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人文論壇> 預科「文化科」課程仍有待改善          劉桂標 高級補充程度「中國語文及文化科」課程已於九二年推出,今年四月剛舉行過第一次 的公開考試,現在,正是我們對這課程進行檢討的時候。這裡,筆者不打算全面討論這個 課程的所有細節,這並非筆者能力所及。所以,我只打算就著這個課程的有關中國文化的 部分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見,希望能引發有關人士對這方面的進一步討論。 在教署九一年所出版的課程綱要中,說明了本科的教學目標為三方面:  一、鞏固學生已往所學的中國語文基本知識,提高學生閱讀、寫作、聆聽、說話等語文能 力,尤其著重思維的訓練與語文的實際應用。 二、增進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啟發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的品德,使能建立正確的價 值觀,加強對社會的責任感。 三、提高學生學習中國語文及文化的興趣,並使學生有繼續進修的自學能力。 撇開語文部分不談,單就文化部分來說,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尚算清楚明確。對以往過份 著重語文知識灌輸的中文課程來說,本科的教學目標,更是一嶄新的嘗試──讓學生有機會 正式了解中國文化、提高思考能力、培養道德品質、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及世界觀。對於長期 忽略文化、思想教育的香港教育制度來說,這無疑是一服清涼劑。所以,我以為這個課程是 值得大力推介與擴展的。 在教材方面,本科文化部分規定了六篇文章,分別是:唐君毅「與青年談中國文化」( 節錄)、吳森「情與中國文化」(節錄)、毛子水「中國科學思想」(節錄)、韋政通「中 國文化概論.藝術」、金耀基「中國的傳統社會」(節錄)、殷海光的「人生的意義」。就 這六篇文選來說,題材尚可說是包容廣泛,簡言之,唐文可作為中國文化的概論,吳文是中 國文化特質(強調重人情方面)的說明,毛文、韋文、金文及殷文則依次從科學、藝術、社 會及哲學(倫理學)四方面對中國文化作出具體細緻的討論。此外,這些文章並非只一味歌 頌中國文化,它們當中有不少是對中國文化不足之處作出強烈的批評,尤以殷文及金文為最 。 還有,在教學原則與方法方面,本課程亦能配合現代教學的精神,以學生為中心,同 時避免傳統解說、講授為主的方式,採取靈活的方式教學,如討論、座談、分組研習及報 告、個別研習及報告、辯論、專題設計、角色扮演等。當中,較富創意的,是引入了英語 課程的聆聽(listening )及會話(oral)兩種學習方法。這些都是本課程的可取的地方 。 本課程雖然有可取之處,然而,它也有不少缺點,極須我們盡快檢討與改善。依我看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本課程的教學目標雖然無可厚非,然而,卻忽略了教學的涵接問題。以往,在 中學階段,根本沒有開設過中國文化這類學科;目前,預科雖然開設這個課程,但在中一 至中五的階段,亦沒有正式的文化課程,即使說中國語文、中國文學及中國歷史等科與本 科部分內容相近,但無論題材與教學方法都有相當的距離,因此,到預科階段忽然出現這 樣的性質迥異的學科,便造成了斷層的現象,無論對老師與學生來說,都難以應付,這樣 ,教與學的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其次,本科仍脫離不了過往中文教學的文選學習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在語文學科中 司空見慣,並無很大的問題;然而,文化學科性質與此極為不同,它的內容龐雜、題材廣 泛、觀點分歧,對於一個專門的文化課題是難以用一篇文章去加以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的, 我們必須多看不同學者的觀點,自己作出綜合與取捨,才能較全面的理解。所以,我建議 改為用專題教學的模式,設定一些文化課題,如中國文化概述、中國文化的特質、中西文 化的比較等,然後讓任教老師根據學生的程度、興趣及能力自行選定教材、課本、參考用 書及參考資料(包括文章選讀)等。這樣,文化教學才可有更佳的效果。 再次,現行的六篇課文的深淺程度對預科師生來說似乎過於艱深。譬如說,唐君毅先生 的文章雖說是以青年人為對象的,但在他那時候的中國青年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較現在的香港 青年多許多,所以唐先生的文章裡很多用語,對於時下的中學生(甚至部分教師)來說簡直 難以理解。又譬如說金耀基先生的文章,學術味道非常濃厚,當中使用了很多社會學的專門 術語,不但學生不知所云,就是老師也有不少地方也莫名其妙。 最後,沒有完善的、大規模的教師培訓計劃配合這個新學科的推出,亦是這個課程的 不足之處。這個課程的文化部分,涉及多個領域的中國文化精神的討論,在這方面,一般 大學中文系的畢業生(學位教師)由於缺乏相應的訓練,特別是有關中國哲學及思想史方 面的訓練,是難以掌握和理解的,更遑論將它們加以消化,以深入淺出的方法來指導學生 。所以,依我看,最好的方法,是由中文系和哲學系出身的學位教師合作授課。就算客觀 情況不容許,起碼需要加強中文教師在這方面的培訓。然而,據筆者所知,這方面的正式 培訓課程不但名額甚少,而且,課程的水準也不高,以致培訓的效果不十分理想,這是很 值得有關方面加以反省和檢討的。 總言而之,這個新學科對於預科師生來說,是好的嘗試和挑戰,如果我們能將它的不 足之處逐一改善,那麼,我相信它可以為香港中學教育寫下輝煌的新一頁。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