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ject:   香港文化史第一講要義
Name:   朗天
Date Posted:   Feb 20, 03 - 8:56 AM
Message:   香港文化史
第一講:香港文化的歷史淵源和特色
二月二十日

講者:岑朗天

(一)文化

講文化史,當然首先要交代文化這一觀念。文化查字典可以查出百多個解釋出來。但一般來說,可以從英文culture和中文文化兩個字入手理解。culture源於cultivate,即耕作。原本自然的荒地經過耕作而成為有生產物的農田,引伸到精神層面,便是教養和教化。以前和尚到大戶人家門外化緣,對方問他們,人人都要工作,漁樵耕工商,各有生產,我為甚麼要把米飯給予你們這些不事生產的人?和尚便回話,我們也耕田。一般人耕的是農田,我們耕的是心田。大抵讀書人做的文化工作也是耕心田,耕了心田便有文化,有教養。
從中文看,文化可以視為人文化成這四個字的縮寫。人文化成,便是以人類的精神活動去化育成就。化是變化氣質,育是教育成材。這化成一方面是橫向的,提升自己,把自己變成一個有教養的人;一方面則是縱向的,有向下一代教育傳承的意義。所以文化有薪盡火傳的味道。薪會盡,但火沒有滅;人會死,但文化仍會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所以說你有文化,便表示你有教養,有知識,以至有智慧。這是文化的第一義。
個人有個人的教養知識和智慧,一個地方或社會也有一個地方或社會的集體智慧和精神面貌。其每每透過一些特定的範圍體現出來,我們可以叫這作文化的外鑠。這些範圍不外乎衣,食,住,行,育,樂和文學,藝術,前六者可以理解為生活方式,所以文化也是生活方式,後兩者可理解為文化的精緻層面。當然,換另一個文化內核說的理解模式。我們也可透過把文化分成三層(一層包一層)的模型去分析說明,最外層是物質和科技文化,中層是制度文化和社會文化,最內層是價值系統和民族性。我們要考察的,是香港的衣食住行育樂,以及偏重流行的香港文藝,香港有一些嚴肅精緻的文學和藝術,但我們不會詳細考察它們,我們要處理的,是流行文化和傳媒文化。

(二)香港歷史

香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今天南丫島便有那時代的文化遺跡。見於史籍者,也可上溯至宋明。不過當時香港不叫做香港。無論她的名字是屯門,佛堂門,紅爐,香爐或香江,香港那時只不過是南中國沿海一個村鎮,並沒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一般講香港史,都由1842年講起,那是鴉片戰爭後滿清政府把香港割讓給英國的一年,也是所謂香港開埠的一年。香港史其實也是香港的殖民史。香港,是作為英國殖民地才漸漸見出其歷史意義來。

(三)香港文化史的下限

但我們要把香港文化史的下限設於1842年嗎?今天我們常聽人說,香港是中西方文化的交匯處,是否一開始殖民宗主的英國文化便和原居民的中國文化便融合起來?恐怕不是。最初華洋雜處,但其實是洋人有洋人的文化生活,華人有華人的文化生活,維多利亞城上下內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甚至到了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不少內地難民湧到香港,但他們的心態和當年被貶嶺南的韓愈和蘇軾沒有兩樣,都是視來到的地方是暫時寄居之處,日後有機會的話,始終還是北歸的。這種過客心態不可能對一個地方產生投入感和歸屬感,他們的生活方式其實保留了原居地的生活方式。當時並沒有一個具備香港本土特色的文化產生出來。這情況我認為要遲至1967年之後,才出現了根本的變化。
1967是香港左翼發動暴動的一年,之後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毛澤東逝世,香港人見證了不斷革命的恐怖和缺失。不少人的中國夢碎了,一些過客失去了歸家的心,對所居地的心踏實下來。
事實上,60年代中期至整個70年代的香港學生運動,有所謂國粹派和社會派的路線之爭。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真相暴露,鼓吹認祖關中的國粹派逐漸退潮,主張關心香港本土民生事務的社會派抬頭。當時香港只有兩家大學,大學生都是精英,畢業後大都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剛好踫上國際石油危機,中國開始改革開放,香港作為國際進出中國和門戶,海峽兩岸的橋樑,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香港本土意識日漸抬頭,香港文化乃慢慢成形。
所以,我嘗試把香港文化史的下限設在1967年。

(四)香港文化史的上限

那麼,香港文化史的上限應該定在那一年呢?1997?
本來,1997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政治上,那是香港殖民地歷史結束的一年,之後,香港已是中國的一部份。但香港文化並不可能立即融入大中國文化,同化是需要好一段時間的,但我們又不能定得太近,因為歷史論述需要距離,太近的事很難用史眼看得清。
我的選擇是1999年,這一年足以讓我們討論到所謂後九七文化。
1999年發生了一件社會大事,那便是人大釋法事件。這一年三月,香港特區政府邀請中央人大常委就基本法港人非婚生子女居留權條文解釋,推翻了終審法院的裁決。這一件事由於涉及防止大量大陸新移民湧來定居,得到香港市民普遍的支持,雖然有心人不住提醒釋法傷害司法獨立和一國兩制的管治原則,但支持和反對政府做法的人,始終各佔一半。
即使法院的裁決不符己意,也要尊重它,不能隨便推翻,這才是法治精神,但香港政府和部份香港市民擁護的做法,卻像輸打贏要。
成就香港之為香港的四大支柱──民主、自由、法治、人權之中,民主是遲來的殖民主恩賜,主權移交後很快便打回原形;人權法更是天外飛來的怪胎,97後關於人權法不能超越基本法的司法裁定,已說明香港的人權和聯合國標準有出入。釋法之後,香港開埠以來,一直是發展基礎的法治,已經動搖,而沒有了法治保障的自由,在今年基本法23條立法之後,也會正式瓦解。
1997並不真的能標誌香港歷史的終結,2003年才是,而為了保持一種距離,我選擇了1999年作為我們論述的上限。以這一年為界,已可討論禽流感,亞洲金融風暴,負資產,增值文化等課題。唯一不能討論的大事是911,但911的影響是全球性的。

(五)香港文化的特色

香港文化的特色,我們會在以後的討論中逐步體會得到,但為了提鋼契領,不妨在這裡首先給出九字真言。
早在八十年代我便已提出這九個字,奇怪(也許是可悲)的是,直至九十年代末期,這九個字仍然適用於總結香港文化。
這九個字是:亂糟糟 爛撻撻 一窩蜂
九個字又可再歸之於五個字:單單向錢看。
搶錢,於是有一窩蜂;一心賺錢,無暇修養,不停累積財富,卻停留在馬斯洛金字塔的底層,不以為恥,只著重包裝,以至金玉其外,內裡仍是爛撻撻。
外表追求卓越,內心卻徬徨,隨波逐浪,不辨方向,表現出來,自然亂糟糟。
殖民地時代我們常說香港教育制度失敗,說那是填鴨式教育,缺乏獨立思考。於是我們引入了通識教育,思考方法,活動教學,訓練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然後我們逐漸發現,大家都有獨立思考了,可惜大家獨立地產生同一個思考結論,作出了單一的取捨--仍是向錢看。
為甚麼?因為香港社會價值實在太過單一了,除了金錢,我們彷彿沒有其他衡量價值的標準,當放在大家面前的選擇沒有其他時,唯有全員向錢看,社會文化層次趨向單一沉悶。

(六)奇異的1995年

在討論環節,我提到我們現在熟悉的香港傳媒文化,可以以1995年<蘋果日報>出版前後作為跟以往傳媒文化區別開的分水嶺,同年電視媒體出現今日睇真D和城市追擊所謂城市娛樂資訊節目,新聞娛樂化,狗仔隊和製造新聞乃不可止。有同學提問,這與彭定康提出政改方案,立法院1995年出現民主化的選舉有沒有甚麼關係?還是一種巧合?
我無法回答,只能指出。1995年香港人的財富是極之可觀的。香港已全面進入富裕社會。而另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便是:互聯網絡,也在這一年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