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者道之動 

上篇 老 子 的 哲 學 觀 念

  

第四章:

功夫理論與老子的功夫論觀念

 

  「功夫理論」是談操作的理論,特別在中國哲學研究的工作方法中,「功夫理論」是

揭露哲學理論核心觀點的基本研究進路,這也是作者在中國哲學研究的努力進程中,所欲

建立的一個重要的基本哲學的問題意識,希望將「功夫理論」發揚為中國哲學觀念闡述過

程中的一個獨立的基本學門,而就在本書對老子思想研究的寫作中,賦予其應有的重要的

角色職能。當然「功夫理論」是一個中國哲學領域內的普遍性問題,它可以在老子思想中

出現,它更可以在其它哲學對象中出現,老子哲學的功夫理論僅是一個應用的引例,是我

們藉以試用功夫理論作為獨立問題意識的一個使用案例,他將隨著哲學對象的理論型態之

不同而展現千變萬化深入淺出的多種姿態,而正在這多種姿態的展現中,即將充份地施展

功夫理論對中國哲學問題的強力解釋效度。

 

  中國哲學重點在談人的問題,談人應該如何生活的問題,中國哲學的理論建構透過「

天道論」就要來建構「人道論」,「天道論」是屬於「形上學」問題的領域,從「本體論

」角度、從「宇宙論」角度、從「世界觀」角度等去陳述整體存在界的根本道理,道理陳

述之後直接就要對人的生活方式表示意見,發表人在這樣地一個存在界中的應取之道,這

便是「人道論」的範疇,「人道論」的範疇從基本「人道論」哲學問題的角度上說來,我

們可以從「功夫論」、從「境界論」、從「倫理學」、「社會政治哲學」等的表述進路來

架構它。至於從理論的關係上來說,則「人道論」可以是依於「天道論」的命題而立說的

,但這可能只是哲學命題間的表面關係,任一位中國哲學家的「天道論」命題,更可能是

基於他在功夫操作上的觀點,因而在根本的思維型態上反而是功夫論來先在地決定了天道

論命題的走向。關於個別哲學家的理論建構方式中之「天道論」與「人道論」的關係,都

是要個別地研究分別地理解的。不過就理論關係的關係原理上說來,任一家哲學體系都必

須使他的「天道論」與「人道論」保持命題義涵的一致性、不矛盾性,如此才能使得他的

哲學觀點成為一套好的理論體系。

 

  「功夫理論」在中國哲學系統中,幾乎可以說是任一家理論系統必然蘊涵的哲學觀點

,而且可以說就是理論建構的目標所在,這當然和中國哲學的特質有關,中國哲學的理論

目標最後都是要落實到提出一套「人生哲學」的觀點,提出人存有者應如何生活的哲學,

在「天道論」中說出世界存在的本來樣相,在「境界論」中說出最完美的人存有者應該達

致的存在狀態,這個最完美的最高級的人存有者的存在狀態當然是依於「天道論」的觀點

而來的,天道的根本存有道理為何,人的最佳存在狀態就應為何,這是人類哲學思維的共

同且固定的法式。在這裡,就出現了人存有者應如何達致那個最佳狀態的問題,這個對達

致方法的研究便是「功夫理論」的重點,「功夫理論」就是在討論人要作如何的功夫操作

,才能使自我的存在狀態達致符合於天地運行的根本原理的最高級狀態之中,在儒、釋、

道三種不同型態的哲學傳統之下,中國的「功夫論哲學」也出現精彩的觀念辯論之高峰,

從心上修、從性上修;從理上入、從行上入;漸悟、頓悟;讀書、明理;修身、煉形..

.等都是「中國功夫論哲學」的重要理論辯論的議題。

 

  討論「老子的功夫理論」,首先要了解老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一個什麼樣的存有者

,簡言之:「人間政治的高明操作者」。他的理想人格的稱名即為「聖人、侯王」,這就

明顯地區別了作為神仙、方士義的道教中的理想人格,也不同於作為比丘、居士義的佛教

中之理想人格,至於這與儒家的聖人、君子的理想人格是否相同呢?當然也不同。這是可

以從所有的基本哲學的問題脈絡來解明的,是要從包括形上學、功夫論與境界論及政治哲

學等觀點的差異中來解明的。多數思想工作者,喜於融合儒道,這作為一種人生的態度,

是可能的,更是可取的,但作為觀念的研究,在認識其真蘊的需求中,先別其異才是要務

。這個區別其異的態度是觀念工作者的本職,我們寧願以先別其異的工作態度來研究他們

,這樣才可以見到哲學家的原創力部份,至於當研究者自身有了原創力之後要以更高抽象

原則來融合儒道,這已經是第二步的工作了。在檢別了老子最高境界存有者身分意義的型

態之特出性之後,再來進行其相關理論的理解及詮釋時,老子功夫論哲學觀念的思維理路

才能清楚顯現。此處討論其「功夫理論」的工作方法即是如此。

 

  老子的「功夫理論」,最根本的問題意識,就是在找尋追求理想社會的操作原理,所

以作功夫者的身分主體是一個社會理想的關懷與實踐者,而功夫的操作的思維脈絡,則是

如何能使社會朝向理想的境界,因而其操作原理的理論型態,是一種處世的哲學,是在這

個社會中應如何運作與外在世界中的人、事、物的關係的哲學,因此可以說仍是一種屬於

「修養論」進路的「功夫理論」。(註一)

 

  老子「功夫修養論」的觀念源頭,就在「玄德」的實存律則之中,也可以說是「無為

無不為」的運作原理,還可以說是「弱者道之用」的功夫型態。本來,「萬物將自賓」、

「萬物將自化」,於是理想的社會就自然存在在那裡,然而人類多欲,意識型態太多,才

會搞得天下大亂,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要自我化解慾望的衝動,這是老子功夫思想

的根本義涵。慾望的衝動表現出「要強」的態勢,所以功夫的運用就要以「守弱」為格式

,此弱非真弱,只是不喜於表現一般人慾望中的「強」勢行為而已,所以老子以「弱」字

表述。慾望的背後就是一種意識型態的堅持,是為一種「有所為而為」的態度,所以功夫

的要點就要放在「無為」的心態中,但是「無為」並非不處事、不經營,只是不在心念上

貪求經營活動本身之外的名、利、財、貨等,所以聖人、侯王仍是社會存在的「依託者」

,只不過聖人的功夫是要「使它發生卻不宰制」,這就是「玄德」的胸懷。不宰制就是「

無為」、「守弱」,「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及「弱者道之用」,都是說著聖人在作為社會

存在的依託者身分的時候,一方面要使社會有所生存發展,但是不要走向「反者道之動」

的錯誤路向,所以要「弱者道之用」,這樣便可以「無為而無不為」,社會依然生存著,

卻自有其自然的「賓」與「化」的流行自正,不會有盜賊兵凶,也不會有政治鬥爭,也不

會使聖人自己陷入爭奪的痛苦中。

 

  當我們重複地檢視所有的老子講理想人物的生活操作哲學的觀點時,所有的觀念都是

指向化除這個片面堅持的毛病,而片面堅持是心理意識的問題,是欲有作為的態度,是「

有為」,是「有無相生」的「有」,是「餘食贅行」,是對於事務的本來單純的結構投下

了複雜性的行為,因而化除這個複雜、拔除這個慾望等工作便是老子「功夫理論」念茲在

茲的要點了。即從這樣的思維脈絡下來解讀老子書中的許多章節文字時,觀念的脈絡便容

易釐清了。例如老子談:

 

   「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二)

   「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七)

   「夫唯不爭,故無尤。」(八)

   「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

   「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十九)

   「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

   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二十二)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四十一)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四十四)  

   「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四十五)

   「不出戶...不闚牖...」(四十七)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

      「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五十六)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五十

   七)

      「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五十八)

      「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慎終如始...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

   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六十四)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六十六)

      「有餘以奉天下...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七十七)

 

     以上這些觀念都是功夫理論的觀點,而所有的觀念義涵皆為「無為」、「守弱」的格

式,詳細的義理將在本書下篇中疏解,此不多論。

 

  老子的「功夫哲學」中也涉及了提昇認識能力的功夫,這個功夫的目標在使存有者進

入一個高級的認識能力的狀態,使得存有者在這個狀態中得以體認存在的真象,這也意味

著最高境界的存有者,除了在心理修養方面以「玄同與玄德」為胸懷,而充份地與存有的

原理冥合一體之外,同時在存在者的自身能力上具備了體悟存有的質能,這就是老子談「

致虛極守靜篤」的觀念之作用,就是要在「虛靜」的功夫入了味之後,才可能「觀」與「

知」。老子十六章言: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

      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

      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從「功夫理論」的角度來說,本章的功夫作用是為得其常道之玄智而操作的,在「致

虛極守靜篤」之後要「觀復」,「觀復」是什麼呢?就是「觀其常道」,即其言:「夫物

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之

義。「復」就是持守在常道中的天地萬物之運行變化,所以說是「復命曰常」。「常道」

是什麼?就是前章的「實存律則」,從實存律則作為變化規律的總理解之後,便得找出實

踐的理想行徑,這就進入了本章的「功夫理論」的要義,就是「無為」、「守弱」的根本

格式,但是「無為」及「守弱」的功夫觀念本身是來自於實存律則的推演之中,那麼「致

虛守靜」的功夫觀念又是如何獲得的呢?從命題的形式義涵來看,「致虛守靜」與「無為

守弱」是一致的,那麼它們應不應該一致呢?以及它們彼此之間是由誰來決定誰呢?對於

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是在「哲學觀念研究法」中應該要追問的問題,但是卻是不易解決得

問題,甚而可能是不需要太過認真解決的問題。從「同一哲學體系的觀念一致性的原則」

而言,認識的功夫與生活行為的功夫可以是一,但是當其中之一種功夫作為另一種功夫的

前提時,兩者即位處不同的理論位階,因此並沒有一不一的問題,只當在無窮追溯源頭的

時候,兩者在理論推演上通常會發生循環論證的現象,因此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最終

也只能訴諸論證的循環,特別是當我們一直持守在老子本人的思維格式中作推證之時。那

麼這也顯示了老子思維的一個現象,他的實存律則的使用層次是渾通為一的,作為認識原

理的功夫與作為生活原則的功夫是在老子的使用中本自為一的,老子本人並未有這樣的問

題意識,所以並不曾進行功夫位階的層次區分,因此兩者的操作形式義涵幾乎相同,實質

一致,且互為保證,並非誰要決定誰。

 

  以上是從「功夫的角度」說的一致同一性情狀。如果從「境界理論的問題意識」中來

探討時,進入了「致虛極守靜篤的境界狀態」之中,才能理解常道,理解之後才能操作「

無為守弱的功夫」,從而達致「無為無不為的境界」,而成就老子型態的最高級理想人格

境界。因此我們可以說,致虛守靜的功夫是內在的修為,無為守弱的功夫是應世的操作,

兩種工作的操作目標方向不同,但是操作的內在心法一致,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形式義涵相

同一致的情況發生之原因。

 

  此外就功夫理論的身體操作進路而言,老子也提供了「修鍊」的觀點,然而老子在這

方面的觀點僅是知識上的提到,尚未進入觀念的整體性創造的思維階段,因此算不上是他

的功夫理論「體系」的核心要點,不過仍值得注意。這就如第十章言:「載營魄抱一,能

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等觀念之重點。這是因為這些觀

點在老子的全書篇章中僅僅是偶一的出現,並未深入身體氣力之操作鍛鍊知識的整套體系

性探討,所以不能形成一套豐富的觀念體系,所以也不能算是老子哲學思維的有重要創造

力的重點型態,倒是可以作為哲學史中關於氣論思維的一個發展的線索,例證了老子知識

系統中已經擁有了對氣論思維的深度認識,既然觀念的「有體系之理論架構之鋪陳」不必

在老子,那就應由其它的哲學著作來承擔這個氣論思維的創造的美名。(註二)

 

  「功夫理論」包括了認識存在真象的認識功夫,以及達到與存在真象合一的內心觀念

的操作功夫,這都是追求最高級存有情狀的境界的功夫,然而功夫理論的進路仍不只此,

這涉及到不同理論系統所處理的與最高存有真相冥合的觀點問題。在多數儒學的理論體系

中,認識上的努力與心性上的努力是功夫的重點,但是在道教及佛教密宗的理論裡,尚有

精神及身體的鍛鍊也是功夫的核心義(註三),在老子的功夫理論裡,就詮釋系統而言,

基本上也涉及到這樣的爭辯,以為老子是在談氣功修鍊的解老作品所在多有(註四),甚

而在東漢《老子想爾注》書中的老子觀念,還是探討追求神仙長生的作品(註五),然而

作者的態度仍以「心理的修養」為理解老子功夫論哲學的軸心,所以仍是一個「修養論型

態的功夫論哲學」,就是那個「損之又損以致無為」的功夫。至於全體地以「鍛鍊神形的

氣功詮釋進路」來說明老子的功夫理論的作法,作者並不採納。也就是說,對於把老子的

功夫思想就定位在鍊氣功的說法,作者並不接受,主要原因是,這樣的理解進路,將強烈

地遺失老子在政治目的上的操作智慧,亦即心理修養義的功夫思想,作者認為這才是老子

功夫論哲學配合其形上思想的整體性創造體系的精彩豐富之處。

 

注釋

 

註一:作者博士論文中對於功夫理論的討論,認為可以區分為「修養論」、「修鍊論」、

   及「修行論」三型。參見拙著《論王船山易學與氣論並重的形上學進路》第一章第

   二節。

 

註二:大陸學者烏恩博教授著作〞氣功經典譯注〞一書,其中選錄了老子的章節,似乎說

  明老子文句即是談氣功的作品,其實不然,烏恩博教授所選錄的其實是河上公的老子

  注本,其言:「河上公,漢代的隱者,姓名不詳,道家。因在河濱結草為庵,故號河

  上公。河上公從治身養生這個角度出發,為老子道德經作注釋。他的注釋反映了我國

  古代氣功學說處在萌芽時期的基本觀點,因此歷來為人們所重視。」(參見,《氣功

  經典譯注》.吉林文史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一月第一次印刷.<前言>。)由此可見

  〞河上公注老〞才是氣功養生學的有體系的觀念創造者。

 

註三:參見,《佛教氣功百問》、《道教氣功百問》,作者皆為大陸學者陳兵,臺灣佛光出

   版社出版。

 

註四:大陸學者張榮明教授言:「老子的思想學說迷離惝惚,比較玄虛。老子在許多地方隱

   隱約約、閃爍其辭地表達了對古代氣功的看法。他的某些哲學論述與古代氣功學說若

   即若離、水乳交融,給人有一種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感覺。但是老子本人對於淵源悠

   久的中華氣功一定是有所瞭解的。」(參見,《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上海人

   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出版。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四年三月初版二刷

   .頁一四一。)。張教授對老子的「氣功養生學的詮釋進路」,基本上都是以後人的

   氣功養生的注老之作以為引證,這就顯示,老子之言說仍可以有不同的詮釋進路,他

   可以只是心理修養功夫的觀念表達,不一定就是那麼直接深入的氣功養生之觀念表達

   ,當然老子書中確實也有若干章句是在談養生治氣的功夫操作之觀念,但是我們站在

   整體性創造理論型態的詮釋觀點來看時,若干反應養身治氣的文句之出現,只能確認

   為老子有意將養身治氣的觀念引為論述他的實存律則之形上原理,及無為守弱的功夫

   境界理論之例用,而不能即表示老子正全面地開展他的氣功修鍊的理論,因為我們綜

   觀老子全書的文義宗旨,基本上還是在針對社會政治問題,思索常道,從而提出處世

   哲學的理論型態,因此他的功夫思想應定位為一種入世型態的心理修養理論,那種近

   乎出世型態的身心鍛鍊之功夫理論,應該是莊子及其學派的功夫理論型態,這便是我

   們對於這一個問題的態度。基本上並不反對老子有氣功修鍊的知識,只是不把它當作

   老子的理論目標,因此那些近似氣功操作的文句義理,應定位為藉以引證老子討論無

   為守弱的功夫修養之操作方法,其目標仍是放在成就聖王功業的修養境界上。

 

註五:參見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九九一年十一月第一版。

 

本書結語

中國哲學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