引)。   由結此印加持五處。即成被金剛光焰堅固甲冑。一切諸魔不能障難。所持真言速得成就。   次成身觀。先妙觀察智定。   軌雲。應結跏趺坐(乃至)究竟真實智。   次五相成身。初徹心明(亦名通達心。不散前定印)。   軌雲。即觀於空中(乃至)迦嚕弭。   次無染心(亦名修菩提心。不散前定印)。   軌雲。藏識本非染(乃至)圓滿益明顯。   次觀金剛蓮(亦名堅固菩提心。亦名金剛心。從此五部始分不散前定印)。   軌雲。諸佛復告言。菩提心堅固。復授心真言。觀金剛蓮花(私謂。蓮花二字改可為塔婆。其所以者。是法先成大日身。故雲修行法雲。亦大日為本尊云云)。私謂。真言。唵底瑟侘(二合)縛曰羅□稦馳□□  誦真言後。觀想。心月輪上有鍐字。字變成□稦馳□□  次觀金剛蓮花界(亦名即為蓮花界。亦名普周法界。亦名證金剛身。亦名金剛界真言。不散前定印)。   軌雲。汝於淨月輪觀八葉蓮花(私謂。改八葉蓮花四字。可為□稦馳□□飀□□^觀□□□露□稓z□解□□□驗z□□祏杻□□□□駕檳埤□□□□□z□□解□□□驗z□□祏杻□□□駢□□□滿慼慼憤飽慼慼潔I橦□葩□□□□□恁慼憧d艦□□□   金剛塔婆界真言。唵縛曰羅□稦餼□□□奔導襉□□□送□□□逆□□榭□滿熱u□  □□□□滿慼慼戮O□□□觨橦□□〥□□□□搳慼 次觀身為本尊(亦名佛身圓滿。亦名成本尊)。   軌雲。復白諸世尊。我為蓮花身(私謂。改蓮花二字可為塔波)。時彼諸如來。便授此真言(印真言如軌。塔婆成大日如來。已上大日成身畢。此意可見修行法)。   次結本尊染愛王印。當心觀想。大日如來變成囉哦尊。真言如經。   次結薩埵愛染王印。觀想。囉哦尊變成愛染王真言。如經(若存略時。唯結三種印。可誦其明。如烏瑟澀麼五祕密等軌。但猶可修成觀已)。   次地結。次金剛牆(此二印依修行法意者。不可用之。雖然為結護出之)。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前地結之上金剛牆之內。有金剛頂峰樓閣。即是法界道場自心處是(具如修行法)。其中有金剛界大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師子座。座上有月輪。輪中有蓮花座。座上鍐字。字變成□稦馳□□觨橦□r營□祥□芃D□祥□哱r營□□□¥□□□r縈□M搳慼撮唌憧d□□□□□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振鈴(用不在人意)。次送車輅(可想法界宮)。次請車輅(真言羯囉捨也之句下。可加縛曰羅〃哦曳醯□襼□導飀□□翩撮狴說慼慼慼慼憐銵慼慼暴恁戮把□□□滿慼慼慼@ 唵縛曰囉持力迦縛曰羅〃哦曳醯呬娑縛賀。 次遣除從魔(如悉地)。次觀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先祈念。次真言)。次花座。次善偈。次重結大界(如悉地)。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次念誦。   先百字明結囉哦印。當心可誦囉哦百字一遍。次誦真言七遍。次結愛染王印。誦其真言即散之。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次還珠法。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可想。心月輪上有護●字。是因不可得義也(成以真言觀布心月輪上順逆觀之)。   次根本印明(二種俱用之)。次部母(可問)。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先祈念。次真言)。次振鈴(用不在人意)。次解界。次奉送(先乍居禮拜)。先迎請奉送(改真言末曳醯□襼□埤□□橯木]車〃之句。向外撥之)。次請車輅奉送(改真言末曳醯之句。加[薩/木]車之句。向外撥之)。次三部心。次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永承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叡山遍照金剛記之。   右私記前所云。悉地二作法之中。先修大日成身記是也。此中師傳等私抄記之。如次下矣。   前方便。唱禮。   三身。佛眼。   南無曼荼羅主摩訶羅哦冒地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三反)。   南無縛曰囉囌婆爾冒地〃〃〃〃。   南無大少自在〃〃〃〃。   南無五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次驚覺。次五悔(金界)。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愛染金剛 一切佛母 明妃中主。   四大八大 諸忿怒尊 三部五部。   諸尊聖眾。   次五大願。次三部心。次被甲護身印(如私記)。次成身觀(師傳或略之。私記意猶可修之云云。仍為自行而記略觀。具如大軌所說)。 先妙觀察智定(是即成身前方便也)。先作是念。一切眾生沒在苦海。無依無怙。願我早成佛。為眾生依怙。次作是念。我及法界一切眾生。煩惱業苦依報正報。森羅萬法。唯從一念妄想生。此心如幻亦如陽焰。如乾闥婆城。如旋火輪。如空界響。所生諸法亦復如是。心及法界畢竟空寂。不生不滅。如大虛空。如是諦觀。不見身心。住寂滅平等究竟真實智想身。證十地住如實際(已上無識身三摩地)。   次五想成身。次徹心明(亦名通達心)。   想。大日釋迦藥師彌陀乃至五部一切如來。   遍滿虛空如大地油麻律膩滿中空中諸如來。皆舒金色臂。彈指而驚覺告言。善男子。汝之所證處。是一道清淨金剛喻三昧及薩婆若智。尚未能證知。勿以此為足。應滿足普賢。方成最正覺。身心不動搖。定中禮諸佛。真言曰。   唵薩縛怛他哦多[口*跛]娜滿娜南迦嚕弭(不出聲。密誦想禮諸佛)。   禮已作是念。唯願諸如來。示我所行處。諸佛彈指同音言。汝不知實相妙法。應自心成最正覺。即授徹心明曰。   唵(一)質多缽羅(二合)底(二)吠鄧迦嚕弭(三不出聲。密誦一反多反乃至無數。下四准之)。   誦真言已。便想自心如月輪。若在輕霧中。諦觀本不生。生清淨無垢性。   次無染心(亦名修菩提心)   想。此月輪是阿賴耶識也。一切諸法皆由此識。此雖有漏而本性清淨。除客垢時圓淨如月。映徹虛向廓無瑕翳。是名大圓鏡智。雖非月而似月。歡喜白佛言。我已見自心。清淨如滿月。離諸煩惱垢。諸佛皆告言。汝心本如是。汝〃觀月輪證菩提心。授此真言曰。   唵(一)冒地即多母怛跛(二合)娜夜弭(三)。   誦已諦觀心月。極令清淨。   次觀金剛蓮花(亦名堅固菩提心)。   應作是念。諸佛告言。菩提心堅固觀金剛塔婆。授心真言曰。   唵(一)底瑟奼(二合)(二)縛曰羅(二合)(三)□稦餼檢□  誦真言後想淨月輪中有●鍐字。字變成□稦馳□□  次金剛蓮花界(亦名即為蓮花界。亦名普因法界。亦名證金剛身。亦名金剛界)。   應作是念。諸佛告言。當知自身金剛□□□□□□□□詀□襮□□飀□  舒塔婆真言。唵縛曰羅□□□楨□祛□雜□□□□橖□饁兜飀□  金剛塔婆界真言曰。唵縛曰羅□稦餼□□□奐□襉□□□送□□□逆□□榭□滿熱u□  □□□檇滿慼戮O□□□觨橦□□〥□□□□搳慼 次觀身為本尊(亦名佛身圓滿。亦名成本尊)。   應作是念。復白佛言。我為塔婆身時。諸如來敕行者言。觀身為本尊。復授真言曰。   唵野他薩縛怛他哦多薩怛他唅(印用刃印。已上大日成身畢)。 次結本尊染愛王印。當心觀想。大日如來變成囉哦尊。二手內縛忍願豎端相交真言。 ●●●●●● ● ● ●●●●●  ●●●● 唵摩賀囉哦縛曰羅瑟抳(二合)灑縛曰羅薩埵(二合)弱吽鍐穀。   師傳雲。謂大日所現之三十七尊之中愛菩薩也。經雲。染愛王品是也。故先成大日所現之愛菩薩形也。其尊二臂弓箭印也。謂是彼經有二品之中。初染愛王品者。即三十七尊之中愛菩薩也。故彼品印箭印也。此亦即愛染王耳。   次結薩埵愛染王印。觀想。囉哦尊變成愛染王。外縛五古印。真言。 ●●●●   ●   吽摘□吽(短)弱。   師傳雲。謂是正成金剛薩埵所現之愛染王也。經次愛染王品之意是也。其尊形具經文分明耳。   又雲。私記注。若存略時唯結三種印明者。前大日成身印明。次染愛王印明。次薩埵愛染王印明是也(云云)。   又或唯用後品印明(云云)。   私稟受師說雲。羅哦尊即愛染王也。然記文何雲變羅哦尊成愛染王哉。以此旨雖諮問師。師未得決審。私案之雲。彼羅哦尊者。是金界東佛四親近其一第三菩薩。其形肉色二手也。而以金界行愛染王法時。大曼荼羅中求於其尊。指彼第三菩薩。而變成本尊可想也。變彼肉色二臂形。成赤色六臂像也。然者先成大日。次成第三菩薩。次成愛染王可觀也。佛有二種身。一正法。二教令也。即第三菩薩是正法。愛染王是教令歟。但以別法行之時。不可必爾觀。只變大日成愛染王可觀也(云云)。又諸師皆雲。染愛王是大日變身。上品所說也。愛染王是薩埵所現。印品所明也(云云)。此言未詳。案本經意。上品大日入隱馬藏三摩地。說愛染王心印真言。下品薩埵更說其一字印真言形像并五種護摩印。其功能等也。未見薩埵變成愛染王。恐上品染愛二字可讀亂脫歟。凡本經四品皆是愛染王一品(見)。集經者為祕密故。且一品之內置別題目。亂其次而不令人易知歟。但薩埵變成愛染王。非簡之。東佛四菩薩皆變成雲無失。例彼如牙菩薩成烏瑟沙麼。又法菩薩成大威德等也。園城唐本五大尊圖。東寺講堂見之知之。不能具矣。   次地結。次金剛牆(記雲。此二印依修行法意者。不可用之。雖然為結護出之。云云)。   師傳雲。修行法意。不用地結等結界印明。謂彼經意只法界宮之所說故。彼道場觀等彼法界宮可觀故耳(云云)。   私雲。經序品雲。金剛界遍照如來。以五智所成四種法身。於本有金剛界自在大三昧耶自覺本初大菩提心普賢滿月不壞金剛光明心殿中。與自性所成眷屬十六大菩薩四攝八供金剛天女使(云云)。修行法雲。則住本有金剛界普賢滿月光明心殿行之。其處遍一切處法界道場自心處是也。不可受用三輪世界蘇迷七山等處(云云)。 (媔部^序品。   修行法雲。先入法界定觀金剛界三十七尊。次五想成身五種嚴身。次觀普賢現智見智。次觀曼荼羅安立三十七尊羯磨三昧耶印。次作供養。次思惟十六尊義圓滿五部三十七尊。悉地當用金剛頂瑜伽略出念誦法則(云云)。   私雲已下諸品行法大旨在斯歟。能可思之。   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前地結之上金剛牆之內。有金剛頂峰樓閣。即是法界道場自心處是也(具如修所法)。其中有金剛界大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師子座。座上有有月輪。輪中有蓮花座。座上有鍐字。字變成□稦馳□□觨橦□r營□祥□芃D□祥□哱r營□□□n□□r縈□M搳慼撮唌憧d□□□§灤□¥□□□苦□鋯□□   次三力偈(乃至)讚(私雲。先大日。次本尊。次四智)。   本尊讚(師傳用愛菩薩贊或第二云云)。   縛曰羅還哦摩訶燥企也縛曰羅縛拏縛商迦羅摩羅迦摩〃訶縛曰羅縛曰羅左波曩牟薩都帝。   次正念誦。   先百字明結羅哦印。當心可誦羅百字一遍。   唵縛曰羅囉哦薩埵縛三摩耶麼拏播拿耶縛曰羅羅哦薩埵縛底尾弩播底瑟奼濕哩濁弭婆縛素睹使喻弭婆縛阿拏路訖睹弭婆縛素補便喻弭婆縛薩縛悉地弭缽囉野瑳薩縛羯磨素者弭只多室裡藥句盧吽呵〃〃斛薄伽鍐薩縛怛他哦多縛曰羅〃哦摩弭問遮縛曰利囉祇婆縛摩訶三摩耶薩怛縛吽。   誦畢不散前印。誦羅哦真言七遍。   次結愛染王印。誦其真言即散之。   師傳。若作護摩業者。此次可用經所說五種相應印。經中不說五種各別真言。其明通五種而用上五古印吽摘□吽弱真言也(師傳也)。但此法多分依敬愛修之歟。第三印可用之(云云)。   私雲。寂災印。   戒方入掌交。禪智相鉤結。檀惠合如針。忍願豎相捻。進力各優豎。   師傳雲。戒方入掌交禪智相鉤結者。先以左空面加左水甲。次以右空加右水甲如鎖也。進力各優豎者。二風開立。如八印中寶憧印二風之勢也。餘如文。   右瑟置迦印。進力捻。忍願四指頭並齊。   師傳雲。前印不散進力。付忍願甲背。二頭指指上二火頭齊也。   伽跢耶(私雲。敬愛)印。進力如蓮葉。   師傳雲。如前印。進力頭相拄屈如蓮葉。如觀自在三昧會印之二風之勢也。   阿毘左嚕迦印。進力捻。忍願上節[式-工+(上/日)]三角。   師傳雲。如前印。二風付二火初節下。二風[式-工+(上/日)]屈是也。   阿俱施(私雲。鉤召也)印。進力屈如鉤。隨誦而招召師傳雲。如前印。二風屈招之。如大鉤召印勢也。   私稟受師說雲。已上五種明如師傳。但各可加其句矣。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部母。金輪。次大日。次本尊。大小。次成就明。●●●。次部主。次又部母)。   若深行人(先佛眼。行位。薩埵。初品。後品。大勝金剛心。金剛吉祥。破宿曜。成就一切明。一字。又佛眼)。   護摩(經中說五種。但多分依敬愛修之)。   (媔部^東寺傳雲。中御室說。以前色紙造蓮花葉百八枚護摩(云云)。   東寺傳雲。入道法親王說爐圓(向西)法敬愛(云云)。   六壇作法如常(私雲。可依瑜伽意)。   經雲。又令伽跢耶取紅蓮花蕊一百八護摩。一宿即敬愛(云云)。   又雲。又取彼那麼。置於師子口。加忿怒降伏。一夜當終竟(云云)。   又雲。若七曜淩逼。命業胎等宿盡彼形那麼。置於師子口。念誦一千八速滅不復生(云云)。   私雲。此作法等如何可問之。   本尊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 部主大日尊 本尊愛染王。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相應物(且附敬愛)。   師傳有二樣。一以且古箭гЗ形作香赤染成用之。大國箭石箭。石樣以弓射之也。且古行方гЗ樣作也。T76039801.GIF其形也。二用赤小角豆(智證大師傳也)。   私雲。毘門法中雲。若求曷囉闍愛樂者。取赤小豆百八顆(云云)。   (媔部^   尚書曰。堯子朱始作彈弓。丸立為矢也。   乳木。瑜軌雲。花木說敬愛(云云)。   師傳雲。櫻木可也。又合歡木(應合木也)用之(云云)。   護摩真言(用小咒)。   伴僧後加持(用大咒)。   次還珠法。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可想。心月輪上有護字。是因不可得義也(或以真言觀布心月輪上。順逆觀之)。   根本印明(二種俱用之)。   (媔部^   東寺傳雲。入道法親王說伴僧用三摩耶明(云云)。   廣澤小野兩門師通行此法。令伴僧讀三摩耶明愛菩薩真言也。是祕大咒故也(云云)。   師傳雲。念誦之後根本印。次可用隨事印明也。   次部母(記雲。可問之)。   私雲。可問二字。其意如何。未得師傳。私雲。案之。或佛眼(五部通用)或金剛波羅蜜(唯用金剛印)。此二之中隨一用歟。   次塗香(乃至)出堂(云云)。   右依丹州一本記抄記師傳等畢。   先驚覺。次五悔(用金剛界)。次發願(用不有人意)。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或此次用二印真言)。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前地結上金剛牆內有大寶山。山上有寶師子座。座上有大蓮花。蓮花上有寶樓閣。有無量莊嚴閣。內有大壇。壇上周匝有寶瓶閼伽等諸供具(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本尊。   結本尊印。置心誦真言三反。然後觀之。壇上中心有大蓮花。臺上有日輪。輪上有吽字。字變成五胡金剛。金剛變成羅哦王。相好圓滿(如經說)。內外八供養四攝菩薩依位住曼荼羅。周匝圍繞。行者住閣。前觀後散印(云云)。   次振鈴(用不在人意)。次送車輅。次請車輅(真言末迦羅灑野句下可加摩訶羅哦曳醯□諑飀□□翩撮甡芊慼@ 二手內縛。右大指入掌。以左指隨誦真言招之。真言曰。   唵縛曰羅特力迦婆伽梵摩訶羅哦曳醯呬娑縛訶(三反)。   次辟除從魔。二手以大指押小指甲。舒開三指。如縛折羅。以右印押腰。以左印左轉上下五處。真言曰。   唵吉利〃〃縛曰羅吽發吒(三反)。   次視三昧耶。前印以左印押腰。以右印向外託之。真言曰。   唵昇羯[□驟□三莽焰娑婆訶(七反)。   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捧器祈願。然後誦真言)。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如金界十六第三)。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日輪上有吽字。字變成五□橇□□□計□襤穇縷□□□□□鶨r縈□□□□□□□   次根本印真言(用二印真言。或用一印真言)。次加持珠(如前)。次正念誦。次念誦置本處。次入三摩地念誦(用定印)。   觀想。心日輪上有吽字。即觀字義吽字義有別。或以真言日輪上右轉。順布順逆觀字義。   次根本印。次部母印真言(用忙莽計印明。如悉地)。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先祈願次真言)。次振鈴(用不在人意)。次解界。次禮佛(乍居禮之)。次奉送。先結前請車輅印。誦前請車輅真言。除真言末迦羅灑野句。加摩訶囉哦櫱車〃〃句。以二大指向外撥之(三反)。次結迎請聖眾印。誦真言。真言曰。唵縛曰羅特力迦婆伽梵摩訶羅哦櫱車〃〃。   即以左大指向外撥之(三反)。   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若願以此云云)。次下座。次出堂。   右丹州池上依悉地二記之中。唯限本尊修成身記是也。持明行者可依此記。如記觀尊者十三尊曼荼羅歟。謂本尊四攝八供也。   金剛部三昧耶之次。或此次用二箇真言者。   師傳雲。前二根本印明也。是成身也。而金界之意被甲之前有成身。故此間用之也(云云)。   觀本尊結本尊印。置心誦真言三反者。   師傳雲。謂結五古印。誦吽擿○真言三反。次觀之也(云云)。   或依金界大法修之者。   行願分。三昧耶分。成身份。   師傳雲。五相成身成大日。次結前後二品印。如次誦其明。觀身成愛染王(云云)。   次百字明。改縛曰羅句為囉哦終種子字吽(云云)。   私雲。成身份終陳三昧耶後可用之歟。   曼荼羅分。   師傳雲。曼荼羅觀(輪壇印。如金界)而有二意。一觀金剛界曼陀羅。向其中愛菩薩修之。而其形如瑜祇經說。觀之(云云)。二中心日輪中有●字。變成五古(五古是三形也。或說或弓箭是也。師曰。是說不爾。只是愛染王德也)。五古變成尊身(如經)。四攝八供如位圍之(十三尊曼荼羅也)。   私雲。若依第二意者。五相成身之中。直成本尊。不可成大日歟。   供養分。讚(愛菩薩讚)。   作業分。   師傳雲。次愛染王入三摩地入我我入(如例作法)。   次根本印。   先初品根本印明。次後品根本印明。次敬愛印明(云云)。次念誦。次根本印明等(如前二印明)。   三摩波多分(云云)。   右依師傳。私抄記畢。更可斟酌。   私雲。谷記一本●為種子。一本●為種子。其兩說意如何。又以●字為種子時。以何為三形哉。   或雲。或●字為種子。兩三胡杵為三昧耶(兩三胡杵上下相。更是依金剛界說耳)。或●字為種子白蓮花為三昧耶(是經初品耳。有人云。金剛界五部各有五部。其中今尊是金剛部蓮花部也。是故以蓮花為三昧耶)。   (媔部^   序品雲。時金剛染菩薩。以金剛白蓮擲於虛空。寂然一體還住手中。說此蓮花曰●(二合)。   或●●二字為種子。二字各成人形杵。二杵轉交為一五智杵。然後變成一身兩頭尊(云云)(此是依祕軌文)。   或更以●字為種子。以箭為三昧耶(是依金剛界理趣會耳)。是等皆有染愛之義。所謂染愛非獨所為必用二也。所以有能染所染故(云云)。   斛字者。瑜祇經中名悅字。即歡喜義。染愛之中寧不用歡悅哉。雲何一字為二三胡。謂是非隔別作觀也。其杵雖二可觀從本相交之形也。即其形二是一。而一即二。皆是愛染不離之義。亦自他同一之義也。●訖裡字。是花方種子。與敬愛合也。白蓮花雖一而具二義。謂花果俱時出生也。彼此豈有背捨之義乎。白者謂色之本。隨意而染一切之色。所以花者愛義。白者染義也。●斛字歡喜義。吽字恐怖義。方今顯順逆不二之義。成自他是一之相。寧無愛染之義哉。又以一箭為愛染三昧耶。雲何不具弓豈。有離弓之箭乎。但以箭為弓用。設雖無具弓。自於此箭有飛行。速疾相合豎立。立已不散等義(云云)。   或雲。若斛字為種子時。以弓箭為三昧耶形。是愛染不可相違義也。若有弓無箭者。更無其力用。若有箭無弓者。亦無力用。是故弓箭和合成其力用。故以為三昧耶弓。隨意作之。即得成就也。箭者速疾之事也。若欲相逢朋友者。作愛染三昧耶箭。成交會相名愛染箭(云云)。問。觀置弓箭時。定慧方雲何。答。弓左觀之為定。箭右念之為慧。問。人所表雲何。答。弓女箭男也。定妻慧夫。來和合義也。問。人形杵觀何。答。●字左觀之。是金剛薩埵種子也。●字右觀置。是愛菩薩種子也。此二種子變成二種人形杵。此二種人形杵逆順交會成五鈷杵。無有闕減。此五鈷變成一身兩頭染愛明王(云云)。其形兩頭左面赤肉。忿怒形。右面白肉。慈悲形。有四臂。左右一手作刀印。次左右持三鈷杵。坐赤蓮花。住月輪(云云)。   私雲。已上或說。莫知孰是。見者取捨。   師曰。東寺最闍梨雲。圓城寺法三宮(寬平法皇第三御予)御經藏愛染王一紙書。一身兩頭像有之。又人形杵繪書有。三古片方中古無二有。又貞觀寺真雅僧正(弘法大師舍弟七歲為御弟子)聖教目錄中。金銅人形五古杵一枚被書(云云)。 T76040001.GIF T76040002.GIF   修行法雲。二一切如來金剛最勝王義利堅固染愛王心品說雲。爾時世尊。復入馬陰藏三摩地。告金剛手言。有真言。名一切如來金剛最勝王義利堅固染愛王心真言○所持諸餘真言。若佛頂部及諸如來部蓮花部金剛部阿闍梨位品羯磨部等。皆能持罰。彼等真言令速成就(云云)。此法以佛頂部及四部法。而為諸餘。故知。此真言是金剛部中金剛愛密號故。真言雲。摩賀囉哦(此雲大愛)。此經百八名讚歎德名中。及金剛頂羯磨會中金剛愛真言並雲囉哦。唯百八讚初列名中。此品雲囉惹。是下愛染王(云云)。此名金剛王。故雲囉惹。實是愛金剛非金剛王也。   又此法印外縛。忍願針交。金剛頂三昧耶會金剛愛印外縛。進力針交。並是染義。後愛染王品即是此品作業分。此名金剛王頂中最勝名。金剛薩埵妻一切諸佛母者。是普賢之妻。立佛之母明妃之王。此法既罰阿闍梨位品真言。令速成就。故知。亦是大阿闍梨位人所修行之法。亦以大日尊為本尊持金剛愛真言。乃至變身成金剛染愛王。持金剛愛真言。通能成就。五部三十七成就。其之行法准前序品。雲堅固染愛品結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三十七圓滿(云云)。准後愛染王品雲。金剛手白佛言。世尊。我今更說。愛染王一切如來共所成就雜法。悉地及畫像法。扇底迦布瑟置(二合)迦縛始迦羅拏伽多耶阿毘左魯迦法等偈雲。造像安於西。行人面西對。結大羯磨印及誦根本明。兼示三昧耶一字心密語。又結金剛界三十七羯磨。及以本業明速成百千事(云云)。故知。此染愛王心品說心真言印。後愛染王品說一字心印及作業分。次四攝行品說染愛法中四攝行。又大勝心瑜伽品說愛染王一字心。治自性障。並是同法說非略。次為禁慢法。故須隨樂。或為一法行之。或為二法行之。並得亦准序品七分行之。唯改成身及真言主(云云)。   又雲。五愛染品說(云云)。復說愛染王一字心明曰(云云)。復說根本印。豎合如五峰。名羯磨印。亦名三昧耶。此名金剛王○復說扇底迦五種相應印(云云)。金剛頂金剛愛印。羯磨會雲。由金剛可愛契。故說是金剛妻。亦能染著三昧耶。雲由金剛愛染契。故能樂一切佛法(云云)。故知。前品大日世尊。已說染愛王心真言印。此品金剛薩埵更說愛染王畫像及一字心印真言并五種成就印契。並是以大日尊亦為本尊。乃至變身成金剛愛染王。修前愛染王品真言。既冠阿闍梨位品真言悉令成就。故此愛染王品真言。亦是大阿闍梨位者之行法也。金剛愛真言。五部通成就法。亦准前序品行之。唯改成身及真言主(云云)。又雲。六一切佛頂最上遍照王勝義難摧〃邪一切處瑜伽四行攝法品說。爾時金剛手。復說一切處無不相應真言(云云)。復白佛言。此四行攝法。一切處一切事世間染愛。及世間一切法皆生四攝行想。故知。此法是前染愛王等諸法中。金剛薩埵四無量心觀真言印。猶如金剛頂千手法中四無量觀。故隨所樂或為一法。以大日尊亦為本尊。乃至變身成金剛薩埵行之。或加染愛王等諸法行之。前染愛王品既是大阿闍梨位行法。故此四攝行法亦是大阿闍梨位者之行法也。若別行者當准序品七分行之。准改成身及真言主(其印經文不說。今準可用四攝四印)。 私雲。經雲。金剛手復說一切處無不相應真言曰。   唵縛曰羅(二合)薩怛縛(二合)惹(入)吽鍐斛。   ●●口雲。師口雲。是四無量心也。印相用羯磨會。四攝字是也(云云)。   壞二乘心真言曰。   唵摩賀(引)演曩縛曰羅(二合)薩怛縛(二合)縛達摩尾秫弟吽(引)。   ●●口雲。師口雲。壞二乘是淨三業也。用金剛合掌契(云云)。   又雲。七一切如來大勝金剛心瑜伽成就品說。爾時金剛手。復說成就金剛薩埵。一字心大勝心相應。真言(云云)。若常誦持。一切天人愛染降伏。能成就一切心願。速得成就金剛薩埵身悉地(是一法也)。時會中忽有一障者。不從空生。亦不從他方而來。亦不從地出。忽然而現。諸菩薩各如醉。不知所從來處。時金剛手白言。我今欲說此自生障金剛頂法。頌雲。   若諸真言師 持誦真言法 於一散亂心。   此障即為便 能奪真言師 所修功德業。   若持愛染王 根本一字心 此障速除滅。   不得少親近 常於自心中 觀一吽字聲。   (云云是一法也)   真言雲悉弟(此雲成就)其吽字即金剛薩埵一字心。或為愛染王一字心。以此一字心明。成就一切瑜伽悉地。故雲悉地。故品題雲瑜伽成就。譬如蘇悉地經蘇悉地法王真言。彼有三部。此有五部。如上已出。今此法中金剛薩埵一字心。是如來部蘇悉地一字心。若准此者應有五部。當准次品大勝金剛頂最勝真實大三昧耶真言中五部句。吽(引)怛路(二合)紇哩(二合)惡吽(引)一一作之。以其次品是五部總法。此品是如來一部別法(云云)。言障者。即經文雲。從一切眾生本有障。無始無覺。中來本有俱生障。自我所生障。無始無初際。本有俱本輪(云云)。故知一切眾生共所迷惑。無始無明住地。名俱本輪。本有思或名俱生障。本有見或名自我障。地持經雲。等覺菩薩為無我輪之所轉者。即此自我之見惑也。一法界理自性具足此三惑障。從理起業。從惑生業。一切眾生差別而起。然其本性一切法界障一切眾生同體而有。若斷同體自性之惑。共成同體自性之佛。此自性障義。諸教所不說。今真言者一散亂時。一切眾生共所迷惑自性生障。幻作身份。如金剛薩埵形頂。是兩手心上各現一輪。身放光明迷惑。等覺以還菩薩及以一切凡夫行人故。愛染王法中常於自心觀吽字聲。為出入息身同金剛。如秋八月霧微細清淨光。是名微細定。亦持愛染王真言印治之。如彼胎藏蘇悉地法。   (堮恁^常於自心中觀一吽字聲○但觀字因起等同於大空(云云)。   私雲。●字因義。●點起義。空點大空也。所謂諸法因緣和合生無自性。無自性是空也。故雲觀字因起等也。是即三解脫門觀意也。一切法無自性故空也。空故無相。無相故無願。依此三解脫門觀故。諸障悉除滅。身心清淨。故雲如秋八月霧微細清淨光歟。   般若經雲。因緣生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畢竟空。畢竟空故無取著。是名般若波羅蜜多(云云)。   亦以金剛部一字心吽字。為根本心念誦結護法中。先結三部三昧耶被甲印明已。次於心中觀一吽字。次觀阿字。即其明文。今此經中亦同彼義。以金剛薩埵一字吽字。常於心中觀之時。前金剛薩埵印誦。此金剛薩埵一字大勝心相應真言。能遍成就五部悉地。又胎藏中以不動三世為除障法。蘇悉地中以軍荼利為結護法。今此法中以愛染王一字心為除障。若於悉地成就之時。大小諸障內外競起。若治根本枝葉自去。故以愛染王一字心真言印。降伏本有自性障者。然此障者當以權實二義釋之。此法通用經中一切法中。其大勝金剛心相應法。以大日尊亦為本尊。乃至變成金剛薩埵。持此真言及金剛薩埵印。此愛染王一字心法。亦是大阿闍梨位者行法也。當准序品七分行之。此除障法當用大力明王之次。乃至念誦常不離心。若欲別行。此除障法者。當如大日經息障品義。而五部法中一一別行之。亦准序品七分行之。唯改成身及真言主(云云)。   已上四品文行法至要也。仍具以抄之。見者細思而莫厭繁。先所云先達。以金剛王軌為愛染王軌者。是誰人說。私稟受師說雲。大原法橋隨仁海而傳受之(云云)。但愛染王是東佛四親近第三愛菩薩也。其旨修行法委明歟。彼軌者是第二王菩薩軌歟。然者以彼軌為此尊法頗難思。若是同東佛四親近第二王菩薩軌之故。第三菩薩別行准彼軌而行之雲歟(云云)。   大原師傳中雲。金剛王儀軌者。愛染王軌是也。是東方愛菩薩也。即吒枳王也。但彼軌有二不審。一尊形全異餘說。又異瑜祇經也。二此軌依金界法也。何引台藏道場觀文乎(云云)。私雲。檢彼軌始末。一處無愛染功能文。瑜經四品之中皆有愛染文耳。   問。谷說金剛王軌者愛染王軌者。與法橋說同歟。將異歟。答。谷說金剛王軌者愛染王軌者。以第二菩薩軌即非雲第三愛菩薩軌歟。金剛王者第二王菩薩非。第三愛菩薩金剛王名有。故案修行法意雲。瑜祇經雲。百八讚初列名中。此第二品染愛王讚。縛曰羅(二合)囉惹摩訶邏惹(文)。縛日羅者金剛。羅惹者王也。是下品愛染王名金剛王。所謂此名金剛王頂中最勝。名金剛薩埵妻一切諸佛母(云云)(第五品文也)。故彼百八讚初。縛曰羅(二合)囉惹雲也。實是第三愛金剛非第二王菩薩也(云云)。至法橋說者。第二王菩薩即愛染王雲。金剛王軌被傳受(ンюЯчヤьу)。難知而已。抑如修行法意者。染愛王愛染王更不可別體。其文如上抄也。經意之全不差別旨。彼百八讚中第二品染愛王讚第五品愛染王此名金剛王名舉尤可為誠證〃〃〃〃。   問。序品文雲。堅固染愛品結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三十七圓滿。愛染王品雲。結大羯磨印。及誦根本明。兼示三摩耶一字心密語(云云)。又雲。常結羯磨印。誦大根本明(云云)。大勝心瑜伽品雲。若持愛染王根本一字心(云云)。此等文中所云大羯磨印并一字心明何乎。答。師傳雲。一字心明者。此真言初吽字。是真言體也。即此尊種子字也。故雲一字心也。擿枳吽弱者。非真言體。是總咒也。此吽字經作●字。或本作●。是種子也。二手金剛縛者。外縛五古印也。是名羯磨印者。此尊羯磨形持五古當胸。其形儀所持物故名羯磨印也。亦名三昧耶者。五古即此尊三形故也(云云)。   一形像。   經雲。於白月鬼宿。取淨白素絲畫愛染金剛。身色如日暉。住於熾盛輪。三目威怒視。首髻師子冠。利毛忿怒形。又安五□橉□視□□□□□□□□襞□□□樦榖□□□櫸□□□□□□示□劣埤□□□□饟埤□駉□槔崙□□□橇□□□□□穇□□□□□□矩聾飀□□□□□埤□椸□□□□□□s□□□□□□□□檢□僚□□駖□□延訊□觴□□e□奚□□□淋□□□□□練□□□z□□□餞槓檢□駕□□襯毼□□□飀□  (堮恁^東寺或雲。瓶地天三摩耶形也。故表大地。滿一切眾生願。必依寶珠。寶珠以地為臺。故以瓶為心地也。   東寺或雲。頂置五古鉤事。眾生五佛功德召入義也。五古鉤付也。   師子冠師子奮迅如除塵土。此菩薩功用早除一切眾生塵垢事表也。頭上鉤可向彼乎(云云)(已上六行堮恁^。   師傳雲。熾盛輪者。非金輪。日輪也。日輪熾盛猛炎故也。如射眾星光者。謂其箭迅疾之勢如流星之光疾勢也。非射空星光。或形像向空引弓。如射空之勢(云云)。不得意。〃〃〃謂射可敬愛者成大染法也。其箭之疾勢可如眾星走時光勢也。何故向虛空射星光耶。又若非今師說意者。光字難消乎(云云)。又其尊身光如流星光射。故雲如射金剛火(云云)。   (堮恁^射字(有放訓)。   私雲。花嚴傳第二雲(法藏)釋惠光○其眼光外射如焰(文)。文集第三司天台雲。北辰微闇少光色。五星煌〃如火赤。耀芒動角射三台。上台半滅中台折(云云)。要集第十雲。問。日月摶食是何耶。答。帝釋○修羅○互爭色味競起干戈多於晦朔。然帝釋前軍日月天子。故盛光明射彼修羅眼。修羅以手遮日。故見有蝕也(云云)。射字訓以此等可准知歟。   左下手持彼(云云)。師傳續雲彼(云云)。彼者彼人愛得思故。彼人尊手令持也。故手所持物。或像只小圓輪持○是也。總表何也。或像提人頭髻也。而是只男形也。意狹。凡一切男女乃至一切佛菩薩愛得為念彼尊也。故○物是可也(云云)。持件○手如與願印。仰掌持之。弘法大師御造本如此(云云)。或雲。左手持彼者。隨行者所求而持彼三昧耶也。是故或師作畫像之時。六臂之中左手作空手。隨所求臨其時。加三昧耶。置彼手成願已。若求餘事。取前三昧耶。更置今所求三昧耶。如是彼經愛染王品說扇底迦等五法。若作瑜伽教者。息災輪增益用珠。調伏用一鈷。敬愛用蓮鉤。召用鉤。延命用甲冑。世流布像令持人頭。就斯有種種祕條(云云)。私稟受師說雲。持彼者。是可指自性障(云云)。蓮下佛前寶瓶。是畫像所宜也。造像頗見苦歟。弘法大師御造像無之(云云)。   五指為量等。是帶身定歟。二寸五分許歟。如此事多用行者指量。若大若少可隨意歟。弘法大師御本尊坐身五寸許也。   傳聞惠果御筆祕[□篰岠弘法大師傳之。其中雲。種子●三形五古印。外五古真言大咒。持彼者。形如赤玉。行者人玉肉心之肝也。本尊持彼故。怨家鬼魅乃至閻魔使者。為不令取其精也(云云)。   彼御筆祕[□篰岠●字不用重字印明。并持彼口傳御筆本偏此也(云云)。   一曼荼羅。 T76040301.GIF   私雲。師曰。東寺人等雲。弘法大師御孫身(づ)僧都本雲。自大師御世有此本歟(云云)。是唐本(云云)。但或軌明此曼荼羅件。軌偽物也(云云)。   一功能。   經雲。時金剛界如來。告金剛手等言。有真言。名一切如來金剛最勝王義利堅固染愛王心真言。於一切瑜伽中。最勝速獲悉地。能令一切見者。皆生父母妻子之想。所作之業皆得成就也。所持諸餘真言。若阿闍梨位品佛頂部。及諸如來部。蓮花部。金剛部。寶部。羯磨部等。皆能治罰。彼等真言。令速成就。若持真言行人。持經三十萬。遍一切真言主。及金剛界大漫拏□王。皆悉集會。一時與成就速得大金剛位。乃至普賢菩薩位(云云)。   又雲。若持此真言。及以密印力。印心額喉頂。如金剛頂身。一切諸罪垢。纔結即當滅。若寂災增益。敬愛與降伏。隨其所愛者。纔誦此真言。彼即當獲得。若毒若相憎。纔結誦當息。加持食七遍。我當降甘露(云云)。   又雲。若諸真言師。持誦真言法。於一散亂心。此障即為便。能奪真言師。所修功德業。若持愛染王根本一字心。此障速除滅。不得少親近(云云)。   又雲。薩縛訥瑟吒。及諸櫱囉訶。速滅無時。方剎那不復生。又雲。取白檀香剋。金剛愛染王。五指為重等。長帶於身藏。一切有情類。及諸剎利王。攝伏如奴僕○乃至釋梵等。水火風焰魔。頂行之惡類。疾走無邊方。一切惡種惹。淨行苾芻眾。難調毒惡龍。那延自在。護世四天王。速降伏失命。   又雲。若纔結一遍。及誦本真言。能滅無量罪。能生無量福。扇底迦等法。四事速圓滿。三世三界中。一切無能越。   一卷數。   御祈所。   奉開眼供養。   愛染王形像一楨(無新佛者可止之)。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部主真言。部母真言。本尊心真言。同一字心真言。敬愛護摩真言。護衛本尊真言。三部諸尊真言。火天曜宿真言。   奉供。   大壇供(づ)今度護。摩供〃〃。神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御祈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部主真言。部母真言。本尊心真言。同一字心真言。成就明諸天真言。   奉供。   閼伽供(づ)今度。飲食供(づ)今度。   右謹依仰旨(云云)。   愛染王。   (本雲)享德(乙亥)潤四月始自十四日覺大師遷化之日。終至二十五日聖廟之御日。首尾十二日。拭翳眼為令法久住。從石山寺借用本令書寫畢。   (本雲)承應二(癸已)年四月十一日。以二尊院本書之。 行林第五十八。   金剛童子法。   一本尊曼荼羅。   經雲。其像獨身從海湧出。如吠琉璃色。身有六臂。臂膊□□□§□□亡□c□□□□¥嶧□側鰹c□敗□栠§□除芥紂¥□□苨□c□□□□¥踹□譧瑾耙□□¥□□禨注芹漥□□¥□蘆□晨□□□□□嶨泣¥□左□譧□|□嶡□□¥□□耦鋦□□猿□□□集□□□□□§□□鋦□懼渝l□‥□□耩□惱□□□§□艦珵□鞦□¥禧□耦鋦□□§□□珵悅□□□□□集□‥蒩□□□□¥禧□艦鋦□□□□耙□□逢□芧□隘髣¥翩摩砢R矷慼樟鴃樞間暴捸慼暮丑慼數K□¥翩摩牷慼潯{尤楫□‥□□□劍§□□□鞣|漧□□□□嶩□□□□□□O□□□□□薧灨蘤蜀□□□□□□□¥翩慼晨{□橨□§訌訌□⑸□q□□¥□□鯇□□健級□□□□□鋦□□集□|朦□□芣¥禦鋤□潩□□‥□販邇猿□□菧□¥□蘆潩□邪□苧嫦□□□¥□楊□□|珵□皓萯□□□□‥□□|□嫦□□□c□耙□□□‥□□□□□‥注菩□□□‥□□□□鰹c□夢□蘆□□§訌討□□⑻□|□□□§□鎧□掀穌¥祺□□□i¥□苦潧□口§嶢□嵨y□¥禧瑾耩□難¥□炩□□鰹¥□□□□稐¥□綸炤□□□耦鋤□□□|□□□顴i‥尨灺□腹慰D鍤□□n□嫨□□鞣□芤□鯀奩□‥□□廛晨□¥耙□□痋慼慼慼慼慼慰D央慼慼憬嚏情慼慼慼潮B□   次別畫像法。身五尺八寸。形作紅蓮色。眼長二寸許。衣服赭黃色。腳踏金蓮花。右手拔折羅舉上。如擬勢。左持金蓮花。髮少黃右旋。獨髮籠頭冠。髮際上二寸。髮中立化佛。右錫。左澡灌。兩邊皆一佛。持錫杖。金色聖者遶其身。急雲五色光。   或私記雲。最初修行之時。依儀軌所說。一尺五寸二臂像修行尤好(云云)。   一行法。   聖迦抳忿怒金剛童子菩薩成就儀軌經三卷(不空。貞元。海。仁。運。珍)。   金剛童子持唸經一卷。   金剛兒法一卷(仁)。   佛說無量壽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羅金剛念誦儀軌法一卷(金剛智。仁。睿雲。金剛童子念誦法一卷無量壽佛化身)。   已上被戴祕錄。私雲。金剛兒法非金剛童子法。是烏瑟沙魔法也可問之。   金剛童子出生摩尼軌一卷(不空)。私傳授錄在之。有谷私記。可尋見之。   私雲。念誦儀軌行法蘇悉地也。仍附悉地金部行儀。聊以記之。   前方便。唱禮。三身。莽麼雞。   南無曼荼羅主阿利耶迦抳縛曰羅俱摩羅冒地薩埵婆耶摩訶埵婆耶(三反)。   諸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界會。   驚覺(乃至)發願。   至心發願。唯願大日。本尊界會。聖迦抳忿怒金剛童子。   次三部三昧耶(乃至)金剛牆。次道場觀。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寶山上有寶樓閣。閣內有大曼荼羅。曼荼羅四角有四賢瓶。無量供具周匝陳列。曼荼羅中心有寶花臺。臺上●吽字變成獨□樧埤□娮□□呂□□□□秫□□□□z□□□□□稷埤□□□□□□□橁n□□奪□□□吟檢□□信襤糕餒□□□□部摯鞢撰G□□□□□□□□□□飀□  次三力偈。普通供養。次治路。次振鈴。次送車輅。次請車輅(真言羯羅捨也之句下所。加縛曰羅俱摩羅曳醯□襼□導飀□□翩撮甡芊慼@ 結金剛部心印。以左大指招之。真言曰。   唵縛曰羅特力迦縛曰羅俱摩羅曳醯呬沙縛賀。   次辟除從魔(如悉地)。次觀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綱(乃至)讚(或私記。大日四智金剛部讚云云。私雲。軌出四智讚。但未有魯波爾伽摩素伽婆之句)。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吽字。字變成獨□樧埤□樧妼計□襤逆□穫□□謙鶣§□晶變成金剛童子。相好具足(如前道場觀中觀尊)。   次根本印(暫依經說)。   經雲。根本印以二中指相背豎。二無名指於中指中節外橫。交二頭指鉤二無名指頭。二大於中指前中節頭柱。二小指頭相併合向下豎如針。真言曰。   曩謨羅怛曩(二合)怛羅(二合)夜(引)野(二)曩莫室戰(二合)拏縛曰羅(二合)播(引)拏(上)曳(三)摩訶藥乞(二合)細曩(引)缽多(上)曳(四)怛爾也(二合)他(去引)(五)唵(六)迦抳度□□褸□饐□襼奅□駙□□雜□□飩□□□□  第二根本真言。開修羅宮用前根本印。真言曰。   曩莫(一)囉怛曩(二合)怛羅(二合)夜(引)野(二)怛爾也(二合)他(去引五)唵(六)度曩尾度曩(七)迦抳矩嚕(二合)馱(八)薩縛演怛羅(二合)抳(九)吽。   師傳雲。金剛童子印其文不分明。師說曰。先二手仰掌。二火指第二節以上至於初節相背合。而以右手水指自左手火指本(第二節以下也)背橫指通左風節內文。有水甲當左風內下文。又以左水自右火背指通右風下節內文。以左水甲當右風內下文(左右更互也)。而左右風屈曲絞互水指甲上。謂左風絞風右水甲。右風絞左水甲也。如童蒙師子印目形也。而並二空各押二火側。而二空二風四指頭一處相捻。以二風柱頭乍柱各押二空頭也。如無所不空一說印二空也。二地合豎如獨古杵形。指地以二手腕頭也。其二真言唯唵以下。誦念之除歸命之句也(云云)。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部母。大日本尊。降三世。成就明。又部母)。   或私記雲。大日(百八反)本尊(遍數多少任意)金剛部使者。忿怒俱摩羅真言(百八反。云云)。   次置珠本所。次入三摩地。   心月輪上觀種子念其字義。若作廣觀者。旋布真言觀字義句義(云云)。   次根本印。次部母(用金剛部母)。次五供養(乃至)出堂。   右附十八道粗記大略。本軌除根本真言之外。有五六箇印。明師傳於被甲之次用之(云云)。更可檢軌文(云云)。   私雲。本軌行儀悉地金部。而五供中前四供養出金剛部。至於燈明百出蓮部。其意如何。又軌題雲。無量壽化身(云云)。文雲。西方念誦法(云云)。若任本部。可依蓮花部如大威德。師傅附蓮花部行之。是其意也。而本軌說金剛行法。其意如何。   護摩。   軌雲。   略陳於護摩 成就悉地法 爐對曼荼羅。   相望而別作 方圓隨意成 半爐熾炭充。   以蘇密安悉 芥子檀薰陸 沈蘇合白膠。   乳粥和香藥 團為一百八 諸法廣如經。   一咒一擲火 本尊薄伽梵 觀喜滿祈願。   復次以乳粥 白芥子胡摩 粳米雄黃等。   自汁木和蘇 擲爐得現驗 使者火食法。   蘇蜜乳酪等 薰陸白膠香 胡羅蔔粳米。   求樓香沙唐 石蜜柏葉等 和擣一百八。   每團一咒擲 入爐供使者 諸天龍夜叉。   乾闥阿修羅 四天眷屬等 及頻那夜迦。   觀喜隨加護 月八或十五 常設爐供養。   種種香花食。   召集使者真言曰。   曩謨羅怛曩(二合)怛羅(二合)夜(引)野曩謨室戰(二合)拏縛曰羅(二合)跛拏曳摩賀藥乞叉(二合)細那缽多曳摩騰迦俱摩羅唵伽尼度尼吽泮吒娑縛(二合)賀。   或私記雲。諸尊段及世天候。此兩段召集使者。真言必可用之(云云)。   或依胎藏修此法者。   經疏之中不說此尊。玄法儀軌金剛手院列其形像。文相大略如本軌。印相真言共說之。現圖在左方第一重第二行第三金剛鎖菩薩左邊。此中行法可有多種。或置本位而供養之(其尊位如右)。 ●● ●    ●   梵號。 迦尼句路(二合)馱。   密號。事業金剛。   種子。吽●。   三摩耶形。三股。私雲本軌。   形像。圖。肉色忿怒形。自右肩現七佛。後本無化佛。有雲。圖雲。赤色忿怒形。右手執三股高舉左手舒。垂自臂現七佛。左足屈。右足蹋立也。   印相。虛合於二羽水交入虎口。風捻空下地輪豎如牙。   真言曰。吽縛曰羅(二合)俱麼(鼻引)羅迦尼度尼吽吽泮。   右出胎藏印明集。私雲。此印真言在本軌或都法壇。   移大日安寶幢側。在右無在。但以金剛童子置大日位。   私雲。觀曼荼羅時如此觀置耳。若作大日即本尊之觀者。不可移大日歟。   本尊觀。   中胎蓮花臺上有吽字門。即變成獨□橇□□埤□娮□□□□□襟禋□觾埤□□□□□□□□□□禗奈駔練餾□□□奪□□□□□量禳如饜□□□□□証□禜□馜□z逆□拌橇□□□□□□□逆□襑□誇□□□□□□□□□埤□楏葉糖□□T76040601.GIF   彼月輪諸字 從尊口流出 入從我頂上。   右列我心月 亦從我口出 還入本尊身。   亦來入我身 如是無間斷 真言力無比。   能摧大障者 亦遮自他身 未來惡趣苦。   纔持真言句 化佛從口出 種種吉祥事。   應念而自至 又印契真言 觀念平等故。   本尊入我身 我身入本尊 入我我入故。   本尊與我身 身口意三寶 平等無差別。   次出定結根本印(先立中)。次本尊。次加持珠。 正念誦(云云)。次置珠本處入定觀念(云云)。若觀大日即本尊之時。可用此觀念。   普光淨月輪 阿字置其中 次當轉阿字。   成大日牟尼 消穀嚴身服 寶冠紺髮垂。   寂然三摩地 輝焰過眾電 猶如淨鏡內。   幽邃現真容 喜怒顯形色 操持與願等。   正受相應身 明瞭心無亂 無相淨法體。   應願濟群生 此尊心月輪 內有五字明。   次有本尊咒 右旋而布列。   大日心月輪 本具此真言 是故大日尊。   即現本尊形 身作黃雲色 髮赤上燎亂。   種種諸瓔珞 環玔以嚴身 左執拔折羅。   右下旋無畏 虎皮用幔跨 忿怒極迅形。   彼月輪諸字 從大日口出 入從我頂上。   右列我心月 亦來入我身 如是無間斷。   真言力無比 能摧大障者 亦從我口出。   還入大日身 亦遮自他身 未來惡趣苦。   纔持真言句 化佛從口出 種種吉祥事。   應念而自至 印契及真言 觀念平等故。   大日即本尊 本尊即我身 身口意和合。   三平等無異 具足於三身 量周遍法界。   不生亦不滅 離言離言相 生與於無生。   無非大日尊。 T76040602.GIF   或別壇。金剛部別壇。   或私記中有此圖。是附持誦不同金剛部別壇儀所說。本尊使者四天八部等置之也。內院弓箭等是何哉。可問之。 T76040701.GIF   一功能。   經雲。爾時金剛手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欲為未來有情及末法時無福德者。以於前世不修善品作諸罪業。致於今生招感貧匱。逢遇惡人敵害有情。亦為未來有諸國王。正法治國。尊敬三寶。為鄰國侵擾不遵正法。或有非道不信因果。毀壞三寶。滅壞佛教。有如是等種種有情。今於佛前為彼等類。說息災增益降伏法等法。令知佛法。有威德神通自在。知諸菩薩具一切智。或見有眾生常懷噁心欲破佛法興師害善。大悲愍念作降伏法。而令彼人不遂惡業。是故說此無比大威德聖迦抳忿怒之法(云云)。又雲。爾時金剛手菩薩。告大眾言。此忿怒王有無量威德大神通力。善能調伏難調伏。故示諸方便。從於三昧生此菩薩道。纔憶念一切鬼魅悉背馳走。一切噁心眾生皆當損壞。一切災禍悉皆除滅。若有受持此真言者。自然成受三昧耶戒。若求悉地速得成就。無能沮壞。不墮諸惡趣。速證菩薩地。成無上菩提。有纔誦一遍。則除一切災禍。能禁制虎狼師子惡龍等。加持土塊擲彼身上。則不能為害。若被日月五星逼近本命宿者。能常念誦。不招災禍(云云)。又雲。爾時金剛祕密主告諸天眾言。末法之時修此教者。有懈怠不具真言律儀者。或惡龍雷震諸魔反現種種身形惱亂。持誦者好作障難。伺求人過。若不依軌法。即為彼魔之所得便。為如是等種種有情故說斯法。令持誦者。不為眾魔之所得便。我今金剛手菩薩為愍念有情。示現真言王忿怒形。由此真言威力。一切藥叉羅剎天眾見我者。皆大怖畏。於求一切成就法中。一切真言忿怒眾中。我為最勝王。哀愍難調。於諸有情作障難者。為調伏彼故說是真言。於三昧中示現此形。從額流出。是故一切真言無比大威德大忿怒大怖畏大名稱為護王及正法。故我祕密主說金剛童子法(云云)。   私雲。經說者。金剛童子金剛手變化也。儀軌題雲。無量壽佛化身。此外亦可有金剛童子耶。答。軍荼利軌雲。又於寶樓閣中央。觀●婀字。於兩邊觀●吽字。是甘露軍荼利法身種子。乃至次於北方觀●惡字。是金剛羯抳(古譯名金剛童子)(云云)。身種子(文)。若是北佛變化金剛童子歟。又胎曼荼金剛部中。金剛鎖菩薩前有此尊矣。准知三部五部各可有金剛童子也。   智證大師在唐記雲。黃童子是彌陀化身。青童子是金剛手化身(云云)。   金剛童子。五十七。   享德四年七月六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訖。   承應二年六月二十一日。以二尊院本書之了。舜興。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五十九。   梵天法。   一支度。   註進。   梵天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脅機一前。半疊一枚。名香。酥。蜜。蠟。壇供(如常)。燈油(如常)。五穀各一鬥。紙(づ)帖(銀錢料)。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蠟燭料)。小桶一口(可有杓閼伽料)。折敷三枚。淨衣(白色若黃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名香。薰陸(通獻諸天天女云云)。沈。白檀。薰陸歟。   一起首時分向方等。   十二天軌雲。白月良日(云云)。又雲。為息災東。為成就南。為敬愛西。為調伏北。種種供養(云云)(私雲。違常儀。若文亂歟)。   一行法。   此天無別本儀軌等。大日經具緣品明身相。密印品出其印。普通藏亦說其真言。玄法青龍攝大軌等。列於東方。世天眾中軌首門南。義釋安北。金對記雲。若准此經(私雲。略出經)。於第三重外壇之中。可觀二十類○梵天為首攝上方天也(云云)。故知此天出兩部中。其行法儀可斟酌矣。須依十二天儀軌。意召請供養此等天眾。今依悉地。聊記大略。   先前方便如例(光澤之後加持飲食須彌甘露鍐字心觀三種印明。可用之)。   唱禮。   三身。縛曰羅忙莽雞菩薩摩訶薩(若佛眼)。   曼荼羅主縛曰羅唅麼寧泥婆摩訶泥婆(三反)。 五大明王。大小〃〃〃。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或五悔)。次發願。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大海。次須彌。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八切德大海水。水中有須彌山王。四寶莊嚴。山頂有寶殿。殿中有蓮花座。座上有月論。輪中有●字。字變成蓮花。花變成梵天。相好莊嚴具足圓滿。坐赤蓮花。眷屬圍繞。   持誦不同。明諸佛菩薩別壇了。引義釋雲。從此上皆弘地德。故用開蓮花座。二乘用芰荷。或青蓮花。唯五淨居梵王四禪用赤蓮花。義准菩薩以下亦令半敷。勿令極開(云云)。又引釋文雲。釋天眷屬之此近淨居天置大梵王○所餘四禪諸天。皆列其左。無熱等。五淨居天列在其右口(歟云云)。今准經論。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天。名五那含。若依此義。五那含天可與梵王四禪為一別壇(云云)。又雲。私詳道理。此五淨居是阿那含。二乘所攝故。與一切聲聞緣覺可為釋迦眷屬。故具緣品畫五佛頂印。次畫五淨。後畫三頂(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或此次振鈴)。次隨方迴向(取香爐若普印)。   至心奉請 大梵天王 明妃眷屬。   降臨壇場 受此供養 護持國主。   御願圓滿。   次送車輅。次請車輅(真言未可加縛羅唅摩寧曳醯呬句)。   次請召印(出集經。若用金剛部心印段)。   仰右手掌直伸。小指頭指屈。無名指中指中節頭並。向上豎之。大指附於頭指側上。大指來去。咒曰(私雲。左拳安腰)。   唵輸嚕(二合)致(二)悉彌哩(三合)致陀羅(上音)尼(四)烏□樨毼褸□□□飀□  次辟除從魔。次視三摩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捧器先祈願)。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蠟燭付火誦諸天僕語讚)。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諸天讚)。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者●字。字變成蓮花。漸舒漸大。舉體成蓮花。蓮花變成梵天。相好具足。   次根本印。   胎軌雲。梵天持紅蓮(准月)三昧空捻水(三密抄雲。私雲。上句明持物。下句明手印歟。又若上明心觀下明手印歟已上。私雲。青龍同今軌。但真言曰。注雲。印有別)。大日經雲。以三昧手作蓮花相。是梵天印。義釋雲。左手作半蓮花印。一如作觀音印。法此不同。但一手作之耳。此是梵天印。   攝記雲。三昧空持水。猶如執花相(廣軌同之。私雲。似今軌)。燃盛光軌雲。三昧舒五輪空持風上節。   對記雲。海大德說梵天持紅蓮(准月)三昧空捻水者。蓮花座半印也。謂五輪少屈立也。准月者准前月天印也。三昧空捻水者。定手屈水入月。以空押水。側上惠手按腰。惠和上說同海說(但雲押水背上。又雲此又樣。是別本也)。私雲。此儀軌雲。梵天持紅蓮(准月)三昧空捻水故。海大德不說二印。然作印時自成二印。而惠和上既為又樣。攻三昧空捻水句。可為又樣。但攝大儀軌及惟謹本。皆雲。釋右梵天印三昧空持水。猶如執蓮相。而無梵天持紅蓮(准月)之文。私撿今文。此句似等持物。不似手印。次句是彼持花印耳。別記雲。定手作蓮花座半印。   傳法記雲。次梵天印。定掌立向外。以空捻水。餘指敘散惠拳如常。   法性記雲。左手五指豎屈。水入掌內。以空捻水。背上側右拳押腰。   或記雲。左手作蓮花半印。右手作拳置腰。當觀掌中有蓮花(三密抄雲。掌中觀蓮明左手間。若結蓮花印。何更學觀蓮)。   私雲。十二天法中。即明如注彼法。又集經印明。可見之。   真言。   胎軌雲。缽囉(二合)惹缽多曳娑縛(二合)賀(引有歸)。義釋雲。梵天真言初句雲缽囉惹。譯雲一切生。次雲跛多。是主義。曳是助聲。所謂一切眾生主也。如劫初時。梵宮寂寞無人。梵天適生念時。有命盡。天來降。又皆不見梵王始終。故便作是念。我等從梵王生。以能生一切有情。故名一切生主。而實眾生佛性前際無始。非是如來所生也。以最初缽囉字為真言體。跛是最勝義。囉是淨法界。不為塵垢所染。即是蓮花胎藏。一切佛子皆如是最勝胎藏生。是故名勝子。末句加曳字。故名為梵王乘也(私雲二十本雲。亦是佛化身)。   梵天明妃印(三密料簡雲。圖簡。問。梵天在東待女。何在此耶云云)。   胎軌雲。明妃風加火。空持水中節。大日經雲。如前印作持蓮花形。是梵天明妃印。義次以左手猶如執蓮花形。梵天後印也(謂舒掌以空風於捻。其中指屈當掌內。圖中亦直申也)。攝軌雲。惠風加火上。空持水中節。梵天妃密契(私雲。惠風者。或本雲定風。廣軌同之。但雲定風)。對記雲。海大德說不改前印。唯以風著火背上。惠手同前意。大德說同惠和上說。以前花座印。以風著火背。以空著火下。第三節也。傳法記雲。豎定掌向外風加火背。空置水內中文。惠拳如常。用梵天真言。法性記雲。不改前印。但以風著火背上。右拳押腰。真言同前或記雲。不改前印以風指加火輪背。空持水中節。   真言(大日經并胎軌等不說之。但廣軌雲梵天妃真言曰。玄。云云)。   義釋雲。問曰。梵天無慾及女人等身。雲何言後耶。此是梵王明妃。〃〃是三昧義。故義雲妃也。   次加持念珠。次正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諸天。次大吉祥。佛慈護。出現後。次又部母)。次以珠杵安本所。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跛是最勝義。囉是淨法界。不為塵垢所染。即是蓮花胎藏。一切佛子皆如是最勝胎藏生。是故名勝子。   次根本印真言。次部母(忙莽)。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捧器祈願。或此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啟謝(取香爐若普印)。   供獻之間。多不如法。唯願慈悲。施我歡喜。   次奉送(先頌偈。香爐。若普印。次印明奉送)。   大天自在威神力。令所求者速成就。唯願天主還本宮。後若請時垂哀赴。   次三部。次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堮捅部C集經第十一雲。大梵摩天法印咒。仰右手掌直申。小指頭指屈。無名指中指中節頭並。向上豎之。大指附於頭指側。上大指來去。咒曰。   唵(一)輸嚕(二合)致(二)悉彌哩(三合)致(三)陀囉(上音)尼(四)鳴□樨毼褸□□□飀□  祕錄雲。諸世天讚十四。   普集天龍八部讚一本(仁)。天龍八部讚一卷(仁。運雲一本)。梵字天龍八部讚一卷(海)。梵唐兩字天龍八部讚一本(仁)。 阿(引)演(引)都泥縛左哦素羅(一)緊那羅那(上)囉鑠迦囉(二合)那野(二)缽囉縛羅達磨蘗哩(二合)多地迦囉(三)尾達磨左缽囉(二合)捨磨操企也(二合四)爾銘多部多銘多缽羅(二合)迦捨夜(五)怛爾賀室囉(二合)麼拏也馱(引)□導襼奅□飀□  (明覺)天龍八部讚(唐院本用此題。弘法本同今題。或雲請天龍。或雲普集天龍八部讚)。 ●   ●   ●   阿(引)演(引)睹(句義未尋。諸請召咒有此句。大底請赴句歟) ●● 泥縛(天也) ●●●   左哦(龍也。義釋雲部惹哦。唐院讚一本雲冒左迦。一本雲胞若虎。直雲左哦者謬歟) ●● 素囉—(上引●字即●也●●●雲非天) ●●   ● ● 緊那(上)羅那囉(●●●疑神也。點即●也。●●王也。●字眾本皆爾。唐院本或雲緊馱。或本雲緊曩哩曩捺囉。令直雲那羅者謬歟) ● ●    ●● 鑠迦羅(二合)那野(二)(帝釋歟。●字或本●。唐院本或雲捨羯羅那野。梵字即今本也。或本雲。鑠揭羅跢夜叉) ●     ●●    ●●   缽羅(二合)縛羅(二合)達麼(勝上法也。縛羅雲二合謬也) ●     ●●●● 蘗哩(二合)多地伽囉(三)(此句眾本梵字皆同。唐院本或雲紇栗多地迦囉。或雲吃哩(二合)馱地迦跢今漢字謬歟) ●●●● 尾達麼左(佛語歟。●字或作●。唐院本雲冒淡縛左。或雲謨朕麼惹) ●     ●● 缽羅(二合)捨麼(寂也。能除也) ● ● 操企也(二合四)(安樂也。唐院本或雲素契也。梵字同今。或雲缽羅縛囉素迦。或作●。今作●本。私法本同之) ●●    ● 爾銘(二合)多(相也。唐院本云爾弭多。或云爾弭馱。今二合謬歟) ●● 部多(實也。唐院本雲部馱爾銘(二合)多) ●● ● ●● 銘多缽羅(二合)迦捨夜(五)(●●●歟。唐院本或雲弭[口*但]●●。以迷達音雲如是歟。次句直●●●缽囉羯捨也。此雲開示歟) ●●● 怛爾賀(怛(入聲)音如也。●●此也。雲如此歟。唐院或本雲●●●多印賀(文)弘法本雲●●●●●●肉也。唐院本●●●) ●  ● 馱(雲)□導襼奅□□觀□□□觀□□□□□□□□□□□¥□顫耦□□□□□□□|□□擣¥□顫耦□□□□□耙磻□H邪|□憿慼數I□□□□□□□□¥□□□□□銦慼   義釋七雲。世明妃真言●●●●●是一切世天種子。以如來如即是世間如故。以於因緣得自在故。勝義涅槃不可得故。不動不出故。是故如來住於寶處三昧。作種種隨類之身。若加空點。是無所不遍義。種種色所為利益。皆成就義也。一切世天隨取一字。以為種子(云云。已上)。   一形像。   大日經雲。大梵在其右。四面持髮。冠唵字相為印。執蓮在鵝上。釋雲。釋天眷屬之北近淨居天置。大梵王戴髮髻冠。坐七鵝車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蓮花。一手持數珠。已上是右手。一手執軍持。一手作唵字印。此上是左手也。印當稍屈頭指。直申餘指側。手安之而作語狀。是名淨行者吉祥印(云云)。   圖雲。四面四臂。右一手施無畏。次手持鉾。左一手持蓮花。次手軍持。坐赤蓮花。額有眼。   梵天女。肉色。左持開蓮。右少握向外(云云)。   集經第三雲。菩薩右相(私雲。般若菩薩也)安梵摩天。遍身白色。耳著寶璫。某項上著七寶瓔珞。立氍毹上。右手屈臂向於肩上手執白拂。左手申臂。手執澡灌。其以下著朝霞錦。以羅錦繡嚴飾衣服。其梵天身被紫袈裟。頭戴花冠。作簸箕光。其手腳腕皆著環釧(云云)。   堮捅部C白蓮花經雲。四面髮髻冠。面門自肉色。每面三目相。四手惠持花。次惠持數珠。定上執鉾持。定下手側掌屈風。餘申直。身嚴妙玉。玉袈裟及天衣圓光遍寶。身坐於七鵝車(云云。已上)。   一功能。   十二天軌雲。若欲得官位。自大梵天供養(云云)。 一卷數。   梵天供所。謹奏。   奉讀。般若心經(づ)卷。   奉念。大日如來真言(づ)遍。忙莽雞真言。梵天真言。諸天真言。佛慈護真言。大吉祥真言。出現智菩薩真言。   奉供。花水供(づ)箇度。蠟燭供〃〃〃。銀錢幣帛供(づ)捧。   右謹依。宣旨(云云)。   梵天法。第五十八。   (本雲)承應二年六月二十六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畢。   元祿甲申二月佛涅槃日書之。   雞頭院嚴覺洪道。 行林第六十。   帝釋法。   一支度。   註進。   帝釋天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脅機一前。半疊一枚。酥。蜜。蠟。名香(安悉。熏陸)。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蠟燭料)。紙(づ)帖(銀錢料)。佛供(如常)。燈油(如常)。五穀各一鬥。小桶一口(可有杓閼伽料)。折敷三枚。淨(白色。若)。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人供淨衣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等。   陽月一日(云云)。十二天軌雲。白月良日(云云)。   一行法。   此天無別本儀軌等。但有一法義淨譯也。大日經中具緣品明身相。普通藏品說真言。密印品中不出其印樣。大軌出之。玄法青龍攝大軌等。世天疏中東門置之。略出經外壇天眾列之。其行法等可問之。   今依悉地而記大略。   先前方便如例(光澤之後加持飲食等三種印明用之)。   唱禮。   三身。忙莽雞。   曼荼羅主印。陀羅泥婆摩訶泥婆(三反)。   南無捨脂夫人諸眷屬等。   五大明王(或不唱之)。大小自在。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若五悔)。次五大願。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大海。次須彌。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八功德大海水。水中有須彌山王。四寶莊嚴。山頂有宮殿。莊嚴微妙宮殿中有荷葉座。座上●捨字。字變成獨□檢□謙鶨r營蝩徇□¥□鋦□□¥禦□鯞鴃慼毅荎D﹛慼慼慼慼熨恣情慼慼撢□   持誦不同雲。帝釋三十三天。捨支。四王。焰摩。兜率。化樂。魔天。他化。那羅延(并眷屬)。豎那羅。乾闥婆。妙音天。   若作別壇以三十三天(四八三十二天帝在中。合三十三天)。捨支須彌四角。四金剛手為中台。以六欲天及第六天內亦有魔天。并那羅延妙音樂乾闥婆阿修羅豎那羅為第二院(云云)。   私雲。以八部為第三院。當壇天族本坐之處。唯置地印供養(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或此次振鈴)。   次隨方勸請(普印)。   至心奉請 帝釋天王 三十二天。   捨脂夫人 四大天王 六欲天眾。   那羅乾闥 法俗樂神 諸眷屬等。   降臨壇場 受此供養 某申所願。   如意滿足。   次送車輅。次請車輅(真言未可加印。陀羅泥婆南曳醯□襏導飀□□□□□觔□□□西□□F□□□壘□楏導飀□□□□@□□□椸饉□檢□□□□□□□□□□□□□弁魅□觥詡諑飀□□□逆□□□楁裀□□□□秕□□□檳飀□□□裀□□□飀□□鶠慼慼歎煙頛B□見□飀□□K□□□□□信襤香Z□飀□  次入三摩地(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獨□樧埤□計□襤逆□穫□□謙鶣§□晶變成本尊。相好具足(云云)。   次根本印。   胎軌雲。帝釋印。內縛二風申如針(空豎)。攝軌雲釋印。內縛拳二風豎如杵(廣軌同之)。青龍軌真言同注雲。或雲。內縛合豎空地。對記雲。海大德說東門帝釋天。是此界帝釋也。前是餘界須彌山帝釋也。內縛二風並置立。二空亦並直立也。別記雲。內縛二風直豎。端相柱如針。二空並之。   私雲。傳法記并說記皆同對記。十二天法中印如彼法註。又集經印明可見之。   堮捅部C集經第十一雲。帝釋天法印咒。   先仰兩手。即以二無名指相鉤。其二中指及二小指各向掌屈之。二頭指各斜豎。頭指種以二大指亦斜豎。附博頭指側。大指來去咒曰。   唵(一)怯皤弭唎(二合)佉(二)怯皤伽弭唎(二合)佉(三)那羅阿姥腎穰(二合)(四)阿姥皤訶(五)阿佉殊姥佉(六)娑伽提(七)時那筏囉(二合)嗅莎訶(九)。   真言。   大日經經帝釋天真言曰。   曩〃〃〃喃(引)鑠吃囉(二合)也娑縛(二合)賀(引)。   義雲。右釋提桓因真言。釋迦是百福德義。以於因中作百無遮大施大會。故得成此果。故以為名。今雲釋迦羅也。是正音也。以初釋字為真言體。捨是本性寂義。又奢摩他。亦是正義。次轉釋雲。以請業垢本不生故。復次說本性心地起諸作事及種種淨妙六塵。即是淨佛國土莊嚴法身之義。從一字中即具百字功德。故名百福乘。此百福輪寶乘。名帝釋乘也(私雲。二十本雲佛化生)。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部母。大日。本尊。四天。諸天。大吉祥。佛慈護。出現者。又部母)。次以珠杵安本所。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本性寂義也(云云)。 次根本印真言。次部母(忙莽雞)。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捧器祈願或此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啟謝。次奉送(光頌偈)。次三部。次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一形像。   大日經雲。初方釋天主安住妙高山。寶冠被瓔珞。持拔折羅印。   釋雲。東方五頂之南畫因陀羅。坐須彌山。首戴寶冠。耳被瓔珞。持伐折羅(文)。   瑜伽護摩軌雲。帝釋乘白象。住五色雲中。身作金色。右手持三股當心。左手托左胯。左腳垂下。三天女各手持蓮花盤盛青蓮花。或以盤盛雜花等(文)。   安鎮軌雲。帝釋天王右手持獨股杵。左手叉腰。乘六牙白象(云云)。   裹書雲。   白蓮花經雲。寶冠散頂上戴持三劍。面門白黃色。左定結拳印。右惠持一鎙百千種玉。玉袈裟天飛衣。安住妙高山(已上)。   圖雲。赤色。右手持一股戟。左拳安腰。著天衣及忿怒形也。   又雲。黃色。右手持獨股杵當乳。左手作拳押腰。坐須彌山也。金色也。   圖西南方有帝釋女。白肉色。右持蓮花。左當腹也。   集經第三雲。菩薩左廂(私雲。般若菩薩也)。安帝釋天。通身白色。耳著寶璫。其項上著七寶纓絡。立氍毹上。右手屈臂向於肩上。手執白拂。左手屈臂。肘節向左。手向腹仰掌。中豎一跋折羅跋折羅頭向外。著之火焰圍繞。跋折羅身其帝釋像。從腰以下著朝霞裾。以羅錦繡嚴飾。衣服天衣籠絡。頭戴花冠。作簸箕光。其手腳腕皆著寶釧(云云)。   一功能。   十二天軌雲。欲得壽命自帝釋天供養(云云)。大日經疏第五明三部并諸世天了了。凡此等諸天大神皆是眾所知識。世間眾生各各隨性慾因緣宗。奉供養毘盧遮那。為欲普門接眾生。故遍一切處示同彼身。即以世間共識之標識。為出世間祕密之標幟。猶如帝釋之像安住妙高山王。如來因陀羅三昧亦復不移此處。開出淨菩提心妙高山王。自餘法門例皆如是。不可詳說。但行者隨彼一一乘中。功行成就自當開解耳。   一卷數。   帝釋天供所。謹奏。   奉讀。般若心經(づ)卷。諦緣度(づ)遍。   奉念。大日如來真言。忙莽雞真言。帝釋天真言。諸天真言。大吉祥真言。如來慈護真言。出現智真言。   奉供。花水供。蠟燭供。銀錢幣帛供(づ)棒。 右謹依。宣旨。   文治三年三月十六日書畢。   帝釋天法。第五十九。   承應二年六月二十八日。以二尊院本書之了。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冬十二月望日敬寫了。   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洪道。 行林第六十一。   火天法。   一支度(大略如梵天取捨隨時宜)。   一起首時分等。   一行法。   此天無別本儀軌等。大日經具緣品說願相并真言。密印品出其印。祕密曼荼羅品釋。又出印攝大軌等。說其真言。其行法可問師。   依悉地者首尾大略如梵天法。其中之要在左。抄之。   唱禮。   三身。忙莽雞。   南無曼荼羅主阿儗爾泥婆摩訶泥婆(三反)。   〃〃阿哦那野泥毘。   〃〃瞿曇仙等五大仙眾。   〃〃十二火天諸眷屬等。   五大明王(或不唱之)。大小自在。三部。   道場觀。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大宮殿。殿中有寶座。座上有草座。座上有●字。字變成三角印。印變成火天。相好具足。眷屬圍繞。持誦不同雲。諸大仙並在火院之中。火院即是三角壇。其中色赤名赤院也(云云)。   私雲。若作別壇。以十二火神。安第二院。前左右後如次各四(云云)。 T76041301.GIF   火天本位置地印。而供養之。餘十一天為第三重(云云)。   依本壇者。三角三重。今且方圖之。三角三重。可有觀念。   隨方勸請(取香爐若普印)。   至心奉請 大佛火天 后妃眷屬。   瞿曇佛等 五大佛眾 十二火神。。   四韋陀等 諸大仙人 降臨壇淨   受此供養 某甲所願 如意滿足。   請車輅(真言未可加阿哦那曳南曳醯呬句)。召請印。   義雲。如前作施無畏狀。而曲屈空指。令當掌中。即是請召火天印也。下文雲。請召火天印。當側申右手。其風指第三節稍屈。又屈空指上節。向掌中。若先直而屈。是請召也。若先屈而還展。是發遣也。   真言。南〃〃〃喃阿揭娜曳莎訶。   義雲。初句歸命諸佛義。如前說。第二句阿揭娜曳。是火義。此中以最阿字為種子。以一切諸法本不生故。即同金剛智體。伽是行義。以諸法本不生故。雖具足萬行。而無所行。是故名為無師自覺。若是無師自覺。即是同於大空。遍一切處故。與娜字同體也。以諸法無師無行故。自遍一切處。於三界不動不生。而至薩婆若。是故無乘及乘者。爾乃為大乘所以也。字加三昧聲意明。此乘定惠均等也。諸佛行菩薩道時。皆以如是。惠火焚燒一切心垢。熾然正法光明。是故如實說之。即成真言也。若召請時。當增加伊保〃〃字。至發遣時。加揭車〃〃字(云云)。   火天後印。   私雲。經釋不說印明。攝大玄法青龍軌等。雖列名并說其真言。不明印相。廣軌列名印明共無。   對記雲。海大德說定拳。按腰惠手不改火天印。少屈風上節。分立不召以為列也。意大德說火天妃印。同火天文雲。有雲火后妃印。左空風捻安腰。右向外以風召之。惠和上說。以前火天印直立空少屈風。別記雲。定惠同前。但惠手舒定直豎風屈如鉤(云云)。   真言。阿起禰(二合)曳娑縛賀(有歸)。   五仙印。   傳授胎記雲。惠掌向外。以空捻地第二節(或水第二節)。餘指直豎並。而先離開風(一)。次開火(二)。次開水(三)。次開地(四)。次開空(五)。此為五仙印。定拳置腰。隨開可誦各真言也。   師傳雲。押地二節文時。地指不屈。而少覆臨。謂大指及地程自然爾也。不開立地時定在掌中。   私雲。五仙印并其次第。經釋諸軌皆不分明。今勘祕密品釋雲。以諸大仙而圍繞之。謂迦葉瞿曇仙等其印如前五通仙人說。四圍陀印是也。持誦不同雲。其印如前五通仙人說者。密印品雲。以施無畏空持水第二節。是一切諸仙印。隨其次第相應用之。釋雲。施無畏手空捻地第二節。即一切仙印從下與經別第二也。先大指捻小指。次開中。次與地少相離。次放散五指。是五大仙也。依經次第也(云云)。私雲。若空捻水。是一切仙印。若空捻地。五種用之。是五仙印(云云)。   真言。   縛斯仙真言。   縛斯瑟陀(二合)□欽娑縛賀(有歸)。   阿趺哩仙真言。   惡帝羅(二合)也摩訶(引)□釤娑縛賀(有歸)。   毘哩瞿仙真言。   波哩(二合)輸怛摩(二合)摩訶(引)□釤娑縛賀(有歸)。 驕答摩仙真言。   俱怛摩(二合)摩訶(引)□釤娑縛賀(有歸)。   櫱栗伽仙真言。   櫱□伽摩訶(引)□釤娑縛賀(有歸)。   私雲。已上五仙明依慈覺大師口決意書之。是師傳也。諸軌異說次第不同。更可勘之。十二火神印。通用諸仙印。其真言可用火天真言歟。   十二天印(若欲略者用總印咒)。   右各以印明可奉請尊。但存略隨時早晚矣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三角印。漸舒漸大。舉體成三角印。印變成本尊。   根本印。   對校記雲。海大德說。次東南方火仙印。文雲。火天定在掌者。惠掌向外直立。以空安掌。屈風隨誦召之。是火天印。與疏不同。文雲。心置三角印者。仰左手安胸上。空相拄也。惠珠者。惠手持念珠也。操形者。定手持瓶。是名操形。〃〃者水瓶也。掌印者。惠手作施無畏也。定持杖者。定手持仙杖也。三點灰為標者。諸外道等以灰塗身故。以灰為標也。意大德說印相同。權僧正大和上說。惠珍和上說同。但雲。與訶召別記雲。定拳安腰。惠手申五輪向外。豎空安掌。正僧正說同海說也。   私雲。熾盛光軌雲。定手仰當心大。空相合由如三角樣。是契名火天。惠手豎四輪。空橫於掌中。風屈三召之。是召火天相。青龍軌同此軌二印。   師傳雲。   念誦。忙莽雞。大日。火天。後。諸天。大吉祥。佛慈護。出現智。又忙莽雞。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諸法本不生義也。   一形像。   大日經雲。行者於東隅而作火。佛像住於熾炎中。三點灰為標。身色皆深赤。心置三角印。而在圓炎中持珠及澡瓶。   釋雲。東南隅列諸火天眾。住火炎中。額及兩臂各有三灰畫。即婆羅門用三指取灰。自塗身像也。一切深赤。心有三角。在炎圓中。左持珠數。右持澡瓶。為引火祠韋陀梵志。開圍陀法。示此火壇。梵行標幟(云云)。   胎軌雲。行者於東隅而作火。佛像住於熾炎中。三點灰為標。身色皆深赤。心置三角印。惠珠定操形掌印。定持杖青羊已為坐。妃後侍左右(云云)。   對授記雲(云云)(如上抄)。   瑜伽護摩軌雲。乘青羊。赤肉色遍身火炎。右二手一持青竹。一持軍持。左二手一揚掌。一持念珠。二天女持天衣。左右置苦行佛。左足跪足(云云)。   又雲。火天四臂。右手施無畏。第二手持珠。左手佛杖。第二手持軍持(云云)(私雲。四手持物。雖同於前。左右異前。安鎮軌出此像)。   建立軌雲。身赤。髮黃。三目。具四臂(云云)。   圖雲。前本仙形也。所持物後本同也。以鹿皮為裙(云云)。   火天妃。圖雲。白色無所持物。二手外開在盛火炎中。後本右持瓶。左持念珠。   一功能。   十二天軌雲。為福德火天始供(云云)。   火天記。   行法(蘇悉地。但前方便次可加申三種印明)。   道場觀(如常)。   觀曼荼羅。   中臺有蓮花座。上有●字。變成大日尊。前有三荷葉座。中心有●字變成火炎。其形三角。變成火天。右有後。左有妃。自餘眷屬圍繞。   根本印。   先大日(問之)。次火天。次后妃(同印用之)。諸眷屬眾(諸天總印明)。   讚(心略。四智。諸天)。   念誦(大日。一字。佛眼。火天。后妃。用後印。諸天。大吉祥。如來慈護。又一字。佛眼)。 法施(心經。自我偈。尊勝陀羅尼。諦緣度。三昧耶戒)。   蠟燭五壞(大日。火天。后妃。眷屬等供之。漢語讚如常)。   形像(如胎圖)。   台軌雲。行者於東隅而作火。佛像住於點灰為標。身色皆深赤。心置三角印。惠珠定操瓶掌印定持杖。青羊已為座。妃後侍左右(文)。   瑜伽護摩軌雲。東南方火天乘青羊。赤肉色遍身火焰。右二手一持青竹。一持軍持。左二手一揚掌。一持念珠。有二天女。持天花。左右置苦行佛。乘左腳蹉足。   供物。   護世八天法雲。供養以雜粥米油麻菉豆相和煮(文)。   十天法雲。先加持所施飲食五味雜粥等料素辨。次五味雜粥稠煮勿令稀。五味者粳米菉豆油麻牛乳蘇。各量多少以意令其有味。著少許鹽。   法感。   瑜伽十二天軌雲。修此法時。覆四方雲雷電響鳴。又大地振動。如知法感。又夢大蛇見端嚴小兒現。又大雨雨。大風吹。應知法感(文)。   例。   天德四年十月二十八日甲午。於天台山令權律師喜慶率十口番僧。修火天供限七ン日。為攘天下火災也。自內藏寮令下料物。   始自康治元年九月二十八日。七ン日之間。依殿下仰為除火災。於近衛殿被修此供之間。聊以令抄記給。同二年八月二十八日亥時。於白川僧房以淨草書之。   靜然記(云云)。   本印事。   師曰。火〃大〃智火法門顯形也。然者先用其本也。未受職人五古五字。又金界三摩耶會刃印五字明。五支法中出此印也同九月一日師說記之。   康正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了。   (本雲)承應二年六月二十六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畢。舜興。   元祿十七年甲申二月七日書之。   台嶺兜率谷雞頭院嚴覺洪道。   堮捅部C   近代公家御料米七石油七升出之。   白米一石五斗(蠟み料夜別一斗五升)。米一石四斗佛供粥等料。   宇治入道殿御時。於東三條殿被修之時支度如此。   一日支度。   擔供米三升。五穀一升。油五合。紙一帖。絹切五尺。蠟в布三尺。   美福門院御產祈立姐十人而修時支度如此。   享保十三戊申天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六十二。   焰魔天法。   一支度。   注進。   焰魔天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脅機二腳。半疊一枚。酥。蜜。蠟。名香(沈。薰陸)。白檀。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蠟燭料)。能米合四石九斗(日別七斗)。油三升五合。五穀各七升。胡麻一升。上紙(づ)帖(銀錢料)。白絹切一丈(幣帛料)。小桶三口(各加杓)。折敷三枚。媔瞻G十一口。淨衣(白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二人(已上淨衣)。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特分。   師傳雲。如此天供以人定時修之(云云)。   一向方。   尊像面南行面北(但可隨家便宜)。   一行法。   此天無別本經義軌。大日經中說其印言形容座物眷屬部黨。仍其人修供養儀則須彼教。而修行之。但於其中可有都別。壇場軌則須依彼教。而修行丹州池上私記二本行儀少異。並如左出。   焰魔天供略次第。   先淨三業。三部。被甲。次入堂禮佛。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用軍陀利)。次灑淨(自身壇上供物堂內)。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加持飲食。次甘露。次一字心水輪觀。次開白。次神分。次祈願。次九方便(若五悔)。次驚覺。次發願。次三部。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壚。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地結上金剛壚內有宮殿。殿中有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荷葉。荷葉上有焰字。字為怛荼棒。棒變為焰魔王(相好如例)。王右邊有死後。王左邊有黑闇。質多羅笈多誶獄者。烏鷲婆棲野干七母等圍繞(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   次隨劣勤請(用香呂若普印)。   至心謹請 焰魔法王 降臨於此。   受此供養 至心謹請 七摩怛利。   死後黑闇 質多羅笈多 及誶獄者。   烏鷲婆棲 野干類等 并諸眷屬。   降臨於此 受此供養。   次送車輅。次諸車輅。次迎請(結焰摩印明。未加醯□襏□□□□飀□□□□□□□訪榙禳芊慼慼慼慼慼撫S楫峞慝□瀅K砥慼戮恣慼慼慝□交艦觨□□悅□□□|□□集灃|□□纇|□□□|□□□|□憤芎□獧吥□匣|□□□|□璩晢|□□□□□□珵m耦□|□□筥□c邇獦□me邪§□X□臦□□|□□m邪c邇獦□□□□□□¥悅□□□e鋯□|□□□|□□□斮□育□綻瞣□□磥□|□學懣|□□□□|□□□斮□□□□□蜀□□□□□□|□□煄慼慝□□□□|□□峞慼撲腹慼慝□□晢|□□|□璩晢|□□□□□□□|□爦莣|□鮤e邪|□育□利□|□□□|□磧匣|□剩c|□艩□|□□□|□靦湤聵□□□□□□□□□□□|□若□殤□|□紇£□   已上丹州一本記了。奧有圖位。於下抄之。正念誦注或尊二字意如何。可問之。   念私依師說記行法大略。   先辨備供物。所謂五穀粥(以堅稠為吉。應和香花蘇密等。又傍抑果子)。盛垸若叩戶。壞數十九或十五或二十一。須隨時宜。又儲蠟燭并銀錢。又疋帛細切之插錢串胡麻成抹粥等上波木留。又儲閼伽一前並居。壇南端量鈴杵等(如常)。   次入堂禮佛。   先禮拜大日如來(三反)。次禮拜壇中天等冥道(各三反或七反)。其詞曰。   歸命頂禮大日如來梵王帝釋焰魔法王諸天冥道。   次加誦懺悔偈并淨三業明。次著坐。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用軍荼利)。次灑淨。次加持供物。次拍掌。次彈指。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加持供物。次拍掌。次一字。次開白。次神分。次祈願。次唱禮。次心輪觀。   南無三身忙莽雞。   南無曼荼羅主阿梨耶焰摩泥婆訶泥婆(三反)。   五大(或不唱之)。大小。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右五悔)。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焰魔法王 太山府君 五道大神。   司善司惡 部類眷屬 還念本誓。   降臨道場 所修三密 靈驗勝利。   決定現前 護持(づ)甲(云云)。   次五大願。次三部。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壚。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地結上金剛牆內有宮殿。寶柱行烈。莊嚴妙。於宮殿中。有曼荼羅。黑色半月中心有水牛座。座上有●字。字變成怛荼棒。棒變成焰魔王。手持檀拏印。上有人頭。形極忿怒。以水牛為坐。震雷玄雲色。右閻魔後。左黑夜神及七母等奉教官。烏鷲婆棲野乾等前後圍繞(云云)。本尊為內院同類眷屬二餘十一第三(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輪壇。次治路(可思治炎摩來向之路)。次隨方觀請(用爐若普印)。   一心奉請。焰魔法王。還念本誓。降臨道場。受此供養。擁護施主。消除災難。增益福壽。得大安樂。至心頂禮。   一心奉請。死後黑闇(還念已下如上已下皆爾)。   一心奉請。焰魔長婦。大辨才天女。   一心奉請。左悶拏等七魔怛利烏鷲婆棲野干類等。   一心奉請。質多羅笈多誶獄者。并諸眷屬。   一心奉請。九種餓鬼無量恆沙步多南。   一心奉請。焰魔界中司善司惡冥官業道部類眷屬。   次送車輅(可送炎摩國)。次請車輅([薩/木]羅灑野句下句加炎摩羅惹南或係□襏導飀□□翩慼慼慼慼數O□□奅逆□奪□祏□□褸□□飀□膳秸□□□□□吽慼慼慼慼@ 次結堅實合掌誦普施明妃真言。末加曳係呬(召之三反)。   次辟除從魔(如悉地)。次觀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坐(四葉)。   唵跋莎羅毘羅野Лгロ。   次善來偈(善來炎魔。諸眷屬等。由本願故。降臨道場。當就當就。受微供具)。次重結大界。次開咽喉印(以右手大母指捻中指頭。三指微屈。即成彈指。作聲真言。唵部布帝哩迦哆哩怛他揭多夜。三五七反誦之)。   次五供養(飲食燈明處獻蠟燭供作法如常)。次銀錢(誦普供養真言)。次普供。次讚(諸天讚)。次法施(心經金剛般若。諸經要偈。尊勝陀羅尼。三昧耶戒)。次祭文(可隨時)。次根本印。   焰魔(虛合地風入內。背相著屈空。自風土越致火指。真言如上)。   死王(金剛合掌。沒哩(二合)底耶(二合)Л③ロ)。   七母(定拳堅空名棲印。初以印當胸。後舒臂舉印。如打勢置腰。忙底哩(二合)毘藥(二合)Л③ロ)。 暗夜(定拳風火並堅空小屈著風邊。惠舉置腰。沈即閻摩後也。迦拿囉哩底哩(二合)曳Л③ロ)。   閻王妃(右鈴印。左拳置腰。閻謎Л③ロ)。   奉教官(金合。只怛羅(二合)虞缽多(二合)野Л③ロ)。   拏吉尼(定拳當口。以舌著掌。如吸人血之勢。頡利(二合)訶Л③ロ)。   五道冥官眾(普印)。唵閻魔羅者ヨヱьёэчヤン。   車諸天(普施明妃真言)。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佛眼大日炎王(千反)死王等七ン真言(二十一反)世天夏慈護夏吉祥天子(二十一反)觀音延命又佛眼)。次念誦了。次根本印。次部母金剛部。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祈願(此次或佛佈施)。次啟謝(普印)。   所設供具可笑。粗惡多不如法。惱亂冥眾。唯願慈悲。佈施歡喜。   次閼伽。次解界。次禮拜。   南無閻魔法王護持(づ甲)。施主息災安穩增長福壽(三反)。   〃〃死後暗夜神等(護持已下如上。下皆爾)。   〃〃七母眾等〃〃太山府君部類眷屬。   〃〃拏吉尼諸眾等〃〃閻魔界中冥官眾。   南無護持(づ甲)。施主息災安穩增長福壽(三反)。   次奉送。次三部。次被甲。次九方便。次迴向。次下坐禮佛。次出堂。   右依私師說等。為自行抄記了。   紙錢等可燒之。注後唄三歸(云云)。儲散米等可修神供矣。   大原記不用辟除示三昧耶金剛網火院重結大界五ン印。本尊勸請用集經印明。   集經第十一雲。焰魔檀陀呼若印咒。   以兩手中指無明小指正相叉。二頭指豎頭相柱。二大母指各附二頭指側。開掌如掬水法。大母指來去。咒曰。   跢姪他(一)唵(二)焰魔檀馱那(三)屍明迦唎尼(四)跋折唎提(五)□婆□□□□□騎端褸□飀□  私勘。同第十一上文雲。閻羅王法身印咒。   屈左手三指。仍稍出頭指。三分許。以大指博附著頭指下節文。頭指來去。咒曰。   唵(一)閻魔羅閣(二)烏揭羅(上音)毘利(二合)耶(三)阿揭車(四)莎(去音)訶。   作此印誦咒七遍。其閻羅王即來受供心大歡喜(云云)。   私雲。或文并師傳。以此真言為五道大神真言。經文者焰魔印明也。更可尋之。   先三部被甲(如十八道)。次入堂禮佛著座加持香水灑淨供物。次加持飲食(軍陀利)。次去垢。次甘露王等(三印)。次啟白神分。供養文。五悔。發願。次入佛。法界。轉法輪。被甲。勸請(台大)。劍(文)。次閻魔。死後。七母。暗夜。焰魔妃後。鐸印真言。奉教官。拏吉尼。次閼伽。花坐。   次五供養。普供。讚(諸天)。次念誦。後供養。讚。閼伽。禮拜。祈願。次心經。諦緣度。懺謝偈。迴向。發遣。護身。出堂(已上丹州一本記了)。   一胎藏行法文。   大日經第一(具緣二)雲。右方閻魔王。手秉檀拏印。水牛以為坐。震雷玄雲色。七母并黑夜死後等圍繞。   堮悀瞗C   焰魔天祕法(出自祕大要集。或雲。曰延持來新度文之內也)。   大身印。二手小指各內相叉。中指無名指各屈握。大母指甲上立。二頭指相去三寸。以此印契加持自身五處。即成無怖畏印。召請之時以二頭指來去(七反)。   大身陀羅尼雲(私雲)。集呼善咒也。   大身印准前身印。改二風指。指令如三角形。大心咒曰。   唵(一)薩縛炎摩羅閣(二)第毘那(二合)縒摩履也(四)多利〃〃五味(六)莎(二合)訶。   心中心咒。心中咒(私雲。台藏印明)。   五道大神印。   二手各仰二水叉立。以二大指經二水端。又以二空加二火端。二地各開立。二風指相跓作三角形。是祕中祕印也。空基誠雲。是名最極祕密。不輒開披之(私雲。真言集經閻摩王法身咒也)。   行疫神印。三角叉印(口受咒曰。私雲。印□口傳了。如法花經)。   唵(一)阿謎哩(二)吽(三)莎(二合)呵。   炎魔王眾會一切通印(用前七母印。二手風縛地水立合私雲。真言台諸夜叉真言也。至心誦咒直護身作莫作結界云云。私雲。五龍法祈雨壇文也)。雜類天ос准例也。   或記次第。   啟白。神分。次指燭燃火。隨位次第。次灑淨。次須彌王等印真言加持。次普供印真言。次光澤印真言。次三部被甲。次法界主印誦覽字真言。加持壇上。次諸天漢語勸請段。次以各各印真言勸請。次讀祭文(在別紙。但神供時燒捨之。若經多內供時日之願書之。而神供時不改其詞。可改日月耳)。   次結施食印真言。次普供印明。次誦天讚。次四智。次迴向。次漢語贊(供養段)。次懺謝。次法施。次祈願。次結誦摩王等印明。次祈願。次迴向。次漢語發遣段。次發遣印明。次禮佛(位位三反)。次三部被甲。次退座。次神供。   勸請右手作拳舒頭指屈上一節。每真言以去來之。真言。   唵毘止〃〃Л③ロ。唵毘遮那曳Л③ロ。   唵愚〃母馱南Л③ロ。幣帛分為二分。一奉天神。一奉地祇。次結陀等。次發遣幣帛等燒火為善。   私雲。教王和上御說。御說存略之時可用之。大原七位私記有之。和上依用彼御說(云云)。   堮恁C   私師說雲。銀錢幣帛自兼立壇事尤不可也。蠟燭火自付渡事有之。所謂三井道覺律師修時。幣帛火付物忌無極。仍脅機二前支度乞左右立之。左方名香等置之。右方幣帛等如例串夾置之。蠟燭火付後。普供養印明。前一取之。捧供之可置機也。   維貞元二年(歲次丁丑)五月朔(辛酉)三十(庚子)吉日良辰。南瞻部州大日本國勘解由次官從五位下籐原(某)。潔齋沐浴三業清淨謹啟。請迎降臨天等冥道(某)。若冠成業才[戟-戈+誇]未深。向以不次用得恭勘判官。雖雲誠是天道所令然。人間嫉妒鬼道之嫌情。不可懼戰戰兢兢間。近曾慮外有所示物怪。爰就陰陽家。且令占卜。且又[*貳]慎之處。夢中有告誨。問雲。冥宜奉仕百日天供祈禱。爾者時免其災害。覺後退而尋問事情於僧家。僧家教至圖閻摩羅王萬荼羅。排比十九前之供具供養尤可吉。仍今隨其開導。抽赤心之誠。盡丹誠之算。圖繪此萬荼羅。燒香散花并備五穀甘美之褒粥相。並上妙真言之妙味。三輪清淨至仕一一尊位。仰願天等冥道。各作慈悲本誓。幸任降臨。快垂納饗。先令(某)無病全身有命保福攘除禍胎。於未朋授與禎禪於久遠。出為國之藩屏。入作朝之股肱。厚戴帝王恩寵。深蒙家宰之引級。父母兄弟妻子僕從同共福祚。從永至戴天王謹啟。   或雲。三昧和尚於山御房。百日令修此法給。其時祭文也(云云)。   頌疏雲。於此贍部州。下過五百由善那。有琰摩王國。縱廣亦爾(文)。   又雲。諸鬼本處炎魔王國。從此展轉散居餘處。   樓炭雲。佛言。大鐵圍山外閻浮利天下南有炎羅王城。廣縱二十四萬里。以七寶作(云云)。   或處雲。本宮在鐵圍山之地中。是即冥道宮也。五萬眷屬而為圍繞。宮中庭有檀拏幢。其頭有一少忿怒之面。上帝見面。知人間輕重善惡。人間有作重罪之者。從其口火光。光中黑繩湧出。驚覺見木札。知其姓名。斷記之。又有作善根之者。白蓮花從口開敷。其香普熏太山府君五道將軍王。常至主教。能定善惡(云云)。   振鈴事。   師曰。令不用之。未知其心。依用大法之時。豈闕之哉。   私雲。依義釋以可為種子也。   ●字縛不可得義也。第八摩多自在。不可得彼結縛性。以為不可得故。以所住三昧名無縛三昧此義也。所以本不生理除眾縛。故雲以理除眾縛。不以非法也。令離眾縛。即於諸結。而明自在故。縛不可得字。加自在不可得點願。   胎圖。   私雲。字乘不可得義。所謂一切眾生乘業而來生惡趣。然觀達業自性不可得者。即遠離生死故。乘不可得字上加遠離點。亦是大空三昧也。   金剛二十天圖。   私雲。作業之義也。可觀作業不可得也。   師說尾。   私雲。出何處哉。可尋訪之。   立撅引線事。   師師曰。人人不為之。只我獨用之。建立大曼。曼修引結時。何不引線哉。人雖雲五色絲者。是五佛之標也。仍縒時唱其名號。下位天等豈居其內哉。通通先大悲大壇行結依用時。何不引之哉。次者諸別尊法壇引五色絲。不必標五佛。一尊持明壇引之無妨哉。   蠟燭供外可備一面供事(白飯二杯汁果子餅如常)。   師曰。山門人云。蠟燭供外更不奉白佛供等。但私所存頗有意趣。我所行用大悲壇行法也。仍以例佛供普供養大壇諸尊。以蠟燭供者。可供當時本尊焰摩都黨也。   已上堮恁C   義釋第四雲。次於右方。大日之南作焰魔法王。手檀拏印。猶如棒形上有人首。作極忿怒之形。以水牛為座。身作黑玄色。阿闍梨言。小時嘗因病困絕神識。往詣冥司。睹此法王。與後同共語言。貌甚慈忍。然此檀拏印以忿怒形。檢初生來所犯。口出大光。主為嚴切。及驗出家以後功業。便爾寂然。不復有言。焰摩王及後尋。即降階善言稱嘆。慇懃致敬求受歸戒因。放卻還此。至蘇後。其兩臂繩所繫持處。猶有瘡痕。旬月愈也。焰魔之面作焰魔後。及死後亦是焰魔後也。東邊作黑夜神及七摩。但裡譯雲。七母皆女神也。其形皆黑色。經第五(祕密曼荼羅品)雲。閻魔但荼印常處風輪中。沒栗底鈴印。黑夜計都印。當知焰魔後以沒揭羅印。烏鷲及婆棲野乾等圍繞。釋雲。南方閻魔王當作風檀。檀中畫但荼印(若印等此檀一甬向身。一甬向外也。或隨隱便安置)。王右邊畫死後。以鈴馬印。若身形即持之。或隨後便安置。左邊畫黑暗後。以幢為印。此幢也(梵雲。計都亦旗也)。七母等同用沒櫱羅印。七母等並在風輪中。圍繞七母(凡焰摩王部類皆在風輪中也)。若持花得此鳥等亦持七母真言也。此等各別自有持誦法。今入此曼荼羅會故耳(以為莊嚴)。   持誦不同雲。具緣釋雲。閻魔之西作閻魔後及死後。今文定(云云)(私雲。今者是祕密二天也)。   又雲。攝大廣大雲。七母并黑夜死后妃圍繞判官諸鬼屬。   又雲。荼吉尼定掌爾賀縛觸之(云云)。   閻王●(檀荼風檀●圖△王東質怛羅笈多誶獄者。次東△夜黑天。次東□辨才天。王西△檀荼。次西△後。次西△閻魔沒栗底後)。 私雲。最勝以辨才天為焰王姊。故列此中。右死後鈴。左黑暗後。●計都七母鎚印。三鳥及狐並持花。皆在●中圖。沒栗底後在列△熱地獄△寒地獄毘捨支十眷屬●毘捨遮十眷屬。 私雲。司善司惡司命獄卒。五道大神。九種餓鬼。可攝此中。若作別壇。以此等眾安第二院地獄冥官餓鬼鬼眾。如次前左右後列之。   火天壇末文雲。以下八方十二天。一一皆有別壇之文。准無三重之文義。准中臺第一第二重例。若有所樂。或名隨作五種壇法。一一須作三重之壇。以十二及眷屬為中臺。以名同類眷屬。為次院。樂以十一天部為第三院。當壇天族本坐之處。唯置地印供養(云云)。   已上持誦不同文。   釋雲(祕密曼荼羅品)。若以彌陀置中臺者。即移大日置寶幢側。則於左右隨宜安之。若以閻魔置中臺者。即移中臺八葉蓮華。隨宜安中院東方。凡諸本位安位供養(云云)。   大日經第七雲。持明男女使忿怒諸奉教。隨其所樂欲依前法而轉(云云)。   私雲。右經釋文等。或有都壇文。或有別壇文。其行儀首尾以意可知之。不能具記矣。   一形像并印明。   焰魔(大日經第一雲釋雲)。   瑜伽護摩軌雲。南閻魔天乘水牛。右手執人頭幢。左手仰掌。有二天女侍。二鬼使者持刀戟。赤黑色。垂右腳。   祕藏記雲。焰魔羅王肉色。手持壇荼杖。乘白水牛(云云)。   胎圖雲。肉色。左手持壇拏杖。右手與願手。乘黃牛。後本乘黑牛。色赤也。仰掌出外也。   大日經第四(密印品)雲。如前以定惠手相合。風輪地輪入於掌中。餘皆上向。是焰魔但荼印。   釋雲。閻羅印作三補吒。二風二地屈入掌。令頭聚合二空。捻二風皆節(當第二第三間也)。其空指頭稍屈。令當火指是也。是檀荼印。玄法二三軌雲。焰魔定惠合。地風雙入月(空屈至火)。青龍雲。焰魔定惠合地風雙入月。   十二天法雲。先合掌。二地屈。中節背相著。二風亦屈背著。以二大指各押風中節成。   熾盛光軌雲。二手合為蓮。地風屈入掌。   對受記雲。海大德說文雲。焰魔定惠合。地風雙入月(空屈至火)者。合掌二地二風相背入月。二空從二風上超之相柱二大內第三節側。意大德說同權僧正大和上說。惠珍和上說同。別說曰。虛心合掌。二地二風屈入月。二空自風上越指。火中節正。僧正說檀拏印。合掌地風入月。   大日經第二(普通真言藏品)雲。閻魔王真言曰。   南麼三曼多勃馱喃(一)梅(無盡反)縛娑(上)縛(二合)哆也(二)莎訶。   (私雲。玄法等軌。縛無背及攝大軌災無愛反)   釋雲●焰●魔真言●吠(又蓋反)●縛●娑縛●跢●也。是本名即為真言。毘縛娑是堅固住義。以初字為真言。體是無縛義。所謂堅住無縛三昧。亦是以理除眾縛。不以非法也。娑是諦儀。以離言說戲論。掌如法相判決。是非無有錯謬。是故為法王也。亦乘義。乘此如如玄。至法王位。是名焰魔乘也。   疏雲。焰魔王真言亦佛化身也。毘縛薩縛哆也(亦以本名為真言也。以初字為體。更問之。所謂無縛三昧也)毘縛是堅固義。亦是除諸縛也。謂以理除縛。不以非法也。埵字中有哆聲。即是如如埵字有堅固也。也字是乘。乘此如如之乘。而進於行傍。有阿字之點即是行也。乘相如如而進行者。即玄成正覺也。   略出經(四卷本)雲。唵琰魔曳娑縛賀(曳字六卷本作耶字)。   瑜伽護摩軌雲。曩南焰摩耶娑縛訶(陀羅尼集經十一有二印真言。如上抄之)。   死王(亦名死後。焰摩明王也。是五道大神也。名賁識神也。亦是炎摩後也)。   對記雲。海大德說用普印。意大德說同(私雲。儀軌不說印相)。權僧正大和上說同海說也。珍和上說此印未分明。是五道大神名賁識神。私雲。爛脫本雲。死王真言曰(亦名後)。若爾應是死後。又經及疏有焰王后及死後。今儀軌文列名中雲。死后妃圍遶印相中雲。焰摩妃後鐸。惠手垂五輪。猶如健吒相。故知前死王者。是死後也。三蜜料簡雲。今又私案雲。祕密曼荼羅品雲。沒栗底鈴印義雲。王右邊畫死後。以鈴為印。若畫身即持之(云云)。以之思之。經雲。沒栗底疏雲。死後今死王真言曰。沒哩底野。   誠知死王是死後。可用鈴印。   大日經雲。死王真言。   曩○南(一)沒□(二合)怛也(二合)吠(平二)莎訶。   釋雲。又死王真言是炎摩明王。主奪一切眾生命根。是故慥無明行業生者。無能出其境界。是故經雲。無上諸世尊緣覺聲聞眾。尚捨無常身。何況諸凡夫。明此死王威勢最大也。●沒□●底野●吠即是死義。以最初字為真言體。摩是義。一切眾生不觀諸法唸唸無常。故則生二種我係相。故屬死王不得自在。是故如來以無常句而警悟之。一切眾生則知諸法無我。若無我者誰屬死王。誰受諸苦耶。次雲。底野是乘如。是以乘如實相故。能斷一切眾生業之壽命。而不為二死所物。是名死王乘也。   疏雲。次死王真言。此是閻羅王也。亦為成就大悲發生漫荼羅。故隨所通達而說此真言。沒□底(二合)吠(此即敬義也。死是敬義。斷其根本。名之為敬。由本意願。我斷一切眾生命根。命根即是無始無明諸煩惱也)。一切眾生斷彼命。盡無有餘。即是敬也。   黑夜神(炎摩侍後也。然名暗夜天。亦名黑闇後)。   大日經雲。以三昧手為拳舒風火輪。是暗夜天印。釋雲(祕密品處)左邊畫黑闇後。以幢為印(梵雲。計都亦旗也)。台軌雲。言暗夜三昧拳。風火並皆申。對記雲。暗夜神印。海大德說雲。閻摩王侍後也。文雲。暗夜三昧拳。風火並皆申者。惠手同前。定手作拳。火風申而少屈也。以空著風側也。意大德說同權僧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定拳申。風火惠拳安腰。珍和上說同。別記亦同。   大日經雲。黑夜神真言曰。   曩○南(一)迦(引)囉〃(引)怛唎(二合)曳莎訶。   釋雲。又黑夜神真言。是焰摩侍後。●迦●羅名黑。黑夜晦冥。是一切鬼物魑魅所行之處也。諸生靈等多懷其恐怖衰惱之時。獨此神於黑夜中威勢自在。亦能理其眷屬。不令非法損惱世間。如是煩惱魑魅。自恣遊行。今黑夜真言。即安住其中。得不思議解脫故。用最初迦(司)字為真言體。言一切眾生以無明故造虛妄業。迷失正路墮在生死稠林。今觀此業本不生。故無相無垢。是故黑夜如來異大明如。若捨暗求明。明復成障。住此無障三昧。於黑夜中成最正覺。名為黑夜乘也。   疏雲。次黑夜神真言。此即閻羅侍後迦(平)羅羅(都名黑也)底哩曳(二合平聲即夜也)。以初字為體(作也)。以夜暗之中多有恐怖及諸過患。為欲除破無明黑暗中長夜諸障後畏。故說此真言也。   七母。   釋雲(具緣二)。七母皆女鬼也。其形悉皆黑色。   大日經雲。三昧手為拳。令虛空輪直上。是炎摩七母鎚印。台軌(玄雲)。七母三昧拳抽空豎。鎚印對記雲。海大德說。有七姊妹。定拳按腰。惠拳空直立。先安頂上。次去於頂作打物之勢。是七母鎚印。意大德說。定拳立空名搥印。用法同海說。惠拳安腰。權僧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惠拳腰定。拳分立空。先安頂。次去頂作打物之勢。珍和上說同許(私雲。義軌雲。七母三昧拳。抽空豎搥印。故同此說)。別記雲。閻摩姊妹有七母。惠拳安腰。定拳空直立。先安心。次舉頂外(此印用七母真言又用之)。   大日經雲。七母等真言曰。   曩○南(一)忙怛履(二合)弊(毘也反二)莎訶。   釋雲。又七母真言。是焰摩部生諸魑魅之類。凡有七姊妹也。一名●左●悶●拏。二名●嬌●吠●哩。三名吠瑟拏微。四名●嬌●磨(引)●哩。五名印捺哩。六名●勞●捺哩。七名●末羅呬●弭。此七名皆是真言。今出莽怛哩毘藥。則七母通用也。●莽是母義。句中兼有等聲。是眾多非一之義。以母類眾多又為眾鬼之母。故以為名。亦以●磨字為真言體。是無我義。猶如虛空。以無相故。不礙眾生。大空亦爾。不礙一切煩惱。故能出生種種病行。以利眾生故名鬼母乘也。   疏雲。次閻羅王七母有七姊妹。此七母名准餘經。皆以本名作真言也。今說總者。如摩怛哩(二合)弊(去也)也(二合)摩怛哩。是等持義等是非一眾多之義。謂七姊妹等也。初摩字為種子。是無我義也。   焰魔妃。   大日經雲。惠手向下。猶如健吒。是閻摩妃鐸印。台軌雲。焰摩妃後鐸。惠垂五輪。猶如健吒相。對記雲。海大德炎摩妃後鐸印。文雲。惠手垂五輪。猶如健吒相者。惠手開散垂下也。以空當於掌中。懸之如鐸子之形。然後振之同前鈴印。定拳按腰。健吒者鐸也。儀軌不說真言。撿圖樣雲。炎摩法王后真言曰。   曩○南閻謎娑縛(二合)訶。意大德說同(但雲。用前鈴印)。權僧正大和上說。惠珍兩和上說同。海記別記雲。惠手申五輪向下。猶如鐸。定拳安腰。軌中不說真言。今用坐位中真言。閻謎娑縛(二合)賀(加歸命)。已上對記文。   青龍軌雲。炎摩後真言曰。   曩○南(一)摩哩(二合)怛野(二合)吠Л③ロ。   奉教官(亦名太山府君。古人傳雲。深沙大聖也。義釋圖雲。質多羅笈多誶獄者。五嶽一色亦在判官在東嶽也)。   對記雲。海大德說用金剛合掌。意大德說同(普印)。權僧正大和上說。惠珍兩和上說同。別記然同。但雲。太山府君爛脫本雲。奉教官真言。亦名太山府君。古人傳雲。深沙大聖也。印金剛合掌。此食肉飲血鬼也。此注諸本無也。惠和上說。此尊儀軌不載(私雲。今撿儀軌。列名真言中有之。但印相中不說其印)。 胎軌雲(玄法)。奉教官真言曰(私雲。大日經中不說之)。   曩○南只怛羅(二合)虞缽多(二合)野Л③ロ。   拏吉尼(惠和尚說雲。荼吉尼者支爪稱。云云)。   大日經雲。申三昧手。以覆面門。爾賀縛觸之。是諸荼吉尼印。釋雲。次舒左手。覆掩口。以舌觸掌。即荼吉尼印也。胎軌雲(玄)荼吉尼定掌。爾賀縛觸之。   堮捅部C   私雲。世人云。狐。野干。其形色差別如何。   真興記雲。狐(戶吳反。說文雲。妖獸也。鬼所乘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後。死女首丘也。薩岣雲。似犬黃白色長尾也)。野干(古寒反。慈恩雲。色青黃。如犬群行。夜鳴。聲如狼。形如狐。雲形稍犬野野形稍小。兩形相類。大小有別。故禪經雲。見一野狐。又見野干。故知二別也。今案麻果雲狐。一名野干。未詳之。見法花偈矣。云云。私雲。法花第二雲。狐狼野干冬野干狐獨)。拏吉尼狐野干之中何哉。大佛頂夕ьЯ雲。注雲。拏吉尼此狐魅鬼(づ)。玉雲。狐戶吾切媚獸也。又狐疑猶預。   對記雲。海大德說。荼吉尼定掌爾賀縛觸之者。無申定掌。橫掩面門(口也)出舌觸掌中。如食人血之勢。惠拳按腰。爾賀縛者舌也。意大德說同。權僧正和上說。惠珍兩和尚說同(但惠和上說。荼吉尼者支爪稱)。別記雲。亦同(但雲。作舐血之勢)。大日經雲(密印品)喃(一)頡[口*履](二合)訶(急呼二)。釋雲。頡[口*履]字離因無垢。上有三昧傍點示忿也。訶是因義。上有點亦忿也。大日經雲(普通真言藏品)諸荼吉尼真言。   南○喃(一)訶(去)唎(二合)訶(上)。   釋雲(藏品處)。又●拏●枳●抳真言。此是藥●叉●趣攝。世間所傳雲。屬摩訶迦羅人。有受其咒術者。為彼所加持故。亦好食人心故。法花雲。若吉蔗若人吉蔗是也。凡人身或有黃藥。如牛黃之類。若彼遇而食之。便得最上成就。能於一日中。周行四城。隨意所為然。彼法亦不無故。敬人要知彼命期。欲盡於六月內。方得取之。以幻術潛盜其心。更用餘物代之。彼雖失其常性。猶因未死。要至命期盡時。即散壞耳。●毘●盧●遮●那。以降三世法門化作大黑神。具大威力。以灰塗身。於壙野中作法悉善。●拏●枳●抳輩。而呵責之。以汝掌敬人。故今當食。汝以方便示為彼眾而吞之。彼等怖畏鹹歸命佛。然後捨之。制令不敬。彼白佛言。我若不食肉者。如何自濟。佛言。聽汝食死人心。彼白佛言。人欲死時。諸大夜叉等競來。爭取。雲何可得。佛言。聽於六月內。以咒法加持之。至命盡時。聽汝取食為調。彼眾令入佛惠。故說此真言也。賀是因義。以一切法皆因心有故。今以羅字門食之。名為噉食。人心更加傍點。故永盡心垢。住大涅槃(云云)。   菩提心義雲。問。大佛頂雲。末摩(註雲心)。大日經義釋雲。佛敕荼吉尼。許食應死人之心。其心名人黃。如牛黃。是何心耶。答。俱捨論雲。末摩是水。有雲。人頂有七甜璃。一盡即病。七盡即死(吉藏取意文)。然大佛頂雲。末摩輪藍(註雲。心痛)。是今是世心痛之病。非頂病也(更問)。私會。恐是頂滴盡故心痛病生。又黃者恐是聞團心藏。更問。 一曼荼羅。 T76042201.GIF T76042202.GIF (付紙雲。裹書雲。十九丁в炎摩天)   (義釋第十二雲。謂炎摩者。謂將有十六。所去謂善到惡到也。將吉敬害多膚名閻摩敬我將至善處而敬害彼煩惱也)   (花嚴音義雲。炎摩王正雲。琰摩邏闍。此雲遮山。謂誡勗罪人也云云。并歸權略釋雲。夜摩天者。別本雲。焰摩法王。儘是南方焰摩天也云云。或人云。炎摩功能可勘瑜伽論)   師本雲。大治三年八月十五日。以教坊本移之。   一功能。   私雲。密教之中無捐文願。餘處文等更可勘之。   一卷數。   御祈所。   奉念。   大日。佛眼。本尊。太山府君。死王闇夜神等(可隨形)。諸天總咒。觀音。延命。   奉供。   閼伽供。銀錢蠟燭供各。神供。   奉讀。   金剛般若經(右說多有之)。心經。尊勝陀羅尼。   右(云云)。   年 月 日。   焰摩妃後鐸印者。惠手垂五輪向下。以空當掌中。懸之如鐸子之形。然後振之。同前鐸印(云云)。此印名鍵吒印。健吒者寶鐸之梵語也。   承應二年卯月十八日。嵯峨二尊院御本借用寫畢。大阿闍梨無障金剛舜興。   元祿十六年十一月十日。命松安(七十五歲)書寫之。台嶺兜率谷雞頭院嚴覺。 行林第六十三。   羅剎天法。   一支度。   註進。   羅剎天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脅機一前。半疊一枚。名香(沈。白檀。薰陸)。酥。蜜。蠟。壇供(如常)。燈油(如常)。五穀各一鬥。紙(у)帖(銀錢料)。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蠟燭料)。小桶一口(可有杓閼伽料)。折敷三枚。淨衣(白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向方等。   十二天軌雲。白月良日(云云)。   一行法。   勘大日經具緣品中說。其形像普通密印兩品出於真言印相。無畏法全兩本儀軌。各出印明。略出經中外壇世天列置之矣。若依大教行。此天者其修行儀。更可問之。此天無別本儀軌等。須依十二天儀軌意。召請供養此等天眾。今附悉地。抽要記之。行法首尾具如梵天。   唱禮。   南無三身(云云)。   〃〃縛曰羅莽麼雞冒地〃〃〃。   〃〃曼荼羅主泥哩底泥婆摩訶泥婆(三反)。   〃〃羅剎斯泥尾〃〃〃。   〃〃將兄等部類眷屬。   〃〃五大明王〃〃〃〃(或不唱之)。   〃〃大小〃〃〃〃。〃〃三部〃〃〃〃。   道場觀。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大宮殿。殿中有寶座。座上有荷葉。荷葉上有●字。字變成劍。劍變成羅剎天。執刀恐怖形眷屬圍(私雲。依義釋者。以●可為種子)。   持誦不同雲。濕哩底王。羅剎婆。羅剎斯將。兄羅剎眾。經及義釋不出壇形。今且依圖作三角壇圖。以羅剎等安西方。以摩□羅伽及女安南方。若作別壇。以此等眾安第二院。攝大廣大軌。以阿修羅攝天帝族。此義為勝故。此鬼王以摩□羅等。及野人食人者為族。西方多野人女形大口也。蟒蛇及女蛇并野人。如次前左右後列之(云云)。 T76042301.GIF   本壇三角今且方圖。以此圖位不可為規。依持誦不同意注大略耳。   山王行疫。或施主氏神等。加供之。   堮捅部C T76042302.GIF   師匠。   永曆元年十月二十二日。美福門院御祈之時圖樣如此。行法三時初夜蠟燭。日中後如常(已上)。   隨方勸請。   至心奉請 羅剎大王 羅剎斯等。   摩□羅伽 摩□羅女 蟒蛇野人。   諸鬼神眾 帝釋天等 護方神王。   兩所三聖 當年行疫 施主氏神。   降臨道場 受此供養 某甲所願。   如意滿足。   請車輅(真言末可加羅剎娑曳醯四句)。   迎請聖眾(用金剛部心真言。末可加來句)。   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劍。漸大漸舒。舉體成劍。劍變成本尊。相好具足。眷屬圍繞。   根本印。   胎軌雲。泥哩底方主號名大羅剎。執刀恐怖形(惠刀)。是諸羅剎娑。蓮合水入月。風豎空火交。及羅剎女等(私雲。地上科文雲。注二字明印)。   青龍軌文。月於上軌。但下羅剎主真言。注又說印雲。左手空捻。地水甲。火風並豎。   攝軌雲○身印同朅哦。是諸略剎娑。虛合水入掌。風豎空火交(私雲。廣軌同之)。   大日經說一切宿印了雲。即以此印。屈二水入於掌中。是諸羅剎娑印。真言曰(云云)(私雲。出胎軌羅剎主真言。不說羅剎眾真言)。   義雲。次作三補吒雙。屈二水指入掌。餘如一切宿印。即是羅剎娑印也。   私雲。勘上文。一切宿印雲。先作三補吒。其二火二空皆相交。右厭左。是一切宿印也。   又經上文。七母后那羅延前說雲。如前濁伽印。是涅哩底力印。   義雲。左手以空捻地水甲上而申。火風並豎之。即涅哩底刀印也。   熾盛光軌雲。羅剎娑王印。定惠合蓮掌二水入月交。   對受記雲。海大德說。舒定五輪。以空押地水二甲。火風並立動召。惠奉按腰。意大德說。虛合水入月。又定向外。空押地水甲名刀印(私雲。惠和上說并別記同海。與訶召之云云)。   私雲。文雲。泥哩底方主(乃至)及羅剎女等。若爾言持刀者。應是持物非手印也。次二句者。應是主印。次言及羅剎女等者。應亦用主印也。然攝大軌雲。涅哩底鬼王(乃至)風豎空火交故。諸師說用此文意。傳法記雲。次西南方羅剎天印。左掌向外。以空押地水甲。直豎火風名刀印。右手置腰。又虛合水入內。背相著。火及空端相交。又樣虛合二水內入。背相著。文中無此一印也。   三密抄雲。記雲。羅剎王印。左手為拳。舒風火直豎。空捻地水風火與訶招之。右手為拳置腰(私雲。有風火指者。經軌雖不言。而先德多同。更問)。   又雲。有人云。軌雲。持刀者。應是持物。非手印也。次二句。應是主印。次言及羅剎女等者。應亦用主印也。   今謂。述今軌意。亦雖可爾。經及青龍亦用刀印。先德多然。不可偏言刀非印也。或應言刀。唯是主印。蓮合等印通主伴也。故說此印雲。是諸羅剎娑後說印了雲。及羅剎女等但持刀者。以所持物兼顯其印。前後非一也。又攝廣軌雲。身印同朅哦。   真言。   大日經雲。羅剎王真言曰。   曩〃〃〃〃喃囉(入)吃察(二合)娑地婆多曳娑縛(二合)賀(引)。   義雲。又涅哩底真言。是羅剎王也。正音囉乞灑娑地缽哆曳。此言即是真言。羅乞灑娑是能噉義。以初字為種子。是垢障義。如羅剎等常噉眾生無有厭足。如來亦爾。常食一切垢障眾生。無有厭足也。馱是法界義。加伊字故轉為地聲(私雲。二十本雲。加伊是三昧也。所謂法界三昧也)。   跛多名住。以住法界三昧故。名為妙住。如是妙住時。見一切垢障眾生。悉入法界藏中。即是能噉入腹之義。若乘如是乘者。迅速無比。名為羅剎乘也。   又經雲。羅剎娑真言曰。   (歸命)吃藍計履。   義雲。又諸羅剎心真言。吃藍計履。隨彼趣言音說之。阿闍梨不釋句義。就字門有二重。加羅(引)字噉食二重業垢入淨法界腹中。是囉(引)剎義。用初字為真言體也。   私勘台軌玄法青龍兩本儀軌。不出此明。攝廣二本有將兄咒。其真言曰。乞囉(二合)迦[口*履]。此咒即是大日經說羅剎娑真言歟。又勘持誦不同。圖雲。羅剎娑(●●朅哦)(云云)。此中種子亦是攝軌將兄咒也。經雲。羅剎娑。軌雲。將兄是一人歟。但圖中為二位。可詳之。   羅剎斯印。   對記雲。海大德說文雲。蓮合水入月風豎空火交者。蓮華合掌。二水屈背入月。二地二風端相跓。二空二火各端相叉。此即羅剎女并羅剎印也。別記雲羅剎斯(後也)。   私雲。或記雲。是則諸羅剎通印也(云云)。   真言。   胎軌雲。羅剎斯真言曰。   曩〃〃〃〃喃落乞剎(二合)娑哦尼弭娑縛(二合)賀(引)。   羅剎眾印。   對記雲。海大德說。用前羅剎斯印。   真言。   胎軌雲。羅剎眾真言曰。   曩〃〃〃〃喃(引)落乞叉(二合)細毘藥(二合)娑縛(二合)賀(引)。   私雲。已上二明大日經不說。出攝軌并其法軌等。右三印先德所傳不同故引諸說耳。   十二天法印明。如彼中抄。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本尊。羅剎斯等。諸神咒。大吉祥。佛慈護。出現智。又部母)。   入三摩地。   ●(一切法住處不可得義)點(一切法眼不可得義)。   一形像。   大日經雲。執刀恐怖形(云云)。   護摩軌雲。乘白師子。身著甲冑。右持刀令豎。左手大指押中小二指。赤肉色。二天女侍。左右二羅剎鬼持三股戟(云云)。   安鎮軌雲。羅剎主乘師子。右手持劍。左手叉腰圖雲。大赤肉色。右手執劍。左手結劍印向外。身著甲冑也(前本半跏坐。後本立左足也)。   一功能。   十二天軌雲。為除疫病。自羅剎天供(云云)。   羅剎天法。第六十三。   承應二年六月八日。以二尊院本書了。   元祿十六年癸未冬十二月既望敬寫。   台嶺兜率谷雞頭院藏。阿闍梨大僧都嚴覺。 行林第六十四。   水天法。   一支度。   註進。   水天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脅機一前。半疊一枚。名香。蜜。蠟。壇供(如常)。燈油(如常)。五穀各一鬥。紙(づ)帖(銀錢)。白絹切(づ)尺(幣帛料)。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蠟燭料)。大幕一帖(皂色若青色)。小桶二口(各可有杓。閼伽并神供料)。折敷三枚。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季 月 日。   名香(集經雲。燒薰陸香云云)。   淨衣色(本法不雲之。但祈雨壇文雲。壇四方皂布幕繞之。多懸皂幡云云准之者。亦淨衣色用皂色歟。又大雲經祈雨壇法雲。祈雨之人著新淨青色云云。尊勝祈雨法中。諸事用青色。今亦依彼壇。無妨歟。又依集經向方文者。用白色尤宜歟)。   一起首時分。   師傳雲。如此天等。多每日初夜時供之(云云)。   一向方。   集經雲。壇北面安水天坐。咒師面向北座(取意)。   一行法。   陀羅尼集經第十一明造像法呼召印身印。師傳以此經說為此天本法(云云)。   勘大日經具緣品說相印。密印品明手印。普通藏品出真言。祕密曼荼羅品說壇。其行法等。可問之矣。   今依師傳。附蘇悉地。記其大略(以集經為本法)。   先前方便如例(光澤之次加持飯食等三種印明可用之)。   唱禮。   南無曼荼羅主烏娜迦提婆那菩地薩埵婆那(三反)。   〃〃大小自在〃〃。   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若五悔)。次發願。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海水。水中有七寶宮殿。無量莊嚴周匝具足。於殿內有大曼荼羅。四角有四賢瓶。無量供具周匝陳列。曼荼羅中心有荷葉。葉上●●●字(私雲。依台者●)。字變成如意寶珠(私雲依台者□索)。珠變成水天。以龜為座。似天女形。面有三眼。頭著天冠。身著天衣。瓔珞莊嚴。以兩手捧如意寶珠。諸龍眷屬周匝圍繞之(私雲。依台藏者。其形像如下抄)。行人在前向壇坐(云云)。   私雲。持誦不同雲。私雲。都壇東門釋迦。南安帝釋。故對彼西門二龍。南安縛嚕拏(但遜那二龍恐難陀二龍)。圖縛嚕拏南州商佉波頭摩大蓮花和修吉羯句吒矩利迦摩迦斯得叉迦阿那婆達多娑伽羅東訖勞優波束訖勞三龍。臂多二龍。優婆臂多二龍。路係多二龍。優婆路係多二龍。訖栗瑟怒二龍。小訖栗二龍。   若作別壇。以十九龍眾安第二院。以二十一龍前左右後如次列(云云)。 T76042501.GIF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或此次振鈴)。次勸請(用普印)。 至心謹請 本尊水天 與諸眷屬。   來降於此 受此供養。   次送車輅(師傳雲。可送海底也謂龍王所居宮殿也)。次請車輅(私雲。真言未可加烏姊迦曳醯□襋□飀□  以兩手小指頭側摶。二無名指在小指後指心相捻。二中指亦然。二頭指安押二中指背第一節上。仰掌。狀如掬水法。以二大母指各附食指側。大母指來去。咒曰。   跢姪他(一)烏馱(去音)迦提婆那(二)堙醯堙醯(三)莎訶(四)。   次辟除從魔。次視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先捧器祈願。次誦明)。次花坐。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天龍讚)。次入三摩地(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如意寶。寶漸舒漸大。舉體成如意寶。寶變成水天(云云)。 次根本印明。   師傳雲。可用勸請印明也。但二大指不來去。又明中除跢姪他句加唵字。又除堙醯堙醯句耳。若又用身印(如文)。明同勸請明耳。勸請印是掬水印也。身印是三昧耶印。故如如意寶之形耳。   私雲。身印者。起立並腳。合掌當眉間。屈二頭指。押二大指頭。作此印者。水天身現(私雲。不說真言)。   傳授胎記雲。水天印內縛二風劍圓相柱。是索印真言曰。   阿播缽多曳(引)娑縛賀(有歸私雲。此真言出普通藏品)。   義雲。縛嚕拏龍王真言。此是大海中龍也。諸龍王亦通可通用之。阿半是水義。跛多是主義。曳是助聲。以於一切智水法門而得自在。是故名為水主。以初阿字為真言體。以此水本來不生常不動故。又如半(引)字無有此岸彼岸。無所不遍。無所不有。同於大空。故名為如來。大智慧海心主自在龍王常住其中。出生神變加持普門法雨潤及一切。末句以曳字故。名為水主乘也。   勘大日經蜜印品。先說二龍印雲。以搏定惠手左右相加。是難徒拔難陀二雲印。次說諸龍印雲。如前□索印。是諸龍印(云云)。此中無別縛嚕拏印。然義釋雲。諸龍印雲。謂作門相叉拳而申。風指勾屈相捻是也。但以右手作之。即是縛嚕拏龍王印(此印經上無)。   胎軌雲(玄法)。水天執□索。諸龍覆散掌。二空牙相絞。二龍左右掌更互而相加(云云)(青龍同)。 攝大軌雲。□索內叉拳。抽風頭圓合出真言中以水天諸龍真言合為一。諸龍咒其外出一龍二龍真(云云)。如此諸文更可詳之。   難陀龍王。   傳授胎記雲。左掌覆橫置右掌背。動之如雲勢。難陀曳莎呵(有歸)攝大雲野。   拔難陀龍王。如先右置左上是也。   烏波難娜曳莎訶(有歸)攝大雲野。   師傳雲。難以左安上。拔以右安上。謂以右手覆掌向下。以左手掌直齊覆右手背。猶如法界定印勢。而變右掌向下也。而二大指不柱。只各相重也。拔難印變之可知。謂以右掌覆左手背也。   普通藏品雲。難陀拔難陀真言。   難徒缽難捺瑜(二)荷訶(有歸)。   義雲。二龍王真言。難奴歡喜義。跛字連上轉聲雲。鄔跛是近義。亞義。鄔波難陀即第二龍名也。如大龍王。普雨世間。作一切眾生利益自觀勢力而生慶喜。即是如來喜法門。雲二龍者。一是惠力。次小者。是三昧力。復次初是佛地力。次小者是近佛地力。初是究竟地力。次小者是初發心力。次祕藏中初心勢力不異後心。然亦小者有差別。故雲次小也。以初娜字為真言體。又賀空點轉故雲。而雖重重大空者即是空空之大空。又對福智權實等種種。二法門皆同大空故成不思議勢力。以此遍施眾生。即是大空普雨之義。故加馱字。未復有瑜聲。故名為二龍王乘也。   義雲。舒散十指覆之。以二空指絞。即一切龍印也。次同即印。以右加左上。是難陀龍王印。迴左加右上。是小難陀龍王也。   勘對記諸說意。有雲。以惠空指押定空指。輪端齊以印安頂。有雲。押甲端。有雲。印端向上。有雲。左右大指令如一指。指端微屈向前。作九頭勢(云云)(諸龍印。以此等說可尋思歟)。   二龍印。經疏諸軌皆不分明。對記諸說亦以不同。其中別記雲。難陀印者。二羽散舒五輪覆掌。以右掌加左掌上。十輪均等分舒於心。前三右轉而作雲起之勢。跋難陀印者。不改前印。以左加右上。迴轉同前。   三密抄出此說雲。私雲。祕密曼荼羅品說諸尊三昧耶形。彼形與此手印相同。彼中雲。難陀兄弟作雲印。注雲。雲中有電。復有水形。俱在壇中(云云)。故此說順文(云云)。   諸龍。   傳授胎記雲。定惠五輪舒散並向外。以惠空拘定空。空端等以印置頂上。名九頭龍印。   銘伽捨爾曳娑縛賀(有歸)。   義雲。諸龍真言是一切龍通用。謎伽即空義。扇爾是噉食義。曳是助聲義。西方謂龍為噉雲也。雲是謂諸蔭障蓋之義。能令眾生昏蟄惠日不明。龍能須更盡之。使大虛澄廓萬像明現。復次如諸龍王。非但除一切雲。能興一切雲。今此菩提心龍王不思議妙用亦爾。能起無盡莊嚴雲。遍覆法界。如娑竭羅不動本處。降雨六天。故此真言以最初謎字為體。以知諸法無我。故得八自在我三昧。次雲伽者。是一合義。扇是寂義。爾是大空種種蔭雲密合之相。皆本寂故。無覆蓋障。同於大空。本淨中還趣佛化之雲。同體密合遍於法界。次加曳聲故名為諸龍乘也。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部母大日水天。集經咒若依台者。用藏品真言。二龍。諸龍。大吉祥。佛慈護施一切樂陀羅尼出現智。次又部母)。次置珠本處。次入三摩地(定印)。   ●(譬喻不可得●施不可得●作業不可得)。   次根本印。次部母。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法施(心經。諦緣度。諸經貴文尊勝陀羅尼等)。次閼伽(捧器。先祈願。次明或此次振鈴)。次解界。次禮拜。次奉送(先以勸請印撥遣次車輅撥遣)。次迴向方便。次隨方回向。次下座禮尊。次出。   師傳雲。辟除徒摩如餘。或天等私記等不用之(云云)。又雲。陀羅尼集經雲。直護身不作結界(云云)。若依此意者。不可用地結。金剛牆金剛網火院重結。并辟除徒摩等耳。但水天是護方神也。故猶可結護歟。若依悉地經意者。如此諸天神等皆是障難者也。若依胎藏意。皆是護方結護也。如諸文斟酌用意耳。又如此天部不必用道場觀。并入三摩地觀。只如神供等修之耳。   右行法次第。依大原記。攝入要事早可破卻。集經上文所出祈雨法壇(五龍法也)。可見之。又大雲經祈雨壇法。并尊勝軌祈雨法品。可為潤色。又修中每日可修神供。祈雨壇文雲。乞雨之時。每日煮五穀一石。散施地上鬼神等食(云云)又讀大雲經等。并可勘祈雨法驗。祈雨壇文雲。又請有德僧及自清齊入樓之內。轉大雲經孔雀經大雲輪經。六時遶壇。行道禮拜(云云)。   形像(料米。長寸法。身相。隨身作法)。   料木。   經雲。以自檀木刻作其像(云云)。   長寸法。   經雲。身高五寸。又雲。身高二寸半作亦得(云云)。   身相。   經雲。似天女形。面有三眼。頭著天冠。身著天衣。瓔珞莊嚴。以兩手捧如意寶珠。   隨身作法。   經雲。造此像已安木函內。以錦曩盛。繫於左臂。諸願悉隨(云云)。已上集經文。   胎記雲。龍王縛嚕拏天。形女人狀。龍光龜為座(云云)。三密抄雲。水天是龍王也。即名縛嚕拏。其縛嚕拏天之形。似女人狀。以龍為頭光。以龜為坐歟。護摩軌雲。水天住水中。乘龜頭。冠上有五龍(云云)。現見其像。冠上龍頭似頭光。故一往雲以龍為光歟。安鎮法雲。水天乘龜。右手執蛇索。左手叉腰。其天頭上有七龍頭。狀如陀形(云云)。又雲。想水天領無量毒龍(云云)。   護摩軌雲。西方水天住於水中。乘龜。淺綠色。右手執刀。左手持龍索頭。冠上有五龍。四天女持妙花。圖雲。水天肉色。左持索。首有七龍。右手押腰。   水天妃。肉色(又雲。赤黃色)。右手持索。首安九龍頭。右拳腰。   水天眷屬。肉色。左手持索。右持一股。頭有九頭龍。   已上門北。   水天(赤色。又紫色。左手持花上安星。右手持刃)。   水天眷屬。肉色。左手持三股戟。跪向主。今見一股戟。   已上門南。   私雲。西門南北有水天同異。可尋之。門南天。若是水曜歟。但見梵號。西門南●●●西門北天。又●●●也。不審。水天水曜水義同故歟。可問明師。   一功能。   十二天軌雲。欲求雨。自傳匈水天供(云云)。   陀羅尼集經雲。若欲祈雨。當具作壇供養作法依祈。即得降雨便足(祈雨法壇文)。   又雲。誦咒滿足一千八遍。祈雨先得。若入水中作此印。法履水如地。   一卷數。   水天供所。謹奏。   奉念。大日〃。水天〃。諸龍〃。   奉供。花水供〃。飲食。   右謹依。宣旨始。自(у)至千(у)日夜之間殊致精誠。奉請水天祈請甘雨普潤之由。仍錄行事謹奏。   年 月 日。   康正元年十一月五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畢。   (本雲)承應二年卯月十三日。嵯峨二尊院本恩借仕寫畢。   元祿十七年甲申二月下弦日書之。   山門橫川兜率谷雞頭院嚴覺。 行林第六十五。   毘沙門法。   一支度。   四肘壇。水瓶四口。箭四隻。刀四口。鏡四面。幡十六口。合子(金銀琉璃。若無用瓦合子。云云)。   香藥。牛黃。雄黃。麝香。鬱金。龍腦。丁子(已上別行軌)。安悉。白檀。龍腦。多櫱羅。熏陸。蘇合。和合。供養我毘沙門(已上經)。安悉。栴檀。龍腦。蘇合。多偈羅。熏陸。皆須等分和合(已上最勝王經)。燒安悉香(集經)。   私雲。右支物等依別行軌意。而抄雲。但箭刀等雖文說多分不明之。只可用普通支度也。又名香等之中。相計可出兩三熏陸龍腦白檀歟。   注進。   毘沙門法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燈臺二本。脅機一前。半疊一枚。名香(白檀。熏陵。龍腦)。酥。蜜。白布一端(檀敷葉)。佛供。燈油。少桶一口(加杓)。折敷三枚。淨衣。 阿闍梨。承仕。驅使(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若欲廣修者。依唐院圖可請供使者等。或可奉蠟燭。然者其支度物等可注之歟。   一莊嚴壇場辨備供具。   別行軌雲。若有人能受持我真言法者。當先作四肘壇。於淨室中。堀去惡土。深一尺。還處取淨黃土。壇築令平正。勒成階道。高一揭手。上層方廣三尺。高一揭手。開四門。用水瓶。盛香水。爐箭四隻。刀四口。鏡四面。供養飯食用十二盤。煎餅乳酪蘇。燈四盞。散花。春夏採雜花。秋冬散綵花。其壇下層畫山石。上層畫大蓮花。四角畫海水。安像中心蓮花上。懸幡十六口。皆作神形像。   私雲。此壇場樣可能尋習。爐箭其形如何。師傳雲。レвч其形如斧。故雲也。世雲УХвоэ。又爐者[火*蘆]字隱畫歟。即蘆矢也。又異本雲。以字也(已上谷說)。持明房說雲。有尻箭雲口。無尻箭雲爐(云云)。私雲。或雲。諸經要集有爐箭文。而舊書爐字傍注著雲。可爐字。供蘆字蘆箭(云云)。又或本無爐字。有安字(云云)。   問。箭刀鏡等用何手。師傳雲。以箭結付撅刀鏡等。皆撅寄立之。戶摩等(云云)。   一起首時分。   別行軌雲。於月一日十五日起首念誦(云云)(持誦身咒文)。又雲。每日日中時。每月十五日。月一日。正月七日。對像前念誦行道(云云)(持誦心咒文)。軌(般若折近羅)雲。白月初一日起首。   一向方。   別行軌雲。面向北對像前(云云)。   一行法。   摩訶吠室羅末那野提婆喝羅闍陀羅尼儀軌(般若斫揭羅)。此儀軌中。雖畫像法作壇法結界勸請呼召二十八使者法。種種作成就法。不具行法首尾矣。   北方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一卷(不空)。   北方毘沙門多聞寶藏天王神妙陀羅尼別行儀軌(不空)。   此儀軌中。說作壇法結界勸請供養法等。見其所用。或同悉地。或出本法。   師傳雲。別行軌者。此軌中說七日之行法。故別餘軌行法也。所以雲別行也。其別者。天部法之中。多無此七日之行法。又多聞說軌之中。無此七日之行。只此軌在此別行也。而此軌是未再治書也。故其文處處頗未詳也。如三十萬反洛叉反等也(云云)。   私稟受師說雲。或雲。別行軌是無山法也。初心之人不可傳授。說七日行事之故也(云云)。此言不可然。撿廣攝。不動雲。七日事業灌頂亦有三種。一者受持明者灌頂。七日事業如十一面神咒經及一髻尊陀羅尼經。如說此二尊者一切諸尊例。然雲諸尊本法中多說擇勝地堀治等。作曼荼羅灌頂授法。而不雲七日作事據理。論雲。凡皆是七日事業大壇。若不堀等多是一日事業水壇(云云)。以之謂之。既許有受明七日行事。何不傳授持明者哉(云云)。祕錄所載經軌數本。其中傳受右三本也。   丹州池上依別軌而有次第。以十八道備其首尾。左所出是也。   多聞天王念誦次第。   先建立道場。四肘若二肘。若一前機。   次安置尊像。次辨備供物。次護身。於室內三部被甲(如十八道)。次入堂持珠杵入堂。次禮拜入了對像前。雙膝長跪。蓮花合掌。先誦懺悔偈雲。我從過去世(云云)。次誦淨三業真言(如例)。印於頂上散。然後五體投地。禮拜本尊諸尊海會聖眾。次著坐取塗香塗手。想成五分法身。次加持香水。以右手作三古印。加持之。然後先灑自身。次灑淨壇上并供物等。始自艮方順灑之。   唵枳哩枳哩縛曰羅吽泮吒。   次去垢。右手作三古印。安腰。左手作同印。加持壇上并供物等。用前枳哩枳哩咒。次清淨。右手作掬水印。仰取水。右迴三反灑之。   唵爾曩爾迦唵阿魯力迦唵縛曰羅特力迦。   次光澤。右手作三古印。向外立臂。左手又作同印。仰承左手臂。加持諸物。唵帝誓帝惹(云云)。次啟白。次神分。次供養文。次唱禮(先三身。次佛眼。次本尊。次大小。次三部)。次驚覺印。二手作金剛拳。二地內相叉。二風舒端相柱當額。誦明舉動三反。   唵縛曰羅(二合)底瑟吒(二合)吽。   次五悔。次發願。次佛部印明。次蓮花部印明。次金剛部印明。次護身印明(已上如十八道)。次地結印明(在軌)。次四方結印明(在軌)。次道場觀。   作定印。當齊觀之。前地結之上四方結之。內有大海。海中有須彌山。山中層北面有毘沙門宮。宮中有大寶殿。殿內有大曼荼羅。曼荼羅四角有四賢瓶。無量供具周匝陳列。又曼荼羅中心有荷葉。葉上有●字。字變成寶棒。棒變成天王。相好圓滿。無量眷屬周匝圍繞(云云)。   次啟白。行者二手執香爐。啟白。   至心奉請 多聞天王 諸部眷屬。   夜叉羅剎 諸佛菩薩 金剛力等。   降臨道場 為我證明 北方毘沙門。   天王道場 願得成就 法力神通。   得在自在 所說隨意 感天動地。   相應契合 若有神驗 永不唐捐。   天王現處 隨緣反現 令我知驗。   (本軌文未再治也。今私助文)   次送車輅印明。次請車輅印明(已上二印明在十八道)。次召請印明(在軌)。次辟除從魔印。右手作拳安腰。左手向外大指捻小指甲。自餘三指直立。如三古杵。配胸左右。三反轉之。   唵枳裡〃〃縛曰羅(二合)吽泮吒。   次示三昧耶。右手大指捻小指甲。立三指作三古杵形。向外托之。左拳安腰。   唵昇羯隸三莽焰娑гロ。   次虛空結印明(在軌)。次火院印明。次閼伽。先棒器當額祈願。次誦真言。次花座(已上三印明在十八道)。次善來偈。金剛合掌誦之。次四天王像界(在軌)。次塗香印明。次花鬘印明。次燒香印明(已上三用同印明。在軌)。次飲食印明(在十八道)。次燈明印明。次普供養印明。次讚金剛合掌誦諸天讚。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金色也。字變成寶棒。棒漸舒漸大。量等己身。棒變成多聞天王。相好圓滿(云云)。   次大身真言(在軌)。次心真言(在軌)。次旋轉念珠。先取念珠三返引轉之。引轉之間。誦真言曰。   唵縛曰羅獄呬也惹波三麼曳吽。   即盤珠入掌中頂戴誦明真言曰。   唵毘盧在那摩羅娑婆訶。   次下珠當心。而作正念誦。   次念誦畢。如前盤珠安掌中頂戴。安本所。   次入三摩地。如前心月輪上。觀吠字言語不可得義也(云云)。   次大身咒。次心咒。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當額祈願。次誦真言。次解界。次火院印。左轉之。次禮拜本尊諸道。次奉送。作金剛縛。直豎二中指。端捶時花。誦真言投之。唵縛曰羅目乞叉穆。   次三部被甲(如前)。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隨意經行印佛印塔等。 已上丹記了   大原記雲。唱禮。先三身。次佛眼。   南無吠室羅摩耶也提婆摩訶提婆。   〃〃摩訶室哩野曳提婆呬多也。   〃〃五大帝子等一切眷屬部類。   〃〃大小自在等(如例)。〃〃三部(云云)。   地結印明(在軌。但如十八道)。四方結印明(在軌。如十八道)。召請印明。右手前把左手腕。於頂上左手四指來去。真言曰。曩謨(引)吠室羅末拏薩也摩地以瑟捺羅薩也悉他婆縛睹婆多薩縛賀。   次吉祥天召請印(用八葉印)。   唵摩訶室利耶曳Лгロ。   已上大原記。   虛空結印明(軌)。私雲。十八道金剛網也。   四天王結界印明(軌)。   二手小指屈入掌中。右押左。豎二中指無名指。相離一寸。二頭指柱二大指。並屈入掌中。真言曰。   唵婆帝也畔馱唅吽弭薩縛(引)賀(四方上下結之)。   師傳雲。二地叉入掌中。二空屈入掌。以二風並屈柱二空背(云云)。   塗。花。燒(丹記。已上三用同印明。在軌。云云)。   軌雲。次結香花契。二無名指二少指交叉。右厭左在掌中。乃屈向腕。即舒中指頭舒相跓。以二頭指各捻中指第三節。以二大指各付二食指側合腕。真言曰。   唵摩拏阿羅地缽哩布羅迦(引)也薩縛賀。   飲食印明(在軌)。   軌雲。次結飲食契。准前香花印。唯改二少指二無名指柱在掌中間。真言曰。   曩謨(引)惹岐帝(引)婆跛薩羅帝(引)哆吒跛羅吒娜拿迦也悉婆薩婆賀。   燈明印明(在軌)。   軌雲。次結燈契。右手小指無名指握在掌中。直豎中指。其頭指亦屈向掌中。大指屈中節。押頭指上節。大指頭捻中指節上。真言曰。   唵婆閉底隸薩縛賀(引)。   讚(諸天讚)。亦名諸天王保護世間神力功德讚。 阿演都泥縛左哦素羅(一)緊那羅那羅乞鑠迦羅那野(二)缽羅缽羅達摩薩哩多他伽羅(三)尾達摩左缽羅捨摩操企也(四)爾銘多部多銘多缽羅迦捨耶(五)怛爾賀室羅摩拏也馱□導解□□□□□□□韋□□寶韣□滎□□   私雲。別讚(持明房雲。口傳。云云)。唵薩縛菩他菩地薩帝弊玖嚕夜Лгロ。   根本印(蓮實房疏雲。軌文無根本印。是山本和尚私記文。□見空法橋小書也。私問。此印出何處哉云云)。   大原記雲。十指內相叉。二水豎頭相柱。二風豎微屈。左空入右掌中。押左火甲。右空越左空背入左掌中。押右火甲大身。真言曰。 曩謨(引)羅怛曩怛羅夜(引)也曩謨(引)失戰荼縛曰羅播拏曳曩謨(引)阿他卻路(引)步跢羅也(一)地(入)捨也(二)縛左曩(引)薩也(三)摩賀(引)羅(引)惹薩也(四)夜乞叉地婆(二合)多薩也(五)縛摩多薩也(六)薩都哆薩也(七)波捨那(八)缽羅薩縛賀麼娜薩也(九)呬摩馱吒(十)吒尼缽羅沙夜(引)弭(十一)怛爾也(二合)他俱曬弭(十二)俱曬弭俱沙(十三)尾捨拿摩娜薩也(十四)摩賀(引)羅惹(十五引)翳畔馱伽(十六)寧哆羅摩蹉睹(十七)薩縛賀。   內縛地水合豎(諸夜叉)。   心咒曰。 曩謨(引)羅怛曩怛羅夜也曩謨(引)失戰荼縛曰羅播拏曳(引)摩賀藥乞叉細曩缽哆曳曩謨阿他骨嚕藥室拏薩也摩賀羅(引)惹摩羅□妀□□□奰廙獢潘]□餘□□□姑淚稟□F碌楔□飾□□□夾豬駸□□□□笠□□夾豬駸□□饞□□礹豬駸□□飲□槾夾豬駸□□□□□□□魯豬駸□□□褸□饞□□豬駸□□ 虛合二地屈入內相交。二風屈端一寸許不著。 ●●● ● ● ●●● 唵吠室羅摩那野薩縛賀。   次吉祥天女印。   二羽虛合開二頭指。二中指二無名指末屈。如蓮花形。二大指二小指豎合。若念誦時。當心誦真言七反。頂上散之。真言曰。 ●●●●●●●●●●●●     ●●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摩賀室哩(二合)野曳。   ● ●   Лгロ   次正念誦。次入三摩地。   已上大原記文。   師傳雲。師曰。毘沙門身咒印。二少入掌豎合。二無名二大各押二中指甲。二風如鉤不相著。心咒用□樗飼襤□膳□覭□□□聾□□陋□□委信襤□膳□□□楑□□□□誇□□□飀□□秸□□□福□□□訑兜□□□飀□□□□□騅□□□□□□襦□□□□雜□□□□□□□飀□  規君傳雲。身咒用四天王縛界印(云云)。或台藏之中多聞天印用之(云云)。已上師傳。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毘沙門。功德天。諸夜叉。藥叉女。諸天總咒。大吉祥。慈護。次又部母)。   諸夜叉真言。藥乞叉(二合)濕縛(二合)羅野Лгロ(有歸)。   諸藥叉女真言。藥乞叉(二合)尾爾也(二合)達哩Лгロ(有歸)。   義釋第七。釋緣覺真言。縛是語言道斷義○復次文字性離即解脫相故。此縛字門即是諸佛金剛語。能以無言之聲普遍世界。若知如來常不語法者。乃名具足多聞(云云)。又釋地神真言中雲。縛字加以翳聲。翳是三昧。亦是指物之聲。謂指真言之體。此處出過語言之地。不可示之。唯觀行者內證之境也。曳是乘義。如世間車等。要目於地而縛前進(云云)。又釋風天真言中雲。末後吠字是無言三昧。亦是畢竟空義。又釋同真言中雲。縛是縛義。以入阿字門故本來無縛。無縛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也(云云)。   私雲。以此等文意。可知●字義。但●字гьиЬ歟。又гьоЛ歟。腹細言語不可得。腹大縛不可得也。●自在不可得義也。短點求不可得義也。谷大原記共雲。言語不可得義(云云)。   ●漢字。諸本不同。   吠(攝大軌雲。尾曳反。施八方天儀則雲。無背反)。味(尾曳反。攝軌異本)。辟(十二天軌)。   ●字漢字不同。   摩(施八方天儀則護世八天法)。縛(瑜伽護摩軌十天法)。末(十二天軌。并本軌心咒中)。   如攝軌尾曳反者。可讀гユ。而●是第八摩多字也。гユ音也。施八方天儀則。無背反。гユ音也。然者依攝軌者。加第七摩多。若存гユ音者。可加第八點歟。   對授記雲。海大德說多聞天王印文雲。多聞虛心合。雙地入掌交。空樹風側。屈一寸不相著者。虛心合掌。二地入掌相叉。二空雙直立也。二風當二火側。如鉤一寸許不相著。每誦二風召之三度。   別記雲。內縛申立。水火頭相跓。舒風舒屈。隨火側頭不相到一寸許。二空直豎。二風與訶招。   毘沙門經(不空)雲。我今說根本印。以二手右押左內相叉豎。二無指頭相合。二頭指屈如鉤。若迎請時。向身招。若發遣時。向外發。念誦時結印當心(云云)。   十二天軌雲。合掌相著地水火三指。空指相叉入掌。風指各直豎。屈頗中節。   船軌雲。八大藥叉印。定惠內叉。拳水。二風屈(云云)。   此印先德雲。不同。有雲。前諸夜叉印之異說歟。有雲。八大藥叉印。有雲。多聞天印(云云)。都率雲。或雲。前諸藥叉印。或雲八大藥叉印。俱有其理。有雲。多聞印者。可決(云云)。   私雲。此印同於前經印相耳。   攝軌雲。天王八兄弟門西東各四。同習一真言(云云)。   私雲。其真言及八九行許可見之。   陀羅尼大集經雲。   金界對授記。二十天中印明。中院所授二十天真言及印(真言文傳印相口授)。   唵縛曰羅(二合)陪(引)羅縛。   如前棒印。火輪少屈(云云)(前榛印者。二十天中歲星印也。內縛二大輪合。是棒印。云云)。   香房二十天真言中之。   唵吠室羅(二合)摩拏野縛曰羅陪(引)羅縛娑婆賀(此說無印)。已上金對記。   供養十天法雲。   唵藥羯叉密那夜抱哩娑縛訶(不說印)。   十二天軌雲。毘沙門天印咒(印如前出。真言常小咒)。   密語咒南○南唵夜叉須多多哩娑呵。   攝真實經下之毘沙門真言。   俱謎(半音)羅(引)野娑婆訶。   眷屬。   四大天王。八大藥叉。十二夜叉。乾闥婆。富單那。鳩盤荼。毘捨闍。   夜叉羅剎。   八大夜叉(胎軌列各各八大藥叉眾)。   義釋第四雲。決於北門當置●毘●●沙門●天王。於其左右置夜叉八大將。一名摩尼跋陀羅。譯曰寶賢。二名布嚕那跋陀羅。譯曰滿賢。三名半品迦。舊曰散支。四名娑多祁哩。五名醯麼縛多。即是住雪山者。六名毘灑迦。七名阿吒縛迦。八半遮羅。及●訶●栗●底母吉祥天女。舊雲功德天女。經文闕之。阿闍梨言。此天女隨毘沙門。今在北方。若本位亦可置在西方也(云云)。攝大軌中卷雲。次於其勝方。北門多聞天八兄弟。母及祖母等。吉祥功德天(文)。   叡山大師御抄雜書中雲。毘沙門天王。其父字波難陀。母蘇逼(七佛神咒經第四卷)。有九十一字。同名帝(大吉祥神咒經上卷)。略抄之。   口決雲(前唐院)。欲歸毘沙門者。先發興法利生願。若發邪見時。天王不護。天王眷屬皆瞋。是故天神地祇諸佛菩薩即不守護。不守護故現當二世所願不滿。若安住慈悲歸依天王者。現生盛榮。若後世天上人中得勝妙樂。乃至隨樂生十方淨土。是天王者摩訶毘盧遮那所變俗諦之身也。佛弟子隨類守護。供給檀那也。足下三藥叉表三身佛果也。又表天王三德也。毘沙門八兄弟者。表八葉九尊(八兄弟加天王)。五方藥叉者。表五智五佛也。吉祥天女者。表諸佛菩薩慈悲也。二十二使者。表逆順十二因緣也。十二因緣皆名佛性。呼此使者名能世間。及出世同悉地滿足。始自天王迄至眷屬。皆悉本地高位之尊。隱真諦德示俗諦形。從淺至深。引接方便呼使者。法樂論義者呼論義使者。欲讀誦經藏者呼讀誦使者。若求聰明智慧者。呼聰明多智使者(或分聰明多智二人)。若求地中伏寶藏者呼伏藏使者。若求人山坐禪及飛練仙者呼前當使者。若欲龍宮寶物者呼龍宮使者。若求隱形昇天宮反他者呼隱形使者。若求禁咒鬼神及踏陽禁火法者呼禁咒使者。若求飲食錢財衣服及寄方者。若求勝者。若求興法利生者呼右司命使者。若欲知人死者呼左司命使者。若求鎮宅攘災厭禱迴凶成吉者呼北斗使者。若欲知地獄文案吉凶者呼五官使者。若求長生不死者呼大山使者。若欲求移山拔海者呼金剛使者。若求他心及鬼神意者呼神通使者。若求水火刀箭毒藥不能損呼坐禪使者。求諸人愛樂者即呼多魅使者。若求作人醫王者呼禪山使者。若求香氣遍身熏者呼熏者呼香王使者。若求乘神通飛行十方者呼遍在使者。若求降伏惡魔者呼大力使者。若求伏怨者呼持齋使者。   尊等勸請次第。先不動明王(若釋迦如來)。次天王。次吉祥天。次天王八兄弟(一摩尼跋陀。二布嚕跋陀。三半隻迦。四沙多部裡。五醯摩縛多。六毘灑迦。七阿吒婆。八半遮羅)。足下三藥叉或在八兄弟(云云)。次五藥叉。次摩王。次二十二使者。次諸藥叉女。次諸羅剎羅剎女。次三部鬼王。次龍神八部。次天神地祇。次當所冥道(足下三藥叉者。一地天。二尼藍波。三毘藍婆)。印契祕語尋求諸藏中(云云)。有人云。若不依印契真言者。依圖位數作漢字勸請文。清淨廉潔。調供物啟白事由供養之。必天王眷族來臨。哀愍納受。成就大願。若依印契者。供物如數調備。如十二天。可用蠟燭。或不用臘燭(云云)。若用蠟燭者。不可居閼伽等五供器。但用香水器。若不用蠟燭者。一前燒閼塗花等(云云)。   又諸尊勸請之後。取請花多可散埋上壇邊。即總天等座加印契真言。若如是供養者。世間福祿官位榮曜敬愛。及男女所念成就。若又興法利生灌頂職位一切悉地滿足。是圖法祕密之中大祕密也。輒不可披露。若遇災難及病患亦可供(云云)。供了誦三諦偈。并十二因緣及諸經貴文。五如來寶號三昧耶戒。祈願懺悔偈。迴向等(云云)。   毘沙門天王口決尊位供次第圖法一卷(前唐院)。   毘沙門圖。 T76043301.GIF   壇廣方五尺。高一肘。供師座同高。   飲食果子如法可施。唯二十二使者。饌佛可加供油。餅四十九枚。二十二使者各二枚。今殘五枚者重供要使者不著油。餅四十九枚亦爾也。   口決在別。臨供養時必可披見口決文。   壇供圖初夜後夜供養(前唐院本)。   已上前唐院本了。   般若折羯羅譯雲。欲驅使鬼神之時。先須加作一位。於壇外著一盞燈一盆淨水。一束淨草佈於地上。已造油餅四十九枚不著油。餅四十九枚散著草上。呼諸鬼神名字施食(云云)。 私雲。此軌中呼使者。如法前唐院口決。但二十二使軌二十八使也。此儀軌中說多火供成就。今抄一兩文。若求易羅闍受樂者。取亦小豆百八顆。一顆一咒火中燒。滿一百八遍。即大王遣人喚咒師。如箭急急來。若求一切家恭敬者。當取苦練子一百八顆。一顆一咒燒火中。滿一百八遍。即一切人家皆來恭敬咒師。若有人患時。氣病者咒青木香藥二十一遍和水服。即得差。最勝心明王經雲。沈香然火。白蓮花護洛叉多聞天王現眷屬。同至行人前。主於財皆豐足。蓮子□三聒護三洛叉。吉祥天現為豐饒吉祥事。   一形像(如四天王法中抄之)。   最勝王經雲。於月八日或十五日。於白疊上畫佛形像。當用木膠雜彩莊飾其畫像。人為受八戒。於佛左邊作吉祥天女像。於佛右邊作我多聞天像。并畫男女眷屬類。安置坐處。鹹令如法。布烈花彩燒香眾名香。燃燈續明晝夜無歇。上妙飲食。隨時供養。又雲。薜室羅末拏王子名禪膩師現童子形(云云)。毘沙門天王經雲。毘沙門王子赦爾婆現童子形(云云)。 一功能。   別行軌雲。爾時毘沙門天王。告一切眾生言。善男子。汝於南閻浮提五濁惡世中。或出家比丘僧比丘尼在家優婆塞優婆夷等同在諸法中。我領諸天善神。於空中擁護是人。若聞我名者。知有我者。我當於是人邊。左右如護眼精。如護己命。無令諸惡者惱亂。若有一切男子女人。以王事我。我以王事之。以一切貴勝事我。我以一切貴勝事之。若以富樂音聲事我。我以一切富樂音聲事之。若有人能受持供養我形像。誦陀羅尼。及結印法所有行用。我於一切隨汝所求應之。汝願令滿足。若有出家人受持者。為童子助之。若有王臣受持供養我者。當富貴兵甲王位恆願應之。誓無相背。善男子。是真言法。我於佛前奉上世尊。護持末法比丘佛弟子及諸眾生等。若有於我世尊末法弟子起噁心相向者。我自領多兵眾鬼神藥叉乾闥婆等。摧破惡人。猶如微塵。善男子。若有於我法中。常供養依法受持。隨汝所須何願與汝(云云)。   又雲。若有受持者。清淨念誦三十萬遍。天王加備。所作事業起心動念降一切一切榮祿官職。我隨汝心願。若有人於白月一日十五日。起首念誦作壇者。有音樂。但有少微塵心。依隨我常擁護。如護眼精。如護心命。口含香。念誦心自他知。若常持誦我真言不絕。我隨是人坐臥。常隨是入出往來。我隨是人意願滿足。若每日誦真言一百八遍。滅去身中一百八劫罪。若誦持我真言。滿一萬遍。能滅八萬四千。十惡五逆重罪破塔破戒不孝之罪悉皆消滅。若對天王面誦持十萬遍身真言。隨事亦須少少稱意。若日日供養我形者。乃與我作音樂粥供養。當現金甲之身示現。令願滿足。若和合諸香。取牛黃雄黃各等分。加持安我像足下。我與香法成就。隨汝所塗身額所向無處。更見國王王子大臣官長諸貴人等一切所見者。歡喜兵士愛念(云云)(已上真言一功能)。   又雲。若能每日日中時。面向北對像前。誦我心咒。滿三十萬遍落叉遍。我示現大將軍身。手持戟劍現前。或於夢中理見。或於他山遠頂示汝令見。滿諸願如不見吾身示。隨汝願力應念加備(云云)。   又雲。若有受持念誦我心真言作諸供養者。唯我身心意在汝身上。愛念汝無盡。若有人求財求官求一切外諸心事。自令汝願滿足。不令惡人害汝。能令我等受持我法者。即得富貴安樂男子端政奴婢車乘五穀豆田莊妻妾。必決定與汝等。成就一切樂。具隨汝意願滿足。乃至命終身得所生處。隨汝意願滿。所生不相違背。若不實者。我不名為護法天王。我必贊汝墮阿鼻地獄。汝等受持讀誦者。於法中生少疑心。誹謗輕罵者。是汝等苦業地獄因緣未盡。即知此人無有出期。汝等人民憶持香花油蘇燈。及作水壇安置像。於中種種草花果子飲食煎餅乳粥酪蘇蜜盤。如法供養。作音樂歌讚梵音讚嘆。如是日日每月十五日一日。正月七日。對像前念誦行道。我現身示現。或於壇中施諸寶物。與汝滿足。或隨汝從心行動。所向去處。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一切去處。乃至夜夢中皆施與汝等。又無畏人入陣刀戰相害。無能知者。但汝心存念我名及真言句。手執契印。所擬方面彼有惡敵惡兵滅。悉自被縛。自散自滅。自顛自狂。無能害我法者。若有持我心真言。和合用香。含口內見。貴人取麝香鬱金香龍腦丁香等。合隨多少和合。用金銀合子盛。如無金銀合子。用琉璃合子。若無用瓦合子。無合香度也(已上心真言功能)。   種種雜咒經雲。毘沙門天王欲說一偈。   我於往昔修菩提 為眾生故作鬼王。   眾生久處無明闇 我以金錍開其眼。   惠眼既開度生天 生死既脫昇泥洹。   玄贊要集雲。毘沙門者。此雲多聞。常與佛守護道歸常聞。故曰多聞也(云云)。   兜跋事。   大梵如意兜跋藏王咒經上雲。彼如意藏王。北方恆河沙國土之中。有上妙世界。名曰寶生。在如來應供正遍知。其名曰寶華功德海吠琉璃金山金光明吉祥如來。於其正遍知所殖眾善本(云云)。是如意藏王能變萬像度諸眾生。即現十種降魔之身。雲何為十身。十號。一者無量觀世音自在菩薩。二大梵天王。三者帝釋天王。四者大自在天。五者摩醯首羅天。六者毘沙門天王。七者兜跋藏王。其威德亦如毘沙門天王。身相貌忿怒降魔安祥圓滿。有無量福智光明。權現兜跋國大王形像。八多婆天王。九北道尊星。十者牛頭天王(云云)。 私雲。觀音大梵帝釋天。摩醯首羅大自在。多聞兜跋多婆天。北道尊星牛頭天。 一卷數。   御祈所。   奉讀。   般若心經(づ)卷諦緣(づ)度(づ)遍。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莽麼雞真言。降三世真言。本尊身真言。同心真言。同小咒。吉祥天真。諸藥叉真言。諸夜叉女真言。諸天真言。大吉祥真言。佛慈護真言。   奉供。   閼伽供。飲食供。諸神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康正元年十月一日。於西園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訖。   (本雲)承應二年五月二十六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了。   元祿十六年歲次癸未冬十一月哉生白寫竟。   台嶠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洪道。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六十六。   四天王法。   一支度。   一起首時分向方等(可用多聞軌等說。又隨穩便)。   集經雲。作是像已。於道場北面向南邊作行安置竟。咒師南坐面向北方(云云)。   一行法。   唱禮(四天王名依陀羅尼集經出之)。   南無清淨法身〃〃〃。   南無圓滿報身〃〃〃〃。   南無千百億化身〃〃(三反)。   南無佛眼部母菩薩〃〃〃。   南無東方提頭賴吒提婆摩訶提婆。   南無南方尾嚕勒叉提〃〃。   南無西方尾嚕博乞叉提〃〃〃。   南無北方吠室羅摩那提〃〃。   南無五大明王(或略之)。   南無大小自在〃〃〃。南無三部界會。   道場觀。   樓閣中有隨類坐。座上有諸尊種子。種子變成各各三昧耶形。形變成各各尊形。謂中心釋迦。四隅四天。各各部類眷屬。各各圍繞(具如胎曼云云)。   讚(釋迦。諸天贊)。   三摩地(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缽形。形變成釋迦如來。四大天王圍繞)。   根本印(釋迦印。如胎藏并陀羅尼集經。四天王總印。如陀羅尼集經第十一卷)。   念誦(大日。護衛。釋迦。四天王總印。護摩)。   本尊段。   中心大日。四方四天王。   供物。大日三反。四天王若各三反。若各一反。諸供物可用總咒。   世天段(如例)。但可加四天王并部類眷屬(云云)。   番僧念誦。四天王咒。各各咒。如當今四天王御修法。番僧八人。二人誦東方天之咒。乃至二人誦北方天咒。   後加持(用四天王總咒)。   天慶年中將門亂逆之時。法性房贈僧正蒙宣旨。被修此法。今延久二年十一月三日。大原律師有宣旨。於山上被修此法。依天變地震之凶也。大原上網為法性房末葉相繼。被修此法。可謂一門之嘉運矣。   私雲。自唱禮至後加持。是即大原說也。   一。四天王各各印明。   持國天(東方)。   集經雲。側左手掌。中指已下三指把拳。又屈頭指中節。頭亦小曲。又以大指直舒。申頭勿捻著頭指上。右手亦同。唯拳腕下著於左手臂上。大指來去。咒曰。   唵(一)地梨致囉(上音)瑟吒(二合)囉(二)囉囉(三)波羅末(半音)陀(去音)那(四)莎(去音)訶。   對受記雲。海大德說。定拳火直立也。空亦直立。與風不著。惠亦如是。仰以印伏之。以右肘而安左肘上相叉也。二風少屈召之。二空各直立也。印儀軌不說。意大德說同。權僧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二手立風鉤之。二空直立。令至風下。以右肘而安左肘上。以風與訶召之。此印儀軌不說。是師傳也。珍和上說。此印儀軌不說。大唐師亦不傳。   別記雲。定拳申風如鉤。空直立令至風頭。惠手亦如此。以右腕押左腕。二空與訶招。   熾盛光軌雲。   增長天(南方)。   集經雲。側左手腕。以右腕側著左腕根上。二掌相背。以二中指相鉤申之。如索。以二小指二頭指二大指各曲也。頭指來去。咒。   唵(一)毘嚕陀迦(二)藥叉婆跢曳(三)莎(去音)訶。   對受記雲。海大德說。二手五輪各申開散之。定手向外。惠手向內。二火相鉤如索形也。二風直立動之。如相召之形。餘六指少屈之。意大德同。權僧正大和上說。惠珍兩和上說同別記雲。二羽各舒立五輪。以右押左背相著。二火相鉤如繩。餘輪少屈。二風與訶招之廣目天(西方)。   集經雲。左手側腕。以右手腕著於左手腕根上。二手中指已下三指各屈。在掌作拳。屈二大指。以二大指頭各押中指甲上。以二頭指相叉如索申之。大指來去。咒曰。   唵(一)毘嚕博乞叉那(去音)伽(二)地波跢曳(三)莎(去音)訶(四)。   對受記雲。海大德說。二手各拳。以右拳安左腕上。二火相鉤如索。二風舒而屈。少召之。餘三輪如本也。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又樣二手作拳。以空捻火甲交腕。右押左。而二風相交。以左風鉤右風上。   別記雲。二羽相背。二火相鉤。二空與訶招。   多聞天(北方)。   集經雲。左手側腕屈。頭指已下四指在掌中。作拳又屈。大指押頭指上。右腕亦側之。作拳如左掌。法唯以大指直申向上。於右拳上豎著。大指來去。咒曰。   唵(一)吠賒羅(二合)摩那(二)檀那胝(半音)陀羅(三)莎(去音)訶。   對受記等說如多聞別抄。   一四天王通印咒。   集經雲。四天王通心印咒。   二手頭中小三指反。叉合掌。二無名指豎頭相拄。屈初節亦二大指。還向內。拳中大指來去。   唵(一)漸婆羅(二)謝輦陀羅夜(三)莎(去音)訶。   寶樓閣經第三雲。說四天王印咒。   應以右手□腰。舉其頭指。以左手小指押其母指。立餘三指安於齊上。咒曰。   唵盧迦波唎低社耶社耶吽。   一形像。   集經雲。提頭賴吒天王像。   其像身長量一肘作身著種種天衣。嚴飾極令精妙。與身相稱。左手申臂垂下把刀。右手屈臂向前仰手。掌中著寶。寶上出光。   不空□索經雲。被衣甲器杖嚴淨。作瞋怒面。眼光赤色。以手執鉤(云云)。   尊勝軌雲。下雲。東方提頭賴吒天王。手執琵琶(云云)。圖雲。赤肉色。忿怒形也。左持刃。右押服上也。   集經雲。毘嚕陀迦天王像法。   其像大小衣服准前。左手亦同前天王法。申臂把刀。右手執槊槊根著地。   不空□索經雲。被衣甲器杖嚴淨。作瞋怒面。眼光赤色。以手執。   圖雲。赤色。右手持刃。左手拳安腰。著天衣(云云)。   集經雲。毘嚕博叉天王像法。   其像大小衣服准前。左手同前。唯執鎙異。其右手中而把赤索。   圖雲。赤色。著胄。右手持三□櫚□□櫸□□□□槶□□□覲驖□駎□靈埤□  其像大小衣服准前。左手同前。執鎙柱地。右手屈肘。擎於佛塔。   瑜伽護摩軌雲。乘坐二鬼上身著甲冑。左手捧塔。右手執寶捧。身金色。二天女持寶花等(云云)。   毘沙門經雲。左手捧塔。眼視於塔。右手執持寶棒。   軌(般若折揭羅)雲。著七寶金剛莊嚴鉀□。其左手執三叉戟。右手托腰。又一本左手捧塔。其腳下蹈三夜叉。中央名地天。亦名歡喜天。左邊名尼藍婆。右邊名毘藍婆。其天王面作可畏猛形。怒眼滿開。其右邊畫五太子及兩部夜叉羅剎眷屬。左邊畫五行道天女及妻等眷屬。廣如大經說(云云)。   圖雲。黃色。左手持塔。右手持棒。胄天衣等如常。後本垂左膝(云云)。   一功能。   集經雲。是四天王法印咒等。若諸人輩受持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法咒之時。目有供養都會道場法壇之所并作此印。誦咒喚天安置供養。即得一切人等歡喜。是天王等過去亦曾供養十方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并金剛等。其咒印法皆同諸佛之所印可。并顯像法具諸貌鹹侍佛前利益一切。又雲。若作像身。於道場中日日作印。對於像前誦上咒等及誦心咒。得四天王歡喜垂恩。若然誦咒滿十萬遍。療病大驗。多有錢財(云云)。私雲。心咒者。通心咒也。   私雲。四天王法。陀羅尼集經第十一。最勝王經四天王品。能可見之。令件僧讀四天王品。如何。   行林。四天王法第六十六。   承應二年六月日以二尊院本寫之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十二月九日敬寫。   雞頭院闍梨嚴覺洪道。 行林第六十七。   吉祥天法(亦名功德天)。   一支度。   注進。   吉祥天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脅機一前。半疊一枚。名香。酥。蜜。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端(且敷料)。小桶一口(可有杓閼伽桶)。折敷三枚。淨衣(黃色。若白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銀缽。一口。集經意可見也。   名香(白膠。沈水。蘇香。龍腦。集經。壇香。大吉祥天女經)。   一起首時分。   法雲。從正月一日至十五日。正月三月七月。餘月並不得(取意)。   一向方(本法不說隨處穩便)。   一行法。   功德天法(中天竺國菩薩寺僧阿難律木叉師迦葉師等。共瞿多法師於經行與翻。流行於唐國)。私雲。此法出陀羅尼集經第十卷。雖說像法并成就法等。不明行法。   胎軌。北方天眾列名雲。門東毘沙門吉祥功德天(云云)。   說印說真言中無之。現圖不置此天。義釋阿闍梨所傳曼荼羅。於北方眾列之。   義釋第四(具緣品)。於北門當置毘沙門天王。於其右置夜叉八將及訶栗底母吉祥天女。舊譯雲功德天女。經文闕之。阿闍梨言。此天女隨毘沙門合在北方。若本位亦可置在西方也。   功德天略次第(大原法橋)。   建立道場安置本尊并護摩等如本法說。   先房中護淨。次入道場禮拜懺悔等。次著座。次加持香水并灑淨等。次加持供物。次啟白神分供養文唱禮。次驚覺。次九方便。次五大願。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   本法雲。於此北方毘沙門天王有城。名曰阿尼曼陀。其城有園。名功德花光。是園中有最勝園。名曰金幢。七寶極妙。此即我常止住處(云云)。其勝園中有七寶宮殿。莊嚴微妙。其宮中心有宣臺。臺上有●字。字變成如意珠。珠變成本尊。其身端正赤白色。左手持如意珠。右手作與願印也。坐紅蓮花(云云)。種種瓔珞環玔耳璫天衣寶冠。珠妙莊嚴。左邊有梵摩天。手執寶鏡。右邊有帝釋天。散花供養等(云云)。   次三力偈。次大虛空藏〃普通供養。次送車輅。次請車。次迎請本尊。次辟除從魔。次視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坐。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在別)。次祈願。次千轉念殊。次本尊觀。次根本印明(在口傳)。次念誦。次入定。次根本印明。次部母。次五供。次普供養。次贊。次祈願。次閼伽。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被甲等。次出道場。   功德天略次第。   四年十二月一日(遍照金剛略而次第之)。   ●●●●(梵號)。   三身。佛眼〃〃。寶花琉璃世尊。   南無曼荼羅主摩訶室哩(二合)野提毘(三反)。   南無因捺囉耶等諸大眷屬。   南無大小自在。南無三寶海會。   已上法橋記了。   大原深蜜抄雲。道場觀。   地結上金剛牆之內有八功德大海。水中心有須彌山王。四寶莊嚴。山腹有宮殿。殿中有妙壇。壇中有荷葉坐。坐上有月輪。輪中有●室哩字。字變成如意珠。如意珠變成吉祥天女。相好圓滿。莊嚴微妙。左手持如意寶。右手作施願印。頂背圓光。眷屬圍繞(云云)。   讚(諸天贊)。   印。   以二手虛心合掌。開二頭指二中指。無明二指微屬如蓮花形。二大指二小指豎合當心。結印誦真言七變。頂上散之。真言曰。   唵摩賀室哩(二合)野曳莎訶。   已上大原說了。   法雲。功德天身印。私雲。理界記出此印明。二無名二中指直豎頭跓。二頭於捻之。二中指背上第三節。咒如法五六行許也。真言終注雲。娑婆訶者散共。此咒求財物。故無娑婆訶。為是不著娑婆呵也(云云)。指左右相鉤於掌中。二小指直豎。相離一寸。二大指並直豎。頭指來去。咒曰。   私撿大日義釋雲。驚發義。諸佛即驚發而起。加持行人也(云云)。或雲。決成就義。又大涅槃義(云云)。今雲。散去是一經意歟。   又雲。功德天心印。   左右無名指少指反叉在掌豎。二中指頭相柱。以二食指頭各捻中指上節。皆並堅二大指(私雲。無咒)。有藏天軌雲。二手內縛。進力如寶形。真言(如常)。   贊。或記用十二名號。有音曲(云云)。   十二名號(出十二名號經)。   吉慶(一)吉祥(二)蓮花嚴飾(三)具財(四)白色(五)大名稱(六)蓮花眼(七)大光耀(八)施飲者(九)施食者(十)寶光(十一)大吉祥(十二)。   私雲。一百八名經中。有梵漢兩讚。隨意可用之。但其文繁廣。可見之。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釋迦。次觀音。次本尊。梵天。帝釋。諸天。大吉祥。佛慈護。出現智。次又部母)。 種子義。   義釋雲。安惠真言中雲。室哩是吉祥具德義(云云)。   私雲。若分字觀之者。   ●(捨字。一切法本性寂義)。●(羅字。一切法離塵不可得義)。●(伊點。一切法災禍不可得義)。 作成就法。   法雲。又法咒師。若欲得一切眾生自來供養者。當於功德天像前。立二肘水壇。當壇西門。穿一肘火坑。咒師於壇門南坐。右手杷方鹽一百顆。一顆一咒一遍。擲火爐中。如是十五日一日。三時一時。一千八十返。并燒蘇蜜白膠沈水蘇合香等。百味飲食自來供養。咒師無所乏少。   又法。若欲得見功德天者。當詣一大蓮花池。所以左手執香爐。入蓮花池。於其池中摘取一花。咒之一反。還擲著水中。如是滿一萬遍訖。爾時功德天。當於七寶坐。以相好水中出現。爾時行者。以銀缽滿中盛龍腦香水。於其出處。以水沛之。於是功德天作是言。子欲令我作何等物。行者即答。天神減少分施我。作是語已。天即自還去。於後行者去處。皆值財寶。求者稱意。種種隨心終不乏少。   又雲。須取穀麥小豆。咒之一返。擲著火中。合滿一千八返。一日三時。如是滿足四十五日。一切處中穀麥豆自然色別皆來集聚。   本尊所居。   法雲。於此北方毘沙門天王有城。名曰阿尼曼陀。其城有園。名功德花光。是園中有最勝園。名曰金幢。七寶極妙。此即是我常止住處。   最勝王經雲。北方薜室羅末拏天王城名有財。去城不遠有園。名曰妙花福光。中有勝殿。七寶所成。我常住彼。欲供養此天。先可供養寶花юэ尊。并金光明經事法雲。我已於過去。寶花功德琉璃金山照明如來十號具足。所種諸善根。是故我令隨所念方。隨所至方。悉令無量百千眾生受諸快樂。若有人能稱念金光明微妙神咒。為我供養諸佛世尊。三稱我名。燒香供養。供養已別以花香種種美味供施於我。灑散諸方。當知是人即能聚資財寶物(云云)。又雲。若有欲得財寶增長。是人當於自所住處。應淨掃洗浴其身。著鮮白衣。妙香塗身。為我至心三稱彼寶花琉璃世尊名號。禮拜供養。燒香散花。亦當三稱金光明經。至誠發願。別以香花種種美味供施於我。散灑淨諸方(云云)。   最勝王經雲。世尊我念過去。有琉璃金山寶花光照吉祥功德海如來十號具足。我於彼所種諸善根。由彼如來威神力故。令我今日隨所念。能令無量眾生受諸快樂(云云)。   又雲。為我供養彼琉璃○如來(云云)。   私雲。或雲。琉璃金山○如來者。即今釋迦也。   禮佛事。   法雲。至心禮如是等諸佛世尊。其名曰。   寶勝如來。無垢熾寶光明王相如來。金焰光明如來。金百光明如來。照藏如來。金山寶蓋如來。金焰光相如來。大炬如來。寶相如來。信相菩薩。金光明菩薩。金藏菩薩。常悲菩薩。法上菩薩。東方阿□如來。南方寶相如來。西方無量壽佛。北方微妙聲佛。   私雲。行法之終禮佛之時。可禮拜此等尊歟。最勝王經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奉上佛菩薩等。大略同與今可見之。   一壇場并曼荼羅。   法雲。取未嫁女年十五者。織絹一丈四尺。用功德天大身咒。黃牛尿一千八返。以尿洗其絹面上。從月八日至十四日。將好泥地。作四肘水壇。取釋迦像一軀。安置壇中。供養種種香花飲食燃燈五盞。喚一畫師上好手者。日日與受八戒齋。清淨洗浴。亦與畫師作護身印。先共畫師斷其功力。隨所須者。咒師不得還價。其像身長一肘一尺三寸五分。除其光坐。更須高丈。亦彌精好。用熏陸香沈水香白檀香。乳汁和采色。不得用諸皮膠。功德天花身咒。咒其采色。五灌水著壇中心及四角。於壇門前作三七人齋。若無者七人乃至三人亦得。其功德天像身端正。赤白色。二臂畫作種種瓔珞環玔耳璫天衣寶冠。天女左手持如意珠。右手施無畏。宣臺上坐。左邊畫梵摩天。手執寶鏡。右邊畫帝釋天。如散花供養天女。背後各畫一寶山。於天像上作五色雲。雲上安六牙白象。象鼻絞馬腦瓶。瓶中傾出種種寶物。灌於功德天頂上。天神背後畫百寶花林。頭上畫作千葉寶蓋。蓋上作諸天伎樂。散花供養。其像底下右邊復畫作咒師形。著鮮白衣。手把香爐□跪供養。於白素細上坐。以上功德天像法竟。圖雲。白色天女形。左手持荷葉盛花。右手相扶狀(云云)。   一功能。   法雲。爾時功德天女。白佛言。世尊學此法者。我當隨其所須之物。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諸及資產供給。是人無所乏少。繫念心住晝夜歡喜。正念思惟。是咒章句發菩提心。若眾生於百千佛所種諸善根。是說咒者。為是等故。於閻浮提。廣宣流布是妙經典。令不斷絕。是諸眾生聽是咒已。於未來世無量百千那由多劫。當在天上人中受樂。是諸佛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惡苦悉畢無餘(云云)。   又雲。自於所居房舍屋宅。淨潔掃除○以香泥塗地。燒微妙香。敷淨好坐。以種種花香布散其地。以待於我。我於爾時。如一念頂入其室宅。即坐其座。從此日夜令此居家。若村邑。若僧房。若露處。無所乏少。若錢。若金。若珍寶。若牛羊。若穀米。一切所須耶得具足。悉受快樂。若能似已所作善根最勝之分。迴與我者。我當終身不遠其人。於所住處。至心護念。隨心所求令得成就。   大集經雲。爾時功德天。以一解器盛諸種子。奉上觀世音菩薩。而作是言。我今以此一切種子。施善丈夫。為欲增益一切種子。願令我意所欲成滿。又今我能四天下宛足眾生資生之具。拔其苦難。令得安住菩薩之種。爾時觀世音菩薩。即以手執彼種子器。遍示十方作如是言。一切諸佛及以諸龍令現在者。願悉令我令使。一切諸四天下所有種子牙莖枝葉藥草五穀。及諸藥味地味精采眾生精采善法精宋增長無指。又復令此四天下中三寶種性相續不斷。功德天所願皆悉滿足。常使功德能令一切眾生資財豐足。三能教化一切眾生。遠離一切惡。令發菩提心。又令眾生得離三惡道。生於天上。又雲。爾時世尊告功德天言。清淨智。我於往昔與汝二人。於因陀羅憧相王佛所。同發願。我今與汝得願具足。我今已得阿耨菩提。汝亦住於功德之處。功德天言。如是如是。世尊昔於因陀羅憧相王佛所。同發誓願。令願悉滿。是故如來現於世。我令得住功德之處(云云)。   (本雲)承應二年七月日書之。舜興。   元祿十六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命松安寫之。   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 行林第六十八。   最勝太子法(此法廣可檢羅軌等今只出載大原說)。   最勝太子護摩記(勝林院)。   供養法(依台藏若悉地)。   唱禮。   南無縛日羅記摩雞冒地薩埵婆耶〃〃〃。   南無曼荼羅主最勝太子冒地薩埵〃〃〃。   南無五大明王胃地〃〃〃。   南無十二宮〃〃〃。   南無三部〃〃〃。   道場觀。   樓閣中有大盤石山。山上有曼荼羅。曼荼羅上有羅●字。字變成刀刃。刃變成如意天子。其像八臂四面。當前正面。作平正圓滿之相。猶如菩薩相。左廂面青黑色。大張口虎牙相。右廂一面作自在天相。赤白色。當前上面。作業叉極惡相。牙齒長利。身赤黑色。髮作金青色。其天王左右二手皆豎持刀。左右二手雙持縛折羅叉。左右二手合掌當心。左右二手下俱持搶。其身雄狀迅極可畏。以五色雲散垂為蓋。諸天眷屬圍繞。   讚(諸天)。   根本印。   先合掌當心。即以二大指右押左交入掌。二頭指並豎。餘三指交叉作拳。然頂戴之。三上三下。真言曰。   唵那吒俱伐羅耶娑縛呵。   護麼(息災)。   火天段。曜。宿(已上如常)。   本尊段(大日本尊。用唵那吒俱伐羅耶Лгロ)。   諸尊段(意樂咒加用毘沙門十臂咒)。   世天段(如常)。   伴僧咒(同小咒)。後加持(同小咒)。   堂莊嚴。相應日。   願樂法。   一面十臂咒雲。   唵俱梨(二合)毘曳[地/寸]利(一)智(二)吽(三)支知呂Лгロ。   十臂咒曰。二手合掌。二水互臥。咒曰。   曩莫薩縛怛他櫱多南入縛羅〃〃〃吽Лгロ。   承曆二年九月上旬記。已上大原說。   最勝太子大靈驗私記。   鎮西四王寺五壇修法樣(異敵降伏法)。   四王堂在山頂。西向三間四面。檜皮葺內五寶殿並居。其內各六釋四天王像。并最勝太子大威德明王安置此。一此方天。二東方天。三最勝太子(加大威德)。四南方天。五西方天。皆向西方並立。   護摩堂擔合五間。板葺。其內五種地壇塗豎置。   一。四禪師。南端向北塗息災圓壇。毘沙門天為本尊。   二。四禪師向東塗增益壇。持國天為本尊。中壇向東塗鉤召壇。最勝太子為本尊。   三。四禪師北端向南塗降伏壇。增長天為本尊。   四。四禪師向西塗敬愛壇。廣目天為本尊。   但春者始自三月八日寅時。至於十五日午剋。阿闍梨四禪師五壇各並居護摩。秋者始自九月八日後夜。至於十五日日中。五人同護摩。是聖朝御願也。夏者始自六月八日。至於十五日。中壇限勤修之。四禪師四人為伴僧。冬者始自十月八日後夜。至於十五日日中結願。但夏冬二季者師大貳私所勤修也。   供養法等依蘇悉地行法。先辨備供物等(如常)。次入堂作法。先一四之四禪師。自南端妻戶步昇石橋入。次二三之四禪師。自北端妻戶步登石橋入。次中壇阿闍梨。從中戶獨入。又各唱吽字三度。次入堂內了。灑水三返。   次到禮盤前。先禮拜。先北方天。次最勝太子。次東方天。次南方天。次西方天。次返又禮最勝太子并大威德明王。   次誦我從過去世(云云)。次誦普禮真言。次著禮盤。次取香塗二手。先淨地印明。次淨三業印明。次三部印明。次護身被甲印明。次取杵加持灑水器。逆順各三反。次以散杖入灑水器。攪迴誦南莫三曼多沒馱南覽(三反)。次誦鍐字(三反。加歸命句)。次引上散杖灑自身頂(三反)。次灑本尊諸尊(三反)。次始自東北角灑壇上供物(三反)。次灑上下八方堂內等(三反)。次灑聖朝玉體。次灑外朝府中。次灑敕使。次灑伴僧承仕驅仕等(云云)。次以杵加持壇上供物等。逆順各三反(辟除結界之義也)。次遣除身中毘那夜迦印明(如常)。次辟除諸障印明(如常)。次辟除供物所有諸難印明(如例)。次拍掌。辟除印明(如常)。次去垢印明(如常)。次飲食印明(如常)。次甘露印明(如常)。次鍐字印明(如常)。次須彌王印明(如常)。次清淨印明(如常)。次光澤印明(如例)。次金剛羯磨印明(如常)。次普禮印明(如常)。次金打(二反)。次取香呂并珠杵啟白事由。次神分。次唱禮。   三身(如常)。   南無當來導師彌勒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身觀音吽迦馱耶天。   南無五大明王夢智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 南無佛眼父母菩薩摩訶薩。   南無曼多羅主最勝太子低婆羅惹冒地薩埵婆摩訶薩埵婆耶(三反)。   南無吠室羅摩拏等四大王提婆曷羅闍。   南無吉祥功德提婆呬多。   南無五大帝子等提婆曷羅闍。   南無八大婆羅多提婆曷羅闍。   南無二十八使者等眷屬部類。   南無梵釋四王十自在宮天諸宿曜等一切權現等。   南無三部海會一切龍神八部等。   次驚覺印明(如常)。次九方便(如常)。次取香呂發願(金打)(但春秋五檀一度。取香呂發願并迥向云云)。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祕密教主。   摩訶毘盧捨那 教令輪主 彌勒慈尊。   法音林菩薩 大辨相菩薩 四大八大。   諸大忿怒 三部界會 諸尊聖眾。   外金剛部 護法天等 天王本體。   娑婆世界 施無畏者 大悲觀音。   本尊聖者 四面八臂 最勝太子。   利益眾生 隨類示現 同體別體。   毘沙門天王 禪膩子童子 諸大王子。   四大天王 天王教敕 守護使者。   毘那夜迦王 十羅剎女 十二夜叉大將。   八大夜叉大將 金剛密跡 力士大將等。   天神地祇 大小鬼神 部類眷屬。   一切鬼神 還念本誓 不捨悲願。   起大慈悲 唯垂納受 同心加持。   同心守護 護持國主 消除不祥。   消除災難 天災地夭 內外惡事。   天變化異 惡夢物怪 所引災難。   皆悉消除 皆悉解脫 本尊加持。   諸尊加持 護摩功德 祕密威力。   熏入玉體 玉體安穩 增長寶壽。   恆受快樂 無邊御願 皆令滿足。   決定圓滿 外朝安穩 諸人快樂。   異敵降伏 本朝安穩 萬民與樂。   五穀成就 萬果豐樂 伽藍安穩。   興隆佛法 利益天人 盡未來際。   廣作佛事 及以法界 平等利益。   次五大願(次金打)。次金剛輪印明(如例)。次佛部印明(如常)。次蓮花部印明。次金剛部印明。次護身印明。次被甲印明。次天王護身印(刃印)。   咒曰。唵俱利憾(出軌)。次三部結髮印明。次地結印明。次四王結印明。次大海印明(如常)。次須彌山印明。次師子座印明。次蓮花座印明。次寶樓閣印明。次作定印。入道場觀。觀種子。三昧耶形。次出定誦三力偈。次大虛空藏普通供養印明。次輪壇印明。次治路印明。次振鈴。次寶車輅印明。次請車輅印明。次請本尊印明(三部勸請印明也)。次彌勒勸請印明。   二手內縛。二風用二空入掌內。出十臂軌。咒曰。   唵阿多吽莎縛訶。   次二天勸請印明。   左右手作拳。各去心中觀念欲請兩度。咒曰。唵□□痢□騿慰禳   次使者召請印明。   二手內縛。二風用。二空入掌中。出十臂軌(十二夜叉十羅剎等也)。   唵陀尼佉曳醯呬莎縛賀。   次辟除從魔印明(刃印)。用不動明王一字明。   曩莫三曼多縛日羅喃□埤□  次示三昧耶印明。次閼伽。次花座(但四葉印)。次善來偈。次上方金剛網印明。次火院印明。次重結大界印明。次塗香印明。次花鬘印明。次燒香印明。次飲食印明。次四種飲食印明。先飲食印。左手作拳。其上右手。作三鈷於立之。壇中奉供。咒曰。   唵陀吽□]□良力□□h□□□  次羹印(如上)。咒曰。增[足*(加/寸)]吽縛缽。   次餅印(如上)。咒曰。唵沙吽都都[*(加/寸)]吽莎縛賀。   次果印(如上)。咒曰。唵遮隸縛吽莎縛賀。   次燈明印。次普供養印明。次讚。   唵縛日羅日羅野〃〃〃迦那耶(二合引)〃〃〃摩多曩(引)增阿伊(二合)野婆娑羅尼婆□導襼導飀□  次誦毘沙門天讚。   唵沒馱冒地薩提吠句盧耶莎縛賀。   次誦諸天讚。次誦四智讚七反。次祈願。次淨珠印咒。次念珠旋轉印咒。次以珠熏香煙置。本所入定本尊與我平等不二觀念。次出定結根本印。誦咒印相。即二手以中指直豎。頭二寸許去。以二頭指於中指背上。二無名指稍鉤置掌中。以二大指二無名指頭著。以二小指直豎。   以四大尊安於四方。各加四天王。以不動尊安於中壇。加最勝太子而修之。   唵婆〃利〃摩訶婆利婆〃利〃摩訶娑利耶羅理〃〃〃馱忿那莫僧忿那莫唵補〃〃〃。 又咒曰。唵□野摩多鳩羅野娑婆呵。   次不動印明(若大威德)。次彌勒菩薩印明。先合掌屈二頂指。指頭向下。下二大指直豎。置二以指間。咒曰。   曩謨三曼多沒馱南阿爾單惹野薩縛薩怛縛奢野弩櫱多莎婆賀。   次四天王總印。二手內縛。二中指豎合如針。真言曰。   漸婆羅(一)謝替陀羅夜(二)莎縛賀。   次毘沙門天印。先二中合掌。風水二指掌中入。火定指各立。並五所四方結界。即念是依印加持故。一切障難者毘那夜迦等惡鬼神悉走卻。不能害行人。一切所求成就即。成多聞智惠身體。後明妃曰。   曩莫三滿多冒馱南唵摩車都娑婆呵。   次吉祥天印。各手內縛。各風指立。返各方於乳上念。即一切願成就(云云)。真言曰。   唵摩賀室利提婆毘娑婆賀。   次入觀念。次誦我今念誦祕密咒偈(云云)。次取念珠正念誦。大日真言百反。本尊真言千返。彌勒真言百返。四王天總真言百返。毘沙門真言百返。吉祥天真言百返。佛眼真言百返。次入護摩。次護摩畢入定。次出定根本印咒如前。次佛眼印咒如前。次至頂拜。次左方五供養(如例)。先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四種飲食印咒。次飲食印明。次燈明印明。次普供養印咒。次本尊讚。次閼伽。次四智讚。次振鈴。次迴向方便段。次迴向。次解界。次示三昧耶。次發遣印咒。次奉佛佈施。次奉送。次三部護身被甲。次出堂讀經隨意行道(文)。   甚密之法也。輒不可傳受之。   最勝太子法第六十八。   (本雲)承應二年六月二十五日。以二尊院本書之。舜興。   元祿十七年甲申二月既望書之。   台嶺兜率谷闍梨嚴覺洪道。 行林第六十九。   辨才天法(亦名美音天。亦名大辨天(巳上義釋)。亦名妙音天(胎軌))。 一支度。   若依最勝王經意者。明鏡利刀四箭四可有之。名香出三十二種。可見之。下文雲。常燒安息香(云云)。又雲。五音之樂聲不絕(云云)。   一起首時分等。   一行法。   此天無別本經。軌雲。最勝王經辨才天女品。說洗浴法壇場法結界護身等法。往而見之。   勘大日經。具緣品唯列名。不說身相。密印品出印。普通藏品說真言。祕密品不說其壇。玄法青龍攝大軌等皆出印明。其行法儀更可問之。今依大原記。附十八道。略而記之。   先建立。壇場安置尊像。次辨備供物。次於室內洗手嗽口(用辨才印明有師說如悉地)。   堮捅部C   蘇〃〃〃上雲辨才真言曰。   唵出嚕底塞[口*履]底馱囉抳虎□榛□□  以此真言。〃〃水三遍灑身作淨(私書入之)。   已上堮恁C   次護身。次上堂。次於壇前禮拜。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次灑淨。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啟白神分等。次供養文唱禮(用不隨時)。三身。佛眼。   南無曼〃〃主薩囉薩伐底泥尾〃〃〃。   大小〃〃〃。三部〃〃〃。   次驚覺。次五悔。次五大願。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護身。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   作定印。當齊觀之。前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山上有寶殿。殿中有妙壇場。四角有賢瓶。香花閼伽天妙。周遍陳列。懸諸瓔珞繪綵幡蓋。周布香普。雨雜花。奏諸音樂。周匝有寶樹寶網流泉浴池。於殿內壇上有荷葉座。座上有●(或●字)字。字變成琵琶形。形變成辨才天女。首戴寶冠。莊嚴妙身。深嚴白肉色。色野蠶衣。種種妙德以嚴身。目如修廣青葉。眾相希有不思議。能放無垢智光。持琵琶。左膝立之(經雲。常以八臂自莊嚴)。無量眷屬周匝圍繞。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此次若振鈴)。次寶車輅。次請車輅(迦羅差野之句下。加沙羅娑縛帝曳曳醯呬之句)。次勸請。先二手取香爐。啟白。   唯願天女來。令我語無滯。即入身口內。聰明是辨才(云云)。   次召請印(若結金剛部心印。於梵號末加曳醯□襏埤□□□飀□  先以右手大母指屈入掌中。中指無名指小指。又以左手向前。把右手腕。右手頭指來去。咒曰。   跢姪他(一)唵(二)摩訶提婆布怛囉(三)卻吒(二合)旁伽(四)賀悉跢(二合)曳(五)莎訶(六)。   次辟除從魔印。   以左手大指捻小指甲。直豎三指作拔形向外託之。真言曰。   唵枳裡〃〃縛曰羅(二合)□榳]□□  次視三昧耶。   以右手大指捻小指甲。豎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託之。真言曰。   唵昇羯隸三莽焰莎訶。   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先捧器當額祈願。次誦真言)。次花座印。   合掌。二手頭指中指無名指並相博著。開中指去四指許。其二大指及二小指並相著。直豎。真言曰。   唵縛曰羅(二合)味囉也莎訶。   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諸天讚。私雲。最勝王有波羅門咒讚。可見之)。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金色也。字變成琵琶。琵琶漸舒漸大。量等己身。琵琶即變成辨才天女。相好圓滿(云云)。   次根本印明(口授云云)。   私勘大日經。雲仰三昧手在於齊輪。智惠手空風相持。向身運動。如美音樂。是妙音天費拏印。   義雲。先仰左手當齊。如承把琵琶狀。右手相捻。餘散申之。向身運動。如彈絃之狀。是音天印(此即攝乾闥婆等)。此是天後亦是乾闥婆類。   對記雲。海大德說。定手舒。五輪仰安齊輪。惠手舒五輪空風相捻仰安心上。三度如彈琵琶。謂伏印。投外三度。意大德說。安定掌。琴勢乍伏去來。惠和上說。伏定掌上。一右迴轉。掌面投外。如是三度。   私雲。大原深密抄出胎藏印明矣。   真言。   大日經雲。美音天真言曰。   薩囉娑縛(二合)底(丁以反)曳(二合。二)莎訶(有歸)。   義雲。又美音天真言亦名大辨天。亦名辨才天。是諸天中歌詠美妙者。於如毘首羯磨工。於伎巧類非乾闥婆也。薩囉娑縛底曳●●●●是彼名號。正音即為真言。又是一種妙音天乘也。以初娑字為真言體。是堅固義。如馬鳴自奏□□□□妨□□□□□□露橖□情慼慼慼慼撬芊慼慼滿撚j□□婇□□□檢□□□□槔濾廬露駕□□裀□□□□□□□m妳媽□□□□□觀娊□□□□□□j□奏□□□詠橫□觀埤□椻□禭□□□矩玲□奐□魯□□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大日佛眼辨才佛慈護八字文殊月壓尊)。次珠還本處。次入三摩地。   如前心月輪上觀薩字。諦不可得義也。   次根本印。次部母。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此次若振鈴)。次解界。次禮拜本尊諸尊。次奉送。   作金剛縛。直豎中指。端插時花誦真言。   唵縛曰羅目乞叉穆。   次三部被甲。次五悔。次迴向。次下座禮拜。次出堂。次隨意經行。   右依大原記抄。入一兩事人不可用矣。若欲歸此天者。最勝王經辨才天品。別持常可誦之。   堮捅部C   辨才天事。   竊檢經文有二說。先上文似說六臂像。下文說八臂。初文在處常翅一足(乃至)常著青色野蠶衣。好醜容儀皆具有眼目。能令見者怖○頭圓髮。是等文說形體。次雲。以孔雀羽作幢(一)旗(二)振大鈴鉾(三)或執三戟(四)。左右恆持日月旗。是等文說六臂像歟。師子虎狼牛羊雞等說十二神。諸天大眾皆來集(乃至)大婆羅門四明法幻化咒等。悉皆通等文。若依此等文。圖十二宮歟。次下八臂文明白七悉文為一定者。上文無用何通互。但繪像六臂。日月旗三戟三手如上文。刀輪二手如下文。右手印一手上下文所不說也。然而私案之。若表辨才義歟。此尊本體故。又撰取刀輪。頗有意趣歟。適有他明文者。以可為將南。只愚見之所及粗所說進也。但至妙智藏布巾者。猶有題筆。無祕惜者。可被奉請下慥拜見。欲開愚蒙矣。仍言上如件。   一形像。   圖雲。肉色。引琵琶。左膝立也。   經雲。常以八臂自莊嚴。各持弓箭刀鞘斧長杵鐵輪并□索(云云)。   又雲。常著青色野蠶衣(云云)。   一功能(最勝一品鹹說功能。其文繁廣可見之)。   私雲。依經可為女天。所謂品題辨才天女。又雲。現為焰魔長姊。依具緣品疏者。可謂男天。意雲。西方近門置地神眾。次北置辨才。次置其妃(云云)。女天何可有妃哉。又義釋明手印文雲。此即攝乾闥婆等。又雲。亦是乾闥婆類(云云)。釋真言文雲。是諸天中歌詠美妙者。非乾闥婆(云云)。一文上下相違如何。   又如經者。可攝屬於焰魔之類。義釋何攝乾闥婆類哉。   康正元年十月十日書了。   承應二年六月八日。以二尊院本書之了。   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十月二十六日。敬寫。   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大僧都嚴覺洪道。 行林第七十。   訶哩底母法(冰迦羅天法附)。   一支度。   註進。   訶哩底母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燈臺二本。半疊一枚。酥。蜜。名香。壇供米(如常)。御明油(如常)。壇敷布一端。閼伽桶一口(加杓)。折敷三枚。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淨衣。日供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名香。   經雲。燒沈水香熏陸以用供養(云云)。   大藥叉女法雲。常燒沈水香。   淨衣色(黃白隨一)。   一起首時分。   經雲。取用生五日起首(云云)。又雲。每日三時(云云)。法雲。白月一日及六日八日起首(云云)。   又雲。或四時三時乃至一時(云云)。   一向方。   經雲。像面·向西持誦者面東(云云。法同之)。   一行法。   訶梨帝母經一卷(內雲。訶利帝母真言法不空)。   此經中說根本真言。并畫形像法。別成就等。愛子心真言。并印。不明母印契。無人修儀。   大藥叉歡喜母并愛子成就法一卷(亦名訶利帝母法。不空)。此法略明本緣。發心。說自心陀羅尼(無經)。心真言(經根本咒也)。畫像法。別別成就。請召。發遣印等。并愛子畢哩(二合)孕迦印明。形像。不委行儀。   (堙^   西域第二雲。健馱邏國(北印度)至布色羯邏代底城○有率堵波○是釋迦如來於此化鬼子母令不害人故。此國俗祭以求嗣。   訶利帝母因緣經一卷(貞元雲。是說一切有部律中緣起。義淨鈔出故不入藏)。此中廣說往昔本緣。尤委悉也。   冰揭羅天童子經(不空)。   此經中說愛子畢哩孕迦印明。并形像別別成就法等。冰迦羅與畢哩孕迦梵語異歟。   抑祕錄以此經入三兄弟。曰姊妹天法。其意可尋之。三兄弟等見理趣經矣。   (堙^   蘇磨呼經雲。又訶利帝兒名曰愛子。般指迦將所說真言。彼作障難(云云)。   今依丹州池上私記注其次第。   先加持香水(用辨事)。次灑淨供物等。次加持供物等(用辨事)。次加持飲食等三種印明。新圖天時爰先開眼。次開白神分祈願等。次三部次被甲。次勸請(印明。口傳云云)。   (堙^   所傳諸天勸請印明(云云)。   私勘大藥叉法雲。結請召印。以右手指於左手背叉。入把叉左手掌。左手向身三招。其印相即成(私雲。真言可用心咒。娑縛賀上可加曳醯□覭□飀□  又勘經雲。次愛子心真言。唵知(上)尾知(上)□□□毼□□諑驒檢□  印合掌屈大拇指。入掌中。誦心真言。供養訖。於頂上放二大拇指。即散去。請召發遣皆倣此印(云云)。   右印經并法。同為愛子印。大原甚密抄。結愛子印。誦訶利心真言。為根本印明。若依文意者。以法請召印為母印。以愛子印可為子印歟。但請召印立印難成。可問之。   (堙^   集經第七金剛藏法之中。中雲。召請隨心印。第五十五。以右手掌押左手背。向下相叉。左手五指來去。   私雲。大藥叉法召請印。此印同歟。   次閼伽。次花座(如十八道)。次五供養。次普供。次讚(諸天)。次祈願。次根本印明(先母印明。次愛子印明)。   私雲。結先請召印。可誦二種明。   法雲。時歡喜母即於佛前說陀羅尼曰。   曩謨(引)羅怛曩(二合)怛羅(二合)夜(引)耶(一)娜莫賀(引)哩底曳(二引二合)摩賀藥乞叉(二合)抳(尼移反三)阿謨伽(去引)曳(四)薩底曳(二合)縛(引)爾(泥以反)□□□□馲□□□□□□諑□盟J導□□□□粿飣□□襼導饓餿□□□□褸□膳□樣□□導□□□□饃襤□□□□□諑餀駾導襼導□□雜□駕□騿槾導襼導□□□□□襼導騖餀騖餘□□□□襼飯□□□騶□熒活慼慼潛媊怴犛J導□□雜□□餼毼□□騪□□□襼導饓餃媸□□□雜□□駴祓□□□諑糖□拂腹犛J導驟申□姁□襼導驊諑雜□□馲□□□□訇□\□餼毼□□導驅忠匢飽憤窗慼慼敵E騶□□□襼導□□雜□□餼毼□□騪□□□埤□襼導糖臐慼慼潛崸`□雜□□餼橫□□□襼導駴□觲H奏□飣□襼導馞□雜□□騷□娣□□導□□裀□□□飾腹慼慼慼潛媢吽犛J導□栳□□□馲□□□□諑騷□□□□騶□盟J導飣□□導□□諑饞□詼□導駾導□□□□馻呂□導□□諑騷□□□□襼導饌楚慼慼慼慼慼犛J導饓駁□襼導□□□□□□餘□楚慼潛媬|毼□□奪□□□馞□□蚌□□□□□徇□蟄□(二十六)甯(引)怛羅(二合)曷底(二十七)薩縛羯麼迦羅拏(鼻引)曳娑縛(二合引)賀(引二十八)。   心真言。   唵拏弩麼(鼻引)裡迦(引)呬諦娑縛(二合引)賀。   次愛子印明(如上出之)。   (堙^   法中有降伏印擲惡人印(共無印)。可見之。   次正念誦(大日。釋迦。普賢。文殊。訶利底。冰揭羅。佛慈護。法雲。不得誦金剛部真言。及諸雜念誦咒難成就。云云)。次置珠本所。次根本印明。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如前)。次祈願。次諦緣度。次心經(私雲。三歸五戒三昧耶戒等。可存念之)。次啟謝。次閼伽。次發遣(如施餓鬼)。次三部。次被甲。次禮拜。次起去(無迴向)。   右依池上記次第抄之。大原甚密抄。有觀曼荼羅。然者修道場觀等。亦無妨歟。若欲別請供冰揭羅天者。一一行儀唯前知之。別別成就法等多多可見本法。   先建立壇場安置尊像。   法雲。於一密室。清淨掃灑。作四肘方壇。又以白壇香泥於方壇上。作一圓壇。安像於中。上施天蓋。懸諸綵幡。以種種時花。散於壇上(云云)。下文雲。若修行者。此歡喜母法欲令速驗者。當別置淨室。極須慎蜜。不得於佛。當精舍中作法。恐難成就。又不須使人見此像及知作法。必失效驗。   或記雲。先造方壇。壇上儲一同座。其前布烈供也(云云)。   次辨備供物。   法雲。又以乳糜酪飯甘脆飲食。及諸果子閼伽香水燒沈香。而為供養(云云)。   又雲。於念誦處及所居處。必須清淨。不用燈明(云云)。   下文雲。畢哩孕迦法中雲。及歡喜團等(云云)。   或記雲。供物洗米二盃。乳粥·柘榴·餅·燒香·閼伽·塗花。但不用燒明(云云)。   次於室內洗手□□□□□□祉□滿慼慼撓R逆□□檳饡酋□襼□□饅□□覭□□□□鶚[送□Z□D襼□飀□□□□U檢□□□□祔□楹o褸□診□飀□  三身。佛眼。南無十方一切常住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等一切菩薩〃〃〃。   南無訶裡底母泥毘〃〃〃〃。   南無畢哩孕迦等諸子眷屬。   南無大少自在〃〃〃〃。   南無三部〃〃〃〃。   次驚覺。次五悔。次五大願。次三部被甲。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室內有樓閣。樓閣中有宣臺座。座上有●嚕字(若●訶字)字變成吉祥果。果變成天女形像。金色(經白紅色)。身著天衣。頭冠瓔珞。坐宣臺上。垂下右足。以左懷中把一垓子。於右手中持吉祥果。諸子眷屬。周匝圍繞。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寶車輅。次請車輅(迦羅著耶之句下。加迦利帝母南曳醯□襼□導飀□□□□□痺芊慼慼慼熱u□□□□□□□逆□□□楁裀□□□□□□□K□□□□□□□馜□□j□□□□□□□□□檢□□□□□□馜□□j□□□□□□K□□□□□□詡裀□□妖□□□□□□□□□□□□□□□驃訢□□□□□□□□□□□□□秦J□□□□□□□□  右為自行聊記之。人不可用之。   訶裡帝曼荼羅。 T76044501.GIF   經雲。種種飲食○以用供養一切如來文殊師利普賢等一切菩薩。然後供養我訶利帝母。何以故。我本藥叉女。如來授與我三歸五戒菩提心律儀戒。對諸十地菩薩故。以是先供養諸佛菩薩(云云)。   一每時念誦遍數。   法雲。每時誦一百八遍為常。正念誦時不應雜共人語令真言間斷。不成遍數。虛費功力(云云)。   一先承事遍數。   法雲。誦滿一萬遍。即成先行。必須慎密。勿使人知。勿對人前誦此真言(云云)。   又雲。清淨誦真言。滿三十萬遍(略抄。畢哩孕迦真言也)。   一供自所食一分。   法雲。持誦者每於自所食物。先減一分淨食。以真言加持七遍。了持淨處寫之。常得擁護。不離左右(云云)。   一作成就法。   經雲。又法。女人欲得男女者。月經後澡浴。取黃牛乳母子同色者。攝乳一升。置銀器中。以右手無名指攬乳。誦真言。加持一千八十遍。然後取服。至七日內則有胎(云云)。   又法。欲令他人歡喜敬愛者。或飲食果子。或花或香。加持一百八遍。於真言句中加彼人名。將與彼人則得歡喜敬愛(云云)。   又法。若有人作留難口舌者。畫彼人形。右腳踏之。誦真言。一千八十遍。則得無難(云云)。   私雲。此法有師傳等。如不動法中記。   又法。欲得壽命長遠者。取骨屢草嬾苗。搵蘇密酥。護摩七夜夜別。誦真言一千八十遍。一擲火中。則得長壽(云云)。   私雲。嬾苗者。本朝野相公詩雲。紫塵嬾蕨(云云)。   又法。若欲治病去時。先然燈一盞。安於灶下。以真言加持二十一遍。即蓋灶門。明日平旦檢看。若油盡即去。不盡即不須與治。必難得著。此法甚驗(云云)。   冰揭羅天經雲。取赤色花。每花一誦一擲童子身上。滿十萬遍。其童子必來現身。即得滿一切願。日施千人上妙衣食。無所闕(私雲。童子畢哩孕迦像也)。   訶哩帝母經雲。又法。百草花一加持散身上。得千人衣食(云云)。   已上二法是畢哩孕迦之法也。   勘妙膊經雲。訶利帝兒名曰愛子。般指迦將所說真言。有持誦者。彼作障難(云云)。   一形像。   法雲。若欲成就此陀羅尼法者。先於白□上。或絹素上。隨其大小。畫我歡喜母。作天女形。極令姝麗身。白紅色。天繪寶衣頭冠耳璫。白螺為釧。種種瓔珞莊嚴其身。坐宣臺。垂下右足。於宣臺兩邊傍膝。各各畫二孫子。其母於懷中把一孩子。名畢哩(二合)孕迦。極令端正。右手近乳掌吉祥果。於其左右并畫侍如眷屬。或執白拂。或莊嚴具(云云。經雲。金色)。   又雲。我今復說畢哩(二合)孕迦刻像法。取好白栴檀香木無瑕隙者。長六指。或一欐手。令巧匠彫作童子形。頂上有五朱荼髻子。相好圓滿。以種種瓔珞莊嚴其身。於荷葉上交腳而坐。右手掌吉祥果。作與人勢。左手揭掌向外。垂展五指。此名滿願手(云云。經雲。頭上作三髻用子。云云)。   冰揭羅天經雲。造像法。其像用白檀香木。長六指。作童子形狀。左手把果。右手垂作滿願掌向外(云云)。   私雲。此經所說印明并形像。同於訶哩帝法。仍畢哩(二合)孕迦與冰揭羅是一天也。   一功能并往昔本緣。   經雲。爾時訶利帝母藥叉母在佛眾會。從座而起。五體投地。禮佛雙足。而白佛言。我有心真言。由如真多摩尼寶。能滿一切意願。為利益安樂閻浮提諸男子及女人故。唯願世尊。哀愍聽許(云云)。   法雲。時歡喜母既受三歸并五學處。歡喜踴躍。遶佛三匝。白佛言。世尊。我今已蒙如來加護。我有自心陀羅尼。能除一切災難恐怖。若有受持此章句者。我諸眷屬常為守護。令獲安樂。唯願如來聽我宣說。佛言。恣汝意說。時歡喜母即於佛前說陀羅尼(云云。私雲。大咒是也)。   又雲。世尊。我此陀羅尼有大威力。猶如真多摩尼寶。能滿一切有情意願。唯有如來及諸菩薩。當證知我。佛言歡喜母。汝能饒益有情護持我法。說此陀羅尼。未來世中我諸弟子付汝守護。悉令安樂。時歡喜母白佛言。如佛聖旨。我當奉行(云云)。   南海傳明僧食中雲。復於行末安食一盤。以供呵利底母。其母先身因事發願。食王捨城所有兒子。因其邪願遂生藥叉之內。生五百之兒。日日每餐王城男女。諸人白佛。佛遂藏。其稚子名曰愛兒。觸處覓之。佛邊方得。世尊告曰。汝憐愛兒子乎。汝生五百。一尚見憐。況復餘人一二兒。已佛自他之令受五戒。為鄔波斯迦。因請佛曰。我兒五百令何食焉。佛言。苾芻等住處寺孚。日日每設祭食。令汝等充餐。故西方諸寺每於門屋處。或在食廚邊。素畫母形。把一兒子。於其膝下。或五或三。以表其像每日於前鹹陳供養。其母乃是四天王之眾。大豐勢力。其有疾病。無兒岳者。饗食薦之。鹹皆遂願。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那雜事第三十一雲。佛在王捨城竹林園住。時此城內於一山邊。有藥叉神而為居止。名曰娑多。此常擁護影勝大王。中宮妃後王臣宰輔。及諸人眾由彼力故。王及諸人悉皆安樂。時降甘雨苗稼善成。花泉池在處充滿。常無飢□夾遄慼摯f□覜馲驖□□婖□□秪z□褼□□j□□箋櫓□餾□□□□□□奏餺檟樦□逆□□□□□□ちS□楦□□□□蓮□禖餾婧□奜□□馜□奏饐□□n埤□□練□□楸覓□逆□□□□□駩騱□□□□餾□婧□□□□E□□□□□餺榖□□q□□□埤□首□□□視□奏饅□□□□□□□奏餖粳□□□□□□□□祈夾□□□□奱埤□□□奏飀□榑餾□□□騊□□□□衽□n埤□□點禖□□□□□□□票□□□□磻□□□□奧□□饛□□□□示□□□蓮□□□Z□n媸□□□妖餾□□□馲□□□飯□□□□□□□□□□□□□n媸□□□馭□j□□縷□j□□□□□□聾□□稅糖□□□□餺□□□駔祥□□□□□活慼樟j□□□□□□□□□□□飩□□□覷倫便□□騲□讀□□□妄□□□楥□蓮□□託奏駩楒觚榭□檢□□□□祐□□□□□□□n威活憤K□□委□□夾綠□勵埤□□□奏馘麗□□□□□□便□□□槔倫逆□□□麗□□□□檢□綠□□□□部慼慼慼慼慼慼戮均漿□□]□便□□委□□埤□□□□□□襞□□逆□□□□禛詠□□□媸觭□□本□n妄凜鈴□祭□□□夾□□榜驂□□□覷倫聾□□祅槫□□□□淚□n奭□□騙淚□□檢□□□□奏飀□Z□n委露□祭□□綠□勵埤□□□倫逆□襾□□檢□說□□□觔□□檢□□□麗□□□姖□□□□覛□□]□奭□□楖□□逆□□□□□觔□□□□觕褥□祆□褸□□□□□□□□□觭□□□□□□□□橁□裀□□□□□□□□□□□□□奏餼□□飩□□榙□襱□□□□稱□□□覷倫蓮□楱□□□□□□□□□□□飯□□稃F□奏□委蓮□□勝□□□□泌□□□□□饐□□□□□□祤禱□橁□□□□□□椸□□蓮□□□□□禈□□□樓鍊□□□□□榵□□□j□侐吽慼慼憮蛢說慼潰鷾邅f□□□□祧飀□q楚潑B□□E□□□□楸觚榓□逆□□祰馨□□覆□□□□□□鍊□□吟j□□禘麗□□□□□□□驤□□□□□埤□□驁膩f□H□奾粳旅□□□□□埤□樗奏饑□□□□□□□□觿□□□埤□饑□樓飯□□□□□履奩欖鷺□□□飀□□□勵埤□□□□□R榃□埤□褥楜覗□□□媕芊慼慼慼撩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憮p衽□n娗奏□□□□馭□□□□禈□□□杻□□□橀菉榭□□□禛□□杻□廬埤□□□□u楦□覕埤□□□□f□□□□□祅□□□姾駛襾逆□□□飯j□□□檳埤□□憐□秎□□E□i□□櫸□倫祥□楏檸魯□□□□□檢□□榱□榗綠神埤□褾箋奮□□□□詁j□祰馱□□□□稙j□視旅□埤□鍊□□□□□□□□□觙□□訖□□□埤□□□□□部慼歎ョ慼慼慼慼憮袹S□□□□憐□□□鷺□j□榜□切奐□□□□□□□R□□□□□□□娛□禬□□滶鞢慼慼慼慼慼潑l峚D嶡□便□軼□辨□□|詳邦□朗鶌y紵lD噫□p鐐§□□□□□□□交玩□□邪§辦邥D警磥□□嶢|邐□□□□□□磧□□交□□□□□熒復諢□□□□B§盦□警塏□□□□c□唭T□愧貥□w§荂慼慼慼熟瞗慼慰D□□I怤□嵥情慝村□嵥□□□□□|票溥□□熒便p鐐¥□□褓蠨□□□□□□□□鐐□□邧紵lD譥□□□巢‥□牷澎_哥□恁慼慼慼熟唌慼慼慼慰D巨□芤□§痋撲瓷慰D□晏□□句□逤□§□□|毤鋧□髧□諢祥@逤□¥□□滿摹腄慼慼撲h□殣§珥W莥□醫□陛慰D□□□□¥剮□耙O□葥□□§□□□說慼摹寣慝活慼慼I□□□§訌譏□□□肩□□販□顥纇□□邧紵lD□磥劇荂慰D□□□腹說慼摹寣慼敵芃D□□□□¥悅□木旨鐠鑭□倣c□□□□譧□髹藎□‥□□悅□傽_□艤□□邥部璃紵lE□垣|漧□□譥□□□□|□□□崢□□□木祥鋦奔□鉣|□□□d蜀□鐐|邐□□□□嶨□□‥□□□墾□|□磥o葧□崢兩□¥□詳□右祥□□□□朣¥□□□□□韌貥□□□祥嶢§紵lD□□諍□粣§□d□連c§殤□泣§□耤蜀□|□□□□祥嶢|漧紵lF迴□□□□騢x工□□藎咧□|葧□漥□劫□□□§□□漦葦緦D閏□□□巒≧□□k□□兩□□¥□□蜀□|搦□葧□§貤□□□§辦□蜀□c□□荂慰D□□□磻□荂樂塶§□□泣¥□□k‥□莦腦□□□□□□□□奧D鞘□|□□鞥□□□□鐐c□□蜀e□□□祥□鐐|村祥崢紈□滎□¥□□□咧噥□g姣□蜀□□□風勞嶢芣¥□矷慼慼潰潺C揀¥□撥□廣|村祥峨□□糨鏷蕁擁□光¥□□磴情L□櫓□擣¥‘o□□□吒□□§□耦葧□覽□蕁揀□囃u猿□□□□偣‥□□□□§□守□□|□□盥臣c□棧紵lCc□□□□雨u□篣¥□獺慼慼慼樁\£¥R熒麥陳□□滎嚐□□盥臣□礡慼慼慼L□p□□¥□□韥□¥□稐|□咦□□□□c□紇E□□□□o¥□□□譧□擤滎壕D□e□湣□部糯□□□□蕁揀‥□□□□i□漥□‥□□□□鰣□□□¥悅詳□□藨□□□□胥□□□□□□胥□□□§□汦□晚扥□舉□滎嚐□□□□|□□藎□¥歷f□湦R篪芞~鰤j□□□□□□□蕁揀□譓g□仩□驨□□¥□晏□□曖□汦嵧氿c邇□□□□迴□躩□連c迥□□□□□□□醣c□□□□□□□□□□¥悅詫□□孥□□□□□蕁揀¥歷i□□鐐¥劫黤若□|□黧□□□楫□§□□□□□‥糯晚□□£¥別獎□□□|□奩□□□朧□擤蕁揀¥謐z□□蹤苤部糯憒□□譣¥奧愨擁F□嫥蝩狦□□嚪烡邦□□雥□垣‥臧□珨祥換銵慼慼L擁□矷礡撬諡鸅臘E□|□□盥臣‥糯□□□鐐|漥□□蘆□□□□|□弨韥□§□耙□□□|葥□□□咨□□□k‥塥芋慼嬈□攔潦董¥□□□□¥□湣□藎□悅□□□□□|□□蔨瀨hg鴱靦□□鐠□矷慼慼情漿A¥□□□|□怩□□□□□□□¥□稐‥□悅諢□¥□□□蜀□□□□□□¥□嶢□□鼴d□光¥□□□□|□□□朣¥悅□捧□c□峞熟騃□卡蜀□楫□□□嫥□譏螭q□嶨□¥□莨嫥啣‥慥□祥剝晚□□|籧□賢□悅□□粻□□癒慝磨散□連c§殤□泣c%□耩□§□耤蜀□|□酩□襆□□□光¥□□劫□□葥霽z□□□趥□□祥嶢|□□□□§□稐|葦□□□光□□稐‥趥□□□□□譣□耙□□□□□□□§□稐□蜀□|葨□□祤蕁攔□光¥yL汨□□n□傣□□稐‥趥□□□□龤□蕁卡耙□□悅諢□|コ□耙□□□r□□□□□§□稐|□□驥□漦董□□稐‥趥□□□□捃弭晼殺紵lD譧□□□□□潧□口‥□□悅詣□蕁左□□鼴d□光§□稐□蜀□|葥炕撓fH□噥□§紵lD譧□□□□□潧□口□□諢□粣|□□□□鼴d□光□□村趥□□□I□芊L□眛倵晬DD□□□□鞣鮹苞□□悅□|村趥□□⑤F□□連¥狦央I鷤□□鐐□犖謘撲●莞陛憧¥鍧齤□稐□蜀□|葨□咥炕撐l□奔□鉣□□耙□嶢|□藎□患|逢□□□邐□葨□□□□□|那x□□紈□□□¥鷦逢□□噫□耬□¥□□□□鷨□咥□§□□□□□□□□‥□□□□□□□¥╮慼憧卓瞗慼慼慼慼L□物□□§□□□楚慼憚_□□□趥□□¥齱慼慼慼澆□|漦葦□譣‥□□□獥□□□鐐|□丑槨踦漦靨□煩シ□¥□□□□□鞣鮹迭撲﹛撓哄慼慼撓f芎逢□□□□悅諍□§辦□蜀□‥□諢□粣|村趥□□獺慼慼憧¥~□□赲A□□§□□□朣c§殥□□|村□□□□□□粣¥□□□楂‥□蜀□□‥趥□□藹P□□季§□□□咥□□□□c□紵lD□□□□嶢□□□□紅鶠L□□□□□□|□祥崢╮D□¥劫逤□孩□□窺峗□□□□□郥i□k§紵lD警□駧鸒□¥趥灤□酣c□□□蠣|詳邧□□□□□□溣¥級□□擦肥□Z□¥牷慼怴慼撞跼_□薩攬□□□揧□|邦□□烏□□□擨糧紵lC§貥□警□|□□龤□□□□□¥□□□□¥鷥□□□屨饗□□|漥嶨篤譣c□攔褓蠣§駧鸒珵悅□媦□□‥□□□稐¥□湣¥□苤殤d屧玩□肣¥峨擰□皋鶗炕閏□□鶠慰D屧貨□鈣§□嶧溈□□□□□¥D譨□□□□日姣¥巒緦悅□X□□□□鞢槭慼慼薄慼慼慼瑩l鸛邥□□溤陑z崢□¥嶡峨□撥□V聝D□□□□¥□篨□□|□□嬤□c□□h鍣c§□□泣|□皓□□□□‥□□渽□□□□□□蕁□□|□□咧□□嶠□兣¥意□址袧楚樊悢恁敵祀{集□§□□守o¥硥□鋤□擰堊□那¥鞳慼慰D意□蹥□|□□□□¥□V鼩□|□□漦□□獵揧□邐溧□ニ□葧嶢洁璃紵lC|漦□D譧□□□□|□□□巒葧□r□|□□□□漦□□□¥□駧雥峨□尤□鎣¥□趥□□祥巒詣§□□f蔥□潧□溤□□□□l妎I□□兣□□□紵lC□□祥嶢¥□□□□c□鉥D警邐□□嶢|□□□□|葥踥插嬈□孩□□§齦□齥□|□□牧□烤□齦季|村□□□□□□粣¥腹慼潮箱§殤□泣¥□嚏k□   訶利帝母。第七十。   承應二年六月五日。以二尊院本書之。   舜興。   元祿十六年冬十一月。命松安寫之。天台山兜率谷雞頭院藏阿闍梨法印大僧都嚴覺洪道。   寶永元年甲申七月二十六日。以幡陽大山寺藏本一校畢。   (本雲)   貞應三年九月十四日。於宇治平等院僧房書寫了。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七十一。   北斗法。   一支度。   註進。   北斗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略定)。   壇一面(可有爐桶)。脅機二前。燈臺四本。禮盤一面(可有半疊)。酥。蜜。蠟。名香(茅香。月松。薰陸。白龍腦。白檀)。 御命木。御命穀。   御本命色割出(色別一尺隨御歲可定其色)。上紙(づ)帖(銀錢料)。白絹七尺(幣帛料)。壇供(如常三石五斗可被加下蠟燭料)。燈油(如常。但三升五合可被加下蠟燭料)。五穀各七升。白布一端二丈(一段壇敷料二丈蠟燭料)。芥子袋(絹切三尺許)。佛供覆(絹切三尺許)。大幕一帖。小桶杓各三口(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五枚。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水精珠一顆(借物可奉返之)。   輪燈一本(七層)。   油一石二升九合(四十九燈料燈別三合日別一斗四升七合)。   右二物有無可隨形勢矣。   淨衣色(多分白色。但三昧御說雲。可用本命色)。   堮恁C   壇供米八石四斗(七石佛供日別一石。一石四斗燒供神供料)。   御明油一斗五合(八升四合御明日別一升二合燈別三合) (二升一合燒油日別三合)。   (但可被加下一升四合蠟燭料也夜別二合)   桶七口(之內大足桶一口。中二口。可加杓二。已上供所誰料。小三口。一口閼伽桶。一口手水。一口神供已上各可有小杓)。   人供。阿闍梨(日別五斗)。助修(三斗)。承仕(三升)。驅使(二升)。見丁(二升) T76044901.GIF   私雲。或雲。仙經雲。若有橫厄。呼屬星名。常以所屬穀二七枚。入所屬色之絹囊。男女各帶(男左女右)。眾邪疾氣萬病不能著煩又出家修道絕穀者。採屬木。造五尺七寸杖并五寸七分枕。男女隨年常隨身者。神明不遠。眾邪不能言(云云)。可見本文。   註進。   北斗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脅機一前。燈臺二本。半疊一枚。酥。蜜。蠟。名香(茅香云云。如上)。御命木。御命穀五色色割出各一尺。五穀(少〃)。佛供(如常但蠟燭料一石四斗可被加下之)。燈油三升五合。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蠟燭料)。上紙(づ)帖(銀錢料)。白絹切七尺(幣帛料)。少桶二口(各加杓)。折敷三枚。淨衣。 阿闍梨。承仕。驅使(已上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註進。   (づ)星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燈臺二本。脅機一腳。半疊一枚。酥。蜜。蠟。名香(白檀。薰陸。龍腦)。豉少〃(可召醫家)。白布一段二丈(壇敷等蠟燭料)。弘紙(づ)帖(銀錢料)。白絹切三尺(幣帛料)。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少桶一口(加杓)。淨衣。   阿闍梨。承仕。驅仕(已上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義淨三藏屬星法意雲。若修此法。准天竺法。白月五日以前。黑月五日以後。當修之。五天諸國。待月光減。修此供法(云云)。   私雲。案此意。入夜分而可修之也。   儀軌意雲。祿命書雲。世有司命神。每庚申日。上向天帝。陳說眾人善惡(云云。私雲依此意者。可用庚申日歟。依異本者可用庚辛日也)。   師傳雲。本命供時。宿曜家必用本生日(亦名本命日)。而今家只用吉日起首之(云云)。   私雲。本命日者。生年之支幹也。假令甲子歲生人者。以甲子日為本命日也。他致之。 火羅圖雲。祭本命元神日一年有六日。但志心本命日。好紙剪隨年餞(云云)。年有六日者。是本命日也。又只撰吉日可取三寶吉神吉相並日歟。   一向方。   一行法。   北極七星護摩祕要儀軌(大興善寺翻經院灌頂阿闍梨述)。   此儀軌中。但明辨備供具作法金輪北斗(不出餘曜宿)。召請印明。不出行法首尾次第。先達異說千殊萬端。今依傳授池上私記并口決等。粗記大略。池上記有廣略兩本。其略本雲。依胎藏大法修之(云云)。其中不記行法次第。但出護摩作法。今依師說聊抄記也。   先莊嚴道場辨備供具。   軌雲。於靜室中作一水壇。或圓或方。各足一時。以茅香甘松熏陸龍腦白壇五味和合泥塗之。其壇內安著圓爐。飲食果子七分別置燒之。食謂粥飯腦果餅蘇蜜等。但五穀并乳木隨人命星相換用之(云云)。   三昧記雲。爐底置五寶并命穀(云云)。又生五穀可加命穀。乳木可用本星命木。故軌雲。五穀并乳木隨人命星相換用之(云云)。定難得命木者。少〃相伽壇分用耳。少〃若難得者。以例乳木觀命木許也(云云)。   私雲。見勝林上綱於賀陽院殿。被修此法之時日記。大壇有之。其前置細棚。其上立銀錢。插串(七捧)。大壇上居佛供七杯(二行)。插蠟燭。大壇與護摩壇之中間。立輪燈一本(七層)。每層安七燈。向大壇而懸北斗曼荼羅矣。   又私師說雲。或所蠟燭供居細板壇指入之或不奉蠟燭。布列七燈。無煩甚佳矣(云云)。是三昧和尚御說(云云)。私雲。四角四燈外佛前。   可布列七燈耳(居蠟燭樣天位一行有人意耳。以左為始或以右為始。翻之可知。同一行樣又可准知之)。 T76045001.GIF   次始自入堂儀及加持供物種種前方便。一一如常儀。但光澤之次。加持飲食·須彌王·一字心·金剛羯磨·金剛輪。合五種印明可用之(但不護摩時者。金剛羯磨金剛輪二印明不可用之)。次啟白神分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三身。佛眼。   南無北斗廣貞那羅摩訶那羅(三反)。   〃〃北斗貪狼等〃〃〃〃〃〃。   〃〃大少自在〃〃三部界會(云云)。   谷廣本記佛眼次雲。南無金輪佛頂輪王佛(自餘同上)。   三昧記雲。   三身。南無一字金輪佛頂坦他櫱多。   〃〃佛眼父母菩薩摩訶薩。   〃〃北斗貪狼等那羅摩訶那羅。   但以施主本命星可為其主。若廣貞星者。可雲北斗廣貞等也。   〃〃五大明王冒地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 〃〃大少自在十二宮天〃〃〃〃。   〃〃三部界會〃〃〃〃摩訶薩埵婆耶。   大原說雲。   三身。佛眼。   南無縛日羅斫迦羅鄔瑟尼沙坦他櫱多耶。   〃〃颯多娜羅曩摩訶娜羅曩(三反)。   〃〃阿梨耶左羅那多〃〃〃〃。   〃〃曰大明王〃〃〃〃〃〃大少自在〃〃〃〃。〃〃三部〃〃〃〃。   私師說雲。   三身。佛眼。   南無素縛□拏(金)斫迦羅(輪)沒馱(佛)鄔瑟尼沙(頂)坦多櫱多耶。   〃〃曼荼心主北斗貪狼那羅摩訶那羅(三反。隨人本星可改之)。   〃〃北斗巨門等那羅摩訶那羅。   五大。大少。三部(云云)。   私雲。若依大法者。都壇八葉九尊。佛眼。   南無曼荼心主颯多娜羅曩摩訶娜羅曩(三反)。次次如常。   若別壇三身(云云)。   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一字金輪 佛頂如來 北斗七星。   七曜九執 十二宮神 二十八宿。   部類眷屬 三部五部。   次五大願。次入佛三昧耶(乃至)觀曼荼羅如常。加觀金輪。   廣記雲。依大法者。以七尊星可安北方或安囊括七曜之傍(云云)。   大原說雲。曼荼心北方可觀北斗七星。●●●字變成七星(云云)。私雲。座位如天位可觀之。   次治路(乃至)勸請(如常)。   大原說雲。大鉤(印之)。次可用此北斗勸請也。凡依大法修別尊法之時如之。胎藏勸請之次可用別別也。又北斗法意。有二勸請。謂金輪并北斗也。此二如次用之。或不用金輪勸請。謂本自曼陀羅中此尊請住故也。謂最勝佛頂是也(云云)。   次先取香爐。長跪誦奉請詞(或金剛合掌)。   至心謹請 一字金輪 佛頂如來。   北極七明 貪狼巨門。   (堮恁^   火羅圖雲。至心奉啟北斗七星(云云)。   祿存文曲 廣貞武曲 破軍尊星。   諸宿曜等 與諸眷屬 來降於此。   大曼荼羅 各住本位 受此供養。   今為施主(自行可雲。信心佛子若某甲佛子)。   災厄解脫 壽命廷長 得見百秋。   納受供養 權護施主(自行可雲擁護佛子)。   災難解脫 壽命增長 所願隨心。   (已上三反金輪勸請頌無軌文。依師說加之)   信心佛子 破戒無漸 越三摩耶。   造諸惡業 唯願星宿 順佛教敕。   還念本誓 悉來赴會 □此單誠。   發歡喜心 拔濟我等 輪迴苦業。   依佛教輪 變災為福 無畏安樂。   令安穩住。   當來共結 菩提之因 永捨愛憎。   互相饒益 一切善願 如意滿足。   私加此偈。用否在人意。縱雖省略。必可存此意耳。次結其印。虛心合掌。以二大指捻二無名指甲。二中指二小指如蓮葉。二次指小開屬來去。   次誦一字頂輪王真言并召北斗七星真言。頂輪真言曰。 ●●●●●●●●●●●●● 曩謨三曼哆那囉那囉破左囉吽。   召北斗真言曰。 曩謨三曼哆那囉曩翳醯□頗伊(一)賀伊(二)那伊(三)迦伊(四)囉謨囉(五二合)哆囉伽(六)囉唅(七) ● ● 娑縛賀。   私雲。私記意。勸請印明如軌說。如次用二明。先頂輪王次北斗各各招之(云云)。是即以軌一印用二明也。或軌印并頂輪王真言。只用金輪勸請。次召北斗真言。更用他印。左拳押腰右拳立風火招之(云云)。   或雲。金俱吒三藏所述攝災決所出召北斗印明可用之(云云)。勸請印。左手作拳捺腰。右手作拳舒頭指屬中節來去(云云)。明如下出之。   又私記中無召請宿等。若欲用之者。私造總勸請。頌雲。   至心謹請 九執曜天 十二宮神。   二十八宿 與諸眷屬 來淨於此。   受此供養。   印明可用普世明妃印明。   堅實合掌。並立二大指向外招之(三反)。   唵路迦路迦羯羅野娑縛(二合)賀(私雲。娑縛賀上加翳係呬句召之。諸文召請通可用此印明云云)。   次索·鎖·鈴(乃至)閼伽五供等。   私師說雲。燈明印時。以承仕令付於蠟燭火。先付本命星。假令貪狼星本命者。即始自彼次第可付之。若巨門星本命者。即以此為始。次付貪狼星。越巨門星。始自祿存星次第付之。他效之。此之間阿闍梨助修。同音誦諸天漢語讚三五七反。有人心。三五反等者。只誦供養一段耳。   或居別棚飲食印時。令承仕取之。阿闍梨請取誦七星各別明·飲食明·燈明明。合三種明供之。   次銀錢供。   誦普供養明奉之。或插蠟燭上不別立之。或別置之。令承仕取之。阿闍梨請取而供之。   次普供養。次讚(大日一字諸天四智)。次入本尊觀(用定。印)。 先入大日如來阿字寂然三摩地而可觀念。無所不至之。大悲誓願力故。更出曜宿曼陀羅近住世間救護眾生之義也。次以無所不至印真言。加持五處。可入念誦(云云)。   次根本印(軌有一印二明。如上勸請之中出。師傳雲。為根本印時。二風不招之。只如大鉤印。立屈之)。   (堮恁^   私面授之時。二風端相合可開立之。   或雲。金輪佛頂印·佛眼印·北斗總印·九執總印·二十八宿總印。若委修者。一一可結之(云云)。   真言。   私面受說雲桂林師曰。三昧和尚以軌中咒為根本明。谷以攘災明為根本(云云)。凡奉請明。除勸請句為根本明。此常途例也。又根本印金輪(智拳)北斗結軌印誦攘災明(云云)。   攘災決雲。北斗七星真言曰。   唵颯跢而(齒)曩野伴惹蜜惹野(二合)野染普他摩娑縛弭曩(名位)羅訖山(二合)婆縛都娑縛(二合)賀。   私雲。此真言中普他字或本普地也。或雲檢本所說阿陀蜜經。攘災決等皆地字也(云云)。   次念誦(大日。佛眼。一字。北斗。九曜總咒。二十八宿總咒。諸天總咒。破宿曜障。如來慈護大吉祥。三部總咒)。   (堮恁^   破諸宿曜明曰。   唵薩縛怛羅(二合)三摩曳室(二合)曳娑縛賀(引)。 如來惹護真言曰。唵沒馱每怛哩(二合。引)縛曰羅(二合)羅乞刃憾。   私雲。阿陀蜜經有名無實(云云)。   護摩。   先火天壇(如常)。次曜段(如常)。次宿段(如常但各可用命木命穀。具如本尊段記)。   大原說。合曜宿為一段。以佛眼為主。令九執圍繞。外院可請二十八宿之(云云)。   先淨火。次扇火。次投散花爐上(想成蓮花并荷葉座)。   堮恁C   私記雲。本尊段金輪七星同段供養傳授。私記為各別段。繁故合之。有何妨哉。   私雲。今雲。傳授私記若是清涼房北斗護摩私記歟。答此私記前後次第依清涼御記歟。但又下加觀七十天之中。傳受記者。無疑三昧御記也。然者清涼三昧兩記共傳受歟。   勸請偈。   先可想爐中有蓮花并荷葉。蓮花座上有●刃字。字變成佛頂印。印變成佛眼部母。引率七曜并八宿無量星宿。次第列座(云云)。作此觀已。頌啟詞曰。   我今稽首請 佛眼父母尊 九執眷屬眾。   二十八宿等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次召請印明。   合掌二風空端一所捻之共召之。真言曰。   唵櫱羅醯溫縛哩耶缽羅跛多而喻底摩耶曳醯呬。   以後作法如常。但發遣印明四字印。舒二風發之。真言曜明未加櫱車櫱車句。   次本尊段。   先淨火。次扇火。次投八房花(一房一字明。七房七星小咒。或用散花。想此花於爐上成蓮花并荷葉)。   次合掌頌偈。   先可想爐中有蓮花并荷葉座。蓮花座上有●部嚕吽(二合)字。字變成金輪。金輪變成一字金輪佛頂。頂前七荷葉(依虛空本位觀之)上各有●嚕字(若依軌者。可觀●●●字)變成星印。印變成各各尊形。作此觀已頌啟詞曰。   我今稽首請 一字金輪尊 北極七明羅。   及與諸眷屬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印明(如上勸請之中。如次用二明)。   次四字明。次漱口。次杓觀(作三平等觀大壇即護摩〃〃即己身己身即北斗北斗即大日或北斗即金輪身口意和合三平等無異。乃至無非大日尊。或說云云)。   次大杓油三反(用金輪明)。次少杓油九反(六星各別一反本命星三反)。次粥供。次粳米飯。次生穀。次鹽。次房花(已上或物各三反。或金輪七星各一杓。我本命星倍供之)。   私面受師說雲。粥以下各十杓。所謂本命星三反。金輪餘六星各一杓(云云)。   次命木(其數隨人意云云。私雲。三昧御說雲。百八命木先隨施主歲數計取。於此所燒之云云)。   私面受師說雲。百八支命木於此一段投之。   次命穀(百反若千反)。   私面受師說。命穀於三種物後可有之。   次芥子。次粳米。次胡麻。次乳木三十六枝(或用命木)。次三種合(或用命穀)。次三十六枝(或用命木)。次三種合(或用命穀)。次三十六枝(或用命木)。次三種合(或用命穀)。 私面受師說。百八支命木花次一段投了。三種物次命穀(百反若千反)。然後以四種物和合。於一器投之。咒遍之數在於人意。一說。命穀不用別之。糅生五穀用之(云云)。   次骨嚕草(二十一反用延命咒)。次寂災(若隨事增益延命等各可用之)。次名香。次雜香。次大杓油。次合掌祈願。次漱口。次投散花。次奉送。   次諸尊壇(作法如常)。   傳授私記(廣本)雲。傳授私記。諸尊壇中修三部諸尊無量壽命決定如來滅惡趣護摩(云云)。   私雲。傳授記者。是三昧御記歟。彼記雲。三部總咒百反後。誦無量壽命決定如來真言二十一反并隨意諸尊等(云云)。次滅惡趣法如例(云云)。   大原說雲。誦無量壽命如來真言。只是人之意也。必不可用之。若猶欲用者。延命真言可宜耳(云云)。廣本又雲。若依傳授私記者。如常修六段。相替本尊段。可修北斗護摩。如此依大法修之者。諸尊段時。可加修佛眼·金輪·熾盛光·大白衣·文殊·破宿曜障·被葉衣等護摩(云云。私雲。今傳授記者是護摩記歟)。   次世天段(如常)。   此段中諸曜宿星等。重重能能可觀念供養之。   次念誦。次還珠。護摩了。以珠杵置於本所。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次部母。次五供養。次普供養(乃至)下座禮佛。   一期之間。不解界奉送樣。讚後阿闍梨。以金剛合掌當心。摺手祈願。祈願了。乍當心仰頭禮佛。助修見之。同音唱發音。即同音誦四智讚三反。初一反。阿闍梨以金剛合掌乍當心同音誦之。次一反間。阿闍梨不誦讚而捧圓滿器誦明奉獻(即心祈願)。次一反間。阿闍梨亦不誦讚。作振鈴儀式。與助修讚音終齊相續即出鈴音。又念誦護摩了。頂戴數珠時。助修見之。同音唱發音。此作法清涼房樣也。法性房樣。每時奉送(云云)。   右傳授私記有三行儀。其中加觀大曼荼羅。依於大法。且據此儀并大原說。兼師說等抄記之。只為自行也。可卻之。可削之。   護摩真言。   正用儀軌所說真言。或用各別真言。今私案雲。用普世明妃小咒。有何妨哉。又軌雲。北斗七星者。日月五星之精也(云云)。若依此意者。用七曜明。有何妨哉(已上答廣記說)。   或可用囊括本曜明。或可用其名。或有各別咒。可尋之(已上同略記說)。   堮恁C   囊括本曜明神。   或祿令師雲。囊括者。北斗七星總名也。囊括眾星之故也。本曜者。雲本命星歟。所詮本命星真言用雲心歟(云云)。   私案雲。谷說雲。依大法者。以七尊星可安北方。或安囊括七曜之傍(云云)。北斗即囊括。何以七星置囊括之傍雲哉。更可尋之。抑囊括七曜者誰哉。可問之。   大原說雲。私案雲。囊括本曜明者。七星是七曜也。軌見。各彼本曜之明。以之七星各各明可為歟(云云)。   私雲。可用其名者。唵貪狼星也。Лгロ(云云。自餘准知)。   又有丹州口授印明。印(普印)。   北斗七星真言曰。唵颯跢那羅耶(二合)娑婆賀。   雖無說所。展轉相承(云云)。師說也。可祕之。不可令知助伴等(云云)。   伴僧并後加持真言。   相傳雲。三昧和尚依。宣旨被行此法。番僧令誦軌所出真言(云云)。   師說。伴僧并後加持同用攘災決明(云云)。私雲。舉世如此。更不用軌真言耳。   以命穀木獻本命星事。   私面受師說雲。小切之命穀少許加之。以本命色割出裹其上。本命星銀錢串插之。初夜時許奉之。   堮恁C   或祿命師雲。命木身也。仍植命木。依其榮枯知我盛衰也。令穀命也。命色皮也。為人命穀木等皮色裹奉屬星之義歟(云云)。   私雲。此義不可惡。但可尋見本文。是於身命奉星宿心歟。施身方便意可存念之。   銀錢事(或擬錢或紙錢)。   師說雲。以十二文為一貫。而隨人歲數奉之。若一歲者。七星各一貫也。或以二十四文為一貫。而宛一年。   堮恁C   火羅圖雲。隨年錢刻紙。懸幣帛上。錢二連為一貫。即一年之數也。幣帛二枚為一捧。各奉貢座上敷。茅草手執禮幣二捧。先財施後法施(云云)。   私雲。七曜經雲。用紙錢(云云)。冥道無遮齊文雲。京兆沙門有災。於目伽三藏親授。并中天竺三藏不空口決。據梵經法中。本無紙錢。自天寶至德年來。湖興國寺僧皎然。加以紙錢兼順俗法。自貞元至於大和。所在行之盛矣(云云)。   師曰。東寺最超闍梨語雲。粗絹以十二尋為一疋。是類錢心也。宇治殿被修冥道供之時。山人(某)以粗絹供之(云云)。自花山御時。止錢成絹。其後可奉絹也伴人申(云云)。   私檢珠林述記(道宣)雲解祠之時。煎白紙錢。鬼得白錢用。煎黃紙錢。得金錢用(云云)。依此意者。丁寧之時可用黃紙錢也。依之師說之中或金錢以櫱染紙也(云云)。幣不必用之。近俗法之故也(云云)。   師說雲。其錢供養後燒爐火。但護摩後吉(云云)。是忌其本體物送本宮意也(云云)。   四十九燈事。   只是師傳也。凡延命皆用之。今七星各七故。七〃四十九歟。若臨時不能造輪燈者。或棚安之(云云)。   水精珠事(在下記之)。   已上行法中之要粗抄記之。   傳授私記有三種法。一者單金輪北斗法(依十八道云云。私雲。此法頗順軌意)。   今依此法。略記行儀三昧御說。別尊之法多依悉地(云云)。   先莊嚴道場。塗壇作法辨備供物並如軌說(具如上出)。   種種前方便加持供物等。皆如上所記。   次唱禮(如初。廣本說是也)。驚覺(乃至)發願。次三部被甲。次地結。次四方(或此次用大海等)。次道場觀。   觀想地結之上。四方結之內。有寶宮殿。宮殿之內有曼荼羅。曼荼羅之上有諸尊位。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本尊(結頂輪王印。當心誦明。三反觀之。觀想已後。頂上散之)。   想曼荼羅上有日輪。日輪上有八葉白蓮花。花臺上有●字。●字變成金輪。金輪變成一字頂輪王。輪王放光照諸尊位。諸尊應光而顯現形(云云)。臺上觀輪王。輪王前葉上觀火天(為供養。堮悇G安〃〃)(私雲。不修火供不可安火天歟)。餘七葉上觀七尊星(此極略觀也。若欲廣供養諸星宿等者。如七十天供可觀。八葉者准金輪王法也。准彼法前葉上。安佛眼部母。餘七葉上安七寶)。   私雲。或時可觀想地結上金剛牆內。有大空界。空中有七寶殿。殿內有大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蓮花臺。臺上有●字。●字變成金輪。金輪轉成金輪佛頂。有北斗七星周圍。自之以外一重界道。十二大天圍繞。曼荼羅周圍有無量供具。   或可想。一字佛頂放光遍四方。應光北斗七星九執大天十二宮神二十八宿諸曜等顯現圍繞(云云)。   我中臺一字金輪。八葉前葉佛眼。餘七葉七星。次重十二宮九執二十八宿。次重十二天(云云)。   次大輪壇印明。次治路印明。次振鈴。次隨方勸請(取香爐誦奉請詞。具如上記。存略在意)。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勸請印明(先金輪。次北斗一印二明。具如上記)。   私雲。或次勸請諸天印明(普世明妃如上出)。   次辟除從魔。次示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舊說已上二印善來偈。後重結。大界先安之。今暫依師說。此間安之)。次閼伽(即祈願)。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若有蠟燭供者作法如常)。次銀錢供。次普供養。次讚(先四智次諸天讚或次曜宿讚出孔雀經)。次祈願。次禮拜(本尊北斗次第禮之低頭合掌云云)。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上有日輪。輪上有●字。●字變成金輪。金輪變成一字頂輪王佛。   私雲。或口決雲。今念誦只道場觀時。奉請本尊及北斗等。可奉供養念誦。別更入本尊三摩地。并心上不可安置。星宿行法之起只至誠。以請供為本。成身觀念。或可略之。只結根本印等。可念誦其本真言等(云云)。   次根本印(軌有一印二明)。   私雲。或雲。先佛眼部母印明。次大日印明。次一字金輪印明。次本尊印明。次九曜十二宮二十八宿印明(云云)。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大日。次一字。次北斗。次火天。堮恁C私雲。不修火供不可念)。   私雲。或雲。大日百反。佛眼百反。金輪百反。本尊若百若千。可在人心。九曜百反。二十八宿百反。諸天總咒百反。如來慈護百反。三摩耶戒真言百反。大吉祥天子真言百反。八字文殊真言百反。延命真言百反。   次入護摩(私雲。先火天。次本尊金輪北斗次世天三段)。   火天。金輪。北斗(本命星為主)(單金輪北斗意也。私雲。加觀曜宿等之時。更可斟酌)。   次護摩了念誦(用佛眼明)。次還珠。次入三摩地。   可觀●字義(云云)。具如一字處。   次根本印(一印二明)。次部母(佛眼)。次五供養。次普供。次讚(祈願)。次閼伽。   先捧器啟謝雲。所設供具。可笑粗惡。攀緣覺觀。多不如法。惱亂冥眾。唯願慈悲。佈施歡喜。   次振鈴。次迴向方便。次隨方迴向。次解界奉道。次三部被甲。   已上單金輪北斗法了。縱加觀無量星宿。行法首尾只可依之。   加觀七十天法(依十八道)。   觀本尊中雲。如七十天供者。依彼尊位觀曼陀羅而行法也。此彼曼荼羅實有誠證。祕密法中古佛所說。內院安置三部五大意樂尊位(此九位人師巧惠)。第二重安十六大天。第三重安十二宮神。第四重安二十八宿。第五重安護世八天。此曼荼羅息災圓壇。依此尊位行北斗者。內院相替安置金輪北斗之位。前葉上火天不可置之。第五重中有此尊故。依金輪法相替安置佛眼部母。圓輪之外安方界道。圓外方內隅角之處。安置四大忿怒明王(此四大尊又有文證而安置之)。   私記文雲。司命二星在虛北。司祿二星在司令北T76045501.GIF。依此文者。又可加觀而供養之。   若依七十天曼荼羅尊位行此北斗者。金輪之段中供養佛眼尊。中位觀故。   又修諸尊壇供養四重尊。作法如常。乃至觀尊觀想。於爐中有四重尊位。尊位上有荷葉。荷葉上有字。字變成諸尊。各持本標幟。   次投花(取散花投花)。次勸請偈雲。   我今稽首請 四臂不動尊 十六摩訶天。   十二宮諸宿 護世威德天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次勸請印明(用普世明妃印明)。次四字明。次漱口。次少杓油。次供合物。   諸尊壇後。承仕以飯穀花香等交合於粥器。此名合物。   次命木(七支)。次誦普世明妃少咒百遍。次少杓油三反。次諦緣度。次祈願。次啟謝。   所設供具。多不如法。唯願諸天。佈施歡喜(以後作法如常)。   又有一說。依七十天觀尊位者。建立大壇修供養法。至護摩時。就於爐壇修護摩法。至初夜。或說日中時。辯備七十餘壞供具。各插蠟燭。於大壇上一一供養。若不建立別大壇者。於初夜時。以板(師雲。用大番)覆爐上。置供具。供養已畢。取者供具令修護摩法(云云)。   私雲。此中行法次第如次上記。護摩火天·金輪(加佛眼)北斗。諸尊四壇歟 T76045601.GIF   右圖位以平等房御本七十天圖為本私圖之。種子等依同圖或本書之。但七星各別種子依一說書之。或以●嚕字為總種子字。無妨歟。   已上加觀七十天法略抄了。   五星供作法(本命供。屬星供並通用)。   先可儲五前壇(或用一機)。   次辨備供物(塗香·花鬘·燒香·洗米·仙果·煎茶·燈明各一杯。紙錢等。香水一杯加散杖)。   堮恁C   火羅圖雲。禮北斗法。先中臺置北辰座。左(東)北斗座(七前)右(西)置本命星座(二十七宿中可求)。其次置所化神座(九曜中可求)。總四前也。所貢物者。燈明·洗米·燒香·果子花·水·茶等也(云云)。   又雲。若不知供養法者。但造一舖棚儲七前。花·水·香花供禮北斗七星。遍救人衰厄。得延壽增算。災難殃恐皆消散(云云)。   次行者先於房內洗手漱口。次著衣。次淨三業三部被甲。次入堂(持珠杵)。次到壇前禮拜。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用軍荼利印明)。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加持飲食印明。次須彌王印明。次一字心水輪觀。次略啟白(或神分等。或數願五大願云云)。次三部被甲。次金剛輪印明。次勸請。先一字頂輪王。   至心謹請 一字金輪 與諸眷屬。   降臨於此 受此供養(三反。作金剛合掌。當心頌之。以下皆然)。   虛心合掌。以二大指捻二無名指甲。二中指二少指如蓮花葉。二次指少開屈來去(三誦三招。以下皆然)。真言曰。   那莫三曼多那羅〃跛左羅吽。   次本命元神(北斗中其一也。若施主意供本命星者。先可勸請之)。   至心謹請。本命元神。北斗(某甲)。星等。與諸眷屬。降臨於此。受此供養。   堮恁C   佛供七壞果子七壞銀錢七棒閼伽一前。大半樣壇上居閼伽內一行並居。又壇廣虛空星位樣居。供養神一度前供。後但閼伽許歟。井房闍梨被示之樣。星體供養大體祭樣也。非供養法。但召請供養可奉送也(云云)。   次結印(用金輪勸請印)。真言曰。   娜謨三曼哆那囉曩翳醯枳頗伊賀伊那伊迦伊囉謨囉(二合)多囉伽羅伊唅莎縛賀。   次當年屬星(九曜中其一也。若施主意供屬星者。金輪次可有之)。   至心謹請。當年所屬(某甲)。星等。與諸眷屬。降臨於此。受此供養。   二手堅實合掌豎二空招之。   唵櫱羅醯入縛哩野缽羅缽多而主喻(二合)摩野曳醯呬(私雲。此一切執曜總印咒也。或誦九中其一真言。真言末加曳醯呬句)。   次本命曜(七曜之中其一也)。   至心謹請。本命(某甲)。星等。與諸眷屬。降臨於此。受此供養。次結印誦明(用前屬星印明。或用各各印真言。真言末加曳醯呬句)。   次本命宿(二十七宿中其一也)。   至心謹請。本命(某甲)。宿等。與諸眷屬。降臨於此。受此供養。   右手以空押地水甲。舒風火召之。真言曰。   唵諾乞灑怛羅濕蘇那爾曳曳醯呬(私雲。此一切宿總印咒也。或用各各真言。真言末加曳醯呬句)。   次本命宮(十二宮中其一也)。   至心謹請。本命(某甲)。宮。與諸眷屬。降臨於此。受此供養。次結印誦明(用前一切執印真言。或用各別真言。或用諸天總真言。真言未加曳醯呬句)。   本命供時。以元神為主。五位安之。屬星供時。以當年星為主。五位安之。若別供時。唯安一位。本命元神供之(本命供也)。若屬星供唯安一位。當年星一位也。本命供時。先請供本命元神為主供之。本命曜宿當年屬星等為傍。又當年屬星供時。以屬星為主。餘四為傍供之。   次奉閼伽。取散杖誦閼伽真言各各座位灑之(各三反)。   次奉座。右手取花誦花座明各各座位置之。真言曰。   唵縛曰羅味羅也Лгロ(私雲。金輪座可用迦摩羅歟)。   次善來偈(用普印)。   次塗香。以右手大指名指取塗香。誦塗香真言。各各座位置之。   次花鬘。以右手取一花。誦花鬘真言。各各座位置之。   次燒香。以右手取燒香。誦燒香真言。各各座位右轉之。   次飲食。先以兩手取仙果棒額。誦飲食真言。各各座位奉之。   次洗米。次茶(作法如前)。   次燈明。以右手取燈器。誦燈明真言。各各座位奉之。   次銀錢。以兩手棒銀錢。誦普供養真言。各各座位奉之。   次普供養印真言。次讚(用普印。天龍讚。或先四智)。   次法施(用普印)。心經諦緣度等在人意耳。   次念誦(作法如常)。依勸請次第。先結印次誦真言(云云)。先大日。次佛眼。一字。文殊八字。葉衣。白衣。本命元神等。破宿曜障。如來慈護。吉祥天子。   次祭文(先盛茶各各座位奉之。舊祭文三段也。每段始先盛替奉之)。   次漱口。以右手取散杖。各各座位灑之。三反。   次啟謝(用普印)。   所設供具 可笑粗惡 攀緣覺觀。   多不如法 惱亂冥眾 唯願慈悲。   佈施歡喜。   次禮拜(乍居一一拜之)。   次發遣。右手作拳。仰印誦明。七反彈指。真言曰。唵縛曰羅母乞叉穆。   次三部被甲。次下座禮佛。次出堂。 T76045701.GIF   右依傳授丹州記并大原說等抄記了。   師曰。本命供等修行法亦好。其作法如丹州七星私記。道場觀等臨事可斟酌之。   仙果事。   私師說雲。先達說。或炒大豆。或煮大豆(云云)。他門人云。干棗用之。崑崙棗多。仙人翫之(云云)。以先達兩說案之。若是豉歟。以大豆作之上好荼也。開重草雲。豉味苦寒無毒。主傷寒(陶〃〃雲。鼓食中之常用。春夏天氣不和。蒸炒以湧漬之服之。至佳依康伯法。先以醋潣溲燥。以麻油和。又蒸曝之。凡三過)。   堮恁C   或祿命師雲。仙果椎也。依十善修因生天上。依無檀施行乏飲食。四種甘露難得天眾有也。如然天等下人間求食。在山拾椎食之。入苑取吉祥果食之。有因緣事也。仍諸天仙奉之也。   又棗也。ЮШфг仙藥有。仍雲。仙果也(云云)。   本命元神事。   師傳雲。本命元神者北斗之中一也。是相承也。佛法中意也。外典陰陽家雲。生日若甲子神也。又若生日納音是也。又若□□□是也。凡外典三說皆異內教(云云)。 私雲。祿命師雲。本命元神就七星論之也。每人取二星。所謂本命星本命元神星也。假令子歲生人者。以貪狼星為本命星。以武曲星為元辰星也。陽男陰女前一衝為元神。陰男陽女後一衝為元神。子寅辰午申戌是雲陽神。丑卯巳未酉亥是雲陰神。就屬此神可知男女陰陽也。而陽男陰女陰陽義相葉無乖。是順也。仍前一衝取。陰男陽女其義不葉。是違逆。故取後一衝。前一衝者。假令子歲男(陽男)。丑神為前一。丑衝未也(武曲星是也)。衝者相對心也。所謂丑未相向也。後一衝者丑歲男(陰男)。以子為後一。子衝午(破軍星是也)陰女陽女准望可知。   以本命星喻樹枝葉。以元神星喻樹根也。仍此二星於人最要也。然殊祈供之也。又本命司命元神司祿也。本命削死藉。元神付生藉。仍本命前安利刀。元神前安筆墨雲也(云云)。   堮恁C   軌雲。令其屬命星數削死籍過付生籍(云云)。   私雲。如此文者除死與生。本命屬星一人之所管歟。更可尋之。 T76045801.GIF   陽男自本命屬星當第八星為元神星。   陽女自本命屬星當第六星為元神星。   陰女自本命屬星當第八星為元神星。   陰男自本命屬星當第六星為元神星。   自本命星右遶計之可知也。   私雲。佛法中意也者。以北斗軌為依憑歟。其軌意。七星之中本命星為宗。其外不雲元辰等也。但谷記本命元神雲。可尋之。軌只本命之星雲。或屬命星雲元神言無之。   本命日并本命宿事。   私雲。昔法藏僧都與保憲成大相論。僧都雲。本命日者。以生日支幹為本命日(假令甲子日生人。即以甲子日為本命日)保憲雲。以生年支幹為本命日(假令甲子歲生人。即以甲子日為本命日)本命宿者。僧都雲。量算以生時月曜所在宿為本命宿(人間一期吉凶事月曜所管故也)。保憲雲。曆所付每日宿以相當生日為本命宿。例如本命曜(曜每日所直。曜以當生日為本命曜也)。兩人說頗乖角。爰吉野日藏君判雲。本命日可依保憲說。本命宿可依僧都說。各有由致。不能具記。自爾以來本命日并本命宿依此判而用之。日藏君製三卷書判之(云云)。   七星私記(丹州)。   先方便(如例)。次驚覺。次九方便(若五悔)。次發願。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壇。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先地結上。金剛壇之內。是即大虛空界也。虛空中有七寶宮殿。殿中有荷葉。荷葉上有●字。●字變成星形。星形變成本尊(若供七尊者。七荷葉觀之。若供一尊。一荷葉觀之。或各各宮殿觀之)。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眾(用金剛部心印)。真言。唵縛曰羅特力迦(二合)薩婆訶。   堮恁C   七星從官神。   貪(從官十八人)。巨(從官十六人)。祿(從官十四人)。文(從官十二人)。廉(從官十人)。武(從官十二人)。破(從官十七人)。   私雲。七箇阿闍梨各供一星之時。隨其從宮數可居蠟燭供也。主用大。伴可用小歟。從官各各名有之。追可勘之。   次辟除從魔(如悉地)。次示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奉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諸天讚)。次根本印(或先入三摩地)。次加持珠。次正念誦。次置珠本處。次根本印(或先入三摩地)。次部母(用金剛部)。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次解界。次啟謝。次禮拜。次奉送(用二印明)。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   七星私記。叡山遍照金剛撰。   本命供次第。   先室中儲置淨機三前。各各其上可備置供物等。   洗米三壞。茶三壞。時果子三壞。閼伽三壞。塗香三壞。時花三壞。燒香三壞。燈明三壞。銀錢三棒(准人年數)。如此備置三座前之其所供三星者。北斗七星之中屬星。九曜之中當年所屬。其星二十八宿之中生日命宿也。   其作法者。   先三禮。次如來唄。次加持香水。次灑淨供物。次加持供物。次禮過去七佛。次依大鉤召法勸請之。次用四明印。次若用觀念者。結如來拳印。可想身前大地上有寶殿。其內有日月北辰等九曜并北斗七星及二十八宿諸宿曜等。周匝圍繞。如此觀念。次可讀祭文。次獻銀錢等。次棒獻供物等。次普供養真言。次三力偈。次祈願。次念誦(當年屬星百返。北斗真言本命宿真言等也。破一切宿曜陀羅尼)。次迴向。次發遣。   右次第持明房說也。付保憲樣聊被加潤色歟。私雲。是天文道作法也。今雲。如來唄頌啟白神分祈願等可有之。觀念後以印指地。誦●●●。可想成真實世界。   祭文。   維天曆五年(歲次辛亥)正月十三日(庚午)吉日嘉辰。弟子(某甲)位(某甲)行年若干。敬備禮奠銀錢謹請破軍星字持大景子。謹請本命宿耀心宮。謹請當年所屬。謹啟北斗宿耀宮等其星宮。(若南方熒惑星宮)伏願諸星宮等各垂慈悲降臨俗席歆饗薄禮。顧納單誠。伊傳既生人世。忝在周行。好道求靈常見尊儀。自性愚闇恐愆失。迺者物怪屢示夢想紛紜。魂魄飛颺常居危嶮。所求不遂。疾苦相纏。加以今年行年在坤。所屬當熒惑。仍今日本命元辰吉日嘉辰。謹獻上銀錢仙果。供養於北斗辰并本命元辰所屬星宮。伏願攘災厄。於未兆保福祐。於將來益壽增福。無諸橫禍。神魂安穩。元神自在。衰年厄月驅遠方。久保壽命永奉星宮。常蒙榮福。將謝神恩。謹啟。   獻銀錢。   謹獻上。   銀錢(づ)貫文。   右為益算延命獻上北斗(某)星宮如件。   某年某月 日。某甲。   謹獻上。   銀錢。   右(云云)。本命宿(づ)宿宮如件謹啟。   某年(云云)。   謹獻上。   銀錢。   右(云云)。當年所屬(某)星宮如件謹啟。   某年(云云)。   私雲。獻銀錢文三通事之。捧銀錢讀此文可獻之歟。如太山府君祭解文歟。   祈願次或念誦後可有法施(心經諦緣度等)。念誦後啟謝禮拜等可有之。   發遣(准勸請者。可用大鉤召印明)。   已上為私用時粗記之。   右行法等大略抄記。臨事隨時而可用之。 北斗法上。第七十一。   右以二尊院本書之。   (本雲)   承應二卯月七日舜興。 行林第七十二。   北斗法下。   所用真言等事。   北斗七星印明。   七星總印明。   軌雲印明如上出。   五大尊。或軌雲。七星召請印。虛心合掌。以二大指捻各水甲上。二地二火指相開去二風鉤而各付中指。真言之終來去。咒曰。   曩莫三曼多沒馱南那羅婆遮羅吽。   或雲。阿陀密經雲。印相。左右二火二空相係。捻二水合指前面。二地二風張立。即其印成。真言曰(云云真言攘災決明也)。   師傳。依合掌二火二空內鉤結。二次指少開曲二少指大開直豎(云云)。   私雲。或雲。三井寺以此印為北斗密印(云云)。 或說雲。北斗七星總印真言。左手拳押腰。右手立風火(云云。真言攘災明也)。   或說。以九曜總咒([薩/木]羅醯)為七星總明(云云)。   堮恁C   集經第十一雲。星宿天法印咒第十四。   先仰左手。右手逆覆。左手相叉。以右手無名指頭。累押左手中指內根節。以右中指押左無名指內根節。復以左無名指逆累押右中指內根節。以左中指頭捻右無名指內根節。想綟正如索。以二小指直豎頭相拄。以二頭指斜直頭相拄。以二指向身頭相拄。開大指來去。   咒曰。唵(一)那剎跢羅(二)提婆跢曳(三)莎(去音)訶(四)。   七星各別印明。   五大式軌雲。七星一一密語顯之。以同印口唱作意(私雲。印如前)。   貪狼星咒曰。唵知羅布羅尼伽他曳娑婆呵。 巨門星咒曰。唵多羅多羅賀尼娑婆呵。   祿存星咒曰。唵佉伽呵佉伽呵耶羅尼耶羅尼娑婆呵。   文曲星咒曰。唵缽羅缽娑夜羅娑夜羅尼娑婆呵。   武曲星咒曰。唵到力迦到力迦尼(引)哩賀哩賀夜哩尼娑婆呵。   廉貞星咒曰。唵迦迦迦(引)哩賀裡賀夜唎尼娑婆呵。   破軍星咒曰。唵縛帝縛帝多羅縛帝婆理波理摩訶波利佐利娑婆呵。   北辰圖文雲。   貪。岐都迷娑婆呵。   巨。那嚧加誘盧遮伽Лгロ。   祿。那都思虛伽Л③ロ。   文。婆帝那吉那嚧Л③ロ。   廉。吐都嚧陀Лгロ。   武。那吉那Лгロ。   破。朱盧羌音尚Лгロ。   極樂寺座主乘叡和尚說雲。   貪。金剛合掌當額。陀羅尼陀羅尼吽。   巨。同合掌當面。俱嚕陀羅吒呵。   祿。同合掌當左眼。波羅陀哆伽吽。   文。同合掌當鼻。利陀羅吒吽。   廉。同合掌當右眼。吐吒羅尼唵。   武。同合掌當口。哦都嚕吽。   破。同合掌當頭。婆婆陀唅吒吽。   平等房本雲。   唵貪狼星野Лгロ(乃至)唵破軍星野Лгロ。 私雲。此說之中有七星各別印。可見之。   已上七星各別印明為別誦本命屬星真言所出也。但各可勘本文之。   師傳雲。北斗真言猶欲用各各咒者。五大尊式中有各別咒用之(云云)。先師說本文不慥。真言不可用之。私尋梵本製作用之。為除疑心也(云云)。   七曜九執印明(七曜加羅□計都曰九執云云)。   九執總印明。   胎軌(玄法)雲。九執二羽合。空輪並而申(廣軌意同雲)。   經雲。以定惠手相合。並虛空輪而建立之。是一切執曜印(云云)。   丸執真言曰(青龍軌名七曜十二宮神九執真言)。   (歸命)櫱羅醯濕縛(二合)哩也(二合)缽羅(二合)缽多(二合)孺底摩野娑縛(二合)賀。   義釋雲。揭栗係(行也垢也因也)濕縛哩也(自在也)缽羅缽多(得也)乳底(明也。諸曜故為明也)麼也(是性義也。於明性中而得自在也。呼彼名言。於此中而得自在也)。   密印品疏雲。次二手合掌。二空指亦並極磔之。令餘指相離。仡栗何印也(此則是一趣。非人非鬼也。或恐怖人時有名執曜。若近宿即合取九執為定也)。   七曜總印明。   五大尊式軌雲。次七曜召請印。堅固合掌二空來去。亦名一切執曜印。真言亦爾。咒曰(如台藏九曜明)。   私雲。或所有七曜總印明。隨師可受學之九曜各別印明(為別誦本命曜當年星真言也)。   東北方日曜印(宿曜經上雲。日精曰太陽。胡名密。波斯名曜森勿。天竺名阿爾底耶)。 大日經雲。以定惠手顯現合掌。屈虛空輪置水輪側。是日天輿輅印。   義雲。日天車輅印。顯露合掌。乃屈二風指。頭捻火指第三節背上。令與二水指頭相到也。其二水指亦在中指之背也。別本。仰定惠手並之。以空各捻二水下文。以風各繳火背。即是與疏不同。審勘之。   胎軌雲。日天福智仰風水加火背。其狀車輅形。   對記雲。海大德說。文雲福智仰者。二掌仰之二側相著。是名顯露合掌。二水屈入掌。以二空押二水側上當額上也。惠和上說同海說。但雲。二大少起立二空並立○(云云)。   五大式軌雲。日曜印。堅固合掌二空來去(九曜別別明同用此印)。   真言。   大日經雲。日天子真言曰。曩〃〃〃喃(引)阿爾怛夜(二合)野娑縛(二合)賀(引)。   義雲。又日天真言大日之義。如初品中已說。阿怯爾底野即是彼名。是故世間謂日為常利眾生者。以初阿字為真言體。此字引聲呼之。是實佛佛日本初不生之行。亦名日出三昧。亦名破暗三昧。次云爾者。即轉釋菩提心義。自開如是惠日。誓當轉授一切普利群生。乘此如實相者。毘盧捨那大日之位名為日天乘也。   五大式軌雲。曩莫羅怛曩(二合)怛囉夜(引)野曩莫素裡野薩縛曩乞灑(二合)怛羅(二合)羅惹野阿謨伽羅設底(去)娑縛(二合)賀(佛眼集同之。法性記用此真言)。   火羅圖雲。阿爾夜(二合)野娑縛(二合)賀(祀火法用之)。   西北方月曜印(宿曜經雲。月精名太陰。胡名莫。波斯名婁禍森勿。天竺名蘇摩)。   大日經雲。以三昧手作蓮花相。是梵天印。因作潔白觀。是月天印。   義雲。左手作半蓮花印。一如作觀音印。法但一手作之耳。此是梵天印。別本雲。以空捻地文是。又雲。其月天印一如梵王印無異。但觀有白月輪為異耳。   胎軌雲。月天三昧手(觀音半印)持於白蓮花。   對記雲。海大德說。文雲半手印者。蓮花座印之半手印也。惠拳按腰。又大師傳雲。定手申五輪。以空押水背第二節側。作持蓮花相。於此蓮花上觀想淨月輪。地火風開散。如梵天印。唯以觀月輪為別(云云)。   真言。   大日經雲。月天真言曰。曩〃〃〃〃喃(引)戰捺羅(二合)野娑縛(二合)賀。   義雲。又月天真言是瑜伽淨月之義。戰捺羅野即是月名。一切世間以月能息除熱惱施清涼樂故謂之甘露造曆者。傳雲。此甘露有十六分。乃至以十五分遍施眾生。以所餘一分還生。今以最初戰字為真言體。戰是不死義。一切甘露味中無過淨月三昧。其服之者則離諸遷變不死不生。次雲娜者。即是施眾生義。羅是無塵。又為淨月用。以加曳聲故。所謂月天乘也。   五大式軌雲。唵戰(上)怛羅(二合)曩乞灑(二合)怛羅(二合)羅惹野設底莎呵(佛眼集同之。法性記用此真言)。   祀火法雲。唵蘇摩曳娑縛賀。   南方火曜印(宿曜經雲。火精曰瑩惑。胡名雲漢。波斯名勢森勿。天竺名盎哦羅迦)。   法性胎記雲。師雲。右手五指直豎相著屈空。納著掌中。風屈中節。與莎縛賀相攝。左拳押腰。   真言。   五大軌雲。火曜咒曰。唵阿哦羅迦魯儗野娑縛賀(佛眼集法性記同之)。   火羅圖雲。火星咒。南莫三曼多沒馱南唵摩利多耶莎呵。   祀火法雲。束羯拿耶娑縛賀。   北斗水曜印(宿曜經雲。水精曰辰星。胡名咥廷逸反。斯名制森勿。天竺名部多。火羅雲。一名北辰一名免星一名嘀。周迴一百里)。   法性記雲。師曰。二羽內縛。豎合二次指(云云)。   真言。   五大軌雲。水曜咒曰。唵母馱曩乞殺(二合)怛羅娑縛弭曩契努(二合)摩娑縛(二合)賀(佛眼集同之)。   火羅雲。水星咒雲。唵俱悉陀他姪他姪利多崖崖紫紫爾帝莎訶。   祀火法雲。唵沒陀曳娑縛賀。   東方木曜印(宿曜雲。木精曰歲星亦云空精。胡名鶻勿斯。或用涅沒字。波斯名本森勿。天竺名勿哩訶波跛底。火羅雲。嗢波斯者。是歲星。東方木精。一名攝提。其星周迴一百里)   法性記雲。師曰。用缽印。   真言。   五大軌雲。木曜咒雲。唵婆羅(二合)訶薩缽(二合)底娑曩摩此跢縛曩(二合)野摩拿縛馱(二合)寧娑縛(二合)賀(集同之)。   火羅雲。木星咒雲。曩○南唵印那羅耶娑婆呵。   祀火法雲。苾栗訶諷缽底曳娑縛賀。   西方金曜印(宿曜雲。金精曰太白。亦云。風精曰太白。胡名那頡。波斯名數森勿。天竺名戌羯羅。火羅雲。太白星。西方金精也。其星名太白。一名長重。一名那頡。其星周迴一百里。又雲。那頡者是太白星。一名長重。一名那頡云云)。   法性記雲。師曰。二羽內縛。舒豎二中指叉之。但惠中指稍屈之。   真言。   五大軌雲。金曜咒曰。唵戒(上)羯羅哦馱縛(二合)羅縛羅惹室哩(二合)迦哩娑縛(二合)賀(集同之)。   火羅雲。金星咒曰。曩○南唵吠尾野薩縛訶。   祀火法雲。鴦伽羅迦耶娑縛賀。   中方土星印(宿曜雲。土精曰鎮星。胡名枳浣。波斯名翁森勿。天竺名捨悉羅或賒乃以室折羅)。 法性記雲。師曰。用缽印(云云)。   真言。   五大軌雲。土曜咒雲。唵捨泥殺作(二合)羅曩乞殺(二合)怛羅(二合)跛羅(二合)訶摩曩嚕婆野普瑟底(二合)迦裡娑縛賀(集同之)。   火羅雲。土星咒曰。曩○南唵替罰曳娑婆賀。   祀火法雲。唵珊尼折拿耶娑縛賀。   羅□星印(此宿凶星。隱而不見。一名羅師。一名黃幡。一名大陽)。   法性記雲。用一切執曜印(云云)。   真言。   五大軌雲。羅□星咒雲。唵羅戶曩阿素(二合)邏惹野塞摩捨都野扇底迦裡娑縛(二合)賀(火羅法性記同之)。   祀火法雲。唵遏邏虎耶娑婆賀。   計都星印(亦是隱星。一名豹尾。一名蝕神尾。一名太隱熾。盛光軌名彗星)。   法性記雲。用一切執曜印。   真言。   五大軌雲。計都星咒曰。唵縛曰羅(二合)計都曩(引)曩乞殺(二合)怛羅(二合)邏惹野吽(火羅法性記同之)。   祀火法雲。唵雞都曳娑縛賀。   私所傳授七曜真言。   太陽。阿涅底也(二合)室哩。   太陰。素摩室哩。   木星。沒羅(二合)賀娑跛底室哩。   火星。阿儗羅迦室哩。   土星。捨爾始者(二合)羅始制(二合)帝室哩。   金星。戍羯羅(二合)室哩。   水星。沒陀室哩。   孔雀經雲。日月及瑩惑。辰歲并太白。鎮及羅□彗。此皆名執曜(云云)。   大日經疏雲。執有九種。即是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及與羅□計都合為九曜。羅□是交會食神。計都正翻為旗。旗星謂彗星也。除此二執之外。其餘七曜相次直日。其性類亦有善惡。如梵曆中說。   又雲。執者梵音紇□何。是執持義(云云)。   又雲。梵音陽迦是執持義○櫱裡何者亦是別名也。經雲。鬼魅所著。或雲。非人所持。智度雲。著衰皆是櫱哩何鬼所作。以著人不相捨離故以為名。其日月五星等亦以終始相隨故。梵語名櫱哩何。翻為九執。正相會一處。天竺曆名正著時此執持義(云云)。   宿曜經雲。日月天俱以五星為臣佐(云云)。   十二宮神總印明。   青龍軌雲(如上)。   熾盛光法雲。請召十二宮天神真言曰。娜莫○喃(一)仡羅糸(引)涅縛(二合)哩野(三)缽羅(二合)缽外(二合)孺窒(丁逸反)哩麼野(四)[*商]計(引)吽祚娑縛(二合)賀(引)。   五大軌雲。十二宮神印。虛心合掌。二火外相叉。二空亦叉。以二空來去。咒曰。唵諾乞灑(二合)怛羅(二合)涅蘇那爾曳娑縛(二合)訶。   十二宮各別印明。   七十天供中雲。十二宮○若別別用印真言。一一梵號上加歸命句。下加波多曳娑縛(二合)賀句(用一切執曜印。或通用普印)。   私雲。十二宮梵號如熾盛光法中出之。波多曳者。青龍軌梵天真言中雲。缽多曳主也。水天真言中雲。缽多(某也)曳(助聲也)羅剎王真言中雲。跛多(王也)曳(住也)。   二十八宿總印明。   胎軌雲。宿蜜火空交。   攝軌雲。一切宿曜印。蓮合火空交。   廣軌雲。宿印定惠合空建火輪交。   熾盛光軌雲。定惠堅固合。雙建二空輪堅立。同於幢一切執曜印。不改前印相。空火各相交。令指著乎背。是一切宿契。   五大軌雲。二十八宿印。虛心合掌。二火外相叉。二空亦相叉。咒曰。唵諾乞灑(二合)怛羅(二合)涅蘇那爾曳娑縛賀。   又用輪壇印。咒曰。唵珍尼阿銀爾娑縛賀(二十八宿通用印明也)。   胎軌雲。曩○南唵阿(上)瑟吒(二合)尾孕(二合)設底南諾乞察(二合)怛羅(二合引)毘藥(二合)爾(寧逸反)曩□□□□襐□飩□□□□  二十八宿各別印明。   七十天供中雲。二十八宿若用一一印真言者。一一梵號上加歸命句。下加波多曳娑縛(二合)賀(引印用前一切宿印)。   私雲。二十八宿梵號如熾盛光法中出之。五大或軌祀火法有各別明。可見之。   已上七曜總別印明瞭。   北斗護事。 T76046301.GIF   私雲。或本雲。天慶五年三月十六日。奉為聖主給故。上本調書奉之一通也(云云)。   師曰。若人屬羅□計都。若此二星至本命宮宿時修件法者。以彼竹筒可令帶持。其期過後。以日可燒之歟(云云)。紙(師曰。生氣色紙)方五寸切中畫北斗七星形。右迴其形。梵書北斗真言(師曰。以朱畫之書之)。然後中折堅卷納竹箇內。表覆生氣色絹裹之。置壇近邊。一期行法了後。以日燒之。   師曰。以珠向日先取火燒之。   圖書了置壇上。以件真言百反加持。而後納筥脅機上置行法時。如後加持了加之。七日後可懸頸。花會過了後可燒之也。   師曰。件護膚不當衣гДс後方。懸。不淨時取淨置不懸之。無火珠者。不燒淨納後又可懸之時用之(云云)。   生氣方色。   卯(青)。辰巳(綠)。午(赤)。未申(黃)。酉(白)。戌亥(紫)。子(黑)。丑寅(紅)。   私雲。已上以師本書之。師雲。東寺人進一條院(云云)。   攘災決九曜祕曆等同雲。若羅□計都暗行到人本命星。須持此北斗陀以尼朱梵書帶之(云云)。   師曰。羅計二星入本命位。或本命位即當行年宮。或無木星助救之時。只以朱梵書此北斗星真言可佩之。是即金俱吒勸請星宿所示傳(云云)。   私雲。古支度所戴。水精珠師傳。是取火料也(云云)。開白時向日取火。用燈明等結願之時。即以其燈明火燒之(云云)。若依此意者。書持真言之時。可用珠火。不然時。不可必載之歟。   三九法事(為自抄之。若為他時。准望可知)。   本命宿尼(榮宿房。衰宿心。安宿尾。危宿箕。成宿鬥。壞宿女。支宿虛。觀宿危。巳上九宿為始九法)。   業宿室(榮壁。衰奎。安婁。危胃。成□。壞畢。支觜。親參。已上九宿為中九法)。   胎宿井(榮鬼。衰柳。安星。危張。成翼。壞軫。支角。親并。已上九宿為後九法)。   宿曜雲。凡命胎兩宿直日。不宜舉百事。業宿直日。所作並得。下雲。所作善惡不成就。集雲。業宿所作並得。榮宿直日。則雲宜入官拜熾(乃至)承事師主。啟請要法者。衰危壞直日。不宜遠行。出入遷移買賣裁-剃頭並凶。但○衰直日。宜解除諸惡療病。安直日。移動遠行修園宅臥具作壇並吉。成直日。宜修學問道合藥求仙成就法并吉。支親直日。結交明支吉○凡日月五星凌犯逼守。命胎之宿其人凡會之時也。宜修功德念誦真言攘之。若犯業宿及榮安成友等宿。所求不遂。百事迍遷。不宜念普。若犯衰危壞等宿。可求稱意。百事通達(云云)。或雲。命胎宿以上凶。不可舉百事。業宿所作並得。榮安成支親(以上吉。衰危壞以上凶云云)。   堮恁C   六害宿事。宿曜經三九祕宿品雲。凡七曜犯著人六害宿者有災。   六害宿者。一者命宿。二者事宿。三者意宿。四者聚宿。五者同宿。六者克宿。   從本命宿數第十為事宿。第四為意宿。第十六為聚宿。第二十為同宿。第十三為克宿。   假令有人。屬婁宿為本宿。第四得軍為意宿。第十得星宿則星為事宿。他准此別推即可知也。   尼(命宿)事(室)意(尾)聚(畢)同(鬼)克(婁已上為自注之)。   二十八宿中牛宿有無事。   大論惠影疏雲。比列地動中。何故不列牛宿者。星書雲。日月必合壁。五星如連珠。皆起牛宿。又堯舜嗟歎曰時之辭。日月俱起於牽牛之初。以牛宿為根本故不論也。   僧侃疏雲。此間二十八宿中唯無牛宿(云云)。   宿曜經下雲。唐用二十八宿。西國除牛宿以其天主事之故(云云)。   私雲。牛宿每日午時直之(云云)。   一形像并曼荼羅。   七星。   貪狼星(狼本字)。   妙見法雲。又圍繞菩薩畫七少月輪。輪中畫作北斗七星神形。西南第一月輪畫貪狼星。小赤黑色。左手持日。   或圖雲。左右拳押左右腰少左方。   巨門星。   妙見法雲。次四月輪畫巨文星。身面少白黃色。右手持月。   或圖雲。立開左右五指。當左右乳房。手掌向外。   祿存星。   妙見法雲。次西北月輪畫祿存星。少赤青色。左手持火珠。珠上火焰起。   或圖雲。右手當胸。持寶珠。左拳押腰。少向左方。   文曲星。   妙見法雲。次北方月輪畫文曲星。面色赤青黑色。左手掌向外。五指垂下。掌中流出水。水流形。   或圖雲。右手執筆當右乳。左手立臂。如與形印。   廣貞星。   妙見法雲。東北月輪作廣貞星。身面黃色。右手持玉衡。或圖雲。合掌當胸向右方。   武曲星。   妙見法雲。東月輪畫武曲星。色少青赤色左手持柳枝。或圖雲。右手申臂持大刀。左手申五指押腰向左方。   破軍星。   妙見法雲。次東南月輪畫破軍星。其色少白赤色。右手持刀。星諸星皆作藥叉形。頭髮赤色。天冠瓔珞莊嚴其身。   或圖雲。左手持弓。右手持箭。當合乳房。少向右方。皆坐荷葉。似菩薩形。   堮恁C   皇帝遇北斗七星圖文雲。皇帝遊終南山。忽見一母披髮。身著素衣。山中遊行。皇帝問曰。是何如乎。答曰。吾姊妹七人。是北斗七星管。不問男子女。生下便屬吾管。女曰。夫事吾者。夜間北斗出後。各總北星合掌禮拜。一生中無橫惡之事。大小便及穢惡事並不得向北。緣吾姊妹在北陰之官。不忍見穢惡事。世人犯者。所以貧窮。又多疾病(云云)。   九曜。   日。   義釋第四雲。○南置日天眾。在八馬車輪中。并二妃在其左右(云云)。   九曜圖雲。其形如天人。兩手安臍上。執日輪。乘五馬車。   月。   義釋雲。月天乘白鵝車(云云)。   九曜圖雲。其形如天人。兩手安臍上。執月輪。乘三鵝車(云云)。   火。   九曜圖雲。神形如外道。驢冠。曰手執刀叉。   梵天七曜經雲。老本雲。形如少壯丈夫。面目嗔怒。著豹皮衣裝。右手抱刀。左手忿怒五指。鬚髮豎麗。其身赤色。首戴金兜印。火星之像也。   攘災決雲。神形如象。黑色。向天大呼。   又雲。其神作銅樂赤色貌。帶驢冠。著豹皮裙。四臂。一手執弓。一手執箭。一手執刀(云云)。   畫圖雲。右一手持手。一手持箭二支。右一手持刀。一手持弓。虎皮裳。開足立。   水。   圖雲。其神形如女人。頭戴猿冠。手執紙筆。   經雲。梵本雲。形如學生兒童子。著青衣。乘青聰馬。天衣珠寶裝飾。水星之像也。   決雲。神形如黑有蛇。四足麵食蟹。   又雲。其神女人。著青衣。帶猿冠。手執文卷。   畫圖雲。右手執筆。左手執紙。開左右手立。   木。   圖雲。其神形如卿相。著青衣。戴雞冠。手執花果。   經雲。梵本雲。形如長君子。著禮衣。帶冠冤。乘一黑豬。面目仁者如令之判史右之諸侯也。   決雲。神形如人身龍頭。著天衣。隨四季色。   又雲。其神如老人。著青衣。帶豬冠。容貌嚴然。   畫圖雲。胸間左右手相並。捧盛花一壞立。   金。   圖雲。其形如女。頭戴首冠。白陣衣。彈絃。   經雲。梵本雲。形如婦人。裝以綵衣。面目似笑。乘一白師子。金星之像也。   決雲。神形天女。手持印。騎白雞。   又雲。其神是女人。著黃衣。頭戴雞冠。手彈琶琶。   畫圖雲。左手執琵琶頭。右手禪弦。   土。   圖雲。其形如波羅門。牛冠手錫杖。   經雲。梵本雲。形如老波羅門師。手執錫杖。著黑袈裟。乘一黑牛。衣以金銀裝束。土星之像也。   決雲。神形如波羅門。騎裡沙牛。   又雲。其神似波羅門色黑。頭帶牛冠。一手柱杖。一手指前。形似曲腰。   畫圖雲。右手執錫杖。左手立臂。申掌執。乘牛。   羅。   圖雲。三面。首九蛇。乘雲。   畫圖雲。雲中出三頭。忿怒面。赤色。頭上出九蛇。   計。   圖雲。三頭。首在三蛇頭。乘雲。   畫圖雲。雲中出三忿怒面。三頭各出一蛇。   十二宮。   宿曜經雲。第一宮。其神如師子。故名師子宮。主加官得財。第二宮。其神如女。故名女宮。主妻妾婦人。第三宮。其神如秤。故名秤宮。主寶庫。第四宮。其神如蠍。故名蠍宮。主禁病剋身。第五宮。其神如弓。故名弓宮。主壽慶得財。第六宮。其神如磨。故名磨宮。主鬥諍。第七宮。其神如瓶。故名瓶宮。主勝強之事。第八宮。其神如魚。故名魚宮。主加官益職。第九宮其。神女羊。故名羊宮。主兩足人事。第十宮。其神如牛。故名牛宮。主四足畜牧之事。第十一宮。其神如夫妻。故名夫妻宮。主子孫事。第十二宮。其神如蟹。故名蟹宮。主官府口舌。   二十八宿(追可勘之)。   堮恁C   二十八宿。四方各七宿。四七二十八也。   東南西北(以昴為始。以胃為終。宿曜經孔雀經等說)。   或現圖東北西南(以角為始以軫為終)。   一功能。   軌雲。謂北斗七星者。日月五星之精也。囊括七曜照臨八方。上曜於天神下直於人間。以司善惡而分禍福。郡星所朝宗萬靈所俯仰。若有人能禮拜供養。長壽福貴。不信敬者。運命不久。是以祿命書雲。世有司命神。每庚申日。上向天帝陳說眾生善惡。重罪者則撒算。輕罪者則者紀。算盡紀失即其命已。是故如來為末世薄福短命夭死眾生故。說是一字頂輪五召北斗七星供養護摩之儀則。為供養者。令其命屬星數削死籍還付生籍。若諸國王於自宮中作曼荼如法護摩禮許供養。北斗歡喜為擁護。故久居勝位恆受安穩。后妃夫人後宮綵女王子郡臣三公百官上下和穆。不行非法人民熾盛。稼穡豐饒國土安寧。無有災難不現異怪。疫病死已不起境門。怨敵群賊自然退散。故以是法甚為祕要(云云。或本雲。一切善男善女自唯於是恭敬禮拜。其感應必然也云云)。   或雲。夫以北斗七星者萬物之根本眾星之統領也。人主歸之。寶祚無彊海內清平也。臣下敬之。壽命不夭禍難無臻也。庶人崇之。災害不成福祐尤盛也。緇徒信之。所行佛道皆得成就(云云)。   火羅圖雲。若不知供養法者。但造一鋪棚。前花水香花供。禮北斗七星。遍救人衰厄。得延年增算。災難殃恐皆消散。若北斗星不信者。縱有犯無有免脫之期。災害自來。必須慎(云云)。若不犯七星不供九曜人無有犯免脫之期。辰祐災害自來。慎之者其願如空谷傳音聲(云云)。   一祭文。   謹啟諸星宿曜宮等。夫以人倫生乾坤之間。群品受陰陽之氣。尊卑貧福寔雖業因之所酬。禍福榮衰猶是宿曜之所掌也。是以陰陽凶緯暗隱兩將。住二六宮之都。轉四七捨之驛。或示雲上之變化。具告塵下之災祥。天道一圖普視萬類。生日行年離無好惡。生好宮好曜者自有福祐。屬惡宮惡曜者自招禍殃。然而凡夫無識者妄為憂喜。有幸者偏謂自然之榮。不運者唯致薄命之嘆。設雖忌惡宮。有好曜助於我。何不慎。吉宮有凶曜害於已矣(某甲)。宿因多幸適生人間。自性愚闇恐多愆失。跼天蹐地常念天地之正理。朝懼暮惺。遙仰日月之真貞。而今物怪屢示。夢想紛絃。卜筮之所告不可不慎。加以今年遊年之周到於其方。八卦曜宿之行當於其曜(九曜等)。榮衰禍福盍祈來雲哉。伏惟曜宿皆悉大日如來分身。忝垂跡於萬邦。嚴施化於六道古人所傳須到歸敬矣。然則為攘禍厄於未然。為保福祐於所樂。待本命之日僅備種種禮奠。啟請事由於諸執曜等。伏願玄鑒必垂淨臨(某甲)。誠恐誠惶謹啟白(已上初段)。   次中段(獻茶讀祭文)。   某年某月某日(某甲)。於此清淨地莊嚴於寶座。謹儲禮奠敬奉於尊星等。抑人在二厄定業與中夭也。定業者非佛力之所拘。禱而無處。中夭者必法驗之所資。慎以可攘。而世人不辨。愚者混思。禱定業則貶無其驗。慎中夭則褒在其效矣(某甲)。具縛凡夫而不識其理。啻恃曜宿。聊獻禮奠。仰願北斗大神本命屬星諸執曜等。殊垂慈悲納受所說供具。加行年三十六。衰未然解脫臨本命。七十二危速疾消除。削死藉於北宮錄生名於南簡。四道開通百殃消滅。久保壽命永奉星宿。常蒙榮耀彌謝神恩(某甲)。再拜(中段了)。   次後段(獻奉祭文)。   謹啟座上北斗大神本命元神當年屬星諸執曜等。上府繁政下土多事。降臨良久夜更稍深。留供恩於弟子之處。任福壽於施主之情。見聞觸知所屬因緣。攀首平安各願圓滿。神魂為安元神自在。長生不死命競劫石。一切善願如意滿足。再拜燒錢。合掌供養矣(已上後段畢)。 丹州記雲(先獻茶初段)。   維當(歲次某)月(某)日吉日。良辰弟子(姓名)謹備香花飲食之饌。設銀錢燈燭之奠。敬奉請當年屬星本命元神本命曜宿本命宮神諸宿曜等。致誠專心恭敬供養。伏願哀愍納受護持施主增長福壽。   次獻茶(中段畢)。   謹啟座上當年屬星本命元神本命曜宿本命宮神諸宿曜等。信心施主(姓名)敬天道信三寶無二心。而今年行年(某)奉屬(某)星不可不慎不可怖。因茲謹請所屬天尊。恭敬供養香花煎茶銀錢燈明等供具。唯願天尊垂哀愍納受護持施主。年月日時厄害怖畏皆悉消除。惡夢物怪可引災難皆悉消散。晝安夜安增長福壽。   次獻茶(後段)。   謹啟座上當年屬星本命元神本命曜宿本命宮神諸曜等。唯願納受所獻供具。護持施主增長福壽。所求如意家內安穩。消除不祥消除災難。失火盜賊口舌諍論時氣疫癘厭媚咒咀。一切不祥皆悉消除皆悉解脫。未然消除未然解脫。上下諸人安穩快樂。謹啟。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讀。   般若心經(づ)卷。   諦緣度(づ)遍。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づ)遍。   佛眼部母真言(づ)遍。   一字金輪真言(づ)遍。   北斗七星真言(づ)遍。   曜宿諸天真言(づ)遍。   息災護摩真言(づ)遍。   破宿曜降真言(づ)遍。   如來慈護真言(づ)遍。   大日祥真言(づ)遍。   奉供。   大壇供(づ)箇度。護摩供(づ)箇度。   蠟燭供(づ)箇度。銀錢幣帛供(づ)捧。   諸神供(づ)箇度。   右謹佑。仰旨始自(づ)月(づ)日至於今日并(づ)箇日夜之間。(づ)口大法師相共殊致精誠勤修上件教法。奉祈大施主殿下御息災安穩增長福壽之由仍錄行事謹言。   年 月 日。阿闍梨大法師(某甲)。   御祈所。   奉讀。   般若心經(づ)卷。諦緣度(づ)遍。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づ)遍。   佛眼部母真言(づ)遍。   一字金輪真言(づ)遍。   御本命北斗(づ)星真言(づ)遍。   御本命元神北斗星真言(づ)遍。   御當年所屬(づ)曜真言(づ)遍。   御本命(づ)曜真言(づ)遍。   御本命(づ)宿真言(づ)遍。   御本命(づ)宮真言(づ)遍。   被宿曜障真言(づ)遍。   大吉祥真言(づ)遍。   如來慈護(づ)真言(づ)遍。   奉供。   花水供(づ)箇度。蠟燭供(づ)箇度   銀錢幣帛供(づ)捧。   右謹佑。仰首始自(づ)月(づ)日至於今日并(づ)箇夜之間。備香花飲食之供具。設銀錢蠟燭之禮奠。禮供御本命星等。然則啟白以祭文之由。祈禱以攘災之辭。至誠奉修。仍錄遍數。謹言。   年 月 日。阿闍梨大法師(某甲)。   北斗下。第七十二。   (本雲)   承應二(癸已)年五月朔日以二尊院本書之。 舜興。   元祿十六年冬十二月命松安寫之。   台嶺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洪道。   伏願以此書寫力速滅天變地妖一天泰平十一月十五日元變。   同二十二ыэ後地震筥根山已東大地震江戶大火事等。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七十三。   摩利支天法。   一支度。   註進。   摩利支天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脅機一前。半疊一枚。酥。蜜。名香(安悉。薰陸)。佛供(如常)。燈油(如常)。壇敷布一端。閼伽桶一口(加杓)。折敷三枚。淨衣(白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經雲。臘月十一日十五日為勝(云云)。又雲。庚子日正月一日。餘月謂建日為始(云云)。又雲。日月蝕日(云云)。   一向方。   經雲。咒師在此壇西坐。正面向東(云云)。   一行法。   佛說摩利支天經一卷。   此經中說造像法印及壇法諸成就法。不明入修義則。   摩利支天經。   最略本也。出摩利支陀羅尼并心真言(佛說也)。 不說印。   末利支提婆花鬘經(不空)。   此經大略同於集經。但頗簡略(已上經等皆同本也)。   摩利支菩薩略念誦法(不空)。   此法唯出三印三明。初一印明佛部心印并五字明為大日印明。次二印二咒是摩利支也。   大日經并釋不出此天印明。玄法軌東方三十天眾中列。不出印說真言。青龍軌同之。總廣兩軌共出字明。大法行儀式都式別更可問之。   先建立壇場安置尊像。   經雲。作四肘壇。其壇中心作蓮花坐。於其坐上即安摩利支天之像。東面安置使者之坐。名婆多羅室唎夜。南面使者名摩利爾。北面使百名計室爾。西門安置咒師坐處(略抄之)。   次并備供物。   經雲。至夜燃燈二十五盞。將五水雖中心一灌四角各一。種種香花餅果飲食而為供養莊嚴水灌如餘部說。   次於室內洗手嗽口。次於壇前禮拜。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次灑淨。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啟白神分等。次供養文唱禮(用不隨時)。   三身。佛眼。   南無曼荼羅主摩利支泥婆〃〃〃(三反)。   五大明王〃〃〃。大少〃〃〃。三部〃〃〃。   次驚覺。次五悔。次五大願。次三部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   作定印當齊觀之。前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其空界中有寶殿。殿中有妙壇。場四角有賢瓶。香花閼伽天妙飲食周匝陳列。懸諸瓔珞繪綵播蓋。周布香雲於殿內。壇上有荷葉座(依經者蓮花坐今且依師傳)。座上有●摩字。字變成天扇形(若依攝軌意者寶瓶)形變成摩利支天。似天女形。左手屈臂向上。手腕常左乳前作拳。拳中把天扇。右手甲臂并申五指。指頭垂下。眷屬圍繞。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此以振鈴)。次寶車輅。次請車輅(迦羅著耶之句下加尸利支泥娑曳醯□襼□導飀□□翩撮砯褾□□□西□□□娙列□□□□□珵說□|□炩餥砥慼慼   以左手大指捻小指甲。直豎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託之。真言曰。唵枳裡枳裡縛日羅(二合)□榳]□□  次視三昧耶。   以右手大指捻小指甲。豎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託之。真言曰。唵昇羯隸三莽焰莎訶。   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先捧器當額祈願。次誦真言)。次花座印。   合掌二手。頭指中指無名指並相博著。開掌中相去四指許。其二大指及二少指並相著直豎。真言曰。唵縛日囉(二合)味羅也莎訶。   次善來偈(合掌)。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諸天讚)。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天扇形。形漸舒漸大。量等己身。天扇即變成摩利支天。相好圓滿(云云)。   次根本印。   念誦法雲。先應結毘盧遮那佛印。二手內相叉並豎二大指即成。誦真言七遍。頂上散。真言曰。阿尾囉吽欠(平呼有歸)。   次結摩利支菩薩。根本真言印(私雲。經名身印)。   以二手內相叉。豎合二頭指。二中指各糾持。二頭指合相捻。二大指並豎合即成。誦真言加持身五處。印額次右肩次左肩次心次喉上。以各誦一遍真言。   曩莫(引)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耶(一)怛爾也(二合)他(引二)遏迦沫思(三)沫迦沫思遏度(引)沫思(四)旨跛囉沫略摩賀(引)旨跛囉沫思(六)按怛但娜沫思(七)摩哩制野沫思(八)曩謨薩睹(二合)帝(九)落乞叉(二合)〃〃〃(二合)□導襼飯□騖餀騖餘□□□□諑驛□襼導□導雜□□騖餀餘□□□□諑騖餀餼楺□襼飯□□騷□□導□□諑饐□託導□□諑飩□□襼奪□諑驒毼襼飯□□飀□  次結心真言印(私雲。經名摩奴印。摩奴者人也云云)。   以左手虛作拳。頭指大母指相捻如環。想自身入左拳中。以右手覆左拳上。即想此印為摩利支菩薩形。想自身隱在摩利支菩薩心中。摩利支菩薩心。真言曰。唵摩(引)哩制曳(二合)娑婆訶(有歸。胎軌制曳字只作文字)   經雲。左手屈臂。掌向於胸前。以頭指已下四指把拳以大指押頭指甲上。少開掌中作孔。以右手申掌從左手節上向手掌摩之。到於孔上即以右手覆蓋孔上。心相念之。左手掌見摩利支心。右手掌是摩利身。於左手掌心中我身藏隱在摩利支天心內。斯天藏我身。著摩利支在我頂上護我身(此是好知印)。   對記雲。海說出先根本真言印雲。此印儀軌不說。是密印也(云云)。權僧正大和上說。定空捻四輻甲如管。以惠手平伏以覆定管上。是密印也。昔良房故大政大臣家夜居之次。珍和上所授也。私雲。惟謹本雲。摩利支寶瓶定乎。虛成拳智掌。舒而覆雲餘本不說(云云)。   師傳雲。左虛拳。大頭相捻作環瓶口也。下尖狹。小指堅掘申右掌。以指末安左瓶口大指上摩覆之。如指剃刀筥之蓋也。只一反指之。想我身在摩利支心中(云云)。是即瓶也。彼尊以壼為三形尻細也。如持誦不同圖也(云云)。又摩利支天法。先舉大日印明。謂表本跡也。大日是本也。摩利支是跡也。佛部心印為大日印。或經中有之(云云)。   私勘頂輪王經意雲。佛言。我今說大印。金剛手言。願說佛言。我分明解說。即三部四印佛部心印(云云)。此是一切如來心印(云云)。真言只出大日五字明(雲)。此是一切如來心印真言(雲)。次即說輪王根本印也。更可詳之。大原甚密抄出初印并心真言(云云)。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大日·佛眼·本尊·佛慈護·月厭尊)。次珠還本處。次入三摩地。   如前心月輪上觀●字。吾我不可得義也。   次根本印。次部母。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此次若振鈴)。次解界。次禮拜。次奉送。   作金剛縛。直豎中指端插時花。誦真言上投之。唵縛日羅目乞叉穆。   次三部被甲。次五悔。次迴向。次下座禮拜。次出堂。次隨意經行。   右為自行抄記之。人不可用之。若依胎藏者附日天壇。其中用心斟酌在意。   一念誦遍數。   經雲。日日誦咒一坐一百八遍。或一千八遍。若一萬八千遍(云云)。   一先承事咒遍。   經雲。滿十萬遍(云云)。   一作成就法。   經雲。若人欲行東西。遠行在路者。先作水壇。喚摩利支天安置。取稻穀花和蘇蜜。火燒一千八遍。并誦咒。隨欲趣處去者。火吉得大靈驗。   又法。若欲遠行。先於私房七遍火燒董陸香并咒者。著道之時數數誦咒行者。路中若逢賊難鬼難等。皆不得近。悉自離人。   又法。若欲得錢財者。黑月十四日至十五日兩日之中。日別三時取胡麻粳米稻穀花三種火燒。并咒一百八遍者。即得錢財稱心如意。   又雲。爾時摩利支天白佛言。世尊。我有別法。今欲說之。用紫檀木廣三指長三寸。其木一面剋作摩利支像。似天女形。其像左右各剋作摩利支侍者。亦似天女形。復以別紫檀木作蓋。蓋之於像。作此像已。欲行遠道。將於此像不離自身隱藏著之。莫令人知。數數誦咒。若有所願即作水壇。壇中心安像。喚摩利支安置。以種種供養。復取蓮花一百八箇以供養之。其供養法。手取一一蓮花。一一咒之。用以供養。復以胡麻粳米火燒一千八遍并咒說。把像行時種種得驗(云云)。   私雲。作成就法。其數多多可見本經。   一形像(料材。撰好手。博士祿法。博士授戒。長寸法。正形像。帶身法。屏時離身)。   料材。   經雲。應用金若銀若赤銅若白檀若赤檀等。隨力所辨作摩利支天像(云云)。   撰好手。   經雲。其作像人遣最好手轉士(云云)。   博士祿法。   經雲。其價直者隨博士語不得還價(云云)。   博士授戒。   經雲。授八戒齋。日日洗浴。著白淨衣作之。   長寸法。   經雲。身長大少一寸二寸乃至一肘。其中最好者一二寸好。   正形像。   經雲。其作像法似天女形。其像左手屈臂向上。手腕當左乳前作拳拳中把天扇。如維摩詰前天女把扇。於扇當中作西國萬字。字如佛胸上萬字。字四曲內各作四箇日形一一著之。其天扇上作焰光形。右手申臂。并申五指。指頭垂下。其像左右各作一侍者。其侍者亦作天女形。種種嚴飾(云云)。   花鬘經雲。有一本雲。左一手○當左乳前把拳。拳中把拂形。如講法所高坐上所把形。於其拂中作西國萬字(云云)。   帶身法。   經雲。作此像已。若比丘欲行遠道。於袈裟中裹著。彼像。若授優婆塞。頭髻中藏著。於像(云云)。   頭印第二。   准前身印。各屈二中指上節頭向大指垂甲相背。即是頭印。   頂印第三。   准前身印。唯改二大指屈上節頭入掌中。即是頂印若比丘欲行遠道於袈裟中衷像。若倍人頭髻中著像即作此頭頂印以安像頭上二十一遍誦咒行道。所至之處無有怖畏。   私雲。身印如上可見之。   屏時離身。   經雲。大少行時離身放著不得共身上屏大小行。   一切能。   經雲。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日前有天名摩利支。有太神通自在之法。常行日前。不見彼彼能見。日無人能見。無人能知。無人能捉。無人能害。無人欺誑。無人能縛。無人能責。其財物無人能罰。不畏怨家能得其便。   又雲。佛告諸比丘。若有人知彼摩支天名者。   彼人亦不可見(乃至)亦不為怨家能得其便(云云)。   又雲。此咒有大神力。所作成就破一切惡。若用結界。百由旬內一切諸惡無人敢入者(云云)。   或處雲。摩利支天菩薩者。是大日三昧故。入於日喻三昧。即日天眷屬。   又雲。羅□阿修羅王為軍。彼捨脂女上天帝宮時。日月天子放光。照耀修羅兩眼眸子。修羅以手欲執日月天子。摩利支天有大勢方便故。現人間三歲少兒形。覆翳日月天宮命。修羅迷惑。亦吾以隱形法不令知。日月天子及修羅王。恆令帝釋天王悉摧破修羅王軍眾(或說雲。摩利支為助護天帝日月。恆隱其形懸日月天子前。如徵馬籠現其色界之形相也)。帝釋天每月千六日講說大品般若。故一切諸佛權化皆應稱。帝釋天所勢見故。摩利支天以大方便神通力。助護天帝也。摩利支有二印。身印隱形印。依隱印加持力故。一切天魔惡鬼不善邪魔外道不得其便。亦無見其行者形體。雖求覓。空盡神力。終不得見持修者形體。是故每七種所行時。以印真言可加持。一睡眠時。二覺寤時。三沐浴時。四遠行時。五逢客時。六飲食。七如廁時(云云。取意抄之)。   (本雲)   承應二年六月七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畢。闍梨舜興紙數十一丁。   元祿十六年冬十一月下絃日命松安寫之。 山門橫川兜率谷雞頭院嚴覺(年四十五臘三十四春)。 行林第七十四。 行林第七十五。   十二天供法。   一支度。   註進。印。又。印。   十二天供(某)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脅機二前。半疊一枚。酥。蜜。蠟。名香(沈。白檀。鬱金。龍腦。薰陸)。佛供米。御明油。五穀。時果子。胡麻。白布一端半(壇敷并蠟燭料)。上紙(づ)帖(銀錢料)。白絹一丈(疋帛料)。小桶二口(各加杓閼伽并神供料)。折敷。呂子。淨衣。阿闍梨。承仕。驅使(已上淨衣日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右支度大略也。廣略在意矣。   一赴首時分。   十二天軌雲。白月良日(云云)。   瞿醯經雲。又於日沒之時。諸天集會觀視作法之處。加威彼人(云云。私雲。以此謂之以日沒時可修此法)。   一行法。   然和尚護世天法意雲。興善寺三藏護摩法中護方神供。又不動鎮壇及翻經院施八方天儀則神供等法。是金剛頂大教行法。而或持明者不委諮搜。於胎藏教多以行之。青龍寺大阿闍梨供養護世八方天法。及大興唐寺大阿闍梨施諸鬼神法。元出瞿醯及妙膊中。妙膊中雲。供諸鬼神已後。日別供養護方天。今儀軌中。先供諸天。後施鬼神。大悲藏及祕密壇之要用也(云云)。   祕錄雲。私雲。胎藏灌頂四門神供法。出大日經具緣品義釋。胎藏一百一十二天供法。出大日經祕密曼荼羅品義釋。金剛界灌頂八方神供法。出略出經。金剛界十二天供法。出護摩儀軌。蘇悉地天供神供法。出蘇摩呼及灌頂經(云云)。   私雲。此供可有二意。一者受習真言印契一期念誦。及修護摩灌頂等法。為助修法。為護道場。為除障難可請供之。其時儀則可隨本法。二者但為消除災障增長福壽。可祈供之。其請供儀須會諸文。以足效驗之扶蔬矣。   護世天法雲。增益守護清淨行品及供養品成身成地。如大悲藏及祕密品。但普禮中加申壇主事主及十六天梵號十二小壇天帝為首中央四臂不動之壇(云云)。   私雲。丹州池上私記有兩三本。行儀各異。今依一本而抄記矣。   先設壇場。   此有二樣。一者作一方壇。總供諸天。二者道場之外八隅。或敷茅草。或敷蓮華。或敷餘青草。或塗圓壇。   護世八天法雲。蘇婆呼經雲。修真言行者日日供養護方天神。則無災難。於道場外八方。敷茅草。或荷葉。或塗圓壇○若道場外無置位處即於道場前閑淨處為方界。於中布八方。   然和尚護世天法雲。青龍寺傳但申小壇。唯山王院傳茅草覆地。 T76047101.GIF   私雲。日月一對。梵地一對。此二對位亦有二說。一雲。如今。一雲。日月置北。梵地置南。   護世八天法雲。中央安置梵天地天(云云)又雲。於帝釋左右置梵天地天。或復於龍方梵地相對置日天月天位。曜宿皆隨。轉中位觀四臂不動忿怒王(云云)。   十二天軌雲。八方天位如常。東北角梵天東南角地天西北角日天西南角月天。 次辨備供物。   瑜伽護摩軌雲。十方天供養雜粥。所謂粳米油麻菉豆相和煮盛一器中(云云)。   又雲。用小蠟燭。或紙燭。便插粥上(云云)。   私雲。隨所穩便懸本曼荼羅。前立小壇一面。以白布敷壇上。布上敷茅草。壇前敷半疊。疊左右各立脅機一腳。壇左右立燈臺二本。閼伽并花瓶等如常列置。壇上鈴杵立之(師傳私記雖無振鈴。且是依道具為法成就置。且又依為莊嚴也)。   燈明二壞居燈臺矣。右方機置灑水器(可在散杖)。塗香(行者所用)。香鑪。祭文。打鳴。左方機置閼伽(盛瓶)。塗香(多入之)。花(數房盛之)。擬錢十三棒(潣隨尊數加之)。蠟燭粥(已上二物亦隨尊數)。   此機狹少難居數盃。五穀粥等遍能護淨。以燭插上。隨其尊位安置壇上亦無妨歟。或雲。此機便宜所立之。至供養時承仕取之獻供師(云云)。五穀粥(粳米·大麥小麥·大豆小豆能料理精好。以清淨器可煮。粥之堅稠為吉。不可稀疏。以少鹽和。味之濃淡以意計之。勿嘗於口。亦和蘇蜜并胡麻粉。或盛器之後。蘇蜜胡麻粉等加其上云云)。以淨器盛(若白瓷若媔癒^。覆其器物。可薰香煙(儲燒香)。然後盛之中位一壞。殊以倍加。自餘均等。莫令多少。但留少分。宛雜類料。   師傳雲。十二天供蠟燭只如常。白飯用之。不以五穀粥飯。上以胡麻阿禮少許覆之。其上立燭(云云)。   蠟燭(細裁淨布而纏松木若檜。浸於油中良久染之。多銷融蠟可和雜油。列諸長燭一枚者火料)。 記雲。淨人六人各令持一器(所謂燒閼塗花粥蠟)若無淨人承事一人并之。隨阿闍梨之後(云云)。   私雲。相共與六人修。此供天事可見施八方天儀則并妙心大(云云)。   次行者澡浴清淨。著新淨衣。護身如例。   次入堂禮佛著座如例。次加持香水(用軍荼利印明)。次加持供物(用不動印明)。次拍掌碎除。次彈指碎除。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加持飲食印。   以右手大指摩中指申三兩遍。三指置之。又以大指捻頭指。彈指作聲。一誦咒一彈指。明曰。曩莫薩縛怛他哦哆(一)縛路枳帝(二)唵(引三)三婆羅三婆羅吽。   師傳雲。右手如無畏印勢。修食屈火。以空面橫磨火甲。異摧罪印上下磨也。而拳作彈指。拳面本立向外。彈指異發遣之彈指仰拳面也。又先師說。初以空面磨火甲而即申。立火屈風。當彈之如撥遣火天印彈水勢也。餘指如本立之(已上二說彈指異也)撥遣之時彈指。拳面仰向上彈之。異前也。謂仰掌勢拳作彈也(云云)。   次蒙甘露法味印。   以右手豎臂。展五指置上。真言曰。   曩謨蘇(上)嚕婆也(二合去一)怛他(去)櫱(去)耶(二)怛爾也他(三)唵(四)素嚕(二合)〃〃(二合)(五)缽羅(二合)素嚕(六)〃〃〃〃(七)娑縛賀(引)。   次須彌王印。   用普印。明白。   唵蘇迷盧櫱嚕婆耶唵素嚕〃〃婆羅素嚕〃〃〃〃娑婆賀。   次一字心水輪觀印。   仰右手掌觀掌中●鍐字。從字流出甘露醍醐日月乳海。即展開五指向下。臨食器中。明曰。●鍐(有歸)。   次啟白。次神分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南無三身。   〃〃曼荼羅主四臂阿梨耶娑羅那多菩地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三反)。   〃〃十二泥縛諸宮宿曜一切眷屬。   〃〃三寶海會一切佛菩薩等。   次驚覺。次九方便(若五悔。不用供養文。唱禮九方便之時。亦可用金剛輪印真言)。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曼荼羅主。   大聖四臂 不動明王 以本願力。   現暴怒相 吞諸障惱 帝釋天王。   三十三天 八大藥叉 火天大山。   五大佛眾 十二大天 四十火神。   琰摩法王 死王死後 大黑夜神。   七母女天 大山府君 五道大神。   司命獄卒 羅剎大王 三部鬼王。   九種鬼神 三類神鬼 水天龍王。   八大龍王 五方大龍 二十五部。   一切龍王 風天大王 風輪毘嵐。   障散懷等 定界地中 一切風神。   多聞天王 四大天王 八大藥叉。   十二藥叉 十六神王 乾闥富軍。   鳩盤荼等 毘捨毒龍 夜叉羅剎。   伊捨那天 魔波旬天 六欲天眾。   四十住處 十一天眾 大梵天王。   四禪八天 三十六天 五那含天。   十地菩薩 地天大王 堅牢善女。   大辨功德 二十八部 河海山野。   聚落巷陌 宅園井池 灶門草樹。   一切神等 日天子眾 七曜九執。   五星七宿 月天子眾 二十八宿。   十二宮神 百官主宰 大施主等。   三九合宿 本宮本今 各各還念。   本誓悲願 降臨道場 護持(某甲)。   消除不祥 諸不吉祥 皆悉解脫。   增長福壽 一切所求 皆令滿足。   殿內安穩 諸人快樂 及以法界。   平等利益。   次五大願。次三部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定印)。   端身正坐。當想前地結之上金剛牆之內有大宮殿。七寶合成。垂諸瓔珞。繪綵幡蓋寶柱行列。垂妙天衣。周布香雲。普雨雜花。奏諸音樂。寶瓶閼伽天妙飲食。摩尼為燈。於宮殿中有大壇。壇中心盤石。盤石之上有●憾字。字變成劍。劍變成四臂不動明王。有十二大威德天圍繞。明王各坐本位(若欲細觀。諸天本方位所各觀。置各各種子三昧耶形。其種子普初消息)。   次治路。次勸請(□跪合掌。或雲捧香呂)。   先奉請不動明王。   謹請曼荼羅主大聖四臂不動明王與諸眷屬來降。於此我所辨供願垂納受(伏願宜加衛護於我道場施主某甲。消除災難。增益福壽。得大安。至心頂禮云云)。   次召請十方世天(心請十方諮白延請)。   謹請東方憍屍迦天主。東南方火天佛等。南方琰摩天王。西南方羅剎天王。西方水天龍王。西北方風神王等。北方多聞天王。東北方伊捨那天王。與諸眷屬(次次如上)。   謹請上方大梵天王。地居所有諸天神王。日天月天。九執諸宿。與諸眷屬(次次如上)。   若此外有所樂尊者。臨時加之。斟酌在意。   次梵號奉請。先奉請明王。   右手結刀印誦慈救明。明末加翳係呬句。三度召之。   次帝釋天印。   內縛二風申如針。真言。鑠吃羅(二合)也娑縛(二合)賀(有歸)。   次火天印。   定掌火空相捻。三用惠豎。四輪空度。橫在掌中。風屈三召。真言。阿擬曩(二合)曳娑縛(二合)賀(引有歸)。   次焰摩天印。   定惠合地風背入月。真言。縛(無肖反)縛娑縛多野(二合)娑縛(二合)賀(有歸)。   次羅剎天印。   左掌向外。以空押地水甲。置豎火風。名刀印。右手安腰。真言。羅(入)吃察(二合)娑地跛多曳娑縛賀(引有歸)。   次水天印。   內縛二風敘圓相柱。是索印。真言。阿播缽多曳娑縛(二合)賀(引有歸)。   次風天印。   惠拳直敘水。以空押地火風甲。定拳置左腰。真言。縛(引)野吠娑縛(二合)賀(有歸)。   次多聞天印。   虛心合二地入掌交空豎。風側屈一寸不相著。真言。味室羅(二合)摩拏野娑縛(二合)賀(引有歸)。 次伊捨那天印。   定拳直豎火。而風當火背屈之不相著。真言。嚕捺羅(二合)野娑縛賀(引有歸)。   次梵天印。   定掌立向外。以空捻水。餘指敘散。惠拳如常。真言。缽囉(二合)惹野缽哆曳娑縛(二合)賀(引有歸)。 次地天印。   合掌十指端相捻屈之令圓。其掌令空如瓶形。真言。缽囉(二合)體(丁以反)吠曳娑縛(二合)賀。 次日天印。   二手顯現合掌。二水入內。二地相並。二火少屈不相著。二風直豎。二空置額。真言。阿爾怛也(二合)野娑縛(二合)賀(引有歸)。   次月天印。   定手火空捻。餘直豎。如持蓮花也。真言。戰捺羅(二合)野娑縛(二合)賀(引有歸)。   次七曜印明。   先合掌十指相著。二風與二空極相開。真言。唵櫱羅(二合)醯濕縛(二合)哩耶缽羅(二合)跛多而輸(二合)摩耶娑縛賀。   次二十八宿印明。   先虛心合掌。二火外相叉。二空亦相叉。真言。唵諾乞灑(二合)怛羅(二合)濕(定而反)蘇那爾曳娑縛賀。   師傳此二明不用之(云云)。   已上諸明之末可加曳醯呬之句。   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以散杖灑諸位)。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祭文。   某甲敬白護世天王十二宮神九執火天二十八宿業道冥官本命宿等。我今遇此災變。其事相淩。敬謝天眾。順佛教敕。受我迎請。悉來赴會。嚮此單誠。發歡喜心。為我某甲。息災除障。增長福壽○唯願護方天王遊宮宿曜。順佛教令施我無畏。令安樂住(此啟請是本文也。當時意趣臨事而用)。 次供養。   先散杖灑中心四臂不動位。真言誦閼伽明。   次以中名指彈小塗香。用塗香明。   次以一花置之於坐處以獻花。用奉花明。   次取燒香器置之。用燒香明。   次以粥一杓供之。用飲食明。   次以蠟燭指粥上。用燈明明。   次供養世天。   先取散杖灑帝釋位。真言。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印捺羅(二合)耶遏鉗。   次以中名指彈斯少塗香。即言斯淡。   次以一花置之於坐。以斯花言浦澀(二合)甘(補廿反)。   次焚薰陸香置之座前(私雲。取香器薰之)度補甘。   次率一杓粥置於葉上。即言末臨。   次用小蠟燭插在粥上。即言爾補甘(二合)布惹(引)室哩(二合引)泥(去)縛補怛囉(二合)寫扇底俱嚕娑縛(二合)賀。   東南。次南方。次西南。次西方。次西北。次北方。次宿。每位從水至燭獻畢。然向其次。其燭作意獻諸位。未遍已來。莫令燈滅。或須助伴驅使數人各執一事以施供。若一一自取。恐燈不終。法事似不吉祥(私雲。每座位當天助。未加遏甘乃至娑縛賀)。   已上供養作法師傳。私記如此。是護世八天法之意也。私稟受師說雲。先捧閼伽器誦其明。想始自中台四臂不動尊。總諸天等奉之。   次塗香。時花。燒香。粥(飲食明)。蠟燭(燈助明)。一一准閼伽奉之。但蠟燭自本粥上插之。今只付火誦二箇明不捧之耳。私雲。似違本法。右易行矣。   次讚(諸天漢語讚。右旋誦之。或打缽云云。然和上讚世之法。慈覺大師所傳圖行。用八部讚。今文加供不動須具五讚彌善云云)。   次還著座。次普供養(如十八道)。次法花(云云)。   次再白求事(如祭文也)。   觀想護世天王。各從天宮降臨來此。作本位標心令住。某甲敬白護方天王十二宮神(云云。具如前)。   次念誦(先佛眼。次大日。次不動。大吉祥二十一反。佛慈護百八遍。當壇主天之真言百八返。自餘天等之真言。各七返一字)。   大吉祥真言(然和尚護世天法雲。有用大吉祥天女真言。有用佛眼七曜吉祥成就真言。今謂可上文供中吉祥天子真言云云。私雲。更可問之)。   當壇主天之真言(息災帝釋·增益梵天·敬愛多聞·調伏羅剎)。又可有事主天勘十二天儀軌矣。   念誦了可唱雲。   將此持誦 饒益諸天。   願諸天樂 轉更增勝。   次乞歡喜(師應執香爐遍乞歡喜求請無失)。   供獻之間 多不如法。   唯願慈悲 施我歡喜。   次禮拜(乍居禮之)。次解界(火院左轉)。次發遣偈曰(私雲。打金取香呂。頌偈了打金云云。次作印明云云)。   諸天自在威神力 令所求者速成就。   唯願天主還本宮 後若請時垂哀赴。   印明。   以右手作拳。以大指捻頭指。仰掌彈指作聲(七反)。唵吉裡吉裡縛曰羅(二合)目莎訶。   次三部被甲。次神分。   傳授記雲。末後留少許。餘粥多著清水。於粥中著少許餅子果子。塗香時。花總著了誦甘呂真言。以手加持令人擎送淨處。寫地上施與諸惡鬼神。願擁護施主歡喜更莫迴。頗便須往還。然後洗手。於道場中發遣聖眾。始廢道場。盡皆歡喜。令得福祐也(護世八天法雲。次施一切鬼諸食云云)。 右附丹州池上記之次第抄之。件私記多依護世八天法(云云)。若樂最略。行者如形師說記。今略抄出其願許耳。   普座。護身。加持香水。灑水。加持飲食等。三種印明。略啟白。勸請(大鉤召)。獻供(如上私師說)。普供。誦諸天漢語讚。法施(心經·大日·五字明·戒波羅蜜真言)。念誦(大日·一字·佛眼·慈護·帝釋等真言)。祈願。啟謝。迴向。發遣。護身。超去。   若依十八道欲修此供者。如丹州一本記。左所出是也。   十二天略次第。   先行者護身。次入堂。次禮佛。次著座。次加持香水(用辨事明)。次灑淨供物(先灑自身次始自東北灑口唱吽發)。次加持供物。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加持飲食。次甘露。次一字心水輪觀(已上三如施餓鬼)。次開白。次神分。次(若唱禮)。次驚覺。次九方便(若五悔)。次五大願。次佛部三昧耶。次蓮花部三昧耶。次金剛部三昧耶。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前地結上金剛牆內有大海。海中有須彌山。山上有師子座。座上有蓮花。花上有寶樓閣。閣內有大壇。壇中心有盤石。石上有唅字。唅字變成智劍。劍變為四臂不動。有十二大天圍繞。行者有閣前(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勸請(若香爐若普印)。   至心奉請 本尊大聖 四臂不動。   十二大天 與諸眷屬 來降於此。   受此供養。   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眾(或一一用各各印明勸請之)。   先右手結刀印。不動明末加翳係呬句三度召之。   次從大自在天次第結各各印。誦各各明勸請之。   次辟除從魔(如悉地)。次觀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如悉地)。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先以承仕以蠟燭插一杯。飲食所阿闍梨。阿闍梨受取。先誦飲食明。次誦燈燭明。次誦不動明。頂戴供養。返令得承仕。闍梨指示尊位。令置彼所。始自大自在天次第供之。但未遍供了前。不令蠟燭滅)。次普供養。次讚。次祈願。次根本印(或說始自不動十二天皆結)。次加持珠。次正念誦(不動十二天普誦之遍數在念)。次置珠本處。次根本印。次部母(金剛部母如悉地)。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用印)。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次祈願。次閼伽。次啟謝。次解界(火院右轉)。次奉送。次三部。次被甲。次下座禮佛。次出堂(已上次第依十八道。但供養作法本軌相違。依易作之)。   池上記了。   池上記又本雲。若供八方天之時。後四天除之。或供十七天。或供二十餘神。是只人師之意耳。   私雲。瑜伽護摩軌出十天(八方上下如常。以東方為始。中置四臂不動。雖無圖位。出七曜二十八宿真言。然和尚雲。金剛界十二天供法出護摩儀云云意加日月二天歟)。十天法中出十二天(以東北方為始如常)。十二天儀軌唯出十二天(如常但以東北方為始)。護世八天(如常)。法中出十二天(如常。但以東方為始。又中位四臂不動云云又九執諸曜宿云云)。   十天法雲。東北方大自在天印。   右手作拳安腰右。左手五指直豎相著。地水二指屈中節。火風空三指各少相去即成。真言曰。唵伊(去)捨曩曳娑縛(二合)訶。   東方帝釋天印。   右手同前。左手五指直豎相著。地水二指屈中節。以風著火背。空屈中節。真言曰。唵闍捺囉野娑縛訶。   東南方火天印。   左手作拳安腰左。右手五指直豎相著。屈空納著掌中。風屈中節。與娑縛訶相招。真言曰。唵阿哦那曳娑縛賀。   南方焰摩天印。   先合掌。二地屈中節背相著。二風亦屈背著。以二大指押各風中節即成。真言曰。唵焰摩耶娑縛賀。   西南方羅剎天印。   右手作拳安腰。右手五指直豎相著。屈地水中節。以定端押地水甲即成。真言曰。唵地哩底曳娑縛訶。   西方水天印。   右手如前。左手握拳。空勿入掌中。風直豎。中節少屈即成。真言曰。唵縛嚕拏野娑縛訶。   西北方風天印。   右手如前。左手五指直豎相著。地水屈中節即成。真言曰。唵縛耶吠(敝洗反)娑縛賀。   北方毘沙門天印。   先合掌十指內相叉。二水豎頭相柱。二風豎微屈。左空入右掌中押左火甲。右空越左空背入左掌中押右火甲。二風與訶相招。真言曰。唵吠室囉縛拏野娑縛訶(私雲。已上八方天印出略出經)。   上方梵天印。   右手作拳安腰右。左手五指相著豎之少屈。其高少許過肩。即成蓮花想。真言曰。唵沒羅含磨寧娑縛訶。   下方地天印。   先合掌。風以下四指頭相拄。前方大開。二空各著風側。真言曰。唵畢哩體(地以反)微曳娑縛訶。   日天印。   不異前地天印。但以二空頭各拄水下節。真言曰。唵河(去)爾底(多夜反)也娑縛訶。   月天印。   如前梵天印。但作掌中有月潔白想。真言曰。唵戰(散反)捺囉(去)也娑囉訶。   瑜伽護摩軌不明印。唯出真言。皆如十天法。十二天軌印明大略同十天法。但風天以下印稍異。本明之外出密語咒。可見之。   曼荼羅。   十二天軌雲。先畫其像白疊上。非寄膠。但用木膠。作四肘壇。安置其像。從東北為首。順迴(乃至)北方毘沙門。壇中地四角安。今四天東北角大梵天。東南角地天。西北角日天。西南角月天(云云)。   一形像。   私雲。此軌不明形像。此等天像諸軌散在。不遑委勘。但於此中帝火焰羅水多梵地各如彼抄。自餘四天今略抄之。古今曼荼羅可窮拜矣。   風天。   護摩軌雲。西北方風天。雲中乘獐。著甲冑。左手托胯。右手執獨股頭創(別同作)。創上有緋幡。二天女傳之。并藥叉眾。   圖雲。黑紫色。右手持幢。末有半月形。赤幡靡風飄之狀也。左手拳押腰。身著冑等。鬢髻白長。仙形也。   伊捨那(舊雲摩醯首羅天。亦云大自在天熾盛光軌雲。欲界自在伊捨那。注雲。小自在)。   護摩軌雲。乘黃豐牛。左手持劫波壞盛血。右手持三戟創。淺青肉色。三目忿怒。二車上出髑髏為瓔珞。頭冠中有二仰月。二天女持花。   圖雲。青肉色。左持缽。右持三股戟以髑髏為瓔珞。著天衣。後本黑色。戟。著草袋。   日天。   圖雲。肉色。左右持蓮。乘五馬車。著天衣。馬色赤。後本白馬。   或十二天曼荼羅中。右手持杖。杖上有仰月。月上日輪。左拳押腰。乘八馬車。輅前有小天。   月天。   圖雲。白肉色。左手持杖。上安仰月形。乘三鳥。   或本。持杖之上有半月形。左手屈指當胸。或十二天曼荼羅。右手持杖。杖上有半月形。形上有兔。左拳押腰。   一功能。   十二天軌雲。爾時普賢菩薩○即從大寶金色蓮花座起。而白佛言。若十方微塵剎土眾生五濁惡世。煩為貪瞋癡。煩為嫉妒邪慢。或依山神樹神邪魔鬼神逼。為厭魅咒咀手為切害。壽命短損。福德威粍。唯願世尊。為我說是法要。令得利益。爾時蓮花胎藏世界摩訶毘盧捨那如來讚言。善哉善哉大士。汝久遠已來具足大慈悲。於眾生多所饒益。諦聽思念之。護持佛法十二聖天成就大願。護助佛法。覆護眾生。若欲求壽命。若求官位。若求敬愛。應此答此。至天無不遂所願(云云)。   又雲。爾時摩訶毘盧遮那如來。說此法要已。告普賢菩薩○汝普令得一切眾生聞知。皆蒙利益。先修此法時。內外清淨。勿生疑惑。在家出家大饒益。所以者何。愚癡者得於智惠。短命貧賤者得無量珍寶。修此法時。覆四方雲雷響動鳴。大地振動。必知法盛。又夢大蛇見端散小兒現。又雨雨大風吹。應知法盛。說此語時。普賢等大菩薩曼陀羅聖眾一切大眾皆歡喜(云云)。   (本雲)   承應二(癸巳)年五月十日以二尊院本書之。 阿闍梨舜興。   元祿十六年冬十一月命松安寫之。   中天雞頭院闍梨嚴覺。 行林第七十六。   七十天供法。   一支度(支物皆如十二天法。但米油五穀紙錢等。可相計七十餘增之程也。又可見熾盛光法中七十天供之處)。   一起首時分等(可准十二天法)。   一行法。   七十提婆供法。   私雲。學此天供人。以此書對受。非是本書人師抄也。   初出普禮。其次雲。本軌。中天竺國大那爛陀寺梵僧屍羅跋陀羅三藏。貞元十二年。於興元府譯。   次列十六天名(私雲。同熾盛光軌)。   次出諸天漢語讚。引珍和尚口決。又次五大三部十六天十二宮二十八宿八天印明出之。十六天以下諸尊印明。全同熾盛光軌。此中不出行義次第。   大原決雲。師曰。七十天人師意樂也。其靈驗炳焉也。其圖是熾盛光曼荼羅八葉替安意樂尊也。而其供作法一同十二天供(但蠟燭等七十餘也。以之力畢耳)。初供養時。獻蠟燭供。次普供。次讚(如十二天供)。次可禮拜七十餘尊。一一尊若一二三五七乃至百反一一起居。禮之(如陰陽祭有此禮拜儀)。次如常念誦之一一諸尊真言(云云)。若有助修諸共漏之(云云)。   先著座。次排此供物(八十四壞或念誦了後居之云云今依先傳)。次啟白神分祈誓發願。次供養法。次念誦。次正供之(次第可見之)。次祭文(有二傳。今雲讚後所始)。次須彌等三真言。次諦緣度罪常大般若略頌。次諸天總別真言。次左方五供。次〃作法(如常云云)。   已上法性房(云云。初夜作法也。後夜日中如例云云)。   先啟白。神分。唱禮。九方便。發願。次供養法。次讚(大日不動四智等)。次念誦(大日不動三部總咒)。次三種真言。加持供具。次以蠟燭剌粥上。次正供之。次以紙錢捧頂拜供(納料樻)。次佈施。次普供養。次諸天讚。次發文(三反)。次諸天總咒(一二三百反許)。次諸天心咒(千反)。次一字咒。次佛眼咒。次五如來名。次緣生偈。次三摩耶戒。次後供養。次閼伽。次振鈴。次禮佛。次五悔。次迴向。   已上禪定僧都(初夜作法也。後夜日中可知云云)。   先辨六種蠟燭。次著座。次禮拜(三寶天等)。次淨地。次淨三業。次三部被甲。次加持香水。次光澤。次加持壇。次表白。次神分。次供養文唱禮。次驚覺。次五悔。次金剛輪陀羅尼。次地結四方結。次觀壇中有唅字。次四字印明。次諸天總。勸請。次梵名勸請。次示三昧耶。次閼伽。次花座。次虛空結火院。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尊讚。次持總供養印真言可供天等(用金剛合掌)。次天讚。四智讚。次祈願。次以劍印加持五處。次念誦。次以前劍印加持五處。次後供。次尊讚天讚。次祈願。次補闕。心經。次迴向閼伽。次解界。次示三昧耶。次發遣。次三部被甲。   已上古私記。御願寺僧都本(云云)。   已上決了。   私雲。本軌那爛陀寺屍羅跋陀羅譯(云云)。是何本哉。私案雲。見四城軌可知之。   一圖。 T76047601.GIF   天曆元年十二月十二日。稟受熾盛光菩薩七十天供儀軌。於法性寺座主內。供奉十禪師鎮朝阿闍梨既畢。   七十天唱禮。   先三身。佛號。如熾盛。次梵天帝釋七十諸天諸宿曜等(云云)。次三部界會(云云)。自餘更無(云云)。   但二十八宿起自星張至千鬼柳。十二宮始自師子終於蟹宮。今案大師故闍梨御圖。不載增長廣目二天。今據能授師說圖。既有二天王。即大阿闍梨傳說雲。今慈覺大師渡海圖無此二王。但山下座主上綱御大師胎上綱奉為故。贈大政殿下。於九條院奉供件天供。最初之夜夢中著金銀甲冑魏〃佩金鏘二人來去。我等隨力勤仕公家。今有何意上人撰捨我等問雲何人(云云)。即度〃稱名雖今不聞。其人漸以覺畢。倩案夢想頗以難得意。但蘊計所供七十天諸威儀有勢提婆。皆以烈圖。今所不載增長廣目二人。若是天示歟。次以相加上二天奉供。其夜夢想前二人來感悅(云云)。因是我一室必可加供此二天傳說(云云)。今此夢件內供奉傳示。乘叡為後記之。   (本雲)   承應二年六月九日以二尊院本書之了。   舜興。   元祿十七年甲申上元日書之。   雞頭院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七十七。   歡喜天法。   一支度。   註進。   聖天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高八寸)。燈臺三本。脅機二腳(長一尺五寸廣八寸高八寸)。半疊一枚。酥。蜜。名香(沈水薰陸白膠)。白布一端(壇敷料)。紙一帖(雜用)。火缽一口(口徑一尺七八寸許)。小桶二口(各可有杓閼伽神供料)。定桶一口。水桶二口(大小)。杓一柄。飯樻一口。呂子二覆。折敷五枚。媔瞻Q口。小出器五十。炭七籠。果子十合。胡桃二百果。小豆一斗五合。能米三石五斗。油七升。   淨衣。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二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名香。白膠·薰陸(本軌)安息·白膠·沈水(迦陀缽底經)。淨衣色(白赤等色隨而斟酌)。   聖天供支度(七日)。   白米三斗五升。油五升(御明一升四合。浴油一升八合。煎物料一升八合)。少麥彩一斗四升(七升糯米二斗八升一斗四升)。糖一升四合。胡桃子三升(百四十果)。赤小豆七升(三升五合)。酒一斗四合。大根十四把。時果子一斗四升。鹽一升四合。叩戶五口。黑燒十口。少春日五十物。炭少少(十四籠)。薪七荷。續松七把。蘇蜜。名香(少〃)。紙一帖。壇一面(經二尺六寸高八寸)。脅機一前。半疊一枚。燈臺二本。火爐一口。足桶一口。大桶一口。小桶二口(閼伽桶并神供料)。杓三(大一小二)。折敷五枚。飯櫃一口。壇敷。大幕一帖。   淨衣(白色赤色)。承仕一人(淨衣)。驅使二人(淨衣)。人供(如常)。   右或人支度也。臨時加減消息在意。   一起首時分。   軌雲。白月一日(云云)。經雲(廣本)。取白月四日作即是成就日(云云)。   迦那缽底經雲。白月若黑月二日八日十五日(云云)。軌雲。平曉日午(云云)。經雲。一日三時或一時(云云取意)。   教行記雲。日中平曉供飲食。但至初夜只用香花供也(云云)。   一向方。   使咒法經雲。彼像向西方。咒師向於東方(云云)。有法同之。   私雲。息災等向方可依常儀歟。又隨所穩便。   一行法。   使咒法經(菩提流支譯)。   經雲。爾時毘那夜迦。於雞羅山。集諸大眾梵天等及無量億數鬼神等。於大自在天請言。我今說一字咒曰(云云)。   私雲。是略本也。此經略說作壇法浴油法。不明行法。不說手印。其廣本中說多咒法。   大聖天歡喜雙身毘那夜迦法(不空出陀羅尼集經第十一諸天下卷)。   私雲。勘集經第十一卷雲。諸天等獻佛助成三昧法印咒品。此卷中說梵天等乃至夜叉羅剎二十餘天印咒。歡喜天其一也。不空譯出與集經有少異。所謂集經唯出身咒。軌如心咒。心中心兩咒。軌有讚歎咒。咒水護身洗浴三咒經無之。軌造像法(六臂)。經無之。自餘大略同於集經。此兩本中不委行法。   佛說金色迦那缽底陀羅尼經(金剛智譯)。   經雲。一時佛在捨衛國加蘭竹林園○愍念一切眾生。說此陀羅尼。付囑金色迦那缽底。爾時世尊即說真言曰(云云。真言如下抄)。   佛告舍利弗。此是金色迦那缽底除障難真言(云云)。   此經中說塗壇法畫像法結線法。不說印相。但雲印法並通用諸毘那翼迦法通用(云云)。   大自在天法則儀軌(菩提流支)。   此軌中明六道真言加持淨水香花等咒奇飲食法造像作壇作成就法。不出印相。   私雲。蘇婆呼經上卷降伏毘奈耶伽經陀羅尼集經第八十一面經奇特佛頂經第二卷等。有除毘那夜迦障難法。往而見之。不能具載。   有丹別記并大原記。但附持明房記傳習行儀。今依彼等聊記大略。   初莊嚴道場安置本尊。   有法(善無畏譯云云)三造像已在室房中。勿置佛室(云云)。   私雲。訶裡底法有此意雲。當別置淨室。不得於佛佛堂精舍中。作法恐難成就(云云)。   使咒法經雲。於室內。用淨牛糞摩作圓壇。隨意大小(云云)。本軌調和毘那夜迦法中雲。以水摩水。作二肘水圓壇。如盤大亦得(云云)。   有所云。縱廣一肘半。高一指。以黃土塗(云云)。又法雲。今世塗壇處不用牛糞。若不塗土壇者。以木壇圓作之。隨願便宜耳(云云)。   或私記雲。和念答忽新不能作木壇者。軌等上敷淨布。圓滿置供物。則可圓壇耳。   私雲。有所說高一指者。准訶裡底法。若是大壇上更作短小壇歟。若不然者。高一指言尤難思矣。彼法意雲。作四肘方壇如法塗拭。又以白壇香泥於方壇上。作一圓壇。安像於中(云云)。   次辨備供物。   燒閼塗花(如常)。清酒。蘿蔔。歡喜團。餅。飯。羹。粥。唐果子。木果子。種種珍物。以上各二盛。但至於粥者。後夜可奉供之。師說雲。以胡桃浮酒上。或和蜜入團中可煎之。   私勘本軌雲。用蘇蜜和□□□裀□□櫸□飀□礸□蛂慼慼慼慼歎ョ慼慼慼慼熱u□□聯奈祏榖□夾□□□□□飀□□□□姶□□□倫謾腄潼瞴慼慼慼撙{□K□訌認j□□□□□□□□□□擤□|□□□□團蜜和蘿蔔但是新勳果子蘇燈一盞以為供養。取蓮絲宛燈心(云云)。   教行記雲。作團法。用蘇蜜和□□□奰□隔F□□奅楅礽□妲驛j□褻娜□楅婤埤□蓮□□綠□□□  又雲。新花果蘿蔔美酒羹粥種種珍美之物。能能可辨備壇上。   又雲。本法雲。一盞酒而為宛前後之供。已上物皆不誤各各二盞。日中平曉可供養並飯食。但至於初夜。只用香花供之(云云)。   私雲。有法雲。諸貴物皆備好物莊嚴。每日三時奉供(云云)。或記出此文雲。違例事也(可尋之)。若二時飲食一時花水隨言便故雲每日三時。云爾故不言三時飲食。供也。   (一會)次為別意趣。三時供又有何失耶(次會)。   大日經義釋雲。歡喜丸。應以蘇煮諸餅。糅以眾味及三種辛藥等。令種種莊嚴。   寶樓閣經中雲。歡喜團。所謂沙糖糠米□□□□綠□□□□飀□妧□□膳□□□□空□□□□□婉□□□□□□飯□□□勒□襐□□□褸諑□□□飀□T76047801.GIF   後夜。粥·團·煎餅·果子·大根·酒。   日中。飯·汁·餅·團·煎餅·果子·大根·酒。   私雲。有所云。蘿蔔二十枚(云云)。或記雲。二十枚者。二器各可盛二十枚歟。為當二器合可盛二十枚歟。二器合可盛二十枚也。蘿蔔多各盛二十枚彌吉也(云云)。酒以胡桃子浮其上。或記雲。以蘇和入酒。冬溫盛之(云云)。或記雲。酒有餘剩者重供之。例如人間與熟也。   本軌雲。日別取新者供養(云云)。   或記雲。有法雲。餅等每時新可作之(云云)。此事似甲一也。雖而多人。依安條數日斷一度調置。是似宜耳。私安之。若好嚴重者。雖非每時。而一日斷為一度調置尤宜歟(云云)。   又雲。施主送供皆悉可盡之。不可有欲染。為施主頗有不如法。兼為自身可招災難。多人依此邊誤耳(云云)。   有所云。若咒師白衣著。皆驅使等淨衣。不淨者不用作。其供養時。以人口莫火吹。以扇。不信人·死亡事·產生家人·奴婢·諸女人·假名僧沙彌弟子。莫近觸淨薦莚桶杓。其資具皆清淨(云云)。   次上堂作法。   清淨沐浴。著新淨衣。入空無相無願三昧。頂上觀覺字。燒身內障外障煩惱。至道場門。彈指如常。   次未著座禮拜三反。觀智法身毘盧捨那隨類示現之身(云云)。   教行記雲。欲供時。先清淨洗浴。著新淨衣。往向本尊曼荼羅。啟白三日五日乃至七日可供施大聖天之由。其辭雲。今日為某甲欲求成就其事。可供大聖天。仰願本尊軍荼利菩薩摩訶薩。敕語彼天及眷屬等。供施之間不嫌飲食粗惡。哀納接受。決定可成就悉地者。既隨順佛法。誓願護持諸修瑜伽者。化度眾者。今日相應本願必可護持成就之。即往天壇。未著座禮拜三返。觀想禮大日如來最後之身也。   又雲。大日經釋文雲。毘盧捨耶無所不至之身。我為化度隨類眾生。普賢最後現尾那夜迦身也。   私雲。此記意者。先立軍荼利壇請供祈請。然後可供此天歟。   次著座。塗香摩手。普禮大聖眷屬六道尾曩也迦等。   含光記雲。將修此法時。先應敬禮大毘盧遮那。次禮觀世音。後禮軍荼利。即得效驗。遍照與觀音是其本尊身。軍荼利其調伏者。所以先歸教也。大廣智言。若有毘那夜迦障難者。應修真言法。其真言法中有三部。三部即三尊。三尊即佛菩薩金剛。佛菩薩金剛即毘盧遮那觀世音軍荼利。是三部法能能制三業懈怠。除其懈怠故。障難永絕不起(云云)。 次加持香水等(光澤之後。加持飲食等印明可用之)。   次加持香湯(召承事令煖湯。夏時用水亦吉)。   二手外叉。二風豎屈。頭相著。二空入掌中。明曰。唵阿拏婆折利波跛隸拏訶。   先以吉裡吉裡明灑香湯。然後以此印真言加持之七返許。次以長二尺許箸挾取天像。臨香湯上。以杓酌湯。當洗浴天像。洗浴之間誦上真言七遍。洗浴向天啟白可洗浴之。由跪取天像洗之。觀想以本清淨水洗浴毘盧捨那身。以鍐字洗阿字本不生之體義也。奉浴已。即以二三枚紙拭天像。挾箸安本座。此洗浴初後之事也。中間不可洗浴。   私雲。洗浴咒出本軌。餘經軌等中不見此事。教行記等皆用之。結願時浴油。次洗浴之。而後用五供等也(云云)。   次啟白。次神分祈願等。次唱禮。   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圓滿報身盧遮那佛。   〃〃千百億他身釋迦牟尼佛。   〃〃伊捨那耶提婆羅惹。   〃〃象頭人身大聖歡喜毘那夜迦羅惹。   〃〃毘那羅曩迦九千八百諸大鬼王無量無邊一切眷屬毘那夜迦羅惹等。   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被甲護身。次地結。次方結。次道場觀。   想水壇上有雞羅山。山上有宮殿。宮殿之內有圓座。座上有荷葉。荷葉上有虎字。是字變成毘那夜迦王。像頭人身也。本誓之故。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現女天之身。相著眷屬。天等圍繞。   教行記雲。觀想圓壇上。有四葉蓮花。每葉有四種字。東面葉在唵字。西面葉在頡哩字。南面葉在爾賀字。北面葉在忙字。此字變成大聖天身被勸請眷屬毘那夜迦。圍繞圓壇邊(云云)。   私雲。大自在法則軌雲。作四肘壇。中畫四葉蓮華。於蓮花上。東面葉上畫唵字。西頡哩字。南賀字。北面葉上畫虎□業逆□□□□□謗閥□□□|□□□□逢□□□嫣‥□□央撫ヾ撩痋慼潑p□□嫣‥□蜀□□荂璋鞢慼慼慼慼慼嬈□蘤□|□□吤芩□集醥姣|□靨□嫦巢|漥嶧□孱□□□芣|□胥□蓩棣|蓩樊姦□□□¥□□蘆□□□□□‥□□蘆□□譏□□悅器□蕩□漥嶢譨約□□珥□|□□r薩迨□‥迨□r縈□□□‥□□□□§□□□□趑S□藎□□芃D崢□□□耩□瀤薩□□橤韱□□□□‥□蘤□¢□□珨r縈□□□□□□□葷□楫□§灦□¥□□蘦□□□□珧貥崢□譏□¢珥□貧□□譏□□□I腹澎a□¥翩模迭慼樓寣慼撳捸慼H譥腹澎a□□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印明。次請車路。次送車輅。次結召請本尊印明。   軌雲。請召印咒。以二小指二無名指相鉤向內。即以二中指豎相叉。又以二頭指各豎附中指。以二大指亦豎附近頭指側。大指來去。咒曰。唵簸迦羅(二合)主拏禰(七)縛哆也(二合)曳醯呬娑婆訶。   次辟除從魔。次示三昧耶。次上方結。次火院。   次閼伽。唵櫱拏囉即多(引)也薩縛賀(用心咒且吉)。   次奉座。二手外縛二腕相合真言曰。唵縛曰囉味羅也娑婆訶。   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   始自塗香花燒香供養真言曰。唵納惹夜(引)也薩縛賀。   次飲食果子團蘿蔔等供養真言曰。唵末度〃〃末羅也薩縛(二合)賀。   次燈供養真言曰。唵發吒娑縛(二合)賀(通用飲食以後了)。   次普供養印明(如常)。次讚(金合)。   軌雲。讚歎咒。唵娥娜簸(波上下同)底扇(上聲呼)底沙縛(二合)悉底摩訶哦娜簸底娑縛(二合引)賀(引誦七遍)。   次祈願。次千轉念誦。次入定(入無相三昧觀想天本誓云云)。次結根本印身五處(私雲。用前勸請印以不來去大指為異。真言用心咒)。   軌雲。身咒(私雲。含光記名哦那缽底王真言)。   曩謨尾那翼迦(二合)寫賀悉底(二合)母佉寫怛爾也(二合)他唵娜(去聲下同)翼迦(二合)娜翼迦(二合)尾娜翼迦(二合)尾娜翼迦(二合)怛羅(二合)翼迦(二合)簸哩(二合)怛囉(二合)翼迦(二合)□□襼導餽□□餃導□□諑鰩□□殮□□□□獵u□□□□葧蛨〣□   私雲。增加句可隨所求事。智證大師傳雲。若至要急事心咒。若心中心咒。終可雲所求如意Л③ロ(云云)。   心咒(私雲。含光記名毘那夜迦生歡喜心雙身真言)。   唵儗儗哩虎娑縛賀。   心中心咒(私雲。含光記名雙身毘那夜迦調伏他惡真言)。   唵虎虎吽娑縛賀。   私雲。軌雖說三咒。不出根本印。然師傳以軌勸請印為根本印。用初身咒。又三咒印可見含光記(云云)。今勘彼記雲。二手外縛。二頭指如寶形。是契相用前大真言。以二小指二無名指相鉤向內。以二中指豎相叉。以二頭指各豎附中指。二大指並立。是契用前第二真言。又准前印。改左右小指無名指為外縛。是契用前第三咒(云云)。或傳以初印名象印。次召請印。次毘那夜迦印(云云)。集經以軌召請印明名一切毘那夜迦法印咒。又毘那迦咒法雲出此真言(不說印相)。   那(上音)謨毘那夜迦(上音)寫(一)訶悉知(二合)目佉(上音)寫(二)跢婬他(三)阿知耶(二合四)那知耶(二合五)殊播帝耶(六)烏悉曇(二合六)卑耶(二合七)悉婆(二合)巴缽耶(八)跛途薩耶(九)沙□□□□雜□騎端雜□□導飀□  又迦那缽底經唯說一咒(釋迦說之。付囑迦那缽底不說印相)。   囊謨□□□導褸□騿□□□□□□騶□□□□褸□騵祓□□□諑雩窶鳥+且]娜(二合四)起哩(二合)[鶯-鳥+且]拏(二合五)畔惹畔惹(六)曩謨□□□□褸□騭祚妍□導□□騷□飾□□襼□飩□□□雜□騾□襤□雜□□馳良糖間慼慼潛徥陛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潯Q□□□葦□□□□□聤□纂憎}□□〨□環□□□□□〦□□□□□□□□□鞤□□□□□□□□掔□□□□□□□泌盩環□□□□□□□胯□□□□□□□傲□噴□□□□□□□□□□□□□□□銦慼慼撳活漿晾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   又勘陀羅尼集經第十(摩利支天經)有右真言。名除障難咒。文字頗異於今。雖然全是同真言也。集經雲。又更有法。如其作壇之日。及於餘時。旦起洗手面訖。誦除障難咒。咒水散灑四方上下及自身上。所戲飲食及燈火花香。咒師浴水護淨之衣。用此佛伽那缽帝一咒。咒上諸物。咒曰。   那謨粹睹底(一)羯吃羯吃(二)未吃未吃(三)訖柳(二合)嚧拏(二合四)盧那(二合五)畔闍畔闍(六)南無粹睹底(七)鶻盧陀羅(八)婆遮尼曳(九)莎訶(十)阿步多毘頭(十一)乞叉摩質多(十二)喝羅縛娑摩伽掣都(十三)摩訶訶耶(十四)摩訶(訶)悉都(十五)達廁曰曩(十六)波羅□□□楯□雜□□□姛祏姛兜雜□□送□礸□兜雜□□餡奚禪奚兜□□□駴□婂□□□□□□騎瑰芊慼@ 誦此咒者。一切驗悉皆速成。一切善事如意。所營一切願事皆得如意。如其作上諸事不遂意者。咒者即知定有障難。即於白月若黑月或八日或十五日。牛糞塗地。設飲食花果。燒安悉香。取白□□□□□□□□□□□綠□□□□□□□樇□□□驚□□□K□蔦□□□□□穚□□褻誇□□導飀□  私雲。此經意全同於迦那缽底經。是諸法通用除障難之法也。仍用摩利天法之中歟。故置。以下本法註文見者悉之。即一切修善時為除障。必可加誦此真言耳。   又勘攝大軌雲。頻那夜迦天真言(不出印)。摩訶哦拏跛跢曳娑縛賀(有歸)。   又勘金界對受記睿和上所傳二十天印明(口授說)。內傳火豎交。●●●●●●●。   同所傳文授說雲。或雲。內縛二火風豎交婦相(私雲。真言如前)。   次以香水灑多羅上并火上。而後火上置多羅令油煖。其油不太熱不太冷。其間祈願。煖了之後。執之置壇中心。次以箸挾天像。拳立多羅中。以扇扇火。莫以口吹。   次誦大身咒一百八遍。加持灌油。次大日佛眼十一面真言各百遍許誦之。   次左手執念珠。右手以銅匙若杓率油。誦大心真言。灌浴像身頂。一杓一遍。後夜四百返。日中三百返。每百遍祈願之。灌浴了後。誦天肝心真言天悅真言。各百返許。又軍陀利真言大自在天真言歡喜天總咒如來慈護咒大吉祥天咒。各百返許。次法成就料(觀音若普賢三昧耶)。   次置珠杵本所。次以箸挾天像著本坐。   私雲。丹州記無入三昧地根本印。次加持珠。次正念誦。次沐油。次以珠杵安本所。次根本印(云云)。今且依此次第而記浴油作法。   先根本印。次念誦(先佛眼。次大日。次身咒。次心咒。次心中心咒。已上三咒隨事加句)。   十一面真言(出含光記。私雲。十一面軌上卷)。   唵娜羅娜羅地裡地裡度嚕度嚕壹知縛知者隸者隸缽羅者隸缽羅者隸矩蘇銘矩蘇摩縛縛隸壹裡弭裡止裡止裡致若羅摩跛曩也跛羅摩秫馱薩怛縛摩訶迦嚕尼迦娑縛賀。   歡喜天總咒。可問之。   軍荼利真言(出含光記。私雲。十一面經中卷)。   曩謨羅怛曩怛羅夜野曩莫室戰拏縛曰羅缽拏曳摩訶藥乞叉細曩缽多曳曩謨縛曰羅魯馱野唵戶嚕戶嚕地瑟吒地瑟吒盤馱盤馱訶曩訶曩阿蜜哩帝吽發吃。   大自在天真言(出軌)。   唵(一)毘跢囉薩尼(二)波囉未利達尼(三)瞋達尼瞋達尼(四)頻達尼頻達尼(五)莎訶(六)。   次浴油。   軌雲。當取一升清胡麻油。以淨銅器盛之。用上咒文咒油一百八遍。即煖其油。然後將像放著油中。安置壇內。用淨銅匙銅杓等率油。灌其二像頂身一百八遍。一日之中七遍灌之。平曉四遍。日午三遍共成七遍已後每日更咒舊油。以灌其像。如是作法乃至七日。隨心所願即得稱意。正灌油之時數數發願(云云)。   私雲。行法以前。調供具時。取油一升(以絹漉之)。入多羅中。置脅機上。當浴油時。開多羅蓋。取少名香(白壇丁字)入其油中。以香水灑淨多羅。并火缽上(火缽亦兼入滿淨灰盛炭置火)。然後火上安置多羅。令調寒溫。其間右手執杵。左手執珠。加持灌油一百八遍(師說雲。先誦身咒七遍許。次誦心咒百反加持之)。若炭不熾者。可用扇(或記雲。其咒曰。唵步入縛羅吽)。然取多羅安壇上(若有鈴杵者。先取去之。可置便宜處)。次合掌啟白可奉沐浴之由。思念本誓。祈請所求。次以箸奉請尊像。安置多羅(師說雲。以右手火指頭指奉取吉。私雲。或記中亦有此說。欲取尊像先用塗香)。次取七酌油。誦真言灑尊像頂。其咒反在在師口傳(師說雲。右手取匕。左手取念珠。誦心咒浴之。其間能能用心。以匕莫觸尊像。誠心謹慎可奉浴之。咒反在口傳者。軌雲。平曉四遍。日中三遍。共成七遍云云四遍四百反。三遍者三百反也云云私雲。軌文意尤可然)。正灌油之時。數數發願(師說雲。每百遍修置匕合掌。祈願。請施主所願成就之由)。浴了又以箸奉請尊像。安置座上(私雲。如前可用乎。以香塗乎)。然後取多羅安本所。   次念誦種種真言各百遍許。   十一面·軍荼利·大自在·歡喜天總咒(問之)。   肝心咒。唵伽那夜乞哩(二合)吽。   天悅真言。唵婆羅□榑飾□□□]□□  師曰。二箇真言說所未詳。可尋之(云云)。私雲。有所出之。件法先達引用之。   如來慈護。大吉祥天咒。次法成就料(觀音若普賢三昧耶)。   次法施(心經·尊勝陀羅尼·諸經中文)。   右浴油作法依丹州記加私師說記之。   次根本印。次佛眼印。次五供養等一一(如前)。次普供讚。次祈願。次懺謝。   所設供具。可笑粗惡。唯願聖天。普施歡喜。   次閼伽。次迴向方便。次隨方迴向。次解界。次奉送(結願時事也。中間朔日不可奉送)。   次結根本印。以大指向外撥之三反。真言在儀軌(私雲。前勸請真言也。但除曳契□襏埤□壘□樻□□飀□□驃訢□□稚□飥□裀□  以前次第。依大原法橋記。所記大略。若欲用者更可取捨。私雲。勘大教文。大日經中不說此天玄法。青龍大軌等北方天眾列名中雲。大戰鬼太白毘那夜迦等(上句雖非要依文生起抄)說印明中。唯攝大軌出頻那夜迦天真言(無印)。餘軌不雲其印真言。現圖在於東北金界對受記述略出經意雲。若准此經。於第三重外壇之中。可觀二十類十五歡喜自在天(云云)。勘二十天印真言等。皆出此天。故知此天在兩部中。其行法者准焰魔等可知之歟。又第七卷雲。持明男女使。忿怒諸使等。依前法而傳(云云)。抑伴僧隨師傳受此天法之時。師教誘曰。此法行人多有障礙。不知理趣之所致也。行法首尾但以大日可為其本。可觀想毘盧遮那無所不至之身也。若依此行者。自他無障礙。能可存念。努力努力。   一軌雲。調和毘那夜迦法(私雲。就此可有三種法。一依當文。二依十一面經。三依集經說)。   文雲。但是誦咒人夢中驚怖。見諸畜生惡境界等。當知是毘那夜迦王瞋。夢中覺己。即慚愧乞莫瞋。明日自有飲食勞謝(云云)。下文雲。非但夢中。但覺有魔事。即作前法定好。   先作壇。   軌雲。以水摩地。作二肘水圓壇。如盤大亦得(私雲。可用一小木壇歟)。   次辨備供物。   軌雲。□□奪□檢□櫸□□檢□□□□□騊□稊□□執□□□□□觭驦飀□首□礸□□□□飀□  私雲。淨一杯。花一杯。燒香一杯(白膠薰陸)。飲食(□□奪□樘櫸□送□槙□輻□□覆□飀□覘E□□□□□□□□□□毼飀□  次護身(三甲等)。次著座(軌雲。咒人壇西面向東坐)。次灑淨。   次加持供物(用辨事印明)。次加持飲食等三種印真言。   次勸請(用普印)。   至心謹請 大自在天 與諸眷屬。   來降於此 受此供具(三反)。   次召請印明。   軌雲。請一切天。作帝珠羅施印。以二小指無名指相叉。於掌內豎。二中指指頭相捻。以二頭指各加中指背第一節下半分。大指來去。咒曰。唵(一)鑠都嚕(二)波羅摩馱爾曳(三)莎訶(誦七返)。   次閼伽。取散杖。誦閼伽明。灑座所(三反)。   次花座。取一房花。誦花座明(用金剛印)。所置於座。   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次普供。次讚(用普印諸天讚)。次心經諦緣度等。   次大自在天印(私雲。師曰。歡喜天摩醯首羅化身也。二界中欲界也。安然記雲。二種摩醯首羅並名大自在天也。此經調和毘那夜迦者。亦名大自在。即屬欲界第六天也。其咒即是摩醯首羅印咒云云)。 合掌。以二大指二頭指二小指皆著豎。即以右手中指叉左手中指無名指茇出。又以無名指復叉在左無名小指茇出。以左手無名指叉在右手無名指中指茇出。又以中指叉左手頭指茇出。二手指相叉以向外。各摶著手背節間。大指來去。咒曰。唵(一)毘跢囉(二合)薩尼(二)波羅(二合)未(平音)陀(去音)尼(三)瞋陀(去音)尼(四)頻陀(去音)尼(五)莎(去音)訶(六)。   私雲。右印明出集經。上文摩醯首羅天法印咒是也。下文調和毘那夜迦法中。只出上咒。名大自天咒。即知大自在印上。文摩醯首羅印也。軌真言加二句。如上事也。   次念誦(大日。佛眼。大自在。軌雲。誦一百八遍即心歡喜。大吉祥。佛慈護)。   次閼伽(如先)。次啟謝(用普印)。   前設供具。可笑粗惡。攀緣覺觀。多不如法。惱亂大天。唯願慈悲。佈施歡喜。   次撥遣(用勸請印明。大指向外撥。或右拳彈指。唵縛曰羅穆乞叉目。即唱雲。慚愧好去云云)。   次護身三甲等。   次取壇中雜物盤盛。出門向西棄卻。西北亦得。口唱雲。薩婆藥叉羅闍阿藹捨訶婆缽闍伽車。   作是證已。棄卻即歸(私雲。不得顧視)。   右調和法為自行記之。未見先達說。人不可用之。早可破卻。   一。教行記引玄奘譯一卷十一面經雲。復次若知身中有諸障難。所求善事多不如心。襄禍時時無因而至。應以香水浴此像身。復取此水咒之一百八遍。以浴毘那夜伽像身。復取咒之一百八遍。自灑其身。一切障難自然消滅。諸有所求無不如意(云云)。一百八遍者。彼觀音根本大咒也。欲修行供養此大聖歡喜天像者。必可誦十一面根本真言(云云)。   私勘不空譯三卷經上卷并集經第四卷雲。   經上卷雲。復次眾香和水沐觀自在菩薩。又加持浴觀自在水一百八遍。浴毘那夜迦像。一切障難皆得彌除。集經雲。若有人自知身有障難。種種妙香相和塗像。復以香水灑浴其像。浴像畢已。還收取水。對像咒水一百八遍。自身體自浴身已。一切障難悉皆消滅。   私雲。集經不說浴毘那夜迦。唯雲浴自身。經上卷雲。浴毘那夜迦像。無浴自身。然玄奘譯頗委悉歟。世有一書。名水歡喜天供法次第(般若寺寬賢僧正次第云云)。今略抄記。   先辨供。次著座普禮。次三部被甲。次加持香水灑散。次加持灌水七反。次散安觀音像於香水中。次加持焚香真言。次加持花真言。次加持飲食。次普禮。次五悔。次四無量。次大輪真言二十一反。次金剛橛。次金剛牆。次道場(可用步欠真言)。次大虛空藏菩薩伽陀。次送車輅。次迎車輅。次四攝。次金剛網。次大三昧耶。次閼伽等供物。次普供明。次禮尊號。次本尊加持。次念珠百八。次本尊加持。次灌浴。   晨朝四百返。百返之終普供養祈願。日午百返。   次後供養。次移居其像他所。次更加持浴觀自在。次百八反(用聖天真言)。次安天像於水中。次迎請天。次荷葉坐。次閼伽已印法則(如常)。   若滿期日。其水和湯。自身沐浴。能除一切障難。意願滿足。   次發遣真言天。發遣真言在其儀軌。   已上略抄了。此中所云真言等。皆依十一面軌。但次第不正。更可斟酌。   或人傳雲。先修十一面行法。至閼伽時。以觀音真言盧計等加持水。浴觀音一百八返了。又令著本座。次以天真言(儗裡虎)。加持件水浴天。後夜四百返。日午三百反。又令著本座了。以軍荼利咒。加持上件水(阿密裡帝)。浴自身(若壇主)。所謂如湯和之浴之也。為除障難(云云)。   已上或人傳了。   私案十一面經意。是十一面法中之除障難法也。浴觀音浴毘那夜迦浴自身等。只可用十一面根本大咒也。故教行記引十一面經文了雲。一百八遍者。彼觀音根本大咒也(云云)。用天真言等說可思之。是又除毘那夜迦障難法也。仍調和法中可為一樣。 T76048301.GIF   一。教行記雲。復供養之間。若有障礙之想者。以根本法先可修調和毘那夜迦法。猶復不平和者。行者入忿怒三昧。以軍荼利金剛護身印。自身護念。誦彼金剛大心真言。即能像想彼摩訶畢伽那王於悉遮山隨順軍荼利菩薩之敬禮。住悉遮山中。且以懺悔謝。且以忿怒尾那夜迦王。即時滅嗔恚之心。更無障礙。令悉地就。若夢中示現安和之想者。例供外調備歡喜團并蘿蔔美酒。獻雙身王。以人間父母之心禮事恭敬(云云)。   私雲。教行記說出陀羅尼集經。其文具抄如左。   陀羅尼集經第八雲。金剛阿密哩多軍荼利菩薩自在神力咒印品。   爾時世尊與軍荼利烏樞沙摩等共會。宣說是大自在威力陀羅尼法印神咒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振動。毘那夜迦諸惡鬼神等不信敬者。生大驚怖。欲走入山不得。而者復欲入海亦不能去。無處藏避。走至佛所。頭面著地。請佛救護。佛言。住住。汝等莫怖。金剛打爾頭作七分。汝等曾聞。摩訶畢伽那王。昔在於彼恚遮山中。已被金剛打殺摧碎。汝憶此不。我此金剛有大力故。若復有人誦持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咒法印等。日日供養廣為懺悔。及欲救護一切眾生厄難之時。汝等畏神皆護助。力不得惱亂。若有人等憶念此咒印等法者。汝等好看勿使一切惡鬼神等得便惱亂。若復有人設食酒肉五辛等味錯食不淨鮮而食者。汝等亦忍不得惱亂。汝等若能不違我語。當令汝等得免如是怖畏之難。爾時伽那王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等誦持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神咒印壇。常能護行諸佛法要。廣設供養我等眷屬。受佛教敕。不令一切惡鬼神等作諸障礙。若復有人誦持佛咒及作印法曼荼羅者。常能供養十方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我等護念。若令誦咒人起種種想。或令其病。或令眠悶。或念財色。由是想念不令眾生日日入壇而誦佛等陀羅尼咒及作法印。設使誦持。徒然無驗。皆由諸想不能成就。若復有人。或以燒香散花設食作諸供具為欲供養。若遂被鬼神偷盜將去。使誦咒人作法不成。如是等事我悉擁護。所有惡魔鬼神等輩隨逐人者。我悉遮護不令隨逐。或復有人。誦持我佛正法咒印。有時誤犯錯食雜味。及其食中有諸不淨辛薰血器臭穢氣者。或復與女人交雜。我悉不為障難所惱。皆由我護行法人故。爾時金剛藏言。若復有人受持諸法印咒者。恐諸不淨之所染著。懼犯前事。當勤洗浴時宣禁戒。每日平旦誦咒七遍。食時亦爾。即破一切所有障礙。所作之法一切無畏。悉皆成辨。爾時金剛軍荼利菩薩等。於佛會中。說此祕密方便法已。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等。皆悉印可。同時讚成。我等心願如汝所言。汝等皆當信受作禮敬奉修行(云云)。   私雲。此卷中盛說軍荼利法印咒等。若欲修此法者。可依蘇悉地行儀。教行記軍荼利金剛護身印者。集經雲。軍荼利護身法印用大心咒相。叉二少指。於掌中以二無名指雙屈入掌中。捺於二少指叉。上合腕豎。二中指頭相柱。兩頭指少屈曲當。中指背上節。後勿著之。咒曰。唵(一)戶盧戶盧(二)底瑟吃(二合)底瑟吃(二合三)盤陀盤陀(四)訶(去聲)那訶(去聲)那(五)阿(上音)密哩(二合)帝(六)嗚□毼褸□馣□□□楑□□□飀□  是法印咒。若但有人常欲受持金剛法者。先每日平旦灑手面已。即以右手掬於淨水咒七遍竟。向東散卻三遍泮之。後泮己身。即入房內。作護身法。護身法當燒香已。結印不解。口誦心咒。將印頂戴。次印左肩。次印右肩。次印心前。次印頸下。次印眉間。次印髮際。次印頂上。次印頂後。如是八處各三遍印。是名護身法。   以上調和法三種作法畢。以本軌所說可為本法集經之意總別要也。善思念之。   一。含光記雲。修此法時。欲知所祈成不成者。以壇上供物盛盤。出門置西方西北淨處。還時不返見也。後時東往見之。若供物不失者。知不成之相也。若不成時。設經數日。鳥獸不食也。或上座上見之(云云)。   私雲。法則軌雲。棄飲食真言曰。唵薩縛藥乞叉(二合)囉惹惡櫱設賀(引)薩橎(引)捨櫱磋薩縛(二合)賀。   右誦七遍盤盛。出門向西棄之。西北亦得(云云)。   私雲。右真言者。本軌所云調和法中棄食口言也。含光記意總有修中歟。或雲。花山僧正每時被修此事(云云)。   一形像(此有六事。一御衣木。二長寸法。三正形像。四造畫不同。五造像日數。六工匠祿法)。   御衣木。   本軌雲。白鑞銅木等及花木(云云)。   使咒法經雲。阿伽木白壇木苦練木(云云)。   又雲。造像取虛桃及虛[卄/棗]。剋相好不得輕爾(云云)。   法則軌雲。取象牙。或取苦練木或金銀(云云)。   金剛智經雲。白壇紫壇苦練木通用。餘木不得(云云)。   長寸法。   本軌雲。五寸或七寸(云云)。   使咒法雲。一指節長(云云)。   又雲。高以五寸或復尺二(云云)。   有所云。高六寸。   正形像。   本軌雲。其像形夫婦二身。令相抱立。並作象頭人身(云云)。   又雲。造像法。其像形端立。像頭人身。左牙出。右牙折。面少向左。其鼻向外瘺。有六臂。其左上手把刀。次手把果盤。下手把輪。右上手把棒。次手把索。下手把牙。   法則軌雲。剋作四臂。著大蟲衣。頭戴七寶冠。右下手把越斧。右上手把歡喜團盤。左上手執棒。左下手執牙。其頭如象頭。左邊牙折。以此角繞取歡喜團勢。頂底種種瓔珞著。白綿朝霞。右脅上角絡。披腳踏金山(云云)。   金剛智經雲。其像形人身象頭。六臂。其身正立。鼻向右曲。左上手把刀。次把歡喜團。下手把劍。右上手把棒。次手把縛折囉。下手把索。身作金色。腳踏金山頭。上五色雲。雲內有四天王及諸仙散花。左邊有俱摩羅軍眾。右邊有阿吃薄俱元率大將。向下左畫天美女。音樂供養立。右畫四藥叉。各執器仗。一羊頭。一豬頭。一象頭。一馬頭。皆著虎皮褌(云云)。   含光記雲。像頭人身。左牙出。右牙折。面少向左。其鼻向外瘺。身色赤黃。有六臂。左上手把刀(金剛智言把劍)。次手取果盤(金剛智言歡喜團)。下手把輪。右上手把棒。次手把索。下手把牙。於此像前誦前大真言所求皆成(云云)。   又像有二天身抱正立。雙象頭人身。其左天著天花冠。鼻牙短。其目亦細。以天兩足踏右天二腳。又左天者。著亦袈裟福田相衣。身白肉色。右天而目不慈。鼻長目廣。不著天冠及福田衣。身赤黃色。唯以黑色衣而纏其頸肩。此天以面相著前女天面。作愛惜相。是像顯權實相。於此像前持誦先第二真言。善增惡滅(云云)。   又像二形如先相抱正立。唯以男天面繫女天之右肩。面視女天背。亦以女天面繫男天之右肩。而視男天背也。目細牙短為婦天。其二天並不著法衣天冠。而現本毘那夜迦身。於此像前持誦先第三真言。一切惡事皆悉消滅也(云云)。   私勘胎藏現圖。像頭人身。左手持蘿蔔。右手持鉤。白肉色。金曼荼羅二十天中左手持蘿蔔。右手拳(異本右持團)。   造畫不同。   本軌雲。須畫像。或若鑄若刻並得(云云)。使咒法雲。剋作四臂(云云)。不雲畫鑄。金剛智經雲。於白疊上畫之。刻作亦得(云云)。   造像日數。   有所云。造時一日一夜。莫越過(云云)。   工匠祿法。   本軌雲。造像不得還價(云云)。   私雲。文意者。如工匠乞請與之。不可爭多少也。故下文雲。造此像不得還價。足數付之也。又摩利支天經雲。其價直者隨博士語。不得還價(云云)。即意同。   一功能。   本軌雲。一切善事隨意成就。一切災禍悉皆消滅。其所獻食必須自食始得氣力(云云)。   又雲。此大聖天祕要法。人間希有。實勿傳之。宜誡慎也。使咒法經雲。爾時毘那羅曩伽。將領九千八百諸大鬼王。遊行三千世界。我等所為神力自在。遍歷諸方。奉衛三寶。已大慈救利益眾生。自於世界俱發聲言。我以自在神通故。號毘那羅曩伽。亦名毘那夜迦。亦名毘微那曩。亦名日摩毘那夜迦。如是四大天下稱名不同。我於出世復有別名。即以神變昇虛空。而說偈言。   我有微妙法 世間甚希有 眾生受持者。   皆與願滿足 我行順世法 世眾希有事。   我能隨其願 有求名遷宮 我召使國王。   有求世異寶 使世積珍利 家豐足七珍。   世皆所希有 有求色美者 發願虛然至。   莫須言遠近 高貴及難易 志心於我者。   我使須臾間 有眾生疾苦 神狂及癩顛。   疾毒眾不利 百種害架惱 誦我陀羅尼。   無不解脫者 獨行闇冥處 依我皆無畏。   劫賊忽然侵 我皆令自縛 世相凌冤者。   我悉令摧伏 逍遙自快樂 宛然無所之。   有念皆稱遂 有隨鹹滿足 設眾惡來侵。   我悉能加護 我使如其意 住居皆吉處。   宅舍皆清寧 男女得英名 夫妻順和合。   上品持我者 我與人中王 中品持我者。   我與為帝師 下品持我者 富貴無窮已。   恆欲相快樂 無不宛滿足 奴婢烈成群。   美女盈衢道 遊行得自在 隱顯能隨念。   出入無所礙 無能測量者 我於三界中。   神力得自在 降世希有事 我皆悉所為。   若說我所能 窮劫不能盡 若持我真言。   我皆現其前 夫妻及眷屬 常隨得擁護。   我有遊行時 誦我咒速至 遇於險難處。   大海及江河 深山險隘處 師子象虎狼。   毒蟲諸神難 念我皆安穩 若有侵嬈者。   頭身皆七分 若住淨信心 持我供養我。   壽命悉延長 福祿自遷至。   教行記雲。大日經釋文雲。毘盧捨那無所不至之身。我為化度隨類眾生。普賢最後現尾那夜迦身(云云。私雲。可勘本文之)。迦那缽底經雲。金色迦那缽底白佛言。我當擁護持此真言者。若有眾生持此真言者。其人所須資財臥具衣服飲食金銀珍寶僕從。給足不令乏少。一切真言法速令成就。所作如意(云云)。   私問。蘇悉地經疏引大神力陀羅尼經雲○不得食○毘那夜迦鬼魔之食○歡喜團等○於三昧力不得成就(云云)諸教法中如是等制其類繁多。何故儀軌雲。其所獻食必須自食。始得氣力。豈不損悉地法耶。彼疏答此問雲。教法中所以許食者。為求得力故許食之。今斷愛喫故。不許食也(云云)。   一卷數。   叡山御天供所。   奉念。   大聖觀喜天真言七萬遍(七箇日)。   奉供。   大〃〃〃供十四箇度。   神供并幣一箇度。   奉讀。   金剛壽命經三百五十卷。   右謹依。仰旨。自何日七箇日夜之間。殊致精誠。請供大天。轉念前件經王真言。慇懃奉祈。其由如件。仍錄卷數言上謹言。   右卷數在阿彌陀房難決戒壇說(云云)。同決雲。戒壇口受雲。聖天供更無餘念誦。一向可念聖天咒。又供具一向可奉聖天并四部大將億那由他部類也。卷數只可書聖天真言(云云)。   御祈禱所。   奉讀。   般若心經。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聖歡喜天真言。   奉供。   閼伽等供〃〃〃。飲食供。浴油(づ)箇度。 治曆四年五月五日。權律師大原。   御祈所。   奉讚。   般若心經(づ)卷。   奉念。   大日。佛眼。十一面。軍荼利。聖歡喜天。大吉祥。佛慈護。   奉供。   閼伽供。飲食供。神供(某箇度)。   右(云云)。   治曆四年五月五日。權律師大原。   御祈所(私)。   奉讀。   般若心經(某)卷。   奉念。   大日·佛眼·十一面·軍荼利·聖歡喜天·大吉祥·佛慈護。   奉供。   閼伽供·飲食供·神供。   歡喜天法行林畢七十五。   承應二年卯月三日以二尊院本書之。   江州栗田郡蘆浦觀音寺。舜興藏。   堮恁C   歡喜天食蘿蔔浴油因緣。天食乾肉(云云)。乾肉食後腹中ЯЁоЬхгю(云云)。天為消乾肉蘿蔔浴油(云云)。此兩種物有消物用(云云)。故用之(云云此因緣可尋本書出處也)。   歡喜天住象頭山。其形如象。天求似我形妻。時觀音現似同女身。天即歡喜相語雲。汝為我妻。汝若有夫耶。女答雲。我夫軍荼利明王也。天聞此言。雖愛念不息。怖畏退去。女又雲。我縱雖有夫。汝隨我言。我即為汝妻。天言。可隨言。女言。汝奪人精氣損害人民。汝止此事即為汝妻。天即承諾畢。即相懷抱。歡喜天即其形。   此事谷大原等師匠傳語也。靜真供奉語雲。未見本文。是傳語也(云云)。   私雲。含光決雲。雙身事有往昔因緣。如餘部說(云云)。   功德天法雲。先共畫師斷其功。隨所須者。咒師不得還價(云云)。   金剛童子經上雲。畫師必須澡浴清淨。著新淨衣。受八齊戒。閉口吞聲。勿令吐氣以衝其像。亦不應與彼畫人論說價直。彼此和同以賞功力(云云)。   私雲。作障難者。其類雖多。勘妙膊經。總有四部。彼經意雲。世間有諸障難。毘那夜迦為覓過故。遂念誦人。於中分別總有四部。一者摧壞。二者野干牙。三者一牙。四龍象。從此四部流出無量毘那夜迦。   摧壞部主名曰無憂大將。其部中有七阿僧祇以為眷屬。護世四王所說真言有持誦者。彼作障難。   野幹部主名曰象頭。於其部中復十八俱胝眷屬。摩醯首羅所說真言有持誦者。彼作障難。   一牙部主名曰嚴髻。其部亦有一百三十俱胝眷屬。大梵及帝釋日月天那羅延風神等所說真言。有持誦者。彼作障難。   龍象部主名曰頂行。於其部中有一俱胝那臾多一千波頭摩以為眷屬。釋教所說諸妙真言有持誦者。彼作障難。又訶利帝兒名曰愛子。般指迦將所說真言有持誦者。彼作障難。又摩尼賢將兒名曰滿賢。於摩尼部所說真言有持誦者。彼子滿賢而作障難(云云)。此外亦說六種毘那夜迦名。   烏黑(獻燈香)。燈頂(獻燈)。笑花(獻花)。嚴髻(念誦)。水行(洗浴)。食香(獻塗香)。獻燒香等之時。法若有闕。彼等得便作種種障(取意)。如斯障難縱使梵王及憍屍迦諸天龍等不能破。彼毘那夜迦障難誓願。唯有大明真言之教。如法修行。免斯障難(云云)。   私雲。案經意。大明真言之教者。是軍荼利真言也。   又法則儀軌中說八種毘那夜迦名字。   一曲鼻二一牙三像取四黑頭五擔胝六利牙七魔王八煙色。如是名字之心既憶念。所作一切法皆有感。一切罪障悉皆消滅(云云)。   軍荼利軌別本雲。菩提牙印咒。唵縛曰囉鄧瑟都嚧多迦吒尾婆耶吽佉訶娑底瑟吒瑟吒滿馱滿馱訶那訶那吽泮吒娑婆訶。   若有持咒人。被外道惡魔諸鬼神毘那夜迦之所惱者。此咒悉能摧碎而伏之。是毘那夜迦六欲天之象鼻魔王。性受殺害(云云)。   長寬二年正月中旬。奉諮法印大和尚雲。或人浴油之時。正不浴尊像。只溫油置本尊前。以匙汲上成奉浴思(云云)。依用此說如何。大和尚曰。件說故圓陽房常所語給。但於予者正浴像而已。   訶哩底法雲。不得誦金剛部真言及諸雜念誦。恐難成就(云云)。今且可准之歟。   阿彌陀義決雲。戒壇口受雲。聖天供更無餘念誦。一向可念聖天咒(云云)。   (御本雲)   寬文六(丙午)歲卯月二十五日。歡喜天法勤行之中。江州蘆浦觀音寺寶藏之御本令恩借。於山門橫川飯室谷安樂院書寫畢。   正法房幽尋。 行林第七十八。   大黑天神法。   一支度。   一起首時分。   四季五更時(云云)。   私雲。五更者。顏氏之問。一夜何故五更。雲何訓。答曰。漢魏以來謂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雲。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六雲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為節。假令正月建寅斗柄。夕則指寅。晚時指午。自寅指午。凡歷五辰。冬夏之月雖復長短參差。然間遼闊盈不至六。縮不至四。進退常在五辰之間更歷也。故曰五耳。   一。行法。   無指本書。南海傳神愷記等明其本緣。胎軌諸本此方天眾雜類之中雖列其名不出印明。有谷私記并大原記。依彼而行之。   先可儲壇一面。次辨備供物。   香水一壞(可加散杖)。塗香一壞。花鬘一壞。燒香一壞。果子一壞。酒一壞(若無者用茶)。餅一壞。洗米一壞(若飯)。燈明一壞。銀錢一棒(疏加用幣帛)。   次於房中洗手嗽口。次護身(淨三業被甲)。次入堂(持株杵)。次到佛前□跪合掌誦懺悔偈并淨三業真言。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用辨事印明)。次灑淨供物。次加持供物。次加持飲食等。三種印明。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啟白神分等。次驚覺。次金剛輪陀羅尼(用金剛合掌)。次五大願。次三部護身。次道場觀(用定印)。   樓閣中有荷葉座。座上有●麼字(疏●字)。字變成袋形。袋形變成大黑天神。膚色悉作黑色。頭令冠烏帽子。令著褲。驅褰而不垂。令著狩衣。裾短袖細。右手作拳令收右腰。左手令持大袋從背令懸肩上(云云。其袋色為鼠毛色。其垂下裾餘臀上。南海傳第一雲。坐把金囊腳踞小床。一腳垂地。每將油拭。黑色為形)。   次勸請(用堅實合掌)。   至心謹請 摩訶迦羅 大黑天神。   與諸眷屬 來降於此 受此供養(三反)。   然後即以二空招之(三反)。真言曰。唵摩訶迦羅耶曳醯呬(三反)。   私雲。此咒不攝大軌名摩訶迦羅神不說印相。胎軌諸本此方天眾雜類之中雖列其名。不出印明。勘對記雲。此天部無印明。眾可用通法。其通法者。諸師不說。私雲。爛脫。儀軌下文普世明真言曰。注雲。通用一切雜類天等印金剛合掌(云云)。神愷記中出其印咒。彼文雲。其咒曰。唵密止密止捨婆隸(二合)多羅羯沙呵。   印者。內縛舒地水來去是也(云云)。   次閼伽。   取散枝誦閼伽明。於座所灑之(三反)。真言。哦哦曩娑莽三摩娑縛(引)訶。   次花座。   取一房花。誦花座明。置於座前。真言。唵縛日囉味羅耶沙呵(或但用印明四葉印如常)。   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先果子。次酒。次洗米)。次燈明。次銀錢(或加幣帛。用普供養明)。   已上供等皆捧其物各加本明而供養(云云)。 次普供養。次讚(諸天讚用普印)。次根本印真言。   前召請印不招為異真言亦同。但除曳醯呬矣。   次念誦(大日·佛慈護·大黑)。次法施(普印·心經·諦緣度)。次隨行願。次閼伽(作法如先)。次啟請(用普印)。   所設供具 可笑粗惡 舉緣覺觀。   了不如法 惱亂冥眾 唯願慈悲。   佈施歡喜。   次禮拜(乍居)。次發遣。   右手作拳。以大指捻頭指。仰掌彈指作聲七反是也。真言曰。唵拔折羅母乞叉(二合)穆(誦七反)。 次護身(三部被甲如先)。次下座。出堂。   右依丹州大原兩記為自行抄之。   一形像。   南海傳一雲。又復西方諸大寺處。或於食廚柱側。或在大庫門前。彫木表形。或二尺三尺為神王狀。坐把金囊。卻踞小床。一腳垂地。每將油拭。黑色為形。號曰莫訶呵羅。即大黑神也(云云)。 T76048801.GIF   神愷記雲。此天誓夢中語詞之中曰。吾體作五尺。若三尺若二尺五寸亦通免之。膚色悉作黑色。頭令冠烏帽子。悉黑色也。令著褲。驅褰不垂。令著狩衣。裙短袖細。右手作拳。令收右背腰。左手令持大袋。從背令懸肩上。其袋之色為鼠毛色。其垂下程餘臀上(云云)。   最勝心明王經雲。摩訶迦羅(大黑天也)被象皮。橫把一槍。一頭穿人頭。一頭穿羊(云云)   圖雲。三面六臂。前左右手橫執劍。右次手執人頭(取髮提也)。右次手執羊把。次左右手象皮張背後以髑髏為●●也。後本雲。黑淺色也(云云)。調圖雲。青黑色。有三面六臂。右一手執劍。橫前左一手擬劍叉。右次手執人髮挈。左手執羊兩角提。次左右第三手取象皮張覆背。以髑髏蛇土為●●。鐶釧冠飾也(云云)。   一功能。   南海傳第一雲。古代相承雲。是大天之部。屬性愛三寶。護持五眾。使無損耗。求者稱情。但至食時。廚家每薦香火。所有飲食隨列於前。曾親見說大涅槃處。般彈那寺。每常僧食一百有餘。春秋二時禮拜之際。不期而至。僧徒五百臨中忽來。正到中時。無宜更煮。其知事人告廚家曰。有斯倉卒事。欲如何。爾時有一淨人老母。而告之曰。此乃常事。無勞見憂矣。遂乃多燃香火。盛陳祭食。告黑神曰。大聖涅槃。爾徒尚在四方。僧至乃禮聖跡。飲食傳承勿令闕乏。是仁之力。幸可知時節。即總命大眾令坐。以寺常食次第行之。大眾鹹足。其餐所長還如常日。鹹皆唱善讚天神之力。親行禮拜覲故睹黑神見在其前。食成大聚。而其行意報此所由。准北雖復先。無江南多。有置處求者。效驗神道非虛(云云)。   神愷記雲。大黑天神者大自在變身也。五天竺并吾當朝諸伽藍寺皆所安置也。有人云。大黑天神者堅牢地天化身也。伽藍安之。每日所炊飯上分供養。此天誓夢中語詞之中曰。若吾伽藍安置日日敬供者。吾寺中令住眾多。便每日如養千人之眾。乃至人宅亦爾也。三年字心供者。吾以此來供人授與世間富。乃至官爵職祿。應惟悉與焉。   又雲。如是作畢(私雲。造像如上出)居大眾食屋禮供者。堂屋房舍如自然之榮聚集湧出。又吾咒若人常持念。四季大備飾縵酒羹飲食乃至百味。以五更時不知眾多人供吾者。決定與富(云云)。   又雲。來供人者。必於此神成父母想。於三寶成外護於眾人成父母故也。余久聞。天竺土風并吾唐朝古風諸寺安此天尊。非豐饒因之。為斷後輩之疑以野客夢事。引尋贈之焉(云云)。   新譯仁王經雲。以祭塚間摩訶伽羅大黑天神。良賁疏雲。言塚間者。所住處也。言摩訶者。此翻大。言迦羅雲黑天也。上句梵語。下句唐言。大黑天神鬥戰神鬼也。若祀彼神。增其威德。舉事皆勝。故饗神祀也。何以知者。三藏引別梵夾之孔雀王經說。烏尼國之城東有林。名奢摩奢那。此雲屍林。其林縱廣滿一由旬。有大黑天神。是摩醯首羅變化之身。與諸鬼神無量眷屬。常於夜間遊行林中。有大神力。多諸珍寶。有隱形藥。有長年藥。遊行虛空。諸幻術藥與貿易。唯取生人血肉。先約斤兩而貿藥等。若人欲往。先以陀羅尼加持其身。然往貿易。若不加持。彼諸鬼神乃自隱形盜血肉。又雲。減斤兩即取彼人身上血肉。隨取隨盡。一人血肉斤兩不宛藥不可得。若加持者。貿得寶具及諸藥土皆隨意。所為皆污成就。若禮饗者。唯人血肉。彼有大力。即加護人。所作勇猛。鬥戰等法皆得勝也(云云)。   大日義釋雲。拏吉尼之毘盧遮那。以降三世法門。化作大黑神。具大威力。以灰塗身作法(二十本雲。以法)。悉召拏吉尼輩而呵責之。   承應二年五月十三日書之。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九月念八日寫之。   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七十九。   神供。   先證文。   蘇婆呼經雲。復次若慾念誦及欲成就并行諸事無諸難事速悉地者。以諸飲食祀諸天修羅藥叉龍伽路荼共命鳥等。楬吒布單那乾闥婆部多諸鬼魅等。或居地上或在虛空。   略出經雲。即從壇出取豆藥餅飯胡麻屑諸花等。和水安瓶盆中。以歡喜心四方散之。諸天鬼神眷屬等。各以誦本陀羅尼。施諸天龍鬼風水神等食。   先掃地。   令淨驅使以淨鍬掃淨其供地。   次辨供。   先設五穀二三升許以辨事。真言加持入淨盆而煮之。其水又加持入(或用井花水)。以蘇蜜(若無代以油)煮訖。以水二斗許入淨桶。與粥相合。時花名香加之而和之(又用幣帛散供等)。   次往神供處(人定修之)。   先護身(如常)。   次令淨驅使持供具。驅使在前。行人有後行。   次著座。即持供物置行者右邊。還去行人後。   次淨地。先結火印。誦覽字唱三反淨地。   次誦辨事明加持其地。   次加持供物。   先右手作拳。取水念誦令通灑諸物。便成清淨。唵闇沒□帝□榳]□□  次誦辨事明加持之。次加持飲食等三種印明次啟白事由勸請(師說蘇婆呼經啟請文用之)。   敬奉始八方神(天)。天一太白大將軍王相。大歲八神·行疫流行神等年中一切神祇·冥道閻魔法王·五道大臣·太山府君·伺命伺祿等一切冥官冥類·聖歡喜天·大黑天神·堅牢地神·五帝龍神·山王三聖王子眷屬·赤山明神·當所權現王城鎮主諸大明神·當所主託護法神等。日本國中有勢無勢已知印未知印權實二類。總普天率土一切天神地祇乃至一切夜叉·部多南·餓鬼。鬼類申言今(某甲)調穀御粥散米幣帛。加三密加持。以廣施無盡之心。勸請之供養之奉。一一降臨影向給。哀愍納受給信心。息災延命持給(隨事具可祈請之)。依三蜜力故。所琉璃寶嚴清淨地成。供具甘露醍醐微妙飲食成就。納受給。乃至所修行法靈驗證利決定守顯給。乃至國土豐人民平持給慎申。   次先奉請四臂不動尊(刀印)。   慈救咒明。末加曳醯呬句。   次勸請諸天等。   二手合掌空並直豎招之。唵路迦路迦羯羅也曳醯呬一切天神地祇冥官冥類餓鬼鬼類曳醯呬。   三昧記無不動勸請。唯以大鉤召印誦路迦路迦咒加句(如上)。大原決雲。良明阿闍梨雲。大和尚(無動寺)雲。神供時中。安四臂不動二臂身。是本身也。更現四臂。是雜類者易見身也。仍安此身。凡先請不動者。雜類來時。且為護行者。且為止狼藉。平等與食也。請此尊時。右作刀印。誦慈救咒。末加曳醯呬(云云)。   次供施。   若有幣者先供之。立地上以取杓酌粥先供。中心四臂不動(誦慈救咒)。次誦普施明。妃普供養所請天等。若散供者。此次供之(三昧記。先粥·次幣帛·次散米)。   次普供養印明。次讚(普印·天龍讚。用不在意)。次法施(五如來名號·心經·諦緣度。三昧記雲。三昧耶戒發菩提心明合掌。五智圓滿五古印五字明)。   次祈願。   財法二施相並(天)恭敬供養迴向莊嚴奉悅貴給。所求一一令成就給。隨事具祈請(云云)。 次願以此功德(云云)。   次啟謝(普印)。   所設供具 可笑粗惡 惱亂冥眾。   唯願慈悲 佈施歡喜。   次撥遣。   以右手作拳。以二天指捻頭指。仰掌彈指作聲。唵跋折羅母乞叉(二合)穆。   次護身。次起去。   右為自行抄記之。抑今世修法。於道場中而修神供。雖無所據。傳來久矣建立瑜伽兩本儀軌。護摩終後。別於淨處祀八方天。若於道場修神供者。每事可有用心歟。如此事可問達者耳。大原決雲。今此雜神供。只可請雜類之天鬼等也。十二等猶不可爾歟。謂於道場內供之故。又威德自在故(云云)。   神供。第七十九。   承應二年五月十五日書之。   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冬十月三日敬寫。   雞頭闍梨嚴覺。 行林第八十。   施餓鬼法。   祕錄世天部中施餓鬼法十五雲。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不空)。   佛說救面燃餓鬼陀羅尼神咒經(實叉難陀譯)。   私雲。已上二經同本異譯。實叉之譯。頗以簡略。   施諸餓鬼飲食及水法(并手印不空)。   私雲。此法依經委出施法。以此等經軌可為本法矣。   先取所用飲食上分入集一器(其器用銅。若白瓷。若漆器)。   次待日入時。以淨水入其食器。居行者之前也(面向東。立坐亦得)。   次以吉哩吉哩咒加持供物。印相。右手空指加風甲。餘三指直舒。真言曰。唵吉哩吉哩縛曰羅吽發吒。   次以軍荼利小咒加持供物。印相右手大指捻小甲。餘三指開豎。真言曰。唵阿蜜□(二合)帝吽發吒。   次以覽字真言七遍加持。印相火印。真言曰○南(引)覽。   次開門印真言。   印相。右手大指與中指面相捻。餘三指相去微作曲勢。即以大指中指彈指作聲。此名破地獄門印。真言曰。唵(引)保補帝哩迦怛哩怛他哦多耶。   次召請印真言(七遍)。   印相。以右大指與中指面捻。餘三指相去微作曲勢。即是名普集印。曩謨保補裡迦哩怛哩怛他哦多耶。   次開喉印真言。   印相如前開門印。真言亦同彼。   次甘露印真言(七遍)。   印相。作施無畏印。以右手豎臂。展五指直上。真言曰。曩莫蘇(上)嚕播也(二合)怛他(去)櫱哆耶(去二)怛爾也(二合)他(去三)唵(引四)素嚕(二合)素嚕(二合五)缽羅(二合)蘇嚕(二合)缽羅(二合)蘇嚕(七)娑縛(二合)賀(八)。   想能令飲食及水變成無量乳及甘露。能開一切餓鬼咽喉。能令飲食廣得增多平等得也。   次施飲食印真言(七遍)。   印相。以右手大指摩中指甲。三兩遍。三指直立。又以大指捻頭指。彈指作聲。一誦咒一彈指。即是作手印。誦此加持飲食咒真言曰。曩莫薩縛怛他哦多(一)縛路枳帝(二)唵(三引)摩羅〃〃(四)三摩羅〃〃〃吽。   想一切餓鬼各各皆得摩伽陀國所用之斛七七斛之食。食已皆得生天。或生淨土。能令行者業障消除增益壽命。現世獲福無量無邊咒當來世。   次一字水輪印真言(七遍)。   先想此●字。在右手心中猶如乳色。變為功德海。流出一切甘露醍醐。即引手臨食器上。咒此●字一七遍。即展開五指。五指向下臨食器中。觀想乳等從字中流出猶如日月乳海。一切鬼等皆得飽滿無有乏少。真言曰。曩莫三曼跢沒馱南鍐。   堮恁C   決雲。施餓鬼飲食印。右手如施無畏印勢。臨食屈火以空面橫磨火甲。異摧罪印上下磨也。而拳作彈指。拳面本立手向外。彈指異發遣之彈指仰拳面也。   又先師說。初以空面磨火甲面。即申火屈風。當彈之。如發遣火天印彈水之勢也。餘指如本立之(已上二說彈樣異也)。   發遣之時。彈指拳面仰向上彈之。異前也。謂掌仰勢拳作彈也。   良明阿闍梨雲。無動寺和尚雲。中院僧都雲。施餓鬼開喉印。彈指作法中指內彈加持飲食印有二說也。自用後說謂之彈指甘露印(云云)。   私雲。冥道無遮香文雲。召請真言并印。以右手大母指捻中指頭。餘三指微屈。即成彈指作聲。那謨部布哩迦哩多哩但他揭多夜。   次念開喉印咒(不散前印)。唵部布帝哩迦多哩怛他揭多夜。   法印曰。此印結жЯヱワ也。大指中指相捻彈指作聲難有事也。故圓陽房大中相捻。以中指三度招。次ヨюгЁヱ彈指作聲。此與文相違。彈指作聲思。只頭大捻可彈指也。故都率記以此二印別別印出(已上)。   次發心奉持偈。   比丘某甲 發心奉持 一器淨食。   普施十方 窮盡虛空 周遍法界。   微塵剎土 所有國土 一切餓鬼。   先亡久遠 山川地主 乃至曠野。   諸鬼神等 請來集此 我今悲愍。   普施汝食 願汝各各 受我此食。   轉持供養 盡虛空界 佛及賢聖。   一切有情 汝與有情 普皆飽滿。   亦願汝身 乘此咒食 離苦解脫。   生天受樂 十方淨土 隨意遊往。   發菩提心 行菩薩道 當來作佛。   永莫退轉 前得道者 誓願度脫。   又願汝等 晝夜恆常 擁護於我。   滿我所願 願施此食 所生功德。   普持迴施 法界有情 與諸有情。   平等共有 共諸有情 同持此福。   盡將迴向 真如法界 無上菩提。   一切智智 願速成佛 勿招餘果。   願我此法 疾得成佛。   次寫食(淨地無人行處。或水池邊樹下。唯不得寫於桃柳樹石榴下云云)。   次五佛印真言。印相(金剛合掌)。   (寶勝如來)   曩謨婆哦縛帝缽羅(二合)保他羅怛曩(二合)耶怛他哦多耶。   (妙色身如來)   曩謨婆哦縛帝蘇嚕婆耶怛他哦多耶。   (甘露王如來)   曩謨婆哦縛帝阿密栗(二合)帝羅闍耶怛他哦多耶。   (廣博身如來)   曩謨婆哦縛帝尾補拿哦怛羅耶怛他哦哆耶。 (離怖畏如來)   曩謨婆哦縛帝阿婆延迦羅耶怛他哦哆耶。   曩謨寶勝如來(除慳貪業福德圓滿)。   曩謨妙色身如來(破醜陋形相好圓滿)。   曩謨甘露王如來(灌法身心令受快樂)。   曩謨廣博身如來(咽喉寬大飲食飽滿)。   曩謨離怖畏如來(恐怖悉除離餓鬼趣)。   五佛名號本文梵漢相交而出。然今梵漢一准書之。為誦易也。   祕藏記雲。寶勝如來南方寶掌佛平等正智用。福德身也。先以佈施退除堅貪。故為第一。妙色身如來者。四智中右近理大圓鏡用。萬德圓滿妙色具足身也。除堅貪可受殊勝妙果。故居第二。甘露王如來者。妙觀察智用。說法身也。甘露是妙法故。既受妙果堪為法器。便可授法故。為第三。廣博身如來者。法界智用。遍法界身。既聽授妙法。可使其咽喉開寬。身體廣大。故為第四。離怖畏如來者。成所作智用。變化身。經六道四生界為一切眾生作諸事業無怖畏也。既得廣博身。其身心無畏。是故為第五(云云)。   次受戒印真言。   印相二手外縛豎合二中指。真言曰。唵三昧耶薩埵鍐(三合)。   次五大願。次法施(尊勝陀羅尼等也)。   次迴向。   以我所修福 普露於鬼趣。   食已免飢苦 捨身生樂處。   次發遣印真言(七返)。   印相。右手作拳。以大指捻頭指。仰掌彈指作聲。真言曰。唵(引)跋折囉(二合)母乞叉(二合)穆。   次三部被甲(如十八契)。   右依丹州記抄記之了。   不空譯經雲。爾時世尊在迦毘羅城尼俱律那僧伽藍所○而為說法。爾時阿難獨居靜處。念所受法。即於其夜三更之後。見一餓鬼。名曰焰口。其形醜隨身體枯疲。口中火燃。咽如針鋒。頭髮蓬亂。爪牙長利。甚可怖畏。住阿難前。白阿難言。卻後三日。汝將命盡。即便生此餓鬼之中○阿難聞此語已。心生惶怖。問餓鬼言。行何方便得免斯苦○鬼○言。汝於明日。若能佈施百千那由他恆河沙數餓鬼并百十波羅仙等。以摩伽陀國所用之斛。各施飲食。并及為我供養三寶。汝得增壽。令我離於餓鬼之苦得生天上。阿難○聞如是不順之語。甚大驚怖。身毛皆豎○即疾至佛所。五體投地。頂禮佛足。身體戰慄。而白佛言。願救我苦。所以者何。我住靜處。念所受法。見焰口餓鬼而語我言○(如上)。世尊我今雲何能辨若干餓鬼仙人等食。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今勿怖。我有方便。令汝能施若干百千恆河沙餓鬼及波羅門佛等上妙飲食○一一皆得摩伽陀國所用之斛。七七斛食。阿難。我於前世作婆羅門。於觀音菩薩及世間自在威德如來所。受此陀羅尼。故能施與無量餓鬼及諸仙等種種飲食。令諸餓鬼解脫苦身得生天上。阿難。汝今受持福壽。今皆得增長。爾時世尊即為阿難說陀羅尼○(加持飲食咒)。佛告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長壽福德增榮速能滿足檀波羅蜜。每於晨朝及一切時。悉無障礙。取一淨器。盛以淨水。置小飲□□□謊姻吝飀□奏□□饙裀□楉□□奰□露□□□□襜□□□嬌□糖□□駙Z□□□□□□檸□□□饃詬□□練□送□□□□□妯□覯□□□□榆Q□□逆□褻□□滿慼慼播m□□□□□□□□罹量逆□祐□□□Z□□□□楊量秭馱□U埤□□□橕逆□K□□□□□饅□□□□□G□□駾奈騫覃□□E□□奮□□訃□□□□罹量碗□□□□飀□奪□□誇□□□□靈娀埤□□謊□□□椸□祑襌□□榜餖稀埤□榜送□稀埤□□□壘□□□濾□飀□□駩□埤□□餾□□□□□錄部慼慼慼慼摯鞢慼撙嚏慼摯鞢慼敵z□□□穰□□□□糖殺□□□夾□□□□駟夾□□□奊□□鶠慼潘嚏慼慼慼潠騤琚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樂曉寑魽慼慼滕^□□□亮□□□□□□覭□□□□□□E椸□□禍楣□□褓□□□□飩□逆□□□駩□□□□□□□□社□□□飀□□□婦騊□鶠慼毅鵅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XH夾□□□送□稫褽□□□□□□飀□  (本雲)   承應二年五月十五日以二尊院本書之。 行林第八十一。 冥道供。 T76049301.GIF   註進。   冥道供一夜支度。   壇五面(一面方六尺。高二尺。四面廣三尺五寸。長一丈三尺。高一尺五寸)。前機一腳(長二尺八寸。廣一尺六寸。高一尺)。燈臺六本(四本。高三尺。二本。高二尺五寸)。脅機二腳(廣一尺五寸。長三尺。高一尺)。禮版一基(高八寸。可有半疊)。白米二石二鬥。大麥小麥大豆小豆各二鬥。果子少少。第草五束。油一鬥。燈心少少蘇少少。蜜少少。蠟少少。名香少少(沈白檀)。上紙二十帖。大幕四帖(可有幕柱二十本)。布十二段(十段壇敷料。二段蠟燭料)。土器(大二百五十口小三千口)。檜榑三寸。桶七口(之內足桶二口自餘大少)。杓二柄。長櫃二合。長蓆三十枚。薪五十束。續松三十把。肉□十足。疊五帖。   淨衣(白色)。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已上可有淨衣)。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若修護摩者。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高八寸)。半疊一枚。脅機二腳。燈臺二本。大火缽一口。壇敷布一段。上紙。名香。炭二十籠。   已上可加註之。   焰魔王檀拏供法則。   先前方便(如常)。   次總禮。次啟白。次讀御祭文。次神分祈願。次供養文。次唱禮(胎藏但五大明王。次加禮炎魔天)。次驚覺。次九方便。次五大願(助修半念大日真言半念佛眼真言)。次三部被甲(某)讚(大讚佛讚百字四智)。次成身(二印明更問)。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次觀曼荼羅(如義位觀也)。 T76049401.GIF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治爐。次成不動身印。次振鈴。次道車輅。次軍荼利。次請車輅。次迎請聖眾。次方言勸請(執香爐請也)。   蓋冥道無遮之儀。運一念而心廣。功用少而福大。境離自他之異。故曰無遮心絕冤親之念乃稱平等。能行此行。是菩薩行。能運此慈。是如來慈。為諸福之王在三壇之上者。良由佛說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勝妙真言加持之力也。能令一食為無量食。又使一財成無量財。一一財食量同法界。普施有情。悉充足。甘露法食。法食充飽。罪滅福生離惡。超身受人天報。能令施主增益壽命業障消除。即得滿足壇波羅蜜。現招勝果。當證菩提。妙力難思。信而信而不議。今日施主(某甲)奉為皇帝宰輔及法界有情。普設無遮廣大供養。今當奉請。   一心奉請摩訶毘盧遮那佛。   一心奉請東方寶幢阿□佛。   一心奉請南方花開敷寶生佛。   一心奉請西方無量壽阿彌陀佛。   一心奉請北方天鼓雷音不空成就佛。   一心奉請本師釋迦牟尼佛。   一心奉請世間廣大威德自在明佛。   一心奉請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一心奉請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   一心奉請十方盡虛空界真淨法寶。   一心奉請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虛空藏菩薩金剛藏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大聖四臂不動明王。   一心奉請十方盡虛空界聲聞緣覺一切賢聖。 一心奉請一切護法金剛蜜跡諸善神眾。   惟願十方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諸大菩薩摩訶薩一切賢聖。今日今時不捨弘願。為諸眾生故受我等請。降此道場受今施主所獻供養。今當能以召請真言召請冥道。惟願三寶加威護念。使一切冥靈悉皆雲集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召請真言并印。   以右手大拇指捻中指頭。餘三指微屈即成彈指作聲。真言。那謨部布哩迦哩多哩但他楬多夜。   次念開喉印咒(不散前印)。   真言曰。唵部布帝哩迦哆哩怛他楬多夜。   常聞佛說。十方世界六道四生其中所有統領上首。皆是住不思議解脫菩薩。慈悲誓願分形布影。在六道中為主。為尊為道為師為友。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悉能令其離生死苦得究竟樂。是諸聖者各有三明四智五眼六通。悉知今日施主(某甲)等并心同力謹依佛教。磬竭精誠。運平等心。起大慈悲拔濟之心。奉設無遮廣大供養。今為施主次當奉請。一心奉請梵王帝釋四大天王龍神八部日月星宿婆羅門仙等一切天眾。願降道場受我供養。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當奉請。   焰魔法王死生明王七母暗夜侍後焰魔妃烏鷲婆棲野干眾等。各與眷屬願到道場受我供養。至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當奉請。   天曹府君一切天曹百司官屬都官使者及諸部從。願降道場受我供養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當奉請。   地府神君平等大王太山府君五道司命一切地府百司官屬都官使者諸司部從。願降道場受我供養。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當奉請。   地主明王山川岳濱城隍社廟一切神眾。各與眷屬願到道場受我供養。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當奉請。   命過僧尼未解脫者。施主先已七代久遠一切魂靈及無始時來怨家債主。願到道場受我供養。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當奉請。   曠野大力燋面大士。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諸餓鬼等。各與眷屬願到道場受我供養。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當奉請。   二百位之中一切三寶諸天護法冥官冥眾天神地祇夜叉鬼神餓鬼鬼類等。及與各各部類眷屬。乃至無名位一切鬼神。各與眷屬願到道場受我供養。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惟願十方盡虛空界諸大聖者。今日今時各隨形類。與諸眷屬受我等請。承三寶力。駕迥飛空悉皆雲集。到道場禮佛法僧。次第就座。受今施主平等無遮廣大供養。今日施主既是凡夫。不識冥道官斑次位。惟願各隨斑位依位而坐。復次以三寶及陀羅尼不思議力。令其到已。各依本位一一位中廣博嚴淨。悉能容受無量無邊微塵數眾。不相妨礙。無迫窄相。又當奉請地藏菩薩。願以慈悲令一一聖者次第指撝無令失所。各得其位。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辟除從魔(依師說者不可用之)。次視三昧耶(不用辟除隨不可用之)。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讀經祭之)。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   次成事業身印。   令日謹以依佛為阿難說施食陀羅尼。名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勝妙真言。復有陀羅尼。名甘露王如來開甘露門真言。復有陀羅尼。名毘盧捨那心乳海真言。我今當以如上真言加持飲食。能破地獄。能令一切飢渴苦趣一一各得那伽陀國十六斛食。能令此食悉皆變為法喜禪悅甘露醍醐清淨乳海。充遍法界廣大無量。無不飽滿。悉皆解脫。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念無量威德光明自在勝妙真言。   以大指捻母指。彈指作聲。又用大指摩中指第三節三遍。此是印矣。佛食三七遍。菩薩食二七遍。餓鬼食一七遍。真言曰。那謨薩婆怛他楬多婆盧羯帝(二)唵(三)摩羅摩羅(四)三摩羅三摩羅(五)吽(六)。   次念施甘露水咒印。   展右手於左肩上置。眾指開申。念三七遍。真言曰那謨蘇盧婆也(一)怛他揭多也(二)怛嬭他(三)唵(四)蘇盧蘇盧(五)婆囉囌盧囉囌盧娑婆訶。   次念毘盧遮那心轉乳海真言。   展右手。五指下臨食器中。即成想梵字於掌中。真言曰。那謨三滿勃馱南鍐吽(又一本)。   我今悉以如上真言加持所奉諸飲食。願悉皆具足如上美妙廣大無盡諸功德。願普為一切諸眾生等持此法食奉獻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及法僧。願次復持此甘露法食(以粥投供之七隨宜)。奉獻十方虛空界一切諸天及護法龍神八部護世四王日月星宿婆羅門仙等一切大眾。次復持此甘露法食。奉獻盡虛空界天曹地府業道冥官諸司典吏等一切大眾。次復持此甘露法食。奉獻地主明王山川社廟先已久遠·債主怨家及命過僧尼未解脫者一切大眾。次復持此甘露法食。普施十方盡虛空界曠野大力燋面大士及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飢渴苦趣一切大眾。願諸佛子(私雲。佛子即諸冥道等也)受此無量甘露法食。受斯食已。先當奉獻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然後食之。能令佛子福德智慧廣大無量。志心歸命常住三寶。諸佛子等從來得食多是人間世俗禱祀烹宰物。令腥壇葷穢。設此食但增苦本。無解脫分。今日所說乃至是清淨甘露法食。又是清淨珍寶法財。既承佛力法力僧力諸佛勝妙真言之力。皆悉能令此食充遍法界。無窮無盡。假使十方盡虛空界一一眾生所受揣食猶若須彌。所飲甘露如四大海水。所用財物覆於大地。亦未能令此財此食而有傾竭。夫方以類聚物以辟分。然我所施一切無多無高無下。平等普遍不擇怨親。今日不得以貴怪賤。用強陵弱擁遏孤絢令不得食。使施均平越佛慈濟。必須互相愛念如父如母生一子想。諸佛子等各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屬善友親識哉。有事緣不得來者。願可各各齎持飲食錢財疋帛。更相餉置悉使充足。無令乏少。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飲食。次燈明(阿闍梨理供養之間。助修先可出諸天漢語讚。初句自第二句目音勸請段み打缽。次令承仕蠟燭付火。其之間可誦供養段。不可限遍數。以火付畢為期。供養段畢。如前打缽。次奉送段打缽。已上段三誦之)。次普供養。次讚(佛讚四智各三反後打缽若五讚)。次根本印(更同)。次加持珠。次正念誦(有師說)。次法施。   次當為稱諸佛如來吉祥名號。諸佛子等志心諦聽。   南無寶勝如來。南無離怖畏如來。   南無廣博身如來。南無甘露王如來。   南無妙色身如來。南無多寶如來。   南無阿彌陀如來(已上各三遍稱名)。   次受三昧耶戒(三說)。唵三昧耶薩怛梵。   諸佛子等已具得甘露法食故。能令佛子色法二身皆悉具足。已聞寶勝如來名號故。能令佛子積卻塵勞皆悉清淨。已聞離怖畏如來名故。能令佛子得大安樂離諸怖畏。已聞廣博身如來名故。能令佛子悉得除滅咽喉之苦。已聞甘露王如來名故。能令佛子所食之皆成甘露永除飢渴燋枯之苦。已聞妙色身如來名故。能令佛子色相具足端正無比。已聞多寶如來名故。能令佛子具足法財受用無量。已聞阿彌陀如來名故。能令佛子神生淨土見佛聞法住不退地。已受三昧耶戒故。能念佛子得一切諸佛清淨禁戒一切菩薩勝妙律儀皆悉具足。佛子今日已得如此勝利。非無因緣。良由過去善業弘深故。得今生遇善知識。是故經言。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菩提心。佛言。一切眾生不遇善友。於無量劫墮在生死苦海。不得解脫。佛子今日既遇善友。必須捨邪歸正發菩提心斷惡修善求佛智慧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唯願諸佛子等。從於今日乃至無上菩提。於其中間。常得值遇諸佛菩薩明師善友。供養承事而無厭足。常與普賢文殊觀音勢至諸大菩薩共生一處。同心同行習諸善本。常蒙諸佛及諸菩薩。以大慈悲憐愍攝受。放大光明照觸身心。智慧法水洗滌身心。說深妙法開悟身心。以金色手摩頂接引。既聞法已於唸唸中速能開發菩提正性。速能開發大智光明。速能開發甚深三昧。一一所作與諸如來智性平等。與諸菩薩大悲普遍。汝今發此廣大誓願。百萬阿僧祇諸大願門悉皆現前。通達無礙。捨此報身同生淨土見佛聞法住不退地。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還珠。次入三摩地(同之)。次根本印(同之)。次部母。次成事業身。次五供養。次散供(是此為案下者所儲也。作法更問)。次普供養。   諸佛子等既受施主(某甲)等無遮廣大供養已。必須留是置福利祐。今日施主彌眾災祰百疾。延福慶益長年。仕官者高遷。資生長益。子孫嬰盛。宅舍安寧。有所願求悉皆果遂。又願古境山川冥官聖者威神赫燮。擁護人倫。驅災疫於無人之郊。引福慶於設齊之人。定內使安災害不生。風調雨順。海變河清。災害不生。禍亂不作。盛臻五福。各保百齡。開供養門盡未來際。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讚(四智缽)。次閼伽。次振鈴。次禮佛。   南無三世常住大日摩訶毘盧遮那如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如來。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南無十方三世真淨法寶。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南無十方三世盡虛空界一切菩薩摩訶薩。   南無十方盡虛空界聲聞緣覺一切賢聖。   南無二百位中一切佛菩薩金剛蜜跡諸大善神冥官冥眾。   南無大施主(у)玉體安穩寶壽長遠(三反)。   次五悔。次迴向。   次燒錢財祝曰。   今日施主所有錢財疋帛悉皆奉上冥官業道百司寮屬怨家債主負財負命者。悉願領受。施主既是凡夫。不識官斑次位。不散分判。奉請地藏菩薩大慈大悲。令一一聖者各依次第如法分付。普令周遍。無令失所。燒錢盡即處世界。等唱三歸。   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被甲。次下座禮佛。次出堂(行道一匝四智讚缽)。   齊法雲。時大唐貞元二十一年歲在乙酉五月五日。壽洲草堂寺比丘太素字海鏡。抄此本兼別傳授文書。永為恆記。又除災祈福祭靈之法。并押除怨靈魂神靈之法。一塗祈福者穿作團地爐。其闊深者任力作之。地爐之中滿著炭火。準擬紙錢千貫萬貫。兼以名香請一高行能誦陀羅尼師。進於地爐□跪而座。所誦咒一遍。誦時即取一箇名香。二取紙錢十千文。以投於火。乃至燒盡十萬貫錢。若能有力。限三箇日及限七日。隨力作之。某詞曰。願某神靈領納名香兼此錢財。發歡喜心。莫為國家行諸災禍。作如是言種種詞時。廣略大心如是。 T76049701.GIF   為息災炎摩天。為除疫病自羅剎天供養。為欲水雨自水天供。行水道時風天供。為五穀地天供。若貪多乏之類以花水雜花供養(云云)。白月良日(云云)。   修此法時。覆四方雲雷電響鳴。又大地振動。各知法感。又夢大蛇見。端嚴小兒現。又大雨風吹。應知法感。   火壇供養及供養十二天法(云云)。   富饒壇之烏摩和飯亦得(云云)。   成就時節。若用五月中作法。決定有雨。而覆雲雨不降。若用九月作法。決定焰雷電。有是等相現。決定成就(云云)。   大日經疏雲。西方飯有多種以酪飯為上。獻此食時。應配以砂糖鹽置諸味(云云)。   施八方儀則雲。五味者。粳米菉豆油麻牛乳酪。各量多少。以意令其有味。著少許鹽切(云云)。   瑜伽現智十二天軌雲。若欲得官位自大梵天供養。欲得壽命自帝釋天供養。欲得敬愛毘沙門天供養。為調伏大自在天供養。   堮恁C   行道四智讚(缽三匝)。蕀心。   瑜伽護摩軌雲。十方天供養雜粥。所謂粳米油麻菉豆相和煮。盛一器中。每座置一淨葉。先以淨瓶盛香水。寫少許置葉上獻。次塗香以禪指獻。次花燒香。次卒嘗歟。一杓粥各以本真言加持三遍。即用少蠟燭或紙燭。便粥上。其燭作意。令獻未返。未不得令滅(云云)。   佈施(梵雲)壇波羅密者。唯識第九雲。無貪及所起三業為性。此三種一財施攝。誦施物者。受者此不可得三輪清淨。是真財施。對法論雲。施度是財施。餘五無畏施也。一切六法施。世親金剛般若論雲。壇度攝論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云云)。二無畏施。攝論雲。謂止損害濟拔驚怖。三法施。攝論雲。以無染心說契經等法。千手軌也。得三種施福。所謂資生施·無畏施·法施。即壇波羅密圓滿。現生獲得富饒。資緣具足。心得自在。壽命長遠(已上堮恁^。   念誦畢可著護摩段。   若前方便等如常。   先火天段(曜宿段可略)。   次諸尊段(如常。但法界眾生護摩可略也)。   次世天段(今行法大旨以諸冥道為朝下字。仍以是段可為本尊段。故紙餞名香蕀心等相應物。於此段可用之。更同)。   次後火天段(如常大日一字佛眼炎摩太山府君等尊勝陀羅尼心經此間九條錫杖或心經供養)。   大日(兩)。   一切佛心(普印)。   歸命暗薩縛設馱冒地薩怛縛紇哩捺野爾也吠奢爾曩莫薩縛尾泥Лгロ。   一切菩薩(普印)。   歸命迦薩縛他尾摩底尾枳囉儜達囉摩馱睹濕佐多三〃訶Лгロ。   諸金剛(持地印)。   歸命赦吽〃〃發吒〃〃髯〃Лгロ。   諸聲聞(梵釋印置左脅)。   歸命係睹缽囉底也野尾櫱多羯摩濕惹多吽。 諸緣覺(內縛火豎圓端相柱形如輪)。   歸命縛。   諸天。   炎摩(虛合地風入內背相著。屈空自風上越致火指)。   歸命縛縛娑縛多野Лгロ。   諸天(普印)。   嚕迦嚕迦迦羅野Лгロ。   諸龍(九頭龍印)。   歸命銘伽捨爾曳Лгロ。   諸藥叉(定拳屈風如鉤。又別本雲。內縛地水合豎。是一切藥叉印也)。   歸命藥乞叉濕縛羅野Лгロ。   羅剎眾(虛合二水內入背相著)。   落乞叉細毘藥Лгロ。   乾闥婆(內縛二水刃立不相著)。   歸命尾戌馱薩縛羅縛係爾Лгロ。   諸阿修羅。   歸命阿素羅□□欞□□□□  迦樓羅(下之惠手刃。五指向外。以定空杓惠空。左右如烏羽而扇雄。以左羽置右羽。立所以空杓惠空結印〃動也。三反如飛勢)。   阿缽羅底賀多捨薩那南怛爾也他唵捨句娜摩賀捨句娜尾旦多跛乞叉薩縛跛曩哦那迦佉迦佉呬三摩野摩奴薩摩羅吽底瑟奼冒地薩怛舞枳孃跛野底Лгロ。   緊那羅(金胎二風指。合二空散豎。掌中一寸許開也。腕不相著。又用金胎印)。   賀佉薩喃尾賀薩喃枳那羅赦Лгロ。   摩□羅(結三角印稍開二風。以印當心風相召)。   櫱羅藍尾羅鄰Лгロ。   堮恁C   大日義釋雲。炎摩壇拏印。   炎摩相猶如棒形上有人首。作極忿怒之狀。以手為座。身作黑玄色。阿闍梨言困絕。少時嘗因重病○神識往詣冥司。睹此法主與後同共語言。貌甚慈忍。然此壇拏印以忿怒形檢初生未所犯。口出火光至為嚴切。及驗出家以後功業便爾寂然。不復有言。炎摩王及後尋即降階善言稱歎。慇懃致教求受歸戒。赦卻還比至蘇後。其兩臂繩所繫持處。猶有瘡痕旬月方愈也。   愚依此意。壇拏供時法施處。先欲奉受三歸五戒。此由何師甚承諾。又申雲。若爾菩薩十重何師又隨喜也。言師傳雖有。三戒印明總略仍如狀尤可也。我自今以後可用此言耳。仍其名同註之。   永治一年八月九日記之。   雖有飲酒者。酤酒者所無也。仍可授不飲酒歟(更問之)。具足妻妾者有之。仍准在家法可授不邪婬哉。   私雲。雜神供此間供之道場不入眷屬步多等斷也。銀錢幣帛等各〃端〃少〃相加。自所望者有之歟。奉送以前尤可修事也。供師出來於東北供之。其咒雲。妣止〃〃妣捨止南娑縛訶遇遇部多南Лгロ。   大火壇供養雲。一切使者及諸鬼神等明。於東北方散施(文)。依此文也。私今壇上座位不著部類眷屬等也。番僧等壇下散米。私今結大日等印。可為炎摩天本體也。   玉體安穩寶壽長遠。伴僧佛。終可唱之。此言施主可隨(云云)。讀祭文。   一欲押怨魂靈者。穿作三角地爐。亦滿炭火。其闊深者任力任之。準擬紙錢并以蕀心有□撚觭糖□□□□□□□□□□□□□□□□□楅槴驌□□樕□□□□柛□□觥F□□□露□□柛妖□□□□槴驌□□□□□□□□□□□□□□□□權吽慼慼慼曛ョ滕婍霠{□飀□□妃□□□奮妃□□埤□□□□□妱□□□X鞢慼慼撫鍌鵅慼撕隉敵瓷毅牷慼慼慼慼慼慼樁e埤□椸□□□訊埤□她姇□□□碌□□奐駁□□□楑□□誇□襝□□□□椹□□□□祔□□□□聾妖□E□□列褽□□靈埤□□□祔□禳埤□駩□□禍□□□□飀□  づ雲。以證本可比交之。任本寫之頗不尤多端多端。 行林第八十二。   地天法。   一支度。   註進。   地天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脅機一前。半疊一枚。名香(沈。白檀薰陸)。酥。蜜。蠟。壇供(如常)。燈油(如常)。五穀各一鬥。紙づ帖(銀錢料)。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蠟燭料)。小桶一口(可有杓閼伽料)。折敷三枚。   淨衣(黃色若白色)。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等。   本法不雲〃〃〃〃。隨事可斟酌。   最勝王經(堅牢地神品)雲。白月八日布灑星合(云云)。   一行法。   堅牢地天儀軌(善無畏)。   此儀軌明根本印咒護摩之法。無行法儀。大日經中具緣品密印品普通藏品祕密品說形印言。壇金剛界中可勘之矣。   先前方便如前(光澤之後加持飲食等三種印明可用之)。   唱禮。   三身。忙莽雞。   曼荼羅主缽□(二合)體毘曳泥婆〃〃〃。   大小〃〃〃〃。三部〃〃〃〃。   道場觀。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寶樓閣。樓閣內有妙座。座上有●體字。字變成寶瓶(圓白諸寶華果插其中)。瓶變成地神。相好具足。眷屬圍繞。行者在閣前向本尊(云云)。   堮捅部C   大集經雲。爾時功德天以一斛器盛諸種子。奉上觀世音菩薩。而作是言。我今以此一切種子。施善丈夫。為欲增益一切種子○(云云)。文廣可見之。 T76050001.GIF   私雲。作三重壇者。准諸天別壇可知之。   隨方勸請。   至心謹請 堅牢地天 大辨功德。   中央黃帝 東方青帝 南方赤帝。   西方白帝 北方黑帝 十二神將。   日遊月殺 將軍大歲 黃幡豹尾。   青龍白帝 朱雀玄武 六甲禁譯。   土府伏龍 普天率土 大小神祇。   王城鎮守 諸大明神 年中行疫。   流行神等 岩石池溝 草木叢林。   方維主託 灶神井神 庫藏廄廁。   門戶等神 與諸眷屬 降修道場。   受此供養 某甲所願 如意滿足。   請車輅(真言末加缽哩體毘曳曳醯□襏導飀□  請召印明(出集經)。   合腕。以二頭指及二小指反叉。在掌中。右押於左。以二中指及二無名指直豎。頭相拄。以二大指並豎押二頭指側。大指來去。咒曰。唵(一)婆孫陀哩(二)陀那陀若(三)缽囉婆(二合上音)囉怛(二合上音)爾(四)莎(去音)訶(五)。   讚(說天讚)。   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寶瓶。瓶變成地神(云云)。   根本印(本軌雲。印如集經說。真言異彼。如左所出)。   南莫三曼多沒馱喃(一)唵(二)縛羅(二合)縛羅(二合)怛爾(二合四)設哩三曼多(二合五)阿馱阿馱(二合六)阿豆阿豆(二合七)比哩底曳(二合)比哩底曳(八)莎訶。   大日經雲。定惠相合。二定輪圓。屈其餘四輪·亦如是。是名地神印。   義雲。次地天印。先合掌。其十指頭並屈而相捻令圓屈之。空指令入其掌內。形如瓶子。即是也(云云)。   對記雲海說。合掌開掌。二空著二風側。二風端相離。少動召之。意大德說定惠。合令掌中虛。形如瓶子(云云)。   大日經雲。地神真言曰。缽□(二合)體(他以反)梅(無蓋反)曳(平二合上)莎訶(有歸)。   義雲。地神真言。地為萬物所依住處。皆悉因之而得生長。如來心地如是。為一切眾生所依處。善種由之而得滋長。故名持本三昧。亦名普載三昧也。●跛哩●體(千以反)●吠(微具反引)即地神名。以第三●體字為真言體。正音是●他字門。謂一切法皆所依住處故。如來藏猶如大地。今諸法本不生故。一切法所依住處皆不可得。上加伊字。即三昧聲也。次有●縛字。加以●翳聲。翳是三昧。亦是指物之聲。謂真言之體。此處出過語言之地。不可示之。唯觀行者內證之境也。曳是乘義。如世間車乘要因於地而得前進。如來已出過一切心地。不須依止進行。是故離一切乘也(二十本雲。亦是釋迦方便化身耳)。   念誦。   部母。大日。釋迦。觀音。本尊。諸天。佛慈護。大吉祥。出現智。次又部母。   法施。   當誦行者心中所覺甚深法藏般若心經等(云云)。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一切法住處不可得義也。   右行法中抽要記之。首尾皆同梵天法等。若依最勝王經意。亦有結線事。可見之歟。   一諸成就護摩法。   軌雲。以稻穀花護摩。得五穀豐登成就。   又以闍底花護摩。蠶養千萬斤成就。   私雲。或雲闍底花。此雲一生也。謂一月一實也。此土無此木也。代用一熟木也(云云)。或雲蘆薇花也(云云)。   又法以粳米護摩。得無盡福德。及生生殖福因。   又法。以大麥小麥護摩富貴。   又法。以競婁草護摩。得無數六畜財。   又法。有福人家灶額上土取。臘月八日持來我所安置。如富得取土時。用前天咒二十一返。須達多優婆塞。又檀畢哩優婆塞。福寶光明優婆夷。行此法。   一形像。   軌雲。可畫堅牢地神像法。   男天。肉色。左手缽盛花。右手掌向外。   女天。肉色。右手物當心。左亦物當股。   大日經雲。地神持寶瓶。   圖雲。赤色。左手持缽盛鮮花。右手向外舒翻仰。或雲。屈火水當乳下。   地神後。肉色。右手物當心。左手亦如與願契向外安腕下垂。   私雲。大日經及疏胎軌。在東門亦在西門。其意可尋之。   又圖西門置寶瓶(有二口傳云云)。   不空□索經第五雲。壇中誦現地神。半耳聳髮向上。面目大瞋。眼赤如火。狗牙上出十指胛。赤脣如朱丹。貌面黑黲。身重體肥。兩臂□□檢□□患□檢□□□□秺□w□埤□樛祏□□□秞□□□□神Jj□□□禖逆□□□穈□裀□□□□飀□痢]□□祜□姲楚慼慼熱u□  頂輪王經二雲。地天白色。以二手捧寶花籠子。二膝跪地(云云)。   一切能。   軌雲。念誦我真言者。我恆常出地味資潤彼人命。其身中增益壽命。是地精氣充溢。行者身中得色力。念喜精進。智慧辨才。三明六通。人民愛敬。無盡大福德。如輪王福德(云云)。   又雲。若有人誦持此咒。滿足十萬遍。為最初法誦咒供養地天者。富貴無極。七珍無限。速成一切悉地。   大日經疏雲。若人誦持修習。不久亦得如來心地。十二天軌雲。天五穀地天供(云云)。   師傳雲。犯土之時。如能可供地神故。更無崇。若不供。則為人崇也。謂備五穀及銀錢。大底如受地法供之。又誦驚發偈等作法。具如受地之法。凡是人師意示也(云云)。   先辨備供具(閼伽香花等如常。蠟燭紙錢散米可儲之。蠟燭十杯許歟。廣略在意。臨時消息)。次先三部被甲(如十八道)。次入堂禮佛著座(面向東方)。次加持香水灑淨供物。次加持飲食(軍荼利)。次去垢等(如常)。次甘露王等三印明。次啟白神分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三身。佛眼。   南無堅牢地天并眷屬。   〃〃大小自在〃〃〃。〃〃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若五悔)。次五大願。次入佛。法界。轉法輪。被甲。次羅字。次無堪忍。次驚發地神。次勸請(先胎大鉤召)。次召請地天印(如胎可想地天形。如天女與諸眷屬來降道場。隨所求願。皆令滿足)。次閼伽。次花座(四藥)。善來偈。次五供養(蠟燭付火。誦漢語讚。其作法如常)。次散供(唵摩羅摩羅三婆羅三婆羅吽誦之)。普供。讚(諸天)。次念誦(如常)。次後供養。普供。讚。閼伽。次禮拜。次祈願。次心經諦緣度等。次懺謝偈。次發遣。次護身。出堂。   右犯土時。為充私要聊以記之。早可破卻。 T76050101.GIF   (寫本雲)   建久二年八月四日比校了。   (本雲)   康正元年十一月八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訖。   (本雲)   右以二尊院本書寫了。舜興。   承應二年癸巳五月十二日。   元祿十六祀冬十月。於橫川兜率溪雞頭院謄寫。   住持三部阿闍梨大僧都嚴覺(年四十五臘三十四夏)。   享保十三戊申天。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 《大正藏》第76卷No.2410 溪嵐拾葉集(并序)。   夫法身內證之春花焉。梵風吹而遠熏。捨那外用之夜月矣。甘露映而高照。是以西天破有之尊琢金言於八方。東漢虛無之客遺玄訓於五千。誠尋教法流傳之源。在文點書持之功者歟。於是予生邊土之幽介為法林之荊棘。長薄地之陋質為禪庭之羝羊。然而纔明因果之理聊辨邪正之差。遂則卜山中之寂寥捨世上之憒丙。獨交。華頂之霞一紀也。三千之妙觀猶暗。鎮結草繫之露幾日也。八萬之細行惟缺。悲哉時移事改兮白日漸傾。春往夏闌兮黃壤既近。以何為無生之因。以何為度生之緣。倩觀今時之雲為。志學者似牛毛。況成功立業哉。訪道者如麟角。況窮玄探[顊-頁+責]哉。師資自相承其器隔雲泥。名望雖似古。其德如天地。然則法命之既迫在今。學燈之纔殘若存若亡。請為吾門資者。進步於菩提場矣遊心於弘誓海焉。彼通藏達多之入石窟也。以心性之闇迷也。得定比丘之沈奈梨也。由惠眼之閉卻也。矧暗證之禪師誦文之法師。佛祖之所誡經論所嫌也。文武不虧其國治。長短不捐其車成。蓋此謂者歟。依之以行學三餘之隙。集內外一切之要。所謂中道圓融之譚。上乘真實之藏。鵝珠死後之譽。雞距夢中之才。膏腴隱入之治。枕嗽石流之答。加之龜毛兔角之語。山猿海虯之諍。都看目觸耳梗概錄之。就中孤溪之幽砌。無物而不令。與嵐嘯三界之枯薨。無時而不秋。拾葉吟。故名嵐溪拾葉集。不定赤軸不調黃卷。予者記之終焉為期。資者錄之日夜不懈者。寂場長時之華嚴述心佛眾生之一體。今拙庵常在之葉集顯戒定惠解之一致。抑緘燕石詞卑得嘲在指掌。買周璞志疏。招笑難迴踵。辱更無素意。只為驚明窗之眠。恐又有玄念。將欲備遍界之功。毀譽共善因也。必入阿字門。視聽同良緣也。乃舉泥洹道。嗚呼吾者半百之旅館也。定去馬嵬焉。書者萬葉之遺塵也。冀至龍華矣。於時文保二年戊午六月九日。於叡岳西堛院黑谷慈眼房記之而已。   山家記錄有四分。所謂一顯二密三戒四記(云云)。又於四分記錄各有灌頂。謂第一顯部者。生智妙悟祕決也。第二密部者。都法灌頂也。第三戒部者。鎮護授戒也。第四記錄部者。和光同塵利益國土灌頂也(云云)。於第四記有六科。故山家御釋曰。建六科篇章。辨一山儀事(已上)。六科者。第一淨剎結界。第二佛像安置。第三嚴神靈應。第四鎮護國家。第五法住方軌。第六禪侶修行(云云)。今又建六箇篇目顯三字義門。   第一顯部(觀心為正表相為傍)。   第二密部(宗義為本事相為傍)。   第三戒部(大綱為本綱目為傍)。   第四記錄部(大事為本淺略為傍)。   第五醫療部(既效方成現益)。   第六雜記部(和漢美言道法哢胤)。   第一顯部五。   一止觀(觀心)。   二玄義(教相)。   三文句(教相)。   四義科(文料簡)。   五宗要(宗大事)。   第二密部五。   一宗義(真言宗旨三部大意)。   二教相(天台四教上加大日一教)。   三事相(曼荼界會示現相貌)。   四現行(三部五部行要次第)。   五雜(大師先德形儀要語)。   第三戒部五。   一佛寺(三寺不同)。   二佛上座(文殊頭盧兩上座)。   三佛戒(大小兩戒不同)。   四佛授戒(十師五師不同)。   五雜(自他戒同異先德物語等)。   第四記錄部六。   一淨剎結界章(七重結界表事寂光)。   一佛像安置章(九院十六院本尊等)。   三嚴神靈應章(吾山開闢時諸天聖眾瑞應)。   四鎮護國家章(天子本命道場鎮護祕密念誦等)。   五法住方軌章(三學靈場并顯密軌則)。   六禪侶修行章(六條八條四條學生式是也)。   又三聖二師二十卷記錄事。   三寶住持集上下(山家御釋)。   三寶輔行記五卷(前唐院)。   顯密內證義上下(山王院)。   已上三聖。   四明安全義十卷(五大院)。   御遺告一卷(御廟)。   已上二師。   又就記錄有六箇習事。   一散在流章記(他流記引用之)。   二雜記(真俗日記至於未來際)。   三總目錄(自他共知之)。   四別目錄(知名字不知義)。   五祕目錄(名義共他家不知之)。   六面受決(末後一言唯授一人)。   第五醫療部三。   一既效方(當時相應驗藥等)。   二加持法驗方(神咒德治業病)。   三胎息仙術方(調定氣息治病得壽)。   第六雜記部。   一三才軌範。   二古今芳談。   右此集者抄大師四分之錄為愚老一期之記。蓋是佛道之全體法門之精髓也。只納於心腑留於門室。曾勿見異門異流之人。爭可許偏執偏墜之輩哉。傳持之本所深慎此旨。同學之朋友更存此掟。又受法之仁書寫之族。若無讓付之器若有移門之志。且返本所且投火中耳。若背此旨令違反者。顯密緣起釋迦遮那圓宗守護山王諸天證明證覽。恐之慎之而已。   文保二年六月日。沙門光宗遍照。   貞和四歲初冬中澣於阿字息障院書此。 拾濱之學沙門吾宗示。   大永三年(癸未)卯月三日書之。亮政。   元祿十四年歲次辛已秋九月望以野之下洲。本對於天台山淨教坊。   住持法印實觀。   十五年辛已夏四月二十七日重閱。 溪嵐拾葉集緣起   夫真言上乘教法。傳來良□者山家大師者從順曉和尚□隨慧果和上傳受之。前唐院者從八□山王院者就一師和尚學之。然本朝弘□師。傳持而流行於今不絕。爰覺大師曰□者不恥下問(云云)。然則谷阿闍梨者從□合行其隨一也。仁海僧正者值一千□相傳是也。就中相實法印者兼備諸流而□之德號榮四僧正者遍學諸方。而葉上流之康樂寺慈胤法印雲。不為我師者無之不為無之(云云)。看賢思齊仲尼。遺訓在眼。依之□始自天台流流終至東寺□大小權實教法醫術工巧之作業等大綱學相承次第列左耳。 一。溪嵐所詮事。   再興和尚時時示眾雲。今度弘通者所詮三箇條也。所謂戒法者持相為本。顯宗者觀心為本。真言者宗義為本也(云云)。   第一戒法者。南都戒者。最初鑑真和尚傳來而弘通於天下。而星霜頻移戒相似忘。然中比解脫上人建於律學院令興戒學未及持相。爰思圓上人而為鑑真再誕。而戒法流傳於今不絕矣。次我山圓頓戒法者。傳教覺大師傳來既久。而持相亦如忘。爰祖師求道上人建長比企籠山。圓戒由致雖令興行未及守持。而先師和尚德治比致籠山。雲戒相致再興。是弘通本意也(云云)。山家釋曰。為我勿造佛勿寫經。唯興此戒法者。我願滿足耳(文)。覺大師釋曰。蒿草纔立條緒未成。藥石無驗而微風忽至。若有同宗者遂此願言者死骨不朽(文)。   第二顯宗者。凡天台圓頓教行者。不似餘宗餘行。為教觀一致宗旨信法相資深義也。然而我山風體以教門義道為本。觀心修行似忘。仍為我門資者。三時行道二時坐禪莫令廢忘矣。   第三真言者。事相現行書抄者。祖師先德鈔多端。而當代真言師等。唯專現行一偏。於祕密宗義以更暗之所歎者此一事也。為我法流者。宴心賓說毘盧之自證進心馬於捨那之覺路耳。   因師物語雲。德治比靈山院寂仙上人關東下向事有。公文所評定次談合雲。真言宗者攘災祕術也。其護持大功也。律宗者戒行如法方可崇敬也。禪宗者坐禪工夫為出離大要也。而天台宗者八講請用許也。論義學匠非為護持非為出離。總以無用宗也。爰和尚歎曰。彼方天台學侶無之哉。又真言學者無之哉。先戒法事。南都北京戒法者。依馮小乘權宗故。不窮如來出世本懷者也。爭及圓頓妙戒哉。次真言宗事。自身即佛宗旨。而建立心佛國唱成等正覺。以心傳心之祕法也。豈攘災一偏哉。大方迷宗旨者歟。次禪宗事。悟道得法置不論。然末代愚鈍禪僧等。教法者不學故無智也。心地者未開通故暗證也。道而無可論者也。可祕可祕。夫天台圓頓教法者。三學俱傳妙法。即身頓學直道也。所謂戒法者。於受戒即座。盡三惑非六即成佛(云云)。又定惠二法者。天真獨朗內證無作本覺佛也。前代未聞宗義。諸宗所分絕也。所以出離生死者極天台宗。即身成佛者在真言宗哉。加之弘仁皇帝建於我山為本命道場。安置於旱法。禁固於魑魅路。豈非攘災祕術哉。將又持經擁護之神咒。是非除災方便哉。不知子細。難勢非所論者也矣。山家釋曰。無相甚深教法者。攘災過於未朋。災而無不除。樂而不與。圓頓教行□□不可勝計者歟。抑此鈔所載者。顯宗者觀心大綱也。密宗者宗義大事也。戒法者祕旨深奧也。記錄者末後一言也。以此等赴可令料間者也而已。   一。●●許可作法。   先嚴淨道場。   次禮佛。次五瓶(若一瓶)。   次塗香。次著座。   次啟白等。   次灑水。   次灌頂(儀式如常)。   次三摩耶戒。   次胎藏傳法印。   ●●●●●。   五鈷印。   金剛傳法印。   ●●●●●。   無所不至印。   次蘇悉地傳法印。   佛眼印明。   次瑜祇密印。   非內非外印●。   次祕密印。   無所不至●。   次總許可印。   文殊八字印明等。   次教誡雲。   祕密教法使不斷絕矣。   次迴向。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次禮佛起去。   ●●許可作法。   示雲。許可以後可授目錄也(云云)。   一。支度事。   壇一前。半疊一帖。燈臺二本。屏風一雙。袈裟二帖。淨衣二具。佛供。燈明。佛佈施。儭施。調缽等。   右所註如件。   文保三年正月十一日。於天台黑谷。任師說記之畢。   天台沙門阿闍梨光宗記。   一。天台流真言事。   山家大師御流(金剛覺三藏御流)。   已上。   三昧流(門跡方東陽方)。佛頂流(小河方房全方)。法曼院流(靜然方政春方)。   已上谷三流。   兜率流(號橫川流)。   已上根本兩流。   智泉流。聖行院流。蓮華院。流葉上流。   已上傍相傳。   一。書寫流性空上人異相受記(文殊普賢)授與(云云)。   一。東寺流真言事。   三寶院。理性院(號中院流)。金剛王院。   已上小野三流。   御流(御室法流)。保壽院(西院)。   已上廣澤兩流。   智證大師御流者。不出三井寺院故。弘通不廣博也。然而祕事大事等大旨者。相承所謂祕旨與淵奧等是也。   已上真言宗(云云)。   一。神明灌頂事。   公慶僧都(真言院灌頂事)。義源僧都(嚴神靈應章)。智圓僧都(神書二十七帖准之)。   已上。   一。真言宗依學師事。   公慶僧都 惠顗上人 傳信和尚。   法圓上人 惠鎮上人 忠籟僧都。   行遍阿闇 盛慶阿闍梨 義憲法印。   義源僧都 承教法印 智圓律師。   桓守座主僧正 性總阿闍梨 圓信禪師。   守源禪師 寶月上人 圓快僧都。   明觀上人 心性上人 豪覺阿闍梨。   實真僧正 仁宗上人 覺舜上人。   俊增僧都 宣與註記 最顯立者。   專鏡上人 宗遍大德 尊曜僧都。   尋快律師 融慶阿闍梨。   已上或授職或許可或教相或得鈔(皆載之)。 一。悉曇相承事。   公慶僧都 承覺二品親王 智圓律師。   仁宗上人 澄譽大德 澄惠闍梨。   已上大綱習之。   一。天台宗依學師事。   傳信和尚 承教法師 嚴深僧都。   辨深法印 惠鎮上人 玄慶阿闍梨。   靜聖上人 承性上人 閑證上人。   大鏡上人 慎乘阿闍梨 義憲法印。   義源僧都 忠範僧都 拾圓大德。   慈救僧都 道存立者 空觀上人。   明緣大德 運盛立者 重朗僧都。   能承律師 禪心聖人 頓寂上人。   已上。   一。禪宗相者師事。   白雲禪師 巖松禪師 本覺禪師。   山叟禪師 藏山禪師 白首座。   凝然禪師 玄真禪師 道顯禪師。   事圓禪師 守源禪師 實智禪師。   已上或參學或五燈錄等讀畢。諸方遍參畢。   一。華嚴宗依學事。   示觀上人(凝然) 禪明上人。   已上一宗大綱讀畢。   一。三論宗依學事。   智通上人 玄通上人。   已上一宗本書等大旨讀畢。   一。法相宗依學事。   義憲法印 智圓律師 義圓大德。   已上大綱讀畢。   一。俱捨宗依學事。   義憲法印 智通上人 唯圓上人 智圓律師。   已上大綱讀畢。   一。淨土宗事。   性海上人 任心上人 靜觀上人。 已上大綱讀畢。   一。醫方事。   行法聖 元一律師 清增聖。 已上。   一。俗書事。   公慶僧都 慎乘阿闍梨 爾贊禪師 智圓禪師 智乘大德。   已上。   一。歌道事。   爾贊禪師 義憲法印 義源僧都 慶盛阿闍梨。   已上。   一。兵法事。   義憲法印 義源僧都 定宗法印 榮俊阿闍梨。   已上黃石公傳神明相傳等。   一。術法事。   公慶僧都 慶盛阿闍梨 觀慶阿闍梨。   一。作業。   通文傳 依事林廣記 智乘大德。   已上。   一。土巧事。   傳信和尚 公慶僧都。   已上。   一。算術事。   公慶僧都 性圓阿闍梨 事圓禪師。   已上大綱依學師等也(云云)。   一。傳授門資事(註文別有之)。   授職灌頂仁一百餘人。傳法許可仁三百餘人。一尊一法結緣仁五百餘人結緣眾一千餘人。   已上。   右大概所□錄如斯。祕密雲。舌相言語皆是真言。身相舉動皆是密印。意相思惟皆是密觀(云云)。天台雲。或從智識或從經卷於名字中通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云云)。然則順逆機緣皆成知識。粗言軟語悉轉妙法。生生廣演佛法世世普利群生而已。   文保三年(己未)。正月 日。   金剛光宗記。   於時曆應元年(戌)十一月四日。於江州靈山寺。阿闍梨位光宗授金剛如圓畢。   嘉吉二年九月二十七日。以紹惠本奉傳受畢。   猷秀(生年五十七)。   同三年(癸亥)三月二十六日。以猷秀阿闍梨本書寫之訖。探題法印權大僧都仙承金剛。同二十七日授點畢。   同四年三月六日。以師自筆本書寫畢。 沙門隆海(四十二歲)。   萬治三年(庚子)六月。以葛川本書之。   舜興。   元祿十二年十月。哉生明書之。   天台兜率谷雞頭院沙門嚴覺洪道。 溪嵐拾葉集目錄。   一。顯部之內。九卷。   序目錄觀道用心合二卷。   神明部合六卷。   禪宗教家同異合二卷。   禪與教事。   一。密部之內。   佛部四卷合一。   舍利法一卷。   藥師法二卷。   阿彌陀法一卷。   同四卷合一。   佛眼法一卷。   金輪法一卷。   尊勝法一卷。   尊勝佛頂修瑜伽法一卷。   菩薩法七卷合一。   慈氏菩薩一卷。   愛染王法一卷。   求聞持法一卷。   五祕密一卷。   文殊法一卷。   地藏法一卷。   六觀音法一卷。   經部四卷合一。   法華法一卷。   同大意(附)觀智儀軌一卷。   同三種法華一卷。   同祕決一卷。   明王部四卷合一。   不動鎮護國家祕法一卷。   不動四種身口決部一卷。   佛母愛染明王最勝真言法一卷。   青面金剛法一卷。   天部七卷合一。   辨財天本末二卷。   多聞天祕決一卷。   吒枳尼天祕決一卷。   大黑天口決一卷。   大黑天灌頂密印一卷。   四天王合行法一卷。   聖天祕決一卷。   求子妊胎法一卷。   真言教相部一卷。   真言宗名目一卷三卷合一。   東寺流真言教相本書目錄一卷。   道具類聚鈔一卷。   山門東寺血脈同異一卷(此帖四卷合一)。   諸家印信不同一卷。   真言血脈相承見聞一卷。   真言血脈(此卷非溪嵐乎)。   曼荼羅口決一卷(此帖五卷合一)。   東曼荼羅類聚抄一卷。   胎藏界曼荼羅(池上)一卷。   曼荼羅類聚抄(帖決私)一卷。   五大院先德事一卷。   兩界要事集一卷(此帖三卷合一)。   結願作法一卷。   祕密傳授次第一卷。   行法事一卷(此帖六卷合一)。   五大願事一卷。   密祕決部一卷。   護摩法一卷。   法花明三密護摩事一卷。   佛菩薩供養事一卷。   怖魔事一卷(此帖二卷合一)。   除障事一卷。   圓寂記芳談記合一卷。   大日經說處一卷(此帖五卷同一)。   三部經說處一卷。   光明真言一卷。   陀羅尼集經事一卷。   十住心論事一卷。   灌頂部一卷(此帖四卷合一)。   祕密念誦作法一卷。   真言灌頂部一卷。   證不由他灌頂事一卷。   阿字義一卷(此帖八卷合一)。   修觀部一卷。   真言雜雜一卷。   牛玉事一卷(大納艮岡狩籠岡之事)。   知死期法一卷。   護法事一卷。   真言口決一卷。   安養都率事一卷。   鐵塔事一卷(此帖二卷合一)。   神明二間安置等一卷。   菩提心論抄三卷合一(第一第二第三)。   同抄三卷合一(第五第六第七)。   一。戒部之內。   普通廣釋抄合五卷為一。   一。記錄部之內。   佛像安置事一卷(十六院此帖四卷合一)。   佛像安置事一卷(根本中堂本尊之事)。   記錄部(寶幢院)一卷。   記錄部(總持院建立等事)一卷。   一。雜記部之內。   神明二間安置等之事一卷。   圓寂記一卷(此帖二卷合一)。   芳談集一卷。   右總計一百一卷合二十一帖也。   凡溪嵐拾葉集者山門古記也。都三百卷。顯密戒記具記無漏之。然近代散失不全傳(余)素有好古之癖。故求東詬南之。漸求得一百一卷。故令管域千書寫之。以納莊嚴藏中畢。冀不散失之。垂不朽矣。且亦雖(余)沒後。猶求索闕卷滿全帙。此則(余)大望。法孫勿廢此念而已。   元祿十一歲(大歲在戊寅)東井穀日。   山門校嚴峰雞足院住。   淨蓮臺院探題法印大僧都覺深識。   寶永(丁亥)秋八月。傳領。嚴覺。   私曰。從一捲至二十五卷目錄之分記之。二十六卷終。此一卷者目錄之外見出記之。   目錄三卷合一   五種供養釋。青面金剛傳屍二十五病事三衣一缽并座具。以上。 溪嵐拾葉集。   止觀坐禪用心。   坐禪有四種。一小座禪者讀誦經典。二中坐禪者解大一義。三大坐禪者離別筌蹄。四大大坐禪者起臥。又雲。下讀誦。中修行。上證得。上上無所作。已上諸禪異名。如來禪。祖師心性禪。我禪。默示默開禪。一棒一喝法然禪。寂奧不寂教外禪。 溪嵐拾葉集   觀道用心。   問。以何方便即身開悟。若又順次可生安養淨土乎。答。現身思成佛。決定欲生極樂。先順菩提心以可觀三諦理也。問。所言菩提心者何義。答。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邊誓願知。無上菩提誓願證是也。問。所云三諦者何義耶答。一空諦。二假諦。三中道也弘決第五雲。心性不動假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稱。雖亡而存假立假號。此三諦理以心性可心得。依之玄義第一雲。適言其有。不見色質。適言其無。復起慮相。不可以有無思度故名心為妙。但心性計。非備三諦理。非情草木等悉備之。窗前梅花迎春花色鮮香匈芳。欲言其有冬梢空無色形。有也又無也。歸中道理。今此三諦不思議理此。名真如法性理。天台者為顯此妙理立三種止觀。其中圓頓止觀文雲。圓頓者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心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如此觀者。諸法悉是三諦理也。故一切諸法毘盧之身出也。故法華懺法雲。如經中說。釋迦牟尼名毘盧捨那。遍一切處。當知一切諸法悉是佛法也。妄想分別受諸熱惱。是則於菩提中見不清淨。於解脫中而起纏縛(云云)。問。所云決定往生義如何。   答。今此三諦理者。即阿彌陀如來法報應三身也。故意者觀三諦理。口者稱南無阿彌陀佛。故誓言持戒雲止觀。慈悲為往生路。身口持自行戒意恆。天台禪門要略詮有二種方便。止觀方便者五緣。衣食·持戒·居常·息務·知識。又呵五欲色聲香味觸也。又棄五蓋貪嗔眠悔疑。調五事者貪眠身息心。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惠一心。欲者捨妄念。精進者持戒清淨也。念者一色一香無非佛法。巧惠者轉魔事即為佛事。一心者世法即出世法也。坐禪約出入。略此法可知通塞。法有是非心有邪正。通塞者。集為塞滅道為通。無明十二因緣為塞無明滅為通。六弊為塞六度為通(云云)。   蓮實坊座主問長宴阿闍梨雲。即見傳教大師御影入定相。右手上左手下。是阿闍梨樣其入定相有三種樣。一常入定相者。左手上右手下。以定止惠觀也。一如問是正入定相也。禪門口決見。座主稱美之。但謂觀音經疏見。闍梨不勘定也溪嵐拾葉集(觀道用心)。   永亨十年五月七日書畢。金資榮幸。   元祿十五年春二月十四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山門黑谷光宗記。   問。天台所立宗旨。其肝要如何。答。實天台釋廣博難知。然而所詮者教觀兩門是。教門者四教。觀門者三觀也。四教者。一三藏。二通教。三別教。四圓教也。三觀者。一空觀。二假觀。三中觀也。教觀不同。源是一也。所以者何。開我等一念立三觀。分三觀為四教。依之四教義雲。三觀從一心起。四教從三觀起(文)。藏通兩教說空觀。別教說假觀。圓教說中觀。爰以弘決第三雲。藏通為空。別教為假。圓教為中(文)。明知一代聖教雖廣博。不出一心三觀。所謂華嚴說別圓兩教。假中兩觀也。阿含說。但三藏但空觀也。方等說四教明隔歷三觀。般若說後三教故明空假中三觀。法華說純圓教。明圓三觀也。當一代五時雖廣博。不出四教不出三觀。三觀者我等一心也。   問。其一心三觀者如何。答。雖有多種不同。大分為二。一次第三諦。二不次第三諦也。先知次第三諦可知圓融三諦也。先空觀者。一切諸法皆從眾緣生。緣生之法無主無主故。自性空故。詑他起也。觀一切諸法。皆離自他共皆不可得也。譬如於繩起蛇之思。繩似蛇故。謬思蛇也。實非蛇。生死思謬也。以偏計所執故有思也。又尋其繩者。緣生之法也。實當體麻也。繩者依手緣假成繩也。是依他法故全無自性。尋其體離。自他共皆不可得也。緣生之法似有思有。僻緣生萬像森然也。一向不可雲空也。次中道者。一切諸法自性空而緣生宛然也。故不可雲有。偏不可雲無。是名雙非雙照中道觀也。是則次第三觀相貌也。次不次第三觀者。觀根塵相對之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矣)。玄一雲。適言其有不見色質。適言其無復起慮想。不可以有無思度。故名心為妙矣。此釋正以三觀量一心肝要文也。以一心三觀釋妙法也。夫一心三觀者。觀息我等思想念慮法體已成三諦相貌也。非諸佛菩薩天人修羅之作。我等心法法然具德義也。依之妙樂大師始終心要雲。夫三諦者天然之性德。非造作所成。所詮覺知三諦三觀者。於一切法門可得自在。所以約能說教主者名三身如來。約所說教法者名四教五時。約所居之土者四種佛土也。約所觀之理者名三諦。約能觀者名一心三觀。約智者名三智。約眼者五眼也。皆是不出三諦三觀也。一切准例可得意。雖能觀多不出三觀。雖所觀多。不出三諦。依之止五雲。所觀不出三諦。能觀不出三觀矣。為顯此等意。勘文。少少注之。   問。一心三觀與一念三千同異如何。答。一念三千者。隨緣真如法體也。萬法攝於三千。三千漏法無之。此三千者我等一念也。所謂一念具十界。十界互具者百法界。百法界各具十如千如。各具三世間故。一念三千雲也。此三千者法性體也。緣起隨緣真如相貌也。此三千法體者各各皆悉三諦三觀之法也。爰以弘五雲。心性不動假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稱。雖亡而存。假立假號(矣)。三千法體即三諦三觀也。但一心三觀與一念三千同異。流流有異義。且述一義者。一心三觀者山王影向法門也。故久遠實成大牟尼尊。多寶塔中授於南嶽天台。南嶽天台受生於震旦成師弟。南嶽授天台。天台授章安。乃至道邃和尚授傳教大師。傳教天台大師御再誕也。依之道邃和尚雲。日本國圓澄三藏者天台再誕也(云云)。彼多寶塔中釋迦牟尼垂跡於叡山麓成山王權現。語座主慶命大僧正曰。我名號山王者。以一心三觀為名字也。山字者以橫一點消豎三點。王字者以豎一點消橫三點。是則不縱不橫非一非三。一心三觀之義也。已上權現宣御為義。一心三觀者。例如伊字三點面上三目。非豎三水。非橫連火。如草下也。故知修於三心三觀人。山王權現如影隨相令守護也。又唱南無山王者。修非三非一不縱不橫一心三觀人也。是則山王一心三觀山門祕藏大事也。復兩所三聖奉值根本大師受圓頓戒御時。大師參三聖奉授於御法名號法宿花臺聖真子。就此等義相圓頓戒家一心三觀雲事有之。一心三觀者。旁山王御影向法門也。奉尋三聖本地者。釋迦彌陀藥師三如來。高高峰安置本地之三佛。下下麓奉崇垂跡之山王。是則本跡雖殊。不思議一意也而已。   右為識靈社來由。遍得斯記錄卒拜寫而已。   近日以來都鄙亂劇兵塵甚盛。王法佛法滅亡在於玆。伏乞山王七社三如來四菩薩本跡高廣顯密爾昌耳。   大永(丙戌)十二月二十四日。尊契謹記。   右台家之法門光宗集記別而殊勝。乍書感淚餘袖。唯恨無後學而已。   天台三昧院灌頂大阿闍梨僧都定緣春秋六十七歲。   慶長二(丁酉)年八月二十五日。三井微妙寺於千手堂勞筆了。 溪嵐拾葉集。   一。我國號大日本國事。   二。神明相傳真言事。   三。三種靈寶事。   四。神宮僧不詣事。   五。日域號神國事。   六。二間御加持事。   七。璽箱之事。   八。伊勢太神宮不雲本地事。   九。天人影向供物事。   十。祖師求道上人山王勸請事。   十一。神冥與佛陀祈精旨趣事。   十二。參詣北野者可為正直事。   十三。煮布祕法事。   十四。胎息法法性身事。   十五。稻荷與北野中惡御事。   十六。諏訪明神託宣事。 溪嵐拾葉集(神明等事祕祕亟亟)   一。我國號大日本國事。   密談雲(忠快)或人物語雲。大日如來色界頂成道。南浮提之海中天逆鉾投下給。入海之時泡沫凝成州。所謂日本國是也。日本國南州二中州內遮末羅州也。俱捨此州羅剎婆居(矣)。其羅剎婆伊勢太神宮是也。私雲。大日垂跡也。內外宮因果兩部曼荼羅意也。滅罪生善之方。羅剎噉食有情意似也。日本遮摩羅州雲證據。傳教大師學生式傳法遮跋(云云)。大日本國。大日。本國也。雲也。此事故大師說(片)忠濟語(云云)。極祕事也(云云)。學生式。問雲。今我東州但有小乘未開大類者。其東州者何處。又其小乘及大類何。答曰。其東州者。南膽部州東海之東東勝身州西海之西遮末羅州(大唐語翻貓牛州。日本方言大八島國)言小像者。謂小乘像。言大類者。謂大乘類○(云云)。   一。神明相傳真言事。   私雲。莊嚴院者。法性寺真言院事。此灌頂接錄家相傳奉授王也。莊嚴院祕傳雲。我大日本國五畿七道分又九品淨土令擬。又雲。城九重金界九會曼陀羅也。五畿分胎藏界五大法性也。七道者蘇悉地七識相應不二妙成就也(云云)又雲。是伊勢太神宮習事也。於神宮內宮外宮二社有之。外宮者社形八葉也。是表胎界也。內宮社形獨古形也。是表金界也。鳥居ユロワ等迄直造。是表正直也。又野羅子(片)十歲內男女有童男童女不知其數。其遊為稱。夫婦冥合相貌振舞也。不可說之神明者。和光垂跡故歟。   一。三種靈寶事   神璽國圖也尊形蘇悉地應身也。尊形。蘇悉地。應身也。寶劍。T76051101.gif。三形。金剛界。報身也。內侍所T76051102.gif。種子。胎藏界。法身也。我國劫初大海最底大日印文有之。三輪金光是也。國形獨古也。種子●也。蘇悉地義也。四劫中成劫蘇生義故也。號大日本國事可思之。   一。神宮僧不詣事。   昔天照太神於日宮阿修羅王與約諾故也(云云)。又雲。凡天照太神者。大日如來應用自性法身自體也。僧寶者。釋迦法中聲聞形斷迷開悟形體也。密教意自然覺了本法俗諦常住所談也。始覺斷迷方密教病也。故經中壞二乘品說。可思之問雲。壞二乘品真言者何耶答雲。文珠真言也(云云)。又雲。神明相傳灌頂事者。真言未渡以前我國流布。印明在之。祕抄等有之。道光獨傳受之。餘人不知之。可愍之。   一。日域號神國事。   天竺佛生國也。震旦彌佛國也。日本神國也。故國神明化導盛也。悲花經雲。現大明神廣度眾生(云云)。大師釋雲。如來唱於三密者。利益滅後眾生唱於舍利者是如來身密。唱於神明者是如來意密也(云云)。   一。二間御加持事。   示雲。內堣漕糽狻^安置處二間也。是亦號貴所也。故二間御加持參僧貴所云也。山門淨藏貴所云是也。東寺柿本貴僧正雲是也。其本尊如意輪觀音也。最極祕事也。不可口外也(云云)。又雲。天照太神者即如意輪觀音也。內侍所御鏡天照太神御形。寫給也。真實今鏡者遍照法界心月輪全體三昧耶形也。   一。璽箱之事。   正親町禪門物語雲。後二乘院崩御之時。神璽等持明院殿方被渡時。上廊達各各重寶等持給。璽玉箱以外輕。地體如形。重動不鳴也。世間不吉事有此箱輕ロгロгЬ鳴也(云云)。   一。伊勢太神宮不雲本地事。   一說雲。太神宮本地者日神也。然而彼國風總以天照太神本地雲事不雲也。但代代為異敵降伏被修之時者。如意輪行法被勤仕(并)。二十一社別宮祈禱被修。本地如意輪雲事者。一經說見。習合事都表如意輪義軌說。可見得(云云)又雲。太神宮者大日遍照尊習事。東寺一流大事也。神明相傳灌頂事。可思之。   一。天人影向供物事。   師物語雲。後嵯峨法王御時。公卿僉議雲。天人影向事。有以何物可供養耶(云云)。法王敕定雲。瓔珞囊內柘榴。盛入六位以供養(云云)。私雲。天部行法時。天人影向供物(片)瓔珞囊內柘榴入供事有之。被知食被思食被思食侍。凡六位裝束ヨШヱЁワ形也。國王御衣如山гЬ色裝束也(云云)。六位殿上五人。其中一郎極節(片)一人許國王御衣如山鳩色表也。故以六位可供養敕定有也(云云)。   一。祖師求道上人山王勸請事。   上人御物語雲。十二年籠山以後。每日參社法樂為山王我心月輪中奉勸請。所謂我五陰山中心王御座心數眷屬圍繞。我淨土不毀也(云云)。籠山以後鏡中奉移素月。上人光師上人被送鏡是也(云云)。仍阿偷陀比丘鏡面釋尊真容移。天照太神神體。又鏡面留鏡像圓融義。可思之(云云)。   一。神冥與佛陀祈禱旨趣事。   師雲。奉行佛之時者修懺悔法也。所謂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云云)。我心自空。罪福無主○如此事理懺悔令修所念事可為祈禱精也(云云)。次神冥奉祈禱時者。只世間人如物申ヱЬワヵЬ⑥Зю也。事旨趣委細可啟白也。參社祕法。神明法樂祕法。如此法味舉也。三歸十戒授神明弟子成也。山家大師山王三聖奉受戒也(云云)。   教戒事。示雲。授灌頂於神明。次授三歸十戒也。時可教化。我若有眾障可懺悔。若無罪者。可擁護給也。今神明所奉授十戒中。嗔心不受懺謝戒。若不受懺悔者。此戒犯給。爭犯戒神。成給耶。今是圓頓大戒者。千佛大戒佛佛傳持妙戒也。今神明又諸佛應來也。爭內證所持大戒。棄捨耶。若為實者神者。依受戒功力離苦得樂。內證階位。進令成所願給若為權者神者。佛佛授手大戒。隨喜令滿所願給ヱЬワ語лワ也(云云)。   一。參詣北野者可為正直事。   師物語雲。北野天神參詣。北向Шユ垣ワг後門妻戶向奉念誦也。就之三重習事有之。初重此神菅亟相御座時。依無實之咎被罪給。故妄語殊誡給。而世間人皆不實意以參詣。萬人竟樂皆神慮背。仍北方向給故。北面參詣所念事奉祈請也(云云)。第二此社壇後門舍利塔安置。此舍利處天神常居給。故北面參祈念也(云云)。第三重今舍利即天神御體也。一切諸神本源。舍利習也。加之此天神元辨才天法行給。即以舍利為最極大事也。其上此神不妄語神體金界大日全體習也○口傳(云云)。身密(舍利)口密(經教)意密(神明)。又雲。伊勢八幡等以不妄語為體也。Дяг正直頭чЬь⑦Ь誓給也。可思之(云云)。   一。煮布祕法事。   頌文雲。唵焰此布能煮給●●。口傳雲。火爐上金輪立其上釜ЗлЪ其上木二筋打渡其上桶入水其中入布蓋ヵЁワ如Зию也。三度禮拜上件頌文可唱也。一宿經委煮也。秋長夜夏夜分齊量可置也。久置煮過也。能能可令用意也(云云)。相傳雲。筥崎御息女神所授給祕術也。故神明相傳祕法習也(云云)。口傳雲。或仁此祕法成疑夜陰忍伺見之處。童子二人來終夜火夕ワンэ(云云)。又或仁生疑同樣釜立一禮拜真言頌。一如此不作法。不作法布一切不煮。不思議不思議(云云)。或傳雲。絹бюヤЪ實ШワЁоэЪヤШワ湯入絹ёЪЪ置夕яг即時被練也(云云)。   一。胎息法法性神事。   口傳雲。法性身禮雲。常三身中法性身非。五藏精神禮雲也。所謂五行精皆神形也。五色人形也。五辛龍色如(云云)。   一。稻荷與北野中惡御事。   物語雲。北野天神雷電神成給內媔瓣J欲成障礙之時。公卿僉議有。今日三十番神何神相當給(云云)其時稻荷大明神乘雲來現給。仍天神神威相諍故自在不成障礙故。北野與稻荷中惡御事也。仍當日詣北野。即日稻荷不參詣也(云云)。   一。諏訪明神託宣事。   業障有情雖放不生放食身中同證佛果(文)。謂意者。或聖參詣諏訪大明神之時。此神以千頭鹿奉祭事令不審。奉祈念之時神託也(云云)。或說雲。汝入死門放不得生我食身中共成佛道同神託文也(云云)。或一義雲。訪諏大明神緣起有之。其意者一切畜類者徒生徒死。出離指南無之。以生死依身奉明神。為結八相來緣。此明神者本地普賢大士也。普賢者法界以為體。萬法悉令法界宮意也。祕經焰口三昧地意也。已上口傳(云云)。深祕意者。又十惡悉是無作戒行示意也。甚深(云云)。又雲。祕密教意者。金剛夜叉炎口三摩地意也。萬法悉法界曾非能接所接也。不受而受[だ/衣]納受自他安住祕密藏深可思之。總體塔婆之內攝別體塔婆。以心王納心數意歟。不可口外也。 溪嵐拾葉集。   元祿十四年歲次辛巳十二月五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拔書。   金剛祕密山王相承。灌頂第三重血脈以後口決。   夫山王權現者。祕三如來本體顯三聖之靈神。因玆奉尋此由緒者。昔天地開闢之初。溟湀蒼海耀浮三輪之金光。爰陰陽割判之終。葦原中國化現三聖之靈神。   ●大比叡明神號法宿菩薩。釋迦一宮俗體正一位山上僧形。人皇第三十代磯城島金判宮欽明天皇即位元年庚申。大和國城上郡三輪明神天降。第三十九代大津宮天智天皇即位元年大比叡明神顯給(云云)。   我ユог三輪в山本戀Ёヱг。   訪ёワсЙ杉立ю門。   ●二宮。小比叡明神號花臺菩薩。藥師僧形。正一位。昔天地開闢之始。天神第一皇子國常立尊。高峰五色花開。是則妙法蓮華經五色也。是故天地開闢之初降故號地主明神(云云)。二宮小比叡峰御詠。   波母山ビ小比り峰ソノ山ミゾ。   嵐パ寒ウ問人パスウ。   ●阿彌陀聖真子僧形正一位。   人皇十六代輕島明宮應神天皇即位元年。鎮西豐前國宇佐郡八幡大菩薩顯御。第四十代天武天皇元年壬申。近江國滋賀郡垂跡。今聖真子(云云)於宇佐宮御詠。   千早振玉ソ簾メ卷やんサ。   念佛ソ聲メ聞ガよホウわ。   三寶輔行記雲。三輪三神同溫金仙教法風應之地。流注葦原中國現三聖靈神為一乘鎮守(云云)已上三如來。   金剛定智灌頂。   嚴神靈應章文雲。夫以法性凝寂莫歸心而不通。智地玄奧感懇城而還顯是也。以我法主山王(垂跡)三聖或出自本有性德之境智。或出自遍應法界冥合。故顯三聖之靈神為一圓之全體不縱不橫之一心三德示之。為名良有心乎。已上。   尋雲。垂跡山王內證如何。口傳雲。山王者即三諦圓融心地也。此山王靈神法界獨朗也。只天真獨朗法界歷歷。此三聖者本地甚深妙門也。此時垂跡靈神即法界遍照。是圓融無礙處山王鎮圓滿。故顯靈神以圓宗為我命。故三世諸佛根本法花妙行也。故顯三聖靈神法界依正己己利益也。是即法界本有圓滿。   尋雲。無作三身山王內證如何。口傳雲。指法界心地也。是久遠實成內證即法界圓滿。故無作三身山王雲也。是多寶塔中本有妙行三世諸佛本地甚深妙行也。此本地久成處山王圓滿本有常住事事物物圓滿。是即無作法界靈神是也。此無作山王即三千口傳也。   尋雲。不二山王內證如何。口傳雲。指修性一如也。此不二山王者。法界事事緣起處萬法不二。本來常住也。故萬法不可得而法界歷歷。此不二山王明神鎮本有十界三千己己圓滿。是雲不二山王靈神。此不二內證一念三千妙行。只向法界可暮日心地也。   尋雲。法身山王內證如何。口傳雲。法身內證法界圓滿。故雲山王只心境微妙萬法寂然。此心境者本地甚深妙行周遍法界事事物物義也。即天真獨朗三千鎮圓滿。是雲法身山王也。   尋雲。報身山王心地如何。口傳雲。此報身山王指法界智體也。其故十界三千鎮不縱不橫三千也。是法界本有圓滿。是報身山王習也。   尋雲。當體山王心地如何。口傳雲。境智圓體。十界互具法界本有圓滿。此當體即法界遍照。故山王法界依正ДЪгШю處御立行也。此時境智冥合顯當體山王也。又顯七社靈神故。在天顯七星。在地現七社明神。在人成七佛藥師治法界眾病也。此當體山王鎮法界遍圓三千己成事事物物本有己成也。   尋雲。首題山王心地如何。口傳雲。妙法蓮華經當體三聖靈神首也。故我等心地鎮。本有常住依正鎮圓滿。故雲首題山王靈神。此時□三千妙法當體自顯山王利益一天四海也。妙法顯道場三千一念法界悉圓滿ДЪ居處也。   尋雲。一念三千山王心地如何。口傳雲。三千者法界法體己己振舞處也。一念是法界總體也。只法界總念總體取山王明神習也。故三千常住三千獨法界圓滿。只顯三千靈神此當體自三千妙行也。故不縱不橫本來常住也。故雲一念三千山王也。是以只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此意也。   尋雲。觀心山王心地如何。口傳雲。三德祕藏妙行法界圓滿。此時向月見花當體即法界心地也。只安住法界觀朝朝暮暮可日晚也。此前山王靈神法界圓滿三千事事妙行ДЪгШю處法界念相也。   尋雲。法性凝寂心地如何。口傳雲。指法界道場內證也。其故法界凝寂處三觀覺月遍照。是三千依正當體萬法鎮無作三身所成也。故天真獨朗意地萬法鎮事事物物。是雲法性凝寂山王。是寂然法界心念也。故此凝寂處山王靈神獨圓滿以一乘。為我命習也。   尋雲。智地玄奧心地如何。口傳雲。智地玄奧處本有山王靈神鎮圓滿。故是自受用法界功德三千獨天然。故雲玄奧。是三世諸佛內證多寶塔中日也。本分思成也。   尋雲。我法空山王三聖心地如何。口傳雲。我法空者。根本大師弘圓宗。顯三聖靈神一天四海護持也。是即久遠實成靈神也。法花守護是也。是無作三身內證也。   尋雲。山王於本有性德之境智心地如何。口傳雲。本有性德處無作山王圓滿只法界功德ДЪ居處立行也。此時山王明神即無作本有事事圓備。   尋雲。現於遍應法界之冥合心地如何。口傳雲。冥合者境智圓體冥合也。此時山王靈神遍照法界歷歷。此三世諸法內證遍照法界己成也。是萬法同時依正歷歷處也。   尋雲。被顯三聖之靈神忽圓之全體心地修行如何。口傳雲。此三聖者顯首題山王給也。故法界利益自然事事緣起。靈神三輪金光法界遍照(云云)。   尋雲。不縱不橫之一心三德心地如何。口傳雲。不縱不橫處山王明神鎮圓備。是法界三德祕藏姿也。是法界萬德內證事事物物己己三千雲也。又我等尋胸中。心王上萬法同時圓備。是三世諸佛八萬聖教姿也。是山王明神口傳惠心一流相傳是也。我山我等本青蓮院口傳處也。相構相構不可口外。偏三寶之恐難測(云云)。   祖師試雲。此金剛祕密山王者。三門跡御相承而天下人更不知之。只前唐院御經藏之一箱底奉納之。口傳□庭□。然惠心嫡弟內證與內證面授口傳也。返返不可授不思議傳授也。臨終之剋可埋火中底(云云)。   證覺親王在判。若為率爾者。山王權現之恐可有之者也。努努不可率爾。深妙深妙穴賢穴賢。   元祿十四年(辛巳)十一月十四日。實現以日小見山所藏本挍對。其卷尾雲。   元和二年(丙辰)正月十九日書寫畢。   十五年(壬申)二月二十二日淨教坊重閱。 溪嵐拾葉集(記錄部)。   山王御事。   尋雲。天照太神與山王權現一致習方如何。答。五大院御釋雲。於天照社者為太日應跡神明。於日吉社者為釋迦應現明神。顯密且雖殊。一致幽明為神明(矣)。以此文天照太神與日吉權現一體習合者也。口傳(云云)。   尋雲。山王權現者崇廟社稷神中何耶答。凡山王者宗廟社稷共兼也。所以大宮與聖真子十禪師是宗廟神也。二宮社神也。餘神稷神也。   尋雲。宗廟神者其相如何。答。為百王中宗廟故名宗廟也。   尋雲。社神者其相如何答。社神者地祇也。所謂紀錄雲。高天下立厚地不可敬盡故。對地為社(矣)。又雲。天神無氏。示申為神。地祇有氏。示地為社(矣)。口傳雲。上句大宮權現也(下句二宮權現也。凡社者本名二宮權現也云云)。   尋雲。稷神者其相如何。答。稷者五穀總體也。五穀萬果皆有精靈不可敬盡故。五穀精神勸請尊敬。以之為稷神。今日吉稷神并賀茂等是也(云云)。   一。山王七重習有之其相如何。第一垂跡山王也。所謂天智天皇御宇。傳教大師山門開闢時。圓宗教法為守護影向給。以之垂跡山王也。第二本地山王者。我國為神國故。應跡神明多之。然而今日一代教主釋尊應跡神日吉大宮權現許也。自餘神明以垂跡為本故。本地沙汰無之。山王權現獨為應跡神明。本跡雖殊不思議一山王也。故日本一州神明者皆山王應跡前方便也。故山王祕決雲。會三權諸神歸一實山王也(矣)。此則神明開會雲祕事也。然則日本一州諸神皆歸本地山王也(云云)。第三觀心山王者。以圓頓止觀習山王御體也。祕決別有之。更可問之。第四無作山王者。無始無終非近非遠實修實證成道顯。十界三千諸法皆無作本有山王也雲。口傳別有之。第五三密山王者。以妙法蓮華經首題五字為山王御體。此則如來三身也。又是行者三密也(云云)。第六元初不知山王者。記錄雲。一陰一陽山王三德祕藏妙理出不知其元初(云云)。凡山王者。萬法所歸諸佛本源也。故陽無形陰無形。陰陽不測故名元初不知也。第七如影隨影山王者。在天名七星。在地號七社明神。此則行者七覺分是也。尋其本源。東方七佛藥師閻浮移影名之雲七星。七星精氣降令生一切眾生。故以七星名本命星也。今山王則七星精神故。行者色體則山王全體也。故如影隨形致守護給也。仍如此名也(云云)。祕決雲。七星者面上七穴也(云云)。此則當體山王祕事也。口傳(云云)。已上山王七重祕決如斯。   尋雲。以十禪師為山王總體方如何。答。就十禪師三重習有之。一者十方眾生法喜禪悅食受給故名受十禪師也。二者神代十代禪得故名十禪師也。三者十者圓也禪者頓也師者止觀也。其故止觀雲。十者非橫非豎故圓也。禪者爾雅雲。禪者疾也。疾者頓也。師者諸佛所師法也。所謂止觀也(云云)。故十禪師者圓頓止觀雲事也。故所云觀心山王雲。以今十禪師習極也。加之以十禪師山王總體習事。神道得禪神明政道此神當職也。故以十禪指山王總體習也。故青蓮院治山王時十禪師許參詣給也。   問。十禪師本地何耶答。此神本地重重習事有之。或彌勒或如意輪或地藏。是皆有本說。更可尋之(云云)。   尋雲。以山王出世習如來出世方如何。答。山王神託雲。樹下和光同塵事。二度其事既已畢。今度不詣我寶前。何知生死盡不盡(云云)。以此文山王出世則如來出世習也(云云)。   尋雲。樹下和光者何處耶。又二度其事者其相如何。答。二度者西天菩提樹下與日吉樹下是也。如常義者。菩提樹下成道本地身也。山王出世者和光垂跡也。本地垂跡各一度也。何二度和光雲耶。此事最極祕事也。常教相意今日成道佛以本地沙汰也。故西天本山王垂跡雲也。圓教無作意以本地法身為本以八相樹下成道和光垂跡義也。仍二度和光雲也。又義雲。以無作本有為本地身。以西天成道垂跡習也。故神明祕決雲。大日應跡釋迦成道神事佛事併之道理(云云)。義雲。神明者大日也。釋迦應跡佛也。此時我國大日本國西天釋迦應跡國也。然則山王出世樹下者。是大日本土也。西天菩提樹下者。化身意應跡也。爰以山王參詣時。三惑同時斷越三祇劫鹹成佛得道習也。故今度不詣我寶前何知生死盡不盡託宣給也(云云)。   問。三祇劫越一念者其相如何。答。三僧祇者。又雲劫數。此妄執之義也。顯密之大乘意。劫數者非時分斷三惑妄執事表也。所謂初僧祇者粗妄執則見思也。第二僧祇者細妄執則塵沙也。第三僧祇者極細妄執則無明也。三惑以●●等三觀斷之。故山王參詣時。●●●三門通詣山王寶前。故一念越三僧祇斷三惑奉拜見無作本身也。故山王參詣時我等出離生死極也。仍參詣法(片)當流大事有之。所謂三種悉地印明是也。奉拜見無作山王時顯本地三身意也。甚深口傳別有之。   問。山王祕決三卒都婆雲事有之。其相如何答。上所云●●●三門是也。更可問之(云云)。   問。以神明大日習方如何答。凡顯宗意以佛為本故。以八相作佛釋迦為教主也。真言教意以一切眾生無作本有體自性法身習也。故神明者宗廟稷社神雲。一切眾生本體押崇神明也。此無作理超過三世還施三世化用也。加之我國神國也。尋其元神天照太神也。此則大自在天也。今真言教主色究竟天成道大自在天是也。故以神明習大日也。方方其謂有之。口傳(云云)。   問。以我國三部曼多羅習方如何。答。帝都有九重。是則金剛界九會曼荼羅表示也。近國五幾內有。此則胎藏界曼荼羅表示也。諸國有七道。蘇悉地曼荼羅表示也。故神明灌頂祕法中以此三部曼荼羅名三衣祕法。口傳有別(云云)。   尋雲。神明灌頂者本說何事哉答。神明相傳付真言重重習有之。所謂一者寶誌和尚皇太神宮義記一卷有之。以內外兩宮為兩部大日以七所別當為蘇悉地大日雲。口傳別有之(云云)。次聖德太子神明記行基菩薩神明記弘法大師神明祕決慈覺大師神明祕決。已上此祕決等中神明灌頂祕事有之。口傳(云云)。   尋雲。以日本為大日本國方如何。答。覺大師祕決雲。夫日浴灌池水出扶桑路為神明應跡國大日本國故號日本(云云)。此事者隨分神明灌頂祕事也。以我國大日本國釋給故也(云云)。   尋雲。神明灌頂時波羅提木叉雲事有。其相如何答。波羅提木叉者。天竺言。此雲戒。其故諸凡夫四季轉變被移為四相被遷移。是生滅去來見則顯常住不滅相也。故以柛為神明法體也。凡此木不被移四季木也。故以柛名波羅提木叉也。   尋雲。以五大輪為神明法體方如何。答。神明祕決雲。或現大地身或現大海身或顯火神或成風神或顯靈空神也(云云)。T76051601.gif。又雲。內宮日神外宮月神也。或土宮月宮夜宮天宮風宮。此等皆五大輪表相也(云云)。   問。太神宮不入僧形事何故耶。答。付之教門實義有之。先教相此神明。我國開闢時影向神明也。諸神事祭禮等以俗諦勸之畢。僧體佛法傳來以後現也。任最初義或不入僧體也。又雲。天照太神影向時。神請魔王開我國給不得我佛法誓給。故神宮不入僧形也(云云)。上為魔王誓約給故不崇佛法。義誠內證佛法崇敬神明也。次以佛法案之。僧形者外現是聲聞形體也。故不及報身報土菕C故嫌之。其故阿含經無常觀為成沙門形(云云)。意小乘聲聞觀法以無常觀為本故。修骨鎖觀悟無常理也。是故除頂髮乍生白骨形現形也。是則小乘權教意也。故神明顯常住不變內證給故。自性法身大日也。故忌沙門形給也(云云)。   尋雲。付神明習鐵塔方如何。答。素盞男尊依惡事。天照太神成嗔天巖戶閉籠給時。容闇黑成畢。其時八萬神達集聚舞ロЮЪ給。其時天津小屋根尊與手力男尊天巖戶左右立給。八萬神達燒庭火神樂給時。天照太神諸神達神樂納受給。神威光少顯八萬神達照面。其時諸神達ヤь面白чЬ被申。自夫面白雲言始ンэ。其時天津小夜子尊與手力男尊引開巖戶給。此二神大力神也。故開巖戶給也。已上本說意也(取意云云)。以法合之時。天照太神自性法身又法性王也。素盞男尊無明也。又提婆達多也。鐵塔者法界塔婆也。天巖戶閉籠者。無明法性法義也。開塔者。法性無明法義也。大力二神定惠二法也。經雲。定惠刀莊嚴以此度眾生(文)。可合之(云云)。燒庭火者。諸方便教也。八萬神者。指八萬聖教也。所詮天巖戶閉籠給雲者。一切眾生明暗指也。開巖戶雲者。開法界扉義也問。付教主釋迦鐵塔有之耶答。有之。其證據者。今經化城喻品中。大通佛法事說曰。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文)。又雲。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各五百萬億諸佛世界六種震動其國中間幽冥之處日月威光所不能照(云云)。義□大通佛者。大日也。十劫坐道場者。鐵塔籠給也。幽冥之處者。指無明黑暗也。十六王子八方作佛覆講法花經給。十六王子者。十六大菩薩也。覆講法花者。開法界扉佛法現前也。此則顯密一致意開塔定惠二德本有無作功用。深可思合(云云)。   尋雲。於山王權現寶塔湧現相習方如何答。多寶佛者。自東方寶淨世界來即藥師如來也。指本有法身也。釋迦者。修德顯了如來自受用報身是也。二佛並座冥始覺本覺。是自受用身境智冥合習也。契一座本有妙境無相離故。法花經中釋迦入塔文有出塔無文(云云)。又雲。山王影向時。其表示有之耶答。所以二宮權現者。本地藥師如來也。我國地主權現今大宮神立御座。然大宮權現影向我山麓給時。地主權現神立去大宮權現令鎮座。此則多寶佛去半座如與釋尊給。以此等儀式思彼。以山王出世法花二所三會相共習也。   尋雲。以我山習靈山淨土方如何答。今五大院釋雲。夫尋法花宗流轉。始靈山中天台終我山。雖為三傳末山。不異昔三變土。得道因不植我山者。何處得出鍛。不求此峰者何處修(雲)。案此等文義。我山開闢時。傳教大師豁然入定照了法花給時所為不毀。靈山釋迦多寶二佛并座。法花會上二所三會儀式曆然。故山王出世儀式者法花會上相貌也。深可思合矣。   問。於日吉社頭寶塔湧現習方如何。答。明達律師建立寶塔奉勸請山王三聖。今塔本三聖是也。尋此建立元起。今塔本結庵被居給。有時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寶塔空湧現。二佛並座說平等大會法花經給。其時三聖神法花肝心以一心三觀授明達律師給。今相應流大事是也。其時儀式為顯建寶塔奉勸請三聖也。明達律師者。龍樹菩薩應跡也。今小禪師是也。依顯教意法花寶塔也。依密教意南天鐵塔也。龍樹者為本身開鐵塔。明達應跡開寶塔給也。顯密一致故也。   問。山家大師戒奉授三聖神雲事。其相如何。答。山家大師我山最初御當山時。於今戒壇峰三聖影向給。三聖無礙金剛定智以灌頂奉授大師給。大師又以梵網戒品奉授三聖神給。其時三聖神號大師稱山家大師給。山家大師者與山王給所大師號也。而後三神登虛空三輪現金光如伊字三點。此時又山家大師傳一心三觀給。大宮相傳大事雲此事也(云云)。此時又寶塔湧現空。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也(云云)。凡圓實妙解開時者。必一切眾生寶塔湧現相有。又真言祕密智生時者。南天鐵塔可開(云云)。甚深之口傳也。   問。於社頭文殊入海教化習方如何答。文殊入海者。為化龍女也。海中所說一乘者。虛空藏菩薩真言也。以之授龍女。龍女守護之。唱無垢世界成道也。凡虛空藏菩薩者。寶部菩薩也。龍女此入三摩地名南方成道也。又海中者。生死海最底也。故王子宮降最下卜居給也。凡龍女成道者。為顯平等大會法花經也。故於平等性智方成正覺也。山王出世本意為眾生成佛也。今龍女既唱一切皆成佛道現成明證成道故。今以辨才天山王總體習故。梨本座主參社時巖瀧參給也。   問。神明垂跡必現蛇身方如何。答。神明者。和光同座體故。似同凡夫給也。凡夫者。三毒等分極成體也。三毒極成無作本有形體者必蛇體也。仍小野(弘法)四十帖決雲。一切神義跡化歸蟲類雲。跡化者指神明應跡也。蟲類者蛇身也。付田夫愛染並不三寸不動雲事有之。口傳(云云)。   尋雲。龍女之詣鷲峰體形如何答。靈山聽眾見八歲龍女也。釋尊見十六丈蛇形也。其故一切眾生無作本有形體蛇形也。不改此無作體。開覺本有法身也。一切眾生理性海中不三寸蛇形有。今第六識是非思量識主也。指之習龍也。口傳(云云)。   尋雲。理性海中者何耶。答。北野天神御筆雲。寶珠何在性海底。惠日高照心空境(矣)。止觀一雲。夫寶珠者九重淵底驪龍頷下在(矣)。是則本有性德指第六識也。寶珠者。一乘無價珠也。此事相習時者。一切眾生第六無障識主也。我等肺臟中本有蛇身有之。口傳(云云)。   問。以申為山王使者事如何。答。凡申者。雖為畜獸依身。付顯密隨分習有之。先付顯此雲者。尋天台宗流傳。依獼猴相傳緣起也。所謂南山傳雲。傳三觀於古德受四教。於神僧(矣)。凡神僧者。今獼猴是也。天台師於台蘇山修法花三昧發旋陀羅尼時。夢中神僧來授與四教其時相貌雲者。現丈六金身肩覆金光踴入林中。大師後朝見林中。獼猴現居。是則釋尊化身獼猴(云云)。唐土圓宗寺庭上二竹有之。左名金篠右名叢篠。我山山王社頭竹臺其所表也。   問。於獼猴種種習有之。其相如何。答。花嚴經雲。神獼猴王(矣)。又雲。山母山神山王(矣)。   尋雲。以申為山王使者事。何深義有耶。答。凡神明者。不出五行精神。所謂大地精神者。或堅牢地神或山王等是也。故天竺飛來峰緣起雲。靈鷲山艮角闕飛來成唐土天台山。天台山艮角闕飛來成我國比叡山。此三國飛來峰皆乘白猿飛來。故天竺靈鷲山唐土天台山我國比叡山皆王城艮方有之。西天靈鷲山鎮守以猿為使者。天台山圓宗寺鎮守又以猿為使者。我國山王又以申為使者。其中以白猿為權者猿。故社頭手白猿有之。可思合之。因物語雲。俊範法印終焉之時詠之。   神垣чсЁЪЮэЬх椎柴в。   ヵвтЮяЯЁ法⑥ЬЮデ⑦諾Ь讀成手白猿在社頭ンюЬロч。   問。山王現猿給有證據耶答。山王祕決雲。無動寺智信記。於心法有五性。所謂魂心魄意神。如次五行精神也。今山王者釋尊應跡。以猿為垂跡。天神無氏。示申為神。地祇有氏。示土為社(云云。已上)。又雲。五行大義序雲。申者無所擁滯故名雲神(云云)。凡猿者。其形貌人形畜獸兼。於天地得自在。故擁滯無所云也(云云)。凡猿者。天台宗四教大事真言教北山石藏相傳大日經緣起等深祕習事有之。更可問(云云)。   問。付山王一兒二山王雲事如何答。山門記錄說曰。高祖大師最初御登山之時。二人化人值給。先現天童。次山王影向給。故一兒二山王雲也。又雲。十禪師寶殿內童子形御座其義也(云云)。因物語雲。山門延年時。秀口兒髮Дロэ夕яд。一兒二山王申也。   問。於神明習四攝行方如何。答。諸神祭禮之時必頂戴神輿。為祭禮拜觀十方眾生群集。以之為鉤召義。右神輿③ьжЪв曲其義意也。為祭禮拜見神明結緣。以之為索。仍神輿必善繩有之。次來葉眾生結八相來緣。是鎖義也。仍繫諸瓔珞。次結緣眾生拜見神幸成歡喜思。神明又眾生值遇結緣歡喜悅與。是則鈴之義也。故神輿莊嚴懸鈴鐸。是則神明利生四攝行也。深可思之。   問。我國大海最底有大日印文事如何。答。國常立尊天逆鉾降此下無國雲搜給時。海底有三輪金光(云云)。是其印文有雲(云云)。此山王三聖表示也。又三部三密表示也(云云)。口傳更可問。又傳雲。大日印文者獨古也(云云)。我國獨古形故也。口傳(云云)。   問。於太神宮南閻浮提國軸雲事如何。答。於神宮社頭莊嚴深祕習有之。故神殿中央心御柱雲事有之。是則南閻浮提中央須彌山王習。仍難他跋難陀守護之故。我國三千大千世界中央習也。如此心王神明擁護之故。不為異國被襲也(云云)。   問。於神明三位有之。其相如何。答。皇太神宮義範雲。於神明三位在。上位花藏世界。中位梵天。下位神宮(已上)。是則如此三神三部三密表示也。今神明大日應跡故。花藏世界雲。深可思之。   問。以我國習蓬萊宮方如何。答。唐玄宗皇帝共楊貴妃至蓬萊宮。其蓬萊宮者。我國今熱田明神是也。此社壇後有五輪塔婆。五輪銘釋迦種子●字書。此塔婆楊貴妃墳墓也熱田神儀見。   尋雲。以熱田社習五智如來方如何答。熱田明神者。金剛界大日也。故以五智習本智也。或又以真言三部經為本地。或又以寶劍為神體也。皆是金剛界智門表示也。凡蓬萊宮雲順寶者不壞金剛智體也。法花宗意。本地無作三身指久遠壽量習不老不死妙藥也。故天台御釋雲實相常住如天甘呂。是不死之藥(云云)。深可思。又雲。金剛界曼荼羅。大海中有金龜。金龜上有寶山。寶山上有寶塔(矣)。今熱田社壇相貌。伊勢海如月輪之圓滿海也。北端中央有金龜島。今社頭是也。神體有三部經。蓬萊又有三山。多生不死藥。不死者天仙名也。今真言教持明仙義。深可思合之。   問。以我國習獨古形方如何答。行基菩薩記雲。日本其獨古雲。謂意行基菩薩日本遍歷定國境開田町給。其時十人可作田變十人被雇。乃至百人可作田變百人被雇。如此變作我國田町開給。其時感見樣(片)圖給。其形獨古形也(云云)。 T76051901.gif。   口傳雲。伊勢與湖海北海三所獨古鬼目也。伊勢者寶部神明故。以如意寶珠為神體。氣比北方事業神明故。以羯磨為神明體也。山王不二中道神明故。以圓滿月輪為體。以此三神顯宗意者三諦三觀三身圓滿之如來習也。密宗意三部曼荼羅理智事三點三密三業是也(云云)。   尋雲。以寶珠與羯磨為神體事誰人所觀耶答。弘法大師緣起事起。所謂付太神宮瑜祇與理趣祕決。其中神明以寶珠為體(云云)。異本雲。弘法大師氣比社壇詣雲。北神我國北方神也。故以羯磨可為體雲。此其元由也(云云)。   問。以湖海為辨財天淨土證據如何。答。法花經。東北方少國有。大乘流布國也。其中有湖海。又有靈島。辨財天所在也(文)。   可知。竹生島是生身辨財天所在也(云云)。又五大院錍文雲。江州有靈島。生身辨財天坐。叡山佛法可繁昌。相州有靈島。生身辨才天坐。鎌倉佛法可繁昌(文)。義雲。如此等文理。湖海者是辨才天淨土事。深可思之。   尋雲。湖海是辨財天三摩耶形方如何。答。凡水海形琵琶相貌也。所以竹生島覆手也。十羅剎島此撥也。辨巖室陰月也。竹生島與白石半月也。沖島遠山也。熱田粗頸也。其下至於海半月也。宇治大渡等橋轉手也。至海者海老尾也。此等皆辨才天三摩耶形妙音天全體也。故琵琶有三曲。是則辨才天三昧耶本尊一身習也。深可思之。口傳有之雲。   問。以竹生島明神在世明神習方如何。答。竹生島明神初辨巖屋出現鷲巖屋影向給。此則如詣龍女靈鷲山。次行基菩薩勸請今社壇奉安置宮崎給。其時未及御體安置。次慈覺大師御代造立神體社壇造營給。以之龍女南方無垢成道習合也。又一相傳雲。竹生島今宮嵨根本地主權現坐。此神本地靈山釋迦也。辨才天此所影向給。龍女自入寶部三摩地。不二平等法花開悟唱外用八相事。今石山如意輪為本地事顯也。故南方無垢成道者。指石山寺也(云云)。   尋雲。辨才天淨土於日本幾有之耶答。相傳雲。吉野奧天川安藝嚴島江州竹生島也。此三箇處如次如三辨寶珠互穴。ヤワ通也。其外處處靈崛皆是辨才天淨土也。或表本地高高居高山峰。或表深禪定。居大海最底。此外山河大地悉是此尊部類眷屬所住也。悉無有其隙也(云云)。   問。日吉社頭諸神影向方如何。答。大宮伊勢太神宮也。二宮下賀茂明神也。並春日明神是也。聖真子八幡大菩薩也。客人白山權現也。劍宮同神也。八王子三宮諏訪明神也。王子宮熊野神藏明神也。氣比明神敦賀氣比是也。十禪師天照太神御孫子正哉吾勝勝尊是也。巖瀧竹生島明神也。早尾江州三上一王子一王宮是也。大行事十禪師伯父也。聖女稻荷大明神。大宮西竹臺住吉明神也。大宮灶殿伊勢別宮凡山王者。總雲時六十四所也。別雲時三七社是也。是皆我國大小諸神影向圓宗教法守護給也。此外日本國中大小諸神各各互為主伴諸神影向事如山王社壇(云云)。   問。於大峰真言祕密習方如何。答。彼山傳記雲。先大峰者真言兩部峰也。故熊野者胎藏權現也。金峰山金剛權現也。大峰中間兩部不二曼陀羅有。自此至熊野悉胎藏界三昧耶形有之。自不二曼荼羅至吉野山金剛界三昧耶形有之。役行者是金剛薩埵也。故三生靈骨有之。其遺骨持金剛奉笙巖屋有之(云云)。凡山伏峰行上成苦行三途八難苦患經盡也。論其內證。祕密甚深無雲妙行(云云)。   問。山臥行體如何。答。相傳雲。如義者。不動形體也(云云)。所以袈裟名不動袈裟。頭巾者頂上蓮花也。此等形相其義也(云云)。又祕傳雲山臥以形體三天相貌習也。所謂柿衣者辰狐之色表也。不動袈裟ヱэロь圍繞表也。此則辨才天也。頂上頭巾表胎藏蓮花也。此則聖天三摩耶形也。故以山伏形體三天合行之祕法習也。口傳在別紙(云云)。凡大峰者神仙屈宅賢屈所居也。故彼峰結緣者植不知不覺大善根也。仍峰行者入壇灌頂功德具足也。其故所所靈崛諸祕所悉是兩部曼荼羅相貌也。此拜見時不知不覺曼荼羅結緣也。又雲。大峰者密嚴花藏莊嚴也。大日應現峰者真言祕藏也(云云)。   問。葛木峰相如何答。大方者大峰與葛木者兩部峰習也。然而別是雲者。大峰者真言峰。葛木者法花峰也(ユ故宿宿所所靈堀法花二十八品題名也)。 問。役行者本地如何答。曇無竭菩薩化身也。故花嚴經雲。從此五百由旬東方有大乘流布國。其中曇無竭菩薩在(文)。又雲。鑒真和尚葛木之峰巡禮之時。有鬼神布薩鐘鳴。和尚問雲。何故鐘鳴耶。鬼神答雲。曇無竭菩薩布薩也(云云)。仍和尚布薩共取籌。其籌今南都有。日本奇瑞是也(云云)。   問。曇無竭菩薩何故有之耶。答。葛木一宿二上笙南谷靈崛有之。被行布薩(云云)。又雲。鐘Шワв鬼神者。葛木守護神深沙大王。是則多門天化現也。又雲。玄奘三藏渡天時。流沙蔥嶺七生經給。其七生靈骨頸賏懸。今深沙大王是也。   尋雲。止觀雲。常啼請東善哉者求南(文)。常啼東方請曇無竭菩薩合聞般若雲。可知我國者曇無竭菩薩淨土也。又雲。大乘流布國也(云云)。今役優婆塞是曇無竭菩薩也。又傳雲。今熊野權現日域淨土也。故一度參詣輩決定往生者定也。故彼參詣道三輩九品淨土表相故。證誠殿神拜上品上生往生習也。仍心王彌陀拜見奉也。又雲。參詣路次道立(片)。男名Д⑥女名ユУ尼名ёШЛワ法師名Лэ。如此改世間名字付新名字。是則凡夫執心著相處。改著相壞迷情心也。又雲。參詣發心願日入精進屋不犯十惡也。是則持十戒心也。十惡堨略Q善戒故也。凡我國神明者。或劫初影向。又佛法名字不顯神明本地皆是久成薩埵往古如來故。替風情改體回眾生利益方便給故。今熊野參詣作法皆是示佛道修行方便也。或破定相或持十戒。不知不覺令植善根神明和光利益不可盡者耶。   問。付神明天巖戶雲事有之。何處耶答。相傳義雲。在大和國。如此說者。和州有之歟。所明大和國伯馬山南端峰中央有石崛。所所諸神影向砌也。其中安置大般若經。以之名天巖戶歟(云云)。又雲。弘法大師祕決雲。太神宮高社雲宮有之。其後有巖屋。空十八切石並。其形如天桂。是則十八梵天王表。是金剛界曼荼羅也。地十三石並。是則胎藏界十三大院是也。以之名天巖戶也。是最極之祕事。不可出口外(云云)。   尋雲。天照太神天巖戶閉籠給相貌如何。答。凡天照天神者日神坐上日輪形天巖戶籠給者也。又雲。相傳雲。天照太神天下給後。天巖戶籠給雲者。辰狐形籠給也。諸畜獸中辰狐者自身放光明。神故其形現給也(云云)。   尋雲。何故辰狐必放光明耶。答。辰狐者如意輪觀音化現也。以如意寶珠為其體故。名辰陀摩尼王也。寶珠者必夜光。故諸真言供養時以摩尼為燈雲。旁以可思合也。又雲。辰狐尾有三古。三古上有如意寶珠。三古即是三角火形也。寶珠又摩尼燈火也。故此神現威光明法界也(云云)。又雲。一傳雲。未曾有經說雲。辰狐ヤヮфЪ成國王雲。是以天照太神百王元神習神也。   問雲。以神道配當六波羅密方如何。答。我國神明雖多不出四攝行。又雲。於佛法雖有萬行諸波羅密。縮不出十波羅密。又縮十波羅密在六度。故神道利益不出六波羅密。所以第一檀波羅密神者稻荷(并)嚴島當國竹生島等是也。皆是施福神明故也。第二屍羅波羅密神者八幡。以不妄語為本。故正直頭宿誓。北野天神亦如此。第三忍辱波羅密神者。賀茂平野等神也。是以忍辱為體給也。第四精進波羅密神者熊野權現是也。故參詣宿願始下向喜日至以精進苦行為本也。第五禪定波羅密神者天照太神也。故神明參詣作法社司禰宜至。諸事皆以端靜成之。是甚深習有之。追可尋之。第六智惠波羅密神者春日大明神(并)山王權現也。影向最初以法施為本。以法門為神體。仍以智惠為神通壽命。故名智惠波羅密神明也(已上)。此外我國神明多之。或顯檀度益乃至智惠法門利益施給。以六度可攝之(云云)。又雲。付神道折伏攝受二利益有之。所以諏訪住吉等是折伏神明也。其外賀茂春日等是攝受神明也。餘又准例可知之。   問。以天照太神我國祖神習方如何。答。雖佛法廣不出顯密兩道。其能化尋顯密教以釋尊為本。真言者以天照太神本習也。論此實義。以本地身為自性身。以其變化為釋尊也。顯密暫雖殊。其本意是一也。故經雲。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文)。是以二十五有眾生如來長者窮子諸十方眾生皆釋尊一佛分身故也。次付神明論之者。我國開闢時。天照太神獨天下。其神子孫漸廣我國流滿。我等眾生至天照太神苗孫ЮьЗЬ雲事無之。事相論之者。神明實是我等孫親也。加之大自在天三界所有眾生悉是我子也思成生者養者見立慈悲給也。今天照太神又大自在天也。深可思合之(云云)。   問。何故諸教法中三乘弟子號佛子耶答。佛子者相續義也。故天台釋雲。佛子者紹續之義也(文)。謂意世間人子孫其家業相續出世佛弟子法令相續令不絕。故以紹續義名弟子也。弟子者弟子續也。所謂次弟相續義也。今神明亦如此。本地久成薩埵應跡閻浮降我國眾生利益給也。一切眾生亦本有無作覺體來我國生在成神明子孫也。故神門詑宣雲。自他國我國自他人我人申給也。故如影隨形擁護至也。可仰信也(云云)。   問。何故顯密終極以塔婆為本耶答。顯宗意以法花寶塔品本習也。其故法花者諸佛出世本懷諸經王也。萬法中以中道為本。萬行諸乘歸一乘故。十界三千諸法歸法一理。故平等大會法花經為證誠寶塔湧現。先付名字立之者。多者指諸法也。寶塔者一乘妙法也。全實相一理也。凡多寶佛是平等性智三摩地住成正覺。故號多寶佛。故以寶塔為其體。約法門雲之者。二邊是理智也。平等是中道也。是約事談時。色心二法是定惠理智也。此理智以不二多寶習也(云云)。   尋雲。此以寶塔行者用觀方如何。答。此寶塔者。諸法實相妙理證誠故。其當體是行者用觀也。所以天台釋雲。實相即是三諦異名(云云)。所謂寶塔莊嚴全體是三觀也雲。又雲。寶塔品疏雲。塔從地湧示不奧。分身共坐示不生。入塔示不常。現塔示不斷。分身示不二。全身示不異。多讓坐示不來。釋迦坐半座示不出。八不顯體也。此故真實(云云)。義雲。此塔婆湧現。破八迷為顯八不中道也。故天台釋雲。有一切眾生各自謂實念。鐵床非苦變易非遷。此心等覺拾身至(云云)。次付密教雲之者。塔婆莊嚴是全缽此三部總缽也。所謂塔婆色體五大法性也。塔內寶蓋是心法也。色心不二者是兩部冥合塔婆也。所詮一切眾生當體併鐵塔全體也。開塔婆者一心萬法開覺也。故唐決雲。以一心芥子開萬法扉(文)。深可思之。又雲。付天照太神開塔閉塔義有。此則兩部灌頂教相也。口傳(云云)。   問。天照太神每日神明法樂方如何。答。山家大師每日神明法樂法雲。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所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文)。此文如山家大師御法樂。天照太神自每日誦祕文也。不可口外。甚深也。   問。富士岳以真言祕事方如何。答。富土者郡名也。此山富士郡有故也。實事雲真言布字義也。謂意此峰四方圓滿山高秀。頂上八葉形有。昔火炎立。故富士煙雲。頂上八葉不動頂上蓮花也。又有十九相布字故名布字。故人云。●●●●●富士高根月見心清見關Зтンэ(云云)。是十九布字ыфю也。又一傳雲。我國有兩部曼多羅。富士是金剛界曼荼羅也。故豎高秀。武藏野胎藏界曼多羅也。故橫平等也。此野中無山無峰。然而山有之底深有谷生萬木。然而自餘所不見也。是胎藏理內萬法含藏意也。故以此武識野為胎藏曼荼羅。以富士為金剛界曼荼羅(云云)。尋雲。有何證據以此兩所為兩部曼陀羅耶答。案世間事相。豎者必兼橫。橫者必堅相對。故古老傳雲。武藏野峰皆富士集富士谷皆武藏野集(云云)。又雲。富士緣起雲。富士峰是金界曼荼羅也。武藏野是胎藏曼荼羅也(云云)。又雲。以此義案此。胎藏曼陀羅也。凡胎藏界曼陀羅者。於智所成十三大院四重圓壇聖眾橫布列。胎界理智法門故橫攝法界。全武藏野其相也。次金剛界曼荼羅次第昇入為本故。豎建立之故。智所成至尼吒天。九會曼荼羅聖眾列座給。次第豎入故豎建立也。今富士岳豎秀其相貌也。故號金界曼荼羅也(云云)。因物語雲。禪三中務富士眾(云云)峰秀雲意ых山高根高根ШУユ來富士ЗЛ野ロロю白雲。   三塔雲事。   傳雲。師雲。我山高祖傳教大師阪本生源寺雲處御誕生給。然大師左右御手拳生給。至七歲不開此手。諸人不吉相也。怪不審。父母悲之。時七歲正月八日。朝日向南無藥師如來南無妙法蓮花經唱左右御手開給。見是右御手金銅藥師佛持給。左御手水精軸小經有之。其佛御胸宿生本尊銘有。經軸生生世世持經雲文字有。是我山持經本尊大事(片)祕藏法門有。當時二分梨本青蓮院收。此法門傳教天台垂跡習。天台大師知靈山聽眾也。今略法花經是也。Дяг入唐в時法花開ヵ先是得給。其後世世生生持經也。思食入錦袋繫御頸給。經料紙西天多羅葉也。知是經天台說也。天台靈山是略說給聞釋尊座條無疑也。三國一師習是也。靈山釋尊唐土智者大師我朝傳教大師貴事也。但經軸水精藥師薩達摩分陀利伽法花經也。本尊持經一具右御手持給雲相傳有之。法花藥師佛一體義為顯也。御誕生傳記左右御手有。以之為正歟。縱本尊持經別有雲。佛教一體義此成無疑也。藥師眾病悉除願座。今經善治眾病說。佛經一體義自顯。付之山門造立時。虛空藏谷雲處有杉切。佛三體同印相造。一體名藥師為中堂本尊名號止觀院。是藥師向東立琉璃壺不持筥持。其箱中妙法蓮花經收。意藥師向東彌陀藥師一體意也。法花持給法界眾生眾病悉除藥也雲意也。一體名釋迦西塔為本尊。一體名觀音為橫川本尊。印相同三身一體意也。一體上建立三世也。中堂止觀院也。止觀寂照二德也。寂照寂光義故寂光雲也。西塔釋迦。報土教主也。釋迦牟尼佛實報土中院故。橫川觀音娑婆示現教主。同居凡俗引方便土送給。故方便土也。九院立八葉九尊己心安置意也。一山三千眾徒置一念三千故也。如此建立王宮鬼門方靈地卜鎮國出家勢施魔界即佛界故也。諸國出家人彼山登以受戒雲。為離穢土至淨土也。彼山須臾剎那參詣志有步進。永六道輪迴門閉也。能能可祕之。不可口外。又師仰雲。所詮三塔跡門意也。山王本門意也。故一傳。三塔雲本門山王跡門雲。本高跡下傳人有。當流山王本三塔跡。是本下跡高習也。此等大法門□也。能能可祕藏事也。   本雲於時寬弘七(庚戌)七月二十五日沙門源信記。   至德二六月二十一日於武洲兒玉郡金□□所書寫了。   應永二(乙亥)極月十日於上總州武村身鄉多田光明寺藏本所書寫了。   元祿十四年辛巳十一月二十二日法印實現校閱。   十五年壬午二月十七日淨教坊重閱。 溪嵐拾葉集(神明部)。   一。山王出世本懷事。   山王院大師釋雲。山王出世本懷者。示開示悟入儀之智見利益國土。所謂利益國土者。在圓頓戒與灌頂(已上)。問。山王出世圓頓戒相如何。示雲。神明應跡者併為利益國土也。所以入慈無量心三昧地大悲示現給事。偏為饒益有情也。是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本誓豈非戒行乎。可思合之。   尋雲。十禪師戒體相如何。示雲。就此十禪師名號圓頓止觀習事有之。所以十者圓也。禪者頓也。師者止觀也。是則中道妙觀戒之正體。十禪師圓頓戒全體也雲事。又雲。就此神明。染隨緣戒體雲事有之。所以阿鼻依正全是防非止惡無作戒行也。是以祕經雲。地獄極猛炎●字能燒滅。加之六道次第深示是遮惡持善之戒相。乃至四聖界捨劣得勝豈非戒法耶。依之五大說釋雲。一心戒體十界戒相三千戒行(片)。深可思之。   尋雲。十禪師三聚淨戒相如何示雲。就十禪師。本地垂跡三聚淨戒習事有之。先就事相謂之者。閻王瞋造惡者攝律儀戒也。地藏薩埵持善者攝善法戒也。利益眾生慈悲者鐃益有情戒也(云云)。次就法體謂之者。右此尊祕密真言三聚淨戒有之。所以初●字者本有無作之性德戒也。次●字者修德之傳受戒法也。次●字者修性不二之發得戒也。然則此尊之自證化他悉是戒法也雲事。是以梵網經雲。心藏地藏戒藏(云云)。三聚淨戒之證也。地藏名言深可思合之。   尋雲。梵網經中圓頓證有之耶示雲。經雲。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位真言諸佛子(文)。是其證也。   尋雲。法花中圓頓證有之耶如何。示雲。法花圓頓名義事。在理絕言。所以須臾聞之即得究竟(文)或於須臾頃便成正覺(文)。或遊於四方直至道場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文)。又雲。是名持戒行以陀者即為疾得無上菩提(文)。深可思之。   尋雲。十界通受圓戒相如何。示雲。經雲。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婬男婬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主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文)。法花經雲。諸法實相(文)或雲。一切眾生皆成佛道(文)。天台釋雲。十界具足方名圓佛(文)。深可思之。   尋雲。山王出世灌頂相如何。示雲。覺大師釋雲。教有二種。一者顯示教。諸三乘教是也。二者秘密教。花嚴維摩法花涅槃等諸大乘經是也。於祕密教有二種。花嚴法花等明世俗勝義圓融不二故號理祕密教也。大日金剛頂經等經者非明世俗勝義圓融不二亦明三密事相故號事理俱密教也(文)。應化八相佛名釋迦。自性法身名大日。然則釋迦者顯密教主也。神明者真言教主也。是以太神宮五大神明宮有之。大日經五佛表示也。又五種木名波羅提木叉。四相遷流四季轉變不遷故也。是亦大日自性常住表示也。依之扶桑明月集雲。於天照宮者為大日示現神明。於日吉社者為釋尊應跡之權現。於彼者表真言教。於此者顯教門。顯密且雖殊一致幽冥神道也(云云)。深可思之。又雲。天神宮神詑雲。順我教令者可度安樂國。違我教令者可遣根國底國(云云)。私雲。安樂國者安養淨土也。根國底國無間大地獄也。凡地獄者此地最下有之故也。深可思之。   次灌頂事。   示雲。先佛智水灌於後佛頂是也。所以灌者金剛界智體也。頂者胎界理頂也。瑜伽瑜祇無底其事也。是以或雲始覺冥本覺。或雲境智冥合。此等皆灌頂異名也(云云)。然則一乘寶珠者顯於寶生之心地。灌頂智水者灌於無垢世界。依之唱八相成道於一念。彰五相三密於須臾者也。誠圓經勝用不可勝計者哉。   尋雲。我國六波羅密神明有之。其相如何。示雲。稻荷檀波羅密也。八幡與北野戒波羅密也。平野忍辱波羅密也。熊野精進波羅密也。神明與賀茂禪гь密也。春日智波羅密也。   尋雲。何故山王不攝六度耶示雲。於之有二義。總屬別名故不攝也。一稻荷者聖女也。平野者王子宮也。八幡熊野聖真子也。賀茂春日即二宮也。神明大宮也。故不攝六度也。又雲。六度者因分修行相好業因也。故山王者正覺成就果上體也。故不攝也問。神明開會事。其相如何示雲。智信阿闍梨山王祕決雲。十界三世諸佛菩薩者釋尊一佛之分身也。我日本國中大小神明者山王三聖之應跡也。仍山王出世而開顯久成實本之時。開三權諸神歸一實山王。以之山王為開會。深可思之。   尋雲。七重山王其相如何。示雲。記錄雲。山王七重習有之。所以第一跡門山王者。天智天皇御宇志賀郡顯現給也(云云)。第二本門山王者。三如來四菩薩是也(云云)。第三觀心山王者。非豎非橫一心三觀字訓是也(云云)。第四無作山王者。無始無終久遠實成山王是也(云云)。第五三密山王者。我等之三業三密三諦三觀三身三部三聚淨戒是也(云云)。第六無初不知山王者。一陰一陽山王者陰陽不測故號無初不知也(云云)。第七如影隨形山王者。山王七社者我等之本有七覺分也。故如影隨形之擁護非他物也。所以南方無垢成道者。平等大會妙法也。無始色心本是理性。妙境妙智豈非此事耶。深可思之(已上祕決別有之。可尋之)。   問。山王三聖雲事如何示雲。三聖者。三如來故號三聖也。又雲。三輪明神故號三聖也。所明我國成立之時。大海最底大日印文有之(云云)。三輪金剛是也。即是三輪明神也。又是三身如來也。又三部大日也(云云)。無作本有覺體實修實證三如來也(云云)。   尋雲。山王三聖三率都婆相如何示雲。記錄說雲。●●●三門即是三率都婆也。亦是日吉鳥居是也(云云)。所謂三門者。   第一阿字門者。 T76052401.gif   第二●字門者。 T76052402.gif   第三●字門者。 T76052403.gif   記曰。第一阿字門者。日吉馬場末大鳥居是也。第二●字門者。馬庭鳥居是也。第三●字門者。內鳥居是也。通此三門詣社頭。即三重無明一時俱盡意也。   問。何故神前必立鳥居耶示雲。神明瑞籬表門也。大國法者。自四門入如奉見一君故四方立門也。神明亦如是。以鳥居為門標也。次以法門謂之者。阿字門者。流轉還滅皆阿字門出入也。仍神前之參詣下向必阿字出入。深可思之。   尋雲。鳥居相貌如何。示雲。我國最初工巧未作人事調之時者。神明表門如此也(云云)。人屋亦如是。材椽不削次第不切風情深可思之。   尋雲。三輪明神鳥居相如何。示雲。神明有三輪。鳥居有三形。所謂三形者。神體。鳥居。 T76052501.gif   已上三輪明神立如此。遍於法界神體故不構社檀也。在天者日月星宿是也。有地者三聖明神是也。在佛者三身圓滿如來也。在密者三部大日是也(云云)。   問。以山王應跡為釋尊成道方如何。示雲。山王神詫雲樹下和光同塵事二度其事既已畢。今度不詣我。寶前何知生死盡不盡(文)。口傳雲。以比神詫山王出世即是如來成道習也。深可思之。   尋雲。二度其事既已畢者。其相如何示雲。山王出世者。三土應跡也。第一西天釋迦之應生也。第二晨旦應現也。第三者我朝山王是也。天竺與晨旦二度已畢。今度不詣者何知生死盡不盡雲也。又雲。二度者西天與本朝指也。所以樹下者。第一菩提樹下也。第二今日吉樹下指也。是以記錄相承雲。社頭樹下即是菩提樹下習也。依之今度不詣我寶前等也。深可思合之尋雲。參社巡禮即詣靈山相如何。示雲。付之教門實義二種有之。所以以山上三如來為本地。以社頭三聖神為應跡也。已上教門義。次山上三如來者。始覺修顯故跡門新成三佛也。社頭三聖者。無作本覺三如來也。故本門意者。山王三聖即是本覺顯證三佛也。如是開佛知見之時。參社即是詣靈鷲山儀式也。深可思之。   尋雲。以山王參社為開佛知見方如何。示雲。大小半滿諸教雖餘八萬。不出於四教。四教即是三觀也。三觀即是一心也。所以以三智一心中得具一切佛法之知見開時。名開佛知見也。是以山家釋雲。統萬法於一心了眾途於三觀(云云)。依之釋雲。於唸唸中止觀現前即是眾生開佛知見(云云)。深可思之。   尋雲。菩薩要經三劫無數者性相所判也。何於一念開佛知見耶示雲。一心有三妄執。迷妄之時者三惑也。覺悟之時者三諦也。所以小乘意者。三妄斷除之時分。名三無數劫。世大乘意者。縮三祇於一念了三惑於三諦也。是以釋義雲越世間三妄執出世間心生者。若以淨菩提心為出世間心。即是超越三劫瑜祇行。梵雲劫數有二義。一者時分。二者妄執。若依常途解釋。度三阿僧祇劫得成正覺。若祕密釋。超一劫瑜祇行即是度百六十心等一重粗妄執名一阿僧祇劫。超二劫瑜祇行又度一百六十心等一重細妄執名二阿僧祇劫。真言門行者復越一劫更度百六十心等一重極細妄執得至佛惠初心。故雲三阿僧祇劫成佛也。若一生度此三妄執即一生成佛。何論時分耶(云云)。此等文理分明也。一念超越三祇劫應成佛雲事。深可思之。   尋雲。一念成覺事如何。示雲。一念成覺者如上雲。一心三諦三觀覺了名成覺也(云云)。   尋雲。一座成佛事如何。示雲。一座成佛者。論雲。不起於座三昧地現前(云云)。所以真言教意者。三祇百大劫修行縮一念成正覺也。所以三祇者化他位也。百劫者相好修因也。然則三祇即是三妄執亦是三密也。百劫者六度萬行也。六度者定惠二法福智二嚴也。以六種供具修三密修行外無成佛事者也。深可思之。   問。何故以猿為山王使者耶。示雲。一切諸神者皆以山王為本習也所以魂神魄意志五以如次肝心脾肺腎五臟時。神者藏也。今神者以山王可為本也。五臟中心臟王也。是諸神王與五臟王相對。然以申為使者事。申顯智門故。神申ШヱэЯЗю也。篇示字Зю福智圓滿義表也。   尋雲。以猿為使者有證據耶。示雲。五行大義序雲。菅原在義檢之。神者申也。清靈之氣也。無所擁滯故雲神(云云)。已上俊範抄意也。一俊範法印臨終詠歌Я。   神垣чсЁьЮэЬхЁユЁгв。   ヵвтЮяЯЁвэ⑥ЬЮлЛ。   然則十禪師方手白猿成為猿說法利生給由詫宣ヤэンэ。   尋雲。經論中以猿為使者證有之耶。示雲。釋尊往昔為猿結緣妙法。仍世世以猿為眷屬給也。一經說也。或為鹿說法。鹿野苑其證也。或為雁身說妙法。五百羅漢緣起是也。天台釋雲。初從此佛菩薩結緣還於此佛菩薩成就(云云)。深可思之。又雲。天台大師神僧授與四教事。是以獼猴天台宗緣起Зю也。又此天竺石藏之大日緣起又是以猿祕教大事習也。深可思之。   元祿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法印實現校閱。   壬午十二月十八日重閱。   一。八幡習事。佛菩薩明王天童也。先佛者阿彌陀佛也。菩薩者地藏也。明王者愛染明王也。天童者聖天也。聖天本地十一面也。十一面男天。又ёЮч天者女天。聖天書聖二人讀也。口八幡慈悲二字習之也。常此念可持也。口傳(云云)。可祕可祕。 溪嵐拾葉集。   嚴神靈應章第三。   日吉七社降臨垂跡時代事。   扶桑明月集雲(大江匡房紀匡房在生之時號[月*厭]月集沒後改名明月集)。大比叡明神(俗形翁體)。人皇三十代磯城島金判官欽明天皇即位元年(庚申)。大和國城上郡大三輪神天降。第三十九代天智天皇大津宮即位元年(壬申)大比叡大明神顯座。日吉與三輪大物主神此國地主也。法號言法宿大菩薩。但非僧形俗體也。小比叡明神(俗形僧形)天地開闢之昔。天神第一皇子國常立尊。高峰五色花開大[*毘]天地開闢初天降。故立地主權現法號花是菩薩聖真子(唐老僧形)人皇第十六代應神天皇輕島明宮御代天降。欽明天皇即位三十二年鎮西豐前國宇佐郡八幡大明神顯御。第四十代天武天皇元年(壬申)近江國滋賀郡垂跡八幡一御前八情大菩薩者。今聖真子是也。八王子(俗形)天神國狹槌等人皇第十代崇神天皇即位元年(甲申)。近江國滋賀郡小比叡東山金大巖傍天降。八人王子行卒天降故言八王子。客人宮(唐女形)。桓武天皇即位延曆元年天降。八王子麓白山妙理權現顯座。十禪師(若僧形童子形)。桓武天皇即位延曆二年天降。地主宮前天兒屋根尊顯御。今十禪師是也。三宮(唐女形)。桓武天皇即位延曆六年。從空垂紫雲女人形八王子金大巖傍天降。手持法花經。大師奉見之崇三宮權現。永曆元年新日吉社御體安置。任匡房記。大行事(俗形非普通人體高名惡神也)此大神天地開闢之時天降。   一。大宮權現三輪明神之事(高皇產靈皇地主權現傍大行事顯御)。匡房記雲(鳥羽白河二代任)。康和元年正月十一日。大江匡房謹記。日吉社者本是大和國所座之大和社也。傳教大師勸請為天台山神。彼本社者天神也。無社巖上有三輪。以虛空為座也。昔邑長作社。群鳥來以觜壞社不殘一木。後人見其如此不後更作。今大比叡神是也。   一。山王二字釋事。顯密內證義雲。初言山義者。則藥王品雲。眾山之中須彌山為第一。此法花經亦復如是。於諸教中最為其一(文)。文句雲。此法花經所說諦理常樂我淨。如四寶所成。開示悟入者所依。是故此義最為尊上(文)。止觀雲。觀心處者諦理是也。中道之法幽遠深邃。七種方便絕跡不到。名之為深。高廣不動名之為山。遠離二邊稱之為靜。不生不起稱之為閑(云云)。大品雲。若干由旬外赴聲聞心者。此人身雖遠離。心不遠離。以憒鬧為不憒鬧。非遠離也(云云)。是知神明位斯山。十界皆成即境也。三身法子住斯山。三聖同證即智之兩足也(云云)。   一。王義釋事。同文雲。次言王義者。亦藥王品雲。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已上)。玄義雲。稱王者空假調直未得名王。所以二乘入空菩薩出假不名法王。中道調直故得稱王。一一三昧皆有中道。悉稱為王。是知二十五有之火宅。五百由旬之險難。當位即妙不動。名之為山。究竟清淨自在無礙。名之為王(已上)。   一。山王奉名社稷神事。嚴神靈應章雲。初言社義者。字訓雲。社者巿者反。土地神主也。弘決雲。社謂后土。土者吐也。土所生如口吐物。即地神也。國語雲。平凡土故祀以為神。田正也。又雲。戴黃天履后土。土地廣不可盡敬。故封為社(已上)。   一。稷神釋事同文雲。次言稷義者。字訓雲。稷子力反。黍稷為五穀之長(已上)。弘決雲。稷謂五穀總名。即五穀之神也(已上)。五者三草二木之種子。故疏記引論雲。一種子無上指樹兩解(已上)。穀謂純真一味之藥王也。故止觀引淨名雲。於食等者。於法者亦等於法等者。於食亦等(乃至)如來用此法喜禪悅歷一切法。無不一味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之法。具一切法。即是飽義。無所須義。如彼除山土一草一果資身即是(已上)。抄略。   一。社者可限地主明神雲事。同文雲。藥草喻品雲。一地所生。一雨所潤(云云)。弘決雲。苟朋氣昇天為五衰化為五龍。其音名五音(文)。弘決雲。地圓理也。雨圓教也(文)。明知言社者獨是吾地主大明神也。   一。宗廟社稷神事。同文雲。弘決雲。天子所居。左宗廟右社稷布列四時五行。故以國已為失。社稷既入怨國及婬女房。右社稷壞也(云云)。應知欲護王法者。專可崇此神。欲求成佛者。先可祈此神(文)。   一。以山王名天下善神事。顯密內證義雲。智者大師引龍樹論雲。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文)。若非圓宗護法者。誰神明為天下善神(文)。   一。本跡山王事。三寶輔行記雲。引文句雲。非三非一為本。而三而一為跡。皆言語道斷心行所滅不思議一也(已上)。   一。大宮權現名法宿菩薩事。明知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之神明。依正色心同宿四一之妙法。故號法宿(文)。   一。法宿菩薩號事。文句雲。三力即是三德祕密之藏。初心棲此初心與佛不殊故。名與如來共法也。又信力修畢竟空。如來智如來棲畢竟空為捨。此人信力亦學畢竟空。故名與如來共宿(已上)。法宿名號良有以。先師所由此謂乎(云云)。   一。大宮權現本地尊星王雲事。顯密內證義雲。在天名尊星王。在地名法宿明神。   一。山王七社北斗七星雲事。嚴神靈應章雲。陽在名七星宿。在陰名七明神(文)。宿者平地異訓字也。宿者三光天子七星九曜二十八宿皆是山王也。當流祕口決有習子細。 一。二宮權現事。顯密內證義雲。小比叡神又號二宮者。宗廟社稷之二神不二而二。主天地之二義。圓智妙境之二法而二不二。護二世之悉地。故以二為名號二宮(云云)。   一。聖真子權現事。相對法則集雲。言聖者妙覺之極尊圓宗之極聖也。言真者第一義諦之淨德第七和合之真諦也。言子者從佛口生之佛子從法化生之法子也(云云)。   一。本跡聖真子雲事。惠心先德聖真子念佛表白文雲。夫明聖真子本跡者。本謂阿彌陀也。故藥王品雲。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文)。佛義經雲。見諸法實相名為念佛(文)。故疏記雲。正明本跡體性。性即實相。實相非遠誰論其本。實相非近。誰論其跡。實不思議故名為一(云云)。明知真諦如海水俗跡似波浪。事理圓融水波一體。界如顯本皆成四一。故言聖真子。次觀心聖真子。止觀雲。轉色成法身。法身常樂。轉識想成般若。般若即淨。轉受行成解脫。解脫即我(云云)。我等色心自本無作三德。當知三德各開三德。三三九品淨土也。三德各異四德。即是十二光佛也。十二光佛各具四德。即是四十八願王也。然而眾生六根各具八倒。亦成四十八顛倒。悲哉乍具是心是佛之六根。妄謂五燒五痛之六道。喜哉得即心即性之安樂。了是心是佛之彌陀。所以尋梵音於月氏。則阿彌陀三字也。念三德於日域。亦聖真子一社也。止觀雲。專以彌陀為法門主(文)。弘決雲。佛表法身。觀音表智。勢至表福(云云)是知法身三德則阿彌陀三字也(云云)。以下略之。   一。千手千眼觀世音事(八王子之事)。自行要記雲。五大院釋雲。千手者。實相法身總為佛體。般若即惠手。解脫即定手。五指即五陰世間。今取法性四德之五陰。一指具十界十如。五指即成五百。合定惠總成一千。故雲千手也。言千眼者。止觀雲。一心三觀所成三眼見不思議三劫。此見後心得故受眼名。又雲。眼者是智。智即是眼。眼故論見。智故論知。知即是見。見即是知。佛眼具五眼。佛智具三智。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首楞嚴定攝一切定(云云)。明知一一手指無非佛眼。故雲千眼也。言觀世音者。文句雲。三智名觀。三諦名世。三觀語本。故名音(文)。   一。本門八王子之事相對法則集雲。法花經序品雲。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領四天下(云云)。疏記雲。從彼教王即王三昧(云云)。故藥王品雲。於諸經中最為其尊(文)。又雲。諸經中王(文)。八王子護法生於此經故。雲八王子(云云)。   一。客人權現者白山妙理權現雲事。慶命大僧正記雲(無動寺座主二十七代)。現神力於普門之青龍。降藥珠之雨。飼忍草於雪山之白牛。施醍醐之味。所以名之曰妙理權現。今為護一乘之佛法來中道之山下列七社之神明得賓客之字。故名之曰客人明神(文)。   一。本門十禪師雲事。二門相即集雲。引玄義雲。本者理本。即是實相。一究竟道。跡者。除諸法實相其餘種種皆名為跡(云云)。知地藏者。地謂一實智地藏。謂如來祕要之藏也。弘決雲。地圓理也。雨圓教也(云云)。文句雲。一切祕藏者。遍一切處皆是實相也。此語妙體也(云云)。是以吾等久遠已來常住此地常在此藏。未曾暫廢法花妙行。故藥草喻品雲。貴賤上下持戒毀戒威儀具足及不具足正見邪見利根鈍根等。雨法雨而無懈惓。一切眾生聞我法者。隨力所受住於諸地(文)。   一。觀心十禪師雲事(付此文有口決)。誠是開會實相之一地。如來祕要之大藏也。凡十謂假諦名之為十。禪謂空諦名之為禪。師謂中道名之為師。得名十禪師。總在一念未出色心。故釋籤雲。總在一念別分色心。何者初十如中。相唯在色。性唯在心。體力作緣義兼色心。因果唯心。報唯約色。十二因緣苦業兩兼。惑唯在心。四諦則三兼色心。滅唯在心。二諦三諦皆俗具色心。真中唯心。一實及無諦准之可見(文)。故十禪師者。諸神之總社眾生之正體也(云云)。   一。本門三宮之事。相對法則集雲。三宮者。即一而三。故名三女。即三而一。故為一宮。知是一心三諦之妙理無緣大悲之神體也。兩卷疏雲。便生端正有相之女。端正無邪醜。表中道正觀離二邊之醜。即惠之義也。相即三十二相。慈心所種。即表定義也。雖具二而名女(文)。止觀雲。苑中有女。女表慈。若無無緣慈。豈能以神通力假身令小入此娑婆。通由慈運。如花擎女(云云乃至)。向此神轉三道於三德。詣此社淨三業於三身。以三為名良有由(文)。   一。觀心三宮之事相對法則集雲。言三者正了緣也。三種熟脫之三也。故文句雲。示勝因。若能五種法師即三世佛所為種為熟為脫。此人同未來諸佛。注細字書之也(云云)。   一。三宮本地普賢雲事。得脫故言同普賢行。此人已於先佛前植善故。言深種善根。此人為現佛所熟故言手摩其頭(文)。言宮者。諸佛所住祕密藏義也。止觀引大經雲。安置諸子祕密藏中。又雲。自入三德名歸。令他入三德名旨。故名指歸(文)。故知三德名三。祕藏名宮。號三宮(文)。弘決雲。若信三道即是三德。尚能度於二死之河脫三界耶。   一。本門大行事雲事。相對法則集雲。大行事者。顯四諦四德之是。獨居發大心之首。名之為大。受日月證明佛之付屬行藥王之大事故言大行事(文)。   一。大宮權現天照太神分身也。康和五年十二月十日。以近江國愛智莊寄進當社官府曰。權中納言大江匡房。宣奉勃御神者。大八島金判朝庭顯三輪明神。大津宮御宇(紀典明經)初天下坐奉。尋其本為天照太神。分身或號日枝或名火枝或申日吉。是則垂跡於叡岳之麓施威於日下御(云云)。   一。大宮二宮父母雲事。菅家清人記雲(天神曾孫)。日吉地主權現者。日本國地主也。即天照太神父也。大宮權現者。天照太神也。分身於兩國。垂跡於吾朝(文)。   一。天照太神日本國地主事。日本紀神代上雲。素戔烏神娶國神女生大已貴神。遂就於根國(云云)。大已貴神(一名大物部神一名大國主神一名大國魂神大和國城上郡大三輪神是也)與少彥名神(高皇產靈尊也子道常世國也)共戮力一心經營天下。   一。日吉三聖三光天子垂跡雲事。顯密內證義雲。天現三光養育千象萬物。地顯三聖護持一天四海。內證利生之慈雲無所不覆。外用和光之惠風無物不扇(云云)。   一。伊勢日吉一體事。安全義雲(五大院)依顯教心。大日即為釋迦。依真言心。釋迦即為大日。故於天照宮現大日。應化明神即日吉社顯。釋迦垂跡權現。彼表真言門。此依法花宗。共以一致幽遠也。冥道也(文)。   一。賀茂日吉一體事。神祇鑒典雲。大比叡山王亦名日神。小比叡山王亦名月神。聖真子山王亦名雷神(云云)。口決雲。日吉聖真子與賀茂大明神一體也(云云)。是以於賀茂社者名別雷太神。日吉聖真子社亦名雷神(云云)。最極祕密也。非口決不可知正義而已。   一。中酉賀茂祭事。秦氏本系帳雲。又雲。初秦氏女子于于葛野河澣濯衣裳時。有一矢自上流下。女子取之還來判置於戶上。於是女子無夫懷妊。既而生男子也。父母怪之責問。爰女子答雲不知。再三詰問。雖經日月遂雲不知。父母以謂。雖然無夫而無生子之理也。我家往來近親眷屬鄰里孤黨之中其夫應有。因玆辨備大饗招集諸人。令彼兒執盃。祖父母命雲。父思人可獻之。於時此兒不指示人。仰視行指戶上之矢。即便為雷公。折破屋根昇天而去。故鴨上社號分雷神。鴨下社號御祖神也。戶上矢者。松尾大明神是也。是以秦氏奉祭三所大明神。而鴨氏人為秦氏之婿也。秦氏為受婿以鴨祭讓與之。故今鴨氏為稱宜奉祭。此其緣也。鴨祭之日楓山之葵插頭。當日早朝松尾社司等令齎頭斷參候內藏寮。祭使既來置楓山葵於庭中。詔戶申使等各插頭出立。稱宜祝等賜錄物。又走馬近衛二人捧謝幣與稱宜祝。俱參松尾神社。是乃父母子愛之義芬芳永孝之意也(云云)。   一。日本國地主有二神事。神祇宣令雲(匡房記)。日本國地主有二神。一假神住山城國乙訓郡賀茂村。一假神住近江國滋賀郡(文)。   一。日吉松尾一體事。大山咋神亦名山木大主神。松尾神也。此神者座淡海國日枝山亦座山城國葛野邑。共用鳴鏑神也。   一。松尾日吉一體事。智證大師傳雲。仁和二年冬十月。和尚於松尾明神社發願曰。我願每年五月八日十月八日。比叡明神社頭詣。講演法花佛名等大乘經。以為一生之事。即於彼松尾社始終講事(云云)。   一。聖真子垂跡事(當流極祕決也)。神祇鑒典雲。當寺鎮守法宿權現傍有聖真子。地神第二主正哉吾勝命(云云)。地神五代。天照太神。正哉吾勝雲速日天忍穗耳尊。   一。垂跡八王子事(口決雲。神祇宣令者非匡房私記。北野天神密奏記行戴書之。鳥羽院御時匡房書之)。言八王子者。天照太神所生也。五男三女等八王子也。父祖[頡-口+方]於上帝裎於六宗同久代天恩來歸率欣八十萬神。八子同天降故曰八王子(云云)。   一。垂跡十禪師事(當流祕決也)。神祇宣令雲○天照太神曰。夫瑞穗國吾子孫可王之地。皇孫就而治焉。葦原之中國當與天地無窮。即以三種神器授賜皇孫。永為天璽。彼皇孫者。天照太神皇孫天瓊瓊杵尊。今日十禪師是也。治護寶祚之隆。過去蒼生之交神世當第十代。為受禪即位神。亦名十禪師(文)。   天神七代事。   國常立尊。國狹槌尊。豐斟渟尊。(泥土煮尊陽。沙土煮尊陰。大戶道尊陽。面足尊陽。伊奘諾尊陽。大戶邊尊陰。惶根尊陰。伊奘冊尊陰。)   已上天神七代。   地神五代事。   天照太神。正哉吾勝尊(已上二神坐天上不降此國云云)。天津彥火火瓊瓊杵尊(天神第一已來第十代神也)   私雲。地神五代者。天照太神·忍穗耳尊瓊瓊杵尊·彥火出見尊·鸕鶿草葺不合尊(云云)。   一。三宮垂跡事。神祇宣令雲。日吉三宮者。天照太神所生八王子中三女。剪除天下之兇渠衛護天璽之望祑天降。三神奉齋同殿故曰三宮(文)。   一。垂跡大行事之事。神祇宣令雲。日吉大行事高皇彥靈神。天地開闢之時。防護皇孫天降。葦原瑞穗國國中大敕行天位事故。曰大行事(文)。   一。日吉大行事又名猿田大神事。日本紀神代下雲。皇孫天降之時。居天八達衛有一神。其鼻長七咫背長八尺餘。口尻明耀。眼如八咫鏡。而赦然似赤[暖-日+酉]醬也(乃至)。天細女命問口。天孫所幸之路居之者誰也。衢神對曰。聞天孫應降。奉迎相侍。吾名是猿田彥大神(文)。   一。神明現申事。五行大義雲(菅原在茂檢之)。神者申也。清虛之氣也。無所擁滯故曰申(文)。   一。地主權現奉名山王事。嚴神靈應章雲。夫伊奘諾伊奘冊二神御宇。天地創闢州縣新作。以降土地最初者。是小比叡神。山之示土為社示申號神。識了小比叡大明神者。為吾國之地主。為吾山山王(云云)。   一。山王三國法花宗鎮守事。顯密內證義雲。傳聞日吉山王者。西天靈山地主明神。即金毘羅神也。隨一乘妙法東漸。顯三國應化靈神(乃至)。祕密灌頂之庭奉勸請山王。顯密雖異大道一味也(云云)。五大院口決雲。金毘羅神者宮毘羅神。即主家時釋迦垂跡(云云)。一行口決雲。宮毘羅神彌勒垂跡(云云)。   一。山王現猿事。法花宗傳記雲。天台山花頂峰西南有圓宗院。見叢篠竹林。碑名文曰(口決雲)。件文現行宛如墨字書(文)。圓宗佛法東漸故。叢篠竹林自然生。神明和光垂跡。化眾生皆令得利益。   一。天台大師傳四教於神僧事。天台大師。陳大建十一年戊戌歲。夜夢一神僧。身長丈六。首冠金光。即唱偈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文)。圓宗佛法東漸故。叢篠竹林自然生。神明和光垂跡。化眾生皆令得利益(云云)。神僧踴以入叢篠竹中。大師待旦見竹林。有大獼猴(云云)(付此文有祕口決)。口決雲。天竺佛陀波利三藏。隋開皇二年入天台山詣圓宗院巡禮曰。西天靈山鎮守宮毘羅神前有篠竹茂林(云云)。   一。根本中堂篠竹中山王御垂跡事。中堂神祇祭文雲。叢篠竹林中方便法傳來神明垂權跡人間萬世奧(云云)。中堂(左方叢篠右方金篠)圓宗院南西(左叢篠右金篠)口決雲。傳教大師御歸朝之時。自圓宗院移植止觀院大宮寶前。同此篠竹也(云云)。   一。山王者唐天台山鎮守雲事。三寶輔行記雲。先師在唐求法歸朝之海中。過暴風逆浪之巨難。至心發願祈念平著。一人童子化現舶頭。先師問雲。童子是誰耶。童子答雲。吾是天台山鎮守圓宗擁護明神隨使。佛法之東漸。將屆聖人之本國(云云)。先師重問雲。如何稱號耶。童子答雲。下豎三點加橫一點。下橫三點加豎一點(云云)。先師此時恭敬合掌唱諸佛救世者住於大神通為悅眾生故現無量神力之偈(云云)。機感淚致瞻禮。而未及上首忽爾不見(云云)。   一。山王三聖法號妙法蓮華經五字之事。後傳記雲。三聖菩薩號是妙法蓮華經五字也。所謂法宿者。妙法。花臺菩薩者蓮花。聖真子者經也(云云)。   一。大宮二宮兩神難測陰陽事。顯密內證義雲。當寺法王大比叡小比叡兩明神陰陽不測。造化無為。弘誓疊佛護國為心(云云)。   一。嚴神靈應章雲。一陰一陽之冥威被微塵界而遙及。利於利生之法力歷恆沙劫遠至口決雲。一陰一陽。一陰一陽。一陰一陽。口雲。陰具陽德。陽德具陰德。故雲陰陽不測也。不二冥合義可思之。   一。山王三聖元初不知神明雲事安全義雲。當守鎮守山王三聖者。元初不知之神明。垂跡幽致之冥道也。故不可以常情測。不可以眾例求。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   一。三輪三神同住日本國事。三寶輔行記雲。三輪三神同渴金仙教法感應地流住葦原中國現三聖靈神。為一乘鎮守(文)。口決雲。波母山者ЮтвУヱгヨючсЬыу也(云云)。口決雲。一。神天降小比叡峰神歌雲。波母山哉小比叡能峰能一人居波嵐茂寒之問人母無(云云)。一。神者住三輪山本神歌雲。戀之久波訪來摩世大和南流三輪能山本杉立留門(云云)。一。神者住宇佐宮神歌雲。何事加於和志摩須羅牟瑞籬耳久南梨怒美多天摩津羅天(云云)。三。神行列神歌雲。吾母思布君母和須流南阿利曾海能浦吹風能耶無時母無(云云)。大宮垂跡之時神歌雲。大友能三津能濱邊於打左羅志與世久流波能由久邊志羅須母(云云)。   溪嵐拾葉集。   元祿十四年歲次辛巳冬十二月十六日。 法印實現閱。 溪嵐拾葉集。   禪宗教家同異事。   問。教與禪勝劣同異如何。仰雲。效教為八家。小乘權門等且置之。天台若真言家爭。可及耶。尋雲。禪宗不及天台宗雲意如何。先天台心立四教三觀法門。四教者界內外機為之儲之。戒定慧三學立之令斷界內外煩惱。三觀能治三惑所治也。斷之論後後增進。無明漸漸盡。三昧展轉增。我性分分顯等雲лэ。有能治有所治。斷迷開悟從因至果顯然次第也。依高野大師。從淺至深從近至遠轉妙轉樂(已上)。然禪心者無煩惱無是菩提雲盡本無煩惱體令直達。無能治無所治。又無從因至果成所談遙超過非。就中廣燈錄雲。達磨西來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已上)。禪宗教外別傳雲教者。諸佛說教也。禪律論三藏戒定慧法門於之法義因果信解修證者宣說。斷迷開悟終至佛果菩提談。不立文字下者。如此不煩直見性成佛雲故。即身頓悟義教學所談超過者乎。禪律論不學。教行證次第不修習。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速脫生死。是非超過分乎。   新仰雲。誠人心見性成佛雲巧似。用公案分猶以不及天台宗也。其故用公案心手立。念想起時。狗子無佛性庭前柏樹枝雲是懸心遮念想也。遮念想手立用公案也。譬止觀等為遷念想如用四運四性觀也。然四運四性觀望一心三觀一念三千觀時猶不及也。遷念想深空寂處見性成佛雲故。從果至果修行也。大品經。真如觀別教此中俱理不具諸法義別教但中為佛心。菩提心論。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心無相違。是別教心地也。十住心中他緣大乘心義門也。指心源空寂萬德此具妙用無窮故。不離二邊水出纏池月處法性空義相之外起也。Дяг仍僧都御房關東御下向時。道證禪門師雲宗門者有之。重重問答之給時。修門修行心地者。所詮大品空無生心地也被仰時。ДэЬ領狀申也(云云)。天台一心三觀一念三千分不論能所。斷迷開悟義無之。無能所云心行縱指義。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連也。縱橫雲道理立味可出來也。於之全不論斷不斷二法無之。何宗雲此上超過分不可有之。真言法界體性智。天台一念三千觀。二法不分位直達無作三身份也。是號即身成佛。是名無作三身。宗門用公案。機三類機中第二類機也。公案為無技。是心地故也。直達義無之也。第三常教學機也。學戒定慧三學教行證修習分也。第一機者禪錄圓雲。向上宗風千聖不能說。向上機全不用公案直令達也。此義千聖不能說雲也。止觀正機向上宗風空廢立也。不置取持也。宗門向上無機常雲也。道證等虛空也。唯唯佛與佛境界也。向下論機雲也。然東福寺聖一房向上機存也。其有子細歟。聖一房入唐聖人也。唐土禪師佛感禪師為高祖。其門弟中一寺長老程者五百人。其外學之類不知其數。其中對得者三人。其內唐土二人日本一人。其一人者聖一房也。佛感禪師種種感之障子書付。ДЪ天台正機者一念三千觀也。禪門向上無之雲手。天台立機正觀機圓頓直達行人也。常禪師等不立機雲說分殊不及天台。向上論機分天台真言同之分有之。前重八義八門外不二摩訶衍重彼向上分當。彼義往機根故雖教後故雲無機根手ёヱ。天台此上立機圓頓直達行人也。仍教觀俱實宗雲也。妙樂大師釋雲。尚理觀教ЮёロЁ①ЯЗю者誤яюロЮчЬ釋給教教ыюлワ也。仍向上宗風千聖不能說雲向上機第一也。是不立機存。禪門天台不可及。立機存輩ロьЁЪ同分也。可雲也。   僧都仰雲。教家禪家論唐土Дю事。我朝學禪宗弘通法宗輩自昔至於今有之。南都大安寺行表和尚雲人御座。傳教大師先初行表和尚禪宗傳給。御授戒小乘篇聚戒等傳受給。然傳教大師天台六十卷等以前我朝渡御覽。甚深殊勝聖教也被思召。為決之御入唐有之。邃師若爾圓頓戒可有御傳受之旨被仰間。龍興寺西庇於極樂淨土境圓頓戒受之御。其初天台法門傳受之。於吾朝值行表和尚習禪法御。其後御入唐後禪林寺參秀禪師禪法稟給。仍我朝大安寺行表和尚其後傳教大師等稟之給。其後近頃入唐僧共習禪宗輩用淨房聖人後號僧正。此人於唐土習禪法歸朝後弘通之。真言吾朝於自本習學ヤэワ。於唐土雖碩望之。唐土真言教廢人師無之。仍用淨房於唐土真言師ЙьяУэ。當世Ю⑦ЬгДヵЛ廢Уюьф。此人弟子般若房法印雲人有之。其隨分真言師也。用上房御意。禪宗天台上真言下可置之由思召給。是山法師也。此人弟子般若房法印。禪宗依經金剛般若首楞嚴經等雲。首楞嚴疏六十帖計造之。然而彼宗無彼經可雲也。又我禪法師雲人有之。是於我朝學天台入唐於唐土隨公請論決授人也。此人為禪宗。然者禪宗天台不及存間。於吾朝不弘通。泉湧寺最初建立人也。彼寺ワ長者也。   尋雲。我禪聖人處禪房可雲也。仍法師可雲乎。新仰雲。唐土法師號大師次ЗぶЁワ號也。法師號給也。仍殊彼門徒我禪法師雲也。法師法師也。大師於三學明瞭名也。聖一房東福寺長老也。元寺法師也。此人習禪宗意據日本國天台真言等行人本寺本山多之。故人目不可立。日本國禪宗弘通人盛無之。仍習禪宗弘通思習之(云云)。其時真言宗如法法Уэワ花嚴宗猶盛隨分習УяЭх。花嚴宗不弘通。聖一房存知禪宗天台真言等其上置之思也。常禪宗輩此定申也。道證禪師聖一房同時人也。建長寺長老也。壽福寺長老也。僧都御房重重御問答有ンэ。今禪林寺法皇御師範道隆禪師門葉也。   尋雲。傳教大師於唐土御傳受宗天台真言禪法也。傳法要偈雲一心三觀心境分兼稟達磨法雲達磨法稟之給。然真言止觀其旨一故。於一山弘兩宗釋給。禪宗若天台真言等無相違者。何於我山不弘通之耶。僧都御房雲。仰雲。此事年來不審也。禪宗尋之不知之(云云)。但我所為天台真言外禪宗可雲法義無之。天台宗極機不殘立之了殘事無之。宗別別立之雲事殘事法有之。法義各別立之故。別別宗有之也。天台止觀修行重重無盡手立有之。禪宗立行全不出之。故別不弘通之。次禪宗別而無依經雲事無術難有也。其故今禪宗之源釋尊已來教外上祕術相傳雲也。真言宗ЮягЬЪ釋迦所證非自性受用證雲異也。釋迦傳大迦葉。阿難等次第次第傳之。第二十八祖師達磨和尚也。達磨天竺人也。達磨和尚來唐土時。惠可禪師又習之。向達磨和尚許七日七夜立。達磨和尚目тЙЗ。慧可禪師切臂獻之時。得記雲初授之。達磨和尚日本來見。所詮元祖佛也。何無依經乎。天台大師講止觀給時。達磨和尚現空中。汝數文字(云云)。天台答雲。汝愚癡也(云云)。達磨心教學下之。抑以名教外別傳達磨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也。不立文字宗故天台教學下之。仍數文字許之也。天台御意。天台教觀俱實宗心不知教外觀全無之心不知間愚癡也。釋也。教禪諍論大師御在世有之。大師愚癡也。答給上。達磨和尚閉口不舉難者也。天台大師應化禪師也。仍禪法得之。己心中所行法此之止觀。天台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門。釋以三千觀為己心中所行法門。全以禪法爾不雲也。大師御說法御言。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已上)。是一念三千觀有也。三千法法本來本有所。儼然未散一念三千雲也。引此言天台大師應化禪師御故禪師雲也。   尋雲。用公案遮念想分。天台四性推撿等之間。大品空無生觀同之分聞。是第二反機分也。第一向上宗風千聖不能說。此分止觀正機相當。此分自其心聞。何聖一房天台真言等上可置之耶。又葉心房天台上置之事。其心不審也。此事能能可明事苦也。有門三句者。殺斷眾流句者。狗子無佛性雲庭前柏樹枝等(已上)。是不立義味心也。涵蓋乾坤句者。聖教雲也。妙法蓮華經南無阿彌陀佛雲遮念想也。又隨波遂浪句者。是世體證因因相也。是等三句雲也。臨濟(真耽)者。何佛法雲時リШЬ聲Шヱ①ユ⑥Зю也。殺斷眾流句也。德山棒者。何佛法雲時以棒打。是殺斷眾流句也。   問。禪公案第二反機以公案是遮念想入間第二反機雲之歟。此分天台直達機劣也(云云)。其分自聞。抑公案雲其心如何。新仰雲。於禪門前百丈後百丈雲禪門有之。其中後百丈雲。禪門一千七百公案集之以之為末論法由來Зю也。其取公案雲事譬國國政政定法義有之。武家御式條Ю⑦Ь雲樣物ЁЪ以之為手本國政Зю也。國師代代替共。此公案雲物不替也。此定行人昔行人論法人替此狗子無佛性庭前柏樹枝雲悟也。是公案雲也。是得法Ьэリ也。是心懸寄之得法也。是宗門取置取枝故第二反機雲也。第三教家機也。   問。第一機何名耶。新仰雲。第一機向上宗風機雲也。是如此不立取枝也。止觀正觀向上宗風定廢立ЁУ也。取枝不置也。汗縱橫義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直達也。縱雲橫雲。是道理立義味司出來也。正出離生死雲。此不立道理味無所達上事也。新仰雲。當時禪師教家學生何ЁЪ味付⑦Ь味曾鹽付腰也。此味曾鹽付ン⑦輩何只生死可遊也。   問雲。何道理ユт味付乎。何付之生死可遊耶。新仰雲。道理雲二法起上事也。彼此相望上是非立之也。二法不分時是非能所善惡無之也。二法不分只是心是一切法達上ヵЛ。去此經彼我永止不立道理ユлюг。二法不起心也。二法分上能所善惡有之也。此前於死此生彼也。   問。狗子無佛性雲庭前柏樹枝雲心如何。新仰雲。禪門輩有弟子。何法問Уьг。有師或唱之或以棒打之。或庭前柏樹枝雲。或狗子無佛性雲此意也。無道理子細心也。庭前梅櫻雲梅香殊勝ЮюЛЬх雲子細櫻色妙ЛЬ雲故可有之也。庭前柏樹枝庭前樹枝。狗子無佛性Юяг狗子無佛性有之也。最取枝指出以之懸心為本得法由來Зю也。公案是也。第二反機也。第一機不置元枝直達也。   問。禪只其詮句可習。何禪錄談之。其心如何新仰雲。字只以心知之可足。Дяг一句通Зяг千句百句雲也。談錄事禪人師ЮуЬв其條教家同事也。   問。禪公案後百丈禪師一千七百公案集雲中樣樣言有之。假令何物佛法問Уьг。庭前柏樹枝阿字一心三觀若火何樣可答也。其教家學生●字五點有之。即五大也。萬法不離五大體也。Ю⑦Ь付道理分別之也。禪門輩如此道理不付。●字Юяг阿字吽字Юяг●字有之。定其不同也。然前六重止觀是妙解位也。此時心ヤэ樣引證據委釋之。此時道理教有之也。正修止觀修行位三千觀故故道理無之。此分禪門義同之也。   問。禪祖師誰人耶。新仰雲。禪經二十八祖舉之。元祖佛。第二大迦葉阿難等也。最後達磨和尚也。是天竺人也。達磨和尚來唐土時永嘉禪師為習之。彼達磨和尚許迎。七日七夜立。達磨和尚目хтЙЗ。永可禪師臂切獻之時。得法雲初授之。達磨和尚日本來見。錄雲。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千佛不可說雲也。   廣燈錄。汝何言數文字不知實理。是天台大師講止觀給時。達磨和尚現空中。汝何數文字雲。天台答雲。汝愚癡也。達磨心下教心也。天台御心教觀具實也。雲心不知之(云云)。其時達磨閉口畢。天台得法心悟雲。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已上)。是三千觀也。三法法本來本有心也。禪門輩引此證。天台大師應化禪師御。教文也。新仰雲。於禪門者宗旨宗教不同有之。宗旨者不可以言宣位至宗旨也。此樣教宗教也。教之者以公案教之授之。是彼宗我家教雲也。又雲。宗門最初句末後句雲事有之。最初句者。絕斷眾流句也。無道理句也。狗子無佛性等是也。是號死句。是公案也。末後者名割句。天台真言等六書六作緣共本覺也達也。是各行如來釋也。六書六作緣當體本來本覺雲也。宗門ロьヱЁЪ末後句ヵЛ。山是山水水雲故割句時天台歸也。   尋雲。近來禪師聖一房其後當世五條覺忍ЮЬ雲者ヤэ。此等內證尤不審有也。新仰雲。五條覺忍房公案大疑下有大悟妄起照見是念想起雲時尋之時念想可止樣顯也。聖一房公案雲。退壽付己(巳上)。捨己身法不求雲也。唐土人師虛生〃人師語雲。念起是病也。不續是藥也。念起不畏。唯恐覺遲(已上)。私雲。是念想起不續處為要聞也。   問。達磨天竺人。來唐土。魏近也。天台陳代也。時代相違者乎。何數文字難之愚癡也。答之給乎義雲。達磨權者也。仍不可有相違歟。天竺人來日本歟。相應飛體達磨和尚驗仰信和尚令近處也。少納言入道信濟書之。玄譽阿闍梨ヤУУンяг日本來與ンю⑥ч其外來日本見此有之耶。新仰雲。玄譽阿闍梨本無動寺法師也。日本渡唐學禪法輩多之。傳教大師等葉上房我禪法師聖一房等也。然得法人唐土住之玄譽阿闍梨計也。得法故達磨和尚缽傳之。是於唐土傳之也。下□法師原雲。此缽六祖所相傳缽也。六祖者達磨和尚第六祖師也。是惠能禪師雲下□法師原也。然而得法心地以外高。異心散散起心心彌彌明鏡(已上)。天台三千觀同之。仍法師原賤者ЮяЬх。得法者故達磨缽授之。大通禪師Ьх雲也。參秀上座第五祖師上□無得法故衣不授之。仍以威勢故惠能禪師衣缽欲奪取。然惠能逃其處去。猶以多勢追之。其時惠能Дьг衣缽汝與雲石上置之。參秀欲取之處。彼缽石⑤эШユЪ缽與石ユлヤユЪ不取。其時參秀不及力ЁЪДьг不得法Уэ。難治也衣缽惠能與之。其時惠能取之時石リэШロЗЁЪ被取畢。參秀後悔其後法畢。此參秀上座門弟渡日本國授行表和尚畢。行表和尚授傳教奉。故傳教御相傳宗門劣也。彼宗方雲也。ДЪ傳教大師日本大國稟達磨宗給不得法故無御弘通雲也。是尤山門學者可會通雲事也。參秀初不得法後御法Йэワ。得法後授行表和尚奉也。其上傳教大師御入唐時。六祖末流會給御稟承有之見也。是禪血脈可勘事也。別而可有之。何況傳教大師御事得不得雲事中中不及子細。天台御再誕故也。天台應化禪師也。天台後身御上不可論議雲事也。於大國得法注文不入給事。外相誠Дхчヤь⑦。於內證勿論事也。Дяг傳教大師未入唐以前。寶龜十年妙樂大師唐日本來傳教大師御問答時。傳教大師為父十三孝養被修法花十講時。南都勤操僧正等被請之。妙樂可有請之由被勸申時。御精有之。近江國志賀郡於生源寺修之有之。時十三年佛事經論無本說ロ(云云)。可為何樣候ч。由妙樂大師奉尋申。妙樂大師梵本地藏十輪經有之被申(云云)。生源寺妙樂大師來臨砌也。傳教誕生處也(殊勝處也)是即天台再誕御故。入唐以前來奉尋彼人也。妙樂大師我朝延曆元年御入滅有之。其後傳教大師御入唐有。隨邃滿兩師習學天台教觀。稟一心三觀於道邃。傳一家法門於行滿(已上)。六識九識相承道邃行滿兩師相承也。是又法花宗天台宗二心也。尤可祕事也。此事傳教大師巡永雲歟。大原如來藏院有之。常不流布書也。常人不知之事也。於生源寺可說法事也。仍傳教大師御事天台再誕應化禪師御故。中中不及子細事也。弘法與同時御入唐有之。宋地高僧傳。傳教大師入給。高野大師不入給(云云)。仍不雲論得不事也。無得法故不弘通雲事不可然。聖一房師佛感禪師也。付之習禪宗輩其數多之。其中一寺長老者五百人門弟有之。其中殊論者三人。唐土二人日本一人。其一人者聖一房也。佛感禪師種種稱美障子書付目出事也。玄譽阿闍梨殊禪錄得法人達磨缽得之。相應和尚進上之。當寺法藏收之。六祖惠能相承缽也。誠重寶也。聖一房其隨分弘通之。傳教大師實可有御弘通者。何不然乎。不弘通心天台立行外別不可有法故別而不弘通給雲也雲心一故лЁ。彼玄譽阿闍梨事宗門血脈日本國比叡山得法相傳達磨缽歸朝住無動寺ヤю歟目出事也。永仁二年正月十四五日。於前唐院入講砌。大眾僉義ЁЪ京都異類異形輩多之。是佛法滅相也。永可令停止(云云)。仍Дяь大良夢次良電光朝露等輩京中可追卻由有沙汰。三月中旬頃被追卻畢。於此條山門沙汰尤可然乎。但於在家又罪業也申合。不知子細故也。其次大眾僉議雲。禪林寺法皇改皇后造禪堂條是甚不可然。由經奏聞處。法皇敕言。京都禪堂院自昔不可稱計。此等可停止者不可有子細。何限禪林寺御堂申子細哉。就中傳教大師御相承法門也。依無機雖無弘通。其器量有之令習學。是何必可子細申乎。何況佛法修行者在行人心。何出離得脫指南也。不雲是非。加之五大院先德教時諍論。以禪宗號佛心宗。天台宗上真言下置之。傳教大師御相承上者。是上事不及子細雲。慈覺大師御入唐時。於赤山大明神御前奉法施。自劫初已來未領如此法施。願我隨和尚守護聖□佛法。誓我西麓居住守覺大師佛法御。彼砌覺大師被立禪院。天台座主成敗末寺也。或日記雲。此宗當世盛也(已上)。覺大師御時禪宗盛也。赤山大明神居禪院御事雙守禪宗也(云云)。傳教大師御相承法也。慈覺大師御相承不可疑之。赤山大明神為護之自異朝我朝來山門麓住給。山門雲事可廢之。抑興禪宗佛法可衰微。若亡國基也雲事如何。若可佛法衰微者。資師何可相承之乎。天竺大國何流布耶。尤不審是也。新仰雲。此條尤可有沙汰雲事也。傳教大師御相承條無疑雲事也。傳法要偈雲。一心三觀三千觀之境義兼稟達磨法。御入唐以前大安寺行表和尚傳受給。是南都僧也。禪宗寶龜年中日本國渡唐土僧日本國來傳之。六十卷等傳教大師延曆年中御相傳有之。此山弘通給以前日本渡ヤэンю⑥。大師御覽殊勝聖教也為被御不審。有御入唐得邃滿二師御學文有之也。大師本受小乘。篇聚戒禪宗相承御也。其後御入唐時天台佛法可相傳之由被仰時。一向小乘寺受小乘戒習小乘定慧。一向大乘寺受大乘戒學大乘宗義。可受天台法門者圓頓妙戒可受。不然者不可葉由被仰間。龍興寺西ёДЁЯ極樂淨土作受圓頓戒畢。其後隨邃滿兩師御學文有之。一家法門傳行滿。一心三觀受道邃給。禪宗法門禪林寺神秀禪師稟承禪法。我朝唐土共稟禪法御條勿論是也。然御入唐後相傳真言止觀兩宗御。以後者過真言止觀兩宗無之被思召。真言止觀其旨一故。於一山弘兩宗(云云)。傳教大師相承勿論事真言止觀御相傳後過兩宗法門無之被思召間。三千眾徒習學之也。可守王位契御。護國祈王宮事天台真言兩宗不過。即身成佛頓悟又兩宗不可過思召間。於一山弘通之給禪宗無御相承雲非。於御相承者。初小乘篇聚戒等受御ユデЬх。御相承圓頓戒後擱小乘戒品以大乘圓頓戒出得度定比丘法□給。禪宗御相承不可依事也。於唐土禪得法種種印許有之。然天台真言兩宗不過被思召也。御相承有之無披露雲事證據何事不分明事也。於我山無弘通事者如上書。天台真言外無別法之故也。南嶽天台大師應化禪師以止觀為己證釋給。此之止觀天台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門。良有以也。不可被御相承事也。次慈覺大師御在唐時。法樂非禪宗。天台真言法味也。慈覺大師禪法門無御相承事也。被造所禪疏者如來禪也。禪如來禪祖師禪。如來禪者止觀等教也。三學法門請之故也。祖師禪者達磨禪也。禪宗僧共覺大師造御禪境禪宗雲也。非其議事也。日記雲。此宗當世盛也(已上)。豈非祖師禪如來禪事也。興禪宗佛法可衰微事勘文事有之(如別紙)。次五大院教時諍論以佛心宗天台上真言下置之。得書(次下書之)未再治書故。無何真言宗佛心宗天台宗別之會覺也。私尋雲。未再治者以何別之乎。再治書何物耶。再治書Дг不連以天台上置之。教時諍論未再治無四度計ШьбУэ。會可然。只未再治гロэ雲Юьг。會釋強不分明者乎。   抑又東福寺聖一房。天台真言上置之思雲事如何。新仰雲。天台真言上置禪宗雲事。聖一房不限。一切教教家下之禪教外別號之。禪過宗無之慢也。天台等教家皆六塵修行雲下之。皆皆味落也。其故聲塵殊勝。一切事教之時。正教理說之。無聲塵者。色香中道理難得。出聲塵妙也ユлюг。是聲塵得度落也。色香一切如此。色塵勝ユлюг。色塵得度落香塵妙也色香得道落也。如此六塵別別入者皆取枝出來也。教如此一偏一偏落也。教外一切顯密行人味噌鹽付腰義味落處下之也。如此落義味取持УЯхヤьг如何Ях生死可流轉耶。努努教家識行人應行不同六塵得道各不同也。是被下分可有。四性同立行皆是定也。被下事觀心有之。唯識一人事觀被下。以實相觀號理觀。實相觀者諸法實相處直達也。一心三觀并三千觀等是也。故取立能所。置取技所可有。唯識觀論能所故存境狹釋給。   天台等一心三觀立行等何宗可有不覺耶新仰雲。此事於東福寺聖一房前彼門弟等以外諍論事有之。其心彼等雲天台教家故如何道理付故何ыгワ也。Дяг禪錄雲。入文字者氣力弱。但居入文字顯位。教學輩入自文字雲下之。是即道理Шン故Шヱю⑥雲也。禪眾流殺斷雲無道理無故所。理無故事也立道理。生死流轉因緣有也。Дяг教禪如何不及(云云)。其時誠於教種種有教門。對治病修行大小乘權實諸宗多之。其條不可稱計。就中天台宗前六重法修多羅以妙外位付教立道理也。種種心地樣教之也。立行位成道理故無之也。即禪殺斷眾流義聊無不同。其故直達諸法實相處。汗從橫義者。諸法心生橫義者諸法一心含之雲皆是道理也。付之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雲故也。是一切諸法悉是佛法所直達雲也。此外無別故。Дяг三千觀殺斷眾流句與無相違。問答所諸僧等難之。聖一房申雲。諸僧所存返返禪不入立教又闇故難之也。所宣申尤云然答之畢。天台止觀直達觀故。何宗超遍之分不可邊事也。宗門何四性推檢不可出。其故教引之也。聲塵香塵捨之。自其不生地不生等雲分相當。仍俱破句也。天台俱是法界中道存故。猶超過邊也。總禪門不習輩何彼等不被難也。習禪此я⑥⑥以問答Зяг。彼等不及申事有之。   私曰。教時諍論釋猶猶無支度計未再治會猶猶會釋不定意也。又其上末先德御釋非。五大院御釋Ю⑦Ьг難捨御釋也。如何樣。新仰雲。天台宗與真言宗其旨一也根本大師定給釋真言下既置之。顯密無不同義治定何其中間禪宗可置之耶。Дяг無何舉是有之。真言天台一也釋。顯密殊大道無異釋故大旨同之。委論之時。互有勝劣心有之也。慈覺大師唯理祕密事理俱密釋給。行筋真言勝。事理俱密故也。理祕密同筋傳教大師釋給也。其外天台勝心可有之。其故即大日經第七卷說之也。無相法劣慧所堪。為應彼等故兼存有相說也。以真言兼存有相下置之。其源無相法雲不思議疏真如理智說阿字釋給。一行阿闍梨大日經第六卷釋之。自第七卷不釋之。不思議雲人。第七以下二卷疏造釋。是名不思議疏也。真言四重釋有之。梵王說阿字。何說阿字。●字說阿字。真如理說阿字。祕祕中深密雲事。真言教大綱也。真如妙理天台專說之。以真如理為能生。以●字。為所生。故是天台勝被得Ую也。天台真言與互論勝劣。大綱同之。仍其中間佛心宗置之。故無何意得自然舉之給有也。大綱無不同。強判勝劣時互有勝劣故(云云)。私雲。五大院御釋一向無四度計舉之雲事無念覺也傳教慈覺御心如今義。天台真言一同被思召共雲高野大師以天台置第八住心。以華嚴置第九心。以真言置第十住心。其義又非無子細。五大院天台真言中間置佛心宗事只無支度計被置Ьгロэ雲г⑦事尚無念覺也。仍以一義會之可。教時諍論天台宗雲指法華宗號天台宗也。其故常天台宗者指法華故。天台宗法華宗同樣存人有之。實同事心有之也。天台宗法花宗委分別之事。慈覺大師御釋委悉分別常指法花宗天台宗雲也。高野大師天台宗御意得ヤюх其從淺至深從近至遠轉妙轉樂也釋。也第八置之給也。五大院御釋心以此分佛心宗下置之給也。佛心宗者佛智慧雲也。內證也。此分我學佛智如佛心即止觀明靜雲前代未聞止觀雲圓頓直達觀指之也。三千觀是此分無義無味分也。此分誠諸佛內證也。Дяг僧都御房聖一房論之御時。禪殺斷眾流句者。狗子無佛性庭前柏樹子等雲無佛性意也。無義無味也。以之禪已證雲也。是⑥此分天台三觀一心妙觀三千觀等禪殺斷眾流全無不同雲。彼等問答聖一房僧都御房御定義是畢。仍殺斷眾流分天台三千觀同之。法花宗界內機從淺至深移界外分又以外禪殺斷眾流句不及也。無義無味所直達故以此義分天台上置之歟雲一義意可有之也。正天台宗無二法本跡不二處直達也。天真獨朗所何宗超過分不可有事也。Дяг正法眼藏錄雲。若祖若佛別無元旨(已上)。內證本法處無不同雲事宗門淨之也。於其者無子細事也。今論處於何於修行法方論之時。宗淺深論之。其餘天台等ДヵЛ判給。法既本妙塵由物情等釋是也。   尋雲。禪法門說之樣如何。新仰雲。禪師雲。石虎山麓Уロё草也。花治水座一時可說之(云云)。重難之Дю事不可有。仍如此雲耶。答之Дг不可說法之不可以言宣故也。是猶可說之時既說法ЁУюЬ(云云)。此心全對般若經見。以不說而說之。例如無說而說即是法身說法雲也。   問。以禪宗立不立文字事其心如何。新仰雲。人以禪宗名不立文字宗事。禪宗物不雲宗不立文字宗思。非其義也。如青蟆如夏蟬殊物雲也。然不立文字雲譬教家柱雲物圓物雲四方造家以之為本ЛЬх柱有樣付道理雲之也。是號教家也。禪宗不與柱柱疊疊別而不雲其故也。道理不雲之。故不立文字宗雲也。同●字也。教家阿字樣沙汰也阿字別不立其道理也。仍不立文字宗雲也。私雲。所詮УУХЯ達體宗門雲也。國王內堭s。彼內堣丹騧丳s雲教家雲也。是即國王未拜見上其御有樣Ьロヱ雲也。禪宗УУХЯ拜見ЁУю上其有樣由來不宣也。門內得體門外得體不同也。修多羅教指月如指。以之為教。月國王也。諸字何國王月同事也。見國王得月處直得之遠得之諸宗不同出來也。天台宗教觀俱字雲事。指外不求月雲心也。真言教舌相言語皆是真言雲。天台粗言軟語皆歸第一義。只同事也。   問。傳教大師唐土御師範神秀禪師雲事。唐土禪師寺ユтЁワ禪師Зю也。神秀禪師六祖被難。所以神秀得法句也。心明鏡臺塵愛更斷(已上)。六祖難偈雲。妄心屢起塵愛何斷之。神秀煩惱斷之ユлю⑥煩惱歷歷。何斷雲Ьロую也。гюロЯШыワ也。新仰雲。Ля⑥會神秀物ヵЛ六祖被難不得法人ヤэЁロ。彼得法人Юяг。得法後傳教大師禪法⑥г授也。   私雲。尋雲。以何得法後知之耶。問。祖師所存各別歟。新仰雲。天台宗雲問樣ヵЛ可有共。慧心檀那寶地房各別如禪宗以外ロ③ю也。Дяг常禪師向上無機雲。Дяг道流等無雲唯佛與佛境界也。聖一房向上機分有機雲也。   私尋雲。天台三千觀向上上論機分。禪宗超過分歟雲事誠被成雲也。禪師中聖一房計ヵЛ攝機上同天台分有之。ЮЯЬЪ聖一房天台真言上置之耶。如今所存ЬロヱЁЪ同之分也。超過分不聞也。新仰雲。聖一房真言教以外ユтЁワ宗思之。天台宗殊習之。天台家當流相承ЮЬв委不習之歟。   問。天台ДロэЯг思也。新仰雲。禪宗日本國以外盛。法花經去年曆斥之。念佛地獄業捨之。佛法滅相也。此宗盛於佛法忽可滅亡條勿論也。其旨大經文委悉也。佛法滅亡時至Юьг。此宗繁昌佛法不可有跡形。佛法修行斥之故。不可有三學修行故也。見佛聞法不可有。一捻香彈指散花隨聞一句善根悉不可有。得法人又千萬一不可之。故一切眾生悉出離期更不可有。微微緣不可有。故一切眾生ДЮロь三途墮人天善趣生Ию義不可有。不便事也。山王大師能能可有祈念事也。   私尋雲。宗門出離要道誠諸宗超過分廢之斥之事。山王大師冥慮本難知事也。先修行要心勝劣何分可有之耶。先定之。其上可有沙汰事也。然傳教大師御釋內證相承血脈達磨宗諸宗初置之。其後天台真言圓頓戒等四箇血脈別之。仍達磨宗諸宗最頂也被得。五大院教時諍論真言宗佛心宗華嚴宗別之。是天台上真言下置之。智覺禪師宗鏡錄自在圓宗真言天台華嚴宗等字連之。就中宗鏡錄古德台教雲初緣實相等雲。無量劫來癡惑所覆。不知無明即是明。今開覺之故。言大意(已上)。惑無明癡惑本。是法性以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也。既初緣實相雲無明即明雲豈非始覺宗耶。難之天台始覺宗下之。以宗門天台宗等上置之。先是等可會之也。如何。新仰雲。內證相承血脈非淺深勝劣次第。只四箇血脈別也。Дяг真言天台下置之覺也。圓頓戒雲天台宗雲只同總也。然別之如前後也。何況傳法要偈止觀大旨法華深義一心三觀以境義邊稟達磨法雲全無御弘道。真言止觀其旨一故也。於一山弘通之釋給。達磨若諸宗最頂出離要道Юьг。專可弘通之也。既不然。可知有子細雲事。其子細者。一斥教處先真言止觀教弘通斥之。忽自語相違Ююлワ處一旦故ЮюлЁ。次真言天台立行外別所立法不可有。其故三類機中第二反機者。用公案為元技。大疑下有大悟雲狗子無佛性庭前柏樹枝雲此公案守居所自然法得事可有之。仍大疑下有大悟雲也。狗子無佛性等雲無是非不立道理。真言事義不可得意直示也。老鼠牛角ロиюЬ雲老Ую子Зтв牙ыгヱ力Юワロ牛角空前。足ロиьг不可葉事也。ЮяЬх其中自ロиэ透Зヱю子Зтх可有也。會小學大乘空者。無狗百取蛇雲лэ。是心不趣禪宗。大乘空行者。我本佛無煩惱行也。其如此行不可葉事無鎰取蛇者又可有也。用公案癈念想分四種三昧中隨自意三昧分義。彼宗起念即覺談止分也。起念當體釋歸寂分大品性真如觀無相違。Дяг四種三昧立行外別而禪宗立行不可有用。公案機者第二反機也。用公案耶心в隨自意三昧四運四性推檢不過。見失起念想令歸空寂分也。以之為己證故。起念即是彼宗雲也。大品經真如觀共空無性觀雲故天台立行不及。天台立行三千觀是也。彼宗迴光反照雲起念即覺義也。是大品經說出。Дяг天台隨自意三昧外前可立宗非。是第二反機也。向上機者。常彼宗向上無機雲向上宗風不能於聖說雲無機雲。是釋摩訶衍論不二摩訶衍重不置機□機根故教說故雲分也。法相宗癈□談旨非境界故雲分同事也。天台真言此宗立機。聖一房向上攝機耶。向上不置機分權宗權門所談立機也。若攝向上機分有者。其ロьヱЁЪ天台三觀ヵЛ同之分有之。其故六祖惠能禪師得法語雲。妄心數數起心心彌明鏡(已上)。妄心起念當體不改。本覺本有體明故。三千同之。故是彼宗向上機當。向上向下共天台立行。不遣或不及或同之。別宗立事儀別替所ヤШЪ別修行處各別取事也。禪宗不立文字宗乍雲。四種三昧立行外何義門有之別可立不覺宗也。俱破俱立俱是法界是天台法門也。宗門俱破義門也。天台俱是法界義也。遙不及人無別替所。仍天台真言外不立之也。然彼宗輩雲。傳教大師禪宗稟給條。我朝大安寺行表和尚等稟之。於異朝稟之給彼五祖末也。五祖六祖被難治流也。無御得法故無御弘通雲也。其會釋如上。傳教大師天台再誕也。往古菩薩也。次五大院教時諍論天台上真言下置之給事未再治也。雲事非治定釋雲也。五大院御釋手草教時義草教書給教時諍論非治定釋ユデюг。真言下天台上置字門□如天台上可有之(云云)。彼論證據不引之。亦五大院一旦置之給也。高野大師造十住心論時。隨時隨宜不敢違我釋悉引經論誠證定之給。即第八第九住心大日經住心品釋摩訶衍論等引之。傳教大師住心品會之。釋摩訶衍論非龍樹別作。故不及會通捨之給。教時諍論釋全不付經論。故非治定釋。雲也。ДЪ五大院一旦置之給心。今天台宗者非直行天台。指法華宗號天台宗歟。宗門修行要心大品覺意三昧同之。不立道理不論義味。內證義直示所。界內機昇進分付機可有勝劣故。智覺禪師宗鏡錄。以禪宗名自在圓宗。諸教眾頂置之。是宗門輩何教下之。宗門釋不及會通事也。但彼宗門輩智覺禪師教禪下之。彼錄教сЁэロХЯ釋之故也。彼錄百卷文也。上五十卷天台真言等實大乘教斥之。下五十卷法相等權大乘等下之。第三十卷古德重教雲天台止觀引之。圓頓者初緣實相雲。或無量劫來癡惑所覆。不知無明即是明。今開覺之故言大意。或無明癡惑本是法性以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引此等文既雲初緣實相無明雲故。豈非始覺宗耶等雲。天台止觀始覺宗下之。此等尤可會之樣。始覺本覺不同行人立行以定之。設本跡立行不同雲時。貪體即覺體名本覺理也。若覺貪即菩提名始覺理也ユлю文。以之定之如也。今初緣實相無明即明等雲全始覺行雲非心○然圓頓教本被凡夫雲圓頓行人凡夫也。無始已來六道四生流轉間。為癡惑所覆。今值圓頓教前代未聞止觀開覺雲也。前代未聞止觀開覺止觀大意雲也。全始覺立行雲非也。開覺之上立行時止觀機不滿故。始覺修行本覺立行值人可不同心勿論可有也。仍今文全止觀行始覺修行雲非也。取教相樣釋也。初緣實相文又以前也。今此行同比凡夫也。今入天台教修圓頓行釋也。   尋雲。無明癡惑本是法性以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文如何可會耶。新仰雲。其天台立行釋非。我等眾生唸唸第八識記無記一念生。萬法同歸第九識一念忘。生死流轉由來釋也。宗勝劣定事修行始覺行覺能所不立可定事也。宗門輩雲。我輩○宗高ユтЁワЬ慢下教事。最初句公案狗子無佛性等雲無道理味無所直達。教道理立故沙汰所超過也。如此不立道理所直示誠ユтЁワ樣ЮяЬх。如此用公案廢會相分義修行覺意三昧廢起念所天台三千觀不及也下之也。彼宗起念即覺談迴光反照雲源大品經說也。大集經中反照心源ユлю只同事也。此詮源帶權經出。起念即是報隨自意三昧修行不越ユлэ。彼輩不論也。禪宗者不知教者下教不知案內也。教學者下禪。彼立行相不知不葉也。用公案癈念想分何四性推撿分也雲之時。彼輩會釋無也。次彼宗無依經法華經也。法相。方等大集等經也。三論以般若為依聖集經也。彼經中佛大迦葉傳之以來。次第次第相承也。是即佛入滅後入金鑵給超ЮьЪ微笑Ё給迦葉禪法門得意給雲也。仍佛傳迦葉雲也。是教家方難之。佛傳迦葉ユлюг何不立文字禪宗可得意乎。以法華大經付屬迦葉雲事兩經說分明也。仍天王所問經中佛傳迦葉雲事傳法華涅槃可得意也。何以不立文字禪法傳之可得意乎難之。會釋不分明雲也。仍僧都御房於東福寺如此難給無會釋也。ДЪ禪宗輩難教家時。教學人立道理故墮共義。好味故墮味義。此定釋事也。於一家釋義法數法相二義。法數者十界三千其數雲也。法相者地獄地獄有樣乃至性相體力作因緣等十如是也。法相時地獄等惡道也人天等善趣也二乘從空也菩薩慈悲利生也。此等有樣義味釋時ヤэвсぶ釋之。義味道理爭無之耶。假令聲塵得道上淨名香飯及以法門思惟悟等并以金口聲教為本等道理尤可有。何法數法相義門釋時道理義味爭無之耶。體達時又道理義味更不可有。Дяг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唯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等釋。不論能所不立道理。三千法法一念當體直達外無仔細。直行圓人聞於長壽開通無礙信。一切法是皆佛法。此即本門立行之首(已上)。聞無作三身即修本覺立行。三千法法共本覺本有當體直達外無仔細事也。此時全道理味無也。總止觀修行大方作法執之莫ユヨ容。釋之文義落事不有ユсЁую故。更墮義味雲事教者ЮягЬЪ不可有事也。先ШДワ以箭前ユс置也。是禪宗問答故實也。   次日本國圓機純熟處也。日本一洲圓機純熟朝野遠近皆歸一乘(已上)。天台真言立行尤可想應事也。Дяг桓武天皇建立我山峰生身本尊ヤロф麓如冥神奉勸請。所弘通者真言止觀兩宗也。山王養三千眾徒為我子。守一乘教為我命。四明經法加桓武叡慮故雲比叡。四方勝故號四明(已上)。峰崇生身藥師生身不動。麓勸請山王。真言止觀兩宗ヤロфЪ護國計致御。年始歲末御祈偏顯密御祈也。其外天變地震息(災降)伏等御祈何離顯密兩宗。Дяг以我山號鎮護國家道場此心也。其外法相三論等諸宗何神明擁護非雲事無之。春日大明神守法相大乘。赤山大明神守圓宗法味。新羅大明神又以守護智證大師相傳。其外熊野金峰等諸大權現何佛法護持神明也。然禪林寺法皇總忘日本國風儀。別忘桓武嵯峨叡慮。閣真言止觀兩宗。忘山王御本誓。或一向專修口稱念佛ヵвт翫宗門。御奧行條甚不可然事也。後嵯峨法皇御時。極樂寺佛法坊立宗門毀教家。覺住坊讀止觀音有之。造護國正法義。宗門及奏聞時。故法印御房可判是非由被仰下ンэ。護國正法義心二乘中緣覺所解也下之。不依佛教自開解分尤相似。然хвхвЁヱ不可及沙汰雲被卻彼極樂寺。佛法房追卻畢。今可有其義。其上以佛法心地修行可有是非所云。一一不及其沙汰條不可然事也。達磨和尚天竺唐土來時。南嶽大師何聖教持來尋給處。達磨和尚答雲。不可有別經教。以心法來雲。以心傳心雲答給是不得其意。事也。心持可來法非。來不來義不可有事也可難之也。彼宗門者手立必何物佛法問也。答之五時說教ヵЛЬх法華經ヵЛ佛法ыЬ其可答也。宗門者何物佛法問指ДЁЪ是ヵЛЬх雲心棒打之。是ヵЛ佛法是ユгя其非法華物ヤьгヵЛ。非法華經佛法指ヵЛ。佛法是甚不可然。十界三千法法塵塵物物非法華法無一物。是非佛法嫌留迷也。天台心其不立文字雲不可有相違。執文字不可有故也。以心傳心雲義又不廢之。一心三觀一念三千傳之故也。天台真言心教觀俱實故文字外別法不可有。●阿者地也。●鍐者水也。●羅者火也。●賀者風也。阿鍐雲外別體無之。УУンг答。ыггユьлю風情。ヤэвсぶЮю法也。萬法●阿●縛●羅●賀●佉外何物有之耶。周遍法界體也。以之號大日。法界體性形也。宗門者樣樣用案煩座禪中中有煩。癈念想分又不可然。隨自意三昧意也。宗門者得法依事不同也。惠能禪師木破得法雲。六祖人何物佛法問時。指ДぶヱюЯх必得法。其所從童ヤэンюロ是見習何物佛法問時指ДДヱ。人見之得法有之。不然有之。六祖何如此ЗюЬ問時。童子答雲。上如此ЙДЙ給лд見習如此付。此時ДДヱю指切ЗЪЪ又何物佛法問時。次指切之。如此次第五指悉切捨後得法畢。同指ДДヱю得不得同指。得人ДДヱю法門得雲之人чси。得意不得人云是同言ЮэЬх不可得意條勿論也。 達磨和尚天竺來時。別而持聖教不來雲事如何。宗鏡錄六卷持楞迦經來見。有禪僧問之Шсэ畢。宗鏡錄不見ンюЯч。不立文字宗名эЪ一切教下之謗之Юロь。楞伽經來所尤不審也。ДЪ南嶽大師西天何聖教持來御被問。仍心法持來答也。天台大師應化禪師條誰可論之耶。然己心中所行法門全禪師不見。以三千觀心中所行法門被仰。我根本大師御釋雲。止觀大旨法華深義一心三觀心境義兼稟達磨法達磨兼得法舉之御本意不見。又注金錍論性宗者天台雲一義有之。Дяг先法印御房天台宗定被仰。然無相違樣總實大乘法宗法華涅槃真言等佛性談圓乘雲也。諸宗等收也。   尋雲。宗門本無煩惱元是菩提談得法雲時чロЪ妙覺果地處令直達也。新仰雲。頓悟大悟大用重重也。頓悟得法雲也。以天台次位交合Зяг。頓悟名字妙解位也。大悟觀行相似也。大用初住以上分真位也。   尋雲。顯密行人有弟子。機進時法淵底可授之也。新仰雲。可授之條不可及仔細。但顯密共弟子悉能能可見之也。Дяг傳教大師御入唐時。奉遇和尚天台書籍相傳一心三觀血脈時御佈施被進見。國清寺碑文雲。日本沙門最澄以黃金一百兩入國清寺供利賣天台書籍歸朝(已上)。龍女成道時我獻寶珠世尊納受(已上)。寶珠者如意珠也。價直三千界雲。真言教入檀灌頂也。妻子珍寶不可惜(已上)。力住УロヨЮэ。達磨和尚又西天來時為望之。永賀禪師向達磨和尚許七日七夜立和尚目不見。時永賀禪師切臂獻之時。得法雲即初授之。仍習佛法尤可獻珍寶理也。一字一字一句世世生生不可攝。何寶可惜耶。   尋雲。天台妙樂釋斥宗門所判有之耶。玄六雲。夫一向無生觀人但信心益不信外佛威加益。此墮自性癡。又一向信外佛加不求內心益。此墮他性癡。共病無用病亦可解。自性人眼釋世理。牽重不前者傍力助進。雲何不信藏垢重者佛威建立給令觀惠得益耶。又汝從何處得此無生內觀。從師從經耶。從自悟耶。師與經即是汝定外緣。若自悟者ЮяЬх必被冥加。汝不知恩。如樹木不知日月風雨水等恩。又三事汝不知外加。一不信教。二自行不求外加。三不教人。直是汝之不信。非無外益。經曰。非內非外而內而外。故內故諸佛解照於心中。而外故諸佛護念給。何不信外益耶(云云)。他共無因病例可解。即假故無自性。即空故無他性。即中故無共性。照故無無因性(已上)。此釋心一向心是佛也信不求外緣。諸佛護念不求即假邊不知。依墮自性病斥之。付三失破之。一不信教。二自行不求外加護。三不假人等斥之。內觀追雲真如冥熏也。是師說也。或從經論是外緣也雲信遍執也。草木樹林生長日月風雨陰陽德也。木石如不知之破給。玄一雲。為文字人約事解釋。為座禪人作觀心解。又論作四句詳。有惠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闇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如大闇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照。多聞利智慧是所證應受。無內無智慧是名人身。牛今使聞慧兼修義觀雙舉。譬如貧窮人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偏聞之失也。下文雲。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偏觀失也。何ヵЛ者祖聽馳舞Зюг如風中燈照物不明瞭。但貴耳入口出。都不治心。自是陵人增見長非把又自傷解牽惡道。由其不習觀也。若觀心人謂即心而是己則均佛都不尋經論墮增上慢。此則抱炬自燒行牽惡道。甚由習聞也。若欲免貧窮當懃三觀。若欲免上慢當聞六即(已上)。竹雲。闇證觀心之人起增上慢抱暗證炬燒勝定手(已上)。不釋善不作唯釋惡可作。是處可怖畏。猶如墮惡道(已上)。偈文佛說加葉菩薩覆說也。ДЪ文心問也。佛言也。善男子不見者偈不見。佛性善者即是阿含菩提。不作者所謂不能親近。善支唯釋者釋無因果。惡者謂謗方等大乘經典。可作者限一闡提輩無心趣問清淨善方。何善法。謂涅槃也。趣涅槃者。謂能修集賢善之行。而一闡提佛滅後謗正法輩也。又次下雲。善男子有闡提。非羅漢僧。住於空處誹謗大乘方等經典。諸凡夫人見己皆謂真阿羅漢。是大菩薩摩訶薩是一闡提惡比丘輩住蘭若處壞阿蘭若法見他利心生嫉妒。作如是言。所有方等大乘經典悉是天魔波旬所說。亦說。如來是無常法。毀滅正法破壞眾僧(已上)。今所云一闡提世流布禪宗輩也。凡今問答加葉佛與佛問答也。事理具足定慧相扶無畏以彼文於世乎。   結成雲。禪門唯傳大乘理觀。天台唯行顯教定慧。真言唯修祕密事理。備此三法唯我一山。印度斯那未聞斯盛者也(已上教時諍論安然和尚私記)。問。傳教大師傳以上三學而於當山興行遮那止觀兩宗不弘通禪門宗。有何故耶。一依佛說別句不通之。所謂像法決疑經雲。諸惡比丘或有修禪不依經論。自逐己見以非為是。不能分別是正。遍向道俗作如是言。我能知是我能見是。當知此人速滅我法(已上)。依此明文別不弘通之(教外言通外道。委細勘文在別卷仍略之)。二以禪法攝天台宗別而不弘通之。所謂教時諍論雲。天台宗十六門中圓教空門攝禪宗耶。問。彼教時諍論舉九宗淺深中以禪門安上以天台安下。何以禪接淺法乎。答。佛心宗四種不同。所謂妙樂釋之。一一切愚夫禪。二觀察禪。三真如禪。四如來禪也耶(以上取意)。此如次四教佛心禪也。而天台所立佛心者。超八一圓佛心離捨在禪要也。故教止觀近修門之上其旨別卷章委問答之非其所用故暫略之而已教時諍論上雲。天台四教開十六門。一切諸宗皆攝三藏有門。攝俱捨論三藏空門。成實論藏通毘尼攝四律。通教有門攝唯識。別教有門攝華嚴十地。別教空門攝三論計。圓教空門攝禪門。傳圓教有門攝真言。教宗之義理門門各會故答天台與諸宗淨共法宗學徒各執一門。教路破玄偏執在義門樂諸宗(已上)畢。   御本雲仙波無量壽寺書寫了。   元祿十五(壬午)。三歲端午後二日。法印實觀閱。   天明五(巳)年九月二十三日校合了。此書禪宗空宗也。天台真言專談有門。互有其義。優劣淺深評議無用無用無益無益。 溪嵐拾葉集(私苗)。   禪與教事。普圓禪師記。   或時聖公密談雲。止觀所明不思議境者。實相理體為所緣境也。故雲繫緣法界也。所緣既是不思議理故。能緣止觀即絕待不思議妙觀也。非相緣思議念相觀也。是一念無明未起前法也。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是也。此所所是三千名理具三千。亦名性具三千。法性自爾非作所成故。雖具三千非無明返造法也。是名不思議境。非思議境故也。立思議境不思議境。論無明一念已起未起前後也。無明未起之所理性三千說諸法實相也。指此彼雲下。一念不生前後際斷。理地混鈍未分地。父母生前面目。本分事一著子等皆此所也。佛向上事者又是也。一念已生無明已起後總名思議境也。彼雲。第二反事是也。分凡聖真要等事信此起向上向下者此不同也。以一念不生雲向上。以一念已生後名向下也。君臣未分時是向上也。三皇五帝前也。故止觀不思議境待親上根唯一法雲全同曹溪宗旨也。然則止觀不思議境絕待觀超絕境智能所心緣凡聖等修行。吾家向上工夫之意也。能能可附合也。但自宗風唯向上一向截斷一機為宗旨計也。止觀不思斷待觀立。ДЪ所止明中根二或七。或雲下根方具十具足十境。是故說教多附下根筋論也。已上東老傳私附合耳(云云)。五大院雲。禪門唯傳圓教理觀。私雲。平等法界解未生不修諸法實相理觀。從初心偏修事行。行高魔強被魔惱可成魔業。尤可有用意。末代多其輩有之。或持咒行者必入阿字門住諸法本不生境智可練行也。曰又雲。東老常義雲。自家有二計段。理致機關也。西天二十八祖多說理致小用機關了。機關棒喝等也。理智說心設性說性說故。宗鏡引合諸宗此意也。故止觀待不思議何意(云云)。私雲。用對治助道不堪唯天為中下機事不獲已明之(云云)。故上根唯一法不思議境許用之供事助道也。六祖百丈此風也。又雲。業力機關假為空聚從從眾緣生無有宰主(云云)。私雲。機關名目有之。我人無實實如此也。故機關ヤчШэв義也。無量義經中者此定也。禪語用之歟。因住之。已上風煙禪師記之也。   一。教內教外事。   東聖雲。以解了入機案內機也。不待解了。初門本分契當機是宗門機契也。又於宗門宗旨宗風兩義有之。於宗旨向上一路千聖不傳。祖師末西來旨也。諸教對辨義不可有之。宗風時者諸教超過佛祖不傳談也。是皆向下法門也。所詮宗旨向上宗風向下也(云云)。靜法印義雲。如此向上等雲諸教超過ЮЁЬ雲。即是別教法門也。此中但理不具諸教文可思之。又達摩釋雲。取意楞伽經宗通說通文教門也。一義雲。始自華嚴終至般若(以上)。楞伽經接別教方等部經故也(云云)。故傳信和尚仰雲。五大院釋雲。禪法接圓教空門真言接圓教有門(以上)。如此釋者不可雲別教也(云云)。又瑤琳禪師雲。今禪門者別教有諸教對判真言修。本分契當即真言宗門也。天台華嚴三論法相等乃至俱捨婆娑等本當契當也。皆是宗門法門也。是皆如來心也。此上祖師禪風體在之。臨機相合處立宗。豈有勝劣淺深義乎。又雲。當世尼入道等。或無事界中墮在。或公案疑不疑論。未入教門分齊。何且於宗旨了教法不學。故文解了一念無御地不散明故不當法體非外道眾類者誰乎。可愍可愍。   一。惠心且那不同事。   靜法印義雲。北谷立宗大事。此流偏出離要道全不立宗大事也。又無殊事。ДЪ不思懸之處立祕所也。坐禪修行Ю⑦Ь雲於是下機也。無想無念心性不思議落付嗜所又成病故也。仍當流只уИЬ一向令達叩уヱю也。Дяд言語細細授體法門非也。一向禪門Ю⑦Эロ宗門ヨШ高雲不可劣也(云云)。東聖義雲。教法為上根也。禪門為下根也。凡教法者始自阿鼻依正終至極聖自心。其相貌委細沙汰Ую也。其教細不被封達心地內證為上根也。次禪法者。教細被封機ЁЪ為拔釘拔根也。故達摩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雲。譬如重醉人都不覺知雲。都不定之時一棒一喝以打驚也。以言語驚教法也。一棒以打覺禪門也。輕醉者依言語覺也。重醉者依棒喝覺也。仍以教機為上以禪機為下機也。已上東老義也。又雲。關東道隆門流義勢不爾。禪法者為上根上智機也(云云)。又雲。東聖義雲。教外分別譬如演若達多。雖不失頭求頭者是病也。東西奔跛。爰權教心以空觀為本故。頭自本無意也。求意可止之。如是無相宗意也。次天台宗心求頭意即是頭也。此外不可有頭雲也。迷則三道流轉。悟則果中勝用(云云)。無明無體全依法性。法性無體全依無明(以上)。次真言意。頭雖不失。求心都所止故。彼人語色見否聲聞否香聞否味味否觸觸否法緣否。答雲。皆是緣也(云云)。又問雲。六塵法何物緣耶。答。眼耳鼻舌身意也(云云)。又問雲。此六根何處有之乎。答雲。六根我頭在之(云云)。其時語雲。何頭既出現(云云)。然後不失頭事覺悟也。是密教六塵說法是也。自性法身論五大院論文說法。可思之。五大院釋雲。五大當體是真言也。故真言人直聞風聲水音悟入●字本不生理。即是法身之聲(以上)。弘法大師釋雲。五大皆有響。十界具言語。六塵悉文字。法身是實相(以上)深可思之。次禪宗心者。人來求頭斷是非。不說有不說失。只禪師於彼園此竹馬彼竹低示畢。知音自會。向上一路千聖所傳。學者誤勞影了已上東老義。巖松禪師記之。   一因物語事。   槙山嶽南浦禪師後宇多院法皇問佛法不思議也。丸與對坐。禪師答雲。戒善不思議也。佛法與對座。法皇叡感有起敬信給了。一廣澤(仁和寺)覺者了遍僧正與南浦對面。禪師曰。汝所立大日。犬屎也(云云)。了遍不答(云云)。私雲。禪眾十八種問答體也。今問答辨至問雲也。又雲。抑下問也。謂意彼得解分齊為知如此抑勸見也。故人云。釋迦老子乾屎橛。普賢文殊是擔糞謨。十二分教是拭瘡[疺-之+友]紙。等覺妙覺結驢橛。達磨是守石窟老狐也(云云)。又雲。私雲。汝所立大日犬屎也耶(云云)答可雲。和尚即是大日也雲。又雲。私雲。汝所立大日犬屎耶(云云)。答可雲。和尚即是大日也。雲лワ也。因明問答如此。深可思之●嵐拾葉集。   正和二年七月二十五日。於黑谷任師說記之。   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天文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夜書之。自他同踏向上一路。   元祿壬午夏五月七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一。舍利法事。八塔事。示雲。分舍利為三分令流布人中天上龍宮。又分人中令配分八國諸王。故雲。禮八塔等雲也。   佛牙塔事。釋迦髮爪塔緣起第二十二雲。忉利天城東方照明園中有佛髮塔。忉利天城南鹿忽園中有佛缽塔。忉利天城北駕腳園中有佛牙塔(云云)。已上出智論(云云)。   一。舍利祕法事。日吉御託宣文。如來舍利放光明遍照十方諸剎土剎土一一隨應機利益微妙難思議。今此文者日吉大行事明神詫示解脫上人給頌也(云云)。又彼仰雲。奈良十三重可語。忍淨房(云云)。仍忍淨界傳也(云云)。   一。御遺告七箇條祕決。能作性如意寶珠記事(已上西院御流悉傳受畢)。   一。後七日祕法事。口雲。後者下旬至二十六日始行朔日至也。合宿際至極習也。十一日觀音供者。內宮日神為本。晦日御念誦者。內外兩宮合行祕法也。合宿際大事故雲後七日也。後七日法者天照太神祕法也。   一。後夜念誦時向彼方事。口雲。付之重重祕法事在之。一で一山向也。密珠安置所故也。二向南方也。寶生尊方故也。三刃刀方向也。刃刀者金輪者萬性精靈眾生元神也。故萬物金輪七寶出生也。   一。佛舍利身常可奉安置事(解脫上人製)。佛子(某)今生受人身也。大慶者有奉遇釋尊之舍利。現乍為生身之凡夫。親奉禮如來色身。宿因之至深。須成奇特之思。謹慎動疏。不法之行儀殆似穢佛身。誠是雖悅值遇之儀。又願亂穢之恐。然而佛者在極大慈悲之父母。我等為煩惱重病之雅子。妄任親近於愚意。蓋垂憐愍之撫育。經雲。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云云)。已稱慈父。雖遇一子是以佛子殊發值遇之別願。常安垢穢之胸間。願日日觸舍利之威光漸漸破我身之濁闇。凡以此因緣永仰其加被生生世世遠離惡緣在在處處令發喜心。近則命終之時不遇惡緣不起妄念。勝境感顯善心開發。直義釋尊發遣必預彌陀之迎接。敬白師雲。奉隨身舍利功能世世不德靈知識也(云云)。   一。佛舍利頸奉懸有十德事。一定不易德。二定業能轉德。三儲集功均德四福利增長德。五善神守護德。六女人泰產德。七眾人愛敬德。八族徒昌多德。九不中夭死德。十決定成佛德。   一。虛空藏寺舍利事(解脫。上人記之)。和州古京之南虛空藏寺之側古塔北有奇異之汝士。女採之以稱舍利。有智之人或笑或歎。其嘲哢則謬魚目為驪珠之類也。歎息。又其嘲哢則以偽而亂真故也。僧拭老眼而拾之。就親友而乞之。竊安道場。誠作供養。適得千顆。因知其不當。聊又有可思。所謂於全身已其形儀至碎身。何嫌彼法類。妙樂天割彫之像影勝王圖繪之質。如來許之為住持佛。旃壇雖芳本非五分童修之真身。丹青雖巧誰謂八相成道之尊儀。只模其菛d其色故也。而真實舍利雖遇難得。薄福之者乞求不憚。適雖感得其數不幾。至今異物者。對之沙石形色殊。置之舍利毫不違。自然形像不可喜。經雲。若人不得佛舍利者紙上圖圓形以作供養。與真無異(云云)。寫舍利影既有誠文。塔婆之砌樹有。此沙許之。往日所安舍利現神變湧出同類也。傳聞彼塔者小野篁卿之所建立也。相實本朝之聖哲閻王之冥官也。旁尋濫觴之事。設雖為山野土石。若名物舍利恭敬渴仰者。如來大士何不愍之。自在神力何不詫之。彼丁園之梅恆有精靈。養老之孝子新得酒泉。佐土孝行天猶有感。大聖境界人何得頻。抑事直妄誕王法之譴難遁。心兼信愚佛界照見如何。唯願毀讚共歸空寂(云云)。解脫上人筆(云云)。   一。法花三顆寶珠事。仰雲。珠有三種。一王頂珠即本門珠也。二衣珠即跡門珠也。三龍女珠也(云云)本跡觀心三重寶珠也。一義雲。法花者全身舍利。諸經者碎身舍利也。一佛菩提者全身舍利也。故金輪一字一體也。仍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時處儀軌十方剎土中唯有一乘法習合之皆是●字。即是舍利義也。   一。功能事。陀羅尼品雲。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云云)。如意寶珠經雲。百由旬內全無所減(云云)。此等文皆是寶珠功能也。深可思合之(又雲。多天與舍利法一體習祕事也)。   一。龍女一顆寶珠事。示雲。八歲女人捧寶珠來發願得記雲也。戒家意此如意寶珠即是戒體也。故龍女此珠持來事我本來戒體持者也戒體載鷲峰詣。其我獻寶珠世尊納受說也。   一。文珠入海時事。和雲提八品雲。於剎那頃發菩提心(云云)。可合之。師雲。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雲文入海之時得意也。釋三周之後方始入海雲。文殊入海八歲龍審有教化戒體如意寶珠納得此戒體載出授記給。南方無垢成道唱事戒體持發願得記雲也。又我獻寶珠世尊納受即受記雲義。此二義同事也。   一。眉間白毫事。橫川安樂院行忍上人云。眉間白毫與頂上肉髻共是舍利法祕事也。其故白毫白光。是金界意也。肉髻赤色也。胎界意也。是則赤白二界表也。此不二己身當體即舍利祕事也(云云)。   一。如來毫相習寶珠事。三密抄雲。問。毫相藏者藏字意如何。答。疏釋雲。如來無量功德也。所集成即寶處三昧中一種滿願如意寶珠也(云云)。可知。   一。觀音品法施珍寶瓔珞事。山家遺告事。文雲。為戒勿作法勿寫經○出(云云)。一流相傳義雲。山家大師今御釋法華深意起。Дяг經雲。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珠○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云云)。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一分奉多法○(云云)。私雲。觀音珍寶瓔珞不肯受之故。自證既圓滿。此瓔珞不可受說。定惠二法以自證為本。戒法化他為本此今瓔珞戒體也。自證為不可受。愍四眾故受戒法饒益有情為本。故愍諸四眾義可思合也。今山家大師御遺言為戒勿作法(定也惠也)勿寫經(境也定也)。○欲傳一乘戒○雲。定惠二法自證圓滿。為化他戒法。弘通被思召。又雲。今此文以三學一致習也。釋迦(惠也)珞瓔戒也。   一。榮全法印舍利法傳受事。師物語雲。西林寺榮全法印者山本僧正覺誓同朋也。覺誓僧正實賢僧正弟子也。實賢僧正榮全法印舍利法授時示雲。師資同時不得好相者不可授雲。仍榮全法印加行間三千大千世界瓔珞明鏡見傲ンэ。實賢僧正同時大行感見ンэ。仍舍利法授。不得好相者舍利法不授也(云云)。尋雲。何故感見三千界耶示雲。舍利者萬法總體故。如淨瓔珞中內現真金像說也。故經雲。價直三千大千世界(云云)。深可思合之   一。由良上人感得如意寶珠事。或由羅僧物語雲。由良寺之前當有田。六月比雷鳴龍神田中落。然後龍神上去後其跡見所云ヨЩсヱ中圓物徑幅一尺許ヤэンэ。人見之欲取之處。火焰ヤШЪ手燒。良久後取之。方丈奉之畢。其時其僧眾是如意寶珠也。歡喜讚歎ンэ。然而方丈舉眼不被見ンэ。真實道者ЮэンэЬ見Уэワ。其寶珠寺藏納置。其後僧食如形出來(云云)。   一。法花寺如意寶珠緣起事。師物語雲。紀州或俗人思惟。如意寶珠者龍王所持物也。舍利者又無價寶珠也。同龍王所欣求物也。我相傳佛舍利有之。寶珠可代思。海畔行七尺棚ロワ上舍利安置燒香禮拜。七ン日夜祈念之。七日滿日午刻海上雷鳴海上雲聳來。其次彼俗人高原居雲集覆舍利。然後晴天畢。行見之舍利無之。其所炎有物圓輪ヤэ。取之熱如火。良久取之。即是寶珠也。得之後福貴自在也。其子時代為佛法興隆法華寺施入。仍彼寺福貴也(云云)。   一。能作寶珠事。或仁物語雲。大覺寺法皇伊勢太神宮御參詣之時。五顆御建立。神殿奉納給ンэ。代代名匠建立神殿被納。仍神殿御室千顆許ヤюЮэ(云云)。   一。所作寶珠雲事。或東寺真言師物語雲。能作性寶珠所作寶珠雲事在之。此事真偽難雲事也。予小野廣澤當流共傳授。又此寶珠事習傳。殊更西院嫡流相承得。所作寶珠者事所不見也。又或一義雲。兩部所表能作寶珠也。直寶珠許建立所作寶珠也(云云)。又雲。廣澤流能作寶珠相承。小野方所作寶珠相傳(云云)。尋雲。所作寶珠作樣如何答。或雲。所作寶珠者中央安金山七曜九執十二宮二十八宿三十六禽等圍繞建立也。此中日本無物有之。仍建仁寺葉上僧正此物為尋入唐(云云)。最祕最祕甚深甚深更問。已上東寺真言明義也。真偽難知事也。尚尚可尋問(云云)。   一。物語雲。弘法大師御作如意寶珠。先年毘沙門堂經海僧正之時被感得。其為體徑輪七八寸許。含眾宮大底形珀色。凡大師御作珠數顆也。一顆稻荷峰埋。今如意峰是也。一顆高野山埋。今摩尼峰是也。一顆鳥羽寶藏被收。一顆仁和御室之重寶是也(云云)。或物語雲。先師佐佐目僧正若宮別當被坐之時。御室珠僧正一期之間被備用申。僧正入滅之刻任遺言仁和寺被返進。其時使者此能作寶珠持鎌倉內出時。俄雷鳴落取珠欲ンэ。然而以袈裟包之間。不取得龍神去。無相違令京著。既佛法凌遲。一流精髓寶教魂魄關東Ьэンэ。可悲之。可愍可愍。予元亨元年十一月日。奧州津輕賢一律師(安籐次郎太郎舅也)。依初申迂見為為大阿闍梨令沙汰之二顆也。一顆彼律師□。與一顆者返光自分得之耳。   一。弘法大師建立寶珠事。大定房物語雲。弘法所造之珠七顆也。東國西國高野摩尼山稻荷如意峰伊勢多土(六所權現)。仁和寺御室鳥羽寶藏(已上七箇處建立安置之云云)。   一。如意寶珠建立事。毘沙門法公海已溝乳母子醍醐法師隨分碩真言師也ンэ。彼師如意寶珠安置壇上。多年勤行相貌莖ХユДヱЁЪ青蓮形也。夫弟子相傳。彼沒後見之者。彼青蓮華□破。中土作寶珠形有之。又彼建目錄。其日中央佛舍利安置之。八葉紙五色彩色其上包之。然後福所五處土以固寶珠形也。其上青蓮花作籠。其後加持種種也(云云)。已上大定房物語(云云)。   一。舍利與彌陀一體事。心光院禪助僧正弘師彼僧正依近江入渡請舍利寶筐彌陀抄雲事一卷造之。彼禪門許被遣。此書隨分祕事被書。御室在之(云云)。彼禪門舍利信事超土倫。弘仁皇帝御感得牙舍利相傳。其安置樣八寸水精塔安之。其上寶筐印塔金銅(金銀鏤)。其上三尺八角宮殿安之。寶形水精每月晦日舍利講行之。其前不斷香燒之。師師子形香箱也(云云)。龍神口水吐奉灑體ЁШьユУэンэ。殊勝令見ンэ。福萬富天下無雙也(云云)。   一。悉地成就人可結緣事。三井隆辨僧正於關東降雨祈。七箇日祈之無其驗。仍重申請今七日延引。極樂寺長老良親上人者文殊法成人御座。仍僧正種種儲施物捧文殊法傳受給。僧正別持尊在態悉地成就之法ЬЪ受給。僧正語仍上人江島於龍穴佛舍利置壇上行之時。小蛇一壇上來佛舍利食海中入。仍即時降雨天下充。時僧正高名。隆辨天下無雙碩真言師也。不恥下問事可知之。是文殊法無傳受。授之了。   一。求聞持法獻白芥子事。示雲。付之種種習事有之。一白芥子者金剛三形也。故辟鬼功能有之。此法魔障心起法。故用之也(云云)。又雲。此法灌頂表示開塔習事在之。Дяг龍猛咒白芥子鐵塔打開也(云云)。又雲。白芥子七粒南方寶部方第七識處故色心不二皆□。可思之。又雲。佛舍利必白芥子加之可勤行也。最極祕事也。以一心芥子開法界扉意歟。甚深(云云)。   元祿十五年壬午二月二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藥師法。私苗。   一。本願功德事。經雲。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消除。又雲。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云云)。   一。十二大願事。第一大願者。佛果無邊相好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云云)。第二大願者。琉璃明徹光明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云云)。第三大願者。以無量無邊智惠方便有情所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云云)第四大願者。行邪道者安住菩提。若行二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云云)。   第五大願者。梵行具戒者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云云)。第六大願者。若諸有情諸相不具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云云)。第七大願者。若諸有情眾病逼切貧窮多苦。我此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資具豐足證得菩提(文)。   第八大願者。若有女人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證得菩提(文)。第九大願者。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移置於正見證得菩提(文)。第十大願者。繫閉牢獄身心受苦。若聞我名皆得解脫一切愛苦。第十一大願者。飢餲所腦造諸惡業。得聞我名上妙飲食飽足其身。第十二大願者。貧無衣服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即得種種上妙服隨心所翫皆令滿足(文)。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行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   一。淨琉璃世界莊嚴事。經雲。然彼佛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亦無要趣及苦音聲。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城闕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文)。   一。二菩薩事。經雲。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文)。 一。願生彼土事。經雲。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應當願生彼佛世界(文)。   一。願生極樂事。八菩薩引接事。經雲。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菩薩乘神通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中自然化生(文)。   一。變成男子事。經雲。若是女人得聞世尊藥師如來名號至心受持。於後不復更受女身(文)。   一。所願皆遂事。經雲。復應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讀誦此經思惟其義演說開示。隨所樂願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文)。   一。異國降伏事。經雲。若能至心憶念彼佛。恭敬供養。一切怖畏皆得解脫。若他國侵擾盜賊返亂。憶念恭敬彼如來者亦皆解脫(文)。   一。易產法事。經雲。或有女人臨當產時受極苦。若能至心稱名禮讚恭敬供養彼如來者。眾苦皆除所生之子身份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聽明(文)。   一。琰王裁斷事(去識還來事)。經雲。像法轉時有諸眾生為種種患之所困厄。長病羸瘦不能飲食。唯唇乾燥見諸方暗死相現前父母親屬朋友知識啼泣圍遶。然彼自身臥在本處見琰魔使引其神識至琰魔法王之前。然諸有情有俱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盡持授與琰魔法王。爾時彼王推問其人算計所作隨其罪福而處斷之。時彼病人親屬知識若能為彼歸依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請諸眾僧轉讀此經燃七層之燈懸著五色續命神幡。或有是處。彼去識還來識得還如在夢中明瞭自見。或經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識還得如從夢覺皆自憶知(文)。   一。七日佛藥師法事。經雲。若有病人欲脫病苦。當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應以飲食及餘資具隨力所辨供養苾芻僧。晝夜六時禮拜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返燃四十九燈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燈量大如車輪。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絕。造五色珠幡長四十九揭手。應放雜類眾生至四十九。可得過度危之難不為諸橫惡鬼所持(文)。   一。國土安穩年穀成就事。經雲。彼如來本願力故令其國界即得安穩。風雨順時穀稼成就一切有情無病歡樂於其國中無有暴惡藥叉等神惱有情者。一切無相皆即隱沒。而剎帝利灌頂王等壽命色力無病自在皆得增益(文)。   一。王臣除難事。經雲。若帝后妃主儲君王子大臣輔相中宮婇女百官黎庶為病所苦及餘厄難。亦應造立五色神幡燃燈續明放諸生命散雜色花燒眾名香病得除愈眾難解脫(文)。   一。九種橫死事。經雲。阿難問言。九橫雲何。救脫菩薩雲。有諸有情。得病雖輕。然無醫藥及看病者。設復遇醫授以非藥。實不應死而便橫死。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魯□□□□□□□倫女□奿□□□□□□都□□□X喇R□□□痢^□□詭□翩V痢□□□楹□□□□□逆□□□□□□□□□□□□□□妖□□□□饇□□□縷□□□□□嫵□□□夾□□媽j□□□□獎饋□□□□□珜W□榩□□G□□槲腄慼慼撮a□□□□□□嫵□□□□□□嫵□□X瓷熨D□飀□□嫵□~□檢□□嫵□□□奎□□□□□□□糖□□□□□□姻□□□□□穰鶪薄樣鞢慼慼樟堙慼戮遄慼慼慼撰縑慼j□橤襾馜馱□飼睹□□□聾□□□馬□□□□□□□□褸橖□□糖□裀□延覜粿誇□□□櫧□□餞楣{嬌□妯□□□□□□□姎□觿□婇□□□□□□□媽□□信覜粿姇□詀□□D錄V碌□通楎□□□橛□視兜飀□  一。十二神將守護事。經雲。爾時眾中有十二藥叉大將俱在會座。所謂宮昆羅大將(釋迦)伐折羅大將(陀羅尼菩薩)迷企羅大將(普賢菩薩)安底羅大將(藥師如來)額爾羅大將(文珠師利)珊底羅大將(地藏菩薩)因達羅大將(旃檀香佛)波夷羅(摩利支天)摩虎羅大將(大勢至菩薩)真達羅大將(地藏菩薩)招杜大將(觀世音菩薩)毘羯羅大將(彌勒菩薩)此十二藥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藥叉以為眷屬。同時舉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不復更有惡趣之怖。我等相率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隨於何等村域國邑空閑林中若有流布此經或復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恭敬供養者。我等眷屬衛護是人皆使解脫一切苦難。諸有願求悉令滿足(文)。   一。此經得名事。經雲。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等雲何奉持。佛告。阿難此法門名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亦名說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亦名拔除一切業障。應如是持(文)。   已上經文略鈔。   溪嵐拾葉集。   御本雲。   貞治三年(丁亥)二月二十六日於王城東山金山院方丈任師說記(云云)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應永九年十月二十二日於平泉寺書之。   修晃。   天祿十四年(辛巳)九月既望以日光山庫本校對於天台山淨教坊。住持法印實觀。   十五年(壬午)三月十二日重閱。 溪嵐拾葉集。   藥師法。私苗。記錄相傳。   一。三身相即事。經雲。如來祕密神通之力(矣)。天台釋雲。佛於三世等有三身。於諸教中祕之不傳又雲。昔所不說名為祕。唯佛自知名為密。又雲。一身即三身名為祕。三身即一身名為密。又雲。此品全量通明三身。若從別意正在報身(矣)。又雲。報身上冥下契三身宛足(矣)。又雲三身即無暫離時。既許法身遍一切處。報應未嘗離於法身。況法身處二身常在。故知三身遍於諸法(矣)。 一。根本中堂藥師三身具足事。經雲。藥師琉璃光如來。私雲。藥師者應身也。入悉施妙藥三昧地治眾生身心病患故也。琉璃者法身珍寶。琉璃者法身如來莊嚴故也。光如來者智惠遍照故。報身如來即是自受用身智體也。山家釋雲。刻三尊於一佛(矣)。智證大師釋雲。割一佛擬三尊(矣)。五大院釋雲。眾生迷故成多眾生。諸佛覺故會成一佛(矣)。   一。通法別法事。本朝先德釋雲。一心三惑所治妄病。一心三觀能治妙藥。分別病藥能治眾病。稱號藥師琉璃光如來(矣)。私雲。諸佛在總別功德。所謂諸佛皆具三身故雲通法也。各別發願各修淨土方者名別法也。十方三世諸佛皆是釋尊一佛之身雲也。以之為法花深義(矣)。又雲。諸佛皆號藥師如來。藥師又具諸佛功德故。深可思之。   一。良與法藥師事經雲。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擣蓰和合與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腦(矣)。又雲。是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差(矣)。天台釋雲。實相常住如天甘露。是不死之藥(云云)。私雲。色香美味者戒定惠三學也。會此三學歸實相一味。以之令治失心之子重病。是則法花良藥也。深可思之。又雲。是好良藥等十六字法花直受血脈最極祕文也。   一。根本中堂藥師為戒本尊事。經雲。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釋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赴(云云)。私雲。藥師者饒益有情戒也。琉璃者接律儀戒也。光者攝善法戒也(云云)。五大院釋雲。設有所犯供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戒體還淨(云云)。   一。三佛配當三時事。經雲。我實成佛已來甚大久遠。釋迦又雲。譬如良醫智惠聰達明練方藥善治眾病。藥師又雲。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彌陀慈覺大師釋雲。歸命毘盧遮那如來妙法教主。亦名釋迦。像法轉時利益眾生稱號藥師琉璃光佛。亦住西方饒益有情是號無量壽佛(云云)。智證大師釋雲。三世常妙法教主。像法轉時稱號藥師。五濁惡世名為彌陀。三世利益同體慈悲(云云)。私雲。三世常住大日如來者講堂大日是。此佛具三身事釋也。妙法教主者西塔釋迦。正法佛也。像法饒益者中堂藥師也。末法利益者橫川阿彌陀也。此三身一體分身也(云云)。問。以藥師如來習大日如來周遍法界相方如何。答。凡藥師如來者歷依正萬法皆是藥師如來示現也(云云)。所以東方在七佛號七佛藥師。閻浮提移影。是名北斗七星。故名本命星。問。以中堂習本命道場方如何。答。根本中堂安置七佛藥師故。又七星影現故也(云云)。故山家御釋雲。西湛清池。阿耨達池之餘流也。東岐峻嶺。七星影現之靈峰也(云云)。仍中堂號本命道(云云)。問。總持院名本命道場方如何。答。總持院莊嚴者。西在熾盛光堂東在佛眼堂中央在不二塔婆。熾盛光堂者即是金輪堂也。金輪者金大日也(如父)。佛眼者胎大日(如母)。此二尊七星圍遶之。中央不二塔婆是蘇悉地也(如子)。故以總持院號本命道塔也。問。何故以七星名本命星乎。答。凡七星者五行加日月為七星也。日照陽(如父)月照陰(如母)此二者能生也。五行者所生(如子)此七星依正萬法出生故名本命生也。問。藥師如來遍依正萬法方如何。答。藥師如來者萬法正體也。以定惠二法為日光月光二菩薩也。晝夜二時各在守護身號十二神將也。此十二神將各具孟仲季之三輔。故名三十六禽也。七覺各具千如。故七千夜叉護法神在之。十二神將各具七千夜叉者。八萬四千護法成也(云云)。又雲。迷時八萬四千塵勞門也。覺者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八萬四千寶聚門也。可思之。問。藥師如來遍依法國土方如何。答。一年總體者藥師如來也。晝夜者日光月光也。十二時十二月者十二神將也。三十六刻者三十六禽也。此三十六禽各具十界故成七千。十二時各具七千成八萬四千也。問。藥師如來遍一切眾生方如何。答。我等總體者藥師如來也。兩眼者日光月光也。十二骨離梁骨者十二神將也。三十六大骨者三十六禽也。三百六十小骨者三百六十日也。七千筋脈在之。八萬四千毛孔在之。藥師如來鬘荼羅眾悉於己身上具足雲事。深可思之(云云)。問。七佛藥師能生萬法方如何。答。藥師如來者發最初四智根元也。所以付佛眼金輪陰陽出生五智五佛者也。七佛者體性也。七星者作用也。是以天氣下下地氣上昇而生三種世間也。然後生萬物也。是則五大五輪五相五智全體也。諸佛在七佛。故在世七廟。天七星。故有七草。諸佛在七覺。故眾生有輪障礙神也。測知依正萬法無非有七佛藥師者也。深可思之。又雲。藥師草木地藏田地雲事顯密終極之大事也(云云)。又雲。萬法初生藥師如來之內證德也。萬法究竟者彌陀如來之內證德也(云云)。問。本命元神方如何。答。本命者七星也。無神者金輪也。一切眾生最生結生七星頂上入眾生色法造也。元神趺入眾生心地造也○(云云)。問。藥師如來十二大願有所表乎。答。諸佛在十二光佛故有十二神變。天有十二宿故地有十二月十二時也。流轉十二因緣有之故還滅十二因緣有之。本尊藥師發十二上願。故護法十二神將在之也。問。觀心十二大願方如何。答。凡十二因緣者煩惱業苦三道也。此三毒各具欲觸愛惜四攝故成十二因緣。為顯此義發十二大願給也。又雲。祕密教意者。十二因緣者十二羯磨也。此十二作業即祕經十二品說相是也。仍始序品者無明也。終金剛夜叉品者老死滅盡三摩地是也。一經始終悉是●字字義顯也。是以經雲。●字心結大羯磨印時時不間斷三十七圓滿(云云)。問。付藥師法晨朝日出觀行方如何。答。天台流就天子本命祕密念誦法十重祕曲有之。晨朝日出觀行不二大日超過愛染法(云云)。從師師密受口傳(云云)。   元祿十五年壬午春二月十二日。   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一。草木成佛事。齋法善惡分別陀羅尼經雲。六道衢大樹王立。名法圓法界樹。是主木大毘盧遮那化身也。其樹縱橫三千大千世界迴轉。其葉果普賢文殊化身也(矣)。中陰經雲。一佛成佛觀見法界。草木國土悉皆成佛。身長丈六。光明遍照悉能說法其佛皆名妙覺如來(云云)。經雲。釋迦如來見明星時開悟得脫。依法國土示隨成佛。經雲。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法花經雲。觀三千世界如芥子計是菩薩無不捨身命所(矣)。釋雲從迷情故分於依正。從理智故依即是正(矣)。經。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矣)經雲。諸法實相(云云)釋雲。實相必諸法。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矣)。釋雲。已證遮那一體不二。良由無始一念三千(矣)。惠心釋雲。法花大士者靈山草木也(云云)。論雲。草木無心言自於小宗生。隨緣不變之說從於大教起已上草木成佛口決文也。經論誠說此外繫多也。   一。法性身三密事。金光明經疏雲。法性身者非是凡夫二乘之下地所能見。唯應土者示令得見。此即無身之身無相之相一切智為顯。第一義諦髻。八萬四千法門髮。大悲眼。中道白毫。無漏鼻。十八空舌。十八不具齒。弘誓肩。三三昧腰。如來藏腹。權實手。定惠足。如此等莊嚴法性身也。若以實相惠導成諸業。一一業無非實相法界。此是法性身佛種相義也(云云)。菩提心義雲。於自受法身論三密者。天台所立法身三十二相豈非三密。況金光明玄以諸法門作佛相好。非自受法身三密門(矣)。山家御釋雲。一念三千即自受用身。自受用心者出尊形佛(矣)。五大院釋雲。一念心即遮那三密。百界千如四種曼荼羅(云云)。口傳雲。藥師草木(生陰二千為正)地藏田地(國土一千屬依)。已上。 溪嵐拾葉集。   永亨十年卯月六日於世良田山長樂寺真言院賜御本書畢。金資榮幸。   元祿十五年壬午二月十二日。   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阿彌陀部目錄。   一。四種念佛事。   一。念佛諸宗不同事。   一。四教彌陀事。   一。阿彌陀真子一體事。   一。西方葉彌陀事。   一。十萬億土所表事。   一。五劫十劫表示事。   一。睡眠修行用心事。   一。無相菩提授記事。   一。極樂彌陀娑婆觀音事。   一。真言行者生極樂事。   一。以蓮華為世界事。   一。六方諸佛證誠法花證誠事。   一。念佛四修事。   一。念佛末世相應事。   一。子孫七代往生事。   一。臨終正念事。   一。己心淨土事。   一。魔來迎事。   一。文殊彌陀一體事。   一。真如堂彌陀事。   一。同佛印契事。   一。光明真言功能事。   已上目錄。 溪嵐拾葉集   阿彌陀。私苗。   一。觀心念佛事。慾念佛時。先修三觀次念阿彌陀佛四字次唱名號可念之也。或先念後唱。或先唱後念。或唱念俱之也。於一念心修一心三觀者。一念心即佛心。即空即假即中。觀心即空故是念報佛。觀心即假故是念應身。觀心即中故是念法佛。一念即三念三念即一念。一佛即三佛三佛即一佛。雖三一。即一而三。是名圓頓念佛。亦是不思議念佛問。一心三觀有何功德答。即空觀破四住惑。即假觀破塵沙惑。即中觀破無明惑。一心三觀圓。觀空假中三諦圓破五住煩惱。破五住煩惱顯三身。破四住即顯報身。破塵沙即顯應身。破無明即顯法身。言●者(空假中即報身具三身)言●者(假空中即應身具三身)言●者(中空假即法身具三身)言佛者指上三身。即一念各〃具九體。能念所念歟性空寂。不二而二難思議。我此心性如帝珠。三寶顯現我心中。我心顯現三寶前。唸唸精進一心念。已上。   一。四重念佛事。惠心流。問。念佛有何種耶。答。一流相承於念佛立四種不同也。所以一祕密念佛。二天台宗念佛。三通大乘念佛。四善導念佛也。問。四種念佛相貌如何。答。第一祕密念佛意者。先彼土相貌者全體是金界九會曼荼羅也。故土九品淨土有之。樹下三十七菩薩有之。是又金界三十七尊也。中台是妙觀察智阿彌陀也。東西相對之時者。西方即是金界曼荼羅也。證菩提門之方也。本有自性覺體故號自性法身也。凡密教之一佛二明王大事深可思之(口傳)。又雲。土者九品即九會曼荼羅也。雲佛金界九會三十七尊等也。念佛者本有風息。如實知息命息也。出入息自然歸入阿彌陀願海也。自性天然三密相應妙行也。不假修治之功也(云云)。第二天台宗念佛者。所居土雲者。凡天台意者。十界具足方名圓佛。故依正圓滿滿法具足談也。仍起九界歸佛界也。九界見凡見也。見法界者淨土也。此九界即是一如見總體佛界習也。故雲十界圓滿也。次佛者自受用身智體也。無始無終無近無遠如來也。凡跡門意者。大通智證佛十六王子隨一也。三千塵點佛也。本門意者。五百塵點最初實成佛也。故名無量壽決定王如來也。口傳。釋迦跡本開顯即是為顯弟子遠本也。能化佛者我等所具佛界一念也。所化眾生者佛界所具之我等也。去我等心數一分。於東方唱正覺名藥師。於西方唱正覺名阿彌陀也。天台釋雲。一極至理非凡小近非佛果遠(文)。次念佛者。曩謨(本有三身)歸命義也。●(無義空諦)●(量義假諦)●(壽義中道)佛(修性不二覺體也)。凡雖法門無盡。縮者能化佛所居土所說教法也。以之攝入行者一心時者。色法者法身也。所居土也。心法者覺了能居報身也。口業者所說教法也。故於意地三諦不思議妙解開覺上文字實相不思議名號唱也。身業實相也。意業實相也。口業實相也。仍止觀步步聲聲唸唸唯在阿彌陀等釋此意也。次止觀佛者。謂止觀大意者。身開遮意止觀口說默也。所以身開遮者。煎略身錢不兼餘事等雲開座禪不許餘事也。意之止觀者。蠲除惡覺捨諸亂想等雲許實相觀其餘禁也。口說默者。誦經誦咒靜喧等雲禁妄言語也。若障起時者向一佛方面應念一實境界立。妙樂承之一佛方面者西方向可念彌陀也(且東)。所以者何。諸教所讚多在彌陀故。以西方為一准釋。凡止觀念佛者實相觀為本。障起之時為助業修稱名。譬如愁時哭喜時歌也(云云)。全非為往生淨土也。如上雲身業三諦不思議實相也。意業三諦不思議實相也。口業三諦不思議實相也。彌陀法門主雲此意可。西方雲非西方立相西方。彌陀雲十劫正覺他身非也。西方者即證菩提門之本門久成正覺之彌陀也(云云)。第三通大乘念佛者。諸大乘師所立義攝之。惠心往生要集念佛者。欣淨厭穢意也。是則舉苦果令厭離也。次舉淨妙境界令欣求也。諸宗人師經論釋義等大日此攝盡也。謂意者。妙解者以實相為本。底下凡夫難得故。淨土無難土往生為令開悟也。故釋雲。常聞彌陀觀音說法等釋。於穢土入聖得果難有歟。如予頑嚕者豈堪乎釋給。可思之。   第四淨土宗念佛者。不論有智無智。不論有戒無戒。不論淨不淨。只歸命彌陀超世悲願稱名念佛往生淨土也。但有相行業也(云云)。善導宗意歟。凡法然上人勸化意者。諸宗學者極智慧出離淨土一門者還愚癡往生雲。淨土宗意誠不為解了本故。還愚癡雲其意歟迴愚案雲。顯密終極者。三毒者本有三身三諦三觀三部曼荼羅也。在佛果時者三身如來也。在眾生時者理智事之三點也。天台釋雲。三千在理同名無明(彌陀大日)咸稱常樂(勢至愛染)三千無改無明即明(觀音不動已上取意)。龍猛釋雲。三千有理稱名彌陀。三千果上咸稱愛染。三千無改即名不動(文)。私雲。愚癡者中道法界隨緣體也。深甚深甚。天台一處釋雲。離三毒貪者執也。執者假也。嗔者遮者空也。癡者不取不捨也。不取不捨即是中道也(云云)。   私雲。一佛二明王法門自是起。甚深甚深。   一。念佛諸宗不同事。師示雲。於念佛種種不同有之。所謂一真言宗。二天台宗。三往生要集。四善導宗等也(云云)。第一真言宗念佛者。彌陀本有命息●字觀本源也。然則出入息即妙觀察智說法斷疑妙用也。又次天台念佛者。阿彌陀三字空假中之三諦也。故釋雲。心觀為宗實相為體(云云)。唯心淨土己身彌陀意也。次惠心往生要集意者。諸教所讚多在彌陀意。真言天台釋義大綱為內證。外用往生淨土義勢被勸進次善導宗念佛意。上所云離。諸宗念佛。西方立相但有相念佛宗義被立。其故餘宗妙解上妙行也。罪惡生死凡夫不可葉故。聖道此土入聖得果者也。淨土宗彼土得聞機也。以此等不同可分別也(云云)。   一。以●●●相對四教事。山家釋雲。藏通為空●別教為假●圓教為中●(已上)。   一。以身子阿彌陀習事義雲。山家釋雲。法(妙法)宿大菩薩(釋迦大宮蓮花藥師華臺二宮)聖經子真(阿彌陀文)弘法大師祕釋雲。法身無量壽。報身無量光佛。應身阿彌陀。無量身子甘露神藥(文)。經雲(身子領解)雲。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文)。口傳也(云云)。深可思之。身子者舍利弗也。   一。西方葉阿彌陀事。智證法花密教釋雲。又雲。次西方阿彌陀佛葉壽量品明也。梵雲阿彌陀瘦膘。此翻雲無量壽。即彼品所說久遠實壽也。   一。十萬億土所表事。小阿彌陀經雲。迥十萬億有佛土(文)。此十萬億土者。天台意者。十煩惱所表也(云云)。十煩惱者五鈍使五利使等也。此十煩惱斷西方淨土往生雲意也(云云)。探玄義雲。未煩惱斷者引生都率天。已斷煩惱者引生西方極樂世界(文)。私雲。真言教意者。祕藏記雲。十萬億土者十波羅蜜也。十波羅蜜者左右十指配當。故三歸真言滿此土加持變成淨土也。明曰。●●●。此真言不空三藏菩薩心戒儀并大師三昧耶戒序出。此三歸真言無量壽儀軌如來拳真言名。十一面軌淨土真言名。青龍儀軌地神持次第真言雲。金剛薩埵軌毘盧遮那真言名。金輪時處軌毘盧遮那如來三字密言名也。又無量壽軌。此如來拳印依加持故穢土即成淨土。經雲。安樂雲都史雲本來一念中在立。此意ЮюлЁ。   一。五劫思惟十劫正覺表示事。示雲。五相成身者。五位成就即是彌陀五劫思惟是也。十劫正覺者。十月所胎即是十波羅蜜圓滿位也。不限彌陀一佛。一切諸佛五劫思惟十劫正覺儀也。是則密教五相成身即身成佛表也(云云)。又雲。顯教意者。本法五字以五劫思惟為。十界具足十界皆成以十劫正覺習也(云云)。天台釋雲。當知五大是內體。五時是佛語外用法(文)。   一。睡眠時修行用心事。大日經雲。依於西方繫念以安寢(文)。一行釋雲。彼安寢時常當思惟心蓮華台中磨字門。一切諸法我不可得故。即是無障礙菩提心也。亦是如意寶珠(文)。又雲。此如意珠只是阿字門耳。彼阿闍梨當於夢中或見無量諸佛及菩薩大名稱者示現作諸事業。謂隨種種應度眾生三輪化道。或觀自安布建立悲生曼荼羅(文)。淨遍義雲。阿彌陀馱都名號。●●歸●三字即一。一含千理證如真言。唯出入息此言不絕不繫小緣證大覺(文)。祖師祕傳雲。未朋事隨彼即寢(文)。宗祕論雲。善得真言夢同授菩提記(文)。   一。無相菩提心授諸佛記事。楞伽經雲。捨離於一切即是無所有。時十方剎土諸佛真如手摩彼行者頭入真如無相(文)。大日經疏雲。釋深祕阿闍梨雲。離現世利直求佛道。十方諸佛以右手摩頂以法灌頂付法藏。   一。極樂稱為阿彌陀尊娑婆示現觀自在事。理趣釋雲得自性清淨性如來者是觀自在王如來異名也。則此佛名無量壽若於淨妙佛國土現成佛身住染五濁世界則為觀自在菩薩乎持蓮華觀一切有情身中如來藏性自性清淨光明一切惑染所不能染由觀自在菩薩加持得離垢清淨等同聖者(文)。   一。真言行者生極樂事。若人持此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災過疫病命終已後當生安樂國土得上品上生(文)。覺鍐上人云九品花藏開於性德心蓮無盡莊嚴顯於恆沙己有(文)。   一。以蓮華為世界事。無畏釋雲。不思議法界即喻蓮花台。種種方便道即喻蓮華葉(文)。梵網經雲。我今盧捨那方坐蓮華台周遍千花上。復現千釋迦。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文)。五大院釋雲。花嚴千葉不過八葉。○又雲。過八葉無方所(文)。私雲。台上法身葉上報身葉中應身義可思之。   一。六方恆沙諸佛誠證事。示雲。西方者第六識無生方六大無礙心王也。然則阿彌陀者妙觀察智斷疑生信如來也。心王彌陀顯現時。心教六識塵教諸尊開顯。六方恆沙諸佛證誠習也(云云)。尋雲。法花者多寶一佛證誠。阿彌陀經者六萬恆沙諸佛證誠也。法花證誠遙劣也。可雲歟。如何。   答。淨土宗義雲。法花者一佛證誠也故劣也可雲也。淨土宗者恆沙證誠故勝可雲也(云云)。天台義雲。淨土宗恆沙證誠者數量有量也。故狹劣也。法花寶塔證誠者法界總體故可雲無限也(云云)。又雲。阿彌陀經者六方也。法花經者十方也。彌陀者化佛也。是則分身也。彼者心數一分也。是則法界全體也。彼者返化一分也。法花本覺顯證也。凡十方分身之時。彌陀即釋迦之化身也。然則恆沙諸佛法花證誠之隨一也。豈及同日論乎。深可思之。   一。念佛四修事。十因雲。(永觀)傳聞有聖人念佛為業專惜寸分。若人來謂自他要事(賀古教信房聖人陳曰)。今有火急事既逼於旦暮。塞耳念佛終得往生。是故假稱念行時不懈(無間修也)。六時禮敬四儀不背(恭敬修也)。念佛為宗。不雜餘事(無餘修也)終無退轉。畢命為期(長時修也)念佛一行既具四修往生業。何事加之(已上)。私雲。播州賀古教信房晝夜念佛故舉世稱阿彌陀丸。今教信寺者以彼名為寺號也。   一。念佛妙行末世相應事。智覺禪師釋雲。生期分縮。死路在近。暫閣廣學約念彌陀(文)。   一。往生人子孫七代往生事。念佛六時經雲。若人至心稱彌陀。一切諸佛常護念。現世所願皆成就。前後七代得往生(文)。   一。念佛行者臨終正念事。大經雲。慈悲和融令心不亂(文)。私雲。彌陀攝取之慈悲行者心腑冥合臨終正念雲。   一。西方淨土為己心土事。天台安養疏雲。心觀為宗實相為體(文)。經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文)。般舟讚雲。一到彌陀安養國元來是我法王家(文)。私雲。唯心淨土己心彌陀義深可思之晨朝偈雲。十方諸國土悉是法王家(文)。   一。魔來迎事。守護國界陀羅尼經雲。光明有十三。一來迎二支。二不乘蓮花。三眼動。四無白毫。五無眉間。六觀音頂化佛不在。七勢至頂無瓶。八來迎香臭。九無天衣。十開笑。十一身長不如佛。十二善惡不言三尊不從坐蓮台如物葉。十三墮天官道(已上)。   一。以阿彌陀行文殊法事。師物語雲。西方院座主行文殊法給時。以阿彌陀可為本尊。聖真子為本尊行給。義雲。付之二義。文殊是三昧覺母彌陀證菩提門智體一體也。次山王三聖三身如來也。聖真子化身當歟。文殊又三悉地中化身也。是深密之義也。旁以彌陀與文殊因果異名也。可思之(云云)。   一。真如堂阿彌陀佛事。古老傳雲。覺大師此御本尊造立之時。此如來立行步給間。造ДЁ給也。生身精靈阿彌陀也(云云)。   一。真如堂阿彌陀印契事。師雲。此阿彌陀如來者覺大師御作也。右手法身印大指與頭指合也。左手報身應身合結之。大指與中指無名指合也。是則三輩印同時結之。法身說法印上品印。報身印中品印。化身印下品印也。最上祕口決也。不可口外也(云云)。   一。光明真言功德事。物語雲。東二條女院問竹谷乘願房雲。為訪亡者修追善。何法為最勝哉(云云)。乘願雲。不如光明真言與寶筐印陀羅尼功德(云云)。其時七十餘人門人等一揆申。凡淨土宗阿彌陀超世悲願濁世相應之妙行也。Дяг一念十念之問億劫生死重罪消滅往生素懷遂。若然者念佛之妙行可被撰申者也。光明真言等功能被注進之條不可然雲。門徒等悉有緣方方赴時。乘願房雲。見諸經論。只行人修行證果相貌說。未說亡者追善處也。爰光明真言土砂加持功能并寶筐印陀羅尼功能不如也。仍住佛說所注進也。若淨土門經論中亡者修追善文有之者被勘出可信受被申之時。弟子門徒等悉令閉口畢(云云)。因物語雲。小川承澄僧正義雲。真言師雲。光明真言功能念佛功能勝劣判時。光明真言大日覺王法界遍照無處不至功能也。念佛者顯應逼機佛功能也。不可及真言也(云云)。淨土宗義雲。光明真言功能者。雲滅罪未雲出離。稱名功能者。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文)。應知念佛者往生直因出離妙業也雲事。加之土砂功能者微微結緣也。念佛往生勝業也(云云)。承澄僧正判雲。真言師義阿彌陀梵號翻名不知上事也。念佛宗義悉曇字義不知上難破也。共以不知案內事也。我悉曇通達。然者光明真言功能字義阿彌陀字義功能一體不二也。不可偏執事也(云云)。所詮阿彌陀遍照光明。雲光明真言功能一分也。真言光明者法界之全體也。阿彌陀攝取光明者利總慈悲之一分也。以小分不可齋滿分者耳。   元祿壬午五月十三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第三佛眼法事。祕曲。   問。佛眼得名雲何。示雲。大日如來相好無邊中取五眼德號佛眼尊也。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故隨勝名佛眼也(云云)。   問雲。山門流以佛眼為最極祕法方雲何示雲。覺大師御相承次第者。以佛眼彼經總體傳給。故佛眼者瑜祇教主也。仍瑜祇傳法印佛眼印明出。可思之。尋雲。彼經有十二品。此品品皆教主。一一尊又經總體見。仍弘法大師以愛染為一經總體。智證大師大勝金剛品以為一經總體。山門流何故以佛眼獨此經總體雲耶。示雲。弘法大師相承樣以愛染為經體。其故愛染三面六臂左面佛眼右面金輪中面愛染也。故以兩部不二總體為愛染。今經又兩部不二經王也。尤以愛染為經體。其義甚深也。已上東寺流義。   次智證大師御相承樣。大勝金剛者一身十二臂。此一一印相十二品法門表示。故大勝金剛以一經總體給已上三井寺流義。   次慈覺大師御相承樣以佛眼為一經總體。今經中佛眼題號置吉祥成就品題。吉祥者妙義。成就者悉地義。故吉祥成就妙成就蘇悉地名號也。今經妙成就根本故。此尊名字旁相應。凡佛眼品始末見。百八名讚舉一經總體功能讚嘆。凡今品說相餘品超過。覺大師御相承尤深祕也。加之此品中胎八字明出五大虛空藏印說。八字明胎藏八智所表也。五大虛空藏印金剛界五智所表也。兩部不二妙成此品說窮。故題吉祥成就品也。又佛眼者文殊師利菩薩也。故吉祥成就號也。文者此翻吉祥。故以文殊今品題。加之佛眼部母尊者。諸佛功德皆佛眼出生。故名佛眼部母尊。顯教三世覺母大聖文殊名。三世諸佛覺母智印三昧出生故名覺母尊也。一切諸佛覺智圓滿眼智具足。眼智圓滿必眼具足。五眼圓滿佛眼部母尊名。是覺滿名也。此時大阿闍梨識位授。以之阿闍梨自證法門。仍稱號與也。故授文殊法。最後壇掃祕法也。深可思之。   尋雲。付今經十二品十四法開合不同方如何。示雲。合十二品為佛眼一品。佛眼品中拾八字明八。五大虛空藏五。以十三法也。加總佛眼品十四品也。開佛眼品時餘十一品合。餘品開時佛眼品合也。故十二品十四品開合異習也。是五大院修行法意也(云云)。   尋雲。以佛眼不二妙成就為本尊方如何。示雲。佛眼相貌雲。金剛界大日胎法界定印結胎胎藏三摩地入給。故兩部不二蘇悉地本尊習也(云云)。因物語雲。慈鎮和尚與東寺法師於大內有參會。法談次和尚問雲。何是蘇悉地本尊(云云)。答。某身可被御覽(云云)。其後和尚歸山御門弟等話雲。甚不可思議也。誰不知我等當體蘇悉本尊也雲事。然而如此於廣座加樣祕曲可申乎。只本尊相貌於蘇悉地樣習傳事有尋ヵЛ有。如此答Шюг東寺流不習蘇悉地事分明也。山門蘇悉地曼荼羅雲事有之。今佛眼曼荼羅也。東寺流者不可令聞名字事也(云云)。已上和尚御詞。   尋雲。以佛眼為蘇悉地曼荼羅樣雲何。答。佛眼曼荼羅者三層八葉曼荼羅也。中臺佛眼。次葉前一葉金輪餘七葉七星圓遶。次八葉八金剛圍遶。次八葉八菩薩圍遶。外院四攝八供等圍遶。是兩部不二曼荼羅相貌也。故佛眼曼荼羅以為蘇悉地本尊也(云云)。   尋雲。以七星近付中臺方雲何。示雲。凡佛眼金輪二尊兩部理智本尊也。金輪折伏不變真如以為體。佛眼攝取門隨緣真如以為體。故佛眼諸佛出生根源萬法能生源也。仍近付中臺安七星事一心總普門萬法出事為顯也。七星萬法能生根元也。故曼荼羅中安之也。又一義雲。一切眾生受七星精氣出生。七星成嗔時天下起災難。七星難為降伏近付中臺也(云云)。又一義雲。法花時四大聲聞內院列如雲體內權法。今曼荼羅中以七星列內院方便為究竟心也。   一。本命元神事。右護摩請供之事唯在人意。抑本命元神者北斗之中一也。是相承也。佛法中意也。外典陰陽家之生日若甲子神是也。又若生日納意是也。若又是也。本命元神外說有三(云云)。皆內意(云云)。私雲。本命者七星隨一也。以佛眼為體。即是胎藏界大日也。元神者九曜中隨一也。以金輪為體。即是金剛界大日也。口傳(云云)。陰陽家可尋也(云云)。   尋雲。以佛眼金輪星供為本尊方雲何。示雲。三昧流以金輪曼荼羅。為星供本尊也。金輪又七星部主故也。法曼院相承以佛眼為星供本尊也。佛眼即七星部主故也。加之今佛眼品中破諸星宿曜印明出。今曼荼羅中近付中臺列七星此意也。口傳(云云)。   尋雲。以佛眼習馱都法方雲何。示雲。覺大師御相承樣以兩部理智不二為舍利法根元。今以佛眼尊一一表示悉顯不二真身。仍以此尊舍利法本尊也。凡此尊法大法儀式也。其壇樣雲。立五瓶安法螺灌頂儀式也。大法儀式者灌頂儀式不載也。口傳(云云)。   尋雲。此尊功能雲何。示雲。佛眼品中五大虛空藏法明。此法除國土災難五穀萬果豐饒施故。國土祈禱此五大虛空藏法無過也。口傳在別。更可問之。   尋雲。行法次第幾種有之乎。示雲。此佛眼法山門流第一祕法故。谷御坊私記三重作給。所謂初度第二度第三度也。初度者普通十八道。私記八金剛八大菩薩內外八供等加是也。第二度者以前私記十六大菩薩等加是也。第三度以前私記羯磨三昧耶四攝八供十六大菩薩等加是也。今佛眼法從狹至廣行法也。故第三度所謂兩部取合合行祕法也。一切諸尊從大咒以小咒為祕事也。今佛眼自小咒以大咒為祕事。故以廣為本也。仍此本尊自一一毛孔出生塵數諸尊為祕事。以隨緣真如習祕事故也。   尋雲。以佛眼妙成就尊樣雲何。示雲。此尊以●字為種子。此●字兩部理智不二種子也。所謂●字者人羅智也。金剛界也。●縛者理也。胎藏界也。●點者不二●也。故以此●字。兩部理智不二本尊之種子也(云云)。   尋雲。以此●字佛眼尊五眼印三形方雲何示雲。此●字二並自五眼印形成也。所謂●此字兩部理智不二三摩耶也。種子兼三摩耶形。三摩耶形兼印三密平等種子也。故以此字此尊灌頂祕決也。口傳(云云)。   尋雲。以此尊習舍利法方雲何。示雲。凡義雲者。理智平等尊故名馱都法也。次深密義雲者。以●字為種子。此字如意寶珠種子也。故以此字馱都法祕Зю也。此佛眼品中五大虛空藏印明明事。此尊以●字為種子事為顯也。凡五大虛空藏者南方寶部意也。寶部者萬法能生如意寶珠以三昧耶形。南方又不二平等性智方也。今佛眼又兩部理智平等尊故。今佛眼法以馱都法大事習也。龍女南方無垢成道雲入五大虛空藏三摩地五眼朗具足南方無垢成道習也。今如意寶珠種子字體●字也。●字者即無垢字也。故名南方無垢世界也口傳(云云)。   尋雲。今佛眼行法三重次第有之。此外又有祕事乎示雲。有之。如法佛眼法是也(云云)。   尋雲。東寺流雲如法愛染法。山門如法佛眼。法雲同雲何。示雲。口傳(云云)。如法者有兩義。普通義大法儀式雲如法也。深密義安置佛舍利行故雲如法也(云云)。尋雲。如法佛眼行用次第有之乎。示雲。有之。佛眼灌頂已後可有沙汰也(云云)。已上溪嵐拾葉集。   永享十年卯月七日。於世良田山長樂寺普光菴真言院。賜御本書畢。金資榮幸元祿十四年歲次辛巳秋九月既望。以野之下州日光山庫本校仇。於天台山淨教坊二十四日以日光山所藏別本校對。十五年壬午二月十二日重閱。住持法印實觀。 溪嵐拾葉集(私苗)。   第四金輪法事。   問。金輪法者其相如何。示雲。八大佛頂中金輪佛頂是也。凡與金輪名言事者。假世間淺名顯法性深號也。所謂金輪者轉輪聖是也。轉輪王出世時。金輪寶迴四州。自然攝領四海也。故名金輪王也。今大日如來自然四智具足法界遍照給也。是世王即位儀式以大日灌頂為軌則。故義釋雲。如輪王即位者。取四海水灌頂上以剎利為證誠。以國位付太子。今灌頂軌則亦復如是(云云。取意)。仍密教灌頂時。一一作法輪王即位儀式也。故覺大師御傳付今尊四海統領灌頂祕法有之。山王院大師立太子灌頂傳給。   尋雲。覺大師御相承四海統領灌頂方如何示雲。金剛頂經疏雲。金輪王自眷屬如受快樂。非國內人民所知(云云)。是統領灌頂相釋給也。其作法一一表示悉是法門事相表示也。不可書付事也。口受口(云云)。此灌頂時無口傳無印信無血脈等也。其心口(云云)。   尋雲。以金輪舍利法習樣如何。示雲。凡馱都法祕事●字以為祕事。此字三身即一種子也。舍利又三身舍利有。法身以色法為舍利。報身以心法為舍利。應身以口業為舍利。是三密舍利也。此三身舍利於又各各全身舍利有。碎身舍利有。所謂以法界總體法身全身。以法法塵塵為法身碎身。次以法花經為口業全身。爾前諸經以為應身碎身。是如來三密以滅後眾生度給意也。故悲花經雲。於我滅度後分佈舍利也。當隱諸相好。變身為此咒(云云)。其故此土一代教主釋迦如來末世眾生愍給故。入滅變成●字字。諸天星宿示現一切眾生利益給也。此一字法界顯現故。所有諸天等皆悉釋迦如來三身顯隨類化現身故。諸天神秖即釋尊分身顯故。此一字神明顯眾生福智吉祥事與給也。於此●字者。三身即一字也。所謂●字者。本不生法身中道理也。●字有不可得應身體諦也。即釋迦如來本有種子也。故法花雲。破有法王出現世間隨眾生欲種種說法(云云)。破有者二十五有實有執情破不可得有顯也。●點者塵垢不可得報身也。空諦也。●空點者不二●吽字也。●嚧點諸天種子也。此三身即一報身諸天聖眾現事顯為也。仍加●點也。凡此一字即中道假諦故。有不可得隨緣真如俗諦常住也。顯教中道密教寶部雲夢告可思合之。總此一字合諸天功德施一切利益也。知此字者諸天致感應故一切悉地成就也(云云)。   尋雲。法花明●字事如何。示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云云)。時處軌雲。十方剎土中唯有一乘法。如來之頂法是名智拳(云云)。可合之也。又一義雲。法花金輪四身明事。諸佛兩足尊(自性●字)知法常無性(受用身●字)佛種從緣起(變化身●字)。是故說一乘(等流身●)已上四身義。示雲。以此四句文●字合最極大事也。加之是故說一乘雲故。等流示現天部也。仍顯密一教傳也。最極也。   一。法花有四重智拳印事。今此三界皆是我有誦兩手拳印作。其中眾生悉是吾子誦以左風至右拳下。而今此處多諸患難誦左風至右風空間。唯我一人者則是金輪三身即一尊體也。密一乘儀可思之也(云云)。   尋雲。釋尊留三密度給滅後眾生方如何。示雲。山家御釋雲。如來留三密度滅後眾。留舍利者如來身密。留教經者如來口密。留神如來意密(云云)。此釋悲花經變身為此咒乃至現大明神廣度眾生說釋成給文也(云云)。仍悲花經雲。汝勿啼泣。我滅度後現大明神度眾生(云云)。示雲。諸佛中釋迦第一也。諸神中山王第一也。謂意者十方三世諸佛者釋尊一佛分身也。諸佛皆釋尊一佛顯三身即一金輪習也。今山王又釋迦分身顯山王。出世本懷妙法守護給現。大明神金言。不謬諸佛總體山王顯給。日本一州諸神者皆是山王分身也。仍山王開會習事也。開三權諸神歸一乘山王雲。深可思之。金輪者即舍利也。舍利者一身事相顯也。故舍利者自受用身三形習也。口(云云)。   尋雲。今大宮權現以金輪一體習方如何。示雲。我國神國故以神道為本。其中釋尊示現神明山王也。故現大明神廣度眾生(文)。可思合之。山王示現給事說也。故以山王金輪一體習合也。三密舍利習事深可思合之。   尋雲。以山王名金輪有證據乎。示雲。大比叡權現者大轉輪王(大海)小比叡權現小轉輪王(小海)已上口雲。ユДЮワ者陽神也。即磯也。ユДЮт者陰神也。即是波也。此陰陽神天照太神生給也。口傳在前也(云云)。   尋雲。我國劫初大海最底大日印文有(云云)。其相如何。示雲。此事神道大事最極祕事也。無左右不可口外。所謂其印者三輪金光也。國常立尊天宮御座天鉾下此下國ヤロьфч雲大海最底探給時。金三輪即山王也。故山王金輪一體習也。此三輪即密教三部也。故大日印文口傳口(云云)。   尋雲。神明相傳事如何。示雲。是皇太神宮儀軌雲(寶誌和尚釋大職冠息)。天照太神者有三位。上位者花藏世界法身如來居。中位者梵天報身如來居。下位者皇太神宮居。化身如來(云云)。口傳。內宮金剛界。外宮胎藏界。七所別宮蘇悉地。彼太神宮神事樣悉是祕事灌頂作法也。凡我國三種異寶有。所謂一神璽。二寶劍。三內侍所。此三種三子尊形三昧耶三也。其故神璽者國指圖也。是尊形也。寶劍者三昧耶形也。內侍所鏡者種子也。此等皆以我國種子尊形三昧耶習也。一國土眾生皆曼荼羅界會聖衣也。國有五畿七道。五畿者胎藏五大法界表。七道者悉地七識和合表。都有九重。金界九表。天子即位時四海領掌印結金輪王位居給也。故以金輪法名四海統領灌頂事深可思合之。又此外覺大師弘法大師祕決等二十五卷有之口傳(云云)。   尋雲。以金輪習無作觀法方如何示雲。金銀銅鐵輪一二三四州等雲。四輪王四教配當也。金輪者當圓教配當也。金輪者當圓教故以無作觀為本也。輪王出世自然四海攝領。雖不信修治本有觀智現現也。仍時處儀軌不置本尊不構道場事。深可思之。私雲。金輪與舍利一體也。神明一體也。委如熾盛卷抄也(云云)。   尋雲。以金輪習法成就方如何。示雲。金輪者七覺成就義也。仍東寺成就咒以金輪為本也。故念誦末誦一字也。所詮舍利法祕事也。和尚祕決雲。佛眼金輪陰陽者觀誦得悉地。迷妄凡夫陰陽者執著墮惡赴(云云)。凡佛法大綱者以滅罪生善二德為本。今金輪七寶中輪寶者滅罪德也。如意法生善義也。故以金輪法成就尊習也耳。委細祕決有別。更可尋之也。   一。金輪行法事。示雲。凡付金輪有兩種義軌。一名天會儀軌。二名時處金輪也。金輪王出世給時者。四州諸小王等悉令制伏也。金輪佛頂者即熾盛光佛頂也。譬如日輪出現時者諸星宿光令隱沒也。今心王大日智光遍照法界時者。心數諸尊皆隱沒亦復如是。尋此熾盛光諸天聖眾佛所集會。故號天會義軌也(云云)。次時處金輪者。自性本有大日無作自然覺體也。不待覺智不侮位修治也。故一切會此尊觀行道場也。此則見諦阿闍梨修行相貌也。甚深也。口傳別在之。   溪嵐拾葉集(金輪)。   元祿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以日光山本校對。十五年二月十四日。淨教坊主重閱。 法印實觀。 溪嵐拾葉集。   一。尊勝法事。   一。地獄為滅罪生善德事。   一。別行經抄事。   一。尊勝陀羅尼功能事。   一。八功德水祕印事。   一。曼荼羅事。   一。尊勝淨水法事。   一。賢瓶與胡瓶不同事。   一。因緣物語事。 溪嵐拾葉集。   尊勝法事。   問。尊勝佛頂名字如何樣。示雲。尊勝者。諸佛所說果證法門最尊最上故名尊勝。諸佛中最頂故號佛頂也。所以以三身圓滿體名尊勝佛頂也。又雲。此尊勝法者四箇大祕法隨一也。付此佛頂法八大佛頂有之。其名雖各別也。其體是一也。其故此八大佛頂共是大日如來具德也。凡大日者其相雖無邊也。其中勝德取名八大佛頂也。佛頂義八種共同體也(云云)。   尋雲。此八大佛頂者修顯得體佛耶。示雲。非修顯佛也。只大日如來內證具德功能取出為一佛。德也。如之不動愛染佛眼金輪尊勝等非修因感果佛。大日具德法門以佛體造顯。給也。非別體佛也(云云)。   尋雲。以今尊勝佛頂為蘇悉地大事方如何。示雲。大原四十帖決雲。蘇悉地根本印出三種悉地品。此三種悉地印明自尊勝破獄軌中出。故以尊勝佛頂蘇悉地本尊習也(云云)。   尋雲。以此三種悉地為蘇悉地印明證據樣如何。示雲。彼經中清淨毘盧遮那三種悉地屍羅品題。此經蘇悉地根本也。故以此印明蘇悉地祕曲習也(云云)。   尋雲。彼經中三種悉地印明不見如何。示雲。凡祕密經軌習以亂脫為祕曲。其故今三種悉地印明尊勝軌中有之。今經又彼儀軌一體也。故其名題其印明不出歟。有深義口傳(云云)。   尋雲。三種悉地印明以為悉地大事樣如何示雲。凡山門相承意者。於蘇悉地三重有之。所謂蘇悉地迦羅經理界妙成就明。故為胎蘇悉地也。瑜祇經智界妙成就明故為金蘇悉地也。今別行經兩部不二妙成就經習也。故蘇悉地上蘇悉地(云云)。此意也。   尋雲。東寺流邊瑜祇法上不置餘法故。以瑜祇為最極祕法也。何故天流瑜祇上置蘇悉地耶。示雲。五大院瑜祇修行法中雲。修餘經法不成就時可用此經印明。修此經法不成就時可用毘盧遮那經也雲兼持此經。根本真言在毘盧遮那經中。功果真言以此文為證據。天台流瑜祇灌頂上祕密灌頂也。   尋雲。以此經為蘇悉地部祕經意如何。示雲。凡此經梵網經同本異譯習也。故此經中三重相開成就道相明畢三種悉地樣出。所謂臺上(法身)。上品悉地頂上葉上(報身)。中品悉地心上。葉中(化身)下品悉地臍間。以上以此三品悉地置行者己心時。以頂上為臺上毘盧遮那。以心上為葉上盧捨那。以齊輪為葉中化身。如次法報應三身也。文意臺上最尊最上故為佛頂。葉上心法所在故為報身。葉中齊輪故以口業為應身也(云云)。私雲。齊輪者風大所出根源也。口業色心不二義有之。齊雲字ёЬЁЬ讀也。故境智冥合義。理智平等應身所在也。   尋雲。此三重相關成道以為無作三身樣如何。示雲。和尚祕決雲。無作三身者。顯教明其名不出其體。密教明其名出其體(云云)。故以今三種悉地無作三身習也(云云)。   尋雲。此三種悉地印明破地獄功能有樣如何。示雲。破地獄法者種種也。先因緣義雲者。自然住天子事起。虛空在聲告雲。善住天子死後可墮地獄雲。其時此天子生怖畏優惱ЮЗ。而白佛言。佛為天子說三種悉地真言。仍地獄苦患免。故名破地獄法也(云云。取意)。次深祕意雲者。轉生死業縛依身法性五分法身成。以此為破地獄祕法也。示雲。凡此法名尊勝法事。諸佛所說法門中最尊最上無作三身以為本。此法最頂故號佛頂。仍無作三身與三種悉地習合也。凡無作三身者。始自阿鼻依正終至佛果最頂。此三身УロヨヵЬ無。此迷為凡夫。解此理名佛。如此開覺時地獄無不破。故名破地獄法也。顯教意三千諸法居一念。故法界悉毘盧遮那一佛依正也。仍阿鼻依正處極聖自心釋也。顯宗暫明一心觀法。故破地獄事相不明也。密教即事而真教故。此理事相明也。凡地獄者。密嚴花藏莊嚴兩部大日淨土也。言心我等內識八葉九尊所在。所謂阿鼻依正雲中央頗梨鏡ロヱ。第九心月輪表八方八面鏡。八識花臺顯。又有八寒八熱地獄。八熱者理至故花藏世界莊嚴也。八寒智至故密嚴世界莊嚴也。所謂兩部理智境智冥合以為彼莊嚴。所居土既密嚴花藏淨土。能居有情全體是無作本有三身也。如此開覺時。地獄無不破三身無不圓備故。號尊勝破地獄法也(云云)。   一。地獄為滅罪生善德事。師雲。都率一卷釋有之。或人先德御自筆相傳之。而法性寺禪定天下御讀義時。是隨身件本書留寫本令所持。彼御釋雲。地獄者滅罪生善器也。全非惡業所感苦器。其故墮地獄者經百千劫歸人中天上。是滅罪生善德也。若惡業所感處。隨經劫數彌可練習增長。何滅罪了○乃至猛焰●字智火。獄率明王使歟畢已上。大日經雲。地獄極寒苦●字能消息(云云)。私雲。付不動法最極祕法。名不動本地獄法。以地獄依正火生三昧習也。所謂八熱地獄胎藏曼荼羅。即是花藏世界莊嚴也。八寒全分曼荼羅。又是密嚴世界莊嚴也。委祕決。更可尋(云云)。又雲。地獄莊嚴本來花池寶閣也。Дяг瑜祇經雲。地獄諸有趣悉淨如蓮花(云云)。深可思合之。又雲。付圓頓戒法惡緣起戒體雲事有之。於真如隨緣兩種有之。一淨緣起。此真如隨緣名。二染隨緣。是妄緣起故名惡緣起。惡緣起雲名目有憚故。戒家名目付十禪師戒體雲也。夫十禪師戒體者。於地獄莊嚴習事也(如元)。示雲。十禪師者。十者止觀雲。十者圓也。不縱不橫故。禪者爾雅雲。禪者疾也。疾者頓也(云云)。師者。止觀雲。諸佛所師法也。法者止觀也(云云)。故以圓頓止觀奉號十禪師也又雲。十禪師之本地地藏薩埵也。垂跡焰王也。焰摩王者以笏威儀帶。即攝律儀也。又眾生造惡ユロю。是防非止惡義也。地藏ДУ罪人愍念給饒益有情戒也。又地藏菩薩持善體攝善法戒也。凡十禪師戒體雲事於地獄防非止惡戒體有事為顯也。口傳有別。更可問(云云)。   尋雲。今別行經梵網經同本異譯也。尤以戒法可為本。何為蘇悉地祕法耶。示雲。密教意以戒法本習也。故論雲。攝義行願三摩地為戒等雲以戒法為本也。加之戒法色身法身以為本。真言又以法身色體為本也。方方以其義一致也。仍山家大師圓頓戒與三摩耶戒其義一致也。其上密教自性戒與圓頓性得理戒一體也。仍今經中屍羅清淨品題。凡圓頓戒意於受戒即座登佛果極位。密教又入壇當位於大日自證果位契當。故梵網經雲。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云云)。論雲。若人求佛惠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即證大覺位。或一義雲。今論文者梵網經文ヨШЁ書給習也。加之頓極頓證祕法非戒法難顯。即身成佛本源非密教難證。仍以今經三種悉地梵網戒品一體無二習合。以之我山大師先德已證給口傳。   尋雲。今別行經者東寺流有之耶。示雲。東寺流相承無名字不聞祕經也(云云)。難雲。東寺流人云。今經我流有相承之。何無之耶。可笑也(云云)如何答。此經弘法大師無相承故。釋義不載。將來緣無之也(云云)。若傳來祕法最極也。何祕決不造耶。但當世東寺流有雲事。後入唐僧正宗叡傳來本也。然而本經計將來祕事不相承也。其證據雲。此經相傳學者此經大事相尋時。總以不知此經深義也。仍東寺流分絕雲也(云云)。又先師上人仰雲。此經傳來。雲學者對可雲。蘇悉地根本祕經者此經外又有。東寺流名字不知事⑥ЬЁロヱлワ也。   一。別行經抄事。三昧流義雲。慈鎮和尚造此經抄緣起雲。真言教抄作事自淺至深也。所以大日經義釋一行和尚造之。金剛頂經疏覺師造之。瑜祇經疏五大院造之。毘盧遮那經疏予造之。師雲。大日經因分理界法門故。一行和尚先造疏也。唐土諸師悉祕之。以金剛頂經異朝人師釋不儲故。覺大師初此經疏造給。次瑜祇經密祕最極故。天竺震旦人師釋義不儲。五大院初瑜祇修行法三卷造給也。次別行經別時異時祕密法此經明。三國師諸祕藏釋義不儲。慈鎮和尚初此經抄造給。故自淺至深雲也(云云)。又雲。東寺流大悲壇真言師也。天台流成就壇真言師也。今別行經者成就壇至極說。以尊勝三種悉地印明最極祕事習故也。例如大悲壇先天台跡門祕密壇者。無作本覺內證明故。天台本門實修實證法門也。成就壇者天台觀心修證法門(云云)。   一尊勝陀羅尼功能事。高山幢上四衢道中安置陀羅尼利益功能文波利本雲。佛言天帝。若人能書寫此陀羅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樓上乃至安置率都波中。若有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俗性男俗性女。幢等上或見幢或雲幢相近其景照身。或有風吹陀羅尼上幢等上塵落在身上。天帝彼諸眾生所有罪滅。應墮惡道地獄畜生閻羅王餓鬼阿修羅身惡道之苦皆悉不受。不為罪垢之所染行。為一切諸佛所受記(云云)。又雲。於四衢道率都婆安置陀羅尼合書了恭敬施饒行道歸命禮拜。真是佛子持法棟樑。又是如來全身舍利率都婆塔(云云)。   一。八功德水祕印事。示雲。三昧流付尊勝淨水法八功德水祕印以為最極大事也(云云)。私雲。八功德水印者大海印歟。付此印八功德池習事有故也(云云)。又一義雲○(云云)。   一。曼荼羅事。示雲。尊勝曼荼羅五輪印。習也。所以方圓三角半月輪。等也。五輪成身意歟又是色表事有之。可思合之。   一。尊勝淨水法事。示雲。五輪塔婆中立賢瓶。其中入淨水尊勝荼羅尼一千反誦加持之(云云)。   一。賢瓶與胡瓶不同事。示雲。千手所持物兩種有之。賢瓶者普通水瓶也。上小下大名之雲賢瓶。上大下小名之雲胡瓶。又雲。胡瓶者頭鳥形。賢瓶者又軍持雲。又君持雲事有之。可尋也(云云)。以上大概注之。祕決在別。更可尋也(云云)。   一。因緣物語雲。神照本如禪師問四明雲。何是性德境。四明答雲。三年知事(云云)。本行三年知事。二度具威儀上方丈大顛三拜問雲。何是性德境。四明振威喝。本如豁然大悟。作頌雲。處處遇歸路頓頓遠古鄉。本來常現事何得待思量(云云)。印可雲。如是如是(云云)。又有學者問下天竺長老北峰。問雲。何性德境。北峰雲。叮香爐此在這堙]云云)。豁然大悟(云云)(私雲。這堛怞菑v下事也)。又雲。北峰教義雲。三千妙境尚是言說也。何是學者行履處。天台雲聞鐘上堂(云云)。一學者問山家大師雲。何是佛法。大師答言。天羅羅地默〃(云云)。一學者問弘法大師雲。何佛大師手中五古投虛空(云云)。又弘法大師碑銘雲。傳內證於漕溪受外用於惠果(云云)。 溪嵐拾葉集。   元祿十五年壬午夏四月二十七日。   法印實觀閱。   因緣物以下非尊勝法刪受。 溪嵐拾葉集。   尊勝佛頂真言修瑜伽法(一卷)。   我今略說尊勝陀羅尼法。即是除一切障滅一切地獄傍生等身故。號尊勝佛頂之儀。是故如來為善住天子說除七變畜生之身。即此修瑜祇者不同事法。若於一念證無生。轉五智成五分。法身悟三密即三身。初發心時便越百六十種心度三無數劫行證普賢色身三昧耶。即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故我今為求有相者為說有相。若求無相者兼說無相念誦之法。雖說多種我今略說兩種。悉攝一切法。一者為求世間除災增益等故略說有相之法。二者為求無上菩提修瑜伽者即說眾生頓入普賢色身之法。復次我今略說修尊勝真言法。每月十五日誦或遣人誦滿一千八遍。能除一切災殃長壽增福。或每日三時觀本尊心上圓明中。或觀己身為本尊。於心上圓明中。旋轉安布本尊真言。加字輪形一一字隨本法臨時。本色相應放光。皆變成曼荼羅聖眾。即是己身為尊勝佛頂法界曼荼羅體。其本尊佛頂真言曰○(大陀羅尼如常)此陀羅尼本中天竺國三藏善無畏將傳此土。凡漢地佛陀波利已來流轉本闕少。是故具本譯出流行(已上注)。次誦真言。所烈勝願迴向皆得成就。烈願迴向真言曰。●櫱縛(二合)俱捨羅慕多拿寧三缽哩儜度夜弭薩羅縛俱捨羅慕怛羅(四)三摩多(引)缽羅(二合)半遮達莽多(五去)娑縛(二合)婆(去)縛悉地夜羅(二合)言囊(雲)多曳。持誦既畢。次應發遣本尊外金剛界。次以真言外所結界。解界真言曰。●縛折羅(二合)謨乞灑(二合)謀。   問。就尊勝法有幾勝利耶。答。如儀軌說者。舉三十四種得益耳。第一法者。若欲得壽命長遠不墮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及滅諸罪者。每時至心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起大慈悲憐愍一切眾生即得四惡趣罪業消滅。即此第一法耳。第二法者。若有飛騰羅剎鬼神入國。恐怖惱亂一切眾生者。稱南謨佛心心憶念誦此陀羅尼一百八遍。即得如上諸難患皆消滅。第三法者。若人有不信者。但制心一處專作此法即得大驗。即令不信者能起大信心。若作法得驗時當有白鳳旋來入身。身上所有粗惡黑皮及諸厄難皆風吹。惡皮變退厄難消息。第四法者。若人欲得為大自在者。於七日中對四方誦咒一百八遍以七種穀捏作人形安置四方。必得所願稱意。第五法者。若欲得滅自身重罪者。即於城門底作前法。第六法者。若人欲得滅先世罪者。即於十字街頭作前法。第七法者。若欲得滅一切眾生罪。即於佛塔前作前法。第八法者。若欲得救地獄中一切眾生罪業者。每時結佛頂印誦咒二十一遍即向四方散印。即得罪苦滅。第九法者。若人欲得施餓鬼醬水者。取淨水咒二十一遍。以水散灑四方作施彼之心。鬼等即得水喫。第十法者。若人欲得救一切畜生罪苦者。取黃淨土咒二十一遍。散於畜生身上及散四方。即得罪苦消滅。第十一法者。若欲得救人天罪苦及墮落諸恐怖者剪五色雜綵花。咒二十一遍。將散三寶及佛頂上。即得一切罪苦自然消滅。第十二法者。欲滅有王難百官難軍兵并口舌等難者。咒五味香湯二十一遍。將洗佛及灌頂。即得諸難消滅。第十三法者。若有沙門婆羅門毘捨首陀及四眾等。欲得福報具足者。每日發願懺悔誦此陀羅尼七遍。以此功德迴施一切眾生。但作此心即得如願。第十四法者。若有人欲得滅除眾生業障者。當以五色綵帛作拂。常用誦咒拂掃故像及故經。常作此法即得一切眾生罪障消滅。第十五法者。若有口舌起者。取好蜜以淨器盛之。以朱沙和蜜。咒二十一遍。將用塗百一八軀佛像口。即得口舌當即消滅。第十六法者。若有人長病在床。若復有人欲得一切愛念敬重。復有人欲救一切世間出世間事心未得定被鬼神惱亂夢想顛倒。當取金薄一百八番咒之二十一遍將用帖一百八軀佛形像頂。頂前作摩尼寶珠形。即得一切諸障消滅所求如意。第十七法者。若有國內被鬼病所著及時氣疫病流行。當於四城門上以青紙寫咒。用白檀香木作函盛之。鎖以臘印函當於四城門上懸之。以白色傘蓋蓋函。門別安一本。即得諸鬼及病等皆消滅。第十八法者。若有國內五穀不熟風雨不時。當以白絹作幡書咒。於上畫作佛頂印。懸於一百八十尺上向剎正南著之。即得風雨調適。五穀成熟。人民安樂。即得惡龍迴心作善阿修羅王不能障礙。第十九法者。若多雨不止。即以緋絹書咒二十一首。懸著正南剎上。即雨止天晴。第二十法者。若惡賊起於國內。當以青絹書咒二十一首。中心畫乾闥婆兒善住兩手調箭。懸於正東剎上。即得惡賊自然退散。第二十一法者。若有國王衰禍欲至。當以雜物作一百八箇浮相圖輪。又打金薄葉各書咒一本。於一一相輪最上頭函內盛之安置。即得衰禍消滅福祚延長。第二十二法者。若有貴人賤人。欲得常擁護他人及自護身所求財寶稱意者。常起善心心不散亂每日每時於佛像前結印誦咒一七遍。瞻仰觀佛面目不動。如此作法即得種種福祿充足。命終之後必有福報不墮惡趣。第二十三法者。若有女人欲求男女者。於一百日辨香美飲食乞與貧病人喫。施食之時口常誦咒唸唸莫絕。如此作法必獲福德男女兒子。第二十四法者。若有夫婦相憎者。將絹帛咒之二十一遍。即將作衣與夫婿者著。即便得和順。第二十五法者。若有女人嫁娶不結。取好淨鹽不限多少。咒之二十一遍。施與現前僧喫。即便女得嫁娶。第二十六法者。若有外道及國王王子大臣百官等不信佛法者。取無瘡□穻□□□驠□□□□餺□□□□秉□魯□□妒□□□□祏椹□□婈f觛□□□襑□□□□□□□□□□□襜□□□□楰礹□□訑枯□□□□□□暽楥苤慼撞痋摯e□□□□□馭□□樇□奈檢□□□本□□腹慼慼慼慼慼摹謘{襏□襤橁□□□□奪□□□□□□□玲□□□□□□□餿□□礹□□□□□饌饋埤□□□□□娀埤□□餺□□褽神□□酋□粿□瓷慼慼慼熱u□□□□□□切埤□槉□□□□□□□□□□禜駕□□□□□駕□□檢□□□滿慼慼慼慼慼慼慼潑R□□□□□駽Q□□娖□□□□榃□□□切埤□□□餺□□□□□□□□□□禱□□□□□□□奰穾□□訊奮駽荂慼憮屆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毆ヾ慼^□嚾O□□□□妖□□□□□□□□□□遄慼撓堙慼慼潑R□□□□玲□□妓□□□槔□□□□□□□□□芋慼慼毆讞`樀埤□□□妝婕衽□□祑□□□□□□□□□奜□□□□Z□□□□□□□□□駽□荂慼憮屆慼滕堙慼慼慼慼憬`椸□稷□□□□□□□娀埤□□□憐□□□□□□褽□□□□□□R□□□□觀□□□婀□詡E□秕□吝□□□□□□□□秕□旅□□□樧□□□□□□□娀埤□妒□□□□□樧□□埤□□□榖□□□礸□餃礸□埤□奈誇香□楑□□磻□□□露□奷□□□□□□姭囊□□□飀□榕□□□□飯□穛□□稄□□餖粳磻馰詛□□□□□膳□娀埤□□餺□穩□□腹慼慼慼慾蟆鞢慼慼慼慼慼毅鵅慼慼慼慼慼潘`c□諒□練□標夾□□□□酋□□穩□□□□□膳□□娀埤□□餺□□奱□穀□奭□□□□□觭□埤□□夾□□□□□□楑□□□□□□□□露□□□椸□累□□□覕□榰□□奱□□□□□□□□□□□□駭□□粿□□□□榶覷埤□□□□□□娃□□□□□埤□□□□□□誇□□□□□□埤□□漵_□□誇□□奏□□饡銵慼慼摯f□□□□□□駭驖□□□逆□□詛椹□□埤□奏□□馲饅橠□□□□□□□□□□□□□□□□□□□□□□T□□楮襜□□碌□禐□□□礸□□槔□□□□□□□□□襮駽H□□酋□□□□楝□□□□謊覗媸□□礽□□□褸□□□□□□□□楝□□奅椹□□□觸□駭膳□□祰駩飀□□膳□□娀埤□奱□□餡□□Q□送□□□□□□□□言埤□□□嬪□□□□□娙奈樀埤□□□□□□□誇□逆□□楅□□□□誇□□埤□Z□□□□□駙D□□楮駽j□奅樖□□□稫□言埤□□□□□□□□□□□□□□婐妝婕衽□□祑□□□R□□□□褽神婖□檢□□□覃□□觭首□□D□□礽玲□駩飀□□膳□馳娀埤□□騫哅□□橁□騰□□□□□□□裀□□□榖□駕□驂□□□北逆□妡□褽□奅□祰首□礸□□襼□□饞襏□譊窗慼慼慼慼樁v送□R□□□□□覝婇觀馰□□□□埤□褻夾□□□□□□□褻婇□□送□□稍稑送□禳送□□□□□□□□娭褻□饎□□□□襤橁□□□□□□□奷□檢□婧□奰□禱□□□□橠□樍稑駢祑□妲□□□□□□榰□驁□□橁□□飯□易□j□橾□□褉□□□□□本□磊□箋□□□□□□□□□送□餽娙奈檢□□□□□□□羚菉□□詛□□裀□禭□□奰□□□觿j□□□馰襾耔□□□□膳□□娀埤□□禰□諢慼憧隉摯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潑龤潠央慼慼慼慼諢慼 已上。   尊勝佛頂瑜伽法。   建保四年(丙子)三月晦日。於武州金剛寺書之。   無障金剛堯詮(三十九)。 建武五年(戊巳)八月於靈山寺抄記之畢。   天台沙門光宗。   元祿十五年歲次壬午春二月三日。   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慈氏菩薩上下)。   慈氏菩薩略修愈哦念誦法捲上(青龍寺山林院)。 一切經。   大興善寺沙門三藏善無畏奉詔譯。   慈氏菩薩略修愈哦入法界五大觀門品第一。 稽首□□奷榛餽□□  一生補處妹怛利(二合)耶。   四智四波羅蜜多。   八大有情摩訶薩。   五部諸明定惠相。   諸波羅蜜男女像。   十方護世天王眾。   我今盡皆稽首禮。   為利一切修愈哦。   相應定惠三密也。   速成慈氏大悉地。   為修無生說愈哦。   示求有想兼說相。   有無二相同一體。   文字觀照實相智。   三種波羅壞無相。   身口意業成三密。   三密即成應化法。   五輪五智是五分。   五分盡攝法界輪。   是故我今禮愈哦。   愈哦即是慈氏尊。   是故我今修愈哦。   速證慈氏同一體。   若欲現世捨道身速證慈氏宮同會說法得大悉地者。必依此愈哦念誦。必獲無上大悉地。若欲依此法念誦先觀淨法界心三昧耶。頂上無火輪狀。如日初出色赫奕。三角漫拏拿其形如左。淨法界心真言曰。曩○覽。   如頂上三角智火遍身燒盡。五蘊皆空唯有空寂。從中觀金剛座。腰已下紫磨方金剛輪。真言曰。曩○遏。   號曰金剛輪座。從金剛輪上觀水輪。色白如賞佉。其形如滿月。圓形如左。真言曰。曩○[言*盛]。   號曰水輪。又從水輪上當心中想智火輪。三角赤色。尖頭向下一切智心。其形如左。真言曰。曩○覽△。 又於頂上觀半月仰輪狀。如黑風靉靆垂雲。其形如左○真言曰。曩○含。   又於頂上觀欠字為虛空。具一切道。其形如左○真言曰。曩○[居*僉]。   圖五輪形如左。觀五輪及以法界眼。圖如上。以五智輪嚴身。普通真言一切佛心印加持五支。即成金剛不壞無漏智清淨法身。以定惠為日月安置於眼界。以用法界眼觀。眼遍照十方界。既身如是。此漫拏羅亦然。以此法界觀五輪。先觀智火燒除漫荼羅地一切穢惡。其形如左。智火真言曰。曩○[J/覽]。   普通手印相。以定惠二手十輪相叉齊度。即是普通印也。若用此印加持身。即成金剛不壞之身也。若加持地上。便成金剛地漫拏拿。如此五輪如上。略觀慈氏菩薩修瑜祇漫拏拿。大圓明內更觀九圓明。八金剛界道。其中圓明慈氏菩薩。白肉色頂戴五智如來冠。左手持紅蓮花。於蓮花上畫法界塔印。右手大拇指押火輪甲上。餘指散舒微屈風幢。種種寶光。於寶蓮花上。半跏而坐。種種瓔珞天衣白帶鐶釧莊嚴。於八圓明中安四智三昧耶等○(云云)。又雲。凡請諸尊定法。心想本尊在都史陀天宮珊瑚殿上。普現色身三昧耶。起從珊瑚殿上白寶階道場降臨道場。其形如左。大圓明內更有五圓明。四隅四半月輪八寶塔金剛輪。四金剛杵界道。其中圓明本尊慈氏菩薩。次四面智波羅蜜多菩薩。四隅四內供養等菩薩。其圓明外邊旋智火光焰從空而降。其聖者等皆頂戴五智如來冠。各執本印契半跏而座。其慈氏等尊亦如上說。左手執紅蓮花。於花上置法界塔印。右手作說法之印。如上是也(云云)。昧怛利(二合)也。修愈哦奉獻。   本尊香花等品第二。   復次所有水陸所生香花寶燈塗香末香燒香散花等。各以本尊真言加持一七遍以用奉獻。先奉燒香奉獻。燒香真言曰○乃至念。次當運心供養者。以心運想水陸諸花無主所攝。遍滿虛空盡十方界。及以人天上妙塗香海雲燒香海雲燈明海雲幢幡寶蓋種種鼓樂歌舞伎唱。真珠羅網懸諸寶鈴。花鬘白拂微妙磬譯。寶繩羅網如意寶珠衣服之雲。天諸廚膳上妙香美。宮殿樓閣寶柱莊嚴。身頭冠瓔珞。如是愈[宜*以]運心遍滿虛空。以至誠心如是供養最為殊勝(云云)。   慈氏菩薩修愈哦法持誦本尊真言品第三。   若欲求慈氏菩薩速證悉地。不變肉身面觀慈氏。摩頂授記悟無生忍。入普現色身三昧者。以昧怛(二合)利菩薩法界印加持本尊及己身五支。處處便成慈氏真體。法界手印曰。交叉二地水輪於掌中。以二風幢各在火輪背。令頭著火輪甲下。以二大空豎捻二火輪上節文。其二火輪相離一寸半許。開二空輪來去即成。又慈氏菩薩以法身印真言加持本尊及愈[宜*以]者加持五支。即成清淨法身。慈氏菩薩法身印曰。以二地水二輪相叉屈入掌中。開二火輪豎二風輪相背。屈二空輪雙押火中文。火開一寸半許。風幢來去○根本真言曰(云云)。又雲。以印加持五支。即成慈氏菩薩真身。以印印本尊及愈[宜*以]者五處。然後執珠數合掌頂戴。兩手當心執珠念誦○觀遏字。變成法界塔。在於圓明中又轉變塔成慈氏本尊身。即此尊身即是愈[宜*以]者身。是故三密轉成三身。故以心置心。觀心如實。知自心。即是母地心。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此心發時便成普現色身三昧耶身○(云云)。又雲。略觀己身為本尊身。於大圓明中而坐。復觀自心圓明中遏字。無生之義。若乏困。然後任出道場作諸事業。以本印塔印沙印水等。或浴洗像接人十事轉讀三乘。昧怛羅(二合)也。經及慈氏本願經大缽囉(二合)。[吉*常]經乃至本尊法等。每日三時念誦作法觀行等事文又雲。所現真言有八種義。一者真如法性一體之義。所謂為無生無滅無來無去離言離相言語道斷心行寂滅本來淨故。二者隨想流出相成義。何故。以性淨故。應化相應義故。三者加持護念義。何以故。以四種不可思義力故。所謂業力佛身真言力藥力等護念成熟。四者隨諸眾生所求不同義。何以故。本願如神藥隨服應念成就故。五者慈悲義。何以故。慈悲證此法故。六者以佛願度有情。何以故。隨心應像故。七者以諸菩薩度有情義。八者一切諸佛不可思義。何以故。真言不思義力亦成無上不思義果故。恆具八義常順真言如意法如寶珠所求皆得。有相無相悉地皆得成就故。是故名為真言真如以無言如相是真言也。手印相者。謂誓教法。即如國王敕級印文驗隨所行處無人敢違乖。承此如來權教法印亦復如是。凡聖及諸天龍惡魔鬼神皆不能違越(云云)。復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依此法印行持供養。從此生已乃至成佛。永離下道所生之處更不墮落三惡道處。以法印加護故恆為護念。令斷煩惱漸證彼岸也(云云)。   已上上帖畢。   下卷。   持誦本尊真言此品第四。   復次此法不思義力如如意寶。如意法雖無所言。隨所願處必不違願。此如來法印亦復如是。雖無言無相。作一切法必得成就。此是法力不可思義故也(云云)。復次此法隨處行處。或印己身成彼本尊身。或印他身亦隨他身隨作而成。譬如拙人手執諸佛菩薩印印於泥沙及白土等乃至水等皆成佛菩薩像隨印成諸形像。此法印力亦復如是。雖未得悉地。以執諸佛法印之力依教而行。便成本法。若執法界印印於己身。即成本尊慈氏真言體。若以□□奷榛馳飯□□□□□□櫚□□□禦□鋨□□部□牧□□□橨S〨櫫□□□飪遄撲●瓷慼慼慼慼嬈□迴□□□縈□□¥□籥□□□縈□□艦觨□鋨□c□□□蕁揀□耙臨□□□飪遄慼慼樁\﹛慼慼慼慼敵d□□□□‥□□□莧捸憚情潤Bg□□□縈□□□藝蝖慼慼慼慼憧蝬隍k印必得悉地。准此供養。隨心順印令成彼事。如是應知一切行同六度萬行及四無量心七覺分八聖道分及諸八萬四千恆河沙法門。隨所作處即順得印即成彼法。是故此法印儀難信難解。除佛菩薩之所能知。且論不動尊明王刀印。左手應女。相應三昧。慈悲相儀。右手應男。相應智惠簡釋善惡。雄猛想義。將右手智惠刀入彼左手三莽地門。鞘令成印隨所印處令成法事諸度門等。如是真言印契窮劫說不可盡。唯佛與佛乃能說之。祕密主菩薩亦不能知之(文)。   慈氏菩薩修愈哦法畫像品第五。   中心畫大圓明。就大圓明中更分為井。中心五圓明四隅畫四半月。圓明中間用十二金剛界道。一如常法。每金剛頭上安率都(二合)婆法力之印。中心置本尊慈氏菩薩。首載五如來冠。左手持蓮花。於花上置法界塔印。右手作說法印結跏趺坐○(云云)。復次我今更說。修愈[宜*以]者速令成就大悉地故。先觀一生補處菩薩最勝大三昧耶像。號曰莽賀□怛利(二合)耶三莽耶○像端正嚴妙第一。色如贍部州檀金色。畫像深赤黃色是也。首載五佛智七寶冠。種種瓔珞莊嚴天衣環釧鬘花咒索真珠緩帶白帶髮袋等。於大圓明中畫大百蓮花。於蓮花上結跏趺座入三昧凝定。面貌慈軟含笑具三十臂。各執寶蓮花於蓮花上皆執本印契。各表三昧耶。不同。有種種身光。頂背亦然○(云云)。復次更說入三莽地。省略一尊慈氏之像。取一幅絹畫圓明。於圓明中心畫本尊慈氏如來。結跏趺座如入三昧地形。有兩臂(云云)。   慈氏菩薩修愈哦大漫拏拿品第六。   復次我今為修妹怛利(二合)耶法速令證得大悉地。是故略說悉地曼荼羅法。先簡擇吉宿直日與本法相應。擇取勝地已平治取淨土。填實平正。曜莽移及瞿莽母怛羅(二合)并和沈水香末水加持而塗。乾訖次取龍腦鬱金香相和。以真言加持更塗中心。皆以真言加持量取十肘。或八肘五肘乃至最小四肘。若十肘者。五肘為中心圓明。五肘分為兩邊○中心大圓又更分為九圓。每圓中各畫佛菩薩等。其中心更分為九圓。於中心及四面四圓畫本尊及佛○第二院從外畫白黃赤三道圍之。義表三戒定惠義。亦是三身之義。亦是三解脫義。第三院最外白黃赤青黑之五道圍之。表五智義。亦是五分之義。亦是五輪之義。亦是五部之義。通前成八解脫之義(云云)。   慈氏菩薩略修愈哦法觀一生補處諸佛果會灌頂曼荼羅品第七。   我今略說觀一生補處菩薩。於知足天上諸佛集會。觀一生補處菩薩頂上十方一切補處菩薩諸佛集會亦復如是○且觀一世界為一曼荼羅會。於彌盧山頂上至有頂下及金剛輪際為一道場宮。知是宮為中心。中心三重為圓曼荼羅○一一界道以寶柱上置法界塔印。其中圓明外佛向外禮十方本有法身佛。又大圓明內慈氏如來禮我本有法身佛。第二院置十方諸佛雲集之像。皆取袈裟角印。第三院置諸大菩薩雲集之像。其佛皆左手取袈裟角為金剛拳置齊下。右手曲臂向乳上○(如上)。依法盡作法求悉地。持誦三落叉。遍於像中心出大光明。便把愈哦者畫影處。一時騰空住睹史陀天宮。面睹慈氏如來摩頂授記(云云)。   慈氏菩薩修愈哦護摩品第八。   復次我今略說四種念誦。及護摩等法次第等略說准前。念誦本尊真言依法一一不違法則滿三落叉遍。每至落叉數更加如法供養。三十萬遍數滿已即祈境界。即得本尊指授作四種念誦。其四種念誦者。初夜為除災念誦。每真言上下加薩□□□□諑□□□逆□□□□□飼詭□□檢□隆滿慼慼慼腄慼慼慼慼潯銦撩蚺T字。從後夜至明日出時號曰增益念誦。每真言首末稱納莽二字。日中為攝召念誦。每真言首尾唱紇唎(二合)納莽三字。其曼拏羅火爐壇形方圓半月三角圖如左○(云云)。其持念人手把辨事跋[白*左]羅(二合)及金剛鐸母地子念珠或水精珠。隨四種念誦用之。其杵鐸作之曰。一金二銀三鈆四瑜五好賓鐵等是。并安梵字真言種子字。如是作者名為辨事跋[白*左]羅(二合)常隨其身常念誦時執持作業。我已說四種念誦護忙等法竟。   慈氏菩薩修愈哦法分別悉地法品第九。   我今略說修慈氏菩薩摩訶薩速證悉地。不化肉身往慈氏如來宮中。見慈氏菩薩摩頂授記。一時下閻浮提同會說法者。或一生中從初念誦至於越三每數劫行。即證一生補處三莽地。越一百六十種心。三度即是度三遏僧秪行。即是無相悉地。若有相悉地者。即本尊指授。求如是初作如是悉地即證五地八地。已來真言菩薩或現身往知足天上見慈氏菩薩。其所成就物者眾多無數。不可具陳○(云云)。若求事法中或求本尊悉地者。即取金或銀水精馬腦頗梨或白檀木等作法界塔印。即安七粒舍利骨。作法念誦三落叉滿。其檀上放大光明照愈哦者頂上。大得大悉地。形若七歲具足明貌證慈氏身。須臾之間往至十方世界一切知足天宮上見慈氏菩薩莽賀薩埵得摩頂授記作大佛事。遍十方世界分一身為無數身大作佛事。若干世界分身度眾生。無盡修行無盡成佛處慈氏宮珊瑚法堂廣作佛事。隨意自在○(云云)。若求如意寶瓶法者。取金銀乃至瓷瓶作瓶可受一升已來。即不著水滿盛白芥子并龍腦香安置本尊前。誦真言三十萬遍。從瓶口上所畫諸佛菩薩形像上諸天神王等形像上放大光明。照觸真言者身上即得寶瓶上悉地。其白芥子皆變為如意摩尼珠施與一切眾生。所求如意自在。寶瓶仙中為轉輪王。待慈氏如來下生為作第一會主。待賢劫千佛時皆作為轉輪王。千佛皆與授記。與千佛為應身。如是等悉地之法無量無數。不可具陳(云云)。若木剋作千佛印。若河海州上印沙為佛塔。剋木像印沙成塔。三十萬箇每佛每塔前誦真言一百八遍供養香花。一一如法念誦。最末後塔上放光明照觸愈[宜*以]者頂上。便得大悉地證得八地已來菩薩之身。須臾之間三千大千世界大火德天王能仁天主等并諸大威德天眾八十億俱胝天眾將諸寶臺寶蓋伎樂歌詠讚嘆迎將諸佛剎土廣作佛事。現世造十惡五逆罪人。作此印沙佛像塔像必得大悉地○(云云)。   慈氏菩薩略說愈哦法大三昧耶像悉地品第十。   復次我今略說成就慈氏大三昧耶像法。一依莽賀三昧耶像法一一如法或畫或繡或鑄金銀或剋白檀隨取一色如法而造。其像頂上安七粒舍利骨。一依如上持誦依法作成就○(云云)。欲求成就大悉地者亦得。依法上例如法念誦三十萬遍。於像頂上放大光明。或見像動眼睛轉便把於像中畫愈哦者處。即身騰空而往十方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一時分身皆觀一生補處慈氏菩薩摩頂授記說法。分身無量遍至十方一切世界六趣之中。皆應度之。若干眾生類無不度。不可具說○(云云)。門冬棗內豆黃白求桂心又加人參。右如上藥等各二兩。皆作細末。以白密和之。空腹頓服三彈丸。明日減服兩丸。後日即減但常服一丸。以棗湯及密人參等湯皆頂煎熟湯下之。服藥一劑神仙三十年。并服妙藥兩劑得四百五十年。第三服得五千五百年。第四服得四萬四千年。第五服得五億五千年。第六劑服與天地齊畢。此即名為服藥悉地○(云云)。   灌頂說法悟無生。   慈氏大日同一體。   □□奷□□□覷□□  一生菩薩即愈哦。   自心即是母地心。   母地即是慈氏尊。   三種無二元一體。   是故我求如實智。   中天三藏善無畏。   甘露飯王釋苗胤。   五十五殊十三臨。   任持烏馱釋國土。   十八捨位讓於兄。   度那蘭陀脫塵勞。   多聞博學七百數。   誦持一百五十藏。   大乘經論皆十萬。   棄捨多聞修妙藏。   祕密三藏及總持。   并解了義一萬偈。   明開七種諸聖教。   五明論悉無不通。   有一摩賀支那僧。   法號釋種善無畏。   純陀獻供最末後。   許可五部阿闍梨。   是故我今略教授。   未得許可猶未傳。   但求無上大悉地。   不從尊者口傳授。   輒與一句一偈者。   不但現世不悉地。   當來必獲無間獄。   願諸持念速悉地。   若人供養此人者。   供養慈氏同千佛。   是故我今盡歸命。   非持誦者所能傳。   已上下卷畢。   本雲永久六年四月二十五日書之。 ●●。 T76056701.gif (私雲。火輪尖端向下事又尊勝儀軌淨法界身中火輪向下△可見彼也。)。 (又雲。遍知院佛眼在內證雲時向上外用之時下向也云云可思合也云云)。   此軌中火輪尖方向下(云云)。能能可尋者也。   口傳雲。補處彌勒也大日也。補處三形五輪也。正覺尊形也。   大日也三形因分也。尊形果故也。都率天珊瑚形其五輪也。彌勒時五輪給事。深可思之。   慈氏菩薩上下畢。 溪嵐拾葉集(密部)。   愛染王法。私苗。   問。就愛染王法幾種習在之耶。答。二十重習在之也(云云)。一鬼宿。二形像。三五指量。四愛菩薩。五吒喜王。六平等王。七金剛王。八馬陰藏。九身色。十三目。十一獅子冠。十二頭毛。十三五古釣。十四首天帶。十五六牛。十六結跏。十七蓮華。十六寶瓶。十九愛染王法。二十愛染染愛別體同體。已上。   (堮恁^本師傳雲(宇治)五指量支度天蓋等三九法曼荼羅等(十二臂)羅計形白身像注藏文染愛印地匝雲愛染王佛眼佛母也(云云)。   第一鬼宿可書事。經雲。於日月鬼宿取淨白素絹畫愛染金剛諸佛雲。愛染王孫以鬼宿日曜可奉圖繪(云云)。或記雲。鬼宿者漢語也。梵雲布漉星合也。尤相應吉祥宿也。宿曜經雲。鬼宿所作皆吉(云云)。二十八宿中以此星為上。孔雀經雲。鬼宿能吉祥了。或抄雲。昔悉達太子踰淨飯王宮城入壇德山曰相當鬼宿直日也。其心有歟。或雲。取算術宿歟。   第二形像事。經曰。身色如日暉。住於熾盛輪。三目威怒觀。首肆師子冠。乃至蓮下有寶瓶。兩畔吐諸寶。七行偈經ヤэ。今暫依事多不載之。戒像一體(如常)別在之。右像弘法御筆(云云)。此像葉經說。左舉先德多分用之(珍海筆被三в下⑥。圖也)。日輪下無寶瓶。後圖加之。又像一體。禪林別在之。右尊形後入將來也。理趣經曼荼羅中在之。又大師御筆同之。但頭白也。以之為異。仍別不圖。法務御抄雲。高雄傳左第三手向外大圓物握(云云)。蓮花下無寶瓶(云云)。三井觀圓窺取獻大殿靜與阿闍梨見之由示(云云)。大師御作(云云)。或仁海本尊持日輪即入黃。彼像遍知院ヤэ。又宇治經藏大師御本尊在之。日中晝湯為日記雲。日輪大師相傳也。左лロУиワ給敬愛義也(云云)。宇治經藏目錄雲。愛染王弘法大師在唐日傳得歸朝間負來。又尊一體宇治平等院丈六像也。別在之。此尊佛後無日輪。火焰許也。左拳中出半持赤袋樣物也。位與雲。後三條院御本尊拳中有赤圓物(云云)。成尊進造(云云)。堮捅部C法務御抄雲。仁和寺圓堂傳持肉團。少圓肉也。又像一體(智證大師)別有之。右尊珍和尚傳雲。二手於頂上ヤンЪ持弓箭(法王御說)安養雲。射天像智證大師本尊(云云)以赤蓮。打之。慈愛義也。又像一體(惠運)月輪上七星ヤэ。右圖小野曼荼羅寺ヤэ。女禪寺請來(云云)。顯惠法印奉請之。又施願手在之。或天女同與願手諸尊通用也(云云)。御抄雲。大唐所圓之像種種不同。或持寶珠。或持人頭。有髻毛具足諸相(云云)。或持鉤。或持輪。或持甲冑。或持日輪(云云)。堮捅部C法勝寺圓堂尊坐角也。無瓶(云云)。又雲。像六體古今圖之。用否依人。或般若梵筐。或人全體。若印鎰。又兩手弓箭。又壽量品持之。又以磐石并師子為座。恐繁不圖之。   第三五指量事。口雲。鬼宿日曜為吉。經曰。取白檀香剋金剛愛染王五指為量等長帶於身藏。一切有情及諸剎利王攝伏。如奴僕(云云)。或人云。以穀木用御木(云云)。小野祕傳顯指五並為量(云云)。御抄雲。小野權僧正被用頭指故。有佐家運奉造女左指太可用左頭指(云云)。大僧都(嚴み)或女房頭指五重取用給(云云)。法務(寬み)丹後守惟方鑊令造二寸六分給了。口傳雲。行者左頭橫取之。雖有指大小五分(寬祐)六分歟。媔部C五指量。日記。可入御木之斷白檀事(云云)。長六寸廣三寸厚二寸五分。又略定御木同。木即身許也。長四寸廣三寸厚二寸。件白檀可買直物之事。又雲。可奉圖繪愛染王之日記可入御衣絹之事。長三尺七寸гУгэ定或等身五寸(云云)。疏五雲。凡一切量法皆用大拇指上節。側而相捻。是正數也(云云)。槙尾口決雲。指者大指初分上文稍廣所。是為指量也。義軌僧都雲。自大指爪際橫引迴謹用(一指七分也。三寸五分)。成尊白檀三寸五分ШШ。御抄雲。勝成阿闍梨可用大指量之由。故理趣房賴照授之(云云)。已上三寸五分證也。或雲。自大指至於小指五指量用(云云)。實勝雲。五指量愛染王奉造者手УンЮэ。天竺人手УンЮяг五寸許歟。然居Уン二寸五分可造。周世四寸也。者居Уン二寸也。二寸五分吉也(云云)。行者心中ヱотУю處大指量愛染有御思也。俊寬傳抄雲。愛染王愛菩薩也。大樂金剛即是貧欲即愛染心也。偏愛菩提習事不審也。答。一經中其證多之。經曰。三界世中天人王等敬愛悅字者●也。又修行法羯磨金剛愛言羅誡(云云)。印外縛進力針交並(云云)。是染愛根本印同也。又四臂五目四臂四足加四攝八供以十三尊曼УьЬЗ(云云)。種種異說多之(不能委述。云云)。   第五吒枳王事。御抄雲。愛染王即吒枳王也(云云)。唵樀枳吽弱。吒枳王真言愛染真言也私雲。吒枳王漢語也。可尋之。又平等王(云云)。勝成阿闍梨雲。吒枳王金剛王歟。金剛王軌可見之師雲。降三世有摘枳王名(云云)。三井山王院大師愛染王●●●一楨被渡。所謂彌勒大慈三昧尊觀音大悲行門士也。左右二三昧耶福智一雙也。艮坤二尊主伴一雙也。大日主不動使者也。巽乾二尊愛增一雙也。又樣或傳雲。其形四面。每面五古。所謂額一目左右本目下各一目。首載寶冠。髻如火焰。身白色小青色。四臂。左一手持弓上空。右一手持箭當胸間。左一手取彼。右一手持白蓮花打彼勢。四足。左二足上並右二足下垂。踏蓮花坐白蓮花俓日輪。彼坐下四面師子。四足下各踏蛇。其師子從口兩如意寶珠(云云)。又雲。右二像者智證大師御將來(云云)。又雲。曼荼羅在之。御抄雲。中尊如常降三世大威德無能勝善集金光寶藏善才四童子(云云)。   第六平等王事。小野口雲。平等王者愛染王也。吽摘枳吽惹真言是也。委曲地藏問法身讚可見之。不空譯。尋雲。以愛染王名平等王所見證據如何。般若寺僧正相續雲。愛菩薩變成閻王。右手持檀荼印左手持金。身赤肉色坐水中。此王殊除死難(云云)。真言●●●●●●●●●有歸命。檀荼印(外五古印)(堮悀瞗^地藏問法身讚心雲。降三世成金剛手。金剛手變成平等王。此焰魔王也(云云)口雲。降三世變成金剛薩埵。金剛薩埵者即愛染王故(云云)。●●●。或抄雲。以一面三目六臂像為中尊。加十臂大日兩臂尊不動大威德觀音彌勒寶幢劍龍為一曼荼羅。   已上延喜二十二年六月一日於般若寺傳之。   寬空右口傳。愛染王法次在之。二尊可有平等王名也。御抄雲。平等王炎魔王名也。祕祕。   第七金剛王事。   瑜祇經雲。此名金剛王頂中最勝名(口雲。愛染王金剛王一體也)。金剛王軌者愛染王軌也。東方愛菩提也。即吒枳王也(云云)。形像四臂別在之。金剛王軌雲。是五智金剛又變成本尊。身有四臂。上二住端箭勢。下右手仰當心。持金剛杵。下左手為金剛拳。安左腰側持金剛鈴。頻肩口微笑白色。載五佛冠緋裙天衣半跏坐月輪中蓮華上(云云)。又像。金剛頂要略念誦軌雲。觀彼前有阿字門。變成月輪中有斛字。化為金剛薩埵。硃砂也。四臂。二手弓箭。右一手持金剛杵。左一手執金剛鈴(云云)。次有金剛王金剛愛印真言可尋之。私雲。此形像與金剛王軌說同。彼為愛染王。彼為金剛薩埵(云云)。可尋之。   第八陰馬藏事。瑜祇經雲。爾時世尊復入馬陰藏三摩地。一切如來幽陰玄深寂靜熾然(云云)。觀佛三昧經雲。太子於其根處出日蓮花。其色紅白也。上一下二三花相連。花中亦有身根。如童子形。一一花上乃有無數大身菩薩。手執白蓮圍遶身根現。此名菩薩陰馬藏相(云云)。取意。   第九身色并熾盛輪事經雲。身色如日暉。住於熾盛輪(云云)。口雲。暉光也。赤色也(云云)。身色事。師雲。愛染王真實白色也。而憐愍眾生大悲心碎骨髓。大悲之淚遍身流紅。腐染故赤色(云云)。又雲。住極愛一子之地。一切眾生愍念。母一子。悲如。故身一一毛孔血出流。故身色赤也(云云)(見大經十五)。又雲。大悲慈勝諸佛血肉顯外。是敬愛色歟。經雲。能令一切見者皆生父母妻子相(云云)。   (堮捅部^御身赤白事。口雲。赤色胎藏大日。   五輪指量金剛界大日(云云)白色以白檀作之白色也。熾盛輪事。安養記雲。熾盛輪者日輪也。或十六尊愛菩薩可住月輪也。   第十三目事。經雲。三目威怒觀(云云)。三目或照見三界施故三品悉地。又伊字三點面上三目是不豎不橫義也。三目表三諦三身三學等(云云)。私雲。三智五眼開合異也。四眼二智萬像森然。佛眼種智真空冥寂光也示雲。三智三眼者照真諦。二眼者緣俗諦也(云云)。   第十一師子冠事。付那磨。經雲。首髻師子冠(云云)。疏雲。師子降伏煩惱涅槃義也。又雲。此尊解脫名無能過者也。解是師子住所一切百獸無能過(云云)。又佛眼八字等以師子為冠。是無怖畏自在義也。師雲。師子王一切畜類必如攝伏。此尊又一切眾生意欲悉滿事。載師子冠顯本誓也。非畜類師子。如來身也(云云)。口納○祈之時。所望事書入師子冠之內也師雲。調伏時赤色紙гДь薩男(某)敬愛迦跋也。惹吽ロワЪ入口本尊御口即師子冠口也書結五古印。百八反加持之。或大咒用之尤可也。 (堮恁^口傳雲。木像師子口入。繪像УぶтЪ師子口堜膉]。   第十二頭毛事。經雲。利毛忿怒形(云云)。利者其毛豎也。仁王經雲。身毛為豎呼聲大叩(云云)。忿怒顯順慈體顯逆怒心意也(云云)。師雲。師子奮迅之時者。一一毛髮豎。柔和之時者。一一毛悉垂也(云云)。   第十三五古鉤事。經雲。於五古鉤在於師子頂(云云)。   第十四首天帶事。經雲。五色花鬘垂。天帶覆(云云)。或雲。五色五部色五色界道。花髣佛莊嚴具也髣菩薩是也。天帶者天衣也。文選東京賦雲。夫君人者黈纊塞耳。注雲。以綿大如丸懸冠兩邊當耳不欲妄聞不急之意也。天帶山義也。   第十五六手事。第一二手。經雲。左手持金鈴右執五峰杵。儀形如薩埵安眾生界。口雲。鈴攝召義驚覺之義歡喜義奉送之義。五古寂照之義。又鈴三十七圓滿義。五古表薩埵(云云)。付傳法雲。持五智金剛振被。若鈴鐸驚長眠三有受法樂十方(云云)。安立眾生界安樂也。立者建立也。金剛頂經。盡遍眾生界喜愛一切安樂悅意(云云)。守護經雲。大慈大悲意自莊欲可持五種三形(云云)。同手作法師雲。彼手令持赤地錦袋。其內書入黃之上敬愛事。繪像其手ЬЪ付。又堨I之。所求事行也。只觀念斗用之。師雲。傳雲。赤地錦月輪中書字令持彼手(云云)。又雲。以水入鹽磨書寫也。右手蓮。經雲。右蓮如打勢者降伏之義也。經雲。一切靈心眾速無有疑(云云)。或抄雲。今尊不似餘法。雖為降伏令起慈悲。依之以智惠蓮令打破也(云云)。疏雲。蓮者理離染著(云云)。本流白蓮用之。又以赤蓮打之。又蓮花有五種義。周圓(息災)花葉(愛敬)臺實(增益)赤色(降伏)葉端(攝義古也云云)。以此蓮花荼吉尼鬼乃至一切眾悉打拂(云云)。   第十六結跏座事。經雲。作結跏趺座(云云)。不動等半跏座(云云)。餘明王用結跏座尤甚意也。   第十七蓮花座事。經雲。住於赤色蓮(云云)。   第十八寶瓶事。經雲。蓮下有寶瓶。兩畔吐諸寶(云云)。瓶種子。●●字成寶瓶(云云)。一字心地經。如意瓶。絹索紅吉祥瓶。歸度諸德瓶。又天瓶。如此種種異名在之。又是地天三摩耶形也。   第十九染愛王法事。種子●●羅哦記雲●●。開嚴安立眾生於聖道(云云)。法花經雲。未安全安(云云)。藥師經雲。畢竟安樂而建立之(云云)。此等文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依此等文者。眾生決定安立佛道。甚深(云云。堮捅部^。五古事五古向外者。顯樂眾本有五智也。上下十古十界悉具五智義也。第二二手。經雲。次左金剛弓。右執金剛箭。如射眾星。光能成大染法(云云)。弓箭即兩手相合射。厭離心能成愛染之義。明王非願顯速疾義。定惠均等之身會一如。一如即平等也。心得此自在名王(云云)。眾生見者。五道眾生名利佛種二乘小智眾生佛性如眾生(云云)。吳宿殊常人間。臂放大日大光射之義也。射照義。此明王定惠力光明無邊遍虛空界(云云)。雲。如來放光從阿鼻獄至有頂。天地洞明止觀日月戢重輝。天光陰不現(云云)。三光也。十住心論雲。日輪射眼放四光(云云)。寶鑑論雲。本覺內薰何光外射(云云)。宗鏡雲。射字取柯及果也。又弓有五種。成就義。箭有五種。速疾飛行必至所念敬愛義。委可見抄媔部C明王射光如流星(云云)。放箭如流果疾意也。第三二手氏氏持者加持之義也。經雲。左下手持彼右蓮如打勢。一切噁心眾速疾無有疑(云云)師雲。持彼者持所求事也。隨所明用之。●●人形三形人形杵。   第二十染愛愛染同異事。經雲。染愛品。爾時世尊復入馬陰藏三摩地(云云)。愛染品雲。爾時金剛菩薩自佛言。我今更說愛染王一切如來共成就雜法悉地等(云云)。又雲。兩頭二臂白色在之。左鈴右五古又雲。金剛薩埵一切諸佛母也。知大日染愛王金剛薩埵愛染也。非大日薩埵別。染愛愛染即二尊也(云云)。同一體事傳集雲。染愛王即愛染王也(云云)。祕密義雲。金剛薩埵妻愛染。二兩定惠義也(云云)。和合義也。   已上。   右鈔記者本朝八箇大阿闍梨所傳所令類集也。凡山家記錄中他異流祕事大事等悉記之(云云)。   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溪嵐拾葉集。 溪嵐拾葉集。   求聞持得名事。   明星事。   此法先蹤事。   乳事。   閼伽水事。   取水時分事。   散杖事。   道場莊嚴事。   香花事。   本尊安置事。   日數事。   念誦事。   行法數事。   出世本懷事。   行者用意事。   助修事。   念誦故實事。   證相事。   本書事。   相承私記事。   山門相承汀事。   東寺流汀事。   諸家日記事。   自他門行者相事。   已上目錄。 溪嵐拾葉集。   求聞持事。得名。   示雲。求者能求智體。以妙法為體。聞者所聞法體。以蓮花為體。持者憶持不妄。以經為體。故以妙法蓮花五字求聞持法為所詮也。付之有教相事相。所謂教相者。今求聞持法一代五時以說相為其相貌也。謂意者。壇上安牛乳最初頓說乳味得益也。次乳酪生蘇熟蘇醍醐次第五味調熟經法花入實此法法就相也。故檀上安置乳光明生。是即法花諸法實相遍照法界相表也次事相示雲。壇上安置乳祕密壇五位成就最初位也。依祕密加持力得五味調熟。五相成身五智圓滿全體也(云云)。   尋雲。以五智五相成身習證據如何。示雲。天台一處釋雲。以色受想行識五種為五時相貌(取意)謂意色法花嚴乳味。受者阿含酪味。想者方等生蘇。行者般若熟蘇。識者法花醍醐味也。   尋雲。真言教中以五時為五智證據有之乎如何。示雲。覺大師一處御釋雲。五時者五智所表也(文)。又雲。五蘊即是五分法身也。五分法身五智也(云云)。又雲。五大院先德釋雲。五蘊即是五分即是五智也(文)。深可思之。   尋雲。以求聞持真言為五時物體相雲何。示雲。真言體譯雲。南無(歸命)阿伽捨(花嚴乳味)揭婆耶(阿含酪味)唵阿利迦(方等生蘇)摩利慕利(般若熟蘇)娑婆訶(成就)。中央●(法花醍醐味也)私雲●字義法界不可得也(文)。示雲。求聞持真言以五時說行者一念接得相貌也。加之顯宗法門以五時接行者一念也。故一代五時法門行者心地品習也。凡一代不過八教。所謂化義四教化法四教。合為八教也。化法四教者三觀也。即三智也。三智現前必至五智圓滿位也。故名行者心地也。化儀四教者。五時者即以機入為本。機者必具五大五蘊。即是五智如來也。故一代五時法門行者色心二法於接盡也。三智者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也。   又示雲。諸佛教法雖廣顯密二法不出。凡顯教者。久遠下種王城得脫等雲。中間世世番番調熟調益經熟脫時分至。為一大事因緣。能化佛出世八相成道等唱給。其說法時分必經五時也。故經雲。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等。此即十方三世諸佛必說五時證據也。諸佛說法必為眾生開悟也。開悟得脫必顯五智如來也。所謂雖一念間也。開覺思必經五時時分。五時必五味濃淡也。五味必五智表事也(云云)。次密經意雲者。久遠下種雲ЬЪ非過去遠遠。一念本不生解大通結緣習也。故三千塵點雲ЬЪ非劫數長遠。指一念三妄執也。故天台釋雲。三千塵點者三惑所表也(云云)。故密教意。大通結緣者大日結緣習也。仍山王院大師釋雲。大通者大日也(云云)。所詮●字本不生理解即大日說教聞習也。只今值知識經卷本生理解了。理性大通結緣名也。此則自性法身說法三世超過儀式。深可思合之。   尋雲。法花經中大日說法相有之耶如何。示雲。山王院釋雲。經雲惠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此其證也。謂意惠日遍照義大聖大日也。故以此文大日異名釋給也。次久乃說是法者指久遠下種也。是又無始無終無近無遠三世超過大日說法。深可思合也又雲。示雲。顯宗觀心與真言瑜伽一致不二也。故天台一念五時與真言瑜伽五時一致不二也。故山家御釋雲。天台觀心與真言瑜伽不二冥一也(云云)。深可思合也。又雲。談天台觀心大事時。一座成佛半偈成道雲事。是則久遠下種王城得脫不向聞一偈一句處於開悟得脫也。是又真言教五相瑜伽心也。謂意於一念間盡三妄執於一座行法六度萬行圓滿也。入本尊瑜伽三魔地即身成佛也。故五相成身觀時。始自微心明終至於第五普賢滿月圓滿具足成佛得道也。所詮今求聞持法顯宗五味濃淡接行者一念五相成身圓滿法花入受開悟得脫相表示也。口傳(云云)。深可思合之也。又示雲。祕密壇深義雲者。初乳味●種子本有位也。第二酪味者●字東方發心位也。第三生蘇南方修行位也。●字也。第四熟蘇●字菩提成就位也。第五方便為究竟●字也。已上五點具足成就五大虛空藏位也(云云)。   尋雲。虛空藏菩薩者兩部曼荼羅中居何位耶示雲。胎藏界曼荼羅西方虛空藏院居給。金剛界曼荼羅南方寶生尊所具尊也。寶菩薩即是也。   尋雲。文殊虛空藏一體證據如何。示雲。虛空藏經雲。此菩薩是三世諸佛智母。一切眾生不請師友也(文)。文殊又請佛覺母所請師友也。深可思合之。加之文殊入海為龍女說法教化給。其時文殊今虛空藏菩薩求聞持真言授給。龍女此真言受持南方無垢成道唱。此即寶部三摩地入事表也。凡南方者寶部東方金剛部西方蓮花部中央佛部。此三部合不二平等三摩地住。故以南方名平等性智也。今虛空藏又福智圓滿本尊曼法圓備菩薩也。故以此菩薩為寶部本尊習乎。示雲。以兩部曼荼羅主天地時。胎藏因曼荼羅主地藏。金剛界果曼荼羅主虛空藏。金剛界即智門故文殊虛空藏一體也(云云)。   尋雲。付虛空藏三身九身習方如何。示雲。先法身三身者以寶生尊為法身。以虛空藏菩薩為報身。以如意輪為應身(已上)。次報身三身者。以虛空藏為法身。以如意輪為報身。以寶光菩薩為應身(已上)。次應身三身者。以如意輪為寶身。以寶光菩薩為報身。明星天子以為應身也(已上)。明星天子事。示雲。明星者理智相稱本源妙成就至極也。凡世界建立義談時以日月星宿三部大日習也。所謂日月兩部遍照大日也。星宿者不二妙成就本就本尊也。故求聞持行法時一一表示三摩耶皆是以不二平等為本。故不二妙成就明星天子以為本尊修行法然後本壇求聞持法修也(已上)。尋雲。明星天子有何功德耶示雲。明星天子者。丑終出寅時顯現也。其故丑時陰極黑闇。時分也。是即無明極際也。寅時陽始法性顯現表示也。所詮出生死黑闇法性并至表也(云云)。又雲。凡明星天子者暗暝夜出明相盡照也。所詮斷迷開悟出離生死表相也。凡真言教意以世間相常住法門為自性法身說法。故三光大子出現相併是三部大日全體也。深可思之。   一。先蹤事。示雲。高野大師於阿波國大瀧寺此法成就給。付之入唐已前相傳入唐以後相傳兩種有之。更可問之。次山家大師山門虛空藏尾修給也。出香爐灰中現佛舍利仍得悉地給。次覺大師於安房國清澄寺得悉地給。彼寺大師御建立也。明星來下閼伽井有之。於此寺修此法者無不得悉地也(云云)。次慈惠大師應和宗論時於仰木莊高日寺此法成就給。次行曉和尚於相模國朝日寺此法成就給。次葉上僧正於備中四相裡日應寺修此法成就給。此外自他門明匠等悉依此法得證理給。不遑註記。   一。乳事。示雲。東寺山門兩流共用牛乳事如常(云云)。付山門流葉上僧正祕乳在之。是如秋八月霧○口傳(云云)。又雲。或人相傳雲。若乳及闕如者用桑乳(云云)。又傳雲。乳及闕如以閼伽水可用乳。其中入白米(云云)。又雲。祕傳雲。不得乳時可安置佛舍利(云云)。已上口傳相承也。委細更可問之。   一。閼伽水事。示雲。求聞持法取水作法最極祕事也。灌頂一箇大事有之口傳(云云)。又雲。凡閼伽水者先可用靈地水也。相應靈地水細細不得取。先以吉日良辰取靈地水。假令百日行法每日閼伽水入加入加可用之也。靈地水者。或悉地成就之地。或明星來下之地。或明星寫影閼伽水(云云)。   一。取水時分事。示雲。丑終寅一點可取之也。凡寅時者龍神吐水時分也。仍難陀跋難陀二龍居須彌最底大海底吐水也。故寅初成大海水生波音發也。水生時如花開。故水花Дヱ雲也。花水供因緣是起又雲。葉上僧正傳雲。漉水祕決雲一卷祕鈔有之。情非情依正萬法自水輪無不生。●字法界種子深可思之。所詮漉水灌頂大事也。   一。散杖事(私雲。乳散杖事)。示雲。梅枝等用之。東寺山門如常又雲。乳ロヱ散杖常散杖如七寸切用之。又葉上僧正祕傳最極大事。行者生氣養者方行。桑木一年立杖иヱиヱЬЁЪ無疵立。行者福德方向刀不用手折。半如寶劍造半如柄造柄端寶珠造也。以是乳散杖用之。此即此尊福智相應三昧耶形也。口傳(云云)。甚深甚深。T76057301.gif尋雲。何故用桑木乎。示雲。覺大師御釋雲。過去久遠菩提樹彌陀相應緣木也(云云)。謂意者桑字四十八書也。所詮西方風大方。桑又風大所成靈木也。西方又妙觀察智智門也。旁以相應靈木也。仍用之。用桑乳此義依也(云云)。   一。道場莊嚴事。示雲。方三尺五寸柏檀。指其上方一尺八寸柏乳壇安。其中心安乳器(云云)。又示雲。壇上梢葉敷(云云)。或桑葉敷也(云云)。又葉上流祕傳雲。乳壇侄一尺八寸圓輪造。其迴三十六禽形像畫。其中二十八宿形像畫(云云)。尋雲。見儀軌文。一方木曼荼羅安(云云)。然何圓壇造之乎示雲。難勢尤可然。但葉上流口傳意雲者。一方木曼荼羅安雲者。凡曼荼羅者此輪圓具足翻故圓形造之。是則萬法圓備十界皆成意也。大壇地輪。表故方形造之。小壇天曼荼羅表故圓形造之。口傳(云云)。又示雲。此圓形木曼荼羅中心黃皮皮以侄七寸月輪形造敷之。此月輪中心乳器案也尋雲。何故必用柏木乎。示雲。此尊儀軌雲。此法用柏為相應緣木。謂凡柏者五種相應靈木故。不可限此尊餘尊可通用也。別謂之。柏者其色黃色也。定惠均等色故用之也(云云)。凡以栴檀佛像造此意也。邊土無栴檀。其代用柏木也(云云)。   一。香花事示雲。香用白檀或柏抹用之也。花柏葉用也。無柏處餅_гЙ⑥花供花用也(云云)。最極祕供也(云云)。   一。本尊安置事。示雲。本尊西向行者東向。本壇北ыЙЪ安之。脅壇明星天子壇南ыЙЪ安之也。凡明星天子供時別不安本尊。窗ヤンЪ直對生身明星奉供之。求聞持行法別無神供。但以明星天子供擬神供也(云云)。明星供窗ヤンУюロ故風引。但гчгчЬ供窗УЪぶ本壇移也(云云)。又雲。示雲。此法行相始終風引故風病發也。故物狂成事有之也。相構相構出入之時。風病治良藥。可服也(云云)。   一。日數事。示雲。上根機百日。中根五十日。下根三十五日也(云云)。   一。念誦事。示雲。百日行法每日一萬反。或三時或二時正念誦間折當念誦也。次五十日三十五日其行法數折當可數反也。   一。念誦故實事。示雲。或祕傳雲。出息南謨阿迦捨揭婆耶(台藏義出息)。唵阿利迦磨利慕利娑婆賀(入息金界)。如此出入息折當本尊真言行者一念必得悉地成就也。凡此法念誦行住坐臥悉住本尊三摩地不可交他事。此法別時異時行法成就念誦故。必深行阿闍梨可修此法也。故四種念誦中先念誦成就後可修此法也。先修滅罪法無障無難成後可修行也。故儀軌雲。或可修上廁法(文)。是為滅罪也。或又可行壇施(文)。是福業成就也。能修前方便然後可入此法修行三摩地也(云云)。不然者初心始行者必障礙赴也。強非此法失也(云云)。凡此法一一表事皆灌頂事相也。故深行之大阿闍梨成可修行法也。未灌頂者非所修也。凡諸佛出世本懷為一大事因緣也。一大事因緣者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為也。知見二字定惠二法福智二嚴也。此福智圓滿體以虛空藏菩薩為自體也。故三世諸佛以定惠滿足為體。十方之薩埵以福智二嚴為所詮也。故釋尊多百千劫修行以此求聞持一座行法習盡也。故薄福底下凡夫非滅罪生善難得其證理。然而此尊神咒功能甚深故必成悉地也(云云)。   一。行法數之事。示雲。儀軌雲。此法七度修習之必得悉地。尋雲。何故此法七度行之乎。示雲。此法寶部行法故也。又南方七識方故也(云云)。故此法成就時七寶圓滿也。   一。出世本懷事。私雲。因御物語雲。經雲。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文)。釋雲。若有眾生無佛知見。何處論開。當知佛之知見蘊在眾生也(文)。心要雲。於唸唸中止觀現前。觀名佛知。止名佛見(文)。   一。行者用意事。示雲。先畢竟空寂妙理開覺於心地可離著相也。其故此法頓法故。一期行法中於經四味調熟一代五時之時分經盡也。故宿惡赴來行業妨也。或內魔起心內三毒煩惱等也。或外魔發來。所謂常隨魔等內眷屬也。或外人等障難也。如此內外障難發時住本不生觀不可驚動也。界內業煩惱盡。界外塵沙障難發。塵沙惑障除。無明細惑障難起。此時第六天魔王示現生留難也。如此因果斷證法門如教相所談能能可信知解了者也。不然者為魔障被障礙不得悉地也(文)(云云)。又示雲。凡教相所談者止觀等所明十境互發相能能可解了也(云云)。又雲。於我朝此法修行之者種種異相感被障礙事端多。少少記之。所詮或行者此法修時。大海水鹽滿來先道場外滿。次道場內浪入。行者與本尊之外悉大浪立來打。其時行者此相驚捨行法逃去。然時後立返見時水無波無(云云)。又雲。或行者此法修時。明星拜見窗間死人首現來暫大成道場內充滿。散杖迴無所。此相驚捨行法逃去。或行者此法修時。當結願時露地儀式成。其時肉付馬Зб乳器上③УЙэ。ンДワ事肝腸Ь⑥З。其時行者起取之遠捨之。為之被妨行法畢(文)。又或行者此法行之時。壇上乾糞雨ンэ。為去之佛壇西寄北寄程行法被妨畢。又或行者修此法時。當結願時明星拜見之窗鳶飛來於壇上羽打ンэ。仍乳打ヵпЁЪ妨行法ンэ。又或行者修此法之時。黑犬馳入乳吸飧畢。或女境來妨行者。或盜賊來妨行法。或客來成妨。或內眷屬成妨。或被障家業等。如此留難不可勝鬥。不遑註記之。又示雲。疑如覺津雲。障礙發悉地先相。故止觀雲。十境所斷惑。十乘能觀智。障發必智可發故也(云云。取意)。謂意六弊堣賓蛈p雲。十境者欲覺發時先十境現前也。所以十乘堣]。故十境發程機覺近付也。凡道者雲來生惡令不生故。發心已後噁心不造也。故所發障礙皆先生宿執發也。多生廣劫間所執發故業故。新新所發業其故業其最大也。止觀雲。夫無間業者動而不動拔而不出(文)。弘雲。於一念心以定手動之以惠手拔之(文)。故業欲滅苦別故障礙發也。此障發時猛利強盛信心發宿惡懺悔重誓願發修習。必定悉地得也。障即德故也。止觀雲。染體自虛本名滅。故妙體滅不立除名。障體即德不待轉除。故雲生即無生(文)。此文圓教斷惑習至極甚深文也。又雲。唯除實相餘皆魔事(文)。謂意凡實相者以真如不思議妙理為體。以而二情隔為魔事。又雲。心外境存為魔事。以覺知一心為實相故。或行者此法修。豬來土鼻以行者座堀У⑥Ёンэ。此僧Зヱчロ物ЯЪ有ンю間。豬鼻бЦШфЪ膝бЦロёЪ行法ЁгЪфэЬ思Уэンяг。我首壇下⑥ЁロヨЪ我手хШЪ我鼻бЦШфУэンэ。比興次第也。是則宿殃被障礙或念想分別被障礙也。外障礙來非。只一念妄心依也。能能可令信知者也。   一。助修事。示雲。此法以深行阿闍梨可令助修也。為不發障礙也。助咒必軍荼利印明可用也(云云)。師物語雲。或人此法修ンюЯ。百日行法中五十日半成時。道場內有大海。大海內現補陀落山。山內有宮殿。宮殿內有蓮花。蓮華內坐觀音。蓮花部部類眷屬乃至無量人天大會現前。其時行者歡喜落淚悉地成就之思生。以此事師申。其時道場傍坐見之師見時。如此相不現前。師退出即時淨土現前。ンэ弟子此事師範奉向。是無始故業現起行者行業為障礙也。仍此法修時。深行大阿闍梨道場傍置可令護念也(云云)。是隨分故實也(云云)。   一。念誦故實事。示雲。此法念誦晝夜不斷是誦故。舌Зヱт口ШヱуЪ誦不明事。又師雲。或行者此法修ンюЯ。真言忘徒日數送。行法不成者有。一師口傳如字道場觀此真言書本尊傍可懸也。見此真言為思出也。   一。證相事。示雲。此法福智圓滿祕法。故福德相先現前。或壇上白米湧出或閼伽桶內白米現前。如此相出現時不可成著相。又示雲。壇上安置乳光明生湧時。以手乳器當時。ヤШヱЁЪ手不當魔相也。ёчьロЯЁЪ乳桶成就相也。如此證相出現時不可成著相。執心著相ヤяг必為魔被障礙也。能能可用意事也。故大日經疏雲。有相悉地現前時。可觀十緣生句(文)。深可思之。又雲。凡此法悉地以憶持不忘為所詮。故名求聞持。付之邪正有之。設雖備憶持不忘德。無慈悲心邪見興行。非成就相也。能能可用意也。所詮正法成就證相無相無念成畢大慈大悲願示現前。悉地成就證相也。深可思之。因物語雲。或行者師弟相共此法修ンюЯ。師信智具足行者既及數箇度。弟子薄學淺智者初心始學行者也。而百日行法五十日計成ンюЯ。每度行法乳湧。以之師申。師聞之呵責雲。汝未至。弟子立腹雲。宿習開發事不可依師弟。悉地成就不可初心後心。凡此法以乳湧為成就相。乳既湧上成就時節來雲。結願了破壇ンэ。扶佐檀那致信心令歸敬ンэ。檀那德人後室Юэンю間。與彼合體富貴自在也。然付萬事障礙出來無程貧窮成ンэ。仍令離別不知行方逐電ンэ。是即有相小悉地大菩薩障也。能能可用意事也。又示雲。凡悉地成就法者。付滅罪生善沙汰事也。仍付真言加持力無始故業消滅性德本具妙理顯為悉地成就相也。故高野大師御釋雲。真言不思議觀誦無明除。一字含千理即身證法如。故行者依行法念誦功力無相無念觀成行ヵЛ法證理ヤя。心地ДЮロь本凡夫有相悉地感得著心熾盛。魔被執縳冥罰蒙。可知也(云云)。又示雲。真言師Уь⑦人必可修此法也。Дяг高祖大師始代代明匠無不此法。相構相構為因緣可修此法也。今日大聖世尊出世為一大事因緣說法利生給。其所被機鹿苑證果聲聞也。此聲聞證果一切眾生開悟得脫表也。此聲聞未來無數劫記□預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成道可唱證處。龍女南方無垢成道可唱也。而龍女於海中預文殊教化一乘覺開。其海中法花如前言今求聞持真言是也。此真言誦持南方無垢成道唱。南方無垢成道者。五相三密行相也。顯宗意。南方不二平等方。平等大會法花為表南方成道雲也。密教意。南方平等性智理智不二寶部三摩地也。此定惠瑜伽內證理葉開悟故。南方無垢成道雲也。又示雲。南方修行方●字方也。●字必離塵垢義具故無垢界成道名也。又示雲。成佛必依修行劫。修行必離煩惱塵垢。離塵垢必得道證理也。所詮斷迷開悟斷惑證理滅罪生善等義顯為名無垢界成道也。所詮今龍女成道求聞持事相祕事也相傳也。顯宗成道龍女成道極。真言教即身成佛龍女南方無垢成道顯。又示雲。上自三世諸佛至一切眾生。出離生死開悟得脫雲。必以龍女成道習究也。凡大海者生死苦海表。鷲峰者法性難動山表。故經雲。從於大海沙竭羅龍王宮自然湧出詣靈鷲山(文)。是生死大海出法性鷲峰詣事說也。師口傳雲。此法修行時道場內大海水觀行業妨。其由此法寶部祕法馱都根元也。其所證雲。●一字極。●字即如意寶珠種子也。故以南方灌頂智法習也。仍悉地成就近付時無垢故業現起大海水成行菩薩妨也。如此相現前時。無垢罪障懺悔猛利強盛信心發。必悉地成就也(云云)。又示雲。此法修行時。火事發留難成也。其由。此法南方寶生尊知火宰故。●字智門開時。無始古業發火事出現行業妨。如此相現前時不可驚動。猛利強盛信心起。必得悉地成就(云云)。又示雲。此法修行之時。男女色慾發來行業妨也。其故凡真言教意一切眾生胎內五位成就位。гУьロДИЁЪ本覺顯證如來自性法身當體也開顯以祕密壇五位成就習也。是則五相成身觀也。如此祕密智生時。無始故業現前行業妨也。故薄學淺智行者當世多世間落墮併依是等義也。如此相現前時。無始罪障懺悔猛利強盛信心發修習。必得悉地成就。能能可有用意事也。已上此三箇條諸障礙中最第一也。障礙成時留難第一也。悉地成就時此三事法門最上也。祕密至極也。自兼學得之。可令用意事共也。甚深甚深。   一。本書事。能滿虛空藏經。問儀軌。弘法大師御流相承記二卷。同私口傳等。已上。山門相承私記口傳等有之。覺大師私記。池上私記。大原私記。明星天子私記口傳等。葉上僧正悉地成就決七帖。明星天子圖口傳等。三十六禽圖。二十八宿圖已上。山門流求聞持灌頂祕法東寺流同灌頂祕決等諸家日記等。自他門行者行物語等有之。   已上大概記之。   溪嵐拾葉集(求聞持)。   正和五年丙辰四月二日。於天台山黑谷清龍寺慈眼房為求聞持修行用意任師說記之耳。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永和戊午正月一日。於上野州世良田山長樂寺普光庵為令法久住書之畢。   遍照金剛了義(六十四歲)。   遍照金剛了宴。   於時天文四(乙未)於同寺真言院義慶大和尚傳受之砌。日日御本給書之。   求法明朝。   五大虛空藏。 T76057601.gif 五大虛空藏者。聚無盡法界諸尊則此為五尊。   元祿十四年十月三日校對本尾雲。   永正六年(己巳)五月九日白囑澄源了比丘和秋。   又五日校對本尾(雲)。   永亨七二月二十七。靜玄。   常州下妻莊黑子千妙寺書之。法印亮禪於時延德四年(壬子)七月二日。於千妙寺別當坊書寫之畢。亮心。   又七日校對本尾雲。   嘉吉元(辛酉)七月十九日書寫了。招蓮又九日校對本尾雲。   天文十八己酉。於大平山求聞持修行砌。賜圓融房亮範御本書寫了。千妙寺十乘坊亮曉。   右五本皆日光山所藏本也。法印實觀。   十五年壬午春二月十日重閱。 溪嵐拾葉集。   一。五祕密事。示雲。說者依三經也。一五祕密儀軌。二理趣經。三瑜祇經也。故此三經同位習也。印直言軌五□梗露□礹□□□□飀□  一。此五祕密者。真言一字即身成佛手本。大阿闍梨四威儀密行也。細釋為上根五祕密說。五祕密經也。為中根者十七尊說。理趣經也。為下根廣三十七尊說。瑜祇經也。雖然委細口傳時者。只行者一人所具一五祕密也。其義分明。東方欲菩薩行者初念。南方觸菩薩第二念相續物分別位也。修行分觸義可思合之。第三念相續是非知極位西方愛菩薩雲。必無念成位慢菩薩名。是顯宗意此四位分別心加五祕密雲也。此五祕密悟能覺智五智五佛詞Шロデ名也。知五智五佛五祕密一法事聞畢。上根如此證時。自身所具五祕密法界諸法所具五祕密同一性觀成時真言教相重成佛也。其非情以難時。梅生出始位欲菩薩雲。其生長位觸菩薩雲。其果熟位愛菩薩雲。其木必滅歸慢菩薩雲。其本性所具理中央金剛薩埵雲也。若造作物雲。備令疊欲指位欲菩薩雲。正指位觸菩薩雲。此祕藏領納位愛菩薩雲。其後滅歸位慢菩薩雲也。其所具妙理金剛薩埵雲也。如此一切有情非情見五智如來說法雲也。已上淺略分畢。   一。深祕雲者八葉九尊雲者四佛者如前。欲等四菩薩補處四菩薩者此欲等本有配四菩薩雲也。所詮我等所具五智祕密。本有修生雲數八葉九尊雲也。示雲。深密先淺略非情草木奇欲觸愛慢事雲Шюロ。此深祕重曼荼羅八葉九尊我等所具欲觸愛慢四親近雲顯也。其故大日四佛四菩薩。四佛大日望因也。大日果也。又四佛四菩薩望。四佛果也四菩薩因也。仍此因果互具ヤю形即欲觸愛慢具Ую我等行住座臥四威儀也雲也(云云)。   一。祕事深祕雲之者。此九尊置東方者。本有許數薩王愛喜雲。四方四佛如此四菩薩加故雲十七尊也。加自證故也。所詮是行者一人所具欲等四菩薩四處數四四十六也。加自證分十七尊也。知只一五祕密也。理趣經十七段此十七尊說也。故此經段段四宛位舉說。是欲等四菩薩也。經校合可見之也。示雲。此祕中深祕。先深祕猶五祕密гロэ⑥出事出重。漸十七尊釋出凡夫所具姿顯故。先重猶深也。然而凡夫所具事來聞之(云云)。   一。祕祕中深祕三十七尊名。行者一人有四處住欲等四菩薩數四九三十六也。加自證三十七尊雲也。知是所落居者只一人所具一五祕密也。   已上瑜祇經說也(云云)。示雲。此重三十七尊顯應法界曼荼羅顯故。漸凡夫所謂聞也。所詮是行者一身備雲斷也(云云)。 一。如此習取愛染所說一五祕密知行者行住座臥四威儀行法也。如此觀智德知時萬法自體迷情滅方內護摩雲也。故愛染滅罪生善二德內護摩內作業灌頂雲也。   已上是真言中名目也。雲例一向顯教分齊也。   一。此五祕密以真言本分雲時。欲時左右指舉。是不捨大欲義也。觸時兩拳合小指鉤結是觸義也。修行雲者是非分別位也。觸薩埵也。愛時兩風指鉤結。執著不捨離義也慢時兩手舉振事。奇捨義也。出三形時者。鉤索鎖鈴四形也。中央時此四悟覺心加五祕密雲故。此分以阿闍梨內證行也。此義瑜祇經中四行接品說。是欲等四菩薩也。   一。是五□本□□診□□□□□騖饜□歷□□穠馜囊埤□□觀褉訏騖飀□見□□飀□□椿部慼慼毅謘慼戮孛S□騖飀□練餛□騖餛□□□橢觀稿礸□覕埤□粿□覅□糖□□□□祰□□□□w□饈樖饟妘魯□□□秶□□□□□□鶤耙□□兣□□□□貨□嵣□   已上五祕密真言本分是也。   一。此真言瑜祇經雖有重重●一字也。故十二品真言中一一●字一字說事此意也。此字義釋。本字●字也。●字因不可得字也。因者善惡二因也。金胎二義也。又風輪也。風輪者西方敬愛三形愛染。又西方愛菩薩也。可思合。上主然西方妙觀察智兩部不二智說智也。下點者損滅點也。愛染智被照諸法皆五祕密一法成時。其情滅損減義也。瑜祇經秋八月霧崩細定說是也。漸如八月ДデУю夜月光被照霧足金色見事。愛染智惠被照五祕密一德成愆也。又射眾生光雲事。日月大光被照諸星光失如。愛染五祕密被照五祕密一德成事喻也。是損減點義也。又滅罪義也(云云)。已上種子了。   一。此印真言於瑜祇經習。序品。大羯磨印結一字心密言滿(云云)。此印三國相傳五□褓□□□妀祤禗姿□□□□□□□馜飀□□送□橛槄檢□□□露□襼□□馘G□奈奏□□飀□□殺□□□□□□□□□椹□觜滿撓堙慼慼慼慼慼滿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滿憐C糖□□  一。本地身真言者。真言本分顯宗上所談也。一息災。二敬愛。三增益。四降伏也。初息災者成就不闕義也。三形圓形也。一切法界圓形我是不闕本圓滿形也。Ювэ居方息災本有真言雲也。一切法界圓形此中接也。五輪中水輪方北方無所作圓形方也。色白色無有惱色也。五部中佛部五智中中央大日也。一切方色形天然義知息災三形說法雲也。二敬愛者。執著不捨義也。形長形。長形物執著以為義。網等以可知。一切法界異形物我是物ロьтヤЁЪ外不遣持Ювэ居方愛敬中蓮花部五佛中觀音方西秋方也。秋一切物熟受愛方也。色赤色草熟色也。一切色方等滅如此見敬愛說法雲也。三增益者。始生義也。出生義形方形●字大地形也。大地物始生義持故。一切方形物我是始生義持Ювэ④Ую方增益三形說法雲。一切世間方形物此中接可見。方東方始生物方故也。色黃色。一切種子始具。破中黃色成其後各別色成也。五輪中地輪五部中寶部五智中大圓境智。一切皆方色形持義分照見增益三形說法雲也。四降伏者。破滅義也。形三角也。一切ЬロэУю物我此物摧Дヱ義持Ювэヤьгя④Ую方降伏三形說法雲也。色黑色。愁歎色也。方南方修行滅罪義也。五輪中火輪。火滅義故也。五部中金剛部。如此一切方色形等以法界見降伏形說法雲也。已上真言本分本地身說法畢。以此重顯教上所談雲也。說法者身內德顯。今四種三形身內德Ювэ④Ую⑥。如來轉說三密修行說給故。本地合時無雲甲斐真言也。   一。此外鉤召延命二法有。雖有此二法。別三形法界不顯故。息災中說開也。   一。五輪中空輪口決者出之二義。大修以心法習大日時圓形出給。如意寶珠習時。寶形出給。故其證據。大師高野鐵塔下長五尺廣四寸劍。箱入堀出給。此劍三□梓□楏□□鶨□孱□^¥嶡□□□□□若□□□□ゲ□□□□□間慼情慼慼慼慼間慝入□孩覃r|□□□□□□□□□□韣¥□諦漦□笲□譏□□□□□□□邪§麥□□□耦□□楫□□妦兣¥□訐□□□訐□葷□韣|□匣楫□藎□晃韣¥□□□匡□□|s邥□鍤□艨□警q韣□□□□□□笲□□谾N¥粵芥□訐□墣□   一。此劍決者。總劍者過去七佛智也。又釋尊九代祖師也。文殊三形故也。大塔雲者。法界五輪智開義也。仍是堀出雲也。五輪者前四種法三形顯也。六龍者此五輪迷六道眾生也。故黑色之迷義也。六輪者六道輪迴也。箱入者廣雲者法界塔婆也。縮之時者五尺身也。實事此劍南天鐵塔開義劍堀出雲也。已上真言本分四種法外無也。五輪以真言本分事可思合。弘法大師稻荷峰三五輪立給。由緒有事上四種法可思合也。示雲。過去七佛智劍事一段最祕灌頂有之。別可習之。   一。如法愛染祕法事。示雲。如法愛染者五祕密異名也。愛染行法五祕密共十七尊以為眷屬。但普通非。大日智拳印用以如法愛染雲也。咒大咒也。小中二種。印外五□椹□□□□□□□□秶□□診□□妀祤禗壂□彊□□□□□□□魯□□□肋□穠泥雜□□□□□□□□□妄□□□診□□□□槶□鷺□□□韣§貥□□驉╮慼慼撩禍v□□韣|□麥□□¥姨□□ザ□韣¥ゴゴ□□□|□姨□□シ豥□蕁□|□ゴ悅□□N窨□膨□コ韱□□□□□ 已上次第五祕密次第也(三密說祕事也云云)。已上五祕密畢。   一。如法愛染法事(付舍利)。東寺流雲。此事東寺一流大事也。天台流所無之也(云云)。凡如法愛染法者如意寶珠安置行祕曲也。故雲如法愛染法也。加之事相如意寶珠建立事天台流無之也(云云)。御遺告七箇條隨一能作經如意寶珠此事也(云云)。又雲。東寺流大愛染法雲事有之。今如法愛染法是也。天台如法佛眼法名。所詮一致也。尊替名主替斗也。予兩流兼學。其底一雲事知。   尋雲。天台流●●法有之乎。答。東寺舍利法●●名。極祕事故名字祕藏後七月法名。如法愛染法一體也。天台流熾盛光法名。東寺大愛染天台流大熾盛光法一致也。熾盛光法者所詮●●法也。愛染王如意寶珠熾盛光法三摩地出生。應知一致也雲事。   尋雲。山門有舍利法證據如何。答。總持院建立其證也。右方熾盛光堂左方佛眼堂中間不二塔婆建立。佛舍利致安置為賴願。每年舍利會被勤行其證也(云云)。一義雲。山家大師於北谷虛空藏庵令修五大虛空藏法時。香爐中佛舍利感得給。委細本傳有之。可尋也(云云)。又雲。根本大師於高雄寺法花會被始行之時。清瀧明神一顆寶珠奉獻大師。其為體龍女我獻寶珠世尊納受雲如。其所獻寶珠西塔寶幢院雙輪樘安置給。此雙輪樘三國相承大事餘處分施。所詮舍利法大事也。口傳(云云)。又雲。我山中堂建立即是舍利法祕事也。佛眼金輪安鎮熾盛光全是舍利法也。已上記錄相承口傳也(云云)。   尋雲。如東寺相承山門流事相如意珠建立義有之乎。答。可有之。所謂如意寶珠者舍利法大事也。普賢延命入三摩地菩薩捻香祕事。又如法佛眼習事。又戒法相承大事等。寶珠建立事相也。不知案內東寺法師等難勢不足言也。示雲。我山中堂者。吾山三種中堂有之。其三學中也。然而我山中堂總名得戒壇院也。其故顯密戒三學共有之。先是分別時。真言定習止觀惠習。其上戒定惠不二習故總名顯也。已上。又雲。葉上僧正穴太流明匠也。為寶珠建立相應物尋故。被入唐其祕曲口傳(云云)。   尋雲。以佛舍利號寶珠其證如何。答。都率先德龍女。我獻寶珠事分古佛舍利海中來雲。又鑑真和尚戒珠荷來雲。覺大師戒珠懷來雲。皆是佛舍利寶珠名給(云云)。   尋雲。慈鎮和尚三昧流嫡流也。舍利法不知之間植西行法師傳受給。如何。答。和尚是雖為三昧嫡流。鳥羽院第七宮覺快親王十七歲早逝之間。灌頂大事等多以絕。Дяг舍利法втЯ非。祕密灌頂第五三摩耶等無傳受之間。伯耆大山基好被召。觀性法橋以傳受給。和上舍利法不知給ЬЪ山門舍利法無不雲事也(云云)。因物語雲。西行法師參和尚申歌被遊者舍利法可奉授也(云云)仍和尚詠雲。   Хгчию七вчЁ①вユиУЗワ。   ロンЪх六втХЯロлЗЮ。   Ь被遊。舍利法傳受給。世間□遊如此。然而彼流舍利法習大事有之。報恩講作法雲事有之。是舍利講次第也。彼流有沙汰。和尚與觀性法橋申談之作給лэ(云云)。   一。愛染王習平等王事。示雲。平等王者閻魔王也。顯宗雲地藏所具。密教習愛染王所具也。白川院御代造立閻魔王建伽藍安置之。此號平等王院。彼閻魔王形像大體如愛染王說。●●王習閻魔王時。持彼手金持頭骨。是名人頭幢也(已上般若寺口傳也云云)。   問。平等王名義如何。答。閻魔王住生死涅槃兩際記善惡示輕重。愛染王第八識上所現體相也。第八識染淨真妄總識也。閻魔愛染共第八識所具故雲平等王也。●●王持彼手第八識也。閻魔王淨頗梨鏡又第八識所具也。人頭幢切頸則死。頭者魂也。可思之。持彼拳中持一切所求物。一切所求心即第八識中熏之。仍第八識即持彼手也(云云)。已上。   一。雜法悉地事。示雲。彼經愛染王法四種法成就相明。成一種時四種同時成就故。雜法悉地雲也(云云)。此雜法悉地愛染王明功力故也。甚深(云云)。   一。愛染王法者以山門為本事。或雲(澄禪)世間天台流無愛染法。東寺流委悉也(云云)。此事不然。東寺五大院修行法以為祕曲。其故五大院以前東寺總以愛染祕決無之。上古只愛染法大阿闍梨自證法不及顯露沙汰也。覺●乃至道範以後愛染法賞翫披露。所詮以五大院為內證。如此沙汰。仍以東寺祕決山門用事不可有子細事也(云云)。   一。人形杵事。師雲。東寺最圓阿闍梨雲。偽物也。但我師用之。大師御時ヤэンюЬ見。真雅僧正御目六之中。金銅人形杵一枝注之。又此三宮御經藏一身兩頭像繪畫有。又杵人形杵同繪畫有。   已上仁平四年六月八日記之。   和雲。山門法性房人形行有之。金銅也。今本院西谷普門房現在(云云)。又雲。金剛壽院座主持金剛人形杵在之。顯露也。被取隱ンэ(云云)。   愛染王彌勒菩薩內證不二事。口雲。通達菩提心者。彌勒法習知(云云)。非彌勒力士(云云)。寂圓入道菩提心抄中有之(云云)。如教修行法(彌勒)祕中祕決。不可書之(云云)。有相大日彌勒菩提心愛樂無相大日愛染王大菩提心彌勒(云云)。   溪嵐拾葉集。   古人云。   菩提得否。依智慧淺深生死縛脫。依禪定有無才覺有無。依稽古淺深人倫信誹。任滅罪有無。   一。地主權現號天照太神事天社。昔者號國狹杵尊。國津社。今者稱小比叡宮(云云)。 一。天巖戶緣起事。素盞烏尊犯天津罪時。天照太神成嗔而天巖戶閉給。天下闇冥也。爰八百萬神達成悲燒庭火致神樂。   下賀茂(御祖大明神雲祕事ヤю也。天照太神父御前母云云習也)。   上賀茂。全分天照太神習也。   貴布稱。全體賀茂習也。   元祿十五年壬午六月五日。   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文殊法。私苗。   師雲。六樣奉沙汰畢。文殊私密。文殊五字。文殊六字。一髻文殊。文殊一字。文殊滅婬欲。   一。本書事。金剛頂瑜伽文殊師利菩薩五字經。金剛頂超勝三界經說文殊師利菩薩說密真言。文殊師利菩薩根本大教王金翅鳥王品一卷。   一文殊祕密事。祕密真言●●●●●二種樣也。師曰。此祕密法者以受此真言為其詮也(云云)。   一。文殊六字。示雲。此法本書者六字咒功能法經也(云云)。師雲。私記等無之。行用人有不聞。但行思修安ヤэа。半儀軌也。此法者陀羅尼集經委說也。   一。根本印明。如儀軌。示雲。若小劍印可用之。文雲。一切文殊皆是劍印(云云)。   一。種子事。示雲●。   一。三形事。示雲。梵筐。智劍可也。   一。五髻文殊事。尋雲。今五髻文殊者即文殊五字歟。題目五髻文殊雲如何。師雲。五髻文殊者。頂上五分髻置結故五髻文殊雲也。文珠五字者。五字真言為本故也。然者五髻文殊為本也。自餘文殊常五髻文殊為本。文殊八字八分置給也。故別五髻文殊不雲也。示雲。五髻文殊以五髻為本。表五知五佛也。示雲。梵筐者箱造無謂。重多罪業。上下板當狹樣造之。又雲。尤取青蓮花事不同也。   一。蓮花部菩薩持蓮花。其中持蓮花事青蓮花者蓮中勝故也。又雲。彼非實青蓮似蓮花別花也。其名雲泥盧波羅花。本蓮蓮細也。牛糞中出(云云)。一佛功德中智慧第一也。一切畜類中獅子第一也。又雲。清涼山五百毒龍有之。為降伏之乘獅子。然者釋迦三尊像乘獅子頗無故事歟。文殊乘獅子事。文殊八字軌熾盛光陀羅尼集經金輪佛頂。此等之說乘獅子見。   又雲。獅子座二義有之。一人中獅子申故能居人隨獅子座雲歟。又雲。現獅子王座也。金剛頂五部佛菩薩各五種獸為座雲。   尋雲。金界意利菩薩文殊也。若爾者西方無量壽佛親近孔雀可座而乘獅子事如何師雲。此事更不定也。但獅子乘事雲非佛菩薩獸乘雲證據也。故無過也。又雲。普賢菩薩象乘事者是薩埵故也(云云)。然自餘尊准之隨方可乘歟。如何。師雲。他尊ユЬ不然歟。常行事文殊八字文殊五字本尊何大旨。   一。私記事示雲。如記(云云)。   一。兒文殊事。師雲。梵德婆羅門家其子生給形也。根本御經藏有之。文殊獅子不乘傳教大師御將來也。大原僧都於文殊樓五字文殊法被修之。國家御祈也。其時念誦真言前後加●●故誦之息災也歟。   尋雲。真言前後加者心如何。師雲。●●●●●●●●如此也(云云)。   一。髻文殊事。師雲。此法者文殊福德法也。此軌初心人不授之。餘別尊法傳受可授也。此法文殊一尊不限。餘法行後可修之。自餘諸法依此法力可成就見故也。   一。行法事。示雲。修悉地可修之也。胎金可依人意也(云云)。   一。種子事。●師裡字●。   一。三形事。示三形寶珠。   一。尊形事。示雲。尊形如五字文殊(亦云。一髻。寶珠有之)寶冠。   一。根本印明事。示雲。二手內縛二大指豎合。師雲。以二大指押二頭。明曰。曩謨曼柞室哩(二合)曳矩摩羅都跢耶怛他也他(三合)唵室裡佉拿陛摩尼伽羅陛阿難摩佉拿陛娑摩三滿多伽羅陛Л③ロ。此法者以五字瑜伽法次第可行也。   一。文殊一字法事。師雲。此法祕法也。私記無之。大原僧都日記可見之也。   一。行法事。示雲。儀軌兩部行法不見。依悉地可修之也。儀軌中萬事成就見。   一。根本印真言事。印劍印真言●唵此路枳焰。此四字成一字也。   一。尊形事。示雲。問。八字五字八髻五髻分用之。然者一字本尊一髻可書歟。師雲。此事難定。但非師傳。一髻書Уьух惡ロь⑦Ь穴太師示給。豪光阿闍梨者懷妊御祈被修被書五髻。   一。種子事。示雲。種子●。   一。三形事。示雲。三形智劍。   一。文殊滅婬欲事。師雲。此法者出自七佛所說神咒經。私記無之。若欲修此法者。十八道若大法可修之。若又行法不修只佛前奉獻香花可備此軌真言也(云云)。若又文珠此部能御心得者。他五字真言備可滅婬欲歟(云云)。已上。   一。令法久住法事。或人云。東寺無名法者此法雲也(云云)。最極祕法也。以口傳。受之。   一。本尊事。示雲。本尊文殊用之。胎八葉文殊是也。師雲。是最極祕法也。故縱雖修之人修此法不可聞也。   一。行法事。示雲。胎略行法可修之。七日三時如常備佛供燈明可修也。   一。文殊八字法事。師雲。穴太流以此法為最極祕法。兼日別尊法皆沙汰終最結句可授此法也。受此法者即蒙總許可故也。都此流所被載目錄法者凡百十五尊。加持十四。悉奉傳授畢(云云)。此流殊以被祕藏法四箇也。所謂文殊八字·佛眼·阿彌陀(許可)雙身(已上)二箇法許可可有之。初度根共奉受乎。雙身初度根者。毘沙門則法是也。故合四箇法以之為祕法也(云云)。   一。本書事。文殊八字三昧經一。文殊八字儀軌一。示雲。谷流入場已後授之也(云云)。此法奉受畢時被仰(云云)。諸經軌等大略授盡畢。自於有殘書者皆可准傳授之。先師上綱此法被授之時。我蒙此仰。其御詞等(云云)。件總許可雙嚴坊於谷御房令受八字文殊儀軌給畢。次師匠以詞如此被仰。我等詞蒙此許可也等(云云)。常師示雲。文殊八字者慈覺大師門徒最極祕法也。諸部瑜伽受終以後可受學也。儀軌奧大師遺誡ヤэ。奉授之(云云)。   一。根本印。示雲。儀軌根本印不說之。只口傳受之。以受之此法ユтЁワ事Зю也。示雲。三印用之。先胎諸會文殊印(東第三文殊云云)。私雲。二手虛合屈二中指。押二無名指甲。握二風端相拄二空並押二風端明如常(云云)。次劍印。示雲。有二說。一小劍印。二大劍印也。示雲。大劍印可有也。咒事此真言者大日真言末小分加之。然者大劍印旁便宜相應。但何印有明如前。次印經可授之。示雲。內縛二大指立屈押頭指也。明如前。以上印以祕要事也。示雲。此八字真言大日真言加之。八字文殊。文殊取大同意歟(云云)。師雲。此文殊八字真言文殊大日真言意也(云云)。尋雲。文殊大日真言者其意如何。師雲。是文殊法身真言也。法身真言故大日真言雲也。此意諸尊可通也。虛空藏雲。大日真言者五大虛空藏真言雲也。所謂●(法界虛空藏)●(金剛〃〃)●(寶光〃〃)●(蓮花〃〃)●(羯磨〃〃)此真言也。尋雲。三身印明如何。兩部各別有歟。若然者可用何乎。師雲。三身印明者兩部各別有之。分別胎金可用之也。胎三身印明法身法理。●●●●●。自受用身(無所不至)●●●●●。化身(小劍印)●●●●●。金三身印明。法身(金縛置心)唵чУДюгУぶワчУДУぶ呼。報身(普印置書)唵Лггг式度□□□樺□襉□□鞳熨v壂□□□□□□□□□□□□□□□□禮□□衽□□□□□言□禕殺□祅婁□□□□□諸□饕禮要魯□□□□飀□□□□□□□□襼□□穘□□見□□省□□□信□□膳□□□□□□□□飀□褸□贊□□禮□□□倫襼□□□禮□□□□誇□廓檢□穇□□□□壂□□□□□□□飀□□□□  一。熾盛光八字文殊大日衣行法一也。雲事子細如御沙汰可見彼也。此行法熾盛光法可修之。所謂九執十二宮二十八宿十二天等蠟燭供也。軌曼荼羅作法重重有之。曼荼羅大旨同熾盛光。第二院八菩薩相造也。熾盛光佛頂法以佛眼觀音等為眷屬。今又文殊一法以八大文殊贊之。只其中救護惠菩薩非文殊具。其ユロЯх可心得也。次既諸天布事大旨可同歟。   一。古摩咒事。示雲。八字真言也(云云)。   一。後加持咒事。示雲。大威德真言可用之。 一。行法事。示雲。胎處悉地可有意也(云云)。 一。五種五摩中何乎。示雲。息災也(云云)。   一。蠟燭供杯數事。示雲。准熾盛光等可思之也。師雲。杯數可在心也(云云)。此法離壇行事ユЬ無之也。然者修法Ю⑦ЬЯ行時者本尊壇間立機。又便宜處今一機立。如熾光法可供也。御抄雲。蠟燭供如熾盛光。杯數可准用也。若界之時者十六大天九曜許可供之也。蠟燭別棚立可置之。若略蠟燭數少壇廣土有棚ДсЪ不高可有也。略二十供歟。   一。讚事。示雲。常用讚。無用四智讚。諸佛通讚故也(云云)。或用要文是師說也(云云)。敬禮天人大覺尊(應身)恆沙福智皆圓滿(報身)因圓果滿正覺(法身)住壽凝然無故來。佛菩薩天等可用之也。又雲。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十八句。云云)佛用事有也。佛用佛讚菩薩用蓮花部讚。金剛部用金剛部讚。付其尊又用要文殊勝義也(云云)。已上師抄。   一。文殊法事。一髻文殊(寶冠有寶珠同福德修之)如意輪一體(云云)。●。二字文殊●●不動一體。三字文殊●●●。萬法吉祥一字●止路呬焰(為易產修之)。五字文殊●●●●●。知慧。六字文殊唵闍婆計陀那麼降伏。七字文殊●●●●●●●(淨口業)。八字文殊●●●●●●●●(智惠辨天)。軌雲。根本密契從師密受(云云)。又雲。印契差別門(云云)。私雲。唵共八字也。   元祿壬申五月十四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溪嵐拾葉集。   一切所作成就事。   能除眾生苦事。   不墮惡趣事。   常隨行者事。   能接諸佛教法事。   往生極樂事。   面見彌陀事。   證大菩提事。   魔怨不親近事。   無宮福壽事。   消除貧苦事。   永離三途事。   得宿命智事。   六根清淨事。   觸犯不墮惡趣事。   得清淨身事。   眾人愛敬事。   得王位事。   得官位事。   得好子事。   勝軍事。   惡夢消滅事。 溪嵐拾葉集。   地藏菩薩念誦儀軌。不空譯。   爾時世尊普告一切諸天人眾言。汝等善聽。地藏菩薩大慈大悲真言法。我今當為汝等開示顯說。若有誦者一切所作皆得成就。更無過者。於諸大悲中是最勝法王。有大威德力。能除眾生苦。引導安樂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者。雖作十惡業不墮無間獄。由大悲顯力故也。地藏菩薩常來擁護現聲聞形常隨行者。諸善子。此真言法能接諸法教法。何況一切菩薩及諸天龍鬼神等。況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每日誦一百八遍。永離三惡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面見無量壽佛證大菩提位。若復有人誦此大悲真言者。一切怨敵一切魔王鬼神病罪百病萬惱不能親近。盡福壽常見寶藏出來世眾生福盡之處。能誦此真言者消除貧苦兩七寶。所有一切五無間等罪業皆消滅。不沈輪生死大海(云云)。永離三途惡道之怖隨所生處得宿命知。六根清淨諸根具足。妙盡嚴威德熾盛。若能受持是真言者。雖有女犯不墮惡道。何況三業清淨常受持者。佛說是語已。爾時地藏菩薩以大悲大慈觀一切眾即說真言曰。曩莫三曼荼沒多南(引)訶〃〃索怛弩莎哥。復次說心真言曰。唵訶〃〃毘三摩曳娑婆(二合)賀(引)。復次說心中心真言曰。唵係多振多摩尼莎哥。復次說根本印相。二手相縛豎。一合火輪圓滿如錫杖形。是名根本印。由是結印故。成就大悲。不墮三惡道。常生諸佛前。復次說心印。二手合掌作蓮花形。由是結印故。消滅一切破戒罪障。一切毀犯業悉得清淨。復次說心中心印。二手內縛進力摩尼形禪智並立。由是印威力故。消滅貧苦悉得福壽利。能滅定業能延壽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厭三惡道求菩提。消除貧苦求福利。滅不淨業求清淨身。離惡業身求眾生愛。或求王位若求官位。欲得好子者。先擇宿曜吉祥之日。白絲或□索上畫地藏菩薩形像。安坐千葉白蓮上。左手持如意寶珠。右手執錫杖。身色白肉色。現聲聞形。以種種瓔珞莊嚴其身。(一)蓮花座下左方畫閻魔使者。身白肉色左手持寶鏡。右手執檀荼幢。(二)次畫持寶童子。其身如日光。左手持如意寶珠。右手與願印。(三)次畫大力使者。身青黑色載師子王左手持獸稍。右手開赦押右腰。以忿怒惡眼觀四方形。(四)右方畫大慈大悲天女。身白肉色。左手與願印。右手執圓扇。(五)次畫寶藏天女身。齊色七寶衣甲。以惡眼視一切鬼神形。左手持舍利塔。右手執寶棒。(六)次畫接天使者。其身金色。左手托左腰。右手持三股杵。畫如此像已作念誦法。燒香散花供養。置尊像於西方。面向東方。行者向西方滿三七日誦其真言三洛叉遍。即得成就則滅身中十惡四重五無間罪一切業障。不廢忘菩提心。消滅破戒滅障。還得戒品清淨。何況餘罪障。臨命終時見無量壽佛及地藏菩薩。則生極樂世界。上品上生證菩薩位。若每日誦前真言一百八反。我地藏菩薩作等童子形常隨遂與願。所求皆成就。所說言敬。人皆信受。   一。勝軍事。再等敬。易產事。又取帝支縛底藥以前真言加持百七反。隨身持得眾人愛敬。一切鬥諍之處皆得勝(云云)。又有女人欲生男子者。對像誦前真言一萬反。則生男女子。又一切鬼魅所著種種痛所或為毒藥所中。當以蘇三兩孔雀尾一兩內於蘇中。加持之二十一反。煎之擣為粉和淨水。以孔雀尾拂病人頭。患即除愈。又有怨敵及諸惡夢種種怖畏。身心不安。以金剛杵加持自身二十一反。一切怨敵種種惡夢怖畏悉皆消散。即得安穩(云云)。又有諸眾生喫五辛酒肉等。每日至心能見尊像誦前真言二十一反。一切諸惡自然退散。得無量福不墮惡道。我今為行者復說兩寶形像。若欲供養者。白絲上或□索上畫地上菩薩兩寶形像。其身金色。[*熙]怡微笑。種種珠髣頂冠瓔珞莊嚴其身。右手執金剛幢。左手安腰。安立千葉蓮花。對此像作念誦法者。先世薄福者皆得寶藏能滅宿業壽命長久。   焰魔使者真言曰。二手外縛二中指立合如針。唵因捺羅耶娑婆(二合)賀(引)。是接天使者一切諸天王。若有眾生婦敬持念者。無有薄福短命夭死業。   已上。   ●●拾葉集。   地藏菩薩儀軌并使者法了。   應永二十一年(甲午)七月二十一日於靈山寺別院記。   求法少比立具笑。 溪嵐拾葉集   六觀音法事。私苗。   千手法第一。   一。本書事。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一帖。示雲。此軌依金剛界行法也。   一。私記事。大原法橋私記賜之。   一。種子事●纈利字用之。依金界故也。   一。三形事。示雲。開敷蓮花用之。又雲。此法三井祕法也。四十臂各別法有(云云)。堮揤炩部C西一千宛書各別種子三形真言即等書之(云云)。   一。尊形事。示雲。尊形千手千眼千音如此千數取事。諸師異儀不同也。以千為總限量事其證是多。但能義劫初之時梵天下生。海中千蓮花出生。其上千眾生又生。其中用四十臂事以千手當二十五有當四十手也。今南州分也等(云云)。私雲。三井流相承四十臂祕決在之。可見彼也(云云)。示雲。胎現圖曼荼羅千手使者。婆蘇仙功德文雲事功德天吉祥天古名也。吉祥新釋名也。吉祥蓮花體也。天竺見蓮花稱吉祥。仍觀音所現雲上依蓮花部故也。婆蘇仙有說雲。彼補陀落山麓為奉遇觀音指菴候雲。唐本繪圖ЮЬЯ多ロэンэ(云云)。但此事故師匠達奉尋。不知之由被示(云云)。我慥樣彼事無也。私雲。或人云。今婆蘇仙雲者。方等時地獄火輪載來物也。其上今現圖曼荼羅者。十界開會曼荼羅也。而地獄無之雲婆蘇仙千手眷屬也。千手地獄界教主也。今婆蘇仙地獄界眾生習也。現圖曼荼羅沙汰之時可習之(云云)。   問。胎現圖千手安虛空藏院。其心如何。示雲。胎現圖ЁЬンЮワ物也。千手蓮花部金剛藏金剛部可書也。然是手多圖有煩故。曼荼羅в面癈為如此書也。十一面又如此(云云)。軌雲。彼像式雲。式納或素。示雲。素雲隨處可隨意歟。此何不得意。墨像又薄УтЬх雲。白雲事也。私雲。素雲事。凡白色本尊雲事也。例證多也。覺大師御相承白色不動素本尊雲也。加之西山法輪寺虛空藏素色虛空藏雲也。付之二樣有之。彼山本願上人建立彼寺時不彩色只白色安置之。故雲素本尊也(云云)。又義雲。生身明星天子來現。彼本尊御身現明星奉造納。其色素色也。故雲素本尊也(云云)。或東寺碩真言師物語雲。素者音備也。正蘇可雲也。蘇悉地本尊素備雲也口傳(云云)。   一。千手陀羅尼事。示雲。此陀羅尼г一切觀音真言可用之觀音總陀羅尼Юэ。然千手經出Уяг。千手陀羅尼雲也。然陀羅尼中全千手雲事無。只觀音部能說。   一。千手千眼姥陀羅尼經。示雲。依此經別修行法事無有興經也。三井寺以此經四十臂各別行法修之等(云云)。常雲記。千光眼經雲物用否難知。軌雲。地門作蓮座安八臂觀世音(文)。尋雲。何觀音乎。師雲。不空□索意也。私尋雲。千手小咒гДьУюсワэ咒何軌中出耶。義雲。無量壽軌中出(云云)六角堂觀音太子令申給御詞雲。守汝事既七生。我止是利順逆眾生雲。   一。六觀音次第。聖觀音·千手·馬頭·十一面·如意輪·不空□索。師雲。一樣如此。六道司命記雲。師雲。不知作者不言歟。大悲千手獄·大悲聖觀音餓鬼·師子馬頭畜·火光圖十一面修羅天人准提人·大梵如意輪。已上。師雲。此文六道六觀音禮也。此偈諸事天台非。東寺人云。准提入六觀音故也。山入不空□索(云云)。此偈外准提入六觀音事證據無之。私雲。天台流不入准提於六觀音中事。准提者頂上佛無之。不空□索頂上寶冠載彌陀。故天台六觀音列次第為本也(云云)。經雲。菩薩摩訶薩經無畏等諸普賢地(十地名普賢地真言宗意)。以二十五三昧壞二十五有。然則觀自在菩薩昔於千光王如來所住初地時。由聞大悲章句已越第八地發大誓願。應時具足千手眼。悲愍法界二十五有一切眾生。堪能利益入三摩地名無所畏。現二十五諸菩薩等普往三界破二十五有。其二十五菩薩身皆金色具諸相好。有頂上十一面。身上有四十手。每掌中有一慈眼(千臂經意也)。二十五尊各具四十目令成千手千眼。如是世尊各住一處破其相有(有者迷義也。所心迷時謂淺法有作扱也。悟時諸法非有非無)。二十五三昧名三昧王。諸佛等別得如是三昧王。一身份為百千萬身乃至無量身。後合之。多身以為一身。雖如是心無所著。猶如蓮花。二十五三昧各入三昧。謂無垢等乃至我三昧是名二十五三昧。成就如是諸三昧王以一法身現二十五四十手尊。其四十手執持彼處所樂之物。各於四十手一一現於一菩薩身持寶物往施與之(二十五觀音各有別名)。其一千各於頂上具十一面。於其本面皆有三目。如是各於一處有四十菩薩。一一菩薩各有二十五眼。總合四十五千眼也。一一菩薩互破二十五有故具二十五眼也(云云)。已上山王院御釋。   問。千手千眼何所表耶。示雲。十界十如因果不二妙理顯王也。亦是三千三傍全體也。所以非諸法印相者。不顯三千妙法。不顯三千者不顯十界。皆成者者不能地獄□苦也。是以五大院釋雲千手千眼者。十指者即十界也。指各具一眼。左手者性德。右手者修德。修性冥合而成千眼。十界互具而成百眼。一界具十如成千手千眼。凡千手者。每手眾生所樂三昧耶持。是故經雲。以千手引接。又雲。無利不現身(云云)。千眼者每面各各眾生照見給。故經雲。慈眼視眾生(云云)。是則普門示現應用妙法圓經勝屬也。依之普門一品者以人界法。以法顯人。一品始終但觀音稱名。不舉妙法名也。仍釋曰。妙達摩馱都人名觀自在王(文)。六觀音中人法不二。功能明千手一尊限。真言曰。 ●●(金剛也人也)●●(法也)●(人法不二觀音也)依之惠心流以千手為天台宗教主也。故沒流我國繁昌觀音大悲□苦Зю。重苦不可過地獄。大悲者千手不可過者也。深可思合之也。   聖觀音法第二。   一。本書事。聖觀音瑜伽觀行儀軌一帖。   一。唱禮事。輪雲。胎八葉。金禮懺(二十七尊略禮)悉地三身唱禮(佛眼諸天本尊三部五大尊)。雖然相互通之無難。其故唱禮依國風俗禮佛之語也。Дяг非出密教。然者東寺不用之(云云)。已上。師雲。總才覺八葉唱禮別尊行法行。佛五佛次加。菩薩四葉菩薩次加。天等五大尊次加лワ也。又雲。八葉唱禮本尊句不可三反。又雲。八葉唱禮中自本身尊為本尊時。其音重不可加唱禮無尊凡事也。又曼荼羅主句不可加之。又雲。禮懺者金界唱禮禮懺長唱禮有。唱禮常今唱禮也。   一。九方便事。問。我某甲自後無始已來等三方便文漢音可讀歟。對馬可誦歟。如何。示雲。可隨行人心。此國後對馬誦漢土移者漢音可讀也。漢音讀傳來讀漢音。不然對馬(吳音)讀常事也。但九方便五悔等對馬讀又無妨歟。   問。三方便用心雲何。示雲。ユユШヤюлワ事ロг等(云云)。已上師雲。三方便者軌在之。我某甲自後無始已來輪迴生等○(云云)。乃至我罪障速得生滅。已上懺悔已上眾罪。復應自誓受三歸○乃至歸依僧伽諸菩薩眾。已上歸依也。我某甲歸依佛受○乃至唯願慈悲哀愍護。軌如此出。然者三方便。九方便所可替用也。然者師傳常九方便用不可苦也。   一。種子。三形事。●。未敷蓮花。胎藏。●(吉利)同前。金剛。軌文●字見。然者常可用●字。無染不可得●(中臺觀音)祕開敷蓮花祕。 一。尊形事。示雲。手持未敷蓮花也。中臺觀音持開敷蓮花(云云)。   一。根本印明事。示雲。大惠刀印結大日真言可誦也。可問深意(云云)。尋雲。可問深意者如何。師雲。聖觀音無相法身印真言有也。此悉地行法時分可用也。常蓮花部心部印明可用之。金界三昧耶會法菩薩印結羯磨會法菩薩真言誦。胎界八葉觀音印也。是布字八印中印明可用也。   一。祕藏樣用時種子并根本印明事。深行人八葉觀音以為本尊可行也。種子●根本印明無所不至五字明以之為最極也。淺行人觀音院觀音部心印明可用也。所詮又大日變成本尊是也。或又我行用時八印中印結。其次何觀音結也。八印法身印故也。餘尊准之可心得也。   一。出聲誦念事。師雲。出聲誦念者高誦也。ヤДэв念誦不緩不急不高不卑Зデワ也。   問。聖觀音相貌如何。示雲。一切眾生性海中自性清淨覺悟蓮花生。以之為謂境開悟給。是名觀自在王。此蓮花未敷之位名觀音。此蓮花開敷名阿彌陀也。所以觀音左持未敷蓮花當胸。右手大指與頭指相捻欲引敷相貌也。一切眾生心性佛法蓮花欲令開標相也(云云)。尋雲。何故此尊為餓鬼道能治耶。示雲。凡餓鬼者我見深執重故。為他不施財。依之得鬼道報。大慈觀音者自損已真印他慈悲深重也。故入慈無量心三昧地拔鬼道之苦給也。深可思之。   馬頭法第三。   一。本書事。儀軌上下。軌雲。北門作蓮花座安八臂觀世音。問。何觀音耶。   一。私記事。大原法橋私記賜之。示雲。此尊依蘇悉地可行之也。   一。種子。三形●。白馬頭。   一。尊形事。示雲。肉色三面二臂結印。或本一面四臂二手結印。右手持三古杵左手持未敷蓮花座赤蓮花(云云)。   一。根本印事。示雲。胎藏諸會印若十八道辟除印可用之也(云云)。   問。馬頭觀音相貌如何。示雲。釋尊十九踰城之時乘金泥駒而入壇德山給。為報恩馬頭載給。自其緣起(云云)。將又馬鳴菩薩緣起在之。深可思之。又雲。日天子乘八馬。此馬即是天子天之三形也。所以日天子者觀音垂跡也。馬者午也。南方不二方主也。平等大會義可思之。又雲。諸佛萬生道雖多之不出十波羅蜜。縮之在六道。眾生可度機雖無量也。不過六道。地獄道佛法緣起機千手引接之。於餓鬼道結緣機聖觀音引接之。於畜生道結緣機馬頭引接之給也。餘道亦復如是。又雲。愛染頂上師子冠。不動尊頂上蓮花。皆本覺顯照妙理也。今馬頭義深可思之。   十一面法第四。   一。本書事。儀軌三卷。   示雲。軌意依悉地付悉地可行之(云云)。   一。私記事。示雲。大原私記賜之。示雲。陀羅尼集經。見合可沙汰也(云云)。   一。種子事。示雲。●●用事梵號字也。十一面梵號也。隨一可用也。●離作業義也。   一。三形事。示雲。賢瓶。尋雲。何故此尊持賢瓶耶。示雲。瓶者亦名軍持也。其故天竺風俗戰場向之時。必持水瓶也。此尊又修羅鬥戰除給間。此軍持用給也。問。十一面其儀如何。示雲。古義雲。十一面表十一地(十地體果也。云云)。今經雲。十一俱胝佛所說見。然者隨號陀羅尼所門十一面觀(云云)。尋雲。今經者何經指耶師雲。十一面神咒心經說也。講堂十一面首ヵЬЯ彌陀載。是陀羅尼集經其由見(云云)。   一。頂上佛面除疫瘵事。示雲。經見。可檢也。尋雲。除疫瘵雲者如何。師雲。十一面中頂上一面除疫病德御故爾雲也。   一。一髻尊陀羅尼經雲。不空譯。觀自在菩薩白佛言○。私雲。此經陀羅尼集第四十一面經端大旨相似。彼集經祕處七日壇作法同此經文在之。但此經一髻羅剎明王觀音現作譯。翳迦惹吒明王雲即一髻尊見。結集經再十一面儀軌正雲。十一面觀音正身功德行儀說一髻尊經。十一面化現明王行相明歟。又一髻經後七日作壇法。可祕歟。一髻尊三目四臂譯。只有所持物等。委不說。台圖可見也。師雲。此經七日壇所不許之。仍不奉讀之。   問。十一面所表如何。示雲。十一面者修行十界也。以從因至果為本。一面者性德本有一理也。故以從果向因為本也。是以天台雲。佛界雖嚴妙。居九界末故屬思儀。其上三千不思義妙境出。此尊十一面其義顯也。法花本跡二門此尊功能也雲事深可思之。加之此尊頂上佛面者藥師如來也。今經解如良醫明練方藥。大醫王久遠印成教主也。故能眾生心身病患治給也。深可思之。   尋雲。何故此尊為修羅道能治乎。示雲。凡修羅者暗心增盛體憍慢高舉物也。故此十一面觀音入百八三暗。彼散亂粗動慕靈治給也。然則此尊左手持念持表百八三昧也。右手持錫杖十界平等妙法顯也(云云)。   尋雲。十界表相也。所以左右六輪在之。六道表也。中三瓶上塔婆在之。佛果勝出表也。總體圓論十界圓備表也。委細別在之。   尋雲。錫杖表妙法相如何。示雲。惠心釋雲。地藏薩埵六道昏衢說妙法屬眾生(文)。此釋錫杖部德釋也。深可思之。   不空□索第五。   一。本書事。不空□索心咒王經三卷。示雲。台金悉依何不釋者。依悉地可行之也(云云)。   一。種子。三形事。●。蓮花。示雲。不空梵號阿母伽也。共其中母字凡用也(云云)。尋雲。三形蓮花者未敷開敷中何乎。師雲。常開敷也。然者其ロУЬюлワ歟。   一。尊形事。示雲。胎圖六臂也。常用之。軌四臂也。示雲。三說中千手軌印不空□索經初陀羅尼用也。小咒陀羅尼歸命句除可用也(云云)。   一。行用事。小記(云云)。問。不空□索相如何。示雲。三十三身應用鉤。垂眾生死海中。願而無不果普無不與。故號不空□索也。是以經曰。心念不空過(文)。世間有漏願樂尚不空也。何說世出無漏妙法乎。抑可信者哉。加之唸唸勿生疑說。淺治意唸唸不疑所願成就雲也。深祕意者所起念想不過十界。十界即此尊普門應用也。然則唸唸悉與諸波羅蜜相應無作本有覺體也。故經曰。自在之業(文)。深可思之。   如意輪法第六。   一。本書事。儀軌二帖(金剛智不空)。示雲。金剛智所說。軌依金剛界也。不空依悉地。仍悉地若金界可修之。   一。私記事。示雲。金剛壽院私記(云云)。   一。種子。三形事。示雲。金剛寶蓮。北師雲。種子。三雲。金剛寶蓮。又雲。如意輪根本印真言共三用也。示雲。三用真言可用之。二軌少不同。但二中同金剛寶釋軌印可用也。金明智不空行也。尤可用意也。就中觀音殊金剛智靈驗顯給故可用也。示雲。金剛壽院座主如意輪殊為本尊給。每日後夜必行法可修給三真言。千反被滿。光明者補陀落山也(云云)。   一。尊形事。示雲。金剛智軌六臂或二臂本有之(云云)。   六臂六道當事。   示雲。念珠手畜生道當異義不同也。一畜生其數多故持念珠(云云)。   示雲。思惟手畜生道配事。六道中地獄苦最勝也。仍配之。念珠手配畜生事自苦義之事也。三義一傍生眾其數多故。念珠數多義相葉(云云)。二貫聚互相ШьаワУюロ互為食噉心相葉(云云)。三百八獸畜生本體故念珠百八數相葉(云云)。此義難雲。念珠必百八不為本。瑜伽念誦儀軌雲ヵЛ百八者雲千百五十四二十一等念珠數也。示雲。此義等粗僧都僧祇有之(云云)。此義共ДсЪх不覺歟。又雲。餘手葉其義相葉歟(云云)。尋雲。六臂說依思惟手念珠手配次第如此。今心手雲何。師雲。   一。加星供事。示雲。此如意輪法加星供別修事有也。穴太阿闍梨御房故祝ヤ成仲祈加星供令修給。但師令勤仕。此手代給時。付仰被記之(云云)。火土羅計加事。彼成仲慎星也。然隨施主可改也。所詮如意輪行法彼星加供事也。尋雲。此加星供者本說何事。示雲。七星如意輪經在之。依其釋歟(云云)。口傳更問。   一。都表如意輪法事。示雲。一卷儀軌在之。最極祕法也。更問凡都表者。六觀音總體也。餘五觀音者。接受一邊也。今如意輪折伏接受二利益備具給也。所以輪御手者折伏也。安山手者接受也。餘手亦復如是。餘五觀音五根故其功能各別也。如意輪者第六意根故周遍諸根故號都表如意輪也。六大無礙義深可思之。   尋雲。六觀音合行義如何。示雲。如上雲。觀音者五根也。五大也。如意輪者心法也。識大也。色心合行而六大無礙。以之名合行也。深可思之。   尋雲。六觀音中以何為本乎。示雲。凡六觀音者為一尊功能。上者不可有勝劣者也。然而先德問答釋雲。極樂稱為彌陀尊。如女示現觀世音者。六觀音中何乎。答。女女示現觀世音者如意輪也(文)。譯意者。以心王無義別為極樂彌陀尊。心數第六念想。為女女觀音也(云云)。應知以如意輪為六觀音總體雲事。深可思之。   溪嵐拾葉集。   文保二年五月八日。於天台山黑谷任師說記之畢。   天台沙門光宗記。   長享二年三月十六日。為令法久住利益人天供養父母奉仕師長此一帖留記。   天台末葉澄運(生三十八)。   於時延德六年(己酉)十月二十八日。以彼御本於鞍馬寺為興隆佛法如形書寫畢。 天台沙門慶成。   元祿十年丁丑春月書畢。   兜率谷雞頭院嚴覺洪道記。   天明五(乙巳)七月二日。北嶺東塔南溪學侶令筆耕寫。更使不省校閱總本書。以草寫故展轉寫誤不少。尚又此抄總不用事頗多。後來君子訂證焉。   遍照金剛實空。 溪嵐拾葉集(法華。付觀智軌)。   法華法。私苗。   夫法華至理者。以印相為體。三諦玄極者。以一印為本也。至一者何。至三之謂也。至三者何至一之名也。圓融相即而不思議妙法也。亦是法界●●全體也。故寶塔湧現。而誠證於實相法花也。法界塔婆者。即是大日五字●●●●●是也。依之儀釋雲。此經本地身即是妙法蓮花經最深祕密處(文)。山王院釋雲。●字不生微妙體。即是眾生內心法。本來清淨如蓮花。故題妙法蓮花經(文)。又經雲。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文)。是則●字四點也(云云)。所以妙法蓮花一部文字。皆是諸佛尊種子。各各法界曼荼羅體也。所說草木樹林等及蓮花·寶珠·寶塔·瓔珞。悉是三摩耶曼荼羅也。塵數聖眾皆同大萬荼羅身也。各威儀事業皆是羯磨曼荼羅也。各各音聲皆真言陀羅尼也。取捨屈申皆印契也。各各心行是等持意密也。如是三業三密。不出五大法界。周遍法界而六大無礙也。此不妙體皆是超過一切心地故。悉是本覺真如如來也。此六大·四曼·三密。皆自性清淨妙法也。因果俱時故號蓮花也。是法佳法位世間相常住也。果性雙智德海而圓融圓滿。故雲妙法也。序品●·方便品●·辟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此五輪五相瑜伽相應。而成法界●●功德聚也。以此名全身舍利者歟。以萬法圓備。為平等大會寶塔也(云云)。   一。序品事。第一。序者一經元起。●字本源也。是以經雲。眉間白毫大光普照(云云)。釋雲。始從妙法。終至而去。無不●字本不生(云云)。●字是諸法本。初不生。萬法根源故也。仍說序品。說●字門(云云)。   四箇●字事。列同聞眾時者。始阿若橋陳如說終阿闍世說也。明依報時者。始下至何鼻地獄說。終上至阿伽尼吒天說也。是則依正萬法。悉是不出●字門事表也。●字即是諸法本。初萬法極際故也。   一。方便品事。第二。此品者。說●字門也。是以經曰。惠日大聖尊。久乃說此法(云云)。山王院大師雲。惠日大聖尊者。大日也(云云)。加之不儀疏大日又名惠日尊(云云)。深可思之。又雲。此品說●字者。此●字者。言語不可得字也。依之經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也(文)。又雲。諸法者。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云云)。又雲。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法(云云)。今儀軌雲。言語道斷離心境。是故方便說三乘(云云)。是則●字之字相字義顯也。又雲。方便品開示悟入四種歸開示二也。其故者。經雲。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雲故。此四種開示上開出也。今軌雲。開示甚深殊勝等(文)。此意也。四佛知見開方便。開示真實相УфЮю故也(云云)。萬機皆合歸一印會大日。即是會一乘也。   一。譬喻品。第三。此品●字三摩地說也。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等者。●字字相也。煩惱塵垢也。諸毒蟲惡鬼等三毒等無量煩惱喻也。煩惱●字猛火也。如來已離三界火宅等者。●字字義也。是煩惱即菩提意也。離三界塵垢●字字相。還如來大智●字智火成者也。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此品極也。此儀軌歸命火宅譬喻品雲。●字三摩地大意取雲也。其意可知者也。   一。信解品事。第四。此品●字門說也。信解者。信信力也。信解力大日經疏雲。風大力義釋合Ую也。此品多力法門說也。經雲。窮子見父有大勢力(云云)。又雲。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云云)。又豪富如是有大勢力。又雲。以方便力。調伏其心(云云)。又雲。及其志力隨所堪忍(文)。又雲。不思議大神通力(云云)。是●字風力因業法門也(云云)。又雲。四大聲聞探領齊教領解說。是則因住修行法門領解也(云云)。又雲。獲大善利。無量寶聚。不求自得(云云)。又雲。今於文所大獲珍寶(云云)。此品多又說寶德。是則淨菩提心如意寶意也。菩提心為因也。因德是●字門字義。此故風大●字門品又寶德說者也。又雲。西方者淨菩提門方也。主風大菩提心為恩義。深可思之。   一。藥草喻品事。第五。此品●字空大三摩地說相也。其故宿曜經雲。草木空精說。故三草二木皆是空大也。依之草木青色。皆是大空色(云云)。又雲。以五行配五大時。草木當空故也(云云)。經雲。如來知是一相一昧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一切諸法皆終歸空大。說此品說空大雲事。分明者也。依之或師義雲。今此藥草喻品引終歸於空文。五輪中空輪終有證據引合給也(云云)。四大從空輪起。終歸於空輪故也。成劫之時者。四大從空大起。壞劫之時者。四大歸空大。終空劫成者也。然則大日經疏中此事(見)。又經雲。破有法王。出現世間。隨眾生欲。種種說法(云云)。破有者。空義顯然也。此軌雲。獲得智光如日輪(云云)。日輪住空。其意可知者也。   已上五品者。大日五字真言功能說事畢。 一。授記品事。第六。此品四大聲聞授記也。此聲聞大日五字真言功能周遍法界妙理開悟。而平等大會法門證得故。未來可成佛得道。故授當作佛記□也(云云)。   一。化城喻品事。第七。此品三周聲聞大通結緣之往事說也。然則於大通覆講會座。繫無價寶珠於衣內堙C●字不生妙理是也。五大法界真理開悟。而十六生正覺顯也。今十六王子是也(云云)。   一。五百弟子品事。第八。此品者。一念心即如來藏理覺悟故。衣內無價寶珠顯。故授記□也(云云)。   一。人記品事。第九。此品者。明五字皆成之旨。安住佛道故。學無學之人之記說也(云云)。   一。法師品事。第十。此品者。五種法師妙行明也。一句一偈一念隨喜者。皆授記給也。須臾聞之即得究境說。此品大意也(云云)。又雲。如來寶衣座即是三聚淨戒也。三身萬德是極者也。   一。寶塔品事。第十一。此品者。五大法性常住寶塔事說也。又雲。多寶佛者。平等大會大智常住顯也。此故多寶證明而平等大會讚歎也。是釋迦悲智二德常住旨顯也。蓮華智德多寶釋迦二德也。蓮華悲德者。八大菩薩也。此妙法蓮華悲智二德開。金界三十七尊ЬЗ也。故蓮華三昧經雲。歸命本覺心法身乃至三十七尊。住心城等雲。所謂以釋迦多寶二佛接五佛。以八大菩薩等接餘三十七尊。此等諸尊常住本有故。遠離因果法然具雲也。又經雲。以界八道者。胎藏中台八葉也。金界常住妙法心蓮華臺也。是則密嚴華藏之淨土也。亦是常寂光土也。寂者理也。即台也。光者智也。亦是金也。是以天台雲。豈離伽耶別求常寂光。非寂光外有娑婆(文)。又雲。寂光理通如鏡如器。諸土別異如像如飯(云云)。今寶塔者。是毘盧遮那身土相稱之相貌故也(云云)。五大法性五字真言事●●●●●。釋曰。腰下●字本不生。金色方形。佛身地。臍輪●字離言說。白色圓形。大悲水。心上●字無染著。赤色三角。大智火。額上●字離因業。黑色半月。大風輪。頂上●字等虛空。雜色團形。大空輪。即是無作真言也(云云)五處五輪。和合五輪。一體五輪。多寶五輪等(云云)。私雲。今寶塔者。法界總體五輪是也。仍多寶證誠詞。平等大會皆是真實(云云)。全身舍利此事也。是以經雲。在在處處皆應起七寶塔。不須復安舍利。其中有全身舍利(文)。可思之。   一。寶塔莊嚴事。本有四種。為所依(多寶)修得四德為能依。釋迦能所並為能依之身(多寶釋迦者。能住佛界也)。依於能所所依之土。二義齊等。方是毘盧遮那身土之相(文)。本有四德者(法界五大)。修德四德者(修得起立塔婆也)。是則所依之土二義是也。   一。己身寶塔事。本有四德(一心三諦境)。修得四德(一心三觀智)。已上能依。本有四德(法界五大)。修得四德五陰和合。已上所依方是毘盧遮那身土之相(云云)。可思之。   一。三身九身事。法身三身(寶塔)多寶佛釋迦佛。報身三身多寶佛·釋迦佛·十方分身。應身三身釋迦佛·十方分身·一切眾生。已上一切眾生為釋迦分身事。深可思之。   一。提婆品事。第十二。此品者。法華中微。密教肝心也。然則三逆調達者。即坐預天王如來記□。三毒龍女者。速疾唱南方無垢成道。龍畜苦趣即法身顯。又龍女之三毒煩惱即般若轉。調達三逆業即解脫示也。   一。此品表大日五字事。龍女者。上品五大法性覺成正覺也。所以妙法蓮花●字大地也。大海者。●字水大也。龍女三毒及南方無垢成道●字火大也。調達業體故。是●字因業風大也。提婆龍女苦道是●字門大空也。上品寶塔五大和合總體也。今品五字者。而二著別智用也。   一。提婆文殊一體事。大王千歲給仕之昔阿私仙人者。大聖文殊大王千歲給仕之昔阿私仙人者。大聖文殊化現也。加之最勝王經雲。第一調達即是文殊師利也(文)。調達邪見即正者。妙法蓮花即是順勝用顯也(云云)。   一。我獻寶珠事。此寶珠者。即是一乘無價寶珠也。龍女南方寶部如意輪也。故以寶珠顯內證也。是以先德釋雲。龍女之寶珠古佛舍利從海中來(云云)。可思之。又雲。往生論注雲。如來遺身入海中。成如意珠(云云)。山王院釋雲。龍女依三密方便成佛(云云)。菩提心義雲。龍女是有緣得記人等(云云)。是依五相三密成佛事釋也(云云)。天台釋雲。他經但記菩薩不記二乘。他經但記男不記女。且記人不記畜。但記善不記惡。今經皆記。深可思之。   一。勸持品事。第十三。此品者。惡世弘經說。妙法流通顯也。仍上品次此品來也。又雲。上品龍女之成道記。此品女人授記明。故姨母憍曇彌耶輸之記□說是也。姨母者。憍曇彌即養母也。   一。安樂行品事。第十四。此品者。四行萬軌明。離十惱亂。滅後修行相顯。觀心一文此品極。是以天台釋雲。觀心一文除安樂行修接其心。餘皆義立(文)。末代行者修觀用路不可通之者歟。甚深甚深。又雲。法花勝用一乘無價寶珠。此品肝心也(云云)。   一。從地湧出品事。第十五。此品者。本門序段也。地湧菩薩者。本地弟子也。久成釋尊事粗顯。   五相成身事經曰。諸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火大)。二名無邊行(地大或風大)。三名淨行(水大)。四名安立行(風大或地大)。已上四人表四智也(云云)。至虛空會顯無礙德也。中臺者釋迦也。此五大尊互具成五智如來也。山家五相成身記雲。從地湧出品四導師者。四大也。中天竺釋迦者。法界體性智也。在地時胎藏五輪也。在天時名五大虛空藏也。金界五智如來也。今四臂地藏明星天子是也(云云)。大日經義釋雲。從地湧出品上行等諸菩薩跡鄰補處菩薩乃不識一人(云云)。凡五相三密者。跡門不明也。本門明之。故不識一人說也(云云)。   五大虛空藏事。●法界虛空藏地大中央。●金剛虛空藏空大東方。●寶光虛空藏火大南方。●蓮花虛空藏風大西方。●羯磨虛空水大北方。   已上從地湧出品五相成身是也(云云)。   一。如來壽量品事。第十六。大日經義釋中多以壽量品佛。大日本地常身引合也。今經能說教主久遠成道佛。是中臺毘盧遮那本地常身也。今塔中釋迦是也。八葉八大菩薩是台藏八葉四行也。只以八葉八大菩薩位。可為四智四行二菩薩。具諸位故為四智四行。不可有相違也。餘菩薩明王等是四重聖眾也。台一曼荼羅●字者。是眾生一念心性也。此心性無性。●字雲也(云云)。釋雲。釋迦如來久遠成道皆在眾生一念心中(云云)。此等皆●字德也(云云)。此心性本有三佛德。是無作三身雲也。又靈山佛常住號曰金剛界等(云云)。或歸命本覺(乃至)常住妙法心蓮臺等(云云)。或歸命皆是金剛界也。禮懺雲。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者。妙法蓮花法身體也。即淨妙法身也。故一切眾生皆是妙法蓮花三十七尊。本來圓滿。又法花我本行菩薩道等。因久遠也。即本因德也。五百塵點之久遠成道果久遠也。即本果德也。此本因本果又兩部也。因曼荼羅本因也。果曼荼羅本果故也。   一。分別功德品事。第十七。此品者。聞於如來長壽。微塵菩薩八番增損有之。是以天台釋雲。若但只信事中遠壽。何能令此諸菩薩等增道損生至於極位。故信解本地難思境智(文)。又雲。無始色心本是理性妙境妙智(云云)。此意トЁ。又雲。聞於長壽開通無礙。信一切法皆是佛法(文。云云)。一切眾生無作顯本也。深可思之。又雲。一念信解機深信觀成者。不斷煩惱。不離五欲。得淨諸根。引接五品習事。甚深甚深。   一。隨喜功德品事。第十八。此品者。依一念隨喜功德超證無上道。五十展轉隨喜者。超過八十年佈施。二乘證得之果。證者不及大乘初心。故經雲。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等說。又雲。天台釋雲。十心具足初隨喜等(云云)。以觀不思儀境。名隨喜也。又雲。觀名佛知。止名佛見。於唸唸中止觀現前。即是眾生開佛知見。此觀成就名初隨喜(云云)。可思之。   一。法師功德品事。第十九。此品者。能行五種妙行。現淨六根也。唱相似八相。能轉妙法也。示六根互用。顯諸法相即者也。此法花勝用也(云云)。又雲。如淨璃琉中內現真金像等說。鏡像圓融法門者。此品說顯。甚深可思之。   一。不輕菩薩品事。第二十。此品者。說釋迦說往因。明妙經弘通也。所以不輕禮拜者。弘本跡二門也。皆當作佛之詞者。跡門意也。乃至遠見四眾者。本門久遠義表也。然則述門意者。當作佛授記習也。本門意者。無作三身拜禮習也。又雲。經雲。不專讀誦(但行)禮拜(云云)。以此意。釋尊居觀行即位習事。甚深(云云)。   一。如來神力品事第二十一。此品者。現無量神力。令眾心歡喜。令得菩提祕要給也。於此品者。證道八相習也。所謂經雲。能持此經者。則為己見我。亦見多寶及諸身者等(文)。深可思令之。   一。藥王品事。第二十二。此品者。說燒身燒臂行。明色心三昧也。是則三諦。即是三諦即是妙理說也。所以燒身燒臂者。圓融三觀也。還復如故者。複疏三諦也。是以天台大師者是真精進名真法供養如來文至。法花三昧發悟給也。甚深甚深。   一。妙音品事。第二十三。此品妙音來相說事者。為顯法花勝用也。此菩薩殊法花三昧證明。故現十界色質。當品者。從因至果現身說也。故天台妙音加佛十界具足(云云)。普門品者。從果向因也。普門示現也。兩品大綱可思合之。   一。普門品事。第二十五。此品者。法花一部肝心也。其故。觀音是妙法蓮花體也。所以妙法蓮花之蓮花者。是觀音所持蓮花也。自性清淨覺悟蓮花德法部顯之時者。即今妙法蓮花也。佛顯時者。是阿彌陀也。菩薩顯時者。是觀音也。是即人法不二義顯也。仍山王院釋雲。一品之內不雲妙法。故知。觀音妙法正體也(文)。又覺大師釋雲。法名達摩馱都。人名觀自在王。此等文理。深可思合之。   尋雲。觀音品觀音六觀音中何哉。示雲。種種習在之。山王院六觀音。勘文在之。別雲之者。千手觀音習也。最深最深。此品如幻定事依台藏意者。是大日經所說胎藏如幻三昧也。第八地菩薩所得如幻三昧。皆觀音如幻三昧也。釋之。是以義釋雲。是故世稱觀自在者(文)。是普門示現德也。若金剛界意者。金界如幻三昧也。以此三昧身。本有金剛性海德。三十七尊示現三十三身雲也。此三十七尊攝在者也。又雲。無盡意者。所獻寶珠者戒體習事。深可思之。   一。陀羅尼品事。第二十六。凡陀羅尼者。總持號在之。所以開會諸經令歸一乘。於一佛乘分別說三總持德此品顯也。又陀羅尼。總持故。今經密經事此品顯。持經者擁護之功能此品極。又雲。跡門者明法開會故。十如實相說。本門者。明人開會故。十羅剎說也。此品甚深故說之(云云)。   一。妙莊嚴王品事。第二十六。上品明人開會故。此品正出其機也。說四聖先緣。顯妙法勝用也。依二子級引。改邪見歸正法。證明妙法故。號妙莊嚴也。是則邪正一如妙理顯也。當來成佛號沙羅樹王佛。即是熾盛光佛是也(云云)。   一。勸發品事。第二十七。此品者。法花眼目。一經肝心也。所以天台釋雲。法花重演。此經再宣。遠來勸發方此謂也(云云)。取意。一經歸普賢。故此品在經末也。上諸品歸此普賢故也。是則歸普賢本因也。其本因者。眾生一念心性也。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雲此意也。嘉祥大師釋雲。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即是妙法蓮花經也(云云)。普賢經雲。法花修行說雲。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也(云云)。又序品放眉間白毫。果德用顯。終說普賢三摩地歸本因意示也。大乘因果俱實相意也。因則常住實相義也。又彼普賢經說法花一部法門無盡。普賢(本因)歸止事此等意也。此普賢本因者。真言法爾應住普賢大菩薩心一切眾生本有薩埵意也(云云)。   一。屬累品事。第二十八。此品本經在經中。今軌歸命終置之(云云)。   問。何故經軌前後相違畢。答。今妙法花者。經中置之。天台所用也。正宗之後即屬流通意不苦也。餘經者經末置之。法相所用也。今儀軌中經末置事者。不空者元法相三論依學之聖者故也(云云)。又雲。至極大乘意者。今序正流通三段者。如次法報應之三身功德習也。法相等意者。三身次第意。以強經末置之也。三身相即無前無後意。天台者習也。法相者。正像末三時。隔曆意沙汰也。天台者。三世常住弘通故。經中置之也。甚深甚深。   已上。   溪嵐拾葉集。   御本雲。   永亨十年三月二十八日於世良田長樂寺真言院書之(云云)。   金資榮幸。   元祿十四年辛已九月十九日以日光山輪王寺所藏御本校仇於京洛寓居。   法印實現。   十五年壬午四月二十八日重閱於天台淨教房 溪嵐拾葉集。   法華法大意事(付觀智儀軌)。   問。今儀軌者。世流布法華儀軌歟。示雲。然也。   尋雲。世流布法花者。是釋迦所說顯教經也。今儀軌五相三密三三昧等說。然何顯經儀軌雲耶示雲。此例非此經軌。花づ經頓證毘盧遮那儀軌。又仁王經儀軌。又般若儀軌(修眼般若儀軌)。又山門一切經法。凡於所說經。依機淺深。所聞各各不同也。於阿含經所會。小乘聞人空法有教。得小乘益。大乘聞二空妙理。得大乘益。如八方諸天。得無生忍益也。又於般若顯機聞理趣分。密機聞理趣經。花づ仁王顯密同之。今法花經及儀軌顯密異亦復如是。顯機多名句顯經聞之。密機五相三密真言教聞之。大師開題雲。以多名句得之。密以總持得之(云云)。顯偏句義也。密句義字義。并得之也。然結集之時。金剛薩埵。祕密分別出納塔中。授龍猛。是故今軌是塔中相承祕密法花分也。菩提心論於諸教中闕而不書者。此意也。然者今軌是顯密中祕密有也(云云)。 問。祕密中付此軌雜部歟。將又兩部所接歟。示雲。今軌變化法身說故。此方是雜部也。然深密得意者。五相三密三三昧耶等說故。此方是兩部所接也。釋迦外大日無故也。釋迦內證大日也。大日外用釋迦也。又內證外用不二平等也。又兩部超過意。此事至下論之。   問。今軌兩部中何所說耶。示雲。金胎及不二義在之。謂先金剛頂意者。今軌初偈頌我今於大教王遍照如來成道法等及下。五相成身說文意。依是金剛頂部也。依之即身義中金剛頂部引之。大教王雲金剛頂經名故也。又遍照如來成道法者。是五相成身也。然者芳芳金剛頂經也(云云)。又大師法花開題法花●●●等九字觀音曼荼羅九尊種子(云云。取意)。此曼荼羅八葉阿彌陀也。中台觀音也。此萬荼羅無量壽儀軌理趣釋說之。故又金剛頂部聞。然者一經妙蓮花體是歸命本覺心。法身常住妙法心蓮臺意有也。次胎藏部意者。此軌入佛三昧耶等三三昧耶等說。是胎藏意也。然者一經妙法蓮花妙體蓮花胎藏歸者也。又大師大日經開題●●●等九字台九尊釋之。又●字台觀音種子(云云)。明惠上人云。今軌大意依胎藏。其故說三三昧耶故(云云)。是故取合得意時者。一經皆金剛頂部也。皆台藏界也。然而面金剛界胎藏含說可得意歟。大段初我今依於大教主遍照如來成道法說故也。次不二義者。一經通兩部經。不二義自然聞者也(云云)。   本跡二門兩部及不二事。問。本跡二門兩部如何分之耶。不二義又如何。示雲。或跡門金剛界本門台藏界。或跡門台藏界本門金剛界(云云)。此中跡門金剛界本門台藏界者。法花方便品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等(云云)。時處軌雲。十方剎土中唯有智拳印(云云)。此兩文同意也。唯有智拳印者。唯有一乘。法雲平等大智一智也。此平等大惠一智外無餘法故。雲唯有智拳印也。智拳拳彼軌文拳能堅執持諸佛智法海說。一佛乘三乘五乘等含藏意也。此平等大惠唯有一乘法。又是金剛界一印會大日意也。又方便品雲。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等者。是金剛界智也。又嘉祥大師以先段為智門。然者跡門是金剛界也。雲事。   問。然者菩提心論。以四種阿字配四佛智見。四種阿字大日經及疏專釋之。四佛智見又方便品說之。故跡門台藏聞如何。示雲。大師金剛界開題雲。以五阿顯無常因果(云云)。然而無明違者也。何況四佛知見如來智開示悟入。故四佛知見皆是智體也。故四佛智見金剛界智德相順也。次本門台藏界大日經疏雲。此經本地常身。妙法蓮華經最深祕密處○此宗瑜伽之意。如是本門壽量大日經同也雲事。疏文處處見。然者常在靈鷲山。天人常充滿等雲。是台藏四重海會諸尊也。又普門示現聖眾皆四重十界聖眾也。次跡門台藏本門金剛界意者。兩部各雖說阿字專宗。●字法門說事大日經在之。故菩提心論引大日經疏。五阿義釋者也。然者四佛知見四種●字配釋義。是胎藏意。但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等文。四佛知見●字不生一智也。此●字胎藏故。是又台藏意也。諸佛智慧等皆是●字不生智也。故不相違也。次本門金剛界意者。壽量品常在靈山。大師宗祕論雲。三災末劫時。靈山佛常住。號曰金剛界。又大師密釋中。觀音普門示現諸尊三十七尊釋之。是則歸命本覺心法身○三十七尊住心城意也(云云)。次不二義者。上二意取合。今不二義顯然也。本跡二門俱兩部意有故也。然則二門俱金剛界也。台藏也。故一部通金也胎也。一部妙法蓮華若台藏。蓮華胎藏八葉花等也。若金剛界常住妙法心蓮台意也。一經聖眾台藏四重諸尊也。金剛三十七尊也。   法華經三部具足事。示雲。以前兩部義示之。即是東寺意也。東寺兩部專故蘇悉地事疏也。山門寺門蘇悉地法委細傳之。三部大法。以一切真言部習傳故也。此故今法三部俱具足習傳也。兩部事如前。蘇悉地兩部不二義。是蘇悉地也。就儀軌成就妙法成就是蘇悉地也。故付法花法。山門三部具足印在之。蘇悉地兩部能成就故兩部兼也。依之兩部不二。蘇悉地習也。成就妙法成就蘇悉地習能蘇悉地。所成經兩部。習也。又能成所成同三部有習也。謂所成經。兩部及不二故三部具足也。能成軌又兩部及不二故三部具足也。以三三昧耶成台。此三三昧耶能成是蘇悉地也。以五相成身成金。此五相能成是蘇悉地也。故能成儀軌三部有也。此祕密法花三部有意也。今軌歸命。釋迦歸命事。釋迦蘇悉地尊習也。若阿闍梨雲。蘇悉地本尊以釋迦為本尊雲。然則釋迦兩部大日深習筋。蘇悉地兩部兼兩部不二故。今法花三部具足習。兩部大經勝習事ヤю也。   妙法事。示雲。大師法花開題妙法六重釋給。染淨始覺妙法法相也。五性各別斷惑證理說見故也。清淨覺妙法三論也。獨空不生見故也。染淨本覺妙法天台也。染淨一如等義說故也。三目一心妙法花у也。三世九世圓融等明故也。不二法門妙法真言祕密法花也。性德果海不二法門見故也。又四箇大乘妙法尚是粗法也。祕密法花實是妙法也。若依金剛頂經者。常住妙法心蓮臺也。若依胎藏部者。蓮華台藏妙法蓮花曼荼羅義也。又顯知多名句。不知總持妙法。若依根本能字者。不出●一字。智證大師御釋雲。終始妙法至而去。無不阿字本不生(文)。又雲。阿字不生微妙體即是眾生內心法。本來清淨如蓮花。故題妙法蓮花經(文)。若依種子者●字也。大師御釋雲。若依多字者●等四點字也。又妙法蓮花經一部文字。皆是諸尊種子各法曼荼羅體也。所說草木樹林等。及蓮花寶珠寶塔瓔珞等。悉是三昧耶曼荼羅也。塵數聖眾皆同大曼荼羅身也。各各威儀事業。皆是羯磨曼荼羅也。各各音聲皆真言陀羅尼也。取捨屈申皆印契也。各各心行是等持意密也。如此三乘三密不出五大法界。周遍法界六大無礙也。此等妙體皆九種住心心量出過故。是皆妙法體也。四重法界九會曼荼羅非顯側量故也。此六大四曼三密。皆自性清淨體故。皆是蓮花也。又因果俱時含故蓮花也。又此等皆住不二性海。圓融圓滿故雲妙法也。   妙法種子(●字●字●字等也)。法曼荼羅蓮華三昧耶(經中寶珠龍女奉獻)瓔珞(無盡意奉獻)等皆接。□。(蓮花此等皆無非蓮花三昧故也。是本性清淨蓮花上諸德也)。□。觀自在菩薩(一部經皆觀自在王三摩地也。故一部聖眾皆接此觀自在也)。若依此義者●字也。若依三昧耶者蓮花也。若依人者觀自在王也。可見大師開題也。此等妙法約金界者。常住妙法心蓮臺意也。依台藏者。蓮華台藏八葉蓮華體也。經中諸尊皆四重聖眾三十七尊也。又十住心皆接此經。是故顯法華等皆一門也。大師御作中法花等大日經十六不同說文。又他門師作中法花大日如來齊等說雲文。●一字攝一部。   法華事。示雲。此●字含性無盡德中。性德不二殊勝德是妙也。此字諦不可得字義。此諦者。四諦三諦無諦等諦也。一經三諦二諦等法門此字流出。是即法也。又此字染著不可得字義。此即蓮華也。故此●字即妙法蓮華也。●●●等名●字諸德開●●等ЁУю也。此●字又觀音為體也。大師御釋。法華觀自在王三摩地也(云云)。智證大師御釋雲。一品之內不雲妙法。故知。妙法觀音為體。又嘉祥大師御釋雲。問。何故此品中不雲妙法。答。觀音即妙法也。是故讚觀音三業德即讚法華也。是故不雲妙法(取意)。   以普賢為法華體事。示雲。又法華一部以普賢為體習也。是故今軌五相成身終。出普賢三摩地。然後一切眾生皆普賢妙體也雲事明也。法華壽量品。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量。今猶未盡復倍上數。此文常住金剛普賢體習也。釋迦菩薩因行即普賢妙體也。不局釋迦。諸佛菩薩因行。是普賢菩薩也習也。是本因德也。久遠實成猶是成佛外跡也。今我本行菩薩道普賢因行壽量深習也。是事相祕傳習普賢延命法習合也。此習山門寺門習也。非東寺傳也。甚深習也。法華所歸只普賢菩薩也。故勸發品今經受持讀誦等。皆普賢威神力依說也。法華一部懺悔修行方法。普賢觀經普賢行法(片)說之。提婆品深達罪福相等雲。普賢經我經自空罪福無主等說時。甚深意顯者也。彼經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說。是普賢本果德說也。因果本有雲時。本因本果俱深奧。果猶成佛外跡雲邊在之。故因果相對時者。本因深習也。法爾應住普賢大菩薩心一切眾生本有薩埵。此意也。此本因自性清淨蓮華處。因果德俱時圓滿。妙法蓮華因果俱時義。此意也。   題名事。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師雲。此三文點。明惠上人文點也。依此文點。能成所成可得替也(云云)。初點意。瑜伽觀智能成就儀軌名也。瑜伽者。能成修行法則也。三密相應故瑜伽也。又本尊行者。相應涉入故。瑜伽也。如是無量瑜伽相應有故者也。觀智者。能成行者修行觀智也。次點意者。瑜伽是所成經王名也。經所說法門義理。皆相應涉入不二中等相。即圓融法門故。所成經相應瑜伽名付也。是本有相應瑜伽也。觀智後點意者。瑜伽觀智俱所成經王名也。瑜伽如前義觀智者。法華平等大惠也。   此儀軌有異本事。示雲。此儀軌二本一本儀軌譯者中京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等雲。是大師御將來本(山門亦請來)。是一卷本也。一本儀軌譯者說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不空雲。是智證御將來本也。此本或一卷本。或二卷本。是調卷不同也。寺門中京本不讀傳。然ёロю中將雲人。出家山門。此儀軌讀傳後入三井寺。此儀軌讀傳。其已來寺門中京本傳受也(云云)。   問。今儀軌佛說歟。將傳法聖者所製歟。示雲。佛說也謂從佛說中。傳法人集出也。我今依於大教王者。故金剛頂經中集出之。此儀軌法。則彼經中本在之故也。   問。何人集出耶。示雲。何人云事未見。本據未聞師傳。然道理是龍猛菩薩集出。其故者。一切真如經皆在塔中湧出事。又龍猛菩薩外無餘人故也   歸敬偈。示雲。歸命釋迦牟尼佛等者。   問。此儀軌若是佛說。何今歸敬釋迦乎。示雲。是或結集者置言。或譯者置事。如是事常行也。   問。今釋迦者三身四身中何身耶。示雲。面變化法身也。是淺略之意也。深祕之時者。今經兩部大經故。今雲。釋迦即是大日法身也。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等雲。此意也。涅槃經雲。吾今此身即是法身雲。此意也。生即無生意。深可思之。又今經兩部不二習時。此經軌即三部具足也。山門習也。就中不二是蘇悉部也。釋迦蘇悉地別本尊習之(山門習也)。然者。殊今歸命釋迦有由事也。文雲。宣說方廣大乘經。是今法花經也。又雲。甚深最勝真實教者。示雲。今法花金剛頂部雲事。此文見。甚深最勝者。是頂義也。真實者。金剛義也。又是真實教王經雲事也。金剛頂經雲。題名金剛頂真實。攝大乘經雲。是故真實教者。金剛頂名也。   二十八品大意事。   序品第一。示雲。序品一經大意得意時者。序品深習也。餘品皆此序品開出得意也。瑜祇經·六波羅密經皆序品深習也。此品中眉間白毫光中能顯因果事。是此經肝心也。菩提心論雲。此觀若成。十方國土。若淨若穢。六道含識等。今光中現因果事同意也。此光是如來知光也。故菩提心論圓明月輪一也。此因果事。一經所說一切法門皆接在也。此眉間白毫光。是中道智光也。眉間中道表故也。眉間又平等性智也。白毫如意寶珠也。大日經雲。毫相如意珠。文疏釋雲。毫相如意寶珠也(取意)。觀佛三昧經雲。不隱他德故。得白毫相(文)。此毫相如意寶珠萬德圓滿。又兩萬德。一切眾生與之。是不隱他德顯發故。得此如意寶珠白毫相也。法花經體如意寶珠體ЁУю也。故法花肝心達多品顯。龍女獻如意珠。我獻如意。世尊納受。說即時唱南方無垢界成道也。無垢者。如意珠一德也。南方又寶部方也。能能可思合。又法花論。法花經異名出中。堅固舍利名在之。是法花即●●故也。依之法花不須復安舍利說也。又釋迦寶處三昧此白毫三摩地也。寶多又是寶體也。釋迦多寶一處住。寶體不二義顯也。又釋迦生身舍利。多寶法身舍利也。生身法身●●平等義顯也。又此白毫光經皆如金色雲。然智證大師。皆如金色由釋給。●字不生中道智光也(云云)。是又寶光也。祕藏記雲。●字轉成如意寶珠(云云)。此光照東方者。東方因也。向因位眾生開眾生德意也。其德者。是寶萬德也。釋迦即大日故。此毫相即大日毫相也。今文福德智惠至究竟者。福德者寶也。智惠者光也。又今經此品我見燈明佛等者。又日月燈明佛。雲皆是圓明智也。是●字圓明也。此圓明光寶光明也。寶妙法蓮花萬德圓滿寶也。圓明光此經平等大惠也。又此光照萬八千土對萬八煩也。萬八煩惱被照智光。煩惱即菩提轉意也。即八萬四千煩惱成八萬四千寶聚門也。又此品是●字門也習也。皆如金色光明。智證大師●字不生中道顯故也(云云。取意)。祕藏記●字轉成寶珠雲。此品眉間白毫即寶是●字門者(云云)。   方便品第二。此品惠日大聖尊雲。智證大師大日釋之給。不思議疏大日又惠日尊名之。此智證御釋符合示雲。開會至極此品說之。是故一實中道法門此品極也。又此品開示悟入。是四種●也。諸佛智惠甚深無量。其智惠門難解難入者。此四種●不生智也。又此品四種之●說之。是四方也。四種●四方也。四方是四曼也。十方佛土中准有一乘法等者。是法曼荼羅也。次供養舍利者。起萬億種塔等者。是三昧耶曼荼羅也。次彩畫作佛像百福莊嚴身等者。是大曼荼羅也。次白鑞及鈆錫等者。是羯磨曼荼羅也。或下諸供養事。是羯磨曼荼羅也。又是供養事者。是三業供養也。若人善軟心等者。是意業之供養也。一稱南無佛等者。是口業供養也。合掌以敬心等者。是身業供養也。已上是四曼三密。序品四點●因果ШЩфЪ說之。此品開因果四●說之。此四阿是四萬故。四萬義說之。又前惠日大聖雲者。是大月也。四●(四佛智見也)是四萬四佛也。是即五佛也。此五佛皆四種曼荼羅具之。是故下一一說四萬義也。三密四萬上用也。又此品●字門說習也。其故此品多言語道斷法門說故也。經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文)。又雲。力無畏三昧。禪定解脫等。不可思議法。道場所得法。無能發問者(文)。又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文)。又雲。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文)。此品多如是言語道斷法門說。是●字門義也。又廣說一乘道雲。說無分別法雲。為說佛惠故。雲方便說諸法。亦說如是法雲。如是無說事雲。皆是●字相也。今儀軌此品雲。言語道斷離心境。是故方便說三乘(文)。●字字相字義顯也。此品大意可知也。●字最上乘聲說(大莊嚴經文殊問經)。●字言說字故雲聲也。世間所知字相。言說ヤьДю故。最上乘聲雲也。字相義可知也。最上乘者。是一佛乘也。今品一佛乘法門多說之。是●字門也。如來智海言語道斷也。此智海以方便以言語說三乘。令入一乘。實相言語道斷如來智海●字性海也。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入等者。性海不二智體故。難解難入也。是雙圓性海也。●字也。離機根故教說故雲意。可知也。示雲。方便品開示悟入四種。歸開示二也。其故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上。此四種開出故也。今軌開示甚深殊勝等雲。此意也。四佛智見。開方便門示真實相УфЮю故也。   譬喻品第三。此品●字三摩地說也。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等者。●字字相也。煩惱塵垢諸毒蟲惡鬼等。三毒等無量煩惱喻也。煩惱●字猛火也。如來已離三界火宅等。是●字字義也。是煩惱即菩提意也。離三界去垢●字字相。還如來大智●字智大成者也。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此品極也。此儀軌歸命火宅譬喻品雲。●字三摩地大意取雲也。其意可知者也(云云)。   信解品第四。此品●字門說也。信解者。信信力也。信解力大日經疏。風大力義釋合也。此品多力法門說也。經雲。窮子見父有大力勢(文)。又雲。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文)。又雲。豪富如是有大力勢(文)。又雲。以方便力柔伏其心(文)。又雲。以方便力調伏其心(文)又雲。及其志力隨所堪任(文)。又雲。不可思議大神通力(文)。如是力法門多明。是●字門風大大力德也。今儀軌我等皆獲無上寶者。經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意也。又雲。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云云)。此心也。又雲。今法王大王。自然而至(云云)。又此意也。又雲。今於父所大獲珍寶(云云)。又此意也。如是此品又多說寶德。是則淨菩提心如意寶意也。淨菩提心菩提為因也。此因德是●字門因德也。此故風大●字門品。又寶德說者也。經雲。其家甚大富。財寶無量。金銀琉璃珊瑚琥珀頗梨珠等。其諸倉庫悉皆盈溢。多有僮僕臣佐吏民。像馬車乘牛羊無數等(文)。如是寶德說多之。皆是淨菩提心。如意寶●字門因德依明寶者也。   藥草喻品第五。此品●空大三摩地說也。其故宿曜經。草木空精說故。三草二木是皆空大也。依之草木青色。皆是大空色也。經雲。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文)。一切諸方皆終歸空說。此品說空大雲事分明者也。依之小野僧正御房。今此藥草喻品終歸於空文引。五輪中空輪終有證據引合給Ую也。四大從空輪起。終歸於空輪故也。故成劫之時。四大從空大起。壞劫之時者。四大歸空大。終空劫成者也。大日經疏中此事見。又經雲。破有法王。出現世間。隨眾生欲。種種說法破有者。空義顯然也。此儀軌雲。獲彼智光如日輪(云云)。月輪住空。其意可知也。   序品●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授記品第六。示雲。此品四大聲聞授記明也。此四大聲聞。迦葉·目蓮須菩提·迦旃延四種也。是信解品四種聲聞也。但彼品須菩提。迦旃延·迦葉·目連·列。今法花曼荼羅四角住四大聲聞。迦葉·須菩提·舍利弗·目連也。問。藥草喻品次授記品來由緒。如何。示雲。前品一味法水四大聲聞受意也。大日經疏引律文雲。四大聲聞猶如賢瓶(云云)。瓶入水用也。今曼荼羅壇用瓶事。入如來智水持意。大勢至瓶載。此意也。如來智水賢瓶入持意也。然四大聲聞猶如賢瓶者。此四大聲聞受持如來智水故。猶如賢瓶也。今此法花曼荼羅四角。四大聲聞住事。此意也。平等大會如來智水執持意也。法花經殊二乘成佛以為肝心也。是故四大聲聞住內院四角。法花規模顯者也。此曼荼羅四大聲聞。授記品四大聲聞異也。授記品舍利弗無之。舍利弗上根法說解了故也。今法花曼荼羅四大聲聞中上首舉。此四種一切聲聞接在者也。又迦葉是獨覺種性也。然而過如來故。依聲聞得道故。聲聞列故也。今三乘成佛明法花。一向聲聞種性гロэヤьг。獨覺成佛義難顯故。獨覺種性迦葉舉。獨覺成佛義顯也。又須菩提是解空第一也。法華平等大會。依真空顯故。觀一切法空如實相等如雲。又我心自空等文意。法花無生懺悔意也。是故舉須菩提。法花真空顯也。又舍利弗是智慧第一也。然法花以平等大會為體。嘉祥大師釋雲。法花以智慧為體。為舍利弗說之(云云)(是告舍利弗下釋也。云云)故舉舍利弗。法花平等顯也。又目連是神通第一也。然者法花如來祕密神力力(云云)。法花經超過餘經。二乘敗種之類成佛。是此經祕密神通力也。故今經祕密神通以為體也。是故舉目連。此經王祕密力顯者也。以上四大聲聞。此法花曼荼羅四瓶位住Ую也。常曼荼羅。此四角四瓶置也。然不置瓶。此四種聲聞住。四大聲聞猶如賢瓶意也。然此四種聲聞不坐荷葉座。尼壇(坐具也)上坐也。是不改本有聲聞形義意也。即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意顯也。是弟子顯本也。天台富留那舍利弗本有舍利弗顯以。為弟子顯本實義。聲聞即菩薩雲。猶屈曲說ワьユУю者也。本不改本有聲聞形義意。同彼也。此四大聲聞。內院四角住(第二院從諸菩薩。尚位高住Ую也)。平等大會智水持也。此智水開出一代教開說。是ШШуяг歸一乘妙法。是ШШуяг四大聲聞所持智水也。此所持智水所歸平等大會也。此平等大會眾生一念心性也。又八大菩薩住八葉。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大悲常住表也。多寶佛平等大會大智常住顯也。是故多寶證明。平等大會讚歎也。是釋迦悲智二德常住旨顯也。又是妙法蓮花悲智二德也。蓮花二德多寶釋迦二德也。蓮花悲德八大菩薩也。此妙法蓮悲智二德開。金界三十七尊也。故蓮花三昧經。歸命本覺心法身乃至三十七尊住心城等雲。謂。以釋迦多寶二佛接五佛。以八菩薩等接餘三十二尊。此等諸尊常住本有故。遠離因果法然具雲也。即五大法性常住寶塔住。此本有德顯也。四大聲聞常住蓮花住故。是聲聞本有顯。即聲聞顯本也。聲聞顯本故。人天大會皆顯本也。然則天龍八部。皆此曼荼羅住。本有妙法顯者也。故法花雲。久遠實成本門。依此寶塔顯者也。分別功德品雲。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遶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垣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臺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鹹處其中。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文)。其地琉璃垣然平正者。本不生心地曼荼羅壇也。琉璃者。本不生理圓融無礙故也。以界八道者。八葉也。本不生上自性清淨德也。金界常住妙法心蓮臺也。胎藏中台八葉也。是故密嚴花藏淨土也。即是寂光土也。寂是理也。即是胎也。光是智也。即是金也。此娑婆界如是密嚴花藏常寂光淨土也。天台釋雲。豈離伽耶別求常寂光。非寂光外別有娑婆(文)。又雲。寂光理通如鏡如器。諸土別異如像如飯(文)。普賢觀經雲。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性處名常寂光(文)。所居國土皆寂光。能居眾生皆是佛體也。此經本地常身妙法蓮花經。最深祕密處雲故。此胎藏花藏世界也。三災末劫時。靈山佛常住。號雲金剛界。故金剛界密嚴淨土也。   瓶事。示雲。瓶是器也。是一切眾生。皆無上菩提法器也雲事顯也。今儀軌雲。一切眾生生身中。皆有佛性。具如來藏。一切眾生無非無上菩提法器(云云)。此意也又法花雲。一切眾生皆成佛道雲。同意也。   問。瓶入水立花意。如何。答。瓶是金剛也。是淨菩提心●字本不生常住金剛也。水是諸佛智水也。是南方灌頂智也。花是南方娑羅樹王開敷花也。果實是西方菩提。果落是北方入涅槃也。是則金剛常住●字本不生理。諸佛智水入。萬德開敷娑羅樹王出生。成菩提果實意也。又今經付得意者。一切眾生無上菩提法器平等大會雨智水入。三草二木五乘花立。一切眾生自性清淨菩提果實生長意也。藥草喻品雲。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云云)。一地者。●字不生一切智地也。雨平等大會智水也。草木五乘機也。●字不生一地生。平等大會一雨智水潤雲。機根未熟前性類各別生長。然而一地所生一雨所潤故。終雨潤澤歸。一地本源入者也。經雲。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文)。是歸一地意也(一切種智如來智地也)。又雲。如來智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尋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文。是歸一地一雨法意也。一大法界大空ыэ平等大會一雨下故也。瓶實義如是。故台藏曼荼羅八葉四角各立瓶前所示深義表也。然今法花曼荼羅八葉四角四瓶位四大聲聞置也。此經二乘成佛肝心故也。其心如前法花肝心四大聲聞在之(即猶如賢瓶意也)。今法花開爾前諸經為妙法蓮花體故。一代諸法皆法花曼荼羅也。此曼荼羅又是兩部故。一代諸經無非兩部曼荼羅體者也。示雲。真言教真實祕密法花。不二本覺妙法也。是即性德圓滿蓮花也。此不二本覺妙法。即離教說也。故無能說無所說。離機根故。無能證無所證。而本有三密性德四萬曆然也。雙圓性海。談四萬自性重如月殿受三密自樂雲意。此不二本覺妙法所開也。是能開也。是總體也。淺深也。優劣不雲明也。   化城喻品第七。五百弟子品第八。   授學無學品第九。法師品第十。   已上四品大意不示之。   寶塔品第十一。下曼荼羅處記之。   提婆品第十二。示雲。密教肝心大師御意。提婆品規模習也。所以三逆調達。即座天王如來記□ヤШロэ。三毒龍女速疾南方無垢成道唱。餘卷品中未如是得益不顯。龍畜苦法即法身顯。龍女三毒煩惱即般若轉。調達三逆業即解脫示者也。然則調達三逆。天王如來行業。龍女三毒無垢界莊嚴成者也。唯圓教意逆即是順深意。非調達三逆者。以何顯之。故提婆是此經王主領也。又須臾聞之即得究竟經旨。非龍女成佛者。以何開之。故龍女是一部經眼目也。提婆者。阿私仙人。我有微妙法世間所希有者。上三道即三德妙理也。此妙理自性清淨。三道垢穢ンロДяЗ。生死淤泥不染。本來因果圓滿十界十如歷然。是名妙法蓮花也。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等事。示示。此文意甚深微妙。龍女讚釋尊之時。深達罪福相等雲事。如來大空智所照。三道即三德妙理達故。煩惱業苦三道。即法身上無盡莊嚴琉璃雲也。故用莊嚴法身等雲也。是故調達三逆。龍女三毒。二身苦報正是微妙淨法身莊嚴也。又遍照於十方雲故。不局提婆龍女三道。一切眾生三道。皆是法身如來莊嚴也。故一切眾生。又是法身如來也。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雲。此意也。普賢是法身理故。今即釋尊即體⑥Д⑤Ъ法身如來也。是普賢觀經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等文意也。又涅槃經吾今此身即是法身雲。此意也。不思議疏。中臺大日釋時。此涅槃經文引合。釋迦即大日也雲事成也。能說既大日。所說經兩部事勿論也。今文遍照於十方者。大日也。毘盧遮那又遍照反故也。今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法身相好事。密教中大日莊嚴雲。以三十二字莊嚴法身三十二相。以八十字莊嚴法身八十隨行好雲。今文此意同也。此品釋迦法身雲故。釋迦即本法身也。壽量品久遠實成成佛久雲。猶未成前有聞。成佛彼久遠故也。今品釋迦內證本有法身顯故。真言見時者。此本實殊勝也。壽量品猶不及此品雲邊在之。而事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чロЪ本有法身故。此事成相好無始無終也。雲事。分別也。彼五百塵點雲故。有數量。今本有法身雲故。無始無終。無有時分長短數量者也。此龍女如是本有法身遍照如來體見故。速疾成佛。如是不知者成佛久遠也。此深智即此龍女菩提心也。經於剎那頂發菩提心者。此深智菩提心指也。又我今寶珠世尊納受者。此菩提心也。淨菩提心如意寶雲故也。世尊納受者。菩提心納受。速疾成佛證明給意也。   問。深達罪福相者。何樣達耶示雲。是以大空智達之。   問。此深達罪福相觀智何處說之耶。示雲。或觀一切法空如實相說。或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說。皆是大空智故。此深達罪福相觀智也。雖然正今深達罪福相能觀大空智說。普賢觀經我心自空罪福無主文。是今深達罪福相能觀智也。以此空智煩惱業苦三道無主達時。此三道大空成。微妙法體成也。謂虛空藏尊也。八萬四千煩惱成八萬四千寶聚門雲。此意也。大空故雲虛空。萬德含藏故雲藏。虛空藏菩薩寶珠體寶部主也。以之龍女之淨菩提心如意寶Зю也。是我獻寶珠世尊納受雲也。或祕經空輪如意珠雲深意。可思合也。又三道之中煩惱道是根本也。依煩惱造業感苦果故也。然此龍女等三毒持之男女中女身也。以貪愛為體。諸趣中蛇毒身以大嗔為體。六道中畜生道。愚癡為體。又蛇身三毒等持形也。⑥Л①Ёワг嗔恚相也。執著相貪愛相也。污穢相愚癡相也。又此龍如以愚癡為體。六趣中畜生愚癡也。男女中女身愚癡也。年齡幼少愚癡也。此愚癡無明為體。無明是諸煩惱根本也。然淨菩提心大空智發時。明即法性無漏摩尼珠成。三毒又三空菩提如意寶成者也。根本惑道既成摩尼。枝末二道豈不轉寶體耶。然調達逆罪。依之妙法蓮花微妙寶體成者也。我有微妙法世間所希有者。此妙理也。又法花法寶部增益習。此事(至下可記)其中此品殊寶顯者也。龍女唱南方無垢界成道深意。可知。龍女三毒是●字種子。寶珠是三昧耶形。南方無垢界成道是尊形也。即寶生尊也。種三尊皆是寶部三摩地也。●字字相煩惱塵垢也。字義即塵垢不可得也。故無垢世界雲。是●字三摩地。南方火方也。相應意。可知。寶珠又無垢德。迷位之時。第七四煩惱塵垢●字字相也。開悟時者。平等性智無垢體●字字義也。又今品明五字門。謂文殊於龍宮說妙法蓮花。此妙法蓮花是●字本不生大地也。此妙法蓮花以●本不生為體故也。智證御釋雲。始終妙法終至而去。無非●字本不生(云云)。又蓮花方形地火習事。故妙法蓮花為地大。大海是●字智水水大也。龍女三毒及南方無垢成道等●字火大也。調達罪業體故。是●字圓業風大也。提婆龍女苦道是●字門空大也。此事五字門大事有之(更問)。前五品是五字也。寶塔品彼五字五輪五大一大法界塔婆ШШфЪ說之。今品又開彼寶塔德。一切三道即五字門歸旨顯也。開寶塔五字五大塔婆彼五大合一。寶體歸也。依彼德不同五輪寶體各別。其實體論只歸一致者也。文珠及俱來菩薩坐寶蓮花。又智積菩薩讚此經之時。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希有雲。又我獻寶珠世尊納受等雲。皆是此經寶部意也。又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花成等正覺雲。又此意也。又住在空中者。我心自空虛空藏也。又是寶部也。以所住內證顯故也。是等龍女之寶德顯者也。此品寶條勿論也。又大師御釋雲。多寶寶生尊也(云云)。然南方無垢成道寶性尊也。故寶塔提婆兩品相通者也。禮懺經寶性福德聚身寶性佛雲故。福德聚是多寶寶德也。多寶寶性一體雲事。分明者也。是多寶寶性寶塔雲。即是三道即三德祕藏寶聚門也。顯德見五輪功德聚。是寶塔也。萬德出生佛菩薩見時者。寶性也。此得出生萬德故。無盡寶德有寶多寶雲也。種子雲或●字(此字深更問)或●字。或●字等也。三昧耶即如意寶。或今寶塔也。尊形是多寶寶性也。此種三尊全是眾生煩惱業苦三道。轉法身般若解脫三德體是也。謂。是三道本來不生。大空圓明體故。如如法身●字也。離煩惱塵垢故●字也。大寂靜●字也。不生不滅無為體故●字也。故三道不生●字實體也。又此大空不生體是●字也。此不生●字處大悲大行●字也。故三道不生●●字義也。此三道不生五大五輪如意寶也。此三道不生萬德能生佛菩薩體。寶生多寶也。遍法界大空虛空藏也。此寶塔出現只此實義顯者也。一切眾生皆具三道故。一切眾生即多寶寶生寶塔也。果地上寶塔今ДьфШьЁワ非不足示之。寶塔出現。只眾生即體萬德莊嚴寶塔也雲事顯Ую也。又此妙法蓮花體三道自性清淨德也。是常住妙法心蓮臺等雲也。   問。如意寶珠如何物了。示雲。龍肝鳳腦如來舍利(云云)。此龍即過去大善根福業修。而大嗔恚起者也。依之今世大善根福業感故。此龍肝即如意珠。雨萬寶者也。大嗔恚起故。嗔恚熾盛龍身感也。又鳳腦者。金翅鳥腦也。是又先世修福業故。此尊腦即如意寶成而愚癡修故鳥類身感。又往生論注雲。如來遺身入海中成如意珠也(云云)。是三大僧祇所修福業所感身故。如意珠有也。然今龍女之我獻寶珠。寶珠是龍肝如意珠也。謂三道即三德了達大空智也。即深達罪福相意也。是我心自空罪福無主大空智以達故也。此等大意如前示之。   龍女依真言成佛事。示雲。今儀軌若欲成就此法者。應當先具如此四緣。乃至若不具如是增上緣者。所有讀誦修習。如此經者難得速疾證成三昧(文)。龍女速疾成佛依真言祕密法成就雲事分明也。又智證大師雲(講演法華義)。龍女依三密方便成佛(文)。菩提心義雲。龍女既是緣得記之人等。是依心地觀經五相成覺有緣得記人。龍女得記之人故。依五相成佛釋也。龍女依三密五相成佛雲事。此等文分明也。龍女成佛妙覺成佛事示雲。龍女天台等唱初住成道(云云)。今密教意者。龍女成道妙覺究竟成道也習也。其故者。龍女實真言教五相三密行依成佛。其文義如前。然者究竟成道也雲事。不足疑也。此教實義不立位淺深。無開悟次第故也。稍地位漸階開等妙頓首雲也。又直修直滿證釋。皆此意也。今軌歸命偈龍女成無上覺雲疑時。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等雲釋尊以僧祇修行今成佛道。龍女是不經僧祇行速疾成佛道耶雲。然釋尊成道是妙覺成道也。龍女若唱初住成道。何以釋尊妙覺成道難之耶。故龍女成道妙覺成道也雲事。此文聞者也。私雲。天台宗一流龍女成道二重有也。謂海中成道初住成道也。無垢界成道妙覺成道也。故初住成道見文。約海中成道釋之也。無垢界成道妙覺也雲事。智積菩提疑見。凡此品勝餘品事多之。謂逆即是順圓意。此品顯三道即三德也雲事。此品顯女人成佛。又此品即身成佛速疾旨。又此見。一經寶部事。又此品在。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云云)。天台。釋引下諸相本故釋。真言等見時即法身色相也。如是等勝事餘品超過。長安城此一品切留事。有由事也。   提婆即不動明王事。示雲。提婆達多不動明王習也。是東寺習也。謂提婆逆罪是因果●字門也。業即解脫轉故。因業不可得●字種子成也。是不動明王種子也。又彼逆業黑業闇體也。是不動明王黑色也。業即解脫。青黑色也青是大空也。青黑二不色是業即解脫色也。●此●字黑業上大空點即此意也。彼提婆無間猛火。苦道即法身見。故不動明王火生三昧成也。是種子行點也。又提婆起大我慢。此我體是●字也。我不可得故。明王●字種子。此我不可得者。人法二義不可得也。即法二空也。此二空大智明王所持智劍也。又彼提婆深名聞利養貪愛。然此貪愛畢竟不生故。大貪大愛遍法界慈悲也。即是明王所持大悲索也。又提婆我慢貪愛是煩惱道也。逆罪是業道也。無間苦果是苦道也。此三道即三德。即三諦也。三身也。此三諦三身。是又明王體也。明王體中道法身理也。所持智劍是般若智身也所持索是解脫大悲身也。智證大師釋雲。心性不動明王之體亡泯三千。即大智劍雖亡而存執大悲索(云云)。提婆墮無間而如第三禪雲異。有由事。   提婆權者等事。示雲。入大乘論雲。提婆達多是賓迦羅菩薩(文)。然賓迦羅菩薩文殊一體也習也。又文殊不動一體習在之(三井流)不動又提婆一體也。然者。提婆品文珠龍女不思義深義說事。有由者。又不動現俱哩迦羅龍身提婆龍女相通事。彌有故者也。提婆不動故也。如前在之。   文殊不動一體事。示雲。唐房法橋雲。文珠持智劍。此明王持智劍。彼菩薩持經。此明王持修多羅索。彼菩薩住清涼山。此明王住妙高山(菩提山妙高山也)。師此明王。又菩薩心體四十二地諸菩薩導首。彼菩薩住金色世界。況於明王耶(此明王者。指黃不動也)。   已上文珠不動一體由也。   勸持品第十三。安樂行品第十四。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已上大意不示之。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示雲。疏中多壽量品佛。大日本地常身引合也。其文如常。然今能說教主。久遠成道佛。是中臺毘盧遮那本地常身也。今塔中佛是也。八葉八大菩薩。是台藏八葉四智四行也。只以八葉八大菩薩位。可為四智四行。一一菩薩等具諸德故。為四智四行不可有相違也。餘菩薩明王等是四重聖眾也。台一曼荼羅●字諸德也。今法花曼荼羅又然也。智證等御釋分明也。亦引之。此●字者。又是眾生一念心性不生●字雲也。此心性清淨蓮花雲也。故智證大師御釋雲。阿字不生微妙體(云云)。疏雲。釋迦如來久遠成道。皆在眾生一念心中(文取意)此心性常住不及本有覺德。即是久遠成道也。此本有三佛德無作三身雲也。又靈山佛常住。號曰金剛界等。雲或歸命本覺(乃至)。常住妙法心蓮臺等(云云)。皆是金剛界也。禮懺經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者。是妙法蓮花法身體也。即淨妙法身也。故一切眾生。皆是妙法蓮花三十七尊本來圓滿。法花我本行菩薩道等者。因久遠也。即本因德也。五百塵點久遠成道果。久遠也。即本果德也。此本因本果。又兩部也。因曼荼羅本因。果曼荼羅本果故也。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隨喜功德品第十八。法師功德品第十九。不輕菩薩品第二十。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藥王菩薩品第二十二。如音菩薩品第二十三。   已上七品大意不示之(云云)。   普門品第二十五。示雲。法花一部肝心此品也。其故觀音是妙法蓮花體也。妙法蓮花蓮花。是觀音所持蓮花也。觀音是蓮花部自性清淨德法部顯之時者。即今妙法蓮花經也。佛顯時者。是阿彌陀也。菩薩顯之時者。是觀音也。觀音品一向讚觀音三業得益。不出妙法德。是觀音妙法一體故。讚觀音即讚妙法。有由顯故也。智證大師御釋雲。一品之中不雲妙法。故知。妙法觀音為體(文)。大師御釋雲。此意見。又嘉祥大師釋中此意見。又大師釋法花觀自在王如來地(云云)。又今妙法蓮花兩部界會曼荼羅故(其義如前)。觀音即兩部總體也。兩部聖眾如幻三昧力。以普門示現即今品也。三十三身四重九會聖眾也。含藏大悲故台藏也。金剛常住故金剛界也。又經諸佛智慧等雲。大師無量乘(云云)。四佛知見。又是四●也。   此經密經雲。條佛意可知也。此品幻定事。示雲。台藏意。是大日經所說台藏如幻三昧也。第八地菩薩所得如幻三昧。皆觀音如幻三昧也。釋之。疏雲。此故世稱觀自在者(文)。是普門示現德若金剛意者。金界如幻三昧也。以此三昧身。本有金剛性海德三十七尊示現。三十三身雲。此三十三身三十七尊接在者也。無盡意菩薩以瓔珞獻觀音事。至下可記之。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示雲。此法一切總接。開會諸經歸一乘。於一佛乘分別記三等總持德。此品顯也。又陀羅尼總持故。今經密經事。此品顯。又一經守護功德。此品極。   妙莊嚴王品第二十七。此品大意不示之。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示雲。此法法花眼也。一經歸普賢故。此品在經終也。上諸品皆歸此普賢故也。一經終普賢本因。其本因眾生一念心性也。一切有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雲。此意也。嘉祥大師釋雲。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即是妙法蓮花經。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普賢菩薩自體遍故。普賢為法花體也。故普賢觀經法花修行說也。普賢觀經雲。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云云)。序品放眉間白毫果德因顯。終說普賢三摩地。歸本因意示也。大乘因果終實相意也。因果常住實相義。又彼普賢觀經說。是依普賢本因常住德顯者也。一部法花法門無盡。普賢本因歸чтУю事。此等意也。此普賢本因者。真言法爾應住普賢大菩薩心眾生本有薩埵意也。此普賢事。又至下可示之(云云)。   屬累品第二十八。經在經中。今軌歸命終ヤэ。大意不示之。   問。何故經軌前後相違也。答(云云)。私雲。今軌法相所立證據也。   已上大意畢。   溪嵐拾葉集。   康永元年(壬午)六月二十八日(立秋鬼宿)於江州靈山寺密嚴菴書寫畢。   此抄者東寺流祕抄也然而今智證大師御釋意為本天台流宗義被抄者也尤可祕藏之甚深甚深耳。   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雖為惡筆眼前當用之間書寫字。   元祿十五年壬午五月朔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祕決)。   三種法華事。   山家大師御釋雲。於一佛乘者根本法華。分別說三隱密法華。唯有一乘顯說法花。妙法之外更無一句餘經(云云。取意)。根本法花者玄文序雲。今此妙法蓮花經者。本地甚深之奧藏(云云)。機法未分天真獨朗之妙法也乎。今此三種法花御釋相傳一箇祕事也。所謂南無開三顯一。開近顯遠。心佛眾生一乘妙法蓮花經(根本)南無佛(隱密)南無妙法蓮花經(顯說。○本門○跡門)。身一印。法界道場。口一聲。法界聲塵。八風為體意三觀(法界心佛)以天心獨朗件。   第一(名號根本)大師多少之間御念誦了。第二受生以本御念誦正文在山門。第三示教傳流事教也。自佛至我等相傳留於當流。而今勤此深祕所奉授(某)而已。   年月日。某判。   相傳雲。前唐院御藏經山家大師者。生御持經一卷有之(云云)。大師自身書置此御經也。所謂南無開三顯一。開近顯遠。心佛眾生一乘妙法蓮花經(已上)。是則諸佛未出。天真獨朗法位。而未下佛位。是雲根本法花(云云)。又大師宿生之御本尊在之。是同御手握生給。三寸白銀。藥師如來也。則梨下相傳也。實相院本尊御身奉籠也(云云)。次隱密法花者。紺紙金泥御經也。覺大師註釋大師御持經注給。是即梨下相傳御經也。佛出興而自此位出佛位。故南無佛三字也。一代教法皆悉雖法花。隱密故顯妙法。只雲南無佛也。一代者。隱密法花故。覺大師御相傳後。外題妙法蓮花經雲。   問。南無佛三字隱密法花。為皆成佛。其證如何答。於南無佛名字者。方便品偈五乘開言中人乘開會文曰。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以成佛道(云云)。此文有相散心名號也。是即靜散無妨。寂照同時也。雖止雖觀寂靜同時。此意也。南嶽天台受生於震旦。陳隋二代傳妙法於塔中。我等與眾生雖受生於邊土。傳一乘於道場。陳隋非遠。年月非近。我等一念也。次分別說三隱密法花者。法解因緣三三周。其心分明也。所以法說文雲(方便品)。諸佛以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諸佛如來無言虛妄諸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云云)。信解品雲。於一乘道隨宜說三(云云)。因緣說文雲。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云云)。故妙法之外更無一句餘經釋給。尤有其謂歟。根本顯說二經妙法名言分明也。於隱密法花者。自天真獨朗妙法出。大悲利生佛位施九界化。皆是隱密法花也。又青山我我蒼海漫漫。明月照軒清風拂地。皆是機法未分根本法花作用也。第三顯說法花者。南無妙法蓮花經是也。靈山年說教。我等所持八卷經王是也。示教傳流之本也。宿生今生二教。慈覺大師御相傳妙法蓮花經也。表事之後惠亮和尚傳之。經波二經安置(如上雲)。三種法花名字書列事者。惠亮和尚御作也(云云)。   身一印。法界道場。口傳雲。山家大師以來相傳祕印有之。是即行者所信之本尊印也。雖然是淺略也。次深祕為說實相印(云云)。合十指爪(云云)。越淺深二重。實行者自身無作三身故。舉手動足印也。故無定印習也。己身無作實佛所居。即實報寂光互具四土也。依正相順故。國土安穩也。仍身一印無作四威義。居法界道場誦一偈文也。其偈俗者。嫡流一人之外無傳之。即塔中相傳之一偈者。慈覺大師讀入唐記見。然天照太神自過去七佛三法花(并)一偈文。御箱承有之。每日誦之給。故國土安穩也。此一偈者。深納心底最後臨終之時。嫡流一人付屬之。   口一名號。法界聲塵(以悟為體)。口傳雲。一名號者。總論者。始自根本法花名字。終狂言綺語之音聲是也。別而論之。根本法花一名號也。法界聲塵者。命息也。命息風大也。風大者俗諦也。事事諸化之當體也。總體時無種子獨一法界總五音也。此命風當時。成別體風大也。此時有種子。當鬆鬆風也。當水浪風也。一一有文字一心法體也。故雲聲字實相。命息當舌時。成妙法蓮花經等事相之名字也。一一字法。一一文字。止觀二法也。三觀妙智也。無作三身也。自受用智也。本因本果三千世間依正宛然也。此命息陽氣成霞。仍春夏霞立故。從口出息其色不見。是則為霞遍天故也。陰氣秋冬不立霞故。見息色也。霞從口入身中故也。私雲。霞天陽故無濕性。霧者地陰故有濕性。故霧水珠餘氣也。水珠心月輪也。故秋增光秋熟時也。故佛果圓滿。祕經雲。如秋八月霧微細清淨光常住。此等持是名微細定雲。住持息觀息令微細不見身故以三事令調觀同之。臨終用心行者至要也。意一心三觀法界心佛以天真獨朗為體。一心無對治跡。即本地本覺四安樂行也(云云)。   已上三種法花口傳相承事。   尋雲。嫡流相傳一偈。如何。答。示雲。法華壽量品雲。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了。口雲。中間二偈略五言一行相傳來者也。天照太神每日讀誦。即此五言一行也祕祕。   血脈事。靜明。心□。空觀。光宗。運海。宗秀。貞算。   御本雲。元應元年九月二十一日。於黑谷傳之畢。即賜師御本書寫之。一人附大事也。禁戒及再三努努不可口外(云云)。   天台籠山沙門光宗記。一偈書雲。師示雲。俗人若女身授此雲書授也。題名唱後可授之也。   上東門院長豪。嘉陽門院俊範。大宮女院靜明。   已上被奉授之(云云)。如此一紙ШぶфЪ授之事。惠亮和尚也。以惠亮為嫡流。又東陽御時。殊分別之給也。師物語雲。爰空觀上人嫡流心就奉授灌頂之間。被擬儭施物可被許。彼偈之由所望之間。不能固辭。被授此偈畢。又雲。彼空觀上人心雅御弟子也。彼三法花也。文心雅一期之間。雖所望之。依為嫡流相承大事。不許也。爰以雅僧都於勢州入。且灌頂之時。為儭施物奉授之畢。不可散在之由。誓狀有之(云云)。可祕可祕以上。   三種法花堮捅部C覺大師御傳根本(本有性德一點不具)印堅寶合掌明。(胎寂)隱密(始覺修顯緣起諸法)印虛心合掌明●(金照)顯說(修性不二法界比蓮)印八葉明●(寂照俱時)。又示雲。根本法法花者。維運法印印花嚴擬宜未發前(云云)。難雲。根本法花義不相傳故存此義歟。雖擬宜未發前觀今日成道歟事也。可雲隱密法花了(已上)。   先師光宗阿闍梨御自筆。   元祿十五年壬午五月二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法花末)。   法花法祕決(末)。私苗。   一。法花肝心真言字義事。觀朗決雲。法花肝心真言字義句義。互法花跡本二門統接胎藏金剛兩部肝符。今出其真言應釋其相。肝心真言曰。●(三身圓滿大日如來)●(開。●(示)●(悟)●(入)●●●●(一切覺)●●(知)●●(眼)●(見)●●●●(如處空悟)●●●(護持)。   已上是法花跡門意也。以開示悟入四位知見理。為法花跡門體。此開示悟入妙理。名曰三世諸佛智見之理。亦名道場所得法。此知見道遍照如來內證法。此總體周遍法界故。名無所不至大日如來。即是●●●●四字顯開示悟入四位知見。胎藏無所不至真言以●●●●為周遍法界。四處輪種子真言即其義也。此諸佛菩薩諸天聖眾各為護持故結安●●●之句。是護持句也。次●●(妙)●●(法)●●●●(白蓮花)●●(經)此是題名亙本跡二門。故安中間。兼於前後。次●已下法花本門意也。●(鉤)●(索)●(鎖)●(鈴)●●(金剛)●●(擁護)●(普通義)●●(成就義)法花本門意表金剛界果曼荼羅智拳大日。故以金剛界鉤索鎖鈴四菩薩。安此真言中。即其意也。本門時一切菩薩聲聞圓覺諸天大眾。皆悉引入無量壽命決定如來寂靜真如大功德海中。是即鉤義也。一切眾生聖主尊住此功德海。是即索義也。歡喜是鎖鈴二義也。今此無量壽命決定如來本地寂光功德一切法界果曼荼羅普門海會聖眾。各各現無量功德可擁護故。安●●●●之句。是擁護普遍句義也(已上法花堮恁^。   義釋三雲。次復眾生一念心中有如來壽量長遠之身寂光海中乃至不退諸菩薩亦復不能知。當知。此法倍復難信故法花中補處三請。如來四誠然後演說(文)。   一。法性道場觀事。軌雲。則須應入真如法性道場觀行而誦此偈。思惟偈中真實勝義。乃至心與真如體性相應為限。偈雲。虛空為道場。菩提虛空相。亦無等覺者。真如故如來(文)(私謂先謂偈後觀義)。偈意雲。道場者。佛成道場故道場。道場既虛空故於道場所可成菩提覺也。亦虛空相也。無體相(上二句意。此)道場空。菩提空也。故亦無等覺者亦空。即道場空。覺空此覺證人亦空。故雲等等覺者。故唯真如常住周遍法界之理。是所依土皆同虛空。即此周遍法界身上也。即知常寂光土法身如來也(云云)。私雲。或真言師義雲。法花法性道場觀偈以為祕事最極也。其故讀點為祕藏也。所謂真如故如來(Юю本門點也)。真如故如來(跡門點也)。   一。師雲。付法花法真如王菩薩祕云云事在之。所謂證道八相習事也。胎內五位成就唱本門習。出胎外現。跡門習也。一切義成就菩薩處胎經說給時。摩梵釋女開。悟得脫。是詑胎相時於成道轉法輪相感見。一一相中皆八相故義歟。將亦慈氏菩薩於住天位。為諸天眾說法給。是又八相互具義也。轉法輪相感見諸法自互具也。此事我即無作本覺如來靈山不毀淨土居。鎮妙法宣說。唸唸唱八相。本覺真如祕法也。一卷祕決有之。更可問也。   一。地藏菩薩補闕真言法花肝心真言。那謨阿羅怛那怛羅夜耶唵佉羅佉羅俱住俱住摩羅虛(莫加反)羅吽賀賀怛弩吩(索靺反)末拏薩哥此陀羅尼線起者。唐朝靜定寺住僧道如。自元和年中晝夜六時專讀誦法花及一萬餘部。於此鄰坊有老僧沒畢。已過七日乃得蘇生。道如法師所讀誦。吾初歸冥途時猶如夢惛[惛-日+巾]乎。適到閻羅宮。見別座在地藏菩薩。乃告曰。汝鄰坊道如法師。未離舉緣。廢亡句偈。雖讀誦數千部未納法藏。今得此真言可授道如。每讀經典持念三反。縱雖有補闕。皆悉如法如說可成就(云云)。故名補闕真言(云云)。   一。法花法性道場觀決事。虛空為道場。菩提虛空相。亦無等覺者。真如故如來。或雲。法性道場(寂土)輪壇(光土)觀曼多羅(方便土)道場觀(同居土。云云)。文雲。歸命本覺(胎)常住妙法(金雲也)已上。   一。入塔中真言事(付泥塔)。師雲。緣起法身真言可入之曳達磨(云云)。又雲。法身真言可入之。 一。問三昧耶曼荼羅說法如何。師雲。可見菩提心義也。法身偈。曳達磨醯都缽羅婆跋(一)縛醯都弟仙多他位度蛇縛怛知(二合)。弟山者要曰□□□□□□□驒架觾□驂□□□□□禂饜□□□茵□糖□□滿熨e襼□□□□□G□□觀婚觷□逆□□橫□□□□□婚觷□埤□磻禲驖□□□□奩觕□□□□□餿□驉□奩槸□襼導餿□馲餃導□□諑騋□□襼導餘□橫□□□h□□□□襼導餉楺□襼導鰩峰屪馱臆縛(引)爾(泥以反)摩訶室羅娜(朔反)漢偈異說。諸法從緣生如來說是因此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云云)。法身偈說所說亦名緣起偈。亦名三諦。造塔功德經雲。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釋雲。故滅我作如是說。亦是偈義名佛法身(云云)。造塔延命經雲。法身真言(云云)。又雲。諸法從緣生如來說是因。彼法隨緣滅。是大沙門說。高野大師此經末加此文也。可尋之。義釋雲。諸法從緣生。如來說此因。彼是因緣滅。是大沙門說。此偈攝三藏。亦攝此真言義。故天竺相傳謂之法身舍利(云云)。私雲。梵語偈說所未檢之。如私錄者。則業將來歟。私雲。錄雲。梵字法身偈一卷海。或人云。法身偈梵本前唐院御經藏有之(云云)。   法身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76060501.gif   大原抄雲。以前唐院御經藏本書之。法身偈三十六字梵本也。此法身緣起塔也。生身舍利塔十三重也。   大原抄雲。師雲。無所不至名率都婆者。五輪相累故也。謂塔五輪以成。又雲。金剛劍印凡三摩耶三形標。故名率都婆。又雲。師雲。隨法身緣起塔攝收三十七尊(云云)。讚法身。印五□矩A□□□累都□□□  印明師說可聞之(云云)。字義可見之。●字也。   一。法華功能事。軌雲。若修行者。為求六根清淨。滿足六千功德。成就法花三昧。現世入初住。求證無上菩提者。應一七日三七日乃至七七日或三箇月。依儀軌(云云)。   私雲。松島者。皆是如法經基也(云云)。經雲。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我淨土不毀(文)。深可思之。   一。法華曼多羅中菩薩二乘內列事。示雲。菩薩者外用利他邊主故外院列。二乘空觀內證中道親故爾列歟。仍文雲。空中二諦而無二也(云云)。又雲。自行唯在空中。利他三千赴物(文)。可思之。又雲。一義雲。一代說化本意為二乘成佛也。故同聞眾列時。最初二乘列事。可思之。又雲。一義雲。同聞眾列次第始二乘(空)次菩薩(中)次八部等(假)以上如次空中假。次第也。又一義雲。佛法修行本意先以空門為本也。故經雲。破有法王出現世間等(文)。可思之。又一義雲。以二乘列內院事體內權法也(云云)。可思之。   一。以天台宗置毘盧頂上事。義雲。芥爾有心即具三千(文)。古人云。一念歸無念者。高踏毘盧頂上行(文)。今天台宗一念無念歸三千妙門毘盧頂上居也(云云)。   一。以文殊置毘盧頂上事。義雲。文殊者。鎮居毘盧頂上。為五智奧元(文)。   一。法花印事。星光院澄尋僧正義雲。法花一部皆印說相傳也。所謂始自如是終至而去皆是印義也(云云)。是則三昧流祕曲也。餘流不供祕事也。予如相傳者。實相一印也。法花法一大事。事相法花一部己身全體習一印也(云云)。   法花教主事。   一。以釋迦藥師彌陀配三世事。岡崎桓守僧正義雲。山家大師藥師如來為山門本尊給事有其謂也。所謂我山建立時儀法時分也。像法轉時利益眾生義相應歟。次過去釋迦。現在藥師。未來彌陀也。仍現在利益眾生大翳王。故藥師為本尊給也。次義雲。藥師萬法總體也。此尊所部日光·月光·十二神將·七千夜叉(文)。是則依正二法亙其所表。故以藥師。我山本尊給也(云云)。又雲。藥師萬法總體也。日光月光理智極也。此理智諸法出生也。故日月理智中星霜等出生。日月晝夜十二時也。一日十二時。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日也。我等一身總體藥師也。一身寂照日光月光也。十二三百筋骨。深可思之。   一。法花法觀曼荼羅事。示雲。成尋阿闍梨記道場觀等文四種佛土配之。軌文實報寂光二土ヵЛ見。法花二處三會儀式也(云云)。又雲。自受用身佛也。曼荼羅諸尊自性所成眷屬。師雲。法花法本尊釋迦也。五相成身先普賢成身次可成釋迦也。如金剛界先成金剛薩埵也。是等覺一轉入於妙覺也(云云)。五相成身現中第五觀身為本尊真言。亦名妙覺成就真言也。因分普賢變成妙覺如來意也。故等覺一轉入於妙覺雲也。凡密教意五相成身觀間六即位經盡也。隨分祕事可思之。又雲。塔中釋迦即無量壽命決定王如來(云云)。   保元三年五月二十二日記之。   問。彼巖藏記雲。妙音提婆品文殊也。山王院山師雲。智積問妙音雲(云云)。心。如何。答。妙音提婆品文殊雲事文殊妙音雲名有也。智積妙音者文殊也(云云)。義釋雲。或雲妙德。亦云妙音也(云云)。   一。法花教主事。師雲。法花教主者。當流意據皆有深義也。各據一義無左右事也。惠心流報身。旦那流三身相即應身也。其義勢如常也(云云)。一義雲。此上甚深義在之。一六於佛習時釋迦藥師彌陀三如來必可具之也。所謂釋迦正法教主也。藥師豫法教主也。彌陀末法教主也。此三佛法花教主習事法花明文也。其義口傳(云云)。天部聖天法身。吒天報身。辨才天應身也。於菩薩習時普賢(正法理也。戒藏法身)文殊(像法知心。惠藏報身)觀音(末法不二相。菩薩定藏應身)此以三菩薩法花教主習也。普賢實相正體色法根本也。戒法本尊。懺悔教主雲事。可思之。文殊惠藏正體。自受用觀音。無作應體。慈悲實儀也。今經久遠壽量應用也。一經自體人法不二義。可思之。無作三身行者三業也。於佛雲時釋迦藥師彌陀三如來也。於菩薩習時普賢文殊觀音三菩薩也。是色(體理)心(相智)業(用事)也。甚深甚深不可口外(云云)。   一。塔中釋迦印相事。問雲。教主釋尊如序品入定有本門入定義耶答雲。仰雲。今塔中儀式以可習事。一六寶塔品本門遠由證前起後塔婆也。Дяг多寶釋迦供於塔中入定儀有之。多寶法界定印表法身。釋迦法輪入定印。表智也。此事依文等撿事有之。法花中證誠在之口傳(云云)。物語雲。先年敕願八講時。雞邏問。海性答也。其時問題。跡門十四品說已未說本門前有入定瑞可雲耶(云云)。後日海性法印雲。此事當流殊大事也。敕願八講時予不顯實義。雞還告論義疑思。故法印義告不習歟思事。問者所存於入定瑞全無本跡不同思也(云云)。而又定此論義本跡不同也。答аь⑦Ь難ЙЁロ心淺覺也。然雞邏經默然而坐雲文撿出。常人問者所存不爾鼻иワЁЪ也。凡此法門惠心率都已來東陽連實坊等сЪх古目錄被載題目也。仍一言不可損也。Дяг先年竹中法印立義時預毘沙門堂御精御免修立申雲ンю⑥。末代不覺。此事本跡同異下多法門有中一箇大事也。所詮此事傳。寶塔品時釋迦入塔時以為本門入定瑞。釋迦入寶塔時定下有也。法花曼荼羅如此圖。此旨觀音儀軌分明也。可見之。以此等為相傳詮也。實乘坊嚴海律師雲。凡入定瑞序分也。但定下入塔始方事也。入塔後虛空會說法儀式說故。轉法輪印旨見Ую事。尤有其謂也。是則經文註歟。常雲。釋迦多寶二佛造立多寶定印也。釋迦轉法輪印見事在之。又經二十八品義或繪書。釋迦入塔時轉法輪印見。仍入定印始方事得意始終無相違歟(云云)。   一。常陸國成國事。物語雲。常州海畔漸漸成海也。雖爾如法經奉納塚許相殘成島也。妙經威神之事不可說也。可貴可貴。餘國漸漸海中湧上成岡也。常州許漸漸崩成海也。不可思儀也。私雲。松島者。皆是如法經墓也。經雲。常在靈鷲山及餘所住處○我淨土不毀(文)。深可思之。   溪嵐拾葉集(法花本末終)。   文保二年三月八日於天台山黑谷任師說記畢。   天台沙門光宗●●。   元祿十四年十月二日挍對干天台山御藏本此本。   亂脫甚多故以墨符誌焉。法印實觀。   十五年五月四日重閱。 溪嵐拾葉集。   四箇大祕法(法花。尊勝。佛眼。金輪)。   第一法花法。私苗。   問。於法花教主有幾種耶示雲。凡法花教主事。多數也。顯宗所談旦置之。付顯密合論雲之。八種不同有之。一以釋迦為本尊。二以釋迦多寶之二佛雙為本尊。三以普賢為本尊。四以多寶為本尊。五以金剛大日為本尊。六以胎藏大日為本尊。七二界大日並為本尊。八兩部不二大日為本尊(云云)。   已上八種習付密沙汰之灌頂大事也。此外藥師彌陀壽量品為教主事有之(云云)。   尋雲。此重重教主中山門相承以何可為本字。示雲。山門相承意。以釋迦與普賢也。山王院大師。以不動為本尊給也。凡山門以釋迦為本尊事。皆是普賢威神之力等雲。法花弘通皆普賢威神力雲也。仍大般若雲。一切眾生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雲。付密教立三種普賢。所謂實相普賢(本地理體)究竟普賢(本覺智)顯現普賢(從東方普賢)示雲。自東自西。爾來勸發雲皇覺世界悉旦普賢雲也。故悉旦普賢ЮюлЁ見。悉旦方不來而義有之。若遍法界體也雲去來義不可有故。法界全體皆是普賢相貌也。故以普賢。諸法實相經王教主也(云云)。示雲。不動三諦即是總體法花教主有便。心性不動等釋。可思之。   尋雲。法花法以法性道場觀為祕事方如何。答雲。此法性道場觀四種佛土方習故最極祕事Зю也。所謂虛空為道場(同居)菩薩虛空相(方便)亦無等覺者(實報)真如故如來(寂光。已上)。口雲。偈意雲道場者。佛成道場成故道場者雲也。道場既虛空故。菩薩亦虛空也。道場亦虛空。故無等覺者又空。只真如常住周遍法界理是如來雲也。仍能依身所依土。皆虛空同即是周遍法界身土也。即是知道寂光土法身如來也。是虛空會名也(云云)。示雲。凡法花法法性道場觀以為祕事事點讀以為祕曲也。所謂真如故如來真如故如來也。以上本門點。真如故如來。是跡門點也。口傳雲。付法花法真如王菩薩祕法雲事有之。所謂證道八相習事也。胎內五位成就間本門習。出胎化現跡門習也。一切義成就。菩薩所胎經說給時。魔梵釋如開悟得脫。是託內相時。於成道轉法輪相感見。是摩耶母胎法界宮感見形也。是虛空為道場意。將又慈氏菩薩於住天位。為諸天眾說法給。是又八相互具意也。轉法輪相惑見諸相自互具也。一一相中皆八相故。可思之。凡此事我等即無作本覺如來(文)。靈山不毀淨土居。鎮妙法。宣說。唸唸八相唱本覺真如如來也。故真如故如來等釋也。凡此事灌頂祕事。事相可傳受(云云)。   尋雲。眾生一念中如來久成身有雲證據。如何。示雲。義釋三雲。復次眾生一念身中有如來壽量長遠之身。寂光海會乃至不退諸菩薩亦復不能知。故當知。此法倍復難信故法花中。補處三請四誡。然後演說給(云云)。   尋雲。法花本跡二門以胎金兩部配方如何。示雲。今法花肝心真言中開示悟入種子。以之法花跡門為體。三世諸佛知見體。又道場所得法。次鉤索鎖鈴四攝真言。是即金剛界曼荼羅聖眾也。故跡門胎藏界本門金剛界義表也。以證前起後寶塔兩部不二體顯。以之本跡不二習也。二佛並座。可思之(云云)。   尋雲。法花寶塔與密鐵塔同異如何。示雲。不空三藏鐵塔圖四繩懸。法花寶塔無繩。其體全體同形也。以繩有無可分別也(云云)。一義雲。東寺流鐵塔與寶塔始終各別也習也。山門相承顯蜜不同習談事。跡門一段也。最極實義雲。法花寶塔以密鐵塔習也。其故於鐵塔三種不同。所謂一南天鐵塔。自劫初有之。是無始無終本有常住為顯也。二真言寶為緣起一時化現塔婆也。故龍猛感見後塔婆如故不見也。故遍覺三藏西天巡禮給時無鐵塔雲。三金粟王起立塔婆也。是善無畏三藏曼荼羅感見塔婆也。此三種塔婆如次法報應義表也。已上此三種義密三部經為流通此義建立也。實法花寶塔正法時寶塔習也。故鐵塔習破在世寶塔習失多寶三密歸。多寶三密習失釋迦三密歸。釋迦三密習失樹下分身歸。樹下分身習失行者三密歸。行者三密習失法界三密歸。法界無所歸。以之為法性道場觀口傳(云云)。   尋雲。鐵塔者真言所談寶塔者。顯宗所談也。何一致習合耶。示雲。一往雖各別也。再往論之時在世寶塔為流通。鐵塔化現故南天鐵塔雲釋迦所說內有之。所謂楞伽經中大惠菩薩如來內證世尊奉問。佛告言。我乘內證智妄見非境界。我滅度後於南天竺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為人說我乘。能破有無見。證得歡喜地(文)。龍樹菩薩正受如來記□給事。此文分明也仍如來遺屬不違。龍猛大士開南天鐵塔。流通真言教給。若然鐵塔雲在世寶塔不違也。其故法花如來內證也。又法花實義以寶塔顯之。楞伽經中我乘內證智雲法花寶塔可指。仍一致習無相違歟。   尋雲。以寶塔證誠法花方如何。示雲。經雲平等大會皆是真實矣。凡密教意。平等者名境智瑜伽。其故跡門明法開會主心法。本門明機開會主色法。此境智相稱名平等開會也。故密教意東方金剛部。西方蓮花部。中央佛部。此三部不二南方平等性智名也。此智亦名灌頂智。即是寶部如來也。故今多寶佛者。南方寶性尊是也。此境智不二法門。塵數法界周遍故。多寶名得給。法花諸法實相說多寶名言以顯也。龍女南方成道寶生尊三摩地入給。以南方無垢成道名也。又南方●字塵垢不可得義。南方無垢世界說也。役行者雖向何方。本來不生心地安住。是名南方無垢世界也。龍女為從此義。於寶垢南西開覺畢。是即二佛並座時分也。一切眾生開悟得脫皆修行功力依事。南方修行方南方成道習也(云云)。   尋雲。真言教意有三密證明方如何。示雲。寶塔者。色塵說法也。即法身證明也。平等大會皆是真實經文口業證明也。二佛並座意密證明也。故三密證明有之習也。寶塔者。即是平等大會受相也。深可思之。   尋雲。三千塵點五百塵點表示事。示雲。跡門弟子劫數明故。三千塵點說也。故法開會三諦三觀義可有之。故三千塵點者三惑表示也。惑障無礙。故塵名與。長次五百塵點者。本門師劫數明故。五百塵點雲也。即是五陰本法者。至色法其故五者。五陰世間也。百者眾生世間也。塵點者國土世間也。所證一念三千實相也。故如來久成事顯本雲。三千妙法事顯名三千者指萬法。塵數廣多法故。塵點名與。今寶塔雲跡終山王本遠由成依正不二境智相稱表示。其故以寶塔本跡不二為法門也。凡事顯本事過去遠遠未來永永諸佛道同義式故。前佛其如此顯本。後佛如此顯本。世世番番違事無之。故摺形木顯本名也。   尋雲。今法花法兩部合合習如何。示雲。法花曼荼羅中八葉蓮花。八大菩薩座列。中央寶塔。次四大聲聞安之。次四接八供圍遶。此曼荼羅八葉者胎藏意也。四接八供金界意也。中央寶塔者。兩部不二意也(云云)。   尋雲。何故以四大聲聞安內院耶。如何。示雲。付釋重重習事有之。一義雲。先同聞眾列次第也。所謂以四大聲聞初列。次菩薩列。次人天列。是空中假次第意也(云云)。一義雲。此四大聲聞內院列事。體內權法為顯也。諸經王法花。以眾經攝入意也。又一義雲。釋尊出世本懷鹿苑證果聲聞也。故先聲聞列也。其實義雲空假中次第也。事一切眾生出離生死空觀以為本理也。故經雲。破有法王出現世間說也。凡三諦法門者。一心俱起雖無前後。中道心總體其體本來也。假諦三千慮想唸唸續起無闕減。空觀本來雖無自性。有相執著凡夫難具故。空觀以如來出世本懷習也。故聲聞先列事空觀本意為顯也。是付顯密隨分祕藏意據也。深可思之。   尋雲。於法花文殊品雲事有之耶。示雲。以提婆品文殊品習也。既品提婆品題阿私仙人往事出。大王者釋迦往因也。仙人者大王師範也。文殊又釋迦師範也。故一致習也(云云)。   尋雲。今經文殊提婆一體文有之耶。示雲。本居清涼。跡示天熱(文)。文殊居清涼山事內證清涼智煩惱熱惱除事表也(云云)。故經雲(云云)。又雲。最勝王經中薩埵王子往事說時太子達多也。次子彌勒也。幼子薩埵王子。至偈頌第一達多者文殊師利(云云)。應知。文殊提婆一體也。雲事。加之始末現提婆品題終文殊通經以為本。文殊本。地提婆跡也。本跡雖殊不思儀一也。示雲。妙樂雲。調達是賓迦羅菩薩也雲。是亦文殊異名也。   尋雲。別不顯文珠品意據有耶。   尋雲。以序品文殊品習方如何。示雲。此事隨分祕曲也。無左右不口外也。所謂序品中我見燈明佛等說。釋尊往事明中殊更文殊事說。其故釋尊九代師範事顯。八葉九尊事顯為文殊往事引付之覺大師清涼山文殊過灌頂大事傳給。所詮今序品習事也。是則文殊法一大事也。大聖大智身灌頂者此事也。故以序品。文殊品相承也。是文殊即法花總體也雲事顯也。序品又居初令本跡。仍一致習合也。口決(云云)。更問問。以觀音法花教主習方如何。示雲。凡普門品始末見觀音稱名德舉法花名言不置事。是法花與觀音一體事為顯也。故釋雲。法名達摩馱都。人名觀自在王雲。觀音者。人法不二體故。以觀音為法花教主也(云云)。   尋雲。觀音品觀音六觀音中何乎。答。三重之習有之。一正觀音也。二如意輪也。三千手也。此三種觀音習事。更問。   尋雲。以千手普門品教主習方如何。示雲。六觀音中人法不二證據千手觀音有功德。仍千手觀音肝心真言曰。●(歸命三身)●●(金剛智人名也)●●(法也理也)●(不二觀音)。口傳雲。此真言句義人法不二義有之也。故人名觀音。法名法花釋。此意也。仍以觀音顯一經總體也。   尋雲。以觀音為法花體證據如何。示雲。釋雲。品品內鹹具體等句句下。通結妙名一品之內雲不妙法故。智觀音妙法體同(取意)。又雲。品題以三觀為其體。所謂觀者空諦。世者假諦。音者中道。法花者以實相為體。實相即是三諦異名也。釋可思之。   尋雲。三學俱傳名曰妙法釋意如何。示雲。普賢(戒藏)文殊(惠藏)觀音(定藏)此三菩薩以三學俱傳。妙法習合也。所謂普賢者實相理體也。同遍法界。體以之戒體之三千合。加之普賢懺悔教主Зю事其體戒法故也。次文殊自受用智體惠藏根本也。正體法身釋可思之。次觀音者。解脫理身調伏眾生應體主。應體口業根本也。以此三菩薩三德祕藏妙理三諦三身三密其體宛然也。所詮此三菩薩以我等三業顯也。又是理智慈悲無作三身也。口傳(云云)。   尋雲。南天鐵塔者其相如何。示雲。凡塔婆者。周遍法界表示。法然自覺體相也。故大日如來法身本有三摩耶形習也。南天者。不二平等性智法也。又灌頂智方名。灌者。修得智名。頂者本覺理境最尊最上名。所詮始末不二理以灌頂名也。前佛智水以灌頂後佛頂等雲此意也。次鐵塔金銀銅鐵四種配當四州時。鐵當南方也。又一義雲。淨飯大王者。是鐵輪王也。釋尊鐵輪王種出金輪王上位契事表也(云云)。又示雲。黑色鐵Дё色也。煩惱黑業表也。堨捰漭桮蔽矰]。是即善惡不二。邪正一如為顯也。塔婆者。法界異名也。故法界眾生煩惱黑業體不改。法身本有自然成佛理開顯以鐵塔開雲也。故唐決雲。以一心芥子開法界扉(文)。又雲。鐵塔者。我等心藏也。一切眾生妄想戲論心法打開令安住。法界妙理鐵塔開習也。是三昧流最極祕傳也。口傳(云云)。   尋雲。當時鐵塔其相如何。示雲。口傳(云云)。   尋雲。鐵塔何重塔婆乎。示雲。如不空三藏圖者。如寶塔一重也(云云)。   尋雲。法花寶塔乎。示雲。如普通者。一重塔婆也。然鐵塔習如重重意可有之。故經雲。龕室千萬(文)。是重重塔婆可有見。其故法塔者。法界立名。三千世間總體。依天台意者。三千重塔婆可有習也。例如天台宗三千重一念三千雲也。口傳(云云)。   尋雲。法花寶塔者兩部中何乎。示雲。常義意兩部不二以寶塔雲故。本跡不二觀心義當也。密教意今塔婆即是蘇悉地三摩耶習也。境智不二表示故。此上又習事有之。所謂●字塔婆●字塔婆雲事有之。●字塔婆常五輪四方形是。又寶筐印塔●字塔婆。是胎藏三摩耶形。次●字塔婆者。常寶塔圓形是也。是法花塔婆也。依此意者。主金界也。又五輪悉圓形塔婆在之。是主金界智門意也。若爾者。法花寶塔者。本跡不二表示Юロь本門表示也。口傳(云云)。私雲。慈惠大師變成男子祕法令行始之時者。此●字塔婆三十七被立Уэ。   問。變成男子法者依何法修之乎。示雲。付法花法習事也。付之重重有之。一知佛性為男子。不知佛性為女人(云云)。二理智不二智惠也(云云)。三滿字卍習也(云云)。四向下蓮花成向上(云云)。已上四種習事口傳(云云)。   尋雲。如劫開鑰開大城門意如何。示雲。以實相一印開法界扉也。故開大城門雲也(云云)。   尋雲。實相一印者其相如何。示雲。以諸法實相妙解印鑰習也。故山家御釋雲。色心不二滿字印鑰雲。   尋雲。以右指開七寶塔扉(云云)。其相如何。示雲。   尋雲。以右指者何指乎。答。   尋雲。法花寶塔者何方向乎。示雲。   尋雲。釋迦多寶二佛何方向乎。示雲。   尋雲。何故釋迦入塔者有出塔文無之耶。示雲。   尋雲。寶塔還可如故時釋迦供去乎。示雲。 尋雲。序品時有寶塔乎。示雲。   尋雲。二十八品同時方如何。答雲。示雲。事相者。諸流祕決等有之。細注不能。其中和尚不聞口傳畢。   溪嵐拾葉集(法花本)。   (御本雲)文保元年七月二十日於天台山黑谷臆師記之畢。   元祿十四年九月二十九日與日光山御藏庫本挍對山門淨教坊。法印實觀。   十五年壬午五月三日重閱。 溪嵐拾葉集。   不動鎮護國家祕法。金剛智祕傳。   一。緣起事。經雲。爾時毘盧遮那如來為欲愍念煩惱苦海眾生故。於三界中敕不動明王言。佛法磨滅末世時。若有國家利益日月失度惡星變怪。鬼魅流行。疫病災難虎狼害人。暴風未已。毒蟲怨敵頻起盜賊征戰。種種妖邪相續不斷。汝不動明王率四大忿怒金剛并八方威德諸天七曜二十八宿三十六禽。鎮護國家利益眾生。現諸驗力。種種成就。於時不動明王。受毘盧遮那敕。出火生三昧。即召如是諸金剛七曜等。令住圓盤方位。眷屬圍繞(云云)。   一。建立道場事。同曰若建立此殊勝法者勿生厭倦。登山頂四十九日供養之香花。種種嚴飾。造四肘壇塗。牛糞未落地。安置處以七寶莊嚴。報盤位。安置壇中。設大音樂悉令殊勝。然後常懷念不動金剛不食能能應受持之。欲封時先常請我不動尊為上首。故擇吉日鬼宿合。若欲建立方圓壇者(佛衣事)先百年節桂率都婆□把木苦練木阿迦木柘榴木等若用。躄□禜□□□□□□□□腆□□菉槭□襐糖□□□□飀□  一。曼荼羅事。同日圓盤大小任意地盤原三寸。廣一尺。又法厚二寸。廣五寸。又厚一寸。餘廣二寸五分。地盤金色。天盤種種色。圓中令座不動金剛。東方所謂降三世金剛。南方軍荼利金剛。西方六足尊金剛。北方藥叉金剛。令貪狼巨文祿存文曲□貞武曲破軍等圍繞不動金剛。更問地盤畫東方帝釋天王。右手持獨股金剛杵。左手叉腰乘六牙白象。東南方火焰天。右一手佐陀願□羅手。第二手持念珠。左一手持仙杖。第二手持添瓶。乘羊遍身有火焰。南方焰摩羅天。乘水牛。右手持焰摩幢。左手叉腰。西南方羅天主。乘獅子右手持刃左手叉腰。西方水天。乘龜左手執蛇索右手叉腰。其天頭上有七龍頭。狀如蛇形。西南方風天。乘獐右手持旗左手叉腰。北方毘沙門天王。乘鬼右手持花棒左手叉腰。東北方伊捨那天王。乘對牛右手持三枯杵左手叉腰。次日月火水木金土。次二十八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虛·危·室·壁·奎·婁·冒·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次三十六禽魚·蛟·龍·貉·兔·狐·虎·豹·狸·龜·蟹·牛·□□鼠·燕·豬·□·獺·豺·狼·狗·雉·鳥·猴·猿·獨·鴈·鷹·羊·獐·馬·鹿·蛇·□·蟬。如是眷屬准甲乙丙丁等安置如法修造(云云)。又雲。隨其自身或金或銀乃至銅鐵泥木彩畫。如是鎮護國家永斷一切災禍。天龍歡喜愍念。眾生諸佛菩薩常護念一切有情。自然安穩豐饒壽命長久國土榮盛。此法無能勝者。是故。深祕之教也。若持此法者。常繫左臂諸天擁護。不過一切不祥。見者歡喜。一切鬥諍遂得勝之(云云)。   一。行用次第事。本尊印明諸尊真言等別在之。   一。起首日事。軌雲。若欲修行此法者。每月一日及十五日依法供養○起從憍屍迦。至伊捨那。各各應供養○(云云)。問。付此法幾種功能在之乎答。四十八種靈驗在之也(云云)。   尋雲。四十八種者何等事。第一所有難調伏者。災變自消除事。第二治罰惡人怨結事。第三死人甦生事。第四降伏惡人咒咀事。第五悉地速成事。第六惡人疾病事。第七除病患事。第八勝軍陣事。第九除水難事。第十國王大臣愛慾事。第十一得大智大辨事。第十二得尊官尊位事。第十三惡人令歸佛法事。第十四歸佛法不生邪見事。第十五除火難事。第十六得降雨事。第十七舊井出水事。第十八轉男女令託宣事。第十九留癲□事。第二十除時氣疫病事。第二十一禁天孤病事。第二十二禁地孤病事。第二十三禁惡人口事。第二十四得一切勝利事。第二十五解脫枷鎖事。第二十六免官事并鬼神恐怖事。第二十七散惡夢事。第二十八除鬼□□奪□□□□□□□□□□橚□□□□膳□□聾□□奪□□□膳□□祩楥□□□□□□膳□□祤禎□□□□□膳□驙□□□□□□□□膳□□□覆□□婛□□□□膳□□□橎□奪□□□膳□□驗□□□□□膳□□□□駗奪□□□膳□□□觝奪□□□膳□□□□□□□□□□□□□□□□□□□□□□□□□奪□□□□□□□□奪□□□□□馲□駗奪□□□□□□□□□□槥縑慼慼慼慼慼慼摯□□□□□□□□□□檳□□G□□□□□□□□□奪□□□□□□□□部慼慼牖菽銦慼撙I覂□□□□□□□□s□□□  □曰。若持此法者。心恆念不動明王。一切有為諸習奪煩惱盡皆消滅。不被為女人之所或亂。持戒清淨能修行之。不動金剛說是法已力士忿努天等俱皆大歡喜信受奉行。本雲。是法極祕密法故。有別異本(云云)。又私記奧雲。右件私記略中極略也若有見義淨三藏儀軌可。加行印是只為鈍根行者依金剛智三藏儀軌抄出事。若招人神去返大金輪印用之可聞。口傳(云云)。若所祈事遲成。然者結六目四目印投盤上。責之(云云)。私雲。此法者或名五大尊法或鎮護國家法。或名盤法也(云云)。問。何故名盤法乎答。曼荼始中圖天地兩盤故也。或又隨行者所念曼荼羅尊像番番取替故也(云云)。謂意者。若欲得大智大辨者。以軍吒利金剛加毘沙門天等也。餘准之。   溪嵐拾葉集。 T76061101.gif   貞和二年丙戌八月十七日於江州姨綺屋山為興法屬生令抄記了。   天台沙門光宗記。   元祿十五年壬申五月十八日法印實現閱。 溪嵐拾葉集。   口決部。私苗。   一。不動四種身事。示雲。一釋迦(本)所現不動(跡)是生身不動也。底哩三昧耶所說不空聖者是也。即不空聖者。明并十四中初索印是也。二大日(本)所現不動(跡)是法身不動(私雲。息障品大日經)所說不動是也。彼經所說慈救明并刀印。是其印明也(私刀印可見之)。三除蓋障(本)所現不動(跡)是初住不動也。熾盛光佛頂經除初住已上障蓋三昧名也。故以之即彼佛頂經所說明并心印是也。四金剛手(本)所現不動(跡)是等覺不動也。立印軌金剛手所現不動是也。即等覺位金剛手一切義成就菩薩不動故也。即彼軌所說火界明并其印(胎藏諸會中及十四初不動印也。索印也)是也。謂此不動有生身法身初住等覺四身也。而其體是一也(已上大原口決)。私雲。總雲之。六即五十二位不動可有之。心性不動假名中名雲。以上心寂靜不動心名此尊。故凡夫一念心性至妙覺究竟位其心次第顯。故六即五十二位不動可有之也。今略舉四種。四種種子即四身種子也歟。可尋之。●字不空聖者真言中有之。今二種慈救明中有之。   一。四種不動各別功能事。大原決雲。釋迦所現生身不動者。利益眾生。法身不動者。諸法總體。初住不動者斷煩惱。等覺不動者。施作用(云云)。   一。不動梵號事。師雲。阿哩也聖也。阿沙羅耶多不動也。而阿字無只ДьЮУЬх雲люг上阿哩也。也響阿字有故也。無闕也(云云)。   一。眷屬事。八大童子有之。此外又俱哩迦羅俱哩刃梵語也。迦羅龍梵語也。藥廁抳(此雲勇健)蓮花吉祥天女(是吉祥天女也)守務夜叉女蓮花童子五部使者(此者藥廁抳眷屬五人也)五部夜叉(本說未勘。可有五人也)。   一。八大童子名字事。惠光童子菩薩。惠喜菩薩。阿耨建菩薩。指德童子菩薩。烏俱婆哦童子。清淨比丘使者。福聚勝者(梵雲制多迦)。恭敬少心者(梵雲矜迦羅)。   尋雲。八大童子中比丘有之。其故如何。示雲。就多分名之。例如燃盛光八大菩薩中熾盛光佛頂。是佛也。然而多付八大菩薩名。今即其義也(云云)。   尋雲。八大菩薩所標如何。示雲。不動中臺。八大童子者即八葉也(云云)。   一。不動二童子事。矜羯羅形如十五歲童。著蓮花冠。身白肉色。二手二掌其二大指間橫插一鈷杵。天衣袈裟微妙嚴飾(云云)。   制多迦形如童子。色如紅蓮頭結五髻(一髻頂上之中。一結額上。二結頭。左右一結。頂後表五方五智)。左手執縛曰羅。右手執金剛棒。順惡性之者故不著袈裟。然以天衣纏其頸肩。畫像法說已竟(云云)。   又雲。矜羯羅(唐雲能作者)。   根本印。不動刀印。   唵地哩矜娑婆(二合)賀(引)。   制多迦(唐雲福聚勝者)。   根本印。虛心合掌配胸如何。   唵毘智須多迦志尼娑婆哥。   一。園城寺黃不動事。示雲。智證大師歸朝之時遇惡風。金色不動顯現雲。不可恐。吾有生生而加護之誓。汝依法慳之罪過去在惡道。吾加護濟之。今為守汝來也。吾有三種身為上品行者現金色身。為中品行者現白色。為下品行者現青黑色。汝既為上品行者故現金色身也。其金色不動即今園城寺黃不動是也。不動本誓雲。一時祕密咒生生而加護(文)(不動所譯)。義記雲。見我心者。發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惑修善。聽我說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身成佛(云云)。   一。不動三種身事。示雲。白色者。眾色之本。一百千母諸法本體少гУьロДа貌顯時白色也。金色先淺略門雲七寶中金色第一也。故法然至極法體顯時金色有之也。其地上不動豎黃色也。故法性不動自體顯時金色有也。所詮真言即事而真教故。為界惠者有相貌顯時少。髣拂顯為上品機。少易得意貌顯中品。至極易候樣ёЁёЁЬ⑥оЙЪ顯下品機也。故自胎金兩部不二大日超二超三等次第立。皆是界惠者所不堪。為應彼等故兼存有相說等雲此Ь⑥э可得心也。法門分限皆同程落付УяЬх次第ёЁёЁ易得意。即事而真深立舉也。部以前申三句法門雲юх方便為究竟者。金剛界時嘉會壇祕密壇有之。其嘉會壇中臺恭枳尼毘那耶迦等物安置。大日東方寶幢位下眷屬。是方便為究竟貌也。Дяг故和尚法印俱體俱用本地三身此嘉會壇分明也被仰。用體被雲。體用被雲故也。此方便為究竟惡即勝善劣雲意也。故真言教意惡勝善劣也雲門ヤэ。又善勝惡劣也。雲門ヤэ。又善惡無勝劣門有之。此俱體俱用也。今才覺和尚御傳也(云云)。又雲。金色白色不動兩眼俱開лЁ。全不可暗閉謂也(云云)。此黃色白色青黑色三種不動可有之見。本說不動儀軌本經有之。覺大師御釋此白色不動餘祕白色不被釋。本尊可用索本尊等釋。三昧流白色不動被為本尊也。餘祕事故也(云云)。   一。超二超三習事。示雲。凡胎金兩部大日上立不二大日。其上超二大日超三大日習。深祕大事有之○(云云)。   又雲。始覺修顯方有動也。迷執當體гУьロДЗ方不動也。又雲。變化身降魔不動也。自性身降魔愛染也(云云)。   問。不動者其義深奧也。只大日法界體性智少不動貌也。而何不為本尊。不動毘沙門如四天脅士分立之哉。又雲金伽羅制多迦為脅士其心如何。答。不動實大日法界體性智гУьロДа謂ヤяЬх。猶是誓願門貌顯惡魔降伏形狀故。大日所變眷屬不動毘沙天降伏本尊成給也。次至金迦羅制多伽二童子者。不動所變身Юяг為脅士也。義記雲。大聖明王故無住處。但住眾生心性之中(文)。又雲。遍金伽制多順正不順性(文)。   尋雲。不動火焰智火歟。ДЪ童子謂如何。次不動所現身ヵЛ多ロьЗ。必二童子為脅士故如何。示雲。二童子必為脅士事者。順正不順違誓願有之。故不動所現身中殊以此二童子為脅士也。不動法自體少гУьロДа貌Юю故。正直義尤相應故也。示雲。必不動童子事大日俗體猶髮取舉分少。出胎貌Ёヱ①ёУю義分有之。故既是動作義ヤэ。其以前童形出胎貌。少гУьロДа體質有歟。故第二大日被雲尤有其謂。本尊被雲大日щэДロэЪ降伏四天一列落付法自體貌顯Д⑦ロ故也覺。如何。答。爾也(云云)。   一。相應和尚南山建立事。示雲。和尚山門南谷於南山南向被建本堂意赴者。龍樹菩薩開南天鐵塔。得三部經。次第深得意如此被廢立也。此山閉籠拜不動本身願拜生身不動給лэЁロг。覺大師讚歎曰。日域顯現在不動叡山留生身明王(云云)。凡顯密無雙御弟子也。   一。叡山西阪不動堂事。示雲。慈覺大師承和十年四月一日始御登山之時。於西阪本思惟給樣。先師吾山被建之本意者。三諦一體本尊安置御願也。而此山麓未被建護法無念次第也思食(云云)。結誦一印一明有緣尊可令現給(云云)。此時不動現給。故欲奉立此尊。而大師空御入定之間。奉命相應和尚仍相談惠理阿闍梨。令造常行堂本尊之時。同令造此尊(云云)。三諦一體本尊者。覺大師御釋雲。心性不動明王體也。亡泯三千即大智刃雖亡而存取大悲索。一見其形三法宛然(文)。此釋可思合之故。登山之時南無大聖不動大悲明王拜。必三諦一體吾山拜也。私雲。阿字三觀可思合之。付不動習事也。又雲。惠理阿闍梨被請事者。自公家未被仰下以前夢中貴僧一人來告雲。此程為我本尊造立。可被召請。其時不可被辭申(云云)。   問雲。是誰人耶。答雲。戒圓仁也(云云)。其時覺大師奉知。竭仰無極。其後如案被勸請之間。是先立奉被請了參畢。權者利生實可仰可貴。末代生在而有餘者。   正中二年(乙丑)七月二十二日。   義源持金剛說記之。   一。三三摩地事。一入火生三摩地。此三摩地者立印軌分明也。是行者自身許火生三摩地也。二入金剛等至熾盛光三摩地。此行者自身外。三界國土一切眾生妄情燒三摩地也。三入俱胝焚燒三摩地。此行者外廣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佛土一切眾生妄情乃至法界依正燒三摩地也。已上(云云)。   一。慈救咒五大尊總咒事。   一。金色大日事。   瑜祇供養次第法雲(金剛智胎意)。   率都婆變成本尊毘盧遮那身金色如閻浮提(文)。念誦法護法同之。   (住在勝妙色三昧。又身作赤金色智拳印金云云)   印相不說之。又色相鮮白如淨月○。   胎藏大日五字儀軌雲(不空)。   自身如金色毘盧遮那佛(文)。印相不說之。   大日要略念誦經雲。菩薩金剛。   從字而轉。或盧捨那諦觀如來結伽坐作三昧相。如閻浮壇微妙金色(文)。   近代翻譯。法報不分釋此事也。   威儀形色經雲。身相金色定惠智拳印文塔中多寶相也(云云)。   一。現眇事。示雲。不動眇一目事者。瑜如番近一目以諸法如來平等見給也(云云)。目ЗロфЪ物直。Уую意也(云云)。一。奉事修行者。猶如婆哦梵(文)。心如何(立印)。師雲。異義多端一婆哦梵者。奴婢梵語歟。三卷底哩三昧經雲。此尊本願大悲捨身奉持一切持誦者。身如奴僕現無一目(文)此意歟。二婆哦梵者。ヨワヱДв梵語歟(末乞本乞)。彼草木風吹風先立靡〃〃。金方亦爾。不動尊隨行者如彼草雲事也(云云)。三婆哦梵者。如義也。如金剛頂疏。先如音如義也。男如雲事也。此義ヤэ。一女下賤ЮяЬх商人室家ЮяУяг。其品男如雲說有之。二隨男命。男心如有雲事也。不動尊者。隨行者意。女隨男雲義有之。四婆哦梵者。佛也。佛隨機說法利生給事。水如隨方圓器。不動尊隨行者心奉事給事。佛如隨機說法利生雲事也(云云)。五婆哦梵者。大日也。不動尊大日使者也。奉事行者如仕大日世尊雲事也(云云)。六文起盡不辨ロぶю異義Ьх有也。不動尊現身奉事修行者。上句讀切。猶如婆哦鍐三摩地成。與諸天菩薩得同共止住ыу也。底哩三摩地耶三卷本。自身得為如來使者。三摩地菩薩同位(文)。一卷本同之。使者法雲。不動使者。即自現身令行人見。見已得如來三摩地心。與諸菩薩常得一處(文)。文意三密觀行成就見本尊。如婆哦梵得三摩地成就。與諸菩薩共住雲事也。此義祕藏也(云云)。 一。伏藏事(立印軌)。示雲。伏藏有三。一伏藏。昔有人地中埋寶也。二神伏藏。諸鬼地中埋寶也。三天伏藏。諸天地中埋寶也。今此法成就時。行者具三種伏藏自在取之免貧窮也。   一。密密(文)事(立印軌)。一義雲。大原口決雲。人之頸。ヱёьяЪ即無音仍ёЛロЯ吁喚也。故密密雲也(云云)。一義雲。五大院雲。密裡多此雲死。仍今心死雲也。密密雲密裡多略Ую也。委ユгぶ密裡多密裡多可雲也。   一。如七日光照大馬口等(文)事(立印軌)。示雲。南方有大海。海水如黑什。天火常燒海水水令不增。若天火海水不燒一切陸地變大海ЮюлЁ。而眾生業力ыЁЪ天火燒之。海水不增也此牝馬口海名也。委可檢心地觀經也(云云)。憶樵石事馬陰藏事。可申合掌事也。   一。差別之心令同一體(文)事(立印軌)。示雲。識多種。先五識(五根也)。意第六識(意根也)。梵雲悉多心。此雲分別心。第七雲梵雲摩那。此雲執我識。先分別上猶差別執心除決定思成也。第八識梵雲阿羅耶識。此含藏識雲也。是差別心發始源也。仍今文差別心雲八識以前指也。軌文曰。合同體者。第九識指也。第九雲梵雲庵摩羅識。如此雲無苦我此心總無分別一味平等心也。此心即佛果也。八識以上迷心也。十識事東寺真言師立也。仍山門不立也。   一。三界其中所有一切魔羅(文)事(立印)。示雲。魔羅者天竺詞也。委魔羅略魔也。此雲殺善也。其魔雲二種。一第四禪頂色界頂魔王也。是大自在天雲也。又摩醯首羅。是第八識所變也。法性心背生死入人Юю。大自在天雲也。二第六天魔王欲界頂。此第六識所變也。一念隔歷差別心法性心一切毘曩也。迦聖天羅剎馬等當時鬼雲也。此前五識所變也。殊大火梵燒。蒙也。   一。阿尾捨法事(此雲取縛。又遍入義也)。示雲。此法如文以無病童男童女清淨洗浴著新淨之衣於道場中以不動真言作阿尾捨法也。以真言加持童男童女心體遍入召請思天神地祇稱其名彼童男童女心中請入一切事問皆答也。世間雙法笘雲是也。若委知之可勘蘇婆呼經也。   一。頂上蓮華事。大原口決雲。尋雲。不動頂上畫蓮花是誤也。使者法雲。刃首如蓮花葉狀古像刃如之。   新渡經中威儀形色經雲經。五大明王形色說處不動明王形像說雲。髻上有八葉蓮(文)。已佛說超。頂上蓮花ヤюлワ由見Уэ。隨佛法相傳不動頂上蓮花不用雲лю者。威儀形色經未渡時自本雲事也。大原入滅以後此經渡。借昔無證據。雖不用之此經可有頂上蓮花由見上於今是。可用也。   一。不動一持祕密咒生生而加持事。使者軌雲。此不動使者毘盧遮那佛化身一持後生生加持。若求無上菩提當清淨梵行。一心精進當得種種不思議三昧。不思議境界。不思議神通。辨才不思議力用。如是之事證者。乃知。不可具說○(文)。   一。千度聽許願事。亦名千度觸犯法(文)。同軌雲。若世間之人世習未斷千度觸犯種種業使者。皆許其懺悔不即捨離(文)。   一。殘食法事。又雲。每日自食先於種種飯食一分於一盞中著持食。誦咒七反咒寫淨處著日別如此。所居處常得擁護(文)。   一。阿彌陀與不動一體事(經雲)。私雲。或經說雲。地藏菩薩法藏比丘也(文)。應知。阿彌陀與地藏一體也雲事。又雲。地藏菩薩阿彌陀因位也。故阿彌陀種子●字也。地藏種子●字字體因業不可得●字也。風大也。阿彌陀本有命息。可思合之。又雲。放光菩薩法事觀音地藏合為本尊也。此唐土始行者。尋其根元者。此二菩薩者阿彌陀因位內證一體故。如此證人。可知。可祕可祕。   一。五時間有不動愛染事。示雲。以方等彈哥等為不動折伏習也(云云)。愛染者。般若總體也。故以般若時分愛染王習也。惠心一流相傳義也。遂可尋之也(云云)。   一。尋雲法花中有不動耶。示雲。傳雲。法花折伏破權門現(文)。可思之。   尋雲法花同聞眾列不動耶一義可有之。以蓮花法門為義。不動經體法門可思之。仍頂上蓮花頂戴也。即觀音習也。祕事祕事不可口外也。   尋雲。法花同聞眾有愛染耶示雲。有之。愛染王者凡智體也。即文殊師子冠頂戴事。可思之。   尋雲。不動愛染觀音文殊雲事證據如何。答。嚴密習事一佛二明王事。可思之(云云)。   尋雲。其相如何。答。龍猛大師釋雲。愛染王是諸法體。以瞋為體。以惡為相。以愛為用染愛王即諸法相。以貪為體。以善為相。以降為用。阿彌陀是諸法用。以癡為體。以不二為相。以慈悲為用。故頌曰。   諸法在體 同名無明 是名愛染。   諸法在相 同名常樂 是名染愛。   諸法在用 同名不二 是名彌陀。   諸法並成 俱體俱用(文)。   一。地藏不動一體事。經雲。時二童子侍立左右。一名掌善。左右白色。持白蓮花調御法性。一名掌惡。左右赤色。持金剛杵降伏無明。佛號大眾汝等。當知。是二童子法性無明兩手兩足。延命菩薩中心不動阿字本體。若有眾生知是心者知是成就。即滅三毒得自在。恭敬供養延命菩薩不生疑惑。現在求所皆令滿足。後生淨土得無生忍(文)。   一。堂外作善事。東寺流諸祕抄中皆終堂外作善處印佛印塔像等出(云云)。   ●●拾葉葉。   文保二年五月十日於天台黑谷任師說記之畢。   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至德二年(乙丑)九月十九日於佛眼寺為興法利生寫了。   遍照金剛光信記之。   寬正三年(壬午)二月二十五日於妙戒院書之。   天台沙門盛助筆者榮隆。   寬正六年(乙酉)二月二十九日於首嚴楞院飯室谷禪林坊寫了。南無山王權現不動明王顯密紹隆臨終正念往生極樂(云云)。   四明沙門有尊大德(歲三十三)。   於時文明八年(丙申)五月十二日於鞍馬寺月性房考佛法弘通令書寫畢。   遍照金剛慶義。   元祿八年歲次乙亥夏五十一書寫了。   天台山兜率谷雞頭蘭若大阿闍梨法印大僧都嚴覺。 溪嵐拾葉集。   佛母愛染明王最勝真言法。不空譯。   爾時大毘盧遮那佛告金剛手菩薩言。有真言名愛染王心真言。於諸法中最勝。若末法中金剛手有善男善女等常持此明者。汝飲無量大菩薩天龍八部擁護持明者。若有人得聞此明王者。能滅百劫罪。若常誦此真言令一切見者。皆如慈母之想。刀兵水火不能害。一切聖眾鹹來擁護。無有捨離。若能每日見像除一切罪業。若求長命劇死籍。付生籍壽命長久得見百秋。若有人常持此明。宿業重障不能破壞。金剛手及諸大菩薩皆歡喜。福收寶藏。天女一切寶具足。若復有人誦持此真言五十萬遍。一切真言手大漫拏羅王悉會。所求善願成就。爾時世尊即說根本印明。由二手內縛直豎忍願針相交。真言曰。●●●●●●●●●●●●●●●●●。是名最勝根本印明。若有人以此真言以印印心額喉一切罪業一時除滅。三界所有天魔外道作障難。不善者見此印聞真言。不隨順持明者皆悉飾融。真言行者先誦此明滿十萬遍。作種種法。此真言能擁一切覺。何況天龍八部不隨佛法者。爾時世尊復說成就諸法一宇印明曰。二羽內縛二空並立右押左。真言曰●●●。此真言常誦持得無量福眾人愛敬。上虛空界下至風輪際所有天魔外道毘那夜迦土令見者。皆歡喜能成就所願圓滿。現生勝諸人。後世生東方琉璃淨土。是大威怒王者。一切諸佛大菩薩天龍八部等慈母金剛薩埵妃。十方淨土三世及三界無能越者。   曼荼羅事。我今更說曼拏拿法界。房宿及鬼宿顯白索絲畫愛染王身。赤色。住日輪三目威怒形。天魔外道首髻有師子頂安五鈷鉤以髑髏為琉璃。虎皮為裙。火焰遍身。左手持五鈷鈴。右手執人形五鈷。安眾生界。次左手執金剛弓。右手持金剛二箭射三光成大愛染法。左手持輪。右手執赤蓮花打輪勢。次畫四大忿王。東南角畫降三世金剛。青色八臂。當前二手結印。檀惠反相鉤。餘拳豎進力。左手執弓右把箭。左一手執杵右一手執索。左一手執戟右一手把棒。三面口角現牙。坐火焰中。西北角無能勝金剛。四臂青色。三面火髻聳上。右一手作拳豎頭指。一手執三般戟一手絕願。一手執棒安坐蓮花。西南角大威德金剛。青黑色。六頭六臂六足。左上手執戟。次下手執弓。次下手執索。右上手執鉤。次手執箭。次下手執棒。乘青水牛為坐。東北角畫馬頭金剛。面有三面六臂。各執器杖。左一手執青蓮花。一手持執。一手執棒。當心二手結印契。左手上執鉞斧。一手持數珠。一手執索輪王。坐蓮花中大忿怒相。   愛染明王右邊畫善集童子。身著青衣叉手向肘。面白肉也。次金光童子著白衣。左手執赤蓮花右與結印。右邊寶藏童子。著五色衣。頭有孔雀王。左手執錫杖。右手執拔打羅。次畫善財童子。著黃青之衣二手合掌。此四大童子身各繞火炎。以忿怒虛眼。現一切魔王形。次畫十二天王無量聖眾恭敬圍繞(云云)。   十八種勝利事。若有人求悉地。於勝地作曼荼羅。安置尊像作念誦法。燒香散花。供養東方阿□如來及本尊據。而諸他人罪滿七日誦根本明一萬遍。即得成就。若誦至真言一千八反。一切天龍鬼神玄來衛護。又法。若有人求最勝驗者。於三日中可食。誦滿根本咒三萬反。所有心願便遂意獲大悉地。對本尊前作法。即得威怒王及四大金剛·四大童子·十二天王·無量聖眾其現身。又法。飧菖蒲根百八反含口。即一言論及官府申理。若鬥諍決定得勝。   又法。花香含口中誦此咒三萬遍也。國王妃後王子官人令一切眾生皆大歡喜敬念。   又法故令一切諸人歡喜者。稱彼人名誦滿三百遍。即皆歡喜。又法。若人誦滿此明日日一千八反。即家內五穀常豐盈無缺。   又法。咒菖蒲根一百八反。隨持貴人使得財物。   又法。若有末法世人日日滿真言三千反。隨欲令不二十一遍。諸病疾皆得除滅。又雲。法欲令他人歡喜敬愛者。安置尊像作念誦法。燒香散花供養尊像。誦真言一千八遍。則得歡喜敬愛。又法。若有人求親覲國王后嬪妃王子公主宰官婆羅門剎利毘捨首陀比丘若男若女等。畫兩頭愛染王。一身二頭各著寶冠。右面赤色忿怒。左黃色慈悲形。右手當心執人形五鈷左手持五鈷金剛鈴。坐赤蓮花火焰遍身。洞然如劫焰。四大童子恭敬圍繞。若欲成就如上諸法者。安置尊像作念法所持諸真言。若佛頂如來蓮花金剛羯磨部等。皆持罰被等真言令成就。若有人誦一字明每日三百反。得大神通所作事業悉成辨。若有人見靈夢。誦真言三遍靈夢不應。又若有人求大音聲求大智慧求光明求一切所安穩求官位求善和眷屬求辯才求諸天龍八部等加護求眾人愛敬求菩提心求五穀等一切食物。   欲縛一切逆財無量病除滅者。取白壇香刻。六臂愛染王安置西行。人面西對。於三七日中三時日日列根本咒誦滿一千七反。所求善願一時成就。速得大金剛從急難中如日昇空。   若誦此真言能主一千反。在其人至臨命終時。金剛界大曼荼羅王皆悉集。令得大涅槃數遍事。爾時如來復說偈言。   若有末法人 是根本真言。   若誦一百八 劫賊忽然侵。   若滿二百遍 有念皆稱遂。   若稱三百遍 是人三界中。   神力得自在 若講四百遍。   家豐足七寶 若誦五百遍。   得天人愛敬 若誦六百遍。   壽命悉長遠 若誦七百反。   祈求事決定 無不充滿足。   若誦八百反 自然得智慧。   復得大音聲 若誦九百反。   所求得官位 大海及江河。   師子象虎狼 水火諸毒難。   一時皆除滅 若誦一千反。   忿怒大明王 一切大菩薩。   天龍八部眾 一切有情類。   及諸剎利生 所有三界天。   接狀如奴僕。   豎持莫犯慈悲道心事。念誦了當出道場時。起慈悲心勿生他人怨害。女身及童童身勿婬。此大法最勝故不簡淨不淨。獲得成就經行任意(已上)。   已上儀軌文抄之耳。   元祿十五年五月十八日法印實現閱。 外溪嵐拾葉集(青面金剛法)。   一。緣起事。   一。依經集義軌事。   一。得名事。   一。病相事。   一。尊像事。   一。大壇供事。   一。護摩供事。   一。灌頂祕法事。   一。加持三種事。   一。持戒修行事。   一。此病久成不治事。   一。功能事。   一。金剛夜叉一體事。   一。金剛夜叉劫末利益事。   一。此法相傳事。   一。太元明王一體事。   已上十六箇條。 溪嵐拾葉集。   青面金剛法。私苗。   一。此法緣起事。口決雲。此鬼有九萬眷屬。住寒山雲山。日日餐人精氣并血肉。名阿利多夜叉。此鬼出彼山赴曠野時。阿多婆□□粘溢寣F□餾橙□魯□□□□□□飀□□□□□飀□□患埤□□□□□□□□□□□奾□礸□□□飀□襋□麗□□□□飀□□粘[□□□□□稀埤□椽□□姻□□□□□□□□襦□□稫詣練□槔□□□□量逆□□禎婠信詬□F□□逆□□□□磻□氤車莧痋慰D□僦莧牷熨r|亡□□偩□□□集□臥□僦莧唌澎獢朾D□□□□¥薄慼慝迭慼慼@鋨泧誧□工□惱縮□¥□□嫨□□□□A□□‥□□□灤宦瘥畛{□□獪□□□□□   私雲。過去迦葉佛末法之中有一比丘。其名曰良忍。依破戒咎被擯出眾中。仍住寒山。印度習破戒僧不受供養。故身體枯渴成骨骸。起噁心成佛法障礙神。今傳屍病鬼是也。   問雲。此儀軌者。依經軌歟。集儀軌歟。如何示雲。此軌者。非依經。故集儀軌也。仍或依陀羅尼集經說。或依多門天軌等歟。故陀羅尼集經第九說大青面夜叉陀羅尼功能曰。行人誦此大青面金剛陀羅尼者。伏滅傳屍病鬼難(云云)。   一。得名事。儀軌曰。青色大金剛夜叉辟鬼魔法。亦名辟鬼殊法鮫龍。洞阿闍梨位。   空基述。   復此鬼病漸漸展輪處處流行。所謂傳夫妻子孫及兄弟姊妹等。是故時人號曰傳屍鬼病。天下名醫不能療治。佛法澆薄時。國王大臣后妃婇女。國中僧尼。為此鬼神當所侵害。上品為癩兒。中品為傳屍。下品為狂亂。是故父母忘親昵。妻子奇恩義(云云)。   一。病相事。傳屍病者。五種天魔鬼也。第一傳屍病鬼者。頭頸鳥。身人骨也。右手以刀切人口。左手持尊勝陀羅尼(云云)。第二屍骸鬼者。頭女形。髮長身人骸也。右手以針人口аヨ也。左手以槌病者頭打也。第三天魔羅醯室陀鬼者。頭者雞。手指二足。左右手槌持。腰虎皮著。付無道起嗔恚噁心等也(云云)。第四兜醯羅鬼。頭僧腰下蛇。左手持千手陀羅尼。右手病者頭打。此病付始非時道心起。或宛咳(文)。第五貓鬼。頭貓頭貓鬼。身人。赤衣著。左手持百光遍照王。右手病者胸打(云云)。   私雲。第一傳屍病者。骨ヨЁワ諸血脈⑥ЬюЮэ。第二屍骸鬼病者。婬欲好發病也。第三天魔鬼病者。起嗔恚發病也。第四兜醯鬼病者。非時道心發病也。第五貓鬼病者。依物狂發病也。   一。尊像事。一義雲。或雲。三井流相傳者。二臂像也。東流四臂像也。或雲。此事不審也。當世流布四臂像者。三井相傳本也(云云)。可勘本軌說也。   一。大壇供事。軌雲。畫作此曼陀羅已。日月蝕時俄小壇作莊嚴此曼荼羅。隨力所堪辨備飲食果子等供供養誦咒。待日月複滿之時。日明其壇供者。十三燈明。十三飲食四淨鏡。四大刀。四弓箭。五色線。是王宮供養(云云)。   一。護摩供事。軌雲。次護摩供具准普通供義。凡息災敬愛官位福祿降伏等一切事業一一成就。   一。灌頂祕法事。軌雲。末世愚夫偏應歸此法。翻譯三藏深祕不傳。大日金輪灌頂以後傳授此文(云云)。   一。加持三種事。軌雲。治此病時。誦一前大身咒三七遍。以右手把白芥子。誦前身咒三七反。散打其病人頭面。其鬼身碎裂所燒失。二或把楊柳枝。誦前身咒三七反。打其病人。三赤柘榴枝。誦前身咒三七反。打其病人。如□□其鬼退散其病即愈(云云)。又雲。以沈香白檀香等入銅器中。誦前身咒三七反。加持其香水入苪草楊柳柘榴湯中。應浴洗其病人炙處傳。屍病止息(云云)。又雲。造三鬼像。入銅鐃器油中。誦聖無動尊火界真言一百八反。煮三鬼像。然後擲入爐中護摩二七日夜。若猶無驗三七日修之。此時三鬼成灰無其形。其灰中有●字●字變成真如寂靜無動尊。是名三惡還住本覺無動真如(云云)。   一。持戒清淨而可修此法事。軌雲。受持此印法者。著新淨衣。住靜室中。持戒清淨發上求菩提下化眾生願。每日三時各誦前身咒三七日也。繞壇行通誦咒加持炙湯其病人。行者常以孔雀明王根本真言護持其身。辟除一切鬼神障難○(云云)。   一。此病久成而難治事。軌雲。過四十九日難治○(云云)。私雲。此病者。速疾身疲勞其以前早早可令治者也。凡此病者。以心勞為本。不可懷憂喜念者也(云云)。以忌病患為第一祕術也(云云)。又雲。口決雲。此病者。始一人患之。不傳於人病者。逝去後移萬人。器破之時其水如散諸方也(云云)。   一。功能事。軌雲。若有諸王勤修此法。國王無病長壽。國土安穩豐樂。五天震旦行此法者。其高驗無量。不能載之。又雲。若有行人如法歸供證得六通。成就五法。更無生疑(云云)。獨行法雲(准提)。若遇大惡病或傳屍。於道場之中密作法事病鬼魅自反傳而至(云云)。最勝太子經雲。摩訶迦羅王能除傳屍(文)。或記雲。以柳桑湯洗沐之。以不動心咒加持之(云云)。又雲。傳屍病者。是風病鬼病兼之。仍柳者鬼退散。桑者風病除(云云)。本說可尋之。   一。青面金剛與金剛夜叉一體事。相應經雲。大金剛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第十二。示雲。焰口者。祕說也。焰者光義。光以南為本。口者收口內。此則入法界宮義也。又雲。炎口者。閻燒盡義。口吞噉義也。此明王入摩渴魚三摩地吞食一切惡業眾生也。謂摩渴魚者海中大魚也。海中一切ユ①ヱЗв類吞噉無餘。背有穴ヨЮЁв水是吐。今金剛夜叉吞滅惡有情身心事。亦復如是(云云)。   一。金剛夜叉劫末利益事。教時義第二雲。又劫末時或飛行夜叉告。發慈心是金剛手之所為乎(云云)。   師雲。勘文雲。爾時天人欲壞時。百億飛行夜叉巡空而唱言。此劫將壞。爾時萬億人天聞之怖畏而生厭離。法爾有一有情。無師將入初禪定(云云)。三界義引之。是劫章文歟。此夜叉亦金剛夜叉歟。金剛薩埵金剛夜叉同體異名也(云云)。石山文泉房雲。金剛夜叉劫末人壽十歲之時。現大夜叉形。吞噉一切眾生類無餘。夜叉雲。發菩提心之人不可食(云云)。諸人為免夜叉難一切發菩提心。其時釋迦如來舍利從金剛際出現。昇虛空放大光照。照觸一切眾生。光中雨無量寶蓮花。蓮華中有聲說微妙法。眾生聞法彌發心。勸道劫末三寶名字失滅無。勸道因緣。是時金剛夜叉住大悲晝三昧現出世。此即釋迦最後利生也。釋迦如來教令輪身三昧耶共出興世。施大悲利生方便也。亦復觀一切未來世薄福有情。住大悲晝三昧者。指彼劫末時歟(云云)。或傳雲。金剛夜叉末法利益事者。金剛夜叉愚癡煩惱治給也。故飛行夜叉成無菩提心者吞噉給也。發菩提心者其味ЗЁ。未發心者其味殊勝也。無菩提心者取噉也。故為免夜叉難劫末時發菩提心也。又雲。今青面金剛法斷酒肉五辛。持戒清淨而發上求下化眾生菩提心者。免此惡鬼病難雲。故此法以加持為最要。此加持者。灌頂祕事也。金剛夜叉劫末利益可思合也。   私雲。金剛夜叉骸骨吞噉給事自性舍利灌頂智收意也。故覺●舍利式雲。收威儀歸平等雲。深可思之也。   一。此法相傳事。師示雲。此法者。山門東寺共根本無之。智證大師許傳來給。仍三井流祕法習傳。然而當世山門傳持流布(云云)。   一。太元明王尊形樣事。或雲。此太元明王法者。小栗棲常曉阿舍利將來祕法也。常曉未入唐以前於本朝太元明王。曼荼羅感見之。其後入唐奉傳授之時一分無所違。曼荼羅事示雲。中尊者。台藏界金剛藏形如。頂上佛面多之。千手千足千眼等有之。男髮取Ую⑥引割帶Йэ。凡ユロфЁンЮю形像也。如此異形尊形五鋪在之。無申量大法也。又雲。天下惡靈邪氣大鬼病難除祕法也。孔雀經法青面金剛法一體習事也。口傳○(云云)。   溪嵐拾葉集。   於時永亨八年潤五月八日於書寫山籐谷方記之不慮之感得冥眾御照覽歟。   無障金剛。   元祿十四年歲次辛巳十月二十八日以日光山文庫本校對又二十九日以別本校對別本藏辟差魔法畢復今書寫附為別卷(云云)。   天台沙門實現。 溪嵐拾葉集(辨財天祕決)。   一。本書事。   一。私記事。   一。五箇灌頂事。   一。生身辨財天拜見法事。   一。本地事。   一。三體本尊事。   一。十五童子事。   一。不動尊愛染一體事。   一。理性大通結緣事。   一。愛染熾盛光習事。   一。鎮護國家祕密念誦事。   一。總持院建立事。   一。辨說宇賀事。   一。以龍女習辨財天事。   一。以蘇悉地三玄四印辨財天習合事。 一。生身辨財天事。   一。文殊入海教化事。   一。海中一乘事。   一。求聞持三字習事。   一。龍女宮收諸教法事。   已上。 溪嵐拾葉集。   辨財天法祕決。本私苗。   一。本書事。圓滿陀羅尼經(一卷)。神將陀羅尼經(一卷)。宇賀長者經(一卷)。十五王子經(一卷)。刀自女經(一卷)。雨寶檀度儀軌(一卷)。已上別法。   最勝王經(辨財品)。法花經(提婆品)。華嚴經。仁王經。寶積經。觀音經。已上通法。   一。私記事。南嶽天台持誦次第(一卷)。山家大師將來●許可(一卷。覺大師御傳)。辨才念誦次第(一卷池上)。   已上。弘法大師私記(為一守長者大聖坊傳)。此外口傳數十卷已上。大修儀(一卷)。依四箇祕經。謙忠傳。大修儀(一卷。依最勝王經同此外)。口傳四十餘帖(云云)。   一。五箇灌頂事。一。生身辨才拜見法事。   已上祕決在別。   一。本地事。示雲。妙音辨財者。諸佛智慧主故通諸尊也。仍最勝王經雲。始從諸佛妙辨才。終至十方普世天。此尊所變說。此時以釋迦為本地。或藥師或彌陀也。此等花嚴經或依寶積經說也(云云)。又一義雲。虛空藏或地藏或彌勒等也。仍惠心先德御釋雲。在天名虛空藏。在地名地藏(文)。或又山家大師御釋雲。天地經緯靈童也(云云)。仍天地陰陽以理智不二為宇賀神體也。是宇賀辨才德也。故祕決雲。宇者天也。以天為父(金剛)。賀者地也。以地為母(胎界)。神者人也。以不二為體(蘇悉地意也)兼天地人三際名宇賀神王也(云云)。●者虛空藏菩薩種子也。天而無不覆。●者地藏菩薩種子也。地而無不載。人者天地間生在故名人間。天雖施無礙德。地而不載者不可有。地雖載天。無礙。德無之者不可有。天以地為藏。地以天為藏。天地相寄顯德。虛空藏菩薩地藏德也。地藏菩薩虛空藏德也。此以二菩薩為陰陽理智福德自在父母。故人畜千草萬木皆以此尊恩澤無不浴。故以宇賀辨才為福德尊也(云云)。示雲。付此尊有兩種。一妙音辨才也。主智慧。諸佛四辯八音言辭無礙德主也。此時以●字為種子也。次宇賀辨財主福德。是觀音所變辨才也。此時以●字為種子。●字即寶殊故也。凡以此尊。法花十界皆成習也。Дяг其垂跡雲時。以白蛇為體。蛇身是三毒極盛體故。三惡道攝也。白色表白善。故。三善道攝也。已上以白色蛇體。六法界攝盡也(云云)。次此尊右手持智刃。萬法亡泯故。空觀二乘界也。左手持如意寶珠。萬法龍生故。假諦菩薩界也。頂上有老翁形。是佛果昇出故。中道佛果法門也。已上以此形貌十萬界窮盡也。加之此尊本經雲。三世諸佛為眾生雖施福智。荒神上首多縳天王成嗔。遣三神令奪眾生福惠。三神者貪慾飢渴障礙等三惡使者是也。多縳天王者。元品無明是也。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一生補處智力不能斷。除佛菩提智之所能斷(文)(已上取意)。又雲。我有對治法。右手持智刃能除障礙神。左手持如意寶珠能除飢渴神。頂上有白蛇能除貪慾神(文)。口傳雲。以此文天台三諦三觀法門習合也。正是元品能治妙覺智見。故此尊本地無作三身內證也習極也。始覺因分智慧不及故也。補處智力久遠事不知事此謂也。故一生補處不能斷除說也。又雲。宇賀辨財觀音智主也。妙音辨才音聲當體故。所觀境主也。此觀音妙音共本門流通現身說法故。此尊本地三身習事。旁有由哉(云云)。又雲。此尊三毒具足當體。不動內證具德法門雲也。如此開顯故。普門品三毒三觀妙理習合也。深可思之(云云)。   問。此尊三部中何乎。答雲。蘇悉地部祕法也(云云)。依之覺大師記雲。此法蘇悉地部中大法也(文)。其故蘇悉地大儀軌中。此尊以真言□□□□□□駟□□□□□□餖祂囊埤□襏□□D□□□□饅棇□□□□□槥妱□□□□累□檢□祏褻誇驃襮□餞榙□□□□□禂饜□□□□□駔□□□□□飀□  一。三體本尊事。示雲。最勝王經中說五億八千童子。其中十五童子為上首。其十五者。祿命身三各五具合。三五十五也。祿者人果報也。命者壽也。身者報壽不二人體也。故陰陽道報壽身三名之。約內法時。法報應三身智慧也。此法報和合以為不二身體。是如次三身各具五智。成三五十五童子也。又祿者甲乙等十支幹也。是皆空居天眾七曜九執等也。命者十二神將也。人壽者注十二時以為義。身者五大和合。以之為義。故以五行為德。是灌頂祕事也。付之三身習事在之。口傳有別。更問之(云云)。   一。十五童子事。示雲。第一印鎰童子乃至船車童子等也。最勝王經委細說也。其第十五船車童子者。我朝乙護法是也。背振山緣起雲。南天竺國有大王。名曰德善大王。此王十五人王子生。第十五王子生後經七箇日。不知行方失畢。大王此事悲歎而白龍樹菩薩言。其時菩薩入定現天眼通知見三千界給。此王子粟散邊地之境。同域西海之地。背振山現居。菩薩以此事由而白大王。爾時大王生歡喜思自餘十四人王子達引率。龍樹菩薩共我國影向給。今背振山權現是也(已上)。第十五王子故乙護法號也。護法願發處處示現。故乙護法號也(已上取意)。可勘本傳也(云云)。示雲。以此十五童子布字時。第一印鑑以童子安頂上。第十五船車童子以安兩足。是十五童子居行者身體致擁護意也。次深祕意雲時第一印鎰童子實相一印佛果證得法門故頂上布字。第十五船車童子定惠二法。故兩足布字。船水上行故定主。車陸地行故惠主也。依此船車運載人皆助身命。是即定惠二法以運載出世寶財。法身惠命連持相續意也(云云)。次己身自體護法雲者。一體二手平指摩。定惠二足身體運動。是法爾自然侍者也。以心傳心故寸陰無違。故祕密灌頂記雲。八萬四千護法神常隨守護不捨離。深可思之也(云云)。   一。不動與愛染一體事。示雲。祕決雲。以本三摩耶三使棟樑五鬼門戶可擬印。口傳雲。三使者三惑使者是也。又是三毒也。五鬼者五住地煩惱也。此三惑五住不動愛染以三摩耶斷之。三惑者心法所具惑障也。故定惠三摩耶以弓箭降伏之。仍三惑使者入愛染三摩地斷除之。五住地煩惱者。主色法五陰。除色法障事。以刀劍斷之。是不動三摩地所表也。凡以不動愛染二法。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習極也。凡愛染者。心法智體故。三觀三身實相也。故此尊三面也。不動色法主故。五大五蘊法身事現也。表生死即涅槃故現黑色體。愛染生德表故現赤色。不動現死德故。黑色死人色也。仍以此尊生死二法習也。所詮實惠二法寂照二德佛智身也。又愛染三諦三觀所表。跡門三千塵點是也。不動五蘊本法故。本門五百塵點是也(云云)。仍不動愛染二尊即法花本跡實體是也(云云)。   一。理性大通結緣事。示雲。顯宗沙汰者如常(云云)。次密教意。大通佛者即大日也。故智證大師釋雲。大通佛者即是大日也。此大通佛即熾盛光也。梵雲沙羅王。一切眾生本有定惠二德。即是熾盛光佛也。愛生眾生誰不大通結緣。三世諸佛十方薩埵。悉皆從熾盛光三摩地出生故也。本有自性三摩地現前故。是理性名大通結緣也。佛必十六生唱。正覺故。大通佛十六王子生給。此事不可口外。深可思之(云云)。   一。愛染習熾光事。示雲。此尊居熾盛光日輪給故爾雲也。加之此尊有三面。左面佛眼。右面金輪。中面不二愛染也。佛眼金輪兩部理智也。此熾盛光從三摩地不二妙成就出生愛染也。是從一切眾生熾盛光三摩地生事表也。所詮一切眾生即愛染王體也。外不可求法。深可思之(云云)。   一。鎮護國家祕密念誦事。示雲。吾山總持院亦名天子本命道場。是有三重建立。第一重安置天子本命。第二重安置百官本命。第三重安置萬民本命。總名天子本命道場。通一切眾生也。是十四人安供僧故號十四禪師。此禪師等國家護持念誦作法有之。故謂向國城每日晨朝奉加持天子。其印明三種悉地中報身印明也(云云)。   問。何故以報身印明為天子本命印明耶。答。此事最極祕事也。所謂此三種悉地者。辨才天祿命身三體一致習合也。其故三種悉地蘇悉地大事也。辨財天又蘇悉地教令輪身也。此三身中命真言誦。祿身自存也。三種悉地報身明即命真言也。命身報身智慧故也。又報身上冥下契三身宛足雲。此釋深可思之(云云)。   一。總持院建立事。示雲。右熾盛光堂。左佛眼堂。中間不二塔婆建立。內奉安置五佛。熾盛光者金剛界大日。佛眼者胎藏大日。五佛者不二蘇悉地全體也。一切眾生結緣最初元神(金輪)從頂上入眾生心法作。本命(七星佛眼)從足入眾生色法作。此本命元神和合成蘇悉地大日。今不二塔婆其三摩耶形也。此色心冥合必五智如來出生。故五佛奉安置也。又此塔婆奉安置舍利矣。即熾盛光三摩耶境智冥合表示也。仍於此靈場奉加持天子事。諸佛出世根源萬法成就砌故也。口傳有別。更可問之(云云)。   一。宇賀辨說事。示雲。取榎枝作飯匙。一方書●字。一方書●字。祈福時●字為面。祈智慧時●字為面。本尊前立之行也。其故此匙即是此尊三摩耶形也。言辭無礙法必從舌根生也。仍匙即此尊舌根也。口傳在別。更可問之(云云)。又雲。此舌根者即如實知自心菩提心也。依之龍猛菩薩辨天一卷疏雲。如實知自心者。自者色法。心者意也。色心冥合成不二息風也(文取意)。口傳雲。以實相無想法門為如實知自心體。是常教門心也。是事相沙汰時。自者色法之身也。心者智慧報身也。此色心不二時成息子也。是法爾自然道理也。仍色心冥合生口業也。故我等三密即三諦三觀全體。如實知自心也(云云)。示雲。我等口業者。心性八葉從蓮花。其八葉西方葉開來成舌根也。此舌根西方妙觀察智阿彌陀說法斷疑智為三摩耶形也。故出入有命息。自然三諦三觀法門修事相居也。故一切眾生舌根具足證菩提門阿彌陀自然成覺我等也。仍出入息即如實知自心修行也。不意自然唱●●二字以無作大行也。不加分別觀。深可思之(云云)。   一。以龍女習辨財天事。示雲。龍女即如意輪觀音也。此尊本地又如意輪也。仍一體習也。又龍女以寶珠即為自證法門。此尊又以寶珠為三摩耶形。又付此尊三身習事有之。所謂南方寶性尊法身也。如意輪觀音報身也。龍女即應身也。此三身共以如意寶珠為三摩耶形。此寶珠者。境智冥合以為本。凡法花經者。本跡兩門也。跡門明此開會。即心法三觀也。本門明人開會。此不二以塔婆表境智一乘。一乘即平等法門也。故多寶誠言。平等大會皆是真實宣給。又密教意。東方胎藏界。西方金剛界。南方不二平等性智方也。仍龍女南方無垢界成道不二平等三摩地入事表故平等法門也。平等者十界皆成妙理也。故界如三千諸法法花實體也。開顯也。仍釋雲。平等大會。常鑒法界。亦由理性。九權一印。印復九界。權亦復然。權實相冥。百界一念等釋也。又付此寶理種種有習。戒家戒體發明表示也相傳。真言灌頂事相習也。顯宗心法三觀口決也。境智冥合事相故也(云云)。又示雲。龍女寶珠事。本地無作內證為顯也。故都率釋雲。古佛舍利從海中來(文)。雲意我即本地無作三身也。仍本來本覺如來以舍利。我此本有法身也。如來示請誠證也。仍世尊納受說也。   尋雲。何故以寶珠名灌頂耶。示雲。凡灌頂者以不二為體。前佛智水灌後佛頂雲也。是即始覺本覺不二義顯也。今寶塔品時。二佛並座表其義也。付之顯密義相分。顯意寶塔法身妙境。多寶報身妙智。釋迦不二應身也(云云)。密意多寶法身。釋迦報身。塔婆不二尊形也。凡寶塔者不二寶珠塔婆也雲意也。仍龍女南方無垢界成道雲。實南方非行。寶塔南面成正覺也。或又修行斷惑必南方無垢界被雲也。五佛時南方種子●字即離塵垢義也。故雲無垢世界。修行斷惑時。設雖行餘方。必南方無垢界被雲也。仍西方行東方行。不二自證歸ヤьг。平等大會法花修行也。仍龍女成道時節寶塔品時也。寶塔東方來故。多寶佛西向給。釋迦西方東方向給。二佛並座時。ヱюэЬ西方бЦуワ給間。必東南向。次西方向給。釋尊南向給時分。唱龍女正覺也。速疾開覺故。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提婆品於剎那頃發菩提心說文可合之。凡釋尊一代教法此寶珠自證窮。一代開悟機用龍女一人窮也。故龍女頓成一切眾生成佛手本也。仍龍女正覺五相成身觀習也。顯教八相成道雲。密教亦五相成身雲也。我等五蘊和合成身體時。自然五分法身具足成五智如來也。Дяг金界五相成身觀處。第五佛身圓滿觀名觀身為本尊也。此佛身圓滿真言。以又名妙覺如來也。故義釋雲。一切眾生色身實相常是毘盧遮那平等智身。非是得菩提時強空諸法使成法界。法界海會自身顯觀。一切行願一念一切所作諸佛同等(文)。   一。蘇悉地以三玄四玄印習此尊合事。示雲。四玄印者須彌大海師子座寶樓閣也。是一世界一四州建立也。此世界促一世界也。此一世界促我等己身有之。以之蘇悉地為大事。凡兩部法門法門無邊無由法界宮談故無邊際。蘇悉地意不爾。只兩部理智法界遍萬法亡泯不變真如不生一理也。此上隨緣真如覺體緣起談蘇生一世界建立歸。一佛所王土建立法界數量無闕減於此一州習盡也。故彌陀大海印兩部表示也。師子座寶樓閣等不二寶塔我等己身也。世界建立有兩部理智表示。正法我等世界建立數量具足。仍我等水輪有八海表示有九山相貌。法爾自然道理也。依正不二色心一體有義故。施空諸法使成法界。法界海會自身顯現等釋給(云云)。   一。生身辨財事。示雲。先龍神居大海最底事。凡龍畜依身三毒極成體。生死沈沒本源也。故大海最底居住。又能居正法有此表示。我等水輪中有肺藏。其中有金色水。其中三寸蛇在之。我等第六心王也。肺藏西方妙觀察智所在也。妙觀察智第六識邪正分別識也。即是我等是非思量覺體也。其種子雲●字也。此字即辨才天種子也。所詮我等無作本覺本有全體蛇形也。故高野大師御釋雲。跡化歸蛇類(文)。雲意一切神祇冥道垂跡皆蛇形也。其故一切眾生Шヱ①гЕю本有念體蛇曲心也。Дяг凡夫眾生悉蛇身感得也。為應同之。垂跡神明現蛇身給。仍歸蛇類釋給也。一切眾生有本佛性雲持此念體也。仍祕密雲寶珠何在性海之底。性海者指我等大海最底也。其大海者水輪中有八葉。是名八海。又有九迴腸。是名九山。九山者金界九會曼荼羅也。八葉者胎藏八葉曼荼羅也。以之名密嚴花藏莊嚴。其中央自性本有大日御座。是亦名金剛薩埵。其薩埵者今龍女是也。法花寶塔雲南天鐵塔也。南天者兩部理智不二。灌頂方形取也。龍女寶塔前開悟得脫事。表示不二一乘法門也(云云)。又示雲。凡密教之意。今日龍女正覺相貌。悉密教灌頂表示也習也。釋迦多寶二佛兩部大日也。此兩部理智法門授金剛薩埵也。顯意寶塔二佛並座。以不二一乘法門授龍女。其意雲者。不改龍畜迷心。無作本有念體不動無作本覺體也示處雲也。蛇心表無作。十六丈顯十六生正覺。年少愚癡體不動本覺也顯也。Дяг不動法習時。肥滿童子雲事在之。其者十五歲已前童子未煩惱修起時念體也。是即本覺無作體也習也。是名無作斷惑也。龍女幼稚唱正覺顯此意也(云云)。   一。文殊入海教化事。口傳雲。三世覺母入海中授般若妙理於龍女。依之龍女出生死大海。詣鷲峰法性山。只非龍女一人。三世諸佛十方眾生出離生死時。皆可有此表示(云云)。   一。海中一乘事。示雲。密意文殊所說一乘者。虛空藏菩薩真言也習也。付此法有三身九身習事。所謂寶性尊(法身)虛空藏菩薩(報身)寶菩薩(應身)已上法身三身也。虛空藏菩薩(法身)寶菩薩(報身)明星天子(應身)已上報身三身也。寶菩薩(法身)明星天子(報身)一切眾生(應身)已上應身三身也。以此三身九身寶塔品三身九身習合也。所詮寶性尊者法花多寶佛是也。多寶寶言可思之。又虛空藏菩薩求聞持真言五智真言也。當此顯宗時五味調熟也。故五味具足畢。醍醐味法花會入也。Дяг求聞持法行時。壇上安置牛乳事。表花嚴乳味。依真言不思議加持力。無明血乳反生法性智光。是名醍醐味。是名一乘法花。又不二灌頂表示也。亦如意寶珠表也。經五味即五味濃淡有之。又五分法身五相成身儀或也。龍女五相成身雲。五味具足爾雲也。加之虛空藏菩薩種子●字也。此字南方不二法性不二也。旁以一乘法花相應。龍女於海中一乘妙法開悟雲。此●字字義觀名(云云)。   一。求聞持三字事。示雲。求者能求智惠即指妙法也。聞者聞法體即持蓮花也。持者指經也。上境智二法不二一心以執持為義。即如次法報應三身三諦三觀三部妙理也。深可思之。故求聞持行法橫豎五味一座行法中窮盡故也。故龍女成道不限。我等本有無作成正覺相此行法中修顯也。口傳在別。更問(云云)。   尋雲。法花中說辨才天耶。答。一義雲。辨才天者又名妙音天。若爾者妙音菩薩是也。又一義雲。美音乾闥婆王是也。其故大日經疏釋妙音天相。妙音者乾闥婆類也。乾闥婆者樂人也。妙音天又樂人也。仍可合之也(云云)。又雲。最勝王經中說乾闥婆真言。辨財天蘇羅娑婆帝曳真言出。是隨分勘文也。深可思之(云云)。   一。龍宮收諸教法事。示雲。凡龍神者。三毒等分極成體。煩惱黑菩提本深也。愚癡黑暗體故常居龍宮。表生死沈沒故居大海最底。所詮無明體龍神也。故諸教法滅龍宮收。法性反作無明意也。又雲。龍神者水神也。故居大海最底。教法者言說風大用也。風大又水大用也。留其化用時歸其水大本源也。仍佛教滅必收龍宮也(云云)。又雲。諸教法雲者。自●字種子起。此字即言說不可得種子也。大海又●字水輪也。故教法滅收龍宮雲事。歸●字水輪事表也。教法非種子歸三千諸法悉歸●字種子也。是非歸生死本源也。是生死一如迷語一體事表也(云云)。又雲。龍神本源者窮如意寶珠。此寶珠一心三摩耶也。仍止觀雲。大千經卷收一微塵。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此一微塵者即指一心處也。表萬法一心歸事也。故唐決雲。以一心芥子開萬方扉(宗叡問法全決)。雲意以白芥子鐵塔扉打開事雲時。一心如芥子萬法一理也。開語事表也。縮諸法有寶塔。縮寶塔在一心。在一心時不狹。有萬法時不廣。故佛教滅收龍宮雲時不滅。教法世間流轉時不生。故密教意本來不生不滅自性天然教法也。故即生非生。即滅非滅者也。已上以辨財天顯密一致習合事。大概如此。委細口傳有別。更可問之者也(云云)。   已上事相者在別。不遑注(云云)。   溪嵐拾葉集(本)。   御本雲文保元年六月一日於天台黑谷青龍寺記之畢。   右以上件書寫功德奉備悲母妙宗禪尼頓證菩提追福仰願者聖靈早登三身之覺位速證福樂得生死自在神力貧窮無福眾生濟度給而已敬白。   縛曰羅資法印良鎮。 溪嵐拾葉集(辨財天緣起(末))。   一。天川緣起事。   一。嚴島祕事。   一。竹生島事。   一。同島緣起事。   一。同島宮殿事。   一。同蓮花會事。   一。同島魚龍事。   一。日本獨古形事。   一。役行者緣起事。   一。六處辨才天事。   一。江島緣起事。   一。四種龍神事。   一。善女龍事。   一。法性坊葉上對面事。   一。生身辨財天事。   一。八大龍王事。   一。辨財天成就事。   一。龍神授戒事。   一。地鎮法事。   一。福神勸請事。   一。辨天悉地教主事。   一。隆愉僧正辨財事。   一。謙忠成就事。   一。西明寺感夢事。   已上二十四箇條。   可有之心性不動。   辨天部(末)。私苗。   一。紀州天川緣起事。相傳雲。紀州天川者。昔湖水大海也。此地善惡有二龍。此惡龍惱害萬民。爰大汝·小汝二神發慈悲降伏惡龍之時。彼惡龍出現而吐毒氣。此時大汝迷亂絕入。菩薩小汝以八目矢惡龍口中射入。其時此惡龍被降伏破湖入大海畢。其為體卷湖水昇虛空。其水濕堅而成大岡。今天川是也。其時善龍者即是大辨財天女是也。夫德善大王是也。又以箕面辨財天一體也。所生王子十五人也。亦是十五童子是也(已上)。又雲。大汝者辨財天第一王子也。小汝者第二王子也。仍此二神者兄弟也(云云)。又雲。大汝者日吉大宮權現也。即釋迦垂跡也。小汝者春日大明神是也。即藥師如來垂跡。第三王子者熊野權現是也。即阿彌陀如來垂跡也(云云)。又紀州吉野天川者地藏辨天也。日本第一辨財天。第二嚴島者妙音辨財天也。第三竹生島觀音辨財也(云云)。又雲。今天川嚴島竹生島三所穴互通徹。三辨寶珠一體互融。甚深甚深。   相傳雲。役行者於紀州天川此法成就。弘法大師即役行者再誕也。何大師同於此天川此法成就。又一守長者同於江州竹生島此法成就Йэ。的長者須達再誕也。即傳教大師檀那也。一守長者檀毘梨再誕也。即弘法大師檀那也。 T76062501.gif 口雲。深入禪定故大海最底居(云云)。又雲。表佛果昇出故高山頂上居(云云)。   一。安藝嚴島三箇祕事。夫嚴島大明神者。娑迦羅龍王第二女也。發五十種誓願。其中三箇大願者。第一無上菩提。第二大智慧。第三福德也。若有人詣我寶前者。此三箇大願不果遂者。不取正覺(已上)。又有三箇祕事。第一陀羅葉銘(四)。本從南方海□常在補陀落。為度眾生故示現大明神。一度參詣諸眾生。三塗八難永苦離。和光同塵結緣者。八相成道當作佛(已上)。第二馬瑙枕。縱設凡夫身。用此枕者。觀見三千大千界(云云)。第三如意寶珠(真實殿內也。正御云云)。口傳雲。寶珠埋所最上祕事也。所謂寶殿刻橋上御殿前土壇下埋之也(云云)。   一。須彌山事。右山者弘法大師結界地也。嚴島後山也。一里舉上也。女人不登清淨靈地也。此山有石門。即是蓬萊宮門也(云云)。本尊藥師如來也亦是良與寶藥不死妙藥也(云云)(已上弘法大師緣起有之。可尋之。云云)。   一。竹生島事(又名智福島)。花嚴經雲。東北方有小國。其中有湖海。海中有小島。在生身辨財天(已上)。口傳雲。此竹生島者金口所說也。應知辨財天靈地也雲事。五大院釋雲。江州有靈島。生身辨財御座故。叡山佛法繁昌(云云)。   一。興行緣起事。第一者役行者住行也。仍坤方山上有率都婆。號役行者率都婆是也。第二行基菩薩住行也。明神垂靈應。行基示分地耳。第三者覺大師作社壇安置本尊也。夫尋明神影現根元者。最初辨巖屋出而顯鷲巖屋給。龍女之出海底詣鷲峰表也。次自鷲巖屋顯宮[絲*寄]給。是則南方無垢之成道表也(是一)。又雲。竹生島者從出大海諸鷲靈表也。石山如意輪者表南方無垢成道也。辨財天者如意輪化現也。故以內證三摩耶寶珠詣鷲峰也。深可思之(是二)。又雲。湖海者琵琶形也。所以竹生島者覆手也。小島(號十羅剎女島也)者撥也。島內之宮殿者陰月也。白石與竹生島者半月也。[*動]島者遠山。勢多者鹿頸也。自宇治至於海者海老尾也。湖海最底。四河流即是四絃也。法爾天然之標相。生身辨財所居也(云云)。又雲。此島自金剛輪際出生金剛寶石也。釋尊正覺金剛座也。然則地主權現者。靈山教主釋尊也。龍樹者文殊入海教化表也。正殿之辨財者現成明證成道表也。法花提婆品說相。深可思之也。   一。竹生島為宮殿事。師物語雲。竹生島者申ヨШンЪ為宮殿。即辨財天為淨土也(云云)。其島為體總相一島石一也。故船寄эчヨЬёё也(云云)。內ヨШンУю故歟。又雲。彼竹生島辨巖屋雲龍穴有之。彼役優婆塞彼龍穴入給。此巖屋大朽木。此巖屋南北通穴也。前後入口穴оЛヱЁЪ又曲。此中央池。其池ヨХ③УэУю朽木有。左右穴曲故。此朽木外不可入也。仍大龍居在歟往古疑來也(云云)。   一。六月蓮花會事。相傳雲。慈惠大師始行也。此奈禮儀式者。造大鳥嚴船也。神事終此鳥切破沈海底也。金翅鳥骨入海中。表成如意寶珠也。鳥骨寶珠此謂也。   一。竹生島明神為魚龍事。相傳雲。大鯰七匝繞島也。是則七佛藥師化現也(云云)。叡山與湖海者須彌與大海表也。兩部陰陽福智二嚴也(云云)。竹生島者。真實智福島號也(云云)。   一。日本國獨胡形事。行基菩薩記曰。日本國獨胡形也(云云)。   一。相傳雲。役行者於紀州天川此法成就。弘法大師即役行者再誕也。仍大師同此天川此法成就。又一守長者同於此所成就(云云)。又雲。蒲生野的長者於江州竹生島此法成就。的長者須達再誕也。即傳教大師大壇那也。一守長者檀毘梨再誕也。即弘法大師大檀那也。   一。六所辨財天事。天川(紀州)。嚴島(安藝)。竹生島(江州)。江島(相州)。箕面(攝州)。背振山(肥州。已上)。 T76062601.gif   (住吉者。西方神明主智門故。文殊化現習也。太神宮者。寶部神明也。故以寶珠為神體也。   諏方明神者。降伏勝化神明也。故以金剛部為體也。黃石公再來也云云。   嚴島者。胎藏界大日如來也。故以妻女為眷屬也云云。   氣比者。金剛界大日如來也。故以男子為社官也云云。又氣比緣起事。越州幸林峰最初影向之時。忽然御前氣飯入現前。仍舉世奉號氣飯大明神。此幸林山建寺號幸林寺。其故公家被下印鎰號氣比云云。天氣降下相比地祇。故號氣比云云。   本地事。仲哀天皇示現大日如來也。)   一。江島緣起事。相州江島雲所有長者。十六人子生。彼所又深澤四十里池。其深幾千萬尋雲事不知。彼池有五頭龍。其長二十丈。江野長者子年喫間後造棚懸贄。父母ヵя⑥見悲事。村南村北哭聲猶勝百千萬行淚袖朽。是辨財天影向御覽。哀傷無限。爰五頭天女奉見繫念。其時辨財不受(云云)。其時五頭龍成嗔吾信倍為眾生生害。為天下可怨申。其時天女我雲ссЯ止毒害。為萬民成守護。此所垂跡敕。長者彼所恨。行跡ЬЪ子死越雲。ДЪ天女天龍八部四大天王等語從天下雨。從地上沙。力士拋石。夜叉運土。一夜中土架上號島。號最初鸕鶿來居間。初名鸕鶿來島。後江野南島ЬЪ江島號。胎金兩部峰立。金峰金色巖金色光赫奕。台峰有池號龍池。一名觀音池。巖虛空藏巖雲。常生身虛空藏現。又三寸白龍有之。隨機現。又聖天峰東方有之。北方蝦蟆神大石有之。爰常道祖神現前給(云云)。   一。武烈天皇御宇泰澄大師彼島籠行之。二臂天女二天具我常寂光土ヤэЬ(云云)。次役行者伊豆大島流ДяЪ御座時。彼島上五色雲靉靆。具二童子籠被行之。六臂天女乘龜具童子。我常靈山有也(云云)。次道智法師彼島籠奉誦法花經。其時備飾膳。日本國女形薄衣著每日影向。道智龍女行方為知。籐衣ЗЛШヱ。遙尋行之程。新田四郎人穴雲所Ьф行。其時龍女嗔。此島雖至於劫燒時籐レоД⑦Ь誓也(云云)。次傳教大師彼島籠被行之。天女八臂具四天。我常靈鷲山住(云云)。次弘法大師籠彼島被行之。四臂天女持智劍如意珠。西方淨土教主也(云云)。次慈覺大師籠彼所被行之。一度觀天女。鷲峰教主也(云云)。一度六臂天女。安養教主也(云云)。此御貌寫自依號大明神。社搆神事執行。國師請延供養。於今少無相違(云云)。次安然和尚尋覺大師跡。籠彼島被行之二臂天女乘雲現給。安養教主也(云云)。安然碑文雲。江州湖中有靈島。生身辨財天御座故。叡山佛法可繁昌(云云)。相州海中有靈島。生身辨財天御座故。鎌倉佛法可繁昌(云云)。彼五大院光德相模國星谷生人也。父法道和尚(云云)。ДЪ五頭龍成盤石。江島守南向住給。今龍口山大明神是也。彼大明神誓願雲。暴虐族我前頸切贄可懸。雖至於未來際此願不空(云云)。然間鎌倉謀叛殺害人夜誅強盜山賊海賊等。彼明神御寶前切之。昔好覺。彼大明神體束帶著衣冠УУЁワ人也(云云)。   已上取意文也。江島緣起相州大山寺在之。可尋之(云云)。   一。於龍有種種不同事。第一蛇龍(今龍神等是也)。第二魚龍(私雲。湖海龍魚龍歟)。第三馬龍(世間龍馬雲物是也)。第四蝦蟆龍。   一。善女龍王鱗事。因物語雲。高野大師善女龍王授灌頂給之時。儭施等種種物有之中。我形見ЬЪ鱗一枝大師奉獻之。其大五尺。土代金色含眾色。如法如法ヨШЁロэンэ。金色光明赫[奕-大+火]ЬЁЪ。目ヱюфワЪтヤгЙьяЗ。今高野山重寶是也(云云)。   一。法性房贈僧正葉上僧正對面事。師物語雲。僧正御在入唐求法歸朝時。水島ЬсЪ自海中一小島出現ЁЪ。船ШяЪ半時許ヤэワ。僧正船屋形上閉目念誦給餘人見ンэ。然後彼小島忽然ЬЁЪ不見。僧正雲。法性坊贈僧正成大龍。龍宮御座ヤэワ。彌勒出世不改生身。奉待給也(云云)。只今某求法請益事感歎來現給ШюЮэ(云云)。法性坊持國天垂跡也(云云)。葉上僧正如意輪化現達磨大師再誕也(云云)。   一。少納言入道信西感得生身辨天事。師物語雲。信西被詣竹生島之時。暗夜水中明月有ンэ。水練仕以ロШロЙУэンяг。圓石Ёьロэンю面白石ヤэ。ЗワЬоэУю中。見ンяг龍下子ヤэ。是感得壇上安置勤行Йьяンэ。速疾悉地成就。其生身於今安居院流重寶也。仍彼門流繁昌Ёンэ(云云)。   一。良達房上人於淡路國開發田事。此上人淡州成相寺御座之時。此水田少間故。開荒野成水田。三百町許也。山間谷一Шワ切成水池。從奈良瓦燒召下。通瓦作ШШт下иЙьяУэ。池底八方石立。八大龍王勸請ЙьяУэ。最初池邊八方壇立。八大龍王法被勤修。即是辨財天祕法也。既龍神現身影向。其池水於今不漏絕(云云)。此則俗諦利生菩薩也。世以皆奉歸伏。   一。同上人辨財法成就事。淡州成相寺前大河。其河中瀧。水音被障。佛事法會音聲不聞Дэンяг。本尊祈請ユУЁンяг。夜半計雷電響天地龍神下。河底大石皆摧破成平平Уэ。靈驗無雙。世以信仰畢(云云)。又同人或時被行灌頂之時。庭儀式。臨時降雨。上人被加持ンяг。其寺許不降雨。皆是此僧不思議加持力也(云云)。   一。同上人授戒於龍神事。或時龍神為受戒來臨。上人閉眼少□三摩耶印明結誦觀法住給。御弟子達眼見。二三尺許小蛇來。上人右足水指ヱ③⑤Уэ。經數刻去了。御弟子等相語雲。為龍神授戒畢(云云)。御弟子疑雲。何故吞水指耶上人云。水指者戒指也(云云)。   一。關東壽福寺埋沙金事。物語雲。壽福寺佛殿後山三鈷形山。近來炎上ヤэЁ時。為造營山ヱШЁ地ёヱ。其時彼三鈷形山ヱЗЁンю時。人夫等或病惱。或物狂成。或死ンэ。彼長老гロэ神僧Юэンяг不用ЁЪ。彌山ヱЩЁンэ。其後彼三鈷形山中古牛形金掘出。彼何物疑處。葉上僧正傳記見ンяг。唐瓶子中沙金入滿被埋ンэ。此辨財天祕事也。其地神成土公形變ンэ。樣樣УУэンю間。如本令埋ンэ。根本上人如此建立Ую事。相構不可令動事也(云云)。如此取動ЁЪ以後。寺中種種不吉事共出來ンэ(云云)。   一。良觀上人福神勸請事。上人存生時。如意寶珠乞眾僧可扶持ЬЪ。江島龍穴被籠ンэ。七日行法之間。壇上狐子三出現。此感得給歸寺之後。一極樂寺方丈下埋。一多寶寺埋。一三村埋給。仍彼三ン處寺繁昌給。但極樂寺長老入滅以後。第二長老彼方丈取ヱШЁЪ被造作ンю之時。地引ンяг。其地白蛇引出。中打切ンэ。故老僧共無勿體事Йьюю由申ンэ。其故彼寺無程炎有。俗諦事不足成ンэ。如此最初興隆上人置事不可動事也(云云)。   私雲。彼孤子變成白蛇。是二臂神王法修給歟。宇賀刀自女經說也(云云)。   一。辨財天為悉地教主事。示雲。八阪寺救海長老義雲。辨才天者悉地教令輪身也。此事世人不知事也。隨分祕密事也。諸佛菩薩四辯八音言詞無礙德者。獨此尊主給(云云)。又雲。山王堂鎌忠者。宇賀辨才計知。妙音辨才事ユЬ不知ンэ。可加賀者彼尊寔習也。不可加加者此尊別願也(云云)。此句許如法如法能書(云云)。又雲。妙音辨才習事種子●也。印別行經中缽印是也。木土曜印是也。隨分祕曲也(云云)。   一。隆愉僧正宇賀勸請事。物語雲(義源)建長比。內裡御惱ヤэンэ。諸寺有驗高僧等被召奉加持ンюЯ。無其驗。物氣自口гЁэЪ雲。當時我等可加持僧徒無之(云云)。唯隆愉僧正許ヵЛヤяЬ(云云)。其時付才覺隆愉被召令加持。即時御惱平愈ヤэンэ。如此雖有效驗。貧道御座。彼門弟等宇賀法可行給之由。強被申ンэ。僧正雲。我無上菩提志故。有漏福報不欣也(云云)。其時御弟子達思。貧道御座間。利口如此被仰哉(云云)。其時僧正宇賀法被行ンэ。始勸請段之時。十方蛇來臨壇上充滿。其外又房中室內充滿。兒同宿等恐怖。ДягヵЛЬЪ不及供養撥遣給ンэ。慈鎮和尚四天王御弟子快雅僧正附弟也。近來事理通達в大行者。瑜伽觀行大真言師也(云云)。   一。謙忠律師辨財天法成就事。謙忠律師他人祈禱事申ンяг。暫в時御座候ЬЪ入內ンэ。山王堂前池ヤэ。向彼池念誦ンяг。大龍水中頭指出。其時祈禱請取。不可入眼事龍神不出現ンэ。隨分通神行者Юэンэ(云云)。   一。西明寺禪門感夢事。物語雲。山王堂律師謙忠刀創斗入滅ワ。其夜有感夢。山王堂辰已方當井ヤэ。謙忠立出井гУЯЪ念誦ヤэワ。然後井中落入給。西明寺殿見給。打覺給時。山王堂使者來申。律師御房御入滅申又同時夢。此律師變青色為童子。井中乘紫雲指東方去畢。西明寺殿申Дヱ。此律師十五童子隨一也(云云)。應知。謙忠權者也雲事。血脈忠快·謙忠列穴太流人也(云云)。   已上付此尊物語等也。為後代行者故實粗注記了。   溪嵐拾葉集。   文保二年四月十八日於天台黑谷青龍寺學窗以師說記之耳。天台沙門光宗記之應永二十一年四月十二日記之。   江州靈山寺別院書之。貞算(俗七十)。 溪嵐拾葉集。   一。多聞得名事。   一。尊形事。   一。種子事。   一。根本印事。   一。三摩耶形事。   一。功能事。   一。法華一體事。   一。以多聞顯密一體習事。   一。四種成身二種斷惑事。   一。不動毘沙門護者事。   一。雙身事。   一。阿彌陀一體事。   一。雀為瑞鳥事。   一。成就相事。   一。相承故實事。   一。雙身口決事。   一。灌頂事。   一。五巾法事。 溪嵐拾葉集   多聞天悉決事。私苗。   問。多聞得名如何。答。梵雲毘沙門。此雲多聞也。凡多聞者正法護持故。寶塔內十二部經首題納。諸經典總持故號多聞天也(云云)。又一義雲。毘沙門者如點談也。所謂為除四魔軍。雖著金剛甲冑。為正法護持。內著解說法衣懸袈裟衣事毘沙門。故名毘沙門也。大將軍胞胎衣懸事。毘沙門袈裟著貌也。祕密檀本有袈裟事。深可思之(云云)。   一。尊形事。示雲。多聞者降魔大將施福本尊也。左手寶塔持事。正法護持表相也。右手三古鉾取事者。降魔表示也。是以四魔三障難除。三身圓滿惠命得也。故身著金剛甲冑。壽命長遠德令得也。仍所持三摩耶悉是福智圓滿表示也(云云)。又雲。於此尊有種種異形。所謂吽迦陀毘沙門者十臂尊形也。是大日所具多聞天也。最極灌頂大事有之。更問之。   次。都拔毘沙門事。示雲。身著甲冑帶太刀。是東方都拔國出現相也。故號都拔毘沙門也。山門毘沙門堂毘沙門天是也(云云)。又雲。左手捧寶塔。右手取寶捧。是即北方天也。帝釋眷屬也。此兩種毘沙門者。觀音所變多聞天也(云云)。   一。種子事。示雲。●字也。其字體雲者。言說不可得●字也。此字即言說教法本源也。仍多聞天稱。或號正法護持此意也。仍以此字為種子也(云云)。   一。根本印事。示雲。二地相叉入掌中。即是所座二鬼也。二水立合須彌山也。二火二空相柱二鬼體也。二風立合此尊吉祥天不二一體義也(云云)。   一。三摩耶形事。示雲。或寶塔也。或寶捧也。或三古鉾也(云云)。   一。功能事。示雲。此尊與如意寶珠一體習也。故法花雲。我獻寶珠。世尊納受說。即指此尊種子也。此故●字者。字體萬法能生根元。如意寶珠種子也(云云)。又雲。安鎮儀軌中。如意寶珠功能說雲。三百由旬內令無衰減(已上)。又法花多聞天所說神咒功能說雲。令百由旬內無衰減(已上)。深可思之也。   一。法花一體事。示雲。此尊所持寶塔法花塔婆也。加之。此尊捧寶塔習。諸經之王法界塔婆也。即是三千世間異名也。法花十如實相妙理寶塔全體也。深可思之也。   一。以多聞天顯密一致習事。示雲。岡崎義雲。當流相傳雲。太穴流以天部顯密一致習事雙身法傳。其故傳教大師示覺大師雲。汝到大唐者付顯教門。習中道。付真言門問天部(云云)。依此文顯密一致習也。而傳教大師天部御相承雙身法外無之。故知雙身以顯密一致習事有之雲事。   一。四種成身二種斷惑雲事。示雲。四佛四波羅蜜五大尊四天王等習合祕曲也。此時多聞天者北方天故。天鼓雷音分身也。仍以多聞釋迦分身習也(云云)。次。二種斷惑者。四天王共踏二鬼。是則二種生死斷意也。或又見思二惑降伏義也。   一。不動與毘沙門共正法護持者雲事。慈鎮和尚示俊範雲。不動者大日正法護持者也。法界體性智教令輪身故也。多聞天者釋迦正法護持者也。仍安置此二尊。為正法護持者也。雖多教法。不出顯密法故也(云云)。   一。雙身法事。示雲。此尊吉祥天不二冥合義也。此即台金不二理智平等法門表示也。又義雲。半天波羅門多聞天不二體意也。其緣起雲者。此多聞天往昔此半天波羅門同時發心。多聞天精進苦行故速成福智。半天波羅門懈怠樂行故於今在凡地。依之起猛利強盛瞋恚。多聞天法修處行。成障礙神發誓。所詮多聞天法性表。半天無明表也。無明法性相雙法故。此雙身相背。無明法性同體之惑故不相離也。法性無體全依無明。無明無體全依法性。深可思合之。又雲。付此尊在黑闇女雲物。又雲黑兒。即是障礙神也。又吉祥天法性表。黑闇女無明表也。此不二相應義。其意如前(云云)。因物語雲。此天有緣起。吉祥天者相好圓滿端嚴美麗天女也。此天所行諸吉祥事有。仍諸國召請之。次黑闇女醜陋ЁЪ有不吉祥事所行悉諸災難競起。故人皆是厭。爰此黑闇女申。我是吉祥天女姊也。暫時不相離。故吉祥天女所行我必隨順雲。所詮此二天善惡二法無明法性義也。故此二天女共不召請。其儀有漏善惡二法捨。無相法身真空冥寂理入事。表也。是大經說也。追而可尋之。   一。阿彌陀與多聞天一體事。示雲。自昔阿彌陀許可雙身許可相副傳授來事者。多聞天正法護持願付。何菩提心人令守護習也。阿彌陀是證菩提門教主也。尤一體被得。故花嚴經雲。一切眾生以發菩提心名多聞天(云云)。又雲。我法修行人。必可令引導淨剎(云云)。應知□阿彌陀多聞天一體雲事。又一義雲。諸天部中。此天獨無上菩提可證得習也。餘天未聞其義也。仍此天五種願中。第五願無上菩提說。深可思合之(云云)。   一。多聞天法成就之時以雀為吉祥相事。師物語雲。孔雀西天瑞鳥也。我朝雀孔雀部類也。悉地成就之時。必此鳥影現也。Дяг小川承證僧正於關東足利之祈禱時。前裁葦毛馬乘著甲冑武者。頂上雀頂戴出現ンэ。現身足利感見Уюンю間。以使者壇所被申遣時。未發言以前僧正雲。御前葦毛馬現Ую事候歟被申ンэ。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此事足利謀叛虛名ヤэЪ既可被誅ンюЯ。即日被免ンюЬロч。甚深甚深。師雲。都缽毘沙門寶冠中雀。吉祥瑞鳥故也。可思合之。   一。天部法成就相事。師雲。雙身法成就心明佛菩薩等ワУЮヱ親近УロьДю也。佛具鈴杵等取捨гчЬ思也。如此意出來。我既此法成就ЁУэЬ可知也。ДЪ此法成就ЁУяд世財餘多出現也。總外部天等行ЗюЯг法成就Ёаяг內院佛菩薩物ワУЮヱ親近不思也。仍天部必別壇所可供也。佛菩薩壇近處不可供也。是則祕藏事也(云云)。葉上抄口傳(云云)。   一。天部相承故實事。三昧流義雲。吒天法者。急事出來時祈禱。速疾效驗。然而畜類垂跡體故。愚癡法也。閣之者又無其驗也(云云)。次聖天效驗未落地法也。然而一種利生說處十種罰明。故谷御房遺誡雲。我門弟等。聖天法不可修。末代學者不可精進修習故。必可得其罰歟。其故此天本誓雲。行者三業懈怠之時。我必可伺其短雲(云云)。仍三昧流強不可修之歟。若如法清淨行者。速疾成就。祕術不如此法(云云)。又雲。聖天法凡祕密最極習事。雖不及子細先垂跡而我等因緣祕合身體上。一期間擁護方示給也。即如聲聞乘律盡形壽羯磨也(云云)。仍只天部法中。當流祕曲雙身法修也。其故餘天皆悉大日普門示現。何皆祕密內證法門。淺略行者世法貪著過有之。今雙身一偏無上菩提成就處也。出世法成就也。肝要肝要。可祕藏可祕藏耳。   一。雙身口決事。三昧流義雲。此法者隨自意樂行祕法也。強不可精進苦行也。仍此尊本誓雲。行者若辛苦。我亦辛苦。所以者何。我常在行者心中故也(云云)。又雲。此尊觀想雲者。先結無所不至印明。遍照法界觀法住。故行者既諸尊本地身大日成畢。此時法爾道理。本地大日奉仕給也。別入我我入觀法不成。自然我身法界身中影現。悉地令成給也(云云)。今此尊者單無上菩提祈請處。自然世間福報等事法。令成就給也。其故多聞天出世事主。吉祥天世間法主給。世間出世法面相翻。故二天相背。然而世間出世法其理一物也。故二天體一。世間法外出世法無之。故出世無上菩提祈請處。自然世間福德事。成就也。餘天無此義也。多聞天法獨無上菩提祈世間法成就習也。最極最極又雲。此尊本地事。多聞天觀音也。娑婆應現尊故現世主。吉祥天彌勒也。彌勒當來導師。未來主也。過去落謝畢。現在未來悉地肝要故。此二尊像安置悉地祈請也。又雲。此尊祕藏不顯露也。故此尊本誓雲。令我見童子者可被障礙也(云云)。相構相構不可及外見也(云云)。又雲。或行者此法令修。悉地遲致精誠時。本尊影現雲。汝此法誰人相傳哉(云云)。其時行者相承血脈奉見本尊。其時速疾悉地得。故此法修行時。血脈壇上安置也(云云)。又雲。此法財施法施本也。仍諦緣度五佛印明三摩耶戒相授也(云云)。師雲。此法者以法施為本故。壇上未安置舍利也。又雲。心經每日三十三卷可讀也。又金剛般若等可誦也。法花法一體習合之時。壽量品自我偈等可誦也。八曼荼羅其義見Уэ。又雲。此法讚根本印明授以祕事也(云云)。又雲。諸天部三摩耶戒授事。隨分祕藏事也。天部者大旨忿怒形也。故行者不如法時。必成嗔令障礙。三摩耶戒授。柔和慈悲心住不成障礙也。又受戒以後者。行者弟子成給故。如影隨形守護神成。所願令成給也。又雲。供物時果子餅等可奉供也(云云)。   已上岡崎口決義記之耳。   一。灌頂事。示雲。此尊手持寶塔者。是表示也。左手押腰。己心自體寶塔法界當體也。以此尊山門相承深祕也。此即本有妙境也。右手執三古鉾給事。三諦三觀所表也。修得妙智也。兩部理智不二冥合本源開顯給。深可思合之。   一。五巾法事。示雲。三古鉾白幡樣物懸。是即那俱佐神也。又傘蓋也。亦袈裟也。五分法身本源故。五巾雲也。三古鉾無作三身表也。即是自性本有妙境妙智也。最祕最祕。口傳有別。更可尋之也(云云)。又雲。五巾法者。唯授一人大事也。可祕藏可祕藏。不可口外而已。   溪嵐拾葉集。   元祿十五年壬午四月四日法印實觀閱。 ●●拾葉集(吒天法)。   一。本說事。   一。本書事。   一。私記事。   一。緣起事。   一。得名事。   一。種子事。   一。三形事。   一。尊形事。   一。山門相承事。   一。法花一體事。   一。三大部習事。   一。四重本跡事。   一。天部出離事。   一。常行堂曼荼羅神事。   一。三井流相承事。   一。一階僧正祕法事。   一。一字咒王事。   一。即位灌頂事。   一。灌頂事。   已上十九箇條。 溪嵐拾葉集。   吒枳尼天祕決。私苗。   一。本說事。大日經。孔雀經。仁王經。阿羅婆沙曩吒枳尼經。相觀陀羅尼經。刀自女經。神驗咒王經。八大童子經。一字咒王經。辰狐本因緣經。旃陀利王經。   一。本書事。櫱陛念誦祕決一帖(山家)。櫱陛念誦祕決(弘法)。悉地成就決七帖(山王院)。如意寶珠決一帖(山王院)。如意寶珠決一帖(五大院)。聖德太子祭文一帖。   一。私記事。生狐傳一帖。弘法大師私記一帖。小野流私記等葉上僧正傳。三井流私記。   一。灌頂事。四箇祕印。菩提心論灌頂。   一。吒天緣起事。示雲。過去日月燈明佛時。南方有古吒山。其山人民一萬三千七百五十八人也。其時大聖文殊承如來教敕行彼教化之給。今吒天子孫眷屬是也(云云)。   一。吒天得名事。示雲。夫●●●三字者百界千如三千世間也。故以法界為體。亦是●●本源也。故號真荼摩尼珠。欲界凡夫者以貪慾為體。仍施寶成本尊給(云云)。又雲。弘法大師以如意寶珠被納於稻荷峰依此義也。加之稻荷神來現相貌者。老翁荷稻大師御前影現。其詞雲。過去七佛舍利持來雲。稻者舍利本源也。故大論雲。古佛舍利變成米雲。深可思之。又此天有五人王子五智如來也。一切眾生五佛性是也(云云)。   一。種子事。示雲。或●字或●字或●字等也。 一。三形事。示雲。如意寶珠也(云云)。   一。尊形事。示雲。如圖不能注也(云云)。   一。山門有此天法事。示雲。古老傳雲。此吒天法者。東寺三井派委細相傳山門無之。其故山家大師御相承有相輪樘下此法禪法被埋了。仍天台流不賞翫申傳。然而黑谷流代代相傳來祕藏事有。山家大師弘法大師櫱階念誦祕決一卷祕書有之。祖師求道上人隨分祕藏。顯密大事申給。所謂元品無明能治出如覺智事此抄中有之。所以元品師子上居妙覺文殊釋給。依之大堂精。山家御釋中元品無明能治被沙汰事有之。存知Уьг出申被尋此事也。本文委細也。更可尋之。   一。以此天法花一體習事。示雲。此天大聖文殊化現也。以文殊法花教主習時配當本跡二門。跡門明法開會故。諸法實相談。萬法令歸不變一理。故十如實相中以本末究竟。今吒天習也。本門意明釋開會故。十羅剎中奪精一切眾生精氣神說。跡門明心法三觀。本門顯色法久成正覺義。故本跡兩門機法一習也。故五大院如意寶珠決雲。跡門明法開會故。以十如是為此尊。本門說人開會故。以十羅剎為此尊釋給。   一。天台三大部習合事。尋雲。山家御釋大意如何。示雲。付此尊約天台三大部設釋義給。所謂約玄義時。名體宗用教五重玄約五種文殊釋給。此上七番共解五重各說給。次約文句時。因緣約教本跡觀心四種文殊釋給。其中約教時。約四教教教斷惑分齊皆文殊被釋當。所以三藏教時七賢七聖文殊有之。通教時乾惠等十地文殊有之。別教七位文殊有之。圓教五十二位文殊有之等釋給。彼本文可尋也(云云)。次約止觀時。六即文殊有之。所謂理即文殊乃至究竟即文殊等也。付之有修德文殊性德文殊。種種習有之。所以以獅子為理即。以文殊為究竟即。是則理即妙境上居究竟即文殊相也。等覺一轉入於妙覺心。可思之。以師子為理即。以文殊為妙覺事。跡門從因至果意也。或又以師子為理即。以文殊為名字即。冥合一體時。名觀行即習也(云云)。又雲。以六即習境智二法也。所謂本有妙境初後不二故名即。本有妙者。以增進為義故。以智為六也。智或淺深意也。   一。四重本跡相如何。尋雲。四重本跡相如何。示雲。於天部四重本跡有之。山家御釋意也。第一重十界各俱權實故。佛果所具畜類為本尊也。淺略釋第二重十界悉皆佛果所變也。故以畜類為本尊也。深密釋第三重大日遍照十界者。皆是佛界功德故。以天部等為本尊也(祕中深祕釋)。第四重真如十界者。大日自體也。無能遍所遍諸法當體唯改動義故。絕本跡義。飲血戴角類當體本有不改大日也。若然者不如崇敬世天等。故天部高天台流習此意也(云云)(祕祕中深祕釋)。   已上四重本跡如此。上三重者論本跡。修成門意也。後一重本有曼荼羅也。絕本跡重也。   一。以天部可出離生死事。尋雲。天部出離耶如何。示雲。世人皆天部為世福修法也思。此事不知子細事也。天台流以天部為深祕也。仍天部總有三品悉地。所謂第一無上菩提。第二智慧。第三福德(云云)。凡此三種者。蜜教大綱也。天部福德為面。無上菩提為堣]。共是出離生死要法也。故天台流以天部習一念三千一心三觀也。故五大院御釋雲。一念心即遮那三蜜。百界千如四種曼荼(文)。又山家御釋雲。此天眷屬中雲。一萬三千者三千世間。世間者七覺分也。五十者五道眾生也。八人者八大文殊(云云)。應知。以一念三千。為此天正體事。顯中道密天部習合事此謂歟。如此天部不習須真言師。天台流不可雲事也。顯密一致意。深可思之也。   一。常行堂摩多羅神事。示雲。覺大師自大唐引聲念佛御相傳歸朝之時。於船中有虛空聲告雲。我名摩多羅神。即障礙神也。我不崇敬者。不可遂往生素懷雲。仍常行堂被勸請也(云云)。口雲。摩多羅神者。即摩訶迦羅天是也。亦是吒枳尼也。彼天本誓雲。經雲。欲臨終時。我行彼所食肝屍。故得臨終正念。若我不食肝者。不得正念不遂往生雲。此事隨分祕事也。人都不知事也。Дяг彼堂僧等尚不知。何況餘人耶。不可口外大事也。可祕崇可祕崇又一義雲。摩多羅神者。摩訶迦羅天。所謂經能延六月祕事也。天一切眾生精氣奪。摩訶迦羅天降伏之除。奪精鬼難仍臨終正念也。六月成就祕法可思之。   一。三井流有此法事。尋雲。三井流有此法乎如何。示雲。於此天者三井流殊委細也。故智證大師。於大唐奉值良譜和尚相傳之給。所謂悉地成就決七帖是也。最極祕事也(云云)。又雲。三井流金剛童子祕法有之。今吒天一體習也。甚深甚深。   一。聖德太子御傳事。尋雲。付此天聖德太子御傳有異事如何。示雲。太子祭文一卷有之。最極祕事也。奏□足祭文雲是也。因緣祭文也。太子御時者。真言未度時故。行法首尾雖不相調。根本印明等有之。太子者靈山聽眾御座。西天聽弘給歟。甚深甚深。   一。生狐傳方事。示雲。稻荷相神影現祕書。此書次第相傳仁無不得悉地也。行法體支分具足。甚深甚深。   一。一遍誦次第事。尋雲。一遍誦次第如何。示雲。是葉上僧正相傳祕曲也。始自自性法身終至等流。示現百八咒術神悉書載。悉地成就祕法也(云云)。尋雲。供花方如何。示雲。椿花雞頭花供也(云云)。果子柏子栗等奉供之因緣尋(云云)。   一。一階僧正祕供事。尋雲。一階僧正祕方如何。示雲。此僧正成就祕供物。糰子。ЁЪ大豆粉。ロンЪヤУぶロЮю時供之。無左右祕物也。一階僧正油子雲是也(云云)。因物語雲。此僧正者小野仁海事也。於稻荷峰一千日修此法。今號僧正嶽是也。其間每日祇園承仕法師以息女日食令送。依此功勞此女人為皇后畢。今號祇園女御是也。依為女御歸依僧。仁海直任僧正被成畢。故雲一階僧正也(云云)。   一。一字咒王經事。尋雲。一字咒王經者如何。示雲。此經者三井流相承經也。以一印明令修法故號一字咒也(云云)。因物語雲。三井刑部僧正者。文盲第一貧者也。仍山臥成吒天一字咒王祕法咒。自大峰出稻荷參ンю時。地主權現御前法施居。折節隱岐院御乳母卿二品被參詣。車內被見出ンю刑部房貧僧間。褲破出大陰Уэ。二品見之被召請。чロЪ成歸依僧。所領三百六十箇所令領知。成大福人一階僧正被成畢。此一字咒王經法者。三井流第一祕法也。   一。付此天即位灌頂習事。尋雲。付此天習即位灌頂方如何。示雲。未曾有經雲。帝釋禮野干為師(文)。又涅槃經雲。天帝敬畜為師(文)。又雲。敬狐者為國王(云云)。依此等文歟。   私雲。天子即位灌頂時。以吒天法奉授國王事。鎌足大臣因緣起(云云)。又雲。伊勢太神宮有此表示也。高倉巖屋有此事。仁王經以祭塚神事深可思之。   一。灌頂事。示雲。以此四箇印有之。所謂理法身印智法身印五□本□□膳□□□□飀□□□□□□□衽□□□□示□□□□隉慼摯鞢撳H□□椻姁□□□夾□□延褓□□  八葉白蓮一肘間。炳現阿字素光色。禪智俱入金剛縛。召入如來寂靜智(云云)。   私雲。以文殊不生智。令噉食迷妄八分為表此事。垂跡吒天令食肝花。所詮金剛智體胎藏八葉受用也。是則彼經金剛夜叉品習也。所謂金剛智義也。夜叉吞盡義也祕密灌頂最極也。非密意者不可知事也。最極(云云)。   溪嵐拾葉集。   (本雲)文保二年正月十一日於天台黑谷師說記之了。   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元祿壬申夏四月十三日。   甲子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大黑天口決。私苗   一。本說事。大日經。理趣經。陀羅尼集經。孔雀經。仁王經。大日經。義釋良賁疏(下一)。   一。本書事。神愷軌。南海傳。山家大師(祕決)。弘法大師(祕決)。謙忠傳信和尚(決)。   一。私記事。山傢俬記。池上私記。大原祕記。穴太私記。   一。得名事。示雲。梵摩訶迦羅雲。此名大黑天。諸天中⑥ユЪ此天名字殊勝。故摩訶名言付給。仍以此天。或為大日經為教主。或摩訶止觀教主習事。摩訶者大多勝三義有也。是三諦三觀三部三身意也。Дяг大日經以暗夜天斷德極。十六大菩薩中拳菩薩習也。謂意大黑暗當體不動自性本有覺體事表也。付密教三部大日也。付顯宗三觀法也。付戒法三聚淨戒也。故當流戒家本尊也談。仍一卷抄有之。更可問之(已上)。付名字習事也。   一。種子事。示雲。或●字也。萬法能生本源故以●字為種子也。或●字也。萬法出生寶珠故也。或●字也。羯磨事業天鼓雷音教令輪身故。或●字也。不動一體(并)堅牢地神故也。或●字也。不二妙成就尊故也。或●字也。大黑風大黑業體故也。或●字也。釋尊一體。故也。或●字也。文殊化現故也。重重習有之。更可問之。   一。根本印事。示雲。或顯實合掌。或拳印次以智拳印名灌頂祕印習也。口傳別有之更可問。   一。三摩耶形事。示雲。或袋。或槌。或如意珠。或智劍。或寶棒。或鉾。或斧也。   一。尊形事。示雲。依南海傳或神愷記者。老翁形梨打鳥帽子著左手袋持右手槌持也。是世間流布尊形是也。次山門相承大黑。不依本經儀軌。山家大師御感見樣作給。所以高祖大師我山開闢時。大地六種震動。下方空中。一人老翁湧出。其形今政所大黑相貌是也。此形即是堅牢地神也。故山家御釋雲。請益於堅牢地神。發誓於梵天帝釋(文)。又雲。建於香倉殿養於山老(文)。又雲。安一人老翁養育三千徒眾(文)。付此等文顯密一致習有之。一人者修一圓因感一圓果意也。老者久成正覺義也。翁者俗諦常住義也。故本門序段。地湧千界菩薩自下方空中湧出本門遠由成。吾山開闢之時。一人老翁下方湧出致吾山護持。加之大師最初御登山時。靈山淨土義式。皆悉吾山顯現。寶塔虛空湧現。二佛并座給。故靈山一會儼然未散釋給也。凡大黑者等流卑賤形。天鼓雷音垂跡也。其本地雲者。即一代教主釋迦如來也。又三輪明神和國影現形。即今大黑相貌也。約本地時大黑也。垂跡時山王即大黑也。故吾山大師此尊崇敬給事。旁良有由也。   一。山門大黑事。示雲。山家御相承大黑者。多聞大黑也。故其相貌皆如毘沙門形也。口傳(云云)。   一。東寺大黑事。示雲。弘法傳來者。如神愷軌形也。即是不動大黑也。口傳(云云)。   一。此尊異形事。示雲。或不動一體。或愛染一體事。或毘沙門一體事。或辨財天一體事。或聖天一體事。或吒天一體事。或山王一體事。或降三世一體事。或大日一體事。或釋迦一體事。或觀音一體事。或文殊一體事(已上十二尊)。如是等種種習有之。口傳在別。更可問之。問。以大黑習合顯密一致方如何。答。凡此尊者。以堅實合掌印。表內證功德法門也。所以此合掌一印又名十雙印。十指合掌故也。又名十界皆成印。又名實相印。是法花諸法實相妙理顯故也。付此印本門合掌。跡門合掌。本跡不二合掌。不變隨緣合掌。俱隨緣俱不變合掌。如是等重重沙汰有之。又橫合掌。豎合掌。非橫非豎合掌有之。先隨緣合掌。十指開散時。一一指各五陰和合義有故。即隨緣有不變又合掌持一一十指合掌作故。即不變隨緣也。俱隨緣俱不變名也。是則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之意也。仍拳一指處法界悉接心也。其故法界者即十界也。十界促五差故。文雲。束十界為五差。一惡二善三二乘四菩薩五佛界等(云云)。此付合掌印。從因至果從果向因法門在之。跡門從因至果。以不二為本故。十指合掌印以為根本印也。次本門從果向因。而二以隨緣為本故。義彼彼萬法悉合掌一印也。不二合掌五陰和合表生德也。而二合掌五陰離散表死德也。此生死二法寂照二法知見二字也。故觀名佛知。止名佛見。於唸唸中止觀現前等釋也。   己身自性合掌事。示雲。經雲。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拳一手或復少低頭(文)。私雲。此文口傳。己身自體合掌證據習也。金剛頂經疏雲。一指纔勉動法界鹹不違。一言音發諸佛悉感(文)。謂意一指當體即十界意也。十界即法界也。如此釋故釋雲。一家圓義言法界者。須雲十界即空假中初後不二方異諸教(文)。深可思之。又示雲。法花是法住法位文以合掌一印習事。最極大事也。不可口外。所謂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者。世界相五大也。法位者真如為位。是心法也。此色心冥合。以合掌一印習也。又示雲。兩手合掌時。地大地大合。乃至空大空大合。空大仍當體能所亡泯乃至空大。空大當體能所亡泯。獨一法界無可對待心也。一以世間為五大事。五大院御釋雲。世間者五大也。法位者識大也(云云)。故法花中說大日五字明說事於此文習也。凡即心成佛者。六大無礙名也。所謂●(地)●(水)●(火)●(風)●(空)●(識)以此明六大無礙即身成佛真言名也。故以世間相常住文。大日經法花習合一箇口決也。深可思之。   一。次橫豎合掌事。橫合掌者。十指合掌印。豎持之者五指即地水火風空。橫並有也。此豎合掌即名橫合掌也。此橫義依報國土主橫平等法門故。接盡法界。又橫十方眾生同時正覺義表也。次豎合掌者。此合掌。橫持從下上地水火風並置也。故名豎合掌。始覺修顯故。從因至果法門也是正報主也。又依正不二色心一體和合我身。我等當體即是非橫非豎己身自然合掌也。低頭拳手。深可思之。   一。法爾自然合掌事。示雲。佛法氣分離田夫野人等人歸依時必合掌也。是自性天然自然覺了大日如來位契當意也。次密教意。以淨三業一印。法爾自然一印習也。此一印大日不說。祖師不吐一言重印也。故名本三摩耶印。此一印開名胎金兩部印也。Дяг高祖大師分手於金蓮場釋玉。釋迦一代教法此一印起。大日兩部三部法門從此印出生。故祕密修行最初此一印結誦。然後三部五部印結也。深可思之。又示雲。此合掌一印三聚淨戒當體也習也。所謂三聚者。即三諦三觀三身也。此印相又即三諦三觀也。釋雲。實相即是三諦異名(文)。又梵網經中佛佛授手(文)。又授字手篇受雲字書也。以佛合掌印授受者也。故授手雲也。凡梵網經意。以此戒法通授十界。故令結十指合掌印以表示結三聚淨戒法花開顯妙經。故。此一印十界皆成印名。梵網經佛授手說給。法花為說實相印說玉也。三聚淨戒具足圓滿印故。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說給也。   一。合掌印說文事。示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文)。又雲。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文)。又雲。合十指爪掌(文)。   一。法花三密文勘事。經雲。汝舍利弗我此寶印(身密)。為欲利益(意密)。世間故說(口密文)。又雲。妙法蓮花(合掌自密)。教菩提法(三業口密)。佛所護念(三觀意密)。深可思之(云云)。   一。於法花種子三尊習事。示雲。先種子事以●字為種子本故。山王院御釋雲。始從妙法終至而去。無非阿字不生三觀(文)。又雲。一義雲。此經中神咒說即是種子也次三摩耶形事。示雲。或蓮花。或寶珠。或寶塔(云云)。此三種三摩耶。自三密三身三摩耶也。所謂蓮花者。口業為義故應身三摩耶也。寶塔色法為義故法身三摩耶也。寶珠心法為義故報身三摩耶也。此三種三摩耶者。自三身三觀也。又三學法門也。以是不二冥合為具足道。故釋雲。三學俱傳名曰妙法(文)。又一義雲。三昧流於法花習三密時一文一句勘。尚是教門義也。法花一部悉是實相一印證文也口決。實相一印外更一句餘經無故也(已上)。四王院義也(云云)。此等三種法花習事。時不限法花。一代教主悉是實相一印也。深可思之又示雲。此合掌一印付或十六重(表十六生)或三十七重(亦表三十七尊)。如是等深密相傳有之。口傳(云云)。更可問之。   一。我山安迦羅天事。毘沙門堂暹圓法印義雲。我流相傳義雲。山家大師三輪明神祈禱雲。以何尊我山護持可憑耶。仍安置之。又古老傳雲。三輪明神和州顯現最初大黑天神形相顯現給。又示雲。我山山王影向之時大黑天神形也(云云)。大宮權現俗形習事有之。可思之。   一。大黑天神法以白米為相應物事。物語雲。或碩學真言師。大黑法行如聖天浴油。正念誦之時白米汲懸ンэ。一咒一反也。數反念誦數隨行。此人速疾大黑法成就。凡大黑者北谷熾盛光本源舍利傳也。白米舍利當體也。旁以相應物故歟。可祕藏(云云)。又或真言師雲。器中盛白米。大黑腰埋正念誦已後如浴油汲懸汲懸ンэ(云云)。   一。大黑天神為鬥諍神事。示雲。大國合戰之時。以大黑天神立前陣向戰場也。此大黑者餐人血肉神也。仍名奪精鬼也。故此神住屍墮林給也。能除群賊怖天也。孔雀經說是也。   一。摩訶迦羅天神變事。物語雲。延慶年中頃。七條邊或德人許強盜數十人寄ンэ。折節客人等來臨。門內門前無間群集。仍盜人等不寄還ンэ。其後手引人鄰家。ヤэンюロ家主問雲。某夜何ыэ客人來臨有ンюロ申ンяг。答雲。無來事。其夜我僧召請大黑社奉供養(云云)。天神鬥諍神將軍也。仍現神變給ンю(云云)。   一。同人物語雲。大黑法飛礫法雲事有之(云云)。是亦山門方無之。未承及事也。何事哉覽不審(云云)。或碩學真言師。大黑法行見。其本尊為體例袋中如意寶珠入滿取出。取出十方行者授與給樣造立Йэ。是ШиЪ風情ヤэЁ此事歟。大方不審不審。   一。大黑飛礫法事。後日記。東寺真言師說曰。以榎木蕎麥形造●字。書加持。然而後福人家內投入。彼福德我家來集也(云云)。此外不可口外也。此奧此奧私雲。蕎麥者大黑因地好物也。Дяг蕎麥飛礫投аяг。大黑天神何處有行施化用給也。   一。大黑祕供物事。師說雲。此天祕供物。以鹽為最上供物也。次行法次第常片供鹽一杯盛奉供養也。頓成悉地祕法也(云云)。   一。摩訶迦羅事。先師上人示雲。天部中大黑程名字氣高尊無。摩訶二字顯。摩訶止觀義密教。摩訶毘盧遮那經同也。Дяг顯中道密天部此尊事也。仍此尊止觀本尊習也。又戒法本尊習也。無作三身習也。故當流一卷祕書在之。又雲。仁和寺明琳房東寺一流明匠也。Дяг大阿闍梨十三人逢灌頂遂僧也。其仁雲。大黑祕事天台流有之。東寺邊申合被申ンэ(云云。已上)。   溪嵐拾葉集(大黑)。   元祿十四年十月二十六日校本尾雲。   文保二年十一月晦日於天台黑谷師說記之耳。天台沙門光宗記。   同日又以別本校仇。   元祿十二年春月書。   台山雞頭院主嚴覺洪道。   又同日以別本校仇卷尾雲。   曆應四年三月晦日於花洛法勝寺謂師御本書寫畢。   天台沙門宗遍。   康永二年九月十八日。天台沙門辨鎮。   文和三年五月二十五日賜御本書寫畢。   天台沙門良賢。   文和三年八月一日。天台沙門禪惠。   又二十七日以別本校仇右四本皆下雲野州日光山書庫所藏本也。   天台沙門實現。   十五年三月十一日閱。 溪嵐拾葉集。   祕密要集。大黑天神灌頂密印。   摩訶迦羅天灌頂事。第一實相印●●●●●●●●。第二心咒印(內縛開散地水三反召之。舉印口傳)唵密止密止室捨波羅哦帝Л③ロ。第三心中印(拳印口傳)曩○南●。第四普賢一字心明(無所不至印明)。T76063601.gif。鍐。右印者天台祕藏肝心王頂寶珠也。不可祕篋底而已。   一。顯密一致印信(法曼院印信)顯密大道一味事。右唐緒餘決雲。顯教旨歸傳志遠宗頻。密宗大道受元政法全。彼此冥符事理俱密。大黑辨才在其最頂。先師異告。蓋玆謂乎。   相承口決雲。   辨才八葉印。法花跡門開三印。大黑堅實印。法花本門顯一印。   傳教大師受邃師文。   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我今亦如是說無分別法。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應安五年(壬子)八月九日沙門運記之。祕密傳燈大阿闍梨位澄豪示。口傳雲。辨才天八葉印法華跡門開三印明。唵宇賀野若耶迦羅階Л③ロ。又辨財天女真言。普印。唵戒嚕底娑沒哩底陀羅尼吽訶口雲。提婆所龍女即身成佛跡門初住之成道是也(文)。口傳雲。摩訶迦羅堅實印法花本門顯一印明唵摩訶迦羅野Л③ロ。口雲。從地湧出髮白而面皺地湧千界菩薩是大黑天神也。仰雲。大黑天神天鼓雷音佛垂述。習也。而此佛釋尊也。其故釋尊北方佛御座也。故又大黑天神子方神也。子時掌給間。此本地雲釋迦也。釋迦垂跡大黑天神是也。法曼流顯密一致之法門。大黑辨才天習之事。   示雲。摩訶迦羅天神止觀教主習事在之。其故摩訶者大多勝三義也。大多勝者一心三觀也。故一心三觀彼以天神習事也。良有由緒可思之。又付此天種種習事有之。此天老翁之形。久遠實成之如來也。所持袋。第八識含藏識意表也。又仰雲。根本印重重印契有之。一普印此是法花本門顯一印是也。二拳印用之左右共拳也。故金剛界十六大菩薩中拳菩薩習也。彼菩薩我等無始曠劫生死根元習事在之。然則以此天出離生死本際習極事也。第三大日智拳印·理拳印用之。明●●●●●●●●●●用之。彼天神久遠實成如來無跡。又地湧千界之菩薩堅牢地神是也。雖然第一印契通漫之印明以之為本體習也。其故今經本跡最極印。習時此印為本。故方便品中為說實相印。此天神根本印習故也。第四無所不至印用之。此是祕密灌頂瑜祇無相灌頂之至極。真言一宗之最極也。凡以此天出過毘盧超大日習甚深法門在之。委細可開口決也(云云)。   已上金山院光師御口傳也。尤可祕藏祕藏穴賢穴賢。天台沙門運海記之。   一。最極甚深口傳灌頂密印法門在之。第一印明。此天一實之正體為說實相印。本跡未分之重根本法十界三千依正一如。此尊一實之正體尊形之印明也。次第二印。內縛二地二水開舒三反召之。此印明天神之三摩耶形也。相貌胎藏界萬法含藏之印明也。次第三拳印。左右之脅此是金剛界十六大菩薩歷。次位十六正覺即身成佛之印明也。第四無所不至之印明者。祕密灌頂之終極。四種法身一如之總體。佛金蓮之外加等流法身四部合行之印明也。真言教之意。佛果之上入重玄門法門。沙汰事有之。以此尊佛果之入重玄門。又法門至極諸談為事也。此尊以超過之大日過ёヨ正體故也。大概任先師之口決注之。委細可尋明師之也(云云)。   一。大黑天神名字事。仰雲。大黑者。一切眾生元明惑。即貪嗔癡之三毒也。仍五大院先德三惑釋給。然而只三毒習也。瑜祇經第七品本有俱障自我所生障有本俱本輪。是名五輪觀雲。是貪嗔癡三毒見。是大黑雲也。右面赤黑也。左面赤色。中面金色也(矣)。付大黑二字大者金輪法性也。黑者無明十二天中伊捨那天也。是名障礙神也。此尊七曜總體習也。七曜者土火木金水五行陰陽二也。是七曜精靈現為七星。是名北斗七星。四方各七星置時。四七二十八宿雲也。此時以千手為本尊也。七曜十二宮二十八宿總體即金輪雲也。無明法性一體。未分之位名超過大日大黑也。此大黑法性方增長化用名法花雲也。金輪無明方化用名伊捨那天也。Дяг金輪時舍利。雲法花雲也。釋迦金輪雲是也。種子滿卍字是也。字●字異形字也。是則八葉蓮花形也。一切眾生心蓮習也。●字寂靜體即金輪種子也。ДЪ伊捨那天雲方以●字為種子也。印相左右也。水火六指ЛгфЪ背合。二頭指舒頭相合如火輪。以二大指押地水火六指端。是心中火輪內置三德并三身三密三大空假中三諦等意也。此尊行法不用道場觀并入三摩地等。只見本尊。即入三摩地有也。以之為甚深之口決也。只用一印一明。是名祕藏口決也。印如上明●●●●●●●明是也(云云)。先誦千手陀羅尼一反(云云)。又七星雲方住子方給。於七星中以一星等身大黑習也。ДЪ伊捨那天方居艮方也。後日雲。一星者四臂不動三尊也。此天三星。是三辨寶珠也。習也。金色四臂不動也。名房主尊。是諸天中統領也(云云)。   已上先師金山院御口傳也。   一。大黑飛石祕法事。口傳雲。若有人欲得福德者。造如意寶珠形書●字。以本尊根本大咒一千反可加持。然後子刻不被知人可投入福人家內。以此緣本尊彼福德令集給也。其形曰T76063801.gif。示雲。其形如此如蕎麥造之。三面●字書本尊御前安置加持也。相應木榎木乾方指枝以可造之也(云云)又雲。福人門田以造之吉也(云云)。凡此飛石祕法千金莫傳祕曲也。不可口外。餘人被知者障礙出來也。穴賢穴賢。不可披露者也而已。   元應元年六月一日於黑谷令口傳畢。光宗記之。   大黑天神法。喜祥寺神愷記。大黑天神者。大自在天變身也。五天竺并吾唐朝諸伽藍等皆所安置也。有人云。大黑天神者。豎牢地天化身也。伽藍安置之。每日所炊飯上分。供養此天。誓夢中語詞之中雲。吾若安置伽藍日日敬供者。吾寺中令住眾多僧。每日必養千人之眾。乃至人宅亦爾也。若人三年專心供養吾。必此來供人授與世間富貴乃至官爵職錄應惟悉與焉。五體造五尺若三尺若二尺五寸。亦得通免之。膚色悉作黑色。頭令冠烏帽子。悉黑色也。令著褲驅褰不垂令著狩衣。裙袖短紬。右手作拳令收右腰。左手令持大袋。從背令懸肩上。其袋色為鼠毛色。其垂下程餘臀上如是作畢。居大衣食屋。禮供養者。堂屋坊捨必自然之榮聚集踴出。又吾咒若人常持念四季大備飾膳美酒飲食乃至百味。以五更時。不知眾多人供吾者。決定與富。其咒曰。唵密止密止捨婆隸(二合)多羅羯帝娑婆賀。印者二手內縛舒起地水來去是也。供養印者。用常途法。來供人者。必於此神成父母之想。於三寶成外護。於眾人成父母故也。餘又聞天竺古風并吾唐朝古風諸寺安此天。莫非豐饒。因之為斷後輩之疑。以野客夢事。行尋贈焉。   大黑天神法(師雲。此法最祕密也。不入室不可傳授千金莫傳)●或●祕記雲。摩訶迦羅天。黑色三面六臂。大惡忿怒形。赤火焰鼠蛇瓔珞髑髏著彼衣(云云)。吉祥天讚曰。曩莫摩訶室哩耶。曳菩薩薩埵縛耶摩訶薩埵婆野南無蘇都帝(文)。   黑谷青龍寺相承之次第如此。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本雲)隨先師令傳受畢。沙門海運記之。   一。摩訶迦羅天事。南海傳第一雲。又復西方諸大寺所。鹹於食廚柱側。或在大庫門前。彫木表形。或二尺三尺。為神王形。坐把金囊卻踞小床。一腳垂地。每將油拭。黑色為形。號曰莫訶迦羅大黑神也。古來相承雲。是大天之部屬。性愛三寶。護持五眾。使無損耗。求者稱情。但至食時。廚家每薦香火。所有飲食隨列於前。曾親見說大涅槃處般彈那等。每常僧食一百有餘。春秋二時禮拜之際。不期而至。僧徒五百。臨中忽來。正到中時。無宜更煮。其知事人告廚家曰。有斯倉卒事欲如何。於時有一淨人老母而告之曰。此乃常事。無勞見憂。遂乃多燃香火。盛陳祭食。告黑神曰。大聖涅槃爾徒尚在。四方僧至為禮聖蹤飲食供養。勿令闕乏。是仁之力。幸可知時。尋即總命大眾令坐。以寺常食次第行之。大眾鹹足。其餐所長還如常日。鹹皆唱善。讚天神之力。親行禮拜觀。故睹黑神。見在其前食成大聚。問其何意。報此所由。淮此雖復先無。江南多有置處。求者效驗。神道非虛。大覺寺目真鱗陀龍亦同斯異(文)。   已上受音軌則篇有之。   仁王經疏下雲(良賁)。言摩訶者。此翻雲大。迦羅者。此雲黑天也。上句梵語。下句唐言。大黑天神鬥戰神也。若禮彼神增其威德舉事皆勝故饗祭也。何以知者。三藏引別梵文雲。孔雀王經說。烏屍尼國城之東有林。名奢摩奢那。此雲屍林。其縱廣滿一由旬。有大黑天神。是摩醯首羅變化之身。與諸鬼神無量眷屬。常於夜間遊行林中。有大神力。多諸珍寶。有陰形藥有長年藥。遊行飛空。諸幻術藥與人貿易。唯取生人血肉。先約斤兩而貿藥等。若人欲往。先以陀羅尼加持其身。然行貿易。若不加持。彼諸鬼神乃自隱形。盜人血肉。令減斤兩。斤兩不充藥不可得。若加持者。貿得寶貝及諸藥等。隨意所為皆得成就。若饗祀者。唯人血肉。彼有大力。即加護人。所作勇猛鬥等法皆得勝也。故大黑天神鬥戰神也。   一。摩訶迦羅天造立事。一。御身量事。神愷記雲。吾體作五尺若三尺二尺五寸。亦通免之(矣)。私雲。定寸尺事隨行者勢分用之。以一揭為一尺故。依人大小異。藥師經雲。四十九揭手(文)。義淨二卷經雲。四十九尺(文)。或經雲。凡一切瑜伽中儀。皆身自性等量盡之(文)。   一。御形體相好事。神愷記雲。膚色悉作黑色。頂令冠鳥帽子悉黑色。令著褲驅褰不垂。令著狩衣裙短袖細。右手作拳令收右背腰。左手令持大袋從肩令懸。肩上其袋之色為鼠毛色。其垂下程餘臀上(音長庵)。或袋色白以象皮為袋也。南海傳第一雲。抱金囊卻踞小床。一腳乘地每時拭黑色(文)。   一。御衣木事。雖無指本說。當三十一日中千人渡橋木用歟。   一。納物事。五寶。金銀。真珠。水精。琉璃。五香。沈。白檀。鬱金。丁子。龍腦。五穀。稻。大麥。小麥。大豆。小豆。佛舍利(私雲。本尊髮中袋中槌中。一粒若三粒若五粒宛。可為意示云云)。   一。可安置伽藍事。神愷記雲。大黑天神者。大自在天變身也。五天竺并吾唐朝諸伽藍寺皆所安置之(已上口傳如斯)。大黑天神儀軌先諸眾生短命無福。祀此天神延命得福。此天神無量不可說間。無量不可說世間。不可說不可說有緣無緣眾生化導。和光出生死泥。發五種願。現世與無量不可說福壽。來世得無上菩提。欲成其祕密法。幽谷深山蘭若清淨地建立壇。後如法修行。決定悉地成就。咒印八葉蓮花形咒曰。唵婆羅惹婆多曳吽。   次心真言曰(二手舉安左右腰真言)。唵畢哩(二合)抳野(二合)吽發吒。次心中心咒曰(右手拳安腰。左手拳左乳上置如前)。唵阿娑婆莎訶●●●●●●。是真言。皆過去遠遠諸佛如來已心肝要。由持是真言印。消滅過現未來罪障。現獲得福壽無上菩提。唯其本尊形體說曰。左□形像著水於褲。首覆散左手拳抱袋安左肩。右手拳安右腰二足踞屎沓並相□尻宿所安置供養物上分常無妄懸心奉仕。每日辰朝三千大千世界馳走求則施與持者行人無怠時。是天神大日如來分身觀音自在一身造立形像。彼無令見他人無驗。或自雖不作立。他人所持天神盜取安置靈驗殊勝。五種大願。一為窮頓與福祐。二為短命夭壽施長壽延命。三為愚癡無智與智惠辨財。四為病人施良藥。五為罪業人成就功德善根得無上菩提。無量不可說海。發是願化度。眾勝佛菩薩聖眾毘捨門天等。能能可受持(而巳)。   大黑天神儀軌一卷。   一。摩訶迦羅神印。實相印。堅實合掌可思之。   一。決定貧轉印口決(五□本□楑□□□飀□□□□□觀祏□夾□褸饑□□送樲祺□□奪□襏□奪□觀禎槏□□嵫挐痋撈E祠□□粳褻姇□□糖□□訪□□褸□□糕奪□息祏□□□騇□襼□糖□□□□祊□送槦殮□□□□姾糖磻褓□□□□貥□□□□姤□晶印(為自軌結之。云云)。   一。如意寶珠深祕印。口決。示雲。八葉印(如常)。但二空被立二小指少內入餘八葉蓮二小指如意寶珠可思之。示雲。口傳雲。此法合掌皆如意寶珠如形ЗлЁ(云云)。   一。障礙三惡神居巽方宇賀神居乾方事。示雲。辰已方者人門也。又因方也。所謂毒具足義故也。戌亥方者天門也。又果分也。第一義天是也(口人)可祕之也。又雲。本有常住曼荼羅八葉東南葉普賢菩薩也。普賢菩薩者。恆順眾生願御座。故天台雲。性惡若斷。普賢色身從何而立(文)。可知三惑具足因位人□也雲事。又雲。西北葉彌勒。與觀音異義有。仍此天本地出種種義。今且以觀音為正。觀音是西方彌陀四親近菩薩也故(云云)。   一。宇賀神王祕事。祕決雲。宇者天也。以天為父。賀者地也。以地為母。神者人也。以人為體。王者於天地人之三除能通故雲。通三事可思之(口傳)。   一。諸神真言。唵薩縛那羅延耶曳醯呬Л③ロ。   一。以法花此法依經習祕事也。就中提婆壽量兩品常可誦雲事(云云)。可祕可祕(云云)。口傳雲。南竺天台大黑辨財天。此二尊行悉地圓滿成就給。天台宗晨旦日域之兩朝之弘通廣大遍在此法之效驗(文)。仍黑谷相承之深祕也。不可出門流之內(而已)。   以上畢。   元祿十五年春三月翫望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四天王合行事。私苗。   師問雲(三昧)事相壇置之。就法門□義理注之。所謂四種成身二種斷惑習事是也(云云)。經雲。天人師(文)。示雲。人者樹下成道以釋迦為能化。天者阿伽尼吒天成道以大日為本身(云云)。文雲。教有二種。一者顯示教。二者祕密教(云云)。示雲。顯示意者。以大日為本身。以五大尊為教金輪身也。顯密雖殊大道是一也(云云)。問雲。四種成身相如何示雲。普賢延命大事也。所謂轉生老病死之四相。成常住不滅長壽也。故四天各踏鬼故。是則四相之遷流是也。仍四天所降者。生住異滅四相也。所以成身者。五大相生也。相剋者。五大障礙也。故轉生滅無常四相。成如來久成壽量也。仍號普賢延命法也。次密教意者。五大即是五智如來也。故不動尊之四魔降伏者。轉四大離散成瑜伽甚密。以之為五智圓滿如來也。問雲。二種斷惑方如何。示雲。斷惑有兩種。一變化身斷惑也。所謂智惑相待。而論斷惑也。是顯示教意也。次密教意者。自性會斷惑也。自我所生之障。即是本有自性菩薩也。然則障者體性。是本有金剛薩埵也。非能治所治也。故論雲。一切眾生本有薩埵(云云)。又雲。二種斷惑者。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也。故四天各踏二鬼。此表示也。所以斷二種生死持久遠壽是也(云云)。問。四天王合行何意耶。示雲。四天王各踏相剋鬼形表相。生者生因也。故以合行相應顯如來長壽也。次密教意者。四天王者即是四天尊也。釋迦是不動中央法界體性智是也。仍五智相應者。曼荼羅圓滿意也。是則瑜伽相應義也。故雲。合行五相成身。深可思之。   尋雲。四天王中有勝劣義耶。示雲。四天王者。如來四智所變故。雖無勝劣。以多聞天為本也(云云)。釋迦者。一代教主。北方羯磨事業身也。多聞者北方天眾故。尤相應義也。又雲。付多聞天兩種習有也。所謂北方者觀音三十三身之隨一也。觀音又娑婆有緣尊也。故多聞天為本習也(云云)。又雲。正法護持誓願者。多聞獨主故也。次十臂多聞天者。大日所變也。●●●多聞者是也。北方釋迦所說教法。北方天護持之。故雲正法護持者也(云云)。尋雲。正法護持相如何。示雲。諸經雲王故。法花為正法本也。故法花者正法最詮也。仍多聞天左手捧寶塔。法花證明表相也。塔婆者。三千萬法之總體故也。右手執寶棒。是一乘無價寶珠也。   標指寶塔事(口傳)。當體寶塔事(口傳)。   尋雲。多聞寶珠一乘寶珠一體相如何。示雲。安鎮軌曰。說寶珠功能。百由旬內令無衰減。多聞天神咒功能。法花雲。令百由旬內無所衰減(文)。深可思之。   鎮將夜叉祕法事(口傳)。大將軍祕法事(口傳)。   溪嵐拾葉集。   元祿壬午夏四月二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聖天祕決。私苗。   一。本說事。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瑜祇經。陀羅尼集經。已上通弘。   一。本書事。大聖伽那缽底經。使咒法經(廣略)。含光儀軌。均等儀軌。權現軌。十二重祕決。   已上別法。此外諸流祕決有之。   一。灌頂重事。六重祕印。三種一印不二●事。   一。緣起事。示雲。此天緣起者。南天竺國有大臣。名意蘇賀大臣。亦名鼻長大臣。奉祀皇后畢。大王聞食此事為罰此大臣。仰諸臣下令服象肉。其相謂者。和象肉於酒令服鼻長大臣。餘臣家令服藥酒銚子諸口左口入藥酒。令服諸臣下。右口入毒酒令服意蘇賀大臣。爰皇后大臣有密契故令告此事。汝既服象肉畢。經一宿者。必可斷命根。汝急行雞羅山。身浴油可服羅蔔根也(云云)。依之大臣必教行之。依之消毒存活。其時大臣成瞋。為一切眾生成大障礙神願給。仍成大荒神給。故名毘那夜迦。此雲障礙神。然後率五億八千那由他眷屬亂入王宮。爰國王大臣生大怖畏。此時皇后聞此事。申大臣雲。此大臣於我有密契。使我任彼者可令止彼噁心雲。於時大王許此事給。依之皇后行彼毘那夜迦許給。大臣後來給事見懷歡喜思。後曰。見汝形既成大惡神畢。我為一切眾生成大依帖。發大慈悲我願令隨順者。翻噁心可生大慈悲也雲。其時大臣如後教敕可生大慈悲心發誓。仍皇后令身於任大臣。時大臣生歡喜心懷付皇后給。今體相者其時相貌也。歡喜悅譽故名歡喜天。依此本緣常雙身給故名雙身。委細口傳在別。更可尋之。   一。形狀種種事。示雲。此天雙身種種習有之。一權實不二習事。男天大日即實者也。女天十一面觀音即權者也。為表權實不二二身相雙也。九界為權佛界為實意也。即是十界皆成法門也(云云)。次依正一致習事。此天住第六金山給也。此山者名象鼻山。此天既成山神給故。所居山形能居天現。山形象鼻天神成給是則依正不二色心一體義表為也。付之一念三千境智不二深義顯也。次此天現象頭事者。像者隨調師之命雖燒肝。何熱鐵丸服之。此天又隨行者所願雖燒慈悲之肝。雖何非法惡行令成就給。為表此事現象頭給(云云)。次象者即是普賢大士所乘也。普賢又恆順眾生有誓願。此尊又隨順眾生有發願現象頭給次此尊色慾熾盛因緣緣起給。像又色慾熾盛之畜類也。為顯因行相貌現象頭給也(云云)。次凡此天相貌者。兩部理智不二所表也。故鏡象圓融事相也習也。最極祕事也。不知密教瑜伽者。不可明此天。最祕最祕。   已上緣起大概如此。委細口決在別(云云)。   一。此天供酒蘿團三種事。示雲。酒者有消毒用故。此天因位令服之。又酒即有和融用故奉供之。又服之者遍五體身份智慧光標遍法界事也。次團者此大臣志奉通後時。此團中入艷書奉後。依之常好之得之時歡喜給。故號歡喜團也。因位好物故。供之時必悉地成就也。故大事行法時書所念事。必入此團中也。深可思之也。   一。此三種祕供物以種三尊配當事。示雲。酒是●字智水也。故以之為種子也。蘿蔔根者。此尊三形也。次團者。又不二成就尊形也。又以此三種彼肉骨體習也。又是戒定惠三學三聚淨戒三諦三觀三身三部無作三身也。深可思之。此事此灌頂之時。委細有沙汰。更可問之。   一。天部教訓法事。先師上人。示雲。諸天法樂祕事雲悉地成就遲遲時。三摩耶戒奉授本尊。然後ヱЬワ申лЁ。本尊本誓者。行者一切所願。悉應令成就也(云云)。如悲願我所願令滿足給。既不妄語戒奉授畢。我願若不成就者。本尊本誓虛妄成。能能可奉教訓者也。速疾所願成就也。最祕最祕。此事一切天部可通也。又雲。聖天行者三業懈怠之時。必成障礙給尊也。法樂之時。三摩耶戒授。行者弟子成上行者所命不背障礙不成給也。可祕藏可祕藏。   一。行者用意事。示雲。自性受用行法專用觀法。變化身行法專用念誦。等流身行法專用美供也(云云)。又行者雲。上根專用觀法成就也。中根專用念誦也。下根專用美供也(云云)。又雲。如此一往對判。此三種共一人所用也。又隨一觀誦成就機可有之也(云云)。   一。聖天供用意事。或東寺真言師雲。或行者真如法性。或理智本源。或兩部大日。或境智冥合Ю⑦Ь觀念Уэンяг。本尊示現雲。ヤь真如ヱДч。只甘物УлロЁЬ被示Уэンэ(云云)。   一。聖天供支度事。示雲。星光院澄尋僧正雲。錢貨三百疋減者不可行也。此最下品用意也。未效驗不落等地祕法也。輒爾不行者也。   一。池上聖天供事。師物語雲。池上一期聖天行給。世間所望一期於似不祈請給也(云云)。或時京都檀那許佛供料進Уэンяг。後日檀那登山先日供物本尊奉供給申ンяг。池上供養畢被申ンюЯ。道場ыэ本尊少不候物雲給ンэ。其時池上我恥ロぶЙУэЬЪ。本尊谷投入給ンэ。御弟子達。今本尊奉取上候гЪЬ被申ンяг。池上被申。今上給аьуЬ申給ンю間。道場往見ンяг。本尊如本壇上御座ンэ。奇特也奇特也。後日師說雲。池上每日護摩供被修。諸尊段終意樂供之時。三杓聖天被供之也(云云)。   一。小舌法事。或東寺真言師雲。聖天法小舌法(片)。高名祕事有之也(云云)。某者未相傳之。何作法哉覽不審不審。山門法性坊祕傳六重祕印灌頂大事有之。其中舌打祕印有之。此印此尊本誓悲願顯之。內證自性法門爰極也。此印明以法樂時。極歡喜甘舌打給也。此事哉覽不審不審。又雲。山門流池上十二重祕決。都率大原五大院智泉流等小舌法。雲事所不見也。能能可檢之也(云云)。   一。此尊以女天可為本事。示雲。凡男天者障礙神也。亦表智德也。女天者福神也。亦表慈悲也(云云)。深祕口決雲。天部者從本垂跡凡夫事似同給。聖天者女天如世間妻室。假令世事祈訴訟等屬內方執啟時速疾成就也。今此天亦復如是。仍女天奉祈念。一切事速疾成就也(云云)。又雲。降伏男天向行者敬愛增益之時。以女天奉向者也(云云)。   一。五大院先德號聖天事。師雲。此先德修護摩給時。壇上端嚴女天現申。餘貧道御座。令我歸給。福德奉與(云云)。爾時先德雲。父сロяУю福ロЮЬДгロЪ候лЬЪ被追還ンэ。無慾清淨先德也(云云)。   一。聖天愛染法一體事。師雲。三井流相傳祕曲或貴所被安置。其相貌見。中尊愛染王熾盛日輪中引弓。只今可放勢也。脅士本尊左方象頭男天白色也。頂上日輪載。左手持團。右方鉾持。右方象頭女天赤色也。頂上月輪戴。左手持蘿。右手劍持。隨分流大事被祕藏也(云云)。   一。繪像浴油事。示雲。法曼院流最極大事又口傳雲。聖天繪像本尊行者右方奉懸鏡。左手持多羅中立本尊奉寫。影像奉浴油也。隨分祕事也。不可口外大事也(云云)。 一。供物事。師物語雲。或行者聖天花水供一萬座行ンяг。本尊夢中現示雲。我甘物好。只甘物УлロЁЬ示給ンю也。又師雲。此尊先甘物專可奉供也。苦物。辛物。酸物不可供也。示雲。甘物者甘呂義歟。又甘物五味本體。法界體性智本味也。又甘呂者不二妙體也。甘露軍荼利義可思之。阿彌陀十甘露義可思之。仍文曰。實相常住如天甘露。是不死藥(文)。可思之。又師雲。聖天法行悉地成就之光相。先大事祕書重書等。感得也(云云)。   一。聖天治罰法事。示雲。阿尾含者。此雲執縛也。怨仇降伏之時。以結縛印明本尊加持時。本尊行者被治罰事悲。行怨敵治罰給也。因物語雲。或真言師。事相本尊執縛事有之。不可說不可說。又先師雲。星光院澄尋僧正雲。初心行者。求聞持法。聖天法不可行也被申。淺智行者等。此尊達本誓悲願不可相應者歟(云云)   一。九目天事。問雲。聖天九目天雲事如何師雲。不知之。如此事不可沙汰也。先年東寺最朝阿闍梨謁。時彼阿闍梨雲。九目天法高名祕藏事也。知哉否(云云)。答雲。不知之(云云)。闍梨許有圖。三頭每面有三眼(云云)。仍去九目歟。八家祕錄中不見之。如此事拏吉尼等法不可有沙汰有沙汰已上師說抄(云云)。   一。池上遺言事。或東寺真言師雲。谷阿闍梨遺言雲。我多年之間。聖天法行處動而懈怠被罰。末代行者聖天不可行也。予此事按不信用事也。此遺言何處有之耶。大方不審也。池上以後代代明匠達悉行之。祖師遺誡背可雲耶。此事不可然事也。比奧〃〃。此遺言無之事也。不知不知。   一。聖天行者成國王事。示雲。使咒法經說雲。上品行者現身成國王雲。山家大師餘所釋雲。准內法者。以妙覺為國王。等覺以還法住。為臣下雲。又雲。僧者成僧中王。俗者成俗中王雲。   私雲。此聖天者皇后也。世俗事附准。後所對境無程仁國王非不可葉也。故世尊奉仕行者。現生凡身轉成國王也。必先上□成也。所詮凡夫身轉。佛果色體可成花報也。可祕可祕。   一。聖天異名事。閼伽水行毘那夜迦。塗香食毘那夜迦。花鬘笑業〃〃〃〃。燒香烏黑〃〃〃〃。燈明燈頂〃〃〃〃。念誦嚴髻〃〃〃〃。飲食無比〃〃〃〃。可尋之。   私雲。付五供有其闕之時。毘那夜迦行者。身心作種種瞋也。   一。四種句事。息災扇底迦羅。增益補瑟底曩莫。敬愛縛試羯羅娜斛。調伏阿毘遮嚕迦洋吒(巳上)。   一。聖天灌頂事。師雲。此天以一世種熟脫。為最極灌頂大事也。凡顯宗意者。三祇化他位解脫種子殖。百劫修相位熟。以三十四心斷結成道。為脫習也。次至極大乘意。跡門意者。於大通覆講會座。下解脫分種子三千塵點之間熟。於今日釋尊成道會座脫也。次本門意者。久遠下種王城得脫等判。凡圓教意者。雖深甚也。熟脫尚以長遠也(云云)。次密教意者。不爾。值阿闍梨開示聞阿字妙理。是則大通結緣也。是下種也。次修三密平等觀斷三妄執。三祇行縮一念也。以之為化他位。以六種供具修一座行供者。六度萬行一念之間修之也。是則熟位也。建立心佛國成心等正覺。是則脫位也。以上真言教相所談也(云云)。此上一世種熟脫事者。兩部理智本元者。法界體性智位也●也。東薩埵位●字也。南方修行位●也。所詮祕密壇五位。併是尊身體於顯然也。故以一世種熟脫五相成身事相習也。最極祕密也。不可口外。甚深甚深。   問。縮三祇百劫於一念其證如何。答。都率釋雲。以杵三擲表令諸眾生超昇三世。三世者。一初歡喜地(超初僧祇)。二弟八不動地(超弟二僧祇)。三如來地(超弟三僧祇)。以鈴心前五度振舉。驚覺五趣眾生無明醉臥。令證入如來五祕密門也。左耳三振覺悟三有眾生令證三解脫門也(云云)。   私雲。此等文理甚深也。深可思合之。   溪嵐拾葉集。   元祿十五年歲次壬午夏四月二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祕決部。私苗。   一。求子妊胎法事(三昧流大事也。云云)。問。欣求男女境界者。凡夫迷妄所求也。何故真言行者可令修耶。答。眾生所樂者。男女境界也。為祈請之令歸僧室也。其僧有效驗者。其所修法令歸敬也。令歸其法者。必其本尊令歸依也。依成歸依三寶也。歸依三寶者。諸佛出世本懷。正覺正智源底也。是則自漏迷法歸出世真道意歟。甚深〃〃。問。五大院釋雲。經雲。貪慾則是道。恚癡亦復然(文)。若爾者。男女戲弄即是佛法耶答。但除其執不除其法(文)。深可思之。   一。本尊事。示雲。有本尊種種習事有之。非口決者不可知。阿闍梨自證大事也。師資相承祕傳也(云云)。 佛眼胎 第一重 定惠一雙也    金輪金    藥師胎 第二重 定惠一雙也。 釋迦金 觀音胎 第三重 定惠一雙也。    文殊金   一。壇樣事。訶梨帝母(養育乳發)。 T76064301.gif   一。道場觀事(北).示雲。觀想場中有本尊種子。種子變成各各三昧耶形。三昧耶形變成本尊(云云).   ●字變成佛眼。佛眼變成佛眼尊(云云)。   ●字變成金輪。金輪變成一字金輪尊(云云)。   ●字變成佛頂印形。印形變成藥師如來(云云)。   ●字變成大缽。大缽變成釋迦如來(云云)。 ●字變成蓮花。蓮華變成觀世音(云云)。   ●字變成智劍。智劍變成文殊師利(云云)。 ●字變成吉祥果。變成天女(云云)。   一。行法事。示雲。若依大法儀式者佛眼歟。藥師歟間可令修者也。常以文殊觀音兩尊可令修者歟。或訶梨帝母法最要也(云云)。或雲。有功本尊悉地成就指掌者歟。甚深甚深。   問。佛眼金輪一雙事如何。答。佛眼者金界大日入胎藏三摩地故。為理界本尊也。金輪者胎藏界大日入金界三摩地故。為金界本尊也(云云)。   問。藥師釋迦一雙事如何。答。藥師者阿□如來。久成多寶佛與一體習也。故為理界本尊也。釋迦修得報身如來也。故為智界本尊也(云云)。   問。觀音文殊一雙事如何。答。觀音者慈悲增菩薩也。故主定德也。文殊者大智門菩薩也。故主智德也(云云)。已上三部具足三身圓滿定惠冥合理智瑜伽本源也。仍妙成就身體。訶梨帝母以養育乳母ЁЪ生長Зю者歟。最極(云云)。   問。佛眼金輪功能如何。和尚祕決雲。佛眼金輪陰陽。觀誦除無明。世間妄想陰陽。執著墮惡趣(文)。   私雲。目出佛眼金輪。是則一切眾生色心境界本源也。又是本有熾光三昧地也(云云)。此則一念坐道場成佛不虛(云云)。止意(云云)。 問。藥師釋迦功能事如何。藥師者四智本元三身根源也。本命元展萬法能生大醫王也。故經說求男女得男女也。甚深甚深。釋迦者。一切眾生大慈父。十方分身根本也。故經雲。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云云)。   私雲。釋迦多寶二佛坐塔中境智瑜伽本元三身相斷事相也(云云)。   問。觀音文殊如何。答。觀音者普賢色身之應體。應身常住之尊也。故經優婆塞優婆婦女身等說。法界皆蓮花法門以為自證花藏世界。理內法界有情養育事。可思之。   文殊者三世覺母諸師範故。釋迦九代祖師也。彌陀三昧智母也。仍釋雲。鎮居毘盧頂上為五智奧源(云云)。加之世界國土。皆是文殊所造也。仍情非情。皆是文殊智印三昧出生雲事。   問。訶梨帝母事如何。經雲。又法女人欲得男女者。月經後澡浴取黃牛乳。母子同色者。搆乳一升置銀器中。以右手無名指攬乳。誦真言加持一千八十反。然後取服至七日內則得有胎。   私雲。訶梨帝母者。承如來教敕。為一切眾生婉子乳母愛子名稱是起。已上。   正中二年六月一日。於岡崎此口決畢。三昧流大事。餘流不共祕曲也。不可口外。薩埵明照在暗者歟。天台光宗遍照我記之。   一。行用次第(付丹)前方便(如常)三箇印明。啟白神分等(如常)驚覺。金剛輪陀羅尼。五大願。三部。被甲。地結。金剛牆。道場觀觀想。有宣臺座座上有●嚕字。若●字變成吉祥果。吉祥果變成天女像。   三力偈。普通供養。勸請。   虛心合屈二大指入掌中。以大指召之。   明曰。●拏拏摩裡迦呬帝曳醯呬。   避除從魔。示三昧耶。金剛網。火院。閼伽。花座。善來偈。重結大界。五供養。普供養。讚(諸天贊)。祈願。根本印明(如召請不加句)。正念誦。   大日。佛眼。本尊。愛子。諸天。   大日。佛眼。金輪。釋迦。藥師。普賢。文殊。觀音。地藏。愛子。三部。諸天。 根本印明。部母印。五供。普供。讚。祈願。諦緣度。心經。啟謝。閼伽。隨方回向。解界。奉送(彈指)。三部。下座禮佛。   師雲。如此天等行法勸請所召請本尊。其外道場觀不用也(云云)。   愛子明曰。唵知尾知□□□□□□□□□言奸□□□北穘□□吟□妮□□夾□□夾□□□□□要療□□□□□□□K□□□□□□□□□香□□□□□誇□□裀□□□□□□餺□□□鈴□□蓮□□□□□□覕祏槽p逆□穖□□祏辰夾□□□欖□□首送□□□覲驖□送□□□祰痢□送□□□□祤□首送□□□  師雲。此天者僧中殊可崇也(云云)。師雲。如聖天調和調美膳。凡夫食事樣居折敷可奉也。今四壞者飯計也。示雲。道場外彼可奉居也(云云)。   尋雲。此事如何。師雲。鬼神⑥Шю故道場外可修雲也(云云)。   訶梨帝母儀軌雲。若有女人不宜男女。或在胎中墮落斷殺不收。皆密不宜男女能調適。或被鬼神作諸障難。或是宥業因緣不宜男女。應取白疊或一肘或一揭手半。或長五寸隨意小大畫訶梨帝母。作天女形像金色身著天衣。頭冠瓔珞。坐寶臺上。垂下右足。兩邊畫二孩子。傍寶臺立。於二膝上各坐一孩子。以左懷中抱一孩子。於右手中持吉祥果。畫師應受八戒。其彩色中不用皮膠。畫像成以。淨治一室嚴儀塗拭。復以甘膳飲食乳糜酪飯及諸果子閼伽香水。燒沈水香而供養。像面向西持誦者面東。對像念誦每日三時。時別誦一千反。取月生五日起首。先誦十萬遍。然後對像前念誦。所求一切事事皆圓滿。又法若有惡夢。誦真言一百八反。則得惡夢消滅。又法若有月蝕時取蘇五雨置器中。以金筋攬。無間斷念誦加持。乃至月卻得圓滿為限。然後取一分供養訶梨帝母。餘者漸喫。即有胎孕所生男子聰惠福德。   已上訶梨帝母儀軌。   曼殊師利一字咒王經雲。若是有石女無產生法。欲求男女者。應取阿說健陀根。以蘇熟煎擣之令碎。和黃牛乳咒二十五反。彼女人身淨之時令飲其藥。妻莫犯他男。夫莫犯他女。未久之間即便有娠。或復女人斷緒無子。經三五年○無子息者。應取少許孔雀尾。安陳蘇中煎之數沸。研令相得(文)。又雲。若女人產難之時。取阿吒盧沙迦根。或即伽根。咒之七反。以無蟲水和磨之塗於產女。齋中兒即易生(文)。又雲。若婦人五年乃至二十三十年不生男女者。或自在病。或男子有病。或鬼魅所著種種病等。或為毒藥所中。當以十年已上酥五兩。孔雀羽一兩。於酥中咒之二十遍。煎之擣為木。以石蜜一兩大訶梨勒三顆。去核取皮相和。咒之一百八遍。常以清旦空腹盡服。於七日中即有男女(文)。   文殊是諸佛長子也。故號法王子也(云云)。已上文殊經。觀音經雲。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惠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生有相之女。宿殖德本眾人愛敬(文)。   私雲。佛知無邊經文多含也。就之有教門有實義。然則凡夫求男女得男女之有緣得度之誓願不唐捐也。准實義者男子者。諸佛智德也。女人者諸佛慈悲也。天台釋義可見之。   地藏經雲。又有女人欲生男女子者。對像誦前真言一萬遍。則生男女子(文)。私雲。地藏者寶部教主妙成就尊體也。仍地藏觀音二尊以放光菩薩為本尊也。易產最祕極本尊也。口傳(云云)。   藥師經雲。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應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淨座而安處之。散種種花燒種種香。以種種幢幡莊嚴其處。七日七夜。更八分齋戒。食清淨食。澡浴香潔。著新淨衣。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盡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鼓樂歌讚。右遶佛像。復應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讀誦此經。思惟其義。演說開示。隨所樂願一切皆遂○求男女得男女子(文)。又雲。或有女人臨當產時受於極苦。若能至心稱名禮讚恭敬。供養彼如來者。眾苦皆除。所生之子身份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安穩少病。無有非人奪其精氣(文)。私雲。情非情萬法出生本無者藥師如來獨主給。七佛藥師功能。深可思合之。   法華經雲。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文)。又雲。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云云)。   梵網經雲。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位具足諸佛子(文)。   私雲。依受戒力得佛子稱也。故若有女人欲得男女子者。可持齋戒也。又雲。付圓頓菩薩戒有後宮易產受戒可祕習。口傳(云云)。   一。法花開塔事。經雲。爾時釋迦牟尼佛。見分身諸佛□悉已來集。各各座於師子座。皆聞諸佛與欲同開寶塔。於是釋迦牟尼佛。以右指開七寶塔戶出大音聲。如卻關鑰開大城門。即時一切眾會。皆見多寶如來。於寶塔中坐師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禪定(文)。經雲。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我獻寶珠世尊納受。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花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文)。   私雲。龍女速成者。五相三密足具圓滿。是則普賢滿月觀身為本尊。可思之。   彼經雲。普賢三昧耶屈進力如釣檀惠禪智合。是彼大印。次誦一字明時時不間斷三十七圓滿。   一。相應良藥事。黃牛乳。酥。蜜。訶梨勒。孔雀尾。   ●●T76064601.gif急急如律令●.   口傳雲。以佛眼大日咒加持。以前藥可令服也(云云)。師雲。三齋月六齋日可持齋也。   又雲。長日觀音經可令讀誦也。又雲。此祈禱之間。不通他夫他妻也(云云)。私雲。旦那事也。行者誡言不可得也(云云)。已上任師說記之了。不可外見耳。   溪嵐拾葉集。   正中二年六月一日於王城東山金山院授師說記之耳。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貞和第五曆夷則第四天於花洛東山法性寺師御本下給書寫之畢。比丘圓[王*峉]記。   明德四正月十一日肥後國霜野山書寫了。 禎惠記之。   於時應永三十五年(戊申)二月十九日。   天台求法金剛元惠記之。   於時永享十三年(申戌)二月二十四日。   ●●稟海記之。   於時享德三年(申戌)七月二十日以右御本附弟法印良順說然予積年累月長日致懇望蒙御印可敬書寫仕畢。金剛契秀記之。 於時寬正七年(丙戌)十二月七日於肥後州宇土郡高良律師總持院令書寫畢。   佛子雄舜記之。   第一內縛中指立合。真言曰。   第二前印二風寶形。真言曰。   第三前印火風開召請。真言曰。   ●福德便者來知〃〃晝夜守護●●。   求子妊胎法。   藥師次第(祕私)。   先方便等(如常)。   次入堂禮佛懺悔偈淨三業等如常。   次著座。次用塗香。次加持香水。次灑淨。次加持供物。   次禪指。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神分。次祈願(如常)。次表白。次供養文。次唱禮。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次五大願。次三部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   次道場觀(定印)觀想。○●字字變成佛頂印。印變成藥師如來。日光月光等有眷屬。凡應光曼荼羅諸尊一一顯現施各各利益。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大輪壇。   二手作金拳二風二地相拘。檀佛空心額頂口印也。   唵縛日羅斫迦羅吽弱吽鍐解。   次治路印。取香呂也。   唵蘇悉地羯哩入縛(二合)哩多曩南多謨羅多(二合)曳入縛(二合)羅〃〃〃滿馱〃〃賀曩〃〃吽發吒。   次成不動印(如常)。   曩莫三滿多縛日羅赦含曩莫三滿多縛日羅赦覽曩莫三滿多縛日羅赦戰拏摩賀路灑儜婆叵(二合)吒也吽怛羅吒捍□埤□  次振鈴。次送車輅。次請車輅。   真言末加毘逝者瞿留吠流離耶缽哩缽羅闇耶但他櫱多耶曳醯呬●●句。   次迎諸聖眾。   次辟除從魔(佛部明末加句如前)。次觀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先四智次本尊)   曩莫薩縛勃馱曩薩縛爾奈迦盧拏怛摩迦訶羅睹迷俱嚕吠女哩也入縛羅〃〃〃他但哦多摩訶捺耶曩謨悉羯羅。   滿甯史抳薩縛惹櫱地帶史抳拽捨婆縛□□嗋t□姘□□榻□□□騶□□□□F樂□□□槾□饓餞禛騬□□□□□妀□餽□槾婟襺□逆□  縛日羅達摩素娑怛縛囉他縛日羅跛納素輸馱迦路計濕縛羅素縛日羅乞刃縛日羅寧怛羅曩莫素都帝。   縛日羅底乞刃拏摩訶野娜縛日羅句捨摩訶庾馱曼殊室利縛日羅儼鼻哩耶縛日羅胃地曩謨薩都帝。   通菩薩。   曩謨羅怛曩怛羅夜也曩莫阿哩夜縛路枳帝濕縛羅也胃地薩怛縛也摩訶薩怛縛也摩訶迦嚕抳迦也怛爾也他唵斫訖羅襪底抳多摩抳摩賀跛納銘嚕〃〃底瑟婉入縛羅阿迦哩灑也吽泮吒娑縛賀。   諸天讚。   阿演都泥縛左哦素羅(一)緊那羅〃〃〃鑠迦羅那野(二)缽羅(一合)〃〃違達櫱哩(二合)多但伽羅尾達摩左缽羅(二合)捨麼操企也(四二合)爾銘(二合)多部多銘多缽羅(二合)迦捨夜(五)怛爾賀室羅(二合)摩怒也馱□導襼奅□□諑飀□  次入三摩地。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佛頂印。印變成藥師如來(口受用心可有之。云云)。   次根本印。   佛眼印明(如常)三身印明(如常)。   本尊(二印)或日光月光金輪(劍印)●。   觀音(蓮花部)。迎請印也。   唵阿嚕力迦●●。   文殊(劍印)唵吒路呬焰焰(或)●(或)●。   隨求(內縛五胎印)。   摩訶缽羅底薩落。   訶梨帝(二手虛合二空屈入月)。   唵知尾知□□□□□  延命(普賢延命印)。   唵磨折羅瑜師●●。   六字(印口傳)。   佉知佉知佉毘知緘壽〃〃陀知婆知。   不動印明(如常)。軍荼利(印明如常)。烏芻沙摩(印明如常)。諸夜叉等。次加持珠。   次正念誦(大概准根本印可用之)。   次還珠法。次後入三摩地。   ●字諸法本不生義也。   次根本印。次佛眼印明。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讚(先本尊次四智)。次閼伽。次振鈴。次回向方便。次隨方回向。次解界(火輪左轉如常)。次三部被甲(如常)。次下座禮佛。   文殊八字明。   三昧流祕曲也。更附法一人之外。不可許之由再三制戒也。深納心底莫披露(千金莫傳。云云)。   岡崎座主大僧正桓守。先師御相承也。   求法沙門運海記之。 溪嵐拾葉集   教相部。私苗。   一。即身成佛事(俊範義抄加和尚義)。示雲。密教六大無礙常瑜伽四種曼荼羅各不離三密加持速疾顯○圓境力故實覺知等雲。高野大師山家大師同相傳給即身成佛文也。Дяг五大院若覺眾生身中六大即是法界體性即以凡夫六大直成諸佛六大是名即身成佛等雲。付之三種即身成佛在之。山門不立之。所謂理俱成佛。加持成佛。顯得成佛也。是難思樣。真言即身成佛天台本地無作三身劣也。彼既即身成佛雲論成不成。天台本地無作雲。故都修性顯得心不聞故也。天台即身成佛有之雲。先本地無作雲至亟亟說付。如此可論勝劣也。其⑤ユЪг彼全存作義義勢落居之樣同之。然而先付名如此可難也。菩提心論○於諸教中闕而不書雲即身成佛。天台於諸教中祕之不傳等雲全同之。山王院論記同釋。ДЪ即身成佛不成讀也。大日經我覺本不生(云云)。疏言。實無覺無成也(云云)。仍非修顯體得義也。菩提心義教時義沙汰即身成佛委細也。可見之。理具成者一家一念心即如來藏理等雲理性三千一向不深意也。仍天台理即相當。加持成佛者。尚於凡聖辨能化所化也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及以法界力等雲。蒙離前諸佛加持力成佛也。   問。諸佛加持雲意如何。答。加持者。偏真言名目也。蒙諸佛冥加義也。冥合力眾生理性法體顯也。   問。內因者真如密益。外因者諸佛菩薩教誡也。其起自冥薰故眾生不發心者。諸佛冥加成佛難雲。如何。答。六塵說法相分諸佛慈悲覆法界。若爾者眾生理具佛性諸佛大悲願力終日契到法界眾生成佛雲義也。   尋雲。若爾者顯宗所談三世益物義式不異如何。答。Дяг高野顯法匠。非不知密妙。或知而有讓由等雲歟。南嶽·天台·章安·妙樂等皆知密宗。然而讓密宗人其名義不釋。然而義勢悉知之(云云)。   尋雲。若爾者。高野大師仍第八一道無異心天台宗下給乎。答。全不然。知而有讓由釋。知給不宣之。一道無異心分限天台宗得。正天台其義勢有сЪг不受。若爾者何料可下之耶。顯得成佛加持成佛сЪг尚能所相順。翻無始凡情義齊乞顯乎出過之。ёЁЬ得無累解解。爰全佛體更不立能化所化也。是天台本地無作三身也。因雲。故法印一家釋大綱知究思。可明山家章疏也。大部章疏。守護章秀句拂式抽策等也。顯宗同異者五大院釋深妙也。觀心者第一都率釋也(云云)。   一。二界事。示雲。東寺金剛(深祕)胎界(淺略)從果向因次第也。天台胎界(深祕)金界(深略)從深至淺義也。大方兩界共偏執也。而某相傳中不惡習也。各據一義也。凡天台以兩配本跡次第尤有其謂。台藏因曼荼羅雲。理曼荼羅名。理性刷無修成處明故。金界果曼荼羅智曼荼羅雲。此理性姿以知事相顯貌也。故跡門本門後。台藏金界後雲也。而東寺果自元刷無修成貌也。Дяг因曼荼羅也。金界從因至果。從淺至深。捨劣得勝。事相修成顯得方深習也。故金界前。胎後立也。從果向因義也。各有據不可偏執事相傳也。   尋雲。寺Дяг胎藏因曼荼羅雲歟。果曼荼羅雲歟。如何。答(云云)。   一。十住心論緣起事。亦云。嵯峨皇帝敕弘法可選進諸宗淺深(云云)。大師再三故障。綸言強被降之間。高問來叩小谷何點止隨經演義不敢為我。制十住心論立十種心(隨經緣義者。大日經釋摩訶衍論也)。第八一道無異心(天台宗)。第九極無自性心(花嚴宗)。第十祕密莊嚴論(密宗云云)。ДЪ此論製後。令奉見山家給之處。大師下天台并第八條不可然。依大日經讚花嚴報身報土儀式問真言宗嚴淨土故。讚花嚴報身報土者即實報土。故也。ДЪ下法花事應身應土故也。不可然。花嚴報身報土全不可勝法花嚴身報土。噁心得。ДЪ釋論明報身報土故為所依也。其者偽論不能會通被捨。依之山門非龍樹所造偽論也申也。此條條等。守護國家章有之。彼十住心論自淺至深自近至遠。全未拂始覺迷故。天台宗尚是無明分也。真言ヵЛ拂始覺迷論。本覺。明分廢立。是偏修性顯得跡門一Ь⑥э⑥存。如此破給也(云云)。   問。本門若為本覺法門者。山家可釋其旨處。不然許知更山家意者本跡同修顯得體之分存行乞雲事如何。答。不可然。本門跡門雖不可分別。既不可然。破雲意不修性顯得韻有之聞乎。   一。四種法身雲法身事。大日經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常是ёюДЮ平等智身非是成正覺時強空諸法使成法界(云云)。此文上自性法身下底下凡夫皆法身釋。深可思之。   一。法花經中說大日五字明事。示雲。經雲。是法住法位(以真言為位)。種子●(第六意示也)世間相常住(世間者地水火風空也)。種子●●●●●大日經雲。●●●●●(私雲。即身成佛者。六大無礙法門也。Дяг法花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者。六大無礙常Яロ云云。又雲。此義者智證大師雜記意也)。   一。本地三身種子事。問。一切佛菩薩皆有種子。若爾者本地三身尤可有種子歟。如何。示雲。一●字。二●字乎。●字上空點空智慧報身。●字法身下Уя點對機說法下化眾生應身也。故三身具字是有歟。此字金剛界三身配之。故尤本地三身。被推歟。爰以弘法大師●字義。雖千經百論不如三句一字法門(云云。取意)。一字●字。三句者菩提為因·大慈為根·方便為究竟。是大日經文也。其菩提心論引。千經萬論併此三諦三身為明也。然則千經萬論本意是一字極。次●字者梵語也。此南無雲事也。曩謨三滿多沒馱南雲言也。故是歸敬義應身貌也。應身眾生能化歸敬之貌也。此言即兩界中何雲事無也。只想歸敬之言也。此字三身具足貌。空點報身。●字法身。垂點應身也。●●●●三字付●一字成一身即三字故。一身即三身。三字即●一字故。三身即一身也(云云)。   一。三部依經事。義雲。密教三部經有之。所謂大日經(專本付胎藏界)金剛頂經(專本付金剛界)蘇悉地經(兩部合行)。凡真言教五輪成佛殊本體談也。面白事也。五輪亙三部雖明之。專是胎藏界廢立也。五輪國土貌也。而胎藏又地曼荼羅故。其義尤相葉。又法花經國土世間理性三千明方便品說。能能可思合之。   一。三部事。義雲。佛部金部部蓮花部有之。如次身口意三密也。是чロЪ三部經各ШロДЬэЪ明之也。身台藏佛部大日經意也。意金剛界金剛部金剛頂經。口身意二捉。蓮花部兩界具足蘇悉地也。然而三部經雲三部諸尊雲異也。經上件經。三部諸尊佛金蓮三部也。ДЪ瑜祇經此三部經外一ロДтヤロэЪ立舉經也。是則真言教至極也。愛染王都此瑜祇經外不明之。又瑜祇愛染王外法門無之。Дяг受染王不可說。祕事口傳有也。三子如令持兩舌劍等釋。初心始行類還可起邪見事。弘法大師引經文二根交會作五塵大佛事等釋。此釋可見之由。山家大師被仰。今文有憚不被進之。爰ЁЪ兩大師不和成給高野邊申ヤデэ(云云)。山門義無跡形事也申傳。可得意(云云)。真濟僧正之今作文也(云云)。   一。三部大日事。問。胎藏界大日黃色。金剛界大日白色。超二大日本體蘇悉地明之。超三大日瑜祇經有之。其超二超三大日相貌如何。答。胎金兩部其上立大日。更不可明之事也。超二不動。超三愛染王也。男女稱愛師弟生從等愛相гУьロДЪ得之。故修此法者。愛相隨望又離事修之。任心所詮得貌也間離合具足質也。   問。非離非合亦合亦離雙離雙照具足體質然歟。答。爾也。   一。八葉九尊事。示雲。四方四佛四維四菩薩。中台大日加九尊雲也。山王院論記釋方便為究竟雲。方者四方。便者四維(云云)。又論記天台宗真言齋釋雲。彼言諸法實相者。即是此經真實相(云云)。私雲。大日經與法花者同梵異譯也。故義釋雲。此經本地三身大日如常。心地妙法蓮花最深祕處(云云)。五大院釋雲。跡門明法開會故說十如是。本門明人開會故說十羅剎也。是則台藏十界曼荼羅也(云云)。   一。曼荼羅事。示雲。經中曼荼羅(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說也)現圖曼荼羅。現虛空中。阿闍梨所傳曼荼羅等有之(云云)。私雲。曼荼羅十界皆成示表也。經中所說曼荼羅者大悲壇意也。現圖曼荼羅者祕密壇意也。阿闍梨所傳曼荼羅者成就壇意也。甚深甚深。   一。愛染王事。示雲。愛染頭師子戴給元品無明гУьロДЪ戴ンю貌也。師子獸王也。故元品無明王表也。委細後日可決也(云云)。   一。元品能治事。義雲。元品無明妙覺智斷雲事。顯教大段大綱。雖不及仔細。付密教少無所諍。瑜祇說樣。會中有一大障者。其形黑色。等覺菩薩尚不知之。爾時普賢菩薩蒙大日如來加。若治愛染王根本一字心等雲。一字心真言以治之。見妙覺知斷。事分明也。用在等覺功歸妙覺於等覺位引起妙覺智斷之雲一門。其義瑜祇經文聞。可思之。   一。三種普賢事。問。實相普賢究竟普賢等本地本覺法體也。若爾者可雲佛何立菩薩名乎。答。唐土人師心王無雙。心王大日識途。有類心數眷屬釋。心王大日雲。心數菩薩名也。俱共取心王大日遍照尊心數恆沙諸如來等雲。心數名佛四方配之。ДЪ此四方四佛具足中央法界體性智大日如來雲也。故心數諸如來本地依難化度。今少近付迷利生貌菩薩雲也。ДЪ普賢菩薩真言教。金剛薩埵雲。顯宗釋尊補處彌勒名樣。大日補處定御也。仍法界體性智大日如來近付眾生方名普賢菩薩也。ДягヵЛ總而文殊觀音等實相究竟顯現三種廢立雖有之。其不明此義。普賢菩薩許ロчヨ廢立。顯現普賢菩薩雲者。顯宗明分立也。問。何必實相普賢雲乎答。遍法界菩薩普賢雲也。居衣伏之頂等雲意トЁ。   一。法花本尊事。示雲。山門普賢。或不動明王。或雲釋迦佛等(云云)。釋迦義能治教主爾也。皆是普賢威神之力等雲。法花弘通皆是普賢威神力雲故也。大般若經雲。一切眾生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云云)。密教三種普賢立。所謂實相普賢·究竟普賢·顯教普賢。示雲。自東自西而來勸發。皇覺世界悉旦是實自東方來。而東西有次故。如此釋也。Дяг具四悉旦義雲。可有四悉普賢見。第一義悉旦普賢不來來不往往也。遍法界體質也。自何來可雲樣無之。若爾者自十方可來也(云云)。真言三種沙汰不云爾。私雲。具四悉旦義總自東方來也。普賢弘經具四悉雲許也。然雲四悉旦普賢可有сЪг不得意。如何。答。故道憲法橋爾申。真言意者一切佛菩薩皆不出大日如來萬德乎。雖無邊又不出過大智·大悲·方便(釋迦)善巧三種也。大智門一切佛菩薩皆攝在文殊。大悲門一切佛菩薩悉攝在觀音也。ДЪ釋迦普賢菩薩教流布貌習也。都率釋雲。普賢菩薩大日如來敕下閻浮八相成道。是名釋迦文佛(云云)。五大院釋雲。一切眾生自身中金剛台藏曼荼羅有之(云云)。曼荼羅者梵語聚集義曼荼羅名也。Дяг為一佛一尊者不可得此名。語佛菩薩聚集。故曼荼羅雲也。台金兩部曼荼羅外都無曼荼羅。ДЪ此兩都內隨行要別尊曼荼羅撰出之也。是即一切眾生法然具足貌事相作顯令。知自身所具佛菩薩廢立也。若不得此意者。真實曼荼羅雲事可為作事也。Дяг三密集付真言都率十卷書作給事有之。其我山學者顯密兼學誠有由。或偏明心地許。唯顯唯密雖無不足。教法弘通日者互知之。俱不學之者末代鈍機自。可有不達處並學之。除障求法誠巧也。Дяг法花弘通十羅剎說神咒四天宣。是皆真言也(云云。取意)。是體見慈覺御釋雲(取意)。一言纔發法界悉感。一手纔動。諸佛不違。三密結要所無諸經。五智興源獨在此教(云云)。   問。真言教意觀音彌勒普賢文殊雲諸大菩薩。共普通凡夫修行一人體質無之。只一切眾生所具功德。各有所主文殊普賢被雲習乎。如何。答。不及仔細事也問。東寺天台一同乎。如何。答。不及左右其定也。五大院雲。釋雲。問。真言音хЪх可名真言。或有國土天衣。觸身即得道。或見佛光明得道。或寂滅無言觀心即得道。如眾香土委。хЪ為佛事。此等國中不無真言乎。答。真言有三。一字二聲三義。若有其一則是真言教。於睡眠聞法之國尚有真言說。餘六□得道所乎(云云)。●字義雲。法身三密入纖芥而不作。亙大虛而不寬。不簡瓦石草木。不擇人天鬼畜。何處不遍。何物不攝。故名等持(云云)。或人此意。   心スイ草木パ法メシゑスホゾ。   花パイシベメイガチヘゑヘモ。   問。六塵說法方如何。示雲。地藏薩埵以地界為所說法門。海會菩薩以水波為法門。不動尊以火生三昧為自證。觀音以風輪為自體。虛空藏菩薩以虛空為法相。五□豈非眾生得度門乎。加之香積世界以香飯為法門。西天又有睡眠聞法國。諸菩薩於是中說妙法故也。金剛語菩薩以無言演妙法。剎剎塵塵時時剋剋諸佛說法境界也。超過三明大日說教之義深可思之。   溪嵐拾葉集四明沙門光宗記之。   天明五(乙丑)五月二十一日北山領東塔南溪禪侶令筆工寫更使(小子)。校閱本紙草書故令寫人甚勞況復多文言不審問明師示爾。遍照金剛。實靈。 溪嵐拾葉集。   真言宗名目(記為初心也。唯不許他門人)。智金剛私集。   今此真言宗者。言祕奧義趣難悟乎。因彌深。雌雄誰曉乎。一之下收萬。淺之塈t深。唯為初學弟子集一二法數。敢不可為指南也。   梵陀羅尼。 西音翻總持。法護三藏等。 姚秦翻咒也。羅什三藏等。 大唐翻真言。無畏三藏等。 梵曼荼羅。 唐翻壇也。 又雲聚集。 又雲真言。 胎藏界法。 大日經七卷。善無畏三藏譯。 蘇悉地經三卷。同人譯。 儀軌二卷。玄法寺法全和尚撰。   右此界灌頂等法部甚廣。可見八家祕錄。今隨根本記之。又東寺天台所承各異也。委可採之。   金剛界法。 金剛頂經三卷。不空三藏。 瑜祇經一卷。 儀軌一卷。玄法寺法全集。 右灌頂等法部類多。暫付供養法注之。可見本錄之。   一佛本來常住平等不二自性法身(教時義雲。平等智身云云)。   一時常住不變滿日一時(大日經雲。越三時如來日)。   一處無中無邊法界宮一處(義釋雲。一切一體宮等云云)。   一教本淨無垢醍醐甘露一教(義釋雲。三平等句法是也)。   一乘無異趣一道速疾金剛一乘。   義釋雲。住此乘者。初發心時。即成正覺等(云云)。   菩提心義雲(安然)。今真言所用。若與論之天台華嚴圓頓教義。若奪論之非前四教五時所用。此是事理俱密金剛乘義故。與彼異(云云)。   一地信解地從初發心一念至佛果雲信解也(義釋雲)。   一心。可尋之。   二諦(真諦。理祕密。俗諦。事祕密)。是宗則理事俱密也。不委(云云)。   二法(迷法。悟法)。 二門(心性滅門。立八識。如前所立)(心真如門。立二識。一切一心識。一切一心識)。摩訶衍論十識是也。   二如。教時義○二字一合可問○二界義(可問)。   二字(阿淐)。   三部。 佛部。如來部。 蓮華部。菩薩部。是雲胎藏三部諸尊。 金剛部。忿怒部。天等屬此中也。   三菩提心。 行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是心也。 勝義。觀一切法無自性是心也。可見菩提心論(龍猛)。 三摩地。觀五部三十七尊等此心也。   三密。 身密。佛部。印也。 口密。蓮部。真言。又三業。又三輪。 意密。金部。觀念。 佛界。   三界。心界。心法。三菩提。二界故雲一心(義釋)。眾生。   三妄執。 粗妄執通惑歟。觀五喻越一重百六十心等(初僧祇行)。 細妄執。別惑歟。觀六喻越二重百六十心等(二僧祇行演密抄)。 極細妄執。別惑歟。觀十喻越三重百六十心等(三僧祇行)。   右餘教以先劫跛此翻時分。而度三阿僧祇劫成佛。起信論雲。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云云)。而其中間十進九退。今此宗不爾。梵劫跛翻妄執如上之僧祇時劫乎(演密抄引義釋)。   三身。 理法身。又法身。種子●。 智法身。又報身。種子●。 化身。又應身。種子●。 右此三身名目未見本文。但依義釋意歟。若爾者。異顯教所談也。大日義釋雲。題名言毘盧遮那者。法身也。成佛者。報身也。神變加持者。應身也(云云)。依此說立自宗三身之稱歟。是則以四種法身。理智兩種法身唯是自性一身也。應身言之內含受用變化等流。故異餘宗耳。   可見心目等。智證大師記。   三部經并儀軌。 大日經。胎儀軌。 金剛頂經。金儀軌。 蘇悉地經蘇悉地儀軌。 四重曼荼羅。 中台八葉。以五色界道隔之。 第一重。以五色界道隔之。 第二重。以三色隔之(白赤黑又雲白亦黃義釋)。    第三重以白一色隔之。 四種法身。 自性身中台一尊(義時義雲中臺八葉自性身)。 受用身八葉及第一二重三部眷屬。 變化身第三重釋迦牟尼尊。 等流身外院世天生身眷屬。 右先一身是能加持。身後三種是所加持。皆大悲壇利生曼荼羅也。從本垂跡。從因向果二意。可審定。   四曼者。 大曼荼羅。說聽二也。 三昧耶曼荼羅密印熛熾也。 法曼荼羅。種子真言也。 羯磨曼荼羅威儀莊嚴也。 右此四曼者。四種法身每尊悉具足不闕減。此宗之一立如此。故自性法身及等流身同說常住法也。可問明師之。   可問意者。主伴不同也。所說何同常住(云云)。   四門。 發心。東方。●。開。春。溫。 修行。南方。●。示。夏。勢。 菩提。西方。●。悟。秋。冷。 涅槃。北方。●。入。冬。寒。 以方便●宗攝(●可問)。   四重禁戒。 不捨正法。涅槃。 不捨菩提心。發心。 不慳吝法。菩提。 饒益眾生。修行。 右殺盜婬妄者。是唯偷蘭也(大罪)。非彼波羅夷故。此宗以此四波羅夷授之(波羅夷此極重云云義釋并演密抄)。   四種地。 勝解行地。圓三十心。 普賢地。圓十地。 大普賢地。圓等覺也。 普照曜地。圓妙覺。 右約自宗深微之義明此四地。雖然不同顯露之旨。又明四十二地而皆名如來地。以之思之。地位之名目雖附顯教皆有隱語(義釋。云云)。   五部(五智列)。 佛部(中央)。大日淨妙法身(土用)。法界體性智(土)。 金部(東方)。阿□金剛堅自性身(春)。大圓鏡智(木)。 寶部(南方)。寶生福德莊嚴身(夏)。平等性智(火)。 蓮部(西方)。彌陀受用智慧身(秋)。妙觀察智(金。又水)。 羯磨部(北方)。釋迦作變化身(冬)。成所作智(水。又金)。   右四身一往對當也。中央法身如實言也。又有人云。金五部者。胎三部加寶部羯磨部(云云)。此言荒量言談也。金五部每部有各方佛菩薩天等皆人其部中。胎三部唯菩薩唯忿怒也。故遙異之。教時義等見之。   地輪(方黃)□●戒此五輪備三十二字。 水輪(圓白)○●定門是則三十二相歟。 火輪(三角赤)△●惠(總雲之八萬四千三昧門。八萬四千陀羅尼門)。   風輪(半月)●解脫八萬四千字門等皆攝此中。 空輪(圓種)○●解脫知見八萬四千塵勞門。可問之。   右有偏催雲。空輪非正圓。或如覆缽器。或如心此。救雲。此師既總迷五輪正義。別已空輪之本形。所謂一切字門以缺字加之時雲圓點以嚴之。或空點嚴之。悉曇并大日經等之說。皆存正圓之義(更問祕之)。疑者雲。五輪之數不幾。何有二圓耶答地水火風隨其假義而形體可然。水空若假若空。可正圓。故如此示之也。凡此五輪者。隨形貌不同則輪義不成。今隨實義立輪之稱也。尊勝佛頂別軌之文等。可尋之執假義失正理是非宗本意歟(又雲團雲故空異云云。救雲。玉篇雲團字訓圓也。若義異。如是雲乎)。文雲。五大皆有響十界。共言語六塵悉文字法身。是實相(云云)。   於五輪義又有聲字實相之義。可審之。   五相成身。 微心明。又通達心。 無染心。修菩提心。 觀金蓮華。又菩提心固堅。 金剛蓮華界。又普周法界有舒斂二相。 觀身為本尊又佛身圓滿。 五障。 煩惱障。根本煩惱等障道機不入佛性。 業障。過去及現在造業障入道。 生障。依先業生難處不入佛道。 法障。設開悟依有先世障法失值善友聽深法也。 所知障。設得知識過開正法有種種妨修般若(義釋)。   五供養。 塗香(淨心。東方)。發心。戒。 華鬘(萬行。南方)。修行。忍進。 燒香(功德。西方)。菩提。進。 飲食(果德。北方)。涅槃。檀。 燈明(智慧。中央)。方便。智。 若依義對當之。不可指南。智者悉之(私義也)。文雲。   如彼三世中 諸佛菩薩等 修行五供養。 我等亦如是 淨心為塗香 萬行為妙華。 功德為梵香 果德為飲食 智慧為燈明。 供養自心中 心王大日尊 心數曼荼羅 以心供養心 色心不二故(云云)。   五種三昧道。 佛三昧道。 菩薩三昧道。 聲聞三昧道。 緣覺三昧道。四聖。 世間三昧道。六道。 五大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東)發心肉眼正因。 福智無邊誓願集(南)修行天眼緣因。 法門無邊誓願學(西)菩提法眼了因。 如來無邊誓願事(南)涅槃慧眼果性。 無上菩提誓願證(中)方便佛眼果性。 五明。 聲明悉曇是也。 醫方明治一切病是也。 咒術內外咒術皆入此中。 工巧明刻彫方便巧慧是也。 因緣明知法相源流者分明也。 五藏教。 素怛覽藏大小乘經教皆入此中。 毘奈耶藏大小乘律藏皆入此中。 阿毘達磨藏大小乘論義皆有此中。 般若波羅蜜藏諸部般若皆有此中。 陀羅尼藏一切祕密真言攝此中。 私略頌曰。高野二教論引六波羅蜜經。   樂寂修禪說素怛覽 威儀法久說毘奈耶。 分別性相阿毘達磨 離於我執說般若。   滅除重罪說陀羅尼 是名如來五藏教。   六大法身。 地大。肉。 水大。皿。 火大溫。 風大氣。 空大動。 識大心又意。 古此六大法身四種法身。皆悉備之(顯經中雖此名言不假今所立之)。文雲。即身成佛義文。高野此文唐阿闍梨偈也。   六大無礙常瑜伽 四種曼荼各不離。   三密加持速疾顯 重重帝網名即身。   法然具足薩般若 心數心王過剎塵。   各具五智無際智 圓鏡力故實覺知。   理法身。智法身。 自性身。 自受用身。他受用身。 受用身。 應身。他身。 變化身。等流身攝此中歟。 文雲。自性及受用變化并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文)。   薄伽梵六義。 自在。 熾盛。 端嚴。 名稱。 吉祥。 尊貴。 七大。 法大。 發心大。 信解大。 性大。 依止大。 時大。 智大。   右七大者。經勝上大乘句。外道不能識之文。大乘之字釋也(義釋文)。   七菩提分法(如常)。   七宗行果(如常)。   寶幢佛。 普賢菩薩。(發心)。 花聞佛。修行。以虛空藏為自性輪身(依金界意)。 文殊師。 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菩提)。 天鼓雷音。 彌勒菩薩。(涅槃)。 右八大法身者。約大日以論八大法身也。即八葉尊也。加大日之九尊也(智證大師)。   八心違順二種。八印(祕祕)八供養(如常)八天(如常)八葉(如常)。   菩提心義八葉義雲。然中台上雖八葉。八葉之下亦有不可說葉(云云)。   東佛。東果。 東南。東因行。 南佛。南果。 西南。南因行。 西佛。西果。 西北。西因行。 北佛。北果。 東北。北因行。 中央。中非因非果。 九會。    根本成身。會中央。五十七尊。 成身羯磨三昧會。東。七十三尊。三昧耶形。 微細三昧耶羯磨會。東南。七十三尊。 儀雜供養會。南。 四印曼荼羅會。西南。 一印曼荼羅會。西。 金剛薩埵理趣會。西北。 降三世十八會。北。 降三世羯磨會東北。七十三尊三昧耶形。 九曜(北斗法)。 九方便(如常)。 九界可問之。 右九會名體可撿合知之。依一文具記之。   十識。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阿陀那識。 阿梨耶識。(以前八心生滅門。差別義)。 一功一功識。    一心一心識。(心真如門。平等義)。 右龍猛菩薩為釋起信論造釋摩訶衍論。而起信立九識攝二門之中。衍論以十識納二門之內。是馬鳴二門中之心真如門平等差別二義自有故。以平等義立心一心識。是為十識。更不違本有(云云。教時義)十地(以十度對之)。如常。歡喜名目不異。但名佛乘十地。不同顯教十地。剎微塵數─可尋之祕祕。   十緣生句。 幻。 陽焰。 夢。 影。 乾闥婆城。 空谷響。 水月。 虛空花。 浮泡。 旋火輪。 十方(自宗)十佛剎微塵數。祕祕注之。輒朱雲之。不可出之。   十願(普賢菩薩對九方便)。   ●布頂。 ●右耳。 ●左耳。 ●頂。 ●右肩。 ●左肩。 ●咽。 ●心。 ●齊。 ●腰。 ●二股。 ●二腳。 此十二支句是第五教十二因緣也(可問)。   十二宮(北斗法)。 中臺內院。又雲。九尊院。 上方佛母院。又雲。遍知院。 右方蓮華部院。又雲。觀音院。 左方金剛手院。 下方持明院。又雲。五大院。般若院。五尊院。 四方四大護院。以前第一重。 初門釋迦院。有亂脫可尋。今第一重。 文殊院。第一重攝也。今有第一重。 除蓋障院第二重。 勝方地藏院。第二重。 龍方虛空藏。第一重。 蘇悉地院。第二重。 護世威德天院。又雲世天院第三重。 十二天(如常)。十二大(如經)。 月十六分(菩提心論)。論晦朝雨問有。本有之。明性以之為一分并十六。   十六生成佛(即身成佛)。此宗隱語耳。但十六尊位。   十六尊(賢劫義會之)。如圖。   十七尊。五祕密并理趣經。   十八會(十八會指歸並高麗演密抄)。 第一會。名如來真言抄教王有四大品。 第二會。名一切如來祕密王瑜伽色究竟天說。 第三會。名一切教集瑜伽法界宮說。 第四會。名降三世金剛瑜伽須彌頂說。 第五會。(名世間出世間金剛瑜伽波羅奈國宮界中略說。 第六會。(名大安示不空三昧耶真實瑜伽)他化自在天宮說。 第七會。名普賢瑜伽普賢菩薩宮殿中說。 第八會。名勝初瑜伽普賢宮殿說。 第九會。(名一切集荼吉尼戒細瑜伽)真言殿說。 第十會。名大三昧耶瑜伽法界宮殿說。 第十一會。名大乘現證瑜伽阿迦尼吒天說。 第十二會。名三昧耶最勝瑜伽宮界菩提場說。 第十三會。名大三昧耶真實瑜伽金剛界道場說。 第十四會。名如來三昧耶真實瑜伽與上同處說。 第十五會。名祕密處諸所謂瑜師婆伽處說。 第十六會。名無二平等瑜伽法界宮說。 第十七會。名如虛空瑜伽實際宮殿說。 第十八會。名七剛宮冠瑜伽第四靜慮天說。 十八變(如常)。 十九種金剛。 虛空無垢。 虛空遊步。 虛空生。 被雜色衣。 善行步。 住一切法平等。 哀愍無量眾生界。 那羅延。 大那羅延。 妙執金剛。 勝迅。 無垢。 刃迅。 如來甲。(義釋雲。住此乘者。初發心速成正覺。不動生死而至涅槃。故名勝迅)。 如來句生。 住無戲論。 如來十力生。 無垢眼。 金剛手祕密王。 二十天(如常)。 二十八宿(北斗曼外院)。 三十二嚴身(胎供養會)。   三十三字(四處輪布字)。   右隨轉四處加點呼之。所謂●●●●等也。今出發心字可審定種子即三部字也。所謂●●●●(文)●●●●(文)●●●●(文)。口唯第五字有。口決又有十二字。   ●●●●●●●●。   ●●●●(字形不室)。   三十七尊(私略頌)。   大日四波羅密。   四佛各。親近。   嬉鬘等八供。   四攝三十七。   百六十心。   五根本煩惱一二三四五。再數成百六十。   右貪瞋癡慢疑。初再計成十數第二再計成二十數。乃至第五再計成百六十心也。凡有三重百六十心。所謂三妄也。   如前注是則一念之能所(舊損)。   自宗要文祕〃。   大日經雲(第二卷具緣品。說入壇人功德功德)。從初發心乃至成如來所有福德聚。是善男子善女人福德聚與彼正等(云云)。菩提心論(龍猛)惟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說三摩地法。於諸教中闕而不書(云云)。   金剛頂疏雲(慈覺)。三密結要諸經所無。五智奧源唯在此教。金剛乘大綱蓋以此(云云)。   教時義雲(五大院)。如來內證寂照無言者。是顯教所說。彼教未知如來內證甚深義故。今不爾理聿俱密(云云)。義釋雲(一行)。妄見有為生滅增心垢。非如來本意(云云)。小僧(某)生年十八始入祕教門。至於三十七歲敢無倦情。雖愚鈍亦所聞不廢已。僅所逮見名目記。為初學祕宗者集之。是偏□小分名利何況為多貪乎。□有訛謬者。覽者可添削之。於時安元三年(丁酉)六月(丁未)十五日矣。末於鎮西太宰府築州怡土莊今津誓願寺僧房無言念佛之次。自筆記之(云云甲)五門者。入菩提心門(東)入功德(南)入智惠門(西)入方便門(北)入中台門(云云)。   真言六番金剛智者。一四波。一四佛。三十六尊。四內。五外。六四攝。   七色者。前六加大日。   金剛有七色者。一青色金剛。二緣色金剛。三赤色金剛。四碧金剛。五黃六紫金剛。七白金剛。   (於時)延慶至然(辛亥)二月二十四日於比叡山本院東谷神藏寺禪房。為佛興傳如(舊損)。唯顯之。   宗釋天台金剛光(宗生年六六□三十七。一餘)。   折節拭翁眼之淚書之。文句謬後日可撿之。   曆應四年(辛巳)十二月一日於江州阿彌陀寺迎接院御本賜書寫了。   於時康永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書寫畢。 溪嵐拾葉集。   東寺流真言教相本書目錄事。   一。金剛頂經三卷。枚料百八十九文。一卷(二十枚六十五文)二卷(十八枚五十九文)三卷(十九枚六十二文)。已上五十七枚(厚紙)   一。大日經七卷。枚料五百七十二文。一卷(二十四枚七十七文)二卷(三十枚九十五文)三卷(三十九枚九十二文)四卷(二十二枚)(七十一文)五卷(二十二枚七十一文)六卷(十九枚六十一文)七卷(三十二枚百四文)。已上百九十三枚。   一。蘇悉地經三卷。枚料三百八十一文。上卷(四十枚百二十八文)中卷(三十四枚百三十六文)下卷(四十五枚百三十三文)。   一。理趣經一卷(九枚三十七文)。理趣釋一卷(三十三枚百三十二文)。 一。禮懺一卷(九枚三十七文)。   一。大日經疏二十卷。內一卷(四十六丁百五十一文)二(三十九丁百十八文)三(三十四丁百十五文)四(三十二丁百九文)五(三十二丁百九文)六(二十七丁九十一文)七(三十五丁百十八文)八(三十一丁百二十文)九(三十四丁百十五文)十(三十四丁百十五文)十一(三十七丁百二十四文)十二(二十九丁百文)十三(三十二丁百九文)十四(三十丁百三文)十五(三十丁百十二文)十六(二十丁百三文)十七(三十丁百三文)十八(二十三丁百十二文)十九(二十五丁百十五文)二十(三十四丁百十四文)已上六百六十七打。二貫二百五十八文。   一。不思議疏二卷(已上六十丁)上(二十九丁百文)下(三十一丁百六文)。   一。釋論十卷(已上)二百八十一打九百五十五文。一(四十六丁百五十一文)二(三十九丁百九文)三(三十六丁八十八文)六(二十四丁八十二文)七(二十二丁七十六文)八(十八丁六十四文)十(十七丁六十一文)。   同疏五卷(已上百三十八丁六百五十三文)。一(四十丁百三十三文)二(四十丁目)三(二十六丁百二十一文)四(三十八丁百二十七文)五(四十二丁百三十六文)   一。釋論同鈔四卷(已上百三十八丁四百六十六文)。一(三十九丁百三十文)二(三十二丁百十九文)三(三十三丁百九文)四(三十五丁百十八文)。   一。普觀記六卷(二百二丁六百八十四文)   一。起信論一卷(二十九丁百文)   一。菩提心論一卷(八丁三十四文)   一。聖法記一卷(五丁二十五文)   一。十住心論十卷(百二十七丁九百九十三丁)。一(三十八丁百二十七文)二(三十一丁百六文)三四(十八丁六十四文)五(十丁四十三文)六(三十五丁百十八文)七(十四丁五十二文)八(十丁四十文)九(二十一丁七十三文)十(十四丁五十二文)。   一。寶鑰三卷(三十八丁百四十四文)。   一。即身義一卷(十丁四十文)。   一。祕鍵一卷(八丁三十四文)。   一。聲字義一卷(十丁四十文)。   一。●字義一卷(十五丁五十五文)。   一。二教論二卷。上(十四丁五十二文)下(十一丁四十三文)。   一。四種曼陀羅義一卷(七丁三十一文)。   一。付法傳二卷。一(十二丁四十六文)二(二十丁七十文)。   一。御請來錄一卷(十八丁六十四文)。   一。真言所學錄一卷(十丁四十文)。   一。悉曇字記一卷(十六丁五十三文)。   一。金剛般若開題一卷(九丁三十七文)。   一。金剛頂經開題一卷(十八丁六十四文)。   一。十八會指歸一卷(十丁四十文)。   一。金剛頂義決一卷(四十一丁百三十六文)。   一。陀羅尼義一卷(十五丁五十五文)。   一。真言二字二義一卷(十丁四十文)。   一。●字義一卷(三丁十九文)。   一。性靈集十卷(六百八十八文)。一(十三枚五十七文)二(十五枚六十五文)三(二十枚四十一文)四(十八枚七十七文)五(十枚四十五文)六(十一枚四十九文)七(十四枚六十一文)八(二十六枚七十一文)九(十八枚六十七文)十(二十四枚百四文)。   一。三教指歸三卷(百六十三文)。上(十二枚五十三文)中(四枚三十一文)下(十八枚七十七文)。已上了。   丁別三文內(料紙值一文打摺賃二文)不論大小一帖隱背表紙合拾文。內隱背五文。   卷物料紙杉原枚別四文內(紙直三文賃等二文)。又厚紙者枚別三文內(紙直一文賃等二文)。不論大小一卷。表紙半枚五文(云云)。已上。   一。覺鍐上人製作目錄。   自受法樂讚一卷。   不二義章一卷。   ●字觀二不(一卷無題)。   勸發頌一卷。   兩部一心頌(一卷)。   一心自覺頌一卷。   三界唯心釋(無題)。   五大願釋(無題)。   心月輪祕釋(一卷)。   月輪觀頌一卷。   無相觀頌一卷。   淨妙法身頌一卷。   密嚴淨土略觀一卷。   舍利講式一卷。   顯密差別頌一卷。   助師成佛頌一卷(又一卷)。   謝德成佛頌一卷。   祕鍵略注一卷。   菩提心論開題一卷(無題)。   十九執金剛一卷(無題)。   真言所學論指事。   以呂波釋二通(無題)。   無能所施頌一通(無題)。   五輪九字祕釋一卷。   虛空藏寶刃釋一卷。   即身成佛義義集。   大日經疏義集。   阿字要略觀(并大意)。   大日真言開題(亦名五字真言祕釋)。   阿彌陀祕釋一卷。   名手莊建立奏狀一通。   求聞持願書一通(又略本一通)。   求聞持表白一通。   相賀莊四至并官府申請狀一通。   名字覺●釋一通。   座主御房所遣消息一通。   菩提心論式一通。祕文抄一通。   祕密莊嚴傳法灌頂異義迎即釋一卷。   大傳法院建立奏狀一通。   阿彌陀大咒句義(不定歟)密嚴院十德一通大傳法院供養願文一通。   大理進狀一通。   神宮寺供養日遣敕使消息。   灌頂道具請文一通。   槙尾寺湯屋修理。   五十萬遍表白一通。   十八道記。   金剛界胎藏界記。   法華經釋。   大日界觀。   表白二紙(尊勝不動)。   阿彌陀九字釋。   八千枚釋。   ●字祕決一卷。   本不生義三卷。   齋食略觀。   受食作法。   極大祕密陀祇尼法讓行扶道頌。   嘉貞三年(丁酉)源園隨求得記之   五字頌。迴向頌。供奏總頌。   元祿十五年壬午孟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道具類集抄。私苗。   一。鈴杵事。成就院鈴杵抄可見。造金剛杵作法出為葉記。所用財體。金(為大貴自在持明悉地以之作)銀(為富貴也)銅(為成就龍法以熟銅作之)妙石(為入修羅宮)金銀銅和合(為成就一切法)琉璃鐵(為摧伏藥叉眾。)補沙鐵(為隱形。或雲棺釘也)密魯婆木(次下同)失利般尼木(為無病錢財又為對敵)摩度迦木(為成就藥叉女)卻達羅木(為療鬼魅所著病)阿說他木(為滅罪)容人木(為摧伏怨敵)人骨(為容極怨敵)水精(為成就幻化)若棟木(為令人相增增子子)毘勒梨木(為成就鬼類令人鬥諍)天水(為成就天龍藥叉乾團修羅)龍木(為成就龍女敬念法又為求財)泥(為成變形之法)迦婆木(為成就起死屍法)閼伽木(為求財)無憂木(同上)菴沒羅木(為成對敵)閼順那木(同上)柳(同上)白檀(為意樂法)紫檀(同上)已上。   蘇摩呼經蘇悉地經雲。金剛諸事應用天火燒木。或雲。苦練木。或燒屍火槽木。或白檀紫檀。隨取一木刻作三股。杵抄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上雲。若示。群靂木刻作三股杵持杵降山。或化境雷等移往往其處(云云)。鉛錫瑜石好賓鐵白蟻土(出文殊根本軌)柏木松木吉祥木菩提木(妙辟經出之)。   摩羅末伽土(唐雲鼠土)東引桃根。沙土(出文殊根本軌)。   一。股數事。獨古二股(出慈氏軌)三股(出慈軌)四股(同軌)五股九股(出微妙曼荼羅經又有九股七股鈴)。   一。鈴多種事。五股鈴。三古鈴(慈覺傳圓行惠運等)塔鈴(圓行等惠運等)寶鈴獨古鈴。   一。杵量事。十六指(上品)十二指(中品)八指(下品)乃至一指(下品)已上出都部要因等。十指二十指(最長不過二十指。各隨法其數異)。   一。鈴韻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各隨法其數異。微妙大曼荼羅經雲。寶藏神軌雲。鈴內有簧聲相最妙音(云云)。   一。形體所表事。不空□索經雲。白檀木量十二指。圖刻五股●●杵心股兩頭步多鬼面。其餘八股鋒刃。面上令采光焰。其杵通心股身心股兩頭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左右逆順交檄相經合檄步多鬼頭是二龍頭各出過步多鬼頭三四份量。微妙大曼荼羅經雲。我今說五杵。上五股表●●●●佛·阿□佛·寶生佛·無量光佛·不空成就佛。下五股表四гьヨ。中表清淨菩薩變化身忿怒明王(云云)。降三世五重結護經雲。五股杵頭五智也。中直者。此正義無方便。邊曲者此摧義○摧必歸實故曲也。上下同者。佛界眾生界同具五智故(云云)。   弘法大師御抄雲。或時想己身●字門成。八葉蓮華胎中想金剛法。於八葉上想八佛。或時他身想。●五股金剛杵中央把處。想十六大菩薩。以自金剛與彼蓮華二體和合成為定惠。是故瑜伽廣品中密意說。二根交會五。敬雲。成大佛事。以此三摩地奉獻一切如來。亦能從妄心所起雜染速滅。疾證本性清淨法門(云云)。   一。功能事。蘇悉地經上。蘇摩呼經。二集二都部惡目大陀羅尼末法心元經。抄真實經。金剛童子軌。奇特佛頂經。大日經悉地出現品。   一。鈴杵用儀事。用鈴杵法雲謂。二羽各作金舉各置左右腰可誦真言。曰●●●●●●(三反)真言已以右手取杵(若無杵念手握杵也)。握杵已仰右三反迴轉。次三反擲舉。吹拳杵置右乳上唱吽字。次可誦真言。曰●●●●●●(三反)。又雲。改●字為●字也。誦真言已以左手取鈴。以袖隱五指小舒忿屈如釣形。以中指繫鈴頂。以四指如把取鈴頭(若無鈴時垂下五指。未念如鈴口形)。取鈴已漸舉左頰邊。五度上下振鈴念驚覺諸尊。次有小間二度上下振鈴召請諸尊。次寄著耳邊二度上下振鈴觀聲性空寂。次左取鈴拳置左腰。次以取右杵拳印身五處。次左右杵鈴□時置本處也。已上念誦前作法也。又雲。取杵鈴作法如前。但就振鈴其旨小異。右頰五度上下振鈴。念歡喜。次寄著耳邊二度上下振鈴。觀聲性空寂。已上念誦後作法也。凡就振鈴隨時各異。初夜後夜念誦九度振鈴。念誦後七度振鈴如記。日中夜半念誦前七度振鈴。謂。先三度振鈴念驚覺。次二度振鈴念召請。次二度振鈴念聲性空寂。又念誦後五度振。謂。三度振鈴念歡喜。二度振鈴空也。作頌曰(九七七五)。文本教者略出。經等金剛杵真言。   金剛杵真言 二拳安腰側。   住薩埵形儀 入三解脫觀。   授三摩地起 忿怒欲調伏。   取杵三橫擲 想成猛利火。   先照於十方 熾燃以拳上。   吽字極暴惡 雙身成甲冑。   擬諸障難者 被忿怒火燒。   退散而馳走 或住為便命。   凡欲請聖眾 即於召請前。   三旋舞三擲(中長) 翻掌當胸間。   次持金剛鈴 從心而五舉。   驚覺諸聖眾 次二成請召(住耳)。 以人聲解脫 次二息而上。   依敬而啟請 略儀三二二。   送於閼伽後 倣像於薩埵。   心想對至尊 右手擲金剛。   習本祕密句 作蹈舞之勢。   同便加五處 即取金剛鈴。   額前三搖振 密句如前稱。   表以天樂音 供養諸聖眾。   令其生悅喜。   已上覺大師之本。寬平二年十月七日珍記。入真言祕記。本雲。承平七年十月九日寫。康濟和尚本。   一。鈴杵之儀式事。   身住薩埵形 奉印准三部。   腰側三解脫 吽三有當胸。   然後取其杵 調伏令前面。   三曳成猛炎 舉杵如擬勢。   餘時三旋舞 每擲誦密明。   安心又習四 振鈴獨股中。   三摩與五智 風輪持外服。   從心左肩側 五振并真言。   驚覺諸聖眾 住耳邊降起(二十一七)。   從心振於二 至想住本位。   鈴印安其側 次杵結護身。   心額與喉頂 辟除結界等。   鈴安於杵前 念誦分限畢。   三振如天樂 杵解護其身。   拳食及香華 燒香燒明有。   四種佛菩薩 金剛諸天頂。   額心趺一一 染心奉獻燒。   香初入而信 次獻等自身。   及所謂出時(准前)。   已上青龍寺法全大師分付之。年來久紛失不得之。九月末良會向三井寺本房搜集古紙數十末。仍令修安。師覓得之。故古紙甚希有也。   永曆元年以成蓮院御抄書記也。   一。金剛針事。義釋五雲。枳羅刃是金剛橛首。如一股金剛。而下體銛銳猶如捨形。若更細小者。即名金剛針。其相各異(云云)。   一。塔事。義釋中以台曼荼羅為塔(云云)。亦以三十七尊以可為塔也。可思之知之。   一。以出入息用數珠事。念佛三昧寶王論中雲(飛錫述)。世上之人多以寶玉水精金剛菩提木患為珠數矣。吾則以出息為念珠焉。行住坐臥皆用此珠(云云)。   私雲。古人云。百八摩尼顆〃圓也(云云)。謂。意迷時者。百八煩惱也。開覺之時者。實相真如明珠也(云云)。   一。念誦種類事。蓮師念誦抄悉委也。活兒子菩提樹異名也(云云)。嚕捺羅子。或雲。金剛別名也。妙心大雲。金剛部用嚕捺羅刃子(云云)。童釋子。名印捺羅子。是帝釋樹子也(云云)。瓔珞子。瓔珞樹實也。見起世經也(云云)。木患子。環子。亦云。木欒(魯官反)。梵雲。阿梨[玨/女]子見陀羅尼集經(云云)。蓮華子。多羅樹子。皂莢子。大日遍照尊經出之。私雲。地結子也。吉祥珠。文殊軌雲。結吉祥草造(云云)。私雲。結吉祥草貫之也。烏盧捺羅迦刃子。出數珠功德經。真珠咽珠牙珠土珠摩尼珠骨珠菩提珠青蓮子螺珠。私雲。珠果種類甚多。各有本文。可見蓮師念珠抄也。芥子。金剛子。蓮子。木患子等。金銀銅鐵。水精。琉璃。瑜石。鉛錫。珊瑚。硨磲。瑪瑙。玖珀。齊銅等。寶物。沈水。白檀。紫檀等。香木。土骨。牙螺等。諸草木實等(云云)。   一。念珠之員事。一千八十八(上品)。一百八(最勝)。五十四(中品)。二十七(下類。已上四品出念珠經)。二十一(陀羅尼集經出)。十四(出艨q數珠經)。四十二(陀羅尼集經出之)。   一。南枝果不可為念珠事。大方廣菩薩文珠師利根本儀軌經曰。金剛子。印捺羅子。芥子。木患子。若得南枝長而無葉。彼雖有子不可為珠。若為珠者。害眾生命故○彼南枝若不長及有葉。彼或有子堪為珠者。彼持誦人亦須捨離。何以故。猶能敬冤家故。捨而不取。乃獲福無量(云云)。文廣尤悉。可見念珠抄。   一。菩提子異類事。大然在唐記曰。高昌國菩提樹高三丈來。其實最小不得作念珠。作念珠者。非是金剛座下地樹也。木雖同生處異也。   一。龍華樹事。或經曰。彌勒成道時。從龍宮種來生故。曰龍華樹(取意)。有人說也(云云)。   一。菩提樹隨佛異事。私雲。菩提樹總名也。何釋處云爾耶。大孔雀咒王經上雲。南無毘缽屍無憂樹下坐。敬禮屍棄佛依止奔陀利。毘捨除如來住在沙羅樹。拘町殊馱佛尸利沙樹下。羯諾迦大師烏曇跛羅樹。迦葉波善逝依溺窶路陀。釋迦牟尼佛坐於菩提樹。或雲優曇。優曇者。合昏樹阿說。阿說者柳也(云云)。此演密抄第五釋也。大疏五雲。十住毘婆沙論雲。釋迦牟尼佛於阿主陀樹下成道(云云)陀羅尼集五雲。尸利沙樹(合歡樹是也)拘留孫佛得道樹(云云)。西域記雲。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羊-□+白]缽羅樹也。○佛於下得道故名菩提樹(云云)。西域二雲。[羊-□+白]缽羅樹○過去四佛已坐其下。今猶現有四佛坐像。賢劫之中九百九十六佛皆當坐焉(云云)。   私雲。孔雀經等說似相違如何。又雲。菩提樹事者。次次舉之耳。   溪嵐拾葉集。   康永元年八月二十三日聖教披覽之次記之。   天台沙門光宗。   應永二十一年卯月十五日於江州靈山寺別院寫之耳。   求法少比丘貞算(俗七七)。   元祿壬午夏四月十七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山門東寺血脈同異事。私苗。   問。天台流血脈兩部各別。東寺血脈一通血脈以兩界通用。其不同如何。示雲。天台流血脈意兩界流布塔內塔外習在之。於二界各別。東寺流意以金界為本。以八祖相傳血脈一通二界通用。是兩流習大綱也(云云)。   尋雲。凡真言者。源龍樹大聖南天鐵塔開緣起。依何兩流差別出來耶。仰雲。凡天台流意。善無畏三藏台藏界相傳震旦將來給。金剛智三藏金剛界相傳唐土傳來給。仍善無畏與金剛智相謁給時。善無畏不聞金剛界名。金剛智不聞台藏名ユデэ。仍兩三藏互兩界習替給。然後兩界首尾故。兩界傳來源尋兩師相傳各別故。天台流二界各別血脈相承也。   次東寺流意。凡真言教龍猛大士開塔已後緣起。仍八祖相傳血脈名。大日金剛薩埵龍猛龍智乃至惠果弘法相傳。以之八祖相傳血脈名也。故一通血脈以兩部通用也。   尋雲。凡兩部者。胎界依大日經。金界依金剛頂經。兩部依經既各別也。何。以一通血脈兩部通用。故智證大師東寺血脈難雲。吳家行狀迷血脈(文)。謂意天台流真言海雲血脈為本。兩部各別血脈次第用。東寺吳殷兩部一通血脈用也。故智證大師東寺血脈破給也。   尋雲。智證大師依何義東寺血脈破給耶仰雲。天台流血脈兩部各別。東寺血脈一通。以兩界通用。以此等不審。入唐時法全和尚決。和尚義雲。圓仁闍梨以兩部各別血脈為正。海闍梨兩部一通血脈以為謬決。智證大師此義受吳家行狀迷於血脈破也。深可思之。   尋雲。東寺流如天台兩部各別血脈無之乎。仰雲。東寺流兩部各別血脈在之。所以靈山聽法血脈。宗叡相傳血脈。乃至靈嚴寺血脈。最初血脈兩部各別也。山家大師御相承一樣物歟。此等義以思之。震旦本朝兩部各別血脈以為正見。   尋雲。東寺流兩部各別血脈在之者。今何處在之乎。仰雲。高野山天野御經藏在之。加之高野大師進官中兩部各別血脈印信被出。此等其證也。   尋雲。天台流兩部一通血脈在之乎。仰雲。於祕密灌頂重位一通血脈放事在之。難雲。天台流一通血脈在之者。何強東寺流血脈破乎。仰雲。義雲。山門一通血脈與東寺一通血脈其義天地雲泥。其故山門一通血脈者。兩部三部不二冥合上祕密深義以一通。東寺血脈兩部各別初重血脈於何一致義有之乎。既合行重不及。何祕密深義在之乎。凡山門義兩部各別上不二蘇悉地立。此三部合行三部冥合顯(已上修得不二冥合)。此上瑜祇本有不二冥合在之。此上又祕密證者灌頂在之。此等皆一致冥合血脈也。此等深義為不亂。淺略重教相有儘兩部三部各別印信出也。此如教門超越祕密深義顯也。此等己證不出東寺流一通血脈用事甚淺也。山門流難申也。深可思之事也。   問。付海雲血脈。金界相傳。大日·金剛薩埵·妙吉祥·龍猛·龍智·金剛智·不空·惠果·惠則·法全·慈覺(已上)。台界相傳。大日·金剛手·掬多·善無畏·義澡·義真·法全·慈覺(已上)。問。何故台界除薩埵金剛界入妙吉祥乎。仰雲。金界妙吉祥入事。凡真言教意兩部共文殊示現也。如東寺流血脈者。一紙血脈以文殊不載。故大日智門一德缺。故海雲血脈以文殊金界到。其故三部大日中文殊以應身諸法體出。故真言教流傳悉是妙吉祥所作也。應身真言深可思合之。次台藏血脈除龍猛事。付之山門流相承種種習在之。所以有教門有實義。所謂台界金剛手者。是則大聖文殊也。龍猛大士者。又大聖文殊示現也。應跡方暫雖各別也。其實體論是一也。加之掬多者。或龍智或龍猛習事在之。五大院先德御釋分明也。其上掬多者。梵語也。此法護翻。此則悉地宮人通號也。此掬多以或龍猛雲。或善無畏雲。上通下通證者。顯體阿闍梨內證顯也。然故顯機顯應應跡八相佛。成佛國土成就眾生儀式調畢。劫國名號治定也。祕密內證大日如來越三世如來之日自性大覺內證開顯故。日時無。無依正。三世超過行者。自證顯也。鐵塔開雲真言教弘通為暫緣起也。故娑婆顯宗時分定相教張非也。故雖末代行者。也法界法門開顯。開塔義可在之。故法全和尚決雲。以一心芥子開法界扉(文)。若如此意南天鐵塔雲一遍執定。末代行者開塔義不可預。依何末代行者可令得益乎。凡真言意三世超過三世得益。無邊無中法界宮而遍於法界應用顯也。仍龍猛於南天鐵塔下開顯。善無畏於乾陀羅國金粟王塔下開顯。或北天竺石藏示。乃至弘法大師吾國於久米寺大塔感見。此等皆越三世如來之日內證顯也。別不越三世者豈三世益成乎。方所超過故於一切時一切處開悟得脫也。故於悉地宮人通號上冥下契。諸阿闍梨內證顯也。深可思之。   尋雲。天台流血脈付如金界次第。台界列血脈在之乎。仰雲。在之。所謂傳教大師御相承血脈。慈覺大師御血脈。智證大師血脈。五大院教時議列處血脈。皆是兩部經八祖相傳血脈也。此異義爭無之。已前所謂海雲血脈金界塔內相承。如東寺流無不審。台藏界血脈塔內塔外習。深祕相承在之。故金剛界血脈不同也。其義前如沙汰也(云云)。   尋雲。付鐵塔相承塔內塔外雲事。其相如何。仰雲。東寺流兩部俱塔內雲一義也。山門三義也。所謂兩部俱塔內(是一義)。台界塔外。金界塔內(是一義)。兩部俱塔外(是一義。已上三議)。   問。山門相承三義。其相如何。仰雲。第一兩部俱塔內者。凡真言教者。龍猛大士開鐵塔。已來。真言教緣起故。兩部俱塔內相承雲也。是如東寺義(云云)。   第二台界塔外·金界塔內者。於龍猛大士於南天鐵塔下大日五字明誦。於塔外虛空金子曼荼羅感見給。此台藏曼荼羅也。依之台界塔外相傳雲也。   次金界塔內者。咒白芥子鐵塔扉打開。入塔內金剛薩埵對金剛界十萬偈頌傳。此即塔內證據也。此義依金剛頂義決也。   第三兩部俱塔外者。凡南天鐵塔者。為真言教弘通龍猛大士現作處塔婆也。此塔婆遍法界妙理為顯示現也。故法界本有不顯妙理者。塔內塔外義不可有。故南天鐵塔外用利他流通表示也。故此塔外本地身塔八事為顯。兩部共塔外相承雲也。天台流習南天鐵塔滅後流通塔婆也。在世寶塔正宗塔婆也。故兩部共塔外相承談也。   尋雲。金界塔內台界塔外雲付。深義在之乎。仰雲。金界修生門為本故。大日薩埵次第相承事為本也。故塔內相承雲也。次胎界本有以為本故。師資相承不為本一義在之。故鐵塔相承外相傳意顯也。是尚教門義也。此外深祕相承在之。所謂金界智界故。心法了智以為本。故金界內識了智為本。故塔內相承雲也。   次台界色法五大法性以為其體。故塔外相承雲也。謂意色法外顯。塔外相承雲便有者歟。此義事相祕事也。不可口外也(云云)。   尋雲。南天鐵塔付幾種習在之乎。仰雲。種種習在之。所以一劫初在之。二龍猛現作一時化現塔婆也。三乾陀羅國金粟王起立塔婆也。付此三種甚深所表在之。所謂劫初塔婆者。本來不生本有塔婆也。故法身常住表也。次一時化現現作塔婆者。修性顯得塔婆也。此報身修得體顯也。次乾陀羅國金粟王塔婆者。外用利他應用應身應土色相顯也。故此三種自三身門表相也。深可思之。   尋雲。付大日經將來重重義在之。其相如何。仰雲。三本習在之。所謂一善無畏三藏將來大日經。二無行將來大日經。三勃嚕羅國石藏大日經。獼猴傳。已上三本不同在之。   尋雲。北天竺獼猴相傳大日經山門東寺共是不依用。其意如何。仰雲。凡大日經者。大日金剛薩埵三國相傳祕經也。何獼猴相傳雲可用之乎。故天台東寺俱不依用也(云云)。   尋雲。天台流意獼猴相傳始終不用歟。如何。仰雲。凡真言教意師資相承為本。獼猴傳一往不用也。然而再往習之時深祕相傳在之。所以大日經者。無邊無中法界宮三時越如來日○也。故三世越三世說。一切處離無所不至說也。若爾者。何限南天北天不遍哉。若此意。石藏即南天鐵塔也。又大日者法界開會曼荼羅也。何自性身雲嫌哉。十界皆成曼荼羅遍應法界大日差別身也。故天台流以獼猴相傳真實大日習也。譬如天台宗四教神僧傳雲。妙樂大師破之此語無憑釋。此天台內證天機秀窮給。故獼猴傳不可得雲意也。然而天台法花宗傳雲。受四教於神僧雲。此天台宗至極甚深大事也。此獼猴即是釋迦如來也。故靈山聽法雲獼猴對直受給事指也。仍傳記雲。神僧丈六現金身背負金光踴入林中雲。此即釋尊也。依之天台大師靈山一會儼然未散覺開給者也。其後朝林中見獼猿現在。依之獼猿傳雲也。非真言天台宗獼猴相傳以為祕事也。顯密一致習。深可思之。   又雲。唐土傳記雲。飛來峰者。靈鷲山艮角缺唐土天台山來。白猿乘同飛來。震旦天台山艮角缺日域叡山來。白猿乘同飛來也(已上取意)。此等儀式皆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內證為顯。飛來峰瑞相在之。是山王影現表示也。神通事。甚深相傳在之。深可思之。   問。何故山王影現相猿形現乎。仰雲。釋尊往因尋。五百猿王圓宗教法結緣繫屬給。其本時往因為顯猿形現給。其本說止觀中釋。加之密談抄中日吉大行事猿形現事雲。釋尊往昔猿形現一乘下種給。其本時往因為顯猿形現給也雲。 尋雲。以猿為神明垂跡證據在之乎。仰雲。五行大義序雲。無所擁滯故示申為神(文)。又雲。五行各有神。所以魂心魄意神如次五行精神也(文)(已上取意)。謂意五行者五臟也。即是五智如來也。第五腎藏北方成所作智釋迦也。此釋尊神體應現給時顯神也。所以木(肝魂)火(心心)土(脾魄)金(肺意)水(腎神)以此五行宛五智時。釋尊第五神宛也。故五行大義序示申為神釋此意也。凡猿者。地與虛空自在得者也。故無所擁滯釋也。又人體畜獸也。凡畜生者。以愚癡為體。人者以了別智慧為本。法性智體也。無明無智體也。今獼猴畜生形人體兼。此則無明無體全依法性法性無體全依無明意顯也。又猿者。地居虛空自在也。地者。台藏因曼荼羅也。虛空者。金界果曼荼羅也。此於二界得自在。台金因果不二冥合事顯也。以此等義顯密二教緣起出猿也。深可思之。   問。何故獼猴相傳必北天乎仰雲。智證大師雜記雲。南天鐵塔者。表釋迦即大日。北天石藏者。表大日即釋迦(已上取意)。謂意南天鐵塔者。龍猛大士大日所說經王緣起。此大日為本故。本地身為面也。次北天者。釋尊北方羯磨事業尊故。變化身為面。於石藏緣起也。顯宗周遍法界談。密宗無所不至遍照法界名。此意何處非法界宮。何處非密嚴國土。此等義勢為顯。北天竺於石藏大日經緣起也。深可思之。   仰雲。凡鐵塔者。有教門有實義。所以教門時譬塔八也。實義時當體塔八也。此事祕經門時於第三重其沙汰在之。如此義遍於法界塔婆故。剎剎塵塵皆鐵塔也。故八祖相傳經王流傳處。即是開塔時分也。次獼猴相傳事。又天台天師神僧授與事。此等皆其表示也顯密且雖異其深義一致也。深可思之。   尋雲。於本朝鐵塔相承義在之乎。仰雲。天竺震旦日本事。今一重深祕在之。其故吾國雖為神國大日本國故。國土成立表示雲。神道影現雲。悉是真言祕教深祕也。所以皇太神宮者。內宮外宮兩部大日開塔義。又大神宮表相也。所謂素盞鳴尊天下惡事作時。天照大神暗成天巖戶閉籠給。六合常暗成天下暗。其時天安河邊舞ロЮЪぶ巖戶開ЙЁ時。手力男尊與天津兒屋根尊巖戶左右立扉引開。其時天照太神御貌光法界照。其時八萬神達御貌白ンяг。ヤь面白чЬ被申Уэンэ。其ыэЁЪ面白言緣起(已上)。日本記意也(取意)。義雲。凡鐵塔者。法界塔婆表示也。所以以吾國為本。天照天神者。遍照尊也。依之國常立尊天宮御坐此下無國哉。天逆鋒下大海最底Дヱэ玉Ё時。оヵДワД③эЪ大日印文ヤэ。此則三輪金光也。國成立表示開塔義也。神道降臨表示開塔義也。所以天安河者。梵天也。八萬神達者。八萬諸天也。又曼荼羅聖眾也。庭火燒者。諸權教小乘智光也。開塔光者。諸法實相平等大會智光也。以二神扉開者。定慧力以法界扉開也。八萬諸天舞ロЮШ者。前三教調熟調養方便指也。天照太神以身光法界遍照事。法花平等大會十界皆成妙理表也。已上顯意。   次密宗意雲者。付之又有教門有實義。先教門者譬喻鐵塔也。所謂釋尊鐵輪王種出成正覺給故。鐵塔開祕密教弘通習也。   次實義雲者。煩惱之墨業以為鐵塔。自性清淨白善以為內證佛性。此理開悟以鐵塔開名也。此則人人皆閉塔義。甚深甚深。口傳(云云)。   尋雲。付太神宮開塔義在之乎。仰雲。在之。高間原者。梵天也。高倉巖屋也。即是鐵塔也。此巖屋天照太神閉籠給也。凡日本記所云天巖屋者。此事雲也。上所云八萬神達此處於舞ロЮЪ玉Ё也。口傳(云云)。已上付神道習事也(云云)。   尋雲。於本朝鐵塔相傳義在之乎。仰雲。在之。所以善無畏三藏養老年中。大日經梵本七卷持來。佛舍利七粒大和國久米寺大塔心柱納畢。未來記雲。今二百餘歲ヤЪ大乘菩薩來此經弘通雲。仍弘法大師此塔開大日經弘通。   次傳教大師吾山開顯密教法引通。此則開塔義也。傳文雲。上宮太子推古天皇御宇。奈良裡行ЁЪ觀見四方雲。現東嶽於寶幢。現中天於王氣。今有二百餘歲在大乘菩薩弘於一乘教。在一聖皇開於萬乘道已上。   聖賢遺訓無違。傳教大師開吾山弘通一乘教法。桓武皇帝開平安城立萬乘道。東嶽寶幢者。雙輪塔也。凡此雙輪幢者。寶幢也。故以西塔號寶幢院。所以諸佛說法砌必現寶幢也。故今雙輪幢下釋尊正覺金剛坐也。故釋迦轉法輪處名也。仍西塔釋迦堂釋迦轉輪院號也。凡夫肉眼前此寶幢不見。諸天聖眾感見聖者說法砌必寶幢現也。然而末世凡夫此寶幢不見故。傳教大師一切眾生此寶幢為令出雙輪樘起立也。凡雙輪樘者。中央金山安玉и也。此塔婆拜見時。顯宗釋尊出世值密教開塔儀式在之。故生身佛值開悟得脫功能在之。仰可信者也。口傳(云云)。又雲。如此顯密深義覺了時諸佛出世。開塔義在之。是不出時諸佛入滅。開塔時分也。又此義覺了神明威光增。是不信時冥眾止化道給。能能可令信知者也(云云)。   次中央氣現雲者。白傘蓋也。聖者所居必傘蓋有也。諸佛說法砌寶幢現如。諸天聖眾必知見給也(云云)。又傳教大師出世法王也。桓武帝世王也。真俗和合佛法弘通。故五大院御釋雲。傳教大師靈山聽眾。桓武皇帝一會同聞也。利生之道秀於周文。化物之功高於權武(文)。凡佛法弘通興法也。故如來八相成道聖眾悉神生上天。又神中夜下王宮生給。真詞法王俗詞世王助依。設雖權者也佛法歸依無機緣所弘通義不葉也。如影隨形結緣繫屬成熟說時至諸佛出世成道給也。以之開塔時分習也。聖者知見前法界本有塔婆時時剋剋開塔義在之。無明醫眼未開時皆是閉塔時分也(云云)。   問。何故佛法相承次第必名血脈乎。仰雲。此世俗言語借出世法道名。所以高野大師釋雲。借世間淺名顯出世深號文。此世俗義文祖脈譜得其家業續如。出世法義亦復如是。佛家生在佛種子受。佛法宗菩薩相續也。故天台釋雲。菩薩者紹續義也(文)。謂意菩薩者諸佛化道相續化物利生義令不絕。以之為紹續。此則血脈相承義也。   凡付血脈顯密習在之。先顯宗意雲者。如來長者以慈父。窮子以為其子。跡門意覆講法花會座於一乘種子下。以之父子天性定習也。   次本門意久遠下種王城得脫等雲。最初成道時。一乘父子天性取也。是皆佛家生在佛子號得也。今日釋尊正覺時。父子相見家業損也。一代教法鹿苑證果Уф調熟調養經法花入實。如來長者家業損儀式也。故於法花開會說預時。無上寶取不求自得領解也。是則顯宗血脈相承次第也。   次密教意灌頂儀式以血脈相承事相習也。所謂不生空智以煩惱之故菩提燒●字。智水以灰炭●字上灑。佛家生在佛果芽莖生。無漏滿德圓滿滿足佛界家業相續。此則佛果化月三世無絕。以之血脈相承習也(已上教相所談也)   次深祕相承雲者。凡真言教意即事而真所談故。自性本有血脈相承在之。所以佛眼金輪陰陽以為父母佛性種子養育。佛果依身成就。是併血脈相承義也。依之雖為末代凡夫。灌頂壇趣祕密職位至。此併龍猛大士鐵塔開金薩受給如。人人皆大日金剛薩埵值直血脈受儀式也(已上深祕)。   次祕密壇五位灌頂儀式在之。口傳(云云)。   問。付血脈幾數不同在之乎仰雲。緣起門血脈與祕密門血脈兩種不同在之。所以緣起門者。初自大日金剛薩埵展轉相承至我等。此教法相承面為令知師資名字。書列計也。譬如顯宗血脈時教相血脈雲。   次祕密門血脈者。祖祖傳來方不取也。直值金薩相承方取也。此直授血脈名也。此時已前師資相承名字不列也。只今傳受師資名字計書也。就之又重重相承在之。所以真言教三世超過說日時不置。故傳受年月師名字等。不書事在之。此東寺法性塔印信號也。山門三卒都婆印信名也。凡教門時血脈相承次第依祕密終極法位至。深祕時祕密元意窮了諸深法離。只血脈計落居也。其故師資傳來血脈源大日金剛薩埵極。此金薩開塔法門緣起。此法性塔又大日如來全體也。又是鐵塔也。此鐵塔本源尋行者己心歸。此己心法界塔婆也。法界者。攝無外能所中道離。法界獨一大我也。此前己心血脈外相承者無之。故天台流至極甚深血脈相承重至血脈外無法門習也。口傳(云云)。   又雲。天台流真言薄墨許可白紙印信手番祕曲也。薄墨許可者。佛頂流祕處大事也。白紙印信者。法曼院大事也。殊毘沙門堂邊祕藏事也。更可尋。口傳(云云)。   尋雲。法門相承次第可名。何故強血脈相承名之乎。仰雲。如已前雲。付顯密脈譜由緒在之。所謂顯宗意如來長者以為慈父。窮子以為孝子。故經雲。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文)。天台釋雲。悉是吾子者。佛性同故(文)。加之經雲。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文)。又以文殊諸佛法王子名。謂意佛家生在佛法化生故也。此則今日鹿苑證果Уф如來長者家業領事。佛法脈譜得故也。或又付日吉山王山家大師釋雲。大比叡者。名法宿大菩薩(妙法)小比叡者。名花臺菩薩(蓮花)聖真子者。從佛戶生從法化生。即是經也。雲已上妙法蓮花首題五字以名山王三聖也。首題三觀事在之。妙法者智也。心法也。蓮花者境也。色法也。經者不二也。即是口業也。三密相應三諦三觀妙理成。以之山王三聖也。所謂妙法境智出生故。名聖真子也。是從法化生處真子故。佛法家業受故。聖真子以血脈相承手本也。   次密教意不爾。自性法身以為本。故十界當體以遍照尊也。就中。真言大日者。神明以本習也。其神明本所日域以為本也。所以取神明以天照太神為本。此神明以大日奉習也。故笛糸要記雲。國名大日本國。神名天照太神。祖師名遍照金剛故。以我國名密嚴國土(已上取意)。三寶輔行記雲。日洛感池之水出於扶桑之路雖號日本(文)。又弘法大師釋雲。大日應跡釋迦成道神事佛事併此道理。此等釋意以神明本地身。西天應跡諸佛菩薩皆是變化身也。故大日應跡釋迦成道釋也。加之覺大師御釋以吾國如來利生本國釋給也。加之日本記中雲。豐葦原中津國。又名曰大日靈貴國(文)。此等皆以吾國大日本國名也(云云)。凡三國相承國土緣起見。天竺或梵王下諸有情界生。文字言句出生。梵王所製故梵字號也。或又光音天來下有情界出生世界國土成立也(云云)。次震旦世次樣見。劫初盤古王出現法界總體示。所以頭須彌山成。兩目日月成。兩手兩足四州成。腹成大海。四友血脈江河成等。   又一說雲。世界成立最初雲。三皇五帝等雲。此等義勢付人王初雲。三皇者。天皇子(日本天神七代當ю)。次地皇子者(日本地神五代當ю)。人皇子者(日本人王當也)。已上三皇也。此次十四代人王立也。次吾國世次樣雲。天照太神魔王神璽得吾國來下。神道本源成玉и。所以最初天照太神一神天降御坐一切眾生出生。故遍照尊本源我等眾生出生也。故神明血脈受吾國眾生生在也。故神詫雲。他國吾國。他人吾人云。謂意日本一州眾生皆神明御子也。仍一子慈悲垂御坐。依之他人吾人神詫也。凡三國相承相貌習。以日本為本。其故以神明為大日。以一切眾生為補處弟子。自性法身內證顯。本覺顯照大日成故。父子天性定法王家業領事。實以日本為本也。血脈相承義餘國異者歟。   問。龍猛開塔時何必以白芥子塔扉開乎。仰雲白芥子者。辟鬼咒三昧耶也。所謂白芥子有二種。甘味是荼也。辛味白芥子辟鬼功能在之。此開塔時辛味白芥子用也。其故辛味者。肺藏本味也。肺藏者。西方風大也。凡西方者。妙觀察智證菩提智體也。此菩提心智慧以本有理藏開也。所以白芥子者。菩提心體也。七粒者。七覺分也。又南方第七識分不二平等以為體。平等大會寶塔扉。本覺顯照菩提心以可開。故白芥子七粒以扉開表示也。又白芥子者。西方風大我等風指也。所以法花開塔相雲以右指開七寶塔戶(文)。此則右手以風指塔扉開玉也。此則白芥子義也。凡白色者。西方金色也。故白芥子名也。又西方金方。金必摧破功能在之。此則斷惑義也。故西方彌陀智惠斷疑生信名此故也(云云)。   問。龍猛開塔相如何。仰雲。南天竺鐵塔在之。劫初以來不開之也。然楞伽經大惠菩薩如來內證境界問時如來答雲。我菩提內證智妄覺非境界雲我滅後六百年於南天竺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此大德如來內證境界可說。然龍樹菩薩大日經六卷習傳雲Ьх。未知行法念誦作法。故於鐵塔下諸佛加被諸行法次第思惟處。空中金色文字現供養法次弟在之。龍樹此文字寫。即大日經第七卷是也。故台藏於塔外相傳之。塔中相傳無證據也。而白芥子七粒以塔扉打開。見之守護天眾此瞋。汝罪障深。故此塔內不可入(云云)。仍七日懺悔修塔中入。金剛薩埵光明赫奕坐。前金剛頂經十萬偈頌。故於金剛界者。於塔外受之。於塔中者。重受雲也。但於塔外金界受事分明證據無之歟。然而如來滅後鐵塔未開已前金剛薩埵真言弘見事。若爾者。金剛界弘給ンюロЬ(云云)。   私雲。或雲。若爾者。金剛薩埵龍猛可次第歟。如何。東寺流鐵塔未開已前真言不弘雲。兩部共塔中相傳雲也。此義義釋違。又此等說違故。不用之。山門台藏塔外相傳雲事分明事也。金剛於塔外習之。塔中重受雲也。已前於塔外金界習雲事別證據不依也。善無畏三藏口傳來也(云云)。又雲。於塔內台界相傳雲義金界超智明阿字用也。此則台金一致意也。若爾者。金界必台具。台界必金具也。理智相資意也。深可思之(云云)。   溪嵐拾葉集。   血脈事。   御本雲。   建武五年(戊寅)三月十六日於江州姨綺屋山阿彌陀寺迎接院談之   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於時長享三年(巳酉)六月十日日為令法久住利益人天供養父母。奉仕師長於鞍馬寺月性房。●●慶義(春秋)。   貞和五年(巳丑)十月二十日於江州靈山寺密嚴院賜御本書寫畢。   天台沙門懷譽記之。   永享十一年八月二十七日於阿彌陀寺西谷中學道。為弘通結緣令寫(云云)。   玄覺。   應仁元年(丁亥)六月二十四日於山門楞嚴院飯室谷千手房為興隆佛法令書寫訖。穴太末塵英有。   於時大永七年(丁亥)十月二十七日於同院聞安樂谷書之覺真。   享祿二年(己亥)十月二十三日常州中郡莊小垣鄉而令書損訖宋舜。   天文拾陸年(丁未)三月二十六日池龜鄉而令摸寫訖佛子豪圓之。   元祿十五年(壬申)中五月二十日。   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一。天台流三率都婆印信事。   一。龍猛與不智為兄弟事。   一。手圖印信事。   一。印信事。   一。許可祕印事。   一。真言血脈不同事。   一。台藏界龍猛有無事。   一。梵本多羅葉印信事。   一。善無畏三藏入滅事。   一。三寶院帳代事。   一。東寺流同葉不同葉血脈事。   一。不空三藏還西天事。   一。八祖相傳山門流有無事。   一。不空三藏震旦梵事。   一。不空三藏依學宗事。   一。善無畏依學宗事。 溪嵐拾葉集。   諸家印信不同事。私苗。   一。天台流三率都婆印信事。山門流三塔印信者。三部三摩耶也。無邊無中法界總體年月日名字等不書也。東寺流法性塔印信雲是也。東寺有不第三重印信雲也。山門祕密離作業印雲也。法無作許可雲是事也。甚深甚深。不可有外見也(云云)又白紙印信雲事。付此塔圖印信習事也。薄墨印信白紙許可等可思合之(云云)。   一。手圖印信事。口雲。凡印信印可決定義也。印文者。手印以為最上也。諸作業者。皆以手為根元也。故名振多摩尼珠也。仍世間無改動事。推手印雲也。而間真言教最後耳語印信手圖印信放也。甚深義也。問雲。手圖印信相承如何答。慈覺大師八祖中全雅阿闍梨相承也。當流隨分祕事也。諸印信等皆畢後最後可授者乎。又雲。此印信口傳依正萬法皆以此手圖習盡也。以之為大事也(云云)。   一。印信事。師雲。三昧流二通也。蘇悉地印信別無之。胎印信及蘇悉地(云云)。又雲。三昧阿闍梨三戒隨要記台金共一日讀之。仍時刻久ロэワ(云云)。   師雲。許可台八字再行位印明授之給。件印明三身印明許可可授之也。許可有二種。持明傳法也。   一。許可祕印事。問。許可密印行法之時必可結誦加之歟。師師二說也。如此密印必不可結加之。更畢入三衣箱可隨身也。開箱底雲事自是起。一說雲。必可結加之也(云云)。   一。真言血脈不同事。師雲。山門相承意據兩部共塔內者。以一時化現鐵塔為本。故淺略義也。兩部共塔外大日者。超三時不思義之因出世無邊無中法界宮也。何就化現他受用門塔。必可得相承也。故兩部共塔外也。深祕深祕。金界塔內。台界塔外。海雲阿闍梨相承也。是淺略深祕相兼。尋雲。何台界不列龍猛。又金界列妙吉祥乎。義雲。真言相承異常途也。覺大師御相承中兩部共龍猛相承在之。前唐院等教時諍論被載之歟。何致疑乎。但今就海雲相承出一義也。妙吉祥就金界事相大事在之。難雲。何必海雲可用之乎。列龍猛本可用。如何。義雲。是有甚深子細。其故金界相承暫任不空義釋等也。仍化現為本也。台界法界宮相承龍智直受金薩無畏過。是殊顯深義也。若如金界龍猛龍智列之者。龍智直受深義。不可顯也。乃至我等皆此義也。依之山家相承直大日授無畏(云云)。此文顯此義也。塔外相承意據尤顯也。ДЪ此時龍猛只金薩大日也。殊勝殊勝。難雲。若爾何以金不顯此義乎。義雲。二故。一不空義決意也。二山門台界本有曼荼羅習故。殊就此界顯此義。金界修生曼荼羅Юяг且化現為本也。此義下知致難不便不便。此義相攝可有祕藏。隨分大事也。   一。胎藏界龍猛有無事。一義雲。菩提院二品親王覺雲仰雲。當流御相承事在之。所謂達摩掬多者。此雲法護凡悉地宮人道號(云云)。若爾不限一人名號亙諸人歟。故五大院釋掬多者龍智雲。又龍猛可雲也。分明證據ヤэ。可尋之。掬多即龍猛故。台界龍樹有習也。口傳(云云)。   一。梵本多羅葉印信事。師雲。梵本印信者。塔圖印信也。東寺以此印信兩部相承印信Зю也。此印信見。山門相承三部塔圖印信中金界印信也。或又蘇悉地印信歟(云云)。   東寺蘇悉地不傳故此事不知歟。又義雲。此塔圖下三玄明。印無之。可知。蘇悉地塔圖也雲事。三玄者。須彌大海等印明也。能能可思之。又雲。天台流三部塔圖印信。東寺一ン塔圖以兩部印信Йэ。可分明事也。   尋雲。東寺流多羅葉梵本印信事。如何。答。梵本印信者。八祖相傳塔圖印信是也。弘法大師御筆也。三寶院相承外他流不散在印信也。離作業塔圖印信雲是也。但當世諸流相承之來印信。大門法印信梵本印信非。梵本印信愚僧相承之其為體。天台流三部塔圖印信中金界塔圖相似。隨分大事也。祕曲也。不傳受者。不可知事也。此塔圖者。大日如來自手被圖印信也。其不動ЁЪ寫來也。口傳ヤьЗ。不可知事也(云云)。   三寶院帳代事。示雲○(云云)。   私雲。此以下皆真言血脈相承見聞在之。仍略之。可見彼抄(云云)。   元祿十五年壬申六月十七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穴太)。   真言血脈相承見聞.   問。山門相承之血脈塔內塔外以何為本乎。示雲。山門相承之意據兩部共塔內雲事。以一時化現鐵塔為本故。淺略之義也。兩部共塔內大日如來雲者。越三種不思議之日無邊無中法界宮出世也。依付化現他受用門塔必可得相承乎。故兩部共塔外也習也。是深祕之義也。次金剛界塔內。胎界塔外雲事海雲阿闍梨相承義也。是淺略深祕相兼。次胎界顯色法周遍意。故於塔外傳之。金界心法智體故於塔內相承之也。此即色法外顯內心內居雲意也。可祕可祕。   問。塔內塔外相承付幾義有之乎。示雲。付之有三種習。一兩部共塔內。淺略也。第二胎藏塔外。金剛塔內。深祕之義。第三重兩部共塔外。山門深義。兩流之己證。祕祕中也尋雲。何故兩部共以塔外為深祕乎。示雲。凡南天鐵塔者。為真言教緣起一時化現塔婆也。故天台相承意南天鐵塔習盡在世寶塔顯。在世寶塔習盡顯多寶三密。多寶三密習盡釋迦三密顯。釋迦三密習盡顯己心寶塔。譬如天台宗觀心時。己心寶塔顯芝居多寶佛等雲。口傳(云云)。尋雲。何故胎藏界不列。又金剛界列妙吉祥乎。示雲。真言相承異常途也。覺大師御相承中兩部共龍猛相承有之。教時諍論被載之。海雲相承付出一義計也。加之妙吉祥付金剛界事相大事有之故也。   難雲。何必用海雲相承乎。列龍猛本可用乎。示雲。是有深深子細。其故金剛界相承且不空義決等任也。以化現為本也。台界法界宮相承相多龍智直受金薩無失。是殊顯其義。若如金界龍猛龍智列者。龍智直受深義。不可顯也。乃至我等迄皆有此義故也。依之山家御相承。直大日授無畏(云云)。是又顯此義也。塔外相承意據尤顯。ДЪ此時龍猛只金剛薩埵大日也。殊勝(云云)。難雲。若爾者。何以金界不顯此義乎示雲。二故有之。一不空義決意也。二山門相承意台界本有曼荼羅習故。殊付台界顯此義也。金界修生曼荼羅且化現為本也。不知此義致難破。不便不便。相構祕藏Злワ也。隨分一大事也。   問。台藏界有龍猛證據。如何。示雲。法曼流相承義雲。胎藏界龍猛有之。所謂達磨掬多雲者。是雲法護。凡悉地宮人通號也。若爾者。不限一人有諸師歟。故五大院釋雲。掬多者龍智(云云)。又悉地宮通號故龍猛可雲也。依之掬多即龍猛。胎藏界有龍智習也(云云)。問。於山門相承兩部共八祖相承有之乎。示雲。凡八祖相傳東寺流有習。然而山門有之。所謂山家等將來血脈八祖相傳次第也。其以一紙血脈兩部共相承也。一義雲。東寺流又兩部各別印信有之。智證相承造玄血脈後入唐僧正宗叡傳之。是東寺流相承內內祕藏也(云云)。尋雲。東寺流同葉不同葉血脈雲事。其相如何。一義雲。同葉者。兩部共塔中相承也。不同葉者。兩部各別血脈也。所以根本弘法大師御血脈如天台兩部各別也ンэ。然小野仁海僧正自天野御經藏兩部一致血脈取出令流布。今金界為本是也(云云)。尋雲。何故同葉雲乎。示雲。同葉者。中臺八葉相承雲義也。意天台戒宗相承時。人人悉位同大覺位雲。皆塔中相承如談。口傳(云云)。問。梵本多離作業印信雲事。其相如何。示雲。梵本印信者。塔圖印信雲是也。東寺流以此印信兩部相承印信習也。此印信相見。山門相承三部塔圖印信中金剛印信許也。故東寺流不傳蘇悉地雲事。以是為證據也。其故此塔圖下有三玄明。印無之。故蘇悉地委不相承。山門流三部相承委細也習也。東寺流以一箇塔圖為兩部印信。不委細難也。尋雲。東寺流梵本印信雲事。其相如何。示雲。梵本印信者。八祖相傳塔圖印信是也。是八祖相傳弘法大師相承給。三寶院相承外未散在他家印信也。離相業塔圖之印信。雲物是也。當世諸流相承印信大門徒印信非梵本印信。其為體天台流三部塔圖印信中金界塔圖相似。依之山門難雲。東寺流只傳金界不傳胎界雲是等義勢也。當流獨在之。此塔圖者。大日如來手自所圖給印信也。其不當傳來處也。隨分大事祕藏事也。不傳受者。不知之。不可口外。穴賢穴賢。尋雲。三寶院張替印信雲事。如何。示雲。相應灌頂第三度。大門徒印信嫡流梵本印信兩種有之。所以相應灌頂有三種重雲者。第一一心灌頂。第二至極灌頂。第三無相灌頂也。此時嫡流相承授梵本印信。大門徒授別塔圖印信。故張替印信名也(云云)。問。今鐵塔性得修得中何乎示雲。於今鐵塔種種習在之。一鐵塔自劫初有之。是約本有。故起滅邊際無之。表法身常住故約性得也。二為真言教緣起一時化現塔婆也。是約修生門故修得塔婆也。是顯報身內證。三金栗王起立塔婆。約應化身也。已上三種塔婆三種悉地表示三部大日所證顯也。尋雲。北天竺勃嚕羅國石藏相承事。上三種塔婆同異如何。三井相承。示雲。時石藏相傳事(義釋)。大日經序雖破之。付之深祕習在之。所以三井相承習之。諸佛境界經佛話經同本異譯也。金剛薩埵所譯南天鐵塔納之。是名諸佛境界經。文殊室利所譯今北山石藏納之。是則獼猴相傳是也。唯佛與佛境界故。名諸佛境界經。佛與佛談話故。名佛話經。名字且雖各別其意一致也。南天北天不同其理是一也。鐵塔相承。是釋迦即表大日事。北天獼猴相傳。是表即大日釋迦事。南天灌頂智方故。大日自證習。北天是羯磨事業方故。顯釋迦自證也。同葉印信事。可深思合之也(云云)。凡獼猴相傳天台宗觀心相傳之時。神僧授與四教雲事有之。顯密一致習於是有深甚口傳。更問(云云)。問。不空三藏還西天事有何故乎。示雲。付之有二義。一不空還西天奉值祖師龍智。重受前所受法給也。弘法大師此相傳法傳來前受廣澤流授。重受法小野流相承習也。一善無畏金剛智互成師資。金剛智雲。胎藏界不聞其名。無畏雲。金剛界不聞其名。依互成師資傳受給也。不空還西天重受故。小野理性院流印信雲。胎藏第一度(無前受故)。金界第二度(有前受故)。可見彼印信也(云云)。又一義雲。胎藏界第二度(受無畏又重受故)。金界第二度(前受故)。第一度(前受故無量受)故無是等義勢。可尋之也(云云)。已上東寺流義勢(云云)。   一。不空三藏依學宗事。示雲。不空元習學三論宗。三論宗又以畢竟空智門為本。故金界智門為本有便。仍多釋義等依金界作給。弘法大師又三論宗依學祖師也。故不空釋義為本。以金界為依憑也。   一。善無畏三藏依學宗事。示雲。無畏三藏元天台宗學者也。故多以法花文義釋等引用給。大日經與法花經其意一致故歟。渡日本給(云云)。或雲。還天竺給(云云)。或雲。弘唐土入滅給(云云)。聖者相機見不同(云云)。久米寺塔心柱大日經七卷被納。弘法大師感得之(云云)。   一。善無畏三藏於何處入滅乎。相傳雲。付之有三義。一還於西天。二於唐土入滅。三於本朝入滅(云云)。故上總國佐野雲處御墳墓有之。又雲。法曼院息心鈔(百卷抄也)中善無畏三藏我朝來至有無問答有之。可見彼(云云)。尋雲。何故有三說不同乎。示雲。得法性身聖者。起滅邊際自在也。自在所欲生故。遍應法界益同時俱時示現給也。譬達摩大師三國入滅相示雲лЬх。真實不入滅。還西天。覺大師亦復如是(云云)。尋雲。達磨掬多者。法護三藏事歟。如何示雲。各別人也。掬多於三人不同有之。一掬多三藏。是止觀所列第五祖師是也。二達摩掬多。是法護三藏事也。法花譯者是也。三達摩掬多。真言祖師是也。上如沙汰悉地宮人通號。故亙諸師也。五大院掬多者龍智也釋給雲лЬх。上通下通也。所以於南天鐵塔下法界曼荼羅如感見。可指龍猛。於北天竺金栗王塔印如感見可指善無畏。依之以大日三種靈寶東寺山門三井傳之。所謂東寺北天竺乾陀羅國大日袈裟傳來。三井大日寶冠傳來。常義大日金剛薩埵授灌頂給時三種靈寶八祖相傳我朝傳來習也。然而真實善無畏三藏御道具等也。既北天竺乾陀羅國大日雲可知善無畏靈寶也雲事。准之可知。掬多者。即亙善無畏等也(云云)。問。大日授金剛薩埵給灌頂相如何。示雲。金剛薩埵者。大日補處也。金剛薩埵即普賢菩薩也。普賢猶是因分菩薩故。於法界神變所變不同有之。凡大日者。法界異名故此果上大日覺位為全居。金剛授灌頂給也。其相貌雲金剛當體。即法界全體也。開示。玉и也。是非能變所變。故釋謂覺自心從已來不生即是成佛而實無覺不成也釋此意也。此自性法身當體灌頂曾非作法受得也(云云)。尋雲。凡真言教以授職事業為本。如上義Юьг只理觀法門也。如何。示雲。理觀法門似雲非意地觀法許。法然自覺事業灌頂有故。作法授得習也。祕密證者。灌頂授職。真實灌頂事業也。口傳(云云)。尋雲。法然自覺灌頂作法如何。示雲。佛佛相承灌頂職有之。瑜伽相應事業。可思之(云云)。私雲。天台流相承義雲。唯密不授。唯顯不授(云云)證者見前可談之(云云)。斷無明證中道人所修故也(云云)。 問。真言血脈相承次第幾有之乎。示雲。一東寺天台兩流不同也(云云)。傳教慈覺血脈不同在之。又付慈覺大師相承不同有之(云云)。尋雲。先傳教大師相承付血脈相貌如何。示雲。內證血脈譜雲。   一。胎藏。大日如來·善無畏·一行·義林。   二金界。大日如來·金剛薩埵·龍猛·龍智·金剛智·不空·順曉·最澄。   三。雜曼陀羅。大牟尼尊·天竺菩提流支·阿地瞿多·大唐明州江祕·開元寺靈光·國清寺惟象·日本最澄。已上。   問。覺大師印信血脈相承次第如何。示雲。胎藏界相承依善無畏三藏說。   大日·如來·金剛手·掬多·善無畏·玄超·惠果(義操)·義真·慈覺。   金剛界血脈相承依龍智說。   大日如來·金剛薩埵·妙吉祥·龍猛·龍智·金剛智·不空·惠果·惠則·元征·慈覺。   蘇悉地血脈相承曰。   一。教時諍論雲。五大院釋雲。一胎藏界。大日如來·金剛薩埵·龍樹·龍智·金剛智·善無畏。不空·一行·惠朗·惠則·義操·義真·法全·圓仁。   二。金剛界。大日如來·薩埵·龍樹·龍智·金剛智·不空·善無畏·一行·惠朗·惠果·惠則·義操·義真·全雅·圓仁。   三。蘇悉地相承。海會別記雲。   一。胎界。大日如來·妙吉祥·龍猛·掬多·無畏。   一。金界。大日如來·薩埵·文殊·龍猛·龍智·金剛智。已上。   菩提心義海雲阿闍梨金剛界相承。   大日如來付金剛手。金剛手付妙吉祥。妙吉祥付龍猛龍猛付龍智。龍智付金剛智。金剛智付不空智。不空智付善無畏(取意)。   已上天台流真言不同此意也。智證流真言天台同之。但惠果相承次第少有不同歟(云云)。   次東寺真言附法相承次第事。 T76067201.gif   以上東寺流相承如此。   問。天台東寺兩流相承次第以何可為本乎。示雲。東寺弘法大師將來印信次第以為正相傳。天台相承次第誤雲也。天台以慈覺大師相承次第為正。東寺相承次第誤雲也。依之智證大師東寺血脈吳殷誤也破給。仍以天台印信次第可為正也(云云)。   尋雲。以何得心。必以天台血脈正。東寺血脈以誤屬雲事。天台此事始非不審。上古諍論也。弘法大師孫弟安祥寺僧都真紹口(云云)。私雲。此下五六丁計密血脈帖全同也。仍今略之。可見彼帖下也。亦未再治本故繁重書之給歟(云云)。以後日校合有。前後七八丁一向同事也。可彼見(云云)。   問。何故以獼山王使者乎。示雲。總一切諸神以山王為本也。所以魂志魄意神五加次肝肺腎髀心五藏相配時神心藏也。今神者。以山王可為本也。五藏中心藏王也。是諸神王五藏王相對。以獼為使者事表智門。故神字申作Зю也。篇福字ЁУюг圓義也。神者福智二門也。獼(申)智福福也。又山王義也。示者定故山也。申智故王也。山王二字真貴事也又雲。無動寺阿闍梨雲人有之。引五一行大儀序作山王祕決。   彼序雲(菅原。在茂檢之)。神者申也。清虛之氣也。無所擁滯故曰神(云云)。猴畜獸兼人體。人體畜生也。地居翹虛空。天地定惠二福智二門也。山王定惠德顯為以獼為使者也。   一。顯密教主習事。顯教教主釋尊密教教主。以神明為本也。凡顯宗意斷迷開悟始覺修顯以為本。故以始覺正覺釋迦為本教主。祕密自性本有覺體以為本。故一切眾生精量以神明教主Зю也。示雲。神明中以皇太神宮大日遍照尊習也。五大院釋雲。於天照社者。為大日應現神明。於日吉社者。為釋迦應現明神。顯密且雖異一致遙具神明也。故以日吉大宮伊勢太神宮垂跡習也。   問。以日吉天照太神雲證據如何。太神宮緣起雲。志賀郡一柱。賀茂河原一柱雲意天照太神皇子遣兩處垂跡坐事雲也。故知。日吉賀茂一體也。   一。神明開會之事。知信山王決雲。開三種諸神。會一實山王(云云)。意我朝應化諸神者。皆爾前和光權神也。故各各守權宗神道也。山王一乘守護神明也。以山王諸神開會習也。凡一代化儀集十方分身諸佛釋迦分身也。四味三教諸經法花一乘方便也。一乘擁護神明日吉山王是也。諸神本地釋迦大宮權現本地也。雲神明雲教主法。以我山習本也。垂跡獼猴又靈山金毘羅神也。勃嚕羅國石藏獼以顯密一致義。可思之。   溪嵐拾葉集。天台沙門光宗記。 溪嵐拾葉集。   真言血脈。延慶二年十月晦日已時始之。興圓問。真言血脈相承次第如何。答。有多種不同(云云)。一東寺天台流不同(云云)。一傳教慈覺兩大師血脈印信。不同在之。一於覺大師相傳又有不同(云云)。先傳教大師相承次第者。內證血脈譜(云云)。一胎藏大日如來·善無畏·一行·義林。二金界大日如來·金剛薩埵·龍樹·龍智·金剛智·不空·順曉·最澄。三雜曼陀羅大牟尼尊·天竺菩提流志·阿地瞿多·大唐明州江祕開元寺靈光·國清寺惟象·日本最澄。已上。   次覺大師印信血脈相承次第。胎藏界相承(依善無畏三藏記)。大日如來金剛手·掬多·善無畏·玄超·惠果·義操·義真·慈覺。金剛界血脈相承次第(依龍智說)大日如來·金剛薩埵·妙吉祥·龍猛·龍智·金剛智·不空·惠果·惠則·元政·慈覺。   蘇悉地血脈相承次第。又教時義諍論雲。五大院釋。慈覺大師印信(三通)。   一。胎藏界。大日如來·金剛薩埵·龍樹·龍智·金剛智·善無畏·不空·一行·惠果·惠足·義操·義真·法全·圓仁。   二。金剛界。大日如來·薩埵·龍樹·龍智·金剛智·不空·無畏·一行·惠朗·惠果·惠足·義操·義真·全雅·圓仁。   蘇悉地相承。口。海雲別記六。胎藏。大日如來·妙吉祥龍猛·掬多·無畏。金界。大日如來·薩埵·文殊·龍猛·龍智·金剛智。菩提心義雲。海雲阿闍梨金剛界相承。大日如來付金剛手。金剛手付妙吉祥。妙吉祥付龍猛龍猛付龍智。龍智付金智。金智付不空。不空付善無畏(云云)。取意(已上天台流真言不同此等也云云智證流真言天台同Ё。但惠果相承嫡流次第有少少不同云云)。   次東寺真言付法相承次第。 T76067301.gif 已上東寺流此定也。   問。天台東寺血脈相承次第以何為正可雲耶。天台東寺以弘法將來印信次第正相傳。天台相傳次第誤雲也天台以覺大師相傳次第為正。東寺相傳次第誤雲也。依之智證大師東寺血脈吳殷誤也破給。以天台印信次第可為正也可雲也問以何得知。以天台血脈為正。以東寺血脈為誤雲事。如何答。此事始今非不審上古諍論也。弘法大師孫弟安祥寺僧都真紹弟子宗叡雲人御坐。此本智證大師御弟子也。然而山王夢告雲。在此山不可遂先途可移他處。仍移諸寺畢。此人源仁師匠。益信聖寶祖師也。後號入唐僧正是也。此僧正東寺天台兩流相承重重差異不同多間。為散不審。智證御入唐時重重不審舉奉誂智證大師被決。唐土其不審中隨一血脈不同被決法全刻圓仁為正。空海為邪(云云)。依之智證大師東寺血脈吳殷誤也破給也天台血脈依義決與海雲血脈。東寺血脈依吳殷祕密曼荼羅付法傳說。故殷誤破給也。故宗殷僧正腹立此智證我情入決給ヵЛ如此有ЬЪ思立入唐決此事。只智證決給定間。無面目閉口玉デэ(云云)。問。有何失東寺血脈相承誤雲耶。金剛智金剛頂經持來。善無畏持來大日經。依台金兩部兩人各別傳之。來震旦以後受之。後始不空三藏胎藏界值金剛智傳受給。善無畏不相傳受台藏事。全無之。何台金俱金剛智不空相承傳耶。故誤雲。雖依吳殷祕密曼荼羅付法傳。殷俗人也。違義決等背海雲義。復無據無道理故誤可雲也。海雲雖末師相順龍智善無畏義。以為正雲也。所詮殷台金共塔同相承雲故誤雲也。台藏於塔內傳之無所據故(云云)。問。不空三藏依金剛智最後教往天竺值龍智。若爾者。值龍智直受給胎藏有何非善無畏無胎藏相傳雲乎答。若如所難者。胎金相承各別並胎藏相傳時列龍智不空。金剛界相傳金剛智不空可列也。而二界俱金剛智不空相承來故。東寺相承金剛界相承許。胎藏血脈絕聞。如何。就中弘法大師大日經渡唐以前我朝第七卷雖感得。將來目錄中大日經不見。但入藏目錄中有之。雖然胎藏界攝大儀軌三卷不傳。慈覺大師將來。弘法大師入寂後。真雅此由奉誂相承良助。方便彼儀軌御借用作見御座申間。良助此儀軌覺大師奉借時。大師為依人有憚。祕印祕明。切取奉借畢。以此奉見真雅。時真雅雲。此書尚有子細疑。其後宗叡渡唐時渡此儀軌。故彼三卷儀軌有多不同也。覺大師御本與落脫本後宗叡將來異說有之(云云)。以此等意案之。本金剛界相承胎藏界粗相被傳聞。仍血脈相承本金剛界見。問。東寺血脈除文殊薩埵龍猛相承來。天台此不同。如何。天台以義決為據。後依海雲也。其所以如何。龍樹菩薩感見南天鐵塔。欲入此塔中塔戶堅閉不開入。我爭可開塔耶思向虛空祈之。其時虛空大日一身多身現。金字念誦法要感見(當時台藏現圖曼荼羅)。其時感見也。龍樹問雲。此處現誰人耶。空中有聲。所現我也。問雲。我者誰耶。答雲。我者文殊也(云云)。文殊吾我不得其字。所現菩薩故我答。龍樹大德持誦成就以大日五字真言。加持白芥子七粒。打開塔戶。時其戶開也。其後欲入塔內。善神等集汝不盡惑障爭可入耶即追出之。七ン日惑障懺悔可入也(云云)。其後龍猛七日懺悔之後開塔戶令入畢。其內廣大無邊攝領三千大千界。香花微妙供具在之。床高百丈千丈。共內金剛手現身坐列之。受金剛界灌頂訖。七日之間金界十萬偈案誦出塔畢。十萬偈書針陀羅葉世間弘之也。爰以山門流胎藏塔外相傳。於虛空受文殊也。金剛界塔內受薩埵雲也。東寺流兩部俱塔內相承。台藏十萬梵字。金界十萬梵字。二十萬梵字於塔內受之。於塔外弘之(云云)。八祖相傳如此。大日·薩埵·龍猛·龍智·金智不空·惠果·空海。天台難雲。金剛頂義決慥塔內金界許也。令授台界雲事。不見處也。東寺相承誤破文起此。雖依殷。付法傳殷又依何耶。全無據故。智證吳殷。誤破給也。示雲。於山門相承有三不同。一胎藏塔外相承。金界塔內相承如上注。二台金共塔外相承。別有口決隨分天台真言己證也。三兩部共塔內相承如東寺。此只Дюヵ有許非天台流所用也(云云)。示雲。塔內塔外相承事。能能可聞。口決事也。或疏雲。台藏自性海會中理為門故理界也。理遍諸法。虛空體即法身理體。於此虛空令相傳也。大日經雲。心虛空界菩薩三種無二(云云)。金界智界故。塔婆自受用智形故。於塔內受之。可祕之(云云)。弘雲。於塔外值文殊受胎界智即冥境義也。文殊智也。胎界理故也。理虛空事表無相法身無量理故。天台宗智冥境為受義也。於塔內受金界於金剛薩埵境即發智義也。薩埵者。普賢也。普賢者。一切眾生身。體遍故主理。金界智也。此境發智為故義也。總合得意者值智身受理界值理身受智界也。塔婆虛空理智二法也。此境智互冥合互具義也。付之有祕印祕明等。可祕之也問(私雲)。義決台文殊·龍樹·金薩埵·龍樹。海雲台薩埵·龍樹。金文殊·龍樹。教時諍論台金共薩埵·龍樹。又海雲別記台妙吉祥·龍樹。金薩埵·文殊。此等不同如何。答。雖多不同兩單俱非四句不同也。其故義決台文殊·龍樹金薩埵·龍樹。海雲台薩埵·龍樹·金文殊·龍樹。此兩單二句也。海雲別記胎金俱入文殊者。俱句也。教時諍論俱除文殊者。非句也。兩單二不同影略互顯意也。實二界俱龍樹受薩埵台金俱受文殊意可有也。故文殊台金俱入。台金俱除不同在之也。此為俱非兩句也。實大聖相承不可思議隨機不一。準不可和會。不及論義事也。   問(私雲)。以何義除文殊乎。台理。金智。薩埵理。文殊智也。故義決台文殊龍樹相承。台理文殊智身相承。此境發智龍樹相承台理文殊智身相承。此境發智為報故也。金薩埵龍樹相承。智界從理身受之。智冥境為受故也。是胎金理智薩埵文殊理智相對意也。又授龍樹時智身授理界。智冥境為受意也。理身授智界授發智為報義也。約能授所授理智兩重互具可雲也。又海雲台薩埵·龍樹金文珠龍樹者理界受理身智界受智身也。教時諍論台金俱受薩埵。台金俱即理故也。別記台金俱受文殊台金俱即智故也。此四句不同各有祕印祕印祕明。可開口決。可祕之祕之。如此口決。相承不同令無凝滯者也。努也努也。天台宗血脈有不同。入傳大士。有血脈。又除傳大士惠文為元祖樣有之。又除惠文南嶽為元祖流有之。又除南嶽以天台為元祖血脈又在之。總習血脈有五ン不同。此付宣一心三觀己證有血脈不同。又戒家有正依傍依兩流血脈不同。又付正依法花血脈有三重不同(云云)。此隨法門相承不同隨又血不同也。真言血脈准之可得意。可祕義。可祕義問。若此得意者東寺兩界俱一血脈。除文珠不可子細。何殷誤破耶答。猛樹受文殊否事大聖相傳隨法門品順機ユロロ有。不可及論事也。二界塔內塔外相承任義決山門一流全無異義。東寺一偏台金俱境內相承雲義不便。付中善無畏不相承台藏金剛智不空相承誤覺也。但法皇流印信相承次第。未見之不審也。可尋東寺人也。   又一說雲。崔牧。大日經序牧崔傳雲物有之。彼雲。中天竺境呂八國雲國有之。此國有山。山腹有巖窟。人不通此。而七月七日中天竺內猿悉群集入窟中。自其內多經箱取出為蟲拂(云云)。俄大風吹之。其箱吹入谷底。而折節樵夫求之奉國王。國王被見龍樹。龍樹弘通之其箱中大毘盧遮那經十萬偈有之(云云)。此傳代代明匠疑之不用(云云)。私雲。此傳事實殊勝事也。 但代代明匠不用之事。違諸家印信故。且不用之許也。為內證真實不可為聊爾事也。猿者天台宗山王習也。於猿有三名。一猿名山神。二名山母。三名山王(云云)。山王者。不縱不橫三德祕藏妙體大恩教主釋迦如來也。釋迦者。大日如來也。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Ь雲此意也。智證大師釋中。山王出世本懷在真言灌頂ヤэЬ(云云)。真實貴事也。聊付天台宗有習子細。天台大師御相承雲。神僧傳四教雲說。妙樂大師破此給。但此且為立師師相承也。真實傳神僧雲事最極祕事也。付神僧有二儀。一直釋迦習也。二猿習也。此猿雲付大師御釋中二祕文有之。有起請文故今不載之。爰以天竺震旦我朝三國相承圓宗以山王為鎮守相承來故。顯密一同真言經山王守給條勿論也。可深意(云云)。   金御私。   一。胎藏界龍猛有無事。一義雲。菩提院二品親王覺雲仰雲。當流聊相承事在之。所謂達摩掬多此法護。凡悉地宮人通號也(云云)。若然者。不限一人名字亙諸歟。故五大院釋掬多龍智雲。又龍猛可雲也。證據。可尋也。掬多即龍猛故。台界龍樹有習也。口傳雲。   一。不空三藏還西天事。同親王義雲。問。不空三藏還西天有何故耶。示雲。付之有二義。一不空還西天奉值祖師龍智。先所受法重受給也。先受廣澤流授。重受法小野流授來也(云云)。一善無畏不空互成師資。不空雲。胎藏其名不聞無畏雲。金界其名不聞(云云)。仍互傳受代也。不空還西天重受。故小野理性院流印信雲。胎藏第一度(無先受故)。金界第二度(有先受故)。可見彼印信也(云云)。又一義雲。胎藏第二度(無畏受又重受故)。金界第一度(先受故無重受)。彼大義勢能能可尋也(云云)。 一。八祖相傳山門流有無事。一義雲。凡八祖傳東寺流三有習。然而山門有之。所謂山家將來血脈八祖相傳次第也。其一紙血脈以兩部共相承也(云云)。一義雲。東寺流又兩部各別印信等有之。智證相傳造玄血脈後入唐僧正宗叡傳之。是東寺流相承內內祕藏也(云云)。   一。不空三藏震旦再來事。師雲。不空所譯經軌大旨渡天再來後翻經也(云云)。   一。不空依學宗事。師雲。不空本三論宗依學。三論又畢竟空智門以為本。故金界智門以為本。多釋義等儲給。弘法大師又三論宗依學人也。故不空釋義為本。以金界為依憑給。   一。善無畏依學宗事。師雲。無畏三藏者。本天台宗學者也。故多以法花文大疏等引用給。大日經與法花其意一致故歟。   一。善無畏三藏入滅事。物語雲。上總國佐鄉鄉所御墓在之(云云)。   應永二十一年卯月五日書之。   江州於靈山寺寫之畢。   元祿十五年盂夏二十五日法印實觀閱。 ●●拾葉抄(鬘多羅事祕〃極〃)。   一。大悲鬘陀羅事。   一。蓮花鬘多羅事。   一。成就鬘荼羅事。   一。祕密壇鬘多羅事。   一。嘉會壇鬘荼羅事。   一。都外壇鬘多羅事。   一。都壇鬘荼羅事。   一。都外別鬘多羅事。   一。因鬘荼羅事。   一。壇場法界事。   一。鐵塔事。   一。十三重會異事。   一。金剛界鬘荼羅事。   一。成身會事。   一。一印會事。   一。三摩耶會事。   一。四印會事。   一。大供養會事。   一。理趣會事。   一。降三世會事。   一。降三世三摩耶會事。   一。鬘荼羅人圖事。   一。金界九會攝己身事。   已上二十三箇條。 溪嵐拾葉集。   曼荼羅口決事。私苗。   一。曼荼羅者。天竺語。此雲發生。生十界位正故。亦云無比法。雖多諸法無過曼荼羅遍相諸法。亦云輪圓具足。輪者摧破義。圓者諸法圓滿義。滅罪生善二德也(云云)。   一。曼荼羅異名事。示雲。一名大悲曼荼羅。二名蓮花曼荼羅。三名成就壇曼荼羅。四名祕密壇曼荼羅。五名嘉會壇曼荼羅。六名都外曼荼羅。七名都壇曼荼羅。八名都外別曼荼羅。九名因曼荼羅。十名壇場法界。十一名鐵塔。已上。   第一大悲壇者。義雲。三世諸佛說法出方大悲皆名觀音。故雲大日如來十界依正為愍出說法方名觀音。仍名大悲壇也。覺大師記雲。昔在靈山名法花。今在西方名彌陀。五濁惡世名觀音三世利益同一體。雜問答雲。大日說真言。釋迦說真言。觀音說真言(文)知。大日名觀音事依此義。如意輪名胎藏大日。慈氏儀軌雲。慈氏名毘盧遮那。毘盧遮那名慈氏(文)。又分別聖位經雲。彌勒七名與如意輪八名同一也(文)。但七名雲時如意輪八名中除因菩薩。三世明王經雲。欲往生都率天光可滿如意輪明一百八反(文)。三川入道寂照雲。都率天儀軌雲。先欲生都率天可禮如意輪。   第二蓮華曼荼羅事。示雲。蓮華曼荼羅者。觀音三摩耶形也。此蓮花付有二義。所說法花蓮花同雖觀音三摩耶形白蓮花也。未開敷。今此宗蓮花五色蓮花也。如次表五佛色。總雲蓮花。名言真言即事而真智。法花理智不二智也。故慈悲一德名觀音品。現三十三身聖容。為眾生說法。是色法方也。壽量品一切眾生本有常住內心不生不滅體名壽量品。是智也。此理智不二人名釋迦。釋迦三身通號。大日異名也。故名蓮花曼荼羅也。   第三成就壇曼荼羅事。示雲。灌頂時曼荼羅也。成就者。灌頂南方寶部入三摩地。三世諸佛當來導師芽莖生。故成就壇雲也(云云)。   第四祕密壇曼荼羅事。示雲。是行者向諸尊過去現在所望祈時。應祈請佛菩薩三摩耶形。刃蓮花等形。或覺或夢想感得。是寫取為本尊。致祈請祕密壇雲。祕密真言中以三摩耶形為本法故。雲祕密也。天竺祕密夜叉雲意名用其體隱故。真言即時而真眼為愚者譬不隱見(云云)。私雲。祕密壇者。我等五陰五大等。即諸佛五智五祕密三昧耶也。故行者以己身祕密壇為曼荼羅也。   第五嘉會壇曼荼羅事。示雲。灌頂時依諸佛加持誓願當來導師始生故。佛菩薩影向擁護方嘉會雲。嘉者歡喜義也。會者來集義也。諸佛來臨影向行者正覺歡喜給義嘉會壇雲也(云云)。   第六都外曼荼羅事。示雲。是今台藏曼荼羅中大日為本尊餘諸尊皆成伴義也(云云)。   第七都壇曼荼羅事。示雲。是今台藏曼荼羅主伴義無之各各本。大日住。上佛不念下六道不怖。自受法樂方都雲也。私雲。平等無有高下義也(云云)。   第八都外別曼荼羅事。示雲。是今台藏曼荼羅中取隨樂本尊安置壇上。以此佛眷屬五佛四波羅蜜等為心數諸尊建立曼荼羅都外雲也。都者總指曼荼羅。外者取引部尊分處指也。   第九因曼荼羅事。示雲。是今台藏曼荼羅名因事者。西方金剛界果曼荼羅對也。總諸法習東為因。西為果也。亦表德曼荼羅雲也。十界依正體相共四曼三密法體故也。果遮情曼荼羅雲也。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談故。法界眾生住理名台藏因曼荼羅至果位。金剛名果曼荼羅。因果二德也。迷悟二法也(云云)。   第十壇場法界事。示雲。是諸佛集會給故雲壇場。天竺土以築上其上牛糞塗其上五色塗其上佛菩薩畫之也(云云)。私雲。大國壇曼荼羅畫。別本尊不安置也。又雲。大國庭上沙ё①ンЪ其上曼荼羅⑥畫。其上灌頂授之也。別壇場不建立也(云云)。   第十一鐵塔事。示雲。是今台藏曼荼羅法界宮曼荼羅雲也。法界曼荼羅者。私雲。瑜祇第三重灌頂也。第三重時鐵塔異名也。機見不同依或雲法界。或見鐵塔。或見巖窟。故玄奘三藏此塔為拜見天竺十六年間遊行。其時終不見。故釋雲。此塔者。隱現自在塔婆而機見不同也(文)。於此塔有口傳。上檜皮色內白色也。十六丈塔也(云云)又一義雲。十三重塔也。五重塔。七重塔。八重塔。九重塔。三十七重塔等雲。已上機見不同也。   又雲。七重塔者。眾生命根表七星。有有時現七星成眾生本命。在智慧時現七佛藥師喻眾生煩惱業苦病。在草木中時成七草為眾生良藥。故知。七重塔真言行者見七星法界得度時義也(云云)。又雲。八重塔者。法界只八葉見入法界時義也(云云)。九重塔者。八葉九尊見法界入時義也。故大師今平安城九重分給。九條末塔婆。建立給。此所表也(云云)。十三重者。十三大會曼荼羅見法界入時義也。三十七重者。三十七尊所表也(云云)。十七重者。理趣經十七段曼荼羅見法界入表示也(云云)。已上曼荼羅異名也(云云)。   又雲。表檜皮色者。鐵Дё色也。意眾生迷情譬也。鐵四輪王中南州王重寶故。南州依鐵相應名鐵塔。堨捰滫怴C眾生本性清淨蓮花三昧智指之。眾生迷雲。本性不迷。故內白譬也。   一。十三重會異事。示雲。此曼荼羅十三重曼荼羅大日經雖說。曼荼羅見。十一重有之。經曼荼羅四方四重曼荼羅十三重也。其名明之。大日上遍知院。次上釋迦院。次上文殊院。但有亂脫。故實遍知院。次上文殊院置。文殊座席釋迦院可置也。自大日前五大院。次下虛空藏院。次下蘇悉地院。大日。左方薩埵院。次外除蓋障院。大日。右方觀音院。次外地藏院也。故加中臺已上十一重曼荼羅也(云云)。又或義雲。除中臺加外院十一重雲。是今善無畏所現現圖曼荼羅義也。阿闍梨所傳曼荼羅十三重。大日經疏第十六卷說之。其名字前十一重不動大日左右二尊有之。所謂在一百八譬說金剛藏王院。右方說千手院。故四方四重曼荼羅也(云云)。   次是會大日經四方四重雲。隨喜曼荼羅十一重雲全相傳時同也。其故印雖無之。院主見金剛藏千手二菩薩虛空藏院右左有之。故知十三重曼荼羅義也。分成就(云云)。   問。何故此二菩薩本院不居而居虛空藏院耶。答。有二義。一餘院皆多佛多尊院家莊。今此院一院一尊居見苦間。虛空藏左右書雲。此義一分也。淺略意也。實深意有之。其故大日本有曼荼羅建立時。台藏大日定惠虛空藏福智也。金剛界定惠普賢文殊也。故八葉尊出此人說法出時虛空藏智成。故智名金剛藏菩薩。智惠樂人少故。一百八譬現利眾生。福樂者多故千手現眾生利。此故虛空藏同體同位無差別。故左右有之。以之曼荼羅相傳深義Зю也。私示。亦云現圖曼荼羅。   問。隨宜曼荼羅者。悉智金色曼荼羅也。阿闍梨所傳曼荼羅者。五色曼荼羅也。此不同如何。又今現圖曼荼羅地盤隨宜也。佛菩薩五色阿闍梨所傳曼荼羅也。如何可得意合耶答。以此會異東寺一流相傳為大事。尋此立處祕藏記也。此記弘法大師奉遇惠果。密教深意有傳。欲歸朝之時惠果雲。汝凡體也。所傳祕事大事可廢忘。是可記錄也(云云)。時大師一代真言不審大事等九十篇立。條條書給。其中第一今此兩部曼荼羅傳給。繪圖有之。其相傳雲。阿闍梨所傳與隨喜佛撿合主不缺伴皆缺。此時阿闍梨所傳中佛所持物色等皆注。是如注隨喜曼荼羅引合其名其色彩色口決。如此習時此曼荼羅阿闍梨所傳曼荼羅直雲無失。五色令雜故。非阿闍梨所傳雲無失。地盤經曼荼羅非故也。   尋雲。今隨喜曼荼羅善無畏所感見曼荼羅也。若爾者。善無畏已前諸師現圖曼荼羅不見歟。如何。答。全不見也。其故唐開元八年金剛智三藏自光明國唐土來。善無畏從摩渴提國震旦來。善無畏台藏授金剛智。金剛智金剛界授。善無畏。互師資成畢。其以來兩界流布。只經義分明觀見法界曼荼羅開給也。現圖曼荼羅事相開事無之也。   尋雲。若爾者。善無畏以前灌頂儀式兩界有無如何。答。全無之也。玄奘三藏附法傳雲。行法未明(文)知。只義理全傳今日如讀式懸曼荼羅事無之歟。   尋雲。此阿闍梨所傳曼荼羅佛菩薩天竺廣本何許多少耶。答。善無畏唐土來一行於舊房今現圖曼荼羅談時。觀音院中多聞菩薩雲名字有之。此菩薩善無畏雲。廣本一百體。諸尊亦復如是多少有之(云云)。時一行雲。此經我等終不可拜見止Юуч雲時。三藏雲。我五十藏覺。欲知可書也(云云)。於時一行執筆三藏梵本誦書二十卷作。時一行入滅。同聽弟子智嚴溫古二人有之。智嚴再治之為十四卷。今山門義釋雲是也。溫古又再治十卷作。宗人云。是疏雲非一行作。翻譯三藏語本經同。是為凡夫再治事大誤也誡也。此時梵本佛菩薩大日經六卷具出。今現圖校合名字異佛多之。又今現圖可合經大日經第七卷供養法卷是也。此卷。台藏次第出。是善無畏北天竺金栗王塔下空中現金色給圖銘故。今現圖附合。此經異譯要略念誦名之。故知。地體大日經六卷也。此卷加七卷雲也。大日經天竺十萬頌三百卷也。金剛頂經三百卷也。蘇悉地經序流通除二段正宗分許也。故說處何處不知也。乞有相傳可尋之。已上胎藏界大概如斯。   一。金剛界曼荼羅事。示雲。九會曼荼羅也。中臺成身。會上一印。會下三摩耶會。   右中大供養會。上四玄會。下羯磨會。左中降三世會。上理趣會。下降三世三摩耶會。   已上九會。   一。於曼荼羅中從上古於今不知佛有之。所以降三世會四角似毘沙門佛有之。先德雲。此佛漿束似毘沙門持箜篌。二十八部眾中持箜篌有之。其像見漿束又別也。故不分明。今學者上代不知習以知人云也(云云)。   一。今九會三卷經中只說五會。今四會無之。仍何圖尋。東寺意本自自天竺廣本圖金剛智唐土來無畏相傳上無不審。今三卷經金剛智三藏天竺三百卷類集持來之。時漢土不相應故。大風吹來海上。海上漂流時。船頭諸財沈波底。時二百七十七卷海中入了。今三卷最要本故。三藏持經持給故。不慮之外傳來經故。序正流通無之。又一部始終不備。故九會無之也。   又山門四十帖雲。此九會自本一會開而為九會。故慈覺大師御入唐時。只成身會一會傳今開九會也(云云)。知。本經不會事不可不審也(云云)。   問。今金剛界次第九會中理趣會。降三世會二會無之。其故如何答。是可有義分也。極喜三摩耶明中降三世攝。大樂不空明中攝理趣會。故九會具次第有之也(云云)。   一。成身會法門事。示雲。成身者。身俱捨雲。聚集義。意色心二法集為人體故知。今成身會者。法界依正二法無過集為大日本有成身雲。強佛菩薩相貌身集計不可言也。諸法實相名也(云云)。   一。一印會者。一者非一以多數為數。印者抉擇分明義。亦不改義。又體現義也。此印諸法同一性結得意時。於一性雲下橫豎平等意可有之也。又橫豎無礙平等有之。橫平等雲者。佛眾生平等也。豎平等者。佛與佛平等。眾生眾生平等也。以此平等為真言本法。故此教談即事而真雲。煩惱即菩提菩提即涅槃談此意也。是六大無礙義也。謂意高物百千高置低物百千重低。己成能見智平等名之。所見法名不平等。故以升物гロэЪ上。ロワУюロ如平等不可得意也。橫豎無礙平等者。一法體於或時見事。或時見理。如此所見不同橫豎無礙雲也。   一。三摩耶會者。是諸佛意雖萬差也出色法時。長短方圓青黃赤白不出。方雲時五方。佛雲時五佛也。故法界天然法爾所生草木等形人修羅所作非。又非佛菩薩所作。天然法爾體現。長物敬愛Ювэ。圓物息災Ювэ。三角物降伏Ювэ。方形物增益能生名乘。故知。三摩耶曼荼羅者。法界色形體也。赤色敬愛Ювэ。西方秋色故。秋諸色皆赤成。一切眾生熟實子愛義也。黑色降伏色黑染雲時。一分惡方故降伏世間降伏門例時惡義也。黃色增益色。諸法生長始必фヱу事色黃也。白色息災色。一切諸法滿時法界無闕減故。圓形也。此德成就時不苦不樂也。故住理性。理性白色也。清淨色故也。青色黑色同。法相大乘意也。真言降立之四種法相對時青色ヤсю⑥攝黑色也(云云)。私雲。法相宗黃赤白黑色立也。青黑色ヨЗワ也。仍屬黑色也(云云)。   一。四印曼陀羅事。示雲。四種曼荼羅也。四種者。一三摩耶曼荼羅。如前釋。二羯磨曼荼羅此雲自業威儀。亦云辨事。三大曼荼羅六大所成諸法總體也。只木木見。竹竹見未見其能藝。粗見也。四法曼荼羅者。諸法所具真如妙理。佛菩薩悲智二心。真言陀羅尼中字義句義等諸法也。此三曼荼羅中顯教強例時大法羯三義分有之歟。三摩耶曼荼羅全無之處也(云云)。   問。何故此會中五佛有之。何雲四印會耶。答。雖有五佛中臺同●字一印會大日與同一性故。二佛并出為妨四印雲也(云云)。 一。大供養會事。示雲。大者。周遍法界義。供養者。能生義也。譬如世俗意。供養者。佛菩薩備香花許供養得意故。少供養無大義。今此大供養者。真言行者以大日智法界四曼別相住說法三密說知。時時不間斷。三十七圓滿見時。所見諸法此觀被長養。本有大日成方養雲。能見智供雲也。如此觀諸法遍無量無邊也。故雲大也(云云)。私雲。我今奉獻諸供具○法界即是諸妙供○自他安住祕密藏(文)。可思之。   一。理趣會事。示雲。是十七尊曼荼羅也。此十七字愛染王種子也。故理趣經十七段欲·觸·愛·慢說。說四德。每段此вт舉。是印合時四攝印是也。弱時拳初當欲金剛。欲不捨義故。拳體即欲相也。吽時相背合。觸義也。鍐時二地與二風相鎖。是愛義也。慢時此二手舉振也。人物慢時頭振手舉意也。真言四攝印被雲。顯教發心修行菩提涅槃四點也。亙諸法雲時生住異滅四相也。諸法雖多心內心外二行此四攝不離。理趣經十七段序品舉九品。此九尊四佛四菩薩具故四四十六也。是加中尊十七尊雲也。次下十七清淨句說。此菩薩也。次下此十七尊一一段段說。故十七段也。但一向全體上十七尊說無義分大方皆上十七句說似。段段皆四四舉法門。何變相亂說理趣釋談日欲觸愛慢四菩薩相傳也。奧往四菩薩加中央自證薩埵五祕密說也。理趣瑜祇二經愛染三摩地心內心外二法以。五祕密曼荼羅習為最極。已上。   一。降三世會事。示雲。三世者。貪瞋癡三毒也。理趣經殺害三界一尊有情(文)。是貪瞋癡三毒。害Шяг不墮地獄雲意也。其故貪開佛部。佛攝取不捨願眾生大貪一體故也。癡開蓮花部。蓮花部慈悲故。慈悲起愚癡還。智惠發又愚癡歸。故般若經雲。般若無智自證鈍故雲。法性至極本住愚癡也。如此知降伏三界故。雲降三世也(云云)。又雲。調伏調者。迷情調味法性大日心成故雲調。如此知時。當體不動而雖有引眾生。不墮地獄故雲伏。故五大尊中以五大尊為四摩降伏尊。足蹈摩醯首羅。一切眾生業體也。真言意初地即極習故。東方發心於初位降伏第六天魔王形也(云云)。   一。降三世三摩耶形事。示雲。先降三世降伏摩醯首羅之時。所持物器杖等也。眾生對治怨敵時不持兵具不向。如此為降三毒噁心表示持器杖等。明三摩耶形會故。降三世三摩耶會雲也。故此會內諸尊皆以器杖為三摩耶形也(云云)。已上九會大概如此也(云云)。示雲。此九會會會每難釋異義。只行者一心法色心通諸法通達解了差別也。留意可思之(云云)。   一。曼荼羅人圖事(胎藏界)。示雲。大日胸。左右四院兩手。前五大院腹。表五藏置五尊也。藏必發嗔恚故也。虛空藏院腰。蘇悉地院足。遍知院心。上釋迦院口。文殊院頂上也。是五輪也。此縮五輪時色心二法●●兩字也。又五大五輪雲時。性者堅濕燸動性也。雲體之時長短圓方寶形之五也。是二輪攝樣。水輪兩部別時風輪生T76068001.gif 地輪。角ХロлЯ切時成火輪T76068002.gif火輪智故當四智。此約方時東北胎藏一會。去年果成今年種義也。南西金剛一會修行菩提一位故。譬如稻者草時實時少分相似。故又當因果二不義。故五輪攝二輪。四方二方攝兩部萬德攝義也。空輪心法。故亙二輪不二心也。顯教意心雖不念不想。真言心生諸心事。寶珠雨萬法似。故寶形也。但御作五輪水輪同形也。皆圓形也。是心表萬德圓滿義。能攝義也。如意寶珠所生義也(云云)。師雲。理趣釋意也。可尋彼也(云云)。又雲。生身大日拜見事。瑜祇灌頂時一向生身眼也。甚深甚深。   尋雲。兩界者。因果曼荼羅也。因果相順法門也。何故五百諸尊七百餘尊不同有之(云云)。答。此問端者。曼荼羅不習傳者所疑也。凡胎藏界五百餘尊修顯得體至果時。金界成身會一會顯也。餘八會亦復如是。仍因果不齊。難破不可致之也(云云)。尋雲。己身曼荼羅時。以胎十三院攝五輪方。如何。答雲。地輪者。八葉也。水輪者月輪(中臺)。火輪者。三角遍知院也。風輪者。半月釋迦院也。空輪者。圓形文殊院也(已上五輪)。左手者。金剛手院(腕也)。同手者。除蓋障院也。右手者。觀音院(腕也)。同手者。地藏院也。胎內五藏者。五大院也。左右膝者。虛空藏院也。左右足者。蘇悉地院(已上)。一身總體毛髮毛孔等者。外院三十天等也(云云)。已上一師口傳也。不可口外者歟。   尋雲。以金界九會攝己身曼荼羅方。如何。答。凡金剛界者。九體佛智顯事形故。縱雖一會九會義分必可具足也(云云)。又雲。於一身總體九圖形有之。所謂龍猛菩薩竿術九圖番形。 T76068003.gif   曰。已上此九圖番形橫合·豎·角合皆悉成十五也。以之瑜祇十五布字辨才天十五童子曼荼羅習合也。是則三種悉地真言十五字習合也。悉地者。妙成就也。今金界果德圓滿義。深可思合之也(云云)。私雲。天台宗意橫豎五輪俱是成四教三觀也。譬如九圖番形橫合豎合悉是十五成也。仍四明和尚指要抄序雲。錯倧允括雲。橫豎教相皆三觀三千成事釋也。深可思合之(云云)。   溪嵐拾葉集。   御本雲。   於時元應元年九月十八日於比叡山黑谷慈眼房。對受口筆了。東寺一流未及筆墨祕曲也。薄伽梵之制戒也。不可外見而已。此中少少山門義勢載之。此外又兜率東曼荼羅記抄別有之(云云)。應永十年閏十月十九日書寫之訖。●●惠嚴之(云云)。 溪嵐拾葉集。   東曼荼羅類集鈔(私)。依都率御記雲。   第五明曼荼羅名體。此為二。一明名。二明體。就名為二。一別名。謂蓮花胎藏也。二總體。謂曼荼羅也。初明蓮花台藏名有二。一譬喻釋。二當體釋也。譬喻者。如前所引義釋第三也。當體者有二。一事體。二理體。事且有二。一者如先譬喻所顯法門。即其當體立蓮花名。二者心是也。心亦為二。一慮知心。如住心品等明。又如花嚴經雲。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如來。即此心名蓮花二處中心。如具緣品疏雲。內心白蓮花者。此是眾生本心妙法芬陀利花(云云如曼荼羅抄)。又如上所引白檀曼荼羅文之末。又成就悉地本雲。摩訶薩意處說名曼荼羅。諸真言心意了。如得成果諸有所分別悉皆從意生。分辨白黃赤。是等從心地決定心歡喜。說名內心處。真言住斯位能授廣大果○(文)。義雲。心處大眾生曼荼羅皆作是說者。心處亦疏名為心位。即指此眾生自心之處。即一切佛大悲胎藏曼荼羅也。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是花臺之藏。然以四種常俱生故。為彼覆蔽。故不能明瞭。而自覺知心處者。即知此心自性常淨。如是淨無垢處。即是諸佛大圓實相之地也(乃至)。三世菩薩皆如是說。一道無異(云云)。   第二理體者。一實理也。具天台釋法花體。已上釋名體多依此經疏意。兼天台法花玄意。所以然者。今案此經疏意。法花經與大日經只眼目之異名也。天台與此教宗亦復如是。更檢(文)。又經雲。無量門進趣(文)。義釋四雲。無量門進趣者。即是兼釋曼荼羅名義。夫曼荼羅者。名為聚集。今以如來真實功德集在一處。乃至十方世界微塵數差別智印輪圓輪湊翼補大日心王。便一切眾生普門進趣是。故說為曼荼羅也。又十一雲。曼荼羅是具種種德義。即是如來祕密之德。如蓮花開敷而自莊嚴。陀羅尼集經雲。曼荼羅雲檀(云云)。有處雲。檀者怛也。怛然而平也(云云)。   第二明曼陀羅體者。即前當體釋名所目之法是也。   第三述愚意者(只為染自心不可反外見。閉目之後燒捻而已)。   今此曼荼羅有二種。 (一者。人曼荼羅) (二者。法曼荼羅) 人曼荼羅有二。 (一。本尊曼荼羅) (二。行者曼荼羅) 本尊曼荼羅亦二。 (一。一尊都會) (二。行者假立) 本尊實得亦二。 (一。三部都會曼荼羅) (二。三部隨一諸尊隨一諸尊隨一曼荼羅) 三部都會亦二。 (一。尊都會) (二。諸尊都會) 一。尊都會亦二。 (一。大日一尊謂一界四重諸尊皆是大日一尊種種身也) (二。諸尊隨一謂一界四重皆是諸尊隨一種種身也) 大日一尊都會有三。   一法身理具。謂法身理性宛然具足三部四重。本來常住不增不減。   二報身實種。謂報身智體如彼理性真實修。謂諸尊功德。   三應身化現。謂應身智用如彼理性隨緣化現諸尊功德。此是三身各具三部四重曼荼羅之義也。或可言本尊法身遍知文殊等報身·釋迦等應身亦可言佛部法身·蓮花部報身·金剛部應身(已上初三身)。又雲。中台九尊為真身三重諸尊。為應身(初二身)。又雲。三部四重皆大日體用也(初一身)。然就三身各具義此大曼荼羅。一往論之是化身化現而表三身萬德故。   今且初此示一兩義門。   此有二次第。 (一從因感果次第以為四重) (二從本垂跡次第亦四重) 從因感果有六位。 一理即。 二名字即。 三觀行即。 四相似即。 五分真即。 六究竟即。 又可開為十界雲如次下。   從本垂跡開為十界。 一地獄。 二餓鬼。 三畜生。 四修羅。 五人。 六天。 七聲聞。 八緣覺。 九菩薩。 十佛。 或可跡示為六即位也。如次上。   此十界各二。 一依報。 二正報。 此為三種世間。 一五陰世間。 二眾生世間。 三器世間。 即有百界千如三千世間乃至無邊法門究竟而論如是圓融無宮法門。但有凡下一念心中。   問。今見曼荼羅天地獄界。答。具緣品疏阿闍梨所傳圖中有寒冷地獄熱惱地獄(云云)。   諸尊隨一都會有三類。 一內證八葉。 二二重佛菩薩。 一二乘諸天。 內證八葉隨一各有。 三身亦有二次第。 一從因感果。 二從本垂跡。 具如上大日。准知。問二重佛菩薩并二乘諸天為中台時。四重次第不中因果本跡二義。是何次第。答。此祕密檀祕密中之祕密也。纔示大途心寒毛豎。況及抉擇甚可怖畏更問。   諸尊都會此亦二。   一。諸佛共。謂大日寶幢等名別體。總一尊各表諸佛一德。諸佛萬德共集成大曼荼羅也。言諸佛者三世諸佛。   二。諸佛不共。謂大日寶幢等為名定體。一尊各表一佛萬德。諸佛菩薩共集成一大曼荼羅也。   問。若諸尊體各別。何同坐八葉。答。不異。異而不異。然為助一心觀示一八葉心也。   問。此都壇相何處化現乎。答。具緣品入祕密曼荼羅位品(云云)。   三部隨一諸隨一曼荼羅有多類。 一大日。 二佛部。 三蓮花部。 四金剛部。 五二明王。 六佛眼。 七諸菩薩(不能細示更檢)。 八釋迦。 九四菩薩。 十二乘諸天。 行者假立亦二。 一內觀假立謂道觀等亦如祕密品等說。 二外作假立即建立內心所觀也。   內觀亦二。 一都壇觀如前可知。 二別壇觀如前可知。 外作亦二。 一都壇如前。 二出別壇亦如前。 此二各四。 一大曼荼羅。 二三摩耶曼荼羅。 三法曼荼羅。 四羯磨曼荼羅。 又雲。此四亦通內觀。謂初心不能觀佛身故。具觀之為真觀緣。   行者曼荼羅亦有都會隨一因果本跡等義。准前可知。然為助初心觀。且就從因感果略示一兩義。   此有二種。 一。因。 二。果。 因亦有二。 一。性得。 二。修得。 性德有二。 一。理性。謂一實相也。此亦有三。一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三緣因佛性。乃至十種三法(云云)。 二。事相。謂有情心也。此亦有二。一行栗馱心之名監慮知。今是處中心也。處中亦監草木心。今取有情八葉心也。二質多心。是慮知心。如言三界一心(云云)。然則判修性位諸文不同。今且以理即位為性德也(云云)。   修得有二。 一。師資相承。謂師以已成佛曼荼羅加持授。與弟子弟子歡喜頂戴信樂領受。以為已有具如傳法灌頂作法。 二。發心修行。謂信師傳受亦信也。理性發大誓願修學祕密教。乃至登地住位也。且以發心已上為修得也。   果亦有二。 一。因中勝解作意希求觀念之境界。謂於未成佛身作已成佛想也。是行者恆時之用心也。此猶屬因如前。 二。果上萬行圓滿真實感得之果報。   真實佛果亦二。 一。自身因圓果滿三身四德。 二。自身亦具諸功德。謂十方三世諸佛萬德異而不異。備在我心也(云云)。已上。   法曼荼羅者。即人曼荼羅中諸尊所表諸法門也。若初會數一往明之。一約一法。謂一實相也。或質多心也。或八葉心也。二約二法。自行化他是也。中台自行三重化他。或事理為二。大日理也。諸尊事。或心心所為二。中台九尊九識也。三重諸尊諸心所也。三約三法。佛部·法身蓮花部·解脫金剛部。般若或諸法中也。二乘空也。諸菩薩諸天假也。或定惠式道識等十種三法(云云)。或有身語意曼荼羅(云云)。四約四法。發心·修行·菩提涅槃也。此四輪即法花開示悟入也。五約五法。前四輪上加方便也。如是乃至百千萬億恆沙塵數。總別自他橫豎自在隨智力所。及宜作無量觀。又諸布字是法曼荼羅也。所謂四輪布字。百光王布字。布字品布字。三部阿闍梨布字。輪布字。十二真言王布字也。又諸尊種子為法曼荼羅。此等皆甚深祕密法門也。問。已前所明人法無量曼荼羅具足皆應在此一曼荼羅中耶答然也。   問。以何為證。答縱無證據不可疑也。顯密觀行用心如此。況又大日經疏始終所明自有其意。不能繁引。凡普門塵數法門具在此曼荼羅。即此曼荼羅。唯在一念心。請諸行者善得意(矣)。   問。學此數者多謂此曼荼羅是教主毘盧遮那所現。即佛果真實相雲。何前言他受用報身·應身化身化現。答。法身自受用身非說法利生身。明知。真言教主非彼身也。若准今經疏是他受用身。名毘盧遮那者。如前(云云)。但抄記意希許法身現通說法故。彼文雲。常途說法。或雲。法身淨寂如虛空無所動作都不說具足。如是力用以為凡起神變。皆是有為之心三昧之力。而不言法體。如是此其未了也(文)。可決。   問。大三法羯四種曼荼羅如何。答。理趣釋雲。若畫一一菩薩本形即成大曼荼羅。若畫本聖者。所執持標熾印三昧耶曼荼羅如前種子字各畫本位。即名法曼荼羅各鑄本形安於本位即成羯磨曼荼羅。安公雲。六大和合出生諸尊身。若五色所畫像(一)諸尊所持三昧耶。若真若畫(二)諸尊種子真言若說若畫(三)諸尊三密動作若真若彫(四)如次是三羯四種曼荼羅也。又雲。初大者。以五大色成如來妙色身。故雲大也。第二三者。佛常安住平等三昧定而怛然不變。猶如金剛。是故示以金剛杵影也。第三法者。軌則決定之義也。如來所出言語音聲無非實相。若人囚之決定成佛。故言法(成法之法)第四羯磨者。羯磨事業威儀之義也。諸佛如去如來之威儀也。如幻三昧隱現自在。隨類示現。大悲小怒之形。皆無非法性境界羯磨之事業。如是四種之義其旨深廣(云云)。已上。   義釋第四雲。從大日如來齊以下光明是此第三重位。自齊以上至咽所出光明為第二重位。自咽以上乃至頂相之光明為第一重位。其中台藏即是毘盧遮那自心八葉花也(云云)。十一雲。從佛自身一一毛孔出種種身雲。隨其上中下分。謂頭為內台。心已上為第一院。齊以上為第二院。齊以下為第三院。抄記雲。爾時行者觀心葉作中台觀。其身即是曼荼羅。從心已上為第一院從心以下至齊為第二院。從齊以下為第三世間天院。   入祕密曼荼羅位方。義釋雲。大略心為八葉之位。從齊至心為金剛臺。齊為大海。從齊以下是地居諸尊位也。此者何義。謂從諸佛大悲海而生金剛智出生一切佛會也(云云)。又以四種阿字為四重。如四處輪中明(文)。已上東曼荼羅義(云云)。   溪嵐拾葉集。   (御本雲)。   元應元年六月一日於黑谷青龍寺書寫了。   籠山菩薩比丘天台光宗記之。   一。曼荼羅事東曼荼羅。上卷(本末)。中卷(本末)。下卷(本末)。曼荼羅料簡鈔。上下。已上東曼荼羅鈔八卷。   西曼荼羅鈔一卷。已上都率僧都覺超御作也(云云)   應永十年潤十月二十三日於元應寺書寫之訖。   ●●惠嚴之。   東曼荼羅別卷。一帖。覺超僧都作。   台三密抄五帖。金三密抄五帖。覺超僧都作。 ●●拾葉集(三部經大意)。   胎藏界曼荼羅。池上作。   夫大悲胎藏曼荼羅者。三世佛陀。十方如來之根源。發心菩薩地。住薩埵之所出一者。一切有情身中常住不滅實相平等極理。是名胎藏界。凡夫因時如未敷蓮花為諸惑所纏縛輪迴生死不知身中有佛性理。是以大日如來經無量劫。為頓悟機。說此祕密法。若有真言行人。如法觀行。即身成佛。佛果成時。自身八分肉團變為八葉大蓮花。心王大日顯花臺上。四佛四菩薩坐八葉上。心敷諸尊諸會具足。相備十界廣大無邊。皆從觀心顯成佛理。若有眾生一見曼荼羅。俱胝劫重罪一時摧滅。必定得菩提記。名大悲胎藏者。妙法蓮花法門。毘盧遮那本地常心。即是花藏具體四佛四菩薩。醍醐果德。如眾實。俱成十世界塵數金剛密惠眾。猶如鬢蕊十世界塵數大悲萬行諸大菩薩猶如花葉。三界六道無量應身猶如根莖條葉。然如來加持故。從佛菩提自證德現八葉中胎藏身從金剛密印智現第一重金剛平等諸內眷屬。從大悲萬行現第二重諸大薩埵。從普門方便智現第三重隨類之身。此總大悲胎藏界雲。此曼荼羅可多意。所謂行者曼荼羅。諸佛果德曼荼羅。付行者曼荼羅有二。或性德曼荼羅。成修德曼荼羅也。一切有情心中本備諸佛萬德。普門塵數諸三昧。遠離因果法。然具雲此。即是性德理也。修德曼荼羅者。授法灌頂法師傳教信己心理具發心行修證入地住位。四重曼荼羅總而言之。無非大日功德。別而言之有二意。謂中台八葉并遍知印等第一重。是大日功德也。第二重文殊等四菩薩外金剛部。是釋迦所攝也。東方初門中臺釋迦牟尼。為令大日教流布。住彼轉法輪自心功德。而入眾生心。其釋迦功德者。文殊等四菩薩功德也。大日功德不過四種。東方寶幢佛。是發菩提心義。南方花開敷佛。大悲萬行義。西方無量壽佛。諸菩薩義也。北方天鼓雷音。是入涅槃義也。釋迦佛名有四種。文殊等四菩薩也。文殊是三世諸佛智母。諸佛初發心皆是文殊教化力也。始覺法性。始開佛智。是名諸佛發菩提心。之後能修諸行。一一行中除菩提障。是除蓋菩提功德也。蓋障若除心地自開法財顯現。是地藏菩薩功德證菩提義。三德祕藏是名大涅槃。無邊功德備在此中。是則虛空藏菩薩功德也。釋迦如來一切功德皆大日如來功德也。故知。四菩薩功德即四佛功德也。法身寞寂心言路絕故。令釋迦流布八萬十二教。一一功德皆還入我等之心。既受佛胤豈非佛子哉。代大日轉此法輪。故大日法身是法水源。三世常住冥熏不斷。於六趣四生。任運隨逐生死海中漸生佛種。唯是法身遍依正故。雖蒙恩德不知其恩。雖不知之利益無窮。語絕心不及。稱歎何為哉。胎藏界曼荼羅亦如來理常住不滅大寂定故。大日住法界定印。此金剛界大曼陀宣自性清淨普賢大菩提心。故捨那住大智拳印。一切有情身中本備普賢大智性。為煩惱惡業被纏縛。鎮受生死輪轉苦。是故捨那教主愍斯倒惑鑒無上乘機說此大教王。行人受此密旨。於心中觀一輪淨月。頓證捨那萬德三十七尊塵數聖眾顯現於菩提心月輪中。密嚴國土無盡莊嚴依觀心之功自然見之。若有眾生造四重五逆罪。一念發悔心須臾消滅。獲得一切如來真實智惠(云云)。   金剛界九會其旨難明。且案一師說。一印會配法界體性智。雖有諸尊皆歸大日所證法性一理意也。根本會是大圓鏡智。無量劫中修真言行。轉賴耶識得此智也。三昧耶會是平等性智。住平等大誓能利眾生。轉第七識得此智也。微細會即妙觀察智。為眾生說法斷疑。是轉第六識得此智力也。供養會是成所作智。無量劫中供養三寶事業故。轉前五識得此智(云云)。   胎藏界大日如來發生四重曼荼羅身。內證眷屬共說內證自行化他因果法。即以此法普示法界有情。金剛界大日如來流出五部海會。共說內證因果法以此法普示法界。大日如來大悲胎藏中養育法界有情。法界有情心胎中開發四重曼荼羅。大日如來五智金剛中加持法界有情。法界有情心月中發生大日如來三十七尊無色曼荼羅。名為聚集。今以如來真實功德。集在一處。乃至十佛剎塵數聖眾集會翼補大日如來。一切眾生普門進趣。是故說為曼荼羅(云云)。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今將釋此經。略有三門大意等也。義釋雲。如文殊師利見白毫所照萬八千土。諸菩薩種種因緣。皆是行菩薩道。即知。諸將開權顯實法花經。當知。金剛手等亦復如是。普見加持世界唯說平等法。即知。如來將演遍一切乘自心成佛之教。是經大旨也。次釋題目者。大是唐翻。梵言摩訶。則一大法界之總體。三部最深之祕處。且含三義。謂大·多·勝也。正當三部。阿字一□反為深大。理婆字離染為廣多智。縛字離壞殊勝用。皆在一心。非多非一。阿字故之體大也。娑字之故其相大也。縛字之故其用大也。一物異名。性相常住。總水流波稱之大海也。苞體宗用名摩訶期。乃三點之祕府。五智之幽。開冥始自發心終於證果自行化他。皆攝其中。毘盧遮那是阿字理點。一切諸法本不生故。成佛是娑字智點。一切諸法無染著故。神變加持是縛字用點。一切諸法離言說故。不生而生故現法宮。無染而染故具五大也。離言而言故說三三昧耶所謂不生即是寂滅義。離染則蓮花義。離言則金剛義。體不生故妙理無極。宗離染故真智無窮。用離言故化導無盡。是以摩訶之體無處不遍。摩訶之宗無法不圓。摩訶之用無行不滿。居性寂之極地包法界之體用。即雲。即身無異無相故顯呼。   大毘盧遮那佛神變也(云云)。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者。入文三段者。凡此經總可有三本。法爾常恆本。諸法曼陀羅是也。二分流廣本。金剛手所讀傳十萬頌經是也。三略本者。有三千餘頌。七軸之經是也。此三千餘偈以略攝廣。以少持多。一字中含無邊之義。一點內吞塵數之理。廣略雖殊理教是一。諸家釋經皆三分判經。今真言宗且約三部而釋。初如是序分也。當於身密即為佛部。示身無盡藏以。爾時世尊至囑累終。是當語密。即為蓮花部。現語無盡藏故。信受等文是當意密。即為金剛部。表意無盡藏故。序正似異。祕妙三密各殊。一如理平等。然則講演所生(云云)。   金剛頂大教王經。   稽首金剛寶樓閣。法界眾德大月尊。理事俱密金剛乘。菩提心殿一切眾。金講此祕密典。大法主〃〃。   將釋此經可用三門。大綱釋名·入文·三段業也。大綱者。今此金剛真宗人則真如法界以為其體。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法是一切陰入界等無非其教。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云云)四種曼荼羅談法界無外。五佛智慧遍三世盡底。學之人如瑩摩尼殊。修之者疾得顯極階。然則法界體性智。毘盧捨那居極理以示頓。四智心品四佛顯內證。那住四方十六大菩薩內外八供養等宣是異矣。三世佛陀十方郡生鹹同源乎。縮之在一塵。舒之遍法界。一誦真言塵界悉感。一捐纔動諸佛亦來思字義。觀月輪除苦與樂者也。故此經雲。由此真言。設作無間罪。謗一切如來乃至獲得如來最勝悉地(云云)。三密結要諸經所無。五智奧源唯在此教。此經大經蓋如是矣。   釋題目者。此經有二題目初雲。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卷第一者。總名也。次金剛界大曼荼羅廣大儀軌品之一者。是別號也。金剛頂者。十八會都名也。一切如來大教王者。是十八會初會也。金剛者。世間金剛有三種義。一不可壞。二寶中之寶。三戰中勝也。不可壞者。實相中道過一切語言心行。離諸過患。不可變易故也。寶中之寶者。顯實相中道具恆沙萬德也。戰具中勝者。表第一義空。一切煩惱無敵對者。此三是●字三義。此等三法非佛人天所作。是法然道理。無始無終。無生無滅故雲金剛也。如金剛不可壞。此經亦爾。不為外道邪魔等之所頌壞也。如金剛寶中寶。此經亦爾。諸經中最為第一。如金剛戰具中勝。此經於諸教中為勝。若學此教不歷劫數破賊。早成佛故也。所謂頂者。是最勝尊上義。此金剛教諸大乘法中最勝無過上故。以頂名之。又不是偷名。一切眾生心法界中從本具足金剛堅固勝義。則於理體諸法興起。故法花雲。是法住法位。今正顯說此祕教故。雲金剛頂也。一切如來者。毘盧遮那如來三十七尊及八十一尊三世十方盡空法界微塵剎海一切如來身以為其體。故能出生。甚深祕密。百千萬億修多羅。皆是毘盧捨那如來性海功德。亦能出生花藏莊嚴世界。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皆是毘盧捨那如來體性周遍一身充滿一切剎故。名一切如來。又一切如來者。謂五如來。大日·阿闍·寶性·彌陀·不空成就之五。攝一切佛故。又三世十方一切諸佛。是為一切如來。以一切言遍攝故也。真實者。一切如來內證真實法也。攝大乘現證者。收攝為攝真實義故。名大乘頓證。故為現證也。真實者。七大有。一行闍梨雲。一以法大故。謂諸佛廣大甚深祕密之義。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大人所乘。二發心大故。一向志求平等大惠。起無盡悲願誓當普授法界眾生三信解大故。初見心明時。具足無量功德。能遍至恆沙佛剎。以大事因緣成眾生。四以性大自性清淨心金剛寶藏無有缺減。一切眾生等共有之。五依正故。如是妙乘即法界眾生大依止處。猶如百川趣海草木依地而生。以時大故。壽量長遠出過三時。祕密神通之用未曾休息。六以智大故。諸法無邊故等虛空。心自然妙惠。亦復無邊窮實相底以如是。七因緣故。諸大乘門最勝第一。故雲。最勝大乘諸最上乘頓證之旨。無不攝屬此經。故雲。攝大乘現證也。大教王者。諸大乘經雖說成佛義。經歷劫數。或得或不得。或大乘經雖明現證但理無事。或雖但明印明支分不具。未盡佛意。今此經具說五部三密五智成佛等事理具足盡佛本意。故雲大教王也。經者梵雲素怛覽。或以翻經。即常義法義。常則道軌百王。法乃德橫葉。故曰經也。第一者。以數也。此經一部三軸此卷居初故。雲第一也。以金剛界大曼荼羅廣大儀軌品之一別稱(云云)。十八會中初會一切如來真實攝教王。有四大品。謂金剛降三世遍調伏一切義成就也。表四智品也。今此經四大品中初大品故。雲金剛界。雲金剛者。堅固利用二義。如前釋之。所言界者性也。一切如來金剛性。遍一切有情身中。本來具足圓滿。普賢毘盧捨那大用。自性身海性功德故也。又性是實性性。即理性極實無邊。即佛性意名。即毘盧捨那法身如來之性具。此理故一切有情當顯得祕密三身理必有覺。猶如金剛寶必有光明又性名不改。是如來性隨逐煩惱經歷生死。其性不改引發眾生的到佛果如金剛寶必至輪際得停住。依此等義雲界也。大曼荼羅初六有。六曼陀羅中舉初兼後。故雲大曼陀羅也。是諸如來內證祕法故雲大也。一切如來祕密頓證之儀式普度郡生。軌範雲。儀軌品者類也。品類區別。於此儀軌品總有三。此品居初故雲一也。第三略分別。經三段者。從初如是乃至諸勝宮自在名第一序說分。示現智用驚發會眾。次從婆伽梵大菩提心乃至經末。是為第二正說分。正宣祕旨開悟物機。於第三分於修行者。非是要故。傳法聖者。且闕不載。   蘇悉地羯羅經。   將釋此經分為二門。初明經意次釋題目。後判經文初經意者。所言蘇悉地羯羅經者。是三部經王。諸尊肝心。諸總真言之祕旨。詠貫大教妙。是以精進忿怒擊眾機發數十疑問。持明大仙悲未來開真言法則致羯羅五莊嚴遍涉真明為經衛悉地九成就亙通諸而成階位。修行之輩如樹木三世之利。信修之類寔獲世出世驗。諸部大教非此術。陵大虛雲。靈翹開地獄之神術。唯此妙典也。次釋題目言蘇悉地羯羅者。作業義。今此經成就世出世諸作業也。六趣四生諸有情所樂之世間業。及二乘菩薩等諸聖者所樂出世之業也。總持明大仙安住大智大悲開敷真明。身中有成佛之理。是故大日如來經無量劫為頓悟機說此胎藏祕密教法。若有行人如法觀行即身成佛果時八葉開敷。心王大目題蓮花臺上。四佛四尊生八葉上。心數諸尊諸會具足。備十界廣大無邊。皆從觀心顯成佛之理。是則胎藏界理性曼荼羅大意也。若有眾生一見此曼荼羅者。無始以來惡業重障摧滅無餘。必定得菩薩之記(云云)。三密修行之功。香供佛之善。其德難思。結於一印契驚塵數佛。誦一真言利六趣之生。暫運想念者。本有之功德自然開顯。纔致信力者。恆沙之罪障須臾消滅矣。香火是三密加持之香花。於一花一香之色具萬行成就之無量香花。佛身亦三身相即佛故。於一佛一尊之像。備萬德圓融之無數果德。能供是法界一色一香是中道。所供亦法界佛像即此法身也。佛弟子宿因多幸適值遇究竟大乘。是時不修學者。豈入寶山異空手。而歸聞法悟道究竟方軌又遇此教哉。仰願大日如來釋迦彌陀胎藏界會五百餘尊證知弟子誠。淨土之行願必成滿足給(云云)。   金剛界。   敬白祕密教主摩訶毘盧遮那四智四佛四波羅密微細支分。無苦不救無樂不與。隨諸有情願能妙成辨其意願。全安住毘盧真位故。雲妙成就等也。經者梵雲素怛覽。聖教都名亙三際不可改易故雲經。即常恆不及義也。軍荼利金剛發數問請決於金剛手故雲。請問此經有三十四品。居首故雲第一也。第三判經者。此經一部三卷。善無畏三藏譯。有三十四品。此無通別二序及囑累。是傳持人得傳真闕二序流通也。若明處雲。須彌山頂。金剛手所住普宮殿也。分為三。初半品經。初軍荼利請問也。次爾時吉祥莊嚴等也。下至經文總是第二明大執金剛答也。具如經并疏(云云)。   胎藏界。   敬白真言教主大日如來祕密內證四證四佛四尊大聖不動明王四大八大忿怒十三大院五百餘尊兩部曼荼羅聖眾外金剛部護法天等言。佛子小善相催志求佛道。是則依生生世世宿緣也。真言教行頓證方軌也。須傳受胎藏。大法修行三密勝行也。夫大悲胎藏界曼荼羅者。是三世十方一切諸佛之根源。四十二地一切菩薩之所出矣。何物名胎藏界凡夫因時如未敷蓮花。為諸惑之所纏繞。輪迴生死不知。四攝八供諸大薩埵外金剛部護法天等總三十七尊五部界會五十世界塵數聖眾乃至三世十方一切三寶言弟子蒙善友故訓雲。祕密尊教是諸教肝也。胎藏金剛大法者。是即發心成佛之直道也。夫金剛界者。是毘盧捨那內證之法。金剛薩埵超昇之路。十方諸佛者。金剛界五佛是也。何物名金剛界。自性清淨之大菩提心名金剛界。又一切有情身中本來有普賢大菩提心。為貪嗔癡惑之所纏縛。經歷六趣四生不觀自心成佛之理。是故大日如來經。無數劫為上根之人說金剛界大法。於內心中今觀日月輪□妄霧。於惠風見大日光。澄迷濁於定泉顯得本覺。若有行人如法修行。觀法成就。即身成佛。自心大日尊三十七尊圍繞。密嚴國土。無盡莊嚴。內證眷屬現在。皆是觀心成佛。是則金剛界無上乘教大意也。何況經雲。若有眾生已造四重五無間極重罪業。若發懺悔心。能入此金剛界大曼荼羅。及有見者。一切罪障皆得消滅。獲得一切如來真實智慧(云云)。故今為結緣於勝教故。以不堪之器恭敬受習金剛界念誦儀軌。於懈怠身[邪/心]欲練行供養修行之勤。仰願大日如來諸尊聖眾。殊垂證明常被加護。速離魔緣身心精進善根相應成佛大事。必令成就給。願往生彌陀淨剎。聽聞此祕教。開悟自心妙惠。以自心悟智慧。普示法界三寶境界。證知弟子意趣(矣)。   已上池上御作。以穴太御本書寫了。   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溪嵐拾葉集。   曼荼羅類集鈔。帖決私。   決雲。胎三壇。大悲。祕密。成就。   師曰。大悲壇者。即嘉會壇也。亦曰都會壇也。如常灌頂壇等也(云云)。祕密壇者。即前說大悲壇。其後彼大悲壇所有諸尊各別壇也。方圓三角等各別別尊壇也。亦各有其部圍繞之。謂此諸尊別壇建立時用之。或於諸尊說祕密壇也。成就壇為成就物也(云云)。又大悲壇者。灌頂行法等引入弟子。以悲為首故也。即諸尊圖位如常。此壇亦名都會壇。亦名嘉會壇也。而嘉會壇者。觀移大日。安寶幢之位。第一重乃至炎魔等以之安中台之時。諸尊皆同嘉悅集會給故。名嘉會壇也。或於都會壇中一一諸尊。皆一一具足彼一一祕密壇。此名為祕密都會壇(云云)。又大悲壇之意五色界道之內有四門。門內有八葉蓮花蓮花上有九尊也。而軌意加祕密壇之文。謂中羯磨金剛者。即是也。又其上大蓮花。又祕密壇文也。謂。今意羯磨金剛之上准安八葉妙白蓮也。其蓮即九位也。而祕密壇具文羯磨上畫。仰半敷蓮蓮上有莖擎八葉妙白蓮即九尊座也今軌意不說半敷花并其上莖。謂大悲壇者。以慈悲為本。最初引入弟子壇也。故簡略具不說之。後後壇壇委漸說顯之也(云云)。   又祕密壇諸尊之曼荼羅。唯是觀作曼荼羅也非可圖畫(云云)。   又祕密壇成就壇外院重重隨尊不同也。多雲三重(云云)。   又成就壇或唯安內院。不安外院故。四大護有內門。是別時意也。   又祕密成就壇不雲外院界道。若以大悲壇可准之歟。   又五色界道者。唯是通道地色也(云云)。   又大悲壇大蓮花藏上中心八葉妙白蓮安。即為中台九尊位祕密壇花王上有十字羯磨。羯磨上有半敷蓮。半敷蓮上有蓮臺。蓮台上八葉妙白蓮也。而大悲壇是最初悲生故。不委說之。存略也。而傳法軌引祕密壇文加中羯磨金剛文。唯略半敷蓮耳(文)。   又祕密壇半敷蓮上有妙色金剛莖擎八葉蓮。謂因果具足之義也。   又祕密壇者。大悲壇中諸尊各各壇也。故於彼大悲壇中可住各各其壇歟。   成就壇者。世間成就品有四種念誦。一意支念誦。謂先觀本尊相好了了分明也。而於尊心月先觀種子字。種子分明即真言之字一一加之。乃至一真言字皆分明也。故台界之意諸真言中先種子字。次諸字也。是觀次第也。如不動門種子在終。雖然先必觀種子(云云)。而一一字了了分明。即觀一一字義更分明也。而即諸字有聲。一一字旋轉流灑一一有聲。謂如●字唱阿聲。乃至真言諸尊皆有聲。唱字名也。此念誦純熟之後。次作先持念誦。謂其本尊真言依教。若一洛叉等之數反滿之持之也。而後三具支念誦也。謂辨香花等諸事供供養本尊等也。   次四作成就法。謂前之三念誦已成就了。更作成就法也。謂祈境界。謂若我以何物可為成就物乎。可祈之也。若夫夢可成就。杵刃若蓮若種種異物。隨其境界作儲其物。然後即以其物修成就法。即依其物發神通手持其物往反十方佛剎。為持明仙乃至登覺耳。即今此三摩地所成就物。謂之三昧耶形也。即本初入門之中三摩地所成之標幟也(云云)。   已上此作成就之作法。謂之成就壇也。若無意支作先持。乃至無前三。作成就還妨祕法。何有其驗耶。即諸別軌等多是第四作成就法也。而無前三直作第四雲無驗。痛哉痛哉。但依胎藏金剛智三藏一卷軌意者。不作前三直作成就(云云)。聊有法驗。依此意尤可貴可貴。   師曰。其尊手所持之物。是為三昧耶形也。凡三昧耶形者。其尊三摩地所成物形也。由此三摩地成就。其物即發神通。故雲三昧耶形。自成就物發神通。依三摩地故。持明仙等手持三昧耶所成之物。往反十方(云云)。乃至諸佛菩薩金剛天等之手所持之物亦是昔日我三摩地所成之三摩耶形也。即彼三摩地標熾(如金剛三昧以金剛杵為表)。即是印也。   此印是定也。真言即惠也(云云)。凡印有二。相印手印也。相印者。三股五股等諸三摩耶也。即手所執物也。手印者。手所結三摩耶形。標熾印契也。   師曰。大日經世間成就品相似成就說之也(云云)。又曰曼荼羅者。是數義(云云)。台金二曼荼羅俱圖隨宜(云云)(對記。金界。天竺。隨宜云云。又現圖云云。顯圖故)   菩提心義雲。金現圖(云云)。   師曰。世流布胎藏曼荼羅謂之現圖曼荼羅。昔無畏三藏之經中大曼荼羅佛所密也。顯露圖之恐違佛旨。若任意圖亦非也。仍祈請給即佛空中現此曼荼羅。故雲現圖。又佛隨宜現之故。雲隨宜曼荼羅(云云)。   今此曼荼羅觀世音金剛手等院諸尊二三重安之。所狹故也。如除蓋地藏院一重安之。皆可向大日也(云云)。   又曰。現圖曼荼羅是現空中也。然師資傳來有此說。未見矣。   胎曼現空中事。是唯師口傳也(云云)。先師說。台現圖曼荼羅尊位等。只是隨宜隱祕之圖也。強不可尋之(云云)。   義釋中。以胎曼荼羅為塔(云云)。亦三十七尊可為塔。可思之知之(云云)。從本垂跡者。疏二雲。從本垂跡則從中台一一門各流出第一重種種門。從第一重一一門各流出第二重種種門。從第二重一一門各流出第三重種種門(云云)。青龍軌意是也。謂先八印。次佛印。乃至外金剛也(云云)。從因向果者。疏雲。從因至果。則第三重之所引攝成就能通第二重。能通第二重所引攝成就能通第一重。能通第一重所引攝成就能見中台藏(云云)。謂先外金剛部。次文殊等。次觀音等。次中台也(如前受次第是又對受記有之)。但傳法軌雲。諸會雲次第。是非從本垂跡。非從因向果(云云)。   師曰。胎藏曼荼羅以觀不思議境之意可知之也。今此曼荼羅凡聖雜居。善惡並趣。尋本大日三摩地也。且置本不論之且點一念心。即如來藏理也。百界千如三千世間法門宛然具足。故一念之中地獄。乃至佛界雜居凡聖不異處善惡無隔趣。是曼荼羅即此意圖顯也。但義釋中大曼荼羅其事彌分明也。釋迦如來及諸世尊同在善惡雜類之中故也(云云)。   胎曼荼羅是十界互具之中佛界之上十界顯現也。故其曼荼羅中六道四生宛然具之。即是天台所說觀不思議境之意也。佛界乃至地獄界宛然一曼荼羅所說也。其地獄義釋曼荼羅具有之。但現圖曼荼羅無之。師說地獄攝炎王也(云云)。   又義釋曼荼羅天部之中諸佛雜居。佛界上理具地獄鬼畜也雲事。彌顯然也(云云)。   胎曼荼羅是示現理具法門故。說理教故。從佛界至地獄示現。金界曼荼羅是果位成道相故。說果上教故。從佛至天等示現之。果上地獄鬼畜等其相隱故(云云)。又胎曼荼羅具觀佛界之上九界形狀故。地獄乃至佛界宛然具足之。但現圖曼陀羅隨宜以地獄攝炎王。不圖之耳(云云)。   師曰。胎藏諸尊若付三摩地門雲之者。皆大日如來一一三摩地也。若付一一果德雲之者。各各因圓果滿佛也。具緣品初釋文可見之。謂大日如來欲說曼荼羅時。十方諸如來皆悉來集坐於八方。各我為初入發心門。成佛三摩地門乃至次第入大日三昧地。謂以荼吉尼三摩地門為初入門佛自荼吉尼門乃至大日也。以不動三摩地為初入門成佛自不動門乃至大日也。而後俱入大日。身出已各住曼荼羅本位。皆入其三摩地各各而住故。不可相濫(云云)。   胎界現曼荼羅時十方諸佛來集智處城住本初入門。所謂昔依荼吉尼得成就佛先入荼吉尼三摩地。即展轉入二地三地乃至十地。乃至即入大日身乃至昔依死王得成就佛先入死王三摩地。乃至展轉入大日如來身。如之十方諸佛各入本初門乃至轉入大日身。而即十方諸佛各出大日身如先各住本初入門。即坐八方。現法界曼荼羅。此界意智處城所現。曼荼羅是為攝法界所現也。而後即如先入大日之身耳。   金界自阿迦尼吒天下至須彌頂充滿空中。諸佛皆是互相攝入之諸佛也。謂一佛身中更互攝入十方諸佛之身。故金界意一佛即一切佛也。故指一佛亦可雲一切佛。而則下須彌頂大日四佛互現諸尊。現法界曼荼羅也。胎界非互相攝入佛也(云云)。理趣釋等可見之。釋意指五佛之一切佛也。   胎界大日成道智處城十方諸佛來入大日之身。即出本初門。乃至示荼吉尼之身。各各初入門也。金剛大日於須彌頂為一切義成就菩提將成道時。自須彌頂至尼吒諸佛滿空互相攝入。謂一一佛互攝入一一身一佛各各具攝入諸佛也。而俱時入一切義成就身即成大日尊(云云)。胎金等曼陀羅中諸天曜宿等皆是大日等流身也。即是顯教中實業生此界諸天曜宿等是也。更無異也。尋本皆是大日如來本初入門形互也。故一卷一字經智處城此等曜天等皆列。此事猶以鬱〃可思之。   又雲。猶此世界諸天星曜等皆是權者。其各各眷屬或是實者也(云云)。曼荼羅中日月五星等即是世界所有日月五星也。謂彼召入曼荼羅中住其位故也。三界諸天神等皆爾也。或亦彼大日所現諸天神等隨類各顯。世界天神等各為其部類。   胎曼荼羅經三重各有主。遍知印(初)文殊(二)釋迦(三)若并中胎總有四主也。遍知印者。即大日也。文殊者亦是佛也。故軌注梵號雲。曼祖室哩沒馱曩(云云)。即有佛之句也。故四主皆佛也。   義釋十六雲。文殊會中西方部主(虛空藏也)。乃至一菩薩為主(云云)。   又胎曼荼羅中胎三重即四種佛土也。中胎寂光初重。實報二重。方便土三重。同居土。以文殊為方便土化主者。即是應身如來故也。如次文殊真言為應身真言也。付應身可分二。勝應即是方便土主也。劣應即同居土生也。是第三重釋迦凡聖同居也。   胎界四重諸尊皆是花臺上實報土所居眾也(云云)。   問。台曼荼羅分生法二身眷屬如何答。釋迦諸眷屬并外金剛部是生身眷屬也。四大菩薩三點眷屬等。是法身眷屬也(云云)。   不空成就天鼓雷音即釋迦也。而五智次第等前後次第等爾故在北方。但北方佛只隨應身義邊名釋迦也。謂阿彌陀受用智慧身。寶生福德莊嚴聚身(云云)。乃至寶幢自性身(云云)。不空成就作變化身(云云)。   問。大日即釋迦也。何有北方耶答。師曰。北方佛釋迦事身也。西佛釋迦教惠身也。南佛釋迦福德身也。東佛釋迦發心也。故大日如來即釋迦尊也。此釋迦尊即具此四身也。北方佛即名不空成就。亦為釋迦即供養諸佛。修行圓滿三祇百劫事業成就。悉達太子出家成道名為釋迦。為顯此義故在事業方。胎名天鼓雷音者。此事業尊隨諸界諸趣機緣隨樂欲遍說法猶如天鼓隨人樂有雷音。彌陀說法斷疑尊猶堂堂為十地菩薩說法歟。天鼓音遍應同法說救度。故名天鼓雷音(云云)。金曼荼羅唯現他受用現身說法相故。不專理趣耳。彼曼荼羅唯是忉利天上說。自佛界乃至天眾現之。自人至地獄即闕也(云云)。金剛記雲。佛皆住金剛定。為表之皆住金剛杵(東南會齊說)。又雲。九會天竺隨宜繪像不可以為此界定量(云云)。九會天竺晨旦難一定。但猶是人師為一機所圖歟(云云)。金界曼荼羅不雲現圖。如說圖也。九會不空所為歟。慈覺大師說。鍐部輪獨一尊即是成身會也。更無餘義也。一印雲者誤也。次下大曼荼羅會也。依成身為他現大曼荼羅也。二十天位在四獨□□□□□□□□埤□□□□□□媸襼□□}□□□□□証□□□槏□褥F□□□□飀□  慈覺大師傳意和上記。九會之名號中心名大陀羅。次上名成身會(云云)。世雲成身繪圖不可也。但古說皆如之。如大師說(云云)。   金界中台月輪四角寶形是闕位。自然畫也。   師雲。出生義中塔者。是五輪法界塔也。上方五頂等圖。是如來頂相功德也。下方十六執金剛者。十六大菩薩也(云云)。出生義雲。塔者是五輪塔也(云云)。法身緣起塔攝收三十七尊。地(外供四攝)水(十六尊四攝又可攝水也。內四供塔四門可有也)火(九佛頂等云云)風輪上四隅有寶形(棖鎖斷也)。此四寶珠即四佛也。四佛四波羅蜜也。中心寶珠即大日也。即虛空輪也(此塔事可見出生義等分別聖位等也。又義釋中有胎曼荼羅。為塔之意。可見之)。   金界曼荼羅即是五輪具足之即是五輪塔形也。謂於大金剛輪四隅四大有之。大金剛輪即大空形也。故圓也。四大抱大空依之。即五輪具足意顯也。胎曼又可觀塔也。謂四智即四佛也。四波即四行也等(云云)。可思之。   金界四大地水火風。但合空者五大也。今謂。大金剛輪即圓滿也。是則空輪歟。四大即懷空輪也。又空輪依餘四輪生立歟。   問。金界曼荼羅是何重曼荼羅耶答。或雲。三重也。加內院金剛輪雲也。而是非也。何重曼荼羅者。只雲外院也。故此界是二重曼荼羅也。如雲台藏三重曼荼羅也。   一印曼荼羅事。一印曼荼羅者。意樂尊種子中台安。四攝八供安之也。或本有曼荼羅。或本法無曼荼羅。隨意圖之。但天等為本尊之時不必爾。四攝等勝天劣故也(云云)。   一印等圖樣。最初圖十七尊加四佛。一說可爾歟。四波羅是常也。而十七尊只大日普賢也。或私謂。四佛猶可有十七尊曼荼羅歟(各四親近加之也云云)。第二圖愛前事。五種祕密曼荼羅心也(云云)。七十尊曼荼羅大日安中臺。四方安四波羅蜜。又如常安四攝八供。謂十七也。又說。以金剛薩埵安中臺。餘同(云云)。   師曰。胎藏曼荼羅千手金剛藏本雲一。曼荼羅大日三摩地也。但千手是觀音大悲三昧所現也。金剛藏是金剛薩埵大智三昧所現也。而大悲門福德門也。求願福眾生多故現千臂。利益之大智門入之者少。求之者少。故現一百八臂。利益之福教二身手多少。以之可得意歟。又此二尊各可在其觀自在金剛手院內也。而左右相分十波羅蜜菩薩為此二院攝也。即壇等五觀自在院福德莊嚴也。惠等五金剛手院教惠莊嚴也。若依此義者。虛空藏一獨無眷屬。而然和尚說雲。下大曼荼羅等菩薩是其眷屬也(云云)。可尋。   問。若然者。十波羅蜜菩薩各於彼二院可圖之。何於虛空藏院圖之耶答。師雲。虛空藏是福智兼備菩薩也。為顯此義故。於虛空藏左右。書之。今此虛空藏持劍寶。即表福智也。故一說十波羅蜜菩薩虛空藏眷屬也(云云)。   胎曼荼羅千手金剛藏上所書飛天是首陀會天也。是闕位之處書之也。首陀會者。淨居是也(云云)。   問。千手金剛藏何故在虛空藏院耶答。非在虛空藏院之中。千手是觀自在院一具也。金剛藏是金剛手院之一具也。但是隨宜繪界道等之形也。不可為定量耳(云云)。   問。胎藏金剛手院是佛左也。爾者可雲定。如何答。離教定易劣也。今教上建立定也(云云)。   觀自在院亦是出□利生教也。即義釋雲。三點眷屬(云云)。是金剛手空也。觀自在假也。上佛部中也(云云)。已上帖決(云云)。   溪嵐拾葉集。   (本雲)。   應永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於元應寺書寫之訖。   沙門惠嚴也。 溪嵐拾葉集。   五大院入唐事。私苗。   胎藏大法對受記第一雲。安然記。   安然以貞觀十八年二月有入唐事。又雲。閏八月十七日。大和上為令安然讀胎藏界真言。授大枝君。且以釋迦傳法印密授安然。音人子也。江家也。政枝作枝作江也。   透暹雲。被下唐符也。彼官符有之。同時四人也。元昭濟暹安然等也。仍如此令申給歟(云云)。   問。此事實否如何樣可雲事哉。或人云。夢入唐歟(云云)。私雲。只有入唐志故如此書給歟(云云)。   一。聖一和尚弟子巖松禪師雲。五大院者。入唐於大唐大悟發明有。號阿覺上人人是也。歸朝之後者。山門西阪本松崎住給(云云)。私雲。此事依何說耶不審不審。五大院前代也。覺阿上人近代也。此相違如何。   一。日本禪法得悟人事。妙法院賴勇法印夢想雲。日本國禪法開悟人山家大師覺阿上人許也(云云)。此賴勇覺阿上人事不知人也。誠感夢樣不思議也(云云)。   或物語雲。覺阿上人禪法開悟人朝帝聞ンю間。參內УэンюЯ。敕問雲。何是禪法覺阿即ヨЛ⑥吹即退出(云云)。或人物語雲。覺阿參內時。敕問雲。何是禪法。覺阿雲。上田Уロリю下田УロリюЬ申ンэ(云云)。   五大院入定所事。或日記雲。五大院者。於西塔大日院御入定(云云)。私雲。大日院者。道海和尚御房也(云云)。   一。五大院御釋名譽事。後嵯峨法皇御代密教肝心要文可撰進由。山門東寺被仰下之時。東寺法師一向五大院御釋注進(云云)。   又雲。或東寺真言師雲。內內覺大師與五大院御釋懷中教相沙汰候也。此等御釋無東寺教相可難明事也(云云)。   又雲。五大院御釋見哀我東寺門流先德御釋ЮьсЁロгЬ何ヨяЁロьсЁЬ申合(云云)。   尋雲。五大院御作教時義菩提心義等始東寺有之。山門無之。山門經奏聞申給以後山門弘通。是則東寺門側入滅故歟。申合。其義如何。答雲。此事證據何事。大方不審也(云云)。何時代申給ンюЛч⑥①似事ヤю也。道光或三寶院碩真言師對面事侍。其時物語雲。五大院御作蓮花觀ивэ抄雲兩種祕書有之。五大院山階草堂寺ЁЪ此等祕書造ивэв中裹牛負阪本被越ンю時。逢阪口付童ヤёюв物食ンю時。件牛離行ンю⑥東寺法師見之取之。今此等祕書東寺門流現在(云云)。已上物語也(云云)。   私此事思。此等事申歟覺。此蓮花觀ивэ抄申事東寺第一祕曲也。未及散在抄也(云云)。   或僧物語雲。此祕書攝津國三寶寺雲所在之(云云)。大日房建立寺也。道光行可書寫約束畢。   尋雲。世間口遊雲。五大院貧道無極先德也(云云)。此事實否。如何。答。此事不可然事也。凡然和尚者。覺大師之教德御弟子也。金輪院和尚定德之御弟子也。故安惠和尚福德主給。彼對五大院教德主故雲貧歟。貧道不可雲也。其上五大院所領丹州有之。三百餘町所領也。何五大院貧道也雲耶。將又三井寺南院五大院御建立也。寺領漠大ЁЪ寺門第一福所也。貧道先德御建立豈如此耶。可知。貧道和尚不可雲也(云云)。何況丹州五大右衛門尉ЮЛЬ申Йюг五大院所領相承故也。隨分大名也(云云)。   又先師上人義雲。五大院先德亂僧雲事。大方不可然事也。所以密宗深解都法大阿闍梨戒法堅持禁戒大和尚也。御廟大和尚御讚嘆詞密如金剛薩埵雲。凡山門故實。密宗書籍。戒家祕書等皆以五大院為指南。總以不可雲破戒僧也(云云)。   又雲。然和尚貧道也雲事法器飢故貧道雲歟。Дяг上宮太子御詠雲。ЁЮЪючロУ岡山Яユ④ЯヨлЪиЙю旅人ヤгяレчЮЁ諾。ヤЛгДяУю⑥г達磨和尚佛法機飢事讀給УэЬ申侍э。仍然和尚貧窮也不可雲事也(云云)。   一。草堂寺鐘銘事。筆主者。北野天神也。願主五大院和尚也。此鐘以數千貫也。貧道身Юьг豈如此大功成乎其鐘者。今花洛東山淨聖院雲寺在之。禪林寺殿之御代度度有敕被召ンэЬ(云云)。   一。五大院虛名事。東塔西谷住侶千本詣說法聽聞。其時長老如禪坊詞雲。五大院先德貧道無極先德也。其上西京飯殿加村雨飯櫃流給間。被追出東寺門ЁЪ餓死給也(云云)。其時彼西谷法師聽眾中侍雲чヨг。御房不知案內事申物哉雲ンюг。凡五大院者。顯密碩德堅持禁戒和上師也。犯戒先德不可雲事也。貧道和上雲事。又不可然。五大院領今丹州在之。豈雲貧道。何事雲耶(云云)。   又雲。日本第一不覺二存之。一山僧不覺。二奈良法師不覺也。其山僧不覺者。五大院貧道與犯戒僧知不覺也。此事弘法大師安然和尚難破給。東寺法師腹立虛誕搆出。五大院弘法大師難破罪障酬成貧窮。終焉時東寺門側土堀食。餓死給(云云)。此虛言聞山僧等皆以如此申合。是山門第一不覺也(云云)次奈良法師不覺光明皇后御髮七難開毛申合。是又第一不覺也(云云)。   此等子細不知。我山明匠先德貧道破戒僧。申ヵЛ不思議ЮяЬ被難申ンяг。如禪長老閉口說法未終高座ヵоя落。гヨгヨ逃去ンэ。比興之事也。   尋雲。五大院所造給真言事相抄何等(文)。示雲。付事相教相數本在之。所謂具支灌頂記。持誦不同。悉曇八卷藏。蓮花觀。不苔抄。手草。教時義。菩提心義。教時諍論。草木成佛普通廣釋等也。委不遑注。仍略之(云云)。   一。五大院入定所事。德圓和尚傳可見之也(云云)。相州星野ЁЪ御入定也(云云)。此星野者。御出生處故。於此所有御入滅歟。三月十三日御緣日故修御影供也(云云)。此御影供日中現明星給也。五大院者。明星天子無跡故也。   溪嵐拾葉集。此內五帖在之   (本雲)   寬正五年(甲申)卯月一日筆功訖。於南山無動寺上勝房學窗為佛法興隆書寫了。   縛日羅重海。   (本雲)   同五年九月二十七日遂筆功畢於南岫南樂房為來際紹隆令書寫之者哉。   縛日羅永賢。   延寶八(庚申)歲秋八月十五日以城北鞍馬寺月性院本為祕教流通書寫之。   艮嶽蘇悉地峰都率谷。   (後改嚴覺)。   雞頭院主金剛佛子圓朗。   (法□十一夏往年二十二歲)。 天明五(乙巳)六月二十三日東塔南溪修學侶令筆工寫更令(予)校閱。   遍照金剛。大僧都。實靈。   五大院先德御入定所。   上總國長柄郡大ン場村道脅寺(今г住僧日蓮宗)в北方有之。其邊之村民等每月二十八日獻供(云云)。   右彼國之僧演話。寶珠院可透書記被送來   享保二年七月。嚴覺記。 溪嵐拾葉集。   兩界要事集。   世間口傳雲。天照大神者大日尊示現。仍內宮者金剛界。外宮者胎藏界會也(云云)。或一書雲。天照大神日輪也。豐受大神月輪也(云云)。口傳雲。本日本國者。心言大日本國也(云云)。同書記說雲。真實御體者。內宮者胎藏界七百餘尊。外宮者金剛界五百餘尊也(云云)。或私記雲。我國海底有大日如來之印(舊記)。可思合之。私雲。所上雲書記者。頗於事存祕藏旨間。交雜而雖集之。依之文章都見者也。能能可致了簡也。口傳說雲。書記說頗相違。尤可和會也。又真實義可尋習之也。若出真言止觀者為自證。深可思推之歟。又兩所三座者粗示現法華曼荼羅相也。但此二ン條愚意之所存也。頗僻見歟。能能可思案之歟。   佛讚。摩訶(引)迦嚕抳(引)建曩(上)貪捨娑跢(二合)藍薩縛吠(荍圓反)爾(夏以反)南奔(蒲閉反)女(自界音女)那地(白二)蠅窶拏(引)馱(引)藍缽羅(二合)拏(上)摩(引)弭怛他(引)哦耽。   兩界教義事。藥師彌陀二佛事。可思之。二界教示相當。尤勝最甚深矣。尋雲。二界教主何耶。師未奉問之。然而私存之者。胎藏理法身大日也。金剛智法身大日也。付之以外深事共有之。可尋習事也。尤可存知之矣。胎界明理故為理法身。金界明智故為智法身也。此旨大綱也。相交非也。無理智二義也。蓮觀月觀兩部隨一談印雲。是實如近二界也。大日讚(普印)。私雲。胎藏供養會作法也。師匠私被注之。仍又寫之。   薩縛尾也(二合)比婆縛訖(引)羅(二合)訖哩野(二合)素蘗多地缽帝示(而以反)曩怛賴(二合)馱都迦摩訶囉佐吠嚕左曩曩謨娑都(二合)諦(四)。私雲。圓師讚金界今用也(云云)復圓師雲。此次佛讚并四智讚可用。諸會時四智讚。次一切佛心印真言可移也(云云)。ДЪ自普世明妃加持珠。次次次第同供養會(云云)。私雲。佛讚者大日雲歟。師雲。別有之。但佛讚下移也。次入本尊觀(內定印隨尊各別也)。但今以大日為本尊也。私雲。後日可尋知之。   私雲。□□□月輪之中心觀想阿字。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亦空亦有。謂不空之空。同不有之同不生故。言三義不可得而已。不可得者。謂指但空而名不可得而已。而天台三諦義同(文)。私雲。三諦義與天台同之者。指跡門三諦歟。指本門三諦歟。次根本印(隨尊各別。但今可用大日印。即五古也。善師說·築師說。無所不至印也同)。真言(云云)。尋雲。無所不至印若其相別差之。將又二種不同有之歟。築師雲。深行義念誦以前入三摩地略也(云云是仙真僧正ёД門堂也)。善師說同之。是尋有律師也。今僧都也。善此池上。次加持珠(如常)。次正念誦。師雲。念誦以前入三摩地根本印言可略之。其故內外五輪觀大日如來之功德皆令成就故也。但是深行之時(云云)。諸會之時同之。ДЪ念誦以後之入三摩地根本印真言必可用也。金界同之。此本尊大日之時(云云)。別尊之時入三摩地根本印真言可用也。私雲。此略事初心之時非雲也。金界可然也。只是因果二同修行也。而依因修行三摩地略之者。依果修行必可略之歟覺也。Дяг略共略。不略者共不可然事歟。此參差處尤不得心。必可決明匠也。大日真言ヤёьу欠。慈救咒曩莫三〃〃。次根本真言曩莫三曼多沒馱南阿。次佛眼真言。普馱嚕左爾Лгロ曩謨婆伽縛怩烏瑟爾沙耶嚕嚕薩普(二合)嚕入縛(二合)拿底瑟奼(二合)悉馱嚕左爾薩縛囉他(二合)娑他爾曳Лгロ。築師雲。故近江法印御房。念誦先本尊。次次餘咒可用(云云)。都餘咒多用無詮。只本尊咒多可用歟(云云)。故御菴御房。先大日可然本尊一意(云云)。又示雲。加持珠入三摩地以前。此都率記也。其故。   次一字金輪。勃嚕唵。次三部總咒。唵ヤДгЛгロ。次還珠法(如常)。次。入三摩地(隨尊各別。東寺流受ю仁真言師г只常恆處是身大日в思住道云云但今可用大日)。次根本印真言。字義雲。阿字門本不生不可得也(云云)。私雲。釋義雲。我即毘盧遮那佛不說真實也。□此文可思之。甚深金界其同是。圓示雲。事理不二佛也。已身可思之(云云)。次部母印(隨尊各別)為佛部。虛空眼印真言。善師雲。印相如常表五眼。是但小指相合不開小曲(云云)。口傳(云云)。付三部各別之說ヤяЬх。只亙諸尊用此印真言(云云)。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噞哦哦曩縛羅落訖叉(二合)嬭哦哦曩三迷曳(三)薩縛睹嗢櫱多(引四)避娑羅三婆吠(平五)入縛拿那目伽難(去六)Лгロ。次成身菩提身如前例第七□是加之諸說殊多不用之。   築師雲。成事業身以用否異義也。我不用之(云云)。閼伽可用三度圓雲。閼伽四度用事ヤэ。慈雲。四度必可用之。次閼伽(口傳。私雲。圓師雲。先理供養。後事供養也。十八道不然。其以事供養為前也。又事理供養相交ю樣ヤэ)。次塗香。次華鬘。次燒香。次飯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讚。次閼伽(柱器先別願。次誦真言獻云云)。次振鈴。次可用迴向方便。次隨方迴向(如常)。次發願(用普印)。次加持句。次解界(以無堪忍印左轉三匝。真言如前。但難堪忍云云善師說)。次示三昧耶。次禮佛偈。次奉送偈。次誦真言。同台入佛三昧耶印也。用普賢三昧耶印事台不說故。供用金界也時事也。此常說也。師說入佛三昧耶也。證據尊勝儀軌□□即蓮華部。奉送印阿彌陀根本印也。金界儀軌分明也。三部各別如何(云云)。慈雲。如私記彌陀印用也。華後供養取也(云云)。師同前歟。善師雲。曼荼羅時(ЮуЬг)。自禮盤下(云云)。華右手取可擲之。總自禮盤下事可依便宜。說曰。雲花擲事。瓶師說違也。如金記。次入佛三昧耶。次法界生。次轉法輪。次被甲。次下座禮佛。次出堂(師合點也)。一。行願分(義五大願)。二。三昧耶分(自入佛三昧耶。至持地印)。三。成身份(自內五輪至慈氏印)。四。曼荼羅分(自一切三世無量力至三昧耶)。五。供養分。六。作業分(自入本尊觀至救世加持)。七。三摩波多分(自解界至迴向)。私雲。一切行法分為七段也。尤可存知之而已。圓師雲。此寶滿院之一流外分別始(云云)。仍異流不存此旨也。又雲。金界私記三部送車輅不雲事如何。尋雲。如十八道。本尊觀請之時召請句加之。□召歟。圓師雲。必不然。大日之時(云云)。尋雲。此事難思。縱大日之時也雲。何勸請之時不然之。最明師可尋之。思不重重。Дяг隨台界說記尤此事可習先也。或古記用之如何。尋雲。示如雲時。如天台跡本二門兩界因果四土可有歟。私雲。可然歟。兩部二門故耶。○曩南歸命儀。唵三身儀。   實報寂光二土事。私尋申雲。台界道場觀之時居實報土思。金界道場觀之時居寂光土思事歟。師來雲。仁示雲。胎界實報土見。金界不分明(云云)。或依仁示雲。金界寂光土лワ歟。安然御釋。須彌頂智所城。顯教雲定非(云云)。可思之。天台宗釋實報土(云云)。台雲。胎界之時居實報土雲事。大原口決見。不可疑之。金界之時居寂光土雲事。未見出之致。未廣引見故也。廣尋有хчЗь⑦。但彼決中。金界道場觀之時。大日空中觀(云云)。是則寂光土儀式歟。亦如不已然而是案寂光土歟。其故。天台宗釋。空中雲лю⑥г。寂光土釋ЁУэ。准彼思之лЁ。不然□御釋密嚴經所說密嚴土實報寂光二土也說給。頗兩界可思合之歟。次金剛持大印(私雲。金剛成身會作法也。私雲。圓師雲。心上事。然而只лЛв邊ЯДヱлЁ)。築師雲。法印如定印下лЁ。ДЪ以前懸事不可有。只轉也。轉樣兩手ЗヱЯ合也。ёЛую事不可有(云云)。善師雲。此印時膝通雲。仍此二義。尤可存知事也。永豪闍梨雲。此流不(云云)。驚發地神再奉送時膝不通。當時仰正口房殊此義被仰(云云)。   私雲。圓師雲。不通義宜之儀。後日築師雲。共膝可返之(云云)。次用舒□□□〃\□□滿慼滿慼慼慼慼慼慼慼潯恣慼慼慼慼撬c□□滿慼慼慼熬^□□□□滿慼慼慼慼慼慼漿A¥□楫纂潦縑漿A|□□□集□稐|□□苣¥悅□楫躁@□稐|□□苦邦穰|□那□ㄣ□韣|□楫禳慼慼摩u言三反。此度舉時гчヱ。下時ЁШロ也。以上六反(云云)。左右磨事右印核ЁЪ磨也。次大日繫鬘(先說大日加持印)。築師雲。作舉額轉即腦後懸也。舉ЗヱЯ合也。ёьую事不可有。以下同前私雲。ЗヱЯЬтЬ者。舉身向也。ёЛуЬ者。舉下向也。次如來甲冒(諸被甲印誦同真言)。圓示雲。具如此題歟。台藏不習也。但印義不同也。築師雲。背印別不可深。只心深左右引背чюЬ可思也。腰頂腦後同之。正強ヤсэ久也。ДЪ引者。小指引許也。左右膝印殊ДンЪ即膝上(云云)。故菴室背等右寄結給。次振鈴印。師雲。諸會之時。此印移手是也。即大日之皆拳印真言初有之。次第如成身會私記。不實也。次塗香菩提。示雲。塗香次飲食供養可有。印真言下所有。ДЪ三昧耶真言用也。口傳(云云)。但爰不可有飲食也。下之五供養之時可用之也。私雲。八供養下薩埵印明加事。理供養別不雲時事歟。可存知之矣。次事供養(口傳雲台藏事理供養Зю事。前一義金界供八儀例不分。准之故備用台藏次第也。云云。然而非常途義歟)。善師雲。事供養以之。次用五供養。印真言即八供養中香華燈塗外加薩埵三昧耶印真言也。高師雲。必理供養前(云云)。仍後說如理供養前ЮюлЁ。私雲。事理供養次第宜覺(文)。依善師義勢修之畢。可思之。次讚(大日阿〃〃四智)。私雲。四智讚百字次ЮюлЁ。次不散前印誦金剛薩埵真言師雲。隨本尊結根本印。誦百字明。金剛薩埵印同之。真言隨三部異也。又終一字隨五部異。其如常佛ヤгЛЬг或沒馱。蓮華部如今私記。金部縛曰羅。百字明同之。私雲。金界心依蓮華見事如何。師雲。此界專彌陀行法依也。私雲。大原說雲。金界彌陀別行法(云云)。尋雲。何專彌陀行法。私雲。三井大阿闍梨雲。西方界者金界字也(云云)。此言尤可思合之歟。付此等之流。淨琉璃世界台藏界。安養世界金剛界也(云云)。義雲。簡出畢。尤甚深(云云)。藥師理法身大日。彌陀智法身大日也歟上之也。仍如此會歟。東方界者胎界也。雲事。真言抄物中其心見事有之。尤可思之。私雲。金界念誦咒如何。私雲。胎如加慈救咒雲金。又可加之歟。可奉尋之。可加之。如此事人意樂也。師雲。大日降三世根本佛眼一字金輪五部總咒。大日者如胎藏。佛眼一字同前。根本者羯磨會大日咒也。五部如入三摩地道場觀中見也。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次部母印真言(口傳。云云)。次振鈴(師雲。振鈴次五悔中發願一用лЁ。次隨方迴向。ДЪ終Я五悔略也)。築師雲。大原私記入三摩地根本印略也。但根本印明百字可讚。即隨本尊印明不同雲者。其意也大日大劍印ЮюデЁ。即根本印也。此印也。此外別用根本印明事一切不同(云云)。Дяг百字讚讚眾不誦事在之也。即中山殿御流說不誦之(云云)。後日雲。百字明成身意也。Дяг略記入三摩地略百字明用。其心也。ДЪ正根本印真言雲аюг。金剛薩埵印明也。Дяг念誦金剛薩埵真言也。又雲。佛部定常大紉印縛曰羅УЬ鍐咒也。慈雲。入三摩地等只可用之。五相成身觀惠事足ЬЪ不用樣有之。可思之。尋雲。只入三摩地是可用歟。師雲。金界略雲習гЙэ。尋申雲。胎界三摩地略事深行時也(云云)是又可然也。師示雲。ДяЬх大原私記略之Ую也。Дяг可然事歟。私雲。此事凡不得心事也。明匠可決也。次奉送印(薩埵三昧耶歟彌陀印)。築師雲。餘物五色糸下ЮюлЁ。但奉送華隨便宜上Юン⑦х。何苦ロь⑦。華гДтЮロь上投(云云)。私雲。圓師雲。只華ЮンЗЁЪ。ЛЬ右手取。右方華機可置如何。投花餘物打ХьЁалДワ樣惡故也(云云)。後日雲。右手取投事ヤэ。行者左方取也。尋雲。十八道時花投事有之。Дю人少少有歟雲事有如何。圓師示雲。Дю事申私記有之歟(云云)。示雲。一會時諸會時。事供養時。重香花燈塗印真言用事。一向不可然。次前八供養印真言用ヵЛ。即理供養ЯЪгヤя。又用理供養二度道理不可然也。台藏何然歟。ДЪ成身會八供養雲者。諸會中三摩會印真言引用也。飲食印用薩埵印ヵЬ二樣ヤя。一八供養時用之。次事供養時飲食次用也(云云)。戒光房第二說定(云云)。但此理供養一向前雲故相違歟。仍八供養可時(云云)。私雲。諸會後如成身一會時。事供養以前可有八供養。ДЪ諸會時五供養計歟。此義有其謂歟。所以諸會時八供養二重有之。而善師說成身會時五供養定注。仍二義重可同之。後日又示雲。事供養時理供養必可有之(云云)。以前印明行法首尾也。又事供養一反理供養尤可有也。夫取八供養用。只香花等五供養用二段也(云云)。私雲。依善師義者。後供養時同前歟。ДヵЛг有ь⑦Зьф。前後供養不可替歟。存如何。私雲。度度如此被示意。師說決定歟。ДЪ以前五供養定後不違歟。後日示雲。諸會後如築師說歟。仍一向彼定ЮюлЁ。示雲。成身會時事供養以前先八供養。次事供養。其後香花燈塗薩埵印(云云)。此事供養一具五供養印真言Зю歟(云云)。諸會時此八供養略只五供養之真言斗(云云)。私雲。如高師說者。金剛界理供養前見Уэ。其故私記後供養之次第八供養次第供養(云云)。慈雲。十八道初心始行行法Юяг。事理次第供之。二界後心深行行法Юяг。理事次第供之。Дяг理供養斗事供養略事有之。私雲。事理供事宜覺也。理事供事逆惡也。只可如十八道也。若然者兩部共同善師義。可思之矣。   一。行願分(自前方便至勝悉地印)。二。三昧耶分(自摩地印至成菩提印)。三。成身會(自土持印至陳三摩那印)。四。曼荼羅分(自本母印至輪且印)。五。供養分(自智清印至普供養)。六。作業分(自百字明至後根本印)。七。三摩波多(自供養印至迴向)。已下皆私義也。則此義畢。付一說此旨定有相違事。私雲。或寶滿院一流仁也。金界到門前加持香水印明。如台藏可用軍陀利印明也。是口傳雲(此分可思之)ДЪ降三世印明。可略也(云云)。圓師不被示此旨也。Дяг一流中有異說歟。又雲。台藏可四度閼伽也(云云)。圓師可用三度閼伽也(云云)。Дяг。又有此異說歟。但以外祕事也(云云)。仍被祕歟。又或雲。加持供物台不動印明也。金降三世印明ЮюлЁ。不動用台。三世用金明王故也(云云)。圓師雲。台藏閼伽塗香次第供之。金剛閼伽燈香次第供之。但與台藏同人有也。然而兩部行法不同示義。今樣宜覺也。尋雲。何金界閼伽度數沙法ЙДюЛч(云云)。胎藏○諸會此同可行諸會黑谷說。   次入本尊觀(定印。)心月輪上有□字〃反成五輪率都婆〃〃〃漸舒大扁法界等(云云)。此率都婆漸收□□餉□□□□□□飀□□□□楏□□禗大□毼□□□飀□□□馜□□楚慼慼慼慼模魽慼慼熱u□□誇饉饜□□□□□証□□顆省逆□觀□□□茶糖□□□□□□□□埤□□□□誇□□□□□□□飀□□馜□□楚慼慼慼熱u□□□餾□觔訿□□餾蓮Z□飀□□□E□兜□□□飀□襑□□楚慼慼熱u□導□□□飀□□視騿□□□□覜□□□□□□□□□□□誇饉饜□□□□□馜□□楚慼慼熱u□□誇饉饜□襮□□飀□IC>T76069601.gif(離言說不可得也)根本印明(劍印)。次八供養○。次五悔。發願懺悔隨喜勸請福(乃至)。願讚迴向如是歸命頂禮(云云)。 溪嵐拾葉集。   結願作法(最極略同前說)   後。普供養印明之後。若有佛佈施者。灑水以辨事印明加持頂載奉之。五悔之後。或但迴向方便(打磬)讀卷數。次啟白補闕分之由取香呂(打)佛子日來之間謹依佛教雖勤修瑜伽行法。凡夫具縛身三業四儀誤多。佛眼之照見可恐可恥。仍持諸尊真言。唱種種寶號。補其闕分。成如法清淨。善根(打)滅罪印真言(打)。出罪方便印真言。金剛輪菩薩印明。右轉頂上。佛眼印明(打)次寶號(取香呂)南無金剛輪菩薩(打)南無一字金輪(打)南無大聖文珠(打)次略神分(七百行法諸願在此座等。云云)。 胎藏界散華。歸命毘盧遮那佛。身口意業遍虛空。演說如來三密門。金剛一字甚深教。金剛界散花。歸命本覺心法身。常住妙法心蓮臺。本來具足三身德。三十七尊住心城。毘盧遮那散花。常住不淨由悲他。願力成就住世間。能為利益無邊際。大悲為體常遍。願我速成勝地。毘盧捨那散華我今歸依毘遮那。萬德莊嚴法身體。示現度眾生無邊。世界遍示現□□□對揚。南無法界空中。真言教大日如來。經說知證成執金剛手胎記供養會始書之。一流之仁本也。懺悔偈(令合印)。師說我從過去世之淨三業真言禮佛歸命滿分淨法身毘盧遮那遍照智開敷。覺光明眼。廣猶若青蓮華。攝真實經。此祕密法。難得難遇。設使得遇信心難生。汝等大眾。於無量劫積功累德。今得是法。若遇是法。不久當坐菩提樹下金剛寶座。摧諸魔軍破無明□。竭煩惱河永斷生死。證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云)。欲結契者。敬白十方三世諸佛。我等下輩愚鈍凡夫。雖掌持此印。猶如蚊蟻掌須彌山。恐無勢力。唯願諸加持於我等。諸持此印同佛勢力。私尋雲。有相成身內妙覺位也。後日尤可取歟可思之如何。即成義勢雲。古義不取之見。公然者不取之事如何。示雲。先餘分證成道故歟。若然者真言宗分證成佛雲談歟如何。示雲。此即其心歟。凡真言法華共祕教。良觀感大果者。初住乃至等覺論見。仍真言觀身為本尊者。四十一位取見。如何ДсЯх。兩宗共教門心。先初住分證成佛論被得。能能可案之耳。彼雲。安然付金界立佛因佛果之處。五法成身觀內取妙覺歟見。令記成身會論事也。懺悔偈普印。誦偈已禮佛著座。我從無量劫。淪滯生死海。今以清淨心。發露初悔過。如諸佛所懺。我今亦如是。願我及眾生。一切皆清淨。禮佛。歸命毘盧遮那佛身。口意業遍虛空。演說如來三密門。金剛一字甚深教。   降三世小咒。唵□□祐□槸□□奐□□□□褸□禜粿埤□□槨□□□橖□□橖□□麗□□饜□□□□□□□禂□怵S□□誇□婧□送褥□□□埤□禂饜□□□□□□驅□□禳埤□□□□□□妄□□□□秈□□□導□□□飀□  又示雲。胎藏降魔者。他受用自在宮成道降伏大自在心也。或遣無動使者。或遣降三世金剛界兩說頭不同。其不又一致也。又示雲。金剛界降魔者。不壞金剛光明心故。自性眷屬自受法樂之義也。故以可為自受用成道降魔也安然和尚口心也。蘇悉地降魔者。軍陀利也(云云)。此蘇悉地者。非佛成道義歟可尋知法之人也。變化身釋迦於閻浮提菩提樹下所降魔軍。真言教不明能治法歟。可尋之。私雲。於兩部大法者。大日說雲。於悉地法者。金剛手說雲。後日雲。慈覺三部印信。悉地大日見。若金剛說雲者。思之誠成佛道之義非事歟。私雲。胎藏界跡四種佛土總名歟。金剛界四種佛土總名歟。凡佛真實體者。自受用身也。仍兩界共可同佛二門。示可實報土。但可有淺深異也。傳教大師御釋。吾此法華宗久遠實成道釋迦牟尼佛實報土中說。超八大日事理俱密祕教釋給。兩宗者同可雲密宗也。真實同二門教主共自受用身報土居給可得心也。或雲。胎界理法身居寂光土。金界自受用身居實報土義有也(云云)。凡異也(云云)。後日見大原決。兩宗共實報土居見。相當扁素主義自口之歟。尤殊勝殊勝。珍重珍重。幸甚幸甚。唄可尋之。雲何唄布薩用也。雲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願佛開微密廣力眾生說。澄憲聲明血脈案中雲。如長□唱禮。雲何唄者。密宗以之為規模。九條錫杖始段唄者。顯宗以之為準。於雲。   慎敬白大悲虛空蓮華胎藏莊嚴世界中台教主遍照如來四智四行醍醐果德三點眷屬四大菩薩摩訶薩埵總法界圓壇四重曼荼羅諸賢聖眾別十三大會同體別體五百餘尊乃至外金剛部護法天等而言。今信心弟子。合一心清淨十指掌。開五輪成身瑜伽壇場。修三密加持頓悟法文事。其趣雲何者。大日覺王在法界加持世界偏為頓悟之機說。薩婆為等心地瑜伽之法門有。夫胎藏界大曼荼羅者。法界有情色心中開發土。同如來法界胎藏故。指法界有情五蔭色心名如如理法身內證圓明蓮華台胎藏。然則此本覺圓明三摩地體。是心量因緣生。即自性不動法身也。此理法身。若不生同體五智者。不可得大日如來稱。又智法身佛不說空理性不可得法然常住名。凡此法身內證圓明事理俱密三平等義。佛顯露不說也。故大聖文殊上傳法聖者。祕藏不傳。但經勝義菩提心事理不二旨。說眾生三菩提即是三因佛性。明未說法身內證三平等體用法然常住自受法樂眾會儀式也。故安然和尚雲。圓教佛果非平等三摩地。真言教果以名平等三摩地也。然則法佛三密者。深微細故。十地等覺不能都見說。凡十界廣大無邊。皆從觀心影現成佛之妙理。如是大悲萬行具足淨心影現者。即近佛惠初心故。大日經十地法生滿足說。以是速疾頓成之瑜伽之大旨。似觀生死無常為初門。然則厭離眼前。十界依正皆以空。觀法心內萬相有。如是發一切智心時。即般若波羅密智身。宿大悲虛空胎藏。內備大悲萬行。外淨心影現。思難無明暗障開真解脫門。菩提心月輪光十方施益用。具益一密□德遶機緣說法利生。大日遍照光普照十法界眾生。凡三密修行功。香華供佛善。其德難思者。或一結契者。本有功德自然無不開界。暫至觀念者。恆沙罪障須臾消滅說。香花是三密加持香花。雖一花一香。萬行成就無量□具足。佛身又無所不至德故。一佛一尊之儀。悉備萬德圓滿無數果德。何說大日曼荼羅。或依三密種福加持故。忽以父母所生身階一生大覺位。凡分段同居洛陽。即身成佛規模生死妄報忽捨。葉毘盧遮那智光圓滿位說。密嚴世界無盡莊嚴大眷屬悉圍繞故。以八曼荼眷屬自圍繞明者。或仰願中台教主遍照如來。伏乞三點眷屬四大菩薩法母誠悉明哀愍納受給。抑令法久住了。慎敬白金剛界會智處城中十八大會六曼荼羅中台教主遍照如來四方四佛十六開示內外八供四攝薩埵從本垂跡果地究竟隨冥曼荼羅聖眾乃至賢朝薩埵二十天眾外金剛部護法天等申。今信心弟子。抽一心丹誠。專三業謁仰。開祕密道器。修頓說三身瑜伽行法事在。其旨趣雲何者。遍照如來。以五智所成四種法身本有金剛界。自覺本不生際普賢滿月不壞金剛光明心殿內。偏為頓悟之機說平等法界瑜伽教門。然其大意者。本初極理超非而常寂。遮那大智絕四句常住以明。而三乘賢聖者說未至具下輩。依之何得佛法漸流滿珠悉備東法緣不通佛道者憂。爰以龍樹菩薩。妙雲如來化身。於道器得滅後給。及如來滅後七百歲。體大連加持給。幸開鐵塔戶化持漢家略本弘通人間給。以來致數百歲春秋。傳付南天龍智大阿闍梨給。抑龍智位居聖地。神力自在。四悉壇利物偏增無過龍智。凡龍樹龍智是同位等行深位大士。入重玄門薩埵。豈異三十七尊。爰慈覺大師聖靈承和初。奉綸旨。跋訪大洋遠入巨唐遍歷諸方終。至入長安城住資聖寺。尋善財悉近諸師丈。以常啼誠搜不見祕教。宿緣所成。幸得遇玄法寺法全大和尚。然此和尚。心踰水憂行等十地。傳此利生誓無過和尚。以三部大法傳付慈覺大師給。大師沐耳呂畢五瓶智水。傳叡岳給。一摺印契無非大師念願。抑大毘盧遮那說想大乘金剛界者。最上金剛祕密界。故別席本經文。以為無量種莊嚴供養。眾香煙雲遍滿一切金剛界(文)。爰以一行和尚釋此文作多釋。最要言之者。如來依正皆是真如法性所攝成也。本際極理無有生滅。然則諸佛廣大甚深祕密藏。即是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大人所乘。一向悉求平等大會起無盡悲願。誓度法界眾生。初見心明道具足無量功德。至恆沙佛剎。以大事因緣成就眾生給。自性清淨心金剛寶藏。無有闕減。如此妙菩提。即法界眾生大依止處也。樂壽量長遠出過三時。師子奮迅祕密神通用未曾休息。諸法無邊故等虛空心。自然妙惠亦復如此。明悟五部祕密胎三寶加持勝妙法。顯五智周遍法界體。說五相成身真言為金剛界宗用也。然即本覺圓明用輪。體用俱時故。凡夫心地入佛地三摩地悟十色心。是名一道清淨。修正德三十七尊行。修德三十七尊如如智法身自受法樂曼荼羅現給也。凡金剛界大意取要足之。仰願中台教主(云云)。金剛界初行表白。建久八年正月為惠靜法師注之。慎敬白本有金剛界自在大三昧耶自覺本初大菩提心普賢滿月不壞金剛光明心殿中理智不二清淨法身五智所成摩訶毘盧遮那阿□寶生無量壽不空成就等五智如來四攝天女十六大菩薩等自性眷屬三十七尊賢劫眷屬二十天等都九會曼荼羅諸尊聖眾而言。南閻浮州大日本國比叡山延曆寺東塔南谷沙門惠靜。幸受人身。漻列釋氏。年齡是少夏□尤淺。容身於四明洞企菩提於三密道。奉從前天台座主大和尚。傳受胎部大法。胎藏大法傳受初行。今所令傳受。金剛界欲始行法。唯願聖眾哀愍聽護。夫金剛界法者。祕中祕深中之深也。智所成毘盧遮那如來妙光明心殿中。與自性眷屬共自受法樂。所說如來內護境界也。十六大菩薩四攝八供養。皆是毘盧互體微細法身也。十地等覺猶隔境界。凡夫二乘無伺其門戶。依大日如來之加持力。酬金剛薩埵в慈悲心顯現。此教法布閻浮提。龍猛龍智者。為西天之曩祖。無畏金剛者。為支那濫觴。傳教弘法者。為扶桑元古。三國相傳一流未竭。爰弟子惠靜。性迷菽[莢/夕]智暗。添黑漻稟大法企修行央恐傳法師資顯憚諸德耶否。所疑者惠質之中蓋淨菩提二何習歟。所尋者迷心之底。若為殘瑜祇諸緣歟。雖入十乘之窗悉深三密密依故也。願身示皿量性。少馮整企深祕行法。只仰大尊加被。唯願金剛天哀愍加護。初心願行必成就圓滿給。同胎藏初行表白。建久七年五月二十七日敬白。娑婆界南閻浮州大日本國比叡山延曆寺沙門惠靜。敬奉從當山座主法務權僧正傳受胎藏界印真言行法。自今年五月二十三日無月始修行法。伏願大日如來哀愍納受。夫此曼荼羅者。是三世十方一切諸佛之根源。四十一地一切菩薩之所出。名胎藏界者。一切有情身中。有本來不生不滅之理界。如最下卑賤醜陋穢惡女人孕轉輪聖王王子血。如蓮華種子在污泥之中。眾生輪迴不知此理。是故大日如來遙出大悲門。對最上乘之機。說此胎藏祕密教法也。大日如來大悲心胎本自養育法界有情。法界有情本有之理開出。大悲胎藏悲生曼荼羅。當知遮那具足ЁУяг。諸尊十界法界眾生同具足之。生佛一如始末同體也。若有眾生如修行遮那三密〃〃加持行〃〃理性忽開敷。解如蓮華值同有拔出泥中八葉忽開敷。心王大日心數諸尊具足我心。伏願依修行力漸漸得開敷。抑佛子是底下薄福凡身也。天性愚鈍。受生於末法。令受法之修如獼猴學獨覺之儀。嬰兒膽赫日之光明異十三大會聖眾五類一切諸天密供成仰影施勝利。凡此等真言祕密教。至深息深五天不流布。辰旦早不傳之。及八代最寂當開覺。寶歷無畏金剛始末至始傳給。我大日本國欽明聖朝。釋迦遺法雖傳來。延曆寶祚依傳教弘法祕法始傳兩部德。故知弘夫迴依行可久故。雖末代何偏卑下。願依下遇都懷心感上聖加被。一心丹誠。諸聖知見給。   此兩界表白者。澄憲法印筆也。可用乎。   (本雲)文永五年冬比。於東塔西谷真乘□出寫了。   源惠之胎藏界啟白(黑谷說)。慎敬白真言教主三世常住淨妙法身摩訶毘盧遮那四智四行醍醐果德大悲胎藏四重法界圓妙壇中三部界會諸尊聖眾總無中無邊一切處廣大金剛法界宮中自性受用變化等流四種法身大三法羯四種曼荼普門玄數諸尊海會而言。今南閻浮州大日本國比叡山延曆寺信心弟子(某)抽一心之丹誠專三業之懇念。移花藏世界莊嚴。開瑜伽三密壇場。請月輪聖眾結尊印契。凝大日法身親行。念最上甚深密言。夫真言陀羅尼宗者。一切如來祕奧之藏。自覺聖眾智修證之門也。一發言聲。重罪悉滅。一指纔動佛。又不違誓。思字義無災不除。試觀圓輪無樂不與。誠是即身成佛之徑路。頓證菩提之直道也。依此薰修必悉地圓滿大願成就。乃至法界平等利益(云云注下也)。金剛界啟白同前。恭敬白祕密教主三世常住淨妙法身摩訶毘盧遮那阿□寶生彌陀不空四智心品應正等覺三世諸佛能生之母四波羅蜜菩提自性所成內證眷屬金剛平等十六大士內外八供四攝行金剛天女賢劫一千佛菩薩等五類諸天后妃眷屬總金剛瑜伽十八會中六種曼荼羅海會尊而言。今南閻浮州大日本國比叡山延曆寺信心佛子(某)凝一心清淨之精誠。專三菩提相應之懇念。密嚴佛土之莊嚴。開瑜伽三密之壇場。請五部九會聖眾。結三十七印契。凝大日法身觀行。念最上甚深密言。是則為滅罪生善大願圓滿。然則大日如來五部諸尊。照我清淨誠。現世當生悉地。必令成就圓滿。抑為令法久住利益人天(云云)。次神分。三密瑜伽壇場悉地圓滿砌。為法味餐受冥眾來臨影嚮。那羅延俱摩羅等二十天奉始。三界所有天王。奉令法樂莊嚴。殊兩所三聖王子眷屬。赤山大明神部類眷屬。本命曜宿當年屬星行役神等。總王城鎮守十八明神奉始。普天率土案上案下天神地祇威光增廣御為般若心經(丁)大般若經名(丁)祈願大師等聖靈普賢行願究竟圓滿奉為南無摩訶毘盧〃〃(丁)金輪聖王玉體安穩寶祚延長御為南無摩訶毘盧〃〃(丁)關白殿下大臣諸侯文武百寮善願圓滿為南無〃〃(丁)佛子善願圓滿為南無〃〃(丁)山上山下安穩泰平為南無〃〃〃〃(丁)鐵圍沙界平等利益為南無〃〃(丁)決定法成就為南無佛眼部母(丁)南無一字金輪(丁)南無大聖文殊(丁)南無一切三寶。   抑為令法久住利益人天護持佛子善願圓滿南無〃〃(丁)次神分。奉始梵王帝釋四大天王。十二威德天后妃眷屬。三界所有天王天眾。日月五星。北辰北斗七曜九執二十八宿。琰魔法王七母死生冥官冥眾。一乘守護兩所三聖。赤山大明神。鎮守王城諸大明神。日本國中三千餘座大小權實天神地祇。乃至普天率土權實二類。為法樂莊嚴威光增廣一切神分般若心經(丁)大師等聖靈普賢行願究竟圓滿奉為南無摩訶毘盧遮那〃〃(丁)金輪聖王玉體安穩寶祚延長御為南無摩訶毘盧遮那(丁)關白殿下大臣諸侯文武百寮善願圓滿為〃〃(丁)佛子善願圓滿為南無摩訶毘盧遮那(丁)山上山下安穩泰平為南無〃〃(丁)鐵圍沙界平等利益為南無〃〃(丁)決定法成願為南無佛眼部母(丁)南無一切三寶(丁)。   私雲。先十八道護摩時者。當依式所被載之啟白用。胎金當式不載之間。則上谷說用乎。於結願作法者。自十八道護摩用兩。   元祿十四年辛巳十二月三日。   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祕密傳授次第。私苗。   一。四種念誦事。師雲。都率先德御時意支念誦成就者受法許給ンю(云云)。四種念誦者一意支念誦。所謂本尊種子觀念會必一處不雜亂時。始先持念誦許也。二先持誦者。本尊根本真言觀誦得滅罪驗時。具支念誦許也。三具支念誦者。當時所現行十八道等七分行法也。四作成就念誦者。具支念誦成就上。任行者意樂。或宗福或示智慧。乃至求聞持行法是也(云云)。已上。問。第一意支念誦者意如何。答。不對本尊不念誦真言。只本尊種子一字。觀於意地無相三摩地故雲意支念誦也。又雲。或月輪觀水輪等。皆是其類也。故都率先德。於楞嚴院修月輪觀時。御本房前□木月輪現。故今月輪房號是也(云云)。又雲。入三地時所修字道觀等是也(云云)。問。第二先持念誦相貌如何。答。道場不莊嚴尊容道具不安置。先本尊真言許觀誦得成就故。先持念誦雲也。其證據龍猛菩薩鐵塔未開前。大日五字明誦。如開鐵塔其證也(云云)。又雲。先持念誦成就相者。佛來摩頂香華滿室等也。廣如經說也(云云)。問。第三具支念誦相如何。答。莊嚴道場尊容道具具足。七分成就支分具足行法故。具支念誦號也。問。第四作成就念誦者其相如何。答。以前三種念誦具足上。為利益眾生祈精所願乃至為自證欣求淨土願都率等是也。又雲。求聞持乳光明生也。不動法八千枚折樹枝。逆流水落飛鳥等是也(云云)。此等皆成就相也(云云)。又一義雲。意支念誦者。先修結緣灌頂宿生本尊感得。其佛菩薩種子陀羅尼念誦等是也(云云)。東寺流本尊種子念時。事相種子行者喉Дгю時成就Зю也(云云)。次先持念誦者。意地觀法成就上真言誦也。字義為句義為令相應也(云云)。又一義雲。山門十八道本尊不動為本故。字誦念(云云)。又一義雲。東寺或不動或愛染。或如意輪或大日等以十八道本尊故。以前尊尊以本尊其根本真言令觀(云云)。   一。四度加行次第事。一十八道。二胎藏。三金剛。四護摩(已上四度)。次胎諸會次金諸會。已上加行畢。東寺流先金界次護摩次胎藏界。次第。今天台流兩部後授護摩意如何。答。凡天台流兩部後授護摩事深祕有之。所謂護摩者。此雲焚燒。亦燒盡義也。且斷惑義也。今諸會者。十方普世天等供養。護摩斷惑ыЪ。十方普世天等。皆悉曼荼羅界會聖眾顯意也。亦有所表(更問)。又雲。今護摩者。兩部合行法也。故兩部後護摩法修也(云云)。又雲。東寺流兩部中間護摩Зю也。兩部不二表意(云云)。   一。傳受用事(法曼院流)。先真言修行種種習在之。不知其大都者難明宗義。仍先大都而後可得其意者也。凡大都雲者。大日經住心品。修行得果相明雲。金剛手問雲何菩提心。大日答言。謂如實智自心(文)。文雲何心謂如實知自心(文)。付之雲何可知自心乎雲лг。大日經義釋雲。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從本際已來。常是毘盧遮那平等智身。非是得菩提時□空諸法便成法界也。雲лэ。文意真言教。一切眾生自元毘盧正體也。初非成正覺。此義聞即開悟者頓機也。上根人也。依之顯密兩教有不同。顯只明心法實相未雲色法實相。Дяг文雲。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文)。是諸法一心法明心融通雖明隨緣不具二種真如寄事也。祕教色實相心實相明也。色體即實相也。心即五智也。色心共本有如來全無別體也。故胎十界圖。餓鬼飢饉體。地獄猛火燈燃體。即大日如來也。別何尋始非求正覺。一切眾生。於法界宮鎮成佛也。故一切眾生色心實相雲лэ。顯教立六即階級。我身外目出事有雲。我身理即眾生名字觀行相似分身究竟次第。大行ヤюлワ樣思思чю也。密教不及也。成佛雲始九界捨佛界移義非。仍從本際已來。常是毘盧遮那等。本來成始非修得故。非是成正覺時等雲。凡一切眾生諸默作作即五輪三密體也(云云)。尋雲。平等智身如何。示雲。其一切色心。皆是毘盧遮那в全體知智惠也。故智身雲лэ。是即自受身也。甚深義今更如此不可覺。自本全體佛。故智證釋雲。新成佛有雲者。尼揵外道見也(云云)。爰漸機ヤэЪ。一切色心毘盧全體ЮэЬЪ。ДЪ有лワ歟。又動種種念起迷妄眾生猶迷(云云)。師雲。爰毘盧⑥г內證土代置。此上五種三摩耶立此機教也。其五種三摩耶雲。第一三昧耶者。示雲。供養曼荼羅в總體見。大日如來法界全體也見。身見曼荼羅供養也。凡大日心中十界性納也。故曼荼羅向本有佛性物見Зю也。第二三昧耶者。示雲。投華三摩耶結緣灌頂雲是也。胎藏諸尊二百餘尊也。其皆宿習也。生死離事宿世結緣依也。仍就開悟得脫有無始事習法也。假今文殊(智)普賢(理)觀音(慈悲)不動(嗔恚)烏須沙摩(不淨含)愛染王(男女愛)如此所緣入得脫也。全是本有自證本也。依之文雲。如是入理門非一。如五百比丘各說真因(文)。此經俱果得事種種說也。假令手水悟得。又食事悟得等也。凡文雲。各稱本習而入圓乘。本習不同圓乘非一。先世宿習三摩地依。其三摩地佛知行為結緣灌頂雲也。投花當佛先世宿習私Зю也。假令嗔恚宿習者。忿怒尊打等也。自餘准之。喻如身子弟子浣衣子金師子ヤэ。浣衣子數息觀教。金師子不淨觀教也。此觀凡不成就。仍身子案煩此事佛問奉。佛言。浣衣不淨觀授。金師數息觀授(云云)。其故依先世宿習也。浣衣先世衣洗人子。不淨觀便。金師先世鍛冶子。иワロヨЬ雲物вигигЬ風ЗюЯ習。息出入緣ヤю故已前也。此以前в曼荼羅⑥拜ф。目⑥щё花⑥投⑥宿習佛知也。第三三摩耶者。示雲。受明灌頂也。前別尊知。其尊明受也。此三種法。所謂一隨行一尊(其中何佛ЯЪх何菩薩ЯЪх四種念誦ヤэ)。一尊功德習也。此中四種者。一意支念誦者。因居本尊種子行者心月輪上置念誦也。菩提心種子朋位念誦也。出入息字觀。數息觀當也。此法就之相四種益。所謂見(怖鬼神等法成就之時目見也)聞(地破山崩分э法成就之時大音聲⑥聞也)觸(ユтЁワ味身Я觸本ыгワ身Я強ヱ成也)知(日來不知之法門此時知之)上先持念誦者。如前念誦ЁЪ罪輕重知也。赤色見嗔恚增上身知。如此先相知也。此時自蓋障見也。蓋障惡業也。三具支念誦者。七分行法儀軌本經習。十八道其外別尊等受也。一尊行法首尾學也。支具ЬЪ行法首尾具也。又雲。大日本源利益門根處別尊支分雲也。三密支分具故也。支⑤У也。四作成就念誦者。此護摩也。此時必定當成佛信取也。ыэ天地心迴。北流水南ЮЁ。死人生也。任意得成就也。已上隨行一尊作法也。二三部各別。假令不動金剛部。觀音蓮花佛部等。此等依尊三部各ワгЬ學也。一部學гЪЪг他移ヨШэЁЪ皆學也。假令金剛部諸尊習гЪЪ後。又蓮花部移等也。次第習佛部гЪЪ胎藏習。金剛界習гЪЪ蘇悉地習也(云云)。三三部都法。三部學極受也。胎受許胎阿闍梨。其後金習。又蘇悉地受也。蘇悉地法廣行法ヤэ。今十八道蘇悉地略也。第四三摩耶者。此上遍覺一切經ЬЪ一切法習得。我身發得畢為眾生許可也。是雲傳法灌頂也。我身學極化他為許也。此時申國王阿闍梨位賜也。瞿醯經說雲。阿闍梨位國王申可被許(云云)。仍覺大師安惠惠亮舉申。阿闍梨位賜也。ДЪ阿闍梨賜後。眾生灌頂授也。是自行德極為化他德施也(云云)。第五三摩耶者。以前凡夫Юю⑥。此ыэ直大日如來受真言。又大行也。當時受法ЮсДロЁヱ是學Шぶヱю也。其故加行百日。意支先彼Зю也。此時又五種三摩耶有也。百日гЪぶ十八道受具支念誦也。山門不動法學也。仍疑雲。投花之時宿習學得。今又何以不動為尊耶。答。不動者中道體故也。文雲。三諦無形。俱不可見。然即假法可寄事辨。即此假法即空即中。空中二諦二無二也。心性不動假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稱。雖亡而存假立假號(云云)。覺大師金剛手光明灌頂經疏雲。心性不動明王之體。亡泯三千舉大智劍。雖亡而存報大悲索(文)。又四明釋雲。空中名稱一相不應。假諦名稱三千宛然(文)。一念三千一心三觀一成也。三觀能觀。三諦所觀也(云云)。弘決雲。一家圓義法界者。須雲十界即空假中(文)。山家釋雲。一心三觀傳於一言。菩提圓戒授於至心(文)。又雲。不動大菩提心體也。菩提心者智慧也。體也。智慧即佛也。而一念嗔恚自受用智也。不動迷體成智也。一切煩惱智慧以對治故。不動者煩惱對治降伏尊也。然則迷時恚煩惱。解脫□智慧體也。智慧者了別強盛心熾盛也。嗔恚者體煩惱也。得智慧光明對治之。文雲。迷則三道流轉。悟則果中勝用(文)。故不動火體。大菩提心體也。青黑色即智慧體也。又煩惱也。其故薪強盛元品微煙燒也。惡體智體也。嗔恚強盛時。大體現前也。不動嗔恚熾盛體也。智慧ДロэЯЁЪ煩惱斷體也。大菩提心即不動習也。智證大師釋雲。堅固菩提心。寂靜三昧地。金剛不壞身。名為不動尊(文)。了別強盛智火起煩惱薪燒時。智慧體成就也。   一。許可語事。師耳語雲。若無印佛造印。無真言佛可造真言(云云)。雖然何印何真言雲事未授之。仍無印真言佛。胎藏遍知院一切佛印真言可用也。若無印真言菩提。同一切菩薩可用印真言也(云云)。求雲。有何證如此可語耶師雲。真言教師資相傳為先。何可求證據耶。但義釋中。此說文隱難得也(云云)。文雲。師傳雲。若末世時。真言一句或途中見出。或鳥類一句真言含來落是求得。或樹中或地中。祕印祕真言見。若不傳受真言□雲不誦斷滅之失可有。若任雅意誦持。越三摩耶罪。如何仍此條可習事也。但總印信授後無妨歟。雖然尚一重口傳可在可習也(云云)。又雲。佛經供養時為開眼。佛眼印真言用之事非也。只佛眼雲Уяг開眼雲歟。不可依名言。可依義也。佛眼又佛母雲也。仍佛眼真言法體成就斷也。世間人依母成就五體也。諸佛皆依佛眼佛母法體成就依佛眼胎內善惡。佛菩薩有高下也。母胎生後。依父教訓子有善惡也。仍佛眼母胎生後。大日父諸佛養育家業付也。入佛三昧耶。胎內法界出生。轉法輪付家業也。東方藥師。西方彌陀。依大日付家業為導師也。佛眼大日印真言外。別不可四種法身等□也。佛眼大日印真言誦時。四種法身乃至恆沙萬德。併莫不具足。大日智佛眼理也。理智冥合意。赤白二滴和合可思合也。委如陰語集也。不可外聞。   九月八日已時。於叡山東谷佛頂。尾西蓮房住之。又雲。金剛界賢劫千佛許也。胎藏遍知院三世諸佛皆併安也。仍一切佛菩薩印真言。諸佛菩薩印真言也(云云)。已上葉上流口決也。   一。西山觀性法橋物語事。師雲。觀性法橋之一期之間。常隨給仕行者。號雲隨緣法師。死去之後。相當百箇日之時被修佛事ンю。房中諸人命。唵隨緣娑婆哥被唱。其外別無別事也。灌頂可語雲。無佛世以此人為佛。無印明佛菩薩。恣作印明雲лэ。誠哉此事。甚深深可思合之。最祕祕。   一。新作真言事。總許可言雲。無印明佛菩薩天等。恣作印明可授也(云云)。示雲。孔雀經說雲。作印明者。上唵字置。終句●●句置。中間物名名字等可置。一切皆成真言也(云云)。取意。Дяг池上大師供私記雲。唵良源●●(云云)。可思之也畢。   元祿十五年歲次壬午春正月十四日。   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建武第五(乙亥)五月九日始之。   一。行法事。   一。門前灑水事。   一。引入印事。   一。香爐事。   一。灑水器事。   一。道場觀事。   一。入三摩地事。   一。三杵事。   一。振鈴事。   一。五部鈴杵各具五箇事。   一。六種供養事。   已上十一箇條。 溪嵐拾葉集。   一。行法事。示雲。七分行法生起次第。十八道印義口決。別有之。不遑委載。今且約大綱法門。任一師口傳記之耳。問。真言行法肝心如何。示雲。先兩部肝心在蘇悉地。蘇悉地細行十八道極。十八契印中初以護身法為最極。其中被甲化他也。三部自證也。此自證化他法自大日如來說教起。所謂淨三業印明是也。又名本三昧耶印。自此一印三部諸尊自證化他法門教也。故行法最初淨三業印明結誦也。次三部被甲印明用也。已上天台流口傳在別更問。尋雲。以淨三業一印為兩部肝心樣如何示雲。於今宗三箇大事有之。所謂為上根。說五祕密經為中根。說理趣經十七段為下根。瑜祇經三十七尊明。此三種中以理趣經十七段為本習也。所以淨三業明十七字有之。理趣十七尊是也。十七尊總印五古印是也。非常五古。以合掌橫五古習也。此淨三業印明者。祕密肝心兩部根源也。凡祕密教初心即極談故。最初結誦此印明(云云)。尋雲。此三種中以理趣經為本樣如何。示雲。五祕密略。瑜祇經廣也理趣我處中也凡中者上冥下契義有之。理趣者十七字雖有之。以●一字為本。五祕密●一字極。瑜祇經三十七尊以●一字為所詮。故今淨三業一印●一字極。依為祕密最極。用此印明也(云云。已上東寺義)。又雲。就淨三業一印。十六重(表十六尊也)三十二重(表三十二相也)三十七重習事有之。口傳有別。可更問。   一。門前灑水之事。示雲。此生在佛家種子位也。所謂軍陀利印明南方不二平等灌頂意也。以●●二字加持事。兩部理智意也。是以前佛智水灑後佛頂。所謂前佛後佛體皆同義也。是即最初下種位植解脫分功德意也(云云)。   一。次引入印事。示雲。胎藏界用入佛三昧耶印。金剛界用薩埵三摩耶印。蘇悉地用合掌印也。此即以三部三摩耶。生在佛家表示也(云云)。   一。香爐事。示雲。勸請諸佛時必用香爐也。其故在世在比丘。所持水瓶執著生。龍畜依身得。故世尊此比丘教為業障懺悔。令行香故。諸佛應來處此龍神香爐載來臨。依此因緣諸佛灌頂時必用香爐也。   又雲。香爐相貌事。示雲。香爐相貌者。此龍神依執心。尾水瓶сЬи持。首火捨載法會薰也。是法門合。即龍神水精神也。火捨火大也。此即兩部理智法門也(云云)。   一。灑水器事。示雲。此中香與水和合事。水金剛界智體也。●字也。香火大事●字也。胎藏界理體也。又是兩部理智表示也(云云)。又雲。此灑水香爐共談理智法門也。香爐以香火為本故。以●字為體。灑水水體故。以●字為體。一壇上置此香爐灑水事。自此兩部理智本源不二覺體出生事表示也。口傳(云云)。又雲。灑水功能事。東寺義雲。灑水灌頂事。凡灌頂者滅罪生善義也。又滅罪也。以散杖三反Уぶэ事。三妄執斷除意也。初少УУэ粗惑斷義也。後Уぶэ無明難斷故大Уぶэ也。又雲。三反Уぶэ付。初一度二度ШぶンЪУぶэ事。不二而二Уぶэ意也。已上東寺義也。天台流而二不二Уぶэ也。從因至果意也。又雲。淺略義●字去垢義也。●字智水種子也。深祕義滅罪生善義也。此即降魔成道意也。示雲。灑水祕決別有之。更可問。此事隨分祕藏一流大事。其大綱雲者。萬法約不過依正二法。夫世界建立樣風輪上有水輪。水輪凝成地界(云云)。次正法雲。自上諸佛菩薩。下至蠢蠕動含靈。最初種子皆自水輪結生。又非情草木自水種出生也。萬葉種子皆圓形。自圓輪●字生事表也。故盡●字法界種次。諸佛正覺成就事菩薩心出生。非●字功能。次祕密意灌頂時●字智水Лぶワ。正覺成就之後歸●字一字。故一印會大日字。為種子。口傳(云云)。弘雲。此事葉上僧正一箇祕抄中委細被定。可見之。後不可口外。因物語雲惠心先德御代寬師供奉。谷皇慶事相真言師故。不可知法門。深祕。我行可教化。谷御房被參。法談之次真言事被尋申。其時谷御房灑水功能被語申。寬師聞之。法門大綱灌頂大事不可過之ЬЪ。信仰歸伏給。仍其後參惠心御房。先德問雲。谷御房何法文被申。寬師不歸一年中谷御房私渡Йьяンэ。顯宗大事只真言ыэ候ン⑦(云云)。□в真言事相結顯宗大事不可知。日頃常ЛЁэ給谷御房被參。以後常真言方釋給(云云)。已上物語也。   一。道場觀之事。示雲。凡道場莊嚴所居佛土建立也。安立心佛國故。心日輪中本尊觀種子等也。是行者未來可出世成道所居佛土也。故先德口決雲。道場觀時不可妄念雜亂。若生異念。所居土不清淨。亂唱穢土成道也。若此意慇懃可修道場觀也。所詮成佛國土成就眾生儀式也。法花未來成道記別習合也。深可思之一。示雲。先安置本尊事。表法身本有也。凡法身者本有妙境故。先自本壇上奉安置之。次召請本尊報身如來也。行者勸請依自本國土來臨影響給。表去來故以召請本尊。名修德報身如來也。召請本尊壇上本尊不二。冥合境發智為報智。冥境為受。以之境智冥合給(云云)。   一。次入三摩地事。示雲。行者心月輪中有本尊種子。變成三昧耶形。三昧耶形變成本尊等。所詮種子者法身理也。三昧耶者報身修德智慧也。尊形者不二應體也。故行者一心三種具足。是即三身即一覺體習也。   一。金剛盤事。示雲。東寺天台共金剛盤無本說習也。然弘法大師御作有之。仍兩流共用之也(云云)。又雲。天台流四十帖決中金剛盤形見。以彼可為本歟。又師資相承口傳之金剛盤者。如來成道表金剛座也。故五大院釋。古佛成道所座故名金剛盤(云云)。又雲。不動尊所座盤石是也。所謂如來成道正覺時。為斷最後品無明。金剛喻定入給。此故安樂行品疏雲。深入禪定見十萬佛。即第十地中無始三昧入金剛定。諸佛皆觀摩頂授職也(文)。妙樂大師雲。若入金剛定。義當等覺。合在第十地中(文)。又又私雲。諸佛真金色文屬妙覺也。又雲。此金剛喻三摩耶三摩地。猛利強盛觀念故。常地界座事不能也。其故地六種震動。天魔波旬來山河大地動搖。故自金剛輪際出生金剛寶石坐給故也。故號金剛座。為表之用金剛盤也。凡金剛盤相貌三角火炎形也。付之有事理所表。准顯宗意。諸法空為座所表也。故三角寶石坐。三角即火形也。火大必萬法燒盡德。此故法花諸法空為座說也(云云)。次密宗意南方火天方故。以角寶石為座也。火大者五形中心法ロУЬю故三角用也。所詮以一心法界為座意也。又南方無垢成道。深可思合之也(云云)。   一。三杵事。問雲。三杵者何表示耶。示雲。五古者金界五部也。三古者胎界三部也。獨古者不二妙成就三摩耶也(云云)。次約依報時。日域獨古形也。震旦三古形也。天竺五古形也。此三國法爾自然三杵也。曾非造作也。自性法身三摩耶形。深可思合之(云云)(已上弘法大師神明祕釋意也。云云)。又雲。獨古者獨一法界表示也。又一心三昧耶也。三古者三智三觀三部表示也。五古五大法性五智五部表示也。所詮此三杵者。開一心顯三觀。三觀現前必五智具足也。是我等因位修行。法門橫平等義顯。故此三杵橫雙也(已上淺略意)。次以祕密壇意者。兩部不二中胎法界體性智。東方薩菩薩位出雲獨古。次南方修行位至三古德。次菩薩責至五古位。此四點具足至方便為究竟位。為鈴位也。此鈴者至正覺圓滿位。為人天說法利生事表也。正覺必豎成道故鈴豎立也。此事密祕壇五位成就意也。故祕經雲。●普賢三摩耶。●屈進力如鉤●檀●惠禪智●合。是名彼大印。次誦一字明結大羯磨印時。不間斷三十七圓滿。此文祕密壇最極大事。自然覺了佛體也。所詮我等胎五位成就間。五相生身圓滿形也。凡鈴杵者。一切眾生本有三昧耶。諸佛自證法門也。故時時無間斷等說也(云云)(口傳也。更可問)。已上天台流習也。   一。振鈴事。問。於振鈴有緣起耶。示雲。西天法食時必振鈴也。凡供養法者。食時作法也。仍用振鈴也。是順內法時法喜禪師軌則也。仍振鈴者。即說法儀式故也(云云)。又示雲。凡振鈴者驚覺意也。則是說法義也。所謂諸佛在定中。為奉召請驚覺也。先格意雲者。諸佛於本國土在定中。為驚覺振鈴雲(云云)。次深祕意雲者。一切眾生本有自性覺體。皆性德理內有。是名在纏真如。聞諸佛說教法音。始覺修顯智慧發起。是諸佛驚覺名也。是故眾生心中有籐塵數諸佛等說也。凡真言教意常應化說法非。五大響噹體是真言也。故鈴自五古гДь形。是五智五佛說教相表也。故五大院御釋雲。五大響噹體是真言也。故真言人直聞風響水音。即知是法身之聲。且能悟入阿字本不生理。若其不知此義。即非頓機。雖聞佛音聲於彼無益(文)。又雲。弘法大師御釋雲。五大皆有響。十界具言語。六言悉文字也。法身是實相也(文)。示雲。如此等文理者。諸法當體即是大日如來說教相也。自然覺了佛事。可思之(云云)。智證大師御釋雲。一凝然一切凝然。故三身皆是凝然。俱執隨緣俱不變易。照同時(文)。覺大師御釋雲。寂照俱時故。法界俱寂照故。法界同散不妨寂。寂不妨散(文)。此等釋又於諸法當體有寂照二義。即是兩部理智法門也。故覺大師御釋雲。寂者●字。智藏理也。照者●字。金剛故也。寂照俱時者●字。蘇悉地理智不二(文)(已上取意合行口傳)。又五大院御釋雲。萬法是真如。阿字不變理真如。是萬法隨緣阿字相(文)。此文以寂照二義諸法極盡也。示雲。上所云鈴杵五古гДь。即諸佛所變金剛也。於此有譬喻金剛。有當體金剛。譬喻如法花當體譬喻蓮花譬喻金剛如常。次當體金剛者智慧定是則佛智見之二字也。是亦寂照二義也。此五古гДь則大日所具一智具德故。理也。寂也。五古寂然智也。照也。又我等於色體雲時。五蘊和合一身總體成寂也。理也。五蘊寂然照也。智也(已上約正法說之)。次約依法雲之者。草木國土悉具此二義。無不談也。遍一切諸法故。大日稱號無所不至遍照尊也。故今振鈴聲大日如來自受法樂說教也。又報法當體鈴相貌也。深可思之。   一。五部鈴杵各具五部事。示雲。五部鈴者佛部五部也。五部杵金剛部五部也。五色糸蓮花部五部也。五瓶寶部五部也。輪羯磨羯磨部五部(已上師口傳也云云)。示雲。五部各具五部。故各具五智無際智成也。此事有本說。可檢之也(云云)。   一。六種供具事。示雲。此六種供具者。六波羅蜜所表也。此行法次第。自因至果從果向因成佛所表故。必用供具。其故因位萬行萬善。雖廣促在六波羅蜜。此六度一座行法中圓滿具足也。所謂閼伽者檀度。塗香戒。花鬘忍辱。燒香精進。飲食禪定燈明智慧也。此六種供具當體。是六大相貌也。以六大無礙即身成佛名也。仍我等六大和合祕密壇供養法名也。以之長時法名。或晝夜不退名。或號十二時不退行法雲也。如以前所談也(云云)。   尋雲。於一座行法。從因至果從果向因習樣如何。示雲。前供養行者。奉供養本尊。故從因至果行也。後供養本尊供行者。故從果向因義也。仍決雲。師口一座行法。從因至果三祇大劫行(文)。又雲灌頂時大壇供表從因至果。正覺壇新佛供養表從因向因也。故於一座行法。本因本果行相悉因備滿足也(云云)。   尋雲。以六度當六種供具證據如何。示雲。以六種供具當六波羅蜜事善無畏三藏所譯十度異名。雲抄有之。是其證也(云云)。 又惠果和尚五供養伽陀雲。   如彼三世中 諸佛菩薩等。   修行五供養 我今亦如是(淺略)。 淨心為塗香 功德為燒香。   萬行為妙花 果德為飲食。   智慧為燈明 供養自身中。   心王大日尊 心數曼荼羅。   三界唯一心 心外無別法。   以心供養心 色心不二故(深祕)。   五供養色言 六大所和合。   大曼荼羅心 顯形等諸色。   手印標熾等 三摩耶法身。   真言色聲中 文字句義等。   法曼荼羅身 此間失念之。   供養自身中 四處威儀等。   羯磨法之身 我今四法身。   諸佛同一體(已上深祕)。   我今奉獻諸供具 一一諸塵皆實相。   實相周遍法界海 法身即是諸妙供。   供養自他四法身 三世常恆普供養。   不受而受哀納受 自他安住祕密藏(秘祕中深祕)。   義釋雲。舉淺祕兩釋。接眾經微言(云云)。同尋雲。此淺祕雲言下攝四重釋樣有之乎示雲。此淺祕言下兩祕合釋也。私雲。於密教一切法門淺略等四重釋用事。以此五供養伽陀為誠證也。夫淺略意雲者。過去諸佛菩薩如修行正道給。修五相三密行。以之為淺略也。次深祕意。以自性清淨菩提心為塗香。以因位萬行為花鬘。花必結果實功能有之故也。次燒香遍至功能有之。仍喻精進也。六波羅蜜中精進波羅蜜無別體。餘五波羅蜜無懈怠名精進。仍精進遍六釋。又止觀雲。精進者不交名精。不忘為進。故以燒香六種供具中央置也。次以飲食為禪定事。諸佛以法喜禪悅為食。依如來法身壽量常住也。故圓覺經雲。如來如圓覺心皆從禪定生。一切五情皆依食持壽命。是皆從禪定智慧生意也。故禪波羅蜜故智慧波羅蜜置也。次以燈明喻智慧事。燈明必有破暗之功能。故喻智慧斷明也。以閼伽喻檀度事。檀度者佈施也。四攝行初故用之。故止觀雲。佈施者轉怨作親雲。凡四攝行者。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也。今閼伽時以本清淨水諾治無垢身。證誠我承仕。是利行同事意也。故閼伽時頂上ДぶンЪ。所念事奉祈念也。其故此閼伽者。佛御足奉洗意也。佛奉給仕時正奉親近佛。仍所念事佛奉啟白也(云云)。又雲。十指即十波羅蜜也。此十波羅蜜促即在六度。此六度促在定惠□□。此定惠福二嚴也。又是我等色心二法也。所詮以六大和合六度滿足名。境智冥合習也。所詮此六大無礙名六種供具也。此即長時不斷祕密檀行法也。故祕密灌頂時道場莊嚴無。本尊道具無之。其故我等六大色心當體。自受法樂尊容道具故也(云云)。尋雲。十波羅蜜促為六度樣如何。示雲。十波羅蜜只六度也。其故開第六智波羅蜜。出終四波羅蜜也所詮是開合異也。又雲。今深密意五供養色。皆悉是內心所詮法故。我等六大和合全體是法界體也。仍以心供養色心不二釋。將又內外八供香菩薩花菩薩名事此意也。故以草木果實奉諸佛供養事。世間花果即大日具德同恆例功能隨一也。其故草花佛家供時。受木成佛義宛然也。仍一切供具佛供事。法界體合契意也。法界促不出五塵。即是即佛果功德示名供養法雲也。深可思之。又雲。祕中深祕供養法者。以四種曼荼習也。所詮大曼荼羅六大和合名也。又以之為體。又名法身。亦名性德。次三昧耶曼荼羅者。智慧義也。亦名報身。又名相。次法曼荼羅者。祕密宗中文字句義真言等也。是經依正萬法有字。以之為法曼荼羅。此以為用也。次羯磨曼荼羅者。上三曼荼羅上作業也。故羯磨無別體。仍羯磨通三種釋。所詮大曼荼羅法身理體色法也。三昧耶曼荼羅報身智體也。心法也。次法曼荼羅應身口業不二也。次羯磨曼荼羅者。三身如來四威儀動作事遍也。故四處威儀等釋。仍一切眾生色心具足。必四種曼荼羅具足也。仍自然覺了佛名也。仍義釋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常是毘盧捨那平等智身等釋。或六大無礙常瑜伽。四種曼荼各不離等釋此意。深可思之。次祕祕中深祕供養法以。一花一香奉供本尊。一一諸證皆實相也。此實相法界全體也。法界體無間斷。故常住不退行法也。故三世常恆普供養等釋。以法界對法界。故無能施無所施自他共安住祕密藏中。即以一花一香供具供本尊事。本尊者法界體也。今奉獻供具法界體也。開顯名供佛也。此准顯宗意。常境無相。常智無緣。以無緣智緣無相境等釋此意也。或又境發智為報智。冥境為受釋意。所詮我等。六塵境受用處。自受用法樂。心王大日心數曼荼羅塵數諸尊奉供養也。故住心王無分別處時。名大日如來。心數念想念現起處。曼荼羅名也。故歷緣對境起處念相。悉是菩薩心。發起習也。皆是自性本有菩提心故也。此念拂雲者。非祕密機。凡念慮起即諸佛出世給習。故本朝大師釋雲。斷忘念者。殺害曼荼羅聖眾。豈非五逆之隨一乎(文)。又義釋雲。三界極重罪不過於厭離。汝於貪慾處勿生厭離心(文)。深可思之。   私雲。師雲。此等法門祕密自證法門也。非凡大妄想見也。能能可思之。   尋雲。所上出五供養伽陀。惠果和尚送船中。弘法大師授給。故天台流無相承雲。如何。示雲。東寺流弘法大師相承偈雲。天台流法全和尚慈覺大師授給習傳。   尋雲。覺大師御相承證據如何。示雲。弘法大師自惠果相承之。覺大師自法全相承之給。其證據雲者。覺大師在唐諸宗口決中雲。一對受法(謂對面傳受)。二遣使法(謂遣使傳之)。三懷紙祕法(謂師懷中來受之)。四餞別祕法(謂歸朝時授諸加持法)。五伯頭祕法(謂伯頭師來授之)。六贈船祕法(謂差專使)。贈五供養伽陀於船中(已上)。師雲。今贈船祕文者。上所云五供養伽陀。差專使令送船中。故名贈船祕文。東寺流乘船偈名也。若依東寺相承。山門無之雲者。是處可笑可笑。又一義雲。弘法大師御在唐首尾三箇年也。其中年惠果有御入滅。仍惠果和尚碑文等弘法大師書給。何故弘法歸朝時。船中送此偈雲耶。若然者誰人送ンюЛ乎。此相如何。東寺流人可答也(云云)。以上。   本雲。於山門橫川靈山院正定房。書寫之畢。   元祿十五年正月十一日沙門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深祕)。   一。行法事。示雲。先兩部肝心。有蘇悉地。蘇悉地細行十八道窮。十八契印中始護身法始。其中肝心淨三業。所謂被甲化他也。三部自證也。此自證化他法大日如來說教起。此大日教法未起以前。自性本有妙法此謂清淨三業印明是也。又名本三昧耶印。此一印三部五部諸尊自證化他法門緣起也。故行法最初淨三業印明結誦。次三部被甲印明用也。口傳別。更可問(已上天台意。云云)。   一。門前灑水事。示雲。是佛家生存種子位也。所謂軍荼利印明南方不二平等灌頂心也。●●二字兩部理智心也。是以前佛智名灑後佛頂。前佛位後佛智契當意也。   一。次引入印事。示雲。胎藏界入佛三昧耶印用。金剛界以薩埵三昧耶印用。蘇悉地合掌印用也。是則以三部三昧耶。佛家生在法門表示也。   一。次道場觀事。示雲。凡道場莊嚴所居佛土建立也。心佛土安立故。心月輪中本尊種子等觀也。是行者未來可出世化道所居佛智也。故先德口決道場觀時。不可妄念雜亂。若生忘妄者所居土不清淨。故穢土化道唱也。若此意慇懃可修道場觀也。所詮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儀式也。道場觀並灌頂儀式法花未來成道記□習合也。深可思之。   一。本尊事。示雲。先安置本尊事表法身○本有妙境故。先自本壇上安置奉也。次召請本尊報身如來也。行者依勸請本國土來臨影向給。智去來故以召請本尊修得報身如來習也。   一。次入三摩地觀事。行者心月輪中本尊種子子變成三昧耶形。三昧耶變成本尊等雲。所詮種子者法身理也。三摩耶者報身修得智慧也。尊形者不二應體也。行者一心此三種具足。故三身即一覺滿顯傳也(云云)。   一。香爐事。示雲。勸請諸佛雲時。必用香爐也。其故在世比丘。所持水瓶生執著。龍畜依身得。此業障懺悔為令行者故。舟諸佛行來處。此龍神香爐戴來臨。以此因緣。諸佛勸請時必香爐用之(云云)。   又雲。香爐相貌事。示雲。元香爐相貌此龍神執心依尾水瓶纏持。頂戴火捨熏法會也。是法門合。凡龍神水精神也。火捨火大也。是則兩部理智法門也(云云)。   次灑水[箸/涘事。示雲。此中香水和合事。水金剛界智也。●字也。香火大也。●字也。胎藏理也。又是兩部理智表示也(云云)。香爐以香火為本。故以●字為體。灑水水大故以●字為體。一壇上此香爐灑水置事。此兩部理智本源。不二覺體出世事表示也。口傳(云云)。   一。鈴杵事。示雲。先金剛盤者。如來成道金剛座表也。又不動尊所座。盤石是也。所謂如來成等正覺時。最後品無明斷。為金剛喻定入給。此三摩地猛利隆盛觀念故。常地座事不能也。故名金剛座。為表之金剛盤用也。此金剛盤相貌三角火形也。是有事理所表顯字意准。諸法空以為座。表之三角寶石生。三角則火形也。火則萬法燒盡法。是則諸法空為座意也。次密意南方火天方。故以三角寶石為座又火大五行中形心法故用三角。是則以一心法界為座心也(云云)。   一。三杵事。示雲。先獨古者。表獨一法界也。又一心三昧耶也。三古三智三觀三部表示也。五古五大法性五智五部表示也所詮此三杵一心三觀開。三觀現前五智具足也。是我等自他修行法門橫平等意顯故。此三杵橫置也(已上顯意)。次以祕密壇意雲。兩部不二中臺法界體性智。東方薩菩薩位出為獨古位。次南方修行位至為三古位。次至喜菩薩為五古位。此四點具足方便為究竟位至為鈴位也。此鈴正覺圓滿位到。為人天說法利生事表也。正覺必豎成道故鈴豎立也。此事祕密壇五位成就心也。故祕記雲●普賢三昧耶。●掘針力如鉤。●檀●惠禪智合。是名彼大印。次誦一字明結大羯磨印時也。不間斷二十七圓滿。此文祕密壇最極大事。自然覺了佛體也。所詮我等胎內五位成就之間。五相成身圓滿貌也。凡鈴杵者。一切眾生本有三摩耶。諸佛自證法門也。故時時不間斷等說也。口傳有別。更可問也。   一。振鈴事。示雲。凡振鈴者。驚覺心也。即是說法義也。所謂諸佛定中御座。為奉召請驚覺也(云云)。先淺譬意雲也。諸佛本國土於定中坐。為驚覺振鈴雲。次深喻意。一切眾生本有自性覺體。皆性法理內是名在纏真如。諸佛說教法音聞。始覺修顯智慧發起。是名驚覺諸佛也。此故眾生心中微塵數諸佛御座等說也。凡真言教意。常應化諸法非。五大響噹體是真言也。故鈴自五古縛曰羅形有之。是五智五佛說教相表也。故五大院御釋雲。五大響噹體是真言也。故真言人仁直聞風聲水音。即知是法身之聲。亦能悟入阿字本不生理。若其不知此義。即非頓悟之機。雖聞佛音聲於彼無益(文)。又次此釋雲。五大皆有響。十界具言語。六言悉文字。法身是實相(文)。義雲。如此等文理者。諸法當體即是大日如來說教相也。自然覺了佛事。可思之。智證大師御釋雲。一凝然一切凝然。故三身皆是凝然。俱隨緣俱不變。寂照同時(云云)。覺大師御釋雲。寂照俱時寂故。法界俱寂照故。法界同散。散不妨寂。寂不妨散。此等御釋又於諸法當體有寂照二義。即是兩部理智法門也。故覺大師御釋雲。寂者阿字胎藏理也。照者●字金剛智也。寂照俱時者。●字蘇悉地理智不二(Ь雲лэ取意)。又五大院御釋。萬法是真如。阿字不變理真如。是萬法隨緣阿字相也。示雲。此文又以寂照二義諸法窮盡也。又上示雲。鈴杵五古гДь即諸法所具金剛(云云)。有臂喻金剛。有當體金剛。解如法花當體。譬喻蓮花。譬喻金剛如常。次當體金剛者。金剛者智惠也。是則佛知見二字。是又寂照二義也。此五古гДь即大日所具一智具德故。理也。寂也。五古宛然智也。又於我等色體習之者。五蘊和合一身總體成寂也。理也。五蘊宛然照也。智也(已上約正法讀之)。次約依法謂之。草木國土悉此二義具也。一切諸法無不遍。故大日講無所不至遍照尊號也。故今振鈴聲大日如來自受法樂說教也。又諸法當體鈴相貌也深可思之。   一。六種供具事。示雲。此六種供具者。六波羅蜜所表也。此行法次第。從因至果從果向因儀作所表故。必六種供具入用也。其故因位萬行萬善廣促有六波羅蜜。此六度萬行一座行法中圓滿具足也。所謂閼伽檀度。塗香戒。花鬘忍辱。飯食禪定。燒香精進。燈明智惠也。此六種供具當體是六相貌也。以六大無礙名即身成佛也。何我等六大和合祕密壇供養法也。以之長時行法名。或晝夜不退行法名也。十二時不退行法雲也。尋雲。於一座行法。從因至果從果向因習事如何。答。前供養行也。奉供本尊。是從因至果心也。後供養本尊行者供給。是則從果向因心也。密怙決雲。一座行法從因至果畢三世大劫行。又灌頂時大日供從因至果表。正覺壇新佛供養從果向因表也。故於一座行法。本因本果行相悉圓滿具足也。尋雲。以六度宛六種供具證如何答。以六種供具宛六波羅蜜事。善無畏三藏所謂十度異名雲抄有之。彼可見也(云云)。又惠果和尚五供養伽陀雲。   如彼三世中 諸佛菩薩等。   修行五供養 我今亦如是(淺略)。   淨心為塗香 功德為燒香。   萬行為妙花 果德為飯食。   智惠為燒明 供養為身中。   心王大日尊 心數諸曼荼羅。   三界唯一心 心外無別法。   以心供養心 色心不二故(深祕)。   五供養色塵 六大所和合。   大曼荼羅身 顯形等諸色。   手印檀樂等 三摩耶法身。   真言色聲中 文字句義等。   法曼荼羅身 供養自身中。   四處威儀等 羯磨之法身。   我今四法身 諸佛同一體。   (祕中深祕譯)   我今奉獻諸供具 一一諸塵皆實相。   實相周遍法界海 法界即是諸妙具。   供養自他四法身 三世常恆普供養。   不受而受哀納受 自他安住祕密藏。   (祕祕中深祕已上)   示雲。凡於密教。一切法門淺略等四重釋用事。以此五供養伽陀為誠證也。此偈意如過去諸佛菩薩修行覺道。修有相三密行心也。為淺略。次深祕意。以自性清淨菩提心塗香。以因位萬行萬善為花曼。花必果實結功能有之故也。六波羅蜜中無精進波羅蜜別體。餘五波羅蜜無懈怠心名精進。以精進六通釋。故以燒香六種供具中央置也。次以飯食為禪定事。諸佛法喜禪悅以食給。如之如來法身壽命常住。故說雲。如來妙圓覺心從禪定生。一切有生皆依食持壽命。此皆依禪定生智惠心也。故禪波羅蜜次置智惠也。又以智惠解燈明事。燈明破闇功能故解智惠斷惑也。次以閼伽解檀度事。檀者佈施也。四攝中始故用之。故止觀雲。佈施者。轉怨為親(文)。凡四攝行者。佈施愛語解行同事也。今閼伽供時。證誠我承事。是解行同事心也。故供閼伽時。捧頂上所念事奉祈念也。其故此閼伽足奉洗心也。佛奉給仕時。正佛奉願。故所念事佛奉啟白也(云云)。又雲。十指即十波羅蜜也。此十波羅蜜促即有六度。促此六度窮定惠二法。此智惠我等色心二法也。所詮六大和合以。六波羅蜜滿足名。境智冥合習也。此六大無礙六種供具名也。是則長時不斷祕密壇行法也。故祕密灌頂時無道場莊嚴。無本尊道具也。其故我等六大色心當體。自受用法樂尊容道具等也(云云)。   尋雲。促十波羅蜜為六度事如何。答。十波羅蜜只六度也。其故開第六智波羅蜜。終四波羅蜜出也。所詮是開合異也。又示雲。今深祕心五供養色塵。悉內心所具法故。我等六大和合全體是法界體也。故以心供養心。色心不二故釋。將又內外八供等香菩薩花菩薩等名事。此意也。故以草木果實奉供諸佛事。世間花果即大日具德過恆沙功德隨一也。其故草木供佛果時。草木成佛義宛然也。仍一切供具供佛者。法界全體合念心也。促法界不過五塵。此五塵即佛果具德示名供養法也。深可思之。次祕中深祕供養法者。以四種曼荼羅習也。所詮大曼荼羅者。名六大和合也。以之為體。又名法身。亦名性德。次三摩耶曼荼羅者。智惠義也。即報身義也。亦名相。次法曼荼羅者。密宗中文字句義真言等是也。此法曼荼羅以為用。次羯磨曼荼羅者。上三曼荼羅上作業也。故羯磨無別體也。仍羯磨通三種釋。所謂大曼荼羅法身理體也。色身也。三摩耶曼荼羅報身智體心法也。次法曼荼羅應身口業不二也。次羯磨曼荼羅者三身如來四威儀動作事業也。故四所威儀等釋。一切眾生色心具足。是必四種曼荼羅具足也。故名自然覺部佛也。仍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常是ёюДЮ平等智身等釋也。或六大無礙常щロ。四種曼陀各不離等釋此心也。深可思之。次祕祕中深祕供養法雲者。以一花一香供本尊。一一諸塵皆實相。此實相即法界全體也。法界體無間斷。故常住不退行法也。三世常恆普供養等釋。以法界對法界。故無能施無所施。自他共安住祕密藏中。凡以一花一香供具供本尊事。本尊法界體也。今所獻供具是法界體也開顯名供佛也。是准顯宗意者。常境無相。常智無解。以無解智緣無相境等釋。此意也。或又境發智為報智。冥境為受等釋意者。所詮我等六塵境受用處。自自受法樂心王大日所顯曼荼羅塵數諸尊奉供養也。故心王無相處住時名大日如來。心數念相現起處名曼荼羅也。故歷緣對境。所起念悉是菩提心發起習也。皆是自性本有菩提心故也。拂念雲者。非祕密機。凡起念慮雲者。皆是諸佛出世給也習。故弘法大師御釋雲。斷妄念者殺害曼荼羅聖眾。豈非五逆隨一耶。深可思之。 一二六朝暮行法事。口決雲。壇者自身也。要目已下結跏趺坐貌也。此壇上我等六根置即供養具也。息出入即念誦也。是尊形也。總體色陰三摩耶形也。此尊形三摩形法爾自然滿見色知青黃等。聞聲顯解。總歷六塵境即念誦有。故十二時行住坐臥振舞。皆三密行。十方諸佛供養有也。參佛神御前。只默然居即供養佛神行法也。此外更不用念誦讀經也(云云)。是深深至極灌頂祕密口決也。可祕可祕。又雲。早早念誦雲事。有四重口決。最極祕事也。更可尋之(云云)。   尋雲。上所出五供養伽陀。惠果和尚送船中。授弘法大師給。天台流無相承雲。如何。答。示雲。東寺流名弘法大師相承偈雲。天台流法全和尚授覺大師習傳。尋雲。覺大師御相承證據如何。答。弘法大師自惠果相承。覺大師自法全相承給。其證據雲。覺大師御在唐諸餘決中有(云云)。一。對受法(謂對面傳受)。二。遣使法(謂遣使傳受)。三。懷紙祕法(謂師懷中來授之)。四。餞別祕法(謂歸朝時諸加持法授)。五。泊頭祕法(謂泊頭師來授之)。六。贈船祕文(謂差專使贈五供養伽陀於舟中已上)。師雲。今贈船祕文者。上所言五供養伽陀。差專使令送船中。故祕文。東寺流名乘船偈也。若依東寺相承。山門無之雲者。無其處。可笑可笑。不便不便。一義雲。弘法大師御在唐首尾三年。惠果銘文等弘法致。何故弘法歸朝之時。船中此偈送雲耶。此相如何。東寺流者如何可答耳(云云。已上)。   (御本雲)   元享二季後五月二王城東山於元應寺。為初心者讀之畢。不可及外見者也。後日可令添削者歟。   住持沙門天台菩薩比丘光宗記之。   建武五年二月四日。於阿彌陀寺南谷□報。   金剛佛子定勢。   應仁三年(己丑)二月二十七日。於阿彌陀寺北谷定光拜書寫之。   天台金剛玄祐。   元祿十四年(癸巳)十一月十四日。於山門淨教房。以日光山所藏御本校對。   天台沙門實觀。   御本無之也。   大小攝事。五大院抄雲。大攝名禪定波羅蜜菩薩。小攝名智惠波羅蜜菩薩。即以三昧耶形汲有情輪迴業。引處之處也。或雲。大攝名實智。小攝名權智。又雲。大攝名定。小攝名惠。即如來權實二智定惠(云云)。所謂爐口者。大馬口海也爐火者法身智火也。我今以權實二智之手。汲無明生死之油。入不動明王大馬口海。以智火舌皆悉燒盡我等施主及惡靈邪氣十二因緣之故業。無明轉明更顯真如法性之理體(云云)。山家雲者。三世一切諸佛所修行業。總為妙法蓮花經。是故受持此經。人位同佛位。更非凡夫。辨才儀軌雲。寶珠何在惛海之底。惠日高照。心處之悅也。善無畏雲。●字遍成八葉。八葉遍成彌陀。大日經雲。大日者●●●三字。●者色法。●者心法。●者色心不二體也。弘法雲。●者過去千佛。彌者現世千佛陀者未來千佛也。南無阿彌陀佛一度唱。三世諸佛如來御名號奉唱也。   一。三會曉者。●字觀義者是目也。曉明星出時也。三是不二旨可明。唯獨自明瞭節也。孔雀經雲。一切日皆善。一切宿皆現。諸佛皆威德。羅供皆引滿。以此誠實言。我願成吉祥。   一。灶塗法幅三尺四尺。長五尺作灶。口東向貧。西向大吉。南向大陰。北向大凶。灶井向必口舌也。灶塗吉日(正二三卯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戊Дюロ丁卯己丁午丁未ユаロ)。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心經口決。   摩訶(大日)般若波(大通智勝)羅(寶生)蜜多(威音王)心經(大般若波羅密菩薩名也)觀自在(寶明)行深(釋迦)般若波羅蜜多(十二神)時照見五蘊(成佛)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金剛不良佛)色不異空(梵天主)空不異色(帝釋)色即是空(龍尊王佛)空即是色(精進軍佛)受想行識(寶月佛)亦復如是(寶力佛)舍利子是(迦葉佛)諸佛空相(寶光佛)不生不滅(炎魔王)不垢不淨(無現佛)不增不減(難垢佛)是故空中(清淨佛)無色無受想行識(清淨施佛)無眼耳鼻舌身意(四大天王)無色聲香(旃檀香佛)味觸法(多寶佛)無眼界(念德佛)乃至無意識界(旃檀德佛)無無明(無量光佛)亦無無明(無量壽佛)盡乃至無老死(蓮花佛)亦無老死(蓮花光佛)盡無苦(大光佛)集滅道(辱明佛)無智亦無得(花嚴佛)以無所得故(寂靜佛)菩提薩埵(不動)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寂光靜佛)無罣礙無罣礙(妙見莊嚴佛)故無有恐怖遠離(顯惛佛)一切顛倒(自在通王佛)夢想究竟(定光佛)涅槃三世諸佛(過現未三千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八千億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三萬燈明佛)知般若波羅蜜(召明種佛)是大神咒(寶篋印陀羅尼)是大明咒(尊勝陀羅尼)是無上咒(千手陀羅尼)是無等等咒(隨求陀羅尼)能除一切(大圓鏡智觀自在)真實不虛故(牛頭天王)說般若波羅蜜多咒佛神三寶印即說咒曰(三世諸佛)揭諦揭諦(藥師真言)波羅揭諦(寶性真言)波羅僧揭諦(阿彌陀咒)菩提婆訶(釋迦咒)。 般若心經口決。   一。舍利孔大虛燈心寺不空三藏釋也。故燈心寺孔又雲也。   元祿十四年(辛巳)冬十二月十七日   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五大願事。眾生無邊誓願度(文)。第八識大圓鏡智。即元品無明。金剛薩埵是也。難雲。第八識者無明也。何所發境雲乎。仰雲。無明。眾生也。眾生誓境。第八識菩提心發也。即苦劫也。東方發心出立是顯歟。   福智無邊誓願度(文)。第七識平等性智寶生尊也。恆沙也。二嚴也。真言教意所斷煩惱無之。然者煩惱當體即恆沙功德。福智二嚴成也。仍四弘煩惱無邊者。五大時福智無邊改也。可收之。寶生尊三摩地是也。如意法心法意三惑當體三智顯姿也。三辨寶珠可思之。法門無邊誓願智。第六識妙觀察智菩薩界見思惑顯也。仰雲。妙觀察智釋。弘法釋雲。五眼高懸邪正無誤(文)。假諦恆沙法門。森羅萬像歷然也。佛眼種智真空冥寂。四眼二智萬像森然(文)。又雲。四眼皆入佛眼。皆名佛眼(文)。   尋雲。妙觀察智說法斷疑樣如何。仰雲。說法斷疑智者。妙觀察智也。即佛眼種智。真空冥寂方。第一義不思議本分不動也。四眼二智。萬像森羅方。說法斷疑也。凡斷疑生信妙觀察智德也。   尋雲。二智雲何耶。仰雲。三智時一切智(空二乘)道種智(假菩薩)一切(中佛)也。一切種智方真空冥寂ДЪ有也。餘二智四眼說法斷疑也。   尋雲。此妙觀察智唯說空假二邊歟仰雲。不然。三劫是即法門也。五眼三智不可相離故也。   一。以五眼對三智事。仰雲。一切智(惠眼緣空)道種智(法眼緣假)一切種智(佛眼緣中)此上天眼肉眼者。所破無明也。所詮五乘也。但□種三昧道時。是гУьロДЪ三卻即是照也。仍萬像森然雲。邪正不誤雲也。   一。妙觀察智定印事。尋雲。此智門也。今尊結定印耶。仰雲。凡妙觀察智時也。說法時此印引合立向下持也。仍妙觀察智說法印雲是也。   尋雲。來迎印一手上一手下雲意如何。仰雲。上求下化也(云云)。又尋雲。能化下化所化上求лЁ。тФ自證極佛也。何上求義有之乎。仰雲。眾生引攝令上求菩提一義也。尋雲。此定印三辨寶珠印也。南方寶部尊可結此印。如何。仰雲。東方金剛部。西方蓮花部。中央佛部。此三部不二南方寶生尊寶生平等性智雲也。仍不二□結顯也。所詮阿彌陀三身印者此印也。此印義三部共雖有之。今說法斷疑智示尊故。三身圓滿願顯也。即三密一致印也。追可尋之。   一。妙觀察智尊乘孔雀意如何。仰雲。此鳥一切善惡物不撰令食也。間所撰十惡五逆罪人妙觀察智三摩地入意也。邪正不誤釋此意也。眾生無邊誓願度願相葉。可思之。四明釋雲。一切眾生有各自。謂實念鐵床非苦。變易非移。此心至等覺終心(云云)。仰雲。此釋以度生願滿可得心也。如我昔所願。深可思合之。如來無邊誓願事(文)。前五識成所作智塵沙惑。仰雲。是北方羯磨事業也。以前大圓境智三來依正雲。東西中如次。此各事業顯也。仍成所作智雲也。各諸佛內證顯間。依正不二無非諸佛三摩耶。如來無邊誓願事雲。可思合之。   尋雲。此三摩地釋迦雲意如何。仰雲。釋尊自證圓滿正覺成證尊也。即羯磨事業成也。西方猶自證法門極。正羯磨事業之義無之仍此三摩地毘首羯磨三摩地雲義有之。可思合之。又四智三密習也。所謂此三摩地身密。兩方口密。餘意密也。身密雲間羯磨事業義雲名也。   尋雲。釋尊以●字觀成道給。然者●字當此羯磨義可雲乎。仰雲。釋尊以三義三密成道給。所謂●字義意密。教主實相口密。即身成佛義意密。第三者今三摩地當。無上菩提誓願證。第九識法界體性智。佛界無明斷。   尋雲。佛者羯磨事業極者也。此上今法界體性釋物何耶。仰雲。所詮上四智取合總體也。予大日如來也。   尋雲。此大日如來者兩部中何耶。仰雲。夫胎體也。以上義者皆約菩提心沙汰來也。是胎藏意。以金界意雲者。即五相成身體也。以次五相五智也。此時羯磨業雲。即我等當體五眼等出生以可得心也。眾生無邊誓願事雲ЬЪ。如來仕Ю⑦Ьг不可得心。此時者誓願事有其便。可思合之。   尋雲。何故於誓願四弘五大不同有之歟。仰雲。凡顯宗意四大明故。法門四□明。發誓四弘明也。是圓實妙理約。開示悟入四弘智見。發心修行菩提涅槃四點也。次密教意五大五智明故。發誓五大佛果五智立。胎五輪成身。金五相成身也。是即一四心五蘊和合以佛果五相習也。故本朝先德御釋雲。五大即五分戒身。五分戒身即五智也(文)。深可思之。   尋雲。四弘五大同異如何。仰雲。顯密所談且雖各別也。所詮是一也。發四弘至佛果位。是發心修行菩薩依因位修行。萬德圓滿佛果至。顯宗從因至果時者。明因分功德也。次密教意從果向因談。先果德內證住四智用□。本來五智圓滿談教故。自始發五大願也。往顯密一點義成也。   尋雲。顯宗意四弘外立佛果位也。仰雲。文不見。四弘即佛果上具德習上。總體佛果自然故。一義釋中開示悟入四種智見以修行向地四位配當。法花經遊於四方直至引道場。文。當因位四智。中央成覺不立。因當體即極果覺位。故直至道場釋也。是併密教發心等四種修行外。別阿字五點無也。中央法界體性智雲。因位四智總合數點具足阿字習也。遊於四方直至道場雲全是數點具足阿字也。深可思之也。   尋雲。以二乘智斷密教五智具足習樣如何。仰雲。山王院御釋雲。⑥ヱ四果表五智。緣覺一果表法界性智。謂意自調自度用顯四智證。緣覺體住一果證也。深可思之。   尋雲。布字行法事如何。仰雲。四處輪布字聲聞四果表。十二生句布字緣覺十二因緣表。百先王布字菩薩百法門表。三十二嚴身布字佛果三十二相表也(云云)。   尋雲。此布字行法等表何事耶。仰雲。凡真言教意。法界十界縮。此十界以佛果莊嚴也。故理趣釋雲。上下十峰表十真如(文)。此意。凡六道因果六大無礙表也。菩薩空智表。菩薩者善妙有功德表。佛果不二萬德中道理顯。故十界一念縮。法界五智壇婆顯。故二乘自調自度內證本。自性法身果德內證。證也。菩薩智願利生利他萬行表。佛果嚴身修性功德妙理顯也。是則十界圓備萬德具足法門。行者色心上圓備事顯也。故佈字行法以最極大事習此事也。口傳在別。更可問之。已上。   四弘事。其菩薩界者。常修常證(云云)。在自證化他習也。度生以下三願化他也。無上菩提自證也。又四弘願利生一願習也。釋雲。度生一願發餘三誓願(文)。又四弘願中。無上菩提一念彼國義有之如何。仰雲。是無作四弘意也。一切眾生本有無作文體。自證圓備如來也。此上何菩提可證。以除之(云云)。   難雲。然者此義所度眾生可同。何度生等願可發乎。仰雲。爾也。但此謂未知。眾生以我已證示也。又四弘願三聚淨戒也。所謂度生饒益有情戒。菩薩已下二願攝善。無上菩提者攝律儀戒也。仰雲。度生誓□境。煩惱無邊。所謂煩惱。法門無盡能治智慧也。無上菩提自證圓滿也(云云)。止雲。四劫為境。四弘為智。六即為斷(文)。疏起雲。境妙究竟顯名毘盧遮那。智妙究竟顯名毘盧遮那。行妙究竟顯釋迦牟尼(文)。仰雲。天台大師觀行五品居。即釋迦習證據也。隨分己證可祕之(云云)。   永享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於江州姨綺屋山阿彌陀寺西谷中學院。為弘通結緣書寫了。   中覺(三十三)。   長享二年七月八日。為令法久住利益人天供養父母奉仕師長書寫畢。天台末葉澄運(三十八)。   長享三年(己酉)三月二十一日。為當寺興隆佛法之。以彼御本令書寫畢。●●慶義(五十三歲)。   元祿八年歲次乙亥夏月。於橫川兜率谷雞頭城院之南軒書之訖。   法印大僧都嚴覺。 ●●拾葉集   密祕決事。   一。三昧十八道事。示雲。三昧阿闍梨十八道加治路印。治路雲三部諸尊來起道。魔網⑥гэЪ。佛不通治路者通程гьи印有也。而十八道三部駕御ヤэЪ。佛部不動。蓮花部馬頭。金剛部軍荼利車чэЪ御。治路ЮンяЬх。駕御力勢魔網不憚。若治路印用駕御功能無Зю歟。大法無駕御故ヵЛ治路用。   問。上至世界無能遮抑。佛可來修因行。佛來魔網何妨耶。示雲。其意外魔ヵЛ有Зя。是若一法一塵不通所ヤьг。其不通之心魔有也。ДЪヵЛ瑜祇經等覺護摩薪ЁУя。止觀烈大網可是也(云云)。   一。三昧十八道事。示雲。許可灌頂密印可加行法物有。ヵгヵг加雲心○如此ЁюЁ⑥ЁУю也(云云)。又雲。慈覺大師於唐法全被尋之時。十八道阿闍梨自行行法也。兩部大法傳法時行法也宣(取意)。故一切所行十八道殊勝也。仍谷藥智曼荼羅供行法被行。十八道可行之由宣ンэ。故靈山阿闍梨政眷灌頂被授時。行法十八道有ンэ。如此得意祕事有也(云云)。嚴雲。師雲。曼荼羅供行法事。重重習事有之。如此法會儀式。以現行為本故。行法讚為本行也。仍心閑行法Зю也(云云。是一)。次十八道行之也(是二)。次三部合行等祕印明行之(是三)。皆是深行阿闍梨所作也。非初心者所用也。   一。四攝名供養事(攝真實經行法等)。示雲。四攝無供養之義。是守門人也。而名供養事供養了。次列壇爾雲歟。打任不可雲事歟。總法尊供養雲事別時事也。大原師說雲。金界是忉利天所說也。故彼曼荼羅以天女等為供養耳。   一。時事。示雲。胎藏三時常事也。金界四時。此界一切物數四取故也。四時常三時加半夜(文)。   一。壇場置經卷事。示雲。經法各可安置本經。兩部行法法花經可置也。雙嚴房智泉房等昔人被置之。   尋雲。何故置經耶。示雲。多義有之。置般若經事智慧義佛母義尤據ヤэ。又瑜伽道場諸經軌等諸佛成道轉法輪所。舍利塔邊此等為勝處(見)。天神冥眾加護給故也(云云)。嚴雲。經卷者法身舍利也(云云)。   一。兩部五佛形像事。示雲。胎四佛螺髮。金四佛寶冠可有歟。其故金界色界頂授識灌頂形也。仍可為寶冠也。胎五佛出家形螺髮可有也。各各淨土形也。寶冠有二樣。一俗形寶冠也。一螺髮上寶冠也。示雲。東大寺大佛毘盧遮那華嚴教主也。應身形也。又雲。山家形人同事也。又雲。三十二相人中轉輪聖王三十二相應。而殊勝之由示也。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六具人天敬崇形也。凡諸佛出世相好如此心也等(云云)。或真言(教禪)。尋雲。口決胎金互無事有東准用雲。胎藏曼荼羅尤四攝可有也。然者何處可安置乎。答雲。是不知不受之。但口決者何互用雲事何不覺(云云)。   一。重結大界功能事。金輪佛頂經雲○金輪佛頂行人所有五百由旬內。餘法有修行人全以不成就○金輪佛頂威神被隱蔽大故(文)。蘇軌下雲。重結大界處雲也。此作已假令測近。輪王佛頂及餘相違所真言者。不能為懷亦不損減。本尊威力諸有破明真言。繼縛及卻著法皆不得便(文)。軍荼利軌雲。由此印密言加持故。如金輪王等。佛頂經說。若有人誦持頂輪王等佛頂。五百由旬之內修餘部密言者。諸本所尊念誦。聖者不降之。亦不與悉地也。一字頂輪王威德攝故。重結大界。設鄰近持誦頂輪王法。不能礙。不奪行人功能。餘部密言皆速得成就(文)。   一。飲食三時供事。中道房勘文曰。   蘇悉偈雲。晨朝時。日中時。及日沒時(文)。   不動使者軌雲。旦時。午時。黃昏時(文)。   已上則是三時飲食證文也(云云)。   一。手印供養悉地成就事。同勘文曰。蘇軌偈五供養處雲。真言并手印運心供養者。若當不辨塗香乃至燈明供養。徂誦如上。奉塗香等真言。及作手印。亦成圓滿供養(文)。   一。佛母真言功能事。蘇軌明部母功能處雲。功能有六。一能衛本尊。二能蠲眾罪。三除諸災障。四悉地相應。五母通成事。六諸天增衛也。   一。三部定印事。示雲。法界定印(佛部)妙觀察智印(蓮花部)縛定印(金剛部)。又雲。缽定印(金剛部)。   一。十二布字事。十二真言王儀軌雲。左耳暗字。大勤勇大日如來(二)右手欠字。佛眼部母(一)暗字。頂上釋迦如來(三)惡字。額上遍智印(四)右肩上糝字。蓮花部聖眾(五)左肩上索字。金剛部聖眾(六)唅字。胸上胎中臺九尊位(九)咽上郝字。般若菩薩。臍上濫字。勝三世菩薩(九)腰上落字。無動忿怒等(十)鍐字右足上。千手千眼觀自在(十一)縛字左朕上。金剛藏菩薩(十二)。   私雲。左耳晴字。大道勇大日如來。是中台主。何復於置此乎。又大日置耳。於義不便。恐可雲大勤勇大菩薩眾歟。中置遍知印。右置佛眼。左置諸菩薩。是大經說故云爾也(云云)。   一。加持珠明事。帖決二雲。唵縛曰羅(金剛也)。獄呬也(密)。左波(娑婆此亦者語也)。已上金剛密語。三摩耶曳吽(此明語菩薩真言也)。旋縛真言一反念珠一旋轉。唵縛曰羅獄呬也左波(至於五十四)。三摩曳吽(終珠第百珠)。如此還立三反也。又獄呬也真言名旋轉明。謂引縛珠也。尾嚕左那明名千轉。謂以此明一反加持珠。其所可念誦。本尊真言千反轉當。故名千轉(云云)。又名加持念珠明。虛空藏軌是也。又獄呬也真言無量壽軌名千轉也(師雲。借音也。當千反歟。軍荼利軌分明也)。尾嚕左那摩羅(鬘也)者。大日鬘也。謂數珠鬘也(文)。   一。念珠名法門事。帖決雲。又雲。母珠彌陀也。世雲達磨。是法門主故也。法部主故也(云云)。師雲。念珠二露珠者。福智二嚴(云云)。意者十珠者十度也。付十度分別福智。檀戒忍進禪之五智也。惠方顯力智五智也。加二珠名表福智也(云云)。   一。不越母珠事。帖決雲。旋轉念珠。東寺一說從五十四反轉之。彼大師御念珠五十四有母珠故也(云云)。   私雲。母珠者。兩部大日如來也。故至五十四又轉也。若越母珠者。得越三昧耶罪也。   師物語雲。不空三藏阿彌陀法修給時。阿彌陀如來不來迎給也。其時三藏本尊奉問。本尊答雲。汝念誦之時越母珠。故我遲來Шю也(云云)。是則越三昧耶故歟(云云)。   問。加持數珠法雲何。答。異說甚多。今檢諸軌。且有五種真言。一旋轉珠(獄呬也是也。諸軌多用之。但或但雲加持。不雲旋轉。或雲千轉)。二淨珠(此亦有二。尾嚧左曩諸軌多用之。但或但雲加持。無淨珠名。二蘇悉地三部淨珠真言)。三持珠(出蘇悉地。但經名持珠。軌名成就珠)。四菩提心。五剛語心(此二)。出一字頂輪王法(文)。   一。四種念誦事。問雲。四種念誦雲何。答。略出經雲。作四種者。所謂音聲念誦。二者金剛念誦。合動舌默誦是也。三三摩地念誦。心念是也。四真實念誦。如字義修行是也。義釋雲。調和氣息。唇齒相著。而心誦之。舌不至齶。但於口中微動。而不出聲。故瑜伽宗名為離聲金剛語也。   問。何故離聲雲金剛耶。答。是祕密言也。縛字是言語斷義也。即金剛之種子也。故離名念誦。名金剛念誦歟。如義釋雲。緣覺真言雲。縛是語言道斷義。文字性離。即解脫相故。此縛字門即是諸佛金剛語。能以無言聲普遍世界(已上略抄)。以之可知。念誦後佛眼印明(文)。   一。片鈴證據事。師雲。大原僧都者。鈴子付一方被振之。靜聞吉(云云)。   一。四處獻閼伽事。師雲。准提軌可見之(云云)。又雲。以慈救并●字明加持之了。以刀印指入閼伽器。右方五供等灑之。後供養之時左方又如此也。第二度閼伽獻之者。第三度必可獻之。觀四度也。初度沐浴。第二第三灑淨。第四嗽口也。第二度右方也。第三度左方。灑之(云云)。   一。初心時不用振鈴事。師雲。叡山東塔持明房延殷門徒不用振鈴。其故件延殷戌剋許。我持佛堂緣行道。尊勝多羅尼誦往反處。如影人出來雲可申事由(云云)。延殷何物。問。答雲。我是自此北方壇那院邊住非人也。自來之間賜御施食續命。而此程中絕間無術候也。爰延殷召行事僧尋候(云云)。延殷雲。道理有Юя。若人食Шлワ物ч有問。僧行事申雲。此程御時斷絕候也。但三階⑥эヨШтаヤ⑥вэ體物候也。四五合計取來。椽гЁЯ指置。非人云。加咒印可令與給(云云)。仍延殷加咒印施畢。其時皆引ыЙゑ食畢。申雲。御行法時振鈴聲留ья候гчЬ申З。延殷雲。何事如此申哉。非人云。振鈴聲УЯЗяг。自此北方候非人乞者。皆頭хХヤンЪ耳。驚候(云云)。延殷雲。汝不知事也。早可罷歸(云云)。雖然延殷存生之間。不憚振鈴。最後遺言。我無畏門葉等定振鈴用。非人乞者集來返成障礙歟。然者我門葉不可用高聲振鈴(云云)仍持明房流鈴物。ДЁЪ振也。延殷無已事人⑥③Зю上老僧也雲。後歸皇慶為弟子也。其故延殷中道為人。各皇慶住房後通房後山必振動。其後延殷ヤчЁуЪ聞。皇慶行法發發地神真言表時地振也。其仍皇慶弟子成給也其由皇慶傳書。可見之。仍谷流印信皇慶次延殷載Уэ(云云)。   一。振鈴斷聲事。儀軌文。己心軌。御廟常住金剛記。都率三密抄等。斷聲在之。當流振鈴相葉本文歟。   私雲。皇慶振鈴記。重二度振之。重字其證也。Дяг諸經長行說事。重偈頌結時。欲重宣此義。說此證據也。深可思之(云云)。   一。拍掌可有聲事。小川僧正有感夢。法全和尚夢中示雲。拍掌者聲有吉也(云云)。仍小川令有聲也(云云)。   一。行法時剋長短事。師物語雲。梅尾明惠上人行法給。一座百乃至七日。一座一月一座終給也。晝夜不斷道場。念誦觀法給ンю其間。若急事起座法修。出道場給ンю也。其外餘事休息給。凡念誦三密平等得為期。入三摩地字道觀成就為期。無左右行法不終給ンэ。故一日三日七日乃至一月一年ЮЬ行法給ンю也(云云)。又或明達一期行法一座不修。後鈴於淨土可振入滅給ンю也。甚深甚深。一義雲。或軌雲。每日三時二時一時等雲。若然者依每日三時二時等可行法。火長時積功事者。不可依行法長短歟。行法一座之間。前後供養有之。是六度萬行行法一座修盡也。前供養從因至果義表自行也。後供養從果向因表化他也。自行化他不可有闕減也。凡行法物忌早速不可然事也。相構相構慇懃可如法歟。   一。不可超香像事。師雲。先達說入堂之時。必超之。不可然事也。如來在世香象諸佛所自身出香供養佛熏會也。全非可超之物歟。本文置香爐(文)。先達意業香象置之也(云云)。   一。供養淨多羅尼事。師雲。多分普通供養真言誦之。或普供養真言有Ю⑦(云云)。一義雲。供養淨陀羅尼經雲經有之。更可問之(云云)。   一。已供養花不可置惡處事。口雲。已供養花者。既成花菩薩畢。仍不可置惡所也。凡顯宗意者。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談。塵塵法法皆是遮那妙境妙智顯也。密意者香花燈塗等八供。毘盧法體莊嚴也。法界總體大日名之。諸法各體諸尊別體習也。已供養花大日所具曼荼羅故。不可置惡處也。草木成佛時。香花燈塗等草木發心修行習也。此意歟。   一。竹葉抄事。示雲。山王學生常口遊雲。密竹葉抄顯紅葉抄雲。隨分手番祕曲等也。竹葉抄者。穴太流大事也(云云)。紅葉抄者。惠光房流大事。不及左右祕曲也。口(云云)。   一。大海抄事。師雲。大海者。三昧流抄也。西山觀性法橋所記抄也。當時穴太流所用如厚雙紙也。只諸尊法作法等記集物也(云云)。三昧流隨分祕書也(云云)。   溪嵐拾葉集。   應永十年二月二十四日。於元應寺賜御本書寫之。沙門●●惠嚴之。   寬正第三(壬午)卯月十六日。為佛法興隆。於比叡無動寺莊嚴房書寫之乞。   ●●重海。   寬正第三曆(壬午)六月八日。於北嶺南岫草屋之內。為佛道修行。令書寫之畢。   金剛弟子永賢。   文正元年(丙戌)十月二十六日。於鞍馬寺。為佛法再隆。之令書寫畢。●●慶義。   元祿八年歲次乙亥春月。於天台兜率峰下雞頭精舍南軒書之。   金剛乘沙門嚴覺書。 溪嵐拾葉集。   護摩法。私苗。   一。七日作壇事。建立軌雲。初日以如來性加持。自身供養驚地神。擇地中諸惡物築令堅實(文)。第二日於壇內堀一肘。不動明加持。五寶等定聖尊等位五佛四菩薩白壇點位。第三日置瓶。不動明加持一百八反。第四日暮次香水真言一百八反。然後灑淨。第五日護身供養。以不動或降三世一百八反。以持地明〃〃〃。第六日夜師弟子沐浴淨衣。詣壇如法供養。與印相應手接中台。持明一遍一按。乃至七反。諸尊位亦准。第七日次教弟子三歸懺悔。發菩提心(文)。文雲。   為求無上道 欲於此地中。   建立曼荼羅 精修於念誦。   願尊憶本誓 許我此建立。   護助我勿令 天魔惡鬼神。   惱亂作障難 釋迦坐道樹。   降伏眾魔怨 我今亦復然(文)。   又雲。   護摩略二種 謂即內及外。   言內護摩者 以彼諸眾生。   皆從業所生 淨除於業者。   即是得解脫 能燒於故業。   所謂菩提心 名曰內護摩。   如彼世間火 燒物成灰燼。   今此則不然 為己猛利智。   燒一切煩惱 如劫燒之火。   無有於遺燼 三處同一體。   大壇即護摩 護摩即己身。   己身即火天 火天即大日。   身口意和合 三平等無異。   具足於三身 量周遍法界。   不生亦不滅 離言離言相。   生與於無生 無非大日尊。   觀於阿字門(文)。   又雲。   惑障所覆蔽 入於猛利智。   周匝成光焰 如劫火熾盛。   持刀及□索 焚燒業煩惱。   無明株杌等 不復有遺餘。   次觀菩提心 沐以大悲水。   當想遍身中 流注白甘露。   灑於十方剎 熱惱諸眾生。   滋長菩提牙 次第生諸字。   即是五輪字。成佛身。   一。護摩相傳偈事。文雲。本尊大聖者(拳總)以火為火天(火天)。曜宿以為身(曜宿壇)。無染淨為心。無著別為力。利生界為用(已上本尊壇)。諸尊為毛孔(諸尊壇)。天地為腳足(世天壇)。三世象本尊一大火象中(後火天壇)。假偽我之所。實得五菩薩(文)。已上。   一。心品事。瞿醯經雲。以寂靜心作息災事。以歡喜心作增益事。以忿怒心作降伏事(文)。建軌息災文曰。當須寂靜意。增益文雲。歡悅心相應。敬愛文雲。喜怒心相應。降伏文雲。內起慈悲。外示大忿怒。   一。向方事。瑜伽軌雲。面北作息災增益。東方應面南。而億以作降事。仰觀遍諸方。是為鉤召儀。若敬愛相應。應住面向西(文)。   一。爐事。建軌雲。作火壇者。圓穿。其爐形(或方)量一肘。深半。爐底泥作輪。其輪具八輻。一揭是其量(高一咫)。四節為周界。塗壇純白色(餘普准)。階上詳弟草隨日。右旋布。以本覆其苗。以上息災。餘法更檢。   一。乳木事。建軌雲。息災文雲。甘草李子木薔薇乳樹等。沈檀柏楓構。量長一磔半。瑜伽軌雲。息災燒甘木。增益用草木若木。降伏萊判木為鉤召花木說敬愛(文)。瞿醯經雲。若作息災事者。用樹最上枝。而作護摩。若作降伏事者。應用樹根。而作護摩(文)。   一。名香事。建軌息災文雲。丁香白檀沈薰陸龍腦香荳□白芥子。及以蘇合。香半末。半為丸以蘇蜜和。增長文雲。塗壇用鬱金。白檀為燒香。敬愛文雲。燒丁香蘇合。降伏文雲。燒香安悉。瑜伽軌雲。置通香白檀鬱金龍腦等(私雲。二香水器可入之香歟云云)。   一。後火天壇事。師雲。護摩行法終支物等散。拂集以火天明加持之。爐中可入之也。然後以火天明念誦也。習氣盡義也。三昧流隨分祕事(云云)。   一。六壇護摩事。師雲。當時現行護摩是也。大壇供本尊等。別護摩壇召請。故雲離護摩也。故大壇護摩。護摩即己身等觀也。亦護摩供許時名即壇護摩也(云云)。文雲。火天曜宿本尊修昇。從因至果義也。本尊諸尊世天。自中臺出外部者。從果向因意也。凡護摩者大法儀式也。四重圓壇諸尊同時供儀式也。甚深甚深。   一。五壇護摩事。師雲。假令佛眼金輪護摩時。曜宿二壇各部至本尊壇合。故雲五壇護摩也(云云)。   一。四壇護摩事。師雲。中陰護摩時略曜宿二壇也。故雲四壇也。凡曜宿兩壇為息災修之。為亡者無其詮歟(云云)。   一。三壇護摩事。師雲。灌頂時護摩三壇歟。火天本尊世天三壇也。諸尊壇合本尊段。曜宿兩壇合世天。有表示。最祕最祕。   一。二壇護摩事。師雲。火天壇本尊壇許也。火天者本有智火也。本尊修得智火也。甚深甚深。   一。一壇護摩事。師雲。一壇護摩者。本尊段許也。但終三部請加之(云云)。又雲。一壇護摩者。覺大師御相承最極祕事也。今世人總以不知事也(云云)。仰雲。瑜祇內作業者。一壇護摩儀式也。甚深(云云)。   一。八千枚為限事。常雲。有人疑雲。八千枚數尤不重也。何處以八千為數滿乎。加之今軌作成就說大旨同。底裡三昧耶軌者。而彼軌文。今行滿處護摩一千八枚(文)。恐今八千難用歟。又如此事必可有所表耶。示雲。此疑頗無謂事也。聖教所說隨時無定。何必可無八千義乎。難知。此軌意存八千枚法可成就之期歟。底裡三昧耶軌等可用雲事。彼此各別。各各軌不同事其例非一也。仰雲。阿嚕力經陀羅尼集經等。八千枚說多。仍不定難事歟。文所表事。以護摩支分或解煩惱等。或法門供養(見)建立瑜伽兩軌如此。故今八千若寄煩惱八。八萬四千塵勞門土也。若解此門。八自在我八正法八千法蘊八萬四千陀羅尼門等也。凡有記之上。此門對當自在也。如法花中。三十子雲三乘。五百人解五道。又以五百由旬解五住等說。甚多(云云)。   一。八千枚所表事。師雲。凡護摩者斷惑分也。顯雲降魔。密雲護摩也。其故顯成道必依降魔功也。密灌頂必依護摩功也。仍成道護摩者其意一致也。故成道前必降魔相灌頂前必護摩燒也。其意可知也(云云)。今八千枚護摩者。梵網經意釋迦如來娑婆示現。八千反成道給。若然者八千枚降魔。故八千枚護摩雲也。又東寺第八識於千理顯。故雲八千枚也(云云)。委祕決別有之。   問。八千何所表乎。答。一千八十煩惱相配。八識中隨一一識。皆可起一千八十義故。都合之成八千六百四十名。依是意言者。舉三千萬數說相。配彼等惑事歟。先師說如此。後師者三時意也(云云)。一千八十者。是一百八煩惱本惑十也。貪嗔癡慢疑五見也。依一一惑力可限餘一百七煩惱今都合成一千八十歟(云云)。   一。八千數祕決事。覺●述不動尊法燒八千枚者。今案之可有總別二意。且出總義者。表八識惑障證於諸佛理智歟。意雲。眾生妄心其數無量也。接廣得略不過八識。八識各千珠惑品。故成八千。千者舉滿數表無數密諸教經。經說故略。且如下謂千佛千理千品千依等。是則無量無數勝數等義(文)。   問。往來娑婆八千反者。若依深祕釋之。同今八千數義乎。答。сУ直付梵網經(出金剛頂經中)。古今來此世界八千返(云云)。又作深祕釋者。起從一如五智之佛地來雲。眾生八識之故投散藥。於文珠治心病。於郡品普出三有之客舍。共歸一心義之本宮(云云。已上)又一義雲。八千枚表示事。八十八支。煩惱。一煩惱有一百八煩惱。都合八千八百也(云云)。   問。必可燒八千乎。答。師雲。經軌不同也。阿①э迦經УьЯ集今軌等八千枚。底裡三昧并使者法等說千八枚也(云云)。底裡三摩耶。若修行菜食。長□。或草子等誦滿一萬遍。取苦練木○一咒一燒萬一千八反(文)。又雲。能利益成就一切事業。行者欲修行諸法者。先誦十萬遍也。於月八日。或十五日。一日一夜大作供養。於像前苦練木和蘇燒。一誦一燒。滿一千八反○須練[木*電]榮枯崩摧任意(云云)。使者法雲。專誦根本УьЯ。滿一洛叉。乃至三洛叉已。即一日一夜水亦不食。廣大供養莊嚴道場。於畫像前燒苦練木。加大梅。指長十二指兩頭摺。蘇密多誦。咒一遍燒一枚木。滿一千八反。燒了即心(文)。已上千八枚證也(云云)。   一。支木所表事。師雲。檀木粗惑也。乳木細惑表也。七木七杞者。身口七支表。三十六木三杞者。百八煩惱表也。三杞者。三惑表也(云云)。   一。五穀所表事。師雲。五穀等燒供名也。是色法五大也。生五穀者子縛也。未熟業熟五穀者果縛也。已熟業表也。鹽者諸助道法也(云云)。   一。芥胡米所表事。師雲。芥胡米三種投物者。心法所具三毒也。此三種各各投之者。住前次第斷意也。至尊段三種合投之者。住上同時斷意也。   一。香所表事。師雲。香者香薰習意也。丸香者三德和合義也。甚深甚深。   一。五大相生護摩事。   一。以護摩習一念三千觀事。師雲。凡護摩者。祕密宗心。以字燒字行法也。天台一念三千觀者。依正色心不二相即不思議妙觀也。今護摩者。復如是世間花草等。即我等心內所具相也。故以外色支物等。燒盡心法具足煩惱斷除也。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以心供養心。色心不二故。此意也。權教權宗意。內宮外宮不同有之。實教實談意。色心不二依正一如也。故三密抄雲。世間火大者。大日如來心數也(云云)。   一。護摩翻名事。修行法雲。●●本體只倭雲燒。是●●支那那灶加三昧點故雲●●。梵雲君荼。此雲燒也。梵雲□賀。此雲燒也。用此二事名。為●●。大日經雲。降三世種子。●是淨除相。今隨字門為淨。深義此有二種。一內。二外。或直用物。能得成就。若直用外不得成就。故作外法。必用內法(文)。又雲。三身處月內。而作觀念。以三妄執百六十心為因。五障為業。以此五因果為此木。三十七智為火。菩提心月輪圓明為焰。□爐壇爐法界為量。以真言聲為爐。以印□故。而為焰形。遍虛空界。以等覺等。擲口爐中。作諸成就。若加外法。常唯諸部所相魔物作爐燒之。略如下金剛手口作業灌頂。●●悉地品(文)。   一。最後品斷事。師雲。普通護摩三惑斷盡表示也。八千枚最後品第八識斷燒義也。真言行者。必可燒八千枚者也(云云)。一義雲。八千枚一度不修者。不可致他人祈禱(云云)。乃宰圓僧都雲。我八千枚不行故。三種悉地切深真言百萬反誦也(云云)。謂意雲。三種悉地真言破地。   一。法花明三密事。覺大師御傳大聖大智身灌頂祕法有之。是付序品習事也。清涼山文殊傳也(云云)。又雲。戒家相承付法花首題習事也。是則山家大師口傳也。甚深甚深。今兩箇大事世人不知之。又金光院義雲。我相承最極祕事有之。以一品一文為三密事有之。是無左右祕事。此外深義始妙法終去。皆悉法花實相說文也。皆是意密也。皆悉口意也。是三昧流大事也(云云)。私雲。此等皆是相承大事。無左右不可令散在之。   於時元弘元年十一月一日。於比叡山東塔東谷神藏寺寫之。 溪嵐拾葉集。   法花明護摩法事。龜山法皇於禪林寺御所。為蒙古征伐祈禱有之。醍醐道寶僧正靜明法印被召。道寶孔雀經轉讀。靜明法花讀誦。敕定雲。睡眠之時者可有法談也(云云)。仍種種法門被申。僧正法花明三密乎。法印法花明三密也(云云)。僧正難雲。度令也。所不聞也。法花明三密雲事。法印雲。真實有之(云云)。又僧正法花明護摩乎。法印有之。僧正難雲。護摩者密教不共祕法也。爭顯經明之乎。三密猶不可明。何說於護摩乎。其誠證可被出也。若不證據者。其法花經可最取也。法印雲。御經取我經不可被取也(云云)。其時敕定雲。法花三密護摩依文可出申也(云云)。法印雲。相傳祕曲也。廣坐有憚(云云)。御簾近參申雲。法花三密者。為說實相印合掌以敬心(身密)。護持神咒(口密)。意安樂行(意密)。以上三密也。汝舍利弗我此法印(身密)。為欲利益(意密)。世間故說(口密)。   問。僧正雲。法花護摩法證如何。法印雲。密教護摩者伊]*宅]梵士行也。藥王燒身燒臂者。真實護摩也(云云)。法皇有叡感。滿坐讚嘆無極。甚深甚深。不可口外。僧正雲。義雲凡護摩者梵語也。此燒盡。斷惑義也。其事相超降外道。火天仕作法也。此上法界三密觀念住。光菩薩三摩地入色心故業燒盡心也。名事相計不住觀念者。全分仕火婆ь門行。全非密行也(云云)。爰法花藥王菩薩燒身燒臂行者。最上乘大行真法供養密行也。所謂燒兩臂者。空二偏歸中道意也。燒身者。燒別教假中。顯圓虛三諦也。跡門心以不反反理觀為本。故燒身燒臂雲門。本門者隨緣真如為本。故雲還復如故也。解如拔□露騫槫□□□騫椹□□□□飀□□□□奪□□奷□殮□□□鷺□□□□殮□□□□□□奪□執□□糖□□雷執□□□□糖□□□□飀□□馥□□妀示□禘□□□□飥□姾糖□□□□馬□娃□□□j□□誇□礸馯□粿□□□□魯□□露騧□樂□粿□□□糖□□說椸□桌□□榵□□□奓飀□駟奏痢導□□□飀□□□□□□誇□□騧□□礸□誇膳□□觿□□□□橖□□飀□□祿□□□□埤□□□□□□□□□夾□□□誇膳□□飥□□□  問。八千何所表乎。答。一千八十煩惱Шぶ。示雲。八十八支煩惱。一煩惱有百八煩惱。都合八千八而已。文雲。混萬法。於一如理者。燒身燒臂意也。蘇生三千並成。俱體俱用顯還復如故義也。甚深甚深。 溪嵐拾葉集。   佛菩薩供養事。私苗。   問。三智五眼配立如何。示雲。三智者。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也。五眼者。肉眼天眼惠眼法眼佛眼也(云云)。尋雲。所云三智五眼相貌如何。示雲。佛眼種智真空冥寂。四眼二智方像森然。付此文四種了簡在之。所謂跡門兩重。本門兩重也。跡門意者。開九界迷法。令歸佛果一理。故雲佛眼種智真空寂也。四眼二智者。照九界。空假二通也。佛眼種智者。照佛界即佛智中道也(云云)。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意也。次本門意者。真空冥寂者。不變真如理也。此上蘇生而隨緣真如名體緣起談。而森羅三千諸法宛然不失。故雲四眼二智萬像森羅然也。本跡各有兩重。仍雲四重了簡也(云云)。尋雲。佛菩薩開眼時。用佛眼印明方如何。示雲。青蓮慈悲御眼開者。凡佛者必五眼具足在。其中佛眼者。中道理知見御眼也。是無緣慈悲也。惠眼者。空寂緣御眼也。是法緣慈悲也。法眼者。緣假諦御眼。是眾生緣慈悲也。天眼者。無邊法界障外境界緣御眼也。肉眼者法界兼色緣御眼也(已上。五眼)。尋雲。肉眼天眼者。人天眼也。佛果上何具之乎。示雲。釋雲。佛眼種智真空冥寂等雲。凡佛果者開九界迷法。皆令混佛果一理。然而具四眼二智。故立還森羅三千諸法宛然也。照令九界眾生拔苦與樂給也。而佛眼種智知見前真空冥寂時。能度所度無之。依何歟。拔苦義在之乎。故四眼二智功能歸勝習也。故覺大師釋雲。無作三身住寂光土。三眼三智知見。九界垂跡施權後說妙境。令昔恩者皆成佛道(文)。加之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雲時。四眼二智當體押佛眼習也。凡佛果者大慈悲習也。故開青蓮慈悲御眼。為奉各五眼具足等啟白也。所謂五眼功德者。三諦三觀全體也。故肉眼天眼者。所緣妙境也。三智三眼者。能緣三觀也。境智相照自受法樂。五眼具足習也。凡天台宗成佛者。自受用身智慧顯以為其體。故惠心流成佛得道。報身如來習此事也。所謂境智冥合。自受法樂無間斷功德以五眼具足習也。次大日真言用事。示雲。為奉令具足因果恆沙功德。大日真言等事。大日真言者。梵雲●●●●●。此地水火風空(文)。是約法門談時。大日經雲。諸法本不生(●字)。自性離言說(●)。諸過得解脫(●)。遠離於因緣(●字)。智空等虛空(●字。文)。義雲。諸本不生阿字德。故屬台藏。即是因曼荼羅功德也。次自性離言說者。●字德也。故屬金界。即是果曼荼羅功德也(已上本有因果)。次諸過得解脫者。修性顯德義也。故屬果。遠離於因緣者。萬行諸乘因德也。此因果互具●字無礙自社德得也。故因果恆沙功德具足啟白也。凡真言教意大日五字明以萬行諸乘極盡也。付此五字依報五大有之。是台藏意也。約色法故也。是約正報者。五智如來也。是則兩部理智境智冥合因果具足妙體也。所詮ヤёьуン⑦五字。堅濕暖動無礙等五字也。故法性理體堅固以為阿字德。大悲智水法界濕潤以●字德。此理智法門覺悟時。煩惱塵垢不離雲事無也。以之為●字德。次此法性法爾自然本來覺體故。一切眾生因位當體不動。佛果菩提談也。因緣果滿●字德也。次上諸字功德一念具足。無礙自在也覺知以為●字德也。真言行者知見。法界大地見阿字本不生理覺。次法界水大見●字言不可得覺知。次火大見時。本來煩惱塵垢離可覺知。次法界風大聞。因果互具法門覺悟。次法界空見。萬法互具圓融可覺悟也。次以之遍一切處自身成佛習也。尋雲。今所造立佛五智具足相如何。仰雲。凡佛者五智具足以為其體。五智者即我等。五蘊五大也。付之和合五輪有之。五所五輪。一體五輪。多體五輪。所以今造立佛地水火風空五處。是名五處五輪。此五輪各各五大具。以之為和合五輪。次法界只一五大輪也。以之名一體五輪。是總體自受用雲如也。次法法塵塵各各五輪具。以之名多體五輪。如此談時。何物五大五智不具足。何物非遍照尊。仍大日五字誦因果互具功德奉具足也。次大日印事。仰雲。大日總印者。習無量也雲。以無所不至印為最上祕事。其故兩手合掌。理智冥合十界皆成表也。二風二空相捻。境智冥合表示也。凡付此印。六大四曼三密習在之。所以中指已下三指合。六大無礙表示也。二風二空四指合。四曼別相表也。付此印三辨寶珠在之。是三密當體也。凡六大者。依正萬法反。四曼是又依正反。三密正報所具三點也。故以此印萬行諸乘極盡也。故因果恆沙功德具足習也。又付無所不至。重重沙汰在之。追可沙汰也(云云)。尋雲。五眼功德大日五字功德同異如何仰雲。五眼雲三觀三智境智也。今五字明雲者。三智五眼功德也。往一體法門也。所謂阿字者。空假中三諦也。是本有三智也。次●字者。果上三觀也。此●●二字境智三體三觀。上五眼所照三體三觀一體也。凡真言教意。一切眾生當體經依正萬法。三智五眼功德不具足無雲事也。此知見前情非情差別無之。故大日經義釋雲。本尊所持刀刃是有情也釋。皆是智慧所表故也。尋雲。付無所不至印。種種習在之。其相如何。仰雲。付無所不至。重重習在之。所謂橫無所不至。豎無所不至等也。故祕決雲。束十界為五差。一惡。二善。三二乘。四菩薩。五佛界也。一惡者小指。二善者水指。三二乘者火指。四菩薩者風指。五佛界者空指也。口雲。付此無所不至有種種習。一無所不至。所謂歸菩薩界佛界意也。二有所不至。二乘界歸佛界意也。三徒所不至。三善道歸佛界意也。四無量不至。三惡道歸佛界心也。已上豎無所不至四重習也。以九界皆令歸佛界意也。   次橫無所不至其義如何。口雲。此橫豎無所不至。祕決祕密深義也。雲。以天台釋為本說也。所謂釋雲。束十界為五差。一惡。二善。三二乘。四菩薩。五佛界。前四是權法。後一是實法。且依兩義細論。各具權實。論雲。因緣所生法(一惡二善)。六道因果善惡二法也。我說即是空(二乘法界)。亦名為假名(菩薩法界)。亦是中道義(佛法界)。已上束十界為五差意也。有漏善惡六道因果是所緣境也。以四重界三體三觀妙理也。以之為能觀智也。此則境智相照法門也。此法門真言事相無所不至印以諸顯也(云云)。尋雲。橫豎無所不至方如何。仰雲。豎無所不至者。兩手合掌立腕結之也。故名豎無所不至也。次橫無所不至者。例如妙觀察智定印。橫指合兩手結也。其印相如上豎次第雲。無所不至乃至無量不至等也。口傳如前。橫印四重。以上八重無所不至也(云云)。尋雲。大日根本印幾數有之乎。仰雲。重重習在之雲。先不出三種。所謂一五古印。二無所不至。三智拳印等也。此外九會十三院大日印等在之也。更可問之尋雲。已前三印相如何。仰雲。付三身習。是雲者。一五古印。五字明ヤугуьуロуンу。是念五大本法。是法身如來功德也。二無所不至。五字明ヤёьуンу。是念報身智體也。三智拳印。是羯磨會大日印也。明дДьУЬду。是事業成就故。應身如來功能念也(云云)。尋雲。以五古印為法身印意如何仰雲。五古者。五智所表五大相成顯也。故祕經雲。●字心。普賢三摩耶。屈進力如鉤。檀惠禪智合。是名祕大印。時時不簡斷三十七圓滿(文)。口決雲。此文五印說文也。●一字心者。外縛也。普賢三摩耶者。二中指立合。東方ДУ三摩耶印也。屈進力鉤者二風屈如鉤。南方寶性尊三摩耶也。檀惠合北方羯磨事業印也。故此五古印台五位成就五智圓滿相形也。故大日印以因果恆沙功德極盡也(云云)。凡五大即是色心也。今印以法身如來功德事。色法法身義。深可思之。又付五古印。十地滿足五智圓滿習在之。所謂祕密教十地佛果位以習極故也(云云)。尋雲。以無所不至印為報身印相如何。仰雲。凡無所不至印者。遍照法界義。以如如妙智照如如妙境。是名自受法樂。境既法界遍。智又冥境。故境智既無量無邊。智亦如是釋。深可思之。無所不至印說文如已前沙汰也。又雲。無所不至境智冥合事。攝大儀軌雲止觀蓮未敷ヤёь峰合等文以為本說也。深可思之尋雲。智拳印相如何。仰雲。凡付智拳印。又有重重習。所以有理拳印。有智拳印。所謂智拳印者。以右手拳。左拳風指立結之付雲。又有重重。舉兩拳唱雲。若人求佛惠(欲心)。次通達菩提心(觸心)。以左風右拳下觸。次父母所生身唱。以左風致右拳掌中(愛心)。次速證大覺位誦。以左風指致右拳風空間(慢心)。   已上。然後(智)●●(金剛)●●(法界)●(不二大日)。如此可誦也。已上四重也。次裡拳次第准上可知之。尋雲。付智拳印有重重習。其相如何。仰雲。已前如雲十界為五差。各四重印成。故智拳印二十重。理拳印二十重。合四重習在之。已上口傳在別。更可問之。問。佛眼印相如何。仰雲。佛眼印者。印相如常。大途如佛頂印。二火中間佛眼也。右風火間惠眼也。左風火間法眼也。右風空間天眼也。左風空間肉眼也。已上此五眼印。佛眼中道緣。惠眼空緣。法眼假緣。已上四重界。天眼十界障外境緣。肉眼十界粗色緣。故五眼十法界境智極盡故也。四眼二智萬像森然。佛眼種智真空冥寂(文)。尋雲。三智五眼一體方如何。仰雲。已前雲如。五眼者三智三觀十界照相也。三觀雲十界三體不思義妙法觀見也。故三觀成就必三智成。三智圓滿必五智具足如來成也。五智具足必五眼圓滿。覺位居也。故以大日佛眼印明。奉開眼供養也。是真言心。六大無礙常瑜伽。四種曼荼各不離等雲。六大四曼法界不遍雲事無也。此時生身佛也。畫像佛功德習等無差別。故今佛眼大日以印明加持時。生身如來功能具足效驗施給也(云云)。尋雲。五眼三智不同如何。仰雲。五眼者如前。三智者一一切智(緣空)。二道種智(緣假)。三一切種智(緣中已上)。口雲。五眼者佛果功能名也。三智者名內證智德。往其體一物也。尋雲。開眼時大小咒中用何咒乎。仰雲。可用大咒也。尋雲。用佛眼大咒方如何。仰雲。其佛眼金輪一對習事也。金輪諸佛如來皆開會令歸一體也。故以金輪密一乘習也。仍一字咒以為祕事也。是即不變真如德也(云云)。次佛眼者。萬法能生根本隨緣真如體也。一一毛孔五億俱胝諸佛出生。故以佛眼攝受習也。萬法開出尊故。以大咒祕事習也(云云)。尋雲。顯密所談五眼有不同乎。仰雲。凡顯教意。理祕密故。五眼功能約法門談之。祕密教意。事理俱密教故。內證法門事相顯明之也。仍佛眼尊五眼色相顯形也。所以肉眼所具佛眼者色法也。佛眼所具肉眼中道理也。餘三眼亦復如是。故五眼互具故二十五眼成也(云云)。尋雲。凡祕密教意。五眼功能色法顯談之。其證據在之乎。仰雲。有之。所以大日經十九種金剛中。無垢眼執金剛在之。是佛眼事相尊體顯形也。凡無垢眼者。塵苦悉斷畢。佛眼朗開。法界周遍妙理開顯給形也(云云)。問。御衣木加持其相如何。仰雲。凡御衣木加持之時。先以木本末不差。本下末上。大小如心。如此治定安佛前。阿闍梨以●字觀。此靈木觀察令去垢。然後灑水。以散杖五處五輪種子書也。又胸間卍字書也。又本尊種子書也。然後啟白神分祈願加持護念等如常。尋雲。觀法相貌如何。仰雲。對此御衣木。或大日彌陀藥師等。何尊任檀那意樂。其尊五眼體相貌歷歷可奉觀也尋雲。佛菩薩開眼時。因果功德不同在之(矣)。仰雲。一師口傳雲。當世人。佛菩薩開眼時。極果如來與因位菩薩無其差別。一概開眼供養事無相傳至也。能能可分別也(云云)謂意極果如來三身總別功德如常。若因分菩薩聖眾開眼供養時。未開顯故以性德三身可開眼供養也(云云)。若委欲奉稱揚讚嘆者。先理性三因佛性以供養畢。然後圓融圓滿宗旨之意。因果互具故。理性如來果恆沙功德圓備滿足給由啟白終。其後果上功德以讚嘆不苦也(云云)。此趣不辨。直於因分菩薩。果上德以讚嘆。無才覺至也(云云)。能能可分別也(云云)。尋雲。顯密佛開眼供養。其不同如何。仰雲。顯宗佛開眼供養次第。已前如雲無子細也。次密教佛開眼供養時者。是又自性受用等四種法身相貌分別。加言有用意可開眼也。其次第如前雲。凡大日如來奉供養時。自性受用等文誦。顯顯宗三身功能一體樣可讚嘆也。所謂四身三身開合異也ЮуЬ加言。委可讚嘆也。又如前雲。自性法身與變化等流雖有不同。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等釋故。四身互四身具。三身常一身趣委細可奉讚嘆也。此等趣不知。一概供養僻案至也。能能可有用意也。問。堂供養者。唯堂捨許供養歟。將又本尊奉供養也如何。仰雲。凡堂供養者。能居佛奉供養時。所住堂捨即佛果莊嚴方供養也。凡心佛國供養故。此佛依正悉佛果功德顯。金剛不壞妙體成也。謂意凡所依土皆准正法故。堂捨變佛果莊嚴成也。凡密教意。須彌大海寶樓閣者。皆法界塔婆體顯也。故堂捨等雖破壞УэЬ。是不成人物。又是薪等不用也雲此意也。尋雲。堂捨塔廟不同如何。仰雲。凡塔廟者。法門表示佛果相貌也。堂捨者。其形人屋相似故。一往是不同雖有之。再往者佛果依正顯故。全是一物也。不可差異也。尋雲。堂捨與塔廟真實無不同也如何。仰雲。此事祕經終極大事。如來內證事相故。無左右不可口外。然而為備廢忘。入門許先記之。所以梵本Уь葉印信。台藏塔婆者。常堂捨形也。次金剛界塔婆者。今寶塔等貌也。不可口外也。口傳(云云)。尋雲。以堂捨與塔廟配兩部方如何。仰雲。凡台藏界意者。因曼荼羅故。以人屋為所住。金界意者。果曼荼羅故。以修得莊嚴塔婆為所住也。口傳(云云)。尋雲。生身大日拜見方如何。示雲。山王院大師御傳中。生身大日拜見祕法在之。因大日相貌在之。堂捨塔廟意在之。深可思之。口傳(云云)。又雲。太神宮瑞籬有此表相。所以皇太神宮造。法界地理以為地盤。地輪上簷下水輪也。屋上火輪也。知木風輪也。鰹木空輪也(云云)。已上五輪表相也。又鰹木出或九表九重塔也。或七表七重塔也。或五表五重塔也。或三表三重塔也(云云)。此等義思之。堂捨塔廟悉是佛界微妙莊嚴也。不可處聊爾者也。甚深甚深。又雲。太神宮神寶五大輪表相在之。所以山形(地輪)大海形(水輪)三角(火輪)半月(風輪)婆羅提木叉(椿木)空輪也(云云)。又雲。天神七代者。月輪也。地神五代者。方形中有八葉蓮花(云云)。是則兩部大日三摩耶形也(云云)。我國五畿七道。兩界曼荼羅相貌也。堂捨塔廟又是因果不二塔婆也雲事。   一。堂供養時地鎮方如何。示雲。付鎮法重重習事在之。一安鎮法。大法儀式(如常)。二鎮宅法(不動法以鎮之如常)。三祕鎮法。付三種悉地法鎮之。梵網經意者。花臺花葉儀式。三種相開成道表示也。次法花意者。三變土轉儀。三重無明一時俱盡意也。破三惑成三身表示也(云云)。尋雲。鎮宅次第如何示雲。三種鎮法隨意作之。其作法者如常也。口傳(云云)。又雲。三種悉地鎮法事者。成佛得道表相也。又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義也。所以上密悉地法身(花藏世界)。中密悉地報身也(實報土)。下品悉地應身也(修羅宮等)。依正也。色心互具互融。又雲。安鎮結界作法者。淨剎結界儀式也。故賢聖傳雲。淨剎界處者。三災壞劫時無壞所。其殘如柱。五大院雲。結界地毛孔計無破(矣)。加之今堂捨塔廟建立地者。昔釋尊之放光所照東方萬八千世界雲時。其光明所相殘。皆堂捨塔廟建立也。釋尊夫先達照地給也。應知不動不退之伽藍也雲事。又雲。大光明所留者。成大伽藍。小光明所留者。成小伽藍也。是一往說也。可信可仰者也。甚深甚深。問。佛供養時三身方如何。示雲。凡付三身重重習在之。始覺三身。或本覺三身。或從因至果三身。或從果向因等三身也(云云)。尋雲。其不同如何。示雲。從因至果三身者。教相所談爾前三身也。所以先三藏教者。今日天尊於樹下成道。三十二相佛果得也。此則劣應等流身也。是丈六應現色體也。次通教意。帶比丘像現尊特身等雲。三藏教劣應比丘像上現尊特身。故丈六尊特合身佛等雲也。此故通教佛勝應身名。仍通教教主。汝一里十里百億里等身量見也。或壽量雲一切減一切雲也。此機前示現也。故通教八相齊流八相雲也。此意也。又於丈六佛者。梵天不見其頂。目連不窮其音聲等雲。丈六尊特合身佛色相顯也。次別教意。教主雲他受用報身以為能化。其相雲色相色邊音聲無等雲。周圓無際寶莊嚴報身報土蛩痐]。次圓教意。以法身如來為教主。虛空同體理身法界周遍體以為教主也。已前別教意。周圓無際眾寶莊嚴等雲。尚是能遍所遍在之。次圓教意。萬法當體即是法身如來全體也。能遍所遍不同無之。依報雲即是正報也。雲即是依報也。依正一如因果不二也。以之為法身如來色體。次三藏如來而為境。本於色像上四見不同等雲。已前如雲。三藏老比丘於形體上。後三教所談形感見也。此劣應。法身如來次第昇進。三身如來相貌分別也。已上爾前四教所談三身也(云云)。問。跡門所明三身相如何。示雲。前所談三身劣至勝三身相貌分別。皆是隔歷三身也。法花跡門所明三身。爾前隔歷三身融相即三身明也。故應身處餘三身具也。法身處餘三身具。即是互具互融三身也(云云)。尋雲。本門三身方如何。示雲。凡本門意明無作本有三身也。故本朝大師釋雲。本地三身者。法中論三(矣)。此於法身本有妙理。無始無終無近無遠三身本來具足事釋也。法花雲。如來祕密神通之力(文)。釋雲。一心即三身名為祕。三身即一身名為密(文)。或又雲。昔所不說名為祕。唯佛自知名為密(矣)。或佛於三世等有三身。於諸教中祕此不傳(文)。此等文理意於爾前三身相即不明。至法花三身明互俱互用也。凡跡門意。爾前三身隔歷淺至深。三身隔歷開會。三身相即旨明跡門大綱也。是皆始覺修顯妙理約明之也。次本門意。本地三身從本垂跡。爾前四味三教所明應跡雲三身垂下。即是爾前今經三身。本跡大綱也。深可思之。尋雲。本地三身相貌如何。示雲。付之流流相承在之。一傳雲。理智慈悲(云云)。一傳雲。色心業(云云)。一傳雲。體相用(云云)。尋雲。以理智慈悲。無作三身習方如何。示雲。凡本地三身法中論三等雲故。本有無作三身功德也。故依正萬法經三身功能備也(云云)。尋雲。其相如何。示雲。先約正法是雲者。理者法身也。智者報身也。慈悲者應身也。次約依報是雲者。假令所座疊等。總體法身理也。此上或赤緣高麗等疊不同有報身智也。次人敷說成。人所用成。利益施方應身慈悲也。深可思之。此等以義勢經萬法。三身相貌可覺了也(云云)。尋雲。色心業以配三身方如何。示雲。色心業三身配事。處處釋義大綱也。故色法法身。心法報身。業即解脫釋。三身體相事分明歟。故一往說雲。一切有情色法身。一切有情心報身。法報化用應身。三身有相各別心(文)。深可思之。尋雲。以體相用一身習方如何示雲。當流相承以體相用本習也。色心業三以三身習事無止大事。彼限正報不亙依法意有之。體相用雲依正萬法經。本有無作三身。本來具足形歷然。其證據今經十如是中。初三如是以三諦三觀配當釋給事此意也。深可思之問。付三身門。應身開真身合。真身開應身合雲。其不同如何。示雲。爾前應身開真身合也。所以三身隔歷。從因至果時前如雲。於應身劣應勝應開。是為藏通二教教主。次以他受用報身為別教教主。一以法身為圓教教主。是應身開真身合意也。次真身開應身合者。法花意法中論三雲。以性德三身本有無作三身習也。是真身開意也。爾前所以談應身等合。今本有三身中應身攝也。故應身合名也。是三身習事大綱也。深可思之問。於三身。或修性各三。修二性一等不同。其相如何。示雲。先修性各三者。性德三因佛性。修顯得體修得三身成。是性德有三佛性。修德有三身。是名修性各三也。次修二性一者。性因佛性本有不改法故。性德法身也。緣了二因修得約也。其故彈指散花是緣因。隨聞一句是了因(矣)。此知識經卷教依。事了緣等功德成故約修得。是修二性一意也。上所云修性各三雲。往一義也。所以文雲。性因佛性通亙本當。緣了佛性種子本有(文)。此又修性各三意也。此等解以修二性一修性各三義。能能可分別者也。尋雲。於三身因果不同在之。其相如何。示雲。凡法身者。如如妙境。報身者。如如妙智。應身者。解脫現身調伏眾生體也。如此三身相貌雲者。皆是修得顯了果上如來付談之也。次因果未證於菩薩聖眾者。未至極果。故此菩薩聖眾供養時。性德三身約可奉讚嘆也。如此分別不知。果上佛對因分功德讚。因分菩薩聖眾對果上三身滿德功德讚事。無才覺至也。故唐土人師雲。因果不辨佛功德讚嘆。州額如懸打乎。深可思之。又一義雲。圓教意。因果互具修性不二也。此時因分菩薩聖眾於。果上德無闕減。於果上佛因位功德具足。此時廣因果恆沙功德圓備滿足由。委細可奉讚嘆也。然而先果上佛修得圓滿功能讚。然後因分功德可讚嘆也。次因分菩薩聖眾。先性德三身樣釋終。次果上德可奉讚嘆也。如此分別不知。因果分別ЮワгヤчсХв至也。能能可令存知者也。已上三身者。諸佛菩薩總功德也(云云)。尋雲。別功德者。其相如何。示雲。於諸佛菩薩必各別發願。各修淨土功能在之。所以藥師眾病悉除願在。良與法藥別願在之。故藥師名號付之。琉璃藥師者(應身)琉璃者(法身)光者(報身)。其名號三身功德在。故本朝先德御釋雲。一心三惑所治妄病。一心三觀能治妙藥。分別病藥。能治眾病。稱號藥師琉璃光佛(文)。此又別願名號付。而三身具足事雲也。可思之。次阿彌陀如來等。又別願西方淨土莊嚴四十八誓願在。一切眾生往生引接以為此佛本願。其名號雲。又三身功能在。所謂阿者報身(空義)彌者應身(假義)陀者法身(中義)此等又三身滿德功能也。以之餘尊餘佛功能可准知。次因位菩薩聖眾。又各各別願在。如文殊師利者。以智慧法門本誓觀音如者。慈悲誓願以本誓。以此等才覺。餘菩薩聖眾功能可讚嘆也(云云)。問。真言佛供養方如何。示雲。當世密供養作法。明匠達被修見其詞雲。青蓮慈悲御眼。開五眼功能為奉令具足。佛眼印明(云云)次四智三身因果恆沙功能。為奉令圓備滿足。大日真言(云云)。次神分。表白等(云云)。尋雲。於真言佛總別功德無之歟。如何。示雲。凡真言供養時。如顯宗讚嘆。委不說法。表白中其佛菩薩總功德(三身)別功德其佛菩薩各各本誓也。如此等法門表白次啟白也。又一義雲。真言供養時說法人有之。如此啟白畢。真言供養時只如例行法修也。仍其佛種子三摩耶尊形等。委細觀誦修七分行法也。此七分行法者。應身八相作佛義也。顯宗委細稱揚讚嘆。八相中轉法輪一分也。真言密供養。初上天終八涅槃。八相作佛功能圓備滿足也。故顯宗讚嘆供養。密供養功德最尊最上也。深可思之問。真言供養顯宗所談如。佛菩薩因果不同無之歟。如何。示雲。凡真言教四種法身沙汰時。因果不同無乎。所以心王大日。心數曼荼羅等(文)。或又自性及受用變化菩薩等流等(文)。此等主伴義分明者歟。此時大日自性身讚嘆時。本地三身約是可稱揚。次心數曼荼羅功能沙汰時。各本誓悲願可奉稱揚也。已前如雲。因果互具故。因分菩薩果上如來。總別功德互可奉讚嘆。故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文)。此等釋義如。因果互具相貌也。四身三身互具互融。開合異故。顯宗如讚嘆奉稱揚不苦也。能能可思之。   尋雲。四種法身者。其相如何。示雲。大日自性身。四佛受用身。釋迦變化身。外金剛部等流身(文)。   尋雲。權實等流相如何。示雲。大日差別身方權者等流身也。次實業六道凡夫實者等流也。教相一往權實分別。往大日差別身也。次之四重圓壇十界曼荼羅聖眾。習也(云云)。   尋雲。於曼荼羅因果不同在之乎。示雲。山王院御釋雲。胎藏曼荼羅於眾生心所開發。金剛界曼荼羅於諸佛果中示現(云云)。因果不同分明者歟。   尋雲。胎藏界曼荼羅以四重圓壇十界皆成習方如何。示雲。胎藏界曼荼羅法花經十界開會法門事習相也。所以內院四重四聖界也。外院六凡界也。此則十界曼荼羅也。付之明三身者。六凡界等流身也。四聖界四種法身也。付之又二業界報身也。菩薩界應身也。佛界法身也。四身三身開合異也。   尋雲。付三身門六身九身貌如何。示雲。先六身者。一應身(劣應勝應)。二報身(他受用自受用)。三法身(理法身智法身)。已上。次九身者。俱體俱用三身也。所以應身處餘二身相即。報身處餘二處相即。法身處餘二身相即。互具互用三身也。次之名俱體俱用三身解。如圓融三體互具相即。深可思之。   尋雲。付寶塔品三身九身習方如何。示雲。一法身三身。寶塔(法身)多寶(報身)釋迦(報身)分身(應身)二報身三身。多寶(法身)釋迦(報身)分身(應身)三應身三身。釋迦(法身)分身(報身)一切眾生(應身)。   尋雲。法花會座儀式以三身九身配立。我等何得分有乎。示雲。爾前諸經意於佛果分身散影。三身圓滿相明。是佛果功德。一切眾生為其分無之也。今法花意不爾。十界三千眾生悉是釋迦分身一身也。此則十界皆成無始無終本佛方說顯給其表示。今樹下分身以為具證據也。故他經所說分身一佛界功德也。今經所說分身十界皆成妙理也。故他經分身份身名也。今經分身份身名也。深可思之。   尋雲。三身與三寶同異如何。示雲。三寶者佛法僧三也。三身者三寶中付佛寶談之。一往分別也。真實三寶三身物也。佛寶者法身也。法寶者報身也。僧寶者應身也。所以三種三寶中。一體三寶者。我等色心業三也。全是三觀三密三身也。深可思之。   尋雲。三身如來說法相如何。示雲。妙樂釋雲。法定不說。報通二義。應化定說(文)。此釋意法身妙理名。故能說所聽無之。故法定不說釋也。次報通二義者。報身上葉如理方不說雲也。下應萬機方說法也。故報通二義釋也。次應化定說者。凡應身隨類化現故。終日對機說也。故應化定說釋也(云云)。次若俱相即。俱說俱不說等(文)。此釋意應身如來法報二身。相即方說法雲也。應化身又法身相即時。法身不說不別。不說法故但不說雲也。已上顯宗意也(云云)。   尋雲。真言四身說法相如何。示雲。真言自性身說不說事。古來異義一偏難定。然而東寺義者。四身說法。山門義。自性身不說。受用身說法雲也。或變化身說雲也。謂意自性身變化身加說法也(云云)。以釋迦為教流布身此意也。但自受法樂為互為主伴。三密教說。東寺山門共許此義也。如顯宗對迷機說法事。自性是不可有也。是教相大綱也。次已前如雲。四身三身互具互用三密教說事。山門東寺共許之也。深可思之。   尋雲。法身如來說法相如何。示雲。高野大師釋雲。五大皆有響。十界具言語。六塵悉文字。是法身。是實相(文)。此釋意。塵塵法法皆阿字不生妙理說。五智種子示也(云云)。次五大院御釋雲。五大當體是真言。故真言行人直聞水聲風音。悟入阿字不生理。若不如是非是頓悟之機。縱雖遇生身佛。於彼無益(文)。此釋又六塵當體五智種子唱。法身如如妙理顯也。此等皆法身說法相也(云云)。   問。真言教言四身中何乎。示雲。凡真言教主。總雲者自性身可雲也。若別是雲者。經經所說旨任。其教主相可分別也。所以瑜祇經自性身三十七尊說也。故自性身說也。金剛頂經受用身三十七尊明也。故受用身說雲也。大日經變化身所說法門明也。故山門變化身說雲也。此一往分別也。四身俱法身名上。何法身說雲無相違也。凡天台流意。四身共名法身上。變化身說雲故。經經說相不違歟。東寺流義一偏自性身說定邊局義也。法身說雲自性身說不可定。此等分別能能可存知者也。   尋雲。法身如來說不說事。經論說不同也。如何是可心得歟。示雲。妙樂釋雲。近代翻譯法報不分二。三莫辨(文)。此釋意翻譯三藏三身說相不辨。只大樣付翻一偏法身說定也。故法報不等釋給也。凡四身說法其相不同也。自性受用內證境智故。總不對迷機。故外用利他說法不可有也。自受法樂為互為主伴。三密教說也。是非如變化身說法故不說雲也。今大日經等一分迷機下相有故。變化身說雲也。此等相貌能能可分別者也。   尋雲。天台流意。大日經變化說雲其相如何。示雲。凡自性身者。不對迷機。故說法相無之。今大日經一分對迷機故。變化身說名也。解如被妙覺加說法雲。謂意自性身變化身加說法給也。故今大日經加持身說名也。經題初神變加持經等說。故加持身說雲義尤被得。或一義雲。山門加持身說法事。神明巫女詫如詫宣給。故山門御子義東寺邊申合。此義心自證諸佛內證。總以迷機不見也。故以變化身下教流布給也。深可思之。次戒家相承意雲。真言祕教意有。天台顯宗意有。戒法УЯх說。皆法身談法習也。縱小乘權教說有。又天魔波旬說也雲。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戒法УЯх說。法身說法習也。戒即法身義。深可思之。此等義勢不知。他門異宗學者。法身說法義迷。此一流大事也。不可口外(云云)。已上大概注之。此則當流相承祕傳也。不可處聊爾者也。隨億持出次第注記之。後見學者可令添削者也。潤色文理通可令加者(云云)。已上畢。   一。天台三身真言四身事(慈鎮和尚)。今奉讚嘆大師釋尊。總別功德。願念之旨趣存略。抽詮。聊以述之。先佛有三身功德。法報應是也。真言教立四身。通稱法身。方今法身者。不變真如之妙理。十界互具之佛性也。八葉肉團之蓮。未開五百塵點之劫。五相成身之月。深證無始本有之空。報身者彼理界之蓮花開八葉。預匈於十三大會之聖眾。其智界之月輪縮一肘。敷影於九會諸尊之舒斂。自他受用之說法境智冥合之內證。顯教本門跡門外用之。應身者他物隨緣之月。出從寂光之理峰。變化等流身借出實報之智水。今所奉歸向之大師釋尊。已勝劣應化之本也。涉分身究竟之說(矣)。八相作佛之化義。五時八教之說法。法花開會是菩薩道。領受四種法身。是總之功德也。別功德者。三身之中應化真佛。五智之內成所作智。五佛不空成就。大通第十六之王子也。此是一切佛中一切。三身即一。十方佛土中本佛。四土歸寂。藥師彌陀彌勒地藏。悉同體應化也。故化緣誠近。爾前諸教法花真言。亦是一佛之所說也。故修學結緣(云云)。   溪嵐拾葉集。畢。   元祿十五年歲次壬午春正月十日。   法印大僧都實觀閱。 ●●拾葉集(怖魔事)。   一。魔界迴向事。   一。二種降魔事。   一。一切魔羅事。   一。魔界證據事。   一。天狗證據事。   一。魔業因事。   一。遣除從魔事。   一。驚發地神事。   一。境智各別事。   一。佛眼三摩地事。   一。除障○事。   一。四種軍荼利事。   一。四種降魔事。   一。斷恆證據事。   一。怖魔祕術事。   一。天狗怖事。   一。常行堂怖魔事。   一。明惠上人授戒事。   一。孤迷咒文事。   一。香鳴咒文事。   一。羅細事(已上二十一ン條)。 溪嵐拾葉集。   怖魔。私苗。   一。魔界迴向事。解脫房作。   以所作善迴向魔界。離苦得脫事。心地觀經雲。或有菩薩。以諸天魔而為恐怖。天魔眷屬充滿欲界。障修道人退菩提故(云云)。末代僧緣涼可恐者此事也。若上人宿業障熟。行願清淨之人。魔王魔眾不能擾惱。如佛子等者[(牙*て)/心]欣出離雖受佛法。戒定惠中都無一分之功。身口意間未離眾多之失。常念世俗事。假名阿練若。內外不相應。名利多有污。人之所推者其過猶似輕。當身願之者誰有如我人。日夜所作恐皆魔業。顛倒墮墮難期解脫。或引疏雲。引花嚴經雲。忘失菩提心。而修法善根。魔所攝持。過患眾多。中間忘失猶被攝持。況都未發心。諸行豈離彼業(乎)。彼都未發心者(云云)。誠我等之類也。就中命終之時。苦重心迷。魔界得力。行業德至。運心年久人猶多不遁其難。況於我等乎。但初心行者福惠雖少。若全一行隨分用心。諸佛哀愍。天神加護。臨終大事成就不難。雖一善。雖一念。只依誠。只依清。我聞。設魔王雖化形。悟則為真佛。設真佛雖來迎。迷還成魔界。行者用心本其如此。最後一念推量昇沈。抑我朝中古以來。顯密修學之人。有德有功之輩。粗墮魔界妨此惱人。嗚呼投如意之珠。徒為名利之直。嘗露藥。剩增煩惱病。昔以行德伏魔軍。今何為其伴黨。昔以智力守法城。今何為其怨雔。哀哉。凡夫之心雖變反掌。何日何生。方住不退。大象之尾拘窗。師子蟲食身。蓋此謂歟。   當時之輩者。僅為其末生。或彼門葉也。德不及彼。不可階天。雲顯雲密佛法傳世何事離。先賢得聽惠多門猶以可爾。況於我等懈怠遲鈍之輩者。若不守古說一文義爭得見聞。是以且思彼昔德。且願我後報。悲之尤深何事如之。今以誠心耎詞。告彼諸靈雲。三寶境界功德廣大。長夜之中常施巨益。汝等故生之時深歸之。修之。生生其緣不空。今失出離道。沈惡趣苦。是誠汝等心過也。罪豈在三寶哉。此法若絕世。誰救汝等。自今以後努力努力勿成障礙。今以一期所修一切善根及今祕密念誦功德。悉皆迴向汝等。汝等心底具無上之佛種。身中畜福惠資糧。各須靜心悟念昔事。一念改悔出妄歸真。受長壽樂。見佛聞法速成佛道。我詞雖拙汝悟可開。依地僕者依地還起。為法受苦者依法離苦。哀愍我等。必識長護各得佛道。并施引攝。凡日本國中開闢以來貴賤靈等大有。其恩同皆迴向(矣)。   遠離魔界有二方便。一慈悲。二者空觀。今聊所思是慈悲之方便也。於空觀者。且先讀誦大乘經典祕密神咒等。皆是第一義諦甚深空法。若唱文言。能顯空理(云云)。   一。二種降魔事。大日經義釋雲。不動金剛者。降伏惑障令動之。降三世令發菩提心。自色界頭一一天處次第降伏下(云云。取意)。   又入大乘論雲。魔醯首羅有二種。一毘盧遮那魔醯首羅者。第四禪主也。二伊捨那魔醯首羅者。第六天主也。降三世降第六天眾。故理趣釋雲。金剛部中金剛降三世調伏他化自在天魔王。寶部中寶金剛忿怒降伏魔醯首羅。蓮花部馬頭忿怒觀自在降伏梵天。羯磨部羯磨金剛調伏那ч延。慈氏難降伏諸天引入佛道給。   一。三界其中所有一切魔羅之事。立印。   示雲。魔羅者天竺詞也。此雲殺害也。委魔經略魔也。其魔者二種。一第四禪順色界頂魔王也。是大自在天雲也。又魔醯首羅雲。是第八識所變也。此經心背生死入人Юю大自在天雲也。二第六天魔王欲界頂。此六識所變也。一念隔歷差別心法性心背者也。一切毘曩也迦聖天。羅剎婆等當時鬼雲也。此前五識所變也。此等外大火焚燒蒙也。不動火生三昧燒盡或障義也(云云)。   一。魔界經論證據事。大日經雲。魔界為佛界。皆入阿字門(云云)。理趣經雲。一切諸魔不能壞(云云)。祕密行者為諸魔不被侵故也(云云)。卻蘊神咒經七鬼神(見)。又五鬼神(云云)。陰陽道牛頭天王雲內法八智如來也(云云)。明眼論雲(聖德太子)。燒香一切鬼神等聞香煙。如趣死門思也。是香德也(云云。取意)。   一。天狗證據事。覺大師御釋雲。即證(菩提集)天魔(波旬)天狗等(云云)。誑止一雲。降魔相處雲(魔王魔女魔民。魔誑等之)。私雲。魔誑者天狗歟(云云)。   延命地藏經雲。天狗土公大恐神等(云云)。   一。戊魔業因事。首楞嚴經雲。雖有多聞及禪定。不斷婬欲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女。下品魔民(云云)。   一。遣除從魔事。師雲。魔有二說。本尊共來魔。又在此。本尊來奉防魔也(云云)。   一。驚發地神為降魔相事。三密。問。就驚發偈意。釋尊降魔地神為證。是初成佛時之事也。今是凡夫初修道也。何彼為例驚地神耶答。義釋雲。世尊昔在菩提曼荼羅。降魔軍時。汝作證明。我今亦欲隨佛法行。紹如來事故畫此曼荼羅也。我雖未得一切同於如來。然以毘盧遮那三密所加持。故亦能現作佛身。香集一切曼荼羅大會。是故汝亦當現作證明。使諸魔軍不能煩懷也(云云。取意)。   一。境智各別修行被侵魔事。山王院釋雲。億外故知者。境智間斷故被得魔使。圓頓行者境外無智故不被侵魔也(云云)。私雲。不思識境智即陰是觀文。可思之。又雲。唯圓教意。逆即是順。自餘三教逆順定故(云云)。又雲。唯除實相。餘皆名魔事(云云)。法花雲。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法(云云)。   一。佛眼三摩地事。怖魔事。付法傳雲。不空林行天竺至師子國。國王迎宿中七日供養。令住佛牙寺。即奉遇龍智阿闍梨時。行□步問律。即奉大唐國位金貝等物。龍智曰。吾所寶者心也。非此寶也。尋即授以十八會金剛頂瑜伽十萬頌經并大毘盧遮那大悲胎藏十萬頌經五部灌頂真言祕曲經論梵筴五百餘部。他日王作調偈戲以試和上。和上結佛眼印。住慈心之定。誦真言。以劫之。其象顛倒不能前過。王甚敬異。與夫梢降醉象。有何殊哉(略抄。付法傳)。   涅槃雲。昔釋迦如來經行時。達多放醉象欲害佛。佛入佛眼三摩地。舉右手同象。從五指端出師子。師子同聲迅孔。其時醉象須臾死(取意)。此即表如來息災也。十七尊皆著師子冠。可思之。   私雲。以五眼配三智之時。佛眼有緣中道。中道者無明即明觀惠也。即是三摩地也。無明愚癡同也。師子愚癡果也。即法性觀惠故。佛眼八師子座坐給也。師子禽獸王也。言怖畏體故。怖畏體功能在之(云云)。   一。除障在祕教事。可顯密兼學事。問。有人難雲。汝本久學顯教。今何受答。蘇悉地疏雲。譬如有人手執刀杖。不著甲冑。入群賊中。儻勝一人。或為賊所害。顯教轉報亦復如是。未被如來三密甲冑。或為報業煩惱所害。祕教不爾。三密甲冑著法上體。定惠手執阿字利刃。如來要誓事理兼備。無交不際。無宗不與。譬如勇士密著甲冑。執持利刃入群賊中。自他俱安(已上)。故兼學真言也。問。若祕密教勝於顯教。汝何不永捨天台三觀偏就真言三密耶。答。誰言真言勝於圓觀。大日經疏始終一同。以法花文義釋成此經理。三觀妙理全同天台。問。若爾雲何祕教除障。顯教不爾。天台諸□□□□真言師。以法花等諸大乘經為真言教□□□□□三密修行儀軌故。又應言圓頓妙現不如□□等經。除障方便不如三密加持。如天台法花□□□□尼品疏雲。惡世於經甚多惱難。以凡護之。□□□□□道流通(已上)。正宗妙理雖勝。而受用咒。除□□□□□□□知三密教門是除障勝術也。此教門多□□□利惡世學大乘者歟。我山兼學真言。我山兼學真言。□□□□□□□□□□□□□□□□□□□□□□□□□□有以也。就中佛子年少之比。慈惠□□和尚。時時軟語曰。凡我山僧初雖顯□□□必學祕教。汝莫軴真言教徒。今□□□□□習(云云)。仍為奉報大師之恩。憖研頑嚕之心(矣)。   一。四智軍荼利事。示雲。四方軍荼利者。息災軍荼利。增益軍荼利。敬愛軍荼利。降伏軍荼利(已上)。於建立軌。此四種軍荼利。三形成四方金剛結成也(云云)。又雲。四種軍荼利。降伏四種毘那耶迦也(云云)。   一。四種降魔事。示雲。降三世降天子魔。軍荼利降煩惱魔。大威德降人魔。金剛夜叉降鬼神魔也(云云)。   一。斷鹽證據事。降三世儀軌雲(不空)。若行者修此法時。七七日間□□斷五穀。□□□□□□□□□□□□□□□□末鹽一心無餘境。滿真言十萬返。爾時必本尊現。形作大惡怖魔體。試謙行者。以是時慎勿生散亂。則法成就(云云)。   一。怖魔祕術事。師雲。行者若於時所生怖畏念者。唾慈打令生聲。仍無想怖念也。然則蚖蛇等作障礙者。令退散也(云云)。先師和上雲。鴟ЮЬ飛來。不可怖不可隨。彼鴟者一念妄心異趣墮。其自性□□□佛性。直大日如來也觀。●●●●●明可誦也。此明三身報身也。四魔降伏真言也。可思之。如此是天狗УиьロДяДюЮэ(云云)。   又雲。灌頂印明三摩耶戒可授也(云云)。受法熏曾以不可作障礙也。又同體慈悲心發лワЮэ(云云)。   一。常行堂天狗怖ЬЁ事。示雲。山門常行堂眾。夏末於常行堂。大念佛申事。佛前如法引聲。後門子Ьэ。無前無後經讀也。是山門古老傳天狗怖申也。又住侶等如此戲論事識。天狗怖申習。又物語雲。熊野山那智瀧眾引聲念佛時。正面如法引聲也。後門阿彌陀經讀時。懺法讀懺法之時。阿彌陀經讀加。無前無後讀也。如前г子ЬэンЯчДгЮу⑥ヨУи也。是彼山故實天狗怖申習Уэ。   私雲。此事案。如法如說修行。必天魔障礙。內觀首楞嚴三昧住。外相假順魔。戲論事振舞也。是還天狗怖義歟(云云)。古人云。乘賊馬追賊。笑中拔刃。□□手段也。如此機契能打敵也。不動座者。成魔王形降魔體。能能可得心合也(云云)。   一。常行堂怖魔事。示雲。堂僧等年始上文殊樓。扇五間開自樓二階投下也。記錄相傳雲。是則五眼印也(云云)。   私雲。五眼佛眼根本印也。此印即是怖魔祕印也。常行堂天狗怖雲事。可思合之。魔多羅神除障最極祕印也。甚深〃〃〃〃。可尋之也(云云)。   一。明惠上人授戒於天狗事。師物語雲。梅尾明惠上人許。山臥一人來現雲。受戒之悉有之(云云)。仍上人授戒畢。彼山臥申。我受戒當絕三種事可奉授也。所謂我是山邊有者。作為佛法三種怖畏有之。一明障子內不可燈火也。二聖教等并一切物直可置之。三諸危所不得居。又不可置物也。又雲。示雲。ヤчヨワ岩石чンЮуЬ者不可居也。諸天魔波旬等如此難所居住。又一切聖教等直置事。天魔等陷曲不取直。以為體物直不置。人天狗根性物也。何為魔被障礙也(云云)。又阿闍梨障子內火事者。遠見闇似。仍天狗等為肉食集來。真實非間。故起嗔恚成障礙也(云云)。   一。狐被迷時頌文事。口傳雲。狐被迷時。可結誦。所謂師子印結。追打鬼婆羅羅鬼法性房燒妻戶可誦也(云云)。如此迷惑之時者。安座心經讀也。   一。香鳴時頌文事。頌曰。追打鬼婆羅羅鬼法性房門葉可誦也(云云)。又雲。八大龍王名字唱之也。或傳雲。金剛翅鳥王真言誦也(云云)。   一。羅網除魔障事。示雲。那智花山花山法皇御庵有之。那智瀧行之等居止。今擬如法經道場。或行者如法。眾中百鬼夜行。引率無數眷屬。道場內亂入時。四面懸羅網漸漸廣成。杉敷落下。彼異形冥鬼防畢。此事那智山臥大夫房長辨申仁親見之。□□□□侍ンэ(云云)。 私雲。案此事甚深法門。界依而二見墮異趣。羅網法界表相也。Дяг帝釋因陀羅網者。彼雲三千并遍爾爾意也。點鬼執見豈過法界乎。故待障亂來也。甚深甚深。不可治(云云)。   溪嵐拾葉集。   (御本雲)。   文保三年正月十一日。於天台黑谷慈眼房記之畢。天台籠山沙門光宗記之。 應永二十一年卯月二十九日。於江州最山寺書之。 求法小比丘。 溪嵐拾葉集。   除障事。私苗。   悉地疏雲。問。此說只無道理。何者眾生昔業決得今報。更不可說。此理綴然。何故今說轉報障乎。天台一依法然道理故。二依經威力故說轉報也。諸法自本無定相。故一藝即是法界耶。故雲有轉義。是為法然道理也。若聽其經如說修行。無願不遂。故有轉義。是為經力也。問。若如所說二教俱有轉報義者。顯密二門有何別乎。天台於顯教而有兩經。若淺經說不可轉。若深經說說報有轉義。雖說轉報為有遲速。譬如有人手執刀杖。不著甲冑入群賊中。儻勝一人。或為賊所害。顯教轉報亦後如是。未被如來三密甲冑。雖有少解行。而無速轉義。或為報障之所逼害。豈只報障。於煩惱亦准知也。若祕密不爾。三密甲冑著法界體。定惠之手執持阿字利刃。如要誓事理兼備無災不除無樂不與。譬如勇士密著甲冑。執持利刃。入群賊中。自他俱安(云云)。   問。大乘圓密意轉實業耶。答。可轉也。即顯密終極所談者。三道即三德體達上者。業報轉義勿論也。故止觀雲。法身究竟餘亦究竟。般若清淨餘亦清淨。解脫自在餘亦自在也(云云)。結業當體即是自在神力之作用。故業報轉無疑者歟。故經曰。自在之業是一念三千依文也。結業多之雲л。不可出十界三千三千果成咸稱常樂三身。並成俱體俱用也。豈非自在之業乎。此法門證得故。釋雲。法名達磨馱都。人名觀自在王(云云)。乃觀音稱名功力。怨唸咒咀還著於本人也。深可思之(云云)。   一。解脫怨念事。示雲。三昧習破怨唸咒咀事者。不如六字法。付之三種習在之。一可觀一心不生本源。一切眾生怨念者。依一念妄執也。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此意也。眾生際觀達時。自他之業待解脫也。□□□□□□□□□□□□□□以四攝行修也。慈悲是攝業根本故也。次降伏護摩法修也。憐三類形。業縛種子盡也(云云)。   一。於邪氣有不同事。師物語雲。古口傳雲。於怨靈有權實不同也。所謂佛菩薩御崇。於頭有痛。同輩之怨靈肩下腰痛。下輩怨靈腰下痛。大概以之邪氣有極可知也(云云)。佛菩薩靈以懺悔為本。同輩以教說為本。下輩以降伏為本也。是大旨也。能能可有用意事也(云云)。   一。神供教識事。口雲。於淨所勸請諸神可啟白。今所勸請諸神等。若為權者神者。於如來在世。親承如來教敕。為護法善神。守護我法。苦為實者神者。今受法時成護法神。可守護我法也。諸冥道諸神者。皆依先世戒施之福力為其所領主。其尋根元者。三寶之恩力也。若遣如來教敕成障者。可便汝摧破也。如來次有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法之誓願。或又若不順我兒惱亂說法者。頭破作七分。如阿梨樹枝說。豈違佛敕乎。又雲。如來在阿尾捨法。所謂三界所有天王天眾大威勢冥眾等。迷令執縛。如汝冥類少神等。豈不順尾捨乎。速成護法神。可守護我法。猶成靈威者。遣八萬四千密跡金剛神。可使汝摧破也。頭破作七分教敕。豈不恐乎。能能可令教誡也(云云)。   一。真陀摩尼事。師雲。●●●者。亦名真陀摩尼王。凡欲界眾生者。貪慾強盛也。故現如意珠王。令成眾生萬願也。如意珠者。南方寶部三摩耶形也。仍眷屬有七種野干。表七覺聖財也。天照大神閉籠天巖戶之時者。現野干身給。最極最極。   一。七野幹事。馬鳴菩薩七野干法雲。王捨城北屍陀林中有野干。夫名曰有德。妻名曰滿德。有五子。一名福德。二名威德。三名智慧。四名勢德。五名壽德。此七野干能五天竺王。攝領鬼類。變化自在。遊行五天竺。能成福禍(云云)。私雲。此七種野干者。七寶莊嚴義表也(云云)。   一。稻荷大明神事。稻荷大明神社壇其形如開模也。仍萬人參詣崇敬也。又雲。地主權現後圓山者。文殊淨土也。灶殿先祖號官大夫也。彼官大夫觀婦引導依。後塚入識見文殊淨土(云云)。今官大夫者。命婦南脅北向社是也(云云)。   一。狐病治事。示雲。付吒天法。百八咒術有之。其中天狐吒吒病雲事。所謂此天八大童子中。奪魂神雲神。此神令奪精氣。此天行者。此神祭令付國中人民。可然智者高貴不得付也。愚癡下劣者令付也。   病相事。凡此病相者。最初者無病人風氣如也。有持病人者如本病ЮсЮсЬ勞也。不被顯程者如常病者。若顯露如物狂成也。或咒驗者。或有威勢者。或大弓勢岳武者ロсЁワ者厭也。如此人來臨。貌不見小袖僅頭也。гч返Ё〃〃〃追出也。如此時狐病知畢。汝執сДаяЬ申。ユчヤьахЮЬ雲。小兒ЮヱчヨЮ④Ъ③ёロЮЁуЮэ(云云)。未剋以前急急可治也。若剋畢身消衰。雖治不葉也。必死決定痛也(云云)。   一。付狐神法事。示雲。此狐病邊土多。或狐頭入本尊。或木造狐為本尊也。每日五穀粥或以齊飯供也。又出現物上分不忌供也。欲病仁名字書。彼狐口中可令安者也。即時著病也(云云)。   一。狐病治勞事。示雲。凡此病者。國內效驗立者所作也。若其仁所行知畢。其名字呼。其法師其巫女等所仕狐神也。教化雲。佛菩薩者慈悲心利生為本懷。如汝小夜叉神令人病惱。諸佛令違。諸天利生背。護持天眾定使汝治罰給者歟。教誡時本人名字顯。可四能還由口гЁю也。無程加持落。此時早早可被迴祈療方便耳。   一。天狐吒吒病對治事。祕縛雲。以不動慈救咒結刀印令加持也。又以同印明痛所令指者。即時令平喻者也。甚深甚深。最極最極。又雲。傳雲。以摩訶迦羅天印明令加持也。能延六月祕法自是起(云云)。   一。天狐●●病本尊事。或師語雲。百里國以辰狐頭為本尊也。不足百里國或白犬頭或狸頭也。仍四國者不足百里。故犬頭或狸頭為本尊也(云云)。後傳雲。生身辰狐頭祭為本尊也(是一)。次以金銀等造辰狐形為本尊也(是二)。或以木像為本尊也(是三)。或又以於頭為辰狐形為本尊也(是四)。此等皆御子陰明師等所行。如此加精物。世間來現如家內病者不可斷絕也。能能可有用意者也(云云)。   一。狐病治方事。示雲。彼巫女等所持本尊取出。ヤгУロЁаяг失效驗。ччсЙДюЮэ。第一祕術也(云云)。   一。山家鳴怪異方事。傳聞。相州大業鄉地。以宿所家柱常鳴。其時彼家主內房。大山寺不動堂參詣祈請。彼不動示現雲。每家狂九一雲字可出也(云云)。仍如示現書付。其後狂鳴止。或時陰陽師尋鬼神名也(云云)。此十字即是神符也。   一。依稱念觀音除障事。師範示雲。為除中夏每夜睡臥時。觀音名號百反可唱之。若然者一生之中不相中夏也(云云)。是一師所傳也。有證據也(云云)。仍我十歲許之時。承教化以來。每夜無懈怠修之。長大之後密大事祕法傳受上。餘法雖修之。此名號無懈怠稱之。仍今怖畏之事一念無之(云云)。一義雲。觀音者。自本解脫現身調伏眾生之應用也。仍三毒七難拂給也。仍經雲。刀尋段段壞等說。深可思之也(云云)。   一。依念觀音除難事。或仁物語。近比京都或仁內房間夫艷書得。實夫ヤчЁワヵЬ見。伺見處。此艷書見出。夫是欲被見處。其女房恐怖事無極。心中觀音祈念。一心不亂觀音名號稱。其時夫此文被見處。一一行皆南無大悲觀世音出(見)。其時夫觀音名號出文也打捨。仍此女房觀音稱念之志彌增長。不思識也(云云)。   一。對治蛇毒事。師物語雲。或仁內方陰中蛇入。何加醫療雖致祈禱不葉間。囑眾僧大般若奉轉讀。其時此女房睡夢中。見極端嚴童子。白杖持彼陰中蛇向雲。急可出也(云云)。蛇雲。能居所臥之間。努〃〃不可出(雲)。其時童子雲。豬逆貌毛細切。吉酒和合令服時如何。其時此蛇憂惱氣色見覺。其時如夢事調令服。即時此蛇下畢。此豬毛每蛇鱗立死Уэ(云云)。因物語雲。豬以蛇為食物。故亥歲人毒蛇不食也。此事以可思之也(云云)。   一。真言師業報轉事。師物語雲。五無間業造女地獄可墮在者。真言入壇灌頂遂。轉重輕受。今生山病所勞受也(云云)。Дяг習種子基好者。山病身受遁世。伯耆大山隱居給。然間碩真言師。其山病事可在之。見之不可謗法也(云云)。   一。癩病祕術事。粉川觀音示現祕方雲。●(一字)三千三百三十三字出。此符一三十三度禮拜。令服者速疾平喻也。最極祕方也(云云)。   粉川觀音。但彼聖(律僧)。戒蓮房(律僧)。鹹昇。光宗。運海。   元德三年(辛未)正月十六日記之。 溪嵐拾葉集。   大日經事(淨土寺秀暹口決義也)。   善無畏所譯。龍猛所書十萬偈內。肝要三千五百偈大日經六卷ЙьяУэ。善無畏如此說給。大日經常七卷知。Дг無之。第七卷前六卷修行相明故。非前六卷外事。不思議雲人第七卷作疏。此當第七卷記。第七卷雲有三義。一毘盧遮那佛所說金剛頂經義決心雲。龍猛菩薩。虛空中毘盧遮那佛真身現。多身現感見虛空。種種字現。書寫之給要略念誦法雲是也。今第七卷同本異說雲也。二文殊所說。又示雲。零妙寺不思議疏也。疏雲。善無畏為求成就。依請聖加諫。北天竺金粟王塔前。於虛空現移之給。復問雲。誰所現乎。虛空答雲。我也。又問雲。我誰。答雲。文殊也。口決雲何文殊我答雲。文殊種子吾我不可得雲義也。以其種子義我答●(滿字文殊種子)。吾我不可得義。三達摩掬多所說(云云)。又示雲。五大院持誦不同。并菩提心義心雲。達摩掬多阿闍梨作(云云)。   尋雲。第七卷供養法本經何處出乎。答。世間成就品出。其故世間成就品義釋有五品。一真言行學處品。二增益守護清淨行品。三供養儀式品。四持誦法則品。五口(云云)。是第七卷成就壇行法也。大日經大悲壇成就壇祕密壇三壇說也。世間成就品等。成就壇也。大悲成就二壇祕密壇入也。以祕密壇為己證也。我即毘盧遮那。我即普門身等雲祕密壇也。東寺大悲壇入真言師也。天台成就壇入真言師也。尋雲。何葉經乎。答。山門義葉經也。第七卷前六卷修行作法雲隱釋不思議疏委注。蘇婆呼經·蘇悉地經等。皆成就壇作。毘盧遮那別行經。成就壇沙法。山門蘇悉地經殊勝事有也。餘經行法時不成就者。兼持此經根本真言雲。誦此經根本真言成就說也。慈覺傳之給故。東寺對給時每度勝也。ロロюヱЙ事有故。瑜祇尚蘇悉地祕也(云云)。紀僧正惠亮對論時。惠亮勝給。紀僧正靈相應降伏給。其後紀僧正。歸天台佛法再誕。Дяг同披座主。紀僧正再誕也。是延呂僧正弟子也。又雲。此不思議疏雲。尚大樣也。仍善無畏三藏作儀軌流布也。善無畏儀軌廣大儀軌攝大儀軌作也。   一。儀軌事。善無畏大儀軌(三卷)。上卷(成就壇第七卷同。云云)。中卷說諸尊位同大悲壇。大悲壇行法也。下卷祕密壇行法也。持誦不同。六卷引合可見也。具支灌頂第七卷。祕密壇行法顯書故。智證奉見之處被拋火中畢。仍不流布。其事持誦不同第六卷見也。付此儀軌有四本不同。所謂一覺大師本。二同大師略本。三智證大師本。四宗叡僧正本。又雲。廣大儀軌有三卷。是三壇合行也。法全儀軌五本不同。一言法兩卷軌(各傳授軌)。二言法三卷軌(已上覺大師御將來)。三亂脫儀軌(惟正法全授也)。四青龍儀軌(智證本)。五同儀軌(宗叡本別儀軌立是也)。   一。胎藏私記事。虛心記慈覺大師御在唐記也。御自作也。胎藏最初有虛心合常印。仍如此被名歟。最初箱被收也(云云)。又傳法記(露地說青冷房記之。或露地記雲也)。付傳法記。池上記在之。池上記付大原私記有之。諸流通同大原記也。慈覺金界記名淨地。記淨地印。金界始在之。次如此名給妙心太雲文。是覺大師御作也。蘇悉地并護摩事書給。此兩少最初箱被納乎尋雲。廣大儀軌合行說三壇。攝大儀軌三壇各別說之。今私記依何私記乎答。今大原私記三壇合行也。依廣大儀軌歟。   一。可見合文事。胎對受記七卷(五大院)。三密抄(五卷)。都率同斷簡(三卷)。同東曼荼羅抄(四卷)。同生起(一卷)。同理界記(五卷)。明達律師作法性別記(三卷尊意御作)。   一。本儀軌大意事。示雲。付行法具緣品明大上壇。攝大儀軌中卷其行法也。世間成就品。悉地現前品。成就悉地品。世出世持受品。已上四品明成就壇。其行法大日經第七卷。菩薩要略念誦法是也。攝大儀軌上卷明之。   祕密曼荼羅品。入祕密法品。入祕密位品。布字品。百字五品。大阿闍梨真實智品。已上六品明祕密壇行法。攝大儀軌下卷。明此行法也。今法全儀軌三壇合行也。是三身即一身始本不二行法也。尋雲。此軌初壇合行有何文證乎。答。入祕密曼荼羅品義釋雲。此經前後相成。共壇事縡互其文行者。甚深相照覽乃可行也(文)。   具支灌頂雲。無畏法全兩木儀軌會四壇意。彼此相成。三少用初一。但相照者。未辨差耳。   一。蓮花事顯密一致事。問。法花首題蓮花。與今曼荼羅蓮花義同異如何。答。義釋雲。此經本地之身。即是妙法蓮花最深祕處(文)。又雲。今此中妙法蓮花曼荼羅義。毘盧遮那本地常心即是花藏具本(文)。山王院釋雲。正指妙法最上密(文)。   一。歸命事。示雲。歸命者。不思議疏雲。眾生所重名為最深。用此寶藏奉獻三寶也(云云。)因論雲。南無阿彌陀佛。又雲。歸命者捨命雲心也。大日經第七卷心取也。   一。出罪方便二師事(父母二師雲定也)。問。二師者如何。答。都率雲。世間出世間師也。世間師者。未見謗阿闍梨。出世者。見謗阿闍梨也。但世間師可互見謗未見謗師也。   一。九方便事。問。九方便員數所表如何。答。八葉九尊表也(云云)。尋雲。必限九歟如何答。實法三卷九十三方便(文。云云)。又對受記雲。驚覺已下十四方便也。   一。無所不至與遍一切處差別如何。示雲。無所不至者。遍物義也。遍一切處者。不及遍當體。即遍義也(云云)。私雲。摩訶毘盧遮那者。遍一切處義也。無所不至者。又大日根本印也。若然者一體歟。   一。五輪觀事。問。外五輪時逆用其心如何。答。有情身無下地。乃至頂空也。器世間空有下。乃至地有上也故也。問。其故如何。答。唯識論雲。器世間第八識影也。ДロДсЯヨШю也(云云)。花嚴經與大日經。梵網經與金剛頂經同事。示雲。教時義雲。菩提大藏經。是花嚴廣本。顯機聞為花嚴經。密機聞為胎藏教(文)。又金剛頂義決雲。此地梵網經兩卷。金剛頂經淺略行相也(文)。   一。左轉右轉事。付之有平轉。今實義無也。又有迴轉。фヱьЗ義也。左轉者。右фヱьЗ。右轉左фヱьЗ。迴轉時者有二義。置加持時如上。左右可作也。ДЪ捧物加持時左фヱьЗ左轉也。五供養時左轉гロэЯЪЗю也。   一。三力偈事。尋雲。及以法界力者何等乎。答。他凡聖法界功德成我力故。三處同一體也(云云)。   一。普通供養與普供養不同事。示雲。四面供物供名普通供養也。仍四反誦也。ДЪ普供養自他共周遍法界供也。依廣略不同歟。   一。拍掌有二事。僻除拍掌前方便。左掌右指ЗлЪ打去摩義也。歡喜拍掌義也。合掌打也。然法曼流前方便拍掌歡喜樣Зю也。三昧難之答。對受記僻除合掌拍掌用。仍今用之也(云云)。   一。念誦數返事。大日(百反)。金輪(百反)。佛眼(百反)。本尊(千反)。三部(百反)。諸天(百反)。又佛眼(百反)。已上。法曼流如此也。佛眼兩度祕事也。真言深義在之。佛眼兩重Зю事。常佛母一切功德奉歎義也。深祕瑜祇經中說此功德有輪圓具足德故。誦此咒者。具足其功德(云云)。大日經文字落章句違。三摩耶不成就說。然誦此明者。如此功能一不闕雲也。仍為輪圓具足。重誦之。三昧流前根本印明次佛眼印明Лл。又後根本印明次又用也。仍兩重用印明也。念誦別兩重ЙДю也。凡山門祕法中佛眼最極故。如此有之(云云)。   一。玉女方事。師雲。玉女方順九逆五數事如常。辨才天法行必向玉女方可念誦也。於世出世事。一大事始行。必向玉女方可作也(云云)。Дяг畜類共獅子必向玉女方臥也(云云)。一切障礙除所願成就也。因物語雲。或山僧元三孔子取。每度一孔子取。何祕術有人尋問。或真言師相一箇祕事相傳。所謂其直同玉女方向祈念。向玉女方孔子取。每度一孔子取(云云)。此玉女神者。一切眾生吉祥事。授給愛敬大神。如此致祈念者大利益得事也。   一。五大願事。尋雲。顯四弘密五大。其意如何。又斷煩惱。雲福智意如何。答。法相宗明八識四智故。約四智發四弘也。密教明五智故。發五大願也。唯識論雲。四智心品所依常故。無斷盡故。遍說為常(文)。此宗理智不二故。所依常真如立智名為法界體性智故。有五大願也。天台宗雖明理智不二。密教不及故四弘明也。示雲。五大願事。尊勝儀軌說。次煩惱即菩提。煩惱無可厭。故密教呼煩惱於福智也。天台斷而不斷雲。正不呼福智也。示雲。真言煩惱菩提見直義非。煩惱當體⑥ヱю。但大字置大我大愛等雲也。我所愛境愛小欲也。無邊眾生愛大日所愛也。此義福智無邊誓願集雲其義。   一。散杖事。金剛童子持念儀軌揚杖雲。傳法記束□□飄□□□□□□  一。諸目錄事。覺大師御目錄。求請錄(諸師求請給錄也)。長安錄(長安注給錄也)。五臺錄(五大注給目錄也)。葉子錄(前唐院箱目錄也)。已上御所御本中出書之。   瑜祇經求請葉子目錄被載之。了祕蓋目錄(慈覺)。別行經在之。已上。   一。諸讚出所事。四智讚。漢語略出經說也。梵語(時處軌說之)。供養文。觀佛三昧經記之。唱禮。大日經雲。先當為一切如來作禮(文)。唱禮。依禮懺也。彼文雲。大讚。梵語義軌說也。漢語略出經說也。佛讚等。五種漢語蘇悉地經出。佛讚等梵別相傳也。普賢讚別傳也。百字讚義軌出。諸天讚。請雨經出也。雲何唄。涅槃經文也。散花歸命毘盧遮那文。三摩地軌說也。吉慶讚梵語義釋雲гДь。阿毘更經。此雲金剛起出之。但義釋等讚。梵漢共有之。其中第一今所誦吉慶梵語。初段也。第二第三義釋無之。今所用梵語三段。漢語五段。別大師相傳給。嘉會壇次第見。   一。普賢三摩耶事。問。文殊五字軌文殊三摩耶用依此尊可替用乎。答。此有二意。依文殊軌者可改之。但以普賢三摩耶通用意可在之。其故普賢者三十七尊總名也。是以普賢以通諸尊其意尤可也(云云)。   一。蓮花三摩耶事。問。蓮花三摩耶通五部意有之乎。答。在之。金剛界意以蓮花部為本故。如軌蓮花部心念誦義軌(云云)。依此意以蓮花三摩耶通五部此總法也。又隨部改之義意也(云云)。   一。金剛事。問。金剛界金剛。與金剛部金剛有何異乎。答。是祕藏記問答也。金剛界金剛五智成就義。金剛部金剛五智成就義。故同也。俱情童異有。金剛界金剛廣。金剛部其內五部其一也。故可有廣狹也。然□□□界與一塵同之故。同雲義可有也。   止觀十三種外道事。   佛法外三人外道事(此三人外道元祖外道也。勝論外道)。止雲。一迦毘羅外道。此翻黃頭。計因中有果。二□樓僧□逆□□□□□庚]。計因中無果。三勒娑婆。此翻苦行。計因中亦有果亦無果。   付佛法外道(犢子方廣)。學佛法外道四教四門執成人也。已上三種外道也。   六師外道事。止雲。所謂富蘭那迦葉。迦葉姓也。計不生不滅。半伽梨拘賒梨子。計眾生苦樂無有因緣自然爾。刪闍夜毘羅胝子。計眾生時熟得道八萬劫到縷丸數極。阿耆多翅捨欽婆羅廉衣。計羅報之苦以投巖拔髮代之。迦羅鳩馱迦栴延。計亦有亦無。尼揵陀若提子。計業所作定不可改。此出羅什疏(文)義雲。韋紐天摩羅天事。紐天臍中生雲也。此計事也。韋紐天毘紐天同事也。外道上力不過八萬者。界內壽二□□為本意也。先德釋雲。一期之壽練持雲命(文)。弘決雲。投嚴外道。是外道名也。縷丸者。糸сюфЪ引延有程вёЪ無成也。   決雲。五勢炙身事。示雲。四方火天日五也。四方火。УワЪ天日熱ヤШю善修行思也。是外計也。附佛法外道方廣附小乘我起。犢子大乘附我起也。學佛法外道者。佛法修行人學佛法意得可心地修行也。   止雲。報風依風事。義雲。報風雲生所得果報風雲也。依風雲母胎內託生時。出入息隨託也。依息續故子息雲此意歟。是依風雲也。命燭識此三事殊勝事也。轉迷開悟時法身般若解脫。又三身雲也。人人具足以同雲緣生。禪門等沙汰。狼一切眾生此三事不具者無也。本來三德妙理具有也。二十五方便中調五事時。三事合調雲身息心三定同合合調眠食二法定外各調雲身息心雲是也。付止觀即身成佛談時何所云。一流祕藏□□合調出也。三事具足ЙДу眾生無之□□□無類者也。Дяг既雲生死長夜。何無覺悟曉勢殊勝事也。檀那先德付圓頓者四箇處即身成佛出給。   八不中道事。不生不滅不遣不來不一不定不斷不常也。   管[筆-毛+健]譬事。觀心論疏在之。意琴上手引佛果上十界互具平等妙理意譬也。琴лУ引惡聲出來。是眾生見約。三靈四趣生佛差別十界各各片落譬也。   能破所破三藏事。佛口三藏者。佛說三藏也。是則四阿含經中其證據在之。大論是佛口所說非羅漢此說等雲是也。是小乘中於佛說三藏迦旃延子三藏相對。佛說三藏能破雲也(是一義也)。一義雲。能破者。大論意後三教本故。大小相對大乘為能破。小乘為所破也。故此時佛口三藏雲為所破也。故能破三藏佛口三藏異也。三藏菩提因時未斷者。佛口三藏意也。俱捨如如性相因時斷惑雲也。迦旃延子х因時斷惑也。一家意因時未斷釋事。大論能破三藏意依也。但因時未斷之義。依餘部雲事。餘部數人中餘。   八念事。佛法僧戒捨天息死。   因須彌山事。涅槃疏六雲。從月而一出白銀面。至十五日銀面現琉璃面全隱。從十六日出琉璃面。至三十日琉璃全現。白銀全隱因須彌山者。為五風所吹。自然迴轉。一持風。二住風。三動風。四轉風。五行風(文)。   上觀紀雲。大經雲。因須彌山故有增減者。因須彌山行月琉璃面漸轉白出琉璃色芙月黑面現其碧色故。便月面碧色也(文)。   元祿十五年壬午正月十四日實現閱。 溪嵐拾葉集。   三部經說處事。私苗。   一。大日經事。示雲。大日經者。阿伽尼吒天宮說也。實此經色心二法法性大日說故。色界頂雲也。ヤЮロХ上界非。眾生色心不二智處指色界雲也。頂者諸法實相悟智慧雖多。真言最頂無之故雲頂也。但真言意三界貪嗔癡三毒也。色心不二得意時。上界行者心離說得意無失。心自本周遍法界體故。上界雲無失。上言無上智得意。俱捨等雲上界不可得意也。此時教主理智事三點大日也。理者實相妙理。智者色法所具智。事者當體諸法。此三事無始無終人指教主雲也。道範等此義盛談也(云云)。   一。金剛頂經事。示雲。此經須彌頂說也。此經強九山等須彌不可得意。眾生本不生堅固心指雲須彌。此經者眾生心不動顯故。以心喻金剛也。心不壞義有。若以自心九山八海造。九山者九識也。所證理八海也。八葉開時八佛雲。八大地獄開。真言最極。故阿闍梨所傳曼荼羅地獄界有之。今隨宜曼荼羅地獄界雲者。婆蘇山以地獄習是也。地獄即千手慈悲一德開事表觀音脅士立給。深祕意觀音師匠也。其故三世諸佛慈悲發給事眾生苦依發故。獄率以為師意也。又閻魔宮地獄一分也。曼荼羅只十界當體大日表故。地獄現也。此如知智金剛智名。又須彌智名。煩惱不動故也(云云)。其故此經金剛手對問也。金剛手者。俱捨雲。四角有四峰金剛手所住雲。真言意即事而真眼開人金剛手雲。金剛手祕密主一人也。經雲。二人說義分有(云云)。   一。蘇悉地經事。示雲。此經序流通二段略正宗許說故。說所正不見。雖然正宗中金剛手對問助伴軍荼利為說見。故金剛手所住須彌不離故。諸師此經皆須彌頂說了簡也。法花經大日經淺分。大日經瑜祇淺分。花嚴經金剛頂淺分。金剛頂經瑜祇經淺分。蘇悉地經十八道淺分。十八道降三世淺分也。   已上金剛頂經開題意也。弘法大師說也。   次真言妙成就法者。蘊悉地經也。此雲妙成就經。其故真言一百餘部內皆速疾成就雖說之未說至極。今此經來一家行法具支支分行者信不信日長短等皆收。洛叉雲意。蘇悉地經依百萬反也。是三度以決定成就。若依大日經者。洛叉雲者一見翻是非數滿。只行時餘行不見釋雲梵語也。如俱捨者。一億雲翻名也。知蘇悉地以百萬反。為定。餘儀軌本經ЁШьё。且稱一義可得意也。此經斷食為宗。百萬反以為滿也。但十八道蘇悉地法習。其時道場觀●字以此十八道無量壽儀軌依作。無本儀軌。此十八道中殊淨三業印以為最極。此真言梵字Зю時十七字。理趣經十七段曼荼羅也。理趣經三毒清淨說故。三毒在貪瞋癡三毒也。亦蓮花印雲亦_印雲。頭指少開事。_花ロロэУю時。夜口開眾星精氣欲。日閉生養成穀成。是生身佛舍利習也。亦如意寶珠雲。一切眾生福智精也。故此印如意寶珠以三毒三辨寶珠觀時。眾生本心清淨也。   次龍樹事。示雲。龍樹者八宗長者。其中殊真言教主大日此雲。金剛薩埵是雲。或口決雲。大日者自緣大日雲。化他舍利薩埵雲也(云云)。   次即身成佛事。示雲。即身成佛者。三種有之。一理具。一切禽獸畜類等成之。二加持。今行者所備行法威力也。三顯得者。加持力增成身內思議如意寶珠顯得也。此三種外真言即身成佛ヤэ。淨三業意以可知也(云云)。   次六大無礙事。尋雲。是水與火礙全成障礙。何雲無礙乎答。得意其故此文外題即身成佛義雲。知於外色非可論無礙。於一身可得意也。假令火與水無礙樣。血水煙火也。此義詑胎內以來。全暫時無隔不失。此不思議。無礙雲也。知火境水境無別。而萬德身養育也。是雲無礙餘大可知也。   師雲。一切眾生即身成佛談宗。大師御時加持成佛也給如。我等加持成佛可有之耶。口雲。今加持成佛行德也。強非即身成佛所詮。即身成佛詮句只六大無礙本習也。我等行業純熟加持成佛ヤюлワ也(云云)。   一。大日後夜成道釋迦中夜成道雲事。示雲。後夜雲者寅時。中夜者子時也。善無畏三藏十二時佛配給時。大日寅時當。普賢名。釋迦子時當給。是流轉還滅十二因緣也。釋迦流轉眾生為五時八教說眾生度給故。中夜成道名。大日還滅義。眾生為三部五部法述眾生化度故。後夜成道雲。丑一時流轉還滅不二智也。亦迷悟不二智也。眾生得脫指成道雲。實二佛共非成道也(云云)。   一。鼻端●字觀事。示雲。鼻端者。謂意眼前境界當體即佛法也雲事歟。然者目近色法於開悟成道雲。他土行思可止雲意也。字者三毒名也。在佛之時三部也。在顯時三身也。假令他佛不求淨三業觀法Йы教。若目近雲者。сщ雲лワ鼻端雲意。六根佛當時。鼻無量壽當Ш意。妙觀察智以三毒法性釋雲意也。又鼻息出。臍輪入雲口傳有。臍阿字本不生。鼻風輪也(云云)。   私雲。鼻端●字觀事。天台流數息觀雲。數息觀者三身具足觀法也。所以●字者。●●●三字合成字也。是則無作三身種子也。●字又三身不二妙體也。可思之。   又雲。天台宗意。●字觀者中道觀義也。所以止觀意者。行者若心散時意怛殿置。若心昏時意頂上置雲。鼻端定散無妨中道觀也(云云)。所詮瑜祇本有命息時時不間斷數息觀也(云云)。   問。大日者真實有之歟。將以法門假立歟如何。答。щ(云云)。   問。釋尊外有大日耶。答。щ。   問。大日外有釋尊耶。答。щ。   問。大日如來說教時者。與釋尊同時歟。將如何。答。щ。   問。南天鐵塔以前有大日說教耶。答。щ。   師雲。東寺義大日與釋迦實各別也(云云)。四重法界皆大日如來化作雲時。大日如來一佛分身條勿論也(云云)。   一義雲。山門義大日如來者即是釋迦也。顯機顯應一筋以釋迦為面。若約本地身時者。為自性所成眷屬。本有內證曼荼羅開顯方大日如來。釋迦外無大日也。Дяг楞伽經雲。我乘內證智等○文以鐵塔習事Зю也。既釋尊在世記別不違。龍樹菩薩出世鐵塔開密教弘通。知釋迦外無大日如來雲事。故大日如來有之問無可答也。釋迦外無大日故也。亦有可答也。釋迦即大日故也。非有非無亦有亦無。自在可答也○(云云)。   一義雲。最極○雲。真實相傳義龍樹菩薩以大日習也。楞伽經文。○(云云)。其證也。   又雲。最祕口傳大日五佛寶冠著佛ЮロэЁЮэ。一切眾生有有形相以大日如來習也。祕密深義○可思之。師雲。此事不可口外也。東寺第三重灌頂之時習之也。天台流第五三摩耶時授之。可祕可祕。穴賢穴賢○(云云)。已上師口筆也(云云)。   溪嵐拾葉集。   元應元年九月十九日於青龍寺慈眼房傳記之畢。   天台沙門黑谷光宗記之。   文明十九年七月十八日為令法久住利益人天供養父母奉仕師長此一札留訖。   天台末葉澄運(生三十)。   元祿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法印實現閱。 溪嵐拾葉集。   光明真言。私苗。   毘盧遮那佛說金剛頂經光明真言儀軌雲。此釋迦如來常恆恭敬禮拜。昔修忍辱仙人行間。常誦此真言時。從頂出現百千光明。照耀三千大千世界。成正覺故名光明真言。五智如來現非我身。從頂各放出百千光耀。燒滅魔王郡類。并燒滅魔王宮時。魔王眾引類皆摧滅。為如來成各誦持了時。即依此百千火耀光明。三千大千世界中惡道黑闇處地獄餓鬼一切惡趣苦處被照。此百千火耀光明皆現前明瞭。依光明力。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皆悉解脫惡趣速得成正覺故。名光明真言(文)。   一。光明真言句義事。軌雲。初阿謨迦者。此三身萬德如來心中密言。次毘盧遮那者。其如來真言明句言。次摩訶穆陀羅者。此五智如來心中密言。次摩尼婆頭摩者。四攝智菩薩等密言。次蘇婆羅者。光明。次婆羅婆利陀耶者。是三四三劫一切諸佛如來一切菩薩等心中密言。次吽發吒者。此毘盧遮那如來無量壽如來大神力威猛大勢力密言。次蘇婆訶者。此證得大菩提果句言(文)。   一。諸佛如來以此咒為肝心事。軌雲。此祕密真言咒。此萬億無數諸佛如來心中祕密咒也誦持此真言神咒。即萬億無數諸佛勸喜給。   一。以大日與彌陀為本尊事。軌雲。此毘盧捨那如來無量壽如來兩軀如來心中心咒。誦一反為誦萬億無量大乘經百億無量陀羅尼百億無量法門了。最此大毘盧捨那如來肝心祕密咒。   一。三世諸佛依此咒力成正覺事。軌雲。三世三劫諸佛。由誦持此真言咒力。速得成正覺。此神咒是百億無數諸佛如來母。百億無數菩薩聖眾母。此大神咒。此大明咒。此無上咒。此無等等咒。依此名光明真言(文)。   一。不撰淨不淨可誦持事。軌雲。誦持此真言者。常不可選淨不淨。不可障滯一切穢惡。常不可間斷。誦持此真言者。一切天神地祇靈鬼等。悉所歡喜悅可故蒙大福德故。常可誦持(文)。   一。種種得益事。軌雲。若欲得智。向東方誦十萬返。必得大智慧。若欲得大福德。向北方誦二十萬返。必得大福德。若欲得辨才。向東方誦十萬返。必得辨才。若欲得福人愛敬。向東方誦三十萬返。若欲得一切上下諸人愛敬。向西方誦四十萬返。若欲得長壽。向東方誦五十萬返。乃至百萬返必得長壽福德樂。   一。往生淨土益事。軌雲。若為死者此真言誦一返者。必無量壽如來為死者授手引導極樂淨土。彼咒七返若十返二十返誦。更不可量。若於墓所誦四十九返。必得無量壽如來荷負期靈決定令生極樂淨土。若有孝子。一切人奉安置率都婆立父母墓處。經無量劫其靈不墮惡趣。化生蓮花座上。不受胎生身。不墮邊地下賤。所生之處身常生極樂淨土佛前蓮花(文)。   一。不知不覺結緣拔苦事。軌雲。若誦持此光明真言法師吹充其身風來觸一切眾生類之身皆悉解脫苦果入佛地界會。并禽獸異類脫畜生業皆悉證得人天果也。若有死者靈墮惡道助救道度之法。墮地獄道者。向未申方誦四十九返。免地獄苦生極樂。墮餓鬼道者。向丑寅方誦四十九返。免餓鬼苦生極樂。墮阿修羅道者。向辰巳方誦四十九返。免阿修羅苦生極樂。欲生人中樂處誦百八遍。生人中樂處。欲生天上仰天閉目誦千反。必生天道(文)。   一。梵書功能事。軌雲。以真言書制無量壽梵字安置父母墓處。必彼靈雖經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不墮惡道。必往生極樂淨土蓮花中寶坐上。成佛時從眉間放白毫光明故名光明真言(文)。   一。斷最後品事。軌雲。若有一切眾生耳聞一反真言。此人滅除無量億劫微細生死重罪證得大三昧地。況亦常誦持人。無量壽如來荷負令生極樂淨土。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速令成正覺(文)。   一。變成男子事。軌雲。若有女人欲得厭女身好男子。誦持此真言者。轉女身得成男身。若常誦持女人得成大梵天王。若貌形醜陋女人。誦持此真言滿一萬返者。必得端正形貌為世間諸人被愛敬無疑(文)。   一。滅妄語罪事。軌雲。若有世間一切佛子。為免妄語罪必誦此真言。免妄語等罪得成如法清淨耳。   一。光明真言法成就相事。示雲。行光明真言法時。燈明加持之祕事雲事有之。其相雲者。以大日五字明加持。此法成就時者。此燈明雖當風曾以不消也。以之為成就之相也。尋雲。大日如來遍照法界義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其不同如何。示雲。大日如來無所不至遍照法界之義。本有自性光明也。阿彌陀如來遍照智光攝取不捨光明也。是約修德也。往其體一物也。故光明真言中彌陀遍照智光德有之。深可思合也。尋雲。土砂加持五相成身習方如何。示雲。儀軌雲。加持土砂置於墳墓。亡者離苦得樂。謂意者五輪即是法界表相也。亦是五相成身義也。諸顯教談依正一致義。不知依正一致事相也。今教事相顯依正一致。今土砂義其意也。可思之。師雲。佛法結緣有兩種。一心法結緣。所謂顯密教法心法發心學道是也。二色法結緣。今土砂加持義是也。又雲。於心法有境智。一心無相寂然理。以之為境。遍照智用。以之為智又於色法有境智。今土砂加持法。以上砂觸彼肉。以彼肉觸骨隨。以骨髓。觸寂然無相心法。以寂然心理觸照了覺體。凡身心共法界遍。五相三密理法界因遍事。今光明真言祕法有雲事。故祕密灌頂最極大事。非光明真言法所不顯也。小野流最極大事習傳也。仍清瀧權現。此法阿彌陀峰外不出誓給也。甚深(云云)。   一。清瀧權現祕光明真言事。物語雲。小野流五ン大事有之。其中光明真言法以為最極大事也。故清瀧權現。仁海僧正弟子令傳授時。其私記被取隱。甚深甚深。凡此法祕密源底。只此法顯。依正不二色心一如義也。故先亡聖靈依土砂加持力得脫。非無深意哉。甚深甚深。凡清瀧權現五ン祕法阿彌陀峰西不越願給也。甚深甚深問。何故用土砂加持事。示雲。土砂者是地大也。是即顯●字德也。●字者。本不生不可得理。萬法總體也。今光明真言雲。本不生理法界周遍以名大日遍照智光。土砂加持置墳墓雲。以本不生●字法界不生加持顯雲也。尋雲。土砂如加持。餘四大加持有之耶。示雲。五大加持可有之。所以經異說多之。譬如五大印佛。土砂上或紙上印地大印佛也。水上印水天印佛也。香煙印火大印佛也。風印風大印佛也。虛空印空大印佛也。是則五相成身義也。皆是周遍法界事相也(云云)。又雲。尊勝陀羅尼寶炬陀羅尼等安。寶幢於高峰觸其餘風者。皆令離苦得樂也(云云)。又雲。千手經雲。若有行者。於江河中沐浴。潤其餘流者。轉生十方淨土。又雲。復有行者。行道路。爾時大風時來吹其身。觸其餘風者。自蓮花化生淨土(云云)。此等皆五大法界事相法界三密妙理顯也。深可思之。尋雲。今法中有五大結緣事。答。今儀軌文分明也。有五大結緣雲事。所謂大日五字明是也。萬法不生者●字德也。地大也。陀羅尼句義言語者●字德也。水大也。滅罪者即是斷德也。●字德也。火大也。迷位眾生耳聞此咒得益即●字德也。風大也。法性色質無礙自在●字德也。空大。五分法身義深。可思之也。   一。光明真言與阿彌陀名號同體也事。示雲。阿彌陀光明遍照與光明真言功能勝劣事。一ン沙汰也。淨土宗以外大事沙汰也。小川僧正事聞雲。以悉曇沙汰。阿彌陀名號光明真言同功能也。不知悉曇故諍同異歟。不便不便。問。五大周遍相如何。答。心地觀經雲。有情輪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或為父母為男女。生生世世互有恩(文)。梵網經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生生互從此受生(文)。又雲。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文)。此等文理皆法界五大相說也。仍五大院先德。引此文法界五相三密相釋成給。法花五雲。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文)。同六雲。每自作是念○速成就佛身(文)。覺大師雲。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無作三身住寂光土。三眼三智以知見九界。垂跡施權後說妙經。令昔恩者成佛道(文)。生生世世互有恩者。法花每自作是念無作應體也。深可思之。此等皆釋尊遍應法界成道相顯也。若爾者。一切眾生皆釋迦一佛分身也。所以我等眾生色心全體法界周遍相貌也。光明真言周遍法界法門。此等義勢顯也。大日如來除闇遍明德。名光明真言法也(云云)。   一。光明真言本尊事。示雲。一流最極祕傳雲。以日天子為本尊。日輪者。胎藏界大日示現除闇遍明自體也。深可思之。   一。三形事。或日輪或寶珠或五輪塔婆或燈明等(云云)。示雲。此等皆是周遍法界表相也。   一。灌頂印明事。口雲。菩提心論月輪灌頂印明是也。最極大事法也(云云)。T76074201.gif 月輪灌頂印也。菩提心論淨月輪。與大日遍照光明其義全體一致也。   溪嵐拾葉集。光明真言。   元祿十五年壬午二月二日法印實現閱。 溪嵐拾葉集。   私苗。   一。陀羅尼集經事。僧都御略頌曰。一二佛部。第三法部。四五六蓮。七八九金。十十一天。十二灌頂。以上。師雲。陀羅尼集經者。次第立印。可傳受也。但第七卷都不結印七八有之。不及力事也。不結傳習重承雲也。   一。師雲。此五輪抄者。第一●帖三部大法。●帖者藥師等諸尊。●帖者釋迦等諸尊。●帖者彌陀觀音等。●帖者一向護摩灌頂也。仍別尊法者。●●●三帖沙汰畢(云云)。   私雲。●帖(上下)二帖。●帖(上中下)三帖。●帖(上下)二帖。●帖一帖。●一帖。   一。又法以牛黃等事。示雲。此無別事如先用デワ歟。示雲。諸尊修正時。牛王自此起(云云)。又雲。滿字リэШンУюг諸佛戈ЁЪ也。是遍知印也(文)。ン牛王法者。以不動與毘沙門等尊為本尊也。其故。   一。又法畫釋迦等事。示雲。此傳通成就尊像也。等然道成就雲デэ。一切皆成菩提文ыюロ。又示雲。此畫像法。釋迦本不動跡。文殊普賢本二童子跡也。顯本地垂跡也。或此金剛手光明灌頂經說時儀式歟。此說能(云云)。   一。光明真言法事。大灌頂光明真言儀軌一雲(不空譯)。示雲。谷私記無之。行法依胎可修之。   本尊事。示雲。胎藏大日可本尊故。奉懸胎藏曼荼羅可為本尊也。   根本印。示雲。可用金剛合掌也。其故者。奉行大日百光遍照生德故。以金剛合掌可為根本印也。金剛合掌。即百光遍照王戶故也。但此法二印二明在也。其故者。付大日佛部大日蓮花部大日以故。胎藏大日佛部也。不空□索經大日蓮花部也。可有二印二明故異說品品。其中胎藏佛部大日如佛說者。金剛合掌可用中悉地真言。蓮花部大日者。無所不至印可用光明真言。其故者。光明真言者。不空羅索經所說大日真言故。即蓮花部也。而無所不至印者。諸法印合故蓮花部。又是妙觀察智即說法智也。阿彌陀光明遍照義可思合歟。●(三身)。阿謨伽(無間永斷)尾盧左曩(大日業)摩訶(大)母捺羅(印)摩抳(寶)缽納磨(二合蓮花)入縛拿(光明)缽拿襪嘌多(二合)野(轉法輪也)吽。   一。文殊滅婬欲法事。師雲。此法七佛所說神咒經出。付彼經滅婬欲真言。并功能書之出文賜之。私記無之。若此法修思十八道。若大法可修也。文殊滅婬欲真言句利〃〃帝那憂牡〃〃帝那度呼〃〃帝那究吒〃〃帝那若密都若密睹帝那究吒〃〃帝那憂寺〃〃帝那密若那密若帝那度呼吒〃〃究吒多薩傳訶。   永享十二年正月十二日書寫山寶生院令書寫畢。   元祿十五年壬午四月二十五日法印實現閱。 溪嵐拾葉集。   十住心論事。私苗。   予正和五年(丙辰)四月二日。於叡山黑谷經藏求聞持法始行之處。或東寺真言師來謁。而真言教相令談論。法談有次十重心論之沙汰在之。物語記之間前後不齊也。可令添削者歟。   其夜感夢雲。彼僧與愚僧遊歷廣田中。於秀稻中兩部曼荼羅拜見之。其為體廣紙一雙〃〃數十枚折重。其紙面黃色之草木令圖之。兩面之文相似而無所異也。是則兩部曼荼羅拜見而覺了(已上)。彼僧令相語之處。讚嘆而雲。草木之文即四種曼荼羅之隨一也。甚深〃〃(云云)。   一。本朝真言緣起事。善無畏三藏。唐玄宗皇帝御代。開元四年震旦來至。養老年中本朝來至。於和國未有密教機熟事悲歎。而於大和國久米寺東側建立大塔。所將來大日經梵本七卷。與佛舍利七粒大塔之心柱中奉收畢。其緣起文曰。未來有大乘菩薩來開此經可弘傳也(云云)。取意。   善無畏入滅事。或記曰。上總佐野鄉墳墓在之。或一說曰。還入唐也(云云)。   一。大師行狀事。凡此大師。自初託胎至於出胎。長生種〃寄特不可勝計。悉有本傳雙親。此奇瑞貴欣入佛道。大師喃儒家人也。示雲。縱入佛道先可達詩書雲已。隨喃學文書給。無程終得書之功。其後動發道心好閑叢。仍奉值南都巖淵勤操僧正。於和州牧尾寺出家得度。受沙彌十戒。并學七十二威儀。隨勤操僧正極三論宗之奧義。又隨元興寺之護命僧正學法相宗之玄底給。爰大師思惟。我今所學教法者。未是至極深奧之法。此上尚如來內證之源極祕法可在之思。奉祈念諸佛雲。仰願諸佛菩薩。示不二真心給(云云)。仍夢中告雲(依牧野尾觀音利生感夢ヤэ)。汝所求法者。大和國武巿郡久米寺大塔中在之(云云)。仍披覽之給。梵本大日經七卷。佛舍利七粒。并善無畏三藏記文感得之給。解封見之。眾情(х①х①ヵ①①)有滯訪之日本無人(云云)。仍渡唐元意自之起。時奏桓武皇帝。以敕許與傳教大師俱。延曆二十三年入唐求法。奉遇大唐西明寺東塔院惠果和尚。〃〃相見雲。汝來何遲。相待事是久。欲報命盡附法無人。可入灌頂壇也(云云)。仍六月上旬入胎藏壇已投花自然當中臺毘盧遮那佛和尚嘆德雲。不可思議也(云云)。七月上旬登金界壇投花亦當中臺佛和尚嘆德如前(云云)。八月上旬受阿闍梨位灌頂等。爰和尚門人令障礙大師之御受法雲。縱為法器異朝之人不可盡深法雲。彼僧其夜感夢雲。密跡金剛力士等來。持金剛杵被摧伏見畢。仍後朝以此事語大師罪障懺謝。人皆無不歸伏大師也。爰大師以夜續日。兩部儀軌本經梵讚諸部經軌諸尊瑜伽等皆以鑽仰了。并召諸道經師佛師等圖曼荼羅。造佛寫經。八祖傳來道具等。鐵塔相承佛舍利如意寶珠等。悉以傳受畢。和尚示雲。梵漢無違事。猶如寫瓶水。受法事終。汝急歸本國弘此經。將利蒼生可增國家之福。又示雲。汝者於是入我室。我亦於彼入汝室(云云)。其後和尚至次年入室給畢。和尚之室弟雖無量。大師被撰書碑銘給。大師者和尚附法上足為弟子故歟。其碑銘曰○聖靈集在之可尋之。又大師行法之時。和尚親現。於境界中種種法談有之。   一。大師被召內媯飽C王羲之所書殘色紙形書續給。其障子片間五處(手足左右口Юэ)。取筆被遊。仍雲五筆和尚。片間只以墨障子被投懸。自然成樹字。一人萬乘無不嘆美耳。仍皇帝以水精念珠朕片見可擬給大師被獻之。今東寺重寶是也。又或時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為試大師筆跡。化童子來雲。和尚者是筆主也。流水之上文字可書否。大師答雲可然。仍水流上龍字被遊。水上文字不流。未打點給童子雲可打點給。大師點打給之時。此龍字化生龍昇天了。又大師於本朝所造。三寶指歸隨身白樂天令見給。樂天嘆雲。和尚統百部書雲。加之大師於唐朝施威德給事。不可稱計。委在本傳可尋之。   一。大師御在唐中一年也。首尾三箇年也。御歸朝之後。或說雲。近江州石塔三箇年間蟄居。其後聞朝庭給。參內以後住高雄寺給。桓武天皇大師御歸朝之時。船中人皆御崩御知。不思義也。嵯峨淳和仁明三代國師也。此三代御門。皆受灌頂給也(云云)。爰七宗大德造書難破真言宗即身成佛義。法相宗護命僧正造研神章。三論宗造大義抄。依之弘仁皇帝。召諸宗學者令對論大師。法相宗學生源仁。三論宗學生道尚。花嚴宗學生道應。天台宗○(圓澄)此等諸宗人師難者。真言即身成佛義○大師立即身成佛義給。經文釋義分明也。又諸宗人師重難雲。若爾者。於即身可現佛身雲。其時大師向南方結智拳印入五相三密瑜伽給。面門俄開忽然成金色毘盧遮那佛給。載五佛寶冠光照遍照。其時一人去席萬乘成禮。七宗徒折慢幢皆歸大師德行。悉成門弟了。又大師應敕請行請雨法時。道場忽現龍神速疾降雨。敕使親。見之。信仰餘。氏寺高雄寺大師奉獻之。弘仁皇帝。自此時彌歸伏大師德行給。既對七宗難論立真言宗即身成佛義給。仍敕命被召真言宗□疏故。製十住心論奉獻皇帝。此論尚為廣轉故。再治寶鑰三卷被製。凡十住心論尚深義在之。其故十住心論依大日經胎藏為本。寶鑰依菩提心論被示金界義。所以十住心論於當位〃〃。立顯略祕密二門。顯略時。諸宗人師所立顯宗法門被當。是豎淺深在之。祕密之時。即胎藏十界曼荼羅當。各〃四菩提種子等約。其事相事義釋給。所以法相宗彌勒。三論宗文殊。天台宗觀音。花嚴宗普賢也。仍普。文。觀。彌。四菩薩。大日內證四親近也。故異生等十心。四重法界曼荼羅聖眾也。故深祕之時。十住心即四重圓壇聖眾各〃自證三摩地法門是也。所謂胎藏以本有為六十意捨平等法門也。故文雲。此是一句含無邊義捨示塵數廣多(文)。寶鑰專依菩提心論以修成顯得為義門。捨劣得勝為本。彼論三種菩提心中。依勝義菩提心即被立十住心次第。其勝義菩提心者。真言行者。以深般若智慧諸宗權實淺深觀察。捨權取實。從淺入深次第也。仍以豎淺深名勝義菩提心也。故文雲。豎顯十重之淺深。是則示九種住心暗體。至祕密曼荼羅心殿。此專背暗向明之法門也。故寶鑰雲。九種心藥拂外塵捨迷。金剛一宮開內庫授財(文)。又雲。譬藥拂塵真言授財(文)。又雲。九種住心無自性轉深轉妙。皆是因真言祕教法身說毘盧金剛最勝真(文)。   十住心論次第者。   第一。異生羝羊住心(文雲。羝羊是畜生中性最下劣。但念水草及婬食餘無所知。文)。謂三惡道凡夫。專三毒五欲感起十惡鎮造三途流轉心也。迷暗甚事如羝(фёШЁ)羊(⑥ёШЁ)。   第二。愚童持齊住心。是則人道因果攝。纔持齊苞念離貪苦。此位始一分修德善朋。故釋雲。當知依眾生自心實相熏習之因緣一分修起善心。持齊芎食一分信因果位也。   第三。嬰童無為住心。謂凡夫外道等。依厭下欣上事觀。一分制伏下地粗惑發得上界定舍下界依身得上界果報。是嬰童無為心也(云云)。已上三種住心。三界流轉果報六道輪迴凡夫也。未至出世無屬之位也(云云)。   第四。唯蘊無我住心。是則聲聞乘心也(云云)。私雲。ёу等當歟(云云)。   第五。拔業因種住心。是則緣覺乘法門也(云云)。私雲。成實論當歟(云云)。已上二種住心者。小乘法門自利□調修行也。佛不堪大乘機根。為利小機說四□緣生法門。斷見思煩惱。即令證無學果。僅離界內生死未得變易果報。終灰身滅智以歸無餘圓寂極果思。此二種住心。纔雖出三界。未得界外果報。雖斷見思惑。未斷塵沙無明。纔證小乘淺近果位。不得如來三身滿德佛果。尚留三百由旬化城。未至五百由旬寶所故。此二種住心者。未得至極覺位也(云云)。   第六他緣大乘住心(私雲。法相宗明五重唯識所謂一)。   法相宗明五位。 一資糧位。二加行位。三通達位。 四修習位。五究竟位。   謂法相宗法門也。凡彼宗意大乘菩提心發。經菩薩五位〃修習六度萬行。福智資糧具足。三祇四依之間凝唯識三性觀門。斷煩惱所知二障。離分段變易生死。三身四德佛果得。此住心於顯教大乘最初發無緣菩提心。利益法界眾生故。第四第五住心。小乘自度未修利他行願。相替第六住心始發法界無緣慧悲。生濟生利物願樂。是大乘初門也。故於四箇大乘中。居最初住心也(云云)。私雲。口傳雲。今法相宗者。專菩提利物無緣慈悲法門習也。教主彌勒也。彌勒者慈悲增菩薩也。慈氏之號可思之。仍他緣大乘住心當歟。私雲。依六經十一部論也(云云)。   第七。覺心不生住心(私雲。三論宗明三種方言四種釋。又立二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也。又立三轉法輪。根本法輪枝末法輪攝末歸本法輪也。私雲。四種釋者。依釋二因緣釋三顯道釋四無方釋已上)。謂三論宗法門也。所以彼宗意。立四重二諦不生正觀為本。立八不中道絕八迷戲論。專依般若等經建立無依無得宗義。示無相無念法門。故文雲。才(ЛШロЗ)起一念即墮斷常(文)。故以不生觀門遣陽一理。彼宗為大細也。故今住心不生名言被立。勝義皆空宗義正具也(云云)。 私雲。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已上三論)。   第八。一道無為住心。謂天台宗也。凡彼宗意。非五時八教〃相顯法花超八純圓。開四味三教權門歸唯一佛乘。其中跡門。開權顯實明二乘成佛。本門明顯壽長遠。凡一家大意。以一心三論一念三千法門為宗義至極。其圓融無作三諦中於。專中道實相妙理為本。隨緣不變真如建立。森羅萬法一如理體歸入彼宗大意被得。仍一道雲者。一乘雲事也。無為雲者。本有無作義也。彼宗性德。十界無作。三身等雲義勢當歟。   第九。極無自性住心(私雲。花嚴宗立五教。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終教。四大乘頓教。五圓教。已上。清涼大師釋雲。大同天台但加頓教文)。謂花嚴宗也。凡此宗大意者。法界緣起法門建立。事〃圓融宗義專。十玄六雙大義兆。帝網重〃法門示。凡一塵法界一多無礙三無差別。十身具足互融自在事〃相即。是則彼宗義也。故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雲。故初心即頓亡位果德證。見聞解行等三生。十身捨那妙果成。是則不動一念塵數劫海經。無量劫數不動歷〃只一唸經之故。九世十世。只行者剎那一念攝之。此一念全體。即長持遠劫也。如此念劫圓融法門雲也(云云)。   已上九種住心者。是他受用應化如來所說教法。顯機修行法門也。此等法門雖甚深殊勝也。只或翫一心利刀未知三密金剛。或雖法身周遍法界常住不變雲。未知六大常住義門。或雖雲三身相即事理不二。未知四種法身各說三密自受法樂談話。只諸法根元。萬法能生不及一實真如法性也談。言語道斷。心行所滅。無相寂滅妙體也談。未明此心性即體於。四重曼荼諸尊建立。三十七尊印契句義等也(云云)。   第十。祕密莊嚴住心。即真言祕密教法。大日內證法門也(云云)。   十住心論雲。祕密莊嚴心者。如實證語。自身之數量究竟覺知。自心之源底所謂胎藏界會曼荼羅。金剛界會曼荼羅。及十八會曼荼羅是也(文)。同一雲。如實知自心。此是一句含無邊義。橫示塵數廣多。豎顯十重之淺深(文)。又雲。若能觀察密號名字除開莊嚴祕密藏。即佛性闡提煩惱菩提生死涅槃空有偏圓二乘一乘。皆是自心佛之名字。焉捨焉取(文)。   問雲。今此十住心論者。源依何經論乎。答。義雲。大日經菩提心論依被立此義也。所謂彼大日經住心品。金剛薩埵大日如來致九句問給。其問意雲。如來無上應正等覺雲何成問。即大日如來。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答給。夫付初菩提為因句。重雲何菩提問。大日如來如實知自心答。即此如實知自心一句義。暗分城謂真言行者。從淺至深所經迷悟斷證明暗分城有淺深故。實雖雲行者心品無量也。且以十重位明暗迷悟位〃攝盡。故大師此住心品如實智自心一句以。開十住心法門建立給。專真實漸次行者所經位約。兼諸經論顯宗祖師等所立宗義。悉此如實知自心一句中攝盡。故大師雲。住心雖無量。且舉十種攝之眾毛(文)。   問雲。依菩提心論立十住心方如何。答。一義雲。彼論有三種菩提心。其中行願菩提心者。菩薩發大慈大悲誓願憐愍眾生。拔苦與樂。四攝四無量心住。專利益眾生相貌也。第二勝義菩提心者。發除般若智慧。諸乘淺深揀擇。迷悟斷證觀察。凡勝義者。諸法因緣無自性理覺知。不住一住從淺入深。從權歸實。背暗向明。捨劣得勝義門。專智慧行相也。是舉諸宗觀門顯真實〃義故。名勝義菩提心也(云云)。又雲。今此十住心者。依第二勝義菩提心文立之。此一段文切當十住心。諸宗法門攝盡給。故以勝義菩提心為真言教相也(云云)。第三三摩地菩提心者。凡真言內證菩提心也。所謂自然覺了三摩智。曾不待觀行修得也。故號自性法身說也。仍而實無覺言成也釋。深可思之。   問雲。二教論其相如何。答。義雲。是專大師辨顯密二教差異。為顯諸宗權實宗義此論造給。即他受用應化所說。九種住心法門。皆名顯教。是隨他意方便教門。未明大日如來自受法樂隨自意說。仍言顯露義門狹少也。故名顯教也。密教者。所謂四種法身。各說三密自受法樂兩部曼荼羅。祕密內證法門也。等覺十地不能見聞。九種心量九種住心非所伺。如義言說法身內證真言祕密聲字實相祕奧實說故。名祕密教歟。故二教論雲。夫佛有三身教則二種。應化開說名曰顯教。定顯略逗機法身談話。謂之祕奧實記也(文)。   問雲。大師以釋摩訶術論立真言宗教相方如何。答。二教論中引釋摩訶術論。五重問答四箇大乘並真言第五住心證給。故四重分尚無明分位非明分位。此四重法門分齊。法相等四箇大乘法門相當。第五重有問無答。以真言法門也得給。即彼論三十三法門建立。其中三十二。修行修因海顯宗因分法門也。是機根教說存故也。次性德圓滿海不二摩訶術。法身內證境自受法樂法門也得給。而前四住問答。先初重問答雲。如此經五位。修二三度萬行伏斷。二障轉得四德超十地圓滿三身。如是佛無明分歟明分歟。答。如是住心佛無明分域而非明分位。第二第三第四問答亦復如是。皆無明邊域非明分位雲。其故三十二彼因海法門故。未至性德圓滿果海故。尚無明分位未明至極圓滿故也。第五問雲。不二摩訶術者明歟無明歟。答雲。非明無明。不二摩訶術者。即不二摩訶術也(文)。   已上五重問答。而大師引用之意。前四重因海顯乘分齊。於當分者雖至極甚深佛也。望後教者尚因分無明位也。   第五重不二摩訶術者。釋論現文面。離機根離教說故雲故。離機教證得之人無之。仍不二摩訶術相貌何物說事無之。夫大師判教意。彼論離機教者。望顯機時。離機根故。離教說故雲也。然而若約真言教祕密機者。可有機教也。所謂兩部大經所說六大四萬三密法門是也。   一。顯密不同可沙汰事。於顯教法身如來色相莊嚴事。顯教以真言為理。密六大為理事。顯以一心為宗。密三密平等為宗事顯□情法門。密表德實義也雲事顯始覺修故為本。密本有性德為宗雲事。顯真如即體不立形色。密六大法性法界形色有事。顯三身相即法身色形說法明。密四身各別明色形事。顯從因至果法門。真言從果向因密談也。此外尚重〃差異有之。更可抉擇之。   師物語雲。中川實範上人。大經用義雲七卷文造給。付十住心於一一門顯密五重差異判。凡此師覺鍐上人同時人也。事相教相互為師資隨分名匠也。顯密兼學人也。後光明山住給也(云云)。 T76074701.GIF T76074702.GIF   一。五大院教時義引弘法大師十住心事。 世間。 (一向行惡不修最善凡夫也云云)。 一異生羝羊心。 大日經雲無始生死愚童凡夫執著於我名我有分別○猶如羝羊文。 菩提心論雲謂凡夫執著名聞資生之具務以安身姿行三毒五欲口云云。 (是大乘持五戒者也)。 二愚童持齊心。 大日經雲愚童凡夫或時有一法相生所謂持齊心○如文集說六種心也。 菩提心論雲諸外道等戀其身命口(云云)。 (是大乘厭下欣上持出善者也)。 三嬰童無畏心。 大日經雲被灌戒生天善者也是第七受用種子復次以○心如文集是名愚童異生生死流轉無畏作嬰童心文。 小乘。 (聲聞乘也)。 四唯蘊無我心。 大日經雲謂如是義解唯蘊無我根境界淹留修行。 (緣覺乘也)。 五拔業因種心。 大日經雲緣覺拔業煩惱株杭無明種子○云云。菩提心論雲又三乘之人緣覺執四諦法緣覺執十二因緣知四大五蘊畢竟磨滅○亦不可樂文。 (法相菩提乘也)。 六地緣大乘心。 大日經雲大乘行發無緣心法無我性○文。菩提心論雲又有眾生發大乘心行菩提行於諸法門無不遍修復經三阿僧祇劫修六度萬行皆悉具足然後證佛果等文。 七覺心不生心。 大日經雲彼如是捨無我心主自在覺自心本不生○越二劫瑜祇行文。 菩提心論雲當知一切法空已悟法本不生心體自如○文。 (天台佛乘也)。 八如實一道心。 大日經雲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云云。 菩提心論雲。 又雲。一道無為心雲又名如實知自心又名空生無境心(文)。 (花嚴佛乘也)。 九極無自性心。 大日經雲離有為無為界離諸造作眼耳鼻舌身意極無自性心等文。 守護國界經雲。 菩提心論雲夫迷徒之法從妄想生○能轉法輪自他具利文。 金剛頂經雲。云云。 自受用身法身說究竟佛果也。 (真言乘諸法身說也)。 十祕密莊嚴心。 大日經雲真言門修行菩提行諸菩提行無量無數間○皆悉成就文菩提心論雲三摩地者真言行人○。   已上教時義引用意也了。   右十重心論大概所注記如件。添削讓後學了。   (本雲)。   正和五年(丙辰)。四月十日記之畢。   天台沙門光宗●●。 貞和五年(已丑)。後六月二十九日書寫了。 榮年(二九)。 應永二十一年(丙午)。二月十四日書寫之。 納運。 (堮捅部^。   一可尋法門條〃頸指事。   一諸宗緣起事。   一諸宗人師名匠事。   一諸宗名目事。   一諸宗肝心要文事。   一諸宗興行時事。   一偏計所執斷不事。   一曼荼羅聖眾天部具實式事。   一密教十界互具事。   一真言行常心地事。   一真言行者所事。   一自性等流說法不同事。   一花嚴遮那十身事。   一法相菩提五位事。   一兩宗空有諍事。   一大乘教納龍宮事。   一御作書抄事。   一被投三杵事。   一血脈相違事。   一御遺告七箇條事。   一難破釋論人感天果事。   一龍樹菩薩引海中人事。   一校了。 溪嵐拾葉集。   灌頂部。私苗。   一。三種灌頂事。   一。手印灌頂。又雲離作業灌頂。大日經(祕密曼荼羅品)雲。灌頂有三種。佛子至心聽。若祕印方便則離於作業。是名初勝法。如來所灌頂義釋(十一)。雲。然灌頂有三種。一者次印法作之。離諸作業。此密入祕密曼荼羅。謂有弟子誠心慇重。深示真言行悉求大乘。然資力乏少。若令一一具求眾事。返當於道有礙。如是人師當除。起慈心觀彼心行而攝引之。然但得為此一人而止之。不得多為人作。何以名恐彼資力能辨者。生怠慢心。而不盡心聽眾德本。名作時隨力令辨少供。供養三寶。此第一最勝。謂本尊身口意合三為一。三俱淨名以此印印之此最勝也。師祕受其真言手印之類也。初但以手印二具足是法事三在三昧灌頂也(文)。已上。   私雲。此第一離作業灌頂作法也。嚴範某記等此意也。又井房許可(名八色幡許可又號五瓶許可)。即此灌頂儀式也。本朝慈覺大師。貞觀六年正月十三日(御入滅前日)。召常濟只授印真言是也。 問。此次第全分無事相儀式歟如何。相傳雲。無七日作壇并嚴重儀式等故號離作業。然而如形儀式可有之。所謂八色幡一流(東方白色也)。五瓶并佛前閼伽一。前少供袈裟二帖(濕衣等)。可在之歟。依之釋雲作時隨力令辨少供供養三寶分明者歟。凡三種灌頂各可有三種習也。故印灌頂如形事業可有之。以心又勿論也。問。投花可有之歟如何。答(口受)。次祕密壇儀式可足歟。嚴範某記。觀念投花可思之。   問。尤不審也。彼儀式為深行也。今為初入行者也。何為同乎。相傳雲。一往可然。但阿闍梨以慈悲為初心授此式歟。依之彼祕密曼荼羅位品釋雲(十二)。然此祕密曼荼羅。若師觀弟子深是法□誠心願求。而力不能具眾緣如上作者。師得為作此法度之。自餘當須眾緣不得同此也。此釋正以祕密壇儀式與初心見。次下雲。若弟子已得瑜伽師欲令入祕密佛會亦作此也。次上為初心聞。   問。若爾者與以心灌頂事業不同如何。相傳雲。彼自元以心為本故。以事業不為要也。今事業與有要之上事業也。天地懸隔者歟。此等趣甚可祕之。但還又此重甚深子細可有之。真言初心即極此謂歟。離作業之印信血脈有習。灌頂只投花印信許。無別印信可開也(云云)。廣攝不動下卷雲。前三種灌頂。文中師及弟子。俱得瑜伽。然後作之。今是文中師得瑜伽弟子式得。或有不得。故知。弟子未得瑜伽為作此法者。是持明及受大法心灌頂也。若師弟子共得瑜伽為作此法者。是傳教心灌頂也。當今四眾若動修學常捨世業必資緣故。灌頂今時最要(文)。此釋正師弟瑜伽時傳教心灌頂也。祕密也。為未得瑜伽者。只是持明者傳法分齊也見。而又為資力乏少者。此離作業大功(云云)。殊勝(云云)。問。他流人云。嚴範某記次第許可也。非灌頂如何。相傳雲。不知案內之至也。經文釋義分明也。都率先德并帖決正灌頂見。不可有不審也。經釋并先德御釋等無相違可笑(云云)。井房只此次第傳給歟(云云)。範緣左判印信雲是也。右手所勞左判Зю歟(云云)。又●字左書印手故雲左●歟(云云)。上義吉。   問。今義釋注中。舉手印等三種。是手印灌頂下也。何舉三(云云)。相傳雲。是手印中三種如此釋也。甚深(云云)。此不審大切也。能能迴思案哉。問。此手印與下第三同歟。將同第四歟。相傳雲。下第三許可也。只是學法分齊也。今手印灌頂也。故同下第四傳法可雲也。   二。事業灌頂。大日經雲。所謂第二者。令起作眾事。義釋雲。二者以作事業而灌頂者。即是師及弟子。皆先作事業也。先令弟子七日以來誠心禮悔之類。亦於七日以來。為其持誦必求感應及令辨諸供物香花之類。緣壇所須一一令作。然此之灌頂與前者不殊。但以有資力故。令盡其所有。於諸佛海會之中。而作無盡供養。由此因緣福絕之果不可窮盡故。須灌頂勸彼令具作也。私雲。是當得傳法灌頂事業相貌也。但與前手印於重位者無別。只手印與事業不同也。故釋雲。然此灌頂與前者不殊(云云)。此意也。   問。當時世間事業灌頂無七日作壇等事相。頗與事業不同。只是尚可攝離作業上如何。依之五大院上雲(廣攝不動下卷)。手印灌頂亦有三種。於前三種但用手印。七日行法一時具作。其手印等具如大教。大唐日本古今傳法。但有一日手印行法。未有七日事業壇法。至施供養過事業。今須觀機。若施供當作七日事事壇。雖有誠心。若無資力當作一日手印。亦除絕供等此歟。正無七日作壇者。可攝手印灌頂見如何。相傳雲。七日作壇軌則。是地壇曼荼羅相貌也漢家本朝。但依大壇儀則故不作此七日作壇也。仍只三戒與授職之次第計也。然而此內可攝七日作壇歟。故而可謂事業灌頂也。決一非手印灌頂儀式可攝何乎。但至五大院御釋者。且依無七日作壇之儀。此釋許也。然而不可遮名事業灌頂者也。已上二種灌頂。下第四傳法灌頂內。離作業與事業不同分二種也。尤可思之。難雲。此五大院釋猶難。縱一日中雖作七日義。其七日行法一時具作。皆手印中作業被釋之。上者勿論也。所詮何處釋。但成一日作壇名事業灌頂乎。甚不審也如何。義雲。若如此者漢家本朝。皆但手印灌頂得意之條尤不審也。八家相承等。皆事業儀則ヵЛ見。無念次第也。今釋如前雲。只是一往御釋歟。色色不可治定者哉。   三。以心灌頂。經雲。第三以心授悉離於時方令尊歡喜故。如何現應作現前佛灌頂。是則最殊勝。釋雲。三者但以心而作灌頂。如是灌頂不擇時方(不擇ユиг謂向東設位。或向南等皆離也)。由此弟子已修真言之行。於祕密藏中有所堪任。令師心悅。此又最勝也。師弟俱得瑜伽。以心灌頂。猶如摩頂授記也。又能盡心承奉其師。於種種善事無有違越。以是因緣。令尊歡喜故。為作心想灌頂也。其灌頂法。瑜伽阿闍梨。先入淨室而住三昧。如前所現以身四分。作四重曼荼羅位。亦如毘盧遮那所現之方位。一一無異。如是作已。以祕密加持故。令彼弟子先在門外。而待命者自然而得金剛手威神加持引之令入。亦自然而解作印等一一如法既入室已。以金剛手所加持故。現睹曼荼羅。諸尊位宛然現前。一一本尊形及印字等。亦悉明瞭。爾時行者。復以加持力故。手中自然。蒙授妙花。而以供養大眾。隨所墮本尊之處。其尊即起以妙音聲而安慰之為作攝受。爾時本尊。即取一大會。諸尊處耳呂三昧之水。而為彼弟子現前灌頂。爾時阿闍梨。但座一處而入三昧。寂然不動。而能成就。如是勝事。令尊歡喜相應謂承事本尊。本尊歡喜行者現前而為灌頂。次遍數及行具作故也。承事念誦令尊歡喜。現前現法而作之也。准前持之。如弟子能事師令歡喜。師為灌頂教授也。私雲。是第三以心灌頂作法也。以心作業義尤甚深也。是則依下入祕密曼荼羅品意如此釋歟。投花已下并道場本尊等。皆以口傳也。具為備後日廢忘。引下文令知文更不可及他見。定有慢法罪者歟。可恐可恐。經雲(入祕密曼荼羅供品)。真言者。誠謗圖畫曼荼羅。自身為大我。淨諸垢安住瑜伽坐。尋念諸如來頂授諸弟子阿字大空點。智者傳妙花令教在自身。為說內所見行人室奉處。此寂上壇故。應與三昧耶(文)。義釋(十二)。雲。今略現之。下文更有安布方便也。其花莖下觀為大海水。為成三摩耶故。須辨花等。為欲與一切入壇故。心念花而令入也。海岸之外地居天眾。各依方觀布之意燈花已下偈也(意生謂之心生花等)。盡之慇懃。謂彼持誦者。佈於身心尚如於畫也。此心曼陀羅之上有佛在中故曰大我。大我者佛之利名也。自作謂自內觀作之諦了分明也(六)。然此祕密曼多羅。悉師觀弟子深是法器誠心以願求。而力不能具眾緣如上廣作者。師得為作此法度之。自餘當須眾緣不得同法也(五)。然若弟子已得瑜伽。師欲令入祕密佛會亦作是也。●羅字淨除者(先已作阿字了今如前法及羅字淨除яю弟子也)。即是如前方便觀於囉字之火。而燒除彼障法積業令悉淨。已方便以甘露法水而灌灑之。得於死灰之中而生道芽。故以授彼●暗字也(三)。師當住瑜伽之坐觀此●字加點。置弟子頂上十字縫中。當知此上有點。即是甘呂法水灌其頂也(九)。尋念如來者。謂師將度弟子入祕藏故。尋念三世佛所行方便。欲令同證同護持之也(四)。師既自住瑜伽座以其身心而作佛海之會。唯獨自明瞭。餘人所不見也(十三)。次佛而觀本緣。隨彼本緣而觀法或器。若本尊攝受花中。於彼師皆觀之不謬(十五)。而弟子未度瑜伽者。但見在其身上可。其花投處大略。心為八葉之位。從齋至心為金剛臺。齋為大海。從齋以下是地居諸尊位也。此表何義。謂從諸佛大悲海而生金剛智。從金剛智出生一切佛會色。於一切曼荼羅中。此最為上。無與比也(十一自見已向彼說之謂師心中故見墮所云云)。上文說持誦者。觀其內身內心八分作八葉作開敷。及●羅字置字等。若行人不如是修行成就。而作此祕密度人無有得理也。要當先自成就堪住瑜伽師位。又為阿闍梨所許方能辨也。今此所作雖是度人方便。然行者於自持誦觀照之時。忽當如法習之(十二)。用此灌頂之聞而灌灑。為除一切障速入佛惠故也。前品名祕密今復雲入者。此入是證入入也。猶如人已入室。一一明瞭細分別之。出入自在家內所有悉皆知之。不同初入門入也(云云)。此經文釋義尤顯然。更分明也。但恐抄出之貽後見得口傳可見之。推不可知之。甚深甚深。何事如之哉。同儀式如此授何印明耶。相傳雲(口受)。不可聊示之者也。已上三種灌頂畢。五大院具友灌頂廣攝不動等可合之。問。此時可離時方(云云)。若爾者其相如何。相傳雲。可向何方無定方角故。離時方雲也。可思之。   五種三昧耶。   初三昧耶(遙見曼荼羅也。無量罪業皆得滅除云云)。   經雲(祕密曼荼羅品)。正等覺略說五種三昧。初見曼荼羅具足三昧耶。未傳真實語。不授彼密印(云云)。釋雲(十一)。次答。三昧耶有幾種者。今世尊答略有五種也。三昧耶者。如有人於眾多國王大臣所尊重集會之處。而自發言作大要擔。我今如是之事永當不作。如是之事如是之事依行之以自對可信人而取誠言。若有所違即得重罪。是故三昧耶者。即是不可違越義也。略而言之。即是戒義也。此五種者。第一但得遙見曼荼羅。謂如造曼荼羅時。謂見其具足曼荼羅也。亦有諸人善心隨喜。欲求禮拜供養。爾時阿闍梨聽令引入於壇外。遙令禮拜以香花等遙散道場而作供養。以得見如是法會故。無量罪業皆得滅除。然未令授彼真言及印。是第一也(云云)。私雲。是第一三昧耶也。雖未及入壇內授印真言。謹拜見曼荼羅成隨喜心時。無量罪業得滅除(云云)。真言加持力尤甚深。誠憑敷哉。既無惡苦器之條勿論也(云云)。先蹤在之(云云)。廣攝不動三雲。復有五種三昧耶。一者遙見壇外。但作供養不授灌頂。不授真言及印(云云)。   第二三昧耶(投花三昧耶也。又結緣灌頂)。   經雲。第二三昧耶入睹聖天會。釋雲。第二見曼荼羅坐位。謂引彼入於壇中禮拜供養投花。於本位師告彼。汝花隨其尊位上為說本尊名號。并得入壇門內悉見諸位也。此人說名為第二三昧耶也。若請真言及印。亦得隨所應者授之(云云)。私雲。是第二三昧耶也。當世結緣灌頂起自此第二三昧耶歟。只拜見曼陀羅。當得滅罪生善之功德。何況入壇內投花於曼荼羅得真言印契哉。神明納受有其意也。眾生結緣之基。諸善之中最何如之哉。殊勝(云云)。廣攝不動三雲。二引入壇中投花本尊始受灌頂。隨諸真言及印(云云)。   第三三昧耶(學法許可位也)。   經雲。第三具壇印隨教修妙業(云云)。   釋雲。第三見曼荼羅及印位并作諸事者。謂阿闍梨從首至末。為此人而作曼荼羅。乃至諸尊及印等。一一告示。又授真言手印。一一行法皆教授之。此是第三也(云云)。私雲。是第三三昧耶者。當時許可分齊也。廣攝不動三雲。三者廣作事業受灌頂遍受諸尊真言及印(云云)。問。此經文釋義并先德御釋。皆今弟子三事業灌頂儀式也見。依之以下第四三摩耶還無作法。只當時許可聞。經後以許教雲лэ。釋可有事業。不見先德釋。為作傳教許可釋。故第四當世許可雲也如何。相傳雲。第三四不同。所詮第三當弟子灌頂分齊也。故四種阿闍梨中。第二都法阿闍梨。第三一行阿闍梨。第四一尊阿闍梨分歟。第一傳教阿闍梨。正是今第四三昧耶也。仍第三學法至極。尚是弟子位也。未葉師位。第四正傳法阿闍梨位。是登師也。第三立太子灌頂。第四即位灌頂分可意得也。故事業有無不可辨兩種不同者也。去延慶年中。謁星光院僧正(澄尋)被示雲。唐朝古風第三三昧耶時結緣。事業頗如當朝傳法灌頂儀式也。ДЪ第四三昧耶。唯是印明等許。授傳法師位許也。而本朝不爾。第三三昧耶略儀式唯傳印明等。第四三摩耶事業令修也。今傳法灌頂儀式是也(云云)。   第五三昧耶(祕雲。祕密證者灌頂也云云)。 溪嵐拾葉集(建武第二(乙亥)四月二十七日)。   祕密念誦作法事。   問。真言行者念誦時何觀法耶。答。三昧相承義曰。誦能令三業等一文。別不雲義也(云云)。所謂以行者三業。令同本尊三業。外別不持觀法也。凡此一文者。真言乘肝心釋也。從此一門者。指宿生本尊也。從此一尊三摩地入大日法界身也。一門者。一尊三摩地也。普門者。諸尊三摩地也。又義雲。一門者。心王大日也。普門者。心數曼荼羅也。又三業者。因名三業果名三身等雲故。行者所具身口意者因分故名三業。本尊所具三業者。三輪俱密無妨無礙德顯故。三密雲也。故以行者三業令同本尊三密時。諸佛加持身時。即見本地身也。以之一切法界門習也。又三摩地軌雲。二手持珠當心靜慮離念心專住等者。是出念誦相貌也。能令三業同於本尊時。離妄想思念故。靜慮離念雲也。本尊瑜伽心一境者。本尊與行者一如故。一境雲也。又瑜伽者。此翻相應。是即教行應理行人指也。次本尊者。付之有三種義。一以已成諸佛為本尊。行者致觀行所依境本。故名本尊也。次本尊者。行者本具功德指也。初心行者。未顯本覺一理故。行者本具妙理假名佛為所緣境也。次本尊者。別不置本尊。行者本來覺體顯時。本來本有妙體故名本。行者所具妙理最尊最上故名尊也。是別不置本尊。指行者當體也(云云)。祕密灌頂軌則可思之。次瑜伽者。解行相應雲也。故山家釋雲。真言瑜伽者。天台觀心一致不二也(云云)。是則始本不二解行相應名也。故祕經雲。一切瑜伽瑜祇經(云云)。是則色心不二境智一如。因果相稱法門也(云云)。   三昧流十八道加行之以如意輪為本尊也。   山門通遍義以不動為本尊也。   法華雲。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破有法王。出現世間。隨眾生欲。種種說法。   涅槃經雲。安置諸子。祕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 溪嵐拾葉集。   真言灌頂部。私苗。   問。傳教大師御將來真言山門有之耶。答。記錄說曰。天台流真言三流在之。第一山家御將來。第二前唐院。第三山王院(云云)。傳教慈覺御流山門弘之。智證御流三井弘之(云云)。尋雲。山家相承血脈山門不流布如何。示雲。記錄雲。傳教大師相承真言血脈者。南都大安寺在之。又世人所思山家大師者。三部大綱有傳受不委細。加之瑜祇祕密等重重無之(云云)。覺大師者。隨八箇阿闍梨委細傳受在之(云云)。然而傳教大師祕密重重委悉御傳受在之。為顯之覺大師瑜祇祕密已上祕曲等者。皆以山家血脈為本。三部印信者。我御相承血脈出給。兩大師御相承。影略互顯習也。仍山家相承血脈在山門傳之也。深可思之。又師雲。法曼院流。此等不同委細相承。瑜祇以上祕密重重者。皆傳教慈覺烈。此等子細不知。餘流者覺大師。烈下奉除傳教大師事。不知子細事也。能能可令存知者也(云云)。   尋雲。瑜祇祕密奉烈傳教證如何。示雲。瑜祇大許可印信。祕密第五印信等。皆奉烈傳教慈覺。是其證也(云云)。餘流者。此事不知也。可愍之。尋雲。傳教大師瑜祇相承證如何。示雲。記錄雲。山家大師最初御登山之時。寶塔湧現於虛空。釋迦多寶二佛並座。為大師說此要。爾時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文)。是靈山聽法灌頂證也(云云)。又雲。大師為三聖神奉授圓頓戒法。亦三聖神昇虛空並光如伊字三點為大師說祕要。是名三世常住金剛定智灌頂(云云)。私雲。是則瑜祇灌頂也。又非祕密自證感得。於大唐御相承分明也。大許可印信其證也(云云)。尋雲。山家祕密灌頂御相承證如何。示雲。法曼院流餘流不知第五祕密灌頂在之。是則傳教慈覺列。加之八重灌頂住之。我山結界之時。以本有常住曼荼布八方者。此灌頂起。是依金界意也。次己心自證灌頂在之。是付瑜祇故依亦剛界意也。深可思之。尋雲。山家相承記錄相傳重重灌頂屬何流耶。示雲。記錄者元承雲和尚相傳也。此和尚者梨本元初也。若然者法曼院流令依時也(云云)。尋雲。山門傳教御相承兩部血脈在之耶。示雲。古來不審此事也。流布義無之也(云云)。予正和比。於西塔院黑谷。或真言師。自關東令登山事在之。適山家相承兩部血脈令隨身。宿習所令然感得之。可貴可貴可喜。以敬信令傳受之耳。尋雲。賀登上仙許可何祕事在之耶。示雲。此事三箇條祕事在之(云云)。所以此賀登渡補陀落山達謁生身觀音相傳之。生身觀音者覺大師也。直受大師(是一)。此許可教誡雲。慳吝有科不授此器故。傳授有科授非器故也(云云)。山家大師御相承許可詞是同(是一)。又弘法大師御相承許可詞是同(是一)。已上三部祕事也(云云)。然則傳教弘法覺大師等最初御相承血脈等。全是同也(云云)。又雲。弘法大師根本相承血脈。天野御經藏本山家相承同雲此事也(云云)。可祕可祕。問。傳教弘法慈覺智證等四大師御相承灌頂儀式同之耶。示雲。四箇大師御相承。此門大旨同之。灌頂儀式各不同也(云云)。尋雲。法門相承同之而灌頂儀式何不同耶。示雲。西天祖師達。皆大權之應作得瑜伽阿闍梨故。直持佛語不依色經卷。皆是以心傳心之聖者也。故灌頂式無之。然而佛雲相承心印無違也。然色經卷者。為誡後機記置之給也(云云)。次晨旦諸大德者。是對翻譯三藏傳經卷。任其說行灌頂法也。得瑜伽大阿闍梨故。以心傳心灌頂也。直依本經說不用灌頂式也。皆是觀智成就上摩頂灌頂印可證誠義也。為未來機造章疏作儀軌許也。仍灌頂私記無之也(云云)。次本朝大師先德達。直依本經儀軌說行灌頂給也。仍事相私記無之。依自證登得法門。為他授之各入門不同也。所以智機者。以金界為本兼胎界理機者。以胎界為本兼金界。凡山門流者。胎界真言師故。灌頂儀式皆依儀釋記給。東寺者。金剛界真言師故。依義決等意也。仍灌頂祕記不同也(云云)。尋雲。天台流灌頂式。何時代出來耶。示雲。最初覺大師所記灌頂式在之。教王房祕記雲是也。尋雲。依義釋再攝大儀軌說也。所以義釋說與攝大儀軌說相大旨同也。始自祕密道場莊嚴終至道具傳授祕密佈字。大旨其說同也。此攝大儀軌者。東寺者無相傳故。灌頂法則其相不同也。深可思之。然則天台相承灌頂儀式以可為本也。先師和尚被申。尋雲。傳法灌頂時。師資觀法方如何。示雲。大阿闍梨者。是妙覺究竟如來也。資者是等覺終止之菩薩也。是則以本覺智水灌於新成理頂。亦以修顯得體之智慧契於無始自然本理。新覺冥本覺境智相稱名灌頂也。尋雲。如何是等妙二覺相耶。示雲。不亡始覺之智慧為等覺。亡新覺智慧名妙覺朗然也。尋雲。如何是元品能治所治耶。示雲。迷悟未分無明以為元品也。迷悟未分法性以為妙覺也。無明法性同體之惑釋故。元初者一物也。凡三毒五欲者。見思惑也。無始間隔之念者。元品無明也。此念盡妙覺名也。尋雲。得佛須頂相如何。示雲。和尚祕決雲。中臺得佛者名中說發心。即入位斷惑妙覺智斷也。故從果向因之機也。四佛得佛者。名東說發心。即斷惑入位等覺智斷也。故從因至果之機也。若不此事者不成灌頂之儀也。機法相違之失在之(云云)。私雲。等覺智斷機者。因果斷證之義在之。妙覺智斷機者。直入中臺故。斷證義無之也。深可思之。尋雲。等妙二覺不同如何。示雲。等覺智斷機者。以心法為入門故。斷惑義在之。妙覺智斷機者。以色法為入門故。無斷證義也(云云)。尋雲。色心入門方如何。示雲。釋曰。削地位漸階顯等妙頓旨(文)。經雲。等覺照寂妙覺寂照(文)。私雲。削五十位存等妙二位也。二位者。等覺者。以心法為面故照寂雲也。妙覺者。以色法為面故寂照雲也(云云)。尋雲。色心觀法方如何。示雲。心性不動假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稱。雖亡而存假立假號(文)。已上心法觀法。 心性不動明王之體亡泯三千執大智劍雖亡而存。執大悲索一見其形三法宛然(文)。以上色法三觀。   尋雲。如何是正三觀相貌耶。示雲。以寂照不二一心為中道。以照了分別為假體。以非色非形為空諦(云云)。以上心法三觀。   以一身總體為中道。以形色宛然為假體。以色相如如為空諦(云云)。以上色法三觀。   尋雲。智機者從心法入故也。是瑜祇灌頂大事也。凡瑜祇者。金界祕密灌頂作業也。心法所具之時雲。不間斷三千七圓滿顯故也(云云)。次理機者。從色法入故也。是祕密第五灌頂大事也。凡胎界理機所入法門故。六大四曼三密。皆是我等之色體上顯故也。天台宗三句合條一心三觀談之時。境三觀雲如。深可思之。尋雲。灌頂以前傳授法在之耶。示雲。或傳雲。許可以後。授五相成身觀流在之也。然後入灌頂壇也(云云)。再興和尚授予給作法者。灌頂前夜示雲。許可者內證印可也。心地觀法成就學法分齋也。次傳法者。外用利他成道也。凡成佛之證道八相四句成道。俱是無作三身比翼也。我等之唸唸所唱也。以法門所談分悉被授之了。事相成道者三十二相表也(云云)。尋雲。布字行法何祕事耶。示雲。大悲壇布字者。佛果功德也。祕密壇布字者。行者自證功能也。非凡小近非佛果遠者。諸佛成道者。我等成道也。我等成道者。無作證道成道也。是則真言正覺也。是以或雲十界具足方名同佛。或雲一家圓儀。言法界者。須雲十界。祕密密曼荼羅者。輪圓具足(文)。今布字行法者。十界皆成法門輪圓具足標指故也(云云)。又雲。今胎界曼荼羅者。四重圓壇十界皆成標相也。所以四重者。四聖界也。外表者。六法界也。是則十界具足義也(云云)。次祕密壇曼荼羅者。我等色心二法。六大和合法也。即六道所表也。次四處輪布字等者。四聖界所表也。是則十界成妙體也(云云)。傳法以後可授與也(云云)。以上師語。   問。灌頂儀式者。三身成道中何耶。示雲。凡依真言宗大意。四身互用三身相即故。何身不可偏墮也。然而真言者。以自性身為本義。法身事業也。次今灌頂儀式為天台成道雲義報身成道也。次天台流相承深義。應身應土儀式也傳也。其故真言宗灌頂三種在之。所以第一祕密壇灌頂。是則始覺修顯成道故。佛果高習也。如天台跡門也法門也(是一)。第二祕密壇灌頂。是則行者自證本有無作之曼荼羅也。如天台本門之法門也(是一)。第三成就壇灌頂。是則觀心己證法門也。譬如天台雲尋跡跡廣而不可窮。尋本本高而不可至。只觀己心高廣叩無窮之聖應(文)。凡大悲壇者。大日如來大悲示現。而於智所域為法界機開示於十界曼荼羅給。是高廣深遠法門也。為未機他密相也。次祕密壇者。眾生本具妙理。諸佛開覺自證也。是又立遠深妙法門也。為未機他密相也。次成就壇者。今所行傳法灌頂是也。四重圓壇之曼荼者。大悲壇所表也。正覺壇四處輪布字祕密壇所表也。此兩重曼荼羅。行者己心自證法門也開示成就壇灌頂名也。甚深甚深。深可思之。尋雲。若然者。何故傳法灌頂上置祕密灌頂耶示雲。具支灌頂雲。灌頂有五種。一遙見三摩耶。二投花三摩耶。三學法三摩耶。四傳法三昧耶。五祕密三昧耶。五種各具五種(文)。   私雲。遙見三昧耶機者。五種俱得遙見三摩耶功能也。餘四種三摩耶。亦復如是。乃至祕密三昧耶機者。五種俱得祕密三昧耶功德也。故五種各五種釋給也。即二十五重灌頂也。今成就壇灌頂。行者之祕密自證妙理為顯也。深可思之。   問。今傳法灌頂應身成道習方如何。示雲。一傳口雲。五種三昧耶第三三昧耶者。今日三因得悟之聲聞。如初住無生悟開。內證覺悟之位者。即是第三學法之重也。第四傳法三昧耶者。預劫國名號之記□。未來無數布成道唱如也。即外用利他成道也(云云)。山家大師釋雲。天台觀心。真言瑜伽。一致不二也(文)。依之三因聲聞種熟脫者非他物。我等之己心所行之妙理也。所以阿字不生者。即是大通結緣之妙理也。一念之間越三祇三妄。自行化他之妙業圓滿也。然則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之化儀相調者哉。仍傳法灌頂者。劫國名號之記□也。是以天台釋雲。一極至理。非凡小近非佛果遠(文)。山王院釋曰。一念非一念。即是久遠劫。無量非無量即是一剎那(文)。天台釋雲。外者即短而長。或者即長短(文)。是念劫圓融者。至極大乘所談也。是故傳法灌頂。即是為應身成道之標指也。吉慶讚其□也。深可思之。尋雲。境智瑜伽故。報身成道雲不可雲應身成道如何。示雲。四教八相成道在之。四教證道八相自性本具妙理也。是則無作本有覺體顯故。我等行者唸唸所唱成道也。自然覺了無作應體也。仍雲應身成道也。深可思之。非機息應轉之應身也(云云)。問雲。書寫上人法花方如何。示雲。彼相傳曰。異僧授記是也。所以異僧在種在之。一金剛薩埵授密傳法灌頂(印明在之)。二大聖文殊授記□(印明在之已上)。私雲。金剛薩埵傳法印明如常。大聖文殊所授者。法花授記品文也。授記品劫國名號以傳法灌頂合之也。隨分祕事也。深可思之。   又雲。書寫性空上人者。教行應理之行者。得瑜伽之聖者故。冥前來而授灌頂今異僧授記是也(云云)。   問雲。薄墨印信何祕事耶。祕密壇法所以普布八五(云云)。以普印布四處故也。八五者。胎八字明。並金五智明誦也(云云)。次從定起誦四□。准依法者。四種佛土也。准正報者。本有四智。即聲聞四果也(云云)。次誦十二支生句明。表緣覺十二因緣。即是中臺一智表也。山王院釋雲。聲聞四果者。即是表本有四智。緣覺一果者。即亦表中臺一智也(文)。深可思之。次百光王布字者。菩薩界百法門表也(云云)。次三十二嚴身布字者。佛界尋雲。於己身曼荼羅相配十三大院方如何。又一義雲。我等之色體十三要所有之故。雲十三大院也(云云)。示雲。一義雲。真言教意者。六大四曼三密法門不可過之也。故雲十三大院也(云云)。又一義雲。普布八五(云云)。胎八字者。心法之八智。八葉之所表也。金五智者。色法五大之顯智形也。是則十三大院所表也(云云)。然則我等之己身當體法界全體也雲事。深可思之。依之谷阿闍梨者。薄墨祕藏給也(云云)。尋雲。顯密即身成佛不同如何。示雲。顯宗者。以觀心為本故。心法成佛也。密宗者事理俱密宗者。以事相灌頂即身成佛談也。尋雲。顯宗心法成佛方如何。示雲。凡成佛者。顯法界體為成佛也。所以一念三千者本有妙境也。一心三觀者本有妙智也。此境智相稱為法界體也。此觀成就成佛談也。觀名佛智止名佛見於唸唸中止觀現前等雲此意。又無始色心本是理性妙境妙智(文)。深可思之。尋雲。顯宗灌頂事相有之耶。示雲。寶塔湧現於空中。二佛並坐。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文)。經雲。平等大會皆是真實(文)。深可思之。尋雲。大日宗灌頂相如何。示雲。以法界塔婆為理法身大日也。此妙理顯人名金剛薩埵。是理之家為智故名智法身。此本有妙境受用名自受報身也。即是妙吉祥也。涵蓋相應境智冥合雲是也。塔中塔外相承等是也。次內證境智法門傳持弘通人龍猛大士名也。他受用報身當也。次金剛智智機故。金界傳持流布也。掬多理機故。胎界傳持流布也(云云)。尋雲。己身塔婆相如何。示雲。法界五塵為大日法身。以五陰和合理身為金剛薩埵也。以心法覺了為妙吉祥也。深可思之。尋雲。己心塔婆相如何。示雲。無思無念之一心者。法界總體之大日也。心數相用者。曼荼聖眾也。是以或雲心王大日心數曼荼羅。或雲一念心即遮那三密百界千如四種曼荼可思之。又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常是毘盧遮那平等智身(文)。或雲。無始色心本是理性妙境妙智(文)。可合之。尋雲。己心二佛並座相如何。示雲。覺大師己心中記雲。問。於一念中何分境智。答。前念為境後念為智(文)。深可思之。又曰。塔婆表法身多寶表報身釋迦表應身(文)。示雲。境發智為法智。冥境為受境。既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智亦如是函大蓋大(文)。此等文理深可思之。以上灌頂事相。   問。山家八重灌頂本說何耶。示雲。大覺灌頂即身成佛所契經(一卷)。即成成佛義譯(三卷)。龍猛釋不空譯(云云)。依此等也(云云)。尋雲。此經釋將來目六中不見如何。示雲。御將來錄中不見經軌多之。況此經中所談八重灌頂山家將來給。仰可信者哉。尋雲。八重灌頂相如何。示雲。始從自性持念灌頂終至靈覺心王灌頂。此金剛八重也(云云)。尋雲。第七靈外大日灌頂相如何。示雲。義釋曰。三尊靈外灌頂(文)。有相心地行者。兩部三部大日置心外者。三尊成靈陰心上月輪也。捨有相心地得無相真實理修也。是天台別教○離二偏如取但中也。故釋雲。如中道花離二偏水。出纏池月處法性空(文)。深可思之。尋雲。靈覺心王灌頂相如何。示雲。金剛薩埵傳法記曰。七所契大日所未說也。何況於超位灌頂乎(文)。謂意者七重灌頂次第淺深階位也。第八灌頂心王總體故名超位也。靈覺者法界全體也。心數者諸尊覺位也。念心王而心數也。念心數而心王也。俱體俱用也。以上八重灌頂事。   問。總許可相如何。示雲。就之兩種在之。一大阿闍梨傳法許可是也。一未傳授許可是也(云云)。尋雲。此兩種總許可不同在之耶。示雲。大阿闍梨總許可者。始自四度加行終至祕密重重灌頂悉傳受之。於向後者。可為灌頂師範雲是也。次未受經軌許可者。無印佛作印。無真言佛作真言。恣可授他雲是也。是以經曰。正覺大功德說名阿闍梨。諸佛不出世此人即名佛(文)。以此許可為最極祕事也(云云)。深可思之。尋雲。付總許可所傳授法在之耶。示雲。流流相承不同也。但一紙授之別無法流在之。當流付今總許可壇拂祕法有之。所謂文殊八字法是也。尋雲。何故以文殊八字為總許可耶。示雲。八字陀羅尼經曰。三部諸聖眾具含八字中(文)。依此文總許可之時。以文殊法制授之也(云云)。尋雲。文殊八字法者。為最極祕法故不出印也。今總許可印者何印耶。示雲。蓮花部無所不至印也。如惠刀印也。內外共劍形也。最祕最祕尋雲。八字軌曰。印契者從師密授(文)。不出印也。又印契差別門(文)。其相如何。示雲。八字文殊法者。諸尊總體故限一印也。故不出印也(云云)。次印契差別門者。或息災或增益等四種五種法之時。隨所用隨其法可用故雲差別等也(云云)。尋雲。付文殊法必有總許可義耶示雲。付總許可祕印。東寺天台其習不同也。先東寺流羯磨菩提印明以為總許可。又出別祕印流有之。更可尋之。次天台流。必以文殊印明為總許可也。其故者。阿闍梨者。此雲軌範師。調御師義也。故文殊法相應也。阿闍梨師範義也。文殊三世諸佛覺母也。尤相順者也。是天台流菩提心論大阿闍雲者。大聖文殊習也。依文殊示現開法界曼荼羅故也。加之三世諸佛為智母。十方如來為師範。依之彌陀為三昧覺母。釋尊為九世祖師。鎮居毘盧頂上為五智奧源(云云)。深可思之。尋雲。正居阿闍梨位相如何。示雲。金剛薩埵傳法記曰。向密壇師。是密嚴花藏大日也。弟子是娑婆能化釋迦也(文)。加之花嚴經三重相闕成道在之。臺上葉上所誦。或法傳持流布故。名教流布身釋迦也。今大阿闍梨內證理智法門傳持弘通故。號娑婆能化釋迦也。深可思之。尋雲。何故文殊必居金色世界耶。示雲。一經雲。普賢居白銀世界。文殊居黃金世界(文)。清涼山即黃金世界也。理者依智住。智者依理住故也(云云)。深可思之。尋雲。金色世界何所表耶。示雲。六大和合而成法界理智也。五陰陰山頂居心王覺體事顯也。故天台曰。心王即王捨城也。五陰即靈鷲山也(文)。又大唐人師雲。無念真五臺山。五陰空清涼寺(文)。應知我等之五陰色體者。即是金色世界也。靈覺心王者。即是大聖文殊也(云云)。覺大師釋。清涼山雲上受文殊師利化現。長安城月前訪法全和尚門下(文)。是則總許可可習事也。尋雲。法身地照機相如何。示雲。三昧流相俟義雲。天台日本結人緣寂光為上。期心所契法界為機(文)。付此文法身地照機習事也。所謂阿字不生義。開解結大緣也。阿字理即是寂光土體。顯故也。故雲法身地也。加之上自諸佛菩薩下至蠢動含靈。具心法覺了物無不文殊智體。是以古人云。樵夫戶內。螻蟻塚內無不寂光土(文)。所以蠢ぼ含靈者。理性文殊也。諸佛菩薩者(文)。修得之文殊也。大日法身者。果德之文殊也。深可思之。尋雲。何故以文殊為法身地照機耶示雲。梵網經雲。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文)。涅槃經雲。一切有心者。悉皆當得阿づ如來常住無有變易(文)。天台雲。闡提者心猶可作佛。二乘滅心不可生(文)。此等文理皆有習文也。深可思之。次真言教意者。心王心數悉是大日如來差別智身故。無一不成佛也。壞二乘品真言說射二乘之厭離心也。是則文殊真言也。本性靈知具足故。皆成佛道開會也。所以經曰。三界極重罪。不過於遠離。汝於貪慾所。勿生厭離心(文)。深可思之。尋雲。如何是真實大阿闍梨職位耶。示雲。住無邊無中法界宮。以法界遍照之教理。應於周偏法界之機緣。所以不傳而傳。傳而不傳焉。心王心數互為相稱。三十七尊各說三密自受法樂無間斷矣而已。   已上大概記之。祕決別在之。   溪嵐拾葉集。   (本雲)   曆應元年(戊寅)十二月八日於江州靈山寺暗先聞記之了。   貞和三年七月二十日(甲寅)令書寫之訖。   快意(四十九歲)。 溪嵐拾葉集(十八道)。   示曰。先兩部肝心有蘇悉地。蘇悉地綱行十八道窮。十八契印中肝要護身法始。其中肝心淨三業。所謂被甲化他三部自行也。此自行化他法。大日如來說教起。此大日教法未起已前。自行本有祕教起也。所謂淨三業印明是也。又名本三摩耶印。此一印三部五部之諸尊。自行化他法門緣起也。故行法最初淨三業印明結誦。次三部被甲印明用也。口傳有前更問。已上天台意(云云)。尋曰。淨三業一印兩部肝心方如何。示曰。知今宗三箇大事。所謂為上根者五祕密經說。為中根者理趣經十七段說。為下根機瑜祇經三十七尊明也。此三經中。理趣經十七段以本習也。所謂淨三業明十七字。理趣經十七尊總印者。五□本□魯□□均慼熬哄慼慼U髹□晶習也。此淨三業印明者。祕密肝心兩部肝心杯也。凡祕教者初心即□極談故。最初此法結誦也(云云)。   尋曰。此三經中以理趣經為本有方如何。加之十七尊雖有法。以●一字為本。五祕密所謂故。今淨三業一印一一字極。依為祕密最極用此印明也(云云)。以上東義也。   一。門前灑水事示曰。是佛家生在種子位也。所謂軍荼利印明。南方不二平等灌頂心也。●●二字理智心也。爰以前佛智水灑後佛頂。前佛境後佛智契當意也。是則最初下種位。殖解說分功德也。   一。引入印事。示曰。胎藏界入佛三昧耶印用。金剛界以薩埵三摩耶印用。則以三部三摩耶印佛家生在法門表示也。   一。香爐事。示曰。勸請諸佛時必用香呂也。其故在世比丘。所持水瓶生執著藏蓄依身得此業障懺悔。為令行香故。諸法佛行來處。此龍神香呂載來臨。以此因緣。諸佛勸請時。必香呂所持者也。   一。香呂相貌事。示曰。凡香呂相貌。依此龍神執心。尾纏水瓶持頂載火捨熏此會。是法門合。凡龍神水。精神也。火捨火大也。是則兩部理智法門也。   一。灑水器之事。示曰。此中香水和合事金界智也。□字也。香火大也。●字也。胎界也。又兩部理智表示者也。貳義曰。灑水香呂共。兩部理智法門。香呂以香火為本。一壇上香火以●字為體。灑水水大故。以●字為體。   一。壇上香呂灑水置事。兩部理智本源起。不二覺體相生事表示也。口傳(云云)。示亦一義曰。灑水功能事。示義曰。灑水灌頂雲事。凡灑水灌頂者。滅罪生善義也。灑水者●●二字以加持。●●去垢義也。是則斷惑義也。以散杖三反叩事者。三妄執斷除義也。初少叩所惑斷義。後大叩無明執所故。強叩言也。又曰。付三反叩神一反後三度叩者。不二百二叩意也。是東義也。天台流二百不二叩也。從因至果意也。又曰。淺略義●字去垢意也。●字智水種子也。深祕義滅罪生善心也。降魔與成道в義也。次灑水祕決在別更問。   一。道場設事。示曰。道場觀莊嚴所居佛土建立也。心佛國安立故。心月輪中本尊等設也。是行者未來可出世成道所居佛土也。故先德口決。道場觀時不可為忘念離亂。若生忘念者。所居土不清淨故。穢土成道唱也。若此意慇懃可修道場觀也。所謂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儀式也。故此道場設以。并灌頂儀式法花未來成道記□習合也。深祕可思之(云云)。   一。本尊事。示曰。先安置本尊事。表法身本有。凡法身者。本覺行境故。先奉安置自本壇上者也。次召譜本尊報身如來也。行者勸請依。本國土來臨影向給。智表來故。以召請本尊。修得報身如來習也。   一。次入三摩地觀事。行者心月輪中本尊種子。曰曰變成三摩耶形。三摩耶形變成本尊曰。可所謂種子者法身理。三摩耶者報身修德智惠也。尊形者不二應身體也。行者一心三種具足故。三身即一說體界傳者也(云云)。   一。金剛盤事。示曰。東寺天台。共金剛盤無本說習也。然大師御作有之。心身流共用之也(云云)。亦曰。天台流。帖決中金剛盤見雲也。示曰。先金剛盤如來成佛金剛座表也。又不動尊所座盤石也。所謂如來成道時。最後昌無明斷故。安樂行品疏曰。深入禪定見十方佛。即第十地中無垢三昧入金剛定。諸佛皆現摩頂授識也。妙樂大師之別之入金剛定義。當等覺令在第十地中。私曰。諸佛身金色具屬妙說也(云云)。此金剛瑜三摩地盤屬強盛說念故。常地界座事不能也。金剛輪際相生金剛寶石座也。故金剛座為表示金剛盤用也。此金剛盤相貌三角火刑也。是有事理所表。顯宗意准諸法空以表之三角寶石生。三角則火形也。即萬法燒宮德有之。是則諸法空為座意也。南方火大方故。以三角寶石為最。又火大五行中最心法故。用三角也。是則以一心法界為座心也(云云)。 一。三杵事。問。三杵者何表示耶。示曰。五□樀婇□□□□裀□□鶨□□珧匣艩□韣§□晶者不二妙成就三摩耶也(云云)。次約依報時者。日域者獨□樂□□□□樀誇□□□韣¥□□□晶形也。三國者法原自然三杵也。且非造作也。自性法身三摩耶形源可思合也(云云)。次弘法釋心也(云云)。示曰。先獨□樀埤□觤□褸□□□□□褸□□饉□椹□□□鶨□□艦麤艨瀤艨□艩□□亦晃韣□□晶五大法性五智五部表示也。所詮此三杵一心三觀開。三觀出現必五者具足也。是我等因位修門法門。橫平等意顯故。此三杵橫置也。以上顯意也。次祕密壇意曰也。兩部不二中臺法界體。東方菩薩位出為獨□椽□□□禖餿部慼慼慼慼熬y□|□糨□鳺矽N貤□晶位。此四熟具足方便為究竟位至鈴位也。此鈴正覺圓滿位至。為人天說法利生事表也。正說必豎成道故。鈴豎立也。此事祕密壇五位成就心也。故祕密經曰。●●●●●普賢三摩耶崛進力如鉤檀惠禪智合。是名彼大印。次誦一字明結大半石印。是五□本□□□□□□□逆□膳□□□□□□粘□楣禜□□示□□樦□椽□□□□□□槔□□R示□□□□□□□□覈□□□□□□□□□娀埤□□□槔魯□□□送饉□堅褽□□馳婖□□□妙□□□□□□□□□□饈埤□誇□□□□□□□  一。振鈴事。問雲。鈴有緣起耶。示雲。約天台法者。食時必振鈴也。凡供養法者。食時作法也。仍用振鈴也。行法準時者。法喜禪悅食儀式振鈴。即說法儀式故也(云云)。示雲。凡振鈴者。驚說意也。法義也。所謂諸佛定中御座。為奉驚說善請也(云云)。先淺略意雲者。諸佛本國土於定中座。為驚說振鈴可雲。次深密意。一切眾生本有自行說。皆性德理內。是名在纏真如。諸佛說教法音聞。始說修界智惠發起。是名驚說諸佛也。此故眾生心中微塵數諸佛御座等說也。真言教意。非常應他說法。五大驚當是真言也。故真言行人。直聞風聲水音即知是法身也。聲亦純悟也。機雖聞佛聲。於彼益無。又弘法釋雲。五大皆驚十界具足言語。六大言勞悉文字法身是實相。如此等文理智諸法當體。即是大日如來說教相也。自然覺了佛事可思之。智證大師御釋雲。一凝然故三身皆是凝然。俱隨緣俱不變寂照同時。覺大師御釋雲。寂照俱時。寂故法界俱寂。照故法界俱照。寂不妨散○不妨寂。此等御釋。又於諸法當體有寂照二義。即是兩部理智法門也。故覺大師御釋雲。寂者阿字胎藏理也。照者●字金剛智也。寂照俱時者。●字。蘇悉地理者不二取意也。又五大院御釋雲。萬法是真如阿字不變理真如是萬法隨緣不變阿字相。示雲。此文以寂照二義諸法窮盡也。又雲。上所云鈴杵五□檢□□□□□□褽□□穇□□□□□騧□□□□□駕橫□□□□□□娊□橫□□驗z□□□□□□□裀□□橫□□□□埤□□□妙□□□□雷礽□□□□礹□□累襯□示□糖□□□□鶧蛦□i¥□□福□p耦□q呏^§□韥U韣□□晶宛然。智也照也。又於我等色體習也。謂五蘊和合一身總體成。寂也理也。五蘊宛然。照也智也。以上約正法也。次約依法謂之者。草木國土悉此二義具足。一切諸法無不遍故。大日稱無不不至。遍照尊號也。故振鈴聲大日如來自受法樂說相也。又諸法當體鈴相貌也。源依之。   一。五部各變五部事。五部鈴者。佛部五部也。五部許金剛部。五部盡糸蓮花部。五瓶寶瓶五部。輪羯磨羯磨部五部也。以上口傳也。   示雲。五部各具五部故。各具五智無際智成也(云云)。此事本說可檢之者也(云云)。示雲。此六種供具者。六波羅蜜所表也。此行法次第。從因至果。從果向因成佛所表故。必六種供具用也。其故雖因位萬行萬善廣。促有六波羅蜜。此六度萬行法中圓滿具足也。所謂閼伽檀度。塗香戒。慢忍辱。飲食禪定。燒香精進。燈明智惠也。此六種供具當體。是六體相貌也。六大無礙以即身成佛名也。仍我等六大和合祕密壇供養法也。   以是長時行法名貳。晝夜不退行法名也。貳十二時不退行法雲也。尋雲。於一座門法。從因至果從果向因習方如何。答。前供合行者奉供本尊○是從因向果心也。後供合本尊行者供之。是從果向因心也。仍帖決雲。師雲。一座行法從因至果異。三祇大劫修行。又灌頂時大壇供從因至果表也。正覺壇新佛供合從果向因表也。故一座行法。於本因本果行相。悉圓滿具足也。尋雲。以六度宛六種供具法如何。示雲。以六種供具宛六彼羅蜜事。善無畏三藏所謂十度異名雲抄有之。可見彼也(云云)。亦惠果和尚五供合伽陀雲。如三世中諸佛菩薩等修業五供。今家今亦如是淺略義也。淨心為塗香。部德為燒香。萬行為於花。果法為飲食。智惠為燈明。供合自身為中心理。大日尊心數曼多羅。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以心供合心。色心不二故。深祕五供養。色陰六大所和合。大曼陀羅身。顯形等諸色。平等標樂等。三摩耶法身。真言色聲中。文字句義等。法萬陀心身。供合自身佛。四處威儀等。羯磨之法身。我今四法身。諸佛同一體。祕中深祕藏。我今奉獻。諸供合一一。諸花香實相。實相因兼法界海法界。即是諸妙供。供養自他四法身。三世常恆普。供合不受而受哀納受自他。安住祕密藏。祕密中深祕。重以上示雲。凡於密教。一切法門淺略等曰重釋用事。此五供合伽陀以為誠證也。此謂意過去諸佛菩薩如。修行覺道。修有相三密行以之為淺略。次深祕意。以自性靜淨菩提心為塗香。以因位萬行萬善為花幔。花必結果實功能仍解精進也。六波羅蜜中。無精進波羅蜜別體。餘五波羅蜜無懈怠。以精進名。仍精進遍六釋。故以燒香六種供養中央置之(云云)。次以飯食為禪定事。佛法喜禪悅以食玉。依之如來法身喜常住。故經雲。如來於妙圓覺心。皆從禪定生。一切眾生。皆依食持壽命。依此禪定生智惠心也。故禪定波羅蜜次者惠置也。又以燈明解智惠事。燈明有破闇功能者。惠所惑解也。次以閼伽解檀度事。檀度佈施也。曰攝行始故用之。故正說雲。佈施轉怨為親。凡四攝行者。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也。今閼伽時證誠我承事是利行同事心也。故供閼伽俸頂上所令事在祈念也。其故此閼伽佛御足奉洗心也。佛奉給仕。正佛奉親近故。所令事佛奉啟白也(云云)。又十指即十波羅蜜也。此十波羅蜜促即有六度。促此六度窮定惠二法。此定惠我等色心二法。所謂六大和合以。六波羅蜜滿足名。境智冥合習也。六大無礙六種供具名也(云云)。此即長時不斷祕密壇行法也。故祕密門時。無道場莊嚴無本尊常具。其。故我等六大色心當體。自受法樂尊容常變等也(云云)。尋曰。促十波羅蜜為六度方如何。答。十波羅蜜出也。所謂是開合異也。又示雲。今源祕意。五供養色。今悉內心具足法故。我等六大和合全體是也。法界體也。故以心供合心色心不二故見。將又內外供等香菩薩花菩薩等名此心也。故草木果實以奉諸佛事。世間花果。即大日變德過恆沙之功德隨一也。其故草木供佛界時。草木成佛義宛然。仍一切供具供佛者。法界體令會心也。不過五塵。此五塵即佛果具法示名供合法。深可思之。次祕中深祕供合法者。四種曼荼羅以習也。所謂大曼荼羅者。六大和合名也。以之為體。又名法身。亦名性德。次三摩耶曼荼羅者。智惠也。即報身義也。亦名相。次法曼荼羅者。祕密宗中文句義真言等。是以法曼荼羅為用。次羯磨曼荼羅者。上三曼荼羅上作業也。故羯磨無別體也。如羯磨通三種釋。所謂大曼荼羅法身。理體色法也。三摩耶曼荼羅報身者體心法也。次法曼荼羅應身。口業不二也。次羯磨曼荼羅三身。如來四威儀動作事業也。故四所威儀等釋。一切眾生色心身具足。必具足四種曼荼羅也。故自然說行佛名也。仍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常是毘盧遮那平等智身釋。或六大無礙常瑜伽四種曼荼各不離等釋此心也。次祕祕中深祕供合法者。以一花一香合奉供本尊。花香皆實相也。此實相即法界全體也。此法界體無間斷故。常住不退行法也。故三世常恆普供合等釋。以法界供法界故。無能施無所施。自他共安住祕密藏中。凡以一花一香供本尊事。本尊法界體也。今所獻供具法界體也開顯供佛名也。乞准顯宗意者。常境無相常皆無緣以無緣無緣無相境等釋此意也。或又境發智為報。皆冥境為受等釋意。所謂家等六塵境受用處。自受法樂。心王無相處住時名大日如來。心數念相現在處曼荼羅名也。故歷緣對境。所起念悉是菩提心發起習也。皆是自性本意菩提心故也。拂此念雲者非祕密機。凡起念意雲。皆諸佛相違異。習故。弘法大師盡斷妄念者。殺客曼荼羅聖眾。是非五逆隨一耶矣。又雲。三界極重罪不過於厭離。深合思之。三朝暮行法事口決雲。壇者自身要日已下結跏趺座貌也。此壇上我等六根並置即供合具也。息出入即念誦也。是尊形。□總體異形三摩耶形。是尊形三摩耶法爾自然備。餘見色知青紅等同趣顯解總歷六重境。即念數有之。故十二時行住座臥振舞。皆三密行。十方諸佛供合有也。參佛神御前。只默然座。即供合佛神行法也。此外更不用念誦讀經也(云云)。是甚深至極灌頂祕密口決也。深合祕(云云)。又早早念誦事。有四重口決。最極祕事更明師合尋之(云云)。尋曰。上所出五供合伽陀。惠果和尚送授弘法大師給。天台流無相傳如何。答雲。示雲。東寺流名弘法大師傳。天台流法全和尚授說大師習傳置也。尋雲。說大師御相承證據如何。答。弘法大師自惠果相承說。大師自法全相承給。證據雲。覺大師御在唐諸餘決中雲。一對受法。謂對面傳受。二遣使法。謂遣使傳受。三懷昏祕法。謂師懷中來授之。四踐別祕法(以歸朝時諸加持法⑥授ヱ)。五伯頭法。謂白頭師來授之。六贈船祕密法。謂差專使贈五供合伽陀於船中。以上。難雲。今贈船祕文者。上所云五供合伽陀。差專使令送船中故名贈船祕文。東寺名棄船謂也。可笑雲也。不便也。一義雲。弘法大師在唐首尾三年。其中年惠果碑文銘文等弘法大師取遊。何故弘法大師歸朝時船中送此謂雲事。此相承如何。東寺流者如何可知申(云云)。   溪嵐拾葉集。   元祿十四年歲次辛巳冬十一月十六日野之下州日光山輪王寺御所所藏本校對天台山淨教房法印大僧都實觀。 溪嵐拾葉集。   一。證不由他灌頂事。私苗。   尋雲。如天台雲稟承南嶽證不由他。於真言有此義耶。示雲。凡止觀意者。有師無明二儀在之。所謂始覺者有明義也。本覺者無師義也。此二義登時不可相離也。故釋雲。在因必籍師保。果滿證為獨悟(文)。稟承南嶽證不由他(文)。次密教意者。有師無師共作法受得也。顯宗一切法門。皆心地觀法令入故。以理為本。密宗事理俱密談故。諸法皆事相振舞也。仍祕密第五三摩耶時。以心傳心灌頂阿闍梨□□受者授分齋皆是有師義也。此上阿闍梨傍居弟子口授。受者自身作法。以之傳不傳習也。是則自身灌頂義也。又無師獨慢意也。深可思之。   一。以真言教為超佛越祖宗事。師雲。兩部大法。法界周遍理為本故。萬法相用亡泯。以之為死句。蘇悉地立還諸法相之宛然義建立。以之為活句是禪家。以向下法門為死句。以向上法門為活句如也。是則葉上僧正蘇悉地口決意也。深可思之。   一。真言教教外別傳習事。示雲。心自悟心自證心故也。因尋雲。禪家義雲。一念歸無念付高踐毘盧頂上(云云)。若爾真言悉成所超法歟如何。答。葉上流義雲。凡真言教意。四重祕釋有之。祕密自證超位灌頂出過毘盧Юяг。無佛無教何超何不越。成佛無之哉。故又雲。成佛外跡菩提實義(文)。次禪家意。向上一路千聖不傳者。能超所超無之也。然而理致下精大□建立時。禪教對辨密教高可談也。所謂宗建立習祖承為本。入門儀則。凡如禪家者。祖承靈山枯花起。辰旦緣起。達磨西來起。青蓬日眸頭陀微笑引得事。最後入滅時節也。能化況機息應轉。如來憍恣厭怠雲隱給。常在靈山內證非佛。所化又中根得悟聲聞自性本有眷屬非。凡花嚴教主雲時。三重相關成道有。臺上毘盧遮那。葉上千釋迦弟子。葉上釋迦。葉中百億釋迦弟子。又法花教主雲時。又寶塔品儀式。三身九身。廢立有。皆是常住內證佛也。又密教意。顯宗釋迦。密第三院釋迦內證暗。第三院釋迦。八葉釋迦內證暗。八葉釋迦。中臺毘盧內證暗。何況自性法身內證哉。大日經變化身說也。金剛頂經受用身說也。瑜祇經自性法身三十七尊各說三密說教也。非能傳所傳。以心傳心同作業也。禪宗破相宗分域非。生滅去來佛教示受禪宗。爭祕密內證談話。遍一切自身成佛教理及。以此趣能可令思案者也。此葉上流口決大綱也。能能可思之。   一。以真言宗立禪宗上事。葉上僧正弟子見西義雲。佛法大綱以心地修行為本。設雖至極大乘教法也。不明心地。為行者皆成權教。非大乘。凡在世化儀案法花開顯故。小即是大妙解開故。別無大乘法則。只小乘軌則。致大乘修行故。西天二十三祖。皆小乘四果聲聞也。其內證皆大乘真實修行人也。故列止觀為付法元祖。禪家以之傳來為祖師。此等皆大小無別故也。次案禪法趣。諸宗學者越教學列位達心地內證取宗門機也。是如來禪意也。又元來越教行證三重。過心意識藏量。本來面目本地風光見。為祖師禪。如此雖談。不得宗骨。機非教非禪。尚是自誦文法師尚下。縱雖教法達心地者皆是本地風光也。縱雖禪宗也足不蹈實地夫教□□□劣也。中中教者心地雖疏。教法流傳方勝。八教法是佛語故。聞者必發悟。宿習開發聞凡夫師所說開悟得脫也(云云)。次真言教大意雲者。戒定慧三學所不及。陀羅尼藏能治之。遍一切處自身成佛教。故也。凡禪宗雖是高。應化釋迦所說也。然即禪門付法兩重在之。所謂多子塔前皋座者。是第一頭機也。靈山拈花者。第二頭機也(云云)。尋雲。多子塔者如何。答。昔有大王生五百人王子。釋迦其隨一也。此五百王子。為父大王起立塔婆(云云)。。此塔婆現在。釋迦此塔中入給與界座於迦葉如法花二佛並坐。釋迦一言不說。此是禪宗第二付法方也(云云)尋雲。靈山拈花方如何答。大梵王問佛決疑經說也(云云)。禪家風體。以此經為所依經。如相傳者。釋迦入滅之時。大梵王來請法要。釋迦不出言說。只舉裟羅樹花了時。摩訶迦葉破額微笑。以此拈花微笑禪家付法元由也。是則第二頭付法形也。因難雲。釋尊入涅槃砌。俱屍那城也。何雲靈山拈花耶。答。又尋雲。大梵王問佛決疑經者。大藏經中無之如何。答。凡以真言宗意見之者。禪宗應化釋迦所指機息應轉佛振舞也。所以戒家意。梵網經三重相關成道有。釋迦是葉中分身小釋迦也。為臺上毘盧遮那弟子也○密宗意雲者。今日釋迦第三院教流布身小釋迦習也。此釋迦八葉釋迦尚不及也。何況於中臺自性毘盧遮那乎。花嚴中臺盧捨那為本身。葉上千釋迦受戒。千釋迦為師。葉中小釋迦受戒也。此應化釋迦。機興即生緣遮即滅理。既入滅給也。何超三世遍照尊及乎雲。能化者緣□即滅小釋迦也。所說教破執情遣蕩一筋也。故五大院先德。以禪法圓教空門攝給也。何況花嚴經者。法華前方便擬宜乳味也。豈及醍醐上味哉。加之四教主雲時。三藏教八十壽量也。生滅佛也。通教一劫滅一劫壽量也。無生佛也。別教者無量壽量也。音聲無邊色相無遍佛也。圓教三世常住壽量也。虛空同體佛也。故法花雲。我淨土不毀常在。此不滅等說也。仍圓教意。色相虛空同體也。所居土虛空同體也。故佛壽量無近無遠。常在不滅如來也。仍經雲。我實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云云)。然則靈鷲山瑜伽淨土也。瑜伽者相應義。心佛國也。妙覺極智所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為國土雲。可思合之(云云)。   一。教外別傳事。東寺學頭賴寶問石長老答。達磨西來不立文字雲。此文字者亙六立耶。又問曰。宗門行捧行喝豈非立耶答。非六立也(云云)。此外問答重重也(云云)。已上。   義雲。假相文言義理應佛所用文字也。六立文字者。法身受用文字也。只以離世間文字言句。教外別傳不可雲也。凡教意著文字者誦文法師也。非教正機也。宗門暗證禪師者不得宗體共是不可也。知文非文者文字即解脫也。風聲水音法身說也。凡真言教意者。諸法本來不生。●字德也。離文字者●字德也。離妄想者●字德也。離迷悟者●字德也。本來無一物者●字德也。若然者。五大當體是法身文字也。非假相文字也。非能說所聽世間當體真實說法也。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可思之。尋雲。六立說法方如何。示雲。地藏薩埵者。以地輪所證法門也。海會菩薩者。以水波為法門。不動尊者以火生三昧為自證。觀音以風輪為自體。虛空藏以虛空為法相。五塵豈非眾生得度門耶。加之香積世界以香飯為法門。西天亦有睡眠聞法國。諸佛在於空中說妙法給。金剛語菩薩以無言演妙音。剎剎塵塵時時剋剋。諸佛說法境界也(云云)。超過三時。大日說教之義。可思之。   一。五大功能事。義釋雲。大悲地界所執持故。大悲火界所溫育故。大悲水界所濕潤故。大悲風界所開眾生故。大悲虛空不障礙故。互時無量度門。任運開發。由如芽根莖枝次第莊嚴。即是於一切法具足因緣之義也(云云)。私雲。地水火風空者。世間五大也。●●●●●者。出世五大也。堅滋溫動無礙者。世間五大功能也。我覺本不生●。出過語言道●。諸過得解脫●。遠離於因緣●。知空等虛空●。是出世五大功能也(云云)。因物語雲。一山問金澤長老答。問曰。和尚尋常以何法示眾。答曰。眷義百花開。隨所青黃赤白黑。又問曰。若爾非割卻於天下人眼目乎。答曰。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隨機時●●●●●(云云)。一山印可雲。和尚非教者悟禪。作如是如是已上私雲。地水火風空世間五大也。●●●●●出世五大也。深可思合之。   一。四重毘盧事。一出過毘盧。二冥合二毘盧。三兩界合行毘盧。四兩界色心理智毘盧(云云)。   一。菩提實義成佛外跡各有三義事。成佛外跡三義者。一諸尊一門成佛外跡。二兩部大法成佛外跡。三一智法身成佛外跡(云云)。菩提實義三義者。一諸尊一門入阿字本不生門為菩提實義。二兩部大法入一智本地身為菩提實義。三一智本地身八字成身五字成器為外跡無成無覺出過毘盧位為菩提實義。更問。   一。不二大日而二大日之事。示雲。法皇流相傳大事雲。以不二而二大日密教為大事也。所以本有息風習祕曲也。出氣息有●(煖)●(冷)二字。●字唱成煖氣即●(胎也)風吹成冷氣即●字也(金也)。風息當體不二大日也(云云)。有地依報時金輪際也。有正法時金輪尊也(云云)。凡縮萬法極五大。縮五大極●●二輪。此兩部即是色心二法也。此本有命息顯成阿彌陀也。又示雲。三密金輪有之。三身即一者。身密金輪勝絕不具德也。四王大日隱沒出心數。星光是則意密金輪寂照俱時德是也。●字當隱諸相好受身為。此咒者三字即一口密一乘也。我等三密法界自然金輪王功德也(云云)。   一。金輪不二而二習事。口雲。凡金輪假名於世王。今付出世王也。輪王出世者。自然四州悉令歸伏也。大日四智抄領。是又自然覺了義理相應歟。付之二種習在也。釋迦金輪者。居須彌頂為諸星宿尊主。北辰尊星王是也。次大日金輪者。大日遍照尊無所不至金體也。時處金輪尊是也。又次祕密自證金輪者。本有息風是也。付之而二風息在之。不二風息有之。口傳(云云)。和尚御釋雲。佛眼金輪陰陽觀誦除無明。世間妄想陰陽執著墮惡趣(文)。私雲。我等色心境智佛眼金輪。深可思之(云云)。又雲。日出佛眼金輪。甚深甚深。此則一念座道場成佛不虛也(云云)。本有熾盛光三昧記可思之。師口傳雲。兩部習事在之。所謂本有風息付●●二字有之。息●иンг煖氣也。胎藏不二理也。風иンг冷氣也。金界智風也。自性本有風息。法具自然說法也(云云)。深可思之。   一。輪王三種坐事。時處儀軌雲。加持自身時便同諸佛即身母加持作智拳念誦坐如前全跏。或作輪王坐交腳。或乘一乃至獨膝豎。輪王三種座(文)。口雲。三種坐者。一全跏者。結跏坐也。法身坐也。次交腳坐者。應身坐也。次獨膝豎。如意輪如。以右足蹈左足堣]。即報身坐也。此三種坐。即三身坐也。今武家仁等。足指出坐武將戰場於ワЬ敵降伏用意也(云云)。   一。兩部大日事相拜見事。示雲。法皇流大事義雲。地居有情者。胎藏曼荼羅也。虛空星宿者。金界曼荼羅也。解如法花曼荼羅時。二處三會義式。即是兩部曼荼羅相貌也。甚深甚深。不可口外也。   一。生身不動拜見事。法皇流相傳雲。胎內五位間。因分不動位也。出胎化現時。果分大日覺位也。又十五歲以前。因分不動位也。十六歲以後。正覺成就大日覺位也(云云)。   一。顯密教相不同事。示雲。師雲。顯教辨機於十界。開理於八教。為令眾生開示悟入故。說法教化給也。密教不然。一切眾生本有振舞。ロヱЪ自性法身說教談也。遍一切處自身成佛此意也。故各眾生自心即是一切智(云云)。深可思之。   一。直約諸法令識其心事。師雲。真言只讀也。止觀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文意深可思之。   溪嵐拾葉集。   元祿十五年壬申六月七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私苗開題)。   五種供養釋。   將供養本尊者有多種。經中雲。或以心供養。一切皆作也者。如世尊說諸供養中心最為上。今約供養有內供養外供養也。內供養者。以三密為供養具也。於此三密亦有內外也。身口者是外供。所謂印契并真言讚歎種種舞戲等供也。意者是內供。所謂以運心遍滿法界也。此等是作心供耳也。雖有內外二途。不思議一也。今就顯略釋者。疏雲。供養有五種。所謂塗香燒香雜花飲食燈明也。是皆世間供養也。若約深祕釋者。塗香是淨義。如世間塗香能淨垢穢。行者本不生菩提心。塗香亦爾。故為塗香也。燒香是遍至法界義。如天樹王開敷時。其香逆風遍佈。行者本不生菩提心燒香亦爾也。智慧火所燒解脫風所吹。隨悲力自在而薰一切故。以為燒香也。雜花是慈悲生義。如於大悲胎藏中萬行開敷。莊嚴佛菩提樹。行者□字不生雜花亦爾也。故以為花也。飲食是無上甘露之義。如世間飲食食之人肥盛。行者菩提心飲食亦爾也。服此菩提心飲食時。已持不生不滅身。皆果德成就。故以為食也。燈明是破闇義也。如世間油燈闇明一切暗處洞朗。行者菩提心燈亦爾也。行者菩提遍照無明暗壞。而至果地無不顯然。故以為燈也。若豎說一一地中皆具如是五義。若橫說一一門中皆具如是五義。若行者善能以五字門作金剛供具。普和五味布五綵。韻五音調五樂。以應供養本尊也。世間供具雖繁多。不過此五種。千變萬化功轉不窮之也。行者當解。塗香三昧義。亦解花三昧義。燒香三昧飲食三昧燈明三昧義。亦應解。此五種陀羅尼義以如是。種種法門供具。供養心王如來。能令諸尊歡喜。所求必獲得也。經雲。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飲。凡得心萬善者。世間悉地可成就之耳(已上)。   一。七分行法事。凡供養法雖有廣略。不出七分。者也。且略法之密印。此是都法阿闇梨所行也(千金莫傳)。   一行願分(用金剛輪陀羅尼及印)。   二三昧耶分(三昧耶印明)。   三成身份(行位印明)。   四曼荼羅分(道場觀已下代金剛輪印明)。   五供養分(唯普供養印明)。   六作業分(若諸會分金剛薩埵印明念誦。本尊隨意)。   七成就分(佛眼印明後供養回向等如常)。   傳授師曰。安然和尚記(云云)。   付蘇悉地一座行法。分七分行次第。   一行願分(自前方便至五大願)。二三昧耶分(自佛部三昧耶至被甲)。三成身份(可問之)。四曼荼羅分(自地結至善來偈)。五供養分(自中閼伽至讚)。六作業分(自中入三摩地至部母印明)。七三摩波多分(自塗香至回向)。   已上以之為七分。   成身份以根本印明用之。但天等法不用之。祕密壇深祕阿闇梨用之(云云)。已上。   一。七日以前行法。   一。普賢。唵三曼多跛多羅耶阿娑婆賀。   二。虛空藏。唵縳日羅囉怛那唵。   三。除蓋障。曩南阿薩怛縳係哆縳弊嗢櫱多怛藍〃〃覽〃娑婆賀。   四。觀音。唵阿嚕力迦娑婆賀。   五。文殊。曩南阿(去)吠娜尾泥莎賀。   六。佛眼。曩謨縳伽縳都烏瑟膩沙野唵嚕〃娑普嚕入縳羅底瑟吒悉馱嚕左寧薩縳囉吒薩埵寧曳娑婆訶。   一。傳法七日以前持念次第。   初日分。謂妙果者以菩提心為最勝故。持誦普賢菩薩真言。   第二日分。謂菩薩極果者。以慈悲心為最極故。應檀波羅蜜即菩薩是也。 第三日分。謂滅罪故。可持誦除蓋菩薩真言。   第四日分。謂六度熏習故。應持誦世尊真言。觀世音是也。   第五日分。謂離諸煩惱故。心月輪上可觀□奭穖□□饐駥娏騖馘魯□□  第六日分。謂為成就圓滿。出生曼荼羅功德。應持念佛眼真言。   右依師傳儀式宜示之如件。年月日某。   一。晝夜不退行法事。示雲。瑜祇即身成佛義雲。手結塔印。成三密觀行者。晝夜不退行業也。故經雲。時時不間斷三十七圓矣。深可思之。   一。十二時不退行法事。示雲。祕密瑜伽內證者。無作本有大行也。全非有為有作法也。不假修治之功也。時時刻刻。無不行法故。號十二時不退行法也。超過三時大日說法可思之。   一。生中一行行法事。示覺大師奉值生身阿彌陀。所傳受給法是也。其時示現相貌者。今常行堂本尊是也。所謂金剛界五智如來也。中尊者乘孔雀。凡孔雀者。不簡淨穢善惡物吞食鳥也。今彌陀不擇十惡五逆引攝淨土給貌也。甚深甚深。   一。生中一度行法事。示雲。是同前付阿彌陀祕法也。凡阿彌陀內證眾生本有命息也。一度奉歸命行人者。必得往生祕法也。甚深甚深。   一。一生中一念行法事。示雲。是同前付阿彌陀祕事也。安養莊嚴者。金剛界果上曼荼羅也。然則九品淨土者。金剛界九會三十七尊相貌也。行者一念九識法性也。故一念菩提心發。菩提門淨剎往詣也。最祕最祕。   問。行法有幾種乎。示雲。行法身種也。所謂一大悲壇行法。二成就壇行法。三祕密壇行法也。第一大悲壇行法者。諸佛世尊。被促大悲。一切眾生性德本有之功德為令開示出世給。其本尊者不過三部諸尊。奉供養以為大悲壇行法也(云云)。第二成就壇行法者。諸佛世尊各有本誓。以因位相應物。四種五種之勝利令成就也。所詮三種悉地等是也(云云)。第三祕密壇行法者。行者本具曼荼羅也。祕密修行法故。以心數供養心王。心數心王互為主為伴。自受法樂儀式也。以隨緣萬法供不變一理。以不變一理供隨緣萬法也。以法界對法界。彼彼三千互遍亦爾也。義可思合也。   一。合行行法方如何。示雲。傳教慈覺兩大師御相承次第有之。合行七印是也。口傳別有之(云云)。九方便一印也。五供養一印也。三部各有一印。甚深(云云)。   已上一流大事也。   一。海大師祕密行法事。   成胎金蘇等。   結大日根本印(無所不至印若內五□本□飀□□□□□□□□□□□□□□□稫觀□□□露□量禕埤□□店[□□□□□飀□□□□□□□□□□□□□□□□□□□□□□□□稫觀□□□□□量穠囊埤□□□□□□□□□飀□□□□□□□□□□□□□□□□□□□□菉□□稫觀婛□□□□量穠囊埤□□禂饜□□□□□飀□□□□□□□□□□□□梗□□□□□□□稫觀姥牷慼撰q穠囊埤□□□衽□騫□□襤駭饐□□□埤□□□□□□□□誇□碌□F□□□□飀□  已上東寺。   一。一座諸尊行法事。大原長晏僧都參於谷御坊時問雲。我數多檀那諸尊。各各行法令誂不可盡行之。如何。師答雲。一座諸尊行法有之。所謂年來持尊之心月輪中台。所用本尊等種子有之。如次種三尊三種觀之。各各根本印等用之(云云)。所詮於一座行法。成諸尊行法也(云云)。口傳有別。又雲。此行法私記者。金界被記。一卷記也。隨分法曼院流祕書也(云云)。   一。別行一時法事。口決雲。一前供物行法多座修之法也。隨分祕事也。次第別有之(云云)。葉上坊流祕事也。   一。明惠上人修諸尊法事。師雲。此上人不限一尊法。彼尊此尊打替打替行給。門弟等成疑。上人云。各稱本習而入圓乘。本習不同圓乘非一(云云)。何尊三昧現前。故眾多本尊行也(云云)。   一。明惠上人行法次第事。師語雲。彼上人者。寂靜之時每日三座也。總□之時每日十二座被修(云云)。解脫上人亦復如是(云云)。或人者每日一座修之。或人者七箇日一座修之。或人者一月一座修之。或人者一期一座修之也。所詮以一座行法。一期中修之也。謂意者道場觀者。淨土行故。以中道妙觀令淨國土也。本尊者能化正覺故。成就眾生儀式也。六種供養者。自證化他所行也。念誦者說法利生儀則也。故本尊觀時。令同身密。念誦之時。令同口密。入三摩地之時。令同意密也。所詮身密者。法身修因也。意密者。報身修因也。口密者。應身修因也。凡一座行法者。萬行諸乘一念從。三身萬德一身滿足儀式也。故三密平等觀成就程。或經七日或經一月。或經一期也。能能可思之。   一。或人云。生中一座振鈴後鈴於淨土可振也(云云)。謂意者。一座行法者。自行化他習故。前供養者。從因至果自行也。後供養者。從果向因化他也。化他即是淨土行故。後鈴者於淨土可振也。甚深(云云)。   一。葉上僧正行法次第事。師雲。密室安燈明。前不置供物也。凡行法者。祕密壇意者。以心數供心王。以心王供心數。以心供養心。色心不二故也。仍以無分別心王。遍照法界儀式也。所詮燈明者心王大日也。五塵境界者法界諦也。然則以心王遍照法界外別行法無之故也。是此見諦阿闍梨之所知也。非有相行者所應。能能可令修習者也。以心傳心可思之。   一。睡眠祕法事。示雲。行者欲睡眠時。本所修本尊三昧地住。其真言誦睡眠也。自此三摩地無量三昧現前也。故五大院釋雲。西天有睡眠聞法國矣。謂意者一切時一切處。無非諸佛三昧地也。故雲睡眠聞法國。於睡眠中無量法門現前也(云云)。凡迷妄時者人遂法。覺悟時者法遂人也。誠哉此語。甚深(云云)。   一。五祕密行法事。示雲。於眾生者五陰也。五大也。於諸佛者五分戒身也。五智五眼等也。約作業者。欲觸愛慢四攝合總體名五祕密也。約法門者。發心修行菩提涅槃加中央名五祕密也。歷依正萬法無不具足此謂。是則法爾自然具德。無作本有覺體也。故時時不間斷行法教行應謂行法深行阿闍梨已證也。不可口外也。口傳別有之。甚深(云云)。   溪嵐拾葉集諸行法。   嘉曆二年十二月日於金山院方丈記之。   天台沙門光宗。   永和戊午結夏日於世良田長樂寺為令法久住書寫之。遍照金剛了義。   嘉慶二年戊辰七月三日書畢。   了源四十二歲。   應永二十二(乙未)五月十八日書畢。   皇澄二九三歲。   於時文正二年(丁亥)二月二十六日書畢。   沙門源俊。 溪嵐拾葉集(付青面金剛醫疏法有治方是二十五病也。次第一一明是者也)。   一。傳屍病者。五種之天魔鬼也。各一人四人宛持眷屬。我共五人也。五五二十五也。是成二十五病也。   或雲。眾生二十五有果盡歟。見有文。   第一傳屍者。億地水風鬼。天利鬼。旱恩吸血鬼。咄血免鬼。為是眷屬。   第二屍骸鬼者。睡沒鬼。娠死鬼。任水鬼。赤血見天熱風鬼。為是眷屬。   第三天魔羅醯室陀鬼者。屍勢風鬼。七草鬼。工月水風鬼。三季勢鬼。支病鬼。為是眷屬。   第四兜醯羅鬼者。氣風鬼。草風鬼。利病鬼。旱魚鬼。焰熱鬼。為是眷屬。   第五貓鬼者。鹿水勢鬼。亡厭風鬼。通勢風鬼。推勢風鬼。利判鬼。為是眷屬也。   第一總名傳屍病。此病相者。身熱覺心Дгワ⑥Ью。人追立ьяУюヵЬЁ。日日衰死也。酢物辛物樣樣物願病也。治方五懸骨下壇中心中Ь⑥эыэ。一寸五分宛兩去二十一火炙又壇中炙二乳中。又章門炙又⑥Ью處炙。又ワыンШ⑥二十一火炙。藥五香煎飲。   第二天利雲傳屍病也。是不食病也。心知惡常リШワЗю也。治方壇中章門一骨左右一寸五分置炙五Шユ一穴十三骨中二十一火炙。藥野老。能能щЪЪ粉吉酒可吞。日三度三錢宛也。   第三旱鬼吸血雲傳屍病也。此病者物多食不飽。是定業也。治方吉飯十膳計ヵЁьлЪ。重重食飽滿止也。其後чЙ⑥Ь①и也。炙治一骨二骨三Шユ左右一寸五分宛去五十火炙。又二十一火歟。又壇中中穴ワыンШ⑥五十火炙。 第四咄血雲傳屍病者。Шдワ⑥ユУヱгヱ也。Шдワбдяд大事也。其上ШдワЯ血付Ъ出г大事也。治方一口Ёв手結處。又後髮生際ыэ上三寸去炙。又頭輪糸迴端合切頸懸引ヵЁЪ。убЯ當處ыэ左右一寸五分去炙。又口寸取二折中ЗтЯ當兩方端炙。三寸歟。又後如前二十一火。又壇中上一寸。又一骨一寸下二十一炙。藥五香煎可吞。又ンユЁ⑦⑥ШワиюユЪ晝夜三度宛吞。又оЛыэ上一寸上炙。   第五免鬼雲傳屍病者。不臥病也。是五臟損物食ШワЗШ病也。藥五香煎可吞。炙處оЛ下一寸。又三寸二十一火炙。足大指上ワУтв中九火炙。   第六睡沒雲傳屍病也。是眠發事。是ЮШワ⑥病也。百工五火炙。又ヤУс⑥三火炙。後髮生際上二寸上三火炙。耳上五火炙一中示左右一寸五分去三十一火燒。   第七娠死雲傳屍也。是ЁгйワЁЪ⑥ШЪ入病也。治方一骨二骨五骨穴一寸五分宛兩三寸去三十一火炙。後髮生際上三寸上炙。桑木上生ДюУン⑥火燒其煙吞。於時吸ЗШデЁ。又青菜蕪十計吉酒三升入ЁоэЪ。鹽少入可吞食。兩手中指第三ワДтыэ。七分及二十一火炙。一骨五Шユ三十一火炙。   第八任水雲傳屍病也。是ЁгйワЁワэЯЁЪ死也。此病付後五月又七月或九月ヤШЪ死也。春發夏重。夏發秋重。秋發冬重。冬發春重。魚鳥百日可食。其間吉酒可吞。豬可忌。章閑香煎物可吞也。又唐竹葉煎常可吞。又Уаワг好。治方玉懸骨下唯凹下一寸五分宛兩去二十一火炙。又Ь⑥э背炙。又一骨左右去三寸Шユ上共三處炙吉。   第九赤血雲傳屍病也。是心地常惡振覺腹ユУヱ足手УюЁ湯水好也。久坐③ёЁヱ成。炙穴一骨左右一寸五分宛去三十炙。又一骨下六寸下左右一寸五分宛去二十一火炙。又章門又デЛв下二寸置炙。青菜赤飯腹立事酒盛少麥類湯水ヤию事。箏類③ьжヤьф家ユх濁酒。能可忌者也。   第十天熱風雲傳屍病也。平狂心Йワ上Д③фワ⑥Ью⑥Ьヤユ重也。此病氏神崇緣發也。一年十二月間懸二月二七日身清。三ン年間加樣Зяд止也。春始十二日間藥可吞。樂Хロч根煎щ③ヨ二合吞。Ёчヨй根楊柳煎可吞。五日一度宛。三ン年間。春秋ヤёトЁ。炙處чую處炙。   第十一屍熱風雲傳屍病也。此病者身內оофワДуンФШЪ常水掛ヵЬЁ。是氣業也。炙所一骨五Шユ下兩一寸五分宛者炙。又壇中炙。各二十一火。   第十二七草雲傳屍病也。是振覺心⑥ЬюヵЬ如走馬。ЛгЮю人聞付оЬ也。ДЪЁгйワЁЪчЙロюю也。少時七歲病付十三死去。過二十五死也。炙穴壇中又兩一寸五分去炙。是心前骨一寸五分下也。   第十三工月水風雲傳屍病也。是腹背ёУ身腫心知惡死Я期гワуьДワ色也。ЗЗ鼻Уэ長病死也。治方玉懸下一寸五分宛中左右三寸也。五十火炙。   第十四三季熱雲傳屍病也。是心地惡身УютДфЪ頭ユУヱ。胸腹常ДгワХЬ⑥эЗу也。春發至夏。秋冬心少吉。炙處百工穴左右一寸五分去炙。又章門炙。 第十五支病雲傳屍病也。是偏ヱюЁヱчт⑥хэаяг色黃成也。舌破目白Шдワロгю也。後色黑成舌切落大事。чЙロяд必死。炙處百工穴炙。耳寸上炙。ёУё髮生際分目Ь⑥э足ヨь掌中炙。   第十六氣風雲傳屍病也。是物為食чЗю也。身ают覺胸⑥Ью。此春發也。炙穴後一骨三骨左右一寸五分兩三寸去炙。五十火歟。膻中上中兩一寸五分去二十一火炙。   第十七草風雲傳屍病也。是心Д③ワЁ心⑥Ью也。炙穴玉懸骨下一寸五分宛去左右炙。又且中又臍左右一寸五分去炙。又三里炙。各二十一火歟。   第十八利病雲傳屍病也。是腹ユУヱ身оЬ⑥эЪ痛也。炙穴臍下一寸五分。又臍上一寸五分。又臍下四寸下炙。各二十一火。旱魚粉食。後ヤф⑥食л。   第十九焰熱瘡雲傳屍病也。是身оЬыэ覺病也。常ДуンУШ瘡出也。炙穴手內ワУтыэ上тШ臥當處左右炙。亦三里炙。各二十一火也。   第二十億地水風雲傳屍病也。是心常驚水如浮腹立人惡也。常飲酒為食如飽滿。日日少宛物。食⑥Ью也。心ヱюЁヱЁЪ四枝重。目飛如行物色不見。氣足黃色成也。三月過不療治。五月重。九月死。三年或五年或七年必死也。療治不為。   第二十一鹿水熱雲傳屍病也。是自脅下腹胸ДсЯ指相心前腹中空腹ヱДヱДЬ鳴。氣色時時聞ДхヱюЁン也。長病死也。炙處一骨下三寸下炙。又五Шユ章門炙。乳臍間ヱьлЪ二折。當處左右一寸五分兩去炙。又臍左右如上各二十一火炙。   第二十二七厭風雲傳屍病也。是無何身內熱чЙロю也。十月計或十二三月死也。藥④вヵШХ根手一束切。酒一舛УУワ入。半分煎。每月三七日宛也飲也。炙中膻中耳Лдвヵ穴炙。章門二穴。是外ШииЁ⑥炙。必平愈也。   第二十三痛熱風雲傳屍病也。是頭ユУヱ目ヱюфワ面赤眼重。手足Ущヱ腹鳴。身УюЁヱЁЪчЙ色黃也。五體不安。次節ユУヱ。七月剋九月死。三月內有驗吉。無驗五月Юяд腹иヱяЪ內外通也。春發夏重。夏發秋重。七月Юяд療治不及。藥鹿鴈菟食лЁ。炙穴十二箇處炙。有口傳者也。   第二十四推勢風雲傳屍病也。是病次節弱俄立リИ。ヤьヱ步目暗成也。心前リЗ⑥ф。三年過者物多食力弱手足ЮリУю樣也。身色衰久死也。自ヱюЁヱЁЪ身熱也。此炙治數多吉。石風呂入оヨ皮煎物吞。又可浴餘湯不可浴可忌。禁物濁酒糯飯餅。是不可食。秋立用療治。不可為療治之。治方日數三七日定也。   第二十五神判雲傳屍病也。是氣弱有出氣計。腹иヱя腫自身ヤЙУю也。是有大小神祇氏神崇心能能可祈。懸參T76076701.gif萬病圓麝香(一兩)文香(三兩)ттйЁ也。ттйЁЬ雲г又ЪйЁ也。大黃(二分)樂神咒(一兩二分)ヤйюлЁ。續隨子ヤиь取也。戟天(一兩二分)以上七種細抹丸○一京門二章門可炙也。 一。總此病總炙總藥之習祕事也。總炙十二處也。十二處者。一十字。二旦竟。三三左右。四五左右。五風巿。六三里。七足。ШииЁ。左右是也。若旦背肩井仁穴添十三處成也。   一。總藥者蒐鹿圓每少蒐鹿圓吉也。   一。緣木緣草事。山桃皮。柘榴枝。柳枝。桑枝。桃木枝。苪草。蓬草。芥子。是取集置壇上也。又煎物病者可飲。行水ЯхДЗю也。   一。青面金剛行法用抄。   一。支度事。   註進。青色金剛藥叉供一七日夜支度壇一面(方三尺五寸)。脅機一腳。燈臺(二本)。半疊(一枚)。名香(沈白檀薰陸龍腦)。布二端(一端且敷料一端蠟燭料)。御明(一石斗)。蘇密(丁子)。閼伽桶一口(可有杓)。御折敷(二枚)。淨衣一領(隨法色異也)。承仕二人驅走一人淨衣(如常)。人供等(如常)。   右大略註進如件。   年月日。阿闍梨(某)。   註進。   青面金剛藥叉護摩一七日支度。   御本護摩檀一面(方四尺五寸可有爐壇)。脅機二前。燈臺(四本)。禮盤一腳(可有半疊)。五寶(金鑲真珠)。五藥(赤箭人參茯苓石菖蒲天門冬)。五香(沈白檀丁子鬱金龍惱)。五穀(稻穀一鬥。大麥一鬥。小麥一鬥。鹽五升。大豆一鬥。小豆一鬥。芻豆胡摩芥子五升。胡摩五升。粳米五升)。蘇密。名香(沈白檀丁子薰陸龍惱)。壇供米(三石五升)。御明(三升五合)。佛供覆大幕(一帖)。桶三口(佛供神供閼伽料大中小)。杓二支(大小)。折敷(二枚)。淨衣一領(隨法色異也)。   承仕二人驅走四人見十一人淨衣(如常)。   閼伽棚一基人供等(如常)。   右大略註進如件。   年月日阿闍梨(某)。   委細不動法准。   一。卷數事。   青面金剛護摩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二千一百返。   護衛本尊真言二千一百返。   青色大金剛藥叉明王真言二萬一千返。 不動明王真言二千一百返。   四天王總咒二千一百返。   三部諸尊真言二千一百返。   諸天曜宿真言二千一百返。   當壇護摩真言二千一百返。   有功成就真言二千一百返。   奉供。   大壇供七箇度。   護摩供二十一箇度。   神供三箇度   右始自今日(某日)至於今日。并一七ン日夜間殘致精誠勤修上件教法奉祈。大施主(某甲)殿下。御息災增長福壽之由如件。仍勤行事謹言。   年月日。阿闍梨(某)。 溪嵐拾葉集。   三衣一缽事(并)座具(建武貳年甲戌十二月日於洛陽東山金山院方丈談之)。   問。以衣缽心地教法習方如何。答。示雲。今思一代教法以心地法授迦葉故。如來最後付屬雲。我有心地教法付屬迦葉雲令練袈裟授。是則心地表相也(云云)。次以如來教法付屬阿難給故。經雲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矣。是即授教法給表示也。尋雲。以袈裟表心地。以缽表教法方如何。答。示雲。以衣缽表心地教法方顯密入門不同也。先顯宗心者。凡三衣者。三觀表相也。所謂五條者。假體也。七條者空體也。九條者中道也(云云)。次密教心。五條者胎藏也。阿字三觀也。七條者金剛界也。鍐字三觀也。九條者蘇悉地吽字三觀也(云云)。種字雲。阿鍐吽三字即三部曼陀羅也。謂意胎藏色法故。五大共生以為體。以五條為胎藏曼荼羅。七條為金界曼荼羅故。以七覺分智慧為體。故以七條為金界曼荼羅也。九條理智不二。以九千法性為體故。以九條理智平等蘇悉地曼荼羅也(云云)。尋雲。於三衣大小權實所談各別也。其不同如何。答。爾雲。先小乘權教心者。凡袈裟者。三世諸佛解脫幢相法衣也。或怖魔衣。號福田衣。謂意者。三世諸佛出世。為眾生授出離生死教法給故。三乘弟子入佛家。必今著法衣故。名解脫幢相法衣。為如世間勇士趣戰場必舉幢。三乘弟子亦復如是。煩惱敵打著解脫法衣(云云)。次怖魔衣者。於樹下成道給時。魔王來成障礙時著法衣魔降給。故魔王著袈裟衣見。沙門必生怖畏也。故名怖魔衣也(云云)。次福田衣者。三乘弟子必備應供德。所謂小乘契第四果備應供德也。大乘意。三觀現前必應供德具足也。故惠心先德。食時作法雲。不修五觀者應用三觀(云云)。故行者為人天受供合故。能施人云得福報故。人天福田故。今袈裟合田畔表也。次大乘意雲。顯宗三切三觀三身也。次密教意雲。理智事三點三乘三密三部曼荼羅也。尋雲。三衣者三觀表示故。內心觀法也。何以故著用身上耶。答。示雲。內心觀法三切因分法門也。至果上時。修顯得體顯色法也。故釋雲。因名三觀果名三身(云云)。所謂五條即假諦顯應身。七條空觀也。顯報身。九條中道也。即顯法身。故戒法雲。即事而真教法。即身成佛法門也。仍於受戒即座三惑必盡。六即成佛也。故經雲。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已同大覺位。真是諸佛子(云云)。凡內心觀法色法顯。依正一致也。色心泯合法門也。故釋尊御胸滿字文有之。仍世尊御袈裟文飪羅錦文在之。世間折入雲文在之。是則滿字文也。一切眾生結生時。滿字文先顯出生也。此滿字文袈裟文事。色心不二表相也。凡此事密教大事。灌頂事相口傳也(云云)。有印信有血脈更可問之。   一。座具事其相如何。答。示雲。梵尼師壇雲。此名座具。此座具者。四土不二寂光也。凡雖廣諸佛淨土。四種佛土不出。今戒法心。於受戒即座即身成佛也。四土不二寂光土居心也。所以四店合四種佛土表相也。故同居應身淨土也。方便土報身淨土也。實報寂光法身所居也。圓頓心以衣缽受持即身成佛至極習也。委細私決別有。更可問之。   一。缽事。尋雲。以缽如來教法習方如何。答。示雲。凡付缽種子三摩耶字成種子三摩耶字成三種習在之。第一種子者。有不可得縛字也。縛字二十五有眾生也故。經雲。今此三界○子(云云)。縛字體二十五有眾生也。涅槃點釋尊能破教。而經雲。破有法王○說法(云云)。縛字者。所破二十五有眾生。能破釋尊涅槃點合。釋尊種子成也。涅槃經雲。安住諸子祕密不久自住其中(云云)。三世諸佛出世。必為令眾生開悟得脫也。眾生開悟了。必三德祕藏入土涅槃理相也。故經雲。安住法子祕密藏中說。仍應身八相中。第十置旨歸章大意五略中最後置歸大處。是等皆教法所歸以三體祕藏涅槃理為本故也。凡釋尊種子取事。今經依破有法王出現世間文也。有不可得縛字者。迷時二十五有眾生迷情也。約諸佛覺悟時。真善妙有功德也(云云)。能破涅槃點。能化釋迦如來也。能所泯合一縛字成。預法花開會說了。一切眾生當體釋迦分身也。故二十五有眾生。即樹下分身顯也(云云)。問。缽三摩耶形如何。答。示雲。缽者團圓半月輪也。所謂釋迦如來教流布故。以風輪半月為三摩耶形也。所以釋尊大日如來風輪法也。故居釋迦院也。然則胎藏下曼荼羅者。五大輪表相也。故中臺八葉地輪也。中月輪水輪也。遍知院三角火輪也。釋迦院半月輪風輪也。今缽是也。次文殊院圓形空輪也(已上)。故釋迦即大日風輪也。仍以風輪半月為三摩耶形也。大日自性本有理體故。不說三乘教法。釋迦教流布身下說法利生給也。故以缽為三摩耶形也(云云)。次字義者。凡種種說法雲事。此明風輪德也。所謂一代教法八萬餘。雖縮不出五味。此法即不出四教。四教縮不出三觀。三觀不出一心。今一心者。即今缽是也。缽者即是心月輪也。問。以缽習四教三觀方如何。答。示雲。觀一心體必三觀現前。三觀者必四教也。所以釋雲。藏通為宗。別教為假。圓教為中。是故三觀○教□。又雲。四教從何而起。從何三觀生。三觀從何而起。從一心生。一心從何而起。因緣所生四句生(云云)。中輪雲。因緣所生法○成(云云)。此四句以習盡一代教法也。故今文四教總體也。付之橫豎習在之。仍豎判時。因緣所生一句三藏教也。我說即是文一句通教也。則名為假名一句別教也。則是中道儀一句圓教豎儀也。次橫儀者。今四句皆三藏教攝。生滅四句。次今四句。皆無生儀述。即通教四句也。次今四句約無量法門。別教法門也。次今四句。約無作儀即圓教也(已上)。擴儀此土儀。皆天台所判也(云云)。次以今四句對判十界時。初因緣所生一句。六道賴緣也(已上六凡)。次我說即是空一句。二乘法界也。亦名為假名一句。菩提法界也。亦是中道儀一句。佛界也。故以今四句法。顯十界皆成妙理也(云云)。今經中隨眾生欲種種說法者。種種言顯處即是四教五時法門也。四教五時大事。舍利法深祕也(云云)。尋雲。以缽三密習方如何。示雲。付之種種習在之。故釋雲。諸佛有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善悅食(云云)。所謂法喜者。照了體即是心法智惠也。禪悅食者。色法定德也。缽者不二心業也。又義雲。缽者一心總體也。禪悅食者。寂然理也。法喜者。智惠故。照了體也。故以一心總體為缽。以寂照二德法喜禪悅也。故經雲。定惠力莊嚴以此土眾生(文)。又諸佛兩足尊置法成無性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云云)。仍以今缽二身四身下法窮盡也。然則以二時食作法。諸佛斷惑證理法門利生習盡也。故不動法習時殘食法在之。所謂以食為惑障也。以受用斷惑習也。食時外別行相不置也。說法利生者。四教三觀不出。今食時作法。即說法利生故也。所以不現前五師請五智圓滿覺位也。因緣所生召願文。化他利生說法也。或又五師者。釋迦即和尚。文殊羯磨師。彌勒教受師。十方諸佛證成也。十方菩薩同學等侶也(已上)。以因緣所生咒願文樣子相貌也。故食時時雲清五師咒願文可誦也。譬陀一縳食也書缽入可受用也。能施所施共無量福田得也。故一摶食缽盛時。法界等功德得也。三觀觀法持如我等陀凡夫僧也。三身圓滿如來也。仍難勝如來供合壯勝矣。尋雲。缽樣子幾不同有之耶。答。於缽種種不同在之。一以缽為釋尊三摩耶形時以縳字為本。次缽即習風輪三摩耶形時以含字為本。次缽即萬法圓滿體習時以吽字為本。即寂光理體習時以阿字為本。次缽即習馱都總體時以п①у字為本。次以缽習飛缽法時蘇字以為本。此義勢有。深祕習口傳(云云)。   尋雲。惠心先德。食時作法雲。五觀應修矣。其五觀者何等耶。五觀者。律文雲。計劫多少量彼來所鈍己德行全闕多憾悈訪止顯過不過三毒正事良藥主宗形軀為成道切世法非意(云云)(已上十乘律儀食時)。作法如此。示雲。此等文為不食味貪著修五觀生慚愧也。次圓頓大乘食時作法。以三觀為本。三觀者己心法界觀法也。故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妙解土塵塵法法捨那妙境也觀也。然則缽即法界也。受用食物亦法界也。行者亦法界也。三所共法界故。一切法皆佛法也。此時一持食施雲。以法界法界供合德得也。若行者三觀不修咒願文不用。令食味貪著必受畜眾生檀那追施報也。能能可生懺悔也(云云)。尋雲。四分律雲。木缽是外道瓢也(云云)。何以故山門僧眾何用木缽耶答。凡木缽者天竺法。外道多用木缽故。外道瓢也釋也。佛弟子不用之故。木缽必以漆塗之。為塗垢膩也。西天法用漆至殺生也。故不用木缽。一生嫌也。我國法用漆不至殺生。何木缽嫌哉。故我國大師先德多用木缽給。不用敬生故也。尋雲。諸律文見多嫌木缽。何以故大乘菩薩偏用木缽耶。答。汝出所四分律文一往說也。非深理釋。而四分律中。木石瓦鐵四種缽出。其中石瓦鐵三種缽。外道瓢也(云云)。於石瓦鐵三種缽熏缽不用(云云)。於木缽失缽病樣時木缽可用也雲。開遮不一順故。強不可木缽嫌(云云)。難雲。失缽病樣時用木缽事強非正義。失缽故暫時用之歟。譬失三衣等時。以布切等代如用。此布切正非法衣也。若然病證時用木缽事。正非佛弟子正所持應量器也。答雲。大乘菩薩僧用缽事。深祕習事在之。強不可遮之。大師大乘經中。以木石瓦鐵四種缽可巡行乞食乞其證據也。失法衣時。一且以布切受持代不同也(云云)。尋雲。大乘菩薩僧用木缽證據如何。答雲。種種說多之。一善戒經。二蘇婆呼童子經。三妙臂菩薩所圓經等也。又雲。師雲。今法華經。即木缽證據也(云云)。尋忙雲。蘇婆呼經真言經也。故祕密修行時。深山幽谷陰居至勤行祈悉地時。衣食若貧時聚落出。以木石瓦鐵四種缽可巡行乞食(云云)。能諸人童子也。又能行人俗體也。故經雲。唯留頂髫(云云)。知俗體人也雲事。此等文只祕密行者僧法體ヤьДю⑥ч如何。今答能請人童子也雲。經文三毒弟子貪蒙。何俗體雲⑦ч。巡行乞食言顯品三乘子聞。譬亦俗體祕經也。非外道經攝非。   尋雲。蘇婆呼童子經妙臂菩薩經。為同異(云云)。答。示雲。此兩經同翻異譯經也。若爾者。一經別經ヤьДюロ所以。今經前後首尾開。雲文言雲成理一致也。但經題名少不同。然而對譯勘同事也。所請蘇婆呼者此臂雲。童子能請菩薩也。故蘇婆呼童子請問經翻不臂菩薩請問經雲也。譬如蘇悉地妙成就翻也。仍妙臂菩薩經中。祕密修行相明。唯留頂髮不雲蘇婆呼童子不雲。□妙臂菩薩木石瓦鐵四種應量器受持。聚洛出可巡行乞食(云云)。此經正菩薩所持非在家俗人所持哉。若彼兩經同翻異譯經。悉木缽所依經也。不二在家菩薩所持可准如何。尋雲。於法華經木缽依文有之哉。答。示雲。在之。凡法花經者。諸經王故。爾前諸經有程事。悉有法華習也。故天台釋雲。鈍機在法華細目出眾傳(云云)。若然者。本缽依文無法花不可雲。是一。次法花開會心以諸部經教所有患。是法華所說明文也。是一。次法華是大王如密語。栴馱婆來雲所鹽騎馬雲心在之。故大王栴馱婆來時智臣是察。或兼水或兼物或馬兼也。是即至極大乘心。一語一切言含心也。仍法花諸法實相一語中。爾前諸經說含也。若然者諸部經教所說法門皆法花心也。仍法華中木缽證據在之談也。尋雲。已前所談義勢。皆是法華開會大綱。諸部所說法華心脫得也。此外正法花中正木缽證據在之(云云)。答雲。法花中木缽證據在之。其故權教小乘律部心。缽者是諸佛應量器也。故食盛器гロэ得心也。凡天台真言心。今缽以佛習一代教法佛習諸部三摩耶也。故馱都祕法以缽習如意珠三摩耶也。今世非缽法是也。故缽觀諸佛總體也。四土不二寂光也。如此談時。以缽習顯密經極也。凡以缽習諸佛總體時。不限木缽。金銀七寶悉是缽器也。若然者他門異流戒法。鐵缽計⑥請勸。嫌木缽事。佛法據源佛體宗極抌深迷。如他門僧俗者。佛奉造事ヱ①ロбгロэ可用之歟如何。不佳之。   尋雲。法花中於木缽依文正在之耶。答。在之。經雲。木[□-山+田]并餘材○佛道(云云)。此等文理如。佛造事不限鐵歟。若依七寶最土者。金銀七寶可用也。加之毘首羯磨於忉利天據尊容事赤栴檀用。若然者諸佛造事以木為本歟。付草木成佛。實香花燈塗等其證據也。淨土莊嚴樹木悉唱空空。此等成佛證據也。或又惠心先德釋雲。法花四大士靈山草木也(云云)。或又山家大師五相成身記雲。法花修行無邊等。是地水火風雲(云云)。此等皆草木成佛證據也。若然者佛缽不限鐵缽(云云)。尋雲。所出法花文。佛像彫刻相也。非本缽證據。答。以前如雲。缽既佛體。出所諸文皆木缽證據也。凡天台宗心。依義不依文也。故涅槃經雲。四不依文也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文不振義。又天台釋雲。先無文有義。智人用之。有文有義。常人用之。無文無義。愚人用之□心也。他門異流僧俗。文ヱ④Й守一隅滯事。有文有義常人用之分齊也。同道不可行歟(云云)。尋雲。本朝大師先德用木缽給證據如何。答。本朝大師多用木缽給。其證據弘法大師三教指歸雲。以木缽可巡行乞食(云云)。又山家大師銅缽木缽用給。加之覺大師已來後先德等。多用木缽給。然則根本御經藏中。多木缽在之。是其證據也(云云)。尋雲。何以故施多缽中用木缽(云云)。答。山家相承戒法習用木缽故。瓦缽易求易破。鐵缽難破難求。石缽易破難得。木缽易求難破故用木缽也(云云)。尋雲。以缽如意珠習如何。答。然悉地大事缽祕法在之。凡缽者五輪成器相貌。萬法圓備總體也。故以缽如意寶珠習也。   尋雲。以缽萬法圓備體方如何。答。缽者圓滿形也。又月輪體也。故釋雲。鍐字法界種(云云)。水輪形是月輪也。故萬法種子即從水器生。故如秋八月霧深可思之。   尋雲。釋尊成道時。或鼻端現唵字故觀月輪其意如何。答。月輪雲觀唵字雲其意一致也。所謂今缽雲法界總體有不二中道妙觀也。故釋尊成道時觀月輪給。不二中道妙觀入給心也。其事相雲今所持缽是也。凡缽者。色心不二。境智冥合。不二中道表相也。尋雲。以何故釋尊成道時觀鼻端唵字雲。答。唵字者本有三身也。故現前先是觀給也。故守護國界經雲。其取意。釋尊晝夜可成道給時。觀法不現前故。於盧文告諸佛雲。可觀鼻端唵字(云云)。何鼻端唵字觀時。於後夜成道王и也(云云)。謂心唵字者阿索磨三字也。是則無非三身也。本有無作三身不歸本覺理不現前。成道義不遂故。中夜成道不遂。後夜成道成也。凡唵字者。本有無作三身也。以本有無作三身。為歸命句也。故一切真言最初唵字置。本有三身歸命意也(云云)。尋雲。何以故於鼻端此觀耶答。凡鼻端者。中道觀表事也。又是月輪觀事相也。所以止觀心開。心若散亂時。置觀於觀國殿。心若混時。置觀頂上。或若清淨時。可置觀鼻端(云云)。謂心鼻端者。風息出入所也。凡息者。令粗細隨出入故。從出入息修中道不思議妙觀也。其故息者但色但心不生故。心中動識法外助。風七所觸言音生也。是則三輪圓滿表事也。故祕經雲。常於自身中觀一吽字。聲出入隨命息不見心與身。但觀字因起等同於大空(云云)。此文心。本有命息者。瑜伽成就本源。色心平等法門也。故不見心與識說也。祕密終極說法。顯露是不中談。今缽以五輪成器習。如意寶珠談。依此等說也。可思之。尋雲。本有命息者心如何。答。五輪成器者。皆依風輪生。風輪者水氣也。水輪萬法種子也。鍐字法[/(ぜ@蟲)]也。故有情存命оЬг必本有風息具足也。故古今得覺悟者見鼻穴ヤю僧雲也。此則活面散人事雲也。仍葉上流蘇悉地祕決雲物在之。其中雲。兩部教法密音本藏說雲。法界義理留。是以為四句。蘇悉地者。但生一句不留所名於成就蘇悉地也(云云)。曰心或柳翠花紅。山山河河等雲。此四句法門也。山非山河呼河博漉漉治苦苦地一法不執定蘇悉地法習也。今以缽五輪或器習。水以動搖為命根絕(云云)。以兩部當定惠時。地輪色法無動轉為義。是定德也。故水情鍐字院。定惠當時惠法也。惠必以照了分別為體。以動撿為相也。故本有命息雲也。又次當東西定惠時東方台藏色法也。西方金剛心法也。又風大方色故。以西方妙觀察智名說法談義智。此本有命息故也。   尋雲。以缽如意寶珠習名飛缽法故如何。答。凡缽者圓融圓滿體。萬法圓滿資也。故名如意寶珠。名飛缽法也。凡飛缽法一卷軌記有之。是以缽如意寶珠習故也。此飛缽付種種習在之。能能可分別也。道士法習說有之。此外法也。付顯宗習說在之。密教習在之。暫付密是雲辨才天大事也。故以缽安檀上無別本尊奉此缽供養也悉地成就時。龍神此缽頂。或壇那本或舟中行米錢等運來也。山門相應和尚。北國泰澄大師。那智山空缽上人。皆是例也。其外處處靈驗社等其例是多。凡辨才天者水神也。龍神是水大精靈也。故龍神大海最底居也。龍神水輪精也。如意寶珠水輪生。萬法能生根源。故龍神以舍利精水魂魄也。缽如意寶珠三摩耶故。龍神是頂虛空飛登故。名空缽法也。山門相承真言中。蘇悉地部祕經如意寶珠大事也。今飛缽法一致也。口傳在別。更可問。尋雲。舍利與如意寶珠一致方如何。答。兜率先德釋雲。龍女所慮寶珠者。古佛舍利海中來。是其說也(云云)。   尋雲。何以故龍神以舍利為靈寶(云云)。答。龍神得舍利必金翅鳥難遮故也。又義雲。龍神得舍利必十一眾大龍成也(云云)。又義雲。龍神得舍利必離三毒熱惱也(云云)。又義雲。龍神以舍利為重寶事。舍利者風輪精髓也。龍神又水火魂魄也。故龍神得舍利時。必得自在神力也。故以舍利為例法也。此等種種義勢以。龍神舍利等也。尋雲。舍利龍神一體證據如何。答。仁王經雲。是般若波羅蜜亦名神符○護國守(云云)。是其證也(云云)。亦名天地鏡者。天者兩部大空。地者索訶大地。以天地為宇賀。此以定惠理智法門為龍寶神王也。故理智不二如意寶珠以龍宮寶也。口傳。尋雲。於如意寶珠幾習存之耶。答。覺大師祕決中雲。於寶珠出七種差別。所謂於世間寶珠有四種。出世寶珠有三種。以上七種第一福報如意珠。示雲依福報如願樂福報自在也(云云)。第二大地如意寶珠。示雲。從大地五穀萬果出生。此以為大地如意寶珠。此則地藏德也(云云)。宇賀賀是也。第三虛空如意珠者。示雲。從大地出生處五穀萬果。於虛空生長。川河大地草木樹林有情非情。於虛空中生長也。此則虛空菩薩德也。宇賀宇是也。有地無天不可有天有地無不可有。地以為天德。天以為地德。地不載雲事ЮЁ。天不覆雲事無。天地間生長故人間雲。此天地人三交兼宇賀神王雲也。所詮地藏虛空藏二菩薩德也(云云)。第四鳥骨如意珠者。示雲。金翅鳥骨至龍宮如意寶珠成也。已上世間寶珠。以上三種出世寶珠也。第五前佛舍利也。第六釋迦舍利也。第七一心中道也。問。何故以佛舍利名如意寶珠。答。雖鳥類也。福報成就。依其靈骨皆寶珠變也。故大論雲。龍肝鳳腦變成如意寶珠(云云)。此皆福報成就故也。何說出世無漏萬德世尊□靈骨不成寶珠耶。故萬法總體一心中道法門色法利融給故。其舍利變如意寶珠成給也(云云)。尋雲。此舍利事相以行者自心觀法方如何答。舍利祕決雲。法界體性智大地上。大日鏡智薪積。平等性智火Шン。解脫自在風令吹故。自業舍利成也(云云)。如來涅槃相示雲。須返是常在不滅事相也。滅後舍利是萬法能生種子返。此則生滅不二出離解脫本源也。故舍利拜見奉所。於生死一如相顯。色心境智一如相顯。色心境智一如法門示現給也(云云)。以上口傳在別。更可問。凡以前所談法門。皆是法界馱都表相。萬法圓滿缽多種也。所詮山門相承大事。以缽如意寶珠習也。如意寶珠者。則是一心中道表相也。故龍女以一類寶珠奉戲大聖世尊。是雲現成明照大事也。成道表相也(云云)。此則法花大事也。山門記錄大事也。其證據大講堂大日缽印結給也。口傳也(云云)。   三衣一缽并座具。   佛子亮圓。 溪嵐拾葉集(卍字祕決祕祕中亟亟)。   ●字義。卍滿。   此七字也。七者悉也。悉者皆也。皆者圓也。圓者滿也。故名滿字也。圓滿故佛頂圓也。圓字者十字也。十字七字也。七字者四字也。四字者一切眾生八分肉團八葉蓮華也。兩部不二不壞金剛光明放。入淨妙法身摩訶毘盧遮那в妙體金剛寶座。故諸佛福田也。八葉花報也。中臺真實佛果也。又此滿字。一切眾生流轉還滅六度述十字也。善修行時福田也。作惡業時非田也。依惡業輕重受三惡四趣分分苦。依善業輕重。受三界人天分分果報。依分分智惠。菩薩聲聞等證分分位得大智惠。當顯無無上佛果。八葉蓮花臺也。此花臺上日月燈明佛座。雖然五塵六欲雲益被覆隱。不顯常住光明。此名凡夫。聖人智惠以卍字鑰。開寶蓮華戶。奉拜實相真實無漏常住菩薩佛果。一切眾生智惠無故。不開寶塔扉。無始以來生死闇迴。佛說五智如來意佛體似名大日。無無明病名藥師。以無漏妙行名寶生。以知見名阿彌陀。以本來寂靜名釋迦。五輪者。以納無漏萬德名地輪。甚奧甚深。法水無量無邊。情非情大小長短方圓器不擇可應理名水輪。本來靈靈明瞭名火輪。無來無去可隨緣之理名風輪。本無一物無礙自在名空輪。如是無量無邊萬德納故名祕密宗。言語道斷教閉口●〃〃也。此三重●字如次法報應三身也。又三種法華初善中善後善也。序正流通也。六種震動眾生六根動義也。故震動東方鈴菩薩。東方鈴眾生六根令動義也。震東東木也。木肝藏也。肝藏流轉還滅根本也。故八分肉團大檀上。始自艮方引始五色糸引者演也。糸始延演。丑上引迴通結故。紐雲字。糸丑書也。此糸八分肉團上十十二流轉為顯表示丑刀角結也。胸中智惠開時解脫雲也。故解字丑刀角書。流輪始元品無明結也。名之合華。最初發心始韭此理願脫流轉生死發願雲也。開智惠之扉合花佛果顯時法成就雲也。是雲解脫。此時名破檀故結願始也。破檀終也。悉凡夫離迷心得佛果體雲。水冰外得濕性身故。乍煩惱之依身得常住佛果。煩惱不穢故我心名妙法蓮花經。又結願者。結者一念迷可得當來果。是名結。願者脫生死之結思始雲願。此願次第次第修行成就功德十字卍字雲也。法花開示悟入滿字也。開示悟入四字。如次發心修行。菩提涅槃東南西北也。此本有智惠定惠也。胎金兩部。皆悉歸滿字。我等并世界五輪五陰五色等。甲乙丙丁等。子丑等。地水火風空十二神二十八宿三十六禽等。皆悉卍字四字四密也。 T76077401.gif (卯神帝釋之使者。午神赤女子。酉神天女子。子神黑女子。丑未辰戌辰孤王菩薩也。此五大五行悉行者一身所具法門也。)   卍田圓●字。妙法蓮華經正體也。顯密諸法。善惡。天地。兩部。佛界。眾生界。皆悉滿字阿字也此內不出。□□已下略不載之。   應永二十年六月晦書寫畢。   元祿十五年壬午孟夏望陵一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修觀部。私苗。   一。真言行者菩提心事。五大院手草意雲。此教行人以菩提心為門。入如來境界者。眾生自心也。眾生自心外無如來境界也。自性清淨心名為菩提心也。問。自性清淨心者何物耶。答。只是阿字門也。問。何故阿字名菩提心耶。答。阿字不生理。是諸法本故名菩提心也。問。何故阿字菩提心名因耶。答。萬行功德從此增長故。四菩提心為因也。真言行者斷三種煩惱成佛也。其三種者。粗妄執細妄執極細執也。其粗妄執有三種。一五蘊。二我倒。三百六十心煩惱也。問。爾何故此三種名粗妄執耶。答。此三能障出世菩提心故也。問。三種中百六十心煩惱者如何。答。五根本煩惱也。答。貪瞋癡慢疑。是為五根本煩惱(云云)。。   一。五種●字事。●(第一發心東阿□)本不生義也。是發心也。諸法不生理性常住究竟心也。一切眾生志想乃至草木生長皆是發心也。故心實相也。是心性常恆是發心也。本不生也。故是無點阿字也(云云)。●(第二修行南寶生)。前不生理傍具一點。是修行義也。常住心實相芽生義也。世間種子如生芽也。謂_地蒔如生芽是也。修行進修之義也。菩薩進故。種子果赴如。仍自體之阿字上具一點也。芽ДЗロ如⑦。乃至世間進行。又總餘事修行也(云云)。●(第三菩提西阿彌陀)。前修行功進修。必至菩提果也。故修行之點登頂上住也。又空點。是無得義也。又自在義也。菩提者不生空理也。仍空點頂上置也。●(第四涅槃北釋迦)。菩提證了必化他事可有也。化他方便成故下住。有二點是有樣事也(云云)。又下義果通必成因心也。●(第五中央大日方便)。三句法門成滿也。大日如來者。前功德共成滿位也。故五點具足方便阿字也。通用五字推樂具。發心修行。菩提涅槃本不生法爾法然具足成就故也。十界雖異心實相是同也。八功德水喻如。隨化意之說。即隨機也。密意不□自性所成眷屬所說自受法樂自證也。金剛薩埵大日□異人乎。故知。心自證心自聞心心自悟心。又覺王本來法爾覺此理。薩埵亦爾。亦一身為他不說也(云云)。釋摩訶衍偈雲。平等平等一皆無有別異。各攝諸法故。然終不雜亂(云云)。一義雲。月輪離貪慾者心清淨也。離瞋者心清冷也。離癡者心性有光明惠光也。明惠故唯離妄想(云云)。深可思之(云云)。   一。●字觀。若人此字觀思。自心中白色八葉蓮花有。蓮花上一肘月輪有。其輪中金色阿字白色光放。無邊世界照。一切有情身無明煩惱除思。其字УЪЪ觀デЁ。其輪水精珠中ヨШンУюロ如。月輪智阿字理(已上觀文如此)。行住坐臥可觀之。●字義(私雲。●字有三義。所謂空有不生三義也云云)。此阿字是十方三世諸佛。一切眾生無二無別本位清淨理。是菩提心體。是則法身如來也。此阿字一切寂靜體ЯЁЪ。本不生不滅也。此阿字是胎藏界大日如來法界身也。●字功能。若始此字。觀時心未純熟者。先繪蓮華書月輪中阿字書觀デЁ。若人此觀純熟時。此字光暗中四方散。普十方一切佛土通。此光頂趺至сЪ行者身圍達。此阿字明觀時。六根諸罪垢皆總清淨成。六根純淨無垢故。心性又無垢。尚水精淨月如。世間輪繞時。一切草木不碎破雲事無如。此阿字輪亦如是。能一切無明煩惱除不碎破雲事無。何故八葉觀大小心住。凡人形蓮花未開如。八分別脈有。男子上向女人下向。今此心觀其開敷也。此八葉四佛四菩薩也。蕊具足其心有。此蓮花三昧心。若開敷時。無量法門具足。所謂百八三昧門。五百陀羅尼門也。如此無量無邊法門無不足雲事。若奉見諸佛思。人諸佛奉供養思。人諸菩薩同生遇思。人菩提證得思。人一切眾生利益思。人一切悉地得思。人一切智得思。人如此事求人更他術無。但當此阿字可觀。一切眾生自心。本已來清淨ЮяЬх。為無明覆ДяЪ不能悟。若此淨Шяг。即是曼荼羅成。餘處來給ヤьЗ。今此阿字又外來給ヤьЗ。只心生也。定修其心漸清成心清淨故。●字中現。●字門入故。大果報得。人能授ヤьЗ。若短命人。日日三時此字思惟長壽得。若出入氣中此字思壽命長遠得。●字菩薩心本來不生不滅故。出入氣思鼻上寸許此●字可觀。此觀□下功德。死歸人還更生得。中功德虛空上十方遊戲自在也。上功德即無上菩提至。此法學時常行住坐臥ЗлЁ。若心中亂念多。必此●字可觀。此法修行者。尤急切ЮэЬх。常心不可放。此●字是一切字母。十方三世諸佛所說法。此字體ヤьЗЬ雲事ЮЁ。僅念人一切如來法稱同。乃至鐵石此字觀念Зяд。能動念成ю也(已上了)。   一。心字事。已下秀暹勘文(云云)。義釋第一住心門品釋雲。此品縮論經之大意。所謂眾生自心。即是一切智智。如實了知名為一切智者。是故此教諸菩薩。直以真語為門。自心發菩提心。即心具萬行。見心正等覺。證心大涅槃。發起心方便。嚴淨心佛國。從因經果。皆以無所住而住其心故。曰入真言門住心品(云云)。義釋第三雲。復次眾生一念心中有如來壽量長遠之身。寂光海會乃至不退菩薩無不能知。當知此法倍復難信故。法華中補處三清。如來四誡。然後演說Ё玉и。今此經具有修入方便。乃至一生不成。若能誦受不疑到於信地。或度信解(云云)。又雲。復次梵音制底與質多體同。此中祕密謂心為佛塔也。如來曼荼羅以自以為基。次第增加。乃至中胎涅槃色最居其上。故制底甚尊也。又從中臺八葉次第增加。乃至第三普門身無處不遍故。制底極廣。蓮華臺達磨馱都ユг。所謂法身舍利也。若眾生解此心菩提印者。即同毘盧遮那(云云)。山王院雜記雲。同此教大宗以心為本故。序題雲入真言門住心品。然則可以心釋為第一故。列三密以身密為初。以心為後。若心在內性身據外相。此義通涉若凡若聖。不室設論內性以心為先。今典約修行門外相為先。住緣入內此為便宜。若極論之總攝心密三密為能入一心為所入。所謂能所內外總別之義耳。問。示可道即三密成佛。何故處處道即身成佛。答。此義不爾。不令輒爾。是一經大體萬教所歸。所謂即身成佛語同他。其義天隔。何以故。今教合如實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更不用修行。若傚修行。即是洗除心垢。〃〃〃〃了。即是佛身。得如意珠清涼無垢名為自然雨寶。佛亦如是。若有餓垢在心中者不是佛也。心上無垢宛然如虛空名為□如來(云云)。已上。   (本雲)建治元年六月五日。妙觀院僧正彼淨土寺一條殿御息禪師御房。遂業無為事為奉賀之也。於時謁予被命雲。或人以心字可為本尊。依真言門可畫銘(云云)。義釋等中勘明文可與也(云云)。依之同十二日勘義釋等抄之(云云)。秀暹金剛記同本表紙雲。元初一念者。常人義。無始生死輪轉始起妄心時也(云云)。又雲。我等唸唸起差別心初起雲元初一念雲也(云云)。彼義甚深〃〃(云云)。建治六年正月十四日榮昭記。師示雲。或人云者。禪林寺法皇對妙觀院僧正(經海)觀法御學問之時。ДЪг以心字可為本尊。然者色紙心義釋文可出也。付顯密可勘進之由(云云)。仍顯教我可勘也。於密教文者。助僧都秀暹可勘給之由。妙觀院被示之間。秀暹勘文如此(云云)。已上了。   一。但事相真言師成陰陽師事。示雲。道範義雲。唯事相真言師。三代成陰陽師成也。凡陰陽師者。淺略三密義相知Ьх。無相甚深法義暗ロ故名陰陽師也。今密教亦復如是(云云)。師雲。不明一心本源者。皆是外道也。故釋行法於心外故名為外道(云云)。深可思之。   溪嵐拾葉集。   正和三年七月七日於叡山黑谷任師說記之了。天台沙門光宗記。   應永二十一年(甲午)四月二十三日出之。   求法少比丘貞算(俗七十七)。   嗚呼南無阿彌陀佛。   元祿十五年壬午四月二十六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一。祕密主名夜叉王事。義釋一雲。金剛手祕密主者。梵雲播尼。即是手掌。〃〃持金剛與手執義同故。經中名互書也。西方謂野叉為祕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隱祕難可知故。舊翻或雲密跡。若淺略明義祕密主是夜叉王也。執金剛杵常侍衛佛故曰金剛手。然是中深義言夜叉者。即是如來身語意密。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乃至彌勒菩薩等。於如是祕密神通力所不及。祕中最密。所謂心密之王故曰祕密主。能持此印故雲執金剛也(云云)。   一。摩醯首羅亦名商佉羅。印品疏商羯羅骨鎖大也。緣品疏雲。商羯羅天此是摩醯首羅。於一世界中有大勢力。非三千世界主也。經中下文更有嚕□羅。即商羯羅忿怒身從事立名。熾盛軌中摩醯首羅天注雲此大自在天。其手用思惟手。又雲。欲界自在。伊捨那經雲。小自在。護摩軌雲。東北方。伊捨那天舊雲摩醯首羅天。亦云大自在天。天台法花疏釋同聞中雲。自在欲界第五天。大自在即第六天。普門疏雲。自在天欲界頂。大自在即色摩醯首羅也。入大乘論雲。摩醯首羅有二。一淨居摩醯首羅。二略捨摩醯首羅。基法師因明疏雲。外道有言。成劫之始。大自在天人間化導。二十四相。匡利即畢。自在歸天。事者願戀遂立其像。其苦行悴疲飢羸骨節相違形狀如鎖故。標此像名骨鎖天。劫初雖有千名。時減猶存十號。此骨鎖天一名也(安公雲。因明論說。劫初梵王以苦行形下化人間名骨鎖天。是初禪主非三千主云云。私曰此文可檢)。智度論雲。摩醯首羅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事納天。秦言遍悶。鳩摩天。秦雲童子。皆是諸天大權。諸天皆雲一切智○理趣釋雲。摩度羯羅三兄弟是。梵王那羅延摩醯首羅之異名也(云云)。又雲。指軌不說摩醯首羅。又於烏摩妃真雲在伊捨那眷屬中祕密曼荼羅品列西門。南列自在天。烏摩妃。私曰。今此西方摩醯首羅。應非應非色頂淨居。但約欲界未知何天○(云云)。   一。降伏魔王事。大日經義釋雲(取意)。不動金剛者。降伏或障令動之。降三世令發菩提心。自色界頂□□一處次第降伏下(云云)。二尊各降一天無共事。入大乘論雲。摩醯首羅有五種。一毘盧遮那摩醯首羅者。第四禪主也。二伊捨那摩醯首羅者。是第六天王也。降三世降第六天眾故。理趣釋雲。金剛部中金剛降三世。調伏他化自在天魔主。寶部中寶金剛忿怒降伏摩醯首羅。蓮花部中馬頭忿怒觀自在。降伏梵天。羯磨部羯磨金剛。調伏那羅延。慈氏難降伏諸天引入佛道給(云云)。   一。加持事。祕密藏記雲。加者諸佛護念。持者我自行。又加持者。顯如以父精入母陰之時。母胎藏能受持生長種子。諸佛以悲願力放光加持眾生。謂諸佛護念眾生。內心與諸佛加被感應之因緣之故。眾生發心修行。是謂自行(已上)。即身義雲。加持者。表如來大悲與眾生信心。佛同影現眾生心水曰加。行者心水能感佛曰名持(云云)。實●上人云。所加行者為能持。能加諸佛為所持。能加即所持。能持即所加也(云云)。   問雲。天台宗有加持義耶。答雲。祖師上人義雲。凡密教加持者。感應義也。若爾者。天台感應義釋。一月一時浮於萬水。以此意可成義也(云云)。   一。三摩耶事。義釋雲。如來以普眼一切眾生金剛智體與我無異(是平等義)。以眾生不自覺知故。從無量金剛智門作種種金剛事業。惡擔種種大障令至實際(是本誓義)如是實際名為無垢眼金剛(即是除障義)以師子吼聲震動十方佛剎(即是驚覺義)。故名三昧耶也(云云)。   問。四種三昧耶行。答。平等三昧耶者。佛成道之後先觀世釋佛如眾生如平等也。次即從本誓成立誓願。如我等無異也。次即驚覺有情令入出離之道。諸佛說法利生等。皆是驚覺意也。次即令斷惑證果。是除障三昧耶也(云云)。又有四種三昧耶。一平等三昧耶。佛成佛之後。見眾生性一切與佛平等也。二本誓三昧耶。見平等已憶念本誓。我令眾生令知佛性。三驚覺三昧耶。念本誓已正即是驚覺眾生令知佛性。四種三昧耶正除障也。   一。供養淨陀羅尼事。師雲。多分普通供養真言讀之。或普供養真言ЯЪх有Юу(云云)。一義雲。供養淨陀羅尼經有之(云云)更可問也。   一。成就物事。師雲。中堂以香水為成就物。大原決何限牛王耶。 私雲。日吉ロШь。賀茂ヤоё。熊野Юワ。稻荷Зワ。皆是有因緣也(云云)。   一。印信事。師雲。三昧流二通也。蘇悉地印信別無之。胎印信及蘇悉地(云云)。又雲。三昧阿闍梨者。三戒隨要記。胎金共一日讀之。仍時刻久ロэワ(云云)。師雲。許可胎八字并行位印明授之說有。件印明傳法灌頂時猶可祕也。何初心之人可授之哉。三身印明許可授之也。許可有二種。持明傳法也(云云)。   一。齒木事問。此記意。齒木薦上不投之何。師雲。薦上投齒木事谷流也。都率流不爾。便處置之(云云)。總薦上投齒木事。本文不見之。妙心太出外○擲棄(云云)。源幸阿〃〃授三戒之時。依件心出緣前遲令投捨齒木(云云)。   又雲。大原流令投之時。齒木可令投薦上也(云云)。   一。許可祕印事。問。許可密印。行法之時必可結加歟。師說雲。二說也。如此密印不可必結加之。受了入三衣箱可隨身也。開筥底雲事起自此(云云)。   一說雲。必可結加之也(云云)。師雲。川流許可灌頂印信一也(云云)。   一。悉曇不同事。問。東寺人云。慈覺所傳悉曇。南天流不讀涅槃點。弘法傳中天音讀涅槃點。以中天可為本也(云云)。何。師雲。覺大師二流共傳之。於寶月三藏所傳。南隨宗叡受。中天不讀點事。聲明法語чгьヱю事也。大日真言。天台東寺共唵跕。南天音Ъу。中天音Ьу(云云)。又弘法大師十住心以天台立。第八經雲。如實知自心(云云)。義釋有三如實知自心。二乘菩薩佛也。是初二乘如實知自心也(云云)。   一。密號事。師雲。密號者。成佛之號也(云云)。   一。法界事。師雲。毘富羅者。法界梵語也(云云)。   一。菩提樹事。師雲。菩提樹活兒樹延命樹。二名有之。義翻也(云云)。略之。   一。金粟王塔事。師雲。不思議疏。金粟王塔下得者。善無畏三藏乾陀羅國ЁЪ語Ё⑥聞Ъ不思議г於唐土書之。南天鐵塔即金粟王塔歟(云云)。   久壽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記之。   一。片鈴證據事。師雲。大原僧都付一方被振之靜聞吉(云云)。   一。遣除從魔事。師雲。魔有二說。本尊共魔又在此。本尊來奉防魔也(云云)。   一。四度獻閼伽事。師雲。准提軌可見也(云云)。又雲。以慈悲救并覽字明加之了。以刀印指入閼伽器。右方五供等灑之。後供養之時。左方又如此也。第二度閼伽獻之者。第三度必可方灑之。第三度左方灑之(云云)。   一。毘沙門堂可山門佛法流布事。出雲寺流記帳雲。叡山根本大師入道七日。從定起宣雲。我山佛法過三百餘義。悉可魔滅。其後移此寺。僅可如螢光(云云)。   一。園城寺佛法可繁昌事。寬平聖主記雲。千手院和尚語雲。三井寺佛法滅之後十三年。叡山佛法可滅。但寺佛法難滅。又可盛(云云)。   一。合殺事。示雲。合殺梵語也。律音呂音合六反故等(云云)。梵語集見。慥可示之(云云)。   一。二王金剛力士事。示雲。堂捨大門立金剛力士雲也。中門立二王也。世人金剛力士。一體金剛。一體力士雲。是僻事也。金剛力士總名也。樣樣金剛力士有之。千手經二王者多門持國也。常堂捨立如此。奈良二王增長廣目立之。不心得事歟等(云云)。   一。蟲事。示雲。世人此字蟲讀僻事。蟲可讀也。蟲此字ХヨЬг讀也(云云)。   一。四國傳燈大師雲事。示雲。新羅國義淨慈覺大師師也。仍加之寺家灌頂時如此用之。又三國新羅可雲也(云云)。   一。和尚事。示雲。和尚梵語也。此雲觀教。正授戒人也(云云)。   一。阿闍梨事。問。示雲。阿闍梨此雲軌範師天竺法呼外道師名之也。又內道師範通名也(云云)。   一。谷略錄事。示雲。世間人云。此錄者谷御房真言書。何等可傳受申。此等ヵЛгЬЪ書注Ъ與給ンю也(云云)。是僻事也。其故不談有лワ書х少少有之。又尤可談書無雲也。此錄古傳點雲事無之。而智淵明請等被點書目六也。然者古點書目六題等(云云)。不可超寫事。餘帖有之。仍私略之。   大師傳法事。傳雲。惠果和尚。常謂門人曰。金剛界大悲胎藏兩部大教者。諸佛祕藏即身成佛之住路也。普願流轉法釋理度脫有情。阿陵辨弘新羅惠日。並授胎藏師位。刃布惟上江北義圓。授金剛界大法。義明供奉。並授兩部大法。今有日本沙門空海。求聖教以兩部祕奧。壇儀下契漢梵語無差。悉授於心於如寫瓶。此是六人堪傳共法燈。吾願足矣。惠果又雲。此沙門是凡徒第三地菩薩也。內具大樂心外示小國沙門(云云)。又雲。延曆二十四年唐貞元二十一年十二月。知玉日蘭院。洗垢結毘盧遮那法印。右脅而終。是夜於道偈。我今和尚宛然立前告雲。我與汝亦有契約。於超密藏我生東國必為弟子(云云)。   惡露失事。十八道樣樣。若妄念發起惡露失時。作護身等誦金剛輪真言一百遍(云云)。若闕時念誦者。向朝日作護身等作根本印。誦其根本真言一百遍。又方作護身等誦火院真言一百遍也(云云)。若見惡夢時。作六足尊小心印咒。向其見方搖振印加持夢神死也。其印二手內縛。並立二中指端相柱真立二頭指磔如戟。其二大指以右押左相叉納掌中是也。右轉辟除左轉結界訖加持四處真言曰。唵瑟致唎伽羅嚕婆吽欠若見諸觸穢不淨者時。以枳梨枳羅真言印加持自身外除觸穢(云云)。枳梨枳羅真言者。金剛掘印真言也(云云)。已上安祥寺和尚口傳也。上堂以前也。   一。古老物語雲。慈覺大師入巨唐遇諸師受學真言教。最後隨法全和尚又受學。然後自謂。諸師所學者。只法全和尚一人所學也(云云)。示雲。是以下餘帖在之。何可披見也。   愛染王彌勒互內證不二事。口雲。通達菩提心者。彌勒法習知(云云)。非彌勒力。二願難成就。依彌勒力可十方淨土往生(云云)。入道菩提心抄中有之。   行法(彌)。祕中祕決不可書之(云云)。有相□彌勒菩提心愛樂無相大日愛染王大菩提□勒(云云)。   □□□□臨絕印事。火內相相叉。二大二頭二小張□□立也。誦是也。以水火令內縛□□□事者。□即膝者出定意也。□□也。一百八護摩者□□□□□也。□□者何。□□乳木細煩惱也。如五□□物雲。燈佉非□華等一百八者。指百八枝□木也。軌說呼唵魔(云云)。此說尤有□□謂(云云)。火天雲護摩此火天者。非十二天之中□□□□金剛夜叉也。爐者金剛叉口也。召如人體造立事在之。   元祿十五年壬申夏六月十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一。牛王法事。   問。以牛王●●法一體習方如何。仰雲。●●者佛舍利也。此則色心不二也。境智冥合全體故也。今牛王又色心不二事相也。其故以法門表示時。山家大師事有之。此則真俗不二。境智冥合一乘中道法門也(云云)。口傳在別。又雲。仁王經二諦品中。真俗不二雲。譬如牛二角說。此即色心不二。真俗一如妙理明。凡牛角者。一對事相。雙照二諦明。今寶珠者。色心不二全體也。圓滿心法月輪表。色相質礙色法形也。此則色心不二體顯也。謂意諸佛覺悟智體。法界一心達。觀心外無一法。此時色心俱周遍法界妙理顯。此寶又色心一如事相顯也。證此妙理時。正覺圓滿至覺位。萬法能生證理開覺也。依之佛舍利以如意寶珠習也。口傳有之(云云)。   尋雲。多聞天此法本尊事其相如何。仰雲。以山門號牛宿事。此法緣起也。付之重重義有之。牛宿者二十八宿隨一。東北方住宿也。自帝都比叡山東北方牛宿方當建立山故號牛宿。依之殊牛王法修靈場也。又多聞天東北方住牛宿天眾故。牛王法為本尊也。   又雲。東北方者方始也。陰陽和合方故。色心不二寶珠於此方沙汰也。   淨剎結界章文雲。本有常住曼荼。始自甲方終諸癸方。畫像而有艮氣。爰以舍利祕決雲。法界體性智大地上大圓鏡智薪積。平等性智智火付。解脫自在風吹。羯磨事業舍利成(已上)。釋尊解脫涅槃滅盡法非。常住不滅●●法示也。舍利即萬法能生●字也。故●字法界種釋也。   尋雲。以涅槃常住習方如何。仰雲。釋雲。涅言不生。槃言不滅釋。故知。如來安住三德祕藏妙理。常住不滅內證顯給也。   尋雲。以今舍利法證道八相習合方如何。仰雲。八相者四教八相不同有之。圓教證道八相以習之。所謂生住異滅滅異住生雲лэ。此則滅終生也。生死一妙理智平等妙理顯也。今陰陽觀雲事。深可思之尋雲。以寶珠事理不二習方如何。仰雲。覺大師舍利祕決。七重寶珠有之。是事理不二一心以。最極祕法。所謂寂照照俱時。雙照二諦以舍利本源也。口傳在別(云云)。尋雲。付山家結界ロэヵфв岡。雲事其相如何。仰雲。納艮氣者。魑魅魍魎氣。法幢院大納艮岡狩籠也。故狩籠岡雲也。此所深沙大王安置奉為守護神也。是又多聞天也。牛王法本尊用多聞天事是緣起。尋雲。多聞天本地如何。仰雲。付多聞天三種習在之。所謂大日所變毘沙門十臂多聞天也。是●●●耶儀軌說也。次釋迦所變多聞天。普門隨類一身也。或大日經。或記錄說分明也。次觀音所變多聞。今普門品三十三身隨一也。北方天等雲此事也(云云)。   仰雲。安鎮義軌中神咒功能一致習合。以之天台牛王法本尊用多聞天也。依之山家所謂天下護持本尊安置多聞天也。年始必殊修牛王法。今中堂毘沙門是也。口傳(云云)。   問。鹿王法相貌如何。仰雲。付大威德法習事也。是х牛王法一體也。然則水牛故也。又雲。付炎魔天習事有之。是х牛王法一體也。其故炎羅王地神物體也。故地藏一體也。其上炎羅王●字。第一乘不可得義也。今一乘無價寶珠雲лю是也(云云)。   尋雲。鹿王與牛王不同如何。仰雲。牛王者大地如意寶珠也。鹿王者虛空如意寶珠也。謂意者牛王法界大地為體。魔王以虛空無礙為其體。此則金界智德表也。牛王表胎界理能生也。大概如斯。   尋雲。何故名鹿王乎。仰雲。釋尊往昔。四諦緣生空理結緣給事。鹿野苑。以鹿身結緣給лэ。故以空理金界智門表也。此則虛空藏菩薩體也。故祕決雲。地而無不乘。天而無不覆。故夫雖施無礙德。地雖乘虛空。不可施無礙德故。地藏菩薩以虛空為體。虛空菩薩以地為體。天地相會萬物生長。故以牛王鹿王寶珠根本習也。口傳在別可問之。   溪嵐拾葉集。   長享三年(己酉)三月二十一日為令法久住利益人天供養父母奉仕師長當寺為興際佛法此一冊書寫留畢乃至法界平等拔濟而已。遍照金剛慶義(春秋半百三)。 溪嵐拾葉集。   知死期法事。私苗。   一。達磨四句偈(云云)。同證道歌(云云)。一山家大師御傳(云云)。從行表和尚傳。   一。慈覺大師御傳(云云)。從法全和尚傳。已上以達磨四句偈為本也(云云)。口傳別有也。   問。達磨傳外別有知死期法乎。示雲。一傳雲。死期近付之時。眼光先達雲也。夜陰之時。燈明與暗所皆黃色見也。死期不幾也。暗所皆成黃色事者。黃泉先相也(云云)。尋雲。名黃泉意如何。示雲。命根有中有時者也。問。皆為黃泉也。仍名冥途於黃泉也。本說可尋之。尋雲。此外互有知死期方乎示雲。或傳雲。死期近人者。持心於身外。風聲水音等外境緣著意身不副也。如此成死期不幾也。譬如籠馴鳥持意於籠中。不籠馴鳥者。持意於籠外也。人亦復如是。出行之時不見足下外境見。教命根離散之先相也(云云)。此上私記之。問。臨終一念〃散中何耶。示雲。俱捨雲。一切有情受生命終如何散心(云云)。如此文者散心歟。然而大乘心即散心寂定也。定散無妨。首楞嚴定可思之。尋雲。何故散心耶。示雲。不得寂定。凡夫者被候八風故。臨終心散心也。其八風者天台釋雲。永嘉集雲。心與空相應。則譏毀讚譽何愛何喜。譏毀則二違。讚譽則三順。加後利衰苦藥乃成八風然證空者貴之不喜。賤之不好心。歌雲。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云云)私雲。譏毀讚譽者。他人讚謗也。利衰苦樂者。自身之盛衰也。風者以動搖為義。此八種事相時心念紛飛。故雲八風也(云云)。   一。斷抹磨苦相事。示雲。臨終正念祕法有之。聖一和尚自宋朝傳之(別有之)。斷末磨苦□引正理論委明之(云云)。問。以三毒為災方如何。示雲。貪(水)瞋(火)癡(風)此三毒即成三災也。故正報三毒者。依法三災也。故壞劫時。水火風三災起國土令壞也。又正報人死時。貪瞋癡三毒變。水火風三災成斷抹磨苦相現也。仍壞劫時。無間獄猛火起初禪至。水災起第二禪至。風災起第三禪至也。故俱捨雲。要七火一水七水火湲風。謂意火災七度起後水災一度起。水災七反起後風災起也。所以火災七七四十九度也。水災七度也。風災一度也。四十九度火災起。國土令成灰燼也。水災七度起。世界令溧墜也。然後風災起。無一物吹拂令成空劫也(云云)。次正報壞滅時。身體熱惱事四十九度也。寒冷事七反也。然後五陰離散時風災也。此間斷抹磨苦(云云)。止觀此意。可尋之。凡心地修行人。貪瞋癡粗強念慮離。本不生心源落居Зяг。斷抹磨苦患除Юэ。然則坐禪學道人。臨終正念如入禪定也。其故三識同在理□相自性淨心本源安住。餘三識寂故也。六七八三識粗細不同去三毒念具。第九法性理念慮亡。是則第四靜慮三災不列如也(云云)。問。何故第四靜慮不列三災耶。示雲。火災至初禪。水災至第二禪。風災至第三禪也。其故第三微細念慮有之。第四禪念想離故也。其四禪定者。一離生喜樂地有三天(一梵眾天。二梵輔天。三大梵天)。二定生喜樂地有三天(一光天。二無量光天。三極光天)。三離喜妙樂地有三天(一少淨天。二無量淨天。三無邊淨天)。四捨念清淨地有三天(一無雲天。二福生天。三廣果天)。已上。私雲。第四靜慮者。昧著念離故雲捨念清淨地也。仍三毒念無之故不列三災也。或人此意⑥ыфю。Дヱь華。第四靜慮ЯДロЙгч。風災ЮヱЪ春ヱьД⑦Дヱь華。第四靜慮ЯДロЙЪг。眼識ЮヱЪ何Я⑥ロ見⑦Дヱь華。第四靜慮ЯДロЙЪг。下地眼識ロэЪヵЛ見。   次出之不可指南也(云云)。   一。苦樂一如事。問。第三禪樂無間獄苦一體方如何。示雲。一說雲。第三禪樂捨受樂也。無間苦捨受苦也。捨受苦樂者。俱是無記苦樂也。故苦非苦樂非樂也。仍一體雲也。故五逆調達者無間炎中有。如第三禪樂答(云云)。或時倫輪問雲。第三禪與無間獄樂有不同耶。如此同此意歟。示雲。樂至極非極也。苦至極非苦也。是則苦樂一如意以如此沙汰Юэ(云云)。譬如世間溫病時病苦不覺也。至極重苦故也。無間地獄苦亦復如是(云云)。問。極悅極苦無分別證如何。示雲。光疏雲。極悅不分別。可與樂相應。極損有分別。非與苦相應(文)。   一。炎字事。物語雲。稱德天王(女帝御門)涅槃經被見給。經雲。所有三千界。男子諸煩惱合集。為一人女人之業障(文)。女帝御門見此文給雲。我者雖為女人。無煩惱心。佛語虛妄也。炎給七度燒給。依此罪障四大休在心煩惱修起。欲心熾盛暫時無休息。仍成大開給。七反燒經故炎韾也(云云)。是假說也。不可指南也(云云)。文義雲。如來入滅之時。七方便人各為荼毘奉付火出如來故[匕/火]。亡火書也(云云)。彼義吉也(云云)。問。何故如來不燒炎自燒給。示雲。七方便火。是果報火也。如來者出世間無漏妙體故不燒也。仍入迦樓羅炎三昧。地胸間自出火燒給也。不動火生三昧是也(云云)。又約事相者。胸者心法所在也。心法者火大也。心藏者南方七識方至也。故[匕/火]亡火書也(云云)。又雲。生者●字用也。滅者●字德也。●●二字。水火二法也。水火生死二德也。故如來入火生三昧。諸相好藏給。是入涅槃名也。如來入寶生尊三昧給。是名涅槃也。本有●字現。是舍利名也。是以覺鍐釋雲。藏威儀歸平等(云云)。此意是寶生義。深可思之。   一。生死一如事。舍利祕決雲。法界體性智大地上積大圓鏡智薪。付平等性智火。吹解脫自在風。成羯磨事業舍利(云云)。口雲。釋迦入滅相。即是五智轉成貌也。凡如來者。生死一如之妙理覺悟故。即滅相顯生相故。入涅槃成舍利。舍利即萬法能生●字也。故釋雲。●字法界種雲лэ。生住異滅四相者。四句成道也。又四德四相證道八相也。所謂生住異滅滅異住生(文)。此謂也。八相者即四相也。四相即生滅二法也。生滅者寂照二德也。寂照全體是一心也。一心者無去來跡。窮盡法界。深可留心也。□導□□□飀□  一。本無生死事。問。臨終作法事。示雲。顯宗事且置之。付祕教三種有之。所謂一外縛印誦●字。二本三摩耶印。誦●字。然後解印置左右膝也。三己身自體印明風息也。是則無印無明也。已上尋雲。此三印中何勝耶。示雲。常第三印明最祕也。先師上人義雲。深行阿闍梨何自由也。然而此中初重外縳最要也。其故終焉時。何無知未力。餘印結炊敷也。外縳有力吉也(云云)。尋雲。外縳印有何德耶。示雲。止雲。外縳者金界月輪印也。是則萬法一心三摩耶也。心外一法無之故。古人云。有心外法輪迴生死。覺知一心永棄生死雲лэ。截斷生死三摩地住。己心法界內證顯。甚深甚深。   一。西行利口事。古老物語雲西行於雙輪寺照月房。終焉期日來知音等訪來雲。臨終作法如何。西行雲。我內證知門弟候者。向北方終候Зь⑦。若不知內證者。向西方ЪЛ終候г⑦Зь⑦Ь申ンэ。然則向北方結法界定印。如入禪定終。其時門弟等申ンюг。此聖г日來願生西方玉Ёロ。今向北方天魔所為歟申相。仍令向西方破定印令合掌。聖遺言不遺。門弟等所行可笑可笑。不便不便。凡此聖者。上念佛者如ЮяЬх。內證深行大阿闍梨Юэンэ。Дяг高野山攀上重重灌頂遂。又山門橫川梢尾谷庵室構。天台真言承習。仍終焉儀式。法界三密本源歸。無邊無中寂光內證葉。故向寂滅為樂北方法界定印結。誠甚深甚深。因緣物語ЮяЬх真言門所要故記之耳。   一。禪家終焉不飲水事。示雲。每人臨終時。大小不淨下也。仍終焉近付不雜食也。ЗЛ①Я不可飲水也。可用意也。道者故實也(云云)。   一。臨終加持作法事。示雲。凡臨終加持法者。終焉之時。特以不動慈救咒可加持也。魔緣不得便臨終正念也。不動者。不動本際之體。寂靜三昧地仰之故。此神咒功力必得正念也。此咒亦名四魔降伏之咒事。深可思之。   一。死後加持作法事。示雲。圓寂以後者。忽以●字觀燒有漏五大。然後以大日五字明可加持之。次佛眼大日三摩耶戒等可授也。次地結金剛牆金剛網火院重結大界等。如常可加持也(云云)。尋雲。何故用重重加持耶。答。以字燒字觀者。滅罪義也。大日五字以下加持生善也。以地結以下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儀式也。尋雲。死骸無心也。於亡者加持有何益耶答。凡真言教意者。六大四萬三密周遍。法界不二冥一也。然則一大法界大日全體也。舉一去處接萬生也。大師加持大事依正一致意。深可思合也(云云)。   溪嵐拾葉集。   纔覺玉池無滴瀝。次於波底取神光。無常須聽髏頭鼓。得鼓方知幾日亡。   或人口傳。   七日內死知小便泡有無也。六日內神覺有無。五日唾泡有無。當日國子有無也(云云)正月二月朔日二日。子時亡時。   元祿十五年歲次壬午正月盡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護法事。私苗。   祕密□□夜叉王事。義釋一雲。金剛手祕密主者。梵雲播尼。即是手掌。掌持金剛與手執義同故。經中二名互出也。西方謂野叉為祕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隱祕難可了知故。舊□□□淺略明義祕密主是夜叉王也。執金剛□□□故曰金剛手。然是中深義言夜叉者即是如來身語意密。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乃至彌六菩薩等。於如是祕密神通力所不及祕中最密。所謂心密之王故曰祕密主。能持此印故雲執金剛也。私雲。奪精鬼為佛法成障礙故。祕密主成金剛夜叉。手持祕密三摩耶拂四魔三障難也。故祕經雲金剛夜叉(云云)。疏雲金剛夜叉(云云)。疏雲。金剛者智慧也。夜叉者吞盡也(云云)。世間夜叉者。奪命根入死門也。出世夜叉者。盡無明命根令歸不生妙理也。仍金剛手持祕密器杖致佛擁護也(云云)。   一。不動一持祕密咒生生而加護誓願事。使者軌曰。此不動使者。毘盧遮那佛之化身。一持之後生生加護。若求無上出世□□淨梵行一心精進。當得種種不思議。□□境界不思議。神通不思議。辨財不思議力用如是也。證者乃知不可具說(文)。   一。不動行者十二時守護事。辰巳(藥師如來普賢東方天守護)。午未(釋迦佛觀音毘沙門天守護)。申酉(阿彌陀佛文殊羅剎天守護)。戌亥(阿□佛延命菩薩帝釋天守護)。子丑(不空成就佛虛空藏吉祥天守護)。寅卯(華開敷佛彌勒火天守護)。已上。私雲。祕決中如此記。仰可信者哉。智證大師不動集中。七十餘尊不動出。諸佛皆不動名字在之。十二時諸尊擁護不可疑者歟。深可思之。   一。不論不淨護法事。烏瑟沙摩木誓雲□□□□我本先願。不捨眾生。常居一處。混同穢濁。悉令清淨。   ●口雲。●字者以不二本源為體。所謂善惡不二邪正一如本體也。故以自性清淨法門為內證也。是故此尊號觸穢金剛也(云云)。然則行者出於一切穢濁處。此尊印明誥讀悉得清淨法門也。   一。不動與外門立脅仕事。師曰。此事世間人所疑也。案佛法大綱。為佛法護持諸尊案置也。或五大力菩薩。或四天王。或八天。或十二天十六善神。或五大尊等也。不動多門二尊安置意如何。示雲。佛法雖廣不出顯密。不動尊者。大日如來教令輪身也。密教護持也。多門天者。釋迦如來正法護持者也。故案置此二尊令護持正法也。深可思之。   一。二王事。垂跡金剛力士(云云)。廣釋曰。一昔國有一千二子。千子發心皆成佛道。二子發願護持其法。天竺佛寺皆造其像。二金剛神是。如住梵網。又有力士名曰密跡金剛。護持佛法。如密跡說。又妙高山頂四角有四峰。金剛手所住。如俱捨說(文)。又曰。生身佛有五百執金剛神護持。法身佛有無量執金剛神護持。如大論說。四不退菩薩。五族執金剛神護持。須臾不離。如大般若說。圓乘初心。八魔遠離執名不退。五大明王常所護持(文)。私雲。金剛力士本緣者。不可過此文歟(云云)。   一。二王金剛力士事。示雲。堂捨大門立金剛力士雲也。中門立二王也。世人金剛力士。一體金剛。一體力士雲。是僻事也。金剛力士總名也。樣樣金剛力士有也。千手經二王者多門持國也。常堂捨立如此。奈良二王增長廣目立之。不得意事也。   一。五大力即五大尊事。仁王經。一金剛吼菩薩(手持千寶持輪)。二龍王吼菩薩(手持金剛燈)。三無畏十力吼菩薩(手持金剛杵)。四雷電吼菩薩(手持千寶羅網)。五無量力吼菩薩(手持五千劍輪)。已上舊譯。   第一東方金剛手菩薩(手持金剛杵教令輪降三世)。第二南方金剛寶菩薩(手持金剛摩尼教令輪身甘露軍荼利)。第三西方金剛利菩薩(手持金剛劍教令輪身六足尊金剛)。第四北方金剛夜叉菩薩(手持金剛鈴教令輪淨真金剛)。第五中央金剛波羅密菩薩(手持金剛輪教令輪不動金剛)。已上新譯。   師雲。五大力者。即五大尊也(云云)。問。以何當何耶師雲。金剛吼菩薩者不動也。真源以無量力吼菩薩為不動(云云)。先年道源真源論此事。真源說非也。曼陀羅金剛吼菩薩畫中心。手持千寶相輪(云云)。私雲。此五大力菩薩者。五種執金剛神一體習合祕事有之。般若修行之人。皆名觀自在菩薩也。可思合之(云云)。又雲。所言如所行所行如所言等行者。觀自在菩薩名也。甚深甚深。   一。本有俱生護法事。華嚴經雲。一切眾生初生之時。二神必隨生。一名同生天。二名同命天。亦名遊行神。本有俱生神是也(云云)。示雲。迷妄之時者。惡菩薩評量之靈鬼也。覺悟之時者。常隨擁護之善神也(云云)。是以釋尊普賢文殊也。藥師日光月光也。彌陀觀音勢至也。不動羚迦羅制多伽也。辨財天船車童子也。吒天須臾馳走頓遊行神是也。定惠二德陰陽使者也(云云)。   一。乙護法事。背振山緣起雲。夫印度南天竺國在大德比丘。名曰龍樹菩薩。其國在王。名曰德善大王。此王生於十五人王子。第十五王子生後經七日不知行方失畢。於時大王失愛子悲歎無極。爰龍樹菩薩以天眼照見於三千界之處。粟散邊土之境。日域西土之際背振山現居。爾時菩薩如此事白大王。大王懷歡喜。引率十四人王子。而龍樹菩薩俱來現於背振山給雲。今鎮守背振權現者德善大王。即辨財天者是也。十五人王子者。即辨財天十五童子是也。發於護法之願。處處示現玉и。最後十五王子故乙護法(已上)。取意。師示雲。不動法制多伽童子是也。吒天頓遊行式神是也。辨財天法第十五船車預御子。今乙護法是也(云云)。又雲。總體辨財天。加之者十六善神也。亦十六大菩薩也。執作家事驅仕行者之大願。獨在此童子。如影隨形。晝夜不退守護式神也(云云)。又雲。十五童子十五處布字。即是最上最極祕密瑜伽源底也。阿闍梨所傳心腑之口傳可思之。又雲。最勝王經五億八千童子中。以十五童子為上首。十五童子中。第十五船車童子為上首。亦名吉祥妙藏童子。定惠兩足福智二嚴是也。以智目行足到清涼池。深可思之也。   一。泰澄大師事。越州淺津船渡子也。武烈天皇御宇人也。佛法未度之時分故。佛像無之。仍初以扶立石上為本尊行給。次越智峰登而行給。然後白山建立給(云云)。此泰澄二人侍者護法在之。所以一名臥行者法師也。二名立行者俗體也。其名曰清定船渡也。此二人行者。真俗二諦至也。定惠二德也。   一。役優婆塞護法事。傳雲。三人侍者有之。所謂義覺義玄義真等也(云云)。一人持前立。一人持水瓶隨身。一人持鉾從後也(云云)。如影隨形給仕無違心者也(云云)。   一。山家大師護法事。相傳雲。十二神將大師護法也(云云)。又御登山最初。天地經緯靈童出現也(云云)。文雲。六所寶塔建立。所所伽藍建立之時。老翁隨遂給仕之。大宮權現是也(云云)。或獼猴常隨給仕也(云云)。   一。弘法大師護法事。相傳雲。無量執金剛神奉仕(云云)。又雲。天野明神並丹生明神致擁護也(云云)。又雲。清瀧明神善女龍王等來現也(云云)。   一。慈覺大師護法事。傳雲。八大金剛童子奉守護也(云云)。又楞嚴院中堂五體護法在之。其中赤山明神。化龍神王。護法童子。摩訶加羅。深沙太王等是也(云云)。   一。相應和尚護法事。和尚是不動使者。法成上人故。八大童子等常隨守護也(云云)。加之乙護法(赤色)童子也。若護法(白色)童子也。最勝王經中。吉祥妙藏童子是也(云云)。   一。相應和尚獨古事。物語雲。相應和尚葛川御出京之時。渡橋ンюЯ。御念珠川中落入給。流水共流行ンэ。御獨古水中投入。念珠取可參被仰時。獨古念珠追付。流水逆上念珠前達來。其為體如蛇蛙追。橋近付時。念珠懸獨古奉和尚畢。未曾有效驗也。此併乙護法所為也。此獨古飯室良快僧正御房相傳也。於今山有之(云云)。   一。谷皇慶護法事。傳曰(匡房卿作)聖天顯形捧盃勸之曰。吾為護法一時不離。是先闍梨依病悶絕。帝釋天命曰。汝病尤重。雖違禁戒。每日可服桑落一杯。便示其器大可半舛(文)。又雲。薄暮有一童子來曰。持為牛馬走。闍梨見之身體肥壯其首如[□*兌]視瞻意氣殆鬼神中之人也。問曰。自何處哉。童子曰。多年仕播磨國書寫山性空上人云。闍梨與飲食。童子曰。被加印咒。何不受之。爰知為靈物。為遠所使早達報命。四五日路。唯在涉者馮空洗雖不用竿棹。又童子曰。背振山地震者。堅牢地神之出也。躬見此事盛德所來也。不奉仕佛法者。每事失使(已上)。私雲。此乙護法。如影隨形常隨守護之善神也。仍乙護法之間井房在之(云云)。   一。書寫性空上人護法事。上人給仕乙護法後山門於皇慶給仕已。乙護法者世一上人給仕發誓在之。所所示現而見諦阿闍梨奉仕也(云云)。此上人入滅之時。今護法問上人。沒後何人可仕耶。上人云。皇慶可奉仕也(云云)。仍移山門畢。   一。三昧阿闍梨護法事。記雲。三昧阿闍梨大圓坊住。此坊乙護法間在之(云云)。   一。大原僧都護法事。此僧都冥致擁護ンэ(云云)。   一。智泉坊護法事。智泉坊覺範。毘捨鬼雲護法守護。仍智泉坊乾部屋住之。於今靈感在之(云云)。   一。唸唸護法事。木崎一圓長老雲。開語一念心性本不生者。本有覺體現前。此時塵數念惠悉曼陀羅聖眾顯。行者守護也。故唸唸護法雲也(云云)。又三昧流習雲。持真言行者法護次。三悉地并功課真言誦加也。行者既三身圓滿覺體成就之時。諸天悉擁護(云云)。   祕密式雲。祕密灌頂者。八萬四千護法常隨守護不捨離也(云云)。凡一尊一法修行者。必本尊成護法守護行者也。然則持真言行者。不可蔑茄。為行者惡行成之者。必護法致治罰也。深可思之。   右護法者。見諦阿闍梨成畢。護法必守護也。凡人身者。色心二法在之。色法五大也。心法五智也。故色心二法既法界體也。開悟畢。五種執金剛神等守護給也。仰可信者耳。   正和三年四月十三日於黑谷任師說記之畢。   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貞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於法勝寺給全山院御本書寫畢。   (書本雲)   於時應永二十六年(己亥)五月十三日於播州書寫山中院得佛坊。   功筆了秀慶。   於時應永三十三年(丙午)七月於同山觀實坊敬染筆耳。   猷星(三十五歲)。 溪嵐拾葉集。   口決。   一。真言誦七反事。示雲。二十一反者廣也。三反者略也。七反者處中也。故用七反也(云云)。又口決雲。三部聖眾皆是如來之四種法身也。依法身出三密加持。今為顯彼能發之四種法身。所發之三密故用七反也(云云)。又多病多藥喻ヤэ。故真言七反誦(云云)。   一。加如法名言法等事。如法佛眼。如法尊勝。如法法華。如法北斗。已上。   示雲。准大法也。所謂大法之時者。立四壇也。大壇護摩壇十二天壇聖天壇以上四壇也。又立二壇事有之。大壇護摩壇也。又雲。法華法三昧流立五壇。所謂三壇如前。山王壇十羅剎壇加也(云云)。又雲。金輪法准大法不雲如法金輪也。又雲。大熾盛光法時者。胡摩壇四壇立之也。其故表四種成就也(云云)。   一。佛眼第三度_事。三昧義雲。佛眼大咒金輪□□字誦加也。所謂①①Ло①Ёг①ЁУ①ЁчбユДюгヤьУДУЯщユЛгロ(云云)。   私雲。瑜祇經難□□□字不說事也(云云)。悉地經□□□□□字說勝(云云)。尋雲。佛眼咒在□字證據如何。示雲。佛眼曼荼羅中金輪有之。金輪曼荼羅中佛眼有之。深可思之。慈鎮和尚口決如此。甚深甚深。   一。祕藏法等事。岡崎僧正雲。光明真言法根本印本尊祕藏也。其故本尊種種習事有故也。仍胎藏曼荼羅懸行也。是祕本尊也(云云)。又雲。安慶者池上附法上足弟子故。大法祕法悉傳受給也。然而光明真言法許被習落。仍遇大原僧都相傳申(云云)。聖天法雙身法祕道場也。尊形習事有故也(云云)。   一。最初箱口決不同有之事。吾山大師。此事顯一密一兩箇大事也。天台座主唯知一人餘人不知祕曲也。天台流祕事。未散在流布大事也。爰法曼院流。此事一大事習傳。付之兩種有之。一良快僧正奉授峰殿是也。開白御寶傳也(云云)。二東陽和尚解堂故。覺為前唐院大事等被註置。隨分祕事也。甚深甚深。   一。別行經大經事。三昧流相傳義雲。瑜祇不二說。今經者而二說。瑜祇本有為本。今經者修顯為本。不二而二尊天台習故。今經甚深也習也。   一。真言三學事。古德雲。陀羅尼有之。多字一字無字也。無字者圓覺無相理也。此理祕密也。一字者種子等也。多字者佛頂陀羅尼等也。   一。真言結集通阿難事。覺大師御釋意雲。金剛頂義決。金剛手結集雲。何阿難耶。答。依伴者亦通阿難(云云)。   智證御釋雲。四種阿難外有真言結集。阿難大日如來普門法身法界阿難(文)。   一。三寶院得名事。示雲。五祕密(是一)。如法愛染(是二)。舍利(是三)。已上法是也。以之三寶院令號也(云云)。   一。三種真言事。示雲。本地真言。加持真言。本地加持不二真言也。本地者所謂法界自然義也。是則本有意也。諸佛此義傳說。以之加持身雲也。本地者住加持顯加持者。以本有為體。本有加持不相離故。不二真言雲也。以始本不二義為加持也。故論雲。若覺者是始覺。若不覺者是無明。若離二義者即名本覺(文)。可思之。   一。以三國習三杵事。示雲。天竺者五□樂□□□□覗樀誇□□□□韣|葥□□□晶形也。此三國者。法示自然道理三杵形也。此三國即三寶也。天竺佛生國故佛寶也。唐土教法流傳國故法寶國也。仍經論釋義。廣唐土弘。我國者佛法傳來修行僧寶也。和合為義。一體三寶可思之。   一。以我三業奉獻本尊事。義釋雲。三世無礙智戒凡結緣者。皆令預聞其四種根本及三昧耶一偈。則當可誡之(文)。私雲。三世無礙智戒者。三平等戒者也。四種根本者。不應捨密法等四種也。一偈者佛說三摩耶等四句也。凡真言門有七種戒中。今戒第二也(云云)。大日經雲。住此戒者。以身語意合為一○捨物自身奉獻。諸佛菩薩何以故○若捨自身則為捨彼三事(文)。義釋雲。合為一者。即住三平等法門。是故名三世無礙智戒○身口意業自無別體唯是正(文)。   私雲。三世者。過去現在未來也。以三業名三世也。以我三世三業也。即是捨我身義也。捨身業諸佛歸三平等理義也。若歸終即是佛戒也。三世身口意平等圓融無礙○戒雲事也。三世三業。總其體唯心無礙也。仍御願尤葉三世無礙智戒意也。委可見義釋也(云云)。   一。石山本尊事。東寺流真言師物語雲。石山寺本尊者。二臂如意輪觀音也。與願施無畏印相也。隨分祕事也。可祕藏之(云云)。又雲。此如意輪本誓雲。洛中觀音祈誓不成事。我前參詣三度不成雲者不可垂跡也(云云)。效驗無雙觀音也(云云)。   一。彌勒像事。或處寶冠與願施無畏佛像。碩真言師等故。以何佛像不知也。無畏手如掌也。左願手左膝上覆置。或時祕決中披覽。是三六像也。未因位不成正覺故。與願手覆。成等正覺時。此與願手可仰也。此手觸地印名也。委可問也(云云)。私雲。六與觀音一體也。天王寺救世觀音御座三六被書付又清水寺參詣時。光彌勒真言誦悉地成就也。最極祕事也(云云)或雲。清水寺三月八日奉修三六會事者。三六觀音一體故也(云云)。   尋雲。現圖曼荼羅本經三六觀音圖替事如何。答。   示雲。大方觀音三六一體無相違也。現圖曼荼羅事。因分在前果分後顯意也。Дяг爾列歟。又雲。果分佛在前因分補處菩薩後列也。阿彌陀в後觀音有之。釋迦後列三六也(云云)。   一。三昧流高機行法事。示雲。□一尺高壇上安十九箱。其迴三重機有。其上山王七社奉安置於此前修祕法也(云云)。   一。散杖祕決事。義爾上僧正散杖祕決一卷有之。最極祕事被注。甚深甚深。散杖三品ヤэ。所謂初重以第草湎之。次以指灑之。次三層八義示散杖灑之(云云)。此三層散杖。華藏世界相貌曼荼羅в全體也。胎藏散杖金界●水以灑之。灌頂至極也。●字法界種意可思之。委細可被尋也。   一。山王供三重事。初重如常七社本地供是也(云云)。第二重金輪行法如常觀音有異(云云)。第三重垂跡行法○此三重行法中。垂跡行法最極也。垂跡外不置本地意也。本跡雖殊不思議一。可思之(已上三昧流習也)。   一。以吉日可為結願日事。示雲。一切行法時。始行日不可簡吉凶也。以結願吉日為詮。第八日為吉日者。其日可結願也。若其日為凶日者。第七日可令結願也。若又第七日為惡日者。第九日可令延引也(云云)。已上三昧流習也(云云)。   一。振鈴斷聲事。儀軌文。虛心軌。御廟常住金剛記。都率三密抄等。斷聲有之。當流振鈴相葉本文歟。已上穴太。   一。拍掌可有聲事。小川僧正有感夢。法全和尚夢中示雲。拍掌有聲吉也。仍小川令有聲也(云云)。   一。參堂祕法事。先師示雲。參堂之時。必先行者心遍本尊身。以本尊心遍行者身可觀想也。不如是者。雖參堂全非參佛儀也(云云)。   弘法大師雲。諸佛法界故。我身在中我心法界故。諸佛在中雲лэ。三平等觀意也(云云)。 一。參社祕法事。師雲。參社祕法不用入我〃入。捧法施等也。神明法樂祕法等有之(云云)。或祕傳雲。只參社計ЯЪ前ЁЪ無所作也(云云)。最祕〃〃習事ヤэ(云云)。或傳雲。山王不似餘神。以法門建立神明故。其深法施不可有相違也(云云)。   一。初心時不用振鈴。師雲。叡山東塔持明房延殷門徒。不用振鈴。其故件延印戌刻計。我持佛堂緣行道。尊勝陀羅尼誦往反之時。如影人出來雲可申事由(云云)。延印何者問。答雲。我是自此北方檀那院邊侍非人也○來之間贈御施食續命。而此程中絕間無術候也。爰延印召行事僧尋子細之處。行事僧申雲。依無御時斷件施食小法師原食作(云云)。延印道理ヵЛ申。若人食ヨлワ物ч有。行事僧申雲。此程御時斷絕候也。但三階Я⑥эヨШсУヤ⑥вэ體物候也ЬЪ。四五合計取來緣гЁЯ指置。非人云。加咒印令與給(云云)。仍延印加印咒施畢。其時ёワыЙёワыЙ食了。申雲。御行法時振鈴聲留候гч申。延印雲。依何事如此申哉。非人云。振鈴聲УЯх仕яг。自此北方候非人乞者。皆頭хХヤンЪ多驚候(云云)。延印雲。汝不知事也。早罷歸(云云)。雖然延印存生之間不憚振鈴。最後遺言。我無畏。門葉等定振鈴用。非人乞者集成障礙歟。爾者我門葉不可用高聲振鈴(云云)。仍持明坊流鈴物ДЁЪ振也。延印無止人ЯЪ御Зю上。老僧ЮэЬ雲лЬх。後歸皇慶為弟子也。其故г延印中堂為入堂谷皇慶住坊後ЗヱюЯ。房後山必振動。其後延印ヤчЁтЪ聞。皇慶行法聲發地神真言。誦時地震ンю也。其ыэ皇慶弟子成給也。其由皇慶傳出可見也。仍當流印信皇慶次延殷載Уэ(云云)。   一。有功真言事。橫川心城房義雲。當三昧流口決雲。以藥師明有功習也(云云)。尋雲。示故如何。答。示雲。山家大師以藥師法大事習傳給лэ。仍用有功尤山門建立可思之。   又師物語雲。故粟田法印雲。有功真言●字明用也(云云)。其故●字者。言語不可得字也。行者無始已來妄想言說翻。法性法然自覺言說成也。仍用●也(云云)。   又雲。公慶師雲。有功真言者。凡不限一尊一法雲也。何尊有行者日來持尊入功尊明雲也。御修法卷數Ю⑦ЬЯ護衛明出Уюг持尊事雲也。私雲。此義吉義也(云云)。   一。有功真言事。星光院義雲。當三昧流以不動真言為有功真言也。然而又不動私記中有功真言雲лэ。是多聞天真言用也(云云)。其故當流多聞天法以Ъ祕事故也。付多聞天雙身祕事有故也(云云)。   一。求聞持初心行者無左右不可修事。星光院義雲。求聞持與聖天法不可修也。作成就行法故也。初心者不可相應也(云云)。   又義雲。求聞持法修程行者。一處不住成也。其故可尋也(云云)。   三昧流印板事。   溪嵐拾葉集。   (本雲)   文安三年二月八日於龍宗寺書寫畢。   後學稱號。自他開悟。   文明十二年(庚子)五月二十三日於當寺方丈偏為佛法再興門葉繁昌書寫訖滿山三寶知見納受。   帝釋寺住持沙門通舜(五十九)。   於時長享三年(己酉)七月十日於鞍馬寺為佛法興隆平等利益書寫畢。   ●●慶義(五十三)。 溪嵐拾葉集。   四十九院事。內院莊嚴事。   觀音來迎事。安養都率事。   往詣都率事。善光寺。   現娑婆事。佛字讀事。   當麻曼荼羅事。般若室事。   大師入定事。大師渡天事。   東寺事。扶桑事。   四天王寺事。役行者太子一體事。   神明行基一體事。鞍馬寺正觀音事。 溪嵐拾葉集(私苗)。   安養都率事。   一。都率四十九院事。   第一恆說華嚴院。盧捨那佛。   第二守護國土院。五大力菩薩。   第三覆護眾生院。佛眼尊。   第四般若不斷院。般若菩薩。   第五念佛三昧院。大勢至菩薩。   第六彼但三昧院。轉法輪菩薩。   第七修習慈悲院。過去七佛尊。   第八常念七佛院。過去七佛尊。   第九鎮國方等院。佛頂尊勝。   第十常念常樂院。釋迦涅槃像。   第十一少欲知足院。戒波羅密菩薩。   第十三地藏十輪院。地藏菩薩。   第十四常樂普賢院。普賢菩薩。   第十五精進修行院。精進波羅密菩薩。   第十六常念不動院。阿□如來。   第十七恆修菩薩院。善戒童子知識像。   第十八三說真言院。善見尊者像。   第十九廣明十惡院。世親菩薩。   第二十如來祕藏院。大盧遮那佛。   第二十一灌頂道場院。金剛手菩薩。   第二十二說法利他院。釋迦說法像。   第二十三常行說因院。文殊師利菩薩。   第二十四金剛修法院。大日如來。   第二十五法華三昧院。釋迦多寶像。   第二十六恆念觀音院。六觀音像。   第二十七求聞持藏院。海阿難像。   第二十八梵釋四王院。梵天帝釋四大天王第二十九彌勒法相院彌勒菩薩。   第三十施藥悲田院。藥王菩薩。   第三十一金剛吉祥院。吉祥菩薩。   第三十二念觀文殊院。文殊師菩薩。   第三十三平等忍辱院。忍辱波羅密菩薩。   第三十四造像圖畫院。修補如來。   第三十五安養淨土院。阿彌陀如來。   第三十六理正四天王院。炎魔天像。   第三十七檀度利益院。檀波羅密菩薩。   第三十八因明修學院。龍樹菩薩。   第三十九觀虛空藏院。虛空藏菩薩。   第四十栴檀救護院。摩訶迦葉像。   第四十一准學傳法院。諸經像。   第四十二常念總持院。五大明王。   第四十三理觀藥師院。藥師如來像。   第四十四伴行眾生院。金剛力士。   第四十五供養三寶院。金剛菩薩。   第四十六北方他勝福院。賓頭盧尊者。   第四十七不二淨名院。淨名居士。   第四十八光行如意院。禪波羅密菩薩。   第四十九常行律義院。釋迦說法像。已上。 一。都率往生觀音來迎證事。最勝心明王經雲。臨命終時。觀自在菩薩即當現身前而為說法。命終之後。生都率天宮不墮於三惡道(云云)。探玄義雲。未斷煩惱者。引生都率天。已斷煩惱者。引生西方極樂世界(云云)。私雲。都率天四十九院中。安養淨土院觀音院有之。應知安養都率一體也雲事。都率此雲少欲知足(云云)。自身即佛故。不求成佛於他故雲小欲。穢土即淨土故。不尋淨土於外。故雲知足(云云)。問。都率內院相貌如何。示雲。如儀軌說可見彼也。月輪中圖五佛大旨金界如曼陀羅也。外院三重加中台。四重曼荼羅也。都率者豎建立。始自阿鼻終至於色究竟於虛空莊嚴。是則密嚴淨土相貌也。十方淨土其中影現。又雲。彌勒者珊瑚摩尼殿中於鎮為內證。眷屬說法利生給也。凡都率者以五輪相成莊嚴。故三六尊左手持蓮華。蓮華上五輪塔婆有之。五輪者大日因分三摩耶形也。正覺成就果上大日成事表也。是以義軌雲。毘盧即慈氏。慈氏即毘盧(云云)。深可思之。又安養界。橫攝十方淨土。都率天者。豎攝法界(云云)。甚深甚深。   一。安養都率事。或記雲。江州有安養都率兩淨土。所以聖德太子者。於蒲生郡姨綺屋山阿彌陀寺建立。安養淨土是也。行基菩薩者。於愛智郡平流山四十九院建立。都率內院是也。密嚴華藏華報。同是影現好世淨土也。私雲。聖者所觀見悉是成淨剎境界也。故經雲。如淨琉璃中內現真金像(云云)。又雲。唯獨自明瞭。餘人所不見(云云)。可思之。   一。安養與都率兩部曼荼羅習事。示雲。安養者。九品淨土三十七尊布列。金界九會表相也。都率因位慈尊居給也。大悲胎藏因曼陀羅(云云)。又雲。都率虛空會曼荼羅故金界意也。安養地居曼荼羅故。胎藏界曼荼羅也。理智相資義。深可思之(云云)。又雲。安養淨土曼荼羅х地上地中虛空三種習有之。地居曼荼羅Я不限歟。都率曼荼羅。下至阿鼻獄。上至阿迦尼吒天雲故不限虛空歟。此等次第者。因果互具理智相資意以。能能可令思校者哉。各據一義而不諍論之趣以。能能可思之。   一。叡山拜堂往詣都率表事。記錄雲。天台座主拜堂儀式者。即是往詣所表也。然即山門建立者。九院(中臺八葉內院也)。十六院(金界十六大菩薩也)。又四十九院有之故。拜堂之時者。往詣都率觀法成也。又雲。天台座主居職位者。必都率往詣遂素懷也(云云)。   一。善光寺如來反華座事(亦號安養淨土)。口傳雲。善光寺如來反華座。一光三尊ЯЁЪ軒住觀音勢至印相右手上。觀音左手上如意寶珠持著寶冠。彌陀左施無畏右不動劍印。一光三尊三世一佛義也。故此佛。正法世釋迦名。像法時藥師名。末法阿彌陀名也。故二菩薩如意寶珠持。三世利益自在表也。故著寶殊。自在義也。本尊劍印。三世斷惑修善義也。又化他門也。施無畏者。所化能攝義也。反華從果向因義。自始覺智歸本覺也。軒座意始覺本佛ЁЪвワЯ座。一切眾生本覺無作本佛事表。正殿不居意也。能能可思合也(云云)。又雲。此佛自天竺來雲事。真實無其義。實太子御作佛也(云云)。甚祕甚祕。   一。現娑婆事。太子記雲。現娑婆。東土三尊御座哉。私雲。信州善光寺如來。真實太子御作習也。仍西方來雲事教門義也。故現娑婆東土三尊御座記給也。是世間口遊ンЯчДгЯヨУёУ(云云)。西方來雲事。彌陀西方證菩提門教主(云云)。   一。佛字讀事。示雲。佛者梵語也。此雲覺。оЬンЬыу事。即善光寺如來南波堀江寄給時。拜見人皆溫氣ヨンю間。佛оЬ⑥эン雲始也(云云)。善光寺如來三佛一佛習也。所謂正像末三時。釋迦藥師彌陀也。溫氣病ンюх。像法轉時。利益眾生藥師化導施給歟。醫王病藥可思合也(云云)。   一。當麻寺曼荼羅習事(亦號極樂淨土)。示雲。此曼荼羅者。經觀經觀音來織。故經只十三定善觀法計說故。今曼荼羅緣計經在。中台至極肝心不說也。故真言深義思。邪正一如大日織。此中台佛菩薩三十七尊。金剛胎藏不二三十七尊也。此意中台彌陀印結給也。此印能能礙。九品往生經中。十印彌陀說。即下品中生彌陀印。此曼荼羅Я於本尊習時。三身同證印習也。其時真言雲。●●●●●●●●●●●●●●。是三種悉地明也。應身真言中置事。今彌陀下品下生來迎印也。來迎以應體為本故。中並理智二相兼意也。能能可思之。又雲。此曼荼羅織始事。口傳有之。可尋之。口雲。此織始逆卷大臣息女也。織者教門也。真實此織姬繪書此曼荼羅書也。不可口外。最極祕事也(云云)。   一。般若巖屋事。大和國生駒嶽有巖屋。玄奘三藏大般若經納之。付之巖窟三在之。中央大日也。左右巖屋。不動毘沙門。安置之大般若經。巖屋內奉積籠也。頂口開大般若氣出歟。十六善神為守護影向給(云云)。師雲。口傳雲。是則我國南天鐵塔習也(云云)。   一。海大師入定之記雲。下居於高野之樹下遊於都率之內院。不闕日日之影向。檢知所所之遺跡(已上)。此讚州善通寺誕生院柱銘書付也(云云)。但弘法大師御筆也。   自承和二年(乙卯)至嘉元三年(乙已)四百七十一年(云云)。禪惠檢之。   一。海大師入定所所示現事。一高野奧院。二高野佛生國。三で一山。四高倉巖屋立都率天(已上口傳)。又雲。御入定之所。高野山丑寅方當入定給也。本有曼荼羅в彌勒葉當也。都率往生義可思之。又雲。御入定所峰上佛生國雲所。釋迦淨土ЁЪ十大弟子并座。大峰佛生國一體習也。最祕最祕。不可口外(云云)。   一。弘法大師渡天事。傳雲。大師御入滅入棺之時。留一履還西天(云云)。私雲。一履者教跡留事表也。辨才天一足留雲事是也。還西天者。大師者觀音化現也。歸本地事雲也。   一。東寺事。口雲。世人口遊雲。對西寺號東寺雲也。大師御記意不知故也。所以佛法東漸表。我朝印土佛法弘事。花匈外熏。實本歸義也。故東因獨□榖糖□□咽□□鶦湤韣¥□□К均敷摃^□艱晶形也。依此義太神反釋尊成。說法利生施。其遺跡教無殘所。傳教大師我朝傳給。是鎮護國家道場名。弘法大師大日教法傳給東寺安置。是則自果歸因故。果西因東也。佛法安置所故雲東寺也。大師大神祕記見。其文曰。神明應跡釋迦成道。神事佛事併此道理(云云)。又本記雲。大日靈貴國書公達還□□國讀事。佛法東漸義可思之。   一。扶桑國事。東國號扶桑。朝事詩雲。日出扶桑路遙昇若木枝(云云)。東字木以日串也。謂意日神上菩提樹貌也。桑者四十八也。故覺大師御釋雲。過去久誠菩提樹彌六相應緣木也(云云)。凡桑者乳樹也。智慧靈木也。何求聞持用之。又雲。桑者蠶養根源也。馬鳴菩薩垂跡者蠶之。淺略自業得果道理自縛事表也。深義彌陀證菩提智體東土慈悲施示現。如如觀世音馬鳴菩薩也名也。蠶養衣裝根元也。又是忍辱法衣慈悲覆護意也。所詮皇太神宮日神東土木方居座表也。   一。四天王寺救世觀音事(又號都率內院)。聖德太子即天照太神再誕也。未來記雲。我末世應世次第者。聖武天皇弘法大師聖寶僧正(云云)。依之小野方聖法流故。以如意輪以十八道本尊。聖法即大日習故也。此救世觀音。諸義軌中總以不見處也。知六觀音總體救世觀音。其六觀音中如意輪為本。聖德太子六臂如意輪造給時。思惟二臂祕佛作也。如意輪胎藏大日一體習也。其證據三六儀軌慈氏名毘盧遮那。盧遮那名慈氏(云云)。又略出經。彌勒七名如意輪八名同名故。三六如意輪大日一體習也。以此意太子救世觀音造。足下三六雲二字書給也。是天王寺最極祕事也。依之如意輪寺彌勒作。三六寺如意輪造給事此意也(云云)。   一。如意輪尊星王一體事。尊星王者。本地一字金輪即胎大日也。故天王寺緣起雲。金堂下有龍池(云云)。尊星王乘龍也。人明星天子習也。此明星乘龍也。池上如意安置事。尊星王乘龍意也。   一。役行者與太子一體事。見大峰緣起。役行者太子一體見。其故大峰役行者。即是天照太神注。大峰靈鷲山欠來ユлэ。日本最初天逆鉾本處是也。行基菩薩注。其詞日本一州佛法利益。法喜菩薩利益也書留。法喜菩薩者。役行者異名也。六十華嚴住處品明說。又曇無竭菩薩法勇菩薩法誦菩薩。是同體也。行基菩薩注給。知太子正太神宮再誕也。行基又太神宮再誕也。故太子役行者一體也見。   一。天照太神與行基菩薩一體事。聖武天皇御代。東山紫色沙門來。聖武天皇示雲。金銅十六丈盧遮那佛可造立也(云云)。於時天皇夢覺。天竺震旦此程大佛無之。我朝小國也。正冥眾告。天照太神可奉祈誓ЬЪ。行基菩薩敕使ЬЁЪ。太神宮令參詣。於時行基菩薩。內宮杉本蟄居。釋迦如來舍利太神奉供。其時太神感言。重重有之。又示雲。我遣垂跡神可令遂天王願也(云云)。仍今大佛殿天照太神依冥應建立給也(云云)。然則東大寺三國國軸也。三國第一大伽藍也。知皇帝太神也。太神即行基菩薩一體分身見。其後舍利依神敕。為末世利益。伊勢飯高郡入琉璃壼埋畢(云云)。其日記分明故。當祭主正中二年堀出之(云云)。   一。鞍馬寺本尊為正觀音事。金剛王院相傳雲。鞍馬寺毘沙門者。榎造正觀音也。鑒真和尚弟子(某)所造也。然而眾生。智慧媞眭Y樂故。且化他義號毘沙門也。鞍馬者觀音慈悲大導師鞍馬雲也。運載義也。此本尊祕印用時。八葉印胎藏五字明用事。最極祕事也。此尊胎藏大日習也。其故三形塔婆四重圓蓋眾生。本有曼荼羅故。實此佛以柏木造。其故必造營時。艮方角內陣柱柏木立。故今炎上時。錢右衛門尉造營時。大原梅宮以柏木宣旨切之內陣艮柱立。此其證據也。又雲。此本尊為觀音證據。本堂西并千手堂造。其下柏木ロиヤэ習也。指本尊詞也最祕最祕。又雲。鞍馬寺參詣人。必清水寺參詣此義也。可思合也。   ●●拾葉集。   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元應元年四月十一日於金戒院任師說記之。   元祿十五年壬午孟夏既望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鐵塔事。末。私苗。   一。橫豎鐵塔事。示雲。橫豎塔事。未悟重建立之。所謂一切眾生本有法界妙理未開悟故□理性是則橫平等法門故也。次豎鐵塔者。覺悟前開之。所謂本有塔婆修顯故雲鐵塔也。所詮橫雲者。胎藏意也。豎者金界意也。修性本有義以可。心得也(云云)。   一。鐵塔重重習事。示雲。一自劫初有之(表本有法身義)。二一事化現塔婆(為真言緣起化現塔婆也。報身表也)。三觀作塔婆也(應身所表也)。又義雲。南天鐵塔者(本有法身所表也)。金粟王塔婆者(修得報身所表也)。北天竺石藏者(化身所現所表)。   私雲。南天鐵塔者。釋迦即大日事表也。北天石藏。大日即釋迦事表也。是智證大師雜記意也。   一。雙圓性海事。法華開題雲(私苗)。雙圓性海。常談四曼自性。重如月殿鎮說三密自樂。人法法爾興廢何時機報絕人。   正像何分(文)。 T76079001.gif   義雲。此文者。法花法塔釋文也。本跡不二。兩部理智境智相照義宛然也(云云)。物語雲。雙圓坊光明院之性海房寄宿。石見入道重如月輪寺近住侍由聞。路輝雙圓性海房чЬэа。重如月輪чЗу覽。   一。性圓塔圖事。高野大師塔圖三種樣有之(云云)。又雲。城興寺僧正塔圖樣有之(云云)。此等皆悉五輪種子向合出塔婆也(云云)。   一。南天鐵事。岡崎桓守僧正房義(三昧流義)雲。南天鐵塔者。我等心藏習也。付之種種習事。所謂一心法界感見鐵塔開習也。一心芥子以法界扉開示給。此事也(云云)心藏者南方主也。不二灌頂義以可得心之。問。鐵塔者最初龍猛之感見也。又善無畏於金粟王塔下感見。為同為異哉如何。答。有同有異。同者一心法界開顯皆是鐵塔開意也。龍猛無畏非。代代傳法阿闍梨。共是皆開塔義義。天台一心三觀相傳時。皆塔中相承雲如。次異者龍猛於南天感見。無畏於乾陀羅國感見。時代雖異也所見異也。同而不同。不同而同。自在可心得事。   一。鐵塔已前真言流布事。川雲。一義雲。龍宮相承次第也(云云)。尋雲。何人自龍宮相承如何。答。如來滅後一千年間。鐵塔未開以前。金剛薩埵真言流布事。此則龍宮廣本也(云云)。尋雲。龍猛大士者。持誦大日五字明從何人受之耶。答。菩提心義三雲。若諸大菩薩所說四種陀羅尼中。大日尊陀羅尼咒。若人持誦歸依大日。雖不具釋印契。觀念能致悉地等(云云)。一義雲。陀羅尼集經雜部真言教也。此經中大日乃至諸尊印明等明。可思之。   一。以五字明為兩部真言事。示雲。胎藏儀軌中●●●●●五字明以胎根本明。次三種悉地真言中。以今五字明為報身真言。報身者智慧金剛義也。故以此一明兩部真言通用。因尋雲。三種悉地中。報身明流〃相承不同。一向報身明不可治定歟如何。答。相承義不同。以五字明為不二明也(云云)。   一。以兩部不二為真言本意事。隆禪義雲。凡密教意。理智不二兩部未分本源住也。理機聞為胎藏。智機聞為金界也。是兩部三部大法出來也。此重重灌頂極盡祕密內證歸時。增智未分本理契當也。以之合行大事也(云云)。又雲。無畏三藏理機故。大日經傳來。不空三藏智機故。金剛頂經傳來也。深可思之。   一。綱代八秩祕書事。示雲。祕旨淵奧大事也。此等皆祕教大事也(云云)。又雲。山王院御傳來聖教。皆以覺大師御相承。為本也。其故會昌天子令滅佛法之時。覺大師悉傳來給。依法全示智證大師。以仁大師相承本也。可令校合也(云云)。令遂灌頂綱代大事等。何人寫取也(云云)。   一。南天鐵塔與北山石藏不同事。示雲。結集五藏之時。普賢結集收鐵塔。文殊結集藏北山也。尋雲。文殊結集經何經乎。示雲。相傳雲。文殊師利於伽耶山頂佛話經結集。諸佛集會。唯佛與佛境界。結集故。號諸佛集會經也。未度經也。今北山石藏藏經是也。獼猴相傳雲是也。一義雲。南天釋迦即大日事表也。北山者大日即釋迦事表也。口傳。   一。多寶塔本尊印相事。東寺大真言師良建房實興上人。淡路國成相寺多寶塔婆被建立。其本尊胎藏界大日智拳印結給。世間人總以不存知事也。大方不審相。此事東寺流意。多寶佛金剛界大日也。仍胎大日智拳結。不二大日即是金輪也。金輪者即金界大日也。其上多寶佛者銀色女經。定慧智拳印證誠法花經雲。此文隨分祕事也。天台流顯密大事習合事。深可思之。   一。塔中印相事。師雲。三重習事有。所謂初重師資各別無所不至印(已上入塔已前印相也)。第二重師資一體無所不至印(已上入塔中始本不二心也)。第三重師資各別五□本□覜□□魯□飀□□□□□□□埤□□□□騧□□□□□□□□誇馜□□魯□□□□□□□  一。大通佛印相事。(予)元應二年夏。伊豫國下向次。三島大明神拜見。此明神御本地。大通智勝佛奉建立。其為體螺髮形釋迦理拳印結給。謂其相以左手拳右手風指。跡門者因分理性。理拳印尤相應。若此義本門教主可智拳印。銀色女經文可思之。又十六王子御座。第十六王子者。比丘形也。今日釋迦如來也(云云)。第一王子ヨьЬ即是本地藥師如來也。今法花經說相不違也。誠不思議也(云云)。又三島明神緣起事尋申處。或僧答雲。附之種種義勢多之。三島明神天下御坐之時。最前此神立影向有。日本國遊歷居處尋給可然處無之。仍見島住處無之故。此處還住給。故雲見島。是此島者最初影向之時三島有。故雲三島。今一成相一島也(云云。是二)。一義雲。大通者法花跡門。三千塵點經給。是三惑三諦三觀所表。尤三島殊相應。深可思之。三島緣起別有之。可尋之(云云)。   一。土佐御船遊事日記之。彼緣起雲。土佐明神本是三島明神後也。而嚴明神三島明神аЗтЬья給。故三年一度土佐御船遊神歌гчЁЪ雲。開оヨоヨ開ヱ開ヱЬгчЁЪ。船入Хロлヵワ遊。船гУ⑥УぶワЪ唱也。是ヨгЮэЬレЬヵЬв①ёУю意也(云云)。是內法准。一切眾生色慾離。心地不生悟法性真如宮可歸事表。   已上物語記之。更可尋之(云云)。   一。高野大塔建立事。師物語雲。中比高野山大塔修造事有。其時此塔婆地引地底石櫃中。又鐵篋有。其中五尺劍有。其五蛇纏。以此事公家經奏聞。其時以敕使。此劍被召。其夜帝王有御感夢。密跡金剛力士等南殿庭上充滿。其故敕問處。彼密跡等申。我等是高野山大塔守護者也。有大師誓約故。我諸冥眾天等致擁護者也。若散在流布。佛法凌遲。仍為此事訴參入由申。其時夢覺重被之立敕使。被止此事畢。口雲。凡此大塔高十六丈也。表南天鐵塔也。五尺劍五蛇纏。是境智所表也。亦是無礙意也。色心和合。十六生正覺位葉是表也。口傳(云云)。又雲。龍女正覺者。法花寶塔前唱。此寶塔者南天鐵塔也。龍女即金剛薩埵也。故寶塔中龍神安置事此事表示也。我等身中方三寸金色蛇有之。識大心王即如意寶珠也。八祖相傳如意寶珠雲此事也。故鐵塔中心龍神安置事。深可思之。又雲。不動生生而加護灌頂雲事有之。山門相承九徹法一體也。所謂色心不二六大無礙意也(云云)。五尺劍五蛇纏。此云云歟。最祕最祕。甚深甚深。又雲。生身辨才灌頂祕法有之。可受更習合也(云云)。   一。大塔相貌事。示雲。大塔者表南天鐵塔也。高十六丈也。多聞天所持塔婆十六丈也(云云)。外表四角而內者八角也。安五大虛空藏也。能住尊者。金剛界五智所表也。所居塔婆者。胎藏界之表相也(云云)。彼經雲。金剛峰樓閣。一切瑜伽瑜祇意也。深可思之。   一。七佛相承寶劍祕法事(東流。云云)。示雲。不動劍印是也。亦名從上諸佛下徹界生印也。何者立合二頭指事即心法也。心法體上諸佛下眾生。其心性全無差別。一筋Ь⑥ю故也。以二空押二火事。以赤色三昧燒盡煩惱故也。又名降魔印。是釋尊成道時。舉一指降魔雲此印也。Дяг東寺釋尊兩度成道雲也。何者寶塔品時。以一指開塔戶給。此時拳一指降魔。得內證悟。後入塔內給雲也。是降魔印根本印雲也。用火界咒三反也(云云)。次付刀鞘印二十反加持有之。般若二十空習也。以般若智斷三妄執。顯心上蓮花。是則法花經也。寶劍圖在別。可受尋也。口傳(云云)。又雲。高野大塔納之法此事也。甚深甚深。   一。金粟王塔事。師雲。不思議疏。金粟王塔下得者。善無畏三藏於乾陀羅國悟聞不思議於唐土書之。南天鐵塔即金粟王塔顯(云云)。   壽久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記之。   一。以淨名大士習大日事。示雲。淨名亦名金粟如來也。又善無畏感見給鐵塔事金粟王塔下也。大日如來俗體五佛寶冠著。淨名俗體也。方丈室表寂光也。鐵塔又法界體也。能能可思合也(云云)。天台釋雲。淨名空室表常寂光日之故。入者唯嗅佛乘(文)。   一。以維摩詰習文殊化身事。示雲。兩方所部菩薩故也。所謂西方四菩薩中。金剛語菩薩即是淨名大士也。道範瑜祇經疏雲。淨名者金剛語菩薩也。無言而說法門。是則自性法身說法相也。色塵說法義可思之(已上。取意)。   一。阿育王石塔院事。說雲。大日本國蒲生郡有寺寺奧有石塔故。號石塔院。凡此塔者。昔阿育大王八萬四千基石塔起立以迅疾鬼投十方。而三基日域飛來。今石塔院其隨一也(云云)。又塔水輪中有三尺。金塔塔中納佛舍利。舍利放光明照十方。   一。石塔寺再興事。記雲。寂照法師(號圓通大師)入唐巡禮而到阿育王山。寺前有池。僧眾答雲。大日本國致法施。爰寂照阿問其故。僧眾答雲。大日本國江州蒲生群阿育王塔婆有之。其塔婆光明浮此池。仍拜之。依之寂照記此由而納箱浮大海其銘曰。   大日本國比叡山楞嚴院御房寂照法師狀。爰此箱經三箇年熊野山那智浦著岸。惠心先德開箱見之。所記如前。仍先德崛顯此石塔寺兩興處也(云云)。又雲。三川入道寂照顯神我國影現。今愛智郡柿御園總社三川部大明神是也。此神每日石塔寺塔下影現給者也(云云)。此塔有光照蒲生郡測識佛舍利光明也。雲事(云云)。已上傳記取意。 賀登上仙(云云)。寂照法師號。   賀阿也火頭也三川守(□故也)。 一。額銘事(大)。   阿育王(宋帳)。   石塔寺(即之書)。   高二丈六尺。水輪內納金塔三尺(云云)。   記雲。此石塔者最初重許見。依寂照法師告惠心先德崛顯而成三重塔婆畢。我國不思議日域奇特此事也了。   已上任古老傳記緣起別有之。   西明寺禪門時。彼石塔寺僧等。此寺石塔者。阿育大王八萬四千基塔婆之內三基。日本迅疾鬼設之其隨一也。令修治之由申之。其時西明寺被仰雲。彼阿育王石塔。水輪之中三尺金塔有之。其中佛舍利安置之。然間此塔見。水輪中有物。量知金塔中佛舍利有之歟緣起有之。可尋彼也(云云)。   一。阿育王塔相貌事。   橫九尺(云云)。 T76079301.gif   高三丈六尺許也(云云)。   水輪豎合歟。   溪嵐拾葉集。   文保二年正月十一日於天台黑谷任師說記之。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建武五年三月二十日。辨勢。   永享十一年六月十七日於江州姨綺山阿彌陀寺西谷中學房為弘通結緣令書寫畢。 玄覺。   文明八年六月十日於比叡山首楞嚴院飯室谷千手房東向部屋書寫畢。英有。   於時大永八年(戊子)正月二十五日於同院內安樂谷書寫畢。●●覺真。   元祿十二年歲次己卯十月十六日以惠昭等運兩藏本較之書之。   天台兜率溪雞頭院嚴覺洪道。 溪嵐拾葉集。   第七卷感得事。   鐵塔與金粟王塔同異事。   達摩掬多事。   教時義菩提心義不相違事。   大日經序(太子內率府曹泰軍事清阿崔瞿)。   昔北天竺界內有一小國。號為勃嚕羅。其國城北有大石山。壁立千尋。懸崖萬丈。於其腹有藏祕法窟。每年七月即有眾聖集中。復有數千獼猴。捧經出臍。既當晴朗髣拂見之。將昇無階。似觀雲鴈屬暴嵐忽至吹一梵篋。下來。採樵人輒遂收得。觀此奇特便即奉獻於王。王既受之得未曾有。至其月暮有大猿來索此經。斯頃未還乃欲損身自害。王善巧方便。慇懃再三雲。經夾即還。但欲求寫。見王訶懇遂許通融。且為向前受科三月即卻取。王乃令眾繕寫。及限卻還。王唯父子相傳。其本不流於外。近有中天大瑜伽阿闍梨。遠涉山河求尋祕寶。時王睹闍梨有□異。欣然傳授此經。以其旨趣幽玄卒難精覈。乃與諸聖者霄繁摭要集為二千五百頌。自法輪東流滴珠畢備。此經字旨祕而未傳其致也。理蘊於訶意絕文殊外。若不從師學無得欲選其門。苟非其人制妄傳授未經灌頂禁其輒聞。□有中天三藏厥號善無畏曰。開元丁巳歲。三藏乃持梵祕典杖錫來儀。朝野翕鹹從請益受。大禪師一行。以三藏懷寶。遠來受詔稟。因請宣譯。沙門寶月。雅妙梵言精。詣至三藏臨文議懼每章三復。然先代名賢傳譯者眾。或文花而意迮。或詞拙而義微。意近則滯於常習。義微則玄旨難懷。禪師存實去花。令質文體譯為六卷。又譯供養次第法一卷。重請三藏和上敷暢厥義隨聞錄撰。為記釋十四卷。又三藏和尚躬親粉繪午起聖眾樣圖一卷。兼地契及手印圖一卷。都集曼荼羅圖一鋪。捨治部大輔罪讀之教時義之毘盧遮那經序雲。此天竺之境有一小國名突希羅。其國石山半腹有祕密經藏。一時風吹梵篋一本墜墮於地。樵夫取之以上國王。國王歡喜與之達摩掬多。達摩掬多得之。自披得旨。以授國王。我善無畏三藏和上。忽得其法開成之。初來於此地翻譯以兼七卷。一行筆受。和上決乃作義釋。都有大日經七卷。義釋十卷。都會曼荼羅一鋪(云云)。   又雲。彼大日經序。是俗人東宮學士所撰。諸阿闍梨未許此序。有二失故。不用此序。一違臨藏相承失。此胎藏教大日如來授金剛手。金剛手授大那蘭陀寺達摩掬多。達摩掬多授同寺善無畏。二違供養法疏失。新羅國零妙寺不可思議撰供養法疏雲。眾雲私略之次下有之。今略引之。祕錄雲。   大毘盧遮那經序一卷(行)。   胎藏相承雲。金剛手付掬多。而此序雲。北天山腹為吹落。故人多疑。   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法疏二卷(不可思議行)。   義釋仁樂上本三。三藏於烏底那國報此供養雲。此疏空中示現金色。故人多疑。   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零妙寺不可思議)。   昔在中天國王有四子者。其王臨命終之時。王后請問大王。若崩以後何子當為嗣位。王即答雲。小子可能繼位也。於是父王崩後。大臣百寮皆悉來集請問遺制。王后即答如王終言。是時王后及諸兄並大臣等。奉請小子將繼王位。小子答曰。我有誓願。出家學道望濟群品。不堪繼位也。母后等再三重請。如父王遺言。小子亦如前辭謝。母后等三請已後強令繼位。小子不敢違逆。即王位之後。更亦思惟。我住此國不得出家。我之阿姨鄰國為後。宜以投託必能出家。方便逃出本國赴其國。到國境即有鎮將問曰。汝何人也。小子即答曰。我是中天竺之王也。鎮將曰。若是國主。何以獨來也。答曰。我本冀望出家學道。若久住本國必不得出家。深冀出家學道禮拜。□遣使聞奏。王后聞之使人來迎。小子見王后□說志願。王后聞說悲泣流淚哀愍傷心。良久曰。汝姓是剎帝利。淨飯王子孫。釋迦如來遠從姪也。我聞釋迦捨太子位出城入道乃成正覺。天下難捨唯棄寶位。汝同釋迦。捨國王位發大誓願。必得成佛哉。今日以後。隨百姓門持缽乞食粗飯持齋。可以悲傷矣。雖然大丈夫可。冀至心誓願無可奈何。便許出家。為請境內高德法師為作弟子。出家學問。小子稟姓明惠。一聞便領妙宗。二聞比知千百。雖學不多年所學悉盡達。於是其法師辭曰。我之所解盡矣。更無所以演說。吾聞其國賢聖大德。宜到彼所而學也。小子奉教禮謝而退。往至賢師之所修學如前。乃至經歷五十餘國乃至北天竺本雲者如何。答。指南天鐵塔歟(金粟王塔下同明別所)。   東曼荼羅抄雲。有一曼荼羅。今世流布之。諸尊座位多異經說。自是一途。   安公付記雲。是天竺曼荼羅(文)。   私雲。此釋意今所流布無畏感見名付現圖曼荼羅歟。如安然釋者。此曼荼羅。即龍樹感見為。鐵塔下毘盧遮那現其身及身曼荼羅也。都率口釋顯然也。故之安然口釋。天竺雲南天也。雲事。   問。若爾者世流布曼荼羅何無畏感得如何。答。掬多無畏授。外合感得。次第七卷准知之。大原決雲。師雲。世流布曼荼羅。昔善無畏三藏。藏經中大曼荼羅佛所密密也。顯露圖義相違仙旨。若意者之且兆也。仍祈請給。即空中現此大曼荼羅故。雲現圖曼荼羅也。佛隨宜為無畏說之故雲隨宜(云云)。今此曼荼羅觀自在金剛手等諸尊。多行安之處狹故也。如除蓋地藏院一行等。皆可向大日也(云云)。   金剛頂經義決(沙門智藏記)。此經有百千頌廣本。非此土人所聞。並是諸佛大菩薩等甚深祕密境界相。且非聲聞緣覺及人天小智之所聞知。此地梵網經兩卷。從此經中出淺略之行相雲也。其中廣相根未有堪。此略瑜伽西國得灌頂主說相付。而其廣本且不傳之。其百千頌本。後是大藏經中頌略也。其大經本阿闍梨雲。經篋廣長如床。厚四五尺。有無量頌。在南天竺界鐵塔之中。佛滅度後。百千間無人能開之。塔以鐵扉鐵鎖而封閉之。其中天竺國佛法漸衰時。大德先誦持大毘盧遮那真言得盧捨那佛而現其身。而現多身於虛空中說此法門及文字章句次第。令寫訖即滅。即今毘盧遮那念誦法要一卷。是時此大德持誦成就。願開此塔。於七日中遶塔念誦。以白芥子七粒打。此塔門乃開。塔內諸神誦怒不令得入。唯見塔內香燈光明一丈二丈。名花寶蓋滿中懸列。又聲聞讚此經王時。大德至心懺悔發大誓願。然後得入此塔中。入已其塔尋閉。經於多日誦此經王○便令出塔。塔門還閉如故。爾時書寫所記持法有百千頌。此經名金剛頂經者。菩薩大藏塔內廣本絕世所無。塔內燈光明等。至今不盡。此經百千頌本。此國未有。此略本至此土者。於開元之初金剛菩薩阿闍梨雲。我從西國發來度於南海。其大船三千餘隻。一一皆五六百人。一時同過大海行。至海中逢於大風。諸船及人至皆漂沒。我所附船。且欲將沒。爾時船主見欲沒船上諸物皆擲海中。當時怖懼忘收經夾其百千頌。且擲海中。唯存略本。爾時我發心念作除災法。大風便止。去船周迴可一里餘。風水不動。船上諸人皆歸於我。漸發來得至此岸。來到此國於開元七年中。至於西京。一行禪師求我灌頂。聞有此異希有法門。乃令伊捨羅譯為漢文。一行等乃親自筆授。一依梵本次第而述其意不失。意義未圓。此以竊觀諸修行者。雖有尋讀莫知所從。又淺智愚識亦為難入(文)。   誦經決雲。師雲。金剛智譯胎藏一卷□是伊捨羅○所誦也。三藏即隨口誦譯之。即是大日經第七卷同本異譯也(云云)以此決案之題同既一也。可雲同歟。   問。鐵塔與金粟王塔同異雲何。師雲。是又同習也。   問。鐵塔南天也。金粟王塔北天也。何一哉。師雲。不疏序北天歟之由見。然而乾陀羅城。無論北天也。金粟王塔必北天不見歟。能能可訪尋也。問。鐵塔與金粟塔一也(云云)。不思議疏其將又廣分源不能尋。遂供養次第求請。和上供養萬法。和上受請於金粟王所造塔邊求聖加被故。故安然釋雲。可謂受經掬多後得。文殊授念誦次第決然。   義決雲。中天竺國佛法漸衰時。有大德者。誦持毘盧遮那真言得毘盧遮那佛現其身。及現多身於虛空中說此門及文字章句次第。令寫之訖即滅。即今毘盧遮那念誦法要一卷是(文)。   故安然御釋雲。雖不具足印契觀念。能被其念他。例如龍樹先持大日真言感得。大日示現真身據持誦法。龍樹承之持誦成就咒白芥子打開鐵塔。論初心法則不具也。已被佛應決。亦然者乾陀羅國既持經授王。鐵塔纔真言許先受不及受經。若然者既各別塔哉。答。海雲胎藏相承雲。大日金剛手逢掬多(云云)。同金剛界相承云云。大日普賢妙吉祥龍樹(云云)。故雲龍樹所持大日經六卷受之歟。其供養次第法未受之間。於塔外感得之。入塔中受灌頂故付法傳雲。龍猛入南天鐵塔中親受金剛薩埵(文)。苦如此存乾陀羅城。王授經事何謝之。若爾者兩塔猶可一歟。同安然御釋龍樹不具印契觀念能致悉地(云云)。龍樹若先受經觀念可具足之。何雲不變觀念哉答。雖有觀念。唯理觀念不許之事。理具色支分聞滿念可許也。第七卷未感得以前於。非事理具足觀念歟。仍爾雲歟。   問。龍樹若先受經者。依何入鐵塔誦出兩部雲哉。答。色經卷傳為披人間雲。先所傳經者。若會金剛手以聲傳之歟。安然御釋雲。如佛在世金口演說。以聲為經。若佛去世紙墨傳持用色為經(云云)。依此經者。未入鐵塔已前。以聲傳之為經。王授之入塔後以紙墨為經傳人間。可雲歟。   問。於金粟王塔邊感得念誦法要事見不思議疏。此疏大略見。答。無畏感得。菩提心義又引此疏雲掬多感得。然和上引同疏。或雲無畏或雲掬多。此相違如何師雲。和上乍引同疏何有相違耶。先菩提心義文無諍掬多感得見。付之案之。件不思議疏序。無畏品。宣語不思議之記也。故乾陀羅國王所謂憑和上者掬多歟。無畏語和上者。是自非與小子雲。又師掬多和上雲也。   問。掬多感得者非無畏感得。何可載不疏耶師雲。相承繼掬多傳受非無□□□□畏可說教時義之有相承次第也。掬多本受於金剛手(海雪相承)。又於金粟王塔邊受文殊故。掬多相承是繼也。此法授無畏也。   問。不疏掬多授無畏之旨不見也。師雲。感得寫一本奏王者。掬多奉授王也。自寫一本。旨從掬多無畏傳受之。無畏自一本寫取也。此序總無畏語也得意自者無畏也。掬多和上雲也。   問。若爾者教時義引不疏文雲可謂受經掬多也後得文殊授金剛次第(云云)。此文無諍無畏感得見。授念誦次第可讀也。言意者掬多先從金剛手所傳受。□先授無畏。今又於塔邊掬多文殊授念誦次第。無畏又掬多授。如此得意。教時義菩提心義。不可有相違歟。   問。達磨掬多誰人耶。師雲。分明難定之。多分以龍智阿闍梨為掬多。我山東寺令如此而此義大難等有之。龍猛菩提心論供養次第法引之。若勢力廣增益(云云)。於金粟塔下掬多感得第七卷。掬多龍智龍猛阿引此文耶(是一)。海雲金剛界大教王經。師資相承付法次第記之。龍智阿闍梨。   又經說百餘年○又以法付為金剛智三藏阿闍梨○三藏和上為弘法杖錫五天來遊震旦。時有中天竺國三藏○傳法東國。與金剛智三藏出玄宋朝。同為國師。知三藏金剛智解金剛界法。遂為於金剛智三藏請傳金剛界五部法。時三藏金剛智雲。中天竺國無畏三藏。解大毘盧遮那教。欽言此法甚深難遇。昔於南天竺國聞有大毘盧遮那胎藏名。遂遊五天訪求耶。是解者今至大唐喜過此法。遂請無畏三藏求授毘盧遮那大教。互為師資(文)。如今記者。龍智阿闍梨不傳胎藏界歟。金剛智詞有大毘盧遮那名(云云)。我師龍智阿闍梨傳胎藏者何有此語耶。若爾者掬多非龍智(是二)。又如海雲記者。金剛手授掬多(云云)。掬多若龍智雲者。受金剛手事如何。龍猛受文殊可受金剛手外龍智爭受金剛薩埵哉(是三)。以前道理掬多非龍智雲有何失耶(云云)。答。與會次第難雲。菩提心論引供養次第文事。於金粟王塔下所感得文引之文歟。即龍樹欲開鐵塔。所感得引念誦法要之文歟(是一)。龍智不傳胎藏雲事。以海雲記密量事髣拂乎。表制集四雲。大廣智三藏和上之碑(敕撿校千福安國兩塔院法花道場沙門飛錫撰)。□□□□安以求出要。見大弘教金剛三藏以為真吾師。至開元二十九年秋。先師厭化入塔之後。有詔令齎國信使師子國○其國有普賢阿闍梨耶雲者。位鄰聖地德為時尊。從而問津無展乃誠奉獻金具寶曰。吾所寶者心也。非此寶也。尋即授以十八會金剛頂瑜伽并毘盧遮那大悲胎藏五部灌頂真言祕典經論梵夾五百餘部。僉以為得其所傳矣。十住心論第十雲。祕密莊嚴住心者。即是究意覺亦同心也。源底如實證語自身之數量也。所謂胎藏海會曼荼羅。金剛界會曼荼羅。金剛頂曼荼羅是也。又雲。今所傳真言教法修作答據大日經雲。諸佛菩薩如是人所不能離。即是大悲曼荼羅。一切真言相智法爾雖傳答初從大日尊下至青龍阿闍梨有地葉大阿闍梨一部其法號曰摩訶毘盧遮那。究竟大阿闍梨耶。金剛薩埵大阿闍梨耶。龍猛菩薩大阿闍梨耶。龍智菩薩金剛三藏大廣智三藏青龍寺惠果阿闍梨。如是大阿闍梨等轉之而授文。依此等文。龍智阿闍梨傳兩部經。若用海雲記意者。金剛智獨於天竺不受胎藏界雲也。龍智阿闍梨對金剛手受法事。時代不可合(云云)。然而上聖之習何不變乎。有機感應不可偏執歟。是三。以此等意龍智即掬多雲者何等耶。師雲。龍樹經開鐵塔感得念誦法要給耶。何又龍智重識得之哉。頗言其經歟。龍智傳兩部事共具也。又金剛一界傳見文甚多。所謂貞元錄表制集等也。不能委載之。但此中於慈覺明跡者。可仰海雲記也。俗人記錄等。安然和尚不為說為歟。例大日經序也。尚海雲金剛界相承記可思之哉。上聖之習不可凡下下量。發機有感事。此念珠為詮也。但龍猛菩薩感得供養次第打開鐵塔頌出兩部事教。以之此教觀模。此龍猛胎藏教不傳持。龍智我感得之授善無畏事失本懷。龍猛胎藏微人間不流布。龍智感得胎藏傳授流布雲事如何。能能可思之。   問。掬多龍智者誰人耶。師雲。難定。且龍猛掬多可雲歟。此義大略非常義。可厭可厭。但東寺人也。立此義輩有也。由粗傳聞之。我山覺大師印信胎藏相承之大日金剛手達磨掬多善無畏掬多龍智今相承龍猛無之。何可爾哉。似忌深矣。   問。若掬多即龍猛雲者。無畏如何相承之哉。時代不可合哉。掬多尚耳為龍智歟。附法傳雲。玄奘三藏行狀雲。南天竺磔迦國菴羅林中。有一長命婆羅門。年七百餘歲。親其可稱三十許。又貞元祿雲。龍樹菩薩弟子名龍智。年七百餘歲。今猶見在。在南天竺國。傳授金剛頂經瑜伽經及毘盧遮那總持陀羅尼法門五部灌頂諸佛祕密藏及諸大乘經。掬多善無畏傳之。那蘭陀寺有達磨掬多者。掌定門之祕論。佩如來之密印。顏如三十許。其實八百歲也。玄奘三藏。昔曾見之。畏投身拔足。奉為本師一日持食之。次旁有一僧。震旦人也。畏見其缽中見油餌尚溫。粟飯猶暖。愕而歎曰。東國去此十萬餘里。是波朝熟而通也。掬多曰。不言真可學。而後乃授無畏總持瑜伽三密教者。善無畏碑銘序雲。那蘭陀寺有達磨掬多唐法護。顏如三十許已八百年也○和上見本師缽中非其國食。示一禪僧。禪僧華人也。見油餌尚溫。粟飯餘暖愕而歎曰。中國去此十萬八千里。是彼朝熟而午時至。此何神速也。會中盡駭。唯和上默然。本師密謂。和上曰。中國白馬寺重閣新成。吾適受供而返。汝能不言真可學也。乃授以總持尊教(文)已上附法傳與無畏傳。長命次第同人見。掬多即龍智事尚顯然歟。師雲。掬多長命。龍智也雲事不可定量。其後海雲金剛頂經相承身法記雲。以此付為龍猛菩薩。龍猛菩薩又雖數百年。以法付屬龍智阿闍梨雲。龍猛長命御ンэ見。何必龍猛知短命。上聖事不可事知歟。龍猛無畏時代不合事又難科也。但長命龍智不空三藏會外。龍猛若長命何不會之哉。   問。無畏傳雲。玄奘三藏昔曾人也(云云)。即掬多玄奘見也。掬多龍智雲玄奘不可見之。涅槃疏雲。六百年馬鳴出。七百年龍智等(云云)。或書雲。玄奘唐貞觀三年發向天竺。同十九年歸唐。佛滅後千五百八十餘年也(云云)。龍猛佛滅後七百歲出。有無量縱八百歲題玄奘不可見之。玄奘佛滅後千五百餘歲往天竺。爭可會之哉。師雲。楞伽經雲。如來滅後八百年中。南天竺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者。彼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文)如此經者。八百歲出有爾玄奘何不會有哉雲勘之。出生義雲。同佛已降匝相付寄師子得於毘盧遮那如來方授。而初傳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得之數百歲。傳龍猛菩薩。龍猛菩薩受之又數百年。傳龍智阿闍梨。又住持數百年。傳金剛智阿闍梨。金剛智阿闍梨。以悲願方將流演於中國。遂契瓶杖錫。開元七載不自上京十四載達得其人。復以約傳不空金剛阿闍梨(文)。如此文者。金剛手龍猛龍智皆數百年立。龍樹長命之條自降矣。   於時貞永元年十二月上旬之比於嵯峨野州問答決疑了。大概得之可求法比丘相祐。   寬元三年(癸卯)七月二十二日於大原山本菴宣出寫了即談識了。   宰圓記之。   元祿十五年壬申六月六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雜記部。私苗。   一。神明二間安置事。   左。T76079701.gif。十一面(如常)。 中。T76079702.gif。聖觀音(如常)。 下。T76079703.gif。如意輪(六臂。如常)。 已上安置相也(云云)。   口雲。神明降臨神詫曰。我本地者。以日輪為體也(云云)。娑婆示現之觀音者觀音故也。是一。又雲。極樂稱為彌陀尊。娑婆示現觀世音者。先德問答記曰。娑婆示現觀音者。如意輪也(云云)。謂意者心王無分別者。阿彌陀也(極樂)。心數相用之六識者。如意輪(娑婆)。是故曰天。如意輪者。即今神明也。都表如意輪事。深可思合之。又雲。神明影響元起者。防阿修罹難降臨給。今十一面觀音者。修羅道之能治也。賢瓶所治之相。深可思合之。師物語雲。此御本尊效驗無雙之間。賞罰嚴重故。被移醍醐寺畢。而當今御代。建武元年被移二間畢(已上)。法性寺上人拜見方如此(云云)。   一。天王寺鎮守十五所。北向安之。   布留。大原野。春日。稻荷。松尾。賀茂八幡。太神宮。住吉。廣田。熊野。三十八所。白山。小寺。生宮。已上。   一。住吉大明神本地事。   一御前(阿彌陀)。二御前(私雲。傳雲。藥師住吉社壇交)。三御前(大日)。四御前(正觀音樣г一入當千。□□□□馬立樣也云云)。 御本御前(毘沙門)。   一。根本山王事。   一。中堂安置山王(今奉移虛空藏彼岸所慈惠大師御代)。   智證大師御代奉出內障建立別社壇奉安置之件。社壇者山院南(號寶藏)。空地也。每月晦日。當僧參此靈地令修庭立念佛。自彼砌奉移虛空藏尾件山王奉名根本山王。智證大師御安置之時南方正面也。奉安置南向(向食堂北野)。   一。神宮寺內陣山王(影向山王高祖大師御時)。 T76079801.gif   件山王者。無御體名影向山王。高祖大師始入神宮寺院練行之時。山王始御影向。其形如天女天婆夜叉神(云云)(口決更問)。其後傳教大師御出家件。御髮奉埋。元彼地。御髮堆山王申也(件地口決更問)。   此二箇所外奉名根本山王事。當流不及相傳也。影向根本山王事。當流隨分相傳御出家事。向祕決意也。   一。注進。   日吉宮本地位階次第事(山王記錄委細注有之。仍略之)。   一。日吉賀茂為天照太神王子事。日本紀雲。鴨河原一柱志賀郡一柱(云云)。示雲。日本紀家以此文日吉賀茂伊勢王子習(云云)。   一。宇佐社僧以法花為名字事。當社僧實名神置上經字置下。如此名字付也。所以神妙。神法。神蓮。神花。神經等(云云)。如此付來也。神明垂跡以來已及二部畢(云云)。無冥加人。惡字名乘ヤУю也(云云)。   一。宇佐宮正像末三時閼伽井事。宇佐宮側三重閼伽井有之。正法時分上重閼伽水有之。像法時分上重水沽渴中水出也。當時分末法時分下重閼伽水出之。不思議不思議。   一。竹馬社事。江州阪田郡內有社。號津久馬社。此神者白鬚大明神婦父也。三千七百王子生也。本地阿彌陀如來也。二月八日祭禮也。此日間父之數鍋載馬場渡也。Дяг業平歌曰。   ヤитЮюШヱсвсШэгчЙыЬШяЮワ人вЮデв數數。   此社頭有大澤多柳生。三千七百餘本也。此皆王子神體也。此祭禮七ン鄉土民等寄合飯持來。大饗三本盛立也。又果子三千七百合盛之。是王子斷也(云云)。此祭禮日者。白鬚大明神必來臨給也。其先相風吹來也(云云)。此祭禮日者。此所生在女人間夫數ヤДЮデ⑥戴馬庭渡也。凡恥ロсЁワ體也。是則懺悔業障表相也(云云)。   一。流濱明神也。本地藥師如來也。江州神崎郡內胡桃莊有神。號長濱明神。亦云投島明神也。此神昔為毒蛇住竹生島。而今竹生島明神為冥龍影響之時。唅毒蛇投南方。今長濱明神是也。自島投之故。號投島明神也(巳上傳受取意)。此長濱明神社頭有池。住大龍也。自島投蛇體是也(云云)。   一。長谷寺流記事。德道上人感夢記雲。我本祕密大日尊大日日輪觀世音觀音應化日天子日天權跡名日神。此界能救大悲心所示現世音。已上。   記雲。德道上人。於內宮正殿神明本地拜見之由奉念之處。二丈五尺十一面觀音示現給。爾時所示給文是也。長谷寺本尊其時拜見尊像奉慎者也(云云)。   一。乙訓寺事。長岡舊都有之。山家大師御住寺朝日寺號圓頓戒興行砌也。本尊彌勒也。朝日寺與法王寺其間七八町許也(云云)。   一。橫川中堂五體。   一法傳和尚本尊(深沙大王祕密印)。二護法童子。   三摩訶迦羅像。四化龍神像。   五覺大師像。   已上五體最極祕事也(云云)。   一。三輪明神為生身文殊事。示雲。大和國三輪明神者無社壇。以杉為神明。樹下安三輪為御正體也。此神者遍應法界明神故。不可作社檀謂歟。甚深甚深。又雲。傍有堂奉安本地。此堂者即生身文殊靈應也。於此堂修文殊法仁無不成悉地也(云云)。今(予)文殊者彼堂文殊奉慎也(云云)。   一。伯耆大山地藏權現事。示雲。大山鎮守者。神體地藏菩薩也。僧形頭戴冠給。故號地藏權現也。此山皆沙常恆沙崩。緣起曰。此山崩盡慈氏世尊出世時。多寶塔婆可湧出也。   私雲。此地藏權現僧形冠著給。表真俗不二也。是則世俗義圓融不二意歟。彌勒出世時。寶塔湧現者。本來不二法界圓融義為表也(云云)。   一。越中立山為十界峰事。示雲。緣起曰。此山者。十界具足所妙法法開顯法也(云云)。又雲。我國罪人者。先墮此國地獄。遂可生此山淨土也(云云)。   私雲。此立山十界具足峰者。麓有地獄。又餓鬼峰。亦有畜生峰。有修羅峰。有人天應來峰。有緣覺峰。有菩薩峰。中央有阿彌陀峰。是則安養淨土也(云云)。已上十界皆成峰習也(云云)。   一。大隅國正八幡宮石體事。昔於靈鷲山說妙法經。今在正宮中示現大明神(文)。又雲。   得道來不動法性。示八正道垂權跡。   皆得解脫苦眾生。故號八幡大菩薩。   口雲。大隅國正八幡宮後山石破此文顯現。以此石為神體。故號石體也。委在彼緣起。可尋之也(云云)。   一。毘沙門堂佛法繫昌事。密談雲。出雲寺流記帳雲。叡山根本大師入定七日。從定起宣雲。叡山佛法迴三百餘歲悉可魔滅。其後移此寺僅可如螢光(文)。   一。園城寺佛法可繁昌事。寬平聖主記雲。千手院和尚語雲。三井寺佛法滅之後十三年。叡山佛法可滅。但寺佛法雖滅又可盛(云云)。   一。南都南圓堂頂上佛事。師物語雲。南圓堂不空□索寶冠。比丘形佛頂戴。世以不知之。一箇相傳法藏比丘習也。自是阿彌陀因位地藏菩薩也。地藏即法藏事為顯也(云云)。最極祕事也(云云)。   一。十禪師本地彌勒習事。彌勒菩薩當來座故。用彼真如無別分智(文)。是十禪師神詫證真法印感夢也(云云)。   一。以宇治習龍宮事。古老雲。宇治殿成龍神住宇治河給(云云)。日本一州最上重寶。悉納寶藏也。餘所重寶雖令散失。寶藏未紛失也。宇治殿成大龍。每夜丑刻自河中出現。巡見寶藏故也。   一。平等院號事。師雲。弘法大師安置愛染明王故也。所以愛染王平等王習也。手有情靈精拳平等天下接領也。攝祿天下掌中拳萬人攝伏事。深可思之。所以愛染王以如意寶珠為三摩耶形。龍神亦以寶珠為心肝。凡如意寶珠者。如意自在。自元雨萬寶故得名也。此尊四海自然通領義。深可思之。   一。宇治佛法繁昌事。師物語雲。宇治殿者。平等院本願也。其勤行作法者。例時外別數多行法不置給也。其故本願規式定置分限令懈怠者。其所令荒廢也。供僧等器用者。顯密碩才道心堅固僧侶等被補置也。私行業如法故。彼所者興福也(云云)知法高行者。所修三業都以不懈怠也(云云)。   一。法勝寺圓堂愛染王事。玄奘三藏自天竺歸震旦。奉渡釋尊御作一尺二寸愛染像。并釋迦像畢。愛染王者。高麗惠慈法師。奉移日域。大和國寺本暫安之。 孝謙天皇御宇。山城國平安城神樂岡南麓。飛來枯木洞影向。   嵯峨天皇御宇。弘法大師八臂像被作。籠八角三重場安之。承保二年正月十五日。東山神光瑞。依神光以上鄉小野宮中納言實平被尋。神光之時大師御作建立愛染王瑞。依之被下。御所於白川安伽藍建法勝寺。八角圓堂彼愛染王是也(已上)。   一。法勝寺藥師堂本尊事。本山稜嚴院緣起雲。此藥師如來者。五僧谷叡觀上人。自慈惠大師被相傳之像也(云云)。御衣木者。清涼山靈木也。相同根本中堂藥師如來御衣木。加之西塔院琉璃堂藥師。日野藥師。美濃國橫安寺藥師如來等。皆以同衣木。又雲。山家御所持藥師如來一軀。自花山一條兩院至於白川院代有。治承第二曆沾洗上旬比。於東塔南谷圓融房記之畢。僧正明雲。   一。佛法凌廢因緣事。當寺惠師物語雲。佛法凌廢事。第一未田地坐具跡計龍神乞之。此坐具變滿大池。此龍神池雲畢。是第一謬失也。次大天說五法亂佛法。是第二失也(云云)。又或傳雲。大聖文殊坐具跡魂帝乞之。此坐具變歸五臺山。仍成文殊淨土畢。凡佛法威現雖施之大方狂惑也。   一。黑谷地境事。本院北谷報恩房僧都仁宗。地相法橋附第天下無雙相人也。先師上人御籠山最初。請彼僧都當谷地境令相給。彼僧都相曰。谷深水流長遠。必深法此處可留。但戌亥方ロンЪ谷ЗヱЯヱУЪ水流留處無之。世福缺處也。然而西山重重疊。正法護持多聞天此谷守護。應知深法當谷留。智者此谷不可絕。又雲。近程可繁昌處也(云云)。又雲。先師上人云。正法護持多聞天。遠守護故。此谷法流受者。餘處弘通可廣也。於當谷弘通。ユЬ不可廣博也。谷懷中狹迫故。深法者來際可止住也。持又青龍所在故。佛法此處可留也(云云)當谷者亦號淨名崛(山號)青龍寺(寺號)唯心院(院號)。凡此谷為體。女人陰形也。流水辰已丑寅方流合一水流下。流末長遠也。令法久住表示者歟。智高德明聖此谷。可出現相貌也。Дяг當谷智者不斷絕也(云云)。   一。惠心先德被修生身供事。橫川靈山院者。惠心御建立也。被模靈山淨土故。靈山會上聽眾等。悉四壁被書。寶塔湧現於空二佛並座相。朝供粥日中供時。在世儀式不違也。夏奉扇冬奉火。號之生身供也。先德御意奉仕佛只生身仕ЗトЁ(云云)。如在禮奠雲是也(云云)。   東福寺住持次第。   聖一和尚。東山(慈一)。無聞(普門)。白雲(道願)。藏山(無蓮)。無為。月船。平等(癡台)。侶西塔。南山。雙峰(宗源)。仙溪。天柱。雙峰。虎關。士曇。無外(小師)。   泉湧寺住持次第。   雅禪法師(俊艿)。賴圓(空月無入院)。性海(無入院)。圓悟。明觀。願行。覺一。素道(私元)。空一。   京中三十三所觀音事。   六角堂(如意輪)。講堂(一條西洞院千手)。誓願寺(不空□索本尊阿彌陀)。荒町(千手正親町堀河)。朝日寺(十一面北野)。報恩寺(千手七觀音)。北小路大宮(千手)。堀出觀音(十一面一條烏丸)。枯川觀音(十一面武者小路富小路)。北原□(千手)。川崎觀音(十一面)。東持院(千手二條朱雀)。溝觀音(千手)。千手(近衛朱雀)。祇陀林(十一面)。今長谷(千手十一面)。子安觀音(天摩雲西)。粟田口觀音(千手)。真如堂(千手)。滿願寺(大陀羅前)。中山(十一面覺大師御作千手清明本尊也御帳中奉納)。岡崎(千手阿彌陀宿房也)。谷堂(如意輪中山)。大谷(千手本七觀音中)。太子堂(如意輪)。長樂寺(准胝)。四□(千手雙林寺口)。鷲尾(千手)。雲孤寺(千手)。蛇□(千手)。子安觀音(清水阪西大門前)。高橋觀音(枯川觀音)。六原觀音(地藏堂)。清水寺(千手)。七觀音堂(阪面北貌)。小田原(阪面南貌觀音)。觀音寺(今叡奧)。稻荷觀音。荷稻大路(千手)。下北小路町(正觀音)。稻葉當(十一面)。四條室町(空也上人御作)。三條坊門鳥丸(如意輪)。春日町太根(觀音)。御靈堂(千手)。常聖院(觀音)。下御靈(千手)。   已上四十八所。   溪嵐拾葉集。   文保二年正月十一日於天台裡閣任師說記之畢。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文安五年十一月十八日於龍宗寺書寫之畢。證慶。   文明十二年(庚子)二月十六日於帝釋寺書寫畢滿山三寶知見納受。   比丘通舜(生年五十九)。   長享三年(已酉)七月二十四日於鞍馬寺書寫畢。   多聞大天悉知照明給。●●慶義。   元祿八年歲次乙亥夏六月八日以飯山本坊藏本於兜率谷雞頭院□軒書之訖。   法印大僧都嚴覺(年三十七□二十六)。 溪嵐拾葉集。   真言教元由事(付菩提心論。私苗)。   楞伽經第九雲。大惠菩薩問雲。何是如來內證境界。世尊告大惠言。我乘內證智。妄覺非境界。如來滅度後。未來當有人。大惠汝諦德有人持我法。於南天竺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為人說大乘無上法(文)。付法傳注雲。我乘者。謂如來最上祕密乘。內證智者。謂如來所證五智三十七智及一百八智。乃至十佛剎微塵數不可說不可說四種法身智。具如金剛頂經說(云云)。   一。龍猛菩薩事。示雲。龍猛亦云龍樹。傳雲。其母樹下生因字阿周那(阿周那樹名也)。以龍成其道。故以龍配字號。號之曰龍樹(云云)。上文雲。大龍菩薩○接之入海。於宮殿中發七寶函。以諸方等深奧經典無量妙法授之。龍樹受讀。九十日中通解甚多甚多。   付法傳雲。釋迦如來掩化之後。八百年中有一大士。名那伽閼賴那菩提薩埵(唐雲龍猛菩薩。舊雲龍樹。訛略也)誕跡南天。化令被五印。尋本則妙雲如來。現跡則位登歡喜。和尚說是則觀自在王如來之異名也。雲者平等覆護之義。妙者甚深難測之義。   楞伽經及摩訶耶經等。釋迦如來所懸記則是也(云云)。   一。龍猛出世時代不同事。示雲。或六百年。或七百年。或八百年(云云)。師雲。龍樹菩薩住世三百歲也。初百年者在外道家。弘陰陽法術。從初雲六百年也。中百年者習釋迦一代教法。從中間雲七百年也。終百年者開鐵塔。弘真言教。從終者八百年也。經論異說不同無。師雲。如來滅後六百年之間。佛法漸衰。而邪風頻扇。爰龍猛大士愍此倒惑。而出興於世間。初百年之間習外道教法。弘陰陽法術。為道士之上首。凡外道教法者淺近也雲移釋門。中間者習佛教。作千部論。七佛教法者皆納於龍宮事聞。入海中龍宮之大本見給。爰如來內證者。納於南天鐵塔事聞。開塔敷弘祕教(給)也。仍終百年者真言弘通之時分也。是則如來記□無違。如來所遣行。如來事大士者歟。   一。南天鐵塔事。金剛頂經義決雲(智藏)其大經本阿闍梨雲。經夾廣大如床。厚四五尺。有無量頌。在南天竺鐵塔之中。佛滅度後數百年之間。無人能開。此塔以鐵扉鐵鎖而封閉之。其中天竺國佛法漸衰時有大德。先誦持大毘盧捨那真言。得毘盧捨那佛而現其身及現多身於虛空中說此法門。及文字章句次第令寫。寫訖即滅。即今。毘盧遮那念誦法要一卷是。時大德持誦成就。願開此塔。於七日中遶塔念誦。以白芥子七粒打此塔門乃開。塔內諸神一時踴怒不令得入。唯見塔內香燈光明一丈二丈。名花寶蓋滿中懸列。又聞讚聲讚此法時。此大德至心懺悔。發大誓願。然後得入此塔中。入已其塔尋閉。經多日誦此經王廣本一遍。為如食頃。得諸佛菩薩指授。所堪記持不忘。便令出塔。塔門還閉如故。爾時書寫所記持法有百千頌。大本此國未有。此略本者至此土者。於開元之初。金剛菩薩三藏阿闍梨雲。我從西國發來度於南海。其有大般三十餘艘。一一皆五六百人。一時同過大海行至海中逢於大風。諸船及人并漂沒。我所附船亦欲漂沒。爾時兩本經夾。常近於身受持供養。其時船主見欲沒船上諸物皆擲海中。當時怖懼忌收經夾。其百千頌亦擲海中。唯存略本○乃令伊捨羅譯為漢文。一行等乃親自筆授。一依梵本次第而述(文)。大日經開顯(弘法)雲。於大日經十萬頌者。龍猛於鐵塔中誦出之(文)。菩提心義第三雲。若諸大乘所說四種陀羅尼中。有大日尊陀羅尼咒。若人持誦歸依大日。雖不具足印契觀念。能致悉致。例如龍樹先持大日真言。感得大日示現真身。授持誦法。龍樹受之受持成就咒。白芥子打開鐵塔。論彼初心法則不見。已致佛應。故知。若唯誦咒。若念大日。若供尊像。隨一致驗。是大日。私雲。東義雲。兩部共塔內也(云云)。天台義雲。兩部共塔內也。如東義。或雲。金界塔內也。胎藏塔外也(云云)。或雲。兩部共是塔外相傳也(云云)。已上三義雲。天台流習也。此中兩部共塔外義。實義也。已證也(云云)。   一。顯密證據事。二教論上(弘法)雲。應化開說名四顯教。言顯略逗機法弘談話。謂之密藏。言祕奧實說也(云云)。又雲。自性受用佛。自受法樂故。與自眷屬各說三密門(文)。又雲。問。顯密二教其別如何。答。他受用應化身隨義之說。謂之顯也。自受用法性佛說內證智境界。是名祕也(文)。又雲。唯有自性法身。以如義真實能說是絕離境界。是名真言祕教(文)。宗輪中雲。密教者。自性法身大毘盧含那如來。與自眷屬自受法樂故所說法是也(云云)。蘇悉地經疏雲。有二種教。一顯示。二祕密教。顯示教。謂阿含深密等諸三乘教也。祕密教。謂花嚴維摩般若法花等諸一乘教。祕密教亦有二種。一理祕密教。謂法花等。一乘唯說世俗勝義圓空無二。不說三密行相。二事理俱密教。謂大日金剛頂蘇悉地經等。能說世俗勝義圓空不二。亦說三密行相故(文)。金剛頂疏第一雲。今於大乘有二種。一者顯示大乘。二者最勝金剛祕密乘。故金剛經雲。謂發大乘者。為最上乘者說。智論亦云。佛法有二種。一祕密。顯示。而今經是最上金剛祕密乘(文)。智證大師諸家教相同異略集雲。自初真□三藏。至第九天台大師。舉九人。□教法師畢。不如天台□教。釋雲。第十近代叡山前入唐請益內供奉贈法印大和尚位慈覺大師。依龍猛釋論之二種教。一顯示教。總攝一切顯教法門。二祕密教。總攝一切祕密真言法。又真言教別名一大圓教也。具見金剛頂大經王疏也(云云)。 私雲。此釋依大論。諸佛有二種法輪。一顯示二祕密雲文。立顯密二乘名字雲也。是則出金剛頂經釋也(如上書)。   問。大日經於何所說之乎。大日經雲。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如來加持廣大金剛法界宮(文)。義釋四。此法王宮殿在須彌山頂。   問。金剛頂經於何所說之乎。金剛頂經一雲。往誦須彌盧頭金剛摩尼寶峰樓閣。至已金剛界如來以一切如來加持於一切如來師子座。一切西安立(云云)。金剛頂經疏一雲。今案經文。金剛界如來受諸佛加持已。往須彌盧頭金剛頂金剛摩尼寶峰樓閣(文)。   問。蘇悉地經於何所說之乎。蘇悉地經疏雲。若明處者。應指普賢宮。即須彌山頂金剛手所住無非普賢宮故也(云云)。   問。真言經教誰人結集流布世間乎。金剛頂經疏雲。佛於六波羅蜜中收接法寶。以為五分。一素呾纜。二毘奈耶。三阿毘達磨。四般若波羅蜜多。五陀羅尼門。而舉五人以為滅後傳教者。謂。阿難·烏婆離·迦多衍那·曼殊室利菩薩·金剛手菩薩。如次令各受持一藏。若依此義。應雲金剛手我聞也。若依結集傳者。義通阿難(文)。大日經抄雲(山王院)。又此經我聞。或雲金剛薩埵之我聞。非阿難。我者此說未詳。私謂。毘盧捨那對告聲聞。何言非阿難耶。今示明文。佛心經下卷有毘盧捨那對告阿難言。文煩故不具引(文)。   問。大日如來三世恆說真言法句。何曰一段化儀。言我聞等乎。金剛頂經疏雲。今大毘盧捨那如來常住不變無隱沒義。若依此義。諸弟子等而不應稱如是我聞。只是眾生無見佛。機無見佛故。不可得聞祕密大教。是傳教菩薩被大悲甲冑。入於無涯生死大海。即唱言如是我聞。此即帶我聞解(云云)。   一。金剛事。金剛頂經疏一雲。言金剛者。是堅固利用。即喻名也。利用為譬。如來智用摧破惑障。顯證極理。又極理從本具摧破用。故雲利用義。智用自體無有滅壞。故為堅固義(文)。次下雲。金剛頂者。不是喻名。一切眾生心法界中。從本具足金剛堅固最勝尊義。則於理體諸法奧起故。法花雲。是法住法位。今止顯說此祕密理。故雲金剛頂也(文)。義釋雲。不可壞者。是實相中道。過一切語言。心行離諸過患。不可變易故。寶中之最者。是顯實相中道具恆沙萬德也。戰中勝者。即表第一義空。一切煩惱無敵對者。此三即是阿字三義也(云云)(已上金剛三義也。云云)。   問。當體譬喻金剛義如何。示雲。大旨法花當體譬喻蓮花義如也。所以譬喻蓮花者。聖人悟妙法之時當體。蓮花自性清淨功德似蓮花故。以花果譬當體也。次真言意當體金剛者。即五智五□橇□□□騫椸□□□□□□槍襏□□□□□雷示□□□□量逆□□□□□魯□□□□□□橫□□□□□姐椹□□樀□□□□□□□褓□□□鷺□椿□褓□□□橫□z□埤□祅□騂饜覘魯□□槾饅襐□□□□□飀□  一。頂事。金剛頂經疏雲。言頂者。是最勝義。又尊上義。謂此金剛教詣大乘法中最勝無過上。故以頂名之(云云)。師雲。台藏意十界三千眾生各各不改自體。一分不改法體旨談也。是則諸佛胎內ヤю眾生胎內ヤюссЯЪ。不分別迷悟義處名台藏也。依之諸佛台藏養育法界有情(云云)(雜記意取意菩提心義)金剛界於一一眾生。顯五智金剛佛知見。是修德佛故名金剛也。依之於五智金剛杵中。加持法界有情(雜記意取意菩提心義)。依此義門。山門胎藏因曼荼羅。金剛界果曼荼羅雲。而台藏深。金剛淺雲也。又台藏本門。金剛跡門雲也。又雲。東義金界深。台界淺雲也(云云)。   一。瑜伽事。義釋第一雲。瑜伽譯為相應。若以女聲呼之。即曰瑜祇。所謂相應者。則觀行應理之行人也(云云)。演密抄引瑜伽論疏雲。一者境瑜伽。二者行瑜伽。三果瑜伽。四教瑜伽(文)。說大義經雲。說如來記。無分別智及以慈悲。名曰瑜伽(文)。師雲。諸經者。不明三密觀法。故於法性無相應義。今明三密行。故真言相應法也。故名瑜伽也。   一。中事。師雲。但金剛頂注中引明菩提心義雲。文故金剛頂瑜伽中雲也。東寺遍滿義雲。中者中道也。   一。發事。都率釋雲。一發求義。二當體名發。三心即成菩提(文)。遍滿義雲。發者願也(云云)。一義雲。發者起也(云云)。   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事。   尋雲。菩提心翻名如何。答。道心·大道心翻也(云云)。難雲。菩提心義雲。或雲冒地質多。此雲覺心。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此雲大道心(文)。爾者冒地菩提各別可雲乎。義雲。敵對翻雲覺。義滿雲道。乞只是冒地菩提其心一也。舊譯雲無上正真道。新譯雲無上正等覺也。無畏不空譯亦云道。亦亦云覺(云云)。法花玄讚雲。阿雲無。耨多羅雲上。三雲正。藐雲等。又三雲正。菩提雲覺。則是無上正等正覺(文)。●●(冒地)●●(菩提)。示雲。菩提心義雲。意菩提雲道心。雲覺心。有二義。然者冒地菩提一雲弘法釋誤雲。   一。菩提心四種釋事。菩提心義二雲。問。第二識性門雲何。答雲。一淺略釋。以厭求忘心為菩提心體。二深祕釋。以自性淨心為菩提心。三祕中深祕釋。以大三法羯為菩提心體。四祕祕中深祕釋。以真如法性為菩提心體。   問。以厭求妄心菩提心體意何。餘三亦然。答。第六識分別善惡。厭惡求善念(文)。四運生滅不住。已唸唸慾念未念。此心發菩提心。菩提心亦是唸唸不住。後念續生。前念即滅。離緣無上正真菩提不當法體。體是虛妄。故雲厭求妄念為菩提心體。第九淨心即是智智。一切智即是菩提心。自求心自證心本有菩提心發。即求本有菩提。能證本有菩提。故雲自性淨心為菩提心體。大三法羯四曼荼羅。各有大菩提心相貌。且如五大曼荼羅中。如地大金色方壇為菩提心。又三摩耶曼荼羅五□橇□□□餾□□□媸□□□□□省祏□□穘省秈□餾□□□泥覛□□奪□□□騾□樧□褙禳慼撳H□□糖屆慼樊瞗慼慼憤|槶□□□駝□□埤□□□□□□□餾□□□觕奇□□皜迮□□餾□□□褻妃□秈□餾□□□□褻妝□騾□楏□□騖驅□餾□□□□s□□□示□□□□□飀□□觷□飀□觷□送□覜餺□j□□覟□□□□覷觷□□□□椸騫觀飯□s□□誇□□埤□□觀□婚觷□奪□觀婚觷□s□□□□□□觷□s□餾□□□驚觷□s□餾□□奪□s□妀秈□餾□□□□□□□□□□□芊熱u□□□□晼滿慼樁v饛□U婇□□□□襼□□□□□□□□餺□□□□□□餾□□埤□□說椹□□□驙□榕j□□□□說褓□□□□餺□□□□餾□□埤□餞榕 ̄H□□□□□□□□餾□□埤□□襼□褸□□□□勵□娏餾□□□□□騉□妊□餾□□□□□□s□妀椏餾□□埤□□□□□姑□□霸飀□□礿□□□□□□□縷吟□□夾□□膳□馘j□□□□示□□□□□飀□  尋雲。有四重祕釋本說乎。示雲。義釋雲。有淺略深祕兩釋。付深祕有重重雲舉二釋。義釋蘊古序雲。舉淺祕兩釋。會眾經微言(文)。已上兩釋但舉淺略深祕二釋。不舉後二釋也。而零妙寺不可思議釋大日經第七卷供養法之時。具舉四重釋也。所以釋雲。阿字誰說。梵王說。淺略誰說。阿字大日說(深祕)。阿字誰說。阿字說阿字(祕中深祕)。阿字誰說。真如現說阿字(祕祕中深祕)。已上。又惠果乘船祕文曰(云云)金剛已八雲。然釋法界體性四釋不同。若淺略釋者。諸三乘教所明真如法界理。若深祕釋雲。諸一一乘教所明真如理智十法界法。若祕中深祕釋。諸真言教所明法界體性世尊三密。若祕祕中深祕釋。諸真言教所明法界體性四曼荼羅。今以五字為法界者。是第四釋四曼荼羅中法曼荼羅。法界體性。金剛頂一雲。當知此經是內證境界之所說也。   問。如來內證寂靜無言。心思迥絕。何故今雲於內證說此經耶答。如汝所說。內證境界言亡慮絕。何以故。非凡夫境界故。亦如來內證但是寂靜無言等者。是即顯教雲所說也。彼教未知如來內證甚深義故。今此祖教其義不然。寂照俱時。寂故法俱寂。照故法界同散。散不妨寂。寂不妨散。如來內證其義如是。   問。諸菩薩說法必為利他。今與內證眷屬說法有何利益乎。答。即自受法樂。如轉輪王與眷屬受大快樂。非是國內萬民所行故(文)。智證釋雲。一凝然。一切凝然。故三身如來皆是凝然。俱隨緣俱不及。寂靜同時(文)。金剛頂疏雲。顯教如來雖說甚深。而只是莽鹵。歷劫薩埵雖稱真言。爭得伊沒。今此金剛真宗人。則麼馱都以為其體法。是薩縛婆縛羅。無非其教○體性毘盧居極理。以示頓覺。心品四佛顯內證。以住各方(云云)。   一。發菩提心事。問。真言菩提心者。六八九三識中何哉。答。三識俱許之也(云云)。一義雲。九識菩提心也。大日經明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三句大乘而說菩提心旨。經雲。雲何菩提。謂如實智自心(文)。義釋雲。如實自心者。即是開示如來功德實所也(文)。又釋開示寶所義雲。所謂眾生自心即是一切智智。如實了知。名一切智者(文)。又說如實了智旨雲。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常是毘盧捨那平等智身。非是得菩提時強空諸法使成法界也(文)。此釋意顯宗發心。色心不二法界圓空之旨解釋名發心也。而真言於法界圓融上。三密·四曼本來成覺旨解釋名發心也。故是第九識發心也(文)。   尋雲。顯密發心同異如何。示雲。顯宗意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者。解了轉迷開悟談。故經六即七位次位也。真言發心時安住極佛果德。故全不經次位階級也。故信知四曼·三密旨處。即登大日果德位談也。義釋雲。初發心時。如來定豈頓超四處至究竟耶(文)。是頓機直一念頂至究竟。不用修行等也(文)。   尋雲。發心形如何。示雲。顯宗一念心即性相融通無礙旨信解名發心體。兼真言台藏觀八葉肉團為發心體。金界觀心性月輪為發心體也。則是一一諸法事相差別。一一皆收法界也。然而八葉月輪殊攝法界之用勝故。觀八葉肉團之時事理俱密義顯故。觀之名發菩提心也。有相機以之謂有有相蓮花。無相機以之本來為覺體也。   尋雲。何故觀八葉為勝用乎。教時義雲。一切眾生從凡夫地直入佛地雲者。表其身中八分迦垂多。心開為八葉陀羅利花。故現中台八葉(文)。菩提心論雲。於肉身中觀日月輪(文)。一義雲。真言菩提心者。八識發心也。兩部大教意。東方以大圓鏡智為發心。乃至以北方成所作智為涅槃也。而第八識含藏諸法。有為無為一切諸法攝在之也。又大圓鏡智見諸法宛然貌智也。故此發心中台大日本來成覺體不見。只於第八識上見生死涅槃宛然。以大悲利物為先。為脫迷眾生發心也。是發心修行菩提涅槃前後可雲也。   尋雲。真言意有六識發心義乎。一義雲。真言機萬差也。何無六識發心人乎。依之義釋立十六重阿梨。最初證寂然界阿闍(云云)。是雖信本來成覺旨。直難立此行。先發厭求心。先證小乘理也。例如漸次止觀行者也。   私雲。第十六阿闍梨真言天台也(云云)。   一義雲。今所云六識者。佛果六識也。第九識佛眼。種智真空冥寂雲。平等不二理照也。而四眼二智萬像森然雲。彼〃諸法宛然照事。第六識并妙觀察智功德也。故緣三密·四曼發心事。佛果六識可雲也。菩提心義四雲。所通達心各有二義。一約九識。謂本淨九識是所通達心。染穢九識是能通達心。又約九識更有二。第九淨識是通達。第六意識是能通達。又約五智更有二義。大圓鏡智是能通達。法界性智是所通達(文)。   問。心意識體一雲。唯識論所識為題。今論取心為題事如何。示雲。心法界總體也。識是用分也。故天台流雖立九識名。而中實理心釋。今注如實知自心(云云)。故以心為題也。   尋雲。今論菩提心理智中何乎。示雲。理智俱取之也。故前唐院雲。諸經呼真如法性名菩提心。今取理智名菩提心。此釋理智俱取聞。此釋意約法性平等邊名理事。事諸法名事也(云云)。不空生出義雲。淺識者。謂運動指節戲哢。差空者。恐有入空(云云)。   一。論事師雲。佛所說名經。菩薩所說號論。故惠文禪師發願文曰。拔得經者。禮佛為師。拔得論者。禮菩薩為師(文)。又雲。三學中以阿毘曇藏為論也(云云)。又雲。十二部經中優婆提捨為論也(云云)。又雲。論者惠藏也。以簡擇為義也。故春日明神詫宣曰。眾善之中。抉擇第一。破邪顯正。續惠命故。 一。經題事。亦名瑜伽總持教門說。菩提心觀行持義(文)。示雲。亦名者。題傍依義也。傍依大日經。正依金剛頂經故也。所以總持教門說者。依大日經住心品事顯也(云云)。又雲。瑜伽總持者。題入真言三字也。雖似真言總名。指住心品雲也。蘇悉地疏雲。真言者。梵稱陀羅尼。唐亦名總持也(云云)。而大日經表入真言。故今指之雲總持也。教門說三字者。指門住心品四宗也。次菩提心觀行修持義者。題三句大宗也。菩提心者。菩提心為□也。觀行大悲為根本句也。修持義者。方便為究竟也。   一。義事。示雲。顯宗立法體義用旨。法體勝。義用劣雲也。是法體外立義用故也。真言意不爾。於真言平等上顯義用。故義用勝雲也。教為顯異顯宗所談置義字也。又雲。真如立說義深可思合之(云云)。   溪嵐拾葉集。   建武第五天(戊寅)五月三日。於江州姨綺屋山集記之畢。天台沙門光宗。   應永二十年(癸巳)七月晦日書之。   靈山寺(江州)貞算(六八)。 溪嵐拾葉集(菩提心論抄第二)。   大阿闍梨事(附菩提心論。私苗)。   師雲。阿闍梨者。明解正行二義也。大師御釋用正行義給。律宗五夏之阿闍梨。十夏之和尚也。光記雲。覺我世親長聲呼雲阿闍梨耶。翻軌師(文)。亦云明解師(云云)。   問。龍猛大士受何師。說菩提心論耶。答。山門大阿闍梨者妙吉祥也。東寺金剛薩埵(云云)。三井金剛智(云云)。此三義共皆有憑據也(云云)。   尋雲。以前三義何證據在之乎。示雲。山門義者。依海雲血脈。以文殊為阿闍梨雲。東寺義者。真言相承次第。大日·金剛薩埵·龍猛次第間。以薩埵為大阿闍梨也。加之東寺流。以瑜祇經為最極祕事也。所以瑜祇經雲。此名普賢金剛薩埵三耶三十七智。甚深相應大阿闍梨(文)。深可思之。三井義雲。凡西天大阿闍梨者。皆是得瑜伽聖者故。直持佛語。不依色經卷也。內覽令然高德也。故不依書籍等也。而不空三藏受口決於金剛智。今論譯出給也。故雲金剛智造也。智證大師御義也(云云)。   天台釋雲。天親·龍樹內鑒令然。外適時義。各據一門(文)。   尋雲。海雲血脈如何。 T76080501.GIF            ┌─一行─義林            │              ┌─義真 達磨掬多─善無畏─┼─玄超─惠果─義操─法潤─法全─┼─慈覺            │      ┌─傳教 └─智證            └─義林─順曉─┤ └─義真   大日薩埵。海雲。 義操。   妙吉祥。龍猛。龍智。金剛智。不空。惠果。 金。惠則。元政。慈覺。   示雲。空中現真身多身事。文殊所現見。故淨住寺相傳。兩部共塔外雲也。是真言相承法界空也。若爾者。義決於塔內受金剛界雲。約他受用應化身為一機。如此示現也。非實相承意也。故以塔外為相承本也(云云)。   尋雲。達磨掬多羅者。誰人乎。示雲。龍猛歟。又一義雲。龍智也。又雲。達磨掬多者。此雲法護。悉地宮人通號也(文)。 溪嵐拾葉集。   尋雲。何故最初標大阿闍梨雲乎。示雲。顯教雖明內證法門。逗機情故。任所化情領說。故必不要相傳也。而真言不依所化情領。向自性所成眷屬。說內證自受法樂教。故不聞師傳者。全不可知之。故真言以相傳為本也。依之為顯相承義。標大阿大阿雲也。義決雲。此法法王祕法也。亂不可授人。必佛佛相付。若不決明師。輒而被得毀法罪。墮惡道(文。取意)。故真言法門以推量不可雲事也(云云)。   上根上智事。   問。真言所被機限上根上智也。將亙三根歟。答。今論文上根上智(文)。付之此教是遍一切處自身成佛法也。依之五大院依義釋(云云)。五種三昧開真實相一生成佛(文)。是非逗眾機了。加之攝真實經為鈍根人。從大智海中略出祕法。六波羅密經或復有情造諸惡業。為彼說諸陀羅尼藏(文)。大妙金剛經雲。為上中下三根眾生說真言(文)。此等文專為下根見。今何大根上智雲乎。答。金剛頂經疏意。於機出多種。一當經所被機。次一切冷明機也。當經所被機者。自性所生內眷屬也。一切冷明機者。廣指凡夫具縛輩。是信本來成覺義類。皆攝一切冷明機也。金疏下雲。凡夫具縛尚得得聞知(文)。此意也。蘇悉地疏雲。二立上中下三根。以顯機秖屬中下二類。以真言機為上根也。此釋意望顯機三機百劫修行。以真言本來成覺機為大根也。又於真言上根機分三根。又可有此義也。蘇悉地經疏雲。問答備緣方進。是為中下。闕緣而進。是為上也(文)。此於真言中分三根釋也。   尋雲。上根者闕緣而進。中下機者備緣方進雲意如何。一義雲。上根人者不簡依處善惡。不論時節好要。不待眾緣。故雲闕緣。中下者具勝緣修行。故雲備緣也。一義雲。闕緣而進是為上也。雲者。上根本來成覺悟開發故不待修行緣也。一念信解立。即毘盧遮那極果位故。全不待修行緣也。中上根必待修行緣。遮那妙位故。雲備緣方進也。一義雲。直入頓機本來成覺。悟發後不用修行方便也。但其菩薩界常修常證報。如來常滿常顯雲。本覺佛上其菩薩界意用本來修行事可有之。是非轉迷開悟之修行也。且是自受法樂修行可雲也。仍智證御釋雲。如實知自心。即是一切智地受不用修行(文)。智證釋此文分明也。大師御釋闕緣而進釋可出之。   尋雲。本來成覺上用本來修行事如何。示雲。覺大師釋雲。頓中之漸(文)。義釋雲。不行而行。不到而到(文)。是本覺信解雖立之。違緣發來時。為治妄緣立本覺自受法樂行也。花嚴雲。宗頓悟頓修(本覺修行)。漸悟漸修○漸悟頓修頓悟漸修(文)。深可思合之。   問。上根上智者其義各別也。將上根即上智歟。示雲。上根者五根中信根也。義釋斷菩提心為同句。雲菩提心者。白淨信心義也(文)。是則真言行者所發菩提心者。信心開發名初發菩提心也。真言本來成覺旨令被九界機緣故。凡夫情識不可解了故。只發信心勸也。依之文殊儀軌雲。此法為最上乘者說。根性下劣者疑惑不能信。眾生性淨故即出一生中使成最正覺。若隨此法者。應作如是信。或起一念。我凡夫雲。同謗成佛旨為上根也。次上智者於信心上發本覺智。本覺成佛解了立名上智也。義釋一雲。於內證心地得深信力。薩般若心堅固離業受生。此釋一念信心發。而其上解了。立離生死業縛身雲也。   有大度量勇銳無惑事。示雲。大度量者。指頂上上智也。勇銳無惑者。指上根也。無惑者。無迷也。只是疑惑雲也(云云)。一義。無惑者。從見思粗惑至無品細惑迷無之雲也。何者真言說如來內證塔界。明本來成覺旨。故無一分迷雲故也。五大院雲。而此會中都無具惑眷屬。弘法大師雲。等覺難見十地何伺。是始覺修成十地等覺者不知本覺旨。故非境界雲也。難雲。若爾者。於凡夫有何得益乎。示雲。凡夫本來內證眷屬故。一度解之者一念斷。立品微炎超三祇意在之(云云)。一度行法皆超三祇(云云)。金剛頂疏雲。顯教三無數劫勤精進功由此經力即成就(云云)。依此釋故。真言教意有無量動修行功能雲。故經劫數雲也宜修佛乘事。   尋雲。今所謂佛乘者。與天台超八圓同異如何。示雲。天台超八圓對四味三教雲之。故待粗論妙也。真言一大圓雲。陀梵士等外道法。乃至畋獵漁捕сЪх皆是本來修行談。故是名一大圓也。大師釋雲。若就真言而立教者。應雲一大圓教。如來所演無非真祕密跡故(文)。教時義雲。雖真如法界無垂。而成真如法界自心佛。名遍一切自心成佛之教(云云)。是一時一佛一教談。故取萬法總名一大圓融教也(文)。   尋雲。本理大綱雲。跨節三身超於八教。一大圓教也(云云)。是以超八圓同真言雲。如何。示雲。與奪二義可有之也(云云)。   問。真意以師資相傳為本。全不許自解佛乘歟。гУ許之歟。示雲。有二意。於四種法身中。若依法身自受用邊者。無師獨悟佛。本來成覺如來故。不可有資師相承。若依他受用應化身邊者。必用師資相傳也(云云)。難雲。付法身自受用。既有自受法樂說法。何不許師資相承義乎。又內證眷屬既聞法身受用說法。何無得益乎。若然者。尤以師資相承可為本。示雲。內證說法者。他受用也。所化金剛薩埵也。是約九界方。故有自受用法樂得益。又有相承義可雲也。是菩薩界常修意也。若依法身自受用邊者。能化所化俱本來成覺體。故無相承義。又無得益歟。   尋雲。於內證他受用自受法樂義門如何。又於教主有得益乎。示雲。自受法樂花香燈塗菩薩。各以自身供養毘盧捨那佛。四佛又以嬉髣歌舞四菩薩。供養香花燈塗四菩薩也。是名自受法樂也。又此等儀式皆為如來莊嚴故。令悅如來心雲。以之可名如來得益雲意有之歟。花嚴經文雲。令諸佛樂轉受增勝(文)。是等皆增如來莊嚴雲意也。示雲。真言相承是法界宮也。全非凡夫迷情思量分。以六識情為中道雲事。是迷謂分限也。何九識外置六識。可辨能發所發乎。真言六識是本來俱德。全非迷情乎。故約九界邊者。常恆說法也。依此意可論相承也。轉迷開悟皆是九界分拭也。若依佛界者。本來如來也。何可論相承得義(文)。示雲。止觀相承此意也。約應身一段。此儀者二十三祖師資次第相承也。是因位時事也。果滿之時無師獨悟也。是本來如來故也(云云)。   尋雲。若爾者。真言相承教主一向限他受用身歟。又法身自受用無說法。所化無得益可雲也。如何示雲。法略宮說法四身平等無差別。以自受身自受法樂教主雲也。而為金剛薩埵自受法樂說法雲。此緣物ЬЪ。說方他受用身也。ДЪ先不知此事。今習此事雲金剛薩埵傳。受方菩薩界方也。若依法身自受用邊者。金剛薩埵大日如來一德。初無傳受義本來德用ヤэンэЬ雲也。難雲。若爾法身自受用邊。何不論相傳義乎。又可有得益歟。如何。示雲。法身自受用本來成覺也。所化又大日一分具德也。故傳受即成無師獨悟。傳受故非付屬流義門也。又大日如來一德一德本來眷屬。終日得益生界不滅。佛界不增也。   擔心決定事。又雲。擔決定故魔宮震動(一)。十方諸佛皆悉證(二)。常在人天受勝快樂(三)。所生之處憶持不忘(四)。師雲。此文四德。或開人天為五德。   尋雲。誓心決定雲。於何位具此德。如何。一義雲。唯天台宗者。名字位也。准餘教者。順解脫分位也(云云)。一義雲。擔心決定者。大日經三三地品所明。初二三摩地分齊也。於擔心決定有淺深。若淺初三摩地。若深第二三摩地也。義釋雲。初三摩地釋雲。未能具有歡照之惠。但有求佛之心。而未能了達自己身之本性行功德。但有惠性。能於生死之中。最初發心求佛果。此是初三摩地耶也(文)。釋第三摩地雲。以得如真智故。能離無量分別妄見之網。善滅諸戲論。安住真實相中。然此實智即是菩提心也(文)天台名字位也。依此文者。名字不退雲也。   尋雲。初二三摩地中。正可取何乎。示雲。祕祕。已上相傳義。大日經疏十一雲。未得法身地者。世世生處常在人中。天上得離障。見佛聞法(文)。   尋雲。魔宮震動意如何。示雲。惠心別正法唸經釋雲(云云)。雲。魔集氏族故。有發大菩提心者。歎此事。心嬈亂不見五境界。故雲魔震動也。蘇悉地疏一雲。大菩提心為歸依處。若不安住大菩提心。一切所作即為競倒。若得安住。世出世法堅固不動。不為魔之所嬈亂。故雲歸依所也。 一。誓心決定魔動震動事。示雲。此菩提心功能也。過去現在因果經雲。時第六天魔王宮殿自然動搖。於是魔王心大懊惱。自念言。沙門瞿曇今在樹下不動。久當成正覺。此等心也。深祕實義擔心決定即自證極位也。所謂淨菩提心白淨信心(疏釋)。此信定時即初地淨菩提心也。此初地是一切眾生本有薩埵。普賢大菩提心。是實智自心開發位也。顯得無始本初萬德故雲初地也。此初發心位之外建立位地。皆是開顯此位萬德之教門也(疏釋)。故此擔心決定者。即淨菩提心決定。初地故為自證位。攝真實經守護經等。於月輪觀說五祕三昧。其第五三昧名安住三昧。即今擔心決定也。月輪觀淨菩提心觀故心月圓滿。是自證滿位也。即真言多只立十地。能出此生滿足地波羅密等雲是也。萬行接十度。故諸位只十地也。又真言地位皆對字門立之。對五十字立五十位。對四十二位立四十二位。對十二點立十二地等是也。而十地者●○●十點也。十二字中●遍一切。故別不立之。故唯十字也。又此十字是只●●●●●五音長短開為十。合之只五點也。只五輪成佛也。只五輪成佛也。此五轉只歸●一字。即普賢門大日一印會是也。如來十地功德接在初地。為自證頓說頓證位故。今擔心決定即頓極證得也。次魔宮震動者。降魔地也。自受用降魔成佛後(已上)。故四魔所照自心佛名字。故雖俱時自證上煩惱菩提等歸自字。故雲成佛從十方諸佛皆悉證知者。五相後諸佛加持也。可見彼。   私雲。菩薩實義成佛外跡可思之。是則正覺後降魔習也(云云)。   一。常在人天憶持不忘事。示雲。於此文有教門實義。教門邊者只歎發菩提心功能也。疏十一雲。第二法者。由具戒故常復生於人天中。此謂未得法身地者。世世生處常在人天中。天上得離障見佛聞。此即大利也(文)。以此等文。古聖發心以後。如說修行以前功德歎雲。或灌頂也。二種傳法結緣是也。今出結緣分功德。住初二三昧耶見。已入已離一切初心雲。常在人天功能在故雲。或上十方諸佛皆悉證知為自證以今常在人天。為化他天人師義(文)。又一重深祕義。人者曼荼羅即台藏。台藏地曼荼羅故。天者天曼陀羅即金界。金界月輪故為天曼陀羅(云云)。又重祕祕中祕。人天即自本法身自性體故。即抑菩薩報人天為法身當體故雲常在也。次所生之處憶持不忘者。自餘三惡赴自性成佛也。胎藏有十界曼荼羅故。三要故法已體也。三惡貪(鬼)嗔(地)癡(畜)之果也。貪嗔癡法力般若解脫三點也。凡自宗自性身者。六道四性之中。螻蟻蚊蛇之間。其發心證得身不改形相。即為自性身。此一身中具十界一切眾生。生開之為台藏四重法界圓壇也(云云。已上)。東寺。   問。勝義行願三摩地三門菩提心。今論初明之歟。гУ大日經等有之乎。示雲。菩提心義一雲。行願者。兩部俱明五大願。十波羅蜜大日經大悲為根句。金剛頂經三十七尊十二神變中。十二神變。又雲。利益安樂無餘有情界勝義菩提心者。大日經如實知自心。金剛界勝義空。三摩地菩提心者。大日經大覺三摩地。大悲台藏發生三摩地。法界台藏三摩地。金剛界阿波波那伽三摩地(文。取意)。聚集此等文意名三門菩提心歟。   問。真言上乘實義有修因向果義乎。天台不可有修因成果義。但又不可遮有意。若有之者。此教果上內證所談。本有常住教法法也。同諸教常途施設。不可雲有修因感果義。爰以義釋雲。而實無覺無成也(文)。或雲。實無能入之人。無所入所(文)。若依之爾者。金輪祕甘要遮那眼目也。正雲。諸佛昔在因地。乃至成佛(文)。爾者如何。   私雲。東寺為難事也。   答。祕教如來內證所談也。爰以五大院佛在內證說已因果歟。以此因果普樂法界(文)。故知。因位無闕滅失果上無極圓能也。只是因果共本有常住因果互備。昔在因地者。指常修常證邊。乃至成佛者。常滿常顯。方是正三摩地菩提心意也。但勝義行願俱有同顯教意。故可有修因感果義也。然而是非教正意也。何者安住三摩地菩提心之上妙用名勝義行願也。而一分同顯教意有之。故從顯教分有修因感果雲也。約真言意者。不可有之也。是本來捨劣得勝。本來大悲方便故也。智證釋雲。若總論之。義家存淺略。甚深祕門在。師曰(云云)。是明修行斷惑義之處屬淺略。本來成覺義在口傳雲釋也。   問。今論意如何斷戒法乎。進進勝義行願三摩地為戒(文)。付之戒是遮惡持善防非止惡門也。爰以七支無非小乘戒法。以身口為本。十重四十八大乘戒法。以意地為本。大小雖異同制義制誡門也。未見之處也。以智惠慈悲等。為戒法雲事。答。戒有大小權實。五戒十善世間有漏戒。二百五十戒小乘聲聞戒。十重四十八等者。圓頓大乘耶也。天台戒正依法花。傍依梵網。佛性常住金剛實耶是也。而祕教之戒者。天台圓頓耶上事理俱密。三密平等以菩提心為其戒體。開本來成覺知見處。防始覺修成非。是名戒也。於此戒有二種。一者有為戒。二者無為戒也。有為戒者。顯教常途諸始覺修成談。故其體非常住。本來成覺上立戒體。是時名無為戒也。其戒相大日經一部說七種戒品。以之名三昧耶戒也。行願勝義二門。通顯教之方如諸大乘經戒體行願繞益有情戒。勝義攝善法戒攝律儀戒也。三摩耶一種今真言本來成覺戒體也。   尋雲。於本來成覺上立戒相事如何。示雲。本來成覺如來有防非止惡德。是名持戒。依之根本大師破南都義雲。約分論之者。螻蟻蚊蛇持戒。約究竟論之者。等覺已還皆破戒也。究竟佛果持戒釋。是超於三世分拭本來果德。無始覺修成義處名持戒也。而天台圓頓戒本來成覺落居。三世內修持之。本來成覺落居。故不及真言也(云云)。   尋雲。圓頓戒相如何。示雲。於一念三千法有寂照。二義者定惠也。於此定惠有防非止惡義。是名圓頓戒也。故戒體一往亙色心二法雲也。剋體之時限心法雲意。色心二法中。以一心為總體故也(云云)。尋雲。若爾者。不依作法受得發戒體耶。又未知三諦三千妙理者。事相作法受得發戒體乎。示雲。小乘猶有十種得戒。況圓教意觀三千境之時。何不發戒體耶。別解脫戒一意也。又縱雖不知三千三諦理。作法受得任運法爾道理故。發得戒體也(云云)。示雲。於大日總體。文珠取智惠一門。觀音取大悲一門也。若爾者。取戒一門人何菩薩耶(云云)。但種子阿字也。知●字不生旨。是持戒人也。若不知●字義。是名破戒也(云云)。   有為無為戒事。義釋雲。有為戒者。此是修行方便故雲有為戒也。然無為戒者。即是本性戒。是非修行。是修成對此有所行之方便。故雲有為。然深觀即同無為戒也以不離●字門故(云云)。又雲。汝等當觀阿字義。密祕教中而作佛事。若不即是住於放逸也(云云)。又雲。受持三世無障礙戒智。於身口意。奉獻如來諸有所作。隨此而轉。即是心性菩提心(文)。示雲。無為戒者。住何字不生理處名無明戒也。是名三世無礙智三平等戒也。是超過三世智上立戒故也。又雲。三摩耶戒以殺盜婬妄等重重十惡攝偷蘭遮。以始覺修成解了名重罪也(云云)。   私雲。殺生等重罪者。持有漏生身之體。故屬輕垢也。始覺修成見指自性本來之佛體。故屬重罪也。深可思之。   尋雲。三摩耶戒與圓頓戒同異如何。答。可同。若同雲者。祕教說七種戒品。故雲戒體其旨甚深也。圓頓戒於三觀立戒名。借梵網威儀為戒相。故其儀遙異也。依之弘法三摩耶戒不同常途者。即指根本大師所立也。若爾者。說戒智證決唐圓頓戒三摩耶戒成一致之旨初如何。此此事自門他門教相諍論也。自門教相意。唯理祕密上立事理俱密。故圓頓戒為理祕密戒。故中道為戒體。祕教三摩耶戒事理俱密也。於圓頓戒上付三密法體。立本來防非止惡為戒體。故名事理俱密戒。雖有事理不同。於戒體者同雲也。他門始終各別雲。故智證大師入唐時。宗叡僧正此事侘於唐朝可決之(云云)。而智證大師於唐朝。問此事於法全阿闍梨答雲。圓頓戒三摩耶戒是一也(文)。若爾者。弘法釋不足依用歟。宗叡侘智證大師疑問雲。叡山仁法師說戒詞雲。三摩耶戒者。前所傳菩薩戒是也(云云)。而高野海僧都說戒詞雲。菩薩戒與三摩耶戒不同也。三摩耶戒不同常途(云云)。此事未決是非(云云)。法全阿闍梨答雲。菩薩戒大通大道。三摩耶戒微細談戒相。不可異解。仁法師義可為正義(云云)。此釋意談大意名圓頓戒。委細談名三摩耶戒。然而戒體一雲也。依之山門戒壇圓頓三摩耶戒。其體同故受圓頓戒。後別不受三摩耶戒雲。傳受兩部大法也。東寺菩薩戒三摩耶戒各別雲。故不立菩薩戒壇。雲上受南都聲聞戒。傳習兩部大法灌頂之時。初受三摩耶戒雲也。而三井寺立頓圓戒壇雲者。為根本大師門弟。兩處立戒壇者。可為破羯磨罪之由。山門勘申之。爰東寺菩薩戒與三摩耶戒各別之由申之間。依之三井寺可立三摩耶壇之由奏聞之處也。而智證大師免圓頓戒三摩耶戒一雲。故違此決。故成破羯磨之罪雲止止之了。   尋雲。顯教密教不同。顯教於三千三諦法門談之。真言於三千法上。談三密四曼義門故也。戒體又從此可不同歟。若於戒無不同者。顯密二宗有雜亂失。若爾者。三井義勢圓頓戒外立三摩耶戒。可何失乎。示雲。顯密二宗廢立誠如難勢。但不立天台一念三千。直立三密四曼事。全無之。又不立圓頓戒。直受三摩耶戒事。不可有之。若各別傳受之者。如東寺義勢。全非智證大師決答意耶。仍大網微細之不同。非別戒體雲也。若受圓頓戒。其上受三摩耶戒之者。非所遮。凡根本大師戒體御本意。只一乘三乘諍。三摩耶事不及諍論也。示雲。不空菩提論同聽異聞。敬賢授給名授菩提心戒及心地祕決(云云)。當時山門所用寺家戒體也。是用三聚淨戒羯磨。戒相十重禁也。不違妙樂十二門戒儀也。ДЪ傳法灌頂之時。三摩耶戒微細故持具也。一行禪師聞書名禪要也(云云)。   尋雲。三摩耶戒與圓頓戒。戒相遙異也。仍同耶。師雲。戒相名言異。於戒體者全同也。今同雲事戒體事也。   乃至成佛無時暫忌事。   問。受三摩耶戒人。有退失廢忘義乎。若有之者。今文無之雲。若爾者。初心凡夫初入三摩耶之時受之。何無退失義耶。爰陀羅尼集經中說釋迦法舉退雲。非真言行者相續修行時。乃至成佛時不可忌此三門。誓護意也。淺略義。一義雲。實無退失義。頓機置不論之。雖漸機也初發心時免發此無作律儀。至成佛全不可退失。圓頓戒一得永不失。猶不論退轉。況於祕教乎。最初初發無作功德。遍法界與如來無異。更不可有退轉義也(云云)。   尋雲。歷緣對境妄失三摩耶戒者。何無退失義乎。抑無退失者其位何耶。示雲。縱廢三密行解。一念無作功德發無退失也。但不退位者常在人天分齊也。又發菩提心人有憶持不妄德。故世世不可廢三密解。其證據義釋第六雲。今此菩薩律義亦復如是。雖最初心乃至四十二地階次不同。然一時普遍法界發起無作善根。即故如來更無增減之異。復次如初發心時。一切功德即與如來等。從此已後經無量阿僧祇。於一念中恆殊進。深轉廣不可思儀。以此義故名為祕密中無作功德也。但家家舉三摩耶事。一義雲。不了本來成覺義。令被淺略機歟。或未發菩提心者也(云云)。   三摩耶事。義釋雲。三摩耶者。即是不可違越義也。略而言之。即是戒義也(文)。又雲。三摩耶者。平等本誓除障加護義也(文)。論雲。諸佛菩薩昔在因地○三摩地為戒等(云云)(已上四義也)。示雲。諸佛者上心王。菩薩者上心數。昔者在因地指未發心位。勝義者大智。行願大悲。三摩地大定。以此三種為戒者。大師三摩耶戒序雲。故菩提心論雲。諸佛如來以勝義行願三摩地為戒。謂勝義者空義。即●字義。行願則誓願義。則●字義。三摩地者。五部祕密觀是也。是祕密觀門能運載我身。我速到本尊位。即●字義。如此祕密義名三摩耶戒(文)。已上祕法。   已上東寺義勢如此也。為才覺載也(云云)。 溪嵐拾葉集。   建武第五天(戊巳)五月七日。於江州姨綺屋山為弘通記之了。   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菩提心論第三不足重尋可寫者也。 溪嵐拾葉集(附菩提心論第四)。   勝義菩提心下。私苗。   問。勝義無自性觀有幾淺深乎。答。付論文大分別者。有二種不同。所謂相說。旨陳是也。始自謂凡夫執著。終於亦超十地菩薩境界。是名相說段。次自又深知一切無自性。終至於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者。旨陳段也(云云)。   尋雲。所謂相說旨陳不同意如何。答。相說者。凡夫執著名聞利養資生具雲。見凡夫迷執厭之名相說也。次旨陳者。□□法皆無自性。故於無自性法不可生執□□雲。是名旨陳也。是則以人空觀名相。以空觀名旨陳也(云云)。   尋雲。付相說旨陳二段有幾文段乎。答。於相說段或四段之不同有之。所以五段者。一凡夫。二外道。三二乘。四六度菩薩。五十地菩薩也。是菩提心義第三卷意也。或有四段不同。菩提心義第一卷雲。且依彼論。厭棄凡夫外道二乘十地菩薩教劣(云云)。此釋不舉六度菩薩也。次旨陳段有二段。一迷途無自性。二諸佛無自性也。合前人法二空。六段或七段不同有之也(云云)。   問。生法二空相如何釋之(文)。進雲。空眾生妄想名生空。觀諸法說法無自性名法空(云云。取意)。付之經論常途說。空五陰和合身名人空。空五陰實法名法空也。今何空眾生妄想名人空。諸法說法無自性名法空(文)。答。菩提心義第三雲。眾生妄想即五陰中想陰。想陰已空四陰亦空。諸法說法亦五陰攝。於識中六塵說法具如常釋(云云)。   旨陳相說不同事。菩提心義三雲。凡夫資行三毒五欲○捨無自性故(文)。   問。勝義菩提心中有教觀二門乎。進雲。菩提心義第三雲。正立教門(見)。付之。教門者。說無自性義。觀門者。行者正觀無自性理也。若爾者。說無自性義之外。別不可立教門。爾者如何。答。今論一向明觀門故。行者正明觀無自性理之相也。故此外別不可有教門。但至善提心義釋者。彼引楞伽經文別立教門也。仍今論文有之雲非也。   問。勝義無自性觀亙圓密佛果乎。若。通雲者。觀一切法無自性。析體觀門也。只是藏通二教意。不可亙圓密佛果(聞)。若依之不通雲者。諸佛慈悲從真起用○萬德斯具。妙用無窮(文)。可知今論述密教故。可通密教佛果雲事。答。誠此事不審。然而如一邊難。於勝義菩提有旨陳相說二段。相說者。前三教分齊也。旨陳明諸法自性旨。是則大日經十緣生空中。即空即心不思義三幻也。而五大院以之對斷四教之時。不思儀幻圓教見給。天台釋幻炎之名通於偏圓(云云)。故不可限藏通。亙圓密可雲也。難雲。三摩地菩提心者。密教正意故。於諸教中闕而不書(文)。勝義菩提心者。捨劣得勝非菩提故。非密教菩提心也。爾者舉無自性觀法事。常途顯教分齊也。若亙圓密者。真言內證觀法皆無自性可雲歟。如何。答。三種菩提心俱密教菩提心也。而前二種共顯教方有之。第三顯教分絕。故行願菩提心者。此教大悲利生也。勝義菩提心者。真言意色心實相遍法界故。離凡夫執著情意有之。約此義者無自性雲也。但於無自性可有顯密不同。然雲一向限顯教不可雲也。師雲。權教無自性雲者。如幻等也。真言天台意者。以萬法攝一法無障礙。融通事無定相故也。彼彼諸法不離亂。而融通無自性雲也。菩提心義第三雲。同此中有幾空觀。天台文有二番。一切法無自性。初是人空觀。後是法空觀。人空觀觀凡夫外道二乘六度菩薩十地菩薩。法空觀觀眾生妄想諸佛說法。此中凡夫是屬愛眾生。樂人天果(文)。又六趣是流轉世間覺悟。是還滅出世(云云)。諸佛說法五教不同(云云)(堙^。菩提心義二雲。問。三種菩提心於此五種地位中。幾地位人而發之乎。答。若行願勝義菩提心相。五乘菩薩皆同發之。准有淺深之異。若三摩地菩提心。聲聞神通如來神通乘二乘。唯能發之前三菩提不用。故心論雲。是說三摩地法。於諸教中闕而不書(云云)。   問。勝義菩提心相說段厭患法也可雲乎。答。文相厭患法(見)。付之厭患生死捨劣得勝。權教權門意也。真言行者。豈不用權教權門乎答。勝義菩提心本說歸甚深無想理之旨。故是又共顯教意也。三摩地菩提心一向真實功德本付也。而以三摩地菩提心為本意。其上述厭患執著生死之相。故只是止觀簡非顯是意也。   問。於無自性觀有顯密不同乎。答。天台真言無自性者。於法接諸法時。即法界全體融通無礙事無定性故也。故以之名無自性也。權意幻炎等名無自性也。   問。厭患外道二乘等事。實棄捨其法歟。將如何。菩提心義雲。但除其執。不除其法(文)。教時者。意同之也(云云)。付之。真言意不除其執情。不可捨其法。何今除其執耶。如何。答。權教意除執情。又除其法雲也。而實大意和須密多婬而梵行雲。婬頓體即離欲三昧。全執情法體不可除之也。但至但除其執文者。其情執即法界不知之處今初知之。故除昔不知之情雲也。一義雲。今文法花實大乘意釋也。亦非真言意歟。菩提心義三雲。問曰。答。論雲。雲何無自性。謂凡夫外道二乘菩薩誠可厭棄。意雲。彼等皆是因緣和合。不眾生故體無自性。彼執為實。我厭其執。維摩經雲。但除其執。不除其法(文)。   問。真言行者空佛果可雲乎。若空雲者。相說段中舉諸乘。旨陳段下諸佛慈悲從真用遍無自性觀。未雲空佛果當體乎。若依之爾者。觀一切法無自性(云云)。一切言其豈除佛果乎答。相說段意凡夫執著煩惱戲論。有佛果真實功德八相成道執故。空其執情雲也。旨陳段下諸法無自性觀。差佛果功德處空雲。故必不空佛果當體也。師雲。今不空空其執著故。異常空不空沙汰也。菩提心義第一雲。問。此中不可得空為撥無空(一)。為本體空(二)。為佛性空(三)。為實法空(四)。為析法空(五)。為體法空(六)。為遍計空(七)。為勝義空(八)。為圓融空(九)。為一心空(十)。答。無因外道撥無。諸法謂空。是名斷見外道(二)。若佛法中方廣道人讀大乘不生不滅等文。謂諸法空。名惡趣空(三)。內法外道。若分別計一切法名為佛性。是小乘過分空也(四)。若成實論破毘曇五陰實法空名小乘法空(五)。若部小乘觀析實法以為實空。名析法空(六)。若諸部大乘觀法體即空。名體法空(七)。若法相宗於三性上立三無性。唯空遍計所執不空依圓二性名遍計空(八)。若三論宗門幻真實義。有為無為所歸名勝義空(九)。若花嚴宗一切諸法得一無性為圓虛空。若天台宗依中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一切諸法即空即假即中名一心空。今真言披世者不可得空雲非前九種。唯同天台(文)。   師雲。第十空雖同天台。是同唯理祕密邊也。然而天台空上立不可得空。事理俱密邊不同雲也。   已上勝義段。   文雲。真言行人誠可厭患。誠可棄捨(文)。疑雲。二重不同雲何。師雲。論上文雲。凡夫執著名聞利養資生之具。務以安身。姿三毒五欲(云云)。名聞起心品。故可厭患。利養約財寶。故雲可棄捨也。   問。得仙宮住壽事為藥力。гУ依業力歟。若業力者。論雲。或助以藥物得仙宮住壽。或復生天以為究竟。真言行人應觀彼等。業力若盡未離三界(文)。若依之爾者。次下明觀門下。業力若盡未離三界(文)。是依業力(聞)。答。得天仙報事業力也。此業力之上以藥助故。助以業力雲也。仍無相違也。   問。二乘知何法。深生厭離乎。論雲。知四大五陰畢竟磨滅。深起厭離。破眾生執。勤修本法。剋說其果。趣本教以為究竟(文)。付之。今論意二乘得生空不得法空雲也。若爾者不可五陰畢竟磨滅乎。答。畢竟磨滅者。必不可空五陰實法。只空五陰和合體。故畢竟磨滅雲也。   問。今論意許二乘灰身滅智歟。論雲。以灰身滅智趣其涅槃(云云)。付之。灰身滅小乘談也。圓密意何灰身滅智雲乎。依之楞伽經中明界外迴心。今論次下文明迴心向大旨乎。一義雲。難勢誠可然。但至論文捨分段身得變易身故。且約分段身灰身滅智雲歟。一義雲。今論文相說段者。課各各情謂行之。故今文舉二乘灰身滅智方也。次下如大虛空。湛然常寂以下明厭患旨也。仍今進文不可然歟。   問。今論意明定性二乘成佛義乎答。論文明之(見)。付之眾生根性總有五性。法爾成就上品無漏種子。是名菩提。成就下品無漏種子。是名定性。而不定性者。一身具三業種子故雲成佛。無性種性者。畢竟不出離。故名無性有性也。故瑜伽深密等說。皆定性二乘不成佛(定)。今何相違乎。答。教有權實故。瑜伽深密等權教故明五種各別旨。圓密實教故不許五性。法花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文。智論羅漢出三界具足佛道文。涅槃經凡有心者悉皆當得阿耨菩提說。全今論意同歟。若爾者權教方便說強不可會之也。而今論雖有定性。不定性名言異。法相定性不定性歟。今論談本來佛性理。然而俱立定不定性名。法宗本性住種姓雲。故其義遙異也。其故今論意宿生傍三乘教名無性有情。三乘隨一緣結名決定菩薩生結緣三乘。故隨緣可學其佛法名不定性也。以之即名客性。他宗以之名本性也。難雲。法花唯有一乘法文約不定性說之歟。依之他宗會唯有一乘文雲。密意說雲唯有一乘。非於一切有情界中無有種種有情性等(文)。天親攝論雲。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瑜伽論一向趣寂聲聞畢竟不能趣大乘(文)。莊嚴論雲。餘人善根涅槃時盡。菩薩善根不爾(文)。此等諸論以皆權教意不雲乎答。權實二教各別也。今論意三摩地菩提心下明祕密佛意理。故勝義菩提心下明皆成佛道道理置也。而立定不定性名附權教。雖立之終皆成佛道雲故。是約實教意也。   問。今論意不定性人於界外迴心歟。答。可通界內外。若界內外若通界內外雲者。若不定性者。不論劫限。遇緣便迴心向大(文)。是生界外之後不待劫限發心(聞)。若依之爾者。不定性人於界內迴心。何至界外乎。爰以金剛仙論不定性人。法花迴心定性二乘界外迴心(文)。答。不定性迴心通界外雲事。如來滅後不定性二乘無如來教力故。界內迴心甚難。故界外可迴心也。仍無相違也。   問。二乘聖者越三界之後為入化城。гУ如何。論雲。若不定性者。無論劫限。遇緣便迴心向大。從化城越為以越三界(云云)。付之。二乘過三百由旬入化城。以之名越三界。何今從化城越超三界雲乎。一義雲。住無餘之時心智不生。而漸從無餘界出。顯心智生迴心之時。簡限超三界思故也。一義雲。先入化城畢。其後從化城起。趣故變易宿所。故其中間我既超三界。今又至寶所思也。   問。今論立十信以前立次位歟。論雲。從初十信下遍歷諸位。經三無數劫難行苦行。然得成佛(云云)。付之。十信以前無次位雲事。常途施設也。今何如此雲乎。一義雲。廣韻下者後者也(雲無動寺南圓坊義也)。   一義豎入時以發心為主。以妙覺名下位也(林法印義也)。 問。論中從初十信下遍歷諸位等(云云)。是即別圓二教中何乎。若別教十信者。伏三界見思(定)。而今以二乘無餘界迴心名十信(見)。可知別教非十信事。若依之爾者。圓教十信何經三無數劫乎答。既雲經三無數劫。故別教十信也。但至難者。二乘未斷界外塵沙無明。故十信位猶不伏塵沙之義有之。故以假觀通經十信位。可伏斷塵沙歟(南林房義)。難雲。今論文二乘於界外發大心事。釋故。是可圓密所談。次雖別教意。以二乘斷惑位不可雲伏惑位乎。   問。論文又有眾生發大乘心(文)。爾者大乘中何教菩薩乎。若小乘菩薩者。雖雲發大乘心小乘不可雲乎。依之弘法引此文。他緣大乘(文)。可雲法相大乘菩薩雲事。若依之爾者。上舉聲聞緣覺畢。次列菩薩。文相起盡文明也。小乘菩薩雲事。爰以菩提心義第三雲。六度是三藏六度菩薩(云云)。次下論文修六度萬行(云云)。既雲六度菩薩。三藏菩薩(聞)。答。先德異義不同也。五大院意此論勝義段分七重。二乘文段攝三藏二乘。菩薩文段攝三藏菩薩。亦超十地菩薩境界文攝通別菩薩。旨陳文圓教雲。若依此義者。論文發大乘心立對二乘。以三藏菩薩名大乘也。弘法釋五大院所破也。一義雲。五大院釋兩所不同也。第一卷且依彼論。凡夫外道二乘十地菩薩厭棄劣教(文)。若依此釋者。今十地菩薩者。指又有眾生發大乘心文歟。然者通教十地可得心也。次第三卷三藏六度菩薩釋。仍兩處釋各依一義。論文難定。故設二釋歟。戒序雲(弘法)。他緣大乘覺心不生之二門身命。而行佈施許妻子。與他人經三阿僧祇行六度萬行。劫不高廣。難盡弱心。易退難進(云云)。   尋雲。復發利益安樂無餘眾生界一切眾生(云云)。無餘眾生外一切眾生者何物乎。義雲。無餘眾生者。總指九界。下一切眾生者。別指一趣中一一眾生也。一義雲。無餘眾生界所化眾生也。下一切眾生者。金剛薩埵也(云云)。   尋雲。瑜伽勝上法(文)。何指法乎。義雲。指三摩地菩提心歟。今勝義菩提心者。以無自性故捨劣得勝。得勝義菩提。發利益無餘有情之心。得行願菩提心。其上修三摩地菩提心。即身成佛故超十地菩薩也。即是一時得三種菩提心之相釋也。   問。復修瑜伽勝上法人。能凡入佛位意如何。一義雲。菩提心義作二釋。究竟佛地名佛地。初義菩提心義第一。問。其佛位者何佛位乎。答。如難持誦者思惟而住佛室。以此行者住佛室名佛位也(云云。取意)。是佛室名佛意也。次佛位者。究竟佛位論次下之從凡入佛位者。即是三摩地者。能達諸佛自性。悟諸佛法身。證法界體性智。成毘盧捨那佛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等緣身(文)。依此文也。   尋雲。何以佛室名佛位乎。義雲。菩提心義即成毘盧捨那身也。而在二明王中間名住佛室(云云)。所云二明王者。中台八葉外在二明。即不動降三世也。是二明王中間行者座。修行法故以之名佛室也。   尋雲。何以之名佛室乎。義雲。不動者智火缽。降三世風輪體也。座此風火中間住。入我我入觀念誦外全無成佛義。故以之名佛室雲釋也。是事即身成佛貌也。   私雲。不動者。●字體是台理也。降三世者。●字體即是金智也。此理智中間座行者。即是妙成就尊體也。以之即身成佛也名也(云云)。私雲。火體●字用也。風體●字用也。經雲。大慈悲為室(云云)。佛心者大慈(云云)。以理智不二為慈悲體也。是則無作應體也。深可思之。   問。真言教意有一生入妙覺乎。答。論雲。從凡入佛位(云云)。私雲。凡一住入妙覺事。於顯宗雖難計。真言教意施非難義。談即身成佛上者。一生入妙覺義非難義歟。故一處釋雲。五相成身觀雲妙覺成就真言釋。所云妙覺者。五相成身第五普賢滿月事也。是則名佛身圓滿文借顯宗。義真言心也。所謂始覺智本極名等覺。此智寂處名妙覺也。所以顯宗所談境智冥合雲。以本有妙智為自受用智本。以無始無終妙境名妙覺也。是以顯宗無始色心雲。密宗色心實相雲是也。於是事相灌頂有之。更可習之。   問。論文亦超十地菩薩境界(云云)。爾者何教十地乎答。菩提心義雲通別十地(文)。此釋意真言行者。頓超權教十地入佛位。於佛位修行有漸頓機。故分別初心後心雲也。若爾者今超十地者。權教雲也。   問。真言教意直入中臺機有超入義乎。若有之者。真言心談本來成覺旨。不許始覺修成旨。何必可有直入超入義乎。若依之爾者。從凡入佛位者。亦超十地菩薩境界(云云)。是可有超入義(聞)。答。真言意不可有超入義。只是本來成覺旨信解超入者也。必非超次位也。依之義釋中三雲。不動本所即是謂所(云云)。   尋雲。深知一切法(文)。何初深知雲乎。又前以相說等雲意何乎。答。義雲。相說雲者。是生空即前三教也。旨陳者即法空即圓教也。次前以相說者。今以旨陳雲事。棄厭指前三教。有二心。而相說就當時三祇六度等行儀嫌之位也。是三祇六度等修行拙故也。次旨陳段舉理嫌迷途法意也。其故迷途法無自性故嫌之雲也。   問。夫迷途之法從妄想生。乃至轉展成無量無邊煩惱。輪迴六趣(云云)。諸法無相為虛空相○當知一切法空。已悟法本。無生心體自知○能轉法輪自他俱利(文)。此一段文何教教相乎。答。義雲。行願勝義菩提心顯密三教菩薩同修之。故別何教意不可雲。依之五大院前三菩薩唯有勝義行願二心。不得三摩地(云云)。故真言菩薩大悲利物者。即行願菩提心也。又止除妄法時即超義菩提心也。彼十緣生句觀即以無自性觀空妄法心也。故今文廣亙顯密二教菩提可雲也。但弘法大師以今一段文。花嚴·天台·三論釋給事。既五大院所破也。不可用之也。或又且以平文一往對斷歟。非盡理之釋歟。   尋雲。妄相者其體何物乎。亦無明其體何物乎。義雲。妄想者元品無明也。所謂元品無明我見也。依之止觀釋雲順流。十心雲。妄想住競倒。競倒住身見。身見住我見。我見即住無住所(云云)。弘決雲。昔從無住起我身。此中所計非神我也。但是無始妄計假名(云云)。此釋意我見即無住所云非神我。但是無始妄自他彼此情念越故。此情念諸迷途法生也。是則法性理背。最初一念則平等法界理背發差別念。故此差別念即假我釋也。此釋即攝大乘論平等覺菩薩為無我輪惑所輪(云云)。此論文依也。是顯密最極祕事也。   問。迷途法從妄想生(文)。爾者所云迷途法者。九界俱攝之乎。難雲。若九界俱不攝雲者。等覺已還無明即發故。即從妄想生可雲乎。若依之爾者。論文雲乃至轉轉成無量無邊煩惱。輪迴六趣(云云)。是六趣眾生即指(見)。一義雲。廣可接九界眾生也。次下雲。諸佛慈悲從真起用。被攝眾生雲故。次上迷途法雲何不亙九界乎。但至輪迴六趣文者。變易生死微細故。粗強分段生死舉歟(云云)。師雲。諸宗源底皆妄法止除。本不生理本付。以之為本意也。故今論意以諸大乘。勝義菩提心攝也。起信論生滅門下染淨二緣起立。是則今論文迷途之法等者。染緣起也。諸佛慈悲從心起用者。淨緣起也。故諸佛慈悲應用眾生病發也。若眾生病無。全諸佛應用不可有雲也。今論文法已應捨文。金剛般若經文移。是全禪宗教法可捨之雲意同也。仍禪宗等諸法本來空寂雲。皆勝義菩提心接也。一義雲。限六趣。三乘法不可亙也。仍者一乘雖不入。既是佛智一分也。全迷途法不可雲也。依之今論以六趣迷途法名雲也。故以二乘法下。諸佛慈悲從真起用內可攝也。依之次下法已應捨自性無故雲。廣亙三乘法可接之雲也。難雲。應病與藥。施諸法門雲。何必三乘法亙乎。諸佛慈悲從真起用雲。只是諸佛眾生利益時應用施雲也。全施三乘法乎。義雲。法門廢立不同。而或六凡四聖雲。或九權一實雲。二意有之。而今論文四聖廢立故。以四聖迷途法不名也(云云)。   問。真言教意諸法無自性觀時空佛果可雲乎。師雲。勝義菩提心下如顯宗可雲也。真言實義至三摩地中可釋之也。又雲。佛果空不空先德諍論也。靜慮院者。空雲意道理可然。而都率不空之義不得意也。而彼佛果按。中道名上六通三乘妄法同空之不可雲也。縱佛果雖有空假。只是中道空假也。部主付名中道上者不可空之也(云云)。能能可案之。   尋雲。真言教意如何。師雲。真言三諦者常義異也。空雲只是無自性也。一微塵即遍法界體。其體不失。諸法攝無性。無礙處名空也。攝萬法無障礙事。□無自性故也。爾雲無本體雲非也。假諦者雖無自性。而攝萬法。一一法體不雜亂故名假也。而空有平等相並名中道也。如此之時先德定如。此得意給。仍空雲非空。不空雲無相違事也。仍指歸雲(山王院)。無相之相鏡照性空無形之形。星烈心心(云云)。前唐院雲。以真言名不空無凝教(云云)。是屬有不障無。為無障有(文)。此意也。   問。法花應病與藥法門攝可雲乎。若攝應病與藥法門雲者。法花是諸佛內證法門。唯一佛乘妙體也。何問權教對機說。應病與藥法可雲乎。若依之爾者。縱雖內證功德既對迷情說之。豈非應病與藥法門乎。東寺義雲。法花應病與藥法門也。故弘法大師意。十住心前九種住心心外拂塵雲也。第十住心開自庫寶藏授財(云云)。此釋意九種住心不明如來內證境界。迷三密四曼法體故名隨他意說也。此花限不明五輪三密法體。豈非應病與藥法門乎。依之止觀雲。門猶是對治道觀門也。全非連法體乎。一義雲。法花不談如來內證功德雲歟。如何。縱雖不明三密法體。又明三諦三千妙法。是豈非如來內證功德乎。謂意三諦三觀者。至果位者顯密法體。三千者曼荼自體者乎。深可思之。   問。論文法已應捨。自性無故(文)。爾者此中可攝三密法體乎。若攝者。真言是自受法樂法門。何可攝應病與藥權法乎。若依之爾者。勝義深般若是十緣生句也。十緣起生句者。悉地宮行者見三密法體現顯。生執著故為破此執情。陽炎等觀用也。若爾者何不捨三密體乎。一義雲。可有捨之。三意三密是入理方便故也。依之大日經第七卷雲。甚深無相教劣惠所者。不堪為應彼等。故兼存有相說(云云)。一義雲。不可捨之。三密法體本來圓滿具德故。全不可捨之。但至十緣生句者。悉地成就之時。三密顯現之時。行者執著故為破彼執著也。全非破法體也。因問雲。要略念誦法與供養次第法不同如何。示雲。要略念誦雲。相無相甚深。小智不能故。依無相說相。攝後二種人。供養法次第雲。無相甚深教。芬惠所不堪。為應彼等故。兼存有相說(云云)。師雲。龍猛感見名要略念誦法。善無畏感見名供養次第法也。然而同梵異譯習也。   尋雲。真言三密教有相說可攝歟。如何。示雲。付之種種習有之。所謂四重料簡有之。第一義雲。龍猛大士最初陰陽法術等弘通給時。付道士法有相擇地造壇等有之。兼存有相說等雲也。次今大日經王等說。皆是甚深無相教法也。故無相甚深說也。第二義雲。大日經住心品如實知自心菩提心者。是勝義皆空法門。故無相甚深法說也。次具緣品以去有相擇地造壇者。兼芬惠處有相三密法也。故兼存有相說雲也(云云)。第三義雲。無相法身三密者。曾以非手印摽示之儀相也。故自性本有之直以身□也。故無相甚深法雲也。然而為芬機者。無相甚深法。即是修成顯得方便成故。有兼存有相說雲也。第四義雲。凡祕密宗意者。無相甚深之法上有相高習也。所以有相全相也。無相全有相也。故相無相甚深說也。仍密祕修極之重位。無印無明上一切印一切明談如也。解如重藥治重病也。凡無相甚深教力不及處。三密法能益之故。無相甚深法上真言有相高雲意也。爰以六波羅蜜經雲。戒定惠三藏力不及處。陀羅尼藏能治之(云云)。此等意也。能能可思之者也。私雲。此等義勢者。聖光院僧正對先師和尚被談之趣也。可祕藏可祕藏。穴賢穴賢。一義雲。甚深無相法者。四重心中第一第二之勝義皆空菩提心指也。次兼存有相說者。第三之大三法羯之四曼菩提心真言有相義指也。故上厭求妄心與自性淨心之菩提心者。甚深無明之心地觀法也。是則金剛界智門也(已上心法)。次第四真如法性菩提心者。兩部不二色法心法合行法門也。故俱隨緣俱不反釋意也。是則寂照一如菩提心指也(已上理智不二境智冥合也)。師顯密相對有相無相不同論。理智各別義勢以高下沙汰分齊者。非密教宗之義也(云云)。上密終極所談事相相無相合行印明等在之。一遍不可執之者也。甚深之習事有之。口傳(云云)。已上岡崎僧正義也。三昧流習事祕藏(云云)。   法者本無生心體自如事。菩提心義雲。金剛般若二周說法。初周唯空一切菩薩。後周亦空一切空菩薩。此中雲何。答。此論雲。心體自如不見身。故知一切亦空菩薩自身。師雲。此釋意上法已應捨等文空他意也。下心體自如者自身空雲文也釋也。   不見身心住於寂滅○令無退失事。疑雲。此文引金剛頂經五相成身之前無識心三摩地文也。此三摩地者。直明五相成身。行者一向可生實有之思。故為不令生實有之思。先令歡寂滅寂空理。其後明五相成身觀。故是漸學大乘旨說文也。依之五大院以之或通教菩薩教。或別教意釋給。今何引之可明勝義甚深之義乎。義雲。引經論文事者。只是備用文言許也。必不引用其義也。只是引寂滅平等言。釋勝義無自性許也。必雲漸學大乘義不可得意也。   問。圓教意妄法即覺法可雲乎。若妄心即覺者。論雲。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云云)。是妄即覺非聞。若爾者圓教者煩惱即菩提雲。如何。一義雲。不二門之時者妄即覺雲。而二門之時者妄即覺不雲歟。一義雲。不二門之時者不辨心妄之不同。何可論趣不起相乎。而二門之時者即辨真如差別。故妄心即覺雲也。妄若息時心源空者。一向不雲捨妄心。只是生佛平等理付處雲也。   私雲。相對妙開會可思合之。   問。論雲。萬德斯具。妙用無窮(文)。爾者行位乎。菩提心義一雲。論勝義菩提心中。具有心源空寂。萬德斯備。所言萬德是佛地萬德。故知。此勝義菩提心亦通初心究竟也。今淨菩提心五種三昧中。第五佛地三昧名究竟意發菩提心。故此淨菩提心亦通初心究竟。故知。初住以上乃至佛地。皆具經論二義(云云)。問。第二雲。菩提心論勝義菩提心文雲。當知一切法空。已悟法本無生。心體自如不見身心。住於寂滅平等究竟真實之智。令無退失○萬德斯備。妙用無窮(云云)。是真言門初心勝義菩提心功用(云云)。   私雲。今文勝義菩提心初心取被釋。但此文意萬德具足文指初心極果萬德具釋給可得意也(師抄雲)。   師雲。五大院二釋。一大日經菩提心為因約初心。此論勝義菩提心文約究竟。故心源空寂文指佛果滿德斯窮雲也。一者妄心若超知而勿隨初心。妙用無窮後心也(云云)。   問。論文所以十方諸佛以勝義行願為戒(云云)。爾者亙三種菩提心乎。若不亙雲者。上總標文雲。勝義行願三摩地為戒(文)。可知亙三種雲事。若依之爾者。今論文以勝義行願為戒雲。不亙三摩地菩提心釋乎。答。今文不亙三摩地菩提心歟。總標文為成三種菩提心。總標文故廣亙三門菩提心為戒雲也。今文釋行願勝義畢。欲釋三摩地菩提心之時。結前生後文故舉行願勝義也。行願勝義者。自行化他悲智二門也。具此悲智二門。引發三摩地菩提心雲意顯故。且舉行願勝義也。   尋雲。所以十方諸佛(云云)。爾者指自性受用歟。將限應化身歟。義雲。弘法引此文證極無自性心。故是花嚴教主自受用身(聞)。   問。論文悲先惠為主(云云)。爾者亙行願勝義乎。若亙二種者。菩提心義引此文。借別行十地明行願功用(云云)若依之爾者。悲者行願。惠是勝劣(聞)。爰以惠心要文應是行願勝義(云云)。答雲。先德異義雲。惠心御釋葉文理。但菩提義者今文悲為先雲。故行願為面聞。如此釋歟。   問。論文纔生如是心即得入初地(云云)。爾者今文從凡地入初心雲歟。又指別教地上歟。菩提心義二雲。是真門別借十地明行願功用(云云)。付之。今文意悲智具足之方便相應。從凡地入初地雲事。在之分明也。何別教地上雲事。答。如難(云云)。但至釋者。今悲先惠為主。即得入初地文。并次下文准花嚴經雲。從初地乃至十地等文引合。故准下文地上雲也。   問。論文方便共相應(云云)。爾者三摩地菩提心可雲乎。菩提心義并惠心要文。行願勝義雲非三摩地(云云)。付之。論上悲先惠為主者。指行願勝義二門。下方便共相廣雲可三摩地菩提心(聞)。依之大日經三句大宗。菩提為因勝義。大悲為根者行願。方便為究竟。著三摩地對斷也。是則三門菩提心者。即三身菩提心也。三身菩提心全不可相離故。今方便共相廣者。即方便為究竟也。如何。答。既是花嚴文也。以之不可說三摩地菩提心。故但限行願勝義二門釋也。但至難者。方便者只是修行甚深般若之時。用心方便雲也。即是前方便雲意也。菩提心義第二雲。是真言門借別十地明行願功用(云云)。惠心菩提心論要文。花嚴無量壽真經等文。下注雲。已上論所引經應是行願勝義證(云云)。   問。論雲。如來無量身無礙智現前(云云)。爾者其體何物乎。義釋雲。一道者即礙一切無礙人。具出生死直至道場道也。而其一者。此是如聲聞道獨一法界故雲一也。   問。論雲。佛心者大慈悲是(云云)。爾者凡聖中何位耶。菩薩提心義雲。是借圓教凡夫最初發心明行願功用(云云)。付之披無量壽經說。正是佛果位(見)。何雲最初發心乎。答。本經如難。但至解釋者。引合今文并賣經南無純陀等文故。位涅槃經文最初發心雲歟。只是大慈悲言可通凡聖故也。   尋雲。賣經文何位乎。天台釋或雲初住。或雲住前。雲何義雲。如天台也(云云)。   問。引賣經何文證行願菩提乎。論雲。南無純陀身雖人身。心同佛心(云云)。付之。全行願義不聞乎。如何。答。經雲。頂禮佛足。而白佛言。唯願世尊。為比丘僧受我等最後供養。為度無量眾生故(云云)。既雲度眾生故證行願也(云云)。   問。論文憐愍世間大醫王等(云云)。爾者行願勝義中何乎。菩提心義二雲。是借圓教初住明行願功用(云云)。付之。今論既雲。身及智惠俱寂靜雲。上下二句行願勝義(聞)。何一向行願釋乎。答。上引賣經并無量壽觀文。證行願勝義畢故。今文憐愍世間大醫王等雲。以之為本。次下身及智惠俱寂靜雲。其俱德見故且行願見歟。   問。無我法中有真我(云云)。爾者真我者。其體何物乎。明曠梵網疏雲。初雲我今等者。常樂我淨四德義也(云云)。注雲。無我法中有真我。謂報身如來智號。俱圓四德究竟名淨滿(云云)。師雲。我者身見之外道。神我者。佛法真如法性諸法出生。惡得意神我雲也。以實義探之時者。分引智性自受用智品也。此智本者即自他分別性也。是自他分別性萬法生也。無自他分別。不可雲諸法出也。故一切有心者思慮分別。即自受用智品我一分也。真言意吾我不可得雲。以大日如來為大我也。是自受用分別智性至極大日故雲大我也。依之大經常樂我淨四德中。我雲我者覺(云云)。師雲。智證大師雲。法花五千退座聲聞者。顯本有大我(云云)。大聖文殊之吾我不可得之●字事。深可思合之。   問。發心畢竟二別分。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云云)。疏雲。若人自未得度。而得度人則度應爾。若人自度能度。釋易入初發心住雖(云云)。   尋雲。二文何相違乎。師雲。此賣經文山門如顯宗沙汰雲也。東寺義雲。自行圓滿事只初地一位也。二地已去但化他行也。仍自行化他一向前後也(云云)。   問。論雲。如大毘盧遮那經雲。菩薩為因。大悲為方便為究竟意。如何。付之一論大旨。以三句大宗即對三種菩提心。故引之尤可置總標文段。何今置勝義文終乎。一義引此文事者。只是行願勝義證據也。只方便為究竟者。行大悲方便之時用心故。今置此文段下也。一義雲。菩提心為因者勝義。大悲為根者行願也。而方便為究竟者。亦勝義行願二種故引之證也。必三句以非對三門也(已上二義不宜也)。一義雲。三門菩提心者。如次三句大宗也。又是三身菩薩也。勝義報身。大悲應身。方便究竟法身也。而報身上冥下契二義有故。上契行願應身。後冥三摩地法身。故今勝義下引三句大宗為證也(此義可也)。一義雲。此文不可有別料簡。今勝義菩提心下引三句大宗事結成也。以勝義行願二種為起下三摩地菩提心引之也。此義可然也。   已上勝義菩提心畢。   溪嵐拾葉集。天台沙門光宗記。   (本雲)   曆應二年(己卯)五月九日。於江州靈山寺密嚴庵。為弘通以師抄記之。可除枝葉記大綱耳。 溪嵐拾葉集(附)(菩提心論。第五)   三摩地菩提心已下。私苗。   論雲。第三言三摩地者等。菩提心義第一雲。問。雲梵三摩地。唐雲等念。入普賢智持此教行。猶如金剛。入有情界平等攝受而護念之。夫舊雲等至。而今雲等念乎。答。舊以定力等至一切境界名為等至。此得大略未得全體。今約全體故雲等念○上來略釋三摩地竟(云云)。師雲。三摩地者□□義也。依捨意一切有心者。必大地法心所有其中。三摩地心所有其中。三摩地心所云。心法定住一境。有之時名三摩地也。亦五依四靜慮雲心法。依禪定□時。其心畢竟平第究竟故。現神通故。三摩地者究竟平等義也。真言意以此名等念事。自入普賢大菩提心。大菩提心究竟畢亦攝眾生。令入大菩提心。故自行化他究竟平等。故雲。三摩地雲也。舊譯等至雲。無自他究竟義故。未得全體釋也(云云)。師雲。抄雲。顯教以佛性如名上品三摩地。今諸菩薩於一切眾生。等攝受眾生界得此法。以於極□名三摩地也。只是大地法中三摩地心也(云云)。菩提心義第二雲。若三摩地中。若修有相三摩地證無相三摩地。深祕釋。若四種曼荼羅各有此三摩地。是祕中深祕釋。若法如之如如智本有三摩地。是祕祕中深祕釋。四(已上)。略釋別體覺(云云)。師雲有相三摩地者。地成就三□事體現成福分等。有相法顯現時。以十緣生句如幻。觀其後證本有菩提心。故名有相只是始覺修成意也。所證菩提同第二菩提心雲。從初門名有相也(云云)。   私雲。付三摩地菩提心。總體別體性一異相狀行相等不同在之。如本抄可見□也(云云)。   問。三摩地者。但從定歟。將如何。答。定惠平等名佛知見。以之名三摩地也。仍但不可限定也。義釋第三雲。三昧當知。與智惠俱。然以蓮華台藏莊嚴智慧。是如來定惠無有入住出相○面如來定惠無有二相。為顯常途教門。分別令入易解。故言佛住於三昧也(云云)。   金剛頂經疏雲。散不防。不妨散如來內。其義如是(云云)。   俱捨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等(云云)。   普賢大菩提心事。問。論雲。當知法爾應住普賢大菩提等(云云)。爾者此一段文為明本來法爾覺體。將明轉迷開悟旨歟。若本來覺體明者。次下為貪嗔病煩惱之所縛故也(云云)。可知轉迷開悟義(聞)。若依之爾者。雖雲法爾應住。全不可轉迷開悟乎。一義雲。今一段分轉迷開悟旨明也。一切眾生普賢大菩提。理性雖具足。為煩惱所縛故不顯之。而諸佛方便說三密方便。今修成本有菩提也。一義雲。一切眾生有理性菩提雲事。於諸大乘經通漫所談也。全以之不可雲三摩地菩提心雲лэ。今論意上明行者。勝義菩提者一分同顯教。故猶不入如來內證菩提心。故雲如是觀也。雲何能證無上菩提問也。答之當知。法爾應住普賢大菩提心。一切眾生本有薩埵也。為貪嗔病○之所縛故也雲лю此文。一切眾生法爾本有薩埵也雲。其所以出為貪嗔病煩惱之所縛故雲也。仍真言意貪嗔癡三毒體。本來普賢大菩提心體故。一切眾生具貪嗔癡。是則普賢菩提心釋也。依之普賢五密三摩地。以欲觸受慢四為普賢四種眷屬。若爾者。全三毒外無菩提心體。而貪嗔癡體。行住座臥威儀。皆菩提心不知故。諸佛方便貪嗔癡全體本有薩埵說。令發普賢菩提心雲也。一度聞其旨之後。全不可有轉迷開悟修成義。迷悟皆是本有功德知。故無斷除義雲也。如此雲時超過修得性。得轉迷開悟段也尋。若爾者。真言意不除執情歟。顯宗意但除其執。不除其法。如何。答。不可除執情。但除其執者。猶是始覺修成所談也。三毒體本來內證具德。不可□法知上不可除其執。依之義釋第七雲。若除病者。即是損減阿字法門也(云云)。又真言大日名大欲大嗔(云云)。深可思之(云云)。師之此義東陽和尚以來師資相傳義也。東陽受三昧阿闍梨給當流殊一箇大事習也(云云)。尋。法爾應住之意如何。義雲。一切眾生法爾相應普賢大菩提心住雲。師雲。此義門法華本門所談也。真言此大菩提心上行。三密四曼行雲處許替也(云云)。   蓮華三昧經雲。無障礙經雲。歸命本覺心法身○還我頂禮心諸佛。菩提心義。非是凡夫修成始覺。是祕密義(云云)。此等釋意。迷悟二法本來圓滿具德。全非始覺修成法也。仍信知此旨真言□□雲也。尋。若如此義者。但覺悟計全無迷法歟。如何。又本覺計無始覺可雲歟。如何。答。起信論雲。立真如生滅二門。始覺本覺不同事。一分□迷生上立之也。依之依本覺故雲有始覺雲。或依生滅門論真如雲。此皆約□迷如此分別也。而天台真言意。本來生佛平等。迷悟本有談。故超越彼論真如生滅始覺本覺配立也。深可思之。師雲。山門(二義)。東寺(二義。)如上(云云)。   瑜祇經雲。時金剛界如來復次率都婆法界普賢一字心(云云)。   理趣分雲。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云云)。菩提心義雲。諸大乘中第九真如理心名為自性清淨心。此理心同體智性名為一切眾生本有薩埵。名普賢大菩薩(云云)。   用心次第雲。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又名普賢大菩提心(云云)。   普賢事。義釋雲。普賢者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勝義(云云)。尋雲。今論所明因分果分中何乎。義雲。台藏八葉中。普賢因分。金剛頂經大日名普賢者果分也(云云)。今論因果平等具三十七尊雲。故因果平等普賢也(云云)。 問。自心具三十七尊。何必以普賢一尊為菩提心體乎。答。普賢遍一切處義也。故標普賢顯遍一切處。自心成佛義也。菩提心義四雲。菩提心論三摩地菩提心初雲。法爾應住普賢大菩提心。一切眾生本有薩埵名菩提心。乃至五相成身成本尊也。名普賢身。略出經雲。普賢法身遍一切。能為三界自在主。無始無終無生常住等。究空一切眾生所有心堅固菩薩。名菩薩安住不動三摩地(云云)。又金剛頂三十七尊皆名普賢。故知。五相成身普賢行。三十七尊是普賢身。乃至性德三十七尊是性德普賢。修得三十七尊修得普賢。且如菩提心論。現自心月輪一。十六分漸漸圓滿名為滿足普賢。非謂十地名普賢地。乃至天台四十一地。居眾伏順即名普賢(云云)。   問。本有薩埵與十六大菩薩中普賢金剛薩埵同異如何。義雲。本有薩埵共本有大菩提心也。是理性也。十六大菩薩是修得故雲異也。但修性不同雲事一性事。修性本有俱具三十七尊雲也。菩提心義一雲。問。論雲。何能證無上菩提。乃至無所分別(云云)。今疑。此中本有薩埵與十六大菩薩中初金剛薩埵同異如何。答。一切有情本有普賢大菩提心。名曰質多。是約心得名也。本有心城三十七尊中金剛薩埵。名曰薩埵。是約人得名也。普是性得三十七尊也。若順菩提心以者。所觀三十七尊皆修得三十七尊也。謂約性是同。若約修得即異(云云)。師雲。本有三十七尊。瑜祇經可習極也(云云)。問。修三摩地觀共出何位修(云云)。義雲。從凡夫初心至佛果修之也。依之下論雲。一切義成就菩薩初座金剛坐取證無上道。遂蒙諸佛授。此心地然能證果(云云)。是釋尊坐金剛座。初得諸佛教授。修此觀(雲)也。次上雲。從凡入佛位者。即此三摩地(云云)。此文亙凡夫(見)深可思之。問。真言行者有幾不同乎。答。或四人或七人。是開合不同也。四人共一切如來內證示現觀法門(是佛果)。等覺初住從凡超入地(已上菩提心義四人第一意)。七人三身佛(自性身)。二菩薩(漸頓二類)。二受用(自他受用)。二後身(十地等覺已上。菩提心義第四意也)。師雲。三摩地行者如來內證現觀此門之故。於妙覺位修之雲也。仍真言意妙覺智雲也。又四十二位智慧。皆是妙覺智也(云云)。三身佛。二菩薩(漸悟天台三教菩薩。兩教二菩薩。迴入圓教名為入初住。名為證佛。終入□覺位。頓悟圓教真言)。三身(自他受用也。文之自受不雲他受分別。座位經忽有自他受用。)。二後身菩薩(法身等覺後身他身。八相後身菩薩也。他身坐覺樹法身。色究竟自在宮也)(已上七人義也)。於內心中觀日月輪事。師雲。胎藏以八葉蓮花為菩提心體。金界以月輪為菩提心體。故成佛觀月輪之外全無成佛之義也。顯宗一念三千雲一心所俱三千法。明未得一心體。而只一心無量法雲不雲有形色也。真言以八葉月輪為心法形也。八葉即究識體也。中台即第八識。八葉第八識也。是無始以來有胸內不改體也。以之名心藏。受生時最初領生位也。以之名佛。以之名理事。台藏意諸法只有方談。故心法八葉形只有成處。名佛性。為菩提心體也。觀此八葉見自心體名成佛也。金界意此八葉總體圓也。故於八葉上令觀月輪也。自受用身智慧者。照了智也。故照萬法一法無增減智見故。其智體圓滿形也。總照了體圓滿形也。依之日月輪圓滿也。日月輪自受用智體事顯為日月輪是名當體月輪也。故以此月名菩提心體也。是為成佛也。此外全無成佛義也(云云)。敘之滿法界。縮之居方寸(云云)。尋雲。心法具萬法故。可有圓方長短等形。何必以圓形顯心法體乎義雲。心法中惟有三角方形。其中圓滿形其德勝故。以之為心法總體也圓滿形無增減義。此中具三角方等形。三角等中不可容受圓滿形。故一心萬法總體義顯事。圓滿形勝故。以之為一心體也。然而一類機觀方角等形。悟入不可遮之。而以心體月輪觀事。委如心地祕決。是則自心體本來離三毒體。故為月輪三義。   師雲。惠性寺敬賢問善無畏三藏雲。我修何法可成佛。三藏答雲。汝受三摩耶戒。觀心月輪(云云)。依之為敬賢說給。敬賢記名菩提心戒及心地祕決。一行阿闍梨同聽異聞記名禪要也(云云)。   菩提心義一雲。彼中為開自心八葉佛身。觀肉心八分為八葉蓮華。此中為開自心十六大菩薩只以肉團令月輪。心地祕決雲。此自性清淨心以三義猶如於月輪。一者自性清淨義。離貪慾垢故。二者自性清涼義。離瞋恚勢腦故。三者光明義。離愚配闇故(云云)。問。自心體有光明。故以自心故為月輪也。又以月輪解之也。若以自心體名月輪者。略出經雲。我見自心形如月輪。是以月輪顯自心(聞)。若依之爾者。月輪者即一切義成就菩薩成等正覺法門也。若只以辨顯心體者。以何法可顯之。何必以月輪可雲顯心體乎。可知心即月輪故觀之雲事。答。真言意心法體者即月輪雲事。不可疑之。諸大菩薩經意心法體遍諸法。其性可定雲。未顯其心法體也。今經意以月輪為一心體。即有大智光明義如故。尋雲。智體必水輪事。如何。答。最初訶羅蘭。其體水輪也。識正結生濕一念心託也。故此識濕正水輪也。識即智故。智即水輪也。水形圓事以秋露為記。字書中肉篇作月。自然道理也(云云)。又雲。月輪智體金界。菩提心體月輪。水珠所成也。水種子●字即金界也。故其形圓也。故其色白也。問。何故以月輪蓮華為兩部總體乎。答。台藏意。智證釋雲。胎藏本從生究欲處而起。以如來智印加持此欲。令相應本有大菩提心(云云)。此釋意眾生不改當體。即本有大菩提心顯蓮華處在生死泥其體清淨也。此則欲染所著本有清淨法也。八分肉團體即九佛住處。故眾生身迷妄體為佛知見故。蓮華尤此理葉故。雖多萬法以蓮華為心體。心性體自元蓮華形也。世間花草緣起時。心性體本清淨德俱。故花草又不染泥濁也(云云)。   尋雲。內心者何物乎。菩提心義一一忽於八分肉心觀也。台藏觀為八葉。金剛界觀為月輪。問。凡夫第九第八第七第六識。若指心處在何處乎。答。忽在八分肉心處也。   問。若爾者佛地理智心形如八葉。忽如月輪。若凡夫第九八七六識忽有形乎。答。皆託在八分肉心故。若論其形並如八分肉團(云云)。問。論文觀日月輪(云云)。不觀日輪。觀月輪意如何。一義雲。日本來圓滿體故。顯理性圓滿義。月輪明闇義故。顯修成義。即是修得性理智義。又是陰陽二法顯也。 私雲。此義不可爾也。本義也。   一義雲。日本來圓滿故顯果德智。月有十六分不同。辨因位進修也。此義可爾也(云云)。   問。八葉肉團心處心也。今觀為月輪。然共心所外受無心也。   菩提心義雲。若發一念菩提心。即名佛心。故觀此肉身形如月輪(云云)。問。月輪觀取圓明體也。гУ取虧盈邊也。一義雲。取虧盈邊也。若取圓滿體者。日輪可足。而若無虧盈邊者。十六大菩薩位難成也。故今取月輪十六分。立十六大菩薩因果不同也。又約行者進修之時。十六分增進可有之。故旁取虧盈邊也。一義雲。圓滿虧盈兩義共可俱足也(云云)。   問。論文由作此觀覺本心(云云)。爾者指何識乎。一義雲。第九識也。故論下文雲。初心阿字發起本心之中分明○觀圓明阿識(云云)。是九識(聞)。一義雲。菩提心義意。可亙六識九識(見)。   有相無相月輪事。義雲。菩提心義意。三摩地觀有相無相等四種釋有之。如以前也(云云)。   問。月輪觀者。心內也。心外也。答雲。兩義共在之。禪要雲。身四尺量如一肘(云云)。心地祕決。正當行者心中量週一肘(云云)。今論文於內心中觀日月輪(云云)。內心見下八葉白蓮等文亙內外也。問。論文雲。猶如滿月光遍虛空無所分別。亦名無覺了。亦名淨法界。亦名實相般若波羅蜜海。能含種種無量珍寶三摩地。猶如滿月潔白分別(云云)。爾者合解方如何。一義雲。滿月(空智)。虛空(假諦捨一切故)。光遍虛空無所分別(中道)。一義雲。滿月(中)。虛空(空)。光遍(假也)。師義也。   私雲。東流於此三句印。有明隨分事相大事也。三點祕密也(云云)。論雲。能含種種無量珍寶三摩地事。   師雲。月輪觀成就時。心性月輪體事顯形也。於之即攝萬法故成三諦理雲也(云云)。仁王經此三諦三昧。王三昧攝一切三昧(云云)。是三諦攝諸法雲文也。問。論雲。凡月輪有一十六分。喻瑜伽中金剛薩埵。至金剛拳十六大菩薩者(云云)。爾者月輪有十六分意。如何。義釋七雲。月天真言是瑜伽淨月義。戰捺羅野即是月名。一切世間以月能除勢惱。施清涼樂。故謂之甘呂造歷者。傳雲。此甘呂十六分乃至以十五分遍施眾生。以前餘一分還生(云云)。所餘一分共薩埵位也(云云)。問。月輪何故有十六不同乎。白月黑月各各十五也。如何。義雲。是有二義。教時義意。晦日合宿以為薩菩薩位。薩菩薩加白月十五為十六大菩薩位也。薩菩薩共是本有生界也。餘十五菩薩本有悟。故迷悟合為十六也。菩提心義意。晦日夜合宿日月少分前後時。月光少分生故取之加十五白月為十六。是約悟為十六意也教時義全同菩提心義乎。   問。前月晦夕是十五分一也。何言少分明現乎。答。地上一寸影。天上萬里之光(云云)。尋雲。觀月輪時。約行者如何成十六大菩薩次位也。示雲。行者觀月輪。有明昧不同。故成十六次位也。尋雲。觀月輪如何俱五佛體乎。義雲。初觀心月輪者。發心即阿□佛也。五智中大圓鏡智也。即第八識也。此識共緣諸法種子。是則緣眾生機根義也。緣眾生機根事即大悲心也。大悲即俗智雲。大悲緣俗諦智也。故以第八識為大圓鏡智也(是第八識發心義也)。次於月輪思惟觀察。即修行平等性智。寶生佛也。是則於差別法。令一味平等觀。故名平等性智也。次於月輪生覺悟智者。妙觀察智也。是名菩薩。於差別法顯一味菩薩義也。次觀月輪心息。究竟施作用。故利益彼有有情令入涅槃理。是即釋迦功德也。如此得意之故。於一月輪俱是十六大菩薩五智五佛功德也。   問。論雲。五方佛位各表一智(云云)。爾共今釋十六大菩薩。故四方佛位可言。何五方佛位雲乎。義雲。今釋文意大日生四佛。四佛生十六大菩薩事釋。總表文段總五方佛雲也。是大日諸法根本義顯為也。次下四方如來各攝四菩薩已下。正釋四方四佛也。   問。五智五佛毘盧遮那體可雲乎。若體者。出生義雲。東方金剛藏世界阿□如來。南方寶莊嚴世界寶生如來。西方大蓮華寶藏世界阿彌陀佛。北方羯磨輪世界不空成就如來(云云)。又義釋雲。大日如來雲妙花鋪地白藏世界大日如來(云云)。此等釋各身各土五佛(見)。若依之爾者。今論意一身所俱五智五佛也。依之禮讚舉三十七尊畢。皆是現證毘盧遮那法佛體(云云)。答。付三十七尊經經現不同也。瑜祇經明自性身三十七尊。金剛頂經說自受用三十七尊。攝真實經述他受用三十七尊。守護經明變化身三十七尊。蓮華三昧經現等流身三十七尊。而自性受用三十七尊毘盧遮那體也。他受用變化身三十七尊。各身各土義也。然而四身同時三時共四方三十七尊。皆是毘盧遮那體雲也(云云)。問。五佛各俱五智乎。若具雲共論雲。五方佛位各表一智(云云)。依之南都德一引此論文難之(見。云云)。若依之爾者。真言意佛佛皆具五智談之乎。如何。答。菩提心義第五雲○祕藏記雲(文祕作)。五智雲。謂一法界體性智。三密差別數過剎塵。名之法界諸法所依故。四體之法就不懷故名。為性決分明故以為智。二大圓鏡智。謂自他三密無有邊際。名之為大也。俱是不缺四圓實智。高掛萬像頭現鏡之喻也。三平等性智。清淨智水不簡情非情故。彼是同如故。常住不變故。名曰平等性智。四妙觀察智。五眼高臨邪正不謬因以名。五成所作智。二利應作故曰所作。妙業必遂成稱也(云云)。   以五智五佛配四方事。 T76082301.gif   師雲。以中央為地輪事。地萬法所依也。法界體性智為萬法所依(云云)。為地輪是諸法總體之四智。是用分也。故於法界體上療立諸法意也。真言意五大即是諸法天然道理也。出生諸法事。皆是五大造作。只是此法然道理也。我等胎內出生。任運生身。非情草木長長事。皆是法爾道理也。我等依身即五大也。是法爾大日也。台藏色法為初門。即八葉也。是法□□方取也。金以心為門故。是取自受用智品。是照了分別方取故。是一分新義有之。我等體本來法爾五大也。又依五大彼生長也。辨如實四大種。依四大種生長。能能可思之。問。東方佛名阿□義如何。答。阿□梵語也。此雲不動。此即最初發心。堅固信心是也。故略出經一切眾生所有心堅固不動名薩埵(云云)。問。東方佛必發心體者如何。答。五大願者。五佛發心也。初眾生無邊誓願度者。東方阿□發心也。即第八識也。八識者。梨那鏡中萬法體宛然也。故發心者。生佛體歷歷見眾生可度。阿梨菩薩可究有知也。故約生界時元初一念無明體也。約佛界者大悲體也。是生佛像緣向度眾生願故也。約生界者元初一念無明根本也。此差別妄念翻為佛德。成大悲利生根本也。八識九識發心中。八芳機發心也。是則生佛掛目眾生無邊誓願度願故也。問。寶生尊義如何。答。是南方為水輪義習之也。劫初水輪生。其後烈風力水輪凝然而成金也。故水輪生福深寶生尊雲也。如意寶珠兩萬寶。又是水輪也。   東寺寶生佛習為大事。故釋尊入滅給必寶生成雲也。寶生舍利習也。舍利又一物也。舍利者水輪也。名灌頂智。諸佛前佛後佛血脈相承。五瓶水灌利生界故。法緣無施生界。又父子相續生界無盡。此即水輪體下故也。非寶生佛者。佛佛相承邊可斷也。南方花開舖名事。夏花開舖調時分也。所謂春種夏開秋熟冬收也。寶生成者成捨也。捨者如意體生萬法形也(云云)。私雲。弘法大師雲。隨惠果相承。如意寶珠王城南室生山埋給。此如意寶珠者。靈山淨土龍女之所奉釋尊寶珠也。八祖相承(云云)。惠果付屬此寶珠時。誓雲。成生生師資(云云)。付屬此寶珠(云云)。仍惠果和尚成堅惠法師生。此與得此珠埋で一山(云云)。弘法大師雲。で一山土心水師竹目底埋之御祕藏餘(云云)。此山有蛇。欲取珠。仍大師僻蛇法祈念給(云云)。大師自胸中不動出守護給(云云)。當時東寺一長者每曉行之。僻蛇法祕故白蛇令書給(云云)。   問。阿彌陀者。其名字如何。答。此雲無量壽也。釋尊入滅者。歸當住體也。故圖白檀曼多羅時。自東方次第圖諸尊圖畢。後圖西方彌陀。此即諸佛滅畢。彌陀常住利眾生義也。故義釋雲。於西方觀無量佛。此是如來方便智。以眾生界無盡故。諸佛大悲亦無終窮。故名無量壽(云云)。問。諸佛皆常不滅也。何必西方佛名無量壽乎。答。西方第六識也。此識隨緣真如體也。故萬法相顏雲質多。故萬德體即常住雲。隨緣真如緣起常住義也。故五佛中無量壽佛者。諸佛常住德也。九識等常住事置而不論也。第六意識常住。此教中嚴故無量壽雲也。故釋尊滅度後專可歸彌陀也。是以天台真言以彌陀為本也。   問。名蓮華智意如何。答。蓮華者敬愛義也。即菩薩色蓮華也。現法界疑佛故。殊具見者無厭。彼可利眾生也。又在蓮華泥中不染泥。彌陀現法利生。處生死不著生死義也。故瑜祇經名清淨業也。問。不空成就佛者。其名字如何。答。不空者。萬德不空意也。是則教流布身度眾生不空事。萬法本來不空故也。羯磨此雲事業也。問。抑必東方為八識。北方前五識。定義門約時次第。此九識發心修行菩提。當義如何。答。八識發心事如前了簡。南方寶生尊。以七識為修行方事。七識梵雲摩那識。唐雲執我識。故唯識論雲。我配我見·我愛我慢。與此究恆相應故。但緣藏識見分非餘(云云)。故發心者。生佛差別見故。發菩提心上修行。是無我上真我也。故在眾生時執我體也。約覺體又無我上真我故。契當平等理也。故以之正修行立也。修行者。生佛不二修行故也。若無我何法可立行。次西方第六成菩提事。正施作用取此塵境事。是第六識能也。故約覺體時成菩提義。即無分別智光五眼也。第七識者雖有我配我見。正緣法塵境起妄分別事無之。今第六識分別別法塵境故。七識約佛智修行。非正覺體。六識正緣諸法實相。故成佛也。次北方前五識為□事。六識情量雖緣欲境。不經身口時。欲事未成就也。身口行之故成事業。今覺約時妙覺察智發事理和□必歸不生不滅體。指不生不滅雲涅槃。歸此□入方便俱足。中台一念間皆具也。故唸唸所作皆是發心□行□□義也。今落情量故名迷位。知法體是名佛。故祕經中時時不間界三十七圓滿(云云)。師雲。以第八識名發心事。為漸機也。非直入中台頓機也。故自東方次第發心修行。至北方入涅槃。事理圓滿名大方便。名法界體性智也。此時五點●字同時俱本尊本有阿字大日尊也。若頓機以直中央法界體性智為發心也。發心之處即五點具足也(云云)。   問。以四佛四波羅蜜如何相能生所生乎。論雲。四佛智出生四波羅蜜(云云)。付之四波羅蜜因。四佛是果也。從因成果。是因果次第也。又四蜜定四智慧也。自定生惠。是三字次第也。今何此等次第背四佛智。出生四波羅蜜菩薩乎答。列三十七尊有從因向果從本垂跡二義。今論文從本垂跡次第故。四佛生四蜜雲也。約從因向果次第。如所難四波羅蜜四佛本來因分也。而是置法界體性智中為大日。四親近自此生四佛雲也。故論雲。法界體性中流出四佛(云云)。大日總體故別不立因果也(云云)。 T76082401.gif   師雲。阿□生金(東薩埵)。寶生寶(南虛空藏)。阿彌陀生法(西觀音)。釋迦生業(北金剛藏也)。大日總體故因果。平等體別不舉因也。故四佛菩薩因果俱德也(云云)。   問。轉依妙果受女身乎。答。論雲。三世諸佛賢座生成養育之母(云云)。付之約理體之時之男女者。法體雖有之。約事相之時。爭佛菩薩色身即女身可雲乎。答。顯教意以慈悲智二門辨父母雲故。只是女者辨喻也。真言意十界本有談。十界事顯故。世間父母義不改。即是置佛果體也。依之瑜祇經八供四攝天女使(云云)。法界海會中。豈可缺女形俱德乎。故十八會指歸第二說陀羅尼曼陀羅具三十七。此座眾皆住波羅蜜形(云云)。問。因分皆女形。十六菩薩又可女形。如何答。四波羅蜜女形。事理體自此理生智也。理即女形。故女形也。十六大菩薩皆是智淺深。非女形也(云云)。論雲。於是印成法界體性中。流出四佛也。是天台點也。意金法業四波羅蜜生四佛也(云云)。東寺點雲。於是印成法界體性智(云云)。此印者。因一印果位一印可有(云云)。因位一印者。第九會初院一印曼陀羅名之(云云)。薩菩薩位也。果位一印第九一印。會大日是也。   私雲。此文意者。四波羅四佛因為總體大日。四親近生四佛也。故為法界體性智俱德也。   十六大菩薩事。頌曰。五佛四波羅。十六大菩薩。四攝八供。總成三十七(云云)。   私雲。十六大菩薩功能相顏等。三十七尊心要等。并師抄等可見被也(云云)。又雲。十六大菩薩相顏者。相應經抄物委悉也(云云)。問。論雲。除五佛四波羅蜜及後四攝八供養。但取十六菩薩。為四方佛所攝也(云云)。爾者除五佛四攝等意如何答。三十七尊中。十六尊從因向果次第也。是名十六生也。月輪觀從因至果故。辨月十六分也。而萬成佛即成一佛。故別不取四佛也。大日總體故。又不取之。大日生內四供養四佛。又生外供養。是內證自法樂故不取之也。四波羅密四佛因攝果。四供化他行故。又不取之也。今約行者次第進修邊。取十六大菩薩也。又合十六菩薩名一法界普賢。是非因非果總體也。故廣三十七中十六略普賢也(云云)。   問。五佛配配果德。故同時可圓滿。然東方四菩薩圓滿成阿□之後。三佛各四菩薩次第故果渡。又有因次第雜亂如何答。十六大菩薩一念一時圓滿。更不可有前後次第。依之瑜祇經經時雲。不問三十七圓滿(云云)。例如一念三千(云云)。   問。以十六空□十六大菩薩義如何。答。菩提心記決可見之。菩提心義一雲。問。論雲。又摩訶般若中。內空至無性自性空。亦有十六義者。是例也。喻也。答。亦例亦喻何者。彼般若中或明十一空十四空十六俱十八空二十空。且以十六空為處中義。亦雖有三十七尊。且取十六大菩薩者。是例也。又十六空破十六。有十六大菩薩。亦破十六或障敢喻(云云)。若取例者。何故不取三十七品。以例三十七尊乎。答。為喻心月十六分。且取世月十六分。不取三十七品也。若分別座位經雲。若依二垂次第而說。若具修三十七菩薩分法。證得道果。無有是處。若證自受用身。何必□三十七三摩地。以成佛果故。梵本入瑜伽頂雲。自性及受用變化菩薩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菩薩。以法界身總成三十七(云云)。   菩提心義記決雲。以三摩地者。謂一切有情悉普賢心。猶滿月。凡月十六分喻金剛薩埵。至金剛舉等一十六大菩薩。又●字至●亦有十六字。亦內空無法亦有十六。凡夫於心質中有一分清淨光明。其體極微妙妙月十六分一也。凡月其一分明相。雖當合宿之闇。即其質始於窟中含一圓明性。所以不現後起月初如十六日圓滿無疑(云云)。大般若經四百八十三雲。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雲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本性空自性空一切法空無性空自性空(云云)。   次十六大菩薩配十地證文事。佛現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增不減經雲。今當為汝分別。辨現菩薩所行俱德地法。初地菩薩猶如初月。光明地菩薩如十二日月。八地菩薩如十三日月。九地菩薩如十四日月。十地菩薩如十五日月圓滿。可觀明相俱(云云)。玄義第五大涅槃雲。月愛三時。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光色漸漸增長。又從十六日至十日。光色漸漸損滅(云云)。光色增長辨十五日智德摩訶般若。光色漸漸滅辨十五界德無礙。解脫三十心為三智行。十地為十智。等覺妙覺各為一智界。合十五智。月體辨法身(云云)。教時義第三雲卻義中雲。月宮中有十五智青衣。青衣日日一人來會。故十五日月輪漸黑。青衣日日一人去散。故十五日月輪漸白。故知。月黑白分各十五分。然以黑時當有白義。白時當有黑義。故白黑分各十六分。但以白滿之時日月遠。望日光不奪。黑分之時日月相過近日。月光映月故有合宿奪光之說(云云)。私雲。以黑時尚有白義白時尚有黑義(云云)。依此文。教時義本有薩埵修成十五。為十六菩薩雲也。意黑時雲故迷位(聞)。此迷位發理智。乃至種種世智為本有智用雲。白義是喻本有大菩提也。白時有黑義者也(云云)。問。一切眾生有修得十六尊乎。答。可有之。若有雲者。緞於性德者雖俱足未經發心行修行菩提○五點。爭可有修得十六尊乎。依之有一分淨性(云云)。若依之爾者。修得十五分同時圓滿(見)。仍修性一心俱可雲乎。答。修得性得配立迷情機。一配迷起之上配立修性二門莫如生滅二門也。而真言意本來本覺如來。自然覺了大日談故。超越修性二門也。依之菩提心義雲。若瑜祇經金剛界如來。以四種法身於本有金剛界光明心殿自性所成三十七尊。而是本來成覺之佛。是凡夫修成始覺。是祕教義(云云)。此釋一切眾生本來修成三十七尊雲文也(云云)。   溪嵐拾葉集。天台沙門光宗。 溪嵐拾葉集(菩提心論抄第六)。   ●字觀已下。私苗。三密。五相成身。師雲。●字觀者。如天台流意者。無仔細三觀法門也。所以無相阿字空觀也。有相阿字者假觀也。相無相不二者。中道觀也(教門義)。次祕密意者。無相阿字跡門意。不生三觀也。不及真如也。有相阿字者本門意。隨緣真如緣起常住也。天台有相高習此意也(云云)。總在一念分別色心。深可思之。次祕密有相無相阿字觀事(云云)。問。今論意者。初明月輪觀。次明阿字觀。有何所以乎。一義雲。今論正明金剛界。傍依大日經。故明二種觀法也。所以月輪表智故。是金界觀法也。阿字表理故。胎藏意也(云云)。一義月輪觀阿字觀者。是只廣略二種觀門也。第九識知本心。亦名佛性識也。是即眾生八分肉團名心所心。而付心所心。依金界者觀月輪。依台藏觀蓮花事。是兩部合行意也(云云)。又於此上觀阿字者。是第九識也。第九識者。遍情非情雲。即是阿字情非情總體故也。能通達染穢九識也。所通達本有淨識也。第九識能所不二圓明淨識也。本心與所心不二。即蓮花月輪之體。又阿字總體也。故初明月輪。不得明阿字者是格觀也。後阿字觀即月輪上置阿字之意也。是廣觀也只是廣略不同故無相違(云云)。尋雲。阿字胎藏大日種子也。今論正依金界。何必用阿字乎。義雲。阿字是兩部總體故。今論意以阿字觀。通明兩部觀法也。金界用阿字證據。九會中理趣會種子●惡字也。又召智印時光明心殿所召之●字本不生阿字也。故金界以阿字為觀法體雲事分明也。可祕(云云)。金流雲。初總體者即是本有●字一部。指歸流義統會已(云云)。此釋分明以阿字為金界觀法(聞)。尋雲。兩部共以●字為觀法。有何所以乎。義雲。顯宗意以真空冥寂理為至極。故以文字言音不為法體也。是則未見窮於法體。一一法法塵塵皆備名字言音形顏作用等義。故以佛智如知見。於真如之上如法體呼顯時。必以名字言音顯法體也。若以文字言音不呼之者。全法體不可顯故也。故自受用身照諸法事至極。法體呼顯時立名字立言語顯之也。言音之體即智品故也。故諸法體至極即名字言音雲也。尋雲。若爾者一切文字皆可顯法體。何必用阿字顯之乎答。出生諸色心諸法之根源即阿字故也。以五大造作諸法色心。若無五大者。法不可出生。而阿字形顏即五大也(如上)。餘字形顏不俱五大。故出生諸法事以阿字為本源也。又於阿字有形音義三。形即五大也。音者阿塵也。一切言語生最初即阿響也。開口之時脣有。閉口時有喉也。在胸之時阿字當體也。是則法爾天然道理。非造作法。次義者本不生義也。阿字法爾道理。一切言音等三世常住故。今初不滅故不生不滅。以之本不生名也。凡一所顯教意。但明本不生義。今不談形音法體。而真言意直形音為初門。即達本不生故。以色法為所觀。顯教以本不生義為初門。故以色法為所觀境也(云云)。又出入息即阿字聲也。故觀出入息之外全不可有阿字體。深可思之(云云)。又阿字有總體別體。總體者常阿字也。別體阿字出字。出生一切文字故。阿字即俱一切文字故。以之為別體阿字也。尋雲。阿字本不生之方如何。答。此有淺深祕二義。淺略意因緣生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畢竟空雲。或離自他共無因四性故雲本不生也(云云)。深祕釋意諸法本來法爾道理。非天人修曼造作。非佛菩薩所作。故雲本不生也(云云)。   一●字本文事。義釋五雲。阿字自有三義。謂不生義空義有義。如梵本阿字有本初聲。若有本初則是因緣之法。故名為有。又阿字無生義。若攬因緣成則自無有性。是故為空。又不生者即是一實境界。即是中道故。樹雲。因緣所生法。亦空亦假亦中。又大論薩婆若有三種名。一切智與二菩薩穴道種智與菩薩窮一切種智。是佛不供法。此三智其一心中得為分別。令人易解名三種名。即是阿字義也(云云)。此花阿字釋雲。阿字不生微妙體。即是眾生內心法。本來清淨如蓮花。因經悟入己心法。正此妙法最密大日如來常心地。今為大會自開演。故題妙法蓮花經(云云)。智證大師奏狀雲。南嶽天台三觀一心之宗。源赴自阿字大空理。無畏不俱三密同體之教。冥扶圓頓一實之趣(云云)。   ●字觀(五大院)雲。夫□字者。我及眾生本來自性清淨。圓明常住寂滅。遍一切無始無終真如法性理。萬法即真如。阿字不及理真如。即萬法隨緣阿字相也。染緣強引故。迷本不生理。流轉於六道。淨緣薰勝故。悟平等真言。證一如妙覺究菩薩體。一不異染淨。國土唯是心變。凡夫賢聖平等。一性一念心即捨那三密。百界千如四種曼荼。一切凡聖本來無差隨緣真如昇流差別事。無始無明著究妄法。於菩薩中見不清淨。於解脫中而起繫縳。往昔將想菩薩玄遠。今日始知菩薩本有。愚夫顛倒迷此真如故。無始來受生死苦。聖者離倒迷此真如。便得畢竟安樂。願我早悟阿字理。速證如來無上覺(云云)。菩提心義第二釋阿字四義雲。三密中深祕釋。凡約佛身有四方曼陀羅。若性德四修得四。皆佛身相。此四一體毫無差別。若色若心。如人色心。若合若散。如空方法故。如羯磨曼荼羅身發心成佛。自餘三曼陀羅身亦皆發心成佛。故供養法眾雲。祕中深祕釋。阿字自說阿字。如自現者自發亦然。四祕雲中祕釋。悉曇雲。此□字非佛天人修曼所作。本是自然道理所作故。是真如隨緣故。發心成佛亦阿字以真如隨緣故發心成佛。言真如作阿字故。如有情非情皆俱●字同一真如所作故(云云)。教時義三雲。五大響噹體是真言故。真言人直聞風聲水音。即是知法身聲。亦能悟入阿字本不生理。若其不知此義。則非頓悟之機。雖聞佛音聲於彼無(云云)。受記雲。珍和上說。先結大日定印(前定印是)。心前觀九重月輪。中央觀阿字黃色正方。即觀一切法本不生也。九重內外九月輪也(云云)。攝軌雲。分明識觀初字門。輪圍九重虛圓向(云云)。問。月輪如有十六分。阿字又有十六分乎。若有雲者。論前後文全不見此旨乎。若依之爾者。月輪與阿字其義全同。於阿字何無此義乎。答。阿字又可有十六分義。四種阿字則四點也。以阿字置本心之中時。即四種阿字顯現。四字互俱故成十六字。仍有十六分阿字雲也。尋雲。證據如何。義雲。菩提心義決雲。又●字至●又有十六字(云云)。   問。論文以八葉白蓮一時間(云云)。爾者為龍樹頌。如何。若龍樹所造頌雲者。今文於三摩地義似。可知。非龍樹所造雲事。若依之爾者。論文龍樹所造(見)。答。今文龍樹所造雲事。不可疑之。但至三摩地似者三摩地義似。若佛現義似龍樹引佛現義軌也。若又彼儀軌不空三藏所製。三藏即引今論文可雲乎。問。論意心前觀阿字即召入雲也。將己身內觀阿字召入雲也。義雲。祖師法印雲。常人觀己八分肉團雲也。然而此儀不然也。是祕義雲。金剛界召智意習也。其證文略出經等文分明也(云云)。又金剛界瑜祇雲。次當前一時觀八葉蓮花。安其上置惡字。放大光如水。謂白色即以金剛縳出二風。如捻取其字置心殿中(云云)。尋雲。身內觀阿字雲證據如何。答。義釋雲。紇哩乃也。此雲心狀。如蓮花合未敷。像有筋脈。約之以成八分。男子向上。女向下。先令其開敷。為八葉白蓮花座。此台當觀阿字金剛色(云云)。尋雲。八分肉團赤色也。何白色雲乎。而現圖曼陀羅中台赤色。圖只是以意據從世情赤色圖書也。經文乃至妙白蓮雲。尋雲。一肘者意如何。白蓮勢分也。將如何。一義雲。身前觀白蓮事。身外觀量前者一肘故。今身內置一肘間雲。胸中白蓮周圍量一肘觀雲也。週一肘者。一尺六寸故徑六寸也。但一肘光師一尺六寸(云云)。寶師一尺八寸雲。依先師釋意。一肘者周圍量一尺六寸也。故於胸中可觀面六寸白蓮。其上置月輪。月輪上可置阿字也。其軌據法花儀軌。其圓明一肘量喻月光明。證淨師在心中故週一肘也。若徑一肘。肘內難容受故也(云云)。尋雲。菩提心義釋月輪量雲。法界為量。如世滿月(云云)。而月輪與蓮花其體一為。或雲蓮花。或雲月輪也。何違本論現法界量雲乎。義雲。菩提心義約觀行成就之觀。故雲法界為量。今論依初心行者。各據一義也。故心地祕決雲。所觀月輪遍一大三千界時入三賢。遍法界之時入初地(云云。取意)。大日經心目雲。法界一體同□字故。本故自受法樂寂照無二也(云云)。又雲。止之而觀。是阿字之兩用法身二千(云云)。   問。論文雲。炳現阿字索光色(云云)。爾者指阿字色也。月輪色也。答。雖有異義。一義雲。月輪光也。●●兩字兩部大日種子也。或以阿字為地輪。而攝五輪。或水輪攝五大(云云)。而台藏以阿字為地輪也。而義軌雲。阿字遍金色(云云)。阿字金色雲故。於月輪白色中。觀金色阿字之時。以月輪光明即為阿字光明也。若爾者無相違(云云)。問。論文召入如來常靜智(云云)。爾者寂靜智者即●字也。義雲。如來寂靜智體顯字門名阿字也。爰以守護國界經雲。阿字者一切寂靜體。本不生亦不滅也(云云)。論雲。夫會阿字者。皆是決定觀圓明淨識○當俱具修三密行。證悟五相成身也(云云)。會(ヤгууロиロЮи)。玉篇雲。計會也。對也。合也。問。三密五相依何經立之乎義雲。三密者專明大日經。五相者依金剛頂經也。是即兩部行相之故歟(云云)。問。圓明淨識者。八識也。九軸也。一義雲。常途經論現圓明淨識者。第八軸也。就中不空三藏本八軸家人故。以第八軸名淨軸也(東寺)。遍滿記意也(云云)。山門雲。圓明淨軸者。第九軸也。依之攝大儀軌尺月輪觀雲。輪圍九重究圓滿(云云)。智證大師決雲。法全雲。九重月輪者。九軸體雲。但至不空三藏八識家人云者。本宗雖八識家人。學真言不知九識乎。仍八識者只是附順教門可意得也。   問。上現月輪觀阿字觀。下明三密五相事如何。義雲。月輪阿字者。觀行之甘要兩部總體也。五相三密者。委細總體。月輪阿字修行方軌也。故月輪觀阿字觀者。五相三密總體也。略名月輪阿字。廣而名三密五相也(云云)。問。顯教中明三密行乎。若不明雲者。顯教經中明三密(見)。依之命寔經密跡力士經現三密行相。法花金光明經明真言(見)。法花文句雲。因名三菩提。果名三密(云云)。若依之爾者。三密是一宗肝要。諸經分絕。依之大師解釋。三密諸要諸經無處(云云)。如何天台顯教中。不可明三密行相(云云)。但至諸經現者。顯經意意地觀法開須身口三。三菩薩其上作月故。雖雲三密未談三密本有旨。何現以無相理觀為意地。身口二菩薩只是其上威儀談也。今真言不爾。意觀月輪阿字。身口縝誦密印。真言三密融即法界全體也。故三密共遍法界總體達。故全異顯教談也。但至諸經現者。雖現印契真印。只是無相理觀助道。全不具足支。具故全不可同今教爰以金剛頂經流之大教王經者。或諸大菩薩經粗雖明真言印契。而文分不具。俱未盡佛意。今此經俱現五部三密五智成佛等事理具俱盡佛本懷故雲大教王也(云云)。問。真言意有一密成佛義乎。若有雲者。今論意必具足三密(見)。若依之爾者。顯教行人以意地報力空即色心顯遍法界理。何又不借意地。但以身口二業不顯融即理乎。答。以一密行可成佛也。真言意三密俱平等法界體達故。但以身菩薩可口菩薩成佛也。又以身菩薩口菩薩可顯空通妙體也。尋雲。真言意密與顯教意止觀同異如何。義雲。異也。真言意密者。觀阿字月輪。顯教意觀無相理故異也。爰以弘法釋雲。翫一利刀者顯教。振三密金剛密教(云云)。五相成身下。問。五相成佛從本垂跡行也。將從因至果修行可雲乎。若從因至果修行者。金剛界意。釋尊六年苦行後坐菩提樹下。欲成等正覺之時。空中諸佛亦授五相成身觀。修成正覺後。為所化現五相作佛。方軌故可雲從本垂跡修行乎。若依之爾者。凡發心修行次第。皆是從因至果次第儀式也。全不可雲從本垂跡乎。答。五相成身修行者。一往大分別時。約行者時者。從因至果修行也。約如來時者。從本垂跡方軌也。然而落居處本尊行者。共從本垂跡修行可雲也。所以者何五相成身配立。初通達心是第九識也。是即直通達法界體性智(云云)。次第二殿已下如次是四智也。是先通達第九識。次出前五識。故本垂跡意也。然而又趣向無上菩提之方者。從因至果可言也。從因向果雲。異常途從因向果也(已上行者二義)。次約教主之時者。又可有從因向果義。釋迦六年苦行坐樹下。欲成正覺之時。不得正覺故。空中諸佛集會授五相成觀。後[口*間]正覺故。約此邊者。即從因至果可雲也。次往至尼吒天成自受用身。出生四佛四菩薩三十七尊。成就自受法樂之後。於十方法界加持有情界。各各施利益安樂益之時。利益無餘有情界故。此金剛界元意顯也。若約此邊者。可雲從本垂跡意也(已上教主二義)。仍金剛界意。教主從因向果從本垂跡下也。ДЪ行者正受自受用身利益眾生。現教時須行願菩提心。如教主利益眾生教也。若依此邊者。一向不見自證向化他之故。可雲從本垂跡意也(東寺意一向用此義)。次修學教主六年苦行之後。受諸佛教五相作佛方輒。向自證之時。從通達菩提心至觀身為本尊。次第修方從因至果意也。然而通達本心者。直達法界體性智。其後四相次第圓滿。故是從本垂跡意也。故本尊行者各具二義。然而從本垂跡為本也。次胎藏界意。佛自行圓滿在法界宮談利眾生事。是名大悲胎藏發心生曼陀羅。是教主大悲心發心。而是大悲源為令一切眾生契當如來內證。發生大悲胎藏曼荼羅。勸利眾生方軌故。內證大悲心發成就眾生行窮盡也。是則教主者。先內證圓滿之後向化他事現。故教主從本垂跡也行者受之時者。學如來正覺成方軌。立此行願成佛教故。是從因至果意也。菩提心義一雲。菩提心種子詫諸佛胎藏大悲養育守護。沙羅樹王增長開敷。是此大悲胎藏大意也。外修萬行內觀諸佛中。開心佛是金剛頂元意也(云云)。問。五相成身必空五相成佛也。將以一相成佛乎。若俱五相者。真言意一印一明是成佛直道談故。縱雖一相何不成佛乎。依之守護國界經一相成佛(見)。若依之論文五相作佛寔如何。答。必不俱之也。金剛頂略出經攝真實經等。五相成佛(云云)。心地觀經三相成佛(云云)。守護國界經一相成佛雲。故知。雖一相五相義分不可闕減也。梵網經明成佛相者。是淺略五相作佛也。攝真言經守護經心地觀經等。深祕五相作佛也。教王經略出經十八會指歸。祕中深祕五相作佛也。金剛頂經四種念誦布字法。祕祕中深祕五相作佛(云云)。但成佛樣不同也。或雲一相沙五相(云云)。雖一相不可闕五相道理也。問。五相成身中通達菩提心者。為煩惱所染穢也。將如何。若為究所覆者。法性隱顯者。是摧處教談也。真言教不可有此義乎。若依之爾者。金剛頂經中五相成身中。初通達菩提心現觀心。如滿月若在輕霧中(云云)。是為究所覆也(見)。答。通達菩提心。是第九自性清淨體也。真言意初發心時。直安住第九識。而能通達者染四九識。所通達清淨九識也。今免所通達菩提心體故為煩惱不可被窮。但至若在輕覆等者。菩提心義四雲。若真言者在凡夫地能了。惑障即是菩提。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此智始生雖未分明。智強惑弱。亦如滿月輪在輕霧中(云云)。此釋意第九自性清淨智始生。而未分明處如在輕霧(云云)。然而如權教為煩惱所覆雲非也(云云)。師雲。是深深祕密口傳也(云云)。授決集法身無隱顯(云云)。   五相成身事。(一)菩提心義第四雲。若析體二空中。始觀佛性猶如界外麈沙無明所纏解。如月輪在輕霧中。若別等覺始觀佛果。猶為三十品無明所纏縛。亦如月輪在輕霧中。若圓教等覺始觀佛果。猶為如一品無明所縛。亦如月輪在輕霧中。若真言者在凡夫地能了。惑障即是菩提。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此智始生雖未分明。智強惑弱。亦如月輪在輕霧中(云云)。(二)第二菩提心者。轉第八識為修得菩提心也。上通達心第九識自性清淨心故。雖達自性清淨心。未達迷心始生死根源也。故今第八識立下一念。癡迷發生死根源成處。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時。心源圓滿成月輪智光也。前第九識時未窮第八迷心。故如在輕霧中雲也。今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之時。於月輪光明發生如圓滿月也。依金剛頂經雲。我已見自心清淨。如月輪心法和窮。此時究竟也。菩提心義雲。於性德菩提心發修得菩提心也(云云)。此釋意第九識性德菩提心。第八識修得菩提心雲也。(三)第三金剛心者。第七識也。第七識者。前強經色塵。順我見我愛我慢。四煩惱生假色假塵等著執也。故轉色塵著心成平等性智。先第一第二雖覆心法。未覆色法。故不立平等名。今轉第七識之時。色法覆即色心平等也。故名平等性智也。色心平等故。於月輪上立色法觀時。月輪上置五胎金剛部率都婆(佛部)蓮花(蓮花部)等三摩耶形事。是色心平等意也(云云)。(四)第四金剛身者。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也。第六識者。遊行六塵發分別自在智。故轉六識為妙觀察智之時。敘蓮花者。敘一蓮花遍法界。攝法界納一塵。盈縮自在也。故轉第六識之時。色法自在盈縮隨心也。(五)第五識無上菩提獲金剛堅固身者。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是羯磨轉身成佛。即尊形等顏也。施一切作用事。即前五識為成所作智之時。第三第四(相)第五(用)菩提心義四雲。然約清淨九識亦有二種。一性得清淨九識。如前所引。二修得清淨九識。如楞伽雲。八識海證九識流淨。風不能動。波朗不起。金剛三昧亦云。等覺三智妙覺三身。於九識中皎然明淨。金剛頂疏引理趣釋。大日如來清淨八識。四智相應證四智菩薩。如雲盧遮那如來名遍照報身佛。於色界發第四禪色究竟天。成等正覺。為諸菩薩現四種自證菩薩自覺聖智四智菩薩。所謂金剛平等現等覺。以大菩薩金剛堅固者。由如來淨阿賴耶於大圓鏡智相應證得堅固無漏三摩地。能淨無始無明住地。微細究義平等現等覺者。以大菩薩一義利故者。第七無□未那與第八淨阿賴耶識中無□種子能緣所緣平等。平等離能取所取。故證得平等性智。流出其眾生愛樂身。如眾色摩尼能作無邊有情義利法平等性智。流出其眾生現等覺。以大菩薩自性清淨故者。由如來清淨意識與妙觀察智相應證得一得一切法本清淨。於清淨妙佛國土。為諸菩薩能轉無上法輪。一切業平等現等覺。以大菩薩一切分別無分別性故者。由如來無□五識與成所作智相應。現三菩薩。化於淨妙國與及離染世界。任運無功用無分別作佛事情事(云云)。略出經雲。如來五種智亦名法界性智(云云)。所謂如來清淨第九無垢識。與法界性智相應。會本深清淨法界(云云)。亦此修得九識發心以去。位位分有性德九識。在未發心(云云)。師雲。真言密身成佛者。只是五相成身觀也。此外全無成佛義。五相成身者。心中俱三十七尊也。菩提心義雲。故知。成三十七尊身皆名成佛(云云)。問。今論中何不明迦留羅觀乎(迦樓羅觀。五相成佛身。作佛以前空觀也)義雲。守護國界經雲。此會中有二種人。一者成就。二者未成就(云云)。為未成就者明迦留羅觀雲事。為未知諸法皆空之旨者。直明月輪觀者。可墮有相見。故先現迦留羅觀。令知諸法皆空旨之後。散月輪觀雲(取意)。而今論上明勝義無性觀。次現月輪觀故。別不明迦留羅觀也(云云)前唐院御釋雲。漸學大菩薩者。用迦留羅觀。頓機不用迦留羅觀雲。此外立頓中之漸機給。   師雲。漸學大乘者。從權教迴入真言者也。是依權教宿習必用空觀也。顯機一同不用空觀(云云)。頓中之漸機者。異漸次止觀機也。是圓頓行者助道對治機也(云云)。   問。金剛界意。薄地凡夫修五相身觀乎。若修者見本經。現身證十地住如實際(云云)。此居等覺後身修之(見)。若爾者縱雖凡夫何不修之乎。答。菩提心義中舉四人修觀七人修觀不同。其中有凡夫之事。不可疑之。但至金剛頂經文者。是開本來覺體之上者。凡夫當體因果共備之故。雖凡夫修此觀之時。我身即十地之後身也。體達。可修極果五相成身觀也。義決雲。削地位階漸立等妙頓旨(云云)。論雲。其圓明則普賢身也。亦是普賢心也(云云)。金剛頂經雲。普賢法身遍一切。能為世間自在主。無始無修無生滅。性相常住等究俱(云云)。移此文也(云云)。   溪嵐拾葉集。天台沙門光宗。 溪嵐拾葉集(菩提心論抄第七)。   論雲證有前後。私苗。   問。真言行者修行證入旨前後可雲乎。若有雲者。真言意教行證共本來有俱德故。行證俱時定全不可前後乎。若依之爾者。論雲。三世修行證有前後(云云)。答。如一邊難。不可有修行證入前後。但至論文者。教時義會雲。在因地中雖有前後。至果海中會成一體。是故未悟之者。見因謂異也。悟之者了果知一(云云)。此釋以未達本來覺體名未悟者。若達本來覺體之人。全無別後。雲也(云云)。菩提心義雲。龍樹十識中第九名一切一心識。謂一切有情本來各有所一心。一心各有一切有情。第十名一心一心識。謂一切有情本來共有一心一心分成一切有情。一切有情還成一佛(云云)。教時義一雲。問。顯教雲。普賢是一菩薩也。密教雲。一切如來大菩提心。普賢菩薩何實。答。俱密。若約一切一心識。是昔發心修普賢行。今號普賢。若約一心一心識。是一人發心修普賢行。入普賢境。自然契會一切如來普賢境界。無渡新舊自他差別。若從本所通達門。亦一切如來大菩提心普賢菩薩如現。普賢諸尊亦然。故菩提心論雲。證有前後及達悟也。無去來今(云云)。問。蓮花月輪解共通凡聖乎。論雲。凡人心如合蓮花。佛心心如滿月(云云)。付之。蓮花解凡夫。以月輪可解聖人乎答。二俱可通凡聖。但至論文者。蓮花者在生死之泥中。顯本性清淨義故。以之表胎藏理體。月輪照無明闇故。以之表金剛界佛智。故解佛位許也。只是一往分別。非盡理義也。依之五大院釋雲(云云)。一義雲。影略互顯也。若具雲者。可雲凡人心合蓮花。何心如開蓮花。凡人心如合宿際月。佛心如滿月(云云)。菩提心義一雲。問。胎藏教中於凡夫心八分令觀八葉蓮花。何故金剛頂中不明心。不令觀八分為八葉乎。答。中八葉蓮花。此中為開自心十六菩薩。只肉團令觀月輪。非不明心處也。故論示雲。凡夫心如含蓮花。佛心如滿月(云云)。此則心凡夫心義如合蓮花八分。若發一念菩提心即名佛心。故觀此肉心形如月輪(云云)。又雲。問。菩提心論雲。凡夫心如含蓮花。佛心如滿月(云云)。若干栗馱八分含蓮花。佛心非如開蓮花乎。答。凡夫八分肉心如含蓮花。於此心處若見本心形如月輪。是名佛。於此心月觀為蓮花。名為妙法芬陀利也(云云)。教時義三雲。問。初文雲。我見月心形如月輪。而彼文雲。人心合蓮。佛心如滿月。答。釋雲。凡人胸有干栗馱。心有一肉團。有八分。狀如蓮花。男仰女釋。此八分以為妙法八葉芬陀利花。金剛頂宗觀此肉團以為月輪。上釋八葉蓮花。又論雲。普賢文殊等如十四日。佛如十五日。故此文雲。人心如合蓮花。佛心如滿月(云云)。菩提心義四雲。菩提心論雲。凡夫心如合蓮花。佛心如滿月。此心合蓮花亦有二義。一男女心藏肉團八分如含蓮花。大日宗雲。眾生自性八辨具足。故是肉心亦有八分。今雲。第八識體之上有八識之相。肉心類一團八分。二如金剛頂疏雲。如來開覺心蓮花開。今例言之。眾生迷覆如合蓮花。又疏引心要雲。夫修行者初發心信以表菩提心。即大圓鏡智紇哩娜野心。是眾生肉心。安呼字為種子所變種子為月輪。出月輪於輪光明中。總五智金剛杵光明照徹。即為金剛薩埵。即普賢菩薩異名也(云云)。故約界能亦是質多。祕藏記雲。凡夫心含蓮花。聖人心似開蓮花(云云)。問。今論中處處引大日經文。爾者是龍猛菩薩依梵本引之也。答。依梵本引之。付之義決意者。龍猛傳金剛界不傳台藏界(見)。又海雲血脈傳胎藏事雲。薩埵傳達摩掬多(見)。全以胎藏傳龍猛之事不見乎。答。達摩掬多菩提心義龍猛釋教時義龍智釋。仍龍猛龍智兩人間也。而於塔外龍猛菩薩盛供合次第法之時得大日經。故今引之無相違也。問。真言行者破人法上執可雲乎。論雲。真言行人既破人法上執(云云)。付之真言觀心行者。薄地底下凡夫也。爭可破人法上執乎。若破雲。何次下或為無始間隔釋乎。答。文意者二乘得生空不得法空。故真言行者直住如來內證之時。即超越二乘之所證。有□無明之義故。若約此意者。直□人法上執。一分無明故。雖初心行者顯第九識之一分乎(云云)。示雲。真言行者。無明事是也(云云)。真言行者。無明事第五祕密之時(云云)。   尋雲。上執者何物乎。義雲。天台破真俗上惑。悉之分齊也。只是人法上執者。障生空法空惑也。   問。論文雲。惑為無始間隔(云云)。其體何者乎。義雲。琉璃經雲。始無法起故名無始(云云)。問。雲間隔者。其體何物乎。答。起信論雲。不生不滅與和非一非異名阿利耶識(云云)。諸法差別性。即元初一心也(云云)。   尋雲。論雲。如來一切智(云云)。其體如何。金剛頂疏雲。言真實者。非者是隨喜誘引之言。專是一切如來隨自意故雲真實也(云云)。以五輪三密名隨自意也(云云)。尋雲。一切智者何物乎。義雲。義釋雲。如實智者名一切智(云云)。問。真言行者雖見如來內證。為或所覆之時用修行可雲乎。若不用雲者。論雲。欲求妙道修持次第等(云云)。是用修行(聞)。若依之爾者。今教頓滿頓足教也。縱雖不用修行。體達於本來圓滿之旨者。何必可用修行雲乎。答。今論文中於漸頓二機。故今文是約頓機相也。次下若人求佛惠。通達菩提心等文約頓機(見)。若爾者無相違也。問。論文欲求妙道者(發心)。修持次第(修行)。從凡入佛位。即此三摩地(并)。能達諸佛自性(涅槃)。悟諸佛法身證法界體性者(大方便也)。是約頓機發心修行菩提涅槃等五位次第也尋。成菩提文置三摩地言意如何。義雲。成菩提者。阿彌陀也。而攝真言經說阿彌陀定印。除散亂心雲故。成菩提下置三摩地言也。問。四種法身與三身同異如何。答。大日經明三身。金剛頂經四種法身(云云)。是開合不同也(云云)。四種名言出瑜祇經。彼經雲。薄伽梵金剛界遍照如來。以五智所成四種法身(云云)。但正立四種法身名事。出梵本入楞伽羅也。彼經雲。自性及受用變化菩薩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置以法界身總成三十七(云云)。不空心要引之(云云)。師雲。楞伽經梵本說真言(云云)。 問。真言所立四種法身者。全同天台所立三身中法身也。私雲。常人天台所立中法身也。雲也。一義雲。四種法身全於法身理內。非分別四身也。只是一大法界總體名法身。於其中分別四種也。是一大法界者。本來覺了如來也。付此自然覺了身份別四身也。是則教時義第一卷。一佛一切佛一時一切時雲中。一佛一大法界總體。一切佛四種法身也。若爾者。全非天台三身也。山王院釋雲。一大法界總體三極最極深深祕處(云云)。本經大綱集以之名一大圓佛。前唐院釋雲。自然覺了(云云)。五大院一佛一切佛(云云)。是等釋意。於自然覺了上分別四種法身。故全非性非修。修性同時法身雲也。天台意廢立三身。猶是三身一體。終歸入一味平等理也。真言初一大法界談。於之廢立四身。故入文少異也(云云)。尋雲。於一大法界中立四身方如何。答。教時義一雲。真如體性俱四法身。是法性身諸佛同體。以四身互受法樂。是自受用。諸佛本願為諸愚惡菩薩。妙現此四法身。是他受用也。諸佛大悲為諸凡地。處處妙現此四身。是變化身。變化身中應諸雜類。是等流身也(云云)。妙雲。四身互俱故成十六尊也(云云)。尋雲。天台立相即三身俱體俱用三身。爾者二種三身俱同四種法身也。гУ異也。答。簡相即三身取俱體俱用三身。同四種法身也。何者相即三身。雖立三身終歸法身不變理。故不取之。俱體俱用三身者。各具三身成隨緣別身。故取之同四種法身(云云)。菩提心義三雲。問。如來內證寂發無言心思迴絕。何故今雲於內證境界說此法乎。答。今金剛頂疏答此問雲。如汝所說內證之境言慮絕。何以故。非諸凡夫之境界故。又如來內證但是寂靜無去等。即是顯教之所說也。彼教未知如來內證甚深故。今此祕教其義不然。寂照俱時寂故。法界寂照故。法界同散。散不妨寂。寂不妨散。如來內證其義如是。問。諸佛說法必為利益他。今與內證眷屬說法有何利益。彼疏亦答此問雲。是即自受法樂。轉輪王與內眷屬受大快樂。非是國內萬民所知。乃至廣引瑜祇文(云云)。問。諸大菩薩經論及諸宗□。皆雲理法身無形相不說法。唯智法身亦為自受用身。此是自受法樂之處。彼無凡機故不說法。但他受用及變化身。能射機緣故有說法。而今四身皆為說法。即是楞伽經說三身。各說此義。彼經中無相無形等。是法身說法之相。悲智熏習等皆是報身說法之相。應世發言等是應身說法之相。雖雲三身皆說法。而言是法身自受二身不說。故起言說是他受應身事。故法相宗引此經文。以為法不說之證(云云)。又天台雲。若存三身法定不說。報通二義。應化定說。若即三身俱說不俱說等(云云)。是亦報三身門亦以他受變化說法。而為法身自受說法。而為法身自受說法而為他受變化不說。今真言宗為如法相楞伽羅三身說法。為如天台即三身門三身俱說。答。並非法相天台所斷。今真言宗意雲。四身互俱四身。是故呼自性身則四身皆自性身。呼受用身則四身皆受用身。呼變化身則四身皆變化身。呼等流身則四身皆等流身。何者真如之理法界為體。若自性身無餘身。理即非廣博法界之理。受用之智受用法界。若受用身無餘身。智即非廣博受用之智。變化之用變化法界。若變化無餘身。用則非廣博變化之用。等流之身事等流法界。若等流身無餘身。事則非廣博等流之事。故不空□索經雲。三身一體皆平等毘盧捨那自性身。准而可雲三身一體皆毘盧捨那受用身變化身等流身等也。此與天台三身俱體俱用大日(云云)(已上肝要也。尤可祕之)。尋雲。何故簡相即三身。取俱體俱用三身乎。義雲。相即者。寄一味平等法身理體。故修成不變真如義也。俱體俱用者。三身各別故成隨緣真如。是同真言一大法界之上辨四種法身義故取之也。隨緣真如委之時。即俱體俱用俱隨緣俱不變。寂照同時義成也(云云)。尋雲。俱體俱用三身者。全同四種法身也。義雲。落居處者全同也。然而入門少異也。顯教對九界之迷機。從本垂跡後說三身法門。而真言天台所談。至極重上不待調機方便。直顯說之故。理祕密同教門少格別也問。諸經中說三身相不同。皆取佛身立一身。何今取隨類應同身立等流身乎。答。三身四身者開合故。應化身攝等流身別不立之也。一義雲。真言意立等流身事。超過顯教甚深事也。立三身方照諸法能覺體也。ДЪ所覺法即等流說也。是等流身雖離覺體。而備三身者是理內三身雲也。ДЪ修此三身化等流眾生隨機三身也。此三身甚深。天台從迷入悟雲。故三身佛界等流眾生界也。故以等流身不雲佛界也。而真言意。在內證生佛本有知見。故三身佛界等流生界。曆曆置而名一大法界法身。於一大法身中立內證四身乎。故此四俱真如名自性身。俱智名自受用身。等成四四十六身也。是全非隨類化現等流身。本來覺了等流身也。天台意以三身為佛身。不動九界方故猶不本付內證也。尋雲。大日經意但限三身也。гУ明四身也。答。兩種只是開合不同也。大日經雖明三身。經意不可遮四身義也。所以經雲。又現普賢金剛執等像顏。於十方界宣說真言道句法。是等流身(聞)。然而只攝成佛加持身。別不立等流身也。師雲。金剛頂經四身。大日經三身也(云云)。問。論雲。故毘盧捨那經雲。悉地從心生。如金剛頂瑜伽經說。一切義成就菩薩。初座金剛座。取證無上道(云云)。爾者引二經文事。有何所以乎。答。上證得四種法身勸畢。引悉地從心生文事。一切悉地從心生。故觀心勸意也。所云心者。是一大法界理也。故此文以理勸行者意也。次引一切義成就菩薩事。引修行人。如此菩薩修勸也。次不起於座等者。勸修行文也(云云)。皆約漸機也(云云)。尋雲。金剛座形如何。義雲。以蓮花為金剛座也。問。論雲。凡今之人若心決定。如教修行等(云云)。爾者攝末代修行凡人云也。гУ指龍樹造論時代行者也。若指造論時代雲者。龍樹世世是正法時分也。若爾者。於末代行者三摩地不可現前雲也。答。凡今人等者。縱時分雖何時分。只此真言教法德過時分指也。只此德此教者。不簡正像末。三摩地現前故也。弘一雲。若立正像護持藏通(云云)。圓教猶不立正像末。況於真言乎。今教是超越三時日加持說也。今不可正像末也。若又附小菩薩立正像末意。此教專為末代可雲也。依之瑜祇經述真言深意。若末法世人長誦此真言(云云)。一字末法經中。為末法眾生說是真言事雲。我滅度後分佈舍利。已當隱諸相好。變身為此咒(云云)。●字事也。此文分佈舍利畢。如來變為●字雲也。當世真言流布隨分也(云云)。問。真言意底下薄地凡夫。一座中葉妙覺位乎。若不可者論文○若爾者一生入妙覺猶以難定。何況一座中爭葉妙覺位乎。東寺二義海惠僧都不可有。實賢僧正可有也。山門無異義一座中葉妙覺位也。今教談本來成覺旨故。聞此旨之時不立於座。不運步道葉妙覺位也。依之金剛頂疏雲。學此教者疾踐極楷(云云)。雜記雲(智證大師)教法多門。真言密藏寔為最(矣)。故能一念繫心者。忽超三祇之遙。運剎那觀之者。卒階萬德本位(云云)。尋雲。難雲。此等釋猶義勢釋也。如何。又經據證文如何。義雲。五字陀羅尼經偈。眾生性淨故。諸佛本誓力。以相應法印。顯成諸聖身。即於一座中。便成最正覺。若從此法者。應作如是信。或起於一念。言我是凡夫。同謗三世佛法中結重罪(云云)。問。真言行者雖不俱事萬行。俱觀菩提心成佛乎。若成佛者。菩提心之上具足事萬行成佛雲事。通慢施設也。縱雖真言行。何不俱事行成佛雲乎。若依之爾者。論雲。若無勢力廣增益住法。但觀菩提心(云云)。答。真言意雖不俱事六度。但以菩提心觀可成佛也。凡今論文供合次第法精進修行序有六門。其中第三觀行制戒門。其緣支分諸度門。依菩提心一行俱之萬行即成佛印雲文也。依之金剛頂經疏應雲顯教三無數劫勤精進功。由此經力即身成佛(云云)。此釋意於菩提心一行中具足事萬行雲釋也。尋雲。菩提心具足事萬行雲事。只俱事萬行功能雲也。гУ實具一一事行體雲也。義雲。實具事行體雲也。假令結飲食印時。實施飲食等也。問。論雲。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雲心。如何。義雲。菩提心義二雲。是為顯教者普賢門妙現之身。異時異處開跡顯本(云云)。此文意三摩地妙觀成就。為顯教人開顯三摩地法門。故名導師雲也。論雲。若歸本則是密嚴國土(云云)。義雲。前為一切導師者外用也。今若歸本則是等內證也。義釋雲。密嚴佛國出過三界。非二菩薩所得見聞(云云)。教時義三雲。故密嚴經雲。密嚴佛與是大智慧。是大寂靜故。是寂光實報二與(云云)。菩提心義二雲。密嚴者妙覺實超淨與(云云)。師雲。教時義雲。實報寂光二與(云云)。實修實證報土自受用居雲也。如何。義雲。於寂光與立實報名也。問。論雲。若人求佛惠通達菩提心(云云)。如何。義雲。上所舉重重釋皆為漸機也。今一偈文為頓機也。於此一文有二點。頓機連廢葉大覺雲。方修成始覺意也。若頓機中直速廢妙覺位也(云云)。   (始覺)   若人求(юЯфЪ)佛慧(⑥⑥)通達(ЙгЗяг)菩提心(⑥Я)。   (本覺)   父母所生身(⑥хЪг)速(ЯロЯ)證(ЗЙю)大覺(⑥)位(⑥Юэ)。   血脈相承次第。 T76083401.gif 已上教相相承次第。   問。山門大師先德御釋義了簡方。如何。答。梵僧讚歎曰。天台智者禪師。是震旦小釋迦。開弘法花經。一念具三千。依正皆成佛。一山家大師者。藥王菩薩應現天台大師再誕也。靈山聽眾台蘇妙悟如來所世行如來事五種法師。豈異人乎。所以梵僧嘆曰。智者是分身小釋迦也(云云)。山家大師為智者後身。釋迦一代教法安我山。加之天台山靈寶草結六十卷。散章疏等迄我山將來。根本御經藏安置給也(云云)。顯密戒三學傳來。日域弘通給畢。依之邃和尚嘆大師曰。日本三藏者天台智者再誕也。一宗內三學持事者。我宗限諸宗超過之德行也。先山家大師御釋義事。以顯宗為正。一切義釋設給。傍密宗義勢兼釋給也。故以山家奉號顯大師也。次慈覺大師御釋義事。以密宗為正。以顯為傍。一切釋義設給。事相教相兼釋給也。仍奉號密大師也(云云)。次智證大師御釋義事。諸釋義皆以顯密一致釋給。事相教相和覆兼釋給。仍號顯密一致大師(云云)。   已上三大師御釋義。大綱以此趣可令了簡也。   次五大院釋義事。雖引顯經論文。以密宗為正。一切釋義設給。於密宗又以事相為傍。以教相為正給。次兜率先德釋義事。以唯密意釋給。以事相為正。以教相為傍釋給。次皇慶御釋事。唯事相真言師。教相無之也。然而觀行應理座者故。於內證者教相俱朗也。然則御口決中。甚深無相玄妙甚絕之義勢被載。甚深甚深。次三昧阿闍梨御事。宗義相傳教相不傳也。故以唯事相為本給也(云云)。次法曼院御事。文相傳故。以教相為本也。博覽稽古明座也。仍當世教相沙汰人人者。皆是法曼院餘流也(云云)。法曼院記雲。移點經軌一千餘軸。不向聖教時雖有之。不對聖教日無之耳(云云)。次佛頂師事(號穴太流)。諸尊祕決大事等。當流有之。其故大原僧都長宴三十年之間。每日參池上所傳受記之號四十帖決。并胎灌金□山賀意風等長宴自筆祕抄。悉皆被渡於賴照萬畢。諸尊祕決當流有之。世以知之(云云)。次慈鎮和尚御抄事。顯密相兼隨分祕抄等被記置。又雲鬘論難了簡抄也。次飯室良快僧正御抄事。此書者隨分顯字學匠故。祕決集文雲。見易隨分祕書也。岡崎邊被申和尚御抄狼藉物也。飯室御抄者神妙也(云云)。次秀[□@瞿]抄事唯密教也。餘宗才覺無之。委細抄物也(云云)。   (是六七行古書物破損文失仕候)   問。山門疏灌頂有之乎。答。先山門流三種一念灌頂有之(云云)。又惠心先德付分論祕釋有之(云云)。次東寺流灌頂甚深(云云)。又雲。付阿彌陀菩薩門大事有之。次三井流題下灌頂祕決有之。以不動明王為論主習之。甚深甚深。   溪嵐拾葉集。天台沙門光宗。 ●●拾葉集(普通廣釋見聞抄第一)。   粗雲。於本覽真和尚之覽字難思除。然先任本抄寫之。後見可有斷簡歟。鑑真歟。尚可尋之。鎮增私雲。鑑字事不可及不不審。轉寫之謂也。後生書寫人。皆皆可直可直(云云)。   山門東塔南谷。淨教房。真如藏(九十四)虞。 溪嵐拾葉集。   普通廣釋見聞。私苗。   從雲。此宗事但以信心可聞之者也。根本大師御誡在之故。學生式雲。以信心聞之。以嫉妒勿聞之(云云)。凡權教權門意者。依一經一部經論立宗義。故得半教之意。不知滿教由致也。是則有文有義。當人用之分齊也(云云)。今宗者不爾。大師太蘇妙悟。直達佛智內證也。得大綱者不暗細目意也。無文有義。智人用之。義深可思之。   并序事。   示雲。爾雅雲。序者東西垣也。在外表先可見故(云云)。又石壁沙門行靖釋雲。序者緒也。在外表如璽得緒。緒畫一璽之絲。玆集得緒。畫一集之事。多雲并序。將來之矣。學者知之(云云)。私雲。謂意者。序者表正宗故。於此書之序表。絲括一部始終大綱故也(云云)。文雲。粵若彌勒菩薩說言。東方有小國。其中有大乘種姓(已上)。示雲。此言是瑜伽論文也(云云)。人師釋此文雲。東方有小國。有三千餓鬼。學大乘教法也(云云)。相傳雲。三千餓鬼者。指我山三千學侶也(云云)。謂意者。凡餓鬼者欣求飲食相也。今我山三千學侶者。欣求大乘法味故爾雲也(云云)。然雲不可得意實乘餓鬼也(云云)。沙門者貧乏號不可苦歟(云云)。又大般若經第四百內分明說。見其說相。此般若經十方可流傳之由明。其上重又於東北方久可傳播流布之由說。應知我國也雲事。花嚴經雲。東方有小國。湖海中在辨財天(云云)。五大院釋曰。江州靈島在生身辨財天。叡山佛法應繁昌。相州靈島在生身辨財天。鎌倉佛法可繁昌也。又惠心先德一乘要決雲。日本一州圓機純熟。朝野遠近皆歸一乘也。此釋源依山家大師御釋。非惠心私釋也(云云)。文雲。我日本國僉知成佛。豈非其事也。   求雲。以何得知。東方小國日本一州雲事。甚不審也。如何。示雲。佛法東漸以來。翻譯三藏弘經薩埵雖多之。日本外未雲有大乘流布國。以五大院釋雲。天竺有外道諦佛法。晨旦有導士諍佛法。我日本國信佛法等(云云)。應知日本圓機純熟(云云)。   求雲。以何得知。日本一州僉知成佛之事。如何。示雲。我朝八宗九宗雖將來。皆成佛道者信知。故日本唯小乘行人總以無之也。其故天台宗天下流布。十界皆成妙法令流通故歟。甚深甚深從雲。今我山大乘戒說者。此純諸菩薩威儀圓頓一實戒相也。故於受戒當位。經六即成佛。三身四土成道即座顯之也。是以梵網經乘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位。真是諸佛子也。瓔珞經雲。其受戒者入諸佛海也。下釋雲。諦信此語。是名成佛也。謂意者。不用覺悟知見。不假定惠修行。於受戒即座信心成佛故也。凡信心者。信故證淨等雲。疑惑一分無之也。故於信心受戒即座頓斷盡三惑。速登妙覺位也。仍我山六重結界。定六即階級也。今戒說者。即妙覺說也。心性中臺常寂光土雲是也。故經雲。遊於四方直至道場說。我記雲。直道而歸生源可盡雲。又雲。凡戒壇者非假相建立。我山是自本四土不二寂光土也。依之靈山一會嚴然未散等雲哉。又塔中釋迦集分身脫垢衣。召地湧示常住。靈山報土劫火不破。常寂光土無明豈污乎。三變不退娑婆。六動感會淨穢無礙(也)。如此顯修究極理。於事相而建立戒壇。地下功德甚深微妙故。奉遇生身如來不異也。依之登壇受戒之輩。殖不知不覺大善根。即下成佛種子也(云云)。   一。我山靈山浮土事。山家御釋雲。攀斯山者。永離三惡之嶮坑。容斯洞者。速至四德之直道也。   覺大師御釋雲。發心山住任情。解實果之惑。不信離散之矣。正與為吟菩薩輪之衢也。   御廟御遺告雲。夫尋天台宗流轉者。始靈山中天台。終吾山雖言三傳之末山。不異三變之昔地。故得道之因不殖於吾山殖於何所。出離之道不求此處求於何所也。 一。吾山號四座弘通峰事。明州赤山院明神神託曰。對覺大師曰。迦禮記(云云)。傳聞。日域有藥王藥上弘法峰。我從上人至彼守佛法(云云)。赤山明神隨覺大師來至我國。叡山西麓令住給也(云云)。傳教大師者藥王菩薩也。義真和尚者藥上菩薩也。三津百杖者妙莊王也。妙德者淨德婦人也。仍我山號四座弘通山也(云云)。   一。山家大師為如來使事。上宮太子傳雲。嬭母者乳母也。大師御誕生七ン日以後。出嬭母懷。普行七步。唱曰。捨於清淨土。愍眾故生此。能於此惡世。廣說無上道也。法師品雲。藥王當知。是人自捨清淨業報。於我滅度後。愍眾生故。生於惡世廣演此經○當知。是人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也。大師是即藥王菩薩應跡也。深可思合之。   一。大師渡海元意事。山家雲。殆萬里巨唐傳於一味戒(云云)。   口傳雲。一味戒者。勸發品四要也。一者諸佛護念。二者殖諸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是則三聚淨戒也(已上)。五大院御釋意有之。廣說無上道雲。一味戒習傳也。施之故顯密共心戒法為本意習也。仍後義行願三摩地為戒釋也。深可思之。又隨意普禮。此釋三學俱傳名曰妙法釋可合之正戒藏。   一。佛自唱一偈事。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惠力莊嚴(攝善法戒)。以此座眾生(攝眾生戒。已上)。   中堂藥師如來。與大師有交語者此文事也。是則三學俱傳妙法也之事。以藥師如來為戒家本尊事是起。甚深甚深。   一。桓武與傳教靈山聽法事。山家釋雲。夫以桓武天皇者。依靈鷲願立法花宗。入玄龍宮助遍吉誓。利生之德秀於周記。法施之功高於漠武也。   五大院。   桓武天皇者靈山聽眾。傳教大師者一會同聞。作芳契於靈山之席。覆利生於扶桑之境也。桓武天皇者普賢菩薩化現也。傳教大師者藥王菩薩應跡也。   文雲。鑑真和尚創傳戒藏。   從雲。鑑真和尚終南山道宣律師殊弟也。三論祖師道睿雲人。勸鑑真令來日本。其時律三大部並天台三大部將來給。佛本意在大義也。又是初後佛惠圓頓義齊意也(云云)。   文雲。先為天皇大後以授菩薩羯磨事。   從雲。鑑真和尚為聖武皇帝並光明皇后。以梵網菩薩戒奉授畢。仍廣釋雲。我日本國勝寶六年。大唐鑑真和上於東大寺大佛殿前。築大戒壇(云云)。應知鑑真說戒梵網大乘戒也雲事。   求雲。以何得知。鑑真說戒梵網戒也雲事。如何。從雲。蓮寶戒和尚話語集雲。引永觀律師語雲。鑑真和上說戒者。梵網經十重禁也(云云)。   東大寺八宗異雖置之。以花嚴宗為本雲事此謂歟。甚深甚深。   文雲。後因律儀方法而傳聲聞戒文事。   鑑真和尚傳雲。純以菩薩大戒。小根依何利等雲。大佛殿前大戒壇破。西門脅小乘戒壇築。今戒壇是也。此專小乘篇聚威儀用也(云云)文雲。叡山嶽本師論立大律事。   山家大師製四條式。定我山學生式給。然以來圓頓三學弘通天下也。   文雲。普天感崇。謂為直道事。   大師以四條式文。訪決於異朝。其文決曰。本朝綱統馳偽辨於當時神州明僧耀明珠於永代。   近得註論之誠證。遠契動智之內證(也)。其以來直往但菩薩威儀天下感崇。仍爾雲也。   文雲。我亦發起上品殊勝之心。同有菩薩戒事。   從雲。最初七大寺大德難破。聲聞篇聚外無菩薩威儀難破。爰諸大乘論中多大乘菩薩戒法分明也。依之今南都戒法者。聲聞戒別意也。菩薩戒通受也。依瑜伽唯識律文通受菩薩戒威儀立。然而律儀一戒不異聲聞雲。或雲。於菩薩戒摘取少分。以為五分八十具等雲。攝儀一戒者。不異聲聞雲也。我亦大乘菩薩也謂。是則異部意也。又是三乘同坐一解脫床義也。若爾者通教分齊也。   文雲。夫以如非實乘。恐欺自他事。   從雲。此一句者判教來由也。教有權實。機有大小。不可不分別。依之舉十家戒儀。廣略偏圓義分別也(云云)。   一。本朝佛法流轉相葉在世五時事。從雲。凡案在世五時次第。相似本朝佛法。其故日本佛法流布者。以南都為始。聖武皇帝建立東大寺。盧遮那佛座千葉臺上。是則三重相關成道。花嚴梵網儀式也。加之東大寺供養念座老翁Дг雲魚荷來置前機上。導師波羅門僧正救覽八十花嚴也。是最初頓說花嚴儀式表也。此老翁者淨名居士也。即大職冠歟(云云)。   花嚴梵網經說相者。臺上盧遮那葉上千釋迦。葉中千百億釋迦。妙海王千王子。阿逸多等二十五菩薩次第相付。花嚴當分三重相關成道。法花跨節意。四句成道也(云云)。次鑑真和尚天皇大後以授菩薩羯磨者。是則如授妙海王千王子歟。   已上花嚴時分也。   阿含次得因律儀方法等雲者。鹿苑施小儀式也。脫瓔珞軟衣。著羊弊垢膩衣。溫尊特相海蛢{老比丘形相事雲也。加之春日大明神搆鹿野苑。以鹿畜為眷屬事。可思合之。   已上阿含時分也。   方等次我亦發顯上品殊勝之心。同有菩薩意地所持之戒之事。是方等時分也。恥小慕大心發。成真成通人也。故雲。釋迦法中別無菩薩眾。故文誠三六依次第坐雲。同在菩薩意地所持戒雲意同之。又如我等同入法性雲事也(云云)。   已上方等時分也。   般若次近代功德之場。感好菩薩戒事。彈呵之後即沙汰。大機漸成即真得別益。   已上般若時分也。   法花次須觀機半滿行戒權實等事。此是判教意也。非跨節圓意歟。無權實判教也。以法花超八圓教。為開會四末三教也。天台別教如常應知事歟。   已上法花時分也。   一。依經事。問雲。此書依經如何。從雲。依妙樂戒本雲故。如彼戒儀。雲正依法花傍依梵網也(云云)。故廣釋雲。今據妙樂戒本。略開一十二門(云云)。   難雲。妙樂戒本依經依梵網瓔珞等經(見)。其上今戒儀殊以梵網依律經。就中第七正授戒下舉相傳戒時。以臺上捨那為第一。次第逸多等二十五菩薩妙海王千王子舉。正依律經(見)。凡性德發得傳授三種中。家習專以相傳戒為本也。若爾者律相傳也。非塔中次第。何今抄始終正依法花機也。雲也。   仰雲。妙樂戒本事(如律御沙汰)。   既彼戒本文多依法花(見)。所謂請師下(依普賢經)。又授圓教三聚(見)。文以妙觀門融通萬境(云云)。但至今相傳戒相者。有多意。一下文顯之通得引用意。彼捨那即今釋迦也。依之釋雲。二處會主雖即遮那釋迦不同。但是衣瓔少殊內身不別也。尤可思之。其上尚有子細。如此次第時以梵網為本意可有之。於法花戒者。如此相貌不相應。尤凡今家圓頓戒傍正不相離。並鼻可有之。故舉二方無失。此事梵網戒時有師師次第相承。法花戒時無此儀(云云)。尤可習之也。   尋雲。疏第八釋如何(若正立圓戒。次指梵網)。仰雲。其釋且指委細說所也。今經無戒。不可得意。釋前後可見之。三學俱傳雖有今經且指他所也。今經常事也(云云)。   尋雲。何以爾前梵網經戒。為今經開會依經乎。傍依尚不相應耶。又山家御釋傍依彼瓔珞經等。今何但雲梵網乎。答雲。以梵網經戒為今戒傍依事有四重儀(如彼見聞)。次別以梵網為傍依本事(同如彼見聞)。凡梵網經一代始。今經終窮極說也。始終取合事有深意。始本不二蓮花(梵網)。塔婆(法花)。不可相離者也。花嚴座蓮花。法花坐塔婆。皆是有子細事也(可聞口傳)。   序下。   文雲。彌勒菩薩說言等事。   答雲。正像末三時正法以小乘為面弘通。像法大乘為本弘通。末法實大乘為面流傳也。今彌勒言者。瑜伽論文也。此外大般若有之。其外尚有之(云云)。又惠心御釋雲。根本大師御釋有之。可尋之。仍所所唯有大乘種姓者指圓機也。尤可思之。法花圓頓戒弘通。實末代相應之法也。依之五大院御釋雲。桓武天皇者靈山聽法眾。傳教大師一會同聞○以此釋真俗一致可思合之。又雲。七重結界安九院之佛閣。三變地鎮開九重之皇居。俱是佛法此住之因緣。鎮護國家之祕術也。深可思之。又雲。城是本有四德。山是修得四德。修性不二事理一如也。且不可相離。若闕一者住不可安穩也。佛□王捨城者心王也。耆闍崛山者心數也。是則託事顯理之明文也。深可思(云云)。   一。我山號一乘峰事。記錄雲。我山本名日枝山。桓武皇帝改之號比叡。世王與法王一體也。王城與山門不二也。世俗勝義圓融不二意也。加之爾前四味三教諸宗。皆是枝末教法也。法花萬行諸乘皆歸一乘故號比叡也。雲梵名者●●。此雲一乘也。山城之事比叡真俗一實意也(云云)。答雲。三國弘傳天竺(正法)唐土(像法)日域(末法)也。尤可思之。就之日本戒法弘通次第。全與如來說教次第同也。其故鑑真最初於大佛殿前被建大戒壇(花嚴時也)。依之彼大佛花嚴教主也。是以大佛殿供養時。行基菩薩請天竺波羅門僧正為導師(請次第在別)。供養砌老翁荷物來。見之Дг雲魚也。ДяЬх正見之者花嚴經也。此老翁淨名居士也。天竺號佛陀婆梨三藏。此雲婆羅門僧正也。此僧正行基菩薩俱是文殊垂跡也。淨名居士又是文殊應現也。每諸佛於世文殊悉為對楊發起也。故經雲。十方世界中有佛無佛國。大乘教流演。皆是文殊力也。深可思之。婆羅門僧正於南波濱相見行基菩薩雲。 靈山釋迦御前ХワэヵЁ。   文殊御ロоヤётШюロЮ。   行基菩薩。   迦毘羅會ЬхЯХワэЁロёヤэЪ。   真如ヱХЙЗヤётШюロЮ。   夫ыэЁЪ行基菩薩文殊也世以皆知。又律Дг⑥荷УэЁヤレс⑥г其所被殖。津木Дг木名Уэ(云云)。於今現在Йэ。皆是靈山一會儼然未發意歟。又是靈山聞晨旦弘。太蘇妙悟日域傳雲ロ如。   文雲。天皇大後之事。答雲。天皇者聖武皇帝也。大後者光明皇后也。   尋雲。此所授戒者何戒乎。答雲。蓮實記錄中雲。梵網十重禁也(云云)。如前花嚴之無疑歟也。   文雲。次後因律儀方法之事。答雲。文雲。次方等般若事。答雲。法相方等意也。六經十一部論大旨依方等(見)。又雲。三論宣無相義。故依中論等。仍般若部(見)。而此二家尚戒依東大寺小乘戒。故止宿草菴意也。尤可思之。   次法花事。答雲。今又叡岳本師論立大律者。是法花戒始也。是開三顯一法花也。凡大師渡唐御本懷在三學俱傳。就中以圓頓戒。為本懷給。習也。此事祕藏事在之。可用口傳。御歸朝之後。弘仁七年開一向大乘篇目。同九年暮春告門徒畢。同十年造四條式文奏聞(云云)。惟雄中納言執奏也。此仁謁傳教并光定習天台宗(云云)。可思之。故本朝弘傳雲。次第專葉五時之說教。可思合事。我山戒壇弘仁十三年六月十一日被宣下(云云)。同十四年始行之。以義真為戒和上(見)。天長四年正築戒壇畢。宣下以得六年歟。可見日記(云云)。   私雲。我國神明示現習五時之次第也。山王法花教主也。尤可思合之者也。故山王祕決雲。會三權諸神歸一實山王(云云)(無動寺知信阿闍梨記也)(云云)。   文雲。論立大律可讀也(云云)。   尋雲。今抄花嚴阿含法花三戒付出。仍除中間二味乎。   私雲。三周之說相不同歟。法譬二周略中間二味。故妙樂釋雲(信解品)。仍今一意也。凡方等入法花以有也。故除之歟。稀業心後是顯實可思之也。是依如來知見所顯機遠如此雲也。若至方等各到法花可思之。大乘初門調機入頓釋。同可思合之(云云)。   尋雲。任四條式文。十二年後往兼行寺可受聲聞戒乎。如何。答雲。不可然。彼式文且依時宜。為防他謗。如此釋給也。ДяЬх其後為國定再不許重受(云云)。見山王院御釋。故當山古今僧侶只以大乘戒壇□次。會合無相違(云云)。尤可思之。仍當世別不可受之哉。   文雲。一句法門永劫為種之事。   尋雲。心如何。答雲。一句法門永劫為種。非實乘者ヤЁロюлЁ雲也。此心ЯЪг小乘等為種子雲也。ДяЬх此種子權種子也。故不可用小乘。可用大乘雲歟。是則上聲聞戒眾機等有菩薩戒雲破也。一義雲。一句法門永劫為種也。權教種子不許也。其故一句聞法可成種子事。Дю時大乘成種子。可用實乘不成種。小乘不可用雲歟(云云)。   已上二義可隨心。已上義可宜。   文雲。前賢戒儀已及十家○偏圓盤吹事。   尋雲。十家中有祖師戒儀。何破之乎。答雲。且語偏圓不分別故如此雲歟。只行一邊歟。所詮梵網瓔珞等尤被簡。妙樂大師戒儀等分明不釋乎(云云)。   (已上序分)。   溪嵐拾葉集。   天台籠山黑谷沙門光宗記之。   應永二十一年五月十三日。   求法沙門貞算書之(七二)。   元祿十五年壬午五月九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普通廣釋見聞。私苗。   題名事。問。今戒儀依妙樂戒儀也。而何置普通名乎。答雲。然之有二義。一七眾通受。二十界通受。七眾通受者。次下釋雲。一切不擇普通授戒等(云云)。依此文也。此釋依後出天台道俗通用六家戒儀也。又今釋雲。第十門戒其人共等可見之。又答雲。小乘七眾漸次受戒次第。故雲戒雲時雲人。皆以前後次第其相各別也。今菩薩戒意必非可立七眾。然而且附順權門立七眾也。故今隨意樂頓立七眾也。是但菩薩為本也。但順小乘情時。又隨彼意情。如彼等次第用意可有也。此時且以彼威儀等立七眾也。先義只依菩薩戒儀名同七疏也。次此意樂以利他為本也。可思之。此等然戒女人共戒別人別戒共人別行別人共。可思之。   已上七眾通受了。   尋雲。十界通受方如何。答雲。小乘戒等立遮難。故不與者多之。今戒只但解法師語。悉受得戒不簡無根二根。不行畜生修羅。一切悉授之。是則他經但記。菩薩不記。二乘但記。善不記。惡但記。人不記。畜但記。男不記。女今經皆記意也。是爾前ロУХロёЯЪ有也。而今經一界成佛時十界皆成顯。故十界通受法花意也。但跡門尚不極。本門顯畢也。可思之。又答雲。一代次第一機歷十界相也。其故花嚴六道機真熏密益取其益。鹿苑時證二乘果。方等時恥小慕大漸發大心般若時真成通人真得別益也。沙汰付財成真成別人也。故前四時歷九界也。法花時即身成佛故成佛界也。何豎歷十界。ДЪ法花十界同時皆成佛道也(云云)。   已上二義七眾通受傍相傳意也。十界通受正相傳意也(云云)。   尋雲。普通名有何依憑耶。本質如何。答雲。此條尤可得意事也。凡一代雖廣。本跡二門不出也。跡門(從因至果)。本門(從本垂跡)。又從果向因也。其故跡門取九界心。歸入佛界。本門本實成以來施化說也。仍正從本垂跡(見)。三變淨土尚從因至果(見)。自同居入寂光也。攝三土跡歸寂光本意也。本門靈主說始。後復穢土。故從寂光下同居也。佛身卑小可思之。   尋雲。定四要品方如何。答雲。四要品者。方便·安樂·壽量·普門也。故觀音品法花肝心。本門流通至極甚深品也。本門流通(見)。安樂初心始行菩薩相也。故夢八相等見可思之。今品不爾。觀音深位大士三十三身聖容現。故從本垂跡意也。三十三身次第自佛界至九界也。是雲普門也。此普門門實相通義也。釋是則十界眾生悉通受法花戒相也。是先德口傳御釋合事在之。又此觀音本門內證慈悲也。每自作是念。慈悲無非應體。可思之。又雲。戒家以慈悲為根源。故繞益有情戒為本。拔苦與樂觀音普門習也。私雲。觀音品三十三身本門無作應用習也。又答雲。觀音本門佛界所具菩薩界也。私雲。此品事戒家一大事在之可習義也。又雲。要品事根本大師普門可雲普賢雲御釋在之(云云)。然而只觀音品可用也(云云)。   尋雲。妙音品可有普門義乎。答雲。不可爾。普門從本垂跡意可雲也。妙音跡門流通也。Дяг觀身次第自凡入聖也。故今抄專依觀音品意可雲也。凡立太子灌頂雲。四要品習事在之。要品中四品俱取意有。又一品取意有э。其時觀音一品也。尤一箇習事也(云云)(妙音。東方大士)(觀音。西方菩薩)。是有子細事也。又雲。說法花時跡門向東本門向西。其故序品白毫照東方。本門寶塔品。寶塔佛前西向出現。故塔中後向西也。可思合也。凡妙音品觀音品不同全全在之。普門有無其一箇條習也。可聞口傳。妙音加佛十界具足。可思合之。   尋雲。梵網經十界通受(見)⑥ч。如何。答雲。此事中中自法花彼爾前經ワьワьЬ多也。然而可有不同也。其故彼理性意可雲。法花今經皆記釋可讀之也。即身成佛已下一往通再往不通也(云云)。私雲。法花以前以十界為本。法花以十界為本。是可有意據。中中十界指出還非十界成佛。ユロЯх可有權劣得勝義。今說經十如實相時。實相必諸法。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意彌甚深也。可思之。可聞口傳者也。又答雲。凡又以梵網經依經事。可思合之(如上)。此時者花嚴時。粗說十界皆成歟。花嚴法花朽木書習也。Дяг花嚴別圓法花本跡二門。花嚴別教一代根本。直代別教○口傳(云云)。一義雲。通受事南都意。於十界人天者為道熏也。四惡趣者非道熏雲也。於人道橫門無根非道熏者也。今法花意不然。雖為四惡趣雖為橫門無根。只機緣熟悉可授戒也。是以經雲。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云云)。又雲。法花意十界皆成妙理明。無作本有十界談故。十界悉是道熏也明。故雲十界通受戒也。可更問。   尋雲。簡橫門無根等意如何。示雲。一義意者。權教小乘意者制身口七支。故根闕者非道熏簡也(云云)。又義雲。凡根闕者依先生之報[*童]。今世成根闕也。仍如此者煩惱深全故。不能發菩提心故簡也(云云)。   尋雲。法花十界通受意如何。一義雲。凡實乘意。縱為四惡趣機。菩提心純熟悉可授戒也。三業之中意業教主釋此意。又雲。戒緩乘急者赴惡趣詣佛世發心成佛。方等婆蘇等其意也。乘急者非道熏(云云)。又雲。法花本有無作十界真言。真如十界皆是道熏也。所詮十界皆成意也(云云)。   尋雲。以普門品名今抄意如何。答雲。以普門品者無非應體。以慈悲為體。三聚戒中繞益有情戒。又以慈悲誓度為詮其意。可思之。   尋雲。以普門品名普通義如何。答雲。疏雲。門者能通義也(云云)。故今普通者即普門示現意也。今安樂行觀音兩品。如次本跡兩門流通也。於當品有兩重問答。上問答者。即觀音大悲人也。藥樹王身也。下問答者即法也。如意珠王身也。即拔苦與樂也。今品正是法花本門流通也。流通者即是繞益有情義。故以普門品令名今抄也。加之觀音三十三身現十界眾生利益也。故雲十界通受戒釋故普通受菩薩戒也(云云)。委可見疏文也(云云)。一義雲。周穆王乘八疋馬。詣天竺靈山之時。觀音品說時也。釋尊授護國祕法給。御即位法今大嘗會時奉授國王事是也。先冥利益時除三毒七難。即是拔苦也。次顯利益時現身說法。滿眾生願望者與樂也。普門也。如即位之時者灌頂儀式也。是則今受戒之方法也。即繞益有情戒也(云云)。梵網經輕戒極雲。轉輪王受位時。國王受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國王意者慈悲心也(云云)。梵網輕戒第一不敬師友戒法門。觀音經二句偈法門引合。王位佛法亙甚深習事在。事廣間思略之。可尋之。又雲。後宮易產祕法有之。是又繞益有情義也(云云)。   已上普通了。   次授事。答雲。以十二門次第授相雲也。是正覺儀式也。授相通文也。可見一師受戒也(云云)。今受所化也。授能化也。一家釋有之。授記品釋也。   尋雲。此授相法花有證據乎。答雲。法花有之。其故普賢觀經受戒相說論五師(不現前)。受戒說。此相貌必所結有也。能依所也。若法花無之者。文許結之乎。而法花何不審也。其雲序品儀式已別有口傳(云云)(論序Ю⑦ЬЯЪг不可沙汰也)   和上(釋迦身不動搖而入三昧)   羯磨(文殊依彌勒疑引古答。今尤菩薩事義也)教授(彌勒依大眾疑舉不審。是教授義也)   證誠(多寶萬八千土佛也)。   同學等侶(自家他方菩薩也)。   如此習此五師正序品相貌也。所授戒方便品已下正說等(云云)。次此五師祕事有也。三師行者所具無作三身也。山王院御釋可思合之。普賢經記雲。請聖人三師。作我和上羯磨教授。恐表法身報身應身。引起我本有理智行法。令我悟入三法。具在一心之中。和上表理。具足三法為其大師。羯磨表覺。母秉法弘理。家法為我軌範。應本圓道。慈氏作教導。導我行法速趣道場為人天師。具足十號。於大眾中。唱言。我是如來乃至世尊(云云)。序者即我等。心王心所可習之。   道場(四土一土)。教主(無作三身一身)。所化(身土不二十界皆成也)。皆是習事在之(云云)。又一義雲。圓頓戒授相者。以普賢經為本也。彼經說相雲者。請不現前五師。次前大德一師羯磨受戒也。此事非普賢經。源法花序品事起。加之釋尊爾前諸說了。無相不相一戒無量戒相出生。仍而彼無量義處三昧入了。眉間白毫東方萬八千世界照給。其光中於二界八番眾悉十界形相見了。四眾悉疑之。六瑞希疑問答。委如本經疏文也。   尋雲。於光中見十界事如何。義雲。十界者表十界并具。是則十界通受意也。釋尊入定默然而坐者。和上師義也。三六四眾疑念舉奉問文殊事。教授師義也。文殊又受。彌六問四種答。惟特答略增見天台廣增見答。分明判答也。見羯磨師義也。又雲。不現前五師合為法身真身合也。現前大德傳授戒師者。此即報身也。受者即應身也。即應身開也。付之三身四土成道。於即座唱之也。又雲。寶塔為法身。多寶為報身。釋迦為應身(云云)。又雲。多寶為法身。釋迦為報身。分身為應身(云云)。委可尋之。十方諸佛為證誠師。十方諸菩薩為同學等侶(云云)。示雲。此是三身成道儀式也。可更問。可祕事也(云云)。 問。普賢經五師於法花有證據乎。答雲。能諸經有經事所結經有之。所以今經序品相貌其義也。如上(云云)。次最極習事有之。所以方便品五佛章是也。是則本有五智也。又是無作三身也。三師者三身也。證誠師者性德也。十方菩薩者修德同學等侶是也(云云)。五智三身并開合異也(云云)。   次菩薩戒事。仰雲。佛戒菩薩戒共同事也。然而今家意佛界上菩薩界也。故菩薩戒雲還甚深也。上觀音可習之。又雲。義記菩薩戒妙樂菩薩戒今抄菩薩入門可替。ДяЬх終不可替事之。跡門本門意習時。義記菩薩重重有子細。義記見聞可見之。一義雲。菩薩者紹續義也。佛種子續故也。佛子義弟子也。山家御釋雲。於菩薩戒有四種。一三藏菩薩戒。二通教菩薩戒。三別教菩薩戒。四圓教菩薩戒。今者授圓菩薩戒(云云)。義記同之。又雲。於法花戒又不同。跡門菩薩界者等覺。次還因菩薩界也。本門菩薩界者佛果上菩薩界也。是則佛果大悲也(云云)。又雲。理即成佛乃至妙覺成佛釋。又此上理即菩薩乃至妙覺菩薩成釋給。是則佛地邊菩薩是也。跡門佛界本門菩薩界雲事。甚深之習事也(云云)。   次戒事。明廣雲。戒具足惠含藏三德。名為戒藏(云云)。付之。一以戒藏與三學門兩種入門可有之。答雲。三惑非名為戒(云云)。可思之。此上尚有子細。然本跡二門可習之也。一切分別皆習戒一字也。跡門權劣得勝。本門當位即妙隨緣真如。悉皆戒字。可得意也。三千性相是雲戒義也。可聞口傳。大論十戒可思合之。   尋雲。正以何可為正義乎。答雲。以本門可為正也(云云)。答雲。諸佛者以無緣大悲度眾生故。世世番番說法利生給。是以經雲。每自作是念等雲。五百盡點劫間出興。從本地無緣大悲垂跡門大悲也。故從本垂跡而起大悲心說。其利生說者。戒定惠三學也。若無戒者定惠無故。凡戒者佛法大地也。是以諸惡莫作諸善奉行雲。諸佛出世本懷以遮惡持善為本。諸佛出世本懷法花以戒為本也。其妙法者三學俱傳妙法也。是以山家大師御釋雲。虛主不動戒○三學俱傳名曰妙法。又雲。天台大師即身成佛義一卷祕書有之。一流最極大事也(云云)。其即身成佛者別無子細。身持禁戒。心修定惠。唸唸住滅罪生善心地。是即身成佛(云云。取意)。深可思之。   尋雲。戒即身成佛相貌如何。答雲。今圓頓意者。機十界也。戒十界也。故釋雲。直列十戒不出十界(云云)。十界具足方名圓佛義可思也。又雲。一心戒體。十界戒相。三千戒行(云云)。可思之。   尋雲。大論十戒相如何。示雲。十戒者不缺不破不穿(已上)(三藏之律儀戒)不雜(定共戒)隨道無著(此二戒道具戒也)。智所讚自在(此二戒菩薩出假戒也)。隨定具足(此二戒中道戒也。已上)。   義雲。此十戒意者。前六戒者二乘空觀也。智所讚自在兩戒者菩薩假觀也。隨定具足兩戒者佛界中道觀也(云云)。文雲。因緣所生法者。六道因果即所緣境也。我說即是空者。二乘空觀即前六戒也。爾名為假名者。假觀也。菩薩界也。爾是中道義。即佛界也(云云)。止觀意者。列此十戒為所緣境。此上立能觀觀智也。故文雲。一心三觀以照持犯。當知中道妙現戒之正體。上品清淨究竟持戒也(云云)。今戒家意者不然。於本有妙境不假解了。而直於信重三惑斷盡即身成佛也。故文雲。直道而歸生源可盡等雲。或於受戒即座六即成佛雲。故止觀者尚解行證次第。戒法不爾。直歸法界體。契當屍羅清淨本法也。仍止觀十乘觀法上立戒法妙觀也。故止觀上戒法立也(云云)。又於機十界機習事在之。花嚴以前六道機也。阿含(二乘三藏)方等(二乘通教)般若(別教菩薩界)法花(圓教佛界)等也。又答雲。權教小乘戒法者。戒是定惠前方便也。故偏持篇聚戒其上隨意樂。何法何宗定惠法門修學也(云云)。Дяг南都邊僧眾學淨土宗。學法相。學天台宗。學真言。入禪定。是則不三學俱傳故也(云云)。今山門戒法不爾。戒者是三學中本體也。仍以定惠為方便。莊嚴戒體也。是以經定惠力莊嚴心。此度眾生(雲)。所莊嚴戒體。能莊嚴定惠二法也。然則經佛自住大乘者。即乘戒法也。口傳(云云)。戒即法身釋深可思合也。又山家大師一心三觀上一心戒藏立。又天台依隨意普禮法文。深可思合也。   尋雲。三學九學廢立源起婆沙論。一家引用之。今何故三學中戒法勝雲乎。答雲。戒家意三學共是雖戒法。對判三學之時戒藏勝。以定惠為末也。天台御本意以戒為本故也。隨意普禮法文。可合之。性無作假色雲。以本門意釋也。此假色者。隨緣不變故名為性之上。不變隨緣故名為心意。隨緣真如假色也。法花本門意。不變真如上立隨緣真如。故今戒體以外諸教中勝高也。今假色者非三諦中假色。三諦未分之假法也。三諦共是假字置其證也。一心戒藏。可思也。   尋雲。化教戒制教戒不同如何。示雲。三學但是雖戒法。定惠二法所具戒名化教。戒藏所具律儀名制教也(云云)。   尋雲。三學入門不同如何。答雲。戒法以屍羅清淨德為戒也。定者以息遍凝心為體也。惠者以簡擇為體也。   廣釋事。答雲。廣釋者流通儀也。Дяг大論者作名字。說法名流通(云云。般意可思之)。文雲。前賢戒儀已及十家。廣略在意。偏圓監吹。遂令直往之機還遮歷劫之經。因今廣揉。文義遍遺來賢事。須觀機半滿行戒權實。總是廣釋務在開導義雲。依此文者。正是廣釋者判教意也。舉十家戒儀判廣略權實。彰圓頓妙戒也(云云)。   已上題名畢。   溪嵐拾葉集。   四明天台沙門光宗記。   應永二十一年五月十三日書之。   求法僧貞算(俗七二)。   元祿十五年壬午五月十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三重受授戒灌頂授戒雲是也。口傳口傳重受之時。房中何事。ЗюЬх人不知事也(云云)。   問。十二門次第生起有表示乎。答。表示有之。所以我師連道上人(十二)。示釋在之。可尋之也。   尋雲。戒持人云事如何。答雲。藥王經雲。從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隨行人乃至成佛(云云)。此文口決。小乘戒者人持戒。大乘戒戒持人可思也。天神釋雲。夫菩薩戒者流轉不滅教也(云云)。深可思之。答雲。直往迴心等為多人設之須然。而又一人可有此義已(云云)。ДЪ此十種相貌上求下化攝也。   尋雲。此十種意樂有何證據乎。答雲。正依法花說也。故依法花經也。所以譬喻品雲。若有利根已下十種人可持之說。合之可得意也。   尋雲。其相配如何。答雲(云云)。文雲。若聞藥師琉璃光之事。藥師應身也(攝眾生戒也)。琉璃者(淨法身也攝律儀戒)。光者即般若。故名報身也(攝善法戒也)。答雲。一向當求無上菩提者。十種具是四弘菩提故爾雲也。十種總各四弘有之。別雲時十種分四弘料簡也。以法花文合之可受也。   四擇道場事。尋雲。外道場相貌如何。答雲。此下可習事寂光也。普賢經文尤可思之。是色常住法故文實殊勝也(云云)。四土不二寂光習也。七重結界內安心性中臺寂光土。可思之。   一。凡聖同居(理即)。二。邪正一如(名字)。三。冥熏密益(觀行)。四。好世淨(相似)。五。開方便門(分真)。六。示真實相(究竟)。同居(第一)。同居淨土(第二三)。方便土(第四)。實報(第五)。寂光(第六)。已上跡門四土。   真性中臺寂光土。本門四土不二寂光也。私雲。一家立六即外立位耶(雲)。四土外立土(乎)。問也。今我山建立有此義(聞)。此義所詮跡門六即上本門位立也。跡門四土外本門四土不二立歟。   尋雲。本門位與本門土其相貌如何。義雲。可聞口傳(云云)。   尋雲。內道場相貌如何。答雲。是於自身作寂光不二土也。所詮以我身為寶塔也。此等深可聞口傳(云云)。疏九雲。本有四德為所依。修得四德為能依。能所已并為能依之身。依於能所所依之土二義齊等。方是毘盧捨那身土之相(云云)。可思之。此文口傳可習也。以此文外道場內道場可習也。   尋雲。內道場於今經中有證據乎。答雲。可聞口傳。明明文相在之。祕藏祕藏。釋雲。於師當生無上法塔也。依金光明經歟。於身當生無上佛國之想(云云)。可思之。私雲。以寶塔品相貌合口傳可習內外道場者也。此抄委句多此段。任雅意不可率爾而已。   一。內道場證據事。法花雲。爾時釋迦牟尼佛見所分身諸佛悉已來集。各各坐於師子之座。皆聞諸佛與欲同開寶塔。於是釋迦牟尼佛。以右指開七寶塔戶。於大音聲如卻開鑰開大城門。即時一切眾會皆見多寶如來。於寶塔中坐師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禪定○爾時多寶佛塔於寶塔中(始是冥本覺灌頂儀式也)。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爾時大眾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結跏趺座(云云)。又雲。我等本有塔婆中五分法身集會也。集分身脫垢衣雲事。深可思之。又雲。衣座室者即是三聚淨戒也。又是三身三諦深可見合之。   一。天台有三密釋事。寶塔品疏雲。三變土田者。三惑破斷相也。亦是三變淨土儀式也。是則如來三密三身體相也(云云)(已上取意)。又雲。十不二門雲。如來三密相海也(云云)。可見本文也(云云)。又雲。因名三業。果名三密釋。可思之。昔淨滿如來者他受用報身也。即是梵網教主也(云云)。二侯者二者三公也。侯者諸侯王也。小國王也。答雲。南山於辰旦築戒壇之時卜地。請僧來雲。此壇四角掘可見也(云云)。掘見之時。長五尺石銘有之。其銘曰。迦葉佛時清觀寺戒壇也。又雲。慈覺大師授戒於貞觀帝奉號文德。法名號素信菩薩。   事寂光事。寂光土色心境智相應也(云云)。答雲。於靈文習之。又同居習也。又雲。道場本尊戒師受者以習合事。心性中臺常寂光土雲事。答雲。性者寂也。光者心。是則寂照二義也。受戒道場雲寂光土事。答雲。本結大緣寂光為土。期心所契法界為機(雲)。可思之。法身地照機事以此釋習合事也。本結大緣處皆名法身地。雲寂光土習。甚深也。山家御釋雲。稽首十方常寂光。常住內證三身佛。實報方便同居土。大悲示現大日尊(云云)。可思合也。   尋雲。蓮花臺上寶塔相貌如何。答雲。蓮花者表實報也。寶塔者表寂光。臺上下因。寶塔者上果義也。花嚴妙覺也。法花本覺也。因果色心始覺本覺境智冥合中。於萬法攝盡習事也。此三緣和合一切教法習盡。   尋雲。名內外兩道場事如何。答雲。內證所具法門於外色依法莊嚴表示故名外道場也。內道場以心處八分為所座。以靈明之月輪為能住。五分戒身和合成就。是則五大法性圓滿具足。以之為微妙寶塔也。是名內道場也。譬如當時傳法灌頂道場莊嚴者。外道場儀式也。祕密灌頂內證莊嚴者。內道場儀式也。顯密且雖異。大道是一故。先德如此釋給。已在世寶塔全是南天鐵塔也。戒家塔中相傳。密教直受印信。全是一致也。甚深甚深。外道場文雲。當知受菩薩戒地名常寂光土。一切如來五分法身。究竟證會之處(云云)。內道場文雲。境界亦云行者。自身即是道場。一切如來五分法身皆來住中。當知受菩薩戒之身。即金剛道場一切諸佛集會此中。盡未來際不可捨離。體如靈文。永無敵對十方世界四魔盡力欲壞顛傾毛孔。   五三師相。已下。   示雲。師相有三。一諸佛師。若真佛。若佛像。若生身舍利。若道具錫缽。若法身舍利大乘經卷(云云)。二菩薩師。若真聖。若聖像。若生身舍利。若法身舍利等(云云)。三凡夫師。若內凡夫。若外凡夫。不須形像持物法文(云云)。   尋雲。諸佛菩薩凡夫等。三師中以何為本乎。答雲。為末代以第三師為本也。此事深有子細。可聞口傳也。盧捨那因地相傳。義記真傳(Ь雲ё)。廣釋從凡夫僧(雲)。尤可思合事也。答雲。在世滅後凡夫高習事。最極祕事也。凡夫師習法花文。   尋雲。本地三身習事如何。答雲。惠心流於理即位習之。檀那流於極位習之。教彌實高位彌下。教彌權位彌高雲事。可思之。又雲。受者為應身。戒師為報身。本尊為法身。是則無作三身祕義也。依之三身四土成道於受戒即座習事此事也。   答雲。理即為法寶。名字即為佛寶。觀行即為僧寶也。然間三諦即是三寶也。三寶者是三身。三身即是三聚淨戒也。深可思之。故明曠釋雲○。   尋雲。末代遇聖師。有受戒儀乎。答雲。此事有口傳。真言教祕密重值聖師受之(云云)。彼聖師者有習子細(云云)。今戒家意聖師又有祕事。不可率爾者也。塔中口傳可聞也。   尋雲。此五品中隨有一品。即是入外凡位堪作菩薩戒師。爾末代五品師難有哉。如何答雲。Дяг下別被於一種師。其師相如此下劣者也(見)。依袋臭不可捨珠(云云)。其上戒家意。五品階級有習。受戒弟子名字受戒以後。觀行習事有之。可聞口傳。凡立六即位事。依物隨事可有差別。依之天台御釋。就彌陀稱念義共六即。是習事有之。可聞之。   尋雲。今戒師所詮如何可得意定乎。答雲。此事戒壇習寂光土能居身。無作三身塔中儀式習也。Дяг一家釋雲塔中相貌。塔為法身。多寶為報身。釋迦為應身是。次多寶表法身。釋迦表報身。身表應禮。二重釋祕藏釋也。ДЪ今戒壇五師習。今所安置釋迦文殊彌勒。法身不現前五師報身習。現前一師不二應身雲。是一傳也。又雲。不現前五師與安置三師合為法身。現前一師為報身。所化為應身。是一傳也。是則寶塔品三身釋以可思合之。上傳二義中。不現前與安置為一法身事。真身合意也。所詮三身六身廢立可思之也。故戒壇表塔中寂光也。以之上合內外道場可得意者也。又雲。合弘仁三箇傳可習之。所受戒法蓮花因果可習也。答雲。此五師等如此習事。有山王院御釋上(見)。又雲。顯戒論序歸敬序文。   稽首十方常寂光(戒壇)。常住內證三身佛(安置五師也)。實報方便同居土(花嚴意也)。大悲示現大日尊(指戒壇勸請山王也。私雲。顯戒論序有兩重歸敬序。始正依法花。次傍依梵網意也)。   又答雲。此上尚有一兩重大事。只我等五陰色心體可習事也。又山王權現御法名依妙法蓮花經五字也。妙法大宮四一妙法。法宿報身又報身(真言意)。蓮花花台法身又報身(真言意)。台藏。攝律儀戒。中道。金剛。攝善法戒。空諦。經聖真子應身。空諦。三聖御名此五字起也。蘇悉地。饒益有情戒。   私雲。本結大緣○釋可合之。所居四土不二寂光。能居三身相即無作三身。所說唯一實相妙法蓮花圓頓法門也。蓮花因果法門是也。梵網教主蓮花□○葉為座。   尋雲。滅後必中下品戒體歟。如何。答雲。必不可爾。如上得意者。上品戒可發得也。   尋雲。復有一類等師相如何。答雲。必非破戒。末代非法破書也。尤可得意歟。   又雲。二塔雲有習子細。只立塔故爾雲已。然而說戒道場習事也(云云)。   私雲。三千眾徒皆塔婆習也。三部塔婆習也。東塔金剛。西塔胎藏。橫川蘇悉地。可思之。   尋雲。以一切僧體皆為觀音分身事。如何。示雲。經雲。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法(雲)。若爾者。我等凡夫僧持饒益有情戒者。觀音普門分身也。甚深甚深。答雲。南嶽天台等取戒師事者。相葉今經意也。一切凡夫僧有此義也。中中我等無作三身手本有。甚深甚深。   尋雲。真聖與影像不同如何。答雲。真聖者生身故現益無量也。影像不及歟。故妙樂釋雲。泥木雖無心發佛想者功德無量也(云云)。生身者機前示現故。機緣薪盡時入滅給也。法身者如如妙境故。三世常恆也。自真聖影像勝已先達。可思合也。加之密教意六大四曼三密法界周遍故。生身法身無不同也。中中影像功德甚深已。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可思之。   尋雲。法身舍利生身舍利不同如何。答雲。法身舍利者。實相妙理也。生身舍利者。應身舍利也。於法身有全身有碎身。今法花經者法界總體故全身舍利也。爾前諸經者分別說三故碎身舍利也。於生身亦復如是。釋迦總體者全身也。分教舍利者碎身也(云云)。又土佛身也。多寶者法身故有身也。分身諸佛碎身也。法師前受戒時須要見好相事。答雲。夢想得好相(雲)。何況師資相傳和上值事免。是如來出世得意也。甚深甚深。   六重八重事。答雲。善戒經九卷經。一卷經。一卷經中六重者在家戒也。八重者出家菩薩戒說。若此事不審。又雲。梵網經意六重者前六重也。八重者。十重中二戒除前四戒。後四戒合八重雲也。   一禮舍利事。示雲。多子塔前禮舍利。又寶篋印陀羅尼住禮全身舍利多寶全身舍利等。皆是先生五分。答雲。因果長者六重因果因緣事。可思合之也。一女人面目毒蛇出入(云云)。二衢。三天女散花。四餓鬼打頭。五火柱。六座山頭。已上。   古人云。雲林打骸。靈鬼者泣泣悲前生業因。寒林供花。天人者色色喜曩生善根(云云)。   覺大師雲。縱得紫金妙體。還禮黃壤奮骨(云云)。此文深可思合也。   六教戒德事。若善信菩薩二十四戒之事。 一百四戒之事。若聞琉離光。不墮三惡事。   答雲。藥師應身琉璃(法身)光(報身)即是三身如來三聚淨戒。故雲戒體還成也。可思之。若入印之事。答雲。入印經也。此經說五乘譬也。   羊乘行事。答雲。羊者五十里外不行也。小五十里也(云云)。   十二神行道事。答雲。大集經委細說之(云云)。   步行菩薩事。答雲。本論羊乘名言無之也。以步行當羊乘。以義引之也。智論中立四種故。今家四教相對。有相宗者法相宗也。三乘共菩薩立。餘菩薩不議也。無相宗者三論宗也。獨一菩薩立。餘教菩薩立事不許也。鈔家者南山家人師也。彌道贊者。異本雲。彌天道安贊中雲。   七阿僧祇事。答雲。文句。可見之。   二十二僧祇百千萬劫之事。答雲。文句壽量品疏雲。二十二僧祇請見大論(云云)。大論中全無此文。又雲大論者異本有之。大師所覽本有之故。   私雲。玄三雲。天竺大論尚非其類辰旦人師何勞及語(云云)。是只指四依弘經所造諸論也。殊指攝論十勝藏(見)。 又雲。大論者強非智度論。總一切大乘論指雲也。故攝大乘論中此文。此論明十地前明三祇。又十地位位明三祇。總合三十三僧祇位也。而地前三祇第六地救之者。二十一僧祇也(云云)。今二字剩歟。有雲。經雲。一卷善戒經雲也。一向無教相戒相許說也。   第三別教菩薩事。攝律儀者。二百五十戒也(云云)。   問。瓔珞經中攝律儀者。十波羅夷說。何今二百五十戒釋乎。示雲。一義雲。經中無之。故釋義謬歟。答雲。今隨義轉用歟。其故彼經偏教別門經故。共二乘時可用二乘所據戒意有之。故顯此意引(青)。給歟。是則四四十六門中生滅門意也。尤可思之。依之以下引善戒經重禁說。是正漸教菩薩戒攝別教戒(見)。又雲。又大般若雲。諸菩薩以下文不共二乘別教菩薩相雲也。可思之。通軌者無釋。須相菩薩事何菩薩乎。答雲。指釋尊歟(云云)。   天親之事。尋雲。指何論乎。答雲。   達磨說八勝法事。答雲。   問。天台八相別法者何乎。答。一義雲。別戒相有之歟。答雲。教理智斷等八種。已別教意八種共是則別教不共義故也。瓔珞雲。攝律儀戒者。二乘二百五十戒乎。其上彼經但菩薩經也。如何。又一家菩薩律儀只十波羅夷雲ヵЛ可宜。如何。   尋雲。圓教戒攝法花乎。答雲○故今此顯教中且置此事(云云)。   尋雲。此釋真言即身成佛戒家中不明之。故且置此事雲歟。如何。答雲。爾也。今且以跡門望真言如此釋給已。是以山王院御釋雲。引此菩提心論文合。佛於三世等有之身。於諸教中闕而不出文釋給。不可思合也(云云)。一義雲。此釋意尚以真言移當分意也。故上引入印經五種菩薩(羊馬日月聲聞神通如來神通。後二圓教也)。叡山立大日一教攝圓教釋故。下舉四分等諸宗義。乃至圓教花嚴與真言兩宗攝。故今且置此事雲。所詮只真言宗人謂雲也。意彼宗人顯教置此事不立之釋也。故舉彼宗情謂也。Дяг上三教通教下而有相宗唯執通乘○不許小乘菩薩獨菩薩圓菩薩(云云)。又別教下而無相宗但執別教。不許餘三立。故皆云云音所顯例前皆顯彼情謂也。仍今又如此可得意也。依之次下然上四菩薩戒等雲下前舉四教皆當分入也。仍以戒為跨節法。以諸宗為當分也。可思之。   尋雲。天台戒何真言勝乎。答雲。大勝劣三義可有之(云云)。可聞口傳(云云)。   今約跨節以下事。尋雲。跨節者心如何。答雲。   尋雲。的名虛空不動者靈文義如何。答雲。光定一乘戒體文釋有之。可見之。   六即成佛事。答雲。十界即六即故。十界皆成雲六即成佛也。此事尚有口傳。付受戒儀式事相申合事有之。付十二門可習之。又雲。大方師師相承儀。橫豎六即成佛習也。又當山結界雲合事有之。又真言教法花行法。六即成佛雲合也。顯密一致習。尤可思合之。以戒場習合也。此等皆可聞口傳事也(云云)。   圓乘戒身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佛法之中卻無犯戒事。答雲。十界三千戒行戒相雲可得意事也(云云)。   尋雲。三教戒而戒法不爾雲約戒體也。而其違圓宗要犯戒雲。戒相戒體共不可失已。如何。答雲。勿論勿論不可有子細事也。十界三千可思合之。本門究竟持得門意也。凡今戒德下。十界果報皆戒德雲也。十界權實當體束戒相雲也。可思合也。妙蓮花權實不二是也。是雲蓮花法門也。合三箇相傳可思合之。   尋雲。正雖破戒戒體不可失歟。如何。答雲。此不審Йа事。今持得方雲也。迷三道流轉。悟果中勝用。可思合也。   一得永不失付有四重習事。答雲(云云)。   雖起三毒十惡五逆。皆成佛道不破戒品事。答雲。此條只菩薩意樂門。為利益眾生也。惡得意不可葉事也(云云)。是無作三身知見出可得意也。   十界共有持犯事。文雲。九界為權。佛界為實雲如。細論各具權實也。此深可思合之。答雲。佛界為持。九界為犯。又以四聖界為持。六凡界為犯。又以人天為持。四惡趣為犯也。又於六道皆以王為持。以餘為犯。凡王者本地十界習也。王者饒益有情慈悲義。深可思之。   尋雲。今戒體中所引文皆非戒體。隨求陀羅尼等真言也。如何。答雲。一切佛法皆是戒法思食引之已。三學妙戒雲上殘物不可有事也。   順臾聞之即得究竟即究竟即事。尋雲。一家釋初住釋。如何。答雲。跡門初住意得也。本門妙覺得意也。是法住法位文。山家壽量品引給。又從久遠劫來文。本跡意久遠言釋。尤可思之。此是發心以後不意癈忘不名犯戒事。答雲。不意癈忘者。為利他癈忘也。非實迷已。可思之。凡不意者隨緣利他法門也。非實業流轉也。法花隨緣真如誠就也。甚深甚深。   一切智願事。答雲。智願者戒也(云云)。三寶髻中明珠窮子衣同智寶者。戒法也。三周聲聞最初下種者。戒法也(云云)。經雲。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也。可思之。   大通時定父子天性事。答雲。於八識羅耶田地。九識佛智種子下也。是則境智冥合義也。又雲。三周聲聞犯戒事。何於別教雲事也。非圓意也。圓教皆是隨緣真如ЮягЮэ。又一海義雲。無退大流轉義之事。此義違一家處處釋義也(云云)。答雲。戒家意一向無記戒也。然而無左右。此義廣冷不雲事也。凡佛法本意以斷迷開悟為面。ДяЬх其實機法共絕。正斷惑時體達斷雲。以不斷為正斷也。此義一而不斷也(云云)。   真如戒體事。答雲。案位開義。昇進開義。安位本門也。昇進跡門義也。真空真寂時真如戒體雲。故犯不犯共無之也。萬像森羅雲時又置持犯也。是則本門蘇生萬法有。萬法有安位也。皆是天高地下山山河河雲如。跡門有事理開會。以理為本。本門事理開會有。以事法為本也。戒家以事為本置持犯也。所詮理無持犯所落居也。   化教制教事。答雲。三教化教制教各別談之也。圓教意一致談之也(云云)。   五種顯事。疑雲。圓戒總體相不破歟。如何。答雲。如上。   一切如來妄執右臂事。答雲。又左臂雲事有之。右雲時右智左理。以本覺理斷眾生迷智義也。右智左理也。以理切智也。凡成佛之時智解皆解皆絕也。Дяг以刃臂打懸。文殊有之。可思合也。又雲。經雲。在經左擘切說。是以正切邪意也。右擘切者。等覺無垢始覺智本已泯心也(云云)。   兒文殊詠雲手ЯЮьЗУンчユвгвгчヱУぶヨワыв中⑥レхёЮЁЬЛ。   觀音定惠和合事。答雲。此下皆以密教意授之也。察之(云云)。是則瑜祇理趣大意。以可思合之。   鄔婆尼敬曇分事。答雲。數量也。   性徒攝律儀事。答雲。遮經者。攝律儀戒也。表詮者。攝善法戒也。十大弟子十心地大善地法釋事。優婆離尊者戒以所釋事也。可思之。   開悟已竟事。答雲。諸法皆開悟上有闕字。有何故哉覽不審也。然而戒牒宿因多幸句上有闕字。是宿因責事也。是開悟賞意歟。   私雲。戒牒闕字受者名字為出令置也。非賞貶義也。若爾者。今書受者名字為出也令置覽。不審不審。   已上卷畢。   因義雲。中堂御前竹事。   師雲。南叢篠雲。北金篠雲也(云云)。神明影向表相也。   大宮竹事。師雲。始社造。西八幡宮也。東住吉大明神也。而寬平年中相應和尚社退。中堂竹付福殖也(云云)。又雲。中堂多種名。福田院號。戒法時名也。鎮護國家時敬田院號。總持院同事也(云云)。   溪嵐拾葉集三(付廣釋)。   天台圓戒沙門光宗記之。   應永二十一年五月日。   求法沙門貞算書之。   元祿十五年壬午五月十一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普通廣釋見聞。私苗。   第二。三歸。   佛惠比丘苦行事。答雲。佛惠比丘居山中修行佛道時。盜賊奪取道具法衣等。故成裸形了。裸形外道從是而起。   鳩魔羅天事。答雲。гУロ也(云云)。   四種毘陀六種波陀十八經事。答雲(云云)。   四不壞信事。答雲。佛法僧戒四種也(云云)。   又雲。城家習第二三歸。於至極口傳深祕習事有之。所詮一體三寶已心本元佛果終極習也。在世三歸得戒者。可思合之。又雲。南山四種三寶立。三種三寶加理體三寶。故成四種也(云云)。又雲。文句觀心處以一體三寶釋是則戒法諸教本成故也(云云)。答雲。天台無作三身成家一體三寶。密教三寶其底一致也。甚深甚深。   佛遣三人且化辰旦事。答雲。我遣三聖化被辰旦雲事。妙樂釋雲。禮學先發真道後顯也。   昔者大宰問孔子雲事。此文者引列子也。列子者孔子弟子也。此人作故雲列子也。但彼文只雲西方有聖。正不雲釋迦。然而有其意故。如此引釋給舉(云云)。大宰者□國人也。姓大宰。名蕩也(云云)。   令尹喜事。老子入西之時。令尹喜於路次請之。對之讀老子經也。令者官。尹喜名也。又三字共名字也(云云)。今御釋依前義歟(云云)。西昇化胡經者。老子入西之後。人多尊老子之說作偽文。其內西昇經莊子引用之。故外共用之已。化胡經王浮雲人偽作之。仍外典家不用之(云云)今先德兩經共破之。彼兩經□□老子入西作釋迦化雲也。而時代三百餘歲相違也。故不用之。依之曇漢最三藏彼等破。   李理同系事。李理同系者。李老子姓也。又雲。理故李理共姓舉也。同系者。玄宗皇帝同李姓也。故號老子之餘胤也。仍此時稱老子雲。玄元聖祖也。玩老子號同姓。故同系雲也。系者系圖也。   三郎天子者事。三郎天子者。玄宗皇帝也。睿宗第三皇子也。故雲三郎帝(云云)。   尋雲。外典中都無釋迦名字歟。如何。義雲。府子(府老作三十卷也)雲。老子說。吾師釋迦文先入泥洹道(雲)。是尤分明也。已上多年不審散之了。故和上御抄中。此所御無沙汰間。此段尤可致加置唯歟。是皆仲範鄉才學即內外共有識。當世無雙事(云云)。此一段惠師自東關致送之間加常處也。義雲。君喜。令尹喜也。高唱國玉路關令司也。周敬王元極元年。兼知真人可來之期。四十里之間除藪澤造途路仁也。其後老子乘青牛來俱歸西(云云)。老子經序有其沙汰。委細可尋之。   李理事。李者老子姓也。理者釋理(佛教也)李理(老子教也)孔理(孔子教也)。是曰釋李孔三教。三教指歸註。三郎天子事。俱魔羅天三男歟。律部有沙汰(云云)。   已上爾賀禪師才學(云云)。   三種三尊事。答雲。三身九身事性德戒者。理身故法身如來也。相傳戒者。不二故應身如來也。發得戒者。智身故報身如來也。故如來述成三。從佛國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也。又明曠釋雲。誓斷煩惱。即攝律儀法身因也(云云)。   第三請師。答雲。請師者。談三師也。所以釋迦者和尚也。即是悲智不二定惠滿足尊也。羯磨智身也。教授者悲也(云云)。所詮法報應三身也。又是無作三身也。山王院御釋有之法花依文(云云)。   尋雲。請師所天王如來出事何意乎。答雲。無出家無戒如來出事者。今釋迦如來威儀具足屬取也(云云)。   淨行經事。義雲。如來久成事說故。後番方等經已雲義。四教含容說。又雲。法花同座經已。法花以後已雲事。金剛仙論者。十卷論也。   各有四義事。答雲。第一釋現在事取也。第二釋過去方取也。□□□□方取也。第四釋三世常住不變事說也。答雲。第四釋正是今戒本主也(云云)又戒家意四土不二。以寂光為所居。非常途教相意也。故山家釋雲。稽首十方常寂光。常住內證三身佛。實報方便同居土。大悲示現大日尊(云云)。   答雲。顯密顯密釋上給也(云云)。又雲。無作三身住寂光土。三眼三智知見九界。垂跡施權。後玩妙經。念昔恩者皆成佛道(云云)。   答雲。此等釋義能能可思合也。   心地觀經雲。有情輪迴生六道。喻如車輪無始終。或為父母為男女。生生世世互有恩(云云)。   梵網經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此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云云)。   法花雲。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云云)。又雲。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云云)。答雲。此等文者五相成身法界曼荼羅義說也。皆是依正不二境智相稱本源也。甚深甚深。   伽耶山頂經(說所名之)。文殊問菩薩心經(能請名也)。像頭山經(說所異名也)。皆是同本異譯經也(云云)。   文殊四種釋事。答雲。第四三身常住是正義也(云云)。義雲。花嚴經教主劣應身之也。所居同居土雲義。花嚴三七日間暫時化現事也。十九出家三十成道間。本體比丘形也。阿羅羅迦羅羅二仙遇出家故也(云云)。羅□羅者此雲覆性雲塞。先生鼠穴塞故。如此得果報也(云云)。   尊證事。以普賢觀雲。見諸佛。閉目則見。開目不見。答雲。閉目時觀見。故見諸佛也。開目時凡夫聞眼故不見。或古人云。如是見性是心非眼(云云)。又雲。煩惱即菩提易成。生死即涅槃難成(雲)如。   介爾心事。答雲。普通教相念事。六識者。俱捨婆沙所談六識念。今則不然。天台宗本意六七八九等識皆是法性上沙汰也。文雲。三識同在理。以教門權說且立遠近也。   尋雲。以山王習三聚淨戒事如何。答雲。大宮八王子(總締)攝律儀戒。二宮聖真子十禪師(僧形)攝善法戒三宮客人(女形)饒益有情戒。   客人影向事。貞觀八年相應和尚記雲。端嚴微妙來謁相應。相應問雲。貴女誰人乎。貴女答雲。破萬法王出現此峰。為助行化來作客人。仍號客人是也(云云)。   第四懺悔。尋。懺悔通凡聖乎。答雲。凡夫懺悔勿論也(云云)。於聖者因時未斷分可有之也。故經雲。懺悔至等覺(云云)。等覺以還者必可用懺悔法也(云云)。   尋雲。於懺悔何種有之乎。答雲。事理兩種懺悔是也(云云)。所謂事相懺悔有三種。如文(云云)。理無生懺悔是也。故經雲。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觀心無心法所住法(云云)。   一切業障必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思實相(雲)。義雲。定惠門意者號斷惑。戒家意名懺悔滅罪也。於受戒即座盡三惑非。斷元品微焰也。故文雲。直道而歸生深可盡也。又實相觀者盡三惑。何釋雲實相。即是三歸異名也。端座思實相文。深可思合之。   乘戒相對判四句事。答雲。乘戒相對事非圓頓戒意也。單律儀以三學對判也。不能對治攝伏者。恣可趣向雲事。答雲。上根上智人所行也。末代行者不可為事也。   第五發心一切菩薩皆有此誓。莫不皆成大悲闡提。故法花雲。我本行菩薩道。今猶未盡(雲)。答雲。宗要大悲闡提節習合事一流祕曲也。又雲。其菩薩界者。常修常證。其佛界者。常滿常顯(雲)。本覺自受用法樂義也。甚深。   尋雲。定惠門發心與戒法發心有不同乎。答雲。定惠門發心者。或信知識或從經。當知一切法皆是佛法通達解了也。解行證ЁШьユУюЮэ。戒家不然。於受戒即座契當本法屍羅心地。此上慈悲饒益行立發心名也。止觀正行上立戒家妙觀雲事此事也。甚深甚深。   普觀一切眾生鹹為自身事。答雲。為報四恩起四弘願也。本有無作應體一切眾生皆是己心也。深可思之。法花雲。每自作是念乎。可思之。   第六問遮。答雲。小乘戒十三遮難有之。制止戒等十七遮難。今梵網等七遮難也(云云)。   尋雲。事相懺滅七逆罪耶。答雲。通途教相事相懺悔不滅逆罪也。今則不爾。戒家意事相懺悔七逆滅也。故藥師琉璃唱處罪滅也。經全觀無生不說故也。   尋雲。佛故說七遮乎。答雲。父母生身生也。佛等五人生法身也。殺之者全罪也(云云)。   化教制教事。答雲。化教制教各別門。化教制教并通門。化教制教不二門。如此三種不同有之。今山門戒法沙汰不二門為面沙汰也。化制一致戒法性無始假色法性緣起意。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事相懺法申故事相高習也。凡化制不二者。以十指合本習事也。定惠不二戒法合本習之(云云)。   天竺空觀寺沙門因緣事。尋語雲。寒地獄寒水見。誤花藏世界莊嚴見時。即時地獄寒水變花藏世界成畢也。此則事法性緣起。萬法悉是妙法故也。凡所依土皆准正報意也。甚深甚深。答雲。阿鼻依正全處極聖自心毘盧身土不卦凡下一念也。實哉。此同地獄莊嚴者。是密花藏全體也。委在尊勝破地獄法習事也(云云)。   溪嵐拾葉集。   天台沙門。光宗記。   應永二十一年林鐘中旬作(書之)。   求法少僧貞算俗七七。   元祿十五年壬午五月十一日法印實觀閱此抄元應寺開山傳信和尚雲。弟子鷲尾之道光上人Ь申人。顯密戒記神道三百餘卷之抄⑥作ьяУэ。總名Я溪嵐名付Уэ。其內普通廣釋付Уэ抄歟。但求道上人本抄在之間。委細⑥г讓之。大方斗被記之(見)。道光光宗同事也。爾юЯ製作в文Я。黑谷沙門Ьх攝迎院Ь雲書яУэ。當座所住處Юэ。可知可知。 溪嵐拾葉集。   第二佛像安置事。   當山十六院事。三寶住持集雲。十六箇寺院別當三綱等。   一乘止觀院。大別當義真。小別當真忠。上座藏芬寺主慈行。都維那圓信。   法華三昧院(亦名根本法華三昧院)。別當延秀。知院事圓信。   一行三昧院(亦名法華一行三昧院)。別當圓仁。知院事法雄。   般舟三昧院(亦名法華常行三昧院)。別當道紹。知院事仁誓。   覺意三昧院(亦名法華覺意三昧院)。別當真忠。知院事朗然。   東塔院(亦名法華千部東塔院)。別當德善。上座真頂。寺主神快。都維那肅然。   西塔院(亦名法華千部西塔院)。別當康遠。上座慈行。寺主道叡。都維那寂然。   寶幢院(亦名法華延命寶幢院)。別當光定。知院事證圓。   菩薩戒壇院(亦名法華戒壇院)。別當義真。知院事光定。   護國院(亦名法華護者多聞院)。別當圓誓。知院事寂然。   總持院(亦名法華佛頂總持院)。別當真德。上座妙賢。寺主興善。都維那孝行。   根本法華院(亦名根本法華知見院)。大別當圓澄。小別當惠曉。上座圓珪。寺主德圓。都維那等善。   淨土院(亦名法華清淨土院)。別當藥芬。知院事俊然。   禪林院(亦名法華清淨禪林院)。別當藥證。知院事真忠。   脫俗院(亦名法華禪林清淨脫俗院)。別當藥芬。知院事行宗。   向真院(亦名法華清淨向真院)。別當康還。知院事維叡。   右眾院別當三綱等為令興隆佛擁護國家利群生。依去延曆二十四年大歲乙酉九月十六日。治部省公驗建立眾院任別當等。冥同法禪眾發精進心。修治諸院。長講不絕。持念不怠。禪定不息。福利國家成佛群生。   弘仁九年歲次戊戌七月二十七日。   前入唐受法大乘沙最澄。   前入唐受法大乘沙門義真。   一。當山九院事。三寶輔行記雲。念九方之佛力。祈百王之聖運(云云)。止觀院。定心院。總持陀。四王院。戒壇院。八部院。山王院。西塔院。淨土院。   貞觀四年歲次壬午三月二十一日。   入唐大乘沙門圓仁。   一。發願諸院事(佛像安置章文雲)。   長講法華經院。長講遮那經院。長講涅槃經院。長講般若經院。長講金光明院。長講楞伽經院。長講仁王經院。長講大乘經院。長講大集經院。長講解深密院。長講大寶積經院。十一院。   長轉一切經院。長轉法華院。長轉最勝院。長轉孔雀院。四院。   四種三昧護國院。常行三昧般舟院。半行半坐法華院。非行非坐普通院。四院安鎮護國院。   胎藏院。金剛界院。大乘戒壇院。佛頂院。般若院。觀音院。文殊院。普賢院。虛空藏院。俱胝院。火頭金剛院。軍荼利院。寶幢院。如實院。摩利支天院。四王院。八部院。多聞院。十八院。   一。根本一乘止觀院。俗雲中堂。檜皮葺十一間堂臺字。東在孫庇。其中七間為藥師堂。安置藥師像三軀(並高五尺五寸)。   一軀(傳教大師御作。立。高五尺五寸。身金色。衣文採色。頭光五枚。身光七枚。金色身像打物間青色。御袈裟色赤色。堳C色。文蓮圓也。御坐寶蓮花。寶蓮花者花間莊玉也)。   一軀(依大師提戒)惟首和尚御作(依延曆寺俗別當大納言國道本願。安慧和尚御作)。   一。七佛藥師小像事。中堂內陣御帳內各高二尺。御遺告雲。以大唐玄法寺法全和尚自造三寸七佛藥師小像。奉納智證御作七佛藥師像中(云云)。智證大師御遺言(號智證大師十二箇條起請)。   一。法中堂藥師像智證大師自造事。予為天下泰平自造七佛藥師立高二尺佛像。受法面受師奉慈覺大師。大師悅喜崇本尊安置前唐院。其改本尊奉居中堂內陣。門人必扶持之。長時之行法莫懈怠之耳。   一。日光月光二菩薩事。宇治關白太政大臣籐原賴通願。立。高五尺。永承三年造立之。各立。高五尺。本願主。攝政太政大臣籐原良房(忠仁公)   一。十二神將像事。各立。高三尺五寸。並揀色。本願主。關白准三後太政大臣道長(號御堂關白)。西方院座主院源僧正記雲。   (寅)   宮毘羅大將(左手差目影。右手提鋒)。   (卯。青色)   伐折羅大將(左手拔鋒。右手持太刀)。   (辰。青色)   迷企羅大將(左手持鋒。右手持獨古)。   (已。赤色)   安底羅大將(左手持斧。右手持三古)。   (午。赤色)   頞爾羅大將(左手下□印。右手持曲斧)。   (未。赤色)   珊底羅大將(左手橫舒。右肩劍)。   (申。赤色)   因達羅大將(右手持釵□三古形。左手取鞘)。   (酉。赤色)   波夷羅大將(左手橫持獨古。右手持赤索)。   (戍。肉色)   摩虎羅大將(右手持太刀。左手受持太刀峰)。   (亥。赤色)   真達羅大將(左手舉肘舉。面向外。右手舉安腰)。   (子。青色)   招杜羅大將(左手持三古。右手持劍)。   (丑。赤色)   毘羯羅大將(左手持弓。右手持箭)。   右十二神將頭光皆八輻輪共無本形(文)。   一。文殊聖僧像一軀(居。高二尺五寸)。肉色仰左右手持如意。右如意頭。依慈惠大師御命。千手院阿闍梨昌生造之。已上中堂安置佛像(云云)。   一。北二間為文殊堂(今號毘沙門堂十六院內號法華護者多門院。是也)(云云)。安置土佛三軀(各居。高三尺。坐倚子)。文殊像一軀。普賢像一軀。彌勒像一軀。   一。中堂三體土佛事(居。高三尺)。後傳法記雲。先師最澄禪師文三津百枝者。後漢孝獻帝玄孫。高禹貴王子也。我朝輕島明宮御宇。遙慕皇道歸帝德。令居江州志賀郡三津濱。則賜姓為三津氏。號百枝(乃至)。顯宗皇帝即位三年(已卯)。於志賀草屋。壤混田中泥土。以造長三尺坐像比丘形三體。見人有。怯畏之思。   一。三體土佛奉名文殊彌勒普賢事。後傳法記雲。推古天皇即位十五年(丁卯)。上宮太子始見所造百枝之土佛。備香華燈明供養。被恭敬禮拜。信心則唱曰。南無三世覺母大聖文殊師利菩薩。南無當來導師彌勒慈尊大菩薩。南無一切眾生本有薩埵普賢大菩薩等。國家愍護繞益有情(云云)。彼時三佛各放一一光明現種種靈異(云云)。   一。毘沙門天像二軀。一軀(根本大師御作。立。高六尺)。一軀(行基菩薩御作)。俗別堂大納言國道(御相傳)。於時為延曆寺。安鎮護國家靈佛(云云)。   一。大師堂。安置三大師影像。傳教大師座像一軀。等身(口雲。義真和尚御作。但於御頭者。大師自作之給。云云)慈覺大師畫像(口雲。安慧和尚御筆。板面出之)。慈惠大師御影一軀(等身。依慈鎮和尚御願造之。證真法印開眼供養。云云)。 日光菩薩印事。右手大指頭指屈。兩指頭一寸許不相至中指已下三指開立。但其三指首少屈之。如先舒立。臂立印向外。上肩邊。左舒開五指。以掌向右。膝邊垂下也。   (佛左)   梵天印事。左大指中指捻之。左水指同中指曲。但不捻也。風指許曲。右五指舒下(見)。   (佛右)   帝釋印事。左持獨古。火空以拳之。小指少拳曲也。乳上當之。面向外。地風立之。右舒下少屈。月面向外。水火少內曲。大指少內入之。   一。四天王形像事。多聞天(西北方。左捧寶塔杖鋒)踏二鬼。持國天(東北方。左提太刀。右持寶珠)踏二鬼。增長天(東南方。左橫太刀。右杖鉾)踏二鬼。廣目天(西南方。左杖鉾。右持堂打勢也)踏二鬼。   已上四天頭光皆輪光上有火焰(三所)。   天台黑谷沙門光宗記之。   應永第二十六二十七日。   元祿壬申夏四月十二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佛像安置事。私苗。   一。根本中堂。中堂智吉祥印相事。相傳雲。左手仰掌中凹橫胸上置之也。右手以大指捻中指邊。少深違也。右手左印掌相近事五六寸許也。如梵篋印也。此即智吉祥印也。報身說法印也。釋迦靈山聽法灌頂。祕法中智吉祥雲此事也(云云)。   口雲。此事者元弘比。法勝寺上人為敕使拜見相也。諸門跡智吉祥印許相承Йьюぶ事有之。屈而印相持樣不知及也。此印相事不可口外誡有之(云云)。又雲。南谷南陽房幡州堅者。中堂欲炎上時拜見相少不違。甚深之旁符合了。   或一說曰。與願施無畏印。忍願少屈雲。此相如何。示雲。御廚子外戶帳內左右二尊有之。其佛印相也。是別佛也。此事本佛不拜見者歟。不便之誓在之。不可口外者也。口(云云)。   一。東寺教王護國院事。   一。金堂本尊事。記雲。是為敕願堂。東寺西寺同時建立寺也。本尊非大師御作也(云云)。   一。講堂本尊事。記曰。中尊者大日也(左般若菩薩。右五大尊)。已上大師御作(云云)。相傳雲。此本尊安置相仁王經本尊也。凡仁王經者。不空所譯仁王經依修法也。付此法二習有之。所謂以般若菩薩為本尊行次第(是一)。又以五大尊為本尊修次第(是一)。依流流相承次第。東脅行時有之。西脅行時有之可知者也(云云)。   尋雲。仁王經者般若經肝心也。仍用般若菩薩為本尊者有其謂。以五大尊為本尊意如何。示雲。五大力菩薩者般若經擁護尊神也。舊譯經五大力說。新譯經依祕密意五大尊說也。仍以五大尊為本尊事無相違歟。甚深(云云)。   一。(同)食堂本尊事。記雲。是弘法大師御作之千手觀音也(云云)。   一。聖德太子七生本尊三體事。記雲。六角堂如意輪者。金六臂如意輪也(云云)。椿堂本尊者。本名安養堂也。銀四臂如意輪也(本佛千手)。御身中奉納也(云云)。石山白檀二臂如意輪也。三體俱三寸也。是則天竺勝鬘夫人御本尊也(云云)。   相傳雲。椿堂者太子御登山之時御杖也。以此杖令立大地給。於今生長。仍號椿堂也(云云)。   一。推古天皇本地事。舊記雲。推古天皇者。本地是大聖文殊也(云云)。用明天皇者(藥師如來)母后者(阿彌陀如來)太子者(觀音)後者(大勢至菩薩)是也(云云)。已上太子御廟緣起中有之(云云)。   一。園城寺彌勒事。相傳雲。釋尊補處坐身彌勒也。而新羅國之勢明王相傳之。欽明天王奉獻之。佛像來朝之最初也。依為日本小國現小身。纔三寸尊像也。教待和尚百六十年行之。授於智證大師畢。   一。三井新羅明神習吒天事。智證大師御相承義雲。本地名尊星王。垂跡名新羅明神。即是吒天也。故新羅垂跡使者以辰狐為使者也(云云)。   一。稻荷大明神安置事。記雲。田中明神(不動)。東向下御前(如意輪)。西向中御前(千手)。南向上御前(十一面)。北向。   已上弘法大師為四方鎮護向四方給也(云云)。   一。吒天荷稻事。示雲。●天名真陀摩尼珠。欲界眾生貪慾強盛也。仍手持摩尼珠。雨萬寶施眾生給也。故號之。稻者寶幢上如意珠習也。故大論雲。古佛舍利變成米穀也(云云)。深可思之。又雲。大師杉箱入寶珠。被埋三所件。垂跡體雲者。上辨才天。中聖天下吒天也(云云)。又雲。黑尾社垂跡烏也。小薄垂跡鼬也(云云)。   一。三天三密事。口傳雲。大黑者色法極也。●天者心法極也。辨才者言音極也。是則色心業無作三身也(云云)。又雲。大黑者色法王故。法性難動之山頂安之。辨天者心法極故。大海水底居之。●天者表不二故。廣野中住也(云云)。   一。本朝諸大師御相承事。飯室良快僧正記雲。山家大師者。以雙身法為己證給也(云云)。弘法大師者。以孔雀明王法為大事給也(云云)。慈覺大師者。以熾盛光法為己證給也(云云)。智證大師者。以尊星王法為大事給也(云云)。小栗棲常曉者。以大元明王法為大事給也(云云。已上)。   一。河內國觀心寺本尊不動事。記雲。觀心寺本尊不動像者。金龜上乘。頂如意寶珠戴也(云云)。是弘法大師御作也。法門甚深(云云)。師物語雲。康樂寺慈賢僧正水天供承令修之。以不動尊為本尊。今觀心寺不動為所見。甚深(云云)。金輪尊星王。又乘金龜。旁可思合者也(云云)。   一。弘法大師御作不動事。記雲。大日不動也。右手持獨古橫當胸。左手持索(如常)。火炎非常相。三形三角也。如降伏爐形也(云云)。付之最極習事有之。口(云云)。   一。叡山東阪本生源寺事。記雲。本佛者十一面觀音。長(三寸三分)山家大師御作也(云云)。大佛者千手(週一丈一尺)。此御身中大師御作十一面奉複身也(云云)。又雲。大師御渡唐依御發願。御弟子慈慶法慶二人。此千手奉造之者也(云云)。又雲。以大將軍奉為鎮守者也。大將軍者。天照太神分身也(云云)。   一。慈覺大師誕生院事。記曰。山家大師為六千部法華經勸進。東國下向。於下野國小野寺。為廣智菩薩建立道場。授灌頂事。小野寺居止事十二年也。爰大師示廣智菩薩雲。我山相續器容者。可有當國也(云云)。覺大師親父(天生氏人)三鴨關鎮將也。母儀七十歲而奉懷胎。為老體產生。為祈禱奉請廣智菩薩。初生之時。廣智菩薩神上受奉養育者也。懷胎之時屋上紫雲覆。皆可為聖人知之。此大師誕生之所奉立堂。故號誕生院也。本尊藥師如來也。二人懷合之程。萩柱以建堂也(云云)。又雲。此山形三岑而頭似鴨。故號三鴨山也。此山有關。故號三鴨關也(云云)(委如本記)。   一。宇治平等院本尊事。記曰。本堂中尊大日(智拳印。右大指風火間入之也。謂風火間入大指。佛堂習事最極大事也云云)。佛光左右兩面鏡有之。一面正觀音也。一面十一面也(云云)。本佛左方藥師十二神將安置之。大日(右方)。釋迦如來十大弟子安之。藥師左方(不動二童子)。釋迦(右方)。大威德(青棒童子)。已上五大尊本堂大尊也。以忠文民部卿山造奉九條右丞相畢。法興院法性寺宇治殿次第相傳也。宇治殿之時佛閣成。以震殿為本堂。堂五大尊安置之。後戶安普賢像。修法華三昧。號平等院。供養導師興福寺真範僧正。證誠者園城寺明尊僧正也(云云)。本願大相國於本堂拜見山王。即御直衣袖被圖繪。今法華堂被安之畢。   一。青蓮院熾盛光堂本尊事。記曰。此熾盛光堂本尊者。金八釋●字也。慈鎮和尚御建立。檀那賴朝也(云云)。凡天台真言者。法曼荼羅真言師也。故以●字為本尊給也(云云)。   一。月次勤行事。一日熾盛光行法。自二日至八日。金輪護摩(息災)。自九日至十五日。藥師護摩(增益)。自十六日至二十二日。佛眼護摩(敬愛)。自二十三日至二十九日。不動護摩(降伏)。晦日山王供。已上任和尚御意。如此被勤行也。大熾盛光法此意也(云云)。如此四種護摩。一月中勤行事者。普賢延命儀軌與文殊八字經意歟。如此七日七日行法。結願每卷數公家被進。   一。慈惠大師每月御行法次第事。記曰。白月台藏界行法。黑月金剛界行法被修也(云云)。然意者。白月者智德也。以理台藏助之。黑月斷德也。以智金界助之。是則理智相資意也。深可思之。   一。宇治殿被修護摩法事。日記雲。宇治殿為攝祿臣之間攝領天下。而我國靈寶等悉被納宇治寶藏。彌尚被成欲心熾盛畢。仍為欲心退治。屈八十人真言師。八十日被修護摩法。畢(云云)。示雲。諸苦所因貪慾為本(云云)。凡貪慾者自愚癡起。界內愚癡也。界外第八識元品無明也。八十日護摩者。八識斷除之所表也(云云)。又雲。宇治殿者。十一面化現也(云云)。金剛壽院座主覺尋記。宇治殿者。傳教大師之再誕也(云云)。   一。公家三壇御修法事。記曰。東寺普賢延命法(義雲。普賢遍法界大日如來補處故也。又雲。以壽命連持為體也。云云)。天台如意輪法(義雲。如如示現觀世音者。即如意輪遍照法界一經自然故也。又雲。生善義為體也)。三井不動法(義雲。大師盛見金色不動自證斷惑。此明王之功能也。云云。又雲。滅罪功能。此尊德也云云)。已上三壇義也。又雲。五壇時者。藥師(生善義。又息災)。千手(拔苦與樂)。此二尊被加也(云云)。   一。千手法安鎮為祕事。記曰。智證大師於閑院太政大臣冬嗣公亭。千手法被修鎮宅法也(云云)。義雲。凡千手者。蓮華法門之教主也。亦是依正一致人法不二之妙法也。亦安鎮法者。妙華敷地華藏世界莊嚴也。非莊嚴莊嚴事寂光也。尤以相應法者歟。深可思合之。又雲。葉依鎮法依此意也。甚深之。   一。慈惠大師二童子事。記曰。慈惠大師(天元年中)依圓融院御惱。為御加持參闕之時。大師者現不動尊。矜迦羅勢多迦二童子隨從(云云)。仍大師脅士二童子奉圖也(云云)。已上隨分祕事也(云云)。又雲。五檀法修之給時。中壇現不動身給。加之大師本地如意輪也。種子●字也。字體因業不可得也。不動種子亦是因業不可得義也。又雲。地藏如意輪一體也。掌善掌惡二童子深可思合也。 一。興福寺南圓堂建立事。記曰。南圓堂本尊者。不空□索。頂上佛者。比丘形之阿彌陀也。而今造替之時。常阿彌陀造畢無念至也(云云)。此丘形阿彌陀者。法藏比丘因位形也。甚深甚深。又雲。北圓堂者。愛染王也。攝祿天下掌中拳事者。愛染王之持彼手習事也。愛染王平等王習事也。平等院號自是起。又雲。手掌●●拳事。甚深習事也(云云)。   一。南圓堂緣起事。淡海公四人子產。是名四家人。其四家者。   南家者(嫡子武智丸。丸南家博士元祖也)。   北家者(次男房前。前攝祿以下籐氏十之八九此子孫也。云云)。   式家。京家(此兩家者。子孫中絕了。以上)。已上籐原氏四家也(云云)。   源氏公卿繁昌。籐氏公卿零落。爰閑院太政大臣冬嗣公。談合弘法大師。建南圓堂祈請之處。源氏公卿多以薨畢。仍籐氏公卿繁昌。仍閑院御詠雲(補陀落乃。南乃岸爾堂建天。今曾榮留。北乃籐地波美)。冬嗣公手自南圓堂壇築(給)。甚深甚深。   一。根本中堂藥師脅仕事。記曰。金剛壽院覺尋記曰。大師所刻殘十二神將。日光月光四天王等。宇治關白賴通被造立畢。然則一會曼荼羅首尾訖。豈非大師再誕乎(已上取意)。私雲。宇治殿年曆八十二。執政五十餘年也(云云)。攝祿者。興福寺長者延曆寺俗別當也。仍攝祿最初必興福寺寶帳布(三百餘端修二月時)。延曆寺(修正月)三番頭被調進也(云云)。   一。顯密三部經事。聖光院記曰。真言教如有三部經王。顯經亦有三部經。所以法華經大日經之顯經也。仁王經者金剛頂之顯經也。最勝王經者蘇悉地之顯經也(云云)。又雲。法華經者大日經之淺略也。梵網經者金剛頂經之淺略也(云云)。又雲。山家大師三部長講者。法華·仁王·金光明經等也。三部經之顯經故也。皆是鎮護國家經王故也。甚深之。   一。觀藥壽經為三塔本尊事。十樂院道玄准後御記雲。藥師經者。根本中堂本經也。壽命經者。西塔院本經也。釋迦久遠壽量可思之觀音經者。橫川本經也。觀音慈悲門義也。深可思之。是則理智慈悲無作三身也。甚深甚深(云云)。   一。四箇大法配當四種佛土事。相傳雲。安鎮法者寂光土表相也。是則妙華敷地華藏世界意故也(云云)。熾盛光法者。功能所感實修實證報土表相也。自受用身無所不至遍照智光故也(云云)。七佛藥師法者。七方便人所感方便土表相也。是以藥師經雲。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薩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普賢延命法者。我本行菩薩道久遠壽量同居土相也。文雲。豈離伽耶別求常寂光。非寂光外別有娑婆(文)。經雲。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文)。甚深。 溪嵐拾葉集。   記錄部。私苗。   一。叡山寶幢院(名法華延命寶幢院)十六院之一(矣)。寶幢壹基。高四丈五尺。頂上金銅相輪樘。故之曰相輪樘。 T76085501.gif   右相輪樘。高三尺三寸。有九層。形似盤。最上層徑八寸。最下層徑一尺六寸。最下層懸十一寶鐸。每層有十一金銅小箇(形如小招子)。每箇納摺本無垢淨光等真言。幢頂上。輪樘下置金銅桶一口。高一尺三寸徑。桶堨斯蛦y樘銘文并寫經真言等人人名銅桶納(云云)。   妙法蓮華經二部十六卷。毘盧遮那經一部七卷。密嚴經一部三卷。福德三昧經一部三卷。金光明經一部四卷。文殊所說經一部一卷。首楞嚴經一部三卷。般舟三昧經一部三卷。諸法無行經一部二卷。梵網經一部二卷。無量義經二卷。普賢觀經二卷。請觀音經一卷。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寶篋經一卷。不必入定入印經一卷。無垢淨光陀羅尼經一卷。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梵漢兩字大佛頂真言一卷。梵漢兩字隨求真言一卷。大方等不增不減經一卷。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一卷。已上都合五十八卷(普長皆五寸紺表紙)。金銅軸。   金字外題。右弘仁十一年九月。根本傳教大師所書寫安置也。無垢淨光根本真言七十七本。   外題注。貞觀皇帝御願(清和天皇也)。   無垢淨光相輪樘中陀羅尼三卷(卷別復九十九本)。一卷。奉為三界諸天八道神祇。一卷。奉為賀茂(下上)。一卷。奉為四恩法界。右右大臣籐原良相願者。佛頂尊勝陀羅尼二十一本。外題下注。奉為中宮殿下。同真言二十一本。外題下注。奉為太政大臣。無垢淨光真言三卷。題下注。為法界眾生。   般若心經一卷。仁王經一部二卷。自綾造華十房(如新不模櫻華也)。名香二褁(各二兩許。舊香無變)。諸經諸真言等其數巨多(營律總之不堪具注留而已)。已上貞觀二年寶幢和尚加(矣)。   叡嶺相輪樘銘。   延曆寺寶幢院相輪樘銘。   叡山沙門最澄撰。   葦芽開廊 天主下生 短歌長歌。   未防魔兵 第三十主 初開梵甍。   沈像燒捨 法鼓未鳴 聰耳立憲。   乃信三明 使歸南嶽 諸經野卿。   因果冷然 開悟群盲 時機未熟。   洮汰五驚 天王出家 感得天平。   受菩薩戒 四車轟轟 海內諸州。   制底縱橫 雖敷法筵 未遣五莖。   豈若先帝 憑天台評 新立圓宗。   永填火坑 年年兩度 紹隆妙行。   為悅冥道 起斯輪樘 叡嶺秀聳。   朝影北都 神岳嵯峨 夕臨東湖。   山王一等 思存給孤 法宿為號。   開顯毘盧 亦塔亦幢 延壽安身。   惟經惟咒 護國濟人 金剎放光。   汲引迷津 寶鐸流聲 發開龍神。   我等發願 渴仰文殊 十生生現。   普施髻珠 信謗西友 俱會四衢。   同乘寶車 恆遊寂逼 長講妙法。   恆轉妙輪 五忍恆說 永息魔嗔。   生界未盡 此願不泯 成住壞空。   不散此座。   時弘仁十一年歲次庚子九月中旬也(巳上相輪樘銘)。貞觀二年八月二十七日改立幢緣起。惟相輪樘建立以來。弘仁十一年其中間改擩男柱一床方今輪幢朽損。基構傾斜。因玆內供奉大法師惠亮作備件幢[諮-口+心]聞。太政閤下傳奏貞觀皇帝既訖。右大臣正二位籐原朝臣諱良相。奉敕與太政大臣從一位籐原朝臣諱良房。為莊先師大願。賜金銅并妙工等。泥冶輪樘。新鑄造男柱。頭銅相輪。無垢淨光陀羅尼八百七十一卷。佛頂尊勝陀羅尼四十二本。安置樘中。以貞觀二年歲次庚辰八月二十七修理建立但功□□。先師銘敕使散位從七位高彌高執事聞奏書了。散位從五位下高向朝臣公輔。大炊頭從五位下丸子子□。權允從六位上悉紀懸主貞成嚴造。妙工左兵庫小屬池雲。   一。相輪樘緣起事。寶幢壹基。高四丈五尺。相輪樘高三尺三寸。有九層。形似盤。最上層徑八寸最下層徑一尺六寸。最下層懸十一寶鐸。 T76085601.gif   五大院記雲。推古天皇御宇。上宮太子御幸於帝艮鄉親見四方曰。東嶽現於寶幢。中央顯於王氣。今經三百餘歲。有一法師。弘於一味教。有一聖皇。開於萬乘(已上)。聖賢遺訓無違。而傳教大師者。建比叡山弘於一乘教。桓武皇帝者。開平安城興於萬乘道。記雲。爾時聖德太子登東嶽。卜分地建一堂。今椿堂是也。七生尊留帝艮裡。今六角堂是也(已上)。   一。相輪樘建立事。山家大師弘仁年中。建立相輪樘事二緣起有之。一依無垢淨光陀羅尼說。二依寶幢示現相。所以聖者說法之砌。賢聖窟詫之處。必現寶幢於虛空也。然則今寶幢院之相輪樘下者。釋迦如來成正覺金剛坐。三世常住轉法輪處也。仍寶幢現虛空也。又今本堂號釋迦如來轉法輪堂。深可思合之。   一。清瀧明神寶珠事。記雲。山家大師於高雄寺最初行灌頂之時。清瀧明神現天女形來。而我姊龍女者獻一顆寶珠於釋尊。唱正覺南方。我者沈沒於生死海未得出離。奉獻一顆寶珠於大師。灑甘露法於我(給)。仍大師以灌頂法授之。記曰。大師以此寶珠奉納相輪樘頂上。為恐紛失故。惠亮和尚之時。入石櫃地底五尺埋之。私雲。相輪樘者。東嶽示現寶幢也。釋迦如來三世常住轉法輪處也。又安置舍利者。即是能說釋迦也。安置顯密經教者。即是內證外用轉法輪相也。深可思之。   一。我山號四聖弘通靈地事。大唐明州赤山院明神神託曰(巡禮記文也)。日域在藥王藥上弘法之峰。我從上人彼守佛法。日雲三津百枝者。妙莊嚴王。妙德者。淨德婦人。傳教大師者。藥王菩薩。義真和尚者。藥上菩薩也。仍我山號四聖弘通峰也。   一。我山號靈山淨土事。御廟御遺告曰。夫尋天台宗流傳者。始靈山。中天台。終吾山。雖言三傳之末山。不異三變之昔地。故得道之因不殖於吾山者。殖何處。出離之道。不求於此處者。求於何所(矣)。   後傳法記雲(光定和尚)。東峙峻嶺明星降來也。靈地西湛清池阿耨達池之餘流也。靈山一會儼前未散(中堂閼伽井)。北斗七星如在影向(矣)。   山家釋雲。最澄不意聖五百賢聖豁然之地。見其座方不同威儀。或舉面觀念。低頭思惟。或誦唸經咒。鉤鎖印契。最澄問雲。此山何德聖者讚宅。聖者何願сЁ^Ъロ 此由生。勒聖者答雲。靈山如報土。不壞劫火常寂光土。無明豈污。以願力故久住於世。心澄寂淨。待慈氏曉歟。   山家詩雲(自弘法大師山家大師何所住給耶被尋給時。御返事一箇詩被遣之)。等持定堳C苔地。緣覺觀前紅葉林。曰雲等持谷者。大緣地也。又雲三昧谷。又雲禪定谷。又雲佛性顯現谷也。緣覺阪者。本願堂前也。紅葉林者。定林程也。   一。桓武與傳教靈山聽眾事。山家釋雲(六十部法華經銘。云云)。夫以桓武天皇者。依靈鷲頭立法華宗。入玄龍宮助遍吉捨。利生之德秀於周記。法施之功高於漢夢(文摩騰法蘭事)。五大院釋雲(漢武金人夢事)。桓武天皇者。靈山聽眾。傳教大師者。一會同聞。成芳契於靈山之席。覆利生於扶桑之境。   一。住山得益之事。山家釋雲。攀斯山者永離三惡之嶮坑。容斯洞者速至四德之直道。覺大師釋。發心止住者。任情解實業之惑。不信離散之者。為焉吟苦輪之衢。淨剎結界章雲。本有常住之曼荼者。始從。甲方終諸癸方。魅魑魍魎之惡鬼。狩從巽氣。納諸艮氣(矣)。山家釋雲(真俗一串事。鎮護國家事)。大日如應用者。下從甲方。止於癸方○畫像而為艮氣。以東以北。是即鬼門之開也。私雲。此句皆肝要也。鎮護國家祕密念誦事。自是起。甚深(云云)。五大院釋。城者是本有四德之城。山者是修得四德之山。修性不二而事理一如也。且不相離。若闕一者二俱不可安穩。   一。山家大師佛使人事。山家密傳雲(上宮太子傳雲。妹女老乳母也)。山家大師御誕生經七日。出嬭女懷。行七步唱曰。私雲。釋尊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一致習合也。然則傳教大師者。我國釋尊也(云云)。捨於此惡世。廣說無上道(文)。私法師品雲。藥王當知。是人自捨清淨業報○愍眾生故。於惡世廣說此經○我滅後能竊為一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文)。偈頌曰。捨於淨清土。愍眾故生此○能於此惡世。廣說無上道(云云)。當知傳教大師為如來使。廣說法華經給事。深可思之。又雲。當品者藥王菩薩對向說也。山家大師又藥王菩薩應來也。五種法師行相。滅後弘經大士。可思之。   一。山家渡唐元由事。傳教大師釋雲。詣萬里巨唐。傳於一味戒(云云)。私雲。一味戒者。勸發品四要也。一者。諸佛護念(止觀·遮那兩業也)。二者殖眾德本(攝善法戒)。三者。入正定聚(攝律儀戒也)。四發救一切眾生之心(饒益有情戒)。已上三聚淨戒也(云云)。已上五大院御釋意在之。   一。傳教大師與三藏號事。覺大師巡禮記雲。道邃和尚雲。日本國澄三藏者。天台智者再誕也(云云)。又日本澄三藏聞表極奧。高祖再值(佛像安置)。   一。自倒靈木事。山家釋雲。章雲。晝覆紫雲。夜放純光。芽葉青白。而肉眼所疑。雖類槲未知何靈木(云云)。曰西域記雲。槲者柏也(云云)。同文雲。五段切也(云云)。口雲。藥師·釋迦·彌陀·迦羅天·多聞天等。已上五尊刻之(給云云)。又雲。於中堂本尊有五不思義。一靈木不思議。二放光不思儀。三說法不思議等(云云)。又雲。始本尊向西奉安置之處。眉間白毫照東方萬八千世界。故擬法華教主。向東安置之。   一。大師造佛文事。歸命稽首禮。三身滿德尊。相好皆圓滿。利益有情界。五大院釋雲。大師三敬禮。佛像一低頭(云云)。山王院釋雲。顯密內證義雲。削一□以致。三禮。刻一佛稱三佛(矣)。又雲。祖師傳教大師自造三禮佛像。以祈萬國安全。乃至本佛自唱一偈言。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惠力莊嚴。以此度眾生。私雲。佛自唱一偈此事也。口雲。延曆十三年九月三日中堂供養。自同日七箇日之間御參籠中堂。滿日夜本尊交語文也。可祕藏(云云)。山家御祈精詞雲。法住方軌章雲。策心馬於寂光之路。宴心賓於妙覺之臺。生生託居此間。世世潛衛吾山。修三味之律業。弘一乘之妙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等。吾建山中冥加所在境(文)。私雲。此時藥師佛自唱文有之。可祕(云云)。又雲。□字者。弘仁十四年修理筆。師曰。口福世所進字也。故大師御在生不可有□字。依山中(云云)。   一。山家大師御入定事。相應和尚記雲。貞觀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傳燈大法師位延法傳教大師御廟參淨土院讀詔書廟室內有聲。唱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文)。斷識大師是色心共不頹。精神送餘生(云云)。私雲。以此文山家大師之御入定為其證(云云)。或說雲。傳教大師之御入滅者。實入定也。弘法大師之御入定者。真實入滅也(云云)。又雲。弘法入定所者。真實伊勢外宮高宮前也。不可口外者。   一。山門建立三箇大事。第一戒壇院中堂建立事。第二總持院天子本命三重建立事。右三箇大事者。東寺流●●祕法一致習事也。未及散在流布大事。不可口外。甚深。   溪嵐拾葉集。   應長二年卯月五日。於叡山神藏寺。隨義源阿闍梨記之。   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曆應元年十一月十三日。於倍山靈山寺。賜自筆御本令書寫畢。留賜後賢。共期佛慧。   求菩提沙門運海記之。   元祿十二己卯閏九月十六日。以西北正教房藏本書之。雞頭院沙門(嚴覺)洪道。 溪嵐拾葉集。   一。總持院建立事。   二。同本尊事。   三。本命元神事。   四。根本止觀院事(付本命道場事)。   五。法華三身事。   六。根本中堂不思議事。   七。中堂竹臺事。   八。神僧授與四教事。   九。根本大師靈山聽法事。   十。聖德太子未來記事。   十一。文殊樓事。   十二。鎮護道場事。   十三。戒壇院事。   十四。七重結界事。   十五。解脫分種子事。   十六。真言結界事。   十七。戒家結界事。   十八。大講堂建立事。   十九。講堂大日印相事。   二十。一箇祕鎮事。   二十一。四土即離事。   已上畢。 溪嵐拾葉集。   記錄部。私苗。   一。尋雲。總持院建立如何。仰雲。凡總持院南方向建立之。西熾盛光堂建立安金輪。東佛眼堂建。今灌頂堂是也。中央三重塔婆建。此則不二南天鐵塔表示也。上一重天子本命安。中重百官萬乘本命安。下重國內萬民本命安(已上)。凡總持院建立天子本命道場不限。一切眾生本命道場也。然則一眾生我山護持不預者無之(云云)。   二。尋雲。塔內本尊如何。仰雲。安五智如來也。兼又覺大師御將來御舍利。塔心柱中被安置也(云云)。   三。尋雲。付總持院本命元神習方如何。仰雲。本命者七星也。佛眼曼多羅三層八葉在之。其中七曜安。此則本命星也。次熾盛光堂金輪曼陀羅安。此則眾生元神也。七曜心數則也法表。金輪元神則表心王。正色心二法和合不二塔婆。南方平等性智方鐵塔顯事。深可思之也(云云)(口傳在之)。   四。根本止觀院建立事。問。根本中堂建立次第如何。答。山家大師智者大師後身我山建立(給)。所以西天釋迦。震旦天台。我山皆是分身小釋迦也。故山家釋雲。天台宗流轉尋。初靈山。中天台。終我山。雖言三轉末山。不異昔靈山地(文)。又大唐明州赤山院神託雲。傳聞。日域有藥王藥上佛法峰。我住彼可護佛法(已上)。相應和尚記雲。三津百枝妙莊嚴王。妙德妙德婦人也。傳教大師藥王菩薩也。義真和尚藥上菩薩也(云云)。口雲。三津百枝者。大唐高獻帝王子也。佛法東漸表示直我國來至(給)。八幡大菩薩姬宮妙德婦人嫁(給)。三津濱住給故三津百枝號。夫婦共二百餘歲經。一子不生事歎。諸神祈請(給)處。五更眠覺聞給三津河水流音。唱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是驚水流尋登(給)。此浪音巖阿橋下留。依之今神宮寺建立祈請(給)。無程懷胎大師生奉。大師經七箇日。嬭女懷出。七步行唱雲。捨於清淨土。愍眾生故。此能於此惡世。廣說無上道(文)。此文法師品藥王菩薩對向文也。故大師藥王菩薩化現也。藥師又藥王菩薩本地身也。仍傳教大師手自藥師像刻。根本中堂安置(給)。故根本止觀院以天子本命道場名也。凡大師如來使。如來事行(給)。五種此師。隨一妙法弘通(給)。分身小釋迦也。仍唐土天台大師讚雲。分身小釋迦也ユデэ。道邃和尚傳教大師讚雲。日木澄三藏天台智者再誕也。又雲。日本最澄闍梨。天台智者後身也。聞表奧極。高祖再遇(云云)(已上取意)。又妙樂大師御忌日傳教大師以為導師(給)。此則高祖大師再誕故也。依之以山家大師。東土釋迦奉習也(口傳如記錄)。可尋之(云云)。問。以根本中堂為本命道場方如何。答。凡根本中堂本尊本佛隆座。又七佛藥師刻安置。東方七佛坐。此七佛閻浮顯移。此則七星顯。七星精氣下眾生本命元神成。情非情造。此本地身安置故名本命道場也。凡真言教習兩種祕事在之。一地藏田地。二藥師草木也。仍一切有情類。草木受用命根相續也。今無非藥樹王利益。此藥師如來司地坐十二願王取(給)。一切眾生為非雲事無之。又此如來悉施妙藥。三摩地入為一切眾生。良與法藥願發。其時琉璃壺中普賢菩薩入(給)。藥師如來良藥成。藥師妙藥是也。眾生身心病治事。無非藥師如來利益。付藥師如來三身習在之。所謂藥師者(應身)璃璃者(法身)光者(報身)。此三身妙藥以三惑病治也。是以飯室先德釋雲。一心三惑所謂妄病。一心三觀能治妙藥。分別病藥能治眾病。稱號藥師琉璃光佛。藥師色法病患治。三諦三觀心病患治。以之名身心病治也。   五。尋雲。法華經中藥師如來明其相如何。答。經雲。解如良醫智慧聽達明練方藥善治眾病。色香味美持節和合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眼。勿憂不差。色香味美者。色者戒也。香者定也。味者惠也。此戒定惠三學和合為實相一理。此以良藥法身長壽得也。此則釋迦如來以藥樹王身奉名藥師謂也。凡釋迦藥師彌陀三尊。一體異名三如來也。是以山王院御釋雲。三世常住大日如來妙法教主。亦名釋迦。像法轉時利益眾生。稱號藥師琉璃光佛。五濁惡世名彌陀。三世利益同體慈悲。此等文理釋迦三身以彌陀藥師一體習也。依之根本中堂藥師教主釋尊也。轉法輪堂釋迦藥師如來傳也。祕事在之。口傳(云云)。尋雲。以一佛號三佛故如何。仰雲。以正像末三時釋迦藥師彌陀三佛擬故。以一佛擬三佛也。是以山家御釋雲。一佛刻擬三佛。山王院御釋可以合也(云云)。   六。尋雲。付根本中堂藥師。七不思議習方如何。仰雲。記錄說雲。付根本中堂藥師七不思議在之。所謂一靈場不思議。根本中堂藥師御衣木。今北谷本願堂跡在之。記錄雲。此靈木晝覆紫雲。夜放光明。枝葉□□□□駜□□□□橡禳j□□□□諑□□□飀□□覜□樂□□令飀□大□□□□□樀□婝覜□□□□夾□□□說樿□□□□□□□覜訇□□□設逆□□□禍□□□□□□□姵檢□□覷E□□□□□□□□□飀□□驪送□□□□□□飀□駝覜褸□□□□詌□□□禍□□□□覜□茵榙□□□□□□□嬌□□覜襐□□□□R送□□□□詌□□□□覜覷R饌j□□驗□□□□逆□娗奸□□橀□□饑饐□□□□嚏慼慼慼慼歎耤慼慼慼慼撩蛂慼慼慼滕堙慼E騺□量祰□□襆□楜□賂駛□粿□□□□□飀□□□□□□□禍□囊□j□□露□礡慼慼慼熱u□□□□禍□□礸□囊□j□□□褸□礡慼潮晼XU嚏e檢□姥嚏慼慼慼慼慼慼慼慼熱u□□□誇□□□□詌□□□□□禍□馜□□□奸□驀□□駽j□□□奏□□信□□□襤□□□□□□□□□□□□騷□□□□□□□□□□倫□□□□□□椸榽□]~□□切襤□誇□□騏餾□□□□□□□□奊□□襢□□□□飀□榙□奸□□楔□□□□□磻礹裀□□櫸□禳埤□□□□□□□□□模槔□視兜飀□詌□□□禍□稗奸□□褓□i襼□□夾□□姑F□□□駛□□□□□詌□□□□□□□飀□  七。問。根本中堂左右竹臺有事如何。答。記錄雲。南竹臺金篠名山王七社奉勸請。北竹臺叢篠名日本國中三千七百餘座社奉勸請也。口雲。山王者心王表。三千七百餘社神明者心數表。是皆山家大師所勸請也(云云)。尋雲。此金篠緣起如何。答。法華宗傳記雲。大唐圓宗寺前金篠叢篠在之。是西天靈鷲山佛前有竹也。佛法東漸表震旦來生。此佛陀波梨三藏五臺山生身文殊為拜見。自西天震旦來至。付圓宗寺至靈鷲山佛前竹此寺來至。西天佛法東漸表示也(云云)。計知此金篠叢篠三國佛法流布表示也(云云)。山家大師天台教釋演我山來給時。此竹篠根本中堂庭上植給。從其已來生榮。我山佛法繁昌表示也(云云)。   八。尋雲。天台大師四教於神僧傳雲事如何。仰雲。天台大師於普賢道場法華三昧覺悟。天機秀覺內證開時。夢中丈六金人來。奉授四教於大師。其詞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云云)。是神僧授與詞也。最祕(云云)。不可口外(云云)。同文雲。丈六金人背負金光踴入林中(云云)。大師其後朝彼林中見給。今金篠中白猿住。此則神僧也。又是山王也。西天靈鷲山林中白猿住。我國林中奉勸請山王。是則三國傳來表示也(云云)。又飛來峰緣起雲。西天鷲山帝城艮方也。震旦天台山帝都艮也。我國叡山帝都艮方也。故三國相承靈山習也。依之山家靈山一會儼然未散等釋。今飛來峰緣起。靈山艮角闕唐土天台山來。唐土天台山艮角闕日域叡山來。佛法流傳表示。此山來時白猿乘。從唐土飛來。仍飛來峰號事從此起也(云云)。   九。傳教大師與桓武皇帝共為靈山聽眾事。五大院記雲。桓武皇帝靈山聽眾。傳教大師一會同聞也。結芳契靈山席。覆利生於扶桑境。入言龍宮助偏吉誓。法施之功高於漢武。   十。聖德太子我山未來記事。上宮太子傳記雲。推古天皇。御宇。聖德太子幸於帝艮鄉。觀見於四方。日中央現王氣。東嶽現寶幢。今在二百餘歲。有一聖皇○桓武皇帝建平安城開萬乘道。傳教大師建比叡山弘一乘教也。口雲。中央王氣者蓋雲也。東嶽寶幢今相輪堂是也。天子居處必天蓋雲在之。是其表示也。諸佛說法處必彼寶幢現。今寶幢院是也。彼院釋尊三世常住轉法輪處也。故以釋迦堂號轉法輪堂也。又今相輪樘下釋尊成道金剛坐也。此金剛坐上相輪樘建。此則寶幢所現處也。口傳(云云)。此時聖德太子。此寶幢尋吾山上給。仍一堂建立。今樁堂是也。凡我山三世常住也。釋迦轉法輪處。靈山一會儼然未散靈場也(云云)。   十一。文殊樓事。慈覺大師巡禮記雲。清涼山雲上受文殊師利化現。長安城月前訪法全和尚門下(已上)。口雲。覺大師五臺山詣。諸院巡禮。於北臺值生身文殊。一箇祕法傳受御。其時大聖文殊金色師子乘。法要為大師說。其時形像摸今文殊樓建。師子四足下土石取。文殊樓鎮壇加玉。其口傳在之。凡吾山護持在此樓。五臺山靈威移此處。吾山為吾山事此樓威德依。我山諸寺勝事又此文殊靈驗也。凡此文殊樓付本尊。最極祕法在之。一髻一字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等習事在之。口傳(云云)。   十二。問。以文殊樓鎮護道場方如何。答。覺大師御記雲。甲乙木德也。庚辛金德也。金剋木故。於本朝異國有恐。故建文殊樓。為鎮護道場(已上)。口雲。我國木方也。故名扶桑朝。異國金神方也。金木剋功能在之。故異國襲來。此難為除奉勸請文殊。文殊是西方金神王也。彌陀四親近中利菩薩也。此以利菩薩。東方法幢中四親近中愛菩薩位安。凡違時作容。敬愛時無所言。故此文殊師利勸請。東方愛菩薩三摩地奉令入。此依功能為異國吾國不被侵也(云云)。此則異國降伏祕術法。本命道場祕密念誦隨一也。口傳(云云。已上)。是門跡大事。未及門下相承祕事也。Дяг祖師。祕決中。ЛヱユШンЯЁЪ終不被開。大師勸請起請文被相副。不可違犯者也。尋雲。文殊樓草創時。生身師子現雲事如何。答。覺大師文殊樓建立時。斷木三津濱付置。夜夜大牛負斷木山上運送。如眼見者也。牛形也。其影見師子形也。計知五臺山師子吾山影現也。此牛大浦莊下死骸留。故牛骨莊號。依之彼大浦莊樓被寄。   十三。戒壇院事。戒壇院者。吾山三學中臺在之。今戒壇戒法中臺也。付之顯密戒三學結界在之(云云)。   十四。問。顯密界結界次第如何。答。吾山結界三學不同雖在之。付法華法六即結界以為本也。所謂第一凡聖同居結界(自江邊至社頭)。理即。第二邪正一如結界(自社頭至佛谷)。名字。第三好世淨土結界(自佛谷至香呂岡)。觀行。第四冥熏密益結界(自香呂岡至金輪塚)。相似。第五開方便門結界(自金輪塚至天梯林)。分真。第六示真實相結界(自天梯林至文殊樓)。心性中臺常寂光土。此中臺戒壇院也。   問。七重結界雲相如何。答。凡顯宗意依法華經六即結界也。官者部結界加七重結界雲也。又一義雲。內地清淨結界者。始從凡聖同居終至究竟密。是六即結界也。此上心性中臺加七重結界名也。淨剎結章雲。三世常住上。常住上故法性無明蹴上。三世常住下。常住下故無明法性蹴下(已上)。口雲。登山時從因至果。上求菩提跡門意也。從山上阪本時從果向因。本門隨緣法流意也。凡我山上下本地無作妙行。不知不覺大善根殖之。故淨剎結界章雲謬入此洞。傍攀此峰者。至四德直道。口雲。上上求菩提表。下下化眾生表。故知不知諸佛恩殖。解脫分善根下也。   十五。尋雲。何故解脫分善根種子下。不知不覺善根生耶。答。吾山戒壇院中臺建立者。生身佛值說法開道開。一代藏教通達解了功德得方建立。故自邊今滿彌法師登山。戒壇迴時戒體不知不覺善根殖也。如三周聲聞覆講法華會座在。信樂慚愧衣裹一乘無價寶珠裹。重醉都不覺知雲。退大流轉。恩緣說聞。本緣憶開悟得脫如。故一切智願猶在不失等釋也。可思之。   十六。問。密教結界意如何答。凡真言教意八葉曼荼羅以地法界敷是也。是以淨剎結界章雲。本有常住曼陀羅。始自甲方終於癸方。魑魅魍魎惡鬼狩。於巽氣納於艮氣。口雲。惡鬼邪神狩於八方。然後八葉曼荼羅八方敷意也。凡八葉者法界總體也。故釋雲。華嚴千葉不過八葉(文)。或又八葉過無方所(文)。此等文理深可思之。所謂密教結界橫平等結界也。   十七。問。戒法結界相如何。答。凡戒法意三聚淨戒以為本也。所謂攝律儀戒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也。以之三塔配當。結界淨地作也尋雲。以三塔三聚淨戒配當方如何。答。第一攝律儀者。西塔院是也。此則理峰也。第二攝善法戒者。東塔院是也。此則智峰也。第三饒益有情戒者。首楞嚴院是也。理智不二以饒益有情也。故橫川不二鳥居立也。凡顯宗意。豎七重結界。真言意。橫八葉曼荼羅敷。戒法三聚淨戒以非橫非豎結界成也。三學俱傳名曰妙法釋。深可思之。   十八。大講堂建立事。問。大講堂本尊安置方如何。答。中尊台藏大日法界定印結。此定印有祕事。釋迦缽印結。釋迦即大日事表。左十一面安置。右彌勒安置。梵王帝釋四天王等如例是安置也。尋雲。何意大日即釋迦印結乎。答。今大講堂是顯密遂業靈場也。故如此安置給也。尋雲。今付大講堂。結界淨地習方如何。仰雲。一義雲。凡付結界。有三種不同。依密教者。一葉衣鎮。是付觀音。二八字鎮。是付文殊法行之。三不動鎮。是付法行之。已上以前多種鎮雖習傳。當世是不行。今世流布安鎮法不動鎮是也。依之三昧流等不動。靈場以無動寺為本。故山門鎮壇祕事無動寺極ユлэ(已上一義)。示雲。已前義一分其勢雖有之。山門故實所不用之也。所謂大講堂本尊安置相以一祕鎮習也。結界地所三世常住儀式表也。故結界淨地靈地劫火不燒。其地殘如柱ユлэ此事也。依之山王院大師釋雲。三世常住大日如來妙法教主亦名釋迦。像法轉時利益眾生稱號藥師琉璃光佛。五濁惡世名為彌陀。三世利益同體慈悲(文)。口雲。中尊大日三世常住表。十一面過去正法明如來也。釋轉輪印妙法教主釋尊也。彌勒當來導師未來佛也。此三佛三世利益表。中尊出過三世表也。故密教大日成業也。釋迦顯宗遂業表。故以此靈場三種鎮壇習極也。   十九。尋雲。何故以缽印釋迦習耶。答。缽印者。風輪三摩耶也。釋迦即以此印教流布身內證顯也。凡大日五智本源菩提根元也。故五輪中第四風輪釋迦尊所住所也。凡台藏界曼荼羅五大所成曼荼也。釋尊即大日風輪住教法流轉。故釋尊教流布身名也。約本地大日也。約化身者釋迦。此為顯體用互具。台藏界大日釋迦缽印結也。是最上口傳也。不可口外也(云云)。   二十。尋雲。一箇祕鎮雲事如何。答。是付三種悉地沙汰祕法也。此三種悉地者。依顯教意。梵網三重相開成道儀式也。依密教意。三種悉地祕法也。此經顯密一致習在之。依之三種悉地經即是梵網經同本異譯經也。凡三種悉地者。上品悉地即是臺上盧捨那。中品悉地葉上千釋迦表也。下品悉地葉中千萬億小釋迦表也。此則實報·方便·同居三土也。寂光土三世總體也(云云)。又一義雲。上品悉地法身表。寂光土也。中品悉地實報表。下品悉地方便土類。同居凡聖雜居故。三土總體習也。淨土雖廣四土即離不出。淨剎結界。三身即一。四土不二義顯也。以三世常住大日。四土不二寂光土令居也。此則非莊嚴或顯也。事寂光義深可思之。   二十一。尋雲。付四土即離。以寂光土為本相如何。示雲。文雲。寂光理通如鏡如器。又雲。界界轉現不出十界。土土互照不出寂光(文)。可思之。尋雲。以同居為本相如何。示雲。豈離伽耶別求常寂光。非寂光外別有如如(文)。又雲。經雲。常在靈鷲山。及餘所住處。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文)。深可思之。   已上住師載之莫及外見耳。   金剛慶春。   元祿十五年壬午二月十二日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溪嵐拾葉(集真言祕奧抄(元享四甲子正七始之))。   一。山門相承四頓法事。大黑。辨才天。聖天。毘沙門天。義雲。梵雲摩訶迦羅。此名大黑天。諸天部中名字勝。摩訶者。大多勝三也。三諦三觀三部也。Дяг止觀教主習也。煩惱黑闇當體。不動自性本有實體顯事表也。密三部。顯三觀。戒三聚淨戒也。故當流戒家本尊習也。義雲。●字也。萬法能生本源也故。●字萬法於出寶珠故也。●字不動一體并堅牢地神故也。●字妙成就尊故也。●字大黑風大惠業體故也。●釋尊一體故也。●文殊化現故也。義雲。根本印。堅實合掌。袋印。智拳印。義雲。尊形如常。但吾山開闢時。大地六種振動。下方空中一人老翁湧出。今政所大黑是也。形堅牢地神也。山家釋雲。安一人老翁育三千徒眾。顯密一致時一人者。濫一同理也。老者久成正覺心翁。俗諦常住心也。本門地湧千界菩薩也。大師御登山初靈山淨土儀式悉我山顯現(云云)。大黑者。等流卑賤形。天鼓雷音垂跡也。本地釋迦如來也。又三輪明神和國影現貌今大黑也。本地是大黑。垂跡是山王。即大黑也(云云)。義雲。顯密一致習事。以堅實合掌印。名十羽印。名十界皆成印。此印付本門合掌。跡門合掌。本跡不二合掌。不變合掌。隨緣合掌。俱隨緣俱不變合掌雲事。又橫合掌。豎合掌。非橫非豎合掌。己身自性合掌者。經雲。或百人禮拜。或復俱合掌。及至舉一手或復不退頂。金剛頂經疏雲。一指纔動法界悉惑。一言音發諸佛不違。   一。是法住法位。此處合掌印習合也。法位者真如也。是心法也。ДЪ世間以為五大故。色心冥合合掌一印習也。是即即身成佛也。真言●●●●●●是六大無礙即身成佛也。大日經法花一致習合也。   一。法爾自然合掌事。佛法氣分離田夫野人。人歸依時合掌也。是自然覺了大日如來契當心也。然合掌以致心傾聞具足道也。   一。三摩耶形事。或蓮花或寶珠或寶塔也。蓮花者。口業為義故應身三昧耶也。寶珠心法為義故報身三昧耶也。寶塔色法為義故法身三摩耶也。   一。此尊異形事。或不動一體。或愛染一體。或毘沙門一體。或辨才天一體。或聖天一體。或吒天一體。或山王一體。或降三世一體。或觀音一體。或文殊一體。或釋迦一體。或大日一體。   辨才天事。義雲。一妙音辨才天主智慧。諸佛四辨八音言辭無礙德以為體。此時以●字為種子。二宇賀主福德。是觀音ДУ辨才天也。此時以●字為種子。垂跡雲時以白蛇為體。蛇身三毒極成體故三惡道勝。白色表白善勝三召道也。義雲。右手持智劍。萬法亡泯故。空觀二乘界也。左持如意寶珠。萬法能生故。假諦菩薩法界也。頂上老翁。佛果中道法門也。   一。此尊本地事。釋迦·藥師·彌陀·虛空藏·地藏·彌勒也。惠心雲。在天名虛空藏。在地名地藏。   一。天台南嶽記此法修。天台御入滅時。水瓶中辨天出虛空去。天台啟白雲。願住世滅後眾擁護(雲лэ)。依之此尊左目願(云云)。依其福力天台教法世世流布繁昌也。一義雲。依天台啟白瓶中還入(云云)。   一。顯密一致習事。天台所傳五箇印明中心中心咒印。此印名寶珠印。名白蛇印。龍女從海中出詣靈山時。捧一囊寶珠印是也。此印密灌頂印。顯無價寶珠寶相印也(云云)。   一。何故法滅時經卷如納龍宮耶。一龍宮者盡癡室也。盡癡源無明也。故佛法法性滅歸無明本源也。一大海者水大也。此水大●字也。●字即金剛界智體也。故龍宮即一心本源也。此正報約時。我等水輪中本初龍神有。此龍神者。我等遍知分別全體也。此一念三千經卷納也。何一代教法行者心地現雲此事也。故自然理佛法龍宮納也。又水大●字也。●字萬法種子教法源也。●字言說不可得義也。萬法生住異滅四相被滿時。種子位歸●字雲也。是名寶珠號佛舍利。此寶珠龍女持靈山詣也。   一。最勝王經雲。五億八千眷屬有說。其中以十五童子為上首。其十五者。祿命身三各各具五。合十五也。而祿者人果報也。命者壽也。身者報壽不二人體也。約內法時法報應三身也。十五童子者。等流身正體三身即一本尊也。共祿命身三各各三身具九身成也。祿三身者。甲乙等十支以法身。歲年以報身。旬月以應身也。命三身者。以十二月為法身。以三百六十日為報身。以十二時為應身。應身三身者。以五行本法為法身。以五蘊為報身。以假和合為應身。   一。一年者一身總體也。十二月者大骨也。三百六十日者三百六十小骨也。是即依正一體無作本地三身也。   一。智證釋雲。大通佛者。即是大日也(云云)。   一。總體辨才天加十六善神十六大菩薩是也。   一。愛染三諦三觀所表。唯跡門三千塵點是也。不動者。五蘊本法現故。本門五百塵點是也。   一。我等當體即蓮花習時。肺藏即八葉蓮花也。然體釋七葉也。其故西方一葉闕人舌根成。肺藏者。西方風大主舌根。又息風根源也。   一。鎮護國家念誦事。我山總持院名天子本命道場。是三重建立。一重安置天子本命。二重安置百官本命。三重安置萬民壽命。一切眾生通也。是十四人供僧安。國家護持念誦作。每日晨朝向王城。奉加持天子。其印明者。三種悉地中報身印明也。   一。龍女辨才天一體事。龍女如意輪觀音也。辨天本地又如意輪也。此尊三身習雲事。南方寶生尊法身。如意輪觀音報身。龍女應身雲也。此三身共如意寶珠以為三摩耶形。此寶珠境智冥合體也。   一。龍女成道寶塔品時雲一義。寶塔東方來故。多寶佛西向。釋迦西方。東方向ДЪ二佛並坐時。ヱюэ西方л兩尊уワ。其間東南方向。次正西方向。釋迦南向時分龍女正覺成。故速疾開覺也。何須臾聞之。於剎那頃說。   一。不動法習時。肥滿童子雲事有。其十五歲以前童子未煩惱修起時全體也。是本覺體也。是無作斷惑雲也。龍女幼稚正覺成此心也。   一。我等水輪中有肺藏。其中有金色水。其中有三寸蛇。我等第六心王也。肺藏西方妙觀察智所在也。妙觀察智第六識邪正分別識也。是我等思量也。其種子●字也。此字即辨才天種子也。所詮我等無作本有體蛇形也。蛇曲心也。   一。山門相承真言。四箇大法者。一安鎮。二熾盛光。三七佛藥師。四普賢延命。   一。三昧流以安鎮熾盛光顯中道習合也。法曼流以大黑辨才天顯中道習合也。   一。安鎮熾盛光以顯密一致習事。安鎮法本尊四臂不動。是十方普世天上首也。故安鎮法天部習也。不動者三諦即是法門。此尊止觀本尊習也。故止觀雲。心性不動假立中名已。   一。不動以四教教主相承也。天台流真言五箇教相雲事。天台四教上大日一教加五箇教相。   一。勢多迦童子台藏界大日理表也。[弟*令]迦羅童子金界大日主智也。不動蘇悉地大日。蘇悉地不二為體。故心性不動假立中名●●●色法五大也。●心法智慧也。色心冥合義也。   一。安鎮法者。結界淨地作法也。   一。我山七重結戒者。一理即結界。又名凡聖同居結界。二名字即〃〃。又名邪正一如〃〃。三觀行即〃〃。又名真薰即益〃〃。四相似即〃〃。又名好世淨土〃〃。五分真即〃〃。又名開方便土〃〃。六究竟即〃〃。又名示真實相〃〃。心性中臺常寂光土雲者。常寂光土者。戒壇院也。   一。熾盛光以名天部事。熾盛光佛頂者。諸天眾放身光照法界為德。為此諸天降伏。以身光照法界。以之名熾盛光佛頂。為諸天化導成天部上首。付此金輪佛頂有多種。一釋迦金輪。是名北辰尊星王也。其相雲。居熾盛日輪中。結釋迦缽印。手持金輪。故名金輪。九執十二宮二十八宿圍繞。今北斗曼陀羅雲其也。以上此上七十天圍繞。名熾盛曼荼羅。付此金輪。內七星外七星雲事。●(天台流)●(東寺流)。   一。以湖海。為辨才天淨土證據事。花嚴經雲。東方有小國。大乘流布國也。其中有湖海。又有靈島。辨才天所居也(云云竹生島ヵЬЮэ)。   一。五大院錍文雲。江州有靈島。生身辨才天坐。叡山佛法可繁昌。相州有靈島。生身辨才天坐。鎌倉佛法可繁昌(云云)。   一。於日本辨才天淨土義有耶。相傳雲。吉野奧天河。ヤワ儼島。江州竹生島也。此三即如三辨寶所并穴ヤワ通也。其外諸諸靈島皆辨才淨土也。或表本地高高坐高山峰或表深禪定坐大海底。總山河大地悉此尊眷屬所住也。   一。天照大神山王一體事。五大院雲。於天照社者。為大日應跡神明。於日吉社者。為釋迦應現明神。顯密且雖對一致幽冥為神通(云云)。   一。山王者崇廟社稷兼也。大宮聖真子十禪師崇廟也。二宮社神也。餘稷神也。   一。崇廟者。百王中崇廟故崇廟雲也。   一。社神者。地神也。記錄雲。高天下立厚地。不可敬盡。故對地為社。又雲。天神無氏。示申為神。地祇有氏。示土為社。口傳雲。上句大宮。下句二宮也。社者本名二宮事也。   一。稷神者。五穀總體也。五穀萬果皆在精靈。不可敬盡。故五穀精神勸請尊崇。以之為稷神。日吉賀茂等是也。   一。山王祕決雲。會三權諸神。歸一實山王。此神明開會者祕事也。然則日本一州諸神皆歸本地山王也(云云)。   一。垂跡山王者。天智天王御宇。叡山麓影向(玉и)是也。   一。本地山王者。釋尊應跡神。日吉大宮事也。   一。觀心山王者。以圓頓止觀習山王體(云云)。   一。無作山王者。無始無終。非近非遠。實修實證。成道十界三千。無作本有山王也。   一。三密山王者。妙法蓮花經五字以。山王正體習也。是即如來三身行者三密也。   一。元初不知山王者。一陰一陽山王三德。祕藏妙理出不知其元初也。   一。如影隨形山王者。祕決雲。山王七社者。北斗七星是也(云云)。凡天名七星。地號七明神。此即行者七覺分也。尋其源七藥師閻浮寫影。名之雲七星。七星精氣降令生一切眾生。故以七星名本命星也。山王即七星精神故。行者色體即山王全體也。故如影隨形守護(玉)。祕決雲。七星者。面上七穴也(云云)。   一。就十禪師三重事。一十方眾生法喜禪悅食受(玉)。故十禪師名也。二神代第十禪得(玉)。故也。三十者圓也。禪者頓也。師者止觀也。   一。十禪師本地地藏彌勒如意輪也。   一。山王出世以如來出世習事。十禪師山王詑雲。樹下和光。伴塵事。二度其事既已畢。今度不詣我寶前。何知生死盡不盡(十禪師夢中示玉文點也)。   一。山王祕決三率都婆雲事在。如何。答。●●●三門是也。   一。以神明大日習事。真言教心。一切眾生無作本有體以自性法身大日也。而神明者崇廟社稷神雲。一切眾生本體押神明崇故一體也。是三世超過。還三世化用施也。此國元神者。天照大神也。此即大自在天也。真言教主色究竟天成道大自在天是也。故以神明習大日也。   一。義記雲。以內外兩宮為兩部大日。以七所別宮為蘇地大日。   一。神明灌頂雲事。本說聖德太子神明記。行基菩薩神明記。役行者神明記。弘法大師神明祕決。慈覺神明祕決等。神明灌頂雲事在。   一。以五輪為神明體事。神明祕決雲。或現大地。或現大海身。或顯火神。或成風神。或顯虛空神也(云云)。 T76086501.gif   又雲。內宮日神。外宮月神也。土宮月夜宮。天宮風宮。是皆五輪也。   一。大神宮不入。僧形不入事。教相此神祇我國開闢時影向神也。神事祭禮等以俗體懃也。今僧體佛法傳來以後出現也。任最初義式僧體不入也。二天照大神影向時。神神魔王請我國開。我佛法不得誓。故神宮不入僧形也。向魔王誓約給故也。實內證佛法崇敬神也。三以佛法思僧形外現是聲聞形體也。不及報身報土菕C故嫌之。阿含經無常觀為成成沙門形。故骨鎖觀。修無常理悟也。是故髮Лэ乍生白骨形今現形也。是小乘權教心也。神明顯常住不變內證(玉)。故自性法身大日也。故沙門形忌(玉)也。   一。付神明鐵塔習事。ЗДв⑥尊依惡。中天照大神成嗔。天巖戶閉籠時暗黑成畢。其時八萬神達舞ロЮЪЪ。其時天津小夜子尊與手力男尊。天巖戶左右立。八萬神達燒庭火神樂時。天照大神諸神達神樂納受。神威光顯八萬神達面照。其時諸神達ヤь面白ч。被申。面白雲言始。其時天津小夜子尊手力男尊。巖戶引開。天照大神者。自性法身也。又法性義也。ЗДв⑥尊無明也。提婆達多也。鐵塔者。法界塔婆也。天巖戶閉籠者。無明法性вЬю義也。大力二神定惠二法也。經雲。定惠力莊嚴心。此度眾生。庭火燒者。諸方便教也。八萬神者。八萬聖教指也。閉籠者。一切眾生暗指也。戶開者。法界戶оЛ⑥開義也。   一。釋尊付鐵塔有之。化城喻品大通往事。說雲。大通智勝佛。十劫座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云云)。又雲。十方各五百萬億諸佛世界。六種振動。其國中間幽冥之處。日月威光所不能照(云云)。   一。大通佛者大日也。十劫座道場鐵塔籠也。幽冥之處無明黑闇也。十六王子八方作佛。法花覆講十六大菩薩也。覆講法花法界戶開佛法現前也。顯密一致心。開塔閉塔定惠本有無作功用也。   一。於日吉社頭寶塔湧現事。明達律師寶塔立。奉勸請山王。今塔本三聖是也。尋此建立元起。今塔本結席下座。或時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寶塔湧現。二佛並座。法花經說。其時三聖神。法花肝心一心三觀以授明達律師今相應流大事是也。其時儀式為顯建寶塔。奉勸請三聖也。明達龍樹菩薩應跡也。今小禪師是也。顯教法花寶塔。密教南天鐵塔也。龍樹為本身開鐵塔。明達應跡開寶塔。顯密一致也。   一。山家大師我山最初御登山時。今戒壇峰三聖影向(給)。三世無礙金剛定智灌頂以授大師大師又以梵網戒品。三聖神奉授其時三聖神直大師稱山家大師。山家大師者。山王與處名也。與後三神登虛空。現三輪金光。如伊字三點。此時又山家大師一心三觀傳(給)。大宮相傳大事雲此事也。此時又寶塔湧現。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圓實妙解開時。一切眾生寶塔湧現相可有。又真言祕密智生時。南天鐵塔可開也。   一。於社頭文對入海教化事。海中所現一乘者。虛空藏菩薩真言也。以之授龍女。龍女持之唱無垢世界成道也。虛空藏菩薩者。寶部菩薩也。龍女入此三摩地名南方成道也。又海中者。生死海底也。故王子宮者最下下卜座給也。龍女平等大會經為顯也。故平等性智方成正覺也。山王出世本意為眾生成佛也。龍女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現成明處也。故今以辨才天山王總體習也。故梨本座主參社時巖瀧參給也。   一。神明必現蛇身事。和光同塵者。三毒權成凡夫為同也。而三毒極成體者蛇身也。共小野四十帖決雲。一切神義跡化歸蟲類(雲)。蟲類者蛇身也。田夫愛染并□三寸不動雲事。   一。龍女詣靈山形事。靈山聽眾見八才龍女也。釋尊見十六丈蛇形也。其故一切眾生無作本有形體蛇形也。此無作體不改本有法身開也。一切眾生理性海中。□三寸蛇形有。   一。理性海中雲事如何。答。北野天神御筆雲。寶珠何有。性海底惠日高照心空境(云云)。止五雲。夫寶珠者。九重淵底驪龍頷下在(云云)。是本有性海第九識指也。寶珠者。一乘無價珠也。此事相習時。一切眾生第六無礙心王也。我等肺藏中本有蛇身有之。   一。於獼猴種種習。如何。答。花嚴經雲。神猴獼猴王(云云)。又雲。山母山神山王(云云)。   一。以猴山王使者事。凡神明者。不出五行精神。Дяг大地精者。堅牢地神。或山王等是也。故天竺飛來峰緣起雲。靈鷲山艮方角闕飛來成唐土天台山。天台山艮方角闕飛來比叡山成。此三國飛來峰皆乘白猿飛來。故天竺靈山唐土天台日本叡山。皆王城艮方有之。靈山鎮主以猿為使者。天台圓宗寺鎮主又以猿為使者。山王又以申為使者。以白猿為權者。社頭手白猿有。   一。俊範法印終焉時。詠雲。ロтロワчсЁьЮэЬхЁユгвヵвтЮяЯЁвэ⑥ЬЮлу諾喚。手白猿成社頭有ンюЬロч。   一。諸神祭禮時如神輿頂戴。為祭禮拜見十方眾生集。以之為鉤義。輿③ьёЪ曲其義心也。為祭禮拜見神明故緣。以之為索。輿尚善繩有之。又來集眾生八相來緣結。是鎖義也。Дяг諸瓔珞ロンУэ。又結緣眾拜見神成歡喜思。神明又結緣歡喜給。即鈴義也。故輿莊嚴鈴鐸ロンУэ。   一。我國大河底大日印文有。是即三輪金光也。又大日印文者獨朗也。   一。於神明三位有之。皇大神宮儀軌雲。於神明三位座。上位花藏世界。中位梵天。下位神宮。是即三神三部三密也。今神明大日應跡故花藏世界(云云)。   一。我國熱田社是也。其蓬來宮為體。大海中有金龜。金龜上有寶山。寶山中多生不老草(云云)。陽貴妃者。今熱田明神其也。   一。行基菩薩記雲。日本其形獨古。行基菩薩遍國。國境定田町開時。十人可作田。變十人雇(乃至)。百人可作田。變被雇。如此變作田町開其時日本國圖其形獨古形也。 T76086601.gif   一。伊勢與湖海北海三所獨古鬼目也。伊勢寶部神明故。以如意珠為神體。氣比北方事業神明故。以羯磨為神體。山王不二中道神明故。以圓滿月輪為體。是三諦三觀三身。密教心三部理智事三密三業也。   一。日吉大宮伊勢大神宮。二宮下加茂明神。聖真子八幡大菩薩。客神白山劍宮同神八王子。三宮諏訪王子宮能野神藏明神也。氣比孰賀氣比也。巖瀧竹生島明神。早尾江州三上一王子一王宮也。大行事十禪師伯父也。聖女荷稻大明神大宮。西竹臺住吉明神大宮。灶殿伊勢別當。山王者。總六十四處。別二十一社也。   一。傳記雲。大峰者。真言兩部峰也。熊野胎藏權現。金峰山金剛權現也。大峰中間兩部不二曼荼羅。此至熊野。悉胎藏界三摩耶形有。不二曼荼羅吉野至。金剛界三摩耶形有之。役行者金剛薩埵也。   一。山臥不動戒體習也。袈裟不動ンД名也。祕傳雲。以山臥形體。三天相貌習也。Дяг柿衣者辰孤色表也。不動袈裟ヱэロь圍繞表也。此即辨才天也。頂上頭巾胎藏蓮花表也。此即聖天三摩耶形也。故山臥形體三天合行之祕法習也。何峰入行者入壇灌頂功德具足也。所所靈崛悉兩部曼荼羅也。   一。大峰真言峰。葛木法花峰也。故宿宿所所靈崛法花二十八品題名。   一。曇無竭菩薩化身役行者也。今役優婆塞曇無竭菩薩也。   一。玄奘三藏渡天時。流河蔥嶺其生絕其靈骨頂懸葛木守護神深沙大王是也。   一。熊野一度參詣者決定往生者定也。故參詣道九品淨土表示。   一。參詣路次言。男Д⑦名。女ユУ名。尼Лワ名。法師Лэ名。即是凡夫執心定相改慎迷情心也。   一。天照大神天下天巖戶籠者。辰狐形籠也。餘畜類替自身放光故也。辰狐者。如意輪觀音化現也。以如意寶珠為其體。故辰陀摩尼王名也。辰狐瓦有三古。三古上如意寶珠。三古即三角火形也。   一。神道六波羅蜜事。第一檀波羅蜜神者。稻荷嚴島竹生島等也。皆施福神故也。第二屍羅波羅蜜神者。八幡北野天神等也。以不妄語為本。正直頭宿(云云)。第三忍辱波羅蜜神者。賀茂平野等也。以忍辱為本也。第四精進波羅蜜神者。熊野權現。宿願始下向旦。以精進苦行為本也。第五禪定波羅蜜神者。天照大神也。彌宜社司萬事皆寂靜以為本。第六智慧波羅蜜神者。春日山王也。初以法施為本。以法門為神體。故以智慧為神道。壽命也。   一。富士者。郡名也。此山富士郡可在也。實真言布字義也。頂上八葉有。昔火炎立。八葉不動頂上蓮花也。又有十九相布字。故佈字雲也。古人云。●●●●●富士高根月見。心清見關Зт是十九布字ыфэ。   一。富士金界曼荼羅也。故豎高秀(云云)。武藏野胎藏界曼荼羅也。故橫平等也。此野無山峰。然深谷有萬木生。有餘所不見之。是胎藏理門萬法含藏心也。故武藏野為胎藏曼荼羅。兩部也。一相傳如此(見)。傳雲。武藏野峰皆富士集。富士谷皆武藏野集(云云)。   師手(吉祥院)存世。 溪嵐拾葉集。   比叡山靈所巡禮修行記。比叡山三院分淨結界地。參拾陸町。同山四方各陸裡。   西塔院。名理拳峰。   胎藏界理拳峰。有十三大會。名十三印地。   第一中臺八葉院(九尊)。第二遍知院(七尊)。第三蓮華部院(三十七尊)。第四金剛部院(三十七尊)。第五五大院(五尊)。第六四大護院(四尊)。第七釋迦院(三十九尊)。第八文殊院(二十五尊)。第九除蓋障院(九尊)。第十地藏院(九尊)。第十一虛空院(二十八尊)。第十二蘇悉地院(八尊)。第十三外金剛部院(二百五尊)。西塔院胎藏理峰四百十八尊。   東塔院。名智拳峰。   金剛界智拳峰。有九會。   第一成身會(一千六十尊)。第二羯磨會(七十三尊)。第三三昧耶會(七十三尊)。第四大供養會(七十三尊)。第五四印會(二十三尊)。第六一印會(一尊)。第七理趣會(十七尊)。第八降三世會(七十七尊)。第九降三世三昧會(七十七尊)。東塔院智拳峰一千四百六十一尊。   橫河。名不二峰。   蘇悉地不二峰(有七十三尊)。   第一重(三十七尊)。第二重(二十三尊)。第三重(十三尊)。蘇悉地不二峰(七十三尊)。   靈所法施記。金剛界智拳峰。   根本神宮寺。震國鎮國道場。御髮堆山王靈告岳舍利。天人普禮踏石。巖間埋水摩(利支天)。巖下幽水(水天)。御影大巖(天照大神)。影向巖梵(天二天)。小平嶂(將經童子)。香興堆(淨名居士)。崿壑(五大尊)。磊硅(四天王)。盤阪(鬼石)。玄龍宮(遍吉龍神)。波羅崛負法龍神。巖阿谷(水月觀音)。巖阿橋(飛龍神)。三上明神。隱吹明神。寂定靈地五百賢聖除難堆堆澀那天神滿土混崙(堅牢地神)。作禮□山內所有護法善神。   一乘止觀院。五智。四波羅蜜。十六大菩薩。八供養。四攝。佛法與文殊。多門。摩訶迦羅天山王及諸神。伽藍諸護法。入堂。出堂。口傳(八五二九晝。四一八五夜)。   胎藏理拳峰。轉法輪堂。法華延命寶幢院。陽勝仙人登天石。王城鎮守。伏拜仁壽殿密行所。阿字休息峰。疫神堆十羅剎岳七星影向祕水。蘇悉地不二峰。檀那峰。持戒峰。忍辱峰。精神峰。禪定峰。智慧峰。法身峰。解脫峰。都率峰。蘇陀峰。寶幢峰。嘉祥元季歲次戊辰八月三日圓記。當山巡禮靈所法施記。比叡山三院分淨結界地。參拾陸町。周山四方各陸裡。   西塔院。名理拳峰。胎藏界理拳峰有十三大會。   第一會(法身印)。阿尾羅吽欠。第二會(報身印)。阿羅波左那。第三會(化身印)。阿鍐覽吟欠。第四會(無所不至印)。鍐吽坦羅訖裡惡。第五會(普印)。阿阿暗惡。第六會(小刃印)。阿羅波左那。第七會(內五古印)。阿尾羅吽欠。第八會(佛頂印二羽內縛二中指合立。以進力者。二中指背禪智並立。火中郎)。欠縛日羅馱睹。第九會(羯磨印二手外縛。二中指入圓。指合二地二空直立相柱)。唵跛娜謨納婆縛也娑婆訶。第十會(金剛部印)。唵縛日盧納婆縛也娑婆訶。第十一會(大日根本印)(二地二水相叉入掌立二中指端相柱二風小屈如寶形以二空置二地二水面上)。阿尾羅吽欠。第十二會(釋迦根本印)(虛心合掌二空二火屈入掌中)。唵藍г落ЗЛгロ。第十三會(大惠刀印)(金剛合掌。進力如刃。屈付二重端)。鍐鍐鍐鍐。   東塔院。名智拳峰。   第一會(法法身印。法界塔婆印)。阿鍐藍吟欠。第二會(法報身印。智拳印)。阿尾羅吽欠。第三會(法他身印。內五古印)。阿羅婆左那。第四會(報法身印。無所不出下)。阿尾羅吽欠。第五會(報身身印。小刃印)。唵縛日羅枳惹南惡。第六會(報化身印。金剛輪迥)。阿尾覽唅欠。第七會(應法身印。阿彌陀根本印)。阿尾羅吽欠。第八會(應報身印。不動根本印)。阿羅波左那。第九會(應應身印。大日根本印)。阿尾羅吽欠。   橫川蘇陀峰。名不二峰。   第一重(羯磨印。外縛合立二大二小)。縛曰羅羯磨婆。第二重(攝一切阿闍葉印。如常)。唵縛曰囉囌乞志摩摩訶薩但縛吽吽更問。第三重(蘇悉地三古印。自證灌頂密印)。唵賀佉裡裡吽泮吒(三反)。   當山靈所巡禮次第。根本神宮寺震朝鎮國道場。日天印。二羽內叉仰掌二風橫指柱以二空各捻風下真言曰。曩牟喝羅怛曩跢羅夜也(一)。曩莫索哩也(二)。薩縛捺乞灑(二合)。怛羅若也(三)。唵娑訶薩羅(四)。喝羅濕謎(五)。阿謨伽鴈也(某甲)。扇底迦羅娑縛賀。御髮堆山王。鎖印。南謨薄伽伐帝鞞殺社窶嚕薜琉璃缽利婆喝羅闍耶坦他揭多邪阿羅揭帝三藐三劫陀耶坦姪他唵鞞殺逝鞞殺社三沒揭帝娑婆訶。靈告岳舍利。智拳印。步嚕吽。天人普禮踏石。普印。南磨三曼多勃馱南(一)。滿弩羅磨(二)。達磨(三)。婆縛微婆縛迦迦那三三莎訶。巖間埋水。摩利支天(二手地水內相合風空并立合以火纏風如金剛輪印真言曰)。曩莫三曼多設馱南摩利支曳莎訶巖下幽水水天下(內縛二風立圓柱名索印真言曰)。唵縛嚕馱耶莎訶。御影大巖。天照大神(外五古印真言曰)。阿尾羅吽欠。影向巖。梵天帝釋。梵天印(定印屈水入月以空桿側上色惠拳)。安腰真言。曩莫三滿多沒馱南缽羅(二合)。惹缽多曳莎訶。帝釋印(內縛二風立合如針二風並立真言曰)。曩莫三曼多沒馱南鑠乞叉羅耶莎訶。小平嶂持解童子。法華首楞嚴三昧印。內五古印。唵縛曰羅赦底裡焰吽莎訶。香興堆淨名居士。小劍印。阿羅婆左那。崿壑。五大尊。連五古印。慈救真言。磊硅四天王普印。諸天想咒。盤阪鬼石。溫形印(更同)。裡夜神真言曰。南磨三曼多勃馱喃(一)。迦羅坦利(二合)。曳莎訶。玄龍宮。遍吉龍神。普下。諸龍真言曰。南磨三曼多勃馱喃(一)。謎伽設儜曳莎訶。婆羅崛屭法龍神。普印。難陀龍王真言。南磨三曼多勃馱喃(一)。難徒缽難捺瑜莎訶。巖阿谷水月觀音。如意輪三真言同印用之。巖阿橋。飛瀧龍神。普印。諸龍真言。三上明神。普印。羅剎婆真言。南磨三曼多勃馱喃(一)。咒嚂(二合)。計[口*履]。陰吹明神。普印。法龍真言。寂定靈地五百賢聖。虛心合掌。諸緣覺真言。南磨三曼多勃馱喃(一)。縛。諸聲聞真言。南磨三曼多勃馱喃(一)。係賭缽羅(二合)。底也微櫱多羯磨濕闍(三)。吽。除難搥移那天神。右拳桿腰。仰左掌。以舌舐血勢作也。南磨三曼多勃馱喃(一)。訶利訶。滿土混崙堅牢地神(定惠指端一座眾合作掬故真言曰)。唵徵哩體尾曳莎訶。作禮□山內所有護法善神。虛心合掌。南磨三曼多勃馱喃(一)。三摩多奴揭多(二)。徵縛羅闍達磨濕多(三)。摩訶摩訶莎。一乘止觀院。大日印言。大日刃印。縛曰羅(二合)。枳惹(二合)。南阿(去印)。羯磨真言。智拳印。唵縛曰羅(二合)。馱都鍐。攝一切如來大阿闍梨行信印真言。唵縛曰羅(二合)。索乞志摩摩賀(引)。薩坦縛吽吽。金剛薩埵印真言。唵縛曰羅假捨冒地唧多吽。一切佛母金剛吉祥傳法印真言。曩謨婆哦縛帝烏瑟抳(二合)。灑唵嚕嚕娑普(二合)。嚕入縛拿底瑟奼(二合)。悉馱路(引)。左寧薩縛羅他(二合)。娑馱□□□瑰芊慼慼慼滿慼憧說撙傾栳謘慼慼模藎f□□祏□饅妖□□□□□□檢□騅□禕□□□□□滿慼熱u□契□逆□□□□駣睹雨□民]莎訶。諸天印真言。普印。諸天想真言。諸夜叉印真言。內縛。地水合立。藥乞叉濕縛羅野莎訶。竹臺南方聚[箈-台+者]。山王七神。五古印。阿尾羅吽欠。北方[筠-勻+句][箈-台+者]。三千七百五所大小神祇。智拳印。唵縛曰羅三曳〃〃訖麗者麗莎訶。鎮壇搥。南方三鎮(向巽)。三惑(更問)。北方五鎮(向艮)。五重(更問)。橙遣印(內縛二頭指立合。以二大加二無名指。以二頭指三度摺之。真言曰)。唵伽縛〃〃三〃莎訶。正面居跪。佛部心印(普一切佛菩薩心真言曰)。南磨三曼多勃馱喃(一)。薩婆勃馱菩薩薩埵縛(二)。訶□捺耶(三)。寧夜(二合)。吠奢爾(平四)。娜磨薩婆尾泥(去五)。莎訶。作禮出堂(八五二九晝。四一八五夜。更問)。   西塔院。胎藏理拳峰。轉法輪堂。大悲傳法印。無所不至印。曩莫薩縛坦他(引)。櫱帝毘庚(二合)。毘濕縛(二合)。月契毘藥(二合)。薩□縛(二合。上引)。阿(上)阿(去)暗惡。阿闍梨位大印。阿尾羅吽欠吽訖哩惡。三身說法大印。法身印言。唵野他薩縛坦他櫱多婆坦他吽。報身印言。唵娑縛婆縛戍度憾。化身印言。吽。唵薩嚕縛娑謨訶。已上三明金剛縛印。   更問。法華延命法寶幢院。金剛合掌根本無垢淨光大陀羅尼。智拳印。金輪咒。陽勝仙人登天石。普印。虛空惠真言。南磨三曼多劫馱南鄰。王城鎮守伏拜。虛心合掌。諸佛披世者。住於大神通。焉悅眾生。故現無量神力。金剛薩埵印。唵縛曰羅俱捨冒地唧多吽。仁壽殿密行。八葉印。紇哩。無所不至印。伽內縛中指立合吽。更問。阿字休息峰。印言。更問。行疫神搥。虛心合掌。南莫婆伽筏帝缽羅惹婆羅弭多曳唵訖哩地室利輸虛陀昆沙曳莎訶。十羅剎岳。金剛薩埵印。唵摩訶演曩縛曰羅怛縛薩縛達磨尾戍帝吽。普賢延命。唵縛曰羅俞麗薩縛訶。法界塔婆印。阿尾羅吽欠。七星影向祕水。普印。唵薩怛那羅迦莎訶。   橫川。蘇悉地不二峰。傳法大印。內五古印。唵縛曰羅馱睹鍐。阿闍梨行位印。如胎藏。阿尾羅吽欠吽紇哩惡。自證灌頂印雲。更問。唵賀佉哩哩吽泮吒。一切悉地成就印言。內縛並申合二空二風在風合內二地申合。唵蘇底瑟吒縛曰羅。諸佛內證理所真合印雲。無所不至印。曩莫婆伽伐帝烏瑟尼沙唵部林盤陀曳娑縛訶怛陀揭都娑婆曳娑縛訶跋折羅摩尼娑婆曳娑婆訶摩尼摩尼俱羅曳娑婆訶□氤閥□□□□□□□□唵吽吽歌歌叭吒摩尼伐折哩吽□吒。   嘉祥元年歲次戊辰八月十八日圓記。   元祿十五年歲次壬申六月十八日。   後學。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圓宗記。私苗。   一日。   (七月)龍智三藏(七百歲)。道邃和尚。 (天祿三十一)謙德公(四十九)。(長保四八)邏賀座主(八十五)。   (長元二正)公任卿。(寬弘四十一)覺運僧正(五十五)。 (正月)杜順。(天慶八五)仲平大臣(七十一)。   (治承三八)重盛卿(四十三)。(九月)大智律師。   (永保元年)覺尋座主(七十一)。(貞元二十一)忠義公(五十三)。 (大治)勝覺僧正。(永承三九)源賴信。   (寬弘七十)為平親王。慈威和尚(私後入之)。 二日。   (天平勝寶元二)行基菩薩(八十法相)。(同八)聖武天皇(五十七)。 (十一月)善清行。(延喜十八)相應和尚(八十八)。   (貞觀十四)忠仁公(六十九)。(建久二十二)實定公(五十二)。 (天永二十二)永觀律師(七十九)。(保元元七)鳥羽院(五十四)。 三日。   (二月)天親菩薩(八十)。(永觀三正)慈惠大師(七十四)。 (元慶三三)真雅僧正。(元)淡海公(三十)。 (二月)玄奘三藏(六十三)。(延喜十五三)玄昭和尚(七十二)。 (貞觀十四或五日)安惠和尚(六十)。天智天皇。 用明天皇。(正月)義昭。   (十月)道宣律師(七十二)。(四月)法和尚。   (正月)法藏。(延喜六七)長意和尚(七十九)。   (六月)通玄居士(五十五)。(平治五正)源義朝(三十七)。 (建保元二)解脫上人(五十九)。   四日。   (弘仁十三六)傳教大師(五十六)。(元慶四十二)清和天皇(三十一)。 (天德四五)九條右承相(五十三)。長宴僧都。 (延喜九四)時平大臣(二十九)。(弘安七四)法光寺殿(三十四)。 (養和元二)平清盛公(六十四)。(喜四十二)御堂關白(六十二)。 五日。   達磨和尚。(建保三七)葉上僧正(七十五)。 (二月)妙樂大師(七十二)。(建仁二八)澄憲法印。 (承安三正)光賴卿(五十)。   六日。   (寶年七五)鑒真和尚(七十五)。(承和三十)寂光大師(六十二)。 (六月)覺快座主(十八)。(後魏大常元正)惠遠禪真。 守屋大臣。(承元二正)靜教法師(八十六)。 聖寶僧正。(天平寶字元正)橘諸兄(七十四)。 (建保六正)平時政(七十八)。(七月)時忠卿。   義滿將軍(法名道義)。   七日。   (十一月)善無畏三藏(九十九)。(八月)章安大師(七十二)。 (開元元三)惠威大師。(三月)性空上人(八十)。 (七月)義真和尚(五十五)。慶命座主(七十四)。 (天長元五)勒操僧正(七十四)。(七月)平城天皇(五十一)。 (五月)後三條院。(文治四七)白川天皇(七十七)。   (延喜六三)益信僧正(八十)(武內大臣十二代孫也)。(建永元三月)後京極殿。 (七月)高辛氏小子(索餅緣)。(長元元九)起菅三品(八十三)。 (七月)三守卿。   八日。   (五月)菩提留支三藏。(十月或十一月十八日)一行阿闍梨(四十八)。 康濟座主(昌泰二)。(五月橫死千三百)舍利弗尊者(六四歲)。 (二月)韋提希夫人。(三月)花山院(四十一)。 九日。   僧賀上人(八十七)。(安貞二九)法蓮上人(八十二)。 (五月)順空上人。四條院。   十日。   (元慶九五)義海座主(七十)。(十月)良相卿(五十七)。 桓舜僧都。(寬仁元五)源信僧都(七十六)。 (天安二八)別當大師(八十)。(延喜十二三)紀納言(六十八)。 (寬仁元五)三條天王。   十一日。   (正月)真諦三藏(攝論宗)。(二月)般若流支三藏(四十九)。 (九月)空也上人(七十六)。(延喜五十一)增命座主(八十五)。 (十二月)崇德院。(延長四)玄鑒和尚(六十五)。 (平治元十二)信西入道。(永承三十)源心座主(八十三)。 十二日。   (仁治三十二)良快座主(五十八)。覺尊上人。   (七月)良觀上人(八十七)。圓融院(三十四)。 (平治二正月)惡源太義平。   十三日。   羅什三藏(七十)。弘忍禪師。   (十一月)慈恩大師(五十一)。(建久三十二)金玄座主。   (建久三三月)後白川院(六十六)。後鳥羽院。   (永仁)心地上人(六十)。(寬平三正)昭宣公(五十六)。 (建久十五)賴朝卿(五十三)。(四月。垂仁)王莽(五十年)。   (永保二十)源賴義(八十八)。(元仁元六)平義時(六十二)。 十四日。   (貞觀六正)慈覺大師(七十一)。(三月)善導和尚。   (承和元九)護命僧正(八十五)。(保延四十)忠尋僧正。   (正月)允恭天皇(八十)。(正月)高倉院。   後高倉院。覺賢三藏(七十二)。   十五日。   (二月)釋迦如來(八十)。(八月)金剛智三藏(七十三)。 (六月)不空三藏(七十)。(十二月)惠果和尚(六十)。 (五月)喜禪大師。(十二月)香象大師。   (二月)彌勒菩薩(未劫卒天)。玄朗大師。   (十二月)法照禪師(淨土)。(應和四八)延昌僧正(八十五)。 西行法師。(大治四二)善意上人。   (貞和八)教信上人。(保延九)覺猷僧正(八十八)。 朱雀天王。(四月)欽明天皇。   (神護慶雲四)善仲上人。善算上人。   (寬平七八)融大臣(七十三)。(仁平三正)平忠盛。   十六日。   (七月)義寂法師(法相)。(六月)明遍(八十三)。   (九月)義孝少將(二十二)。(十月)大職冠。   人丸。(應保二二)最雲座主。   (昌泰二十二)幽仙律師(仁和寺開山)。朝方卿。   十七日。   (九月)元曉大師(雜羅。華教)。景興法師(法相)。 (長元十四)覺起僧都(八十三)。(康和三七)喜慶座主。   (延曆元二)尋禪座主(四十七)。(建久四九)公顯座主(八十四)。 (延曆二十五三)桓武天皇(七十)。後嵯峨天皇。 (承平元七)宇多院(四十九)。(十月)聖一國師(七十九)。 安陪貞任。   十八日。   龍樹菩薩(三百)。(四月)孔子(七十三)。   (延曆二二)餘慶僧正。(延久二三)明快座主(八十六)。 (七月)聖寶僧正。(十一月)淨藏法師(七十四)。 (六月)智嚴大師。(長元七)寂照上人。   (承和十二十)白居易。(正月二十日)惠美大臣。   具平親王(四十六)。惠顗上人。   (應永三十五正)義持將軍(法名道詮)。   十九日。   玄朗大師(八十二)。遍照僧正(七十五)。 明雲座主(六十九)。(嘉承二七)堀川天皇(二十八)。 明惠上人。(貞元二)忠算先德(六十九)。 (長寬二)法性寺殿。源義仲。   源為義。   二十日。   行滿和尚。(三月)闍那屈多(四十七添品法譯者)。 (保安元六)膽西上人(六十六)。蘇我大臣(七十六)。 撲楊大師(法相)。籐原純友。   (天慶四五)業平中將(五十六)。   二十一日   (承和二三)弘法大師(六十二)。(十二月)橘人皇女(太子御母)。 澄豪律師(八十五)。(三月)仁明天皇(三十三)。 平宗盛(三十九)。(建久十一正)梢原景時。   (正應二十二)憲實法印(五十四)。(正長元十二)良壽僧正(九十七)。 二十二日。   (六月)南嶽大師(六十三)。聖德太子(四十九)。 (長保二八)實因僧都(五十六)。(長和四十一)覺慶座主(八十七)。 慶祚阿闍梨(十二)。(天曆九)明達律師(八十一)。 (九月)朗辨僧正(華嚴)。護身法師(花嚴)。   (仁壽二十二)小野篁(五十)。(寬和五六)一條院(三十一)。   (六月)平重忠(四十二)。(弘安三十一月)西明寺禪門道崇(三十七)。 二十三日。   (六月)義淨三藏(五十五)。田村將軍(五十四)。 (二月)染殿後(七十三)。(久壽二七)近衛天皇。   二十四日。   (十一月末時)天台大師(六十一)。(天慶三二)尊意座主(七十九)。 (正月)法護三藏(六十)。(建久三十一)顯真座主(六十三)。 (天長三七)冬嗣卿(五十七)。傳大士。   賴豪僧都。(萬壽五)院源座主。   二十五日。   (延喜三二)北野天神(六十六)。(貞觀二二)真濟僧正。   惠亮和尚(六十一)。村上天皇(四十二)。 (建曆二正)法然上人(八十)。(嘉祿元九)慈鎮和尚(七十一)。 (十月。四十五)光宅雲法師(法相)。波羅門僧正。 (五月)曇鸞淨土(六十七)。(寬德二十二)禪瑜僧都(七十八)。 (寬平九八)融大臣(七十三)。   二十六日。   (開寶)智覺禪師(八十二)。(承和三十)寂光大師(六十四)。 (永承四七)皇慶阿闍梨(七十三)。(建久三十一)智海法印(八十九)。   (仁和三八)仁明天皇(五十八)。(治承四五)高倉宮(橫死)。   (康平六)明尊僧正(九十三)。(長寬二八)崇德天皇(四十六)。 (二月)安德天皇。前中書王(七十四)。 (治承四五)賴政卿。最勝園寺殿。 (文保元四)傳信和尚(五十五)。   二十七日。   佛陀三藏。(四月)道銚禪師(八十四)。   (天安二八)文德天皇(三十二)。   二十八日。   (十一月)智威大師。(永延三九)尋禪僧正(四十七)。   (承元二六)證真法印(八十五)。(六月)求道上人。   (天養元十)敦光(八十二)。   二十九日。   (寬平五二)惟首座主(六十九)。(十月)陽成天皇(八十一)。   (三月)法明大師(九十一日本元祖)。(十月)智證大師(七十八)。   (九月)醍醐天皇(四十六)。(文治五四)源義經(三十)。   三十日。   清涼大師(華嚴)。(承久元十一)俊盛卿(九十一)。   ●●拾葉集。   元祿十五年歲次壬午春正月十一日。   法印實觀閱。 溪嵐拾葉集。   南嶽大師無常偈。堅牢比丘偈。馬鳴賴吒。和羅伎。德失鏡。高野大師結偈。惠心懺悔偈。惠心內道持念。酒不可。道心十六德。無常句。懺悔詞。白骨觀(三井公顯)。 溪嵐拾葉集。   芳談集。私苗。   無常偈。南嶽。   三界皆苦 四生非樂 一期假棲。   萬年如夢 名官不久 榮華無終。   繁昌時程 昇人剎那 妻子身敵。   眷屬心怨 貪慾苦本 追求愁端。   有生有滅 有樂有苦 盛者必衰。   會者必別 命草上露 身風前燈。   無墓此世 無憑我身 何時受病。   何時招死 墮何地獄 受何樣苦。   地獄可怖 以焰為家 餓鬼不安。   臨飢食子 畜生互飲 修羅鬥諍。   人間八苦 天上五衰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唯厭穢土 偏欣淨土。   淨土在心 無著即淨 佛不離身。   無慾即樂 凡聖一味 苦樂有心。   迷悟無二 淨穢不二 佛悟此理。   昇涅槃臺 眾生迷此 沈生死海。   早觀一如 至本覺位 速學三等。   顯自身佛(已上)。   堅牢比丘壁上偈示。   生死不斷絕 貪慾嗜味故。   養怨入丘塚 虛受諸辛苦。   身臭如死屍 九孔流不淨。   如廁蟲樂糞 愚貪身無異。   憶想妄分別 則是五欲本。   智者不分別 五欲則斷滅。   邪念生貪著 貪著生煩惱。   正念無貪慾 餘煩惱亦盡(已上)。   馬鳴菩薩賴吒和羅伎聲唱雲。   有為諸法 如幻如化 三界獄縛。   無一可樂 王位高顯 勢力自在。   無常既至 誰得存者 如空中雲。   須臾散滅 是身虛偽 猶如芭蕉。   為怨為賊 不可親近 如毒蛇篋。   誰常愛樂 是故諸佛 常呵此身。   德失鏡。   竊以人有得失。賢愚皆齊。有德無失不。有失無得不。以得多為德。以失多為失。有得不奢者得也。不慎者失也。知失恥失者得也。知失隱失者失也。一失不輕。必招失之故。積成多故。一得惟重。必施得之故。又積成多故。拙誠為得本。巧偽失本。今抽肝恥要舉十得標十失。敬神歸佛。天跼地蹐。才智兼備。是非分明。禮義不亂。大大。小小。進進。退退。貧而無蹈。富而無驕。報怨以得。諸得十。中攝盡。知非不改。意有表堙C賢而同愚。真而同曲。不憚機嫌。偏立道理。不用人諫。可近不近。可遠不遠。依愛妄失。此外諸失十中攝盡。常攜斯鏡。照鑒吾心。定為人師。寧非國寶哉。   高野大師結偈。   有智有行有道心 現證無上大菩提。   有智無行有道心 一生補處菩薩位。   無智有行有道心 十地三賢修行者。   無智無行有道心 出離生死二乘地。   有智有行無道心 暫雖成魔終得果。   有智無行無道心 每生為師其身貧。   無智有行無道心 雖生不賤有福壽。   無智無行無道心 不離生死三途業。   源信僧都每日懺悔頌。   我扇生死風 馳迷六道衢。   我乘生死船 溺四魔之波。   我吞三毒劍 切生死猛風。   我胎無明卵 沈生死深海。   我縛六塵愛 不離三界獄。   我破般若船 不渡生死海。   我摧智慧橋 溺愛河深淵。   我摧法飛車 不越涅槃峰。   我枯菩提華 煎善根種子。   我漏三種戒 失來世利益。   我迷愚癡闇 不報四恩孝。   我向邪見林 不知正道路。   我以放逸心 殺害諸有情。   我姦有情物 墮嫉妒深谷。   我依婬欲盛 穢清淨佛性。   我醉三毒酒 犯誤諸善根。   我親近惡友 不相四果聖。   我伏無慚床 穢忍辱之衣。   我住惡業家 不研淨戒珠。   南無滅除三寶誹謗罪。   南無滅除父母不孝罪。   南無滅除自作教他罪。   南無除違背教理罪。   南無生生值遇善友知識。   南無心念所願悉令滿足。   無始已來無量罪 今世所犯極重罪。 日日夜夜所作罪 念佛威力皆消滅。 懺悔能燒煩惱薪 懺悔能照煩惱闇。 懺悔能出三界獄 懺悔能聞菩提華。 懺悔能見大圓鏡 南無釋迦牟尼佛。 內道者持念。   去去不還 若盛我齡。   來來不離 衰傾我形。   增增不減 惱我老病。   促促不延 保我殘命。   飾飾不失 我身不淨。   祈祈不絕 我身苦果。   捨捨難除 我身名聞。   止止易發 我身貪慾。   徒謗人事 處叫喚獄。   虛致睡眠 沈黑暗獄。   一時破戒 下八大獄。   我何破制 待獄卒責。   一世持戒 昇九品臺。   我何不持 列聖眾迎。   念徒過昔 報淚易落。   觀空向木 悲炎難消。   昔獄卒誡 後亦不來。   愚哉我何 重欲造罪。   今釋尊勸 只生極樂。   拙哉我何 誤欲退勤。   殺鬼求短 何不護身。   害魔伺間 何不慎心。   內道者持念。   酒不可。   鬥諍起自酒 尾籠出自酒。   聲高不恐君 言多不恥親。   形亂無禮儀 心懈退行法。   或發發煩人 或朦朦臥泥。   所行即非例 所言又不實。   不當於常道 亂國背法故。   不順於佛法 忌行失德故。   非只費財寶 動亦致恥辱。   右件意者。致未來歲是可信伏也。仍狀如件。   惠心僧都記之。   道心者十六德。解脫房作。   不構捨屋者 無失火之難。   不貯財產者 離盜賊之厄。   不好華美者 豐衣食之事。   不親於人者 遁別離之悲。   不帶妻子者 失鐘愛之苦。   不仕主君者 避祇候之煩。   不須所從者 退恩顧之責。   不望官位者 漏公家之請。   不全身命者 背長壽之望。   不交徒眾者 避高慢之思。   不立學匠者 無論談之恥。   覺知無常者 絕必滅之恨。   不欣榮樂者 斷貧窮之愁。   不離聖眾者 停天魔之妨。   不誤佛語者 住無歸之心。   不懈稱名者 蒙彌陀之攝。   無常句。解脫房(貞慶已講)。   昨日徒暮。臥見多夢。今夜空曉。起營何事。無常虛聲近耳不覺。雪山鳥鳴出巢速忘。壽如水上泡隨風。而迴神同籠中鳥待開而去。消者不再見。去者不重來。須臾生滅。剎那離散。重病在身助。而欲生頓死多。世聞而無驚。兼不知者死期也。今日何必不其日。自不悟者病相也。我身爭得辨其事。罪不悟積。時不覺遷。恨哉。忘釋迦大師慇懃之教。悲哉。聞焰魔法王呵嘖之詞。名利助身未養北□□□要餛□□□□□詻□糖□□□□□□□□祹U飀□□□□□□□□□□K砥慼慼慼憐q觚概□□觀禕襏□□□j□□□□□□褓□□埤□□□□□訂□□□□褓□□□□□□□□觜□褙□□□□稌□□□□□□□襂祗□□駕□□飀□楦□□埤□□ЭS駕□□檢□覜駔玲□□□□□□糕駌楛□椹□□□□□□□榵□□□飀□□□□妝□□□□飀□□楏令□飀□□楏錄□j□槔罹殮□妗□□□□訿□□鶠慼撒憿慼慼慼慼慼暴珧蝪f□橆騲□□□□馯□R榃□□□□□□□□□通檢□□□□□□訇□□□J□□□□□裀□□□礸□□□□□糖□□祥□□□□□□□診□穭□□□□□□見□媸□訇驉j□□□□□□□□□□□□覽□□□□□□□□□□□□□禖□穟□□□□□飀□楈駩□□□□□櫚□姈□餛□□□□□□埤□橀褓□□□□□□□  懺悔詞。   懺悔罪障者。八識六根和合假立。譬如叉材為捨。四支五體暫時相連。猶似粘泥作像。骨肉污血。髑髏湛腦。臭穢不淨內外充滿。著紅紛於其面。掛錦繡於其肩。執之為我人。愛之為男女。為之求名利。為之生憂喜。常樂我淨顛倒迷謬。愚於狂亂之心。拙於昏醉之眠。東西馳走。以苦為樂。日夜追求。自生至死。形無常主。燒為灰。埋為土。神無常家。昨誇樂。今沈苦。形神常離。況於恩愛□餞槎□□□□□診□□□駽□□□□□□□□□姌□□□馘□□□誇驀□□□□□□□餾褓□□□西大□□□□□□□□殮□□□□□□□□□□□祅□□□□□□□□□橁□□□□□□□□□覲□□□□□飀□□饉□□□□□槫□□襐□□姊拏□□□視禱□□□逆□□□餞檢□□□□□□□□□□□□□□□埤□峪蒙][女*蒙]緩緩。生涯徒暮。悲哉。戴罪石於首上。臨奈梨於趺下。但一切業障三毒為本。三毒忌染一心為依。一心亦是眾緣所成。不即於緣。不離於緣。不即故非有也。不離故非無也。非有非無不生不滅之我身。自空罪福無主。如空中風。無依止處。其性真如。眾相寂滅。即是普賢一實之道。染淨同歸之體。若悟此理。業障永盡。名之無相懺悔。名之大莊嚴懺悔。若人百千劫造諸極重罪。暫時能發露。眾惡盡消滅。譬如執燈入闇室中。百年大闇一時消滅。唯願諸佛垂加護。滅顛倒心。悟真性源。 白骨觀。   白骨為我為非我。   愚夫迷惑不覺知。   若謂為我無彼肉。   若謂非我不離身。   自他彼此終白骨。   地上地底纔不同。   厭風厭霜扶持力。   如木如石交瓦礫。   昔持胸間心心所。   今去身中在何所。   壽燸識三捨離時。   唯殘白骨無思覺。   我年既欲滿七十。   顯此白骨在須臾。   悲哉不顧此白骨。   名利之心猶未斷。   非唯死後顯白骨。   皮肉暫覆雖不見。   以手摩觸何有陰。   諦觀一期之榮花。   只帶白骨送年月。   白骨之上懸青甲。   清涼殿中扣論鼓。   白骨之上著紫衣。   師子座上講經教。   白骨之質纏香衣。   翠簾之傍決是非。   參時白骨列前後。   白骨從多以為盛。   不淨說法五十年。   以白骨身營世途。   故白骨久染名利。   不以法水洗何淨。   唯此白骨小所照。   結諸尊印數十年。   三平等觀雖不起。   動白骨身向本尊。   願以如此白骨觀。   貪嗔癡慢永不起。   攝取光明照白骨。   臨終正念乘金臺。   白骨觀。已上。   溪嵐拾葉集。   曆應二年(已卯)正月十二日書寫了。   永享五年五月十五日。於蒲生下郡阿彌陀寺西谷。為佛法弘通染筆了。   ●●玄覺(二十七才)。   文明六年(甲午)七月九日。於西塔院南谷寂光院書寫了。   ●●榮慶。   寶永五年十一月於雞頭院騰寫。   已講大僧都嚴覺。 溪嵐拾葉集。   密法相承審論要抄   沙門。慈遍撰。   慈遍聞。持明藏宗分條流傳譯久矣。是以佛教來辰旦。論宗於半滿。密法渡吾朝。降流隨自他。爰予訪說家之灌頂。未糾傳風親疏。訪眾師之印信。未審真言之淺祕。仍知識之所了。題八十箇微管之所及集為一卷。抑改起說聞。悲有差謬。謹讓後賢。故怖添削。   審十箇條。   密經說時。兩部傳來。傳教相承。弘法相承。慈覺相承。合行灌頂。離作業之傳谷。橫川異三種灌頂三摩耶位。   一密經說時。   問曰。如來說教有顯密別。雖顯後殊何出一代。若然者密經論說時者。於教部中何接畢。八教內歟。八教外歟。法花前歟。法花後歟。異時說歟。同時說歟。又各別歟。將一致歟。答雲。使說密經接五時中。古來異說非今新哉。是以當初求決於異朝。乃法答。聲部於方等。唐決曰(圓仁問維蠲廣修答)。   問。大毘盧捨那經一部一卷。薄伽梵經如來加持廣大金剛法界宮。寫一切持金剛旨演說之(云云)。而中天竺國三藏愉波迦羅。唐土雲善無畏。今翻譯今經。如來所說始從花嚴終至涅槃。無下為五時四教八相所不統接。今以毘盧遮那十經。何部何時何教攝之。又為法花前說。為法花後說。此義如何答。謹尋經文。屬方等部。通被聲聞緣覺。右與不空□索大二寶積大集方等金光明經維摩楞伽思益等經同味。具四教四佛四土。今題毘盧遮那。於法界寶說。乃至法身寂光土。從勝受名前後多(已上唐決)。或雲(義釋第七)。顯教之前說密經(云云)。或(末生分義)。密經之前說顯經(云云)。或(山王院釋)。前後說密。中間說顯(云云)。或雲(山家御釋)。此胎金兩部聲聞授記之後。人天得天免之前。毘盧捨那坐衣臺。設義金剛薩埵尊雲海。未傳義(云云)。此等解釋皆順教部而說說時。各有其意。即約佛惠所說之際。以辨密法所說之意。其實一代顯密同時。何者佛惠不可停止。應形內證即是法身故。如普賢行法經雲。釋迦牟尼名毘盧捨那兼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云云)。文義釋解法界宮雲。三界有遠之處無非此宮(云云)。皆是如雲。豈雖伽耶別非常寂光。非寂光外可有如如(云云)。   佛土義曰。雖身無土。雖土無身。其亦土者。一法。二義(云云)。故智假正同體一理。此理密法。此法即佛。此佛法身即法界宮也。所以一切無非法界宮。當出顯大所詮妙理。即是捨那所說密法。司蔭不元金界義釋。以彼南天鐵塔可出之。金以十萬頌經為花嚴經之廣本也。及世流布。梵網經是金剛頂經淺略行相也(云云)。故五大院解花嚴經雲。孤顯機聞為花嚴經。密機聞為金剛頂(云云)。乃至或雲(時義)顯機聞為花嚴經。密機聞為台藏教(云云)。又方等陀羅尼經中。密會聲聞如法花說內祕外現。即合出不思議經明極位菩薩。各含密意故。佛在化他自在天。說般若理趣分。顯機聞義為般若十六分中第十理趣分。密機聞義為金剛頂十八會中第六理趣會也。菩提心論中開般若十六空。為十六大菩薩(云云)。其心大師述師說雲(金疏)。法花明久遠義佛。此經明顯證成佛。二佛雖異。同是一佛(云云)。又大日經義釋三雲。妙法蓮花大曼陀羅八葉具體。及七雲。如釋迦出世四十餘年。因舍利弗慇懃三請。方為略說妙法蓮花義。此經本地之身即是妙法蓮花最深祕處(云云)。五大院雲。法花為略說者。唯說理教故。真言為廣說者。說計理故(云云)。又義釋以法花開示悟入。而配當四種阿字(云云)。山王院雲(講演)。當知此經是顯說本地八葉妙法蓮蓮花之義(云云)。如此文釋不遑具載。粗以所引上可尋。   問曰。今此密教永失顯域。若爾何論教部接屬。所以他主自性法身。謂其機則同體眷屬。能所內證彼此不異。位同理同無二無別。一相一味別不實際。少分未簡。不名集會(云云)。故如密會。雖有能所而非淺深。自受法樂。四身同體。三世常恆說三密法。越三時雲。所謂三時即為三世。如大日經及義釋既越三世。何接五時說法界宮。豈開別會。故如弘法大師釋雲。大日三身釋迦三身各不同(云云)。又依釋論。以顯別則無明分位非明分位(云云)。凡顯密分而能所別也。恐說相異而身土遙。故如密經結集隔顯·即說菩薩過鐵圍外。仍在世滅後悉不同也。說處聞教何混□襼j□奔□□□辰□□□□□□□□□饓飀□□餽妄□□□□□桌□□□□□埤□屢覓□□□□□□說櫸□□饐□駕□□□□襭裀□姍褽延□□□糧□□褸榻奾□□楈大□□□□□□逆□□禗姶□□肋□露□□□□□□鷺□□榭□馳大□楜褸槌□□襫飀□妳□□□□椹□□□□□飀□說□娊□奸□□□□□□□大□槏i覿□□襫馳□□□□□□□飀□楉禜□□禍□襾逆□□□□□□□晼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慼`□□□□□□□□□□騺□雜□□楜襮襱□□□□□□導視兜飀□□妗□□逆□□襒□□□□□□□欖□□詡說楷p埤□□□□□□槾駉□□□□□□□□祅夾□□樦□□覜送騺□□逆□□□□飀□□□□□杻□□□E□□□□榖□□馜□餽□□楌椸馥□□□□臨□□□□饉禳□□□矩□□□饉梱□粳診□奐覯嗉妎E□□詡T□j□稫襼睹□□□□□□□□妳娊□奉□餽□□緰u殺□□夾樇□□□□W□襋□□□駕□□□□□飀□□□褓□□褓□飀□□□□□□□□□□□□□霸騃□嵕R裀□□□駔諑□□□飀□□□娊□□列□檢□騺□雜□□□□飀□□□V□饅祤桌□□□□□□□□魯□□樇□說□□緄□□埤□□□矩慼憮綿□□□□奐□□□礸□□□□□□□榜□說檢□□□延□□□□□□□□飀□奪□□□□□飣□□□婇□□□□□□□禗姶□□□驁奮設秶□□□□□□□□□□穠饋□□騖饃□餾□□□□□覈□□□觛稈□□□□□□□□膳□□□□杻□滿慼慼慼慼敵啜@姶□□□□□駩□□□□□□□桌□□□□□埤□E□□□□□□□□襮設秶□□□□□模□□紐a奭逆□禈□觛稈□□□□露□□E□□□□□飀□□□□驒模□樀埤□西□翩撕丑毅牷慼慼憧隉慼慼慼慼憫部慼樊侲CL福□□□□□□□V□列□說檢□槄榜□覬□樉輻□□樇□□□□□□□□□□□□□輦□檢□□□□□□□飀□臨□□□□□槶□□□□魯□□□□□樀埤□□□□□□□□裂□夾橫論□□□□□□□□□□□□□□□□□□□魯□□椽□□□訊□□□□□□□□□駑□□□夾□□|□馜□□馗樿飀□□娊□□誇馗樿馭襯□馜□□□□飀□□□□□□□□□檢□□□□□□□□魯□□□禗姶□□□□□□祼□囹□□驉慼摯鞢樂髓ヾ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f□□饛□埤□楦□□□□禭□□□辰□駭飀□□□□□□□□翩犛J□□□□餖□□□□□埤□□□娊□□□驃褸□□槐椹□□□榆□□□□□逆□□□□□□□□□□  問曰。佛惠開會俱是顯教密法宛別年論同致。但祕密藏須辨其成。陀羅尼教何混顯說。抑東寺山門教相不同。施廢立其義雲何。答曰。此事舊。雖非可論。彼義今興粗驚歟。夫真佛說法含內證故陀羅尼。密教轉理施外用於法界宮。清涼師曰。豈今佛無陀羅尼力。不能一會說一切法(云云)。謂五藏中第五陀羅尼藏如六波羅蜜經。分別聖位經。佛自講陀羅尼宗。何混假名。所以陀羅尼則梵音。斯翻真言。舊譯總持。一字多含。疏音具色聞。一亙十界。益一兼千品。諸佛密語隨類得利。雖然稟機以未連故名祕密教。如義釋雲。凡夫不觀說法本際。故妄疑有生。所以隨生死流不能自出。如法無智畫師自運眾綵。作可畏夜叉之形。成已還自觀自心生怖畏。頰躄於地。眾生者渡如是自運諸法本源畫作三界。而還自設其中。自心熾然備受諸苦。如來有智畫師既了知已。即能自在成立大悲曼荼羅。由是而言。所謂甚深祕藏者。眾生自祕義多非佛有隱(云云)。教時義曰。問。凡真言教名祕密意雲何。   答。義釋有四說。一諸佛所祕故。為無頓悟之機。不入其畢中。二眾生所祕。諸趣言音皆真言。眾生自祕非佛隱祕。三言說隱密。諸佛密別義。若如文趣旨則異佛意。四法體祕密。此諸佛自證三菩提。非有心境。非加持。十地菩薩尚不能見聞。況生死中人。故名祕密也。菩提心義亦明六種。其四如上。五未入三摩耶者。不許證聞持。故名祕密。六行人切密不顯露行。故名祕密(云云)。所詮如來夫說顯密。佛教導師宜順佛意。此條如釋彼文可解。但他學者無可宜執。謂東寺談山門教相。專欲顯綱純非密法。於天台宗而借密稱。故尋精詮。更無教相。名山門東寺教相。以十住心論淺深義。前九種心更談他宗。第十住心祕密莊嚴唯有計相。諸宗未許住心難。是故於東寺。都無教相。仍此兩義邪正唐決官符分明也。何為祕淨。抑彼所詮尚說軌釋。分義論眾家宗家。其眾家則大日經。其宗家則弘法解釋。若爾應雲彼疏教相唯自建立故無下人證。故雖引文還遣所立。先德加破未得會多。苟迷教意雖應綱疑依宗義異。權情事解一佛一時一處一音。一切譯語一真言教。應知如雲持明藏宗條流傳譯久。在斯者覆開權顯實雲意。終不得祕密教之益。所以不傳悉地者。雲何得生祕密惠耶。   問曰。今此真言非佛隱密。眾生自祕稱祕密教。若然者與八教中祕密更無別歟。甚誰辨神爾前。今經顯密同異會與未會其相如何。答曰。所詮祕密佛惠內證。此祕密有能祕所祕。其能祕則就機以論。其所祕則約法而說。故八教中之祕密者。且舉能祕之顯機也。謂論未解。即其能祕而覆法體。即所祕此真言法。若爾能所之邊不異。唯法所祕之邊不同。所云不同三密四曼。所以於顯未得宣示。凡厥一代不出八宗。故一佛乘分別說三。則三乘分別爾前。其一乘則通在佛惠。然至法花開顯佛惠。三即一乘也。顯密一致故。三乘教爾前顯露故。一乘教開顯會密。故出法花顯密同體。若從所開並舉顯密。如玄文雲。此經唯約說教大綱不委綱目。種種規矩皆不論。何者為前經已說故(云云)。故今開顯之。密法者即是一乘法。事則三密及四曼法。今此事理並會一體。是名顯密一致而已。顯密相望等勝劣不遑細論。如會圓論。   問曰。等勝劣義細論恐繁。且辨顯密同意雲何。答雲。大有二義。謂論事理。東寺山門所立不同也。法東寺義事理俱別也。其事三密。其理六大。事則共許。理則疑據故未定歟。追可尋多。此山門義理祕密同如義釋雲。法音諸法實相者。此經心實相也。心實相者。即是淨菩提也。更無別理也(云云)。事祕密異也。覺大師曰。三密諸要所無諸典。五智奧源獨在此經(云云)。加之亦委顯密相望而辨事理。以出釋曰。有二種教。一顯示教。二祕密教。顯示教謂阿嚴深密等諸三乘也。祕密教謂唯說世俗勝義圓融不二。亦不說三密行相。故事理俱密教也。謂大日金剛頂蘇悉地經等。能說世俗勝義圓融不二。亦說三密行相(云云)。   一兩部傳來。   問曰。兩部傳來印傳不同也。若爾以何正定相承。而論傳法須散不審。若有疑者寧無妨耶答。且就慈覺大師相承。而論多部傳來相者。專順唐淨住寺海雲和尚。兩部傳法次第出慈恩寺造玄記也。山門相承。謂海雲則惠果弟子義操付法。造玄者元政法全之弟子也。共住唐朝置稟明師而受口決。無一可誤。是以東寺一流中(小島見德)。尚以海經及造玄記。而為稟承之正傳受。說故山門承來之師雲。以兩記可為指南。若能決此相承義者。前後諸傳俱分明歟。   問曰。且就此記者。論台藏者。大日如來授金剛手。金剛手授達摩掬多。掬多授善無畏三藏(云云)。次金剛界相承者。大日薩埵如吉祥龍。抑台藏者。大日經也。宜任緣起。如經序雲。昔此天竺境內有一小國。號為勃鼻羅。其國城北有大巖。壁立於雲。懸岸萬丈。於其半腹有藏祕法之窟。每年七月有眾座集中。復有敷手猿猴。捧經出曬。尊風更至乃吹一梵夾下來時。採樵夫輒遂取得。教此奇特便即奉獻於王。王既受義得未曾有。乃至王唯太子相傳。其本不流外。近有中天竺大陟伽阿闍梨。遠涉山河。尋求祕密教時。王睹闍梨有異。欣然傳授此經。以其旨趣幽玄卒難精竅。乃與諸聖者簡繁摭要。集為三千五百頌。若不從師受學無得詣□其門。苟非其人制妄傳授。未經灌頂禁其輒聞。有中天竺三藏。厥號善無畏。潤達七藏。明總持諸度。德洽西域。化流殊方。斫服此經。深窮奧旨。中宗孝和皇帝承風迎請。至開元十二歲。三藏乃持梵祕典。扙錫來儀。時朝野翕然鹹從請益。乃至譯為六卷。又別譯供合次第法一卷。重請三藏和上。敷暢厥義。隨錄撰為義釋十四卷。又三藏和上躬新粉繪畢。起聖眾樣一卷。兼地契及手印圖一卷。都集曼荼羅圖一鋪(已上取詮)。台藏傳來。此序分明契義釋歟。用否如何。答曰。此序有義。且五大院斫加破文而不依用。謂大日經序是俗人東宮學士所撰。諸阿闍梨耶未許之。序有二失。故不用此序。一違台藏相承失。此台藏大日授金剛手。金剛手授大那蘭陀寺達摩掬多。掬多授善無畏。二違他合法眾失。新羅國令妙寺釋不思議撰供合法眾雲。中天竺國大王小子出家。修學經歷五十餘國。乃至此天竺有一國。名乾陀羅。其國之王仰憑和尚受法念誦。其經文廣義深。求請供合方法。和尚受請。於金粟王塔下求聖加。此□雲。誰所造乎。雲我所造也。雲我是誰乎。文殊師利也。即寫取一本與其王。一本自寫流行四方。所謂小識號善無畏(云云)。如此破意。妄執一邊。未辨所承。傷失其前。何者兩部世尊以來相承繼□有何異何。所以佛法流傳非一哉。值經卷。或竭知識。各應化儀。俱被利生。說時出現。豈完為元。抑佛相分付囑五藏。即見六波羅蜜經說。三藏如常。第四般若藏付文殊。第五陀羅尼藏付屬普賢菩薩。故密法出普賢為師。如龍猛金言懸鏡。楞伽摩那兩說分明也。雖然嗣以法普賢。而為本祖達摩掬多雖受龍樹。專歸普賢殊得付法。仍台金法所承如此。遮那密藏傳來無疑。故五大院破獼猴傳。若執鐵塔亦以如然。故證大師破法相承。為建血脈。如下金界(云云)。   問曰。兩部法俱佛付普賢。如此所記未知據哉。然中台藏專得文殊。何如金界不列義耶。凡理普賢。智文殊也。台則唯理而無智歟。答曰。密法非顯。傳來誰知。佛祖付來此外何證。若可疑義者。何但密法乎。三論傳文殊。法相受彌勒。況金言明也。誠證如鏡。失疑求是愚昧甚也。但至台無妙吉祥。七印信諸師所列也。或台金俱無妙吉祥(如東寺脈)。或亦兩部俱有文殊(如密脈)。或台雖列而金不列(亦如月脈)。或雖載金而不載台(如阿聖脈)。何者經雲。文殊師利大聖尊。三世諸佛口教他力(云云)。故得開發即連文殊。若論其法專付般若。然此密藏遮那真說。法身付屬最在普賢。而理發智。智冥理。故理智智理互表。更問。說如二聖理智不二。即雖畢竟同體故。教瓶陀羅尼經曰(不空譯)。爾時金剛手法身大士也。故名文殊師利。亦名妙吉祥。入火生三昧。照室瓶行者(云云)源旨在斯。印明更問。故論開則冥加文殊。若論合則獨在普賢。如此傳付曼У有所由。師資所承密意。更問。若無畏始論感得者。同獼猴傳尤衣破也。故五大院舉註疏雲。和上(掬多)。於烏扙曩出所承。時人不知謂無畏感得(云云)。   問曰。和尚掬多於烏扙曩出所承者。未見誠證。若然此言有何據乎。抑掬多則見值龍猛。值龍猛則解兩部經。若爾掬多何以龍猛嗣此密法。不相承乎。答。尤可有據。敢非臆說。此條專見大日經序。所以經序述兩師儀。訶者近有中天竺大瑜伽阿闍梨。乃至二千五百頌者。明達摩掬多之相也。次若不從師等。以去許稟承關。有中天竺以下說文。嘆無畏三藏之德也。序雲大方師。雲至資師所。俱指達摩掬多而已。但破經序所不用者。偏以獼猴為元故也。仍尋二失。宜有違順。一違相承。何者如前在世以來金言分明也。二違不思議疏。何者法則從掬多令相承故也。此邊順序。非獼猴傳。若亦疏意無畏為元。論感應者須違師授。時人不了被奪破也。所望不同也。互有取捨。不可偏執。能料簡之。次至掬多乍值龍猛。不嗣密法無相承者。如來付囑五藏不同也。得解由緒。何為疑乎。所以龍猛改受馬鳴。亦傳普賢。以付龍智(云云)。   問。台藏傳來粗以如斯。金界相承元由如何。答曰。台藏元爾。金界何異。密法付屬豈滯台金乎。佛說明白也。誰滯疑網。在世以來傳承如台更可准例。但亦不空三藏金界義釋雲。昔天竺界有一鐵塔。佛滅度後數百歲間無人能開。時有大德者。誦持大毘盧捨那五字真言。得盧捨那佛而現其身(云云)。及現多身。於露空中說此法門。文字章句次第令寫訖。即毘盧捨那念誦法要一卷。是時大德以白芥子七粒打此塔戶。乃開得入此塔中。多誦此經王。廣本一遍如食頃。得諸佛菩薩指授。有百千頌。此經名金剛頂經。沒世所無此國未曾有。略本至此土者。金剛智三藏阿闍梨雲。開元初我從西國發來此土。機樣以非所堪。龍神怒故大風轉沈船。於時大藏經投海中。略本三卷隨身持來。其百千頌為花嚴經廣本。世流布梵網經出金剛頂淺略行相(已上取詮)。此決如斯專用東寺。一途感應宜加料簡。問曰。就此義決且有多疑。未散不審。爭生決智。時機應出坐聖加。諸佛菩薩指授無疑。雖然未見普賢在座。若千不授故。毘盧捨那佛為龍猛今化現空中(云云)。不思議疏文殊為無畏令化現。故義釋名無畏於烏杖曩撰出(云云)。而五大院何名文殊為掬多說(云云)。答。以相違(已上是二)。抑鐵塔證幽。若龍樹傳及餘論中有載事否(已上是三)。故南都德一頻難無據。仍諸義決疑無同聞(已上是四)。況鐵不久。何不朽損。送數百年於今存神(已上是五)。答曰。陀羅尼藏何付普賢。即出六波羅蜜經。龍樹大德於佛滅後可弘密法者。見授記楞伽經中。普賢文殊同體理智。即雖如前。是故應智大日如來自付普賢菩薩。以來在世滅後相承歲久。龍猛何故無三摩耶。送數百年。徒傳鐵塔。所以其間賢聖法彼無佛道哉。故知開塔一途感應。寧以此義偏為元始說如義決。雖雲指授更無普賢。別付龍樹(已上解一)。他合次第兩如略念誦。雖為同本感得人別也。本有密法梵供文同共現空中。彼此無異。掬多嗣法何無聖加。空中化現即以無畏(已上會二)。德一疑難真言決皆悉不理千一。如玄談滅後驗記何緣同聞。例如止觀不載同聞(已上會四)。鐵塔難思。不同常義。鐵國未朽。況於聖財。義決既雲法界宮。內外密意傳付更問。   一。傳教相承。   問曰。他門人等專始傳教稱謗言。乃謂但用三種悉地。此印明限蘇悉地經。若爾別部未關台金。更非大法。何稱通用。是以圓澄德圓等連日誌狀雲者。師最澄雖渡大唐學十八道真言。未傳兩部大法(云云)。此條如何。答雲。此等偽言及謀狀等。已雖事明尚歌世歟。故重驚義。謂相當雲。在陽座主忠尋心時。斯有西朝。謂為在元二長者也。奉懇傳教態行御名。然法心室仰西朝曰。假名猥音同最澄。然則有憚。雖為他門已為大師。早可改之。答申曰。某智不可劣法者。爾由何雲為恐乎。雖然衣改之號惠什。所以此人所行如斯偽稱霞言。傷造謀書。或雲。傳教從我大師令灌頂狀。又有天台圓澄德圓等連署狀。故傳教則吾祖弟子。於德唐土未傳大法。連日誌分明無疑。仍此等回已令風聞。然間東陽為知露實。田舍法師器量一兩密遺東寺。令伺談義。種種說言。一一如聞疑難。至極強尋誠文。所答但言皆在寶藏。故經奏聞即出其狀。終以不出。故被闕宸。自身門法數十人眾流諸國。仍其次第如破邪辯正記而已。就中連署於法案文。至正文者。本為謀書。而由御室心祕計奉為護身。眾即置院御所之由。通天台之間。雖食鬱念偽書無疑。彼連署文何為護身說。亦應察此等先德乍受三部大法灌頂。有何意恨及連署哉。謀實之要。聖敕明。仍官符雲。治部省國曰。四寺僧最澄古任於乎。在嶽比叡山。精進練行十有五年。搜念誦之祕法。慕天台之高縱。延曆二十三年(甲申)東混渡海求道(乃至)。以二十四年歲在乙酉六月還來。後期(乃至)有敕於青龍高雄寺。造毘盧捨那都會大壇。令傳受三部三摩耶祕法。遂弘此道(乃至)。以下略之。延曆二十四年九月十六日。四品葛原親王(已上良付)。都會大壇三部大法其三摩耶道。敕言驗矣。蟜蜋其渡車西朝迴謀鸚鵡既轉。東寺還卑。   問曰。雲奉始傳教耶。答曰。吾朝密法傳來元祖獨傳教有。故始。何者傳教弘法同船入唐。雖然兩師敕命有異。弘法則承留學請敕。傳教則承還國請命。所以國師不可久住。速歸本朝。乃應聖敕。於高雄寺眾行灌頂。八人受法如上良府。其後經年弘法歸朝。亦謁傳教。重受灌頂。訪密法義。及學悉曇。再聞天台圓宗教。多當知上古都無偏執。然今末學還作怨嫉。為防諸德。而構此失。仍彼弘法所學文曰。奉上僧空海。大同四年二月三日。右為天台傳燈奉向比叡山大禪師。謹捧名書敬白(此自筆有狀。答丁尾心經藏)。同師送還傳教狀雲。阿闍梨空海稽首。和尚去仲秋之比。雖獻上書未散樹付望之間。重以連子細狀。去延曆二十三年遠渡大唐國。傳真言教。同習梵字悉曇。大同三年入帝都。普弘傳在西寺。帝王諸臣無不皆感悅義。抑空海於悉曇有聊所疑。亦非可渡蒼波決疑。唯願者蒙阿闍梨加被。爰極其源應。凡昔有靈山。共佛所聽善種。而感勝果。今生同遊兩朝。振芳名之嚮。固是宿因所催。貴而有餘。大概委曲旨。莫違古今契約矣。弘仁三年四月十四日。阿闍梨空海敬白(已上請文)。一心戒文曰。弘仁三年(乃至略義)。大師於西大寺一夜之間宿於彼室。還入平安城長岡之國寺。爰有海阿闍梨。與光大師相語。於諸寺而一宿。光大師與海阿闍梨交卷。然海阿闍梨頻請受順曉和尚相承之灌頂。光大師再發入壇灌頂之事。入高雄寺可執行旨也。所以海阿闍梨為品要期。受兩部灌頂。彼此之志期諸時之間。弟子光宅為受一道法。留高雄寺(為謝禮亦光定有弘法受灌頂)。仍粗所載大略在斯。為遮偏執。還而興憍慢。如狂人走不狂人走。委見破邪辯正記(矣)。   問曰。他門偽者不足雲也。今於山門殆解蘇意大趣如何。答雲。各隨胎金別修諸尊。而有隨行三摩地軌。爰瑜伽(女聲相應)瑜祇(男聲相應)此相應金界細行。雖會(從果向因)猶在果界。還詮不二(果即是因)此蘇悉地胎藏細行。雖融因果(從因至果)即諸經曰。若有樣誦真言法不得成就當令兼樣此經根本真言(云云)。所言餘者。指諸尊也。其諸尊兩曼荼羅也。故大儀軌以蘇悉地亦用三部。仍先德釋。胎三金本蘇為觀心。其儀可知。十八道則蘇略行法。而最初授。委在別紙。亦根本則三種悉地。令別行經。壞破地獄軌。三部總雖唯在斯傳□斯口決。委細更問。   問曰。胎金相承分其外稱蘇。三部各別頗不通歟。若爾蘇以難通用者。既他門人專所疑也。抑所示根本真言。彼經未說此條。雲何先德稱三種悉地。即見尊勝破地獄軌。傳教大師以此為極。是非通用名部歟。故五大院彼以儀軌則入蘇悉地祕錄門。然則隨而根本大師說蘇悉地印信文曰。大日本國近江州比叡山延曆寺蘇悉地羯磨大曼荼羅灌頂道場所(三種悉地印明有別)。伏尋蘇悉地大法相承次第。大日如來。金剛薩埵。文殊師利。達摩掬多。無畏三藏。順曉和尚。傳教大師(云云)。其密印則三種悉地。此印明則限一經歟。答雲。此等疑者他門難也。偏執甚故攝□義哉。說瑜祇經註會胎金。如何亦稱為超兩部。但雖最頂未雲通用。此蘇則被行者悉地。若有持誦餘真言者。自非諸尊指何法乎。況大儀軌既定通用。汝非三藏。有難倚用。慈覺智證傳教付法。俱承三種悉地印明。慈覺大師入唐之時。最初專決邪正之剩。先謁法全。而全和尚作決示法中。決此三種悉地。如說文雲。兩部之肝心三身之祕言也(云云)。況真言出大日經金剛頂等。陰覆散說。剩於本經此說明未見他難。□背。所以智證大師釋曰。若有闇者毀我祖師。罪過畢死。殊雖心傷故。略於明據。願具慚愧。幸鑒餘情歟(云云)。加之澄師歸朝已後。殊有敕。以於總持院令授兩部大法。於兼照僧正之時。而加三種悉地印明。付之雲。當知為說澄師。祖則傳教。師則慈覺。故密印細說相承。能令定其要也。凡於傳教相承血脈。有印信異。宜辯多途。謂胎則大日薩埵。文殊。掬多。無畏。義林。金則大日薩埵。吉祥。龍猛。龍智。金智。然說義林金智兩師俱付順曉。順曉付傳教。傳教歸朝以授慈覺智證兩師。智證所流且置不論。慈覺門跡自有二流。謂谷·橫川。其答次第傳教慈覺安惠遍照最圓玄鑒(乃至)。延叡長宴以下相承如常。而今此流既沒世歟。唯有慈覺大師御流。專於三流以競他多。其橫川流傳教慈覺(乃至)。玄鑒覺惠慈惠覺超以來亦如無(矣)。先師傷歎。偏在此事。內證傳譜一兩載詮。無畏去承密意更問。其外亦有雜曼荼羅。雖非大部殊有深祕。但於蘇悉地相承者。亦有二失。難答是也。或合胎藏而不則流。三部合行五傳教御作。乃其印信密印。更問。仍橫川傳深祕在斯。三丁各義。已如前載。於此亦有印信密印(云云)。答。行門專約兩部而論聖位。蘇悉地則智證大師連署起請以後禁。但印信有蘇悉地言。仍兩流俱密意是同。抑蘇悉地根本真言彼經無之。瑜祇疏雲。經中不出根本真言。別有盧捨那別行經。出蘇悉地真言。及切譯真言再三種悉地法(云云)。雖然別行經中無之。若爾此遠不審也。而照顯義宜察密意。說別行經解大日經。即略而廣。即計而真。說相印明在口決。更問。其旨難連名尊勝。悉地妙雖結歸三種。如尊勝破地獄軌雲。是五字者亦名蘇悉地(云云)。從此一行得入法界。諸尊雖普並為悉地。三部諸尊不出三三種。總別二門同入悉地。所以如示雲。兩部肝心三身之祕言也(云云)。上契下契五字多食四十七言三呼一字兩部曼荼無非悉地。故五大院以此儀軌入蘇悉地祕錄門多。同師對受記第五雲。載顯戒論緣起中三果悉地真言。珍和上說。大師廣智德圓。圓珍付權僧正大和上。和上常疑此法有無。安然上得尊勝破地獄法中。有此等三種悉地真言。又同順曉阿闍梨傳之(云云)。有雲。五大院以破地獄軌。依悉地言入同祕錄。未理窮哉。決示前歟。今雲此餘尊勝密意三種別行經歟。對受記曰。今見珍和上與書中。有此三真言印也(云云)。與書中者。決示法也。若未見者何不改也。   問曰。同對受記下文中雲。初印真言是文殊真言也(云云)。違常次第。若爾如何。答曰。尤有深意。莫守一途。何者三種即三身也。互具互融非前非後。順讀何始何終。五字八字或因或果。三身相即無暫。雖時應中論三委細。更問。抑亦應知真言行者。若不傳此三種悉地。如何獲祈王民佳運。   問曰。於本朝以說密法。奉祈國家。元由如何。答曰。密法傳來鎮護國家皆悉始自根本大師。謂延曆始有御修法。以御弟子令勤如扶桑略記雲。延曆二十四年大師入唐以後。御修法事始有敕命。然圓澄法師依限於紫震殿修念五佛頂法。即願得度(文說實報同)。其後相續年月事繁。乃至弘仁後七日法。乃至自身勒。再戒和尚亦心自身勒。如諸加持僧官府雲。入唐大乘宗阿闍梨最澄(住近江國比叡山滋賀郡)。右說大政大臣今月五日官府爾。件內供奉阿闍梨最澄。從來八行疏始行宮中。金光會後七日以修法為大阿闍梨。菛u言祕密壇場。引卒二十口淨行之伴僧等。方今捨我國家豐饒之由。兼為沙彌戒和尚。授諸僧。今年眾始行御修法。加持香水沙彌。或自今以後者為永例。最證門說護持僧勤行者。左大臣宣。奉敕者依件施行奉行。弘仁四年正月六日。從五位宇近江介笠朝臣(在判)。從六位下(小錄笠朝臣在知)。西塔寶幢院緣起曰。後七日御修法者。源始自山門也。謂依最勝王經之時。或名最勝護國法。依熾盛光法之時。或名鎮護國家法。依無垢淨光菩薩造塔延命經之時。是名後七日舍利法。故以兩部大曼荼羅為總所依。而眾行之者也。爰弘仁四年傳教大師始修此法。其後門徒或真言院或總持院。以為恆例御修法。而眾修之也。但大師御入滅後。弘法大師奏朝廷。於真言院始眾修之。仍山門大旨於總持院令修之。東寺專於真言院令修之也(云云)。吾朝密法大師始興以下傳法准此可雲。   一。佛法相承。   問曰。弘法大師相承密法。吾山先德多加難破。佛法非祕偏執無養。若爾此條是非雲何。答雲。是非難定。宜任經軌。若違誠言加破無咎。此條當初有兩門徒互諍論。凡真偽難決。因玆證大師將審此事。所依山王權現神敕。仁壽三年渡海入唐(云云)。謂渡彼唐。於最先謁法全和尚。各舉失義謹決邪正。和尚答曰。皆仁義為正。海義為邪。加義名曰。吾少年古見日本空海阿闍梨傳法。金剛界傳大旨。胎藏界如無(矣)。於蘇悉地未聞名字也(云云)。抑亦廣訪諸阿闍梨。皆如法全仁義為正。都為一人海義無為實。悉屬邪義違經軌多。兩義雲泥定有他疑。即申官符。以今歸朝。仍粗如引。委見說證大師在唐決中而已。是非分明。雖然不息珍興邪義還請正。又證大師歸朝後。亦重記誤中夆血脈脈說撰。則高野空海大師雲所謬也。元慶四年五月十七日。延曆寺入唐沙門圓珍。於總持院記異家行狀迷。血脈。順信吾相承也(云云)。   問雲。何故證師傍若無人破他血脈。信吾相承乎(云云)。仍知血脈所謬如何。抑說所立有義異耶。答雲。智證大師惠果正流。自餘恐傍若無人。何法潤惠果付屬。繼青龍寺直傳真俗。法潤亦與法全。如斯說。法全傳圓珍亦爾。所以證師為異域僧。閣諸弟子。真俗同付諸流家嫡。難諍之耶。若爾簡誤何憚義耶。西脈有失夆一兩相承。辨異宜簡邪正。但稱他傳不用官符。況汝所備何足信用。所詮樞種專任誠言。次糾其偽。何說弘法付法傳中引玄奘三藏行狀雲。南天竺磔迦國奄ь林中有一長命гь門。歲七百歲。觀其面貌可稱三十許。明中百論等及諸經等(云云)。乃至或曰達磨掬多。此雲龍智(云云)。具如傳文。所詮載之。今因說。付法傳所引而見玄奘行狀雲。此天竺磔迦國等(云云)。說亦大宋高僧傳第二。那爛陀寺。此雲施無畏。北天磔迦國也。寺有達磨掬多者。掌定門之祕鑰。佩如來密印。顏如四十許。其實八百歲也。玄奘三藏昔曾見義(云云)。何故改字。令此為南所以龍智南天竺人。則合此祖。改北為南。達磨是法。都無異論。翻為龍智。尋常未聞。故諸傳文皆俱名法。或雲法護(無畏口處)。或雲法稱(翻經偈文)。所以掬多為無畏師。今作龍智。自備台歟。雖然無證說。雲何會。惠運法師請來錄曰。龍智阿闍梨影像一軸。達磨掬多影像一軸(云云)。別人有證。同體無據。意曲分明也。謀文何疑。總說所立亦有五失。不遑具載。如教時義(云云)。抑於朝家如所定置。東寺兩部。山門三部。雖然能糾相承傳來。彼東寺則一界灌頂。但限金界未傳胎藏。法全所示尤有以哉。   問曰。何以得知。諸流灌頂限金界無胎藏耶。答。為奪無畏。雖以掬多。今為龍智別分明也。為取胎藏改以金界合兼用。印明宛異。如說弘法大師釋雲。此大日經金剛頂經。龍猛菩薩自鐵塔門所湧出也(云云)。而如不空三藏義決。雖寫金剛頂經廣本。未見誦等大日經也。況有大小經有廣略。若爾兩部在世以來繼承豎林。祖承如血。故如鐵塔一途。或不一致。然內外非密意。細論恐繁。委如玄談。一途感得也。如前簡。一界相承見前後文(云云)。   問曰。智證大師法全付法。真俗俱傳正嫡無疑。慈覺大師前受法全。其付法義其相如何。答曰。密宗極祕在蘇悉地。付法器容雲非一人。故證大師以蘇悉地授雲和尚。賜官府雲。胎藏金剛兩部大法者。先來本朝。非不傳義。至蘇悉地大法。其名未曾有也。爰阿闍梨圓仁還五百之運創傳斯道。大之中大實在此門。能常未尊。非件人難歟。況如同證傳法記雲。法全密至五實簡寤。授三部之祕密。言待傳法之仁。伺付法之機。汝當其運。所謂不開五劫思惟之法者。蓋繼真言之惠命哉。不盡三部祕要之深者。豈擬家嫡之相承哉。此是惠果大師之密傳。義操和尚之祕要也。已即依宿緣受得之。吾即汝付屬之也。八家相承舊記曰。第一弘通尊祖傳教大師。傳三部灌頂承之血脈。又兩部印信外五雜曼荼羅之譜。是即異密教蘇悉地之大部也(云云)。第二弘通尊聖弘法大師。稱兩部相承之血脈。是即以金剛界之一卷為血脈譜。而兼胎藏界。以義雖號兩部之相承。而闕蘇悉地之大法也(云云)。第三弘通慈覺大師。始傳正嫡之血脈。亦得蘇悉地經大法之印信。於吾日本國。行三部大阿闍梨。所謂仁王第五十五代御引文德天皇御宇。真言宗三部大阿闍梨者。依慈覺大師奏申。傳教惠惠空兩德畢。其後東寺門人入唐。雖傳密法。更惠運等皆為兩部阿闍梨。故出山門專三部。東寺准兩部而已(已上)。仍其血脈相承次第。更如兩部須合前多。   一合行灌頂。   問曰。於覺大師相承為二。胎則法全。金元政。此外說難傳合行耶。將於合行有重位歟。抑蘇悉地灌頂如何。答雲。傳教大師御流灌頂有三印信。三部各至密印如常兩部合行。三部合行皆覺大師令傳以來。谷橫川俱相承無疑。然谷流迄至長宴見有相承。其後漸廢而絕世歟。故此合行且置不論。慈覺大師廣訪八祖。其中一師南向立壇奉授灌頂。此儀則是蘇悉地歟。將合行歟。古來不審未決定。若為蘇者。何不行乎。若為合者。即相承也。但見手印灌頂義歟。若爾許可非事業哉。故三摩耶重位難決。雖合隨宜。不能潤盡。何七合行有種種重。印明相承各各別紙。   問曰。於各合行有幾重耶。答曰。於谷相承有六種及七種合行。各如印明。初合行則事業。時宜以後合行皆為手印。其時宜者。順機宜也。其手印重見印明。謂事業則二界儀同故用一業。而贖二黃。其印明則二界相承。其放與則如惠壇但合事業。胎金不定。是亦時宜委別記。   問曰。自何時代令合行耶。答雲。當初灌頂七日作壇。若雖有略事業如法。所以灌頂其儀不輒。多受一界。希受二界。或胎去年而金今年。或春受胎以秋受金。或限金界。或限胎藏。或置一年。或隔多年。然末世則人意諂曲。雖無其實名聞受法故。殘一界雲受二界。事業闕傳法無實。奇順此義而忘如法。亦雖有器無事業。答。阿闍梨憐愍此機。為無財人略合事業。然今當世阿闍梨多不辨此義。大作誤歟。雙嚴房記及川師。或能合釋悉分別多。抑重合行乃成瑜祇悉地方便。各見印明。約三摩故雲須口決。印明次第具如別記。   一。理作業傳。   問曰。理作業者何行儀耶。名義本據其相如何答雲。作業灌頂如常行義。今致此業。故名曰理。何者機進而無世財。難默止。種灌頂時大阿闍梨特起慈心。迴善巧言悉贖事業。即拾峰草及取谷花。乃至以紙用壇敷等。如義釋明理作業雲。作時隨力令辨小供。供養三教。此第一最勝(云云)。謂義釋明三種灌頂。即其第一合說可行。   問曰。理為淺劣皆有事業。非理業。何名理耶答雲。非常作業。稱理無咎即理作業手印灌頂。此義異彼。所以此理作業之業即有印明故。亦名曰理作業。多所不同以在義也。仍谷行橫川理作業。是二流所掌而已。合行如上。此理作業見都率記。大旨在斯。但谷合行理略真業。故為不堪於谷流。有借用橫川之理作業。而謂為谷之重灌頂。以他略為自密。愚昧至極。淺略智甚哉。   問曰。灌頂有三。此理作業於三種中可攝何耶答雲。若如一義。七日作壇之外可雲手印灌頂(云云)。為此意七手印攝也。但有人說誰決定哉。又雖假說各於儀則。事業無闕。攝事業歟。先師存日予尋申曰。理作業記皆用草本。今理作業似真事業實非橫川。成各合行乎。先師答曰。如此思寄甚神妙也。吾同存也。雖然事業有似不似。何者壇敷用紙等事。不似合行。何屬谷儀。若為如此。縱交真業應雲理作業灌頂也。若無輕物用真事業。尤可雲合行灌頂也。何事業淺略受法深祕印明有差。須解重位。謂谷合行主其重位。橫川不委。仍如下文(云云)。   一。谷橫川異。   問曰。於谷橫川受法次第。三部合行瑜祇祕密(云云)。其三部者異時歟。無作法歟。答雲。上來所論皆在此中。可取要各各可決。謂谷橫川頗有不同。答則各至三部次第。傳法以後授蘇悉地。如證大師連日者禁狀。但十八道令授最初有密意。委別記。而橫川流有二授儀。三部各別合行(置如別記)。但有許祕分三摩耶。許則授第三三摩耶。祕授第四三摩耶。後傳法祕密。次於合行亦有不同。谷稱合行。而合兩壇。橫川流則名理作業。或合兩部。或合三部。事業各異。不遑具記。委在別紙。瑜祇祕密谷橫川俱或合或理若略若廣。但隨利鈍而有差別。利則無作。鈍則用作。   問曰。作法有無何由利鈍。若爾授義勝劣如何。答雲。今此宗意即事而真。每三摩耶理表深祕。唯利人解。鈍人不解。故為鈍機亦重示矣。   問雲。傳法灌頂事業理合兩部三部谷橫川異。瑜祇祕密亦可然耶。抑瑜祇與祕密灌頂作法同異其義雲何。答雲。傳法灌頂事業理合兩部三部同異上。瑜祇祕密俱會台金。故終同體異境無異。但入門何監部意。故付部主。須解同異。謂瑜祇則金界網行。故至果海居最頂時。此頂即極還在本理。兩部(因果)同體二儀(陰陽)不二瑜伽(女聲)瑜祇(男聲)因果相應故。投花於大阿闍梨。師取此花置受旨頂(云云)。蘇悉地則台藏細行。故令台藏成就密意。即蘇悉地祕密灌頂。直連台藏因即是果。故投花於自身頂上。即阿闍梨取此置壇。行者自身即本地身。新舊同證法緣過曼。當知成就諸尊瑜伽兩部曼荼歸蘇悉地。成通用法。行者妙證唯在此矣。   問曰。瑜祇悉地同體密意。蘇既通用。祇可然耶。答雲。此事大旨如前料簡。委細不輒。密意更問。瑜祇金極。說果會因。雖理同體未開行成。蘇悉地則翻妙成就。所以行者親得行成。何故爾乎。順部主故。何為部乎。附因果故。若分兩部。且在一往瑜伽悉地。畢竟同體。但未得則有名無實。唯被覺見。何異他二教。若諸行人慇懃修有。能令三業同於本尊。從此一門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門(云云)。各引無量當機眾。同入法界曼荼羅雲也。改果攝因感果非因得果。雖遙行果在因。以心灌頂祕密惠生。即是第五三摩耶矣。   一。三種灌頂。   問曰。三種灌頂事理前後次第相望其義如何。答雲。義釋中明三種灌頂。有二次第。須解前後。謂如一處明。一手印灌頂。二事業灌頂。三以心灌頂。亦如一處明。一事業灌頂。二手印灌頂。三以心灌頂。先初次第。其第一則學法灌頂。謂行者為自證利他。將授經軌。而主許祕。越三摩耶。誤猶大罪未成許可。爭開密藏。然則雲。從大阿闍梨受可披覽密藏經軌之印真言。令許可雲三摩耶。名學法矣。其第四則傳法灌頂。正傳密法以雲受令密藏。可授他之印明。是故曰傳法灌頂。抑名稱事業灌頂者。調事供合三二教故也。廣有七日作壇事業。今世受者不堪義歟。一日千壇尚以為難。說盡七日。更閣義哉。有人(澄尋僧正)受法作法記雲(各錄法式)。當世灌頂儀非七日作壇。故可謂印灌頂(云云)。此條難定。宜雲略義。如何倫屬手印灌頂。何者先德諸阿闍梨。分別事業手印差降。各被器量。恐相違歟。故請師受源。師傳雲。於當時事業灌頂。悉分次第。被宛七日作壇義。其一卷記是谷一流至要也(云云)。有人(觀性法橋)抄(號西山抄)灌頂有多種。所謂台十三種。金十六種(云云)。清師雲。略舉大數。廣兼諸尊。謂台則有十三大院。金則為十六大菩薩。如儀軌雲。至十六生成正覺(云云)。每迴十六可正覺。受明灌頂各各可然(云云)。其第五則祕密灌頂雲。於自心生祕密惠。通連所受之祕密藏。故名以心灌頂而已。亦有次第。其第一則事業灌頂。其相如上更無別矣。其第二則手印灌頂。是非學法。即傳法等。何者受七機雖發無世財。故其事不堪。故阿闍梨大悲善巧且略事業至授印明乃覺大師被授常濟此儀則也。傳法以心宜任機根。第三灌頂更如上矣。   問曰。於初受傳法灌頂者。雲不受學法灌頂歟。答雲。三摩耶位隨機不空各示一途。何盡無謀。唯於手印示淺深異。豈二次第雲限別機。縱受學法。若有頓機須得進傳法以心也。故有令授許可儀也。此條難定。隨宜授合二合三。各見印信。乃非口決授儀。誰解仍順印明密意文問。或雖傳法不解表說。重作法受瑜祇祕密。如此劣機密惠難生。不受學法。何得傳法。但如當世悉不如法非法量限。何守授儀學法非學。傳法行法淺深。俱設真偽何辨。   問曰。如谷稟承之許可者。定用橫川之法流也。若爾無谷之許可歟。可有谷之正流耶。答曰。此條久而人不覺歟。雖不足言殆可驚也。故先師忠僧正語曰。傳聞。當初於谷灌頂。動摩障競。爰阿闍梨為奉勸請慈惠大師。用彼許可。先灌頂令授之時。奉應大師意在義多。然與灌頂屬無為也。以前雖爾川師奧義。抑谷許可學法其相如鏡。其傳可見。橫川許可全非學法。除一印明餘皆同谷。仍附印明定三摩耶人恐不辨委細歟。   問曰。谷相承有三部許可。其印明其相如何。答曰。三家許可是其隨一。谷一流傳在此許可。凡密法雲立三摩耶。非阿闍梨雲無可授。然則三種灌頂及五重三摩耶。皆為許可。而通受法悉開智水。三種五重無非灌頂。但用事業。專在傳法。故人不辨。而皆定執唯以傅法。別名灌頂。若無事業妄□許可。又以許可雲為淺略。及以灌頂定為深祕。若為如此。何以名正。與先賢說示後學。速伴學法灌頂。難雲。灌頂及總許可難稱許可。然則今此三部許可事業用不宜任師意。仍件許可須知旨輒。阿賴胎則長宴同□而為尊□。谷圓寂剋閑奉尋諮。御入滅後於付法中從難可訪密法相承。谷喜答曰。委細面受不如長宴。有悉者可口決。因花滅後從彼長宴令重受時。被書許可即以是也。賴胎灌頂已承谷畢。故密印則讓前而已。仍彼長宴為此賴胎令授付法大許可時。委細被載前後旨趣。一流要樞悉有別記。   一。三摩耶位。   問曰。祕密儀則定三摩耶。其位不濫。其相如何。答雲。義釋中明三摩耶位。即立五重。而禁越次。說義釋雲。三摩耶者。即是不可違越義也。略而立義。即戒不解。此上來所作曼荼羅終不得成也(云云)。何三摩耶有縱容義。事理即雖密意更問。   問曰。已上五重三摩耶位。先示行者進入次第。而其能引大阿闍梨。何三摩耶。不審也答雲。於大日經具緣品說阿闍梨十五德中雲。得傳教灌頂等(云云)。同義釋曰。灌頂有二種。謂傳教以心(云云)。其傳教次第曰。傳法灌頂是也。凡此宗詮即事而真故。於五重雖備真理。且強分別五重位者。前曰即事第五真也。例如天台六即位雲事異故亦理同故即(云云)。而未解真置不了論故生密惠為阿闍梨。未生密惠□為五主能引導師。故連第五三摩耶位。異須成大阿闍梨。如義釋雲。不入第五三摩耶者。祕密惠不生(云云)。大略如斯。同經祕密曼荼羅品一具文曰。五種三摩耶初見曼荼羅。第二三摩耶人睹座天會。第三具壇印。復次許傳教。說具三摩耶。未連心灌頂。祕密惠不生。具第五要捨。當知。異此者非名三摩耶(云云)。同義釋曰。五種者第五即是祕密三摩耶。若不經入此壇祕密智不生也。若異此者不名三摩耶(云云)。   問曰。於闍梨有淺便位。具如經文及義釋等。若雖不連第五密意。何今不得阿闍梨耶。況於末世。若擇人者還未絕歟。故具緣品雲。明學法中時阿闍梨告子雲。無佛世以汝可為佛。無印佛則作印。無真言佛則作真言雲也。乃至又曰。汝已故祕密藏中隨順。修學如是。隨其所應種種慰喻即應為人作曼荼羅阿闍梨也(云云)。又祕密果傳法雲。堪在師位悅可師意。可作曼荼羅(云云)。同義釋雲。悅可師意即為作傳教曼荼羅(云云)。若然如何答雲。六道言音皆是真言。眾生自祕非佛陰密(云云)。故佛無祕。從始宣示有機未解選三摩耶矣。未來八相極果成道記莖如此。准例可知(已上如前段示)。第一選歟。曼荼羅雲。所作眾罪業消罪盡無餘雲也。既雲無餘。何期第二。應知為通而可起妄(已上位可准智)。佛至末世還未絕者。不如法外何□陀也。有名無實不限義歟。累劫不得可思之。抑此密宗宛異餘教。雖無真覺而有事相。是尚將陀。可悲可悲。況於密惠。可嘆可嘆。   問曰。詮阿闍梨其要雲何。答。於阿闍梨有十六重。其究竟位大日如來。於中詮要大有三種。一見諦阿闍梨。二相應阿闍梨。三法則阿闍梨。三種同在即身成佛。於此成佛有二種。一凡位成佛。二聖位成佛。謂其聖位既得知哉。即身成諦阿闍梨義。接顯得。其凡位在相應。法則宜接理具加持二種。今於三種阿闍梨中。前二種師且置不論。尋第三法則阿闍梨。如具緣品明十五德。其門文曰。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得傳教灌頂等。究習瑜伽。如是法則阿闍梨雲也。然同義釋第三解雲。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者。等露空心無邊智慧乃名甚深般若。□作祕密阿闍梨也。祕密中又漸次轉深。乃至唯毘盧捨那得名究竟阿闍梨也。得傳教灌頂等者。灌頂有二種。謂於弟子法中得灌頂。已漸次進修乃至成就。謂闍梨眾德。爾時阿闍梨歡喜。更為造曼荼羅。當知是人堪作祕密阿闍梨也。如是法則阿闍梨。謂佛菩薩之所稱讚。以眾德兼備。故即能流通密教雲也。第三法則其德如斯。說於前二種阿闍梨。何說第五三昧耶人。解五種釋。具見義釋(云云)。   問曰。末世凡師皆屬三種。若爾者更無阿闍梨歟。答曰。見諦聖位眾德自備。相應得解不違聖旨。謂行證雖未得至開解圓明如鏡。見儀彼法則亦非無小解。若無小解何得師意。未得師意。無由口決。定失法則犯三摩耶。然如雲多世倦學。解族陷世俗。纔椎乃次受前後不覺。而翫露戲。始終未了。而作導師。各興謬觀。皆偽訇謂。唯為事相何滯學道。進讚道味。還哢學者廢教。因說未絕。在斯所以。密法即事而真。何但論事而無即理。若得解了法則不難。是不得阿闍梨位。頓機一途漸次悉堪。既雲進修。須期極果分○理解漸漸增進。一一事儀各各生惠。即字即應細決在口密法密。受源旨更問。凡厥法則事理互表立第五三摩耶而已。   密法審論要抄。   一。蘇悉地經者。金剛薩埵於須彌頂。為軍荼利菩薩說三部蘇悉地法。行法異兩部。是自前方便至正修。明行者威儀供合支分。隨三部所用香花等皆有品。此經大概如此也。一。瑜祇經譯者事。南天竺國三藏金剛智譯。大師御請來錄不空譯。口傳雲。金剛智在世時。雖譯此經。未及再治。遷化之後不空重加再治。進最流通故。入多三藏譯中。無相違雲也。 傳教。 修禪和尚義真。智證大師圓珍。良勇。 寂光大師圓澄。 別當大師光定。 慈覺大師圓仁。 新宮和尚和惠。 大樂大師惠亮。 露地和尚長意。 安然(五大院江州人也)慈惠大師良源近江國人也。永觀三年正月三日入滅也。   覺超兜率先德。聖覺法印(安居院東塔)。 溪嵐拾葉集。   一。以祕密真言行法。顯教次位對判事。勝悉地十信位。麼吒十住位。金剛合掌。十行位。金剛縛十迴向已上資糧位。開心暖法位。召智頂法位。閉心忍法位。普賢三昧耶世第一法位。   已上是加行位也。   極喜三昧耶初歡喜地。降三世第二離垢地。蓮花三昧耶第三發光地。法轉第四焰惠地。大慾第五極難勝地。大樂第六現前地。召罪第七遠行地。摧罪第八不動地。淨業障第九善惠地。成菩提第十法雲地。定印以五種相成等正覺。徹心明勝進通。無染心加行道。金剛觀蓮華無間道。觀身為本尊得一切種智。證無上菩提。諸如來加持諸佛同體。四如來加持四智具足。五如來灌頂以五法攝三身。四如來繫鬘四智相應心品體相。上來雲無分別智。如來甲冑出大悲門利生。金剛柏掌諸佛歡喜。現智身顯現智用。見智身知見智用。四字明用四智方便。陳三昧耶成權應身。大海變為佛土。   法性記雲。八功德水者。一甘。二冷。三軟四輕。五清淨。六不臭。七飲時不損喉。八飲已不傷腹(云云)。生義雲。八功德水者。一澄淨。二清冷。三甘美。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除飢渴等。八長養諸根(文)(是八正道也)。怙雲。大海中有●字。變成金龜背上有須彌山七金山等。七金山繞須彌立。一踰□驁□奱□□□□驦□奱□□□□□□楱□□□榵□計□□□□□憳飽撫鋮陛慼慼慼慼慼毅峞慼慼慼慼慼熱琚慼慼慼熱u□檇晼慼憤楚慼慼撐灠癒歎捇S□□□魯□飀□  啟請招證誠佛。開門迎待客佛。啟白請佛許可。觀佛海會示現神通。諸如來集會諸佛讚歎。四明意樂平等。金剛柏掌諸佛隨喜。閼伽說法功能也。振鈴化利究竟。八供是大日自受法樂義也。本尊行者并供養。三十七尊并供養。謂四佛以香華燈塗供養大日。其報答大日以喜鬘歌舞供養四佛。或香華燈塗為內供。喜鬘歌舞為外供。修行法雲。內四供養從大日出。外四供養從四佛出。謂嬉戲義。鬘首莊。歌口所宜。舞身儀也。普供養印明怙雲。佛言。我閻浮提殘二如意寶珠。一是摩尼普供養陀羅尼。一是隨求即得陀羅尼(云云)。或又我遺娑婆世界摩尼珠。一者名佛眼文句。一者廣大不空摩尼文句。此則我全身舍利。此則我眼。   根本印對七雲。都法阿闍梨總持誦印。   一大日羯磨印。二大日三昧耶印總真言。三大日勝身三昧耶印真言。四大日三種悉地三身印真言。五大日攝一切如來阿闍梨行位印真言。六金剛薩埵菩提心印真言。七一切佛眼部母印真言也(云云)。   正念誦華山記雲。念誦有四種。一者音聲念誦(發音)。二者金剛念誦(合口接舌)。三者三摩地念誦(但心中念之)。四者真實念誦(思惟真言之義理也)。今此中用金剛念誦也。部母四波羅蜜四佛母也。即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義也。事究竟即成就養育義也(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