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12/30/02 03:19:59 AM

Name: 黃藥斯

Email:

Subject: 儒學三統之學統的開出 (一)

IP Address: 218.103.238.108




儒學三統之學統的開出
牟宗三先生認為中國的文化系統是仁智合一的系統,而仁的一面特別彰顯並將智的一面籠罩著,以致智的一面不能獨立地顯現出來,沒有像西方一樣開出邏輯、數學、科學等自成科系的學統。(註1) 中國早期文化不乏邏輯思維 (如名家和後期墨家)、數學概念 (如天文曆法的推算)、科學發明 (如印刷、火藥等),證明中國人的智力不弱。既然中國傳統文化中早有邏輯、數學、科學等知性的因子,理應可以從傳統文化的資源中開出中國學術的學統,何以竟未有學理系統的發展?本文將在以下探討傳統文化未能開出知識性的學統的原因,並以假設性的理論作例子,探討開出學統的可能性。

為甚麼中國傳統文化未能開出知性的學理系統?
中國未能開出學統的原因很多,已有學者從政治、經濟、學術傳統、地理環境等方面作出了詳盡的分析,再從上述各方面討論,亦只是複述前輩學者的觀點,讀者可參考馮友蘭、唐君毅等學者的著作,本文不再贅述。以下將轉向另一個角度,從人自身的思想活動方面探討未能開出學統的原因。
儒家自孟、荀以後都將人的感知活動和思維活動同歸於心的活動範圍,(註2) 現代生物學的發展,幫助我們對人體的構造有更清楚的認識,人的生命繫於心臟和腦部兩個重要器官。心臟的活動使血液運行全身,血液運載著生命所需的氧氣、養分和調節的信息;腦部的活動有記憶、思維 (邏輯、推理等) 的能力。據此,可將「仁」與「智」分為兩組活動:主導德性的「仁」依於心的感通活動,主導知識的「智」依於腦部的思維活動。
由孔子開創的儒學是仁智合一的德智圓融的學術,(註3) 稱為「仁學」,(註4)隨著以後的社會發展,人自身獨立的個性在社會群體中逐漸消失,(註5) 自主能力減弱,感通活動、思維活動與仁、智之間漸出現錯誤的配置,限制了智的思維細胞的發育。孔孟時期仁德之學──「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註6)「親親仁民,仁民愛物」(註7)──是感於心而能修己安人的內聖外王之學,到了宋明時期,著重心性理論與修養工夫的探討,儒學重點落在修己的內聖一面,外王從孔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註8) 的原意發展為進入仕途,在政治上起作用,管治百姓使之安於生活。孔子時「汝安則為之」(註9) 的導引自覺的教化方式,漸變為要求別人學習自己的修養模式,(註10) 內聖外王之學變為道德管教之學與樣板學習之學。
道德是內服的營養劑,不是外用的萬應靈藥。當道德不注於心而是出於口時,道德在口耳之間流轉,加上社會的道德管教,道德成為一般人腦中思想活動的根據,心的感通能力漸趨淡弱,腦部智的思維又無法得到正常的發展,先秦尚有對「禮之本」的探討,(註11) 明清以後已不容提出質疑,道德禮教不容說亦不許問「為甚麼如此」,對禮教提出質疑,得到的只有責罵或回應「從來就是如此」。「天為甚麼這麼高?」「蘋果為甚麼要掉到地上來?」「人為甚麼不可以像鳥兒一樣在天上飛翔?」「為甚麼」是探究自然科學不可少的思索問題,尋根問底是開出科學學理的探索過程,中國傳統道德出離了心的活動而盤旋在大腦的思維活動之中,同時禁制「為甚麼」的思考,大腦思維活動中思慮辨擇的靈活性變成「從來如此」的機械性。「從來如此便對麼?」(註12) 道德禮教終於演變為口中不離仁義,心中計算著吃人的「吃人的禮教」。到了近現代,依於管治力量的道德在重視人權的社會上失去可依傍的權力,「道德之本」由於沒有經過深入的探索,欠缺令人信服的理論依據,在資本主義的衝擊下,社會道德、職業道德、個人道德都抵不住財色名利的誘惑,社會普遍重視對物質的追求,人性有向物性沉降之勢。
要從傳統中開出學統,先要讓德性、知性與心、腦的活動各歸其位,各盡其本來職分,然後使連繫心腦的脈絡暢通無礙,以德養己,以理應事,並重整中國三千年蘊藏的資源,應可開出仁智合一的學統。
註:
(1)牟宗三〈中國文化的特質〉,《道德理想主義的重建──牟宗三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
(2)《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心之官則思。」
《荀子•解蔽》:「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
(3)孔子認為仁者好惡得其中,「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行事「無可無不可」(《論語•微子》)可見仁者的行為包含有智的判斷在內。
《孟子•萬章下》:「孔子,聖之時者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
(4)「仁學」中的「仁」字含有仁且智之意。
人必有私欲,無仁的智容易隱沒人性,令人陷入歧路,在私利驅使下,損人利己無所不為,會破壞社會的秩序與安寧。以「仁」統稱仁智之學是顯示「仁」在人類世界的重要性。
(5)《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個性消失」條:法國社會學家G•勒邦首先提出個性消失的概念,意指在某些情況下個人喪失其個體性而融合於群眾當中。
(6)《論語•雍也》
(7)《孟子•盡心上》
(8)《論語•憲問》
(9)《論語•陽貨》
(10)朱熹和陸九淵鵝湖之會,就「道問學」與「尊德性」兩種工夫論展開論辯,雙方各持己見。
曹立之原是陸九淵的弟子,後來歸附朱熹門下,朱熹盛讚他歸宿正確,陸九淵則責曹立之為退步。朱、陸門人更因兩派學問不同而形成對立。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頁577-578)
(11)《論語•八佾》:林放問禮之本。
《荀子•禮論》:「禮有三本…」
(12)魯迅《狂人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