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道生片語節選

◎當知釋迦泥曰不久,乃遠屬物心,篤其求法耳。《妙法蓮花經疏》

◎妙者,若論如來吐言陳教,何經非妙,所以此經偏言妙者,以昔權三之說非實,今云無三,斯則言當裡愜,無昔虛偽,謂之妙耳。法者,體無非法,真莫過焉。《妙法蓮花經疏》

◎蓮花者,嗟茲經也,然器象之妙,莫踰蓮華,蓮華之美,榮在始敷,始敷之盛,則子盈餘內,色香味足,謂之分陀利,無三之唱,事同之地,虛談既亡,真言存焉,誠言既播,歸一之實,顯乎其中矣。《妙法蓮花經疏》

◎明聖人非自欲三教,但眾生穢濁,難以一悟,故為說三乘,出不獲己,豈欲爾乎?《妙法蓮花經疏》

◎垢實無也,在妄想中是垢耳,若無妄想,垢即淨也。妄想者妄分別之想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或夫即我者,或即以身為我,或謂身中有我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今推身為理,唯以四大合成,無復別法。《大正藏‧卷三十八》

◎合成身者,明其為因也,言但者,因中無我也,起者是果也,言唯者,果中亦無我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苟云處中為主之以,然則無主,則我無中矣,身為一也,我亦一也,苟云即是身是之也;然無我則我不即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凡愛身者起於著我,苟是無常而苦,豈有宰之者乎?若無宰於內,復何以致戀哉?《大正藏‧卷三十八》

◎有我之情,自外諸法,皆以為我之所有,我之所有是對我之法。《大正藏‧卷三十八》

◎有相則有對,有對則為二,不繫一與三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前諸菩薩各說不二之義,似有不二可說,若有不二可說者,即復是對一,為不二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向以諸法如幻,明無文字。《大正藏‧卷三十八》

◎言我在人中有福,又資智慧之明,猶尚有苦如是,況三惡道中無福慧者,但念惡趣者,夫在生死皆不免之。《大正藏‧卷三十八》

◎設身有苦,以念惡趣眾生而拔濟之。《大正藏‧卷三十八》

◎二乘雖有四諦,以無真實惑,成八倒虛空之惑也,縱令得解,非大乘也。《大正藏‧卷三十七》

◎如菟馬者二乘觀也,菟馬渡河,不得河底,以況眾生無明所覆,不見理也。《大正藏‧卷三十七》

◎跡順其情,實得牽出苦處,方便之極也。《妙法蓮花經疏》

◎譬如三千,乖理為惑,惑必萬殊,反則悟理,理必無二,如來道一,物乖謂三,三出物情,理則常一,如雲雨是一,而藥木萬殊,萬殊在于藥木,豈雲雨然乎?《妙法蓮花經疏》

◎三界之法,非實理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實相,無二乘之偽,唯一乘實也。《妙法蓮花經疏》

◎苟有戀生畏死之情,必以增生死也,是以同道之體,宜相慰諭,慰諭之方,除其此懷,此懷若除,生死幾乎息矣。《大正藏‧卷三十八》

◎有我知情,自外諸法,皆以為我之所有,我之所有是對我之法,我既已無,所有豈獨存乎?今言要當離二事,相對為二,然後是離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如法不如法,出惑想之情耳,非華理然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對惑本出人耳,彼罪豈當有哉?苟能體之,不復字縛於罪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顛倒,正反實也,為不實矣。《大正藏‧卷三十八》

◎眾生病亦非真非有者,云彼不悟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又無所病也,既無所病,病幼無矣。《大正藏‧卷三十八》

◎故言以一大事出現,欲令眾生開佛之建故……良由眾生本有佛之見分,但為垢障不現耳,佛為開除,則得成之。《妙法蓮花經疏》

◎欲示眾生佛之知見,向言本有其分,由今教而成,成若由教,則是外示,示必使悟,悟必入其道矣。《妙法蓮花經疏》

◎佛性是種生義,故是因非果也。《大正藏‧卷三十七》

◎十二因緣為中道,明眾生是本有也,若常則不應有苦,若斷則無成佛之理,如是中道觀者,則見佛性也。《大正藏‧卷三十七》

◎即生死為中道,明本有也。《大正藏‧卷三十七》

◎智解十二因緣,是因佛性也,今分為二,以理由解得,從理故成佛果,理為佛因也,解即得理,解為理因,是謂因之因也。《大正藏‧卷三十七》

◎眾生心相無垢,理不得異,但見與不見殊耳。《大正藏‧卷三十八》

◎即無能為宰,我身合有耶?《大正藏‧卷三十八》

◎若能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大正藏‧卷三十八》

◎夫體法者,冥合自然,一切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為佛性也。《大正藏‧卷三十七》

◎法有二種,眾生空,法空。《大正藏‧卷三十八》

◎佛者謂覺,覺悟生死。《妙法蓮花經疏》

◎夫大乘之悟,本不近捨生死,遠更求之也,斯為在生死事中,即用其實為物矣。《大正藏‧卷三十八》

◎以體法為佛,不可離法有佛也,若不離法有佛,是法也,然則佛亦法矣。《大正藏‧卷三十八》

◎若有人佛者,便應從四大起而有也,夫從四大起而有者,是生死人也。佛不然矣。《大正藏‧卷三十八》

◎人佛者,五陰合成耳,若有,便應色即是佛;若色不即是佛,便應色外有佛也。色外有佛又有三種﹕佛在色中、色在佛中、色屬佛也。若色即是佛不應待四也﹔若色外有佛不應待色也﹔若色中有佛,佛無常矣﹔若佛中有色,佛有分矣﹔若色屬佛色不可變矣。《大正藏‧卷三十八》

◎法身真實,丈六應假。《大正藏‧卷三十八》

◎夫國土者是眾生封疆之域,其中無穢,謂之為淨。《大正藏‧卷三十八》

◎既見佛之不在,良以眾生穢惡,以穢不在,則無穢必在。無必在穢,故寄七珍明之。寄之珍明之者,明無石沙之穢耳。《妙法蓮花經疏》

◎若不調伏,無七珍土矣。《大正藏‧卷三十八》

◎夫色身佛者,皆應現而有,無定實形,形苟不實,豈壽哉?……是以極設長壽,言伽耶是之,若伽耶是者,非復伽耶,伽耶既非,彼長壽豈是乎?《妙法蓮花經疏》

◎壽命是宿行之報,生死之法,夫有壽命之垢,則有生死之累,於累既離,以驗無壽命者,乃諭明也。《大正藏‧卷三十七》

◎佛種從緣起,佛緣理生,理既無二,豈容有三,是故一乘耳。《妙法蓮花經疏》

◎佛為一極,表一而出也,理苟有三,聖亦可為三而出, 但理中無三, 唯妙一而已。《妙法蓮花經疏》

◎乖理為惑,惑必萬殊,反而悟理,理必無二,如來道一,物乖為三,三出物情,理則常一,如雲雨是一,而藥木萬殊,萬殊在乎藥木,豈雲雨然乎。《妙法蓮花經疏》

◎夫稱頓者,明理不可分,悟語極照。以不二之悟,符不二之理,理智恚釋,謂之頓悟。《妙法蓮花經疏》

◎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則無差,悟豈容易,不易之體, 為湛然常照,但從迷乖之,事未在我耳。《大正藏‧卷三十七》

◎一念無不知者,始乎大悟時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見解名悟,聞解名信,信解非真,悟發信謝。《卍續藏一五○冊》

◎苟若不知,焉能有信﹖然則由教而信,非不知也。但資彼之知,理在我表。資彼可以至我,庸得無功於日進﹖未是我知,何由有分於入照﹖豈不以見理於外,非復全昧。知不自中,未為能照耶。《廣弘明集卷二十一,大正藏‧卷五二》

◎夫大乘之悟,本不近捨生死,遠更求之也。斯為在生死事中,即用其實為悟矣。苟在其事,而變其實為悟始者,豈非佛之萌芽,起於生死事哉。《大正藏‧卷三十八》

◎以佛所說為證,真實之理,本不變也,唯從說者,得悟乃知之耳,所說之理,既不可變,明知其悟,亦湛然常存也。《大正藏‧卷三十七》

◎真理自然,悟亦冥符。《大正藏‧卷三十七》

◎居極而言,佛是常故,能施人常,就菩薩為論,體跡未極,交是有須,若必有須,何得忽從麤形,頓成妙常耶。《大正藏‧卷三十七》

◎夫從惑有身,身心起惑,何由能反,要從師乃悟,而受悟有解,惑則冥伏,冥伏不起,亦名為滅,而未永滅,若至於無師,然後都盡,謂究竟斷矣。《大正藏‧卷三十七》

◎七日之內,必有所得矣,然一食之悟,亦不得有二階進也,止一生補處者 (此句有疑問),佛無因得故也,無生菩薩及正位之人,豈復假外方得進哉。《大正藏‧卷三十八》

◎夫佛身者丈六體也,丈六體者從法身出也……法身真實丈六應假。《大正藏‧卷三十八》

◎丈六之與八尺皆是眾生心水中佛也,佛常無形豈有二哉。《大正藏‧卷三十八》

◎過去若有便應更來,然其不來,明知佛不在過去矣。未來若有便應即去,然其不去,明知佛不在未來矣。現在若有便應有住,然其不在,明知佛不在現在矣。《大正藏‧卷三十八》

◎既以思欲為原,便不出三界。三界是病之境也。佛為悟理之體,超越其域,應有何病耶。《大正藏‧卷三十八》

◎悟夫法者封惑永盡,髣□亦除,妙絕三界之表,理冥無形之境。形既已無,故能無不形,三界既絕,故能無不界。《大正藏‧卷三十八》

◎夫國土者是眾生封疆之域,其中無穢謂之為淨,無穢為無,封疆為有,有生於惑,無生於解,其解若成,其惑方盡。《大正藏‧卷三十八》

◎事象方成,累之所得。聖既會理,則纖爾累亡。累亡故豈容有國土者乎?《卍續藏一五○冊》

◎淨土行者,行致淨土,非造之也。造於土者,眾生類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既云取彼,非自造之。謂若自造,則無所統。無有眾生,何所成就哉。《大正藏‧卷三十八》

◎雖曰無土而無不土,無身無名而身名愈有。《卍續藏一五○冊》

◎至於穢惡被燒,自是眾生罪報。亦何傷無不在無不淨乎﹖是以眾生見燒,而淨土不毀,且令人情欣美尚好。若聞淨土不毀,則生企慕意深。借事通玄,所益多矣。《卍續藏一五○冊》

◎無穢之淨乃是無土之義,寄土言無,故言淨土。《卍續藏一五○冊》

◎無土之淨,豈非法身之所託哉。《卍續藏一五○冊》

◎因善伏惡,得名人天業,其實非善是受報也事。《卍續藏一五○冊》

◎畜生等有富樂,人中果報有貧苦事。《大正藏‧卷三十八》

◎無為是表理之法,故無實功德利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貪報行禪,則有味於行矣﹗既於行有味,報必惑焉,夫惑報者,縛在生矣。《大正藏‧卷四十五》

◎果報是變謝之場,生死是大夢之境,從生死至金剛心,皆是夢,金剛後心,豁然大悟,無復所見也。《大正藏‧卷三十七》

◎眾生大悟之分皆成乎佛。《卍續藏一五○冊》

◎然眾生皆有大悟之分,莫不是權菩薩。《卍續藏一五○冊》

◎闡提是含生之類,何得獨無佛性。《卍續藏一三四冊》

◎無我本無生死中我,非不有佛性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善說世善,所以得常住之義,況出世乎﹗凡夫既捨,佛得持還。《大正藏‧卷三十七》

◎夫體法者,冥合自然,一切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為佛性也。《大正藏‧卷三十七》

◎因緣不得相離,因緣有故,學得成佛,豈離無我而有我耶。《大正藏‧卷三十七》

◎不偏見者,佛性體也。《大正藏‧卷三十七》

◎本有佛性,即是慈念眾生也。《大正藏‧卷三十七》

◎生法師云﹕照緣而應,應必在智。此言應必在智,此即是作心而應也。今時諸論師,並同說。《大正藏‧卷三十七》

◎生法師云﹕感應有緣,或因生苦處,共於悲愍﹔或因愛欲,共於結縛﹔或因善法,還於開道,故有心而應也。《卍續藏七十四冊》

◎所以殊經異唱者理豈然乎﹖實由蒼生機感不一啟悟萬端,是以大聖示有分流之疏,顯以參差之教。《卍續藏一五○冊》

◎昔緣微發,為見子,子今雖復情逆,後必大悟,是故歡喜,冥機微至。《卍續藏一五○冊》

◎神機冥著,釋迦府應。《卍續藏一五○冊》

◎苟內無道機,聖則不應矣,豈直稱名,便得解脫乎﹖而今云爾何耶﹖觀世音者,以無不通為理,無不濟為懷,物有悟機扣聖,聖有遂通之道。《卍續藏一五○冊》

◎物機感聖,聖能垂應,凡聖道交,不失良機。《卍續藏一五○冊》

◎眾生若無感,則不現矣,非佛不欲接,眾生不致,故自絕耳。《大正藏‧卷三十八》

◎東感則東,西感則西,豈在方哉﹖然是佛之應,復不得言方非佛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既度既誠,便應有感為來,感盡則去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生法師云﹕照緣而應,應必在智。此言應必在智,此即是作心而應也。……安肇二師與法瑤師云﹕聖人無心而應,應不必在智。《卍續藏七十四冊》

◎感應之事,是佛境界,示同於外,理不可請,內實常存。《大正藏‧卷三十七》

◎法性照圓,理實常存,至於感通,豈暫廢耶﹖《大正藏‧卷三十七》

◎窮理盡性,謂無量義定。《卍續藏一五○冊》

◎雖已亡惑無身,終不掇理,於理不掇,必能窮之,窮理盡性,勢歸兼濟。《大正藏‧卷三十八》

◎十住幾見髣□其終也,始既無際,窮理乃睹也。《大正藏‧卷三十七》

◎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則無差,悟豈容易,不易之體,為湛然常照,……既云大矣,所以為常,常必滅累,復曰般泥洹也。般泥洹者,正名云滅,取其義訓,自復多方。今此經明常,使伏其迷,其迷永伏,然後得悟,悟則眾迷斯滅,以之歸名其唯常說乎。《大正藏‧卷三十七》

◎既聞涅槃如世伊字,始悟昔說無常之旨,止於三界,而遠表於常也。《大正藏‧卷三十七》

◎如說修行,譬之安徐入水也,要在修習我常四法,而實不廢方便之義也,修常然後乃解無常,其理始是得來在我。《大正藏‧卷三十七》

◎後佛出世,說真常耶。《大正藏‧卷三十七》

◎若涅槃解脫及斷者,乖理成縛,得理則涅槃解脫及斷也。《大正藏‧卷三十七》

◎既觀理得性,便應縛盡泥洹。若必以泥洹為貴而欲取之,即復為泥洹所縛。若不斷煩惱,即是入泥洹者,是則不見泥洹異於煩惱,則無縛矣。《大正藏‧卷三十八》

◎理常皎然若此,而眾生乖之彌劫,菩薩即以悟之,能不示諸。《大正藏‧卷三十八》

◎夫有煩惱出於惑情耳,便應觀察法理以遣之。《大正藏‧卷三十八》

◎辨理者為了義經也,雖曰巧辭而無理者,為不了義經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以本欲捨生死求悟,悟則在生死外矣。無復不捨即悟之義,故不能復發菩提心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既悟其一,則眾事皆成,故一為眾事之所由也。《大正藏‧卷三十八》

◎如說修行,譬之安徐入水也,要在修習我常四法,而實不廢方便之義也。

◎理如所談,唯一無二,方便隨俗,說為二耳。

◎乖理為惑,惑必萬殊。

◎如來道一,物乖為三。三出物情,理則常一。如雲雨是一,而藥木萬殊。

◎夫稱頓者,明理不可分,悟語極照。

◎萬善理同,而相兼亡,異而域絕。

◎凡順理生心名善,乖背為惡。

◎理不待照而自了,智必資理而成照,故知理無廢興,弘之由人。智雖人用,不在人出矣。故人有照分,功由理廢。失理則失照,故要見此理方成佛耳。

◎是故生公依於此理,立頓悟義,明唯佛悟,證如窮故,十地聖賢,皆為信境,未全證如,如云,夫稱頓者,明理不可分,悟語極照,以頓明悟,義不容二,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兼釋,謂之頓悟,即斯意也,雖迥異常談,亦為繫表之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