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閑話中國哲學(2) 撰文:方世豪 孔子為甚麼要講「仁」?   我孔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混亂的時代,傳統的價值觀崩潰,人們的生活失去 了秩序,百姓變得不知所措。尤其是政治上的秩序失了平衡,非常混亂,傳統的 封建制度、禮制都變得無效了。原本周禮是一套可以指導老百姓日常秩序的制度 ,也是老百姓價值觀的指標,但到孔子那時都失落了。因此人民生活變得痛苦, 戰事頻繁,秩序混亂,人民不知怎樣生活下去。孔子,作為一個悲天憫人的聖者 ,見到這樣的世界又怎會不心痛,一個普通有良心的人見到都會覺得不忍心。普 通人未必有能力改變這個歷史事實,但孔子作為一個懂禮法,有知識的知識份子 ,又怎會推卸責任,於是一力承擔起為人民重建生活秩序的責任,向歷史事實挑 戰。   孔子就這樣做出了歷代知識份子的典範,把中國文化,把天下國家的擔子扞 在肩上,做「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任務。孔子周游列國,游說國君,希望他們 能用他的方案整頓國家,使天下大治。可惜,他的命運就如很多中國知識份子一 樣,徒勞無功,沒有一個君主肯採納他的方案。所以現實上他真的失敗了,他的 工作確是「不可為」,但為甚麼他仍要做呢?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儒家知識份子的 表現。徐復觀先生認為中國傳統的知識份子有二大特點:一是有政治理想,都是 與政治有關的,二是有文化理想的,希望建立一個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孔子就 是這樣的一個人,希望在政治上實踐他的理想,重建一個有秩序的世界。   孔子提出的方案雖然沒有人採用,但卻為中國人日後的文化生活提出了一個 大方向,一個以人為本的文化精神就此確立。蘇格拉底在希臘哲學史上作了一個 劃時代的問題,就是「人是甚麼?」。希臘哲學因此才從向外的自然哲學,轉而 向人自身的反省。孔子提出「仁」,就是由外在的制度,轉向人的內心反省。孔 子提出主張的緣起是政治的,結果卻是文化的。孔子想重建當時的秩序,希望透 過重建周禮,回復社會的秩序。周禮在當時已失去了效力,諸侯大夫都不理會禮 的規矩,誰掌握權力,誰就可行天子之禮。人民百姓也不明白為何要跟從禮的規 定,紛紛不理會禮的制度,因此社會秩序大亂。孔子想重建禮的秩序,因此他為 禮的內容作了反省,要說明「禮之本」,即禮的本質是甚麼,為甚麼我們要行禮 。原來禮之本在於我們人的內心。我們每人內心都有一種秩序,把這種秩序實踐 出來就是禮。例如:我們內心感到對父母要孝,實踐出來就是孝的禮。這個表現 就是「仁」的表現。孔子提出「仁」就是禮之本。我們內心就有這「仁」存在。 因此當學生問他甚麼是「仁」時,他都是指導學生在生活上作道德實踐,這道德 實踐就是「仁」,表現出來的具體行為就是「禮」。如果我們要重建社會的秩序 ,就先要重建內心的道德秩序,因為社會上禮的秩序的基礎就是人的內心的道德 秩序。儒家有所謂「道德秩序即世界秩序」的講法就是由此而來。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