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中國文化要義第二輯:孟子的人性論 孔子雖是儒學的創始人,但他只是提出一些基本的觀念,指出文化發展的大方向;卻 並未建立一理論體系。真正建立儒學體系的人是孟子,著名的「性善論」就是孟子所提出 的。孔子說「仁」,卻未加以證立,孟子的「性善論」就是用來證明「仁心」的實有。   孟子的「性善論」歷來引起很多的誤解,甚至有人將荀子的「性惡論」跟「性善論」 對立起來。事實上,孟子所講的「性」和荀子所講的「性」並不是同一個意思。既然他們 是就不同的東西而言善或惡,那自然不是真的對立。簡單地說,孟子所言的「性」是人類 異於禽獸而所獨具有的性質,類似於西方亞里士多德所講的「本質」。這種獨有的性質就 是人向善的能力、自覺到判別是非善惡的能力,亦即是「仁心」,故稱這種「性」為「善 」。 而荀子所講的「性」則泛指人所具有的一切性質,包括其生理和心理的各種性質。當 荀子說人性于惡時,著重的自然是人具有動物性的一面。荀子所講的「性」亦類似於日後 宋明理學所講的「氣質之性」。所以,儒家要教人變化「氣質」,強化人向善的能力。 斷定了性本善之後,接下來的就是要證明這個「仁心」的實際存在。孟子是用當下意 識的呈現來證立「仁心」的實有。試舉儒學的一個經典例子:當我們看到有小孩要墮入井 中,自然地會生出惻隱之心,並欲上前相救。這種惻隱之心是當下的呈現,是自覺的要求 ,與個人的利害苦樂毫無關係,惻隱之心正是自覺心,即「仁心」的直接表現,除了惻隱 之心外,羞惡、辭讓和是非之心都是「仁心」的不同表現而已。 由於它們都是來自人的自覺,所以這四種心是相通的。當我們違背了惻隱之心而行惡 時就會生出羞惡之心,肯定由惻隱之心而來的行為,並否定違背惻隱之心而作的惡行就是 是非之心的呈現,平等並以尊敬之心待人時正是辭讓之心的彰顯。如果我們能夠擴充這四 種心,並順著它們而行為,就可分別成就「仁」、「義」、「禮」、「智」這四種德性。 這就是有名的「四端說」。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