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一個企業創造的總價值量與它的勞動生產率成正比   8-1﹐“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的生產力成反比”﹕一個必須慎重使用的結論   馬克思說﹕“勞動生產力越高﹐生產一種物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就越少﹐凝 結在該物品中的勞動量就越小﹐該物品的價值量就越小。相反地﹐勞動生產力越 低﹐生產一種物品的必要勞動時間就越多﹐該物品的價值就越大。可見﹐商品的 價值量與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的量成正比﹐與這一勞動的生產力成反比。……因 此﹐有用勞動成為較富或較貧的產品源泉與有用勞動的生產力的提高或降低成正 比。相反地﹐生產力的變化本身絲毫也不會影響表現為價值的勞動。既然生產力 屬於勞動的具體有用形式﹐它自然不再同抽去了具體有用形式的勞動有關。因 此﹐不管生產力發生了什麼變化﹐同一勞動在同樣的時間內提供的價值量總是相 同的。但它在同樣的時間內提供的使用價值量會是不同的﹕生產力提高時就多 些﹐生產力降低時就少些。因此﹐那種能提高勞動成效從而增加勞動所提供的使 用價值量的生產力變化﹐如果會縮減生產這個使用價值量所必需的勞動時間的總 和﹐就會減少這個增大的總量的價值量。反之亦反。”(《資本論》﹐第54頁﹐ 第59至60頁)   這兩段話﹐在勞動價值論的框架中並無錯誤。但是﹐它們共同的結論“商品 的價值量與勞動的生產力成反比”﹐常常被錯誤地用來證明“機器不能創造價 值”。   8-2﹐“勞動生產力提高”存在兩種不同的情況   馬克思所說的“勞動生產力”指的是“單位時間生產某種商品的數量”﹐因 為他說﹕“勞動生產力越高﹐生產一種物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就越少”(《資本 論》﹐第54頁)﹐和人們常說的“勞動生產率”是一回事。由於“勞動生產率” 在字面上比較接近“勞動生產力”的本意﹐在以下的討論中我們使用“勞動生產 率”這個名稱。   “勞動生產率提高”﹐既然是“提高”﹐就需要一個參考標準﹐就需要明確 這個“提高”是相對於誰的、什麼時候的勞動生產率。參考標準不同﹐“提高” 的內涵就不同﹐這句話的適用範圍也就不同。   “提高”的參考標準有兩種﹕   1﹐相對於自己過去的勞動生產率水平。   例如﹐某企業去年每分鐘可以生產一台電視機﹐今年新的流水線開始投入使 用﹐勞動生產率提高到每分鐘生產兩台電視機。或者﹐某個地區的全部紡織廠由 於普遍使用新型紡織機﹐整個地區紡織行業的勞動生產率相對於使用新機種之前 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這一比較標準的特徵是﹕同一個主體(企業或者某國、某地區整個行業)自 己和自己比較不同時間(去年和今年﹐使用新機型、新技術之前和之後)的情 況。由於這是同一主體不同時間的情況之間的比較﹐可以稱之為“縱向比較” (請見下表)。 表8-1﹕勞動生產率的縱向比較              某企業的勞動生產率 ------------------------------ 去年       ------------------------------ 今年       ------------------------------   2﹐相對於自己同行的勞動生產率水平。   例如﹐某企業從國外引進一種先進生產技術以後﹐電冰箱的生產時間從20分 鐘降低到了10分鐘﹐而本國的其它電冰箱生產廠仍然使用舊的生產技術﹐因此﹐ 和同行相比﹐該廠的勞動生產力提高了一倍﹔或者﹐美國的汽車行業廣泛使用自 動機器人﹐和沒有普遍使用機器人的中國汽車工業相比﹐其勞動生產率要高出若 干倍。   這一比較標準的特徵是﹕不同的主體(企業或者某國、某地區整個行業)相 互比較同一時間(今天﹐今年)的情況。由於這是不同主體在同一時間的比較﹐ 可以稱之為“橫向比較”(請見下表)。 表8-2﹕勞動生產率的橫向比較        A企業的勞動生產率     B企業的勞動生產率 ------------------------------- 今年                    -------------------------------   8-3﹐在縱向比較時﹐如果整個行業各個企業情況一樣﹐“商品價值與勞動 生產率成反比”是成立的   假設某地區整個汽車行業從今年開始使用一種新的技術﹐日產量都從1000輛 提高到了2000輛﹐生產汽車花費的勞動時間(成本)下降到了原來的一半﹐即勞 動生產率比去年提高了一倍。其中A企業的情況列於表8-3。 表8-3﹕A企業今年和去年情況的比較   注1﹕由於其它企業和A企業的情況完全一樣﹐因此﹐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 時間和每個企業(包括A企業)的實際生產時間始終相同。對於企業之間存在差異 的情況﹐將另作討論。   注2﹕根據政治經濟學﹐商品的價值由它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社會必要 勞動時間下降一半﹐每件商品的價值也下降一半。   在這個例子中﹐“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力成反比”是可以適用的。因為 勞動生產率提高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下降了一半﹐所以﹐每件商品的價值量隨 著勞動生產力的提高也降低了一半﹐雖然產量增加了一倍﹐但是整個企業一天創 造的總價值量沒有增加。   這在實際生活中對應這樣一種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社會的勞動生產 力在不斷提高。馬克思提出“商品價值和勞動生產力成反比”的本意是指﹕隨著 整個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提高﹐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每件商品包含的勞動價值 減少了﹐在同樣的勞動時間裡﹐產量雖然提高了﹐但是單位時間勞動創造的總價 值量不變。   8-4﹐在橫向比較時﹐“商品價值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不能成立   如果今年只有A企業採用了新技術﹐而其它企業仍然使用原有技術﹐那麼A企 業的勞動生產率將比其它企業高一倍﹐日產量為2000件﹐其它企業仍然是1000 件﹔A企業生產這種商品花費的勞動時間只是其它企業的一半(請見表8-4)。 表8-4﹕A企業和同行企業之間在同一時刻的比較   在這個例子中﹐“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力成反比”不能成立。   馬克思在分析一個企業使用新技術以後、產品生產時間縮短時說﹕“但是商 品的現實價值不是它的個別價值﹐而是它的社會價值﹐就是說﹐它的現實價值不 是用生產者在個別場合生產它所實際花費的勞動時間來計量﹐而是用生產它所必 需的社會勞動時間來計量。”(《資本論》﹐第353頁)   由於在某一具體時刻﹐某種具體的商品只有一個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數值﹐所 以同樣的商品具有相同的價值﹐和生產中實際花費的勞動時間沒有關係﹐當然也 就和勞動生產率沒有關係。   由於商品的價值和生產中花費的勞動時間沒有關係﹐是一個常數﹐因此﹐哪 個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高﹐哪個企業的產量大﹐哪個企業創造的總價值量也就比較 大。   比較表8-3和表8-4的最下面一行﹐可以看到﹐在縱向比較時﹐A企業創造的 總價值沒有變化﹐因為其它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也提高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 了﹐每一件商品的價值相應減小了﹐雖然產量增加了﹐但是創造的總價值沒有增 加。   在橫向比較時﹐儘管A企業花費在每一件產品上的勞動時間縮短了﹐因為在同 一時刻一種商品不可能有兩個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數值﹐所以其產品的價值和其它 企業的一樣。由於A企業的產量較大﹐它創造的總價值當然也比較大。   這種比較實際上就是勞動生產率較高的發達國家和勞動生產率較低的不發達 國家之間、或者勞動生產率較高的好企業和勞動生產率較低的差企業之間、或者 一家企業和一個獨立勞動者(個體勞動者)之間、或者一個勞動生產率較高(勤 快、熟練)的個人和另外一個勞動生產率較低(懶惰、不熟練)的個人之間的比 較。馬克思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可以肯定﹐他絕對不會認為﹐同樣勞動一天﹐前 者和後者創造的價值總量是相等的。相反﹐他批評了這種思想﹕“既然商品的價 值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來決定﹐那末一個人越懶、越不熟練﹐他的商品就 越有價值﹐因為他製造商品需要花費的時間越多”(《資本論》﹐第52頁)。   8-5﹐勞動生產率提高幅度較大的企業創造的總價值比較多   在第8-2節分析縱向比較時﹐我們假設每個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幅度都是 一樣的。如果A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幅度比其它企業大﹐會怎麼樣呢﹖   假設A企業今年的勞動生產率比去年提高了一倍﹐日產量從1000件提高到2000 件﹐生產某商品花費的勞動時間從2分鐘下降到了1分鐘﹐但是其它企業勞動生產 率提高的幅度沒有這麼大﹐每件產品花費的勞動時間從2分鐘只下降到了1.5分 鐘﹐那麼﹐這種商品今年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不是1分鐘﹐而是在1.5至1分鐘之 間﹐假設是1.3分鐘(請見表8-5)。 表8-5﹕A企業今年和去年情況的比較(A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幅度比其它企業大)   從表格最下面一行可以看到﹐雖然其它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也提高了﹐但是因 為提高的幅度不如A企業﹐所以創造的總價值仍然少於A企業。   歸納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提高勞動生產率不僅有利於創造使 用價值﹐也有利於創造價值。   8-6﹐錯誤的根源在於忘記了商品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和具體勞動時間無關   以上分析表明﹐我們在分析勞動生產率和價值生產之間的關係時﹐絕對不能 忘記商品的價值不是由具體生產者實際耗費的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社會必 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即﹕同種商品在同一時刻價值相同﹐和具體生產者實際耗 費的勞動時間無關。這也是符合常識的﹕同樣的商品在同一時刻價格相等(不考 慮信息不全導致的偏差)。   認為“商品價值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始終成立的人﹐是因為使用各個生產 者實際耗費的勞動時間作為商品的價值﹐所以得出了錯誤的結論﹐請見表8-6。 表8-6﹕A企業和和生產同種商品的其它企業之間在同一時刻的比較   在這個表格中﹐第6行是錯誤的。馬克思說﹕“商品的現實價值不是它的個別 價值﹐而是它的社會價值﹐就是說﹐它的現實價值不是用生產者在個別場合生產 它所實際花費的勞動時間來計量﹐而是用生產它所必需的社會勞動時間來計 量。”(《資本論》﹐第353頁)在同一時刻﹐同樣的商品不應該有兩種價值﹐因 為在同一時刻不可能有兩個“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數值。   如果同時生產同種商品的人﹐誰在在生產中花費的時間越長﹐誰的商品價值 就越高﹐那麼﹐人們就會選擇磨洋工﹐因為這樣創造的價值反而比較多。這不僅 違背了馬克思“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理論(《資本論》﹐第52頁)﹐也是不合常 理的。   由於第6行是錯誤的﹐所以第7行的計算結果“勞動生產率高的企業創造的總 價值和低的企業相同﹐均為2000"也是錯誤的。   “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這句話﹐實際上包含了“一個人越 懶﹐越不熟練﹐他的商品就越有價值﹐因為他製造商品需要花費的時間越多”這 種違背常理的情況﹐因為這個人的勞動生產率顯然很低。   正是為了防止勞動價值論出現這種荒謬結果﹐馬克思提出了“社會必要勞動 時間”的概念。因此﹐在使用“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的生產力成反比”這個結論 時﹐必須同時使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一概念﹐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   8-7﹐聯合勞動創造的價值量較大   馬克思說﹕“對於價值生產來說﹐1200個工人無論是單獨進行生產﹐還是在 同一資本指揮下聯合起來進行生產﹐都不會引起任何差別。”(《資本論》﹐第 358至359頁)   如果這是縱向比較﹐這段話沒有什麼問題。例如﹐社會上一共有1200個工 人﹐原來都是分散單獨勞動的﹐現在資本家把他們組織起來﹐進入工廠集體勞 動﹐雖然產量大大提高﹐但是因為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也大大降低了﹐因此 這1200個工人創造的總價值沒有變化﹐或者變化不大。   但如果是橫向比較﹐這段話就可能存在問題。例如﹐社會上原來有2400個工 人﹐來了一個資本家﹐把其中1200個工人僱佣到自己的工廠裡集體勞動﹐其餘 1200個工人仍然分散獨自勞動。   工廠裡的工人由於分工協作和使用機器﹐使生產某種商品耗費的勞動時間大 大縮短﹐產量大大提高﹔而獨自勞動的工人沒有任何變化。由於同樣的商品在同 一時刻具有相同的價值﹐而在工廠勞動的1200個工人的產量遠遠高於分散勞動的 1200個工人﹐所以前者創造的總價值遠遠高於後者。表8-7可以幫助說明這一分 析。 表8-7﹕聯合勞動創造的價值量比較大   這一分析表明﹕勞動和資本結合以後﹐創造的總價值量提高了。在工廠勞動 的1200個工人創造的總價值比較多﹐是因為他們分工協作、使用機器的結果﹐是 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結果﹐所以這額外增加的部分價值是資本的貢獻。   由於資本的存在有利於價值的創造﹐因此從實際效果來看﹐好像資本勞動 了、創造了價值。我們將在第十章討論“資本的生產力”。   8-8﹐縮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不會帶來長期穩定的利潤   剩餘價值理論認為﹐在工人每天的總勞動時間不能再延長的情況下﹐資本家 可以通過縮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來增加他們的剩餘勞動時間﹐從而增加剩餘 價值﹐獲得更多的利潤。(《資本論》﹐第347頁)   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剩餘勞動時間延長﹐意味著資本家能夠從工人身 上剝削更多的剩餘價值﹐剩餘價值越多﹐意味著利潤越高。但是﹐利潤的增加必 然引誘更多的資本家來投資﹐引起資本家之間的競爭加劇。   競爭的結果一方面是商品產量增加﹐價格下降﹔另一方面是勞動力的供求狀 態向有利於工人的方面轉變。所以﹐即使在某些歷史階段、某些地方﹐縮短必要 勞動時間作為一種增加利潤的方法的確存在﹐但它不可能是一種穩定的、主要的 獲取利潤的方法。   根據政治經濟學的定義﹐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是“生產維持一天生活所 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的社會勞動時間”。馬克思在談到“維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資 料”時說﹕“所謂必不可少的需要範圍﹐和滿足這些需要的方式一樣﹐本身是歷 史的產物﹐因此多半取決於一個國家的文化水平﹐其中主要取決於自由工人階級 是在什麼條件下形成的﹐從而它有哪些習慣和生活要求。”(《資本論》﹐第 194頁)也就是說﹐“維持生活所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內容並非一成不變﹐隨著社 會的發展﹐工人會養成新的“習慣”、提出新的“生活要求”﹐或者新一代工人 階級會有不同於上一代的“習慣”和“生活要求”。   如果假設一個工人家庭一天的生活資料是5公斤大米﹐生產5公斤大米需要6 小時社會勞動﹐那麼這個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就是6小時。   如果全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以後﹐生產5公斤大米所需的社會勞動降低到了3 小時﹐根據相對剩餘價值理論﹐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也降低了3個小時﹐剩餘 勞動時間則相應增加了3個小時。   但是﹐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以後﹐工人生活資料的內容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例如上述工人家庭每天不僅仍然需要5公斤大米﹐可能還需要1公斤水果、看兩個 小時電視﹐每年平均需要兩卷彩色膠卷﹐平均每五年需要更換冰箱和空調機等 等﹐結果其每天的“必要勞動時間”仍然是6小時。   因此﹐全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以後﹐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是否必然下降﹐需 要全面考慮﹐不能輕易作出結論﹐否則就會出現悖論。   例如﹐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縮短﹐這說明工人階級 生活資料的內容沒有變化或者增加得很少﹔但是勞動生產率提高以後商品的產量 成倍提高了﹐那麼這些商品賣給誰呢﹖   如果商品僅僅是賣給資本家﹐那麼﹐因為銷售量的限制﹐每件商品的平均成 本必然很高。例如﹐如果開採礦山、煉鐵煉鋼、發明研究改進發動機等等只是為 了生產一千輛高級轎車﹐那麼這種高級轎車的價格將達到驚人的數字。只有最廣 大的普通勞動者也能夠購買自行車、摩托車和普通轎車﹐把開採礦山、煉鐵煉 鋼、發明研究改進發動機等等的成本﹐分散在大量的產品上﹐高級轎車的成本才 能降低到資本家階級自己能夠承受的水平。   因此﹐資本家作為個人﹐希望自己僱工的工資越低越好﹐但是他希望其他資 本家的僱工工資越高越好﹐以便買得起自己工廠的產品。而資本家階級作為一個 整體﹐只有在工人階級“生活資料”的內容不斷豐富、工資不斷提高、購買力不 斷增大的情況﹐才能夠繼續生存下去﹐才能夠使自己的物質享受程度不斷提高。 資本主義的經濟經濟危機也驗證了這一點。   上述結論符合“交換有利於雙方”這個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如果勞動和資 本的交換只有利於資本家階級﹐工人階級總是吃虧﹐這種交換就無法繼續存在下 去。   馬克思指出工人階級存在“相對貧困化”的趨勢﹐但並沒有否認工人階級存 在“絕對富裕化”的趨勢。因此﹐上述分析和馬克思的觀點也沒有根本的衝突。   而且﹐我們對“相對貧困化”的理解不應該限於字面上的理解。“相對貧困 化”的實際意義是﹕雖然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資本家階級提高得更 快﹐這導致了“兩極分化”。對“兩極分化”應該作具體的分析﹐不應一概而 論。   例如中國目前的“兩極分化”並非富的太富﹐而是窮的太窮。如果我們通過 抑制投資(阻止富的更富)來縮小“兩極分化”﹐將使窮人失去和先進生產力結 合的機會﹐繼續貧窮或者更窮(人口增加、生存環境惡化)。   又例如﹐交通手段的發展導致一個企業可以向更廣大的區域甚至全世界提供 產品。企業規模的擴大、投入資本的增加﹐承擔的風險更大﹐都使企業的所有者 和管理者面臨更大的挑戰﹐只有絕對值更高的經濟收入﹐才能吸引足夠多的人來 競爭擔任這些角色。而普通工人的重要性不會因為產品遠銷而提高﹐所以其經濟 收入的增長速度不可能和前者同步。   至於通過非法途徑獲取財富﹐不論數額大小﹐都應該加以打擊﹐而不應僅限 於“兩極分化”。   8-9﹐錯誤理解勞動生產率和價值創造之間的關係﹐後果嚴重   “不用說﹐採用了先進的機器設備以後﹐在同一時間內﹐同一產品的數量是 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地增加了﹐這是由於關係到具體勞動的勞動生產率大 大提高了﹐從而生產出來的使用價值就增加了﹐但是﹐它並不能創造出新的價 值﹐因為價值量是由凝固在商品中的抽象勞動所決定的。正如馬克思所指出﹕ '不管生產力發生了什麼變化﹐同一勞動在同樣的時間內提供的價值量總是相同 的。但它在同樣的時間內提供的使用價值量會是不同的﹕生產力提高時就多些﹐ 生產力降低時就少些。’我們不能看到生產出來的產品增多了﹐就認為多創造了 價值﹐更不能由此得出﹕‘機器創造價值’的結論。……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 發展及其在生產上的應用﹐勞動生產率越來越高﹐而生產同一物品所需要的時間 就越少﹐凝結在該產品中的勞動量就越少﹐它的價值也越小﹔反之﹐勞動生產率 越低﹐生產一種物品的必要勞動就越多﹐該產品的價值倒是越大了。”(陶大 鏞﹕《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30頁)   上述論述不僅難以和實際生活中的經驗相吻合﹐而且也不符合馬克思的“社 會必要勞動時間”理論。如果真的是“勞動生產率越低﹐產品的價值越大”﹐那 麼大家就沒有必要提高勞動生產率了。   我們知道﹐在宏觀上﹐人類的勞動生產率是不斷提高的﹐這是確鑿無疑的事 實﹐討論與否都不會改變這種事實﹔但是在微觀上﹐有些企業、有些國家領先於 其它企業或者國家首先使用先進技術﹐因此﹐在實際生活中﹐特別是中國這種經 濟上比較落後的國家﹐更有實際意義的、更加應該關注的問題主要是勞動生產率 橫向比較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落後國家的經濟學家對本國人民奢談宏觀上的 縱向比較﹐不僅毫無意義﹐而且會掩蓋更加具有現實意義的微觀上的橫向比較﹐ 並且會產生一種誤導﹕“先進企業和落後企業創造的價值是相同的”﹐或者﹕ "科學技術沒有什麼用處”。   我們已經證明瞭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於價值創造。因此﹐橫向比較不僅非常 重要﹐而且比縱向比較更有現實意義。所以﹐中國的經濟學家應該多講橫向比較 的情況﹐即﹕“勞動生產率越高、創造的價值總量就越大﹐我們應該積極發展科 學技術、提高管理水平。”   8-10﹐新技術的擴散需要時間和成本   政治經濟學之所以忽略橫向比較﹐是因為它在討論勞動生產率的問題時﹐有 一個它認為是不言而喻、因此不必說明的假設﹕每一個生產者的勞動生產率是相 同的。   這一假設的基礎是另外一個假設﹕先進技術的擴散沒有時間差﹐也不需要成 本﹐即先進技術誕生後會很快地、無條件地被所有生產者採用﹔也可以這麼說﹕ 政治經濟學完全忽略了新技術擴散所需要的時間和獲得新技術所必須付出的成 本。   馬克思說﹕“……當新的生產方式被普遍採用﹐因而比較便宜地生產出來的 商品的個別價值和它的社會價值之間的差額消失的時候﹐這個超額剩餘價值也就 消失。”(《資本論》﹐第354頁)政治經濟學教科書說到這個問題時口氣也十分 輕鬆﹕“……一旦新技術被普遍採用﹐整個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商品的社 會價值也就會隨之降低。”(袁夏良﹐趙錦繡﹕《通俗政治經濟學》﹐四川人民 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第170頁)“當先進技術得到普及後﹐部門的平均勞動生 產率將會提高﹐此時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降低﹐商品價值相應下降。” (衛興華﹐林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年1月第一版﹐第78頁)   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獲得先進技術既需要時間﹐也需要付出極大的代 價﹔在原有技術普及的同時﹐更新的技術又被開發出來﹐並在部分企業被率先採 用。因此﹐不同生產者在勞動生產率方面的差異會動態地長期存在。那些積極發 展新技術的企業或者國家﹐在價值生產方面總是優於那些不重視、不善於發展新 技術的企業或國家﹐其差距會逐漸積累起來﹐並且越來越大﹐直至後者被徹底淘 汰。   落後企業或者國家渴望獲得先進技術﹐而先進企業和國家千方百計阻止最新 技術被潛在的競爭對手掌握﹐同時又要把對自己來說已經落後的技術用儘可能高 的價格賣出去。因此﹐技術擴散並非一個純粹技術領域的問題﹐更非“水往低處 流”式的自然過程﹐在很多場合﹐它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一種政治斗 爭﹐和國家利益密切相關。   如果一個國家的指導性經濟理論忽略新技術擴散的時間差和獲得新技術所需 的巨大成本﹐不僅理論本身會產生偏差﹐還會使人們不重視本國、本企業的科技 人員和技術開發工作﹐而總是把技術進步的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中國的科技人 員和教育工作者待遇普遍很低﹐科研和教育經費嚴重匱乏﹐但是購買國外技術、 即使不太先進的技術時﹐卻總是大把花錢。儘管這一現象的原因複雜﹐但是不能 否認經濟理論的偏差對指導思想和實際行動潛移默化的影響。   8-11﹐經濟學不能僅僅研究“可能性”﹐還要研究“可行性”   桌上有一杯水﹐由於地球引力﹐“水往低處流”﹐杯裡的水完全有可能流到 地板上。這是“可能性”﹔   但是﹐由於受到杯沿的阻擋﹐水實際上無法流出杯子﹐因此沒有“可行 性”。   先進技術從先進企業、先進國家擴散到落後企業和落後國家﹐存在“可能 性”﹐因為後者迫切需要先進技術﹔但是很多時候這種擴散缺乏“可行性”﹐過 高的價格、政治上的障礙等因素可以象杯沿阻止水往低處流一樣﹐阻止新技術的 擴散。更何況很多技術根本不出售﹐或者說價格等於無限高。所以﹐在研究中不 能過於抽象、過於理想化﹐不僅要研究經濟過程的“可能性”﹐還必須考慮“可 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