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試論老子的社會觀和歷史觀  亦文   在老子所處的春秋戰國時代,人類社會早已分裂為利益相互對立且不可調和的 兩大階級,也即剝削寄生者階級和勞動者階級。基於這兩大階級日益尖銳的利益矛 盾和鬥爭,人類社會陷入到了長期的爭權奪利、貪得無厭、爾虞我詐、連年爭戰、 你死我活、民不聊生的動亂不安局面中而無法自拔。在「短短二百四十年間,大小 戰爭二百九十七次,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一。無數世家公侯或陵夷廢滅,或降在 皂隸。而昔日的賤臣庶人,卻紛紛登上政治權力的角逐舞台。一切傳統的典章制度, 都在動搖看、顛倒著、掃蕩著」〔1〕。老子看到了這種痛苦的社會現實,也通過 反覆探究而找到了這種現實背後的內在客觀原因,並為此而系統地提出了他自己的 解決方案和思想理論,而這也就是《道德經》能夠出世的客觀基礎和歷史原因。   所以,如何解決人類社會領域內的這種種矛盾和問題,或者更通俗地講,如何 才能消除這些爭權奪利、爾虞我詐、貪得無厭、連年征戰、民不聊生的醜惡社會現 象,採取什麼樣的制度和措施才能夠實現人類社會的長治久安,什麼才是正確的為 君之道,為君者如何治國安民,君王怎樣處事處世才能維持自己的統治等等,這就 是老子希望解決和回答的重點問題,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構成了《道德經》的主要 內容。事實上,老子上述以道和玄為中心的思想理論和世界觀,最終也都是為回答 這一系列重點問題服務的,因而也都是回答這些問題的思想和理論基礎。   1、「有餘者」階級和「不足者」階級之間的關係、矛盾和鬥爭   利益相互對立而不可調和的剝削寄生者階級和勞動者階級,在老子眼中,也就 是以君為代表的統治者、「有餘者」階級和由勞動民眾所組成的被統治者、「不足 者」階級。因此,如何維持君王的統治和實現天下長治久安的根本問題,其實也就 是如何處理這兩大階級之間的關係,如何平息這兩大階級之間的矛盾和鬥爭的問題。   老子認為,這兩大階級之間的關係、矛盾和鬥爭的核心問題,就是被他發現的 恰與「損有餘而益不足」的「天之道」相反的人類社會現象:「損不足而奉有餘」! 或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有餘者階級壓迫、剝削和寄生於不足者階級的問題。他把 這個社會現象總結為人類社會的運動規律──「人之道」,這真可謂是一針見血、 一語破的之舉:   「天之道,猶張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故 天之道,損有餘而益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孰能有餘而有以取奉於天者乎?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弗有,成功而不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   (作為自然規律的天之道,就像一個張弓者的動作一樣:高者往下壓,低者往 上抬,減損了有餘者,補充了不足者。所以,天之道,是減損有餘者而補益不足者。   但作為社會規律的人之道則恰好相反,它是減損不足者而補益有餘者。誰能把 自己有餘的部分拿出來奉獻給天下呢?唯有能遵從道的人。所以,聖人做出了貢獻 卻並不佔有自己的產品,取得了成功卻從不自居有功。要是都能如此,那就是大家 都不想再見到聖賢了。)   而正是由於這個不平等的「人之道」的存在,這才使得「有餘」之寄生者階級 的「盜誇」和「不足」之勞動者階級「無以生為」這兩種醜惡社會現象同時並存得 以成為事實,從而造成了一系列利益不可調和的社會矛盾和鬥爭,使得整個社會動 蕩不安、「百姓之不治」:   「人之饑也,以其取食稅之、多也,是以饑;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為也, 是以不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貴生。」   (人們忍饑挨餓,是因為他們的食物大多都變成為苛捐雜稅了,因而才會忍饑 挨餓;百姓難以管理,是因為統治者總是爭權奪利、好大喜功、自以為是,因而社 會才會難以治理;民眾不怕死,是因為他們求生的願望太強烈了,因而才會鋌而走 險。只有無以維生之人,才是真正知道維生之艱難的賢能和重視維生之人。)   「使我介有知,行於大道,唯他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而財貨有餘,是為盜誇, 非道也哉!」   (就是把我算成有知者,走在大路上,我仍然對岔道存在畏懼。大路非常平坦, 但人們卻很喜歡走分解出的小岔道。   時光已逝去太多了,而田地仍異常荒蕪,倉庫也異常空虛。在這種大局面下, 卻仍然走自己的岔道:服飾華麗,身佩利劍,營養過剩而又佔有大量財物,這就是 所謂的盜誇──強盜奢誇行為,完全是與道相背而馳的行為!)   因此,面對這種嚴重兩極分化的社會現實,老子嚴厲警告統治者階級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因而不要欺人太甚,官逼民反:   「民之不畏畏,則大畏將至矣。毋閘其所居,無壓其所生,夫唯弗壓,是以不 壓。   是以聖人自知而不自見也,自愛而不自貴也,故去彼取此。   (一旦民眾不再害怕刑罰威壓,則大災難就要降臨了。不要掠奪逼迫得民眾無 處安身,不要壓迫剝削得民眾無法生存,只有自己不殘酷壓搾剝削民眾,這才可能 避免遭受民眾反抗和暴動的壓力。   所以,聖人有自知之明而決不會自以為是,雖然自重自愛但決不會自居高貴, 因而他必然要剷除自見自貴而推行自知自愛)。」   並圍繞著如何解決這個「人之道」所造成的社會不平等、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 以及一系列派生的社會矛盾和問題,而相應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治世方案和措施。 其中「有餘而有以取奉於天者」或者說抑富濟貧的平均主義思想則是其提出的解決 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和階級矛盾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原則,與孔子所說的:「不患貧, 患不均」的思想有相似之處。不過,他又比孔子徹底得多,以這個平均主義思想為 基礎,他又參照古代社會的情況而在人類歷史上首創和設計出了一種可以取代現存 不平等階級社會制度的平等公有制社會制度或者說他的理想國的模型: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遠徙,有車舟無所乘之,有甲兵 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邦相望,雞 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較小的邦域,不多的民眾,使得需要十百人使用的大器具都沒有用了;使得 民眾都愛惜生命而避免遷徙,從而即使有車船也沒有人需要乘坐,有甲兵也沒有地 方要用;使得民眾重新回到結繩記事的時代,滿意自己的食物,欣賞自己的服裝, 喜歡自己的風俗,安心自己的住所,相鄰之邦可以看得見,雞犬之聲可以聽得到, 但民眾之間至死都不相互往來。)   以上這些事實告訴我們,對於其所處時代已經完全分裂為階級的社會中所存在 的一系列社會動亂和弊病的根源,老子的認識是深刻而透徹的:「人之道則不然, 損不足而奉有餘」,或換句話說,根子就在於總是處於「不足」狀態的勞動者階級 的被壓迫、被剝削和被損害,以及相應的「有餘」者階級的壓迫、剝削和寄生!就 在於這兩大階級之間的不平等、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不過,限於當時科學技術的 發展水平,勞動生產自動化的發展趨勢還沒有露出任何苗頭,因而老子未能認識到 這些階級和社會矛盾只有通過實現勞動生產完全自動化才可能徹底解決〔3〕,從 而未能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而只是提出了一個平均主義的解決方案和倒退性質的 空想公有制平等社會制度,期望通過這些辦法來徹底解決這些社會問題,這顯然是 由他的歷史局限性所決定而不可避免的,也完全在情理之中,其實也正是存在決定 意識的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客觀反映和必然結果。   2、治世方略   既然老子論述的重點是在社會長治久安或者說治國安民,當然也就不可避免地 要把治國方略作為他闡述解論的重點內容。所以,在第一、二章給出了玄的定義和 他解論世事的依據──玄律之後,緊接著在第三章,老子就直接提出了他的治國方 略之綱要: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使 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不崇尚賢能、不分高低貴賤,使得民眾沒有攀比爭奪的目標和基礎;沒有價 值昂貴的難得貨物,使得民眾沒有盜竊對像而永不為盜;見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使得民眾安於現狀而不會產生動亂。     所以,聖人治世的方法,也就是去貪妄之心,有足夠的衣食,使民眾不萌異志, 身強體健,永無奸詐巧偽之智欲,從而使得少數有妄為智欲的人也不敢不如此照辦, 這樣一來,整個社會當然也就清靜自化而無不治了。)   很顯然,老子自認為的這個能夠達到天下「無不治」的治國方略,是建立在他 的認識論基礎上的。在老子看來,「民之難治也,以其知也(民眾難以管理的原因, 就在於他們知道的奸詐巧偽之智謀太多了)」,因而天下大治的要害首先就是必須 剷除這些奸詐巧偽之智謀!而這些智謀則是相應的客觀對像──難得之貨、聖賢之 人、可欲之物等派生出來的,因而要達到剷除這些智謀的目的,就首先必須消除產 生這些智謀的客觀對象。因此,他才會提出了這樣一種治世方略:以消除人的奸詐 巧偽之知識和智欲的源頭──難得之貨、聖賢之譽、可欲之物等為手段,來徹底清 除爭名奪利、貪婪盜竊、爾虞我詐等智欲以及由這些智欲所派生的一系列醜惡行為 和社會現象,最終達到「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 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的目的。   從老子的這個治世方略,我們不難看出以下幾大優點:   首先,這是一個把上帝神靈等唯心主義思想完全排除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之外 的唯物主義治國方略。雖然按照老子的唯物主義世界觀,這只是其必然結果,但在 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老子就能夠提出這種完全唯物主義的社會觀,這確實 是振聾發聵、前無古人的偉大歷史創舉。而老子之所以能夠提出這樣的唯物主義治 世方略和社會觀,當然是以他的歷史觀為基礎的。那麼,老子的歷史觀是怎樣的呢?   從老子上述的這個治世大綱不難看出,其隱含著一個前提,即老子認為人類社 會中的一切,無論是動亂還是大治等等,都是由人自身的行為所決定和造成的,而 與人類自身之外其它任何因素如神靈或生產力等因素都無關;人的行為則是由他自 身的智欲、目的或需要等所支配的,而這些智欲、目的或需要則是由能夠滿足這些 需要的客觀對像如難得之貨、聖賢之譽、可欲之物等引發的。因此,只要能夠改變 這些客觀對像,就能夠改變人的智欲、目的和需要,也就能夠改變人的行為,從而 也就夠改變人類社會中的一切而達到天下「無不治」的最終目的。   而這就告訴我們,老子的歷史觀是一種以人為本體或者說是一種唯人主義的觀 點,也即人類自身就是決定人類社會中的一切的決定因素的歷史觀。以這樣一種唯 人主義的歷史觀為基礎,再提出上述相對應的唯物主義或更準確地說唯人主義的治 世方略,這當然也就沒有絲毫奇怪之處可言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對於歷史觀的另一重要內容──人類社會之所以會發展變遷的原因,老子認為: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接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大、去諸。」   (人為強求爭奪天下統治權,我看這沒有辦法做到。   天下統治權,這是不可能強求爭奪的東西:強求者必然失敗,強行維持則必然 會失去它。   這世界上的事情,有行就有隨,有噓就有吹,有強就有弱,有接就有墮,因而 聖人總是要去除那些過分、過大、過多等極端性的東西。)   也就是說,老子認為,「天下神器」是不可能強為強求的東西:「為者敗之, 執者失之」,因而必須一切任其自然發展,該是你的到時自然就會是你的。因為按 照老子的世界觀,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對立統一的,玄律是永恆性的自然規律:「物 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接或隳」,有強就有弱,有此就有彼等,一切 都是自然發展的,人類社會當然也不可能例外。所以,人類也只能一切順其自然, 而不能自行其是、主觀強求,如此才可能避免片面性地顧此失彼而得到長久的社會 穩定與和諧。這有點類似於馬克思的唯物史觀觀點:「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 自然歷史過程」〔4〕。只是老子得到這一結論的途徑與馬克思不同,馬克思得出 這一結論是從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等物質力原因,而老子則是從玄律:「物或行或隨、 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接或隳(這世界上的事情,有行就有隨,有噓就有吹,有 強就有弱,有接就有墮)」,所以一切要順其自然而不能有過分、過大、過多等不 和諧要求和主觀能動作為,否則必然失敗。以此結論為基礎,老子又進一步提出了 「無為而無不為(一切順從自然規律辦事,則天下沒有辦不成的事)」的原則和觀 點:「取天下也,恆無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取得天下,這永遠都只能 是一件自然而然的非強為之事,及其成為強為之事,就說明你的條件還不成熟自然 從而不足以取得天下)」。   所以,總的來說,老子的歷史觀是一種自然唯人主義的觀點,是一種以人為社 會本體並認定人類社會是自然發展的歷史過程的歷史觀。很顯然,這種歷史觀雖然 徹底打破和否定了神仙上帝主宰人類社會等唯心主義歷史觀的統治而有其科學、合 理、偉大和獨創性的一面,但同時也由於它完全否定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而存在著嚴 重的缺陷和錯誤。   事實上,「居無為之事」或「為無為,事無事」,一切順從自然規律辦事,這 當然是完全正確的原則,但即使以此為前提,也仍然存在著兩種態度和選擇:一是 消極等待,被動跟隨,隨遇而安;二是積極主動,努力認識客觀世界和探索客觀規 律,然後將之付諸實踐,主觀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所以,「將欲取天下而為之」, 也並非完全是什麼「吾見其弗得已」之事,而是完全有可能成功的。所以,無論是 馬克思,還是老子,把人類的歷史進程完全歸結為自然發展過程,這是根本不符合 客觀實際的錯誤觀點。比如,社會主義制度的產生,就完全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產 物,而根本不是什麼「自然歷史過程」!同時也正由於其是人為而非自然的產物, 因而其指導理論的錯誤,才可能導致其在實踐中的全面失敗和改革事業的蓬勃興起。 而如果它是什麼純粹的「自然歷史過程」,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那麼就根本不可 能有這種錯誤和失敗可言了,也正如老子自己所言:「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也,故無敗也,無執也,故無失也」。   但是應該說,在2500多年前的科學水平條件下,老子就能夠認識到人是人 類社會的本體,認識到人類社會的變化動亂之源正是人本身──人自身的奸詐巧偽 之智欲、目的、需要和行為,而沒有將其歸結於上帝、天命或什麼生產力等其他因 素,指出「民之難治也,以其知也」,並因此而給出了以治人為本的社會治理和發 展措施:「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以知知邦,邦之賊也,以不知知 邦,邦之德也」,「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 無慾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等,從而創建起了一種以人為社會本 體的自然唯人主義的社會觀、歷史觀,提出了否定現存階級社會制度,回歸「使民 復結繩而用之」的原始公有制平等社會的偉大理想,這確實是一種非常超前、具有 劃時代里程碑意義的偉大理論和思想。與近代西方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潮和馬克思在 19世紀才提出的建立在「生產中心論」基礎上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和所謂科學社會 主義理論相比,同屬唯物主義範疇的老子的自然唯人主義歷史觀和原始公有制平等 社會理想在人類歷史上遙遙領先了兩千多年!   現在,人類又經過了2500多年的發展,走了許多彎路才終於又回到了這一 起點上:人類社會的本體就是人本身,人類自身的本能需求就是人類社會變化發展 的內因,而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結果──知識以及由此而來的科學技術,則是人類 社會變化發展的外因,人類必經社會福利主義的道路而發展至自由、平等、繁榮、 幸福的新人類社會,這是辯證唯人主義歷史觀以及社會福利主義理論近年才揭示出 來的正確觀點〔3〕。所以,2500多年前老子的社會和歷史觀,至少比現代那 些認為上帝或生產力等是人類社會變化發展的決定因素,甚至認為現存的資本主義 等社會制度是人類永恆的社會制度的錯誤社會觀、歷史觀等還要高明得多。   不過,老子提出的釜底抽薪、因噎廢食、「恆使民無知無慾」、平均主義、「 小邦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等等用於徹底解決階級社會的矛盾和問題但 實質上卻只是簡單倒退性質的方案,以及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或者說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等解決問題的相應手段和措施,實際上卻是根本行 不通的。因為賢能之人、難得之貨、可欲之物等,或者說聖智仁義巧利等這些客觀 事物的存在,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及相伴隨而產生的私有制社會的必然產 物,因而在老子時代,它們的產生和存在也是符合自然規律的東西,而絕不是誰主 觀願望上的棄絕就能絕得了的。所以,現實的做法只能是取長棄短,當私則私,當 絕則絕,而不是人為地搞什麼全面棄絕和「小邦寡民」。因而老子在當時條件下提 出的「小邦寡民」、平均主義和三絕等措施,其實也只能是違反自然規律的人為幻 想,與老子自己提倡的一切按自然規律辦的「無為」思想也是相矛盾的而不可能具 有任何現實意義。   所以應該說,老子對現實社會中存在問題的本質的認識是一針見血而異常深刻 的,但他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因噎廢食的簡單棄絕和倒退而不是否定之否定 的發展則是不正確不可取的。因而他的玄論和所給出的治世方案雖然在思想理論上 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是一個充滿偉大思想家和哲人的聰明睿智、高尚品德且 異常超前的偉大方案,但在實際上卻只能是一種思想家的個人幻想,而不具有任何 現實和實用意義,從而在實踐上只能是一種完全失敗的方案,而這也就是他的治世 方略在後來的實踐中會遭遇全面失敗的客觀原因所在。相對而言,以「修身齊家治 國平天下」的實用主義治世方略為宗旨,以一系列只知其然的行為格言和警語為主 要內容,卻不重視知其所以然的理論基礎建設從而並沒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觀或思想 理論體系的儒家學說,反倒具有很強的現實和實用意義,並因此而與老子的玄學形 成了很強的互補性。而這既是後來的漢武帝在治國實踐中實行「絕其道」和「罷黜 百家,獨尊儒術」政策的客觀必然性所在,也是中華傳統文化要想做到既有理論基 礎又有實用價值就必須「內用黃老,外示儒學」的客觀原因所在。也因此,世界著 名的近代德國哲人黑格爾可以否認孔子是哲學家,但卻不能不對老子示以思想家、 理論家和先哲的充分敬意。   實際上,要想徹底解決這些階級社會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正確的辦法和道路只 有一條,那就是通過知識、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而實現勞動生產過程的完全自動 化──高級天然生產,從而使得奸詐巧偽之智欲成為多餘,並由此而最終完成一個 完整的否定之否定發展過程,在更高一級的基礎上實現老子回歸自然的理想:一個 生活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沒有貧富、階級和爾虞我詐的新人類社會〔3〕!不過, 在生產自動化還沒有任何苗頭的那個遠古時代,要老子就能夠認識到這種完全自動 化的高級天然生產,這確實是強人所難了,也是與存在決定意識的唯物主義基本原 理背道而馳的。所以,老子做到了他那個時代所能做到的最佳,這才是問題的實質 和要害!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