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泛相對主義說得通嗎? 思微 所謂泛相對主義是指一種不承認有普遍的價值標準的思考方式。通常泛相對主義者會認 為價值是相對的,因為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背景,所以每個人的觀點與角度也不同,既然有不 同的觀點與角度,自然有不同價值標準,你有你的一套,我有我的一套,正所謂「公說公有 理,婆說婆有理」,各有各的對錯,所以所謂價值標準都是相對的。 現今在香港社會中泛相對主義言論甚多,有很多泛相對主義者。那麼,為甚麼會有泛相 對主義的思考方式出現呢?外緣地說,可能是與香港的社會結構模式有關。因為只要我們看 看傳統社會的價值系統,便可見到傳統社會的價值標準十分穩定,對錯是非的分界十分鮮明 具體,這些分界劃分得合理不合理是另一回事,但總是十分清楚,而且很難改變,十分穩定 ,以致很多年青人在穩定的系統中犧牲了自己的獨特個性,因此更可由此見到其穩定性,不 是相對的。但現在泛相對主義流行於於現代社會,是由於現代社會有些特點使人的價值系統 變得不穩定。 現代社會的特點是資訊發達,人際關係複雜,都市中人與人彼此不認識,小家庭模式中 欠缺人倫關係的維繫,個人的個體意識強烈,各人都不斷為自己的利益而打算,每個人都重 視突顯自己的個性,由於以上原因,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價值信念差距極大。又由於在信念差 距中又容易使人有深刻印象,例如兩個人對同一件事有相同的觀點,則他的印象不會十分深 刻,很快便會遺忘了。但兩人觀點不同,則會特別留心別人不同的觀點,形成深刻的印象。 所以當個體意識突出時,便很容易見到人有不同的價值信念。 從另一個角度講,是社會科學的分析方法影響。社會學的分析法是認為價值標準是由種 種外在的條件所決定。例如:生活環境、經濟條件、社會風俗、政治型態、先天遺傳等等。 由於這些差異因素的互動,同一社群是會有同一的規範準則,但是每個人的價值標準也會有 些差微異,例如:經濟條件、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以致每個人的價值標準也有些差異。 但有哲學家對於這種講法提出反對,認為後天條件當然會影響人的價值信念取向,但若 從普遍性角度看,人是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例如:善善惡惡的要求,孟子所講的四端之心( 惻隱、同情、公正等)。這些並不是後天影響就會產生的。為甚麼如此說呢?關於這種後天 教化而成的理論,可以用以下的方式說明。 我們為甚麼會懂得算術呢?是因為我們在學校裡學到,有老師教授,我們所以因此而懂 得計算。但是有老師教我們就會懂嗎?不論老師怎樣努力,也不能教懂一頭猩猩曉得計算, 這就是說明後天的學習不是計算的充分條件,後天學習只是計算的必要條件。所謂充分條件 ,就是「有A則有B」,例如:有飯則能吃飽。但是不能倒轉,吃飽不一定要吃飯,可以吃其 他東西。所謂必要條件,就是「無A則無B」,例如:沒有空氣則人不能生存。但是有空氣人 未必一定可以生存,還要有吃的、有喝的等其他條件配合才可以生存。由此我們可以明白, 不論我們在甚麼環境生長,學習過甚麼價值規則,受甚麼風俗習慣影響,這些當然會影響我 們的價值標準的形成,但都只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還有一樣必要條件,就是我們必 須先有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我們才能有辨別是非善惡的行為。人的價值信念就是如此,必 須先有一種這樣的能力,我們稱這種能力為「良知」。 不錯,每個個體的價值標準會有差異,所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但並不表示就此 而沒有共同的地方,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說在不同的風俗習慣下也有共同的 的價值標準。例如:日本電影「楢山節考」兒子要背負老母親上山待死才算是孝,而歐洲探 險者發現北美洲哈遜灣的風俗規定子女要勒死年老體弱的父母才算是孝;這些事例所展示的 其實是表現方式、風俗習慣的不同而已,而不是價值信念不同,正相反,不同的風俗,正好 表明有相同的價值信念,其中一種就是「孝」。也就是說在不同風俗、儀式的背後,有共同 的道德原則,這種道德原則在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表現,但這些原則正好不是相對的,而是普 遍的。如果有道德原則存在的話,則道德必須是有普遍性及客觀性,如果不是,則沒有所謂 道德了。所以泛相對主義的「觀點與角度」的講法就是不能講到普遍性,不能講道德問題, 不能講價值標準。 其實泛相對主義者表面上貌似客觀、謙虛,實際上只不過是用暗晦的語言推搪了事,逃 避自己的責任,只求不開罪別人,以求獲得他人認同,最重要是使自己利益無損。其實是他 們只是為了討好別人,說話口不對心,講一套,做一套,最後是以功利為目的。使問這樣又 怎能明白甚麼是真正的道德、真正的價值呢?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