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學會網頁 http://hksh.site

 

佛祖宣示眾生平等

法師捍衛同志婚姻

 

人文臉書編者

 

 

同志較諸異性戀者,真有較為深重的罪業嗎?是殺、盜、婬、妄的哪一樁,足以與同志產生必然的因果關聯?惡業有種種,歧視、壓迫以惱害眾生,正是惡業之一。準此,同志未必會製造干犯眾生的惡業,反倒是對同志的歧視、壓迫與惱害,肯定就是惡業。因此歧視同志的異性戀者,應該斷除如是惡業,並以「平等對待一切眾生」的清淨共願,來改變歧視同志的惡法共業。
──全球首位佛教同志婚禮證婚人昭慧法師

人文臉書編者語:佛陀說法,宣示眾生平等,這與近現代社會視人人應有平等的基本權利完全一致。依此,若人們無法證明同性戀為不道德行為,即佛教所謂惡業,則同志的基本權利,不能被無理剝奪。台灣女法師釋昭慧,依據佛祖的宣教,並以佛經為據,以人類共有的智慧(即理性)證立同性戀是基本人權;並且身體力行,為同志見證佛教婚禮,可說是大慈大悲的菩薩精神的實現,值得我們景仰,也值得本地宗教人士學習與效法。

【法師真言】
下面我們選錄昭慧法師有關同志平權著述的言論。
以下選自「同志豈必承負罪軛」一文:
多名宗教人士為此公開抨擊北市府放任同性婚姻合法化,將助長「亡國滅種」,甚至讓愛滋病毒加速擴散,家庭倫理淪喪。這則新聞讓人觸目驚心,同為宗教人士之一,筆者忍不住要為同志(同性戀者)說幾句公道話。
平心而論,愛滋病毒加速擴散,家庭倫理淪喪,並不必然與同性戀有絕對關聯,異性戀日益加劇的性氾濫,反倒難辭其咎。「亡國滅種」的指控,實在是太過沉重了!宗教人士即使基於神學信念,對同性戀行為不以為然,是否也可多抱持一點悲天憫人的情懷,不要任情恣意地將同志妖魔化,讓同志在一夕之間,彷若成了人民公敵。
其次,並非所有的宗教,都將同性戀當作是必須予以遏止、懲罰或改造的罪惡。依佛法觀點,同性戀與異性戀有其共同特質。
異性戀與同性戀,同樣都是情欲,因此擁有情欲的共同特質——兩者都是動物本能,並沒有神聖與罪惡的分野,也沒有蒙受祝福與承受詛咒的殊遇。兩者的有些負面的聲音,出現在佛教圈裡。此中最常聽到的就是業障論,聲稱同志的性取向,來自惡業的招感。然而我們要問:
一、同志較諸異性戀者,真有較為深重的罪業嗎?是殺、盜、婬、妄的哪一樁,足以與同志產生必然的因果關聯?要知道,同志的身心狀態,大都良好;同志本身,並不因其性傾向而受生理或心理之苦;只要對他們不施以歧視、壓迫,他們是可以自得其樂的。
二、同樣的荒謬邏輯,出現在對待女性、殘障、病患、災民、奴隸與動物的身上。好像她(他、牠)們屈居弱勢而承受苦迫,是活該報應似的。持此論者,不但無心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而且經常對受苦眾生「傷口抹鹽」,讓她(他、牠)們倍增二度傷害。
三、退一步言,即使同志的性取向,真有來自惡業招感的成分,但試問無始生死以來,誰能保證自己沒有惡業?面對眾生的苦異熟果,佛弟子理應學習佛陀的「護生」精神,悲憫、拔濟、協助其離苦得樂,斷無視其苦為「惡業招感」而予以壓迫與詛咒之理。
四、惡業有種種,歧視、壓迫以惱害眾生,正是惡業之一。準此,同志未必會製造干犯眾生的惡業,反倒是對同志的歧視、壓迫與惱害,肯定就是惡業;社會中如果存在這種共同偏見,那就是惡法「共業」。因此歧視同志的異性戀者,應該斷除如是惡業,並以「平等對待一切眾生」的清淨共願,來改變歧視同志的惡法共業。

以下選自「中流砥柱,在彩虹下與紅潮中」一文:
台北市的同志運動,卻意外出現了宗教界強烈的反彈聲浪。這讓吾人不禁憶起,自古同志之所以飽受歧視與迫害,宗教正是壓力來源之一。許多宗教將同性戀當作「罪惡」,甚至堅信:愛他們就要改變他們——要讓他們改變其性傾向。偏是依現實狀況以觀,即使有心接受「改造」,成功率也確乎不容樂觀;更何況還有為數龐大的同志,堅定地認同自己的同志身份,無意接受「改造」。於是,同志往往無法領略宗教的廣慈博愛,反倒常被這股帶有強迫性的「愛」,逼得喘不過氣來。
佛教界雖然在這波爭議之中保持緘默,但是佛教又當如何看待同性戀者與同志運動?這同樣是無法規避的問題。因為,倘若在台灣,(廣義的)佛教徒真的有八百萬,那麼,數十萬人口的同志佛教徒,在佛教中是否受到了公正的對待?是否與女性一般,淪為被貶抑的「第二性」乃至「第三性」?我們理應關切。更何況,佛法的慈悲與公正,亦應如甘露一般普為潤澤蒼生。於是我們不禁要問:當那些包括非佛弟子在內的同志,因不公正的對待而身心受苦之時,難道我們能做的,就只是保持緘默的風度而若無其事嗎?
因此我們決定在教界開風氣之先,為同志處境與同志運動,作一些佛法觀點的論述。原因有二:
一、政治浪潮有起有落,相形之下,同志人權卻是普世性的問題,不但不退流行,而且與時具進。
二、在「佛教與政治」相關議題方面,筆者時有論述,本刊(案:指《弘誓雙月刊》)亦曾製作專題,反倒是吾人第一回為同志議題而發聲,意義非凡。

以下選自「談情說愛話清涼」一文:
基督宗教「罪」感很強,將「聖事」以外的情欲視同為「罪」;儒家「恥」感很強,將以家族為本位之「倫常」以外的情欲,視為「不倫」;佛家「苦」感很強,將所有情欲都視為非善非惡的本能,但是倘若沒有智慧來面對它,則將帶來「苦迫」!異性戀如此,同志亦復如是!
歧視無所不在。每個人的生命組合都是七長八短且不斷變化的「因緣生法」,因此每個人原則上都會因其「弱處」而被歧視。
「情」依然是「因緣生法」而非「定法」,因此戀情倘若沒有細心呵護與澆灌,沒有家庭與社會的支持,是容易受傷乃至夭折的。就此而言,婚姻是兩個家族與社會、法律對這份情感的共同維護,雖有其缺失,但依然有其正面意義。異性戀情如此,同性戀情依然如是。

【法師簡介】
盧瓊昭係在家姓名,祖籍廣東省梅縣,1957年出生於緬甸仰光,1965年返台。
1978年,二十一歲,大學三年級暑假出家,並於1979年自師範大學畢業。1980年受具足戒於高雄龍泉寺。
曾任教國、高中國文老師、各佛學院佛學講席。1989年,與性廣法師共同創立佛教弘誓學院。
1998年初,於桃園縣成立「弘誓文教基金會」,並擔任第一屆董事長,以推動佛教弘誓學院僧教育為立會宗旨,為佛教寺院栽培僧材。該基金會並從1999年至2006年,舉辦了六屆的「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大型研討會,甚受教界與學界好評。
1994年2月起,講學於輔仁大學,並依《佛教倫理學》一書之著作審,獲得教育部學審會通過「講師」資格;此一不依學歷而依學術實力,獲取大學教師證書之先例,實屬罕見。1997年9月起任教於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並為佛教弘誓學院研究部指導法師。2002年8月,依《律學今詮》之著作審,獲得教育部學審會通過「副教授」資格;2005年6月,依《佛教規範倫理學》之著作審,獲得教育部學審會通過「教授」資格;現任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暨研究所教授。2004年6月,於玄奘大學創立「應用倫理研究中心」,並兼該中心主任一職。2009年3月起,接任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暨研究所)主任。2010年2月起,除系主任職外,復兼文理學院院長。
法師之學術專長,有倫理學、佛教倫理學、佛教戒律學、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中觀學、唯識學與天台學,也作過如來藏學方面的講學。許多個人在各該領域中的學術見解,都會在課堂中與學生分享,惜因事忙,這些見解只有部分已整理成學術論文。
截至2009年5月為止,已出版之著作有《如是我思》、《佛教倫理學》、《悲情觀音》、《人間佛教播種者—印順導師》、《敢向高樓撞晚鐘》、《人間佛教試煉場》、《律學今詮》、《初期唯識思想》、《千載沉吟》、《世紀新聲》、《佛教規範倫理學》、《人菩薩行的歷史足履》、《佛教後設倫理學》等專書二十五冊,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2007年5月4日,獲頒第四十八屆「中國文藝獎章」,獎項是「文化論述獎」。
2009年3月6日,獲Outstanding Women in Buddhism Awards Committee頒發The Outstanding Women in Buddhism Award(佛教傑出女性獎)。
2012年8月11日,弘誓學院舉辦了佛教史上第一次佛化同志婚禮,由法師主持證婚。法師因而被社運團體選為年度社運風雲人物。《紐約時報》在今年第二周,評選出去年全世界所發生的一百件大事,其中法師為一對女同性戀者證婚,成為古今中外第一個公開為同性戀者主持婚禮的法師,為台灣惟一入選的「世界大事」。

延伸閱讀:
佛祖法師見證 台灣同志婚禮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68321779915447&set=a.492220174192275.1073741826.100002128915192&type=1&relevant_count=1

參考資料:
釋昭慧:「同志」豈必承負罪軛?
http://hongshi.org.tw/writings.aspx?code=A2A35E55C42B4B2E3D64CCB01E451784
釋昭慧:中流砥柱,在彩虹下與紅潮中
http://hongshi.org.tw/writings.aspx?code=BECD729A4C322FA5E8DDD330F84B1EBA
釋昭慧:談「情」說「愛」話「清涼」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articles/view/165
釋昭慧:從佛法觀點看「情」與「欲」(上、下)
http://www.hongshi.org.tw/writings.aspx?code=A7D65D520ED9B551BEBEBCF98093E1B5
http://www.hongshi.org.tw/writings.aspx?code=076455D2C028E5E012926A5AE0BAC92E
釋昭慧為同性證婚入選紐時世界大事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8141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暨研究所釋昭慧介紹
http://ird.hcu.edu.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teacher2-3&Category=45

※前往本文臉書讚好、分享或評論: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69325079815117&set=a.492220174192275.1073741826.100002128915192&type=3&src=https%3A%2F%2Ffbcdn-sphotos-f-a.akamaihd.net%2Fhphotos-ak-xfp1%2Fv%2Ft1.0-9%2F1526751_569325079815117_1682356275_n.jpg%3Foh%3Dd922bf9d50c48e1bf582855bb962d176%26oe%3D5491B5D9%26__gda__%3D1422209142_724cad7b626ca43d13d21bbb99d94f10&size=960%2C720

 

回 現 代 人 文 時 政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