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儒家的興起 梁光耀 一般認為儒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換言之,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主要是受儒家精 神的影響。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孔子是東周末年的人;那麼,在孔子之前可說是並沒有 確定的思想體系,有的只是零星的觀念和傳統的信仰。所謂文化的自覺實產生於百家爭鳴 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以後二千多年的文化路向也是在這時所確立的。雖說是百家爭鳴; 但實際有影響力並且稱得上是思想體系的則只有儒、道、墨、法四家。當時的墨家信徒甚 多,勢力並不下於儒家,而問題正是──為什麼儒家能夠從眾學說中脫穎而出,成為以後 中國文化的主流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得不回到當時的時代背景去考察。 孔子生於周末,那正是禮樂崩壞,社會秩序大亂的動蕩時代。面對這時代的挑戰,孔 子主張要恢復周「禮」,狹義的禮是指祭祀時的禮儀,廣義的禮則泛指一切行為規範,換 言之,孔子要恢復的是在西周已建立好的社會秩序。可是,單是這樣並未見得孔子有過人 之處,墨家和法家也提出不同的方案來建立社會秩序。孔子的不同正在於進一步探求「禮 」的根源,一切禮儀制度背後的根本意義。為什麼我們要遵守「禮」﹖因為這些行為規範 本身就是正當,合乎「義」。為什麼人要追求義呢﹖因為這是「仁」的表現。「仁」又是 什麼呢﹖   「仁」這個字在孔子的言論中經常出現,但似乎每次出現皆有不同的意思,例如,顏 淵問仁,孔子則答:「克己復禮為仁」、子貢問仁,孔子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 達人」、樊遲問仁,孔子則說:「愛人」。簡單來說,「仁」是指人之所以為人所具備的特 性,這特性就是人的自覺心,自覺到要追求正當,自覺到人有判別是非善惡的能力。用哲 學的術語來講,「仁」就是道德主體,因此儒家學說的基本精神可以說是一重德的精神, 所成就的學問自然是「做人」的學問。觀乎《論語》,不外乎是一大堆格言和行為的守則 便可知道。 故此,道德行為的內在根據就在於「仁」。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