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人文信箱 續答翁偉強先生來問: 14.黨的決策與個人意願、真理或良知有衝突時,應該如何抉擇?舉兩個例子說: 一、在六四事件中,中共決定以武力解決問題,作為一個軍人面對著那些群眾,認為不應 該開槍將他們射殺,但中央已下了命令。這樣,若是開槍就違背了良知,若是不開槍就違 背了國家決策,那麼應該如何是好?若是選擇做逃兵,走了一個又一個,豈不是整支軍隊 潰不成軍,何來力量保衛家國? 二、議員的身份就是市民的代表,若市民反對政府每兩年就將公屋租金提升一次,但議員 本身則認為公屋租金已經低於市價,而且兩年一次的調整亦追不上通脹。所以這個加幅是 合理的。那麼議員在發言時應該站在市民的立場,還是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15.不同的黨派總會出現對立,如何界定這個對立是出於黨的立場?舉例說:作為一個政 府官員,總會支持政府決策。作為一個議員總會反對政府決策。他們的支持與反對是為了 真理而爭拗,還是為了黨而爭拗?難道真理只會站在他們其中一方? 16.如何在轉黨的過程中仍然保存個人立場?舉例說:一個議員受到政府器重,委任他成 為政府高官,在他過往言論中每每支持政府決策,但黨員角色轉換後,又要在言論中每每 支持政府決策,那麼個人立場何在? 17.入鄉是否一定要隨俗?人需要生存就需要吃飯,需要吃飯就需要工作,在工作環境中 總有其他同事,這些同事就是一個黨,所以入鄉是必然的。在某些情況下,若要堅持個人 原則就會損害黨的利益,必受排擠;若要不受排擠,就必須放棄原則來成全黨的利益。那 麼,何者是合理的? 14.(1)假若那軍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並且認為開槍殺害無辜是不對的,我的意見是他應該 做一個逃兵。 (2)很多人都以為民主政治就是以多數人的意見為依歸,但其實未投票作決定之前,民主 政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程序,就是充分議論,窮盡理性,將正反的道理都陳述出來,如果 那位民選議員認為他的做法是合理的話,就應該堅持己見。 15.我認為很多時大家都並不是為真理而爭,而只為黨派的利益而爭。當然,有時碰巧他 們會站在真理的一面(要注意的是,並不是真理站在那一方,真理並不能隨意走動。 16.最佳的策略是講道理,並不是盲目地支持政府的決定。 17.辦法有一個,就是選擇一個跟個人原則比較相合的黨派(或工作環境),那麼,衝突 自然減少。但如果要求沒有任何衝突,我想這根本是不可能。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