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哲學這東西(5):隨筆兩篇 郭其才   問其所以然   實質性的行動意識己經被放在社會最優先的議題,這好像任何目的性的討論 經己定案,但其實主張這些實質性行動意識的人根本未曾對目的作過深思細論, 甚至什麼叫作「目的」沒能說出個所以然來。反之自身卻以為實質的如何如何就 是為了實質的怎樣怎樣,不單錯置了前後因理,實質地就是影響了實質的後果。   事實上,目的是一個談不完成話題,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工作的目的是什麼 ?愛情的目的是什麼?政治的目的是什麼?科學研究的目的是什麼?哲學思考的 目的是什麼?如此類推,當然最後要問「問『目的是什麼?』的目的是什麼?」 ,還可以再故弄一下:「問『目的是什麼?』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什麼目的?」 。我們一般是受不了漫無目的地去問目的是什麼,確實這一問將是沒完沒了,所 以總會於某處被叫停下來,然後振振有詞說「行動最實際」。   現在的問題都以「怎樣如何」為主調的,問「這樣是為了什麼?」就顯得多 餘而無知,因為連這都不明白為什麼嗎?其實都是因為我們都擁有過多既定目的 所致,我們都被要求懂得明白不去問為什麼而曉得就是為了什麼,這其實亦造成 了過多不明不白的行動及無定向的意識。我估孔子就是因為明白春秋當時己失去 了行之已久的周制的目的的發問,所以「人如不仁如禮何?人如不仁如樂何?」 使只為行動的心靈由此覺醒過來。假如「為什麼」是有意義的話,每每因為當時 候到了麻目而不自知的困境了。問的那會嫌太多,怕的只是目的不明不白,以為 活得實際卻虛耗了精神。   求學不是求人數   因為政府?財赤,一直依賴政府資助而提供服務的各類型機構也受到牽連, 現在多間小學由於小一收生不足面臨「關門大吉」,我在新聞報導中得知原來自 己曾就讀過的母校是其中的一間,之後不久又收到一位在母校當老師的小學同學 來電,邀請校友簽名支持母校繼續辦學生存下去,發起這次行動的是現在的校長 ,他亦是我們小五小六時的班主任,回想起來,他是一位令人尊敬和難忘的師長 。這間實踐教育使命近百年的學校,可能就此完了。   百年老樹尚且有人痛惜保存,百年古樓亦為人所不忍拆卸,為何對待百年老 校卻斤斤計較?   政府一向是教育界的大顧主,其實也不然,香港的工商巨賈是幕後的大老闆 才對,但無論怎樣,本港教育事業一直受到評擊,於是聽見大老細埋怨學生語文 不好,就搞什麼培訓,什麼考試,成績不及格就閣下自理。現在反其道而行,大 肆傳宣什麼「求學不是求分數」,對於學生當然是好意,但是大家都明白現實世 界是講求成績競賽,會考不及格怎樣升學,即使願意做廉價勞工,現實是工作揀 人,就算學生明白了「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境界,也改變不了求工作需要拿分數 的定律。教育與社會人力資源一方面是唇齒相依,另方面卻是理想高於現實的。 也未必需以那方為先,毋寧說讓社會存留這項吊詭不向一面傾側,這將會是個人 們皆稱了不起的社會,因為背後必有了不起政策,而證明這是了不起的政府。   而事實上,我們的政府既在一方面膽小如鼠,另一方面卻是膽大妄為,前者 是缺智,後者是缺德,不只市民百姓苦受多了,政府自身都不好過。或者批評言 過其實,但事情又不讓人太樂觀。政府行政一向以所謂客觀化的程序運作,其實 只不過都是一刀切的下策,絕少可以照顧到特殊的、例外的、獨特的、個別的情 況。這些不是實際上能不能的問題,範圍以外的東西是人類可貴的理想得以維持 的表現,我們上前推進都是向範圍以外走去的,不是緊緊貼貼,卻是相即相離。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