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人文論壇:德性沒落 梁光耀 前一陣子,有一會考成績極佳的學生因被原校拒收讀預科而自殺一事,引起了很大的爭 議。令筆者感到詑異的是一般民意調查竟然有過半數人認為校方的做法不當,如此好成績( 五優一良)的學生怎可以拒收呢?筆者無意在此評論校方的做法是否恰當[1],而只想就一般 市民的反應提出自己的見解。 以前讀書的時候,學校十分著重的是德育,我記得有位老師說過:「成績差並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出來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實在大有儒家的風範──「不識一字,仍能夠堂堂 正正做一個大丈夫」[2],我還記得學校見家長時母親常跟班主任說:「如果這個衰仔不 聽話,老師你隨便罰他可以,打也不要緊」[3]。 可是,曾幾何時,家長的心態變得越來越功利,只求自己子女的成績好,為甚麼只求 成績好呢?因為成績好可以讀大學,為甚麼要讀大學呢?因為讀大學可以找一份薪金優厚 的工作。這原也難怪,商業主導的社會,只求利益,甚至只是短期的利益,農業社會孕育 出來的德性已漸漸被人遺忘了。 現在的學生品質低劣,特別是德行,已是有目共睹,可是很多人卻一味將責任歸究於 老師。就筆者的經驗來說,現在的老師並不比以前的老師差得很,以前的學生比較規矩是 由於傳統的效力尚在,社會風氣還好,做老師也比較輕鬆,現在的社會風氣變壞,傳統瓦 解,商業主導入侵,處處講求利益,德性自然沒落,老師要力挽狂灁,談何容易。 現代社會除了商業主導這個特性之外,另一個是崇尚自由這種價值,傳統社會(包括 中國古代、古希臘和中世紀)都沒有將自由放在首位,它們重視的是德性這種價值,關注 的是德行的培養。當然,崇尚自由並不一定意味德性的喪失,道德的崩潰,因為自由主義 者一定強調個人的自由以不妨礙他人的自由,不傷害他人為條件,不傷害原則正道出道德 的底線。縱使我們並不要求學生在德行方面有很高的水準,但絕不能跳出不傷害原則之 外,因為這已是道德的底線,道德崩潰前的最後警告。 註 釋 1.因為校方只說學生的操行有問題,而並沒有清楚說明這是甚麼問題,只向教育署交待。 也許是由於校方出於保護學生之心,不願將真相公開。 2.此話出於宋儒陸九淵。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