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再談人文教育 郭其才 上次筆者只談到中西人文思想不同之處,尚未談及人文教育,所以想作個補充.筆 者也同意如英冠球所說,人文思想和價值思想很有關係.簡單來說,人文思想主要 就是價值在文化上的開發.亦因如此人文教育對人類文化和生活佔主要地位. 人類的生活是由有意識的行為所組成,這即是說人在行動之前,是先有其目的,再 經過思量如何達成目的後,行動才展開的.這就是目的主導行動模式.而目的其實 就是一個由價值判斷而來的理想願景.人文思想其實也就是對經由價值判斷後所 開發出來的理想願景.所以人文思想的教育就是培養價值願景. 為什麼人文思想在香港沒有受重視?筆者覺得一方面因為香港己根深柢固地接受 了某些不易改變的所謂理想願意.不須多說,這個既定的願景就是經濟價值.雖然 資本主義是西方社會的主流,但香港人的經濟願景和西方資本主義完全只有運思 上相似,只是移花接木,卻沒有連根也種過來.據韋伯所言,西方資本主義是基督教 (新教)倫理的具體表現.勤勞工作和累積資本不為要過比別人富裕的生活,而是因 為要以勤勞來榮耀上帝.當然西方人也漸漸背離了此道. 另方面,經濟活動的目的是利用厚生,最終是要把源資恰當地運用到每個人身上, 目的是達至在分配上接近公義,即沒有任何人少於他人,或沒有任何人多於他人 (這可以是指比例上的分配意義,不一定指量上的完全平等).當然這是筆者純以人 文主義觀點出發的想法.想強調的是,經濟學或相關理論本身並不能提供這個公義 理想,反之經濟學卻有一些非經濟性的人性觀-自利傾向或競爭意識.當然這是人 性的一面,香港正正視這些人性為當然,願做個自利者,因為這是事實,人人如此, 你不爭,人家不會讓你的.利益極大化是個理性的想法,但如果問"為誰極大化?"當 然港人也是以個人自身為目的.所以經濟思維本身雖然含有很多理性和科學化的 概念.但其基礎畢竟離不開人性. 所以儒家是在人性上講義利,即如果不承認義字當頭,利是無所增益人類生活的. 以利字當頭,就形成相競和資源不平等的結果.因為強調利,就是強調在資源上要 多於他人.多於他人就是榮貴,亦即是價值感比別人強.香港人就是活在玩這種我 嬴你輸遊戲當中.港府的經濟憂患意識不也就是這種心態的反映嗎? 強調人文教育,就是強調對理想願景的反省,首先對付的問題就是經濟理念對人性 的扭曲,不是反對經濟活動,而是要重新正視經濟活動的極大化問題.現在透過誘 利個人爭取自身的極大化而促進整體的極大化雖然是建立在事實的理想性權宜之 計,但如果不主導讓百姓以理性和開放的態度來檢視這項目的的話,還是下策.百 姓應該被教育成具有獨立價值判斷能力的主體,對這項極大化目的進行不斷的檢 視和深化.即不斷以理想人性作基礎檢視經濟活動的理想性. 人文教育就是培育理性和理想性的價值主體以化成天下.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