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人文哲學論壇 http://www.insidetheweb.com/mbs.cgi/mb249918 轉貼: 陳佐人「黑格爾論世界宗教」 Saturday, 13-May-2000 19:28:52 黑格爾論世界宗教 陳佐人著 『凡生活中真實的、偉大的、神圣的事物,其所以真實、偉大、神圣,均由 於理念。哲學的目的就在於掌握理念的普遍性和真理形相。我請求各位信任 科學、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追求真理的勇气,相信精神的力量, 乃是哲學研究第一條件。』(注1)。 這番充滿熱誠与激情的話,若說是出自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口,這對一些人 來說,特別是中國的讀者,可能是大感意外的事。黑格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770-1831)的名字,在中國可以說是代表了艱深難明与冷 漠抽离的哲學思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因為黑格爾的思想体系,成 為了馬克思主義的最重要的哲學來源。黑格爾与馬克思的名字,使人想起的 就是唯理、辯證与斗爭的思想。 不過,正如近年馬克思哲學者努力恢复馬克思人性化的一面,黑格爾的情況 亦是一樣。黑格爾的哲學并不是如傳統般所想,只是一堆沒有血肉的龐大抽 象概念架构,相反地,我們若能穿透黑格爾艱澀的哲學語言,定能看見其背 后所開展的一种深刻生命的境界。黑格爾与康德一樣,他們的著作都是充滿 了嚴格深奧的哲學用語,但其哲學体系的最終關注,卻始終是人与及人所身 處的万千現象世界。 事實上,黑格爾哲學的嚴密体系性往往是教人望而卻步的。卡爾•亞斯培 (Karl Jaspers)便將黑格爾与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多馬阿奎那 (Thomas Aquinas)与朱熹,同列為『建立体系的哲學家』(注2)。但体系性未必需要与 原創性互相矛盾,黑格爾的哲學博大高深,但處處可見其充滿活力的原創性, 這特別可從下文論及其《宗教哲學論稿》中清楚表明。黑格爾可說是近代西 方哲學史上,第一位嘗試對世界宗教進行哲學化与系統化的闡釋,黑格爾与 康德一樣,其對宗教的銓釋都是發自其哲學的角度,但黑格爾的宗教分析, 卻又較康德直接与仔細,而且論述的內容,成為了日后神學家進行對話的素 材。黑格爾對基督教神學的影響,早年較為學者所忽視,近年歐美的神學圈 子開始恢复對黑`格爾的重視,由此重新強調黑格爾作為『神學家』的身份。 《宗教哲學論稿》 黑格首次講授宗教哲學是於一八二一年,地點為柏林大學。他先后重复講授 了宗教哲學三次(1824年,1827年与1831年),每一次對上稿作出更動与修改, 表明其不斷深化与修正的反思。我們現在十分幸運地擁有大部份黑格爾的講 稿記錄。《宗教哲學論稿》的最早英譯本出版於1895年,共分三冊,但可惜 這并不是一套十分嚴僅的合參版本(注3)。及至到1984年,美國加州大學在一 些主要人文基金會的資助下,著手重譯黑格爾全部的《宗教哲學論稿》,并 出版了三冊的合參對照版本,另單出版了一冊的參考本(采用1827年手稿)(注4)。 『加大』雄心万丈的重譯計划,首次使英語世界的廣大讀者首次得睹黑格爾 整套宗教哲學的全豹。由此亦再一次掀起神學界對黑格爾的重試視。 黑格爾的《宗教哲學論稿》共分為三大部份﹕宗教的觀念、限定的宗教 (Determinate Religion) 与圓滿的宗教 (Consummate Religion)。 在第一部份,黑格爾論及宗教与哲學的不同与相同,与及有關上帝的關念。 黑格爾在此論及的,与其在《小邏輯》引言的立場基本相同,即宗教与哲學 的相同大於不同﹕『哲學的對象与宗教的對象誠然大体上是相同的。兩者皆 以真理為對象----就真理的最高意義而言,上帝就是真理,而且唯有上帝才 是真理。此外,兩者都研究有限事物的世界』(注5)。在《論稿》中,他進一 步指出兩者都是對上帝的服務,而其不同之處則是二者事奉方式不同,黑格 爾甚至說真正的哲學就是一种宗教,而這就涉及『圓滿宗教』的成全,在這 种成全的境界中,宗教与哲學、啟示与理性合而為一,真理的本身自動与完 全地表明出來(注5)。 在第二部份『限定的宗教』,黑格爾明确地對當時世界的宗教進行了系統化 的編排与銓釋,黑格爾的此种努力,就其全面性与系統性來說,在西方哲學 史上都可說是史無前例。黑氏的立論謹列如下﹕ 甲•直觀宗教,或自然宗教 1.魔術宗教(中國宗教,道与佛) 2.物自身宗教(佛教与喇嘛教) 3.印度宗教 4.過渡宗教(波斯与埃及宗教) 乙.希腊与猶太教 1.美的宗教(希腊宗教) 2.崇高的宗教(猶太宗教) 丙.功利的宗教(羅馬宗教) 三點評析 黑格爾對比以上宗教的見解裴然成章,其中值得在此稍作評論的有以下三點。 首先,黑格爾十分強調宗教的歷史形態(此即其限定或具体宗教之義)。歷 史在黑格爾的哲學中占有十分核心的位置,理性不可單由人的思想進行探討, 并且理性還要在歷史中向人開展与表述。這可說是黑格爾對西方哲學最革命 性的貢獻。此种對歷史進程的重視亦使黑格爾不單停留在探討宗教的本質, 并進一步檢視各种不同宗教的歷史。 其次,黑格爾始終是以哲學的角度闡釋不同宗教的現象。故他基本上不采用 各宗教的歷史名稱,如佛教、猶太教、基督教,而以哲學的名稱來加以分類。 他認為自然的宗教是精神与自然仍然不分的階段,故此產生自然界与精神界 混合的魔術觀,而在此階段,人作為精神的代表獲得最高的崇拜。自然宗教 包括了中國、印度、与非洲的宗教。第二种宗教形式為精神開始提升至自然 之上,這包括了希腊与猶太宗教。第三种為羅馬宗教所代表的『功利宗教』, 這是人首次將目的性加於宗教之上,進行有效的組織与設計,雖然這在羅馬 人的時代只是代表了局限於當時視界的目的性,只有待黑格爾哲學中的絕對 精神顯現出來時,人才會明白無限的目的性,而這才是圓滿的宗教,即以黑 格爾哲學銓釋的基督教,的真正成全与實現。 最后,黑格此种對宗教的銓釋,從我們今天的角度看,當然有許多不足之處, 特別是掌握資据的貧乏。在了解中國与印度的宗教時,他只是依賴一些零碎 的宣教士資料,另外他亦忽視了許多宗教的內部分殊性,如佛教与印度教等, 而且這些宗教更是活的宗教、黑格爾亦沒有充份顧及其歷史的發展性。不過 這些不足之處卻仍不能掩蓋其重大的貢獻,就是黑格爾對其他宗教的關注, 与及這些宗教在歷史中不同形態的探討。黑格爾對其他宗教的關注可說是其 哲學『現代性』的特徵之一,歐洲的基督教不再是唯一的宗教(但仍是最圓 滿的宗教),其他宗教的存在成為了我們探討与反省的一部份,此种對『他 性』(the otherness)的覺醒,可說是『現代性』的重要精神之一。而歷史 亦不在是可有可無的課題,絕對的精神与理性是需要在歷史的進程中開展出 來,由此也揭櫫了整個現代反思中對歷史意識的探討。 注釋﹕ 1.黑格爾於1818年就職於柏林大學哲學教授的演講辭,見《小邏輯》,賀 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第35-36頁。 2.卡爾.雅斯培,《四大圣哲》,賴顯邦譯,台灣自華書店,1975年,第 28頁。 3.Lectures On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Translated by E.B. Speirs and J.B. Sanderson, 3 vols. London, 1895. 4.Peter C. Hodgson ed., 3 vols, Berke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1], 1987[2], 1985[3]. 另有 One-Volume Edition, The Lectures of 1927. 5.《小邏輯》,第37頁。 6.Hudgson, One-Volume Edition,第79頁。 倪大勇