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後九七無題之鄉 岑朗天 儒家之「遊」──遊必有方 《莊子•大宗師》中子貢問孔子:對臨尸而歌的子桑戶、子反、 子琴張三人作何評價時,孔子說:「他們是遊於方外的人,我則是遊 於方內的。外內不相及。 外內不相及,突出了儒道兩家對「遊」態度上的分野。(或換句 話說,突出了「遊」在兩家思想上的分野。) 《論語•里仁》:「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原文是論 孝──為免父母掛念,不作長途旅行,不離家太遠,出遊也必告訴父 母何所往。表面上此「方」不同上述之「方」,但把「遊必有方」引 申出來,其實正好說明了儒家之「遊」的重大特色。 《論語•述而》:「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以內在的仁義理性為言行依據,「遊」只是一種藝術的配合和餘緒 。孔門對文藝十分重視,音樂更是花最多時間經營修習的,但這些藝 術只是教化的手段、陶冶性情,營造修德的環境和條件。或者說,藝 術同時是修德進程中的一部分、一環節。「遊」,令修德不至於太死 板、太枯燥,但「遊」,由於是「志」、「據」、「依」的餘緒延伸 ,它不能離開道德仁心的方向、範圍,孔子「遊於方內」之「方」, 正是這個「方」,引申出來講的「遊必有方」,也是這個「方」。 遊於方內,才有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中庸、道不遠人章》),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述而》)。前者是消極地不做不當的事,後者是積極地去做應 當之事。其依據正是返於一己的道德理性衡量。此「欲」,非一般之 欲望、渴求、想法,而是理性之欲求。──既是理性之欲求,便有一 定的理序,一定的「方」。 「方」,奠下了儒者的基本的形態。儒者三種基本表現──智( 好學近乎智)、仁(力行近乎仁)、勇(知恥近乎勇)。其中孔子論及智 者形態和仁者形態時便說: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儒家的「仁者」和「智者」不是彼此對立的,「仁者」固然是由內而 外,愛人、克己、復禮的君子,「智者」也是注重道德實踐,只不過 偏重於說理智悟,以論述啟發自己和別人而已。樂水,因「智」靈動 如流水;好動,也在於如水般游走於不同論述之間,彰顯道德的原則 性。可以理解:智者形態的儒家修德者是「游於藝」的高手。「藝」 事實上也能令「智」更加利落、更加親和。「智者」的「樂」,可以 說便是「遊」之樂。 道德性令「仁者」和「智者」成為一個錢幣兩個面,但也正是道 德性,令「智者」之樂以及相關的「遊」,有一定的方向、一定的格 度。 《論語•雍也》: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乎?子曰:何 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 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仁」有方,「遊」也是這個「方」。把這個「方」去到篤實處 ,盡之極之,便是「聖」。儒家的聖人和道家「逍遙遊」之聖人不同 。道家之「遊」雖然也講返,但其境界是遊於無可有之鄉,表面上沒 有一定的「方」。孔子尊重這些方外之人,但不認同他們。《莊子》 說他自許為「遊於方內者」。《論語》的說法則是: 「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 易也。」(〈微子篇〉) 跟鳥獸同群,乃道家隱逸遊心之士所為。孔子不排斥「遊」於藝 ,也說過:「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 論語•陽貨》,博弈作為遊戲收攝為修德的輔助條件,但無論怎樣「 遊」都好,儒家關切點都在人倫。《孟子•盡心上》孟子和宋勾踐談 及「遊」。(這「遊」可解作遊歷,但由於孟子年代知識分子的遊歷 ,多附著政治意圖──游說統治者採納己說,所以也包含「遊說」的 意義): 「子好遊乎?吾語子遊。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曰:何 知斯可以囂囂矣?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 「遊」,帶來的是自得之樂。不會因別人/外物而影響其「囂囂 」。這和道家對「遊」之自在自得,是完全相通的。但是孟子認為, 人何以能自得至此?不因為超越,不因為齊物,或清靜無為,而是「 尊德樂義」──對道德有悅樂之情,則遊於方內也能自在。 這其實是自由和道德的問題,留待下期詳論。 新書介紹 「人文叢書4」 《後九七無題之鄉(第一卷)》 本欄作者把本欄文章結集出版,已正式由香港人文哲學會出版, 成為「人文叢書4」《後九七無題之鄉(第一卷)》岑朗天著,欲訂購 者可填妥下列表格,連同畫線支票(抬頭「香港人文哲學會」)寄回本 會即可。 《後九七無題之鄉(第一卷)》 訂購表格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性別:_________ 訂購本數:____________本 共港幣_______元 回郵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絡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