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慧儒商院 http://363.jy.js.cn/szczh/ 第45貼﹕世紀之交的儒學研究 1999年10月09日,上午 10:41:48,來自的 世紀之交的孔子與儒學研究 --紀念孔子誕辰2550年 □張豈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我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 想家和教育家。在他逝世 後的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人們對他褒貶不一。像他這樣熱烈地引起後人爭議的思想家, 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上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一)孔子思想的歷史價值   歷史上任何一位有影響的思想家都不能脫離他的歷史時代;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原 則不僅反映了思想史的真實,而且這也是研究思想史、文化史的科學方法。對於孔子而 言,也應該撥開他身上的各種裝飾,還其思想及其歷史地位的本 來面目。我國學者在 本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二十年中,圍繞這一課題,做了大量扎實的研究工作,取 得很多的研究成果。   孔子身上鮮明地反映出他那個時代的特色。《論語》中記載的孔子言論,基本上有 兩類,一類是他關於現實的議論,再一類是談他以前的歷史和文化。孔子十分關注西周 “禮” 製的存亡問題。他說過﹕西周禮製是以夏、商兩代為依據製定的,豐富多彩。 因此,他主張沿用周朝的禮儀製度(見《 論語•八佾》)。事實上,春秋末期,西周 禮製已開始變形,出現搖搖欲墜的局面。   西周的禮製不僅指具體的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等等,而且是西周政治、 經濟製度和文化製度的總稱。西 周是宗法等級社會﹕在經濟上,天下土地為周天子所 有;在政治上,實行世卿世祿製,血緣關系佔主導地位;教育是官學壟斷。到了春秋末 期孔子生活的時代,由於西周中期以來 "私田”的發展,許多諸侯國紛紛實行賦稅改 革。相應地有些思想家,如墨子提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的觀點,主張官吏的 選拔不應以血緣為標準。這些變化都是客觀事實。 孔子在感情上並不認同這些變化, 但在實際行動上卻是沖破了傳統,辦起了私學。他有一個信念﹕“禮”不但可用於貴 族,庶人也要講“禮”。他的弟子基本上都是庶人,不是貴 族。庶人懂得禮製,同樣 可以做官,從而影響社會。這樣看來,孔子選定了一條路,就是用教育和文化去改造社 會的道路。   作為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在道德倫理思想上的貢獻,影響之大,是他生前沒有料 到的。他提出並仔細論證了一個 新觀念———“仁”,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長期影響 中國歷史文化的價值觀。用一句簡潔的話來表述,就是﹕君子應當為他人、為崇高理想 的實現而自強不息。在孔子看來,“仁 "是眾多道德規範的綜合,含恭、寬、信、 敏、惠等等。那麼,“仁”的核心是什麼?據《論語•顏淵》記載,孔子對此的回答是 ﹕“愛人”。愛人與尊重人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所以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 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於別人。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 自己要站住腳,必須讓別人站住腳,自己要做成事情,同時 也要讓別人把事情做成。 由此看來,“仁”的精神與損人利己是完全不相容的。這種愛心並不只是愛自己的親 人,而是由此作為起點去愛大眾,“泛愛眾而親仁”。怎樣才算博愛 大眾呢?孔子回 答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對老者關懷尊敬,對朋友忠實誠信,對少 年注重教育,這些 都被當作博愛大眾的標準。   孔子在教育上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教育理論和方法充滿創造性。他提出德、智、 體相結合,繼承(學)與創造( 思)相結合,共性與個性相結合的教育理論和方法, 並在這個結合方面進行了豐富的教育實踐。   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所謂儒家,在春秋末期就是指那些對西周禮製和文化有修 養,並且充滿敬仰之情的人。西周豐富而深刻的禮樂文化不但體現於一些重要的典籍, 而且體現在社會製度和社會風尚的各個方面。而西周禮樂文化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百家之 學的源頭,並不是偶然的。孔子開創的 儒家對西周文化不僅有繼承,而且有重大發 展。孔子培養了大批弟子,其中比較優秀的就有七十余人。這些弟子沿著孔子確立的思 想方向,對儒學作了全面論述。在戰國時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他 們分別從不同角度豐富了孔子的思想體系,從而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徵。這特徵大 致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注重操守的人格理想。在孔子看來,一個人應該有為大多數人謀福利的崇高理 想。如果一個人的理想與生命發 生沖突,只有選擇前者,不能苟且偷生。他的名言是 ﹕“誌 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種思想,在孟子那裡演變成為 “浩然之氣”,有了這種正氣,就能做到“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荀子稱之為“德操”,他說﹕“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操守、 氣節或稱之為正氣,是關系人的生死存亡的根本精神, 如果缺乏這種精神,就不能成 為真正的人。有了這種操守, 就能“素其位而行”,“人不知而不慍”,根據自己所 處的 位置,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就能“中天下而立”,有鐵肩擔道義的氣概,有敢 於抗拒邪惡、扭轉時俗的社會歷史使命感。   二是教育為本的社會信念。先秦儒家研討政治的起源,認為人與其他動物的區別, 在於人有社會生活(“群”)並 有理性和情感。社會規則都發自於人的情感與理性。 因此,他們對人的情感和理性作了相當深入的分析。孔子曾經分析人的各種品性,孟子 將它加以理論概括,成為仁、義、禮、智四端。儒家深信,要使社會朝著更加完善的形 態發展,關鍵是要提高人的情感素質與理性能力。他們認為政治的最高 目標也是如 此。儒家提出過大同和小康兩個社會理想目標。無論大同和小康,都有一個共同的特 徵,那就是它緊緊圍繞著人的物質生活的滿足和精神品格的提升。儒家認為,教育 是 實現社會理想的最重要的途徑。   三是“和而不同”的文化主張。中國古代思想家比較喜 歡講“和”、反對講 “同”。所謂和,就是承認有多樣性的 統一;所謂同,則是單一、孤立,沒有矛盾。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說,正派的人以“和 "為原則, 但不肯盲從附和,而敢於提出自己的意見;不正派的人處處盲從附和,而不敢提出自己 的見解。可見孔子贊 成“和”,而不贊成“同”。這是辯證思維。他還把“和而不 同”的原則運用於認識領域,創造了“叩其兩端”的認識方法。“和而不同”逐漸成為 先秦時期儒家處理文化問題的 一種主張。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就是依據這種觀點處 理它與道家學派的矛盾,從而消化吸收了道家的理論成果。後來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儒 家一方面與佛教、道家展開理論爭辯, 另一方面又不斷豐富和改造原有的理論體系, 最終創立了宋明新儒學。可以說,在“和而不同”的基礎上的融合與貫通,是儒學思想 發展的一個鮮明特徵。   (二)孔子和儒家思想研究的新進展   八十年代以來,我國的儒學研究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就。回顧二十年來的儒學研 究,我們看到,儒學與中國現代化建 設的關系越來越受到關注。儒學與中國現代化, 實際是傳統 文化與現代化問題中的一個方面,這是一個範圍很廣、又具有重要理論和 實踐意義的問題。羅榮渠在《中國傳統文化研 究的時代課題》一文中認為,儒學(擴 大言之為傳統文化)不是可以現成地拿來使用的,時代畢竟不同了。對於傳統的東西如 何進行分析、解剖,使它本身的若干方面“轉化”為推進現代化的動力,這需要付出巨 大的精力。   張岱年則提出了“綜合創新”論,指出要從傳統的儒學中提煉出與現代化相契合的 內容,並與其他傳統思想精華相融合,作為創造中國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重要資料,這需 要研究和探索。   孔子思想和儒學是歷史的產物,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 組成部分,因此要認識它 的歷史價值和現代價值,必須對它 進行具體的歷史分析。令人欣喜的是,近二十年 來,學人在 以往研究的基礎上又做出了新的成果。舉例來說,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 樂文明》關於周公創立的西周禮樂文明與儒家 思想歷史淵源的論述;陳來《古代宗教 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關於儒學理性主義與巫覡文化神秘主義的區別與 聯系的分析 ;吳龍輝《原始儒家考述》關於宗法貴族社會兩 大支柱的國野製及宗法世襲製與儒學 起源的解剖,都很有見解。關於孔子本人的思想研究,成果很多。我想介紹三本書,一 本是匡亞明的《孔子評傳》,論述頗為精到,附有孔子訪 問列國諸侯示意圖、孔子年 譜、《論語》箴言六十條詳釋等附錄;一本是李啟謙的《孔門弟子研究》,分別考察了 孔子 弟子二十九人的事跡、思想、氣質及思想上的傳承與影響;一本是張秉楠的《孔 子傳》,“試圖將孔子思想融合於其行事與歷史環境之中”。   關於儒學的成熟形態宋明理學的研究,八十年代以來,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出現了 從整體上進行全面研究和把握的學術性著作。其中由侯外廬、邱漢生主編的《宋明理學 史》上、下卷,計一百三十余萬字,對宋明理學在產生、發展、傳播、演變、衰落等各 個階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學派的思想 和著作進行了研究和論述,改變了以往局限於對 個別思想家的個別範疇、命題進行研究和介紹的狀況。張立文的《宋明 理學研究》、 蒙培元的《理學範疇系統》則側重於對宋明理 學的主要範疇及其邏輯結構的分析,在 對宋明理學的哲學特徵進行整體性把握方面作了富有啟發性的探討。此外,出現了不少 細致入微的專題性研究著作。其中,邱漢生的《四書 集注簡論》探討了朱熹等理學家 為建立其思想體系,對於傳統注疏經學所作的改造和發展,並對理學與佛學的關系進行 了深入的研究,從學術史的角度揭示了理學發展的某些特徵。陳來在《朱熹哲學研究》 中,細致地梳理了朱熹哲學中一些基本問題的歷史演變線索,由此展示了朱熹哲學思想 的複雜性。這些著作都顯示了研究工作正向細致深入的方向發展。   對儒家經典以及經學史的研究,目前已經逐漸成為儒學 研究的熱點之一。儒家 《周易》這部古老的典籍,受到學人的關注,朱伯?所著《易學哲學史》(上、中、下 三冊)是 其中代表性的成果。還應當提到近年來關於儒家考古文獻的研究。一九七三 年長沙馬王堆第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周易》引起學人的重視。一九九三年,湖北荊門 市沙洋區四方鄉郭店一號楚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簡,存八百余枚,凡一萬三千余字。據 初步研究,該竹簡入土年代約在公元前三百年上下。這批竹簡經整理編定為十六篇,其 中除《老子》、《五行》兩篇與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同名篇章大體相似、《緇衣》 一篇與傳世文獻基本相同外,其他十二篇儒家類的書籍和一篇道家類書籍,皆為新發 現。據初步研究,這次出土的十四篇儒家經典,正是從孔子向孟子過渡時期的學術史 料。有的學人將楚簡儒家著作分為三類,作了詳細考辨,得出簡文主 要出於子游、子 思學派。   關於中國儒學研究的成果,當然遠遠不止上面寫的一些。近二十年來,專門從事孔 子和儒學研究的學會團體研究孔子思想體系、孔門弟子思想,以及關於孔子和儒家思想 資料的 整理、研究論文集的匯編、研究信息的交流,都達到空前繁榮的程度,這些必 將使孔子和儒學思想研究更加深化。   (三)孔子和儒學研究前景的展望   展望21世紀的儒學研究,儒學與中國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關系,將仍然是它的核心。 如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新文化,仍然是我們面臨的迫切任務。   筆者以為,儒學的基本命題仍然有它的現實意義。在現代西方,隨著蘇聯的解體, 出現了兩種比較有影響的觀點。一種叫做“歷史終結論”,由美國人弗朗西斯•福山提 出。 他宣揚西方意識形態是人類歷史的“終極本質”,是“最後 的真理”,世界上所 有的文化都必然朝著這種“普遍同質” 而進行。另一種即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亨廷 頓1993年在《 外交事務》夏季號上發表《文明的沖突》一文,認為冷戰結 束後世界歷 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各種沖突將更加激化。而 引起沖突的主要根源將是不同的文 化。他主張用西方文明來 領導世界文明的走向。這兩種觀點其實都是“西方文化中心 論”的翻版,只能導致對非西方文化的蔑視,宣揚西方文化霸權論。在這種趨勢下,儒 家“和而不同”的文化觀念,更加顯示出它的力量。   儒家對人的道德與精神生活的重視,使之必然成為中國 的主要文化遺產之一。儒 家討論道德與精神生活的基礎是農業文明,這與近現代工業文明有明顯的差距。假若在 中國現 代化過程中,仍然迷戀於農業文明的信仰以及禮製,要求逐一搬來,顯然是不 正確的。但儒家通過對禮製的理論升華所 形成的關於人的一般認識,仍然有借鑒作 用。如它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強調情感與理智的結合,強調奉獻,強調理想, 強調道德操行,這些仍然是現代社會生活不可缺少 的準則,當然這些準則在具體內容 上應有所發展和更新。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思想文化是歷史的、具體的,歷史上任何一種思想學說,完全 適應於後來歷史的發展,這是沒 有先例的。即便帶有普遍性原則的倫理思想,也必須 加以分析和改造。孔子和儒學思想是我們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我們今天不是建設儒學 文化,儒學思想只是建設新文化的重要思想資料之一。 世紀之交的儒學研究 人民日報 ,1999-10-09,10: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