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論嚴復的教育救國思想(下) 郭其才(能仁書院哲學系三年級) 嚴復比當時很多人都更深刻,他早就注意到只學習西方的工藝技 術,並不能真正解決中國現代化的問題。在他看來中國的問題癥結在 於「不崇真」的知識觀和「不為公」的政治觀。嚴復的先見,正是後 來五四時期所提倡的「科學」和「民主」。 推行教育改革,除了 有完整的教化工作外,還須要政府支持與配合下才能得以完成。那麼 政府應該怎樣配合教育工作?嚴復就引入了西方的「自由」思想。他 說: 「夫所謂富強云者,質而言之﹐不外利民云爾。然欲利民必自民 各能自利始。民如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聽其皆得自由,尤必 自其各能自治始。反是且亂。厭彼民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力、其智 、其德誠優者也。是以今之要政,統於三端,一曰鼓民力, 二曰開 民智,三曰新民德。……唯是使三者誠進,則其治標而主,三者不進 ,則其標雖治,終亦無功;此舍本言標者此之所以為無當也。」《原 強》 嚴復想告訴政府,應把國家的利益等同於國民的利益。而國民的 利益應該建基在個人自由上。而更重要的是,自由的主要功用是因為 它有助於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的教育救國大方向。 嚴復又藉翻譯西方哲學名著穆勒(J.S.Mill)的(On Liberty),來 深化政府對自由之價值的了解。在《群己權界論,釋凡例》中,他說 : 「須知言論自繇(由),只是平實地說實話求真理,一不為古人所 欺而已。二不為權勢所屈而矣。使真理事實,雖出於仇敵,不可廢也 。使理謬事誣,雖以君父,不可從也。此之謂自繇(由)。亞里斯多德 嚐言『吾愛吾師柏拉圖勝於餘物,然吾愛真理勝於吾師』,即此義耳 。蓋世間一切法,惟誠大公,可以建天地不悖,俟百世不惑,未有不 重此而得為聖賢,亦未有倍此而終不販者也。使中國民智民德而有進 今之一時,則必自寶愛真理始。仁勇智術,忠孝節廉,亦皆根此而生 ,然後為有物也。」 他又說: 「有國者,必知扶植如是之秀民,而後為盡其天職,而其種之名 貴,其國之盛強,視之。《群己權界論》,頁七十」 他要政府注意到,個人自由對國家利益的重要性。有智慮有責任 又體健的國民,才能產生真正的人才。他認為政府應儘量少干預管束 ,政府應視管束干預為不得己之事,人民因此而可得較多自由[3] 雖然有學者批評嚴復乃保守主義者,但嚴復不讚成任何急進的政 治改革,因為他認為中國當時的國情是「其時未至,其俗未成,其民 不足以自治也」[4]。最終,本人認為嚴復只是個教育救國論者。當 時他主張在救國大業上,必須先通過教育的陶冶,在民智已開化,人 民的思想空間廣大、成熟之後,進步的社會條件才能慢慢形成,大規 模的政制改革才能付諸實行。從這方面看,他是謹慎而非保守。 註釋: [1] 林啟彥《論嚴復》,明報月刊,1990年7月號,頁103至106。 [2](<請大家來照照鏡子>,胡適文選,一八八頁)」 [3]《法意,十一卷六章》 [4]《闢韓》 參考書目: 1.史華慈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時報出版公司印 行。 2.李澤厚著《中國近代思想史論》﹐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5年。 3.馮友蘭著《中國現代哲學史》,中華書局,1992年。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