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江聶先生文集》(14卷)選

卷一 奏疏一

卷二 奏疏二

卷三 序

《大學古本臆說序》

竊以孔門之學,一以貫之,孔之一即堯舜相傳之中。中者,心之本體,非大學之至善乎?致知者,止至善之全功;格物者,止至善之妙用;意也者,感於物而生於知者也。誠言其順,格言其化,致言其寂也。寂以妙感,感以速化,萬而一者矣。…

《白沙先生緒言(雙江編)序》

夫人生而靜,心兮本虛,天之性也。…

《刻困辨錄自序》

是錄也,雜引經傳,篇章離折(為「析」之誤),語意混淆,淹洫歲時,聊以紀憂患自考之意,以侯他日取正於有道,緣是以為受教之地也。

《刻夏遊記(羅念庵著)序》

蓋天下之感皆生於寂,而其應也,必本之虛。無有遠近幽深而易之受命如響,其以此。

卷四·序二

《贈宮輔少湖徐公赴京序》

耳之體虛,故能達天下之聰;目之體虛,故能麗天下之明;心之體虛,故能一天下之善。

《送王惟中(即遵巖)歸泉州序》

今天下從事於良知之學者乃浸失其類,何哉?良知未發之中,備物敦化,不屬知覺,而世常以知覺求之,蓋不得於孩提愛敬之言而失之也。孟子曰:孩提之童,不學不慮,知愛知敬,是蓋即其所發以驗其中之所有。故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初非指愛敬為良知也。猶曰:惻隱羞惡,仁義之端,而遂以惻隱羞惡為仁義可乎哉?今夫以愛敬為良知,則將以知覺為本體;以知覺為本體,則將以不學不慮為工夫。其流之弊,淺陋者恣情玩意,拘迫者病己而槁苗,入高虛者,遺棄簡曠,以耘為無益而捨之。是三人者,猖狂荒謬,其受病不同,而失之於外一也。…不謂其悟而以知覺易聞見也。以知覺易聞見,均之為外也。……予之所謂內者,未發之中,而發斯外也。……是故致中者,學之至也。…

《宋李子歸寧都序》

夫人生而靜,不睹不聞,戒謹恐懼以歸其根,此致知宗旨也。而世之梏於聞見者,類以意念流轉為妙用,格物之學,卒為義襲。…性,靜也,寂然不動是也。感而遂通,怵惻於入井之乍見,愛敬於孩提之不慮,曾何纖毫人力於其間哉。是故求怵惻者,將求之於入井之乍見乎?抑求以復吾不忍人之心乎?求愛敬者,將求之於孩提之不慮乎,抑於純一未發中求之也?獨觀萬化之原,知止而定,天下之能事畢矣。…

《送王雩庵獻績之京序》

君子之道,虛中無我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送彭山季子擢長沙序》

季子諱本,字明德,別號彭山,浙江山陰人,予師陽明先生高弟也。

《贈周以道分教青陽》

教有道乎?曰學諸己而已矣。學有道乎?曰求諸心而已矣。求心有道乎?曰識吾心之體而已矣。故曰學須先識仁體,既識仁體,存久自明。夫仁,性之靈也,動於欲而後始昏。動,性之感也,感於物而後有欲,欲動而仁之體亡。所謂靈於萬物者而反為物所役。…夫天下之事,感與應而已矣。故父子相感而後有慈孝之應,君臣性感而後有仁敬之應,昆弟相感而後有友恭之應。(疑脫一「感」字)於朋友、感於夫婦而為信為別。要皆吾性之靈之所發,性所同也,宜其感物而神應無不同,而乃有不同者,人有學不學。即學矣,而徒以不識乎心之體,至於誤己誤人者亦多矣。然後致不一而慮以百桀,歸不同而途以殊謬。歸也,致也,靈之所聚也。是故艮以止言,鹹以虛言,感以寂言。寂以通天下之感,虛以妙天下之應,止以研天下之慮。知止定、致虛極、守寂篤,是謂未發之中,大本之立夫。然與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時合序、鬼神合吉兇,靈之至也。於是應之父子而止慈孝,天下之為父子者定;應之君臣而止仁敬,天下之為君臣者定;應之昆弟而止友恭,天下之為昆弟者定;朋友夫婦應之而止於信、止於別,天下之為朋友夫婦者定。天下之為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者定,教之至也。…

《贈王學正之宿遷序》

今之講良知之學者,其說有二:一曰良知者知覺而已,除卻知覺別無良知。學者因其知之所及而致之,則知致矣。是謂無寂無感、無內外、無先後而渾然一體者也。一曰良知者,虛靈之寂體,感於物而後有知,知其發也。致知者,惟歸寂以通感,執體以應用,是謂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而知無不良也。…主前說者則以後說為禪定、為偏內,主後說者又以前說為義襲、為逐物。…

《贈江元山令新寧序》

夫心一也,而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者之異,此自其所發者言之也。心之本體,發無不善,而有不善者,學不足以充其本體之量而蔽於欲。…是故學以充夫惻隱之量而後天下無入井之孺子,學以充夫羞惡之端而後道路無呼食之桴夫,學以充夫是非之鑒而後虛誕之詞塞。

《留別殿學少湖徐公序》

止也者,吾心之體,萬化之原也。至虛而備,至靜而章,至寂而神,子思所謂未發之中,天下之大本是也。

《贈貢玄略升湖口學諭序》

(貢玄略)嘗受學於鄒東廓、歐陽南野、王龍溪之門,然其晚年自得,則有不由師傳者多矣。

卷五·記

《貞烈亭碑記》

性者,天地之中,人得之為生理也。

《永寧重修儒學記》

…(指宋朝理學)而足以詔後世、繼絕學者,篇凡有四:曰《易通》,曰《定性書》,曰《西銘》,曰《易傳序》。…

《雲根道人記》

夫消者,息之機也;虛者,盈之會也。不嗇不豐,不翕聚則不能發散。

《道心堂記》

道心,其未發之中乎?未發故微,微故顯。…一者何也?中也。中也者,和也,中節也。…蓋道心惟微,本虛寂也。虛而受,寂而感。後天奉天,何思何慮,何嘗以虛寂為枯槁,以感應為障礙?學以存心言至矣。心一也,以言乎體,寂然不動是也。寂然者,未發之中,千變萬化皆由此處,故曰道心。

《重修養正書院記》

夫未發之中,非天命之性乎?人受天地之中以生,中即命,命即性也。…後世不知求中於未發,而即事以求乎中,卜度擬量密,陷於義外之襲而不自知,流而為王霸之假,又流而為記誦詞章之俗。…

《復齋記》

…然以復失之者多矣。往往索之於善端發見之微,而以助長為擴充。是何異夫驅牛羊而牧萌薛也?夫萌薛於斧斤之餘,即平旦好惡之近,其端可考也。息之以日夜,潤之以雨露,斂神功於寂無,回生機於眇忽,坤之所以善養也。…虛則靈,靜則明,…

《復古書院記》

執中一語,萬世心學之源也。中者,何也?天地之心也,人得之而為人之心。其未發也,五性具焉,天下之大本也。本立而天下之能事畢矣。惟夫不知中之為未發也,索之於念慮,探之於事為,逐逐焉役於外以襲之,而天德王道之幾於是焉息矣。…知喜怒哀樂未發之為中,則知中節之和、位育之征,皆無為之變化也。有宋諸儒乃有以多說淆之,惟程伯子曰:「不睹不聞便是未發之中。」又曰:「雖無所知覺之事,而其能知能覺者自在。」知所知所覺與能知能覺不同,庶乎可以窺未發之蘊。…

《存齋(徐階)記》

…不睹不聞便是未發之中,才發便屬睹聞。不聞曰隱,不睹曰微,隱微曰獨。莫見莫顯,誠之不可拚也。…

《冰雪堂記》

…雷動風散,雨潤日暄,生物之仁也;冰凝雪列,艮以止之,造化之義也。冰雪者,義之氣也,義所以節夫仁耳,仁不節則生生之意或幾乎息。…

卷六·銘

《資善大夫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贈太子少保謚文莊南野歐陽公墓誌銘》

嘉靖甲寅三月二十三日卒於官。

先生諱德,崇一字,南野先生,學者稱之也。

舉於鄉,聞陽明先生講學虔台,裹糧從之。

先師語來學必曰先與崇一論之。

《禮部郎中陳明水先生墓碑》

先生諱九川,字惟睿,初號竹亭,改號明水。

卷七·傳 碑 表 引 祭文

卷八·書一

《啟陽明先生》(複印有)

《答歐陽南野》

來諭良知本體工夫效驗,忒煞精邃,其與陽明先生答示大旨多同,於是見南野之獨到也。先生所答,多非區區問意,…而僕謬有見於孝弟者,正欲體貼良知,直將孝弟作良知看,非假之為幫助也。…良知之外無孝弟,猶孝弟之外無良知也。若曰:性中曷嘗有孝弟來?則雖仁義禮智亦非常有也,皆因其所發而後見之耳。…

立本之學,邇來何似?傳習錄中自有的確公案可查,不可以其論統體,景象效驗、感應變化處俱作工夫看,未有不著在支節而脫卻本原者。夫以知覺為良知,是以已發作未發,以推行為致知,是以助長為養苗,王霸集襲之分,捨此不復有毫釐之辨也。夫動,已發者也,發斯妄矣。發而未發,動而無動也,其斯以為定乎?考亭晚年有云:「向來講究思索,直以心為已發,而止以察識端倪為格物致知實下手處,以故闕卻平日涵養一段工夫。至於發言處事輕揚飛躁,無復聖賢雍容深厚氣象。」所見之差,其病亦至於此,不可以不審也。…「養」之一字,是多少體驗,多少涵蓄,多少積累,多少寧耐。…蓋嘗反覆請正,而諸公未盡以為然。近得明水一書,駁辨尤嚴。其謂心無定體一語,其於心體,疑失之遠矣。炯然在中,寂然不動,而萬化攸基,此定體也。…

竊謂良知本寂,感於物而後有知,知其發也,不可遂以知發為良知,而忘其發之所自也。心主乎內,應於外而後有外,外其影也,不可以其外應者為心,而遂求心於外也。故學問之道,自其主乎內之寂然者求之,使之寂而常定也,則感無不通,外無不該,動無不制,而天下之能事畢矣。譬之鑒懸於此,而物來自照;鐘之在虛,而扣無不應。此謂無內外動靜先後,而一之者也。是非愚之見也,先師之見也。師云:「良知是未發之中,寂然大公的本體,便自能感而遂通,便自能物來順應。」又云:「祛除思慮,令此心光光地,便是未發之中,便是寂然不動,便是廓然大公。自然發而中節,自如感而遂通,自然物來順應。」又云:「有未發之中,便有發而中節之和。常人無發而中節之和,須是知他未發之中未能全得。」又云:「一是樹之本,一貫是樹之萌芽。體用一源,體立而用自生。」此豈錄中長語哉?亦非先師創為之也,子思子之意也。…來云:「本體是工夫樣子,效驗是工夫證應。良知本戒謹恐懼,無自欺而恆自慊,果能戒謹恐懼,無自欺而恆自欺,即是效驗。」此可見深造之學也。反覆中庸之意,微有不同。中庸之意,似以未發之中為本體。未發之中,即不睹不聞之獨,天下之大本也。戒慎恐懼,其功也,中節而和生焉。天地位,萬物育,其效驗也。雖不免有所分別,而與先師前所云數條似亦相符,可合而觀之也。又云:「良知感應變化,如視聽言動、喜怒哀樂之類,無良知則感應變化何所從出?然非感應變化,則亦無以見其所謂良知者。故致知者,致其感應變化之知也。」仰體尊意,似雲原泉者,江淮河漢之所從處也,然非江淮河漢,則亦無以見其所謂原泉者。故睿原者,睿其江淮河漢所從出之原,非江淮河漢為原而睿之也。根本者,枝葉花實之所從出也,培根者,培其枝葉花實所從出之根,非以枝葉花實為根而培之也。今不致感應變化所從出之知,而即感應變化之知而致之,是求日月於容光必照之處,而遺其懸象著明之大也。何如?又云:「致其感應變化之知,則必於其感應變化而戒慎不睹,恐懼不聞,密察其昭然不可欺者,以懲其忿,以窒其欲,遷其善,改其過,然後為涵養本原之功矣。」夫本原之地,要不外乎不睹不聞之寂體也。不睹不聞之寂體,若因感應變化而後有,即感應變化而致之是也。實則所以主宰乎感應變化,而感應變化乃吾寂體之標末耳。相尋於吾者無窮,而吾不能一其無窮者,而真之以一,則吾寂然之體不幾於憧憧矣乎?寂體不勝其憧憧,而後忿則奮矣,欲則流矣。善日以泯,過日以張,即使懲之、窒之、遷之、改之,已不免義襲於外,×於涵養本原之功,疑其無所與也。何如?又云:「大學古本序中謂:動而後有不善,而本體之知未嘗不知也。致其本體之知,然非即其事而格之,則亦無以致其知矣。」…先師之意,蓋言動於欲而後有不善,隨事隨物惟格吾本體之不善,則天下之動無不善也。非謂不善在事也。何如?又云:「知覺無慾欲者,良知也,未發之中也。夫喜怒哀樂本無未發之時,即思慮不生,安閒恬靜,虛融淡泊,無名可名,名之曰樂。故未發非時也,言乎心之體也。喜怒哀樂之發,知之用也,即喜怒哀樂之發而有未發者,故曰喜怒哀樂之未發。猶之曰:聰明者,視聽之未發,而非視聽有未發之時。」竊謂無時不喜怒,×謂喜怒無未發之時可也。人固有時不喜,亦有時乎不怒,感物而動,與化俱徂,安得遽謂無未發之時哉?今曰:「未發非時也,言乎心之體也。」猶雲喜怒哀樂之本體謂之中也。誠若是,則致中焉止矣。乃謂中非體也,致中非功也,而於致中之外別提出一個獨知為頭×,而×××之意,微有不協。…樂是心之本體,先師嘗有是言,言雖喜怒哀樂而心之本體脫然無所累,至誠惻坦,動以天而不雜之以人。非對喜怒哀樂而言之樂也。…又云:「心無時而不知,知無時而不發,發而過焉,不及焉,其獨知必不慊矣。無過、不及,其獨知必慊矣。此所謂自然之節,自有之中也。不失其自有之中,所謂中也者,和也,中節也。所謂致中和者也,不可以動靜分也。…」…僕謂歸寂之寂,本無間於動靜,一以歸寂為主,寂以應感,自有以通天下之故,應非吾所能與其力也。與力於應感者,憧憧之思,而後過與不及生焉。是過與不及生於不寂之感。寂而感者,是從規矩之方圓也,安有所謂過與不及哉?而不免於過與不及者,規矩之爽其則也。…又云:「…則夫所以存而養之者,亦惟去其喪且害之者耳。」夫存養二字,誠如來諭。存者,言收斂只在一處,不放逸也。養者,言下卻種子,而灌溉壅培以養之,無間乎立本之功也。敬也、恕也、恭也、忠也,皆吾寂體自然之節,均之謂禮也。…故致知者,致其寂體之知,養其虛靈,一物一著。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即格物也。…謂格物為致知之實者,言非外物以致吾之知。外物以致吾之知者,釋氏之所以異其端也。何如?又運:「…」…又云:「子思以率性修道為宗,獨知其本體也,慎獨其功夫也,中和則其效驗也。慎獨之功,唸唸無間,則良知唸唸精明,且未發之體無少偏倚,故謂之中。…言良知,則中和在其中,而不可遂以中和為良。…」…又云:「…」愚謂未發非體也,於未發之時而見吾之寂體。發非和也,而吾之體凝然不動,因之以為節。故曰:「中也者,和也。」何如?又云:「…」夫大學中庸言慎獨者三,本文原無知字,知字乃傳註釋文也。以獨為知,以知為知覺,遂使聖人洗心藏密一段反本工夫潛引而襲之於外。縱令良知唸唸精明,亦只於發處理會得一個善惡而去取之,其於未發之中、純粹至善之體,更無歸復之期。又云:「…(心無定體)」用生於體,故必立本以達用,歸寂以通感,可也。…今不求易於太極,而求生生以為心,不求神於藏密,而求知來以為體,是皆即用以為體,由是而有心無定體之說,謂心不在內也,百體皆心也,萬感皆心也。…蓋「心有定體,體非定用」,非邵子之言乎?…寂其體也,虛其體也,止其體也,直內而外無不方,美在其中而暢於四肢、發於事業也。…又云:「…」夫體得未發氣象,便是識取本來面目,敬以持之,常存而不失,則自此而發者自然中節,而感通之道備矣。…又云:「…」…夫致知者,充滿吾心虛靈本體之量,使之寂然不動。儒與釋一也。而吾儒之致知乃在格物,…蓋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即是格物,即是明明德於天下,×××天地萬物,為××。故致知譬之磨鏡,格物鏡之照也。…

《答王林許檢憲三章》

…但雲隨處體察,不知從事事物物上體之察之耶?抑於事物上體察吾心之本體耶?夫言也、事也、行也、道也,紛乎不一,…又從而察之,只恐賺入憧憧的科臼,…

…蓋自吾心生理之肫密者而言謂之仁,自生理之靈覺不忍蔽昧處而言謂之惺惺,自生理之發微充周、不屬有無、不落方體而言,謂之無聲臭、不睹聞,自生理之澄湛、天然自有、萬物皆備而言,謂之中,自生理之真純、無少夾雜而言謂之精,自真純之常久不易而言謂之一。道心本乎天,人心屬乎氣,善學者一也。蓋氣亦天,天亦氣,…故戒懼者,不違之功,…

…故學也者,所以調養吾之元氣,而祛治夫百病之虧。蓋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而吾之心乃天地萬物之元氣。是故戒慎不睹,恐懼不聞,凝神覆命,久視長生,軒歧傳之為肘後,孔門筆之為奇方。…

《答亢子益問學》

(前面複印有)言良知則能在其中,田子之言是也。但言良知,知即心也,外知則無心矣。知能對言,則知是知覺,能是才能。致知難易,亦本乎人之才耳。

《答鄒東廓司成四首》

(日本版《陽明門下》三卷本收錄有)

《寄王龍溪二首》

(一)

兄論學每病過高,又務為悟後解縛、不經前人道語,聽之使人臭腐俱化,四座鹹傾。譬之甘露悅口,只是當飯吃不得。

(二)(日本版《陽明門下》三卷本收錄有)

《寄劉兩峰》

…今之×良知之學者,於《傳習錄》前篇所記真切處俱略之,乃駕空立籠罩語,似切近,而實渺茫,終日逐外而自以為得手也。…

《答唐荊川》

(日本版《陽明門下》三卷本收錄有)

(日本版《陽明門下》三卷本收錄有)

《答松江吳節推》(日本版《陽明門下》三卷本收錄有)

卷九·書二

《寄羅念庵十六首》

(二)

南野長逝,世道之悲。…夫言學須以道為至,言道須以體為至。未發之中,先天而天弗違,夫子於大易發感應之體,揭虛寂以為言,已是再辟混沌,此外更無極則可尋究。

(四)

嘗考大學一書,其精微之蘊全在知止一條。

(六)

但忖尊見不無為內外一語所障。…內外如形影也,外而空卻當下,內而脫離感應,何形影之不相蒙也?蓋感應者,吾心之妙用,虛寂者,立本之要功。立本雲者,言立感應之本也,感應之本既立,則變化雲為,其出無窮。而乃謂於感應處別有工夫,不知所謂豫者豫何事,前定者定何物。前定之前,即未發之中。…

(七)

…既曰感體,則用從體生,有是體即有是用,有未發之中即有發而中節之和,此非《傳習錄》中語耶?…愚意竊謂無問感與不感,而一以歸寂為工夫主宰,所謂吃緊收斂,亦只於此處吃緊收斂。…

(十一)

良知之學,自先師而明,亦自是先師而晦。《傳習錄》節要本,欲發明先師正意,又被諸公埋沒了。…(龍溪)致吾良知之天則周乎物而不過,與推行於事事物物之間等語,全屬人為,渾是知識,…

(十二)

近答龍溪書二十餘條。…

(十五)

龍溪之學,其初竊得二氏意見,而於二氏苦功曾未之及。所謂自度者,度其逸欲之情耳。以故誤盡天下學者。

《答胡青崖》(日本版《陽明門下》三卷本收錄有)

《答成井居》

…事本外至,感而應之者,寂也。學惟主靜而自能該乎動也。今曰事非在外至學無動靜者,恐亦有語病。…

《答黃洛村》

(日本版《陽明門下》三卷本收錄有)

《答賀龍岡》

致知者,充滿吾虛靈本體之量,格物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亦是指言仁義禮智之端,即其端知其中之有所主,即孝弟而知仁義之發見於此為切近精實也。性虛是事實,一虛而百實皆生,…

《答陳明水》

(二)

竊疑其以靈昭發見為良知,則今之以知覺為良知者,實本於此。

《答應容庵二首》

(日本版《陽明門下》三卷本收錄有)

 

…虛無不足以病佛老,…誠有佛老出而不鄙棄倫理,吾當誦法之不暇,可復敢×雌黃哉?虛無即未發之中,心之本體也,感而遂通,物來順應,心之妙用也。…

《答錢緒山》

…致知雲者,充滿吾虛靈本體之量,而不以一毫意欲×蔽,是謂先天之體,未發之中。故自此而發者,感而遂通,一毫人力與不得。一毫人力不與,是意而無意也。…蓋意者,心之發,亦心之障也。慈湖深病誠意二字,謂非孔門傳授本旨,而以不起意為宗,是但知意為心之障霧,而不知誠為意之丹頭也。來無所起,過而不留,惟誠者能之。…嘗觀平旦之好惡,孩提之愛敬,是即好好色、惡惡臭之真體,未嘗實用其力而用無不實,未嘗禁止其自欺而自無欺之可禁。窮其源委,間不容髮。故曰:苟得其養,無物不長。…

《答何吉陽》(日本版《陽明門下》三卷本收錄有)

《答鄒西渠二首》(日本版《陽明門下》三卷本收錄有)

《答張浮峰三首》(實二首)

若東廓公,真可謂家法弟子也。

《答陳履旋給捨》(問答體)

虛寂便是體,虛寂之外別無體。致守便是功,致守之外別無功。…

…蓋人心道心,原非犁然兩×出來。但形氣之得其正處,便是道心,性命之失其正處,便是人心。除卻血氣心知,又安有所謂道心在乎?中是心之本體,虛寂是也,有未發之中即有發而中節之和,和即道心也。天理流行,自然中節,動以天也,故曰微。人心雲者,只是纖毫不從天理自然發出,而稍涉思慮營欲,便是動以人,動以人便是妄,故曰危。乍見皆有者,道心也,納交要譽則人矣。

一念不起,便是未發之中,亦便是虛寂之體。前所謂致之守之,亦是於此處致之守之。

要得此心常不起念,須是常常戒懼,無時無主。有主則內欲不萌,外誘不入,縱是有念卻是正念,非邪念也。

卷十·書三

《答戴伯常》(即幽居答述)

惟主靜則氣定,氣定則澄然無事,此便是未發本體。然非一蹴可至,須存養優柔,不管紛擾與否,常覺此中定靜,積久當有效。

知,良知也,虛靈不昧,天命之性也。致者,充極其虛靈之本體,而不以一毫意欲自蔽,而明德在我也。格物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而修齊治平一以貫之,是謂明明德於天下也。

自吾身之主宰而言,謂之心,自主宰之靈覺而言,謂之知,自靈覺之生理而言,謂之性,自靈覺之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物各付物、各有條理而言,謂之理,自吾心之盡夫條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而言,謂之窮理。…

要知思的、戒懼的是靜根。

善惡屬氣,止無善惡。

中是天命之性也,情之發得當處,便是和。情命於性,發無不中。

慎獨即致知也。

心之萌動處是意,意之流注處是情。此章訣竅只在誠字。

若論未發之中,渠(指佛氏)尤逼真,但無發而中節一段。

易簀之後,軀殼非我有,而靈明自在。…不然天地間何以生人、生物不絕?生人此靈明,生物此靈明,於上古不異。

輕清未形者理,重濁有跡者器。器可跡求而理可心玩。然理即器、器即理,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也。

理也者,寓於形氣而超乎形氣之外,不在天、不在地。

天地非仁,人何以有此身?

未發之中,是喜怒哀樂的天則,當喜怒哀樂時渾是未發之前氣象,便是情順萬事而無情也。順應之情,便無所,便不屬睹聞,便無先後,便無過不及。…

覺不可以言中,覺而無所著者為中。

仁可以愛言乎?以愛言仁,淺矣。仁是天地萬物一個生理,即吾身所由生之理也。孟子曰:「仁者,人也。」又曰:「仁,人心也。」蓋言人之所以為人與心之所以為心,只是這個生理,如桃仁、杏仁之類。除卻這個生理,則天地人物都消滅了。全盡得這個生理,方能與天地萬物為一體。…

卷十一·書三

《答王龍溪》(即致知議略)

來書云:顏子不遠復,正是德性之知,孔門致知之學,所謂復以自知不學不慮之良知也。子貢務於多學,以億而中,與顏子正相反,顏子沒而聖學亡。子貢學術易於湊泊,積習漸染,至千百年而未已也。先師憂憫後人,將此兩字信手拈出以承千聖絕學,誠不得已之苦心。世之儒者,反哄然指以為異而非之,夜光之珠,視者××,亦無怪其然也。

克己復禮,三月不違,是顏子不遠於復,竭才之功也。復以自知,蓋言天地之剛,復全於我,而非群陰之所能亂。卻是自家做得主宰定,故曰自知猶自主也。子貢以多識億中為學,誠與顏子相反,至領一貫之訓,而聞性於天道,當亦有見於具足之體,反而築室,獨居三年,其中之所存亦苦矣,要未可以易視之也。先師良知之教,本於孟子。孟子言孩提之童,不學不慮,知愛知敬,蓋言其中有物以主之,愛敬則主之所發也。今不從事於所主,以充滿乎本體之量,而欲坐享其不學不慮之成,難矣!

來書云:仁者與物同體,息為化生之元,入聖之微機也。夫氣體之充而塞乎天地者也,氣之靈為良知。孟子論日夜所息,平旦虛明之氣即是靈氣。造化無停機,才止息耶,即有生息之義。靜專動直,靈之馭氣也,靜翕動辟,氣之攝靈也。是以大生廣生,動靜之間,惟一息耳。邵子亦謂天地人之至妙至妙者也。醫家以手足痿痺為不仁,蓋言靈氣有所不貫也。又以呼吸定息為接天地之根,蓋言養而無害,塞乎天地之間也。人能從此一息保合愛養,不為旦晝之所梏亡,終日一息也。日至月至,日月一息也。三月不違,三月一息也。九年不反,九年一息也。推而至於百千萬年,百千萬年一息也。是為至誠無息之學。

仁是生理,亦是生氣,理與氣一也。但終當有別。告子曰:生之謂性。亦是認氣為性,而不知繫於所養之善否。杞柳、湍水、食色之喻,亦以當下為具足。勿求於心,勿求於氣之論,亦以不犯做手為妙悟。孟子曰: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是從學問上驗消長,非以天地見成之息,冒認為己有而息之也。仁者與物同體,亦惟體仁者而後能與物同之。馭氣攝靈與定息以接天地之根諸說,恐是養生家所秘,與吾儒之息未可強而同。而要以收斂為主,則一而已。一動一靜,為天地人之至妙,邵子是從易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看得來,無以繼善成性、顯仁藏用、盛得大業、生生不已,而終之以陰陽不測之神,即邵子至妙至妙之歎。陰陽迭運,動靜相生,循環無端,而天地日月水火土石人鬼禽獸草木皆從生滅摩蕩中成象成形,而莫知誰之所使,故曰至妙至妙者也。如曰氣之靈為良知,即謂氣之理為良知亦可。氣有升降,便有動靜,而謂良知無未發之時,豈別有說乎?

來書云:性為人之生理,息則其生生之機也。佛氏以見性為宗,吾儒之學亦以見性為宗。致良知,見性之宗也。性定則息定,而氣自生生,故曰是集義所生者也,盡性以至於命也。若曰息則氣定,則氣命於性,而歸於虛寂,則將入於禪定,非致知之旨矣。

息有二義:生滅之謂也。攻取之氣息,則湛一之氣復,此氣化升降之機,無與於學問也。子之所謂息者,蓋主得其所養則氣命於性,配義與道,塞乎天地,生生之機也。傳曰:虛者氣之府,寂者生之機。今以虛寂為禪定,謂非致知之旨,則異矣。佛氏以虛寂為性,亦以覺為性,又有皇覺、正覺、圓覺、覺明、明覺之異,佛學養覺而嗇於用時,儒用覺而失所養,此又是其大異處。

來書云:息之一字,範圍三教之宗。老氏謂之谷神玄牝,其息深深。蒙莊氏謂之六月息,釋氏謂之反息還虛,吾儒則謂之向晦入晏息,邵子謂之復媾之幾,天地之呼吸也。是息,先天地而生,後天地而存,人能明此一息,是為天地氤氳,萬物化生,一息通於今古。平旦之氣,有不足言者矣。

易曰:隨時之義大矣哉。澤中有雷,君子以向晦入晏息。蓋亦康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謠。消息盈虛,天行也,君子尚消息盈虛,亦只是隨時之義。申申夭夭,休休蕩蕩,便是夫子息境。若是精神向裡收斂,亦便是時時息,更無晝旦之別。其以息為範圍三教之宗,而攙和二氏及養生家之言以神其說,疑××之×也。

來書云: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道誼未嘗不利,未嘗無功,但有計謀之心,則為有所為而為,即入於功利。先師所謂一心在根上培灌,不作枝葉花實之想,但得此根生意不息,不怕無枝葉花實,此是對症之藥,所當時時勤服者也。

物上求正,隨在致此良知,周乎物而不過云云,恐不免有功利心。君子以成德為行與德修罔覺,更無些子功利意,卻別是一乾坤也。無妄六二之象曰:不耕獲,未富也。言耕而獲,便是功利,惟耕而不計獲者,方是一心在根上培灌,不作枝葉花實之想。其間特毫釐之差,不知尊兄以何者為根,亦以何者為枝葉花實。格物是致知之功,隨在致此良知,周乎物而不過,謂是為培灌根乎?亦只是培灌枝葉花實,便是培貫根也?鄙人之見,竊謂心體是根,事為是枝葉,事為之得其當處是花實。致虛守寂以養乎未發之中,而於感應之變化聽其自然,人力無所與也,卻是一心在根上培灌,不作枝葉花實之想。

來書云:吾人今日正當潛龍之學,不易乎世,不成乎名。故君子立心為己,莫先於淡,淡是入德之基。吾人潛不久,淡不下,只是世情心未忘。此是最初發軔第一步不可以不深省也。

君子黯然之學,便是潛龍之學。潛則含晦章美,專於內養以成其德,不見其有外,見之美,泊乎其淡也。潛故淡耳,非有心於淡也。故曰:不易乎世,不成乎名。謂是為發軔第一步是也。但前此既謂良知者,千聖之絕學,範圍三教之宗,又謂息之一字,範圍三教之宗,又謂千古聖學,只在幾上用功,又以無前後、內外為千聖斬關第一義,又以乾知大始為渾沌初開第一竅,又謂千古道脈,只在虞廷道心之微,茲又以發軔第一步歸之潛與淡,不知是一了百當耶?抑自有前後內外之可言也?

《答黃洛村》

夫喜怒哀樂豈無未發之時?但於其未發也,可以驗吾寂然之體,常存此體,不離須臾,則大本立而達道行。初未嘗遂以未發為大本也。…程子曰:「貞者,虛中無我之謂。」以虛中無我為體,則感應之能事畢矣,非虛寂之外別有所謂感應之貞也。

《答陳明水》(日本版《陽明門下》三卷本收錄有)

又《答王龍溪》

龍溪云:寂之一字,千古聖學之宗,感生於寂,寂不離感。捨寂而緣感,謂之逐物,離感而守寂,謂之泥虛。夫寂者,未發之中,先天之學也,未發之功只在發上用,先天之功只在後天上用。明道云:「此是日用本領工夫,卻於已發處觀之。」康節《先天吟》云:若識先天無個字,後天須用著工夫。可謂得其旨矣。

夫未發之功只在發上用,先天之功只在後天上用,至引程邵語以附會之,只緣尊兄站得地步高,故敢如此立說。乃程邵之意,實非兄之意也。程子曰:未發之中,本體自然敬以持之,使此氣息常存而不失,則自此而發者,自然中節。此是日用本領工夫。其曰卻於已發處觀之者,蓋所以察識其端倪,以致夫擴充之功,一有不中,則心之為道或幾乎息矣。中是察識底標的,擴充底聖胎。故曰:不如且只道敬。又曰:敬而無失便是中。邵子詩意謂識得先天是個至虛至無之體,則奉天時行,無所作為以塞之,便是後天工夫。不然,何別有一首云:一片先天是太虛,當其無事見真腴,直從宇泰收功後,始信人間有丈夫。無事真腴,宇泰收功,將屬之先天乎?後天乎?果在發上用乎?抑自有未發之功乎?寂之一字,兄信之深矣。故曰寂是未發之中,先天之學。夫有未發之中,便有發而中節之和,有先天之學,便有奉天時行之用。感生於寂,歸寂以通感,已無復可疑。…前既以多學億中之助為後天之知,後天之功,亦只是去其學億之病,惟復以奉天時行為功也。如以奉天時行為功,則學在推崇先天至矣。…前所引程邵之言,無亦斷章太過乎?

龍溪云:先天是心,後天是意,至善是心之本體。心體本正,才正心便有正心之病,才要正心便屬意了。故曰:欲正其心先誠其意。猶雲捨了誠意,更無正心工夫可用也。

…其曰心體本正,才要正心,便有正心之病,此慈湖之言,便是慈湖之學,不有孔孟之公案乎?曰洗心,曰存心,曰養心,而二氏亦有修心、明心之語。自古聖賢未聞以此為心病者。才說正心便屬意,猶俗論云:才說止至善便屬物,才說戒懼便屬睹聞。不知正是正個甚的,止是止個甚的,戒懼是戒懼個甚的。傳謂有所忿嚏則不得其正,明意之不可有也。心不在焉,則視聽言動皆失其職,明心之不可不正也。…

龍溪云:良知是寂然之體,物是所感之意,用則其寂感所乘之機也。知之與物而復先後可分,故曰致知在格物。致知工夫在格物上用,猶雲明德工夫在親民上用,離了親民更無明德之學也。

來雲良知是寂然之體,是以良知為主腦,而以寂感為兩股,故曰用則寂感所乘之機也。疑與經傳之意太別。「心一也,有指體而言者,寂然不動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而遂通是也。」此程子之言也。「寂然者,感之體;感通者,寂之用。」此朱子之言也。今曰良知是寂然之體,不知寂然上又有一體也?…「致知工夫在格物上用,明德工夫在親民上用」,先師曾有是言,特欲發明萬物一體之學,與大學本意微有間。…

龍溪云:良知是天然之則,格者,正也,物即事也。格物雲者,致此良知之天則於事事物物也,物得其則謂之格,非於天則之外別有一段格物之功也。

來云:「…」信若是,則工夫在致知,不在格物矣。…況致之一字,亦非推此及彼之意,即致廣大之致也。充滿乎本體之量而不以一毫意欲自蔽,則自此而發者自然中節。如孩提之愛敬,又何待於推乎?

龍溪云:既如公以兵器喻學,心猶銃炮,硝磺之內蘊,未發之寂也。而其所蘊之真否,須於所發之激射察之,以益求其所蘊之真,固未嘗狃於激射而忘其有事於硝磺也。引線之火,即觸硝磺而達於激射之機也。然非所發之激射,則其所蘊之硝磺亦我從而致其察矣。…

龍溪云:前謂未發之功只在發上用者,非為矯強矜飾於喜怒之來,以制之於外也。皆是天則,即所謂未發之中也。中節雲者,循其天則而不過也。養於未發之豫,先天之學是矣。後天而奉天時者,乘天時行,人力不得而與。曰奉曰乘,正是養之之功。若外此而別求所養之豫,即是遺物而遠於人情,非在塵出塵作用,與聖門復性之旨為有聞(當為「間」)矣。

…古之所謂豫者,蓋言事有前定,非臨時補湊。…蓋「有物先天地」,言先有此物而後有天地也。「無形本寂寥」,言其至虛至無也。「能為萬象主」,言萬物統體一太極也。「不逐四時凋」,言其不垢不淨、不生不死,真常得性也。

龍溪云:未應非先,已應非後,即寂而感行焉,即感而寂存焉,正是合本體之工夫。無時不感,無時不歸於寂也。若以此為見成而未及學問之功,不知學問之功,又將何如用也?寂非內而感非外。蓋因世儒以寂為內,感為外,故言此以見寂感無內外之學。非故以寂為外,以感為內,而於內外之間,別有一片地界可安頓也。…良知之前無未發者,良知即是未發之中,若復求未發,則所謂沉空也。良知之外無已發者,致此良知即是發而中節之和,若別有已發,即所謂依識也。語意似亦了然。…

…妄意尊見,諺謂夜半吃魚兒,無頭無尾。…甚者謂物亦無內外,以蓋其波。未應非先,已應非後,本是言心體,尊兄必以說工夫。…

龍溪云:…愚則謂良知在人,本無污壞,雖昏蔽之極,苟能一念自反,即得本心。譬之日月之明,偶為雲霧所翳,謂之晦耳,雲霧一開,明體即見,原未嘗有所傷也。此原是人人見在具足,不犯做手本領工夫。…

「良知在人,本無污壞,雖昏蔽之極,苟能一念自反,即得本心。」是則有是理,特言之太易耳。夫以昭昭之多而概廣大無窮之體,能免望洋之歎、管窺之譏乎?…來謂「日月之明,偶為…不犯做手本領工夫。」云云,此又是論道理。…非困心衡慮,百倍其功而能庶幾於仁智者鮮矣。若謂一念自反,為進為之端,則可也。

龍溪云:乾知大始,大始之知,混沌初開之竅,萬物所資以始,知之為義本明,不須更訓主字。…

如公等只以一知字盡天地古今之變,又恐過於易簡者也。

龍溪云:公謂「…」,似於先師致知之旨,或有所未盡契也。良知即未發之中,原是不睹不聞,原是莫見莫顯。明物察倫,性體之覺,由仁義行,覺之自然也。…自然之覺即是虛即是寂,即是無形與聲,即是虛明不動之體,即為易之蘊。…

龍溪云:良知者,自然之覺,微而顯,隱而見,所謂幾也。良知之實體為誠,良知之妙用為神,幾則通乎體用而寂感一貫。…

龍溪云:…先師良知之說,仿於孟子不學不慮,乃所為自然之良知也。…自然之良,即是愛敬之主,即是寂,即是虛,…吾人今日致知之學,不能入微,未免攙入意見知識,無以充其自然之良,則誠有所不免,若謂自然之良未足以盡學,復求有物以主之,且謂覺無未發,亦不可以寂言,將使人並其自然之覺而疑之。…

…前既以誠為良知之實體,實體便是主物。…必實體呈露而後可以言自然之良,而後有不學不慮之成。茲不求自然之良於實體之充,則所謂良者,卒成一個野狐精,其與自然之覺遠矣。既曰覺,便是發,感於物而後有覺。…惟擴充仁體,則四端發見始有火燃泉達之機。…

龍溪云:空空原是道體。

…今謂鄙夫的空空與聖人同,即王汝止謂滿街的是聖人之說,徒以長傲而侮聖也。…

龍溪云:良知者,心之靈也,…理一而已,性則理之凝聚,心則凝聚之主宰,意則主宰之發動,知則明覺之體,而物則其感應之用也。…寂是心之本體,不可以時言,時有動靜,寂則無分於動靜。…自然之知,即是未發之中。…

…尊兄所傳,恐皆夜半密語,而傳習錄云云,想是為眾僧說法,非上乘所屑也。

龍溪云:仁是生理,即其化生之元,理與氣未嘗離也。人之息與天理之息原是一體。…

…故知幾之學,養心要矣。不得其養,而曰我之息即天地之息,謂之冒認非過也。

龍溪云:…以未發為本領工夫者,致知也,發處察識端倪以致夫擴充之功者,格物也。…

龍溪云:未發不與已發相對…

…中是性,和是情,中立而和出焉,體用一源也。…

龍溪云:…何思何慮,猶雲思慮而未嘗有所思慮也。何思何慮正是工夫,非以效言也。…

龍溪云:…

格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謂是為由中之學是也。但尊兄之意猶自看得歸於正三字在物上,…

龍溪云:先師教人嘗曰:「至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蓋緣學者根器不同,故用功有難易。有從心體上立基者,有從意根上立基者。從心體上立基,心便是個至善無惡的心,意便是至善無惡的意,便是致了至善無惡的知,格了至善無惡的物。從意根上立基,意是個有善有惡的意,知便是有善有惡的知,物便是有善有惡的物,而心亦不能無不善之雜矣。故須格其心之不正以歸於正。…

龍溪云:物是物有本末之物,不誠則無物,故曰精氣為物,是從虛無靈覺凝聚出來的,豈容輕得?…

…鄙以致虛守寂、充滿乎虛靈之體為致知,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為格物,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正與明明德於天下相照應。…

《答董明建》

至善即良知也。良知者,輕重長短之權度也,當長而長,當短而短,當輕而輕,當重而重,物各付物,而智力纖毫不與焉,是之謂格物也。

易曰:吉兇悔吝生乎動。動而後有不善,吉兇悔吝生焉。動而無不善者,吉也。夫善與不善,皆由於動而後有,則知未動之前,即來諭渾渾噩噩之體也,尚何嘗善惡之可言哉?故心也、意也、知也、物也,自其本體而言之,皆無善無惡也。感於物而動也,而後善惡形焉。告子性無善無不善之說,生之謂性之說,已見本體之一斑。無分於上下,無分於犬牛,斯失之遠矣。誠能戒懼以致中,當其中時默而識之,義自見也。孟子性善之論,已是指性之欲而言也,故曰: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

卷十三·雜著

《紀壽十首》

三(鄒東廓七十壽)

士能以身任師道之重,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開萬世之太平,繼往聖之絕學,我師陽明之後,惟司成東廓鄒公一人耳。…已,聞陽明先生講學虔南,牽舟往從之,一見相契,…

五(羅念庵五十壽)

早從谷平李游,已,極尊信莊渠魏子。…其學以未發之中為主,寡過為功,自食其力為富,不辱其身為貴,以正俗化鄉、身明以學為業,以一夫不得其所為己任,以予為他山之石而日砥礪之,…

十(劉兩峰七十)

心之體,天然自有之中,萬物皆備,其斯以為矩乎?

…惟陽明之學盛於江右,而莫盛於安福,安福惟三捨劉氏為獨盛。予友兩峰子與其族彥如師泉、別駕梅園縣令號稱三傑,為一家一邑之倡,厥功懋矣。兩峰篤信陽明,…與予不相入者二十年,…

《括言》

不睹不聞者,其則也,戒懼者,其功也。不關道理,不屬意念,無而神,有而化,其殆天地之心,位育由之以命者也。

感而遂通者,神也,未之或知者也。知此者謂之助長,忘此者謂之無為。擴充雲者,蓋亦自其未發者擴充之以極其量,是之為精義以致用也。發而後充,離道遠矣。

予曰(與東廓問答):「一而已矣。致知者,充極吾良知本體之量而不使少有一毫淤蔽於其中,致中也。格物者,因物付物,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利也。然功在致知,而於格物,一聽吾良知自然之妙用,而無所用其知焉。…」東廓子曰:「格物之說,子亦有異聞乎?」「…」

《山中答問》

邇來四方之士,以良知為學者聚論如訟,徒知求其良於所知所覺之事,而失養乎能知能覺之體。能知能覺之體,谷之神也。…老子祖述黃帝之說以凌跨百代,吾夫子以戒慎不睹、恐懼不聞二語承之,…夫不睹不聞,未發之中也。不聞曰隱,不睹曰微,隱微曰獨。…後世不知不睹不聞之為中也,而索之眇冥,不知中之為獨也,而別求知覺,不知戒懼為性體之自然,而反詆其為困人之徽墨,不知良知之為虛靈也,而以知覺之能辨乎是非善惡之為良而致之。要其所至,不過行仁義而襲焉者也。

卷十四·雜著·困辨錄

《辨中》

此舜禹授命之詞,萬世心學之源,其肇於此乎?人心道心,皆自其所發者言之,如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是非之心是也。感應流行,一本乎道心之發而不雜之以人為精,真常不雜曰一。中是道心的本體,有未發之中,便有發而中節之和,和即道心也。天理流行,自然中節,動以天也,故曰微。人心雲者,只纖毫不從天理自然發出,便是動以人,動以人便是妄,故曰危。「今人乍見孺子入井」一段,二心可概見。…

夫上帝降衷於下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中即命,命即性也。率其性之自然,發無不中,性即道也。堯舜,性之也。氣拘物蔽,道有所失,修而復之,而後教立焉,道即教也,湯武反之也。…不睹不聞便是未發之中,常存此體便是戒懼。去耳目支離之用,全虛圓不測之神,睹聞何有哉!

或問發而中節,節何在也?蓋節即則也,猶節拍也。吾心自然之權度,一毫人力與不得,順其本體之自然者,應之便是。發而未發,過而不過,動而無動,節之謂也。故曰道心惟微也。稍涉人為,聲臭畢露,其則爽矣。

…蓋性體本自戒懼也,才頹惰,便失性體。…

…此(指「何思何慮」、「無思無為」)主感應言也。感應者,神化也,才涉思議便是憧憧,如憧憧則入於私矣。…

不起不滅則和,心之體;萬起萬滅者,心之用。然體常存乎起滅之中,非別有一物限於一處也。雖非別有一物限於一處,實則未常起滅也。

「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便已不是性也。」人生而靜,天之性也,至靜無感,性之淵源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動則善惡分,萬事出矣。「聖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仁義中正」亦自其發者言之,「無慾故靜」,發而未發也,無慾便是不睹聞。通書首篇是學問原頭。…

或問:「周子言靜而程子多言敬,有以異乎?」曰:「均之為寡慾也。周曰無慾故靜,程曰主一之謂敬。一者,無慾也。…若入頭便主靜,惟上根者能之,蓋天資明健,合下便見本體,亦甚省力。…」

「無情」二字,是佛老自家招認的供詞,而明道先生「自私自利」四字,卻是無情的斷案。

蓋戒懼者,性體之良能,健之為也。成變化而行鬼神,非天下之至健其孰能與於此?

《辨易》

故天下之言有者,皆生於虛;言動者,皆生於靜;言感者,皆生於寂。

至靜之時,雖無所知所覺之事,而能知能覺者自在,是即純坤不為無陽之象。…若論復卦,則宜以有所知覺者當之,蓋已涉於事矣。…知復之由於坤,則知善端之萌,未有不由於靜養也。…

乾爻之初,猶是人生而靜的本體,明健靈覺、純一未發,其猶龍乎?養之未充而遽用之,則無以立大本而行達道。…

《辨心》

「出入無時,莫知其向」,言其亡也。

(「赤子之心」)純一未發,初心也。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敬其兄」)不慮而知,不學而能,良心也。

(「今人乍見孺子…非惡其聲而然也。」)無所為而為,真心也。學者須是識真心。

有所不為、不欲,本心也。本心、真心、良心、初心,均之為道心也。學要識得心體,則用工便有著落。…

平旦之氣,便是未發之中。…知夜氣而後知心之本體,…

純一未發,仁也;發而中節,義也。

情命於性,性命於天,丹府一粒,遍地黃金。

仁者,人之生理也。

敬者,心之生,道德之聚也。…敬是靜的根,靜而不敬則有之,未有敬而不靜者也。…

《辨素》

素者,本吾性所固有而豫養於己者也。

剛,天德也,渾是天德流行,而一毫人欲之私著不得。

…不屈於欲之謂剛,不屈於欲之謂作,作非剛不能,剛而後能作也。

《辨過》

過者,人心所必不免,或生於氣稟,或生於習俗,或生於聞見,或生於時儉,或生於天理,或生於念慮。反非本心有意為之而有所不能免者,皆曰過。…故無過,聖人有所不能;改過,愚人有所不知;見過,賢人有所不精。…故時時見過,時時改過,便是江漢以濯,秋陽以暴。…

不為不忍,渾是惻隱羞惡的本心。充滿得這個本心的體量,無所虧蔽,則仁義不可勝用。…

未發即仁也。…「修道以仁」之仁是指全體言,「知、仁、勇」之仁是指一節言。一是道德歸宿處,即禮也、約也。三五是道德散殊處,即文也、博也。理一而分殊也。…

養於未發之謂豫,豫即前定之學也。

…敬是聖學始終之要,未有作聖而不由於敬者。…蓋必如此而後可以作本體之健,本體明健而後可以言復。…

《辨仁》

孝弟是初心萌芽至真切處,孩提不待學習而自知自能者,人能充養得這個真念不息,則氤氳化醇,資生資始,萬物育焉。故曰「為仁之本」。…

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既是一體,痛則皆痛,癢則皆癢,天理渾然,動以天也。

有疑於不直而本之天理人情之至者。(評「父為子隱」)

《辨神》

心之生生不已者,易也,即神也。未發之中,太極也。未發無動靜,而主乎動靜者,未發也。非此則心之生道或幾乎息,…而何動靜之有哉!有動靜兩儀而後有仁義禮智之四端,有四端而後有健順動止入陷麗說之八德。

「由氣化而後有道之名」,故迭運者,氣也,即道也。自有天地後,此氣常運,自有生民後,此心常發。外常運而求太極,外常發而求本體,是二之也,是有外也。二氣氤氳,於穆不已,純粹至善,天地之性也。「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則不能無偏倚駁雜之弊。故乾道成男,有屬乎陽而為仁者,仁則率其剛明之過,而震動奮作之意多,雖以道惟仁而已,仁之外無道也。坤道成女,有屬乎陰而為知者,則率其陰靜之過,而翕聚凝嗇之意多,遂以道之知而已,知之外無道也。至於百姓則偏駁尤甚,囿於仁知之中而不知有所謂仁知也。於是乎君子之道鮮矣。君子之道,知來藏往,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固非百姓之溺焉不知,亦非仁知者之著於所見,蓋善反之,天地之心存焉。觀天地之顯仁藏用,不與聖人同憂,則知君子之知來藏往,不與仁知同用。

養氣即是養心。

《辨誠》

…然本體非敬不復,敬以持之,以作吾心體之健,心體健而後能廓清掃蕩,以收定靜之功。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靜其兄。」蓋指良知之發用流行切近精實處。雖堯為人倫之至,亦只是充養得這一念到極處。而不悟者遂以愛敬為良知,著在支節上求,雖極高手不免賺入邪魔蹊徑,到底只從伯學裡改換頭面出來。孩提之愛敬,即道心也,一本其純一未發,自然流行,而纖毫思慮營為不與。故致良知者,只致養這個純一未發的本體,本體復則萬物備。…

天理是本體自然流行,如平旦之好惡,孩提之愛敬,乍見孺子入井之怵惻,不假些子人力幫助。學者體認到此,方是動以天。動以天方見天理,方是人欲退聽,凍解冰釋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