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斌(香港大學哲學系碩士研究生) 道德命題一定是主觀的價值判斷? --回應張五常的《經濟解釋(卷一)•科學說需求》   經濟學和倫理學【註一】真的是互不相干嗎?我不準備在本文直接討論經濟 學和倫理學有甚麼關係,但我想討論經濟學家對道德的一個錯誤想法。這個錯誤 的觀點就是:道德命題一定是主觀的價值判斷。從此一觀點出發,他們認定倫理 學和經濟學互不相干。由於香港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前院長張五常在他的《經濟 解釋(卷一)•科學說需求》中曾對這個問題作較詳細的討論,而他對此的論點又 與一般經濟學家相若,因此本文的目的便是以他在《經濟解釋(卷一)•科學說需 求》內的理論作為經濟學家對道德命題的典型看法而作出評判。   經濟學家不會以為只有道德命題是主觀的價值判斷(比方說,政治命題也可 以是主觀的價值判斷)。可是,他們卻以為道德命題必定是主觀的價值判斷。張 五常的話可視為這種看法的「經典」。他說:   「我在前文說過:競爭的準則決定社會的經濟運作。但在有關『準則』的事 情上, 一些屬於經濟學內的分析,另一些則屬於主觀、倫理的問題,與客觀的 理論分析扯不上關係。這二者必須清楚地加以區別。。。但哪一種準則是好是壞 ,或對社會福利有何好處,則是倫理或價值觀念上的事了,與客觀的分析無關。 。。什麼是好是壞,只有個人的價值觀(value judgement)才能判斷,或只有 上帝才知道。。。這是因為好與壞,喜愛或厭惡,是不能以科學分析來達到客觀 的同意」(頁九十七至九十八)。   在以上一段話裡,張五常以為倫理的問題是主觀的問題。另外,他在前言中 也說倫理問題是「好不好」的問題,而經濟問題則是「為甚麼」的問題(頁十九) 。以下的演繹論證能將他的思想綜合起來表達清楚: (1):道德問題是主觀的價值判斷 (2):經濟問題是客觀的分析 (3):若x 問題是主觀的價值判斷,而y問題是客觀的分析,則x 問題不會和y問 題有關 (4) 因此,道德問題不會和經濟問題有關   這個是一個對確(valid)的論證,但我不以為這是一個健全(sound)的論證。 因此,我不以為我們能由(1)至(3)推出(4)這結論。我不以為此論證能成立,因 為我認為(1)至(3)都是錯的。但由於篇幅的關係,我在這裡只會集中討論前提(1) 的錯誤【註二】。   甚麼是主觀的價值判斷?張五常說,他既以為「大家對主觀現象的認同,是 莫名其妙地容易一致的」(頁二十八),但卻也有「大家是因為價值觀相同而同意 ,不是因為客觀的分析而同意。」(頁九十九)之語。或許以下的一段話更能將他 的思想表達清楚:「我可以表達我的價值觀,其他的人同樣可以表達,但誰的價 值觀比較正確,比較可取,就只有天曉得。價值觀的訓練是不須有分析的訓練的 。。。這是因為好與壞,喜愛或厭惡,是不能以科學分析來達到客觀的同意」 (頁九十九)。從以上的引文可見,他認為主觀的價值判斷至少有兩個要點。第一 ,主觀現象的共同性沒有理性基礎,換言之,所謂主觀的價值判斷是「相對」的 ,不如客觀分析那麼「絕對」。第二,主觀的價值判斷不能以科學方法或客觀分 析達到一致的結論。   既然他認為主觀的價值判斷有以上的兩個特點,而且他又認為道德問題是主 觀的價值判斷(前提(1)),那麼他應該會同意以下兩句關於道德的描述: (A) 道德一定是相對的。 (B) 道德不能用客觀的方法分析。   我並不會在此討論張五常對主觀價值判斷的兩點理解是否正確。接下來我準 備回應的,是究竟道德是否和張五常認為的主觀價值判斷一樣。換言之,我準備 討論命題(A)和(B) 是真是假。我認為,(A)和(B)都是假的論斷。   先討論命題(A)。很多人可能會以為道德是相對的,因為他們總覺得對與錯 沒有一定的標準。 關於道德是否一定相對,我曾為文討論過,Daniel M. Hausman 和 Michael S. McPherson 合著的Economics Analysis and Moral Philosophy ( 中文可譯作《經濟分析與道德哲學》)更有詳細的反駁【註三】。 簡言之,要問道德是否一定相對,可從「何為道德相對主義」開始著手。基本上 ,道德相對主義有兩種。一種是社會風俗的道德相對主義;另一種是個人的道德 相對主義。社會風俗的道德相對主義是說,當一個社會(或風俗習慣)認為某事情 是對的時候,那事情便自動地成為對的事情。也就是說,道德標準取決於當地的 風俗習慣。個人的道德相對主義是說,當一個人相信某一行為是對的,那行為相 對他而言便自動是對的。仔細思考下,這兩種思想均有許多錯誤,其中最嚴重的 ,就是自我推翻。自我推翻的問題在於以下的情況:當有人宣稱所有道德命題都 是相對時,那麼「所有道德命題都是相對」這道德命題又是否相對?若果是,也 即有些道德命題不是相對;若果不是,則至少有一道德命題不是相對的,那就是 :「所有道德命題都是相對」這道德命題。不論是那一邊,都顯示了世上有些不 是相對的道德命題。總結而言,道德不可能一定相對,因為若道德一定相對,則 「道德一定相對」這道德命題也是相對,如此則是自我推翻。   退一步而言,為甚麼道德是相對便因此與經濟學無關?比方說,道德若是相 對的,則沒有道德判斷是所有人都會同意。可是,經濟學裡的命題也不是所有人 都會同意的。如此,經濟學也是主觀的價值判斷了?經濟學家不能說道德與經濟 學無關了,因為兩者皆為「主觀」(前提(2)為假)?我提出這些反問是為了說明 一點:當我們說道德為主觀的時候,那些推論和結論(如倫理學與經濟學無關)往 往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天經地義。   我不同意命題(B),是因為我不同意道德一定不能有客觀的分析方法。甚麼 是客觀的分析方法?根據張五常的說法,科學分析是客觀的分析方法。我相信, 張五常會同意我說科學方法的基礎在於邏輯和經驗驗證,並且相信邏輯和經驗驗 證本身是客觀的分析方法【註四】。那麼,倫理學是否完全與邏輯和經驗驗證無 關的呢?我很難相信此點,因為現今有很多倫理學家皆以邏輯和經驗驗證作為處 理倫理學的基礎(其中一個例子是《經濟分析與道德哲學》)。我們不能夠說因為 道德牽涉人的情感所以不可能被驗證,因為即使如心理學等我們認為是經驗科學 的學科都有研究人的情感。很難驗證是一回事,不可能驗證又是另一回事。簡言 之,倫理學並非不能以邏輯和經驗驗證作為處理倫理問題的基礎。因此,若經濟 學家要說道德倫理不能有客觀的分析方法,他們便要從邏輯和經驗驗證方法以外 去證明他們的話。可惜,迄今為止我未見到有經濟學家對此提出他們的主張。   總結而言,本文說明了道德不一定是相對,也可能以客觀方法分析。換言之 ,在張五常所設的主觀價值判斷的兩個要點下,道德和主觀的價值判斷並不一定 是同一回事。誠然,經濟學家可以另外提出一些支持道德一定是主觀價值判斷的 論點,又或提出另外一些理由以證明經濟學與倫理學無關,但提出此等理由的責 任(the burden of proof)在他們身上。而我要做的,就是證明現有的(即張五常 的)觀點不能成立。我相信我已經做到。換言之,我們不能說前提(1)「道德問題 是主觀的價值判斷」為真。既然我們不能推論出前提(1)為真,那我們就推論不 出「前提(1)至(3)為真,因此結論(4)為真」。因此,我們不能從以上的推論得 出「道德問題不會和經濟問題有關」這結論。 初稿寫於二零零一年八月四日,麥迪遜城。 完稿於二零零二年四月三日,香港大學研究生堂。 註 釋 一:在倫理學中,有些人會將「倫理」、「道德」等詞語嚴格分開。但由於本文 的重點不在談論倫理學本身,因此我不會對這些詞語作嚴格的分類。反之,我會 將諸如「倫理學」、「道德哲學」、「道德問題」等當成是同義詞交換使用。 二:在演繹論證的系統內,「對確的論證」是指若此論證之所有前提為真,則此 論證之結論必為真。至於「健全的論證」,是指此論證的所有前提均為真,並且 此論證是一對確的論證。從以上的話可知,健全論證的結論必為真。若有人要證 明一論證的結論不是在此論證內必為真,則他需要證明此論證不是健全的論證。 要證明不是健全的論證,則要證明此論證中不是所有前提均為真,或此論證不是 對確的論證。基本上,我在這裡的工作是要證明張五常的論證中不是所有前提均 為真。要達到此目的,我只要證明當中至少有一個前提不是真便可以了。換言之 ,證明所有前提均為假不是我在這裡必須做的工作。 三:我的那些文章分別為〈略談道德〉、〈略談道德相對主義〉和〈寫在兩篇「 道德文章」之後〉而Daniel M. Hausman 和 Michael S. McPherson 則在他們的 合著《經濟分析與道德哲學》第一章談及道德與道德相對主義。 四:我特加此一按是因為像張五常對科學的看法(主要在第一章)並非惟一的科學 觀。比方說,湯瑪斯•庫恩(Thomas Kuhn) 不會以為科學是如此客觀的。庫恩喜 歡用歷史而不是邏輯來看科學。基本上,我們會將庫恩的思想稱作「歷史科學主 義」,並將之與「邏輯實證論」對立起來。張五常在第一章提及的卡納普便是邏 輯實證論者。我相信張五常的科學觀較近邏輯實證論那一邊。事實上若他持歷史 科學主義,恐怕也不會以為科學是客觀並且容不得倫理學。有了以上的概念便更 能明白他以為經濟學作為一科學是甚麼意思。 參考書目 陳成斌 (二零零一年),〈略談道德〉, http://www.myfreshnet.com/BIG5/literature/li_alternative/100004611 陳成斌 (二零零一年),〈略談道德相對主義〉, http://www.myfreshnet.com/BIG5/literature/li_alternative/100004611 陳成斌 (二零零一年),〈寫在兩篇「道德文章」之後〉, http://www.myfreshnet.com/BIG5/literature/li_alternative/100004611 張五常(二零零一),《經濟解釋(卷一)•科學說需求》。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 Hausman D. & McPherson M. (1996), Economics Analysis and Moral Philoso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nited Kingdom.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