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人文哲學論壇 http://pub46.bravenet.com/forum/show.php?usernum=3895088079 Date: 05/21/03 02:49:31 PM Name: 方世豪 Email: Subject: Re: Re: Re: Re: Re: Re: Re: 「道德問題的反思」的個人反思 謝謝Jason君的回應,Jason君認為第一,知識是道德的要求,是有意義的,不應 抹殺知識;第二,哲學討論是有用的,是有利道德的;第三,解錯了王陽明「知 行合一」的說話;第四,沒有實踐過也能知甚麼是善;第五,有些知識不是先知 後行。 以下是我的回應: 第一 我從沒有認為知識沒有意義,也不是反知識,只是認為道德的標準不來自知識。 因為不少人都以在知識中找道德標準來要求一道德論證,這便是使道德失去了原 有意義,所以要區分開知識和道德,兩者乃兩個範圍中的東西,有關連,但不是 相同的。知識有它的意義和它的標準,與道德不同,強要把知識的標準放在道德 身上,便會錯用標準。我們在這論壇所作的討論,很明顯都是知識的討論,和道 德實踐沒甚麼大關係,我們是用理性分析「何謂道德」或「何謂善」,和實踐道 德,實踐善完全不同。當然,在實際生活上實踐道德和知識是相即不離的,任何 行為都要有知識才可以完成,但相即不離並不是就可以把道德標準變為知識的標 準。所以在討論時要分開知識與道德的不同。我沒有以為批評別人不需知識,也 沒有認為做道德行為不需要知識。需要適當的知識我是贊成的。正因為行為需要 有適當的知識,所以如果知識不足才會有行為錯誤的情況出現。知識不足夠是錯 誤的原因之一,所以知識是需要的。所以Jason君所舉例子都對,都要有足夠的 知識,但問題是道德是自己實踐的,批評他人也是一種自己的實踐行為。這行為 是否道德是以人的良心為標準。除此以外,不應以其他(知識)為標準。其實 Jason君所舉例子也正是道德要求他們要有知識,他們不對,因為標準在於道德 要求,他們做不到他們道德要求的標準,而不是知識的標準。 第二 至於哲學討論是否有助於道德,我的態度是:哲學是無助於道德修養的,但有助 於澄清知識問題。我認為現在的哲學是知識,有助澄清問題,但對於個人道德修 養是沒有直接的關係。現在的哲學沒有培養人作一個道德的人的功能,只有作一 個理智的人的訓練。至於是否有助作道德判斷,尤其是對他人的批評?有的。知 識當然是作判斷必要的條件,因為作判斷必然涉及經驗知識,所以哲學知識能澄 清問題,能弄清事實,是有意義的,但最後作善惡對錯的判斷時,就是平日個人 修養的結果,而不是知識多少可以代勞的。我沒有認為哲學是反道德的,也沒有 認為知識是反道德的,也沒有認為道德是反哲學或反知識,只是兩者不能互相代 替。現實上的確會有想以知識代替道德的人,結果反使自己的修養停滯不前,知 識有時確會障蔽人的道德心靈。 第三 至於解錯了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問題。看來Jason君也曾讀過關於王陽明哲學 的理論,文中也引用了王陽明的原文,但對於「知行合一」解法,我不認為這就 是王陽明的意思。這牽涉很學術性的討論,對王陽明原文沒有興趣的讀者可能感 到沉悶,我試簡單回答。「知」在王陽明文中不止一個解法,解作「良知」時是 有本體的意思,但也有其他用法,四句教中「知善知惡是良知」的「知善」,「 知」就是動詞。在「知行合一」的討論中,王陽明用的是「知道」或「知道了某 種知識」的意思,看看他和徐愛的討論就知道了。 第四 關於沒有實踐過也知甚麼是善的問題。沒有實踐過當然也知道,但只限於知識上 的知,你可以知道這樣是善,那樣是善,但自己從沒有做過,在個人修養而言, 自己並不算真的善。 第五 關於有些知識不是先知後行。現代知識確是有很多知識是先知後行的,但有些實 踐性的知識確實也有些如道德般的要實踐過才明白的情況,我相信這些例子(如 游泳)可能更容易使人明白實踐的重要。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