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事觸龍諫太后

趙太后[1]新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於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強諫。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左師觸讋[2]願見太后。太后盛氣而揖[3]之。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卻[4]也,故願望見太后。」太后曰:「老婦恃輦而行。」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5],和於身也。」太后曰:「老婦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師公曰:「老臣賤息[6]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願令得補黑衣[7]之數,以衛王宮[8]。沒死[9]以聞。」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雖少,願及未填溝壑[10]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曰:「甚於婦人。」太后笑曰:「婦人異甚。」對曰:「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曰:「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11]。』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主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曰:「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一旦山陵崩[12],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太后曰:「諾。恣君之所使之。」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齊兵乃出。

子義[13]聞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況人臣乎?(卷二十一《趙四》)

 

【註釋】


[1] 趙太后:即趙威後,趙惠文王之後。

[2] 觸讋:《史記趙世家》、清王念孫考證以及近年發掘之《戰國縱橫家書》均作「觸龍言」,當據正。

[3] 揖:或雲當作「胥」。胥:等待。

[4] 卻:同「郤」,毛病。

[5] 少益:稍微增加。耆食:即嗜食,飲食。

[6] 息:兒子。

[7] 黑衣:指衛士。

[8] 王宮:原作「王官」,據黃丕烈《札記》改。

[9] 沒死:即昧死,冒著死罪。

[10] 及未填溝壑:趁著我尚未死的時候。

[11] 必勿使反:一定別讓她再回來。古諸侯之妻,通常只在被休棄或亡國後方才回到原來的國家,故雲。

[12] 山陵崩:婉轉說法,指去世。

[13] 子義:趙國的賢人。

 

【點評】

「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此為政之痼疾,古今之通病也。有觸龍之諫,有太后之聽諫,則其疾或可去焉。然非大智慧,則亦難夫其人也。讀此文,而溺於觸龍之善諫,蓋亦失作者之意矣。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