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人文論壇 理學的講論 英冠球   本會舉辦的宋明理學讀書組進行至今已有大半年之久,從理學的開端一直至剛講過的朱 陸異同,參與其中,獲益不少。此類活動提供了一個方便不同背景學友交流意見心得的機會 ,實屬難得。   讀書組雖以宋元學案與明儒學案為主要文本,但報告者與參加者大都能不局限於學案的 範圍,而參佐之以近人的研究成果與個人的獨立運思,頗有一番鮮活之氣象,讓我們重新檢 視理學的意義與智慧,及在當今語境中此種智慧可有的詮釋與發展。   傳統儒家思想中的倫理學反省,其特質基本者乃在對於道德行為的「主體」──「人」 ,有其獨特的看法。當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曾明確指出,中國人的文化在開端處的著眼點便 是在「生命」上,中國哲學乃生命的學問。由於關心、重視人自身生命的意義及其完成,所 以「重德」是自然的發展,中國思想的反省方向亦自此決定了以人生為本位,重實踐、重體 驗、重智慧的開發,而非西方傳統對自然宇宙、對外在世界進行抽象式的對象化思維,以知 解、成立客觀知識系統(包括以人作為觀察的對象以成之客觀知識)為務。儒學在孔子自覺 地反省禮樂政教的理性基礎以立其仁學傳統以來,「人」成為學問反省的中心,成德成為學 問的實踐指向,遂確立「為己之學」的名義:為己的「己」乃人真實的自我,而「為己」則 指實現此真我,「為己之學」即是儒學建立的內聖之學成德之教。所以杜維明先生指儒家的 「仁學」傳統即一套「哲學人類學」(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的反省:「哲學的人 類學,是儒學集中在人的問題對人的反思所提出來的一套仁學。」(見其<儒家哲學與現代 化>一文)此套「哲學人類學」既描述性地考問人的處境人生的意義,亦規範性地指引人生 價值的實現、踐履的法度。宋明學術對心性天道的義理推進便是在這背景中實現的,對心性 的研究即對人之所以為人的窮究。   牟宗三、勞思光兩位先生曾分別說過儒學的特質在對「主體性」的強調。牟先生基於其 對康德與中國哲學的疏解,得出結論說儒家能把握人的「主體性」及「內在道德性」,指儒 學之有進於康德乃在其能充盡主體性的義薀,成立了一絕對的唯心論。這些說法成為了新儒 學研究的基本內容,當然有其不可磨滅的實義在。這種對於「主體性」的強調絕不可與西方 在近世備受批評的主體性哲學傳統相提並論;「道德主體」這用語已成為當今儒家學術研究 中一極普遍慣用的詞語,這詞語有它本身獨得於儒學的意涵是不言而喻的事,絕不能隨隨便 便與西方的主體性哲學畫上等號,而一概予以否定。儒學傳統的倫理學思路,乃先考慮人之 所以為人而成「仁學」,再從仁學的基礎上指點引導實踐。儒家強調成德基礎(理由、根據 )與成德動力內在於人(或甚而就內在於「心」,故有新儒家指稱儒學為「唯心論」,此切 不可與西方的觀念論等同)而非由外鑠,從這個立場上遂有儒學重「主體性」的說法;然而 這種廣義的主體性仍須與西方狹義的主體性區分開,這種狹義的主體性即以道德主體為內在 於單一主體的、一定的獨立機能,例如理性、情感、意志、或直覺等。儒學「為己之學」的 「己」,卻不是孤立絕緣的超驗主體(即海德格反對的weltlos Subjekt無世界之主體), 而是一個在複雜的人我、物我、天人關係中所呈現的「關係中心」,這個中心的道德成長發 展不可能完全走向獨立自主而與傳統、與外界沒有任何聯繫的情況。儒學整體性地考慮人作 為行動者實踐者的內容與意義,而非分解地只以人的理性、意志、情感或直覺等為狹義的道 德主體,以為只要能掌握此主體的本質和原理,道德問題的基本解決便告窮盡;反之,儒學 強調人生存在的處境性,強調從切身的實踐體驗以窮究人之存在於世、天地人間關係的意義 ,及此等存在境界的轉化可能性,並以仁之價值自覺感通關懷的心能,為照明人生實踐意義 的「良知明覺」。此「良知明覺」以「天地萬物感應之是非為體」(陽明語),即已充分顯 示其處境性及意向性。   牟宗三先生闡述理學義理的著作《心體與性體》(及《從陸象山到劉蕺山》)乃研究宋 明理學的重要作品。只其書名已透露了理學的中心課題:「心」與「性」(或「理」)乃理 學承自先秦儒家內聖成德之教而發展調適的主題,即以上所說其哲學人類學用心的焦點所在 ;加上牟先生本人對理學分系的立場,「心體」與「性體」在各理學家思想中的理論定位與 關係,決定了理學三系說的哲學基礎,此點示可謂清楚而確當。牟先生對理學進行的客觀學 述研究為我們提供了進入理學堂奧的指引,當中實是珠玉紛呈,目不暇給。   以上零碎地說說我個人的一點意見。並希望宋明理學讀書組接續有深刻精彩的講論。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