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走校企聯合辦學之路的思考
李 賓(淮北廣播電視大學副教授)

摘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帶有明顯的行業特徵,其在專業設置、教學內容、教學實踐、畢業生分配等方面都必須「立足行業,依託行業,服務行業」。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走校企聯合辦學之路是歷史的必然。

關鍵字: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企業、教學。

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特點就是:把高等教育的發展向有條件的地市延伸。不少地市相繼根據本地情況,建立了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爲本地區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地方高等職業院校不僅是當地生産、服務及管理一線高層實用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訓、考核現在實用型人才及進行繼續教育的基地,更是地方推廣新技術的主要場所。高等職業院校已成爲科學技術與生産結合的紐帶和途徑,要加快科學技術進入生産的步伐,就必須實現科技,教育與生産的一體化,必須走校企聯合辦學之路。

校企聯合共同確定培養目標

以往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規格方面往往由學校單方面確定,學校培養的畢業生企業往往用不上,企業急需的人才,學校又往往培養不出來。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學校要建立以企業需求爲核心的人才培養目標。

首先,專業設置要體現時代性。所設專業必須是行業或地區經濟發展 急需的崗位,瞄準企業人才需求,爲設置新專業作必要的改造、調整。隨著社會發展、技術進步,企業的各個崗位對人才規格的需求也在變化。一些過去緊缺的人才,在經過一個時期後可能日趨飽和,轉入疲軟、衰退甚至消亡。只有深入企業進行廣泛的社會調查,隨時看到某些常規專業面臨的危機,及時對原有專業進行調整,以適應企業的發展。

其次,專業設置要體現調整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更新的不斷加快,新的設備不斷問世,新的工藝不斷出現。原有的職業崗位,其技術含量和技能水平也隨之高延。只有不斷地深入企業,跟蹤崗位技術技能的變化情況,及時對原有專業的課程內容進行升級,保持專業的課程結構處在動態的發展變化之中,以適應企業的發展。

最後,要體現規律性。某個專業一經確定,實踐證明社會效益好、職業性強,就要相對穩定下來,和企業用人單位及時進行總結、評估,找出經驗與不足,從中發現專業建設的規律性,使之成爲生命力較強、持續時間較長的成熟專業。

校企聯合共同組織教學

教學,質量是生命線,而高等職業教育離開了實踐性教學環節就沒有生命。抓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就是要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這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而我國的高等職業院校,無論是實習、實訓場地,還是指導實習、實訓的「雙師」型教師,都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要求。學校只有與産業部門合作,才能完成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的任務。

只有校企聯合,才能在實習、實訓中聘請知識淵博、技術精深的企業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將科研、工程項目和生産實踐中的新成果及新技術充實到實訓內容中去,並及時引入高新技術,提高實訓的層次和技術水平;讓學生在實訓工作中運用已學過的專業知識、通過群體工作來完成必要的技術、技能訓練專案,使學生不僅能取得實際工作經驗,還能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群體溝通技巧、組織管理能力和領導藝術才能等個人素質。

通過校企聯合,學生才能在企業生産的真實環境下,執行國家及行業職業技術規範標準,完善學生職業道德和勞動素質的培養,使學生學到真實的本領。

校企攜手共建雙師型教師隊伍

高等職業教育的任務和特色決定了老師不僅要有較高層次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而且要有相應的實踐經驗和操作技巧;要求教師既是講師又是會計師、工程師、律師,使教師由單結構理論型變爲多結構的複合型。只有校企聯合,共同建設,才能使教師的結構達到合理。

首先,對現有的專職教師進行必要的培訓,以更新觀念,更新知識,更新技能;促進其角色的轉換,適應新的教學要求。另外,還可以選派專職教師定期到工礦企業、科研單位挂職鍛煉,頂崗工作,由企業的科技和工程技術人員直接進行傳、幫、帶,以完成角色的轉換。

其次,在抓好校內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還應考慮從企業生産第一線聘請有專業經驗的技術型技能型人才做兼職教師。在德國實行「雙元教育」的學校,其兼職和專職教師之比達11,有的學校達到1.51。這些兼職教師長於專業教學,善於理論聯繫實際,針對性強,教學內容實際、實用、有實效;他們還是聯結學校和社會的紐帶,特別是與校內專職教師一起,共同研究教學內容,整理編寫教材,進行「互補式教學」,共同完成理論與實踐教學的任務。

校企聯合共同承擔培養人才所需資金

限於財政經費總量的控制,國家目前還拿不出更多的錢來支援地方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據《中國高等教育》雜誌1998年第1期馬海泉的文章透露,19972000年間,國家撥款用於支援高等職業教育的費用將爲800萬元,年平均僅爲200萬元。國家一時還拿不出更多的錢辦高等職業教育。

企業是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直接收益者。現代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含量高的企業,要想實現産品從樣品到成品批量的生産過程,必須依靠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而這類由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是達不到規格要求的中專生和缺乏職業訓練的普通高校本、專科畢業生所難以替代的。按照市場經濟「誰出錢誰收益」的規則,國家《職業教育法》明確規定:「企業應當承擔對本單位的職工和準備錄用的人員進行職業教育的費用」。所以必須根據《職業教育法》制定實施細則,確保企業爲本區域高等職業教育承擔提供辦學投入的責任。

校企聯合教育科研一體化及成果共用

高等職業教育校企聯合辦學的道路,關鍵要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只有學校的積極性,沒有企業的積極性合作是長久不了的。如果高等職業院校只希望企業「投入」(包括資金、實物支援、實踐基地提供、師資隊伍帶教、畢業生的吸納),企業長期得不到收穫,就會挫傷企業合作的積極性。企業對教育的投入,理應得到相應的利益。

調動企業積極性的動力,是讓企業在聯合辦學中共用教育成果,在互惠互利的原則下讓企業嘗到聯合辦學的甜頭。在聯合辦學中,高等職業院校通過強化科研意識和創新意識,把教學與科研成果、及科技成果推廣結合起來,以專業教學爲依託,大力進行科技開發,努力以先進技術帶動企業經濟發展,加快科學技術轉變爲生産力。

結束語

要做到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産業化的結合,最關鍵的是要立法。即建立適合中國特色的「教産結合」的法律法規,以法律的形式確立「産教」雙方的權利義務,從而達到密切合作,共同發展的目的。鑒於目前企業參與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不高,必須用法律、法規等強制性的手段,才能促進校企合作,産教結合。美國和德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就是在法律的保障下,通過企業的廣泛參與,完成「學習-工作-學習」,這種以就業爲方向的高等職業教育。

目前,地方政府可以在以下幾方面爲校企聯合服務:

一是在全社會樹立良好的社會人才觀、就業觀,在用人用工制度上引導向校企聯合的方向發展,並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勞動預備制度和職業資格制度,爲校企聯合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是爲廠校聯合,村校聯合做好紅娘,以制度的方式來保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習、實訓基地的完善,把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由學校的教室,延伸至廠礦車間、農間地頭。

三是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企業産品的更新換代和新産品的研製開發、農村良種産品的培育、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培訓等方面,積極促成高等職業院校的廣泛參與,使企業感受到校企聯合給企業增添的活力。

參考文獻

賈瑞武、邱以亮:植根于「三農」是農業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根本[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02):13

郝素敏:關於電大發展高職教育的思考[J],天津電大學報,20002):26

毛光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改革探索[J],天津電大學報,20003):43

劉照明:縣城經濟社會發縱橫[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2000241249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