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ject:   郭其才:編輯人語
Name:   HKSHP
Date Posted:   Apr 30, 03 - 6:23 AM
Email:   hkshp@grad.com
URL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Message:   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編輯人語 郭其才

  因為本人事忙而拖延了《人文》的出版,先要向各位讀者道歉。

  近日城中話題不離非典型肺炎,自全城清潔行動起,社會越來越形成一種「
自救」意識,從壞處看則是市民對政府不再抱有希望,但也有好的一面,就是顯
出港人的信心來。

  信心是件奇怪的心理現象。「信者得救」、「相則有,不相則無」大家都耳
熟能詳,宗教信仰對人的影響往往是當人們覺得現實情況壞得沒法應付時,所以
,我個人覺得不久時候,香港人會更多依賴不同宗教信仰,因為人們的心靈給拳
打腳踢致傷痕累累,弄得殘缺變形,而身體則處於危機四伏之中。宗教能起療傷
作用,使身體覺得有個守護者或避難所。當然,我不希望人們只視宗教為工具性
「水抱」,而是能從深層意義上解放人們的精神。「愛」與「慈悲」才應是傾向
宗教的目的,福壽利祿是上帝或音觀都沒有保證過給我們,不要一廂情願。

  另有一些人可能更重理性,因為反省到過去實在太多誇大的、虛擬的、盲從
的、情緒化的、過份極端等行為是不能長此下去,於是覺得理性態度是壓制負面
行為的良方,重新了解到理性判斷的價值,充份發展理性即使不能保證萬事具靈
,樣樣順景,也起碼能減少碰釘和自作自受的機會。提倡理性還有一個好處,就
是期望自己能被別人以理性對待。

  處於不知如何的時候,面對困難與挑戰的時候,人類會重提信心,因為別人
受鼓勵的同時,自已也受感染。普遍的苦難雖然是不幸,但也是團結人們的良機
,但願港人不是「能共憂難,不能共富貴」。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