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老子》實踐形上學之建立(一) 岑朗天 □老子五千言說些甚麼? 《老子》書中充滿各式各樣的實踐指導和指點話頭,希望讀者能藉此了解及實踐終極真 理,以及根據終極真理處事待人、愛民治國。 《老子》又名《道德經》,「道」就是終極真理,「德」就是終極真理內在於人心靈的 表現。人通過實踐修養,就能體現以至實現終極真理,「道」是終極真理客觀的表述,「德 」是終極真理主觀的表述。 □甚麼是終極真理? 終極真理是最後的真理,一切知識、一切道理的最後根據。一切依它而「真」;一切真 實之為真實,亦是取決於這個標準。用宗教情操的角度說,它亦是人終極關懷的對象,不但 是「真」的依據,亦是「善」和「美」的泉源。在理性知識(有別於經驗知識)一面說,它是 最後真理;在存在一面說,它是存在的根據(「本體」)。 □終極真理的形式表述 (1) 「道可道,非常道」:終極真理是不可用語言系統及一般的知識概念加以把握,亦不是 感官經驗所得觸及。故《老子》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十四章) 「道常無名。」(三十二章)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三十五章)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四十章) (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終極真理是一切事物的基礎──既是價值基 礎,亦是形而上(宇宙本體論)的基礎。它是一切事物的開始,亦是一切事物的最後目的。所 以《老子》說: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一章) 「淵兮似萬物之宗,……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四章)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六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為天下母。」(二十五章)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三十二章)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三十九章)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四十章)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四十一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五十一章) 「道者,萬物之奧也。」(六十二章) (3)「大道氾兮,其可左右。」:終極真理既是一切事物的基礎和極據,則它自然具備客觀 性,普遍性,必然性和實在性。它遍在於一切事物之中;它是不因個人私欲而轉移,獨立自 存的客觀真實;它亦是必然的真理──否定它是不可能的。最後,它是永恆的──不依時間 而變其普遍的真實性,故可稱之為「常道」。所以《老子》說: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客觀性)(五章) 「道之為物……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 以閱眾甫。」(真實性與永恆性)(二十一章) 「有物混成……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獨立性與遍在性)(二十五章)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必然性)(三十章、五十五章)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遍在性)(三十四章)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客觀性)(七十九章) (4) 總結: 《老子》對終極真理形式的表述是在「道可道,非常道」的前提下展開的。如果沒有這 個前提,此終極真理便是一個思辨的對象,也很易被實體化、人格化。有了此前提,終極真 理雖然是一切事物的價值基礎,但它並不是任何可用概念把握的價值標準;雖然它是一切事 物的形而上基礎,但卻不是任何思辨而得的宇宙起源和萬物本體,不是一個形而上的實體。 它雖然有客觀實在性,是普遍的、永恆的必然真理,卻非言語和概念系統所能規限、定實的 。故此所謂客觀的實在、普遍的必然……這些形式表述的所指(即終極真理的內涵),都必須 採取另一種方式予以把握。即捨思辨而取實踐。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