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資訊科技時代之反省 方世豪 在踏入二千年的過渡期裡,到處都有人在討論關於千年蟲的問題 ,千年蟲的陰影彷彿籠罩著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其實不只千年蟲 ,回顧這個世紀,相信發展得最快、變化最出人意表的莫過於電腦科 技了。還記得今年年初微軟與香港電訊在新聞發佈會上揭示了一個主 題:科技結合,迎接一個生活方式的新時代。電訊的總裁還說了一個 以愛女Erica為例子的故事來展示新科技時代的生活。Erica一回家便 往電腦室,玩電腦遊戲,在網上做功課,做完功課便可在網上漫遊、 訂購外賣、租錄像等。這種長期與電腦在一起的生活,當時已有人質 疑,這樣的生活會不會減少了人與人的直接溝通,而使人不懂得與人 融洽相處呢?為甚麼Erica整個晚上都沒有和爸爸、媽媽或兄弟姊妹 直接對話或一起吃飯呢?難道這就是一個新時代的理想生活嗎?電腦 技術本應為解決人類溝通的問題而努力,反成為人溝通的障礙,為甚 麼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呢? 上網是新時代生活的一個象徵,到現在還未上網便變得落後了, 但已有人指出,上網過度可能會導致人的生活出現不良的變化。例如 :不斷在網上漫遊,變得耗費生命,無所終止的按鍵,徘徊在網上無 限的超連結,結果生命、心靈也得不到安定下來的一刻。又如:在網 上漫遊會令人變得心浮氣躁,因為網上太多檔案資料等候或下載,速 度慢一些也會使人感到等候難耐,而太多資訊也會使人產生不懂珍惜 的毛病,因為太多了,不斷的按鍵,不斷的有,不斷的下載,不斷的 出現新資訊,舊的便又過時了。 當然,以上所說只是一些弊端,電腦科技當然會為我們帶來一些 好處,但也要認真看其弊端,這才可使我們避免走進另一個死胡同裡 。 早在清末民初,中國人已在喊要求民主與科學,認為中國沒有科 學,中國必需要發展科學才可現代化。沒有人懷疑科學的地位。新儒 家也面對這個時代的要求,因此在當代新儒家的重要著作裡,很多是 要求解決會通中國哲學與科學精神的問題。牟宗三先生提出一心開二 門、良知坎陷說,也就是要解決此問題。牟宗三先生也曾提出過科學 一元論的弊病,即是只以科學的價值為有價值,而忽略了人文世界的 其餘價值,使人生變得不平衡了。其實牟先生確有其洞見,此論斷論 於今日還是適用的。這個說法現在也很為人所接受了,於此不贅了。 還有唐君毅先生曾談到人類文化問題的兩個特性是:第一點就是 現代文化問題的世界性,並牽涉到全面的文化。即是說以前中國文化 與外來文化發生衝突與影響,都是屬於純粹文化思想的,並不一定牽 涉到政治、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現代的文化問題則不只是文化思想 問題,而且更是社會、政治、經濟問題。第二點是進一步說,政治、 經濟、社會等力量會使文化問題深化、加強衝突。 現代社會的電腦科技問題同樣包含這兩個特性,電腦科技已是世 界性問題,不分國界,透過互聯網而去到世界各個角落。由此而引起 的經濟影響,更加無從估計,最近科技股之大上大落即其提示。相信 由此而引起的社會、政治、經濟問題將會愈來愈多。尤其是互聯網的 普及化,人人可在網上存取資訊,知識的無限化將會成為人類生活的 一大難題。 要了解及解決電腦科技的弊病,相信現在所需的與當年新儒家所 提出的原則相去不遠,因為也可說電腦科技其實就是科學主義的延續 。 一百年前歐美人民已沉醉於科學革命的美夢裡,但科學主義是不 是真的為世界帶來和平、幸福呢?科學的用處在哪裡呢?愛恩斯坦曾 說:「科學不可以製造目標,更不可以將目標植入人類之中,科學最 多提供達致某種目標的工具,而目標本身是由充滿偉大道德理想的人 們構想而來的。」即是說科學本身是工具,可用來達到和平、幸福, 也可以令世界更邪惡、醜陋,就看你如何使用這個工具。其實電腦科 技也是一樣,它本身不提供善的目標,善的目標是人所提供的,它只 是工具而已,其為惡為善就由人來處理了。 其實新儒家也曾探討關於知識與德性的關係,科技代表知識,善 意目標則代表德性。唐君毅先生在《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曾將知 識與德性之關係分為四種。第一種是德性直接通過知識而表現。例如 :見到親人朋友的面容憔悴,便知他是病,我便會問候他,心裡為他 擔憂。這事件裡知道他是親人朋友,知道他有病是一知識,是一實然 之知。我問候他,為他擔憂,是良知之流露,即由實然的知識而啟發 我良知之流露,此時的知識可說是德性呈現之條件或德性呈現之直接 表現。王陽明謂此為聞見之知直接為德性之知之用。在這種關係,知 識未成為獨立的知識,無獨存性,此時知識只可說是良知之一面相而 已。 第二種知識與德性之關係是我們依良知之要求而肯定知識之價值 ,肯定知識之值得追求。在這種關係中,當肯定知識為值得追求時, 則知識本身便成為目的,有一獨立的存在意義。例如:要解決一個純 數學問題,要求解決是良知的要求,良知肯定此解決為有價值,我們 便全心投入於純粹求知識之活動中,此時良知便退隱在背後而不顯, 只有當我們鬆懈時才又再次出現通知我們勿懈怠。這種關係表面上是 相斥而更迭進行,表面上似是相斥而獨立,實是有內在關聯而未斷。 由此而反省到追求現代化、科技化者,很多時以為兩者相斥而只追求 知識之知而忽略良知之知,以為良知之知已不合科技新時代,實則不 明白二者之相關相連。 第三種關係是我們追求一知識不是以追求知識為目的,而是追求 知識以實現良知的某一個目的。即是說良知希望達到某目的,但我們 已有的知識不足夠使我們達到其目的。例如:親人病了,我們希望治 好他,但我們卻不知治此病的方法,那麼我們便要學習治此病之方法 ,才可表達救治親人之孝心。在這種情況下,良知決定目的,追求知 識只是手段。應用科學便是屬於此類。這是知識包涵在良知之內之結 構。其實現代電腦科技也屬此類,其發展本為有利於人類的工作和溝 通,本來只是手段,要達成甚麼目的便要由人之良知要求。但發展過 度便漸漸變成知識似乎獨立於良知之目的,而成為獨立之知識,原本 之關係失落了。 第四種關係是知識與良知之要求相衝突,即是忠孝不兩全的義務 衝突情況。良知要求我們盡忠又盡孝,因此要求我們建立又能盡忠又 能盡孝的知識,希望通過這些知識實現良知的要求。但是面對實際環 境,人發現不能建立出這樣一種知識,找不到一個又能盡忠又能盡孝 的方案,只能建立一「這情境只能如是」的知識,即我們無法建立一 種可滿足良知要求的知識,而迫於使良知選擇一較善者作最後決定, 但這個始終是一悲劇的決定。 但當良知作此決定時,其自身便要承擔此情境的悲劇命運,由此 而顯出良知最莊嚴神聖的表現。所謂良知,其實就是指一個有德之人 ,在義務衝突時作出悲劇性的決定而甘願承擔後果,這就是此有德之 人之最莊嚴神聖的表現。 唐先生所說的這四種關係其實就是說知識與良知是不可獨立分開 的,任何知識也是以良知之知為本,由此而展開人生的各種求知活動 ,這也就是當代新儒家對知識定位的看法。 回到這個資訊科技時代的問題,資訊科技代表著資訊爆炸、資訊 全球化,知識大量湧現,我們如何處理這些知識,便是回應這個時代 問題的關鍵。依以上所論,知識只是工具,良知為本,只要我們本於 良知運用知識,不要忘本,便能避免本文開首所說的時代弊病。現在 人們憂慮的人際疏離毛病也可能不會出現。但是道德實踐永遠是最艱 難的,所以人類社會不論有沒有電腦科技,永遠會有各種各樣的毛病 ,望能謹之慎之。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