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hkshp

《人文》二OO五年十一月第一四三期

人文論壇
回應曾特首的「香港家書」
劉桂標

  最近的個多月,可說是香港政局的多事之秋,因為,以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為首的特區政府推出了有關政制改革的五號報告書,就O七年選舉行政長官和O八年選舉立法會議員提出了建議方案,並要求立法會議員通過。於是,人大否定雙普選前的有關香港政制的爭議,便再次熾熱起來:一方主要是爭取雙普選、全面民主的立法會議員、學者和較具公民意識的市民,一方是否定雙普選、全面民主的親中議員、人大代表和寧要社會和諧而不要全面民主的市民,兩方面繼續一直以來對香港政制發展的爭論。

  由於得不到泛民主派議員的支持,議案很有可能不獲通過,曾特首便在本月十二日在香港電台發表「香港家書」一文,反駁泛民主議員不支持議案的觀點。他的文章有六段,依筆者的整理,其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段,文章點出了主題:質疑泛民主派議員沒理由反對政府的政改方案。

  第二段,文章質疑議員以為政府的方案是民主倒退的說法,他的理由是O七年選舉行政長官和O八年選舉立法會議員的制度已增加了民主的元素。

  第三段,曾特首以為政府並不否定香港要有普選路線圖和時間表,只是後者牽涉許多問題,目前不可能訂出。故此,現階段要求選路線圖和時間表並不合理。

  第四段,特首又指出,議員不應質疑政府推動民主發展的誠意,因為,政改方案已增加了民主的元素,而且他親自主持策發會跟進普選的時間表與路線圖問題。凡此種種,已顯出了政府的誠意。

  第五段,是行政長官措辭最強硬的一段,他以為議員反對方案,是非理性的、強硬威迫的手段,與他們爭取民主的目的背道而馳。

  最後,文章指出,反對政府退出的方案會使香港政制原地踏步,對民主發展是幫倒忙。

  撮述過「香港家書」的觀點後,筆者嘗試作出回應。雖然,特首的文章是以回應泛民主派議員為名,但既然他的文章稱為「香港家書」,而內容又涉及整體香港人的利益,因此,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香港公民,筆者覺得自己也有義務借回應家書而表達自己對香港政改的看法。

  筆者以為,特首反駁泛民主派議員的理據是否言之成理,最重要的,還是要看由他主事的政改方案是否符現代社會的民主的要求。而就這方面來說,我並不認同曾先生的意見。

  民主政治是講求主權在民,即政權掌握在大多數人民手中的一種政治模式,而其價值基礎,則在於自由和人權。自由和人權,並非少數統治者對人民的恩賜,而是每個人都應該享有的天賦的權利;當中除了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外,也包括思想自由、言論自由、集會自由、信仰自由等基本人權。而最能夠體現這些價值的政治模式,則非民主政治莫屬,因為大多數人都希望享有基本人權,而民主政治既然以大多數人的意願為依歸,則它最能保障多數人的人權和自由,是最理想的政治模式。而在現代社會中,最能體現民主精神的,是有真正民意基礎的代議政制:由人民一人一票選出政府首長及民意代表(議員),這樣,一方面統治者施政具民意基礎,一方面議員能代表人民監察政府,使政府施政不得違反人權與自由。職是之故,民主政治絕不可能是政府據為己有的東西,只按少數有特權的統治者的個人喜好、需要而有條件地、分階段地給予人民,甚至予取予奪。這樣的所謂「民主」其實只是假民主,因為主權在少數統治者而非大多數的人民手上。

  以上述這種對民主的理解,我們看港府提出的政改方案,由於沒有普選,甚至連普選時間表和路線圖也沒有,距離真正的民主甚遠,令人覺得連邁向民主的目標也不清晰。政府對此曾作過解釋,如說香港目前未適合有全面的民主,因為香港缺乏政治人才、缺乏成熟的政黨,甚至恐怕有野心的政治家會攪亂香港(最後的一點是由一些左派、親政府派為政府吶喊助威時說的)等等,這些解釋其實都是些令人莫名其妙的歪理,只會令人懷疑政府承諾要給港人民主究竟有沒有誠意。故此,政府的所謂「政改」,嚴格來說,只是對港人的民主訴求在一些枝節上的小讓步,其實質卻是換湯不換藥,並沒有向全面民主發展跨出重要的一步。這樣的政制改革,試問能改革些什麼?一個真正堅持民主理想的人,有什麼道理能接受?

  以上是就特首所提出的政改方案作出回應,以下,筆者再就「香港家書」的具體內容講講自己的意見。

  首先,家書中說政改方案增加了民主的元素。這種看法,表面上似不無理由,因為建議中擴大了特首選委會的人數,也增加了立法會的直選議席。然而,如果同意筆者上述對民主的看法的話,我們不難看出,政改方案只是對港人的枝節的讓步,絕不能稱得「向普選邁進一大步」。因為如果沒有普選的話,那麼,特首選委會的人數就算倍增(由八百人增至千六人),這個選舉人數也只是全港市民的極少數,只是小圈子的選舉,本質上仍不是民主,怎能算是向民主邁進?至於立法會所增的議席,由六十席增至七十席,但當中只有五席是直接民選的而另五席卻不是,使真正有民意基礎的議員在議會中仍只是小眾,如何可算是向民主發展?況且,在選委會中加入了全體區議員作為委員,但當中有兩成左右的區議員是由曾特首自己委任的,當將來特首競選連任時,就出現了特首以自己欽點的自己人來選自己的反民主的元素,這不是民主的倒退是什麼?

  其次,文章中特首強調政府對民主發展有誠意,甚至說「政府其實一樣認為是需要有〔普選的〕路線圖及時間表」(這個說法,日前其他政府要員亦曾提出過)。然而,若政府要證明自己真有誠意,並不能單靠說而不去做。可惜的是,政府所講的「路線圖及時間表」,從來只是訴諸說話而不是付諸行動,頂多也只是說要認真進行研究,但具體內容則欠奉。打個譬喻來說,如果本地出現天災,而市民要求政府撥款鎮災,然而,政府雖然答應,但一直只說不做,別人問為何未見有撥款時,政府便說當中涉及很多問題,需要不斷研究。假如真有其事的話,那麼,人們質疑政府的誠意,便是無可厚非的了。同樣道理,如果政府對普選的路線圖及時間表一直拖延而從沒有落實,她的誠意就會使人有很大的懷疑。所以,問題的關鍵並非市民對政府有沒有信心,而是政府有沒有做具體的工作來實現她對市民的承諾。

  最後,要回應的是特首說泛民主派議員不接受議案的做法並非「理性及講道理的方式」,而是「強硬對抗」,是「用強硬威迫的手段」,對香港民主的發展「幫倒忙」。筆者以為這種說法最沒有道理。議會是現代民主政治的核心,而議員代表人民,根據社會良心、運用自己的理性來對議案作出裁決,這是現代政治中最合理最符合自由人權等價值的反省的做法。然而,特首將議員在議會中對議案投反對票的決定標籤為「對抗」、「非理性」、「反民主」的方法,這種說法簡直匪夷所思。如果特首不收回這番說話,就很難避免令人覺得,如果不是他對民主的理解有嚴重的偏差,就是他對本港民主的發展缺乏真正的誠意。

  總而言之,從現代民主政治的角度來看,特首的家書對於泛民主派反對政改方案的反駁,其實什麼也反駁不了。箇中主要原因,不單由於他提出的理據不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而更重要的,還在於他所提出的政改方案,本身根本就不符合民主的要求。故此,除非議員不履行其在議會中的天職,否則,否決議案可說是他們在議會中唯一合理的做法。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