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主客與虛靈--略論中國藝術之特點 思微 從中國藝術的特質可見到中國文化傳統的特質,也見到中國哲學 的特質,因為中國文化本來就很難分得開文史哲,中國的學問從來就 是人的學問,實踐的學問,很難截然分開的。中國藝術傾向寫意,不 論作者或觀賞者,都留有較大的空間,重視用主觀心靈俯仰萬物,認 為藝術品是主體與自然交感的表現,最後能達到物我兩忘、主客合一 的境界,所謂天涯咫尺,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重客體、重客觀、重科 學不同,並不認同西方之將自然重現於作品中,而且中國藝術通常不 是一個視點,其方式很多時是以小觀大,從有限中見到無限,有迴環 往復之感。 這種分別正是西方文化的特質重視客體的研究,而中國文化則重 視主體的提升,由此而見到中西兩種文化方向不同。中國哲學中的儒 家便是主要重視人之主體性,尤其是重視人之道德本心,而由此展開 的道德形而上學更是由人之主體而推出一切宇宙萬物,這個正是何以 中國藝術重視由主觀心靈俯仰萬物的原因。由於重視人之心靈,故必 然偏向於寫意。又由於中國儒家的最高理想就是聖人境界,聖人就是 天人合一,物我兩忘,天德流行就是一個消融主客境界,所以藝術作 品就表現出這一種主體與自然融合為一的作品。至於何以中國藝術作 品比較多留有很多空間,這就是所謂虛靈。虛靈是中國哲學的特點之 一,能虛靈則能應變,能應萬事萬物而無方,道德心靈就是不停滯於 某一些形式、規條,保持本心之清明,則能每事皆應付從容而不違反 道德原則。藝術也一樣,作品能較虛靈,其能感應之心靈便較多,其 所能容納之主體更豐富,其所表現之心靈更活潑,更能體現作者之真 實與自然。中國人並不認為將客觀事物重現於作品中便是好作品,而 是作品如何能感動人心,這點才是重要,因而形成中國藝術作品的客 觀真實感不強,但觀賞者優悠於其間的空間卻十分大。西方由於注重 主客對立,所以其作品很多是一個視點,所以能做到我觀萬物的一種 真實,我觀作品,就好像觀客觀萬物一樣,由我這一個視點開始。但 中國文化不注重主客對立,最後更要消融之,所以中國的作品根本不 看重之,只希望溶入於自然之中,所以主客之分十分模糊。中國的作 品之所以多以小觀大,以有限觀無限,因為中國傳統思想本身便已有 這種特色。無論道家或儒家都說人不要囿於人形軀的限制,回復人本 有的自主性、自由性,這種自主、自由就是代表著人的無限,人可以 成為聖人,聖人就是代表無限,聖人的心靈之表現是無可限制,所以 說中國哲學論人是人雖有限而可無限。西方則有一上帝高高在上,人 永不可達到而成為上帝,故此西方作品中很少以小觀大,以有限觀無 限的特點。中國哲學強調不凝滯,尤其是道家,當論到道的雙重性格 時,尤為明顯。其實任何一種學問皆是如此,不能太過執著於某一規 條或某一概念之分解,否則會僵化而不應用於現實世界,更何況是心 靈的修養,所以要保持虛靈,但又不能只是虛靈,又要與人心相應, 有所應著,但又不能滯於某一特定心靈而僵化了,又要保持其虛靈妙 用,這就是一種迴環往復,中國藝術作品中便是有這種不能一觀而盡 的妙韻,總是迴環不斷,感意無窮。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