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涓流積至滄溟水 --《人文》一百期展望 方世豪(香港人文哲學會幹事)   作為香港人文哲學會的創會成員,並有幸一直擔任《人文》月刊的編輯,由 第一期至現今的一百期,一直看著她成長,看著她有時病困虛弱,有時又快高長 大,一方面感到欣慰,一方面實在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和工夫。終於到了一百期 了,現在也應是為她的過去和將來作回顧與展望的時候了。   暫先不說《人文》月刊,我想先說《人文雙周刊》。說《人文雙周刊》是《 人文》月刊的前身其實也未嘗不可。《人文雙周刊》是以前《華僑日報》的一個 副刊專欄,由一九七○年六月一日開始刊出第一期,每半月出版一次。到我見到 的時候是約佔報紙副刊的半版位置,都是由新亞研究所師生投稿,供新亞研究所 師生發表文章的園地。在我剛進入新亞研究所就讀時,常見近門口的走廊上常擺 放著一疊疊的《華僑日報》副刊,我細看下,發覺原來有牟宗三老師講課整理成 的文章,也有同學的功課和論文,都是些與中國文化有關的學術性文章,文史哲 都有。這真是一個奇怪的副刊,報紙竟有這樣「冷門」的一個副刊,不知到底有 沒有讀者。後來,我當上了學生會職員,更常是由我負責由華僑日報辦事處把這 大疊大疊的副刊拿回研究所,派發給同學。到我研讀哲學一些時日後,開始有功 課可投稿了,便嘗試把功課投到《人文雙周刊》,後來覺得都是一些硬性的學術 文章,又寫了一些感想性的文章投稿,可能是後來同學投稿不多,我的稿子多加 以採用。這樣,我對《人文雙周刊》也多了一份投入感。但過了數年,收到消息 說《人文雙周刊》要停刊,《華僑日報》要取消此版了。其實由知道有《人文雙 周刊》以來已不是「雙周刊」,我記得大約是三個月至四個月才有一期,有時編 輯先生忘記了更是半年才見一次。   《人文雙周刊》停刊以後,我也繼續在研究所讀書,又與研究所的同學組成 了新亞研究所哲學會,後來又成立了香港人文哲學會。成立香港人文哲學會後, 我們想出版一份代表我們的刊物,要為她起一個名字,如劉桂標兄文章中所言, 其中有幹事提議沿用「人文」這個名稱,大家一致通過,便成了現在《人文》月 刊的名字。   這種以發揚人文精神為主的文化學術雜誌可上溯至一九四○年唐君毅先生發 起在重慶出版的《理想與文化》,當時熊十力先生、張君勱先生、梁漱溟先生、 歐陽竟無先生、唐君毅先生等都曾有文章刊登。這類雜誌後來又有牟宗三先生創 辦的《歷史與文化》月刊、徐復觀先生的《民主評論》,還有《學原》、《人生 》等雜誌,至於現在經營中的還有台灣的《鵝湖》、香港的弘毅文化教育學會的 《毅圃》等,在文化意識上大體是一脈相承的。六十年來,這些刊物很多已不存 在,但一刊既沒,一刊又起,其中是有一個相同的心願,有一個大致一貫的學術 文化方向,就是肯定人文精神。   《人文》月刊一百期了,在我們看來是一段很長的日子,但在歷史長河裡也 可能只是其中一個小波浪而已。而且這些雜誌一向以來都是小眾刊物,《人文》 月刊也是因沒有財力支持,發行量很少,至近年在互聯網發表後才增加了讀者量 ,在香港社會以至中國文化圈的影響力是十分有限的。但是當我們確定我們的方 向,是一自覺地建立人文化成天下的方向時,則我們相信這是慧命相續的使命, 我們不怕人少,不怕力量小,不怕影響力小,不怕不為人知,不怕別人不認同, 我們覺得應如此走就會走下去。當然,我不是說我們就是對的,凡我們所刊載文 章都是真理,而是說我們是在找尋真理之餘,也相信以人為本的真理。在眾多前 輩、眾多刊物面前,《人文》月刊只是一涓涓細流,隨時有乾涸的可能,而且距 離大海很遠很遠,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相信我們盡力去做,涓涓細流也可積成 大海,盡其在我而已。   因應現代的學術分工,《人文》月刊主要是哲學討論,而且頗多是學術格式 的文章,但我相信不論是甚麼文章,最後都是要開闢我們的理想,提升我們的理 想,推動我們對人文精神的關注。相信一步一步的向理想邁進,終可到達大海。 象山詩云:   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太華岑。   願《人文》月刊是一條涓流不息的活流水。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