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儒教生態倫理思想與生態環境保護 湯恩佳博士(香港孔教學院院長) 現代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長,使人類社會對生態系 統的需求急劇增加,人類向大自然索取的規模和數量達到前所未有的 程度。人類這種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開發和利用自然環境和自然 資源,造成了各類自然生態系統的破壞。至本世紀末,生態環境問題 已成為制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造成環境問題的本源是人類 對人與自然關係問題的錯誤認識,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本就集中在 如何看待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對此,我們可以從博大精深的儒教學說 所蘊含的生態倫理思想中去吸取營養。 一 儒教認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份,是自然秩序中的一個存在,自 然本身是一個生命體,所有的存在相互依存而成為一個整體。儒教把 人類社會放在整個大生態環境中加以考慮,強調人與自然環境息息相 通,和諧一體,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孔子雖然沒有明確提出 「天人合一」,但他的思想中卻包含了這一命題。他說: 「大哉!堯 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論語.泰伯》)孔子 肯定了天之可則,即肯定了自然的可則,人與自然具有統一性。後世 儒教進一步發展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庸》說: 「萬物並齊而 不相害,道並齊而不相悖」。孟子說: 「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 ,上下與天地同流。」(《孟子,盡心上》)《禮記.郊特牲》說: 「 陰陽合而萬物得」。這些論述,都把人與自然的發展變化視為相互聯 繫、和諧、平衡的運動。從這些論述可以看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 ,不是把天、地、人孤立起來考慮,而是把三者放在一個大系統中作 整體的把握,強調天人的協調、和諧、即人與自然的協調、和諧。 儒教主張「天人合一」並不是「天人不分」。儒教認為「天」是 具有獨立不倚的運行規律的自然界。孔子說: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這個天就是生生不已的 自然之天。自然界自有其運行的規律,不受人類主觀意志的支配,正 如苟子所說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荀子.天論》 ) 。因此,人類在為自身的生存而對自然進行改造和利用的過程中, 必須把這種改造和利用限定在對自然規律的認識與遵循之上,即」制 天命」須以」應天時」為前提。否則,就會破壞和危及人類的生存基 礎。 伴隨著生產力的高速發展和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急劇增強,「 人類中心主義」思想滋生,並逐步膨脹起來,人類誤認為自己是自然 的主人,把自己凌駕於自然之上,並對自然進行了大大超出其承受範 圍的」征伐」,給這顆美麗的星球造成了無情的傷害。近代工業革命 之後,曾出現過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等污染環境的公害問題。現 在又出現了臭氣層破壞、氣候變暖、森林與物種急劇減少和滅絕、酸 雨、沙漠化、水土流失、淡水不足等生態問題。面對嚴酷的現實,人 類必須徹底反省以往的思維、行為,重新認識自我,重新認識自然。 儒教主張「天人合一」,共生共榮,既反對「人類中心主義」,也反 對「倡然中心主義」,主張二者和諧統一。人與自然的關係不是對抗 性的,而是協合共存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 庸》)人生活在自然中,必須按照「中和」的原則處理人與自然的關 係,以保持自然的生機與和諧和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 二 遵循自然規律辦事,節約自然資源是儒教生態倫理思想的主流和 內核。合理利用資源和保護自然資源在中國古代農業社會有其深厚的 歷史淵源。據載,大禹曾具有良好的生態保護意識,「禹之禁,春三 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 之長。」(《逸周書.大聚解》)周文王在臨終前囑咐武王要加強山林 川澤的管理。他說: 「山林非時,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長;川澤非 時,不升網罟,以成魚鱉之長;……是以魚鱉歸其淵,鳥獸歸其林, 孤寡辛苦,咸賴其生」(《逸周書.文解傳》)。周文王這番話是在訓 誡自己的接班人時說的,足見他把生態資源的保護看成是關係國計民 生和國家治亂興亡的首要大事。 儒教認為,「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 不測。」(《中庸》第二十六章)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儒教主張人應節 制慾望,以便合埋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使自然資源的生產和消費進 入良性循環狀態。儒教自孔子起就堅決反對濫用資源,明確提出「節 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論語.述而》所載孔子 「釣而不網,弋不射宿」,曾子所說的「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 焉」(《禮記.祭儀》)都表達了取物有節,節制利用資源的思想。孟 子對這一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展,要求統治者節制物慾,合理利用資 源,注意發展生產。他說: 「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 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 ;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認識到其他物類對人類的重要性,所 以提倡 」仁民愛物」。他所提倡的 」仁民愛物」反映了儒教重物節 物的思想。他認識到,只有重物節物才能使萬物各按其規律正常地生 生息息,人類才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活資源。 如果說孟子承續了孔子較多地從人道自然的層面理解人與自然的 關係的話,那麼半個世紀之後的荀子則較多地從人道自然的角度理解 自然,倡導尊重並保護自然。他發展了孟子的思想觀點,提出了「萬 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苟子.天論》)的生物協調論, 及「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 同上)的資源節約論。這種取之有時,用之有度的生態保護思想超越 了孟子,達到了更高的境界。 儒教的自然觀認為,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應尊重自然秩 序和生命。但在實踐中,人們很少能夠尊重自然,不能從長遠和全局 考慮如何更好他與這個星球的自然環境協調發展。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速度超出了人類自己的預料,同時也正在為自己的行為而自食惡果。 江河洪水泛濫,資源枯竭,宇宙射線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所有這些 都警示人類,自然不是可以隨意盤剝的對象,而是與人類生存和發展 息息相關的生命共同體。遺憾的是,長期以來人們對這一警示並沒有 給予高度重視,越來越無所顧及地大肆攫取和揮霍自然資源,造成了 生物資源、水、土地和礦產資源的急劇減少。如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已 經減少了四分之一,生物資源減少了兩萬餘種,人類目前的主要能源 石油、煤、天然氣的已探明儲量只能再維持開採 50年(以上數據來自 世界觀察研究所報告)。資源的急劇減少驗證了儒教資源節約思想的 正確性。只有珍惜和節約資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並依靠高科技 手段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還要開發新的非耗竭型的資源,才能維 持人類社會持續健康地發展。 三 儒教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倫理道德基礎之上的。 儒教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仁愛」。孔子一生都以實現「仁」為己任, 以實現「仁」為自己的最高理想。儒教認為,對待萬物應採取友善愛 護的態度,天地萬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若隨意破壞消費這 些資源,會損害人類自身。孔子說: 「仁者愛人 (《論語.顏淵》) 。他認為,人與自然應建立一種愛的關係。人對自然不能只講索取和 征服,必須把自然看作是人類的朋友,像愛護朋友那樣愛護自然。孔 子說: 「伐一木,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後漢書,章帝 紀》注引《禮記》)我們知道孝是為人之本,這就意味著他把人們對 生態環境的珍惜上升到人們道德要求的高度。董仲舒在《春秋繁露. 仁義法》中也指出: 「質於愛民,以下至於鳥獸昆蟲莫不愛。不愛, 奚足以請仁?」進一步將孔子的「仁者愛人」引伸到人們對自然環境 的愛護。 儒教的創立者孔子說過: 「啟蟄不殺則順人道,方長不折則恕仁 也。」(《孔子家語.弟子行》)。顯然,孔子把對待生物的態度提升 到了道德的高度。儒教的生態倫理思想突破了固有的家庭與社會倫理 思想範疇,由家庭、社會進一步拓展到生態自然,把對待生物的態度 看作是道德問題,初步實現了由家庭倫理、社會倫理向生態倫理的拓 展。雖然受時代和經驗主義思維方式所限,儒教生態倫理思想還僅限 於樸素的倫理範疇,缺乏系統和科學的論證,但它給後人在如何處理 人與自然的關係上提供了諸多啟示,那就是要提倡生態道德,按自然 規律辦事,節約自然資源。 人的生物性和社曾性決定了人類對物質和精神的不懈追求。近代 以來的工業化極力追求經濟增長,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人類的物質利益 。但人的精神、倫理、道義、美德等崇高的價值卻被忽略或異化了。 人與自然失去了親密的交往,自然只被視為人類的工具和手段。人與 自然處於分離與對立的狀態,人類在物質和精神之間出現了嚴重的分 裂與失衡,生態危機實質上是人類的精神危機。人只有與宇宙共生, 與宇宙共行,與生命溝通,才能達到物質與精神的平衡,這是人與自 然和諧相處,共生進化的崇高目標和理想境界。生態倫理思想表達了 人類對價值,對精神歸宿的探求與追尋。生態道德不僅反映了人與社 會的對話,更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對話,是人類邁向生態文明社會的需 要和要求。有道德才能高尚,有修養才能文明,只有具備高尚的道德 才能自覺遵循保護環境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履行對自然的道德責 任與義務,特別是在「人類利益是終極而唯一的價值」的錯誤思想指 導下,人類在發展中所產生的環境問題、生態問題加重了人們對生態 倫理道德意義的關注。 儒教「天人合一」思想為我們解決人與自然的關係提供了新思路 ,「天人合一」要求人們從超越天、地、人的立場,從大系統的角度 來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從這一思路看,人與自然是統一和諧的關係 ,從最終意義講,保護環境、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身。「天人合 一」論具有強烈的泛道德論色彩,它將人的仁愛的本心、本性推及宇 宙萬物,孟子的「仁民而愛物」,張載的「民胞物與」,程頤、程顥 的「仁者渾然與物同體」均是這種推及的具體說明。儒教生態思想能 夠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及局部利益 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使全社會的生態意識、環 保意識得到增強。 未來掌握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手中。世紀之交,我們需要再次思考 人類文明與大自然永恆的話題一一和諧,從儒教的生態倫埋思想中悟 出「生態和諧」的真諦,與全人類一道,憑借自己的理性思維和實際 行動保護好我們所居住的這個星球,共同努力,創造出一個綠色文明 約廿一世紀。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