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學會網頁 http://hksh.site

 

那些年,男生與男生可以結婚!

 

人文臉書編者

 

 

本地有些另類建制派,如明光社之流,以為同性戀破壞傳統中國道德價值,這是無知的看法。事實上,中國傳統對同性戀,甚至對同性婚姻也有較西方傳統寬鬆的看法。
例如,在幾百年前的明朝,兩個男子是可以拜堂成親的,那時候人們稱這種關係為「契兄弟」。男子之間的「婚嫁」與男女之間的婚嫁一樣,提親、聘禮和酒席等,也就是所謂的「三媒六聘」,一樣都不能少。

【男風盛行的明代】
明代以及後來的清代都是男風較為盛行的時期。明代的文人胡應麟曾寫道:「左攜安陵右龍陽,美人翠袖嬌紅妝。」 將男色與女色提到了同等的位置。 (這裡的「安陵」和「龍陽」都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男寵,後世便以他們的名字指代男同性戀。)在這一種類似於末世狂歡一般的頹廢情緒的影響下,上自王公貴族,下到市井平民,各階層中都存在狂熱追求男色的人。
而在全國範圍內,這種現象在京城、江浙和閩南地區較為突出。在京城,這種關係主要存在於官員與優伶(也就是戲子)之間,江浙一帶則是商賈與小倌(男性娼妓),而閩南地區則呈現了完全不同的姿態,即「契兄弟」、「契父子」。

【契兄弟的關係】
那麼,契兄弟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關係呢?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進行了詳細的解釋:閩地的人喜歡男色,並且不計較身份的貴賤和長相的美醜,只要雙方情投意合,便會結為契兄弟。年長的一方,人們稱之為「契兄」,另一方自然就是「契弟」了。契兄到契弟家時,契弟的父母都把契兄當成「女婿」一般,愛護有加。而契弟日後的生活開銷和娶妻生子所需要的費用,契兄都會給予贊助。也就是說,即便兩人結為契兄弟,兩男子各自的婚姻嫁娶並不受影響。因為,在當時的社會中,女性一直處於從屬的地位,她們扮演的只是繁殖後代的角色,所以,女性的出現並不會影響契兄弟、契父子之間的感情。

【契兄弟的婚禮狀況】
契兄弟的婚禮,是否也如同男女之間的婚嫁一樣,有諸多流程、各種講究呢?答案是肯定的。
明末清初的大才子李漁在《無聲戲》的《男孟母教合三遷》中就為我們介紹了一下當時閩南地區契兄弟的婚禮狀況:男子之間的「婚嫁」與男女之間的婚嫁一樣,提親、聘禮和酒席等,也就是所謂的「三媒六聘」,一樣都不能少,無論是男女婚姻還是男男婚姻,全都講究「明媒正娶」。而且,如果契弟是頭婚,而非二婚,那麼契兄一方送的聘禮就要重一些!

【風俗的沒落】
晚清時期,國門被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玩弄戲子雖然仍然是士人們娛樂的主要內容,但此時國勢與政局發生巨變,演員們的地位也隨著社會的發展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對同性戀持極端憎惡態度的西方傳統性愛觀念的傳入,使得新時期的士人逐漸對於男男關係感到厭倦、反感甚至引以為恥。在這種氛圍之下,「契兄弟」這種類婚姻形式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參考文獻
胡應麟,《少室山房類稿》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華書局,1959年版
施曄,《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同性戀書寫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張在舟,《曖昧的歷程——中國古代同性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吳存存,《清代士人狎優蓄童風氣敘略》,中國文化,1997年第一期
陳森,《品花寶鑒》
李漁,《無聲戲》

上述文字改編自以下網頁:
香港文匯網:契兄弟──明朝那些同性婚姻
http://info.wenweip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52034

※前往本文臉書讚好、分享或評論: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61574620590163&set=a.492220174192275.1073741826.100002128915192&type=3&src=https%3A%2F%2Ffbcdn-sphotos-h-a.akamaihd.net%2Fhphotos-ak-xpf1%2Fv%2Ft1.0-9%2F1457653_561574620590163_2074390982_n.jpg%3Foh%3Dd2569710384449771fe349a4e9063718%26oe%3D5494108A%26__gda__%3D1422521612_0414031fc15f26ff9d1e325ca8d4fe62&size=960%2C720

 

回 現 代 人 文 時 政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