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12/22/01 10:36:21 AM

Name: HKSHP

Email: hkshp@hongkong.com

Subject: 方世豪:無證兒童與教育精神

Website: www.arts.cuhk.edu.hk/~hkshp

IP Address: 61.10.37.109






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人文論壇
無證兒童與教育精神
方世豪
  香港政府堅持拒絕一百七十名無證兒童入學,由於立場強硬,遭到多方的抨擊。保安局
認為容許入學會吸引更多內地人士逾期居留。律政司長梁受詩則將兒童比作遊客,表示為無
證兒童辦學不切實際。香港政府一向對待這批與內地有關的人都是謹慎地拒絕,無證媽媽不
能來港,港人內地所生子女不能來港,無證兒童不能讀書都是如此。這也不只是政府官員的
看法,我相信也有很多香港人是這樣的想法。因此保安局的言論其實說的也是誠實話,說出
了不少香港人的心聲。相信這也是政府拒絕無證兒童入學的主要原因。雖然原因相同,但這
次反對政府的聲音明顯比上次誇大數目的港人內地子女個案為多。相信因為現在全部拿行街
紙的兒童也只是五百多人,遠較上次十多萬的數目為少,對香港人的福利和生活水平影響不
大,因此可以用「人道」、「人權」理由來贊成這些無證兒童可以入學。看到這些只以利益
原則出發的贊成和反對,能不令人感嘆?
  天主教教區助理主教陳日君因不滿政府拒絕部份無證兒童入學,去信全港三百多間天主
教中、小學及幼稚園,呼籲校方若有學位,應取錄這些學童。雖然梁愛詩公開表示為無證兒
童安排教育是不切實際,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收生立場正確,還準備公民抗命。陳主教明顯
是以人道或「人」的立場來看待這些兒童,而不是把他們看作一些經濟物。所以贊成與反對
的重點其實是在是否以人為目的,而不是考慮利益的分配。現代社會物質發達,一切以經濟
利益為最後依據,說起來有條有理,但就是少了一份很令人懷念的人情味。人情味其實就是
把人作為人看待,而不是一利益對象。最近聽到我的老師說了一個他親身經歷的例子,他買
房子要每月給銀行供款,二十年來每月皆依期供款,但最近一個月因遲了數天供款而給銀
行罰款。銀行說這是制度,沒辦法改,老師說他覺這很沒有人情味。政府說現在拒絕無證兒
童入學沒有違反國際人權公約,教育署會按教育條例辦事。這就是制度,但很沒有人情味。
而政府高官的官腔更反映出他們根本沒有把這些無證兒童作為人來看待,只把他們作為物件
放在制度中量度一下,當然是沒有人情味了。但又不能說他們不對,因為他們是依法辦事,
這是法治精神,不能因人而異。人情味這些東西是主觀的,沒有客觀標準,不符合法治精神
,當然不適用於現代的法治社會。
  因為我近來看了一些中國的古書,所以我在思考這問題時發覺,現代社會這種思維方式
與角度,與傳統中國文化精神很不相同。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是以人為目的,人以為對象。中
國哲學都是關於人的學問,是討論人的存在、價值和意義的學說,以人為中心,完全確立人
的地位。
  以教育精神來說,中國儒家精神是怎樣的呢?
  「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述而)
  「子曰: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
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論語•述而)
  孔子擔心自己的學問不能向人講習,教人則是不論哪一類的,態度則是誨人不倦。這種
教學態度,是以人為考慮中心,最重要是如何教好這個人,孔子不是先看看這個人會否帶來
利益,或這個人是否是魯國人,最希望是自己能教,弟子能學。這便是以人為中心的思維模
式,而不是利益原則或經濟原則的思維模式。
  最新公布的中學概覽,刊出學校收生標準,除了傳統的成績、操行外,還有家庭背景、
情緒是否穩定等標準。其實香港的學校素來是以要求收優質學生為準則運作的,成績較差的
學校希望收到成績較好的學生,以提高學校的聲譽,希望有朝一日,學校能擠身名校之列。
那麼,學校嚴格挑選學生是必然的了。我們對這些原則素來也覺得很正常,汰弱留強,是社
會的生存原則。自由經濟社會不是這樣由競爭而帶來進步嗎?但這個原則真是人類普遍接受
的嗎?中國傳統精神就不是用這個原則作為最高標準。你能想像孔孟先賢為求好名聲而只收
好學生嗎?孔孟是以人為目的而作教育事業,不為利益,不為名聲,一切以學生之人格為目
的。這種精神也就奠定了中國文化數千年的方向。有人認為中國文化就是因為這種精神而在
現代遭到淘汰。這問題牽涉複雜,這裡暫不討論,但教育精神到底是以應然的理想作最高準
則,或是以實然的現實情況作為標準呢?如果是由良知決定的話,相信人人也很明白。
  當代新儒家大師錢穆先生、唐君毅先生等在香港辦新亞書院,正是一心以培養人格為目
的而講學,希望繼承過去中國傳統教學的優良特點。結果他們當然培養出很多人才,但新亞
書院卻在政府和現實環境的影響下,已失去了原初的教學意念,成為現代學制下的一員,和
一般的普通的只重成績的學校沒有分別了。我們讀一段唐君毅先生對中國傳統教育看法的文
字:
  「而師之設教,則純為傳人之文化於萬世。師生唯以傳道求道之心相接,而自然不容希
利避害,慕賞畏罰之念,夾雜於其中。師生之關係,乃純粹人與人之精神,求相遇於客觀之
道,以使道不絕於天壤之間者也。」
  請問現在政府官員、教育署高官、各學校校長們,看後會否感到有絲毫慚愧呢?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