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西方哲學史話第二講 梁光耀 古希臘哲學的第二個階段一般稱之為人事論時期,哲 學家所關心的問題已經由自然現象轉到人的存在方面,例 如「甚麼是道德?」、「人應該如生活?」、「理想的政 治制度是怎樣?」等等的問題,涉及的是倫理和政治層面 ,在這段時間,出現了三個對後世影響至深的哲學家,他 們分別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在蘇格拉底的時代,哲學家被稱為辯士,這班辯士主 要是以教授知識為生,例如教授法律、文法、修辭和辯論 的技巧等等的知識。可是,這班辯士大部分都是懷疑論者 和相對論者,否定有所謂「真理」的存在,認為哲學只提 供說服他人的技巧。 蘇格拉底跟這班辯士的不同就在於他認為辯論的目的 是旨在發現真理,並不是為了說服他人和擊敗對手。所以 蘇格拉底自認一無所知,而願意跟任何理性的人(即使是 奴隸)討論問題,蘇格拉底有一種討論問題的方式,稱之 為辯證法(dialectic)[1],方法是這樣的:先假定對方的論點 是正確的,然後由這點開始去做推論,直到發出一個自相 矛盾的結論或者一個不可接受的結果,就可以掉轉頭來否 定這個原初的論點。例如蘇格拉底跟人討論甚麼是公正這 個問題,有人說公正就是借了別人的東西要還給別人,蘇 格拉底先假定這就是公正,但假如我們向一個人借了武器 ,現在這個人卻變了瘋子,根據剛才的講法,我們也應該 將武器歸還給這個瘋子,這個結論顯然是不可接受,因此 ,原來的講法也不能成立。 有關蘇格拉底的具體主張我們所知的其實不多,因為 蘇格拉底是一個述而不作的人。我們主要是透過柏拉圖《 對話錄》去認識蘇格拉底,可是,究竟有幾多是柏拉圖借 蘇格拉底的口去講出自己的主張,又有多少真是蘇格拉底 本身的言論,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我們至少知道蘇格拉 底在跟人討論問題時,十分關注字義的釐清,釐清概念一 直是哲學的工作,只是到了當代的分析哲學才將它的重要 性突顯出來。 柏拉圖並不像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他致力於建構理論 體系,用以說明一切;可是,跟其他妄想說明一切的理論 體系一樣,都有立理限事和牽強附會之弊,柏拉圖的理論 涉及的層面,包括宇宙論、人性論、道德、藝術和政治等 等,這裡實在沒法一一介紹,只能作一簡要的陳述。 柏拉圖理論最基本的部分(也是最大爭議的部分)就是 「觀念論」(或者稱為「理型論」)。對於「甚麼是真實? 」這個問題,柏拉圖認為要永恆和不變的東西才能稱得上 真實,而理實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處於變化之中,今天我 們大家都存在這個世上,可是一百年之後,我們都不存在 ,具體的人會死,但柏拉圖認為「人」這個觀念卻是恆久 不變,而具體的人之所以存在的根據是由於他分享了「人 」這個觀念,其他具體事物都是作為觀念的模本而存在, 換句話說,存在柏拉圖的眼中有兩個世界,一個是觀念世 界,是真實的,另一個是現象世界(即是我們日常可視可 感的經驗世界),是不真實的。而現象世界的存在是以觀 念世界為根據。 觀念世界(真實) ------------------ 現象世界(不真實) 在觀念世界中,觀念之間又互相分享,結果得出八個基 本的觀念[2],而最後又以「善」的觀念為最根本。柏拉圖 這個理論令人感到困惑的其中一點是既然現象是觀念的模 本,那麼,我們又怎能從不真實的現象的世界得到觀念, 又怎會有知識呢?就常識來說,我們是從現象世界得到觀 念[3],例如「人」這個觀念是從各個具體的人中抽取其共 同性而成,柏拉圖如何解答這個認識的問題呢? 柏拉圖提出他的靈魂論來解釋。柏拉圖認為人的靈魂 能夠獨立於人的肉體而存在,當靈 魂未投胎之前,它是存在於觀念世界,直接認識那些觀念,投胎之後卻墮入現象世界,而 現象世界的事物是令得我們回憶起那些我們早已學會了的觀念,這就是柏拉圖為了解決認 識問題所提出來的「回憶說」。換言之,感官經驗並不能提供知識,只能令我們回憶起已 知的觀念,觀念是我們在靈魂狀態時直接認識的。 根據柏拉圖的靈魂論,靈魂具有三種基本的能力,分別是理性、意志和慾望,這三種能力 又分別座落於我們身體的三部份,理性在頭部,意志位於心,而慾望則於腹部。而只有理 性這種能力才能夠認識觀念。既然只有觀念才是真實,人若要追求真實,則要培養和發揮 理性的能力,而且要運用理性去控制意志和慾望,使得這三種能力得到協調,一個人才能夠 處於和諧的狀態。但何謂和諧狀態呢?較具體的說法是,理性的發揚令我們得到智慧,恰當 地發揮意志能成就勇敢這種德性,至於慾望的控制則能達至節制這種德性。如果一個人在 智慧、勇敢和節制這三方面取得平衡的話,則能夠和諧地生活。 註 釋 [1]蘇格拉底的辯證法跟後來黑格爾等德國觀念論的辯證法是不同的,不可混為一談。 [2]這八個基本觀念是:同一、不同、靜、動、單一、複數、存有及非存有。 [3]經驗主義對知識的看法大抵是這個進路。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