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人文2000年一月人文論壇 文化事業的使命 方世豪 《人文》月刊出版已踏入第七年了,回顧過去六年的時間,月刊 由四頁發展到今天的二十八頁,由擔心稿源不足到擔心刊登不了,由 沒有網頁到建立一個資源豐富的網頁。還有,我們出版了《人文叢書 》,舉辦了的讀書組、研討會、講座、哲學課程。這是一段不短的日 子,一群會員、幹事與我們一起經歷了不少艱辛。我們沒有財力支持 ,沒有全職工作人員,只是一群對哲學有興趣的人利用業餘的時間做 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而已。一直支持我們繼續下去的只是一些信念。 我們相信哲學是有價值的。人總會對終極有所關懷,對道德有所關懷 ,對真理有所追求,要求思辯更嚴謹。這一切都是我們所追求的,還 有,我們希望哲學可配合時代,回應時代,使哲學成為活的哲學,在 生命中可以實踐,因此我們設立「人文論壇」。曾經有讀者懷疑我們 的方向轉了,由以前的大眾化哲學走向曲高和寡的學術哲學。我們的 學術論文愈來愈多,也愈來愈長。因此我也想說說我們的構想。 其實,自早期《人文》到如今的《人文》,我們的方向並無改變 ,我們希望在學術交流方面加強內容,使我們在哲學反省方面可以更 加深入。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使哲學應用於生活,加強普及的作用 ,使更多人與我們一起思考,一起關心人的哲學。只是可能由於篇幅 關係,以前刊登的學術論文沒有那麼多,而現在篇幅足夠可以刊登一 些長篇的學術論文,因而有轉變方向的誤會。 傳統儒家之理想是依一無限心量的道德實踐,裁決協調一切世界 出自良心實踐之衝突,使天下太平,建立一和諧社會。此無限量心能 表現出來的其實就是聖賢。但這個聖賢則不限定他的職業是甚麼,一 切職業人士只要有心,皆可成為聖賢。故有可能滿街都是聖賢。但在 傳統上,建立和諧社會的責任都寄望於讀書人身上,尤其是學而優則 仕,從政為官,管治社會,使天下太平。現代社會中的所謂讀書人, 其實是指各行業中的專門知識分子或學者,已不是以前的讀書人所學 的聖賢之道•現代的讀書人,可能是讀經濟、工程、電腦、物理、數 學等不同的學問。如要表現出傳統儒者的理想,現在既沒有以前的讀 聖賢書的讀書人,那麼可寄望哪一個專業會較接近呢?會不會就是讀 哲學的人呢? 現代讀哲學的人已是一種專業,與傳統儒學已不是一回事,而且 哲學家少,也不受重視,不能承擔此沉重使命。唐君毅先生曾說: 「在哲學家中,我們只能希望有少數能以其智慧,講明儒學之道 理,足以袪疑破惑,而在義理上發揚儒學,維護儒學,或進而兼實踐 儒者之道,而成為賢哲或聖哲,卻未必能希望太多。」(《中華人文 與當今世界》,頁484) 唐君毅先生並不寄厚望於哲學家,因現代哲學家中,讀儒學只佔 很少數,現代學術已世界化,皆以歐美哲學為主流,要賴少數儒者成 聖成賢,似乎並非合理。雖然在理論上,人人皆可為堯舜,但現實上 可寄望的人卻不多。唐先生的寄望是這樣的: 「照我的意思,於當今之世,我們比較應多寄望其表現儒者精神 人物,應為非公務員之政治家,與專門學者之教育家,此即傳統之所 謂君與師,而除此二者外,則應為體現孔子作春秋之精神之新聞記者 與編輯及出版家,及體現孔子周遊列國之精神之社會政治文化運動者 ,與類似傳教士之傳教之周遊的講學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 》,頁484) 在香港人文哲學會幹事中,有以儒家哲學為專業者,有記者、編 輯、講學者、教育人員,雖然無政治文化運動者及政治家,但以此標 準衡量,則我們應更責無旁貸地從事《人文》的出版工作。我們並非 大賢大哲,也可能載負不了移風易俗的大使命,但相信並不是只有專 業儒家學者才可表現儒家精神,故敢於承擔此任。 所以當我們為自己的角色定位時,我們必須做到不亢不卑,不宜 妄自菲薄,也不宜妄自尊大,要知道我們適宜承擔此任,但也要提高 我們的精神境界。因為以上之事業,如成其為真正的事業,必賴儒家 精神之充實其中;而儒家精神也需賴這些事業而實踐於社會之中。故 我們需培養超越的心胸以涵蓋萬方,以孔子作《春秋》之志自勉,方 合於處今日之時代。 那麼我們需有怎樣的心胸呢?一般人聽到儒家思想便想到道德教 訓,感覺到道德規條的限制,扼殺人性,禮教吃人等負面印象。然而 真正儒者的理想卻不是這樣的。據唐先生的說法,儒者與一般哲學家 不同,哲學家可以一生是一個懷疑主者,但儒者要正面的積極的肯定 道德價值之莊嚴性及存在性,肯定人有成聖成賢的可能。這是信仰, 是實踐,因此儒家是從信仰開始、從實踐開始,而不是從懷疑開始。 但當然,由懷疑轉成信仰,再加以自覺的肯定,則變成德慧雙修,即 哲學即道德的活動,自是又轉進至更高一層了。 另外,儒家思想與一般之道德教訓不同,在於一般道德教訓無一 究極目標。儒家之究極目標有二:一是成聖成賢,一是要求道德心之 無限呈現。這不是說儒者就一定是聖是賢,只是以此為究極目標,向 此目標迫近而已。而無限呈現的意思不只是以某一類社會文化活動為 限制,如先賢的觀念是「天下為一家」、「萬物皆備於我」、「老者 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等便是,這是儒家的道德實踐傳統,自 古皆然。這樣說好像說得很高,但其實此無限表現亦有深有淺,若人 人皆如是,豈不是真的滿街是聖賢?這個理念只是一個根據,我們依 此根據而開展無限心,能做多少便做多少。實踐之德,非易為也。 事實上,在香港人文哲學會幹事中,也不是全部皆信仰儒家的, 但儒家也應有一氣度可匯百川而成大海。真正的儒者會懷有一虛靈的 心來感應世界,這個虛靈的心不會封限自已,因為這是一個「無畛域 疆界的仁體,或生生化化之幾,或生物成物之誠,或惻然藹然之至性 至情,或動而無動,靜而無靜之神,或寂而恆感、感而恆寂之知」, 這樣一個虛靈之心可感應萬事萬物,各成其物,這就是造化之原,也 就是儒家所謂天道流行之境。當然哲學會始終只是哲學會,不必是天 道流行,但我們希望容納各方意見,一同反省這個時代的問題,嘗試 在這個時代中做一個有意義的知識分子。 所以回應篇首所言,哲學會之路向始終不變,不希望是純學術, 也不是只求通俗,希望可以在生活中見哲學,在哲學中見生活。也有 學術的探討,也有時代的反思,可讓學術研究者有所交流,又可讓一 般關心社會文化者有所啟發。這個路向是我們會堅持的,也是我們在 沒有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下而仍然維持至今天的一個信念。 在這二千年開始之際,不單為人文哲學會作出反思,也以此與諸 讀者互勉。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