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儒家的經濟觀 思微 儒家學說以道德哲學為主要基礎,但它不只是道德哲學,它還涉及人生哲 學、形而上學等領域。儒家哲學一向都不單是哲學那麼簡單,而是指導人生的實 踐方向,那麼在現代社會講儒家哲學還有沒有用呢?儒家如何看待現代社會的價 值觀,儒家學說會不會和現代工商業社會的經濟價值完全格格不入,而使儒家哲 學不能在現代社會生存呢?現在嘗試看看當代新儒家看待經濟社會的角度。 當代新儒家以人文精神與道德理性為人類之基本自我要求,最後是希望建立 一個人人皆能實現道德自我之人文世界,故其經濟觀也是一個以道德理性為基礎 的經濟觀。這種觀點可能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經濟觀有分別,但以儒家的立場看則 可能會有不同的角度,今嘗試探討一下儒家角度的經濟觀。 首先,由經濟生活開始,人類之所以有經濟生活是因為人存在於一物質世界 之中,人類周圍有不同的物質,人類會生產很多不同的物質。人類會利用這些物 質使人能在世界上生存,滿足人之本能欲望,飢思食,渴思飲,人要衣服、房屋, 物質要求不斷增加,故有分配財物、以物換物等經濟形式出現。故經濟生活之原 始目的是要滿足人類各個人的欲望而出現,而以此滿足私欲為目的的經濟觀看現 代世界似乎也成立,現代人不也是要增加自己的財富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嗎? 此經濟觀為儒家所反對者,因為儒家學說以為這種經濟觀只可說明自然現 象,而非文化現象。即是說這種滿足私欲的經濟觀只可說人之滿足自然欲望,而 這自然欲望只是自然現象,與動物一樣,人有動物本能欲望要求滿足,動物為滿 足本能而出現覓食活動是自然現象,而非文化現象,所以將經濟比作自然現象, 謂只滿足人自然本能欲望則不對,因為很明顯經濟活動是動物所無而人類獨有, 故經濟活動不是自然現象而是文化現象,既是文化現象則不可以滿足私欲來解 釋。 但西方功利主義者可能以為人類與動物不同,只在於人類懂得利用集體力量 和互相合作以達到滿足更大的個人自然私欲,而不是儒家所想說的以道德理性為 基礎。但唐君毅先生於人類最初的經濟活動——製造工具當中,指出人已有精神 之超越之表現,故經濟活動為文化現象。其表現有三: 一、人若以動物般只知滿足個人本能欲望,則不會製造工具,而只會使用自 己的手足及自然物,因為製造工具要先暫時節制自己的本能欲望,才可花心思製 造工具,此為超越自然欲望之一表現。 二、製造工具即是由直接對身體之要求,轉到身體以外之物質,此為超越身 體觀念之意識。 三、製造工具必須有某一目的,而此工具針對某一目的,必須是人對過去經 驗加以反省才可造成此工具,而且此工具既是新造,便帶有超越過去經驗而創造 的成份,此亦是一超越精神。 為甚麼說節制自己的本能欲望而製造工具為一超越之精神,而且更說為人類 道德理性之根源表現呢?唐先生是如此說出的,他認為人要節制自己的本能而創 造工具必須先要想像一未來的自我,而此工具是為了此未來的自我而造,希望未 來的自我生活得更好,驟看似仍是自利,但此未來的自我可看作一個他人,而當 時的自我肯為未來的節制,即肯為一他人活得更好而犧牲。當然這非道德自我的 完全實現,但可見人潛存著一種肯犧牲當前自我的道德精神。這就是所為超越的 精神。平日我們都會認為一個肯節制自己的人比一個任意縱欲的人為較有道德, 即基於此精神。 以上所說只是潛存的道德意識,因為此「未來的自我」仍是自我,有相續的 經驗串連,而非真正的他人,故仍未能說成真的是利他,由利己到利他還需經過 一仁心之開發才可說是真正的完成。 由造工具之自利意識發展到仁者利他的社會意識,唐先生指出要經過一個模 倣意識的中間媒介,人有共同創造工具、共同蓄積財富的行為,不只是有為未來 自我打算的成份,還有模倣他人的成份。即人有我有,更能增加他人與我的認同 感及興趣,見他人有財富,自己便更有增加財富的興趣,這是一種模倣說。而模 倣意識與仁者利他的意識相同處在於人我的無差別觀。所謂人我的無差別觀就是 要求我與人有所共通,這種要求感通的意識便是根源自人深深處的道德意識。 以上指出創製工具之超越意識乃根源於非自私的意識,再加上模倣意識,漸 發展成更廣闊的社會意識。而社會意識之發展在工具創製時,尚不明顯,因為創 造工具只是少數人的事,但到了使用工具階段時,社會意識便發展得較廣大了, 因創造難而使用易,故使用工具可培養人之模倣意識,由此而有公共工具之意 識,便是社會意識。為甚麼會是公共工具而不是私人工具呢?因為原初製造工具 只是為達到某目的,而不是追求那工具,達到目的後工具亦可謂無用了,故工具 之公共使用在原初意識中是很自然的,而私有工具意識才是後起的意識。 唐先生之所以提出此說是因為他要說明人類由自利意識發展到社會意識,或 更高的道德意識,故先說明人由製造工具開始即有一超越意識,到完成工具後, 共同擁有工具、使用工具,便有一社會意識。個人擁有工具是個人意志所支配, 集體擁有工具,便是公共意志所支配,工具之私有性便在此社會意識中超拔出 來。至於公共工具如何發展成私有財產,則是後話。 由製造工具到私有財產,中間有一個階段,就是私有工具。如上所說,人本來 只要求滿足一些本能欲望,而不要求有工具,由本能欲望到工具之製造已是一種 超越意識的發展。人初不知私有工具,只要求達到目的,但隨即便由公共工具變 為私有工具,這私有工具意識也是一種超越意識之體現。為何如此說呢?因為私 有工具之目的是要使「未來的我」能運用工具,繼續生產財物。由於「我」能運 用工具這意識是超越意識,「未來的我」能運用工具也是一超越意識,故人私有 工具之意識越強,這種超越現實本能欲望的意識便越強。唐先生認為人之自制意 識不斷發展之同時,這種超越自我之精神便隨著發展。相信這也是唐先生代表儒 家的一種對人性善較樂觀的看法。 以上是由人之原始欲望發展到私有工具來證明人有超越自己自利之心。唐先 生還另有一種說法證明人可超越自利之心,即人能互相承認他人之私有財產。人 若只是自私的話,則是不會承認他人之私有財產,只會掠奪別人財產據為己有。 唯有人有尊重他人之公心才會有承認他人之私有財產。他反對霍布斯之說法,謂 人之承認他人之私有財產乃因為恐怕他搶奪我的財產。但唐先生謂有一對人性的 預設,就是假設「我對他人有施,則他人對我有報」(《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 p.131),這即預設他人有一道德心才可有此預期。如果人只是純自利的動物並 不能有此預期。更進一步,人把這預期交由一第三者執法來維持此私有財產之秩 序,也正是此種「公心」的證明。如沒有此公心的背後支持,私有財產根本不能 成為一社會制度。 以上是由互相承認私有財產來證明人有一公心,而另一個進路是由前文的私 有工具的意識而來。人為滿足未來而自覺某一物可以滿足自己,此物即為有價 值,進而認為生產一物為有價值,再進而認為保存一物有價值,再進而認為生產 一工具為有價值,再進而認為保存生產工具為有價值,這是一種價值意識之擴 大。當這種價值意識再擴大時,便會衝出個人領域,即當我對我的欲望之發展過 程有一自覺反省,便知他人亦有同樣的欲望要求,同時會有如我同樣的發展過 程,由此而知我要求保存積蓄財物,他人亦有此要求,故我亦承認他人之保存財 物。此即互相承認私有財產之意識上根據,由此才有保護私產之法律產生。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