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人文論壇 香港人心靈的閉塞與流蕩 方世豪   翻開報紙,港聞版都離不開本港經濟消息,都是與本港的經濟發展有關。政 府公布本港的三千七百億財政儲備將在六年後耗光,二十年後更有高達二萬六千 多億的驚人負債。另外,還有公務員將會減薪,失業率再創新高,二十二萬人失 業,青少年因失業而出現危機問題,大集團大公司連鎖店相繼結業倒閉,工人追 討欠薪,九鐵建鐵路超支……總之,天天都是香港經濟衰退的消息,副刊及論壇 版都在討論如何振興經濟,電台phone-in節目的來電都是埋怨找不到工作的聽眾 ,無論是政府高層或勞動階層都在關心經濟、工作的問題,特首施政報告大談要 改革教育,因為他要帶領港人走出經濟谷底,使經濟順利轉型。所見的香港人都 是人心惶惶,不知所措,完全失去了八十年代時意氣風發、財大氣粗的自信。   當年人人都會關注一下民主自由,關注中國的民運,香港的選舉,現在已都 不重視了,一切都是民生問題為主,最重要是找到工作,人人有工做。眼看中國 大陸經濟發展高速增長,港人的心更涼了一大截。如果連經濟優勢都沒有,香港 還剩下甚麼?看到香港人現在的心情和視野,我也感覺一種憂慮不期然由心底升 起。   最近重看唐君毅先生的《心靈之凝聚與開發》,發覺他寫的時候,雖然是二 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變天後的動蕩年代,他為中國人的人心惶惶而寫,但在二 十一世紀初今天的香港人看來,仍有一定鼓勵作用。因此我想就此文的內容來討 論一下香港人的現況。   其實香港也不是從來沒有經歷過低潮,我們這些在七、八十年代成長的一代 自然未經歷過甚麼艱難,只見經濟不斷發展,直至現在才知道現實上真的有所謂 「通縮」。但從父母口中得知當年他們也曾經歷過人浮於事,找工作非常困難的 年代,他們都一一捱過了,那麼,為甚麼我們現在不能捱過呢?唐先生認為人間 萬事都是由人心而作,由人心靈作主宰,心靈本身可開發自己,也可凝聚自己, 但心靈也可閉塞與流蕩。是開發或流蕩,是凝聚或閉塞,都存乎一心。甚麼是人 心的開發?我們在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所做的一切事業皆是人心的開發。自然世 界原只是一個日往月來,雲行雨施的世界,沒有人心的開發,便沒有現在的人文 世界,這是人心開發的結果。   但開發不能沒有凝聚,一切社會政治經濟組織制度,都是無數人的共同習慣 、共同理想的凝聚結果。但凝聚之後如果沒有反省,則變成心靈之閉塞。在日常 生活中,總有一套我們不自覺的私欲與習氣,在我們的心靈之中自我加上許多牆 壁,心靈便變得閉塞。但當我們把這些牆壁推倒時,又變得連人帶馬,一齊推倒 ,整個心靈向外流蕩,私欲與習氣同時泛濫而出,已建立的價值與方向也一齊隨 流泛走,再找不到價值與方向。如此人又再要求把心靈堵塞起來,又形成閉塞。 如此人心靈便在閉塞與流蕩中輪轉而不能凝聚與開發。   唐先生所言的背景雖然是中國文化遇到危機時,人心失去方向,或人心堵塞 起來,保守頑固不知如何改革,他是為中國文化診症,但應用於現在的香港又何 嘗不是呢?香港由一小漁港開發成現代商業都市,建立起法治的商業制度,正是 香港人心靈開發與凝聚的結果。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心變得意氣風發,一切以經 濟為上,人人因炒賣而富起來,心靈不斷以投機賺錢為上,建立了許多私欲與習 氣,心靈變成流蕩不已,不知自省,不知真正的開發,漸漸變成只有私欲與習氣 ,變成心靈的牆壁,心靈閉塞起來,除了只懂一往炒賣外,更無其他開發。待經 濟泡沫爆破,世界經濟氣候大倒退,香港人心靈的牆壁被推倒了,突然發現炒賣 不能再繼續賺錢了,這時整個心靈便變得向外流蕩,毫無方向,一切價值皆倒下 ,毫無信心。在此心靈流蕩時,人變得自甘流蕩而不求凝聚,便堵塞了智慧之門 。   人為甚麼會有心靈的閉塞與流蕩呢?唐先生認為終極原因是不可考的,但也 有一些外緣因素會有助於做成心靈的閉塞與流蕩。這就是人過去生活所留於心靈 內的累積習氣,與及人在當前生活的環境中,外在的不斷刺激。人在世間生活所 見所聞所感之一切可一併存在人心中,人心可保存之,凝聚之,使成為人文化之 一部份,這是人心凝聚而建立價值的結果。但此凝聚之結果若沉陷於其中,成為 習慣而且不自拔,就如陷阱一般,變成習氣,使人心靈閉塞。例如香港人在經濟 發展中知道股票炒賣活動可振興香港的經濟,曾經由此而使香港成為世界金融中 心,使香港人人富有起來,這是建立了的價值,但如沉陷其中,變成只知作股票 炒賣活動,而希望仍可靠此炒賣活動渡過經濟難關,或重新振興地產事業,推高 樓價,重新使用九七年前使香港經濟走向高峰的辦法,這便是因為以往的習慣如 是,形成習氣,只知如此,非如此不行,便形成一閉塞心靈,不能開發出股票炒 賣、地產炒賣以外的任何價值。   而使心靈流蕩之原因,是外在不斷的刺激。人心之開發,原本是當人接觸到 外在事物時,人會思考當如何應用,如何加以開發使成為對人有價值之事物,如 此便建立了人類文明。但當人面對其他紛沓而至的事物,目不暇給,變成對人心 靈的引誘,目迷五色,心靈流蕩。如人站在都市街頭,見到無限多的事物,每樣 都想加以要求,要求達到某一目的,但這目的未達,另一樣事物刺激又至,心靈 又有另一要求,又轉往另一目的,不斷由這目的到另一目的,從來不停留,便成 為流蕩。流蕩便不能建立價值,人心靈也在流蕩中隱沉而不現了。就如香港人在 經濟泡沫爆破後,毫無自信,看見人家有甚麼新發展,便又追求,想學他人。看 見美國高科技發展蓬勃,便又追求高科技,看見人家做主題公園好,便又跟著做 。教育改革也是,看見人家說要英文好,又改用英語,看見人家教電腦,便所所 學校都堆滿電腦,看見人家說普通話重要,便又全部學普通話,總之,外面的事 物刺激很多,想達到的目的也很多,但一樣目的未達,另一樣又開始,上一樣又 忘記了,不停追逐,成為流蕩。科技港言猶在耳,母語教學好像剛剛推行不久, 看董建華的施政報告,發現毫無方向,香港市民又只是擔心裁員減薪,便知香港 人心靈流蕩已是事實,隨人腳跟,學人言語,與時俯仰,隨眾是非,人心靈沒頂 之期不遠矣。   至於如何建立心靈凝聚與開發之道,其實是沒有現成的方法的,就是唐先生 也覺得難言,他也只是提出一念自覺,回頭反省之大原則,來提示我們,具體方 法相信是因應時代需求不同而有不同。他也提到一些他那個年代的具體方法,我 也重提一下,看看有沒有參考價值。   他提到一點就是在求心靈凝聚時要有所不為,有些東西應視而不見,聽而不 聞,心靈才不會流蕩。群居終日,言不及義的聚會不去,譁眾取寵的演講不聽, 言無根據的文章不看,這樣才能有所不為而後有所為,否則只是隨眾是非而已。 日日看報也只是見到些如何振興經濟的言論,包括爭論加稅、減稅、裁員、減薪 、倒閉、再培訓、失業等言論,都在些細節上爭取個人利益,你來我往,確是言 不及義的佔多數,不看可能會頭腦清晰些,有思維的新角度也說不定。   另一點提示是不追趕時代潮流,為自己建立自己的標準。因為只追趕時代, 日日有事物,日日有新聞、廣告,雖然當中總有些好東西,但人精神順此放散, 便成為流蕩。故人心靈當有一反時代超時代的意識,使我們暫時與當前時代有一 隔離,在一流俗之上的角度看當前時代的問題,這樣才有開發而不流蕩的可能。 即是說要從古至今,再至未來,看當前時代的需要,不要日日只看到明天,長遠 地看目前的位置才更清楚。有大目標才有方向,這樣才不會今天做科技港,明天 做中藥港的流蕩不已。香港是不是只有炒賣經濟,只可成為炒賣經濟的都市呢? 有沒有其他方向?可否從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找到些啟示呢?很多方向是我們未 曾想到過,就是因為我們未曾有反時代、超時代的意識。   當然,在凝聚與閉塞之間,開發與流蕩之間,應用何標準來判別呢?這是最 重要的問題,這裡不可細說,簡言之,就是心靈所以為自作主宰的心靈之真理, 如能體會到此真理,就體會到自由,便找到心靈凝聚與開發之道。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