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人文論壇 中史科與為人 方世豪 教育署宣佈明年新學年開始﹐初中課程中的中史科可以新歷史( 中國史及世界史)、綜合人文學科課程或中史科獨立課程三種形式教 授。由於教育署認為中史科可合併世界史或甚至合併地理等其他人文 學科而成為一科,很明顯是削減了課時、內容而並不是加強或更重視 中史科,因此引起了教師們的強烈反響。跟著,教署又澄清,並無意 廢除中史科,只是希望中史的元素得到更全面的處理。由此觀之,其 實教署表面上都承認中史科的重要性,同意讀中史是必須的,問題只 是課程設計和教授方法,例如:可從世界史角度入手,或從人文科學 的角度入手,或只從中史的角度入手,或可用主題式教授,或可用時 序式,或可用綜合式。其實這不只是技術問題那麼簡單,而是教育理 念的問題。要解決這些技術問題,便要進一步討論理念問題才可有助 解決技術問題。現在大家都同意(最少表面上)和不敢否認的就是中史 科的重要性問題。為甚麼我們必須讀中史呢? 現在的中史課程無論在初中或會考都不是必修科,只是選修科, 理科班同學固然可以不選,就是文科班同學也可以不選。這可能是殖 民地時代遺留下來的政策,既然一向如是,為甚麼現在又有九成老師 贊成中史列為必修科目?中國人是否就必定要讀中國歷史?為甚麼? 我們讀哲學的人理應有這樣一種懷疑精神,不要被盲目的民族感 情遮蔽理智。故要問:為甚麼中國人必須讀中史?其實這個問題在五 、六十年代也曾作出過討論。當時香港移民歸化其他國家成為風尚, 故有人提出世界人或國際人的理論(就像現在有人提出的合併中史世 史課程可提供世界視野相似),認為做人不一定要做中國人,不要被 狹隘的民族主義所左右,要擴闊視野,從世界史的角度看中國人,眼 界更大,中國人要走進世界,不可再頑固保守。當時的主張其實比現 在教育署的主張更徹底、更前衛,如果現在有人如此質疑,我們又如 何回答呢? 現在教育署始終不敢離開「培養民族國家感情」這個大綱領,但 為甚麼我們要培養這種感情,有何道理上的根據呢?現在就嘗試為這 綱領尋求一理論基礎。 首先,作為一個人的存在,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如何才可成 為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呢?用存在主義者的意思問,「人」只是一個抽 象的概念,我們說我們是「人」時,這種說法只是抽象的人,只是一 個可能的人,並沒有說明我們是真實存在。怎樣才是一個真實的人? 我們在這裡生活便是真實存在,只有生活過,才是真實的;在這個社 會、這個地區、這種文化、這種語言、這種風俗下生活,才是一個真 實的人。我們不是概念中的抽象的人,而是實實在在的在這個時空、 這個環境下存在的人。我在香港出生、受教育、成長,在香港文化薰 陶下長大,在港式文化下生活,建立了香港式的價值觀,說廣東話, 這樣的一個我,才是一個真實的我。我生而為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 一分子也是我真實存在的條件。自我一出生便已受中國語言、文化、 風俗之教養而成長,這些教養自出生以來一直與我的生命不可分割, 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只要我自覺自己在此教養中存在,我便自覺到 自己的真實存在。若我不能自覺到這個教養,即不成為真實存在。當 我一成為一真實存在的人時,我即成為一真實存在的中國人。若我不 成為一真實的中國人,即我亦不能成為一真實的人。因此中國文化是 我為一真實存在的人之根,不是抽象地說的國際化、世界大同等空洞 觀念所能代替。 香港在殖民地時代不著重中史科,就是要使香港人不生根,不成 為一真實存在的人,每個人都只是過客,以寄居的心態留下,只懂賺 取金錢而沒有任何文化創造。隨著香港土生土長一代的成長,我們不 再要求做過客,我們要求生根,要找認同的身分,要成為一個真正自 覺存在的人,那麼我們便要自覺自己的身分,我們要知道自己是中國 人,知道我們身處的中國文化風俗,了解中華民族的過去。當然,香 港身處中西文化匯合的地方,除了要認識中國文化還要認識西方文化 。但更重要的是,了解中國的過去,必定是我們自我真實的重要元素 。 此亦所以當代新儒家力主重申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之因。儒家非 狹隘的民族主義者,為中國文化謀出路,亦即為中國人之真實存在謀 出路。故要肯定中國文化,才可肯定為人;要肯定為人,便要肯定中 國文化。所以當教育署強調中西史合併時,說明要有「世界視野」, 「將中國歷史放在世界空間中去了解」時便要注意,若沒有中國文化 的根,根本不可能有世界視野。若以此「全球化」、「世界視野」等 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削減中史科的教學課時,則明顯是忽視了學習中國 歷史的重要性。 教育署現在的課程改革,建議將各學科按新的範疇重新分拆和合 併,名之為課程統整。中史科合併為人文學科便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 的產品。其所持理由有二:一是現行課程中學科太多,基於現代社會 知識爆炸的原因,學科必定越來越多,若不將某些學科合併則無法處 理教學課時不足的問題;二是合併可使知識不成為割裂的知識,學生 可以透過更宏觀、更完整的眼光分析事物,這才更有效建立學生的批 判思維和創意。 還記得在討論新亞精神時曾說到新儒家學者當年創立新亞書院時 ,也曾提倡通識教育,不主張只專門讀一科的,是要求在博通的知識 上再選修近性情的科目。所以當時的學生是文史哲科目也要選修一些, 希望培養出一些通識人才。現在教育署以培養通識人才的理論來使學 科合併,似亦言之成理。但忽略了一點,當年新亞精神的重點其實不 是培養一通識人才,而是要培養一理想人格,不論通識或專家,都是 要求建立一理想人格,要求通識是建立理想人格的一步驟。故要求學 生有通識的才學是合理的,但更重要的目標是建立理想人格,加強中 史科教育,認識中國文化正是此建立理想人格的第一步,而不是要求 通識而削減中史課時。 由於課時有限,一年就只有那幾百個小時,不會增加,若舊科目 不准減少課時,又那會有可能增加新科目呢?這時的確便要有所取捨 ,科目熟輕熟重便成為取捨關鍵。所以在表面上,上述教育署之第二 個理由所言的是一教育理想,不可置疑,但相信現在的課程統整真正 理由是第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只是作為理論補充而已,即非真正的 改革理由。因何如此說?只要看看現在課程統整的七大範疇,便知道 並不是所有科目都遭遇到中史科的合併待遇。人文科學的科目全合併 為「個人、社會及人文科學」範疇,所以中史科可合併世史、地理等 成為一個人文學科。反觀科學、科技則分開為兩個範疇,科技不再隸 屬於其他範疇,而是獨立成為七大範疇之一。當然,這個科技相信就 是指資訊科技而不是甚麼太空科技。其設計不重視人文科學而重視科 技的傾向顯而易見,這當然和政府回歸以來一直強調的資訊科技發展 方向有關,所以相信為中史科合併提出理論解釋其實是一技術需要而 非真正的原因。 由於要在有限的課時裡加重科技教育的分量,課時不足便成為嚴 重問題,故美名為統整、合併,實則為削減人文學科的課時。這是合 理的猜測,我也希望真相並不如此。但我相信,隨著中史科課時的減 少,跟著,中國語文科與中國文學科也會以合併模式減少課時,電腦 科必然成為加重課時的必修科。 雖然這是我個人的猜測,但整體教育改革的路向不是以建立理想 人格為目標則是很明顯的,這樣的所謂課程統整、教育改革似乎未許 樂觀。如何為人的問題絕對比如何使用電腦更重要。所以中史科是否 與其他人文學科合併,削減部分中史科內容是否有利於建立國民意識 ,這些討論都不是技術問題或教學方法問題那麼簡單,而是教育方向 的問題。教育署既然掌管教育的方向,便不能再繼續以培養技術人才 為目標,要知道沒有理想的人格,不可能有良好的技術人才。 一個人最重要是成為一個真實存在的人,要成為一個真實存在的 人不能不自覺了解我們的文化歷史,故要建立理想人格,修讀中史是 必須的。就作為中國人說,要為中國文化找出路,也不是一味的追求 「船堅炮利」的現代版本──資訊科技就可以,中國人要在世界文化 中站得穩,修讀中史也是必須的,不了解中國文化不能成為中國人, 也不能成為真實的人。我們要求的不是歷史專家,但也不希望下一代 像我們這一代人一樣,直至中學畢業也不知道有文化大革命,不知道 香港人是不是中國人,更不知道如何做人。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