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文會約

 

錢氏祠以興文名會,常(嘗)走予求為諸士約。予數年未之應,諸先輩請意殷殷,予愧難言,然意不可負,敬書數條。後有聞言而知請事,世必有興者。即或弁髦,予言豈無一二有當予心者乎?有當予心,則予言不徒矣。

    一、文之一字最難言。今業制舉義便以為文,不知曰「文不在茲」,是時無制義可作,夫子曰文,其必有所指矣。於乎!「不(丕)顯文王,之德之純」,文王之所以文,在純一不已。不已者果何物乎?諸生參得明,始可以言文。

    一、士患無志,所以從蓬蒿中錯過鬚眉丈夫。何謂無志?搦管時思量作秀才,一作秀才,便軒然里巷宴會中,人之屬必赴,裡中些小小氣必聞官,自待甚小,如何得長進!若是有志士,思量我這個身子參天參地,如何混過一生,必不肯赴宴會,必不肯圖小利,必不計較小民。無論科名,即位極人臣,浩浩坦坦,無所不容。又有一等自恃門第,家中些小事,便欲逞客氣,說是扶門面,不知祖宗門面所以大者是有好人好樣子,若如此扶門面,不過刻削元氣,天理昭昭,何益之有?

    一、世有興者,必是陰德。自己心地好,若未積陰德,今日思量得志報某仇,明日思量得志行某事,鬼神先已奪其魄。故一門之內,雍雍穆穆,忍人讓人,必有賢子孫天來報之。未積陰德,未存心地,縱詩書滿腹,如樹之無根,必立瘁矣。

    一、今世相逢,動輒訴窮,一窮字不知丟了多少豪傑。先輩也是如此窮,如何濟濟?先輩能耐得,今人耐不得。學未成,文未通,便欲求館。不知一到館,主人請得一個先生來,自己好歹全然不知,兩目晦盲,只見退,不見進。故聰明少年有志之士,真正苦讀。予嘗譬山僧苦行些持,鬼神且來獻食,何況人乎?不然,請試之。世有一心讀書而餓死者,是裡黨宗族皆仇敵,予當受拔舌之戒。

    一、讀書作文,自有一種竅妙。書有書竅,文有文竅,父不能傳之子,兄不能傳之弟,在人自悟。但從熟中出,參中悟,悟中參。一日能留心,日日能留心。後常如此,三年無不過人之理。親明師,聚良朋,遠匪人。此特其末,故以語於終焉。

    以上五條,四條立根本,一條是枝葉。根盛則枝葉必茂。英俊子弟留此種在識田中,自然另長一格。若以我為藥言也,唯命;以我為狂言也,亦唯命。文肅公輩地下有知,其必不以予言為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