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哲思淺談二 英冠球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   (九)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討論都是為著要更充份更清楚地展開倫理學問題的意義 。在第三節之中已經說過,這即意味:先展開問題之所以被提出的人類存在處境 ,從而做到從問題的基礎、從問題自身豐富的境域去掌握問題,弄清楚是「誰」 在發問,「被問及的」對象是甚麼,「為何」產生問題,與及問題「意圖展開或 說明的」是對象的甚麼面向或性質。   在闡清了「誰」和「為何」的部分之後,我們起碼有兩點是必須注意的:首 先,倫理學問題的發問者(「誰」)、行動的實踐主體,乃每個人的「自我」。 這「自我」並非一恆常不變的實體、或純粹理論上的設定。我們每個人都通過「 理解」與「行動」不斷去探索、把握、表達以至改變自我,這過程在我們的一生 當中可以說從未間斷。處於眾多主體並立的人際境域之中,我對「自我」的理解 不可能只是一己的獨白,而必然是在與其他主體溝通對話之中步步建立而來。   第二,從對於「為何」的分析我們知道,倫理學問題的發起絕非出於純綷理 論上的好奇,而是源於人在其存在處境中不可避免會產生的「實踐焦慮」。所以 倫理學問題被每個自我提出來以後都有其痛癢尤關的張力和迫切性。由此我們可 以推知,倫理學問題的「答案」亦不可視之為只是純綷理論性的。有倫理學家曾 經指出,對道德作出純粹哲學的證立是無力的,因為沒有人會基於這種「證立」 而「改邪歸正」。這種看法的偏頗正在於只把倫理學問題的「答案」視為概念與 論證的建構,而無視這「答案」更表達了一種實踐的指點與智慧的提示,須要「 讀者」反求諸己,以自身的實踐體驗以印證「答案」的真偽高低。   (十)   為了完成對於倫理學問題的初步展開,以下我們要看看倫理學問題「被問及 的」對象是甚麼,並且分析問題所「意圖展開或說明的」是對象的甚麼面向或性 質。   「我應該如何生活?」如前所述,這大概就是倫理學的問題。「被問及的」 ,即倫理學問題關注的焦點或對象,似乎可以簡單地答以:「生活」。但其實這 答案亦不簡單,我們不應該過分簡單地看待之。「生活」不是一個物理的對象, 可供客觀的觀察;「生活」亦不只是一個普遍抽象的觀念,只有毫無顏色的內容 。「生活」首先乃每一個「自我」的個別「生活」;我的「生活」與你的「生活 」有不少重大的不相同,與蘇格拉底、與孔子等相距更大時空的「生活」就更是 南轅北轍。「生活」乃「我」的生活,並且是在「世界」之中的生活,可知被問 及的是「生活」,而「我」與「世界」亦已同時包涵其中,因為「生活」正是『 「我」於「世界」之中「生活」』的意思。這「生活」並非經驗認知的對象,更 不可將其客體化對象化,而應從我們每個人早已投身其中的切身本己的存在體驗 為基礎去直下把握。「我應該如何生活?」這個問題並非一經驗認知的問題,並 非「我」作為主體向「生活」作為客體進行的扣問和觀察;甚至可以玄一點來說 ,這是「生活」的自問自答:是「生活」形成了「問題」,而「我」必須以我自 己的生活「實踐」去回應它。我所面對的不單是每個生活的「當下」,更要面對 我生活的「整體」:我人生的整體,乃至其他人的人生。   (十一)   我們每人有每人獨特的「生活」,既不可重覆,而且不斷在流變之中。那麼 ,基於「被問及的」生活各不相同,倫理學問題會不會便對於每一個人(甚至每 個人的每一時刻)都有不同的答案?似乎,倫理學問題出自不同的發問者,可以 有極為不同的意義和答案,因為當中涉及的「生活」可能不盡相同。   有趣的是,大部分倫理學家都認為,無論涉及的「生活」多麼不同,但當中 都有共同的「原則」,或起碼我們是值得去追尋這共同的原則,以賦予人生以意 義、指引以至規範。這種對於有「普遍性」的「原則」的追求和信念,一方面是 基於相信「人性」與「世界」是共同的、或至少有共同的東西在;另一方面則是 由於共同的倫理學原則為人類「共在」的共同生活提供了大家可以共同遵守而不 相害的行為守則,以維持人類社會的「繁榮安定」。這些東西涉及的問題很廣很 深,在這裡便不能再多講了。   說明過倫理學問題「被問及的」是甚麼後,我們以下試分析倫理學問題的第 四個、亦是我們這裡設定的最後一個結構:倫理學問題「意圖展開或說明的」。 對這「意圖展開或說明的」闡述過後,我們便可以約略知道倫理學問題要求的「 答案」大概會是怎樣的了。我們將列出五點以作說明。   (十二)   倫理學問題「意圖展開或說明的」可以分為以下五點,或即五組子問題:   一、既然倫理學問題「被問及的」乃「生活」,所以,作為分析的基礎,「 意圖展開或說明的」的第一點乃:何謂「生活」?這個「生活」或即「生活經驗 」是「如何」展開呈現出來的?這即是,對於「生活經驗」進行現象學式(這裡 所謂「現象學」,乃指研究經驗如何展開、如何為人所掌握理解的學問)的描述 ,看看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一般的「價值經驗」、「道德經驗」、「德性」、「 道德律」、「道德判斷」...和其他各種相關經驗是如何展開在我的經驗之中的 。這些東西各自的特質是甚麼?它們互相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   二、「意圖展開或說明的」的第二點,乃對「自我」的研究。對作為發問者 與實踐者的「自我」進行理解,是倫理學反省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我應該如何 生活?」這問題的解答正正取決於對這個「我」的「自我理解」上;從倫理學史 中我們可以看出,把「自我」看成不同的東西(自利者、追求快樂者、理性的存 有、力量意志...),將直接導致對於倫理學問題的不同處理。「自我」的範圍 、意義、和能力是甚麼?若「自我」乃處於不斷的理解與行動之中而隨之「轉化 」,這「轉化」的意義和可能性又是甚麼?   (十三)   三、順著以上兩點而來,「意圖展開或說明的」接著要問:一般而言的「倫 理學判斷」或「道德判斷」有客觀或穩定的基礎(理據)嗎?若無,是否便要陷 入道德相對主義?若有,這基礎是甚麼東西,能否清晰地闡明出來?道德價值若 有某程度的「客觀性」,則這「客觀性」從何而來,有何作用?   四、上面第三點的解答能否、以至如何能指引我們的現實生活?我們應該如 何按之作出對應具體處境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行動?生活在「共在」的人際境域之 中,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溝通與交往,豐富我們各自的生活,以至實現合理的社會 生活?有否客觀可循的工夫修養程序以導引我們向著更有價值或更充盡地實現自 我的美好境界而實踐?   五、人生實踐轉化著「生活」,轉化著「生活」中的「自我」與「世界」; 總的來說,也可以說即是人生「境界」的轉化。所謂境界的「轉化」,簡單點說 ,就是我的存在狀態、對於自我和世界的理解把握或智慧見識,透過我的思想的 拓展和行動的實踐而有了改變,用日常的語言表述即是生命的豐盛與成長(或貧 乏與倒退)。這「境界」的轉化提升如何幫助以至改變我們對於「自我」與「世 界」的理解?人生的意義如何呈現展開出來?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