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hksh.site

《人文》二OO七年二月第一五八期

人文論壇

論本港電影業

郭其才

  現時香港的電影工業相較於輝煌時期,電影票房收益及產量收縮了很多。根據主要由業界人士撰寫的《振興香港電影工業政策報告》第二章指出:

  數據顯示,本地市場收益由九二年高峰期的11億元減至到九九年的3.5億元。

  海外市場收益由九二年的18.6 億元,暴減至九八年的2.5 億元,反映電影業出口市場迅速萎縮,電影產品的外銷能力遭大幅削弱,電影輸出備受嚴峻挑戰。

  《報告》還指出九三年香港本地電影的總產量為242部,但九七及九八年則跌至只有年產94、92 部,而二○○一年雖有回升,而產量亦只有126 部。

  香港電影工業走下坡,業界主要歸咎於盜版猖獗,導致購票入戲院觀看/賞的人減少了,票房失收,釀成電影工作人員及電影投資者皆失利,最終又令電影產量及戲院數目也下降。此外,融資問題一直也困擾業界,故此他們也提倡設立電影發展局來協助本港電影業解決資金問題。

  業界把矛頭直指盜版行為,這點是無可否認的,然而,本港電影工業不振的原因,恐非只是盜版問題。上述數據顯示海外與本地市場皆迅速萎縮,本地市場失利或可歸因於盜版猖獗,然而,海外市場的萎縮不見得也是盜版問題所致。而且,事實上外語片同樣被盜版出售,然而其票房收益明顯比本港片要好。

  另一值得深思的地方是萎縮了的海外市場,因為這反映了本港電影出口競力下降,亦即本港電影已漸失海外觀眾的吸引力,假如電影作為一種創意產品,是否反映本港的電影創作漸失吸引力?如果電影作為一項文化產品,是否反映本港的文化感染力不復當年?反過來說,以往本港電影賣錢,因為它可以從眾多的競爭對手脫穎而出,而現在則是否表示其他電影文化產品比本港的更具優勢?

  從觀眾的角度看,「好電影就想入場觀賞」,因為它總有吸引人們入戲院的魅力。本港電影市道的衰落,是否反映本港電影製作的不好?顯然,答案並不是「一字咁淺」。因為好的文化產品,例如少數人喜愛的名畫,只及少數人,而多數人喜愛的東西,也並非一定是好東西一樣。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電影電視系系主任卓伯棠教授一篇在香港電台網上的文章說:

  當然並不是說電影業瀕臨存亡的關鍵時刻不應去救,恰恰相反,應該想辦法去救。主要理由是電影除了商業因素之外,尚涉及文化元素,甚至是藝術元素。雖然,香港絕大部份電影人祇將電影視為賺錢的商品,本來無可厚非。但既然是商品,自然有自由市場的規律依循,經不起市場的考驗,虧本了也只能倒閉;經得起考驗,會繼續發展下去,這正是自由市場的真諦。現在要救市,主要是文化層面上的考慮,而且,香港電影有輝煌的過去,它曾經為香港在海外的形象增添了光彩。」

  電影作為一項商品,賺不到錢當然是個問題。電影作為一項文化產品,賺不到文化感染力同樣也是問題。電影作為一種藝行作品,賺不到藝術地位,難道不也是問題嗎?卓伯棠教授認為救市主要是文化層面上的考慮,其解救之道是:「長遠而言,政府應該在中學階段開始發展影視教育,增設影視媒體文化的欣賞課程,培養中學生對影視文化的興趣與認識,這才是解決電影界問題的根本。」。

  培養本港學生的影視文化興趣這觀點,當然會受到學生及業界歡迎,然而,從根本上看,還須從電影製作及其文化本身入手。雖然本港不缺乏好的電影,然而其優勢一直走下坡,難道是因為學生或觀眾不夠文化興趣去欣賞嗎?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