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境界•世界觀釋義

    所謂「佛法與哲學的對談」,是對於佛教作為一種普世的運動,一種人人可學的課題而言,把它拉在一個知識認識的面向上來談論,特別是一個從哲學研究的角度來認識佛法的園地。而所謂從哲學研究的角度來認識佛法時,我們所重的研究方法,就是把佛法當作一個「在知識的認識上有明確的說明體系的對象」,這就是要讓佛法能夠「既有實修的基礎,又有理論的支持」。

        基於作者的專業興趣,本專欄的知識討論,將主要是一系列的大乘佛法與中國哲學的對談,也就是一個儒道佛間的思想對話,這個對話是以大乘佛法為認識的目標,藉由儒道思想的鋪陳援引,進而發展至佛教哲學的教義理解。

功夫、境界、世界觀

    本專欄的討論,將固定在一套中國哲學的理論架構下來進行,那就是「功夫理論、境界哲學與世界觀」的架構。「功夫理論」的問題是討論修持者如何在自身的修持上進行身心的鍛鍊的歷程,「境界哲學」指的是修持者在功夫鍛鍊的歷程中所顯現的主客觀意義上的存在情況,「世界觀」是修持者對宇宙人生終極真相的根本看法。這在哲學的研究中也就是所謂的「形上學」的代名詞,因此它還包括兩種類型的思維活動,一種是「本體論」的思維方式,也就是一些關於根本性意義的問題,另一種是「宇宙論」的思維方式,也就是所有關於物質、時空、結構等的問題。

中國哲學的重心所在

    例如儒家的「慎獨、誠意、致良知」就是功夫,而其言「大人、儒者、君子、聖人」等就是「人格境界」,至於「天、道、理、氣」等概念則是「世界觀」談論的題材。

    而道家與道教的「無為、心齋、寶精、節欲」等就是「功夫」,其言「聖人、至人、真人、神人、仙人、道人」等就是「境界哲學」,其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盈天地間一氣也」、「運轉亡已天地密移」、「一氣化三清」等就是「世界觀」的看法。就大乘佛法而言「中道、六度、禪定」都是說的「功夫」,「阿羅漢、菩薩、居士、佛」就是說「境界」,「兜率天、華藏世界、十法界」就是說「世界觀」的。

    由此可見,「功夫境界世界觀」是中國哲學理論特色的重點所在,「功夫境界世界觀」還將因修持活動的存在,而構成一個自圓的說明系統,也因此將使得修持者因其「功夫」的活動,而與其哲學體系,也就是「世界觀」合而為一,這個合一就在其所達至的「境界」之中。這也就是佛教哲學所講的「解行並重」之說的更深一層意義,那就是「慧解與行誼的內外一體性」,就是說,修行者實踐著什麼樣的功夫,他就會達到什麼樣的境界,而這一套功夫與境界的活動,則是立基於他的世界觀的解悟內涵。這樣的理解說明系統,其實也正是佛教徒修持行證活動中的思路,在一個成佛的修行過程中,學佛者各因智慧的開悟而達至各種層次不同的境界,而就在這樣的理解裡面,「功夫境界世界觀」已經是一件事了。以下我們就為大乘佛法如何地得以在作為哲學的認識對象時,能以「功夫境界世界觀」的模式予以展示作一討論。

佛教哲學是一種修行哲學

    首先,我們對中國大乘佛法要有一個理論定位的假設,那就是,諸經論及宗派教義思想在最終極抽象義涵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只有一個佛教、一套佛法、一個真理,不過言說真裡的層次無窮,但只要能辨別言說脈絡的抽象層級,那麼諸多宗旨義理都是在一套解說系統中可以被理解定位並辨識的。我們這樣的假設一方面是基於作者的理論上的信念,另方面是為本專欄的討論方式上的必要的預設,當我們以各家儒道哲學與佛法作相應的對談的時候,必然是在佛教哲學的全體領域中作一自由檢選,假設各家佛教哲學說法是一個割裂不相容的體系,那麼我們這樣的討論就是無法一致的了。

    其次,佛教哲學基本上是一種「修行哲學」,所謂修行哲學就是所有理論體系的建構,是根源在個人身心活動的鍛鍊結果,也就是說佛教哲學觀念的建構者,他 必然同時是一位原創性的哲學家,又必須同時是一位行動的實踐者,他的觀念的思辯來自於活動的經歷,所以必須有「功夫」才能有觀念,而且他的觀念的對象又必然是身心與外在世界一齊同置的一個整體,所以一作功夫就有境界,也就是說佛教哲學的理論性格,是一個在功夫的操作中體悟、驗證、決斷的觀念建立歷程。所以佛教的「世界觀」便必然是一個修行者的活動範域的觀念,而不僅是一個純粹客觀的外在世界的存在體,如此一來我們又可以從它的主觀面來做敘述,這便是所謂的「境界觀」,更進而言之,佛教哲學體系中的「世界觀」的觀念將是隨著修行者的功夫活動而開顯的,就觀念的原創者而言,便必然是修行者的自我主體的功夫歷程達到了一定的「境界」狀態之下的對客觀外在世界的意義的體知。

    這樣的一種「修行哲學」的理論性格,我們認為,它也同時是「中國哲學儒道兩家」的基本型態,這也就是本專欄得以藉此一研究方法的分析架構來同時討論「儒道佛間的思想對話」的理由。因而儒道佛間的同異之辨,亦將同時表現在對於求道者的「功夫」鍛鍊的理論之同異上,以及求道者所達致的最高級的完美人格的「境界」狀態中,當然更表現在作為一個知識認識的整體的「世界觀」之中。

三法印的哲學分析

    就在這一套作為整體的「世界觀」中,我們將簡單地從佛教哲學各期發展的觀念說起,描繪它們如何在一個分析架構的整體中,極有意味地扮演了知識架構的不同角色。我們首先來看「三法印」中的「諸行無常」,這就是關於「世界觀」中的「宇宙論」問題的理解,理解到在整體世界中的所有事務的存在以及活動,將是一個無止無竟的歷程,基於這樣的理解,便進而領悟到沒有任何一個在世界中的存在者的存在意義是絕對性的,這也就是一個「本體論」的觀點,是對於整體世界的所有存在物的存在意義的認定,認定「諸法無我」的根本存在意義,而當任何一個存在主體的存在意義是非絕對性的時候,那麼對於這個「無我」的意境的把握便成了這個主體的存在活動的最終極理想,這也就是一個「境界哲學」的觀點,提出了存在者的最完美存在境況的主張,就是「涅槃寂靜」,就是對於在無常狀態下的無我之我,應使其「無」去一切的根本意義的「我」,而進入與諸法同置的「涅槃寂靜之境界狀態」中,這個主張就當然是來自於「世界觀」的了解。

四諦十二因緣的新思維

    其次再看「十二因緣觀」,整個的存在現象是一個輪轉的歷程,這是「世界觀」中的「宇宙論」問題的觀點,從這個宇宙萬事萬物的存在實況中,我們可以體會出「空觀」的智慧,這就是一個「本體論」的觀點,這個「空觀」的發展基本上就走上了「般若與中觀」的觀念深化。這個「十二因緣觀」的發展從其由無明、行、識等的開展,就決定了有其「唯識哲學」的生起。前者是「本體論進路的功夫哲學」,後者是「宇宙論進路的功夫哲學」。前者是用於心法的功夫為重,後者是理解於存在結構的變化歷程,所以禪宗的功夫多為本體功夫,直接在本體的意境內活動,所以是中觀般若的思維功夫,而密宗、唯識宗等的性格則多有階次歷程的經驗實際,因為他們是著眼於存在結構的宇宙論思維的理論性格。

    我們再來看看「四聖諦哲學」在上述「功夫境界世界觀」的思維架構中分析作用。「」是意義的賦予的觀念活動,而且是針對人生的整體的發言,所以是「世界觀」中的「本體論」問題的觀點主張。「」是緣起的觀念,是「世界觀」中的「宇宙生發之歷程」的實象,所以是「宇宙論」問題中的觀點。「」是存有者體貼「苦諦集諦」的真實而確立的人生境界的標的,就是「境界哲學」的境界內涵之主張。就是這樣的一套哲學系統中對於最高級的存在境界的看法,也就是「涅槃」的觀念。「道諦」是追求「滅諦」的方法,所以追求境界的「功夫哲學」。就其理論的發展而言,「佛教功夫哲學」的演進便將順著「世界觀」中的兩條進路來進行,這個「功夫哲學」一方面是本體的空觀的心法的活動的內斂,又另方面是宇宙結構的身心念識之變遷歷程的順衍。

    我們以為,所有的佛教哲學在作為一種修行哲學的前提下,都應該與儒道哲學在基本哲學的分析理解架構下有一個可以溝通辨別的共同基礎,這就是本專欄以「功夫境界世界觀」為標題的原則。我們在未來的文章討論中,便將依此架構,對儒道佛之間的同異之別進行逐次的討論,以其同意之辨而更清楚佛法的專重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