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人 文 論 壇 一 為孔子平反-關注孔子道德教育方法論 譚寶珍   子曰: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泰伯篇》 長久以來一直被誤 解,被批評為愚民政策。這是難怪的,舉例說,楊伯峻《論語》譯注本已根據多 方的考證也只能把上句譯為:「老百姓,可以使他們照著我們的道路走去,不可 以使他們知道那是為什麼」。為什麼不能讓老百姓知道?這不是愚民政策又是什 麼?不少人也覺孔子此說不妥,但又不信孔子會有此主張,一些學問家便為此句 作出別解,如劉寶楠《正義》認為上句是教弟子之法,把「民」解為「弟子」。 宦懋庸《論語稽》則云把上句解為 「對於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而所不可者 亦使知之。」依此說,則原文當讀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楊伯峻 評說恐怕古人無此種語法。(註一)   直到一九九三年十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的一座戰國古墓發掘出一批楚文 字的竹簡,真相大白,該批出土竹簡經整理成書後,名為《郭店楚墓竹簡》。原 來上句是孔子<尊德義>(註二)一文中之一句,全文共有十一段,現把包含該 句的一段引述如下: 「尊仁、親忠、敬壯、歸禮,行矣而無違,養心于慈良, 忠信日益而不自知也。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民可導也,而不可強也。」 很明確,該段所論者是如何使人民德化。 「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一 句與《論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十分相近。據裘鍚圭說: 「道,由 也」。於此,我們相信《論語》那一句是文中的一句而已。段末「民可導也,而 不可強也。」是解釋孔說不是愚民政策最重要的一句,據此,可使我們明白孔子 所以說「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的理由是因為他認為「民可導也,而不可 強也。」為政者希望老百姓能沿著「尊仁、親忠、敬壯、歸禮」的道路走向,只 能引導而不能強迫,也不要讓他們感到是被引導,甚至老百姓自己已經做到了也 不知道,「忠信日益而不自知也」。由此觀之,孔子非但沒有使用愚民政策的意 圖,而且,他十分了解及關心人民的取向,這不在話下,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 所學者廖名春亦有此說,他認為「君子推行義固然當教民、導民,這種教、導必 須充分尊重老百姓的人格,必須因勢利導,順乎人心,不能讓老百姓產生被動的 感覺,更不能強迫命令,也就是說要讓『尊仁、親忠、敬壯、歸禮』成為老百姓 出自內心的自覺行為,而不是覺得被人牽著鼻子走。因此,在重視老百姓人格, 強調內因的重要性前提下來談教民、導民,難以說是『愚民』。」(註三)   廖先生所說甚是。不過,依此說法,似乎是說「不讓老百姓知道」是不該的 ,但不能說是愚民。他把重點放在   「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一句,以此來為「不可使之知之」而辯護, 他並沒有肯定在教民、導民「尊仁、親忠、敬壯、歸禮」的情況下「不讓老百姓 知道」的做法是對的,而且是必要的。依文意「忠信日益而不自知也」是孔子的 思想核心,是目的,這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這就是說,這是孔子教人走上仁 義之路的一種要求,甚至是一種道德教育的方法,因為若然知道,就不能「忠信 日益而不自知也」。能有如此考慮,孔子不愧為萬世師表矣!。 《註釋》: 註一:楊伯峻《<論語>譯注》,頁81。 註二:孔子說「述而不作」,我們亦不曾看過作孔子的文章,竹簡《尊德義》出 土後,一般都認為是孔子的作品,亦仍未有人提出反對,故於此直說是孔子所作 。 註三:《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二十輯,頁57,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1 。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